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演義︻冊十五︼ 目次 世界成就品第四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十五 (一)總標綱要、本分 5  (2)許說分齊 5  (3)說所成益 6  (4)讚勝勸聽 41 (二)正陳本義、說分 138  (1)結集生起 139  (2)普賢顯說 139    1、標舉章門 139    2、依章別釋 153       (1)起具因緣 154       (2)所依住 246       (3)形狀 306 華嚴演義︻冊十五︼ 淨空老法師 講述 世界成就品第四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十五  (一)總標綱要、本分    (2)許說分齊   此一大段經文是普賢菩薩對與會大眾的菩薩解說,即是菩薩提出四十個問題,毘盧遮那佛請普賢菩薩為大眾解答。普賢菩薩在未說法之前,先入法界大定,定名「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起定後,諸菩薩對普賢菩薩讚頌,此時普賢菩薩為大家說法。   上面三小段是「牒問略歎」,都是普賢菩薩在解答之前,重複與會菩薩們所提出的問題。下面這一段是「許說分齊」,許是允許,你們來問,我現在答應,給你說明。分齊,有層次、有段落。 如是等一切法,我當承佛神力,及一切如來威神力故,具足宣說。   普賢菩薩面對此界、他方參學的菩薩眾,人數無量無邊;他們在前面提出的種種問題,普賢菩薩在此地一一答覆。『如是等一切法』,「等」是一個省略詞,當然還有一些問題,其後將陸續提出。『我當承佛神力』,這一句是指承蒙本師毘盧遮那佛力加持。『及一切如來威神力故』,因為參加大眾許許多多是從十方世界來的,有無量無邊諸佛,共同加持普賢菩薩,『具足宣說』,普賢菩薩得一切諸佛加持,具足圓滿的解答。    (3)說所成益   下一段是「說所成益」,未說之前,先略略說明解答的利益。為什麼說這些話?用意很深,希望聽眾特別留意,為你解答,你能得許多好處。哪些好處?此地說了十句,這十句也就是聽經聞法的利益: 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   這個利益就太大了,為什麼給你解答?希望你們能覺悟,知道怎樣用功學習,證入如來智慧海。『入佛智慧海』,佛的智慧海就是具足如來果地十種殊勝的智慧;這不但是菩薩所求,也是一切眾生所希望的。圓滿智慧到哪裡學?聽普賢菩薩說法,接受普賢菩薩教誨,這一句是成就智慧。   第二句: 為令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得安住故。   清涼大師說這兩句是一對:「證智成福對」。前一句講智慧,你證得圓滿智慧;第二句是證得圓滿的福德。我們眾生希求的智慧、福德,普賢菩薩擺在第一,所謂「福慧雙修」。佛是二足尊,我們傳授三皈的時候,「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佛是覺的意思,「皈依覺」,唯有覺才生智慧,智慧生福德。覺悟是智,覺悟之後,要落實在日常生活行為上,廣利眾生。我們見過世間人有福而沒有智慧,也見過有智慧而沒有福德。修行的時候,都偏在一邊,不是圓滿的修法;真正的佛法是教你福慧雙修。   前句「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第二句『為令一切菩薩』,不是眾生。每一句、每一字我們都要留意,不能夠含糊籠統看過。為什麼入佛智慧說眾生?說眾生,我們是眾生,這給我們很大的鼓勵,覺得《華嚴經》應當學習,我們是眾生,我們有希望,我們有分,「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華嚴真的開智慧。底下「為令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安住故」,有佛智慧當然就是菩薩。菩薩是梵語,玄奘大師譯得很好:覺有情。有情就是眾生,情識雖然沒斷,已經覺悟,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特別稱作菩薩。菩薩還是眾生,覺悟的眾生。   怎麼覺悟?他入佛智慧,他覺悟了。覺悟之後,你要認真努力去學佛的功德,把你的身心都安住在佛功德海中。功是功夫,德就是收穫。功是因,德是果。這個「德」與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所謂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種善因得善果。佛一切作為是功。佛的功是什麼?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做出榜樣,畢生從事於社會教育工作,我們要仔細觀察,認真努力學習。   釋迦牟尼佛最初的教學在鹿野苑,五個學生,這個樹林、曠野中,鹿很多。釋迦牟尼佛與五比丘,就與這些鹿群住在一起,沒有房子,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佛就開始了教學。一個老師帶著五個學生,教得好,聲名漸漸傳出去,知道的人很多,慢慢都來親近釋迦牟尼佛,都來跟他學習,學生慢慢愈來愈多;不要緊,還是不需要房子住。印度天氣熱,生活很容易,三衣一鉢,每天吃一餐飯,出去托鉢。以後人愈來愈多,經上常講的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常隨眾,來來去去的人就更多了。   當時有些國王大臣、大富長者,聽說有這麼一個有智慧的人在曠野講學,有這麼多人來自四面八方去聽,跟他學習,國王大臣也動心了。他們富有,房屋很多,所以就提供學習的場所,不必在野外了,方才有精舍庭園。有竹林精舍、祇樹給孤獨園,這些都是國王大臣、大富長者們所提供的。釋迦牟尼佛在這些地方教學,我們所謂的:只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有人來請他到房子中住,他答應,很隨緣,真的平易近人,他絕不堅持一定要樹下一宿,一切都隨緣,什麼都好;念念不忘一切眾生,念念都為眾生著想,沒有為自己。這都是佛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安住佛功德海」。   第三句: 為令一切世界海一切佛自在所莊嚴故。   佛菩薩與大聖人種種示現中,教學的意義非常之深,佛的示現有正面的、有負面的,如五十三參中的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即示現負面的,都是諸佛菩薩再來教化眾生的。眾生自己沒有智慧,邪知邪見,導致一切法都邪了,一錯一切錯,一正一切正。然而經典及祖師大德語錄中,都說「偏邪皆中正」,只可惜我們自己沒有智慧,體會不到。清涼大師大師在「入法界品」中說,修行是歷事鍊心,歷是經歷,事是一切人事物,你要在這裡面去磨鍊,成就真實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將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安住菩薩行。最重要的「安住」兩個字好,平等心是最安穩的。心要平,「平」是沒有高下,「等」是等於諸佛如來,諸佛如來的心永遠是平靜的、平等的。只要心是平靜,無論住什麼地方都好,不需要選擇;真正住在那個地方,心安理得,還是自己修持的功夫。佛經上講得好、講得透徹,「境隨心轉」,這是真話、是實話。   第三句『為令一切世界海一切佛自在所莊嚴故』,連著第四句「為令一切劫海中如來種性恆不斷故」,清涼《疏》說這是「嚴剎紹種對」,「嚴剎」是莊嚴佛國土,「紹種」是續佛慧命。   今天之「莊嚴」,絕非在於寺廟建造得富麗堂皇。如今的社會,病在哪裡?我們的莊嚴從哪裡下手?隋唐盛世的時候,可以從寺廟做莊嚴具,為什麼?社會人心善良,無一不好,所以用這些莊嚴具來讚歎佛德,總報佛恩。今天社會最迫切需要的,是如何端正人心、端正人行(行為)、端正言語,合起來講端正身語意三業,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在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學,教學要先教自己,自己先學好,然後才能夠影響別人。我們不敢講教別人,只是影響別人,自己要做出榜樣給社會大眾看,就是身教,這是功;所產生的影響力,讓別人看到、聽到、接觸到,有所覺悟,那就是德;要在社會上做潛移默化的功夫,這是功德,這才是莊嚴。由此可知,莊嚴的本質是從眾生的心地,才能夠真正做到莊嚴佛淨土。   第四句: 為令一切劫海中如來種性恆不斷故。   此句可說是十句中的核心,真實的利益。佛種不斷是非常重要的,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即為此事,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個緣比什麼都殊勝。我們仔細觀察佛在經典中所說,不但娑婆世界,他方一切諸佛剎土沒有兩樣,菩薩為什麼要成佛?絕不是為自己享樂,唯一目的是幫助眾生解脫。解,解除他的煩惱業障;脫,是幫助他脫離六道、十法界。佛用什麼方法達成?教學,用現代話來說,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今天我們的教學,講求的影響面要廣、時間要長,才能收到效果,不必建大的寺院、道場;今天最重要的是建小攝影棚,一定要有網路,當然最理想的是自己有一個衛星頻道,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播放,播放的範圍可以涵蓋整個地球,時間可以無限的延長,重實質不重形式。攝影棚就是大道場,網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就是世界海微塵數剎土。有個小小的培訓班,培養講經弘法的人才,人數不在多,在精。今天這個世界,果然有十個、八個講經的法師,足夠了,就可以教化全世界。但是,講經法師可遇不可求,必須真正能做到無我,真正能看破、放下,捨己為人,世出世間法完全放下,絲毫不沾染。放下,是放下業障,放下貪瞋痴慢,放下是非人我,智慧就現前了。   一定要知道,「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今天我們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了、德能現前了、相好現前了。這三種稱為大圓滿,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相好圓滿,大圓滿!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大圓滿,為什麼不能現前?放不下。起心動念是自私自利,能做好事,但是沒能把自己完全放下。如果今天要做這一件好事,做成功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眾生,但是你有可能明天沒飯吃、要餓死了,這好事你做不做?有智慧的人,做;沒有智慧的人,他不做。有智慧的人明白,只要眾生得利益,我的生死算什麼!   我們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沒有出家之前是個小公務員,在稅務機關管出納。他取公家的錢去放生,常常這樣做;之後被發現了,他承認盜用公家的錢。問他:你用了幹什麼?回答說是「放生」,沒有自己去享受。法官聽了這個話也很茫然,世間竟有這種人!這個案子前所未有,於是報告給吳越王,國王說:依照法律判處死刑。然後吩咐執行的監斬官,拉到法場殺頭時,看他害不害怕?如果害怕,當場殺掉;如果不害怕,帶回來見我。大師被綁到法場時,一點不恐懼,監斬官問他:「你為什麼不害怕?」「我以一條命換千千萬萬的命,很值得!我歡喜都來不及,我還怕什麼?」監斬官即刻報告國王,國王赦免並召見他。問他想做什麼?他說想出家,國王成就他出家,做他的護法。   救護一切眾生,若還要考慮自己生命、家庭,那你什麼都做不成,你修的是小福;用再多的金錢,做再大的好事,得的果不大。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的家,全心全力為眾生、為正法,雖做得不多,你的功德不可思議,無量無邊!甚至於你自己根本沒有力量去做,但你有這個心念,念頭是真實的,是真心,你的功德就具足了。《楞嚴經》中講:「發意圓成」,圓滿功德;才發心,功德就圓滿了!諸佛菩薩知道,天地鬼神知道。雖然你發心沒能夠完成,緣不足、力不足,但你的發心是正的,可貴的是「真心」,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我們看到古人的苦心:續佛慧命,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保存文物、保存經典;第二培養人才。中國在歷史上經過三武滅法,當時就有佛門弟子苦思如何保存經典,不至於被毀滅?於是想到一種方法,把經文刻在石頭上,藏在山洞中。這個工作,代代有人續做,差不多做了一千年。石頭上刻出一部《大藏經》,這一部《大藏經》非常完整,甚至於還有一小部分是現存的《大藏經》所沒有的。藏在房山,距離北京不遠,三、四十年前,偶然被發現這樣一部完整的石經,現在稱為《房山石經》,那是國寶。   所以我們念到這一段,「令一切如來種性不斷」,就是續佛慧命,這是當前兩件大事。我在早年就很清楚明瞭,出家之後,努力在做這個工作;所以我不建寺廟,不浪費信徒善心的供養,十方供養的錢都拿去印書,流通全世界,以及培養真正的弘法人才;現前利益眾生,又能夠續佛慧命,我做這個事情。雖然科技發達,書本我想還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若是沒有電力,所有高科技都不能動,到那個時候光碟、電腦都沒有用處,你不能看,也不能聽,書本還是有作用。古人把經書刻在石頭上,藏諸名山,不是沒有道理的。   黃念祖老居士晚年那一段為法犧牲奉獻的精神,我們要記住。他晚年身帶重病,寫《無量壽經》註解,完成之後,還要寫《白話解》,《白話解》沒有完成,他就走了。帶著病的身體,卻常常寫到通宵,真的是不顧生死,續佛慧命。他遇到我,很歡喜,曾跟我說: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怕自己寫的東西,將來被丟到字紙簍裡,沒有人流通。最初的本子是油印的,最古老的方式,蠟紙、鋼板、鐵筆刻的那種印刷,我們以前經歷過,所以我知道。所印的,我估計不會超過一百部,因為那個蠟紙印一百張以後就看不清楚。多麼的艱苦!碰到我之後,我在美國得到他一套書,僅此一套,他自己帶到美國去的。我當時問他:有沒有版權?沒有版權,我就帶到台灣,幫你製版印刷流通。他很歡喜。第一版我就印了精裝一萬冊。他歡喜,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了。都是做續佛慧命的工作,護持佛種的工作。世間還是有有心人在做,不是沒有!還是有犧牲奉獻的人、捨己為人的人,甚至於有些在家居士,身家性命都不要了,我見過,我很佩服!   無論在什麼處所,什麼時間,只要有機會,趕緊做。世出世法,我常講,成功的人就是認識機會、抓住機會;失敗的人,不認識機會,掌握不住機會。機會過去之後,很不容易再得到,那是太難、太難的事情。認識機會是智慧,抓住機會是福德。往生的人,佛在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能不懂其意。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很可能失掉的機會很多。從今而後,我們要發心,捨己為人、為法,為正法久住,為幫助苦難眾生度過劫難。你發這個心,就與諸佛菩薩起感應道交的作用,然後你才會認識機會,你才能抓住機會。如果夾雜自私自利之念,那你就破壞整個機緣,非常可惜。   第五句: 為令於一切世界海中顯示諸法真實性故。   第五及第六句,清涼《疏》云:此二是「顯義演教對」,這是佛法教學的根本。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為一切眾生說明宇宙人生真相,這就是顯義,在《般若經》中稱為「諸法實相」。『為令於一切世界海中』,在華嚴境界中,決不是侷限於一部分,而是整個法界的全體,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法的真實性,性是理體,真實的道理,真正的本體,也就是說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的根本是什麼?這就要顯示諸法的真實性。   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就是見「真實性」。見性成佛,什麼是佛?原來是見到真實性,也就是證得真實性,見到與證得是同一個意思。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你完全清楚、明白,確確實實沒有一點錯誤,這就是見性。性是什麼?它不是形相,我們看不到;它也不是音聲,我們聽不到;它不是物質,我們也摸不到,乃至於憑我們意識的想像也想像不到。所以佛法中常用二句來形容:「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說不出來,心思也想不到;但它存在,它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根源;換句話說,它是能變,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是它所變。能變的沒有相,所變的有相。我們的根身,六根、身體,是它變的;我們居住的環境,包括大自然的環境、太空,以及無數的星球、星系,世界中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它所變的。所變的,我們能夠思、能夠想,能夠說;能變的,我們的言語、思惟則達不到。   那要用什麼方法證明它存在?也就是說,證道或明心見性的人,他用什麼方法見到、證得?方法巧妙,就是剛才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他就用這個方法;換句話說,他不用言語,不用心思,這是禪定(定慧等持)。佛法修學方法很多,下一句講『一切眾生無量解海』,就是說無量法門,無量法門皆修禪定。我們修淨土宗,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定,但沒有把言語道放下,沒有把心行處放下。這兩句話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華嚴經》上也這麼說,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所以念佛沒有見道、也沒有證得,參禪也沒有見道、也沒有證得,研教還是沒有證得、沒有見道,原因就在這裡。由此可知,放下是多麼重要!佛教給我們放下我執,不要再執著「身是我」、「能夠思惟想像的是我」,這個執著是根本的錯誤,根本的業障。   我們在這一生中真正是有幸,得人身、聞佛法,聞如來正法,無上微妙的大法。《大方廣佛華嚴》,我們遇到了,這是世出世間最可貴的,遇到之後,要能信、能解、能行、能證;現前的生活,包括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就契入無障礙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受用到哪裡找?天上人間找不到。也許有同學要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好像也有很多地方有障礙,並不是一切都是隨心滿意的?沒錯,你看的是外表,是很粗的現像;實際上,佛菩薩、祖師大德,大德中有不少在家居士,都為我們示現,你細心去觀察,你會點頭微笑,他在表演,其實他是入無障礙境界。   唐朝龐居士的表演,意義很深。他是明心見性又很富有的長者,實際上是菩薩示現的,示現居士身分。他把家裡所有財物裝入一條大船,把船划到長江中心,船底砸個洞,讓它沉下去,全部不要了。這個示現是什麼?勸導我們凡夫「放下」,像他這樣全放下,一無所有!明天吃飯怎麼辦?他編草鞋,到街上去賣。一雙草鞋賣兩文錢,賣個三、四雙,他這一天生活就沒有問題了。他家裡那麼富有,為什麼要去賣草鞋,過這個苦日子?那你要再問,釋迦牟尼佛是王子,他可以繼承父親的王位,為什麼要示現沿門托鉢、日中一食,到外面討飯?這總是在教導我們,看破放下,得大自在。你眼前所得到的是過著富裕的生活,可是,你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看破放下,可以超越六道、十法界,你這一生中作佛、作菩薩去了。要是看不破、放不下,縱然做了帝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你還是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了解這事實真相,你才懂得釋迦牟尼佛、龐居士示現的真正義趣。明瞭之後,然後你自己就曉得這一生做人、一生的修學工作,應該要怎樣作法。心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完全恢復了。你所表現的,各有各的作法,決定因素在哪裡?因素是社會、是眾生。諸佛菩薩決定沒有自己,他的示現、表演、言行、造作,是社會大眾心行的反應,如何使得社會大眾回頭、反省、覺悟,用意全在此地,是自自然然的,「法爾如是」,自己確實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意思很深很深,「顯示諸法真實性故」。   第六句: 為令隨一切眾生無量解海而演說故。   這是「演教」,前一句是「顯義」,也就是說明佛法的教學,不論哪個宗派,顯密、宗門教下,目標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大乘法。小乘法沒有講到這些,只是講斷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確確實實超越六道輪迴。他們到哪裡去?四聖法界。四聖法界在大乘法中稱為化城,就好像我們旅行,那只是中途站,並不是真正目的地。很多小乘人產生這種誤會,他會不會再往上提升?肯定會向上提升,什麼時候他發現這只是中途站,不是最後目標,他就會再往上提升。所以明心見性、大開圓解,在我們淨土宗講的是理一心不亂,這是我們修學真正的目標。因此,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契入境界,最重要的就是要住三昧,我們的心要安住念佛三昧;學華嚴,要安住華嚴三昧,就是普賢三昧。   『為令隨一切眾生無量解海而演說故』,這一句經文就是常說的「轉法輪海」,是一個弘法利生的總綱領、總原則,普賢菩薩代表毘盧遮那佛為我們而說;普賢菩薩所說的,就是毘盧遮那如來所講的。我們要用什麼態度及方式教化眾生?講經說法要契理、契機。我們在講席中常提到的「契機」,契理不契機,聽的人聽不懂,不能接受,等於白說了;前一句「顯示諸法真實性」是契理。諸佛菩薩說法契機契理,理是諸法實相、諸法真實性,有時候我們省略稱為真性、實性,有的時候也稱為本性、自性。   這一句所說,要「隨一切眾生無量解」,著重在「解」字,可看為程度。眾生無量無邊,眾生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不一樣;他的理解力、理解的程度不相等,有上中下三根,還有上上根人,所謂是「聞一知十,一聞千悟」,理解的能力很強,佛菩薩教導這些眾生容易,稍稍對他點一點就通了,這是少數。下一等,上根人,人數就多了,還是好教。再往下中根人、下根人,比較難教。於此,顯示出佛菩薩的智慧慈悲,特別是權智善巧方便,佛菩薩有善巧方便,方法太多太多了,應「眾生無量解海」。   一切眾生修行,不是一生一世;上上根人,他過去生中不是上上根,而是無量劫來慢慢從下下根提升到下根、中根、上根,再到上上根,過去生中已經修了無量劫,沒有一蹴而成的。我們過去生中,確實生生世世已經有很深厚的善根,如果這一生沒有遇到緣,沒有好的善知識開導,我們總是懷疑自己,產生嚴重的誤會,總覺得自己無法承擔這個大法;經過高人指點,信心才生起來。這是緣,因都是你過去生中種的,別人指點你、告訴你,忽然你一下明白過來了:「我的善根深厚,原來也有這樣的深。」這一生具足信心,勇猛精進,大幅度向上提升境界。當然這一生要證得究竟圓滿,只有一個方法,求生彌陀淨土,就是過去生中修行根性差一點也沒有關係,為什麼?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都圓證三不退,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即使我們在這一生中,下下品往生,要知道還是過去生中底子深厚,《阿彌陀經》上講的,不是隨便說的話,句句真實,「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下下品往生也是這樣。過去生中,你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這一生的因緣遇到了。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具足,你得生淨土。   第七句: 為令隨一切眾生諸根海方便令生諸佛法故。   清涼《疏》云,第七及第八句為「生善滅惡對」。經文義理很深,淺學之士很難看出其義趣;經過清涼大師大師指點,我們就明白了。『眾生諸根海』,「根」是善根。『隨一切眾生諸根海方便令生諸佛法故』,意思很深、很廣。一切善法總有個根,我們常講善根,世間眾生的所有一切善法從這個根生的。無貪、無瞋、無痴是世間法的三善根。菩薩法中,精進是菩薩唯一的善根。菩薩永遠精進不懈,他何以能夠精進不懈?因為他已得到法樂。   世間人對於自己的工作及學習也是勇猛精進,尤其是現代,科學技術發達,分秒必爭,日夜不息,什麼力量推動他?古人講,總不外「名利」二字,不是為名,就是為利,名利在推動他。如果事情無利可圖,也沒有名分可得,他就懈怠懶惰不做了。往年,美國的尼克森總統,第一次訪問中國大陸,回到美國之後,他說:「中國的人民是世界上最懶惰的人民。」說明中國人對於工作、事業,比不上西方人那樣認真、積極追求,中國人不追求。是什麼原因?我們懂得,沒有名利可得。鄧小平執政之後,改革開放,允許擁有私人財產,你看看現在的中國人,勇猛精進超過美國人,美國人一天工作八小時,中國人一天工作二十個小時還不休息。什麼力量推動他?名利,有利可圖。我們要問: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名聞利養放下了,為什麼他也做得非常積極,勇猛精進?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我們很冷靜的去思惟觀察,世間什麼人能夠比得上?他一生從事多元文化的社會教學。這個教學是義務的,不為名也不為利。什麼力量來推動他?佛家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這是永無止境的、真實不虛的慈悲心、愛心在推動。   菩薩精進是善根。哪些是菩薩?包括初發心菩薩,我們亦在其中,因此,你發心學菩薩,那就要學菩薩的精進不懈。行菩薩道,先要培養世間善根。展開經論,佛常講「善男子、善女人」,世間善根都不具足,怎麼能夠學佛法?佛法是大善,佛是高等的善人,不是普通善人。世法的善根:無貪、無瞋、無痴,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講了十條,根是最後三條,意三善:不貪、不瞋、不痴。   愛是性德,無條件的愛心是從性德中生的;有條件的愛是從妄想分別執著中生的,與性德不相應。無條件的愛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天地萬物,純真的愛心,才真正能夠自度度他。世人常講,你要自愛,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許多人會說,但體會不到。愛惜你的真心本性,愛惜你本性中本具的智慧德相,幾個人懂得?然後更進一步,他能夠隨順一切眾生的善根。所以佛教化的當機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這是真正教化的對象。   孔老夫子的教學,釋迦牟尼佛的教學,都是義務教育,有教無類,不分國界、種族、宗教,平等的教學。方式有多門,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為令隨一切眾生諸根海」,目的是什麼?「令生諸佛法故」。此地「佛」是覺悟的意思,不要解釋為佛教,那意思就非常窄狹。「諸佛法」,即令生一切覺法。諸是一切,佛是覺。覺則不迷,智則不愚,「諸佛法」就是大智大覺之法。這一句完全從生善這一面說起,下一句講斷惡。   第八句: 為令隨一切眾生樂欲海摧破一切障礙山故。   破迷開悟是世間所有宗教教學的共同目標,離苦得樂是一切宗教希求終極的目的。如何得樂?真的離苦,才是真的享樂。如果在享樂裡付出很大的代價,那是在造罪業,那不是在享樂;像吸毒、打嗎啡,那個樂很短暫,痛苦在後面。現在社會講求享樂,都是屬於這個類型的,他不懂得真樂。   現在一般社會的娛樂、狂歡,我們付出代價是什麼?整個社會的動亂不安,倫理道德全面破壞,貪瞋痴慢大幅度、急速的往上升,那個代價是墮三途。娛樂中一定要遵守一個原則,孔子說得好:「思無邪」,能掌握得住,那是無量功德。為什麼?令一切眾生樂欲中沒有煩惱、障礙。   社會教育最有效果的方式無過於娛樂,娛樂中包括戲劇、歌舞、文學、藝術,現在總稱為文藝。表現在形態上有舞台、電視、報章雜誌,形式許許多多,不勝枚舉。這些工具所表現的,無論是善、是惡,可以說都是對社會產生深廣影響的教學。如果這些教學是負面的,就會使大眾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導致眾生變得貪婪無厭,社會動亂不安。強調貪婪,這個理念非常可怕,是社會競爭、鬥爭、戰爭的動力!這段經文講的是如何讓社會和平、安定、繁榮、興旺,大前提一定是和平、安定。沒有和平、沒有安定,興旺、繁榮剎那之間歸於毀滅。我們想想二戰終結的時候,長崎、廣島,那也是多少年的建設,一枚核子彈,剎那之間消失了,整個城市消失了。現代核武的威力勝過在廣島所投下的千倍都不止。必須以善法教化眾生,無量無邊的功德,再不可以誘導人民走向邪知邪見,那個過失、罪業就非常非常之重。   第九句: 為令隨一切眾生心行海令淨修治出要道故。   這九、十兩句是究竟圓滿的利益,自己修學,自己得圓滿利益,也幫助別人,令他得圓滿利益。清涼《疏》云,前一句是「淨業」,後一句是「普願」。這是普賢菩薩給華藏世界與會的無量無邊大菩薩們宣說的。我們真的是有緣,也能夠讀到,雖然沒能見到,但是,我們有緣能看到大會的節目報告,希有難逢!   我們學的是淨土宗,這兩句與我們的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我們要怎樣學?要怎樣幫助別人?菩薩教給我們的綱領:『為令隨一切眾生心行海』,我們自行化他有沒有留意這一件事?「隨一切眾生心行海」。心行,起心動念,接著言語造作。經上講,心淨則佛土淨,這是總的原則,修學淨業不能不知道。如何能教我心得清淨,我們的功夫就得力了。真心本來是清淨的,心為什麼不清淨?佛在經論中告訴我們,迷失了真心本性,真心變成妄心,本性變成習性,我們的心行被妄想、分別、執著染污了,受三重染污,這是因;果報,就把一真淨土變成了穢土,變成了五濁惡世。   佛在經上為我們說明了,我們這才恍然大悟,知道妄心習性的虛幻不實。穢土、濁惡的世間是夢幻泡影;我們聽了這些開示,才稍稍有一點覺悟。這一點點覺悟,非常可貴。為什麼?古大德常常為我們說,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成徹悟,這就是積功累德。功德,確確實實是指這一件事情。悟是要有功夫的,功夫是什麼?功夫是能看破、能放下,看破、放下相輔相成,也就是悟入。看破就是覺悟,明白了,明白一點,我就要做到一點;如果明白了,我還做不到,這個不行,那一點明白是很難保持的。要是能做到,就能保持;做不到,轉眼之間又會迷惑了。這種情形,古今中外的行人,哪一個沒有經歷?把持不住,沒有堅定的決心、意志保持自己的境界,就很容易墮落,菩提道上總是進進退退,而且進得少,退得多,所以道業很難成就,一定要到自己真正能夠把持得住。   我們常勉勵同學,學佛一定要以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為榜樣,我們向他學習,不能不了解世尊當年在世一生的行業,那是我們的典範。這些文字記載在《大藏經》中,共有兩部,一部名《釋迦方誌》,另一部是《釋迦譜》,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古大德寫的。阿彌陀佛的事跡,都在《無量壽經》中,世尊為我們介紹得相當詳細。   所以我們要隨順眾生的心行,但一切眾生心行各異,我們要在異中求同。正因為大眾的心行不同、樂欲不同,所以世尊才開啟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接引大眾。古人把教門比喻作網,「教網」,這比喻得是好!能適合一切不同根性的眾生,長時期的教化薰陶,讓他慢慢覺悟,總得隨順。這裡面十句,從第六句以下後面的四句,每一句都講「隨」,「隨一切眾生」,十句中說了四句。研教、教學要隨順眾生,斷惡修善要隨順眾生,勸修淨土也要隨順眾生,這些事情不能著急。有很多同修心地很慈悲,自己學淨土,總希望家親眷屬、朋友們都能夠修這個法門;但沒有智慧、沒有善巧方便,好心勸人,卻引起反感,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今天我們在此地讀了華嚴經,就知道:若想接引家人,先要學隨順眾生,才有辦法接引他、幫助他。若不隨順,使他感覺處處都不方便,處處與他對立,他當然排斥、拒絕你所學的法門。   修清淨心的人,二六時中保持心地的清淨,清淨心生智慧。你用什麼方法保持?我們現在用的法門是「持名念佛」,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隨一切眾生心行海」,隨順一切眾生;我們修什麼?『淨修治出要道』。「出」是出離,「要」是最重要的,「道」是道路。出離六道輪迴、出離十法界最重要的一條道路,就是淨土,我們從這個路子走;不能不知道怎麼修法,凡是讓我們心中起疑惑、動念頭、動感情,這一句佛號「阿彌陀佛」,把它止住。歡喜的事情,動了貪心、愛心,「阿彌陀佛」,將貪愛念頭打下去,歸到佛號。不順的逆境、惡緣起瞋恚心,「南無阿彌陀佛」,瞋恚心沒有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在日常生活當中,你一定會起喜、怒、哀、樂、愛、惡、欲,念頭才起,一句「阿彌陀佛」,都歸到阿彌陀佛,把這些念頭全伏下去。別人讚歎淨土,「阿彌陀佛」;毀謗淨土,「阿彌陀佛」,我全歸到阿彌陀佛,這就是修淨土,這是真有功夫的人。沒有疑惑、沒有煩惱,無論遇到什麼境界,一句阿彌陀佛就解決了,多方便!   最後一句: 為令一切菩薩安住普賢願海中故。   前面都是講「為令隨一切眾生」,此地不是一切眾生,而是『一切菩薩』,與第二句所講的「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得安住故」,前後互相照應。「一切菩薩」,這一句話的意思是雙關的,就現場而論,是華藏會上這一切菩薩;引申的意思為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發菩提心的菩薩。「一切菩薩」,範圍則包括所有宗派、法門,皆在其中。前面是講的淨業、淨土,此地是講普賢大願,「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淨宗學人即是修普賢行。   《華嚴經》的修行綱領,以文殊、普賢兩位菩薩代表。文殊菩薩代表十波羅蜜,普賢菩薩代表十大願,願中有行,行中有願,文殊行、普賢願是交融的。文殊行中每一行具足一切行,《華嚴》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譬如十波羅蜜中第一個布施,布施中具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布施才圓滿,一波羅蜜中一定圓融其餘九波羅蜜,此一波羅蜜才圓滿;少一個,布施波羅蜜不圓滿,不圓滿則不能稱波羅蜜;不但圓滿含攝其他九波羅蜜,還要圓滿的含攝普賢菩薩十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一直到「普皆迴向」,願願具足,行行具足,這個行願為大圓滿。   我們懂了,但如何來學習?怎樣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之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念念不捨,剎那不離?菩薩在本經中教導我們,說的理,博大精深,說的事,細密圓融,唯恐我們領會不夠深刻,末後還用大篇幅讓善財童子來表演,給我們做一個修學的模範、榜樣。這個教科書,從前方東美教授讚歎備至,是他最歡喜的一部經,他說這是全世界編得最完美的教科書,並看作是佛學概論、佛經哲學。   這是華嚴境界,我們想落實而有障礙,原因在哪裡?第一步就是要拓開心量;華嚴境界是無條件的奉獻,沒有這個心量,你怎麼能入華嚴境界?怎麼修法?觀想。例如我們學「禮敬諸佛」,觀想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既是過去父母,那就須孝順;是未來諸佛,那就得禮敬;諸佛如來的孝順心、禮敬的心,周遍虛空法界。普賢十願,用一個月的時間學一條;到第二個月又加一條,第三個月又加一條。這一個月中,「禮敬諸佛」這件事情,每一天想多少次?次數愈多愈好,把我們的觀念轉過來,然後起心動念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所緣的境界是世界海微塵數剎土眾生。這還小,這還算是個平面。經上告訴我們,宇宙世間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華嚴經》講到華藏世界二十重,二十是表法,表無盡,就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重疊,這個心念全到達,皆圓滿了。常作如是觀,你才能契入境界。這個境界無比的殊勝,這是修什麼?與諸位說,就是修淨土,彭際清居士講得沒有錯,《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大本的《無量壽經》。我在講席中曾講過多次,這一本經是《無量壽經》的詳細解說,是《無量壽經》的註解、廣說,《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略說、簡介。   我們對於一切人真誠恭敬,不要分好人、壞人,這人對我是有利還是有害?不問!平等的禮敬。為什麼?即使是惡人壞人、要來害我的人,他有佛性,他所做的壞事、惡念,那是他的習氣,你要把他的本性、習性搞清楚。我的禮敬是對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未來佛,他有佛性,我怎麼能不恭敬?他的習性不要理會,沒有事,習性是虛妄的,本性是真實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中講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我們用這兩句話引申就明白了。本性本有,習性本無,本無的事情,何必放在心上?何必分別執著?如果把一切眾生習性放在心上,自己多累!放在口上,自己天天在造罪業,把純善純淨的心全部摧毀了。誰摧毀?自己摧毀的,沒有人教你這麼作,這是迷。真正覺悟了,就知道哪是真、哪是妄?真的,要好好修;妄的,不要理會,自然就沒有了。轉妄成真,這樣才能永遠保持自己的純淨純善真心,真心就是本性。   在哪裡修?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去修行。不著相,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純淨純善的真心本性就恢復了。天天不停的幹,剎那剎那都能保住,無論處在什麼環境,不被境轉。《楞嚴經》上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我們要學佛,佛不會被境界轉。什麼叫被境界轉?你在境界中起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被它轉;你能在境界中,離妄想分別執著,你就不被它轉,學這個本事。這是諸佛如來的本事,這是法身菩薩的本事。   所以我建議同學們,這十願,一個月學一願。普賢大士與一切大乘菩薩不一樣,心量太大!一般菩薩做不到。一般大乘菩薩能夠做到平面,盡虛空遍法界、恆河沙數諸佛剎土眾生,講「恆河沙數」;普賢菩薩不講恆河沙數,普賢菩薩是講盡虛空遍法界世界海微塵數佛剎眾生,「世界海微塵數」,後面還要加一個「一一微塵,一一毛孔」中,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重疊的世界;其他大乘經上看不到,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然後我們曉得,大乘菩薩的境界是平面的,普賢菩薩的境界是立體的,境界不同!   普賢第一願「禮敬」,無條件的;第二願「稱讚如來」,這是有條件。講「諸佛」是從相上講,講「如來」是從性上講;換句話說,一切眾生的心行與性德相應,一定讚歎;與性德相悖,不讚歎;讚歎善,不讚歎惡。但是,「廣修供養」是平等的,無論是善人惡人,他有需求的時候,我們布施供養是應當要做的。一個月學一願,到十個月就圓滿,做為一個學程。這個學程完了之後,第十一個月又從第一願學起,永遠不斷,這是《華嚴經》境界修學的方法。    (4)讚勝勸聽   這一段有長行、有偈頌。長行文有十一句,第一句是總說,後十句別顯,共五對。清涼《疏》說,第一與第二句是「樂法生信對」,第三與第四句是「證性立願對」,第五與第六句是「了真入俗對」,第七與第八句是「持法示佛對」,末二句是「開法增智對」。這一大段內容如是。讚是稱讚,勝是殊勝。佛陀一生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華嚴》是第一經,為世尊所修、所證、所教的根本法輪,基本的課程,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包,所以古大德讚歎為圓滿法輪。其他經只說宇宙人生的一部分,這部經講的是全體。這樣好的教科書,這麼完美的課程,世間認識的人太少了,所以古德講「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能夠認識、掌握此殊勝機緣,好好的來學習,你才能夠真正獲得像前一段所講的功德利益。   佛法是真實智慧,法身菩薩自性性德現前,才有真智慧。唯有真智慧,才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問題。我們在前面讀到,參與華嚴法會的大菩薩們,可以說全是法身菩薩,其數無法計算,用比喻來說,有世界海微塵數。他們在大會中提出三百多個問題,這都是宇宙人生的大問題,基本大問。佛與文殊、普賢以及諸大菩薩,來為大家解答。   第一位答覆問題為普賢菩薩,代表毘盧遮那佛為大眾解答。問題再多,歸納不外三類:器世間、有情世間、智正覺世間。淺言之,器世間指宇宙,這些星球、星系是從哪裡來的?現代科學家所研究的太空物理、量子力學,都屬於這一類問題。第二有情世間,說明生命的起源,盡虛空遍法界、世界海微塵數諸佛剎土,這裡面所有一切眾生是從哪裡來的?什麼原因而來的?這些動物都有生老病死,牠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意義是什麼?我們看普賢菩薩是怎樣給我們開示的。第三智正覺世間,就是說明諸佛從哪來的?菩薩從哪來的?各個宗教所講的神聖是從哪裡來的?是怎麼回事情?問題再多,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類。   這是我們依照經文的說法。通常我不用這個說法,我完全離開佛學的這些名詞術語。有人問我,佛法講的是什麼?我說整個佛法的內容是:第一講人與人的關係,這就是有情世間。第二講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那就講器世間。第三講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就是智正覺世間。這三個關係處理好,天下太平,社會安定,大家都能過好日子,這就是佛法。你若是不明瞭這三個關係,關係處壞了,天災人禍就來了。民國初年,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歐陽竟無先生講得好,「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今世天災人禍多,佛法說出其根源,是你對這三個問題沒有搞清楚,你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世間人,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的利益,決定不想別人的利益,念念都是損人利己,每個人都是這個思想,他怎麼不鬥爭,怎麼不戰爭?這是我們講人禍的根源,也就是戰爭的根源。   諸佛菩薩他們為我們示現的、為我們表演的,沒有絲毫對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頭,沒有絲毫對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念頭。《華嚴經》、《般若經》給我們講一切法,包括器世間、有情世間、智正覺世間。真相是什麼?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佛說「相有性空」,性是體。《華嚴經》講的,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從哪裡來的?佛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虛空法界唯心所現,剎土眾生唯識所變。心與識能現、能變,所有一切現象是所現、所變;能現能變的是空寂,畢竟空、不可得,所現所變哪裡會真有!是你看錯、想錯了!這就是你不了解真相。世間人的生活,身體受壓力,心情受壓力。反過來看諸佛菩薩,他與我們一樣的生活,他完全沒有壓力,身心健康,自在快樂,法喜充滿,與世間人真的不一樣!他念念在修行,剎那剎那在修行,從來沒有一剎那間斷過。生活是修行,工作是修行,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修行。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從來沒有一念忘失,這是真修,得大圓滿、大自在。 是時普賢菩薩,復欲令無量道場眾海生歡喜故。   這是十一句中的第一句,總說,意思是講,能夠聽聞華嚴大法這一門課程,必定生歡喜心,所以它是『令無量道場眾海生歡喜』。「無量道場眾海」,這是真實的世間,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重疊;不但六道凡夫不知,四聖法界中人也不知道。