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長老 講述於基隆海會寺  施旺坤 敬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目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序 七 懸談 九 甲一、解經題(分二)乙一、經題乙二、人題 一○  乙一、經題 一○  乙二、人題 一八 甲二、釋經文(分二)乙一、顯了般若乙二、祕密般若 三八  乙一、顯了般若(分二)丙一、略標綱要丙二、廣陳實義 三八   丙一、略標綱要(分四)丁一、能觀人 丁二、所行行丁三、觀行境 丁四、明利益 三八    丁一、能觀人 三九    丁二、所行行 四七    丁三、觀行境 四八    丁四、明利益 五六   丙二、廣陳實義(分五)丁一、拂外疑 丁二、顯法體 丁三、明所離丁四、辨所得 丁五、結歎勝能 五九    丁一、拂外疑 五九    丁二、顯法體(分二)戊一、總顯戊二、別顯 六九     戊一、總顯 六九     戊二、別顯 六九    丁三、明所離(分四)戊一、法相開合門 戊二、緣起逆順門戊三、染淨因果門 戊四、境智能所門 七五     戊一、法相開合門 七五     戊二、緣起逆順門 八一     戊三、染淨因果門 八五     戊四、境智能所門 八六    丁四、辨所得(分二)戊一、結前起後戊二、正明所得 九九     戊一、結前起後 九九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九九      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 九九      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一○二    丁五、結歎勝能 一○四  乙二祕密般若(分二)丙一、結前起後丙二、正說咒語 一○六   丙一、結前起後 一○六   丙二、正說咒語 一○六 附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科判 二○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序   般若心經漢譯,藏經中有七本,以玄奘大師譯本流通最廣,亦最簡要。經文二百六十字,先賢以為六百卷般若妙義,盡攝其中。然含義越豐,解之越不易。不得其解,而徒口誦,其欲觀行,以證實相,不亦難乎。是以自古已來,此經注釋,多不勝舉。惟以古注消文尚簡,釋義各有偏重,後世學者,不有人說,猶不能解也。   基隆海會寺道源長老,多年講說諸大乘經,度人無數。至民紀六十六年,講此經於海會寺能仁佛學院,七十一年再講於桃園正覺蓮社。長老弟子施旺坤居士筆記成書,今將鐫印流通。余與施居士堂女弟麗花居士為同門友。以是幸獲拜讀於付鐫之前,並應囑為一序。   余憶昔者長老曾講《觀無量壽佛經》,先業師 雪廬老人為序讚之,謂為乘願再來之人,故能深入淺出,微密顯章,不同智疏禮鈔,必精臺教後能讀也。余於是一再讀之,唯是業師之讚歎,而自不敢讚一辭。   今者讀此講記,其見古注畧者,此則詳之;古注深微者,此則淺顯之。講以觀照之慧,記有文字之慧,顯密般若之義,發無餘蘊矣。甚者,華嚴普賢願歸極樂,馬鳴起信結勸念佛。長老於此,亦以念佛法門為勸導,符合經論,有如是者,實為再來人也。   余聞之,大乘諸法,須修三僧劫方能成佛。若修淨業,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即得補處。是為當生成就之特別法門,世尊說為難信之法。難信能信,必由經論之講說,循循然以勸之。由是以觀,此經講記甚難得也。有緣讀之者,當作難遇想。 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中秋節優婆塞徐醒民敬識于臺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六年六月講於基隆海會寺| 施旺坤 敬記 懸談   今年為什麼要講《心經》?每年夏天要講哪一部經很費思量,因為要講的經,必須讓大家好瞭解,本寺創辦二十多年來,道源已講過很多經,可是未講過《心經》,為什麼不講《心經》呢?因為《心經》好念不好懂,無論出家、在家弟子,早晚課都要念,甚至都會背誦,因為《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字,經文短,念起來很順口,可是不大好懂,講了聽不懂也是問題,所以一直到今年才開講。既然《心經》不好懂,今年講就會好懂嗎?因為今年本寺開辦能仁佛學院,有數十位學生來此研究佛理,所以才決定講《心經》。又本寺諸位大德聽經已有幾十年,對於佛教的名相差不多瞭解,聽《心經》當不致太困難。剛才講《心經》好念不好懂,雖然不好懂也要懂啊!你只要留心聽,不要起退心,多聽幾次就懂了。如果不好懂就不聽,永遠不會懂啊!這次我們預定七天講圓滿,希望大家不要錯過機會,這是我們今年講《心經》的因緣。   現在開始講經,先講經的題目,再講經文。全經分為兩大科:甲一、解經題,甲二、釋經文。 甲一、解經題(分二)乙一、經題乙二、人題   乙一、經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是本經的經題。「般若」,本來念「般若」,但是在《心經》要念「般若」,因為這是印度的梵音翻譯過來的,可能有人會懷疑,為何不找兩個字音相同的字呢?因為《心經》是唐朝翻譯的,唐朝的京都在陝西長安,長安的語言就是官話,等於現在的國語,般若兩字在當時就讀「般若」。   般若,翻譯成中國話叫智慧,但是不翻為智慧,這是譯經的規矩,在五種不翻裡面,屬於生善不翻。五種不翻的規矩是玄奘大師訂的:一、祕密不翻,如陀羅尼大悲咒、往生咒、楞嚴咒等。為什麼不翻呢?因為真言咒語不需瞭解,只要按音聲受持,就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如翻譯過來,反而起分別心,使感應打了折扣。二、含多義不翻,印度的梵文名詞,裡面所含的義理很多,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種義理,在中文裡,沒有一個適當的名詞可以翻譯。又如佛陀耶,中國話叫覺者,但不翻為覺者,因為它含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意,覺者不能涵蓋三覺之意,故仍保留佛陀耶梵音。三、此方無不翻,如印度閻浮樹,我們中國沒有這種樹,所以保留梵音。四、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句名相從漢明帝時,印度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到中國翻譯《四十二章經》時就不翻,鳩摩羅什法師,在他所譯的經,也不翻此句,因此玄奘大師也順古例不翻。五、生善不翻,如般若,中國話可譯為智慧,為什麼不翻呢?因為世間學問,也有智慧這個名詞,社會上所謂聰明智慧,是世智辯聰,和般若智慧是兩回事,為令眾生生起善法,所以不翻譯。   梵語般若翻成中國話,應該叫真智妙慧,區別和世間的智慧不一樣。真智妙慧是我們人人本具的智慧,不是從外面修來的。佛教講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當作佛,佛性成佛不增,在凡不減,成了佛,我們的佛性本來具足,無欠無缺,沒有增加一點點,在眾生份上,我們雖然流轉生死,佛性也不會減少。佛性為什麼流轉生死不會變動呢?因為佛性是真法不會變動,虛妄之法才會被三際所轉、四相所遷。三際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一切法都被時間轉動。四相是生、住、異、滅,也就是成、住、壞、空。在有情份上,比如人有生、老、病、死,一個人生出來是生相,暫時在世間是住相,但是住不常住,不斷在變化,即是異相,變成老人,最後滅了,為什麼呢?因為人是虛妄之法,有生必有滅。在無情份上,小至一個器具,大至山河大地,都是成、住、壞、空,因為是因緣和合的虛妄之法,都被四相所遷。   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具足有般若智慧,在智慧上講,叫般若;在本體上講,叫佛性。名字不同,法是一個,這個法就叫真法、妙法。我們初聽佛法的人會起疑惑:既然人人本具佛性,怎麼我們現在還在當凡夫呢?要知道:眾生從無始以來,一念妄動,生起無明,由根本無明生起枝末無明貪、瞋、癡等煩惱,於是起惑、造業、受報,在六道生死輪迴不息。造了善業,轉到三善道;造了惡業,轉到三惡道,這就是為什麼還當凡夫的緣故。所以我們要多瞭解佛理,才能依法修行用功,成佛才有希望,不然人人本具佛性,我們沒有作佛,還是當眾生。這裡還要注意,我們修行用功,不是修佛性,不是修般若智慧,眾生佛性無欠無缺,般若智慧本具,現現成成,用不著修。修行是要斷煩惱,只要把無明煩惱破除,人人本具的佛性、般若智慧,統統現前,我們就成了佛。古人說個比方,修行用功好像磨鏡子,古早的鏡子是銅做的,時間久了會生鏽,本有的光明就蓋覆不彰顯。要現出鏡子本來具有的光明,必須把鏡子的鏽磨掉,磨得乾乾淨淨,鏡子的本體就現出光明。鏡子的本體,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鏡子的光明,就是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不是修出來的,鏡子的光明也不是磨出來的,那是鏡子本具的。不然,換成磚頭,任你怎麼磨,也現不出光明。因為鏡子本具光明,才能磨出光明,所以修行用功,斷煩惱、破無明,佛性自然顯現。這是講梵語般若,翻成中國話叫智慧,不翻是為令我們生起善根,尊重般若智慧。   《心經》上講的般若,含多意不翻,具足三種般若的意思。   一、文字般若,文字就是經的文字,經文的文字與世間文字不一樣,世間文字沒有含攝般若智慧,佛經上的文字含有般若智慧。   二、觀照般若,觀是心裡觀想,修行觀想,就是能觀的智慧。過去我們不覺,現在依著文字般若指導,作觀想修行,內心之中起了智慧,開始覺悟,叫始覺智。依著經上的方法修觀照,叫觀照般若。   三、實相般若,實相是人人本具的佛性,《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令眾生瞭解,說有個相,實際都是虛妄的。實相是佛性的理體,是真理之體,真理之體是無相之相,才是真實之相,所以叫做實相般若。   能觀照的是般若智慧,所觀照的是實相理體。能觀照的智慧,叫觀照般若;所觀照的理體,叫實相般若,能觀照的智慧與所觀照的理體,完全合而為一的時候,即究竟成佛。能觀照的智慧與所觀照的理體,尚未完全合一,還沒成佛,稱為菩薩。我們怎麼能當菩薩呢?要先依著文字般若,瞭解佛理,要多研究文字般若,因為文字般若所表現的,就是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波羅蜜多,是梵語,翻成中國話為彼岸到,順著中國人說話的語氣叫到彼岸,到彼岸是形容詞,我們眾生在流轉生死,等於在苦海的此岸,超過煩惱苦海,證得涅槃成了佛,即到彼岸,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合起來解釋,就是智慧到彼岸。   這是料揀不是凡夫外道,及二乘的智慧,因為凡夫外道,及二乘的智慧不能到彼岸。這是大乘菩薩到彼岸的智慧,故稱般若波羅蜜多,到彼岸就證得大涅槃,就是成佛。我們既然是佛弟子,目的在成佛,要有到彼岸的智慧,才能到彼岸。我們沒有學般若經,不知道什麼是到彼岸的智慧?現在有因緣學到《心經》,知道到彼岸的智慧,這是我們前生前世種的大善根,不然你不能遇到《心經》。這是成佛的經,要慶幸自己有善根,一定要發心聽,聽了依著經文起觀照修行,將來才有到彼岸的一天。   心字,是比喻,如人的心臟。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般若經說了廿二年之久,玄奘大師全部翻譯過來,是六百卷《大般若經》,有廿萬個偈頌,是最大的一部佛經。《心經》共二百六十字,是廿萬個偈頌的經心,等於人體的五臟六腑,以心臟為主一樣。把這部《心經》研究清楚,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就懂了。   經字,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契者合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中國人好簡略,單翻經字。把全部經題合起來解釋,般若波羅蜜多,是法,心,是喻,叫法喻立題。般若波羅蜜多心,是別題,別於其他經。經,是通題,通於一切經。   以上乙一、經題講完,下面講乙二、人題。    乙二、人題 唐三藏玄奘法師奉詔譯   「唐」,指唐朝唐太宗的時候。「三藏」,是經藏、律藏、論藏。藏字有含藏之意,把經、律、論分別歸為一類叫藏,總而言之,三藏含攝一切經、律、論,也就是一切佛法都在裡面。「法師」,法指佛法,有法則、規矩的意思,這個法不是世間的規矩,是令眾生成佛的法則。師是模範、師範。法師就是以法自師,以法師人。大乘佛弟子,為自利利他,先要學佛法,以佛法作為自己師父,名以法自師。學成之後要宏揚佛法,教化眾生,名以法師人。以一切佛法作為眾生的師父,令眾生來學佛法,稱為法師。以法自師,是自利;以法師人,是利他。大乘佛弟子要自利利他,二利具足,所以稱為法師。   三藏法師,是最尊敬的稱呼,過去不可隨便稱法師,必須講經說法的師父,才能稱為法師。普通受過比丘戒,沒有講經說法的師父,稱某某師,就很貼切。要是對佛教貢獻比較多,特別尊重,稱某師父。過去稱出家人的法名,僅稱下面一字,如稱道源為源師父,後來大家對於道理不太研究,都稱上面一字,稱道師父。普通稱為道源師,已算貼切了,因為沒有講經說法,不能稱為法師。要講經說法,才能稱為道源法師。年歲高,才稱為道源老法師。在大陸上大和尚、老和尚不能亂稱呼,必須在十方叢林做過住持,才能稱為大和尚;必須在十方叢林退居之後,才能稱為老和尚。在大陸上要被稱為三藏法師很不簡單,通經藏的法師,稱經師;通律藏的法師,稱律師;通論藏的法師,稱論師。過去對此稱呼極為嚴格,如民國的弘一,因為專弘戒律,大家都恭稱他為弘一律師。被稱為大師,表示比法師還恭敬。貫通經藏、律藏、論藏,就稱三藏法師。中國人稱三藏法師的,只有玄奘大師,極為稀有難得!其他都是西域來的高僧,如鳩摩羅什法師等。「三藏法師」是通名,「玄奘法師」是別名,「譯」是翻譯梵文為華文。「奉詔譯」,是奉皇帝的命令翻譯。   玄奘大師是了不起的劃時代高僧,在他之前《心經》的譯本稱為舊譯,他的譯本稱為新譯。更了不起的,他是創立唯識法相宗的開宗祖師,這裡對於他的歷史多講幾句,好讓我們仰慕效法他為法忘軀的精神。玄奘大師是河南省偃師縣人,俗家姓陳,兄長捷,先出家於洛陽淨土寺,玄奘師十一歲亦入淨土寺出家,當時要出家必須經政府考試,玄奘師文章斐然,年幼即被錄取,蒙主考官特別約見,視其相貌莊嚴,特別歡喜。在當沙彌時,是一個好學的童子,勤聽經論,親近很多大德。廿一歲受具足戒以後,繼續遍訪善知識,學習經論,兼學戒律,也講經說法。當時,宏揚相宗與性宗的法師,各講一番道理,不能融會貫通,他聽了起疑惑:為什麼都是世尊所說的佛理,卻不能融會貫通?因為那時候翻譯過來的經典不多,他遍研經典不能解決疑惑,於是決定去印度求法,他在唐太宗貞觀三年八月出發,沿途受到很多艱難困苦,簡單介紹一下,使大家知道佛法很難聞到,都是過去大德用生命換來的。   玄奘法師想去印度求法,當時不許人民出境,他說服邊境把關的人,一道一道關口都放他走。當地人告訴他要到印度,必須經過一望無際的沙漠,第一個困難,沒有水喝。第二個困難,沙漠起風時,沙塵飛揚,分不清方向,走不出沙漠,一定會喪失生命。因為被他求法的熱忱感動,當地人為成就他求法的心願,送他一匹識途老馬,又為他準備一個皮袋裝水,告訴他水喝完時,半路上有個野馬泉,再灌一袋就可走出沙漠。於是他就啟程進入沙漠,走了一段路,想喝水,把皮袋解開,一不小心,把整袋水倒到沙地裡,沒水喝,乾糧吃不下去,還是繼續往前走。經過五天四夜,一滴水沒喝,人馬皆支持不了,倒了下去。他心裡想:自己死不足惜,但是要去印度求佛法,利益眾生,怎麼可以死呢?於是一心念《心經》,禱告觀世音菩薩。他當時所念的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心經》,到了夜晚,忽然熱滾滾的沙漠,起了涼風,吹到身上,覺得很舒服,人馬都能站起來,繼續前進。馬認識路,找到了野馬泉,如遇到甘露,喝了水又灌上一袋,終於渡過沙漠。此外,沿途還遇到許多難關,光是強盜就碰上三次,一次比一次厲害。第一次,只把他的衣物搶走。第二次,不但把東西搶去,還要殺死他。第三次,強盜看他相貌堂堂,想把他殺掉當祭品,他心想這次非死不可,就一心念彌勒菩薩聖號,求生彌勒內院。正在一心念彌勒菩薩聖號的時候,好像作夢一樣,夢見彌勒菩薩坐在法座上說法,還有很多菩薩圍繞著,玄奘法師一見趕快頂禮,這個時候,土匪正拿起刀要殺他,天空忽然變色,狂風大作,掣電打雷,飛沙走石,土匪看到這種情形害怕起來,趕緊把他的繩子解開,向他求懺悔,請求饒命。   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沿途遭遇到很多魔難,以上所說的都是逆境的魔。他還遇到順境的魔,經過西域高昌國時,高昌國王跟他特別有緣,硬把他留下,請他的母親作證明,跟玄奘結拜為兄弟,不讓他去印度。玄奘法師沒有法子,就絕食三天不吃飯,高昌國王才答應讓他去印度。   他從貞觀三年出發,到貞觀七年,走了四年之久,才到達印度,親近了很多大德,還到那爛陀寺親近最有名的戒賢論師,學習《瑜伽師地論》。當時那爛陀寺有比丘一萬多人,玄奘法師名列前十名,聲名遠揚,有一個大國的國王戒日王,為他開大法會,請各國的大法師及外道頭,來參加辯論大會,以玄奘法師為大會論主,他宣示《制惡見論》,立大乘義,破諸異見,十八天竟沒有人敢來論難,於是轟動全印度。玄奘法師在貞觀十九年返國,帶回梵文經本六百七十五部,唐太宗很歡喜,就請他翻譯,共譯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六十五歲圓寂,欲知詳情,請參閱玄奘法師著的《大唐西域記》。前面講到,《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經心,此經為玄奘法師到印度將梵本攜回,又千辛萬苦翻成中文。民國太虛大師就是看《大般若經》開了智慧,看一遍需時三個月,大家要是能發心看一遍,說不定也能得大智慧,以上把「乙二、人題」講完。   下面開始講解經文,這部《心經》,前面有一段經文,後面有一段咒語,等於有顯教、有密宗,是顯密圓通的一部經典。   全部《心經》分成兩大科,第一大科是顯了般若,第二大科是祕密般若。下面依賢首國師的解釋,先解釋第一大科顯了般若,謂顯了明說,令生慧解,滅煩惱障。《心經》前面的經文,完全是顯了明說,經文很顯明,道理都說得很明白。令生慧解,解是解悟、開悟。能夠讓讀經的人生起智慧解悟、開悟。依著經文解釋,隨文作觀想,就是觀照般若的功夫,能啟發本具的智慧,能夠大開圓解、大徹大悟。滅煩惱障,眾生有煩惱是個障礙,能礙善法、障聖道。有煩惱不先滅除,想修善法,修不成,想修佛道被障礙,修行難以成就,這是因為被煩惱障礙住的緣故。我們依著顯了般若的道理,隨文作觀,生起智慧解悟,就能把煩惱障滅除。   第二大科是祕密咒語,屬於祕密般若,令誦生福,滅罪業障。咒語不必解釋,只要誦持祕密咒語,便能生起福報,福報生起來,能滅罪業障。眾生因為造了罪業,能障礙善法、障聖道。你想修善法、修佛道,修不成功,因為被自己的罪業障礙了。罪與福是相對的,有了罪就沒有福,有了福就沒有罪,誦祕密咒語,福報生起來,能滅罪業障。第二大科祕密般若,能令眾生得生福滅罪的利益。   為滅二障,成二嚴故。把《心經》兩大科,顯了及祕密般若合起來講,為滅二障,二障是煩惱障、罪業障,能得到滅除煩惱障、罪業障的利益。成二嚴故,二嚴是福報與智慧,能成就福報與智慧的利益。   釋迦牟尼成佛,現出來是相好莊嚴之相,分開來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總括來說,就是具足福報相與智慧相。佛的相好莊嚴,對我們來說太高了,我們凡夫得不到究竟圓滿的佛相。但是我們可以觀察一般人,有的人經常研究佛教的經典,面貌會轉變成智慧相,大家看到都會覺得他有智慧。他要是多行布施,上供三寶,下救眾生,天天做修福的事,他的相貌會轉變成福報相。但是他不是佛,因為成佛,按大乘的階級,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位子。成了佛,福慧二嚴,圓滿具足,叫兩足尊,即智慧具足,福報也具足。剛才講的人是現身轉,有的人此生並未見他研究教典,但具有智慧相。有的人未見他多行布施,上供三寶,下救眾生,但他有福報相,那都是前生前世修行帶來的。   剛才為什麼先講今生的修行福慧呢?因為前生前世是否帶來福慧,已無濟於事,佛法不是定命論,而是因緣論。定命論是社會上算命、批八字之類的學說,你今生應該窮困潦倒,或升官發財,他只算今生,算不到前生,對今生也沒有轉變的方法,定命論把你定死了。相反的,佛教不主張算命,你如果受了菩薩戒,要特別注意:算命、算卦,犯菩薩戒。佛教講因緣論,你前生是否修福、修慧,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今生一定要修福修慧,今生修福報、修智慧的因緣,命運就轉變了。你本來沒有智慧,變成有智慧的人;你本來沒有福報,變成有福報的人。   成佛是從你發心那一天成起,你今天發菩提心要成佛,今天就成起。你發菩提心,得行菩薩道,一方面求智慧,一方面求福報,福慧雙修。你發成佛的心,你的身體相貌,就轉變成福慧之相,佛教是腳踏實地的哲學,不是空談,你依著佛說的道理去做,現在就成佛,有何憑據?現在你的相貌就轉變成福慧之相。你的智慧越大,相貌上越看得出,你的智慧大;你的福報越大,相貌上越看得出,你是有大福報的人。頓超的根機,一下子就轉變了。不是頓超的根機,慢慢地轉變,到成佛那天,智慧福報圓滿具足,就是兩足尊了。   福慧二嚴之相,是福報智慧表現出來的相,不是化妝打扮出來的。現代人要相貌好看,就要化妝,先從臉孔化起,畫眼睛、修眉毛、抹粉、抹胭脂口紅,再捲燙頭髮變花樣,身上穿名牌衣服,變得很好看,但這是世俗之相。修道的人一看,太俗氣了,並不好看!要怎樣才好看呢?你得修福、修慧,修出來的智慧相、福報相,不必化妝,不必穿好的衣服,任運自然好看,這是一種道相,別人看見你的相貌有智慧、有福氣。所以「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我們要行菩薩道度眾生,先不要和眾生結冤家,還要結好緣。一方面學般若智慧,講給眾生聽,跟眾生結智慧緣;一方面行布施,上供三寶,下救眾生,跟眾生結福報之緣。你和眾生結智慧緣、福報緣,眾生看見你就生歡喜心,你的相貌不是變莊嚴了嗎?   這是全部《心經》兩大科的大意,前面顯了般若,能使我們開智慧,滅煩惱障。後面的祕密般若,能令我們生福報,滅罪業障。《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經心,裡面的名相不熟,才不好懂。