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三經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禮法華經儀式 參考大正藏第四六冊第九五六頁之「禮法華經儀式」校刊 香讚 爐香乍爇(ㄖㄨㄛˋ)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一切恭敬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三寶 三拜起,胡跪燒香,運想已,合掌唱云 願此香花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妙法蓮華經。 菩薩聲聞眾。受用作佛事。 一拜起立歎云 稽(ㄑㄧˇ)首十方佛。圓滿最上乘(ㄕㄥˋ)。本迹開二門。法喻談真秘。 普使諸權小。悉證佛菩提。我今誓歸依。願超生死海。 讚歎已,隨意述誠,雖曰禮經,應須禮佛菩薩,使三寶義足。 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心頂禮過去多寶佛。 一心頂禮十方分身釋迦牟尼佛。 一心頂禮盡法華經中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一心頂禮妙法蓮華經法華會上佛菩薩。妙字法寶(下去每字準此一唱一拜,字字稱寶) 一心頂禮盡法華經中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薩聲聞緣覺得道賢聖僧。 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 三拜胡跪合掌 回向發願 志心懺悔。我(某甲)與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失真心。流轉生死。六根罪障。無量無邊。圓妙佛乘(ㄕㄥˋ)。無以開解。一切所願。不得現前。我今禮敬讀誦妙法蓮華經。以此善根。發露黑惡。過現未來。三業所造。無邊重罪。皆得消滅。身心清淨。惑障蠲(ㄐㄩㄢ)除。福智莊嚴。淨因增長。自他行願。速得圓成。願諸如來。常在說法。所有功德。起隨喜心。回向菩提。證常樂果。命終之日。正念現前。面奉彌陀。及諸聖眾。一剎那頃。生蓮華中。普願眾生。俱成佛道。 懺悔發願已。歸命禮三寶。一拜 遶佛稱誦 三遍或七遍 南無十方佛 南無十方法 南無十方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多寶佛 南無妙法蓮華經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三皈依 自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一拜 自歸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一拜 自歸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一拜 法華三經 目次 禮法華經儀式 3 無量義經 13 無量義經序 15 無量義經 19 德行品第一 19 說法品第二 28 十功德品第三 41 妙法蓮華經 63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65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69 序品第一 69 方便品第二 92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119 譬喻品第三 119 信解品第四 157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177 藥草喻品第五 177 授記品第六 187 化城喻品第七 198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 231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231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243 法師品第十 250 見寶塔品第十一 262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276 勸持品第十三 286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 294 安樂行品第十四 294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313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328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339 妙法蓮華經卷第六 354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354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361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378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386 囑累品第二十二 392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395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 411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41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422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433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440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450 妙法蓮華經後序 462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465 無量義經 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曇摩伽陀耶舍 譯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虬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ㄈㄚˇ),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一極正覺,任機而通。流轉起滅者,必在苦而希樂,此叩聖之感也;順通示現者,亦施悲而用慈,即救世之應也;根異教殊,其階成七。先為波利等說五戒,所謂人天善根一也;次為拘隣等轉四諦,所謂授聲聞乘二也;次為中根演十二因緣,所謂授緣覺乘三也;次為上根舉六波羅蜜,所謂授以大乘四也。眾教宣融,群疑須導,次說無量義經。既稱得道差品,復云未顯真實,使發求實之冥機,用開一極之由緒五也。故法華接唱顯一除三,順彼求實之心,去此施權之名六也。雖權開而實現,猶掩常住之正義;在雙樹而臨崖,乃暢我淨之玄音七也。過此以往法門雖多,撮(ㄘㄨㄛ)其大歸數盡於此;亦由眾聲不出五音之表,百氏竝(ㄅㄧㄥˋ)在六家之內。 其無量義經,雖法華首戴其目,而中夏未覩其說,每臨講肆,未嘗不廢談而歎想見斯文。忽有武當山比丘慧表,生自羌(ㄑㄧㄤ)胄(ㄓㄡˋ),偽帝姚略從子,國破之日,為晉軍何澹(ㄉㄢˋ)之所得。數歲聰黠(ㄒㄧㄚˊ),澹之字曰螟(ㄇㄧㄥˊ)蛉(ㄌㄧㄥˊ),養為假子。俄放出家,便勤苦求道,南北遊尋,不擇夷險。以齊建元三年,復訪奇搜祕遠至嶺南,於廣州朝廷寺,遇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手能隸書,口解齊言,欲傳此經未知所授。表便殷勤致請,心形俱至,淹歷旬朔僅得一本,仍還嶠北齎入武當。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頂戴出山見校弘通,奉覿(ㄉㄧˊ)真文欣敬兼誠,詠歌不足手舞莫宣。輒虔訪宿解抽刷庸思,謹立序注云。 自極教應世與俗而差,神道救物稱感成異。玄圃(ㄆㄨˇ)已東,號曰太一;罽(ㄐㄧˋ)賓以西,字為正學。東國明殃,慶於百年;西域辯休,咎於三世。希無之與修空,其揆一也。有欲於無者,既無得無之分;施心於空者,豈有入空之照。而講求釋教者,或謂會理可漸,或謂入空必頓,請試言之,以筌(ㄑㄩㄢˊ)幽寄。立漸者,以萬事之成,莫不有漸。堅(ㄅㄧㄥ)基於履霜,九仞成於累土。學人之入空也,雖未圓符;譬如斬木,去寸無寸,去尺無尺,三空稍登,寧非漸耶?立頓者,以希善之功,莫過觀法性。法性從緣,非有非無。忘慮於非有非無,理照斯一者,乃曰解空;存心於非有非無,境智猶二者,未免於有。有中伏結,非無日損之驗;空上論心,未有入理之効。而言納羅漢於一聽,判無生於終朝,是接誘之言,非稱實之說。妙得非漸,理固必然。既二談分路,兩意爭途;一去一取,莫之或正。 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支公之論無生,以七住為道慧陰足,十住則群方與能。在迹斯異,語照則一。安公之辯異觀,三乘者,始簣(ㄎㄨㄟˋ)之日稱;定慧者,終成之實錄。此謂始求可隨根而三,入解則其慧不二。譬喻亦云,大難既夷,乃無有三;險路既息,其化即亡,此則名一為三,非有三悟明矣。生公云,道品可以泥洹,非羅漢之名;六度可以至佛,非樹王之謂。斬木之喻,木存故尺寸可漸。無生之證,生盡故其照必頓。案三乘名教,皆以生盡照息,去有入空,以此為道,不得取像於形器也。 今無量義亦以無相為本,若所證實異,豈曰無相;若入照必同,寧曰有漸。非漸而云漸,密筌之虛教耳。如來亦云:「空拳誑小兒,以此度眾生。」微文接麁(ㄘㄨ),漸說或允;忘象得意,頓義為長。聊舉大較,談者擇焉。 爐香讚(合掌) 爐香乍爇(ㄖㄨㄛˋ)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南無無量義會上佛菩薩 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無量義經 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曇摩伽陀耶舍 譯 德行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菩薩摩訶薩八萬人,天、龍、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迦(ㄐㄧㄚ)樓羅、緊那(ㄋㄚˋ)羅、摩(ㄏㄡˊ)羅伽(ㄑㄧㄝ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俱,大轉輪王、小轉輪王,金輪、銀輪、諸轉輪王,國王、王子、國臣、國民、國士、國女、國大長者,各與眷屬百千萬數而自圍遶,來詣(ㄧˋ)佛所,頭面禮足,遶百千匝(ㄗㄚ),燒香、散華,種種供養;供養佛已,退一面坐。   其菩薩名曰:文殊師利法王子、大威德藏法王子、無憂藏法王子、大辯藏法王子、彌勒菩薩、導首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花幢(ㄔㄨㄤˊ)菩薩、花光幢(ㄔㄨㄤˊ)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常精進菩薩、寶印手菩薩、寶積菩薩、寶杖菩薩、越三界菩薩、毘(ㄆㄧˊ)摩跋(ㄅㄚˊ)羅菩薩、香象菩薩、大香象菩薩、師子吼王菩薩、師子遊戲世菩薩、師子奮迅(ㄒㄩㄣˋ)菩薩、師子精進菩薩、勇銳力菩薩、師子威猛伏菩薩、莊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是諸菩薩,莫不皆是法身大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所成就。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憺(ㄉㄢˋ)怕,無為無欲,顛倒亂想不復得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曉了、分別性相真實,有無長短,明現顯白;又能善知諸根性欲,以陀羅尼無礙辯才,請佛轉法輪,隨順能轉,微渧(ㄉㄧˋ)先墮,以淹欲塵,開涅槃門,扇解脫風,除世熱惱,致法清涼。次降甚深十二因緣,用灑無明老病死等。猛盛熾然苦聚日光,爾乃洪注無上大乘(ㄕㄥˋ),潤漬(ㄗˋ)眾生諸有善根,布善種子,遍(ㄅㄧㄢˋ)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萌(ㄇㄥˊ)。智慧日月,方便時節,扶(ㄙㄨ)增長大乘事業,令眾疾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三菩提,常住快樂微妙真實。無量大悲救苦眾生,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隱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處處為眾作大導師;能為生盲而作眼目,聾劓(ㄧˋ)啞者作耳鼻舌,諸根毀缺能令具足,顛狂荒亂作大正念;船師、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調御、大調御,無諸放逸行,猶如象馬師,能調無不調,師子勇猛威伏眾獸,難可沮(ㄐㄩˇ)壞。遊戲菩薩諸波羅蜜,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不久得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是諸菩薩摩訶薩,皆有如是不思議功德。   其比丘名曰: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ㄐㄧㄢˋ)連、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ㄓㄢ)延、彌多羅尼子富樓那(ㄋㄚˋ)、阿若憍(ㄐㄧㄠ)陳如等,天眼阿那律、持律憂波離、侍者阿難、佛子羅云、憂波難陀、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阿周陀、莎伽(ㄑㄧㄝˊ)陀、頭陀大迦(ㄐㄧㄚ)葉(ㄕㄜˋ)、憂樓頻螺(ㄌㄨㄛˊ)迦葉、伽(ㄑㄧㄝˊ)耶迦葉、那提迦葉,如是等比丘萬二千人,皆阿羅漢,盡諸結漏,無復縛(ㄈㄨˊ)著,真正解脫。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遍觀眾坐,各定意已,與眾中八萬菩薩摩訶薩俱,從坐而起,來詣(ㄧˋ)佛所,頭面禮足,遶百千匝(ㄗㄚ),燒散天華、天香,天衣、天瓔(ㄧㄥ)珞(ㄌㄨㄛˋ)、天無價寶,從于空中旋轉來下,四面雲集,而獻於佛;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充滿盈溢,見色聞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幰(ㄒㄧㄢˇ)蓋、天妙樂具,處處安置;作天伎(ㄐㄧˋ)樂(ㄩㄝˋ),娛樂於佛。即前胡跪,合掌,一心俱共,同聲說偈(ㄐㄧˋ),讚言: 大哉大悟大聖主 無垢無染無所著 天人象馬調御師 道風德香熏一切 智恬情泊慮凝靜 意滅識亡心亦寂 永斷夢妄思想念 無復諸大陰界入 其身非有亦非無 非因非緣非自他 非方非圓非短長 非出非沒非生滅 非造非起非為作 非坐非臥非行住 非動非轉非閑靜 非進非退非安危 非是非非非得失 非彼非此非去來 非青非黃非赤白 非紅非紫種種色 戒定慧解知見生 三明六通道品發 慈悲十力無畏起 眾生善業因緣出 示為丈六紫金暉 方整照曜甚明徹 毫相月旋項日光 旋髮紺(ㄍㄢˋ)青頂肉髻(ㄐㄧˋ) 淨眼明照上下眴(ㄒㄩㄢˋ) 眉睫紺(ㄍㄢˋ)舒方口頰 脣舌赤好若丹菓 白齒四十猶珂(ㄎㄜ)雪 額廣鼻脩(ㄒㄧㄡ)面門開 胸表卍(ㄨㄢˋ)字師子臆(ㄧˋ) 手足柔軟具千輻 腋(ㄧˋ)掌合縵(ㄇㄢˋ)內外握 臂脩肘(ㄓㄡˇ)長指直纖(ㄒㄧㄢ) 皮膚細軟毛右旋 踝(ㄏㄨㄞˊ)膝不現陰馬藏(ㄗㄤˋ) 細筋鎖骨鹿膊(ㄅㄛˊ)腸 表裏映徹淨無垢 淨水莫染不受塵 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種好似可見 而實無相非相色 一切有相眼對絕 無相之相有相身 眾生身相相亦然 能令眾生歡喜禮 虔(ㄑㄧㄢˊ)心表敬誠慇(ㄧㄣ)懃(ㄑㄧㄣˊ) 因是自高我慢除 成就如是妙色軀 我等八萬之等眾 俱共稽(ㄑㄧˇ)首咸歸命 善滅思想心意識 象馬調御無著聖 稽(ㄑㄧˇ)首歸依法色身 戒定慧解知見聚 稽(ㄑㄧˇ)首歸依妙幢(ㄔㄨㄤˊ)相 稽(ㄑㄧˇ)首歸依難思議 梵(ㄈㄢˋ)音雷震嚮(ㄒㄧㄤˋ)八種 微妙清淨甚深遠 四諦六度十二緣 隨順眾生心業轉 有聞莫不心意開 無量生死眾結斷 有聞或得須陀洹(ㄏㄨㄢˊ) 斯陀阿那阿羅漢 無漏無為緣覺處 無生無滅菩薩地 或得無量陀羅尼 無礙樂(ㄌㄜˋ)說大辯才 演說甚深微妙偈(ㄐㄧˋ) 遊戲澡浴法清池 或躍(ㄩㄝˋ)飛騰現神足 出沒水火身自由 如是法輪相如是 清淨無邊難思議 我等咸(ㄒㄧㄢˊ)復共稽(ㄑㄧˇ)首 歸依法輪轉以時 稽(ㄑㄧˇ)首歸依梵(ㄈㄢˋ)音聲 稽(ㄑㄧˇ)首歸依緣諦(ㄉㄧˋ)度 世尊往昔無量劫 懃(ㄑㄧㄣˊ)苦修習眾德行(ㄒㄧㄥˋ) 為我人天龍神王 普及一切諸眾生 能捨一切諸難捨 財寶妻子及國城 於法內外無所(ㄌㄧㄣˋ) 頭目髓腦悉施人 奉持諸佛清淨戒 乃至失命不毀傷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歷劫挫(ㄘㄨㄛˋ)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是故今得自在力 於法自在為法王 我等咸共俱稽首 歸依能懃諸難懃 說法品第二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與八萬菩薩摩訶薩說是偈(ㄐㄧˋ)讚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萬菩薩之眾,今者欲於如來法中有所諮問,不審世尊垂愍(ㄇㄧㄣˇ)聽不(ㄈㄡˇ)?」   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是時,恣(ㄗˋ)汝所問。如來不久當般(ㄅㄛ)涅(ㄋㄧㄝˋ)槃(ㄆㄢˊ),涅槃之後,普令一切無復餘疑。欲何所問,便可說也。」   於是,大莊嚴菩薩與八萬菩薩即共同聲,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得疾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應當修行何等法門?何等法門能令菩薩摩訶薩疾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   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男子!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若有菩薩學是法門者,則能疾得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   「世尊!是法門者,號字何等?其義云何?菩薩云何修行?」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是。   「菩薩如是觀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復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   「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修一法門無量義者,必得疾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善男子!如是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是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當修學如是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   爾時,大莊嚴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法不可思議,眾生根性亦不可思議,法門解脫亦不可思議。我等於佛所說諸法,無復疑惑,而諸眾生生迷惑心,故重諮問。世尊!自從如來得道已來,四十餘年,常為眾生演說諸法四相之義:苦義、空義,無常、無我,無大、無小,無生、無滅。一切無相,法性、法相本來空寂,不來、不去、不出、不沒。若有聞者,或得煖(ㄋㄨㄢˇ)法、頂法、世第一法;須陀洹(ㄏㄨㄢˊ)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發菩提心,登第一地、第二、第三、至第十地。往日所說諸法之義,與今所說有何等異,而言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菩薩修行必得疾成無上菩提,是事云何?唯願世尊慈愍一切,廣為眾生而分別之,普令現在及未來世有聞法者,無餘疑網。」   於是,佛告大莊嚴菩薩:「善哉!善哉!大善男子!能問如來如是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微妙之義,當知汝能多所利益,安樂人天,拔苦眾生,真大慈悲,信實不虛。以是因緣,必得疾成無上菩提,亦令一切今世、來世諸有眾生得成無上菩提。」   「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曾顯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ㄍㄡˋ)穢(ㄏㄨㄟˋ),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ㄍㄡˋ)穢(ㄏㄨㄟˋ)。其法水者,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別異。其法性者,亦復如是,洗除塵勞等無差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善男子!水雖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而如來世雄於法自在,所說諸法亦復如是。初、中、後說,皆能洗除眾生煩惱,而初非中,而中非後,初中後說,文辭雖一,而義各異。」   「善男子!我起樹王,詣(ㄧˋ)波羅奈鹿野園中,為阿若拘隣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時,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中間於此、及以處處,為諸比丘并眾菩薩辯演宣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今復於此,演說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善男子!是故,初說、中說、今說,文辭是一,而義差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   「善男子!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中於處處演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辟支佛人,而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或住聲聞。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ㄅㄛ)若(ㄖㄜˇ)、華嚴海雲,演說菩薩歷劫修行,而百千比丘、萬億人天無量得須陀洹(ㄏㄨㄢˊ)、得斯陀含、得阿那含、得阿羅漢、住辟支佛因緣法中。善男子!以是義故,故知說同,而義別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然,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   「善男子!以是義故,諸佛無有二言,能以一音,普應眾聲;能以一身,示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量無數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ㄑㄧˊ)恒河沙種種類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ㄑㄧˊ)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則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非二乘(ㄕㄥˋ)所知,亦非十住菩薩所及,唯佛與佛乃能究了。」   「善男子!是故,我說微妙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外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當修學如是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   佛說是已,於是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自然空中雨(ㄩˋ)種種花:天憂鉢(ㄅㄛ)羅華、鉢(ㄅㄛ)曇(ㄊㄢˊ)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又雨(ㄩˋ)無數種種天香、天衣、天瓔(ㄧㄥ)珞(ㄌㄨㄛˋ)、天無價寶,於上空中旋轉來下,供養於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充滿盈溢;天幢、天幡、天幰(ㄒㄧㄢˇ)蓋、天妙樂具處處安置,作天伎(ㄐㄧˋ)樂,歌歎於佛。又復六種震動,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亦雨(ㄩˋ)天華、天香、天衣、天瓔(ㄧㄥ)珞(ㄌㄨㄛˋ)、天無價寶,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天幢、天幡、天幰(ㄒㄧㄢˇ)蓋、天妙樂具,作天伎(ㄐㄧˋ)樂,歌歎彼佛,及彼菩薩、聲聞大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於是,眾中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得無量義三昧,三萬四千菩薩摩訶薩得無數無量陀羅尼門,能轉一切三世諸佛不退轉法輪。其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天、龍、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ㄋㄚˋ)羅、摩(ㄏㄡˊ)羅伽(ㄑㄧㄝˊ)、大轉輪王、小轉輪王、銀輪、鐵輪、諸轉輪王、國王、王子、國臣、國民、國士、國女、國大長者,及諸眷屬百千眾俱,聞佛如來說是經時,或得煖(ㄋㄨㄢˇ)法、頂法、世間第一法、須陀洹(ㄏㄨㄢˊ)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又得菩薩無生法忍,又得一陀羅尼,又得二陀羅尼,又得三陀羅尼,又得四陀羅尼,五六七八九十陀羅尼,又得百千萬億陀羅尼,又得無量無數恒河沙阿僧祇(ㄑㄧˊ)陀羅尼,皆能隨順轉不退轉法輪,無量眾生發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心。 十功德品第三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是微妙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真實甚深!甚深甚深!所以者何?於此眾中,諸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天、龍、鬼、神、國王、臣、民諸有眾生,聞是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無不獲得陀羅尼門、三法、四果、菩提之心。當知此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之所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所以者何?一聞能持一切法故。若有眾生得聞是經,則為大利。所以者何?若能修行,必得疾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其有眾生不得聞者,當知是等為失大利,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ㄑㄧˊ)劫,終不得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所以者何?不知菩提大道直故,行於險徑,多留難故。世尊!是經典者不可思議。唯願世尊,廣為大眾慈哀敷演是經甚深不思議事。世尊!是經典者,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住何所住?乃有如是無量功德不思議力,令眾疾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   爾時,世尊告大莊嚴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善男子!我說是經,甚深甚深!真實甚深!所以者何?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一聞能持一切法故,於諸眾生大利益故,行大直道,無留難故。善男子!汝問是經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住何所住者?當善諦聽。善男子!是經本從諸佛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處。善男子!是經如是來、如是去、如是住。是故,此經能有如是無量功德不思議力,令眾疾成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善男子!汝寧欲聞是經復有十不思議功德力不(ㄈㄡˇ)?」大莊嚴言:「願樂欲聞。」   佛言:「善男子!第一,是經能令菩薩未發心者,發菩提心;無慈仁者,起於慈心;好殺戮者,起大悲心;生嫉(ㄐㄧˊ)妬(ㄉㄨˋ)者,起隨喜心;有愛著者,起能捨心;諸慳貪者,起布施心;多憍慢者,起持戒心;瞋(ㄔㄣ)恚(ㄏㄨㄟˋ)盛者,起忍辱心;生懈怠者,起精進心;諸散亂者,起禪定心;於愚癡者,起智慧心;未能度彼者,起度彼心;行十惡者,起十善心;樂有為者,志無為心;有退心者,作不退心;為有漏者,起無漏心;多煩惱者,起除滅心。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一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二,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有眾生得是經者,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則能通達百千億義、無量數劫不能演說所受持法。所以者何?以其是法,義無量故。善男子!是經,譬如從一種子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是經典者,亦復如是,從於一法生百千義,百千義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無邊之義。是故,此經名無量義。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二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三,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有眾生得聞是經,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通達百千萬億義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出生入死,無怖畏想,於諸眾生,生憐愍心,於一切法,得勇健想。如壯力士能擔、能持諸有重者;是持經人,亦復如是,能荷(ㄏㄜˋ)無上菩提重寶,擔負眾生出生死道,未能自度,已能度彼。猶如船師身嬰重病,四體不御(ㄩˋ),安止此岸,有好堅牢船舟,常辦諸度彼者之具,給與而去;是持經者,亦復如是,雖嬰五道諸有之身,百八重病常恒相纏,安止無明老死此岸,而有堅牢此大乘(ㄕㄥˋ)經無量義辦,能度眾生,能如說行者,得度生死。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三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四,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有眾生得聞是經,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得勇健想,雖未自度而能度他,與諸菩薩以為眷屬,諸佛如來常向是人而演說法。是人聞已,悉能受持,隨順不逆,轉復為人隨宜廣說。善男子!是人譬如國王夫人新生王子,若一日、若二日、若至七日,若一月、若二月、若至七月,若一歲、若二歲、若至七歲,雖復不能領理國事,已為臣民之所宗敬,諸大王子以為伴侶,王及夫人愛心偏重,常與共語。所以者何?以稚小故。善男子!是持經者,亦復如是,諸佛國王,是經夫人;和合共生,是菩薩子。若是菩薩得聞是經,若一句、若一偈,若一轉、若二轉,若十、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萬億、若恒河沙無量無數轉,雖復不能體真理極,雖復不能震動三千大千國土,雷震梵(ㄈㄢˋ)音,轉大法輪,已為一切四眾、八部之所宗仰,諸大菩薩以為眷屬,深入諸佛祕密之法,所可演說無違無失,常為諸佛之所護念,慈愛偏覆,以新學故。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四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五,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其有受持、讀誦、書寫如是甚深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是人雖復具縛(ㄈㄨˊ)煩惱,未能遠離諸凡夫事,而能示現大菩提道,延於一日以為百劫,百劫亦能促為一日,令彼眾生歡喜信伏。善男子!是善男子、善女人,譬如龍子始生七日,即能興雲,亦能降雨。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五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六,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受持、讀誦是經典者,雖具煩惱而為眾生說法,令得遠離煩惱、生死,斷一切苦。眾生聞已修行,得法、得果、得道,與佛如來等無差別。譬如王子,雖復稚小,若王遊巡及以疾病,委是王子領理國事。王子是時,依大王命,如法教令群寮百官,宣流正化,國土人民各隨其安,如大王治等無有異。持經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若佛在世、若滅度後,是善男子雖未得住初不動地,依佛如是用說教法,而敷演之。眾生聞已,一心修行,斷除煩惱,得法、得果、乃至得道。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六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七,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在世、若滅度後,得聞是經,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法修行,發菩提心,起諸善根,興大悲意,欲度一切苦惱眾生,雖未修行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自然在前,即於是身得無生忍,生死煩惱一時斷壞,即昇第七地與大菩薩位。譬如健人為王除怨,怨既滅已,王大歡喜,賞賜半國之封,皆悉與之。持經男子女人,亦復如是,於諸行人最為勇健,六度法寶不求自至,生死怨敵自然散壞,證無生忍,半佛國寶封賞安樂。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七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八,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在世、若滅度後,有人能得是經典者,敬信如視佛身,令等無異,愛樂是經,受持、讀誦、書寫、頂戴,如法奉行,堅固戒忍,兼行檀度,深發慈悲,以此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廣為人說。若人先來,都不信有罪福者,以是經示之,設種種方便,強化令信,以經威力故,發其人心,欻(ㄏㄨ)然得迴;信心既發,勇猛精進故,能得是經威德勢力,得道、得果。