雖然今天科學技術已相當高明,但是他們所知的,與事實真相還相去太遠、太遠了。   在汗毛的一毛端上,有大千世界、有虛空法界、無量眾生,微塵、毛孔沒有放大,裡面的世界沒有變小;這是怎麼回事情?科學家還沒有發現。科學家這些年來有新的發現,空間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有不同維次的空間。我們現在居住的是三度空間,四度、五度空間則不知不覺。科學是用數學,從理論推演而來,確實證明有十一種不同維次的空間存在;又從理論上講,不同維次空間應當是無量的,這個說法與佛法講的接近;但是微塵、毛孔裡面有世界,恐怕不是科學家能想像得到,也不是數學能夠推演出來的。佛如何見到真相?他告訴我們:甚深禪定。無量無邊的法界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中變現的。禪定功深,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才能夠了解事實真相:非空非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的一真法界,能夠見到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重疊世界,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以下十句,都是講的歡喜。第一句: 令於一切法增長愛樂故。   「愛」就是喜歡,「樂」是愛好,你對於一切法,愛好喜歡。『一切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順境、逆境,善人、惡人你都喜歡、愛好。那是什麼原因?你覺悟了,你在境緣當中得大自在,你看到芸芸眾生都在表演,善人演正派,惡人演反派。所以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遊戲人間」,他來看戲的。   這是平等真法界,不但平等而且清淨。善與惡、禍福與吉凶,自己都能如如不動而增長智慧,增長後得智,無所不知。樣樣都看到、聽到、接觸到,無所不知,但絕對沒有干擾清淨心,不會生煩惱,不起分別執著。總而言之一句話,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都能保持住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時候你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法喜充滿。遍遊法界,法喜充滿,成就無量的智慧,圓滿自己的後得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就是菩薩的修行。   第二句: 令生廣大真實信解海故。   第一句與第二句是一對,前一句講的是「樂法」,這一句講的是「生信」,這是說佛菩薩講經說法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哪些事情值得歡喜?此地略舉十段,說出十種真正能令眾生生歡喜心的。第一法喜充滿,對於一切諸法生歡喜心,因為一切法都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接著這一句就生信心了。   『令生廣大真實信解海故』,普賢菩薩希望無量道場眾生海一切眾生,人人都能夠生廣大真實信心。佛對於這件事情能夠幫助我們多少?《法華經》中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能幫助我們的是「開示」,後面的「悟入」是我們做學生的事情。開是開啟,示是指示。老師講解、指示出來給你看,你看了之後,你要能懂,懂了就是悟,你要能悟,也要能入這個境界。怎麼入法?思想、見解、生活、行為與它融合成一體,這就是入。融合一體,我們的生命就有了源頭,好像流水一樣,水有源頭。譬如長江、黃河,我們現在看到江河這一段,只知道這一段,不知道源頭,也不知道它流到哪裡?如果你能夠融成一體,就知道它的根源與去處,整體的生命就活活潑潑;若不知其來龍去脈,生活空間就很窄小,在整個生命期中就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障礙。障礙從哪裡來的?就是不知其來龍去脈。從這個小的比喻,你若明白,再講大宇宙、大的事實真相。   我們今天對人、對事、對物,有許許多多的想法、看法、作法都錯誤,但是自己並不知道,以為都是正確的。如果已經發生錯誤的現象,都認為那是錯在別人、在環境,我自己沒有錯誤。其實這就是大錯。覺悟的人知道,環境沒有錯誤,別人沒有錯誤,錯誤的根源在哪裡?在自己。自己錯誤的根源在哪裡?對於大宇宙的真相,也就是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知道、不清楚,迷惑顛倒,所以對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發生偏差,最終演變成三途六道,生生世世苦不堪言。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大慈大悲應化來世間,為大家開示,使得生歡喜心。所以接著真正明瞭,「於一切法增長愛樂」,你能對一切法真正生起愛心,貪瞋痴慢沒有了,融化成戒定慧。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對一切人事物就是慈悲,善巧方便,佛法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先學放下,放下貪瞋痴慢、煩惱習氣,再學著怎麼提起來。許許多多學佛的人,尤其是現代人,他不學放下,只學提起;結果是他的包袱愈背愈重,愈背愈辛苦,身心壓力只有增加,沒有減少。放下是對於身心世界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在事上看,釋迦牟尼佛的事業沒有放下,天天講經說法,工作非常勤奮,他沒有休假,沒有報酬,而且是義務的。他的動力是大慈大悲,表現在外面是善巧方便,也就是此地講的「於一切法增長愛樂」。普賢菩薩這些話是對一般菩薩們講的,若是如來果地上的愛樂,那是圓滿的,無論是順境、逆境,是善緣、惡緣,他都得大自在,都法喜充滿,於一切法圓滿的愛樂,這就是大慈大悲。   第三、四句: 令淨治普門法界藏身故。令安立普賢願海故。   此二句是一對,「證性立願對」。第三句講「證性」,第四句講「立願」。證性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教下講的大開圓解,亦即佛在一切大乘經中講的證得法身理體。術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能入這個境界,當然生歡喜心,歡喜不是一端,太多太多了,這一句指證法身之樂。   『淨治普門法界藏身』,「法界藏身」就是法身,「淨治普門」是證得法身之因,「法界藏身」是淨治普門所得的果。「治」當「做」講,古人求學、做學問叫治學,所以努力勤奮工作都稱為治、治理。每一個行業都講求治理,其中的理論、方法、次第、程序有條不紊;世間法有,佛法也有。治是有相,淨是離相;淨治,離即同時,離即不二。這不容易!我依據理論、方法、程序、次第,很認真的做,做得非常好,但心中不落一絲毫跡象,這叫淨治。淨是無作,治是作,即「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三輪體空。   「普門」,門是「法門」;普,普遍廣泛而且平等,所謂「普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可以說一法不漏;若是遺漏一法,門則不普。此地「普門」,意義深廣無盡,就大眾一般的想法、看法來講,包括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法門;但是諸佛菩薩應化在無量無邊世界海微塵數世界,一一世界都有十法界,這些諸佛菩薩普遍應化在其中,為一切眾生演說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法門,無量無邊!你要皆淨治,那才是普門。   諸佛菩薩無處不現身,微塵世界中現身,毛孔世界中現身;一一毛孔、一一微塵,普遍現身,真的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所以一切法是平等的,沒有高下、大小、善惡,這是真實的本性。《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此「性」是講真性。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習性,落第二義。佛法「淨」、「善」都是第一義,無有一法不善。十法界通通是善,阿鼻地獄也善,為什麼?地獄是消除造惡業眾生的罪業。就如同外科醫生做手術,移除患者病體,善不善?善!否則他要受很多痛苦,使得他的身體可以恢復。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心地純善純淨,所以他看十法界也是純淨純善。我們看到世間有善有惡,是看錯了,這就是隨順自己妄想分別執著,把事情看顛倒了。十法界依正莊嚴有沒有?有。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相有性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眾生的心識是相互交融的,就像光一樣,光光互照;雖然交融,一點不亂、絲毫不亂。佛入唯心境界,得大自在,得真實的受用、得無量三昧。我們念佛人,念佛功夫成就,恢復到我們的正受,就是得念佛三昧,三昧的境界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淨治普門法界藏身」,我們想證得清淨法身,要契入清淨法身,用什麼?用淨治普門,淨治普門是修因,法界藏身就是法身,是果報。這是不可思議的。證得法身之後,要幫助虛空法界無量無邊還沒有覺悟的眾生、還在受苦難的眾生。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明瞭,只要沒有見性、沒有出離十法界,都是在受苦難;不但六道是苦海,十法界都是苦海;即使能得人天福報,也僅是在受苦受難當中暫時休息,其實並沒有脫離苦難。   我們每天做早晚課,早課是提醒自己,淨宗早課選讀的經文是四十八願。為什麼要選這段文?契現代人的根機,每天早晨念一遍,想想阿彌陀佛之存心、阿彌陀佛之大願,我要把阿彌陀佛的心願變成自己的心願,這個早課就有功德。晚課是反省、懺悔,我今天從早到晚,起心動念有沒有違背佛陀的教誨?我起心動念與四十八願相應不相應?我確實隨順佛陀教誨,放棄自己的成見。如果對一切人事物還是用自己煩惱習氣,早晚課不如拜佛!早晨拜佛,晚上拜佛,各拜一個半鐘點。一個半鐘點,以一般的速度,以我的速度,拜三百拜,無論在家出家的同學都可以這樣做。拜佛的時候什麼都不要想,就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一切都放下,修清淨心。拜佛的時候,每一個動作都如法、都做到,這是恭敬,也是養身、修身;拜佛對於身、心健康都有幫助,從拜佛方法能契入境界。 令淨治入三世平等智眼故。   這真的是句句都能讓我們生大歡喜。前面講的「安立普賢願海」,普賢十願都是自己的性德,你要落實普賢十願,能把自己的性德引發出來。緊接這一句,與第三句的「淨治」是同一個意思,前面是「淨治普門法界藏身」,此地『令淨治入三世平等智眼』,這一句是講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三世」包含十方,包括虛空法界、剎土眾生,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重疊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平等的;因為凡所有相,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無數重疊的世界,它的根本是心識,當然就是一切平等。心性起作用,能現能變;凡夫用妄心,佛菩薩用真心;真心能現,妄心能變。   「淨治入三世」,淨治必與「平等智眼」相應。我們學佛修行,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終極的目標,希望證得「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世尊於楞嚴會上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我們迷在虛妄的境界中,佛菩薩幫助我們恢復本真而已!要「淨治入三世平等智眼」!我們的毛病,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分自分他、分好分歹,這是什麼?分別。分別中當然有妄想、執著,這是錯誤的。但「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如果不分別,你又把世間秩序破壞了,要背因果責任。諸佛如來應化世間,絕對守法。法是誰定的?法是世間人定的。他遵守世間的法律、道德、風俗習慣,即使是一些不善的、不好的風俗習慣,佛菩薩也歡歡喜喜遵守,不破壞它;因為如此,而得到這一方人的歡喜愛戴,然後你再教他,幫助他把不善的風俗習慣改良,成為善良的。這是善巧方便的智慧。   前面我們讀過雜神眾,那一段經文相當長,我們都有說出它的表法意思;某一種神是在比喻、影射社會中的某一種行業,以及我們應該要怎樣學習、效法,都給我們智慧的啟發。以最明顯的神像教育意義而言,我常為大家用四天王舉例。你走進佛門寺院,首先會看到四大天王。第一位是持國天王,持是護持,護持國家、社會。用什麼來護持?用「平等智眼」。平等從什麼地方表現?他手上拿的琵琶,弦樂器,弦太鬆則不響,太緊則斷,要調到適中,這就是中道,中道才是平等。它的表法:負責盡職,標準就是中道。「淨治」,淨是清淨,不能有絲毫污染,心地染污是六道凡夫,嚴重的染污為三途業因。   這一句經文中,「淨治」是清淨心,「平等智眼」是平等心,你真學到了,就以清淨平等入世間,入世間是清淨平等過生活,這是佛菩薩的生活。你清淨平等工作,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你就是本經末後五十三參的善知識。你是平等清淨入世工作,以平等清淨處事待人接物,你能夠感化眾生,幫助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你能幫助別人,肯定你自己已經轉過來了。所以,首先一定要幫助自己轉染成淨,必須對於所有一切的染污都沒有興趣了,不起心、不動念頭,你的心真清淨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擺在你面前,都提不起一絲毫興趣,你的心才真正純淨。對於一切善行幫助眾生的、利益眾生的,這個很有興趣,真正是「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你就入了佛菩薩境界,才真正得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第六句: 令增長普照一切世間藏大慧海故。   清涼《疏》說:五、六句是一對,上一句「了真」,此句「入俗」。了真是自度,入俗是化他。前面我們說過,對於三世間要用平等心來對待、觀察,這是很重要的,然後才能夠入俗,這個道理並不難懂。「了真」是徹底究竟圓滿的明瞭宇宙人生真相,「入俗」是把你所了解的,落實在自己生活行為中。早幾年我們在每個地方弘法用了一個總題目:「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兩句就是入俗。我們生活在世間,一定要發心給世人做一個好榜樣。   此地經文,『令增長普照一切世間』,若依般若智慧來說,前一句「三世平等」,是講實智、根本智;「增長普照」,是後得智、權智,善巧方便,無所不知,就是把你的真實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不是自受用而是他受用;換句話說,自今而後不再過凡夫的生活,而是過菩薩的生活。   凡夫的生活有自受用,佛菩薩的生活沒有自受用,只有他受用。此話怎講?佛菩薩在社會現身,身語意三業的造作,沒有業;如果自己有受用,三業造作就有業。他自己沒有受用,他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娛樂別人的。演員是娛樂大眾,佛菩薩是教化大眾,也類似用舞台表演的方式。所以經上常講「演說」,不單是言語,還帶表演。什麼表演?生活是表演,工作是表演,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表演。我們要懂得這個義趣,然後你才知道怎樣學佛、學菩薩,要學得像!表演些什麼?沒有定法,這個道理要懂。佛菩薩應化到世間來,沒有一定的形相;為眾生表演的,也沒有一定的方法,完全視乎眾生之所需。   我們今天學佛,要發心做真正的佛弟子,不能做假的,不要做冒充的。我們要真正向佛菩薩學習,對一切人事物用真誠心、清淨平等心,用智慧「普照一切世間」。這個「普」就是平等,無所不照,故云「普照」;前一句「入三世平等智眼」,此地講「普照一切世間」,兩句是不是相應?是的!「藏」是含藏的意思,在此地,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講的無微不至,再隱密之處都照見了。如《心經》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徹照!這成就無量的後得智,無所不知。所以你才能幫助世間各個層次迷惑不等的眾生,才有能力教化他,幫助他相信因果,接受佛菩薩聖賢教誨。   我往年請教過章嘉大師,遇到困難怎麼辦?遇到困難,那是自己的業障現前,你要把業障找出來,並消除,這困難就解決,它就通了。通什麼?與佛菩薩感應通了;天龍護法的擁護之路通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此話不假,不是欺騙人的;你有求不應,是你自己有業障。我早年學佛,章嘉大師教導我的:真正做功夫,沒有別的,天天反省,天天找出自己的過失,天天改過自新,這是真修行。只有形式上的,而不是真心,就不會有感應。感應一定要用真誠心,至誠感通。「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經上說的話不錯,因地真實,果報才會真實。所以,只有自己認真努力淘汰煩惱習氣,讓自性性德顯露出來;性德中本具智慧德相,德是能力,相是相好。去一分障礙,性德透一分;去兩分障礙,性德就透兩分;你去掉多少分的障礙,性德就顯出多少分,都能現前。   從此地去觀察,你才知道佛講的這些道理、方法,用在生活上管用,增長智慧福德,也增長健康長壽。如來在果地上不是示現大圓滿給我們看嗎?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福報多大!智慧多高!又都是無量壽!這三種大圓滿的殊勝,從哪裡得來的?在因上講,固然是性德;有因若沒有緣,果報不能現前。緣是什麼?緣是修德。古大德告訴我們「性修不二」,性德與修德相應,修持的功夫得力,修持的果報就現前,真實不虛。   第七句: 令生陀羅尼力持一切法輪故。   『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即大綱領、總綱領。如果能掌握住佛法的總綱領,那你全部佛法都貫通了。這一句對於修學佛法的同修來講很重要,尤其是對發心要弘法利生的人,你若不能掌握,就沒有這個能力弘護正法;沒這能力,卻要勉強說法,就免不了要造業。在家同學修學佛法,如果掌握住這個原則,他的修行一定成就。   佛法的總綱領是什麼?在《華嚴經》中就是文殊、普賢。佛是代表理體,所謂真理,真理是沒有形相的,沒有言語的,用什麼方式向一切眾生表達?真理無相而能現相,它現文殊、普賢,文殊、普賢就是毘盧遮那的化身,化作菩薩。菩薩就有形相,有言說、有作為,所以華嚴會上這兩大菩薩,代表法身如來主持大法會。文殊代表的是十波羅蜜,普賢代表的是十大願王。於是我們知道,十願、十波羅蜜就是一切佛法的總持法門,即用此陀羅尼『持一切法輪』。   世出世間求學,你要懂得抓住綱領,我們的思想、言行,緊緊的靠攏這個標準;縱然有些距離,離不太遠,很貼近,那就不會有大差錯了。儒家講的綱領,《大學》第一章所說「大學之道」,那就是儒家的陀羅尼。它說的是什麼?「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大綱領。明明德是根,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明德就是心性,心性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所以稱為明;德,就是德能、相好。佛法講得細,講德相,如果這個明德再加相,那就與佛法講的完全一樣。佛家講的德與相,都包括在德字中。我們現在的明德已經不明,儒家的教學就是恢復你的明德。   現在修行的環境非常艱難,但是它難不倒你的毅力,它障礙不了你的決心。你要有毅力、有決心,哪個地方不是道場?哪個地方不是用功的所在?我們看看古往今來祖師大德,有幾人有很好的修學環境?幾乎找不到。大多數都是一個人在深山人跡不到之處,自己搭個小茅篷,靠近一個寺廟,茅篷距離道場不太遠,一般來講,三到五里路,現在用公里來算,大概最遠不超過兩公里。為什麼靠近道場?有機會去聽經、聞法,有機會去請教道場中的高人、善知識。一個人住一個小茅篷苦修,他修成功了。到他自己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他就畢業了。畢業之後,往往住在深山人跡不到處養道,把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   淨土宗中興的大師蓮池、蕅益都是這樣修行的。蓮池大師在雲棲山,在浙江杭州。一個人住在深山裡面,以後被遊客偶然之間碰到,與法師交談,覺得這法師很有道行、學問。聲名傳出去後,來依止他的人多,這些人蓋小茅篷跟他一起參學。以後人愈聚愈多,就有長者居士來蓋殿堂,就成一個叢林。所以雲棲寺的大殿不稱大雄寶殿,名神運殿,說明什麼?這個道場是護法神建的。蓮池大師沒有意思建道場,也沒有向人化緣一分錢,也沒有給信徒說:我這裡少個大殿,你幫忙建一個,沒有!都是自動的,自動自發建成這個道場。這是仰慕大師的德行,在家、出家這麼多人來親近他,把這個山變成佛教聖地,修行的道場。這是我們後人的好模範,應當常常記在心裡,並效法之。   我們修學的綱領,提出五個科目:第一、淨業三福,第二、六和敬,第三、戒定慧三學,第四、六波羅蜜,第五、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念念都不離開這些原則,掌握這些綱領,這是真正修淨業;執持名號,求生淨土,我們這一生肯定有分。   第八句: 令於一切道場中盡佛境界悉開示故。   此句與上句是一對,上句「持法」,總持如來一代時教的大法;此句講「示佛」,示是示現,展示佛的境界給一切大眾,令大眾生歡喜心,歡喜修學佛法,歡喜入佛菩薩的境界。經文『於一切道場中』,「道場」,場是場所,道是佛道。這個場所具足佛道,佛是梵語,意思是覺悟。我們從意思上來說,這個場所具足覺道,身心沒有染污,具足覺正淨,這個場所就是道場。不一定有建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鹿野苑教導五比丘,在曠野中、樹林底下、草地上,六個人圍坐在一起,講經說法、研究討論,那是道場。   「一切道場」,實在講就是一切時、一切處,你心中有道,走到哪裡就是道場。《維摩詰經》中說,道場在哪裡?在自己心裡。直心是道場,直心是真心,直心是菩提心的本體。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中講菩提心:第一直心,第二深心,第三大悲心。什麼是直心?我們把論與經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明顯。《觀經》上講菩提心,第一是至誠心,《論》中是講直心,我們就曉得,直心就是至誠心,至誠心才是直心。至誠,真誠到極處,這個心沒有一絲毫虛偽,那就是直心。直心就是道場,直心所在之處無不是道場。   一切時、一切處,念念都想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我們今天所說的機會教育,一有機會就馬上抓住,要勸人、勉勵人;要觀察這人現在迫切需要的是什麼?我們要幫助他。他如果不相信因果報應,認為因果報應不是事實、不可靠,科學沒有依據,就要幫助他相信因果。印光大師一生所提倡、所示現的是「因果教育」,於是我們就曉得,相信因果報應的人,能學佛、能接受聖賢教誨;不相信因果報應的人,佛法再好、孔孟之學再好,他不相信,就不會接受。所以祖師大德把因果教育拈出來,認為在這個大時代,幫助一切眾生度過災難,這是第一重要。   哥倫比亞有個大學教授非常有名,他也是心理醫生,用催眠的方式給人治病。發現有一個人在催眠當中,說出他八十多次輪迴的狀況。這個人現在還在,過去生中八十多次的生死,上溯到兩三百年前。八十多次都不失人身,很不容易!他是一個平庸的人,多半投胎都是女身,只有兩次是男身。職業都很卑賤,女身多半都是作幫傭,男身做苦力,得兩次男身,好像是作小兵,軍隊服役當小兵。地位很低,沒有什麼學識,所以他一生造的業很平,就是沒有大的過失,也沒有大的善行,所以生生世世得人身。他說出他死的時候的經驗,他說每一次死的時候,他很清楚,感覺到自己身體飄起來,實際上那是靈魂,靈魂離開身體、脫離身體,他身體飄起來的時候,看到家親眷屬圍繞著他,這與佛法講的一樣。所以佛法講人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不能動他。他飄在空中看,看到大家對他的狀況。這個時候觸動他的身體,他都會有感覺,最好不要動。我們現在知道,念佛送他那是無比的殊勝。身體飄上來之後,就有天神要來引導他,他說那些神都是很有智慧,引導帶他到哪裡再去投胎,找與他有緣的人。若是念佛的人,是佛來接引。他一生沒有大惡,也沒有大善,所以得人身;可是生生世世輪迴,也很勞累,「生死疲勞」,他不能解脫,不能出離,仔細去想想,這也是苦惱的事情。   他說天神告訴他:人一定要寬恕,要原諒別人,仇恨不能記在心中,記在心中,就會帶到來世;來世還不能寬恕別人,就永遠帶下去,而且愈累積愈嚴重。從催眠中發現,有很多人從畜生道來的,我過去看過不少這些資料。還有一些是從外星球來的,不是我們地球上人,言語文字、生活習慣與我們完全不一樣。可見得人死了以後,再投胎,不一定在這個地球,有的到別的星球去了。我們若往生到極樂世界,到那邊去了,就不屬於這個銀河系,阿彌陀佛國土也是個大星系。靈魂的速度非常快,光速、電磁波的速度與它相比,差太遠了。十萬億個佛國土,他一念之間就能到達,光沒有這麼大的速度。一個佛國土,照黃念祖居士的講法,是十億個銀河系。十億乘十萬億,一百萬億億銀河系的那一方,要用光的速度通過十萬億佛國土,那需要多少年?太長了。但是,靈魂一念就能到達,一念周遍法界。   佛的境界是什麼?我們就狹義的來說,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要把這個境界告訴一切眾生,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們凡夫對自己確實掌控不了,但佛菩薩清楚。我們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自己都不能作主宰,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你看看社會年輕男女相愛,今天結婚了,過幾天離婚了。所以佛說凡夫無我,「我」是什麼意思?「我」是主宰,做得了主的意思。自己對自己做不了主,心是浮動的,隨著外面境界轉。什麼時候你才真正能做主,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楞嚴經》上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佛菩薩做得了主。不管你信不信佛,即使你不信佛,他也來幫助你;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菩薩對眾生慈悲到極處,我們凡夫不曉得佛對我們恩德之大,到你知道的時候,感恩的心、報恩的心才會真正生得起來。   古大德一句話說得好:「隨緣消舊業」,我們今天在世間做的是隨緣消業;後一句話更重要:「莫更造新殃」,希望隨緣消業,不要再造業了,那你得諸佛菩薩感應、幫助,很快就會現前。如果現在還造業的話,不但你的業沒有消,還天天在增長,那就沒有法子!人一定要真修,你自己照鏡子能看得見成績,相貌年年不一樣,一年比一年好。我們讚佛是「相好光明無等倫」,我們自己相貌能愈變愈好,心地愈變愈清淨、善良,這表示你在行菩薩道。華嚴經是普賢菩薩為大菩薩講的,所以念念要契入佛的境界;但我們是凡夫,雖然一下達不到這麼高的境界,還是要把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   我們今天要幫助別人,要示現佛境界,什麼是佛境界?最簡單扼要的,就是這些年來我們總結佛法的陀羅尼、總綱領:「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如果你不會,最簡單又最正確,沒有絲毫錯誤,就是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心中沒有一個雜念,這是在一切場所示現佛境界。眼對著境界,視而不見;耳對境界,聽而不聞;不是說你沒看見、沒聽見,你都有看見、也聽見,決定不放在心上,不落印象,心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是佛境界。所以我們決定不可以輕慢念佛的老太婆、老阿公,他們如果一心念佛,也入境界了。一般人還在造三途罪業,哪裡比得上!   最後二句,「開法增智對」: 令開闡一切如來法門故。令增長法界廣大甚深一切智性故。   前面第七、八兩句,說的是掌握整個佛法的總綱領|《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古大德稱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的第一經,根本法輪。早年方東美先生說,本經是整個佛法的概論,概論就是總綱領、總原則。就本經而言,綱領中還有綱領,原則中還有原則;《華嚴經》到最後歸結到十大願王,十大願王又導歸極樂,所以這樣一來,《華嚴經》與淨土宗產生密切的關係。《華嚴經》到最後歸極樂世界,歸彌陀淨土。前清乾隆時代彭際清居士主張《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他才有這個說法。   『令開闡一切如來法門故』,「開」是開示,「闡」是闡揚,這就是講經說法。講什麼經?「一切如來法門」,本師釋迦牟尼佛所留下來的全部經教,編輯而成的《大藏經》,就是一切如來法門。世尊所說的,與十方諸佛如來所說,無二無別,這就是所謂佛佛道同。「開闡如來法門」,為大眾講經說法,這需要因緣,要有能講的人。什麼人能講?古代講經的水平是有修有證。你有修沒有證,沒有資格講,有修有證才能講;近半個世紀以來,有修的人已經是很不容易找到了,如鳳毛鱗角。佛法沒有人講了,怎麼辦?   佛教是教育,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所有的宗教都是聖賢的教育,我與許多宗教往來,所以我特別提醒大家,我們要走宗教教育的道路。宗教的形式重不重要?當然也很重要,但是宗教教育更重要。形式是外表,教學是內容;二者結合,這個宗教的生命力非常強大,確實可以傳千年萬世,不會在世間消失。如果我們還只重視形式而疏忽教育,這個宗教肯定會沒落。信徒不來,這個宗教就沒有了,你才曉得教育多重要!這一句就是教給我們要重視教學,認真的教學,全心全力的去教學,把教育辦好。   我們講經,須依靠古大德的註解,自己還要有悟性,不開悟不行。悟了之後,再看古今大德的註疏,就很容易貫通了,那時候,你可以講得不會有錯誤了。開悟的條件是煩惱輕,佛門中常講「煩惱輕、智慧長」;煩惱重,不能開悟。所謂煩惱輕,須輕到一定的標準;以我自己的經驗,這標準是:決定沒有自私自利,決定不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一切境緣中不起貪瞋痴慢。你有這個功夫,就接近開悟的邊緣了。如果沒有達到這個功夫,這些東西會障礙了你的悟門。這是真修,為什麼講經說法、開闡法門要有修有證?道理就在此地。你若是證果,你的思想見解與佛沒有兩樣,那怎麼會講錯?證果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已經入華嚴境界,你已經得陀羅尼門,當然不會有錯誤。沒有明心見性,你只有修、只有悟,沒有證,若給大眾解釋經論,還得依靠古大德的註解。   經典的註解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依照經文一句一句來講解,這種是「釋經論」,《大智度論》屬於這一類。另一種是根據經典的教義來發揮,廣泛討論一切佛法,而不是註解某一部經典而已,這是「宗經論」,《瑜珈師地論》是代表。彌勒菩薩作《瑜珈師地論》,龍樹菩薩作《大智度論》,皆有修有證。祖師大德中沒有達到明心見性,則不敢作。例如禪宗的《壇經》,惠能大師有修有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壇經》上所講的,如果諸位細細讀它,那一部《壇經》也是整個佛法的陀羅尼。我們修學目標一定要定在修證|信解行證,我們走這個路子;即使這一生證不了,也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古大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見到阿彌陀佛,肯定可以達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所以,想要弘法利生,菩薩在此地勸我們,先要把自己修好,才有能力在一切時、一切處,隨機教學,幫助一切眾生認識佛教,歡喜佛陀教育,學習佛陀教育。   『令增長法界廣大甚深一切智性故。』清涼大師說此句為「增長智慧」,這是真實的智慧,圓滿的智慧,與世人觀念中的智慧不同。不同在哪裡?很明顯的一個界定,智慧中沒有煩惱、情執,世人的智慧只是聰明;聰明中有煩惱、情執。不但六道凡夫沒有智慧,阿羅漢、辟支佛也沒有,可見非常不容易。為什麼?智慧不是學來的,是你自性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因為三重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把你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障礙住了。絕對不是說,經教學得很多、讀得很多、記得很多,我也能講經,就是有智慧了。若有智慧,講經就不會講錯了,為什麼你會講錯?沒有智慧。智慧從禪定中來的,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你沒有定,哪裡有慧?   我們自己想想,一天到晚妄念紛飛,前一個念頭滅,後一個念頭起,怎麼能開智慧?到什麼時候你開智慧?經論中常說,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無量無邊,佛陀歸納為兩大類,第一大類叫「見惑」,見是見解,惑是迷惑,換句話說,你的見解錯誤。第二大類叫「思惑」,思是思想,你的想法錯誤。這兩大類,前一大類是你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的見解、看法錯了,後一大類是你對於一切都有顛倒分別的想法。有這兩大類煩惱,哪來的智慧?有聰明而沒有智慧。如果你能放下錯誤的見解、思想,斷了見思惑,你能證阿羅漢果,能超越三界,得九次第定,但是智慧沒開。可以說,你也有相當的聰明,這個聰明是相似的智慧,比六道凡夫高明,比菩薩不如。為什麼?因為你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沒破,開不了智慧。什麼時候智慧開?塵沙煩惱斷了,四十一品無明至少破一品,這個時候智慧開了,禪宗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才曉得佛家講智慧的標準是很高的。   這部華嚴經,普賢菩薩是對十方來華嚴會上聚會的大菩薩們講的,他們都是法身大士,還要增長『法界廣大甚深一切智性』,我們就懂得了,法身菩薩要進一步破他的無明,提升他的境界,那就親近普賢菩薩,聽普賢菩薩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   我們今天講的社會教育,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親自主持,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是後台老闆,文殊、普賢兩大菩薩非常認真負責執行。這一次法會是什麼性質?現在的術語是「學術研究討論會」。這個討論會分很多組,各種題目都可以拿出來討論,《華嚴經》中總共提出三百多個問題。前面與諸位報告了,每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小組,如果這個問題牽涉到許多另外的問題,那就由普賢菩薩來主持大的研討會。解決現代世界的紛爭,有許許多多很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學華嚴就能體會解決的方法,世出世間事沒有不能解決的。中國古聖先賢有智慧,大聖大賢起心動念為社會大眾著想,沒有為自己。只要大眾能得利益,自己都歡喜、都願意來犧牲,而且希望眾生快快離苦得樂,快快破迷開悟。我們常講這些人是佛菩薩化身的,是佛菩薩再來的,只要眾生立刻能得利益,是不考慮自己有什麼樣的犧牲,都可以奉獻。   諸佛菩薩的布施是清淨的、平等的,財、法、無畏,毫無保留的完全奉獻,所以他的果報不可思議。古人講: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佛家的富貴從哪裡來的?財布施來的。財布施中,有內財布施與外財布施。釋迦牟尼佛與所有弟子,雖然每天出去托缽,好像沒有錢財,但他們用的是內財布施。內財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做義工,布施體力、精神,比布施金錢可貴。金錢是身外之物,那個果報比用身體來布施差一等。法布施,除了講經說法是法布施,自己一切作為、一舉一動給社會大眾做模範,無一不是法布施。如此內財、演說中就具足無畏布施,眾生看到行為模範,聽到說法開導,明白了,他就能離開一切憂怖苦惱,這就是無畏施。   諸佛菩薩在世間修這三種布施從來沒有間斷過,念念不捨,時時刻刻都在演說,給你示現修因,也讓你看到果報。所謂的財富果報,不是講發大財,有幾十億、幾百億、幾千億的財產,不是指這個;那個東西是世間人要的,覺悟的人不要,為什麼?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些東西多了就成累贅,天天操心,患得患失。什麼是真實的果報?真實果報是你應用不缺乏,需要用的,都具足不缺,這是圓滿的福報。自己心中一點不牽掛,有一絲毫牽掛就不是真正的福報,真正的福報是沒有牽掛。聰明智慧、健康長壽、自在隨緣,這個果報不就表演出來了!   「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若真,沒有憂慮,果報才殊勝。這是不思議的甚深大法,為什麼稱不思議?不思議都是講真心、本性,性德不可思議。我們真正希望自己的智慧能夠不斷向上提升,有一個絕妙的方法,就是真正信佛,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我在講席中常說,我們是凡夫,決定不能依靠自己的想像;做一個真正佛弟子,一定要把自己的成見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隨順佛陀教誨。我這個話講了很多、很多遍,時時在提醒同學們。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隨順「我」的想法、看法、作法,還是搞六道輪迴,怎麼能出得了三界?真正能了生死、出三界的智者,他明白了,只有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完全隨順佛陀教誨。如《觀無量壽佛經》善導大師的註解《四帖疏》,在「上品上生章」中所說的,就是勸我們信佛,百分之百的相信佛在經典上的教誨,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上品上生。   在近代有兩位大德,印光大師與虛雲老和尚,他們的行誼,就是為我們顯示真信。我們的信是疑信參半,但他們是完全相信,沒有疑惑。即使用人做事,他也完全信賴,憑什麼?憑佛法。假若這個人做得不如法,他自負因果責任;而我們真心去做,佛菩薩就真心加持。那個人本來是個不善的人、貪財的人,看到老和尚這種心行,看到老和尚的作法,他受感動,良心發現,放下名利、放下自私,他熱忱來替三寶、常住做事;一半是善根發現,一半是佛力加持,所以「信佛」,心中沒有疑惑,心多清淨!清淨心生智慧,不生煩惱。   諸位要曉得,憂慮、思考是煩惱,這很傷人、傷身體。只要是真心為一切眾生、為廣大的社會、為聖賢教誨常存世間,你就得一切神聖的加持,得一切神聖的擁護,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如果能讀《華嚴經》,你會心開意解,心量擴大,確實增長法界廣大甚深的智慧。如果沒有緣分遇到《華嚴經》,雖然肯定能長智慧,但不可能有如此甚深圓滿廣大的智慧;有緣接觸到《華嚴經》,這智慧立刻就現前。為什麼?它與你的心性相應。你的心性本來具足真因,但缺緣來引發;一接觸華嚴,這個緣具足了,所以你的廣大智慧就開了。   增長甚深廣大智慧,在我們現前來講,就是斷疑生信,對佛法毫不懷疑。佛教給我們做的,百分之百的奉行。只問自己,不問別人;別人肯不肯是他的事情,與我不相干。一切要問自己,我自己真幹、肯幹,沒有疑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計較未來的果報,根本不放在心上,但是自自然然的,果報就是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你問為什麼?今天,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造的是什麼因?就是毘盧遮那佛的因、阿彌陀佛的因,所得的果報,不是極樂世界、華藏世界,那會是什麼?因果錯不了的!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祖師大德們,苦口婆心為我們宣說、示現,就為此事,千經萬論無非勸我們做一個明白人,明白人就是佛菩薩。修行人修什麼?找到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明瞭、迷惑的原因,這就是佛家常講的覺悟了;找到後,把這些原因、障礙消除,這就是修行。障礙消除之後,性德顯現即是證果,果報現前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現前了。   佛法教學原來如此,這是真實的。經論中常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真實不虛;一切法是虛妄的,虛妄就是假的,《金剛經》上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但古人也常教導我們說,借假修真,我們要借這虛妄的幻相、借一切有為法,做增上緣,修我們的真因真果。所以一切有為法還是有用的,不是沒有用。認識它不是真的,不是永恆的,不是常住的;它是什麼性質?剎那生滅。這個剎那生滅可以給我們的真因做增上緣,讓我們證得真實的果報;真正明瞭了,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對我有幫助,都是我的恩人,都是我的善知識,然後就覺悟到,我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   這一段是普賢菩薩讚歎法門的殊勝,勸導大眾聽經歡喜,他說了十條,十代表無盡。長行就到此地。以下是十首偈頌。   我們在前二段:「說所成益」與「讚勝勸聽」長行的十句中,已學到很多東西,也拓開自己的心量,有相當的收穫。此二段經文不長,可有十對,我們總要把它記住。在「說所成利益」中有五對,第一對是「證智成福」,第二對是「嚴剎紹種」,第三對是「顯義演教」,第四對是「生善滅惡」,第五對是「淨業普願」。我們常會碰到有人問,佛說經對眾生的好處何在?如果你能把這五對十句記住,那就是很好的答覆。緊接著「讚勝勸聽」,也是五對十句,已如上述所說。其中第一、第二句是「樂法生信對」,在這一對中,我們確實能體會得世味沒有法味濃;但世間人大都沒有緣分嘗到法味,非常可惜。   法味初嘗好像沒有什麼味道,就好像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大眾吃榴槤一樣,我們從外地來的,看到榴槤的樣子,聞到榴槤的味道,都感覺很噁心,不能接受;可是,真正嚐到味道,才曉得這是五味中的上品,佛法亦復如是。剛剛接觸,沒有入味的時候,就像一般人見到榴槤一樣,排斥拒絕;等到你嚐到味道之後,就會感覺欲罷不能,你就被它吸引住了。榴槤稱為水果之王,能品嚐到這個味道,其他的水果都放下了,沒有一種能比得上;佛法亦復如是,你要能夠品嚐到法味,才知道法味是一切味中之王。別說人世間的一切味,連天上的味道也不能與它相比,超越人間、天上。所以那麼多人想作佛、作菩薩,你要問為什麼?他能享受最高的法味。真正的法味是自己的法性,是自家的性德,不是從外頭來的。這就是早年方東美先生介紹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很濃的法味,法味中圓滿具足真善美慧,它不是枯燥的,非常活潑。真的是自在快樂,裡面不夾雜絲毫的副作用,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讚勝勸聽」之「偈頌正顯」,經文十首,第一首: 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現十方無量國,隨諸眾生所應見,光明遍照轉法輪。   這十首偈頌的內容非常豐富,清涼《疏》說,第一首是說:「智慧地及無畏功德,兼含體相顯著等十句,以言普現十方光明遍照等故。」   讀經最重要的是使得現前程度根性的我們能夠得利益,怎樣學習,幫助我們提升境界,才能真正得到法味。第一句中,『智慧甚深功德海』,智慧無量無邊,功德亦復如是;諸佛如來果地,這兩種都圓滿了,所以我們稱之為「二足尊」。佛法中有福德、功德,功德中包括圓滿的福德,福德中不包括功德,功德是真實的福報。這是什麼原因?單講福德是著相了,不著相之福德就是功德。著相,我們一般講,你享福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前面都與諸位做了報告。功德,享受福德而不必付代價。為什麼不付代價?