世尊說般若經,是在成佛廿年之後,前面說了十二年阿含經,屬於小乘法,這些弟子都修到阿羅漢或辟支佛。接著說了八年方等經,弟子們都證到權教菩薩位,名相早就聽熟,再講般若經時,他們聽起來很容易。我們現在學佛沒有幾年,所以難懂。這部《心經》所談的最高道理,就是空一切相,和《金剛經》講的一樣,你沒有腳踏實地從煩惱障、罪業障下手用功,儘聽空一切相的道理,結果不得實益,還得一種狂慧,覺得什麼法都空,人也空、法也空,但是吃飯、穿衣、睡覺都沒空,這樣學佛就走錯路了。   前面顯了般若,是滅煩惱障,因此我們先要認識什麼是煩惱?它怎麼會障礙我們不容易修善法、證聖果?煩惱是昏煩惱亂之法,能令我們身體不安,心裡也不安。煩惱分二大科,一、十纏,二、十使,纏是纏縛,使是驅使,我們眾生沒有學佛法,執著一個我,我是主宰之意,自己能夠作主宰才叫我。我們凡夫可憐,自己一點作不了主,因為十纏像繩子一樣,把我們纏縛起來。十使像趕馬的鞭子,驅使著我們,叫我們走哪裡,我們就要走哪裡,所以凡夫叫可憐愍者。   先講十纏:   一、無慚,二、無愧,慚愧合起來一個詞,分開來是兩個。慚是恥己,愧是羞人,合起來叫羞恥之心。自己做了犯戒的事,心裡覺得羞恥,是有慚。自己做了犯戒的事,心裡不覺得羞恥,是無慚。見到別人覺得不好意思,臉上感覺發紅,這是有愧。犯戒犯習慣,見了人沒有慚心,臉不發紅,這是無愧。   愧字比慚字惡性重,譬如中國佛弟子持戒,第一要吃素,他不能吃素,很想吃眾生肉,去偷買一塊肉吃,吃了自己覺得羞恥,這叫有慚。可是過了幾天,他還想吃肉,又去偷買一塊肉吃,吃了三次以後不難過了,這叫無慚。剛吃一塊肉就有人來,人家並沒有看見他吃肉,他自己很難為情,想到人家看到了,臉上發熱,叫有愧。等到他吃肉吃習慣,天天吃肉,被人家看見,他覺得反正已經吃了,管他的,見人也不覺得羞恥,叫無愧,這樣簡直無可救藥!   三、嫉,是嫉妒,不耐他榮。他自己不做好事,見不得別人做好事,看到別人做好事,心裡就起了嫉妒心。   四、慳吝,慳吝比貪心輕一點,他不貪圖別人的東西,但是自己的財物,不肯施捨人家,布施是善法,他不肯做。   五、悔,這不是懺悔的悔,是做了善法以後,心裡生了後悔。譬如行布施,大家提議今天要放生,他也隨喜出錢放生,可是事後他後悔花了錢,以後不再做善事,心裡生了障礙。   六、睡眠,睡眠是人的果報法,人不睡眠不行,人如果活一百年,至少睡掉三十年,實在划不來,但是人不僅不睡不行,還要貪睡。世間一般人不說,修行人也考究床舖、毛毯、床單等,越考究越貪睡,一睡叫不起來,這樣還能用功修行嗎?所以睡眠也是一種纏煩惱。   七、掉舉,是喜歡輕動,包括心掉舉、身體掉舉。心裡面老打妄想,東想西想。身體歡喜走動,到處走來走去。譬如坐禪,人坐著心裡在想,不叫它想,還是要想,心不能靜下來。人住在山上,沒有事就下山走動走動,身體、心裡都不能安定。   八、昏沉,等於輕睡眠,不是睡在床上。大家在聽經或打坐用功,他在那兒打瞌睡,聽經不行,參禪也用不上功。   九、瞋恚,脾氣不好,喜歡發脾氣。   十、覆,是覆藏,犯了過失覆藏起來,犯了戒不發露懺悔。佛訂的戒規,我們不犯就清淨,但是凡夫犯了戒,要趕快求懺悔,說出來犯什麼戒,叫還復清淨。他不說出來,覆藏起來,罪過一天一天加重,這是纏覆煩惱。   次講十使,是馭使眾生的十個煩惱,分為五鈍使、五利使。鈍是很遲鈍,五鈍使是慢慢生出來,但是要斷也不容易,要慢慢斷。五利使生起來很快,很銳利,要斷也很快,一下子就能斷掉。   先說五鈍使,就是:貪、瞋、癡、慢、疑,這五個根本煩惱。一、貪心,二、瞋恨心,三、愚癡心,這三個根本煩惱,大家比較熟悉不必講。四、慢,我慢心,一般凡夫眾生,本身既沒有智慧,又沒有福報,可是有個我慢。你教佛法,他不愛聽、不接受。五、疑,就是猶疑不決,對什麼道理都不能決斷。疑和信相對待,疑者不信,信者不疑。來學佛法要先發信心,他疑煩惱偏重,對佛法的信心不堅固,雖然聽了佛法,還是不肯完全相信。要修行用功,乃至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都猶疑不決,不能自利利他,被疑煩惱障礙了。   再講五利使,也叫五種不正見:   一、身見,見當執著講。他認為這個是對的,實際上是錯的,這是他的執著,先執著他的身體是我,這是凡夫的第一個不正見,要讓身體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一切都要考究。他不曉得身體這臭皮囊,活幾十年遲早要壞掉,這是凡夫起的身見。   二、邊見,邊是偏到一邊,不是落到常見,就落於斷見。譬如人死了,他認為就斷滅沒有了,人死了變成鬼或中陰身,有誰看見?這是斷見。或說人死了,永遠轉世為人,佛教講的六道輪迴,他不相信,這是常見。斷見、常見都屬於邊見。   三、邪見,五利使其實都是屬於不正見,不正就是邪,為什麼要特別列出邪見呢?因為邪見最厲害,撥無因果,他不相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果,不相信有因果存在,這叫大邪見。   四、見取見,上面的見,是見了一部份道理。取是執著,他見了一部分道理,起了一種執著,認為他見的是全部的道理,這叫以偏概全。下面的見,是他起了這種知見,他認為什麼道理都瞭解了,這叫見取見。這是社會上有學問的人,或學哲學、佛學常犯的毛病。   五、戒禁取見,其他的外道宗教都訂有戒律,認為他們的戒律最完善,他執著了,再起知見,就是戒禁取見。例如基督教訂的戒律,可以吃眾生肉,而眾生的血不能喝,他認為這個道理最對。又像回教不准吃豬肉,而牛肉、羊肉可以大吃特吃。   以上講的十纏、十使,都屬於煩惱,能礙善法、障聖道,所以叫煩惱障。你把《心經》研究懂了,依著經文作真空觀想,就能開智慧,智慧一開,就能把煩惱障滅掉。   什麼叫做罪業障呢?罪者,指五逆重罪:一、弒父,二、弒母,三、弒阿羅漢。弒就是殺,殺害長輩父母,殺害聖人阿羅漢,都是重罪。四、破和合僧,出家人的僧團,能住持並宏揚佛法,破壞和合僧團,是重罪。五、惡心出佛身血,佛在世時,提婆達多要害佛,從山上推下一塊大石頭,要把佛打死,被護法神擋開,結果一塊碎石頭碰到佛,佛的腳趾頭出血,這是惡心出佛身血。佛滅度後,惡心破壞佛像,也是出佛身血,這些罪過都很重,叫五逆重罪。   業者,指十惡業: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身體上三種惡業:殺、盜、婬。即殺生害命、偷盜財物、邪婬男女,這三種都是屬於身體上造的惡業。   口四者,口業,也叫語業,說話造的四種惡業。一、妄言,就是說謊話。二、綺語,說些不正當的話。三、兩舌,講些挑撥是非的話。四、惡口,說傷人、罵人的話。   意三者:動貪、瞋、癡的念。   以上合起來叫五逆十惡。   十種惡業中,意業三種是惑,屬於煩惱障。前面講,念顯教經文,依著經文作觀想,可以生智慧,能滅除煩惱障。身口七支,屬於罪業障。念祕密真言,可以滅除罪業障,就是已經在行為上造成罪業,依著顯教的觀想滅除不掉。真言咒語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你念《心經》後面的咒語,可以把造的罪業滅掉。   下面解釋經文,開始分科。 甲二、釋經文(分二)乙一、顯了般若乙二、祕密般若   乙一、顯了般若(分二)丙一、略標綱要丙二、廣陳實義    丙一、略標綱要(分四)丁一、能觀人 丁二、所行行丁三、觀行境 丁四、明利益   前面講過全部《心經》分為兩大科,第一大科顯了般若(前面經文),第二大科祕密般若(後面咒語)。先講第一大科顯了般若,再分兩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丙一、略標綱要,略是簡略,標是標舉,綱是大綱,要是宗要。把全部《心經》最要緊的道理標舉出來,把這幾句經文解釋清楚,《心經》的道理就瞭解了。   略標綱要,下再分四小科,丁一、能觀人,即「觀自在菩薩」,是能修觀行的人。丁二、所行行,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觀自在菩薩所修的行門。丁三、觀行境,即「照見五蘊皆空」,是觀自在菩薩所觀行的境界。丁四、明利益,即「度一切苦厄」,明觀行的利益。觀自在菩薩修的觀行,結果得到度一切苦厄的利益。以上是觀自在菩薩能觀、所行、觀行境、利益眾生的功德。   玄奘法師翻譯的《心經》沒有序分,沒有流通分,只有正宗分。《心經》還有很多種譯本,有序分,也有流通分。這部《心經》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或是觀自在菩薩說的呢?《心經》是觀自在菩薩說的,可是在法會之中,釋迦牟尼佛在法座上,這是觀自在菩薩自己用功的經驗,說出來給舍利子聽,請釋迦牟尼佛證明他說得沒有錯。    丁一、能觀人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三字,依賢首國師的解釋:「謂於理事無閡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觀是觀照,達是通達。這一位菩薩,為什麼取德號叫觀自在?外面的境界,不出理事兩個境界,我們用功不是偏於理,就是偏於事,理事自生障礙。觀自在菩薩修行用功,得到甚深般若智慧的時候,對於理事無礙的境界,能夠觀照通達自在,所以叫觀自在。「又觀機往救,自在無閡,故以為名焉。」又有一種解釋,觀自在菩薩能觀照眾生的根機,前往受苦難眾生的所在,去救度眾生,不生一點障礙,所以叫觀自在。   為什麼要這樣解釋觀自在的德號呢?因為就悲智二輪解釋,「前釋就智,後釋就悲。」前面一種,是就觀自在菩薩得到甚深的智慧解釋,觀照通達理事無礙之境,而得自在。後面一種,是就觀世音菩薩的悲心解釋,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表現在救度眾生的苦難上,他能觀機往救,自在無礙。把觀自在菩薩悲智兩種解釋明白,也就等於全部大乘佛法都瞭解。   佛法分大乘法、小乘法。小乘法,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如現在的腳踏車,只能自己騎,不能載很多人。大乘佛法,既能自度,也能度人,有如火車,可以自己搭乘,還可以運載百千人。小乘佛法,比如小車子,只有一個智慧輪,沒有慈悲輪。大乘佛法,比如大車子,有悲智二輪,也叫悲智雙運,慈悲、智慧,兩個輪子一起運轉,既能自度,也能度人。   要如何學大乘佛法呢?先發菩提心,梵語菩提,翻成中國話叫覺道,這不是外道的道,也不是小乘的道,是發成佛道的心。大家都是佛弟子,將來目的是要成佛,要先學佛發心。我們發了菩提心,得行菩薩道,要悲智雙運,一方面求智慧,一方面行慈悲。佛教把凡夫聖人分成十法界,凡夫有六個法界,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善道、三惡道,合起來是六凡法界。佛教講的聖人,必須超出三界,脫出輪迴,有四個法界,小乘:聲聞、緣覺。大乘:菩薩、佛。合起來四聖六凡,十法界。   四聖六凡十法界,再分為三個道,凡夫是偏到一邊的道輪,落到六道凡夫道上,流轉生死。二乘聖人也是偏到一邊的道輪,要了生死、出三界,但是不發慈悲心度眾生。中間的大道,是佛菩薩走的中道。不學佛法的眾生,永遠在六道凡夫道上,走不出去。我們學佛學錯了,不是走六凡的偏道,就是走二乘的偏道,走不到中道上,永遠不能成佛。大乘的車子有悲智二輪,比喻大乘佛法,一方面要求智慧,一方面要發悲心。再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德號作解釋,本師的德號,華言叫能仁寂默,能仁即慈悲,能慈悲一切眾生。寂默即智慧,就是不著相。釋迦牟尼佛的德號,即是悲智雙運;觀自在菩薩的德號,也是悲智雙運。大乘菩薩是因位,成佛是果位,因果一定相應,所以瞭解觀自在三字的意義,就瞭解大乘佛法的道理。   「菩薩」二字,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翻為覺,薩埵,翻為有情,叫覺有情,就是上求覺道,下化有情。他是佛的大乘弟子,還沒成佛,要往上求佛的覺道。小乘弟子只能自利,不能利人。大乘弟子要救度一切眾生,所以叫下化有情。佛法到現在,因為沒有人講解,所以越來越衰敗,大家不瞭解菩薩,把它鬼神化,以為菩薩不是神即是鬼,所以一般人把城隍爺、土地公也叫菩薩,這是大大的錯誤,那是鬼神,怎能稱菩薩?   道源出家早,參訪的比較多,在大陸上十方叢林之中,住幾百人的大寺院,對於上了歲數的出家人,彼此互稱為老菩薩,那是最尊敬、貼切的稱呼。到了臺灣沒有大寺院,也聽不見這個稱呼了,現在突然有人稱你為老菩薩,你會覺得奇怪,不曉得怎麼回事?菩薩,就是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我們大乘佛弟子,今天發心,今天就是菩薩。但不是觀世音菩薩,是剛開始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所以稱得上是菩薩,不過是初發心的菩薩。你要行菩薩道,修行用功,慢慢地位越來越高,大乘菩薩的階級有五十一位,連佛位共五十二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佛)。觀自在菩薩,是等覺位的菩薩,與佛只差一等。   這位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玄奘法師以前的譯本,都翻譯為觀世音菩薩,玄奘法師把它翻譯為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按自利利他解釋,觀是觀照,能觀照的智慧,來觀照世間的音聲,叫觀世音。他觀照世間的音聲,與凡夫眾生的觀照不同。凡夫耳朵往外聽音聲,所以外面的音聲,變成一種聲塵。塵者染污之義,你被聲塵所染污,聽到好聽的音聲,就動了貪心;聽到不好聽的音聲,就動了瞋恨心。我們凡夫聽音聲,本來沒有事,卻起煩惱,就是不會起觀照。而觀世音菩薩會起觀照,他聽到世間的音聲,不往外聽,他會返過來聞,聞到自己的自性,大徹大悟,證得耳根圓通。再按利他解釋,「觀」是觀照,「世」是世間眾生,「音」是音聲。因此「觀世音」,是世間眾生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求他救苦的音聲。任何一個眾生遇到苦難,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他即時觀照,就能救苦救難,所以稱為觀世音。他能返聞聞自性,得到自利,就是智輪。他能觀察世間眾生念他的名號,尋聲救苦,就是悲輪。智輪的解釋,請參考《楞嚴經》第二十五圓通《耳根圓通章》。悲輪的解釋,請參考《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普門品》,完全是講他的果德,所以能尋聲救苦,救三災、七難,應二求,乃至現三十二應身。為什麼他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呢?《楞嚴經》是就他的因行上講,因為他能返聞聞自性,而證得耳根圓通,得到十四種無畏。他自己入火、入水無畏,才能救度眾生。所以把《耳根圓通章》與《普門品》對照看,對觀世音菩薩的因行、果德,就能知道得更清楚。   講到觀世音菩薩的相貌,觀世音菩薩現的是菩薩相,就是頭戴花冠,身佩瓔珞。觀世音菩薩戴的花冠,上面有阿彌陀佛的像,就是要報阿彌陀佛的恩,發願在成佛以前頂戴恭敬供養。再講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要看《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我們平常念的《大悲咒》,即出自這部經。觀世音菩薩想要救度苦惱眾生,他最初在觀世音如來那裡學《大悲咒》,要把《大悲咒》傳給眾生,使眾生所求都能滿願。他一發心,釋迦佛在座即贊成,當觀世音菩薩誦出《大悲咒》時,他的身體立即變成千手千眼,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因為要普度一切眾生,雙眼不夠,要千眼;雙手不夠,要千手,這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典故。   現在看到的觀世音菩薩都是女相,到底觀世音菩薩是男相,或是女相呢?觀世音菩薩是菩薩相,說男的女的都不對。但是我國一般供的觀音,不論銅鑄或木雕的,都是女相,這是因為唐朝吳道子畫了一尊白衣觀音,畫得很莊嚴。又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感應很多,多數是看見一位老太婆。於是後來流行白衣觀音,因此就變成女相。還有一種原因,藝術家不論畫像或雕刻,都要表現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所以就畫出女相來。太虛大師要糾正這個錯誤,在武昌佛學院,作了一首讚頌觀世音菩薩的四句偈,頭一句是「勇猛丈夫觀世音」,讚頌觀世音菩薩是勇猛丈夫,後面三句已記不得,所以來臺創海會寺,道源依著《楞嚴經》和《普門品》配成一首偈:「勇猛丈夫觀世音,悲心妙相無等倫,三十二應六法界,十四無畏度眾生。」讚歎觀世音菩薩悲心廣大,相好莊嚴不可思議的功德。   還要明白:觀世音菩薩老早成佛,叫正法明如來,是果後行因,倒駕慈航,示現為等覺菩薩,所謂: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   以上將丁一、能觀人講完。    丁二、所行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丁二、所行行,行行二字,上面的行(行)是動詞,是修行的意思。下面的行(恨)是名詞,是行門、法門的意思。所行行,是觀自在菩薩所修的行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是修行,修什麼行門呢?般若波羅蜜多,叫智慧到彼岸。既不是凡夫的智慧,也不是小乘的智慧,是到達彼岸的大智慧。上面加「深」字,揀別這是大乘的深般若,不是二乘的淺般若。因為二乘的淺般若,只能斷除三界以內的煩惱,了脫分段生死;不能斷除三界以外的煩惱,了脫變易生死。下面的時字,就是下句經文「照見五蘊皆空」那個時候。    丁三、觀行境 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是觀行境,即修觀行得到的真空境界。   先講五蘊這個名詞,三界以內諸法,分成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第一科五蘊,能把五蘊照空,十二處、十八界都照空了。五蘊,也叫五陰。蘊,是積聚的意思,把五個法積聚起來,叫五蘊。陰是蓋覆的意思,我們人人有自性,為什麼顯不出來呢?因為被五陰,把自性蓋覆了。   五蘊法,一、色蘊,色者質礙為義。有體質、有阻礙的法,都叫色法。此不指男女之色,是指眼睛所對的境界,包括很廣,內而根身,外而世界,都叫色法。內而根身,在我們眾生份上講,身體屬於內根身,就是五根身:眼、耳、鼻、舌、身,都叫色法。外而世界,山河大地,我們現在住的地球,乃至日月星辰等器世界,都屬於色法。為什麼修行要照見五蘊皆空?第一個色蘊,我們凡夫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執著外面山河大地為我所,是我所有的。   平常的人貪欲心小一點,我所的範圍小。我們辛辛苦苦買了兩間房子,這兩間房子就是我所有的。你福報大一點,買了一棟大的樓房,你的我所放大了,這棟大的樓房就是我所有的。你福報再大,買了三棟大樓房,自己住一棟,其餘二棟租出去,可是三棟大樓房還是我所有的。福報更大當了國王,這個國家以內都是我所有的。眾生的貪欲心沒有限度,所以煩惱沒完沒了。做了國王還不夠,還要貪別人的國家,別國的國王也是凡夫,怎肯把國家給你呢?於是國與國之間發生戰爭,擴大到其他國家,就變成世界大戰,打死無數人,都是我在作怪。內有一個身體叫我,外面身外之物叫我所有。貪欲心越來越大,把整個地球都給他,還是不夠。現在科技可以到月球去,將來月球也是我所有的,這樣永遠不能太平,作怪的毛病都在於我。   內而五根身,是一個我;外而世界,是我所。小乘聖人要破我執,也叫人我執,就是觀察身體是由四大:地、水、火、風,四種因素組合成的假相。一、地大,屬堅硬之性,如身體的骨頭。二、水大,屬溼潤之性,如身體的血液、水份。三、火大,屬熱燥之性,如身體上有煖氣。四、風大,屬流動之性,如呼吸。這四大合起來的假相,就是我們的身體。因為你執著一個身體,才有我所。把我觀空,沒有我,哪還有我所呢?我空了,我所也空了。   光有身體,不能成為我,一定得有知覺的心。現在說知覺的心就是腦,是身體的一部分。佛經上講的心,無形無相,但是一定有本體,才能起作用。所以有四個作用:受、想、行、識,才知道有一個心。   二、受蘊,以領納為義。他能領受、納受外面境界。比方遇到外面的境界很順心,就感到快樂;外面的境界不順心,就感到痛苦。受苦受樂,都是心的知覺作用。   三、想蘊,以審思取像為義。就是平常講的思想,把事情的相貌,想出一個樣子之後,就放不下。遇到喜歡的人,能把他的相貌想出來。遇到討厭的人,也能把他的樣子想出來。想起喜歡的人,就起貪心,越想貪心越大。想起討厭的人,就動瞋恨心,越想越動瞋恨。   四、行蘊,以造作為義。就是發動行為,或造善事,或造惡事。你要做善事或惡事,心裡面先有計劃,打主意要怎麼做。   五、識蘊,以了別為義。就是什麼事情他都能明了分別,分別得很清楚。    色 色法    受   五蘊 想 心法    行    識   五蘊是有為法的第一科,是對迷心法重的眾生說的。因為對於色法不太迷的眾生,說一個色蘊他就瞭解了。對於心法迷的眾生,佛就廣開來說有受、想、行、識四個心法。識,屬於心王,受、想、行,是心所。詳細的說,有八個心王、五十一個心所,將來講《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再詳細解釋。   小乘人要觀察我空,先觀察色蘊,把地、水、火、風四大分開來,沒有一個身體,身體就空了。可是裡面還有知覺的心,有受、想、行、識四種作用。但若是有心,應該有四個心,既然沒有四個心,心當體就是空的。小乘聖人觀察五蘊和合起來的我是空的,證得我空,叫人空,也叫人我空,只證得淺的般若智慧。大乘聖人不但觀察我空,也觀察到法空,證得深的般若智慧。《心經》屬於大乘法門,照見五蘊皆空,不但把五蘊和合的假我觀空,連五蘊也觀空。古人有個譬喻:眾生起我執,等於五根線合成一條繩子。眾生執著習慣,認為這條繩子是真實的,你把繩子一分開,是五根線,繩子的相空了,就證得我空。佛向大乘弟子說,不但繩子是空的,連那五根線也是空的。你再把線分解開,都是些纖維,沒有本體自性,當體是空的。大乘照見五蘊皆空,連那五根線都照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不但把五蘊和合的假我照空,連五蘊都照空了。照是用迴光返照的觀照,見是自己心裡見到,不是眼睛往外見到的。這是深般若的功夫,自己迴光返照照五蘊,照到功夫純熟的時候,忽然間,一念相應智慧現前,能觀照的智慧、所觀照的理體,能所不二的時候,就照見五蘊皆空。因為一念相應的智慧不現前,還有能觀照的智慧,和所觀照的五蘊,有能、有所,還不究竟。要用功到一念相應慧現前的時候,忽然間大徹大悟,才能證得五蘊本來是空的。   上根利智的人,聽到這裡,隨文作觀,當下就會證得。