道源長老 講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二0一二年修訂版——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能仁佛學院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能仁佛學院版)目次 序 21 釋題解文(分二) 27 一、總釋名題 27 二、別解文義 27 甲一、經題 27 甲二、譯人 38 ︻法會因由分第一︼ 45 甲一、序分(分二) 45 乙一、證信序(通序) 45 乙二、發起序(別序) 69 【善現啟請分第二】 91 甲二、正宗分(分四) 91 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分四) 91 丙一、當機誠請(分二) 91 丁一、承前讚善 91 丁二、因機設問 100 丙二、如來許說(分二) 105 丁一、讚善印是 105 丁二、誡聽許說 107 丙三、當機願聞 117 【大乘正宗分第三】 118 丙四、如來開示(分三) 118 丁一、開示降住(分三) 118 戊一、降心之方(分三) 118 己一、標示 118 己二、正明 124 己三、徵釋 144 【妙行無住分第四】 149 戊二、住心之方(分三) 149 己一、正示其方(分三) 149 庚一、標示 149 庚二、指釋 150 庚三、結示 155 己二、徵釋其意 155 己三、勸如教住 158 【如理實見分第五】 159 戊三、兼釋伏疑(分二) 159 己一、釋因生疑 159 己二、防轉成疑(分二) 163 庚一、防報相可住疑 163 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165 【正信希有分第六】 170 丁二、成就信心(分四) 170 戊一、顯信具德(分二) 171 己一、深生實信德(分三) 171 庚一、當機問信 171 庚二、如來答有 172 庚三、顯示其德 183 己二、一念淨信德 184 戊二、展轉徵釋(分三) 187 己一、承徵承釋 187 己二、轉徵轉釋 188 己三、再徵再釋 190 戊三、結示進信 191 【無得無說分第七】 195 戊四、重釋伏疑(分三) 195 己一、防疑示問 195 己二、當機裁答 198 己三、徵起釋成 200 【依法出生分第八】 203 丁三、較量持福(分三) 203 戊一、能較量 203 戊二、所較量 205 戊三、釋伏疑 209 【一相無相分第九】 210 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分三) 210 丙一、推廣降住(分三) 210 丁一、正與推廣(分二) 210 戊一、推廣降心之法(分四) 210 己一、初果離相 210 己二、二果離相 216 己三、三果離相 218 己四、四果離相(分二) 221 庚一、問答顯離 221 庚二、引己作證 223 【莊嚴淨土分第十】 228 戊二、推廣住心之法(分二) 228 己一、修因無住(分三) 228 庚一、得記無住 229 庚二、嚴土無住 236 庚三、總以結示 243 己二、得果無住 260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261 丁二、略示周足(分三) 261 戊一、校量持福(分二) 262 己一、能校量(分二) 262 庚一、極顯恆河沙多 262 庚二、極顯寶施福多 264 己二、所校量 265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266 戊二、取劣況勝(分二) 266 己一、隨說尚勝 266 己二、何況盡持 270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274 戊三、請示經名(分二) 274 己一、當機請名奉持 274 己二、如來如請為示 275 丁三、盡斷餘疑(分三) 278 戊一、斷是名何必強說疑 278 戊二、斷無說云何攝界疑 280 戊三、斷名界云何現相疑 281 丙二、成就解慧(分五) 282 丁一、校量經功 282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284 丁二、信解感嘆(分三) 284 戊一、當機聞解悲感 284 戊二、讚歎信解功德(分二) 286 己一、現前信解功德 287 己二、當來信解功德(分二) 289 庚一、正以讚歎 289 庚二、展轉徵釋 291 戊三、如來印許證釋(分二) 292 己一、正與印證 292 己二、徵起轉釋 296 丁三、類明餘度(分二) 298 戊一、類明忍度(分二) 298 己一、正以類明 298 己二、引事證釋(分二) 299 庚一、詳引近事 299 庚二、略引遠事 303 戊二、總結一切 305 丁四、會合前語(分二) 307 戊一、正與會合 307 戊二、兼釋伏疑 308 丁五、遮疑助解(分二) 311 戊一、以語遮疑 311 戊二、以喻助解 313 丙三、顯示經功(分四) 315 丁一、分門略顯(分三) 315 戊一、顯示自持功德 315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317 戊二、校量聞經功德 317 戊三、況顯兼說功德 319 丁二、釋義詳示(分四) 320 戊一、約教理顯德 320 戊二、約行果顯德 321 戊三、約依處顯德 325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327 戊四、約功用顯德 327 丁三、引因較量 333 丁四、總以結歎 336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338 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分二) 338 丙一、當機重問降住 338 丙二、如來原問發明(分三) 342 丁一、降心離相(分二) 342 戊一、略明 342 戊二、詳示(分四) 345 己一、得記離相(分四) 345 庚一、問答略明 345 庚二、印證詳釋(分二) 347 辛一、印證 347 辛二、詳釋 349 庚三、徵起轉顯 353 庚四、結示中道 357 己二、感報離相 361 己三、修因離相(分二) 364 庚一、承前總以例明 364 庚二、約事別為遣相(分二) 364 辛一、約度生遣相 364 辛二、約嚴土遣相 366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369 己四、知見離相(分二) 369 庚一、見無定相 369 庚二、知無實相 374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385 丁二、住心無住(分二) 385 戊一、略明 385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388 戊二、詳示(分四) 388 己一、見佛無住(分二) 389 庚一、見身無住 389 庚二、見相無住 390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394 己二、聞法無住(分二) 394 庚一、說者無住 394 庚二、聞者無住 398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402 己三、得果無住(分二) 402 庚一、空生問得為無 402 庚二、如來印答無得 403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404 己四、修因無住 404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410 丁三、校量持福 410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414 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分三) 414 丙一、降心離相(分二) 415 丁一、略明 415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419 丁二、詳示(分二) 419 戊一、觀相離相(分三) 419 己一、探定本見 419 己二、驗出非真 420 己三、權以偈安 423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427 戊二、離相亦離(分二) 427 己一、遮念離相 427 己二、明遮所以 428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431 丙二、住心無住(分二) 431 丁一、略明(分二) 431 戊一、無住福勝 431 戊二、明其所以 439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444 丁一、詳示(分二) 444 戊一、正報無住 444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448 戊二、依報無住(分二) 448 己一、微塵無住 448 己二、世界無住 451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457 丙三、結歸問意(分二) 457 丁一、結歸云何降心問(分二) 457 戊一、拂我顯無(分二) 457 己一、問答拂我 457 己二、徵起顯無 459 戊二、拂法結問 460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462 丁二、結歸云何住心問(分二) 462 戊一、校顯持說 462 戊二、示說結問(分二) 466 己一、示說不取 466 己二、不取之故 469 甲三、流通分 472 跋 477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序   道源   我國人與《金剛經》特別有緣,念經者,歡喜念《金剛經》;講經者,歡喜講《金剛經》;註經者,歡喜註《金剛經》,正因為註解太多,反而有越看越不懂之困惑,尤其上卷與下卷之問答,經中之文句相同,其不同之點何在?更加難懂!   有的註解說:下卷是重說,這樣解釋,令人難信。世尊說法有重說的,這是世尊說法將要說完之時,又來些聽法的人,世尊有大悲心,對於無量眾生,不捨棄任何一個,對於後來的眾生重說一遍。但世尊有大智慧,必然變更文體,改用偈頌,令聽過者,不感覺重複。所以十二部經中,有重頌一部,《金剛經》下卷,既非偈頌,為何是重說呢?   道源初學教時,親近慈舟大師,大師每講一種經、論,必指定一種註解分科。所謂分科者,是將註解的科文,抄寫在聽講的經、論上。例如講《大乘起信論》時,指定《起信論義記會閱》,講《金剛經》時,指定《金剛經心印疏》,《心印疏》是清朝溥畹大師著的。大師將《金剛經》正宗分,分為兩大科:一、首示降住其心,歷彰般若妙用。二、次明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看了《心印疏》,可解釋《金剛經》下卷,不是上卷重說之惑。但是聽完全卷《金剛經》之後,對於《心印疏》之分科,亦不能無疑?   《金剛經》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下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亦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須菩提是代已發菩提心的眾生,請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為已發菩提心的眾生回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則全卷《金剛經》只有兩個問題,就是「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亦只有兩個答復,就是「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並沒有第三個問題「云何是菩提心?」而《心印疏》第二大科下卷解釋「菩提無法……」,似乎與經文不太相合?   再以《華嚴經》證之,善財菩薩參訪諸大善知識時,其請法之詞,皆曰:「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正是先發菩提心,而後請問: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與《金剛經》請法之詞相同。即以般若法之體用言之,亦應先顯體而後論用。《心印疏》之兩大科文,則先論用而後顯體,亦似乎有欠次第。   余初學教時,因懾於慈舟大師之威嚴,雖有疑而不敢請問,待余學講《金剛經》時,因無智慧,未能另立科文,又因《心印疏》之釋義顯理,深合頓禪,故仍依據《心印疏》講演。民國三十八年,五十歲來臺,歷年以來,講演《金剛經》多遍,亦皆依據《心印疏》。六十歲母難之日,且影印該疏一千部,送人結緣。六十四歲因講《大乘起信論》,需要《起信論義記會閱》,在翻查《卍字續藏》時,看見很多《金剛經》註解。無意中發現通理大師所著之《金剛新眼疏》,該疏既名「新眼」,一定對於《金剛經》有新的見解,將該疏查出一看,果不出所料!新眼疏將《金剛經》分為四大科:一、略明降住生信分,二、推廣降住開解分,三、究竟降住起修分,四、決定降住成證分。《金剛經》上卷所說的是「信、解」,下卷所說的是「修、證」。在經中皆有文句可以證明,只是前人未曾發現而已。   從此以後,對於《金剛經》之下卷與上卷有何不同之疑惑,悉皆消釋!於是影印《新眼疏》三千本以廣流通,更復依據《新眼疏》盡量講演《金剛經》,藉報通理大師之法恩於萬一!   七十八歲,在海會寺,創辦能仁佛學院,八十歲時,為諸同學講《金剛經》一遍,全部錄音,函請廣化法師著成講記,幸蒙應允!乃將全部錄音帶及參考資料,寄給法師。詎知法師常在病中,未能執筆。余八十五歲,在高雄佛教堂,講《阿彌陀經》時,廣化法師率其高足淨觀法師來見,當即介紹淨觀法師代寫《金剛經講記》。自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份,在菩提樹雜誌開始登載,至七十四年元月間,《講記》之稿子方寫四分之一,詎知淨觀法師忽患重病,轉住三家醫院,動了兩次手術,時間經過將及一年之久,方得康復!菩提樹自民國七十四年三月份,因無來稿,停載十個月之久。幸法師病癒,繼續賜稿,乃於七十五年元月份續載,至七十六年元月份方告完成,余已八十八歲矣!因略述經過之因緣,足見好事難成!是為序。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元月二十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能仁佛學院版)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八年講於基隆海會寺能仁佛學院—   釋淨觀記錄   施旺坤校訂 釋題解文(分二) 一、總釋名題 二、別解文義  一、總釋名題(分二) 甲一、經題 甲二、譯人    甲一、經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今天要講的這部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解釋這部經分成二大科,「一、總釋名題」:解釋經的題目,「二、別解文義」:分別解釋經文的義理。第一科總釋名題,再分為二小科,「甲一、經題」、「甲二、譯人」,現在先解釋甲一、經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八字是本經的題目,「經」字是通題,通者通於一切經,一切經都叫「經」。「金剛般若波羅蜜」七字是別題,別者別在此經,這一部經,不是《華嚴經》,不是《法華經》,別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先講別題,再講通題。別題先講「金剛」二字,次講「般若」二字,再講「波羅蜜」三字。   「金剛」是個比喻,佛教的金剛力士,我們稱為護法韋馱尊天,他手裡拿的兵器叫降魔杵,就是金剛寶,我們人間也有金剛寶,不過沒有天上的金剛寶那麼高明。現在的鑽石,就是金剛寶,用金剛寶比喻般若妙慧,有堅、利、明三種意思:一、其體最堅,二、其用最利,三、其相最明。凡是一法都有體、相、用三種義理。金剛寶的體,最堅固無比,一切物不能壞它,所以「其體最堅」。金剛寶的功用銳利無比,能壞一切物,如黃金雖然堅固,鑽石能刻動黃金,但是黃金刻不動鑽石,所以「其用最利」。金剛寶外相所放的光明,超過一切光明,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外國進貢一顆金剛寶,只有一寸四方大,可以照亮幾十里路那麼遠,所以「其相最明」。   再講「般若」二字,首先要知道這二字的讀音,「般若」現在國語念「班若」,但是佛經上要念「撥惹」,因為要合乎梵音。《金剛經》是在姚秦時代翻譯的,姚秦時的京都在陝西長安,那時候說的官話,「般若」就讀「撥惹」,到了宋朝,京都遷到汴梁,官話逐漸變成河南口音,隨著時代的變遷,變成現在念「班若」,可是從姚秦到唐代,都是念「撥惹」。   再講「般若」的意思,翻成中國話叫智慧,但是為什麼古人不翻成智慧呢?因為翻譯經典有五種不翻的規矩:一、祕密不翻,如陀羅尼。二、含多義不翻,如薄伽梵具有六義。三、此方所無不翻,如閻浮樹。四、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生善不翻,如般若。般若二字,能夠生起眾生的善根,所以保存它的梵音不翻,倘若翻成智慧,恐怕跟世間的智慧混為一談。在佛經上講,世間的智慧越聰明,越不能學佛法,叫「世智辯聰」,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世間的人稱他有智慧,並不是般若的智慧。佛法講智慧,叫妙智妙慧,妙者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智慧,才叫做般若。   《金剛經》的「般若」含有三種義理: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是智慧的理體,觀照般若是智慧的妙用,觀照是心裡起正當觀想,能啟發出來始覺智,始覺智照本覺理,本覺理,就是實相理體。人人本具的本覺理體,我們怎麼沒發現呢?你要起始覺智,用智慧來觀照,才能照到本覺理體。能觀照的智慧,叫觀照般若;所觀照的理體,叫做實相般若。文字般若是《金剛經》上的文字,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候說的《金剛經》,結集經藏寫成梵文,翻譯成中國的文字,叫文字般若。世間的書很多,讀的文字書越多,學問越大,越不能學佛,所以它只能叫文字,不能叫般若。那麼《金剛經》的文字,怎麼叫文字般若呢?因為你研究《金剛經》上的文字,起觀照般若的智慧,才能發現實相般若,所以《金剛經》叫文字般若。但是《金剛經》上的文字,處處要掃相、要觀空,你要能即文字相,而離文字相,這個文字才叫「般若」。要是你不能即文字相,而離文字相,你將來學會講《金剛經》,著了文字相,你講得越多,聽眾越多,著相著得越厲害,那你講的不是「文字般若」。   般若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種,跟前面金剛的堅、利、明三種比喻配合起來。   金剛寶比喻實相般若,其體最堅,一切物不能壞它。實相般若是真理之體,我們凡夫無始劫來就在流轉生死,此道來,彼道去,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餓鬼、畜生,六道輪迴流轉生死到現在,我們所具有的實相般若並沒有變壞,因為其體最堅。   金剛寶比喻觀照般若,其用最利,它能壞一切物。你拿鑽石跟黃金摩擦,摩擦下來只有金粉,沒有鑽石粉。你不研究佛經,不會起觀照,你研究佛經起了觀照,始覺智啟發出來,觀照到本覺理體,一旦豁然大徹大悟,才明白自己有個實相般若。過去不知道,是被無明煩惱障礙住了,無明煩惱可多了,光講那些名相,幾天也講不清楚,要斷,談何容易呢!這是你沒有起觀照般若,啟發出來始覺智慧,要是始覺智慧一起來,能斷一切無明煩惱,因為無明煩惱沒有本體自性,被始覺智一觀照就照空了。就如:「千年暗室,一燈能破。」一間房子,一千年沒開過門,這間房子的黑暗,你不要害怕,你點一盞燈進去,黑暗就消失了,因為黑暗沒有本體,你點一盞燈,光明馬上充滿房間,所以始覺智一起,馬上把無明煩惱照空。這是譬喻觀照般若,其用最利,像金剛寶能壞一切物,能破除一切無明煩惱。   金剛寶比喻文字般若,其相最明。我們念的《金剛經》雖然是白紙黑字,它能顯發出來觀照和實相般若,足見每一個字都是光明之相,所以你要重視文字般若。我們現在研究《金剛經》,得先找到文字般若光明之相,才能找到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的義理。義理明白了,能起觀照般若,才能證得實相般若,都是文字般若的功德。假如沒有文字般若,你看不見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所以我們學佛法,要先從文字般若下手。   有人說:「學來學去還不是要修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尺。」這是勸你瞭解文字義理以後要修行。在沒有瞭解文字義理之前,你連文字都不認識,怎麼離文字相呢?所以中國佛教大興,興在頓教禪宗,它掃文字相掃得厲害,後來產生流弊,不研究義理,硬要參禪。你問他:「為什麼你不去研究經典呢?」他回答:「經典是文字相,執著它作什麼?我一旦大徹大悟,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裡。」他答得很簡單,但是哪三藏?可能還記不清楚,十二部的名字,更背不出來,他怎樣去研究三藏、十二部呢?他沒有去研究,心裡具足什麼三藏、十二部?連文字都不認識,硬要開悟,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所以佛教衰敗在出家人不認識字,社會上的信徒都瞧不起,中國佛教興隆在頓教禪宗,全中國的寺院都叫禪寺,衰敗也在禪宗師父不認識字。你必須先瞭解文字般若,而後起觀照般若,再來證實相般若,這是次第。而文字般若是智慧,你要尊重文字,每一個字都是光明之相。我們現在去朝拜印度,求一顆舍利子回來是無價之寶,那是化身佛的舍利子。經典上的文字,每一個字都是諸佛法身的舍利,你要認識佛的法身,要研究《金剛經》的文字,《金剛經》的文字是諸佛的母親,能出生諸佛。將來你研究《金剛經》,起了始覺智慧,大徹大悟,在教下叫大開圓解,大開圓解是悟了理,叫悟入,悟入再修行,就證入成了佛。《金剛經》內有經文證明,能出生一切諸佛,你怎麼能輕視《金剛經》的文字呢?所以你要知道,文字般若,其相最明,能顯出觀照般若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是智慧,其用最利;實相般若是理體,其體最堅,這三種般若,用金剛寶來比喻,才容易明白,講到這裡「金剛般若」四字講好了。   再講「波羅蜜」三字,波羅蜜是梵語,翻譯成中國話叫「到彼岸」。「彼岸」是比喻,即涅槃的彼岸,對著生死的此岸。你依著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證得實相般若,你把無明煩惱照空了,了脫生死,離開生死此岸,到了大涅槃,所以叫到彼岸。和上面四字合起來,「金剛般若波羅蜜」七字即本經的別題,你要得到金剛寶一樣的般若妙智妙慧,才能到彼岸。   佛經的經題雖然多,但不出七種立題,「金剛」二字是「喻」,「般若」二字是「法」,「波羅蜜」還是「喻」,所以這部經是法喻立題,到這裡把別題講完。   再講「經」字,「經」字是通題,梵語叫「修多羅」,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契」者合也,契理契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要是這部經與諸佛之理不相契合,雖然標明是佛說,卻是外道冒充的,它不契合諸佛之理,你研究不懂,因為不是佛說的經,不能契機。所以佛經,無論經文長短,比方《華嚴經》有六十萬字,《法華經》有七萬字,《金剛經》有五千多字,都是契理契機。若經典不合諸佛之理,不合眾生之機,不叫「契經」。看不懂,是你沒有看、沒有研究,只要肯看、肯研究,一定會懂。不懂,釋迦佛不會說這部經,不契合眾生的機,說出來也不會流通到現在。   經字再詳細地分,有貫、攝、常、法四個義理:   一、貫,貫是貫穿所說的義理,經是題目,經文裡面所說的義理很多,用一個經字把它貫穿起來。等於一顆一顆的念珠,用一條線,把它穿成一串念珠。所以把很多的義理貫穿起來,就叫「經」。   二、攝,攝是攝持,攝持所應度之機,每一部經皆有那部經的當機者,眾生的根機它能攝持。   三、常,常是常住不變,三世不能易其理。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佛經上的義理,三世不能變易。有人說:現在是二十世紀科學時代,還講佛經這些老古董,不合時代了。那是你不懂佛經,佛經的義理是常住不變易的,不要說二十世紀佛經合於時代,到了三十世紀道理也不會變樣,世間上的道理不是真理,會跟著時代轉變,經是真理,不會變易。   四、法,法是法則、規矩,佛經上的法則規矩十方皆遵,印度國的眾生得遵守其法則規矩,到了中國,眾生也得遵守其法則規矩,如此才能了生死、成佛道。   有人說:「歐美是科學、哲學發達的國家,你不能去講佛經。」你沒有去講,怎麼知道不能?你去講經,一定會有人聽,還一定合他的根機,不然經不叫法則、規矩,十方皆遵。還有人說:「現在科學時代,人家已經登陸月球了,你還在講什麼佛經呢?」月球上還沒有發現住人,等月球發現住人,你到月球上講佛經,他一樣也會聽得懂,你不要自己先起自卑感,害怕科學、哲學,科學、哲學是世間法,不能起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要研究佛經,要有自信。現在美國佛教大興起來,法師到美國弘法,不是都忙得很嗎?美國人先登陸月球,他們一樣要學佛經。   貫、攝、常、法,合起來叫「經」,「經」是一切佛經的通題,「金剛般若波羅蜜」是此經的別題,通別合起來一共八字,講到這裡,把總釋名題第一科經題講完。    甲二、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是朝代名,經典是釋迦佛所說,諸大菩薩結集出來的,所結集的是梵文,流通在印度,在姚秦時翻譯成漢文。姚秦當時中國正統天下的是晉朝,晉朝分西晉、東晉。西晉統一中國,到後來國家的勢力衰弱,常打敗仗,就遷都到南京,改名為東晉。那時北方成立一個國家,叫秦朝,秦朝最初的皇帝叫苻堅。鳩摩羅什法師在西方的龜茲國,聲名遠播,傳到中國來,苻堅聽說外國有一位大法師,就派大將呂光,帶了幾萬大兵去請法師。當時苻堅兵多將廣,想攻打東晉,統一中國。雖然身邊的大臣勸他:「東晉現在還沒有衰弱到極點,有謀略的大臣,還有兵將防衛,不容易攻打,而且南京有長江天險保護,長江的水很寬廣,你怎麼渡過去呢?」但是苻堅不聽諫言,堅持要攻打,以為他有帶甲百萬,上將千員,他說:「我投鞭可以斷長江之流,怕什麼?」秦朝都是蒙古來的兵,全是騎兵,都帶著馬鞭,苻堅自誇他的騎兵的馬鞭投入長江,能把長江水阻斷,而東晉的兵只有幾萬人,一定吃敗仗,於是帶了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去攻打東晉。東晉只有幾萬軍隊,戰敗便要國破家亡,戰勝可以延長國運,只好背水一戰,所以舉國全力以赴,以一擋百,這就是兵法上所謂哀兵必勝。苻堅犯兵法上的大忌,驕傲輕敵,結果打了敗仗。戰役是在安徽淝水會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苻堅戰敗回長安,大臣姚萇,不滿苻堅不聽勸告,妄自去攻打東晉,吃了敗仗,把國家的名譽毀了,將兵傷亡無數,國家元氣大傷,於是將他刺死,自己篡了位,沒有改國號,還是叫秦朝,但有別於苻堅之前秦,叫姚秦。   接著講「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三藏」即經藏、律藏、論藏,釋迦佛所說的法門,諸大弟子把它結集出來叫經藏;釋迦佛訂的戒律,諸大弟子把它結集起來,叫律藏;諸大菩薩解釋經律的文章,把它結集起來叫論藏。所謂「藏」者,即含藏之意,經藏裡面含藏著很多經,律藏裡含藏著很多戒律,論藏裡含藏著很多論文,所以叫做「藏」。   「法師」二字,法是軌則之義,師是模範之稱。「法師」即以法自師,以法師人。怎樣給眾生作模範呢?得先自己守法則,也就是要依著經、律、論三藏所講的法,作為自己的模範,自己學會經、律、論三藏的法,叫以法自師。再去弘揚佛法,弘揚三藏的聖法,弘法不能隨便亂說,得依著經、律、論來講。講經,依著經講;講律,依著律講;講論,依著論講,裡面都有法則,給眾生作模範,叫以法師人。以法自師,以佛法作自己的師父,作自己的模範,這是自利;以法師人,以佛法作眾生的師父,給眾生作模範,這是利他,自利利他合起來就叫做「法師」。   要貫通三藏之法,才叫三藏法師。古時候對稱呼很嚴格,專門弘揚經藏的,叫經師;專門弘揚戒律的,叫律師;專門弘揚論藏的,叫論師。比方《成唯識論》,是天親菩薩所造的三十頌,在印度有十大論師解釋它,就叫十大論師,不能叫經師。要經、律、論三藏貫通,才能稱「三藏法師」,不能隨便稱呼。在大陸上,大叢林住幾百個出家人,當住持,不會講經,稱他為大和尚,沒有人稱他為大法師。其他普通的師父就帶一個「師」字,比方你是個普通清眾,稱道源師。你當了大執事,或者當監院,或者當知客,為尊重你,稱師父,如道源師父。要是你年紀大,當大執事很多年,再對你客氣,稱道師父,不敢稱你的名。但是沒有人稱你法師,因為你沒有講經。到了臺灣,法師二字才濫稱,大家以為出家人都叫法師,男眾女眾都稱法師。你要曉得,你不能貫通三藏,總需貫通一藏,一藏不能貫通,你能講一部經或一部論,才能稱為「法師」。   再講「鳩摩羅什」,三藏法師是個通名,是個德號,誰有這些功德都能被稱為三藏法師,例如我國的玄奘法師,被稱為三藏法師,義淨法師也被稱為三藏法師。古來貫通三藏,稱三藏法師的人很多,各人有個別的名字。這位貫通三藏的法師是「鳩摩羅什」,翻譯成中國話叫「童壽」,以幼童之年,而有高壽之德。這位法師按他的年齡還是個童子,按他講經說法的功德,等於一位高壽的老法師,因此給他取德號叫「童壽」。   現在講鳩摩羅什的公案:過去其他的註解,都說他是七歲大徹大悟,但根據通理大師《新眼疏》上的考證,他是十二歲時大徹大悟,無論是七歲或十二歲,都還是個童子。鳩摩羅什的母親有大善根,她生下鳩摩羅什後就出家,因為鳩摩羅什年紀很小,沒有人照顧,也隨著出家,母親後來證得初果,她明白了佛理,所以以佛法教育孩子,鳩摩羅什因為跟隨著母親到處參學,所以智慧啟發得很快。按《新眼疏》上講,在他十二歲那一年,跟著母親到一個大寺院去參學,大寺院佛殿很大,佛像很高,供佛像有一個大鐵鉢,鳩摩羅什有大善根,一看見大鐵鉢,便生歡喜心,為了要表示恭敬,便跑去供桌上,把大鐵鉢拿起來頂在頭上,他忽然間動了個念頭,心想:「大鐵鉢這麼大,我怎麼頂得動呢?」突然間,他覺得鐵鉢很重,一下子把他壓倒了。母親趕快跑過去把他拉起來,鳩摩羅什起來以後在發愣,母親以為他被鐵鉢壓傷了,便問他:「你怎麼啦?」鳩摩羅什回答:「我沒怎樣。」母親說:「沒怎麼樣,你怎麼發愣不說話呢?」他說:「我明白了一切法唯心造的道理。」母親說:「你講給我聽。」他說:「我一進佛殿看見大鐵鉢,就生歡喜心,為表示恭敬,我把它頂到頭上,不覺得它重。等頂到頭上,想起鐵鉢這麼大,自己怎麼頂得住?鐵鉢便重起來,一下把我壓倒了,可見份量的輕重,完全是自己的心分別出來的,這叫『一切法唯心造』,我已明白了這個道理。」母親很高興地說:「你很了不起,這是佛法最高深的道理,你今天開悟了,你年紀雖然輕,可以去弘揚佛法了。」那時他母親已經證得三果,給他印證沒有錯,所以他從十二歲大徹大悟以後,就到處講經說法,在印度很出名。當時全印度的佛法很興盛,大法師、老法師很多,但沒有這位童子講得好,所以大家給他送個德號叫童壽,童子的年齡,而有高壽的德。「譯」,是翻譯,本來是梵文,把它翻成中國文字。   把題目講完,再合起來講一下,這部《金剛經》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鳩摩羅什是位出家的法師,法師有經師、律師、論師,這個法師了不起,這部《金剛經》是貫通三藏的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他是西域國的人,到中國來翻譯經典,在我們中國姚秦時代,所以叫「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講到這裡,把經題及譯人講完,合到科文上,就是將「一、總釋名題」講完。下面「二、別解文義」,分別解釋經文的義理。  二、別解文義(分三) 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   ︻法會因由分第一︼  甲一、序分(分二) 乙一、證信序(通序) 乙二、發起序(別序)     乙一、證信序(通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經經文都分三大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這種經文的分法,是東晉時代道安法師發現的,這是最高明的分判,後人讚歎他為「彌天高判」。這裡講一個公案:當時中國有一位大學問家叫習鑿齒,他自認為了不起,全中國只有他的學問最大,他聽說道安法師學問高深,於是想去跟道安法師辯論,看誰的學問好?那時道安法師住在襄陽,習鑿齒便去訪問他。道安法師見有在家居士來訪,便請教:「貴姓大名?」習鑿齒高傲回答:「四海習鑿齒」,意思是四海之內,我習鑿齒的學問最大。道安法師聽了說:「久仰大名!」習鑿齒問:「請教法師德號?」道安法師回答:「彌天釋道安」,「彌天」是針對著「四海」講的,意思是名滿天下只有我釋道安。以後稱他為「彌天高判,古今通遵。」就是根據這段公案來的。   鳩摩羅什法師跟中國人特別有緣,所以大家都喜歡讀他翻譯的《金剛經》,我們現在所用《金剛經》的本子不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梁武帝的兒子昭明太子所分的三十二分,昭明太子了不起,是大菩薩轉生,他分這三十二分的本子,簡單明瞭,我編的《金剛經參考資料》有說明,全卷《金剛經》的科段,依著三十二分,分為三分,第一分為序分,第二分至第三十二分前半分,為正宗分,第三十二分後半分為流通分。講解的分科,是依著《金剛新眼疏》(以下簡稱《新眼疏》)的科判,由大科分小科來講解。   第一分「法會因由分」,敘述法會發起的因由,要發起《金剛經》法會,先由這一段經文發起,這是三十二分的第一分,也就是序分,再分二科,一、證信序:又稱通序,通序者通一切經,只要是佛說的經,一開頭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處,與某某大眾俱。」地點、人數可能不同,但是開頭的經文是相同的。這是釋迦佛臨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請問結集經藏,經頭上要怎樣開始?釋迦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因緣不具足,不能成就,一個講經法會要有六種因緣才能成就,叫做六成就,因為一切經都有,故名通序。有這一段六種因緣成就法會的經文,就證明相信是佛說的,所以叫證信序。二、發起序:又稱別序,別者別在此經,每一部經都有發起的因緣,《金剛經》也有發起正宗分的經文,所以叫發起序。現在開始講經文,先講證信序。   「如是」二字,《彌勒上生經》,窺基法師的註疏有十六種解釋,還說他見過古大德有三十多種解釋,解釋越多,我們越摸不著頭緒!所以我選擇最好的三種解釋,前面二種是淺顯的解釋,後面一種是深的解釋。   一、指法之詞,指這一部《金剛經》。   二、信順之詞,釋迦佛說的經,阿難尊者相信順從,才結集經藏,所以「如是」表示信從之意。   三、顯理之詞,顯真如實相的妙理。每一部經都有講妙理,名詞儘管不同,妙理只有一個。《金剛經》「如是」二字,顯三般若之理。「如」是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因為觀照般若是能觀照的智慧,實相般若是所觀照的理體,體用不二,理智如如,所以名為「如」。要是分成二個,它就動了,「如」是不動、不變易,謂之如。要是有一個智,有一個理,成了二,動了就不叫「如」。始覺智是由本覺理啟發出來,所以我們的觀照智慧,是從本具的實相理體啟發出來的。等於電燈跟電燈的光,並不是二個,燈光等於始覺智慧,電燈等於本覺理體,說有二個,實際二而不二,始覺智合乎本覺理,如如不動,就叫「如」。「是」者無非,非是過錯,沒有過錯,就叫「是」。什麼法才沒有過錯呢?文字般若絕對無非,所以才稱為「是」。這是顯三般若之理,所以叫做「如是」。由淺入深,有這三種解釋就夠了。   再解釋「我聞」二字,「我」是阿難尊者自稱,小乘經、大乘經,都是阿難尊者結集的,大家尊稱阿難尊者叫阿難海,因為他的智慧甚深廣大,一切佛說的大小乘經他都能聞到,而且還能背誦出來。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的弟子,所以阿難尊者自稱我聞。   「如是我聞」,「如是」是信順之詞,釋迦世尊講的《金剛經》,我非常信仰、非常順從,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要是顯理之詞,即三般若的妙理,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二而不二的「如」,文字般若,無非的「是」。這三般若的「如是」,也是我阿難親從佛聞。淺顯的解釋,「如是」是指法之詞,指下面所說的這一部《金剛經》。如是這部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叫「如是我聞」。   講經可以講深,可以講淺,但是不可以講錯,講錯了瞎害眾生的智慧眼,功德變成罪過,自己沒有開智慧眼,亂說一通,把眾生的智慧眼都弄瞎了,一大群人聽你講經,變成了一大群盲人,「一盲引眾盲,相偕入火坑。」前面有一個大火坑,結果一大群人跳下去,因為他們沒有開眼,是你引眾生跳火坑的,你看罪過大不大?怎麼講淺呢?「如是我聞」,指這部《金剛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簡單明瞭,一點也不會錯誤!你再講信順之詞、顯理之詞。   「如是我聞」,包括六種成就中的二種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釋迦佛要說法,聽法的人第一得有信心,你要是不相信、不順從,就不「如是」了。釋迦佛這樣說,你認為:「如是如是!」表示你信從,就是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你沒有信心,佛法大海,你進不去。可是光有信心,沒有聞也不行,像現在我們佛教的在家弟子,他們有信仰心才來寺院拜佛祖、燒香、獻供養、磕頭、禱告,很誠懇,但是他沒有聞到佛法,有信無聞,所以「我聞」二字,你得聽佛法,非聞不行。《華嚴經》說:「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你生來就有智慧,聰明利根,但是沒有遇到人說法,沒有聞到佛法,也不能瞭解,你去看經,看不懂,因為它是專門的學問,必須有人說法。光有人說法,沒有人聞也不行,比方我道源發心要講經說法,你們諸位不來,我跟誰講呢?所以要有聞法的人,法會才會成就。   第三、「時成就」,時間是不相應行法,時間沒有定體,但是時間很重要,沒有講經說法的時間,法會不能成就。比方住在臺灣,社會太平,可以講經說法。所以時間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天氣太冷,冷到零度以下,講堂裡坐不住人,不是好時間;天氣太熱,熱到講堂裡坐不住人,也不是好時間。所以天下太平,天氣不太冷,也不太熱,正是講經說法、聞法的好時間,所以時間要成就。   時間是寶貴的,你們不要空過了,一開學我就勸同學要精進用功,一定要發心,不用心學,不僅對不起我,也對不起你自己,我是八十歲的老人了,我天天辛辛苦苦跟你們講經,不好好學,不是對不起我嗎?不學把寶貴光陰都空過了,一寸時光,一寸命光,你活了一年,以為增加了一年,實際生命減少了一年;你混了三年,生命減少了三年,你拿生命開玩笑,寶貴的光陰都被你空過,所以諸位一定要把握時間,好好精進用功。   「一時」,為何不記載年、月、日呢?釋迦佛有大智慧,交代弟子結集經藏時,不要記載年、月、日,因為佛法要流通到此世界、他世界、無量世界,假如記載佛在印度國某年某月某日講,相當於中國是某年某月某日,必須費力考據。而且釋迦佛說法,有時在人間,有時在天上,沒有辦法考證時間,所以不立某年、某月、某日,只用「一時」。「一時」,古人的註解叫做「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師是老師,資是弟子,可以資助老師的,叫做弟子。我要來講佛法,你要來學佛法,老師跟弟子之道相合,叫「師資道合」。我說一部《金剛經》,你聽一部《金剛經》,我說完,你聽完,叫「說聽究竟」,這麼一個時間,叫做「一時」。「一時」,就是講《金剛經》的時間。其他的經也是如此,《地藏經》的「一時」,是講《地藏經》的時間;《法華經》的「一時」,是講《法華經》的時間,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就叫做「一時」。時間有了,得有個說法的主人。   「佛」,梵語佛陀,翻成中國話叫「覺者」,為什麼不翻成覺者呢?這叫含多義不翻,因為佛陀具足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的意思。覺者,沒有三覺的意思。自覺,自己覺悟了,超過六道凡夫法界。覺他,自己覺悟了,還要講經說法,使他人也覺悟,超過二乘聖人的法界,但是覺行還不圓滿。覺行圓滿,是自利的覺行、利他的覺行,統統圓滿,自己能成佛,也能令他人成佛,超過菩薩法界。佛的德號,超過九個法界以獨尊,具足三覺,才叫做佛陀。但是翻譯經典的法師,知道中國人說話愛簡單的根性,所以簡略翻譯成「佛」,這叫主成就。你辦法會,一切都辦好了,沒有法師來講經,怎麼能成就呢?所以得有說法的主人。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處成就,處者處所,得有一個講經的所在,這也是很重要的。有法師發心要講經,比如大家都想聽道源法師講經,如果找不到講堂,怎麼講?所以沒有處所,講經法會不能成就。佛也是一樣,得有處成就,在「祇樹給孤獨園」成就以後,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在這裡就說了廿五年,你就知道處成就是很要緊的。   「舍衛國」,是當時印度中部的一個大國,翻成中國話叫「聞物」,亦名「豐德」。聞物,聞是名聞,物是物產。豐德,豐是豐多,德是道德。這個國家在印度是個大國,物產很豐富,道德很高尚,聲名遠聞!全印度的人都知道舍衛國,這是波斯匿王的京都,就如我們臺北一樣,所以舍衛國不是指全國,是指京都而言。   「祇樹給孤獨園」,「祇」是祇陀太子,「樹」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樹。「給孤獨」是給孤獨長者,「園」是指給孤獨長者所布施的花園。這座花園是給孤獨長者用黃金布地買來,作為佛講經說法的處所。「給孤獨長者」,是中國話的稱呼,梵語叫「須達多」,翻成中國話,簡單翻譯叫「好施」,好行布施,或翻成「樂施」,他以行布施為樂。為何翻成「給孤獨」呢?標明他好布施的對象,是世間最苦的人,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世間的小孩子沒有父親,叫孤兒,這種孩子太苦了,他要去救濟。到了老年,做事做不動,吃飯成了問題,又沒有兒子養活,叫獨夫,這種人生活最苦,老年無依無靠,給孤獨長者也要布施。「給」是周給供養,給這些孤獨的老幼東西。因為他善於布施,又能普遍周給這兩種人,因此大家稱呼他為「給孤獨長者」。   須達多長者是波斯匿王的大臣,是個大富翁,他的兒子要娶太太,當然要找門當戶對的家庭,就找到王舍城的大長者珊檀那的女兒。須達多長者為了娶媳婦,就到王舍城珊檀那家裡去,睡到半夜,珊檀那全家人起來莊嚴房屋,廚房忙著準備飯菜。須達多長者以為他們是為了兒女的婚姻,邀請國王來觀禮,就問他的親家珊檀那:「是否請國王來主持婚禮?」珊檀那答:「不是,是為了請佛,佛答應明天要來受供養。」須達多長者善根深厚,一聽見佛字,渾身汗毛都豎起來!(沒有善根的人聽見佛字,汗毛不會豎;再沒有善根的人,聽見佛字,就會罵起來,由這一點證明須達多長者有大善根。)須達多長者問:「什麼叫佛呢?」珊檀那向他解釋什麼叫佛,他聽後很感動,讚歎說:「佛的功德原來大到無量無邊,請問佛現在哪兒呢?」珊檀那回答:「佛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他問:「我可以見他嗎?」珊檀那回答:「佛什麼人都見。」於是須達多長者,不等著佛來,為表恭敬,先去見佛,一見到佛,佛一說法,他就證得初果。這時候明白佛理,大生歡喜請佛:「我得了佛的利益,可是我們的國人,沒有機會聞到佛法,太可憐了!世尊可否慈悲到我們舍衛國說法?」世尊說:「可以,不過我的弟子很多,你得有大講堂,還有大宿舍才行,因常跟隨我,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還有其他的比丘。」須達多回答:「佛答應說法,房舍我一定準備。」須達多長者回到舍衛國,急著找好地點作講堂,找來找去,認為祇陀太子的花園最理想,他一心想買地給佛造講堂,忘記世間法祇陀是太子,不賣花園,就直接請見祇陀太子,請求買他的花園。祇陀太子心裡想:「真好笑,我是一國的太子,怎能賣花園呢?」就問他:「你買花園作什麼呢?」須達多答:「我要造講堂。」祇陀太子問:「造講堂作什麼?」須達多答:「我要請佛。」祇陀太子的善根差一些,聽見佛,身上汗毛沒有豎,因此問:「佛是怎樣的人,你要為他造講堂?」須達多長者於是報告太子,佛偉大的功德無量無邊,這時他已證得初果,能講幾句佛法,祇陀太子的善根差一點,須達多說佛怎樣好,他不瞭解,因此太子就跟他開玩笑:「你發心供養佛,要買我的花園,得用黃金把我的花園的地上舖滿,這事如果做得到,我就賣給你。」須達多長者有的是黃金,一聽太子開出條件,毫不猶豫回答太子:「一言為定,我一定要用黃金布地。」須達多長者家裡養了許多象,打開金庫,讓大象拖著黃金,運到祇陀太子的花園,馬上叫工人把黃金舖滿整個花園的地。看守花園的人就去報告太子,太子一看真有其事,就對給須達多長者說:「我是跟你開玩笑,你怎麼認真起來呢?」須達多回答:「你是一國的太子,怎能開玩笑呢?你叫我黃金布地,就不能更改。」太子說:「用這麼多的黃金買花園,請佛作什麼呢?」須達多回答:「請佛說法,我們舍衛國的人都能得到利益,我的黃金算得了什麼!請收起來吧!」祇陀太子感動地說:「花園我不能賣給你,我是一國的太子,你如果一定要,就送你好了,我不能要你的黃金!」須達多長者是初發心的居士,珍惜這份功德說:「那不行,你答應過,黃金布地要賣給我。」須達多長者一定要買,祇陀太子更加感動,黃金硬是不要,於是想出一個理由:「你的黃金只布到地上,花園裡的樹你沒有布到,樹是我的,沒有賣給你,你要是光買我的地,我把樹都拔掉,花園就不莊嚴了。樹算是我布施的,花園的地,算是你買的,這樣好不好?」須達多長者答應,講堂一建好,就把佛請來,諸大弟子也都來聽佛講經說法。佛來了一看,講堂蓋得很莊嚴,就問起這一段因緣,為這花園佛題名為「祇樹給孤獨園」,因為祇陀是太子,就把名字擺在前面;給孤獨長者是王臣,就把名字列在後面。梵語「祇陀」,翻成中國話叫戰勝,他是波斯匿王的太子,波斯匿王跟外國打仗,戰勝了,回到宮裡,皇后生了個小孩,為了紀念他的戰功,就為孩子取名為「祇陀」,這是「祇樹給孤獨園」的由來,以上把「處成就」講完。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眾成就,有說法的主人,也有說法的處所,若沒有大眾聽經,也不成法會,所以一定要有眾成就。「與」是「同在」的意思,佛在這裡說《金剛經》,與大比丘眾,同在一處。「比丘」是梵語,翻成中國話有怖魔、乞士、破惡三種意思。   一、怖魔,一個出家人要受比丘戒,登比丘戒壇的時候,魔王的宮殿要震動,魔王指的是欲界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名叫波旬,他心裡一驚:「唉呀!又有一個人出家了。」魔王驚懼、恐怖什麼呢?因為魔王認為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這一個人出了家,就要超出三界,自然先超出欲界,他的子孫就少了一個。這種心裡等於現在的父母親,聽說兒子出家,心裡的恐怖一樣。   二、乞士,出了家必須遵守出家的戒律,凡是家裡所有的財產都得捨掉,但他是個凡夫,還得吃飯,必須去托鉢化飯吃,所以叫做「乞士」。「士」,是指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與社會上的乞丐不一樣。   三、破惡,他出了家,天天去托鉢化飯,受這種勞苦,是為破除煩惱惡法,要了生脫死,超出三界。   「比丘」有三種意思,所以含多義不翻。「大比丘」,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比丘是聲聞乘,本來是小乘,可是金剛法會是大乘法會,這些小乘比丘,為什麼來參加大乘的金剛法會呢?因為他們都回小乘向大乘,所以稱為「大比丘」。   「眾」字,同僧伽的「僧」,《阿彌陀經》上「僧」字沒有翻譯成中國話,叫做「與大比丘僧」。這裡的「眾」字,不是指大眾,是指「和合眾」,有理和、事和。理和,是大眾出家和而不諍,同去追求無為之理,證無為之理。事和,是事相上的和,含有六種,叫六和僧:一、身和同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悅,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就是身、口、意、戒、見、利,這六種事相都是和的。   一、身和同住:身體要和,要共住,行、住、坐、臥有一定的規矩,起床,大家一起起來;早課,大家一起做早課;吃飯,大家一起吃飯;休息,大家一起休息;晚上睡覺,大家一起睡覺,身體的行動一致。   二、口和無諍:出家人學佛法,目的只有一個,都要學無為之理。有不懂的,大家互相討論,沒有起爭論的地方。   三、意和同悅:兩個人口和,沒有諍,沒有吵架,但是心裡起嫉妒,你不高興我,我不高興你,這叫心意不相和,就不歡喜,互相瞪眼,把臉拉得很長,這叫沒煩惱找煩惱。要意和同悅,大家一起辦道,尤其在這末法時代,大家能夠出家,是很難得的,要彼此尊敬,彼此和悅,歡歡喜喜學佛法。   四、戒和同修:你受了比丘戒,我也受了比丘戒,大家受的戒都一樣,就共同修持。   五、見和同解:見是知見,要學無為之理,目的只有一個,大家依著佛經來研究佛理,知見相和,解釋佛經的道理沒有兩樣。   六、利和同均:佛的弟子,有出家弟子、在家弟子。佛訂的規矩:出家弟子不許做生意買賣,也不許種田種地,吃飯向在家弟子化飯吃。在家弟子可以做生意買賣,種田種地,由在家弟子負責供養出家弟子。出家弟子得了利養,大家平均分配。吃飯吃菜要一樣,不能有人特別吃好的,比如我是院長,叫廚房的人,給我另外燒一道好菜,這就犯利和同均的道理,一定要大家吃得一樣,比如今天有人打齋送襯錢,送的紅包統統一樣,因為這是利養,要利和同均。   「千二百五十人俱」,「俱」也是「同在」的意思。佛成道以後,先到鹿野苑度憍陳如五比丘,就有五個出家弟子,以後再度三迦葉(社):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挪)提迦葉。三迦葉是親兄弟,本來學外道,很有本事,都帶了很多弟子,尤其優樓頻螺迦葉,在印度名氣很大,釋迦佛當時去度他,無論說什麼道理都勝過他,但是他還是不接受,他跟弟子說:「他的道沒有我的道高!」明明別人講的道理比他高,他硬是不承認,這就是外道的執著。釋迦佛只好用神通降伏他,佛跟他說:「我跟你辯論了很久,今天天晚了,準備在你這兒住一晚。」優樓頻螺迦葉因為道理辯論不過釋迦佛,心裡很討厭他,一聽說他要住下來,就回答:「我這裡沒有地方住,你還是走吧!」釋迦佛說:「天這麼晚了,我走到哪裡去呢?我住一個晚上,隨便哪個地方都可以,明天天一亮我就走。」當時山上有一條毒龍,口裡會吐毒氣,還會放火,優樓頻螺迦葉用外道的本事把牠降伏住,毒龍就在山上護他的法,他起了惡心,因此對釋迦佛說:「我這裡只有一處可以住,叫做火龍洞,不曉得你怕不怕火龍?」他不說毒龍,以便用牠來對付釋迦佛。釋迦佛說:「不怕!」優樓頻螺迦葉說:「不怕,你去住吧!」弟子中有慈悲心的,覺得不忍心,就跟師父說:「火龍洞怎能住人呢?毒龍一定會把他害死。」優樓頻螺迦葉說:「那是他該死,我跟他已經說明白了。」當晚釋迦佛住進火龍洞,洞內的火龍,一見有生人進來,就放火要燒來人。當時佛入火光三昧,火燒不了,火龍無可奈何,又動瞋恨,口裡噴出毒氣,想要毒害釋迦佛,釋迦佛於是入慈心三昧,牠毒不了。火燒不了,毒氣也毒不了,就把這條火龍降伏住。優樓頻螺迦葉一夜沒睡好,心想釋迦佛一定會死在火龍洞,第二天,天一亮就帶著弟子去看。可是到那裡一看,釋迦佛威嚴十足地盤坐著,那條毒龍乖乖地盤繞在佛座下,這時候,優樓頻螺迦葉才承認釋迦佛了不起,因此率領他的弟子皈依釋迦佛,並且都出家,他的弟子很多,一共有五百位。   這裡附帶講佛教的規矩,犯小妄語的戒,比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可以求懺悔。你要是沒有神通,你不能說你有神通,這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犯大妄語根本戒,不通懺悔。要是真正得了神通,不許隨便顯神通,要到降伏外道的時候,不得已才可以顯神通。好比釋迦佛有神通,他要度優樓頻螺迦葉,跟他見面,並沒有顯神通,是優樓頻螺迦葉用火龍要加害他,為降伏外道,才顯神通。佛教在漢明帝時傳進中國,當時迦葉摩騰及竺法蘭二位西域高僧受請來中國,翻譯《四十二章經》,並且講經說法,他們沒有顯過神通。直到中國的五嶽道士,要跟佛教鬥法,才不得不顯神通,一舉就把外道降伏。   釋迦佛度了優樓頻螺迦葉和他的弟子出家,就增加了五百比丘。優樓頻螺迦葉有兩個弟弟:伽耶迦葉和那提迦葉,他們聽說大哥出家,也發心跟著佛出家,他們兩位也是外道頭子,各有二百五十弟子,佛又度了五百比丘,三迦葉合起來,就有一千個比丘。再度化舍利弗跟目犍連,也是外道頭,他們兩人各有一百個弟子,又增加了二百個比丘。又度了耶舍長者,他有五十個朋友,先是學外道,後來也跟著佛出家。經上所說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指這一些人。佛最初在鹿野苑度的五比丘,經上把這五個人略掉,不說一千二百五十五,只說一千二百五十。這些人過去修行外道,受些無益的苦行,毫無所得。等到遇見佛,聽佛說法,就證阿羅漢,感念佛恩難報,發願給佛當侍者,無論佛走到哪兒,他們就跟隨到哪兒,叫常隨眾。佛經上說一千二百五十人,其實不只這些人,其他的弟子還很多,在《金剛經》最後面結經的時候,說明有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以並不只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講到這裡,「眾成就」講完,也就是六種成就都講完了。   現在要舉行一個法會,也得有這六種成就。一、信成就,大家對於佛法沒有信心,法會怎麼發起呢?二、聞成就,大家不聞佛法,光有信心燒香、拜佛,不聽經,法會發不起來。三、時成就,世界不太平,打起仗來,天氣太冷、太熱,都是時不成就。四、主成就,講經必須要有法師,沒有法師,就沒有說法的主人。五、處成就,有了法師,必須有講堂才能講經說法。所以我時常跟同學說,現在道場這兩個字連貫不起來,往往有道無場,有場無道。有的寺院建造得很大,也有新講堂,但不講經。我們想講經,有道無場,大殿太小,容納不下人,這都是我們福報不夠,所以想要成就法會,得有一個處所。六、眾成就,有了處所,必須有聽眾,有了講堂,沒有聽經的大眾怎麼行呢?一定得有聽講的大眾,缺一不可。講到這裡,證信序講完,也就是通序講完了。     乙二、發起序(別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接著講序分的第二科,叫做發起序,也叫做別序,這一段經文,能發起正宗分。別序者,別在此經,每一部經都有一段發起序,但是經文不一樣,因為講這一部經,有這一部經的因緣;講那一部經,有那一部經的因緣。這一部經的發起序,是佛到了吃飯的時候,出去托鉢化飯,回來吃了飯,洗洗腳就打坐,從這樣發起的。以上把科文講好,再講這一段發起序的經文,先消文、釋義,再顯理。   「爾時」,就是佛要說《金剛經》還沒有說,到了吃飯的時候,佛去托鉢化飯吃這個時候。「世尊」,佛為世出世間之所尊,超出九個法界,包括世間六道凡夫,出世間三乘聖人:聲聞、緣覺、菩薩,都尊重釋迦佛,故名世尊。   「食時」,到了吃飯的時候,天亮以後,日不過中以前,是出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天一夜,在印度叫晝三時、夜三時,分為六個時間。在中國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各道的眾生,各有吃飯的時間,丑、寅、卯,是天上眾生吃飯的時間。辰、巳、午,是人吃飯的時間。未、申、酉,是畜生吃飯的時間。戌、亥、子,是鬼道眾生吃飯的時間。為什麼天剛亮就齋天?因為那是天上眾生吃飯的時間。我們為什麼在戌、亥二時放焰口?因為那是鬼道眾生吃飯的時間。我們出家人不養畜生,在家弟子養牛、馬,上午不吃沒關係,比如你用牠耕田、拉車,下午是畜生吃飯的時間,要給牠吃好東西。至於人吃飯的時間是上午,吃飯要講衛生,在中國叫養生之道,社會上有一句俗話:「早餐吃得好,中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你會吃就不會生病,早餐算點心,要吃好,不要吃太飽。中餐是正食,要吃飽。晚上吃少,最好停食,不然到第二天消化不完,所以晚上不吃也罷!釋迦佛定的出家人吃飯的規矩,是要學人天吃飯,就是天光亮了以後,日不過中以前,是食時。   我現在開佛學院,同學都是年輕人,大家研究教理,支出精力太多,恐怕晚上少吃一頓飯,營養不夠會生病,所以不提倡持午。慢慢佛學研究清楚了,還是要提倡。你要是持午,一定要記住吃飯的時間,明相不出來不能吃,就是天不亮不能吃,你站在院子裡,把手伸出來,你能看見手掌上的紋,就是天亮明相出來了。持午,不是指中國的午時,戒律的持午,叫持日中,太陽到了正中間,你就不能再吃。現在我們習慣叫持午,實際叫持中,就是明相出來之後,日不過中以前,是比丘吃飯的時間。佛本來可以不吃飯,但他不現特別相,跟比丘一樣去托鉢化飯,因為他要以身作則,給比丘作榜樣。釋迦佛住在祇樹給孤獨園,不是給孤獨長者供養不起釋迦佛吃飯,是佛叫他不要供養,因為出家人不能養尊處優,要行苦行,而且佛要度一切眾生,每天要到有人家的地方去托鉢化飯吃。有人要請問佛法,就跟人家講,這樣就度了眾生。度眾生就是讓眾生培福培慧,他供養佛吃飯,就培了福;他請問佛法,聽到佛的開示,就得了智慧,這就是給眾生求福求慧,所以佛講經說法,是以口教導;托鉢化飯,是以身教導,叫比丘學他的樣子。「食時」,就是明相出來以後,日不過中以前,是佛及比丘吃飯的時間。   去托鉢化飯,要「著衣,持鉢」,先講「著衣」二字,「著衣」現在叫披衣,就是披袈裟。比丘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大衣。第一件是五衣,梵語叫安陀會,它有五條,一長一短,叫五條衣,也叫作務衣,就是作事務時披的袈裟。因為印度的比丘沒有我們現在穿的短衫、中褂、褲子。佛在世時,比丘沒有褲子,現在泰國還是這樣,比丘不穿褲子,下面穿的是件裙子,上面披平常作事務的衣,就是五條衣,就等於我們穿的小褂、中褂。第二件是七衣,梵語叫鬱多羅僧,翻成中國話叫入眾衣,是加入大眾所穿的衣,它有七條,二長一短,叫七條衣,比如跟大眾一起誦經、參禪打坐、做早晚課、過齋堂,都要搭七衣。第三件是大衣,梵語叫僧伽黎,分九品,即下三品、中三品、上三品。下三品,跟七衣一樣,是二長一短;中三品,是三長一短;上三品,是四長一短。我們現在講經說法都是披二十五條衣,就是四長一短,一共有一百廿五個口對起來,這叫上上品的僧伽黎。大衣有三個用處:一、見國王,二、講經說法,三、托鉢化飯。所以《新眼疏》裡,把僧伽黎翻譯成福田衣,因為托鉢化飯,要使眾生種福田。袈裟為什麼要分條、分長短呢?這是仿造種田的相,要種稻,就得往稻田裡種;要種福,得往福田裡種,比丘就是眾生的福田,所以叫福田僧,搭僧伽的衣叫福田衣。釋迦佛定的戒規,比丘要實行,作事務的時候要披五衣,大眾打坐的時候要披七衣,托鉢化飯的時候要披大衣,這是佛定的戒規,佛當然要以身作則。「著衣」,就是披上大衣。   再講「持鉢」二字,「持」是手裡捧著。「鉢」是梵語鉢多羅的略譯,中國話叫應量器,體、色、量都要合佛的規定。一、體,以鐵、瓦二種為體,或用鐵造,或用瓦造。二、色,像斑鳩脖子的顏色。三、量,要看各人的飯量,小飯量用小鉢,中飯量用中鉢,大飯量用大鉢,體、色、量都合法,才叫應量器。現在中國人用飯碗不用鉢,鉢只是傳戒時的紀念品,象徵把三衣一鉢傳給你,叫衣鉢相傳。但受戒以後就沒有用,為什麼呢?因為鉢的形狀,是佛親自用泥巴捏成模型做出來的,口小肚子大,吃飯不方便。我們中國的飯碗口大,吃飯很方便。為什麼佛不做方便的飯碗呢?因為出去化飯,肚子大,容納的飯多,供養品有菜湯,口小不容易濺出來,並且不容易冷,鉢上還有蓋子,口小才好蓋。現在泰國還是實行托鉢,它的鉢很大,因為一天只出去托鉢一次,托回來就是一天的飯量,早餐吃一頓,中餐還要吃一頓,所以鉢要大,這是講鉢的來源。中國出家人為什麼不用鉢呢?因為中國出家人不出去化飯,天天在齋堂裡用飯,鉢沒有碗方便。尤其齋堂裡有行堂師負責洗碗,鉢口小,不容易清洗,疊起來不方便。碗的口大,可以把很多碗疊在一起,所以中國出家人才不用鉢。其實佛在世時比丘吃飯都是自己洗鉢,洗了鉢有個袋子收起來。   佛在世時,自己出去托鉢化飯,要「著衣」,披上大衣,「持鉢」,兩隻手捧起鉢來。「入舍衛大城」,祇樹給孤獨園在舍衛大城東南方,離城有五、六里,要走一段路。我去過印度,還去朝拜過祇樹給孤獨園,也到舍衛大城裡參觀,確實有五、六里那麼遠。可是沿途所見,不但佛法衰落,連舍衛大城也變了樣,祇樹給孤獨園連一間房子都沒有,只剩下五根柱腳,舍衛大城,城牆上連一塊磚也看不見,只剩下個土圍子,裡面有很多破塔,都被回匪破壞了,所以變成殘敗的景象。可是佛在世的時候,舍衛大城是波斯匿王的京都,住了九十萬人,算是一個很大的城,因為祇樹給孤獨園在城外,要到城裡去叫「入」,入舍衛大城。「乞食」,乞求飲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於」字作「在」講,「其」指舍衛大城,在舍衛大城中,不分貧人、富人,挨家挨戶化飯吃。「次第乞」,是個戒規,因為佛過去沒有定「次第乞」的規矩,於是各人依著各人的見解去化飯。迦葉尊者,頭陀第一,常行苦行,他去化飯,專化貧人,不化富人。須菩提正好相反,專化富人,不化貧人。其他比丘就問迦葉尊者:「你怎麼化緣不化富人,專化貧窮人呢?」迦葉尊者說:「我聽世尊說過,貧窮人是前生沒有行布施,沒有修福德,以致今生貧窮,所以我要去給他種善根,叫他行布施,他給我一口飯、一點粗菜,他就培了福、積了德,來生來世不再貧窮,這是我度貧窮人的原因。」大家聽了覺得有道理,又去請教須菩提,為什麼專化富人,不化窮人呢?須菩提說:「我聽世尊講過,富人因為前生前世種了善根,修了福德,多行布施,今生才能享受福報,假如今生把福報享受完,來生不是又變成窮人嗎?我怕他今生把福報享受完,所以叫他行布施,接續修福德,來生來世還做富人。」大家一聽也有道理,但是這兩個人究竟才對呢?就去請示世尊。世尊說:「兩個人都對,也都不對。兩個人都對,是他們都是發心利益眾生。都不對,是因為行不平等,各有所偏。度眾生,要平等地度,迦葉度貧人,不度富人;須菩提度富人,不度貧人,心都不平等。」從此以後佛就定規矩,比丘們進城裡不分貧富,要挨家挨戶乞食,這一家供養我們飯,我們接受,不供養我們,我們走第二家,或第三家,這樣叫「次第乞」。「已」是滿鉢的意思,鉢是應自己的飯量,這一鉢飯夠你吃飽,滿鉢就不要再托了。將來你們去泰國,可以參觀他們托鉢的情況,早晨六點到七點,滿街都是穿黃色袈裟的比丘,他們持的鉢很大,沿門行乞,在家的信徒都在門口,捧著飲食等著,比丘來了就倒到鉢裡,那一碗若是很少,他繼續往前走,鉢蓋是開著,等到滿了就把鉢蓋蓋上,不再化了。   佛托鉢化飯,不分貧窮人、富貴人,「次第乞已」,乞到滿鉢,「還至本處」,「還」是回來,「至」是到,由舍衛大城回到給孤獨園。「飯食訖」,「飯」是吃的意思,「食」是飯的意思,「訖」是吃完。「飯食訖」,吃完了飯。吃飯的時候是披著大衣吃的,飯吃完了,還有持戒的規矩,「收衣鉢」,把大衣摺好收起來,裝在衣袋裡掛起來。把鉢洗好裝到鉢囊裡,把它掛起來,有一定的地方收放衣鉢。我提倡大家要持戒,可是現在三件衣,有兩件沒有用。作事務披上五衣很不方便,我們都穿中掛、短掛,五衣廢掉了。不去講經說法,不上街托鉢化飯,不披大衣,大衣也廢掉了。只有入眾的七衣,做早晚課誦、參禪打坐、大眾念佛,還用得著,所以入眾七衣還在。現在臺灣傳戒,依然傳三衣鉢具給戒子,可是大家認為大衣、五衣,受了戒以後沒有用。我提倡三件衣都要搭,晨起做早課,念經課誦主要是作法務,入眾不作事務,這時搭五衣。做晚課,也是入眾,搭七衣。中餐要過齋堂,就搭大衣,如此三衣不就有用了嗎?現在我們沒有實行過齋堂的規矩,在大陸上實行過齋堂的規矩,方丈大和尚坐在中間,搭的是大衣,清眾則是搭七衣。我們現在要保持大衣,不讓它廢掉,過齋堂可以搭大衣,在《金剛經》上可以看見,釋迦佛去托鉢化飯時著大衣,回來吃了飯才收起來,可見比丘吃飯時,還是搭著大衣。   「洗足已」,把衣鉢收起來,還要洗腳,因為釋迦佛定的規矩,比丘不許穿鞋子,要行苦行,不許驕怠,平常只許赤腳走路,走在瓦礫、沙磧之地,會把腳皮刺破流血,才許可穿鞋子走路。釋迦佛托鉢化飯時,赤腳走五、六里路,到舍衛大城次第乞食,乞了食回來,一往一返走十多里路,腳上有塵土,於是要先洗腳,把腳洗乾淨再打坐。「敷座而坐」,敷座是展開座具,結跏趺大座坐下來。   發起序,已經先消文、釋義,現在要顯理,分兩段,第一段是淺的道理,第二段是深的道理,不顯理不行,因為不顯理,正宗分會接不上發起序,正宗分講的是我空、法空、空也空,三空的道理。發起序寫了一段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吃了飯,打坐,怎麼能發起正宗分三空的道理呢?《金剛經》須菩提請問:「云何應住其心,云何降伏其心。」釋迦如來解答,全卷《金剛經》都在發揮這兩個道理。   一、講淺的道理,發起序是發起正宗分,講的是持戒、修定。正宗分講的是三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般若就是智慧。釋迦如來說了四十九年法,不出三個字:戒、定、慧,目的是開智慧。智慧人人本具,各個不無,我們的智慧怎麼沒有現前?因為我們本具的智慧,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所以需要依著佛說的道理,把智慧啟發出來。但是智慧要啟發,必須修定,要能入定,必須持戒,所以《楞嚴經》說:「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發起序這一段托鉢吃飯,敷座而坐,怎能發起般若智慧呢?因為它是講戒、定的。「爾時世尊,食時」,決定要守吃飯的時間,過午不食,這是戒律。一定要「著衣,持鉢」,這是戒律。到「舍衛大城乞食,次第乞已」,還是戒律。把飯化滿鉢回來,「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還是戒律。「敷座而坐」,則是修定。這一段經文從世尊食時起,到洗足已,是講持戒,最後敷座而坐,是講修定,依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發慧。若沒有戒,沒有定,般若智慧啟發不出來,發起序跟正宗分有非常緊密連帶的關係,所以這一段發起序非常重要。   我們中國人跟《金剛經》特別有緣,非常喜歡念《金剛經》,可是《金剛經》好念不好懂,尤其現在是末法時代,我們不要以為看了幾遍就懂了。沒有聽善知識講過,自己沒有仔細研究古人的註解,只是似是而非的懂。比如《金剛經》裡面有很多「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經文,他看了以後以為《金剛經》就是叫我們不要著相,甚至到了後面:「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連佛的相、法的相都不能著,他認為不著相是《金剛經》的要義,全卷《金剛經》他懂了。   不曉得《金剛經》上不著相,是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空相、不著佛相。他認為不著相,是不著喝酒吃肉的相,依著他的嗜好,喜歡喝酒,他要喝酒;喜歡吃肉,他要吃肉,有人說他犯戒,他說持戒是著相,學佛法的人不能著相,《金剛經》上有講,什麼相都要空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四個相,他解釋不清楚,只知道不著相,他不曉得善法惡法要分清楚,惡法的相要著,喝酒吃肉是惡法,是犯戒的。你先把戒持清淨了,持戒的清淨相,才不要著。再去修定,修定還得著相,等到真正入了定,入定的相才不要著。不著相是高一層的道理,不是低一層的道理,可是他不瞭解經文,把它講成低一層的道理,就順著他的煩惱性,喜歡喝酒就喝酒,喜歡吃肉就吃肉,認為是《金剛經》的道理,一切不要著相。誰要是持戒,他就批評人家著相。你是學小乘法的,不但破戒,而且破見,你破了戒,能求懺悔,還有辦法救。你連知見都破了,錯了不認錯,錯誤的知見以為是對的,認為是佛的知見,這種人釋迦佛出世也救不了,將來非去阿鼻地獄掛單不可,這個道理很重要!   如果你不持戒去修定,決定入不了定,因為戒律不清淨,你不能防非止惡。為非作惡,天天增加煩惱,紛煩惱亂,你坐下來,不是打妄想,就打瞌睡。不能入定,有兩個魔,一個是散亂,一個是昏沉。散亂也叫掉舉,你坐下來,妄想紛飛,東想西想,越不叫它想,它越想。剛剛不想,瞌睡來了,以為坐了一枝香,實際坐在那裡,睡了一大覺。你想想:什麼時候才能開智慧呢?你打妄想能開智慧嗎?你睡覺能開智慧嗎?不能持戒修定,般若智慧永遠啟發不出來。智慧是人人本具,各個不無,我們自從無始劫來,怎麼到現在沒有看見呢?因為不能持戒修定。所以《金剛經》這一段發起序,在現在末法時代,雖然是淺的道理,卻是很重要的道理。這一段話,由持戒生定,才能發起般若智慧,跟正宗分有很大的關係。   二、講深的道理,《金剛經》講的是安住真心,降伏妄心的功夫。須菩提尊者在上卷,提出這兩個問題,真心云何安住?妄心云何降伏?釋迦如來解釋如何安住真心?如何降伏妄心?到下卷,須菩提尊者還是提出這兩個問題,如來還是答覆。安住真心,簡單說叫住心;降伏妄心,簡單說叫降心。全卷《金剛經》講的就是住心、降心的道理。這一段經文不是言語之教,是叫我們看佛的行為動作,他以身作則,我們當弟子的要學佛修行,看佛怎麼修行?釋迦佛到了吃飯的時候,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化飯回來,吃了飯收衣鉢,洗了腳,敷座而坐。釋迦佛並沒有著相,他的真心安住,妄心降伏了。因為他出入往返,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在日用尋常生活中,都是任運自然,一點相都不著,所以他妄心不起,這就是降伏妄心的方法。妄心不起,真心沒有走動,就是安住真心的方法。   就在日用尋常生活上,給你說般若妙法,叫你瞭解住心、降心的妙用自在。我給它取個名詞,叫離言般若,離開言語說般若。下面經文是依言般若,依著言語說般若,這兩個名詞出自《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前面講的是離言真如,後面講的是依言真如,《大乘起信論》的法體,叫真如,《金剛經》的法體,叫般若,所以我給它換個名詞,叫離言般若,下面開口說法,叫依言般若。離開言語相,給你說般若經,這是一種深的道理,你要是想安住真心,無住而住,才是真安住;要降伏你的妄心,不降而降,才是真降伏。你要是加上一個安住真心的方法,就不任運自然了。你要是加上一個降伏妄心的方法,也不任運自然了。   釋迦佛在這一段日常生活之中,為我們說實相般若,實相般若是理體,由實相般若而起的妙用,日常生活就是這樣做下去。釋迦佛的本意,是要佛弟子看他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做,也照著做,就可以得到無住真心的妙用。你能在日用尋常生活之中得到利益,才算真正瞭解般若經,尤其到了末法時代,《金剛經》上的道裡少人講。不用功的佛弟子不足掛齒,他要喝酒吃肉,誰也管不了!用功的人,他以為念佛,是到念佛堂才念佛;參禪,是到禪堂才參禪,離開了念佛堂、禪堂,不是用功的時候。按現在說,做早課、晚課的時候,才在大殿裡用功。離開大殿,要吃飯了,這是吃飯的時間,用什麼功呢?穿衣服,這是穿衣服的時間,用什麼功呢?走路,這是行走的時間,用什麼功呢?做事務、劈材,用什麼功呢?這樣大錯特錯!你想想:吃飯、穿衣服、走路、做事務的時間很長,你不用功就放逸。做早晚課,早上一個小時,晚上一個小時,不用功的人在那窮混,念《楞嚴咒》,連念都不念,怕他的臭皮囊累倒,這種人也不足掛齒。晚上念《阿彌陀經》,要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他也不隨文作觀。《八十八佛懺悔文》要好好懺罪,他也沒有懺,繞佛也沒有念佛,怕累倒了。這種隨眾打混的人也去參加早晚課,因為不去犯規矩,我們四點鐘就起來,早課上完,天還沒亮,他《楞嚴咒》也沒有念,一點功都沒有用,起這麼早作什麼?這叫冤枉上加冤枉。   知道上早晚課要用功的人,念什麼都隨文作觀,一點妄想沒打,也只有兩個小時。平常一天,除了夜裡睡覺七個小時外,其他還有十幾個小時,你都認為不是用功的時間,不是大大的錯誤嗎?用功在哪裡用?在日常生活上用。穿衣服,不著穿衣服的相;吃飯,不著吃飯的相;走路,不著走路的相;做事務,不著事務的相,這樣你就會用功了。你以為《金剛經》應該是講玄妙之理,怎麼一開頭就講釋迦佛穿衣服、吃飯作什麼?不曉得穿衣服、吃飯兩件事,染污人心染污得最厲害!無始劫來,就在穿衣服、吃飯,到現在這個習氣深厚。   不要說不用功的人,這兩關過不去,真正用功修行的人,穿衣吃飯不著相,還是很難做到。不相信等下了課,有一個賣海青的來了,有長衫、中褂,帶來各色各樣的衣服,有一位同學買了一件,料子好,價錢又便宜,穿上去很好看,於是大家伸手摸摸,都問:這是什麼料子,看起來真漂亮?由此可知穿衣染污人,染污得很厲害。再說到吃飯,今天飯菜不大對口,就生煩惱,動瞋恨;今天的菜飯對口,吃飽了,還要加上半碗,肚子脹得要命還要吃,被好菜轉動了,自己還不知道,它染污人染污得厲害,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所以穿衣吃飯,你得會用功,古人說:「終日穿衣,不著一條紗;終日吃飯,沒嚼一粒米。」這樣你才算會穿衣服、吃飯。衣服是用紗做的,我天天穿衣服,我沒有穿到一根紗;飯是米煮的,我終日吃飯,沒嚼到一粒米。這樣你沒有著穿衣服、吃飯的相,才叫無罣無礙。不然,就被衣服飯菜給罣礙了,這些都是無始劫來的習氣,要好好的注意!你不用功則已,要用功就從對治穿衣服、吃飯下手。那麼不穿衣服、不吃飯吧!凡夫不穿衣服,怎麼可以呢?我們又不是裸體外道。不吃飯,餓死了當餓鬼,怎麼修行呢?所以,衣服要穿,飯要吃,但不要著相,從這地方用功。   現在我講一個公案:永嘉禪師在六祖惠能大師座下開悟,叫「一宿覺」,他在六祖那裡睡了一個晚上,就大徹大悟。實際上那是六祖門下為尊重六祖,給永嘉禪師取的德號,其實永嘉禪師在沒有見六祖之前,就已經大徹大悟,不過請六祖印證一下罷了!永嘉禪師有一位妹妹出家當比丘尼,有大善根,也是了不得!當永嘉禪師從六祖那裡印證回來,這位比丘尼去見永嘉禪師,請求為她印證一下。永嘉禪師就跟她談禪宗的道理,談到最後,這位比丘尼答了一句:「寸絲不掛。」意思是說她身上雖然穿了衣服,但一寸絲、一寸線都沒有掛在身上,表示無罣無礙,通身放下,當時永嘉禪師就印證說:「如是如是!」意思是你的道理很對,這位比丘尼就謝法走了。正要走出去時,永嘉禪師再考驗她:「喂!你的袈裟角拖到地下了!」她不自覺就回頭望一下,永嘉禪師大喝一聲:「嘿!好一個寸絲不掛!」既然寸絲不掛,怎麼再回頭看袈裟角?由這公案你就知道穿衣服的習氣,很難擺脫,但是不把它解脫,永遠不能開般若智慧。釋迦佛究竟解脫,穿衣服不著衣服的相,吃飯不著吃飯的相,乃至出入往返、行住坐臥,一切都解脫。這是示現給我們看,指示我們就在日用尋常生活之中下手用功,心不走動,才是真功夫,那你的般若智慧快啟發出來了。   這是講深一層的道理,出入往返、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無非顯實相般若的理體,顯觀照般若的妙用。經文穿衣吃飯、出入往返,就是文字般若,整部《金剛經》的道理,都在這裡,釋迦佛把《金剛經》說完了,須菩提長老看到這個消息,所以他開口讚歎:「希有!世尊!」其他中下根的人,沒有看到這個消息,須菩提才出來替眾生請問。   顯理,淺的顯理,依戒定發起智慧;深的顯理,日常生活,即顯實相般若的理體,觀照般若的妙用,已經講過了。我講經的方法,一消文、二釋義、三顯理,釋迦如來講經就為顯理,尤其講《金剛經》,不講顯理這一段,就跟正宗分接不上。講到這裡,三大分的序分講完了,三十二分的第一分也講完了。   【善現啟請分第二】    甲二、正宗分(分四) 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 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               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 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    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分四) 丙一、當機誠請 丙二、如來許說                   丙三、當機願聞 丙四、如來開示   丙一、當機誠請(分二) 丁一、承前讚善 丁二、因機設問     丁一、承前讚善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從第二分到三十二分前半分,都是正宗分,分四大科,大科下面有小科。甲二、正宗分按信、解、行、證分四大科,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簡略說明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信心,再分四小科。丙一、當機誠請,從第二分起,當機者須菩提很虔誠來請法,再分二小科。丁一、承前讚善,承接前面的經文,稱讚其善哉。丁二、因機設問,眾生看不出釋迦如來日常生活就是說法,須菩提應著眾生的根機,替他們請問。先講第一科承前讚善,這在三十二分科目中,是「善現啟請分第二」,「善現」是須菩提尊者的譯名,再看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是請法的禮節,表示三業虔誠、恭敬。「時」,是指釋迦如來吃了飯,洗了腳,敷座而坐這個時候。就是離言說《金剛經》說好了,須菩提尊者已經大徹大悟,但是其他人沒有見到這光景,須菩提尊者要替他們請問。「長老須菩提」,「長老」,道德長、戒臘老,是德臘俱高的尊稱。「老」不是按世間年齡,是按受戒的戒臘來算,受戒之後,結一個夏,算一個戒臘,他受戒很早,道德又高,德臘俱尊,所以稱「長老」。《阿彌陀經》上有十六尊者,稱十六長老,如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尊者等。這位長老的名字叫須菩提,梵語「須菩提」,翻譯成中國話,叫「空生」,或「善吉」,或「善現」。須菩提的父親是大財主,當他出生的時候,守庫藏的人報告說,庫藏裡的七寶都空了、不見了,因此叫「空生」。家人請看相先生來,看這小孩為什麼一出生,家裡的七寶都不見了?看相先生給他看了相,算了命說:你們不要害怕,他不是不好的小孩,而是最吉祥的小孩,所以又叫「善吉」。過了七天,守庫藏的人又來報告,不見的七寶又都出現了,因此又叫「善現」。梵語「須菩提」有這三種意思,這叫含多義不翻。這是按根機說,他本來是小乘聲聞,回小向大,是解悟空理第一的尊者。在般若法會上,釋迦佛叫他轉教付財,為這些大菩薩說般若法,就像我們現在老法師講經,請你來代座的意思,請須菩提代表佛說法,他雖然還是聲聞乘,但解空第一,可以說般若的道理,這是按須菩提現在示化的事迹講。按他的本位,是青龍陀如來,大權示現,果後行因,來輔佐釋迦佛行教化。這個故事來源是「大唐西域記」裡面玄奘法師說的,佛門中有一句話:「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一尊佛出世來弘法,不要有第二尊佛,才不會使眾生的信仰心分散,千佛都示現弟子身來護持。釋迦佛會下,成了佛再來的菩薩很多,如眾所知道的觀世音菩薩,他是過去正法明如來再來,這位須菩提尊者是青龍陀如來再來。   「在大眾中」,要聽般若經的,除了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尚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國王大臣及一切人民,由於人數眾多,故稱「大眾」。大眾聽經,各有一個座位,要出來請法,有請法的禮節。「即從座起」,就從他的座位站起來。「偏袒右肩」,「偏」是偏到一邊,「袒」是裸露出來,聽經的時候搭袈裟,叫通肩搭衣,臺灣叫披衣,將兩個肩都蓋起來,因為打坐的時間久,怕受風寒。要出來頂禮,得把右肩裸露出來。(我們中國出家人,便服很多,短衫、長衫,加上海青,再披件袈裟,所以用不著通肩披衣。袈裟一搭到身上,就是偏袒右肩之相。)「右膝著地」,兩個膝蓋跪下,叫長跪,可是長跪不能持久,因此請法依佛定的規矩,只要一個膝蓋跪在地上。「合掌恭敬」,表示意業虔誠恭敬,意業無相,合掌表示一心請法、聽法。「而白佛言」,弟子跟世尊說話叫白,世尊跟弟子說話叫告,上白下告,就是執弟子禮。跟佛說話,要身口意三業虔誠恭敬,這是請法的禮節。   還有個問題,為什麼要「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不「偏袒左肩,左膝著地」呢?這是順印度的風俗習慣,印度人以右邊為上,又佛法向右轉順法性,向左則順生死,所以請法「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乎世間法的禮節,也合乎法性。   「希有!世尊!」「希有!」稀奇少有,是讚善之詞,須菩提還沒有請法,世尊還沒有說法,須菩提為什麼一開口就讚歎世尊希有呢?這是承著前文發起序讚歎。過去長老須菩提及大眾弟子,都以為世尊是在講堂裡才說法,今天須菩提看出來,世尊在日用尋常生活之中,穿衣吃飯,出入往返,就在說法。世尊真是大慈大悲,一舉一動,無不在講經說法,這不是太希奇少有嗎?須菩提開口說:「希有」,因為從過去聽佛說法到現在,「阿含十二方等八」,阿含經、方等經聽了二十年,「二十二年般若談」,《金剛經》是在六百卷《大般若經》中的五百七十七卷,二十二年的《大般若經》快說完,也就是最少在佛說法四十年之後才說《金剛經》。自從親近佛就聽佛法,未看過此訊息,沒有悟到佛在日用尋常生活,就在表現實相般若的本體,觀照般若的妙用。今天忽然間開悟了,所以在佛那一邊讚歎希有,在須菩提這一邊,以前沒有悟到,今天悟到,也讚歎希有。總之,是承著前文發起序讚歎,沒有希有二字,發起序跟正宗分連貫不起來。「世尊」,為世出世間之所尊,就如現在我們稱讚師父:「唉呀,真是太希有了,師父!」就是這樣的口氣。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如來」是佛的十種德號之一,有二種解釋,一種解釋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指應化身佛。另一種解釋是:「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指法身如來。這裡講的是應化身如來。「希有!世尊!」須菩提說出來,怎樣希有呢?「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如來的心常常加被我們,常常懷念我們,沒有一時忘記我們,這是講如來的意業,對於弟子常常加護懷念,叫「護念」。佛把他所得的法,詳詳細細傳授給我們叫委付。如來常常開示我們,要依著所聽的法,好好如法修行,說了再說叫叮囑。這是說如來的口業,對我們這些弟子,常常委付叮囑,叫「付囑」。   「善」是善巧方便,釋迦如來成佛之後,如證而說《華嚴經》,上上根的大菩薩都得了利益,凡夫二乘的根機得不到利益。所以釋迦佛就從最淺顯的地方說起,因此阿含經說了十二年,佛的本意,是為令眾生成佛,不是說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就達到目的,於是再說大乘經典方等經八年,是讚歎大乘而呵斥小乘,就是告訴小乘人過去所學的,只是一種權巧方便的說法,因為你們的根機不夠,所以先學小乘法,就如同小學畢業學問不夠用,得再學大乘佛法。方等經說了八年後,再說般若經二十二年,般若經是談大乘智慧的道理。二乘的根機,證了阿羅漢、辟支佛以後,認為「所作皆辦,具諸佛法。」生死了脫,已出三界,脫出輪迴之苦,還有什麼事沒有辦呢?佛法都具足了,還說什麼般若呢?怎樣勸導他們,也不受勸。於是佛就在般若會上,善巧方便叫小乘人代佛講般若經。佛說:我今天不要講,你替我講一座好嗎?他們本來是小乘人,硬學佛來講大乘佛法,這叫囑小化大,叫小乘人來教化大乘菩薩,就是為方便接引這些二乘人。佛說:你們所教的都是大菩薩,講的都是大乘般若的道理,自己怎麼不發大心呢?這就是善巧方便接引二乘人,叫他們回小向大。但是般若法會上講的「善」,還不是《金剛經》上的「善」。因為般若法會上轉教付財,將大付小,引小入大;囑小化大,以大激小,都是如來的方便護念。這個善在般若法會上已經做二十二年之久,不算希有之善。《金剛經》上的善巧方便,才是希有之善,怎樣希有呢?我們過去認為世尊在講堂上說法護念、付囑我們,不曉得佛就在穿衣吃飯,入城還園,直顯住心無住,降心離相的妙旨,以身教不以言教,時時處處,無不為諸弟子作模範,可謂善護念、善付囑,這真是善之又善,希有之善!     丁二、因機設問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丁二、因機設問」,因機,因眾生的根機,如來於日用尋常生活之中護念眾生,付囑眾生,但是眾生還是昏昏倒倒,沒有看出訊息來,所以為這些不瞭解世尊妙用的眾生,假設問答,為他們請問。下面的問題,都是為中下根機的眾生來請如來解釋。下面經文叫做「依言般若」,依著言語解釋般若。   須菩提讚歎完世尊,又稱呼一聲:「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先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名詞,「阿耨多羅」翻成中國話叫「無上」,「三藐」翻成「正等」,「三菩提」翻成「正覺」,叫「無上正等正覺」,這是釋迦如來果位上的名詞。釋迦佛成佛,證得二個果位,一個叫智果,就是菩提果;一個叫理果,就是涅槃果,合起來理智不二,理智一如。只要是佛的德號、果位,都是超九界以獨尊。解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下往上消文,「三菩提」,叫正覺,超過凡夫以及外道,因為六道凡夫是迷而不覺,外道是邪而不正。「三藐」叫「正等」,就超過二乘。二乘是正覺,但只能自覺不能覺他,他的覺心不平等。「阿耨多羅」叫「無上」,超過菩薩,菩薩是自覺覺他,但是覺行不圓滿。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沒有比佛再上,所以叫「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超九界以獨尊,佛的智果。   你要注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講世尊的果德、菩提果,是講善男子、善女人發了菩提心,你把上面的「發」和下面的「心」字忽略過去,經文就講不通了。要想成佛,先學佛發心,要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社會上的凡夫,發升官發財的心,升官是名,發財是利,也就是貪名貪利的心。你學了佛法,皈依三寶,還要受持五戒,修行十善,這是發人天乘的心,來生來世轉人,來生來世可以生天,這只能超出三惡道,不能超出六道輪迴。你要超出三界以外,要了生死,要發二乘的心。我自己要成佛,也要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比較你就懂了,我們現在講經說法的人太少,講經說法要天天講,才有熏習之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裡面再分上中下根,上根,當時就發;中根,過一段時期再發;下根,勉勉強強還是要發。   現在我們生在末法時代,實在可憐,在社會上聽不到法音,出了家到寺院來,雖然換了出家的衣服,唯一的修行,就是吃素。中國佛教以吃素為第一條戒律,不吃眾生肉,少造惡業是好,但是光吃素能成佛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誰也沒有聽過這句話,不懂所以發不起心來。出了家住在寺院裡,不在社會上爭名奪利,在寺院裡還是爭名奪利,嫉妒障礙,這樣叫做冤枉出家,這不能怪現在的出家人,因為沒有善知識講經,所以他沒有聽過。現在我們講堂裡多數是出家眾,你們聽到了,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才叫「善男子、善女人」。剛才說到修五戒、十善、人天乘,也叫善男子、善女人,就超過世間求名利的一般人。在《金剛經》上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多麼的高尚,你必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才是《金剛經》上的善男子、善女人。   須菩提的根機夠,他看見釋迦如來穿衣吃飯,出入往返就開悟了。其他的善男子、善女人未開悟,根機當然不夠,但比普通的聲聞、緣覺高明得多。要注意經文,這個「善男子、善女人」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一句不成問題。可是《金剛經心印疏》(以下簡稱《心印疏》)卻在下卷完全講發菩提心,這是對經文顛倒錯解。我剛才講過,我們看註解,應該採取的就採取,不應該採取的,不要採取。譬如這部經的題目,我講「金剛」,有堅、利、明三義,講般若有「三般若」,是依著《心印疏》講的,《新眼疏》只講到二個,沒有講到其相光明,三般若只配了二個。因此我們看哪個註解講得好,就採取那個材料。以發菩提心來說,我不採取《心印疏》,善男子、善女人怎麼稱為善?因為他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下面的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就是如何,也就是怎樣,怎樣安住他的真心?怎樣降伏他的妄心?真心就是剛剛發的菩提心。菩提心發起來了,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梵語菩提,中國話叫覺、叫道,我們發菩提心,要上求佛的覺道,還要下化眾生。你上求佛的覺道,不下化眾生,還是發二乘的菩提心,不是大乘的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心難得發起來,這個善男子、善女人居然發起來了。要曉得他還是凡夫,外面五欲六塵的境界,還會轉動他,一轉動,菩提心就走失了。沒有安住很苦惱,好不容易發心,又給打岔失掉了?須菩提就替這位發心的人請問,他的菩提心為什麼不能安住?因為有貪圖五欲,攀緣六塵的妄心。可是他已經發了菩提心,為什麼還會貪圖五欲,攀緣六塵呢?因為還是凡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妄心現前,真心就走了,《新眼疏》說:漢賊不兩立,有漢沒有賊,有賊沒有漢,妄心一起,真心就不能安住了。最要緊的,還是先要降伏妄想心,有什麼法子呢?請世尊開示,怎樣能降伏妄想心呢?   「丙一、當機誠請」,就是須菩提誠懇的來請法,這一科講完了。     丙二、如來許說(分二) 丁一、讚善印是 丁二、誡聽許說      丁一、讚善印是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丙二、如來許說」,須菩提請法,如來就許可跟他說法,再分二小科,「丁一、讚善印是」,先讚歎他問得好,印證他,說得對。「丁二、誡聽許說」,再告誡他仔細聽,許可跟他說。再看著經文。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佛一連讚歎他兩個善哉,這是加重說話的口氣,就是我們平常說:「你太好了,太好了!」《金剛經》上不言玄奧,自然玄奧;不言高深,自然高深,佛讚歎須菩提太好了,太好了!怎樣太好呢?第一、你能在世尊穿衣吃飯,出入往返,日用尋常生活之中,領悟到般若妙理,這太好了!第二、你悟到了,掛念沒有悟到的眾生,又替眾生請問,這是好上加好,因此佛一連讚歎兩個善哉。   再叫一聲「須菩提」當機者,也就是叫我們。佛經都是一問一答,跟普通說話一樣,難懂是因為少聽少研究,你研究通了,就像兩個人說話一樣,每逢叫須菩提,其實是叫我們注意聽。叫一聲須菩提,就要印證他說得對,「如汝所說」,如你上面所說的:「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說得很對。「如來」是世尊自稱,說我「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上面你這樣讚歎我,我現在給你印證,你讚歎得對!這是世尊愛聽人家說他好話嗎?你這樣解釋是凡夫的境界,世尊還會愛聽好話嗎?因為世尊自從成佛以來,無時無刻、一舉一動都是在護念、付囑眾生,可惜弟子們沒有看出來。今天被須菩提看出來,所以佛說:你讚歎我這兩句話,讚歎得太對了,我就是這樣子護念、付囑弟子,不但在講堂說法護念你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無不是在給你們作榜樣。所以我們要學佛,不光學佛說法,要學佛的行持,一舉一動都跟著佛學。須菩提讚歎得對,如來就印證他讚歎得對。下面要許可跟他說法,先要誡聽。      丁二、誡聽許說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要諦聽,我應當為你說,也就是為大眾說;反過來說,你要是不諦聽,我不應當為你說。「諦聽」二字,依《新眼疏》解釋有二種意思:   「一者真實義,謂誡以真實心聽,勿得以生滅心,而聽實相法故。」第一種道理,你要發真實心來聽佛法,聽佛法用生滅心來聽,怎麼能聽得懂呢?生滅心是打妄想的心,一生一滅,拿生滅的妄想心,來聽真實的佛法,是聽不懂的。《楞嚴經》說:「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故須真心。」「緣心」是攀緣六塵的心,就是生滅心。我們生心動念,所想的不出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你拿攀緣六塵的心來聽法,佛跟你說的真實妙法,都變成攀緣六塵之法。《圓覺經》也說:「汝以旋心聽法,此法亦旋。」你要是拿旋轉的心來聽法,法就跟著你旋轉。佛說的法是真實的法,為何有的聽了開悟,有的沒有開悟呢?因為你用生滅心來聽,聽不到真實的道理。這個道裡你要注意,當法師講法,大家一起聽,怎麼有的聽得一句不漏,抽起籤來複講,他都能講得出來,有的卻講一半,忘一半?有的一句都講不出來呢?因為你一面聽,一面打妄想,我講了半天,你沒有聽到心裡去,所以第一你要發真實心。   「二者審思義,謂誡以審思而聽,勿得過耳成空,如不聞故。」第二種道理,你要詳審思維,講經說法,你得詳詳細細聽。這就是教誡人們,聽法要聽到心裡,不要像風從耳朵吹過去,一句也沒有記得,因為沒有聽到心裡,怎麼會記得?那你聽法,等於沒有聽一樣。不要說今天聽了一座,就是聽了三年,也等於沒有聽。「《智論》云:聽者端視如渴思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生歡喜,如是之人可為說。」《大智度論》說,聽經的人,兩個眼睛要端端正正看著說法的人,因為如來說法那時候沒有經文可以看。現在我們聽經,要端端正正看著經文,身體不要靠著桌子,坐得歪歪扭扭,手托著腮幫子,起懈怠相。佛經上講度眾生成佛的道理,不發虔誠心聽,怎麼行呢!「如渴思飲」,像口渴想喝水一樣,這是形容求法的心很懇切。「一心」,你不要打妄想,只要一個心。「入於語義中」,佛說法是語言,裡面含著義理,不要光聽語言,要入到義理之中。有的人聽法聽到開悟,就是這樣聽出來的。「踴躍聞法生歡喜」,「踴躍」是大生歡喜的意思。你聽法心裡得了法樂,覺得法太妙太好,心裡產生法喜之心。「如是之人可為說」,像這樣聽法的人,你可以跟他說法。這就是「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反過來說,不諦聽的人,你跟他說法,他沒有聽,就是聽了,只聽到耳朵裡,沒有聽到心裡,這叫「失言」,你說的都冤枉浪費力氣。真正來聽法的人,你不說,這叫「失人」,你把這個人錯過了,真正要聽法的人,你怎麼不說呢?所以「如是之人可為說」,遇到這種人,你應當為他說。   為什麼要顯理?應該顯理才顯理,不顯不行,講「諦聽」是引證《新眼疏》。我講經的方法,一、消文,二、釋義,三、顯理,四、勸修,五、舉證,以上是勸修、舉證,勸你要好好諦聽,不要用生滅心聽,不要打妄想來聽,這就是勸修。前面解釋真實義,引證《楞嚴經》。後面講審思義,引證《大智度論》,是舉證。舉經、舉論來證明,你就知道古人解釋經典都是這樣。   再看著經文:「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今天要真真實實、詳詳細細地聽,我應當為你說,這是誡聽許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來從這裡開口說法,但是說了等於沒說,因為實相般若的理體,觀照般若的妙用,不是開口說出來的,是你悟出來的。佛說:善男子、善女人,你已經發了無上菩提之心,你的真心不能安住,妄心不能降伏,你叫我告訴你降伏妄心的方法,應該如是安住其真心,如是降伏其妄心,說了兩個「如是」,這就是方法。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之兩「如是」,《心印疏》有三種解釋:   一、約顯理釋:「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設廓而論之,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以明「如是」也。   二、約指前釋:「如是」者,「如」世尊前面之穿衣吃飯,洗足敷座,一段光景,這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此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   三、約開後釋:「如是」者,即指後文所說之一部《金剛經》也。   「一、約顯理釋」,第一種解釋,作顯理的解釋。「『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你想要安住真心,先要明白生佛一如,莫不皆是的道理,釋迦如來成了佛,他所證得的實相理體,並沒有增加一點,因為實相理體是如如不動的。眾生流轉生死,實相般若的理體,也沒有減少一點,因為它是如如不動的,這叫「在佛不增,在凡不減。」「生佛一如」,眾生跟諸佛,一如無二如,都是一個真如實相。「莫不皆是」,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釋迦佛成佛三嘆:「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悉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佛的眼,看見眾生都是佛,因為眾生本來是佛。你如是懂得生佛一如,莫不皆是的道理。「設廓而論之」,你把它推廣開來,「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那麼內而根身:眼、耳、鼻、舌、身五根身。外而器界,山河大地,無非真如的理體,統統是實相般若的理體。所以《金剛經》下文講到,一切法皆是佛法。「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古人說:你看見青青的竹子,那就是真如的理體;你看開得很茂盛的黃花,那就是實相般若。「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以明『如是』也。」如此你去領悟實相般若之理,你的真心自然安住,妄心自然降伏。   「二、約指前釋:『如是』者,『如』世尊前面之穿衣吃飯,洗足敷座,一段光景,這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此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第二種解釋,「如是」之義,指著前文解釋,你們發了菩提心,真心不能安住,妄心不能降伏,你叫我給你講個方法,你看我出入往返,穿衣吃飯,我的真心可走動了嗎?你看我的樣子可打了妄想嗎?我的真心沒有走動,真心安住,我沒有打妄想,妄心降伏了。怎樣安住真心?怎樣降伏妄心?就在日用尋常生活上去用功啊!你穿衣服,不要著穿衣服的相;你吃飯,不要著吃飯的相;出入往返、行住坐臥,不要著出入往返、行住坐臥的相,這樣真心就不會走動,真心安住,妄心不起,妄心自然降伏了。如是者指前文,你不要想還有什麼妙法,像外道跟你說:「法不傳六耳」,關著門告訴你一個秘密的法門。釋迦牟尼佛天天在那裡化飯吃,就是跟你說安住真心,降伏妄心的妙法,你照著做就對了。佛說得這麼簡單,我前面說,穿衣服、吃飯是我們生活最要緊的條件,無始劫來的習氣,穿衣服被穿衣服所轉動,吃飯被吃飯所轉動,可是你用功不在穿衣服吃飯上用,你在念佛堂上用,在大殿上用,這都不是真功夫。所以佛門有一句話:「法師的架子大,老修行的脾氣大!」為什麼會給他取名老修行呢?他是真正用功,念佛,一天不曉得念幾萬聲;參禪,一天不知坐幾枝香;上殿、過堂,處處表現他在那裡修行用功,但是你不能碰到他,碰到他,發的脾氣,比平常人還大,他怎麼會有那麼大的無明火呢?因為他沒有在穿衣服吃飯、日用尋常生活上用功夫,所以碰到他就發脾氣。你要覺悟,你不想用功,跟你談有什麼用?你想用功,就在穿衣服、吃飯,日用尋常生活上用功。所以古人說:「終日穿衣,未曾掛著一根紗;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你要是用功到這個地步,你的真心自然安住,妄心自然降伏,所以說:「應如是而住,如是降伏其心」。   「三、約開後釋:『如是』者,即指後文所說之一部《金剛經》也。」第三種解釋,「如是」二字,指著下面《金剛經》的經文。按上中下根說,須菩提是上根,他已經開悟了,講到這裡,中根人也開悟了。若不再講下面的經文,下根人還是不得利益,所以還是要說。「應如是住」,我下面要跟你講怎樣住?「如是降伏其心」,我下面要跟你講怎樣降伏妄心?下面所講的,實際就是為下根人說的。可是這不是普通的下根,而是《金剛經》法會上的下根。你們看《心印疏》上有兩句話:「燒尾鼓浪成龍去,蝦蟹猶然努眼睛。」燒尾,是紅尾巴的鯉魚,鯉魚跳龍門,鯉魚就成了龍,便鼓著水浪而去。那些蝦子、螃蟹,不曉得鯉魚為何成了龍?都在瞪著眼睛,莫名其妙!下面說經,都是為蝦子、螃蟹,瞪著眼睛的人說的。這就是不得不才說,如果你能大開圓解,悟到實相理體,下面的經文就不用再說。前面看見釋迦如來穿衣吃飯,出入往返,那叫離言般若。這是依言般若,你能大開圓解最好,若你還沒有開悟,還得說。     丙三、當機願聞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然」,就是我們中國話「是的」,這是順印度說話的口氣。須菩提說:是的,世尊,你答應跟我們說,我很願意聽,很喜歡聽,很希望聽。就是想要聽,加重口氣。「願樂欲」三字,「願」是心許,我心裡許的願,願意聽。「樂」是好樂,我好樂聽。「欲」是希求,我很希望聽。須菩提已經開悟了,為何還要聽?第一、悟有淺深,悟了淺的理,深的理沒有悟到,所以還是要聽。第二、須菩提悟了,但是法會的大眾還沒有悟,他是代表大眾說:「願樂欲聞」。按他的本位是青龍陀如來,已經成了佛,這是示現不懂,才來請問。   「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分四小科,前面三小科講完了,也就是把三十二分的第二分講完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丙四、如來開示(分三) 丁一、開示降住 丁二、成就信心                 丁三、較量持福      丁一、開示降住(分三) 戊一、降心之方 戊二、住心之方                  戊三、兼釋伏疑       戊一、降心之方(分三) 己一、標示 己二、正明 己三、徵釋        己一、標示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丙四、如來開示」,分三科,「丁一、開示降住」,再分三科,「戊一、降心之方」,講的是降伏妄心的方法,再分三小科。「己一、標示」,把它標舉顯示出來。「己二、正明」,正面說明降伏妄心的方法。「己三、徵釋」,再徵問,有懷疑的地方再解釋。   我一再說《金剛經》好念不好懂,念熟了很順口,不到十分鐘就念一遍,可是很難懂。但是《金剛經》跟中國人特別有緣,大家都喜歡念《金剛經》,甚至不認識字的人,一個字一個字學,還是要念《金剛經》。研究佛理的人,也喜歡研究《金剛經》,研究以後認為懂了,就寫一部註解出來,註解寫得多,也出版得多,光《大正藏》收的歷代祖師註解就有好多種,《卍字續藏》裡面收了一百多家,無從看起,無論你看哪一部註解,看了還是不懂。所以過去在大陸上,我們的老法師有抉擇的智慧,告訴我們看《心印疏》,我們都依著《心印疏》來分科,學講經。後來到了臺灣我在《卍字續藏》裡,發現通理大師有一部註解《新眼疏》,我相信通理大師,我講《賢首五教儀開蒙增註》就是通理大師著的。我在大陸上講《法華經》,看他的《法華指掌》;講《楞嚴經》,看他的《楞嚴指掌》,就很欽佩他,相信他著的註解一定好。我找出來《新眼疏》,一看真正好!正宗分,按信、解、行、證分的。前面「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這一大科,須菩提尊者替我們請問,如來就許可給他開示,他就說願樂欲聞,三十二分的第二分「善現啟請第二」就講完了。   現在講第三分「大乘正宗分第三」,昭明太子分三十二分,科目都立得很好。我們依著《新眼疏》的分科,須菩提問的是兩個問題,按溥畹大師解釋為三個問題,一、云何安住真心?二、云何降伏妄心?三、云何發菩提心?我認為這有一點錯解,因為經文上很明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經發了菩提心,再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只提出來二個問題,如來就答覆這二個問題,所以正宗分分四大科,都是按降伏妄心,安住真心,降、住二個字分的。第一大科略明降住,簡略說明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方法,須菩提問:「云何應住真心」在前面?「云何降伏妄心?」在後面。如來先答覆降伏妄心,再答覆安住真心。為什麼如來顛倒過來答覆,不順著他問的語氣答覆呢?因為我們眾生真心不能安住,就是妄心不能降伏。你把妄心降伏住,真心自然安住。釋迦如來的智慧比須菩提高深,他知道眾生的病在哪裡,所以先答覆降伏妄心的方法。第三分完全開示降伏妄心的方法,科文就是經文的大意,你把它記清楚,就不會講錯了,再看著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這一段經文,若是不解釋很難懂,前面須菩提尊者是替「善男子、善女人」請問的,這裡應該是:「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應如是降伏其心。」佛沒有說:「善男子、善女人」,卻說「諸菩薩摩訶薩」,難懂就在這裡。必須聽清楚,先消經文,「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的略稱,翻成中國話叫「覺有情」,就是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人。這個菩薩不是二乘人,二乘人上求覺道,不下化有情,所以叫小乘。這個菩薩是大乘弟子,他一方面上求覺道,一方面下化有情。《新眼疏》上有三種解釋,第一、自利,第二、利他,第三、自他兩利。我按第三種解釋,自利利他叫「菩薩」,上求覺道,是自利;下化有情,是利他。梵語「摩訶」,翻成中國話叫「大」,「摩訶薩」,就是「大菩薩」。按所證的果位講,三賢位的菩薩叫「菩薩」,登地以後的十地菩薩叫「摩訶薩」。再進一步解釋,十地菩薩叫「菩薩」,等覺菩薩叫「摩訶薩」,等覺菩薩不是佛,叫「大菩薩」,故稱「摩訶薩」。按判教的解釋,三乘教的菩薩,叫「菩薩」,實教一乘的菩薩,才叫「摩訶薩」。《金剛經》依判教的解釋,權教大乘,叫「菩薩」;實教大乘,叫「摩訶薩」。   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真心還沒有安住,妄心還沒有降伏,怎麼都證得聖果呢?這裡不就證果講,還是指發心,他剛剛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發大乘心,叫「菩薩」,是「權教菩薩」;發最上乘心,叫「摩訶薩」,是「實教菩薩」。為什麼這樣解釋?因為《金剛經》下面有兩句經文:「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佛說《金剛經》是為大乘人說的,為最上乘人說的。大乘,即權教大乘,所謂聲聞、緣覺、菩薩叫三乘,三乘菩薩是大乘,不是小乘,但他是權巧方便的大乘,叫權教大乘的菩薩。還有最上乘,超出三乘的菩薩,即實教一乘的菩薩。按五教家講,始教的「菩薩」,叫菩薩,終教、頓教、圓教的菩薩,叫「摩訶薩」。最初的發心不同,要是發菩薩心,叫「菩薩」;要是發最上乘的心,叫「摩訶薩」。合到《金剛經》這一段文字的本義,就是發心不同,發權教大乘菩薩的心,叫「菩薩」;發實教大乘菩薩的心,叫「摩訶薩」。   下面佛再開示:「應如是降伏其心」,先開示降伏其妄心,雖然他發心發得很大、很高,但是剛剛發心還是個凡夫,他的妄心生障礙,要怎樣才能降伏其妄心?佛就告訴菩薩摩訶薩降伏妄心的方法。「如是」二字,是指前面講的第三種解釋約開後釋,完全指著下面經文說的,就是下面如來開口說《金剛經》。前面如來穿衣吃飯,出入往返,那是「離言般若」,離開言語之相說般若,叫無說而說。後面須菩提尊者看出這個訊息,自己開悟了,替眾生請問,如來許可給他說法,叫「依言般若」,依著言語說般若。「應如是降伏其心」,這裡只標示出來,還沒有開始講,下面佛才開口說《金剛經》。        己二、正明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先解釋經文的名相。你發心是個菩薩,就得度眾生;你發心是個摩訶薩,更要度眾生,所以一開口就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這是總說。下面再別明一切眾生之類,依著眾生受生不同,有所謂卵、胎、濕、化四種。   「若卵生」,「若」是假設之詞,像雞、鴨是生出蛋,才能孵出小雞、小鴨,因此雞、鴨屬於卵生。   