因為你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那種享受雖在形相上與凡夫沒有兩樣,實質上是沒有一絲毫執著;換句話說,你的清淨平等覺只有增長,不產生障礙。福德會將清淨平等覺障礙住,因為你有煩惱習氣;功德中沒有煩惱習氣,差別在此地。智慧甚深,功德亦甚深,所以用「海」來比喻。這是能現,下一句是所現。   『普現十方無量國』,經文中告訴我們,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國」是指佛的教化區,不是現前地球上的國家。包涵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佛國土,而這是佛國土中最小的,還有大的。在虛空法界中,這樣的佛國土無量無邊。怎麼現的?現在我們曉得,是智慧與功德現出來的。為什麼現的?經典後面會講到|「法爾如是」,是法性自然的現象,真如隨緣,萬法俱興,自自然然的現象,決定不加一絲毫意思,故云法爾如是。   『隨諸眾生所應見』,法性能現,我們常講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唯心所現」。智慧、功德是心性本具的,本經〈出現品〉中講的智慧德相,功德中包括德相,「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佛性中具足智慧德相,自自然然會現,現出來的國土有差別。為什麼?「隨諸眾生」。   國土有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法性土是平等的理體。理體不是物質,如果是物質,就會有差別。所以,法性身與法性土,九法界的眾生都見不到,唯有法身菩薩知道。為什麼?九法界眾生都沒離相,都著相,著有無相;若不著有相,便著無相、空相。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不著相,與九法界眾生的看法不同。雖然不同,佛能夠隨順眾生,暫時不說自證的境界,等到時節因緣到了,你能夠體會那麼高的境界,這個時候就給你說法性身與法性土。   《華嚴經》中詳細說出來,因為《華嚴經》是對法身菩薩說的,他們已經契入這個境界,所以佛一說,沒有人不懂。我們凡夫所見的有淨土、有穢土,淨與穢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淨就不是真淨,法性身與法性土是真正純淨。但是我們想想,諸佛如來、諸大菩薩他們所現的身相及居住環境也有相,是不是淨土?在他們自身,確實是住淨土,雖然經上有說:「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我們的身是果報,居住的環境也是果報;不但我們受果報,連三賢十聖,三賢: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迴向菩薩,十聖是十地,還包括等覺,換句話說,如來果地之外,全都住報土。報土有淨、有穢,三賢住分段同居報土,十聖住實報無障礙報土。   所以我們要了解現前環境的真相。我們這一生到地球上來,與這麼多的眾生在一起生活,這是住的報土。報土中有共業、有別業,別業是個人的。我這一生住世若干年,當中種種的受用,這是別業所感,與其他眾生不相同;同住這個大環境,那是共業所感,我們從此地去體會。譬如寒暑、氣候的變化、四季等等,不分貧富貴賤,人人所受都是相同的,這屬於共業。共業中有不共業,就是別業;不共業中有共業,因緣很複雜。我們明白了,才知道生活的真相,自己也真正能夠醒悟,我一生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生活?覺悟的人知道,念念提升境界,就是提升自己高品質的受用,而達到最高、究竟圓滿是如來果地,於是我們才曉得菩薩是不斷在向上提升,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末後三字「所應見」,這就是眾生妄想分別執著有種種不同,這件事情我們無需向大處去看,只要往小處、往近處,在哪裡?就看我們這個地球。實在講,地球之外,尚有無量無邊無數的世界,我們能力達不到。若不是聽佛在經上所說,就我們現前六根能力所接觸的,身邊的環境,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對於他們的自身生活、周邊的生活環境,理解多少?絕大多數不明瞭,我們確實連六根的能力都達不到,真的是糊糊塗塗過一生。古人所謂醉生夢死,活在世間像喝醉酒一樣,迷惑顛倒。死了之後,就像作夢一樣,夢幻泡影。一生短短幾十年,確實一彈指就過去了,說明所有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修行人、學佛人不能不時時刻刻提高警覺。   印光大師在佛堂,佛像的背後寫了一個很大的「死」字,那是什麼意思?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個世間是假的,不是真的。什麼是真的?死才是真的。人不能怕死,怕死就能不死嗎?怕死還是要死。所以我們要明瞭為什麼會有死?死的意義何在?死了以後,又是什麼樣的境界?這才是重要的課題。你能把這個課題拈出,世間其他問題都是小事,小到不值一提。這個時候,自己就知道一生應該怎樣過日子、怎樣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也就是怎樣對待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慢慢的契入佛菩薩境界。   『光明遍照轉法輪』,「光明」是智慧,真實、究竟、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全在懂得事實真相,知道自己應該怎麼作法。我們幫助眾生,希望眾生早一天覺悟,功德不可思議。自己吃虧也好、上當也好,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是值得的。為什麼?你仔細想想,所謂的「吃虧上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都是假的。「轉法輪」,就是能幫助人早一天、早一個小時,甚至早一分鐘覺悟,得到佛法真實利益;這個人是真有智慧、真有慈悲,具足「智慧甚深功德海」。 十方剎海叵思議,佛無量劫皆嚴淨,為化眾生使成熟,出興一切諸國土。   第一及第二首偈頌,清涼大師說明,是佛出現在世間的意義。由此可知,我們對於諸佛菩薩示現在九法界的用意,認識得更清楚、更明白,完全是幫助眾生轉凡成聖。他為什麼要這樣作法?也是法爾如是。例如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你要起個疑問:它們為什麼合作無間?為什麼彼此之間沒有衝突?你找不到原因,因為法爾如是。你真的想通、想明白了,就能夠對剎土眾生,上自佛陀,下至三途地獄,都能夠像身體各個器官一樣的互助合作。譬如我是眼,別人是耳、鼻、手、足,沒有理由的合作,沒有理由的全心全力協助。譬如我們把腳趾比喻作三途眾生,當它受到一點傷,我們的眼睛很關心,立刻就細心觀察,而手馬上就動手幫忙治療,這什麼原因?為什麼?我相信你不會去問什麼原因。但是如果看到別人或佛菩薩幫助苦難眾生,你反而會問他:「他到底是什麼意思?」當我們的眼睛與手幫助一個受傷小趾的時候,你會不會問眼與手是什麼意思?哪一天你能將此問題解決了,宇宙之間、社會上種種紛爭的問題,你就徹底圓滿的解決了。   今天談到解決社會衝突,《華嚴經》才是最好的教材。真正告訴我們:我與虛空法界是一體,一個身體。我是什麼?我是一根汗毛,一個細胞。許許多多的細胞組成一個器官,就像世間許許多多的人組成一個社會、國家。這個地球就好比是一個身體,一個國家就好像是一個器官,一個人就好像是一個細胞、一個毛孔。如果還要彼此懷疑而問種種理由,造成彼此不協調,這個身體永遠不健康,全身每一個器官、每一根汗毛、每一個細胞都會受苦受難。如果覺悟之後,每一個毛孔、每一個細胞都和諧,就離苦得樂,真正恢復健康。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教學,微塵、毛孔中有世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第二首偈一開端的『十方剎海叵思議』,我們現在讀這個句子知道了,「十方剎海」中一一微塵,微塵中又有十方剎海,微塵裡的十方剎海中又有微塵,微塵中又有十方剎海,一一微塵無不如是。微塵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講的原子、基本粒子,微塵也包括我們的正報,正報身體也是微塵組合的,所以正報中的細胞以及毛孔毛端中,也含有十方剎海。十方剎海中,那些有情眾生的毛孔毛端中又有十方剎海。這是講宇宙之間事實的真相,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重疊。雖然這樣的複雜,但還是有條不紊,一點不亂,非常有秩序,決不會出亂子,整體是健康的。地球在過去也算是小康,現在出了毛病,毛病怎麼出來的?就是居住在地球上的眾生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要改變環境,提出一個錯誤的言論;錯誤的言論是什麼?人定勝天。   煩惱習氣要與「法爾如是」來相爭,麻煩出來了,你能爭得過嗎?最後還是爭不過,還是要回歸到法爾自然,只是在那裡出了一點亂子而已。這一陣亂,是暫時把秩序搞亂了,眾生就要受苦難。古人常講「苦盡甘來」,必須受極大的痛苦,他才回過頭來反省。認真一反省,才發現自己錯了,這個時候回頭是岸。真的反省、回頭的時候,佛菩薩就來幫助你了。即使你現在迷惑顛倒,不能回頭,佛菩薩也會幫助你,暗中幫助,不給你說明;因為,這時的說明,你不能接受,還要批評、反駁;那就是錯上加錯、苦上加苦,佛菩薩哪裡會做這種事?   『十方剎海叵思議』,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重疊的世界。『佛無量劫皆嚴淨』,說明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從來沒有離開或捨棄過,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都在關懷照顧眾生。莊嚴世間,淨化世間|「嚴淨」。『為化眾生使成熟』,「化」是教化。諸佛菩薩在世間為我們示現莊嚴清淨,「嚴淨」含義很廣,心地的莊嚴清淨到身體形象的莊嚴清淨,以及生活的莊嚴清淨,展現給大家看;工作、待人接物、居住環境界的莊嚴清淨,這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為化眾生使成熟』,教化眾生的目的|「使成熟」,最低的限度,幫助你證得法身菩薩的果位,可是決不是以此為足,一定要幫助你證得究竟佛果。可是眾生難化,《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比在他方諸佛國土教化眾生艱難得多。因為眾生太執著,煩惱習氣太深太重,很不容易接受教化,但佛菩薩並不放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還是永遠不停不息的在示現,有一人能得度就度一人,有二人得度就度二人。許多宗派的祖師大德,住在世間幾十年,最後傳人只有一個;甚至於一輩子教化眾生,到最後,沒有一個傳人;來不來?還是來,不捨一人。此生雖然沒有傳人,但是已經在阿賴耶識中種了善根,這生的善根沒有成熟,來生再來。他與這些人有緣,都是他種的善根。由此可知,非常可能多生多世只為成就一個人;佛的慈悲、願力、耐力不是凡人能夠了解的。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很難馴服,但是佛菩薩大慈大悲,生生世世的捨生受生,來幫助這些習性剛強的眾生。   佛菩薩得大自在、大神通,沒有障礙,《華嚴經》中所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的捨生受生是自在的。我們不自在,我們受業力支配,一點都不自在。現在我們學佛了,尤其是學到《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就知道,應當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提升到自在的捨生受生。一定要向法身菩薩學習,捨己為人,全心全力為一切眾生服務。對一切眾生,最重要是清淨平等,無條件的為一切眾生服務。於一切處所,平等心對待,決定沒有等差;但是,平等中有差別,差別現象是什麼?緣不同,而不是因不同。因是心,因是平等的,緣則常常在變。我們用清淨平等覺的心,無論是遇什麼緣,果報都是殊勝的。縱然相上小有差別,實質無不是向上提升,與佛菩薩的境界漸漸靠近了。   末後一句:『出興一切諸國土』,這一句說明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出現在一切佛國土中。前面這兩首七句已說明白了,佛為何出現在諸佛國土。我們學佛,真正學到把自己的業力轉變成願力,這個事情別人幫不上忙,佛菩薩也幫不上忙,一定要靠自己。自己經教聽久、聽熟了,真的聽明白、聽清楚了,在心理上做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把以往凡夫的心轉變成佛菩薩的心。佛的心是什麼?真誠清淨平等。菩薩的心是什麼?慈悲喜捨、六度四攝。我們真正學佛,就是從今而後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中,念念都用真誠清淨平等心,用慈悲、六度、四攝,這才是真的佛弟子,「如來真子」。若不做這個轉變,自己心裡要明白,我是剛強難化的眾生,佛菩薩現在還沒有辦法把我馴服。   偈頌第三首: 佛境甚深難可思,普示眾生令得入,其心樂小著諸有,不能通達佛所悟。   向下有六首偈是說明「法器」。第一首說「非器」,指不具修學大乘條件者。接著後面有四首,這是大乘的法器,也就是說它具備有良好的條件可以學習大乘。再後一首講「結歸佛力」。由此可知,一切都要靠佛力威神的加持,沒有佛力加持,凡夫很難有成就。此首偈意思很清楚,第一句說,『佛境甚深難可思』,諸佛如來所證的境界深廣不可思議。   我們讀本經到此地,佛的境界能略略的體會到一點。單單講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重疊的世界,就不可思議。重疊世界中,每一個世界都有諸佛如來、菩薩海會,都有九法界眾生。法界現前是什麼樣子?毛端中的世界、微塵中的世界,與現前世界不增不減。我們今天的世界究竟是毛孔中的世界還是微塵中的世界?我們凡夫不得而知。所以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無量無邊,菩薩海會無量無邊,就單單我們自己,每一個世界都有我們。我們每一個眾生也是無量無邊,凡夫自己完全不知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些事實真相,聽到如此的訊息,我們才曉得整個虛空法界是一個有機體,是一個生命體,活活潑潑!我們稍稍有這麼一點契入,對我們的修學,不但真的是增長智慧,也增長了信心。希望我們在這部大經中逐漸的來探討,悟入宇宙人生真相,及少分諸佛如來的境界,我們這一生就過得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   『普示眾生令得入』,這是佛的心願。「普」,是平等的開示,平等的示現。平等示現是隨眾生根欲,《楞嚴經》上講的隨心應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不思議的境界。這就說明佛示現在一切法界之中,之所以是「一切」,只有一個目標: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悟入;換句話說,佛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圓成佛道。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是自性性德自然的流露。我們學佛,到底隨佛學了什麼?最重要的是我們學佛的真誠,學佛的清淨平等,學佛的大慈大悲,這才是真實的受用。我常講,「世間」,不但是我們地球人間,即使是色界天、無色界天、摩醯首羅天王,我們學佛的人對他都是敬而遠之。敬,禮敬諸佛,我們恭敬,我們也讚歎。遠是什麼?不能跟他學。我們要與佛一樣的心態,隨緣而不攀緣,攀緣就錯了!   佛教給我們「隨緣消舊業」,天天在消業障,絕不增加一點業障,這是佛的真正好弟子。生死、榮辱是世間法,那是輪迴中物,佛教給我們要把這些東西放下。我們今天真正得到修學的祕訣,這個祕訣是「老實念」,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們是凡夫,目前肯定沒有能力斷煩惱;所以我們用老實念佛的方法伏住煩惱。功夫好的,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如果還有世緣,就多住幾年,幫助一些還沒有覺悟、還沒有得入的有緣眾生。   什麼人是佛度化的第一對象?經上常講的「根熟眾生」。他對於佛陀的教誨能夠領會,具足真信、真解、真行,他就能證入,這是根熟的眾生。凡是不能接受的,雖然天天聽經、念佛,也能持戒,煩惱習氣放不下,心量很小,自私自利,這種人善根還沒有熟。這一首就是說這一類的人。『其心樂小著諸有』,首先是他的心量小,也可以解釋為他喜歡小乘法,不喜歡大乘法。「諸有」,講的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這是三界。三界中的樂事,他很貪著,他放不下,這樣修行學佛,他所得的是三界有漏的福報。這是講他修得很如法,得三界有漏的福報;如果他不如法,譬如他障礙大乘、破壞大乘,這罪就大了。這罪不是在佛那裡結的,也不是在弘護大德這一邊結的,是在眾生那一邊結的,因為他把眾生聽聞大乘的機緣障礙了,所以罪過就很重。   我們今天修行靠什麼?佛陀不在世了,佛留給我們的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經典是佛陀滅度之後,後世弟子修行唯一的依靠。每天讀經,常常思維經義,以及佛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放下世間的恩怨瓜葛、世間的雜事。『其心樂小著諸有』,心量小,喜歡小法,貪圖小利,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權勢地位都是小利。不但世間是小利,就是天上請你去做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還是屬於小利。為什麼?不能了生死,不能超越輪迴。佛法中給我們講的利益,最小的利益是超越六道輪迴,證阿羅漢果,這是小利;真實的大利,是決定得生彌陀淨土。   第四首: 若有淨信堅固心,常得親近善知識,一切諸佛與其力,此乃能入如來智。   第四、五、六、七,連著四首偈是說法器,當然是指華嚴的法器。前面第三首,我們特別要留意,心量小的人、貪著不能放下的人,「不能通達佛所悟」。他為什麼不能通達?心量小而障礙了,「著諸有」堵塞了他的悟門,所以他不能夠解佛所說義。此第四首說法器,我們應當要具足這些條件。   條件中,第一句是「信心」,真的顯示出「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一個信心,造善、造惡也是信心,歷史上大奸巨滑的人,造作極大的罪業,他若沒有信心也做不成。成就事業要靠信心,當然也要靠智慧、福報;沒有福報,有信心也不能成就。為什麼?沒有人來幫助你。所以,要修福。我們見到有些很有智慧及信心的人,為什麼他不能成就事業?沒有幫手,那是沒有福報,福德因緣不夠。福報中,尤其是得力助手、人緣。任何事業的成就,你底下有很能幹的幹才,這樣的助手多,你會成就;沒有這些優秀的幹部、賢德的人才,你的事業不會長久,很難維持。局面小,也許還能維持幾年;一擴大,問題立刻出來。我們在全世界看到許多大的公司行號,前幾年做得很輝煌、很有成就,最近兩年聽說它倒閉破產了;這些都是給我們示現的,讓我們看到這些情形,想到這些問題,在裡面尋求它的因與果是什麼?搞清楚、搞明白了,增長智慧。   我們想做佛教的事業,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我們就知道如何去修因?第一是人事,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待人?諸位要知道,我們用至誠心、真心、清淨心去待人,人家對我們有誤會,對我們反感,沒有關係,我們曉得過去世有結惡緣、有業障。我被這樣子對待,消除我的業障,來生來世他就是我的得力助手,他對你一定是忠心耿耿。我們曉得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報;如果我們種的因不真,果招迂曲,來生聚在一塊,他是你的叛徒,他會背叛你。背叛也都是有因緣的,不是無緣無故的。世出世法,總離不開因果報應;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對一切人事物要用真誠的善心,決定不能以虛偽心來處事待人接物。這一生,縱然你欺騙人而得一點小利,你是沒有法子避免來生的償還。怎麼說還是佛的話至真至善,能夠學佛是世間第一等幸福之人。   『若有淨信堅固心』,「淨信」是沒有一絲毫疑惑。明明這個人存心不善,在背後造謠生事,我對他還「淨信」嗎?對,永遠淨信,這才是學佛。不能說他在背後處處障礙我,處處在破壞我,「我對他怎麼不懷疑?懷疑是應該的」,甚至於還對他報復,錯了!那是凡夫,不是學佛之人;因為你這是與眾生結冤仇,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你要曉得,冤仇結了之後,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很痛苦!於自己沒有好處,於對方也沒有好處,何必幹這種傻事情?這一生當中,他冤枉我、陷害我,處處障礙我,我以誠心誠意對他,這個結解開了。這一生吃一點虧、受一點辱,沒有關係,古人平常講「吃虧是福」。福在哪裡?福在來生。為什麼?果報已經報完了,沒有因,來生沒有瓜葛了,他來生就不會報復了。如果這一生他對你這樣,你再以怨恨心對他,來生的結沒有解開。所以講「吃虧是福」,真正的意思在此地。對一切冤家債主,絕對沒有一絲毫不善的念頭,哪裡會有不善的行為?這些冤家債主如果有困難,要誠心誠意幫助他,假使他不會接受,我們請別人暗中幫助他,不必讓他知道。這是解冤釋結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榜樣,佛陀在因地還沒有成佛之前,修菩薩道,修忍辱波羅蜜,作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不但沒有一絲毫怨恨,還感激,為什麼感激?受這樣大的災難、侮辱,心地還是純善,不夾雜一個惡念,證明我忍辱波羅蜜功夫到家了。如果沒有遇到這件事,怎麼知道我忍辱波羅蜜成就了?菩薩當中有常不輕菩薩,他是我的模範,是我的榜樣。沒有學佛之前是無知,有與眾生結的冤業;學佛之後明白了,凡是遇到這種境界現前,我都知道:這是我的果報現前,我要承受,歡歡喜喜承受,業就報盡了。這筆帳了了,心情舒暢,境界向上提升。永遠對一切人事物「淨信」,不但淨信,「堅固心」,這個心永恆不變。有人問:你為什麼能做到這個地步?我們在佛經上看到,也想學,為什麼學不到?你為什麼能學到?沒有別的,天天讀經,就是底下一句:『常得親近善知識』。   誰是真「善知識」?經典是真善知識,《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真正善知識。我們今天讀這一段文是普賢菩薩說的,我親近普賢菩薩,接受普賢菩薩的教誨。我與什麼人做朋友?與這些菩薩、諸上善人,我天天與他們往來。這些人不會拒絕我,我向他們學習,鍥而不捨。我感激我的老師超過常人,這是你們很多同學都知道的。我為什麼會對老師這樣的感恩?我這一生的受用是老師教的。我年輕的時候,誤會很深,以為佛教是迷信,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佛教不迷信。我跟他老人家學哲學,他告訴我:「佛經哲學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學。」特別給我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那時候很年輕,親近章嘉大師三年,向他老人家請教:「將來從事哪個行業好?」他也冷靜了十幾分鐘告訴我:「出家,弘法利生。」我這一條路子是他老人家給我決定的,我尊重老師,依教奉行。老師有智慧、有學問、有經驗,我二十六歲,那個時候老師大概六十三、四歲。   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跟他十年,他了解我最透徹。我這個「淨信」清淨心,這三個老師教我的。我做了五十年,愈做心愈清淨,愈做心愈堅定,沒有一絲毫懷疑,這是很多人不能與我相比的。「常得親近善知識」,這一句話非常重要。現實中找不到善知識,沒有我們心目中敬仰的人,沒有關係,書本是善知識。展開《大藏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大善知識都在,我們一個小小的書房,擺幾個書架,放一套《大藏經》,善知識都在。放一套《四庫薈要》,中國古聖先賢都在。「尚友古人」,與古人做朋友,快樂無比!   我只讀三種書,第一,讀得最多、最有興趣的是經典,我在經典中學到很多東西;第二個是歷史,第三個是因果報應這一類的書,中國、外國我都蒐集,我常常看。因果報應這些書,並不是每一天,但每一個星期我看的時間,大概總有五、六個小時。這一個學習法是李老師教我的,我今天有這點成就,我怎麼能不感謝老師?我更感激的是韓瑛館長,幫助我三十年,她是真正的善護。我一生當中受恩德最大的,一個是李老師,我跟他十年;一個是韓館長,護持三十年。所以,親近善知識比什麼都重要。   第三句得佛力加持,『一切諸佛與其力』,為什麼?因為你的心在道、行在道,佛菩薩哪有不照顧的道理?哪有不護念的道理?諸佛護念,菩薩、龍天善神哪有不照顧的道理?我們天天讀佛經,把道理落實在自己的思想、見解上,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想法、看法,都與佛一樣,把自己從前那些錯誤的想法看法放下,完全接受佛菩薩的教誨。你問為什麼要這樣作法?佛菩薩的看法、想法、說法、作法是自性裡流出來的,我若是明心見性,我的想法、看法、說法自然與佛經一樣,佛佛道同;但是我沒有見性,又想要用自性中的性德怎麼辦?只有找明心見性的人,請他在前面帶路,我在後面跟著,不就沒錯了嗎?經典或諸佛菩薩,都是明心見性,究竟圓滿的見性,他們在前走,我們在後跟。怎麼跟法?依教奉行。經典有的時候想不通,不得其解,看註解也看不懂,這時候怎麼辦?老師教我的方法,我一直到今天還在用,拜佛!把經典放在佛案上,經文這一面展開,萬緣放下,也不要去想經文什麼意思,就拜佛。有的時候拜了一百拜,有時候須拜三百拜、五百拜,意思忽然現前,這是感應。拜佛的時候心地真誠、清淨,不雜一個妄念,懺除業障。禮敬諸佛、懺除業障,意思就現前了,很有效果,很靈!   我這個方法用了幾十年,早年我講經的時候也跟聽眾講過這個方法;有人用這個方法不靈,毛病出在哪裡?章嘉大師講,你有業障,業障中最嚴重的是為名、為利,「我希望把這個經講得好,我的知名度可以提高,我的信徒可以多,供養可以多。」那就完了!這個念頭一生,感應就沒有了。你的心是虛偽的,是不清淨的、是不平等的,是妄心,你不是真心。所以,用心比什麼重要。要用純是利益眾生的心,絕對不是為自己;只希望聽眾能夠聽懂這部經,生歡喜心,依教奉行;自己不可有一絲毫虛假心摻在裡面,才能有感應。   『此乃能入如來智』,像這樣的修學,淨信堅固心、親近善知識、得佛力加持,這個人「能入如來智」,就是開經偈中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今天我在此地介紹給諸位同學,善知識是經本,一定要依教奉行。如來圓寂之後,真正善知識是遺教。經論中,你要懂得修學的方法,這是老師傳給我的|「一門深入」。我在李老師會下,大大小小,大概聽了三十多部經,我也都能講,可是我自己專攻只有五部,把整個精神、時間用在這上面。第一部初學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二部《阿彌陀經》,第三部《普賢行願品》,第四部《金剛經》,第五部《楞嚴經》,這五部經我是真正全心全力來學習。其餘的聽老師講經,我的記憶力好,我聽一遍就不會忘記,覆講可以講到百分之九十五,我有這個能力。所以,真正下功夫在這五部。   對一切人事物都是用真心,沒有絲毫虛偽,一真一切真;對一切人事物都是平等的,一淨一切淨。把你所學的應用到生活上,真得受用,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是真正的成就,真正在學習,真實的受用;所以說這個人「能入如來智」。   第五首: 離諸諂誑心清淨,常樂慈悲性歡喜,志欲廣大深信人,彼聞此法生欣悅。   這都是說明要具足什麼條件,才能夠學習《華嚴經》,才是一乘圓教的當機者。前一首說了三件事,第一要有淨信,清淨的信心,有堅固信心;第二要親近善知識,第三得佛力加持。清淨信心,對於佛菩薩的教誨沒有一絲毫疑惑,這個淨信很難。我們一般人講信佛,其實不容易。從前我剛剛受戒後,到台中去拜見李老師,李老師一看到我,就指著我說:「你要信佛!」他此時講的信,就是淨信,不容易!有許多老和尚出了家,活到八、九十歲,臨死還不信,這個不信就是佛所講的,他沒有做到「依教奉行」。所以佛門有句諺語說:「地獄門前僧道多」,道理就在此地。這話絕不是毀謗,完全是事實。因為有你個人錯誤的言行,把佛教形象破壞了,讓整個佛法被社會一般人批判,認為「佛教是這樣的」!所謂的「不顧大體」,只為貪圖私人一點點的小利,卻把整個佛法的形象破壞了,罪在這裡。   學佛不能沒有智慧,不能造大的罪業。看到別人造,我們盡心盡力來勸阻,他果然停止了,這是很大的功德;你若不勸阻,你的罪過也很重。勸阻他,他不聽,那個因果責任他自己負,我們的心意盡到了,我們的功德圓滿了。他能聽,當然更好;他不能聽,我們功德還是圓滿的。   中國古時候讀書人,編著《資治通鑑》的司馬光,是一個很有德行的人,歷史上提到,沒有人不讚歎。當時有人問他,德從哪裡修?他答得很好:「從不妄語始」。你要想修德、積善,從哪裡開始?從不妄語開始,即使世間法也是如此。   我自己天天改過自省,在我心目中,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諸佛菩薩示現的,凡夫只有我一個。我這個修行方法,早自台灣「華藏圖書館」講《華嚴經》的時候,那時在講《四十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一生為什麼能成就?學生就是自己一個人,就自己一個是凡夫,除自己之外都是善友,都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佛菩薩示現,有對我從正面教誨,有對我從反面教誨,恩威並濟;正面教我的就是恩,布施恩德;反面教我的打、罵,是威。還有一種特別的方法就是毀謗,造謠言陷害,都是在教自己,告訴自己什麼?社會中有這麼多事情,都要遭遇,看自己是用什麼心對待?如果是用感恩戴德的心,就知道這是教育我,幫我消業障。若是他在批評我,我果然有缺點、做錯事,他是替我消業障;如果我沒有,他這樣毀謗我,是增我福德。哪裡是壞事?這是消災添福,累積福報,積功累德啊!果報來得快的,在晚年,你的大福報就現前,大智、大德、大福現前;晚一點在來生,來生轉眼就到。可是,佛教給我們:功德要積,災一定要消,福一定要修,但不要享,決定不能有貪圖榮華富貴的念頭。為什麼?你有這個念頭,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損失太大了。決定不貪圖名聞利養,不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佛教學生「以苦為師」,受盡世間酸甜苦辣,在裡面磨鍊,把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磨得乾乾淨淨。   成功的人,歡喜接受鍛鍊,感激鍛鍊我的人。所以我今天心目當中沒有一點不善,我快樂,法喜充滿,沒有一點不淨,這要感激韓館長三十年對我的鍛鍊,我磨鍊出來了。天天時時刻刻與佛菩薩往來,入佛菩薩的俱樂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文句子多好,充滿了真善美慧,受用無窮,這裡面有真樂。所以我們要能夠入佛的境界、入法身菩薩的俱樂部,我們也是其中一員,你要有淨信、要有堅固心、要親近善知識。你只要具足這三條,得諸佛護念、佛力加持,那就是此地「一切諸佛與其力」,加持你,龍天善神保佑你。   「離諸諂誑」,你的心才會清淨,還有諂媚、巴結的心,你心不清淨;你還有欺騙人的心,你心不清淨。所以十惡一定要遠離,只有形式上的離都不行,要從心地上離。為什麼?你心中還有障礙沒有除掉。心地上離才是真離,真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個時候『常樂慈悲性歡喜』,你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自自然然生起。我這五十年來,總結佛陀的教訓,掌握到一個綱領,就是經上講的「陀羅尼門」;我這綱領,現在差不多全世界人都知道: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用這個心對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切時候、一切場所,我絕對不會喪失這個心,這十個字就是佛心、真心、本性,法身菩薩如是,諸佛如來如是,我與佛心相應。   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要求人知,若是求人知,你的念頭就錯了,為什麼?還是諂媚、巴結。何必求人知?佛菩薩知,天地鬼神知,自己良心知,這還不夠嗎?夠了!對於世間,一無所求,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縱然是善事、好事,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事,別人要爭,我馬上退讓。這是什麼?這就是佛法;佛菩薩教給我們忍讓,沒有教我們競爭。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此宗本無諍,爭即失道意」。經教不能白讀,要在起心動念處,提得起觀照的功夫,我做得如法不如法?   何況在《華嚴經》中,我們體悟到,虛空法界「唯心所現」,剎土眾生「唯識所變」。心識是自己,境緣中還會有善惡嗎?還能有分別嗎?別人分別是因為不覺、無知,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也分別、也執著,我的見解思想與世人一樣;學佛這麼多年,變得跟他們不一樣了。沒有學佛的時候不能忍,人家欺負我,我要據理力爭;學佛之後,才知道這是大錯。應該怎麼樣?忍讓!古人講「吃虧是福」,我證明了。所以現代人不懂道理,是不了解事實真相,才造作許許多多不善業,受許多的苦報。有人問這是什麼原因?我答覆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誰是老人?釋迦牟尼佛是老人,孔老夫子是老人,古聖先賢是老人。我們在生活經驗中證實了,這是信解行證,證實古人的言語是真實、正確的,沒有覺悟的人能夠遵守,一定得好處;違背古聖先賢的教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肯定有災難,真的是要吃大虧。   一定要曉得,虛空法界與自己是一體,《華嚴經》講得非常透徹|清淨法身,一切眾生都是法身的一部分,如同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明白這個道理,不能把惡人開除,要把惡人變成好人,你的教育就成功了。把不善的人變成善人,把缺德的人變成有道德的人,把糊塗人變成有智慧的人,把凡人變成聖人,這是佛陀教育。能夠開除,就不是真的,但法界是一真,哪裡可以開除?這個道理幾個人懂得?真正辦教育的人懂得,他曉得教化的力量。教化憑什麼?憑道德。老師道德比什麼都重要,你自己沒有道德,怎麼能感化學生?怎麼能叫學生回頭?大慈大悲心裡面一定具足真誠、清淨、平等、正覺。   『志欲廣大深信人』,「志」是志向,「欲」就是愛好,志向在成佛。成佛是什麼?我們講「成佛」,很多人會產生誤會;我們必須瞭解,佛是覺者,真正覺悟,對於世出世間一切事理、性相、因果通達明瞭。我們的志向立在此地,志向成為一個真正明白人,佛是明白人。我們的欲望是什麼?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成佛,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轉迷為悟,離苦得樂,互相尊重、平等對待、互助合作。有這樣廣大「志」、廣大「欲」的深信之人,聽到這部經會生歡喜而來學習。   第六首: 安住普賢諸願地,修行菩薩清淨道,觀察法界如虛空,此乃能知佛行處。   此即《無量壽經》中說的「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都能夠得到清淨圓滿、無比殊勝的果報。什麼是佛行處?這一首偈告訴我們了。所以《華嚴經》確確實實是《無量壽經》的註解,這首偈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佛所行處」的註解。佛經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斷重複許多寶貴的教訓,與中國古德寫文章不一樣;古德寫文章是不能有重複,重複就是雷同,那就沒有意思了,不是好文章,可以刪掉。中國人喜歡簡要詳明,古印度人不怕麻煩、不厭其煩,歡喜一遍一遍重複,有它的長處。六道眾生都是凡夫,煩惱業習深重,哪有聽一遍就覺悟?不可能的事情。從前李老師常勉勵我們,對於經典的學習以及講解,要不厭其煩、不斷重複。古大德有一生專講《阿彌陀經》二、三百遍,這是我們後學很好的例子。一門深入,心是定的,真心不動。   『安住普賢諸願地』,普賢十大願王,《華嚴經》中重複千百遍,同學印象一定相當深刻;但許多人還是克服不了自己的業障,不能依教奉行。普賢菩薩的大願與一切大乘菩薩差別在哪裡?差別在心量。普賢菩薩起心動念,範圍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一個都不漏;大乘菩薩沒有這麼大的心量,雖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只能在一個平面的法界,至於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重疊的法界,大乘菩薩不知道。我們汗毛毛端中有法界,毛孔有法界,微塵有法界;微塵、毛端中的法界與我們現實的法界一樣大,這是事事無礙的境界。外面的虛空法界沒有縮小,我們的微塵、毛孔沒有放大,世界投在其中不小,微塵、毛孔不大。大小平等無礙,遠近亦平等無礙,沒有遠近;來去平等無礙,沒有來去;生滅平等無礙,沒有生滅,這是一真法界。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法身菩薩契入了。   華嚴修行是入法界定,也就是華嚴三昧,就是入事事無礙境界,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與大乘菩薩理念不同。然後再來談普賢菩薩教導我們學習的綱領,第一「禮敬諸佛」,我們有沒有對諸佛菩薩輕慢?有沒有對諸佛菩薩不敬?你說沒有,我也相信。你有沒有對一切人輕慢?對一切人不敬?特別是對你的冤親債主?那有可能。你有沒有對蚊蟲螞蟻不敬?有沒有對這些小動物不尊重?這個肯定有,普賢行沒你的分。為什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蚊蟲螞蟻是未來佛,你的冤親債主也是未來佛,你不禮敬他,你就是得罪未來佛。所以菩薩行中,普賢行是究竟圓滿的菩薩行。經上說得很好: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菩薩要想成佛,一定先修普賢行。   我在講席中,常勸導大家孝養父母,從我們自己本身的父母開始,然後把對自己父母的孝養擴大到孝養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你有這個思想嗎?你有這個念頭、想法嗎?偶爾有一下,像閃電一樣,黑暗當中突然有一道光明,一會兒就沒有了。那個一閃光叫善根發現,很可惜,你保不住,一剎那就忘掉了,接著煩惱習氣起現行。如果這一念光明,你能夠真正把握住,念茲在茲,你就是普賢菩薩。為什麼?你是修普賢行,修普賢行的人就是普賢菩薩,了不起!諸佛讚歎,龍天善神恭敬你。在《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模範;善財童子修普賢行,對一切人事物,無論善人、惡人,平等恭敬,恭敬中決定沒有一絲毫差等。對阿彌陀佛多尊敬一點,對眾生少尊敬一點,都錯了,那不是普賢行。決定是平等的,恭敬一切眾生的佛性。   第二「稱讚如來」,此地不用諸佛而用如來。如來是從性德上說,換句話說,他的心、行、言語若與性德相應,我們稱讚;若與性德不相應,不提,但決定沒有毀謗,要懂這個道理。無量劫來,許許多多眾生,生生世世修行,他功德漏掉了,從哪裡漏掉?從口業漏掉,這是修積功德的最大漏洞。所以古大德教誡初學,用什麼方法?「止語」,不說話。你不說話、不起心動念,你的功德漏不掉,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一個人閉關住山,不要說別的,他果然能夠住幾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除念一句阿彌陀佛外,一句話不說,無論人家來講什麼,「阿彌陀佛」。心中阿彌陀佛,口中阿彌陀佛,沒有一個雜念,這人肯定上上品往生。為什麼?心清淨了。「心淨則佛土淨」,他一切眾善圓滿具足,所有業障消除了,那是上善之人。所以六祖在《壇經》中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心中常常還有別人的是非長短,口中也還有,則所修積的功德全漏掉了。你的心不清淨,心不淨,身也不淨、土也不淨,身與土是隨心轉變的。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第三「廣修供養」,對待一切人、一切物,遇到機緣,盡心盡力供養。我們都知道人在飢餓的時候需要飲食,他已經餓了好幾天,飲食要快快送到。早一個鐘點送到,他就少受一個小時的飢餓;早一天送到,他就少受一天的飢餓。物質、飲食如是,精神糧食也不例外。精神糧食中最殊勝的是什麼?佛法。所以,如果我們早一天將佛法送到需要的人面前,他能夠早一天或早一小時得到,就與害餓的人得飲食,功德完全相同。飲食養色身、養身命,佛法養慧命,功德更殊勝,更不可思議。除非我們沒有能力,還有這一點力量,要趕快奉獻出來。法供養,得的是聰明智慧,財供養,得的是財物不缺。我在講席當中,與諸位說得很明白: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以及大阿羅漢,他們一生修的是什麼?你們仔細想想,是不是在修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所以他們的果報,極樂世界、華藏世界依報的莊嚴,是財布施的果報;他們的智慧,是法布施的果報;他們的相好、無量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   世尊一生所做的義務教學,勞身勞力,就是最佳的典型、榜樣;勞身勞力是內財布施,比外財布施功德大。外財,你有錢,你可以請幾個工人來幫你做,但不如你親自做;請一百個工人幫你做,都不如你自己親身去做。所以釋迦牟尼佛親身去做,這是內財布施;每天給大眾講經說法,這是法布施;對於一切苦難眾生平等對待,常常安慰、開導,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離開痛苦、恐怖,這是無畏布施。整個佛法歸納,就是一個布施,古大德講得很好,總結六波羅蜜就是一個布施波羅蜜。持戒、忍辱是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屬於法布施。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無量波羅蜜,歸納到最後就是一個布施波羅蜜。   此處『菩薩清淨道』,布施供養中,決定沒有求別人報答的念頭,那就清淨了。我布施財,希望得財富;布施法,希望得聰明智慧。有這個希望能不能得?能得,得來的不多,與你的布施成正比例。如果你沒有得回報的念頭,那不得了,得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你得的果報與心量一樣大。若是心量很小,只為自己一身、一家,布施再多,是能夠滿足你身心的欲望,但所得的就這麼多。如果你沒有這些妄念,所得到的與諸佛菩薩一樣,能得一真法界。所以,凡夫積功累德比不上菩薩,甚至於比不了阿羅漢。為什麼?心量不相同。   『修行』,特別要重視這兩個字,行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行為。起心動念是意的行為,言語是口的行為,動作是身的行為,行為再多,總不出身口意這三大類。三業行為有錯誤,把錯誤修正過來叫做修行。可是對錯有標準嗎?有!經典是標準。你能夠完全隨順經典所說,那是正確的。經典所講的,是佛的行為、菩薩的行為,道理是佛的思想、菩薩的思想,我們必須依照這個標準來修正;而且決定不能夠得少為足,一定要勇猛精進,提升境界。例如,孝順父母,做到究竟圓滿的只有一個人,佛陀。等覺菩薩還欠缺一分,那是他的生相無明沒有斷,所以孝順不圓滿。修學過程中,不能隨順佛陀的教誨就是不孝父母,就是不敬師長,你才知道經典中字字句句含義無量無邊,要把全部的時間,全心全力來讀誦;讀經開智慧,讀經明事理,讀經無上的快樂,讀經前途是一片金色光明。   所以要真正得「菩薩清淨道」,就是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安住普賢諸願地」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願、行如何都得清淨?那要『觀察法界如虛空』,這個樣子你才能知道『佛行處』。知道佛行處,你就行佛所行。   第七首: 此諸菩薩獲善利,見佛一切神通力,修餘道者莫能知,普賢行人方得悟。   『此諸菩薩獲善利』,「此諸」是上面所講的,我們總要記住、學習。第一要有淨信,第二堅固心,第三親近善知識。古人有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凡夫,肯定會受外面境界影響。你與哪些人往來,一定受其習染,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古人看一個人賢與不肖,就看他與哪些人往來,觀友知其人,友人與你是同一類的,你跟善人往來,你就是善人;你與惡人往來,你是惡人;你與讀書人往來,你是讀書人;你一天到晚與賭場人往來,你一定是賭徒,這就是講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菩薩在此地勸我們與什麼人往來?與佛菩薩。善知識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你跟他往來,怎麼會不成佛、不成菩薩?