要是漸次根機,依著《心經》所說的道理,五蘊本來空,我為什麼空不掉?天天用功觀照,先觀照粗妄念不起,再觀照細微的妄念也不起,一旦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一剎那之間,息能、所,叫照見五蘊皆空。   諸位大德用功修觀照功夫,無論你用哪一門功夫,比如打坐修數息觀,有能觀照的智慧,有所觀照的鼻息,還是有能、有所。你觀照成熟的時候,能、所不起,心裡清清淨淨,就照見五蘊皆空。無論用哪一個法門,都能達到照見五蘊皆空。你最初用功,會打妄想,你數著鼻息,不要打妄想。妄想不打的時候,可要注意,剛不打妄想,瞌睡來了。睡眠容易觀照,昏沈不容易觀照。你以為自己用功得很好,坐了一小時都沒打妄想,不曉得昏沈了一小時。所以用功,切不可落入昏沈!一定要多學教理,由解起行,昏沈有重輕之分,重的昏沈和睡覺一樣,一點功都不能用,坐在那裡自己不能作主,頭會低下來,嘴會流口水,身體搖來搖去。重的昏沈,容易觀照,自己心生慚愧。最要命的是輕昏沈,身體坐得端端正正,可是功夫提不起來。修數息觀,十個數數不來;參話頭,話頭提不起來;念阿彌陀佛,佛號念不起來。人家看見你在用功,以為是一種輕安境界,實際落於輕昏沈。怎麼叫輕安?不懂教理的人還錯解,自害害人。以上將「丁三、觀行境」講完。    丁四、明利益 度一切苦厄。   丁四、明利益,說明觀行的利益。觀世音菩薩,修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觀行,修到成功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得了什麼利益?「度一切苦厄。」「度」是度脫,「一切」是所有的,「苦」是痛苦,「厄」是災難。就是眾生的一切痛苦、災難,都度脫了。   人生來有八種苦,其中四種苦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就是生、老、病、死。不分老、幼、貴、賤,不論中國人、外國人,只要是人,都有平等苦。   一、生苦,父母生我們出來受種種苦。二、老苦,生出來慢慢長大成人,變成老人,人老了六根暗鈍,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清楚,走路走不動,老態龍鍾,老苦現前。三、病苦,生病真是苦啊!四、死苦,人人都怕死,結果無法避免。   還有四種苦,叫差別苦。因為各人的果報不一樣,或多或少,苦有差別。五、愛別離苦,你所愛的人,不是生離就是死別,所愛的人別離的時候,感覺很痛苦。六、怨憎會苦,怨是怨家,和你結冤仇的人。憎是憎惡,你所討厭的人,偏偏和你聚會在一起的痛苦。七、求不得苦,所求的都不能滿願也是苦。八、五蘊熾盛苦,色、受、想、行、識,像火燒一樣,使得身心不安。   以上合起來叫人生八苦,在三界以內有六道眾生,在這一道死了,生到那一道;在那一道死了,生到這一道,死此生彼,彼死此生,輪迴不已,叫六道輪迴之苦。人生八苦,比較六道輪迴之苦,還算是輕的。六道輪迴之苦,永遠不得休息,才叫大苦。生死之苦,是在三界以內才有輪迴,叫分段生死苦,分是分限,段是段落。三界以內的眾生,壽命都有分限。比如有的眾生朝生暮死,人的壽命長者不過百年,乃至天上眾生,活到八萬大劫,還是有分限。身體都有段落,如人是六尺之軀,螞蟻才一、二分,生到天上,天人身體有幾十由旬,大小雖然不一,但是都有段落。三界以內的六道凡夫,有分段生死苦;三界以外的三乘聖人,有變易生死苦。就是還沒成佛,在用功進步的時候,身心有變化遷易的痛苦。要是成佛,這二種生死苦全都了脫。這裡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大乘深般若,照見了五蘊皆空,不但五蘊和合的假我照空,連五蘊也照空。我也空,法也空,這個時候得到了利益,度一切苦厄,不但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度脫,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也度脫。   以上把丙一、略標綱要四科全部講完了。下面講解丙二、廣陳實義。  丙二、廣陳實義(分五)丁一、拂外疑 丁二、顯法體 丁三、明所離丁四、辨所得 丁五、結歎勝能                           丁一、拂外疑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丙二、廣陳實義分五科,廣,就是多。陳就是說。實義,就是真實的義理,多講講真實的義理。丁一、拂外疑,本小科是對二乘人說的,把二乘人的疑惑拂除。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觀世音菩薩在說法,請釋迦世尊作證,叫一聲當機者「舍利子!」舍利子就是《阿彌陀經》的舍利弗,舍利弗的弗,翻成中國話叫子,舍利是梵語,子是華言。為什麼這位尊者取這個名字呢?因為舍利是他母親的名字,翻成中國話叫鶖,鶖鳥的眼睛最美麗,舍利子母親的眼睛,像鶖鳥那麼美麗。外國人和中國人觀念不同,中國人尊敬父母,不敢稱其名字。外國人把父母的名字,冠在自己名字上面,表示恭敬。他是舍利的兒子,因此叫舍利子。舍利子在佛十大弟子之中,智慧第一。因為要講大乘真空的道理,智慧不夠,不能瞭解,所以請智慧第一的舍利子來做當機者,實際是大眾的代表。《心經》是無問自說,舍利子並沒有請問。   叫一聲「舍利子!」我跟你講,怎樣能照見五蘊皆空呢?下面是解釋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是把色蘊照空。先要明白《心經》上的色、空是怎樣解釋?這個色叫幻色,是變幻出來,不是真實有的。《心經》上講的空叫真空,這一點一定要記清楚,向下解釋才不會錯誤。   「色不異空」,色是幻色,空是真空。因為一切色法都從緣生,沒有本體,沒有自性,叫幻生。既然一切色法都是變幻出來的,當體就是真空,叫色不異空。譬如一張桌子,眾生把它當作是真實的。按智慧來觀照,它是眾緣生出來,當體就是空的。怎麼會生出一張桌子?得有木材,可是光有木材,不能成為桌子,得有木匠來做。還要有施工的工具,加上時間、空間施工,才能成為一張桌子。所以這是眾緣生出來的桌子。把眾緣分析開來,桌子沒有本體自性,可是眼睛看見的確有一張桌子,這個有等於變幻出來的。既然色法如幻,和空沒有差別,所以色不異空。這是講身外之法,一張桌子,容易看見。   眾生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合成,心是受、想、行、識四個法合成。內心四個法,外身體四個法,內外八個法合成,只要一觀照,哪裡有本體?當體就是空的。所以我也空,我所也空,內而根身,外而世界,一切色法,不異於空。   進一步解釋「空不異色」,這個空是真空,真空是理體,不礙一切眾緣生出來的幻色,叫空不異色。   上二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說不異。下二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相即。不異,色法與空法,彼此不異,不異就是相似,色法相似於空法,空法也相似於色法,但是色法、空法還是兩個法。下面兩句沒有兩個法,只是一個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幻色,幻色沒有本體,沒有自性,當體就是真空,既然幻色即是真空,那麼真空也即是幻色。   說個譬喻,前面兩句,如水起波浪,「波不異水,水不異波」,但還有波、水兩個法。再進一步說,「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即,是就。波就是水,水就是波。色法如此,你把色蘊觀空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想行識,也和色蘊的觀照方法一樣,就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也這麼配就對了,叫「亦復如是」。   以上把經文消通了,本科拂外疑,拂除二乘人的疑惑,舍利子是二乘人,他聽了照見五蘊皆空的道理,就是把五蘊分開,另外有一個空,空在五蘊外。就是二乘人灰心泯智的時候,放三昧火把身體燒掉,色滅了以後才空,叫色滅空。大乘《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是把五蘊分開,另外有一個空。空不在五蘊之外,是活著的時候,色法即是空的,不是色滅了才空。   《心經》最重要的道理就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懂了,下面經文就好懂。這是屬於佛教的哲學,初聽的人當然不太瞭解,你留心聽就可以聽懂。我們現在佛教衰弱,就是沒有人講佛經的道理。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弟子,大家學佛,除了求平安以外,不會修行。尤其神佛不分,認為拜佛求平安,拜神也是求平安,所以天公廟、仙公廟都拜。這樣把佛教徒與神教徒混淆不清,所以要多聽佛法,瞭解佛理。知道生死是大苦,要發了生死的心,單自己了生死是小乘弟子。大乘弟子要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了生死。你不明白佛理,了生死的心發不起來,菩提心也發不起來。   丙二、廣陳實義,這一科就是要多說五蘊皆空的道理,五蘊法要先把色蘊空掉。我們眾生對色法,執著得厲害,打開眼睛就看見色法,以為色法是實實在在的,不曉得眾生看見的境界,都是病眼見空花。我們眼睛看見實實在在有人人物物、山河大地一切色法,不曉得是由妄心生出來的妄識。等於眼睛生了病,看見空中有花一樣。可是好眼睛的人|佛菩薩,看見空中並沒有花。   前面講過,我們眼睛所看見的色法,是水上生起的波浪,波浪不異於水,叫「色不異空」。反過來講,水也不異於波浪,叫「空不異色」。現在加個譬喻,等於病眼見空花,眼睛有毛病,看見空中有花。但是好眼睛的人,看見空中沒有花。你硬執著看見空中有花,就是病眼所看見的色。這裡觀自在菩薩告訴你,你所見的色不異於空,和空沒有兩樣。反過來說,空也不異於你所見的色,你所見的是虛幻之色。「不異」是有兩個法在,有一個色,有一個空。再進一步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眼睛見幻色,就是空;反過來說,空也是你所見的幻色,色與空是一個法,沒有兩個法。   色即變化出來的幻色,初聽佛法當然很難懂這個道理,為什麼要講這麼難懂的道理呢?因為不懂,眾生要受一切苦厄,把幻色當作真實的色,把眼睛所見的人人物物,當成真實的,就要生煩惱。我們平常所講的貪、瞋、癡,都叫煩惱。比如你把一個人當作真的,看到這個人很好看,動了貪心,就起無量煩惱。相反的,你看見這個人不順眼,生起瞋恨煩惱,就引起很多煩惱。起煩惱,要造業,造了業,要受報。受的都是苦厄的報,今生受了,來生還得受,受苦無窮。哪來這些苦呢?造業來的。因為你把一切色法當成真的,才起煩惱。你要是把一切法,都觀成真空的理體,還會起貪心、動瞋恨嗎?因為不講,大家不瞭解道理,無法度一切苦厄,永遠在生死苦海中受苦無窮。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你把色蘊空掉後,還有心裡面受、想、行、識四個蘊。受蘊,是受苦受樂的心。想蘊,是思想取像的功能,事情已經過去了,你還能想出樣子來。行蘊,是造作,你在打主意、生計劃,事情還沒來,你就在行。識蘊,就是了別,什麼事你都明了分別,知道得很清楚。   這四個蘊合起來,就是一個妄想心,妄想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每一蘊都和前面色蘊一樣。「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於「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受、想、行、識這些妄念,當體就是真空的理體。我們眼睛看見外面的色境、色塵,也叫色蘊,能引生煩惱。實際毛病不在眼睛上,是在眼識上。這個識即受、想、行、識的識,由識這個心王和前五根、前五識起的作用。識能明了分別,所以眼睛才起了分別,這個色好看,那個色不好看。眼睛起了眼識,由同時意識和它起了作用,眼識就生煩惱。心裡四個作用受、想、行、識都起分別,所分別的都是一些虛妄不實的境界。因為能分別的心不實在,所分別的法,哪裡會真實呢?所看見的外面境界,都不是真實的。你認為好看的、不好看的,都是你的妄想心打出來的。實實在在外面的境界,眼睛所見的色法,無所謂美醜。譬如兩個人很有緣交朋友,你看見她長得很美,她看見你長得很帥,為什麼彼此覺得對方長得很美、很帥?是你的妄想分別。世間法是不久長的,有一天兩個人感情交惡,變成冤家。本來覺得對方長得很美、很帥,忽然間變醜了,互相覺得對方長得很難看。過去感情好的時候,恨不得多看幾眼。自從變成冤家,最好不要見到對方。為什麼感覺不同?因為你的心裡起了分別,看物也是一樣。最愛美的莫過於女人,過去有一段時期,女人的裙子,流行越短越美;鞋子的鞋跟,越細越美,要細得像鐵釘那樣才算美。忽然間心變了,人心不是常住真心,會打妄想,不想再看時就變了。後來女人流行穿長褲,越長越美,長得拖在地上,把鞋子都蓋起來才算美。鞋跟細的變不美了,換成大厚跟,有幾斤重,拖不動才算美。由此可見,外面的境界本來沒有美醜,都是妄想心分別出來的。可知受、想、行、識都不實在,不實在不異於空,就容易把它觀空,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以上把丁一、拂外疑這一小科講完。  丁二、顯法體(分二)戊一、總顯戊二、別顯   戊一、總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這一句是總顯法體,法體就是真空法的理體。「諸法」就是一切法,包括前面的五蘊法:色、受、想、行、識,是世間法,以及下面說的三乘法,是出世間法。「空相」,是很重要的名詞,《心經》上所講的空是真空,諸法當體就是空,不是把諸法去掉才空。現在講堂看見的人人物物,當體就是諸法空相。「空相」,是諸法的真空實相。真空,不是沒有了的空。實相,真實之相是理體,不是虛妄之相,也不是生滅之相。諸法的真空實相,就是諸法的理體。   戊二、別顯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上面「諸法空相」是總顯,上根利智的人,體會眼睛所看見人人物物諸法,當體是真空實相,就能開悟。中下根機的人,下面別顯,再分別解釋法體。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三個對、六個不。先講一切法「不生不滅」,就是真空實相。眾生看見有生有滅,心裡也想到有生有滅。你就可以觀想,我們眼睛看見的,眼睛不能釋懷;我們心裡想到的,心裡不能釋懷。我們的心是妄想心,眼睛發出來的眼識,也是虛妄的眼識。所以不能用我們的眼識作標準,也不能用我們的心作標準,我們的心絕對不可相信。證得阿羅漢,雖然見到真空之理,還不能翻出妙有。最低限度要證得初地菩薩位以上,才能相信我們的心。現在我們只能相信聖言量,聖是佛菩薩,量是標準,就是以佛菩薩說的話作標準,絕不可相信自己的心。因為我們的心是妄想心,念念生滅,不是真實的心。凡夫看見心外一切諸法有生有滅,它是虛妄生滅。前面講過,好像病眼見空花,眼睛有毛病,看見虛空中生花,看見虛空中的花滅。看見花生花滅,是由你的病眼生出來的,虛空之中,根本沒有花生,也沒有花滅。虛空就譬喻真空,病眼就比喻我們的妄想心。妄想心分別一切法,有生滅相;在真空理體上,根本沒有花生、花滅之相。你看見有生有滅,是眼睛有毛病,看見的一切人人物物,乃至山河大地,這些法都是凡夫執著出來的。因為一切法從緣生,沒有本體,沒有自性,所以生即無生,滅即無滅。生的時候,虛妄而生;滅的時候,虛妄而滅,一切法並沒有真實生滅。   譬如講經法會,當體就是空的,本來不生,本來不滅,它是由因緣而生,由因緣而滅。因為講經法會,必須有六種緣才能成就,除了要有講經的法師,還必須有聽眾、講堂、桌椅、經本等眾緣而成。講經法會是虛妄而生,叫緣聚則生;等到講經圓滿,緣散則滅,叫幻生幻滅,像變戲法變出來的,緣聚則生,叫如幻有;緣散則滅,叫畢竟空。在《心經》上叫幻色,叫真空,你這樣隨文作觀想,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就不會生煩惱。   再舉個例子:最近報載一位父親去世,留下一棟三層樓的房子,他有兩個兒子要分三層樓,分不清楚就吵架,弟弟持刀殺死哥哥,父親屍骨未寒,兄弟一個死,一個坐牢去了,殺人罪,不是判死刑,就是無期徒刑,這下子那棟房子歸給誰?你說冤枉不冤枉呢?為什麼這樣愚癡?因為他們觀不空,不曉得那棟樓是因緣生法,早晚要壞,把它當成真實的,動了貪瞋癡,鑄成大錯。   由這個例子,我們要警覺:一切事情都把它當空的,還生什麼貪心、瞋恨心呢?佛教講真理,不是硬要你把它觀空。本來不生不滅,緣生如幻而生,緣滅如幻而滅,一切境界都是這樣。在真空理體上,本來不生不滅。   在印度有一種幻術,能從無變有,比如現在沒有狗,他能變一隻狗,很漂亮,會搖頭搖尾,見人很親熱,叫如幻有。等幻術收回,這隻可愛的小狗沒有了,叫如幻滅。根本就沒有狗生出來,怎麼有狗滅掉?一切法隨時要這樣觀想,就容易悟到真空理體。   上面講「不生不滅」,是凡夫法。接著講「不垢不淨」,是二乘聖人之法,二乘人要了生死、出三界,因為三界以內生死之法,都是染污之法。他把三界以內的煩惱斷掉,了脫生死,超出三界以外,得了清淨法,這是二乘人的執著。二乘人起了法執,他不曉得我空了,法也是空的。在真空理體上,根本沒有垢、沒有淨。比如鏡子現像,這裡有一面很大的玻璃鏡子,人來照人,物來照物。打掃便所的人,手裡端著便盆經過鏡子,照得清清楚楚,大小便都是染垢的。等便所打掃清淨,打掃便所的人洗澡更衣,整理得乾乾淨淨。這時候再經過鏡子,鏡子照的是乾乾淨淨的人。這就是有垢有淨,可是在鏡子的本體上,從來沒有垢,也沒有淨。二乘聖人破了我執,沒破法執,他把三界看作像大牢獄,生死看作冤家對頭,把三界生死之法,當作真實的。所以急急忙忙了生死、出三界,不發菩提心度眾生,就落到小乘偏空涅槃上。因為他認定三界以內的法,都是染污法,超出三界之外,才是清淨法。說染污法、清淨法,還是對待的虛妄之法,在真空理體上,從來沒有染垢,也沒有清淨。   再講「不增不減」,這句是對三乘教的菩薩說的。三乘教的菩薩,他知道我也空、法也空,但是他對於佛果這個相的障礙,不能盡除。成了佛,一切障礙都斷盡,一切功德都圓滿。在佛的果位上,障礙斷盡,真空理體,沒有減少一點;功德圓滿,真空理體,也沒有增加一點。成了佛,只是圓滿證得真空理體。這個真空理體在你有障礙的時候,它沒有減少;在你做功德的時候,它也沒有增加,所以叫不增不減。   上一科把真空的法體顯出來,諸法空相沒有個樣子,空相是對著有相的法說的,作三對六不來解釋,所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真空實相的理體。   以上丁二、顯法體講完,接著講丁三、明所離,諸法都得遠離,分為四小科。  丁三、明所離(分四)戊一、法相開合門 戊二、緣起逆順門戊三、染淨因果門 戊四、境智能所門   戊一、法相開合門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戊一、法相開合門,先離開凡夫法,不是你聽到真空實相,聽懂就算了,聽懂了你還要離得開。離不開,《心經》是《心經》,我們是我們。《心經》上是諸法空相現前,我們的空相沒有現前,因為要離的諸法你沒有離開,應該有所離,先離開凡夫法。   凡夫法,是三界以內的有為法,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是五蘊,把一切法分成五種:色、受、想、行、識,色法只有一種,心法分成四種。對於迷心法重的眾生,說五蘊。要是有一類眾生,他對於心法不太迷,迷色法迷得厲害,佛就給他說十二處。十二處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心法受、想、行、識四個,合到十二處有意、法二個。色法一個,再廣開成十個。實際上詳細地分,法塵裡有一半是色法,就是有十個半是色法,一個半是心法。   對於色法、心法都迷的人,再給他說十八界,把心法開成七個半,色法開成十個半,說六根、六塵、六識。三界之內的法,詳細分起來,法相多得不得了,叫諸法,合起來不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眼 耳 六根 鼻 舌       色法(十個半) 身 意 十二處 色 聲 香 六塵 味       心法(一個半) 觸 法   「是故空中無色」,以是之故,因為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故,所以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色法。「無受想行識。」也沒有受、想、行、識四個法,就是沒有五蘊,五蘊本來空的。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對迷「色法」重的眾生,講空十二處。內六根:眼、耳、鼻、舌、身,其實合起來就是一個色。意是受、想、行、識,合起來是一個心。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塵是外面的境界,能染污自性,叫塵境,色、聲、香、味、觸這五個塵境屬於色法,「法塵」屬於心法,詳細分,還有一半屬於色法。現在不詳細分,意、法二個是心法,前面的五根、五塵,十個是色法。十二處,處是處所,內六根、外六塵接觸起來能生六識,是生識之處所。在凡夫份上,內六根、外六塵,在真空實相之中,本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沒有十二處,空十二處。   再空十八界,「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乃至,是超略之詞,十八界是十二處:內六根、外六塵,中間再生起來六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經文上把它超略過去,真空實相之中,根本沒有眼界,乃至於也沒有意識界,就是連十八界都空掉。   合起來就是沒有五蘊,也沒有十二處、十八界。三界以內的有為凡夫法,在真空實相之中,根本都沒有。   以上把戊一、法相開合門講完。   下面再空出世間法,出世間法就是三乘法,空緣覺法、聲聞法、菩薩法。 眼 耳 六根 鼻 舌       身 意 色法(十個半) 色 聲 十八界 六塵 香 味 觸 法 眼 耳 六識 鼻 心法(七個半) 舌 身 意   戊二、緣起逆順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一句是空十二因緣的緣覺法。十二因緣,亦名緣起,亦名緣生,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種。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凡夫眾生流轉生死,都是由這十二法緣起的。   一、無明,是不明,就是煩惱,也叫惑、迷惑,「無明緣行」。   