「若胎生」,必須在母親肚子裡懷胎一段時間,才生出來,譬如人、牛、馬、豬、羊都是胎生,只是懷胎的時間有長有短。人一定要母親懷胎十個月才能生出來,牛、馬、豬、羊,果報不一樣,懷胎的時間也不一樣,但是都是胎生。   「若濕生」,濕是水裡面有濕氣,離開水就生不出來,比方魚、蝦、螃蟹等很多種類。還有些小動物,不活在水裡,但是牠需要濕氣,若沒有濕氣,就生不出來,這都屬於濕生。   「若化生」,是從無而有變化出來,按三界來講,上二界都屬於化生,但是在人間,夏天在樹上叫得很大聲的蟬,是化生的,牠的母親不是蟬,而是土裡爬行的蟲,牠到了時間,把殼脫下來後,帶有翅膀會飛,飛到樹上叫得很大聲,這就是屬於化生。還有蚊子也是化生,牠的母親是水裡的小蟲,牠到了該變化成蚊子的時候,就一直往水外面轉,轉得很有勁,直到把皮脫下,轉成一隻會飛的蚊子,這都屬於化生。   「若有色、若無色。」按身體上講,三界的眾生,分成兩大類,欲界、色界的眾生有色身,無色界的眾生,修「空無邊處定」,把色身空掉了,叫無色。按身體有色、無色來分,欲界、色界叫有色,無色界叫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這是按心裡思想來分。「若有想」,是指欲界、色界的眾生,這兩界的眾生都有心想,心裡都有念頭,我們平常講打妄想,就是妄想心。但是要料揀一下,外道在色界的第四禪天,叫無想天,他修外道的功夫,把思想像搬石頭把草壓住一樣,也是一念不生,除此以外,其他的色界眾生有想,欲界眾生更有想。   無色界的眾生,是修四空定生上去,都是化生。無色界有四個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若有想」,配到「空無邊處」「識無邊處」,「若無想」配到「無所有處」。「若非有想非無想」,配到最高一層「非想非非想處」。   這是按心裡面有想、無想,來分別三界的眾生,但是有一些經文在「若非有想非無想」中間加一個「若」字,成為「若非有想、若非無想」,這是因為他不懂得「非想非非想處」這個名詞,認為按中國文句念,好像少了「若」字,因此自作聰明加上一個「若」字,他不曉得亂改經文罪過很大,經文上有錯字不能隨便改,可以批到經文上下空白處,註明這個字懷疑有錯誤,不能隨便換字。因為你當時認為換得對,結果換錯了。如果你看到別部《金剛經》上有「若非有想、若非無想」,其中的「若」字是多的,要明白那是錯誤的。   把三界以內的眾生,按受生不同,分為胎、卵、濕、化四種;按身體有色、無色,分為二種;按心裡有想、無想,再分為四種,一共分十大類。你看我摘錄的《金剛經參考資料》畫的表,看起來很清楚。 欲界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有想。 三界 色界 化生。有色,有想。(除無想天) 無色界 化生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若無想。   非想非非想處 若非有想非無想。   說這十大類眾生作什麼呢?「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你要發菩提心度眾生,要度幾個眾生呢?普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這十大類,我全部要度。「我」是「菩薩摩訶薩」自稱,「皆」是全部,「令」是使。我全部使一切眾生都證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換句話說,我發菩提心,要度一切眾生都成佛。   「無餘涅槃」,是大乘的涅槃,《心印疏》解釋涅槃有四種,第三種「無餘依涅槃」是小乘的,解釋為大乘涅槃,這是錯的,所以我們看註解,要有抉擇的智慧。要知道一切眾生本來就自性涅槃,本來就有圓滿寂滅的佛性,本來眾生是佛,那是按理性上講。小乘叫「無餘依涅槃」,有一個「依」,不能叫「無餘涅槃」。他已經證到阿羅漢,但是身體的果報還沒有盡,這叫「子縛已斷,果縛猶存。」「子」是煩惱,繫縛人的煩惱已經斷了。「果縛」,人有身體,是果報,繫縛我們不得自在。果報的繫縛猶存,還有多餘的身體作依止,這叫「有餘涅槃」。等到他果報盡了,灰心泯智,入「無餘依涅槃」,就是沒有依止的涅槃。「無餘涅槃」,也叫「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我在《金剛經參考資料》上,按文義解釋「無餘」,就是小乘人證了「無餘依涅槃」,還是有餘,因為他三界以內的見惑、思惑斷掉,三界以外的塵沙惑、無明惑還沒有斷,煩惱還有餘。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了脫,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沒有了脫,生死上還有餘。所以在他本位上講,證的是「無餘依涅槃」,跟大乘對講,還是有餘。大乘的涅槃叫「無餘涅槃」,是四種惑: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都斷盡。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二種生死都了脫,再沒有餘,所以叫做「無餘涅槃」。梵語「涅槃」,翻成中國話叫「圓寂」,圓滿寂滅,德無不備,曰「圓」;障無不盡,曰「寂」。一切功德無不具備,功德圓滿了才叫做「圓」。一切煩惱障、所知障,都斷盡,叫做「寂」。你是發菩提心的菩薩摩訶薩,要普度一切眾生,把這些眾生全部度到「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滅」是滅除煩惱,「度」是度脫生死,這都是指著大乘講的,不然與大乘不合。   釋迦如來為什麼讚歎這個發心的人為菩薩摩訶薩呢?因為菩提心不容易發起來。我們講經要講到哪裡,學到哪裡,你學大乘佛法,第一、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這樣發:「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就叫發菩提心,再簡單就說:「我要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你就這樣發心,有的人不敢發,認為:「這不簡單,度一切眾生都成佛,我怎麼敢發這個心呢?」諸位同學一定要發心,發心是成佛的正因,成佛講因果,沒有成佛的因,怎能得成佛的果?《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因不對,決定得不到佛果。你轉了多少大圈子,還在六道輪迴,流轉生死,所以一定要發心。你不要害怕,這麼多眾生,我怎麼度呢?發心發得大,度眾生要一個一個來,有緣的眾生才能度,釋迦牟尼佛沒有把眾生度完,地藏王菩薩也沒有把眾生度盡,我們怎麼能把眾生度盡呢?度跟我們有緣的眾生,度一個算一個,但是你心不能不發,你不要害怕眾生多。「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四弘誓願第一條大願,你不發這個心,沒有成佛的因,永遠不能成佛。   這是開示降心的方法,分三小科,「己一、標示」,就是「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己二、正明」,怎樣降伏其心呢?你要度一切眾生,「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先發心度眾生的妄想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正明這一科到這裡,才說明降心之方,如來答覆降心之方,就在這一句。「如是滅度」,是指前文「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全部把他度到「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無量、無數、無邊,都是大數目名詞,實際是加重口氣,解釋你去度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結果你滅度了很多,度了「無量無數無邊」這麼多的眾生。下面就告訴我們降心之方,「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不要存度了這麼多眾生的心,你要是存這個心,你的妄心沒有降伏住,這句話告訴我們降伏妄心的方法。我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怎麼說真真實實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這怎麼解釋呢?必須按般若經大乘空宗的道理來解釋。《心印疏》舉出四種理由,《新眼疏》舉出五種理由,我們講最簡單、最明瞭的二種:一、眾生性空故,二、生佛同體故,所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一、眾生性空故,眾生是從緣起的,凡是緣起之法,沒有本體自性,當體就是空的。眾生性是個假相,根本沒有一個眾生,你度什麼眾生呢?所以緣眾生性,本來是空,本來就沒有眾生,故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二、生佛同體故,眾生本具有真如實相,諸佛成了佛,親證真如實相,證得人人本具的真如實相理體,這叫「在佛不增,在生不減。」在佛來說,他證得了,真如實相並沒有增加一部分。在眾生份上,雖然流轉生死,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一時餓鬼,在六道輪迴裡受生,我們的本體自性真如實相,也沒有減少一點,要是減少一點,那就是虛妄之法可以壞的。它是個真實之法不會壞,雖然自從無始劫以來,流轉生死,本體沒有動,一點兒也沒有減少。因為它沒有減少,我們才可以成佛,我們成佛就是證得本具的真如實相理體,諸佛已經證得,我們是本性具有。這樣眾生的本體,與諸佛的本體是一個體,沒有兩個體。等到我們成佛,證得真如實相,並不是跟諸佛有兩個樣子,真如實相遍一切處,沒有另外還有一個真如實相。你證得的,就是諸佛證得的,生佛同體的真如實相,沒有兩個真如實相。所以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你度得了,不過是發現了他的本體,他證得了真如實相成佛,是他本來具有的,並不是我們度眾生時給他的。所以要度他成佛,不是他沒有真如實相,給他一個真如實相。我們只是告訴他降心之方、住心之法,叫他斷煩惱、證菩提,叫他了生死、入涅槃。等到他斷了煩惱,了了生死,證得菩提涅槃,是他本來具有的菩提,本來具有的涅槃,眾生本來就成佛,不是我們度他成佛的,眾生與諸佛同一個本體,所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把經文用這二種道理消通,你要知道,這不是我們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是貪圖五欲,執著六塵。根本沒有樂,樂即是苦,但是眾生不瞭解,貪圖五欲之樂。六塵本來是空的,他不知道,把六塵的境界,當成真實的境界,執著不捨,妄心熾然,像火燃燒一樣,這是普通凡夫的妄想心。《金剛經》在六百卷大般若經,屬於五百七十七卷,釋迦佛《大般若經》說了二十二年,至少說了二十年以後,才說《金剛經》。再加上之前講阿含、方等經二十年,佛已經說了四十年的法,你想想看,在般若法會上,還能說貪圖五欲,執著六塵的妄想心嗎?而且在般若法會上,有兩種眾生,一種是回小向大的聲聞、緣覺,聲聞是阿羅漢,緣覺是辟支佛。一種是上根利智的大心凡夫,能聽得懂《金剛經》,他五欲六塵老早不起了,用不著在金剛般若法會上,告訴他去降伏五欲、六塵。二乘人,對著大乘講,他是小乘,他們證得了阿羅漢、辟支佛,五欲六塵的妄想心,老早降伏下去,不然怎麼能證得阿羅漢、辟支佛呢?煩惱障都是從五欲六塵的妄想心生起的,他既然已經斷了煩惱,哪裡還有貪圖五欲、執著六塵的妄想心呢?這是最高最細的妄想心。大心凡夫發了菩提心,想去度眾生,裡面有個妄想心起來,是度眾生的妄想心。二乘人回小向大,以為他已經「所作皆辦,具諸佛法」,不曉得他只具足一部分佛法,並沒有完全具足,他認為把我執斷掉,斷的只是粗分的我執,細分的我執還沒有斷掉。要是不相信,你發菩提心來廣度眾生看看,一發菩提心度眾生,就著眾生相,那最高、最細的一個我。管他怎樣高,怎樣細,你度眾生,一生心動念,還是妄想心。這麼一聽,你膽子小,就說:我哪夠得上,我五欲、六塵的妄想心,都還沒有降伏住。你要曉得,能夠聽到《金剛經》,對《金剛經》生了信心,我們的善根深厚得很,不要瞧不起自己,下面經文會講到,不是在一佛、二佛、乃至三、四、五佛面前種的善根,是於無量千萬佛面前種的善根。   也許你會問:既然親近這麼多佛,何以到現在還在當眾生?就是你妄想心不能完全降伏,你把妄想心完全降伏,老早成了佛。所以自己要發大乘心,不要生自卑感,自暴自棄,說我的資格夠不上。你要曉得,在末法時代有幾個人發心學佛法?有幾個人能聽到《金剛經》?聽到《金剛經》,有幾個人能發信心呢?我們現在雖然還是個大凡夫,貪圖五欲的心,執著六塵的心還在,《金剛經》叫你學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眾生相你都空掉,不生心動念,你貪圖五欲六塵的心,自然降伏。這就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想看一千里遠的境界,往最上一層樓爬上去,爬到最上一層樓,眼界就寬廣了。二乘人不是不修行,不修行他怎麼證得阿羅漢、辟支佛呢?但是他修行都冤枉費力,不執著,能回小向大,重新發菩提心還好。要是一執著,按法相宗講,就是定性二乘,永遠不能成佛。我們是博地凡夫,雖然有五欲六塵的妄想心,你學了《金剛經》最高一層的道理,發心度無量眾生,不著眾生相,你自然就不會貪圖五欲,執著六塵。這就證明降伏妄心的方法:「離相度生。」度眾生,要離眾生相;離眾生相,來度眾生,這樣一切妄心都降伏住了。   你看現在不學佛的眾生,不瞭解這個道理,就是學佛的眾生,有幾個發菩提心呢?所以勸諸位一定要真正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你去度眾生,眾生不好度。你去跟眾生打交道看看,你發心度他,他先惹你生氣,使你生煩惱。不要說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光辦一個佛學院,成就三十幾個學生,也不是件簡單的事。大家都是凡夫眾生,以差別為性,一個人一個性格,你攝化三十幾個學生,也要費功夫。但是你如果只發心度這三十幾個人,心量太小了。那麼你開佛學院,為什麼不多度一些眾生呢?因為環境、條件、因緣不夠,我想把全臺灣的人都找來開個大學校,辦不到。所以從小型的佛學院開始辦起,度一個眾生,是一個眾生;度兩個眾生,是兩個眾生,這樣就把你的妄心降伏住。還有,不要得少為足,你辦一個佛學院,已經度了眾生,甚至再少,你收一個皈依徒弟,也是度了一個眾生。你要曉得,你把眾生度到「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才算度了個眾生。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結果不著眾生相,妄想心一點沒有起來,才是「離相度生」。   彌勒菩薩曾作偈頌來解釋《金剛經》:「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這一段經文裡面有四種大乘心:   一、廣大心,你發了大乘心,要度眾生,度「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這是廣大心。   二、第一心,你把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都度他成佛,這是第一心。比如你給一個眾生授三皈五戒,保持人身不失,那是人乘。加上十善法,來生來世決定生天,那是天乘。你叫他修四諦、十二因緣,了生死出三界,那是小乘法門。大乘法門,有權教、實教,必須使各個眾生都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才是度了眾生。換一句話說,就是度一切眾生都成佛,這是發第一心。   三、長遠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你發心要度一切眾生都成佛,時間不夠不行,度眾生你發的願很大,得腳踏實地去度,度一個算一個,度二個算二個。你要度無量無邊眾生,非長時間不行,你不發長遠心,你的心會退失。你去度眾生,眾生不好惹,都是博地凡夫,他會惹你生煩惱,你想:我還是自己了生死,免生冤枉氣!這樣你就退到小乘。要跟眾生打交道,不怕煩惱,要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要發長遠心。   四、不顛倒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發了廣大心,要度一切眾生。發第一心,一切眾生都度了,而且發了長遠心,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你著了眾生相,因為眾生根本沒有相,你著相不是顛倒嗎?   心一顛倒,你雖然發菩提心度眾生,卻是個權教菩薩。權教跟實教有什麼不同呢?都是發菩提心度眾生,權教菩薩著相,實教菩薩不著相。不顛倒心,就是度眾生要離相,「離相度生」,才能把妄想心降伏。這是講理,事實上你的功夫還沒有做,你去度眾生看看,才知道妄想心不容易降伏。今天收了一個皈依徒弟,心裡就高興得不得了,要是皈依徒弟送你一個大紅包,你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就知道紅包染污人,染污得厲害。你一著眾生相,五欲六塵都在裡面。你收了一個皈依徒弟,就著度眾生的相,出家人跟出家人為爭徒弟鬧煩惱。窮徒弟到寺裡來,一分錢不送,還吃了一頓飯,誰歡迎這個徒弟?供養大紅包的徒弟,這個師父喜歡,那個師父也喜歡,拉拉扯扯,這叫爭徒弟、拉信徒,都是不明白不顛倒心的道理。明白了要腳踏實地做,做多少,算多少,一定要往這條路上走。我收了多少徒弟,我沒有著相,沒有錢的徒弟,我尊敬他,他有善根,肯來皈依,就很不容易。有錢的徒弟,也不特別執著,他多供養一點紅包,三寶門中來,三寶門中去,有人供養我,我給他做功德,要問心無愧。大家都要學著,講到最高的道理,做功夫,你要腳踏實地去做。我時常講,我道源是個講經的法師,你說我老修行,我不敢當,但是你說我沒修行,我也不接受這個批評,我實實在在做,哪裡不修行呢?所以你懂得最高道理,要腳踏實地做,做到哪裡算哪裡,依著最高的道理來做就是修行,這叫依解起行,依著你瞭解的最高大乘道理,來起行門做功夫,以上是彌勒菩薩的偈頌前面兩句:「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   再講「利益深心住」,真實的利益,就是安住深心,深心是真心的本源,一直達到真心的本源,就是真如實相的心。你了達真如實相裡面,根本就沒有顛倒相,你的心就安住。降伏妄心,就是安住真心,叫做「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此乘」是指實教大乘,《金剛經》是最上乘,不說權教大乘,因為權教大乘還要著眾生相,實教大乘才不著眾生相,功德才能做得圓滿。   發菩提心,包括這四種心,要是彌勒菩薩不解釋,我們只能解釋一種道理,度眾生要「離相度生」,《金剛經》上說得很明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能把這道理講清楚,就很高明了。但是裡面的四種心,我們看不出來,彌勒菩薩解釋有四種心,我們就要小心謹慎,你學會了講經,開講經法會,聽眾座無虛席,你起貢高我慢,不是顛倒嗎?你認為自己講得最好,不是著相嗎?我們都是學佛說法,學多少算多少,所以《法華經》講:「唯佛與佛才能究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理體,只有佛才能究竟,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還沒有完全究竟。我們一個凡夫學講經,怎麼能說懂得了?不說懂,才能進步;一說懂,就不進步了。拿道源說吧!我講經幾十年,光來臺灣《金剛經》已經講了十二遍,《心印疏》、《新眼疏》這兩部註解,每講一遍,看一遍,到現在這兩部註解,可能已看十三遍了。因為看得熟,才能講得熟,而且每次看,都發現新的道理,所以不可粗心大意,認為你已經會講經了,就自生障礙。有的法師沒有仔細研究,經本拿起來就講,這是對於佛法起了輕忽心,不謹慎研究,道理怎麼能研究透徹?道理沒有研究透徹,怎麼能啟發真實的信心,腳踏實地修行用功呢?   把這四種心配到經文上,「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全部要度他們,這是廣大心。「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令他入無餘涅槃,令他成佛,這是第一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你度那麼多眾生,一定要發長遠心,才不會退墮你的菩提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度眾生不要著相,這是不顛倒心。        己三、徵釋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己三、徵釋」,徵問解釋。再看著經文,「何以故?」釋迦佛講到這裡,沒有人問,自己徵問自己解釋。「須菩提!」叫一聲當機者,你要注意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度了那麼多眾生,為什麼「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們上面講眾生性空,生佛同體,現在由佛自己解釋,你是個菩薩,不應該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要是有這四種相,你不叫菩薩。先解釋這是《金剛經》的四種相,合起來就是「我相」。《金剛經》上的「我相」,不是凡夫普通的我執之相。我們起我執、著我相,就是把五蘊和合的假我,當作真實的我。我們外面有個身體色蘊,裡面有個心:受想行識四個蘊,合起來叫做五蘊。五蘊合起來有個假我的相,我們凡夫把它當成真實的,就起我執,著了我相,才生煩惱。一切煩惱的根本,都是從我執起的,那不是《金剛經》上講的我相,因為《金剛經》的聽眾,一種是上根利智的大心凡夫,一種是證了阿羅漢、辟支佛的二乘。他們已經把我執煩惱障斷掉,哪裡會把五蘊假合的我,當成真實的我呢?所以《金剛經》這四種相,不能解釋為普通凡夫的我執我相。這是最高、最細微的我執我相,連阿羅漢都沒有覺察到。煩惱有粗分、細分,他們把粗分的我執斷掉,細分的我執沒有斷掉,就入無餘涅槃,不肯度眾生。現在他們回小向大,發菩提心要度眾生,我相起來了,什麼是我相呢?我是能度的人,我發菩提心要度眾生,能度眾生的相,就是「我相」。對著「我相」,人是所度者,就叫「人相」。我今天度了一個人,度了兩個人,人是所度的相。「眾生相」,你能度眾生,因為眾生根機不一,不能只說一種法,你說種種法,有種種法的差別相。你所度的眾生,差別為性,一個眾生一個性,所以「眾生相」就是能度所度的差別相。「壽者相」,度眾生得有一個法傳授給他,我能講經說法,把度眾生的法執著了,就是法執,執著不捨,念念相續,像我們的命根一樣,就是「壽者相」。實教菩薩要把壽命相拋棄,你不要想:「我有佛法要告訴眾生,眾生跟我學佛法,能得到真實的利益。」你一執著,就叫做「壽者相」。   中國佛教大乘有八大宗派,各派有教眾生了生死的方法,比如淨土宗傳淨土法門,叫眾生念阿彌陀佛。禪宗要眾生參話頭,叫眾生明心見性,才能了生死。你是傳淨土宗的,你要你的信徒,都念阿彌陀佛,後來你的信徒親近別的善知識,聽說禪宗很好,就信禪宗去了。你聽見這消息很生氣,這就是執著你的法門,是度眾生的妙法,除了淨土法門,再不能令眾生了生死。這一起執著,叫壽者相,你執著有一個法門,傳授給他,這就是法執,法執是我執起的,叫「壽者相」。   剛才講過,這不是凡夫執著五蘊假合粗分的我相,這是大乘菩薩發菩提心度眾生,起很微細的「我相」。你一度眾生就覺察到,我為能度,這是「我相」,對方眾生是我所度,這是「人相」。能度所度的眾生,根機不一,種種差別,叫做「眾生相」。你執著不捨,叫「壽者相」。這四個相都是由我相開出來的,把它合起來還是一個「我相」,雖然微細,還是我執。有這四個相,你連權教菩薩都夠不上,還能當實教菩薩嗎?所以這裡說,假若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一句話開示得很嚴重,就是叫我們記清楚,不然,你學大乘佛法,著了這四種相,天天發願說法度眾生,天天著說法的相,你還是個菩薩嗎?天天著相,怎麼能成佛呢?「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因不對,果也不對,所以一定要發願度一切眾生,但是你懂得沒有眾生可度,四種相自然不起。沒有所度的眾生相,起能度的心作什麼?既然沒有能度、所度,還有什麼授受的法執著不捨?這樣心才清淨,成佛的因心正確,將來一定能夠證到佛果。   講到這裡,把「戊一、降心之方」這一科講完了。   【妙行無住分第四】       戊二、住心之方(分三) 己一、正示其方 己二、徵釋其意                   己三、勸如教住        己一、正示其方(分三) 庚一、標示 庚二、指釋 庚三、結示         庚一、標示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現在講到「妙行無住分第四」,「妙行」,妙者,不可思議也,修大乘行門,是不可思議的行門。「無住」,行布施而不住相,叫做「無住行施」,是安住真心的方法。「戊二、住心之方」,安住真心的方法,分三科,「己一、正示其方」,正確開示安住真心的方法,再分三科,「庚一、標示」,先標舉顯示出來。   看著經文,「復次,須菩提!」前面說了第一段降心之方,接著說第二段住心之方,重復次第又叫一聲當機者,也就是叫我們都要注意。「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包括「摩訶薩」。「於法」,對於一切法。「住」是執著。你是個菩薩摩訶薩,對於一切法,不應當執著。大乘菩薩我執、法執,兩種道理一起學,用功要破,還是先破我執,後破法執。前面遠離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個微細的我執破掉,妄心降伏了,真心還沒有安住,還有一個法執在。你起法執,是你對一切法起執著。你行布施的時候,對於一切法,都不應該起執著。         庚二、指釋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庚二、指釋」,指著法加以解釋。「所謂」,是指釋之詞,行布施的時候,不住於一切法,都是什麼法呢?「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於六塵。六根、六塵、六識,是三界以內十八界的有為法。這裡單說六塵,包括六根、六識。為什麼單說六塵呢?這是講你所布施的物品。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用錢財布施,屬於色塵;用法布施,屬於法塵。眾生遭了災難你去救,是無畏施,還是離不開六塵。無論你行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都離不開六塵境界。要行布施,你不住相,不住六塵境界,也就是不住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六塵的境界,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你一執著,是法塵,還是沒有離開六塵境界。所以要遠離六塵來行布施,這樣一切法你就不會執著了。   這裡要料揀,大乘菩薩弘揚大乘佛法,要弘揚六度法門,由六度廣開為萬行,叫六度萬行。《金剛經》怎麼只叫我們行布施,六度只講一度呢?這要看彌勒菩薩的偈頌:「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檀義攝於六」,「檀」,梵語叫檀那,中國話叫布施,它的義理攝於六度。   「資生無畏法」,布施分為三種布施:一、資生布施,資生是資養生命的布施,就是財布施。眾生沒有錢財,不能活命,用財布施資養眾生的生命。二、無畏布施,眾生遭了災難,你去救苦救難;眾生有了畏懼,叫他無畏懼,布施給他無畏。三、法布施,眾生不瞭解佛法,得講佛法給他聽。   「此中一二三」,這三種布施,一攝一、二攝二、三攝三,請看下表:    資生施 布施    持戒   布施 無畏施    忍辱 六度—萬行    精進   法 施 禪定   般若   一、資生布施,就是財布施,攝布施度。   二、無畏布施,攝持戒度、忍辱度。持戒、忍辱怎麼算是無畏施呢?   (一)持戒:殺、盜、淫、妄,都要戒掉,這是四根本戒。你不持戒,去做這四種事,殺,殺害眾生的生命。盜,偷盜眾生的財物。淫,邪淫眾生。妄,妄語欺騙眾生,這都是害眾生,眾生看見你就害怕,產生畏懼之心,所以要行菩薩道,先持四根本戒:   1.不殺,殺生害命的眾生,令眾生畏懼。殺豬的人,以殺生為職業,滿身兇惡之氣,狗臥倒在那兒睡覺,殺豬的人從牠身旁走過,狗就驚醒,你就知道兇惡之氣的厲害,眾生看見他心生畏懼。你不殺生害命,眾生看見你不生畏懼。   2.不盜,要是這個人是賊,他來的時候,要偷東西,你不害怕嗎?你不偷人家東西,眾生看見你不生畏懼。   3.不淫,這個人品行不端正,犯邪淫,哪個人不害怕!他要擾亂他人的家,所以不邪淫男女,令眾生不生畏懼。   4.不妄語,說話真實,眾生不會害怕,你說話可靠,眾生見你無所畏懼,所以持戒,就是無畏布施。   (二)忍辱:眾生罵我,我不還口;眾生打我,我不還手。眾生見了我,他不會害怕畏懼。忍辱就是令眾生不生畏懼,所以無畏施包括持戒度、忍辱度。   三、法布施,攝精進、禪定、般若三個度。要做法布施,你必須勇猛精進,懈怠放逸的人,不能當法師;沒有禪定功夫的人,不能當法師;沒有般若智慧的人,也不能當法師。所以你天天講經說法給眾生聽,一定得有精進度、襌定度、般若度。   這三個布施攝六度,六度廣開就是萬種行門,萬種行門合起來就是六度法門,六度法門合起來,就是三種布施,三種布施合起來,是一個布施。所以這裡釋迦佛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不住一切法而行六度、而行萬行。六度萬行,都在布施裡面。下面接著解釋,「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你不要著六塵,也就是不要著六根、六識的相,十八界的相都不要著。         庚三、結示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須菩提」,佛再叫一聲當機者,你要注意!「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為什麼叫你行布施,而不住六塵呢?因為你是要發心做菩薩,菩薩應當如是布施。反過來說,社會上不學佛法的人,也行布施,但是只會行財布施、無畏布施,不瞭解法布施,行布施是住相的。你既然是個菩薩,應該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不住六塵之相,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之相,也就是於一切法皆不住相。        己二、徵釋其意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何以故?」再加以徵釋。「若菩薩不住相布施」,我們聽佛的開示,佛叫我們行布施是好事,好因要得好報,佛怎麼叫我們不住相,沒有住相的因,將來不是果落空嗎?初發大乘心的人,還有這個執著在,佛就迎合他們的根機說:初發大乘心行布施的人,你不要怕落空,我告訴你不住相布施,不是叫你行了布施,結果沒有得到利益,正是叫你得無量的福報。「其福德不可思量」,你得到的福報,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究竟得到多少福德呢?恐怕你不瞭解,給你說一個比喻。   「須菩提!於意云何?」「於」作在講,「意」就是心裡,在你的心裡以為如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音否)?」虛空分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先說東方,可不可以思量東方虛空有多寬、多大呢?須菩提回答:「不(音弗)也,世尊!」怎麼可以思量東方虛空多麼寬、多麼大呢?不可以思量啊!佛再叫一聲「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這是順著中國的文法,把九方合起來說,南方、西方、北方,四維就是四個角: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再加上方、下方,合起來為九方。這九方的虛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這九方的虛空也不可思量啊!   下面這段經文合到法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你這個初發心菩薩,我勸導你行布施不住相,你得到的福德,等於十方虛空一樣不可思議。實際上,你著福德之相,還是著相,這是真實法門帶著權巧,因為大乘初發心的人要行布施,總是想要得到福德,佛就說:你想要得到大的福德,你應該「無住相布施」,福德就跟十方虛空一樣不可思量。在這裡《金剛經》第一次明文說「無住相布施」,要離相度生,度眾生要離開相,不要住相而行布施,實際就是要我們不要落到偏空那一方面去,佛說得很明白,你可以得到無量福德。有人學《金剛經》,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以為就是空相,結果落個空空洞洞的空。不曉得《金剛經》講的空是真空,真空即是妙有,不是落於斷滅空,這裡不是很明顯說明:無住相布施,可以得到無量福德嗎?怎麼會落到空呢?        己三、勸如教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己三、勸如教住」,再結釋一下。「須菩提!」你不是請問:云何安住真心嗎?我教你無住相布施,就是安住真心的妙方,你要是瞭解到究竟的道理,自然會修行。你還是剛初發心菩薩心,一時空不乾淨,應該依教奉行,我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菩薩但應如所教住」,「教」就是佛說的言教,「住」是安住,但應如世尊的言教,來安住你的真心,這樣做下去,真心絕對會安住。你要安住真心,不是跑到山上住山洞,離開人群,沒有對著外面的境界磨鍊,你的真心怎麼能安得住呢?你要天天跟眾生打交道行布施,你沒有眾生,怎麼行布施呢?天天行布施度眾生,財施、法施、無畏施,不著相,你的真心沒有走動,就是安住真心的妙方。   講到這裡,把「戊二、住心之方」這一科講完了。   【如理實見分第五】       戊三、兼釋伏疑(分二) 己一、釋因生疑 己二、防轉成疑        己一、釋因生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戊三、兼釋伏疑」,潛伏在初發心菩薩的心裡有一種疑惑,兼帶著解釋伏除疑惑,分二小科,「己一、釋因生疑」,先解釋因無住行施而生的疑惑。「己二、防轉成疑」,要防護他再轉生一個疑惑心。這個科文難懂,你必須得看《新眼疏》,《新眼疏》為什麼訂這難懂的科文?因為是依著彌勒菩薩的偈頌解釋的。這個有疑惑的眾生,不是普通的眾生,是發菩提心的菩薩。   先講「己一、釋因生疑」,他聽說無住布施,就潛伏在心裡一個疑惑,布施有上施諸佛,下施眾生。我們現在上施諸佛,不用施字,用供養二字。這裡講下施眾生不住相,我們可以瞭解,因為眾生是凡夫,我們住了眾生相,那是有漏之因,因此不應該。但是上施諸佛,諸佛是無漏之果,我們怎麼不能種無漏之因呢?佛就給他解釋,你上施諸佛,也不要住相,因為你一著相,證不得如來法身。你想證得佛果,是證得法身佛,不是證得應化身佛。這樣他轉生一個疑惑,應化身佛為什麼不能住相?因為應化身佛,是應機變化出來的,也是無常之法,有生有滅,等到涅槃以後就沒有了,所以不能住應化身佛的相。那麼報身佛是修無漏之因,證得無漏果,報身佛是常住的,為什麼也不能住報身佛的相呢?佛就跟他說:報身佛的相也不能住,因為報身佛的相是為十地菩薩的機現出來的,還是虛妄之相。他再轉生一個疑惑,那麼沒有佛了?不是沒有佛,你能遠離應化身佛、報身佛的相,一切不執著,才能證到法身如來。   「戊三、兼釋伏疑」這一科,你一定要看《新眼疏》,不看太可惜了!沒有發現《新眼疏》,《金剛經》經文的段落都弄不清楚,尤其彌勒菩薩八十偈頌,更不容易懂。你研究《金剛經》,一定要看《心印疏》和《新眼疏》,再看《金剛經參考資料》,不要看其他的註解,什麼五十三家註、百家註,都不靈光,這些註解解了半天,也弄不清楚。尤其是現在新出版的《金剛經》註解,更是隨便講,他知道多少,說多少,它不會超過《心印疏》、《新眼疏》,我是過來人,是識途老馬,指導你們的路不會錯誤。   現在講解經文,經文好講,《新眼疏》是依著彌勒菩薩解釋的,「如理實見分第五」,昭明太子說,你依著實相之理見到法身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叫一聲當機者,在你的心裡以如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這是解釋第一個疑惑,上供養諸佛,也不能住相,佛是無漏之果,我們配無漏之因,怎麼錯了呢?你要曉得,現在面對著須菩提說法的這尊佛,是應化身佛呀!「身」,丈六金身。「相」,三十二相。「如來」,法身如來。我現在跟你面對面,我是應化身佛,身體是丈六金身,相是三十二種大人相,雖然超過一切凡夫的相好,可是你可以依這個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嗎?「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其實須菩提早就開悟,他是替我們眾生請問,經佛這一問,我們更上一層樓。哦!丈六金身,三十二相應化身佛,有生滅之相,怎麼是法身如來呢?不能著這個相,我們供養應化身佛,一著相,都變成有漏之因,哪裡是無漏之因呢?這個疑惑就破除了,所以須菩提說: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得見法身如來。「何以故?」須菩提自已解釋,我為什麼這樣說呢?「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如來所說的身相,丈六金身、三十二相,不是法身實相,怎麼能見到法身如來呢?        己二、防轉成疑(分二) 庚一、防報相可住疑                    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庚一、防報相可住疑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己二、防轉成疑」,分二科,「庚一、防報相可住疑」,防止認為報身佛的相,可以著相的疑惑。「庚二、防究竟無佛疑」,防止認為究竟沒有佛的疑惑。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學佛的人,最難破的是佛相、法相,認為學佛、學法,不執著怎麼學呢?這一執著要把它破掉很難!現在先破佛相,由不執著佛相把它推廣開來。要知道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報身佛的相也是虛妄的,報身佛的相,是在無量劫修無漏之因,修成的功德,他是應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之機示現的,因為地上菩薩還有無明沒有斷盡,報身佛就給他現: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其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十地菩薩慢慢高,高到等覺菩薩,再高到成佛,佛與佛沒有彼此身相相見,因為法身沒有二個。《大乘起信論》有一句最難懂:「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尤其看《地藏經》,十方諸佛都來了,派遣侍者問訊世尊,佛跟佛怎麼不見面?這是菩薩看見有這麼多佛,其實佛與佛只有一個法身,沒有二個相。所以報身佛的相,你也不能執著,一執著還是錯誤的。那麼又生一個疑惑:究竟沒有佛可以得囉?下面「庚二、防究竟無佛疑」,答覆你這個疑惑。         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見諸相」是「諸法」,「非相」是「空相」,因此《金剛經》的「諸相非相」,就是《心經》上「是諸法空相」那一句。可是佛講《金剛經》時,《大般若經》已快講完了,真空要翻出妙有來,接著就要講《法華經》圓教的道理。你能「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就見到法身如來,不會落到斷滅空。「諸相非相」就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你見到法身如來,就是妙有。所以《金剛經》的經文,要是你能研究透徹,聞到佛法高深玄妙之處,你心裡真正能得法樂!因為高深到應化身佛,不可著相;連報身佛,也不可著相。玄妙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把應身佛空了,報身佛空了,這時候法身如來顯現出來了,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你看玄妙不玄妙?   一個如來有三個身:法身、報身、應身。《新眼疏》把這三個佛身作一個譬喻,法身如水,報身如水面所起的光,應化身如光所現的影子。你一執著應化身,你把水面的光,現出來的影子,當成真實的。你沒有看見光,也沒有看見水,你只是看見影子,你走過去,一定會掉到水裡淹死。要是把影子透過,影子不是真實的,應化身佛是應凡夫、二乘之機示現的。那麼水面的光,報身佛也不是真實的,報身佛是應十地菩薩、等覺菩薩的機現出來的。水面的光,是從水上現出來的,你得透過光,才能見到水。「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把光現的影子、水面現的光,都透過,就看見水,才見到法身如來。要曉得,並不是離開光、離開影子,另外找水,就在現光、現影子的時候,正是水。你懂得這個道理,報身就是法身,應化身也是法身,「一切法皆是佛法」,下面《金剛經》會講到這個道理。你不懂這個道理,你執著的應化身不是佛法,你執著的報身也不是佛法,因為你執著的都是虛妄之法。   佛法難學就在這裡,可是你懂得這個道理,千經萬論說的都是一個理,你把《金剛經》研究通,一經通,經經通,部部經你都通了。《金剛經》你不好好聽,將來講《大乘起信論》,你聽不懂;講《圓覺經》,還是聽不懂;講《楞嚴經》,你聽了半天,冤枉費力,《楞嚴經》講:「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法的相,即一切法,不就是這個道理嗎?你能不執著,一切法都變成了法身理體,因為法身遍一切處,哪一法不是法身?所以你要是懂得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不懂佛法,應化身是虛妄之法,報身也是虛妄之法。所以你不用功,起惑、造業、受報,將來墮落三惡道,不算冤枉。你用功,天天拜佛,天天念《金剛經》,不瞭解這個道理,結果得不到真實的利益,才真冤枉呢!你不貪名、不貪利,天天拜佛,天天念《金剛經》,不瞭解你拜的是什麼佛?你拜的木頭雕刻、泥巴塑的佛,那是法身如來嗎?你天天拜他作什麼呢?你念的《金剛經》,白紙印上黑字,你天天念它作什麼?這麼一說,你的心沒有地方擱了!你說木雕、泥塑的佛不拜,我上哪兒拜法身佛?這就是要你透過木雕、泥塑的佛像,不要去執著,所以釋迦佛問須菩提:「你可以在我這丈六金身、三十二相中,見到法身如來嗎?」須菩提悟到這個道理,答說不可以。同樣的,你也不可以依著白紙黑字懂得《金剛經》,因為白紙黑字的《金剛經》是生滅法。可是你要是懂得一切法都是佛法,白紙黑字印的《金剛經》,就是文字般若,《金剛經》的文字般若,能出生一切諸佛,怎麼不念呢?你懂得這個道理,天天念《金剛經》,不可同日而語,得的利益大了!一切法都是佛法,泥塑木雕的佛像,不就是佛的法身嗎?佛的法身遍一切處,還遍不到那泥塑、木雕的佛像上嗎?你拜的泥塑、木雕的佛像,就是法身佛。這就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見到法身如來了。這個道理不容易瞭解,講起來真玄奧,這就是「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諸相非相」,是真空,可是真空不是斷滅空,因為見到法身如來,怎麼是斷滅呢?法身如來,不是報身如來,不是應身如來,因為報身、應身都是虛妄之法。法身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就是「諸相非相」。你就在「諸相非相」那裡見到法身,不是離開一切相,另外去見到法身。所以「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你就見到法身。懂得這個道理你再用功,跟你不懂得道理去用功,不可同日而語。   《金剛經》第三分、第四分、第五分,離開《心印疏》、《新眼疏》,我研究另外有一點心得,第三分離相度生,是教導我們「發大願」,發彌勒菩薩偈頌那四種心。發了大願後,還得立大行。第四分無住行施,是「立大行」,對一切眾生行布施,但是不許住相,住相就錯了,不住相天天行布施。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證大果」,我發了大願,依願引行,引出第四分的無住行施,以行填願,填滿第三分發的大願,結果功德圓滿,不就成佛嗎?我度眾生要離相,我行布施不住相,不就是「若見諸相非相」嗎?為什麼我度一切眾生都成佛,而離眾生相,因為「諸相非相」!我為什麼行布施,不住六塵,不住一切法,因為「諸相非相」。我這樣發願,離相度生;這樣立行,無住行施,結果「即見如來」,證得大果。   講到第五分,全卷《金剛經》的道理都有了,下面的經文,你是上根利智,不講可以,可是中下之根,不講不行。因為前面這三分講的發大願,你是發了;立大行,還沒有做;證大果,還沒有證。下面第六分點明要我們生清淨信仰心,信仰心還沒有建立起來,信、解、行、證,第一步信的功夫還沒有得到,所以要講第六分。   講到這裡,「如理實見分第五」講完了。   【正信希有分第六】      丁二、成就信心(分四) 戊一、顯信具德 戊二、展轉徵釋                  戊三、結示進信 戊四、重釋伏疑       戊一、顯信具德(分二) 己一、深生實信德 己二、一念淨信德        己一、深生實信德(分三) 庚一、當機問信 庚二、如來答有                     庚三、顯示其德         庚一、當機問信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正信希有分第六」,「正信」者不偏於空,不偏於有,正信之心,希奇少有,不容易發出來,而要發出來,故說「正信希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頗有」是輕疑之詞,不敢說沒有,恐怕沒有,疑惑得很輕。因為須菩提聽到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讚歎太好了!太好了!但是太玄太妙,其他的眾生夠得上嗎?「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如來在世的時候說的法,叫「言說」,結集出來的經藏,叫「章句」,標其綱要,眾生聽到前面第三分「離相度生」,第四分「無住行施」,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些言說、章句,能生起真實信心嗎?須菩提替眾生擔憂。         庚二、如來答有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佛先截斷須菩提的疑惑:你不要這樣講,你這話講得不當,你輕視了眾生。「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不但如來在世時,眾生於此章句,能生信心。如來滅後,眾生於此章句,也能生信心。乃至如來滅後,到了最後五百歲,眾生對於此章句,還是能生信心,可見眾生得《金剛經》利益的人太多了。   再講「如來滅後,後五百歲」的「後」字,先按普通的解釋,如來的法運一共一萬二千年,如來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跟如來在世時佛法一樣興盛,叫正法。過了一千年,佛法在世間還是很興盛,像者相似,相似正法,但不是正法,故名像法。過了兩千年以後,進入末法時代,末法一萬年,佛法垂末了。再把如來的法運,分五個五百歲:   一、解脫堅固時期:如來滅後第一個五百歲,是「解脫堅固時期」,「堅固」就是不動搖的意思。這是正法時代,釋迦佛的弟子都能了生脫死,得到解脫。   二、禪定堅固時期:如來滅後第二個五百歲,是「禪定堅固時期」,禪定決定能得到,不動不搖。佛弟子都能修如來的大定,像《楞嚴經》的楞嚴大定,《法華經》的法華三昧,都能得到大乘的禪定。   三、多聞堅固時期:正法時代一千年過去了,入到像法時代,也就是第三個五百歲,是「多聞堅固時期」。如來的弟子出了很多大法師,三藏十二部研究得很透徹,都能講經說法,做了很多註解,這時候按歷史講,佛法進入中國,出了很多大法師,大乘建立了八大宗派。   四、塔寺堅固時期:到了第四個五百歲,也是像法時期,是「塔寺堅固時期」,多聞堅固時期,都在那裡求智慧,到了第四個五百歲,求智慧的善根沒有了。要求福報,修塔修寺,寺院修得大,塔修得高,塔寺堅固,越修越多,越修越大,越修越高,建築了很多大寺院、大寶塔。你看大陸上那些大叢林、大寺院,你進山門,走到後面的法堂,要走兩個小時,走得腿酸,真是夠宏偉!   五、鬥諍堅固時期:到了第五個五百歲,像法過去,到了末法時代,是「鬥諍堅固時期」。佛弟子本來是和合眾,這時期一點都不和合,你跟我鬥爭,我跟你鬥爭,鬥爭調解不來,堅固不動,要鬥爭到底,非鬥爭不行。你嫉妒我,我嫉妒你;你障礙我,我障礙你,這一個地方兩個寺院,這個寺院講那個寺院不好,那個寺院講這個寺院不好。出家人跟出家人聊天,講的全是出家人的壞話,那個出家人說這個出家人怎麼壞,這個出家人就說那個出家人怎麼不好,沒有講到好的。鬥爭堅固,勸解不來,叫法運垂末。這時期不研究解脫,不研究禪定,不研究多聞,也不發心修塔、修寺培福。有時間就嫉妒、障礙、造口業,你說可不可憐?   講到如來滅後,後一個五百歲,我們不依《心印疏》、《新眼疏》兩部註解的解釋,因為我們中國佛教歷史,已經三千年以上,南洋小乘佛教的歷史,已經二千五百二十二年。上面講的那五個五百歲都已經過去,連小乘佛教的歷史也過去了。那麼《金剛經》不應機,不要講了,眾生再也無法生起信心,不是完了嗎?你要曉得,如來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末法有一萬年,如來只說法運五個五百歲,以後第六個五百歲,第七個五百歲沒有說,可是末法法運還有九千五百年。所以最後五百歲,是指如來法運一萬二千年的最後五百歲,還有佛法在,還有《金剛經》流通,有善根的眾生,對於《金剛經》還能生起真實信心。這樣解釋,就把須菩提的懷疑破掉,你不要懷疑眾生沒有人相信我所說語言、章句的妙法,不要說現在如來在世,有眾生對此章句能生信心。就是如來滅度以後,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有,乃至到了末法時代最後五百年,有持戒修福的眾生,對於此章句,還是「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以此為實」,就是佛答覆須菩提問:「生實信不?」「實」,能生真實的信心,不是馬馬虎虎、浮浮泛泛地信,他真正對於「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生真實的信心。這裡重要的不是時間,是這位眾生是個「持戒修福」的人,這一句話要特別注意,《金剛經》沒有講到偏空那一邊的道理。前面離相度生,你還要去度眾生;無住行施,你還得去行布施,哪有落到空那一邊呢?講到「無住行施」,就給你說個比喻,叫你布施不要住相,才能得到像十方虛空不可思量的大福德!講到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見到法身如來,怎麼會落到空呢?所以不聽善知識講,不看古德的註解,你自己看《金剛經》,落到空空洞洞的空,自己害自己,講給人聽害別人。尤其是「持戒修福」四個字,在末法時代,現在剛到第六個五百年,你看現在的佛弟子,持戒的不是很少嗎?修福的不是也很少嗎?到最後五百歲,佛弟子能持戒、修福,是希有中的希有,所以他有善根,才能對於「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高深的道理,生起真實的信心。   「持戒修福」,我的《金剛經參考資料》講三種道理,配到甚深的般若之理,能生真實信心。   「一、持戒能止惡生定,修福能生善攝慧,故能於此般若深理,生真實之信心也。」   「持戒能止惡生定」,如來說的佛法不出戒、定、慧三無漏學,般若屬於慧學,怎麼能開智慧呢?《楞嚴經》講:「由戒生定,因定發慧。」首先你得持戒,才能得到定,得到定才能發出來智慧。因為戒的功能,是防非止惡,持戒能止惡,止惡才能生定。所以要把戒律持清淨,才能生定;生起定來,就能發慧。   「修福能生善攝慧」,修福怎樣修呢?《金剛經》第四分說無住行施,能得無量的福報。你去行布施,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就能生起一切善法,才能攝持智慧。攝慧,慈舟大師曾經開示我:「福能攝持慧,慧不能攝福。」早年道源主張要開智慧,我跟慈舟大師抬槓子,他慈悲心重,不捨棄我,一直跟我辯到底。他給我舉出一個例證:大陸上大叢林很多,那些方丈大和尚,因為他們不會講經,我們都瞧不起。慈舟大師說,他怎麼能當大和尚呢?因為他有福報,大叢林裡有一、二百人跟著他吃飯,不是簡單的事!你不相信,你雖然有智慧,會講經說法,但是你沒有福報,把大叢林交給你,結果沒有飯吃!還有大陸上的叢林,每逢夏天都開大座,要請法師講三個月的經,請法師講經,不要花錢嗎?因為他有福報,可以把講經法師攝持到他的福報裡面。可是把大叢林交給你,你沒有福報,弄得大家都沒有飯吃,因為「慧不能攝福」。這是慈舟大師給我的開示,後來我才覺悟。你要注意,你不行布施,不去修福,生不起來善法,怎麼能攝持智慧呢?你不去修福,盡研究經典,縱然你會講會說,都不是真實的信心講出來的,講些文字障,叫做狂慧!「故能於此般若深理,生真實之信心也」,所以你一定要持戒修福,才能生出來高深的般若智慧,對「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才能生出來真實的信心。   「二、持戒修福只是大乘之基礎,般若法門方是大乘之究竟,故佛作此說以引進之也。」   你要持戒修福,才能把般若智慧生發出來,但持戒修福的人,不能住相,如果以持戒修福為究竟,就錯了!前面講過,你度眾生,要離相度生;行布施,要無住行施,因為一住相,變成有漏的福報,你第二生享福,第三生決定不如意。所以持戒修福,不是究竟之法,還得進一步對於高深的般若智慧,生起真實信心,所以佛作此說,引進持戒修福的人,叫他得到究竟般若的法門。   「三、學般若者,往往偏執空理,不肯持戒修福。如世間一般文人,口能談般若,筆能寫般若,但不能實際修般若。又如一般『惡取空』者,以持戒修福為著相,以殺生淫亂為不著相,不知因果難逃,惡有惡報,定當墮落也。《永嘉禪師證道歌》云:『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故佛言必以持戒修福為先,以警誡之也。」   為什麼對於高深般若能生信心,要持戒修福呢?因為研究般若的人,往往偏執空理,不肯持戒修福。不肯持戒修福有二種人,一種是社會上有學問的文人,他口裡會講般若經,會長篇大論寫般若的文章,但是不能實際修般若。現在有很多大學教授在談禪,他瞧不起出家人,認為出家人沒有學問,但是他能談、能寫、不能修。他拖妻帶子,喝酒吃肉,怎能得到真實的禪?所以他不是在參禪,是在說禪,叫做口頭禪,他沒有對般若下真實的功夫,因為他不肯持戒修福。   還有一種出家或在家人,研究般若,沒有注意持戒修福,偏執空理,他取著空理,不是善取,是惡取。他不持戒,認為持戒是著相;他不行布施,認為行布施是著相,用著相把持戒修福批駁掉。他喝酒吃肉,殺生害命,邪淫男女,不怕犯根本戒,認為他不著相。他不曉得,談到高深的般若,離不開因果。佛說三藏十二部經,不出因果二字,因果難逃,惡有惡報,他造惡因,閻羅王那一關,逃不過去。見了閻羅王,他會講般若,閻王爺不聽那一套,該叫他下地獄,就叫他下地獄。《永嘉禪師證道歌》說:「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豁達空」是「惡取空」,他一切不在乎,認為一切皆空。「撥因果」,以為他瞭解般若經的空,因果撥掉。「莽莽蕩蕩招殃禍」,這種人在禪宗門下叫莽撞漢,認為他不但懂得般若經,也懂得禪宗道理,一切不著相,實際在撥因果。「莽莽蕩蕩」,就是瞎撞瞎碰,結果要「招殃禍」。你造了惡因,要遭惡果,把自己莽撞到地獄裡去。所以《金剛經》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你想對於高深般若,生起真實信心,一定要持戒修福,這是先決條件。換句話說,不持戒修福的人,對於高深般若之理,決定不能生起真實信心。   這是佛警誡我們,研究《金剛經》,把持戒修福這三種道理研究清楚,決定不會落到豁達空。藕益大師對於一般人講般若經偏執空理,深惡痛絕,做了一篇《金剛經破空論》,我從大陸把本子帶到臺灣,影印了一千本,你們看了,決定不會偏執空理,把自己引到地獄。這是講到「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關乎我們修行般若很要緊,所以仔細地講這三種道理。         庚三、顯示其德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這段經文佛先讚歎,末法時代到了最後五百歲,這個人還能「持戒修福」,對於「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樣高深般若之理,能生起真實信心,這個人的善根真深厚!因為在末法時代,不是佛弟子,不足掛齒!是佛弟子,也有不能持戒修福的。到了末法時代,這個人能持戒修福,就是有大善根,他持戒修福,不著持戒修福的相,他對於般若深奧之理,才能生起真實信心,他的善根深厚得很,因為供佛、事佛多了。「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他過去親自見到佛,親近得很多,曾經給佛當侍者,佛法聞得多,所以種的善根深厚。不是在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面前種的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因為有這麼深厚的善根,他才能對於高深的般若之理,生起真實信心。這裡是加強口氣,讚歎末法時代這位持戒修福的人的善根,對於般若深理,能生起真心實信。   可是聽到這裡有個疑問?既然這個人過去親近過無量千萬諸佛,怎麼到現在還在當凡夫呢?你要曉得,這個人過去親近過無量千萬諸佛,才能持戒修福。雖然持戒修福,他不瞭解般若深理,還是著持戒修福的相。這一著相,超不出三界,所以流轉生死到末法時代。但是他持戒修福的善根還是有的,以此為基礎,過去善根沒有成熟叫它成熟。這個時候善根成熟,遇見善知識講《金剛經》,他聽了生起真實的信心,才曉得持戒修福不著相的道理。        己二、一念淨信德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大乘教裡面有頓教、漸教,與頓教相對的漸根,漸次的根機,慢慢地修,慢慢地證。下面告訴你,佛講般若經是個頓超法門,希望你當下就能生起信心。你一念生起清淨信心,善根深厚,就等於親近過無量千萬諸佛。   你不要認為自己沒有親近過這麼多佛,恐怕沒有這麼深厚的善根,所以到現在末法時代,還在當苦惱凡夫,對於《金剛經》不能生起清淨信心。這是自暴自棄,你要曉得:「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經上說:「彼既丈夫,我亦爾!」過去諸佛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過去諸佛能成佛,我怎麼不能成佛呢?不要看輕自己,雖然流轉生死,到現在還當末法時代的凡夫,你的佛性沒有壞,一樣可以成佛。不過沒有遇到善知識講《金剛經》,不瞭解般若的深理。你要是瞭解了,一念生起清淨信心,就超過那個供養承事無量千萬諸佛的善根。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把「言說」二字含到「章句」裡面,就是你聽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言說章句。不要說你終身生清淨信心,乃至一念之間生起清淨信心,這叫頓超法門,你要注意,「信」上有個「淨」字,前面說「實信」,這裡叫「淨信」,恐怕你執著「實」字,著到有那一方面。這一念清淨的信心,就是不落到空那一方面,也不落到有那一方面。你落到空,心不清淨;你落到有,心還是不清淨,因為心裡面有個空的相,有個有的相。「若見諸相非相」,不能取有的相,不能取空的相。這時候你一念生起清淨信心,叫做中道信心,就是信實相般若的信心,不要多,只要一念跟實相般若相應,能信的是智慧,所信的是實相理體。你這一念中道智慧生出來,跟實相般若的理體相應,就跟十方諸佛相通了。「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如來的智慧,知道你這個人,如來的佛眼,親自看見你這個眾生,一念清淨信心生出來。   「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金剛經》不偏「空」,講到第四分無住行施,可以得無量的福德。這裡講一念清淨信心生起來,也可以得如是無量福德,就跟前面那個持戒修福的眾生,親近過無量千萬佛,所種的善根無量福德一樣,哪會落到偏空?你生起一念淨信之心,就跟他相等。你得到一念淨信之心,這麼有價值。下面是佛自己徵問,自己解釋。       戊二、展轉徵釋(分三) 己一、承徵承釋 己二、轉徵轉釋                   己三、再徵再釋        己一、承徵承釋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這個眾生一念淨信之心生起來,一定三空及第,他證得三空之理||我空、法空、空空。「何以故?」這個人怎麼得到無量的福德?「是諸眾生」,指著一念生淨信之心的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是沒有,「復」是再,再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已經把我執的四個相空掉了,他要是還有我執的四個相,他的信心不清淨。「無法相」,他把法執也空掉,證得法空。「亦無非法相」,我空、法也空,叫「空空」,也叫「俱空」,就是我法俱空,連「非法相」的空空也沒有了。三空要是有一空不空,他的信心不淨信。因為有我執,不清淨;有法執,不清淨;起空執,還是不清淨。所以他起一念淨信之心,時間雖然很短,可是與實相般若相應。實相般若上沒有我執、法執、空執這三個執,所以叫做淨信之心,才能得到如是無量福德。下面佛再徵問,再解釋。這是由粗的四相,到細的四個相,我執、法執、空執這三個執,你只要一起執著,四個相都出來。        己二、轉徵轉釋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何以故?」佛再自己問、自己答。為什麼呢?「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前面第三分「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已經解釋過,《金剛經》上的我執,不是平常凡夫執著五蘊假合臭皮囊的我執。這是大乘菩薩發菩提心細的我相,你發了大乘心要度眾生,心裡起個我要度眾生,我為能度,叫「我相」,認為眾生是我所度的,叫「人相」,能度所度,種種差別的相,叫「眾生相」,再執著不捨,叫「壽者相」,你心裡一起執著,這四個相生出來,叫我執四相。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二乘人我執四相空掉了,法執未破,還取著「法相」,他認為一切法都是實有的,佛說的法,能斷除煩惱,了生死,都是無上的妙法,怎能說沒有呢?你一起執著,有所執的法,便有能執之心,又起四個相。這四個相比我執四相更精細,但它還是個相,這叫法執四相。下面還要再徵問再解釋。        己三、再徵再釋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把法執四相空掉,得了個俱空,又起了執著,我今天達到最高深的目的,證得了二空,這一念執著,叫俱空的執著,執著二空的「非法相」,又生起最微細的空執四相,有一點點相,就不叫清淨的信心。要把這三重四相都清淨了,決定不著相,才叫淨信之心。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之故,不應該取法,也不應該取非法,怎麼沒有說出我等四相呢?有二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因為在般若法會的大乘菩薩,老早把我執空掉了,最難空的是「法相」與「非法相」。第二種解釋,這句經文裡含的就有我等四相,所以不應當執著我等四相,也不應當執著法等四相,因為你一起執著,就生四個相出來,這就是不應執著「我」,不應執著「法」,不應執著「空」。       戊三、結示進信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以是義故」,因為三重四相都要空掉的緣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在說《金剛經》以前,如來常常說:你們比丘知道,我說法就像要過河的筏一樣,你們過河,沒有登到彼岸,需要船筏。因為你沒有船筏,不能過煩惱河,渡生死海,需要如來說的法門,可是古人說:「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你過河需要用船,登上岸,就不需要舟船,你還把船背上岸,不是精神病嗎?你沒有斷煩惱、了生死,需要如來的法,但是你斷了煩惱,了脫生死,已經到達彼岸,法不用了,你還起法執作什麼?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兩句文很不容易消,《心印疏》與《新眼疏》把「非法」都解釋為不是佛法,這種註解我不採取,因為與經文不合。前面經文是三重四相,我執四相、法執四相、空執四相,空執四相在《金剛經》上就叫做「非法相」,這裡「非法」,還是指著前面的「非法」,怎麼能解釋成世間法?因為第一、在般若法會上,如來已經說了四十年的法,二乘弟子都已證了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怎會執著世間法呢?對於初發心的凡夫可以講,對於《金剛經》法會的弟子,講這個道理已經不應機了,對研究所的學生,你還給他講小學的課程作什麼?第二、因為經文上講「若取非法相」,明明有「非法」,怎麼到了結詞,把「非法」解成世間法?   我怎麼解釋呢?如來說的法,確能令你渡煩惱河、生死海,有直接功用的「法」,登了岸應該捨,何況沒有直接功用的「非法」,你執著它作什麼?斷煩惱,需要如來說的「法」,不需要「非法」,道理雖然「非法」比「法」深,但是「非法」沒有直接斷煩惱的功用,當然不應該執著,這樣解釋就與經文相吻合。   二乘聖人我執四相沒有了,證得我空之理,但是他法執沒有破,還執著「法相」。大乘菩薩不但破了我執,還破了法執,證得我空、法空二空之理,在《金剛經》上叫「非法相」,而「非法相」不可以執,你一起執著,就變成空執,所以連空執也不執著,就是三空及第。這個眾生得一念清淨之心,就是他證得三空之理,才能得到無量福德。   為什麼學大乘法我相、法相、空相,要把它空得乾乾淨淨?因為你執著一個相,就生出來能執著的「我相」,有能執著的我相,所執著的就是「人相」,能所差別就是「眾生相」,執著不捨就是「壽者相」。金剛經上的我執四相,跟諸位一再料揀,不是小乘人粗分的我執四相。這裡是講細分,你學大乘佛法,「若心取相」,你有一念執著相,就有我等四相生起來。「若取法相」,假若你執著法相,比我執四相更細,還是有四個相生出來。「若取非法相」,假若你執著「非法相」,比法執四相更細,還是有四個相生出來。這三重四個相,一層比一層細,所以你不能生心動念,「生心即錯,動念即乖。」就是這個道理。你起個念:「我瞭解了三空之理。」你能瞭解就是我相,所瞭解的三空之理,就是「人相」,所差別的就是「眾生相」,執著不捨,就是「壽者相」,雖然很微細,還是執著有一個相。所以一念淨信之心,就是要把三重四相都清淨。為什麼前面說三重四相:「若心取相」、「若取法相」、「若取非法相」,這裡解成「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不應執兩個相呢?因為金剛法會上都是上根利智的人,二乘人老早我執破掉了,最要緊的是法執、非法執(空執),所以解釋「不應取法」裡面,就含攝有第一重的我執四相,只是沒有說明出來。   【無得無說分第七】       戊四、重釋伏疑(分三) 己一、防疑示問 己二、當機裁答                   己三、徵起釋成        己一、防疑示問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第七分講釋迦佛證得菩提果,有所得嗎?無所得。釋迦佛天天在說法,有說法嗎?無所說,叫做「無得無說」。再看著科文,「戊四、重釋伏疑」,下面分三科,「己一、防疑示問」,如上所說,一切皆不應取,為何如來得道說法?為防這個疑問,所以釋迦佛先示問。   這裡指出來兩個問題,學大乘佛法的人,佛相、法相最不容易破,因為我們不信佛,佛就開導我們要信佛。我們不信法,佛就開導我們要相信法,叫我們信佛、信法。開始就開示我們要皈依三寶∥佛、法、僧。為什麼要皈依僧呢?因為僧是住持佛法、弘揚佛法的人。佛在世時,他一個人就代表三寶,佛本身就是佛寶;他說的法,是法寶;他是出家人,是僧眾的一份子,是僧寶。佛在世的時候,不嚴格提倡尊重僧寶,可是要尊重佛、尊重法。佛說了三、四十年的法,最後要把佛相、法相這兩個執著打破,這就是禪宗門下所謂:「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一些些」,就是一點點,你心裡面還有一點點,就是個障礙。你有佛的相、法的相,心不清淨,因為那還是個相。要心裡面清清淨淨,一無所有,才叫淨心,所以連佛的相、法的相,都要空掉。前面第五分佛叫我們要先空佛的相,當面問須菩提:「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須菩提他悟到了,答:「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因為「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這有二種解釋,一種是你所說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不是法身實相,叫我們破佛相的執著,不但應化身佛的相不可以執,報身佛的相也不可以執,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心裡存了報身佛的相,還是虛妄之相。報身空了,就起了疑問:供佛不是沒有功德?不是沒有佛可成嗎?接著解釋,你能「若見諸相非相」,不會叫你落到斷滅,「即見如來」,才能見到法身如來,才能成佛。這以後又破法相,不但我執不可執,一起我執,我執四相現前。連法也不能執著,一起法執,還是法執四相現前。更進一步,連「非法相」的二空,也不能執著,一執著還是空執四相現前。這就是心裡面遣除得一乾二淨,一點相不許存在,才叫淨信之心。   那麼眾生生了疑惑:不起「我執」這個道理我們都瞭解。不起「法執」這個道理,我們就難以瞭解,如來成佛,是證得菩提果法,現在如來所說的「言說章句」,都是法寶,你叫我們不起法執,不是自相矛盾嗎?如來就解釋這個道理,要徹底把佛的相、法的相都空掉。前面佛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是叫你空佛的相。叫你不可以取法相、取非法相,是空法的相。這裡合起來,既不可執著佛,也不可以執著法。如來成了佛,是證得菩提果,這裡佛就問:「須菩提!於意云何?」須菩提!在你的心裡以為如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沒有得到菩提果呢?「如來有所說法耶?」我天天給你們說法,你說如來有沒有所說法呢?        己二、當機裁答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須菩提言:」須菩提回答。「如我解佛所說義」,如我須菩提悟到佛所說甚深的義理。「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不說如來有沒有得到法,說沒有定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悟到甚深的般若道理,他答得很活潑,不是死板板的句子,為什麼如來成佛,他說沒有一定的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要注意「名」字,沒有哪個法有一定,這個法名字就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話叫「無上正等正覺」。菩薩沒有成佛,還有上,三賢之上有十地,十地之上有等覺,等覺菩薩之上有佛。對著菩薩有上之覺,佛叫做「無上」。二乘人只求自利,不肯利益眾生,所證的是偏覺,對著二乘之偏覺,佛叫做「正等」。對著凡夫迷而不覺,外道的邪覺,佛叫做「正覺」。所以這些只是對待的假名,九法界眾生,包括六種凡夫,三乘聖人,沒有九法界的眾生,你說什麼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沒有一定的法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是須菩提解悟出來的。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自從成了佛就說法,說到《金剛經》,說了四十年,雖然天天說法,但是沒有一定的法,因為如來說法是觀機逗教,看你是什麼根機,就跟你說什麼法。你是人天乘,就跟你說人天乘的法;你是二乘,就跟你說二乘的法;你是大乘,就跟你說大乘的法,佛是應病與藥,就像名醫治病,沒有一定的藥方,你是什麼病,他給你開什麼藥方。要是有一定的藥方,說這種藥什麼病都可以治好,那是騙人的,絕對不是名醫。名醫沒有定方,是應你的病給你開藥,如來是大醫王,觀眾生之機說法,哪有一定的法可說呢?        己三、徵起釋成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何以故?」這是須菩提長老自己徵問,自己解釋,我為什麼說如來證得菩提果,沒有定法叫菩提果呢?如來所說的法,沒有定法可說呢?「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因為如來天天在說法,連說菩提果法,也不可取,一取著就錯誤了。「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我為什麼不說個死板板的句子呢?因為說「非法」,不對;說「非非法」,也不對。「非法」,不是「有」法;「非非法」,不是「空」法,不能說如來說的法,是「有」那一邊的法,也不可說如來說的法,是「空」那一邊的法,佛說的法,密說顯說,要遠離空有二邊,會歸中道第一義諦。所以如來說法,不可說是非法,也不可說是非非法。   「所以者何?」為什麼不可取、不可說呢?「一切賢聖」,十住、十行、十迴向,稱之為三「賢」菩薩。十地稱之為十「聖」菩薩。這些三賢十聖的菩薩,「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是無所作為之法,就是實相般若,也就是人人本具的自性清淨心。實相般若的理體,一切賢聖本來具有,不是修成的。要是沒有實相般若,你天天用功修行,修出來實相般若,那是有所作為,變成有為法。所以無為法一切賢聖本具,不是執著有為法而證得果位。在還沒有成佛之前,怎麼有三賢十聖菩薩的位子呢?證得的差別位,三賢不是十聖,十聖還不是佛。但是大乘菩薩,不能著相,著了相就不能叫菩薩。前面《金剛經》經文第三分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要是有我等四相,即非菩薩。不能著相,你這個菩薩才能進步。菩薩都是依著無為法修行,所證得果位淺深有異,沒有證到圓滿的地方,就有差別相。譬如十住、十行、十迴向,這是三賢位的差別。初地、二地,乃至八地、九地、十地,這是十地位的差別。差別之相,你不可取著,,你一取著就變為有為法了,所以雖然有賢位、聖位菩薩,但都是依著無為法證得的差別果位,這就是不執著有,不執著空,中道義理的無為法,而成就一切賢聖差別的果位。   上面須菩提長老一再徵問,一再解釋,沒有定法可得,沒有定法可說。到此第七分講完,也就是把疑惑解釋,信心成就,下面第八分是較量持經的福德。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丁三、較量持福(分三) 戊一、能較量 戊二、所較量 戊三、釋伏疑       戊一、能較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佛經上講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釋迦佛教化的區域,以須彌山為中心,有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四面有四大部洲,合起來叫一個小世界,這是佛經上講的最小的世界單位。由一個小世界、二個小世界,數到一千個小世界,叫「小千世界」。到這裡計算的方法變了,不說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以「小千世界」作單位,一個小千、二個小千,數到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作單位,一個中千世界、二個中千世界,數到一千個,叫「大千世界」。因為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經過三個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是大化身佛所居的國土。   「若人」,是假設之詞,事實上沒有這種事。「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在《阿彌陀經》有明文,七寶指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假若有一個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全部拿出來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這個人得的福德,算不算多呢?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說:這個人得到的福德很多。「何以故?」為什麼我答很多呢?「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我是依著世間法福德的事相說很多,不是按福德的本性說,福德的本性就是實相,實相無相,哪有多少呢?「是故如來說福德多」,以是之故,如來你說福德多。須菩提把責任推給世尊,恐怕世尊說他著了相。如來你問: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我是順著如來問的答覆福德多,我並沒有著相。       戊二、所較量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這段經文是佛說的,「若復有人」上面應該加「佛言」二字,經文就通順了。   「若復有人」,假若又有一個人。「於此經中」,在《金剛經》中。「受持」,領納於心曰「受」,憶念不忘曰「持」,「受」是受其文,「持」是持其義,把《金剛經》的經文讀熟,裡面含的義理,全部記著,不會忘記。他對於《金剛經》的文義,能以受持,自己得到自利。「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乃至」是超略之詞,這個人對他人說全卷《金剛經》,為他人說半卷《金剛經》,為他人說一分《金剛經》,乃至於說《金剛經》的「四句偈」。「其福勝彼」,這個人所得的福德,超勝過前面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做布施的那個人。這是較量福德,就是如來叫我們要受持《金剛經》,受其文,持其義,還要為他人說,能說全部最好,半部也好,乃至於跟人家說一小段,說四句偈也好。這個福報大了,前面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做布施的那個人,也沒有你的福德大。   以下有兩個疑點要料揀:   第一個疑點:「於此經中」,這部《金剛經》三十二分,才說到第八分,正宗分四大科,才說到第一科,怎麼這裡「此經」,就指全卷《金剛經》呢?   答:因為到第六分,已經說到你能對於「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般若深奧之理,生起清淨信心,《金剛經》就說到圓滿的道理了。因為就怕你生的信心,不是清淨信心,《華嚴經》有一句偈頌:「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是佛道之源,是一切功德之母,所以你能真正生起清淨信心,就一定會開悟,一定會修行,一定會證果。實際講到第八分,較量福德,全卷《金剛經》就講完了,所以「此經」,是指全卷《金剛經》。第九分起,還有四分之三的經文,只是把「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道理,再推廣開來講。   第二個疑點:「四句偈」是哪「四句偈」?《金剛經》只有兩個地方有四句偈,第一個是二十六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第二個是三十二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麼是哪個四句偈呢?   答:《金剛經》講到第八分,還沒有說到一個四句偈,依此解釋則不通。這就是不要死板的執著「四句偈」,印度梵文的「偈」,不是整整齊齊五個字一句,或七個字一句,《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背出來的,第三個本子到中國來,翻譯成十萬五千個偈頌,連長行文算在內,三十二字就是一個偈頌。這個道理你不懂,解釋得死板,叫鑽牛角尖,越鑽越窄,尤其《金剛經》說到第八分,完全是長行文,哪有偈頌?《新眼疏》註解說:「乃至者超略之詞,謂多則全分半分,少則乃至四句偈,或再少而至一句。」就是只要你能解釋全卷《金剛經》,半部《金剛經》,一分《金剛經》,乃至於你受持一小段經文,跟人家講一小段經文,功德福報就勝過前面七寶布施的人。   「何以故?」佛自己徵問,為什麼受持、解釋《金剛經》一小段經文,就勝過前面用七寶布施的人呢?「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你要曉得,這部《金剛經》是文字般若,般若是諸佛之母,一切諸佛皆從《金剛經》裡生出來。一切諸佛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是從《金剛經》裡出來的。離開《金剛經》,你不瞭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怎麼能證得呢?你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才成一個佛,這個佛是從《金剛經》出來的。出一個佛的功德很大,出一切諸佛,那功德還可思議嗎?所以你真正瞭解:「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一句就見到法身如來。你親自證得,已經成了佛,《金剛經》不是你的母親嗎?所以《金剛經》的功德大,福德大!       戊三、釋伏疑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說到「有」,你要曉得,「有」是「妙有」,出生諸佛,出生菩提法,有了佛果,又有了菩提法。你要曉得,佛說的有佛有法,即非佛法,佛沒有著相。這是《金剛經》最早講二諦的道理,按俗諦說,有佛的相,有菩提法的相。按真諦說,一切皆空,即非佛,即非法。跟前面並不相矛盾,較量福德多少,是按俗諦講的。按真諦講,「即非佛法」。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下面有類似這樣的經文,是按「三諦」的道理講。《金剛經》先講二諦,再講三諦。   正宗分四大科,是按信、解、行、證分的,講到這裡,第一大科「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講完,也就是「依法出生分第八」講完了。   【一相無相分第九】    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分三) 丙一、推廣降住 丙二、成就解慧                   丙三、顯示經功     丙一、推廣降住(分三) 丁一、正與推廣 丁二、略示周足                 丁三、盡斷餘疑      丁一、正與推廣(分二) 戊一、推廣降心之法 戊二、推廣住心之法      戊一、推廣降心之法(分四) 己一、初果離相 己二、二果離相                    己三、三果離相 己四、四果離相        己一、初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現在開始講第二大科,「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開解就是開悟,怎麼能開悟呢?推廣降心住心的道理,分三科,「丙一、推廣降住」,把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道理,推廣開來講,再分三科,「丁一、正與推廣」,正確推廣文義,使你瞭解,再分二科。「戊一、推廣降心之法」,推廣降心的方法,再分四科,己一、初果離相,己二、二果離相,己三、三果離相,己四、四果離相。   「一相無相分第九」,這是昭明太子分的科目,「一相」就是實相,無二之相,實相是無相的。通理大師的分科,叫推廣降心之法,也就是推廣降心就要離相,在哪裡推廣呢?前面第三分略明降心之方,簡略說明度生要離相,這裡把它推廣開來,一切相都要離,得果當然也要離相。第一種道理,度眾生,行菩薩道,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下化眾生要離相,上求佛道也得離相。第二種道理,度眾生要是著相,妄心降伏不了,你認為降心的功夫真難用!釋迦佛說降心的功夫不難用,你們二乘人都證過四果,才叫阿羅漢。你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時候,心裡並沒有動證果的念頭,那就是離相。你證果能離相,度眾生照這個功夫就對了。接著再講解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陀洹」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入流」,也叫「預流」,「預」是參預,「流」是流類。從今天起不叫凡夫,叫聖人,他已經入了聖人的流類,所以叫做「入流」;他已經參預到聖人的流類,所以叫「預流」。小乘有四個聖果,都是聖人的果位,須陀洹是初果,他已經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佛從這裡問起,須菩提是當機者,他是證得四果的過來人,而且在金剛般若法會之中,回小向大的這些二乘聖人,都是大阿羅漢,他們都是過來人,一聽這話如數家珍,就像自己家裡的珍寶一樣,他們都知道度生離相的道理。你過去沒有發心度眾生,只要發心度眾生,這個離相的功夫很好用,就像你證初果不著相那樣。佛提起他們已經親證過的功夫來證明離相,所以叫推廣降心之法。妄心怎麼降伏?離相就降服。   佛說:「須菩提!於意云何?」須菩提!在你心裡以為如何?「須陀洹能作是念」,證初果的聖人,他心裡能生心動念:「我得須陀洹果不?」我今天了不得,我得了須陀洹果,他能作這個念嗎?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不能作這個念,初果聖人怎麼能動這個念頭呢?須菩提是過來人,他心裡知道,他證初果時沒有動過這個念頭。   「何以故?」我怎麼敢答覆世尊:我證初果沒有動過這個念頭呢?「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因為須陀洹是初果聖人,從今天起就入了聖人的流類,不叫凡夫了。怎麼叫做聖人?怎麼叫做凡夫?凡夫是流轉生死,無窮無盡,才叫做凡夫;把生死了脫、出三界,就叫做聖人。佛教講的聖人,跟世間法講的聖人,意義大不相同。比如儒家說孔子是聖人,耶穌教說耶穌是聖人,不是佛教的聖人。佛教認為他們是凡夫,還沒了生死,要了生死、出三界,才叫聖人。可是要證得四果,才超出三界,初果的聖人,連欲界都還沒有超出,只是把三界以內的八十八使見惑斷掉,欲界九品思惑還沒斷,還有七番生死,但是生死有限度,沒有第八番,任運自然的斷一番,斷二番,……斷到七番,生死了脫了,還是要出三界,所以他叫聖人,不叫凡夫。   接下來解釋須陀洹為什麼叫「入流」?「入流」是入了聖人之流,他怎麼會入到聖人之流呢?因為他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的境界,他對於六塵的境界不起分別,不會入於六塵的境界,生新的煩惱。凡夫生死無窮,是因為前生貪著六塵之境,生起來煩惱造了業,今生受了生死的果報,把前生所造的生死之因報了,還沒有完了。因為你今生得了凡夫的果報,貪著六塵之境,又生了新的煩惱,還是生死之因,來生還得受生死,所以流轉生死無窮。   須陀洹叫初果聖人,怎麼只有七番生死呢?因為他的六根不會交攝加入六塵之境。六根對著六塵,才生起來六識,六識生起來了以後,再去貪著六塵,再生新的煩惱。說個比喻,有個人很會作畫,畫畫得很好,他再去貪著他的畫,還越貪著越厲害,說這畫畫得太好了!起了貪心。須陀洹的六根對著六塵,中間不生六識,就是把分別心斷掉了。見思二惑有分別起的,有俱生起的。俱生起的思惑,叫迷事之惑,很難斷。分別起的見惑,遇見境界起分別,起了新的煩惱。你只要明白四諦之理,說斷,三界的見惑一起斷,他斷了見惑,不入於六塵,才叫須陀洹。   再合到前面經文,「須陀洹能作是念」:「今天我證得了初果,我已經超過凡夫了!」起了這個念,就是法塵,他不起分別心,怎麼能作是念呢?這是解釋證明須陀洹不作是念,須菩提都答對了。其實這個道理法會的大乘菩薩、二乘人都是過來人,這都是他們用過的功夫,他答對,佛沒有讚歎,再接著問。        己二、二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斯陀含」是二果,翻成中國話叫做「一來果」,就是他一來天上,一來人間,超出欲界證得三果。斯陀含怎麼叫「一來果」呢?初果斷了見惑以後,還有思惑沒斷,思惑很微細,斷起來很難。我們現在還沒有斷見惑,但是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譬如:我們要修行,但是你遇見境界,還是動貪心,因為它是與生俱來的,不但是前生前世帶來的,而且是多生多劫與生俱來的,難斷!三界九地,一地分九品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思惑,最難斷的是欲界九品思惑。因為欲界是婬欲之界,眾生婬欲的煩惱是生死的根本,最粗最重最難斷!要把它斷掉,不能一下子九品完全斷,先斷前六品,七番生死了了六番,還剩下一番生死,所以一來天上,一來人間,只受一番生死。後三品思惑斷掉,就超出欲界證三果,所以斯陀含叫做「一來果」。   「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佛問須菩提:斯陀含證二果,他會作這個念:今天我得了斯陀含果嗎?「須菩提言:不也,世尊!」須菩提答覆:他不會作這個念!「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斯陀含叫一來果,只是有個名字而已,實實在在並沒有一來之相。小乘人有漸根、頓根,漸次的根機,按他證得來說,沒有一來之相,因為初果不起分別心,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來一次、來二次,他不起分別。斯陀含一來是隨他的業潤生死,因為還有欲界後三品思惑沒斷,他還要來受一番生死,但是在他心裡證得二果,沒有起分別,所以在漸次的根機上講,沒有來不來的相。頓根的根機,不必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才證到三果。現在法會上的四果阿羅漢無量數,在人間沒有動,就證三果、四果,頓超過去,不必要再等著受一番生死,才證到三果。他既然沒有生心動念,起一來之相,他怎麼會作是念,說我證二果呢?這還是證明二果不作是念,須菩提答得對,釋迦佛再問。        己三、三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挪)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證三果的聖人,叫阿那含,他能作是念:我得三果嗎?「須菩提言: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作是念。「何以故?」為什麼呢?「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阿那含叫做「不來果」,也叫做「不還果」。「不來」,不來欲界受生。「不還」,他生到天上去,不再回來了。我們超不出欲界,是被見思二惑的業繩子綁著,不得解脫。現在把欲界的業繩子割斷,得了解脫,超出欲界。見惑,三界一起斷。思惑,一界一界斷。欲界九品,你斷了前六品,出不去,還要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到了三果,後三品斷掉,超出去,不來了,你了生死,就從這裡。   附帶勸諸位修行,煩惱生起是你對於外面的六塵境界起分別,這叫無事生非,本來六塵境界是空的,你為什麼要起執著?境界順,你起貪心;境界不順,你動瞋恨。不該貪的你去貪,不該瞋的你去瞋,起愚癡,一天到晚貪瞋癡熾然,你什麼時候了生死?你天天在那說要了生死,不是自己騙自己嗎?你學法師,將來講經說法,勸眾生要斷煩惱、了生死,你自己不能斷煩惱,不是騙眾生嗎?所以要腳踏實地用功,叫新煩惱不起,斷除舊煩惱。你是頓超根機,說斷一起斷,煩惱沒有本體自性,哪裡有什麼煩惱?反過來,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你是漸次根機,慢慢斷,斷前六品,證二果;斷後三品,證三果,就超出欲界。自己要天天迴光返照,我們是凡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今天遇到境界,動了貪心;遇到了境界,動了瞋恨,你跟別人吵架,你說他對不起我,哪裡有一個我?哪裡有一個他呢?你學佛法怎麼不用上?境界現前,正要把你學的道理用上,六度法門,不是有忍辱嗎?他對不起你,你忍一下,不就過去了。   「而實無不來」,根本他心裡不起分別,沒有不來之相,這是按漸次的功夫。色界有初禪、二禪、三禪(前三禪各有三層天)、四禪(九層天),一共有一八層天。三果聖人超出欲界,生到四禪最上面的五層天,叫五不還天,也叫五不來天。法會上的阿羅漢,根本沒有動,就證得三果聖人,哪有來不來的相?他既然沒有不來的相,哪裡還動個念,說我證得三果呢?證明三果不作是念,須菩提答得對,佛再接著問。        己四、四果離相(分二) 庚一、問答顯離 庚二、引己作證         庚一、問答顯離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阿羅漢」是梵語,翻成中國話有三種意思:一、殺賊,譬喻煩惱害我們,好像賊一樣,我把煩惱斷盡,就是把賊殺死。阿羅漢能把三界以內的煩惱斷盡,殺煩惱賊,所以翻成殺賊。二、應供,他煩惱斷盡,應受人天供養。第三、無生,三界以內的生死,他已經了脫,有生才有死,無生自然無死,金剛法會上,單指著無生的道理解釋。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佛問須菩提:阿羅漢證得了阿羅漢道,他能作是念:我得到阿羅漢道嗎?「須菩提言: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他不能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三界以內的見思二惑,他都斷盡以後,才叫無生,他既然證得無生的果位,三界的一切法,他都不生起,哪還有什麼了生脫死的阿羅漢法呢?根本就沒有阿羅漢實實在在的法,只是有個阿羅漢的假名而已。你有個法,不是有生嗎?他得的是無生法,哪有一個法可得到呢?這是解釋無生,既然無生,他怎麼能作是念呢?   前面證到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到了四果,不說證得阿羅漢果,而說證「阿羅漢道」,因為三果是分位之果,還不能說他得到最高無極的無生之道,到了四果,才算得到真正究竟的道法,讚歎他究竟之果,故而稱之為「道」。   下面須菩提再推廣來解釋,他證到的是無生法,哪裡有個叫阿羅漢的法呢?要是有個法,不是又有生了嗎?所以說「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沒有一個實實在在阿羅漢的法被他得到,他怎麼能作是念呢?再反過來解釋不作是念。「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假若阿羅漢作是念:今天我得了阿羅漢,那他就有我等四個相在,他怎麼能得阿羅漢呢?因為他我執都沒有斷盡,我是能證,是我相;阿羅漢是我所證,是人相;能所差別是眾生相,執著不捨是壽者相,我等四相合起來是我執,我執不斷怎麼能證四果呢?證了四果,一定斷除我執,決沒有我等四相,他怎麼能作是念呢?連我都空了,誰在作是念?這是反過來證明,決不會作是念。下面須菩提再拿自己作證明。         庚二、引己作證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的弟子各有第一,佛不是今天才說,過去弟子用功用得好的,佛都讚歎。「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我」是須菩提自稱。「無諍」,不起爭論。「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正定」,也叫「正受」,不受一切諸受,也就是入了正定。語言發生爭論,你說我是非,我說你是非,叫爭論。須菩提拿自己作證明,佛過去讚歎我得到無爭的正定,心裡不動爭論的念頭,不與人爭,不與世爭。「人中最為第一」,得無諍三昧,不止我須菩提一人,但是世尊讚歎在得到無諍三昧的人之中,我最為第一,我比他們功夫都高深。「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大家都證得阿羅漢,世尊讚歎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欲」是欲望,起爭是因為有欲望心在。沒有欲望心,遠離欲望,還爭什麼呢?貪名、貪利、貪恭敬,才起爭。我既不貪名、貪利、貪恭敬,所以我與人、與世無爭,世尊才讚歎我是離開欲念的第一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儘管世尊這樣讚歎我,但是我不作是念,認為我是個離欲阿羅漢很了不起,我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念頭。因為我沒有欲望之念,怎麼動這個念頭呢?佛拿我須菩提作證明,阿羅漢決不作是念,說我證了阿羅漢道。   反過來再證明,「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阿蘭那」翻成中國話叫「無諠」,沒有諠譁,也叫做「寂靜」,寂靜之行,是一種功夫。假若我心動這個念頭: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不會讚歎說,須菩提是最好樂寂靜行門的人。「以須菩提實無所行」,因為我須菩提實實在在沒有動這個念頭,才叫真正寂靜的行門。要是有所行,就不寂靜了,心裡生心動念,就起諠譁;心裡一念不生,才是真正寂靜的行門。實實在在我不著阿蘭那行的相,「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世尊才給我取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的人。   第九分講這一大篇為什麼?離相。初果離相、二果離相、三果離相、四果離相,世尊讚歎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說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說須菩提你是過來人,懂得離相的功夫,你親口解釋不作是念。第三分降伏妄心的方法,你懂了沒有?大乘佛法不是叫你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離相,叫你去度眾生啊!這就是叫你去度眾生,你起了分別,就著了眾生相。著了眾生相,你還度得長遠嗎?你一定要離相度生,妄心才能究竟降伏。四果都離了相,今天回小向大,怎麼又提這個問題呢?因為你還沒發心度眾生,發心度眾生,就有眾生相生起來。度眾生是大乘應該做的功夫,但是你要遠離眾生相。這樣一說,法會的這些大阿羅漢,都明白度生離相是什麼功夫,就像我們過去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離相的功夫一樣。   再講到我們身上,我們不是阿羅漢,都是博地凡夫,可是今天發了菩提心,我們就是初發心菩薩,發了心就得去度眾生,你得照這個方法做。你度眾生不能著相,一著相你度眾生,沒有度到眾生,反而眾生把你度了。要記住這話,可厲害!譬如今天來個有錢的大居士,要皈依道源,我就跟他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說好了,他供養一個紅包:「唉呀!給我一個大紅包,好幾千塊,今天可收了一個大徒弟囉!」這就生心動念了,應該特別招待,再查皈依簿沒有登記,請他登記!交代要注意,這個人住在哪裡?門牌幾號?我到台北去看他。本來是徒弟拜訪師父,這時候顛倒過來,師父要去看望徒弟,因為他給我一個紅包,還有第二個紅包呢!那麼師父去看徒弟不能空手去,得帶點禮品,買點水果、餅乾,這個時候要費腦筋:「有錢人家,不能拿普通的水果、餅乾,要買最好的禮品,叫他心生歡喜,不然他以後不來了。」費了許多腦筋,帶著禮去看徒弟,這樣師父供養徒弟,不是顛倒嗎?這樣不是師父度徒弟,是徒弟度師父,你跟著他轉了,他喜歡什麼,你跟他什麼,這樣還度得長遠嗎?還能廣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嗎?佛教沒有錢什麼事不能做,可是來了沒有錢的居士,你不能討厭,沒有錢是他前生沒有培福,他要是信耶穌教,還到你寺院來嗎?他能來皈依三寶很難得,不要捨棄沒有錢的徒弟。前面說不揀富、不揀貧,托鉢化飯,次第而已的道理,告訴我們既然發心度眾生,就要離相度眾生。   講完第九分,就是「乙二、推廣降心開解分」中的「戊一、推廣降心之法」講完了。   【莊嚴淨土分第十】       戊二、推廣住心之法(分二) 己一、修因無住 己二、得果無住        己一、修因無住(分三) 庚一、得記無住 庚二、嚴土無住                    庚三、總以結示         庚一、得記無住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戊二、推廣住心之法」,分二科,「己一、修因無住」,真心怎麼安住?修因的時候無住,真心就安住了。再分三科,「庚一、得記無住」,釋迦如來得授成佛之記,也沒有住相。「庚二、嚴土無住」,菩薩修因位的時候,要莊嚴佛土,沒有住相。「庚三、總以結示」,總講修因無住的道理,結示一下。「己二、得果無住」,釋迦佛得成佛果,也沒有住相。   「己一、修因無住」,妄心怎麼降伏呢?離相。真心怎麼安住呢?不要住相。不要住相,就是離相;離相,就是不住相,兩個問題,合起來就是一個問題,你能降伏妄心,真心自然安住;你能安住真心,妄心自然降伏。分開來,降伏妄心在前,安住真心在後,因為有妄心打閒岔,一定要先降伏妄心,這是從第三分推廣來講,你證到聖果也要離相。我們學大乘佛法,發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兩句到了末法時代,在佛學院才天天講,在其他寺院沒有人講。但是儘管講,你真正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嗎?還有進一步的功夫,你離相了嗎?你不著相了嗎?你上著佛道,不能著相,要無住;你下化眾生,不能生相,要離相。就是上不求佛果之相,下不著眾生之相,你著相就錯。前面講降伏妄心,度眾生要離相,證聖果要離相。現在講到安住真心,修因的時候要無住,得果的時候也要無住。上求佛道,先修因後證果,把這個大綱記住。   釋迦牟尼佛在因位之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辛辛苦苦修到二大阿僧祇劫,這個時候他叫善慧,是個修因位的菩薩,見道就學,世間有一位道行最高的神仙在傳道,他就跟仙人學道,一下子便把神仙的道學會了,他要告辭下山。那個外道神仙說:「你把我的法都學會了,你得報師長之恩,你應該用清淨傘蓋、革屣、金杖,及五百金錢供養我。」善慧回答:「我現在沒有錢,等下山募化,一定回來供養師父。」他下山遇見一位國王做無遮法會,就是開布施的法會,可以滿一切人的願,但必須為道,不是貪財。無遮法會問善慧菩薩,作什麼用途?善慧說:「我跟一位神仙學完道,為報師長的恩,一定要供養他五百金錢。」國王覺得有道理,就送他五百金錢。善慧拿了五百金錢,要去供養外道師父時,經過蓮花國,聽見有然燈佛出世,要到這裡來,善慧前世有善根,就去親近佛。他碰到皇宮的一位女子叫瞿夷,拿著七枝青蓮花,(印度有四色蓮花,以青色最名貴、最稀少,只有皇宮的蓮花池裡才有。)善慧說:「妳拿的七枝青蓮花,稀有名貴,賣給我好不好?」宮女瞿夷說:「青蓮花有用途,不能賣給你。」善慧說:「現在然燈佛出世,我要去供佛,拿普通的花不能表示敬意,用這最稀有名貴的青蓮花供佛,才能表示我的恭敬虔誠。我現在有五百金錢全部給你,但是我只要五枝就好,希望妳能滿我供養佛的願。」青蓮花雖然名貴,但不能一支賣一百錢,瞿夷受了感動,說:「佛出世真好!五百金錢我不要,這五枝蓮花送給你,另外這二枝蓮花,因為我不能去,請你替我拿去供養佛?」善慧拿著七支蓮花,問明佛在哪裡,就去供佛。印度供佛獻花跟中國不同,中國人是把花插到花瓶裡,印度是散花,把花撒過去,散開來。他發了大願,今天要拿青蓮花供佛,願青蓮花能化成一個寶蓋,隨著佛走路。因為他願力殊勝,隨著他的願,七枝蓮花就變成一個寶蓋,在虛空中跟著然燈佛走。眼看著然燈佛要走過來,他等著跪下來接駕,忽然看見地下有濕泥,他就把衣服脫下來掩蓋泥,還有一點掩蓋不住,他就把頭髮散開,掩蓋地下的泥,這是佈髮掩泥的公案。這個公案你進一步思維,這表示善慧菩薩供養佛,恭敬到無以復加,拿自己的身體來供養?當時善慧菩薩趴在地下,又發了一個願:「雖然衣服頭髮掩蓋泥,不知蓋住了沒有?希望佛走過來,能踩著我的身體,不要走到有泥的地方。」善慧趴在地下,心裡發的願,佛都知道,因此然燈佛走到那裡,就踩著他的身體走過去,並叫跟隨的大眾停下來。然燈佛踩著他的身體走過去,這時候善慧菩薩踴躍歡喜。這種歡喜叫做大歡喜,通身歡喜,我們歡喜,先在嘴上展現微笑;再進一步,是臉上笑;再進一步,是心裡笑;更進一步,是通身笑,讓你不禁蹦起來、跳起來,這叫踴躍,因為自己不能作主,歡喜得太厲害了!這時候然燈佛就給他授成佛之記,說:「善男子,從今天起,再過九十一劫,你應該成佛,名字叫釋迦牟尼佛。」就是成佛有一定的劫數,這是然燈佛給釋迦牟尼佛授成佛之記的公案。   善慧是八地菩薩授記之後,應該還有一大阿僧祇劫才成佛,然燈佛卻說:你再過九十一劫就成佛,因為他佈髮掩泥,為法忘軀供養佛,一下子就超過一大阿僧祇劫。我們還要進一步知道,所謂:「一念攝多劫,多劫攝一念。」短時間攝長時間,長時間攝短時間,時間實無定體,一大阿僧祇劫究竟有多長?都是假定的,假如你心裡面起了分別,時間就有長有短。你一念不生,就超越過去了,這叫短劫可以攝長劫。   在世間國王策封太子,是最隆重的典禮,因為當太子,以後才有資格當國王。佛授成佛之記,就是這個意思,大家都要恭喜他,因為這一位菩薩成佛有份了,著相的人起分別,認為他授成佛之記,是然燈佛有個成佛的妙法傳給他。其實他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了兩大阿僧祇劫,應該授成佛之記,並不是然燈佛有什麼妙法傳給他。   這個道理很明顯,但是有的眾生好奇好怪,不按部就班修行,想要討便宜,外道就利用人性心理的弱點,要傳你妙法,外道說法不公開,說是妙法不能傳六耳,把你拉進外道門內,弄到他的祖師面前,燒香磕頭,給你點關、開竅、傳妙法,說這個法是歷代的祖師傳給他,他再傳給你,別人都不知道,實際他是騙你。點關,關在二眉中間,給你點一下,說這裡是玄關,點了以後,你還是一個大凡夫。還有一個最妙的竅,在肚臍底下一寸三分的地方,順手給你點一下,你將來要是修真人,就在肚臍底下一寸三分這裡作胎。實際那裡除了大小便,就是血,你的肚子裡面沒有神仙,都是外道騙人的把戲。他怎麼能夠騙到你呢?因為眾生有貪便宜的心。點幾下,你就得道,哪裡有這麼便宜的事?你不種田,怎麼能收穀呢?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不種瓜、不種豆,哪有瓜豆給你收成呢?所以大家遇見外道,不要迷信。   釋迦牟尼佛怎樣能授成佛之記?如是因,得如是果,他修了二大阿僧祇劫,有資格授成佛之記。但是一般討便宜的人,以為授記成佛,是另外有個成佛的妙法傳授給他。現在釋迦牟尼佛請須菩提證明,須菩提是弟子,怎麼能證明呢?因為須菩提解空第一,悟到我空、法空之理,由佛和他的一問一答,大家能夠開解,就是叫我們體悟,接著解釋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問須菩提:你的心意以為如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過去我在然燈佛面前授成佛之記。「於法有所得不?」我於成佛之法,有沒有所得?