是故,善男子、善女人即於是身,得無生法忍,得至上地,與諸菩薩以為眷屬,速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不久得成無上菩提。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八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九,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及滅度後,有得是經,歡喜踊躍得未曾有,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廣為眾人分別、解說是經義者,即得宿業餘罪、重(ㄓㄨㄥˋ)障一時滅盡,便得清淨,逮得大辯,次第莊嚴諸波羅蜜,獲諸三昧、首楞嚴三昧,入大總持門,得懃精進力,速越上地,善能分身散體遍十方國,拔濟一切二十五有極苦眾生,悉令解脫。是故,是經有如此力。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九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十,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及滅度後,若得是經發大歡喜,生希有心,即自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如說修行,復能廣勸在家、出家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解說、如法修行,既令餘人修行,是經力故,得道、得果,皆由是善男子、善女人慈心懃化力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即於是身便逮無量諸陀羅尼門,於凡夫地自然初時,能發無數阿僧祇(ㄑㄧˊ)弘誓大願,深能發救一切眾生,成就大悲,廣能救苦,厚集善根,饒益一切,而演法澤,洪潤枯(ㄎㄨ)涸(ㄏㄜˊ),以眾法藥練諸眾生,安樂一切,漸見超登,住法雲地,恩澤普潤,慈被無外,攝苦眾生,令入道迹。是故,此人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十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如是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極有大威神之力,尊無過上,能令諸凡夫皆成聖果,永離生死而得自在。是故,此經名無量義也。能令一切眾生於凡夫地,生起諸菩薩無量道芽,令功德樹蔚茂、扶(ㄙㄨ)、增長。是故,此經號十不可思議功德力也。」   於是,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及八萬菩薩摩訶薩同聲白佛言:「世尊!佛所說甚深微妙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是故,此經乃有如是十種功德不思議力,大饒益無量一切眾生,令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各得無量義三昧,或得百千陀羅尼門,或令得菩薩諸地諸忍,或得緣覺、羅漢四道果證。世尊慈愍,快為我等說如是法,令我大獲法利,甚為奇特,未曾有也。世尊慈恩,實難可報。」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於上空中復雨(ㄩˋ)種種華:天憂鉢(ㄅㄛ)羅華、鉢(ㄅㄛ)曇(ㄊㄢˊ)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又雨(ㄩˋ)無數種種天香、天衣、天瓔珞、天無價寶,於上空中旋轉來下,供養於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充滿盈溢,見色聞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幰(ㄒㄧㄢˇ)蓋、天妙樂具處處安置,作天伎(ㄐㄧˋ)樂,歌歎於佛。又復六種震動,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亦雨(ㄩˋ)天華、天香、天衣、天瓔(ㄧㄥ)珞(ㄌㄨㄛˋ)、天無價寶,天厨、天鉢器、天百味,見色聞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幰(ㄒㄧㄢˇ)蓋、天妙樂具,作天伎(ㄐㄧˋ)樂,歌歎彼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佛告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及八萬菩薩摩訶薩言:「汝等當於此經,應深起敬心,如法修行,廣化一切,懃心流布,常當慇(ㄧㄣ)懃(ㄑㄧㄣˊ)晝夜守護,普令眾生各獲法利。汝等真是大慈大悲,以立神通願力,守護是經,勿使疑滯(ㄓˋ),於當來世必令廣行閻浮提,令一切眾生使得見聞、讀誦、書寫、供養。以是之故,亦令汝等速得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   是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與八萬菩薩摩訶薩即從坐起,來詣(ㄧˋ)佛所,頭面禮足,遶百千匝(ㄗㄚ),即前胡跪,俱共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快蒙世尊慈愍,為我等說是甚深微妙無上大乘(ㄕㄥˋ)無量義經。敬受佛勅(ㄔˋ),於如來滅後,當廣令流布是經典者,普令一切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唯願世尊,勿垂憂慮。我等當以願力,普令一切眾生,使得見聞、讀誦、書寫、供養,得是經法威神之力。」   爾時,佛讚言:「善哉!善哉!諸善男子!汝等今者真是佛子,大慈大悲,深能拔苦救厄(ㄜˋ)者矣。一切眾生之良福田,廣為一切作大良導,一切眾生大依止處,一切眾生之大施主,常以法利廣施一切。」   爾時,大會皆大歡喜,為佛作禮,受持而去。 無量義經 迴向偈 誦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三皈依 自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一拜 自歸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一拜 自歸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一拜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妙法蓮華經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自餘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敘歷,故所非述。 夫以靈嶽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豈非教被乘時,無足覈其高會。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五百授記,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出定揚德,暢佛慧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軌,化城引昔緣之不墜;繫珠明理性之常在,鑿井顯示悟之多方。詞義宛然,喻陳惟遠,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沈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將非機教相扣,並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餘勣,輒於經首,序而綜之。庶得早淨六根,仰慈尊之嘉會,速成四德,趨樂土之玄猷。宏讚莫窮,永貽諸後。云爾。 爐香讚 (合掌) 爐香乍爇(ㄖㄨㄛˋ)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法華偈 六萬餘言七軸裝 無邊妙義廣含藏 白玉齒邊流舍利 紅蓮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潤 口內醍醐滴滴涼 假饒造罪過山嶽 不須妙法兩三行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ㄐㄧㄠ)陳如、摩訶迦葉(ㄕㄜˋ)、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ㄐㄧㄢˋ)連、摩訶迦旃(ㄓㄢ)延、阿(ㄋㄡˊ)樓馱(ㄊㄨㄛˊ)、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ㄘㄨㄛ)、薄拘羅、摩訶拘絺(ㄔ)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ㄋㄚˋ)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ㄏㄡˊ)羅,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復有學、無學二千人。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羅(ㄏㄡˊ)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樂(ㄧㄠˋ)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ㄅㄚˊ)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爾時,釋提桓(ㄏㄨㄢˊ)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復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ㄈㄢˋ)天王、尸(ㄕ)棄大梵、光明大梵等,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有八龍王:難(ㄋㄢˋ)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鉢羅龍王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緊那(ㄋㄚˋ)羅王:法緊那羅王、妙法緊那羅王、大法緊那羅王、持法緊那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乾闥婆王:樂(ㄩㄝˋ)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王、樂(ㄩㄝˋ)音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王、美乾闥婆王、美音乾闥婆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阿修羅王:婆稚阿修羅王、佉(ㄑㄩ)羅騫(ㄑㄧㄢ)馱阿修羅王、毘(ㄆㄧˊ)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ㄏㄡˊ)阿修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迦樓羅王:大威德迦樓羅王、大身迦樓羅王、大滿迦樓羅王、如意迦樓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韋提希子阿闍(ㄕㄜˊ)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ㄕㄥˋ)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ㄐㄧㄚ)趺(ㄈㄨ)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ㄩˋ)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ㄏㄡˊ)羅伽(ㄑㄧㄝˊ)、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徧,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ㄓㄚˋ)天。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復見諸佛般(ㄅㄛ)涅槃者,復見諸佛般(ㄅㄛ)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當以問誰,誰能答者?﹂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我今當問。﹂爾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當問誰?﹂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文殊師利 導師何故 眉間白毫 大光普照  雨(ㄩˋ)曼陀羅 曼殊沙華 栴(ㄓㄢ)檀香風 悅可眾心  以是因緣 地皆嚴淨 而此世界 六種震動  時四部眾 咸皆歡喜 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眉間光明 照於東方 萬八千土 皆如金色  從阿鼻獄 上至有頂 諸世界中 六道眾生  生死所趨 善惡業緣 受報好醜 於此悉見  又覩(ㄉㄨˇ)諸佛 聖主師子 演說經典 微妙第一 其聲清淨 出柔(ㄖㄨㄢˇ)音 教諸菩薩 無數億萬 梵音深妙 令人樂(ㄧㄠˋ)聞 各於世界 講說正法 種種因緣 以無量喻 照明佛法 開悟眾生  若人遭苦 厭老病死 為說涅槃 盡諸苦際  若人有福 曾供養佛 志求勝法 為說緣覺  若有佛子 修種種行 求無上慧 為說淨道  文殊師利 我住於此 見聞若斯 及千億事  如是眾多 今當略說 我見彼土 恆沙菩薩  種種因緣 而求佛道 或有行施 金銀珊瑚  真珠摩尼 硨磲瑪瑙 金剛諸珍 奴婢(ㄅㄧˋ)車乘(ㄕㄥˋ)  寶飾輦(ㄋㄧㄢˇ)輿(ㄩˊ) 歡喜布施 迴向佛道 願得是乘 三界第一 諸佛所歎 或有菩薩 駟馬寶車(ㄔㄜ) 欄楯(ㄕㄨㄣˇ)華蓋 軒(ㄒㄩㄢ)飾布施 復見菩薩 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無上道 又見菩薩 頭目身體 欣樂(ㄧㄠˋ)施與 求佛智慧 文殊師利 我見諸王 往詣(ㄧˋ)佛所 問無上道 便捨樂土 宮殿臣妾 剃(ㄊㄧˋ)除鬚髮 而被(ㄆㄧ)法服 或見菩薩 而作比丘 獨處閒靜 樂誦經典 又見菩薩 勇猛精進 入於深山 思惟佛道 又見離欲 常處空閒 深修禪定 得五神通 又見菩薩 安禪合掌 以千萬偈(ㄐㄧˋ) 讚諸法王 復見菩薩 智深志固 能問諸佛 聞悉受持 又見佛子 定慧具足 以無量喻 為眾講法 欣樂(ㄧㄠˋ)說法 化諸菩薩 破魔兵眾 而擊法鼓 又見菩薩 寂然宴默 天龍恭敬 不以為喜 又見菩薩 處林放光 濟地獄苦 令入佛道 又見佛子 未嘗睡眠 經行林中 勤求佛道 又見具戒 威儀無缺 淨如寶珠 以求佛道 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ㄔㄨㄟˊ)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 又見菩薩 離諸戲笑 及癡眷屬 親近智者 一心除亂 攝念山林 億千萬歲 以求佛道 或見菩薩 肴(ㄧㄠˊ)饍(ㄕㄢˋ)飲食 百種湯藥 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 價值千萬 或無價衣 施佛及僧 千萬億種 栴(ㄓㄢ)檀寶舍 眾妙臥具 施佛及僧 清淨園林 華果茂盛 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 如是等施 種種微妙 歡喜無厭 求無上道 或有菩薩 說寂滅法 種種教詔(ㄓㄠˋ) 無數眾生 或見菩薩 觀諸法性 無有二相 猶如虛空 又見佛子 心無所著(ㄓㄨㄛˊ) 以此妙慧 求無上道 文殊師利 又有菩薩 佛滅度後 供養舍利 又見佛子 造諸塔廟 無數恆沙 嚴飾國界 寶塔高妙 五千由旬 縱廣正等 二千由旬 一一塔廟 各千幢(ㄔㄨㄤˊ)旛(ㄈㄢ) 珠交露幔(ㄇㄢˋ) 寶鈴和鳴 諸天龍神 人及非人 香華伎(ㄐㄧˋ)樂(ㄩㄝˋ) 常以供養 文殊師利 諸佛子等 為供舍利 嚴飾塔廟 國界自然 殊特妙好 如天樹王 其華開敷 佛放一光 我及眾會 見此國界 種種殊妙 諸佛神力 智慧希有 放一淨光 照無量國 我等見此 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 願決眾疑 四眾欣仰 瞻(ㄓㄢ)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 佛子時答 決疑令喜 何所饒益 演斯光明 佛坐道場 所得妙法 為欲說此 為當授記 示諸佛土 眾寶嚴淨 及見諸佛 此非小緣 文殊當知 四眾龍神 瞻察仁者 為說何等   爾時,文殊師利語(ㄩˋ)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ㄘㄨㄣˇ),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ㄩˋ)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ㄑㄧˊ)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彌勒當知,初佛後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十號具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無量意,四名寶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響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是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悉捨王位,亦隨出家,發大乘(ㄕㄥˋ)意,常修梵行,皆為法師,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即於大眾中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ㄩˋ)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天、龍、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ㄏㄡˊ)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爾時,如來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徧,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ㄧㄠˋ)欲聽法,是諸菩薩見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是經已,即於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天、人、阿修羅眾中而宣此言:如來於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槃!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日月燈明佛即授其記,告諸比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曰淨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王子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貪著(ㄓㄨㄛˊ)利養;雖復讀誦眾經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號求名。是人亦以種諸善根因緣故,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薩汝身是也。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ㄘㄨㄣˇ),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ㄐㄧˋ)言: 我念過去世 無量無數劫 有佛人中尊 號日月燈明 世尊演說法 度無量眾生 無數億菩薩 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時 所生八王子 見大聖出家 亦隨修梵(ㄈㄢˋ)行 時佛說大乘 經名無量義 於諸大眾中 而為廣分別 佛說此經已 即於法座上 跏趺坐三昧 名無量義處 天雨曼陀華 天鼓自然鳴 諸天龍鬼神 供養人中尊 一切諸佛土 即時大震動 佛放眉間光 現諸希有事 此光照東方 萬八千佛土 示一切眾生 生死業報處 有見諸佛土 以眾寶莊嚴 琉璃玻(ㄌㄧˊ)色 斯由佛光照 及見諸天人 龍神夜叉眾 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緊那羅 各供養其佛 又見諸如來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嚴甚微妙 如淨琉璃中 內現真金像 世尊在大眾 敷演深法義 一一諸佛土 聲聞眾無數 因佛光所照 悉見彼大眾 或有諸比丘 在於山林中 精進持淨戒 猶如護明珠 又見諸菩薩 行施忍辱等 其數如恆沙 斯由佛光照 又見諸菩薩 深入諸禪定 身心寂不動 以求無上道 又見諸菩薩 知法寂滅相 各於其國土 說法求佛道 爾時四部眾 見日月燈佛 現大神通力 其心皆歡喜 各各自相問 是事何因緣 天人所奉尊 適從三昧起 讚妙光菩薩 汝為世間眼 一切所歸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說法 唯汝能證知 世尊既讚歎 令妙光歡喜 說是法華經 滿六十小劫 不起於此坐 所說上妙法 是妙光法師 悉皆能受持 佛說是法華 令眾歡喜已 尋即於是日 告於天人眾 諸法實相義 已為汝等說 我今於中夜 當入於涅槃 汝一心精進 當離於放逸 諸佛甚難值 億劫時一遇 世尊諸子等 聞佛入涅槃 各各懷悲惱 佛滅一何速 聖主法之王 安慰無量眾 我若滅度時 汝等勿憂怖 是德藏菩薩 於無漏實相 心已得通達 其次當作佛 號曰為淨身 亦度無量眾 佛此夜滅度 如薪盡火滅 分布諸舍利 而起無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數如恆沙 倍復加精進 以求無上道 是妙光法師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廣宣法華經 是諸八王子 妙光所開化 堅固無上道 當見無數佛 供養諸佛已 隨順行大道 相繼得成佛 轉次而授記 最後天中天 號曰然燈佛 諸仙之導師 度脫無量眾 是妙光法師 時有一弟子 心常懷懈怠 貪著於名利 求名利無厭 多遊族姓家 棄捨所習誦 廢忘不通利 以是因緣故 號之為求名 亦行眾善業 得見無數佛 供養於諸佛 隨順行大道 具六波羅蜜 今見釋師子 其後當作佛 號名曰彌勒 廣度諸眾生 其數無有量 彼佛滅度後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師者 今則我身是 我見燈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說法華經 今相如本瑞 是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發實相義 諸人今當知 合掌一心待 佛當雨(ㄩˋ)法雨(ㄩˇ) 充足求道者 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當為除斷 令盡無有餘 方便品第二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ㄓㄨㄛˊ)。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ㄖㄨㄢˇ),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 諸天及世人 一切眾生類 無能知佛者 佛力無所畏 解脫諸三昧 及佛諸餘法 無能測量者 本從無數佛 具足行諸道 甚深微妙法 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 行此諸道已 道場得成果 我已悉知見 如是大果報 種種性相義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 言辭相寂滅 諸餘眾生類 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眾 信力堅固者 諸佛弟子眾 曾供養諸佛 一切漏已盡 住是最後身 如是諸人等 其力所不堪 假使滿世間 皆如舍利弗 盡思共度量 不能測佛智 正使滿十方 皆如舍利弗 及餘諸弟子 亦滿十方剎(ㄔㄚˋ) 盡思共度量 亦復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 無漏最後身 亦滿十方界 其數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 於億無量劫 欲思佛實智 莫能知少分 新發意菩薩 供養無數佛 了達諸義趣 又能善說法 如稻麻竹葦 充滿十方剎 一心以妙智 於恆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不退諸菩薩 其數如恆沙 一心共思求 亦復不能知 又告舍利弗 無漏不思議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當知 諸佛語無異 於佛所說法 當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後 要當說真實 告諸聲聞眾 及求緣覺乘 我令脫苦縛 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 示以三乘教 眾生處處著 引之令得出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ㄐㄧㄠ)陳如等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慇懃稱歎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趨?﹂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有疑;惟願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慇懃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 久乃說是法 自說得如是 力無畏三昧 禪定解脫等 不可思議法 道場所得法 無能發問者 我意難可測 亦無能問者 無問而自說 稱歎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 諸佛之所得 無漏諸羅漢 及求涅槃者 今皆墮疑網 佛何故說是 其求緣覺者 比丘比丘尼 諸天龍鬼神 及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等 相視懷猶豫 瞻仰兩足尊 是事為云何 願佛為解說 於諸聲聞眾 佛說我第一 我今自於智 疑惑不能了 為是究竟法 為是所行道 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 願出微妙音 時為如實說 諸天龍神等 其數如恆沙 求佛諸菩薩 大數有八萬 又諸萬億國 轉輪聖王至 合掌以敬心 欲聞具足道   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惟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則能敬信。﹂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 惟說願勿慮 是會無量眾 有能敬信者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ㄓㄨㄟˋ)於大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 我法妙難思 諸增上慢者 聞必不敬信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惟願說之!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已曾從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長夜安隱,多所饒益。﹂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 願說第一法 我為佛長子 惟垂分別說 是會無量眾 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 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 欲聽受佛語 我等千二百 及餘求佛者 願為此眾故 惟垂分別說 是等聞此法 則生大歡喜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真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ㄧㄠˋ)欲聞。﹂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ㄊㄢˊ)鉢(ㄅㄛ)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ㄑㄧㄢ)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所以者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懷增上慢 優婆塞我慢 優婆夷不信 如是四眾等 其數有五千 不自見其過 於戒有缺漏 護惜其瑕(ㄒㄧㄚˊ)疵(ㄘ) 是小智已出 眾中之糟(ㄗㄠ)糠(ㄎㄤ) 佛威德故去 斯人尟(ㄒㄧㄢˇ)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眾無枝葉 唯有諸真實 舍利弗善聽 諸佛所得法 無量方便力 而為眾生說 眾生心所念 種種所行道 若干諸欲性 先世善惡業 佛悉知是已 以諸緣譬喻 言辭方便力 令一切歡喜 或說修多羅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說於因緣 譬喻并祇(ㄑㄧˊ)夜 優婆提舍經 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  於諸無量佛 不行深妙道 眾苦所惱亂 為是說涅槃 我設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說汝等 當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說 說時未至故 今正是其時 決定說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隨順眾生說 入大乘為本 以故說是經 有佛子心淨 柔亦利根 無量諸佛所 而行深妙道 為此諸佛子 說是大乘經 我記如是人 來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淨戒故 此等聞得佛 大喜充徧身 佛知彼心行 故為說大乘 聲聞若菩薩 聞我所說法 乃至於一偈 皆成佛無疑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 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ㄑㄧㄢ)貪 此事為不可 若人信歸佛 如來不欺誑 亦無貪嫉意 斷諸法中惡 故佛於十方 而獨無所畏 我以相嚴身 光明照世間 無量眾所尊 為說實相印 舍利弗當知 我本立誓願 欲令一切眾 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所願 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 皆令入佛道 若我遇眾生 盡教以佛道 無智者錯亂 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眾生 未曾修善本 堅著於五欲 癡愛故生惱 以諸欲因緣 墜墮三惡道 輪迴六趣中 備受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長 薄德少福人 眾苦所逼迫 入邪見稠林 若有若無等 依止此諸見 具足六十二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捨 我慢自矜(ㄐㄧㄣ)高 諂(ㄔㄢˇ)曲心不實 於千萬億劫 不聞佛名字 亦不聞正法 如是人難度 是故舍利弗 我為設方便 說諸盡苦道 示之以涅槃 我雖說涅槃 是亦非真滅 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 佛子行道已 來世得作佛 我有方便力 開示三乘法 一切諸世尊 皆說一乘道 今此諸大眾 皆應除疑惑 諸佛語無異 唯一無二乘 過去無數劫 無量滅度佛 百千萬億種 其數不可量 如是諸世尊 種種緣譬喻 無數方便力 演說諸法相 是諸世尊等 皆說一乘法 化無量眾生 令入於佛道 又諸大聖主 知一切世間 天人群生類 深心之所欲 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 若有眾生類 值諸過去佛 若聞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智等 種種修福慧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諸佛滅度後 若人善心 如是諸眾生 皆已成佛道 諸佛滅度已 供養舍利者 起萬億種塔 金銀及玻(ㄌㄧˊ) 硨(ㄔㄜ)磲(ㄑㄩˊ)與瑪瑙 玫瑰琉璃珠 清淨廣嚴飾 莊校於諸塔 或有起石廟 栴(ㄓㄢ)檀及沈水 木(ㄇㄧˋ)并餘材 甎(ㄓㄨㄢ)瓦泥土等 若於曠野中 積土成佛廟 乃至童子戲 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若人為佛故 建立諸形像 刻琱(ㄉㄧㄠ)成眾相 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寶成 鍮(ㄊㄡ)鉐(ㄕˊ)赤白銅 白鑞(ㄌㄚˋ)及鉛錫 鐵木及與泥 或以膠漆布 嚴飾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彩畫作佛像 百福莊嚴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戲 若草木及筆 或以指爪甲 而畫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 漸漸積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 但化諸菩薩 度脫無量眾 若人於塔廟 寶像及畫像 以華香旛(ㄈㄢ)蓋 敬心而供養 若使人作樂(ㄩㄝˋ) 擊鼓吹角貝 簫笛琴箜(ㄎㄨㄥ)篌(ㄏㄡˊ) 琵琶鐃(ㄋㄠˊ)銅鈸(ㄅㄚˊ) 如是眾妙音 盡持以供養 或以歡喜心 歌唄(ㄅㄞˋ)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 乃至以一華 供養於畫像 漸見無數佛 或有人禮拜 或復但合掌 乃至舉一手 或復小低頭 以此供養像 漸見無量佛 自成無上道 廣度無數眾 入無餘涅槃 如薪盡火滅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ㄋㄚˊ)無(ㄇㄛˊ)佛 皆已成佛道 於諸過去佛 在世或滅後 若有聞是法 皆已成佛道 未來諸世尊 其數無有量 是諸如來等 亦方便說法 一切諸如來 以無量方便 度脫諸眾生 入佛無漏智 若有聞法者 無一不成佛 諸佛本誓願 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眾生 亦同得此道 未來世諸佛 雖說百千億 無數諸法門 其實為一乘(ㄕㄥˋ) 諸佛兩足尊 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ㄕㄥˋ)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於道場知已 導師方便說 天人所供養 現在十方佛 其數如恆沙 出現於世間 安隱眾生故 亦說如是法 知第一寂滅 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道 其實為佛乘(ㄕㄥˋ) 知眾生諸行 深心之所念 過去所習業 欲性精進力 及諸根利鈍 以種種因緣 譬喻亦言辭 隨應方便說 今我亦如是 安隱眾生故 以種種法門 宣示於佛道 我以智慧力 知眾生性欲 方便說諸法 皆令得歡喜 舍利弗當知 我以佛眼觀 見六道眾生 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險道 相續苦不斷 深著於五欲 如犛(ㄇㄠˊ)牛愛尾 以貪愛自蔽 盲瞑(ㄇㄧㄥˊ)無所見 不求大勢佛 及與斷苦法 深入諸邪見 以苦欲捨苦 為是眾生故 而起大悲心 我始坐道場 觀樹亦經行 於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眾生諸根鈍 著(ㄓㄨㄛˊ)樂(ㄌㄜˋ)癡所盲 如斯之等類 云何而可度 爾時諸梵王 及諸天帝釋 