二、行,是造作,就是造業,現在叫做行為、行動。無明和行二個緣,是過去世所作的因。我們為何來轉生?過去由無明造業,造業就是由行造的。到了今生,「行緣識」。   三、識,就是最初投入母胎的那個神識,「識緣名色」。   四、名色,就是投到母胎裡面有心、有身體。名指心,心是無形無相的法,所以只有其名。色是投入母親肚子裡生了一個胎,就有了色法身體,合起來叫名色,「名色緣六入」。   五、六入,就是六根。六根是六塵涉入之處,這時候雖然還未出胎對著六塵,但是已經有涉入六塵的功能。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母親肚子裡已經長成了,「六入緣觸」。   六、觸,小孩子在母親肚子裡十個月出胎,一直到三、四歲的時候,開始接觸外境,但是還分不太清楚,「觸緣受」。   七、受,小孩子由五、六歲,長到十二、三歲,他知道受樂、受苦,有領納外境的功能,「受緣愛」。   從投胎的識、名色、六入、觸,到受,這五個法,都是由過去無明緣行兩個因,今生今世得到的果報法。   八、愛,是貪愛,小孩子從十五、六歲,到十八、九歲,他就動了貪愛心,因為他已能領納苦樂之境,他不願受苦,願意受樂,於是貪愛受樂。「愛緣取」。   九、取,是取得,就是貪得為己所有,既然貪愛,一定要取得。這是到了廿歲以後,對於可愛的境界,一定要取為己有,「取緣有」。   十、有,是後有,有,是有生、有死、有因、有果。這個有單指著一定有未來的果報法,「有緣生」。   愛、取、有三法,是現在世所作的因,現在世愛而取,取而有,造了未來世所受的果。   十一、生,是受生,就是來世決定受生,「生緣老死」。   十二、老死,是衰壞,受生一定有老,有死。   生和老死,是未來世所受的果,以上三世因果,輪迴不息,叫十二因緣。   凡夫由十二因緣,而流轉生死,叫流轉門。緣覺聖人學了佛法,厭離生死,就是觀察十二因緣。眾生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呢?一個一個推上去,就是最初有無明,所以要把無明滅掉。於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往下一個一個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他就證得緣覺果。這是緣覺聖人,觀察十二因緣流轉生死之法,回過頭來把它滅掉,這叫還滅門,流轉還滅。   再看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前面說真空理體,根本沒有生、沒有滅,哪裡有無明呢?有無明,緣覺聖人得用功叫無明盡,盡就是滅,根本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盡。由無明緣行,乃至於有生、有老死。根本沒有生,哪有老死?沒有老死,哪有老死滅?所以在真空理體上,根本沒有十二因緣法,也用不著還滅。   以上將戊二,緣起逆順門講完。 無明     過去世所作之因 行 識  名色 六入     現在世所受之果 十二因緣 觸 受 愛  取      現在世所作之因 有 生      未來世所受之果 老死   戊三、染淨因果門 無苦集滅道。   「無苦集滅道」,沒有聲聞法。聲聞法是先觀察苦,就是世間的苦果。再觀察苦果一定有因,叫集,集是許多的煩惱積聚起來,是招感苦果的因,這是世間染法的因果。他仰慕出世間的寂滅之道,要得到寂滅之道,必須修道品之法。滅是出世間的果,道是出世間的因,這是世出世間兩種因果。聲聞人修出世間的道因,證得出世間的滅果,把世間的苦果、集因都滅掉。   前面講到根本沒有染垢法,沒有清淨法,哪有苦集滅道呢?所以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緣覺法,也沒有聲聞法。   以上把戊三、染淨因果門講完。   戊四、境智能所門 無智亦無得。   這句是空菩薩法,大乘菩薩能證的是智慧,所證得的是理境。在真空理體上,沒有能證的智慧,也沒有所證的理境,叫「無智亦無得」。常聽佛法的人,《心經》並不難懂,講的是真空之理。初聽的人感覺有點渺渺茫茫,才知道佛法這麼高深。不但沒有凡夫法。連三乘聖人法都沒有,可是它不落於斷滅。如果你落於斷滅,就起大邪見。《心經》下文:「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在無所得中才有所得,《心經》叫我們轉凡成聖、成佛,一切都空了,怎麼能成佛?要知道,空得不乾淨,還成不了佛呢!佛法的高深就在這裡。   講到這裡,把前面講過的再複習一下。前面講科文,顯了般若下面分二科,一、略標綱要,二、廣陳實義,分五小科,一、拂外疑,二、顯法體,顯真空法的理體,下面再分二科,一、總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這一句是總顯諸法真空實相的法體。二、別顯,諸法的真空實相,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三、明所離,應該遠離什麼法?下面再分四小科,戊一、法相開合門,講三界以內法相有開、有合,合起來就是五蘊,廣開起來就是十二處、十八界。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五蘊應該離,因為真空法體上沒有五蘊法。再者十二處,「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應該遠離,因為真空法體上沒有十二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六根、六塵、六識,也應該遠離,因為真空法體上沒有十八界諸法。為什麼應該遠離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因為都是三界以內的有為諸法,所以應該遠離。   戊二、緣起逆順門,「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離緣覺法,應該遠離十二因緣法,十二因緣法順著說,是流轉生死的因緣,叫流轉門。逆著觀想,叫還滅門,所以叫緣起逆順門。   戊三、染淨因果門,「無苦集滅道」,這是離聲聞法,聲聞修的四諦法門,苦是世間的果,集是世間的因,這是染污法,應該遠離。滅是出世間的果,道是出世間的因,出世間的因果,也應遠離,也沒有聲聞法。   戊四、境智能所門,「無智亦無得」,這是離菩薩法,在真空理體上沒有能證的智慧,也沒有所得的理體,菩薩法也應該遠離。   第三大科明所離,就是世間的凡夫法,出世間的三乘聖人法,都應該遠離。這是賢首國師分的科文,賢首國師著的註解,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略是簡略,疏是疏解。賢首國師,就是法藏大師。我們為什麼根據他的科文來分科?因為這是最古,也是最好的一部《心經》註解。玄奘法師從印度回國,奉唐太宗的命令翻譯經典,開辦譯經場,把中國所有的大善知識都召集來參加譯經,賢首國師是其中之一。翻譯《心經》的時候,賢首國師也在場。中國佛教八大宗派裡面,有一派唯識宗,玄奘法師是開宗祖師。還有一派華嚴宗,賢首國師是開宗祖師,他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是最古、最好的註解。我們根據賢首國師的《略疏》來分科,絕對不會錯誤。   講到遠離一切諸法,凡夫法分成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應該遠離。十二因緣法、四諦法,是聲聞、緣覺的二乘法,合起來叫小乘法。《心經》把十二因緣放在前面,四諦、十二因緣法都應該遠離。我們學大乘的佛弟子,執著小乘法作什麼?這個沒有懷疑。   「無智亦無得」,沒有能證之智,沒有所證之理,這是菩薩法。我們大乘佛弟子,求不到智慧,證不到涅槃理體,為什麼應該遠離能證之智、所證之理呢?有這種懷疑的人,是大乘法的深理沒有瞭解。智是能觀的智慧,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行,行是修觀想,怎麼觀想?得有智慧,叫能觀的智慧。得是所證之理,即真空理體。為什麼「無智亦無得」?因為能證的智慧沒有,所證的理體也沒有,解釋這個道理。   明朝弘贊大師解釋「無智亦無得」:「故智度論云:『菩薩深入空故,知空亦空,涅槃亦空,故無所證。以證不證法,不可得故。』始從五蘊,終至四諦,乃三乘人修道所觀之境。今修般若,如大火聚,無論淨穢,觸處皆燒。是故真空理顯,凡情蕩盡。真如聖境,一切智智,悉不可得。故世之蘊、處、界,出世之四諦、因緣,以至能證、所證,莫不皆空。是則人法兩忘,境智雙泯。如病去藥除,故云無智亦無得。」   「菩薩深入空故,知空亦空,涅槃亦空,故無所證。以證不證法,不可得故。」修深般若的菩薩,深入空觀的緣故,智慧深了,他知道空也是空的。二乘人是空我執,菩薩是空我執,再空法執。我空,法也空,二空的理現出來。因為菩薩深入空觀,他知道二空之理,涅槃的理體沒有相,也是空的。所以能觀的智慧是空的,所證的涅槃理體也是空的。   「始從五蘊,終至四諦,乃三乘人修道所觀之境。」《心經》上先空五蘊法,再空十二處、十八界,再空十二因緣、四諦,這是三乘聖人修道時候所觀的理境。「今修般若,如大火聚」,現在所修的是深般若的法門,好像很多火聚起來。「無論淨穢,觸處皆燒。」「觸」是碰到,這個智慧火厲害,無論是清淨法、染污法都燒。三界以內的有為法,是染污法,碰到般若智慧火就燒掉;三界以外的三乘聖人法,是清淨法,碰到般若智慧火也燒掉。   「是故真空理顯」,以是之故,真空理體顯現的時候。「凡情蕩盡」,凡夫的情執,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掃蕩得乾乾淨淨。「真如聖境」,三乘聖人的清淨法,所證的真如境界。「一切智智」,就是能證的智慧,所證的真如境界。「悉不可得」,在般若大火之中都燒光了,所以完全不可得。   「故世之蘊、處、界」,凡夫的情執,執著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世間法。「出世之四諦、因緣」,出世間法有四諦法、十二因緣法。「以至能證、所證」,能證之智,所證之理,「莫不皆空」,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真空理體顯現的時候,一空一切空,空得乾乾淨淨。   「是則人法兩忘,境智雙泯。」學般若法門,這八個字最重要。「人法兩忘」,人是能修行的人,法是所修行的法,也就是人我執、法我執。忘是忘記、空掉,就是人我執空掉,法我執也空掉。人我執,簡稱我執、人執;法我執,簡稱法執。眾生跟佛不同,就是多了妄想。妄想起執著,再分開,就有我執、法執。現在修般若觀,把我執、法執都空得乾乾淨淨,叫人法兩忘。   「境智雙泯」,所證的是理境,能證的是智慧,兩個都泯滅。換句話說,就是能證之智、所證之理,都空得乾乾淨淨,也叫能所雙亡。   凡夫法應該把它空掉,它是害我們流轉生死的法。二乘人的法,只能自利,不能利人,也應該空掉。大乘的智慧,是自利利他,為什麼也要空掉?這是講到究竟的道理上,叫「無智亦無得」。你還沒發心,一定要告訴你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你得修般若智慧,修了般若智慧,你沒有得到真空理體,要你證得真空理體。這是講到究竟極果的時候,沒有能證、沒有所證,並不是你初下手,就告訴你「無智亦無得」。   我們現在修大乘法,空五蘊法,先空色蘊。《心經》上為什麼先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為凡夫執著色法,執著得厲害。你先把色蘊空了,再空受、想、行、識四個蘊。你把五蘊空了,十二處、十八界,很容易空。再空十二因緣、四諦法,有個次第。這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沒有能、所,修到最究竟功夫,成佛的時候,是「無智亦無得」。   現在告訴我們淺深次第的功夫,好像走遠路,要看地圖。你要到達目的地,不要中途而廢。二乘人吃的虧,就是遇到化城,以為是寶所,走到半路,就不走了。大乘菩薩由凡夫位出發,一站一站往前走,一直走到佛的寶所。這樣你用功,才知道前面的路很遙遠,不要得少為足,半途而廢,這是告訴我們整個修行的地圖。   真心跟妄心不同,真心是平等的理體,妄心是差別的妄念。最初一念妄動,有能動,就有所動,這兩個妄念,是能所差別的心念。《大乘起信論》把無明分成:生、住、異、滅四個位。等覺菩薩用功到最後,破了生相無明才成佛,就是最初那一念妄動,要把它觀空。因為等覺菩薩還有能、有所,有能證的智慧,有所證的理體。等到把生相無明照破,能證的智慧,與所證的理體,中間沒有生相無明隔閡,無能、無所,一念相應智慧才生出來,智慧即是理體,叫如如智,證如如理,一如無二如,沒有兩個,有兩個還是有差別。   總結再說個譬喻,「如病去藥除,故云無智亦無得。」我們修大乘法要有智慧,智慧等於治病的藥。有病需要吃藥,現在病已經治好,你把藥當成妙藥,就執藥成病。就是我執的病去掉,法執的病也去掉,還有空執的病。認為智慧太好,能證得我空、法空,二空理體你得到了,沒有把它空掉,就落入空病。所以要三空及第,我空、法空、空也空,才算用功到究竟成佛之處。   釋迦世尊是應機說法,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所以說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但大體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空門,一類是有門。眾生不執著空,就執著有。釋迦世尊對執著空的眾生,就說有的法門;對執著有的眾生,就說空的法門。《心經》、《金剛經》都在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面,屬於空門。而《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經心,你瞭解《心經》,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就瞭解了。這是空門的經典,一空一切空,不但凡夫法要空,聖人法也要空。現在聽空門的經典,有三種人:第一種聽不懂,第二種相似懂,第三種真正聽懂。   你要是第三種真正聽懂,當下就生出來般若智慧,你斷煩惱、破無明很快!般若如大火聚,觸者皆燒,一切煩惱無明,很快就照空,你成佛很快!   要是完全聽不懂,不要緊,還有有門的經典好學,譬如《阿彌陀經》屬於有門,說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又如《地藏經》講因果報應,有因有果。善因善果,你升天堂;惡因惡果,下地獄。學有門的經典,當下一樣能得利益。   最怕是相似懂,不懂卻自認為懂,簡直自害害人。他聽到般若法門,講一空一切空,凡夫法空,聖人法也空。大乘最高的法門,無智亦無得,他以為懂了,沒有照瞭解的道理,按部就班去修行,落到豁達空。《永嘉禪師證道歌》呵斥這種人:「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豁達空,學大乘空理的人,以為一切都不在乎。撥因果,把因果撥掉,他以為沒有智、沒有得,還講什麼因果?這叫邪見,撥無因果,犯齋破戒,亂作一通,殺、盜、淫、妄都敢做。莽莽蕩蕩,招殃禍,這叫冒失鬼,他什麼事都敢去做,因果報應,饒不了他,造惡因,還是要得惡果。他以為什麼都空,閻羅王那一關可沒有空,還是要他墜地獄。   他為什麼起錯誤的見解呢?因為他不知道《心經》二百六十字,由淺入深,層次分明。《心經》上說的空,是先空凡夫法,再空二乘法,再空大乘法。凡夫法叫我執,二乘法叫法執,大乘菩薩法叫空執,是一步一步來的。必須先破我執,再破法執,最後破空執。   他好像懂了,把「無智亦無得」先空掉,前面的凡夫法、二乘法,卻沒有空掉,就是我執、法執都沒有空掉,他要破空執。這在法相上是顛倒錯誤,怎麼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譬如我們穿了三件衣服,外面一件是我執,第二件是法執,裡面貼身一件是空執。你要把這三件衣服脫下來,必須從外脫起,先把最外一件脫下來,再脫第二件、第三件,按次第脫衣服。三件衣服也可以一起脫掉,但是必須把三件衣服的鈕扣都解開,才能一起脫掉,這是頓超法門。可是這位莽莽蕩蕩的冒失鬼,他外面兩件衣服不脫,單要脫最裡面一件,結果一件也沒脫掉。   廣陳實義五大科,講了三大科,今天講第四科辨所得。  丁四、辨所得(分二)戊一、結前起後戊二、正明所得   戊一、結前起後 以無所得故,    這一句話結前起後,「以無所得故」,以是由,故是因。無所得,是跟著無智亦無得來的。由於前面無所得之因,底下才有所得。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就是修深般若的這位大乘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他依著智慧到彼岸的這個法門。「心無罣礙」,心裡清清淨淨。你心裡有一點法,就有一點罣礙。我們凡夫心裡罣礙財、色、名、食、睡,沒有得到財,想得到財;沒有得到色,想得到色;沒有名氣,想得到名氣;沒有好吃的,想得到好吃的,盡是這些罣礙。二乘人心裡沒有財、色、名、食、睡的罣礙,但是他要了生死、出三界,有了生死、出三界的罣礙。菩薩,有成佛的罣礙。菩薩想要成佛,得有智慧,才能證得涅槃,心裡還有智、得這兩個念頭,還是個罣礙。到了「無智亦無得」,心裡清清淨淨,一點罣礙都沒有了。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生死沒了(了),就有恐怖。凡夫恐怖分段生死,二乘人、菩薩恐怖變易生死。這個時候無罣無礙,分段、變易兩種生死的恐怖都空掉,一切的恐怖都沒有了。   「遠離顛倒夢想」,顛倒,凡夫有四種顛倒,二乘有四種顛倒,合起來叫八倒。「夢想」包括凡夫、二乘、菩薩。這裡把顛倒配到凡夫、二乘上,夢想配到菩薩上。   凡夫在常、樂、我、淨上,起四種顛倒。我們在人說人,人生來是無常,他認為是常。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他總想活一千年、一萬年。人在受苦,以苦為樂,他認為是在享受樂。沒有我,他執著有個我。人是個染污法,一具臭皮囊,染污到極點,他認為是清淨的,這是凡夫的四倒。   二乘人證得偏空涅槃,大涅槃本來有常、樂、我、淨四德。他認為證得的涅槃,沒有常、樂、我、淨四德,二乘人也有四種顛倒。   到了心無罣礙的時候,遠離凡夫、二乘的八種顛倒,還遠離菩薩的夢想。菩薩想成佛,想證涅槃,所以證到涅槃,了生脫死,等於昨天作的夢一樣。涅槃,是對著生死說的;成佛,是對著眾生說的。生死空了,哪有涅槃的相存在?眾生相空了,哪有佛的相存在?所以想證涅槃、想成佛,這是菩薩的夢想。這時候凡夫、二乘的八種顛倒遠離了,菩薩的夢想也遠離了,清清淨淨,沒有一點罣礙。   「究竟涅槃」,梵語涅槃,翻成中國話叫圓寂,圓滿寂滅,德無不備曰圓,障無不盡曰寂。成了佛,一切功德無不具備,叫圓滿;煩惱障、所知障都斷盡,叫寂滅。這個涅槃叫究竟涅槃,二乘人證的涅槃不究竟,證得一半,叫偏空涅槃。大乘菩薩證的涅槃,是究竟圓滿的涅槃,是在無所得中有所得。   這是說明菩薩所得的涅槃斷果,下面說明諸佛所得的菩提智果。    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都要依著到彼岸的智慧這個行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話叫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超出九法界眾生成佛的菩提果位。   佛果菩提為什麼超出九法界?因為凡夫迷而不覺,外道是邪覺,不是正覺。正覺,就超出六道凡夫。二乘法界得了正覺,只是偏空,沒有翻出妙有,故非正等。正等正覺,就超過二乘法界。菩薩是正等正覺,但上面還有佛,不是無上。無上正等正覺,成了佛,所以超過菩薩的法界,超九界以獨尊。   菩薩證得涅槃果,佛證得菩提果,這是經文上的權巧。實際成了佛,都證得這兩個果,一個菩提果,一個涅槃果。菩提果是智慧果,涅槃果是真理果,這是從菩薩因位說到成佛,這兩個果都是成佛證得的。前面說「以無所得」,講的是真空。這裡得了兩個果,以無所得,有了所得,這是妙有。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是凡夫執著的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   廣陳實義分五科,已經講了四科,最後一科結歎勝能,就是《心經》的道理,從因至果講完了,再總結起來讚歎它殊勝的功能。    丁五、結歎勝能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顯了般若,就是解釋最後祕密般若,祕密般若就是般若咒,所以結歎勝能,就是結歎到祕密般若咒上。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前面講的般若波羅蜜多,是到彼岸的智慧,「是大神咒」,大神咒神祕莫測,能破煩惱。「是大明咒」,大明咒能破無明。「是無上咒」,沒有比這個咒再上的了,它能使你修的菩薩因行圓滿。「是無等等咒」,上面的等是哪一等,下面的等是等於這個咒。沒有哪一等咒,等於這個咒,所以是最高無上的一個咒,它能令你修菩薩的因行圓滿;能令你的果德圓滿,能成佛,故云「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人生的三苦、八苦、一切苦都除掉。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苦除掉,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苦也除掉。「真實不虛」,決定能夠息滅一切諸苦,真真實實,不是虛妄。   前面講的都是真空的道理,最後結歎到妙有的功能上,文法上是首尾相呼應。前面開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結文結到:「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甲二、釋經文,乙一、顯了般若,這一大科講到這裡講完。下面乙二、祕密般若,再分二科,第一科是結前起後,第二科是正說咒語。   乙二祕密般若(分二)丙一、結前起後丙二、正說咒語    丙一、結前起後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這一句總結前文「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前面沒有說出來咒語,所以這裡說出這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把後文啟發出來,第二科是正說咒語。    