「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回答:如來在然燈佛那裡於成佛之法,實實在在沒有所得,因為一切法都是空的,哪有所得呢?前面經文說,要是有所得,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四相不空,連成阿羅漢都沒資格,怎麼有資格成佛呢?所以於法實實在在無所得。須菩提答得對,法會的大眾也瞭解,釋迦佛沒有再說,這就是得了成佛之記,沒有住相。這是「推廣住心之法」,安住真心,怎麼住呢?我得了成佛之記,我沒有執著,我的真心沒有走動。換句話說,你一執著,你的妄心就起來了,哪有資格成佛呢?這就是「得記無住」,得成佛之記沒有住相,就可以安住真心。         庚二、嚴土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再問須菩提:你的心意以為如何?「菩薩莊嚴佛土不?」怎樣叫做「莊嚴佛土」?菩薩在修因的時候,要廣修一切功德,迴向莊嚴佛土。他現在是個菩薩,將來要成佛,他的國土要莊嚴,是從他因位修成的。莊嚴佛土是莊嚴依報,正報是報身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也是他修因莊嚴出來的,所謂: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釋迦佛是修因修出來的,彌勒佛也是修因修出來的,如是因,才得如是果。菩薩在修因的時候,他多做一切功德,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小果,要迴向莊嚴佛果菩提。你要是不迴向佛果菩提,所做的一切功德都變成人天福報。學大乘佛法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要求人天福報,否則你第二生好,第三生一定遭到不如意。那麼不求人天福報,求二乘小果,你發了一個菩提心,卻生了一個焦了的菩提芽;你種了一個菩提種子,卻敗了。佛嚴厲地呵斥,發小乘心的人焦芽敗種,不能成菩提樹,不能結菩提果。一定要發大乘心,迴向佛果菩提成佛,這就是莊嚴正報、莊嚴依報。   這裡是指莊嚴依報,菩薩所修的一切功德,要莊嚴自己的佛土。過去釋迦佛為權教菩薩講過:你們菩薩發大乘心修六度萬行,要莊嚴自己的佛土,你看十方諸佛世界,都是七寶莊嚴,多麼清淨,他是在修因的時候,做的功德多,自己莊嚴出來的。你們現在沒有成佛,要多修功德,莊嚴國土。現在《金剛經》法會,佛再問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你的心意以為如何?這個菩薩有沒有莊嚴佛土呢?「不也,世尊!」須菩提已經悟到不著相的道理,因此回答:他沒有莊嚴佛土,世尊!「何以故?」為什麼?   「莊嚴佛土者」,是假諦,假相是有的,還是任運的要莊嚴。「即非莊嚴」,是空諦,一切法皆空,沒有實實在在的莊嚴之相。「是名莊嚴」,可作二種解釋:一種作二諦解釋,「莊嚴佛土」,有莊嚴佛土,是按俗諦講的。「即非莊嚴」,按真諦講,一切因緣所生的法都是空的,莊嚴佛土也是因緣生法。「是名莊嚴」,不過假有其名莊嚴而已,既然叫做假名字,哪有實實在在的莊嚴佛土呢?這是按淺的道理講二諦。二種按深一層的道理,講到三諦,三諦者就是中道第一義諦:非空非假,即空即假。龍樹菩薩著的《中論》有個偈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諦),亦名為假名(假諦),亦名中道義(中諦)。」天臺宗的慧思大師看到這個偈頌,悟到一心三觀的道理,才修空假中三觀。怎麼一切法皆空呢?「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切法無不是從因緣生,因緣會合起來,這個法生出來;因緣散開,這個法就沒有了,哪有一個法有本體自性,因緣所生法,當體就空,這叫做「空諦」。「亦名為假名」,在世俗的道理上講,這就是假的,空不礙假,一切假名假相,你不說眾生不能瞭解,這叫做「假諦」。「諦」是真實不虛之理,假也是真實不虛之理。「亦名中道義」,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叫做中道第一義諦。中道第一義諦怎麼修行呢?「莊嚴佛土者」,是假諦。「即非莊嚴」,莊嚴佛土不著相,是「空諦」。「是名莊嚴」,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就是中諦。明知道一切法皆空,空不礙假,我還要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我雖然生生世世,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假不礙空,我從來不著相,這樣就會歸中道第一義諦。   為什麼要作三諦解釋?因為《金剛經》下面有一句經文:「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釋迦佛說《金剛經》,是為大乘人說的,是為最上乘人說的。大乘人是菩薩,最上乘人也是菩薩,怎麼分呢?大乘人的菩薩,是權教菩薩,就是五教家所分的始教空宗∣∣般若宗。但是講到《金剛經》,佛說了二十二年般若,快說完了,他會歸中道第一義諦,要對最上乘人說,最上乘人按五教家講是:終教、頓教、圓教,所以不講到第三諦,怎麼能對最上乘人說法呢?我們看《心印疏》,溥畹大師在這裡三諦解釋得多好,因為《金剛經》上有明文,是佛對著大乘人、最上乘人說的。對大乘人,說二諦就夠了。對最上乘人說,不說三諦怎麼夠呢?為堅固我們的信心,一定要作三諦解釋。   再講到我們的本分上,《金剛經》一開講,就跟諸位說過,平常的我相,阿羅漢老早斷掉,這是大乘人發心度眾生,很精細的我相。我們學法,就要學最上乘的法,不要把自己限定在凡夫位。度眾生的相,我都不著,還著凡夫的我相作什麼呢?粗的我相自然就可以對治了。我們懂得三諦的道理,現在就依著三諦的道理學,你一定要發心講《金剛經》,你天天講,年年講,盡此一生講,生生世世講,但是不許著相,這樣子你學對了!你講《金剛經》不是「莊嚴佛土」嗎?「莊嚴佛土,即非莊嚴」,你著相作什麼呢?這話跟同學勸導太多了,你學了法師,將來不要擺架子。你會擺架子,是你著了相,你要修六度萬行,不是光講《金剛經》啊!六度萬行都要做,做一點點好事就著相,與《金剛經》的道理相合嗎?不但不合三諦的道理,連二諦的道理也不合,因為你沒有空嘛!「莊嚴佛土」,任運自然盡你的力量莊嚴。法布施,你能講多少,講多少。財布施,你隨力隨分,三寶門中來,三寶門中去,有人供養你紅包,你要替眾生培福,盡力量在三寶門中去用。你記得,三寶門中做財布施,要供佛、供法、供僧。供佛,造佛像,貼金,讓佛像莊嚴。供法,印經送人,請法師講經。供僧,打齋供眾,這叫三寶門中去,你隨力隨分做財布施,但是你不要著相。一著相,就跟大乘佛法不合,連權教菩薩都夠不上,還能當實教菩薩嗎?這就是講到「莊嚴佛土者」,也沒有莊嚴,「即非莊嚴」,因為當體皆空,「是名莊嚴」,按二諦講,不過假名莊嚴而已,哪有莊嚴佛土呢?按三諦講,合到中道第一義諦,也不能著相。   講降心要離相,第九分「戊一、推廣降心之法」推廣降心的方法,第十分「戊二、推廣住心之法」,先講「己一、修因無住」,下面分三小科,「庚一、得記無住」,「庚二、嚴土無住」,到這裡已經講完了。接著講「庚三、總以結示」,把經文總結起來,顯示義理,就是要得記無住、嚴土無住,合起來就是修因無住,把科文的總義記著,再看經文。         庚三、總以結示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現在總結,為什麼要修因無住?「是故須菩提」,以是之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前面解釋過,指著發心人講的,不指著證聖位的菩薩。菩薩是大乘弟子,摩訶薩是大菩薩,菩薩中的大菩薩。你是發權教大乘心的人,就叫菩薩;你是發最上乘實教大乘心的人,就叫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證聖果的人,他的清淨心已經生起來,才能證入聖果,所以不是指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你發大乘心,或者發最上乘心,你這個菩薩,這個摩訶薩,應當如是生清淨心,不可以住相。心怎樣才清淨呢?「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我們的心是妄心,被外面的六塵境界一染污,就不清淨了。我們對著外面的境界,才生心動念,眼睛看見色境,就動色的心。耳朵聽見聲音,就動聲的心。鼻子聞到香味,就動香的心。舌頭嚐到酸甜苦辣,就生味的心。身體接觸到冷暖澀滑,就生觸塵的心。五個境界都沒有對到,你心裡在那打妄想,叫做法塵。不學佛法的人,想的完全是世間事;學了佛法,想到出世間法,還是法塵,離開六塵,你的心生不出來。現在硬要你生出來一個心,所以這個心不容易生。這就是你離開六塵,不落於斷滅,還要生個不被六塵所染的清淨心。   再把它總結起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應當住色,不應當住聲、香、味、觸、法,六塵不應當住,其實是一切法皆不應當住,出世間法還是法塵,都不應當住。因為你是個菩薩,是個摩訶薩,你應當在無所住中生個清淨心。你看《心印疏》,都依著禪宗的功夫解釋,這個清淨心生出來是什麼樣子呢?依禪宗的話頭叫做「淨夥夥、赤灑灑。」用這六個字來形容,這個心生出來,晝夜六時,不沾一塵,不染一法,沒有一念為六塵所染,心還是活潑活潑,這就叫做清淨心。禪宗還有兩句話:「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初學的人當然要想佛法,不想佛法,怎麼學佛法?但是你現在想著佛法,起一念執著,就被佛法所染污。「一些些」就是一點點,我們的真心像大圓鏡子,你被六塵所染,就像大圓鏡被黑墨染污。你學佛法,想的是出世間佛法,大圓鏡還是不清淨,像是被白粉染污了。所以《心印疏》引禪宗的公案說:「直饒寸絲不掛,萬里無雲,即虛空也,須喫棒者也。」你說我什麼都沒有,空空洞洞跟虛空一樣,你應該吃棒子,因為你虛空還沒打碎,參禪談何容易!清淨心生不出來,生出來它要走動,不能安住。懂得清淨心,世間法我不去執著,佛法你依文解義懂了,清淨心生出來,晝夜六時都是清淨心,那你成佛有份了,佛就來給你授成佛之記。這是頓超法門,不一定等到二大阿僧祇劫,只要一念清淨心,就與實相般若相應。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經心,也是經眼,等於一個人的五臟六腑,以心為主;也等於眼耳鼻舌身意,以眼睛最重要。你開不開智慧眼,就在這兩句上,所以這兩句,你不但得依文解義,了識清爽,還得進一步精深研究,怎樣生了心還無所住?你才能開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怎麼生?你是學教的,將來才有大開圓解的一天;你是參禪的,將來才有大徹大悟的一天。   講六祖惠能大師的公案,大家就知道這八個字很重要,禪宗傳入中國,從達摩初祖起,一共傳了五位祖師。到惠能大師是第六祖,從六祖以後,禪宗興盛,遍於中國,就不稱祖師,都叫做禪師。中國的禪宗,分成漸禪與頓禪,漸是漸次,慢慢由淺入深,一步一步來,五祖座下的神秀大師,在中國北方傳漸禪。頓禪,是頓超的,是由惠能大師在南方傳出來的。神秀大師、惠能大師,都是五祖的弟子,一個在南方傳頓禪,一個在北方傳漸禪,叫南頓、北漸。可是後來南方的頓禪大興起來,北方的漸禪卻慢慢式微,中國講禪宗,完全是頓禪,禪宗遍於全中國,也可說遍於全部佛教,什麼寺院都稱「禪寺」。中國的頓教禪宗,是由六祖惠能大師發揚光大,惠能大師就是因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二句開悟的。   惠能從小父親就別世,母親守節辛苦把他撫養長大,家裡很窮困,他長大以後要養活母親,就上山砍柴,挑到城裡去賣。有一天他把柴擔放在路邊,等著人來買。他正好站在窗戶旁,裡面有一位居士在念《金剛經》,他不曉得那是什麼書?但他是有大善根的人,傳說是三地菩薩再來,當他聽到:「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間就開悟了,心裡想:「這是什麼書?太好了!」他就很冒昧地進去問:「先生,你念的是什麼書?」這位居士回答:「我念的是《金剛經》。」惠能讚歎說:「這部《金剛經》太好了!」這位居士很驚奇,一看是個年輕山上粗漢,不到二十歲。「你怎麼知道《金剛經》好呢?」惠能答:「我聽到你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間就明白過來了。」居士說:「那你講講,讓我聽聽看。」他一講還真明白呢!這位居士沒有惠能懂得透徹,很驚訝地說:「你了不得,《金剛經》我是跟黃梅五祖弘忍大師學來的,你是有大善根的人,應該去親近弘忍大師,不要埋沒人才。」   五祖在黃梅,黃梅在大陸湖北,惠能那時在嶺南,就是現在廣東韶關。惠能說:「我很願意去親近五祖,不過家裡有個老母親,只靠著我打柴過生活。」這位居士馬上發大心,要成就惠能的道業,就說:「你母親我會把她接到家裡供養,我給你旅費,這裡到湖北黃梅有幾千里的路程,你安心去湖北參訪五祖吧!」我說的這個公案,是惠能聽到《金剛經》這兩句就開悟了,可是有的記載,說六祖是到五祖會下才開悟的。怎麼證明惠能在未見五祖以前就開悟?從他跟五祖見面時的問答就知道。五祖上堂說法的時候,惠能磕頭頂禮後,就請問問題。五祖一看,這位年輕人是在家人,就問:「你從哪兒來的?」惠能說:「我住在嶺南。」那時交通不便利,湖北是中國的內部,是文化水準很高的地方,嶺南是獠族所住,文化不開發的地方。「獠」是不尊敬的名詞,五祖為了要試探他的根機,就故意說:「你說嶺南來的,原來是個獠子!」惠能馬上答覆五祖:「請問和尚,人有南北,佛性有南北嗎?」這一問,五祖答辯不出來,這時五祖心中有數,這位年輕人,不是普通的根器,就說:「跟我學佛,得先行苦行,你到舂米房舂米去!」就派他去舂米。因為常住收的都是穀,得自己舂成米,舂米是修苦行,由此知道他未見五祖之前就開悟了。   有一天五祖向大家宣布:「我年紀老了,不能再弘法,你們作個偈子,哪一位明心見性,就可以接祖師位。」五祖發表要傳祖師位,這是寺院裡面的大事。這時候大家都說:「我們不要冤枉費氣,教授和尚神秀比我們高明得多,五祖不上堂,都是他替五祖說法,哪一個人能超過他,大家就等著他接祖師位吧!」別人都不敢作偈子,神秀心想:「我不作不行,我是五祖會下的首座和尚呢!」於是他作了一個偈子:「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偈子作好,自己沒有把握,他不敢拿給五祖看,於是想了一個辦法:「我把偈子貼在走廊上,五祖一定會問是子誰作的?如果他說作得不好,我不答腔;如果他說作得好,明心見性,我就出來說是我作的。」他半夜把偈子貼到走廊,第二天有人發現,就報告五祖,五祖一看就讚歎說:「這偈子作得很好,依著這個偈子修行,將來一定會開悟。」經五祖親口印證,大家都念這個偈子,甚至對著偈子禮拜,轟動全寺院。有一個小沙彌,一邊走一邊念,念到舂米房。惠能正在舂米,就問小沙彌:「你念的是什麼?」小沙彌跟他尋開心:「獠子懂啥?你舂米好了。」惠能說:「我因為不懂,才請教小師父!」小沙彌說:「不知是哪位作個偈子,貼在走廊牆壁上,五祖看了就向大眾說,只要依這個偈子修行,將來一定明心見性,把它念熟,就有無量功德。」惠能就問:「偈子在那裡?請你帶我去看看,也讓我種點善根。」小沙彌就帶著惠能,走到貼偈子的地方,惠能這時還沒出家,叫盧行者,他看到大家都在那裡高聲朗誦,越聽越不是滋味。當時江州刺史正好到廟裡來,覺得這個偈子不錯,但是他發現旁邊有一個人,頭一直搖,好像不贊成的樣子,就問他:「你如果對於這個偈子不滿意,可以作一首更好的偈子嗎?」惠能說:「我能作偈子,可是我不認識字。」刺史說:「奇怪!你不認識字,怎麼會作偈子呢?」惠能回答:「作偈子,不在乎認不認識字!」這話越說越高,這位刺史不敢輕視他,就說:「你作偈子,我替你寫?」惠能馬上作了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把神秀所作的偈子完全駁倒,刺史一聽這偈子高明,於是把它寫在紙條上,貼在神秀的偈子旁邊。大家一念,似懂非懂。有人去告訴五祖,說盧行者作了偈子。五祖看過之後,知道盧行者了不得!心想:「他是真正明心見性的人,我座下都是博地凡夫,不能說傳給他祖師位,大家會害死他。」五祖就說:這個人沒有明心見性,馬上撕下來,你們還是念原來的偈子,將來會開悟。   等到天快黑的時候,五祖到舂米房探望惠能,兩人的對答充滿禪機,五祖問:「米熟也未?」惠能回答:「米熟久矣!猶欠篩在。」這是語錄上的記載,五祖問:「你米舂好了沒有?」惠能回答:「我米老早舂好了,只差用篩子篩就好了。」意思是說,我老早就開悟,就差祖師給我印證。五祖不再講話,用手裡拿的禪杖,在舂米的臼上扣三下就走了,那時候沒有時鐘,是靠打更來計時,惠能會悟五祖的意思,半夜三更準時到五祖那裡去。中國禪宗初祖、二祖、三祖、四祖傳位都是用《楞伽經》印心。四祖傳五祖,五祖傳六祖,是用《金剛經》印心。五祖就在半夜三更傳法,把初祖達摩祖師傳下來的衣鉢,傳給惠能,從後門把他送出去,對惠能說:「現在因緣不成熟,你先隱藏一段時期,我座下凡夫太多,恐怕你生命有危險!」於是惠能帶著衣鉢,往南方走。   惠能離去以後,五祖二、三天未上堂說法,大家發現盧行者忽然失蹤,就懷疑盧行者得了祖師位,就去追盧行者,把衣鉢奪回來,因為誰得了衣鉢,就能當祖師。去追趕盧行者之中,有一位名叫惠明,在家是武將,他會拳術、武藝,很快就要追上惠能。惠能一看後面有人追來,心裡想:「佛法是用來弘揚的,能用武力爭奪衣鉢嗎?」他知道來人是為衣鉢,就把衣鉢擺在路中央,自己隱藏到蘆葦叢裡。後面追趕的惠明看得很清楚,他心裡想:「我不是要你的命,只是來要衣鉢,拿到我就可以當祖師。」正在歡喜之際,衣鉢怎麼也拿不動,因為被四大天王按住了。衣鉢的份量很輕,惠明是會武術的人,拿這衣鉢應該輕而易舉,卻拿不動,不禁心生慚愧,心想:「衣鉢是歷代祖師傳下來的法寶,不是武力可搶奪的!」他就叫:「盧行者!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衣鉢而來。」六祖聽說他為法而來,就出來跟他開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六祖稱他為「上座」,尊敬他是前輩。「本來面目」,就是沒有流轉生死以前的面目,就是我們的真如妙性,我們的佛性。我們的心叫妄想心,是有思慮的,不是思想善,就是思想惡。你的心不要思想到善那一方面,也不要思想到惡那一方面,正這個時候,你迴光返照,如何是你的本來面目?惠明依著話頭一參,突然間大徹大悟,就站起來頂禮謝法,以後禪宗的參話頭,參:「如何是我本來面目?」就是從這裡起的。所以中國頓教禪宗,不叫坐禪,叫參禪。坐禪是漸教的禪,你想學禪,要打坐。頓教禪宗,不許坐,要參,《六祖壇經》上有一首偈子呵斥坐禪的:「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處立功過。」意思是:你活著的時候白天打坐,夜晚不睡覺還在打坐,這叫不倒單。可是有朝一日,你要是死了,兩隻腿伸直,臥下去,再叫你打坐,你也不會坐了。無論是你活著在那裡坐,或是死了伸直腿在那裡臥,都是一具臭骨頭,功過在什麼地方立?還是叫你參,所以中國禪宗,不叫坐禪,叫參禪,參話頭:不思善不思惡,正那個時候,你迴光返照,如何是你的本來面目?就是如何是我的佛性?如何是我的實相般若?你在參的時候,就是起觀照般若,你在念這幾句詞的時候,就叫做文字般若。後來禪宗又換了一句話頭:「父母未生我以前,如何是我的本來面目?」父母生我以後,才有我這個人,父母未生我以前,如何是我的本來面目?   六祖接引惠明以後,就躲到獵人隊裡十五年才出來,後來到了廣東出家受戒,才大轉法輪,中國頓教禪宗從六祖大興,遍於全中國,六祖大師是因為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二句經文而開悟。《金剛經》第八分說:「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由這一段經文,我們更能證明,六祖大師是從這八個字開悟的。所以這八個字是《金剛經》的經眼、經心。我們依文解義懂了,必須再深究,「應無所住」,怎樣生個心?生個心還沒有所住,這是清淨心。你有所住,住於六塵,被六塵所染污,你說再高再妙的實相般若,還是法塵。總而言之,離不開六塵,你一有所住,你的心就不清淨,就是你什麼都不思,什麼都不想,只是想到實相般若,就被實相般若那一句話染污了,所以要應無所住而生個心,這就是清淨心。這是推廣無住的道理,就是推廣第四分:「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你得去做功夫,還要行六度萬行。「行於布施」,布施包括六度,六度包括萬行。你還得去行布施,行六度萬行,行六度萬行,不許你執著。「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這裡再推廣開來,還是解釋第四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叫你住到虛空境界裡,你還得去弘法利生,要行三種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應該說法,法布施;應該用錢財,財布施;應該施給無畏,無畏施。行三種布施,但是不許住相。你一住相,你的心不清淨,你把這個道理研究清楚,就知道修行是修我們的心,把妄想心修成真心,真心是清淨心,妄想心是染污心,心為什麼被染污?你一生心動念,離不開六塵,六塵講到法塵還說得太高,你離不開貪瞋癡。我們博地凡夫,心裡一動念,不是貪心,就是瞋恨心;不是貪瞋心,就是愚癡心,那能叫清淨心嗎?所以你天天念《金剛經》,以為在修行,實際在養無明,越養你的貪瞋癡越深厚。你要養你的清淨心,遠離六塵,一念不生,不落到斷滅,要生個無所住的心,無所住而生心,生心而無所住。《心印疏》上有一句註解:「應無所住者,真空也;而生其心,妙有也。」這樣你就會用功了。不然,你不曉得佛法怎樣高?你見了人就說:我一天念多少句阿彌陀佛、拜多少次佛、念多少卷經,念多少遍大悲咒,你想你的心清淨嗎?   我看見過一個老修行閉關,把大門鎖起來,門上開個小門,一方面好讓護關的人給他送水、送飯,一方面有訪客來講講開示。他一聽見外面有信徒說話,念佛就念得很大聲。要是外面沒有人說話,他念佛的聲音很小,這樣閉關能得念佛三昧嗎?你念佛是為外面的信徒念的,來了信徒,你就念得很大聲,要人家讚歎你是閉關的老修行,你是貪名;信徒供養你紅包,你是貪利;這樣被貪心染污,你的心能清淨嗎?你在社會上流轉生死,還不冤枉,因為你一天到晚貪瞋癡熾盛,爭著往三惡道走。我們出了家學佛法,不懂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用功修行,處處著相,處處在養無明,才真正冤枉呢?你說他不用功,他天天在那裡用功,定了功課,一天要念多少阿彌陀佛、多少觀音菩薩、誦多少經、念多少咒,甚至熱天流一身大汗,還在那裡拜,處處著相,這一著相妄想上加妄想,不是養無明嗎?所以要會用功,要能生清淨心遠離六塵,不落於斷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前面第六分叫我們要深生實信,由那一念清淨心生出來,你才能開悟。你要注意,那個信叫正信,不是邪信。你信一貫道,就是邪信;你相信天公、仙公,也是邪信。你相信佛法僧三寶,是正信,但不是淨信,「淨」字很重要。清淨的信心,不偏於有,不偏於空;不落於常,不落於斷。六十二種邪見,以斷常二見為根本,不落於常,就落於斷。你執著有,變成常見的邪見;你偏於空,落於斷滅的邪見。這就是不偏於空,我要生個心;不偏於有,而無所住,這樣的心才是清淨,叫做淨信之心,由此開悟,悟到清淨心的道理,學佛法才不會走錯路。三個大道,一個是空的道,一個是有的道,一個是中道。走到中道上,不偏於左,不偏於右;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才叫中道第一義諦。中道第一義諦,就是應無所住的心。這是總以結示為什麼要授記無住、嚴土無住?因為你是個菩薩應該這樣。不然,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不空,你變成凡夫,怎麼叫做菩薩摩訶薩呢?下面再講到「己二、得果無住」,看著經文。        己二、得果無住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梵語「須彌」,翻成中國話叫做「妙高」,它是四寶所成,叫做「妙」;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叫做「高」;高出七金山之上,叫做「王」。在這個世界上須彌山最高,譬如有一個人,他的身體像須彌山王那麼高,「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在你的心裡以為如何?這個人的身體大不大呢?「須菩提言:甚大!世尊!」須菩提回答:很大!世尊!這是順著俗諦的假相,怎麼問怎麼答。「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為什麼呢?因為佛說非身,是無相的法身,才是名大身。「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指的是報身佛,報身佛再大有個數目,譬如高得像須彌山,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再有一個人,有八萬五千由旬,就超過他。因為有數目可以數,不叫甚大。非身,無相的法身,沒有數目,才叫大。你怎麼能證得法身?得果無住。你證得了佛果,得到無相的法身,還不要執著,因為一執著,你又落到相上,就成了問題。因為法身無相,你怎麼有相呢?所以,證到果也不許住相。   講到這裡,把「戊二、推廣住心之法」這一科講完。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丁二、略示周足(分三) 戊一、校量持福 戊二、取劣況勝                  戊三、請示經名       戊一、校量持福(分二) 己一、能校量 己二、所較量        己一、能校量(分二) 庚一、極顯恆河沙多 庚二、極顯寶施福多         庚一、極顯恆河沙多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接著講「丁二、略示周足」,簡略開示,周備具足《金剛經》的道理。就是《金剛經》的道理,講到第十分已經圓滿了。因為下卷還有很多經文,所以不能叫廣示,叫略示,再分三科。「戊一、校量持福」,比較稱量持經的福德,再分二科。「己一、能校量」,再分二科,「庚一、極顯恆河沙多」,「庚二、極顯寶施福多」,二科都用極顯二字,才能較量持經的福德多。「己二、所校量」,第十一分經文的最後一段,是所較量的,合起來就是較量持經的福德。   恆河是印度一條大河,最寬的地方有四十里,新翻譯叫「殑伽河」,翻成中國話叫「天堂來」。因為它的水源很高,從喜馬拉雅山流下來,等於從天上下來,這與我們形容黃河之水,從天上來的意思一樣。釋迦佛時常在恆河兩岸說法,每逢講到大數目,就用恆河沙來作譬喻,我朝拜過印度,帶著恆河沙回來,用小瓶子裝著,除送人以外,還保存一點在海會寺的佛龕裡,你們下課去看看。印度的恆河沙,像麵粉一樣細。恆河又寬,沙子又細,所以恆河的沙子很多!   再看經文:「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一條恆河中所有的沙數,數目多得不可思議!「如是沙等恆河」,把那一條恆河,每一粒砂子的數目,算一條恆河,這樣恆河多得無量數。每一條恆河裡面都有沙子,「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在你的心裡以為如何?恆河沙數的恆河沙,多不多呢?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說:那太多了,世尊!光恆河沙數的恆河,就多得不可思議,何況是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這裡是極言恆河沙之多。         庚二、極顯寶施福多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釋迦牟尼佛是真語者、實語者,真而不妄,實而不虛,釋迦牟尼佛不說虛妄的話。須菩提!我今天用我的真實的話告訴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假若有一個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充滿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每一粒恆河沙數的恆河沙,算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有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全部拿來布施。「得福多不?」這個善男子、善女人,得到的福德多嗎?「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回答:這個善男子、善女人,得的福德太多了!        己二、所校量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佛告訴須菩提:假若另外有一個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金剛經》。「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他受持全卷或半卷《金剛經》,乃至於受持一小段經文。「為他人說」,這叫利他,這個人自己受持,還為他人講《金剛經》。「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他的福德勝過用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   要注意「我今實言告汝」這一句經文,因為恐怕我們不相信,先告訴我們持《金剛經》的福德。我是佛,絕不會說虛妄的話,實在告訴大家,說經的福德,超過前面寶施的福德。因為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多,是有數目、有相的,所以是福德相,不是福德性。你受持全卷或半卷,乃至於為他人解說一小段經文,是無為無漏法,所以你得的福德,超過七寶布施的有為有漏福德。我們按照道理解釋,相信佛的話,一定要死心塌地誦持《金剛經》,為他人講《金剛經》。   「丁二、略示周足」,分三科,「戊一、較量持福」,校量持經的福德,講到這裡講完,也就是把「無為福勝分第十一」講完了。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戊二、取劣況勝(分二) 己一、隨說尚勝 己二、何況盡持        己一、隨說尚勝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下面講第十二分,「戊二、取劣況勝」,取劣弱的比較殊勝的,再分二科。「己一、隨說尚勝」,隨便說《金剛經》的福德就殊勝無比。「己二、何況盡持」,何況全卷《金剛經》都能受持?   「復次,須菩提!」重復次第,釋迦世尊又叫一聲當機者。「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隨便你講《金剛經》,講半卷也好,乃至講四句偈一小段經文。「隨說」二字,《心印疏》分為四種義理:   一、隨說之人,不揀僧俗凡聖。說經的人,不去揀別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是凡夫或是聖人。換句話說,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凡夫也好,聖人也好,只要他說《金剛經》,都功德無量。   二、隨說之義,不論事理精粗。只要你說《金剛經》,說事相也好,說理性也好,說得精細也好,說得粗淺也好,都功德無量。   三、隨說之經,不定章句前後。你說一章也好,一句也好,前面一段也好,後面一段也好,只要你說《金剛經》,不論哪一章、哪一句、哪一段,都有無量功德。   四、隨說之處,不拘山林城市。說經的處所,不限定在城市裡說,在山林裡說。   第十二分是讚歎說經之處,要特別注意「當知此處」這一句,這是讚歎為他人講《金剛經》的處所。「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包括一切世間的眾生,可是這裡只說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的眾生,阿修羅翻成中國話叫非天,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合起來是三善道。為什麼三惡道的眾生不來供養呢?因為畜生道的眾生愚癡苦,不知道這裡在說《金剛經》,根本不知道供養。餓鬼道與地獄道的眾生,苦無間斷,沒有時間來供養,所以這裡沒有說三惡道的眾生。三善道的眾生,對於受持《金剛經》之處都應該來供養,怎樣供養?香、花供養,再者六種供養,十種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隨你的力量拿來供養。「如佛塔廟」,「塔」是供佛舍利子的地方,梵語叫做「塔婆」,新翻譯叫「窣堵波」,翻成中國話叫「方墳」,也翻成「圓塚」,也翻成「高顯處」。人死了要買一個墳,墳也叫做塚,中國墳、塚都是圓形的,印度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塔比墳高,叫「高顯處」。「廟」廟者貌也,是供養佛像的地方。印度塔與廟不分,有佛像的地方叫廟,供佛舍利子的地方叫塔,印度有廟就有塔,塔廟是一個名詞。可是到了中國,塔是塔,廟是廟。   佛教初進中國,漢明帝請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兩位高僧到中國來,住在鴻廬寺,翻譯四十二章經,宏揚佛法,為了紀念白馬馱經來中國,就給它取名叫「白馬寺」,但是印度並不叫寺,叫塔廟。我們是佛弟子,見了佛的塔廟,就代表佛的像,沒有不供養的。縱使這裡既沒有塔,也沒有廟,是空空的一個處所,但是有人在這裡講過《金剛經》,你就應該去供養,燒香、獻花,像塔廟那樣的供養。        己二、何況盡持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領納於心叫「受」,憶念不忘叫「持」;對本曰「讀」,背本曰「誦」。何況另外一個人,並不是隨便受持,也不是隨便講說。他是全卷《金剛經》,都能夠受持其文義,並且讀熟會背。比如我們早晚做課誦,都會背誦,不要拿本子。諸位同學初發心的,一定要把全卷《金剛經》的義理,都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再叫一聲當機者,你應當知道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這個人,「成就」是圓滿具足,無欠無缺。「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最高最上的佛法。「最上」、「第一」、「希有」,《新眼疏》配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心印疏》配佛的三身,配得很好,我們就依著《心印疏》講:   「最上者,以其成就法身之法也。無漏無為,離名絕相,再無一法,加之於上,故名『最上』也。」成就「最上」之法,就是親證如來法身,成就法身之法。法身之法是無漏、無為法,不能給它取名,也不能指出它是什麼相,勉強讓眾生知道,說它是法身,實際法身的名字也是勉強安上,無相之身,離名絕相,沒有哪一世間法,或者出世間法,再加到法身之上,沒有比這個法再高,所以叫做「最上」之法。   「第一者,以其成就報身之法也。以萬德而為莊嚴,將百福而成相好,眾聖中尊,更無過者,故名『第一』也,此報身也。」「第一」二字,是講成就報身之法,報身佛的身,是萬種功德莊嚴出來的。報身佛相好,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眾聖中尊」,登了初地以上,都叫聖人。「眾聖」,就是很多聖人,沒有哪一個聖人超過報身佛。所以報身佛在眾聖之中,稱為獨尊,因此稱為「第一」之法。   「希有者,以其成就化身之法也。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現羊,鹿中現鹿,隨類現身,希奇少有,故名「希有」之法也。」「希有」二字,是成就化身之法,化身怎麼希有呢?化身即應化身,「在天而天」,他在天上說法,現的是天人的身。他在人間說法,現人間的身。他要是度羊,就現羊的身;他要是度鹿,就現鹿的身,隨類現身,度一切眾生,真是希奇少有,所以成就了「希有」之法。   合起來,盡能受持、讀誦全卷《金剛經》這個人,佛的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之法,統統圓滿具足成就。這句經文怎麼只有「盡能受持、讀誦」,沒有「為他人說」呢?含攝到「受持、讀誦」裡面了。因為《金剛經》是大乘之法,不是小乘之法,大乘菩薩摩訶薩,以利他為自利,他受持其義,讀誦其文,就為他人說,所以「為他人說」這一句經文省略了。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在講堂裡、佛殿裡,或是任何放《金剛經》的地方,你應該恭敬供養。因為《金剛經》所在之處,就是三寶所在之處。「經典」,是法寶。「即為有佛」,是佛寶。「若尊重弟子」,可尊可重的弟子,是僧寶,並及一切賢聖僧。《金剛經》在那裡,是法寶,裡面有佛、有僧,三寶備足,這個處所你應該恭敬供養。你應該恭敬供養「隨說之處」、「經典所在之處」,就知道《金剛經》的尊貴,你還不發心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嗎?   「若尊重弟子」的「若」字,一般都是不定之詞,但是這裡用不定之詞解釋不通,我去查《康熙字典》,「若」字有「及」的意思,我忽然間明白「若」字,也是肯定之詞。「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不但有佛寶,並及有僧寶,這是我研究出來的解釋。   第十二分要我們受持、讀誦全卷《金剛經》,叫我們為他人演說《金剛經》,福德多大呢?前面料揀過了,勝過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戊三、請示經名(分二) 己一、當機請名奉持 己二、如來如請為示        己一、當機請名奉持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這是第十三分,「戊三、請示經名」,再分二科,「己一、當機請名奉持」,當機者須菩提請問這部經叫什麼名?請佛取名,告訴我們奉行受持的方法。「己二、如來如請為示」,如須菩提所請,佛為他講開示。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金剛經》說到這裡,須菩提出來請問:「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世尊!這部經題什麼名?我們怎樣奉行、受持?   這裡有一個疑問:《金剛經》才講到第十三分,下面還有很多分,怎麼現在就取經名呢?因為講到第十分,已把《金剛經》的道理講完了。《金剛經》,就是當機者請問降心、住心之法。前面「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是簡略說明降心、住心的方法。「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是詳細說明降心、住心的方法,因此講到這裡經義周備具足,應該取經的名字了。瞭解了經的名字,我們還得依著經的義理來奉行受持,怎樣奉行受持呢?須菩提問了二個問題,下面世尊就如他請問的來開示他。        己二、如來如請為示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佛只回答須菩提:這一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如同金剛能夠到達彼岸的智慧。前面講經題時,已經解釋過了,現在再簡單解釋一下,這部經叫般若經,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這個般若像金剛寶,其體最堅,其用最利,其相最明,這就是譬喻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你想要斷煩惱、證菩提,到達彼岸,你要受持、讀誦《金剛經》,為人演說《金剛經》,所以這部經,釋迦世尊親自取名叫「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沒有另外修行的方法,在經文以外,你就記著經的名字,奉行受持,就是修行的妙法。因為《金剛經》是文字般若,你依文解義明白以後起觀照,就是觀照般若。你起了觀照般若,就生起般若智慧。當能觀照的智慧,與所觀照的理體,合而為一時,就證得實相般若,你不是到達彼岸嗎?不是離開經文,另外有妙法可以告訴你,就在這個題目裡面。   釋迦牟尼佛不是叫我們離一切相,怎麼又要受持、奉行這個經名呢?這不是著相嗎?這樣你執著得太淺薄了,佛說的是到達彼岸的般若智慧,這個名不是平常的名。「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按世間法俗諦說,不能不有一個名。「即非般若波羅蜜」,因緣所說法,我說即是空,按真諦說,它當體就是空的,不是叫你依名著相,是叫你依名修觀想。「是名般若波羅蜜」,按二諦的道理,不過假有其名而已。《新眼疏》用三諦的道理解釋,「佛說般若波羅蜜」,是假諦。「即非般若波羅蜜」,是空諦,即假即空。「是名般若波羅蜜」,是中道第一義諦。《心印疏》溥畹大師對於這三句也開智慧,他把天台宗的三止三觀、賢首宗的華嚴三觀,都配到這三句上,凡是三個數目的法都能夠配上,解釋三諦的道理。古時候的大德能解釋那麼多道理,是研究開悟出來的。我們依著經名,空假中三諦的道理來奉行受持,絕對不會錯誤。    丁三、盡斷餘疑(分三) 戊一、斷是名何必強說疑                戊二、斷無說云何攝界疑                戊三、斷名界云何現相疑       戊一、斷是名何必強說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戊一、斷是名何必強說疑」,佛解釋完三諦的道理,恐怕眾生起懷疑,佛不是叫我們離一切相嗎?既然經名是假名,何必勉強說,要我們受持奉行,不是著相嗎?佛為斷除這個疑惑,所以再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按俗諦講,如來有說法,究竟有沒有說法呢?「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答得很乾脆,如來說法是語言之相,當體即空,哪有如來說法之相呢?   前面第七分,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當時須菩提答覆的是不定之詞,佛說法是應機而說,哪有說一定的法呢?這裡答詞比第七分肯定,證明須菩提已經解悟得很深,如來說法是因緣生法,沒有本體自性,當體就是空的,所以答如來沒有說法。在別部經上,釋迦世尊要涅槃,文殊菩薩請佛再轉法輪,佛就呵斥:「你說請我再轉法輪,就是我以前曾經轉過法輪,我說四十九年法,沒有說一個字,你怎麼叫我再轉法輪呢?」這就是如來告訴我們,說法實在無法可說。   眾生不瞭解如來說法,其實沒有法可說,所以佛說的金剛般若波羅蜜,不過是假名,並沒有妨礙,你何必生疑惑呢?經過上面一番問答,把眾生的第一個疑惑斷除掉。       戊二、斷無說云何攝界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戊二、斷無說云何攝界疑」,再斷第二個疑惑,假若佛說的經名,不過是假名,如來怎麼攝化三千大千世界呢?   先按二諦的道理解釋,如來攝化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當體即空,也是個假名,因為世界是聚集微塵而成,把它分析開來,都是一粒一粒的微塵。「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佛先問須菩提,把三千大千世界碎開成微塵,微塵多不多呢?「須菩提言:甚多!世尊!」按俗諦講,把三千大千世界碎成微塵,當然微塵太多了。「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按真諦講,甚多甚多的微塵,當體即空,沒有微塵之相。「是名微塵」,微塵只是假名,眾多的微塵合起來就是世界。   「如來說世界」,按俗諦講,如來是有攝化三千大千世界。「非世界」,按真諦講,當體即空。「是名世界」,也不過假名而已。那麼如來說的經名,不過是假名,你何必生疑惑呢?一切法都是但有假名而已,微塵假名微塵,世界假名世界,如來怎麼不可以攝化呢?這是按二諦講,去除這個疑惑。       戊三、斷名界云何現相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戊三、斷名界云何現相疑」,既然世界不過是個假名,如來現相,得有依報,沒有依報世界,怎麼現佛的相呢?如來再問須菩提,解釋第三個疑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這段經文是推廣第五分:「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可以身相」,就是應化身丈六金身、三十二相,這裡換成:「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尊者現在已經沒有這個疑惑,所以他答覆得很肯定: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法身如來。「何以故?」須菩提已經得到甚深的解悟,「如來說三十二相」,按俗諦講,三十二相之法是有的。「即是非相」,按真諦講,如來三十二相,也是因緣生法,當體是空的。「是名三十二相」,為度眾生不得不現假相,但有其名而已。講到這裡,三種疑惑都講完了。     丙二、成就解慧(分五) 丁一、校量經功 丁二、信解感嘆                 丁三、類明餘度 丁四、會合前語                 丁五、遮疑助解      丁一、校量經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丙二、成就解慧」,解悟的般若智慧成就了,下面分五科。到「丁一、校量經功」這一科,「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就講完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這段經文是較量受持《金剛經》的功德,怎樣較量呢?跟前面第八分、第十一分布施的七寶不一樣。這裡是用身命布施,比七寶布施更難,因為七寶是身外之財,身命是身內之財。身外之物,發心就把它捨掉,但是身內之財,不容易布施,因為生命沒有兩個,把生命捨掉就沒有了。尤其眾生對於生命執著不捨,叫他施捨身命很難辦到。那麼既然有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發心,要拿唯一無二的身命作布施,還不是一個身命、二個身命,他布施了恆河沙數的身命,那這個人的福德太大了,佛應該問:「是人福德多不?」須菩提應該答覆:「甚多!世尊!」因為前面已經有幾段較量的經文,大眾都瞭解,所以這裡經文省略了。   佛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假若另外有一個人,他能受持《金剛經》一小段經文,為他人演說,他的福德,超過恆河沙數身命布施的福德。   「丁一、校量經功」,為什麼分到「丙二、成就解慧」的科文裡面?因為悟到甚深般若之理的人,才肯用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須菩提尊者在以捨身命布施中,深解義趣,大開圓解,悟到《金剛經》的功德不可思議!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丁二、信解感嘆(分三) 戊一、當機聞解悲感 戊二、讚歎信解功德                  戊三、如來印許證釋       戊一、當機聞解悲感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丙二、成就解慧」一共有五科,「丁一、校量經功」,已經講完了。「丁二、信解感嘆」,由清淨信心而深解義趣,自己感動讚歎,是從第十四分起,再分三小科,「戊一、當機聞解悲感」,當機者須菩提尊者,聞到這部經,得了甚深的解悟,感動得痛哭流涕。   「爾時」,釋迦世尊講完第十三分時,「須菩提聞說是經」,須菩提聽到這部經,聞的是文字般若。「深解義趣」,「解」是解悟,「義」是義理,「趣」是歸趣,起觀照般若,深深解悟到《金剛經》所說的義理,歸趣到實相般若上。「涕淚悲泣」,「涕」是鼻涕,「淚」是眼淚,「悲」是感激心痛。因為一方面感激佛的法恩深厚,一方面感激經典的道理甚深,而今天自己能開悟。「泣」是無聲之泣,因為在法會之中,不能哭出聲來,只能流鼻涕、流眼淚,心裡很悲痛,但是沒有哭出聲來。   「而白佛言」,須菩提就跟佛說:「希有!世尊。」《金剛經》第二分,須菩提讚歎希有,與這個希有名詞相同,意義不同。第二分是讚歎世尊沒有開口說法,但是在穿衣吃飯,出入往返,日用尋常之中,就在護念諸菩薩,付囑諸菩薩,就表現般若的妙用。這裡是須菩提讚歎自己,因為他以前沒有解悟,今天得了甚深的解悟。佛說小乘經,是淺的經典;佛說權教大乘經,是深的經典,但不是「甚深」。這裡須菩提說:「佛說如是甚深經典」,表示須菩提由權教大乘,解悟到甚深的實教大乘。「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指他證得阿羅漢以來,得到我空的智慧眼,應該瞭解一切法。「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不過,我須菩提今天才得聞甚深希有之法,能夠深解義趣,所以甚為希有!       戊二、讚歎信解功德(分二) 己一、現前信解功德                     己二、當來信解功德        己一、現前信解功德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若復有人」,這是須菩提先讚歎現前同在一個法會的大眾,世尊!假若另外有一個人。「得聞是經」,他能聞到《金剛經》。「信心清淨」,他的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就生出來實相般若。因為實相般若,是由信心清淨生出來的。實相是人人本來具有的,但是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今天你的信心清淨,就悟到實相般若。我們學《金剛經》,釋迦如來說:「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你依著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就是要求我們的信心清淨,信心一清淨,實相般若就走出來。   須菩提尊者,讚歎自己希有,今天能夠解悟甚深的義趣。又讚歎假若更有一個人「得聞是經」,「得」是善根,「聞」是聞慧。有善根的人,才能聞到這部經;沒有善根的人,不能得聞。前生前世有善根,今生今世遇到釋迦世尊講《金剛經》殊勝的因緣,他有了聞慧,能求其「信心清淨」,就是思慧。「即生實相」,就入於修慧,他修行會生實相般若。   須菩提這時候就讚歎:「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這個人功德不可思議,不但希奇少有,而且是第一希有。前面第十二分有一句經文:「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這個人已經依著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才能生實相般若,所以他成就第一希有的功德。   這裡還要注意「功德」二字,前面講的七寶布施,乃至於身命布施,是培福德,福德是有為有漏的。這裡聞了是經,依文解義,入了觀想,信心清淨,生了實相,他修的是無為無漏的功德,這個功德不是普通的功德,是第一希有的功德。   須菩提在前面第十三分就悟到,「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一切法都是三諦之理,他解釋到這裡,自己來掃相,空這個相。「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按二諦解釋,「是實相者,即是非相」,說個實相,當體即空,實相是無相之法,實相無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不過給它立個假名。按三諦的道理解釋,「是實相者,即是非相」,說實相,實相無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是故如來說名中道實相,實相無相、無不相,實相在哪裏?實相在一切法上,無不相,一切法相都是實相,所以它是中道實相。        己二、當來信解功德(分二) 庚一、正以讚歎 庚二、展轉徵釋         庚一、正以讚歎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己二、當來信解功德」,須菩提讚歎未來的眾生得的功德。須菩提拿自己作比喻說:「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為什麼呢?第一、我善根深厚,能與佛同時出世。第二、我能依著我的善根,栽培我的善根,大家證了阿羅漢,我也證了阿羅漢,而我是解空第一的阿羅漢,不難瞭解大乘法的解空。同時我能聞佛說法,佛的身口意三業殊勝,加被我得利益,所以我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假若未來,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最後的五百年。「其有眾生,得聞是經」,這時候有善根的眾生,能夠聽到這部《金剛經》。「信解受持」,他能清淨信心,甚深解悟,能受持《金剛經》的義理。「是人即為第一希有」,這個人在末法時代,一般佛弟子中,是第一希有。因為他得聞《金剛經》,不是佛親口跟他說的,是遇到善知識講的,是釋迦牟尼佛輾轉傳授下來,跟佛親口說的差太多!而且他生在末法時代後五百歲,可見他業障不淺薄。這個業障不淺薄的眾生,居然能聞到《金剛經》,還能信解受持,這個人得到的功德,不是在佛弟子之中第一希有嗎?         庚二、展轉徵釋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何以故」?須菩提接著解釋,這個人為何能得到第一希有的功德呢?「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因為這個人能信解受持《金剛經》,信心是清淨的信心,解悟是甚深的解悟,他沒有我等四相。「所以者何?」我為何說末法時代後五百歲這個人,沒有我等四相呢?「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因為在俗諦上說,有我等四相;在真諦上說,當體都是空的。「何以故?」為什麼?「離一切諸相」,包括前面所說的我執四相、法執四相、空執四相,一切虛妄之相,統統遠離。「即名諸佛」,這個人雖然沒有成佛,他所悟的理跟佛無二無別。       戊三、如來印許證釋(分二) 己一、正與印證 己二、徵起轉釋        己一、正與印證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戊三、如來印許證釋」,如來印證許可須菩提,再加以解釋,再分二科。「己一、正與印證」,正面印證須菩提。「己二、徵起轉釋」,徵問起來,轉加解釋。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釋迦佛告訴須菩提:你說得很對!你說得很對!佛給他印證,連說兩句「如是」,是讚歎加重口氣。上一個「如是」,是佛說什麼法,須菩提就解悟到什麼法,是佛說自己:我「如是」。下一個「如是」,是讚歎須菩提:你也「如是」。   這一段經文是從第六分引申過來的,第六分須菩提聽到第五分世尊說的結詞:「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恍恍惚惚地相信,但是沒有開悟,沒有「深解義趣」,又擔心別人聽了這個道理,不容易相信,所以他就開口問:「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就是他有疑惑心,沒有真正的信。須菩提說得不對,如來就呵斥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不隨便讚歎人,你說得對,他才讚歎你「如是如是!」你說得不對,就叫你「莫作是說」,如來糾正須菩提的錯誤,告訴他不要說現在有人聞是章句,能生信心,就是到了法運快完最後五百歲,還是有持戒修福的人,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第六分,須菩提受如來開示後,就小心謹慎聽法,聽到現在深解義趣,一點疑惑也沒有了。第五分釋迦世尊說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是「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前面佛說的「即見如來」,和須菩提說的「即名諸佛」,這兩個「即」,就是你也如是,我也如是。禪宗門下,叫以心印心,前面「即見如來」,是佛的心;「即名諸佛」,是須菩提的心,以佛的心,印須菩提的心:「如是如是!」   這一段經文,你們看《心印疏》,溥畹大師寫了一篇小說,把當機的須菩提尊者,當成一個住山的英雄好漢,把釋迦世尊,譬喻成一位大將軍,來收服這個山大王。須菩提認為自己了不得,要跟大將軍比武藝,結果打了敗仗,投降了這位大將軍。你看那一段文,你不得不佩服溥畹大師用功,溥畹大師大開圓解沒有?我們不敢印證,我們沒有大開圓解,不比他高,怎麼敢印證他有沒有開悟呢?但是可以證明他文熟義熟,他文不熟,講到後面,忘掉前面,寫不出來那一篇小說,完全把這部經的道理,寫到裡面去。他怎麼會文熟義熟呢?受持、讀誦。受持其義才義熟,讀誦其文才文熟,學佛法哪有便宜的事,不用功,你怎麼能得到利益呢?你看那一篇小說,引證了多少故事,要看多少書,才能引證出來?《金剛經》從第二分起的經文,他都引證進去,那不是經文熟、義理熟嗎?所以勸諸位同學,要多研究,把道理研究清楚,還要受持、讀誦《金剛經》,學到哪裡,就修到哪裡,你去奉行受持,釋迦如來說受持、讀誦,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也去受持其義,讀誦其文,經文上都有脈絡,就像我們身上的血管,你講到後面,忘了前面,脈絡不通。釋迦世尊跟須菩提說法都有根據,前面說過的,再跟著說,他不會說到後面,忘掉前面。我們要用功,要把義理研究清楚,再把經文讀熟。你不懂道理,得的是福德,不是功德。你懂得道理,再隨文作觀,所得的利益才是功德。   再看經文,「若復有人,得聞是經」,前面說那個人沒有我等四相,「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那個人是由信心清淨,得來實相般若。恐怕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夠不上,生了退心,釋迦如來就推廣來說,不一定要信心清淨,生了實相這個人,才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只要有信心就可以,他聽到《金剛經》,「不驚、不怖、不畏」,這三句本來是一個意思。「驚」是驚異,「怖」是恐怖,「畏」是畏懼。把它推廣來講,是《金剛經》的三空之理,他聽見我空之理,不驚異;聽見法空之理,不恐怖;聽見空空之理,不畏懼。就是完全相信接受,這個功德我們現在都有,因為我們聽《金剛經》,不管聽多聽少,對於《金剛經》的道理都沒有懷疑,就是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應當知道這個人,是很希有!        己二、徵起轉釋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這和叫你依著《金剛經》的名,奉行受持的道理一樣,「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先消「第一」這個詞,六度波羅蜜,「前五度如盲,般若度如導。」前面五度修行,都像瞎子走路,要有個明眼的導師來引導,才能走到正路上。要是單修前五度,不修般若度,所修的福德,都落於人天福報。你修五度法門,到不了彼岸,因為你修的都變成有漏的福報,必須有般若度引導,才能到達彼岸,所以般若度為第一度。   佛教前五度跟外道相共,但是外道沒有「般若度」。布施,外道也講財施。法施,外道也講外道經,行外道法。持戒,外道也有外道的戒。忍辱,外道也講忍辱。精進,外道也很精進。禪定,外道也打坐。外道也求智慧,但求的是邪知邪見,不是正知正見的般若智慧。這裡讚歎般若波羅蜜,是為不瞭解的人,說有「第一波羅蜜」,實際它當體即空,「即非第一波羅蜜」,按二諦講,它是假有其名。「是名第一波羅蜜」,按三諦講,即空即假,是中道第一波羅蜜。   為什麼這個人聽到《金剛經》,不驚、不怖、不畏呢?因為他已經明白第一波羅蜜的道理,他雖然信心沒有清淨,還沒有生實相,但是他聽了很相信,不驚異、不恐怖、不畏懼,那這個人就有希有的功德了。   以上把「丁二、信解感嘆」這一科講完了。      丁三、類明餘度(分二) 戊一、類明忍度 戊二、總結一切       戊一、類明忍度(分二) 己一、正以類明 己二、引事證釋        己一、正以類明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丁三、類明餘度」,再推廣到餘度。講到忍辱度,分二科。「戊一、類明忍度」,再分二科,「己一、正以類明」,類是比類,說了「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下面比類再說到忍辱度。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修忍辱度也是這樣,按俗諦、假諦說,是有個「忍辱波羅蜜」,「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之境。能忍的心,我能忍,外面有侮辱的境界,有人罵我、打我,或者嫉妒、障礙我,要修忍辱度,我能忍。按真諦、空諦說,「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因為要修六度法門,得三輪體空,裡面沒有能忍之心,外面沒有所忍之境,中間也沒有打我、罵我、辱我的這些事相。「是名忍辱波羅蜜」,即空即假,才合中道第一義諦。        己二、引事證釋(分二) 庚一、詳引近事 庚二、略引遠事         庚一、詳引近事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己二、引事證釋」,引出事實來證明解釋,分二科。「庚一、詳引近事」,釋迦世尊先詳細引證最近的一件事。「庚二、略引遠事」,簡略引證過去很遠的一個事實。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前面一再地說,要遠離一切相,就是要遠離這四相。不遠離四相,忍辱修不來,你修般若度,更不能得到實相般若,釋迦世尊拿自己做證明。像我過去遇見歌利王,歌利王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極惡的王。他割截我的身體,這裡要看《心印疏》引證《大涅槃經》的記載。釋迦世尊在沒有成佛之前,他在修行用功的時候,遇見這位極惡的王。有一天天氣晴朗,百花開放,這位極惡的國王,帶著宮女到山上遊玩,玩了一段時間,這位國王疲乏了,就坐著打盹兒。宮女看見國王睡著了,就各自散開,找玩耍的地方。有人發現山洞裡住一個修行人,大家都跑過去看。這個修行人看見一些年輕女子,穿的衣服很考究,就給他們講開示:「你們不要起貪心,不要認為你們年輕在王宮裡享福,這些都是無常的。」國王醒來發現宮女不見了,心裡很生氣,看見宮女圍著山洞,裡面有一個打坐修行人,年紀很輕,心裡更氣,說:「你是什麼人?怎麼引誘我的女人?」修行人回答:「我沒有貪欲心,怎麼會引誘你的女人?」國王說:「你說你沒有貪欲心,我問你,你證得阿羅漢了嗎?」修行人回答:「我沒有證得阿羅漢。」國王又說:「我看過很多修行人,不食人間煙火,天天在練氣、吃水果,但是遇見貪欲的境界,還是動了貪欲心,你沒有證得阿羅漢,怎敢說你沒有貪欲心呢?」修行人說:「要降伏貪欲心,不能只靠練氣,不食人間煙火。要修無常觀、不淨觀。」國王不聽他的開示,就說:「你輕視、毀謗別人,就是有瞋恨心!」修行人說:「我沒有瞋恨心,也沒有嫉妒心,怎麼毀謗人呢?」國王說:「你沒有瞋恨心,用什麼證明?」修行人說:「我是一個持戒的人,絕對不會打妄語。」國王問:「什麼是戒?」修行人說:「忍辱就是戒。」國王說:「忍辱就是戒,我現在來試驗,看你是否能忍,能忍才證明你是個持戒的人。」國王手裡拿著一把寶劍,唰的一聲,就把修行人的耳朵割掉一個。一看,他面不改色,跟隨國王的大臣勸說:「這是個大菩薩,不可以加害啊!」國王一聽更生氣,說:「你怎麼知道他是個大菩薩?我再試看看!」就把修行人的鼻子割掉,又把他的手腳割掉。這個修行人,他沒有動念頭,四大天王在那裡護法發了脾氣,於是飛沙走石,天地變色!這時國王害怕了,惡人最怕比他惡的人,他以為修行人發了脾氣,就跪下來懺悔說:「我做錯了,你饒了我吧!」修行人告訴國王:「你把我節節支解,我沒有動瞋恨心,證明我見了你的女人,沒有動貪欲心。我現在發願,假若我沒有動一念瞋恨心,手足耳鼻馬上復原。」修行人發願後,手足耳鼻馬上復原,這時國王佩服他是得道的人,要給他磕頭求懺悔,修行人說:「我將來成佛先度你,絕不會動瞋恨,跟你結冤仇,還願意跟你結好緣。」後來釋迦牟尼佛成道,在鹿野苑初度五比丘,第一個度的憍陳如,就是這位極惡的歌利王轉生的。   再看著經文:「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用功,一定要離一切相用功;修忍辱度,一定要離一切相修忍辱度。這個公案就證明:歌利王割截我身體的時候,我沒有我等四相。假若我有我等四相,就會動瞋恨心。         庚二、略引遠事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又念過去」,又憶念過去劫中。「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這「仙人」不是指外道,還是修佛道,因為那時佛沒出世,世間尊稱他叫忍辱仙人。已經有五百世,就是一生一世,轉了五百生,他修忍辱,做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爾所」指上文的「五百世」,於那麼多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但歌利王割截我的身體,我沒有我等四相,在過去五百世,我就沒有這四個相。   前面講「第一波羅蜜」時說要離相,恐怕我們偏到空的一面,其餘的五度沒有說,先說忍辱度,因為忍辱度不能光談空理,你說一切都空,遇見歌利王割截身體,空不空呢?這要腳踏實地用功,所以研究《金剛經》偏到空理一方面,「口中說空,行在有中。」不但誤到自己,講給別人聽,還誤別人。歌利王割截身體,釋迦佛不生心動念,因為他離了我等四相。不但遇見歌利王的時候,沒有我等四相。再推到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時,四相就已離開,這個功夫很早就成就了。   我們把經文研究好要讀熟,文熟義熟,還要用功修行,《金剛經》說的都是高深的道理,諸位要「取法乎上,適得乎中。」同學之間說幾句話意見不合,就鬧意見,遇到歌利王怎麼辦?我們要學佛,小小的逆境現前,多用忍辱行。你說我兩句不好聽的,忍了就沒有事,這樣不鬧意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要三輪體空。有空閒時間,多看註解,研究道理,讀經文,受持其義,哪有功夫抬槓呢?哪一位同學要找你的麻煩,你忍就好了,他是幫助你修行,叫你修忍辱的。沒有人欺侮你、對不起你,你上哪裡修忍辱度呢?有人對不起你,正是你修忍辱的時候。   「丁三、類明餘度」,分二科,「戊一、類明忍度」這一科講完了,現在講「戊二、總結一切」。      戊二、總結一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是故須菩提!」這裡總結,釋迦佛引證自己的公案來做證明,菩薩應離一切相,發無上菩提之心。「菩薩應離一切相」,離我等四相,就是我執四相,法執四相,空執四相,都要遠離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就是發無上菩提之心,發成佛的心。發成佛的心,普度一切眾生,要行布施。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我們凡夫的心,是對境生心。對著心外面的境界,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不應該對著色境生心,也不應該對著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應該生一個無所住心,我們用功不是不生心,生心不許住相,遠離六塵一切相。這裡遠結到第四分:「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那是行布施度。近結到第十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的經心、經眼。「應生無所住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換了文字,義理沒有換。   我們菩提心很難發,發起來,為什麼不可以住?我們發心要行布施,發起來了,為什麼不可以住?因為「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假若你的真心已經走動,變成妄想心,就不是安住真心。第二分你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怎麼安住真心呢?你去行布施,不要住相,生心而無住,無住而生心,這樣就對了。這是總結前文修因無住的道理,我們學《金剛經》,度一切眾生,要去行布施,但是不許住相,這樣子妄心就降伏,真心也安住了。不然,你的真心不能安住,妄心也不能降伏。      丁四、會合前語(分二) 戊一、正與會合 戊二、兼釋伏疑       戊一、正與會合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丁四、會合前語」,會合前面所說的語言,再分二小科。「戊一、正與會合」,與前面所說的道理會合。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以是之故,佛說你是個大乘菩薩,發菩薩心就得行布施,行布施你不要住。所以總結前文,「不應住色布施」,這裡說一句就夠了,因為連聲、香、味、觸、法五塵布施都包含了。       戊二、兼釋伏疑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戊二、兼釋伏疑」,兼帶解釋伏除疑惑。我們行布施,為什麼要不住相呢?這裡解釋:「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你發菩提心,要去利益一切眾生,就得行布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當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因為不行布施,不能利益眾生,要是住了相,也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你去度眾生要發心,解釋第三分時曾說彌勒菩薩的偈頌:「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你要發廣大心、長遠心,你要是住相布施,發心不會廣大,而且不會長遠。因為一住相布施,你對眾生一定起分別,認為這個眾生有善根,應該布施給他;那個眾生善根差,不願意布施給他。而且起憎愛的煩惱,這一個眾生好,愛他;那個眾生不好,討厭他,有的度,有的不度,就不是廣大心了。這樣自己增加困擾,不能令眾生了生死,反過來還跟眾生結生死之緣,情情愛愛,來生來世轉為父母子女、夫妻眷屬。相反的,起了憎惡心,討厭這個人,來生來世跟眾生結冤仇。這些道理並不高深,眼前就可以證明,我們見了這個人,以前沒有見過面,一看見就很歡喜,好像以前見過面。你為什麼見他歡喜呢?因為前生前世結過好緣。可是有的人並不認識,一見面就覺得很討厭他。為什麼討厭他呢?因為前生前世就瞋惡他,跟眾生結增加生死的惡緣。所以一定不能起分別心,要行財布施,普同供養,把他們都當成未來諸佛供養。行法布施時,什麼人來聽,你都講,他聽得多,聽得少,聽得淺,聽得深,是他的事。你平等地講,決不會對這個人少講二句,對那個人多講二句。行無畏布施,救眾生的苦難也是一樣,不能說這個人遭到苦難,他跟你沒有緣,不去救他,《在家菩薩戒本》有這一條:「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惡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這是惡心不看病,在家有家親眷屬,父母兄弟姊妹,出家有師長、師兄弟、徒弟。他有了病,你不看他,還起了惡心,因為你認為這個人討厭,生病活該!這樣是凡夫心,不是菩薩心。菩薩的心應該不住相,要平等布施。你救苦救難不平等,因為你對眾生著了相,起了分別心,可愛的人生病,一定去看他;討厭的人生病,生了惡心不去看他,這樣你還能普度眾生嗎?所以菩薩要行財施、法施、無畏施,不可以住相,才能利益一切眾生。   為什麼要我們去利益一切眾生,又要不住相呢?再看著經文:「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因為一切相,當體即空,如來沒有住這個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眾生相,是一切相的一種,度眾生,眾生當體即空,度的是假相的眾生,你去著相作什麼?那麼假相的眾生,我們何必去度呢?因為眾生不知道自己是假的,我們行法布施,要說明白叫眾生瞭解,眾生是因緣生法,當體就是空的,沒有個眾生,所以你不要起我執,不要起法執,這個道理你不去講,眾生怎麼會知道呢?你是個菩薩,應該先知道,去度眾生,不要著眾生相,因為眾生當體即是空的。      丁五、遮疑助解(分二) 戊一、以語遮疑 戊二、以喻助解       戊一、以語遮疑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丁五、遮疑助解」,遮止疑心,幫助解悟,分二小科。「戊一、以語遮疑」,以如來的語言遮止我們的疑心。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來有這五種語言,遮止你不要生疑惑,哪裡來的疑惑呢?如來要我們度眾生,又說沒有眾生可度;要我們行布施,又要不住相。怎麼一時說有,一時說空呢?佛在這裡告訴我們,如來說到哪裡,我們就相信到哪裡,決定不能起疑惑。「如來是真語者」,真而不妄。「實語者」,實而不虛,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真語實語,絕不是妄言、虛語。「如語者」,如來是過來人,都是他親自證得道理說出來的,他是如所證而說,不會解錯。「不誑語者」,誑是欺騙,如來說人天乘、二乘法,乃至於權教大乘的法,都是引導眾生入實教大乘的法。說《金剛經》,絕不是欺騙眾生的法。「不異語者」,「異」是差別,前後變動。如來一時說有,一時說空,並不是自相矛盾,按真實的道理,應該那樣講。你要相信如來有這五種語言,決定不要生疑惑。   前面第四分說:「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以如來的言教,來安住你的真心,叫你怎樣做,你就怎樣做,叫你發菩提心度眾生,你就發。叫你行布施,不要著相,你就不要著相,這就對了。你沒有開悟之前,得完全起信心,如來的話你不聽,還有誰的話可以相信呢?這是叫我們不要生疑惑。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這一科是以如來的語言來遮止我們的疑惑,因為如來所得的法,既沒有實,也沒有虛。沒有實,遠離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沒有虛,你得發心行布施度眾生,依他所證得的法,如所證而說,沒有實、沒有虛,你說實,錯了!你說虛,還是錯了!       戊二、以喻助解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戊二、以喻助解」,說個譬喻幫助我們解悟。「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為什麼叫我們不要住一切法而行布施?分開來講,不住六塵之法,實際一切法都不要住。因為假若你發了菩薩心,度眾生而行布施,著了布施相。「如人入闇,即無所見。」好像人進入黑暗的房屋,看不見任何東西,所以不能住相,一住相,如來所說的功德,你都得不到。這說得太高深了,事實上拿淺的事實就可以證明,比如你到講堂來找一個人,看到這個人,就把他叫出去,問你:講堂還有什麼人呢?你說:我沒有注意還有什麼人。因為你住那一個人的相,等於進入黑暗屋子裡,什麼都沒有看見。所以你住相,有所見就有所不見。你行布施,怎樣能得無量的福德?前面第四分告訴我們:「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住相,才能得到不可稱量的福德。你一住相,你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它有個數目;你用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那麼多的七寶布施,還是有數目,都不算多。不住相布施,它遍法界,福德等於虛空一樣不可稱量。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你發了菩提心,不住一切法,而去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好像人有眼睛,日光明朗照耀,可以看見種種色相。     丙三、顯示經功(分四) 丁一、分門略顯 丁二、釋義詳示                 丁三、引因較量 丁四、總以結嘆      丁一、分門略顯(分三) 戊一、顯示自持功德 戊二、校量聞經功德                  戊三、況顯兼說功德       戊一、顯示自持功德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丙三、顯示經功」,顯示經的功德,分四科。「丁一、分門略顯」,再分三小科。「戊一、顯示自持功德」,到這一小科就把第十四分講完。   「須菩提!當來之世」,就是指著我們現在末法時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你能受持《金剛經》的義理,讀誦其經文。「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為」字《心印疏》解釋為「得」,如來是得到大智慧的人,如來的心能知道你,如來的眼能見到你。「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你一定能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   我一再勸同學:你要受持其義,讀誦其文,不可以偏到一邊。我們末法時代的佛弟子,隨著前生前世的善根,各有所偏,有的偏於解,有的偏於行,不能得到如來無量無邊的功德。有的佛弟子偏於解,歡喜解釋《金剛經》,叫他每天誦一遍《金剛經》,他不願意。有的佛弟子偏於行,一天到晚誦《金剛經》,不願意研究道理。我們現在是先瞭解道理,依著道理去誦,可以隨文作觀,比不瞭解道理的人得的功德,不可同日而語,你得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因為你能受持其義,讀誦其文。你最初不熟,念一遍《金剛經》,要二十分鐘,或十五分鐘,念熟了,就我的經驗,十二分鐘剛好念一遍,再快不能隨文作觀。難道你一天抽不出來,十二分鐘嗎?你每天念一遍,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自利的功德,第十四分到這裡講完。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戊二、校量聞經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戊二、校量聞經功德」,你能聞到這部經,信心不逆,功德超過無量數以身命布施的功德。   前面所說較量的譬喻,一個比一個高深。第八分「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第十一分「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都是用七寶布施的福德,來跟持經的福德比較。第十三分說布施恆河沙數的身命,還是不如持《金剛經》的福德多,第十五分這裡進一步說明。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日」是白天,把它分成三分: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初日分」,是早半天,須菩提!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半天,以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   「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半天,再以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下半天,也用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不是布施一天,每一天都布施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多長的時間呢?「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布施了無量百千萬億劫,都是以身命做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假若另外有一個人,聞到這部《金剛經》,「信心不逆」,很順從地信仰,不起違逆之心,佛講到哪裡,信到哪裡,對於《金剛經》不起疑惑。「其福勝彼」,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勝過每天以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百千萬億劫那個人的福德。       戊三、況顯兼說功德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戊三、況顯兼說功德」,何況能書寫、受持、讀誦,還能為他人解說,具有兼說的功德。   《法華經法師品》說有五種法師:一、受持法師,憶持其義而不忘者。二、讀經法師,正心端坐,目睹經文,口宣句讀者。三、誦經法師,習讀既熟,不對經文,自然能誦者。四、解說法師,解說經義,弘法利人者。五、書寫法師,書寫(印刷)經文,而廣為流布於世者。   書寫是流通經典的法師,現在來說,就是發心印《金剛經》送人。現在有影印機,你拿個經本,不要刻板、排板,去影印很快。書寫也是一種修行,如果你字寫得很好,寫成藝術品有價值,那麼你不妨去寫。因為人家看見你的字,生了歡喜心,專度愛好書法的眾生,他本來不愛看《金剛經》,看你寫得很藝術就喜歡看。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何況能書寫全卷《金剛經》,受持、讀誦、為他人解說全卷《金剛經》,那你的福德還可思議嗎?      丁二、釋義詳示(分四) 戊一、約教理顯德 戊二、約行果顯德                  戊三、約依處顯德 戊四、約功用顯德       戊一、約教理顯德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丁二、釋義詳示」,分四小科:「戊一、約教理顯德」、「戊二、約行果顯德」,佛說的法不出: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種法寶。經是教法,裡面有無量的義理,是理法。依著義理來修行,是行法。結果有所證得,是果法。   怎麼聽到《金剛經》,信心不逆,就能得到這麼多功德?怎麼「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功德更不可思議?「以要言之」,不廣說,就最要緊的道理說一說。「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金剛經》具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量無邊的功德。這都是一些大數目的名詞,是加重語氣,總而言之,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戊二、約行果顯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金剛經》為什麼有這麼不可思議的功德呢?因為如來說法,是應機說法。「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如來說的《金剛經》,沒有兩樣,弟子發心不同,解的道理就不同。發大乘心的人,聽到佛說說淺的道理;發最上乘心的人,聽到佛說說深的的道理。你發大乘心,是大乘的弟子;你發最上乘心,是最上乘的弟子。《金剛經》屬於大乘,怎麼有個「最上乘」呢?「大乘」跟「最上乘」是對著講,「大乘」是權教大乘,「最上乘」是實教大乘。有的《金剛經》註解,把這兩句解釋成一個道理,認為大乘就是最上乘,只是如來加重口氣,這種人沒有學《天台四教儀》、《賢首五教儀》的教義,所以這兩個名詞弄不明白。「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既然有兩句「發」,絕不是加重口氣,是真正有這兩種人,「大乘者」是權教大乘,就是始教般若空宗。「最上乘」,是實教大乘,有終教、頓教、圓教。因為《金剛經》通於終教,不完全講二諦的道理,也有中諦的道理,所以解釋三連句,解釋到二諦的道理,是為大乘弟子說的;解釋到三諦中道第一義諦的道理,是為終教說的。還有個頓教,比終教更高一層。所以《金剛經》最高深的道理講到頓教,我們中國禪宗的祖師,從四祖到五祖,五祖到六祖,都用《金剛經》印心,因為它合乎中國頓教禪宗。但是《新眼疏》說,《金剛經》「密通圓教」,表面上沒有說圓教的道理,但是隱含著通於圓教的道理,所以解釋三連句的時候,單解釋二諦不夠。   這裡再較量功德,勸導我們,要我們發大乘心、發最上乘心,「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前面的經文是「書寫、受持、讀誦」,這裡把「書寫」含在受持、讀誦裡面,「受持、讀誦」,是自利。前面經文是「為人解說」,這裡是「廣為人說」,注意「廣」字,你一定要多跟別人說,盡你的力量去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如來的心會知道你這個人,如來的眼會見到你這個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這麼多的功德都能成就。   「如是人等」,指凡是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的人。「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荷擔」,在背上背起來,叫「荷」。在肩上擔起來,叫「擔」。如來的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法。你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就是荷擔如來家業的人,   按世間法比喻,你是好兒子,父親所遺留的家業,你能負擔起來。如來出世,就為弘法利生,我們是佛弟子,利生是我們的事業,弘法是我們的家務。你發心弘法,一定要發心弘揚《金剛經》。不弘揚,在世間法,你不是好兒子,父親一輩子的家當交給你,結果你看不住,不能發揚光大。不弘揚,在出世間法,你不是佛的好弟子,所以我們都應該負責任,荷擔如來的家業,荷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法。   「何以故?」為什麼這個人是荷擔如來大乘家業的人呢?「須菩提!若樂(要)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因為好樂小法的人,著了我等四相,有我執四相、法執四相、空執四相三種。小乘人聲聞、緣覺,把我執四相空掉,沒有空法執四相。你叫他去度眾生,弘揚佛法,他不發心。「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你叫他聽,他不歡喜聽。前面說聞此經典,深信不疑,要有大乘善根,《法華經》上有明文,釋迦如來要開講《法華經》,還沒有講,有五千個阿羅漢退席不聽。他們說:我們所作皆辦,具諸佛法,還聽啥!都走了。不能聞此經典,怎麼能受持、讀誦呢?自己不能受持、讀誦,怎麼能為別人解說呢?所以好樂小法的人,對於《金剛經》,既不能受持,也不能為人解說。證明前面:「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得的福德,不可思議!他就是荷擔如來大乘家業的好弟子,因為好樂小法者,做不到這些。下面再說《金剛經》所在之處。       戊三、約依處顯德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戊三、約依處顯德」,就供養《金剛經》的處所,彰顯它的功德。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隨便什麼處所,只要有《金剛經》所在的處所。「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供養。應當知道,《金剛經》所在之處,就是如來的塔在的地方。「皆應恭敬」,都應該恭敬供養。怎麼供養呢?你要發恭敬心,意業要恭敬。「作禮」,身業五體投地,要頂禮這個地方。「圍繞」,再圍繞這個地方。還要獻供養,「以諸華、香,而散其處。」要燒香、獻花,這一段是跟著第十二分「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來的,到此為止,第十五分講完了。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戊四、約功用顯德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戊四、約功用顯德」,就功用來彰顯它的功德。「復次,須菩提!」重復次第,再叫一聲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能受持、讀誦《金剛經》,都叫善男子、善女人。「若為人輕賤」,「輕」者不重,「賤」者不尊,《金剛經》所含的道理高深,功德無量,你受持《金剛經》,應該受人尊重,不但沒有受到別人尊重,反而遭遇很多不順心的境界。你受持《金剛經》,別人就嫉妒你、障礙你,說一些不好聽的話,破口罵你,用種種惡事來欺侮你。比如你在這個道場念《金剛經》,碰到一個有勢力的人,把你趕出道場,用強迫的勢力欺侮你,或者用木杖打你,這就是逆境現前,你不要退心。   前文說:你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得的功德無量,這裡怎麼說不能受到別人尊重,反而受人輕賤呢?釋迦佛給我們解釋這個疑惑:「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造了惡業,叫做「罪業」,這個「業」,三界以外叫無為業,三界以內叫有為業,三界以外的無為業不說,單說三界以內的有為業,又分為三種:善業、惡業、不動業。上二界修四禪八定的業,叫不動業。欲界裡有善業、惡業。善業是福業,前面七寶布施、身命布施,都是造的善業。這裡講的「罪業」是惡業,這個人前世造了罪業,依著罪業之因,他應該墮三惡道,今生今世怎麼轉人,還能念《金剛經》呢?因為我們凡夫造善業、惡業,不純淨,造善業的時候,夾雜著惡業;造惡業的時候,也夾雜著善業。凡夫的妄想心,是對著外面的境界生起的。遇到惡的境界,動了惡心,就發動身口,造惡業。遇見善的境界,就發動身口,造善業。這個人因為罪業的因,還沒有成熟,他造的轉人的善業成熟,就先轉為人。他造為人的善業時,還種了佛法的種子,也發生現行,所以才能遇到《金剛經》,而且能發心受持、讀誦。   《金剛經》有不可思議的功用,給他消罪業,這個人前生前世造的罪業,再一生就要成熟,就是果報盡了,應該墮到三惡道。這個人好不容易有善根,發了善心,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受到人的「輕賤」,包括嫉妒障礙,甚至欺負、壓迫、打罵,受這些輕的果報,把重報的苦果轉掉了,叫做「重罪輕報」,顯示《金剛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把罪業消掉,不受三惡道的果報,反過來還會得好的果報。「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來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將來一定可以成佛。這就是說,這個人輕賤你,一、他把你三惡道的罪業消滅了。二、你可以先得到菩提法,再得到菩提果,這個人不是幫了你大忙嗎?在佛教裡講,他是逆境的善知識,就像提婆達多,處處嫉妒障礙釋迦佛,種種欺侮,甚至出佛身血,想把釋迦佛打死,《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釋迦佛為他授成佛之記,佛說:提婆達多是我逆境的善知識。   懂得這個道理,你「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就能消罪業。你再進一步受持、讀誦,為他人解說,還能增加無為之福,將來一定能成佛。釋迦牟尼佛說,我們現在當苦惱的凡夫,遇見種種不順心的事情,你能死心塌地相信,去受持、讀誦《金剛經》,發心講《金剛經》,慢慢都會轉過來,遇見不順心的境界現前,不要生心動念:「我天天念《金剛經》,怎麼沒有感應?怎麼還要受人家的嫉妒障礙呢?」有感應,它都是來給你消業的,要把《金剛經》第十六分這段道理用上。   下面釋迦牟尼佛會拿他自己舉例,道源先拿我自己舉例,讓諸位同學相信。我是有點智慧,可是卻沒有一點福報,可能前生前世是個講經法師,今生今世當法師,執著這一點智慧,不曉得培福,所以一點福報也沒有。幸好碰到我的善知識慈舟大師,要糾正我錯誤的知見,叫我培福。在我要閉關的時候,他跟我辯論,我沒有接受他的意見,還是依著我的知見,要求智慧,我打算看三年《大藏經》,先看《大般若經》,結果《大般若經》少了二百卷不能看。想研究《俱舍論》,《俱舍論》是小乘的智慧經,又叫「聰明論」,還沒有研究三分之一,得了吐血病,差點死了。吐血病治好了以後,不能看經,一研究註解,頭就疼!我忽然領悟到慈舟大師,為什麼到關房來看我?可能他就是現代的活菩薩,看見我還有一點善根,來加被我的。沒有福報,求不到智慧,這是我覺悟出來的。求智慧你要看經,還是要有福報,沒有福報,經不讓你看;你研究教理,沒有福報,不能研究。從那時起,我就反過來求福,要求懺罪,我閉的關房,原來叫「閱藏關」,就改成「拜佛念佛關」。從關房出來以後,不知福報有沒有增加?身體倒好了一點。   再拿我作例證,我二十幾歲時,天天病奄奄,要死不活,求三寶加被,讓我活到三十歲,我就滿足了。到了三十歲沒有死,才去閉關,到現在能活到八十歲,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怎麼會活到這麼大的歲數呢?因為受持、讀誦《金剛經》,講說《金剛經》的功德,把罪業給消了。福報我一點也沒有,在大陸上辦佛學院,我只負責教務,經濟方面,我沒有力量負責任,因為我一點福也沒有。講經人家請我,我就講;辦佛學院人家請我,我就去辦,我沒有錢可花,因為我沒有福報,錢離我很遠,所以我一點點福都不敢捨掉,要惜福、培福,培到現在。在大陸上講《金剛經》,算不出來講了多少遍,到臺灣來,可能講過十二遍,連這一遍就十三遍了。那麼現在是不是有點福報呢?這一回辦佛學院,經濟的責任都由我負擔,不光供養法,還供養同學飲食,不是證明現在有好結果嗎?我在大陸的時候,成天沒有一個錢,一個同學來,叫我供養他吃飯,我也供養不起。我連逃難到臺灣來,也是講《金剛經》的功德,要逃難到臺灣,買一張機票要四兩黃金,我一個錢都沒有,有一個信徒,他幫我買機票,我就來了,這不是不可思議的事嗎?講這些話,不是吹噓我的功德,我不敢貢高我慢,是要堅定諸位同學的信心,不管你遇見什麼逆境,不要退心,你念《金剛經》,每天念一遍,照樣念下去,你研究《金剛經》的道理,盡量去研究,將來有機會講,盡量講,廣為人說。我在臺灣就講了十三遍,有緣就講,這叫廣說。遇見逆境現前,當作給你消罪業的,這是一段解釋疑惑的最好經文。      丁三、引因較量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丁三、引因較量」,引釋迦牟尼佛因位之中的行門,來跟受持《金剛經》的人較量功德。再看著經文,「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釋迦牟尼佛回憶過去無量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於然燈佛前」,在然燈佛以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那由他(ㄊㄨㄛ)」翻成中國話,叫做「億」,遇到八百四千萬億億這麼多佛。「悉皆供養」,他遇到佛,就香、花、衣服、飲食,種種供養。「承事」,給佛做事,給佛當侍者,佛的房間、講堂,天天去打掃,給佛洗衣服。「無空過者」,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沒有一尊佛空過,每一尊佛出世,他就去供養、承事。   接著要較量受持《金剛經》這個人所得的功德,「若復有人」,要注意:這個人是什麼時候的人?「於後末世」,於後來到了末法時代,乃至於推到法運一萬二千年最後五百年。這個人生在末法時代,是業障深重的人。「能受持、讀誦此經」,他有善根,能受持、讀誦《金剛經》,還沒有為他人說,這裡單說自利,他得了多少功德呢?「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我供養諸佛所得的功德,跟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較量,我的一百分,趕不上他的一分,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功德多,我供養承事諸佛的功德少。有的人講《金剛經》,尊重佛的心太重了,認為供養承事諸佛的功德多,把經的意思完全講反了。「千萬億分」,千分、萬分、億分,也趕不上他的一分。「乃至算數、譬喻」,乃至於世間所有的算數,沒有辦法算,用世間法來譬喻,也譬喻不來。「所不能及」,都趕不上受持、讀誦《金剛經》那個人的功德。你就知道,受持、讀誦《金剛經》,有多大的功德,不但超過善男子、善女人用七寶布施、用身命布施的功德,連釋迦佛的因行,供養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的功德,都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不及一。      丁四、總以結歎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丁四、總以結歎」,這是結詞,總結加以讚歎。「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前面說「於後末世」,這裡又說「於後末世」,就是應我們末法時代眾生的機,叫我們聽的。發心受持、讀誦《金剛經》,所得的功德我還沒有完全說出來,要是我完全說出來,有人聽到,心就狂亂,就是要發精神病,因為他不相信受持、讀誦《金剛經》,會有這麼多的功德。「狐疑」是疑而不信,為什麼叫狐疑?因為狐狸是多疑的牲畜。古時有一個公案,叫「狐狸不能過冰河」,河結了冰,人和其他畜生,都可以走過去,但是狐狸過不去,因為牠多疑,走到河邊看到結冰:「唉呀!我要是走到中間,冰破了,不是要淹死嗎?」牠就回來了,回來了還是想過河,又回去。但是走到河邊,還是不敢過,又走回來了,就這樣走來走去,結果沒有過冰河。這就是多疑不能成事,疑跟信是對立的,疑則不信,信則不疑,他多疑就不信,你跟他說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多,是叫他增加信心,他不信,起了疑,反過來要謗佛、謗法,說佛在打妄語騙人。   把道理總結起來:「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這裡叫須菩提,也是叫我們聽,你應該知道《金剛經》的義理不可心思、不可言議。《金剛經》的義理多麼高、多麼深呢?你心裡想,想不到,叫不可心思;你嘴裡講不出來,叫不可言議,有不可思議的義理。它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所以你受持、讀誦《金剛經》,將來得的果報,也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議。你相信這結詞,不要生疑惑,佛說到哪裡,你信到哪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你照著修就對了。   講到這裡,《金剛經》的正宗分第二大科,「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講完了。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分二) 丙一、當機重問降住                   丙二、如來原問發明     丙一、當機重問降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屬於正宗分第三大科,「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究竟」是完全的意思,完全降伏妄想心,完全安住真心,然後要起修。前面你解悟的是理,事實上你是凡夫,還得起修,這叫依悟起修,依著你所悟的道理,再去修行。怎樣修行呢?全修在性,所修行都在佛性上,這樣用功修行,才是真實的修行。說個譬喻,前面是看地圖,你要到哪裡去,先把地圖看清楚,再開步走,就不會走錯路,也不會中途停下來,一定會到達終點。我們中國頓教禪宗,有所謂三關:一、破本參,二、破重關,三、末後牢關。破本參,是解悟,開悟到佛的本性,悟到本來面目,就是我本來具有的佛性,佛性什麼樣子,我開了悟明白,以後腳踏實地修行,才能透過第二關、第三關。我們現在不求開悟,先要修行,叫盲修瞎練,眼睛沒有開,就要練功夫,瞎練一氣,走錯路,練到外道,還不曉得。走到中途站,以為到達目的地,得少為足,修行用功得點利益,以為已經成佛,不要再修了。   前面從第二分到第八分,先叫我們依文解義,要生起信心。從第九分到第十六分,要我們開解,深解義趣。從十七分起要起修,悟的是理,依著理還要修行,修到二十四分為止,再下面就講證果了。所以我們遇到通理大師,得到他的光明不少,這次依《新眼疏》的分科清清楚楚,再不會籠統地講了。到了第十七分,講的是要修行,但不是普通的修行,是深解義趣開悟以後的修行。   「丙一、當機重問降住」,「當機」,是須菩提尊者。「重問」,前面第二分問過了,到了第十七分再問,叫重問。問的還是兩個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怎樣降伏其妄心?怎樣安住其真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第十七分,須菩提再出來仰白世尊:「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問題跟前面第二分一樣,深淺不同。這個善男子、善女人跟前面不同,前面是博地凡夫初發之心,現在是開過悟,深解義趣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心也跟前面深淺不同,前面是初學發心,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這裡是開悟以後,發要修行、證果的心。所以這段經文「發」字比前面的深,「善」字也比前面的深。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文字跟前面一樣,義理不同。因為悟了理,真心還是不能安住,事相上你要去修行用功。要是真心完全安住,何必修行呢?需要修行就是真心還不能完全安住,要求安住真心的方法。真心為什麼不能安住?因為有妄心打閒岔,所以要請世尊開示降伏妄心的方法。這是最細的妄心,悟了理,心還會生心動念,要怎樣把它降伏住?前面問的跟這個問題一樣,前面世尊答覆,先要遣除心外的境界相。第十七分起,世尊答覆,要去除心內的執著相。因為你生心動念,就有能有所,一個能執著,一個所執著,所執著的是外面境界相。所以一再開導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心外的境界,是你所執著的,把所執著的外面的境界相空掉,心裡面還有能執著內心的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個所執著的相空掉,內裡面還有能執著的知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還是個妄想心,所以要降伏這個妄想心。     丙二、如來原問發明(分三) 丁一、降心離相 丁二、住心無住                   丁三、校量持福      丁一、降心離相(分二) 戊一、略明 戊二、詳示       戊一、略明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丙二、如來原問發明」,世尊照須菩提原來所問的,發明降心住心的道理。分三科,「丁一、降心離相」,推廣開來,解釋降心離相的道理,分二小科,「戊一、略明」。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簡略說明善男子、善女人,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怎樣能安住真心?怎樣能降伏妄心?先答覆他降伏妄心,要離相。發菩提心的這個人,要生一個無所住的心。你發菩提心,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度一切眾生,還是依著發的菩提心來度,但是度眾生,要離相。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我應當度一切眾生。下面告訴你要離相,前面第三分講過,「滅度」是涅槃,把一切眾生都度到無餘涅槃。「滅度一切眾生已」,把一切眾生都度盡了,換一句話說,把一切眾生都度成佛。「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而沒有一個眾生實實在在得滅度。這一句文字跟第三分「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翻譯不一樣。「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空「眾生相」,眾生相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哪有一個眾生,為你所滅度呢?是注重所滅度的眾生相。這裡「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沒有一個眾生為我所滅度,是空「內心之相」。你不要心裡記掛,這個眾生是你滅度的,實實在在沒有一個眾生,是你所滅度的,眾生相空,哪一個眾生是你滅度的呢?把內心的相也空掉了。   「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是個菩薩,不是凡夫,尤其到了下卷,已經開過悟的菩薩,更不是凡夫,你要是還存著我等四相,我為能度者,眾生是所度者,能度者是我相,所度者是人相,能所差別是眾生相,再執著不捨是壽者相,這完全是凡夫的境界。假若你還有這四個相在,就不叫菩薩,叫做凡夫了。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你要是有我等四相,生心動念,執著你是個菩薩,偏偏你不是個菩薩,因為你執著有個度眾生的心,執著你發了菩提心。你不曉得一切法皆空,菩提法也是空的,實實在在沒有一個法,叫你去發菩提心,這個能發的心也是空的,根本沒有菩提心好發,你為什麼還執著有個眾生好度呢?所以說你要是當真實的菩薩,應該我也空、法也空。第十七分結詞就結到這裡,你不能內心還有一個知見,說我是度眾生的菩薩,我是發菩提心的人,根本菩提法也是空的,沒有發心的人,怎麼有眾生可度呢?       戊二、詳示(分四) 己一、得記離相 己二、感報離相                 己三、修因離相 己四、知見離相        己一、得記離相(分四) 庚一、問答略明 庚二、印證詳釋                    庚三、徵起轉釋 庚四、結示中道         庚一、問答略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戊二、詳示」,詳細開示,分四科。「己一、得記離相」,得記成佛,要離得記的相。再分四科。「庚一、問答略明」,一問一答,簡略說明得記離相。這部經你不聽,永遠不會懂,聽多了,道理越聽越熟,降伏妄想心要離相,前面是略明離所度的眾生相,能度眾生的心相也要離開。還有得記要離相,授成佛之記的相也要離開,前面第十分已經問過了,這裡再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在你心裡以為如何呢?「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我如來在然燈佛的所在,授成佛之記,有個大菩提法叫我得到嗎?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沒有得到。