很重要、很重要的。   前二首中雖然講「離諸諂誑」,實際上是要遠離一切惡業及惡念,就如世尊在《十善業道經》中所講: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善惡的標準,《十善業道經》上講的簡單,所以印光法師不取這個做標準,他取《太上感應篇》。這一篇文字不長,總共只有一千三百多字,兩百九十幾句。往年我在台北「華藏圖書館」,勸導同修把《太上感應篇》加入晚課中,勸導大家依教奉行。古德非常難得,從歷史上有感應明顯的例子,可做印證的,記錄下來做成《彙編》,每一句都有十幾甚至幾十條的印證,內容相當豐富,說明行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現在有人發心把《彙編》寫成白話文,做了詳細的註解,無量功德!多看這種書、多親近這種書,人心自然善,這就是跟善人接近、跟善人為伍。   『見佛一切神通力』,在經典上,你都能夠見到佛菩薩所行,通達明瞭,然後再想一想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所以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這一段歷史。你要學佛,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大藏經》中有《釋迦譜》、《釋迦方誌》,我是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讀,很有道理。釋迦牟尼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先要認識這個人,先要把他的「小檔案」找出來,這些散在許多經典中。《釋迦譜》、《釋迦方誌》,這都是唐朝時代這些高僧大德們的著作,我們無需讀很多經,他們已經整理出來了;從這些書籍中,你能「見佛一切神通力」。不但是在華嚴會上,在在處處,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你都能見佛一切神通力。『修餘道者莫能知』,「餘道」是什麼?其他一切大小乘佛法。學什麼能知道?學《華嚴》的人能知道。我們須「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處事待人接物要理智,不能動感情,感情是識,理智是性德裡面的般若智慧,你才真正有能力辨別一切人事物的事實真相,你才能見毘盧遮那佛一切神通法力。你能見到,你就能得受用;你見不到,不能知道、不曉得,當然不得受用,那是真的一點不假。《華嚴經》雖然部頭大,真的是寶,寶中之寶!   第八首: 眾生廣大無有邊,如來一切皆護念,轉正法輪靡不至,毘盧遮那境界力。   這一首是講佛力加持,總而言之,最後一定是結歸佛力。『眾生廣大無有邊,如來一切皆護念』,佛菩薩慈悲,清淨平等,如來心平等,「一切皆護念」。善人護念,惡人還是護念;學佛的人,佛菩薩護念;不信佛的、毀謗佛法的、破壞佛法的人、障礙佛法的人,甚至於消滅佛法的人,佛護不護念?佛還是護念。你要問為什麼?因為是真心。我們凡夫為什麼做不到?我們用妄心,沒有用真心。如果用真心,一定與佛菩薩一樣,沒有差等。你對於一切人、一切動物、一切生物,乃至於一切無生物|樹木花草是生物,砂石、磚頭、瓦塊是無生物,都平等護念。「護」是愛護、保護,「念」是關懷,常常掛念。佛用什麼方法?用教育,『轉正法輪靡不至』,「轉正法輪」就是純正的教學。   「轉正法輪」,什麼是正?與心性相應的是正,與諸法實相相應的是正|正法,所以諸佛如來與菩薩們教化眾生「以正法」。諸法實相用白話來解釋,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再說得淺白一點,與大自然的法則相應,這是正的;換句話說,違背自然的法則,那就不正。大自然的法則,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春夏秋冬,這是自然運行的法則,你一定要隨順,飲食起居都要隨順自然。現在人不懂,不曉得養生之道,身體能夠隨順自然是最健康的,夏天炎熱,飲食要吃熱性的;冬天寒冷,飲食要吃涼性的,這是隨順自然。植物蔬菜,冬天長的白菜、蘿蔔是涼性的,夏天長的菜是熱性的。《禮記》〈月令〉中十二個月,每個月吃些什麼,都說得很清楚,隨順自然;而且還應吃本地生的五穀雜糧、蔬菜,當地、當月生的,是最健康的。   人與人之間,自然的法則是什麼?倫常之道。古代帝王治國以什麼做標準?以道治國,以德化民。什麼是道?五倫是道、五常是道。中國人講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我們行為的準則,處世待人的準則。《禮記‧禮運大同篇》,那就是以道治國、以德化民的形象。具體而言,華藏世界、極樂世界,那是大同之治,那就是以道治國、以德化民達到最高的效果,達到究竟圓滿的效果。   末後一句『毘盧遮那境界力』,意思非常深。毘盧遮那是法身佛,沒有形相,但是真有,它不是物質,我們六根緣不到,想都想不到。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虛空世界是它的現相,剎土眾生也就是它的現相;但是剎土眾生中,又加進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就變成十法界。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法界何以變得這麼複雜?那是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淨土就是一真法界。現在我們希求的、要做的,是怎樣把無量無邊法界恢復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與無量無邊的法界沒有矛盾,可以共存,沒有妨礙;真不礙妄,妄也不礙真,這叫不思議解脫境界。『毘盧遮那境界力』,換句話說,自性性德在加持你,你才是這部大經的當機者,你才具足條件來學習這部大經。   第九首: 一切剎土入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   前八首都是讚歎法門無比的殊勝,後二首才是勸聽。普賢菩薩大慈大悲,勸我們要好好來聽教。諸佛如來境界不可思議,我們從經論中細心去體會,在這首偈裡面得到了證明,真正是無比殊勝希有。普賢菩薩第一句說『一切剎土入我身』,正如本經所說,虛空法界、一切世界海微塵數的剎土眾生,這是「一切剎土」;「入我身」,這裡最重要的一個字眼「入」,可以說入全身。全身裡面每一個毛端、毛孔,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一切剎土、眾生入到全身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原子、電子、粒子。我們常常這樣觀想,對於這世間的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自然減少。   『所住諸佛亦復然』,每一剎土中都有佛在教化眾生,都有無量無邊菩薩海會圍繞。覺悟明白的人知道,一粒微塵、一毛孔、一毛端都是究竟圓滿的法界;哪一種人能相信?修普賢行的人他相信。   『汝應觀我諸毛孔』,人為什麼不能改過自新?看自己很困難,看別人容易;永遠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別人的過失卻看得很清楚;但這不是壞事,你要會學。怎麼學法?別人的缺點就是我的缺點,別人的不善就是我的不善,這叫修行,這才真正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找出來了。看看別人善不善的行為,回過頭來想想:「他的善行我有沒有?他的不善我有沒有?」要很認真、很仔細的檢點、觀察,觀察的結果,「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裡面最細微、最明顯、最難斷的是嫉妒,不容易斷。看到別人比我好的,雖然鼓掌,心裡不舒服。這個事情我從前有,「怎麼好事都讓別人做了?」我學佛差不多三十年之後,見到別人的好事,嫉妒的念頭才沒有了。真正發歡喜心,真正能夠隨喜,能夠全心全力成就他、幫助他,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我很認真努力幹,三十年功夫,這個念頭才沒有了。見到別人有殊勝的事情,生歡喜心,沒有一絲毫嫉妒。   『我今示汝佛境界』,普賢菩薩以身作則來勸勉我們,「汝」是華嚴會上的眾菩薩,普賢菩薩在此地開示。我們今天能展開這部經卷,我們是這個法會裡面的有緣人、旁聽者;從旁聽要變成正式參加,可不可能?可能。你真聽懂了,依教奉行,你就入了這個法會,你就成了華藏海會的會員,真的超凡入聖,哪有不法喜充滿的道理?可是你要能夠保任,要能保持得住。這裡頭有一個祕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能保住了。你能保持,你的境界會不斷向上提升;有一件放不下,你就又被拉下來,你還是凡夫俗子。什麼都不能放在心上,不能夠貪著,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絲毫的染著,一切都完了。《華嚴經》上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許多人一生不能成就,就是這個功夫上差了一點。   最後一首偈: 普賢行願無邊際,我已修行得具足,普眼境界廣大身,是佛所行應諦聽。   真正勸請是最後三字,『應諦聽』,「諦聽」就是要老實聽、仔細的去聽。第一句話我們一定要很清晰的理解,『普賢行願無邊際』,普賢的行就是文殊菩薩所說的十波羅蜜;願,則是講十大願王,這從總綱領上講,細說是全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全部的」,諸位要清楚,不是這八十卷,也不是四十卷,也不是《八十華嚴》與《四十華嚴》合起來,到底無邊際的普賢行願是什麼?那就是包括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剎土眾生,一切點點滴滴,無一漏掉。我們要問,我們今天日常生活、每天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是不是普賢行?講真話,不能說不是,也不能說是。怎麼說不能說不是?普賢菩薩的行與我們一樣,穿衣吃飯、工作應酬。為什麼說不是?普賢菩薩在生活中、工作中、應酬中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行普賢行;而我們凡夫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差別在這裡。   普賢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在生活、應酬上,點點滴滴,都與法性相應、與性德相應;總的來說,就是與十波羅蜜、十願圓滿的相應,百分之百的相應,沒有一絲毫的欠缺。由此可知,盡虛空遍法界,器世間、有情世間、智正覺世間,一切世間性相、理事、因果,全部合起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經是活的,不是文字;若你以為文字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那你完全看錯了,文字僅是簡介。例如你到新加坡來,這裡有個小冊子|《新加坡觀光遊覽指南》,你拿到這個小冊子,以為這就是新加坡,實際上的新加坡是什麼樣子,你見都沒有見過。所以,這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指南、是說明書,真正《大方廣佛華嚴經》不在這裡。在哪裡?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之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且不僅是一生,包括你的過去、未來,生生世世;所以,普賢行願真的是沒有邊際。又何況前面一再說明的,無數重疊的世界,毛孔裡頭有世界,世界裡頭有眾生,眾生還有毛孔,此毛孔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到哪裡去找邊際?下一句,普賢菩薩做了示範:   『我已修行得具足』,我們為什麼尊稱他普賢菩薩?他修普賢行願。於是我們明白了,凡是修普賢行願的人就叫做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不是一個人,普賢菩薩無量無邊。這麼多修普賢行願的人,有的人修得很好,我們常講「他修行的功夫到家了」,他是什麼地位?等覺菩薩,等覺的普賢菩薩。比等覺差一等的,法雲地的普賢菩薩。再差,那就是九地、八地,七地、六地、五地,一直降下來到最差的,最起碼、最低的地位是什麼?初住普賢菩薩,圓教初住。給諸位說,是真普賢菩薩,這是算分證位的普賢菩薩。分證位我們都還不及格,那就落在相似位。相似位中,十法界裡頭四聖法界是相似位的普賢菩薩,都是修普賢行。我們連這個都做不到,都不及格,那是屬於什麼階位的普賢菩薩?觀行位的普賢菩薩。六道凡夫,沒有出六道輪迴,你修普賢行,依《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理論、方法、境界,認真學習鍥而不捨,而且你的功夫得力,見思煩惱雖沒斷,但可以被修行的功夫控制住,不起作用了,那就是觀行即。   普賢菩薩「修行得具足」,具足就是圓滿。圓滿的相,下一句說出來了,『普眼境界廣大身』,他的天眼現前了。不是阿羅漢的天眼,也不是辟支佛的天眼,也不是一般大乘菩薩的天眼,他得的是如來果地的天眼,故名「普眼」;就是前面說的,世界海微塵數剎土眾生,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重疊的世界,他統統看到了,沒有一點障礙,這叫「普眼境界」。「廣大身」是清淨法身,菩薩現身說法,廣大身是法身。中國禪宗過去大徹大悟的大德,他們說的境界: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隻眼」,即是證得「廣大身」,至少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分證菩薩的境界;分證菩薩就是法身大士,這是說位次最低的。在中國佛教歷史中,代代都有這樣的成就,但近一百年中,沒有了,沒有聽說。   『是佛所行』,全部《華嚴經》是佛所行;『應諦聽』,你應該好好的來聽,應該好好的來學習。  (二)正陳本義、說分   此品〈世界成就品〉分為兩段,前面「總標綱要」是「本分」,從此處起是「正陳本義」、「說分」。此段再分二:第一「結集生起」,第二「普賢顯說」。    (1)結集生起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大眾言:    (2)普賢顯說      1、標舉章門 諸佛子,世界海有十種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已說現說當說。   第二「普賢顯說」,再分二:初「標舉章門」,後「依章別釋」。這是「標舉章門」:   從這以下是普賢菩薩正式為大家講經說法,經文上的『爾時』就是「讚勝勸聽」之後,也就是說明器世間,無量無邊剎海星系是怎麼回事情?菩薩既然問了,普賢菩薩代表毘盧遮那如來為大家做說明。『告諸大眾言,諸佛子』,「佛子」是對菩薩的敬稱,這些人都是真佛弟子。   『世界海有十種事』,「世界海」因緣無量無邊,以十表無盡,歸納無量的因緣為十大類,便於說明,《華嚴》都用十來表法。這十種事,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說,三世諸佛教化眾生都如此說的。 何者為十?所謂世界海起具因緣。   這是第一個說明:世界海到底是什麼原因成就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現象,那是果報,果必有因。清涼大師說,這一段文是「立數顯同」。這十個大的題目,過去、現在諸佛與未來諸佛同說,所說的都是事實真相,既是事實真相,哪有不同的道理?這是提醒大家,讓大家專注,正是前面所說的應當諦聽。   世界稱之為海,是講它深廣無際,現代人都能體會,太空確實深廣無際。佛經的術語:「積剎成種,積種成海」,剎是一個單位,這個單位是佛的教區,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區。「積剎成種」,這個「世界種」是大單位,如華藏世界是個大單位,到下一品「華藏世界品」,則有詳細說明。這「世界種」有二十層,我們娑婆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都在第十三層。這個「世界種」之大,我們無法想像;但是這樣一個大的華藏世界,在宇宙之間不僅是一個,不知道有多少!所以稱之為海,用海來形容、比喻其深廣。   清涼《疏》云:「略舉其十,以表無盡。三世同說,彰其要勝。」對我們居住環境的認識,三世諸佛都說,可見得這是個很重要的課程。成佛沒有別的,就是對於宇宙人生一切性相、理事、因果,無一不通達明瞭的人,就是菩薩摩訶薩、就是佛。所以接著就「徵數列異」,就是用問答的方式來說,『何者為十』,是哪十條、哪十種?第一『所謂世界海起具因緣』,《疏》云,第一「明攬緣成立」,這就是說明一切事相生起都有因緣,決定沒有無緣無故而起的道理,細說則在下段「依章別釋」中。   這十個題目,我們一定要很重視。第二個科目: 世界海所依住。   這個世界形相現前,它依何而住?這的確是大問題。我們現在知道,所有世界都是動的,絕非靜止,都在空中運動,而且非常有規律,彼此不相撞擊,各有各的軌道,在自軌道運行,這就是它的『依住』。它依靠什麼力量?科學家講這是宇宙萬有引力,在這部經後面,佛有說明。   第三句: 世界海形狀。   它外表的形狀像什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星球大概都是圓形或橢圓形,但是佛在經上講其形狀千奇百怪,有很多很多。我們在高倍天文望遠鏡中也能看到很多形狀。現在知道我們的銀河系像個鈸,當中突出很厚,邊緣很薄,很像佛門的法器「鈸」,兩個鈸合起來,樣子很像銀河系。下面經文,佛講有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方形,很多很多形狀。   一切諸佛為何讚歎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好處何在?殊勝在哪裡?帶業的凡夫,一品煩惱習氣沒有斷,念佛功夫得力,只是伏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得很詳細|若說他是聖人,煩惱沒斷;若說是凡夫,神通道力幾乎與菩薩一樣。神通道力等於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七地菩薩,不可思議!他這種能力從哪裡來的?彌陀本願威神加持,沾阿彌陀佛的光;雖佛力加持,自己還要認真努力修行。極樂世界修行的環境好,那是清淨世界,決定沒有染污。到那個地方去,我們無始劫的煩惱習氣逐漸淘汰乾淨;淘汰乾淨了,那個時候就是自己的能力。西方世界殊勝在此地,諸佛如來對於阿彌陀佛的讚歎,道理也在此地。   第四句: 世界海體性。   『體性』,清涼《疏》云「內體差別」,前一句講外在形狀,這一句講世界中的內體差別,差別不一。譬如太陽,太陽是火球,一片火海;還有一些星球是冰球,溫度非常低,極度寒冷;最靠近我們的月球,天文學家相對較清楚,背著太陽的那一面是冰冷的。宇宙之大無奇不有,這是事實,我們可以肯定的。所以,內體的差別也是無量無邊。 世界海莊嚴。   《疏》云,此第五為「寶等莊校」。我們世間人講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稱之為七寶。玻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水晶,琉璃是我們現在講的翡翠,綠色的玉。每個星球地質不完全相同,何以不同?「唯識所變」,道理在此地。如果把識捨掉,這些星球就一樣了。我們心中有妄想分別執著,這些差別,住的是報土,不是淨土;妄想分別執著斷乾淨了,則住淨土,其莊嚴就像佛所講的華藏世界、極樂世界。由此可知,依報確確實實是隨著正報轉,但是這句話一般人很難相信。 世界海清淨。   『清淨』,《疏》云,第六「垢穢不生」,佛淨土是這個樣子,「心淨則佛土淨」。佛心清淨,菩薩心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世界就清淨。你心不清淨,你住穢土;我心清淨,我住淨土。我們兩個雖然手拉手、排排坐,但各人住的土不一樣,這就是共業與別業之別。我們共業招感的現象雖同在面前,但個人感受不一樣;你感受這個世界很骯髒,是五濁惡世,而我感覺則是清涼的、清淨的,各人感受不相同。什麼原因?各人的心境不同。你若用真心,則感受如同諸佛菩薩。地獄是最苦之處,佛菩薩到其中,一樣感受清涼自在,能度地獄的罪苦眾生,因為他住的是清淨莊嚴的佛國土。從此證明真的是「相隨心轉」。所以『世界海清淨』,要從清淨心做起。五濁惡世能不能成為清泰國土?能!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一定要修清淨心。 世界海佛出興。   《疏》云,第七「佛出差殊」,這是講諸佛如來在十法界現身教化,如釋迦牟尼佛在我們世界出現。我們在經論中讀到很多,佛出現在世間,也是有無量因緣。如《普門品》中所說,「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佛現的身不一樣,用的名號也不相同,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也各個不同,但是教化眾生的方向、目標不變:一、斷惡修善,二、破迷開悟,三、轉凡成聖。佛佛道同,至於用什麼方式儀規?有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佛家常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現相都是方便。   過去日本親鸞法師講:「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剛才講佛出興在世間是為了三件事情,三件合起來就是一件,是什麼?幫助一切眾生成佛。所以,斷惡修善、轉迷為悟都是作佛的先決條件。佛是希望眾生快快成佛,都能夠證得大圓滿,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相好圓滿,就為這麼一件事情。要令一切眾生在一生中成就這個大圓滿,無量法門中有一法門|念阿彌陀佛,「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出現在九法界,就為這一件事情。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又說出許許多多的法門?這是因為眾生念佛求生淨土的緣不成熟;這個時候「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無量無邊法門都是幫助你積功累德,你喜歡哪個法門,就教你哪個法門,用意在種善根,古人常講的積功累德。到什麼時候你想通、覺悟了,能接受念佛往生淨土的法門,佛就來了!唯有這個法門能令博地凡夫一生圓滿成就,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佛是這樣出現的,菩薩亦復如是。   第八句: 世界海劫住。   清涼《疏》云,第八「劫住修短」,世界存在的時間長短不一,顯而易見,我們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太空中的星球,有些存在的時間長,有些存在的時間短,時間長短各個不同,這叫『劫住』。劫是佛法中時間的代名詞,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分大劫、中劫、小劫。小劫怎麼算法?佛說,人的壽命最短十歲,這個時候的世界很不好,人的壽命很短暫,平均年齡只有十歲。兩三歲這個人就成熟,結婚生子,到八、九歲就是老頭子。從十歲每過一百年,一個世紀,平均年齡加一歲。這樣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是人壽最長的。到八萬四千歲就不能再加,又要往下減,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成住壞空)是一個大劫。   這些現象之有,全是幻有,因緣生法。《中觀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金剛般若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覺悟的人,在所有現相中積功累德、斷惡修善;迷惑的人,念念想佔有,他放不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累積罪業。累積功德者,脫離輪迴,造作重業的,變現六道輪迴,於其中捨身受生,循環流轉。   第九句: 世界海劫轉變差別。   這一句中有三事,此句的「劫」與前一句相同,著重在「住」,就是這個星球、星系,存在的時間長短;重要的是底下二事:一個是『轉變』,另一個是『差別』。《疏》云,第九「隨業改變」,世界也是剎那剎那在變動,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改變的幅度很小,我們無法覺察。這一句重要,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夫學佛,如果心思很細密、很安靜、很真誠,你在經教中就能夠做到隨文入觀。從何處觀察到「轉變、差別」的現象?從自己。粗相而觀,一年比一年老,這不就是變化、差別嗎?一年比一年老,容易覺察;一月比一月老、一天比一天老,不容易覺察到。人從小到老,不就是剎那之間在變化嗎?實實在在是一秒一秒鐘在變化,每一秒都不一樣。後一秒鐘這個形相,絕對不是前一秒鐘的現相。這個話,一些同修們常聽我講經,就不難懂,我說得很多,在佛法總相而言就是「無常」。   我曾經在講席中說過,人有一件事情,勇猛精進,一點不懈怠,那就是從出生起就向墳墓這個目標精進不懈,向衰老精進,都不能停個幾秒鐘。什麼人覺悟到這樁事情?跟諸位說,釋迦牟尼佛當年覺悟到了。經論上常常講,佛真正是大丈夫,大丈夫也就是大英雄的意思,在這一生中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不再造輪迴業,妄想分別執著的輪迴心斷掉了。修道最大的障礙|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要斷盡。從哪裡下手?一定要從放棄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念頭,這是自私自利的根;要把這個念頭斷掉,再進一步,一定要斷掉對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念頭,徹底斷掉。 世界海無差別門。   清涼《疏》云,這一句是第十「包容必均」,意思很深,差別中有「無差別」。哪些是無差別?體性無差別。通常我們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與此地意思完全相應。佛力、心力、眾生力(眾生的業力),這三個力量都不可思議,所以說無差別。『世界海無差別門』偏重在佛力,如果沒有佛力就不可能有世界的存在。為什麼?眾生的業力早就把這個世界毀滅了,這個世界還能存在嗎?維繫世界存在,真的是諸佛如來大慈悲力的融攝。眾生種種不善業中,佛力在旁扶持,雖造種種不善,不至於毀滅世界。   心性是沒有差別的,心性能現、能變,古聖先賢的教育以此為中心,教你怎樣做人、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所以,接受過神聖教育的人,心地厚道善良,念念想著別人的福祉,能夠捨己為人,處處忍讓。現在的教育,不重視倫理道德這個科目,從小朋友開始,就灌輸他一個概念:競爭。我常說,競爭提升是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戰爭就趨向於同歸於盡,是條走不通的路。我們不走此路,還是要接受聖賢的教誨,我們在差別當中要走向無差別的道路。別人用妄心,虛情假意,我用真心。眼前是吃一點虧,處處受人欺負,活在世間好像很可憐,但是你若細心觀察,不然!世人沒有依靠,我們有真正的依靠。我們的依靠是什麼?依靠的是自性三寶。佛教給我們是自性的三皈依。課誦本中,每天課誦完之後,最後念三皈依:「自皈依佛」,自是什麼意思?自是自性,自性皈依自性佛,是真皈依。自性佛是什麼?就是本覺,《三字經》上講的本善。那不是從外面來的,不是學來的,自性是本善的、本覺的。「自皈依法」,法是規矩、法則、秩序,統統是自然的。「自皈依僧」,僧是清淨,依清淨心、清淨身,清淨和睦的生活方式。   世間幸虧有「無差別」的聖教,聖教雖然很衰弱,還是有,有少數真正修行人,從正面積極努力的在斷惡修善,維繫傳統,功德很大。如果沒有這些少數人,不堪設想,世界災難無法想像。   這十句是十個題目,後面每一句都有細說,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這一段是「結略顯廣」,是這一段的總結: 諸佛子,略說世界海有此十事。   這十件事情,是略說十個題目。 若廣說者,與世界海微塵數等,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已說,現說,當說。   歸納起來,略說十個綱領;若是細說,有『世界海微塵數』,哪能說得盡?《疏》云:世界海微塵,地上菩薩的智慧都無法測度,「非證法雲,安受茲說」,縱然佛給我們說,我們也沒有能力接受;法雲地、等覺菩薩兩個位次能接受,法雲地是第十地的菩薩,九地以前也很難接受,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但是,我們雖不能入「大方廣佛華嚴」,總沾到一點氣氛。這一點氣氛,對我們一生來講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受用。我跟諸位在一起學習這部大經,我講得很淺顯,全部把它落實在生活當中;如果不能落實生活的,我都不談;務必要用最低水平來學以致用,我們才能得真受用。    2、依章別釋   經文第二大科「依章別釋」。   前面我們念的十句是十個題目,現在就這十個題目詳加解釋。《疏》云:「十事不同,則為十段」,十件事情,所以下面經文有十段,每一段都有長行及偈頌。長行各有三小段,就是總標、解釋及總結。   第一段是世界海生起的因緣:「起具因緣」,世界海生起具足哪些條件? 諸佛子,略說以十種因緣故,一切世界海已成,現成,當成。   這就是第一小段「標」。在此段經文中,若是說前面講過:「世界海微塵數」,講不盡的,能夠為我們說的,都還是略說。略說舉十種,這十種因緣通成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世界海已成、當成』,現在成就、將來成就,從這一句中,我們必須體會到:成住壞空。佛在經上常講:「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命在呼吸之間。《般若經》中也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界海是相,不是永恆不變的。佛家講「真實」是永恆不變的,凡是會變的都是虛妄假相。為什麼會有這些世界、星球、星系,以及有這麼多不同維次的空間?大世界中有小世界,小世界中又包含大世界,重重無盡,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普賢菩薩要在此地給我們解說。下面就是正式講解。 何者為十?   哪十樣?第一句: 所謂如來神力故。   第一句因緣是『如來神力故』。清涼大師《疏》中說明,佛國土「雖有多種」,總而言之,歸納不外乎三大類:第一類法性土,第二類受用土,第三類變化土,佛土世界有這三種性質。法性土是從理性上說,法性身是真身,身土不二,法性身與法性土不二,四土中,法性土就是常寂光淨土。此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達不到,心思也達不到;但它是真的,它是理體,所有淨土是從此而變現的。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法性身、法性土是自己的性識。   第二類受用土,受用土又有自受用與他受用之別,再加上變化土,合而為四土;而有時講三土,則是他受用與自受用土合併。佛有自受用土,若是教化菩薩則是他受用土。《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是佛菩薩的受用土,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阿彌陀佛變現實報莊嚴土,那是佛的自受用,也是往生實報莊嚴土菩薩們的受用土,對佛來講是他受用。   第三類變化土,可說完全是他受用。清涼大師說,諸佛如來有變化身,「變化身依變化土」,即如人在作夢一樣,夢中有我自己,也有山河大地,夢中的自身豈不是我們的變化身?夢中裡面的山河大地,豈不是我們的變化土嗎?諸佛如來、菩薩,他們能於變化土得自在變化,我們不自在。我昨天晚上做的夢,今天晚上再想做同樣的夢,就不行了,就不自在了。   「如來神力故」,講器世間因緣,大師說:一切淨土、穢土,「皆是如來通慧力成,為物而取。」不管是淨土也好、穢土也好,都是如來大慈大悲,以他的智慧、慈悲、神力變現出來的。通是神通,是如來神通智慧力成就的。學佛的人,天天不離佛菩薩、經典,佛菩薩在哪裡?我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皆是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是佛菩薩。何以故?所謂如來神力故。如來神力變化的,一切人事物全是佛菩薩變化的,來教我這一個學生。如果念頭能這樣一轉,你是什麼人?你就是善財童子。你心目當中沒有十法界,只有一法界|佛法界。沒有一個人不是佛的化身,沒有一物不是佛的變現,山河大地、芸芸眾生,動物、植物、花草樹木,都是如來神力變現的。念頭這樣轉,境界就隨著念頭轉,境隨心轉,你一生成佛了。   第二句: 法應如是故。   普賢菩薩為我們說明世界的來源,所以然的道理,頭一句是講「如來神力故」,這一句講「法應如是」。依性而現相,為什麼現?法爾如是,自自然然的。眼為什麼能見?耳為什麼能聽?鼻為什麼能嗅?佛法中給你解答,法爾如是。所以一切覺者為什麼要幫助不覺者?法爾如是,自自然然的,沒有一絲毫勉強。他對於一切眾生的服務與協助,全心全力,無怨無悔。什麼原因?他對於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一個惡念,念念純善,念念純淨,一定是這個樣子。所以清涼大師大師在註解中講,這十種因緣,前三是總說,當中四種是別說,末後三種是「融攝轉變」,互相交融而有變化。   前面講四土,這些剎土是佛為眾生而設立的,佛在剎土中示現種種不同的身分,用種種不同的方法來教化眾生,幫助他覺悟。從如來這邊講,是變化土、他受用土;但從我們凡夫來講,我們迷而不覺,所以是業報土。我們知道,今天居住的地球、星系,我們都不能夠脫離,因為至少有兩種力量:一是佛力加持,一是我們的業力。我們的業力縱然不善,但是佛力是善的,所以這個剎土還能維持。如果有一天我們造的業,純粹是十惡業,沒有一絲毫善,佛的力量就加不上。諸位要曉得,佛能夠加持是相對的,我們有一分善,佛加一分;我們有兩分善,佛加兩分。實際上,佛的加持是平等的、是究竟圓滿的,決定沒有差等,差等在我們凡夫這邊。所以佛教導我們斷惡修善,相對的就可以多攝取佛的加持,對我們生活、開智慧、與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大有幫助。   從佛來說,一切剎土都是佛土。華藏世界是毘盧遮那佛的佛土,裡面有淨、有穢,西方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中是淨土,我們娑婆世界也在華藏世界中,則是穢土。就佛的境界來說,全是淨土,沒有穢土;五濁惡世是佛隨順我們迷惑顛倒凡夫而說的,不是他自己的境界,無論是淨土、是穢土,都是佛土,所以稱為不思議境界。   此句『法應如是』,或者稱為法性、法爾,法性就是普賢菩薩所入之三昧:「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這是講的法性,清涼《疏》云:「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恆頓變起外諸器界」,「外諸器界」,這是講盡虛空遍法界,宇宙太空、星球、星系,無量無邊,從哪裡來的?「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恆頓變」,恆是恆常,頓,不是漸漸的。這兩個字用得好,境界忽然現前。類似電視,打開電視,影像立刻現前,沒有先後次第,這叫頓變。又說:「若云法爾者,謂有問言,何以諸佛眾生起於剎土?」大師非常慈悲,設此問答來幫助我們。如果說法爾如是,為什麼諸佛、眾生起於剎土?解答說:「法應如是」,法是法性,應是自自然然這個樣子。   如前所說,眼為什麼能見?耳為什麼能聽?科學家所研究的是眼耳的組織、構造不同,各司其職。但在人剛死的時候,眼球組織還沒壞,耳根的神經系統也沒有壞,為什麼不能見不能聞?《楞嚴經》中講,眼為什麼能見?九緣生識。見是見性見,聽是聞性聽,性能見、能聽,那是法爾如是;雖然法爾如是,它還要有緣,緣不具足,還是不能見、不能聽。就如電視螢幕的現相一樣,裡面所有的機器結構是緣,那不是因;真正的因在哪裡?在攝影棚,面對真人攝像,這是真正的因,所有一切機械、設備是緣。由此可知,今天科學家所有研究得出來的都是緣,不是第一個因,第一因找不到。佛告訴我們第一義,就是法爾如是,若從第二義上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第一義於此地的經文是「法應如是」,這些經文用現在科學角度,屬於非常高深的物理學與心理學。   第三句: 一切眾生行業故。   這一句是講眾生的造作,行是行為,行為很多,佛把眾生一切行為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起心動念,即思想、見解,意業的行為;第二類是言語,言語是口業的行為;第三類是身體的造作,身業的行為;我們稱為身口意三業。業是行為造作的結果,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所謂事業,事情做完之後,那就是業。   業有善惡,善業感的是善土,惡業感的是穢土,這是六道中的三善道、三惡道,不是佛淨土;佛淨土,需要造作的是淨業,淨業是什麼?心清淨、身清淨,淨宗常講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眼清淨,不著色相;耳清淨,不著音聲,就是對外面六塵境界,真正能放得下。古德教給我們用心如鏡,心要像鏡子一樣,照的時候清清楚楚,但不留痕跡,那就是淨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保持像鏡子一樣,不但不照的時候鏡子乾淨,不落印象,正在照的時候,又何嘗落印象?如果正在照的時候落印象,境界走了之後還落印象,那是什麼?照相機、錄像機。錄像機它落印象,落印象是染業,不是淨業;不落印象是淨業,不落印象是鏡子。「用心如鏡」,面對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絲毫迷惑;不但是沒境界時不落印象,境界正在當前,也不落印象,這才真正得大自在,這是真功夫,真智慧。   要練!練到這個功夫,才算是有一點成就。要在生活上練,從早到晚一分一秒都不空過,這是真修!夏蓮居老居士講的「真幹」,練什麼?就是練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什麼?這是定功,這是三昧。又練一切事、六塵境界了了分明、清清楚楚,這是慧。定慧等學,真正修行在此地,這才是真正成就,真正解脫,真正練到純善純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痕跡都不落,是真佛子。   清涼《疏》云:「眾生業力,業有善惡,國有淨穢」,又說:「故淨名以萬行為因,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淨名》就是《維摩詰經》。這句話說得好,萬行歸納就是三業。你要想到這一點,然後回過頭來想到我的一生際遇,自作自受,怎麼可以怨天尤人?修行修什麼?我們要把所有一切的不善消除,把所有善的方面增長、提升。永遠想到別人的好處。別人對我有一分好處,有九十九分不好,我就想他那一分好處,九十九分不好的忘掉。希望將來這一分增長到兩分,兩分增長到三分,再增長到百分,一點惡都沒有。這要多長的時間?可能要無量劫,你沒有耐心不行,一生當中增長一分,成績就不錯了。   消除一切不善,佛在經教中教導我們:不念舊惡,以往人家對不起我的,不要去想;不憎惡人,世界上造作種種罪業的人,不可以怨恨、討厭他。要用什麼心?清淨、平等、慈悲來接待。他懂不懂不相干|他這一生不懂,也許來生後世懂,效果不能求急,眼前求急效,諺語常講「欲速則不達」,什麼事情都要慢慢來。幫助一個人、幫助社會、幫助世間,佛菩薩有耐心,時間是以劫數論,不以年月日計。很長的時間,以真誠去感化;而自己一定要做出榜樣,做出最大的犧牲,像忍辱仙人被割截身體,像舜王的忍讓。舜王的境界不在忍辱仙人之下,忍人之所不能忍,為人之所不願為。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我們幹。   一般人以為到娛樂場所去玩或旅遊,認為那是享受,但我不一樣;我每天在經教中,每天在講台上,讀經、講經為最樂,與朋友們談談佛法是最快樂的事情。每個人境界不相同,苦樂的標準不一樣。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修什麼?戒定慧三學。戒是守規矩,一切如理如法,守秩序、守規矩;不被外境所動,那是定;樣樣清楚、樣樣明瞭是慧。從早到晚,從初一到臘月三十,周而復始,永遠沒有間斷,真正在修戒定慧三學,真正在修四攝六度、普賢十願。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這是菩薩的佛土。離開眾生,我們到哪裡去修?一定要學善財五十三參,歷事練心,與世間一切眾生交往,成就自己的真實三昧、真實智慧。你接觸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對他們明瞭,是智慧;在境界裡不被境界所影響、所動搖,這是三昧。這裡面必須要認知,法性雖然是一,隨業起了無量無邊的變化,以致於我們自己念念都是不同的法界,何況芸芸眾生?所以大師註云:「佛隨異類,取土攝生。」   清涼大師大師末後還舉了一個例子:「涅槃微善,觀經三心等,其類非一。」《涅槃經》分量也相當之大,在第二十一卷「高貴德王菩薩品」中有這麼一段經文:琉璃光菩薩,從不動世界而來,無畏菩薩問佛:「此土眾生,當造何業,而得生彼不動世界?」無畏菩薩問佛,什麼樣的業因能夠往生不動世界?世尊以偈頌答覆他。偈頌中廣說十善,一一皆生。其中有一首偈講:「若於佛法僧,供養一香燈」,這是很微少微少,供養一支香、一盞燈,「乃至獻一華」,一枝小花供養,「則生不動國」。這樣說起來,生佛國並不難,似乎很容易。又說,你若是為了恐怖畏懼,或者是為利養福德寫經求願,能書寫經上四句偈,也能生不動國。乃至造佛像、佛塔,造小至大拇指這麼大,常生歡喜心,也能夠生不動國。也就是你心地真誠,以一炷香、一杯水、一枝華供養三寶,以及造一尊小佛像、小佛塔,都有感應。世出世法沒有兩樣,現在人心思很亂,妄想雜念太多,所以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要知道不能成就的原因:不誠。古人常說「不誠無物」,「誠則靈」,誠心,什麼是誠心?心真誠到極處,一個妄念都沒有。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五個心,一就是五,五就是一。供佛、供法、供僧,燃香、獻華、禮拜,都要具足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就有感應。   第四句: 一切菩薩成一切智所得故。   這是第四句,向下四、五、六、七這四句是別明,有因有緣。這一句是說自受用土的因,《疏》云:「大圓鏡智之所成故」,這是『一切菩薩成一切智所得』。修行無論修哪一宗派、哪一法門,總而言之,需要做一個大轉變。你若不能轉變,依舊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那就無法成就。法相宗講轉識成智,其他宗派又何嘗不在做轉變?淨宗轉穢為淨,禪宗轉迷為悟,教下轉邪為正,都從真正轉變下手。   從哪裡下手?論中講「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轉」,從第六、第七識;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第七識是「四大煩惱常相隨」,四大煩惱是四種嚴重的執著:我見、我痴、我慢、我愛,總而言之,執著我。第一個是我見,念念都以身體為我,或是能思惟、能想像的心、意、識是我,都是錯誤的我見。另外,我愛、我痴、我慢,這三條也是根本煩惱。我愛,愛就是貪,我痴就是愚痴;我慢,就是傲慢,恃所執我,令心高舉,這部分很嚴重。所以佛在一切經中說貪瞋痴為三毒煩惱,其根是第七識。我們修行人從哪裡下手?要從這裡下手,做個大轉變。首先破我見,這要智慧,只有定功還不行,一定要從定中開慧才行。智慧不開,執著不破,他放不下,那是真正的障礙。   身不是我,能夠思惟想像的,也不是我,那到底有沒有我?佛在經上說有「真我」,但你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我」卻忘得乾乾淨淨。真的是什麼?真的是「自性」,是你自己的真如本性、你自己的真心。前面講,至誠心是真心,那是我,永遠存在,它不是緣生的,因緣生法都是假的。要知道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因緣生法。怎麼知道它是因緣生法?《百法》中的排列,前面是九十四個有為法,後面六個無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有因、有緣、有果,它是因緣生法。無為法前五個是相似無為,後一個是真如無為,才是真的我。   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就是把真的我找到,找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叫成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又在經上講,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中各個具足常、樂、我、淨四淨德。法身中有四淨德,般若、解脫中都有四淨德。怎麼會沒有我?什麼是我?佛在經上說了十條,通常祖師大德講演、註疏中引用兩條,一是主宰的意思,「我」是能做得了主;二是自在的意思,自由自在。試問問:現在你說此身是我,你能不能作主宰?你仔細想想,做不了主,那身體就不是我,我是做得了主的。