護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并餘諸天眾 眷屬百千萬 恭敬合掌禮 請我轉法輪 我即自思惟 若但讚佛乘 眾生沒(ㄇㄛˋ)在苦 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 墜於三惡道 我寧不說法 疾入於涅槃 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應說三乘(ㄕㄥˋ) 作是思惟時 十方佛皆現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釋迦文 第一之導師 得是無上法 隨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 最妙第一法 為諸眾生類 分別說三乘 少智樂(ㄧㄠˋ)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別說諸果 雖復說三乘 但為教菩薩 舍利弗當知 我聞聖師子 深淨微妙音 稱南無諸佛 復作如是念 我出濁惡世 如諸佛所說 我亦隨順行 思惟是事已 即趨波羅奈 諸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為五比丘說 是名轉法輪 便有涅槃音 及以阿羅漢 法僧差別名 從久遠劫來 讚是涅槃法 生死苦永盡 我常如是說 舍利弗當知 我見佛子等 志求佛道者 無量千萬億 咸以恭敬心 皆來至佛所 曾從諸佛聞 方便所說法 我即作是念 如來所以出 為說佛慧故 今正是其時 舍利弗當知 鈍根小智人 著相憍慢者 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無畏 於諸菩薩中 正直捨方便 但說無上道 菩薩聞是法 疑網皆已除 千二百羅漢 悉亦當作佛 如三世諸佛 說法之儀式 我今亦如是 說無分別法 諸佛興出世 懸遠值遇難 正使出於世 說是法復難 無量無數劫 聞是法亦難 能聽是法者 斯人亦復難 譬如優曇(ㄊㄢˊ)華(ㄏㄨㄚ) 一切皆愛樂(ㄧㄠˋ) 天人所希有 時時乃一出 聞法歡喜讚 乃至發一言 則為已供養 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 過於優曇華 汝等勿有疑 我為諸法王 普告諸大眾 但以一乘道 教化諸菩薩 無聲聞弟子 汝等舍利弗 聲聞及菩薩 當知是妙法 諸佛之秘要 以五濁惡世 但樂(ㄧㄠˋ)著(ㄓㄨㄛˊ)諸欲 如是等眾生 終不求佛道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有慙(ㄘㄢˊ)愧清淨 志求佛道者 當為如是等 廣讚一乘道 舍利弗當知 諸佛法如是 以萬億方便 隨宜而說法 其不習學者 不能曉了此 汝等既已知 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 無復諸疑惑 心生大歡喜 自知當作佛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世尊現瑞 彌勒疑詳 文殊為眾廣宣揚 古佛放毫光 三請法王 為演妙蓮香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譬喻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ㄐㄧㄡˋ),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懷大歡喜 疑網皆已除 昔來蒙佛教 不失於大乘 佛音甚希有 能除眾生惱 我已得漏盡 聞亦除憂惱 我處於山谷 或在林樹下 若坐若經行 常思惟是事 嗚呼深自責 云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 同入無漏法 不能於未來 演說無上道 金色三十二 十力諸解脫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獨經行時 見佛在大眾 名聞滿十方 廣饒益眾生 自惟失此利 我為自欺誑 我常於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問世尊 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 稱讚諸菩薩 以是於日夜 籌量如是事 今聞佛音聲 隨宜而說法 無漏難思議 令眾至道場 我本著邪見 為諸梵志師 世尊知我心 拔邪說涅槃 我悉除邪見 於空法得證 爾時心自謂 得至於滅度 而今乃自覺 非是實滅度 若得作佛時 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眾 龍神等恭敬 是時乃可謂 永盡滅無餘 佛於大眾中 說我當作佛 聞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聞佛所說 心中大驚疑 將非魔作佛 惱亂我心耶 佛以種種緣 譬喻巧言說 其心安如海 我聞疑網斷 佛說過去世 無量滅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說是法 現在未來佛 其數無有量 亦以諸方便 演說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從生及出家 得道轉法輪 亦以方便說 世尊說實道 波旬無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墮疑網故 謂是魔所為 聞佛柔音 深遠甚微妙 演暢清淨法 我心大歡喜 疑悔永已盡 安住實智中 我定當作佛 為天人所敬 轉無上法輪 教化諸菩薩    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淨嚴飾,安隱豐樂,天人熾盛;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其傍(ㄆㄤˊ)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眾生。﹂﹁舍利弗!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其劫名大寶莊嚴。何故名曰大寶莊嚴?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無能知者。若欲行時,寶華承足。此諸菩薩非初發意,皆久植德本,於無量百千萬億佛所,淨修梵(ㄈㄢˋ)行(ㄒㄧㄥˊ),恆為諸佛之所稱歎;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諸法之門,質直無偽(ㄨㄟˋ),志念堅固。如是菩薩充滿其國。﹂﹁舍利弗!華光佛壽十二小劫,除為王子未作佛時,其國人民壽八小劫。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授堅滿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告諸比丘:是堅滿菩薩次當作佛,號曰:華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其佛國土亦復如是。舍利弗!是華光佛滅度之後,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來世 成佛普智尊 號名曰華光 當度無量眾 供養無數佛 具足菩薩行 十力等功德 證於無上道 過無量劫已 劫名大寶嚴 世界名離垢 清淨無瑕穢 以琉璃為地 金繩界其道 七寶雜色樹 常有華果實 彼國諸菩薩 志念常堅固 神通波羅蜜 皆已悉具足 於無數佛所 善學菩薩道 如是等大士 華光佛所化 佛為王子時 棄國捨世榮 於最末後身 出家成佛道 華光佛住世 壽十二小劫 其國人民眾 壽命八小劫 佛滅度之後 正法住於世 三十二小劫 廣度諸眾生 正法滅盡已 像法三十二 舍利廣流布 天人普供養 華光佛所為 其事皆如是 其兩足聖尊 最勝無倫匹 彼即是汝身 宜應自欣慶   爾時,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天、龍、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ㄏㄡˊ)羅伽等大眾,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供養佛。釋提桓(ㄏㄨㄢˊ)因、梵天王等與無數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等供養於佛。所散天衣,住虛空中,而自回轉,諸天伎(ㄐㄧˋ)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一時俱作,雨(ㄩˋ)眾天華(ㄏㄨㄚ),而作是言:﹁佛昔於波羅奈初轉法輪,今乃復轉無上最大法輪。﹂爾時,諸天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昔於波羅奈 轉四諦法輪 分別說諸法 五眾之生滅 今復轉最妙 無上大法輪 是法甚深奧 少有能信者 我等從昔來 數聞世尊說 未曾聞如是 深妙之上法 世尊說是法 我等皆隨喜 大智舍利弗 今得受尊記 我等亦如是 必當得作佛 於一切世間 最尊無有上 佛道叵(ㄆㄛˇ)思議 方便隨宜說 我所有福業 今世若過世 及見佛功德 盡回向佛道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爾時,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然,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舍利弗!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牆壁隤(ㄊㄨㄟˊ)落,柱根腐敗,梁棟傾(ㄑㄧㄥ)危,周匝(ㄗㄚ)俱時欻(ㄏㄨ)然火起,焚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ㄌㄜˋ)著(ㄓㄨㄛˊ)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ㄍㄜˊ),若以几(ㄐㄧ)案,從舍出之。﹄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ㄓˋ)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勿令為火之所燒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憐愍,善言誘諭,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皆於四衢(ㄑㄩˊ)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踊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ㄗㄚ)欄楯(ㄕㄨㄣˇ),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ㄒㄧㄢˇ)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ㄕㄨ)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又多僕從而侍衛之。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ㄐㄧˇ)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否?﹂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虛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況復方便於彼火宅而拔濟之?世尊!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緣,無虛妄也。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闇蔽,永盡無餘,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癡闇(ㄢˋ)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於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舍利弗!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捨於方便,為諸眾生讚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諸眾生未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為三界火宅所燒,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慇懃方便,勉濟諸子火宅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麁(ㄘㄨ)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汝等但當勤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ㄕㄥˋ)法皆是聖所稱歎,自在無繫,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ㄇㄧㄣˇ)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險道,得涅槃樂。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譬如長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復頓弊 堂舍高危 柱根摧朽(ㄒㄧㄡˇ) 梁棟傾斜 基陛(ㄅㄧˋ)隤(ㄊㄨㄟˊ)毀 牆壁圮(ㄆㄧˇ)坼(ㄔㄜˋ) 泥塗阤(ㄓˋ)落 覆苫(ㄕㄢ)亂墜 椽(ㄔㄨㄢˊ)梠(ㄌㄩˇ)差(ㄘ)脫 周障屈曲 雜穢充徧 有五百人 止住其中 鴟(ㄔ)梟(ㄒㄧㄠ)鵰(ㄉㄧㄠ)鷲(ㄐㄧㄡˋ) 烏(ㄨ)鵲(ㄑㄩㄝˋ)鳩(ㄐㄧㄡ)鴿(ㄍㄜ) 蚖(ㄨㄢˊ)蛇蝮(ㄈㄨˋ)蠍(ㄒㄧㄝ) 蜈(ㄨˊ)蚣(ㄍㄨㄥ)蚰(ㄧㄡˊ)蜒(ㄧㄢˊ) 守宮百足 鼬(ㄧㄡˋ)貍(ㄌㄧˊ)鼷(ㄒㄧ)鼠 諸惡蟲輩 交橫(ㄏㄥˋ)馳走 屎(ㄕˇ)尿臭處 不淨流溢 蜣(ㄑㄧㄤ)蜋(ㄌㄤˊ)諸蟲 而集其上 狐狼野干 咀(ㄐㄩˇ)嚼(ㄐㄩㄝˊ)踐蹋 嚌(ㄐㄧˋ)齧(ㄋㄧㄝˋ)死屍 骨肉狼(ㄌㄤˊ)藉(ㄐㄧˊ) 由是群狗 競來搏(ㄅㄛˊ)撮(ㄘㄨㄛˋ) 飢羸(ㄌㄟˊ)慞惶 處處求食 鬥爭(ㄓㄚ)掣(ㄔㄜˋ) 啀(ㄧㄞˊ)喍(ㄔㄞˊ)嗥(ㄏㄠˊ)吠(ㄈㄟˋ) 其舍恐怖 變狀如是 處處皆有 魑(ㄔ)魅(ㄇㄟˋ)魍(ㄨㄤˇ)魎(ㄌㄧㄤˇ) 夜叉惡鬼 食噉(ㄉㄢˋ)人肉 毒蟲之屬 諸惡禽獸 孚(ㄈㄨˊ)乳產生 各自藏(ㄘㄤˊ)護 夜叉競來 爭取食之 食之既飽 惡心轉熾 鬥爭之聲 甚可怖畏 鳩(ㄐㄧㄡ)槃(ㄆㄢˊ)荼(ㄊㄨˊ)鬼 蹲(ㄉㄨㄣ)踞(ㄐㄩˋ)土埵(ㄉㄨㄛˇ) 或時離地 一尺二尺 往返遊行 縱逸嬉戲 捉狗兩足 撲令失聲 以腳加頸 怖狗自樂 復有諸鬼 其身長大 裸(ㄌㄨㄛˇ)形黑瘦 常住其中 發大惡聲 叫呼求食 復有諸鬼 其咽(ㄧㄢ)如鍼(ㄓㄣ) 復有諸鬼 首如牛頭 或食人肉 或復噉(ㄉㄢˋ)狗 頭髮蓬亂 殘害兇險 飢渴所逼 叫喚馳走 夜叉餓鬼 諸惡鳥獸 飢急四向 窺(ㄎㄨㄟ)看窗牖(ㄧㄡˇ) 如是諸難 恐畏無量 是朽故宅 屬于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間 於後舍宅 忽然火起 四面一時 其燄(ㄧㄢˋ)俱熾(ㄔˋ) 棟樑椽(ㄔㄨㄢˊ)柱 爆聲震裂 摧折墮落 牆壁崩倒 諸鬼神等 揚聲大叫 鵰(ㄉㄧㄠ)鷲(ㄐㄧㄡˋ)諸鳥 鳩(ㄐㄧㄡ)槃(ㄆㄢˊ)荼(ㄊㄨˊ)等 周慞(ㄓㄤ)惶怖 不能自出 惡獸毒蟲 藏(ㄘㄤˊ)竄(ㄘㄨㄢˋ)孔穴 毘(ㄆㄧˊ)舍闍(ㄕㄜˊ)鬼 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 為火所逼 共相殘害 飲血噉(ㄉㄢˋ)肉 野干之屬 並已前死 諸大惡獸 競來食噉 臭煙(ㄆㄥˊ)(ㄅㄛˊ) 四面充塞(ㄙㄜˋ) 蜈(ㄨˊ)蚣(ㄍㄨㄥ)蚰(ㄧㄡˊ)蜒(ㄧㄢˊ) 毒蛇之類 為火所燒 爭走出穴 鳩(ㄐㄧㄡ)槃(ㄆㄢˊ)荼(ㄊㄨˊ)鬼 隨取而食 又諸餓鬼 頭上火然 飢渴熱惱 周慞(ㄓㄤ)悶走 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 毒害火災 眾難非一 是時宅主 在門外立 聞有人言 汝諸子等 先因遊戲 來入此宅 (ㄓˋ)小無知 歡娛樂(ㄌㄜˋ)著(ㄓㄨㄛˊ) 長者聞已 驚入火宅 方宜救濟 令無燒害 告諭(ㄩˋ)諸子 說眾患難 惡鬼毒蟲 災火蔓莚 眾苦次第 相續不絕 毒蛇蚖(ㄨㄢˊ)蝮(ㄈㄨˋ) 及諸夜叉 鳩槃荼鬼 野干狐狗 鵰(ㄉㄧㄠ)鷲(ㄐㄧㄡˋ)鴟(ㄓ)梟(ㄒㄧㄠ) 百足之屬 飢渴惱急 甚可怖畏 此苦難處 況復大火 諸子無知 雖聞父誨(ㄏㄨㄟˇ) 猶故樂(ㄌㄜˋ)著(ㄓㄨㄛˊ) 嬉戲不已 是時長者 而作是念 諸子如此 益我愁惱 今此舍宅 無一可樂 而諸子等 耽(ㄉㄢ)湎(ㄇㄧㄢˇ)嬉戲 不受我教 將為火害 即便思惟 設諸方便 告諸子等 我有種種 珍玩之具 妙寶好車(ㄔㄜ) 羊車(ㄔㄜ)鹿車(ㄔㄜ) 大牛之車(ㄔㄜ) 今在門外 汝等出來 吾為汝等 造作此車(ㄔㄜ) 隨意所樂 可以遊戲 諸子聞說 如此諸車(ㄔㄜ) 即時奔競 馳走而出 到於空地 離諸苦難 長者見子 得出火宅 住於四衢(ㄑㄩˊ) 坐師子座 而自慶言 我今快樂 此諸子等 生育甚難 愚小無知 而入險宅 多諸毒蟲 魑(ㄔ)魅(ㄇㄟˋ)可畏 大火猛燄 四面俱起 而此諸子 貪著嬉戲 我已救之 令得脫難 是故諸人 我今快樂 爾時諸子 知父安坐 皆詣父所 而白(ㄅㄛˊ)父言 願賜我等 三種寶車(ㄔㄜ) 如前所許 諸子出來 當以三車(ㄔㄜ) 隨汝所欲 今正是時 惟垂給與 長者大富 庫藏(ㄗㄤˋ)眾多 金銀琉璃 硨(ㄔㄜ)磲(ㄑㄩˊ)瑪瑙 以眾寶物 造諸大車 莊校嚴飾 周匝(ㄗㄚ)欄楯(ㄕㄨㄣˇ) 四面懸鈴 金繩交絡 真珠羅網 張施其上 金華諸纓 處處垂下 眾綵雜飾 周匝(ㄗㄚ)圍繞 柔繒(ㄗㄥ)纊(ㄎㄨㄤˋ) 以為茵(ㄧㄣ)褥(ㄖㄨˋ) 上妙細(ㄉ一ㄝˊ) 價值千億 鮮白淨潔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壯多力 形體殊好 以駕寶車 多諸儐(ㄅㄧㄣˋ)從 而侍衛之 以是妙車 等賜諸子 諸子是時 歡喜踊躍 乘是寶車 遊於四方 嬉戲快樂 自在無礙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眾聖中尊 世間之父 一切眾生 皆是吾子 深著世樂 無有慧心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 熾然不息 如來已離 三界火宅 寂然閒居 安處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 多諸患難 唯我一人 能為救護 雖復教詔(ㄓㄠˋ) 而不信受 於諸欲染 貪著深故 以是方便 為說三乘 令諸眾生 知三界苦 開示演說 出世間道 是諸子等 若心決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緣覺 不退菩薩 汝舍利弗 我為眾生 以此譬喻 說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語 一切皆當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淨第一 於諸世間 為無有上 佛所悅可 一切眾生 所應稱讚 供養禮拜 無量億千 諸力解脫 禪定智慧 及佛餘法 得如是乘 令諸子等 日夜劫數 常得遊戲 與諸菩薩 及聲聞眾 乘此寶乘 直至道場 以是因緣 十方諦求 更無餘乘 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 汝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則是父 汝等累劫 眾苦所燒 我皆濟拔 令出三界 我雖先說 汝等滅度 但盡生死 而實不滅 今所應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 能一心聽 諸佛實法 諸佛世尊 雖以方便 所化眾生 皆是菩薩 若人小智 深著愛欲 為此等故 說於苦諦 眾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說苦諦 真實無異 若有眾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暫捨 為是等故 方便說道 諸苦所因 貪欲為本 若滅貪欲 無所依止 滅盡諸苦 名第三諦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離諸苦縛 名得解脫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 一切解脫 佛說是人 未實滅度 斯人未得 無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滅度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 世間故說 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 若有聞者 隨喜頂受 當知是人 阿鞞(ㄆㄧˊ)跋(ㄅㄚˊ)致 若有信受 此經法者 是人已曾 見過去佛 恭敬供養 亦聞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說 則為見我 亦見於汝 及比丘僧 并諸菩薩 斯法華經 為深智說 淺識聞之 迷惑不解 一切聲聞 及辟支佛 於此經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其餘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又舍利弗 憍慢懈怠 計我見者 莫說此經 凡夫淺識 深著五欲 聞不能解 亦勿為說 若人不信 毀謗此經 則斷一切 世間佛種 或復顰(ㄆㄧㄣˊ)蹙(ㄘㄨˋ) 而懷疑惑 汝當聽說 此人罪報 若佛在世 若滅度後 其有誹謗 如斯經典 見有讀誦 書持經者 輕賤憎(ㄗㄥ)嫉(ㄐㄧˊ) 而懷結恨 此人罪報 汝今復聽 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 具足一劫 劫盡更生 如是展轉 至無數劫 從地獄出 當墮畜生 若狗野干 其形(ㄎㄨ)瘦 黧(ㄌㄧˊ)黮(ㄊㄢˇ)疥(ㄐㄧㄝˋ)癩(ㄌㄞˋ) 人所觸嬈(ㄖㄠˇ) 又復為人 之所惡賤 常困飢渴 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 死被瓦石 斷佛種故 受斯罪報 若作駱駝 或生驢(ㄌㄩˊ)中 身常負重 加諸杖捶(ㄔㄨㄟˊ) 但念水草 餘無所知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有作野干 來入聚落 身體疥(ㄐㄧㄝˋ)癩(ㄌㄞˋ) 又無一目 為諸童子 之所打擲(ㄓˊ) 受諸苦痛 或時致死 於此死已 更受蟒(ㄇㄤˇ)身 其形長大 五百由旬 聾(ㄌㄨㄥˊ)騃(ㄞˊ)無足 宛轉腹行 為諸小蟲 之所咂(ㄗㄚ)食 晝夜受苦 無有休息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若得為人 諸根闇鈍 矬(ㄘㄨㄛˊ)陋(ㄌㄡˋ)(ㄌㄩㄢˊ)躄(ㄅㄧˋ) 盲聾背傴(ㄩˇ) 有所言說 人不信受 口氣常臭 鬼魅所著(ㄓㄨㄛˊ) 貧窮下賤 為人所使 多病痟(ㄒㄧㄠ)瘦 無所依怙(ㄏㄨˋ) 雖親附人 人不在意 若有所得 尋復忘失 若修醫道 順方治病 更增他疾 或復致死 若自有病 無人救療 設服良藥 而復增劇 若他反逆 抄劫竊盜 如是等罪 橫(ㄏㄥˋ)罹(ㄌㄧˊ)其殃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處 狂聾心亂 永不聞法 於無數劫 如恆河沙 生輒(ㄓㄜˊ)聾(ㄧㄚˇ) 諸根不具 常處地獄 如遊園觀 在餘惡道 如己舍宅 駝驢(ㄌㄩˊ)豬狗 是其行處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若得為人 聾盲瘖(ㄧㄣ)(ㄧㄚˇ) 貧窮諸衰 以自莊嚴 水腫乾痟(ㄒㄧㄠ) 疥(ㄐㄧㄝˋ)癩(ㄌㄞˋ)癰(ㄩㄥ)疽(ㄐㄩ) 如是等病 以為衣服 身常臭處 垢(ㄍㄡˋ)穢(ㄏㄨㄟˋ)不淨 深著(ㄓㄨㄛˊ)我見 增益瞋恚 淫欲熾(ㄔˋ)盛 不擇禽獸 謗(ㄅㄤˋ)斯經故 獲罪如是 告舍利弗 謗斯經者 若說其罪 窮劫不盡 以是因緣 我故語汝 無智人中 莫說此經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聞強識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曾見 億百千佛 植諸善本 深心堅固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精進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為說 若人恭敬 無有異心 離諸凡愚 獨處山澤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又舍利弗 若見有人 捨惡知識 親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見佛子 持戒清潔 如淨明珠 求大乘經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無瞋 質直柔 常愍一切 恭敬諸佛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復有佛子 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 說法無礙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有比丘 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頂受 但樂受持 大乘經典 乃至不受 餘經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經 得已頂受 其人不復 志求餘經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告舍利弗 我說是相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 如是等人 則能信解 汝當為說 妙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ㄓㄢ)延、摩訶迦葉(ㄕㄜˋ)、摩訶目犍(ㄐㄧㄢˋ)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記,發希有心,歡喜踊躍,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ㄊㄢˇ)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ㄒㄧㄝˋ),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又今我等,年已朽(ㄒㄧㄡˇ)邁(ㄇㄞˋ),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世尊,我等今者,樂(ㄧㄠˋ)說譬喻,以明斯義。譬若有人,年既幼(ㄓˋ),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ㄔㄥˇ)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ㄏㄨˇ)珀(ㄆㄛˋ)、玻(ㄌㄧˊ)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多有僮僕、臣佐、吏民、象馬、車乘、牛羊無數,出入息利乃徧他國;商估賈客亦甚眾多。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有子息,一旦終歿,財物散失,無所委付。是以慇(ㄧㄣ)懃(ㄑㄧㄣˊ),每憶其子,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世尊!爾時窮子,傭賃(ㄌㄧㄣˋ)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ㄐㄩˋ)師子床,寶几承足,諸婆羅門、剎利、居士皆恭敬圍繞,以真珠瓔珞價值千萬,莊嚴其身;吏民、僮僕手執白拂(ㄈㄨˊ),侍立左右,覆以寶帳,垂諸華旛(ㄈㄢ),香水灑地,散眾名華;羅列寶物出內取與,有如是等種種嚴飾,威德特尊。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ㄩㄥ)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即遣傍(ㄆㄤˊ)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ㄜˋ),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者執之愈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ㄅㄧˋ)地。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需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趨。﹄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ㄧˋ)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直。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既已得之,具陳上事。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其父見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於窗牖(ㄧㄡˇ)中遙見子身,羸(ㄌㄟˊ)瘦憔悴,糞土塵坌(ㄅㄣˋ),汙(ㄨ)穢(ㄏㄨㄟˋ)不淨;即脫瓔珞、細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麁(ㄘㄨ)弊垢膩(ㄋㄧˋ)之衣,塵土坌(ㄅㄣˋ)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後復告言:﹃咄(ㄉㄨㄛˋ)!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需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亦有老弊使人,需者相給,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猷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爾時,窮子即受教敕(ㄔˋ),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睎(ㄒㄧ)取一(ㄘㄢ)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我逃走,(ㄌㄧㄥˊ)竮(ㄆㄧㄥˊ)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ㄋㄚˋ)是子所知。﹄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睎(ㄒㄧ)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ㄐㄩㄢ)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便自謂言:﹃於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宏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樂(ㄧㄠˋ)於小法,便見縱捨,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於此無有志願。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ㄧㄠˋ)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呰(ㄗˇ)聲聞、樂(ㄧㄠˋ)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睎(ㄒㄧ)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今日 聞佛音教 歡喜踊躍 得未曾有 佛說聲聞 當得作佛 無上寶聚 不求自得 譬如童子 幼(ㄓˋ)無識 捨父逃逝 遠到他土 周流諸國 五十餘年 其父憂念 四方推求 求之既疲 頓止一城 造立舍宅 五欲自娛 其家鉅富 多諸金銀 硨磲瑪瑙 真珠琉璃 象馬牛羊 輦(ㄋㄧㄢˇ)輿(ㄩˊ)車乘(ㄕㄥˋ) 田業僮僕 人民眾多 出入息利 乃徧他國 商估賈人 無處不有 千萬億眾 圍繞恭敬 常為王者 之所愛念 群臣豪族 皆共宗重 以諸緣故 往來者眾 豪富如是 有大力勢 而年朽邁 益憂念子 夙(ㄙㄨˋ)夜惟念 死時將至 癡子捨我 五十餘年 庫藏諸物 當如之何 爾時窮子 求索衣食 從邑至邑 從國至國 或有所得 或無所得 飢餓羸(ㄌㄟˊ)瘦 體生瘡(ㄔㄨㄤ)癬(ㄒㄧㄢˇ) 漸次經歷 到父住城 傭賃展轉 遂至父舍 爾時長者 於其門內 施大寶帳 處師子座 眷屬圍繞 諸人侍衛 或有計算 金銀寶物 出內財產 注記券(ㄑㄩㄢˋ)疏 窮子見父 豪貴尊嚴 謂是國王 若國王等 驚怖自怪 何故至此 復自念言 我若久住 或見逼迫 強驅使作 思惟是已 馳走而去 借問貧里 欲往傭作 長者是時 在師子座 遙見其子 默而識之 即敕使者 追捉將來 窮子驚喚 迷悶(ㄅ ㄧˋ)地 是人執我 必當見殺 何用衣食 使我至此 長者知子 愚癡狹劣 不信我言 不信是父 即以方便 更遣餘人 眇(ㄇㄧㄠˇ)目矬(ㄘㄨㄛˊ)陋 無威德者 汝可語之 云當相雇 除諸糞穢 倍與汝價 窮子聞之 歡喜隨來 為除糞穢 淨諸房舍 長者於牖 常見其子 念子愚劣 樂為鄙事 於是長者 著弊垢衣 執除糞器 往到子所 方便附近 語令勤作 既益汝價 并塗足油 飲食充足 薦(ㄐㄧㄢˋ)席厚煖(ㄋㄨㄢˇ) 如是苦言 汝當勤作 又以語 若如吾子 長者有智 漸令入出 經二十年 執作家事 示其金銀 真珠玻 諸物出入 皆使令知 猶處門外 止宿草庵(ㄢ) 自念貧事 我無此物 父知子心 漸已廣大 欲與財物 即聚親族 國王大臣 剎利居士 於此大眾 說是我子 捨我他行 經五十歲 自見子來 已二十年 昔於某城 而失是子 周行求索 遂來至此 凡我所有 舍宅人民 悉以付之 恣其所用 子念昔貧 志意下劣 今於父所 大獲珍寶 并及舍宅 一切財物 甚大歡喜 得未曾有 佛亦如是 知我樂(ㄧㄠˋ)小 未曾說言 汝等作佛 而說我等 得諸無漏 成就小乘(ㄕㄥˋ) 聲聞弟子 佛敕(ㄔˋ)我等 說最上道 修習此者 當得成佛 我承佛教 為大菩薩 以諸因緣 種種譬喻 若干言辭 說無上道 諸佛子等 從我聞法 日夜思惟 精勤修習 是時諸佛 即授其記 汝於來世 當得作佛 一切諸佛 祕藏之法 但為菩薩 演其實事 而不為我 說斯真要 如彼窮子 得近其父 雖知諸物 心不睎(ㄒㄧ)取 我等雖說 佛法寶藏 自無志願 亦復如是 我等內滅 自謂為足 唯了此事 更無餘事 我等若聞 淨佛國土 教化眾生 都無欣樂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 皆悉空寂 無生無滅 無大無小 無漏無為 如是思惟 不生喜樂 我等長夜 於佛智慧 無貪無著(ㄓㄨㄛˊ) 無復志願 而自於法 謂是究竟 我等長夜 修習空法 得脫三界 苦惱之患 住最後身 有餘涅槃 佛所教化 得道不虛 則為已得 報佛之恩 我等雖為 諸佛子等 說菩薩法 以求佛道 而於是法 永無願樂 導師見捨 觀我心故 初不勸進 說有實利 如富長者 知子志劣 以方便力 柔伏其心 然後乃付 一切財物 佛亦如是 現希有事 知樂(ㄧㄠˋ)小者 以方便力 調伏其心 乃教大智 我等今日 得未曾有 非先所望 而今自得 如彼窮子 得無量寶 世尊我今 得道得果 於無漏法 得清淨眼 我等長夜 持佛淨戒 始於今日 得其果報 法王法中 久修梵行 今得無漏 無上大果 我等今者 真是聲聞 以佛道聲 令一切聞 我等今者 真阿羅漢 於諸世間 天人魔梵 普於其中 應受供養 世尊大恩 以希有事 憐愍教化 利益我等 無量億劫 誰能報者 手足供給 頭頂禮敬 一切供養 皆不能報 若以頂戴 兩肩荷負 於恆沙劫 盡心恭敬 又以美膳 無量寶衣 及諸臥具 種種湯藥 牛頭栴(ㄓㄢ)檀 及諸珍寶 以起塔廟 寶衣布地 如斯等事 以用供養 於恆沙劫 亦不能報 諸佛希有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大神通力 無漏無為 諸法之王 能為下劣 忍於斯事 取相凡夫 隨宜為說 諸佛於法 得最自在 知諸眾生 種種欲樂 及其志力 隨所堪任 以無量喻 而為說法 隨諸眾生 宿世善根 又知成熟 未成熟者 種種籌量 分別知已 於一乘道 隨宜說三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如來喻說 三界為家 火宅門外布三車 諸子競紛華 長者欣誇 授記果無差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藥草喻品第五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誠如所言。