「如我解佛所說義」,如我須菩提解悟到第十分所說的:「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解悟到第十七分佛最近說的義理,「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決定沒有法得到。   這個問題在第十分就有問有答,但是和這裡深淺不同。前面問答的是沒有所得的菩提法,分個能、分個所,所得的菩提法,還是心外之相,這裡是沒有能得的心相,連能得之心也是空的。須菩提解悟到佛說的,連發菩提心的人都是空的,哪還有菩提法所得呢?連能得的人都空了,哪裡還有所得的法呢?這叫一切法空,須菩提悟到甚深的地方,連能得的心相都是空的,比前面又進一步,前面是空所得的菩提法,這裡是空能得的心相。能得的心相是空的,發菩提心的人也是空的,哪還有所得的菩提法呢?所以實實在在佛在然燈佛面前,沒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庚二、印證詳釋(分二) 辛一、印證 辛二、詳釋          辛一、印證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庚二、印證詳釋」,先印證須菩提說得對,再詳細解釋,分二科。「辛一、印證」,先印證須菩提說得對!   「佛言:如是如是!」佛就跟須菩提印證,重複說「如是」,是加重語氣,決定不錯,你說得對!你說得對!「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印證好了,佛何必把須菩提說的話,重複一次,是為了叫我們聽的。如來在然燈佛面前授記,確確實實有個記可授,確確實實有個菩提法可得,只是不許著相,一著相就不對。我們明白到這裡,還是沒有徹底,心裡還存了個菩提法可得。須菩提尊者聽到佛最近講的,連發菩提心的人都是空的,哪有所得的法?實實在在沒有法可得。須菩提尊者徹底開悟了,釋迦佛恐怕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沒有悟到這裡,所以把須菩提說的話,再印證一下,你不能執著還有個所得,這樣你心裡面不是有個相嗎?所以佛再印證,實實在在沒有個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一切法都是從因緣生,菩提法也是從因緣生,從因緣生的法不是空的嗎?哪有個實實在在的菩提法呢?叫我們徹底把它空得乾乾淨淨。          辛二、詳釋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辛二、詳釋」,詳細解釋。「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須菩提!假若有個菩提法可得,然燈佛就不與我授記了。下面是然燈佛跟釋迦佛授記的話:「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是我們本師的德號,翻成中國話叫「能仁寂默」。「能仁」,仁是慈悲,能慈悲一切眾生。佛不是二乘人,他要度一切眾生,要能慈悲一切眾生。但是佛不是凡夫,他決不著相。二乘人破了我執,不著我的相;菩薩破了法執,不著法的相,佛怎麼能著相呢?「能仁」,是如來的悲心。「寂默」,不著相、離相,是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德號,是悲智雙運,要度一切眾生得有一部大車,大車有兩個輪子,一個叫悲輪,一個叫智輪,要兩個輪子一起轉,才能度眾生。要是只轉一輪,度不了眾生。偏於悲心是凡夫,凡夫有悲心,沒有智慧,要去度眾生,處處著相,度不了眾生。偏於智慧是二乘人,二乘人有智慧,沒有悲心,自己了生死出三界,眾生受苦他不管,也度不了眾生。必須悲智雙運,才能普度一切眾生,為什麼大乘經難懂呢?因為一時說有,一時說空。說有,屬於悲心,眾生在苦海裡受苦,你不去度眾生怎麼行呢?但是度眾生,你一著相變成凡夫,所以要觀空,啟發智慧,悲智雙運,這一部大乘車,才能運載一切眾生,由生死道走到涅槃寶所。實際釋迦牟尼是空有不二的德號,包括三藏十二部的道理。能仁是有,寂默是空,它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空有不二,才合乎中道。能慈悲一切眾生,屬於有,但是如來的有,跟凡夫不同,如來的有叫妙有;如來的空是真空,不是斷滅空。妙有不有,即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空有一如,所以德號叫能仁寂默,懂得能仁、寂默這兩個名詞,以此類推,三藏十二部的道理,都能解釋得圓融無礙。   釋迦佛要是著了發菩提心的相,然燈佛當時就不會給他授記,不會講:「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汝」指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是善慧菩薩。「汝於來世」,說得長遠還有一大阿僧祇劫成佛,說得超近還有九十一劫成佛。為什麼說的不一樣呢?因為眾生見的不一樣,有的地方說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二大阿僧祇劫修滿,遇見然燈佛授記,成佛還有一大阿僧祇劫。但是有的眾生是頓超的,就說如來這時候授記,九十一劫以後就成佛了。   再看著經文:「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字作「因」字講,因為當時,實實在在沒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個時候,不但我空,法也空,沒有能所分別,沒有能得之心,沒有所得之法。這是釋迦佛說自己的功行,到了授記那時候,心空境寂,內心是空的,沒有能得之心;外面的境界寂滅,沒有所得之法。沒有能得,沒有所得。「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以是之故,然燈佛才給我授記,「作是言」,才這樣說:「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因為釋迦佛授成佛之記,是八地菩薩位,用功要用到俱生的法執不起。他深解義趣,就能證到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是大徹大悟的菩薩位,跟小乘證初果位意思一樣,深淺不同。小乘證得初果,分別我執不起,所以叫做小乘聖人。大乘菩薩是分別所起的我法二執,要一起斷除,統統把它空掉,證得初地菩薩,叫做大乘聖人。由初地菩薩以後,要斷俱生的我法二執,斷到八地,已經到達無功用位,這個時候,他不要用功,自然往前精進,才有資格授成佛之記,所以裡面沒有能得的心,外面沒有所得的法,能所分別不起,不但分別的法執沒有,連俱生的法執也不起,這樣才能授成佛之記。         庚三、徵起轉顯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庚三、徵起轉顯」,徵問起來轉而顯明解釋,決定沒有能得的心,也沒有所得的法。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一句是解釋法身如來,「諸法」是一切法,一切法的法相是因緣生的,有生、住、異、滅四相的變遷,但是因緣生法沒有本體自性,一切法的本體自性是真如,真如是真而不虛妄,如而不變異的理體。一切法都依著真如隨緣生出來,所以真如是一切法的本體。   真如有二種義理:一種是隨緣義,一種是不變義。真如不變能隨緣,隨緣它又不變。真如的本體不變,它能隨緣生起來一切差別法相。一切法相,千差萬別,生住異滅,但是真如的本體不變動。拿黃金跟莊嚴器具作比方,黃金的本體不變,但能隨緣生起來一切莊嚴器具,你歡喜造一個金戒指,就造一個金戒指的相;你歡喜造一條金項鍊,就造一條金項鍊的相;你歡喜做成金鐲子,就變成金鐲子的相,這是隨緣生一切差別相。但相是隨緣生出來的,有生住異滅,黃金的本體不變。一切法的本體是真如,跟莊嚴器具的黃金一樣,這個道理就容易懂了。   「如來」,是法身如來,就是真如理體,真如理體就在一切法上,就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有個隨緣的本體,雖然隨緣生出來一切法,但是有個不變動的本體,那就是真如,這叫做法身如來。法身如來是由真如而來,故名如來,他證得法身是由真如來的,所以它是來而不來,來無來相。你證得法身,法身沒有來、沒有去,說有來,是由真如而來。你成佛,證得如來的法身,就是證得真如的本體。這就是《楞嚴經》講的:「即一切法,離一切相。」離一切相,就即一切法。如來的法身,遍一切處,遍到一切法上。但是你一執著法相,法身顯不出來;你把法相觀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見如來,就見到法身如來。   這是轉徵起來,再加以解釋,釋迦如來授了成佛之記,怎麼沒有能得之心,也沒有所得之法呢?因為授了成佛之記,一定要證得法身如來,法身如來是真而不虛妄,如而不變異的真如理體。在真如理體上,哪有能所?哪有能得、所得呢?   再看著經文:「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轉過來,再解釋一遍,凡夫不知道說這話,二乘人還不知道是怎麼成佛的?這是權教大乘的菩薩說的,他學大乘法,但是著相,他說如來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是沒有得到,怎麼能授成佛之記呢?其實這個道理也是佛說的,因為對權教菩薩的根機,只能說有所得,他有希望心,才去求菩提法。可是現在要講最上乘法,須菩提!實實在在沒有個法可得。這一句話在第七分、第十分、第十七分各講一遍,為什麼一再解釋呢?因為釋迦佛悲心懇切,要我們學大乘法,要學實教最上乘法。你心裡切不可以存一點點疑惑之念,究竟有所得?究竟無所得?心裡一疑惑,你還是沒有瞭解透徹,實實在在沒有個法可得。說了再說,要你死盡偷心,偷心就是偷人家財物的心,貪圖有個菩提法可得,還不是貪心嗎?這跟偷人家財物的心一樣,偷心死不盡,就是「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你心裡永遠不能空,境也不能寂,所以一定要實實在在沒有個法可得,才能授成佛之記。你心裡有偷心,就有能有所,永遠不會授成佛之記。因為有能有所,就是分別心,怎麼有資格成佛呢?凡夫就是個分別心。二乘人空了一半,我空了,法不空,還是個分別心。他為什麼法不空呢?還是有法執的分別,所以你學菩薩道,有能所分別,永遠不會授成佛之記。佛的慈悲心重,所以說了再說,下面就結示起來。         庚四、結示中道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佛恐怕末法時代的眾生不明白,所以再解釋,釋迦如來有所得,為什麼說無所得呢?因為他所得的菩提法,於菩提法中無實無虛。他所得的菩提法,是平等真如之理,這個平等之理,你不能說它實實在在有,也不能說它實實在在無。你說有,它就實了;你說無,它就虛了,這個平等之理就不平等了。   「無實無虛」這一句,就是《心經》上:「不增不減」那一句經文。《心經》上說:「是諸法空相,不增不減。」就是真如平等之理,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等你成了佛,真如平等之理,沒有增加一部分。在凡夫份上,它沒有減少一部分。因為如果減少了,真如是可壞之法,我們永遠不會成佛。我們雖然流轉生死,此道來彼道去,受苦無窮,我們的真如理體,從來沒有減少過一點,因為它不變動。所以叫「在聖不增」,在聖位上沒有增加一部份;「在凡不減」,在凡位上沒有減少一部份。真如的理體,是「無實無虛」。為什麼沒有增加一點點?因為它「無實」,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說凡夫法,一切生滅有為之法,都是虛妄的,化身的三十二相好,也是虛妄的;報身的無量相好,還是虛妄的。因為真如理體上,沒有個實實在在的法。為什麼沒有減少一點點?因為它「無虛」。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沒有了叫虛,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它不是落於斷滅。這裡是要我們徹底開悟,你能夠悟到一切法,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透過虛妄的假相,你才能悟到真如的理體。悟到真如理體,那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心印疏》引證:「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你看見青青的竹子,那就是真如理體;你看見開得很茂盛的黃花,那就是實相般若。換句話說,你要是不能透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你所說的佛法,也不是佛法。一般眾生沒有聞到大乘法,他不知道發菩提心?有的人聞到大乘法,甚至出家多年,還是沒有真實發心要成佛。你發心要成佛,這很難得!但是你一著了相,你發的不是菩提心,求的不是佛道,都是分別妄想,怎麼是菩提?是佛呢?所以你要是不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你學的佛法,也不是佛法。你要是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又不落於斷滅,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你成佛快了,因為你見的如來,是法身如來,法身如來在哪裡?一切法都是真如理體,一切法都是如來的法身,這叫一切法皆是佛法。你看見青青的翠竹,是佛法;你看見鬱鬱的黃花,也是佛法。像蘇東坡開悟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他住在山裡面,夜裡打坐,聽見溪水嘩啦嘩啦地流,他忽然間開悟,悟到溪水的聲音,無非是如來說法的廣長舌相。早晨起來,看見青翠的山色,就是如來的清淨法身,這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既然「無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無虛」,一切法皆是佛法,為什麼如來得的菩提法,實實在在無所得?因為有所得,就有實實在在菩提法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有所得呢?但不是落於斷滅,落於虛無。你悟到一切法無所得,法空了,反過身來,一切法都是佛法。因為你悟的法空,不是斷滅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一切法都變成妙有了。不是凡夫起我執的一切法,也不是二乘起法執的一切法,是透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轉過身來悟到一切法都是佛法。再講到《華嚴經》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實相,也就是真如,真如遍一切處,《華嚴經》上講,一切法皆是佛法,乃至於大小便、淫舍、酒樓,都是佛法。淫舍,是酒家女住的地方。酒樓,是喝酒的地方,都是道場,那是悟到一切法皆是佛法的道理。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這在《金剛經》上叫三連句,「所言一切法者」,一切法,什麼法都有,凡夫法也有,聖人法也有。要是沒有凡夫法,何必去轉凡成聖呢?要是沒有聖人法,成什麼聖人呢?所以一切法都有,佛有授記,有所得。怎麼又說無所得呢?「即非一切法」,因為一切法皆從因緣所生,緣生無自性,一切法本來皆空。「是故名一切法」,這就是即空即有,中道第一義諦。   講到這裡,「己一、得記離相」這一科講完了,在修行用功上,降伏妄心要離相,得記要離相。        己二、感報離相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己二、感報離相」,感得的果報要離相。佛成了佛,感得的果報,是世間最高大的報身佛相,佛三祇修因,百劫種相好,如是因,感得如是果報,但是你不能執著報身佛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裡有報身佛相可得呢?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佛說到這裡,須菩提沒有等佛說完就接著說,「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為什麼沒有等世尊說完就搶著說呢?因為前面第十分世尊說:「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意思是說,報身有個數目,不叫大身,佛說的無相之身法身,才是名大身。所以須菩提就接著解釋,佛說的人身長大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裡有大身之相?報身佛的相,是應地上菩薩示現的,等到成佛,證得法身,沒有兩個身相,佛與佛沒有身相迭相見,所以佛說報身佛大身的相,當體也是空的。   經文三連句中間一句「非大身」,配著上一句「人身長大」,當體即空。配著下一句「是名大身」,就是法身。沒有數目可以形容的大身,叫做「非大身」。不是對小說大的大身,法身才叫真大身。須菩提已經悟到這裡,就跟前面:「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的道理一樣,換了名詞,義理一樣。「如來說人身長大」,有個報身佛的大身嗎?「即為非大身」,報身佛的相也是空的。「是名大身」,按中道第一義諦,即空即有,那報身佛也是個大身。因為你執著報身佛的相,有數目字可以形容,有大有小,不叫大身;要講到「非大身」,法身才「是名大身」。這叫感報離相,你成了佛,不要說應化身佛的相不可執,連報身佛的相也不能執,才能證得法身佛。        己三、修因離相(分二) 庚一、承前總以例明                    庚二、約事別為遣相         庚一、承前總以例明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   「己三、修因離相」,再分二科。「庚一、承前總以例明」,承接前面的經文,總結舉例來說明。前面的經文,已經說過:假若你有我等四相,不叫做菩薩,這裡再承接前面的道理講。「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菩薩也是這樣,你度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你要懂得三連句的道理,會歸中道,才叫做菩薩。就是佛說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會歸中道,你應該這樣,才叫做菩薩。         庚二、約事別為遣相(分二) 辛一、約度生遣相                       辛二、約嚴土遣相          辛一、約度生遣相 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辛一、約度生遣相」,「遣」是遣除、遠離,度眾生是對的,但是你要遠離度眾生的相,所度的相離開,能度的相也離開。你發了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很難得,但是一著相,就錯了,你說你在行菩薩道,你不叫菩薩,因為你著了相。佛法的高,就高在這裡。   「若作是言」,你嘴裡這樣講,或者你心裡動了這個念頭:「我當滅度無量眾生」,你想普度一切眾生,眾生無量,都要把他滅度。「即不名菩薩」,那你不叫菩薩,只能叫凡夫,因為你著了相。「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好不容易發心要度無量眾生,怎麼不叫做菩薩呢?因為一切法都是空的,哪一個菩薩法不空呢?你執著要當菩薩,就錯了,菩薩,不但空我,也要空法,所以實實在在沒有個法,名叫做菩薩。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是破前面三重四相的法執。你當菩薩,要破法執,在一切法上不可以有我等四相。你要滅度無量眾生,那是所滅度的,你是能滅度的。能滅度的是我相,所滅度的是人相,能所差別是眾生相,起一念執著是壽者相。一切法要空,你要在一切法上,空我等四相,你怎麼能說:我應當滅度無量眾生呢?          辛二、約嚴土遣相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辛二、約嚴土遣相」,菩薩修六度萬行,修無量功德,莊嚴自己清淨的佛土,是應該的,但是不能著相,著相就錯,要遣除莊嚴佛土的相,就是要離相。   「若菩薩作是言」,假若菩薩口裡這樣講,或者心裡動念:「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我應當莊嚴佛土,那你就不叫做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佛跟權教菩薩說,你要修六度萬行,修諸功德,莊嚴自己的清淨佛土,不要以為那是利益眾生,實際是利益自己,那是因為權教菩薩的相不空,所以佛如此跟他說。大乘菩薩以利他為自利,等你成佛,你的清淨國土,就是你因位之中莊嚴出來的。   講到實教大乘、最上乘,你要懂得中諦的道理,「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菩薩是在莊嚴佛土,當體就是空的,一切法皆空,六度法也是空的。「是名莊嚴」,這才名為中道的莊嚴。我每天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我沒有著相;雖然沒有著相,我每天還是在莊嚴佛土。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因為二乘人只無我,還有法。大乘菩薩,不但空了我,也空了法,我法二執都空掉了。你要會歸中道第一義諦,通達無我無法。不是完全落到我法二空上,要把它會歸到中道第一義諦上,我度眾生,遠離一切眾生相,我天天還是在度眾生;我修六度萬行,不著六度萬行的功德相,我天天還要修六度萬行,這才叫真是菩薩。   這個菩薩不難當,你懂得《金剛經》的道理,會歸於中道,就是個真實菩薩。「說名真是菩薩」,是對著前面二個「不名菩薩」說的,你說我要度無量眾生,你是不名菩薩;你說我要莊嚴佛土,你是不名菩薩。你通達無我無法,不落到空,還要去度眾生,還要莊嚴佛土,這叫做真是菩薩。   把這段經文研究熟,還要會歸到心裡,真正通達這個道理,那麼大乘佛法好學、好修,不然不是落在凡夫這一邊,就落在二乘那一邊。講到這裡,第十七分講完了。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己四、知見離相(分二) 庚一、見無定相 庚二、知無實相         庚一、見無定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釋迦如來證得無二唯一的實相理體,他觀一切眾生同體,跟通理大師的分科不一樣,通理大師還是分離相的科,就是佛知離相,佛見也離相。「己四、知見離相」,佛的知見也要離相,再分二科。「庚一、見無定相」,肉眼觀的是肉眼的境界,天眼觀的是天眼的境界,慧眼觀的是慧眼的境界,法眼觀的是法眼的境界,佛眼觀的是佛眼的境界,見沒有一定的相。因為能見的,不是一個眼;所見的,也不是一個境界,我們仰佩世尊了不得,佛眼可以見到一切,但是佛的眼,也沒有一定的見,見要離相,叫做「見無定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這個「如來」指應化身如來,佛問須菩提:如來有肉眼嗎?「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來有肉眼。因為應化身如來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也是血肉之軀,當然有肉眼。如來有肉眼,跟凡夫相同,但是同中有別,他還有下面四個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天眼」是天上眾生的眼睛,不生障礙。我們隔著一道牆壁,甚至隔著一張紙,就看不見。但是天眼通達無礙,世尊怎麼有天眼?因為世尊有六種神通,當然有天眼,但天上的眾生雖有天眼,沒有下面三種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慧眼」是二乘聖人的智慧眼,他能見到我空之理。我們現在依文解義,瞭解我空之理,但是我空之理什麼樣子?我們沒見到。我們要是見到,我們的智慧眼開了。前面第十四分須菩提尊者深解義趣,感嘆說:「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以前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大乘《金剛經》,今天才聽到。如來能見到我空之理,跟小乘人相同,當然有慧眼,但是二乘人沒有下面二種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法眼」是菩薩的眼,能觀一切諸法,分別得很清楚。二乘的慧眼,見到我空之理,偏到空那一邊,對一切事相的差別之理,分不清楚。佛對一切事相都分別得很清楚,跟菩薩一樣,當然有法眼,但是菩薩沒有下面的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因為佛已經成佛,當然有佛眼。問了以後,下面沒有加以解釋,這就是叫我們研究《金剛經》的人,要研究它的道理。世尊叫「五眼圓明」,有個偈頌:「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應該先說「肉眼」,但偈頌要押韻,所以先說天眼。「天眼通非礙」,天眼通達無所障礙。「肉眼礙非通」,肉眼只隔一張紙就看不見,處處生障礙。「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應該慧眼在前,法眼在後,也是為了押韻,所以法眼放在前面。「法眼」是菩薩的眼,能觀察一切俗諦的道理,雖然千差萬別的事相,都有世俗之諦的道理,菩薩都知道。「慧眼」,單能了達真空之理,觀不來俗諦。「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佛的眼睛像一千個太陽,一個太陽照一個境界,一千個太陽,照一千個境界,照的境界雖然不同,但是其體太陽,還是相同的。   「五眼圓明」偈,把五眼分別解釋清楚,我們不要仰窺佛境,高不可攀。以為佛了不得,我們夠不上,就太看不起自己的本性了。我們的本性與佛無二無別,在五個眼上就可以觀察到,佛跟我們一樣,也是父母親生的,他有肉眼,我們也有肉眼,他為什麼會有佛眼呢?他是用功修的。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沒有哪一個人,生下來就成佛?你看釋迦佛傳,他雖然是應化身,但示現的是凡夫,沒有出家之前,學世間的文學、武學,都是第一名。出家以後,五年參訪,把印度最高的外道本事都學會了,再去精進,再去參究,最後才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成佛,佛是他自己修來的。釋迦如來有肉眼,我們也有肉眼,他有佛眼,我們當然也可以證得,佛與眾生本來平等,他精進用功才成佛,我們懈怠放逸才當眾生。所以佛經上說:「彼既丈夫,我亦爾。」釋迦牟尼佛是大丈夫,他成了佛,我們也是大丈夫,怎麼不能成佛呢?所以不可以自暴自棄,從五眼,就可以發起精進心來。         庚二、知無實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下面說到如來能知道一切眾生的心,看著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佛問須菩提:如來平常說法,每逢說到無量數目,有用恆河的沙子作比喻嗎?「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世尊,你常常說恆河沙,你有說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把一條恆河中的沙子,每一粒沙子配一條恆河,每一條恆河都充滿沙子,這樣叫恆河沙數的恆河沙,再把每一粒沙都配一尊佛教化的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算不算多呢?「甚多!世尊!」須菩提答:那世界太多了。   下面再說眾生多,眾生的心念多,再看著經文。「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國土」是世界,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那麼多的世界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眾生就無量數,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那麼多的世界,裡頭的眾生多得不可思議。每一個眾生的心念千差萬別,眾生的心是妄想心,念念不停,一時想這個,一時想那個,有無量數的眾生,心念差別,不可思議,但是這些不可思議的眾生的心念,如來統統知道。   「何以故?」不可思議的眾生的心念,為何如來統統知道呢?「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因為如來不但懂得三諦的道理,還親證三諦的道理。按假諦講,「諸心」,是眾生的心。「皆為非心」,按空諦講,沒有自性,當體都是空的。「是名為心」,不過假名叫心而已,在如來份上,他證到中道第一義諦,眾生妄念分別的心,如來統統知道。   再說個譬喻容易瞭解,如來證得的智慧,譬喻一個大圓鏡子,眾生都在這個鏡子上起分別,遍恆河沙數的恆河沙的佛世界,裡面的眾生雖然多,大圓鏡子並不要生心動念去瞭解,但是眾生的一舉一動,打什麼妄想,鏡子都照得清楚,所以如來不需起分別,統統知道。這就是「轉八識成四智」,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大圓鏡智是個比方,等於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那樣大的佛世界,眾生的妄念雖然多,都在大圓鏡子上面照清楚,鏡子怎麼不知道呢?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推為什麼眾生的心,「皆為非心」呢?眾生的心是妄想心,念念不停,分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過去心不可得」,這個念頭已經過去了,你要去哪兒得到這個心呢?過去心已滅,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一念具足九十剎那,一剎那具足九百個生滅,眾生的心念,念念不停,你想得個現在心,非常快,已經過去了,現在心不停,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心還沒生出來,上哪裡找未來心呢?未來心未生,不可得。   有個觀三心不可得的偈頌:「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我們把這偈頌念熟,要聞、思、修。先解釋「三際求心,心不有」,過去心已滅,心不有;現在心不停,心不有;未來心未生,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依著這個偈頌,我們思維要有個悟處,我們眾生是攀緣的心,有能緣,就有所緣,能緣的是我們的妄想心,所緣的是虛妄的境界,能緣所緣都是虛妄不實在。你不打妄想,把能攀緣的妄想心觀空,所攀緣外面的虛妄境界就沒有了。到這個時候,不落入斷滅。「妄緣無處,即菩提。」妄想心觀空,菩提智慧就產生了,菩提智慧不從外來,不是釋迦佛給我們智慧,智慧人人本具,各各不無。既然人人有智慧,我們的智慧怎麼不現前呢?因為被妄想心障礙到了。你現在把妄緣之心空掉,本來有的菩提智就發生了,菩提智一發生,就證得菩提果了。   成佛有二個果,一個叫菩提果,一個叫涅槃果。菩提智,緣的是平等境界,「生死涅槃,本平等。」最上乘的大乘佛法最難瞭解,眾生不明瞭自己的生死之苦,佛說四諦法,先說苦諦,要我們知道六道輪迴的生死大苦,你知道了就害怕生死之苦,修行用功要去求證涅槃。梵語「涅槃」,中國話叫「寂滅」,你把煩惱生死都寂滅了,就證得涅槃,那是對小乘人說的。大乘權教菩薩,雖然瞭解生死涅槃本空,但是他還是著相,認為有個大乘涅槃可證,他了的生死,比二乘人究竟,了脫分段生死,還要了脫變異生死。到了最上乘法,生死跟涅槃是對待的假相,你知道有生死,是因為你有個妄想心。你知道有涅槃,是因為你執著有個生死之苦,才執著有個涅槃,還是妄想的功能。你現在沒有能攀緣的妄想心,菩提智發生了,生死本空,對著生死才說涅槃,生死都空了,哪裡來的涅槃呢?這叫「生死涅槃,本平等。」   到這裡你粗心大意,以為生死本空,哪裡有生死可了?涅槃本空,哪裡有涅槃可證?又何必修行用功了生死,求證涅槃呢?你以為你瞭解最上乘的佛法,落個「豁達空」,古人說:「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遭禍殃。」你在理上悟到生死涅槃平等,還要腳踏實地修行!我們只是依文解義,須菩提尊者深解義趣,他是甚深的開悟,還要起修,不修怎麼能證得佛果呢?所以我們要依著三心不可得的偈頌用功。   再引個「紅雪訖腰」的公案,中國的頓教禪宗,是由達摩祖師傳進中國,他是禪宗的初祖,第二位祖師慧可是中國人,他是個講經的法師,但是對於生死本空的道理還不瞭解,他聽說達摩祖師來傳心法,就到嵩山親近達摩祖師。嵩山在河南省,屬於大陸北部,山高天氣很冷,到了冬天就下雪,達摩祖師面壁九年,慧可去親近他,但是他天天打坐,什麼佛法也沒跟慧可說,慧可始終不退心。有一天下大雪,有腰那麼深,他冷得受不了,要生退心,心想:「我為生死大事來的,怎麼冷就要退道心呢?」自己呵責自己,但是實在冷得受不了,當時出家人都帶著戒刀,他拿起戒刀,把左手斬斷,身上的血染紅了白雪,這個時候不冷了,疼得受不了,冷從哪裡來的?妄想分別出來的。他這時候為什麼不冷?因為疼的妄想,超過冷的妄想,所以不冷了,但是疼得受不了,心裡不能安定,他就求達摩祖師:「我為求法而來,今天恐怕活不下去了,我心裡不安定得很,求和尚給我安心!」達摩祖師機緣到了,就開口說法:「將心來,與汝安。」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說:「覓心了不可得!」覓是尋覓,了是究竟。尋覓我的心,究竟不可得,找不到我的心。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我給你安好心了,慧可大師當下大徹大悟,就接二祖的法位。   我們研究這個公案,再合到《金剛經》的三般若。《金剛經》叫我們悟到實相般若,證到實相般若,怎麼能悟?能證呢?你得起觀照般若,怎麼知道起觀照般若?你得把《金剛經》研究通,要依著文字般若起觀照。頓教禪宗不講經,不講如是我聞,不講信受奉行,達摩祖師說:「將心來,與汝安。」這句話是應機說的,不是世間一般的語言,叫文字般若。慧可大師「覓心了不可得!」在宗門下叫做迴光返照,眼睛往心外看,盡看外面的色塵,不能開悟。把眼睛收回來,迴光返照自己的心,就是觀照般若現前。依著觀照般若找妄想心,念頭過去了,已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的心不停住,「現在心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生出來,「未來心不可得」。「三際求心,心不有」,慧可回答達摩祖師:「覓心了不可得!」就是觀照到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我給你安好心了,慧可當下大悟,他親自悟到、證到實相般若。   我們研究《金剛經》,一定要起觀照般若,你不起觀照,會講會說,都是在文字上,一定要用功用到心裡,因為:「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釋迦佛的心,是菩提智慧,菩提智現前,才是佛的心。佛的心,是三心不可得的心,一定要腳踏實地,起觀照有個悟處,先悟後證,悟都沒有悟到,怎樣證到呢?所以宗門下,頓教禪宗以悟為期,你要了生死,先求開悟,悟都悟不到,怎麼了生死?要求開悟,不是依文解義可以解釋清楚的。   再講「德山參龍潭」公案,俗稱「德山吃點心」,說明依文解義再好也沒有用。德山是四川人,他《金剛經》研究得很好,講得也很好,他註了一部註解,叫做《金剛經青龍疏鈔》,有一百二十卷,他在四川講經,聽說南方頓教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不主張學經,認為學經是文字障。他聽了大光其火,認為這是魔王來破壞佛法,於是他擔起《金剛經青龍疏鈔》,離開四川,要到南方去降魔。那時候交通很不便利,都得靠步行,走到半路,看見一個老太婆賣油滋點心,油滋點心是粘米作成的餅,擱在油鍋裡煎得兩面黃,上面抹一點糖,就可以吃。德山就把擔子放下來,要去買油滋點心。老太婆就問德山:「你這位出家師父,擔這一大擔,是什麼書呢?」德山回答:「這是《金剛經》的註解。」老太婆說:「這樣說起來,你這出家師父是個法師了,註解是古人作的,或是你自己作的呢?」德山說:「是我自己作的。」老太婆說:「那更了不起,你一定對於《金剛經》很有研究,我對於《金剛經》有一個問題,想向你請教,如果答得出來,我的油滋點心供養法師。」德山一想,我今天應該受你的供養了,你問別的經,我可能答不出來,你問的是《金剛經》,哪有答不出來的?德山說:「好,你問吧!」老太婆問:「《金剛經》上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嗎?」德山回答:「有啊!」老太婆說:「這三心都不可得,你今天要買點心,是點哪個心呢?」這一問,德山法師開不了口,當下慚愧地說:「你這位老太太很不簡單,這個問題我答不出來,請問你是親近哪一位善知識?」老太婆說:「附近龍潭寺有一位龍潭禪師,我跟他學了一點道理。」德山心想,龍潭禪師一定了不得,我一定要去親近。   德山到了龍潭寺,見了龍潭禪師,一談話就知道他是宗門下的善知識。有一天,他去龍潭禪師的方丈室請開示,談到天已經黑了,還沒有談完,龍潭禪師說:「天色晚了,你回去休息吧!」德山就告辭,一出門,外面看不見,德山說:「天黑了!」龍潭禪師說,「天黑,我給你一盞燈!」那個時候沒有電燈,就給他一盞紙燈,拿紙折成長長一條,點燃可以照亮。德山接過來,冷不防,龍潭禪師突然從旁邊一口吹滅,德山當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為什麼吹滅紙燈就明心見性?因為宗門下是要你去參,我們教下光解會誤人,因為一解,你認為開悟了,其實不是。解是依文解義,我們學教的人,都是拿紙燈來照路,紙燈在心外頭,心裡本來有光,放不出來,所以吹滅紙燈,要你放下文字障,不要執著。你以為依文解義解得好,認為你懂得佛法,實際不是你自己的。要吹滅紙燈,才能大徹大悟,後來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德山禪師。   到第十八分證明三心不可得,要把內心之相徹底空掉。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丁二、住心無住(分二) 戊一、略明 戊二、詳示       戊一、略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丁二、住心無住」,分二科,「戊一、略明」,第十九分,你去行布施,不要住相,住心無住,跟第四分的大意一樣。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菩提!在你的心裡以為如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假若有人,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這跟第八分「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不一樣,多了「以是因緣」四個字。以什麼「因」,以什麼「緣」呢?這裡經文是跟著第十八分來的,就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緣」,這樣去行布施,他雖然行布施,沒有住相,這個人得福多否?「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世尊!這個人以如是因緣而行布施,因為因不可思議,緣也很勝,他所得的福德實在太多了!   聽到這裡,須菩提深解義趣,如來恐怕我們聽不懂,所以加以解釋。前面較量福德,都是較量持經的人福德,是無為無漏的福德,所以超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這裡這個人三心不可得,能布施的心相都空了,所行的布施怎麼能得福德多呢?如來講,因為他三心不可得,悟到一切法皆空,還要去行布施,他知道一切法,沒有實實在在的法,因為福德沒有實,才得福德多,再看經文。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假若福德有真實之相,如來就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福德無」就是沒有實,因緣生法沒有自性,哪有實實在在的福德之相呢?因為福德當體是空,如來才說他得福德多。不然,另外有一個人,以二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做布施,不是比他的福德還多嗎?因為有個數目,你一著相,那個福德就不叫多。如來說福德多,是按無相之法說的,你悟到一切福德當體就空,這樣去行布施,你的功德遍法界,才叫福德多。   把文消解了以後,再回頭看第四分的經文:「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才叫「住心無住」,怎樣能安住真心?你去行布施,一切法都不要住相,一切法太多了,但是不出六塵境界,「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你不住六塵去布施,對於一切法都不住去行布施,你得福德多了。第四分經文上,如來再說譬喻:「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你不住相布施的福德,等於十方虛空不可思量!因為你不住相布施,福德遍法界。跟第四分經文一對照,這裡經文就好懂了。第四分是空六塵心外之相,第十九分是空內心之相,把內心執著之相空掉,再去行布施,這樣遍法界的功德就多了。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戊二、詳示(分四) 己一、見佛無住 己二、聞法無住                 己三、得果無住 己四、修因無住        己一、見佛無住(分二) 庚一、見身無住 庚二、見相無住         庚一、見身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戊二、詳示」,詳細開示,分四小科,「己一、見佛無住」,再分二小科,「庚一、見身無住」,見佛的報身總相無住。   前面第五分:「可以身相見如來不?」指應化身如來的丈六金身。第十三分:「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還是指應化身如來,那個身相就是指三十二相。到第二十分這裡,「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具足色身」是完全圓滿的身相,指報身如來。你想要見到法身如來,可否依著具足圓滿身相的報身如來見到呢?「不也,世尊!」須菩提說不可以。「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這裡「如來」,指法身如來,法身如來沒有相。具足圓滿身相的報身如來,還是有相,怎麼能見到無相的法身如來呢?   下面須菩提再加以解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這是《金剛經》的三連句,就是三諦的道理,須菩提尊者,從第十四分起就深解義趣,他瞭解三諦的道理,能替佛說三諦的道理,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說的圓滿具足的報身,是佛在無量阿僧祇劫修來的,還是因緣生法,皆無自性,當體就是空的。你能悟到中諦的法身,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才是名具足色身。         庚二、見相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庚二、見相無住」,見佛的報身別相無住。「須菩提!於意云何?」須菩提!在你心裡以為如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前面第十二分講的三十二相就是「諸相」,那是應化身如來。這裡多了「具足」二字,是報身如來。報身如來的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都是用無量形容,所以叫做「具足諸相」。前段經文「具足色身」是總相,這段經文「具足諸相」是別相,說他頭上的肉髻頂相、眉間的白毫相,有無量相好,包括隨形好在裡面,具足相好,叫「具足諸相」。釋迦佛問須菩提:可否以報身如來種種差別的相好,見到法身如來呢?「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須菩提回答:不可以啊!法身如來無相,不應當以報身如來具足諸相,見到法身如來。報身如來是對菩薩說法,他是相好莊嚴,一切具足,但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怎麼能見到法身如來呢?道理跟前面一樣,不過是推廣開來再重說:總相不可以執著,別相也不可以執著,一執著就證不到法身了。   「何以故?」須菩提加以解釋三諦的道理,「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報身如來那麼多相好,是在因地之中功德修得多,還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即非」之下省略「諸相」二字,「即非諸相具足」。你能悟到中諦的道理,即空即有,那就「是名諸相具足」了。   這裡是推廣住心無住,你見了報身如來的總相,不應當執著。乃至你見了報身如來的別相,也不應當執著,這樣你的真心就安住。因為你一著應身如來、報身如來的相,還是相。這就是:「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你心裡有報身如來的相,還是個塵境,把你的真心染污了。這個道理太高太深了,因為不高不深,你的心不能清淨,佛法難學就在這裡,眾生有幾個信佛的呢?好不容易信佛,叫他到大殿來拜佛,有的還不肯來呢!這個人來了,拜佛拜的是泥塑木雕的假相,泥塑木雕的假相他要執著,不執著他不拜,不執著他不供養,這樣算學了佛法嗎?所以你得引進一步,佛有三個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我們善根不夠,業障深重,沒有跟佛同時出世,不像須菩提看到印度的應化身,但是須菩提證得阿羅漢以後,回小向大,再修學大乘法。大乘菩薩用功修行,修到三賢位,見的報身佛相,如隔雲望月,還是看不清楚。登地以後,報身佛相才看得比較清楚。初地菩薩只看見一部分,到二地、三地……以至九地、十地,地地高,地地證,隨證得的地位,看的佛相分分清。報身佛是對著菩薩示現的,還是虛妄之相,你一著報身佛的相,依然不能證得清淨法身。應化身佛在凡夫二乘人的心外,是心外之相。報身佛在菩薩的心外,還是心外之相。法身不在心外,在自己的心內,要怎樣才能證得呢?法身是理體,人人本具,因為被煩惱無明障蔽住,所以不能證得。現在把煩惱無明空得乾乾淨淨,法身顯現出來,就證得了法身如來,法身不是從外來,是自己內心發現的。   第十九分叫我們把內心之相,空得乾乾淨淨,以三心不可得的心去行布施。第二十分叫我們住心無住,你見到報身佛的相好,不要執著,執著了還是妄想,真心就不能安住。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己二、聞法無住(分二) 庚一、說者無住 庚二、聞者無住         庚一、說者無住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庚一、說者無住」,說法的人,不要執著。我一開始講到佛相、法相要空的時候,就說我們學佛的人,眾生相要空,這個道理很好瞭解,很好用功,眾生相沒有什麼價值,說空就空吧!學佛要尊重佛、尊重法,要空掉很不容易!但是不空掉,你心裡至少有二個相,一個是佛的相,一個是法的相,這好像一面清清淨淨的大圓鏡子,你不是抹上黑墨眾生相,是抹上佛的相、法的相,兩點白粉,白粉還不是染污嗎?所以這個鏡子不清淨,第二十分是要你把佛相空掉,不要執著佛相,真心就安住。第二十一分是要你把法相空掉,真心就安住。   佛成了道就說法,因為他在因地中發願:我要是成佛,福慧兩足尊,我要度一切眾生。成佛不是成阿羅漢,自己逃避現實,離開三界,不管眾生的苦。成佛是為度眾生,為什麼度眾生要成佛呢?不成佛,福不具足,慧不具足,度不了眾生。度眾生第一要有福報,你沒有福報,攝受不了眾生。我一再提醒諸位,不可以偏到智慧。你要是有福報,你說一句法,人家就相信。甚至一句法都沒有說,他見了你的相貌就相信,因為有福報能攝受眾生。可是智慧也要具足,所以福慧具足,佛為兩足尊。佛在因地之中,最初發菩提心時,就是發這個願:我成佛,要說法利益眾生。把自己證得如是因果,講給眾生聽,教眾生照這樣發心、修行、證果,這就是度眾生。   看著經文:「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成佛說法,是佛的本份,你不要以為如來動了念頭要說法。「莫作是念!」告誡須菩提:你不要動這個念頭,說如來有所說法。「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為什麼?假若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是毀謗我,不是讚歎我,因為如來法相空了,你怎麼說如來有所說法呢?難道佛連菩薩都趕不上?你這樣說不是毀謗佛嗎?「不能解(解)我所說故。」我平常說的法,你沒有聽懂,不瞭解我所說的法,不要說解悟,連依文解義也沒有懂。   我平常是怎樣講的呢?「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如來說法,沒有法可說,才是如來說法。這還是三連句,但是「即非說法」,換成「無法可說」,反而容易瞭解。你怎樣學佛說法呢?不要著法相,要怎樣不著法相呢?「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你學了大乘佛法,我也空,法也空,哪有法相可以執著呢?你執著講經說法,著了法相,有我、人、眾生、壽者,你的我執加大。我們是凡夫法師,不是阿羅漢,你根本沒有我空,一執著法,反而增加了我執,我執法執越增加越多。你天天說法,天天在養無明,越養無明越深厚,我法二執越來越熾盛。那麼你講經說法,盡是講給別人聽,沒有講給自己聽。諸位都要記著:你們將來當法師,推大乘車,要度眾生,要是翻車,眾生你度不了,還砸到自己呢!所以釋迦牟尼佛答覆文殊菩薩:「我說了四十九年法,沒有說一個字。」如來自從成佛就說法,為大乘菩薩說《華嚴經》,為小乘人度五比丘說四諦法,一直說到涅槃,還問諸大弟子:「你們還有什麼疑問?有,趕快問!」如果有人問,佛還要說。沒有人問,佛就入涅槃了。佛四十九年天天在說法,可是沒有著文字相,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要作是念:「如來有所說法」,如來說法,「無法可說」,這才是佛說的法。佛說法,不著法相;不著法相,天天說法,這就是中道第一義諦,說的相不執著。         庚二、聞者無住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這段經文有六十二個字,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沒有這一段經文,這是後來的人加上去的。是哪一個人加上去的?史上無可考。為什麼把這一段經文加上去?因為彌勒菩薩的《金剛經》偈頌有這一段意思,《新眼疏》是連彌勒菩薩八十個偈頌一起解釋。秦譯的本子為何少這段經文呢?因為古時候從印度把梵文經本帶到中國來,交通很困難!由陸地走到中國,要經過八百里大沙漠;由海路走到中國,遇見大風浪就要喪失性命。因為梵文經本是用貝多羅樹葉寫的,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經本可能少了一片樹葉,就少了這一段。元魏菩提留支三藏法師翻譯的經本,有這一段經文,跟彌勒菩薩《金剛經》的偈頌相合,所以後人就把它加到秦譯的經本上。   由這裡我們知道:中國人跟鳩摩羅什法師的法緣特別深厚,他翻譯的《金剛經》雖然少了一段,大家還是要念他的譯本,講經也要依著他的譯本。還有他翻譯的《法華經普門品》,本來沒有偈頌,後來的人發現別的譯本有偈頌,就加到他翻譯的《普門品》後面,還是要念他的《普門品》。不但現在如此,在唐朝就如此,大家都歡喜用鳩摩羅什的譯本。唐朝的道宣律師,持戒清淨,感應天人給他送供養,天人有神通。道宣律師就問天人:「為什麼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大家歡喜受持、讀誦、歡喜講解呢?」天人告訴道宣律師:「鳩摩羅什七佛以來就當翻譯的法師,七佛涅槃以後,佛的經典要流通到各方世界,他都當翻譯人,他的善根深厚,跟眾生結緣太多了!」事實可以證明,他確實跟我們中國人特別有緣。   古德常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你多跟眾生結歡喜緣,不要跟人家結冤仇。跟眾生結冤仇,眾生動了憎恨,直到你成了佛,他也不讓你度,所以你要發願,跟眾生多結歡喜緣。結世間的歡喜緣,情情愛愛增加生死;結佛法的歡喜緣,我們給與眾生清淨法,多弘揚佛法,到處去講,誰聽了誰歡喜,你跟眾生結了歡喜緣、清淨緣,你成佛了,就有很多眾生等著你去度。   接著解釋經文,「爾時,慧命須菩提」,「慧」是有德,道德長。「命」是有壽,壽命老,就是秦譯的長老。「爾時,慧命須菩提」,就是「爾時長老須菩提」。   「白佛言:世尊!」須菩提仰白於佛,稱呼一聲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從「丁一、降心離相」起,到「丁二、住心無住」,連佛的相、說法的相都不能住。越說越高深,說現在與佛同時出生的眾生,都是善根深厚,很容易生信心。到了未來世,末法時代的眾生,聽到這個法,能不能生起真實的信心呢?因為末法時代的眾生都著相,剛才你叫他空眾生相,還容易瞭解,佛的相、法的相都要空掉,他接受不來,信心就生不出來。須菩提尊者擔憂,替我們請問,佛就為他解釋。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假若到了末法時代,有個聞說是法的眾生,他一定能生信心,這個眾生,不是凡夫,叫做菩薩摩訶薩,因為他信心生起來了。「非不眾生」,他發了大菩提心,已經跟普通的凡夫不同,但是他的果報還是眾生。他生了信心,還是要如是開悟,如是修行,才能如是證果,轉凡成聖,將來成佛。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這才用三連句,「眾生眾生者」,「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因此連說兩個眾生,因為如來說眾生相當體是空的,所以「是名眾生」。按二諦講,不過假名眾生而已;按三諦講,這個人是會歸中道的眾生。   「己二、聞法無住」,前面是說法的佛,不生心動念,他沒有執著,說他有法可說。我們學佛說法,當了法師,要終日說法,無法可說,才是名說法。我們現在聽經聽不懂,很著急,聽懂了你貢高我慢,就著了法相,聽的是不著相的《金剛經》,你怎麼好著相呢?所以聞法不要執著,你真心就安住。前面是不住於佛相,這是不住於法相。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己三、得果無住(分二) 庚一、空生問得為無                    庚二、如來印答無得         庚一、空生問得為無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庚一、空生問得為無」,須菩提問: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際無所得。「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須菩提仰白佛說:佛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實際無所得!「耶」字,不是疑問之詞,前面是恍恍惚惚開悟,總以為如來有個菩提法可得,只是不能說,說了就著相;心裡也不能想,想了也著相,但是還是有個菩提法可得,不得怎麼成佛呢?到這個時候,須菩提甚深開悟。第九分到第十六分是解悟,從第十七分起,依著悟的理修行,修到第二十二分,他的功夫甚深進步,所以內心的相,徹底空得乾乾淨淨。         庚二、如來印答無得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庚二、如來印答無得」,佛印證答覆他沒有所得。「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如是」,是決定之詞,決定無所得,你說得太對,你說得太對!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還是三連句,只是中間「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換成「無有少法可得」。「我」是佛自稱,我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但沒有多法可得,連一點點的少法,都無所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不得而得,才算是真正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是有少少的法相存在,還是沒有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至於連授成佛之記都沒有資格。這就是你得了菩提果,沒有執著。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己四、修因無住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發清淨心來修行善法。「戊二、詳示」,詳細開示住心無住,分四科,前面講了三科,這是最後一科,「己四、修因無住」,第二十三分都是講修因無住。   前面第二十二分經文,佛叫我們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為什麼又說證果的時候,無有少法可得呢?這裡就是解釋這個道理。「復次,須菩提!」佛重復次第又叫一聲當機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實相般若的理體,是平等之法,沒有高,沒有下。你成了佛,這個菩提法沒有高;你是九法界的眾生,這個菩提法也沒有下。這段經文就跟第十七分「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一樣,再重新換個名詞解釋。「無實無虛」,也是解釋平等的理體,要是有實,它就高了;要是有虛,它就下了。無實無虛,才無高無下;無實無虛,才叫平等;無高無下,才叫平等。所以在眾生相上,按俗諦講,佛比我們九法界眾生高,九法界眾生比佛下,但是在平等理體上,是無高無下的。成了佛,是完全證得本來具有的平等理體,我們九法界的眾生,本來就具有這個平等理體,無欠無缺,沒有少一點點,不過我們六道凡夫,被無明煩惱障蔽住,完全不知道有一個平等的理體。三乘聖人知道,但是沒有完全知道,也沒有完全證得,所以才叫聲聞、緣覺、菩薩。到了完全證得成佛,並沒有增加一部份,不過他完全發現了。發現了還是本有、本具的,所以你要依著道理來修,才能證得那個平等的理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才名字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它既然無高無下,所證得的是本來有的,你怎麼說現在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無論得多得少,都是新得。以前失掉了,現在又得到,才叫有所得。不是失掉了,是本來具有的,它沒有少一點點,不過被無明煩惱障蔽住,你只要斷煩惱,破除無明,就完全發現原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新得的,所以不能說有所得。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宗分分信、解、修、證四大科,是通理大師發明的,經上分科都有明文,這是講到下卷「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現在要修行,得依著你前面悟得的道理來修,要遠離我等四相,來修行一切善法。從第四分起,叫我們無住行施,行布施不要住相,如是生起信心,如是解悟。到這裡起行,還是這樣修,要遠離我等四相,修一切善法。《金剛經》第四分叫我們無住行施,行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打開來是六度,再廣開是萬種行門,現在叫做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就是六度萬行。要注意這不是修三界以內的十善法,三界以內所修的十種善法,只能生天,不能成佛。要依著六度萬行的無漏善法修,才能證得無漏的善果,才能成佛。《地藏經》上一再說,你在佛法之中修善行,一毛一滴,一沙一塵的功德,都無量無邊。離開了佛法,你修的善法,都是世間善法,社會上的慈善家很難得,他有了錢,要救度社會上的人,沒有米的,給人家送米;沒有衣服的,給人家送衣服;有病的,給人家送醫藥費,不容易有這樣的人。可惜他不懂佛法,所做的慈善,將來得人天福報,第二生好,第三生可能招來不如意。我們現在學《金剛經》,修一切善法,要修六度萬行,萬種行門合起來六度,六度合起來就是三種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尤其是我們出家弟子,要多行法施,因為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定的戒律,出家不許儲蓄錢財,我們要行財布施,信徒供養我們的錢財,我們隨手把它布施出去,是有限度的。我們行無畏布施,見到眾生有災難,我們應該去救,隨力隨分去救,也是有限度的。行法布施是無限度的,你學了佛法,要弘法利生,盡量去講,永遠布施不完,但是你要注意,不可以著相。行法布施,要遠離我等四相,修一切善法,這樣就是修無漏之因,將來決定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一時說沒有得,一時又說有得,不是矛盾嗎?你要注意,對凡夫說法,說沒有所得,我們生不起信心;說有所得,不許你著相,要遠離我等四相,修一切善法,你才能得。這個得就是無得,因為你有能得之心,就有我,你怎麼能得到這個功德呢?你以為說法度了眾生,就有我相;有了我相,就有人相;我人起了差別,是眾生相;你再執著不捨,是壽者相,最初一念,就起了我執。有我執,你說法,再起法執。人我執、法我執二執不亡,你怎樣也得不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你要遠離我等四相,修一切善法。把這一切善法,都歸納到法布施上,你天天講經說法,不著相,這樣一定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你不著相得到的,得即無得,釋迦佛說法並沒有矛盾,並沒有一時說有,一時說空。這樣我們就明白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不著相,修一切善法才得到的。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聽說修一切善法,又恐怕我們著了善法的相。「所言善法者」,如來所言的善法,按假諦講,有個善法。「如來說即非善法」,按空諦講,當體即空,善法都是因緣生的法,它沒有自性,哪裡有善法可得呢?「是名善法」,即有即空,你會歸中道第一義諦,要我們處處去修善法,但不要著相。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丁三、校量持福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百億個小世界,每一個小世界有一個須彌山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一百億個須彌山王,須彌山王,出水八萬四千由旬。這一個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中,一百億個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把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真珠、瑪瑙等七寶積聚起來,像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的須彌山王,如是一個一個積聚,就有一百億那麼多須彌山王的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拿這麼多的七寶,去行布施。   下面就較量功德,「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假若另外有一個人,以全卷《金剛經》,乃至一小段經文,能受持其義,讀誦其文,還為他人解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持《金剛經》的人,跟他比較福德,他一百分也趕不上你的一分,百千萬億分,也趕不上你的一分,乃至於用算數、譬喻,都說不來、算不來,他差得太多了。這個道理前面解釋過很多次,很容易瞭解,他用七寶布施的福德,是有為有漏的福德,報在人天,他的福德雖然多,但是享受完,就沒有了。而你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於跟他人講說一小段經文,是無為無漏的福德,將來要成佛,他怎麼能跟你相比呢?   《金剛經》譬喻較量持經的福德,前面共有五次,第一次在第八分,「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作布施,比較不來,沒有持經的福德多。第二次在第十一分,「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以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作布施,也比不來持經、說經的福德多。第三次在第十三分,「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福德也沒有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金剛經》的福德多。第四次在第十五分,「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每日三分: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以三個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乃至百千萬億劫,以身命布施的福德,也趕不上持經的福德。第五次在第十六分,「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佛拿自己因位的福德來比較,沒有見然燈佛之前,他親近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他培的福德,也趕不上受持、讀誦,為他人解說《金剛經》的福德。到第二十四分是第六次較量,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須彌山王的七寶布施,不如第一次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照理應該越來越多,怎麼反而少了呢?   《新眼疏》有兩句解釋,就是《華嚴經》:「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最初發心和究竟成佛的心,本來平等沒有差別。你如是發心,如是究竟證果,因果相應,沒有差別。但是比較起來有差別,「如是二心先心難」,如是兩個心,一個是最初發的菩提心,一個是究竟成佛的心,最初發的菩提心難得,因為它難發,居然發起來,因此功德多,所以越比較越多。第十四分經文:「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一個人最初要生一念清淨信心,不容易,結果他生起來了。解悟更難,居然能解悟,所以功德多。解悟以後修行比較容易,等於船行到順水順風的地方,你不要用力,船自然往前走。最初發心,水不順,風也不順,你得用力撐船,船還不容易往前進,所以它的功德多。這裡功德比較少,因為開悟以後的修行比較容易。釋迦牟尼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他知道得很清楚,也說得很清楚,我們絲毫不要懷疑。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分三) 丙一、降心離相 丙二、住心無住                   丙三、結歸問意     丙一、降心離相(分二) 丁一、略明 丁二、詳示      丁一、略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正宗分按信、解、行、證,分四大科,正對著如來所說的四種法寶:教、理、行、果。一、信,信如來所說的教法,所以第四分叫我們「但應如所教住」,是發信心。二、解,解悟理法,如來所說的言教,裡面所含的義理,你能深解義趣。三、修,是行法,《金剛經》上的行法,要我們無住布施,修一切善法。四、證,證果法。   正宗分有四大科,前面講了三大科,現在講到證果法這一科。「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決定降心離相,住心無住,才能成就證果,分三科。「丙一、降心離相」,再分二科,「丁一、略明」,第二十五分「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是略明降心離相,須菩提尊者一開始請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問兩個問題,如來就答覆兩個問題,不過先答覆降心,後答覆住心。信、解、行、證這四大科,都是講這兩個問題。信,降心離相,住心無住,降心,怎麼能降伏妄心?遠離一切相。住心,真心如何安住?不要執著,就住心無住。解悟,也是降心離相,住心無住這個道理。修行,還是要依著你所解悟的道理來修,降伏妄心,要遠離一切相;安住真心,要無所住。證果,還是這兩個問題,降心離相,究竟離了,你就能證果;住心無住,你就能證果。沒有第三個問題,只有這兩個問題,全卷《金剛經》的脈絡,就像人的血管,從前面通到後面。   看著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須菩提!在你的心裡以為如何?「汝等勿謂」,你們與會的大眾,不要這樣講。「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說我如來成了佛,天天說法為度眾生,你們不要以為我有度眾生的念頭。「須菩提!莫作是念!」須菩提!你心裡不要動這個念頭,說我如來當度眾生。「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曉得眾生性空,實實在在沒有眾生可度!「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假若有眾生是我如來所度的,不但有所度的眾生相,也有能度的我相。「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凡夫有我等四相,我如來如果有我等四相,就變成凡夫。   這是總結前文,第三分釋迦如來答覆降心離相,「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度眾生一定要離相。這是釋迦如來開導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你這樣去降伏妄心,如來過去也是這樣發心修行成佛。前面經文一再說,有我等四相,就不叫做菩薩,有我等四相,連菩薩都當不成,還能當佛嗎?所以我成了佛,沒有能所的分別,既然我沒有我等四相,怎麼能生心動念,我是能度的如來,有所度的眾生呢!這就是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降心離相,沒有兩個方法,你發心度眾生,要遠離度眾生的相就對了。   釋迦如來最初成佛,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聲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第一次開口說話,驚天動地獅子吼,卻抬個我出來。你要曉得,「如來說有我者」,是依著世間法,對執著我的眾生說的,假名為我,如來並沒有執著有個我。「即非有我」,不說有個我,對你們怎麼稱呼呢?實實在在是個假名字,心裡面並沒有我執。「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可是凡夫以為有個我,認為釋迦佛常常說,他是度眾生的佛,一定有個我,那是凡夫我執深重才這樣講。   「須菩提!凡夫者」,「凡夫」是凡常之夫,有眾多的生死,在生死輪迴之中,不得了脫,沒有高尚的志願。「如來說即非凡夫」,但是在真諦講,凡夫之性,當體即是空的。「是名凡夫」,要是按中道第一義諦講,是中道的凡夫,就是發菩提心的人。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丁二、詳示(分二) 戊一、觀相離相 戊二、離相亦離       戊一、觀相離相(分三) 己一、探定本見 己二、驗出非真                   己三、權以偈安        己一、探定本見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丁二、詳示」,詳細開示降心要離相,再分二科。「戊一、觀相離相」,再分三科,「己一、探定本見」,如來探問決定須菩提本來有一個執著的知見。「己二、驗出非真」,找著他執著的知見,考驗一下他執著的不是真佛。「己三、權以偈安」,權巧方便以偈頌來安住須菩提的心。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這裡跟前面不同,前面第十三分是:「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觀」是心裡觀想,「見」是眼睛看見。佛過去開導回小向大的聲聞、緣覺,叫他們要發心成佛,他們不敢發,覺得成佛很困難。佛就跟他們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法唯心造」的道理,說明成佛並不困難,你心裡觀想佛的三十二相的時候,你的心就變成佛的心,三十二相觀想成功,你就成了佛。佛拿過去開示的話,要他們離相,於是就問須菩提:「可不可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呢?」「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須菩提回答:如佛所說,應該以三十二相觀想如來。下面佛就考驗他所觀想的三十二相,不是真佛。        己二、驗出非真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先解釋「轉輪聖王」這個名詞,人間最有福報是當國王,一個國家的國王,叫小國王。福報最大的國王,能統領東南西北四大部洲。統領一大部洲的叫鐵轉輪王,統領二大部洲的叫銅轉輪王,統領三大部洲的叫銀轉輪王,統領四大部洲的叫金轉輪王。金轉輪王是人間最有福報的人,他出生就有七寶跟著他轉生,一、金輪寶,二、象寶,三、紺馬寶,四、神珠寶,五、主藏臣寶,六、女寶,七、主兵臣寶。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是金輪寶,轉輪聖王可以坐著金輪寶,去巡視四大部洲。金轉輪王要往東去,金輪寶就往東飛;要往西去,它就往西飛。要是哪一個小國不服,想要叛亂,金轉輪王不必親自去討伐,金輪寶只要飛到那個國王的頭上,他就降伏不敢叛亂了,所以他叫金轉輪王,也叫轉輪聖王,他是以善法教化一切國民,四大部洲都要修十善法,所以他雖然是世間的凡夫,行的是聖人之法。他是人間第一有福報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的莊嚴。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佛說:「須菩提!過去我開示你,因為你的智慧還不夠高,要是跟你說要觀想法身如來,法身如來無相,觀想不來;要是跟你說要觀想報身如來,報身如來,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也觀想不來,所以叫你觀想三十二相。你要是觀想三十二相是如來,那麼轉輪聖王就是如來了,那如來還有價值嗎?」其實三十二相不是佛的相,是轉輪聖王的相。佛示現在人間,要使世間的凡夫,見到他起恭敬心,要示現最莊嚴的人相,所以示現轉輪聖王的相,丈六金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轉輪聖王是人間最有福報的人,但是他的福報比不上天人,天上的眾生,生來就帶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五種神通。轉輪聖王沒有五種神通,他連天人都趕不上,哪裏是佛呢?想到這裏,你就可以把佛相離開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須菩提尊者頓時開悟,就說:我瞭解佛所說的義理,不應該以三十二相觀想如來。佛沒有印證他,就說偈頌安他的心。        己三、權以偈安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當時世尊說一首偈頌:「若以色見我」,假若想以三十二相見我。「以音聲求我」,以音聲來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指法身如來。不是正道就是邪道,你沒有走到正道上,怎麼能見法身如來!   為何以色相見佛,以音聲求佛,是入了邪道呢?因為第四分一開始,佛就叫我們行布施不要住相:「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到第十分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境界,這六種境界是塵境,會染污我們的真心。佛的法身是實相理體,是清淨法身,「以色見」是色塵,「以音聲求」是聲塵,你怎麼能在六塵境界見到佛呢?你不知道錯誤,要在色塵裡面找一個佛,在聲塵裡面求一個佛,不是行邪道,是什麼呢?大乘始教,屬於權教大乘,權教大乘裡面法相宗,要轉八識成四智,要把八個識全部轉過來,才成四個智慧,實教大乘,道理更高明!你一天到晚走凡夫道,凡夫是依著六根生六識,攀緣六塵,你怎麼能在六塵境界之中找佛出來?前面一再講,你不應當住相行布施,你不應當住六塵生心,怎麼都沒有記住?到現在你求佛,還離不開六塵境界,你不是走邪道,是什麼呢?   《金剛經》說空,空我等四相,空外面六塵的相,連內心裡面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都空,一直空到第二十六分為止。在空身相方面,第五分佛問須菩提:「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第十三分佛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在空法相方面,第七分佛問:「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答:「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第二十一分如來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要是有個人說,如來有所說法,不是讚歎佛,反而是謗佛。一再地說,說到這裡,總結前文:你不可以色相見佛,不可以音聲求佛,因為那是色塵、聲塵境界。你在六塵境界裡面,怎麼能求佛呢?   我們研究須菩提的答詞,第十三分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怎麼現在第二十六分說:「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呢?須菩提的答覆,出爾反爾,前後矛盾,不像是解悟第一的尊者,這有二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須菩提並非不明白道理,是順著如來過去的開示,應當以三十二相來觀想如來。經如來糾正:「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馬上改口說:「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第二種解釋,須菩提不是不知道,他是權巧方便請佛說法,讓佛來反駁他,好叫我們初發心的人聽,你不要執著三十二相是佛相,你要是執著三十二相是佛相,轉輪聖王就是如來。須菩提不這樣裝糊塗,如來就不會這樣呵斥。   第二十六分以前講的是真空的道理,第二十七分以後,才講妙有的道理,合攏起來,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金剛經》沒有說過豁達空,也沒有說過斷滅空,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都是講真空的道理,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告訴我們如是生信心,如是解悟其理,如是修行,而且處處較量受持、讀誦,為他人解說的福德,哪裡空呢?   「丁二、詳示」,下分二科,「戊一、觀相離相」,下面分三科都講完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戊二、離相亦離(分二) 己一、遮念離相 己二、明遮所以        己一、遮念離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戊二、離相亦離」,分二科,「己一、遮念離相」,你不要動離相的念頭,你動離相的念,你說你離相了,反而有個離相的念頭起來,連離相的念頭也不可存在,就是不要執著空的念頭。「己二、明遮所以」,為什麼要遮止你,說明所以然的道理。   第二十六分以前完全講空,六塵境界空掉,我等四相空掉,我等四見空掉,度眾生的相、說法的相、成佛的相,都把它空掉,空得乾乾淨淨,你認為你瞭解了,如來不是以具足諸相,才得無上正等正覺,因為第二十分如來問過:「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答案都是不可以。那你明白了,不但應化身佛丈六金身、三十二相應該空掉,連報身佛具足諸相,也應該空,才能證得法身。法身是無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你要是執著空的知見,是大大錯誤。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你要是心裡這樣想:「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是心裡動了這個念頭,如來就遮止他:「須菩提!莫作是念」,須菩提!你心裡不要動這個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己二、明遮所以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為什麼不可以動這個念呢?「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發菩提心很難,發了菩提心,你錯了一點就不行,落到偏空那一邊去。有二種根本大邪見,一種是常見,譬如社會上不學佛的人,認為人死了,永遠還是轉人。還有一種是斷見,認為人死就沒有了。由這二種根本邪見,再生出來六十二種邪見。這裡叫你不要著相,就是斷常見,但是你把常見斷了,不要生斷見。上面有一句經文:「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落到偏空不要修了,不是生斷滅之見嗎?這樣你害了自己,也害了眾生。因為很重要,所以經文前後連說二句「莫作是念」。   「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要去修行菩薩道,你說法不說斷滅相,你說一切皆空,你沒有把妙有說出來,你偏到空那一方,大家都落到豁達空,不要修了,一切法都是佛法,本來就是個佛,還修什麼?這就落於豁達空,再起惡取空。豁達空就撥因果,惡取空更撥得厲害,因為他要作惡,那麼你說斷滅,害了自己,害了眾生。   釋迦如來說三藏十二部經,分兩大門,一個是空門,一個是有門。有門,無論學多學少,都有利益。空門,要是學不好,反過來就是罪過。所以古時候大德說:「寧教執有如須彌,不教著空如芥子。」你執著有,雖然執著得厲害,像須彌山一樣,不要緊,只是不能了生死、成佛道,決定能保持人天的福報。但是你執著空,像芥子那麼一點點,就不得了,你說諸法斷滅,大家不要發心修行了,你還是個大凡夫。你不要修行,依著凡夫去造業,就墮落三惡道;如果講給眾生聽,眾生都跟你走到三惡道,不是害死一切眾生嗎?   「丙一、降心離相」這一科,講完了。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丙二、住心無住(分二) 丁一、略明 丁二、詳示      丁一、略明(分二) 戊一、無住福勝 戊二、明其所以       戊一、無住福勝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第二十八分起講「丙二、住心無住」,分二科,「丁一、略明」,再分二小科,先講「戊一、無住福勝。」   這段經文是菩薩與菩薩較量,跟前面經文凡夫行布施的較量不同。「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有個菩薩以充滿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七寶,統統拿來布施。「若復有人」,假若另外有一個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後面這個菩薩,怎麼勝過前面那個菩薩?因為他「知一切法無我」,不但人無我,而且法無我,這就是我執、法執都空掉了。   正宗分四大科,到第四大科要證果了,這裡有明文,他證得無生法忍。忍有三種:一、生忍,二、法忍,三、無生忍。   一、生忍,是眾生忍,我們初發菩提心,行六度行門,第三忍辱,辱境現前,你要忍,這叫做生忍,也叫做眾生忍。他罵我,我能忍;他打我,我能忍;嫉妒、障礙我,我能忍;乃至像歌利王割截我的身體,我也能忍。這就是眾生忍的功夫,用到了極點,他傷害我的生命,我都不動念頭,我能忍。   課誦本上摘錄彌勒菩薩的忍辱偈:「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他也省力氣,我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這就是眾生忍。「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老拙是彌勒菩薩自稱,有人罵我,我說好,他罵我,怎麼說好呢?你看《金剛經》第十六分,「為人輕賤」,包括他罵我、打我,就把我的罪業消了,而且我還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我的善知識,怎麼不好呢?「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打我,我就睡著讓他打。「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他吐口水在我臉上,要發很大的力氣,我把它擦掉,不是對不起他嗎?我讓它自己乾,忍辱忍到這樣,這就是自利利他的功夫。「他也省力氣,我也無煩惱。」因為要是他罵我一句,我還他一句;他罵第二句,我還他一句,他還要再罵第三句,罵個沒完。他要是打我,我還手,他還要再打,這樣他多費力氣。他罵我,我就說好;他打我,我就睡倒讓他打,他就不罵不打了,不是省力氣嗎?我沒有被他轉,我沒有生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你用波羅蜜,忍辱忍到這個功夫,還怕不能成佛嗎?我們是凡夫,學忍辱,當然從眾生忍學起。   剛才講到眾生忍,種種侮辱我的境界現前,我都能忍。我修道,沒有侮辱他,他怎麼要侮辱我呢?有二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我們在流轉生死,前生前世可能跟他結怨,有果必有因,他來侮辱我,這是果。一定有前因,我今生沒有侮辱他,前生可能侮辱過他,所以今生他侮辱我。我前生罵了他、打了他,今生他罵我、打我,我還他的債,不欠他的債了,再好好修行,不是很好嗎?   第二種,按《金剛經》第十六分解釋,我在用功修行,沒有惹他,他來侮辱我,是來給我消業。我前生造了罪業,本來應該墮落三惡道,現在他幫我消了業,不會墮落三惡道,而且還會成佛。我不但不報復他,還要感謝他,這是逆境的善知識,可以助道,這都是生忍。勸諸位同學:我們好不容易發菩提心來學佛法,同學乃至法師都是凡夫,可能有不滿你意的地方,你要忍耐。一忍耐,這些逆境不成障礙,你道業就進步了。   二、法忍,對於寒、熱、飢、渴,這些無情之法,要能忍。天氣太熱,熱得你不能用功;天氣太冷,冷得你不能用功;或者渴了,找不到水喝;肚子餓了,沒有飯吃,這都是逆境現前,你能忍。所以釋迦佛給弟子訂的規矩,最熱的天,要結夏;最冷的天,要結冬,就是對治熱冷。天氣不是到了夏天才熱,冬天才冷,它是不熱就冷,不冷就熱,我們人在氣候冷熱轉變之中,發寒熱病。現在還沒有到六月,出了太陽就熱,一下雨就冷,你都要忍耐。不然你永遠不能用功,因為它不熱就冷,不冷就熱。熱了你不能用功,冷了你不能用功,什麼時候才能用功呢?真正到了夏天最熱的時候,要對治它,不能被熱的法所轉。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也要對治它,不能被冷的法所轉。乃至於生活艱苦,找不到水喝,找不到飯吃,也要能忍,這就是法忍。對於不順心的法現前,不能叫它生障礙,要忍下去。所以我時常說:臺灣、南洋的出家人福報大,沒有住過叢林,吃過苦頭。我們在大陸上吃生活的苦頭,苦得受不了,簡直活不下去!那麼你不要學佛法嗎?還是要學,這叫法忍。   三、無生法忍,這是深的功夫,一切法本來不生,本來不滅,叫「無生」。有生有滅,是我們妄想把它分別出來的。哪來的眾生侮辱我?是你有分別心,才有眾生相。因為有妄想分別心,才有待我好的,待我不好的。待我不好的,侮辱我的,都是我們自己分別出來的。一切法從因緣生,眾生是因緣生的法,哪裡有真的眾生呢?這就觀到一切法從因緣生,當體即空,哪有熱的法、冷的法呢?你不起妄想分別,它怎麼冷呢?前面講到二祖斷臂求法的公案,下雪下到腰那麼深,他冷得受不了,等到把自己的手臂斬斷,不冷了,疼得受不了!那個冷的法到哪兒去了呢?是你分別出來的,根本沒有冷的法?等到初祖給他安了心,他斬斷的手臂不疼了,疼的法也沒有了。   無生法忍的「忍」有二個解釋:一、忍可,二、安忍。忍可是真正認識,開了智慧。安忍是不動,得了定力。我們現在講到無生法忍,依文解義在這兒講,並沒有真正忍可,沒有大徹大悟,智慧不現前。所以我們講的時候,頭頭是道,一切法本來不生,本來不滅,等到逆境現前,還是受不了,因為沒有大徹大悟。真正忍可無生法,安忍不動,對於有生有滅之法,絲毫不動念,他得了定力,就是得了三昧。忍字的兩種意思:忍可,有了智慧;安忍,有了定力。一個定、一個慧,合成一個功夫,叫做定慧一如。   眾生分三大類,第一種邪定聚的眾生,定於邪,像邪魔外道,你跟他說佛法,他不聽,他一開口就毀謗我們。第二種不定聚的眾生,他遇到外道,就學外道;遇到佛法,就學佛法。學了佛法,進進退退。第三種正定聚的眾生,但進不退,安住不動,就是十住位的菩薩。不定聚的眾生,是十信位的菩薩,進進退退。十信圓滿,入了住位,安住不動,就是正定聚。再高一步,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叫做歡喜地,他為何大生歡喜呢?因為他豁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他沒有完全見法身,但確實見到一部分。二地菩薩,豁破二分無明,親證二分法身。如是分分破、分分證,再高一步是八地菩薩,到了八地菩薩要授成佛之記,他對於無生法的功夫,已經到了究竟位。所以按菩薩的地位,無生法忍有淺有深,最淺的是入十住位的菩薩,第二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第三是八地以上的菩薩,都是證得無生法忍。按彌勒菩薩的忍辱偈,是初地以上菩薩,證得無生法忍。   這個菩薩怎麼「得成於忍」呢?他對於一切法都空得乾乾淨淨,他已經悟知一切法無我,我執空掉,法執也空掉。人我執、法我執,都是我,二乘聖人只是空了人我執,未空法我執。這個菩薩不但空了人我執,也空法我執,對於一切法都無我,他破除一切法相,一切法執他都空掉了,所以才真正忍可無生法。要是不空,有了法就有生有滅。無生法這個菩薩確實忍可,而且安住不動,叫做安忍。忍可於心,安忍不動,這個菩薩就親證了無生法忍。   再料揀一下功德,前面那個菩薩,雖然瞭解一切法空,但沒有親證到一切法空,還沒證到無生法忍。他依文解義會講會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但是行起布施、做起功德來,還是著相,他是按事相修六度。這就是沒有證到無生法忍的菩薩,還是在有生有滅的境界之中行布施,自然依著無始劫來的習氣,會著相,一著相,功德就變成有漏的福德,不能感得無漏的佛果。而後面這個菩薩,他已經證得無生法忍,行布施不會著相,得的是無漏的功德,感得無漏佛果,已經成佛有份。所以較量功德,後面這個菩薩,勝過前面沒有證到無生法忍的菩薩。       戊二、明其所以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何以故?」為什麼後面這個菩薩,勝過前面那個菩薩呢?「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因為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不只一個,初地以上的菩薩都算,所以叫「諸菩薩」。總而言之,凡是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都不接受福德。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仰白佛說:世尊!為何這個菩薩不接受福德呢?佛在第二十七分才講,發菩提心的人,於法不說斷滅相。他不接受福德,不是落到斷滅那一方面,須菩提是替我們請問,叫我們徹底瞭解,這個菩薩怎麼不接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菩薩是作福德的,他只作不起貪著之心,所以說不受福德,不是不作福德。   有人說:「唉!一切皆空,還作什麼呢?」問他:「你為什麼不作?作有福德。」他說:「菩薩不受福德。」認為他懂得,不曉得他懂了偏差的道理,偏到空那一邊去了。你要曉得,這個菩薩天天作福德,他不動貪心,所以不受福德。他不生能受之心,作了不動念,不是不作福德。就是作一切福德、修一切善法,你要遠離我等四相,不生心動念,不起貪著之心。   《金剛經》上講的都是高深的道理,你得應機說法,社會上的人,你叫他成佛,他不懂;懂得眾生可以成佛,他還不敢相信他可以成佛。他要貪名貪利,你叫他去作福德事,他可不作,眾生的可憐就在這裡,他貪圖享受,不曉得享受的是自己的福德。你不修福修德,怎麼可以享福?他不懂這個道理要貪,貪不到就要害人,這樣就會造惡業。看見人家享福,自己怎麼不能享福?按出世間法,要義中取利,按正當的道理去求錢財。你要是急著要錢,不是偷就是搶,不要說將來墮落三惡道,現在就要犯國法。你看報紙上的新聞,就要動慈悲心度眾生。他去搶,剛剛搶了人家幾個錢,沒有幾個小時,就被捉到了,搶的錢一塊錢都沒有享受到,他不相信三惡道,先請他去坐監牢,看他相不相信?他為什麼要這樣呢?他要享福,不去推因,想求果,這是眾生的愚癡顛倒,不下種子,硬想收果。人家田地收很多豆子,是他種了豆種子;人家田地收很多西瓜,是他種了西瓜種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看見人家收很多豆子,他也想得到豆子;他看見人家收很多大西瓜,又甜又香,他也想得到西瓜。你不下豆種,不下瓜種,怎麼能得到豆的果、瓜的果呢?眾生愚癡到這樣,結果害人家、害自己。搶人家、偷人家,不是害人嗎?結果把自己關到監牢,不是害自己嗎?他為什麼會這樣?不懂因果。所以我們談《金剛經》,菩薩不起貪著,他聽不懂,你先跟他說因果報應,從淺處說起,因果報應,這個道理你能撥掉嗎?哪有無因之果呢?你應機跟他說,他聽到因果二字,就罵你迷信,他起了邪知邪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怎麼是迷信呢?要跟他說,使他相信,叫他著相修善法,叫他著相不作惡,先著相,慢慢再修到佛門裡來。他不進佛門,你把他引到佛門裡,告訴他:你燒香拜佛,能得大福德,先叫他著相。由燒香拜佛再持經,可以求大福德,這還是著相。再慢慢引進到《金剛經》,叫他不著相,天天作福德,不動貪圖之心,才合《金剛經》的高深道理。   我們已經聽到《金剛經》,不是社會上貪求名利,不講因果的人,我們過去著相修德,所以得的福德很少。第四分講要無住行施,這是講到無住證果。為什麼要無住行施呢?你天天行財布施,種福德,不應當貪著。法施也如此,你天天講經說法,不貪圖功德,也不貪圖福報,這樣就合《金剛經》的高深道理。這個菩薩怎麼證得無生法忍?他天天作福德,沒有生心動念,與無生法相應,才證得無生法。你生心動念,有生就有滅,跟無生法不相順,背覺合塵,與覺性相背,與塵勞相合,怎麼能證得無生法?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六塵境界,與塵勞相合,你生心動念,就是個法塵。你天天作福德,不動念頭,不起貪著之心,叫背塵合覺,不住於六塵,與塵勞相背,與覺性相合,覺性是無生無滅,自然就證得無生法忍。這是講到證果,先證無生法忍。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丁一、詳示(分二) 戊一、正報無住 戊二、依報無住       戊一、正報無住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威儀」,行住坐臥四大威儀。「寂靜」,沒有相。「丁一、詳示」,詳細開示無住的道理。分二科,「戊一、正報無住」,佛果是正報,證得佛果不住佛果之相。   「須菩提!若有人言」,須菩提!假若有人說:「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他看見釋迦如來到舍衛城來,回到祗樹給孤獨園去,他吃了飯打坐,到中夜分,臥下來睡覺,佛有來去、坐臥這些相。「是人不解我所說義。」這個人沒有解悟我所說的義理,這是指凡夫佛弟子,沒有空掉人我之相。   「何以故?」這個人親眼看見我有來、有去、有坐、有臥,並沒有說錯,為何說他沒有解悟我所說的道理呢?「如來者」,先依文解義解釋什麼叫做「如來」?好像來了,叫做如來,「無所從來」,來無所從,沒有從哪裡來。「亦無所去」,釋迦佛去了,去無所至。好像是來了,實際沒有來,才叫如來。既然不是真實來,去也不是真實去,不但他到舍衛國,沒有去;回到祗樹給孤獨園,也沒有實在來;乃至於從兜率天來,也沒有實在來;到雙林樹下涅槃,也沒有實在去。來去之相,是眾生看見的,釋迦如來的本位上,並沒有動,他來而不來,去而不去。   這個道理,等於「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一樣。天上有一塊雲彩遮住月亮,月亮本來是由東邊往西走,為何今天看見月亮往東走,還走得很快呢?那是因為月亮下面的雲往西飛,你起了錯覺,認為月亮往東走,其實月亮沒有往東走,這是「雲駛月運」。「舟行岸移」,比如我們上了一艘船,船開行時,覺得岸往後退,其實岸並沒有動,是你坐的船開了,也是起了錯覺。   我們看見如來有來、有去,都是起了錯覺,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他成佛就說《華嚴經》,但是二乘人並沒有看見他說《華嚴經》,只看見釋迦牟尼佛在那裡打坐思維。釋迦佛想到應該先說四諦法,就從菩提場走下來,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這都是小乘人看見的。大乘菩薩看見釋迦牟尼佛成了道,跟他們說《華嚴經》,時間只有短短二十一天,卻說了很多,《華嚴經》有十萬個偈頌,在七個處所說,開了九個法會,都是在短短的時間說的。你說是短,還是長?我們凡夫越分別越糊塗,因而不相信,生疑惑心。菩薩並沒有疑惑,看見佛說《華嚴經》七處九會,實際法身如來根本沒有動,所以看見有來有去,有坐有臥,是九法界的眾生看到的。六道凡夫,沒有福報看見,三乘聖人有福報看見,各人所看的不一樣,在法身如來那邊,根本沒有來去之相。   再消文,「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應化身、報身有身體,法身沒有身體,是真理之體,遍一切處,沒有彼此兩個處所。有來、有去,有兩個所在,才由此處來,上彼處去,法身遍一切處,不能分開兩個地方,你不能說來,不能說去。他沒有兩個地方,怎麼來、怎麼去呢?所以有來有去,是我們眾生起分別心看見的境界。證得法身成佛的人,沒有分別心,遍一切法,都成了一真法界的境界。所以他來,從法身來的;去,歸到法身去,哪有來去之相?剛才講最淺顯的,「如來者」,好像來了,來而不來,既然來,不是真實來;去,也不是真實去,所以來,叫如來;去,叫如去。   「故名如來」,才叫如來。他來,從哪裡來?去,從哪裡去?歸到法身上,他由真如而來,才叫如來。第一分發起序:「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如來沒有來去坐臥之相,因為他是來無從來,去無所去,所以叫做「如來」,因此須菩提讚歎:「希有!世尊。」   究竟的解釋:「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怎麼叫如來呢?一切諸法,相有生有滅,但是它有個本體,是如如不動的真如。如來親證一切法如如不動的理體,就成了佛。既然他如如不動,哪有來、去、坐、臥之相呢?釋迦如來沒有生心動念,說我證得法身了,他沒有來去之相,一切法不住。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戊二、依報無住(分二) 己一、微塵無住 己二、世界無住        己一、微塵無住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戊二、依報無住」,分二科,「己一、微塵無住」。「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假若善男子、善女人,把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碎開成微塵,那微塵多不多?「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回答:很多!世尊!按世間相說,當然微塵太多了。什麼叫善男子、善女人?這是指修析空觀的人,修觀想把色法分析開歸到空,他把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分成七份,七份再分,一直分到最後,分成微塵,就是最小的塵土。從窗戶的細縫射進來一道陽光,我們看見虛空之中有很多小粒子,那就是微塵,因為份量很輕,跟空氣差不多,它不會落地。   恐怕世尊又要呵斥他,須菩提就自己解釋。「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世尊問我微塵多不多?我答多,是按世間俗諦之相答覆。因為微塵之相根本不是實有,是一些如幻如化生滅之相。假若真實有,世尊不說它微塵多。世尊說它微塵多,是按它不實在有的假相說,我也是依著世俗之諦答覆。   下面須菩提轉徵轉釋,再自己問:「所以者何?」為什麼要是微塵眾實有其體,如來就不會說多呢?「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因為如來是依著俗諦的道理,說微塵很多,實際佛說微塵眾,當體是空的,按真諦講,「即非微塵眾」。按中道第一義諦講,「是名微塵眾」。前面如來是依著世俗之諦問多,我也就依著世俗之諦答多,因為世俗之諦如幻如化,一切法沒有真實之體,要是講它有真實之體,如來不會問它多不多?下面須菩提繼續解釋。           己二、世界無住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尊者是深解義趣的人,如來所說的道理,他統統解悟,所以不等佛說世界相空,須菩提就自己解釋:「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因為世界也是諸法的一種,諸法性空,世界的性也是空的。「是名世界」,按二諦講,假名叫世界,世界沒有真實之體。按三諦道理講,它是中道第一義諦的世界,可以叫做世界。   前面說微塵非微塵,為什麼不等世尊說,須菩提就解釋世界非世界。因為世界不是實有其體,要是實有其體,怎麼能把它碎成微塵呢?微塵沒有眾多之相,要是微塵有其實體,怎麼能把它合起來成世界呢?世界是一個相,微塵是多的相,非一非多,經文按《新眼疏》分科,叫「依報無住」。順著前面經文的意思講,如來的應化身有來有去,在法身理體上沒有來沒有去,如來有三個身: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不同,但是非一非異。如來的身並不是一個身,因為一個身怎麼能分出三個身呢?分出三個身,並不差別,化身就是報身,報身就是法身,這是拿比喻來說明如來的三個身,「非一非異」。世界、微塵,是「非一非多」,世界不是一個相,一個相怎麼能碎成微塵呢?微塵不是多的相,多的相怎麼能合成一個世界呢?就證明如來的三個身,非一非異,正報不應該住;世界跟微塵,「非一非多」,依報也不應該住。   須菩提再轉徵解釋:「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世界不是實在有,假若實在有,世界就成了一合相。《心印疏》解釋:「一合相者,乃無二無異為一」,一合相,不是二個,也不是差別之相。「不離不散名合」,離不開、散不開,叫做「合」。世界不是「一合相」,就證明世界不是實有,因為它要是「一」,就不能分成「多」;既然能分成「多」,就有離有散,不叫「合」。既然世界能分開碎成微塵,它就不是「一合相」,反過來證明世界不是實有的。   須菩提繼續說:「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每一種法相,都有這三連句,眾生都執著有「一合相」,但是如來說一合相的時候,當體即空,「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按二諦的道理講,它是假名的一合相。按三諦講,它是中道第一義諦的一合相。   講到這裡,釋迦牟尼佛才開口說法:「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一合相」是不可以說的一個名相,因為它是假名之相。既然不可說,世尊為什麼要說呢?因為凡夫眾生,貪著其事,不得不叫他觀空,《金剛經參考資料》上有解釋,我們依著梵語把它翻成中國話,叫一合相,講依報世界,眾生執著每一種事物,都有一個實在的整體。講正報,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合相,眾生沒有智慧起我執,認為身體是實在有的,不曉得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哪裡有實在的身體呢?再講到光一個身體不能叫我,裡面還有個心,叫做我。心是六塵緣影的妄想心,沒有實在的本體,我們生心動念,把六塵攀緣到心裡,落謝下來的影子,以為是我們的心,實際它沒有本體,除了六塵緣影沒有心。學了佛法,你聞到了要思,坐下來觀想,看我們的心是什麼?除了色、聲、香、味、觸、法,沒有個心,想來想去都是六塵境界,所以心沒有本體自性,要把心相空掉。那麼內而妄想心,外而身體,都沒有實在的一合相,心也空、身也空,我就空了。外面的世界,可以把它碎成微塵,它是眾微塵假合起來的相,你執著它作什麼呢?   但是凡夫的心量小,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不知道範圍多大,還不會動念去執著。他執著的是人的依報,比方社會上的人,有兩間房子,他認為他的家產實在有,執著得厲害,別人來侵佔他的房子,他要跟他拼命。甚至父親還沒有死,兩個兄弟就吵著要分家,父親在世時不贊成沒辦法。等到父親一斷氣,兩個兄弟就要分家,分不清楚就吵架,打官司,他不曉得房子沒有本體自性,這都是凡夫的愚癡。福報越大,依報越多,做了國王,他認為這個世界都是他的,要帶領全國人去拼死活,所以一打仗,殺人無量數,都是依報世界沒有觀空。世間的凡夫,為什麼要人跟人相爭,國跟國相爭?因為都想活著,結果沒有活著,卻把人殺死,這就是眾生愚癡顛倒。   我們要講給眾生聽,不得不說一合相,為了凡夫貪著其事,世尊不得不說。說了一合相,要把它分開,沒有一,也沒有合。既然是一,怎麼能分得開呢?既然是合,怎麼能分得開呢?能把世界碎成微塵,就不是一,不是合。叫他觀空了,再進一步叫他學佛法,學得高深,學到實教大乘,再合到中道第一義諦,微塵、世界,是最淺顯的依報之相,是名微塵眾、是名世界,合到中道第一義諦,怎麼合呢?