丙二、正說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咒語,不須解釋,只須誦持,誦就是把它背熟,誦持「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為什麼不須解釋呢?   第一、咒語叫真言,是佛的語言,佛的話只有佛瞭解,我們不必解釋,所以你只要誠心誠意地念,一定有大感應。   第二、根本不必解說,前面顯了般若所解釋的道理,就是祕密般若的含意,已經解釋好了。   眾生的根機不同,一定要求解釋,賢首國師勉強解釋。「揭諦」,是度。重說「揭諦」,自度度他,自己度一切苦厄,也令一切眾生度一切苦厄。「波羅揭諦」,度到彼岸。「波羅僧揭諦」,僧是眾生,把一切眾生都度到彼岸。「菩提薩婆訶」,菩提,得無上菩提。薩婆訶,速即成就。就是佛的無上菩提,很快就成就。   講到這裡,把《心經》講圓滿了,真空妙理,有所得亦無所得,真空不礙妙有,我們每天還是念阿彌陀佛,迴向西方極樂世界。佛說的法門,不出空門、有門。空門、有門不相妨礙,要是妨礙不叫佛說的法,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法門是有門,有門是妙有門,妙有不有,即是真空。念阿彌陀佛,也就是念《心經》上的道理。   那麼念阿彌陀佛是有門,怎麼跟《心經》圓融無礙呢?《阿彌陀經》說我們念佛七天,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理一心。念到事一心,有娑婆世界,有極樂世界。念到理一心,念的阿彌陀佛,就是我的自性彌陀;生的西方淨土,就是我的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不就是真空妙境,跟《心經》哪有兩樣呢?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聽圓滿。      道源長老 講述於桃園正覺蓮社  施旺坤 敬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目次 懸談 一一四 甲一、解經題(分二)乙一、經題乙二、人題 一一七  乙一、經題 一一七  乙二、人題 一二○ 甲二、釋經文(分二)乙一、顯了般若乙二、祕密般若 一二七  乙一、顯了般若(分二)丙一、略標綱要丙二、廣陳實義 一二七   丙一、略標綱要(分四)丁一、能觀人 丁二、所行行丁三、觀行境 丁四、明利益 一二七    丁一、能觀人 一二七    丁二、所行行 一二九    丁三、觀行境 一三○    丁四、明利益 一三一   丙二、廣陳實義(分五)丁一、拂外疑 丁二、顯法體 丁三、明所離丁四、辨所得 丁五、結歎勝能 一四二    丁一、拂外疑 一四二    丁二、顯法體(分二)戊一、總顯戊二、別顯 一五二     戊一、總顯 一五二     戊二、別顯 一五二    丁三、明所離(分四)戊一、法相開合門 戊二、緣起逆順門戊三、染淨因果門 戊四、境智能所門 一五五     戊一、法相開合門 一五六     戊二、緣起逆順門 一六○     戊三、染淨因果門 一八二     戊四、境智能所門 一九○    丁四、辨所得(分二)戊一、結前起後戊二、正明所得 一九三     戊一、結前起後 一九三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一九四      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 一九四      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二○○    丁五、結歎勝能 二○二  乙二祕密般若(分二)丙一、結前起後丙二、正說咒語 二○三   丙一、結前起後 二○三   丙二、正說咒語 二○四 附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科判 二○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七十一年講於桃園正覺蓮社| 施旺坤 敬記 懸談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佛教梵文經典,由印度傳到中國,陸續翻譯成中文,經典浩瀚。經過歷代祖師研究結果,佛法有淺有深,有小乘、有大乘。按五教家的判釋,全部佛法分為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五種。除小教屬於小乘教外,其餘始、終、頓、圓四種教,都屬於大乘教。這五種教的分法,就像臺灣的學制,六年小學相當於小乘教,三年初中相當於始教,三年高中相當於終教,頓教像是大學速成學程,圓教相當於大學。始教裡面有兩個宗派:一個是相宗,就是法相宗,講唯識法相。另一個宗派是空宗,就是般若宗,講般若空理。這兩個宗派都屬於大乘初門,因此學終教、頓教、圓教,一定要先明白般若空理。   小乘教傳到中國來,成立兩個宗派,一個是成實宗,一個是俱舍宗,但是不久就失傳了,因為中國佛弟子喜歡學大乘教。法相宗、般若宗屬於大乘初門,佛弟子不願意學,要直接學更高的頓教、圓教。初中都沒有讀,怎麼能讀高中、大學呢?這是中國佛教衰落的原因。   今天為什麼要向諸位講《心經》呢?因為《心經》屬於般若經,它是大乘最初的法門。我們學大乘法,先學般若經典,按部就班,由淺入深研究,不要越級、躐等,否則好高騖遠,反而不能得到真實利益。我們這次講《心經》,有三個因緣:   一、要學大乘法先研究《心經》   《大般若經》長達六百卷,能全經研究受持當然最好。不過現代工業社會,大家生活忙碌,全經光看一遍都不容易,遑論全部研究。尤其到了末法時代,眾生根機淺薄,看到大部經都害怕。而《心經》最短,只有二百六十字,並且是《大般若經》的經心,所以容易研究,這次講《心經》就是這個原因。   二、先瞭解佛理再修行   釋迦佛教我們學佛法的次第:信、解、修、證。一、先發信心,二、瞭解佛理,三、腳踏實地修行,四、方能證得。現在無論出家、在家弟子,都會念《心經》,但大多不瞭解裡面的道理,佛弟子不瞭解佛理就要修行,是盲修瞎練。等於眼睛沒張開,就要走路,非得墮坑落塹。所以能把《心經》的道理瞭解後,再念就不一樣。   三、念《心經》的感應最大   末法時代,我們博地凡夫災難太多,不易修行,要求感應,莫過於《心經》的感應最大。玄奘法師赴西域取經,途中遇到種種災難,都是念《心經》渡過難關。由於《心經》非常重要,所以過去祖師把《心經》列為早晚課。   為什麼念《心經》感應這麼大?因為《心經》前面講的是顯教的道理,後面咒語是佛的祕密真言,顯密圓融無礙,所以念起來感應特別大。   接著講經的題目,其次講翻譯經的人題。   全經分兩大科:甲一、解經題 甲二、釋經文  甲一、解經題(分二)乙一、經題乙二、人題   乙一、經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八字是經題,經字是通題,通於一切經,《地藏經》叫經,《阿彌陀經》也叫經。「般若波羅蜜多心」七字是別題,因為這一部經不是《地藏經》,不是《阿彌陀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通別合起來經題有八個字。   先講別題,般若波羅蜜多是法,心是譬喻。按七種立題,這部經是法喻立題,有法、有譬喻,合起來一個題目。講法,般若波羅蜜多,有因有果,般若是因,波羅蜜多是果,因果一對。   先講因,般若二字,現在念「般若」,但是在《心經》要念「般若」,因為與梵音相合。既然中國也有同音字,為什麼要用「般若」呢?因為唐朝當時首都長安的語言,「般若」念「般若」,後來字音轉變,我們仍保存它的原音。   般若,翻譯成中國話是智慧,但是不翻為智慧。因為社會上說這個人很聰明,指他很有智慧,但是跟佛經上講的智慧不一樣。依著佛經,真智妙慧才是般若智慧,翻譯經典有規矩,這叫生善不翻,為令眾生生起善法,所以不翻譯。   波羅蜜多,翻成中國話是到彼岸,我們眾生在苦海裡流轉生死,修般若智慧,是因;超出苦海,了生脫死,到達彼岸,是果。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合起來解釋,就是智慧到彼岸。   心字是譬喻,如人的心臟,一個人有各個器官,但是以心臟為主,心臟停止活動,這個人就無法挽救,所以心臟是人最重要的器官。《心經》是《大般若經》的經心,等於人的心臟。把《心經》研究通達,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宗要都瞭解了。   再推而廣之,一切佛法都是心法,你想學高深的大乘法,終教、頓教、圓教,要先瞭解般若空理。《中論》講:「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般若的義理你瞭解,一切大乘法都能成就。   這是講般若波羅蜜多別題,接著講通題經字,梵語修多羅,中國話叫契經,契者合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這部經上與諸佛之理相契合,下與眾生的根機相契合,中國人好簡略,所以翻譯為經字。   經題講完,下面講翻譯經的人題。    乙二、人題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唐」是朝代,這部經典是在唐代翻譯的。「三藏」是經藏、律藏、論藏。把經藏、律藏、論藏都貫通,才能稱為三藏法師。比如: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是印度來的高僧。「法師」兩字,法是以經、律、論三法作法則,自己來學佛法,叫以法自師。師是模範、師範,學會了法,要教化眾生,叫以法師人。以佛法自利,以佛法利他,自利利他,故稱法師。   「玄奘」是法師的別名,他是中國河南省偃師縣人,十一歲出家,十三歲就能升座講經說法,到二十一歲受具足戒以後,遍訪中國境內善知識,在當時,宏揚相宗與性宗的法師,各講一番道理,他研究中國當時所有的經典,還是不能融會貫通。他想:都是釋迦佛說的法,怎麼不能圓融無礙呢?可能印度的經典,沒有完全翻譯到中國來,於是他發願去印度取經。二十八歲出發,到印度學法十七年,四十四歲回到中國。當時皇帝唐太宗召請他翻譯經典,到六十五歲上生兜率天。   「奉詔譯」,奉皇帝的詔命翻譯。他翻譯出來很多經,最大的一部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就是玄奘法師成立的,對佛教有很大的貢獻。   玄奘法師到印度去求法,單說六百卷《大般若經》梵文的經本,有多少本?要把經本帶回中國,當時交通極不便利,要經過北方的大沙漠,一不小心就死在沙漠裡。梵文的經本帶回中國以後,要一個字一個字翻譯,有多麼困難?現在印刷出來,我們連一遍都不敢念,不是太慚愧嗎?勸請諸位找時間把《大般若經》看一看。   以上把經題、人題講完。   在還沒講解經文之前,先介紹兩部註解,一部是《心經略疏》,一部是《心經添足》,這兩部註解先看《略疏》,再看《添足》,因為《略疏》是賢首國師著的,書上稱「唐翻經沙門法藏述」,表示他曾經參加翻譯經典的法會,親自聽到玄奘法師講《心經》,他聽了之後,就把它記下來,所以是《心經》最標準的一部註解。「法藏」是法名,我們都尊稱他為賢首國師。《心經添足》是明朝弘贊律師著的,他戒律研究得很好,大家都稱他為律師。因為《添足》是根據《略疏》著的,所以先看《略疏》,再看《添足》,比較容易研究。   有兩部註解可以看,就不必來聽經嗎?錯了,你看了註解再來聽,才能聽得深入。這兩部註解當初道源看了兩遍,看不懂,每講《心經》一次,我就把兩部註解再看一遍。不是看一遍、二遍,不知看了多少遍?註解是文言文,我講經不是把註解背給你們聽,因為只背註解,我背得很熱鬧,你們一句也聽不懂。講經是為初發心的人,註解上很多內容我沒有講,所以你要去看註解,看了註解,知道得更多、更深。   【釋疑】:《心經》怎麼沒有六種成就的序文?   【答】:佛經分成三大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因為序分、流通分,在《大般若經》裡面,所以沒有序分、流通分。   【釋疑】:這部《心經》,到底是釋迦佛說的,還是觀自在菩薩說的呢?   【答】:《心經》一共有六種翻譯,有一種翻譯,是釋迦佛說給舍利弗聽,引證觀世音菩薩有深的般若功夫。但是其他的譯本,都是觀自在菩薩,說給舍利弗聽的。不管是釋迦佛,還是觀自在菩薩說的,你依著經文,修深般若觀行就對了。   【釋疑】:《心經》前面的經文,是顯了般若,後面的真言,屬於祕密般若。我們瞭解顯了般若的義理後,就修般若觀行,何必再要祕密般若呢?   【答】:顯了般若,顯明了達,能啟發智慧,滅除煩惱障。誦持祕密般若,能增長福報,滅除罪業障。我們修行是為求福求慧,求到圓滿成佛,是兩足尊,福報具足,智慧具足。所以我們佛弟子想成佛,應該一方面求福,一方面求慧,由福慧把法身莊嚴起來,莊嚴到究竟圓滿,就成佛。而我們要求福求慧,一定要先滅除三種障,煩惱障、罪業障、果報障。   一、煩惱障:貪、瞋、癡煩惱,能障礙善法、妨礙聖道。你想修善法,成就聖道,修不成功,因為被煩惱障礙了。   二、罪業障:造了五逆十惡的惡業,會生障礙。你一面修行,一面造罪業,所修的行不能成就,因為被罪業障礙了。   三、果報障:除障,是除煩惱障、罪業障,等墮到三惡道,得了果報障,想除為時已晚!地獄道、惡鬼道,我們看不見。畜生道我們看見了,你家裡養了一隻小狗,很聽話、懂人性、很可愛。但是你講經給牠聽,牠聽不懂,開不了智慧,這是果報障。   三種障礙,是先起惑、造業,再受報。惑是煩惱,先起煩惱,才造惡業;造了惡業,才遭果報。眾生修行最要緊的是先斷煩惱障,再斷罪業障,果報障自然消滅。要斷煩惱障,要先開智慧;要開智慧,必須聽經。現在你聽《心經》,就能開智慧。不開智慧,煩惱起來不知道,就要造惡業。   你不瞭解佛理,沒有開智慧,煩惱除不掉,你以為天天在修行用功,其實是在養無明。有一個老修行念阿彌陀佛,他拿的是十八顆大念珠,由於念珠大,掐的聲音很大。另一個老修行喜歡念《金剛經》,敲著木魚念,念得很大聲,因為兩人在一個佛殿裡用功修行,所以彼此干擾。一個心裡想:他念《金剛經》的聲音太大,打了我的閒岔;另一個心裡想:他念阿彌陀佛的聲音太大,打了我的閒岔。心裡就發了無明火,這個念佛的,聲音越念越大;那個念《金剛經》的,也是越念聲音越大。聲音念得越大,無明火起得越高,兩個人就吵起架來。念經的說:「你念佛小聲一點不行嗎?念那麼大聲吵死人了!」念佛的告訴他:「你念經那麼大聲,不也是吵我嗎?」越說無明火越大,念經的忍不住,就用小木魚打念佛的臉,血流不止!念佛的拿念珠反擊,也把念經的頭打破了!這麼一打,兩人頭臉都是血!這兩個老修行怎麼打成這樣呢?因為他們沒有瞭解佛理就要修行。因此我們要好好研究《心經》,瞭解顯了般若開智慧,就能滅除煩惱障;誦持後面咒語,增加福報,就能滅除罪業障,所以顯了般若與祕密般若,缺一不可。 顯了般若(心經前面經文) 能啟發智慧,除掉煩惱障 祕密般若(心經後面咒語) 能增加福報,消除罪業障   講這些話,是要解除諸位的疑惑,堅定信心,下面開始講解經文。  甲二、釋經文(分二)乙一、顯了般若乙二、祕密般若   乙一、顯了般若(分二)丙一、略標綱要丙二、廣陳實義    丙一、略標綱要(分四)丁一、能觀人 丁二、所行行丁三、觀行境 丁四、明利益    丁一、能觀人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是這位菩薩的別名,這位菩薩不是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而是觀自在菩薩,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翻譯為觀世音,《心經》翻譯為觀自在。觀自在菩薩,是自利利他,悲智雙運的德號。眼睛看叫觀(觀),觀自在的觀應該念「慣」,是心裡觀想,也叫觀照,就是迴光返照用功。自是自性。在是存在。   我們瞭解教理,知道人人都有自性,而你迴光返照,觀照不到自性在什麼地方?觀自在,按自利解釋,觀自在菩薩用功用到深般若的時候,忽然大徹大悟,照見了自性。按悲心利他解釋,觀自在菩薩觀察救度一切眾生的苦難,無障無礙,自由自在。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觀世音菩薩救水難、救火難,看見眾生掉到水裡,只要眾生念一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即時漂到淺處。眾生掉到火坑裡面,只要念一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火坑馬上化成清涼池,免於災難。看見眾生被火燒,看見眾生掉到水裡,我們救不了,因為我們凡夫救度眾生不得自在。觀自在菩薩救度眾生能得自在,就是他的悲心,能夠利他。   大乘佛法,不但能自度,也能度人。大乘的車子,一個悲輪,一個智輪。凡夫有悲心,無智慧,不得自在;二乘人有智慧,沒有悲心,也不能度眾生。必須有智慧、有悲心,既能自利,也能利人,才能自度度人,悲智雙運。觀自在菩薩有智慧,能觀自性存在,並且有悲心,才能救度眾生,所以叫觀自在。   「菩薩」二字,是梵音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翻為覺,薩埵,翻為有情,叫覺有情,是上求覺道,下化有情的人。既有智慧,又有悲心,是大乘佛弟子的通稱。   別名和通名合起來,叫觀自在菩薩,他是大乘佛弟子,既要自利,還要利人,所以他修般若觀行,下面就說他修行用功的方法。   以上將丁一、能觀人講完。    丁二、所行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般若」有二種,一種是淺般若,只證得人空,不得法空,叫人空智慧,也叫我空智慧,是小乘弟子修的般若觀行。二種是深般若,所證得的,不但我空,法也空,是大乘弟子修的般若觀行。「行深」是用功修深般若的觀行。「時」是功夫修到純熟,究竟大徹大悟的時候。    丁三、觀行境 照見五蘊皆空,   「照」是觀照,「見」是證見,一旦豁然貫通,大徹大悟,叫照見。「五蘊」,也翻譯成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五個法,蘊者積聚之義。眾生由這五個法,積聚成一個身體,再由身體積聚重重無盡的煩惱。陰是蓋覆之義,這五個法等於烏雲,把清澈的天空蓋覆起來,能夠蓋覆我們本來有的自性。我們凡夫,外面一個身體,屬於色法,裡面有一個心,屬於心法。心法再分成:受、想、行、識四個法,把色法和心法合起來,叫五蘊。    色 色法    受   五蘊 想 心法    行    識   凡夫不瞭解自己是由五蘊和合起來,把它當成一個我,起我執,起煩惱造業,受報無窮。二乘人有般若智慧,他曉得沒有實在的我,我是色、受、想、行、識,五個法組合起來的。般若智慧生起,把我執打破,照見我空。所以他證得的般若,叫我空般若,但是他認為這五個法還是不空。大乘菩薩用功,證得我法俱空,我也空、法也空,照見五蘊皆空。    丁四、明利益 度一切苦厄。   「度」是度脫,「苦」是痛苦,「厄」是災厄。五蘊你如果不能把它照空,就受一切苦厄。等你把五蘊照空,一切法都空了,就度脫了一切苦厄。這是觀世音菩薩修深般若的觀行,所得的利益。《心經》是要我們學他修深般若的觀行,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第一大科顯了般若(前面經文),第二大科祕密般若(後面咒語)。第一大科顯了般若,再分二科,第一科略標綱要,簡略標舉綱要,把最切要的道理標舉出來。第二科廣陳實義,廣為說明般若的真實義理。   以上經文是「略標綱要」,先講「觀自在菩薩」,是能修觀想的人,給我們作榜樣,使我們跟觀自在菩薩學。「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是修行,也就是觀照。深般若,不是小乘的般若,是大乘的深般若。觀自在菩薩修深般若觀行,用到功夫成熟的時候,一旦大徹大悟,就是禪宗的明心見性。這時候照見五蘊皆空,觀照證見,得到五蘊皆空的功夫,上面有明文,色、受、想、行、識都空了。度一切苦厄,度脫一切苦厄。   眾生在苦海裡受苦,就是有二個執著:一個是我執,一個是法執。一起執著,我也不空,法也不空。能把這二種執著空掉,一切苦厄就度脫。我法二執本來是空的,眾生一起執著就迷,本來空,他認為有。起了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苦,真是冤枉!佛菩薩是過來人,看得很清楚,眾生本來不必受苦的,所以開示我們依著他修行的方法,就能度一切苦厄。   【釋疑】:佛菩薩既然大慈大悲,看到眾生受苦可憐,他頓轉我們成佛不就好了嗎?   【答】:因為這樣背離因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修因,怎麼得果呢?所以佛菩薩教我們研究經典,還是要我們自己修行,轉迷成悟,度脫生死。   觀自在菩薩現身說法,告訴我們他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就「照見五蘊皆空」。修行關鍵照字,就是用功修行的方法。照是觀照、觀想。當你觀照一旦大徹大悟,證見五蘊皆空,就轉迷為悟。你平常要照,不照不得見,五蘊不空,要把它照空。   五蘊是一切法的根本,內而根身,外而世界,都不出色蘊,加上心法四個蘊,一切有為法不出這五個法。在人說人,內而根身,我們六根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都在身體上,叫五根身。對著外面的世界,山河大地,乃至日月星辰器世界,都屬於色蘊。光一個色蘊,構不成一個我,加上心法:受、想、行、識,合起來就變成一個我。   你坐下來修行就觀照什麼是我?光一個身體不能算是我,光心也不能算是我。裡面的心,和外面的身體,有二個法。既然能夠分成二個法,我不就空了嗎?坐下來這樣觀想,就是用功的方法。   身心二法組合起來一個我,就起了我執,把身體當成一個我,執著得厲害。一執著身體是我,就要愛護身體,怕它冷、怕它熱、怕它渴、怕它餓,把它保護得無微不至!用功要把我觀空,本來沒有我,眾生執著是我,起了我執。要把我執觀空,先用數息觀,怎樣觀呢?   你打坐起觀照,身體叫色蘊,色者質礙為義。我們的身體,乃至外面山河大地,桌子、椅子、凳子,都有形體、有體質,就會阻礙。觀我空,先觀色蘊的身體是因緣生法,不是單有一個條件,至少有四個條件: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的。一、地大,堅硬之性,如身體的骨頭。二、水大,溼潤之性,如身體的血液、水分。三、火大,熱燥之性,如身體有煖氣。四、風大,流動之性,如呼吸,身體一個部分受風寒就生病,中風,就不會動了。地、水、火、風四大叫四大種,為什麼叫四大種呢?因為一切眾生的身體,及外面山河大地器世界,都是由地、水、火、風四種組合成的。   眾生的根機不一樣,有上根、中根、下根的分別。你要是上根的人,一聽到四大假合之理,隨文作觀,當下就開悟。你要是中根、下根的人,要天天觀照,觀照到功夫成熟,忽然貫通,也能觀空。身體觀空,還有一個妄心,我們眾生的心是妄想心,由受、想、行、識四個蘊合成。   一、受蘊,以領納為義,能領受、納受。一接觸外面的境界,就把它領納到心裡。妄想心有這種功能,能接受外面的境界。   