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ㄑㄧˊ)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趨,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ㄒㄧ)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布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ㄕㄨˋ),其澤普洽:卉(ㄏㄨㄟˋ)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普徧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徧覆三千大千國土,於大眾中而唱是言:﹃我是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破有法王 出現世間 隨眾生欲 種種說法 如來尊重 智慧深遠 久默斯要 不務速說 有智若聞 則能信解 無智疑悔 則為永失 是故迦葉 隨力為說 以種種緣 令得正見 迦葉當知 譬如大雲 起於世間 徧覆一切 慧雲含潤 電光晃(ㄏㄨㄤˇ)曜(ㄧㄠˋ) 雷聲遠震 令眾悅豫 日光揜(ㄧㄢˇ)蔽 地上清涼 靉(ㄞˋ)靆(ㄉㄞˋ)垂布 如可承攬 其雨普等 四方俱下 流澍(ㄕㄨˋ)無量 率土充洽 山川險谷 幽邃(ㄙㄨㄟˋ)所生 卉(ㄏㄨㄟˋ)木藥草 大小諸樹 百穀苗稼 甘蔗葡萄 雨之所潤 無不豐足 乾(ㄍㄢ)地普洽 藥木並茂 其雲所出 一味之水 草木叢林 隨分受潤 一切諸樹 上中下等 稱其大小 各得生長 根莖枝葉 華果光色 一雨所及 皆得鮮澤 如其體相 性分大小 所潤是一 而各滋茂 佛亦如是 出現於世 譬如大雲 普覆一切 既出於世 為諸眾生 分別演說 諸法之實 大聖世尊 於諸天人 一切眾中 而宣是言 我為如來 兩足之尊 出於世間 猶如大雲 充潤一切 枯(ㄎㄨ)槁(ㄍㄠˇ)眾生 皆令離苦 得安隱樂 世間之樂 及涅槃樂 諸天人眾 一心善聽 皆應到此 覲(ㄐㄧㄣˋ)無上尊 我為世尊 無能及者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為大眾說 甘露淨法 其法一味 解脫涅槃 以一妙音 演暢斯義 常為大乘 而作因緣 我觀一切 普皆平等 無有彼此 愛憎之心 我無貪著(ㄓㄨㄛˊ) 亦無限礙 恆為一切 平等說法 如為一人 眾多亦然 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 去來坐立 終不疲厭 充足世間 如雨(ㄩˇ)普潤 貴賤上下 持戒毀戒 威儀具足 及不具足 正見邪見 利根鈍根 等雨(ㄩˋ)法雨(ㄩˇ) 而無懈倦 一切眾生 聞我法者 隨力所受 住於諸地 或處人天 轉輪聖王 釋梵諸王 是小藥草 知無漏法 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獨處山林 常行禪定 得緣覺證 是中藥草 求世尊處 我當作佛 行精進定 是上藥草 又諸佛子 專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 是名小樹 安住神通 轉不退輪 度無量億 百千眾生 如是菩薩 名為大樹 佛平等說 如一味雨 隨眾生性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稟各異 佛以此喻 方便開示 種種言辭 演說一法 於佛智慧 如海一滴 我雨(ㄩˋ)法雨(ㄩˇ) 充滿世間 一味之法 隨力修行 如彼叢林 藥草諸樹 隨其大小 漸增茂好 諸佛之法 常以一味 令諸世間 普得具足 漸次修行 皆得道果 聲聞緣覺 處於山林 住最後身 聞法得果 是名藥草 各得增長 若諸菩薩 智慧堅固 了達三界 求最上乘 是名小樹 而得增長 復有住禪 得神通力 聞諸法空 心大歡喜 放無數光 度諸眾生 是名大樹 而得增長 如是迦葉 佛所說法 譬如大雲 以一味雨 潤於人華 各得成實 迦葉當知 以諸因緣 種種譬喻 開示佛道 是我方便 諸佛亦然 今為汝等 說最實事 諸聲聞眾 皆非滅度 汝等所行 是菩薩道 漸漸修學 悉當成佛 授記品第六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當得奉覲(ㄐㄧㄣˋ)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ㄌㄧˋ)、荊(ㄐㄧㄥ)棘(ㄐㄧˊ)、便利不淨。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ㄈㄨˋ)。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周徧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眾亦復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告諸比丘 我以佛眼 見是迦葉 於未來世 過無數劫 當得作佛 而於來世 供養奉覲(ㄐㄧㄣˋ) 三百萬億 諸佛世尊 為佛智慧 淨修梵行 供養最上 二足尊已 修習一切 無上之慧 於最後身 得成為佛 其土清淨 琉璃為地 多諸寶樹 行列道側 金繩界道 見者歡喜 常出好香 散眾名華 種種奇妙 以為莊嚴 其地平正 無有丘坑 諸菩薩眾 不可稱計 其心調柔 逮(ㄉㄞˋ)大神通 奉持諸佛 大乘經典 諸聲聞眾 無漏後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計 乃以天眼 不能數知 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ㄓㄢ)延等,皆悉悚(ㄙㄨㄥˇ)慄(ㄌㄧˋ),一心合掌,瞻仰世尊,目不暫捨,即共同聲而說偈言: 大雄猛世尊 諸釋之法王 哀愍(ㄇㄧㄣˇ)我等故 而賜佛音聲 若知我深心 見為授記者 如以甘露灑 除熱得清涼 如從饑國來 忽遇大王膳 心猶懷疑懼 未敢即便食 若復得王教 然後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過 不知當云何 得佛無上慧 雖聞佛音聲 言我等作佛 心尚懷憂懼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記 爾乃快安樂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間 願賜我等記 如飢須教食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是須菩提於當來世,奉覲(ㄐㄧㄣˋ)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修梵(ㄈㄢˋ)行,具菩薩道。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無諸丘坑、沙礫(ㄌㄧˋ)、荊(ㄐㄧㄥ)棘(ㄐㄧˊ)、便利之穢(ㄏㄨㄟˋ)。寶華覆地,周徧清淨,其土人民皆處寶臺、珍妙樓閣。聲聞弟子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那由他。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眾 今告汝等 皆當一心 聽我所說 我大弟子 須菩提者 當得作佛 號曰名相 當供無數 萬億諸佛 隨佛所行 漸具大道 最後身得 三十二相 端正殊妙 猶如寶山 其佛國土 嚴淨第一 眾生見者 無不愛樂 佛於其中 度無量眾 其佛法中 多諸菩薩 皆悉利根 轉不退輪 彼國常以 菩薩莊嚴 諸聲聞眾 不可稱數 皆得三明 具六神通 住八解脫 有大威德 其佛說法 現於無量 神通變化 不可思議 諸天人民 數如恆沙 皆共合掌 聽受佛語 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ㄓㄢ)延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銀、琉璃、硨(ㄔㄜ)磲(ㄑㄩˊ)、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ㄗㄥ)蓋、幢(ㄔㄨㄤˊ)旛(ㄈㄢ),供養塔廟。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萬億佛,亦復如是。供養是諸佛已,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土平正,玻(ㄌㄧˊ)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妙華覆地,周徧清淨,見者歡喜。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眾 皆一心聽 如我所說 真實無異 是迦旃(ㄓㄢ)延 當以種種 妙好供具 供養諸佛 諸佛滅後 起七寶塔 亦以華香 供養舍利 其最後身 得佛智慧 成等正覺 國土清淨 度脫無量 萬億眾生 皆為十方 之所供養 佛之光明 無能勝者 其佛號曰 閻浮金光 菩薩聲聞 斷一切有 無量無數 莊嚴其國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我今語(ㄩˋ)汝,是大目犍(ㄐㄧㄢˋ)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八千諸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ㄗㄥ)蓋、幢(ㄔㄨㄤˊ)旛(ㄈㄢ)以用供養。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亦復如是。當得成佛,號曰:多摩羅跋栴(ㄓㄢ)檀(ㄊㄢˊ)香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玻(ㄌㄧˊ)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周徧清淨,見者歡喜,多諸天、人、菩薩、聲聞,其數無量。佛壽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此弟子 大目犍(ㄐㄧㄢˋ)連 捨是身已 得見八千 二百萬億 諸佛世尊 為佛道故 供養恭敬 於諸佛所 常修梵(ㄈㄢˋ)行(ㄒㄧㄥˊ) 於無量劫 奉持佛法 諸佛滅後 起七寶塔 長表金剎 華香伎(ㄐㄧˋ)樂(ㄩㄝˋ) 而以供養 諸佛塔廟 漸漸具足 菩薩道已 於意樂國 而得作佛 號多摩羅 栴檀之香 其佛壽命 二十四劫 常為天人 演說佛道 聲聞無量 如恆河沙 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 菩薩無數 志固精進 於佛智慧 皆不退轉 佛滅度後 正法當住 四十小劫 像法亦爾 我諸弟子 威德具足 其數五百 皆當授記 於未來世 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緣 吾今當說 汝等善聽 化城喻品第七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ㄑㄧˊ)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城,劫名大相。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於汝等意云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否?﹂﹁不(ㄈㄡˇ)也,世尊!﹂﹁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 無量無邊劫 有佛兩足尊 名大通智勝 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 盡此諸地種 皆悉以為墨 過於千國土 乃下一塵點 如是展轉點 盡此諸塵墨 如是諸國土 點與不點等 復盡抹為塵 一塵為一劫 此諸微塵數 其劫復過是 彼佛滅度來 如是無量劫 如來無礙智 知彼佛滅度 及聲聞菩薩 如見今滅度 諸比丘當知 佛智淨微妙 無漏無所礙 通達無量劫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ㄋㄡˋ)多羅三藐(ㄇㄧㄠˇ)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ㄐㄧㄚ)趺(ㄈㄨ)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於菩提樹下,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於此座,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華(ㄏㄨㄚ),更雨(ㄩˋ)新者,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乃至滅度,常雨(ㄩˋ)此華。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ㄐㄧˋ)樂,滿十小劫,至於滅度,亦復如是。﹂﹁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諸子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聞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捨所珍,往詣(ㄧˋ)佛所,諸母涕泣而隨送之。其祖轉輪聖王與一百大臣及餘百千萬億人民,皆共圍繞,隨至道場。咸欲親近大通智勝如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到已,頭面禮足,繞佛畢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頌曰: 大威德世尊 為度眾生故 於無量億劫 爾乃得成佛 諸願已具足 善哉吉無上 世尊甚希有 一坐十小劫 身體及手足 寂然安不動 其心常澹(ㄉㄢˋ)泊(ㄅㄛˊ) 未曾有散亂 究竟永寂滅 安住無漏法 今者見世尊 安隱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稱慶大歡喜 眾生常苦惱 盲冥(ㄇㄧㄥˊ)無導師 不識苦盡道 不知求解脫 長夜增惡趣 減損諸天眾 從冥入於冥 永不聞佛名 今佛得最上 安隱無漏道 我等及天人 為得最大利 是故咸稽(ㄑㄧˇ)首 歸命無上尊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憐愍饒益諸天人民。﹂重說偈言: 世雄無等倫 百福自莊嚴 得無上智慧 願為世間說 度脫於我等 及諸眾生類 為分別顯示 令得是智慧 若我等得佛 眾生亦復然 世尊知眾生 深心之所念 亦知所行道 又知智慧力 欲樂及修福 宿命所行業 世尊悉知已 當轉無上輪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震動,其國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眾生各得相見,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眾生?又其國界諸天宮殿乃至梵宮六種震動,大光普照徧滿世界,勝諸天光。﹄﹂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梵天宮殿光明照曜,倍於常明,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宮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緣而現此相?﹂是時,諸梵天王即各相詣,共議此事。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 光明昔未有 此是何因緣 宜各共求之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而此大光明 徧照於十方   爾時,五百萬億國土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ㄍㄜˊ)盛諸天華,共詣西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緊那羅、摩(ㄏㄡˊ)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即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ㄗㄚ),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其所散華如須彌山,并以供養佛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世尊甚希有 難可得值遇 具無量功德 能救護一切 天人之大師 哀愍於世間 十方諸眾生 普皆蒙饒益 我等所從來 五百萬億國 捨深禪定樂 為供養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宮殿甚嚴飾 今以奉世尊 惟願哀納受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度脫眾生,開涅槃道。﹂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世雄兩足尊 惟願演說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惱眾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又,諸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踊躍,生希有心,即各相詣(ㄧˋ),共議此事。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是事何因緣 而現如此相 我等諸宮殿 光明昔未有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未曾見此相 當共一心求 過千萬億土 尋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 度脫苦眾生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ㄍㄜˊ)盛諸天華,共詣西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緊那羅、摩(ㄏㄡˊ)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ㄗㄚ),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并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聖主天中王 迦陵頻伽聲 哀愍眾生者 我等今敬禮 世尊甚希有 久遠乃一現 一百八十劫 空過無有佛 三惡道充滿 諸天眾減少 今佛出於世 為眾生作眼 世間所歸趨 救護於一切 為眾生之父 哀愍饒益者 我等宿福慶 今得值世尊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哀愍一切,轉於法輪,度脫眾生。﹂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曰: 大聖轉法輪 顯示諸法相 度苦惱眾生 令得大歡喜 眾生聞此法 得道若生天 諸惡道減少 忍善者增益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踊躍,生希有心,即各相詣(ㄧˋ),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此光曜?﹂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無因緣 是相宜求之 過於百千劫 未曾見是相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ㄍㄜˊ)盛諸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緊那羅、摩(ㄏㄡˊ)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ㄗㄚ),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并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世尊甚難見 破諸煩惱者 過百三十劫 今乃得一見 諸飢渴眾生 以法雨充滿 昔所未曾賭 無量智慧者 如優曇(ㄊㄢˊ)鉢(ㄅㄛ)華(ㄏㄨㄚ) 今日乃值遇 我等諸宮殿 蒙光故嚴飾 世尊大慈愍 惟願垂納處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皆獲安隱而得度脫。﹂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惟願天人尊 轉無上法輪 擊於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ㄌㄨㄛˊ) 普雨(ㄩˋ)大法雨(ㄩˇ) 度無量眾生 我等咸歸請 當演深遠音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復如是。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皆悉自賭(ㄉㄨˇ)所止宮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歡喜踊躍,生希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斯光明?﹂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ㄕ)棄,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今以何因緣 我等諸宮殿 威德光明曜 嚴飾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 昔所未聞見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ㄍㄜˊ)盛諸天華,共詣下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緊那羅、摩(ㄏㄡˊ)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ㄗㄚ),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并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善哉見諸佛 救世之聖尊 能於三界獄 勉出諸眾生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ㄇㄥˊ)類 能開甘露門 廣度於一切 於昔無量劫 空過無有佛 世尊未出時 十方常闇(ㄢˋ)冥(ㄇㄧㄥˊ) 三惡道增長 阿修羅亦盛 諸天眾減少 死多墮惡道 不從佛聞法 常行不善事 色力及智慧 斯等皆減少 罪業因緣故 失樂及樂想 住於邪見法 不識善儀則 不蒙佛所化 常墮於惡道 佛為世間眼 久遠時乃出 哀愍諸眾生 故現於世間 超出成正覺 我等甚欣慶 及餘一切眾 喜歎未曾有 我等諸宮殿 蒙光故嚴飾 今以奉世尊 惟垂哀納處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白佛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多所安隱,多所度脫。﹂時,諸梵天王而說偈言: 世尊轉法輪 擊甘露法鼓 度苦惱眾生 開示涅槃道 惟願受我請 以大微妙音 哀愍而敷演 無量劫集法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轉,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禪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ㄈㄥˋ)誦通利。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說是經已,即入靜室,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升法座,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三昧起,往詣(ㄧˋ)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於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令入其中。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緣,得值四百萬億諸佛世尊,於今不盡。﹂﹁諸比丘!我今語(ㄩˋ)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ㄔㄨˋ),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ㄅㄚˊ)栴(ㄓㄢ)檀(ㄊㄢˊ)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恆河沙等眾生,從我聞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諸眾生於今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爾時,所化無量恆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惟以佛乘(ㄕㄥˋ)而得滅度,更無餘乘(ㄕㄥˋ),除諸如來方便說法。﹂﹁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知其志樂(ㄧㄠˋ)小法,深著(ㄓㄨㄛˊ)五欲,為是等故,說於涅槃,是人若聞,則便信受。﹂﹁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作是念已,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隨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隱,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歎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快得安隱。﹄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復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ㄑㄩㄝˋ)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ㄔㄡˊ)量(ㄌㄧㄤˊ)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大通智勝佛 十劫坐道場 佛法不現前 不得成佛道 諸天神龍王 阿修羅眾等 常雨(ㄩˋ)於天華 以供養彼佛 諸天擊天鼓 并作眾伎樂 香風吹萎華(ㄏㄨㄚ) 更雨新好者 過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諸天及世人 心皆懷踊躍 彼佛十六子 皆與其眷屬 千萬億圍繞 俱行至佛所 頭面禮佛足 而請轉法輪 聖師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世尊甚難值 久遠時一現 為覺悟群生 震動於一切 東方諸世界 五百萬億國 梵宮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諸梵見此相 尋來至佛所 散華以供養 并奉上宮殿 請佛轉法輪 以偈而讚歎 佛知時未至 受請默然坐 三方及四維 上下亦復爾 散華奉宮殿 請佛轉法輪 世尊甚難值 願以本慈悲 廣開甘露門 轉無上法輪 無量慧世尊 受彼眾人請 為宣種種法 四諦十二緣 無明至老死 皆從生緣有 如是眾過患 汝等應當知 宣暢是法時 六百萬億(ㄍㄞ) 得盡諸苦際 皆成阿羅漢 第二說法時 千萬恆沙眾 於諸法不受 亦得阿羅漢 從是後得道 其數無有量 萬億劫算數 不能得其邊 時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彌 皆共請彼佛 演說大乘法 我等及營從(ㄗㄨㄥˋ) 皆當成佛道 願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淨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無量因緣 種種諸譬喻 說六波羅蜜 及諸神通事 分別真實法 菩薩所行道 說是法華經 如恆河沙偈 彼佛說經已 靜室入禪定 一心一處坐 八萬四千劫 是諸沙彌等 知佛禪未出 為無量億眾 說佛無上慧 各各坐法座 說是大乘經 於佛宴寂後 宣揚助法化 一一沙彌等 所度諸眾生 有六百萬億 恆河沙等眾 彼佛滅度後 是諸聞法者 在在諸佛土 常與師俱生 是十六沙彌 具足行佛道 今現在十方 各得成正覺 爾時聞法者 各在諸佛所 其有住聲聞 漸教以佛道 我在十六數 曾亦為汝說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趨佛慧 以是本因緣 今說法華經 令汝入佛道 慎勿懷驚懼 譬如險惡道 迥絕多毒獸 又復無水草 人所怖畏處 無數千萬眾 欲過此險道 其路甚曠遠 經五百由旬 時有一導師 強識有智慧 明了心決定 在險濟眾難 眾人皆疲倦 而白導師言 我等今頓乏 於此欲退還 導師作是念 此輩甚可愍 如何欲退還 而失大珍寶 尋時思方便 當設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莊嚴諸舍宅 周匝(ㄗㄚ)有園林 渠流及浴池 重門高樓閣 男女皆充滿 即作是化已 慰眾言勿懼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隨所樂 諸人既入城 心皆大歡喜 皆生安隱想 自謂已得度 導師知息已 集眾而告言 汝等當前進 此是化城耳 我見汝疲極 中路欲退還 故以方便力 權化作此城 汝今勤精進 當共至寶所 我亦復如是 為一切導師 見諸求道者 中路而懈廢 不能度生死 煩惱諸險道 故以方便力 為息說涅槃 言汝等苦滅 所作皆已辦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羅漢 爾乃集大眾 為說真實法 諸佛方便力 分別說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處故說二 今為汝說實 汝所得非滅 為佛一切智 當發大精進 汝證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實滅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三根普潤 弟子蒙恩 化城虛設莫為真 再觀智勝因 十六王孫 八面證金身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爾時,富樓那(ㄋㄚˋ)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淨踊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瞻仰尊顏,目不暫捨,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為希有!隨順世間若干種性,以方便知見而為說法,拔出眾生處處貪著。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惟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ㄋㄚˋ)彌多羅尼子否?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亦常歎其種種功德,精勤護持助宣我法,能於四眾示教利喜,具足解釋佛之正法,而大饒益同梵行者。自捨如來,無能盡其言論之辯。﹂﹁汝等勿謂富樓那(ㄋㄚˋ)但能護持助宣我法;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於彼說法人中亦最第一;又於諸佛所說空法,明了通達,得四無礙智,常能審諦清淨說法,無有疑惑,具足菩薩神通之力;隨其壽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ㄒㄧㄢˊ)皆謂之實是聲聞;而富樓那(ㄋㄚˋ)以斯方便,饒益無量百千眾生,又化無量阿僧祇(ㄑㄧˊ)人,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眾生。﹂﹁諸比丘!富樓那(ㄋㄚˋ)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而皆護持助宣佛法;亦於未來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教化饒益無量眾生,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眾生,漸漸具足菩薩之道。過無量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法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以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七寶為地,地平如掌,無有山陵、谿(ㄒㄧ)澗(ㄐㄧㄢˋ)溝壑(ㄏㄨㄛˋ)。七寶臺觀充滿其中,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無諸惡道亦無女人,一切眾生皆以化生,無有淫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志念堅固,精進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有無量阿僧祇(ㄑㄧˊ)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得大神通、四無礙智,善能教化眾生之類。其聲聞眾,算數校計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其佛國土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劫名寶明,國名善淨。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ㄑㄧˊ)劫,法住甚久。佛滅度後,起七寶塔徧滿其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諦聽 佛子所行道 善學方便故 不可得思議 知眾樂(ㄧㄠˋ)小法 而畏於大智 是故諸菩薩 作聲聞緣覺 以無數方便 化諸眾生類 自說是聲聞 去佛道甚遠 度脫無量眾 皆悉得成就 雖小欲懈怠 漸當令作佛 內祕菩薩行 外現是聲聞 少欲厭生死 實自淨佛土 示眾有三毒 又現邪見相 我弟子如是 方便度眾生 若我具足說 種種現化事 眾生聞是者 心則懷疑惑 今此富樓那(ㄋㄚˋ) 於昔千億佛 勤修所行道 宣護諸佛法 為求無上慧 而於諸佛所 現居弟子上 多聞有智慧 所說無所畏 能令眾歡喜 未曾有疲倦 而以助佛事 已度大神通 具四無礙智 知諸根利鈍 常說清淨法 演暢如是義 教諸千億眾 令住大乘法 而自淨佛土 未來亦供養 無量無數佛 護助宣正法 亦自淨佛土 常以諸方便 說法無所畏 度不可計眾 成就一切智 供養諸如來 護持法寶藏 其後得成佛 號名曰法明 其國名善淨 七寶所合成 劫名為寶明 菩薩眾甚多 其數無量億 皆度大神通 威德力具足 充滿其國土 聲聞亦無數 三明八解脫 得四無礙智 以是等為僧 其國諸眾生 淫欲皆已斷 純一變化生 具相莊嚴身 法喜禪悅食 更無餘食想 無有諸女人 亦無諸惡道 富樓那(ㄋㄚˋ)比丘 功德悉成滿 當得斯淨土 賢聖眾甚多 如是無量事 我今但略說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見授記,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訶迦葉:﹁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於此眾中,我大弟子憍(ㄐㄧㄠ)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後得成為佛,號曰:普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ㄕㄜˋ)、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ㄋㄡˊ)樓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號,名曰普明。﹂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憍(ㄐㄧㄠ)陳如比丘 當見無量佛 過阿僧祇(ㄑㄧˊ)劫 乃成等正覺 常放大光明 具足諸神通 名聞徧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說無上道 故號為普明 其國土清淨 菩薩皆勇猛 咸升妙樓閣 遊諸十方國 以無上供具 奉獻於諸佛 作是供養已 心懷大歡喜 須臾還本國 有如是神力 佛壽六萬劫 正法住倍壽 像法復倍是 法滅天人憂 其五百比丘 次第當作佛 同號曰普明 轉次而授記 我滅度之後 某甲當作佛 其所化世間 亦如我今日 國土之嚴淨 及諸神通力 菩薩聲聞眾 正法及像法 壽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說 迦葉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餘諸聲聞眾 亦當復如是 其不在此會 汝當為宣說   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授記已,歡喜踊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悔過自責:﹁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所以者何?