如果此身是我,我希望年年十八,行不行?不行!我希望清淨莊嚴、長生不老,做不到!我希望自己心地清淨,不生妄想,也做不到!哪來的我?沒有主宰,也沒有自在。但,法身中就有,法身常住;般若有,解脫有,都能做得了主宰、都自在。   解脫就是自在,得大自在,能夠與虛空法界一切剎土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自然有應,那很自在,自己真能做得了主宰。雖然應化在世間,絕對不受世間法影響,這就做得了主。教化眾生,與眾生和光同塵,不受污染,永遠清淨,那才是真的我。凡夫沒有!   我們從何處做個轉變?就從此四大煩惱,首先覺悟:身不是我,現在能夠思惟想像的那個心,也不是我,心是什麼?心是阿賴耶。《般若經》上講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身是幻相,真正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身」到底是什麼?給諸位說,身是我所,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不可以把衣服認作我,我穿在身上,是我所有的;此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然後你才曉得,像我「所有的」身,我有多少這樣所有的身?好比說我問你:這衣服是你所有的,你有多少件衣服?你可以說,我有十件、八件,多的人還有二十件、三十件。那我問你:你有多少身?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太多了!不讀《華嚴經》不知道,只聽說佛菩薩能夠分身。《梵網經》中講,釋迦牟尼佛有千百億化身,千百億是比喻、形容,不是真正數字。真正的數字是世界海微塵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我們此身亦復如是,自己不知道。佛與眾生的差別,佛知道,凡夫不知道,認為只有這麼一個身,只有這一件衣服,實際上,家裡很多衣服忘掉了,總認為自己只有這一套衣服,這是迷。佛菩薩覺悟,他知道有太多太多了。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後,真的清楚、真的明白,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而要好好的利用它,這是工具,要讓它發揮功效,用它來為一切眾生服務,修行證果、自行化他,這才用得正確。   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再也不起分別執著,「因上轉」,這兩個識轉過來了,第八識跟前五識自自然然連帶轉過來,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   第五句: 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同集善根故。   這一句是講變化土的因,也是凡聖同居土的業因,非常重要。《疏》云:「眾生菩薩共構一緣,各隨行業來生其國,凡聖同居。」菩薩集結一切善根,沒有問題,他們是已經覺悟的人;眾生可以說多數不覺,也有少數覺悟的人,其覺悟都要依諸佛如來的教誨。菩薩比我們凡夫善根深厚,容易接受,接觸佛菩薩的形相教導,就能夠啟發善根;眾生業障深重,雖蒙佛菩薩教誨,善根偶爾現前,乍現還滅,這是眾生成就的難,太難了!不能說他沒有善根,聽聞佛法、接觸佛法,那一念善根現前了,可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還是隨順貪瞋痴慢、自私自利。所以,佛在這裡教誨我們:要集結善根,起心動念都是為利益眾生。大家對我們有這麼一點信心,你送來的錢,我們懂得因果,不敢違背因果,我們印送經書、光碟及各種法寶,完全是免費贈送、輾轉流通,歡迎大家拷貝、翻印、流通。我們決定不能違背佛陀的教誨,我們一定與儒、佛理念相應,這是眾生跟佛同集善根。我們走佛菩薩的路,不走凡夫的路,全心全力護持正法,續佛慧命,利益眾生,我們做這個。   第六、七句: 一切菩薩嚴淨國土願力故。一切菩薩成就不退行願故。   這兩句是講他受用土的因。清涼《疏》說,前一句的意思是「初地已上,如十大願中,修淨土願。」後一句是「八地已上,功用不退行之所成,八地中有淨土分。」這兩句我們可以合起來看,經上所說的都是地上菩薩的境界,不是普通菩薩,而是菩薩摩訶薩的境界。我們應當怎樣來修學?念佛求生淨土。我們雖不能夠契入法身菩薩的境界,法身菩薩所修學的科目要學,學的程度不夠,沒有關係,慢慢來。他們是分證位,我們至少要有觀行位、相似位。如果我們很認真努力學習,依教奉行,煩惱習氣雖沒有斷,但能不起作用,這也有一點小小的定功,伏住煩惱。   我每天講經四個小時,在攝影棚,每一座講經,我禮六拜,第一拜拜本師釋迦牟尼佛,第二拜拜本師阿彌陀佛,第三拜拜本師毘盧遮那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第四拜華嚴會上眾菩薩,第五拜南無老師、護法菩薩,所有護持我的人都在其中;最後一拜,拜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尊神,一定要成就自己純淨純善。大家每天做功課迴向,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現在的經文是『一切菩薩嚴淨國土願力』,莊嚴佛淨土,我們拿什麼莊嚴?自己總得清楚。上報四重恩,知恩報恩。別人以前對我好,以後他產生誤會了,但我永遠記得他以前的好,絕對不要把誤會放在心上,不管別人怎麼看法、怎麼想法、怎麼議論,與我不相干,我成就自己的純善純淨,這是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我具足這個條件。常常想念著世間有很多苦難的人,現在我們明瞭,苦難的根源是由於迷惑宇宙人生真相,所以佛陀大慈大悲,幫助一切苦難眾生破迷開悟,這才是真正莊嚴佛淨土,這才是真正的上報四重恩。四重恩包括父母恩、佛恩、國主恩、眾生恩,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德,常存報恩心,這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與我生生世世都有緣,所以佛在經上講的話,不是比喻,是真實,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如果我們輕慢眾生,就是輕慢過去父母、輕慢未來諸佛。   第七句講:『一切菩薩成就不退行願』,不能不效法普賢,這一切大菩薩都在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教導我們怎樣去學習「修此二因,得他受用」。   第八句: 一切菩薩清淨勝解自在故。   第八、九、十,三句是講「融攝轉變」,有因、有緣。這一句清涼大師說,是八地以上的境界,他有能力「攪大海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以染為淨,以淨為染,自在攝生故。十自在中,有剎自在。窮其因者,清淨勝解,勝解印持,隨心變故。」大師說得很好,這幾句話,都是講他們的神通道力不可思議。八地是不動地,智慧、德能、神通道力與如來果地很相似。   八地菩薩能變大地為黃金,這些事情我們要是細細的去觀察、思惟,並不難懂。現在我們也常常聽說有一些特異功能很強的人,他用他意志的力量、用思惟的力量,能把物質中的組織改變。我相信現在學過科學的人,就可以接受,為什麼?構成泥土與黃金的基本粒子是相同的。為什麼一個變成黃金,一個變成泥土?它排列組合的方程式不一樣,也就是說這些粒子組成電子、原子的方式不一樣,是這麼個道理。再往深處講,此地還沒有說到的,質與能的互相轉變,物質可以變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變成物質,隨心所欲,只要你有能力,就能辦得到,不是辦不到的。在佛法裡面,八地菩薩,不動地,有這個能力,為什麼?清涼大師《疏》說得是真好:「清淨勝解,勝解印持,隨心變故。」「印持萬境,隨心轉變。」所謂解得愈深、愈廣,解得愈透徹,你的信心清淨、信心堅定,你才能入此境界。清淨堅固的信心從哪裡來的?從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瞭、理解當中來的。你信心清淨堅定的程度,隨著你的理解,一定是成正比例的。 一切如來善根所流,及一切諸佛成道時自在勢力故。   此第九句有上下兩個半句。清涼《疏》云:「成正覺時,其身充滿十方世界微塵剎土,念劫圓融,一時成立。由二種因。」「成正覺時」就是講成佛的時候,這時是什麼境界?他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的身「充滿十方世界微塵剎土」,虛空法界有多大,他的身就多大。「念劫圓融」,時間沒有了,過去、現在、未來變成一剎那,一剎那展開為無量劫,無量劫濃縮為一剎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他都知道,不是猜測或推算,而是現量境界。換句話說,無量劫前與無量劫後之境界,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不可思議,成佛有如是的殊勝,這是我們無法理解。   清涼大師又說:「由二種因:一善根所流,語因中也。二成道勢力,明果用也。」善根所流是因,成道勢力是果,有因、有果。前半句「善根所流」,「即圓融修行自他二利,無障礙行,故得爾也。」「成道勢力」就是他德行教化之影響。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雖然教學活動都在印度,一千年之後,從印度逐漸傳到中國,影響了整個亞洲,這是成道的「自在勢力」。這些勢力的影響,依靠什麼?依靠他的學生。學生依教奉行,在世間各個地區傳教,把這樣殊勝、真實、圓滿的教學普遍向四面八方去宣揚;而佛陀自己,就像「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一樣,完全落實在自己心地、行為中,並以修學的形象展現給社會大眾看。   流布經典,現在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普及,此影響比過去方便。有很多人問我:今天世界這樣的動亂,人民生活這麼辛苦,有沒有方法挽救?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用什麼方法?我說過多次,真正能挽救世界劫運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國家領導人,他有權勢,在電視台闢一個頻道,專作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用,請十個、八個,不要多,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教學,這是義務教學,不收學費。我相信最多一年,社會風氣就能改變。他有能力挽救世界劫運。第二種人,衛星傳播電台的主持人及決策人,他有權力,可以選擇播放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節目來救世界,內容為古聖先賢的教誨,利用談話的方式,或連續劇的方式,以藝術的型態來表演,大力宣揚古聖先賢的教誨,以挽救世界劫運,這個影響力多大!   第十句,最後一句: 普賢菩薩自在願力故。   《疏》云:「無問成與不成,常能融攝。又前是妙覺,此是等覺。」此處的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無問成與不成」,成與不成是講成佛,菩薩無論是成佛或沒有成佛,皆自在融通。我們讀普賢十大願王,就能體會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們真正徹底究竟圓滿覺悟宇宙人生真相,或者說覺察宇宙人生真相,回過頭來教導我們這些後知後覺、不知不覺者,慈悲到了極處!   長行文至此告一段落,清涼大師在註解中做一個總結:「法性土,通為諸土之體。」法性土沒有形相,就是真如本性,這是哲學中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宇宙萬有一切形相,我們常講的「虛空法界、剎土眾生」,都是它變現的,它是能變。一切諸佛國土,無論自受用土、他受用土,或變化土,都是法性變現的。那什麼原因?《疏》云:「窮其因者,有正有助」,正因法爾,法爾是正因。「以一切智及總以諸因而為緣因」,所以世出世間法是一個大的因果現相,佛門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一、因果轉變不空,二、因果相續不空,三、因果循環不空。此轉變就是「總以諸因」。以植物為喻,如桃核,是桃樹的因,樹長成,核沒有了,這個因沒有了,變成樹,此樹是果。因變成果,果又結桃,桃又變成因|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所以是「總以諸因」。到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沒有一定。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外因果現相。   清涼《疏》又說:「故其後三,亦融前土,非有別體。」末後三句,也融前面所說的諸土,體確確實實是法性,稱它作法性土。大師在《鈔》中說,淨土總的來說有兩個意義:一、「行淨業為因,感淨相果。」心淨則佛土淨,淨業三福是根本。二、「以德業為因,感自在淨果」,這比前面要提高,德業清淨,八地菩薩境界。又說:「行業(就是淨業)始自凡夫,終至十地。德業始起不動,終至如來。故第二別明,是行業淨。第三融攝,是自在淨。第一總明,具斯二淨。」十句中的第四、五、六、七,別明,是行業淨。八、九、十句,融攝,是自在淨。第一、二、三句,總明,具斯二淨。   始自凡夫,終至十地,修的是行業、淨業,八地不動地菩薩起,修的是德業。我們當效法菩薩的德行,專修淨業,希望這一生不再空過。過去生中我們確實曾經遇到這個法門,沒有能認真修學,落得今天這個地步。所以經不能不聽,教不能不學,這是我們修行的根本。   「起具因緣」長行的最後一段: 諸佛子,是為略說十種因緣。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   此總結不能沒有,如果沒有,我們會以為世界之成就,就是這簡單十種因緣;而這也只是『略說』,細說則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以世界眾生、一切神聖興起的因緣,無量無邊,說之不盡。清涼《疏》也做了一個總結說:「又此十事,展轉生起」,上面這十種因緣輾轉生起,彼此都有密切的關係。「謂諸佛土總由佛力,何以由之?法如是故。」總由佛力,佛是自性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是自性的本能,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這才是真因。「法爾云何而有異耶?業不同故。」既然是自性覺,「法如是故」,法爾如是。為什麼有差別?譬如我們居住的星球,太陽系中的星球大小都不一,其中的環境也不一樣,既然法爾如是,應當都一樣,為什麼不一樣?「業不同故」。這裡面有眾生的業力,眾生的業無量無邊。   「眾生由業,佛復由何?成一切智之所變故。生佛有異,何以凡聖同居?同搆一緣故。何以復有純菩薩國?菩薩願行力故。」此佛指諸佛如來,就是凡夫修成的佛,證得自性,禪宗講明心自性,教下講大開圓解,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說法不一,境界相同,都是證得自性的人,稱為成佛。成佛之後,他的智慧現前,自自然然幫助無量無邊眾生覺悟。所以說:「成一切智之所變故」。眾生與佛有迷悟的差別,為什麼還會有凡聖同居土?佛與凡夫為什麼住在一起?菩薩在此地講:「同搆一緣故」。菩薩成佛,以眾生為緣;眾生修行證果,以菩薩為緣;這就是教學相長,師資道合,所以有凡聖同居土。其中也有純菩薩國土,那是菩薩「願行力」所成就。   「既由行業,何可轉變?」《了凡四訓》可以說就是這八個字的註解,了凡先生在早年給孔先生算命,是「既由行業」,這一句他懂得了,所以他萬念俱灰,什麼都放下了,知道一生都是命,半點不由人。遇到雲谷禪師之後,才曉得有轉變;命數雖是個定數,但是可以加減乘除。看你現前所造的業,確實可以改變你的定數。菩薩在此地說明:「勝解自在」,你對於事實真相搞明白,你就自在了。了凡先生明白,所以他真正發心懺除業障,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的命運就轉了。   末後一句「云何復得融攝重重」?此融攝是整個宇宙,融攝整個宇宙為一體。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人身許許多多器官是一體,彼此合作無間,身體健康;哪一個器官不合作,就出毛病。何以它合作無間?清涼大師在此地說:「佛及普賢自在力故」,使得整個宇宙都有秩序,一切的運行都有原理原則。此處的佛及普賢,意思很深,佛是自性本具般若之體,普賢是自性本具般若之德用。佛在《般若經》中告訴我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體、根本智,佛代表根本智,起作用是無所不知,普賢代表後得智。自性本具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大自在的起用,宇宙和諧。智慧能解決問題,你這樣看,問題就解決、自在了。   以下偈頌,總有九首,分為八段。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這是說偈儀,普賢菩薩略說「起具因緣」後,『爾時』就是這個時候,『欲重宣其義』,為什麼再重說?此地講器世界,就是講宇宙,現在哲學中有兩個課題,一個是人生觀,一個是宇宙觀。這大學問,是聖賢教育的中心課題,所以不厭其煩的教導眾生;由於眾生根性不相同,上根利智是少數,一說他就明瞭,中下根性還需要菩薩勞神,再多說說。菩薩換一個體裁,用偈頌。偈頌多半有押韻,便於記誦、隨文入觀。   第一首: 所說無邊眾剎海,毘盧遮那悉嚴淨,世尊境界不思議,智慧神通力如是。   《疏》云:「偈頌多以果顯因,文有九偈,束為八段。」這是第一首,第一首是:「頌佛神力,據此,無邊剎海皆遮那嚴淨。則下嚴華藏,猶是分明,理實而言,願周法界。」大師這幾句話說得很明白、很透徹,但是初學的人不好懂。學大乘經,特別是學華嚴,一定要懂得它說法的義趣,往往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跡。這是真實智慧,要我們從中體會、觀察及學習。毘盧遮那是法身佛,意思是「遍一切處」,他是宇宙的全體,時空中所包含的一切,稱為毘盧遮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哪一個人能夠離開毘盧遮那?什麼人能離開時空?你從這裡體會什麼是我們的法身,法身是我們的根本,哲學中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   『所說無邊眾剎海』,世界無量無邊、無盡無數,不是一個平面世界,而是立體的;必須以禪定的功夫,化解空間維次、突破空間維次,你才能見到重重無盡的世界。無量無邊重疊無盡的世界,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了。『毘盧遮那悉嚴淨』,「悉」是所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清淨莊嚴,都是毘盧遮那佛的神力。毘盧遮那佛是理體,宇宙萬有的本體,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之力,所以它所變現出來的哪有不覺悟?一切眾生本覺是平等的,尊重毘盧遮那佛,就是自性覺的尊重。我們現在真的才懂得這麼一點點,不但是一切動物有本覺,植物、礦物以及所有一切現相都不例外,我們稱為有機體,有生命的、有覺性的。   第三句『世尊境界不思議』,此世尊指毘盧遮那如來。一定要曉得,此世尊是世出世間最尊重的自性本覺、清淨法身;『智慧神通力如是』,這就是法爾如是。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法不清淨?哪一法不莊嚴?這首偈完全顯示出來。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得好:「無邊剎海皆遮那嚴淨」,下一品「華藏世界品」還是局部,要說實話是「願周法界」,就是這一首偈前二句所講的。   第二首: 菩薩修行諸願海,普隨眾生心所欲,眾生心行廣無邊,菩薩國土遍十方。   前首頌講的是法性土,是根本;此地講菩薩報土、變化土,眾生的業報土、凡聖同居土,這些世間的來源。『菩薩修行諸願海』,「海」字代表的是深廣無盡。什麼是修行?心虛偽、有煩惱染著、自私自利、心不平等、有高下的念頭,與自性不相應。能夠轉虛偽為真實,把貪瞋痴慢染污的念頭轉成清淨,煩惱放下,修清淨心;把高下心轉成平等心,把迷惑心轉成智慧的心,把自私自利的心轉成大慈悲心,把這些念頭轉過來就是修行。若心地純正,言語、行為自然正;若僅是從言行上修,言行好像不錯了,心裡沒有修,還是錯誤的。所以惠能大師講:「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用意很深。不是說不要持戒,不是說不要參禪,這是告訴我們持戒、參禪是手段,目的是平等心、真誠心,直心就是真誠,這是目的。從形式要能夠達到目的,這是功夫得力;只有形式,達不到目的,此形式是虛設的。這些道理、事實真相若不懂,要從哪裡修?所以古大德講從根本修、從心地下手。   眾生苦,根源是迷惑;菩薩有智慧、善巧方便,感化眾生。眾生不好度,菩薩發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非常偉大,真正值得尊敬。『普隨眾生心所欲』,菩薩教化眾生、成就眾生,這是「方便為門」。現在一般時人所說的藝術,你的教學藝術,在佛法裡統稱「善巧方便」。你要能隨眾生心之所欲來教導他,眾生就歡喜信受。『眾生心行廣無邊,菩薩國土遍十方』,菩薩是什麼心?菩薩是以眾生為心,「眾生就是佛」|佛菩薩的心。佛菩薩念念念眾生,念念不捨眾生,念念都在保佑眾生、幫助眾生。在幫助中最重要的,幫助他斷惡修善、轉迷為悟,最後幫助他轉凡成聖。   第三首: 菩薩趣於一切智,勤修種種自在力,無量願海普出生,廣大剎土皆成就。   前一首說眾生與菩薩同集善根,說明無量無邊的剎土真因;其中主要說明凡聖同居土的因緣,必定有共業,如果沒有共業,凡聖不能夠同居。菩薩善根深厚,不造惡業;凡夫則善惡業都有,三善道的,善業多一點,惡業少一點;三惡道的,惡業多一點,善業少一點。所以,六道的眾生與菩薩常在一起,眾生靠佛菩薩教誨,菩薩教化眾生,取得教學相長,提升境界。   此第三首是重頌長行第四句「成一切智自受用土因」,偈頌前二句是因,後二句是果。『菩薩趣於一切智,勤修種種自在力』,「一切智」就是一切種智。所謂三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可以說此句具足三種智,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般講「一切智」,大概都專就本體說;「道種智」,是就現相上說;「一切種智」,是從作用上說,若配成「體」、「相」、「用」就很清楚。一切智知空,萬法皆空,無有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性,因為真如本性不是物質,六根都緣不到,眼看不到;但它真的遍一切處,無時無處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不過,我們六根聽不到,也接觸不到,想都想不到,所以稱之為「空」。   《般若心經》中講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是講體,色是講相。相依體生,色依空有,意思很深!既是空性,云何生實有的色相?眾生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怎麼來的?造作無量無邊的過失、罪業,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如果在佛法中稍稍有一點契入,大致上就可以明白,都是迷失自性的空相;換句話說,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般若經》上講的,「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才是真相。在現相中,「當相即空」,不是說『相』沒有了才是空,相在也是空。我們拿一面鏡子照外面的景觀,山河大地全照其中,鏡中有沒有山河大地?沒有。不照它的時候沒有,正在照的時候也沒有。鏡子還是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照的作用不過是光的反射而已。由此例中,你能體會「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鏡子的比喻容易懂,現實的境界亦復如是,但就很少人懂得。把假相當真,在裡面起心動念,想控制佔有,這些是煩惱,久而久之就變成習氣,招來的麻煩就是六道三途,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輪迴,變成地獄、餓鬼、畜生。我們只要沒有離開六道,肯定在三途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   我們與諸佛菩薩多生多劫確實是共集善根,所以佛菩薩與我們有緣,應化到世間,也是我們自己的緣成熟。緣成熟就有感,肯歡喜接受,認真依教奉行,佛菩薩就來了。佛菩薩來了多少?太多太多了,幾乎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全是!緣沒有成熟的人與緣成熟的人坐在一條板凳上,雖然手牽著手,但是兩個法界,不是同一個法界。緣成熟的人,感覺所有都是佛菩薩;緣沒有成熟的人,所有都是凡夫。由此地就能體會,覺悟之可貴,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榮耀、珍寶、財富、爵位,都不能與覺悟相比。你入得此境界,不要入多,入一分、兩分,就真正體會得「人生最高的享受」。   『勤修種種自在力』,為什麼會自在?智慧開了就自在。如何開智慧?要修禪定。因定開慧,禪定到有一定的水平,智慧就開了。定功愈深,智慧愈大、愈高,解決的問題愈多、愈廣。如何能夠修成禪定?那就要懂得方法,此方法為戒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由此可知,禪定是開慧的手段、樞紐,戒律是達到定的助緣,所以戒律是手段的手段。   『無量願海普出生』,智慧不開,你發的誓願不可靠。清涼《疏》說:「《成唯識》云,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末後「配經可見」,就是論與經合起來,你能夠看得很圓滿。其實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歸納起來,只給我們講三件事情。第一說明有情世間的來由,也就是生命、生物是怎麼來的?第二講器世間,也就是宇宙之間,星球、星系是怎麼來的?第三是講的智正覺世間,所謂是天地鬼神、佛菩薩是什麼?從哪裡來的?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就是講這三件事情;若你都搞清楚、搞明白,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如果不清楚、不明瞭,你的想法、看法大多與自然法則相違背,那就會造成很多、很多的災難,所謂的天災人禍。   聖人所講的大道,就是這三種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生命、生物、星球、星系、天地鬼神、佛菩薩,有一定的法則,有一定的運行秩序,一點不亂,稱為「大道」。什麼是道?道是宇宙全體的原理原則。什麼是德?德是宇宙某一部分的原理原則。譬如我們一個人身,有一定的規則在運動,整個身體運動的原則就是道。天道不是哪個人設計的,身體不是父母設計的,是自自然然的,這就是道。德則是局部,譬如我們眼睛是一個局部,眼能見,見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見,耳之德能聽,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嘗,每個器官都有它的特殊作用,也有它的規則,這個規則不能錯亂,一亂就生病了。人身是個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大宇宙與小宇宙,複雜的程度相等,絕對不是人為設計的;但又很有規律,我們稱之為天道。古聖先賢、佛菩薩都教我們隨順天道,就是隨順自然法則。冬天的飲食,要吃涼的,這是隨順自然。古人懂得,住在寒帶地方,物產都是寒性的,所以冬天吃大白菜、蘿蔔,夏天要吃熱性的。所以,凡是違背了天道,違背了自然法則,就錯了;我們必須完全隨順經典的教誡。   這一首偈是講「自受用土」,隨順自然法則,自受用土就如此莊嚴。『菩薩趣於一切智』,佛陀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我早年就說過: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我說了四十多年,我最初講經就說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世間人拚命想追求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不知道有正確的方法,多冤枉!多可惜!佛教我們要修因,果必有因,若不肯修因、修布施,哪裡能夠有收成結果?我學佛第七年出來講經,第七年出家,一出家就教佛學院,就講經,行法布施。講經須用身,即行內財布施,其福報超過外財布施,釋迦牟尼佛一生做的榜樣,我老老實實跟他學習,一生做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清涼大師將《華嚴經》分為四分:信、解、行、證,全經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分,這是第一分:舉果勸樂生信分,此第一部分是釋迦牟尼佛展示他自己親證的境界,全部和盤托出;若是你看不懂、不明瞭,第二部分給你介紹、講解,很熱鬧。   第一部分是叫你參觀,你看不懂,因為不是你的境界;但是這一部分,我們差不多要使用近兩千個小時來介紹,相當不容易。現在已經講了一千四百多個小時,這是過去講《華嚴經》沒有過的講法。這一部分,如果你真正清楚明白了,往後《華嚴經》那就與吃點心、吃冰淇淋一樣,輕而易舉,一點不費力。所以諸位想得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這一部分的經要特別重視。   《疏》云:「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一開頭就把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轉過來,相宗講的「轉識成智」,即轉念頭。從哪裡轉起?從分別執著轉起,從自私自利轉起。   佛菩薩往「昔所修自利」,真正是自利;世間人不懂得自利,世間人是自害,而不是自利。因為他所想的、所思的、所理解的,以及所作所為,都是自己害自己,哪裡是自利?我們讀了《華嚴》,知道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淺言之,一切眾生是一家人,年歲與我父母差不多的都是我的父輩,與我差不多的都是兄弟姐妹,比自己小,晚一輩的都是自己的兒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我一家人,我要以「真誠、清淨、平等」愛護、關懷、照顧他們,沒有任何條件。明白人一定是這個做法,若是不覺悟、不明白的人,只有自私自利,起心動念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然後,再進一步,我們要放下妄想分別,可是沒有明心見性,怎麼放下?那就是隨順經典的教誨。佛菩薩所表現的都是心性的流露,我們隨順經論的教誨,就是隨順自心的性德。一定要覺悟,自己心裡怎麼想、怎麼看,那都是錯誤的,絕對要放下;完全依照佛經所講的,你這一生路子走的完全正確,沒有一點錯誤,你所得的果報就是自然的福報、自然的智慧、自然的健康長壽。我們常講回歸自然,隨順自然,就是講的這一件事情;只要你能回歸、隨順,你就得大自在。此地所講的,這才是真正自利。所以『無量願海普出生,廣大剎土皆成就』,講的是果報,就是華藏世界與極樂世界了。   第四首: 修諸行海無有邊,入佛境界亦無量,為淨十方諸國土,一一土經無量劫。   清涼《疏》說,這一首頌是頌前長行第六句「嚴淨願力」及第七句「不退行願。「修諸行海無有邊者」,《成唯識論》云:「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祖師大德的註解,你就曉得因果不虛。人生在世,一切際遇都要自己負責,無論一生遭遇是稱心如意,還是有許多不稱心的事情,一定要曉得,與別人不相干,若是怨天尤人,又犯了大錯誤,一定要知道是自己過去種的業因,感得現前的果報。   這四句偈,初句是六地,次句是七地,後二句是八地菩薩境界,不動地,地位太高,但是也有我們學習之處,特別注意要修利他行,要修純無漏。總而言之,要以純淨純善的心去幫助所有一切眾生。前一首偈著重自利行,這一首著重利他行|利他與自利是一件事情,確實不是兩件事情,所以我們應當學習,在思想觀念上做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才能夠學《華嚴》。觀念做個大轉變,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   修行,『修諸行海』,海比喻深廣,無有邊際。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我們心理的行為;言語,口的行為;身體動作,身的行為;這三大類的行為無量無邊,修是修正。由此可知,如果我們的行為是錯誤的,對宇宙人生、對一切人事物的想法錯了,看法也錯了,說法、做法全錯了;自以為做得很對,果報卻都在六道輪迴,出不去了。果然能做對了,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展現的境界在一真法界,那你就是完全對了。如果你仍在十法界、六道中,那你肯定就是錯的,肯承認的人,就覺悟了。   我們學佛,要想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首先要懺除業障,修懺悔法。懺悔頭一條就是承認自己過失;承認自己過失,你才能改過。修就是改,修改、修理,把我的過失、錯誤修正過來。真正做修行的功夫,修正自己所有一切錯誤達到純淨純善,而第二句『入佛境界亦無量』,就是說明他修行的目標。   一般大乘佛法中只講到入佛境界,沒有無量,這是《華嚴》與一般大乘不同之處,《華嚴》才真正究竟圓滿。一般大乘經,佛也曾說到「芥子納須彌」,這是不思議的境界。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為什麼須彌山能夠裝在芥菜子中?這我們想不通;可是在《華嚴》中更不可思議,微塵能容無量無邊虛空世界,不只是芥子納須彌。芥菜子已很大,肉眼看得見,手摸得到;微塵我們看不見,天人天眼也看不見,阿羅漢的天眼才能看到微塵。菩薩修行的目的無他,就是要入此境界,即是「大方廣佛華嚴」,華藏世界,一真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此境界,此境界亦無量。   這兩句,第一句修因,第二句證果。『為淨十方諸國土』,成了佛之後所做的事情,幫助盡虛空遍法界許許多多沒有覺悟的眾生,不是莊嚴一尊佛的國土,而是莊嚴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國土,這是說空間。末後一句講時間,『一一土經無量劫』,在時間上,永遠這樣下去,沒有休息的。如《普門品》中,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哪個地方有求,你就到那裡去,這時候你有能力分身,同時可以到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所以說哪個地方的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決定不失時節因緣。「為淨十方諸國土」,用什麼來莊嚴清淨?就用「為人演說」,演是表演,做出來給人看,說是加以說明。   《華嚴經》初分,前面這一分是演,第二分才說。清涼大師簡單將《華嚴經》分為:信、解、行、證四大部分,我們現在才在第一部分,表演。你看了之後,對佛生起信心,我想學佛了;雖有信心,不甚明瞭,再詳加解釋,你才完全明白了,自己自然就願意去「行」。行、證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師能幫上忙的,就是幫你生信、生解。信從哪來?信從表演,所以要為人演說。   第五首: 眾生煩惱所擾濁,分別欲樂非一相,隨心造業不思議,一切剎海斯成立。   上一首是講菩薩淨土,這一首是講六道眾生的報土,講我們的生活環境,這個報土為什麼這樣的濁惡|「五濁惡世」?濁是污染;惡,造惡業。造惡業當然有惡的果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真理。眾生為什麼不停的在造業?惡業愈造愈廣,愈造愈深,果報現前了,依然不知道懺悔,反而怨天尤人,這樣下去還得了嗎?因為,眾生他相信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而排斥聖人的教誨,因此,果報自作自受。若能隨順自然、回歸自然,才是最健康的。   清涼《疏》說,這首偈是說長行文中第三句:「眾生行業」,又說:「加造業因,煩惱所擾,造於穢剎;欲樂非一,感土有殊。」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無量因緣而生的。人為什麼不能夠隨順性德?眾生迷失自性,之後就生煩惱;真性覺,生智慧;真性迷,生煩惱。煩惱與智慧體是一,體都是真性,所以,「煩惱即菩提」,菩提是覺,煩惱與智慧一體,迷悟不同,作用就不一樣。迷了之後,大圓鏡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變成阿賴耶識;妙觀察智就變成第六意識,平等性智就變成末那識,成所作智就變成前五識;四智變成無明、塵沙、見思煩惱三大類,三大類的煩惱無量無邊。覺悟了,八識就變成四智。學佛無他,無非做個轉變而已,轉八識成四智,你就作佛、作菩薩了。   『所擾濁』,擾是擾亂,濁就是污染。我們的心很亂,妄念很多,執著非常堅固,這是我們現前狀況。現在大家都在說地球病了,地球為什麼會病?我們「眾生煩惱所擾濁」,人心被環境污染了,真心本性完全迷失了。現代的高科技工業技術,雖然帶給我們生活便利,但是付出的代價太高了,實際上得到的享受卻是有限的。地球是我們生存依靠之處,它病了,所以人們要受極大的苦難。   『分別欲樂非一相』,這裡面講三事:一、妄想分別,二、欲望,三、愛好,你所喜歡的,各個不相同。我在講席裡面歸納為十六個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貪瞋痴慢,這就是迷惑煩惱真正的起源,根本的根本,原因的原因,就是自私自利。   『一切剎海斯成立』,「一切剎海」是講十方剎土。六道三途的眾生,我們世界有,他方世界也有,業感的力量不可思議。你到哪一個世界去受生,完全是業力感應,自己不能做主;能自己做主的,最低限度是阿羅漢,決定不受外面境界影響,自己能作主宰。我們為什麼受外境的干擾?因為有「我」,總認為身體是我;這是個錯誤觀念,有我就有苦樂憂喜捨。若是身不是我,什麼是我?虛空法界是我,剎土眾生是我。如能放下「我」這個妄想執著,心就平等,在天堂、在阿鼻地獄,心都平等;明白人、覺悟的人,他的五種受是平等的。   第六首: 佛子剎海莊嚴藏,離垢光明寶所成,斯由廣大信解心,十方所住咸如是。   清涼《疏》說,此首是讚頌「菩薩的勝解」。我們人生在世,真正聰明、有福之人應當效法菩薩,向菩薩學習,不能跟凡夫學。我們既是六道凡夫,就要肯定自己業障習染很重。古人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們會受到所接觸的人的影響,如果我們親近善人,不知不覺也就變成善人;親近佛菩薩,不知不覺你就變成佛菩薩;常常跟惡人在一起,不知不覺就變成他的同類。親近佛菩薩最重要的條件是信心,而信心要建立在勝解的基礎上,菩薩、覺悟者的心地永遠是清淨的,有智慧的人能隨順聖賢教誨。   『佛子剎海莊嚴藏』,「佛子」在此地作最淺顯的解釋:隨順經論教誨、修行的人是佛子。我不說出家人,我不說菩薩、羅漢,怕大家對這些名詞產生錯覺。一個真正百分之百放棄自己的成見,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接受經論所講的道理、方法、境界,依教奉行的人是佛子。中國古時候的解釋,意思也很好,佛是覺悟的意思,子是男子之美稱,即現在稱「先生」。孔夫子稱孔先生,孟夫子稱孟先生,非常尊敬的稱呼。佛子,佛是覺悟,覺悟的先生,你不是個迷惑人。   「剎海莊嚴藏」,意即美好,我們講是「真善美慧」的生活品質,而範圍是盡虛空遍法界,依照《華嚴經》來說,世界海微塵數的剎土,都如此莊嚴。   『離垢光明寶所成』,垢表染污、煩惱,離垢就是斷煩惱,永離一切染污。自性原本是光明的,自性有三,就是此地講的光明寶:一般若智慧,二清淨法身,三真實解脫。般若、法身、解脫,佛在經上稱為「三德祕藏」。此祕不是祕密,佛法中沒有祕密,為什麼稱「祕」?深密,太深了,一般人不懂,所以稱為祕。「藏」是藏在其中,藏在你的煩惱中;你的煩惱、染污、惡業,把自性的寶藏蓋覆住了。所以,迷不是真的,一定可以破;悟是真的,肯定可以恢復,這個殊勝的果報是「離垢光明寶所成」。   『斯由廣大信解心,十方所住咸如是』,沒有一點分別執著,就完全契入佛菩薩的境界,這裡面有真正的自在幸福,這裡面生智慧,不生煩惱。「所住」,他家在哪裡?處處是家,處處是家親父老,無論身在何處,決定是清淨平等的慈悲心。如果我們還有一念差等分別,要認真反省,仔細觀察,縱然修善、修淨,還有少分不淨不善夾雜,不純。這一點夾雜能害了你的大事。什麼大事?一生不能夠修行證果、念佛不能往生淨土。你今生修得不錯,來生得人天福報;福報享盡,還是迷惑顛倒,往下墮落。若是不出六道輪迴,你一定要懂得,肯定是在三途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   第七首: 菩薩能修普賢行,遊行法界微塵道,塵中悉現無量剎,清淨廣大如虛空。   《疏》云:此首是讚頌「普賢菩薩願力」。普賢有三類:一、「位前普賢」,二、「當位普賢」,三、「位後普賢」;當位是等覺位;換句話說,等覺以前,修普賢法門都稱為普賢菩薩,還沒有證得等覺之前,通稱為位前普賢。從《無量壽經》中可以瞭解,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從凡聖土下下品,一直到實報土上上品,全是普賢菩薩;由此可知,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無量壽經》可以作證明,經上有一句經文就說「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咸」是全部,極樂世界全部都是修普賢大士之德。換句話說,極樂世界全部都是學習《大方廣佛華嚴經》。因此,彭際清居士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大本《無量壽經》,也就是圓滿的《無量壽經》,可見淨土與華嚴是一不是二。發普賢心就是發普賢菩薩十大願,十大願是發普賢心、修普賢行,全經的教誨就是「普賢行」。普賢菩薩的心與如來果地上心,是一不是二。   普賢行中最重要的是發廣大心,心量有多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世界微塵數海的佛剎,決不是數量能限制的。『遊行法界微塵道』,「遊行法界」沒有問題,我們知道菩薩在十法界中,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所以遊行法界。「微塵道」,微塵中還有微塵,微塵世界中還有微塵世界,重重無盡。『塵中悉現無量剎』,說微塵中所現剎土與我們現前虛空法界完全相同。微塵中的世界、毛端中的世界,皆是『清淨廣大如虛空』,我們無法想像,但普賢行門能入。八十卷《華嚴經》〈入法界品〉這一品,四十卷《華嚴經》的品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就是這一首偈中講的境界。「普賢行願」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為所入。你不修普賢行,怎麼能夠入此境界?此境界是諸佛如來果地所證,究竟真實圓滿的境界,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才是真實的。真正覺悟的人、心量大的人,要發願得法身,法身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剎土眾生是自己的清淨法身,這才是大心、大願、大欲,與華嚴境界完全相應。華嚴會上這些菩薩們,沒有一個不是廣大心願欲解;解是理解明瞭,我們要學習、要覺悟。   第八、九首,包括前二首,就是第六、七、八、九,共四首偈,希望大家把它念熟,最好能背,常常記在心裡,常常讀誦、觀想,能幫助我們拓開心量。 等虛空界現神通,悉詣道場諸佛所,蓮華座上示眾相,一一身包一切剎。一念普現於三世,一切剎海皆成立,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毘盧所嚴淨。   此二首偈,《疏》云:「八有二偈,卻頌如來自在,前偈頌果用,後偈頌善流,略不頌法爾。法爾即是法性,通故略之。」第八、九兩首偈是「頌如來自在」,第八「果用」,第九「善流」。經上沒有講「法爾」,但大師指出,「法爾就是法性」,法性就是自性,自性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稱作「法爾」,此地略而不說。   又說前第七偈是「依中有依」,此第八偈是「正中有依」。第七偈的「塵」是依報,依報中又現無量剎,剎土仍是依報,依中有依。第八首中,正中有依,『一一身包一切剎』,「身」是正報,剎是依報。「一一身」,特別是講一一身中的毛孔、毛端。因為偈頌是七言頌,每一句限定七個字,所以用身來說。此地說的是普賢菩薩身、是佛身。眾生身如何?與佛身有差別否?理上講,沒有差別;佛菩薩的一一毛端包一切剎,我們身上每一毛端也是包一切剎;但差別在哪裡?在覺與迷。眾生在迷,迷而不覺;佛菩薩在覺,覺而不迷;就這一點差別,除此之外,跟諸位說,毫無差別。   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歸納起來三件事情:一、世界,我們生活的環境,此地講的剎土,現在人講的星球、星系。二、人與所有一切動物,所謂的有情世間,從哪裡來的?