《心印疏》上解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千大千世界就在三界以內,都是唯心所變的。一切法都是唯心所變,世界不是唯識嗎?微塵不是唯識嗎?你合到心、識,就能觀到中道上。   《心印疏》對於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按著三世間解釋:一、器世間,微塵、世界,屬於器世間,是無情之法。二、有情世間,三、智真覺世間。溥畹大師智慧廣大,解釋出好多道理。你們去看,心量就會玲瓏剔透起來,不然光解釋微塵、世界,都是器世間,解釋到有情世界怎麼講?解釋到智真覺世間||佛菩薩的世間怎麼講?你們能解釋得頭頭是道,就一法包含一切法,隨拈一法,無非法界。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丙三、結歸問意(分二) 丁一、結歸云何降心問 丁二、結歸云何住心問      丁一、結歸云何降心問(分二) 戊一、拂我顯無 戊二、拂法結問       戊一、拂我顯無(分二) 己一、問答拂我 己二、徵起顯無        己一、問答拂我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以上把「戊二、依報無住」講完,接著講「丙三、結歸問意」,分二科,「丁一、結歸云何降心問」,總結如何降伏妄想心,再分二科,「戊一、拂我顯無」,拂是去掉,把我去掉,就顯無,再分二科。「己一、問答拂我」,一問一答,把我去掉。   「丙三、結歸問意」,《金剛經》須菩提問了兩個問題,一個是云何應住其真心?一個是云何降伏其妄心?佛先答覆降伏妄心,後答覆安住真心。正宗分分四大科:信、解、行、證,作文章得有個結論,第三十一分就是結論,結到須菩提問的兩個問題,先結到降心離相,看著經文。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佛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心外執著的。這裡是四個見,「見」是知見,內心裡面有執著,起了見解,就是內心裡面有我等四見。要降心離相,就結到:「云何降伏其心?」不但心外的我等四相,粗的心相離開,還要把我等四見,細的相也離開,你的妄心就降伏住了。這一句經文佛問當機者須菩提,假若有個人說:佛心裡面有我等四見,因為如果佛心裡沒有我等四見,怎麼常常在說呢?他不曉得「說法者,無法可說」的道理。佛再叫一聲:「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他解悟我所說的道理嗎?「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須菩提回答:這個人根本不瞭解佛說的道理,何況解悟呢?        己二、徵起顯無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何以故?」這是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還是三連句,就是世尊說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依著俗諦之法說,因為眾生不瞭解我等四見,所以世尊要說,但是世尊心裡面並沒有著四見的相,四見的相當體就是空的,「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按二諦的道理講,世尊的我等四見,不過是假名而已。按三諦的道理講,世尊說的一切法,都是實相理體,那世尊說的我等四見,也不離實相,所以「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戊二、拂法結問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這段經文是結論,把這部經總結起來,前面是結到降心離相,連心裡面生心動念的細相都沒有,妄心就降伏住。這再結上須菩提前面問的兩個問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者」是指人之詞,就是發菩提心的這個人。「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全卷《金剛經》所講的就是降心離相的道理,你應當如是了「知」經文,你應當如是「見」,瞭解經文的義理。下面再進一步,「如是信解」,如是信,如是解。你應當如是生起清淨信心,如是解悟其義趣。《金剛經》分信、解、行、證四大科,「信解」配到信分、解分。還有行分、證分,你要怎麼修?怎麼證?依著你所解悟的道理來修證。「不生法相」,解悟以後,你再來修,修即無修,不生修行的法相。依著無修而修,才無證而證,證得聖果。前面說成佛的正報是空的,他證了果,法相也不要生。   把前面都總結起來,「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按二諦的道理講,就是隨說隨掃相,因為眾生不瞭解法相,佛才說法相,說了法相,當體即空。「是名法相」,不過是假名法相而已。按三諦的道理,這個法相是中道第一義諦的法相。   講到這裡,第三十一分講完。「丁一、結歸云何降心問」,「戊一、拂我顯無」,是總結答覆降心離相的問題。「戊二、拂法結問」,把法相去掉,才結到須菩提問的問題上。反過來講,你要是生了法相,妄心還是不能降伏,不但眾生法相要空掉,連佛的法相也要空掉,一念不生,妄心才能不動。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丁二、結歸云何住心問(分二) 戊一、校顯持說 戊二、示說結問       戊一、校顯持說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應化非真第三十二」,應化身佛不是真佛。「丁二、結歸云何住心問」,總結如何安住真心?再分二科,「戊一、較顯持說」,較量功德,顯明持說的功德大。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滿」是充滿,「無量阿僧祇」,「阿僧祇」叫無央數,是大數目名詞,「無量」也是大數目名詞。假若有一個人,不只以一個阿僧祇世界、二個阿僧祇世界,有無量阿僧祇世界,統統充滿七寶,拿這些七寶來布施。《新眼疏》講,這個人不是平常的人,是個無住行施的人,就是依著第四分釋迦佛開示的,行布施不要住相。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菩提心的這個人,「持於此經」,持是憶念不忘,執持《金剛經》永遠不會忘記。「乃至四句偈等」,全卷憶持不忘,乃至一小段經文憶持不忘。「受持、讀誦」,受持其義,讀誦其文,這是自利,「為人演說」,屬於利他。「其福勝彼」,其福德勝過前面無住行施那個人。   第四分開示:「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這個人無住行施的福德,等於十方虛空不可量。怎麼後面發菩提心的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所得的福德,超過無住行施的人呢?因為無住行施那個人,他聽到別人講《金剛經》無住行施,他聽了就相信,相信就做,他天天行布施不住相。但是他沒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對於《金剛經》,既不自利,也不利人。   學佛法要信、解、行、證,一、要有信心,二、瞭解其義理,深一步要解悟。你怎樣能瞭解其義理,得受持、讀誦;你怎樣能解悟,還是得受持、讀誦。三、行,等到解悟其理,才能如法修行。你沒有瞭解,一聽見就相信,相信了就行,這叫越級躐等。   現在佛弟子有二班人,一班人解而不行,一班人行而不解,兩邊都錯誤。解而不行的人,等於說食數寶,天天盡說吃的東西,實際沒有吃一口。就像銀行的職員,天天數鈔票,所數的都是銀行的錢,不是自己的錢。求解不修行的人,就像這樣,不得真實的利益。還有一種佛弟子,行而不解,他認為佛法說來說去,還不是要修行,直接修行就好了,《金剛經》叫人無住行施,他就無住行施。前面我講過,眾生都有貪吝心,貪是貪圖別人的,吝是吝惜自己的,這是凡夫的習性。他學了佛法,肯布施,不但不貪別人的,自己的也不慳吝,這就很難得了。他還無住行施,天天布施不著相,那就更加難得了。但是《金剛經》的義理他不懂,忽略了「解」的步驟,怎麼跟人家說呢?這樣損失大了,他無住行施沒有住相,應該歸到無漏的福報,但是無漏的道理他不瞭解,還是落到人天,這就冤枉了!而且佛的慧命要斷絕,影響更大。怎樣能繼續佛的慧命呢?得有人演說才行,沒有人演說,都去無住行施,人死了法脈斷了。所以前面說他無住行施,福德雖然多,但是不如後面這個發菩提心,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的福德。因為他依解起行,自利還要利人。這個人一定會無住行施,因為他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他自己要以身作則,怎能不行布施?行布施,怎能住相呢?所以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個人,自然會無住行施,他無住行施,是依解起行,他的福德自然超過前面那個人。       戊二、示說結問(分二) 己一、示說不取 己二、不取之故        己一、示說不取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戊二、示說結問」,顯示所說的《金剛經》,來總結須菩提所問住心無住的問題,分二科,「己一、示說不取」,開示說的法,不可以取著,這樣就住心無住。「己二、不取之故」,為什麼不要取?說明原因,正宗分就講完了。   「云何為人演說?」講《金剛經》的人,怎樣為人說法呢?「不取於相」,取是執著。他瞭解《金剛經》的道理,再去講《金剛經》,絕對不執著我相,不取於執著法相,不執著空相,這三種相他都不執著。   「如如不動」,「如如」,是不動之義,他心裡不動念,天天講《金剛經》,心裡沒有生心動念。   再詳細解釋「如如」二字,上面的「如」,是如理之「智」;下面的「如」,是真如的「理」體,合起來就是「如智如理」,真如之智,真如之理。他講《金剛經》「如是知,如是見」,依文解義。「如是信,如是解」,解悟其理,就生出來如理的智慧,是以如理之智,來契合真如的理體。真如是不動的,以「如如智」契合「如如理」,叫「如如」,如如就不動。   我們為人演說《金剛經》,雖然沒有生起清淨信心,沒有解悟其義趣,我們要照這裡學,學到高深的地方,一旦豁然貫通,我們就開悟了。怎麼學呢?你就天天講《金剛經》,不要動念,不要著相。也就是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空相。所以你講《金剛經》,要盡此一報生講,盡未來際講,要發長遠心,你一生心動念,一著相,《金剛經》可能講不長。第一、你著了我相,多人聽,才講得起勁;一看,今天聽的人少,講不起勁,就不講了。第二、你著了法相,認為自己講得好,若碰見一個人說你講得不好,你生了煩惱:「我講得這麼好,你說我講不好,不要講了!」這樣就不長遠了。尤其是出家弟子,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你知道多少,講多少,天天學,天天講,等覺菩薩還要學,何況我們呢?所以我勸諸位同學,要看註解,不看註解,講不好,你看的次數多,道理熟,講起來才能圓融無礙。你講一次,看一次;講十次,看十次,註解的道理,我們沒有完全參透,你每次看,都會發現新的道理。《金剛經》為什麼有那麼多註解呢?因為誰見了多少,就著多少,誰也沒有成佛,誰也沒有把《金剛經》的道理解完,各解一部分。你認為自己講得好,著了法相。你要曉得,我們是凡夫法師,三賢位的菩薩,一定講得比我們好;登地的菩薩,一定比三賢位的菩薩講得好;十地、等覺菩薩,一定比初地、二地的菩薩講得好;假若是佛,一定講得比等覺菩薩好。所以我們講諸法實相,知道多少講多少,唯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這樣想,我們不敢貢高我慢,怎麼會取著法相?不取我相,不取法相,空相更不必取,這樣你就如如不動了。你講經,天天去講,這裡環境很好,有人聽,我就講;這裡環境不好,有人聽,我也講,不被環境所轉。境界是心外,內心裡面的念頭都空掉,外面的境界怎麼不空掉?所以一切相不取,就如如不動了。        己二、不取之故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何以故?」為什麼講《金剛經》,要不取於相?下面說明原因。「一切有為法」,是總說,我們講經說法給眾生聽,在有為法的境界之中弘法利生,眾生是有為法,我們是凡夫,也在有為法之中。一切有為法都不真實,下面用六種譬喻,「如夢幻泡影」,這一句有四個譬喻。   「如夢」,像作夢,我們學佛法,佛說:一切法都從因緣生,皆無本體自性,也就是一切法皆空。依文解義懂了,解到心裡沒有?你拿作夢作觀想,我們夜裡作夢,什麼法都生出來,人我是非不是都有嗎?夢中有順心的境界,有不順心的境界。等你醒了,什麼法都是空的。甚至不要等到夢醒,正當你作夢的時候,根本就是空的。觀想我們現在是白天睜著眼作夢,因為在迷,人人物物,是是非非,順心的境界,不順心的境界統統有。等你開悟,悟到一切皆空,跟睡醒了一樣。你天天這樣作觀想,就容易看破境界,順境逆境,都把它看破。   「如幻」,有一種變幻術的咒語,咒語一念,本來一條手巾,變出一匹馬來,馬有沒有?有,馬有即無,馬有即空,因為是幻術變化出來的,哪裡有馬?一切法你都這樣觀想,都是如幻術變化出來的,虛妄不實。   「如泡」,下雨了,雨點打在水上起水泡。一下子起,一下子滅,起滅無常。「如影」,像鏡子裡現的影子,鏡子裡雖然有影子,但虛幻不實。   「如露亦如電」,有二個譬喻,譬喻一切法無常。「如露」,一早起來你看草地上、樹葉上,都有水珠,那就是露水。露水晚上看不見,早起天亮看見,叫朝露,但是太陽一出來,它就沒有了,可見是無常的。「如電」,好像打雷時掣的電光,電光一閃沒有了,有沒有電呢?有,但是無常,很快就滅掉。一切有為法都是這樣,你說有,暫時有,轉眼就沒有了。不要說其他的法,就說我們人,昨天我還看見這個人,今天得到一個訊息,說他已經死了。這就是四十二章經上說的:「生命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這個人就完了,好像閃電、朝露,一切有為法都這樣觀想。   「應作如是觀」,「觀」是觀想,應該這樣觀想,一切有為法不出這六種譬喻,由這六種譬喻,你就曉得它不真實、不常住,天天這樣觀想,時時這樣觀想,你還取相作什麼?釋迦佛開導,叫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不取於相,不是跟聖人說,是跟發菩提心的凡夫說。你既然發了菩提心,得如是去觀想,我們取相都是取有為法的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你去取著它作什麼?你觀想久了就得力,對一切法不起執著。   元魏菩提留支的翻譯:「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影。」還有如「星」,不是天上的星星,如眼睛起了翳,看起來有金星。還有如「燈」、「雲」。魏譯依著梵文是九種,鳩摩羅什法師為了合乎中國人愛簡略的根性,把九種譬喻合成六種。   《金剛經》分三大科,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講到這裡,正宗分講完了,接著講第三大科流通分。   甲三、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是經已」,佛說《金剛經》,究竟說圓滿了。「長老須菩提」,當機的須菩提長老,「及諸比丘、比丘尼」,及出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近事男、近事女,這是在家二眾,四眾弟子都在這裡。還有「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三善道的眾生有善根,跟佛有緣,都在這裡聽。「等」,還有非人等,一切天龍八部都在這裡聽。「聞佛所說」,他們聽到佛說的《金剛經》,以前沒有聽過這樣甚深的經典,現在大家都聽到甚深的經典以「皆大歡喜」,不是小歡喜,因為實教大乘的真正之理都明白了,自己成佛有份,也能度眾生,令眾生成佛。「信受奉行」,如是信受,如是奉行。   《金剛經》講完了,再跟諸位講幾句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依報有,正報也有,屬於「有」門,西方有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個阿彌陀佛,都是「有」,不講「空」,所以蕅益大師取別號叫「西有沙門」。現在《金剛經》講完了,我們天天做晚課,都是念阿彌陀佛迴向西方,與《金剛經》的道理怎樣融會貫通呢?   《金剛經》上講的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阿彌陀經》上講的有,不是凡夫執著的有,是妙有,西方極樂世界黃金為地,七寶莊嚴,那個依報不可思議!正報也不可思議!所以說西方極樂世界念佛法門,有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這樣就跟《金剛經》融會貫通了。《金剛經》講的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念佛法門的妙有;妙有不有,即是《金剛經》講的真空,理論上並沒有牴觸,是融會貫通的。   修行的事相,怎麼融會貫通呢?《阿彌陀經》裡面有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怎樣「不可以少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念一句名號,就種了善根,多念多種善根。怎樣叫做「福德」呢?要行六度,以善根之因,修六度法門,修福德之緣。多善根之因,多福德之緣,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正行。助行,還要修六度萬行的福德,就把事相上修行的方法融會貫通。《金剛經》叫我們修六度萬行,叫我們無住布施,布施有三檀,三檀開六度,修六度是廣修福德,再念阿彌陀佛迴向西方,不就生到西方嗎?   你要相信淨土法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依著《金剛經》廣修六度,多培福德,但是福德怎樣才多呢?不要住相。《金剛經》第四分說,不住相行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下面經文一段一段較量,不注重在財布施,不注重在七寶布施,較量到最後一段,無住行七寶布施,也不如無住去受持、讀誦,為他人演說。結論就是開導我們去弘揚《金剛經》,還不要住相,這叫法布施。因為財布施,不要說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我們沒有,就是布施幾張鈔票都很困難,我們是沒有福報的眾生,哪有財力去布施呢?法布施,你學了佛法,盡力去講,永遠布施不完,這叫無盡的法布施,拿這個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你把《金剛經》講完,乃至於講一座,就將講經的功德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樣修行,《金剛經》和《阿彌陀經》是融會貫通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說聽圓滿。 跋   弟子淨觀   編完上道下源長老講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錄》,使我不禁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現在想起編寫過程,所遭遇的困難與感受,自覺只能體會,不可言傳。   今上人要我寫一篇跋語,真使我不知要從何談起。但是為了使後來者,為佛教的事業,也有勇氣去做難做敢做的精神去幹,我願將我為上人編寫這部《金剛經講錄》的經驗、感受和受益,略略的告訴讀者,以共勉之。   當我在佛前發願要為上人編寫這部《金剛經講錄》的時候,我只是一個小沙彌而已,而且對經教一竅不通。其時恩師上廣下化老和尚多次告訴我說:「道老講的《金剛經》,是累積了五十多年講經的經驗,講的一部經,內容頗為豐富,又淺白,對修行、學道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與啟示,好好去聽道老講《金剛經》,好好去研究道老講的《金剛經》,即使不開悟,也能獲得不可言喻的受益。我為了體力不行,自從編完了道老講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後,就力不從心,沒有辦法替老人家編寫他講的《金剛經》講錄,心中時刻感到遺憾,耿耿於懷,感到內疚。」聽了恩師對上人那麼的推崇備至,也令我深深地覺得,若是不把上人講的《金剛經》整編出來,的確是佛教界的一大損失。因此我就告訴我恩師說:「師父!既然您老人家身體不行,就由弟子代您完成這個願望吧!」恩師聽了,非常高興,隔日即帶我到高雄佛教堂去拜見上人,這也是我來臺灣出家,第一次去拜見長老。上人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承蒙上人不棄,答應給我編寫他老人家講的《金剛經》,這是我與上人結下法緣的經過,至為珍惜,是為一記。   當我編寫這部《金剛經講錄》時,越編下去,內心越感到汗顏與恐慌。這時才發覺到佛法是那麼的高深,那麼的深奧與難懂;單憑「初生之犢不怕虎」的精神去硬幹是不行的,那時真有「騎虎難下」之窘。為了面對讀者,逃避現實是不行的啊!怎辦?唯有「惡補」,到各寺廟去收集各家不同作者講述的《金剛經》做為參考。夜深人靜,拼命開夜車,恩師又病,白天又要侍奉湯藥,那段日子,身體的確是感到很疲勞,但是精神上,卻法喜充滿。今天我對佛學,倘能有點膚淺的認識與體會,也是拜領那段日子,為了對讀者有個交待,拼命研究《金剛經》,所建立起的基礎。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宣化上人曾對我開示的一句話:「學佛要學先吃虧,不佔別人的便宜。」今天我才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即是「先吃虧」,其實就是「佔便宜」能充實自己。   由於筆者業障深重,《金剛經》講錄編到第八分時,在民國七十四年元旦的晚上,忽然呼吸困難,胃出血,被緊急送去長庚醫院治療。後因醫藥費昂貴,被迫轉到仁愛醫院開刀,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手術後,就沒有好過,每日瀉二十多次,一飲食就嘔吐,臥在醫院治療了四個多月無效。四月四日只好自動申請出院,返回馬來西亞,到馬大醫學院治療,至七月廿日才查出拉瀉嘔吐的原因,原來係切除胃手術時,胃腸銜接出差錯,其時體重急速下降,由原來七十五公斤,只剩下三十多公斤。醫生認為體力太弱,遲疑不敢再施手術以糾正之。恩師函催返臺治療,八月返臺灣,先給前中國醫學系主任某教授用中藥治療了一個多月無效,教授暗示我的同門,準備為我辦「善後事」。那時病況已進入奄奄一息,只剩下皮包骨,血壓只六十左右,隨時會休克倒下,那時可謂貧病交迫,箇中的滋味,至今難忘。後來幸得我的同參法界法師,把我帶到臺北市松江路廣慈僧伽醫藥會,求醫藥的協助。其會長蕭貴芬居士,幹事王浚奇,立即毫無條件把我送到臺北著名的「國泰綜合醫院」治療,在院施了兩次大手術,到十二月六日始出院。這次大病足足醫治了一年,因此道公長老的《金剛經》續稿,在力不從心,萬分無奈之下停頓了一年,頗感內疚,唯有藉菩提樹向道公、編輯、關懷的讀者,刊登「道歉啟事」,以表示萬二分的歉意。   這次住院的醫藥費,總共花了廿二萬新臺幣,除了臺北慈濟功德會供養醫藥費三萬元,金山念佛會供養二萬元醫藥費外,其餘額十七萬元之醫藥費全由廣慈僧伽醫藥會供養。而且蕭會長,尤其是王浚奇居士,每天都抽空慰問病情。在這以金錢掛帥的社會,他們對貧病交困的出家人的關懷,充份表現了佛教徒最高的素質,足令人讚嘆,是值得一書讚揚的。今天筆者仍能繼續為佛教盡點棉力,能把《金剛經》講錄編完,能繼續為恩師編寫《戒學淺談》,廣慈僧伽醫藥會與供養醫藥費的諸大德,功不可沒,謹此記下,以申內心的感激。尚希望讀者為了貧病的出家人,有個醫藥協助會,安心辦道,請給予廣慈僧伽醫藥會全力的支持,則功德盡未來際,將是無邊無量。   《金剛經》不斷強調說:「書寫、受持、讀誦《金剛經》,果報不可思議,功德不可稱量。」那麼,我編寫《金剛經》又有什麼感應呢?在進入國泰綜合醫院時,我已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主治醫生很坦白告訴我說:「若是你不即刻開刀,重施胃腸糾正手術,是死路一條;若是施手術,成功的機會只有五十對五十,原因是你目前的健康,極度的衰弱,體內的營養全被拉、吐掉了,在缺乏營養的情況下,施手術,最忌銜接時,線與腸胃不能粘住,那就宣告手術失敗,是否要施手術,由你自己去決定。」在恩師的鼓勵下,那時我的心境反而很平靜,對死亡也毫無恐懼,我勉強坐在病床,用心香向觀世音菩薩禱告說:「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弟子淨觀比丘,沒有信佛之前,自信是個『砍頭風吹帽,坐牢若遊園。』的硬漢,今天信了佛,又出了家,對生死更無恐懼,只是弟子有未了之願,就是編寫上道下源老和尚講述的《金剛經》,尚未完成,目前只編到第八分而已,若是就這樣死去。則今生將會感到非常的遺憾,使我愧對道公與讀者。若此劫一定逃不過的話,能否待我完成此任務之後,才讓我走,願菩薩慈悲垂加護。」禱告完,即接受注射,準備進入手術室。在全身麻醉,手術期間,耳邊很清楚聽到有百多名僧人在持誦「大悲咒」的聲音,而自己卻能持「往生咒」。經過六個小時的大手術,結果醫生宣告手術成功,直到第二天醒來,自覺還在持誦「往生咒」,此不可思議之事,一也。手術後的兩星期內,喝半杯牛奶即感飽脹不舒、難受。醫生告云:「你胃已切除了三分之二,今又施了胃腸糾正術,胃更小了,你今後終身要每日分八餐吃,就是小量多餐吃。」但是我回到寺廟跪在佛前發願說:「寧可持戒而死,不願犯戒而生;絕對不因病緣故,而犯佛制比丘應『過日中不食』的禁戒(雖然我知道因病緣故,佛制可開緣,不算犯戒),並發願終身持誦《金剛經》。」奇怪,以後我的健康一天天好起來,今天我不但能受持比丘「過日中不食」的禁戒,對「日中一食」的比丘,我也能不受時日的限制,隨時可以隨喜過「日中一食」的生活。打破了醫生要我每日分八餐食的預言,佛法誠不可思議,持誦《金剛經》的功德亦不可以思議,筆者身受其益大矣!   道公長老講述的這部《金剛經》,是以通俗平淡的語氣講,其解釋則義極高深,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令人讀之,心豁開朗,如飲甘露;講述的風格又另樹一格,在我收集多家講述的《金剛經》本子裡,這種風格是沒有的,難怪家師對這部《金剛經講錄》譽之為「是道公累積了五十多年講經經驗,講出的精華。」上人除了非常有系統把《金剛經》的義理剖釋外,又給讀者清楚又明白的指出一條康莊修行的大道;在講經中,上人不時把研究古人註解的心得與獨到的遠見、方法告訴我們。若我們能「依教奉行」則不難「按圖索驥」能得到意外的收益。此外上人還把早期親近慈舟大師,珍貴的片斷修行生活,所得到的受益,現身說法告訴我們,若我們能模仿上人的謙虛,親近善知識時,能時刻「回光返照」,則前途當無可限量,上人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模範,最好的例子。   以筆者才薄德淺,對經教一竅不通,編寫上人的《金剛經講錄》,吃盡苦頭,但是得到的益處,遠非付出的代價所能比喻的。編後令我如獲至寶,好比獲得一把開啟諸經寶庫的鑰匙。今天再去閱讀《大乘起信論》《楞嚴經》就不再感到那麼困難了,這不能不說是編寫上人講述的《金剛經》所賜。   最後我要向宗興法師表示最大的感激,在我病後,體質頗弱之下,幫我錄聽、整編、收集資料,輔我完成此神聖的任務。又承蒙恒學法師,在我病後幫我抄稿,菩提樹編輯、讀者所給予的熱情鼓勵,在此一併致萬二分的謝意,是為跋。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十日於白河鎮小南海普陀寺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志蓮精舍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志蓮精舍版)目次 懸談 505 釋題解文(分二) 510 一、總釋名題(分二) 510 甲一、經題 510 甲二、譯人 519 二、別解文義(分三) 522 【法會因由分第一】 522 甲一、序分(分二) 522 乙一、證信序(通序) 522 乙二、發起序(別序) 532 【善現啟請分第二】 545 甲二、正宗分(分四) 545 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分四) 545 丙一、當機誠請(分二) 545 丁一、承前讚善 545 丁二、因機設問 552 丙二、如來許說(分二) 556 丁一、讚善印是 557 丁二、誡聽許說 557 丙三、當機願聞 562 【大乘正宗分第三】 564 丙四、如來開示(分三) 564 丁一、開示降住(分三) 564 戊一、降心之方(分三) 564 己一、標示 564 己二、正明 567 己三、徵釋 578 【妙行無住分第四】 584 戊二、住心之方(分三) 584 己一、正示其方(分三) 584 庚一、標示 584 庚二、指釋 585 庚三、結示 590 己二、徵釋其意 597 己三、勸如教住 599 【如理實見分第五】 600 戊三、兼釋伏疑(分二) 600 己一、釋因生疑 600 己二、防轉成疑(分二) 606 庚一、防報相可住疑 606 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608 【正信希有分第六】 611 丁二、成就信心(分四) 611 戊一、顯信具德(分二) 611 己一、深生實信德(分三) 611 庚一、當機問信 611 庚二、如來答有 612 庚三、顯示其德 617 己二、一念淨信德 617 戊二、展轉徵釋(分三) 619 己一、承徵承釋 619 己二、轉徵轉釋 620 己三、再徵再釋 621 戊三、結示進信 622 【無得無說分第七】 625 戊四、重釋伏疑(分三) 625 己一、防疑示問 625 己二、當機裁答 626 己三、徵起釋成 629 【依法出生分第八】 634 丁三、較量持福(分三) 634 戊一、能較量 634 戊二、所較量 636 戊三、釋伏疑 639 【一相無相分第九】 642 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分三) 643 丙一、推廣降住(分三) 643 丁一、正與推廣(分二) 643 戊一、推廣降心之法(分四) 643 己一、初果離相 643 己二、二果離相 646 己三、三果離相 648 己四、四果離相(分二) 650 庚一、問答顯離 650 庚二、引己作證 653 【莊嚴淨土分第十】 655 戊二、推廣住心之法(分二) 655 己一、修因無住(分三) 655 庚一、得記無住 655 庚二、嚴土無住 658 庚三、總以結示 664 己二、得果無住 674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675 丁二、略示周足(分三) 675 戊一、校量持福(分二) 675 己一、能校量(分二) 675 庚一、極顯恆河沙多 676 庚二、極顯寶施福多 677 己二、所校量 678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681 戊二、取劣況勝(分二) 681 己一、隨說尚勝 682 己二、何況盡持 692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694 戊三、請示經名(分二) 694 己一、當機請名奉持 694 己二、如來如請為示 697 丁三、盡斷餘疑(分三) 699 戊一、斷是名何必強說疑 700 戊二、斷無說云何攝界疑 701 戊三、斷名界云何現相疑 704 丙二、成就解慧(分五) 705 丁一、校量經功 706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707 丁二、信解感嘆(分三) 707 戊一、當機聞解悲感 708 戊二、讚歎信解功德(分二) 709 己一、現前信解功德 710 己二、當來信解功德(分二) 712 庚一、正以讚歎 712 庚二、展轉徵釋 713 戊三、如來印許證釋(分二) 714 己一、正與印證 714 己二、徵起轉釋 716 丁三、類明餘度(分二) 718 戊一、類明忍度(分二) 718 己一、正以類明 718 己二、引事證釋(分二) 722 庚一、詳引近事 722 庚二、略引遠事 726 戊二、總結一切 726 丁四、會合前語(分二) 729 戊一、正與會合 729 戊二、兼釋伏疑 729 丁五、遮疑助解(分二) 732 戊一、以語遮疑 732 戊二、以喻助解 734 丙三、顯示經功(分四) 735 丁一、分門略顯(分三) 735 戊一、顯示自持功德 735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736 戊二、校量聞經功德 736 戊三、況顯兼說功德 738 丁二、釋義詳示(分四) 740 戊一、約教理顯德 740 戊二、約行果顯德 740 戊三、約依處顯德 744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746 戊四、約功用顯德 746 丁三、引因較量 751 丁四、總以結歎 754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762 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分二) 762 丙一、當機重問降住 762 丙二、如來原問發明(分三) 765 丁一、降心離相(分二) 765 戊一、略明 765 戊二、詳示(分四) 768 己一、得記離相(分四) 768 庚一、問答略明 768 庚二、印證詳釋(分二) 769 辛一、印證 770 辛二、詳釋 770 庚三、徵起轉顯 772 庚四、結示中道 773 己二、感報離相 774 己三、修因離相(分二) 775 庚一、承前總以例明 776 庚二、約事別為遣相(分二) 778 辛一、約度生遣相 778 辛二、約嚴土遣相 780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787 己四、知見離相(分二) 787 庚一、見無定相 787 庚二、知無實相 790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798 丁二、住心無住(分二) 798 戊一、略明 798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801 戊二、詳示(分四) 801 己一、見佛無住(分二) 801 庚一、見身無住 801 庚二、見相無住 803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804 己二、聞法無住(分二) 804 庚一、說者無住 805 庚二、聞者無住 808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812 己三、得果無住(分二) 812 庚一、空生問得為無 812 庚二、如來印答無得 813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814 己四、修因無住 814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822 丁三、校量持福 822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827 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分三) 827 丙一、降心離相(分二) 827 丁一、略明 827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830 丁二、詳示(分二) 830 戊一、觀相離相(分三) 830 己一、探定本見 830 己二、驗出非真 832 己三、權以偈安 835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836 戊二、離相亦離(分二) 836 己一、遮念離相 836 己二、明遮所以 838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843 丙二、住心無住(分二) 843 丁一、略明(分二) 843 戊一、無住福勝 843 戊二、明其所以 847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848 丁二、詳示(分二) 848 戊一、正報無住 848 【一合相分第三十】 856 戊二、依報無住(分二) 856 己一、微塵無住 856 己二、世界無住 858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860 丙三、結歸問意(分二) 861 丁一、結歸云何降心問(分二) 861 戊一、拂我顯無(分二) 861 己一、問答拂我 861 己二、徵起顯無 862 戊二、拂法結問 863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865 丁二、結歸云何住心問(分二) 865 戊一、校顯持說 865 戊二、示說結問(分二) 866 己一、示說不取 866 己二、不取之故 868 甲三、流通分 86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跋 871 金剛經參考資料 877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志蓮精舍版)   —道源長老民國七十年講於台北志蓮精舍—   施旺坤敬記 懸談   今天要講的這部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在還沒開講之前,先給諸位介紹兩部註解,一部是《金剛經心印疏》,以下簡稱《心印疏》;一部是《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以下簡稱《新眼疏》。佛經很多,但是《金剛經》和我們中國人特別有緣,念經的人,歡喜念《金剛經》;研究經的人,歡喜研究《金剛經》;註解經的人,歡喜註解《金剛經》,久學的人有抉擇智慧,會抉擇哪一部註解正說,哪一部註解不正說。初學的人不懂經文,要依靠註解,看這一部註解講這個道理,那一部註解講那個道理,越看越不懂。研究《金剛經》,有二個重要的問題,不容易解決:   一、《金剛經》三十二分經本,第一分到第十六分是上卷,第十七分到第三十二分是下卷,上卷跟下卷須菩提尊者問的問題一樣,釋迦世尊答覆的也一樣。既然問答都一樣,為什麼分成上卷跟下卷呢?有的註解認為下卷是重說,這種說法恐怕不對。釋迦世尊講一部經,前面說過這番道理,又來一些聽法的人,佛會再說一遍,但是一定會變化文體,前面用長行,後面用偈頌。《金剛經》都是長行文,怎麼是重說呢?   二、應該用二諦或三諦解釋?二諦是真諦、俗諦,三諦是空諦、假諦、中諦。很多註解主張用二諦,認為般若經屬於空宗,講到二諦就夠了。但是這種主張與《金剛經》的經文不合,因為《金剛經》上有兩句明文:「如來為發大乘心者說,為發最上乘心者說。」   道源最初學佛法時,親近慈舟老法師,慈舟老法師每逢講一部經,都會指定一部註解,講《金剛經》時,指定我們看《心印疏》。《心印疏》上卷是講降伏妄想心,安住真心,下卷是解釋發菩提心。當時我看見科文就懷疑,大乘佛法是先發菩提心,後修菩薩行,怎麼會先修菩薩行,後發菩提心,不是顛倒嗎?但是在慈舟老法師面前,我不敢問,在大陸講《金剛經》,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來臺灣,都是依著《心印疏》講,《心印疏》怎麼分科,我就怎麼講。雖然心中存著疑惑,但是道源智慧不夠,無法另外解釋一番道理,後來無意中在《卍字續藏》發現《新眼疏》,是通理大師著的。他把全經分作信、解、修、證四大科,上卷講要生信心,要解悟經理,下卷講要修行,要證果。我看了這部註解,幾十年的疑惑解決了。再詳細研究《金剛經》的經文,都有信解修證的明文,不過在通理大師之前,沒有人發現而已。在大陸老法師講《金剛經》,為什麼沒有依著《新眼疏》講呢?可能《新眼疏》在大陸沒有刻板流通,當時出版註解,要刻在木板上印刷,我推想當時通理大師著了註解,學人就抄錄下來,後來抄錄本流通到日本,日本人編入《卍字續藏》。我發現《新眼疏》後,就發願印成單行本流通,疑難的問題就解決了。   《新眼疏》分科分得好,何必再用《心印疏》呢?因為從達摩祖師進了中國,二祖、三祖都用《楞伽經》印心,到了四祖、五祖、六祖都用《金剛經》印心。著《心印疏》的溥畹大師,不但是教下的大師,還是禪宗的宗師,《心印疏》的釋義顯理,深合頓禪的道理,初學的人看了《心印疏》,才懂得處處跟中國頓教禪宗的道理相合。   釋迦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天台智者大師曾作一首偈頌:「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釋迦佛最初講《華嚴經》,講了二十一天;說《四阿含經》,說了十二年;說方等的經典,如《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維摩經》等說了八年;說《大般若經》,說了二十二年;《法華三經》、《涅槃經》共說了八年,實際《涅槃經》,只講一天一夜,前後算起來共有五十年。因為最初講《華嚴經》,只講了二十一天,所以實際佛說法四十九年。   計算釋迦世尊說《金剛經》的年代,《金剛經》在六百卷《大般若經》中,屬於五百七十七卷。《大般若經》講二十二年,所以大概推論,每一年講二十七點二卷,講到第二十二年,《大般若經》快講完了,才講《金剛經》。按中國賢首宗,把釋迦世尊四十九年說的法,由淺至深,分成五教:小、始、終、頓、圓(下面四個都是大乘教)。一、小乘教,二、始教,始者開始,大乘的初門。三、終教,大乘的道理講到最終了。四、頓教,超出終教之上,就是中國的禪宗。五、圓教,《華嚴經》、《法華經》屬於圓教,講圓融無礙的大乘道理。《大般若經》屬於大乘始教,按二諦解釋到空的道理就可以。可是終教、頓教要講三諦,圓教更是要講三諦。剛才我們算佛講經的年代,講到第二十二年才講《金剛經》,講完了就要講《法華經》,《法華經》屬於大乘圓教,是最高的大乘道理,不講三諦的道理,怎麼跟圓教接得上?   《心印疏》《新眼疏》這兩部註解,按三諦的道理解釋,深合《金剛經》的經文。「為發大乘者說」,大乘是大乘始教,按二諦的道理解釋就夠。「為發最上乘者說」,最上乘是終教、頓教、圓教,一定要按三諦的道理解釋才夠。為什麼介紹這兩部註解呢?一、可以解決上卷跟下卷問題相同,所含的義理不同。二、這兩部註解都是按三諦的道理解釋,都判定《金剛經》屬於大乘始教,但是通於終教、頓教、圓教,你們依著這兩部註解研究,不會錯誤。   現在開始講《金剛經》的經目。  釋題解文(分二) 一、總釋名題 二、別解文義  一、總釋名題(分二) 甲一、經題 甲二、譯人    甲一、經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本經的題目。「經」字是通題,通者通於一切經,只要佛說的都叫經。「金剛般若波羅蜜」是此經的別題,別者別在此經,這一部經,不叫華嚴,不叫法華,別名叫「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二字是比喻,「般若」二字是佛說的法,「波羅蜜」三字是《金剛經》的功用,還是比喻,所以這部經是法喻立題。   先講「金剛」二字,「金剛」是金剛寶,是一切寶中最尊貴的,每一法都有體相用三種義理,用金剛作比喻,金剛寶其體最堅,其用最利,其相最明。金剛寶體質最堅固,一切物不能壞它,所以「其體最堅」。金剛寶的功用最利,黃金不能刻動金剛寶,金剛寶能刻動黃金。現在人戴的戒指,有黃金戒指、鑽石戒指,把兩顆戒指互相摩擦,黃金會掉金粉下來,因為鑽石能刻動黃金。我們劃玻璃,普通的刀劃不動,用鑽石刀一劃,玻璃就分開了,所以「其用最利」。《心印疏》說:方寸之寶,光照數十里。在漢武帝的時候,外國進貢一顆金剛寶,有一寸見方,光明可以照幾十里那麼遠,所以「其相最明」。   再講「般若(撥惹)」二字,翻成中國話叫智慧,但是為什麼古人不翻成智慧呢?因為《金剛經》講「般若」含有三種義理:   一、實相般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生滅法。實相是真理之體,人人本具的理體。真實之相,不是虛妄之相,實相屬於理體,具有智慧,所以叫實相般若。   二、觀照般若:觀照,是智用,智慧之妙用是從實相理體啟發出來的。所以我們中國人說的智慧,是世間的學問,不是佛經的智慧。佛經的智慧,叫真智妙慧,是依著實相理體啟發出來的,所以叫觀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經上的文字,不是世間書本上的文字,經典上的文字都是說實相理體、觀照妙用,你能瞭解實相般若的理體,觀照般若的妙用,是依著經典上的文字瞭解的,所以叫文字般若。   懂得文字般若的道理,你再研究《金剛經》,就懂得不可以著文字相。你著了文字相,那只是文字,不是般若,文字般若要即相而離相。離開文字不能研究道理,但是你一著相,佛經研究了一輩子,結果被文字障礙到,沒有起觀照般若,沒有證得實相理體。   有的人聽到這個道理,認為研究經典會起文字障,好好修行用功就好,不要研究經典了。但是修行用功要起觀照般若,你連經典上的文字都不懂,怎麼起觀照呢?這叫盲修瞎練,你閉著眼睛走路,墮坑落塹還不知道。研究經典上的文字能開智慧眼,才能瞭解什麼叫觀照般若?什麼叫實相般若?依著世尊指導我們的再去修行。就是要不即文字,不離文字。研究經典上的文字,不要即,不要著文字相。可是要不離文字,離開文字,你怎麼會瞭解佛理呢?把般若的法講好,再用金剛的比喻,來合般若的法。   金剛寶其體最堅,比喻實相般若其體最堅。我們凡夫眾生,自從無始劫來,就在六道裡流轉生死,此道來,彼道去,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畜生,一時餓鬼,一時地獄,但是實相理體不動。要是實相理體動了,或是壞了,都不是真實之法。虛妄之法才會壞,它是真實之理,怎麼會壞呢?實相理體要是壞了,我們成佛沒有希望;實相理體不會壞,所以成佛才有希望。   金剛寶其用最利,這是譬喻觀照般若其用最利。觀照般若屬於智慧,智慧妙用,其用最利。無始劫來的煩惱,就怕你不起觀照智慧,智慧一啟發出來,一下子就把它照空。觀照般若有最利的妙用,等於金剛寶能壞一切物。   金剛寶其相最明,這是比喻文字般若其相最明。文字般若是文字啟發的智慧,它能放光明,破除一切無明煩惱,等於電燈的光明,能把黑暗照破。我們凡夫在夜晚感覺黑暗,開電燈才感覺光明,按佛經上講,白天雖然光亮,還是屬於黑暗,因為都在無明裡面過生活,所以一定要依著佛經的文字,才能照破無明煩惱,因此文字般若其相最明,等於金剛寶其相最明一樣。   「金剛」屬於比喻,「般若」屬於法,喻跟法合起來是因,「波羅蜜」是果,由「金剛般若」的因,能得到「波羅蜜」的果。梵語「波羅蜜」,翻譯成中國話是「到彼岸」。我們眾生流轉生死,等於在大海的此岸。煩惱等於大海的水,廣大甚深。眾生要從生死此岸,渡過煩惱的大海,到達彼岸成佛,這叫「波羅蜜」。   生死有二種,有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三界以內,六道凡夫的壽命都有分限,身形都有段落,叫分段生死。三界以外,三乘聖人||聲聞、緣覺、菩薩,他們沒有六道輪迴的分段生死,但是還有變易生死。要二種生死都了脫,才成佛到達彼岸。怎樣能了脫這二種生死呢?得破除二種執著,一種叫我執,二種叫法執。六道凡夫有我執,二乘聖人有法執,大乘菩薩法執沒有破完,還是有法執。能把我執、法執破到究竟處,就成佛到彼岸了。怎樣能到達彼岸呢?一定要用「金剛般若」智慧的因,才能得到「波羅蜜」的果,所以合起來叫「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上把別題講好,接著講通題「經」字。梵語「修多羅」,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契」者合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凡是佛經,往上面說,與諸佛之理相契合;往下面說,與眾生的根機相契合。佛經都是說明佛理,義理有淺有深,但是淺的合乎佛理,深的也合乎佛理,要是與佛理不相合,就不是佛經。佛說法都是說給眾生聽的,要是與眾生的根機不相合,佛何必說法呢?有人說佛經很難懂,怎麼研究都不懂!那是因為他沒有用功,用功沒有不懂的,要是佛經研究還不懂,流通在世間作什麼呢?所以佛的經,都叫「契經」,翻譯經典的大祖師,知道中國人愛簡單的根性,就譯為「經」。「經」字有貫、攝、常、法四種義理。   一、貫:貫是貫穿所說的義理。一部經是由一句、一句合起來,就像線把一粒一粒念珠,串成一串念珠。   二、攝:攝是攝化應度的根機。佛說那麼多經,是因為眾生的根機不一,所以不能只說一種。看你的根機,與哪一部經相合,你就研究哪一部經,依著那一部經修行,能夠了生死、成佛道。每一部經都有信解修證,你相信這一部經,瞭解其義理,就依著瞭解的義理修行,一定能夠證聖果。自己修行,依著一部經就可以;要是發大菩提心,要弘法利生,因為你要講給別人聽,有的愛聽《金剛經》,有的愛聽《阿彌陀經》,你要多研究幾部經,才能應眾生的根機。   三、常:常是三世不易其理。時間是變化的,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佛經上的義理,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這個樣子,佛經上說的真理不會變易。學佛法,信心不要動搖,有的佛弟子,認為現在科學日新月異,根本不相信佛經。你要是科學家,不相信還可以;你是佛弟子,怎麼不信佛經呢?這是自己善根太淺薄。你認為佛經落伍,以為現在是科學時代,人都登陸月球,還講佛經作什麼呢?要知道,將來有朝一日登上太陽,還是需要講佛經。因為登陸太陽,還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非講佛法不可。你的信心會動搖,是你沒有瞭解佛法的道理。還有人迷信哲學,說佛教徒相信釋迦牟尼佛有大智慧、大神通、大辯才,那是宗教的崇拜。實際你看西洋第一個哲學家出世,起初大家都很崇拜他;等到第二個哲學家出世,把第一個哲學家的理論推翻了;等到第三個哲學家出世,又把第二個哲學家的理論推翻了。你聽說過誰把釋迦牟尼佛的哲學推翻了嗎?為什麼哲學家的理論可以被推翻?因為哲學家研究的理論,不是長遠不變的真理。佛經是三世不易其理,長遠不變,所以你一定要堅固信心,才能瞭解佛經的道理。   四、法:法是法則、規矩,十界皆同遵其規矩。佛經上的法則,十方世界都以它為遵。有人說:佛經流傳到中國還可以,傳到歐美,人家怎麼會相信呢?請問你沒有到過歐美弘法,怎麼知道歐美的人不相信呢?這幾年有美國人出家,到臺灣來受出家戒,見了我們中國的法師照樣頂禮,你看見了嗎?歐美的人不相信,是沒有人講佛經給他們聽。要是有人講佛經給他們聽,還是有人相信的。所以你到十方世界去講佛法,他們也會相信,十方皆同遵,才叫做法。   總義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叫「經」;別義是具足貫、攝、常、法四種,叫「經」。「經」字是通題,再加上別題,這一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把經題講好,再講翻譯的人題。    甲二、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是朝代名,當時東晉已經不能統一中國,在西部長安成立一個秦國,秦國的皇帝苻堅,率兵攻打東晉失敗,逃回長安,被他手下大臣姚萇刺殺篡了位,國號沒有改,還是叫秦國,為揀別不是苻秦,叫「姚秦」。   「三藏法師」,「三藏」是經藏、律藏、論藏。「法師」是講經弘法的師父。「法」是軌則之義。「師」是模範之稱。依著經藏、律藏、論藏所說的軌則為法,以此為模範。以三藏之法自師,以三藏之法師人,自利利人,稱為「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是這位法師的法名,翻譯成中國話叫「童壽」,就是童子的年齡,有高壽的德行。鳩摩羅什是再來人,他十二歲大徹大悟,講經說法的功德,與高壽的老法師相等,全印度讚歎,所以稱為「童壽」。   「譯」是翻譯,佛經是用印度的梵文記載下來,後來再翻譯為中國文字。《金剛經》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他不但是經師,還是律師、論師,經律論無所不通,所以稱「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經很多,你看大藏經裡有多少經?但是《金剛經》和中國人特別有緣,不會念的,要學著念;不懂的,要研究懂。而鳩摩羅什法師和中國人特別有緣,中國佛教徒特別喜歡念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經典。《金剛經》傳到中國來,一共有六種翻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是第一種,後來翻譯的法師,當然先看過前人的譯本再翻譯,照理後譯一定勝過前譯,但是大家還是喜歡念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金剛經》,可是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少了六十二個字,後人就把別的法師翻譯的那一段,補到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上,還是要念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普門品》,只有長行沒有偈誦,後人就把別的法師翻譯的偈誦,補到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上,還是要念他翻譯的《普門品》。又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只有六方佛,玄奘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有十方佛,但是大家還是要念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只有一句話可以解釋:「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你要弘法利生,在你沒有成佛道之前,要廣結人緣;到你成佛的時候,才能廣度眾生。   經題、人題都講好了,開始講經文。 二、別解文義(分三) 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   【法會因由分第一】    甲一、序分(分二) 乙一、證信序(通序) 乙二、發起序(別序)     乙一、證信序(通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經都分成三大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這是東晉道安法師發現的,只要是佛的經,無論是長的經文、短的經文,都有這三大分。《華嚴經》六十萬字,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阿彌陀經》一千多字,也是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是佛經的結構,只是道安法師之前,大家沒有發現而已。   《金剛經》三十二分的本子,「法會因由分第一」,叫序分,先敘述法會發起的因由。序分分成二科,一、證信序,二、發起序。證信序,叫六種成就,由六種成就才能相信這部是佛經,沒有這段經文,可能是外道經冒充佛經,所以只要是佛經,第一段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處,與某某大眾俱。」這是釋迦世尊臨涅槃時,阿難尊者請問:世尊涅槃之後,我們把世尊說的法結集起來,經首應該安上什麼呢?釋迦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講經法會也是從因緣生,要具足六種因緣才能成就。釋迦佛親口交代要安上六種成就,下面開始解釋經文。   「如是」,由淺至深有三種解釋,前二種是淺顯的解釋,第三種是深一層的解釋:   一、指法之詞:即指這一部《金剛經》。   二、信順之詞:即世尊所說的法,弟子如是信受順從。   三、顯理之詞:在《金剛經》上顯般若之理。不動謂之「如」,無非謂之「是」。要是有了變動就不如,與非相對待的是,不是究竟的是,完全無非,才叫真是。   實相般若、觀照般若為「如」,因為實相般若是理體,觀照般若是智用,體用不二,理智一如,雖然有實相與觀照二個般若,實際是二而不二,它是不動如如,如如不動,所以名為「如」。文字般若為「是」,《金剛經》是文字,但不是世間的文字,世間的文字有是有非,是非對待。《金剛經》的文字完全無非,所以無非之是,指著文字般若。三種般若之理合起來,才叫「如是」。講「如是」二字,何必講甚深之理呢?因為它是第一種信成就,就是信三種般若之理,所以要把三種般若之理顯明出來,才合「如是」的義理。   「我聞」,「我」是阿難尊者自稱,佛經都是阿難尊者背誦出來的,所以阿難尊者自稱這一部佛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這是第二種聞成就。   「一時」,是第三種時成就,講經說法得有好的時間,沒有好的時間不能成就法會。佛經上不記載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因為釋迦佛說法,一時天上,一時人間,天上的時間跟人間不同。單說人間,印度的時間跟中國也不同,所以只說「一時」。古人解釋為:「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師」是法師,「資」是弟子,說法的法師,跟聽法的弟子,其道相合,才講經、聽經,叫「師資道合」。說完了、聽完了,叫「說聽究竟」。   「佛」,是第四種主成就,開法會得有說法的主人。在佛開的法會,佛就是說法的主人。梵語佛陀,翻成中國話叫覺者,就是大覺大悟的人,不是神或天。為什麼不翻譯成覺者呢?因為梵語佛陀,具足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之義,而覺者沒有三種意思。凡是佛的德號,都是超九界以獨尊。四聖六凡十個法界,六道凡夫不覺,佛能自覺,就超過六道凡夫。二乘聖人聲聞、緣覺,只能自覺不能覺他,佛自覺又能覺他,就超過二乘法界。菩薩能自覺,也能覺他,但是覺行還不圓滿;佛的覺行圓滿,就超過菩薩法界。所以佛超過六凡法界,超過三乘聖人法界,超九界以獨尊,才稱為佛。   有人問:佛大?還是天公大?他一點也不瞭解佛理,令人啼笑皆非,但是不能不答覆,可是答覆費解釋,得先解釋六凡,再解釋四種聖人,他怎麼能瞭解,就答覆他:佛比天公大就好了。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第五種處成就,說法得有個處所,《金剛經》是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講的。「舍衛國」是波斯匿王的京都,梵語「舍衛」,翻成中國話叫聞物,也叫豐德。這個國家全印度人都知道,物產很豐富,人民道德很高尚。「祇樹給孤獨園」,「祇」是祇陀太子,他是波斯匿王的兒子,梵語「祇陀」,翻成中國話叫戰勝,波斯匿王打了勝仗,回來剛好生個兒子,為了紀念戰功,就為孩子取名為戰勝。「給孤獨」,梵語叫「須達多」,是一位長者的名字,他能周給孤獨。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小孩子沒有父親,叫孤子。到了老年,沒有兒子孝順,叫獨,這是社會上可憐的人!須達多長者能夠周給孤獨,所以大家給他送個德號,叫給孤獨長者。須達多在舍衛國做大官,有大財富,又有道德,是個大慈善家。他兒子結婚的對象,是王舍城珊檀那長者的女兒,為了兒子結婚,他到王舍城珊檀那家裡過夜。天還沒亮,珊檀那長者全家都起來莊嚴房舍,營辦餚膳,把須達多吵醒了。他起來就問珊檀那:「天都沒亮,種種的布置,是不是為婚事準備請國王來呢?」珊檀那回答:「不是,我是為了請佛來應供。」須達多是有大善根的人,他一聽見佛字,渾身汗毛都豎起來,須達多再問珊檀那:「什麼叫做佛呢?」珊檀那向他解釋:「佛是無上大王,他的功德無量,智慧無量,辯才無量!」須達多再問:「那太好了,我要先去見佛。」珊檀那說:「佛馬上要來應供,不久就可見到佛!」須達多說:「我要先去見佛,才是禮貌。」於是須達多就先去見佛,佛給他一說法,當下就證得初果,大生歡喜。他得到佛法真實利益,就想到自己國家的人,沒有見佛聞到法,因此請佛駕臨舍衛國說法,並接受供養。佛說:「可以,但是我的弟子很多,得準備大的講堂,還有大宿舍才行。」須達多答:「我馬上回國去準備。」須達多回到舍衛國,要找個好地點修講堂,認為祇陀太子的花園最理想,他就請見祇陀太子表明要買他的花園。祇陀太子覺得可笑,心想:我是一國的太子,怎能賣花園呢?就問須達多:「你買花園作什麼呢?」須達多說:「我要起講堂,請佛來說法。」祇陀太子的善根差一點,他聽見佛,身上汗毛不僅沒有豎,還開玩笑說:「你要買我的花園可以,你用黃金布滿花園的地,我就賣給你。」須達多說:「只要開出價錢就好辦!」須達多打開金庫,讓象群拖著黃金,運到祇陀太子的花園布滿地。看守花園的人很驚奇,趕快報告太子,祇陀太子到花園一看,真的黃金布地,他被感動,對須達多說:「佛一定了不起,但是我要是賣給你,人家一定批評我。」須達多說:「你答應黃金布地,花園一定要賣給我。」須達多初發心,執著功德。祇陀太子說:「我答應賣給你的只有地,樹沒有賣給你。這樣好了,樹算是我布施的,地算是你布施的。」兩個人談好,就把佛請來,佛就給花園取名叫「祇樹給孤獨園」。六種成就,處成就很重要,有了講經法師,沒有講堂,到哪裡講經呢?給孤獨長者把祇樹給孤獨園莊嚴好了,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光在這裡就說了二十五年。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第六種眾成就。梵語「比丘」,翻成中國話具有三種意思:怖魔、乞士、破惡。出了家受比丘戒,要登比丘戒壇,魔宮震動,魔王害怕,叫「怖魔」。出了家,家產不許帶到出家的地方,生活靠托鉢化飯吃,叫「乞士」。出了家要破除煩惱惡法,叫「破惡」。因為比丘是四眾弟子的首眾,「比丘」二字就包含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是聲聞眾,在《金剛經》法會上,他們是回小向大的比丘,叫「大比丘」。「眾」,應該翻譯為「和合眾」,略譯為「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釋迦佛成道以後,最初先度五比丘,其次度最有勢力的外道師父三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和他們的弟子一共一千人。再度二位外道師父:舍利弗、目犍連,和他們的弟子二百人出家。又度耶舍長者,一共有五十人出家,舉其大數,略掉五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同在的意思。料揀一下,佛不是只有一千二百五十個弟子,這些是常隨眾,因為他們最初學外道,受些無益苦行,聽佛說法,轉凡成聖,證得聖果,感念佛恩深厚,發願盡此一報身,常追隨佛當侍者。   佛有四眾弟子:一、常隨眾,二、當機眾,像《金剛經》是須菩提尊者當機,《阿彌陀經》是舍利弗當機。三、影響眾,像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都是古佛現身,影響大眾。四、結緣眾,像國王、大臣不出家,講經說法都會來聽,只是結緣而已。   現在講經的人很少,我希望大家聽了這部經以後,將來發心講給別人聽,但是講經有規矩,不能東拉西扯,講了半天,別人聽不懂。講經的方法:一、消文,先把經文的字義解釋清楚。二、釋義,把字義解釋清楚後,要闡釋文中所含的義理。三、顯理,佛說法都是顯示實相妙理,要把實相妙理顯明出來。四、勸修,把妙理解釋清楚,要勸聽眾修行。五、舉證,說公案故事,證明有人得到佛法的利益。講經要消解文字,解釋義理,所以消文、釋義處處用。顯理、勸修、舉證,視經文需要,該用才用。   以上把證信序講完,只要是佛說的經,都有這六種成就,證明是佛說的經,接著講發起序。     乙二、發起序(別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當世尊要說《金剛經》,弟子們要聽《金剛經》這個時後,就是師資道合之時。「世尊」,是佛的德號,為世出世間之所尊。世間,六道凡夫都尊重釋迦佛;出世間,三乘聖人∥聲聞、緣覺、菩薩也都尊重釋迦佛。總之,佛是九法界的眾生都尊重,為世出世間之所尊。   「食時」,天亮以後,日不過中以前,這是出家人吃飯的時間。六道眾生,吃飯的時間不一樣。諸天早食,天上的眾生早起吃。佛的弟子是午前食,不過午。畜生是午後食,鬼是夜食。我們現在做齋天的法師都是早起,因為諸天早食,供佛是午前,打齋供眾也是午前,沒有過午打齋的。畜生是午後食,你家庭有養狗、牛馬,上午不給牠吃沒關係,下午一定要給牠吃東西。放焰口都是在夜裡,因為鬼是夜食,放燄口是給鬼吃。   「著衣」,著是穿著、披著。衣,這裡指大衣。出家人穿的衣服就是指著袈裟,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大衣。五衣是五條衣,一長一短,叫作務衣,印度出家人,做事務就披五衣。七衣,有七條,二長一短,叫入眾衣,聽經、念佛、參禪打坐,加入大眾,要披七衣。大衣,梵語叫僧伽黎,就是我現在披的衣。這三件衣,有長、有短、有條,都叫田相衣,像種稻田一樣。釋迦世尊為什麼給出家人製衣?因為出家人是福田僧,要給在家人種福,搭這三件衣,都叫福田衣。大衣分九品,上上品是二十五條,四長一短,我披的衣就是上上品,每一條四個長塊一個短塊。大衣是陞座說法、入王宮見國王、托鉢化飯的時候穿。托鉢化飯要搭大衣,眾生一看見,就知道是福田僧,好去種福。你要種稻,到稻田裡種;你要種福,到福田裡種。福田就在出家人身上,所以出家人又叫福田僧,搭的衣叫福田衣。「著衣」,是托鉢化飯的時候,要把大衣披起來。   「持鉢」,鉢是梵語鉢多羅的略稱,翻成中國話叫應量器。是應你飯量的器具,你是大飯量,準備大鉢;你是中等飯量,準備中鉢;你的飯量小,準備小鉢。總而言之,應你的飯量,托一鉢飯夠你吃飽。用手托起來化飯吃,叫「持鉢」。   「入舍衛大城」,出家人都應該守這個規矩,釋迦牟尼佛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是黃金布地買的花園,給孤獨長者當然有飲食可供養世尊,但是世尊不要他供養,以身作則,帶領弟子實行托鉢的制度,去舍衛大城托鉢化飯,給大眾種福。祇樹給孤獨園距離舍衛大城,有六里路,而且舍衛大城很大,人民很多,釋迦佛是步行走到舍衛大城。「乞食」,乞是乞求,到舍衛大城托鉢化飯。   「於其城中」,「於」作「在」字講,「其」指舍衛大城。在舍衛大城之中,托鉢化飯吃。「次第乞」,不管貧窮人或有錢人,挨家挨戶托鉢化飯。「已」,把鉢化滿,滿鉢為止。為什麼標明次第乞呢?這是釋迦世尊發的平等心,利益一切眾生。佛的弟子迦葉尊者去托鉢化飯,乞貧不乞富,專找窮人化飯,向窮人托鉢化飯很困難,迦葉尊者不嫌困難,化不到餓一天也不在乎。其他比丘問迦葉尊者:「你怎麼托鉢化飯,專找窮人呢?」迦葉尊者回答:「我聽世尊說過,我們出家人接受人民的飯,是給他培福的。窮人是前生沒有行布施,今生才窮,所以今生我要給他培福,叫他行布施,他來生就不窮了!」大家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須菩提尊者,就是《金剛經》的當機者,他去托鉢化飯,乞富不乞貧,單找富人化飯。別的比丘問他:「你為什麼乞富不乞貧呢?」須菩提說:「富人是前生前世行了布施,今生今世才富有。今生享了福報,來生來世不是又變成窮人?我要叫他行布施培福,來生繼續富有!」大家聽了也覺得有道理。不知二位比丘究竟誰對?就去請示世尊,世尊說:「兩個人都對,但是心不平等,迦葉尊者利益窮人,捨棄富人;須菩提尊者利益富人,捨棄窮人,心都不平。」你們出去托鉢化飯,應該不揀擇貧富,次第乞求,化滿了鉢就回來,心就平等了。所以《金剛經》上世尊給弟子作榜樣,不揀擇貧富,挨家挨戶,乞到滿鉢就回來。   「還至本處」,回到祇樹給孤獨園。由祇樹給孤獨園出發,到舍衛大城托鉢化飯,乞滿鉢回到祇樹給孤獨園。「飯食訖」,是吃的意思,「食」,是飯的意思,「訖」是吃完。回到祇樹給孤獨園再吃托鉢化的飯,這是出家人的規矩,到城裡化飯,但是不許在街上吃,因為在街上吃不威儀,人家會看不起出家人,好像討飯的叫化子一樣。鉢化滿,把鉢蓋起來,回到寺院再吃飯。吃完了,「收衣鉢」,把大衣收起來。鉢有一個鉢囊,就是袋子,把鉢洗乾淨,收到袋子裡面掛起來。   「洗足已」,釋迦佛給出家人訂的規矩,要赤腳走路,不許穿鞋子。可是佛制的戒律有遮止、有開緣,遮止是不許穿鞋子,開緣是許可穿鞋子。要是地上有瓦礫、沙磧,赤腳走路,會把腳刺破,這時候許可穿鞋子。在沒有瓦礫、沙磧的平路,不許穿鞋子,所以釋迦佛不例外,往舍衛大城托鉢化飯,去程六里路,回程六里路,一往一返,赤腳走十多里路,腳上一定有塵土。要打坐之前,一定要先把腳洗乾淨。「敷座而坐」,「敷」是展開,「座」是坐具,展開出家人的坐具坐下來。   消文、釋義,都解釋清楚了,第三要顯理,這裡非顯理不可,否則跟下段經文接不上。《金剛經》講空理,這裡釋迦佛先顯一段托鉢化飯是什麼意思?難道釋迦佛不先吃飯,不能講《金剛經》,一定有真理在裡面,所以非顯理不行。顯理分兩層,先顯淺的理,再顯深的理。   先顯淺的理,以戒定發起般若妙慧。《金剛經》是講般若妙慧,般若妙慧怎能啟發出來呢?「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是慧的基礎,般若妙慧雖然人人具足,但是不持戒、不修定,般若妙慧啟發不出來,所以要依戒定而後啟發般若妙慧。「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這一段經文完全講持戒。最後一句「敷座而坐」,是講修定。要知道,當機者須菩提尊者已經是阿羅漢,世尊用不著跟他講要持戒修定。因為這部經要流傳世間,使我們凡夫能得到受用,所以這一段是叫我們凡夫研究的。我們不是阿羅漢,想要得到般若妙慧,不能憑空得到,這就是勸修,告訴我們不持戒、不修定,得不到般若妙慧。   般若妙慧,前面講過,就是三種般若,實相般若是理體,由體起用,觀照般若是智慧,智慧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我們的智慧怎麼沒有現前?因為被無明煩惱障覆住了。怎樣才能啟發出來呢?你得持戒修定,把無明煩惱降伏住,般若妙慧就顯發出來。般若妙慧本來具有,不從外來,不是師父教我們,也不是佛給我們的,只是告訴我們方法,叫我們自己修行。你自己不修,般若妙慧啟發不出來,也沒有辦法,所以人人都得持戒修定,才能把般若妙慧啟發出來。   尤其研究《金剛經》的人,起初不懂,你來聽講,聽懂了,勸你看註解,看懂註解,也會講了,還講得真好,大家都愛聽。但是你沒有開悟,所講的全是佛的道理,不是你自己的。般若妙慧自己本來有,你沒有開悟,講的都是文義,沒有顯理。所以要求有個悟處,研究《金剛經》要迴光返照,我有般若妙慧,怎麼不能開悟呢?開悟得有一個方法,你得修定;沒有定功,般若妙慧啟發不出來。怎樣得到定功呢?持戒清淨。持戒不清淨,不會得到定;得不到定,不會開悟,所以持戒修定,是開悟的前方便,而且是最要緊的功夫。   第一段經文,顯淺的理,我們凡夫需要,須菩提尊者並不需要。因為須菩提尊者已經是阿羅漢,他持戒修定的功夫老早修好,我空之理老早證得,所以才是金剛法會的當機者。到了第二分須菩提尊者讚歎世尊稀有,怎麼會讚歎持戒修定稀奇少有?世尊住世說法四十九年,講《金剛經》時,大約已經說法四十二年,阿羅漢常常持戒修定,有什麼稀有呢?因為須菩提尊者悟到,世尊在日用尋常,出入往返,穿衣吃飯中,說般若經,這叫離言般若,離開言語之相說的般若。親近佛三、四十年,過去世尊出去托鉢化飯,諸大弟子也都跟去托鉢化飯。今天世尊托鉢化飯回來,吃完飯,洗好腳,敷座而坐,要開口說法了。須菩提尊者過去沒有看出來,今天看出來了,原來世尊出入往返,穿衣吃飯,就在跟諸大弟子說般若妙法。   實相般若在哪裡呢?不在心內,不在心外,也不在中間,實相般若是無相之法,它沒有所在,而無不在,遍於一切法。穿衣服、吃飯、走路,都是實相般若。《金剛經》第十七分有兩句經文:「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只看你會悟不會悟?你會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穿衣服、吃飯、出入往返,都是佛法。你要是不會悟,你雖然講經、聽經,也不是佛法。因為你住了相,哪是佛法呢?佛法叫你不要住相。所以說會悟,一切法皆是佛法;不會悟,佛法也不是佛法。這個道理大家要記在心裡,《金剛經》叫我們要安住真心,降伏妄心。妄心降伏,真心安住,是什麼樣子呢?不入於斷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的經心,也叫經眼。「住」是執著,你應當一切處不執著,在不執著之中生心出來。雖然生心,而不住相,生心而無住,無住而生心,就是真心現前的時候。   這一段經文是離言般若,離開言語之相說般若,沒有開口說,就在說般若,《金剛經》的經心、經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在這一段經文上顯出來。釋迦世尊穿衣服,拿著鉢到舍衛大城乞食,他生心動念了嗎?他要是生心動念,跟凡夫一樣了!我們凡夫穿衣服,著穿衣服的相;拿起飯碗,著飯碗的相;吃飯,著吃飯的相:走路,著走路的相,處處執著,所以叫做凡夫。釋迦牟尼佛穿衣、走路、吃飯。吃了飯,收衣鉢,洗腳,打坐,跟我們家常生活一樣,但是他絲毫沒有動念,絲毫沒有著相。穿衣吃飯,不落於斷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會用般若經的功夫,就在這一段會悟。應當怎樣用功?就這樣用功,不是你到禪堂去打坐才用功,也不是你到念佛堂去念佛才用功,就在日用尋常生活中用功,才是真會用功。這是顯深的理,顯離言般若,這一段發起序,發起下面經文,不然正宗分怎麼能發起來呢?   以上是顯理,再勸諸位怎樣修行?你修行在哪裡修行?剛才講,不是到禪堂去打坐才用功,也不是到念佛堂去念佛才用功,你不要錯會了意思。你去禪堂參禪打坐是對的,但是你如果執著那才是用功,而穿衣吃飯走路的時候不是用功,就錯了。你到念佛堂去念佛是對的,但是不念佛的時候,你就不修行,錯了。修行用功就在穿衣吃飯、出入往返、行住坐臥,日用尋常生活中用功,才是真正的修行。   再舉個證明,比如有一個人,他參禪真用功,念佛也真用功,他以為用功是在禪堂,是在念佛堂裡,吃飯的時候不需用功。吃飯的時候,著吃飯的相,今天的菜飯很好,很對口味,多吃了些,吃得漲得不得了。下午去坐禪、念佛,都坐不好,因為吃得太多了。相反的,吃飯的時候,嫌飯菜不好,發脾氣,下午去參禪,參不好;念佛,也念不好,因為他中餐沒有吃好,氣沒有消。這樣能算真用功嗎?飯好,吃得太多,動貪心;飯不好,發脾氣,動瞋恨。用功是要降伏煩惱,貪瞋癡的根本煩惱,不能對治,參禪有什麼用?念佛有什麼用?所以真正會用功,就在穿衣吃飯、出入往返、行住坐臥,日用尋常生活之中對治煩惱。貪煩惱,對治它,不起貪心;瞋煩惱,對治它,不起瞋恨,這樣才是真用功。   三十二分的經本,第一分講完了,也就是三大分的序分講完,下面講正宗分。我編的《金剛經參考資料》寫得很清楚,正宗分按信、解、修、證分為四大科:   第一大科,自第二分到第八分,略明降住生信分。簡略說明怎樣降伏妄心?怎樣安住真心?可以生起來我們的清淨信心,叫生信分。   第二大科,自第九分到第十六分(上卷完),推廣降住開解分。降伏妄心,安住真心,前面是略明,再把它推廣。解就是開悟,可以使我們開悟,叫開解分。   第三大科,自第十七分(下卷)到第二十四分,究竟降住起修分。把降伏妄心、安住真心,說到究竟圓滿處,好啟發我們修行用功,叫起修分。   第四大科,自第二十五分到第三十二分的前半分,決定降住成證分。降伏妄心、安住真心,決定能證聖果,叫成證分。   現在開始講正宗分,在三十二分科目中,是善現啟請分第二。   【善現啟請分第二】    甲二、正宗分(分四) 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 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               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 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     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分四) 丙一、當機誠請 丙二、如來許說                    丙三、當機願聞 丙四、如來開示      丙一、當機誠請(分二) 丁一、承前讚善 丁二、因機設問       丁一、承前讚善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時」,是世尊托鉢化飯回來吃完飯,洗了腳打坐這個時候。「長老」,道德長、戒臘尊,德臘俱高的尊稱。出家人不是按世間年齡,是按戒臘來算,受戒之後,結一個夏,算一個戒臘。在諸大弟子之中,他的道德很高,戒臘很老,稱為「長老」。梵語「須菩提」,是當機者的名字,翻成中國話叫「空生」、「善吉」,或「善現」。須菩提家是大財主,他出生的時候,守庫藏的人來報告,家裡的金銀寶藏統統空了,所以叫「空生」。恐怕這個小孩不吉祥,家人趕快請相師來,一看他的相很吉祥,所以叫「善吉」。過了七天,金銀寶藏又出現,所以叫「善現」。因為具有三種意思,含多義不翻,所以保存梵音叫「須菩提」。諸大弟子各有第一,像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須菩提是解悟空理第一。為何須菩提當《金剛經》的當機者?因為《金剛經》講真空妙理,須菩提解空第一,才有資格當機,這是按他現在的迹相。按他的本位是東方青龍陀如來,示現為聲聞弟子,到金剛法會來輔佐釋迦佛弘法。這叫「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一尊佛出世弘法利生,一千尊佛都來護持、輔佐釋迦佛。須菩提在《金剛經》當機,不是為他一個人請問,是為當時法會的大眾,以及未來的眾生請問,就是為我們請問。   須菩提出來請法,有請法的禮節。「在大眾中」,除了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是常隨眾外,還有無量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及國王大臣一切結緣大眾,總而言之,來聽《金剛經》的人都在這裡。「即從座起」,來聽經的人都得坐下來,各人有本座,須菩提從他的本座站起來,走到佛的面前。「偏袒右肩」,「偏」是偏一邊,「袒」是顯露,就是搭的袈裟把右肩露出來,就像現在我搭袈裟的樣子。我們中國有便服,還有一件長袖大衣叫海青,再搭上袈裟,就是「偏袒右肩」。在印度沒有這些便服,也沒有海青,坐著聽經的時候是通肩搭衣,兩個肩都蓋起來,要出來請佛說法,把右肩顯露出來,表示自己可以荷擔如來的家業。   「右膝著地」,印度請法是跪著請,但是兩個膝蓋跪下去不能持久,所以佛開方便,只跪下來一個膝蓋。為什麼不偏袒左肩,左膝著地呢?這是印度的禮節,以右為上,所以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兩隻手合起來,表示恭敬的意思。「而白佛言」,弟子跟佛說話,叫仰白;佛跟弟子說話,叫下告。   這一段禮節表示身口意三業恭敬來請法。「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表示身業恭敬。「合掌」,表示意業恭敬,發恭敬心,心無形相,兩隻手合起掌來,表示一心不亂。「而白佛言」,仰白世尊,表示口業恭敬。   須菩提長老開口說話,先讚歎:「希有!世尊!」希有,稀奇少有,很驚奇的意思,什麼稀奇少有呢?須菩提跟佛幾十年,以為世尊平常講般若妙理,都是在講堂裡講,哪曉得就在托鉢化飯,日用尋常生活之中顯示出來,這是以前須菩提沒有悟到,今天悟到的消息:世尊一舉一動,都在說妙法,真是希有!   下面接著讚歎世尊,須菩提說出來所見到希有的事:「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善護念」,護是加護,加被護持,念是愛念。如來之心,加護愛念諸大弟子,像父母愛兒女一樣,這是講如來的心希有。「善付囑」,付是委付,囑是叮囑,如來之口,委付叮囑諸大弟子,詳細解釋勸導,叫善付囑。   怎麼叫「善護念、善付囑」?「善」是善巧方便,釋迦如來說了十二年阿含經,完全是小乘教;說了八年方等經,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佛這八年說的法,都是專對著小乘加以呵斥、勸導,呵斥他們學小乘教沒有用,讚歎褒揚學大乘法好。到了般若法會上,這些小乘弟子證了阿羅漢,三界的生死已經了脫。佛勸導他們:「大乘法要弘法利生。」可是小乘弟子發不起菩提心,認為生死已了,所作皆辦。佛怎麼呵斥、勸導,他們都不動念頭。到了般若法會上,佛不得不善巧方便,「轉教付財,將大付小,以小入大,囑小化大,以大激小,皆如來之方便護念也。」「轉教付財」,把大乘弟子都交給小乘弟子說:「你們出家早,佛法學得高深,這些大乘弟子出家不久,你們講開示給他們聽。」「將大付小」,把大乘弟子付託給小乘弟子。「以小入大」,引導小乘弟子來入大乘法。「囑小化大」,囑託小乘弟子,來教化大乘弟子。「以大激小」,小乘弟子講大乘法,是佛叫他們講,實際小乘弟子沒有發菩提心,佛說:「你的弟子都學大乘,當老師也要學大乘啊!」要大乘弟子激勵小乘弟子,叫他們發大心,這都是如來的善巧方便,所以叫「善護念、善付囑」。   可是金剛法會上須菩提讚歎的善巧方便,並不是般若法會上的轉教付財,將大付小,以小入大,囑小化大,以大激小,而是須菩提看見釋迦如來在入城還園,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顯示住心無住,降心離相的妙用。一舉一動都是教化弟子,佛沒有開口說法,以身體來教化,時時處處,無不是給弟子作修行的模範,所以須菩提讚歎世尊,真是「善護念、善付囑」。   這裡要料揀一下,「世尊」是佛的德號,「如來」也是佛的德號,如來就是佛,也就是世尊。佛有三個身:法身、報身、應身。一個菩薩不是隨便可以成佛,必須圓滿親證法身才成佛。菩薩在因位之中,要修六度萬行,功德圓滿,在果報上成佛了,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叫報身佛。法身佛是理體無相,報身佛有相,是諸大菩薩看見。佛成了道,要普度一切眾生,報身佛,凡夫、二乘人看不見,所以佛示現應身佛,有善根的凡夫、二乘人看見應身佛。在印度示現淨飯王的太子成佛,丈六金身,就是應身佛。佛的三身,實際就是一個身,不證得法身,顯不出報身,報身是由法身顯出來;不證得報身,現不出應身,應身是由報身顯出來的。這裡的「如來」,在三身,是哪一個身呢?二乘人看見的是應身佛,菩薩看見的是報身佛。有的註解說:《金剛經》上凡是講如來,都是指法身如來,這個說法不通。二乘弟子看見的是應身佛,菩薩看見的是報身佛,都是有相。法身沒有相,怎麼說《金剛經》講的如來,都是指法身如來呢?《金剛經》上的如來,有講法身的,講到經文那裡,我再指明。這裡就是報身顯出來應身,二乘弟子沒有悟到大乘法,看見的是應身如來,大乘菩薩看見的都是報身如來。       丁二、因機設問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須菩提尊者大徹大悟,他就發菩提心,替眾生請法。稱呼一聲,「世尊!」就像我們現在弟子跟師父說話,叫一聲:「師父!」「善男子、善女人」,是指有大乘善根的男子、女人。佛普度一切眾生,在三界以內是六道凡夫,須菩提為什麼不代表六道凡夫來請法?你要知道,三惡道的眾生,苦無間斷,沒有辦法來聞法。三善道的眾生,所謂:「修羅方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者,唯人道為能爾。」阿修羅的脾氣大,動不動就動瞋恨,怎麼能發心修行呢?天上的眾生福報大,忙著享受五欲之樂,叫他發心修行,很不容易。在人間大富大貴的人,都不能來聽經,勉強叫他來聽經,也不發心修行,因為他的五欲之樂太多了!所謂「富貴修道難」,富貴的人修道都很困難,何況天上眾生呢?能整理自己不要打妄想,趣向於菩提,只有人道的眾生可以。所以佛經上當機者,總是替人道的眾生來請法,就是這個道理。   諸位都是有大乘善根的男子、女人,不要辜負你的善根,你要是沒有大乘善根,講《金剛經》你不會來聽,或者聽一天就不來了。但是聽了你要趕快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因為人才可以修行,所以釋迦世尊示現成佛,不示現在天上,不示現在阿修羅道,示現在人道,因為人可以成佛。我們是人,怎麼可以成佛?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就能成佛,你不要對不起自己的人身,不要對不起前生前世栽培的大乘善根!但是佛經上常講:「人身難得易失!」得人身很不容易,但是人的壽命短促,長者不過一百多歲,也是剎那之際就過去了。生命不能等你,你聽到佛法,要趕快發菩提心,去行菩薩道,你一推諉:「再過幾年,現在我的事業還沒成功,我家裡的事還沒辦完。」請問:「你什麼時候事業才成功?什麼時候家裡的事才辦完?」生命不能等你,轉眼生命終了,到時候你的事業還沒成功,家裡的事還沒辦完,怎麼辦呢?所以你聽到了,今天就發心修行,不能等到明天。   看著經文:「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翻成中國話叫「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叫「無上」,「三藐」叫「正等」,「三菩提」叫「正覺」。這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十方諸佛的佛果。從下面往上面解釋,「正覺」,揀別不是凡夫的不覺,及外道的邪覺。凡夫在迷,迷而不覺;外道不知道什麼叫正覺,求些外道邪覺。佛證得了果位叫正覺,超過了凡夫外道。「正等」,揀別不是二乘的不等,聲聞緣覺求的是正覺,但只能自覺,不能覺他,心不平等,佛是正等,所以超過二乘法界。「無上」,揀別不是菩薩的有上。大乘菩薩是正等正覺,能自覺也能覺他,但是上面還有佛。佛是無上,沒有比佛再上、再高,所以成了佛,超過菩薩法界,合起來超九界以獨尊,叫「無上正等正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換句簡單的話,發成佛的心。再簡單解釋,發菩提心。剛才勸諸位一定要發心,就是發菩提心,發成佛的心,今天就發,不要等到明天。   現在的佛教徒,上寺廟燒香拜佛,發的什麼心呢?你一考察就要流淚!他發的是求平安的心,沒有想到來生的事,你問他為什麼來燒香拜佛?他說:求平安,求發財,還希望家裡的人做大官。這都是凡夫的妄念,哪是佛出世的本懷?還有人想求生天,不曉得天也是凡夫,沒有出三界,哪是究竟的佛法呢?   佛出世是為度一切眾生了生死,怎麼度呢?眾生不知道苦,佛天天說法,先叫眾生知道苦。你生到人間是苦,生到天上也是苦,超不出三界,總是在苦海裡受苦。知道苦了,再告訴你要知苦斷集,集是煩惱,把煩惱斷掉,就出苦了。所以佛出世說法,就為度眾生了生死,你發心自己了生死,可以證得二乘聲聞、緣覺,叫小乘弟子。發大乘心自己了生死,還要度一切眾生了生死,叫菩薩,菩薩功德修圓滿,就成佛。你如果不知道生死大苦,不知道了生死是大事,根本沒有學到佛法。   這裡善男子、善女人,是大乘善根,他不是發人天乘的心,也不是發二乘的心,是發大菩提心,發成佛的心。發了大菩提心,他要修菩薩行,菩薩行怎麼修?「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發了菩提心,菩提心會退轉,請世尊開示:如何安住他的菩提心?菩提心不能安住,是妄心不能降伏,如何降伏他的妄想心?為安住菩提心,才要降伏妄想心;降伏妄想心,就安住菩提心。全部經答覆的,就是這兩個問題,合起來其實是一個問題。      丙二、如來許說(分二) 丁一、讚善印是 丁二、誡聽許說       丁一、讚善印是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前面發起序,是無言說法,叫離言般若;現在是依言般若,依著言語講般若,佛從這裡才開口說法,看著經文:「佛言」,佛說。「善哉善哉!」先讚歎須菩提:你問得很好!你問得很好!怎麼一連讚歎兩個善哉呢?你自己悟到這些,善哉;你能替眾生請法,更是善哉。「須菩提」,佛叫一聲當機者,「如汝所說」,就像你說的那樣。「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如來」是佛自稱,我如來就像你說的那樣,在出入往返、穿衣吃飯的時候,無不是在護念諸菩薩,在付囑諸菩薩,佛印證須菩提說得對。       丁二、誡聽許說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世尊許可給須菩提說法,你問兩個問題,我要給你解說,但是你要諦聽,諦者詳審為義,詳是詳細,審是審實。你聽法,要詳詳細細地聽,審審實實地聽。你粗裡粗氣地聽,輕浮不實在,不能瞭解真理。你句句不但聽到耳朵裡,還要聽到心裡,才能開悟,這樣我應當跟你說;否則不是真正來聽法,我給你說冤枉費力氣,不應當跟你說。所以經上佛要說法,先教誡眾生要諦聽。   聽經,聽到哪裡,學到哪裡,第一、你得會歸自己,世尊教誡須菩提諦聽,其實是叫我們諦聽。須菩提尊者代眾生請法,世尊讚歎他善哉善哉,我們要學著,替眾生請法。現在需要聽佛說法的人太多,眾生要聽法,不會請法,你替眾生請法。你知道哪個法師會講經,就替眾生請,不是為你一個人,請來講給大家聽,這不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嗎?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說了二個「如是」,依我編的《金剛經參考資料》可作三番解釋:   一、約顯理釋,「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設廓而言之,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以明「如是」也。   「約顯理釋」,就顯發般若妙理解釋。「『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眾生怎麼跟諸佛無二無別?《華嚴經》說:釋迦如來成了佛,三嘆:「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世尊成了佛,他看見一切眾生都是佛。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一切功德、相好,眾生都具足,沒有兩樣,所以生佛一如,無二無別。我們怎麼當眾生,沒有成佛?就是多了妄想,妄想是虛妄的想念,眾生起惑造業,都是執著妄念。本來具有的如來智慧德相,不能現前,因為被妄想執著障蔽住了。所以你要求個悟處,你只要迴光返照,照著你本來的佛性,你不是跟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嗎?   「設廓而言之,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再推廣開來研究,身體裡面的五根身,外面山河大地,都是真如,都是實相,《楞嚴經》七處徵心,心在內不對,在外不對,在中間也不對。心在一切法上,一切法無不是真如,無不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所以古人說:你看見翠綠的竹子,就是真如;你看見茂盛的菊花,就是實相。「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以明『如是』也。」顯示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是真如,無不是實相。這就是在「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兩句「如是」上求個悟處,悟到世間法、出世間法,無不皆如,無不皆是。能悟到這個般若妙理,你的真心自然安住,妄心自然降伏。   二、「約指前釋:『如是』者,『如』世尊前面之穿衣吃飯,洗足敷坐,一段光景,這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此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是真降伏!故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指前面那段經文來解釋,你依著世尊那樣住,就是無住之住。你不能安住真心,是妄心不能降伏,要降伏妄心,你用一個方法來降伏,是妄想上加妄想,越降伏,妄想越多。你不曉得你的妄想,就在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上生起來,你要學佛那樣。佛該穿衣服的時候穿衣服,不著穿衣服的相;該吃飯的時候吃飯,不著吃飯的相。他打坐,不著住的相;他走路,不著走路的相。日常生活行住坐臥,心不動念,妄心不是不起嗎?妄心不起,不是真心安住了嗎?這才是真正會用功。   三、「約開後釋,指後文所說的一部《金剛經》也」。   指下面還沒有說出來的《金剛經》經文,都是說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方法。   為什麼作三番解釋呢?因為眾生的根機不一樣,上根的人,第一番顯理,就能開悟,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所以叫做「如是」。中根的人,照著前面一段日常生活用功夫,就能開悟,就是安住真心、降伏妄心的方法。下根的人,這一部《金剛經》要解釋給你聽,要怎樣降伏其妄心?怎樣安住真心?      丙三、當機願聞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然!世尊!」須菩提回答:「是的!世尊!」「願樂欲聞」,「願」是願意,「樂」是好樂,「欲」是想要。我願意聽,我好樂聽,我想要聽,世尊!請趕快說吧!   第二分是正宗分的開始,須菩提當機者出來請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想修大乘的行門,如何安住其菩提心?如何降伏其妄想心?提出兩個問題,世尊跟他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指著下文,給他解答這兩個問題,所以第三分就開始解答。第三分說,要發心度眾生,度眾生要離相,不可以住相,叫離相度生。叫我們發大願,要普度一切眾生,但是不要住眾生相。第四分,度眾生要行布施,行布施不要住相,叫無住行施。叫我們起大行,普度一切眾生,要去行布施,但是不要住相。第三分、第四分是全經的要旨,下面經文都是解釋第三分、第四分的道理,所以要把第三分、第四分的大綱記住,一直到後面,都是講離相度生、無住行施的道理。不然,講到後面,忘了前面,不曉得說到哪裡去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丙四、如來開示(分三) 丁一、開示降住 丁二、成就信心                  丁三、較量持福       丁一、開示降住(分三) 戊一、降心之方 戊二、住心之方                   戊三、兼釋伏疑        戊一、降心之方(分三) 己一、標示 己二、正明 己三、徵釋         己一、標示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什麼叫「菩薩摩訶薩」呢?現在詳細解釋:   佛教把一切眾生分成十法界||四聖六凡。凡夫有六個法界:三善道、三惡道。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羅;三惡道是:地獄、惡鬼、畜生。六凡法界都在三界以內。儒教講孔子、孟子是聖人,道教講老子是聖人,耶穌教講耶穌是聖人。佛教講的聖人,跟世間法講的聖人不同,超出三界,才叫聖人。超出三界以外有四種聖人:聲聞、緣覺、菩薩、佛。聲聞、緣覺是二種小乘聖人;菩薩、佛是二種大乘聖人。《金剛經》是大乘經,不是跟聲聞、緣覺說法;要是跟聲聞、緣覺說法,是接引他來學大乘。菩薩是大乘弟子,所以前面須菩提尊者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不說:善護念聲聞,善護念緣覺。菩薩中的大菩薩,叫「摩訶薩」。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簡略的翻譯,翻成中國話叫覺有情,就是上求佛的覺道,下化一切有情。聲聞、緣覺上求覺道,不下化有情;能上求覺道,下化有情,才叫「菩提薩埵」,簡稱「菩薩」。「摩訶」翻成中國話叫大,「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按菩薩的地位,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連佛一共有五十二個位子。到第五十二個位子妙覺位就是佛,前面五十一個位都叫菩薩。登了地以後的菩薩,豁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到了等覺菩薩,差一等還沒有成佛,還要降伏他的妄想心。《金剛經》講的「菩薩摩訶薩」,是就發心講,發菩薩心,叫「菩薩」;發無漏法的心,叫「摩訶薩」。「菩薩摩訶薩」發心怎麼不同呢?佛教裡面的菩薩都叫大乘,大乘又分權教大乘、實教大乘。權教者,權巧方便的大乘;實教者,真實的大乘。按賢首宗判五教,小教是小乘教,大乘有四個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始教的菩薩,都是權教菩薩,權巧方便的大乘。終教、頓教、圓教都是實教大乘。你要是發心學權教大乘,只能叫「菩薩」;你要是發心學實教大乘,就是「摩訶薩」。《金剛經》後文,世尊說《金剛經》:「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跟這裡配起來,發大乘心的「菩薩」,是權教菩薩;發最上乘心的「摩訶薩」,是實教菩薩。   第一天我料揀《金剛經》有二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按二諦解釋,或按三諦解釋?從這裡你就知道,世尊為「菩薩摩訶薩」說法,不能光按二諦解釋,因為按二諦解釋,是跟權教菩薩說法。摩訶薩是實教菩薩,一定要按三諦解釋。所以為發大乘心者說,用二諦;為發最上乘心者說,用三諦。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前面講「如是」分三層解釋,這裡指著後文,下面開始要講了,須菩提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先問如何安住其菩提心?再問如何降伏其妄想心?釋迦世尊先答覆第二個問題:「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菩提心不能安住,是妄心不能降伏,把妄心降伏住,菩提心自然安住,所以先答覆降伏妄心的方法。         己二、正明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這一句是總說,下面是別明。「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一切眾生之類,就是這些眾生。對這些眾生怎樣呢?「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把他們都度成佛。「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沒有著任何眾生相。   再詳細解釋這些名相,「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眾生」就是凡夫,凡夫怎麼取名叫眾生呢?因為自從無始劫來就在流轉生死,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一時惡鬼,一時畜生,眾多的生死,所以叫做眾生,這是釋迦世尊警策我們的。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三界以內的眾生,受生的方法不出這四種:   「若卵生」,卵就是蛋,比方雞、鴨先生蛋,再由蛋孵化出來小雞、小鴨,一切飛禽鳥類都是卵生。   「若胎生」,我們人屬於胎生,由母親懷胎生出來。大的牲畜,像牛、馬、豬、羊,都是懷胎生出來的。   「若濕生」,如水裡面的小蟲,既不是蛋生出來的,也不是懷胎生的,必須得有水濕,才能生出小蟲。   「若化生」,如蚊子是是水裡面的孑孓,變化生出來。蟬也是化生,牠的幼蟲生活在土裡,成蟲把殼脫掉,變成蟬。另外,按三界解釋: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無色界都屬於化生。下面再按身體與心裡來分。   按身體來分,三界眾生有二大類:「若有色、若無色」,身體屬於色法,欲界、色界的眾生都有身體,無色界的眾生沒有身體。   再按有心想、沒有心想來分,三界眾生有三大類:「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欲界的眾生都有思想,就是有心念。色界的眾生,除了無想天外,其餘色界天的眾生都有想。無色界分四空天,身體沒有了,按心裡面有想、無想分三大類:有有想,有無想,有非有想非無想。   《金剛經參考資料》上畫了一個表,三界的分類很清楚。六道凡夫分三界,都各有界限,第一是欲界,第二是色界,第三是無色界。          欲界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有想。 三界 色界 化生。有色,有想。(除無想天) 無色界 化生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若無想。    非想非非想處 若非有想非無想。   欲界的眾生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有想」,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這六道眾生都在欲界裡,都有色身,都有心想。   「色界||化生」,到了色界天,都是化生,沒有卵生、胎生、濕生這三種。「有色、有想」,色界的眾生,有色身,裡面有心想,身體比欲界的眾生清淨,但是外道修無想定,生到色界天的無想天,沒有心想。   「無色界||化生」,無色界由修四空定生上去,是沒有身體的眾生。四空定有淺有深,分四個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是「若有想」。無所有處,是「若無想」。非想非非想處,是「若非有想非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這一句,有的經上多了一個若字:「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怎麼多了一個「若」字呢?因為他不懂「非想非非想處」這個名詞,認為掉了一個若字,就添上了,這就是越不懂的人,越要自作聰明。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合起來,就是第一句總釋:「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是菩薩摩訶薩自稱,「入」是證入。我要發心度一切眾生之類,叫他證入無餘涅槃。梵語「涅槃」,翻成中國話叫「圓寂」,圓寂者,圓滿寂滅,德無不備曰「圓」,障無不盡曰「寂」,這是成佛的果位,成了佛一切功德都圓滿,煩惱障、所知障都斷盡。   「無餘涅槃」,是對著有餘涅槃講的,涅槃是果位,有小乘涅槃、大乘涅槃。釋迦世尊度眾生,都希望眾生成佛,但是有些眾生不發大心,不肯成佛。小乘人證到有餘涅槃,等於我們現在小學畢業,還有多餘的學問沒有求到,叫有餘的畢業;大學畢業,學問都求圓滿,才叫無餘的畢業。   小乘證得涅槃,怎麼叫有餘涅槃?煩惱有四種:三界以內有二種:見惑、思惑,是小乘的聲聞、緣覺斷的。三界以外有二種:塵沙惑、無明惑,是大乘菩薩斷的。因為惑是因,得的是生死的果,生死有二種:三界以內的生死,叫分段生死,比如小蟲早晨生出來,晚上死了。你生到天上,縱然壽命八萬大劫,到壽命盡了,還是要墮落下來。無論長壽短壽,生命有分限,叫分段生死。三界以外的生死,叫變易生死。到了三界以外,超出六道輪迴,不死此生彼,但是還有生死,就是在用功進步的時候,身心有變化遷易的痛苦,叫變易生死。二乘聖人把三界以內的見惑、思惑斷掉,把分段生死了脫,證了涅槃。佛告訴他說:你用功沒有白費,你得了涅槃,但是三界以外的塵沙惑、無明惑還沒斷,變易生死還沒了,是有餘的涅槃。大乘菩薩用功,把三界以內的見惑、思惑,三界以外的塵沙惑、無明惑都斷掉。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都了脫,無餘了,所以他成佛證得涅槃,叫「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滅」是究竟,我要把眾生度到無餘涅槃,究竟都度成佛。   佛經難懂,是名相不熟。換個方法,前面那些眾生的名相,把它合成:「一切眾生」。無餘涅槃等,換成「把他度成佛」,我要發心度一切眾生統統成佛。「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我把眾生都究竟度脫,度脫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我度一切眾生都成佛,為何沒有一個眾生成佛?因為我不住眾生相,應該發心度眾生,但是不能住相,要離相度生。   為什麼要講這麼高呢?這是告訴我們降伏妄想心的方法,菩薩摩訶薩不是凡夫的妄想心,也不是二乘人的妄想心,菩薩摩訶薩的妄想心,是有個度眾生的心,這個度眾生的心,還是妄想心,把這個妄想心降伏住,一切妄想都沒有了。   從我們本分說起,我們凡夫的妄想心就是貪、瞋、癡。財、色、名、食、睡,都是我們貪的。無所不貪,貪發財、貪男女之色、貪好名、貪吃好東西、貪睡好房間、好床鋪,貪不到就動瞋恨,發脾氣,不應當貪要貪,不應當瞋要瞋。世間哪有可貪的東西?要貪,不是愚癡嗎?哪有可瞋的?要瞋,不是愚癡嗎?貪、瞋、癡是三根本煩惱,再生出來無量無數的煩惱,都是我們凡夫的妄想心。   前面講過,釋迦世尊成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一切眾生本來具有如來的智慧、功德、相好,跟諸佛無二無別,怎麼諸佛成佛,我們還在當眾生?就是因為多了妄想,不能證得如來的智慧、功德、相好。妄想是虛妄的想念,你不要起執著,妄想一下子就空了,因為一執著,妄想變成真實,起了力量,叫你流轉生死,受苦無窮。釋迦世尊是過來人,他知道眾生的毛病在妄想上。妄想沒有力量,就在執著,執著分為二種:一種我執,一種法執,裡面執著一個我,外面執著一個法。譬如貪財,裡面執著我要貪財,外面的財屬於法,把它當成真的,非貪不可,這樣才生起煩惱。所以釋迦世尊叫我們斷妄想,要破執著,先破我執,後破法執。   因為二乘人我執已經破了,法執沒破,所以《金剛經》都是講破法執。金剛法會上,你要是大心凡夫聽法,也可以我執、法執一起破。剛才講降伏妄想心,不是講降伏凡夫貪、瞋、癡的妄想心,二乘人已經把它降伏住,還有什麼妄想心呢?他想到生死令人害怕,見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那還是妄想心;他以為涅槃是寂靜之樂,要求證涅槃,比凡夫起貪財、貪色的心高明多了,但是他貪涅槃,還是妄想心,所以二乘人的妄想心,就是要了生死、證涅槃。   二乘人已經證到聖人,回小向大就要學菩薩,菩薩已經發了大菩提心,還有什麼妄想心呢?度眾生成佛的心。度眾生,眾生也是如幻如化,哪有眾生可度?對著眾生,才說有佛,眾生相空了,哪有佛相可得?所以你說要度眾生成佛,雖然比凡夫的貪財、貪色、貪名高明多了,但再高還是妄想,要把最高的妄想降伏住。要降伏最高的妄想心,我們凡夫不是夠不上,你只要發心度眾生,不要住度眾生的相,把這個妄想心降伏住,你回頭再想想,起那些貪瞋癡的妄念,不是一點價值都沒有嗎?因為連度眾生成佛的心,都不應當執著,你還去執著貪、瞋、癡的煩惱,要貪財、貪色、貪名,不是太沒有出息了嗎?所以凡夫的妄心就降伏住了。   再說,你真實的發心度眾生,要弘法,不學法你怎麼弘?學法,佛法難學,不是你一發心,馬上就會了,不好好用功,怎麼能學會佛法?不學會佛法,怎麼講經弘法呢?大乘法叫妙法,你發心利益眾生,自然得利益,你不斷煩惱自然斷。因為你閒工夫太多,才去貪財、貪色、貪名。你忙著研究佛經,時間都不夠用,哪有工夫貪財、貪色、貪名?所以你不要以為它高,你要斷的凡夫煩惱妄想,自然而然含在裡面斷了。   剛才料揀的這些道理,是就凡夫的本分上講的,釋迦如來解釋的道理高,因為他是對著菩薩說法,再看著經文。         己三、徵釋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何以故?」我發大菩提心,度一切眾生都成佛,怎麼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這是什麼道理呢?釋迦佛自己徵問自己解釋,「須菩提!」叫一聲當機者,也是叫我們注意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對菩薩說法,怎麼叫做菩薩呢?發心度一切眾生成佛,就叫做菩薩。你要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不叫做菩薩。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金剛經》上的解釋,跟其他的經不同。其他的經都是破我執,這裡是破法執;其他的地方都是對著凡夫說,這裡是對著菩薩說。你假若有「我相」,就不對,因為我本來是空的,《金剛經》講的我相,是最高的我相,怎麼高呢?下面依著《金剛經參考資料》解釋: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者:以我為能度,便有「我相」。   「人相」者:以彼為所度,便有「人相」。   「眾生相」者:所度既非一人,善根更不一致,處處分別,便有「眾生相」。   「壽者相」者:有法授受,戀著不捨,念念相續不斷,猶如命根,便有「壽者相」。   此四相乃由我相開出,合之實一我相也。   「『我相』者:以我為能度,便有『我相』。」執著我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我能度眾生,能度之相,就是「我相」。   