二、想蘊,以取像為義,境界現前,它能領納外面的境界;境界不現前,它能想一個外面境界的像貌出來。   三、行蘊,以造作為義,造善業、造惡業,都是行的功能。   四、識蘊,以了別為義,眾生喜歡起分別,知人識物,都能明了分別。人裡面,誰是男人?誰是女人?誰是老人?誰是年輕人?都是識的功能。乃至於我們學佛法,了達佛經上的義理,都是識蘊的作用。受、想、行、識這個識,即第六識的心王。按心王說,八個識心王,以第六識心王,明了分別的功能最強盛。受、想、行屬心所,是心王所有的法。心所若詳細分,一共有五十一個心所,以受、想、行三個的力量最強。這裡標出來第六識,由心王、心所合起來,就成眾生的妄想心。   你打坐起觀照,觀想我的心是什麼?就是四個心所在妄想分別。我的心只有一個,為什麼會有受、想、行、識四個心所呢?可見心沒有真實的本體。你要是上根利智的人,一觀照心就空了。中下根的人,只要你肯觀照用功,久了功夫成熟的時候,一旦豁然貫通,也能照見心空。色照空,心也照空,就照見五蘊皆空。   剛才講坐下來用功,實際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要常常起觀照。但初發心的人,可先坐著觀照,方法如何?   一、調身,結跏趺坐,雙腿要盤起來,兩隻手結三昧印。初用功的人,未曾盤過腿,雙腿盤起來痛得受不了!你也可用半盤跏趺坐,但是要坐得端端正正,不可左偏右倚,前俯後仰。   二、調息,呼吸要調得不粗不細。不粗,要調到坐下來,鼻子呼吸的聲音,自已耳朵聽不見。不細,調得太細,呼吸會困難,自已感覺悶氣不好。總之,調息,要調到聽不到自己呼吸的聲音,而呼吸感覺通暢自在。   三、調心,把自己的妄想心調好,就是不掉舉、不昏沈。心浮起來就是掉舉、散亂、打妄想。你不坐下來,妄想不來,一盤腿妄想就來。妄想是一連串,打不完的妄想。有時想用功一小時,坐下來要起觀照,妄想來了,一個妄想跟著一個妄想來,妄想還沒打完,一個小時到了。你以為用功一小時,實際都在打妄想。好不容易不打妄想,這時候起昏沈,瞌睡來了,這更害人!因為妄想有間斷的時間,還能起覺照。昏沈來,不容易起覺照。你以為打坐用功一個小時,實際都在睡覺,你一天要用功三小時,實際是睡了三小時。昏沈來了,真是要命,不盤腿瞌睡不來,一盤腿昏沈就來,坐在那裡身體搖搖晃晃,還沒有睡醒,一個小時到了,所以打坐不能讓心昏沈。   你想瞭解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請參閱智者大師著的《小止觀》,裡面說得很清楚。   你坐下來調身、調息、調心,前方便都調好了。我們修般若觀行,要用般若智慧,觀照五蘊皆空。我的身體是空的,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心也是空的,由受、想、行、識合成。內外八大合成一個我,也是空的,哪有一個我?要這樣觀照,觀照到功夫成熟時,就把我觀空了。觀照到五蘊沒有我,我空,這是小乘的智慧,是淺般若。我們修深般若,要把五蘊假法照空,因為五蘊法,沒有本體,沒有自性,也是空的。   照見五蘊皆空,古人有個譬喻,眾生起我執,等於五根線合成一條繩子,眾生把繩子當成是真實的。二乘人觀照到我空,我是五根線合起來的繩子,把繩子抖開,只是五根線而已,繩子沒有本體,當體就空,但是二乘人認為五根線還是有的。大乘修深般若,連五根線也觀空,因為線是由棉花紡出來的,再把它抖開,五根線沒有線的本體,只是些纖維,線空了。你能照見我空,照見法空,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   一切苦厄,包括九法界的眾生,三界以內六凡法界,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界以內的眾生有分段生死苦。三界以外三乘聖人:聲聞、緣覺、菩薩,還沒成佛,還有變易生死苦。等到照見五蘊皆空,成了佛,九法界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全部都解脫了。因此十個法界,只有佛度一切苦厄。   分是分限,三界以內眾生的壽命,都是有分限。比如天人的壽命最長,活到八萬劫。人壽命長的活到一百歲,再長的,活到一百二十歲。朝生暮死的眾生,早上生出來,晚上就死了,活不到一天,壽命都是有分限。段是段落,身形有段落,一條小蟲一、二分,有段落。一個人身長五、六尺,有段落。人死了,修善業的,生到天上去;造惡業的,墮到三惡道。三惡道出來再轉為人,死此生彼,彼死生此,壽命有分限,身體有段落,這叫分段生死。   三乘聖人超出三界,分段生死了脫,不會再死此生彼,在六道輪迴。他的身體由粗變細,妄念有生有滅,叫變易生死。五蘊法是外面一個身體,色蘊裡面一個妄想心。三乘聖人沒成佛,五蘊還是有,只是和凡夫不同,身體、妄念都比凡夫微細。等到照見五蘊皆空,九法界眾生的苦厄都照空,二種生死都了脫,就能度一切苦厄。   【釋疑】:觀自在菩薩尚未成佛,還是有苦,如何能度一切苦厄呢?   【答】:前面講過,觀自在菩薩,本位是正法明如來,老早成佛。為度眾生,他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分段、變易二種生死都已了脫,所以能度一切苦厄。   上面這一科是略標綱要,下面一科是廣陳實義,廣為說明真實的義理,說明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丙二、廣陳實義(分五)丁一、拂外疑 丁二、顯法體 丁三、明所離丁四、辨所得 丁五、結歎勝能                           丁一、拂外疑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是說明五蘊皆空的道理。「舍利子!」叫一聲當機者。「舍利」是梵語,「子」是中國話,這是華梵合譯的名詞。舍利是他母親的名字,中國話翻為鶖,舍利子母親的眼睛,像鶖鳥的眼睛那麼美麗。舍利,也翻為身,舍利子母親的身形最窈窕。舍利子母親的眼睛最美麗,或者身體最窈窕,因為翻譯的規矩含多義不翻,所以保存梵音叫舍利。中國人避諱父母名字,印度的風俗習慣和中國不同,冠父母的名字,表示最尊敬,他是舍利的兒子,因此叫舍利子。   為什麼不叫別人,叫舍利子作當機者呢?因為舍利子在聲聞眾中,智慧第一。聲聞乘都破我執,證我空,證得阿羅漢,但是叫他們進一步觀法空,智慧不夠觀不來,所以找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來當機,好進一步修法空的道理,證大乘果位。   前面總說照見五蘊皆空,下面分別解釋,色,質礙為義,色是眼睛所看見,內而根身,外而世界,都是色法。我們凡夫看見有色法,但是真空理體是沒有的。這裡說明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色不異空」,異是不同,色法沒有不同於空法。反過來講,「空不異色」,空法也沒有不同於色法。色與空相似,空與色也相似,但是還是二個法。再進一步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法就是空法,空法就是色法,沒有二個法。   把色空了,下面再空四個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跟色蘊一樣,要是詳細地說:「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於「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心經》上所講的空,是真空,不是沒有東西的空,也不是虛空的空。《心經》上所講的色,有這個法,也有受、想、行、識,但是幻化而有,不是實實在在的有。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是因緣所生的法。《大智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生起來的法,你看是有,但是當體即空。因為因緣生出來的一切法,沒有本體,沒有自性,當體就是空的。   一切有為法如幻化,可用印度的幻術來解釋。你看變幻術的人,雖然幻化出來東西,可是當體即是空的。變幻術的人,拿條手巾一揮,即變出一匹馬來,「馬即是空」,你雖然看見活潑生動的馬,但是當體即是空的。   《金剛經》最後有個偈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生的,看似有,當體卻是空的。「如夢幻泡影」,像作夢一樣,夢境是有,當體卻是空的。夢裡人人物物,悲歡離合,彷如真實的境界,等夢醒之後,才知道空夢一場。其實夢裡的境界就是空的,哪裡有實在的境界?泡,水裡有個泡沫,你看見似有,並無實在的本體。影,如水中月,你看水中有月亮,那只是個影子,當體即是空的。如鏡中像,鏡子裡面有一個像,看見是有個像在,當體卻是空的。影,最好用電影來解釋,現在家家戶戶有電視,等於電影縮小銀幕一樣。看電視時,觀賞者的心情,隨著劇情發展變化,劇中令人歡喜的情節,你跟著笑;劇中使人悲痛的劇情,你跟著哭。實際只是影子,哪是真實的呢?其實一切有為法,就像電影、電視所現的影像一樣,只是個影子,哪是真的?   五蘊,先講色蘊,因為色蘊最難空,它是我們眼睛看得見的東西。尤其我們眾生執著身體是我,起了身見,執著得厲害,你能夠把身體空掉,色蘊就空掉了。所以《心經》上單說色蘊,先把色蘊空掉,受、想、行、識四蘊,就容易空了。   三界以內一切有為法,分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大科。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由五蘊開出來的。三界以內森羅萬象一切諸法,不出五蘊,你能把五蘊空掉,三界以內一切有為法就都空掉。   怎麼空呢?要修般若觀行,你依著經上所講的,五蘊是眾緣生的法,有各種條件。你先空身體,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先作析空觀,析是分析,骨頭是地大,血液是水大,煖氣是火大,鼻息是風大。你把地、水、火、風四大,一一分析開來,找不到身體的本體,空了,這是析空觀。你瞭解析空觀的道理,再作體空觀,體是體會,體會身體是四大假合的,沒有本體,沒有自性,當體是空的。   照見五蘊皆空,我們凡夫從哪裡下手修呢?就在照字下手。前面講過,你修般若觀行,先打坐,坐下來調身、調息,調好了,這時候觀照妄想心受、想、行、識,是因緣生法,沒有本體,沒有自性。這個時候不要動受、想、行、識的妄念,把心定下來觀照一番。起一個念頭就是妄念,觀照到一個妄念不生起,就是真空境界現前的時候。這時候你在那裡打坐,如果身體不在,怎麼打坐呢?如果身體在,這時候身體怎麼沒有了?因為你沒有動身體妄念的身見。身體屬於色蘊,跟真空沒有兩樣,空沒有離開你的身體。不是離開你的身體,另外有一個空。   最初下手用般若觀行,觀照久,照得成熟了。一旦豁然貫通,你照見的真空境界,和觀自在菩薩證得的一樣。色法是因緣所生,幻化不實,真實有色,空不掉。好像看電影,你看見人人物物,悲歡離合的境界,像真的一樣。但不是真實有,它是因緣生出來,所以幻色,當體就是空的。因為五蘊是因緣生法,色是有,受想行識也是有,把一切有為法的有觀空。但是什麼是真空?我們凡夫還沒成佛以前,真空不容易瞭解。   下面先解釋幾種錯誤的見解:   一、離開色法以外叫空:比方我們講堂內,人、桌子、凳子以外才叫空,這是虛空,不是真空,這是凡夫起的執著   二、色滅的斷滅空:比方這些桌子、凳子是色法,認為桌子、凳子壞了、沒有了,才是空,這是斷滅空,不是真空,這是二乘人起的執著。   三、認為真空是物:他瞭解真空,不是虛空的空,也不是沒有了的斷滅空。他執著修行,要證得真空,把真空當成一個東西,這是菩薩錯誤的見解。   真空之體無形無相,一切萬法以真空為體,但是真空不生萬法。佛經上講這個哲理,你們應該懂得,一切萬法都是依著真空生出來的,不是真空能生出來一切萬法,萬法是緣生的。例如水不生波,水比喻真空理體,我們在大海邊看見千波萬浪,波浪不是從水裡生出來,是隨著風的因緣生出來,不起風,不會生波。   再以黃金與莊嚴器具作比喻,黃金,比如真空理體。你們戴的莊嚴器具,金戒指、金項鍊,都是依著黃金生出來。沒有黃金,生不出來莊嚴器具。莊嚴器具,是人工打造出來的,所以人工是造出來莊嚴器具的因緣。   《大乘起信論》有引證這個法喻,它只是依著這個法,生出那個法。莊嚴器具,是依著黃金生出來,不是從黃金生出來。波是依著水生,但是水不生波。   再講經文,「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了色蘊已空是真空,不要錯解那是虛空。虛空的空,是離開色以外的空,那個空不是色。所以這裡不是離開色以外的虛空,叫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異,不是不同,真空跟色法相同,色法與真空相同。色就是空,不是離開色以外,還有一個空。   再講到「色即是空」,不是色滅了的空,色滅了的空是斷滅空。真空,是色法當體即是空。反過來講,「空即是色」,不是離開色法以外,另外有一個可以證得的真空,那叫離色空,空就是現在的色法。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先說色、空,這兩個法沒有不同,但是還有兩個名相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把兩個名相也泯滅了,本來沒有兩個名。拿水與波作比喻,先要認識波不異水,水不異波,但是波與水還是兩個名詞。波與水是相即的,波即是水,水即是波,沒有兩個名。   我們觀照人人物物,森羅萬象,幻化不實,都是因緣所生,當體即是真空理體。真空理體不是離開森羅萬象,另外有真空理體,在森羅萬象上就是真空理體。這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空掉一切萬法之相,你就悟到真空理體。即一切法,真空理體就在一切法上,不是離開一切法,另外有個真空理體。   下面再空四個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法我們眼睛看得見,最難空。把色法空掉,心法就容易空了,所以總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跟上面的色蘊是一樣的。詳細地說,「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想、行、識四個蘊,也是依這樣配下來。實際你把色蘊空掉,受、想、行、識四個心法,很容易空掉。我一再解釋,空掉,不是把一切法滅掉,是空掉假相,不起執著,真空就現前。要是把一切法去掉,就是斷滅空。  丁二、顯法體(分二)戊一、總顯戊二、別顯   戊一、總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把五蘊法空掉,現出空相來,三界一切有為法不出五蘊,五蘊就是一切法。把「諸法」的假相空掉,「空相」現前。空是真空,相是實相,真空實相現前。實相是無相之法,並沒有形相,為令眾生容易瞭解,勉強取名叫諸法空相。    戊二、別顯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真空實相是無相之相,怎樣能令眾生瞭解呢?只好拿一切有為法來作比喻,就是三對六不,真空實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樣子。   「不生不滅」,包括六道凡夫及二乘聖人的境界。六道凡夫,死此生彼,有生有滅,有生有死,受輪迴生死之苦。二乘人學了佛法,知道生死是大苦,他用功要了生脫死,把三界以內的見思二惑斷掉,超出三界,脫出六道輪迴。但是他認為生滅之法,實實在在有,還是非常害怕生死,所以他超出三界以外,不願意回來度眾生,把生死之法當作是真實的。   生滅之法,就是生死之法,六道凡夫及二乘聖人的境界,都是有生有滅。諸法空相裡面沒有生滅之法,不生不滅,生滅之法是因緣生,是幻化的。在真空實相中,本來沒有生,本來沒有滅。就如水中月、鏡中像,天上的月亮升起來,水中就現月;天上的月亮落下去,水中的月就滅掉了。水,本來沒有生滅。等於鏡子照的像,鏡子的本體,從來就沒有生,沒有滅。再比喻播電影,電影開始播放,一切法都從銀幕出來;等到電影結束,一切法滅掉了,銀幕上從來沒有生,也沒有滅掉。   「不垢不淨」,是菩薩的境界。垢是染污,一切煩惱都是染垢法。菩薩要修清淨的行門,屬於淨法,有垢有淨。但是真空實相之中,煩惱本來空,修的清淨行門也本來空。   「不增不減」,是佛的境界。成了佛,把一切煩惱斷掉,一切障礙就滅掉。一切功德修圓滿,功德就增加。在真空實相之中,煩惱除,功德修,本來沒有增,也沒有減。   這三對六不,都是對待的假名言相,都是虛幻之法。真空實相,是絕對的真理,沒有對待的假名言相。不生不滅,是對著滅說生,本來沒有生,怎麼講滅呢?不垢不淨,垢與淨也是對待的,本來沒有垢,怎麼講淨呢?不增不減,增與減是對待的,本來沒有減,怎麼會有增呢?所以諸法平等,無有高下。在真空理體上,哪有生滅?哪有垢淨?哪有增減?實際理地,絕生佛之假名,眾生是假的,佛也是假的。佛不是六道凡夫的眾生,也不是三乘聖人的眾生,超出九法界眾生之上叫做佛。九法界眾生都空了,佛怎麼安立?所以講到真空實相,眾生與佛的假名,都無從安立。   《地藏經》記載,釋迦佛到忉利天開法會,十方如來都來作證明,各遣侍者,問訊世尊。十方如來已經到了法會,佛跟佛怎麼不見面呢?道理很難懂。《大乘起信論》上有解釋:「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佛與佛同一個法身理體,沒有彼此的身相互相見面,那麼怎麼看見釋迦佛、十方佛呢?是菩薩看見的,佛與佛沒有兩個身相。對九法界眾生,才有佛。九法界眾生相空了,不必講佛,就是一個真空實相,沒有對待假名。   以上丁二、顯法體講完,接著講丁三、明所離,諸法都得遠離,下面再分為四小科。  丁三、明所離(分四)戊一、法相開合門 戊二、緣起逆順門戊三、染淨因果門 戊四、境智能所門   戊一、法相開合門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是故空中無色」,以是之故,真空實相之中,本來沒有色法。「無受想行識」,也沒有受、想、行、識四個法,這叫做五蘊皆空。   下面接著空十二處,「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由五蘊法開成十二處:內六根、外六塵,我們身體上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根。因為根能生識,所以叫做根。色、聲、香、味、觸、法,叫外六塵,眼睛看見的是色塵,耳朵聽到的是聲塵,鼻子嗅到的是香塵,舌頭嘗到的是味塵,身體接觸的是觸塵,意所瞭解的是法塵。   五蘊是對於迷心法重的人說的,因為色法只有一種,心法有受、想、行、識四種。對於色法迷得厲害的眾生,就開十二處:內六根、外六塵,只有意根是心法,意根對的法塵,有一半是心法,一半是色法。所以十二處,只有一個半是心法,十個半是色法。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這十二個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空十八界,由五蘊開成十二處,再開成十八界。內六根、外六塵,對起來中間再生: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這是對於色法、心法二法都迷的眾生,再開成十八界。六個識都是心法,意根屬於心法,法塵裡面有一半是心法。「乃至」是超略之詞,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眼界,乃至於沒有十八界。三界之內的法,不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三科,十八界合起來十二處,十二處合起來五蘊,五蘊合起來色心二法,外面一個身體,裡面一個妄想心。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色法,也沒有心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沒有,都是真空理體。 眼 耳 六根 鼻 舌       色法(十個半) 身 意 十二處 色 聲 香 六塵 味       心法(一個半) 觸 法   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五蘊法,沒有十二處法,沒有十八界法。三界之內的有為法,不出這三大科,在真空實相之中都沒有。 眼 耳 六根 鼻 舌       身 意 色法(十個半) 色 聲 十八界 六塵 香 味 觸 法 眼 耳 六識 鼻 心法(七個半) 舌 身 意   以上把「戊一、法相開合門」講完。   戊二、緣起逆順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是講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十二因緣法。三界以內、三界以外,一切凡夫聖人歸納起來,有六種凡夫、四種聖人,合起來叫四聖六凡十法界。佛經上所講的凡夫,有凡夫的界限;聖人,有聖人的界限,界限在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超出三界之外才叫聖人,三界以內都是凡夫。三界內的六道凡夫,也各有界限。六道凡夫在欲界當中,有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欲界有六層天,超出六層天是色界。色界有十八層天,超出十八層天是無色界,無色界有四層天。三界一共有二十八層天,生到最高一層天|非想非非想天,還是凡夫。為什麼叫凡夫?凡者多也,有眾多的生死。凡者平常也,平常的眾生,自已做不了主,隨業受報。生到天上把福報享盡,還是要墮落下來。因為有眾多的生死,是平常的眾生,所以叫凡夫。   超出三界之外有四種聖人:一、聲聞,二、緣覺,這兩種是小乘聖人。三、菩薩,四、佛,這兩種是大乘聖人。為何稱為聖人呢?因為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已經了脫,不再死此生彼。到三界以外還要修行,把變易生死了脫才成佛。所以三乘聖人還是有生死,不過和我們三界內的分段生死不同。二乘人超出三界,他有變易生死,自已感覺不出來,只有菩薩感覺得出來。二乘人超出三界,以為自己得了究竟涅槃,不知道證得的是有餘涅槃,不是究竟涅槃。不曉得他只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沒有了。   二乘人為什麼沒有感覺到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因為二乘人只破我執,未破法執,心粗境細,變易生死太細,他感覺不出來。譬如拿一根很微細的毛,放在手掌上,你感覺不出來,因為手掌的感覺太粗了。如果微細的毛放到眼睛裡,你可受不了,因為眼睛的感覺很細。所以心細,才能感覺得到細的境界,二乘人心粗,沒有感覺到變易生死苦。