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裡,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ㄉㄨㄛˋ)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裡,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常可如意,無所乏短。﹄﹂﹁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爾時,阿若憍(ㄐㄧㄠ)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聞無上 安隱授記聲 歡喜未曾有 禮無量智佛 今於世尊前 自悔諸過咎 於無量佛寶 得少涅槃分 如無智愚人 便自以為足 譬如貧窮人 往至親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設諸肴(ㄧㄠˊ)膳(ㄕㄢˋ) 以無價寶珠 繫著內衣裡 默與而捨去 時臥不覺知 是人既已起 遊行詣他國 求衣食自濟 資生甚艱難 得少便為足 更不願好者 不覺內衣裡 有無價寶珠 與珠之親友 後見此貧人 苦切責之已 示以所繫珠 貧人見此珠 其心大歡喜 富有諸財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於長夜 常愍見教化 令種無上願 我等無智故 不覺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餘 今佛覺悟我 言非實滅度 得佛無上慧 爾乃為真滅 我今從佛聞 授記莊嚴事 及轉次受決 身心徧歡喜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爾時,阿難、羅(ㄏㄡˊ)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亦應有分,惟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為侍者,護持法藏,羅(ㄏㄡˊ)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願既滿,眾望亦足。﹂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ㄊㄢˇ)右肩,到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難、羅(ㄏㄡˊ)羅所願,住立一面。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萬億恆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國名常立勝旛(ㄈㄢ),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劫名妙音徧滿,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ㄑㄧˊ)劫。若人於千萬億無量阿僧祇(ㄑㄧˊ)劫中,算數校計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於壽命,像法住世復倍正法。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為十方無量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讚歎,稱其功德。﹂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 阿難持法者 當供養諸佛 然後成正覺 號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國土清淨 名常立勝旛(ㄈㄢ) 教化諸菩薩 其數如恆沙 佛有大威德 名聞滿十方 壽命無有量 以愍眾生故 正法倍壽命 像法復倍是 如恆河沙等 無數諸眾生 於此佛法中 種佛道因緣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眾,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阿難面於佛前,自聞授記及國土莊嚴,所願具足,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亦識本願。爾時,阿難而說偈言: 世尊甚希有 令我念過去 無量諸佛法 如今日所聞 我今無復疑 安住於佛道 方便為侍者 護持諸佛法   爾時,佛告羅(ㄏㄡˊ)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ㄉㄠˋ)七寶華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常為諸佛而作長子,猶如今也。是蹈(ㄉㄠˋ)七寶華佛國土莊嚴、壽命劫數、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亦為此佛而作長子。過是已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為太子時 羅(ㄏㄡˊ)為長子 我今成佛道 受法為法子 於未來世中 見無量億佛 皆為其長子 一心求佛道 羅(ㄏㄡˊ)羅密行 惟我能知之 現為我長子 以示諸眾生 無量億千萬 功德不可數 安住於佛法 以求無上道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其意柔,寂然清淨,一心觀佛。佛告阿難:﹁汝見是學、無學二千人否?﹂﹁唯然。已見。﹂﹁阿難!是諸人等,當供養五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恭敬尊重,護持法藏。末後,同時於十方國各得成佛,皆同一號,名曰:寶相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壽命一劫,國土莊嚴、聲聞菩薩、正法、像法皆悉同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二千聲聞 今於我前住 悉皆與授記 未來當成佛 所供養諸佛 如上說塵數 護持其法藏 後當成正覺 各於十方國 悉同一名號 俱時坐道場 以證無上慧 皆名為寶相 國土及弟子 正法與像法 悉等無有異 咸以諸神通 度十方眾生 名聞普周徧 漸入於涅槃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踊躍,而說偈言: 世尊慧燈明 我聞授記音 心歡喜充滿 如甘露見灌 法師品第十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脩(ㄒㄧㄡ)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ㄗㄥ)蓋、幢(ㄔㄨㄤˊ)旛(ㄈㄢ)、衣服、伎(ㄐㄧˋ)樂(ㄩㄝˋ),乃至合掌恭敬。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世間。﹂﹁藥王,若有人問:何等眾生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於未來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瓔(ㄧㄥ)珞(ㄌㄨㄛˋ)、末香、塗香、燒香、繒(ㄗㄥ)蓋、幢(ㄔㄨㄤˊ)旛(ㄈㄢ)、衣服、伎(ㄐㄧˋ)樂(ㄩㄝˋ),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愍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訾(ㄗˇ)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ㄏㄜˋ)擔(ㄉㄢˋ),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ㄗㄥ)蓋、幢(ㄔㄨㄤˊ)旛(ㄈㄢ)、衣服、餚(ㄧㄠˊ)饌(ㄓㄨㄢˋ)、作諸伎(ㄐㄧˋ)樂(ㄩㄝˋ),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住佛道 成就自然智 常當勤供養 受持法華者 其有欲疾得 一切種智慧 當受持是經 并供養持者 若有能受持 妙法華經者 當知佛所使 愍念諸眾生 諸有能受持 妙法華經者 捨於清淨土 愍眾故生此 當知如是人 自在所欲生 能於此惡世 廣說無上法 應以天華香 及天寶衣服 天上妙寶聚 供養說法者 吾滅後惡世 能持是經者 當合掌禮敬 如供養世尊 上饌眾甘美 及種種衣服 供養是佛子 冀(ㄐㄧˋ)得須臾聞 若能於後世 受持是經者 我遣在人中 行於如來事 若於一劫中 常懷不善心 作色而罵佛 獲無量重罪 其有讀誦持 是法華經者 須臾加惡言 其罪復過彼 有人求佛道 而於一劫中 合掌在我前 以無數偈讚 由是讚佛故 得無量功德 歎美持經者 其福復過彼 於八十億劫 以最妙色聲 及與香味觸 供養持經者 如是供養已 若得須臾聞 則應自欣慶 我今獲大利 藥王今告汝 我所說諸經 而於此經中 法華最第一   爾時,佛復告藥王菩薩摩訶薩:﹁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藥王!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需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ㄗㄥ)蓋、幢(ㄔㄨㄤˊ)旛(ㄈㄢ)、伎(ㄐㄧˋ)樂(ㄩㄝˋ)、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需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溼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此經;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藥王!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若聲聞人聞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者,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藥王!我於餘國遣化人,為其集聽法眾,亦遣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聽其說法;是諸化人聞法信受,隨順不逆。若說法者在空閒處,我時廣遣天、龍、鬼神、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我雖在異國,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若於此經忘失句讀(ㄉㄡˋ),我還為說,令得具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欲捨諸懈怠 應當聽此經 是經難得聞 信受者亦難 如人渴需水 穿鑿於高原 猶見乾燥土 知去水尚遠 漸見溼土泥 決定知近水 藥王汝當知 如是諸人等 不聞法華經 去佛智甚遠 若聞是深經 決了聲聞法 是諸經之王 聞已諦思惟 當知此人等 近於佛智慧 若人說此經 應入如來室 著於如來衣 而坐如來座 處眾無所畏 廣為分別說 大慈悲為室 柔和忍辱衣 諸法空為座 處此為說法 若說此經時 有人惡口罵 加刀杖瓦石 念佛故應忍 我千萬億土 現淨堅固身 於無量億劫 為眾生說法 若我滅度後 能說此經者 我遣化四眾 比丘比丘尼 及清淨士女 供養於法師 引導諸眾生 集之令聽法 若人欲加惡 刀杖及瓦石 則遣變化人 為之作衛護 若說法之人 獨在空閒處 寂寞無人聲 讀誦此經典 我爾時為現 清淨光明身 若忘失章句 為說令通利 若人具是德 或為四眾說 空處讀誦經 皆得見我身 若人在空閒 我遣天龍王 夜叉鬼神等 為作聽法眾 是人樂(ㄧㄠˋ)說法 分別無罣(ㄍㄨㄚˋ)礙(ㄞˋ) 諸佛護念故 能令大眾喜 若親近法師 速得菩薩道 隨順是師學 得見恆沙佛 見寶塔品第十一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ㄩㄥˇ)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ㄕㄨㄣˇ),龕(ㄎㄢ)室千萬,無數幢(ㄔㄨㄤˊ)旛(ㄈㄢ)以為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羅跋(ㄅㄚˊ)栴(ㄓㄢ)檀之香,充徧世界。其諸旛蓋以金、銀、琉璃、硨(ㄔㄜ)磲(ㄑㄩˊ)、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高至四天王宮。三十三天雨(ㄩˋ)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餘諸天、龍、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千萬億眾,以一切華香、瓔珞、旛蓋、伎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讚歎。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爾時,四眾見大寶塔住在空中,又聞塔中所出音聲,皆得法喜,怪未曾有,從座而起,恭敬合掌,卻住一面。爾時,有菩薩摩訶薩,名大樂說,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寶塔從地涌(ㄩㄥˇ)出,又於其中發是音聲?﹂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涌(ㄩㄥˇ)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彼佛成道已,臨滅度時,於天人大眾中,告諸比丘:﹃我滅度後,欲供養我全身者,應起一大塔。﹄其佛以神通願力,十方世界、在在處處,若有說法華經者,彼之寶塔皆涌(ㄩㄥˇ)出其前,全身在於塔中,讚言:﹃善哉!善哉!﹄﹂﹁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涌(ㄩㄥˇ)出,讚言:﹃善哉!善哉!﹄﹂﹁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大樂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大樂說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爾時,佛放白毫一光,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諸佛。彼諸國土皆以玻璃為地,寶樹寶衣以為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徧張寶幔(ㄇㄢˋ)、寶網羅上。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徧滿諸國,為眾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善男子!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并供養多寶如來寶塔。﹂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琉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無諸聚落、村營、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ㄙㄡˇ),燒大寶香,曼陀羅華徧布其地,以寶網幔(ㄇㄢˋ)羅覆其上懸諸寶鈴,惟留此會眾,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ㄐㄧㄠˋ)飾之。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跏(ㄐㄧㄚ)趺(ㄈㄨ)坐,如是展轉,徧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嚴飾,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諸寶以為莊校(ㄐㄧㄠˋ)。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ㄇㄢˋ)徧覆其上,懸諸旛(ㄈㄢ)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徧布其地。釋迦牟尼佛為諸佛當來坐故,復於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ㄐㄧㄠˋ)飾之。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徧覆其上,懸諸旛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徧布其地。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徧滿其中。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齎(ㄐㄧ)寶華滿掬(ㄐㄩˊ)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ㄧˋ)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否?﹄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復如是。﹂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即從座起,住虛空中,一切四眾起立合掌,一心觀佛。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卻關鑰(ㄧㄠˋ)開大城門。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爾時,四眾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以天寶華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ㄐㄧㄚ)趺(ㄈㄨ)坐。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遠,惟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ㄔㄨˇ)虛空。﹂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ㄓㄨˇ)有在。﹂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 雖久滅度 在寶塔中 尚為法來 諸人云何 不勤為法 此佛滅度 無央數劫 處處聽法 以難遇故 彼佛本願 我滅度後 在在所往 常為聽法 又我分身 無量諸佛 如恆沙等 來欲聽法 及見滅度 多寶如來 各捨妙土 及弟子眾 天人龍神 諸供養事 令法久住 故來至此 為坐諸佛 以神通力 移無量眾 令國清淨 諸佛各各 詣(ㄧˋ)寶樹下 如清淨池 蓮華莊嚴 其寶樹下 諸師子座 佛坐其上 光明嚴飾 如夜闇(ㄢˋ)中 然大炬火 身出妙香 遍(ㄅㄧㄢˋ)十方國 眾生蒙薰 喜不自勝 譬如大風 吹小樹枝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告諸大眾 我滅度後 誰能護持 讀說斯經 今於佛前 自說誓言 其多寶佛 雖久滅度 以大誓願 而師子吼 多寶如來 及與我身 所集化佛 當知此意 諸佛子等 誰能護法 當發大願 令得久住 其有能護 此經法者 則為供養 我及多寶 此多寶佛 處於寶塔 常遊十方 為是經故 亦復供養 諸來化佛 莊嚴光飾 諸世界者 若說此經 則為見我 多寶如來 及諸化佛 諸善男子 各諦思惟 此為難事 宜發大願 諸餘經典 數如恆沙 雖說此等 未足為難 若接須彌 擲(ㄓˊ)置他方 無數佛土 亦未為難 若以足指 動大千界 遠擲(ㄓˊ)他國 亦未為難 若立有頂 為眾演說 無量餘經 亦未為難 若佛滅後 於惡世中 能說此經 是則為難 假使有人 手把虛空 而以遊行 亦未為難 於我滅後 若自書持 若使人書 是則為難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 升於梵天 亦未為難 佛滅度後 於惡世中 暫讀此經 是則為難 假使劫燒 擔負乾草 入中不燒 亦未為難 我滅度後 若持此經 為一人說 是則為難 若持八萬 四千法藏 十二部經 為人演說 令諸聽者 得六神通 雖能如是 亦未為難 於我滅後 聽受此經 問其義趣 是則為難 若人說法 令千萬億 無量無數 恆沙眾生 得阿羅漢 具六神通 雖有是益 亦未為難 於我滅後 若能奉持 如斯經典 是則為難 我為佛道 於無量土 從始至今 廣說諸經 而於其中 此經第一 若有能持 則持佛身 諸善男子 於我滅後 誰能受持 讀誦此經 今於佛前 自說誓言 此經難持 若暫持者 我則歡喜 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諸佛所歎 是則勇猛 是則精進 是名持戒 行頭陀者 則為疾得 無上佛道 能於來世 讀持此經 是真佛子 住淳(ㄔㄨㄣˊ)善地 佛滅度後 能解其義 是諸天人 世間之眼 於恐畏世 能須臾說 一切天人 皆應供養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ㄅㄧˋ)、僕從(ㄗㄨㄥˋ)、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ㄕㄥˋ)者,吾當終身供給(ㄐㄧˇ)走使。﹄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ㄕㄥˋ),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需,采果汲(ㄐㄧˊ)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ㄐㄧˇ)侍令無所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椎(ㄔㄨㄟˊ)鐘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僕 時有阿私仙 來白於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時王聞仙言 心生大喜悅 即便隨仙人 供給(ㄐㄧˇ)於所需 采薪及果蓏(ㄌㄨㄛˇ) 隨時恭敬與 情存妙法故 身心無懈倦 普為諸眾生 勤求於大法 亦不為己身 及以五欲樂 故為大國王 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為汝說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時,天王佛般(ㄅㄛ)涅(ㄋㄧㄝˋ)槃(ㄆㄢˊ)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ㄔㄨㄤˊ)旛(ㄈㄢ)、寶蓋、伎(ㄐㄧˋ)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當還本土。﹂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ㄙㄨㄛ)竭(ㄐㄧㄝˊ)羅龍宮,自然涌(ㄩㄥˇ)出,住虛空中,詣(ㄧˋ)靈鷲(ㄐㄧㄡˋ)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ㄧˋ)靈鷲(ㄐㄧㄡˋ)山,住在虛空。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無量眾 今此諸大會 及我皆已見 演暢實相義 開闡(ㄔㄢˇ)一乘(ㄕㄥˋ)法 廣導諸眾生 令速成菩提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惟常宣說妙法華經。﹂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否?﹂文殊師利言:﹁有娑(ㄙㄨㄛ)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ㄒㄧㄥˊ)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言論未訖(ㄑㄧˋ),時,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卻住一面,以偈讚曰: 深達罪福相 徧(ㄅㄧㄢˋ)照於十方 微妙淨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種好 用莊嚴法身 天人所戴(ㄉㄞˋ)仰 龍神咸恭敬 一切眾生類 無不宗奉者 又聞成菩提 唯佛當證知 我闡(ㄔㄢˇ)大乘(ㄕㄥˋ)教 度脫苦眾生    時,舍利弗語(ㄩˋ)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ㄍㄡˋ)穢(ㄏㄨㄟˋ)、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ㄎㄨㄤˋ),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授記。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勸持品第十三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與二萬菩薩眷屬俱,皆於佛前,作是誓言:﹁惟願世尊不以為慮!我等於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多增上慢,貪利供養,增不善根,遠離解脫;雖難可教化,我等當起大忍力,讀誦此經,持說書寫、種種供養,不惜身命。﹂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授記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於異國土廣說此經。﹂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授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瞋濁諂(ㄔㄢˇ)曲,心不實故。﹂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ㄕㄜˊ)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於時,世尊告憍(ㄐㄧㄠ)曇(ㄊㄢˊ)彌(ㄇㄧˊ):﹁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憍(ㄐㄧㄠ)曇(ㄊㄢˊ)彌(ㄇㄧˊ)!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汝欲知記者,將來之世,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ㄐㄧㄠ)曇(ㄊㄢˊ)彌(ㄇㄧˊ)!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羅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ㄑㄧˊ)劫。﹂爾時,摩訶波闍(ㄕㄜˊ)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并其眷屬,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世尊導師 安隱天人 我等聞記 心安具足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土廣宣此經。﹂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法輪,得諸陀羅尼,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我當云何?﹂時,諸菩薩敬順佛意并欲自滿本願,便於佛前作師子吼而發誓言:﹁世尊!我等於如來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眾生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正憶念,皆是佛之威力。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惟願不為慮 於佛滅度後 恐怖惡世中 我等當廣說 有諸無智人 惡口罵詈(ㄌㄧˋ)等 及加刀杖者 我等皆當忍 惡世中比丘 邪智心諂(ㄔㄢˇ)曲 未得謂為得 我慢心充滿 或有阿練若(ㄖㄜˇ) 衲(ㄋㄚˋ)衣在空閒 自謂行真道 輕賤人間者 貪著利養故 與白衣說法 為世所恭敬 如六通羅漢 是人懷惡心 常念世俗事 假名阿練若(ㄖㄜˇ) 好出我等過 而作如是言 此諸比丘等 為貪利養故 說外道論議 自作此經典 誑(ㄎㄨㄤˊ)惑世間人 為求名聞故 分別於是經 常在大眾中 欲毀我等故 向國王大臣 婆羅門居士 及餘比丘眾 誹謗說我惡 謂是邪見人 說外道論議 我等敬佛故 悉忍是諸惡 為斯所輕言 汝等皆是佛 如此輕慢言 皆當忍受之 濁劫惡世中 多有諸恐怖 惡鬼入其身 罵詈(ㄌㄧˋ)毀辱我 我等敬信佛 當著忍辱鎧(ㄎㄞˇ) 為說是經故 忍此諸難事 我不愛身命 但惜無上道 我等於來世 護持佛所囑 世尊自當知 濁世惡比丘 不知佛方便 隨宜所說法 惡口而顰(ㄆㄧㄣˊ)蹙(ㄘㄨˋ) 數數見擯(ㄅㄧㄣˋ)出 遠離於塔寺 如是等眾惡 念佛告敕(ㄔˋ)故 皆當忍是事 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 我皆到其所 說佛所囑法 我是世尊使 處眾無所畏 我當善說法 願佛安隱住 我於世尊前 諸來十方佛 發如是誓言 佛自知我心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 五百弟子 記證金仙 多寶佛塔涌其前 樂說起根源 為法求賢 聽演妙蓮詮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安樂行品第十四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希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猝(ㄘㄨˋ)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ㄐㄧㄢˋ)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讚詠(ㄩㄥˇ)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親近諸有兇戲、相扠(ㄔㄚ)、相撲,及那(ㄋㄨㄛˊ)羅等種種變現之戲,又不親近旃(ㄓㄢ)陀羅,及畜(ㄒㄩˋ)豬羊雞狗,畋(ㄊㄧㄢˊ)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睎(ㄒㄧ)望。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睎求。﹂﹁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ㄧˋ),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不樂(ㄧㄠˋ)畜(ㄒㄩˋ)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ㄧㄠˋ)與同師。常好坐禪,在於閒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 於後惡世 無怖畏心 欲說是經 應入行處 及親近處 常離國王 及國王子 大臣官長 兇險戲者 及旃(ㄓㄢ)陀羅 外道梵志 亦不親近 增上慢人 貪著小乘 三藏學者 破戒比丘 名字羅漢 及比丘尼 好戲笑者 深著五欲 求現滅度 諸優婆夷 皆勿親近 若是人等 以好心來 到菩薩所 為聞佛道 菩薩則以 無所畏心 不懷睎(ㄒㄧ)望 而為說法 寡女處女 及諸不男 皆勿親近 以為親厚 亦莫親近 屠兒魁(ㄎㄨㄟˊ)膾(ㄎㄨㄞˋ) 畋(ㄊㄧㄢˊ)獵漁捕 為利殺害 販肉自活 衒(ㄒㄩㄢˋ)賣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親近 兇險相撲 種種嬉戲 諸婬女等 盡勿親近 莫獨屏處 為女說法 若說法時 毋得戲笑 入里乞食 將一比丘 若無比丘 一心念佛 是則名為 行處近處 以此二處 能安樂說 又復不行 上中下法 有為無為 實不實法 亦不分別 是男是女 不得諸法 不知不見 是則名為 菩薩行處 一切諸法 空無所有 無有常住 亦無起滅 是名智者 所親近處 顛倒分別 諸法有無 是實非實 是生非生 在於閒處 修攝其心 安住不動 如須彌山 觀一切法 皆無所有 猶如虛空 無有堅固 不生不出 不動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處 若有比丘 於我滅後 入是行處 及親近處 說斯經時 無有怯(ㄑㄩㄝˋ)弱 菩薩有時 入於靜室 以正憶念 隨義觀法 從禪定起 為諸國王 王子臣民 婆羅門等 開化演暢 說斯經典 其心安隱 無有怯(ㄑㄩㄝˋ)弱 文殊師利 是名菩薩 安住初法 能於後世 說法華經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ㄕㄥˋ)法答,但以大乘(ㄕㄥˋ)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 安隱說法 於清淨地 而施牀座 以油塗身 澡浴塵穢 著新淨衣 內外俱淨 安處法座 隨問為說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諸優婆塞 及優婆夷 國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義 和顏為說 若有難問 隨義而答 因緣譬喻 敷演分別 以是方便 皆使發心 漸漸增益 入於佛道 除懶惰意 及懈怠想 離諸憂惱 慈心說法 晝夜常說 無上道教 以諸因緣 無量譬喻 開示眾生 咸令歡喜 衣服臥具 飲食醫藥 而於其中 無所睎(ㄒㄧ)望 但一心念 說法因緣 願成佛道 令眾亦爾 是則大利 安樂供養 我滅度後 若有比丘 能演說斯 妙法華經 心無嫉(ㄐㄧˊ)恚(ㄏㄨㄟˋ) 諸惱障礙 亦無憂愁 及罵詈(ㄌㄧˋ)者 又無怖畏 加刀杖等 亦無擯(ㄅㄧㄣˋ)出 安住忍故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樂 如我上說 其人功德 千萬億劫 算數譬喻 說不能盡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ㄐㄧˊ)妒(ㄉㄨˋ)諂(ㄔㄢˇ)誑(ㄎㄨㄤˊ)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ㄩˋ)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ㄓㄥ)競。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 當捨嫉(ㄐㄧˊ)恚(ㄏㄨㄟˋ)慢 諂(ㄔㄢˇ)誑(ㄎㄨㄤˊ)邪偽(ㄨㄟˋ)心 常修質直行 不輕懱(ㄇㄧㄝˋ)於人 亦不戲論法 不令他疑悔 云汝不得佛 是佛子說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於一切 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薩 愍眾故行道 應生恭敬心 是則我大師 於諸佛世尊 生無上父想 破於憍慢心 說法無障礙 第三法如是 智者應守護 一心安樂行 無量眾所敬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有人來欲難(ㄋㄢˋ)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劫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而諸小王不順其命。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硨(ㄔㄜ)磲(ㄑㄩˊ)、瑪瑙、珊瑚、琥(ㄏㄨˇ)珀(ㄆㄛˋ)、象馬、車乘(ㄕㄥˋ)、奴婢(ㄅㄧˋ)、人民,惟髻(ㄐㄧˋ)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ㄐㄧˋ)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 哀愍一切 乃能演說 佛所讚經 後末世時 持此經者 於家出家 及非菩薩 應生慈悲 斯等不聞 不信是經 則為大失 我得佛道 以諸方便 為說此法 令住其中 譬如強力 轉輪之王 兵戰有功 賞賜諸物 象馬車乘(ㄕㄥˋ) 嚴身之具 及諸田宅 聚落城邑 或與衣服 種種珍寶 奴婢(ㄅㄧˋ)財物 歡喜賜與 如有勇健 能為難事 王解髻(ㄐㄧˋ)中 明珠賜之 如來亦爾 為諸法王 忍辱大力 智慧寶藏 以大慈悲 如法化世 見一切人 受諸苦惱 欲求解脫 與諸魔戰 為是眾生 說種種法 以大方便 說此諸經 既知眾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為 說是法華 如王解髻 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 眾經中上 我常守護 不妄開示 今正是時 為汝等說 我滅度後 求佛道者 欲得安隱 演說斯經 應當親近 如是四法 讀是經者 常無憂惱 又無病痛 顏色鮮白 不生貧窮 卑賤醜陋 眾生樂見 如慕賢聖 天諸童子 以為給(ㄐㄧˇ)使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若人惡罵 口則閉塞(ㄙㄜˋ) 遊行無畏 如師子王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若於夢中 但見妙事 見諸如來 坐師子座 諸比丘眾 圍繞說法 又見龍神 阿修羅等 數如恆沙 恭敬合掌 自見其身 而為說法 又見諸佛 身相金色 放無量光 照於一切 以梵音聲 演說諸法 佛為四眾 說無上法 見身處中 合掌讚佛 聞法歡喜 而為供養 得陀羅尼 證不退智 佛知其心 深入佛道 即為授記 成最正覺 汝善男子 當於來世 得無量智 佛之大道 國土嚴淨 廣大無比 亦有四眾 合掌聽法 又見自身 在山林中 修習善法 證諸實相 深入禪定 見十方佛 諸佛身金色 百福相莊嚴 聞法為人說 常有是好夢 又夢作國王 捨宮殿眷屬 及上妙五欲 行詣(ㄧˋ)於道場 在菩提樹下 而處師子座 求道過七日 得諸佛之智 成無上道已 起而轉法輪 為四眾說法 經千萬億劫 說無漏妙法 度無量眾生 後當入涅槃 如烟(ㄧㄢ)盡燈滅 若後惡世中 說是第一法 是人得大利 如上諸功德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恆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需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ㄩㄥˇ)出。