「『人相』者:以彼為所度,便有『人相』。」彼,對著我叫彼,指一切人,這一切人都是我所度的,你就有了「人相」。   「『眾生相』者:所度既非一人,善根更不一致,處處分別,便有『眾生相』。」你度的不是一個人,所度的人不一樣的根機,種種法的差別相,叫做「眾生相」。   「『壽者相』者:有法授受,戀著不捨,念念相續不斷,猶如命根,便有『壽者相』。」度眾生得有一個法傳授給他,我能講經、說法,把度眾生的法執著了,就是法執執著不捨,念念相續,像我們的命根一樣,那就是「壽者相」。   「此四相乃由我相開出,合之實一我相也。」分開來有這四個相,合起來就是「我相」。因為有能度的我,才有所度的人,有我、有人,起種種差別相,才有「眾生相」,你再執著不捨,就是「壽者相」。既沒有能度的我,也沒有所度的人,哪有眾生得滅度呢?能度的我空了,所度的眾生相不就空了嗎?所以你把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度成佛,結果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者,因為你沒有住眾生相。要是住相,你就是凡夫,不是菩薩了。你既然是菩薩,就不應當住相,你天天去度眾生,不要住相,這麼做下去就對了,做得功德圓滿就成佛。   三十二分的經本,是梁武帝的兒子昭明太子分的,他分得簡單明瞭,不分大科、小科,分成三十二段。因為分得很好,中國的佛教弟子歡喜念,所以我們講經也用他分的本子。   「大乘正宗分第三」,講的是要發願度一切眾生成佛,不要住相,叫做離相度生。在座要是發過菩提心,聽到這裡就覺得很親切;要是沒有發菩提心,感覺講得太高太遠,這就是有沒有發心的關係。   現在佛教信徒不算少,任何寺廟作法會,都是滿堂信徒,這些信徒來作法會,都只是求平安,根本不是佛出世的本願,佛出世是為度眾生了生死,不是度眾生求平安,所以你把釋迦佛當成天公、城隍來拜,這樣實在對不起釋迦佛。因為釋迦佛修行無量劫,受無量苦行,都是為度眾生成佛,不是叫你保平安的。   佛出世為度眾生了生死,有的真正發心了生死,但只為個人了生死,不度眾生了生死,中國佛教信徒多,但不能發展,就是大家只為自己求平安,拜了佛祖就回家去了,希望家庭平安,鄰居都不管,他還會去度一切眾生嗎?所以有的發心了生死,他要離開大眾,住山、住洞、住茅蓬,只怕別人打他的閒岔。佛出世是為度眾生了生死,你好不容易知道了生死,怎麼不去度眾生了生死呢?中國佛教名字叫大乘,實際是小乘。小乘與大乘的分別是:小乘自己了生死,不度眾生;大乘自己了生死,還要度一切眾生了生死。你發心了生死,你離開社會人群,怎能叫大乘?這樣是佛的本願嗎?這還是高明的例子,那些把佛當天公、城隍來拜的,更不要說了。   這個病根在沒有發菩提心,要是發菩提心,他就去度眾生。現在你發了菩提心,聽到第三分經文,就覺得很親切。要是沒有發菩提心的,我勸導你今天就發。發菩提心要觀眾生苦,你觀察眾生都在苦海裡受苦,要去救度苦海的眾生,你的菩提心就發起來。發菩提心,就是發大悲心,你發了大悲心,悲能拔苦,就是菩提心。你觀察眾生都在受苦,要發菩提心去度他出苦海,就用到第三分的經文,不要住相。發菩提心,要發廣大心、長遠心,你一住相,菩提心發不長遠,就會退掉,因為你要發菩提心去度眾生,你得用菩薩的心;你要是一住相,是凡夫的心,不是菩薩的心。凡夫與菩薩有什麼不同?你本來是凡夫,一發心就叫初發心菩薩,但是一住相,還是凡夫。眾生有善根深厚的,一勸導他就接受,你認為這個眾生好,跟他結歡喜緣,就親親愛愛,動了凡夫心。這個眾生沒有善根,勸一、二次,他不聽,勸三次,他還要反駁,說些沒有道理的話,你就動了瞋恨,這樣還是凡夫心。你本來為度眾生了生死,令眾生斷煩惱,結果沒有令眾生斷煩惱,自己反而增加煩惱,不是顛倒了嗎?這時候感嘆眾生難度,不要發心了,菩提心退下來。所以你度眾生不能住相,經文上說得很明白,我能度眾生,人是我所度的,能度的就是「我相」,所度的就是「人相」。所度的人不是一個,而且善根不一致,有種種差別,就是「眾生相」。你還執著不捨,像執著命根那樣,叫「壽者相」,四相合起來就是一個「我相」。你一住相,就不叫菩薩,你發了菩提心,用凡夫的分別心來度眾生,怎麼能叫菩薩呢?   【妙行無住分第四】        戊二、住心之方(分三) 己一、正示其方 己二、徵釋其意                    己三、勸如教住         己一、正示其方(分三) 庚一、標示 庚二、指釋 庚三、結示          庚一、標示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接著講「妙行無住分第四」,妙者不可思議,行是功夫。妙行是在事相講,行布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功夫,因為你不住相。你發了大願要起大行,要度一切眾生成佛。你不腳踏實地去度眾生,發的都是空願,所以第三分發大願,第四分要起大行。但是發大願,不許住相,離相度生;起大行,不許住相,無住行施。   再看著經文:「復次,須菩提!」說了離相度生的道理,重復次第又叫一聲當機者須菩提。「菩薩於法」,菩薩對於一切法,下面明文是六塵之法。「應無所住」,「住」是執著,應當無所執著。「行於布施」,「布」是廣布,「施」是施捨。把自己所有的東西,普遍地施捨,叫布施。就是你去行布施的時候,不起執著。          庚二、指釋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三界以內的有為法,合起來就是內心外境,內邊一個妄心,外邊一個虛妄的境界。再分開來是五蘊,也叫五陰:色、受、想、行、識。再細分,分成十二處、十八界。十八界就是內六根、外六塵,中間生起來六識。內裡面妄心,詳細地分有六個識,眼睛起的作用,叫眼識;耳朵起的作用,叫耳識;鼻子起的作用,叫鼻識;舌頭起的作用,叫舌識;身體起的作用,叫身識;意起的作用,叫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合起來是一個妄心,分開來有六種作用,叫六識。外邊對著都是虛妄的境界,分開來有六種:色、聲、香、味、觸、法。眼睛看見的是色,耳朵聽到的是聲。鼻子嗅到的是香,舌頭嚐到的是味,身體接觸的是觸,意根所對的是法。這六種境界叫做六塵,塵是染污之性,能染污我們的清淨真心。內六根、外六塵,根塵相接觸,才生六識出來。三界以內的有為法,不出這十八界,界就是各有界限。佛法不難學,佛給我們分得清清楚楚,一個法開二個法,二個法開無量法,合起來就是一個妄想心。你把妄想心空掉,什麼法都空掉,所以三界以內的有為法,不出三大科:一、五蘊,二、十二處,三、十八界。   把文消通了,再解釋其義。前面第三分開示我們,要度一切眾生入於無餘涅槃,不要住相,你接受如來的開示,你要發大願去度眾生,度眾生的行門你得建立起來,建立什麼行門呢?布施。行布施有三種:資生施、無畏施、法布施。一、資生施,就是財布施,錢財能滋養眾生的生命。二、無畏施,畏是怖畏,眾生遭了災難,生了怖畏,你能救眾生的災難,叫他免除怖畏。三、法布施,講經說法給眾生聽,以法布施給眾生。這三種布施,財施、無畏施是前方便,方便攝受、接引。法布施,是根本救度眾生。這個眾生需要財布施,你就財布施,這個眾生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你給他講佛法,他哪有時間來聽你說法呢?所以你得先救度他有飯吃、有衣服穿。眾生遭了災難,生命都不保,你怎麼叫他來聽法?你要先救災救難,比如眾生遭了水災,先救他的水災;眾生遭了火災,先救他的火災。   資生施、無畏施,能救眾生現生苦,來生苦不能救,何況盡未來際的苦呢?只有法布施是根本布施,不但能救今生苦,盡未來際的苦都能救。要是單用資生施、無畏施,同於社會上的慈善家,社會上不懂佛法的人,他發心做好事,眾生沒有飯吃,他給飯吃;沒有衣服穿,他給衣服穿;生病沒有錢,他給醫藥費;遭了災難,他都能給予救濟,但是社會上的慈善家,不能讓眾生了脫生死苦。我們行菩薩道,用資生施、無畏施是前方便,攝受、接引眾生,叫他來親近你,才可以講佛法給他聽,他能接受你的法布施,盡未來際的苦都能了脫。   你去行布施,對象是一切眾生,對於一切眾生,要發平等心,是我的親人我要度他,冤家對頭我也要度他,怨親平等的度。你不發怨親平等的心,比如你要行財布施,那個人是你的親戚,或是好朋友,他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你很樂意布施;這個人是冤家對頭,沒有飯吃,你恨不得他快死,還布施給他嗎?這就是凡夫發心,不是菩薩。用什麼東西布施呢?六塵。第一用色塵來布施,比如需要財布施,無論黃金、白銀、鈔票,能看見的色法,這是色布施。你布施的時候,不要住相,因為你一住相,發的心不能長遠。布施錢財給這個眾生,有良心的眾生,得了你的錢財,受了你的恩惠,解決他的痛苦,他以後報答你,你認為這個眾生很好。沒有良心的眾生,得了你的錢財,不但不報答你,還恨你給的太少,那麼你認為眾生不好度,就退心了。   再看著經文,「所謂不住色布施」,你用眼睛看見的物品,無論黃金、白銀、鈔票來布施,不要住相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聲布施,比如你講經說法,或講開示給眾生聽,這都是用聲音做布施。不住香布施,眾生沒有錢買香,你買些香送給他供佛,就是香布施。不住味布施,眾生沒有飯吃,你給他飯吃,這是味布施。不住觸布施,眾生沒有衣服穿,你給他衣服穿,這是觸布施。不住法布施,講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屬於法布施。無論你用哪一種塵境布施,都不許住相,這就合到前面說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用一切六塵之法,去行布施,不能住相。          庚三、結示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總結開示,你發心當菩薩,要去度眾生,應當如是行布施。「不住於相」,你天天布施,年年布施,不住相,才叫做菩薩。   菩薩行菩薩道,有萬種行門,萬種行門不出六度。釋迦佛有大智慧,他說法都是一個法開成無量法。菩薩行菩薩道,為什麼要無量的行門呢?因為要度無量的眾生。無量的行門,不出六度法門。度是度脫生死,自己度脫生死,也是用這六個法;度一切眾生了生死,也是用這六個法,所以叫六度法門。大乘法門自利利他,「利」是利益,「他」指一切眾生。你自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用這六種法門;你要令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也是用這六種法門。有人說佛法難學,名相太多,其實不出六度法門,你把大綱記著,大乘的法門你都記到了。   一、布施,度慳貪。你要去度眾生怎麼度呢?剛才講的是我們自己行布施,你還要教化眾生行布施。眾生都有慳貪的煩惱,慳是慳吝,貪是貪圖。慳吝是自己有錢財不捨,貪圖是人家的錢財,要貪為己有。布施就度慳貪,不要再去慳貪,慳貪就生煩惱。你要施捨,自己不慳吝,還要捨給別人,這樣就把慳貪煩惱度脫。   二、持戒,度毀犯。你度眾生,要勸眾生持戒,五戒前面四條: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是根本戒,都是惡業。你要是犯了這四條,不論你是否為佛弟子都是作惡。五、酒戒,是佛弟子該戒,社會上的人喝酒不犯戒。這就是你要勸眾生持戒,就度毀犯,不再做惡業。   三、忍辱,度瞋恚。眾生的煩惱各有偏重,貪吃眾生肉的喜歡殺生,貪財的要去偷盜,好淫的就去邪淫男女,以此類推,都是貪心重。有的眾生瞋恨煩惱重,好發脾氣動怒,你要勸他行忍辱,因為不行忍辱,自己發脾氣動怒,動了瞋恨煩惱,自己害自己,叫他行忍辱,就度瞋恨。   四、精進,度懈怠。比如你發了菩提心,學會講經說法,要弘法利生。可是因為懈怠成性,天氣太熱不能講,天氣太冷不能講,身體有些不舒服也不能講。勸一切眾生要勇猛精進,精進就度懈怠。   五、禪定,度散亂。我們眾生的心是散亂心,東想西想,越不叫它想,越要想,因為無始劫來打妄想,打習慣了。怎樣能把散亂心降伏住呢?你勸眾生修禪定,就度散亂心。   六、般若,度愚癡。愚癡是不明因果,不明正理。凡夫敢做惡業,他不怕造惡因,得惡果,不明因果之理;他一天到晚講邪知邪見的歪理,不明正理。你要說因果、講正理給他聽,叫眾生學佛法、學講經,愚癡就轉過來了。   要度眾生,令眾生得利益,就是用這六個法門,大乘法叫妙法,利他就是自利,你發心利他,自己得了利益。你勸眾生行布施,你得給眾生作榜樣,自己去行布施,你還會慳貪嗎?把自己的慳貪煩惱度掉了。你勸眾生持戒,你自己還會犯戒嗎?你自己也持戒了。你勸眾生不要動瞋恨,不要發脾氣動怒,你自己還會發脾氣動怒嗎?把自己的瞋恨煩惱也度掉了。你勸眾生不要懈怠,要勇猛精進,你自己還能懈怠放逸嗎?把自己的懈怠放逸煩惱也度掉了。你勸眾生要修禪定,你自己不修禪定嗎?把自己的散亂度掉了。你勸眾生學佛法、學講經,你自己不學佛法、不學講經嗎?把自己的愚癡度掉了。你本來發心去度眾生,利益眾生,結果自己得了利益。前面說六度廣開是萬種行門,萬種行門合起來就是六度,《金剛經》怎麼開示我們只行布施度呢?因為布施度,廣開來就是六度。你們看《金剛經參考資料》畫了一個表,還有彌勒菩薩的偈誦:「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資生施 布施    持戒   布施 無畏施    忍辱 六度—萬行    精進 法 施 禪定   般若   「檀義攝於六」,「檀」梵語檀那,翻成中國話叫布施,布施的義理含攝有六度。「資生無畏法」,就是三種布施,一、資生施,二、無畏施,三、法施。「此中一二三」,一攝一、二攝二、三攝三,即攝三種布施。「是名修行住」,大乘的修行應安住在布施度裡面。再看那個表,布施度開成三個,一、資生施,一攝一,攝一個度:布施度,指財布施。二、無畏施,二攝二,攝二個度:持戒度、忍辱度。三、法施,三攝三,法布施攝三個度: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   三輪體空   六度法門,度度輪轉不息,曰輪。各各如夢如幻,等無實體,曰體空。今舉布施言之:內無能施之我,外無受施之人,中無所施之物,故曰三輪體空也。   行六度,要三輪體空,為何叫輪呢?「六度法門,度度輪轉不息,曰輪。」不是今天行六度,明天不行六度,要天天行,像車輪不休息地轉。「各各如夢如幻,等無實體,曰體空。」三輪體空,如夢如幻,沒有本體、沒有自性,叫體空。「今舉布施言之」,現在拿布施講三輪體空,「內無能施之我」,在內沒有能布施的我,我相空。「外無受施之人」,在外沒有所布施的人,人相空。「中無所施之物」,中間沒有布施的物品。「故曰三輪體空也」,三輪體空,就不會著相了。   為什麼行布施不要住相呢?因為行布施不住相,才是成佛的正因。行布施一住相,成有為有漏法,變成三界以內的福德,不是成佛的功德。你行布施,雖然有好的果報,報在人天,來生來世轉大富大貴的人,你布施多,來生來世生到天上享天福,你把人天福報享盡,就漏失了。漏是漏失、漏落,好像煮湯的鍋破一個洞,把你煮的一鍋湯漏失了;好像屋頂漏水,水漏到屋子裡面。所以報在人天,第二生好,轉人享受人天福報;生到天上,享天上的福報,把天福享盡,你的福報失掉了,一定要墮落,第三生一定受苦。《永嘉禪師證道歌》有段歌詞:「布施持戒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你布施、持戒住了相,雖然生天上享天福,猶如仰著臉向虛空射箭,一箭射上去,勢力盡了,一定要落下來,你福報享完了,來生決定受苦。所以布施不能住相,才是成佛的正因,你一住相,只能第二生享人天福報,第三生招來不如意,一定受苦。   修大乘的行門,行布施不容易,因為眾生都慳貪成性,勸他行布施很困難,行布施接受了,再進一步勸他不要住相。布施儘管布施,天天布施,年年布施;今生布施,來生布施,不要住相。再進一步,連不要住相的心念,也不可以住。布施不住相注意到了,心裡存不住相的念頭,還是有所住。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一些些就是一點點,你心裡存了一點點不住相的念,還是妄念,要把它掃得乾乾淨淨,真心才能現前。         己二、徵釋其意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何以故?」為什麼布施不要住相呢?「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住相不是落空了嗎?不會落空,不住相布施福德更大,不可思議。「須菩提!於意云何?」須菩提!在你心裡以為如何呢?「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字念「否」,是問詞,虛空無量無邊,東方的虛空,可不可以思量,有多寬、多長呢?「不也,世尊!」須菩提答:東方虛空,不可以思量!「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再說南方、西方、北方,「四維」,就是四個角: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還有上方、下方,這十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否?「不也,世尊!」統統不可以思量,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菩薩要是行布施不住相,他所得的福德,像十方虛空那樣不可思量。   初發心行布施的人,聽佛說布施不要住相,怕落了空得不到福報。這一段經文,佛開示給我們聽,不住相布施,任運自然得無量的福報。   有一種人學《金剛經》不得其要義,學了空空洞洞的理,第四分開導你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報,哪裡空空洞洞呢?蕅益大師為呵斥這種人,著《金剛經破空論》,闡明《金剛經》講空,是叫你不要住相,不是叫你不行布施。這裡不是說得清清楚楚,叫你行布施不住相,能得到無量的福報,哪裡落於空呢?《金剛經》第四分教我們修行的方法,菩薩修萬種行門,萬種行門合起來是六度,六度合起來就是布施。告訴我們妙行無住,行布施不要住相。所以第三分開示我們發大願,普度一切眾生成佛,要離相;第四分開示我們起大行,行布施,不要住相。         己三、勸如教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第四分最後一段是總結勸導。「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教」就是如來的言教,佛說的法。須菩提你問:如何安住菩提心?如我所教導的,就安住你的真心。   【如理實見分第五】        戊三、兼釋伏疑(分二) 己一、釋因生疑 己二、防轉成疑         己一、釋因生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金剛經》第三分發大願,度一切眾生成佛,要離相度生。第四分起大行,度眾生要行布施,就是行六度,行六度廣開萬行,六度萬行都要修,但是要無住行施。第五分證大果,就是證得法身,自己成了佛,一切眾生都成了佛。   前面講過,如來有法身、報身、應身。應來,是示現在印度國的釋迦世尊,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也叫應化身。法身,是實相理體,實相沒有相,無相之體,所以不可見,唯證相應。報身,是修了無量阿僧祇劫的功德,應該得的酬報。報身是證得了法身,從法身真實的智慧之體生出來的,只有地上菩薩看得見。應化身,是應機變化出來,由法身的理體、報身的智體,理智不二的妙體生出來的,這是大心凡夫及二乘人看見的,所以如來三個身,實際還是一個身。   學了大乘佛法,知道空一切相的道理,眾生相容易空,二乘的相也容易空,可是佛相、法相不容易空。因為我們要尊重佛寶、法寶,沒有佛說法,我們怎麼能明白佛理?沒有法寶,我們怎麼能得到佛理的利益?所以最難空的相,就是佛相、法相。但是佛相、法相也是相,也應該空掉,這裡就叫我們先空佛相。要先知道,沒有登地以前的菩薩,見的是應化身。登地以上的菩薩,見的是報身。須菩提自從跟佛出家,天天見應化身的佛相,現在到了般若法會上,還沒有登地,見的還是應化身的佛相,至少見了四十年,每天見佛聞法,對於佛相已經執著得很厲害!前面講到般若的道理,要離相度生,要無住行施,就是度眾生要離眾生相,行布施要離布施相。這個道理不是聽明白就算,一定要從心裡真實悟得。   這個時候佛就當面考驗,「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叫一聲當機者,在你的心裡以為怎樣?「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身」是應化身如來的丈六金身,「相」是應化身如來的三十二相。「見如來」,這裡如來是指法身如來。你可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呢?為什麼要當面考驗呢?因為悟要真正在心裡悟到,光嘴裡說明白不行,恐怕他「說時似悟,對境還迷」,說的時候好像開悟,對著境界還是迷惑。釋迦佛是應身佛,天天對著他,見了四十年,你可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呢?怎麼用佛身當面考驗呢?因為前面離相度生,你把所有一切眾生都度成佛,你不住相。那我這一尊佛,你怎麼能住相呢?須菩提證得阿羅漢,在阿羅漢中解空第一,他聽《金剛經》是真正開悟,回答:「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   「何以故?」須菩提自已徵問,自己解釋,我怎麼說這話呢?「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如來所說法身的身相,不是現在應化身的身相。應化身的身相,丈六金身、三十二相,是虛妄不實的,所以如來所說的法身實相,是無相的身相,不是現在丈六金身、三十二相的應化身相。   佛法不說眾生不能瞭解,講經說法說的是教,悟是悟在心裡。你最初聽不懂,現在聽懂,好像開悟了,乃至你學會講《金剛經》,講得很好,大家都歡喜聽。你講經的時候,只是好像開悟,並沒有真實開悟,面對不得境界,你面對順境現前,照樣起貪欲心;你面對逆境現前,照樣起瞋恨心,因為你說得好像開悟,實際不是真功夫,面對境界還是迷惑生煩惱。   現在講經的人少,每次講經我都勸聽眾,要學講經報佛恩,《大智論》有一首偈頌:「假使頂戴剎塵劫,身為床座徧三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澤。」「假使頂戴剎塵劫」,假使我要報佛恩,把佛像戴在我的頭上,「剎塵劫」,剎是一個世界,世界碎成微塵,一微塵算一個大劫,頂戴這麼長遠的時間。「身為床座徧三千」,我把自己的身體變成床座,徧三千大千世界,我要給佛當座位,坐在我身上。「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澤。」你不說法度眾生,報不了佛恩。因為佛出世為度眾生,你不去說法度眾生,把佛像戴在頭上剎塵劫,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佛的床座,讓佛坐在你身上,也報不了佛恩!   所以你要報佛恩,要趕快學講經說法。在大陸上比丘多,用不著比丘尼說法,也用不著居士說法。在臺灣比丘很少,沒有人講經說法,眾生怎麼能得到佛法利益呢?但是臺灣比丘尼很多,居士也很多,你們要發心去弘法。尤其男居士、女居士在學校裡當老師,都可以講課,怎麼不能講佛經呢?發心學,學了去講經說法,才能報佛恩。最好能開悟,再講經說法,所以你一定要求真實解悟,我們講經說法叫別人開悟,自己不用真功夫,沒有開悟怎麼行呢?但是現在我們沒有開悟,要抱著慚愧心:「我講經是跟大家結緣,拿佛法來供養大家。」不能學會了兩句,可以講經,就覺得自己了不得。比丘尼在四眾弟子中,應該排在比丘後面,現在學會說法,以為超過比丘。居士應該站在比丘、比丘尼後面,學會講經說法,就瞧不起出家人,講經說法為令眾生斷煩惱,你先增加貢高我慢的煩惱,不是顛倒嗎?自己講得好,大家都愛聽,把自己騙到,以為自己開悟了,面對境界,你還是迷惑。有佛在,佛來考驗;沒有佛在,要考驗自己。怎樣考驗呢?人家對你說幾句好聽的話:「某人會講經,講得真好,大家都愛聽,他的智慧無量,辯才也無量!」你聽了很舒服、很歡喜,這是順境現前。反之,有人批評:「他講經有什麼了不得,不過隨便說說,自己一點真功夫也沒有!」你聽見心裡起煩惱,瞋恨心生起來,這是逆境現前。說你講得好,是兩句空話;說你講得不好,也是兩句空話。兩句空話都受不了,你就是在迷,哪裡是開悟呢?應該大生慚愧。         己二、防轉成疑(分二) 庚一、防報相可住疑                     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庚一、防報相可住疑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佛告須菩提」,如來考驗,知道須菩提真實開悟了,再叫一聲須菩提,推廣一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三界以內的染污法相,三界以外的清淨法相,都是虛妄不實的。不但應化身佛的相是虛妄的,連報身佛的相也是虛妄的,還有什麼相不是虛妄呢?報身佛是地上菩薩見到的,要是真實的相不會變化,但是初地菩薩見到的報身佛相,跟二地菩薩見到的不一樣;二地菩薩見到的報身佛相,跟三地菩薩見到的不一樣,乃至於十地菩薩見到的報身佛相,跟等覺菩薩見的也不一樣。應化身佛,是應凡夫二乘的機現的相;報身佛,是應地上菩薩的機現的相,都是虛妄之相。   佛法難學就在這裡,你沒有信佛,叫你信佛,現在應化身釋迦佛涅槃了,要信佛像,無論是木刻、泥塑、畫的佛像,你都要恭敬禮拜,要真實信仰,就得著相。這是度你入佛門,最初叫你著佛的相,你不著佛的相,著眾生的相,就要生煩惱,順乎你妄想心的眾生,你起貪欲心;不順乎你妄想心的眾生,你就動瞋恨心。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你動愚癡心,天天對眾生著相,天天動貪瞋癡的煩惱,所以你先去著佛的相,不要執著眾生相,再進一步,你要真實用功,才能見應化身佛,再精進用功,才能見到報身佛,所以對著三乘聖人說法,要見應化身佛的相、見報身佛的相。給你說到最高的大乘佛法,佛的相只是假相,不但應化身佛相是虛妄的,報身佛相也是虛妄的。   佛教道理高深,不但超過所有中國的外道,也超過當時印度九十五種外道。哪一種外道都要著相,尤其對於教主的相,執著得厲害,你說它教主的相是虛妄的,它承認嗎?它不承認教主的相是虛妄的。只有佛教才有這樣高深的道理,我們的教主||釋迦佛告訴我們:我的相是虛妄不實的。          庚二、防究竟無佛疑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見諸相非相」,不但眾生相非相,當體即空;連佛的相也是非相,當體即空。不但應化身佛的相非相,連報身佛的相也是非相,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時候你見到法身如來了。要用功用到這裡,沒有「即見如來」的功夫,你只用功到「諸相非相」,會走錯路,墮無為坑,起斷滅見。你認為一切有相、有為之法,都是虛妄,你要學無為之法,認為一切法皆空,落到空的地方,再也不修了,一下子掉到死水坑裡。墮無為坑不要緊,還起斷滅見:「唉呀!哪裡有佛,應化身是虛妄的,報身也是虛妄的,《金剛經》說得明明白白,哪有佛呢?」那麼你學佛法撥無因果,起斷滅邪見,要招殃禍。所以你一定要會悟,悟到非有非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叫你不可以著「有」。「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叫你不可以著「空」。不可以著有,不可以著空,這時你才能見到中道第一義諦,才能見到法身如來。   佛教裡講空不容易懂,尤其《金剛經》上講的空,既不是虛空的空,虛空的空是冥頑不靈的空。也不是沒有了的空,沒有了的空是斷滅空,這個東西沒有了,叫空了,沒有了怎麼能成佛呢?《金剛經》上所講的空叫真空,真空不空,才能見到法身如來,所以真空不空,即是妙有。見了法身如來,不是凡夫執著的有,凡夫執著的有,是虛妄之有,法身如來的有叫妙有,不可思議的有,所以妙有不有,即是真空。   「即見如來」的「如來」,指法身如來,法身無相,沒有染污法的相,也沒有清淨法的相。不但沒有六道凡夫、三乘聖人、應化身如來的相,連報身如來的相也沒有。你什麼相都空掉,只存報身如來的相,還是證不到法身如來。這就是你有一點點相就生障礙,一定要空得乾乾淨淨,才叫真空無相,不但沒有九法界眾生的相,連佛的相也沒有,這時候法身如來現前了。   你見到「諸相」,著有的相,有的相不是法身,法身無相。你著「諸相非相」的「非相」,非相是空相,著空還是相,不是法身,法身無相,所以必須有的相、空的相,統統空得乾乾淨淨,才能證得法身如來。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大乘佛理說到最高頂點了,我們是博地凡夫,功夫差得太遠了,可以得到利益嗎?可以的。我們天天生煩惱,不是貪煩惱,就是瞋煩惱,都是對著凡夫境界生的。對著佛境不可以執著,對著凡夫境界,你執著它作什麼呢?你這樣迴光返照自己,我為什麼要去動念頭、生煩惱呢?都是對一些凡夫生煩惱,凡夫哪有真實的?你的煩惱當時就歇落下去,不是得到《金剛經》的利益了嗎?   【正信希有分第六】       丁二、成就信心(分四) 戊一、顯信具德 戊二、展轉徵釋                   戊三、結示進信 戊四、重釋伏疑        戊一、顯信具德(分二) 己一、深生實信德 己二、一念淨信德         己一、深生實信德(分三) 庚一、當機問信 庚二、如來答有                      庚三、顯示其德          庚一、當機問信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第五分講完,接著講第六分,「正信希有分第六」,「正信」就是生清淨的信心。通理大師把《金剛經》的正宗分,分四大科:信、解、修、證,從第二分到第八分,都是講生信心,生淨信之心。昭明太子分的科叫正信,經文是淨信,我前面說過,四大科的科文都有明文證明,現在經文上顯出來要生信心。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頗有」是輕微的疑惑,不是疑惑很重。「如是」是指著前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言說章句」,世尊現在說的是「言說」,將來結集成經典是「章句」。「生實信不?」能生真實的信心嗎?須菩提尊者解空第一,他以前只解到空,今天才聽到真空不空。「若見諸相非相」是真空,「即見如來」是不空。須菩提尊者今天聽到這個道理太好,於是生起真實的信心,然而他替擔心眾生聽得懂這個道理嗎?能不能生起真實的信心呢?          庚二、如來答有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佛告訴須菩提:你不要這樣說,不需要擔心眾生聽了不瞭解。「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不要說現在的眾生聽到我的言說章句,可以生真實的信心,就是我涅槃以後,到法運最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的人,對於這言說章句,還是能生真實的信心。   「如來滅後」,如來是應化身,他度見佛得度的眾生,應化身屬於生滅身,有生有滅,淨飯王的夫人摩耶夫人,把釋迦世尊生出來,這世界就有了佛,這叫生。生出來以後出家,三十歲成道,說法四十九年,八十歲入涅槃。入涅槃在凡夫看來是滅了,這個世界沒有佛了。佛為什麼要出世呢?眾生見佛的善根成熟,見佛說法就得度。佛怎麼不常住世間呢?他住世間是為度化眾生,等到見佛得度的眾生都度了,未得度的眾生善根不夠,佛再住世無益,就入涅槃了。初學佛法的人,看見世界上的眾生苦苦惱惱,只有佛才能來度,不瞭解佛大慈大悲,為什麼要入涅槃呢?不曉得佛出世,其實沒有出世;佛涅槃,其實沒有涅槃,都是示現的虛妄之相,等於水清月現,水渾月無。水清了,月亮現出來;水渾了,月亮隱沒了,實際天上的月沒有動,法身根本沒有動。應身是應眾生根機,有生有滅,眾生的根機不夠,不能見佛得度,佛就入滅了。   「後五百歲」,其他的註解都解釋為第五個五百歲,二千五百年,這個解釋不對,因為根據中國佛教歷史記載,釋迦世尊涅槃已經三千年以上,這五個五百年,二千五百年都過去了,如果這樣解釋,我們見《金剛經》不能得利益了。那麼應該怎麼解釋呢?佛的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一共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過去了,末法一萬年,按中國佛教歷史,才過了一千年多一點,還有九千年的法運。所以「後五百歲」,是指法運一萬二千年的最後五百年,對於《金剛經》還是能得利益。   「有持戒修福者」,這一句話要特別注意,為什麼不持戒修福,於此章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能生起真實信心呢?因為持戒能防非止惡,修福能生善攝慧,才能對於般若深理,生起真實信心。   「持戒能防非止惡」,一定要持戒清淨,把一切惡法都止住,才能修定。要能得到定功,才能生起智慧。你天天為非作惡,坐都坐不住,怎麼定下來?沒有得到定功,怎麼能生起智慧呢?   「修福能生善攝慧」,怎麼修福呢?上供三寶,下救眾生。修福能生一切善法,上供三寶是善法,下救眾生也是善法,一切善法都能引生出來。善法能攝智慧,就是福能攝慧,要生出來般若智慧,你得修福,沒有福報,智慧生不出來。   有些學《金剛經》的人,懂得一點空理,不肯持戒,不肯修福,看見持戒修福的人,批評人家著相,他自己反而著些惡法的相。因為不持戒,就不能防非止惡,於是要殺生,吃眾生肉。問他:你是佛弟子,怎麼殺生吃肉呢?他說:「我這是不著相。」他淫欲心熾盛,犯邪淫,問他:你是佛弟子,怎麼邪淫?他說:「我這是不著相。」他反而以殺生、吃肉、邪淫為不著相,天天作惡,怎麼能得到般若智慧呢?他認為瞭解《金剛經》的空理,其實這叫惡取空,起了惡見,為非作惡,認為沒有因果報應。《永嘉禪師證道歌》說:「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豁達空」,認為不要著相,什麼事都敢做,他不在乎。「撥因果」,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皆空嘛!他把因果撥掉了。「莽莽蕩蕩」,變成莽蕩漢、冒失鬼,什麼事他都敢做。「招殃禍」,惡一定有惡報,他要招殃禍。   學《金剛經》,學了空空洞洞的空,你懂得《金剛經》了嗎?「若見諸相非相」,這是空,「即見如來」,就不空了。「持戒修福」四個字你看懂了嗎?這是空嗎?你不從「持戒修福」的有法著手,還證不到真空呢!所以到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的人,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真實之理。          庚三、顯示其德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釋迦世尊解釋,到了末法時代,怎麼會有眾生「持戒修福」呢?怎麼會有眾生相信「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呢?「當知是人」,這個人善根深厚,「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他不是在一尊佛、二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種的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已經過去親近過無量諸佛,供養過無量諸佛,在無量諸佛面前,種下深厚的善根。         己二、一念淨信德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要曾於無量諸佛面前種諸善根,我們哪有這麼大的善根呢?釋迦世尊恐怕我們生退心,產生疑惑,接著告訴我們,「聞是章句」,聽見「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一段經文。「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一念」是很短的時間,生起清淨的信心,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如來的心,就知道你這個眾生;如來的眼,就見到你這個眾生,一念就跟如來相應。   「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如來悉知,你能得如是無量的福德;如來悉見,你能得如是無量的福德,得像前面善根深厚,親近過無量諸佛,在無量諸佛面前種善根那樣的福德,你都得到。   前面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尊者聽懂,而且悟到了,但是他擔心眾生聽不懂這樣高深的道理,所以問佛:「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當下就制止他:你莫作是說!不要說跟佛同時出世的眾生善根深厚,聽了我的言說會瞭解,就是如來滅度以後,有眾生聽到這章句,還是能生信心。不要說是正法時代、像法時代,就是到了末法時代最後五百歲,只要這一個人能夠持戒修福,對於這章句,還是能生清淨的信心,這個人善根深厚,一定在無量諸佛面前種過善根。這麼一說,恐怕初發心的人退了心,所以世尊大慈大悲接著說:你只要對《金剛經》所講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道理能夠生起一念淨信之心,就得到就跟前面親近過無量諸佛,善根深厚的眾生,得到的福德完全一樣。        戊二、展轉徵釋(分三) 己一、承徵承釋 己二、轉徵轉釋                    己三、再徵再釋         己一、承徵承釋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世尊自己徵問,自己解釋,這個眾生一念之間,生了淨信之心,為什麼能得到這麼多的福德呢?   下面佛就解釋:這一念淨信之心,要注意「淨」字,淨是清清淨淨,沒有我執四相。「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執空了。「無法相」,法執他也空了。「亦無非法相」,「非法相」就是二空||我空、法空,也叫俱空,連空執他也空掉了,這就是三空及第。這一念淨信之心,他的心裡清清淨淨,沒有我相,沒有法相,也沒有空相。         己二、轉徵轉釋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下面佛再接著解釋,「何以故?」為什麼要三空||空我、空法、俱空呢?「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因為前面第三分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在般若法會上有我執四相,你就不叫菩薩了。因為你一取著,就有我執四相現前。二乘聖人阿羅漢,我相空了,法相還不空,所以不叫菩薩。「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菩薩高過二乘聖人,不但空我執四相,還要空法執四相,一定要把法執空掉,因為法執不空掉,你取著法相,就有我等四相。         己三、再徵再釋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何以故?」我們學大乘佛法,要求證我空、法空。我空了,法也空了,這個功夫就夠高深,為什麼二空之相,還要把它空掉呢?「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非法相」是二空之相||我空、法空的相,你要是取著空執,還是有我、人、眾生、壽者四個相。這就是還存那麼一點點,就有一點點,你心裡頭就不清淨,心裡頭存個我空、法空,還不是個相嗎?「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之故,不應取著「法」,不應取著「空」。        戊三、結示進信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以是義故」,以這個道理之故,就是我要空,法要空,空也要空。「如來常說」,以前我如來常常說:「汝等比丘」,比丘是四眾弟子的首眾,包括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是聽大乘法的四眾弟子,以比丘為代表。「知我說法,如筏喻者。」你們聽我說法,不要起執著,我說的法像過河的船筏一樣,這樣的法你何必起執著呢?   筏是用許多大竹竿連接起來,可以過河,不一定用竹竿做的筏,指舟船之類,小的叫舟,大的叫船,總而言之,就是渡河的工具。「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要過河需要用筏,沒有過河的工具,不能過去,你已經登到岸上,還背著船走嗎?沒有斷煩惱,需要如來的法;等斷了煩惱,超出煩惱流,登到彼岸,還要法作什麼呢?等於治病,有病才需要吃藥,現在病好了還吃藥,不是因藥增病嗎?所以法是治煩惱的,煩惱斷掉了,你起法執,又生法執的病。你應該瞭解,如來說的法,都像過河的船筏一樣,登了岸就不要用了。換句話說,法可以斷煩惱,等於船筏過河,但是登了岸,不要船筏了。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心印疏》《新眼疏》都把「非法」解釋成世間法,佛法尚且應該捨,何況世間法呢?這樣雖然比較好解釋,但是跟前面經文不大順。我每次講《金剛經》都是依著《心印疏》與《新眼疏》講,心裡有點不安,前文是:「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非法」是二空,因為你取著「法」,就起我等四相;因為你取著「非法」,還是起我等四相。這二句我想了很多年,想出來一種解釋,能跟前面經文配合起來,給大家做參考。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非法」,還是指二空。法有侵斷煩惱的功能,尚且應該捨,二空沒有侵斷煩惱的功能,你何必執著二空的「非法」呢?所以二空的「非法」還是要空掉。   前面說過,你一執著空相,還是起我等四相,出了偏差!二乘人不發菩提心,因為他沈空滯寂,沈沒到空寂的境界當中,有退失菩提心的損失。你發過菩提心,沈到二空的境界,不去度眾生,退失你的菩提心,所以非法的空相,還是要把它空掉,空得乾乾淨淨。   第六分後面這一大段,解釋要空我、空法、空空,就是解釋淨信的淨字,清淨的信心,就是三空的信心。不要忘記了,信的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不著有;「即見如來」,不著空,不落空有二邊,就是中道,這樣才能親證法身如來,一念清淨之心,就是這樣清淨的。   【無得無說分第七】        戊四、重釋伏疑(分三) 己一、防疑示問 己二、當機裁答                    己三、徵起釋成         己一、防疑示問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這還是解釋淨信之心,要是說一切都空,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世尊證得菩提果才成佛,得了菩提果,不是有菩提果法嗎?如來成了佛就說法,說法四十九年,說到《金剛經》已經四十二年了,沒有說法嗎?佛當面考驗須菩提,看他的心是不是淨信之心?也是考驗我們的心,是不是淨信之心?「須菩提:於意云何?」須菩提!在你的心裡以為如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沒有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如來有所說法耶?」我天天給你們說法,你說如來有沒有說法呢?         己二、當機裁答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須菩提言」,須菩提答覆世尊,「如我解(謝)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解是解悟,如我須菩提解悟如來所說的義理,沒有一定的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說。   前面第五分,佛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可不可以應化身佛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呢?「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須菩提回答:世尊!不可以應化身佛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因為如來所說的身相,是法身實相,不是應化身佛的身相,應化身佛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是虛妄不實的,應化身佛的身相空了。釋迦佛再進一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應化身佛的相是虛妄的,連報身佛的相也是空的,應化身佛是應凡夫、二乘之機示現,報身佛是應地上菩薩之機示現,都是虛妄不實的。「若見諸相非相」,應化身佛的相,報身佛的相,一切相都空了。「即見如來」,你用觀照般若的智慧觀空了之後,真空不空,你就親證法身如來了。淺之見,曰悟;深之見,曰證。「見」不是眼睛看見,是你悟到、證到法身。到了第六分,佛說:「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就是無我執,無法執,亦無空執。   這裡再考驗須菩提,我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成佛,你說我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呢?我說法說了幾十年,你說我有沒有法可說呢?這就是再考驗一下有佛相、法相沒有?須菩提是真正解悟到佛相、法相,非空非有,他答覆得真妙!他不說有菩提可得,有法可說,那落到有那一邊;他也不說無菩提可得,無法可說,那落到空那一邊。他不落空有二邊,他自己解釋解悟的道理:沒有定法,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沒有定法,如來可說。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話叫「無上正等正覺」,對著菩薩有上之覺,佛得的菩提叫「無上」。對著二乘人的不等,佛得的菩提叫「正等」。對著凡夫的不覺,外道的邪覺,佛得的菩提叫「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對著九法界的眾生,才取個最高的名稱,實際是對待的假名言相。把九法界眾生的相都空了,你對什麼人說「無上正等正覺」呢?菩薩的相空了,沒有有上的菩薩,你對誰說「無上」呢?二乘的相空,沒有不等了,你對誰說「正等」呢?沒有凡夫外道,你對誰說「正覺」呢?所以真理是絕對的,對待的都是假名言相,沒有定法,取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講佛果是假名言相,一切法都是假名言相,學佛第一步,先空我,一切人相都空了,我的名字還能存在嗎?比如你們大家來聽講經,說我道源跟你們講經,說我是對著你們大家說的。等到大家都散了,我在講堂上還說長說短,不是精神病嗎?這就是如來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假名言相,沒有定法可說。如來說法,是應機說法,對著小根機的眾生,就說小乘法;對著大根機的眾生,就說大乘法,跟名醫開藥方一樣,你是什麼病,應你的病施藥,名醫哪有一定的藥方呢?要是有一定的藥方,就不是名醫。如來說法,是應機說法,哪有一定的法可說呢?         己三、徵起釋成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何以故?」為何沒有一定的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說呢?「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取是取著,因為如來所說的法,皆不可以取著。為什麼不可以取著?「不可說,非法、非非法。」「非法」,不是有法;「非非法」,不是空法。不能說如來說的法,是有那一邊的法;也不可說如來說的法,是空那一邊的法,要離開空有兩邊,才是中道第一義諦。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一句經文翻譯得不太顯明,要注意聽解釋。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三賢位菩薩。登地以後有十個地,叫做十聖地菩薩。「一切賢聖」,就是三賢十聖,包括一切諸大菩薩。「無為法」,是實相般若,也就是人人本具的自性清淨心。實相般若的理體本來具有,不是修行造作成的。要是沒有實相般若,你天天修行用功,修出來實相般若,那是有所作為,變成有為法。實相般若、自性清淨心本來具有,無所作為,不是有所作為,才有實相般若、自性清淨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領悟到:如來所說的法,不可取著,不可說是有的法,不可說是空的法。恐怕眾生懷疑如來所說的法,沒有妙用,須菩提尊者就這個疑惑再加以解釋:「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菩薩都是依著無為法修行,才證得三賢十聖的差別果位。差別果位,雖然有淺有深,是他明白不執著有,不執著空,中道的義理才證得。他一起執著,證不到三賢位,也證不到十聖位。   《金剛經》講三空之理,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只怕空不乾淨。但是你不要聽偏差了,佛涅槃以後,我們現在要供佛像,用木材雕刻佛像,或彩繪佛像,要燒香、供養、禮拜,不是著了佛的相?我們天天念經、研究經、聽經,不是著了法的相?如照上面所說,不應該著佛的相,不要拜佛,不要供佛,也不要聽經了。這樣你聽偏差了,害到自己,拜佛的像,供佛的像,就怕你不用功拜,你要是真正拜出功夫來,才能空凡夫的相。現在最害人的莫過於電視機,家家都有電視機,這就把魔送到家裡來了。本來你不看,送到家裡你不看嗎?本來你不聽,送到家裡你不聽嗎?不過問做不到了。可是你要是拜佛拜出功夫來,家裡的人都看電視,你不看,因為你知道拜佛的好處,能對治煩惱。可是你聽了《金剛經》,覺得不對了!面對的活佛是假的,不可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應身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報身佛也是空的。木材雕的、彩繪的佛像,更是假中之假,還拜它作什麼?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沒有懂這一句經,能夠在假相之中,知道它假,這就見到「諸相非相」。見到「諸相非相」,不一定要把諸相駁掉,才能見到如來。「若見諸相非相」,正是法身顯現的時候,法身在哪裡?有個地方就不是法身,法身沒有個地方。你看《楞嚴經》,在內不對,在外不對,在中間不對,在哪裡都不對。法身遍一切處,法身在一切法上,遍不到你木材雕的佛像嗎?遍不到你彩繪的佛像嗎?你懂得《金剛經》的道理,「若見諸相非相」,這個時候「即見如來」,你正在拜木材雕的佛像、彩繪的佛像時,就見到法身如來了。   法身如來,就是我們的自性清淨心,那是無為法,無所作為,本來具有,不是你修行造作出來的。但是你聽偏差了:「唉呀!我不要修了,修來修去也得不到無為法,那是有所作為嘛!」你聽錯了,人人本具有實相般若,個個不無法身理體,我們與佛無二無別,怎麼不現前呢?「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因為被妄想執著障蔽住了。要把妄想執著去得乾乾淨淨,法身才能顯現,實相般若才能現前。怎樣能把妄想執著去掉呢?修行用功。修行用功不是修法身,不是修實相般若,那是無為法。修行用功是斷煩惱,斷妄想執著,不修行用功,你是大凡夫,不是大如來啊!   「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這一大科,是從第二分到第八分,第三分說度一切眾生成佛,要離相度生;第四分說行布施,不要住相,要無住行施。實際到第七分就把信心成就了,下面第八分是較量持經的福德。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丁三、較量持福(分三) 戊一、能較量 戊二、所較量                   戊三、釋伏疑        戊一、能較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這一段是要較量持經的福德,先說這一個人著相布施七寶的福德。先消文,什麼叫「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教化的區域,三千大千世界的組織,是先從一個小世界作單位,中間一座須彌山為中心點,有一個太陽、月亮,四方面有四大部洲,合起來叫小世界。以小世界作單位,一個小世界、二個小世界……數到一千個小世界,叫「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作單位,一個小千世界、二個小千世界……數到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作單位,一個中千世界、二個中千世界……數到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不是指三千個大千世界,而是指一個大千世界,因為這個大千世界,是成自小千、中千、大千,經過三個千,合起來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七寶」,《阿彌陀經》上有明文:「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寶是世間的寶物。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若」是假設之詞,並不是事實有這件事,只是作個比方。假若有一個人,把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拿來布施。世尊問須菩提:「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這個人得的福德,算不算多呢?「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說,這個人得到的福德真是太多了。「何以故?」我為什麼說他得的福德多呢?「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我說他得的福德多,是我聽如來說的福德,是福德之相,不是福德的本性,福德的本性是無相之法,不可以說多,不可以說少。在福德之相上,既然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又有七寶的相,一定是講事相,所以如來說福德甚多,我跟著如來說福德甚多。        戊二、所較量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若復有人」,這句上面應該有「佛言」二字,翻譯的人把它省略了。「佛言: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這是較量持經、說經的功德,超過七寶布施的功德。   先解釋「四句偈」,《金剛經》只有兩個四句偈,一個是二十六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另一個是三十二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究竟是哪個「四句偈」?《金剛經》的註解很多,彼此辯論了很多道理,有人說這兩個四句偈都不對,而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些人都不懂得偈的意思。偈是印度的梵文翻譯過來的,梵文三十二個字是一個偈,不是像中國的詩,固定幾個字一句。比方唐朝第三次翻譯的《華嚴經》有十萬五千偈,裡面長行文多得很,偈頌也有,比較少。你聽了又咬文嚼字地算,到底是《金剛經》上哪三十二個字呢?這都是不懂得經的道理,其實「四句偈」,是指一小段經文。   再講「受持」二字,領納於心叫「受」,憶念不忘叫「持」。「受」是受其文,「持」是持其義,把《金剛經》的經文讀熟,領納在心裡叫「受」。把裡面含的義理,常常記在心裡,不會忘記叫「持」。受持什麼義理呢?簡單地說,就是第三分的離相度生,第四分的無住行施,第五分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再廣說到第七分為止,這些義理你領納於心,憶念不忘,就是受持《金剛經》的義理。   「若復有人」,假若另外一個人,「於此經中」,於此《金剛經》中,「受持」,受持其義理。能受持全卷《金剛經》,福德最大。「乃至四句偈等」,乃至自己受持一小段經文的義理,這是自利。「為他人說」,這是利他,能為他人說全卷《金剛經》,功德更大,乃至說一小段經文,福德也很大。「其福勝彼」,所得的福德,勝過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的福德。   「何以故?」這個人的福德,為何勝過七寶布施的福德?「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因為《金剛經》裡面能出一切諸佛,乃至於諸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是從《金剛經》生出來的。        戊三、釋伏疑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前面講不要著佛的相、法的相,怎麼又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這不是著相了嗎?要知道,叫你離相,是即相離相,不是叫你落到斷滅。「所謂佛法者」,如來所說的佛法,「即非佛法」,當體就空,如來沒有著佛的相、法的相,你不要著佛的相、法的相就對了。   學《金剛經》不會學,學了空空洞洞的空,你看!講了一個禮拜,什麼時候講空空洞洞的空呢?講的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金剛經》能生出佛、法,哪裡落到空空洞洞的空呢?第四分無住行施,你能得到無量的福德,像十方虛空那樣無量,哪裡落到空呢?你受持《金剛經》,得到無量的福德,超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哪裡落到空呢?   在經文上還要注意,「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只說二諦,下面經文「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是說三諦,《金剛經參考資料》上有講二諦的道理,說明如下:   二諦   「二諦」者,真諦、俗諦也。俗諦者,凡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夫迷情之法,故曰俗。其為凡情事相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真諦者,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是離虛妄,故曰真。其理性決定而不動,故曰諦也。   「『二諦』者,真諦、俗諦也。」先講什麼叫俗諦?「俗諦者,凡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夫迷情之法,故曰俗。」我們凡夫的情識,所見到的一切差別事相,都叫做俗。「其為凡情事相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諦字怎麼講?決定不動的道理,叫做諦。在世間法上這個道理決定不動,叫做俗諦。「真諦者,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真實的理性,我們凡夫見不到,是聖人的智慧見到的。「是離虛妄,故曰真。其理性決定而不動,故曰諦也。」我們凡夫見到的,都是世俗的差別事相,是虛妄的。真實的理性遠離虛妄,不是虛妄就叫做真,真理決定而不動,所以叫做真諦。   再看著經文,「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這是按二諦解釋,說有佛、有法,對凡夫講有差別事相。按理性上講,聖人的智慧所證得的,沒有佛的相,也沒有法的相,所以「即非佛法」。這是《金剛經》開始有經文講二諦,下面經文「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是由二諦的道理,引申到三諦的道理。   正宗分分四大科,從第二分到第八分是第一大科:「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簡略說明降心離相、住心無住的道理,令我們生清淨的信心。須菩提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先答覆降心的方法,再答覆住心的方法。從第九分到十六分是第二大科:「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把降心離相、住心無住的道理推廣開來,令我們開解,還是先講降心的方法,後講住心的方法。降心的方法怎樣降?要離相,你把一切相都離得清清淨淨,你的妄心不就降伏住了?前面離相,是叫我們發大願,普度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要離度眾生的相,叫離相度生。把它推廣開來講,證了聖人的果位,小乘有四個果位,也要離相。佛問須菩提,你們證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沒有住相呢?須菩提是四果阿羅漢,他是過來人,他答覆沒有住相就對了,就和佛講度眾生要離相一樣,那就是降伏妄想心的方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     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分三) 丙一、推廣降住 丙二、成就解慧                    丙三、顯示經功      丙一、推廣降住(分三) 丁一、正與推廣 丁二、略示周足                  丁三、盡斷餘疑       丁一、正與推廣(分二) 戊一、推廣降心之法 戊二、推廣住心之法        戊一、推廣降心之法(分四) 己一、初果離相 己二、二果離相                      己三、三果離相 己四、四果離相         己一、初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小乘有聲聞、緣覺,這是講聲聞有四個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叫須陀洹,翻成中國話叫「預流」,《金剛經》翻譯為「入流」,「預」就是入,「流」是流類,他最初預入聖人的流類,所以取名叫「入流」。意思是他從今天起證得初果,已經預入聖人的流類,不是凡夫了。世尊問須菩提:初果聖人證得初果的時候,他心裡有動:「我今天證得初果了!」這個念頭嗎?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初果聖人證了初果,他不會動這個念頭。「何以故?」為什麼他不動念頭呢?「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因為須陀洹雖然名字叫入流,可是無所入,他斷了見惑,不入六塵法。三界以內的煩惱有見惑、思惑,見惑是迷理之惑,詳細的解釋有八十八使,你們去看《佛學大辭典》。《金剛經》是講大乘法,初果聖人斷見惑,親自證得我空之理,他六根不去攀緣六塵。外面的境界不出六塵之境:色、聲、香、味、觸、法,因為他證得我空之理,不起分別心,不入六塵的境界,才叫須陀洹,所以他一定不會動:「我今天證得初果!」的念頭。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些名相,佛在講阿含經的時候,都詳細講過,在般若法會上都是四果阿羅漢,用不著解釋這些名相,也不是講小乘家的功夫,這是講四果離相,是叫須菩提引證前面第三分,說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要離相,須菩提你不是叫我給你講,降伏妄想心的方法嗎?你發心去度眾生成佛,不要住相,妄心就降伏住了。怎麼離相呢?你是證到四果的人,把你用過的功夫講出來,使大家瞭解,初果不動念,因為他離相,不起妄想心,妄心不降而自降,解釋這個道理。   我們現在用功妄想很多,參禪,或者持咒,或者念佛,越用功妄想越多,很奇怪!不用功還沒有妄想,一用功怎麼這麼多妄想?這是你解釋錯誤,你不用功是天天在打妄想,只是你不知道。現在你用功,才知道是妄想。過去你房間裡沒有光明,桌子、地上都是垃圾,你沒看見。開了電燈,才發現房間裡很多垃圾,不是開了燈,垃圾才多,是本來就多,以前沒有看見而已。用功才覺照到妄想多,比方念佛,一念佛妄想就來,自己很生氣,那是妄想上加妄想,不是降伏妄想的方法,怎麼對治妄想呢?不理它。打了妄想你不要理它,你只管念你的佛,念久了,妄想就少了。再念下去,妄想沒有了。你越理它,妄想越多,所以妄想起了不理它,就是《金剛經》說的離相。妄想是妄念,你把妄念遠離開,不就沒有妄想了嗎?   這就是前面告訴我們降心離相的方法,你度一切眾生成佛要離相,還有什麼妄想離不開呢?這裡說證了初果的聖人都不住相,還有什麼相可以住?我們凡夫打妄想,離不開貪、瞋、癡,離不開財、色、名、食、睡,那有什麼價值?你把它放下,不理它就歇下去了。《楞嚴經》有兩句話:「狂心頓歇,歇即菩提。」狂心就是妄想心,你把妄想心放下來,菩提心就現前。         己二、二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再講二果離相,「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你是證過二果的人,證到二果的人可作這念:「我今天又高一步,證得二果了!」能作這個念嗎?「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他不會動這念頭。「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初果是破了見惑,證到我空之理,但是我執的思惑未破,不能證二果,還要用功,悟了理還要修,修的時候思惑不容易破。見惑是迷理之惑,只要他能領悟道理,三界以內的見惑,一下子破掉。思惑是迷事之惑,事相上儘管明白,要把它破掉可不容易,所以三界分九地,一地分九品思惑,一共八十一品思惑。現在先破欲界的思惑,人是欲界的眾生,八十一品思惑中,欲界的九品最難斷,先把前六品破掉,證了二果,還有後三品思惑未斷,超不出欲界。惑就是業,叫業繩子,像一根繩子牽著你,你想出去出不去,還得用功修行,要把後三品斷盡,才超出欲界。超出三界,頓超的根機,一下子超出去;不是頓超的根機,一下子出不去,先證到二果,叫做「一來果」。實際叫「一往來」,就是他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把後三品思惑斷掉,就證三果。   證得初果,了脫生死,叫做聖人。我們流轉生死盡未來際,永遠沒完沒了,叫做凡夫。初果只破見惑,思惑還沒有破,叫聖人,因為他的生死有限度了,初果聖人只有七番生死,七番生天上,七番來人間,他一定證二果。二果更殊勝,他只要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就超出欲界。初果聖人證得我空之理,就不動念,何況二果呢?他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是隨他欲界後三品的思惑,潤澤一番生死,他並沒有動念頭:「我證得二果,我只有一番生死了。」因為他心裡實在沒有往來之相,所以斯陀含,才叫二果聖人。         己三、三果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再講三果離相,「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阿那含」翻成中國話叫「不來果」,也叫「不還果」,《金剛經》翻成「不來」,不來欲界。他把欲界後三品思惑斷掉,就是把欲界的業繩子割斷,沒有業繫縛,他任運自然超出欲界,所以不再回欲界來了。那麼他證三果的時候,心裡有沒有:「我今天證得三果,我不再來欲界。」這個念頭呢?「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他沒有動這個念頭。「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他不來欲界,是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斷盡,他並沒有動這個念,阿那含雖然名字叫不來,實際他沒有不來的念頭,所以名字叫阿那含,他證三果,還離三果之相。            己四、四果離相(分二) 庚一、問答顯離 庚二、引己作證          庚一、問答顯離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再講四果離相,梵語「阿羅漢」,翻成中國話有三種意思:殺賊、應供、無生。一、殺賊,他把三界以內的見思煩惱統統斷盡,等於殺盡了煩惱賊。二、應供,他是四果聖人,堪受人天供養。三、無生,他已經超出三界,不受後有,永遠不再來三界受生死。   三果聖人把欲界的思惑斷盡,上面還有色界、無色界分八個地,每一個地有九品,共有七十二品思惑。但是三果聖人不再來欲界,他住在色界四禪最上面的五層天,叫五不還天,也叫淨居天,他住在那裡斷上二界的煩惱。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沒有欲界的煩惱深重,很容易斷掉,就證四果。我們現在最初下手用功,煩惱很難降伏,你不要怕,用功久了,煩惱就少了。你用功再久,煩惱就空了,最初最難,越往後面越容易。   初果、二果、三果都叫「果」,四果叫「道」,有什麼不同呢?初果、二果、三果要了脫生死,要證得無生法的道。可是初果、二果、三果還沒有證到究竟處,他用功修行有個階段,要酬達他因位的修行,叫做果,所以叫證到初果、二果、三果。證到四果的時候,把無生道真實證得,所以叫道,不叫果了。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他證得的是無生法,他超出三界,三界的法都空掉,哪裡還有阿羅漢的法呢?順著解釋,他已經證得無生法,實在沒有阿羅漢的法,所以命名阿羅漢,當然他不動念。再反過來解釋,「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要是這個阿羅漢動個念:「我今天證得阿羅漢!」那這個阿羅漢他沒有證到,因為他有我等四相,還是凡夫,怎麼叫做四果聖人呢?反過來證明,因為他是四果離相,沒有我等四相,我相空了,當然不會生心動念。   這就證明前面說過的:我執四相、法執四相、空執四相,你只要一動念,就有四個相,你有這四個相,就是凡夫。為什麼要你空得乾乾淨淨?因為要你轉凡成聖。你不是要降伏妄想心嗎?凡夫的妄想心貪、瞋、癡,貪財、色、名、食、睡,那個太粗氣了。菩薩的妄想心,證得我空,執著我空;證到法空,執著法空。我也空了,法也空了,起俱空的執著,還不是妄念嗎?你的妄心沒有降伏,菩提心就不能安住。所以要把它空得乾乾淨淨,離相離得清清楚楚,把我等四相,由粗到細分三層:我執四相、法執四相、空執四相究竟離開。這裡就證明阿羅漢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個相,他怎麼會生心動念?沒有生心動念,妄心不就降伏了嗎?          庚二、引己作證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庚二、引己作證」,須菩提引出自己的功夫作證明。「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佛常常讚歎我須菩提,得了無諍三昧,就是不跟人家起爭論。「人中最為第一」,阿羅漢得無諍三昧的人很多,可是在無諍三昧人之中,我須菩提的功夫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在阿羅漢當中,我是第一個離欲阿羅漢。「欲」是心裡有念頭。我離開心念、妄想,離得最高明。這是世尊常常讚歎須菩提的話,須菩提把它說出來。「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這樣讚歎我,我須菩提沒有生心動念。   再反過來解釋,「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我須菩提要是證阿羅漢的時候,動過這個念頭:「今天我超出三界,了脫生死,證得阿羅漢道了。」「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要)阿蘭那行者。」「樂」是好樂,「阿蘭那」翻成中國話是寂靜,「行」是行門。世尊就不會讚歎我須菩提,是最好樂寂靜行門的人。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形),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以」作「因」字講,因為我須菩提用功修行,沒有著修行的相,我修的是寂靜行門,沒有著寂靜行門的相,所以我得到阿蘭那行時,世尊才讚歎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的人。我要是生心動念,世尊就不會這樣讚歎我。   第九分是講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離相,他的妄心就不起,還是告訴我們降伏妄心的方法||離相。凡夫的相離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聖人的果位,都離相,他妄心就不起,這就是推廣來講降伏妄心的方法。   下面再推廣來講,怎麼能安住菩提心呢?住心無住。你有所住,心就不會安住。由小乘四果聖人離相,再講到大乘聖人:菩薩、佛。修因不執著,證果也不執著。修菩薩因行不執著,授成佛之記不執著,莊嚴佛的淨土也不執著。   【莊嚴淨土分第十】        戊二、推廣住心之法(分二) 己一、修因無住 己二、得果無住         己一、修因無住(分三) 庚一、得記無住 庚二、嚴土無住                     庚三、總以結示          庚一、得記無住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前面是須菩提引自己來證明證果離相。這裡是如來以自己來證明住心無住。這裡的「如來」,是指應化身如來,菩薩成了佛叫如來,還沒有成佛修大乘的行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從前儒童菩薩,也叫善慧菩薩,修六度萬行,已經修到二大阿僧祇劫滿,這時候然燈佛出世,他要去親近供養,他看見有一位宮女叫瞿夷,拿了七枝名貴的青蓮花。善慧菩薩身上有五百金,就跟宮女瞿夷商量:「妳賣給我五枝青蓮花,讓我去供佛好不好?」宮女瞿夷說:「我是皇宮中的女子,花有用途,怎能賣給你?」善慧菩薩說:「青蓮花是要供佛的,我身上有五百金全部給你。」宮女瞿夷深受感動說:「我是宮女,不能跟你去供佛,這五枝青蓮花賣給你,另外二枝託請你拿去供佛。」於是善慧菩薩拿了七枝青蓮花去供養然燈佛,他見了然燈佛,把青蓮花獻上去,因他虔誠感應,加上佛力加被,七枝青蓮花在虛空變成一個寶蓋,懸在然燈佛頭上。然燈佛正要走過來,善慧菩薩看見地上有一塊濕泥,這時候要找乾土來蓋,已經來不及,他就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掩蓋濕泥,還有一點點沒有蓋住,就把頭髮散開蓋在泥上,並發願:「希望佛能踩著我的身體走過去。」然燈佛知道他的心願,叫跟隨的大眾停下來不要踩,然燈佛走過去後,就給善慧菩薩授記:「你再過九十一劫就要成佛,號為釋迦牟尼。」這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修行到二大阿僧祇劫,在然燈佛面前授成佛之記的公案。   這裡佛把過去的公案提出來問須菩提,「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昔」是過去,過去我在然燈佛面前授成佛之記,「於法有所得不?」我那個時候有沒有得到佛的法呢?須菩提答:「不也,世尊!」沒有,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世尊授成佛之記那時候,已經修行二大阿僧祇劫,已經妄心不起,哪會執著有法可得呢?實在沒有法可得。要是世尊那時心裡動念:「我今天得了授記之法。」然燈佛就不會給你授記。          庚二、嚴土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佛授記無住,沒有執著授記之相。菩薩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也沒有執著莊嚴佛土之相。我們天天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都是學菩薩發心,學菩薩修行。菩薩修六度萬行,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小果,他修的功德迴向莊嚴他的佛土。像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他無量阿僧祇劫修行的功德莊嚴出來的。我們學菩薩發心,修六度萬行,所修的功德都迴向莊嚴佛土。莊嚴誰的佛土?莊嚴我們自己的佛土。我們成了佛是正報,得有依報||莊嚴的世界。佛的世界有無量的莊嚴,都是由無量的功德莊嚴出來的,叫菩薩修因莊嚴佛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釋迦世尊問須菩提,菩薩在因位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有沒有莊嚴佛土呢?須菩提答:「不也,世尊!」菩薩不會動莊嚴佛土的念頭。「何以故?莊嚴佛土者」,菩薩莊嚴佛土是在事相上,有所莊嚴佛土。按空理上講,「即非莊嚴」。按中道第一義諦講,「是名莊嚴」。   這是第一次看見三句經,引到三諦上,前面「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只講二諦。下面把《金剛經參考資料》上的三諦解釋一下:   三諦   諦者,真實不虛之理也。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也。空諦者,謂一切由因緣所生之事事物物,其體性空無之理也。假諦者,謂一切事物體性雖空,而假相實存之理也。中諦者,謂空假不二,中道之理也。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觀論》,有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諦),亦為是假名(假諦),亦是中道義(中諦)。」即明此三諦之義也。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莊嚴佛土」者,乃約假諦說,菩薩修六度萬行,以莊嚴佛土,是有所莊嚴也。「即非莊嚴」者,乃約空諦說,菩薩所修之六度萬行,皆是因緣所生,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也。「是名莊嚴」者,乃約中諦說,中諦能圓融二諦,雖然莊嚴而不著其相,雖不著相而不妨熾然莊嚴,是則名為莊嚴佛土也。   「諦者,真實不虛之理也。」前面講二諦的時候講過,諦是決定不動之理,真實不虛。「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也。」「空諦」是二諦的「真諦」。「假諦」,只有假名,是二諦的「俗諦」。中諦,是中道諦。「空諦者,謂一切由因緣所生之事事物物,其體性空無之理也。」世俗的事事物物,都是由因緣所生出來的法,沒有本體自性,當體即空,空理就叫「空諦」。「假諦者,謂一切事物體性雖空」,謂一切事物,它是因緣所生的法,雖然沒有體性。「而假相實存之理也」,因為假諦是眾生的果報法,假相實際存在,所以你修菩薩道,不能離開假諦。「中諦者,謂空假不二,中道之理也。」這是會歸中道,空諦與假諦並沒有二個,講空諦的時候,假相還存在;講假諦的時候,它當體即空,空假不二,會歸中道,叫中諦。「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觀論》,有偈云:」《中觀論》是龍樹菩薩造的,裡面有一個偈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諦)」,因緣所生的法,當體即空,沒有本體自性,就是「空諦」。「亦為是假名(假諦)」,它假相假名都存在,叫「假諦」。「亦是中道義(中諦)」,空假不二,就是中道諦。「即明此三諦之義也」,這就是說明三諦的義理。   懂得三諦的義理,再配合經文:「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莊嚴佛土』者,乃約假諦說,菩薩修六度萬行,以莊嚴佛土,是有所莊嚴也。」有所莊嚴是假名假相,這是就假諦說的。「『即非莊嚴』者,乃約空諦說,菩薩所修之六度萬行,皆是因緣所生,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也。」菩薩修六度萬行,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自性,當體即空,所以叫「即非莊嚴」,這是就空諦說的。「『是名莊嚴』者,乃約中諦說,中諦能圓融二諦」,中道諦能把空諦、假諦圓融起來,不生障礙。「雖然莊嚴而不著其相,雖不著相而不妨熾然莊嚴,是則名為莊嚴佛土也。」這是中道第一義諦的莊嚴,天天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他沒有住相。莊嚴佛土是假諦,不住相是空諦,這樣天天莊嚴,不住相,就會歸中道,才叫莊嚴。   從第九分到十六分,是「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第九分是推廣降心離相的道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證了聖果都離相,就配合到第三分度生離相,度一切眾生成佛要離相,一樣的道理。第十分是推廣住心無住的方法,釋迦如來在然燈佛面前授成佛之記,但是沒有住相,所以「於法實無所得」。菩薩在因位之中修六度萬行,是莊嚴佛土,因為不住相,所以沒有莊嚴。這是把第四分無住行施的道理推廣開來說。我們發心修六度萬行,先修布施度,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這是無住行施。一直到你授成佛之記,也是無住;菩薩莊嚴佛土,也是無住。   《金剛經》講二諦、三諦的道理,「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按二諦的道理講。「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像這樣的經文下面很多,都是配合到三諦。要是按二諦解釋很簡單,「莊嚴佛土者」,有所莊嚴,是按俗諦講。「即非莊嚴」,按真諦講,一切因緣所生的法都是空的,莊嚴佛土也是因緣生法。「是名莊嚴」,不過假名莊嚴而已。按三諦解釋,「莊嚴佛土者」,是假諦,有所莊嚴。「即非莊嚴」,是空諦,因為莊嚴佛土,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是名莊嚴」,是中諦。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假諦跟空諦合起來圓融無礙,「是名莊嚴」,每天行六度萬行,去莊嚴佛土,而不住相;每天不住相,還是照樣行六度萬行,去莊嚴佛土,這樣就是中道的莊嚴。          庚三、總以結示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究竟要怎樣住心無住?要把這一段經文聽清楚,受持到心裡,就會用功了。前面第三分是發大願,度一切眾生成佛,不許住相,離相度生。第四分是起大行,行布施不許住相,無住行施。《金剛經》告訴我們修行,就在住心無住。這一段經文更推廣來說,怎樣用功修行?   看著經文:「是故須菩提!」以前文所說的道理之故。就近說,釋迦如來授成佛之記,而不執著;當菩薩的時候,他莊嚴佛土,而不執著。往遠推到第四分,行菩薩道行布施,不住相。「諸菩薩摩訶薩」,「菩薩」是權教大乘的菩薩,「摩訶薩」是實教大乘的菩薩。「應如是生清淨心」,無論你是權教大乘、實教大乘,依著《金剛經》修行,就應當如是生清淨心,因為你的心一有染污,就與《金剛經》的意旨不合,不但不能成實教大乘的菩薩,連權教的菩薩也成不了。釋迦佛告訴我們:清淨心不從外面來,是自己有的,是從自己內心生出來,不是釋迦佛給我們,也不是現在的師父給我們的。   清淨心是不染污的心,下面再加以解釋,「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住」是執著,外面的境界不出六塵,對著我們的內心就是外境,內心外境,心境是對待之法。你的心只要一動念,不是住色,就是住聲、香、味、觸、法,不出這六種塵境。你住一個塵境,對一個境界執著,你的心就不清淨,被塵染污了。六個境界叫六塵,會染污我們的清淨心。你的心本來清淨,一執著外境,就不清淨了,因為被染污了。現在學了《金剛經》,知道過去上六塵境界的當。你現在不要再去住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你的清淨心就生出來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把這一段經文結示起來,究竟修行怎麼用功呢?生清淨心。怎樣叫清淨心?不住六塵就是清淨心。清淨心怎麼生出來?「應無所住」,你不要執著而生心,生心而不執著,生出來就是清淨心。   中國禪宗有六位祖師,五祖、六祖都是在這二句開悟。現在談六祖的公案,六祖大師惠能,父親早亡,家境貧寒,沒有錢讀書,要奉養母親,他每天到山上砍材,擔到城市賣錢,換點米過活。有一天他擔材到城市賣,站在路邊等人來買,他停下來的地方,背後有一個窗戶,裡面有人正在念《金剛經》。惠能雖然不認識字,但是他卻聽懂經的義理,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間開悟了,他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就到念經的人家裡請教,惠能說:「請問先生念的是什麼呢?」「我念的是《金剛經》。」「念《金剛經》太好了!」「你念過嗎?」「我不認識字。」「你不認識字,怎麼知道好呢?」「我剛才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道理都懂了。」「你懂了,講給我聽!」念經的人聽惠能講得很好,就說:「你不認識字,從來沒有念過《金剛經》,今天聽我念經就聽懂,不要辜負你的大善根,你應該去湖北黃梅,親近五祖求深造。」惠能這時住廣東韶關,距離湖北很遠!他說:「路途遙遠,我沒有路費,而且家有老母要奉養,我去不了。」念經的人說:「你母親我會接到家裡來供養,路費由我來供給,你趕快走,不要耽誤前程大事。」惠能接受他的供給,就去湖北親近五祖,五祖每天上堂說法,很多出家人在聽,他就出來向五祖頂禮,五祖一看是個在家人,就問:「你從哪兒來的?」他說:「我住在廣東嶺南。」那時候湖北是中國的中央,嶺南是最南部,中央向來看不起南部的人,給他們取名為獠族。五祖就順口問:「是個獠子,你還來學佛法嗎?」惠能馬上答覆五祖:「人有南北,佛性有南北嗎?」意思是說:我住在南方,佛性能分北方、南方嗎?在佛教這叫獅子吼,這一問,五祖答不出來。五祖心想:這人根機銳利,要行點苦行磨鍊他,就說:「學佛法不簡單,得行苦行,你到舂米房舂米去!」就派他到舂米房舂米,經過八個月,五祖向大家宣布:「我年齡已經大了,要趕快傳法,你們作個偈子給我看看,有大徹大悟的人,就可以接我的祖師位。」這時候五祖會下有位神秀教授和尚,大家都說:「我們不必作偈子了,接祖師位,只有我們的教授和尚。」別人都沒有作偈子,神秀法師雖然沒有開悟,可是他心想:「我是五祖會下的首座和尚,我不作不行!」於是他作了一首偈子:「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意思是:我們的身體就像是菩提樹,我們的心就像是明鏡臺,時時刻刻打掃乾淨,不要使它惹了塵埃,這樣我的清淨心,就常常現前。偈子作得很穩當,自己沒有把握,不敢拿給五祖看。他想了一個辦法:「我把偈子貼在走廊上,五祖問偈子誰作的?如果他說明心見性,我就說是我作的。如果說作得不好,我就不答腔。」他半夜把偈子貼到走廊,第二天有人發現,就去報告五祖,五祖一看說:「這偈子作得好,依著這個偈子修行,將來一定會開悟。」但是五祖沒有說作偈子的人開悟,也沒有找作偈子的人。大家就依著五祖講的,念熟那偈子,甚至有人對著偈子燒香、禮拜,越來越熱鬧,轟動全寺院。有一個年輕的小沙彌把偈子念熟,一邊走一邊念,念到舂米房。惠能正在舂米,一聽就問小師父:「你念的是什麼?」小沙彌就跟他尋開心:「獠子懂啥?你舂米好了。」惠能說:「我不懂,請小師父教我!」小沙彌說:「不知是哪位作個偈子,貼在走廊上,五祖看了向大眾說,只要依這個偈子修行,將來一定明心見性,把它念熟有無量功德,要是能去燒香、磕頭、禮拜,也能培大福。」六祖就問:「這偈子在哪裡?請你帶我去看看,讓我培點福報。」小沙彌就帶著惠能到張貼偈子的地方,他看到大家都在高聲朗誦,越聽越不是滋味,一直搖頭。很多來參拜五祖的人,聽說這件事,也都來看,當時江州刺史正好到寺廟來,他看了以後覺得這首偈子不錯,但是發現旁邊有一個人一直搖頭,好像不太贊成,就問惠能:「你對這首偈子好像另有見解?」惠能回答:「這個偈子並沒有見性。」刺史說:「你認為這偈子沒有見性,你作一首偈子好嗎?」惠能說:「我能作偈子,可是我不認得字,不會寫。」刺史說:「你作偈子,我替你寫,好不好?」惠能回答:「你能替我寫,太好了!」刺史馬上找紙筆,替他寫出來一首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本無樹」,「菩提」翻成中國話叫覺道,佛的覺道哪有什麼樹呢?「明鏡亦非臺」,明鏡只是譬喻,哪有臺呢?「本來無一物」,空空洞洞的才是清淨心,哪有一棵樹、一座臺呢?「何處惹塵埃」,你有心,才惹塵埃;沒有心,惹什麼塵埃呢?於是把偈子貼在牆壁上,他就回去舂米了。大家感到很驚奇,舂米的獠子怎麼會作偈子?有人去報告五祖,五祖一看就知道惠能明心見性了,心想:「要是把祖師位傳給他,這時候沒有開悟的人很多,要爭名奪利,恐怕會傷害他,我不能說傳給他祖師位。」五祖就向大眾說:「這個偈子沒有見性,馬上撕掉,你們還是念那個偈子用功培福,將來就可以開悟。」到了天快黑的時候,五祖到舂米房探望惠能,五祖問:「米熟也未?」你舂米舂好了沒有?惠能答:「米熟久矣!猶欠篩在。」我米早就舂好了,只差過篩子,一篩就好了!這是說機鋒話,前者是問:你明心見性了沒有?惠能答說:我早已明心見性,只差祖師給我印證。五祖聽了不再講話,用手裡拿的禪杖,在舂米的石臼上扣三下就走了。惠能會意五祖的意思,半夜三更到五祖房裡。五祖就拿《金剛經》來印證他的心,惠能悟得一點都沒有錯,五祖傳祖師位,並把初祖達摩祖師的衣鉢傳給他,從後門把他送出去,對他說:「我會下凡夫很多,恐怕為奪祖師位,傷害你的生命,所以你趕快走!」以後中國禪宗興盛起來,就是從六祖惠能大師開始的。   五祖、六祖都是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二句上開悟的,這八個字是《金剛經》的經眼,也是經心。你要開智慧眼,就在這二句上開;你要得到清淨心,也在這二句上得,所以是全經的眼目,全經的心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前文:「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你有所住,住六塵,心被染污了,就不是清淨心。所以生心而不住六塵,對於六塵無所住,不落於空,生個清淨心。把前面第三分離相度生,第四分無住行施的道理合上:你天天度眾生,不要住眾生相,離相度生;你天天行布施,不要住布施相,無住行施。這樣去度眾生、去修行,就合《金剛經》的清淨心。   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我們再往淺的地方講,好有個下手處。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你行財布施,這個眾生需要錢財,你就拿錢財布施給他,不許住相。你一住相,布施心不會長遠。你行布施,某一個人沒有飯吃,你給他飯吃;某一個人沒有衣服穿,你給他衣服穿;他要做生意沒有本錢,你就拿點錢給他做。他現在生活變好,就是你做對了,但是你住了相,希望他報答,就起憎愛二心。眾生的根機不一樣,有的知恩報恩,他得了恩惠報答你,你就生歡喜心。你認為這個人很有良心,我過去周給他,他知道報恩,這就是貪欲心,你愛上了這個人。相反的,這個人沒有良心,他日子好過,把你忘了,你想起來就氣,這樣就動瞋恨心。無論動貪欲、動瞋恨,都是根本煩惱,跟佛法不相應,會布施不下去,所以要不住相布施。你永遠布施,報答、不報答是他的事,布施是我應該做的,我行財布施就對了。法布施也是如此,行法布施是我的職務,我應該行法布施,弘法利生是我的事業,是我的家務,我應該做這些事。你一住相,跟你學法的人,學得很好,學會講經說法,你一想起來就歡喜,這就是住相生的歡喜心,歡喜心不是貪心嗎?那個跟你學法的,把你這位老法師忘記了,見了你好像不認識,不恭敬,也不供養,你想起來就氣,氣不是瞋恨嗎?所以你一住相,就生煩惱,財施如此,法施如此,無畏施也是如此。有人去行布施沒有?有。有就是生心,生了心沒有住相,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清淨心,你保持清淨心常常現前,你的煩惱自然會空掉,菩提心自然會增長。         己二、得果無住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己二、得果無住」,這是譬喻得了報身佛果,也不執著。梵語「須彌」,翻成中國話叫做「妙高」,它是四寶所成,叫做「妙」。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叫做「高」。高出一切山,是山中之王,所以叫「須彌山王」。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譬如有一個人,他的身量高大,像須彌山王,有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於意云何?」在你心裡以為如何?「是身為大不?」這個人的身量算不算大呢?「須菩提言:甚大,世尊!」像須彌山王那麼高的身體,那太大了。「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為什麼我說身大呢?因為佛說:非身,才是大身。我是依著佛的意思,我答的身大,不是像須彌山王那麼大的身,像須彌山王那麼大的身,是報身佛的身量,不能算大,因為八萬四千由旬,有個尺寸,要是另有一個人,有八萬五千由旬,不是比他高了,怎麼叫甚大呢?「非身」是法身,法身無相,沒有尺寸可以量,才是大身。這是譬喻你一執著,這個法就不妙;你不執著,這個法才是妙法。你一執著,你的心就不清淨;你不執著,你的清淨心遍法界,才是大心。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丁二、略示周足(分三) 戊一、校量持福 戊二、取劣況勝                   戊三、請示經名        戊一、校量持福(分二) 己一、能校量 己二、所較量         己一、能校量(分二) 庚一、極顯恆河沙多                    庚二、極顯寶施福多          庚一、極顯恆河沙多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第十一分,是較量無為的福最勝,恐怕你聽說不住相,又落到空那一邊,《金剛經》講的是真空,真空不空,你才能得到大福。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恆河是印度一條大河,新翻譯叫「殑伽河」,翻成中國話叫「天堂來」,因為這條河很長,水源很高,形容它從天堂來。這一條恆河裡面的沙子很細,細得像麵粉一樣,一粒沙算一條恆河。「如是沙等恆河」,如是沙等那麼多的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在你心裡以為如何?恆河沙數的恆河裡面的沙子多不多呢?「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那太多了,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那麼多數目的恆河就多了,何況恆河沙數的恆河裡面的沙子,不是更多得不可思議嗎?          庚二、極顯寶施福多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佛恐怕譬喻持經的福德太多,人們反而不信,所以再真語實語地告訴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前面第八分有一個譬喻:「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這裡是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那麼多三千大千世界充滿七寶,統統拿來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他得的福多不多?須菩提回答:得福太多了!         己二、所校量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告須菩提:」佛繼續告訴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假若另外有一個善男子、善女人,他受持《金剛經》。「乃至」是超略之詞,他自己受持全卷,或者受持半卷,乃至於受持一小段經文。「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講給別人聽,講全卷也好,講半卷也好,乃至講一小段經文也好。而受持、說經的福德,勝過前面七寶布施的福德。為什麼持經的福德這麼大呢?因為《金剛經》能出生諸佛,能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不要說出生無量諸佛,出生一尊佛,功德就不可思議,這樣說你就相信了。   前面「戊一、推廣降心之法」,是講降伏妄心的方法,要離相。小乘人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沒有住相,那就是離相,也就是《金剛經》第三分說的,度一切眾生成佛,要離相。「戊二、推廣住心之法」,再講住心無住的方法,安住你的菩提心,要住心無住。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面前,授成佛之記,他沒有執著;菩薩莊嚴佛土,也沒有執著。這就是前面第四分說的,行布施不要住相,要無住行施。講到這裡,就較量持經的福德,你用恆河沙數的恆河沙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這個福德要超過前面七寶布施的福德。   前面那個人用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那個福德太多了,為何持《金剛經》,乃至一小段經文,為他人說的福德,勝過前面呢?因為接受你七寶布施的人,只能現生得衣食住的享受,不能了生脫死、成佛道。你能受持《金剛經》的義理,為他人說,不但能令自己了生死、成佛道,也能令他人了生死、成佛道,所以福德不可同日而語。   布施有三種:一、財布施,二、無畏布施,三、法布施。剛才較量的是財布施不如法布施,因為財布施只能利益他人的生活,法布施,能令他人了生死、成佛道。還有一層意思,前面第八分說:以一個三千世界七寶作布施,現在第十一分又說:用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都只是假設之詞,根本世界上沒有這樣大財富的人,有無窮無盡的錢財來布施。法布施,你只要學點佛法,永遠布施不完,所以釋迦世尊注重在法布施,你跟人家說法,不要住相,無住行施,永遠布施不完。財布施,我們力不從心,因為需要財施的眾生太多了,我們沒有那麼多的錢財,滿眾生的願。所以財布施有窮盡,法布施則沒有窮盡,你學會了佛法,永遠布施不完。   這兩層意思是比較財布施與法布施哪個重要,第一法布施,能令眾生得究竟利益,能令他了生死、成佛道。第二法布施,無窮無盡,永遠布施不完。但是你學佛法聽說這個道理,只用法布施,不用財布施,就學偏了。四攝法,財布施是法布施的前方便,你要攝受眾生,第一布施攝,是指財布施。因為愛法的眾生很少,愛財的眾生很多,你要先跟眾生結好緣,他需要財,你就用財布施,但是財布施不是究竟之法,你先跟他結緣,再用法布施。這就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財是五欲之首,眾生貪財,我就先用財布施,等於釣魚得用魚餌好上鉤,拿財布施作餌,把眾生牽引到佛門來,再用法布施攝受他入佛的智慧。你自己會說法,先用財布施攝受眾生,再講佛法給他聽。你自己不會說法,請法師來講經,把眾生接引到佛門來聽法。他受過你的財布施,得過你的恩惠,他肯聽你的話來聽經;你如果沒有跟他結過財布施的緣,你請他來聽經,他不會來,所以財布施是方便,以法布施為究竟。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戊二、取劣況勝(分二) 己一、隨說尚勝 己二、何況盡持         己一、隨說尚勝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懂得法布施的重要,你就知道《金剛經》的重要,接著講你要尊重《金剛經》。前面經文是講自己受持,再為他人說,世尊的意思在為他人說,所以這裡單講為他人說。「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重復次第,釋迦世尊又叫一聲當機者須菩提!「隨說」,就是隨便說說,「是經」是指《金剛經》。按《心印疏》上解釋,「隨說」有四種意思:   一、隨說之人,不揀僧、俗、凡、聖。不揀擇什麼人,出家人、在家人、凡夫、聖人,都可以說經。   二、隨說之義,不論事理精粗。你說《金剛經》的義理,不管是事相的義理、理性的義理、精深的義理、粗淺的義理都可以。   三、隨說之經,不定章句前後。不管你說的是前面一段經文,或者後面一段經文,乃至說個四句偈都可以。   四、隨說之處,不拘山林城市。你在城市裡說,或者在山林裡說都可以。   再看著經文,「乃至四句偈等」,你懂得隨說的意思,講《金剛經》,隨你說,或者前面一段經文,或者後面一段經文,乃至講一小段經文。你要負責任跟眾生講《金剛經》,你全卷講,功德不可思議,你隨便說一段經文也可以,只要是講《金剛經》,功德都不可思議。   「當知此處」,處是處所、地方,應該去供養這個講經的地方。「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阿修羅」翻成中國話叫非天,有天之福,無天之德。「一切世間」,包括六道的眾生,但是三惡道的眾生,不可能來供養,所以這裡只說三個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的眾生,都可以來供養。   「如佛塔廟」,先把「塔廟」二字,依《金剛經參考資料》解釋一下:   塔   梵語塔婆,新譯窣堵波,華言方墳,亦云圓塚,亦云高顯處。塔的種類甚多,大分四種:一、生處塔,二、成道塔,三、轉法輪塔,四、般涅槃塔。   供養講《金剛經》之處所,即等於供養佛之四種塔:一、經云:「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即等於「生處塔」也。二、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等於「成道塔」也。三、經云:「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又云:「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即等於「轉法輪塔」也。四、經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等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即等於「般涅槃塔」也。」   廟   廟者貌也,供佛相貌之處也。   「塔」是梵語「塔婆」的略稱,玄奘法師的新翻譯叫「窣堵波」,中國話翻成「方墳」,也翻成「圓塚」,也翻成「高顯處」。塔婆就是一個墳、塚,印度的墳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裡面埋葬釋迦世尊的舍利,所以塚就是墳,但是這跟普通的墳塚不一樣,做得很高,叫「高顯處」。   塔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四種:   一、生處塔:釋迦牟尼佛降生在藍毗尼園,藍毗尼園的塔是紀念他的出生處,叫生處塔。   二、成道塔:世尊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夜睹明星成正覺,成佛道的地方修的塔,叫成道塔。   三、轉法輪塔:釋迦世尊成佛,初轉法輪先到鹿野苑,跟五位比丘說四諦法,鹿野苑那個塔,叫轉法輪塔。   四、般涅槃塔:「般」是入,釋迦世尊在雙林樹下入涅槃,在那裡修了一個塔,叫般涅槃塔。   供養講《金剛經》的處所,就等於供養佛的四種塔:   一、「經云:『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即等於『生處塔』也。」《金剛經》說:一切諸佛,都是從《金剛經》生出來的,你供養講《金剛經》的處所,就等於供養「生處塔」一樣。   二、「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說:假若你見到諸相非相,就見到法身如來。「又云:『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等於『成道塔』也。」《金剛經》又說:應當知道這個人,成就佛道,等於供養「成道塔」一樣。   三、「經云:『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這是剛才說的,講《金剛經》福德的殊勝。「又云:『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就等於『轉法輪塔』也。」《金剛經》又說: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即等於供養「轉法輪塔」一樣。   四、「經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等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即等於『般涅槃塔』也。」《金剛經》說:度一切眾生都入無餘涅槃,就等於供養「般涅槃塔」一樣。   釋迦牟尼佛應化身降生在印度,一千多年以前,回教佔領了印度,把全印度的佛教都破壞。二百多年以前,英國佔領印度,想保存佛教的古蹟,但幾乎沒有古蹟可保存,都被回教破壞了。道源到印度朝拜過聖地,只剩菩提場佛成道塔完整。當時印度的人民都信仰佛教,印度打了敗仗,回匪把全印度的佛教寺廟都破壞,古蹟沒有辦法保存,老百姓就把菩提場佛的成道塔,埋成一座土山。等到英國人佔領印度,不破壞佛教,老百姓就把成道塔上面的土清開,整理成現在的成道塔。鹿野苑的轉法輪塔,雖然沒有徹底破壞,但已面目全非。般涅槃塔,可惜被徹底破壞了。現在印度獨立,政府知道世界各國人民都很仰慕釋迦佛,這是印度人的光榮,所以拿錢出來整理八大聖地,號召觀光客,這樣可以增加國庫收入。希望諸位有機會可以到印度去朝拜聖地,我們是佛弟子,佛初生、成道、轉法輪、涅槃的地點,都應當去朝拜。   「如佛塔廟」,「塔」講好了,接著講「廟」,「廟者貌也,供佛相貌之處也。」供佛像的地方叫做「廟」。我們中國供佛像的地方,都叫佛寺,應該說「如佛塔寺」,為何說「如佛塔廟」呢?因為在印度有塔有廟,沒有寺。我們漢朝的「寺」,是現在中央機關的意思。佛教傳進中國,是在後漢明帝時候,派大臣十八人到印度請佛法,請來兩位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帶來佛像,是佛寶;佛經,是法寶;二位高僧,是僧寶。三寶請到中國來,但是沒有供養三寶的所在,因為外國人是外賓,歸外交部招待,當時外交部叫「鴻廬寺」,遷移到另一個地方,把原有的「鴻廬寺」,讓給二位印度高僧住。因為是白馬馱經來中國,為表示紀念,將「鴻廬寺」改名為「白馬寺」。中國佛教的廟叫寺,就從這時候起。   把「塔廟」二字講清楚了,拿什麼供養品來供養呢?經上說的供養品很多,普通是十種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香,燒香、末香,現在用檀香或沈香,都是香供養。花,各種花的供養。燈,點燈供養。塗,是一種油,洗了身體以後,用塗香擦身體,有一種清涼的感覺。供佛用塗香,就是用一碗水,上面撒一點香料,叫塗供養。果,各種水果。茶,喝的茶。食,吃的東西,供飯、供菜。寶,用七寶供養。珠,就是纓絡等,像我們現在掛的珠可以供養佛。衣,就是搭袈裟來供養佛。不一定要辦這十種,插一支香、插一支花、點一盞燈、倒一杯茶、倒一杯開水也可以,隨力隨分,只要虔誠恭敬,就是供養。   供養佛有什麼好處呢?培福。我們學《金剛經》要開智慧,你不持戒不修福,開不了智慧,福能攝慧,慧不能攝福,一定要福慧雙修。釋迦摩尼成佛,叫福慧兩足尊,福具足,慧也具足,不是單有智慧就成佛,比較起來福報比智慧重要。你沒有福報,根本開不了智慧,所以供養是培福,能開智慧。   前面說三惡道的眾生,沒有辦法供養,畜生沒有手,也沒有智慧,身體也不具足,怎麼供養呢?