現代科學中講生命的起源。三、講到諸佛菩薩、一切鬼神,現代科學家說的不同維次的空間,是怎麼回事?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總的歸納起來就是這三件事情。如果你都搞清楚,一點不迷惑,就是聖人、佛。   印度人稱「佛」,中國稱「聖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明白人」,如此而已。從前的儒、道、佛三教,裡面許多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的人,有儒家的高士、道家的道長、佛家的高僧,都是有學問、有德行、有能力的,他們是我們社會最好的典型,最好的模範,都不去與世人爭鬥,而從另一個方向去發展,從事於社會教育。這個行業無爭無求,很自在很快樂,物質生活很簡單;三餐飯能夠吃得飽,衣服能夠穿得暖,睡得很甜,人生多快樂!這是真正會享受。尤其高明的人,智慧高的人,天天在提升自己的境界,絕對不是一般世俗人能相比的,也不是一般世俗人能夠了解的。   清涼《疏》又云:「第九偈融於三世,故三共顯融攝無礙。然其無礙通有十種。諸教說土,或謂但是無常,或云心變,理事懸隔,多一不融;故今經宗,要辯無礙。」第七、八、九這三首偈都顯示「融攝無礙」。《華嚴經》的體例,用「十」代表圓滿,無量無邊的無礙,把它歸納為十大類,稱為「十種無礙」。這十種無礙,清涼大師說是《華嚴經》的宗旨。「無礙」就是自由自在,所有一切障礙都破除了。華嚴家的說法,十無礙為:一、理事無礙。二、成壞無礙。三、廣狹無礙。四、相入無礙。五、相即無礙。六、微細無礙。七、隱顯無礙。八、重現無礙。九、主伴無礙。十、時處無礙。   一、理事無礙:「謂全同真性,而剎相宛然」。「理」,這是一個很深很深的道理。一切事的發生,一定有個理,沒有理,哪來事?哲學名詞是把發生事相的原理稱之為「本體」。從大的來說,整個宇宙是個現相,虛空是個現相,時間也是個現相。我們講十方三世,空間與時間,都是現相。「理」與「事」,或「性」與「相」,都是相對講的;把事相立一邊,對面的就是理性,或者說理體、真性。世間有許多人認為理與事是有礙的,不知道理與事無礙。為什麼無礙?事相雖宛然而有,但「全同真性」,哪裡有礙!   所以「剎相宛然」,剎相是什麼?就是星系。宛然是清清楚楚,你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障礙。真性沒有現相,理體沒有現相,所以常用「空」字代表。《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此地講的相,剎相;空就是此地講的真性,是一不是二,它沒有妨礙。相從哪裡來的?相是真性變現的,事是理變現的,事與理沒有礙,相與性沒有障礙,無礙。下面舉出例子,本經第十卷:「經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莊嚴悉清淨。」這是下一品所講的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依報環境。後面還有一句「安住於虛空」,《鈔》:「末句云:安住於虛空。今但取莊嚴為事,法界為理,無差別言,即是無礙。」   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無差別」,無差別就是平等的,有差別就不平等。要想到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沒有一樣不是平等的。平等裡面尊重別人、稱讚別人,平等裡面自己謙虛、自己卑下。為什麼這樣做?佛經裡面的術語,「法爾如是」,性德本來就是這樣的,這是自然之道,一絲毫勉強都沒有。你對佛是如何的恭敬心,對畜生也應該像對佛那樣的恭敬心。宇宙之間,人與人要互相尊敬,要互相敬愛、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畜生遇到災難,你幫助牠,牠懂得,牠通人情。   有一年我在舊金山,早晨到公園散步,看到一群鴿子,裡面有一隻鴿子走路時好像腳有問題,一跛一跛的很痛苦。仔細一看,牠的腳不知道被什麼人用繩子綁了很多。我們對鴿子招手,牠就過來了,我們把牠解開,通人情!解開之後,牠飛走了。到第二天,這隻鴿子又帶了一隻鴿子來,走到我們面前,牠自動走過來,我們一看牠帶來的鴿子那個腿上也是被人綁的繩子,我們明白了,牠知道我們會幫助牠,走到我們面前求幫助。牠不會說話,我們一看就明白了,趕緊把它解開。通人情!   二、成壞無礙:「謂成即壞,壞即成等」,意思不好懂。世出世間一切事物,成壞都是緣,緣聚即成,緣散就壞;成中有壞,壞中有成,成壞無礙,成與壞同時,成與壞相即,不相分離。譬如蓋房子,土地、所有一切建築材料以及人工,都是緣,緣具足,房子就成形,有遮蔽風雨居住的作用。沒有蓋好之前,是一堆建築材料,把材料排起來,建成一個房子,從房子這邊看,房子是成了,但從材料這邊看,建築材料壞了;也就是材料壞了,房子成了。其實這就是成壞同時,成壞相即。哪一天房子舊了不要,把它拆掉,房子壞了,建築材料成了。   清涼大師在《鈔》中引用一首偈:「一一剎種中,劫燒不思議,所現雖敗惡,其處常堅固。」如果你了解事實而入這個境界,那就是《般若心經》上所說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度一切苦厄」;世界災難再多,你不受。為什麼不受?成壞無礙,「成」與「壞」是一不是二。成無所謂成,壞無所謂壞。真正懂得成是緣聚,壞是緣散,緣沒有成壞。再者,事沒有成壞,物沒有成壞,理沒有成壞,確實是無障礙的境界。果然透徹了解事實真相,也就恍然大悟。《法華經》中,佛也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與此地講的意思完全相同,你也就能體會到「無生法忍」;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無生,是講世出世間一切法不生,不生當然不滅。給你講老實話,世出世間一切法本來不生,當然不滅。這一切法,我們看了好像都有生,樹是從樹苗慢慢長成樹,開花結果;人、動物都有生老病死,他怎麼不生?我們看不出來,佛菩薩看出來了,明白人看出來了,生即不生,不生即生,生與不生,是一不是二。   我們一般人的認知,生與不生,是二不是一;到底是他錯了,還是我們錯了?我們就錯在這裡。這個事情你要是參究通了,你會很開心,為什麼?你知道你不死了。你看一般人,連動物都貪生怕死,為什麼?不了解事實真相,了解之後,沒有生死,生死是一不是二。再與你說真話,「覓生死了不可得」,你才知道,佛講不生不滅的真正意義,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這個道理、現象,前面我們用過很長的時間與諸位說過,在「世主妙嚴品」、「現相品」中都曾經講過。現在我們講的是第四品,是介紹大宇宙。   三、廣狹無礙:「不壞相而普周故」,大師引經說,「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都是說「廣狹無礙」。在我們凡夫觀念中,廣與狹對立,怎麼會無礙?或者說廣不礙狹,狹肯定礙廣。怎麼會無礙?此地所說的「相」,相狹小,「普周」是廣大;不壞相而普周,大師引經第八卷一首偈中的兩句來說明:「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為什麼無礙?無差別!把因說出來了。   由此可知,無量無邊的障礙,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中產生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離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難在你沒有定慧。所以戒定慧三學亦稱為三寶。戒是僧寶,定是法寶,慧是佛寶。大家只曉得佛法僧是三寶,不知道戒定慧是三寶。《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清淨是戒,是僧寶;平等是定,是法寶;覺是慧,是佛寶。所以你從《無量壽經》經題上看,三學、三寶具足,你才知道此經的價值。   「不壞相而普周」,《華嚴》中我們處處都看到。毛孔,我們沒有損壞它,微塵,我們沒有損壞它,也沒有把微塵變大,不壞相;但是一毛孔、一微塵周遍法界,這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也無法想像的。這些原理原則應用到日常生活,我們在講席中常說,不要認為起心動念微不足道,錯了!你動一個念頭,念頭是善念,周遍法界;念頭是惡念,也周遍法界。形相,此軀殼形相沒有絲毫破壞,它起的作用,也就是它所產生的影響,即使只是起心動念,沒有不周遍法界的,你才曉得你的影響的力是多麼深廣。這一句講的是這個意思。譬如池塘中水,非常平靜,我們投下一個小石子,就起波紋,並逐漸擴大,能擴大達整個池子。廣狹無礙,我們起心動念,人不知道,鬼神知道,佛菩薩知道。古人所講的,「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什麼知道?波的速度之快,我們無法想像,念波能快速達到很遠。   西方有科學家主張,世間的物質是波動的現象,這個說法相當聰明,類似佛經上說的,佛教可以說是不承認有物質存在,認為物質是什麼?相宗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全是心的波動現象。所以說,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們去想想看,境隨心轉,相隨心轉,人的體質也隨心轉,所以心理健康比什麼都重要。這是很細微的一點點,你若是得到,對養生之道大有幫助。你要相好、身體好,首先心要好。你的心好,樣樣都好;你的心不好,想好也好不了。   四、相入無礙:「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世出世間法,確確實實是無障礙法。無障礙為什麼變成有障礙?原因說的很多很多。從這些地方,我們想到古人有一句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兩句話聽起來好像容易懂,實際上真正懂得的人不多,深入華嚴才知其味。如果不能夠明瞭「一切無礙」,古人這兩句話的意思始終參不透。你若參透,我相信肯定是圓圓滿滿的放下,曉得天下本無事。   我們人的一生有沒有事?與諸位說也是本無事。事從哪裡來的?事是你自己找來的,無中生有,無事生非。本來沒有事,你自己要生事,你自己要找事,你能怪誰?既然生事了,把事情找來了,佛很慈悲、難得,佛還是教導我們如何把這些事情化解、消除,恢復到無礙、無事;佛法教學的目的在此,無礙無事才是真善美慧的世界。這件事情需要真實的智慧,世智辯聰不能解決。真實智慧從哪裡來?從純淨純善中生起的。清淨心就是純淨純善的心,沒有一絲毫染污,沒有一絲毫惡念,這個心生智慧,才能真正了解無礙的真相。   「相入無礙」,相是互相,互相契入,沒有障礙。佛舉一例,小入大沒有障礙,這一般人能理解,大入小也沒有障礙,我們就很難懂,但它是事實真相。大乘經中,佛常舉比喻「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大概與芝麻粒差不多大,須彌山很大,須彌山入芥菜子沒有障礙,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也沒有縮小,而確實容納進去了。現代的比喻我們也能夠體會,現在有針孔照相機,能把整個房間的狀況照進去,這是大入小,沒有障礙。我們平常用的照相機鏡頭不大,整個山河大地都入了它的鏡頭,鏡頭沒有放大,外面的山河大地沒有縮小。古德講這一段文,常用鏡子作比喻,以一面不太大的鏡子,照外面的境界,都能照在其中。大小沒有障礙,大的境界可以入小的裡面,小的境界可以放成大的。   下面引經文來說:「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剎種指大世界,很大的星系,現代天文學中還沒有發現。在《華嚴經》中講,華藏世界是一個剎種,這一個剎種是一個大世界。大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像。佛在經上常說,我們這個世界與極樂世界都是很大的星系,這兩個星系距離多遠?當中有十萬億個這麼大的星系,我們在此星系的東面,極樂世界在此星系的西面。   在華藏世界中給我們說,我們的世界與極樂世界是在一個平面,這一個世界種,這樣大的平面世界有二十層,我們與極樂同在第十三層;亦即我們的世界上面有十二層,下面有七層,這才是一個世界種。這一個世界種能入一切世界種。在太虛空當中,這樣的世界種有多少?無量無邊!一能入一切,一切也能入一,「一切入一亦無餘」,一多不二。所以,無論是大宇宙,或小宇宙,我們的身心是小宇宙,大小宇宙完全相同。為什麼?都是自性變現的,自性中沒有大小,沒有來去,沒有生滅,也沒有差別。前面偈頌中講「一一身包一切剎」,也是這個意思。一一身是正報,正報小的是身,一一剎是依報,是大的。大的依報入小的正報,沒有障礙。清涼大師說《華嚴經》中像這樣的句子太多太多了,都是說明一多無礙、大小無礙。他所引用的偈子:「一一剎中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這是講「相入無礙」。   通常在大乘法中講修行,你修的是什麼法門?用什麼方法來修?用觀想。依照《華嚴經》修行的人,要修法界觀;淨土宗修觀有十六種,《十六觀經》。這十六種方法,實在講是十六大類,每一類中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方法,這十六大類,隨便哪一類都能成就。這裡面一定要記住「一」,「一」就能成,二、三就不能成就。為什麼?你分心了,分心不能得定,「一」就得定,定則開慧,慧你才能照見。《心經》上講的,「照見五蘊皆空」。我們換句話說,照見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沒有觀照的功夫怎麼行?在在處處顯示修行人心念要專一。法門無量無邊,你要專注一個法門才能得定開慧。若學得太多太雜,一輩子一門都不能夠契入,那就錯了。   五、相即無礙:「無量世界即一界故」。前面是「相入無礙」,此地講相即無礙。經文說:「無量世界即一界故」,這是真的;無量世界是一個世界,無量眾生是一個眾生,無量的神聖是一個神聖。道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縱然不能夠全斷,七成、八成是可以斷得了。對於世出世間許多的爭論,佛法稱之為戲論,不是真實的,是有害的,都可以化解了。   《華嚴經》上,佛講了真話,盡虛空界、遍法界,一切剎土、一切無量無邊的眾生,是自己的清淨法身。如果不相即,此話就講不通。我與你有障礙,你與他也有障礙,怎麼能到無障礙?無障礙是真的,有障礙是假的;無障礙是真正覺悟,有障礙是迷惑顛倒。學華嚴不入此境界,始終有障礙,有障礙就有苦惱;真正想離一切苦,得自在樂,必須棄除障礙。   除障礙不是從外境中除,外面境界是除不掉的。為什麼?境界從哪裡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其根本是心性。換句話說,我們消除了自性、本識中的障礙,外面的境界自自然然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我們要找所有一切障礙發生的真正原因在哪裡?此障礙,在佛教初學,稱之為業障。業障是障礙中極為明顯、粗重的部分,你要有能力找到。佛找到了、菩薩找到了,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根源再複雜,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類。   《華嚴經》的解決方法,是從心理、是從意識,所謂是「內學」,而非從外表解決。內在解決了,即影響外表,為什麼?外表是境界,境隨心轉,心地要生智慧,要放光明。心地不生智慧,就生煩惱,煩惱不會放光,煩惱是烏煙障氣。因此,這十種無礙,要會應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你能夠入少分,你就會很快樂。   我們這些年來真不容易,《華嚴經》雖然不能夠講得十分清楚,至少我能講出五、六分;如果諸位真正細心,誠心誠意的來學習,我相信一定得受用。如果用一棵大樹來形容,你從大樹中仔細觀察,這十種無礙都具足,「相即」、「相入」,整棵大樹是一體,即是毘盧遮那,全體是一個清淨法身。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棵大樹中一片樹葉,這一片樹葉與整個大樹是一體的;佛於一切眾生,為什麼這樣的慈悲愛護、照顧幫助?因為他知道: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一體,所以從這裡面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是沒有條件,愛一切眾生是沒有條件的慈悲。同體大悲,一切眾生與我同一體,一切眾生有苦難,怎能不幫助他?怎能不理會他?不可以,同體!確確實實相即相入。   我們的身是正報,包含一切正報,也包一切依報,還包一切智正覺世間。一般宗教中,講世間只有一個唯一的真神,在佛法裡講,那個唯一的真神,名字是自性、本性。自性遍一切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往後經文還要細說,說得真的很清楚、很明白,不能不學。我們希望這一生生活達到究竟圓滿,釋迦牟尼佛這部經典是肯定能夠幫助我們,滿足我們的願望。   六、微細無礙:「經云:清淨珠王布若雲,炳然顯現諸佛影」,這是顯示微細無礙的境界,清涼大師《華嚴經疏鈔》說這兩句話是「第八香水河偈」,全文是「清淨珠王布若雲,一切香河悉彌覆,其珠等佛眉間相,炳然顯現諸佛影」。清淨珠即清水珠,水不乾淨、混濁,放此珠入水,水中的塵土、混濁物就會沉澱下去,水得以清淨。經文本意是講,淨水珠很多,不是少;而且是珠王,此珠大,不是小;覆蓋在一切香水河上,我們能想像此香水河的莊嚴壯觀。後兩句是形容它的作用,此珠「等佛眉間相」。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之中有白毫相,佛兩道眉毛中有兩根白毫,白毫中間是空的、是透明的,盤旋在一起,就像一顆珠子一樣,在眉間,這是三十二相之一。此經文說,清淨珠王的大小,等同佛的白毫相這麼大。此珠清淨光明,外面的境界相皆照在其中,所以他說「炳然顯現諸佛影」。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都在這一顆珠光顯現之中,一切諸佛如來的相,都在此珠中顯出來。   總而言之,在這一段經文中,我們真正領會到全宇宙,盡法界虛空界,是一個決定不能分割的整體。現代人常講,要照顧、考量整體的利益;可惜世間人講整體範圍不大,最小的,講我個人,名聞利養各方面的利益,個人整體的利益。再大一點,我的家庭,我家庭中有不少成員,要兼顧每一個人的利益。更大一點,你經營一間公司行號,你是老闆,你有夥計、員工;有些大企業、公司的員工可能上萬,甚至於幾十萬人的大公司,他整體的利益是公司全體,包括他所有員工。再擴大,這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甚至於有志士仁人起心動念考慮到全世界,整個地球的利益,那就不容易了;但還是比不上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為什麼?他們起心動念顧及的整體利益,不僅是一個星球、一個星系,而是整個宇宙、全宇宙整體的利益,其心量與我們真的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學習。學佛,不是學別的,就是學這個,要把心量拓開。   七、隱顯無礙:「謂染淨異類,隱顯等殊,見不同故。」意思說得更明顯,「染」指六道,「淨」指四聖法界,而本經講,九法界皆染,唯有一真法界是淨土。「隱顯等殊」,殊是不一樣;染淨隱顯、異類隱顯等,種種不同。講到十法界,大小乘經中都說,一法界顯,九法界隱,顯就是現前,隱就是不見。譬如電視螢幕,打開電視,一個頻道影像現前,其他許多頻道則隱藏不見。在法界之中,也有許多不同的頻道,科學家稱之為不同維次空間。以歸納的方式講,無量無邊的世界,佛歸納為十法界,一個法界顯,九法界隱。隱不是沒有,仍存在,只是我們見不到而已,所以「見不同故」。六道眾生,生活的空間不一樣,他們的業力不相同。法界的形成,或者說不同維次空間的形成,就是這麼個道理。   《鈔》說:「隱顯中,略不引經,以義多故」,這一段不引經文,因為境界太深、太廣了。前面經文偈頌中說:「隨心造業不思議,一切剎土斯成立」,這就是「同處異見」。人鬼雜居,同在此時候,同在此處所,人看的是人法界,鬼看的是鬼法界。或者說兩個人同在一個房中,各做各的夢,不相妨礙。夢中有境界,不但彼此不相同,就是自己天天晚上做夢也不一樣。這些都可以顯示「隱顯無礙」的事實真相。   經文:「隨心造業不思議,一切剎土斯成立」,這一切剎土是無量無邊的世界,是業力所感得的報土,怎麼來的?阿賴耶識變現的。眾生造業不思議,果報亦不思議,大師在《鈔》中,引用偈子說明剎土「形狀」,形狀屬於果報。偈中說:「一切塵中所現剎,皆是本願神通力,隨其心樂種種殊,於虛空中悉能作」。樂是愛好,於一塵中,可以隨著自己心想生,「種種皆作」,這就是「隱顯自在」。大師舉了兩種,一「染淨隱顯」,「如感娑婆者,對華藏而見娑婆,則淨隱染顯;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則染隱淨顯故。」娑婆世界是「染」,現在是嚴重的染著,五濁惡世;五是五大類,五大類濁惡的根是「見濁」,見是見解,我們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產生錯誤的見解。我們不認識人,好人、壞人,善人、惡人,沒有能力分辨,被虛妄的幻識取而代之,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想是妄想,分別也是虛妄分別,執著還是虛妄執著,我們錯在這裡,不知道回頭。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當中,無一不是顯隱自在。「染淨隱顯」這是一類。   第二類「異類隱顯」,大師亦舉例說明,「如須彌山形」,須彌山形狀的世界,這一類顯的時候,「江河等形」隱;「長剎顯時,短剎則隱」,其餘類推。許許多多的世界,我們肉眼看不見,耳聽不到,心思達不到,而它就在面前。舉個比喻,全世界的衛星廣播電台所傳播的畫面、影像、音聲遍滿虛空,一切時一切處無不遍滿。你知不知道?我相信你點頭,我知道。這些色相、音聲我雖不見不聞,確實存在。如何證明?我架個天線,放上一台電視機,對準頻道,畫面就出現了。如果我放十台,每個方位都能出現畫面,色彩又變化多端,牆壁也障礙不住,證明異類的顯隱自在,沒有障礙,這都是事實真相。   所以,法無定法,我們一個人的形狀、顏色,在不同的角度,樣子就不一樣;不同的光照之下,色相不一樣。這一種情形,現在玩電腦的人太清楚了,裝上電腦軟件,就能把你的相片變大、變小,變胖、變瘦,也能組合成奇奇怪怪的面孔,以及變化各種不同的顏色;可見形相是沒有一定的。佛沒有一定的身相,沒有一定的色相,也沒有一定的名號。他的色相名號是如何建立的?隨緣。隨緣現相,應現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絲毫沒有自己的意思。   八、重現無礙:「謂於塵中見一切剎,剎內塵中見剎亦然,重重無盡,如帝網故」。「帝網」,帝指天主,帝釋天的羅網,佛常以此比喻重重無盡。羅網中繫有明珠,相互照耀,每一顆珠中現出所有一切珠的相,顯示重重無盡。「於塵中見一切剎」,塵中有一切剎,剎中又有塵,剎塵之內,又現一切剎,剎中又有塵,重重無盡,所以「剎內塵中見剎亦然」。你要問為什麼會有此現相?佛給你講的「法爾如是」。諸法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決定不是人為設計的,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   自性,佛在經論中講得很多,自性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本來具足,說明它是自然的,它不是造作的,它也沒有什麼因緣;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此性德起用,一一法都具足這十種無礙。微塵,依報中哪一物不是微塵組合的?正報中身體,哪一個細胞不是微塵組成的?你在這上面若真想明白,依、正是一不是二,隨拈一法,這一法、一微塵即是盡虛空遍法界,這真的是不思議解脫境界;不但不是凡夫境界,二乘、權教菩薩,乃至於華嚴會上三賢位的菩薩都不能夠契入,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   我們要入佛境界,實在講,沒有別的方法,就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看破、放下」而已。我感謝老師,不是談玄說妙,說許許多多法,只簡單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之後我再簡化成四個字:「看破放下」。我從章嘉大師那裡得到的,這真正叫得道,得無上菩提大道。這麼多年來我修什麼?放下而已。年年放下,月月放下;放下煩惱,放下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放下得愈多,你看破的層次就愈多。你放下的少,你看破的範圍愈小,這不是一天能做到的,點點滴滴要跟自己的煩惱習氣搏鬥。   《金剛經》上講降伏,「云何降伏其心」,其心就是念頭,怎樣降伏念頭?此念頭就是煩惱習氣起現行,它起作用。什麼時候起?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念頭起來了,如何降伏?降伏的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選擇的法門是「持名念佛」。念頭才起,第一個念頭起,第二個念頭「南無阿彌陀佛」,就把前面的念頭伏住,決定不讓它相續。這是念佛功夫得力。很多人念佛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能降伏煩惱。口念彌陀,妄念照起,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是什麼狀態?煩惱念頭才起,佛號就把它降伏住了。   念佛之人,不但得阿彌陀佛加持,我們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以及《觀經》中讀到,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念阿彌陀佛,十方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加持你,持名功德不可思議。這一個事實知道的人不多,如果他真的知道,他就老實念佛。我對這件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大概是學佛三十年之後,才真正回頭皈依淨土。早年,我嚮往經教,老師苦口婆心勸導,還是對於經教興趣濃厚,到我自己講《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才逐漸逐漸明瞭淨土的殊勝,這才皈依淨土。   「重現無礙」,清涼大師在《鈔》中引用後面經文一首偈:「或有國土周法界,清淨離垢從心現,如影如幻廣無邊,如因陀羅各差別。」「因陀羅」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天主,指的是帝釋天、玉皇大帝,大概許多西方宗教稱上帝、天主的,都是帝釋天。或者有佛國土周遍法界,「清淨離垢從心現」,哪一個國土周法界?毘盧遮那佛、阿彌陀佛的國土周法界。何以能周?「清淨離垢從心現」。周法界的國土,因緣如是。清淨離垢心,法爾如是,自然顯現的。離垢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若能離妄想分別執著,真心就現前了,真心是清淨心;我們的心若回歸清淨離垢,就能證明佛在此經上講的話了。佛說這一毛端中有一切諸佛剎土,你見到了;這一一剎土中有諸佛如來,有無量菩薩眾生,你也見到了;你才曉得佛所說的話,「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你完全相信了。   你見到的是「如影如幻廣無邊」,這一句是講事相;下一句是比喻,「如因陀羅各差別」。十方無量無邊剎土,一一剎土中又都有無量無邊法界,你都看清楚看明白了,這是重現自在、重現無礙;但必須到自己清淨心現前,你就入此境界了。   第九「主伴無礙」,《疏》云:「凡一世界,必有一切以為眷屬。下經云,毘盧遮那昔所行,種種剎海皆清淨。」種種剎海就是眷屬。依報有依報的眷屬,正報有正報的眷屬,其中的主伴,主不是唯一之主,伴不是唯一之伴,可以互為主伴。這一點,佛法了不起,講的是事實真相,一個是主,其餘是伴,非常合乎現代人心目中民主的精神,主不是永遠作主。   在本經中,毘盧遮那佛是主,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伴。在《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是主,毘盧遮那、阿彌陀佛也是伴。在《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是主,毘盧遮那、釋迦牟尼佛都是伴。我們學習《華嚴經》,此經是主,所有一切經都是伴;因為這是主修的,而其他的是選修的、助修的。如果我以《阿彌陀經》為主,我專修《阿彌陀經》,《華嚴經》也是伴,《法華經》也是伴,真的是平等。所以「主」絕對不是獨一,而是任一,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被你選為主修,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被你選為助修,所有一切事相中,無不如是。   所以佛告訴我們,世出世間沒有定法,定法錯誤的,沒有定法;但是有時候會說定法,怎麼講?在某一個特定的處所,某一個時段,以此法作為主修的,這是定法。它是有時間性的,它有侷限,不是永恆的,不是永遠不變;某一個時段,某一個範圍中,它在那裡是定法。因此,我們要隨順佛陀的教誨,要走上一個更高的境界。無論是好環境、不好的環境,善人、惡人,統統都是我自己的增上緣,善財五十三參就是榜樣,這是華嚴境界。雖然沒有得到,能夠入一、兩分,受用就不可思議。這就是佛在經論上常講的,心轉境界。你要有能力轉境界,不會被境界所轉,境界對你就沒有妨礙了,真的如清涼大師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到這個時候,菩提道上才可以說一帆風順。   十種無礙之第十「時處無礙」。《疏》云:「謂或於一剎現三世劫,或於一念現無量剎」,這一句是講時間與空間。處是講空間,剎就是處所,一個佛剎中現三世劫: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中現時間,時間中現空間。第二句講一念,一念是很短暫的時間,能夠現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實際上,這現象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現在用高級的照相機,照出來的畫面顆粒非常細微。快門速度快的,能夠照到千分之一秒,或者能照二千分之一秒,速度非常快。我們再用高度數的感光軟片,夜晚照星空,如果再把照相機接上望遠鏡的鏡頭,拍空中的星系,極遠的整個銀河系都能照出來。這是一剎那中現無量剎。我們從中體會,在很短的時間,你能夠看到無量無邊的剎土。   前一句,我們從比喻說,如同看電影的底片,放映機一秒鐘開關二十四次,鏡頭打開有一張畫面出現,立刻關住,再打開第二張,畫面接著放,它是個相續相,一張一張連續的,而且張張不動,但是它移動的速度太快了,使我們看起來好像真有動作,這是錯覺產生的幻相,不動以為動,從此地能體會「動靜不二」,動靜確實是一不是二。你若沒有這樣微密觀照,怎麼了解事實真相?果然了解,你才曉得整個宇宙不動。誰看到?八地菩薩,不動地。也就是說,整個宇宙就像一個大的電影銀幕,八地菩薩看的是放映機中的底片,一般人看的是銀幕,沒有看到幕後確實是不動的,誤以為動,而且動的速度還很大。這個道理要很細心、很冷靜的去觀察,才知道事實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看到這個真相,才曉得佛經上講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你完全明白了。   「時處無礙」中,一剎現三世劫,就像我們看電影的底片,把底片拉開來,前一張、後一張以及中間的一張,這就是三世都在你面前,你同時都看到。這個比喻容易懂。可是事實上,我們如何打開宇宙的底片?如何能看到宇宙的過去與未來?這需要禪定與智慧。禪定能夠突破時空維次,智慧能照見過去、未來,十方三世如對目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時眼見的德能恢復了,能看到過去、未來,此界、他方,這就是時處無礙。   清涼大師也引用經文偈頌:「三世所有諸莊嚴,摩尼果中皆顯現」,「諸莊嚴」是諸佛剎土種種莊嚴,這是處所。在什麼地方現?在摩尼果中顯現。現前世間有人用水晶球作預言,準不準確?為什麼不準確?因為相隨心轉,人心的變化有加減乘除,當中有變化;所有一切的現相都不是固定的,都在轉變。什麼原因轉變?轉變由心。因為眾生的心、念頭會變,所以相就會變。這裡面都有道理,你若了解這個道理,對於一切的變化,一點都不覺得希奇了。確確實實像《法華經》〈方便品〉中講的十如是:「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摩尼果」,摩尼就是摩尼寶珠,也是個球。世間人多半用水晶球,也有用寶石,也有用水,可以是許許多多東西,大概所取用的,都是比較容易反光的物體,精神專注時,能夠突破部分時空,能夠看到過去未來。   《疏》中的最後這一段話很重要:「此十無礙,同時具足,自在難知;散在諸文,可以六相融之。」十種無礙是同時具足的,法法具足,沒有一法不具足。由此可知,我們對於一切法迷得多麼深、多麼重,不能得自在,處處都是障礙,所以我們生活得這麼辛苦。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那些法身菩薩們,他們生活的那麼自在,那麼樣的快樂,那麼樣的活潑,為什麼?他們確實生活在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就是真解脫。總的因緣,就是常說的: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沒有妄想,念是真念,真心起用;稍稍夾雜妄想,則是妄心起用,妄心就有礙,真心無礙。   「無礙」,就說到這個地方,然後我們回過頭來看經文,意思就好懂了。偈頌的第八首、第九首,我們一句一句來看:   『等虛空界現神通,悉詣道場諸佛所,蓮華座上示眾相,一一身包一切剎。』普賢菩薩如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無不如是!我們凡夫是迷失了自性的德用,看到經文上這種說法,感到不可思議!殊不知,這就是我們自己原本的境界,眾生與佛無二無別。「等虛空界」,等是平等,不但我們的心量與虛空法界平等,身體與虛空法界也平等;不但平等,相入相即,是一不是二。虛空法界是我們的自心相,虛空法界中有無量無邊的剎土、眾生。佛也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菩薩也不例外,也是眾緣和合而生。所以「眾生」包括一切器世間、有情世間、智正覺世間,這是我們自身相。身心是一不是二,所以宇宙是一個整體,若是你證得、契入此境界,你就是法身菩薩。   「現神通」是展現自性的德能,全體大用,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悉詣道場諸佛所」,詣是到達,就是你有能力到達一切諸佛的道場,包括微塵中的剎土、毛孔中的剎土,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重疊的世界,你全到了,這是華嚴境界!   「蓮華座上示眾相」,蓮花表清淨,生長在池塘中,根在泥土,莖在水中,花與葉開在水面上,佛用此來表法,泥比喻染污,就是六道,六道染污;水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花開在水的上面,表染淨兩邊都沒有障礙,對我不產生任何影響,取這個意思。你若到此境界,無論在什麼地方,即使只是坐在椅子上,也叫蓮花座;坐在草地上,也叫蓮花座。於是我們明瞭,蓮花座實際代表清淨心。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就是蓮花座。   「蓮華座上示眾相」,此眾相就是諸佛剎土,一一剎土中之十法界依正莊嚴,現這個相。你若想多了解一些,我可以告訴你,這全部《華嚴經》所說的就是示眾相,整部《華嚴經》在你一身中,全現出來了。下一句講得很明顯:「一一身包一切剎」。   最難懂的是「一一身」,每人確實不是一個身,究竟有多少身?無量無邊。我們這一一身,身中的毛孔、毛端、細胞、粒子,都現一切剎。剎現身,身現剎,重重無盡。也許有人問,我們身有生有滅,對!一生一切生,一滅一切滅,又是生滅同時。普賢菩薩如是,一切眾生皆如是,只是佛菩薩知道,我們凡夫糊塗,雖然與佛的境界完全相同,但是一無所知。差別就是迷悟,除迷悟之外,哪有差別!你能夠參透幾分,所得的受用就不可思議,享受到真樂;完全參透了,你就成佛了。   『一念普現於三世,一切剎海皆成立,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毘盧所嚴淨。』前二句是說宇宙萬物的形成是於剎那際;重要的是,我們了解事實真相之後,要知道怎樣學習,才能夠得到受用?要以什麼心態生活、待人接物才能達到究竟圓滿?這就是佛法。佛在此地說,以「方便悉入中」,方便就是善巧、隨緣,我們常講,高度的藝術,佛的生活可以說是最高的藝術。悉入中,著重在『悉』,悉是一切時、一切處。   我們讀這一首偈,觀想偈頌中的境界,是享受;若是能夠以觀想而契入,你就真得享受。若只是聽了很歡喜,卻沒有親臨其境,可惜了!佛教導的目標是希望我們能親臨其境,這是佛對我們無比殊勝的大恩大德,我們永遠無法報答。   「一念」是非常短的時間。「普現於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在一念之間,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這是智慧、定功。「嚴淨」,嚴是莊嚴,世人講美好。世間人的體相是情識,感情與常識,他的美好是建立在情識的基礎上;佛法的體性是定慧,佛法的莊嚴與慈悲,是從定慧中生出來的。世間人的心會變,想法、看法會變,美好的境界事相也就產生變化;佛法的定慧永遠不會變,所以慈悲、莊嚴不會變,不同在此地。   《華嚴經》所講的是宇宙的倫理道德及宇宙的和平,和平是從我本身做起,倫理道德也從我本身做起;所以我自己做不好,不要認為無所謂,以為只是我自己的事情;那你完全想錯了!你個人是會影響到全宇宙,影響虛空法界。你的一念善,是好的影響;一念不善是惡的影響,人生在世哪有那麼簡單!如果那麼簡單,何來十法界?怎麼可能有三途六道?所以一定要知道,佛經上說得好,有無量因緣,那就是不簡單。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或災難,此時一定要冷靜思惟觀察其起因,什麼樣的緣?什麼樣的因?你能夠觀察清楚,就會很自在,逆來順受。對於自己的修學不但沒有絲毫障礙,反而提升。   儒家講倫理道德,佛家講戒定慧三學,說法不一,內容一樣。倫理在戒學中,道德在定慧中。世出世間聖人,教化眾生所用的名詞術語不相同,內容一樣,無二無別,所以,我們要平等的尊敬。我們是佛弟子,對孔夫子、孟夫子恭敬的心與恭敬的禮節,與對佛的恭敬是沒有兩樣。耶穌基督、穆罕默德在歐洲教化眾生,教化的方式、術語不相同,內容是一致的。我們對耶穌、對穆罕默德的尊敬心、尊敬的禮儀也與對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教導社會把這些分別執著放下,社會才有祥和,世界才有和平。社會的安定,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幸福,總在覺悟。我們既然發願做佛的學生,就要向佛陀學習,佛怎麼做,我們學他的做法就對了。佛是我們的榜樣、典型、模範,我們向他學習要學得像,不能學得走了樣。要想學佛,一定要記住,佛離開世間前,給後世弟子留的兩句話:「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學佛先能吃苦及守戒,守戒是『嚴』,吃苦是『淨』。我們要好好的去學習佛怎麼樣嚴淨?莊嚴清淨一切諸佛剎土、一切眾生剎土。   第二段「所依住」的長行: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   這一段文說明一切眾生所依靠居住的環境,清涼《疏》說「通染淨」,也就是通凡聖。聖,一真法界、華藏、極樂包括在其中。凡,則有內凡、外凡。第一句說明境界,『一一世界海』,就是每一個世界海,都有『世界海微塵數』,數量無法計算。世尊在此地為我們介紹略說十種,十代表圓滿無盡。『依住』中有差別,其相無量無邊;因為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愛好、欲望也就不一樣,「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境界就不相同。依住不是一定的,剎那剎那隨著我們的心在轉變,小至我居住的環境,一年四季的感受不一樣,甚至於早晚感受不相同,可見「依住」之複雜。   「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所說的境界其深、其廣,不但我們凡夫沒有能力想像,三賢位的菩薩都沒有辦法想像,不是我們的現量境界。經文與第一段體例相同,先說長行,有十句。   第一句: 所謂或依一切莊嚴住。   『或』是不一定,或者有一類眾生是『依一切莊嚴住』。「或」字是活的,有眾生依一種,有眾生依多種;依多種的佔多數,依一種的是少數。大概依一種的是什麼人?明心見性覺悟的人。九法界眾生,我們的依住多半是多種的,我們今天講多方面的。「依住」的大意也相當之深,冷靜的思惟,我這一生到世間來是依什麼?常常想想自己,我在這世間住這幾十年是依什麼?   第一句「或依莊嚴」,這是總的原則,眾生心中的愛好、喜歡各個不同,所以眾生的依住各個不相同,就是我們自己這一生中,興趣也不是穩定的,常常變化,去年喜歡之物,今年厭倦了,喜歡新奇的了,那個依住就不一樣了。   《疏》云:「依莊嚴住者,樂飾好故。」樂是愛好,喜歡美好的裝飾,美化自己的居住環境。個人如是,一家也如是,家家如是;現在美化社區,美化城市,都是屬於這一句。這樣的觀念、愛好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有一些清高之人,他喜歡在山上住小茅篷,所以經文用個「或」字,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有人喜歡。   第二句: 或依虛空住。   《疏》云:「樂無礙故」。指哪些人?四空天的眾生。三界中,欲界很苦很苦,有一些覺悟的人知道,斷五欲六塵,放下「財色名食睡」五欲,得禪定,離開欲界在色界。色界壽命很長,色相殊勝,不須飲食,他用什麼維持生命?禪悅為食,身體健康,確實一生不生病;但是他有身,身有壞苦,即老子所講,「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所以更高級的覺悟者,連身也不要。他住哪裡?住虛空。   第二句說『或依虛空住』。這就是三界中的四空天人,物質的境界全丟棄了,他們與我們在不同維次空間,修四空定能得到。佛不希望我們修這個法門,為什麼?出不了三界。壽命雖然很長,最高的壽命八萬大劫,也有到頭的時候,他的定功只能保持到這樣一個階段。定功失掉之後,從最高的二十八層天往下墜落,他無法再往上了,只有往下,所以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四空天中沒有佛法,佛菩薩不應化其中,色界天有、欲界天有,有佛菩薩講經說法廣度眾生,無色界中沒有,所以無色界天是八難之一,八難中有長壽天,就是指四空天,「依空而住」的。   第三句: 或依一切寶光明住。   《疏》云:「樂即質光故」,這一類的眾生好樂質光。「質」指物質,「光」是光明。他歡喜的居住環境,在人間來講,他的嗜好就是喜歡寶石這一類會放光的。歡喜寶石、收集寶石、買賣寶石,從事於此行業的就屬於這一類。我這個說法,諸位容易懂。福報大、境界高的欲界天、色界天,他們居住的環境都是七寶莊嚴。   第四句: 或依一切佛光明住。   清涼《疏》說,第四句為「怖眾苦故」,怖是畏怖、害怕、恐怖,世間太苦了。怎麼辦?我們學佛即是『依一切佛光明住』。佛光在哪裡?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光遍照之處。確實我們每一天不離開經典,整個身心沐浴在佛光明之中,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就是「依一切佛光明住」。在這裡面,只要自己「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年年有進步,月月有進步,離五濁惡世愈來愈遠,與佛的清淨光明一天比一天近,而遠離恐怖顛倒妄想。   第五句: 或依一切寶色光明住。   清涼《疏》說,這是「愛離質光故,光作寶色,非寶發光。」與下面的偈頌合起來看,意思非常明顯。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光作寶色」,不是寶石發光。若落實到我們現實社會,這一句指世人重大的慶典節日,張燈結彩。在國外,在國慶日、聖誕節;在我們中國,看到新年、燈節的時候,特別是燈節、年節喜慶的日子,慶祝重大節日,張燈結彩。有人歡喜這個行業,經營這個行業,大的是社會團體的喜慶日子,小的是個人、家庭,公司行號、社團喜慶的日子,都歡喜做慶祝、祝賀,凡是這一類的行業都屬於這一條。   第六句: 或依一切佛音聲住。   《疏》云:「奉聖教故」,註得雖然不多,意思很清楚。這一句是專指學佛的四眾同修,遇到佛法之後,歡喜佛法,愛好佛法,與佛有緣,依教修行,「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就是屬於這一條。我一生與這一條相應,沒有遇到佛法之前,一無所知,對佛法有很嚴重的誤會,認為佛教是迷信;一直到遇見方東美先生,跟他學哲學,佛經哲學是其中一個單元,我才認識佛法,知道經典是一門大學問,不迷信,確實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法稱之為「正受」;古人所說的「世味」,哪有「法味」濃。所以除非你不接觸,接觸之後,肯定對它生起無比的愛好,真正後悔自己瞭解得太遲了。   第七句: 或依如幻業生大力阿脩羅形金剛手住。   《疏》云:「求神護故」,即求神保佑,這只舉一個例子,『大力阿修羅形金剛手』,代表所有一切求神明保佑的一類眾生。在台灣民間,最普遍是信仰媽祖,求媽祖保佑的眾生,數量絕不在學佛人之下。