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恆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恆河沙等眷屬者,況復乃至一恆河沙、半恆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況復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況復單己樂遠離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ㄧㄠˋ)瞻仰於二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ㄩㄥˇ)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徧(ㄅㄧㄢˋ)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否?所應度者,受教易否?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 少病少惱 教化眾生 得無疲倦 又諸眾生 受化易否 不令世尊 生疲勞耶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ㄕㄥˋ)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 大雄世尊 諸眾生等 易可化度 能問諸佛 甚深智慧 聞已信行 我等隨喜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涌(ㄩㄥˇ)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并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 大眾諸菩薩 昔所未曾見 願兩足尊說 是從何所來 以何因緣集 巨身大神通 智慧叵(ㄆㄛˇ)思議 其志念堅固 有大忍辱力 眾生所樂見 為從何所來 一一諸菩薩 所將諸眷屬 其數無有量 如恆河沙等 或有大菩薩 將六萬恆沙 如是諸大眾 一心求佛道 是諸大師等 六萬恆河沙 俱來供養佛 及護持是經 將五萬恆沙 其數過於是 四萬及三萬 二萬至一萬 一千一百等 乃至一恆沙 半及三四分 億萬分之一 千萬那由他 萬億諸弟子 乃至於半億 其數復過上 百萬至一萬 一千及一百 五十與一十 乃至三二一 單己無眷屬 樂(ㄌㄜˋ)於獨處者 俱來至佛所 其數轉過上 如是諸大眾 若人行籌(ㄔㄡˊ)數(ㄕㄨˋ) 過於恆沙劫 猶不能盡知 是諸大威德 精進菩薩眾 誰為其說法 教化而成就 從誰初發心 稱揚何佛法 受持行誰經 修習何佛道 如是諸菩薩 神通大智力 四方地震裂 皆從中涌(ㄩㄥˇ)出 世尊我昔來 未曾見是事 願說其所從 國土之名號 我常遊諸國 未曾見是眾 我於此眾中 乃不識一人 忽然從地出 願說其因緣 今此之大會 無量百千億 是諸菩薩等 皆欲知此事 是諸菩薩眾 本末之因緣 無量德世尊 惟願決眾疑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跏(ㄐㄧㄚ)趺(ㄈㄨ)坐。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涌(ㄩㄥˇ)出,住於虛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ㄑㄧˊ)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汝等當共一心,被(ㄆㄧ)精進鎧(ㄎㄞˇ),發堅固意,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 我欲說此事 勿得有疑悔 佛智叵(ㄆㄛˇ)思議 汝今出信力 住於忍善中 昔所未聞法 今皆當得聞 我今安慰汝 勿得懷疑懼 佛無不實語 智慧不可量 所得第一法 甚深叵(ㄆㄛˇ)分別 如是今當說 汝等一心聽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ㄩㄥˇ)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ㄧㄠˋ)在眾,多有所說,常樂(ㄧㄠˋ)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ㄧㄠˋ)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ㄧㄠˋ)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 是諸大菩薩 從無數劫來 修習佛智慧 悉是我所化 令發大道心 此等是我子 依止是世界 常行頭陀事 志樂(ㄧㄠˋ)於靜處 捨大眾憒(ㄎㄨㄟˋ)鬧 不樂(ㄧㄠˋ)多所說 如是諸子等 學習我道法 晝夜常精進 為求佛道故 在娑婆世界 下方空中住 志念力堅固 常勤求智慧 說種種妙法 其心無所畏 我於伽耶城 菩提樹下坐 得成最正覺 轉無上法輪 爾乃教化之 令初發道心 今皆住不退 悉當得成佛 我今說實語 汝等一心信 我從久遠來 教化是等眾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ㄑㄧˊ)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ㄕㄨˇ)不能盡,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難信。﹂﹁佛亦如是,得道已來,其實未久,而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希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虛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已,亦不生疑。﹂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 出家近伽耶 坐於菩提樹 爾來尚未久 此諸佛子等 其數不可量 久已行佛道 住於神通力 善學菩薩道 不染世間法 如蓮華在水 從地而涌出 皆起恭敬心 住於世尊前 是事難思議 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 所成就甚多 願為除眾疑 如實分別說 譬如少壯人 年始二十五 示人百歲子 髮白而面皺 是等我所生 子亦說是父 父少而子老 舉世所不信 世尊亦如是 得道來甚近 是諸菩薩等 志固無怯(ㄑㄩㄝˋ)弱 從無量劫來 而行菩薩道 巧於難(ㄋㄢˋ)問答 其心無所畏 忍辱心決定 端正有威德 十方佛所讚 善能分別說 不樂(ㄧㄠˋ)在人眾 常好(ㄏㄠˋ)在禪定 為求佛道故 於下空中住 我等從佛聞 於此事無疑 願佛為(ㄨㄟˋ)未來 演說令開解 若有於此經 生疑不信者 即當墮惡道 願今為解說 是無量菩薩 云何於少時 教化令發心 而住不退地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如來祕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ㄇㄛˇ)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ㄐㄧㄠˋ)計知其數否?﹂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ㄩˋ)汝等,是諸世界若著(ㄓㄨㄛˊ)微塵及不著(ㄓㄨㄛˊ)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ㄑㄧˊ)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ㄧㄠˋ)於小法,德薄垢(ㄍㄡˋ)重者,為(ㄨㄟˋ)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ㄇㄧㄡˋ)。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ㄑㄧˊ)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於難(ㄋㄢˋ)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ㄋㄢˋ)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ㄉㄠˇ)篩(ㄕㄞ)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ㄏㄠˇ)色香藥,而謂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ㄓㄨㄥˋ),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ㄔㄞˋ)。﹄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ㄏㄨㄢˊ)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聞父背(ㄅㄟˋ)喪(ㄙㄤˋ),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ㄙㄤˋ)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ㄕˋ)怙(ㄏㄨˋ),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瘥(ㄔㄞˋ),尋便來歸咸使見之。﹂﹁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否?﹂﹁不(ㄈㄡˇ)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ㄑㄧˊ)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 所經諸劫數 無量百千萬 億載阿僧祇 常說法教化 無數億眾生 令入於佛道 爾來無量劫 為度眾生故 方便現涅槃 而實不滅度 常住此說法 我常住於此 以諸神通力 令顛倒眾生 雖近而不見 眾見我滅度 廣供養舍利 咸皆懷戀慕 而生渴仰心 眾生既信伏 質直意柔 一心欲見佛 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眾僧 俱出靈鷲(ㄐㄧㄡˋ)山 我時語(ㄩˋ)眾生 常在此不滅 以方便力故 現有滅不滅 餘國有眾生 恭敬信樂(ㄧㄠˋ)者 我復於彼中 為說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 但謂我滅度 我見諸眾生 沒(ㄇㄛˋ)在於苦惱 故不為現身 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 乃出為說法 神通力如是 於阿僧祇劫 常在靈鷲(ㄐㄧㄡˋ)山 及餘諸住處 眾生見劫盡 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 天人常充滿 園林諸堂閣 種種寶莊嚴 寶樹多華果 眾生所遊樂 諸天擊天鼓 常作眾伎(ㄐㄧˋ)樂 雨(ㄩˋ)曼陀羅華 散佛及大眾 我淨土不毀 而眾見燒盡 憂怖諸苦惱 如是悉充滿 是諸罪眾生 以惡業因緣 過阿僧祇劫 不聞三寶名 諸有修功德 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 在此而說法 或時為此眾 說佛壽無量 久乃見佛者 為說佛難值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無量 壽命無數劫 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於此生疑 當斷令永盡 佛語實不虛 如醫善方便 為治狂子故 實在而言死 無能說虛妄 我亦為世父 救諸苦患者 為凡夫顛倒 實在而言滅 以常見我故 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 墮於惡道中 我常知眾生 行道不行道 隨所應可度 為說種種法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道 速成就佛身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ㄧㄠˋ)說無礙辯才;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ㄩˋ)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并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ㄩˋ)細末栴(ㄓㄢ)檀(ㄊㄢˊ)、沈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ㄩˋ)千種天衣,垂諸瓔(ㄧㄥ)珞(ㄌㄨㄛˋ)、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徧(ㄅㄧㄢˋ)於九方眾寶香鑪(ㄌㄨˊ)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旛(ㄈㄢ)蓋,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ㄊㄢˇ)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 昔所未曾聞 世尊有大力 壽命不可量 無數諸佛子 聞世尊分別 說得法利者 歡喜充遍(ㄅㄧㄢˋ)身 或住不退地 或得陀羅尼 或無礙樂(ㄧㄠˋ)說 萬億旋總持 或有大千界 微塵數菩薩 各各皆能轉 不退之法輪 復有中千界 微塵數菩薩 各各皆能轉 清淨之法輪 復有小千界 微塵數菩薩 餘各八生在 當得成佛道 復有四三二 如此四天下 微塵諸菩薩 隨數生成佛 或一四天下 微塵數菩薩 餘有一生在 當成一切智 如是等眾生 聞佛壽長遠 得無量無漏 清淨之果報 復有八世界 微塵數眾生 聞佛說壽命 皆發無上心 世尊說無量 不可思議法 多有所饒益 如虛空無邊 雨(ㄩˋ)天曼陀羅 摩訶曼陀羅 釋梵如恆沙 無數佛土來 雨(ㄩˋ)栴(ㄓㄢ)檀(ㄊㄢˊ)沈水 繽紛而亂墜 如鳥飛空下 供散於諸佛 天鼓虛空中 自然出妙聲 天衣千萬種 旋轉而來下 眾寶妙香鑪(ㄌㄨˊ) 燒無價之香 自然悉周徧 供養諸世尊 其大菩薩眾 執七寶旛(ㄈㄢ)蓋 高妙萬億種 次第至梵天 一一諸佛前 寶幢(ㄔㄨㄤˊ)懸勝旛(ㄈㄢ) 亦以千萬偈 歌詠(ㄩㄥˇ)諸如來 如是種種事 昔所未曾有 聞佛壽無量 一切皆歡喜 佛名聞十方 廣饒益眾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無上心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ㄕ)羅波羅蜜、羼(ㄔㄢˋ)提波羅蜜、毘(ㄆㄧˊ)梨(ㄌㄧˊ)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ㄅㄛ)若(ㄖㄜˇ)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 於八十萬億 那由他劫數 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 布施供養佛 及緣覺弟子 并諸菩薩眾 珍異之飲食 上服與臥具 栴(ㄓㄢ)檀(ㄊㄢˊ)立精舍 以園林莊嚴 如是等布施 種種皆微妙 盡此諸劫數 以回向佛道 若復持禁戒 清淨無缺漏 求於無上道 諸佛之所歎 若復行忍辱 住於調柔地 設眾惡來加 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 懷於增上慢 為斯所輕惱 如是亦能忍 若復勤精進 志念常堅固 於無量億劫 一心不懈息 又於無數劫 住於空閒處 若坐若經行 除睡常攝心 以是因緣故 能生諸禪定 八十億萬劫 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 願求無上道 我得一切智 盡諸禪定際 是人於百千 萬億劫數中 行此諸功德 如上之所說 有善男女等 聞我說壽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 一切諸疑悔 深心須臾信 其福為如此 其有諸菩薩 無量劫行道 聞我說壽命 是則能信受 如是諸人等 頂受此經典 願我於未來 長壽度眾生 如今日世尊 諸釋中之王 道場師子吼 說法無所畏 我等未來世 一切所尊敬 坐於道場時 說壽亦如是 若有深心者 清淨而質直 多聞能總持 隨義解佛語 如是之人等 於此無有疑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ㄔㄨㄤˊ)旛(ㄈㄢ)、繒(ㄗㄥ)蓋、香油、酥(ㄙㄨ)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ㄏㄤˊ)列,諸臺樓觀(ㄍㄨㄢˋ)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ㄒㄧㄢˊ)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ㄍㄨㄢ)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ㄗˇ),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ㄈㄤ),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ㄈㄤ),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旛(ㄈㄢ)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ㄐㄧˋ)樂、簫笛、箜(ㄎㄨㄥ)篌(ㄏㄡˊ)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ㄅㄞˋ)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則為起立僧坊(ㄈㄤ),以赤栴(ㄓㄢ)檀(ㄊㄢˊ)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ㄎㄨ)、衣服、飲食、牀褥(ㄖㄨˋ)、湯藥,一切樂(ㄩㄝˋ)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ㄈㄤ)[CYY1]、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ㄋㄢˋ)。﹂﹁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趨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 能奉持此經 斯人福無量 如上之所說 是則為具足 一切諸供養 以舍利起塔 七寶而莊嚴 表剎(ㄔㄚˋ)甚高廣 漸小至梵天 寶鈴千萬億 風動出妙音 又於無量劫 而供養此塔 華香諸瓔珞 天衣眾伎(ㄐㄧˋ)樂 然香油酥燈 周匝(ㄗㄚ)常照明 惡世法末時 能持是經者 則為已如上 具足諸供養 若能持此經 則如佛現在 以牛頭栴(ㄓㄢ)檀 起僧坊(ㄈㄤ)供養 堂有三十二 高八多羅樹 上饌(ㄓㄨㄢˋ)妙衣服 牀臥皆具足 百千眾住處 園林諸浴池 經行及禪窟(ㄎㄨ) 種種皆嚴好 若有信解心 受持讀誦書 若復教人書 及供養經卷 散華香末香 以須曼薝(ㄓㄢ)蔔(ㄅㄛˊ) 阿提目多伽(ㄑㄧㄝˊ) 熏油常然之 如是供養者 得無量功德 如虛空無邊 其福亦如是 況復持此經 兼布施持戒 忍辱樂(ㄧㄠˋ)禪定 不瞋不惡口 恭敬於塔廟 謙下諸比丘 遠離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問難(ㄋㄢˋ)不瞋 隨順為解說 若能行是行 功德不可量 若見此法師 成就如是德 應以天華散 天衣覆其身 頭面接足禮 生心如佛想 又應作是念 不久詣道場 得無漏無為 廣利諸人天 其所住止處 經行若坐臥 乃至說一偈 是中應起塔 莊嚴令妙好 種種以供養 佛子住此地 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 經行及坐臥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 曼殊啟告 擁護真詮 堅持四法得安然 地涌眾多千 阿逸重宣 壽量廣無邊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妙法蓮華經卷第六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而說偈言: 世尊滅度後 其有聞是經 若能隨喜者 為得幾所福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ㄈㄤ)、若空閒地、若城邑、巷陌(ㄇㄛˋ)、聚落、田里,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若四百萬億阿僧祇(ㄑㄧˊ)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溼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ㄐㄧˇ)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ㄧㄢˊ)浮提金銀、琉璃、硨(ㄔㄜ)磲(ㄑㄩˊ)、瑪瑙、珊瑚、琥(ㄏㄨˇ)珀(ㄆㄛˋ),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ㄕㄥˋ),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ㄏㄨㄢˊ)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甯(ㄋㄧㄥˊ)為多否?﹂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ㄩㄝˋ)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ㄩˋ)汝,是人以一切樂(ㄩㄝˋ)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ㄑㄧˊ)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ㄑㄧˊ),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ㄈㄤ),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ㄕㄥˋ)、珍寶輦(ㄋㄧㄢˇ)輿(ㄩˊ)及乘(ㄔㄥˊ)天宮。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阿逸多!若復有人語(ㄩˋ)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瘖(ㄧㄣ)(ㄧㄚˇ);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疏,亦不缺落,不差(ㄔㄚ)不曲;脣不下垂,亦不褰(ㄑㄧㄢ)縮。不粗澀(ㄙㄜˋ),不瘡(ㄔㄨㄤ)胗(ㄓㄣˇ),亦不缺壞,亦不咼(ㄎㄨㄞ)斜、不厚、不大,亦不黧(ㄌㄧˊ)黑、無諸可惡、鼻不匾(ㄅㄧㄢˇ)(ㄊㄧ),亦不曲(ㄑㄩ)戾(ㄌㄧˋ);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窊(ㄨㄚ)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脣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 得聞是經典 乃至於一偈 隨喜為他說 如是展轉教 至於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 今當分別之 如有大施主 供給(ㄐㄧˇ)無量眾 具滿八十歲 隨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 髮白而面皺 齒疏形枯(ㄎㄨ)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應當教 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說 涅槃真實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ㄇㄛˋ)泡燄(ㄧㄢˋ) 汝等咸應當 疾生厭離心 諸人聞是法 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脫 最後第五十 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 不可為譬喻 如是展轉聞 其福尚無量 何況於法會 初聞隨喜者 若有勸一人 將引聽法華 言此經深妙 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往聽 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 今當分別說 世世無口患 齒不疏黃黑 脣不厚褰(ㄑㄧㄢ)缺 無有可惡(ㄨˋ)相 舌不乾黑短 鼻高修且直 額廣而平正 面目悉端嚴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優鉢(ㄅㄛ)華之香 常從其口出 若故詣僧坊(ㄈㄤ) 欲聽法華經 須臾聞歡喜 今當說其福 後生天人中 得妙象馬車 珍寶之輦(ㄋㄧㄢˇ)輿(ㄩˊ) 及乘(ㄔㄥˊ)天宮殿 若於講法處 勸人坐聽經 是福因緣得 釋梵(ㄈㄢˋ)轉輪座 何況一心聽 解說其義趣 如說而修行 其福不可限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說偈言: 若於大眾中 以無所畏心 說是法華經 汝聽其功德 是人得八百 功德殊勝眼 以是莊嚴故 其目甚清淨 父母所生眼 悉見三千界 內外彌樓山 須彌及鐵圍 并諸餘山林 大海江河水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處 其中諸眾生 一切皆悉見 雖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嘆聲、螺聲、鼓聲、鐘聲、鈴聲、笑聲、語聲、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天聲、龍聲、夜叉聲、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羅伽(ㄑㄧㄝˊ)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 清淨無濁穢 以此常耳聞 三千世界聲 象馬車牛聲 鐘鈴螺鼓聲 琴瑟(ㄙㄜˋ)箜(ㄎㄨㄥ)篌(ㄏㄡˊ)聲 簫笛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 聽之而不著(ㄓㄨㄛˊ) 無數種人聲 聞悉能解了 又聞諸天聲 微妙之歌音 及聞男女聲 童子童女聲 山川險谷中 迦陵頻伽聲 命命等諸鳥 悉聞其音聲 地獄眾苦痛 種種楚毒聲 餓鬼飢渴逼 求索飲食聲 諸阿修羅等 居在大海邊 自共言語時 出於大音聲 如是說法者 安住於此間 遙聞是眾聲 而不壞耳根 十方世界中 禽獸鳴相(ㄒㄧㄤ)呼 其說法之人 於此悉聞之 其諸梵天上 光音及徧淨 乃至有頂天 言語之音聲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一切比丘眾 及諸比丘尼 若讀誦經典 若為他人說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復有諸菩薩 讀誦於經法 若為他人說 撰(ㄓㄨㄢˋ)集解其義 如是諸音聲 悉皆得聞之 諸佛大聖尊 教化眾生者 於諸大會中 演說微妙法 持此法華者 悉皆得聞之 三千大千界 內外諸音聲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聲 而不壞耳根 其耳聰利故 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 雖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已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闍(ㄕㄜˊ)提華香、末利華香、薝(ㄓㄢ)蔔(ㄅㄛˊ)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ㄓㄢ)檀(ㄊㄢˊ)香、沈水香、多摩羅跋(ㄅㄚˊ)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丸、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ㄐㄩ)鞞(ㄆㄧˊ)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ㄓㄢ)檀、沈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ㄏㄨㄢˊ)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ㄉㄠ)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并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ㄇㄧㄡ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淨 於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種種悉聞知 須曼那闍(ㄕㄜˊ)提 多摩羅栴(ㄓㄢ)檀(ㄊㄢˊ) 沈水及桂香 種種華果香 及知眾生香 男子女人香 說法者遠住 聞香知所在 大勢轉輪王 小轉輪及子 群臣諸宮人 聞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寶 及地中寶藏 轉輪王寶女 聞香知所在 諸人嚴身具 衣服及瓔珞 種種所塗香 聞香知其身 諸天若行坐 遊戲及神變 持是法華者 聞香悉能知 諸樹華果實 及酥油香氣 持經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諸山深險處 栴檀樹華敷 眾生在中者 聞香悉能知 鐵圍山大海 地中諸眾生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阿修羅男女 及其諸眷屬 鬥諍(ㄓㄥ)遊戲時 聞香皆能知 曠野險隘(ㄞˋ)處 師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聞香知所在 若有懷妊(ㄖㄣˋ)者 未辨其男女 無根及非人 聞香悉能知 以聞香力故 知其初懷妊(ㄖㄣˋ) 成就不成就 安樂產福子 以聞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癡(ㄔ)恚(ㄏㄨㄟˋ)心 亦知修善者 地中眾伏藏(ㄘㄤˊ) 金銀諸珍寶 銅器之所盛(ㄔㄥˊ) 聞香悉能知 種種諸瓔珞 無能識其價 聞香知貴賤 出處及所在 天上諸華等 曼陀曼殊沙 波利質多樹 聞香悉能知 天上諸宮殿 上中下差別 眾寶華莊嚴 聞香悉能知 天園林勝殿 諸觀(ㄍㄨㄢˋ)妙法堂 在中而娛樂 聞香悉能知 諸天若聽法 或受五欲時 來往行坐臥 聞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 好(ㄏㄠˇ)華香莊嚴 周旋遊戲時 聞香悉能知 如是展轉上 乃至於梵世 入禪出禪者 聞香悉能知 光音徧淨天 乃至於有頂 初生及退沒 聞香悉能知 諸比丘眾等 於法常精進 若坐若經行 及讀誦經典 或在林樹下 專精而坐禪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菩薩志堅固 坐禪若讀誦 或為人說法 聞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眾而說法 聞香悉能知 眾生在佛前 聞經皆歡喜 如法而修行 聞香悉能知 雖未得菩薩 無漏法生鼻 而是持經者 先得此鼻相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ㄙㄜˋ)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羅伽、摩羅伽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盡其形壽,隨侍供養。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ㄌㄜˋ)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淨 終不受惡味 其有所食噉(ㄉㄢˋ) 悉皆成甘露 以深淨妙聲 於大眾說法 以諸因緣喻 引導眾生心 聞者皆歡喜 設諸上供養 諸天龍夜叉 及阿修羅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來聽法 是說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遍滿三千界 隨意即能至 大小轉輪王 及千子眷屬 合掌恭敬心 常來聽受法 諸天龍夜叉 羅剎毗(ㄆㄧˊ)舍闍(ㄕㄜˊ) 亦以歡喜心 常樂來供養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諸天眾 常來至其所 諸佛及弟子 聞其說法音 常念而守護 或時為現身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 其身甚清淨 如彼淨琉璃 眾生皆喜見 又如淨明鏡 悉見諸色像 菩薩於淨身 皆見世所有 唯獨自明了 餘人所不見 三千世界中 一切諸群萌(ㄇㄥˊ) 天人阿修羅 地獄鬼畜生 如是諸色像 皆於身中現 諸天等宮殿 乃至於有頂 鐵圍及彌樓 摩訶彌樓山 諸大海水等 皆於身中現 諸佛及聲聞 佛子菩薩等 若獨若在眾 說法悉皆現 雖未得無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淨常體 一切於中現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ㄔㄡˊ)量(ㄌㄧㄤˊ)、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淨 明利無濁穢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乃至聞一偈 通達無量義 次第如法說 月四月至歲 是世界內外 一切諸眾生 若天龍及人 夜叉鬼神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種 持法華之報 一時皆悉知 十方無數佛 百福莊嚴相 為眾生說法 悉聞能受持 思惟無量義 說法亦無量 終始不忘錯 以持法華故 悉知諸法相 隨義識次第 達名字語言 如所知演說 此人有所說 皆是先佛法 以演此法故 於眾無所畏 持法華經者 意根淨若斯 雖未得無漏 先有如是相 是人持此經 安住希有地 為一切眾生 歡喜而愛敬 能以千萬種 善巧之語言 分別而說法 持法華經故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ㄌㄧˋ)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淨。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ㄧㄢˊ)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ㄌㄧˋ)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ㄌㄧˋ),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ㄓˊ)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ㄨㄟˋ)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ㄧㄠˋ)說辯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ㄘㄨㄥˊ)。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於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得大勢!