聲聞、緣覺合起來叫二乘人,也叫小乘聖人,因為有二乘,所以又叫二乘聖人。他們臨涅槃的時候,入滅盡定,身心都滅盡了,認為他這個眾生沒有了。出了定之後,才知道他的生死還沒有了脫。我們眾生是三界出不去,二乘人是三界回不來。我們眾生三界出不去,是因為造了三界以內見思二惑的業,業譬如繩子,被繩子綁住了。二乘人把三界以內的見思二惑斷盡,等於把繩子解脫,超出三界。他出定了以後,因為沒有三界以內的業,所以回不來三界。   大乘佛菩薩怎麼回來?是乘願再來,發菩提大願回來的。二乘人沒有發菩提大願,又沒有三界以內見思二惑的業,所以三界回不來。他出了滅盡定,正在徬徨無主時,心想我已了生死,怎麼還有我這眾生呢?這時候佛菩薩向他開示:「你的生死了脫了一半,分段生死了脫了,變易生死沒有了脫。你現在要趕快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才能把變易生死了脫,才能證得究竟涅槃成佛。」所以二乘人不發菩提心,走冤枉路,出了三界以外,還是得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二乘人稱為聖人,因為不會再到三界來輪迴生死。他出了滅盡定,發菩提心,還是要行菩薩道,一定要成佛,所以稱為聖人。大乘的佛菩薩,菩薩是佛的因位,佛是菩薩的果位,自然可以稱為聖人。   講到這裡,我們就要會悟,學佛法要學大乘佛法,第一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永遠不能成佛。讓你證得阿羅漢、辟支佛,還是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奉勸大家,你今天學佛法,就發菩提心,不要走那麼多冤枉路。   兩種小乘聖人,聲聞在先,緣覺在後,聲聞比緣覺的位子高,可是《心經》先緣覺,後聲聞。順著《心經》我們先解釋緣覺,緣覺是修十二因緣法而覺悟,梵語叫辟支佛,翻成中國話「辟支」是緣,「佛」是覺。   緣覺、聲聞有何不同呢?都是小乘聖人,深淺不同。緣覺又叫獨覺,生於有佛之世,聽佛說十二因緣法而覺悟,叫緣覺。生於無佛之世,遇到外面成、住、壞、空的境界,忽然覺悟,叫獨覺。   獨覺過去有一個公案:有一位國王帶著宮女去山上遊玩,看見山上的桃花開得很茂盛,遊玩一段時間,國王有點疲乏,坐著休息就睡著了。國王一睡著,宮女自由了,每個宮女摘幾枝桃花,準備拿回宮庭插花。因為宮女很多,就把桃花摘光了!等國王醒來一看,剛才桃花盛開,怎麼一下子光禿禿的?忽然間大徹大悟,悟到一切法無常,這叫獨覺。   此公案就證明佛經上說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當作佛。」生於無佛之世,可以自己覺悟,因為他有佛性,佛性就是覺義。由獨覺的道理就曉得,釋迦佛是無師成佛。覺悟得淺,是獨覺;覺悟得深,究竟圓滿,就是佛。   十二因緣法,《心經》上只說第一、第十二個因緣,中間十個因緣略過去,因為十二因緣法屬於小乘法。釋迦佛成佛以後,《阿含經》說了十二年,裡面每一個名相,都已經講得很清楚。方等經是大乘經,也講了八年。一共說了二十年以後,才說般若經,所以用不著一個名相、一個名相講。而且《心經》是般若之心,只有二百六十字,要把十二個因緣夾在中間,篇幅太多,所以把中間十個因緣略去。《心經添足》有一個一個解釋,初發心來聽的,你應該瞭解十二因緣的名相。你們看著《心經添足》上十二因緣的註解,我們依著講解:   此名十二因緣,亦名緣起,亦名緣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言無明者,昏暗義也。(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蓋覆真性,無妙覺之明,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名無明。《大般若經》云:「如無所有,如是而有,若於如是無所有法,不能了達,說名無明。」何等法無所有?謂蘊處界,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彼由無明,及愛勢力分別,執著斷常二邊,由此不知,不見諸法無所有性。)行者,造作也。(謂過去身口,造作善、不善業,故名行。)識者,心王也。(真妄和合名之為識,由過去惑業相牽,致令此神識,投託母胎。)名色者,名即心,色即身也。(從託母胎,至第五個七日,生諸根形,四肢差別,是為名色。)六入者,六根也。(從名色後,至第七個七日,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故名六入,亦名六處。)觸者,觸對也。(從出胎已來,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觸對六塵,然未能了知生苦樂想,故名為觸。)受者,領納也。(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因外六塵,觸對六根,即能領納前境好惡等事,然猶未能起淫貪等心,故名為受。)愛者,貪愛也。(從十五、六歲,至十八、九歲,貪於淫欲諸境,及勝妙等事,然又未能廣徧追求,故名為愛。)取者,求取也。(從二十歲後,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廣徧馳求,故名為取。)有者,後有也。(因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三界有漏之果,故名為有。)生者,受生也。(今現世所作善惡之業,後世還於六道四生中受生,故名為生。)老死者,衰壞也。(謂來世受生已後,五蘊之身,衰已還壞,是名老死。)此十二法,展轉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名為緣。三世相續循環,無有間斷,如輪迴轉,故曰輪迴。始由過去世無明、行,為因。招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五者為果。由現在果,起愛、取、有三者,為現在因。由現在因,而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   《心經》上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名十二因緣,亦名緣起,亦名緣生。」這一段講的就是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又名十二緣生,是哪十二個呢?「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個法為何叫因緣呢?因為第一個法是因,第二個法是助緣,第二個法是第三個法的因,第三個法是第二個法的助緣,謂之因緣,這樣三世因果不斷。   先解釋「所謂無明緣行」,我們眾生是從前生前世來的,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無明,二是行,這是過去世之因。   一、無明,依《心經添足》解釋「言無明者,昏暗義也。」昏暗就是不明。再看解釋,(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蓋覆真性,無妙覺之明),真性本來有妙覺之明,因為被前生前世的煩惱之惑,蓋覆住我們原有的真性,所以真性本來光明,就變成無明。(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名無明。)這兩句出自《圓覺經》,執著身心是我,起了我執。前面講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眾生沒有妙覺之明,起了妄想,把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的,當成自己的身體。裡面的「心」是妄想心,是六塵緣影,是六根攀緣外面的六塵,落謝到心裡的影子。我們起執著的心,就是六塵緣影,本來沒有本體自性,認為自己有個心,因此之故,叫做無明。   再引《大般若經》解釋:「如無所有,如是而有,若於如是無所有法,不能了達,說名無明。」在真如理體上,本來無所有的法,但是依著如是因緣,才生起來一個法。假若對於因緣生起來的法,不能明了通達,叫做無明。   (何等法無所有?)是什麼法無所有呢?再看解釋:(謂蘊處界,乃至十八不共法),所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凡夫法,乃至於三乘聖人各不同的十八不共法,都無所有。(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的智慧。「道相智」是菩薩的智慧。「一切相智」是佛的智慧。這三種聖人法,本來無所有,怎麼由因緣而有了呢?(彼由無明,及愛勢力分別,執著斷常二邊),由根本無明,以及愛勢力的分別,不是執著斷,就是執著常二邊。(由此不知,不見諸法無所有性。)諸法本無所有,妄執為有,就是由無明執著出來的,因此無明是十二因緣的根本之因。   二、行,「行者,造作也。」(謂過去身口,造作善、不善業,故名行。)「行」是行為、行動。由無明再起執著,就起行為、行動,發動身口二業,造作善業、不善業,第二生就分出三善道、三惡道,都是由造業造出來的。造了善業,生三善道;造了惡業,生三惡道。   再解釋「行緣識」,「識者,心王也。」「識」是第八識心王,也就是阿賴耶識,再看解釋:(真妄和合名之為識,由過去惑業相牽,致令此神識,投託母胎。)《大乘起信論》說,由真法與妄法合成如來藏,由如來藏再變為阿賴耶識,所以阿賴耶識有一部份是真法,一部份是妄法。由過去的煩惱,起惑,造善惡業,牽引第八識來投胎。第八識是由過去的惑業,牽引到今生今世,因此第八識稱為神識,投託於母胎。《八識規矩頌》講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去後,最後去;來先,它先來投胎。我們人要死的時候,第八識最後走;來的時候,第八識先來投胎。有過去世、今生、來世,所以有三世因果。   人怎麼會受胎呢?佛經上說是三法和合而成,就是父精母血,和第八識。古時候醫學不發達,沒有精子、卵子這些名詞,都說父親的精、母親的血,現在說父親的精子、母親的卵子,和第八識三法和合而成。第八識要投到母親肚子裡面作胎,得藉父親的精子,母親的卵子,實際還是第八識轉生的。   再講「識緣名色」,「名色者,名即心,色即身也。」「名」就是心,因為心沒有形相,只有一個名。「色即身也」,色就是身體。名色,就是心與身。再看解釋:(從託母胎,至第五個七日,生諸根形,四肢差別,是為名色。)第八識投到母親肚子作胎以後,經過三十五天,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形,和手腳四肢,剛有了差別,叫名色。   再講「名色緣六入」,「六入者,六根也。」六入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再看解釋:(從名色後,至第七個七日,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故名六入,亦名六處。)從名色以後,到了四十九天,六根就慢慢顯明。將來出胎以後,六根有涉入六塵的作用,所以叫六入,又叫六處。   再講「六入緣觸」,「觸者,觸對也。」觸是出胎以後,觸對外境。再看解釋:(從出胎已來,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觸對六塵),從出胎以來,到三、四歲時,六根雖然能夠觸對六塵,(然未能了知生苦樂想,故名為觸。)他只能觸對外境,不能了別外面的境界,不知道什麼是苦樂?所以叫做觸。   再講「觸緣受」,「受者,領納也。」受是領納的意思。再看解釋,(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因外六塵,觸對六根,即能領納前境好惡等事,然猶未能起淫貪等心,故名為受。)小孩子從五、六歲,長到十二、三歲這一段時間,他六根能領納外面六塵境界,能知道苦受、樂受,他能夠知道所對的境界,是善的境界、惡的境界,但是還沒生起淫欲貪心,所以叫做受。   再講「受緣愛」,「愛者,貪愛也。」再看解釋:(從十五、六歲,至十八、九歲,貪於淫欲諸境,及勝妙等事,然又未能廣徧追求,故名為愛。)從十五、六歲到十八、九歲,淫欲心已經生起來,開始貪愛外面五欲的境界,但是還沒廣徧追求,所以叫做愛。   再講「愛緣取」,「取者,求取也。」再看解釋:(從二十歲後,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廣徧馳求,故名為取。)從二十歲以後,貪欲心越來越熾盛,對於五塵的境界,執著越來越厲害,廣徧追求,一定要取得,所以叫做取。   再講「取緣有」,「有者,後有也。」,再看解釋:(因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三界有漏之果,故名為有。)因為他馳求五塵境界,起了善業、惡業,積集牽引起來,到來生來世,一定會有生死,所以叫做有。   再講「有緣生」,「生者,受生也。」再看解釋:(今現世所作善惡之業,後世還於六道四生中受生,故名為生。)由現世所作善業、惡業,這是業因,因此來世還是要六道輪迴,在胎卵濕化四生中受生,所以叫做生。   再講「生緣老死」,「老死者,衰壞也。」由生老而衰壞而死亡。再看解釋:(謂來世受生已後,五蘊之身,衰已還壞,是名老死。)來生來世,你受生以後,有五蘊之身,身體衰老,還要壞就死亡了,所以叫做老死。   「此十二法,展轉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名為緣。三世相續循環,無有間斷,如輪迴轉,故曰輪迴。」由這十二因緣法,才三世相續,循環不間斷,如車輪轉來轉去,故叫輪迴。「始由過去世無明、行,為因。」眾生輪迴之苦,都由過去世無明、行,這兩個所作的因。「招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五者為果。」招感到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個現在世所受的果。「由現在果,起愛、取、有三者,為現在因。」由現在所受的果,又起惑造業,愛、取、有,這三個為現在世所作的因。「由現在因,而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有現在所作的因,才能感未來世生、老死所受的果,受苦無窮。   「是諸法空相,……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在凡夫位上,有十二因緣、三世因果。在真空實相之中,空一切相,沒有十二因緣。 無明     過去世所作之因 行 識  名色 六入     現在世所受之果 十二因緣 觸 受 愛  取      現在世所作之因 有 生      未來世所受之果 老死   緣覺是小乘聖人中的利根人,他觀察生死的根本是無明,因為有無明才緣行,行是造了業才受報。要是沒有無明,不再造業,也不受報。所以根機銳利的緣覺人,就用功把無明斷滅。無明一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一直到生滅則老死滅。就是把無明斷滅,下面十一個因緣就斷滅,這叫還滅門。本來無明緣行,流轉下來,把它還回去,從根本上把無明斷滅,十二因緣就都沒有了。   《心經》的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流轉門和還滅門一起講。無明,是流轉門第一個,老死,是流轉門最後一個。無明盡,是還滅門第一個,老死盡,是還滅門最後一個。   雖然是三界以外的聖人法,還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根本沒有流轉門十二個因緣可以生出來,哪有還滅門叫你去滅呢?所以如幻如化。比如魔術師拿一條手巾,變出一匹馬,但是他把幻術一收,馬沒有了。根本沒有馬生,哪有馬滅呢?所以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流轉門,也沒有還滅門。   緣覺是小乘行門,滅無明是小乘用淺的般若觀照,可以證到我空,他的般若雖然比大乘淺,但是滅凡夫的無明還是有力量。無論深般若、淺般若,無明禁不得般若觀照,因為無明沒有本體自性,只是個妄想。你把妄想停止下來,無明就滅了。我們凡夫流轉生死,吃那麼多的生死大苦,就是一念執著,把無明都當作真實的法,就有生死之苦。你把無明觀空,一切生死都了脫。怎麼能觀空呢?因為無明沒有本體自性,禁不得觀照,你一觀照它就空。   前面講過,觀自在菩薩深般若的功夫,用到純熟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那麼我們從照字下手,調身、調息、調心,你把這三種都調好,坐在那裡用功,用般若觀行:「萬緣放下,一念提起。」萬緣放下,什麼都不要想,凡夫法不要想,聖人法也不要想。一念提起,不是妄念,是般若的正念,就是萬緣放下,不落於斷滅。一念提起來,迴光返照,照著無明從哪兒起的?   前面講過,要把心調得不掉舉、不昏沈。第一不要掉舉,我們的心動起來,就是妄想在那兒動。妄想是一連串的,你沒有般若觀照的功夫,就被妄想轉了,你本來沒有要想那件事,它自己要想。這件事剛想完,又想另一件事,你越不叫它想,它越想得厲害!你打坐一點鐘,時間到了,你的妄想還沒有打完,它是一連串跟著來的。   你用迴光返照的功夫,照著妄想,看它從哪兒起的?我們凡夫一天從早到晚,晝夜二十四小時,都被妄想轉動,一點作不了主。這時候要轉妄想,不能被妄想轉。一念提起般若智慧,觀照妄想從哪兒起的?發現怎麼又打妄想?打什麼妄想?一直追它的根,追的結果,妄想沒有本體自性,是虛妄之想,就把它照空了。   這是修般若觀行,看你能照空多長的時間?就是功夫淺、功夫深的分別。你坐一點鐘,能照空一分鐘,功夫上手了,一分鐘沒打妄想;你坐一點鐘,不打妄想,你的功夫夠深了。下了坐,妄想又來了,可是你久而久之,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不打妄想,那你快到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了。說是容易,但下功夫還要勇猛精進,才能夠上路。妄想本來是空的,可是無始劫來的習慣,你不用功還是空不掉。這是勸諸位修行,不要怕妄想照不空,但是你也不要看得太容易,因為無始劫來打妄想,打習慣了。   現在是末法時代,般若觀行,一念不生的功夫,不容易用。因為妄念打習慣了,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開淨土法門,你不是歡喜動念頭嗎?不要動凡夫的念頭,也不要動三乘聖人的念頭,你動佛的念頭,不就好了嗎?你念阿彌陀佛,就不念六凡法界的凡夫,也不念三乘聖人,念最高無上的佛。你喜歡打妄想,念佛也是個妄想,可是這個妄想力量大,他是最高無上的佛!你把佛念提起來,把九法界的妄想都降伏住,也就是把它統一起來,只有一個佛念,這時候念出功夫來了,萬緣放下,一念提起,把九法界眾生的緣都放下,只把念佛的念提起來,把一切妄念都降伏住,也就是把散亂心歸為一個念佛的心。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入道,無論你修什麼行門,都是把你的妄念統一起來,《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把凡夫的散亂心管住在一個地方,成佛作祖都能辦到,還有什麼事辦不到?修般若觀行,是這個道理;修念佛法門也是這個道理。一念提起,單單念佛,也不是那麼簡單。因為你的無明妄想,是無始劫來的習慣,你不叫它打妄想,它要打妄想。你念阿彌陀佛,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所以你要觀照在佛號上,嘴裡在念,心裡在想,想那句南無阿彌陀佛,看看有沒有打妄想?打了妄想你不要動瞋恨、發脾氣。你如果怪自己為什麼打妄想?那是妄想上加妄想。妄想起來,念你的佛,不理它,就怕你不知道打妄想,隨妄想轉了。你說你要念佛一千聲,念珠掐完了,隨妄想轉,妄想還沒打夠。你只要覺照,打妄想了,不理它,還是觀照在佛號上,一句一句念下去,就是對治妄想的妙法。你這樣觀照著佛號念,念到一心不亂。一心,只有一個念佛的心。不亂,沒有第二個妄念。這時候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要另外再找其他的方便法門,一句佛號你就大徹大悟。「心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是《心經》上的照見五蘊皆空。   這是緣覺法門所空的,再歸到經文上,「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本來空,根本沒有無明,哪有無明滅盡呢?「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第十二個流轉門是老死,無老死,根本沒有老死,哪有老死滅呢?   以上將戊二、緣起逆順門講完。    戊三、染淨因果門 無苦集滅道。   「無苦集滅道」,這是無聲聞法,聲,是四諦之聲,聽到佛講苦、集、滅、道的聲音,他聞到就覺悟了,叫做聲聞。本師釋迦牟尼佛,最初轉法輪,就是說苦、集、滅、道四諦法。大乘經典上,都說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以前就成佛,現在是示現成佛。每一尊佛示現於世間,都示現八個相,叫做八相成道。   第一個相、由兜率天降落下來。彌勒內院是補處菩薩住的地方,當來下生成佛,是彌勒菩薩,現在就住在彌勒內院。第二個相、入胎。第三個相、住胎,我們凡夫要懷胎十個月,佛在母親摩耶夫人肚子裡,也是十個月,但他住胎期間就開道場,大轉法輪,說法度眾生。第四個相、出胎,由右脇而出。第五個相、出家,第六個相、成道,第七個相、轉法輪,第八個相、入涅槃,這八個相都是安排好的。   釋迦牟尼佛在人間成佛,也是安排好的,裴休在《圓覺經大疏》序曾說:「諸天正樂,修羅方瞋,能整心慮趣菩提者,唯人道能耳。」天上的眾生,正在享受天樂,你跟他說苦、集、滅、道四諦法,他不能接受。阿修羅道的眾生,瞋恨心重,動不動就想打仗,你跟他說法,他聽不進去。墮入三惡道的眾生,苦無間斷,沒有辦法修行用功。人道是苦樂夾雜,苦多樂少,容易覺悟。所以佛示現在人間成佛,因為人容易覺悟修道。   釋迦牟尼佛本來是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將來可以當國王,他示現為太子,出家修道,是給一切人作榜樣。太子都能看破放下,你我有什麼放不下的呢?他出家十一年,前面五年參訪學道,後面六年修苦行,也是安排好的。因為成佛要先降伏外道,他出家的時候,印度有兩大外道。   第一種,社會上稱為仙人,他就示現跟仙人學道。先親近一位仙人,最高的功夫修四禪定,釋迦佛跟仙人學會四禪定。那位外道老師證明他修得不錯,可是得了四禪定,就沒有了。釋迦佛想學更高的,又去親近另一位仙人。這位仙人的功夫更高,修的是非想非非想處定,釋迦佛又跟他學會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功夫,他問還有更高的嗎?