墮落到地獄道、惡鬼道,一天到晚萬死萬生,受苦無間斷,哪有機會供養呢?所以現在我們是人,既然有機會瞭解供養的道理,又有手可以辦供養品,你要盡你的力量,隨力隨分來供養。等到一失足掉到三惡道,再想供養已經不可能了。供養還得有財力,剛才講過,隨力隨分,你有多少財力,供養多少供品,燒一支香、插一朵花、點一盞燈,要不了幾個錢,只要心裡虔誠就能培大福。   佛在世的時候,都叫人們點燈供養,因為點燈供養培福,燈是光明,同時可以修慧。要福慧雙修,點燈供養佛。國王、大臣、有錢的居士,把佛殿前面點滿了燈,很莊嚴!有一位討飯的貧女,從佛殿前面走過去,羨慕得不得了,心想:「供佛太好了,可是我連一文錢也沒有,想供養也不可能啊!我要是什麼時候討到一文錢,就去買一點油供養佛。」可是她去乞討時,人家都給她殘餘的剩飯,沒有人給她錢。不曉得經過多久,有一天終於有人布施她一文錢,她歡喜得不得了,就趕快買一文錢的油,去點一盞燈。稀奇的是:有錢的人供的大燈,油都點完了,貧女一文錢的油燈,點不完。大家看了感覺奇怪,就去問世尊,世尊說:「她討了一文錢,忍饑受餓,拿來供佛,她的心力虔誠超過別人,所以她的油燈點不完。」   佛經上說這種公案是叫我們學的,我們要供養佛,心裡要虔誠,供養品無論多少都可以,不能沒有虔誠的心。不然你雖然供養得很多,得的福很少,因為你心裡沒有虔誠。《金剛經》叫我們離相,要我們供養,不是住相嗎?那是你沒有聽懂,聽到偏空那一邊去了。《金剛經》上說的三句經文,要你會歸中道,供養要配三句:「所說供養,即非供養,是名供養。」不是不叫你供養,供養而不住相,你得的福報更大。第四分叫你無住行施,得的福報,像十方虛空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福德。不是不叫你布施,是叫你布施而不住相;這裡不是不叫你供養,是叫你供養不要住相。         己二、何況盡持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前面說:「隨說此經,乃至四句偈等」,說一小段經文的處所,都應當像佛的塔廟一樣供養。「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受持」是受持其義,「讀誦」是讀誦其文。何況另外一個人,他不是隨便受持,盡能受持全卷《金剛經》,讀誦全卷《金剛經》。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成佛的法。你能受持全卷《金剛經》之義,讀誦全卷《金剛經》之文,你一定成佛。「最上」,是成就法身之法,因為法身無漏無為,離名絕相,再無一法加之於上,所以叫「最上」。「第一」,是成就報身之法,因為報身萬德莊嚴,無量相好,沒有哪一個聖人超過他,一切三賢十聖的菩薩,都超不過報身,所以叫做第一。「希有」,是成就化身之法,因為化身有三類化身:大化身、小化身、隨類化身。大化身佛,在天上的化身,身量很大。小化身佛,是在人間現的丈六金身。隨類化身,羊中現羊,鹿中現鹿,要度羊的時候,看見的是羊相;要度鹿的時候,看見的是鹿相。「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就是成就佛的三身之法,稀奇少有。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世尊重視經典所在的處所,前面「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的處所,皆應供養,如佛塔廟。這一個人盡能受持全卷《金剛經》,《金剛經》所在之處,就是三寶所在。「即為有佛」,是佛寶。「若尊重弟子」,「若」作「及」字解,及如來可尊可重的弟子,是僧寶,就是一切賢聖僧。有《金剛經》的地方,經典是法寶,就有佛寶,及有僧寶,三寶具足,還不讓人恭敬供養嗎?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戊三、請示經名(分二) 己一、當機請名奉持                    己二、如來如請為示         己一、當機請名奉持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須菩提尊者聽到這裡,聽圓滿了,請問世尊經名?要流通後世十方,一部經一定要安上一個經名。請問世尊:眾生怎樣奉行受持?   這裡有一個疑問:《金剛經》才講到第十二分,還有二十分經文,怎麼現在就請問經名、怎樣奉持呢?因為《金剛經》講到第十二分,已把整卷經的道理說圓滿了。經首須菩提尊者請問二個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怎樣安住他的菩提心?怎樣降伏他的妄想心?世尊先答覆他降伏妄心,再答覆他安住菩提心。因為菩提心不能安住,是妄心打了閒岔,你把妄心降伏住,菩提心就安住了。所以前面簡略說明,怎樣降伏你的妄想心?你要發大願,普度一切眾生成佛,但是你不要住相,度一切眾生成佛的心不要住相,還有什麼心可以執著呢?這就是說最高離相的方法,其他的妄想心也都離開了。那麼怎樣安住你的菩提心呢?你要度眾生,得去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但是你行布施不要住相,要無住行施,菩提心就安住了;你一住相,妄想心又起來了。再推廣開來說明離相、住心的方法。你是四果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你都證過了。你證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你心裡有動念:我今天證了初果,乃至於我今天證了四果嗎?須菩提是過來人,說我沒有這個念頭,那就是離相。再說怎樣住心呢?住心無住。怎麼無住呢?我釋迦世尊修行二大阿僧祇劫,在然燈佛面前授記,有得到法嗎?沒有,因為我無住,沒有執著。乃至於我行菩薩道,莊嚴佛的淨土,我有住相嗎?無住,那就是無住而住的方法。一直說到第十分,應當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會用功,生心而無住,無住而生心,這樣清淨心常常現前,妄想心不起,真心就安住了。   《金剛經》說到第十分,就說得很詳細了,第十一分只是較量持經的福德,所以說到第十二分就圓滿了,下面還有很長的經文,為何到第十三分,世尊就說這部經的名字,應當如何受持呢?因為有些眾生需要多聽,所以須菩提尊者繼續問,釋迦牟尼佛慈悲無盡,就繼續說,因此說到第三十二分才圓滿。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須菩提這個時候請問,「當何名此經?」這部經應當安立什麼名字?「我等云何奉持?」一切眾生如何奉行受持?         己二、如來如請為示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名字,是佛自己安立的,說的是像金剛寶那樣的般若妙法,你就可以到達彼岸,所以安立這個經名。「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沒有其他的妙法去奉行受持,你就依著「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七字經名,去奉行受持就對了,你一定可以到達彼岸。   我們再把「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意思詳細說一說,分二種意思說:一種按般若妙法來說,二種按我們本具的真心來說。   一、按般若妙法來說,般若具足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般若妙法像金剛寶一樣堅、利、明,實相般若,其體最堅;觀照般若,其用最利;文字般若,其相最明。《金剛經》是文字般若,我們依著文字般若,把它研究好,瞭解文字般若的道理,就起觀照般若,觀照就是智慧的妙用,其用最利,能把無始劫來的煩惱斷掉,證得其體最堅的實相般若,就到達彼岸。這是按法上講,依著經的題目,就夠你受持的。   二、按我們本具的真心來說,我們現在這個心是妄想心,妄想心沒有本體自性,它的本體自性就是離相無住的真心。真心本來離相,本來無住,前面說要離相度生,無住行施,都是叫我們開悟,悟到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心。過去釋迦世尊跟我們一樣是凡夫,他歷劫修行,乃至於出世成佛,就是用離相無住的真心修行,才到彼岸。為什麼修行要用離相無住的真心呢?因為我們聽懂了佛法,知道佛法好,不能究竟用功,還是不能得利,生死的根本,男女的情愛割不斷!知道修行好,五欲之樂牽腸掛礙,放不下。非要用離相無住的心,於割不斷處,一切割斷!放不下的,全身放下,才能成佛。「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在經名以外,沒有其他修行的方法,你記著經的名字,奉行受持,就是修行的妙法。   「所以者何?」佛安立經的名字,就奉行受持,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經的名字,就具足二諦、三諦的真理。按二諦的道理解釋,「佛說般若波羅蜜」,按俗諦、世間法說,不能不有一個名。「即非般若波羅蜜」,按真諦、因緣法說,我說即是空,它當體就是空的,不是叫你依名住相,是叫你依名修觀想。「是名般若波羅蜜」,不過假有其名而已。按三諦的道理解釋,「佛說般若波羅蜜」,是假諦。「即非般若波羅蜜」,不要住相,就是空諦。「是名般若波羅蜜」,即假即空,就是中道第一義諦的波羅蜜。你用三諦的道理去修行、去度眾生、去行布施,能不到達彼岸嗎?       丁三、盡斷餘疑(分三) 戊一、斷是名何必強說疑                   戊二、斷無說云何攝界疑                   戊三、斷名界云何現相疑        戊一、斷是名何必強說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前面講過,什麼相都好離,就是佛的相、法的相最不好離,因為我們學佛要尊敬佛,學法要尊敬法,這一尊敬,起了執著,要離開它真不容易。前面第七分佛就問過:「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就是要你離開佛相、法相,須菩提回答:「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不能說佛沒有說法,不過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說。這裡再問:如來有沒有說法?「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這個時候悟得很深了,回答:如來說法,等於沒有說。後面二十一分經文:「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釋迦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哪有說法呢?世尊為何沒有說一個字呢?因為他沒有著說法的相,所以說法,等於沒有說。   你們都可以發心講經說法,但是不可住法相來說法。講經說法是令眾生斷煩惱,自己無始劫來原有的煩惱沒有斷,學會了講經,增加我慢煩惱,認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對我應恭敬供養,這樣不是著了說法的相,起我慢煩惱嗎?所以「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你這樣去說法,不會增加新的煩惱,任運自然斷舊的煩惱,才能自利利他。        戊二、斷無說云何攝界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總相是正報、依報兩個相。我們的身體是正報,山河大地,是依報。正報者,正當受報的身體,我們受享福、貧苦的報,都是身體。但是身體享福受苦,得有依報山河大地來受。你要離相,把身體的正報離了,把山河大地依報的相離了,還有什麼相不能離呢?這裡是先告訴我們要離依報的相。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世界的總體。「所有微塵,是為多不?」把三千大千世界粉碎成一粒一粒的微塵,微塵多不多呢?「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回答:微塵太多了。「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你要離相,還是依著三諦的道理來離,有沒有微塵的相?有啊!因為有微塵的相,才說微塵甚多。但是微塵要是合起來,只看見一個大世界的相,微塵的相就隱而不見。所以「佛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按二諦的道理解釋,微塵不過假名而已,世界也是,「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按俗諦講有個世界,是眾多微塵合成的。把它分成眾多微塵,世界的相空了。按二諦的道理解釋,不過假名世界而已。   按三諦解釋,「微塵」、「世界」都是無情法。怎樣解釋三諦的道理呢?法法皆真,法法皆如,真如在哪裡?真如在一切法上。微塵法是真如,世界法也是真如,實相般若遍一切處,不遍到微塵上,不遍到世界上嗎?微塵是實相般若,世界也是實相般若,所以:「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只看你會不會悟中諦的道理?你會悟中諦的道理,你看青綠的翠竹,就是真如的本體;你看見開得很茂盛的菊花,無非般若的本體。所以你悟到中道的義理,微塵是真如也是實相,世界是真如也是實相,這叫「是名微塵」、「是名世界」。        戊三、斷名界云何現相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這是離正報的相,佛的正報具足三十二種大人相,還要離開,我們凡夫這個臭皮囊,還有什麼可執著的?這就是先離佛的相,佛的相離開了,凡夫的相自然可以看空。三十二相,從頭頂上肉髻頂相,一直到足下平安相,我們沒有時間一一講解,你們查《佛學大辭典》。前面第五分世尊問過:「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不?」是用總相丈六金身問的。須菩提答:「不可以身相見如來。」這裡按佛的別相,世尊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可不可以應化身佛的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呢?須菩提已經悟得比以前更深,回答:「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如來說三十二相」,如來說的三十二相,是按假諦講。「即是非相」,按空諦講,當體即空。「是名三十二相」,按中諦講,即空即假,即中諦的三十二相。須菩提悟的道理甚深,世尊說的三諦法,須菩提學會說,他悟到這裡,跟佛所悟的道理無二無別。   說到安立經名,就依著經名奉持,這部經就說完了。世尊悲心無盡,怕我們離不開正報、依報的相,再說世界的依報的相要離開,我們住的房子依報,還有什麼好執著的?再說正報的相要離開,佛的三十二相離開,我們這個臭皮囊的正報,執著它作什麼呢?這都是佛怕我們離不開一切相,所以一再地說,再較量持經的功德。      丙二、成就解慧(分五) 丁一、校量經功 丁二、信解感嘆                  丁三、類明餘度 丁四、會合前語                  丁五、遮疑助解       丁一、校量經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前面較量持經的福德,都是用七寶布施,越較量布施的七寶越多,持經的福德就越多。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還是身外之財。身內之財,我們的身命只有一個,把身命布施,以後就沒有了,得來生才能布施第二個身命。所以身外之財容易布施,身內之財難得布施。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身命布施,他得的福德多不多呢?經文應該問:「是人所得福德多不?」須菩提回答:「甚多,世尊!」這裡省略了,因為前面已經說了好幾遍,意思已在經文裡面。   底下就較量了,「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假若另外有一個人,受持全卷《金剛經》,乃至受持一小段經文。或者為他人說全卷《金剛經》,乃至於為他人說一小段經文,超過前面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的福德。   這個道理前面已經料揀過,你用七寶布施得再多,只能利益眾生今生的生活,不能度眾生的生死。現在拿身命布施給眾生,像釋迦如來行菩薩道的時候,捨身飼虎,下大雪,老虎沒有東西吃,他看見老虎快要餓死,動了慈悲心,把自己的身體捨給老虎吃,老虎吃了布施,暫時不會餓死,並不能使牠了生死、成佛道。你受持《金剛經》,自己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為他人說,可以令他人了生死、成佛道,所以福德不可同日而語。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丁二、信解感嘆(分三) 戊一、當機聞解悲感 戊二、讚歎信解功德                   戊三、如來印許證釋        戊一、當機聞解悲感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須菩提尊者聽釋迦世尊講《金剛經》,講到這裡,「深解義趣」,「深」是甚深,「解」是解悟,「義」是義理,「趣」是歸趣,甚深解悟到《金剛經》的義理,歸趣到人人本具離相無住的真心上,就是大開圓解。須菩提解悟得甚深,深受感激,「涕淚悲泣」,鼻子流出水叫「涕」,眼睛流出水叫「淚」,感激得很痛心叫「悲」。他感動得很痛心,應該放聲大哭,但是在法會裡不能放聲大哭,無聲地哭叫「泣」。感動得厲害,連鼻涕、眼淚都流出來,「而白佛言」,就跟佛說:「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指著《金剛經》。「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我們凡夫的眼睛叫肉眼,天上的眾生叫天眼,聲聞的眼睛叫慧眼。須菩提是阿羅漢,他親見我空之理,得了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但是我須菩提過去聽的都是小乘的經典,只破我空,沒破法空。現在聽到《金剛經》,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這樣甚深的經典,所以甚深開悟,感動得鼻涕眼淚一起流,不禁悲泣。   這十四分的「希有」,跟第二分的「希有」不一樣。第二分說:「希有!世尊!」須菩提過去以為世尊坐在講堂裡,才是說法,哪曉得世尊出入往返,穿衣吃飯,都在說法,真是稀奇少有!那是讚歎世尊稀奇少有。這個希有是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今天得到甚深解悟,真是稀奇少有!        戊二、讚歎信解功德(分二) 己一、現前信解功德                      己二、當來信解功德         己一、現前信解功德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世尊!假若將來又有一個人,跟我須菩提一樣,也聞到這部《金剛經》。「信心清淨」,他一定會生清淨的信心。「即生實相」,實相是本來具有的,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心不清淨。這個時候信心一起,把無明煩惱破掉,心裡清淨,實相就現出來了,這裡就證明須菩提深解義趣。   這是正宗分第二大科:「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要開解,在經文上有明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前面第五分他聽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是悟到了,但是悟得很淺:「這個道理太好了,只怕眾生夠不上!」所以他說:「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世尊就呵斥他:「莫作是說!」你不要這樣講,「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裡他已經悟得甚深,他相信:「我自己深解義趣,其他的眾生也可以。」所以他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這就是須菩提解悟甚深的境界。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我們應當知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的這個人,他一定成就佛的功德。前面第十二分「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配佛的三身。這裡沒有說「最上」二字,就是配到「實相」上,這個人即生實相,親證法身,所以他成就「第一」報身的功德,成就「希有」化身的功德,就是佛的三身功德統統成就。   「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按二諦解釋,說個實相,當體即空,實相是無相之法。「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不過給它立個假名而已。按三諦的道理解釋:「是實相者,即是非相」,說實相,實相無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是故如來說名中道實相。實相無相、無不相,實相在哪裡?實相在一切法上,一切法相都是實相,所以它是中道實相。         己二、當來信解功德(分二) 庚一、正以讚歎 庚二、展轉徵釋          庚一、正以讚歎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須菩提還是替眾生關心,說我現今聞到如是甚深的經典,我信心清淨,深解義趣,能如法受持。因為我不但是阿羅漢,還是解空第一,所以我受持不算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可是到了法運一萬二千年的最後五百年。「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這是合到前面第六分世尊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須菩提這時候不僅關心眾生,還讚歎眾生,要是到了法運最後五百歲,假若有個人聞到這部《金剛經》,能信、能解、能受持,這個人真是第一希有的人!          庚二、展轉徵釋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何以故?」我須菩提為何說這個人是第一希有的人呢?因為「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裡包括三重四相:沒有我執四相,沒有法執四相,也沒有空執四相。「所以者何?」這個人怎麼把我等四相都空掉呢?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這個人信心清淨,把我等四相都觀空了,這裡就是合到第五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何以故?」再加以解釋,「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就合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句經文。「離一切諸相」,就是「若見諸相非相」;「即名諸佛」,就是「即見如來」。這就證明須菩提深解義趣,所悟的理跟佛無二無別。        戊三、如來印許證釋(分二) 己一、正與印證 己二、徵起轉釋         己一、正與印證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佛給他印證說:你說得對!你說得對!「如是如是!」分開來解,我悟的道理是這樣子,你須菩提所悟的道理也是這樣子,我如是,你也如是。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前面須菩提說這個人第一希有,是由信心清淨,生了實相,解悟到四相皆空,悟到了無住。世尊再說得粗淺一點,他沒有解悟,只有信心,也算是第一希有。世尊慈悲無盡,他要攝受一切眾生,怕眾生聽到這裡,一定要沒有我等四相,要離一切諸相,信心動搖,認為自己夠不上,怕眾生退了心,所以這裡說只要他有信心,聽到哪裡,信到哪裡,這個人就算第一希有了。聽見我空之理,而不驚異;聽見法空之理,而不恐怖;聽見空空之理,而不畏懼,這個人對於三空之理,雖然沒有及第,但是他已相信,就算第一希有了。   我們在座的都可以承當,因為我們聽到三空之理,都不驚、不怖、不畏。上卷經文是講究信,講究解,須菩提是解悟了。世尊攝受眾生,眾生雖然沒有解悟,要是能信,對於我空不驚異,對於法空不恐怖,對於空空不畏懼,應當知道這種人,非常稀少。         己二、徵起轉釋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金剛經》是般若經,就是「第一波羅蜜」。大乘法門要學六度波羅蜜,「前五度如盲,般若度如導。」修前五度像沒有眼睛的瞎子一樣,般若度好像有眼睛的人,來引導前五度的盲人,沒有般若度作引導,前五度不能到達彼岸,所以般若度為第一波羅蜜。前五度與外道相同,般若度超過外道,因為:第一、布施,外道也行布施。第二、持戒,外道也持外道的戒律。第三、忍辱,外道也修忍辱。第四、精進,外道也要精進用功。第五、禪定,外道也有外道的定功。但是外道沒有第六般若度。所以前五度,你一住相,同於外道,非有般若度來作引導不行。不然,前五度怎麼修,都不能到達彼岸,這個道理要記清楚。一定要把般若經研究明白,要遠離我相、法相、空相,不然你不修行用功則已,修行用功就著魔,因為你同於外道,可真冤枉!要是沒有善根,你不會作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弟子,都是前生前世曾修行,種了善根,今生今世才能作佛弟子。你有善根作佛弟子,又發心用功修行,但是一住相,變成外道,所以用功一輩子,沒有了生死、成佛道。你來生來世,不是生天就是轉人,享點人天福報,第三生非吃苦頭不行,把福報享完就墮落,招得來生不如意。   懂得「第一波羅蜜」重要,但是這三句經文,你還要研究好,你懂得「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一住相就又錯了。所以「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按假諦講,有第一波羅蜜。按空諦講,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哪有第一波羅蜜的相存在。按中諦講,「是名第一波羅蜜」,非空非假、即空即假,才是中道第一波羅蜜。   佛法難學就在這裡,須菩提感慨,過去沒有聽過甚深的經典,現在聽到了你處處執著,聽到哪裡,著到哪裡,你能學到佛法嗎?所以佛在《金剛經》上一再破相,叫你不要執著。你好不容易把執著破掉,執著個空,你懂得《金剛經》了嗎?所以你要懂得「第一波羅蜜」的重要,那是假諦,世俗的假相。「即非第一波羅蜜」,這是空諦。「是名第一波羅蜜」,要會歸中道,才算真正懂得佛法。       丁三、類明餘度(分二) 戊一、類明忍度 戊二、總結一切        戊一、類明忍度(分二) 己一、正以類明 己二、引事證釋         己一、正以類明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六度都是這樣,前面說要無住行施,已經說了布施度;要持戒修福,已經說了持戒度。這裡再說忍辱度,正是跟著第一波羅蜜說下來的,很重要!「忍」是內心的忍,「辱」是外境的辱,外境侮辱,對方罵你、打你、欺侮你,都是辱境現前。我們是個凡夫,他罵你,你不罵他嗎?他打你,你不打他嗎?他欺侮你,你不欺侮他嗎?這樣就鬥爭,增加凡夫的生死。我們學菩薩道,要度眾生,怎麼能跟眾生結生死冤家?所以對方侮辱你,不能跟他一般見識,你要能忍辱,因為你是學菩薩。   前面講我執四相空了,還要空法執四相;法執四相空了,還要空空執四相,把一切相都空盡,才是般若波羅蜜。聽到這裡,你好像懂了,要腳踏實地用功到這個境界,只是依文解義,不能算懂,道理都是佛的,不是我們的。縱然開悟,悟的是理,事實上沒有空掉,還是不行。悟得跟佛一樣,事實上你沒有做到那個功夫,相還是沒有離開。所以跟著第一波羅蜜,一定要腳踏實地用功,看你能不能忍辱?這是事實擺在你面前,辱境現前才要忍,沒有辱境現前,你忍什麼呢?有人打你、罵你,甚至欺侮你,你能忍。下面經文有人拿刀子節節支解釋迦佛的身體,他能忍,要腳踏實地用功到這裡,才是真正離相。   再進一步,有一種人對《金剛經》依文解義瞭解了空,他說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空的,以為他懂了,實際是豁達空,落了誇大狂。他看見大乘經上釋迦如來說:「我是佛,我要普度一切眾生,先度地獄最苦的眾生。我是度眾生的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學了地藏菩薩的法門,看到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釋迦佛證到無生法忍,到地獄裡度眾生,他不會受苦。地藏菩薩也證到無生法忍,所以也能度地獄的眾生。你看見釋迦佛說的道理很對,地藏菩薩做得也很對,你說:我要學釋迦佛、地藏菩薩,我要到地獄裡度眾生。請問:你證到無生法忍沒有?如果沒有,你怎麼到地獄裡度眾生呢?   過去有師徒兩人,徒弟年紀很輕,看大乘經有點領會,忽然間發了大菩提心,要學釋迦佛、地藏菩薩,入地獄去度眾生。他發了心就跟師父說:「釋迦世尊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們要發大菩提心到地獄裡度眾生。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說得太對了,我要學地藏菩薩,入地獄去度眾生。」他師父就說:「地獄裡很苦,火湯爐炭,你學釋迦佛、地藏菩薩是對的,但是你要腳踏實地用功,證到無生法忍才能做得到。」這位徒弟說:「一切皆空,哪有火湯爐炭啊?」他以為把大乘道理都瞭解了,跟他師父辯得沒完沒了。師父正好在燒香,把香點著,出其不意就在他臉上觸了一下,徒弟叫:「唉呀!你怎麼用香燒我的臉?」師父說:「你不是說地獄裡的火湯爐炭都空掉了,這一點香,你怎麼空不掉呢?」所以學了第一波羅蜜是智慧度,你要腳踏實地用功,要修忍辱度。第一、眾生忍,眾生怎麼罵我、侮辱我,我不跟眾生計較,能忍。第二、法忍,天氣太熱,熱得受不了;天氣太冷,冷得受不了;沒有飯吃,餓得受不了,你就觀一切法空,這叫法忍。第三、無生法忍,一切法本來不生,一念妄動,執著有眾生,執著有法,才生起來這些眾生相、法相。這時候證到無生法忍,真空的境界現前,一切法本來不生,還忍什麼?   前面講過:「前五度如盲,般若度如導。」沒有般若度作引導,前五度都不能到彼岸。這裡忍辱波羅蜜,就是跟著第一波羅蜜說的,你有了忍辱,也能到彼岸。第一句「忍辱波羅蜜」是按俗諦、假諦講的。「即非忍辱波羅蜜」,是按真諦、空諦講的。「是名忍辱波羅蜜」,按中諦講,非空非假,也就是證得無生法忍的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非有,即是真空,會歸中道的忍辱波羅蜜。         己二、引事證釋(分二) 庚一、詳引近事 庚二、略引遠事          庚一、詳引近事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何以故?」佛自己徵問,自己解釋,說了第一波羅蜜就好,何必再說忍辱波羅蜜呢?這就是非腳踏實地用功不可,釋迦佛拿自己過去的公案,講給須菩提聽,也就是講給我們聽。「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歌利王」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極惡的王」。「割截身體」,釋迦世尊沒有成佛之前,是一個修行的人,在修行用功的時候,遇見歌利王割截他的身體。歌利王在春天百花綻放,天氣晴朗的日子,帶著文武大臣及宮女,到野外遊山玩景,後來歌利王感覺疲乏,坐下來休息睡著了。宮女看到國王睡著,就各自散開去採水果。有人看見山洞裡,有一個打坐修行的人,大家都去請他開示,這個修行人就給宮女說法。國王睡醒了問:「宮女都到哪裡去?」文武大臣說:「她們遊玩去了。」國王很生氣,就找到那個山洞,看見宮女都在山洞口圍著。國王一看,裡面有一個年輕人正在講道,國王生氣地說:「你這位修行人,貪愛我宮女的美色!」修行人說:「我給她們講道,不會貪美色,我是修行的人!」國王說:「有很多修行仙人,不食人間煙火,天天練氣、吃水果,見了美色,還是動貪心。你年紀輕輕,怎敢說你見色不貪呢?」修行人說:「動不動貪心,不在吃水果、練氣,是在持戒!」國王說:「什麼叫戒?」他答說:「忍辱叫戒。」國王說:「你能忍辱嗎?」他回答:「我能忍辱。」國王說:「你能忍辱,我來試試看!」國王身上帶著寶劍,唰一聲,就把修行人的耳朵割掉一個,修行人神色不變。跟隨的大臣勸國王:「這是真正的修行人,不可以加害啊!」國王說:「你怎麼知道他是真正的修行人?」大臣說:「你把他耳朵割掉一個,他的神色不變!」國王說:「我再來試試看!」再把修行人的鼻子割掉,他還是不動,於是又把他的手、腳割掉。四大天王在護法,忍不住了,忽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這時候國王害怕了,因為惡人怕的是比他更兇的人,國王以為是修行人要報復他,於是跪下來求懺悔:「你饒了我吧!我做錯了。」修行人告訴國王:「你對我節節支解,我沒有動瞋恨心,證明我見了你的女人,沒有動貪欲心。我現在發願,假若我不動一念瞋心,手足耳鼻馬上復原。」修行人發了願後,手足耳鼻馬上復原。國王佩服他是得道的人,給他磕頭求懺悔。修行人說:「你只要有慚愧心,願意求懺悔,我將來成佛,先度你。」這位修行人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度五比丘,第一個度的憍陳如,就是這位極惡的歌利王轉生的。 再看著經文,「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像我過去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那時候四相皆空。「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假若那時候我沒有離四相,節節支解我,能不動瞋恨嗎?我不動瞋恨,因為沒有我等四相。          庚二、略引遠事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須菩提!」不是歌利王割截我身體的時候,才得我空四相的功夫。「又念過去」,憶念、回想過去劫中,「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已經轉了五百生,才作忍辱仙人。這個仙人不是外道仙人,釋迦牟尼成了佛,叫大覺金仙,是修正道、修忍辱的仙人。「於爾所世」,在那五百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皆空。不但歌利王割截我身體的時候,我沒有我等四相;在過去五百世,我就沒有我等四相。        戊二、總結一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須菩提前面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降伏其心?佛答覆須菩提:要離一切相,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不住相,還有什麼妄想心會生起來呢?這樣就把妄心降伏住了。所以你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怎樣降伏妄心?離相,不是離這個相,不離那個相,要離一切相,包括前面三重四相:我執四相、法執四相、空執四相,統統要離開。「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離相發菩提心,就不會再起妄想。這是總結前面離相度生,佛答覆須菩提:怎樣降伏妄心?就這樣降伏。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這是佛答覆他:「云何應住?」怎樣安住菩提心。前面說你應該無住行施,這段經文是遠結第十分:「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是重說一遍。菩薩「不應住色生心」,你要生心,不要住色塵,塵境不要住。「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應當住聲、香、味、觸、法,這五塵而生心。「應生無所住心」,前面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換了文字,沒有換義,生心是生出來了,而沒有住六塵。心境是相對的,一生心就住了塵,塵境不出上面六種。「生心即錯,動念即乖!」因為你一生心、一動念,就住外面六塵。生心是生出來,而不住外面六塵,這個心是真心,就是離相無住的菩提心。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分兩層意思講,第一層就是反過來解釋,為什麼不要住六塵呢?假若你住一個塵,就不是安住真心,你一住六塵的心,還是妄想心。第二層,深一層解釋,連不住六塵的心也不住。不住六塵,我懂得這個道理,不住六塵而生心,生無所住的心。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不住的住,還不是真正安住。       丁四、會合前語(分二) 戊一、正與會合 戊二、兼釋伏疑        戊一、正與會合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這段是遠結第四分:「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無住行施那段文。你是個菩薩,修行要安住你的菩提心,不是空空洞洞的安住,你安住在一個空洞地方,你心裡還是有空的相。你要天天去行布施,天天去度眾生,才是真功夫,所以第四分講無住行施,你是個菩薩,你度眾生要行布施,行布施不住相。「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連前文「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都包括了。        戊二、兼釋伏疑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這是結第四分最後一句:「菩薩但應如所教住。」「教」是如來的言教,如來所說的法。佛說:你要相信我,我是過來人,我怎樣說,你要怎樣相信,你就這樣修。你為什麼「應如是布施」?為利益一切眾生。你住相布施,不能利益一切眾生。因為你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才叫做菩薩。發菩提心,要具足四種心:「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一、要發廣大心,你要廣度一切眾生。二、發第一心,把眾生度到來生來世轉富貴人,或者生天,享人天福報,那不是第一心。把眾生度到得阿羅漢,超出三界,脫出輪迴,三界以內的生死已了,三界以外的生死還沒了,只是二乘小果,那不是第一心。要度一切眾生成佛,才是第一心。三、發長遠心,眾生不好度,你非發長遠心不行,今天度,明天度,今生度,來生度,盡未來際度下去。四、發不顛倒心,你不要住相,你一住相,長遠心發不起來,菩提心很快會退失,因為一住相就顛倒了。所以為什麼叫你離相度生?為什麼要無住行施?因為不要住相,這樣你才能發長遠心,盡未來際去度眾生。   「為利益一切眾生」,度眾生成佛,才是真正的利益。你行布施,一住相,跟眾生結些生死緣,你自己菩提心退了,流轉生死;眾生得不到成佛的利益,也流轉生死。你行布施,是利益眾生,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大別有二種,一種有善根的眾生,接受你的布施,知道報恩。二種沒有善根的眾生,接受你的布施,不知道報恩。有善根的眾生,接受你的布施,知道報恩,你一住相,就生歡喜心,跟眾生結生死緣,來生來世你給眾生作兒女,或者眾生給你作兒女。相反的,沒有善根的眾生,知恩不報反為仇,叫你動瞋恨。來生來世或者轉為父母兒女,恩愛牽纏,生生世世,永遠不了;或者轉為冤家債主,仇越結越深,不但不能利益眾生,還種了增加生死的惡緣。為利益一切眾生怎麼作呢?財布施,天天行財布施,不住相;法布施,天天講經說法,不住相。這樣自己了生死,也能令眾生了生死;自己得利益,眾生也得利益,所以為利益一切眾生,你應該不住相布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前面說過離四相的道理,怎麼又說離相呢?如來說離相,是為利益一切眾生,如來沒有住這個相。「如來說一切諸相」,當體就是空的,「即是非相」。如來「又說一切眾生」,是為利益一切眾生,也是空的,「即非眾生」,如來沒有住眾生相。       丁五、遮疑助解(分二) 戊一、以語遮疑 戊二、以喻助解        戊一、以語遮疑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下面再總結起來,叫須菩提要生信心,叫一聲「須菩提!」前面第十一分有一句經文:「我今實言告汝」,如來所說的都是實在的話,你決定要相信,怎麼一時談空,一時談有,一時說實相,一時說非相,一時說度眾生,一時說非眾生呢?「如來是真語者」,真而不妄,如來不會妄語。「實語者」,實而不虛,如來不說虛假的話。「如語者」,如來是如所證而說,他證得什麼道理,就說什麼道理。「不誑語者」,誑是欺騙,社會上的好人都不會欺騙人,何況如來會欺騙眾生嗎?「不異語者」,「異」是變易更改,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如來說的話不會變易,前後一貫,沒有兩個樣子。   為什麼一時談空,一時談有呢?因為如來所得的法就是這樣。「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如來所證得的法,你說它實是有,沒有;你說它虛是空,不空;它是超空超有,所以一時說空,一時說有,一時說非空非有,如來所得的法,本來是這個樣子,他是如所證而說。在無實無虛上,我們就應該會到如來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超空超有的法,空、有是對待的,它是絕待的。說它是實,落到有;說它是虛,落到空;它不是空、不是有,超空超有,是絕待之法,才是真理。道理越說越高深,下面說一個譬喻,讓你容易體會這高深的道理。        戊二、以喻助解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你不聽佛的話,不能如所教住,你要是住相行布施,住了六塵之法,等於一個人走到暗室裡面沒有光明。「即無所見」,就什麼都看不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你聽佛的教導,不要住一切法相,不住六塵之法,去行布施,這叫無住行施。「如人有目」,等於一個人眼睛很明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日光明朗照耀,種種色相,你都看得清清楚楚。      丙三、顯示經功(分四) 丁一、分門略顯 丁二、釋義詳示                  丁三、引因較量 丁四、總以結嘆       丁一、分門略顯(分三) 戊一、顯示自持功德 戊二、校量聞經功德                   戊三、況顯兼說功德        戊一、顯示自持功德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當來之世」,這是第十四分最後一段經文,讚歎「當來之世」,就是世尊涅槃以後,也就是到了法運一萬二千年的最後五百歲,尤其是指到了末法時代的今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受持、讀誦《金剛經》的義理。「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佛具足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前面說的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人都可以成就。   前面較量的都是福德,這裡說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功德跟福德有什麼不同?福德,是你培福培出來的;功德,是你用功修出來的,功德比福德高。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戊二、校量聞經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第十五分還是較量福德,前面較量的譬喻,一個比一個深。第八分、第十一分,都是用七寶布施的福德,跟持經的福德比較,第十三分布施恆河沙數的身命,還是不如持《金剛經》的福德多。這裡譬喻布施身命多,都是假設之詞,「若有」,事實上不會有,因為要較量福德,所以用這麼多的身命布施來比較。印度的時間,白天分成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叫晝三時。夜晚分成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叫夜三時,合起來叫晝夜六時。中國的時間,過去晝夜分十二時辰,有了時鐘以後,分晝夜二十四小時。這裡是指印度的時間,白天分三個時,夜晚分三個時,叫晝夜六時。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早半天,以恆河沙等身命來做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到了中半天,又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到了晚半天,也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一天以三個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不是布施一天,每一天都布施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多少時候呢?「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每一天布施三個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都以身命布施。這裡應該有個問答,佛問須菩提:「布施了這麼多身命,這個人得福多否?」須菩提應該回答:「甚多,世尊!」因為前面料揀的經文太多,翻譯的法師把它省略了。   世尊接著說:「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假若有人聽到這部《金剛經》,聽到哪裡,信到哪裡,不起違逆之心,很順從地信仰,這個人得的福德,比前面無量數身命布施的福德多。   下面佛再料揀,為什麼聽到《金剛經》,信心不逆,就能得這麼多的福德呢?        戊三、況顯兼說功德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只要你聽到哪裡,信到哪裡,不起違逆之心,就能得這麼多的福德。又「何況」你能「書寫」《金剛經》,「受持」其義,「讀誦」其文,那功德更不可思議!《法華經法師品》上說有五種法師,一、受持法師,憶持其義而不忘者。二、讀經法師,正心端坐,目睹經文,口宣句讀者。三、誦經法師,習讀既熟,不對經文,自然能誦者。四、解說法師,解說經義,弘法利人者。五、書寫法師,書寫(印刷)經文,而廣為流布於世者。「書寫」,怎麼稱法師呢?釋迦世尊住世的時候,世間還沒有發明印刷術,流通經典都是用書寫的,書寫得越多,流通得越廣。到了宋朝才有刻版印刷,最早的大藏經,是宋版《積砂藏》。到了現在印刷術越來越進步,可以影印,不要刻版,也不要排版。你看見這部經的版本很好,拿去影印,印出來跟古代的經本完全一樣,「書寫」,就是現在印刷經典使其流通。「受持」,是受持經典中的義理。「讀誦」,對著本叫讀,讀熟了,背著本叫誦。「為人解說」,最重要是為人解說,前面四種都是自利;為人解說,才能利他。       丁二、釋義詳示(分四) 戊一、約教理顯德 戊二、約行果顯德                   戊三、約依處顯德 戊四、約功用顯德        戊一、約教理顯德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前面「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就超過無量數身命布施的福德,更何況你能「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那福德更多了。這是舉其重要義理來說,《金剛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有「不可稱量」的「功德」,有「無邊」的「功德」。因為這部經的功德太多了,所以才能超過七寶布施的功德,超過身命布施的功德。        戊二、約行果顯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如來說法,有大乘法、小乘法,《金剛經》屬於大乘經,所以它的功德大。賢首宗把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的法,分成五個教:小、始、終、頓、圓。小教是小乘教。大乘教,由淺至深,分成四個:始、終、頓、圓。把這四個大乘教配這兩句經文,「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發」是發心,為發大乘心的人說《金剛經》,配到始教。「為發最上乘者說」,為發最上乘心的人說《金剛經》,配到終教、頓教、圓教。因為《金剛經》淺的意思是大乘,深的意思是最上乘,所以裡面含的功德很多。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假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具足智慧,統統知道,統統見到,前面說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這個人都能成就。釋迦如來從三十歲成道就說法,一直說到八十歲入涅槃,一共說法四十九年,就是想利益眾生,令眾生瞭解佛理,要令眾生瞭解佛理,非廣為人解說不可。我們一定要聽如來的話,要受持其義、讀誦其文,這是為廣為人說作準備。大乘法是以利他為自利,義理你能受持,經文你能讀誦,就廣為人解說。這裡跟前面的經文稍微不同,前面是「為他人說」,這裡加「廣」字,要「廣為人說」,眾生得的利益才多。   還有一點疑問,前面說度眾生要離相,行布施要無住,這裡為什麼又處處較量功德,這樣不是住相嗎?你自己要會研究經典,你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要是有求功德的心,你得不到這麼多的功德,因為跟《金剛經》的經義不合。《金剛經》叫你離相、無住,你不是有心求功德,任運自然有這麼多的功德。   「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脊背背起來叫「荷」,用肩膀挑起來叫「擔」,就是擔負起來弘法利生的責任。你是善男子也好,善女人也好,你只要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你就是荷擔如來菩提果的人,也就是如來的全部家業,你完全擔負起來,你才是釋迦世尊的好弟子。   「何以故?」這個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怎麼算是荷擔如來家業的人呢?「須菩提!若樂(要)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樂是好樂,好樂小乘法的人,他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叫他受持、讀誦《金剛經》,他不肯;為人解說《金剛經》,他也不肯。這裡要注意,前面是不能「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裡不是「相」,是「見」,相與見有什麼不同呢?能執著的叫「見」,所執著的叫「相」。能執著的,是內心的執著;所執著的,是執著心外的境界。我等四相義理粗淺,我等四見義理深細,就是你把我等四相空掉了,內心裡面我等四見還沒有空,下卷講我等四見的經文很多,都是這樣分辨。「見」就是「執」,執著。執分二種:人我執、法我執。執著我,叫人我執;執著法,叫法我執。我們凡夫人我執、法我執都存在,小乘聖人把人我執空掉,法我執沒有空,他法執執著厲害!所以這裡著見,就是內心裡面還有我等四見,這是指法我執。   他由法我執,起這四個執著的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講《金剛經》,他聽不來,怎麼能受持、讀誦?不能受持、讀誦,怎麼能為人解說?所以他不肯講《金剛經》。反過來證明能受持、讀誦,能廣為人說《金剛經》的人,決定不是小乘人。淺,是發大乘心的人;高,是發最上心的人,所以他得到的功德甚多甚多!        戊三、約依處顯德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前面第十二分「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這裡是經本在的地方,「須菩提!在在處處」,就是隨便什麼處所,只要有《金剛經》在,「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一切世間三善道的眾生,都應當供養這個地方。   「當知此處,即為是塔。」我們見了佛塔就供養,第十二分說「如佛塔廟」,印度塔與廟不分,塔是供養佛的舍利,廟是供養佛的像,塔就是廟,廟就是塔。在中國叫寺,寺就是廟,你應當知道,有《金剛經》的處所,就像佛的塔一樣。   下面就說怎樣供養,「皆應恭敬」,心裡要存恭敬心,心裡不恭敬,不成供養。心裡有了恭敬,身體要「作禮」,一個人最尊貴的是頭頂,最卑下的是雙腳。我們對佛表示恭敬,拿自己最尊貴的頭頂,禮拜佛的雙腳,叫頂禮,也就是禮足,這是最敬禮。「圍繞」,我們現在做早晚課,圍著佛繞三匝,是一種敬禮。圍著塔繞,也是一種敬禮。「以諸華、香」,用花、用香,這是供養品。我們中國供養佛,都是把花插在花瓶裡。燒香,用火點香燒。「而散其處」,印度花供養,都是用散花;香供養,也是用散的。就是有《金剛經》所在的處所,用花、香供養。   這一段經文是說有《金剛經》所在的處所,都應當如是恭敬供養,因為《金剛經》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它能出生諸佛,及出生諸佛之法。要想度眾生了生死、成佛道,一定要用《金剛經》,一切諸佛都是從《金剛經》生出來,所以你要尊重《金剛經》所在之處。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戊四、約功用顯德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須菩提!」重復次第,再叫一聲當機者。「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輕」者不重,「賤」者不尊,不受尊重。「輕賤」二字包括:受人家嫉妒障礙,或者受人家誹謗,甚至動手拍打,開口辱罵,種種的輕賤。前面讚歎你要是能受持、讀誦《金剛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都得到。可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金剛經》,不但沒有受到尊重,反而遭人家輕賤,跟前面經文說的不同,心裡起了疑惑,世尊就解釋這個疑惑。   「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為人輕賤,是給他消罪業,這叫重罪輕報。他前生前世造了罪業,本來是應該墮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重罪,現在有人輕賤他,他受了一個輕微的果報,把罪業消滅了,你看是不好的事,反而是好事。「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一定很快就可以成佛。佛性人人本具,為什麼不能成佛呢?因為被罪業障礙了,他一輕賤你,把你的罪業消滅,沒有成佛的障礙,不是很快可以成佛嗎?   這一段經文裡面有兩個疑惑,我們分開來解釋:   第一個疑惑,這裡應該說消除三障,怎麼說消除罪業障呢?障是障礙,它能障正道、害善法。你想證聖果證不到,你想修善法修不好,被它障礙了。障礙有三種:一、煩惱障,就是貪瞋癡等,這是自從當眾生以來就有的煩惱,等於種子一樣。二、業障,造五逆十惡的罪業。三、報障,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沒有辦法再修行用功。貪、瞋、癡是過去世帶來的煩惱障,等於種子在我們八識田中潛伏著,表現不出力量來。現在造的惡業叫業障,等於水、土。種子怎麼發生現行?你得把它種在土裡,澆一點水,潤澤一下,它就發芽,慢慢長成樹,就開花結果,所以這三個障比較起來,業障的勢力最大,業是業因,造了業因,開了花將來要結果。你造的是惡業的因,一定結惡果,墮落三惡道,叫報障。你把業障懺悔消滅,等於過去的煩惱種子,你不澆水潤澤它,種子就乾枯了。你造了業因,才得果報;你把業因消滅,自然不得惡果。所以懺悔是懺悔業障,實際業障一消,三障都消滅了。   第二個疑惑,佛教講因果通三世,前生造的因,今生得結果;今生造的因,來生得結果。《金剛經》說這個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他的罪業是先世造的,既然造的罪業應該墮三惡道,怎麼轉到人道,為何因果不對?要知道因果兩個字,道理很複雜,要細心研究清楚,不然不容易瞭解。造業有三種工具:身、口、意。身,身體上造業;口,說話語言造的業;意,心裡面思想造的業。身口意可以造善業,也可以造惡業。在造惡業的時候,可能也造善業;在造善業的時候,可能也造惡業。   舉個例子比較好瞭解:比如有個小偷,偷人家很多錢財,犯盜戒,本性是惡法,將來遭果報,一定墮三惡道。可是他偷東西以後,剛好看到有一個人病倒在路旁,沒有錢看醫生。他忽然間發了善心,馬上叫計程車,把這個人送到醫院,並且付了車費及醫藥費,後來這個人的病治好了。他偷人家的錢財,是造惡業;救了人的生命,是做善業。造業是因,得報是果,造業因的時候,強者先牽,你造的因力量很強,先受報。因為他是慣竊,常常偷人家的東西,所以他偷人家錢財的心力不太強。他忽然間發一念善心,救了一個人的命,這善業的力量很強,就跟拔河一樣,誰的力量強,把誰搶過去。業因果報也是一樣,哪一個業因強,先去受報。他造了一個善業,力量很強,所以先把他牽到人道,來受人的善報。但是他前世造的三惡道的因還在,今世的果報完了,本來應該墮三惡道。但是今生遇到《金剛經》,他能受持、讀誦,要是遇到有人輕賤他,就把他應該墮三惡道的罪業消滅了,這叫重罪輕報。   再推到我們現在用功,你在佛門裡,無論用什麼功,都是好事、功德。遇見不如意的事發生,你心裡很懊惱:我在做功德,我在做善事,怎麼遭到不好的因緣呢?你要曉得那是重罪輕報,每逢你做好事、做功德的時候,遇到不如意的事,切不可以退心,你應當發歡喜心,因為你應該墮三惡道的罪業消滅了。       丁三、引因較量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再較量《金剛經》的功德,前面較量,先用七寶布施來較量,再用身命布施來較量,這裡釋迦牟尼佛引因位之中的行門,來較量持經的功德。「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念」是回憶、回顧。「劫」是長時間的名詞,有小劫、中劫、大劫,這裡指大劫。「阿僧祇」,翻成中國話是「無央數」,也是大數目的名詞,過去的阿僧祇劫,不是一個阿僧祇劫、二個阿僧祇劫,而是有無量的阿僧祇劫,這樣的長時間。「於然燈佛前」,在沒有遇見然燈佛,授成佛之記以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得值」,是遇到。「那由他」翻成中國話叫做「億」,遇到八百四千萬億億這麼多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事供養。「承事」,以身體服勞役、當侍者。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他統統供養、承事,沒有一尊佛空過。這裡佛應該要問:「我供養過這麼多佛,承事過這麼多佛,我得的功德多不多呢?」須菩提回答:「甚多,世尊!」這裡經文省略了。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假若另外有一個人,在最後末法時代。「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能受持、讀誦《金剛經》,所得的功德比我多!「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我釋迦牟尼佛得的功德,跟受持、讀誦《金剛經》這個人得的功德比較,我的一百分趕不上他的一分。「千萬億分」,千分、萬分、億分,也趕不上他的一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乃至於用算數,也算不來;用譬喻,也譬喻不來,總而言之,受持、讀誦《金剛經》這個人得的功德太多了。   這是佛譬喻自己得的功德少,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得的功德多,聽到這裡,我們會生疑惑:佛過去親近、供養、承事過這麼多佛,他得的功德難道不如受持、讀誦《金剛經》這個人的功德嗎?令人不敢相信。要知道,釋迦佛過去沒有遇見然燈佛以前,也是住相修行,供養、承事都住相。釋迦佛遇到然燈佛,授成佛之記以後,才不住相,再修一大阿僧祇劫才成佛,成佛以後要利益眾生,說《金剛經》,把他的心得完全說出來,所以《金剛經》的功德大。   世間法有兩句話,可以令我們堅定信心:「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遇見一個研究學問有心得的人,聽他講一番道理,得的利益,大於過去讀的十年書。因為這個人講這一席話,是他讀了幾十年書的心得,這一席話,勝過你讀十年書,乃至勝過你讀的幾十年書。拿這個比喻好懂了,釋迦佛多少阿僧祇劫修來的功夫,都在《金剛經》上說出來,你受持、讀誦這一部《金剛經》,超過你修無量阿僧祇劫。       丁四、總以結歎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前面佛拿自己的因行作譬喻,再沒有辦法高了,還是持經的功德大,其實還沒有具足地說。最後把它總結起來,再讚歎持經的人。「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前面一再比較,七寶布施的功德,比不上持經的功德;身命布施的功德,比不上持經的功德;乃至我釋迦佛在因地修行,供養諸佛的功德,也比不上持經的功德,實際還是簡單的比較,我沒有完全說出來。末法時代要是有人受持、讀誦這部經,他所得的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我如果完全說出來,功德太多了,或者有人聽到,心裡發了狂亂,反而狐疑不信。   先解釋「狐疑」,前面講過,思惑分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是對於事相的迷惑,貪瞋癡慢疑這五種煩惱,都屬於思惑,其中疑惑煩惱是五個根本煩惱之一,疑惑他就不信。「狐」是獸的名字,在動物園裡有,大家可能看見過。狐住在河邊,牠總想河的對岸有好風景要去看看,但是牠沒有辦法過河。夏天人家坐船過河的時候,牠不敢上船,怕人捉牠。等到冬天河水結冰,看見人家從冰上過河,牠心裡想:「很好,不要坐船就可以過河」。但是到了夜裡沒有人,牠想過河,牠走了一段路,心想:「假若冰破了,我不是會淹死嗎?」牠一多疑,趕快退回來,坐在岸上想:「過河的機會難得,夏天坐船我不敢上去,冬天結冰不要坐船,白天我看見很多人從冰上走,還是走過去吧!」牠走了一段路,怕冰破淹死,又退回來。如此進進退退,到了天亮人來了,牠還是沒有過河。狐就是這樣多疑,所以用狐疑來形容人的多疑。貪瞋癡慢疑這五種煩惱,眾生各有偏重,有的貪多,有的瞋多,有的疑心重。狐疑就是疑心重的人,他聽見釋迦如來讚歎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讚歎得太多了,他心裡狂亂起來,反而不信。他怎麼心裡狂亂不信呢?因為心量小,說的功德太多,他接受不了。所謂「小器易盈」,盈是滿,小的器物容易滿,比如茶杯很小,倒一點就滿。疑心重的人心量小,聽見佛說的持經功德太多,他反而不信,就要毀謗,他說釋迦佛打妄語騙人,謗佛謗法。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這是總結讚歎《金剛經》是不可思議的經,它的義理高深不可思議,果報也不可思議。你受持、讀誦不可思議的《金剛經》,所得的果報也不可思議。思是心思,議是言議,拿我們的心思來想經的義理有多麼高深,想不到;拿我們的語言來議論經的義理有多麼高深,議不到。不可心思、不可言議,叫不可思議。   前面第八分說過《金剛經》的功德,能出生諸佛,能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一切佛、一切法都從《金剛經》生出來。生出來一個佛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何況生出來諸佛呢?須菩提在第一大科已經信心清淨,決定不會疑惑,到第二大科他深解義趣,已經解悟了,他見的理跟佛一樣,怎麼會生疑?這是叫我們不要疑惑,叫我們相信了,還要受持、讀誦《金剛經》。須菩提尊者由信而解悟,我們是不是由信而解悟?但是解悟還沒有信心成就重要,我們到底信得堅不堅定,是不是還有疑惑?我們決定要信,我再說一個公案,使大家相信《金剛經》的功德不可思議。   前面講第四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引證六祖大師開悟的公案,就再拿六祖大師開悟的公案來說,禪宗從達摩祖師傳到中國,到五祖,不分頓禪、漸禪。後來五祖會下的教授和尚神秀大師,在北方弘揚漸禪。六祖接了法,到廣東曹溪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禪。他的門下出了很多大禪師,後來分為五家七派,頓禪逐漸興盛傳遍中國,而神秀大師弘揚的漸禪就沒落了。全中國北方、南方都是頓禪,當時大陸上的大寺院都是禪寺,中國佛教有八大宗派,禪宗雖然只是其中一個宗派,卻遍佈全中國。中國出了很多大禪師,這些大禪師從哪裡生出來?從六祖門下。六祖從哪裡生出來?就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文生出來。《金剛經》能出生諸佛,我們沒有看見,在中國佛教史上六祖大師,我們決定相信。六祖大師是從《金剛經》生出來,之後又生出來那麼多禪師,建了那麼多禪寺,度了那麼多眾生,那功德可思議嗎?想到這公案,《金剛經》決定可以出生諸佛,功德決定不可思議,我們要死心塌地相信,絲毫不要猶豫。   講到這裡把第十六分講完,也就是把正宗分第二大科:「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講完,就是由起信心而解悟。下面第十七分到二十四分,是正宗分第三大科:「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解悟的是理,在事相上還要腳踏實地修行,怎樣修行?還是依著你所悟的理,怎樣降伏其妄心?怎樣安住其真心?從這個地方修起。三十二分的本子,到第十六分是上卷,從第十七分起是下卷,我依著《金剛經參考資料》,把上卷與下卷,所講道理的淺深分別一下。   上卷與下卷,義理淺深之分判   前半部經,是講「信教」「解理」。後半部經,是講「修行」「證果」。前半部經,重在啟發「正智」,以譴除「境相」,斷除「分別我法二執」。後半部經,重在顯發「理體」,以遣除「心相」,斷除「俱生我法二執」。   「前半部經」,從第一分到第十六分,「是講『信教』『解理』。」是講信佛的言教,解悟佛理,前半部經就是講信、講解。「後半部經,是講『修行』『證果』。」你相信佛的言教,解悟了佛理,還要腳踏實地修行,才能證得果位,後半部經是講修、講證。「前半部經,重在啟發『正智』,以譴除『境相』,斷除『分別我法二執』。」前半部經所講的道理,注重在啟發我們正當的智慧,用正當的智慧,才能譴除境界相。前半部經,注重在譴除境界相,不可以住色布施,不可以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先把心外面六塵的境界相譴除掉,斷除分別我法二執。妄想心起二種執著:一種我執,一種法執。小乘人聲聞、緣覺,只斷我執,沒有斷法執。大乘菩薩用功,我執、法執一起譴除。我法二執,有分別起的我法二執,有俱生起的我法二執。前半部經注重在斷除分別起的我法二執,妄心是對著外境起的分別,你把所分別的外境譴除,分別心不起,就把現生現世由分別心起的我法二執斷掉。還有俱生起的我法二執,俱生,是與生俱來。我們自從無始以來當凡夫,就有我法二執,你流轉生死,它跟著你流轉生死,母親把我們生出來,就帶有我法二執,與生俱來。俱生起的我法二執,是潛伏在內心裡面的一個心相。「後半部經,重在顯發『理體』,以遣除『心相』,斷除『俱生我法二執』。」前面是注重在啟發我們的正智,正智就是觀照般若,有正當智慧生出來,就能觀照實相般若的理體。後半部經,注重在顯發實相般若的理體,實相真理之體顯發出來,能遣除潛伏在內心裡面的心相,俱生的我法二執就可以斷掉。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分二) 丙一、當機重問降住                    丙二、如來原問發明      丙一、當機重問降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第十七分這段經文,跟第二分問的問題一樣,前面問過了,為何這裡又問呢?有的註解認為是重說。下面「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生什麼心呢?「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跟第二分、第三分,答的也相同,但是意思深淺不同。我依著《金剛經參考資料》,第十七分之問答含義,來加以說明。   第十七分之問答含義   第十七分與前面第二分、第三分,問答之詞句相同,而其所含之義理則不同,前之發心,乃凡夫初發之心。此之發心,乃菩薩悟理之後,所發進修菩薩行之心也。前之佛答,要在遠離分別所起之境相。此之佛答,要在遠離俱生所起之心相也。   「第十七分與前面第二分、第三分,問答之詞句相同,而其所含之義理則不同」,第十七分和前面第二分、第三分問答的詞句一樣,但是所含的義理則是不同,如果一樣,何必再分下卷呢?「前之發心,乃凡夫初發之心。」上卷須菩提請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凡夫初發的心。「此之發心,乃菩薩悟理之後,所發進修菩薩行之心也。」上卷由清淨的信心,而深解義趣,解悟了理。現在是開悟的善男子、善女人,問佛悟理以後,要進修菩薩行的發心。「前之佛答,要在遠離分別所起之境相。」前面佛回答要怎樣降伏妄心?你度眾生,要離相,不要住眾生相,眾生是心外的境界。你行布施,要無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行布施,色、聲、香、味、觸、法,還是心外的境界,這都是分別心所起的,要遠離分別心所起的境界相。「此之佛答,要在遠離俱生所起之心相也。」第十七分佛答的詞句差不多,是要遠離俱生所起的心相,就是內心潛伏的相。把這個要點記著,下面再講經文就不會不懂,上卷是遣除心外的境相,下卷是遣除心內的心相。   再看著經文,「爾時,須菩提白佛言」,「爾時」就是講到第十六分這個時候。須菩提是代表「善男子、善女人」請問,他已經由清淨的信心,而開悟了佛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時候他要腳踏實地修菩薩行,發現心裡還有妄念,真心就不能安住,怎樣安住他的真心呢?有了妄念就得降伏妄念,開悟以後,內心還潛伏著心相,要怎樣降伏他的妄想心?      丙二、如來原問發明(分三) 丁一、降心離相 丁二、住心無住                    丁三、校量持福       丁一、降心離相(分二) 戊一、略明 戊二、詳示        戊一、略明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佛告訴須菩提!你為開悟以後的善男子、善女人請問,現在要修行,心裡頭還有妄念,怎麼降伏呢?有妄念真心不能安住,怎樣安住呢?佛告訴他沒有兩個樣子,依悟起修,你上卷不是開悟了嗎?依你所悟的理來修行,用功只有一個方法,還是要離相,還是要無住。上卷是叫你離境界相,不要住境界相;現在告訴你要離內心的相,要安住你的內心,方法只有一個,沒有兩個。先總說,應當生無所住心,跟著你悟的理去修行用功。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是梵語「涅槃」的翻譯,「滅」是滅除煩惱,「度」是度脫生死,你把眾生的煩惱滅盡,生死度脫,叫他證到無餘涅槃,這樣才算度了眾生。你還是照前面所悟的理去修,還是要去度眾生,把眾生度到無餘涅槃。「滅度一切眾生已」,度盡了一切眾生。「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句跟前面第三分差不多,但第三分「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遠離境界相,眾生是我們所度的,所度的眾生是心外的境界,眾生相沒有自性,本來是空的,你執著眾生相作什麼呢?這裡是空內心的相,你把外面眾生的相空掉,內心裡還有一個念頭,我把眾生度盡了。「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而沒有一個眾生實在為我所滅度,我並沒有度眾生,是把內心的相遣除掉。   「何以故?」佛再加以解釋,「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跟前面第三分的經文相同,但含義不同。前面是你要是住一個所度的眾生相,那是人相。有人相,對著就有能度的我相,能所差別是眾生相,再執著不捨是壽者相,前面是注重在遣除眾生相。這裡要遣除內心的心相,你把外面的眾生相遣除了,內裡面還有能度的心:「這個眾生我把他度盡了!」我把他度盡了,不是我相嗎?我相一起,四個相都生出來,這樣跟凡夫有什麼不同,你怎麼夠格當菩薩呢?所以你不是菩薩,變成凡夫了。   「所以者何?」佛再徵問再解釋,為什麼你動我等四相,就不叫菩薩呢?「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因為實在一切法是空的,哪有一個能度的我、所度的人呢?不但我相、人相都空,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是空的。        戊二、詳示(分四) 己一、得記離相 己二、感報離相                  己三、修因離相 己四、知見離相         己一、得記離相(分四) 庚一、問答略明 庚二、印證詳釋                     庚三、徵起轉釋 庚四、結示中道          庚一、問答略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面第十分,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我授成佛之記,須菩提你說我那時候,有沒有得到佛的法呢?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佛那時候實在沒有法可得。這裡再問:「如來於然燈佛所」,如來在然燈佛的所在,「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這一句和第十分意思不同,第十分說的是:有沒有所得的菩提法?這裡說的是:我內心有沒有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呢?須菩提悟得甚深,他答說:「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如我解悟佛所說的義理,「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在然燈佛面前,不但沒有所得的菩提法,也沒有能得菩提法的心。   前面第七分佛問:「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答:「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到第十七分佛再問:「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須菩提悟得深了,答:「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本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是空的。你說你發菩提心,你一住相,心裡不是有了我相嗎?你去住我相作什麼?因為一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個相,都起來了,一定要徹底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觀空。          庚二、印證詳釋(分二) 辛一、印證 辛二、詳釋           辛一、印證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答得對,佛就給他印證:對的,對的!不但沒有所得的法,也沒有能得的心。「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在一切法空,所得的菩提法沒有,能得菩提法的心也沒有,這叫能所俱空。           辛二、詳釋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須菩提!」再叫一聲當機者,「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假若那個時候,我內心存得法的心:「我今天得菩提法了!」然燈佛就不給我授記。因為心裡頭有住相的心,怎麼有資格成佛呢?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因為我外面境界空,內裡面心也空,實在沒有能得菩提法的心,所以然燈佛給我授記,他這樣講:「汝於來世」,你再過九十一劫的時間,「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梵語「釋迦牟尼」,翻成中國話叫「能仁寂默」,「能仁」是能慈悲一切眾生,「寂默」是不住相。就是能仁慈去度一切眾生,又遠離一切眾生相。「能仁」是佛的悲心,「寂默」是佛的智慧,叫悲智雙運,合起來就是佛的德號。   度眾生要用大的車子,大車得有兩個輪子,一個是悲輪,一個是智輪,兩個輪子一起轉,才能度眾生。凡夫發菩提心,要度眾生卻住相,是能仁而不能寂默。二乘人不住相,落到偏空那邊,他不去度眾生,是寂默而不能仁。所以悲智二輪要雙運,才能廣度一切眾生。          庚三、徵起轉顯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佛再加以解釋,「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佛有十個德號,第一個德號是如來。這裡是講法身如來,因為證到法身才能成佛。「如來」怎麼解釋呢?一切法的真如義,就叫做「如來」。一切法的生滅假相,都是虛妄,都會變異,但是一切法的本體是不動的。「真」者不虛妄,「如」者不變異,一切法不變異、不動的理體,就是真如。能悟到一切法真如的義理,你就是如來,就成佛。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凡夫著相,他信了佛法,研究佛的歷史,說佛修兩大阿僧祇劫,遇到然燈佛授成佛之記,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凡夫讚歎我,說我得了法,在佛的本分上,實在我沒有能得之心。          庚四、結示中道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既然沒有法所得,又沒有能得之心,就說一切皆空就好,何必再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名字呢?要知道如來所得菩提法中,「無實」,你不能著有;「無虛」,你不能著空。你說沒有菩提法,著了空;你說有菩提法,又著了有,它是超空超有,所以本性就無實無虛。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要推廣開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就是一切諸法的真如義,一切法的本體不動就是真如,你悟了這個理就開悟,證得這個理就成佛。這個法是「無實無虛」的,「無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個菩提法可得。「無虛」,一切法都是佛法。前面講到「無實無虛」是悟這個理,這裡告訴你要證得一切法的真如義理。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須菩提!一切有為法,就是凡所有相之法。「即非一切法」,當體即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故名一切法」,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中道第一義諦的一切法。         己二、感報離相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前面第十分說過:「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譬如有一個人,身體像須彌山王那麼大,你的心裡以為如何?那個身體大不大呢?「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像須彌山王那麼大的身體,指著報身如來,不算大,因為有尺寸。假如另有一個人身體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他就不算大了。如來的法身,沒有相才叫大身。前面說過,須菩提已經悟到這裡了,所以此處佛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他沒有等佛說完,就接著解釋:「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經文三連句中間一句「即為非大身」,配著上一句「人身長大」,當體即空。配著下一句「是名大身」,就是法身。如來說法身就是大身,法身遍一切處,才叫真正大身。         己三、修因離相(分二) 庚一、承前總以例明                     庚二、約事別為遣相          庚一、承前總以例明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   前面釋迦牟尼佛講自己的公案,「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我在然燈佛前,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我有能得之心嗎?「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須菩提悟得很深了,如我解悟佛所說的義理,佛沒有所得菩提法,也沒有能得菩提法的心。說這些故事作什麼呢?解釋前面你要是當個菩薩,要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內裡面不要有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的心。「菩薩亦如是。」像我沒有能得法的心,沒有能證果的心,這樣你就是個菩薩了。   講這麼高深的道理作什麼?我們成佛,要度一切眾生成佛,一定要講這樣高深,才能依著《金剛經》的道理來修行,將來自己成佛,才可以度一切眾生成佛。講得高深,現在用得著嗎?現在用得著,我們生心動念,生什麼心?動什麼念呢?財、色、名、食、睡。你動這個心念,就要造業,造了業就要墮落。《金剛經》講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不要住相,還不要動念頭。我們動貪財的心、貪色的心,還有出息嗎?自己不是大生慚愧嗎?所以你當下得了利益,就可以把財、色、名、食、睡的心放下來。   從第十七分起,是正宗分第三大科:「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究竟」就是要徹底離相,徹底無住,做到究竟處。離相,是降伏妄心的方法;無住,是安住真心的方法。先講離相,釋迦牟尼佛以他所修的離相的功夫,講給須菩提聽,就是講給我們聽,他得成佛之記,他離相;他證到報身佛,也是離相。釋迦牟尼佛是過來人,以身作則告訴我們怎樣降伏妄心?就是離相。一直離到底,講這些道理是叫菩薩聽的。所以現在佛就告訴須菩提:「菩薩亦如是。」這是總說,也是這樣子,菩薩也得離相,不離相不叫菩薩。下面別明怎樣離相,先說度眾生要離相。          庚二、約事別為遣相(分二) 辛一、約度生遣相                        辛二、約嚴土遣相           辛一、約度生遣相 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若作是言」,假如你是個菩薩,你要是這樣講:「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這裡佛就嚴格呵斥,佛法難學就在這裡,不發心度眾生,不是大乘弟子,根本不能成佛。發心度眾生,你不能離相,開頭就有一個「我」,我是能度的,就有彼眾生是人相,能度、所度的差別,就是眾生相,執著不捨就是壽者相。我相一起,四相都起來,就是凡夫,你怎能叫菩薩呢?   「何以故?須菩提!」佛再加以解釋,他說要滅度無量眾生,都證得無餘涅槃,怎麼不叫菩薩呢?「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菩薩超過二乘人,二乘人證得我空,沒有證得法空。菩薩證得法空,一切法皆空,哪有一個菩薩法可執著呢?實在沒有一個法,名字叫做菩薩。你執著要當個菩薩,大大錯誤,你不但沒有超過二乘人,反而落到凡夫地,凡夫是處處住相,下面再解釋。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一切法是因緣生法,當體是空,在一切法上空我等四相,哪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呢?一開頭就說我要度眾生,你不是大大錯誤嗎?所以不叫菩薩。   前面已經料揀過,下卷跟上卷深淺不同,第三分告訴我們要怎樣降伏妄想心?你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不要住相,要離相度生。這裡還是要離相度生,有什麼不同呢?前面是離心外的眾生相,現在要離心內的心相。外面的眾生相你空掉了,內心裡面還有一個念頭:「我是菩薩,我要度眾生。」這還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是比前面的相細,所以要究竟離開,外面的眾生相離了,內心裡面的念頭還要離開。這個時候,心空境寂,內心的相空,外面的境界也寂滅了。   二乘人也是心空境寂,菩薩怎麼超過二乘呢?二乘人掉到無為坑裡,叫他度眾生,他不肯度,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好不容易離開三界,叫他回來,他不肯回來,所以他得的是偏空涅槃,不是大涅槃。這個菩薩心空境寂,他還要去度眾生,終日度眾生,離相,菩薩高就高在這裡,而且不這樣做,還不能成佛。           辛二、約嚴土遣相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再就莊嚴佛土離相,菩薩應該行布施,但不能住相,要無住行施。布施度包括六度,六度廣開萬行,修六度萬行是要莊嚴佛的國土。將來你成佛,得有依報的莊嚴,都是你當菩薩所修的功德,就像阿彌陀佛莊嚴極樂世界一樣。佛法聽懂了,學菩薩修六度萬行,要莊嚴佛土,相沒有離開。「若菩薩作是言:」假若他是這樣講:「我當莊嚴佛土」,開口就是一個我,「是不名菩薩」,那他就不是菩薩。   「何以故?」世尊再加以解釋。「如來說」,我常常跟你們講,「莊嚴佛土者」,菩薩莊嚴佛土是對的,但是你不要住相,當體即空,「即非莊嚴」。不是不莊嚴,要會歸中道,「是名莊嚴」,就是每天莊嚴佛土,不住相,這樣子才會歸到中道。《金剛經》上卷第十分有這三句經文,注重在離境相。這裡是要遠離內心之相,內心裡面不可存莊嚴佛土的念頭。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怎樣才叫菩薩呢?要通達無我、無法,要我法二執都空掉,哪有一個我?哪有一個法?你把我執、法執空掉,還要注意通達無我法,不是落到無我、無法二空的境界,要在無我無法的境界之中,天天度眾生,天天莊嚴佛土,這樣才真是菩薩。   佛法講到這裡,講得太高深了!學佛法,不高深,怎麼叫佛法呢?佛法高深難學,要是好學,我們何必這樣用功呢?我們信了佛就是想學點佛法,你學到法了沒有?這是個大問題。信了佛,不信外道,天天到廟裡燒香、獻果、禮拜,叫他受三皈依,他不肯;好不容易勸他受了三皈依,再勸他受五戒、修十善,他不敢;好不容易勸他受了五戒,也肯修十種善法了。守五戒,保持人身不失;修十善,可以生天,那是人乘法、天乘法。佛經聽了不少,也看了不少,知道眾生在六道裡受輪迴生死大苦,發心要了生死,修四諦、十二因緣法,超出三界,脫出輪迴,自己了生死,你不度眾生,這樣你學到的是二乘法,也叫小乘法。要發心度一切眾生了生死,修六度萬行,這樣才學了大乘佛法,走到佛的道路上。沒有成佛前,叫菩薩,功德修圓滿,叫佛,這樣學對了!可是你度眾沒有離相,你修六度萬行沒有離相,你哪裡是菩薩呢?你發的是菩薩心,修的是菩薩行,不能離相,你所做的功德,都落到人天福報,不能成佛,這等於老祖宗傳下來一顆金剛鑽石,自己不識貨,把它當成大理石賣掉,不是太可惜了嗎?所以你修六度萬行,度一切眾生,不能離相,結果得了人天福報,不是太冤枉了嗎?為什麼冤枉?因為你沒有離相,有我執、法執,就有我等四相、法等四相。你本來做的是無為法,結果都變成有為有漏法。自從你信佛,就想學佛法,你沒有聽過這樣的道理,今天聽到《金剛經》第十七分,才知道什麼叫做菩薩?發心度眾生入無餘涅槃,要離相。發心修六度萬行、莊嚴佛土,要離相。這樣子才叫做菩薩。你不要害怕佛法太高深、太難學!不難學,你只要發心,不驚、不佈、不畏,就能得到無量的功德。   剛才從頭說起,信了佛,叫你受三皈依,你不肯;叫你受五戒,你不敢。你說:「我要顧生活,吃飯要緊!」好像你受了戒,處處障礙你的生活,其實是你自生障礙,不是佛給你障礙。因為佛說的三句經,第一句「莊嚴佛土」,是俗諦。「即非莊嚴」,不要住相,是真諦。由俗諦、真諦,即真即俗,會歸中道,才「是名莊嚴」。佛法跟外道不同,不會不顧俗諦,《金剛經》一開頭,世尊沒有開口說法,就教我們衣食住行,人生四大要素,先給我們表演一遍。佛也穿衣服,也走路到舍衛大城托鉢,回到祇樹給孤獨園,吃完飯、洗腳、打坐。佛是表現給我們看,教我們怎樣生活,你照佛那樣生活就對了,哪裡叫你不顧生活呢?顧生活,佛定戒律,防非止惡,先不要做惡,比方為生活要殺生害命,殺豬宰羊,這個要不得,比方為生活打魚賣蝦,殺雞殺鴨去賣,這個要不得;因為你這樣為生活,過不了幾天你要墮地獄,不是划不來嗎?人的生命很短促,活不到一百年,你去造地獄業作什麼?你做賊、當搶匪,偷、搶人家財物,這個要不得,犯偷盜戒,做來做去把自己做到地獄裡去。所以你只要不做惡,生活還是要顧的,不吃飯、不穿衣服、不住房子,怎樣修行呢?衣食住都是要的,但是你不要住相。   有人說:現代是工業社會,講求競爭、進取,不住相怎麼行呢?要曉得,發不發財,不在你去競爭、進取,在於你前生有沒有行布施。前生沒有行布施,你怎樣競爭,也不會發財;怎樣進取,也不會發財。孔子被稱為人間聖人,他講發不發財是天命,我們佛教講發不發財是果報,名稱不同,道理一樣。孔子懂得發不發財的道理,孔子當教書先生,學生繳的學費很少,孔子的生活很困難。有人就勸他:「依你老人家一肚子學問,要是在社會上做點事業,不是發大財嗎?為什麼要當窮教書先生?」孔子說:「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我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假若財富可以求得的話,我不顧身份,一定去求。雖然拿馬鞭子給人家當馬夫,我也做。如果求不到,還是隨我所好,當我的教書先生吧!   現在人競爭、進取,就是孔子說的求。發財不是你求得來,不是你競爭、進取得來,看你有沒有福報?沒有福報,你怎樣競爭、進取,還是不會發財。懂得前世因、今世果的道理,你前生沒有培發財的福報,你今生怎樣競爭、進取,也不會發財。懂得這個道理,你就安命,隨緣度生活,不要打妄想,你一直求發財,錢也不會到你家裡來,沒有福報,你找錢可真難!所以你不要天天為發財打妄想,只要有一碗飯吃,有一件衣服穿,有一間房子住,這樣學佛法,隨力隨分度眾生,心安理得,不是很好的生活嗎?還有一句最要緊的話,隨力隨分去度眾生,要離相;隨力隨分去行布施,要無住。你離相度生,無住行施,你發財很快。前面第四分經文說得很清楚,你無住行施,能得到像虛空那樣無量無邊的福德,你的衣食住還有什麼不能解決嗎?   講到這裡,第十七分講完了。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己四、知見離相(分二) 庚一、見無定相 庚二、知無實相          庚一、見無定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接著講第十八分,「己四、知見離相」,連佛知佛見都要離,要究竟離相。先講「庚一、見無定相」,眼睛看見的沒有一定的相,要把它遠離。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這裡「如來」是指應化身如來,他是釋迦世尊,相好莊嚴,當然有肉眼,所以須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天眼」是天上眾生的眼,佛弟子用功會得到天眼通。佛弟子有六種神通,前五通跟外道相共,天眼通外道也能得到。   古代大德作了一首「五眼圓明」的偈頌:「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為了要押韻,跟經文前後次第不同。應該先講「肉眼」,「肉眼礙非通」,肉眼是父母生出來的,障礙而不通達,不要說隔一道牆壁,看不見外面,就是只隔一張紙,也看不見外面。什麼都不隔,只能見近不見遠,你上了高山頂上,遠的地方你還是看不見,肉眼有障礙,不會通達無礙。「天眼通非礙」,天眼無處不通達,隔著一張紙看得見,隔一道牆壁也看得見,無遠不看見,可以上觀天堂,下觀地獄。   佛再接著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慧眼」是智慧眼,能見真空之理,不能觀俗諦。二乘人都有慧眼,佛當然有慧眼,所以須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法眼」能觀俗諦,他能觀察一切法的差別事相,一切俗諦的道理,都看得很清楚,菩薩有法眼,佛當然有法眼。「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按經上的次第,慧眼在前,法眼在後,偈頌把法眼放在前面,慧眼放在後面,也是為了押韻。   佛再接著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因為現在佛已經成佛了,當然有佛眼,怎麼有佛眼呢?「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佛的眼睛像一千個太陽那麼明亮,一千個太陽照一千個境界,各照各的,但是太陽光明的體沒有兩樣。等於一盞電燈照一個境界,一千盞電燈照一千個境界,各照各的,但是電體只有一個。佛眼觀俗諦就是真諦,觀真諦就是俗諦,平等即是差別,差別即是平等,這就是佛眼的功用。   說這五個眼作什麼呢?要離見的相。眼睛所見的功能,誰也超不過佛眼。不是離開肉眼,另外有一個佛眼,就在肉眼上起的功能。你只要修行用功,不要住相,自然起天眼通;再用功,自然見到真空之理,得了慧眼;再用功,見俗諦差別的事相,得了法眼;再用功成佛,得了佛眼,還是那個肉眼。你住了相,功夫生了障礙,連天眼通都得不到,何況得佛眼呢?   上面講佛的見沒有一定的相,要離相。下面講佛的知,是佛心的功能,佛是無法不知,但是要離相。          庚二、知無實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釋迦如來常在恆河邊說法,每逢說到無量數目的時候,統統用恆河沙數作譬喻,佛問:「如來常常說恆河沙數嗎?」須菩提回答:「有說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把數目擴大,一條恆河裡面所有的沙,每一粒沙子算一條恆河,有那麼多的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佛世界,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數的恆河沙,恆河多得沒有個數,沙子更多得沒有個數,有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這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算不算多呢?「甚多,世尊!」須菩提回答:那三千大千世界太多了。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釋迦佛告訴須菩提: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所有的眾生,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就多了,何況恆河沙數的恆河沙,那麼多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更是多得不可思議。「若干種心」,那麼多的眾生,每一個眾生的心天天打妄想,一天不知打多少妄想?一生不知打多少妄想?一個眾生的心念差別就不可思議,何況那麼多眾生的心呢?「如來悉知」,如來統統知道每一個眾生的心念差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如來用功成佛,他得到佛的心,就了知一切眾生的心,眾生的心就是虛妄不實的妄念,眾生的心,沒有自性,當體就是空,不過假名叫心而已。   「所以者何?」為何眾生的心叫非心呢?「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眾生的心是妄念,剎那生滅,一個念頭過去就滅了,你上哪裡去求得那個心呢?「現在心不可得」,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現在的心根本不停,妄念一起,很快過去了,你求現在的心求不到。「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心還沒有來,上哪裡求得呢?所以三心不可得。   古人作了一個觀三心不可得的偈頌:「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三際求心,心不有。」「際」是時間。過去的心,已經過滅了,沒有;現在的心,不停住,沒有;未來的心,還沒有來,沒有。在過去、現在、未來三際,求不到心。「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是妄想攀緣,我們的心念念不停,就是妄想攀緣的心。你能用功觀這個心,求三際的心,心不有,就是妄想攀緣的心空掉了。「妄緣無處,即菩提。」要安住真心,就是安住菩提心。你妄想攀緣的心沒有的時候,菩提心、真心就現出來了。「生死涅槃,本平等。」到真心現前的時候,一切對待的假相都空了,生死涅槃,本來平等。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用功?要了生死、證涅槃。你住生死的相,住涅槃的相,就是小乘人。小乘人畏懼生死,因為生死太苦了,要了生死,求涅槃寂靜之樂。不曉得生死涅槃是對待的假名詞,你有生死叫此岸,證得涅槃叫彼岸。你生死了脫,沒有此岸,哪裡叫彼岸呢?所以生死涅槃本平等,就是只有一個真心,沒有第二個法。   再會到經上,佛的心無所不知,無量世界、無量眾生的無量種心,佛怎麼統統知道?因為他把妄想攀緣的心空掉,真心現前。真心大而無外,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心多大呢?包太虛空,無量世界都在虛空裡,虛空在真心裡,眾生都在佛心裡面打妄想,佛怎麼不知道呢?   「庚二、知無實相」,連佛的知,你也不要住相。佛知,無量世界、無量眾生、無量妄心,他統統知道。我們要求佛知,求不到,因為住相,所以要離相,把妄想攀緣的心離開,真心現前,跟佛的心無二無別,一切眾生的心,你也會知道。   再引「二祖求初祖安心」的公案,中國禪宗有六位祖師,初祖達摩到中國來,因為他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大家聽不懂,他就到嵩山面壁打坐,有一位慧可禪師,知道達摩是高人,就追到嵩山去跟他求法。嵩山在大陸的河南省,是五嶽的中嶽,山很高,到了冬天很冷,下大雪,達摩祖師不怕冷,照樣打坐,慧可禪師沒有得道,冷得受不了,要起退心,心想:「我為求法而來,怎麼為冷而退心呢?」當時出家人都帶著戒刀,慧可禪師冷得受不了,拿起戒刀,就斬斷一支手臂。雪下得再大,也不知道冷了,因為怕冷的心,被疼的心降伏住了,這個時候疼得要死,簡直活不下去,心裡不安定得厲害!就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達摩祖師說:「將心來,與汝安。」你叫我安心,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就迴光返照找自己的心,過去的心已經滅了,不可得;現在的心,不停住,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有來,不可得。他向達摩祖師說:「覓心了不可得!」「了」是究竟,我尋找我的心,過去、現在、未來,找不到這個心。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我給你安好心了!慧可禪師忽然間大徹大悟,悟到三心不可得,為何斬斷手臂心裡疼得不安?因為你有妄念。三心不可得,妄念沒有,真心就現前了。慧可大徹大悟後,就接二祖的法位。   還有一個「德山禪師參龍潭」的公案,德山法師是唐朝四川省人,他會講《金剛經》,學問很好,註了一部《金剛經青龍疏鈔》,有一百二十卷,在四川是很出名的大法師。這時候頓教禪宗已經大興,但是還沒傳到四川。有出家人到處參學傳來消息,說中國南方有頓教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時德山正在講《金剛經》,他聽到了,認為一定是魔子魔孫來破壞佛法,佛經是佛說的,怎麼可以不要佛經,就會修行用功呢?他就發願到南方去降魔,於是他擔起《青龍疏鈔》,離開四川到南方。走到半路肚子餓,看見路旁有一位老太婆在賣油滋點心,他把擔子放下來,想買油滋點心吃。老太婆看見他是出家人,還擔了一大擔書,就問德山:「師父,你擔的是什麼經書呢?」「我擔的是《金剛經》的註解。」「是誰著的呢?」「是我自己作的。」「那你是大法師,著那麼多註解,一定對於《金剛經》很瞭解!」「不敢說瞭解,懂得一點!」老太婆問:「《金剛經》上:『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請問今天師父要點心,是點哪個心呢?」這一問德山法師答不出來,感到很慚愧,他研究《金剛經》多年,著這麼多註解,卻被這位老太婆問倒了,德山問:「請問你跟誰學佛法呢?」老太婆說:「我跟龍潭禪師學的。」德山於是去參訪龍潭禪師,並留下來參學,天天請開示。有一天,談到天色暗了,還沒有談完,龍潭禪師說:「你回去休息吧!」德山告辭出門說:「外面看不見了!」龍潭禪師說:「我給你燈!」那個時候沒有電燈,拿紙折成長長的一條,點亮好回去。德山剛剛接過來,冷不防,龍潭禪師突然從旁邊把火吹滅了,德山當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為什麼吹滅紙燈明心見性?宗門下是要你去參,我們教下叫解,解有時候會誤人,因為你認為開悟,其實還是依文解義。我們學教的人,都是拿紙燈來照路,紙燈在心外頭,心裡本來有光,你心裡的光放不出來,所以要吹滅紙燈,要你放下文字障,不要執著。這叫:「吹滅紙燈,始大悟。」後來出成為了不起的德山禪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丁二、住心無住(分二) 戊一、略明 戊二、詳示        戊一、略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金剛經》三十二分的本子,從第十七分到第十八分,講的是降心離相。到第十八分,連佛的知見也要離,離到究竟處。從第十九分到第二十四分,講的是住心無住的道理。第十九分不是較量持經的功德,是教我們修行,要無住行施。上卷第四分講無住行施的道理,第十九分重新解釋怎樣無住行施?我們要去度眾生,一定要行布施,行布施得無住,所以第十九分起要住心無住。下卷第三大科要起修,用功修行到第十八分,離相已經究竟離到三心不可得,但是去度眾生,行布施要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假若有個用功修行的菩薩,離相離到三心不可得,他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要注意「以是因緣」這四個字,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為「緣」,這樣的因緣來行布施,這個人得福多否?「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這個人布施,以三心不可得的心為因,他沒有住相,得福一定多。第四分說:「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這個無住行施的人得的福德,像十方虛空不可思量那麼多,所以第十九分是解釋第四分無住行施,十方虛空不可思量,這個人得的福德也不可思量,豈不是甚多嗎?   這時候世尊恐怕有人懷疑,前面一再說要離相,什麼相都要離,怎麼這裡說福德多,這不是住相嗎?所以世尊就自己解釋:「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福德多。」假若福德有真實之相的話,如來就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因為福德沒有實,當體就是空的,如來才說得福德多。   下面要詳細說明無住,說到住心無住:一、見佛不住相,二、聞法不住相。第二十分,先講見佛無住。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戊二、詳示(分四) 己一、見佛無住 己二、聞法無住                  己三、得果無住 己四、修因無住         己一、見佛無住(分二) 庚一、見身無住 庚二、見相無住          庚一、見身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上卷問過二次,第五分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第十三分又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這裡經文多了「具足」二字,「具足色身」就是報身佛,應身佛丈六金身是總相,三十二相是別相。報身佛的身體總相是「具足色身」,所以這裡講的不是應化身佛,是報身佛。初學大乘法的人,知道應身佛是應機示現,報身佛是無量阿僧祇劫修的因,才感得佛身,以為這一定是真實的。所以第十分解釋:「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雖然沒有說明報身佛這個名詞,但是已經隱含不但應身佛是虛妄的,連報身佛也是虛妄的。再推到第五分:「凡所有相,都是虛妄!」那也包括報身。   這裡就詳細標明了,釋迦世尊問:「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你想要見到法身如來,可否依著具足圓滿身相的報身佛見到呢?須菩提答:「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佛」和「如來」都是指法身。想要見到法身如來,不應以報身佛見到,因為具足圓滿身相的報身佛,還是有相,怎麼能見到無相的法身如來呢?因為見了報身佛,你一住相,見不到法身如來。   「何以故?」須菩提再加以解釋:「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如來說報身佛的總相是具足色身,什麼叫色身呢?身體是眼睛看見的色法,還是在六塵裡面,怎麼是真實的呢?