於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 號威音王 神智無量 將導一切 天人龍神 所共供養 是佛滅後 法欲盡時 有一菩薩 名常不輕 時諸四眾 計著(ㄓㄨㄛˊ)於法 不輕菩薩 往到其所 而語之言 我不輕汝 汝等行道 皆當作佛 諸人聞已 輕毀罵詈(ㄌㄧˋ) 不輕菩薩 能忍受之 其罪畢已 臨命終時 得聞此經 六根清淨 神通力故 增益壽命 復為諸人 廣說是經 諸著(ㄓㄨㄛˊ)法眾 皆蒙菩薩 教化成就 令住佛道 不輕命終 值無數佛 說是經故 得無量福 漸具功德 疾成佛道 彼時不輕 則我身是 時四部眾 著(ㄓㄨㄛˊ)法之者 聞不輕言 汝當作佛 以是因緣 值無數佛 此會菩薩 五百之眾 并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於我前 聽法者是 我於前世 勸是諸人 聽受斯經 第一之法 開示教人 令住涅槃 世世受持 如是經典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時乃得聞 是法華經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諸佛世尊 時說是經 是故行者 於佛滅後 聞如是經 勿生疑惑 應當一心 廣說此經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ㄩㄥˇ)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而供養之。﹂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一切眾前,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於無量無數色光,皆悉徧照十方世界。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復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諸佛,現神力時滿百千歲,然後還(ㄏㄨㄢˊ)攝舌相。一時謦(ㄑㄧㄥˋ)欬(ㄎㄞˋ),俱共彈指,是二音聲徧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其中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見此娑婆世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及見釋迦牟尼佛,共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坐師子座,又見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既見是已,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ㄕㄥˋ)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以種種華香、瓔珞、旛蓋及諸嚴身之具、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徧覆此間諸佛之上。於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ㄈㄤ)、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於法輪,諸佛於此而般(ㄅㄛ)涅(ㄋㄧㄝˋ)槃(ㄆㄢˊ)。﹂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 住於大神通 為悅眾生故 現無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 身放無數光 為求佛道者 現此希有事 諸佛謦(ㄑㄧㄥˋ)欬(ㄎㄞˋ)聲 及彈指之聲 周聞十方國 地皆六種動 以佛滅度後 能持是經故 諸佛皆歡喜 現無量神力 囑(ㄓㄨˇ)累是經故 讚美受持者 於無量劫中 猶故不能盡 是人之功德 無邊無有窮 如十方虛空 不可得邊際 能持是經者 則為已見我 亦見多寶佛 及諸分身者 又見我今日 教化諸菩薩 能持是經者 令我及分身 滅度多寶佛 一切皆歡喜 十方現在佛 并過去未來 亦見亦供養 亦令得歡喜 諸佛坐道場 所得祕要法 能持是經者 不久亦當得 能持是經者 於諸法之義 名字及言辭 樂(ㄧㄠˋ)說無窮盡 如風於空中 一切無障礙 於如來滅後 知佛所說經 因緣及次第 隨義如實說 如日月光明 能除諸幽冥 斯人行世間 能滅眾生闇(ㄢˋ) 教無量菩薩 畢竟住一乘(ㄕㄥˋ) 是故有智者 聞此功德利 於我滅度後 應受持斯經 是人於佛道 決定無有疑 囑累品第二十二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ㄓㄨˇ)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ㄓㄨˇ)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ㄑㄧㄢ)吝(ㄌㄧㄣˋ),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徧滿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頭,合掌向佛俱發聲言:﹁如世尊敕(ㄔˋ),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敕(ㄔˋ),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ㄏㄨㄢˊ)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說是語時,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者及多寶佛并上行等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舍利弗等聲聞四眾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爾時,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菩薩白佛言:﹁世尊!藥王菩薩云何遊於娑婆世界?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又他國土諸來菩薩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乃往過去無量恆河沙劫,有佛號日月淨明德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有八十億大菩薩摩訶薩,七十二恆河沙大聲聞眾,佛壽四萬二千劫,菩薩壽命亦等。彼國無有女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及以諸難。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寶樹莊嚴,寶帳覆上,垂寶華旛(ㄈㄢ),寶瓶香爐周徧國界,七寶為臺,一樹一臺,其樹去臺盡一箭道。此諸寶樹皆有菩薩聲聞而坐其下,諸寶臺上各有百億諸天作天伎樂,歌歎於佛,以為供養。﹂﹁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眾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華經。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ㄧㄠˋ)習苦行,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一心求佛,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即作念言:﹃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即時入是三昧,於虛空中雨(ㄩˋ)曼陀羅華(ㄏㄨㄚ)、摩訶曼陀羅華、細末堅黑栴檀滿虛空中,如雲而下。又雨(ㄩˋ)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銖(ㄓㄨ),價值娑婆世界,以供養佛。﹂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栴(ㄓㄢ)檀(ㄊㄢˊ)、薰陸、兜(ㄉㄡ)樓婆、畢力迦、沈水、膠香;又飲薝(ㄓㄢ)蔔(ㄅㄛˊ)諸華香油,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徧照八十億恆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若以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天繒(ㄗㄥ)旛蓋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種種諸物供養,所不能及。假使國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作是語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然千二百歲,過是已後,其身乃盡。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作如是法供養已,命終之後,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於淨德王家結跏(ㄐㄧㄚ)趺(ㄈㄨ)坐,忽然化生,即為其父而說偈言: 大王今當知 我經行彼處 即時得一切 現諸身三昧 勤行大精進 捨所愛之身 供養於世尊 為求無上慧   說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ㄓㄣ)迦羅、頻婆羅、阿(ㄔㄨˋ)婆等偈。大王!我今當還(ㄏㄨㄢˊ)供養此佛。﹄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讚佛: 容顏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 今復還(ㄏㄨㄢˊ)親覲(ㄐㄧㄣˋ)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猶故在世。﹄爾時,日月淨明德佛,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涅槃時到、滅盡時至,汝可安施牀座,我於今夜當般(ㄅㄛ)涅(ㄋㄧㄝˋ)槃(ㄆㄢˊ)。﹄又敕(ㄔˋ)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以佛法囑(ㄓㄨˇ)累於汝及諸菩薩大弟子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寶世界諸寶樹、寶臺及給侍諸天,悉付於汝。我滅度後所有舍利,亦付囑汝,當令流布,廣設供養,應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淨明德佛敕(ㄔˋ)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於夜後分入於涅槃。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即以海此岸栴檀為(ㄗˋ),供養佛身而以燒之。火滅已後,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剎莊嚴,垂諸旛蓋,懸眾寶鈴。﹁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復自念言:﹃我雖作是供養,心猶未足,我今當更供養舍利。﹄便語(ㄩˋ)諸菩薩大弟子及天、龍、夜叉等一切大眾:﹃汝等當一心念,我今供養日月淨明德佛舍利。﹄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然百福莊嚴臂(ㄅㄧˋ),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ㄑㄧˊ)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ㄅㄧˋ),憂惱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ㄅㄧˋ),身不具足。﹄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ㄅㄧˋ)還(ㄏㄨㄢˊ)復如故。﹄作是誓已,自然還(ㄏㄨㄢˊ)復,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ㄔㄨㄣˊ)厚所致。當爾之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ㄩˋ)寶華,一切人天得未曾有。﹂佛告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菩薩:﹁於汝意云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其所捨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者。若復有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ㄢˋ);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ㄢˋ)。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最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眾經中最為其尊。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ㄏㄨㄢˊ)、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ㄌㄨㄛˇ)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ㄢˋ)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ㄐㄩˋ)除闇(ㄢˋ);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ㄈㄨˊ)。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若書是經卷,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旛(ㄈㄢ)蓋、衣服,種種之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薝(ㄓㄢ)蔔(ㄅㄛˊ)油燈、須曼那油燈、波羅羅油燈、婆利師迦油燈、那婆摩利油燈供養,所得功德亦復無量。﹂﹁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ㄐㄧㄠ)慢嫉(ㄐㄧˊ)妒(ㄉㄨˋ)諸垢(ㄍㄡˋ)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是時,諸佛遙共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燒,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惟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讚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ㄓㄢ)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ㄓㄨˇ)累於汝,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叉、鳩(ㄐㄧㄡ)槃(ㄆㄢˊ)荼(ㄊㄨˊ)等,得其便也。﹂﹁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所以者何?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華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場,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讚宿(ㄒㄧㄡˋ)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妙法蓮華經卷第六 彌勒啟問 較量經因 六根清淨見天真 不輕禮常存 為法然身 供養淨明尊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ㄐㄧˋ)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徧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世界。過是數已,有世界,名淨光莊嚴,其國有佛,號淨華宿(ㄒㄧㄡˋ)王智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無量無邊菩薩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釋迦牟尼佛白毫光明徧照其國。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一菩薩,名曰妙音。久已植眾德本,供養親近無量百千萬億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ㄔㄨㄤˊ)相三昧、法華三昧、淨德三昧、宿(ㄒㄧㄡˋ)王戲三昧、無緣三昧、智印三昧、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清淨三昧、神通遊戲三昧、慧炬三昧、莊嚴王三昧、淨光明三昧、淨藏三昧、不共三昧、日旋三昧,得如是等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大三昧。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淨華(ㄏㄨㄚˊ)宿(ㄒㄧㄡˋ)王智佛言:﹁世尊!我當往詣(ㄧˋ)娑婆世界,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菩薩、上行意菩薩、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爾時,淨華宿(ㄒㄧㄡˋ)王智佛告妙音菩薩:﹁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佛身卑小,諸菩薩眾,其形亦小。而汝身四萬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萬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輕彼國,若佛菩薩及國土,生下劣想。﹂妙音菩薩白其佛言:﹁世尊!我今詣娑婆世界,皆是如來之力,如來神通遊戲,如來功德智慧莊嚴。﹂於是,妙音菩薩不起於座,身不動搖而入三昧,以三昧力,於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去法座不遠,化作八萬四千眾寶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ㄓㄣ)叔迦寶以為其臺。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見是蓮華,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緣,先現此瑞?有若干千萬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ㄓㄣ)叔迦寶以為其臺。﹂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是妙音菩薩摩訶薩,欲從淨華宿王智佛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而來,至此娑婆世界,供養親近禮拜於我,亦欲供養聽法華經。﹂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何三昧?願為我等說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見是菩薩色相大小、威儀進止。惟願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薩來,令我得見。﹂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此久滅度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時,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悉雨(ㄩˋ)於七寶蓮華,百千天樂,不鼓自鳴。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正使和合百千萬月,其面貌端正復過於此。身真金色,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威德熾盛,光明照曜,諸相具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入七寶臺,上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諸菩薩眾恭敬圍繞,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到已,下七寶臺,以價值百千瓔珞,持至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奉上瓔珞而白佛言:﹁世尊!淨華宿王智佛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否?四大調和否?世事可忍否?眾生易度否?無多貪欲、瞋(ㄔㄣ)恚(ㄏㄨㄟˋ)、愚癡、嫉(ㄐㄧˊ)妒(ㄉㄨˋ)、慳(ㄑㄧㄢ)慢否?無不孝父母、不敬沙門、邪見、不善心、不攝五情否?世尊!眾生能降伏諸魔怨否?久滅度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聽法否?又問訊多寶如來,安隱少惱,堪忍久住否?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惟願世尊,示我令見。﹂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法華經,并見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佛告華德菩薩:﹁過去有佛,名雲雷音王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現一切世間,劫名喜見。妙音菩薩於萬二千歲,以十萬種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并奉上八萬四千七寶鉢,以是因緣果報,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有是神力。華德!於汝意云何?爾時,雲雷音王佛所,妙音菩薩伎樂供養,奉上寶器者,豈異人乎?今此妙音菩薩摩訶薩是。華德!是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久植德本,又值恆河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或現自在天身,或現大自在天身,或現天大將軍身,或現毘(ㄆㄧˊ)沙門天王身,或現轉輪聖王身,或現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宰官身,或現婆羅門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身,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或現宰官婦女身,或現婆羅門婦女身,或現童男、童女身,或現天龍、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乃至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土,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於神通變化智慧無所損減。是菩薩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眾生各得所知,於十方恆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現聲聞形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現辟支佛形而為說法;應以菩薩形得度者,現菩薩形而為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即現佛形而為說法;如是種種,隨所應度而為現形,乃至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深種善根。世尊!是菩薩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變現,度脫眾生?﹂佛告華德菩薩:﹁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已,還歸本土;所經諸國六種震動,雨(ㄩˋ)寶蓮華,作百千萬億種種伎(ㄐㄧˋ)樂(ㄩㄝˋ)。既到本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至淨華宿(ㄒㄧㄡˋ)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饒益眾生,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多寶佛塔,禮拜、供養。又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見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勇施菩薩等,亦令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ㄔㄜ)磲(ㄑㄩˊ)、瑪瑙、珊瑚、琥(ㄏㄨˇ)珀(ㄆㄛˋ)、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ㄈㄤˇ),飄墮羅剎(ㄔㄚˋ)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ㄋㄢˋ),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ㄔㄚˋ),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ㄔㄡˇ)械、枷(ㄐㄧㄚ)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ㄐㄧ)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ㄨㄟˊ)巍(ㄨㄟˊ)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ㄏㄨㄟ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ㄙㄨˋ)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毘(ㄆㄧˊ)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ㄆㄧˊ)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ㄑㄧㄢˊ)闥(ㄊㄚˋ)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 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 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 歷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 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ㄐㄧㄚ)鎖 手足被杻(ㄔㄡˇ)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咒(ㄓㄡˋ)詛(ㄗㄨˇ)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ㄓㄨㄛˊ)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ㄨㄢˊ)蛇及蝮蠍 氣毒煙火然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掣(ㄔㄜˋ)電 降雹(ㄅㄠˊ)澍(ㄕㄨˋ)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ㄕㄨˋ)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燄(ㄧㄢˋ) 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偏袒(ㄊㄢˇ)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得幾所福?﹂佛告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八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於汝意云何?其所得福,甯為多否?﹂﹁甚多!世尊!﹂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解義,如說修行,功德甚多。﹂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與說法者陀羅尼呪,以守護之。﹂即說呪曰: 安爾 曼爾 摩禰(ㄋㄧˇ) 摩摩禰(ㄋㄧˇ) 旨隸 遮(ㄓㄜ)黎第 賒(ㄕㄜ)咩(ㄇㄧㄝ) 賒(ㄕㄜ)履多瑋(ㄨㄟˊ) 羶(ㄕㄢ)帝 目帝 目多履 娑履 阿瑋(ㄨㄟˊ)娑履 桑履 娑履 叉(ㄔㄚ)裔(ㄧˋ) 阿叉裔 阿耆(ㄑㄧˊ)膩(ㄋㄧˋ) 羶(ㄕㄢ)帝 賒(ㄕㄜ)履 陀羅尼 阿盧伽婆娑(ㄙㄨㄛ)簸(ㄅㄛˇ)蔗(ㄓㄜˋ)毘(ㄆㄧˊ)叉(ㄔㄚ)膩(ㄋㄧˋ) 禰(ㄋㄧˇ)毗(ㄆㄧˊ)剃(ㄊㄧˋ) 阿便哆邏(ㄌㄨㄛˊ)禰(ㄋㄧˇ)履剃(ㄊㄧˋ) 阿亶(ㄉㄢˇ)哆波隸輸地 歐究隸 牟(ㄇㄡˊ)究隸 阿羅隸 波羅隸 首迦差 阿三磨三履 佛陀毘吉利袠(ㄓˊ)帝 達磨波利差帝 僧伽涅瞿(ㄑㄩˊ)沙禰(ㄋㄧˇ) 婆舍婆舍輸地 曼哆邏(ㄌㄨㄛˊ) 曼哆邏叉夜多 郵樓哆 郵樓哆憍舍 惡叉邏 惡叉冶(ㄧㄝˇ)多冶(ㄧㄝˇ) 阿婆盧 阿摩若那多夜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六十二億恆河沙等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時,釋迦牟尼佛讚藥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藥王,汝愍念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陀羅尼,於諸眾生多所饒益。﹂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說陀羅尼。若此法師得是陀羅尼,若夜叉、若羅剎、若富單那、若吉蔗、若鳩(ㄐㄧㄡ)槃(ㄆㄢˊ)荼(ㄊㄨˊ)、若餓鬼等,伺(ㄙˋ)求其短,無能得便。﹂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痤(ㄘㄨㄛˊ)隸(ㄌㄧˋ) 摩訶痤(ㄘㄨㄛˊ)隸(ㄌㄧˋ) 郁(ㄩˋ)枳(ㄓˇ) 目枳(ㄓˇ) 阿隸 阿羅婆第 涅隸第 涅隸多婆第 伊緻(ㄓˋ)柅(ㄋㄧˇ) 韋緻(ㄓˋ)柅(ㄋㄧˇ) 旨緻(ㄓˋ)柅(ㄋㄧˇ) 涅隸墀(ㄔˊ)柅(ㄋㄧˇ) 涅犁墀(ㄔˊ)婆底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恆河沙等諸佛所說,亦皆隨喜,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爾時,毘(ㄆㄧˊ)沙門天王護世者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愍念眾生,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陀羅尼。﹂即說呪曰: 阿梨 那梨 (ㄋㄡˊ)那梨 阿那盧 那履 拘那履   ﹁世尊!以是神呪擁護法師,我亦自當擁護持是經者,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與千萬億那由他乾闥婆眾,恭敬圍繞,前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陀羅尼神呪擁護持法華經者。﹂即說呪曰: 阿伽禰(ㄋㄧˇ) 伽禰(ㄋㄧˇ) 瞿(ㄑㄩˊ)利 乾(ㄑㄧㄢˊ)陀利 旃(ㄓㄢ)陀利 摩蹬(ㄉㄥˋ)耆(ㄑㄧˊ) 常求利 浮樓莎柅(ㄋㄧˇ) 頞(ㄜˋ)底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爾時,有羅剎女等,一名藍婆,二名毘藍婆,三名曲齒,四名華齒,五名黑齒,六名多髮,七名無厭足,八名持瓔珞,九名皋(ㄍㄠ)帝,十名奪一切眾生精氣。是十羅剎女與鬼子母并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若有伺(ㄙˋ)求法師短者,令不得便。﹂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伊提履 伊提泯(ㄇㄧㄣˇ) 伊提履 阿提履 伊提履 泥履 泥履 泥履 泥履 泥履 樓醯(ㄒㄧ) 樓醯 樓醯 樓醯 多醯 多醯 多醯 兜(ㄉㄡ)醯 (ㄋㄡˊ)醯   ﹁甯(ㄋㄧㄥˊ)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若夜叉、若羅剎、若餓鬼、若富單那、若吉蔗(ㄓㄜˋ)、若毘(ㄆㄧˊ)陀羅、若犍(ㄑㄧㄢˊ)馱(ㄊㄨㄛˊ)、若烏(ㄨ)摩勒伽、若阿跋(ㄅㄚˊ)摩羅、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若熱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七日、若常熱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夢中,亦復莫惱。﹂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呪 惱亂說法者 頭破作七分 如阿梨樹枝 如殺父母罪 亦如壓油殃 斗秤(ㄔㄥˋ)欺誑(ㄎㄨㄤˊ)人 調達破僧罪 犯此法師者 當獲如是殃   諸羅剎女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身自擁護受持、讀誦、修行是經者,令得安隱,離諸衰患,消眾毒藥。﹂佛告諸羅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擁護受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何況擁護具足受持、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旛蓋、伎樂,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酥摩那華油燈、薝(ㄓㄢ)蔔(ㄅㄛˊ)華(ㄏㄨㄚ)油燈、婆師迦華油燈、優鉢羅華油燈,如是等百千種供養者。皋(ㄍㄠ)帝!汝等及眷屬應當擁護如是法師。﹂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ㄑㄧˊ)劫,有佛名雲雷音宿(ㄒㄧㄡˋ)王華(ㄏㄨㄚˊ)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檀波羅蜜、尸(ㄕ)羅波羅蜜、羼(ㄔㄢˋ)提波羅蜜、毘(ㄆㄧˊ)離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ㄅㄛ)若(ㄖㄜˇ)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慈悲喜捨,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又得菩薩淨三昧、日星宿(ㄒㄧㄡˋ)三昧、淨光三昧、淨色三昧、淨照明三昧、長(ㄔㄤˊ)莊嚴三昧、大威德藏三昧,於此三昧亦悉通達。﹂﹁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ㄒㄧㄡˋ)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ㄘㄨㄥˊ)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於一切天人眾中說法華經,宜應聽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現神變;若得見者,心必清淨,或聽我等,往至佛所。﹄﹂﹁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於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小復現大;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為是誰?