民間有許多信奉神道教的人,神道是他的精神生活支柱,當他內心有憂慮、有疑惑、有困難,都去求神問卜。神明到底靈不靈?有個原理原則,誠則靈。   古人常說,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大有道理。佛號就四個字,阿彌陀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中不夾雜一個妄念是容易多了。為什麼?時間短!就是念十聲,十聲阿彌陀佛只一分鐘,這一分鐘中不夾雜一個雜念,這十句佛號就非常靈。念佛都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講念佛的原理、原則相應,「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十句淨念相繼,句句是淨念,都是都攝六根,十句相繼,符合念佛的原理原則,它就管用!   第八句: 或依一切世主身住。   《疏》云:「求天護故」,最明顯的就是一生從事宗教的神職人員,屬於這一類。   第九句: 或依一切菩薩身住。   《疏》云:「菩薩願力所任持故」,這是修行人,真佛弟子,知道自己在一生中應當做什麼?要學菩薩、要成菩薩,決定走菩薩的道路,認真努力依教修行,你會得到諸佛護念、菩薩加持、天龍善神擁護。   末後一句: 或依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   這一句,《疏》云:「普安眾生故」,意思很深。上一句「菩薩願力任持」,自利的成分多;這一句「普安眾生故」,利他方面多。諸佛菩薩念念希望一切眾生早一天脫離生死輪迴,證無上道,這是佛心,這是菩薩的弘願。我們能夠捨己為人,續佛慧命,弘法利生,與普賢菩薩志同道合,當然得諸佛護念,一切菩薩威神加持。   『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普賢弘願所生一切差別,不是菩薩的願有差別,是修學法門的人有差別;哪些差別?信心有差別,以及個人的理解、修行有差別,因上有差別,因果一定是相應的,所以果德當然不同。   末後一句總結: 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   總結中,清涼大師說,為何廣大世界會依有情等小類而住?有兩個原因:一、外由內感故,二、由無漏體事,大小無礙,得相依住故。其一則復有二力:一、「宿因力」,宿世的根性不一樣;二、「現在轉變力」,就是你現前用的功夫得佛菩薩護念加持不一樣。   以下是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這是說偈儀,前面我們讀了很多了,值得提醒的是謙虛恭敬。『承佛威力』是謙敬、謙虛。『觀察十方』是恭敬,一切時、一切處,與一切眾生接觸,要知道保持這樣的心態;不但對人,對一切動物,對一切植物,花草樹木,都要有這樣的心態。   古聖先賢的教育,往往從一般人疏忽的地方做起,決定不是說我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即使是自己有智慧能力,也說是「承佛威力」,不說是自己。這是什麼意思?普賢菩薩早已成佛,此地是「道後普賢」,成佛之後,退居菩薩的位子,幫助佛教化眾生,還是這樣的謙虛恭敬,無非是給我們做模範,慈悲、善巧方便到極處!   向下偈頌有二十二首,比一般多出很多。經文多,當然就說得詳細,讓我們對於宇宙之間的真相多一分的理解。請看第一首: 遍滿十方虛空界,所有一切諸國土,如來神力之所加,處處現前皆可見。   這是普賢菩薩的境界。《疏》云:「總顯一切世界依佛神力而住」。世界之所以形成,以及住一段時間,因是法性,緣是諸佛如來。智慧德能相好修證圓滿的人,在世間教化一切眾生是緣,有因有緣,世間常住,世間相不壞。   『遍滿十方虛空界』,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究竟圓滿的事實真相。我們意識中完全沒有這種觀念,那是什麼原因?迷得太久、太深了。實際上,這是一切眾生與諸佛如來平等的境界,佛如是,眾生亦如是。   『所有一切諸國土』,前面經文中我們念得太多了,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諸佛剎土,此剎土還是重疊的、立體的,此地只用「一切」來包括。說國土,是依報;依報中一定有正報,正報是有情眾生。   『如來神力之所加』。「之所加」,加是加持,可見得它不是因,它是緣,如來威神加持。世間眾生普遍造惡業,世界還能存在,沒有被毀滅,那是如來神力之所加。眾生造業,惡的思想極具破壞力。他破壞了倫理道德,以及自然法則,對於自然生態環境,那是極大的傷害。佛菩薩教導我們,古大德勸導我們,以純淨純善的心,來緩和他的惡念,惡念像大風大浪,善念像平靜的海水,我雖然不能完全消除,但能使他的風浪減弱。不要以為地球上有善念的人少,這個善心善念,如果又純又真,產生的力量不可思議;何況又能感應諸佛菩薩的神力與此力結合,就能緩和造惡眾生惡念的思想波。這就是為什麼修行人、念佛人住在一方,積功累德,能夠利益整個世界的眾生。思想波的快速是所有一切光波、電磁波都不能為比的,無論你是惡念、是善念,念頭才動,立即遍滿十方虛空界。   『處處現前皆可見』,這裡面的因緣果報,確實是處處現前皆可見。什麼人能見?入此境界的人能見,不入境界的人見不到。當然要契入境界也不容易,要把我們不能入境界的因素及障礙找出來,並消除之;因素是迷,障礙是妄想分別執著。如果我們能夠認真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得乾乾淨淨,沒有障礙了,處處現前皆可見,你也見到了!   第二首: 或有種種諸國土,無非離垢寶所成,清淨摩尼最殊妙,熾然普現光明海。   向下有二十一首偈頌,別頌前面的長行文,長行只有十句,偈頌二十一首分九段,每一段對前面長行的一句。這一首是第一段,「依莊嚴住」,《疏》云:「舉能顯所,莊嚴之具,皆寶成故。」   『或有種種諸國土』,或有,並不都是這樣的。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愛好不相同,欲望不相同,所以國土的依報差別有無量無邊。有些人對於珠寶特別愛好,收集珍藏,他將來感得的果報,就有「離垢寶」、「清淨摩尼」這樣的殊勝莊嚴。我們必須要曉得其中的真因,如果是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貪瞋痴不斷而且在增長,那他的果報就不是這樣的。此地是菩薩、諸佛如來,菩薩何以還需要這麼多的珍寶?菩薩煩惱習氣斷盡了,這些是作為接引眾生的工具,決定不是自己享受;這完全正確。眾生喜歡這些,佛菩薩有大福德,他就示現,你看了歡喜,自然進門來了。這是大乘法裡常講的,「先以利欲鉤」,以利、欲來勾引你,「後令入佛智」。由此可知,菩薩種種珍寶莊嚴是為了接引眾生。   不過,你要知道,還有一類眾生不喜歡這些東西,富麗堂皇的宮殿建設,他沒有興趣,覺得俗不可耐,他喜歡清淨幽雅。人世間,個人愛好真的不一樣。我出家受戒的時候,戒和尚道源法師與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他們家鄉的真人真事。有一位老乞丐每天在外乞討,他的兒子做生意發大財了,父親在外面要飯,人家罵他不孝,他自己也覺得很難為情,派了很多人到處去找,找了一兩個月才找回來,請父親不要再去討飯了,給他很好的生活環境,有人照顧、侍候他。他住了一個月之後,偷偷的跑掉,又去討飯去了。有人問他:你那麼舒服的生活不過,為什麼討飯?他說,這個我自在,我快樂!天天有人照顧,好像天天有人看管,一點都不自在。   所以,個人的境界不相同,他討飯,一天到晚遊山玩水,走到哪裡隨便都可以住下。真的像出家人的乞食,「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那個乞丐在這個境界,他是一件樂事,入此境界,他快樂無比!他看到富貴人家,那是俗不可耐,所以,他依住環境當然與人不同。   依住很複雜,無量的差別,佛說法把它歸納為十大類。世俗人大多數貪愛金銀財寶,羡慕榮華富貴,所以把它擺在第一。「種種諸國土」,我們在世間看到的,大家都清楚,許多宗教講的天國、天園,欲界天、色界天,甚至於諸佛的淨土,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古人畫的變相圖,也畫的是宮殿樓閣,豈不就是此地所說的?由此可知,世間這種榮華富貴是六道眾生心所羡慕的。佛菩薩要度六道眾生,當然隨其欲好|欲望、愛好,「隨心應量」,變現出此境界接引大眾。所以『清淨摩尼最殊妙』,實在講人間的七寶比不上佛菩薩變現的。『熾然普現光明海』,光明海指諸佛淨土,是佛境界。   第三首講兩件事: 或有清淨光明剎,依止虛空界而住。   這兩句是一段,頌「依空」而住;有清淨光明的剎土,它是依止虛空界而住。我曾舉四空天為例,這是依空。四空天沒有色身,也沒有物質的宮殿,一般稱為無色界。實際上他有沒有形相?還是有!無色界天人,無色是無粗色,他還有微細的色相。哪些色相?譬如,一般人睡覺都會做夢,我要問問夢中有沒有色相?有,夢中的色相別人看不見,我們肉眼看不到,六根也接觸不到。由此可知,四空天是沒有粗色,它有微細的色;粗色能壞,微細的色不壞。夢中境界一樣,定中境界亦復如是,定中有境界。這些人歡喜依空中而住。《心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很有味道,那是講宇宙人生真相,「空有不二」。   我們在《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上讀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有歡喜依地而住的,有喜歡依空而住的,他也有居住的房舍、宮殿,不是建築在地面上,他是在空中,依空而住。在我們人間有沒有依空而住的?有,飛機飛在空中,依空而住。他飛一個小時就是依空住一個小時,飛十個小時,依空而住十個小時。現在的太空船、人造衛星,衛星中有載人的,它在太空環繞地球,在裡面生活幾個月,生活一兩年|依空而住。這我們更容易懂了,有歡喜過這種生活的。   下二句是頌「依寶光明住」: 或在摩尼寶海中,復有安住光明藏。   偈子比前面長行講得清楚,長行只是講寶光明,偈中則寶與光明分開。可以說作兩件事,也可以合併為一件。   『摩尼寶海中』,民間傳說大海中有龍王宮殿,水晶宮,那就是依住大海,海中有寶藏。人間有喜歡潛水的,潛入深海時間雖然不長,十分鐘,他那十分鐘是依大海而住,潛入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依大海而住。如果帶的有氧氣這些工具,他潛入得更深,潛入的時間更久。   『復有安住光明藏』,光明藏中沒有黑暗,此光明藏不是寶放光明,而是光作寶色。光明從哪裡來的?光明真正的因是自性中本具的般若智慧,這是真因。所以真正的因,在佛法講,是根本智,緣是後得智,因緣和合的光明,屬於果報,果德現前。凡是愛好光明的人,我們能夠體會是愛好智慧,他所依住的與他的愛好一定相應。   第四首是頌第四句: 如來處此眾會海,演說法輪皆巧妙,諸佛境界廣無邊,眾生見者心歡喜。   這第四首是「頌佛光」,清涼《疏》云:「稟佛教光,成世界故。」小而言之,佛化家庭;擴大來講,佛化社會、佛化國家、佛化世界。從比例上說,佛化家庭多,寺院庵堂是代表,我們講道場,居住在道場的人,人人都修學佛法。   「稟」是稟承,稟承佛陀教導的光明,這就是依佛光住。最明顯的,道風與學風是我們修學之所依。再說得貼切一點,我們生活之所依。佛陀的教誨也是無量無邊,我們在深廣無盡的大教之中取一分。例如我們在此地建立道場,此道場就是依佛光明,稟佛教化。依佛的身口意,佛身是戒,佛言是教,佛心是禪。什麼是佛心?就是真誠心,禪心就是清淨心,就是平等心,就是正覺心,就是慈悲心。禪是佛心,我們依佛光住,要依這個。我們要把心住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行要安住在「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是真正依佛。   『如來處此眾會海』。如來是自性、是性德,我們在此道場與大家共同生活是依性德。此地一定要懂得,不要求別人用性德,要求自己用性德。人人都要求自己,人人都自覺,人人都自正,人人都自淨,覺正淨。佛法之殊勝,佛法不要求別人,而是要求自己,人人自覺、自愛、自重。所以佛法稱為內學。   『演說法輪皆巧妙』。巧妙指高度的藝術。演是表演,說是宣說,法輪就是諸佛菩薩的教誨。淺言之,即「諸佛菩薩的教誨,以最高的藝術落實在生活行為中」。「演」是表演,做到了,落實在生活上叫做演。「說」是為一切眾生講解,高度的藝術是其手法,能令一切大眾歡喜接受奉行。   『諸佛境界廣無邊,眾生見者心歡喜』,這是真話。現在的問題就是眾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什麼有這樣的障礙?沒有善巧方便,不懂得藝術的表演,所以令一切眾生對於佛法造成嚴重的誤會。這麼好的東西,眾生不知道,實實在在講,我們自己本身也不知道,所以我們也表演不出來;雖是「諸佛境界廣無邊」,歡喜心生不出來。唯有真正覺悟的人,歡喜隨順佛陀教誨,身心得大自在,得大安樂!菩薩成就一切法,輕鬆自在,安樂無比。為什麼?真正的因素是菩薩無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得大自在。我們今天的依住就在這一首,務必要好好的學習,要契入諸佛境界,這一生的修學就會有成績,會有成就。   下面第五首也是一段,第五段,頌「寶色光明住」: 有以摩尼作嚴飾,狀如華燈廣分布,香燄光雲色熾然,覆以妙寶光明網。   我在前面長行文中是用張燈結彩作比喻,道人修行證果之後,真的是神通廣大;所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圓教初住菩薩就能夠做到,應以佛身而得度者,菩薩就能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來教化眾生。應以聲聞身或比丘身得度者,他就現聲聞、比丘,現身自在,現土也自在。法身菩薩有能力示現這種境界,接引這一類眾生。例如圖文巴,花園城市,每年九月是花季,百花齊放,美不勝收。全世界喜歡看花的人,在這個時候都到這個地方來賞花。   『狀如華燈廣分布』,中國人每逢年節、燈節,常能見到;在外國,聖誕節的時候,整條街道布滿花燈,例如在新加坡的烏節路。『香燄光雲色熾然,覆以妙寶光明網』,熾,是非常旺盛的意思。空中的燈飾真的是五光十色,美不勝收,很多人喜歡。我也曾經看過一次兩次,以後再不想看了。為什麼?人太多了。年歲大的人,看到人太多、太吵雜,不喜歡。隨著年齡,境界不相同,依住就不一樣;年歲大,喜歡安靜、清幽。   第六段: 或有剎土無邊際,安住蓮華深大海,廣博清淨與世殊,諸佛妙善莊嚴故。或有剎海隨輪轉,以佛威神得安住,諸菩薩眾遍在中,常見無央廣大寶。   此二首偈讚頌「佛音聲」,《疏》云:「謂妙善所感音聲,有威神故。」前面長行有「依音聲住」。眾生個人興趣不相同,長行中講:「或依一切佛音聲住」,偈頌講得多,每一句前都加「或」,不定詞;但在十方世界確實有,而且還很多;特別是在九法界,喜歡色相,愛好音聲,人數肯定佔相當大的數目;如果不相信,我們稍稍觀察一下就明瞭,舉行音樂會、歌舞會、雜技表演時,觀看的人有多少就知道了。這種場所票價都很高,不像佛門講經,聽經是免費的。由此地我們就能體會到眾生的喜愛。   佛菩薩真有智慧,這是我學佛之後,對佛陀、大菩薩們接引眾生的手法佩服得五體投地,真正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極高明而道中庸」,意思很深,我們很難體會,學佛之後明白了。大乘經上常說,「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什麼是世間法?世間眾生的風俗習慣,種種的喜愛,佛都能隨順,決定不破壞,就是隨緣、恆順眾生,這是「極高明」;「道中庸」,他把你引導到正法中去。在今天的說法,這是最高的藝術。   佛法是內學,向內求,如果向外求就是外道。佛門中有沒有外道?很多,我們稱為門內外,佛門內的外道;他不懂得佛法的教義,依舊是心外求法,這樣的人很多。釋迦牟尼佛在哪裡?阿彌陀佛在哪裡?佛法中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不在外。如果你是心外有佛而信仰釋迦牟尼佛、拜阿彌陀佛,你也是外道。不僅彌陀淨土不在外,虛空法界都是自心相,剎土眾生都是自身相,自心顯現出來的相;你若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才算是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真正悟入境界,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就是自己,不是別人,毘盧遮那就是這個意思,《華嚴經》講得最透徹。   在佛教中,有許許多多的天神,都是古印度各個宗教所信奉的神明,釋迦牟尼佛一個個賦予表法的意義,於是它們全變成教學,高明到極處。我那時剛學佛,懂得這一點的時候,真的對釋迦牟尼佛佩服的五體投地;正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我體會得很深。表法的義趣並不侷限於佛教,展開來是盡虛空遍法界。在課堂中,佛法的教學是結合最高的藝術,佛像是藝術教學中的一環,凡是佛像都表性德。   我們常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是皈依的意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釋迦是仁慈,牟尼是寂默清淨。我們能夠從沒有愛心、沒有慈悲心的處事待人接物,回過頭來依仁慈、依愛心、依慈悲心而待人接物,那就是皈依釋迦。對待自己則要清淨,心要清淨、身要清淨,身心清淨,我們的境界就清淨。你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心,念這一句名號就是這個意思。佛者,覺也,覺而不迷。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代表孝親尊師,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事求是,真正做到。佛菩薩的名號,統統是教育的理念、方針、原理與原則。   我學佛這麼多年,總結佛教導我們最高的原理原則,對自己、對別人,一心無二心。對自己「真誠、清淨、平等、正覺」,對別人,這後面要加個「慈悲」,所以對人慈悲中有真誠清淨平等正覺。落實在生活上、工作上、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念念為眾生,不為自己,真正能做到捨己為人。   這兩首偈完全是依佛聲教,歡喜聽聞佛陀的教誨,喜歡聽從神聖的教誨,就在這一段中。『或有剎土無邊際』,剎土就是道場;無邊際很難懂,舉例說明,譬如一位老師在講堂上課,但他的心量是虛空法界,他的音聲就能達到虛空法界;盡虛空遍法界中,有能力突破時空維次的眾生,都能夠看到、都能聽到;好比我們今天依網路傳播,也能達到全世界,所以此道場是無邊際的。   『安住蓮華深大海』,此安住不單是心安住,身亦安住。蓮花表清淨,大海指性海,真如本性,盡虛空遍法界。在這樣廣大境界中,你的身心安住在清淨之中,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這是真心本性。諸佛剎土中,有淨土、有穢土、有純菩薩的世界、有六道雜染的世界,無論染淨善惡,心地永遠清淨,總不會沾染,這就是「蓮華深大海」,絲毫不染著。怎樣才能學得會?沒有別的,放下!學佛的同學,修淨土的多,把什麼放在心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可以見、可以聽,但不能放在心上,除阿彌陀佛之外,心中什麼都沒有,這就對了。   『廣博清淨與世殊』,殊是不同,廣博清淨與世間不同;但是並非離開世間,世法、佛法是一法,不是二法。你了解世間一切萬事萬物的真相,在世間一切不染著,就與一般世間人不同。真相是什麼?「夢幻泡影」。他非常清淨,非常明白,所以一絲一毫不執著;不但不執著,連分別的念頭都沒有,這才是「安住蓮華深大海」。自性清淨心現前,這是真正的享受。方東美先生所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高到什麼程度?那是你自己的境界,是你自己的修養,各個人不相同。在《華嚴經》上都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還有四十二個階級,程度高下四十二等,上面高等的知道下面的境界,下面不知道上面的境界。   『諸佛妙善莊嚴故』,此妙善,《疏》云:「妙善所感音聲,有威神故。」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眾生以善感,佛以妙應。佛菩薩不斷在提升你的境界,往無邊際深廣處去悟入。   『或有剎海隨輪轉』,這一句就是恆順眾生,隨著眾生六道輪迴。此剎是道場,實際上的道場,是有道之人所在之處,那裡就是道場,不一定有硬體設施。佛說法的地方就是道場,就是此地講的剎海。   『以佛威神得安住』,道場的安住,諸位要從中體會它的真實義;跟著佛修學的人,佛的威神是教學、演說,演是佛都做到,佛的德行感召。師生在一起,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解答。佛陀的教誨,以答問的方式最普遍,而且最多。沒有人提出問題,佛自己說的無問自說很少。我們看許多經典上一問一答,有時候學生問老師,有時候老師問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互相問答,在經典中處處能看見。《華嚴經》亦復如是,本經中菩薩共提出三百一十個問題,由普賢與諸大菩薩分別與大眾解答,這是《華嚴經》的形式。   『諸菩薩眾遍在中,常見無央廣大寶』。「諸菩薩」這是大菩薩,菩薩摩訶薩在道場。眾生愚迷不知道寶,菩薩們知道。寶也是比喻,世人有寶,就發財了,他的物質生活可以過得非常豐富。有寶就解決問題了,佛法是大寶,能幫助你解決生死問題。世間財富再多,不能解決生死問題,不能幫助你斷煩惱、開智慧、成無上道,佛法能。所以佛法是大寶,世間再多的財富是小寶。   第七段: 或有住於金剛手,或復有住天主身,毘盧遮那無上尊,常於此處轉法輪。   這是九段中的第七段,只有一首偈。清涼《疏》說:此偈是說前面長行第七、第八兩句,就是第七「或依如幻業生大力阿修羅形金剛手住」,第八句「或依一切世主身住」,意思很明顯。   『或有住於金剛手』,依天神。『或復有住天主身』,許多虔誠的宗教徒都屬於這一類,在佛教也不例外。佛教中確實有許多信徒對於佛法並不理解,把佛菩薩當神明看待,所以佛教就變成宗教了。這些信徒在現代社會可說佔大多數,幾個人學佛對於佛教有深刻的認識?真正在經教中去學習?   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說:「兼顯說法」,這一句非常重要。這就是不同宗教之間,要往來,要尊敬,更重要的是,彼此教義上的交流,方式是求同存異;不同的是高深的理論部分,但我們的境界還沒有到,我們要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不同的地方,現在一看,也同了。所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第八段有六首偈,讚頌「依菩薩身住」。長行中第九句有「或依一切菩薩身住」。長行只說到菩薩身,偈頌中除菩薩身外,還有佛身。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普門品》中講三十二應,《華嚴經》中講五十三參,都是歸類,每一大類中,真的是無量無邊身,有有情身、有無情身。這些事實,我們只要看看古時佛教修行人,有些是在高僧大德座下,言談中開悟的;有些則在山林樹下,觀察自然現象而開悟;也有人看山色、聽水聲,從這些地方開悟的,那不是偶然,而是佛菩薩的示現,冥顯的加持。冥是加持你沒有感覺,顯是明顯,感覺佛在加持。這些例子太多了。以下是這六首偈: 或依寶樹平均住,香燄雲中亦復然,或有依諸大水中,有住堅固金剛海。   這一首中講到的樹、水,都是菩薩示現的。我們要問是不是所有的樹、所有的水都是菩薩示現的?可以這樣說,也不可以這樣說。問題在於你有沒有感,你有感,所有的樹、水都是菩薩示現的。若你沒有感應,那就不是。一個總原則:境隨心轉。能依佛身住、依菩薩身住,六根所接觸的境界全是佛菩薩境界。『平均住』,平是平等,均是均勻,這個裡面說明沒有貪愛,常生歡喜心;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沒有例外的。   『香燄雲中亦復然』。前面講依樹,這一句是「香燄雲中」,有菩薩住在這邊。佛寺中,唱讚總免不了「香雲蓋菩薩摩訶薩」,這一句就是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或有依諸大水中,有住堅固金剛海』。這兩句都是講菩薩現的身是大水、海洋。五十三參中就有觀海而悟入的。修行人住在海邊,每天觀海,他開悟了,所以無一不是菩薩示現的,意思很深,沒有契入境界就很難理解。   再看下一首: 或有依止金剛幢,或有住於華海中,廣大神變無不周,毘盧遮那此能現。   長行裡只有依菩薩住,偈頌中有佛,佛也示現,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自性佛。   『或有依止金剛幢』,幢是幡幢一類的,扁的是幡,圓形的是幢。這是以金剛做的幢,我們曾看過世間有石頭做的幢,有銅造的幢,在經典中有七寶做的幢。古時候道場的幡幢是信號,傳遞道場活動的訊息。在現代,可以發函件、打電話、傳真或網站公佈;古時候,用幡幢。如果今天道場中做法會,多半掛上幡;如果懸的是幢,今天就是講經,喜歡聽經的人就能去參加。然而在今天,佛像兩邊懸掛幢幡是作為紀念。   有依止金剛幢的,也有住在華海中的,華海就是花園,花園很大,品種很多,形容它為花海。有喜歡花草樹木的,熱愛花草樹木的。『廣大神變無不周』,真的是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身,這只是舉幾個例子而已。諸佛菩薩能現種種身,不一定現有情,現無情身的也很多,絕對不會比有情身少。   『毘盧遮那此能現』,這是說出「依佛身」,依佛身住。   第十一首: 或脩或短無量種,其相旋環亦非一,妙莊嚴藏與世殊,清淨修治乃能見。   『脩』是長,與短相對,這是講時間的長短,或者示現的時間長,或者示現的時間短,『無量種』!釋迦牟尼佛當年應化在世間,住世八十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是長。有許多人遇到佛菩薩的化身,如《虛雲老和尚年譜》中,虛雲老和尚所遇到的文吉(文殊菩薩應現),時間短。   『其相旋環亦非一』,他所示現的相狀,有情眾生的相、無情眾生的相,旋是旋復,沒有一定,依眾生的業感而顯現。佛菩薩現身是自自然然的,法爾如是,沒有一絲毫意思在其中。眾生的業感很複雜,不但是現前的緣,還有過去生中的因;過去生決定不是一生,多生多世的善根所觸動,加上現在的緣,所以佛常講有無量因緣。   『妙莊嚴藏與世殊』,佛所現的境界,「妙莊嚴藏」是形容境界無比殊勝,人間天上都沒有。什麼人能見?『清淨修治乃能見』,換句話說,清淨心的人、真誠清淨平等心的人就見到了。此心感應的因緣具足,佛或菩薩所變現的境界,都能見到,境界無比殊勝。   第十二首: 如是種種各差別,一切皆依願海住,或有國土常在空,諸佛如雲悉充遍。   這是總結以上『種種各差別』,我們在前面《華嚴經》曾經讀過天眾、雜神眾,雜神眾中有樹神、水神、海神。你從此地去類推,樹木花草皆有靈性,所以差別無量無邊。   『一切皆依願海住』,這是說「因」,菩薩本願,願是什麼?四弘誓願頭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是菩薩的本願。菩薩能夠在一切時一切處,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這是因。眾生的緣成熟,這是緣;感應決不失時。   『或有國土常在空』,都要有緣人才能見到,在空中見到佛菩薩的道場,見到佛菩薩數量之多,就像一層一層的雲層一樣。這種境界一般普通人看,是一種虛幻的境界,不是真實的。或有從雲層中看到諸佛菩薩的道場,甚至於看到佛在講經說法,大眾圍繞,『諸佛如雲悉充遍』;但在空中出現的時間不長,很短暫,幾分鐘、十幾分鐘境界就沒有了。 或有在空懸覆住,或時而有或無有,或有國土極清淨,住於菩薩寶冠中。   佛菩薩住處不定,總是隨緣,完全是隨眾生心想而住;我們觀察範圍要深廣,不能夠只就人間住處,因為菩薩的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有許多眾生與人間習染不同,例如鳥類喜歡住在樹上,小的動物、獸類喜歡住在山林洞穴之中,魚、龍喜歡住在水中。菩薩若度這些眾生,一定要現同類身,所以講『在空懸覆住』,例如蝙蝠。   『或時而有或無有』,或有或無,《華嚴經》的「隱顯自在」境界。有人看到佛菩薩在虛空中,有人看到天神、鬼神,或有或無,好像飄忽不定,有緣的眾生能見到。『或有國土極清淨』,沒有一絲毫染污,如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很好的例子。   『住於菩薩寶冠中』,此地我們要明瞭,毛端中有世界,毛孔中有世界,微塵中有世界,試問問哪個地方沒有世界?我們穿的衣服,衣服若分析到最後也是微塵。由此可知,這一件衣服是多少微塵組成的,每一個微塵中都有大世界,不是小世界,這是華嚴境界。佛如是,菩薩如是,眾生又何嘗不如是,哪有例外的道理!凡聖的差別就是在覺與迷,千言萬語,佛菩薩大慈大悲,希望把我們從迷惑顛倒中喚醒。   觀世音菩薩寶冠當中有佛像,大勢至菩薩寶冠中有一個寶瓶,這是世尊在經典中給我們介紹得很清楚,所以,菩薩寶冠中或有清淨國土,我們能相信。 十方諸佛大神通,一切皆於此中見,諸佛音聲咸遍滿,斯由業力之所化。   非常明顯,此偈是這一段「依菩薩身住」的總結,但是偈頌中有毘盧遮那、有佛。這一句一開端『十方諸佛』,依佛身住,佛現菩薩身,這是依菩薩身住。『大神通』就是大神變。『一切皆於此中見』,「此中」就是菩薩身、佛身。這一切境界非常非常的深廣,虛空法界依正莊嚴及剎土眾生,都在這裡面見到。『諸佛音聲咸遍滿』,是說佛教化眾生說道講經的音聲,遍滿虛空,色相、音聲都周遍法界,不止地球,千處祈求千處應,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能見相,也能聽到聲音。   這是什麼原因?『斯由業力之所化』。此業力須是淨業,不是染業,染業則接收不到。心地愈清淨(起碼有禪定、三昧),你突破時空維次愈多,其中的境界相,你都能見到。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下下品往生,煩惱習氣一品沒斷,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報得的五通,能力不可思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眾生的五通等同天道,但又為天人所不及,那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五通的能力非常特殊。我們在經上讀到,皆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眾生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他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通,就像七地菩薩一樣。這是佛力加的,也是自己的淨業|沒有淨業,不能往生。   我們求往生的人,必須要具備清淨心,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永遠保持心地的純淨純善。斷惡修善,我們要非常認真努力去做,為什麼?對自己增高品位,對別人是廣結法緣。緣成熟的,看到你的樣子,聽到你的說法,他就開悟了。善根深厚的人,藉此因緣也超越六道,也能往生。眾生與菩薩有共業,此共業就是淨業;菩薩修淨業,眾生也修淨業。菩薩淨業純,眾生淨業中有夾雜;雖有夾雜,偶爾那一分淨業現行起作用,與佛菩薩立刻感應道交,道理在此地,所以總是「業力之所化」。   末後這一段是第九段,從第十五首看起: 或有國土周法界,清淨離垢從心起,如影如幻廣無邊,如因陀網各差別。   清涼《疏》說,前面第八段「此中雖有願力,是上宿善所持,非普賢願。」往後第九段有八首偈,就是從十五到二十二都是讚頌「依普賢大願而住」,其中又分為三小段,第一小段是十五、十六兩首,說明「廣大國土周法界」,這是依住中最為殊勝的。學習《華嚴》無比殊勝的功德在這裡能夠體會一些,那就是心量廣大,不同於一般大乘菩薩,一般大乘沒有這麼大的心量。   第一句是教導我們拓開心量,『或有國土周法界』。這是什麼國土?法性土。起心動念,念念稱性,那就是這個境界現前了。『清淨離垢從心起』是因,清淨自性心原本周遍法界,這是真正的因。凡夫迷失自性,所以靠修德,修德是緣,因緣具足,周遍法界的法性土就現前。修德中最重要的綱領、原則就是清淨。「清淨離垢從心起」,垢是什麼?最細微的垢就是無明妄想,這種極其微細的妄想,我們不能夠覺察,找都找不到。什麼人才能見到?八地菩薩。在甚深禪定中,才能發現還有這樣微細的念頭,七地以前都不知道。   《華嚴經》,菩薩教導我們,不知道也能夠修廣大心。華嚴當機者,有一類為大心凡夫,說明他是凡夫,不是聖人,煩惱習氣沒斷,但是與一般凡夫不同,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起心動念是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著想,不想自己,他的心量太大太大了,這樣的人是華嚴會上的當機者。由此可知,我們發心學《華嚴》,有沒有分?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有分。只要你起心動念一切都是為無量無邊眾生,決定沒有自己,『如影如幻廣無邊』的境界你就可以見到了,確實是夢幻泡影,深廣沒有邊際。   『如因陀網各差別』,因陀網是帝釋天王宮殿中的莊嚴具,羅網,網線交叉的地方都繫有明珠、寶珠,寶珠光光互照,美不勝收,世尊常用以比喻無量無邊的世界。大宇宙當中的世界有無量無邊,原因是眾生業力不同,所以各個世界差別不同。所有的現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清涼《疏》說,這些如夢幻泡影的形相是「淨識所生」,「心外無體,故如影像。」   第十六首: 或現種種莊嚴藏,依止虛空而建立,諸業境界不思議,佛力顯示皆令見。   《疏》云,這一首偈是「難思業起,起不離空」,後面這句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所有一切現相都是幻相,自性無相而能現相。如果它所現的相是真實有的,那就與自性就不相應;因此所有一切的現相都不是真的,確實是夢幻泡影,都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凡夫被剎那生滅的相續相迷了,以為真實有,錯在這裡;要知道:此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些事實、道理,《般若經》上講得最透徹。   『或現種種莊嚴藏』,這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種種是十法界。莊嚴沒有一定的標準,莊嚴的意思是真善美慧,也沒有一定的標準;譬如居住環境,非常明顯的,各人喜愛的都不一樣,所以講「種種莊嚴藏」。   『依止虛空而建立』,此虛空與前面講的「空中」的意思又不同。像我們攝影棚四面的牆壁空空的,我們今天把它掛滿了風景的畫片,那也屬莊嚴具,依止虛空建立了。   『諸業境界不思議』,此業是每一個人看法、想法不同,做法也就不相同。我們居住的環境,或所住的房間、房間中的佈置陳設,有自己的喜愛,每個人不相同;多看、多觀摩,你能感受到,也許能改變你自己,提升你自己的境界。   第十七首: 一一國土微塵內,念念示現諸佛剎,數皆無量等眾生,普賢所作恆如是。   前偈說明一切眾生業力不可思議,起心動念是意業,言語是口業,身體的造作是身業。每一眾生起心動念,千萬不要以為好像無所謂,那就錯了!任何一個念頭的起滅,對於境界都有影響。有什麼樣的影響?有多大的影響?凡夫不得而知,但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清清楚楚。上一首經文末後一句說「佛力顯示皆令見」,法身菩薩能夠清楚。我們是業障太重,佛力顯示也見不到。必須達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得佛力加持,你就見到了。   還有一種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思煩惱沒斷,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也能夠見得到,所以淨宗法門的殊勝不可思議。在末法時期,我們有幸遇此法門,知道法門無比殊勝。這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大慈大悲,有這麼樣一個成佛的捷徑,我們有義務為阿彌陀佛、為一切諸佛如來廣為宣傳,為一切眾生介紹。你想要修積功德,再也沒有比此功德殊勝了。   此法門你想要講清楚、講明白、講得透徹,不能不讀《華嚴》,讀哪一分?清涼大師分全經為四分,「信解行證」,你只念頭一分就行了,頭一分是「所信因果周」。我們現在還沒講完,後面還有兩品:「華藏世界品」及「毘盧遮那品」。這兩品講完,就是第一會圓滿了,往後所有的經文都是解釋第一會的。第一會是全盤展示成佛的果德與本因,這一會實在講就是極樂世界,你不到極樂世界去走一趟,怎麼能了解?所以古人說,《華嚴經》是大本《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經》,很有道理!   清涼大師說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四首偈的大意是說「微細國土,調生自在,然佛力現此,亦普賢願收。」『一一國土微塵內』,這境界太微細了。微塵包括我們身體每一個細胞,細胞再分析每一粒原子,原子再分析,每一個電子,每一個基本粒子,均名微塵。   一一微塵內,『念念示現諸佛剎』,兩個『念』字意思很深。佛剎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念念就是心想。八地菩薩才發現極其微細的念頭,若得如來神力加持,凡夫也看得清楚,能夠見到微塵裡面的大世界,這個世界裡頭還有微塵,微塵裡頭又有世界,世界無量無邊,『數皆無量等眾生』。『普賢所作恆如是』,普賢所作是令一切眾生在一生中圓滿證得究竟佛果。普賢菩薩用什麼方法?「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淨土行者,多多少少要有一點普賢行的氣氛,哪怕再少,百分之一二,受用都不可思議。只要有這一分的氣氛,你就得到普賢菩薩的加持。特別要注意的:心要大、量要大、願要大。若是心量小,那就一點感應都沒有。大心量,就是大慈大悲心,真正能愛護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所謂一切眾生,意思非常之廣,包括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是用真誠的愛心、清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那是大慈悲心。   再看下一首: 為欲成熟眾生故,是中修行經劫海,廣大神變靡不興,法界之中悉周遍。   前面我講普賢菩薩的大慈大悲,此地具體說出了,我們要學。普賢菩薩就為此事應化在世間,我們雖然是業報到世間來的,不是乘願再來的,遇到佛法,受佛法薰陶幾十年,轉業力成願力|薰陶有成績,這一點很重要。若是你沒能將業力轉變成願力,那是薰陶得不夠。這一件事要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   我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弟子規》及十善業,落實三皈五戒及《沙彌律儀》。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是學戒,與戒學相應;聽經是慧學,要明理;念佛是定學,要定慧等學,我們天天這麼做。吃飯有吃飯的規矩,也是戒學。每天有一點時間為常住服務,都屬於戒學。二六時中沒有間斷,我們做的是戒定慧三學增上。這就是普賢菩薩此處所講的:『為欲成熟眾生故,是中修行經劫海』,劫是時間,劫海是無量劫,普賢菩薩從來沒有休息。十大願王每一願最後一句「無有疲厭」,不疲勞、不厭倦。如果我們的修學稍稍厭倦了,就想想普賢菩薩,菩薩帶頭,無有疲厭。所以我們有一個很大的願望,是希望成熟眾生,這是大願的中心。成熟眾生就是幫助眾生作佛,才是成熟。眾生沒有作佛,成熟沒有做得圓滿。要幫助眾生,要給眾生做榜樣、做增上緣。四緣中,其他三緣是你本身要具足的。親因緣,那是你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所緣緣,是你現在發心學佛;無間緣,你發心修學不能中斷;增上緣,諸佛菩薩、龍天善神、老師護法。增上緣再好,你前三緣若缺一個,都不能成就。   比如缺無間緣,修行斷斷續續,常常中斷,所以你不能成就。你說:我沒有中斷。你自己想想,從早到晚,你的心有幾分鐘、幾個小時是在道上與經教相應?你有幾個鐘點、幾十分鐘與經教不相應?不相應就是中斷。諸位仔細去思惟反省,你就曉得這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我起心動念與佛教誨相應的不長;不相應的時間太長了,那就中斷了,無間緣上出了問題。果然二十四小時不中斷,你要成聖成賢,三年、五年就成功。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古來大德,他們為什麼三、五年成功?沒有別的,無間緣|他晝夜不間斷,勇猛精進。我們今天學了這麼多年,影子都沒有,一天有兩個小時與經教相應不錯了,還有二十二個小時懈怠,你怎麼能成功?   「是中修行經劫海」,時間之長,無量劫,分分秒秒都與三學相應。普賢菩薩的三學就在十願中,例如「禮敬諸佛」,做到什麼程度?「一一國土微塵內」,做到這裡。一一國土中的一一微塵,那有多少微塵?知道每一粒微塵中都有大千世界,都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恭敬心滲透在此中。一般大乘菩薩都做不到,普賢菩薩明瞭、普賢菩薩知道佛在哪裡?佛比我們人多,我們這一人身、身軀,此身軀中有多少佛國土?真的是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無盡無數的菩薩海會圍繞,普賢菩薩是這樣看的。   『廣大神變靡不興』,用今天的話講,這就是高度的藝術、手法,或者世間人講手段也可以,都是幫助眾生的。你有廣大神變,教導眾生的方法手段就很靈活,眾生生歡喜心,不會懈怠退轉。   要想學教,根本在多聞、多聽,初學的人最好是專聽一部經。一部最少聽十遍,一遍一遍反覆的聽,這是最低的限度,連續不斷聽十遍,每天至少聽四個小時。聽經的時候,要記住馬鳴菩薩教我們的方法:離言說相聽,離名字相聽,離心緣相聽。這樣聽經,一心專注,一念不生,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不求解,不要去想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這一句經文是什麼意思,不可以。為什麼?你只要一想就落在意識中,落在意識就變成妄想,錯了!   第一個目的是把自己的妄想雜念用聽經的方式排除。聽一個鐘點,伏一個鐘點的煩惱。伏煩惱是修定。修定的方法太多了,念佛是修定,持咒也是修定,聽經也修定;不但修定,也修慧,此慧是根本智。根本智是不起心不動念的,般若無知,無知之知是根本智。先修根本智,後學後得智,兩個階段。專心聽,聽的遍數愈多愈好。   『是中修行經劫海』,有長遠的耐心,一部經聽一百遍、兩百遍、三百遍,這一部經通了,你領悟了,你有悟處,部部經拿到面前都沒有問題,你都能理解,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通。古諺語常說「貪多嚼不爛」。所以初學,「捨得」兩個字很重要。你要能捨,全都捨掉,我這一樣就能得到。古人的標準嚴格,若不開悟則不能學第二樣。   『廣大神變靡不興』,前面提過,這就是善巧方便,靈活運用,它不是死呆板的。講經教學必須巧妙靈活又不違背原則,稱為善巧方便,現在有人稱為高度藝術。   『法界之中悉周遍』,你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運用自在,方法雖然很多,目標只有一個,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轉凡成聖。 法界國土一一塵,諸大剎海住其中,佛雲平等悉彌覆,於一切處咸充滿。   這四首偈都是講「微細國土」,是在微塵、毛端毛孔中現的境界,實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九法界中的聖賢菩薩、聲聞、緣覺都見不到。阿羅漢的天眼能見到微塵,但是見不到微塵中的境界。以現在科學的工具,高倍的顯微鏡,利用高科技的儀器能夠觀察到分子、原子、電子、粒子,彷彿阿羅漢的天眼;但是原子、電子、粒子中也有世界,那裡面有一切諸佛剎土,那是看不到的。   『法界國土一一塵,諸大剎海住其中』。「諸」是多,多到我們無法想像,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都在一粒微塵中,每一粒微塵皆如是。這些話若不是佛說出來,誰能見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他所講的如事實真相,實話實說,不增不減。   『佛雲平等悉彌覆』,彌覆就是蓋覆的意思。雲是比喻佛的慈悲|慈雲,就字面上說,佛是覺的意思,代表無上正等正覺的教學,普遍在微塵佛剎中推廣。「彌覆」是全面的推廣。『於一切處咸充滿』。此一切處是塵中的諸佛剎土,這是事事無礙的境界。唯獨《華嚴經》中說,佛在其他經中沒說過。   第二十首: 如一塵中自在用,一切塵內亦復然,諸佛菩薩大神通,毘盧遮那悉能現。   這一首是講自在,與前一首合為:度化眾生得大自在。我們想想,微塵中的剎土,剎土中的眾生,我們看都看不到,也許我們就在毛端、微塵中現的世界中,自己茫然無知,絲毫不能覺察;但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有能力,微塵中剎土的眾生若有感,十方諸佛菩薩都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一切塵內亦復然』,一塵如是,一切塵無不如是。『諸佛菩薩大神通』,這真正是神通廣大,決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佛菩薩示現什麼樣的神通?圓滿的智慧、德能,以及善巧方便、高度的藝術;還有圓滿的相好,攝受教化,成就眾生,這是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我們學佛,無論學哪個法門,不能不重視般若智慧,念佛人講的是一心不亂,念佛三昧,你要重視。想得一心不亂,不能不持戒,戒的作用,防非止過,才能得一心。一心是定,不亂是慧。