外道老師說沒有再高的功夫了,他就離開再去參訪。他學這兩種定,是為了要降伏外道。外道最高的功夫是非想非非想處定,釋迦佛都學會了。   第二種,印度還有一種苦行外道,相傳苦得越厲害,道行越高。有一種最苦的行門,每天只吃一粒麻、一粒麥,就能滋養生命不死,但只是傳說,沒有人能做到。釋迦牟尼佛聽說,就到雪山坐了六年,每日只吃一麻一麥,把全印度的外道都降伏。修了六年苦行,也沒有得道,就證明修苦行不是究竟法。   釋迦佛於是走下雪山,到菩提樹下打坐,臘月初一坐下去,到了初八,天快亮的時候,東方出現一顆明星,正照著他的心光。忽然大徹大悟,叫夜睹明星成正覺,就在他三十歲那一年,臘月初八成道。   釋迦佛成道,要轉法輪,觀察到五個人跟他最有緣,這五個人就是五比丘。其中三個是淨飯王家的人,二個是摩耶夫人家的人,都是佛最親近的人。太子從宮廷逃出來出家,國王派最親近的五個人,叫他們一定要把太子找回來,命令他們:找不回來,不要見我!可是這五個人找到太子,太子不回去,他們也不敢回去。於是就跟著太子修道,其中三人因受不了苦行,離開太子。二人繼續修苦行,但是後來看見太子離開雪山,到菩提樹下打坐,以為太子退了道心,這二人也離開,會同前面三人在鹿野苑,盲修瞎練外道。釋迦牟尼佛要先度這五人,就到鹿野苑找他們。這五個人都不歡迎他。其中三人因為老早離開,心生慚愧,二個人以為他退了道心,瞧不起他。釋迦牟尼佛有威德勢力,這五個人不由自主站起來歡迎他。現在朝拜印度很容易,到鹿野苑有兩個塔,大的塔,是佛轉法輪的塔;小的塔,是五比丘迎釋迦牟尼佛的塔。釋迦佛跟他們說:我已經得道,要度你們,現在給你們說四諦法,這叫三轉法輪。   第一、示相轉:示四諦之相,真實之理叫做諦。苦、集,是世間真實之理;滅、道,是出世間真實之理,叫做四諦法。依著這四諦法修行,就可轉凡成聖,叫做四聖諦。第一、初轉,叫示相轉,就是把四諦的相狀說給他們聽。   一、苦,「此是苦,逼迫性。」苦有三苦八苦,世間法沒有不苦的,在人說人,一切眾生都一樣。人得到這個臭皮囊是苦,沒飯吃、沒衣穿、沒房子住時,更是苦上加苦,所以苦是苦苦。人間有快樂的事,可是樂事不久長,所以樂是壞苦。你升官發財很快樂,當你垮台的時候,比沒有做官、發財的人還痛苦。平常人不苦不樂是行苦,行是遷流不息,你一天到晚覺得很自在,沒有苦,也沒有樂。但是你活一天就老一天,你朝老的路上走,怎麼不苦呢?所以苦是苦苦,樂是壞苦,不苦不樂是行苦。因為苦逼迫著你的身心,所以你要先知道世間的苦。   二、集,「此是集,招感性。」積聚起來叫集。你造了業,有招感苦果的力量。苦果由集的因招感而來,這是世間的果。   三、滅,「此是滅,可證性。」這是寂滅的滅,寂滅就是涅槃。跟他們說有不生不滅的涅槃之道,可以證得,這是出世間的果。   四、道,「此是道,可修性。」簡單說有八聖道,詳細說有三十七道品可以修,這是出世間的因。修道,就可以證得涅槃之果。果在後,因在前,因為他們沒有聽過佛法,果容易看見,因看不見,所以先說苦果,當下就可以證明苦果從哪裡來,再跟他們說集的因,叫知苦斷集。先說出世間的果,是涅槃的寂滅,叫他們要仰慕寂滅,好發心修道,修出世間的因,叫慕滅修道。   佛初轉法輪,度五個比丘,第一個憍陳如得了道,三界內的見思二惑,說斷一起斷,四果同時證得,他是善根成熟的人,見佛就得度。憍陳如就是《金剛經》上說的歌利王,過去歌利王把忍辱仙人節節肢解的時候,忍辱仙人發了願:我要是成佛,我先度你。所以釋迦佛成了佛,歌利王轉成憍陳如,是佛最初度的人。   第二、勸行轉:這五個人其中一個人得道,還有四個人未得道,佛勸他們修行說:「此是苦,汝應知。」世間法都是苦果,你應知道。「此是集,汝應斷。」知苦斷集,你不應該起煩惱再造業,應該把煩惱斷掉。「此是滅,汝應證。」這個寂滅,不生不滅的涅槃,你應該證得。「此是道,汝應修。」三十七道品你應該修,它是證入涅槃的正因,第二轉又有兩個人得道。   第三、佛證轉:釋迦佛拿自己作證明,「此是苦,我已知。」世間法的苦果,我已經知道。「此是集,我已斷。」貪瞋癡煩惱三惡業,我都已經斷掉。「此是滅,我已證。」涅槃寂滅之道,我已證得。「此是道,我已修。」三十七道品我已經修,且得了道。第三轉拿他自己作證,又有兩人得道,把這五個比丘,都度成四果阿羅漢。   從此以後,釋迦佛遇見聲聞的根機,就說四諦法門,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無量數的比丘,都叫聲聞眾。這是世間、出世間對待地說,凡夫、聖人對待地說,因與果對待地說,有苦集滅道四諦法。要是在真空實相之中,本來沒有世間法,也沒有出世間法,哪裡有苦集滅道?所以叫「無苦集滅道」。   以上把戊三、染淨因果門講完。    戊四、境智能所門 無智亦無得。   前面講過,在真空實相之中,沒有世間凡夫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沒有二乘聖人法:緣覺法、聲聞法。   現在要講的「無智亦無得」,是沒有菩薩法,三乘聖人法都是空的。智,是能證的智慧,得,是所證的真理,前面經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般若波羅蜜多,是深的般若智慧,就是這裡的智|真空妙智。「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了真空之理,就是這裡的得|所證得的真理。菩薩修的是六度法門: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這裡能證之智,深般若的智慧,就是《金剛經》上說的第一波羅蜜。因為六度法門,前五度如盲,第六度如導。前面五度都像瞎子一樣,第六度如眼睛明亮的人,能夠引導前面五個瞎子走到彼岸。六度法門,沒有般若度,前面五度不能到達彼岸。前面五度和外道相同,但是外道沒有般若度,修來修去,不能出輪迴、了生死。   前面說觀自在菩薩用功修行,用的是深般若,這裡怎麼說無智,沒有智呢?因為觀自在菩薩修行,不會著法相,在不著法相之處修般若,所以才能照見五蘊皆空。我們要和觀世音菩薩學習,不著相修行,將來我們也能照見五蘊皆空,沒有能證的般若妙智,也沒有所證的真空之理。有個真空之理,還是有所得。照見五蘊皆空,心裡面沒有能證的心,也沒有所證的真空之理,就是無智亦無得,簡單地說,就是無能、無所,真空理境清清淨淨,一法不立,一塵不染。真空理境,就是你我本具的真心、佛性。真心、佛性之中,沒有一切法。不但沒有凡夫法,也沒有三乘聖人法。如果最後有能證的智慧,有所證的真理,有能、有所,還是不清淨。所以能、所這兩個差別的念頭,還要把它空掉,真空理體才清清淨淨現前。   我們的真心、佛性,就是《心經》所講的諸法空相,空一切相。譬如一個大圓鏡子,清清淨淨,一塵不染,鏡子上面不能塗黑煤。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凡夫法,是黑的顏色,把它塗到鏡子上,把鏡子弄得不清淨。修聖人法,把三乘聖人十二因緣法、四諦法、六度法的白粉,點上去,鏡子又被白粉染污了。把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黑煤擦掉,把十二因緣、四諦法、六度法的白粉也擦掉。最後,還有一個能證之智、所證之理,點上能證之智、所證之理的白粉,鏡子還是不清淨,被能證之智、所證之理染污了。一定要把能證之智、所證之理,兩個白點也擦掉,這時的大圓鏡,才是清清淨淨。   「無智亦無得」,完全講真空,一空一切空。下面一段經文翻出妙有來。由於無所得,結果有所得,大乘般若的妙行,就妙在這裡。  丁四、辨所得(分二)戊一、結前起後戊二、正明所得   戊一、結前起後 以無所得故,   「以無所得故」,承上啟下,「以」字作「由」講,由於無所得,你學真空妙理,學到這裡,結果無所得。你學般若妙智,沒有般若妙智,也沒有證得的真空之理,這時候空得清清淨淨,翻出妙有來,下面是不可思議的妙有,不是凡夫執著的幻有。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菩薩怎樣用功修行呢?先瞭解無智亦無得,瞭解到以無所得故,下面就要起行門,「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著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來修。「心無罣礙」,菩薩的心清清淨淨,無所罣礙。你是個凡夫,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沒有空掉,處處是罣礙,被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罣礙了。你是三乘聖人,十二因緣法、四諦法、六度法不空掉,被三乘聖人法罣礙了。最後一切都空掉,還有一個能證之智、所證的空理,有個能、有個所,被能、所罣礙了。大乘法門講我空、法空,空也空,空得清清淨淨,連能、所都空掉,心裡就沒有罣礙。   觀自在菩薩為什麼叫觀自在?因為他的心裡無罣無礙,一法不立,一塵不染。有一個法,被一法罣礙;有一點塵,被一塵罣礙。觀自在菩薩的心清清淨淨,無罣無礙,所以才叫做觀自在。自在,就無罣礙;有罣礙,就不自在。   講得太高,離我們太遠,我們凡夫的罣礙,就是五欲之樂: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這五種都是貪煩惱。你貪五欲之樂,被五欲之樂所罣礙,永遠不能自在。你貪一種法,被一種法罣礙,比如你為什麼要貪財呢?因為我們凡夫沒有衣食住不能生活,衣食住跟財有關,所以沒有一個人不貪財。你一貪財,就被財罣礙,不得自在。白天從早上到晚上,忙忙碌碌就為財;晚上睡覺作夢,也是想著得到財。這就是自己找煩惱,找罣礙,不得自在。佛法說的是通三世,你若是前生沒有行布施,今生怎樣貪,怎樣求,也求不到財。   有人嘆說:「佛法難學、難修!」我說:不難修、不難學,只要「看破、放下、自在。」六個字就夠了。看不破,放不下,永遠是罣礙,永遠不自在。明明不該發財,你盡打妄想發財,不是自尋煩惱嗎?看破,我命裡不該發財,求它做什麼呢?把它放下,根本不要想、不要求,就自在了。   講了半天,還是距離現實太遠,我要生活,沒有錢,你叫我不貪求怎麼可能?你叫我看破、放下,我不要活了嗎?大家要知道,佛法不離世間法,不是叫你不要活,只是叫你不要貪求,任運自然的求財。你明明不該發財,盡想發財,發不了!你看破放下,不罣礙,就得自在。比如你是做生意的,還是做你的生意;你是做工的,還是做你的工,只要不動貪求之心,任運自然的求財,不會不能活著。   孔子是人間的聖人,有人勸他去求財富,他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他說:假如財富可以追求,你叫我當馬伕,拿馬鞭子去侍候人,這種微賤的事,我可以去做。如果不能求,把我的身份丟掉,還是求不到財富,不如修我的道,這就是孔子看破、放下。   孔子又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說:吃糙米飯、喝白開水,彎著胳臂當枕頭,樂趣也在其中。以不合理的方法求得富貴,對我來說,像天上的浮雲一般。   這是講到菩薩的境界,離我們太遠,所以講淺一點,貪財,被財所罣礙;不貪,沒有罣礙。乃至於到最高,有一個能證的智慧,有一個所證的空理,被能、所罣礙。「無智亦無得」,能所雙亡,這時候才清清淨淨,一無罣礙。   再看著經文,開經時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裡要一切菩薩都這樣修,「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菩薩要跟觀世音菩薩學,依著深般若的智慧來修,心裡沒有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你要修行用功,想了生脫死,心裡有罣礙,就害怕,外面有魔王、冤家來害你。因為你心裡有罣礙,外面才有境界,才有魔王、冤家來害你。你心裡沒有罣礙,什麼都空了,外面哪裡有魔王、冤家呢?   「遠離顛倒夢想」,內無煩惱之心,外無恐怖之境,就遠離顛倒夢想。因為顛倒心,才有妄想,顛倒心沒有了,妄想也沒有了,心裡把一切煩惱,都空得乾乾淨淨。我們是博地凡夫,白天睜著眼睛,想的是五欲之樂,實際三界以內沒有樂,苦是苦苦,樂是壞苦,不苦不樂是行苦。你想要求樂,還是顛倒夢想。把凡夫的顛倒夢想空掉了,你想得到三乘之法,真空理境上沒有三乘之法,還是顛倒夢想。真空理境上,沒有能證之智、所證之理,你要想求得智慧、證得真理,還是顛倒夢想。所以一空一切空,空得乾乾淨淨,一點煩惱都沒有,才能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梵語涅槃,翻成中國話為圓寂,圓滿寂滅。德無不備謂之圓,障無不盡謂之寂。這是斷盡一切煩惱,得到成佛的真理果、涅槃果。成了佛,功德沒有不具備,叫圓滿。煩惱障、所知障都斷盡,叫寂滅,圓滿寂滅,就是涅槃。   「究竟涅槃」,就是《金剛經》講的無餘涅槃,是大乘菩薩成佛的涅槃,揀別不是二乘人的有餘涅槃。二乘人的生死還有餘,他了脫分段生死,還餘著變易生死。三界以內的煩惱斷盡,三界以外的煩惱還有餘,所以二乘人所得的涅槃不究竟,叫有餘涅槃。大乘的涅槃叫無餘涅槃,所謂:「五住究盡,二死永亡。」分段生死、變易生死都沒有了,所以圓滿究竟涅槃。證得涅槃是妙有之法,由前面真空之理上得到了,還是無所得。無所得而得,叫妙有之得,菩薩的涅槃就是這樣。    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講到佛果,過去諸佛、現在諸佛,乃至未來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著深般若智慧來修,他無所得而得到大菩提果。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翻成無上,三藐,翻成正等,三菩提,翻成正覺。這是超九界而證得的一個大菩提。從下往上講,凡夫是迷而不覺,外道是邪覺,不是正覺。二乘聖人,得的菩提是正覺,揀別不是外道的邪覺,但只能自利,不能利人,不是正等。菩薩既能自利,也能利人,叫正等正覺,但是菩薩上面還有佛,不是無上。證了佛果,得的菩提沒有再上了,叫無上正等正覺。   這就是菩薩得涅槃果,佛得菩提果,實際這兩個果,是一個果,菩提果就是智慧果,涅槃果就是真理果,以如如智,證如如理。這裡分開來說,前面菩薩證得涅槃,其實證得涅槃就成佛,這裡是佛得了無上菩提。那麼這兩個果怎麼得到呢?完全由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得到。菩薩得依著「般若波羅蜜多」來修,佛也得依著「般若波羅蜜多」來修。這就是《楞嚴經》講的:「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沒有兩條路好走,就這一條路,由凡夫走到佛的路上。   學般若法門,先要空,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要空得乾乾淨淨。不善學的人執著一個空,他說瞭解了,一切都是空的,不但凡夫法、二乘法是空的,佛菩薩法也是空的。什麼都空了,實際一空也沒有空,叫豁達空。《永嘉禪師證道歌》說:「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他認為一切都是空的,不要修了。他把因果撥掉,沒有因,沒有果,把佛法空了,凡夫法沒有空,變成一個冒失鬼,什麼壞事都敢做。沒有學般若經之前,還能持戒念佛。等到他瞭解般若的空理,你叫他持戒,他不要持了,念佛也不要念了,無惡不作。結果他撥因果,因果饒不了他,他造了惡業,把自己牽到三惡道裡。他沒有瞭解,一空一切空,空得乾乾淨淨,才能證得無上菩提,哪裡是不修行的空呢?    丁五、結歎勝能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是結歎勝能,「故知」,以是之故,我們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神祕莫測的真言咒語。「是大明咒」,是能破除無明的大明咒。「是無上咒」,沒有哪一個法門的功夫,超過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之上。「是無等等咒」,沒有哪一個咒,等過這個咒,這是最高無上的功行。   「能除一切苦」,這就合到前面「觀自在菩薩……度一切苦厄。」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苦能除掉,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苦,也能除掉。「真實不虛」,真真實實,不是虛妄的。   以上將《心經》甲二、釋經文,乙一、顯了般若,這一大科講完。下面乙二、祕密般若,再分二科,第一科是結前起後,第二科是正說咒語。   乙二祕密般若(分二)丙一、結前起後丙二、正說咒語    丙一、結前起後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因為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這是總結前文,前面沒有說出咒語,所以這裡說出般若波羅蜜多咒,並把下面經文發起來。到這裡把顯了般若的道理講完,下面說的咒語是祕密般若。    丙二、正說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真言咒語不必解釋,因為是諸佛的真言,只要至誠懇切地誦持就有功效。要是勉強解釋「揭諦」,是度。重說「揭諦」,是自度度他。「波羅揭諦」,是度到彼岸。「波羅僧揭諦」,僧,是眾生。度一切眾生都到彼岸。「菩提薩婆訶」,菩提,是得無上菩提。薩婆訶,是速即成就。能自度度他,度一切眾生都到彼岸,很快成就無上菩提。   《心經》講到這裡講完,我們現在都是修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是妙有法門,那麼講《心經》是不是與淨土法門圓融呢?《心經》講的是真空法門,真空可以翻出妙有,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合到念佛法門,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無量功德成就的,那是不可思議的妙有,不是我們凡夫執著的幻有。你懂得般若《心經》的道理,再去念佛,功效更大、更快。因為你不會著相,念佛的功德更高、更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把握。在沒有生西方之前,你的煩惱慢慢會減少,因為你懂得不著相的道理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聽圓滿。       附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科判 全經分為兩大科:甲一、解經題 甲二、釋經文  甲一、解經題(分二) 乙一、經題 乙二、人題  甲一、解經題   乙一、經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乙二、人題 唐三藏玄奘法師譯  甲二、釋經文(分二) 乙一、顯了般若 乙二、祕密般若   乙一、顯了般若(分二) 丙一、略標綱要 丙二、廣陳實義    丙一、略標綱要(分四) 丁一、能觀人 丁二、所行行                丁三、觀行境 丁四、明利益     丁一、能觀人 觀自在菩薩,     丁二、所行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丁三、觀行境 照見五蘊皆空,     丁四、明利益 度一切苦厄。    丙二、廣陳實義(分五) 丁一、拂外疑 丁二、顯法體                丁三、明所離 丁四、辨所得                丁五、結歎勝能     丁一、拂外疑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丁二、顯法體(分二) 戊一 總顯 戊二、別顯      戊一、總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戊二、別顯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丁三、明所離(分四) 戊一、法相開合門 戊二、緣起逆順門                戊三、染淨因果門 戊四、境智能所門      戊一、法相開合門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戊二、緣起逆順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戊三、染淨因果門 無苦集滅道。      戊四、境智能所門 無智亦無得。     丁四、辨所得(分二) 戊一、結前起後 戊二、正明所得      戊一、結前起後 以無所得故,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 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                  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己一、明菩薩得涅槃斷果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丁五、結歎勝能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乙二祕密般若(分二) 丙一、結前起後 丙二、正說咒語    丙一、結前起後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丙二、正說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目次 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八              序 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一○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一○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一一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一一三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一四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一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