所以按假諦講,「具足色身」,報身佛的身相具足。要是按空諦講,「即非具足色身」,當體就是空的。「是名具足色身」,即空即有,是中道具足色身。中道具足色身不能住相,一住相又落到假諦那邊去了。所以會到中道的具足色身還是要離,不能住,這是講見報身無住。          庚二、見相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再講見相無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前面「具足色身」是總相,等於應身佛的丈六金身。這裡「具足諸相」是報身佛的別相,等於應身佛的三十二相。報身佛的別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所以叫做「具足諸相」。釋迦佛問須菩提:你可否以報身佛種種差別的相好,見到法身如來呢?須菩提答:「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法身是無相的理體,怎能以報身佛種種差別的相好,見到法身如來呢?   須菩提自己加以解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前文是「具足諸相」,這裡把文字顛倒一下,意思一樣,「諸相具足」,是按假諦講。「即非具足」,應該中間有「諸相」二字,經文把它省略,「即非諸相具足」,按空諦講,諸相即是非相。「是名諸相具足」,按中道第一義諦講,報身佛有諸相具足的莊嚴,實際還是應菩薩的機示現的,所以說到中道,還是不可以住相。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己二、聞法無住(分二) 庚一、說者無住 庚二、聞者無住          庚一、說者無住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我們佛弟子首先應該離六塵的相,這個功夫雖然不容易做到,還容易接受。但是要離開佛的相、法的相,心裡總有一點恍恍惚惚,怎麼要離佛的相、法的相呢?我們學佛聞法,要恭敬、要供養,所以不容易離開,這樣子離相,就離得不究竟;無住,無住得不究竟。所以這裡要究竟把佛的相離開,不要執著;再把佛說法的相離開,不要執著,才是究竟無住。   看著經文:「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如來沒有這個念頭,你不要講我有這個念頭。「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我是佛,說法是我的責任,我要度眾生,不說法怎麼度呢?你以為我心裡有這個念頭:「我當有所說法」,你不要這樣說。   《金剛經》上卷講離相、無住,是離心外的六塵境界;從第十七分起,下卷是離內心的相,佛以身作則,你看我心裡已經沒有六塵的相,但是我說法的相應該有,你要是這樣講就錯誤了,你切不可以這樣講。「何以故?」為什麼我警告你不要這樣講?「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假若有人說:如來在這講經說法,這是毀謗我。為何讚歎佛說法,卻是謗佛呢?「不能解我所說故。」他不能了解我說法的深義,所以這個人說我住了相在這說法,他不是毀謗我嗎?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三句經文《金剛經》上很多,這裡最好瞭解,如來說法,不像眾生講話,如來所說的法,都是度眾生了生死的方法,哪會住相?住相怎麼了生死呢?所以如來說法,無法可說,才叫真正說法。我們要去度眾生,學說法,切不可以住說法的相。因為你一住相,不叫說法了。   如來要涅槃時,文殊菩薩請釋迦佛住世,再轉法輪,釋迦佛大聲呵斥:你怎麼請我住世,再轉法輪?過去我曾轉法輪嗎?你要我再轉法輪,我住世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我根本沒有轉過法輪,你怎麼要我再轉法輪呢?馬鳴菩薩說他著《大乘起信論》是為弘法:「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貪名、貪利、貪恭敬,都是世間凡夫動的念,我們轉法輪度眾生,這三個念都不能動。我從這裡悟到當法師的三關,你一定要透過這三關,講經說法才講得好。不然你天天講經說法,天天生煩惱:第一、我要講經,我越講名氣越大,這不是貪名嗎?第二、我要講經,你們得送供養給我,這不是貪利嗎?第三、我要講經,你要好好地恭敬我,這不是貪恭敬嗎?貪名、貪利、貪恭敬,這不是世間凡夫的妄想嗎?你講經說法是學佛,怎麼學凡夫,這不是顛倒嗎?這樣一顛倒要生煩惱,你貪了名,貪了利,貪了恭敬,不是增加貪煩惱嗎?貪得不順心不滿意,你不動瞋恨嗎?不應當貪要貪,不應當瞋要瞋,不是愚癡嗎?天天講經說法,叫人家斷貪瞋癡,你天天增加貪瞋癡,不是顛倒嗎?所以你要在「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三句經文上學到:你不要著法相,說法是你應當盡的義務,誰叫你當菩薩,你住相作什麼呢?天天說法,天天不住相,無法可說,才是真正說法。   這一段是佛以自身作榜樣,教導世人「說者無住」,說法的人不住相,再講到「聞者無住」,聞法的人不住相。          庚二、聞者無住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這段經文有六十二個字,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沒有這段經文,元魏菩提留支三藏法師翻譯的《金剛經》,有這段經文。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金剛經》註解有兩種,一種是無著菩薩的《金剛經論》,一種是彌勒菩薩的《金剛經偈頌》。這兩種註解都有這段經文的意思,所以後人認為菩提留支三藏法師翻譯得對,把它抄到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裡面。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為何少了這段呢?因為古代從印度把梵文經本帶到中國來非常困難,可能在途中少了一頁,所以沒有辦法翻譯出來,這是我推論的。   再看著經文,「爾時」,就是釋迦佛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個時候。「慧命」,元魏菩提留支翻譯為慧命,鳩摩羅什翻譯為長老。「慧命」,應該依長老的意思解釋,「慧」是有德,道德長;「命」是有壽,壽命老,就是他的道德長、壽命老。由慧命二字,就證明不是鳩摩羅什翻譯的經本。   第五分:「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個時候須菩提開悟了,就替眾生擔心,第六分須菩提問釋迦佛:「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要是聽見「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經文,眾生能生真實的信心嗎?第六分有這一段疑惑的問詞。這裡須菩提聽到:「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覺得這個道理太究竟、太好了,但是他替眾生擔心,「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在未來世,有眾生聽到這個道理,能不能生信心呢?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佛說這個人生起了信心,不是眾生了。第十四分有兩句經文可以作註解:「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他生起的是清淨信心,信心一清淨,自己本具的實相般若現前,實相是自己具有的佛性,這個人信心生起來,實相就生出來,將來決定成佛,所以他就不是個凡夫了。「非不眾生」,因為他將來成佛有份,跟普通的眾生不同,但是他的果報還是個凡夫。因為雖然他由信而開悟,悟了理,還要腳踏實地修行證果,才能成佛。   「何以故?」是眾生,又不是眾生;不是眾生,又是眾生,這麼一說,好像自相矛盾?「須菩提!眾生眾生者」,連說兩個眾生,就是上文:「彼非眾生,非不眾生。」把經文省略,我為什麼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呢?那是按俗諦(假諦)講的,他生了清淨信心,就不是眾生,但是他的果報還是個眾生。「如來說非眾生」,按真諦(空諦)講,這兩句眾生的相都是空的。「是名眾生」,按二諦解釋,不過假名眾生而已。按三諦解釋,那是中道第一義諦的眾生。   這段科文叫「聞者無住」,須菩提聞法要是住了聞法的相,就不會信心清淨,即生實相,這是聞法他不住相。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己三、得果無住(分二) 庚一、空生問得為無                     庚二、如來印答無得          庚一、空生問得為無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第二十二分,科文叫「得果無住」,得了菩提果,沒有住相。須菩提聽佛說法,上卷到第十四分,他已有甚深的解悟。到下卷要依悟起修,他是上根利智,一邊聽法就一邊修行,悟理悟得深,修行也越來越深,所以他才知道究竟無住的道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前面世尊問過兩次,第一次在第七分:「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答:「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敢說沒有,他說沒有一定的法。第二次在第十七分,佛又問須菩提:「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須菩提答:「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已經悟到實在沒有能得菩提法的心,也沒有所得的菩提法,但是佛無所得,還是有一個得,不過不能執著就是了。這裡究竟無所得,才悟到真正的深處。須菩提問佛:「世尊!你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為無所得啊!」須菩提明瞭真正無所得。「耶」字不能作問詞,這是須菩提依他解悟到甚深的道理講出來的。          庚二、如來印答無得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佛聽出來了,須菩提不是有所疑問,是他悟到甚深之理,就給他印證:你說得對!你說得對!下面經文還是那三句:「佛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過這裡文字有點不同,「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按俗諦(假諦)講有的,可是「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按真諦(空諦)講,當體即空,不但沒有多的法可得,乃至於少的法也沒有,就是我心裡沒有一點點得的念頭。「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才是佛得的中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己四、修因無住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復次,須菩提!」佛重復次第又叫一聲當機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面佛叫我們發心,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什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無有少法可得」呢?因為「是法」是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是實相般若的理體,它是平等之法,沒有高下。你成佛,菩提法沒有高;你當九法界的眾生,菩提法沒有下。《金剛經參考資料》有解釋: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法」者,實相妙法也,亦即菩提心法也。上與十方諸佛「平」,下與九界眾生「等」,諸佛雖高,此菩提心法亦無有高。眾生雖下,此菩提心法亦無有下。故言「無有高下」也。   「是法」,就是菩提法、實相般若,也就是我們的佛性。以六道凡夫來說,我們一時上天堂,一時下地獄,在六道裡面頭出頭沒,生到人天道享點福報,墮到三惡道受苦無窮,我們的佛性不會變動。你生到天上,它是那樣;你下地獄,它還是那樣。《心經》叫「不增不減」,在佛的份上沒有增,就沒有高;在凡夫份上沒有減,就沒有下,所以叫平等之法,這樣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二分說:「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要是有所得,不是高了嗎?要是無所得,不是下了嗎?因為其性平等,不能說得,不能說不得。再講「無所得」這個名詞,怎麼叫做得呢?以前沒有,現在有了;或者以前有,失掉了,現在又找回來了。從來有,不是以前沒有,怎麼能叫得呢?從來沒有失掉,找個什麼?所以不能稱得。   釋迦佛在《華嚴經》三嘆奇哉:「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他成佛的時候,看見一切眾生都是現現成成的佛,如來的智慧、功德、相好,具足有,跟佛一樣無二無別。那麼怎麼當眾生,沒有成佛呢?就是多了妄想。多了妄想,你不執著還不要緊;多了妄想,還多了執著,一執著,給障礙到了。執著再成二個:人我執、法我執,越分越多,實際妄想是虛妄的想念,沒有真實的自體,都是虛妄不實,你把它當真的,一切煩惱都生出來。你起了煩惱,就造業,造了業受果報,就受苦。起惑、造業、受苦,惑業苦三法,輪轉不息,永遠逃不出這個範圍,所以眾生就苦在這裡。   《金剛經》說的是破人我執、法我執,你把這二個執著都破了,還不能落於空,落於空起了空執。所以《金剛經》有三重關:你一執著我,有我等四相生起來。你一執著法,有我等四相生出來。我也空,法也空,你又執著這二個空叫「俱空」,又有我等四相。我等四相在《金剛經》上分三層,你不起執,三重我等四相,一空一切空,空得乾乾淨淨,你就大徹大悟了。   六祖大師的公案可以作例證,六祖大師聽到人家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間開悟,他如果沒有開悟,怎麼作得出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子呢?開悟是從《金剛經》來的,是從他自己的心來的。如來的智慧本來具有,你把執著放下,如來的智慧現前,就大徹大悟。不要起執著,你聽經就會開悟,跟六祖不是無二無別嗎?毛病就出在執著上,本來是虛妄不實的,你把它當成真的,沒有煩惱找煩惱,沒有苦頭找苦頭,所以眾生冤枉啊!懂得「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能說得,為什麼不能說得呢?因為在無所得中有個所得,這個得,不是自己家裡沒有,從外面得來的。自己家裡寶貝,以前隱藏著,現在發現了,還是自己家裡的珍寶。所以菩提法本來在我們自己心中,被無明煩惱障蔽住了,今天無明煩惱照空,得到了,所以假名叫得。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經上有明文,可以證明《新眼疏》正宗分,分四大科,《金剛經》上現現成成,科文是通理大師發現的,每逢到一段,就要較量持經的福德。正宗分第一大科:「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第六分有明文:「乃至一念生淨『信』者」。第二大科:「乙二、推廣降住開『解』分」,第十四分有明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現在第三大科:「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這裡有明文:「『修』一切善法」,是現現成成的四大科。   現在講第三大科起修分,怎樣修呢?「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前面第二分須菩提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釋迦佛就解釋,要降伏妄心,離相;要安住真心,無住。一直解釋到現在,你一動念頭,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個相生出來。最高我要發心度一切眾生成佛,還是妄想,你一執著最高的妄想,還是有我等四相生出來。我要去度眾生,要行布施,你一住相,四個相都生出來。所以你要降伏妄心,連度眾生成佛的相也得離。你修行要行布施,行布施不能住相,不能住相還得離。離了住的相,才是真修行。所以這裡我等四個相,你要「無」,就是離開。我等四個相包括三重:我執四相、法執四相、空執四相,完全要「無」。這一個「無」字就是功夫,統統把它無得乾乾淨淨,不落於偏空,不落於斷滅,還要「修一切善法」。   大乘佛法難學就在這裡,可是《金剛經》這兩句經文什麼人都看得懂,怎麼難學呢?「修一切善法」,平常講一切善法,就是十種善法: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身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三:不貪、不瞋、不癡。這十種善法,不是這裡的「修一切善法」,修那十種善法,你自然生天,那是天乘法。   《金剛經》上所說的「修一切善法」,第四分有明文:「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開成三種布施,三種布施開成六度,六度再開成萬行,布施裡面包括一切善法,所以修一切善法,從布施修起。《金剛經》的修行方法,就在第四分無住行施。大乘菩薩修六度萬行,布施裡面就包括六度萬行,到二十三分說得更明顯,告訴我們不要住這四個相,去修一切善法,就是得菩提法的正因。   這裡經文說:「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面不是說無所得嗎?這裡怎麼又說有所得?是不是世尊自相矛盾?不是,為度眾生不能說沒有得,這是假名為得。得到了你不能住相,一住相,你根本就沒有得到。真正得了菩提法的時候,哪裡有所得呢?所以到你成佛那一天,沒有所得,本來就是佛,哪裡有一個新成的佛呢?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按二諦的道理講,「所言善法者」,是按俗諦講的。「即非善法」,是按真諦講。「是名善法」,不過假名善法而已。按三諦的道理講,「所言善法者」,是假諦,假諦有惡法之相、善法之相。勸眾生斷除惡法,要修善法,一定得有個名字。「如來說即非善法」,如來說法都是依著空諦,不能落於假諦,所以善法的本性是空的。「是名善法」,離一切相,再修一切善法,才是中道第一義諦的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丁三、校量持福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正宗分第三大科到第二十四分為止,第二十三分叫我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了這四個相,就是修佛的智慧;「修一切善法」,就是修佛的福報。成了佛叫兩足尊,福報具足,智慧也具足,這叫福智無比。我們一下手就要修成佛的正因,就要修成佛的智慧,就要修成佛的福報。離一切相,就是修智;修一切善法,就是修福,結果修圓滿成佛,福報具足,智慧也具足。按《新眼疏》的科文是「校量持福」。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假若有一個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的財布施,須彌山是一個小世界的中心,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百億個小世界,就有一百億個須彌山王。一個須彌山王,出水有八萬四千由旬高。「如是等七寶聚」,把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真珠、瑪瑙等七寶積聚起來,積聚得像一個須彌山王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一個一個積聚,等於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中,有一百億那麼多須彌山王的七寶積聚。「有人持用布施」,拿這麼多的七寶去行布施。下面佛應該問:「須菩提!是人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因為前面已經有很多這樣的問答,這裡把這個問答省略。   佛接著說,「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假若另外有一個人,不是用七寶作布施,他受持全卷《金剛經》,或者半卷,乃至於一小段經文,自己受持其義,讀誦其文,再為他人講。那麼這個人,「於前福德」,對於前面七寶布施的福德,「百分不及一」,比較起來,前面財布施的人的一百分,趕不上後面持經的人的一分。「百千萬億分」,不但一百分趕不上一分,百千萬億分,也趕不上一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乃至於用算數、譬喻,也比較不來,就是持經、講經的福德太多、太大了。   前面聽較量福德,聽得很多,這個道理一聽就懂,可是和過去比較,有一個疑問,不太容易解決,前面一共有五次較量持經福德的經文,一次比一次深。第一次是在第八分,有人以充滿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作布施。第二次在第十一分,是以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作布施,比第一次多得多。第三次在第十三分,是一個人用恆河沙數身命作布施。第四次在第十五分,是每日三分,一天布施三個恆河沙等身命,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也趕不上持經的福德多。第五次第十六分的布施,更不得了,佛拿自己因位的修行來作比較,他在見然燈佛之前,遇到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他得的福德跟持《金剛經》的人比較起來,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現在是第六次較量,照理應該比前面五次還多,怎麼七寶布施反而減少了?第六次是用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的七寶聚來作布施,連第一次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都比不上,這怎麼說呢?有的註解說,前面五次是次第,由淺至深,到了第六次是如來的方便說,這樣解釋不對。前面講過,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怎麼叫不異?前後不變異,前面是次第較量,由淺至深,怎麼到這裡不次第了?如來不異語,這不是變成異語了,怎麼說得通呢?   《華嚴經》有兩句經文可以解釋這個問題:「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發心」,最初發心,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究竟」,到了圓滿的時候成佛。「二不別」,最初發心跟究竟成佛的心一樣。要是不一樣,最初發心不是成佛的正因,結果不能成佛的正果。所以最初的發心,跟究竟成佛的心,是平等沒有差別。第二句說有差別,「如是二心先心難」,這兩個心比較起來,最初的發心更困難。《金剛經》是講信、解、修、證,要生起來清淨的信心,很難!要是清淨信心生出來,接著求解悟更難。解悟以後再來修行,就比較容易。前面一層比一層的福德多,因為最初生信心、求解悟很難,所以它的福德加倍多。到了開悟以後修行容易,所以福德比較起來減少了,並不是不次第。   我勸諸位在家居士,我們最初發心要用功修行,你家裡,假若可以空出來房間,設立一間佛堂,那是高尚的享受、高等的娛樂。最初發心要用功,你去拜三拜佛,腰硬得像棍子,你得費好大的力氣,才磕頭下去,簡直累得受不了。你打坐,剛開始雙腿盤不起來,單腿也盤不起來,腿硬得像棍子,硬把它搬上去,盤起來疼得要命。等你拜久了,不要說拜三拜,拜三百拜也很容易。等你腿盤熟,腿不疼了,不要說坐十分鐘,坐兩點鐘也不疼。所以最初下手很難,要特別虔誠才可以,這樣得的福德就特別多。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分三) 丙一、降心離相 丙二、住心無住                    丙三、結歸問意      丙一、降心離相(分二) 丁一、略明 丁二、詳示       丁一、略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正宗分有四大科,從第二十五分到三十二分前半分,都是第四大科:「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講的是要決定降心離相,決定住心無住。你沒有聽過《金剛經》,覺得很難懂,不曉得講的是什麼?實際講得很一貫,講的是降心離相、住心無住,從頭到尾就是這兩句話。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你們不要替我想,說我如來心裡有這個念頭,說我如來當去度眾生,須菩提!你心裡不要作這個念,我沒有這個念。「丙一、降心離相」,還是解釋前文,第三分叫我們降心離相,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度生要離相。第十七分,「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你是個菩薩,要離相,不離相,你不叫做菩薩,你生心動念,還是一個凡夫,哪裡是菩薩呢?那麼佛能生心動念嗎?所以佛拿自己作例證,我度眾生我沒有念,你不要替我想,說我有度眾生的念頭,我是如來,我應當度眾生。   「何以故?」我天天度眾生,怎麼不可以作這個念呢?「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度眾生,眾生是由色、受、想、行、識,五個法和合起來的假相,哪裡有眾生?實在沒有眾生是我所度,所度的眾生相是空的。下面講能度的心也是空的,「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假若有眾生為我如來所度,如來有能度眾生的心,就有我等四相生出來。有能度,就有所度,有我相,就有人相,人我差別就是眾生相,執著不捨就是壽者相,那還叫如來,不是變成凡夫了嗎?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如來說話也有說我,上面經文說:「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你們不要說我當度眾生,那是隨著俗諦假名為我,如來沒有我執,可是凡夫以為如來有我,那是凡夫的執著,我如來沒有執著,我如來說我,即非有我。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前面第三分說:「實無眾生如來度者」,怎麼又出來一個凡夫,「凡夫」不就是眾生嗎?你要曉得,按俗諦講,有個凡夫的名字。按真諦講,「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假名凡夫而已,這是按二諦講。要是按三諦講,「凡夫者」,說有個凡夫,是假諦。「即非凡夫」,是空諦。「是名凡夫」,是中諦。為何凡夫也叫中諦呢?因為一切法都是佛法,凡夫哪裡不是佛法呢?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丁二、詳示(分二) 戊一、觀相離相 戊二、離相亦離        戊一、觀相離相(分三) 己一、探定本見 己二、驗出非真                    己三、權以偈安         己一、探定本見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第二十五分略明離相,第二十六分詳細地說要離相,先講要離觀佛的相。前面第五分世尊已經問過須菩提:「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第十三分再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這裡世尊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你心裡可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呢?「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須菩提都解悟到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這裡怎麼答: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要注意「觀」跟「見」不同,「見」是眼睛看見,「觀」是心裡觀想。因為沒有講《金剛經》之前,釋迦世尊開示弟子,打坐的時候要觀想佛。因為我們凡夫的妄想心,不能沒有念頭,你不觀想佛,就觀想九法界的眾生,所以一定要觀想佛,佛有三十二相,你觀想佛的三十二相就對了,大家都是這樣用功,所以須菩提說: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金剛經》是講高深的佛理,第五分:「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化身佛有相,是虛妄的,包括報身佛的相,也是虛妄的,不過沒有明顯地開示出來。到第二十分說:「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明顯地開示報身佛的相,也是虛妄,不可以執著。這裡要把佛相駁掉,要決定離相,離得清清淨淨。過去學佛,佛一再開示:要尊敬佛、要恭敬佛、要念佛、要拜佛,現在說佛的相不要了,怎麼能一下子離開呢?所以這裡釋迦佛為你說明道理。         己二、驗出非真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這個理由駁得很好、很充足。佛在人間示現的是人的相,人的相最莊嚴的是轉輪聖王的相,所以佛示現的是轉輪聖王的相。轉輪聖王有四種:鐵轉輪王、銅轉輪王、銀轉輪王、金轉輪王,是人間最有福報的人。鐵轉輪王,可以統領一大部洲;銅轉輪王,可以統領二大部洲;銀轉輪王,可以統領三大部洲;金轉輪王,可以統領四大部洲,就是一個小世界,他是最大的國王,他的福報大,生出來就感得金輪寶。在佛經上講,小國的國王,叫粟散王,粟是米,好像一把米散開那麼多,四大部洲小國王很多,哪一個小國的國王不服,金輪寶就飛去,小國王一看見金輪寶來,不敢打仗就降伏了。轉輪聖王是人間的聖人,他教化四大部洲的人民修十善法。佛示現在人間,要示現人的相,要使世間的凡夫,見到他起恭敬心,就示現轉輪聖王的相,丈六金身、三十二種相。   過去如來我開示你們,因為你們的善根不夠深,智慧也不夠高,跟你們說要觀想法身佛,法身佛無相觀想不來。要是跟你們說要觀想報身佛的相,報身佛的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都是無量也觀不來!你看見我的身相,丈六金身,有三十二種相,天天對著你們說法,所以告訴你們觀想這三十二相就是佛相。現在要叫你離開佛相離不開,就跟你們說,我這個相不是佛的相,是轉輪聖王的相。你要是觀想三十二相就是佛,轉輪聖王就是如來了,那如來還有價值嗎?轉輪聖王的福報,雖然是人間第一,但是他連天人的福報也趕不上。天上的眾生,生來就帶有五種神通(沒有漏盡通),轉輪聖王沒有五種神通,他趕不上天人的神通,哪裡是佛呢?所以想到這裡,你就可以把佛相離開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須菩提第十四分深解義趣,第十七分又如他解悟的來修行,修離相、無住,他的功夫已經甚深,所以這裡聽佛一說,他當下就悟到:不應該以三十二相觀想如來。         己三、權以偈安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個偈子連說兩個「我」,這是對凡夫說法,假名為我。前面第二十五分,佛已經自己說:「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按俗諦應該說我,佛沒有著我的相。「若以色見我」,「色」就是色相、身體,身體屬於色法,你要以三十二相色身來見佛,你錯了。「以音聲求我」,你以為會說法的就是佛,你又錯了。「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走到邪道上去,不能見到佛的法身,因為法身是無相的。   我們學佛以佛的相見佛,就算著相,還是著佛的相;我們以佛的音聲見佛,就算著相,還是著佛的法,怎麼走到邪道上去呢?佛為何呵斥得這麼嚴重?因為你著了佛的相,著了佛說法的音聲,雖然不是外道的邪道,但不是正道,因為佛不在心外。我們平常說:心外求道,名為外道。你現在心外求佛,以三十二相色身來見佛,不是在你心外嗎?以為會說法的人就是佛,不是在你心外嗎?你把佛擺在心外,不是和外道一樣心外求道,不是走上邪道,是什麼呢?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戊二、離相亦離(分二) 己一、遮念離相 己二、明遮所以         己一、遮念離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面叫你離相,第二十分說: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具足色身、具足諸相,是報身佛的相,不可住報身佛的相,報身佛的相要離開。你說你瞭解了,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住相,連報身佛的相都不能住,報身佛的相,也是應機示現的。你要是這樣會這個道理,又會到邪道上去,因為你落到偏空那一邊。落偏空還不要緊,落斷滅空,報身佛是無量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的功德莊嚴出來的,你說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需要以報身佛的相來得。那麼你六度萬行的功德不要修了,怎麼能成佛呢?你認為瞭解佛理,結果你還是個大凡夫,不是大大的錯誤嗎?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假如你心裡這樣想:「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要離一切相,應化身佛的相要離,報身佛的相也要離,不可以報身佛的相來得佛的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佛嚴重呵斥,你心裡不要這樣想:「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己二、明遮所以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這樣想你以為瞭解佛理,結果你起斷滅之見,報身佛不要了,六度萬行不要修了,不是落斷滅空嗎?所以佛一再呵斥:「莫作是念!」切不可以動這個念頭。「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你真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佛的大菩提心,你發了心要成佛,怎麼能說斷滅相?大乘的深理,難瞭解就在這裡,你認為佛說法自相矛盾,一時叫我們不要住相,一時叫我們於法不起斷滅之見。那究竟怎麼學法呢?前面說的法,你沒有甚深的瞭解,佛說法並沒有矛盾,是一貫的。   第二分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須菩提是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請問,怎樣安住真心?怎樣降伏妄心?我如來開始就說:要降伏妄想心,你發了大菩提心,要普度一切眾生,但是你要離相,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要你度一切眾生,不是有嗎?叫你離相,不是空嗎?佛法本來這樣,不這樣你就打妄想。叫你修行,要無住行施,應該於一切法,不要住相來行布施。行布施,不是有嗎?不住相,不是空嗎?佛法就是這樣,不是佛一時說有,一時說空。第三分、第四分講到離相度生、無住行施,沒有詳細地講,就開示:「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你是跟佛來學法,問怎樣降伏妄心?怎樣安住真心?我叫你這樣做,你這樣修就對了。我是過來人,我這樣修才成佛,你跟我這樣修,就沒有錯。後來推廣開來解釋,再說離相、無住,說了很多降心離相、無住行施的道理。   為什麼我們聽佛一時說有,一時說空呢?因為眾生的妄念雖多,不出二個總相,不執著有,就執著空。對於執著有的,就說你不可以執著有,尤其第二十六分說到,要是著了佛的相,就行了邪道。到了第二十七分,又大轉彎說:「莫作是念!」你心裡不可以這樣想:「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你要是動了這個念頭,落到斷滅之見。為什麼第二十六分說有,第二十七分說空呢?前面一再講過,你沒有留心聽!第十七分佛說:「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第二十三分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所得的法無實,不是有個有的法,有個法不是實了嗎?也不是有個空的法,空的法不是虛了嗎?不能說有,不能說空。你要是執著有,佛就說你不可執著有;你要是執著空,佛就說你不可執著空。這是去你的執著,佛得的法是平等的法,沒有高、沒有下。你執著有,不是高了嗎?你執著空,不是下了嗎?所以佛說空,是要你不要執著有;說有,是要你不要執著空。佛法是超空有,是平等平等,不可以執著有,執著有是法實了,是法高了,佛所得的法,沒有實、沒有高;你執著空,是法虛了,是法下了,佛所得的法,沒有虛、沒有下。   佛法說得太高太深,凡夫怎麼夠得上?夠得上啊!佛在第六分說:「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你能一念生淨信者,就等於你供養無量千萬佛的福報。聽了《金剛經》,你在那邊打坐,一念不生,沒有斷滅,這個清淨信心,就是我們本具的法身,跟佛證得的法身,無二無別。你得用功,打坐觀想,才能得個實在。你坐了很久的時間,清淨心能保持著,還不叫功夫。用功用在動作的時候不住相,你去度眾生得行布施,財布施,得動作;法布施,得動作;無畏布施,得動作。釋迦佛上舍衛大城托鉢吃飯,他是在動作上表現不住相,不住有的相,不住空的相,你能在動作上不住相,才真正修到佛的法。   第二十六分、第二十七分是對治大邪見,從我們凡夫份上說起,凡夫外道邪見,廣開來有六十二種,有二個根本邪見,一個是常見,一個是斷見。常見,認為人死了,來生還是轉人,不要做好事,他盡量去做惡事害人,國家的法律制裁,最嚴重不過判我死刑,再轉世我又當人,有什麼關係?這是大邪見,把因果撥掉,自害害人。另一種斷見,認為人死就沒有了,什麼來生來世、升天堂、下地獄,哪有這些事?他不怕作惡,不信因果報應,這也是大邪見撥因果,自害害人。   學佛當然不是凡夫作惡,但是你執著佛相不能離開,還是屬於常見。你執著沒有具足相、報身佛相,還是斷見。第二十六分去除你的常見,第二十七分去除你的斷見,把二個大邪見去掉,正見就生出來。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丙二、住心無住(分二) 丁一、略明 丁二、詳示       丁一、略明(分二) 戊一、無住福勝 戊二、明其所以        戊一、無住福勝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前面較量持經的福德,用七寶布施、用身命布施,講的是凡夫,這裡是比較兩位菩薩。「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這位是住相行布施的菩薩。「若復有人」,這位是不住相的菩薩,他真正「知一切法無我」,「法無我」包括人無我,凡夫執著身體就是我,不曉得身體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假相。佛開示弟子,要觀我空,人沒有我,是五個法合成的。譬如五根線合成一條繩子,你不要認為繩子的相是真實的,你把它抖開來是五根線,哪裡有一條繩子呢?那叫我空,也叫人我空,也叫人無我。小乘修行就修到這裡,他得到人無我。大乘菩薩修行,不但修人無我,也修法無我。二乘人知道五蘊合起來的假相沒有,但是他認為五蘊法實在有。還是用那個譬喻解釋,和合假相那條繩子,是五根線合起來的,你把它抖開來只是五根線,繩子的相不是當體就空了嗎?進一步,你不能執著那五根線實在有,你把線再抖開,只是些纖維,哪裡有線的本體呢?大乘菩薩用功用到這裡,不但繩子的相觀空,線的相也觀空;不但人無我,而且法無我。他知一切法無我,是因地的行門。得了什麼結果呢?「得成於忍」,得成無生法忍。   忍有三種:一、生忍,也叫眾生忍,有人罵我、打我、欺侮我、障礙我,我都能忍。二、法忍,對於無情法我能忍,比方天氣太熱、太冷,我都能忍。三、無生忍,一切法沒有生沒有滅,你打了妄想,起了執著,才妄見一切法有生有滅。無生忍的忍字,有忍可、安忍二種意思,忍可,有了智慧;安忍,有了定力,就是定慧一如的功夫。你起了智慧,對於一切法本來不生的道理,徹底瞭解,叫忍可。對於無生之理,安住不動,叫安忍。真正忍可無生法,安住不動,對於有生有滅之法,絲毫不動念,得了定力,就是無生法忍。   在大乘的位子上,有五十一個菩薩位,連佛果有五十二個位。我們今天能來聽《金剛經》,就證明我們前生前世種了大乘善根,但是我們為何沒有得到無生法忍?因為十信沒有修圓滿。得到無生法忍,大乘位子由淺至深,有三個階段,最淺的是十住位的菩薩,再高一級是登地以後的菩薩,最高是八地菩薩。十信位的菩薩,譬如空中飛翔的羽毛,隨風東西,東風吹,毛往西飛;西風吹,毛往東飛。十信菩薩進進退退,遇到好的因緣,他精進用功;遇到五欲六塵的境界,又使他墮落。要十信修圓滿,入了十住位,證了無生法忍,安忍不動,才不會再退轉。那麼再進步三賢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這三十個位修圓滿登到初地,這個時候又進一步得到無生法忍,叫忍可。初地菩薩豁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於是地地高,由初地、二地,一直精進到八地菩薩,又得到究竟的無生法忍。   我們現在都是修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金剛經》快講完了,我沒有講一句勸大家念佛的話,因為《金剛經》沒有講念阿彌陀佛。《金剛經》馬上就講圓滿了,說一點念佛的道理,我們都有大乘善根,但是在娑婆世界修行,要想入到十住位,不退轉很難,因為娑婆世界環境惡劣,牽你墮落的因緣太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去就不退轉,我們念阿彌陀佛後,念簡單的迴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念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第三句「花開念佛悟無生」,就是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蓮花一開,花開見佛,就悟到無生法忍。第四句「不退菩薩為伴侶」,我們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低是十住位,全是不退轉的菩薩,不會再退墮到凡夫。   「此菩薩」,就是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前面那個菩薩修布施住相,修的是福德。後面這個菩薩沒有行財布施,「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勝過前面菩薩七寶布施的功德。        戊二、明其所以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何以故?」佛再加以解釋,這個菩薩怎麼沒有得到福德呢?「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因為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不只一個,所以叫「諸菩薩」。總而言之,凡是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都不接受福德。「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世尊常常開示我們:叫我們修福德,前面經文較量福德多次,都是得到大福德,怎麼說菩薩不受福德呢?佛加以解釋:「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不受福德,不是不做福德,所以《金剛經》學得不通,落於空空洞洞,叫他做好事,一點都不做,他說:「懂得《金剛經》,不要住相,行什麼布施?」《金剛經》叫你行布施不住相,有無量的福德,不應該貪著,叫做不受福德。你天天去做福德,不執著,便是功德。因為你一動貪福德的心,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生出來,你變成凡夫,哪裡是菩薩呢?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丁二、詳示(分二) 戊一、正報無住 戊二、依報無住        戊一、正報無住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正宗分第四大科:「乙四、決定降住成證分」,從第二十五分到第二十七分,都是講降心離相的道理,連佛的相都要決定離開。從第二十八起講住心無住的道理,一切相都不要住,一切相總結起來,不出正報與依報,這一段經文先講正報無住。釋迦佛的應化身,是凡夫二乘人都可以看得見的正報。報身佛,是菩薩可以看見的正報。由應身、報身而會歸到法身,法身是無相的,這一段的總義就在這裡,先消文。   「須菩提!若有人言」,假若著相的人說:「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這是指行、住、坐、臥四大威儀,「若來、若去」,是行。「住」是站著,這裡沒有說住。「坐」是打坐。第一分說如來托鉢化飯,有來有去,回來洗足已,敷座而坐,但是「臥」《金剛經》序分沒有說,釋迦如來睡覺也有臥的威儀,就是右脅而臥,弟子們都看見如來有四大威儀。「是人不解我所說義」,我常常跟你們開示:走路有走路的威儀,站著有站著的威儀,坐下有坐下的威儀,臥下有臥下的威儀。你要是照著我說的四大威儀,住了相,說佛有行住坐臥四個相,你就沒有解悟我所說的義理。   「何以故?」這個人親眼看見我有來、有去、有坐、有臥,並沒有說錯,為何說他沒有解悟我所說的道理呢?「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下面依著《金剛經參考資料》解釋: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此明應化身如來也。亦即近明前文(第二十六分)不可以色相見佛之義。遠明(第一分)世尊托鉢化飯,由祇園來,向舍衛去,來無來相,去無去相之義也。所謂「不起道場而去鹿苑」也。進而明之,即從兜率天來,亦未嘗來。向雙林去,亦未嘗去也。而見世尊有來有去者,正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然月未嘗運,而岸未嘗移,蓋隨其機見耳。又如月之印水,水清則月來,水濁則月去,天上之月,實未嘗來去也。是故若欲見佛,但淨其心,所謂「眾生心水淨,如來影現中」也。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最淺的解釋,「如來者」,好像來了,實際沒有來,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所以名叫如來。再依《金剛經參考資料》解釋,「此明應化身如來也」,因為著相的都是凡夫、二乘,凡夫著一切相,二乘著法相,執著如來有來去坐臥之相,所以這裡是指應化身如來。「亦即近明前文(第二十六分)不可以色相見佛之義。」就是前面第二十六分經文:「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為何以色見佛就行邪道?這就是說明不可以色相見佛的道理。「遠明(第一分)世尊托鉢化飯,由祇園來,向舍衛去,來無來相,去無去相之義也。」遠的是說明第一分,你看見世尊托鉢化飯,有來有去,實際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應化身是由報身來的,報身是證得法身起的,法身是無相的,應化身、報身都是由法身起的妙用。佛為度九法界眾生,現報身、應化身,也是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所謂『不起道場而去鹿苑』也。」這叫雙垂兩相,世尊成了佛,如證而說,只有地上菩薩聽得懂。所謂「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說《華嚴經》的是盧舍那佛,二乘人有眼睛看不見盧舍那佛,《華嚴經》是圓頓大教,二乘人聽不懂。二乘人看見釋迦佛成佛,二十一天在菩提樹下打坐,想著怎樣度眾生,哪個有緣先得度,與五比丘最有緣,就到鹿野苑來了,實際那二十一天釋迦佛在說《華嚴經》,他在道場裡並沒有動。   開經的時候,講世尊五時說法,說《華嚴經》最初三七日。有一位聽眾寫信問我:「《華嚴經》是一部大經,二十一天怎能說完呢?」要知道,五時說法的偈頌,是天台宗智者大師作的,智者大師的智慧高深,有東方小釋迦之譽,東方就是指中國,稱讚他是中國的釋迦佛,他研究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的歷史,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開始說小乘法。說阿含經之前,只有二十一天的時間沒有說法,就推測在說《華嚴經》,釋迦世尊涅槃以後,《華嚴經》並沒有流通,因為大海龍王把《華嚴經》藏到龍宮裡。到佛涅槃六百多年,龍樹菩薩有神通,他到龍宮裡看到《華嚴經》有三種,第一種、第二種經文太多,不是我們南瞻部洲的凡夫可以接受。第三種有十萬偈,龍樹菩薩是地上菩薩,有大智慧,他過目不忘,把十萬偈頌都背起來,出了龍宮就用梵文寫出來,人間才有《華嚴經》。中國《華嚴經》才翻譯四萬五千偈,部頭就很大,有人懷疑二十一天的時間很短,《華嚴經》這麼多經文,怎麼說得完?因為《華嚴經》是報身佛說給地上菩薩、法身大士聽的,說法、聽法的人,都不可思議!他能把短時間拉長,也能把長時間縮短,叫不可思議的法會,你只要相信就對了。我們拿《地藏經》作例證,《地藏經》是在忉利天講的,在結夏安居世尊生了天,到解夏的時候,他從天宮下來,講的時間是人間的三個月。可是你要曉得,天上的時間和我們人間的時間不同,四天王天一晝夜,是我們人間五十年;忉利天一晝夜,是我們人間一百年。人間的三個月,在天上是剎那之際,就說了一部《地藏經》。這就是時間沒有定相,我們不要以為二十一天時間短,懷疑《華嚴經》怎麼說得完?釋迦如來成佛說《華嚴經》,沒起道場,同時就到鹿野苑,由菩提道場到鹿野苑是空間,有來有去,空間也沒有定相,叫來無來相,去無去相。「進而明之」,再進一步研究,「即從兜率天來,亦未嘗來。向雙林去,亦未嘗去也。」釋迦世尊現八相成道,第一個相從兜率天下來,實際他沒有來。最後第八個涅槃相,到雙林底下入涅槃,也沒有去相。「而見世尊有來有去者,正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然月未嘗運,而岸未嘗移,蓋隨其機見耳。」說個比喻,等於「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人平常看見月亮由東方往西走,今天晚上有一塊薄薄雲彩,在月亮下面往西飛得很快,怎麼看見月亮往東走呢?實際是一種錯覺,月亮並沒有往東運。「舟行岸移」,比如大家搭船要到外國,親戚朋友都來岸上送行,船上的人跟送行的人話別,船開了看見岸往後退,實際岸沒有往後退,是船前行了。「又如月之印水,水清則月來,水濁則月去,天上之月,實未嘗來去也。」又譬如天上的月亮印到水裡,水清,看見月亮來;水濁,看不見月亮。實際天上的月亮並沒有動,沒有來,也沒有去。「是故若欲見佛,但淨其心,所謂『眾生心水淨,如來影現中』也。」我們為何沒有見到佛呢?你要想見佛,先淨你的心,你的心水清淨,佛就來了。你的心水渾濁,看不見月亮,不能怪月亮沒有來。你的心水清淨,如來的影子就現出來,你就見佛了。   第二十九分這一段文是住心無住,一切法無住,連佛的相、佛的法也不可住。應化身佛,你看見有來有去,來無來相,去無去相。報身佛,前面講過,不可以色身見,不可以諸相見,報身佛的相,也是來無來相,去無去相。由應化身佛來去坐臥之相,會歸到法身無相上,你的心就安住了。所以佛加以解釋:「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你要離相,把佛相離得乾乾淨淨,你會歸到法身,法身沒有相。法身在哪裡?法身遍一切處,沒有彼處,沒有此處。有彼處,有此處,才有從此處來,到彼處去。法身遍一切處,沒有二個處,他來無來,去無去。你就知道會歸到一切相,皆是虛妄,你能見到「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就見到法身如來了。   【一合相分第三十】        戊二、依報無住(分二) 己一、微塵無住 己二、世界無住         己一、微塵無住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再講「一合相分第三十」,按《新眼疏》的分科,前面講的是正報無住,再講依報無住。依報,大至世界,小如微塵,先講微塵無住,再講世界無住。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只是比喻,沒有這個事實,說「若有人」就可以,為何稱「若善男子、善女人」呢?這是修析空觀的人,他能作觀想,把色法分析歸到空,修這個觀想的男弟子、女弟子,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我們把一塊土碎成微塵,說不出來它的數目,更何況把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碎成極微的塵土呢!「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在你的心裡以為如何?極微的塵土,多不多呢?「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自己加以解釋:當然太多了。   「何以故?」我須菩提為何說甚多呢?「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在世俗的假相上,世尊說微塵甚多,要是微塵實有其體,世尊不會說微塵眾多,因為實際理地,一塵都不能夠立,哪裡有微塵眾多呢?   「所以者何?」須菩提再加以解釋:「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如來說微塵眾多,是按假諦說的。「即非微塵眾」,按真諦(空諦)講,當體是空的,沒有微塵之相。「是名微塵眾」,按二諦解釋,不過假名微塵眾而已。按三諦解釋,是中道第一義諦的微塵,法身遍一切處,還不遍到微塵上嗎?微塵,也是如來的法身!         己二、世界無住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因為須菩提解悟得甚深,所以不等世尊再舉世界的例子,他就再說下去。「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如來說世界也是這樣,三千大千世界,是按俗諦,世俗的假相說有個世界。「即非世界」,按真諦說,沒有世界的相,世界沒有真實之體,世界的性是空的。「是名世界」,按二諦解釋,不過假名世界而已,因為世界是眾多微塵合起來的,看似有個世界,實際沒有個世界,把它碎成微塵,世界不是空了嗎?按三諦道理講,「是名世界」,是中道第一義諦的世界,這就是所謂:「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山河大地是世界的相,整個世界都是佛的法身顯露出來的。   下面須菩提再加以解釋:「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假若世界是實在有的,就變成一合相,分不開了;因為世界可以分開碎成微塵,足見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這叫微塵無住,世界也無住。   須菩提接著再加以解釋,講微塵、世界,都是世間的假相,要會歸二諦之理,「如來說一合相」是俗諦,「即非一合相」是真諦,當體即空,也就沒有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不過假名一合相而已。要是會歸三諦的道理,「一合相」是假諦,「即非一合相」是空諦,「是名一合相」是中諦。怎麼解釋中諦呢?一切法皆是佛法,法法皆真,法法皆如,一合相也是真如的本體,這是中道第一義諦的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世間相沒有一個東西,是真實的整體。作析空觀,內而根身,外而世界,都可以把它分開。內而根身,我們的身體五根身,是地、水、火、風四大種組合起來。你把它分成地、水、火、風,哪裡有身體的一合相呢?外而世界,可以碎為眾多的微塵,哪裡有世界的一合相呢?一合相根本就是不可說的一個名詞,但是凡夫處處執著,內而執著根身,外而執著世界,都有一個真實的物體。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丙三、結歸問意(分二) 丁一、結歸云何降心問                   丁二、結歸云何住心問       丁一、結歸云何降心問(分二) 戊一、拂我顯無 戊二、拂法結問        戊一、拂我顯無(分二) 己一、問答拂我 己二、徵起顯無         己一、問答拂我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按《新眼疏》分科,是「丙三、結歸問意」,這部《金剛經》說到三十分就說完了,到三十一分把它總結起來,結到經首須菩提問的兩個問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說《金剛經》就是答覆這兩個問題,現在先結降心離相的問題。   前面第三分,說要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心外的境相,要把它離開,這裡說要離「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相與見的分別,「相」是心外的境相,「見」是內心執著的相,假若有人沒有聽懂,認為這四個見實實在在,佛問須菩提:這個人解悟我所說的義理嗎?須菩提聽懂,他說:這個人不解悟如來所說的義理。         己二、徵起顯無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何以故?」須菩提自己徵問,自己解釋。因為眾生不能無我,才分開來說,心外有四個相,內心有四個見。心外四個相空了,內心四個見還沒有空,佛說還要把它離開,根本就人無我、法無我,沒有我,哪有四個見呢?這就決定離相。你把人我執、法我執的相離開,這四個相、四個見,不是都離開了?總相離開,別相自然離開,所以「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世尊沒有起分別的執著,說四個見,為去眾生的執著而已,故假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要是按三諦解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中道第一義諦。為何會到中道第一義諦呢?因為我等四見屬於煩惱,煩惱即是菩提,不是中道第一義諦嗎?這就是要決定離相,離相,先把我相離乾淨,再離法相,不然怎麼降伏妄心?        戊二、拂法結問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前面已經講過,你要如是信、如是解、如是修、如是證。你著法相,根本沒有解悟,怎麼修行?沒有修行,怎麼證得呢?對於一切法,你心裡面應當如是知,如是見,還要生清淨信心,如是解悟其義理,還不生法相。這是降伏妄心降伏到究竟處,一切相離開。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按二諦解釋,如來說一切法相,即非法相,因為眾生不瞭解法相,才說法相,但是法相,當體即空。「是名法相」,是假名法相而已。按三諦解釋,「所言法相者」,如來所說法相是假諦。「如來說即非法相」,是空諦。「是名法相」,即空即假,是中道第一義諦。中道第一義諦為何解成「是名法相」呢?因為中道第一義諦的法相,是無相之相,實相法的相。   對於一切法相,要研究得清清楚楚,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研究清楚了,不能執著,因為如來所說的法相,都是去眾生的執。我執去掉了,法也不必再執,執著法就因藥成病。藥是治病的,病好了,不要再吃藥了,再吃藥,因藥再生起病來。所以我相離開了,法相也不要執,如來說一切法,都是權巧方便。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丁二、結歸云何住心問(分二) 戊一、校顯持說 戊二、示說結問        戊一、校顯持說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按《心印疏》分的科,正宗分到三十一分止,第三十二分分到流通分。我們是按《新眼疏》的分科講,三十二分前面還是正宗分,最後一段才是流通分,這是答覆住心無住的問題,把它總結起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這是先較量,「無量」,是大數目名詞。「阿僧祇」也是大數目名詞,翻成無央數。「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不只一個阿僧祇、二個阿僧祇,有無量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這麼三千大千世界多了,七寶也多了,統統拿來布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另外要是有一個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勝過前面七寶布施的那個人。受持、讀誦,是自利;為人演說,是利他。大乘佛法以利他為自利,受持、讀誦是為人演說的準備。為人演說,利益他人,你才能得自利。        戊二、示說結問(分二) 己一、示說不取 己二、不取之故         己一、示說不取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為什麼這裡佛只說:「云何為人演說?」沒有說:「云何受持?云何讀誦?」我們是佛的弟子,應該擔荷如來的家業,就要為人演說,才能續佛的慧命;沒有人演說,佛的慧命斷,佛法就滅亡了,所以一定要負起責任為人演說,以為人演說為目的。   「不取於相」,這是告訴未來世的弟子,講經說法的方法,你不能住演說之相。「如如不動」,你講的是真如實相之理,依著真如實相之理,起真如實相的智慧,也就是以實相般若,起觀照般若智慧。為人演說,演的是文字般若,以「如如智」契「如如理」,一如沒有二如,如如就不動。   這是答覆「云何應住其心?」前面第四分答覆「云何應住?」「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於一切法不要住相,你去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最重要的是行法布施,不要住相,你的真心自然安住了。   再結歸到經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有三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云何為人演說?」演說的是文字般若。「不取於相」,為人演說時,你起觀照般若。「如如不動」,會歸到實相般若。         己二、不取之故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何以故?」如來希望我們大心凡夫發心弘法,但是為人演說時,要不取於相,一住相,心就退下了,所以教你下面的觀想。「一切有為法」,三界以內的一切諸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有為之法。說法度眾生,要在三界以內度,取的相都是有為法相。你應該作觀想,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都是虛幻不實,像作夢的境界,像幻術變出來的境界。如「泡」、如「影」,不堅固,像水上有個泡,把人照出來一個影子,看見有個東西,實際沒有個東西。「如露亦如電」,像露水是無常的,樹葉上的露水,太陽出來就沒有了。像閃電,也是無常的,你執著作什麼呢?「應作如是觀」,你應該常常這樣觀想,一切有為法虛幻不實,不堅不固,一切無常,用不著取相。   講到這裡,正宗分講完了,下面是流通分。    甲三、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是經已」,佛把《金剛經》說圓滿了。「長老須菩提」,當機者。「及」並及,「諸比丘、比丘尼」,出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還有三善道的眾生,都在那裡聽法。「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聽懂了《金剛經》經義,心裡生了法樂,如是相信,如是納受,如法修行。怎麼如法修行呢?弘法利生,不取於相。   《金剛經》講到這裡,講圓滿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跋   施旺坤   時光飛逝,由恩師道源長老講述,淨觀法師記錄的《金剛經講錄》,出版已經二十年。回憶講錄出版前,我奉海會寺師父之囑,負責校對工作,因為之前我並沒有研究過《金剛經》,師父告訴我這部講錄,是民國六十八年長老為能仁佛學院的學生講述,當時此錄音帶已由一心圓公司流通,我就請來錄音帶,邊聽邊校對。記得剛開始覺得講錄除了文字稍有調整,內容大致與錄音並無太大差別,可是對了幾十頁,逐漸發現內容與錄音有很多不同,有些一整段文字是長老沒有講的,有的長老有講,講錄裡面卻找不到。面臨此一困境,我越對越慌張,就趕緊聯絡師父請教淨觀法師,為何有此情形?淨觀法師回答:「某些內容是參考其他大師的著作。」   後來我從淨觀法師的跋語中讀到這段話:「當我編寫這部《金剛經講錄》時,越編下去,內心越感到汗顏與恐慌。這時才發覺到佛法是那麼的高深,那麼的深奧與難懂,單憑初生之犢不怕虎的精神去硬幹是不行的,那時真有騎虎難下之窘。為了面對讀者,逃避現實是不行的啊!怎辦?唯有惡補,到各寺廟去收集不同作者講述的《金剛經》做為參考。夜深人靜,拼命開夜車……」《金剛經講錄》當時是淨觀法師一面整理,一面在菩提樹月刊上登載,受到很大的迴響,足見淨觀法師整理這本講錄竭盡心力,但也可以看出他整理時,確實是參考其他的註解編輯的。   當時我奉命負責校對,照理是勘正錯字而已,不必更動文字,可是我擔心如果完全照講錄所記的出版,倘若讀者質疑講錄與長老講述的錄音不合怎麼辦?當時長老已經圓寂,講錄要趕在讚頌典禮贈送,作為紀念。由於時間緊迫,菩提樹雜誌朱斐老居士不停催稿,因此我擅自作主,講錄有些文字與錄音顯然不一樣,我就直接依據錄音作修正。某些段落,明顯不是長老講的,我就全部刪除。有些段落,部分是長老講的,部分不是長老講的,如果修正,牽一髮會動全身,就只好全部保留。有些長老有講,講錄上沒有,要補記上去,涉及前後文的連貫,而且要加入的文字很多,工程太浩大,就只好從略。   當時因為時間及個人能力的限制,心有餘而力不足,我無法依據錄音全面徹底調整講錄內容。《金剛經講錄》出版後流通甚廣,有很多寺院翻印,遍及海內外。聽說有些佛學院以此為教材,普受歡迎。我校讀時,也都能獲得法喜,只是內心總覺得有些不安。這些年來親近過長老,並仔細研究過講錄的幾位師兄,曾反應講錄內容,與長老所講的有所出入,盼有人能重新整理後再行流通,以行之久遠。   由於佛菩薩及長老的加被,民國九十六年夏天,我整理完長老講述的《佛說無量壽經》及《大乘起信論》後,接著重新整理《金剛經》。一方面是為了想整理出來自修,一方面是想完成擱在心頭多年的心願。我聽著錄音重新整理,遇到某些不太明確的地方,我就參考長老生前親編的《金剛經參考資料》,或者參閱長老一再推薦的《金剛經心印疏》和《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二書,尋求真義。   因為文義查證的需要,我又聽了長老民國七十年在台北志蓮精舍,為四眾弟子講的《金剛經》錄音帶,互相對照,以求釋疑解惑。聽了錄音之後,發現長老講得太好了,長老真是能觀機逗教,應機說法的大善知識,志蓮精舍所講的,有很多內容,是能仁佛學院時沒有發揮的,我想如果能整理出來,跟大眾分享,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於是我又著手整理志蓮精舍講的《金剛經》,這樣前後歷時數年,我完成二本長老講述的《金剛經》,真是不可思議啊!   照理說一部經,整理一本講錄就好,為什麼要整理二本,難道不能融合在一起嗎?如前所述,兩個地點所講的各有發揮,各有長處,聽了皆受法益,我想與大家分享這份法味。再者,多年前我曾經嘗試過,把長老在二個地方講述的《心經》,編成一個版本,後來還是覺得分開整理比較好。又《金剛經》內容甚多,義理非常豐富,才學淺陋的我,實在沒有能力把二本法寶,融成一座寶山。   淨觀法師整理講記,為法忘軀,透支體力,曾經住院手術,生命交關,千辛萬苦。所完成的講錄,文筆斐然,流通普及,使無數人獲得法益,功德無量!我對於他的願力和悲心,無比的尊敬和欽佩。我重新整理此經,只求回復本來面貌,但願出版流通,多提供二種版本,希望對研究《金剛經》者有所助益。   長老演教,八宗並重,行在淨土,畢生講演大乘經典無數。唯據統計,長老從大陸渡海來台,以開講《金剛經》十二次最多,因為講得好,請講者眾多,大家喜歡聽他講《金剛經》。長老講經用功負責,他每講一次經,就重看《心印疏》和《新眼疏》一遍,充分準備,闡釋新的體悟。他辯才無礙,言之有據,講經必依古德註解講述,不以己見任意發揮,這是長老的謙沖和慈悲。   今年適逢長老往生二十年,在完成二部長老所講述的《金剛經》此刻,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深感末法時代善知識難逢難遇,一方面慶幸長老累積數十年經驗講述的《金剛經》,終能整理成書,出版流通,因緣殊勝。希望正法能夠廣為弘揚,甘露法雨永存人間,有緣讀者能普沾金剛智慧之法樂。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於士林芝山草堂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再版重新修訂    金剛經參考資料   道源長老 編 一、說經之地方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其中說般若經之時間最長,有二十二年。在此二十二年之中,所說的般若經,有八部十類之多。八部者:第一、大品般若。第二、放光般若。第三、光讚般若。第四、道行般若。第五、小品般若。第六、天王問般若。第七、文殊般若。第八、金剛般若。再加上仁王般若,及六百卷之大般若,共有十類。   說般若經之地方,則有四處十六會。第一、王舍城之鷲峰山,有七會。第二、舍衛國之給孤獨園,有七會。第三、他化自在天之摩尼寶藏殿,有一會。第四、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鷲池側,有一會。此四處十六會所說之般若經,俱在六百卷之大般若經中,上面所說之八部十類,除仁王般若經外,其餘之八部般若,亦俱在六百卷之大般若經中。   此金剛經,在六百卷中,當於五百七十七卷。在四處十六會中,正當於第二處第三會,即在舍衛國之給孤獨園所說也。 二、翻譯之年代   金剛經傳至中國,共有六種翻譯。第一、姚秦時代,鳩摩羅什法師譯,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二、元魏時代,菩提留支法師譯,亦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三、南朝陳時,真諦法師譯,亦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四、隋朝時代,達摩笈多法師譯,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第五、唐朝時代,玄奘法師譯,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六、同在唐朝時代,義淨法師譯,亦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現在所使用之經本,即是第一種,鳩摩羅什法師在姚秦時代所譯。以什師與中國人,法緣深厚,悉皆歡喜讀誦什師之譯本,故用之。 三、所依之版本   現在所依之版本,乃世間流通之三十二分版本。三十二分,乃梁昭明太子所分。法師們講金剛經,多數皆依清朝溥畹法師所著金剛經心印疏之科判。今以世人皆喜三十二分本,故用之。 四、題目之含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是喻,具有三義:謂堅、利、明也。以此寶其體最堅,一切物不能壞。其用極利,能壞一切物。其相光明,方寸之寶光照數十里。般若是法,華言智慧,其義有三:謂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也。以金剛三義喻般若三義者,以金剛之體堅,喻實相般若理體之堅也。以金剛之用利,喻觀照般若智用之利也。以金剛之相明,喻文字般若其相之明也。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也。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謂契理契機之經教也。具有四義:謂貫、攝、常、法也。以「經」能「貫」穿所說之義,「攝」持所化之機。「常」則三世不能易其理,「法」則十界皆同遵其規也。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者,朝代之名,以別於符秦,故曰姚秦也。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也。法師者:以法自師,以法師人也。鳩摩羅什,華言童壽,以幼童之年而有高壽之德也,乃譯經法師之德號也。 五、全經之科段   凡是佛經應分為三大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今依三十二分,分為三分。即第一分為序分。自第二分至第三十二分前半分為正宗分。第三十二分後半分為流通分。   正宗分中,又按信、解、修、證,分為四科:   一、自第二分至第八分,略明降住生「信」分。   二、自第九分至第十六分,推廣降住開「解」分。   三、自第十七分第二十四分,究竟降住起「修」分。   四、自第二十五分至第三十二分前半分,決定降住成「證」分。   第三分之「離相度生」,及第四分之「無住行施」,乃一經之要旨,以後經文,皆依此要旨而加以闡釋也。 如是   一、「如是」者乃指法之詞,即指此一部金剛經也。   二、「如是」者乃信順之詞,即世尊所說之法,阿難尊者悉皆信受順從也。   三、「如是」者乃顯理之詞,今據本經,當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為「如」,文字般若為「是」。良以實相、觀照,二而不二,體用如如,故名為「如」。文字性空,不即文字,不離文字,故名為「是」也。 一時   「一時」者乃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唯一無二之時也。 佛   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 舍衛國   梵語「舍衛」,此云聞物,亦云豐德。以物產豐富,道德高尚,名聲遠聞也。 祇陀   梵語祇陀,此云戰勝,乃波斯匿王之太子也。 大比丘   梵語比丘,具有三義,謂怖魔、乞士、破惡。大比丘者,回小向大之比丘也。 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度三迦葉,即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等一千人。又度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人,更度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此等諸人,先事外道,勤勞無益,一見如來,便登聖果,以此感恩,誓常隨侍,所謂「常隨眾」也。   「發起序」者:以此一段經文,發起「正宗分」也。有淺深二種釋義:淺釋者,以戒定發般若妙慧也。深釋者,以「離言般若」發起「依言般若」也。此佛就一切眾生日用尋常,去來動靜,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處,直顯實相般若之本體,以明無住真心之妙用也。所以假此乞食,發起斯經者,不過要人向日用中,識得自己與諸佛,無二無別,則能事畢矣。 長老者   道德長、戒臘老,德臘俱高之尊稱也。 須菩提   此云空生,或云善現,又名善吉。以初生時,家中寶藏頓空,故名空生。相師占之,此子善吉,故名善吉。七日之後,家珍復現,故又名善現,乃舍衛國鳩留長者之子,解空第一。在般若會上,轉教菩薩,故為「當機」,發起此經也。若論其本,乃青龍陀佛,為輔助釋迦教化,大權示現者也。 希有者:   稀奇少有也。其意有二:一、就佛邊說,於日用尋常處,示奇特事,可謂希有!二、就自己邊說,能向穿衣吃飯處,討得個消息,從來未知,今日方悟,真可謂希有也! 善護念、善付囑者   如來之心,加護愛念諸弟子;如來之口,委付之叮囑諸弟子。如般若會上,轉教付財,將大付小,引小入大,囑小化大,以大激小,皆如來之方便護念也。   然尚非今之所謂善也。今見如來,入城還園,穿衣吃飯,直顯住心無住,降心離相之妙旨。以「身教」不以「言教」,時時處處,無不為諸弟子作模範,真可謂「善護念善付囑」矣!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等正覺」。「正覺」揀別凡夫之不覺,及外道之邪覺。「正等」揀別二乘之不等。「無上」揀別菩薩之有上。以順於古例,故不翻其義,但譯其音也。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應住」者,應當如何安住其菩提心也。「云何降伏其心」者,云何降伏其妄想心也。「降伏」是剋制、攝持、消滅之義。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之兩「如是」,有三釋:   一、約顯理釋:「如是」者,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設廓而論之,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以明「如是」也。   二、約指前釋:「如是」者,「如」世尊前面之穿衣吃飯,洗足敷座,一段光景,這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此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   三、約開後釋:「如是」者,即指後文所說之一部金剛經也。 諸菩薩摩訶薩   梵語摩訶,華言大。此處約發心釋,發大乘心者曰菩薩(權教大乘)。發最上乘心者曰摩訶薩(實教大乘)。   三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列表以明之: 欲界 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有想。 三界 色界 化生。有色,有想。(除無想天) 無色界 化生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若無想。   非想非非想處 若非有想非無想。 無餘涅槃   「涅槃」華言寂滅,亦云圓寂。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涅槃,斷三界之內之見惑、思惑,了脫分段生死。然尚餘有三界以外之塵沙惑、無明惑,未曾斷除,變易生死未曾了脫,故曰有餘涅槃。大乘涅槃則四惑俱斷,二死皆了,故曰無餘涅槃。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者:以我為能度,便有「我相」。   「人相」者:以彼為所度,便有「人相」。   「眾生相」者:所度既非一人,善根更不一致,處處分別,便有「眾生相」。   「壽者相」者:有法授受,戀著不捨,念念相續不斷,猶如命根,便有「壽者相」。   此四相乃由我相開出,合之實一我相也。 法   「法」字乃通於一切之語,一切事物,大者、小者,有形者、無形者,通謂之「法」。一切道理,真實者、虛妄者,亦皆謂之「法」。不論眼見者、耳聞者,謂之「法」,即眼不能見、耳不能聞,但為心想所及者,亦皆謂之法也。此「法」字乃通指一切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也。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住」者執著也。謂菩薩離相度生,是發大願。發願之後,必起大行,否則便成空願耳。菩薩所修之萬行,即六度: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今但言布施者,以布施一度,統攝其餘五度,由六度而開為萬行也。唯於行布施時,應觀想「三輪體空」,不可執著,以一起執著,則真心不能安住矣!故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 布施攝六度   偈曰:檀(梵語檀那,華言布施)義攝於六,資生(財)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再列表以明之:    資生施 布施    持戒   布施 無畏施    忍辱 六度—萬行    精進   法 施 禪定   般若 三輪體空   六度法門,度度輪轉不息,曰「輪」。各各如夢如幻,等無實體,曰「體空」。今舉布施度言之,內無能施之我,外無受施之人,中無所施之物,故曰「三輪體空」也。 無住行施   行布施何以不許「執著」耶?蓋一有住者,即落於「有為法」中。所有功德,報在人天,不但不能作成佛之正因,且將招致第三生之苦果!永嘉禪師證道歌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故必「無住行施」,方能與「無為法」相應,現在安住真心,將來定成佛果。然即此「無住」之念,亦不許執著也。 十八界   內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外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塵即是外境。以此六種外境,能染污清淨真心,故曰六塵)。中間生起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即是妄心,有明了分別之能。分而為六,故名六識)。以上六根、六塵、六識、總名十八界,包括三界以內諸有為法。以各有界分,故名為界也。   「見如來不」之「不」字,音「否」,問詞也。「不也世尊」之「不」字,音「弗」,即「不可」也。以後經文,凡遇此等字句,皆作「否」、「弗」讀解。 如來三身   一、法身:實相之理體也。實相無相,故不可見。唯證相應。   二、報身:因行圓滿,得此酬報,真實之智體也。唯地上菩薩得見之。   三、應身:亦名應化身。自理智不二之妙體,為化度眾生,應機示現妙用之身也。如世尊在印度出世,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者是也。大心凡夫,及二乘人得見之。 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此乃世尊審問勘驗之詞也。以上如來所謂「離相度生」、「無住行施」之理,雖甚明了,但恐「說時似悟,對境還迷」,故即將須菩提面對之如來身相,以審問勘驗之也。須知學佛之人,最難離之相,即是佛相與法相,今世尊先以離佛相問之也。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此世尊令須菩提(須菩提代表我等眾生)擴大觀照般若之工夫也。既能了知佛之身相,虛妄不實。即當推而廣之,觀照一切諸法,凡所有相者,皆是虛妄也。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令不著「有」也。「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令不著「空」也。蓋若一味「離相」,則恐墜「無為坑」,起「斷滅見」矣!若能見得諸相非相,正不必離相覓性。須知正當照見諸相非相之時,正是法身如來顯現之時,故曰即見如來也。若見諸相非相之「見」字,是觀照般若之工夫;即見如來之「見」字,是實相般若之悟證,要真能見到諸相非相方可。若祇是說理,而無真工夫,即不能見如來也。 後五百歲   釋迦世尊之法運,共一萬二千年。即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也。「後五百歲」者,即一萬二千年之最後五百年也。 持戒修福,能生信心。   此有三種義理:   一、持戒能止惡生定,修福能生善攝慧,故能於此般若深理,生真實之信心也。   二、持戒修福只是大乘之基礎,般若法門方是大乘之究竟,故佛作此說以引進之也。   三、學般若者,往往偏執空理,不肯持戒修福。如世間一般文人,口能談般若,筆能寫般若,但不能實際修般若。又如一般「惡取空」者,以持戒修福為著相,以殺生婬亂為不著相。不知因果難逃,惡有惡報,定當墮落也。   永嘉禪師云:「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故佛言必以持戒修福為先,以警誡之也。 一念生淨信   「淨信」者,不著空邊,不著有邊,深信「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信心也。即此一念,得與實相般若相應,故能獲福無量也。 三空   無我等四相,「我空」也。無法相,「法空」也。亦無非法相,「空空」也(亦名俱空)。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乃佛所證之智果。今言「無有定法」者,以此菩提之果法,不過對菩薩有上,而稱「無上」;對二乘之偏覺,而稱「正等」;對凡夫外道之痴邪,而稱「正覺」。只是對待而立之假名而已,故無一定之法,名為菩提也。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如來所說之法,皆應機而說,遇小機說小法,遇大機說大法,本無一定也。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遠離空有二邊。「非法」者,非有法也;「非非法」者,非空法也,遠離空有二邊,方得證菩提。是有邊不可取,空邊亦不可取也。如來所說之法,密說顯說,無不令離二邊,會歸中道。故如來所說法,不可說是「非法」,亦不可說是「非非法」也。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十住、十行、十回向,謂之三「賢」菩薩。十地,謂之十「聖」菩薩。「無為法」者,即實相般若,非修造而成,無所作為,故名「無為」。即非空、非有之自性清淨心也。「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者,謂一切三賢十聖,無不以此雙非之無為法,而得成就其差別果位也。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者,乃釋迦一佛之教化區域也。以須彌山為中心,四面有四大部洲,一日一月,為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個,為「小千世界」;再合此「小千世界」一千個,為「中千世界」;再合此「中千世界」一千個,為「大千世界」;以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乃「大化身佛」所居之國土也。 受持   對於經中之義理,領納於心,曰「受」;憶念不忘,曰「持」。 二諦   「二諦」者,真諦、俗諦也。俗諦者,凡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俗迷情之法,故曰俗。其為凡俗事相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真諦者,聖智所見真理之理性也。是離虛妄,故曰真。其理決定而不動,故曰諦也。 小乘四果   一、初果須陀洹,華言預流,亦入流。以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初入聖人之流也。   二、二果斯陀含,華言一來。斷欲界九品「思惑」之前六品,只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即證三果也。   三、三果阿那含,華言不來,亦云不還。斷欲界「思惑」後三品盡,不再還來欲界也。   四、四果阿羅漢,華言殺賊,斷盡三界見思二惑,喻如殺盡煩惱賊也。亦云應供,煩惱斷盡,應受人天供應也。亦云無生,不再來三界受生死也。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小乘初果,斷「見惑」,初生無漏真智,親見「我空」之理。對於六塵境界,不起分別,故能六根不入六塵。根塵既不相入,中間自然不生六識。六識不生,即是分別心不起。分別心既然不起,有誰能念「我證初果」耶!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初果已斷三界迷理之「見惑」,已證「我空」之理。二果進修,更於欲界貪瞋癡慢等迷事之「思惑」,斷前六品。煩惱更薄,「我空更深」,雖隨惑潤生,須「一往來」,而二果聖人心中,實無往來之念也。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   三果聖人斷盡欲界「思惑」,不但於道理上見到「我空」,即於欲界之事相上,已證到「我空」。欲界之「我」既已空矣,更有誰作「不還欲界」之念耶!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四果聖人,斷盡三界煩惱,徹證無生之理。我等四相不起,即無能無所。既無能證之人,亦無所證之果,更有誰作「我得阿羅漢道」之念耶? 三昧   華言正定。 阿蘭那   華言寂靜。 然燈佛與釋迦世尊授成佛之記   世尊因地修行,至第二阿僧祇劫滿時,名儒童,亦名善慧。遇然燈佛出世,見王家女名瞿夷者,持七枝青蓮花。以五百金錢,買其五枝。合彼女所寄託之二枝,一併供佛。又見地有泥,解衣覆地,不足,乃解髮佈地,請佛踏之而過。佛因授記曰:「過後九十一劫,汝當作佛,號釋迦牟尼」。 莊嚴佛土   莊嚴者,莊盛嚴飾也。菩薩因地所修六度萬行之功德,以之回向,莊嚴成佛時之依報國土,謂之莊嚴佛土。 三諦   諦者,真實不虛之理也。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也。空諦者,謂一切由因緣所生之事事物物,其體性空無之理也。假諦者,謂一切事物體性雖空,而假相實存之理也。中諦者,謂空假不二,中道之理也。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觀論,有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諦),亦為是假名(假諦),亦是中道義(中諦)。」即明此三諦之義也。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莊嚴佛土」者,乃約「假諦」說,菩薩修六度萬行,以莊嚴佛土,是有所莊嚴也。「即非莊嚴」者,乃約「空諦」說,菩薩所修之六度萬行,皆是因緣所生,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也。「是名莊嚴」者,乃約「中諦」說,中諦能圓融二諦,雖然莊嚴而不著其相,雖不著相而不妨熾然莊嚴,是則名為莊嚴佛土也。 恆河   新譯殑伽河,華言天堂來,謂其源高且遠也。其河甚寬且長,沙細如麵。 隨說是經   「隨說」二字,約有四義:一、隨說人,不揀僧俗凡聖。二、隨說經,不論事理精粗。三、隨說經,不定章句前後。四、隨說處,不拘城市山林。 阿修羅   華言非天,以有天之福,無天之德也。 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凡是講金剛經之處所(無論講多講少),皆應如供養佛之塔廟而供養之。 塔   梵語塔婆,新譯窣堵波。華言方墳,亦云圓塚,亦云高顯處。塔之種類甚多,大分四種:一、生處塔。二、成道塔。三、轉法輪塔。四、般涅槃塔。供養講金剛經之處所,即等於供養佛之四種塔:一、經云:「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即等於「生處塔」也。二、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等於「成道塔」也。三、經云:「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又云:「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即等於「轉法輪塔」也。四、經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即等於「般涅槃塔」也。 廟   「廟」者貌也,供佛像貌之處也。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最上」者,以其成就法身之法也。無漏無為,離名絕相,再無一法,加之於上,故名「最上」也。「第一」者,以其成就報身之法也。萬德莊嚴,無量相好,眾聖中尊,更無過者,故名「第一」也。「希有」者,以其成就化身之法也。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現羊,鹿中現鹿,隨類現身,稀奇少有,故名「希有」也。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此顯處勝也。「若尊重弟子」之「若」字,作「及」字解。「尊重弟子」者,如來之可尊可重之弟子,即一切賢聖僧也。謂此經典所在之處,即有佛在,並及一切賢聖僧寶皆在也。「經典所在」,乃法寶也。「即為有佛」,正是佛寶也。「尊重弟子」為僧寶也。經典所在之處,三寶備足,則其處之殊勝可知矣。 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此有二義:   一、約法釋,謂應依「文字般若」,而起「觀照般若」,斷除一切煩惱,親證「實相般若」,直到彼岸,如是奉持即可矣。   二、約心釋,蓋此金剛般若者,乃現前諸人個個本有的離相無住之真心是也。世尊歷劫修行,全用此心。出世成佛,亦用此心。以用此心故,而能於割不斷處,一切割斷!放不下的,全身放下!設捨此心,別無有心,故教「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也。 聞說是經,深解義趣,   「解」是解悟。「義」是義理。「趣」是歸趣。「深解義趣」者,即所謂「大開圓解」也。須菩提在聲聞位上,固然只解悟到我空之理;即在菩薩位上,過去雖能解悟我法二空之理,亦未悟到二空不空之理。今在金剛般若會上,得聞「空有一如」之義,而能甚深的解悟到中道之理,歸趣到自心本具之實相般若,而大開圓解也。 涕淚悲泣   鼻出曰「涕」,眼出曰「淚」,感激心痛曰「悲」,無聲之哭曰「泣」。須菩薩尊者之所以悲泣者,乃喜愧交集也。喜者,喜今日之得悟,愧者,愧過去之未聞也。 希有   此第十四分之「希有」,與第二分之「希有」不同,前之「希有」乃是須菩提尊者見到世尊在日用尋常中,表現般若妙用,是讚歎世尊之希有;後之「希有」乃尊者「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所悟般若之理,與佛無二無別,是感嘆自己之希有也。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此正是須菩提尊者,依悟而說也。所悟者,即前文世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理也。 不驚、不怖、不畏   聞「我空」,而不驚疑;聞「法空」,而不恐怖;聞「空空」,而不畏懼也。 第一波羅蜜   即是般若波羅蜜。蓋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五度無般若,皆不能到彼岸,故般若稱為第一也。 歌利王   華言極惡王。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真語」者,不妄語也;「實語」者,不虛語也;「如語」者,如所證而語也;「不誑語」者,不騙人之語也;「不異語」者,不更改變易之語也。 五種法師   法華經法師品所說,有五種法師:一、受持法師,憶持其義而不忘者。二、讀經法師,正心端坐,目覩經文,口宣句讀者。三、誦經法師,習讀既熟,不對經文,自然能誦者。四、解說法師,解說經義,弘法利人者。五、書寫法師,書寫(印刷)經文,而廣流布於世者。 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發」者,發心也。「大乘」者,權教大乘也,約宗派說,即是始教般若空宗。「最上乘」者,實教大乘也,即是頓教禪宗。然而世尊所說之金剛般若,並無兩樣,只因弟子發心不同,致使淺者見淺,深者見深也。 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背曰荷,在肩曰擔,即所謂負起責任也。世尊出世,祇為度生。我等能發大心,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即是荷擔如來家業,替佛轉化也。 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著曰「相」,能著曰「見」。「見」即「執」也。「執」有二種:一者「人我執」,二者「法我執」。此處經文所說之我等四見,乃是「法我執」。即前文(第六分)所說:「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也。蓋「樂小法者」,「我執」雖破,「法執」猶存,「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也。 業障消滅   障正道、害善法者有三,故曰三障,一、煩惱障,即貪、瞋、癡等之惑也。二、業障,即五逆、十惡之業也。三、報障,即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報也。而急於消滅「業障」者,一則以業障不除,即不能修正道集善法,亦即不能斷「煩惱障」也。二則以業障不除,定招三惡道之報障也。 上卷與下卷,義理淺深之分判   前半部經,是講「信教」「解理」;後半部經,是講「修行」「證果」。前半部經,重在啟發「正智」,以遣除「境相」,斷除「分別我法二執」。後半部經,重在顯發「理體」,以遣除「心相」,斷除「俱生我法二執」。 第十七分之問答含義   第十七分與前之第二分、第三分,問答之詞句相同,而其所含之義理則不同。前之發心,乃凡夫初發之心;此之發心,乃菩薩悟理之後,所發進修菩薩行之心也。前之佛答,要在遠離「分別」所起之「境相」;此之佛答,要在遠離「俱生」所起之「心相」也。 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第三分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字在「眾生」之上,是說眾生性空,雖滅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之相可得。是重在離「所」度之相,亦即離外境之相也。此處云:「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字在「滅度」之上,是說菩薩心空,雖滅度一切眾生已,在菩薩心中,無有一眾生「實為我滅度」之念也。是重在離「能」度之相,亦即離內心之相也。此處執著四相即非菩薩,與前第三分第四分,文義不同,前文(第四分)於「即非菩薩」下,則接說「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是重在空外境也。此處於「即非菩薩」下,則接說「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重在空內心也。   此處所舉然燈佛公案,與前第十分含義不同。與前文(第十分)問然燈佛之事,言雖彷彿,意不雷同,前文曰「於法有所得不?」是知「於法」義屬於所得之法,乃心外之相也。此處「有法得菩提不?」義屬於能得之心法,乃心內之見也。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諸法如義」者,一切諸法之真如義也。「真」者不虛妄,「如」者不變異。一切諸法之事相,皆是虛妄,皆有變異。但一切諸法之理體,則平等一如,無有差別。能悟入此諸法真如之義理者,即謂之「如來」,即從真如而來也。 於是中無實無虛!   「於是中」者,於如來所得之菩提法中也。以「無實」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虛無」故,「一切法皆是佛法」也。以無實無虛,方顯平等之理體也。 五眼圓明偈   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觀三心不可得偈   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二祖求初祖安心   禪宗二祖慧可禪師,侍初祖達摩,因立雪斷臂,求初祖安心。初祖曰:「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曰:「覓心了不可得!」初祖曰:「與汝安心竟!」慧可遂徹悟,嗣二祖位。 德山參龍潭   唐朝德山禪師,向婆子買油糍點心。婆子問:「三心不可得,汝點那一心?」德山無對。迨至龍潭,吹滅紙燈,始大悟。 慧命   「慧」者有德也,「命」者有壽也,即「長老」之異譯也。 魏譯加入六十二字   自「爾時,慧命須菩提」至「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有六十二字,乃後人依元魏菩提留支譯本加入者。其加入之意,或以無著菩薩之金剛經論,及彌勒菩薩之金剛經偈頌,皆有此義也。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法」者,實相妙法也,亦即菩提心法也。上與十方諸佛「平」,下與九界眾生「等」。諸佛雖高,此菩提心法亦無有高。眾生雖下,此菩提心法亦無有下,故言「無有高下」也。 可以三十三相觀如來不?   「觀」音貫,讀去聲,觀與見不同。面對如來,以眼視之,曰見;不對如來,以心想之,曰觀。佛問汝等用功修行時,是否以三十二相「觀想」如來耶! 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有四:鐵轉輪王,統領一洲;銅轉輪王,統領二洲;銀轉輪王,統領三洲;金轉輪王,統領四洲。聖王生時,即具七寶:一、金輪寶,名勝自在。二、象寶,名青山。三、紺馬寶,名勇疾風,四、神珠寶,名光藏雲。五、主藏臣寶,名大財。六、女寶,名淨妙德。七、主兵臣寶,名離垢眼。有此七寶,名轉輪王。王欲東,則輪寶東飛;王欲西,則輪寶西飛。設諸小國,有不順命者,輪寶先往不待干戈,而自臣服。以十善法,化四天下,故稱聖王。其身金色,三十二相,與佛頗同。乃世間第一福德人也。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邢道」者,不正之道也。以不達自性平等,向外馳求,尋言取相,非邪而何?故斥之曰:不能見離相之法身如來也。不許著相見佛者,破「常見」也。然則,如何方能見佛?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 於法不說斷滅相   此破「斷見」也。前文云:「此法無實無虛」,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若著相見佛,是有「實」矣,是有「高」矣。若說斷滅,是有「虛」矣,是有「下」矣,皆非「平等」之法也。   經文自開卷至第二十六分,皆談「妙有」。所謂妙有不有,以故即有而說空也。自第二十七分,直至卷終,皆談「真空」。所謂真空不空,是即空而說有也。 知一切法無我   「無我」有二種:一、「人無我」,「我」者,自主自在之義。凡夫不了五蘊(色、受、想、行、識),假和合之義,固執實有自主自在之人體,曰「人我」。今了五蘊假和合之義,達實無人體,曰「人無我」。是為小乘之觀道,以斷「煩惱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無我」,固執諸法有實體、有實用,曰「法我」。今了諸法因緣生之義,達實無自性,曰「法無我」。是為大乘菩薩之觀道,以斷「所知障」而得成佛者也。小乘但悟「人無我」,大乘則「二無我」皆悟。 得成於忍   「忍」者忍耐、忍可、安忍也。「忍耐」者,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是「忍耐」者,忍辱之義也。「忍可」者,於諸法性空之理,忍可於心,了了分明也。是「忍可」者,智之義也。「安忍」者,於諸法實相之理,安住不動也。是「安忍」者,定之義也。忍有三種;   一、「耐怨害忍」,亦名「生忍」。能忍耐有情(眾生)怨敵之惱害者。   二、「安受苦忍」,亦名「法忍」。能安受無情之法,如寒熱水火等苦楚者。   三、「諦察法忍」,亦名「無生法忍」。諦觀諸法實相,而安住於無生之理智者。前二忍是「忍耐」之義,後一忍是「忍可」「安忍」之義也。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者,謂此菩薩悟知一切諸法無我,而得成就「無生法忍」也。 不受福德   「不受」者,非拒而不納也。但於福德,不起貪著之念,即是不受之義也。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此明應化身如來也。亦即近明前文(第二十六分)不可以色相見佛之義。遠明前文(第一分)世尊由祇園來,向舍衛去,來無來相,去無去相之義也。所謂「不起道場,而去鹿苑」也。進而明之,即從兜率來,亦未嘗來;向雙林去,亦未嘗去也。而見世尊有來有去者,正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然月未嘗運,而岸未嘗移,蓋隨其機見耳。又如月之印水,水清則月來,水濁則月去,天上之月,實未嘗來去也。是故若欲見佛,但淨其心。所謂「眾生心水淨,如來影現中」也。 若善男子善女子,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何以稱為「善」男子「善」女人?以其修「析色歸空觀」(簡稱析空觀),故得稱為善也。 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   此顯非一、非異,平等之理也。亦遠結前文(第十三分)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之義也。前文之義,乃是喻明如來說法,無說法相,及三十二相,即是非相之理也。此處(第三十分)所說,乃令正觀,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以況顯佛之三身,非一、非異,平等之理也。 一合相   「一合相」者,眾生執著每一事物,有一實在之整體也。內而根身(五根身)執著有一實在之整體,名之曰「一合相」。外而世界,亦執著有一實在之整體,名之曰「一合相」。而不知此根身乃四大(地、水、火、風)假合而有,亦不知此世界乃微塵假合而有也。世界之相粗顯,易於觀察,故佛令觀世界非實有,再觀微塵亦非實有,以解悟世界「非一」,微塵「非異」平等之理。進而觀想凡夫之根身,非一、非異,更進而觀想如來之三身,非一、非異,則應化身之無來無去之理,可以明矣。   ??      ??      ??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二0一二年修訂版) 20                目次 1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二0一二年修訂版) 10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能仁佛學院版 9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二0一二年修訂版) 93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志蓮精舍版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