有很多人誤會淨土宗不求智慧,只知道念佛求生淨土;說這種話,代表他對這個法門無所知,世尊所傳的,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任一法門都具足戒定慧三學。淨宗的教學確實是諸佛如來高度藝術的落實,善巧方便到極處,這是「諸佛菩薩大神通」。   『毘盧遮那悉能現』,這一句是總結。微細國土中,佛菩薩教化眾生這種高度藝術,毘盧遮那佛能顯現出來,讓你觀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毘盧遮那現於何處?就現在《華嚴經》上。 一切廣大諸剎土,如影如幻亦如燄,十方不見所從生,亦復無來無去處。   清涼《疏》說,末後二首偈彰顯剎土的體性,「結歸有在」。第一首是說「剎依性有,有即非有」。『一切廣大諸剎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所成的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剎土,用現在話講,太虛空中的星系,小星系、大星系,乃至更大的星系,像這樣大星系有無量無邊、無數無盡,包括華藏世界、極樂世界,經文上面沒有說華藏、極樂除外;這些境界從哪裡來的?佛在此經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把佛剎由來,「結歸有在」,是這麼來的。   自性空寂靈明,不是物質,沒有形相,卻能現物質形相;雖然現無量無邊物質現象,就像《金剛經》中所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般若經》中所說的,一切法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即使是目前我們自己的身,它是物質現象,確確實實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如果你真的明白覺悟了,就得自在,一切皆夢幻泡影,假的。佛祖教人藉假修真,我們明白了,此身是假的,我居住的環境國土剎土也是假的,都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但藉著此假身,藉著此假的境界,我在這裡面要明心見性,性是真的。換句話說,我要從所變之中,找到能變的,能變是自性、本識。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之所以稱聖、稱賢,了不起的本事,就是藉此假的身心境界悟入心性,明心見性。這是《法華經》上所講的「一大事因緣」,一大事因緣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如影如幻亦如燄』,與「夢幻泡影」是一個意思。『十方不見所從生』,找它從哪個地方生?你找不到。也許有人不相信,你可以試試看,追根究柢。現在科學是做這個工作,他抓住任何一法,鍥而不捨,追根究柢,所以他能在物質現象中找到原子、電子、粒子,於是乎他們也有所領悟。   《金剛經》上講,此世界是「一合相」,科學家證明了,「一」就是微塵,基本粒子。世界怎麼來的?基本粒子組合的。無量無邊的粒子組合成一個形體,你把它分開,它就沒有了;聚集在一起,也不是真有,而是幻有,佛法裡稱妙有,妙有與真空是一個意思。《心經》上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就是有;但是我們世間人在現象中產生錯覺,認為空不是有,有不是空,而不曉得空與有是一件事。世間是相對的,入了佛的境界,相對的思想觀念完全破除,絕對也沒有了。絕對與相對還是對立的,無為與有為也是對立的,相對的境界沒有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是什麼境界?大涅槃的境界,走出相對就入涅槃了。   所以『十方不見所從生,亦復無來無去處』。《中觀》中講的不生不滅,這是第一句,「不見所從生」是不生,不生當然不滅。不來不去,這是第二句。《中觀》中講「八不」,還有「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這些說法是烘雲托月,用這種方法讓你在其中去領悟。馬鳴菩薩講的原則:「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聽到這個說法,豁然大悟。這一悟入,就是法身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功德|不生妄念,恆順眾生,隨喜眾生,一念不生。   末後一首: 滅壞生成互循復,於虛空中無暫已,莫不皆由清淨願,廣大業力之所持。   第一句話就是講世界「成住壞空」,此地是『滅壞生成』,成住壞空意思講得粗,「滅壞生成」講得細微。講生,是從剎那生滅上講的;講住,是從相續相上講的;所以從相續相來講,我們容易懂,從剎那生滅中,我們很不容易體會。此經上講得微細,這與大乘講的義理淺深廣狹不同,《華嚴》真的講得究竟。「滅壞生成」是循環的,『循復』就是循環,「成住壞空」永遠在循環,這是一個自然法則,不是人為的,不是由哪個主宰的,這是因果的定律。   我們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為什麼不空?因變成果,因空;果又變成因,果也空。用植物舉例,蔬菜的種子是因,種子種下去,長成菜了,菜是果;種子呢?種子沒有了,變成菜了。菜又結子,它又變成種子,菜又變空了。但是,因果有轉變不空、循環不空、相續不空三個現象。這個定律可以用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上,小,可以用在微塵;大,可以用在諸大剎海,都是同一個自然現象,法爾如是。   『於虛空中無暫已』,「成住壞空」永遠在虛空中循環,無暫停。我們現在懂得,星球都在虛空中;我們住的地球,在虛空中,而且是動的;它的動很複雜,不是單純的。大家不要以為它只有自轉及公轉,自轉公轉都非常複雜。宇宙的現象、運動,科學家不斷在探測,也小有成績可觀。世界從哪裡來的?宇宙從哪裡來的?科學家推測,是從大爆炸發生的。大爆炸發生了太陽系,說得好像是有道理,但是無法叫人心服口服;只可以說,你這種說法是可以算是一個檔案,暫且放在一邊,再看看後來的科學家怎麼說法?佛在此地與科學家的說法不同,佛說世界「成住壞空」,及動物「生老病死」,植物「生住異滅」。名詞雖不同,意思都一樣。   『莫不皆由清淨願』,此願是諸佛菩薩的願力,願力在支持,是願力現的境界。菩薩願力與眾生業力是相對的,『廣大業力之所持』。「之所持」是連上面一句的,世界是什麼原因之所持?兩個原因:佛的願力及眾生的業力,這兩個力量支持的。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特別是看到佛的結論,我們要做深深的反省。一個人不是這一生,如果只此一生,事情很簡單,很容易解決,微不足道;但不是這麼單純,人有過去,有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生生世世,這才是真正麻煩。   佛告訴我們,輪迴是怎麼來的?輪迴是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變現來的。要怎麼樣超越?佛說,你只要捨棄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你就具足超越輪迴的條件。六道輪迴其外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此現象從哪裡來的?還是妄想分別執著;但此執著很輕,要如何才能超越?斷掉那個輕微的分別與妄想,分別真的完全沒有了,輕微的妄想也都放下了,就能超越十法界。所以佛知道它是怎麼來的?眾生業力在支持的,但有佛的願力在加持,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以及教導眾生斷惡修善。   換句話說,你現在墮落在六道中,六道有苦有樂,苦從哪裡來的?苦是惡業召感的。樂從哪裡來的?樂是善業所感的。你沒有能力斷除分別執著,佛就教你這個方法,你在六道中也能過很平安很幸福的生活。不過,這不是究竟的,絕對不是你生生世世都能得到平安幸福,不可能的事情。你得佛的教誨,得佛的加持,依教奉行,你能得這一生,或者還得到來生,再一生就不一定了,所以這不是究竟法。必須不斷向前邁進,不但斷惡修善,而且一定要轉迷為悟,對於六道十法界中的一切狀況,了解其因緣果報、本末究竟,自然會發心出離。六道中有很多家親眷屬,有很多好朋友,如果你還捨不得離開,那你就與他們一起搞輪迴。幾次輪迴之後,彼此不認識了,有的時候會是親人變成怨家對頭,是很平常的事情。   你真正覺悟之後,肯定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你作佛、作菩薩了,再回到六道中來,幫助你的親朋好友,你來度他們非常容易。為什麼?過去生中有緣。佛門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你與他有緣。有緣是你說話他聽得進去,他歡喜接受。沒有緣的,再好的話,他聽不進去,他不以為然,不能接受。所以有一點小小覺悟的人,祖師大德及佛在經典中,常常勸導我們要發菩提心,要發四弘誓願。心發了、願發了,要與眾生廣結善緣,你的緣結得愈多,將來你幫助的人愈多,不能沒有法緣,全心全力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結法緣。能嗎?與諸位說,能!   你心中想到了,你就做到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不能沒有此願,不能沒有此行。行是什麼?我所做的一切功德,迴向虛空法界。普賢菩薩十大願最後一條|「普皆迴向」。清涼大師說,普賢菩薩的願實際只有七條,後三條都是迴向,迴向菩提、迴向實際、迴向眾生。問題是你要用真心,真誠心才能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結得上緣;如果不是真誠心,所謂是有口無心,那就沒法子了。心口一如,果然發此大心,從你生活當中能夠體會得到,你會幫助一切人、幫助一切眾生,即使蚊蟲螞蟻、花草樹木,你都會幫助愛護。   聖賢教誨沒有別的,在佛法,就是大慈大悲,對於一切眾生無條件的愛護,無條件的尊重、幫助,你是一個覺悟的人,你契入佛境界了。即使沒契入很多,總要有少分契入,否則你不可能有此心行。   第三段「形狀」,形相也通染淨。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   這是說前面我們讀到的大世界,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種類形相之多,都是無法想像的。菩薩在此地常說「世界海微塵數」,用以形容數量之多。這些世界形狀也不同,現代科學家逐漸證實了,散佈在太空中的星球,如太陽系中的小行星,非常複雜,如果說星系,形狀就更複雜。我們這個銀河系像一個碟子,當中高起來,兩旁愈往邊緣愈薄,確實像一個倒過來放的碟子。從天文望遠鏡中,我們能看到許多大的星系,各種不同的形狀,菩薩在此地略舉十種,讓我們了解形相也不是一定的。 所謂或圓、或方、或非圓方,無量差別。   圓形的、方形的,圓與方都是大致的形相,絕對不是純圓,也不是純方。『非圓方』,清涼《疏》說:「三維八隅,皆非圓方,故云無量差別。」三維,三角形的;八隅,多角形的,很不規則。末後一句是一個小結,『無量差別』。   至此的三句,我們在想像當中,他是說單獨的星球,像地球、月球這些圍繞太陽的行星,應當是說這些。從第四句以下,應當是說星系,像銀河系,星系。 或如水漩形。   水漩是水漩渦,這樣的形狀有,現在在天文望遠鏡中確實看到有這種星系,從外往裡漩,成一個漩渦,當中引力非常強大,天文學家稱它作黑洞,連光波都被它吸收了;電磁光波漩到這裡面全被吸收。宇宙間有很多像這種星系。 或如山燄形。   此星系的形狀像山、像火焰。 或如樹形。或如華形。   像花形狀的,在天文望遠鏡中也看到過,我們也看到這些圖片。 或如宮殿形,或如眾生形。   『宮殿』是像房屋這種形狀。『眾生形』,許許多多像動物的形狀。大概稍稍學過一點天文學,一定都記得有一個星系像一匹馬,但是只有頭部,那個星系就叫馬頭。 或如佛形。   像佛菩薩這些形狀。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這一句是總結。從形相上來講,千差萬別,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的形相?下面偈頌中要與我們做說明。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此為說偈儀,在此經中非常之多,可以說是無數次的重複,重複的用意很深,實際上就是教我們兩件事:一個謙虛,一個要恭敬。重複這麼多次,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此世間人太不謙虛了,對人沒有恭敬心,沒有誠意,所以要勞累佛菩薩如是的反覆叮嚀。我們讀這一段經文,要知道感恩、改過,以及學習。人在一生中,「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沒有成佛之前,學習是為自己,成就自己的德行、道業。成佛之後,還要不斷的學習,那時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給眾生做好榜樣。   這一段也有十首偈,第一偈是「總讚勸觀」,這是清涼大師的註解。讚是讚歎,勸我們觀察。此地講的就是現在講的天文,是講的大宇宙,是我們生活當中的大環境。 諸國土海種種別,種種莊嚴種種住,殊形共美遍十方,汝等咸應共觀察。   佛法真的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一樣都不遺漏。此是天文,現代科學家說之為太空物理。『諸國土海』,我們知道這一句就是講的太空中無量無邊的星系、星球。『種種別』,別是差別,不同。你可以找到一兩種相似的,決定找不到完全相同的。   『種種莊嚴種種住』,我們前面講過「依住」都非常複雜,「莊嚴」也是種種不同,這兩個字就是講的「真、善、美、慧」,但也沒有一定的標準,一切眾生審美的觀念不同,差別從這裡生。在佛法中,無量差別中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稱性,佛菩薩的莊嚴與性德相應,而與性德相違背,最明顯的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與性德完全相悖。   『殊形共美遍十方』,「殊」是不同,「形」指星球、星系,形相各個不相同,遍滿在太空中,形成一個非常美的圖案。最明顯的是在晴空夜晚,滿天星斗時,你看到真是很喜歡,在非常美的晴空,這也是莊嚴。   『汝等咸應共觀察』,「汝等」是普賢菩薩稱與會的大眾,我們今天展開《華嚴經》,「汝等」也包括我們在其中。你們大家應當共同來觀察,對於大宇宙要了解,覺而不迷。這一句是總勸,下面是正說,為我們解釋了。 其狀或圓或有方,或復三維及八隅,摩尼輪狀蓮華等,一切皆由業令異。或有清淨燄莊嚴,真金間錯多殊好,門闥競開無壅滯,斯由業廣意無雜。   往下有九首偈,為我們說明長行中略說的部份,講因亦講果。此第二及第三兩首,頌前面長行的十段。『其狀』,這裡面有星球的形狀、有星系的形狀;『或圓』、『或方』、或是三角形、或是多角形。『摩尼輪狀』,有些形狀像摩尼寶,我們銀河系就是這個形狀。銀河系的中心星系特別多,在太空當中,它也特別亮,發光就像摩尼輪一樣。『蓮華等』,有些星系像蓮花。這都是說「果」。   後一句講「因」,『一切皆由業令異』。學佛的同學們都知道,境隨心轉,境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佛在此地啟示我們,當我們睡覺做夢,醒過來時,仔細想想夢中的境界,就像真的一樣。夢中的自己從哪裡來的?還有許多人物及山河大地、虛空,從哪裡來的?「一切皆由業令異」。有些人每晚做的夢不同,或一個晚上做好幾個夢,自己也有此經驗;但是幾個人曉得這是自己業力變現的?業力藏在哪裡?藏在阿賴耶識。阿賴耶像一個檔案室、倉庫,人在睡眠的時候,意志力分散,不能集中,控制的力量薄弱,阿賴耶中這些種子習氣因此起現行。這是凡夫夢境的業因,因要有緣就會起現行,夢中境界是現行,緣也非常複雜。你阿賴耶識的種子無量無邊,為什麼這幾個種子起現行,其他種子不起?這裡面有緣,緣也很微細、複雜。小而夢中境界,有無量差別;大到世界的形狀,也是千差萬別。   『或有清淨燄莊嚴』,這都是略舉。『真金間錯多殊好』,真金不一定指黃金,真正的意思是眾寶莊嚴,多半是覺悟的人依住的環境。古人常講「福人居福地」,有福有德之人,居住的環境美好是他的福報。本經中,華藏世界美好,極樂世界美好,往生到那裡的眾生,各個都是有大福報,所以他共業的環境雜寶莊嚴,不可思議!   今天,地球環境是眾生業力變現的,眾生的業力,善業少、惡業多。尤其在最近的兩三百年,所造的業極不善,造成今天居住環境非常惡劣,前所未有,不可以一味的推說是自然災害。古人如果遇到天災,一定反省、檢點、思過,他知道這是不善心行所感召的,他會斷惡修善、多做好事。古人懂得,現在人不懂;除非眾生真正覺悟明白了,自然災害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人的思想行為,不但影響個人的身體,也影響居住的環境,影響整個宇宙。   『門闥競開』,門闥是宮門,清涼《疏》說,借喻宮殿,有些星系形狀像宮殿。『斯由業廣意無雜』,前一首偈指十法界依正莊嚴,後一首指智正覺世間,一真法界,如華藏、極樂世界還是由業力變現的,但此業力是淨業,不是染業。「業廣意無雜」,無雜就清淨,所以感得清淨莊嚴。由此可知,我們希望將來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也是一切諸佛對我們的期望;怎樣才能往生?你不能不知道,心淨則國土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是清淨心,感得清淨土。我們心不清淨怎麼行?   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總的原則、綱領、目標是「覺、正、淨」。禪宗、性宗修覺,覺而不迷,大徹大悟。教下,華嚴、天台、法相、三論,學的是正,正知正見。淨土宗、密宗、律宗修的是淨,淨而不染,就是修清淨心。所以「覺、正、淨」是三寶,也是性德,自性中本來具足。我們迷了,佛菩薩教導我們,幫助我們恢復,這是佛法修學的三大綱領|覺就不迷,正就不邪,淨就不染。所以三歸依亦稱翻邪三歸,從迷、邪、染翻過來,依覺、正、淨。   以下是四、五、六,三首偈頌: 剎海無邊差別藏,譬如雲布在虛空,寶輪布地妙莊嚴,諸佛光明照耀中。一切國土心分別,種種光明而照現,佛於如是剎海中,各各示現神通力。或有雜染或清淨,受苦受樂各差別,斯由業海不思議,諸流轉法恆如是。   清涼《疏》說,這三首十二句說明「剎由因異」。『剎海無邊差別藏,譬如雲布在虛空』,這兩句很容易懂,星球、星系確實像雲彩散布在太空中一樣。佛菩薩對於我們居住的環境,以及宇宙之間星系運動的狀況,知道得很清楚;由此能夠體會佛菩薩禪定功夫之深,深到極處,對於虛空法界才能這麼清楚、明白。這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的,想像力再豐富,華嚴境界不是人能想得出來的。   『寶輪布地妙莊嚴,諸佛光明照耀中』,「寶輪布地妙莊嚴」是說什麼事情?輪是法輪,寶是三寶:覺、正、淨。由此可知,寶輪指佛法的教學展佈在大地,莊嚴眾生國土,這就是我們常講的正法住世,有聖賢在此地教化,所以「諸佛光明照耀中」,這一句話就說得很清楚了。如果沒有諸佛的教化,真的是黑暗時代。   我們現在明白了,只要有眾生的地方就有佛法。這是廣義的佛法,不是狹義的。我們在經典中讀到很多,諸佛菩薩心心所念的,就是一切眾生。法身菩薩常常掛念盡虛空遍法界,所有剎土中的眾生,只要有星球,無論大小,都有眾生居住。有些眾生居住在大的星球,有些居住在很小的星球,什麼原因?大概我們能想到與心量有關,心量小者住小土,小身小土;心量大者,大身住大土。所以華藏世界、極樂世界人的報身,《觀無量壽佛經》中,觀音、勢至身體多大?高六十由旬。我們站在他身邊,真的像螞蟻一樣,我們看不到佛身,佛身太大了。心量大,感得的是大身,居住大的報土。相隨心轉的道理,我們漸漸有很深刻的體會,所以肯定諸佛如來無一國土不入。   下一首,『一切國土心分別』,說出「因」來;佛國土、眾生國土,由心分別來的;你是佛心,你住佛國土,現前就是住佛國土。『種種光明而照現,佛於如是剎海中,各各示現神通力』,佛菩薩的慈悲,無微不至,微細到毛孔中的虛空法界,對於其中無量無邊的剎土眾生,都是關懷愛護。   我們生活環境是兩個部分:一個是有情的生活環境,一個是無情的生活環境,即人事的生活環境,及物質的生活環境。若不是佛菩薩的心,怎麼能夠受用佛菩薩的國土?我們要幫助自己、要幫助別人,幫助自己才是真正幫助別人,而幫助別人也才是真正幫助自己,自他不二,別人是我們依報環境中的一部分。一切有情是我們的人事生活環境,生活環境就是依報,正報就是自身,依正莊嚴,身心純淨純善。   我們的正報莊嚴,依報就莊嚴。如果依報中還不是純淨純善,自己立刻要覺悟,我的心行沒有做到純淨純善。為什麼?境界沒轉過來!什麼時候你覺得生活環境是純善純淨,那證明你的心行轉境界了。極端不淨的地方,你看到的是清淨的;極端不善的地方,你看到的是純善的。你看到純善純淨,別人是不善不淨,這兩個境界重疊,不相混雜,妙就妙在這裡。從此地,你能體會宇宙世間是無量無盡無數的重疊,雖重疊,但各個不相混雜,真的不可思議。   『佛於如是剎海中,各各示現神通力』,此「示現神通力」是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的方法無量無邊。《華嚴經》一開端〈現相品〉不用言說,而用身教,做出榜樣來給眾生看。言教在後,身教在先,《華嚴經》的順序你要懂得。第一部分〈世主妙嚴品〉,經文很長,五卷,這就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擺在你面前。第二品〈現相〉,現相,一般講現身說法,沒有言語的。再接著〈普賢三昧品〉,然後才開始講話。〈三昧品〉告訴你入境界;你不入華嚴境界怎麼能講《華嚴》?   其中最好的例子,如《普門品》中三十二應,以及《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那就是「各各示現神通力」。再進一步細微的去觀察世間一切眾生,『或有雜染或清淨』,這一句講的是依報環境,有清淨的世界,有雜染的世界。『受苦受樂各差別』,差別很大,不是小有差別。我們就近來觀察,人間與欲界天就不能比,欲界天人受樂,人間受苦。欲界天與色界天又不能為比,欲界天受苦,色界天享樂。你這樣一層一層去觀察,你看出這些眾生的苦樂。如果更近處觀察,我們大家得的是人身,都生在地球上。佛在經上說,你為什麼得人身?過去造的引業,引是引導你去投生,引導你到哪一道,就得什麼樣的身,這就是引業。哪些屬於引業?人道是五戒十善,過去生中,你修的五戒十善,此業力成熟,引導你到世間來投胎,你投的是人胎,得的是人身;雖然得人身,每個人相貌不同,體質不同,富貴貧賤不同。有些人在世間一生飛黃騰達,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財富,他享樂;有些人非常貧窮,生活在飢餓的邊緣,天天受苦受難。   為什麼同樣是人,果報不相同?佛說「滿業」不同。我們都得人身,引業相同,但滿業不同。滿業是什麼?過去生中造作的一切善惡業不相同。講到財富,有財富的人,過去生中肯布施財物,他發財很容易,真的是錢財滾滾來,一點不操心。什麼原因?過去生中非常歡喜修財物布施,他今天受此果報。有些人也發財,卻經營得很辛苦,錢財賺得很辛苦,那是什麼原因?前世財物布施時,布施得不痛快,別人勸他布施,好不容易忍痛布施一點。果報有沒有?有,果報得來的也不痛快,是這個原因。世間的一切,除了因緣果報外,一無所有;很可惜世間人不了解事實真相,胡作妄為。雖然過去生中積有一點福,他今天享受一點福報,不知道再培福;反而在享受福報的時候又造業,將來的果報就非常可怕了。   『斯由業海不思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中,一切九法界眾生,所有一切現象的根源,就是業力。所以『諸流轉法』,流轉就是輪迴、循環,因果的循環、相續及轉變,「恆」就是這個樣子,『恆如是』,法爾如是,法就是這樣的。所以現在知道了,我們應當改過遷善,斷惡修善,改過自新,破迷開悟,轉凡成聖。   偈頌第七首: 一毛孔內難思剎,等微塵數種種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眾會中宣妙法。   這一段的七首偈,共講二事,前面的三首,第四、五、六,是講宇宙之間無量無邊的剎土,為什麼有種種不同?《疏》云:「剎由因異」。我們所看到的十方佛剎,這是果報;果必有因,因不同,所以果不同。剎土星系中,如太陽系是小星系,大的是銀河系,還有比銀河系更大的星系,銀河系也是圍繞著一個大星系在旋轉。在《華嚴經》中講這個境界,重重無盡,廣大沒有邊際。   後四首,第七、八、九、十,是說明「自在由佛」,這句話非常重要!有許多人遇到佛法,總是要問:我做好人就好了,何必要學佛?學佛有什麼好處?此地就給我們解答,你若不學佛就不自在。佛經中講的,你不學佛,你就無法契入解脫境界。學佛一定要成佛,不成佛得不到大自在。這個大自在是九法界的凡夫都無法想像的,我們如果不讀《華嚴》,怎麼可能曉得?因此,學佛一定要作佛,唯有作佛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人生。   『一毛孔內難思剎』,「難思剎」,剎指世界,就是我們現前看到的平面世界。浩瀚的宇宙,沒有邊際,此大宇宙在毛孔中,毛孔沒有放大,大宇宙沒有縮小,確實在其中,這是《華嚴經》中「事事無礙」的境界。入此境界,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生滅。佛說出宇宙真實相,絕非推想,也不是數學計算,而是現量境界,佛親眼看見的。《金剛經》上講,佛五眼圓明,觀察世間;此世間是重重無盡的組織,這是《華嚴經》講的宇宙觀。宇宙是一個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重疊的世界,「難思剎」。然後你就想像,如我們地球般的星球有多少?以及有多少個太陽系?無法計算,太多太多了;雖然是這樣多,而且是重疊,但是它不混亂,又不相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真是妙法!   『等微塵數種種住』,這是一毛孔中現的境界,此境界之大、之廣、之深,我們要細心體會,無量無邊「等微塵數」。「種種住」,這裡面牽涉到因果,種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惡因一定有惡報,最明顯的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如何形成的?因不同。因緣非常複雜,大經上講無量因緣成就一法,就是一微塵、一毛孔也是無量因緣。所以,我們學佛要怎麼個學法?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用佛心、用真心,決定不虛妄,不自欺、不欺人。只要自己心正行正,別人用歪曲的心來對我,我自然把它變成直心,要有此能力及智慧。此能力、智慧就在佛經中,特別是《華嚴經》。《楞嚴經》上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轉逆境成順境,轉惡緣成善緣;你會轉,則是如來,你就是真正學佛了,你學佛得受用了,學到家了!所以「種種住」,佛就舉出十法界做例子,細說說不盡;如《法華經》上講「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緣」,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一一皆有遍照尊』,「一一」就是一一毛孔內、一一難思剎中。「遍照尊」,指毘盧遮那如來。毘盧遮那是梵語,意思是「光明遍照」,尊就是世尊、就是佛,一一皆有毘盧遮那佛。我們曉得,阿彌陀佛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釋迦牟尼佛也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可以說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無一不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毘盧遮那是法身佛,是一切眾生的清淨法身,不是別的。虛空法界無量眾生都是從法身變化來的。法身是本,現在哲學中講的宇宙眾生的本體,在佛法中稱為毘盧遮那。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上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相信許多同修都聽得耳熟。禪宗有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毘盧遮那尊。所以說,毘盧遮那佛不是別人,是自己本人。毘盧遮那佛現什麼樣的身?不一定,那真是《楞嚴經》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沒有一定的形相,完全是眾生的感應顯現的。眾生有感,毘盧遮那佛就有應,感應道交,決定不失時節因緣|眾生什麼時候有感,什麼時候就有應。   所謂佛菩薩的「應化身」,「身」代表一個實體、形相,不一定是人身,可以示現人身,也可以示現六道眾生身、山河大地身,或花草樹木身。真正事實真相,你要能體會,盡虛空遍法界無一不是毘盧遮那在現身,無一不是毘盧遮那在說法。很可惜的,我們六根非常闇鈍,就在面前,居然不見不聞;雖不見不聞,如來的慈悲示現永遠沒有間斷。   若你能夠一念豁然覺悟,如同須菩提尊者在金剛般若會上,你就會讚歎:希有!世尊。須菩提讚歎,是讚歎老師釋迦牟尼佛天天做如是示現,他看了十幾、二十年才看出;而毘盧遮那佛給我們的示現,從無量劫以來,到無量劫以後,從來沒有間斷。有人能夠體會得到,一下看明白了,這就是禪宗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講的大開圓解,念佛人所說的理一心不亂,這才是真正入佛境界。   所以末後一句『在眾會中宣妙法』,眾會的「眾」字,真的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此「會」字的含義深廣無盡,不僅是幾個人聚會一處,即使是單獨一人,你與周邊環境也是聚會一處,例如我們在這房間,有桌椅及其他傢俱,雖然沒有其他人,我與它們也是共聚一處,也是一會;毘盧遮那佛都在此地宣揚妙法。此「妙法」之意,是現代人所講的真理,真實之理,真實之相。   非常可惜,知道真實相的人太少了! 於一塵中大小剎,種種差別如塵數,平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詣轉法輪。   末後兩句也是講的「自在由佛」,我們要特別注意。在這一首中,境界更微細了。前面講一毛孔顯現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此地比一毛孔還小,『一塵中大小剎』,前面講的「等微塵數種種住」,「種種住」中就是大小剎。一個星球是小剎,一個星系是大剎,這就是包括盡宇宙之間物質的世界。大小差別有多少?如塵數,就是前面講的「等微塵數」。「大小剎」中還有一個意思,微塵、毛孔中現的剎,小現大。無量無邊剎海入一微塵、入一毛孔,大入小。大小都稱性,稱性就平等了。小稱性,大也稱性,只要稱性就平等,法性中沒有大小,所以事事無礙。   『平坦高下各不同』,形容一切眾生為什麼有不同的剎土?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不同,所造作的業不相同,因此,感得的果報也不同。人能夠隨順性德,這是究竟圓滿的吉祥如意;如果違背了性德,違背自然的原理原則,則感天災人禍。所以在大乘經教中,我們知道隨順性德是佛法界、菩薩法界,隨順性德而不圓滿、不究竟的是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與性德完全相違背的是六道法界。由此可知,隨順佛菩薩聖賢教誨,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佛菩薩證得心性,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完全隨順性德。我們在迷,他在覺,我們隨順他的教誨,就是隨順自己的性德。   佛苦口婆心告訴你事實真相,《大般若經》中反覆叮嚀:「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實智慧的開始。世出世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相有體無,事有理無。你若能夠看破,而後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會再執著,也不會分別。為什麼?你確確實實認知這一切法是無所有的,是畢竟空寂,是不可得的。   不可得,你執著的念頭放下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道輪迴是從執著中變現出來的。你知道畢竟空,你就不會再分別了,一切法不分別,四聖法界沒有了;所以不分別、不執著,十法界沒有了。剩下來是什麼?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了。由此可知,華藏、極樂是遍一切處,我們為什麼見不到?就是因為被六道、十法界隱蔽住了。但是,一真法界中還有層次,《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就是有四十一個層次,此層次從哪裡來的?還有一個「無所有」,無所有也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正是極微細的妄想都不生了,你就圓滿成佛了。   『佛悉往詣轉法輪』,此佛就是前面講的「遍照尊」,毘盧遮那佛。佛對於一切眾生念念不捨,眾生造作極重的罪業,不僅謗佛,而且還要滅佛,佛也不捨他,還是在暗中幫助他。我們說暗中,是因為他不能覺察,佛是在六塵境界中幫助他;然後我們才曉得佛恩德之大,不是父母恩德能夠相比的。父母照顧子女,一世的恩德,毘盧遮那佛對一切眾生的恩德,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從來沒有一天捨棄過,可惜凡夫不知;雖然不知道,迷而不覺,佛菩薩也沒有一念捨棄。我們什麼時候覺察到了,什麼時候體會到了,大慈悲心、清淨平等的慈悲,油然而生,自自然然生起,沒有絲毫勉強。上,能感得一切諸佛菩薩護念、加持;下,自然得到一切天龍善神的擁護。此時上下左右前後都通了,世出世間法也通了。   由此可知,不通的原因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只要你有這些東西在,就不通了;離妄想分別執著,就通了。一直通到法性的深處,是法身菩薩;通到究竟處,是圓滿菩提,證得究竟極果。《楞嚴經》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證明《般若經》最後的結論:不可得,「歸無所得」。雖不可得,但你所得到的卻是盡虛空遍法界,這段經文中講的「自在由佛」,你所得到的是大自在、大圓滿。   第九首: 一切塵中所現剎,皆是本願神通力,隨其心樂種種殊,於虛空中悉能作。   這一首也是說的事實真相。在這一部大經裡,我們確確實實看到宇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這部經稱為大不思議經,《維摩經》則稱為小不思議經,都是說明宇宙的真相。雖然現代科學相當發達、進步,但是對於此事實真相還在摸索,不知道佛已經做過詳細的說明。遇到這個法門、這部經典,若是當面錯過,多可惜!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這個緣分可貴;遇到了,寧願捨棄世出世間的一切,我也要把握住此機會,能使我們的境界大幅度向上提升,這才是真實的受用。我們一定要認知:世間所有一切都是虛妄的,所有一切都不是真實的,《般若經》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唯有提升自己的境界,唯有開發自性的德能,這是真實的,這是永恆不虛的。智慧開啟了,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大白,就像《華嚴經》上講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任何問題展現在我們面前,都能夠迎刃而解,在一切境緣當中得大自在,這是真實的教誨。   這一首偈為我們說明大宇宙現相是怎麼來的?『皆是本願神通力』。誰的本願?要記住,毘盧遮那佛的本願,毘盧遮那佛的神通。毘盧遮那佛不是一個人,這點諸位一定要清楚。毘盧遮那佛是什麼?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是每一個人的真心。真心本性也稱為自性,它沒有形相,它不是物質,它是永恆的存在,許許多多宗教稱之為唯一的真神。唯一的真神,毘盧遮那佛能夠承當,遍一切處。   宇宙從哪裡來的?我們今天知道的宇宙,實在講真是大海之一滴。讀《華嚴經》才曉得,宇宙不可思議!今天科學所探測的宇宙,是真實宇宙大海中的一滴,確確實實不可思議;不能用人的思惟想像去測度,也無法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大乘經教裡常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都是講的真實話。怎樣才能夠了解它、認知它?一定要能契入境界。契入境界必須要甚深禪定、高度的智慧,你才能夠理解。如其不然,這部經你看不懂,講給你聽,你也聽不懂。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事實真相:「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究竟圓滿的智慧、德能、禪定,我們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現在我們的智慧變成煩惱,定功變成散亂,這是什麼原因?迷了。所以契入華嚴之後,才真正明瞭經典中的教誨。   聖賢人所說的一切世間,就是此地講的『一切塵中所現剎』,世間所有一切眾生,在佛菩薩眼中都是善人,他們所作所為,一切的事都是好事。只有善,沒有惡,這是真的,我們要肯定,我們要認識。《楞嚴經》上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惡人在我心中轉變成善人,壞事在我心中可以轉變成好事,我們學佛若沒有這一點功夫,怎麼能離苦得樂?這功夫就是轉迷為悟,是在自己心中轉。迷悟是第二義,你要常住在第一義,不落第二義,這就是「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你會轉,你就與佛菩薩差不多了,「則同如來」。你不會轉,那還要搞輪迴。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學著轉,像菩薩一樣。   我們會轉境界,真能轉得過來,才真正懂得這些年來我常講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不會轉,怎麼會感恩?你會轉,你才真正懂得知恩報恩。「知恩報恩」不容易!在《大智度論》中,二地菩薩學習的八門主要課程中,知恩報恩是其中的一門。諸位要記住,這是二地菩薩。   真正知道了,什麼人對於我有恩?一切眾生對於我都有恩,真實的恩德。我舉一個例子,諸位細心去想想。《金剛經》大家念得多,你一定曉得其中舉忍辱仙人的例子,詳細故事在《大涅槃經》中。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凌遲處死。歌利是梵語,意思是暴君。他將忍辱仙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而死,不是很痛快的讓他死去,這是最殘酷的、最狠毒的折磨。忍辱仙人是菩薩,他修忍辱波羅蜜,對歌利王沒有絲毫怨恨的心,反而有感恩的心,發願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忍辱仙人成佛了,第一個得度的是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就是當年的歌利王,真的第一個度他,他在世尊會下第一個證阿羅漢果。   所以你才真正明瞭,世間有沒有惡人?沒有。有沒有惡事?沒有。處事待人接物就是一個覺、一個迷。我永遠覺而不迷,惡人變成善人,壞事變成好事,這就是轉境界。你能轉境界,你才長智慧、得自在、得福報。如果不能轉境界,人害我,我對他有瞋恨,起心動念要報復,這就不得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個果報非常殘酷。所以諸位細心去想,都在一念之間,看這一念你能不能轉過來?一念轉過來,自他兩利!佛法中講自度度他,自他是一不是二。   歌利王害忍辱仙人,忍辱仙人沒有瞋恚報復的念頭,這是自度,自己六波羅蜜中的忍辱波羅蜜圓滿了。相對於歌利王,成就了菩薩的圓滿忍辱波羅蜜,不但沒有罪,還立了大功,與佛結此殊勝的緣分,將來忍辱仙人作佛,他第一個證阿羅漢果,成為佛的第一大弟子,自他兩利。如果我們深明此理,都了解此事實真相,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決定沒有怨懟。   佛法的教學,真實的教誨|毘盧遮那佛的本願就是自性的性德,自性性德本來如是,法爾如是。基礎的教學即是恢復我們自性的性德,「本願神通力」是自性的德能。這句話是說明宇宙的來源,宇宙怎麼來的?怎麼形成的?是自性性德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本願神通力」,也就是法爾如是。『隨其心樂種種殊』,「其」是一切眾生,十法界的眾生,或者是九法界有情眾生。性德能隨緣,不變而隨緣,宇宙、境界隨著眾生念頭而產生變化,眾生的心善,境界是善的,是華藏、極樂;眾生心不善,世界就變成穢土,六道輪迴。所以我們千萬不能誤會,以為自己心中一天到晚打妄想與外面環境沒有關係,那就完全想錯了。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造成整個宇宙產生變化,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要轉境界,從哪裡轉?從心地上轉,從起心動念之處去轉。境界是虛幻的,不是一個實體,不是真實存在,隨著一切眾生念頭在轉。我們明白此道理,從今之後,不會再錯用了心,心用得純,用得正,果報無比的殊勝。   末後這一句話要記住,『於虛空中悉能作』,所有一切境界沒有離開虛空。此事實現在大家都會肯定,都沒有疑問,我們地球在空中,而且在空中運行的速度很大,三百六十天繞著太陽轉一圈,太陽也不是恆星,帶著一小群行星繞銀河系。任何東西無不是動的,所有一切現相都是剎那剎那、不住的在運動。這些運動有規律,它不亂。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前面講的「皆是本願神通力」。它有規則、有秩序,佛教導我們,我們能夠隨順自然的規律、法則,隨順自然的秩序最健康,因為這就是自性的性德。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百分之百的隨順,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也隨順,但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大概做到百分之八、九十。我們學佛沒有別的,就是隨順性德。我常教初學,隨順經典的教誨,因為經典教誨就是自性的流露,隨順經典教誨就是隨順性德,違背性德就有災難痛苦,隨順性德消災免難。再看末後這一首: 一切國土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普為眾生起神變,毘盧遮那法如是。   此首偈是這一章的總結,『一切國土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一一塵中有世界,此世界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重疊;塵中有世界,塵世界中又有微塵,微塵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無量無邊,這才是事實真相。   佛陀當年在世,天天上課,最多的是為大家解答問題,你有什麼疑惑提出來,佛給你詳細解說;許許多多經典都是這樣的教學,一問一答。《華嚴經》也不例外,佛在這部經中與我們交代得很清楚,菩薩提出了三百一十個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詳細解答。這一段是講什麼?就是解答世界是怎麼來的,品名「世界成就品」,現代科學稱作太空物理,所以我們今天這一段是講的太空物理,比現在大學講的高明得多。這說起來好像很玄,是沒錯,佛說的是真話,事實真相如此。佛是講完了,你聽過就算了嗎?不是的。你有沒有聽懂?若你沒聽懂,再給你一個線索、方向,你必須去證實。所以佛法具足圓滿的科學精神,它要求證,你沒有證得,你只是聽說,不算是你的;佛教人的是,你要能親證。   今天我們讀這段經文,看到「一一塵中佛皆入」,生歡喜心,歡喜什麼?佛在我的周邊,佛比眾生多,周邊都是諸佛如來,都是法身菩薩在加持我,我怎麼會沒有進步!他用什麼方法來加持、幫助我們?底下一句說得好,『普為眾生起神變』,神是神通,變是變化。佛起什麼神變,在於眾生,所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在此地,我們能夠體會得到,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如果我們起的是惡心、惡的念頭,佛菩薩變現三途境界,變現地獄、餓鬼、畜生境界,這是慈悲,消你的業障。業障消除了,你接受佛陀的教誨就沒有障礙。   所以我常講,世間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造作惡業的不是壞人,三途地獄不是壞事,法界是平等的。迷的人看十法界不平等,覺悟的人看十法界平等。你能把十法界看成平等法界,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些經文你要多念念,細細去體會,其味無窮。   末後這一句說出原因,這是什麼道理?什麼原因?『毘盧遮那法如是』,「法如是」就是法爾如是,自自然然是這樣的,不加一絲毫勉強。   以上,這一大段就是此品的第三段「世界海形狀」,講世界的形狀。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十五   ??      ??      ??      ??      華嚴演義【冊十五】 4      華嚴演義 目次 3      華嚴演義 世界成就品第四 (四)釋文 (一)總標綱要、本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