誰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雲雷音宿(ㄒㄧㄡˋ)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於一切世間天人眾中,廣說法華經,是我等師,我是弟子。﹄父語(ㄩˋ)子言:﹃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為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於彼佛所,出家修道。﹄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願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門 諸佛甚難值 我等隨佛學 如優曇(ㄊㄢˊ)鉢(ㄅㄛ)華 值佛復難是 脫諸難亦難 願聽我出家   母即告言:﹃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曇鉢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諸佛難值,時亦難遇。﹄﹁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欲令一切眾生離諸惡趣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能知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樂佛法。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淨德夫人與後宮采女眷屬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繞佛三匝(ㄗㄚ),卻住一面。﹂﹁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解頸真珠瓔珞,價值百千,以散佛上。於虛空中,化成四柱寶臺,臺中有大寶床,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結跏(ㄐㄧㄚ)趺(ㄈㄨ)坐,放大光明。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時,雲雷音宿(ㄒㄧㄡˋ)王華智佛告四眾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否?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眾及無量聲聞,其國平正,功德如是。﹄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并諸眷屬,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於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為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家。﹄﹂﹁爾時,雲雷音宿(ㄒㄧㄡˋ)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見此二子否?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親近恭敬,於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頂上肉髻(ㄐㄧˋ)光明顯照,其眼長廣而紺(ㄍㄢˋ)青色,眉間毫相白如珂(ㄎㄜ)月,齒白齊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頻婆果。﹄爾時,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於如來前,一心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瞋恚(ㄏㄨㄟˋ)、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佛告大眾:﹁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於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眾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ㄩˋ)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繞,各現威德神通之力,到娑婆世界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ㄗㄚ),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聽受。惟願世尊當為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ㄙˋ)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ㄐㄧㄡ)槃(ㄆㄢˊ)荼(ㄊㄨˊ)、若毘舍闍(ㄕㄜˊ)、若吉蔗、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復與其陀羅尼呪,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呪。﹂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阿檀(ㄊㄢˊ)地 檀陀婆地 檀陀婆帝 檀陀鳩(ㄐㄧㄡ)舍隸 檀陀修陀隸 修陀隸 修陀羅婆底 佛陀波羶(ㄕㄢ)禰(ㄋㄧˇ) 薩婆陀羅尼阿婆多尼 薩婆婆沙阿婆多尼 修阿婆多尼 僧伽婆履叉尼 僧伽涅伽陀尼 阿僧祇(ㄑㄧˊ) 僧伽婆伽地 帝隸阿惰僧伽兜(ㄉㄡ)阿羅帝波羅帝 薩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蘭地 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 薩婆薩埵(ㄉㄨㄛˇ)樓馱憍(ㄐㄧㄠ)舍阿(ㄋㄡˊ)伽地 辛阿毘吉利地帝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ㄉㄠ)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ㄐㄧˋ)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ㄉㄡ)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爾時,釋迦牟尼佛讚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讚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ㄒㄩˋ)豬、羊、雞、狗,若獵師,若衒(ㄒㄩㄢˋ)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復不為嫉(ㄐㄧˊ)妒(ㄉㄨˋ)、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ㄩˋ)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ㄌㄞˋ)病。若有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疏缺,醜脣平鼻、手腳繚(ㄌㄧㄠˊ)戾(ㄌㄧˋ)、眼目角睞(ㄌㄞˋ)、身體臭穢、惡瘡(ㄔㄨㄤ)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 妙音觀音 救苦尋聲 淨藏淨眼轉邪心 普賢行願深 四法常欽 萬古永為箴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三稱 妙法蓮華經 迴向偈 誦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三皈依 自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一拜 自歸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一拜 自歸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一拜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妙法蓮華經後序 妙法蓮華經後秦沙門僧叡述 法華經者,諸佛之祕藏,眾經之實體也。以華為名者,照其本也;稱芬陀利者,美其盛也。所興既玄,其旨甚婉;自非達識傳之,罕有得其門者。夫百卉藥木之英,物實之本也;八萬四千法藏者,道果之原也,故以喻焉。 諸華之中,蓮華最勝,華尚未敷,名屈摩羅;敷而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芬陀利。未敷喻二道,將落譬泥洹,榮曜獨足以喻斯典。至如般若諸經,深無不極,故道者以之而歸;大無不該,故乘者以之而濟;然其大略,皆以適化為大;應務之門,不得不以善權為用。權之為化,悟物雖弘,於實體不足,皆屬法華,固其宜矣。尋其幽旨,恢廓(ㄎㄨㄛˋ)宏邃(ㄙㄨㄟˋ),所該甚遠,豈徒說實歸本,畢定殊塗而已耶?乃實大明覺理,囊括古今。云佛壽無量,永劫未足以明其久也;分身無數,萬形不足以異其體也。然則壽量定其非數,分身明其無實,普賢顯其無成,多寶照其不滅。夫邁玄古以斯今,則萬世同一日;即萬化以悟玄,則千途無異轍。夫如是者,則生生未足以期存,永寂亦未可言其滅矣。尋幽宗以絕往,則喪功於本無;控心轡於三昧,則忘期於二地。 經流茲土,雖復垂及百年,譯者昧其虛津,靈關莫之或啟;談者乖其准格,幽蹤罕得而履;徒復搜研皓首,並未有窺其門者。秦司隸校尉左將軍安城侯姚嵩,擬韻玄門,宅心世表,注誠斯典,信詣彌至,每思尋其文,深識譯者之失。既遇鳩摩羅法師,為之傳寫,指其大歸真,若披重霄而高蹈,登崑崙而俯盻矣。於時聽受領悟之僧,八百餘人,皆是諸方英秀,一時之傑也。是歲弘始八年,歲次鶉(ㄔㄨㄣˊ)火。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宋元嘉年曇無蜜多於楊州 譯 爐香讚(合掌) 爐香乍爇(ㄖㄨㄛˋ)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南無普賢會上佛菩薩 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宋元嘉年曇(ㄊㄢˊ)摩蜜多於楊州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大林精舍重閣講堂,告諸比丘:「却後三月我當般(ㄅㄛ)涅(ㄋㄧㄝˋ)槃(ㄆㄢˊ)。」尊者阿難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遶佛三匝(ㄗㄚ),為佛作禮,胡跪合掌,諦觀如來,目不暫捨。長老摩訶迦葉(ㄕㄜˋ)、彌勒菩薩摩訶薩亦從座起,合掌作禮,瞻仰尊顏。時三大士異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云何眾生起菩薩心、修行大乘(ㄕㄥˋ)方等經典、正念思惟一實境界?云何不失無上菩提之心?云何復當不斷煩惱、不離五欲、得淨諸根、滅除諸罪?父母所生清淨常眼,不斷五欲而能得見諸障外事?」   佛告阿難:「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昔在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及餘住處,已廣分別一實之道。今於此處,為未來世諸眾生等,欲行大乘(ㄕㄥˋ)無上法者、欲學行普賢行者,我今當說其憶念法,若見普賢及不見者除却罪數,今為汝等當廣分別。   阿難!普賢菩薩乃生東方淨妙國土,其國土相,雜華經中已廣分別,我今於此略而解說。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ㄙㄜˋ)、優婆夷、天龍八部、一切眾生誦大乘(ㄕㄥˋ)經者、修大乘(ㄕㄥˋ)行者、發大乘(ㄕㄥˋ)意者、樂(ㄧㄠˋ)見普賢菩薩色身者、樂(ㄧㄠˋ)見多寶佛塔者、樂(ㄧㄠˋ)見釋迦牟尼佛及分身諸佛者、樂(ㄧㄠˋ)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此觀功德除諸障礙、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專心修習,心心相次,不離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見普賢。有重障者,七七日盡,然後得見。復有重者,一生得見。復有重者,二生得見。復有重者,三生得見。如是種種業報不同,是故異說。   普賢菩薩身量無邊、音聲無邊、色像無邊,欲來此國,入自在神通,促身令小,閻浮提人三障重故,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跓(ㄓㄨˋ)地,其七支下生七蓮華。象色鮮白,白中上者頗梨、雪山不得為比。象身長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於六牙端有六浴池,一一浴池中生十四蓮華,與池正等,其華開敷如天樹王。一一華上有一玉女,顏色紅輝有過天女,手中自然化五箜篌,一一箜篌有五百樂器以為眷屬。有五百飛鳥,鳧(ㄈㄨˊ)、鴈(ㄧㄢˋ)、鴛鴦,皆眾寶色,生花葉間。象鼻有華,其莖譬如赤真珠色,其華金色,含而未敷。   見是事已,復更懺悔,至心諦觀,思惟大乘,心不休廢。見華即敷,金色金光,其蓮華臺是甄叔迦寶,妙梵摩尼以為華(ㄏㄨㄚ)鬘(ㄇㄢˊ)、金剛寶珠以為華鬚。見有化佛坐蓮華臺,眾多菩薩坐蓮華鬚。化佛眉間亦出金光入象鼻中,從象鼻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入象耳中,從象耳出照象頂上,化作金臺。   其象頭上有三化人,一捉金輪、一持摩尼珠、一執金剛杵(ㄔㄨˇ)。舉杵擬象,象即能行,腳不履地,躡虛而遊,離地七尺。地有印文,於印文中千輻轂(ㄍㄨˇ)輞(ㄨㄤˇ)皆悉具足,一一輞間生一大蓮華,此蓮華上生一化象,亦有七支,隨大象行。舉足下足生七千象以為眷屬,隨從大象。   象鼻紅蓮華色,上有化佛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如前入象鼻中,於象鼻中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還入象耳,從象耳出至象頸上,漸漸上至象背,化成金鞍,七寶校具。於鞍四面有七寶柱,眾寶校飾以成寶臺。臺中有一七寶蓮華,其蓮華鬚百寶共成,其蓮華臺是大摩尼,有一菩薩結跏趺坐,名曰普賢。身白玉色五十種光,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薩以為眷屬,安庠徐步,雨大寶華至行者前。   其象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絃(ㄒㄧㄢˊ)歌,其聲微妙,讚歎大乘(ㄕㄥˋ)一實之道。行者見已,歡喜敬禮。復更讀誦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諸佛、禮多寶塔及釋迦牟尼、并禮普賢諸大菩薩,發是誓言:『若我宿福應見普賢,願尊者遍吉示我色身。』作是願已,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行懺悔法、誦大乘(ㄕㄥˋ)經、讀大乘經、思大乘義、念大乘事、恭敬供養持大乘者、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   作是念已,普賢菩薩即於眉間放大人相白毫光明。此光現時,普賢菩薩身相端嚴,如紫金山端正微妙,三十二相皆悉備有。身諸毛孔放大光明,照其大象令作金色、一切化象亦作金色、諸化菩薩亦作金色。其金色光照于東方,無量世界皆同金色,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十方面一一方有一菩薩乘六牙白象王,亦如普賢等無有異,如是十方無量無邊滿中化象。普賢菩薩神通力故,令持經者皆悉得見。是時,行者見諸菩薩身心歡喜,為其作禮,白言:『大慈大悲者!愍念我故,為我說法。』說是語時,諸菩薩等異口同音各說清淨大乘經法,作諸偈頌讚歎行者,是名始觀普賢菩薩最初境界。   爾時,行者見是事已,心念大乘,晝夜不捨。於睡眠中夢見普賢為其說法,如覺無異,安慰其心而作是言:『汝所誦持,忘失是句、忘失是偈。』爾時,行者聞普賢菩薩所說,深解義趣,憶持不忘;日日如是,其心漸利。普賢菩薩教其憶念十方諸佛,隨普賢教正心正意,漸以心眼見東方佛身黃金色,端嚴微妙。見一佛已,復見一佛,如是漸漸遍見東方一切諸佛;心想利故,遍見十方一切諸佛。見諸佛已,心生歡喜而作是言:『因大乘故得見大士,因大士力故得見諸佛,雖見諸佛猶未了了,閉目則見,開目則失。』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遍禮十方佛。禮諸佛已,胡跪合掌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十力無畏、十八不共、大慈大悲三念處,常在世間,色中上色,我有何罪而不得見?』說是語已,復更懺悔。懺悔清淨已,普賢菩薩復更現前,行、住、坐、臥不離其側,乃至夢中常為說法;此人覺已,得法喜樂。如是晝夜經三七日,然後方得旋陀羅尼;得陀羅尼故,諸佛菩薩所說妙法憶持不失,亦常夢見過去七佛,唯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是諸世尊各各稱讚大乘經典。   爾時,行者復更懺悔,遍禮十方佛。禮十方佛已,普賢菩薩住其人前,教說宿世一切業緣、發露黑惡一切罪事。向諸世尊,口自發露;既發露已,尋時即得諸佛現前三昧。得是三昧已,見東方阿閦佛及妙喜國,了了分明。如是,十方各見諸佛上妙國土,了了分明。既見十方佛已,夢象頭上有一金剛人,以金剛杵(ㄔㄨˇ)遍擬六根;擬六根已,普賢菩薩為於行者說六根清淨懺悔之法。如是懺悔一日至七日,以諸佛現前三昧力故、普賢菩薩說法莊嚴力故,耳漸漸聞障外聲、眼漸漸見障外事、鼻漸漸聞障外香。廣說如妙法華經。得是六根清淨已,身心歡喜,無諸惡相,心純是法,與法相應。復更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復更廣見百千萬億無量諸佛。是諸世尊各伸右手摩行者頭,而作是言:『善哉善哉!行大乘者!發大莊嚴心者!念大乘者!我等昔日發菩提心時皆亦如汝,慇懃不失。我等先世行大乘故,今成清淨正遍知身;汝今亦當勤修不懈。此大乘典,諸佛寶藏、十方三世諸佛眼目、出生三世諸如來種。持此經者,即持佛身、即行佛事,當知是人即是諸佛所使、諸佛世尊衣之所覆、諸佛如來真實法子。汝行大乘,不斷法種。汝今諦觀東方諸佛。』說是語時,行者即見東方一切無量世界地平如掌,無諸堆阜(ㄈㄨˋ)、丘陵、荊(ㄐㄧㄥ)棘(ㄐㄧˊ),琉璃為地,黃金間側;十方世界亦復如是。見是地已,即見寶樹。寶樹高妙五千由旬,其樹常出黃金、白銀、七寶莊嚴,樹下自然有寶師子座。其師子座高二十由旬,座上亦出百寶光明。如是諸樹及餘寶座,一一寶座皆有自然五百白象,象上皆有普賢菩薩。   爾時,行者禮諸普賢而作是言:『我有何罪,但見寶地、寶座及與寶樹,不見諸佛?』作是語已,一一座上有一世尊,端嚴微妙而坐寶座。見諸佛已,心大歡喜,復更誦習大乘經典。大乘力故,空中有聲而讚歎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大乘功德因緣,能見諸佛。今雖得見諸佛世尊,而不能見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及多寶佛塔。』聞空中聲已,復勤誦習大乘經典。以誦大乘方等經故,即於夢中見釋迦牟尼佛與諸大眾在耆(ㄑㄧˊ)闍(ㄕㄜˊ)崛(ㄐㄩㄝˊ)山說《法華經》,演一實義。覺已懺悔,渴仰欲見,合掌胡跪向耆闍崛山而作是言:『如來世雄,常在世間,愍念我故,為我現身。』作是語已,見耆闍崛山七寶莊嚴,無數比丘、聲聞大眾,寶樹行列,寶地平正,復敷妙寶師子之座。釋迦牟尼佛放眉間光,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復過十方無量世界。此光至處,十方分身釋迦牟尼佛一時雲集,廣說如《妙法華經》。一一分身佛,身紫金色、身量無邊、坐師子座,百億無量諸大菩薩以為眷屬,一一菩薩行同普賢;如此十方無量諸佛、菩薩眷屬,亦復如是。大眾集已,見釋迦牟尼佛舉身毛孔放金色光,一一光中有百億化佛。諸分身佛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其光流入釋迦牟尼佛頂。見此相時,分身諸佛一切毛孔出金色光,一一光中復有恒河沙微塵數化佛。   爾時,普賢菩薩復放眉間大人相光入行者心。既入心已,行者自憶過去無數百千佛所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自見故身了了分明,如宿命通等無有異;豁然大悟,得旋陀羅尼、百千萬億諸陀羅尼門。從三昧起,面見一切分身諸佛眾寶樹下坐師子床,復見琉璃地妙蓮華聚,從下方空中踊出。一一華間有微塵數菩薩結跏趺坐,亦見普賢分身菩薩在彼眾中讚歎大乘。   時諸菩薩異口同音教於行者清淨六根,或有說言:『汝當念佛。』或有說言:『汝當念法。』或有說言:『汝當念僧。』或有說言:『汝當念戒。』或有說言:『汝當念施。』或有說言:『汝當念天。』如此六法是菩提心、生菩薩法。汝今應當於諸佛前發露先罪,至誠懺悔,於無量世眼根因緣,貪著諸色。以著色故,貪愛諸塵;以愛塵故,受女人身,世世生處惑著諸色。色壞汝眼,為恩愛奴;色使使汝經歷三界,為此弊使,盲無所見。今誦大乘方等經典,此經中說:『十方諸佛色身不滅。』汝今得見,審實爾不(ㄈㄡˇ)?眼根不善,傷害汝多,隨順我語歸向諸佛。釋迦牟尼佛說汝眼根所有罪咎,諸佛菩薩慧眼法水願與洗除,令得清淨。作是語已,遍禮十方佛,向釋迦牟尼佛、大乘經典,復說是言:『我今所懺眼根重罪障蔽穢濁,盲無所見。願佛大慈哀愍覆護、普賢菩薩乘大法船普度一切、十方無量諸菩薩伴唯願慈哀,聽我悔過眼根不善惡業障法。』   如是三說,五體投地、正念大乘、心不忘捨,是名懺悔眼根罪法。稱諸佛名、燒香散華、發大乘意、懸繒幡蓋、說眼過患懺悔罪者,此人現世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分身無量諸佛,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大乘力故、大乘願故,恒與一切陀羅尼菩薩共為眷屬。作是念者是為正念,若他念者名為邪念,是名眼根初境界相。   淨眼根已,復更誦讀大乘經典,晝夜六時胡跪懺悔而作是言:『我今云何但見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不見多寶佛塔全身舍利?多寶佛塔恒在不滅,我濁惡眼是故不見。』作是語已,復更懺悔。過七日已,多寶佛塔從地涌出,釋迦牟尼佛即以右手開其塔戶。見多寶佛入普現色身三昧,一一毛孔流出恒河沙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有百千萬億化佛。此相現時,行者歡喜,讚偈遶塔。滿七匝已,多寶如來出大音聲讚言:『法子!汝今真實能行大乘,隨順普賢眼根懺悔。以是因緣,我至汝所為汝證明。』說是語已,讚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能說大法、雨大法雨,成就濁惡諸眾生等。』   是時,行者見多寶佛塔已,復至普賢菩薩所,合掌敬禮白言:『大師!教我悔過。』普賢復言:『汝於多劫耳根因緣隨逐外聲,聞妙音時心生惑著、聞惡聲時起八百種煩惱賊害。如此惡耳,報得惡事、恒聞惡聲,生諸攀緣。顛倒聽故,當墮惡道、邊地邪見不聞法處。汝於今日誦持大乘功德海藏,以是緣故見十方佛、多寶佛塔。現為汝證。汝應自當說己過惡,懺悔諸罪。』   是時,行者聞是語已,復更合掌五體投地而作是言:『正遍知世尊!現為我證,方等經典為慈悲主,唯願觀我、聽我所說。我從多劫乃至今身,耳根因緣聞聲惑著如膠著草,聞諸惡時起煩惱毒,處處惑著無暫停時。坐此竅聲,勞我神識墜墮三塗。今始覺知,向諸世尊發露懺悔。』既懺悔已,見多寶佛放大光明,其光金色,遍照東方及十方界無量諸佛,身真金色。東方空中作是唱言:『此佛世尊號曰善德。』亦有無數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是諸世尊,一切皆入普現色身三昧,皆作是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讀誦大乘經典,汝所誦者是佛境界。』   說是語已,普賢菩薩復更為說懺悔之法:『汝於前世無量劫中,以貪香故,分別諸識處處貪著,墮落生死。汝今應當觀大乘因。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聞是語已,五體投地復更懺悔。既懺悔已,當作是語:『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多寶佛塔!南無十方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作是語已,遍禮十方佛、南無東方善德佛及分身諸佛。如眼所見,一一心禮,香華供養。供養畢已,胡跪合掌,以種種偈讚歎諸佛。既讚歎已,說十惡業懺悔諸罪。既懺悔已,而作是言:『我於先世無量劫時,貪香、味、觸,造作眾惡。以是因緣,無量世來恒受地獄、餓鬼、畜生、邊地邪見、諸不善身。如此惡業今日發露,歸向諸佛正法之王,說罪懺悔。』   既懺悔已,身心不懈,復更誦讀大乘經典。大乘力故,空中有聲,告言:『法子!汝今應當向十方佛讚說大乘,於諸佛前自說己過。諸佛如來是汝慈父,汝當自說舌根所作不善惡業。此舌根者,動惡業相,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誹謗、妄語、讚歎邪見、說無益語,如是眾多諸雜惡業;搆鬪壞亂、法說非法,如是眾罪,今悉懺悔諸世雄前。』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遍禮十方佛,合掌長跪,當作是語:『此舌過患無量無邊,諸惡業刺從舌根出,斷正法輪從此舌起。如此惡舌斷功德種,於非義中多端強說、讚歎邪見如火益薪,猶如猛火傷害眾生、如飲毒者無瘡疣死。如此罪報惡邪不善,當墮惡道百劫、千劫,以妄語故墮大地獄。我今歸向南方諸佛,發露黑惡。』   作是念時,空中有聲:『南方有佛名栴檀德,彼佛亦有無量分身,一切諸佛皆說大乘除滅罪惡。如此眾罪,今向十方無量諸佛大悲世尊發露黑惡,誠心懺悔。』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復禮諸佛。是時,諸佛復放光明照行者身,令其身心自然歡喜,發大慈悲普念一切。   爾時,諸佛廣為行者說大慈悲及喜捨法,亦教愛語、修六和敬。爾時,行者聞此教勅,心大歡喜。復更誦習,終不懈息。空中復有微妙音聲出如是言:『汝今應當身心懺悔。身者,殺、盜、婬;心者,念諸不善、造十惡業及五無間,猶如猨(ㄩㄢˊ)猴、亦如黐(ㄔ)膠處處貪著,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業,枝條、華、葉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亦能增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難,無不經歷。汝今應當懺悔如是惡不善業。』   爾時,行者聞此語已,問空中聲:『我今何處行懺悔法?』時空中聲即說是語:『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相處,如寂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色常住法故。如是,應當觀十方佛。』時十方佛各伸右手摩行者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誦讀大乘經故,十方諸佛說懺悔法。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如此想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滅。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一切諸法皆亦如是,無住、無壞。如是懺悔,觀心無心、法不住法中,諸法解脫,滅諦寂靜。如是想者,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名無罪相懺悔、名破壞心識懺悔。行此懺悔者,身心清淨,不住法中,猶如流水,念念之中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時諸世尊以大悲光明為於行者說無相法,行者聞說第一義空,行者聞已心不驚怖,應時即入菩薩正位。」   佛告阿難:「如是行者,名為懺悔。此懺悔者,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所懺悔法。」   佛告阿難:「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懺悔惡不善業,但當誦讀大乘經典。此方等經是諸佛眼,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種身從方等生;是大法印,印涅槃海,如此海中能生三種佛清淨身,此三種身,人天福田應供中最。其有誦讀大方等典,當知此人具佛功德,諸惡永滅,從佛慧生。」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有眼根惡 業障眼不淨 但當誦大乘 思念第一義 是名懺悔眼 盡諸不善業 耳根聞亂聲 壞亂和合義 由是起狂亂 猶如癡猨(ㄩㄢˊ)猴 但當誦大乘 觀法空無相 永盡一切惡 天耳聞十方 鼻根著諸香 隨染起諸觸 如此狂惑鼻 隨染生諸塵 若誦大乘經 觀法如實際 永離諸惡業 後世不復生 舌根起五種 惡口不善業 若欲自調順 應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義 無諸分別相 心根如猨猴 無有暫停時 若欲折伏者 當勤誦大乘 念佛大覺身 力無畏所成 身為機關主 如塵隨風轉 六賊遊戲中 自在無罣礙 若欲滅此惡 永離諸塵勞 常處涅槃城 安樂心恬怕 當誦大乘經 念諸菩薩母 無量勝方便 從思實相得 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 一切業障海 皆從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 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 懺悔六情根   說是偈已,佛告阿難:「汝今持是『懺悔六根觀普賢菩薩法』普為十方諸天世人廣分別說。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方等經典,應於靜處,若在塚(ㄓㄨㄥˇ)間、若林樹下、阿練若(ㄖㄜˇ)處,誦讀方等,思大乘義。念力強故,得見我身及多寶佛塔、十方分身無量諸佛,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恭敬法故,持諸妙華住立空中,讚歎恭敬行持法者。但誦大乘方等經故,諸佛、菩薩晝夜供養是持法者。」   佛告阿難:「我與賢劫諸菩薩及十方諸佛,因思大乘真實義故,除却百萬億億劫阿僧祇數生死之罪;因此勝妙懺悔法故,今於十方各得為佛。若欲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欲現身見十方佛及普賢菩薩,當淨澡浴、著淨潔衣、燒眾名香,在空閑處,應當誦讀大乘經典、思大乘義。」   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欲觀普賢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是名正觀,若他觀者是名邪觀。佛滅度後,佛諸弟子隨順佛語行懺悔者,當知是人行普賢行。行普賢行者,不見惡相及惡業報。其有眾生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去百萬億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行此行者,真是佛子、從諸佛生,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為其和上,是名具足菩薩戒者,不須羯(ㄐㄧㄝˊ)磨(ㄇㄛˊ)自然成就,應受一切人天供養。」   爾時,行者若欲具足菩薩戒者,應當合掌在空閑處遍禮十方佛,懺悔諸罪,自說己過。然後靜處。白十方佛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業障故,雖信方等,見佛不了。今歸依佛,唯願釋迦牟尼正遍知世尊為我和尚;文殊師利具大慧者,願以智慧授我清淨諸菩薩法;彌勒菩薩勝大慈日,憐愍我故,亦應聽我受菩薩法;十方諸佛現為我證;諸大菩薩各稱其名,是勝大士覆護眾生,助護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經典,乃至失命,設墮地獄受無量苦,終不毀謗諸佛正法。以是因緣功德力故,今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黎、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十方諸佛願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我今依大乘經甚深妙義,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   歸依三寶已,次當自誓受六重法。受六重法已,次當勤修無礙梵行、發廣濟心、受八重法。立此誓已,於空閑處燒眾名香、散華供養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大乘方等,而作是言:『我於今日發菩提心,以此功德普度一切。』作是語已,復更頂禮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思方等義,一日乃至三七日,若出家、在家,不須和上、不用諸師、不白羯磨,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力故、普賢菩薩勸發行故,是十方諸佛正法眼目。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諸佛如來從此法生,於大乘經得受記別。是故,智者!若聲聞毀破三歸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諸威儀;愚癡不善、惡邪心故,多犯諸戒及威儀法。若欲除滅令無過患、還為比丘具沙門法,當勤修讀方等經典、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令此空慧與心相應。當知此人於一念頃,一切罪垢永盡無餘,是名具足沙門法式、具諸威儀,應受人天一切供養。   若優婆塞犯諸威儀、作不善事,不善事者,所謂:說佛法過惡、論說四眾所犯惡事、偷盜婬妷無有慚愧,若欲懺悔滅諸罪者,當勤讀誦方等經典、思第一義。若王者、大臣、婆羅門、居士、長者、宰官是諸人等,貪求無厭、作五逆罪、謗方等經、具十惡業,是大惡報應墮惡道,過於暴雨必定當墮阿鼻地獄。若欲除滅此業障者,應生慚愧、改悔諸罪。   云何名剎利居士懺悔法?懺悔法者,但當正心、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不為梵行人作惡留難,應當繫念修六念法、亦當供給供養持大乘者,不必禮拜,應當憶念甚深經法第一義空。思是法者,是名剎利居士修第一懺悔。第二懺悔者,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是名修第二懺悔法。第三懺悔者,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懺悔。第四懺悔者,於六齋日勅(ㄔˋ)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修如此法是名修第四懺悔。第五懺悔者,但當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是名修第五懺悔。   佛告阿難:「於未來世,若有修習如此懺悔法,當知此人著慚愧服、諸佛護助,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是語時,十千天子得法眼淨,彌勒菩薩等諸大菩薩及以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迴向偈 誦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三皈依 自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一拜 自歸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一拜 自歸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一拜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CYY1]YY, 多字? → [CYY1]A:已取消 ?? ?? ?? ?? 法華三經 40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17 無量義經 說法品第二 39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後序 463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迴向偈 505 錯誤! 尚未定義樣式。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