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目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一 ○玄義分 1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二 ○序分義 21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三 ○定善義 57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四 ○散善義 99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一 唐沙門善導大師集記   ○玄義分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 橫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法性真如海 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 眷屬等無量 莊嚴及變化 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 智行圓未圓 正使盡未盡 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 證智未證智 妙覺及等覺 正受金剛心 相應一念後 果德涅槃者 我等咸歸命 三佛菩提尊 無礙神通力 冥加願攝受 我等咸歸命 三乘等賢聖 學佛大悲心 長時無退者 請願遙加備 念念見諸佛 我等愚癡身 曠劫來流轉 今逢釋迦佛 末法之遺 彌陀本誓願 極樂之要門 定散等迴向 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 頓教一乘海 說偈歸三寶 與佛心相應 十方琩F佛 六通照知我 今乘二尊教 廣開淨土門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此觀經一部之內。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文釋義。第一先標序題。第二次釋其名。第三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正顯說人差別。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第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   第一先標序題者。竊以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真如之體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元來不動。無塵法界•凡聖齊圓。兩垢如如•則普該於含識。琩F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故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則朗重昏於永夜。三檀等備。四攝齊收。開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不謂群迷性隔。樂欲不同。雖無一實之機。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雲於三界。注法雨於大悲。莫不等洽塵勞•普沾未聞之益。菩提種子•藉此以抽心。正覺之芽•念念因茲增長。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U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闚。“瓻H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此即略標序題竟。   第二次釋名者。經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故。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言說者•口音陳唱•故名為說。又如來對機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應念隨緣•皆蒙證益也。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   就依報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莊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二者地上莊嚴。即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三者虛空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如前雖有三種差別。皆是彌陀淨國無漏真實之勝相。此即總結成依報莊嚴也。又言依報者。從日觀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就此依報中•即有通有別。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唯屬彌陀佛也。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言真依者•即從B璃地下至寶樓觀已來•是其真依。由是彼國真實無漏可見境相故。   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一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二者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又就此正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也。即此別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報者•即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此由眾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真容•無由顯現。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證境。故言假正報也。言真正報者•即第九真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漸以息於亂想。心眼得開•麤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真實之境相也。言通正報者•即觀音勢至等已下是也。向來所言通別真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得成疋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言一卷者。此觀經一部。雖言兩會正說•總成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此即釋其名義竟。   三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言教之大小者。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四辯說人差別者。凡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天仙說。四者鬼神說。五者變化說。今此觀經•是佛自說。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答曰。佛在王宮•為韋提等說。   五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一明能請者•即是韋提。二明所請者•即是世尊。三明能說者•即是如來。四明所說•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觀門。五明能為•即是如來。六明所為•即韋提等是也。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答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答曰。解有二義。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除斯已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機得受義竟。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別。言通者•即有三義不同。何者。一從韋提白佛•唯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者•即是韋提標心自為通請所求。二從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者•即是韋提自為通請去行。三從世尊光臺現國•即是酬前通請為我廣說之言。雖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言別者•則有二義。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世界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為別選所求。二從唯願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自為請修別行。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竟。   從此已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問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已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答曰。出何文者。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   又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觀•以為定善。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者。如華嚴經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自開。次下散善緣中說云•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已下•即是其文。   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就此門中•即有其六。一先就諸法師解九品之義。二即以道理來破之。三重舉九品返對破之。四出文來證定為凡夫不為聖人。五會通別時之意。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義。   初言諸師解者。先舉上輩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次舉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中中者是內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上言初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如華嚴經說•初地已上•七地已來•即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U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說•豈非錯也。答上二竟。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初地已來者•未必然也。如經說•此等菩薩•名為不退。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說•此位中菩薩•由得二種真善知識守護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三業外加。於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論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既有斯勝德•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責上輩竟。   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   第三重舉九品返對破者。諸師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然四地七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對上上竟。   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竟。   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返對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有強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小聖也。   中中者。諸師云見道已前內凡者。何故觀經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小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迴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中下者•諸師云小乘內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勸迴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   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如下上文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也。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夫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沈。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第四出文顯證者。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者。未審直以人情準義為當。亦有聖教來證。答曰。眾生垢重•智慧淺近。聖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一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此證中•即有其十句。何者。   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證也。二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者。是其二證也。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四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五如日觀初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念已下•乃至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已來者。是其五證也。六如地觀中說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七如華座觀中說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云何得見者。是其七證也。八次下答請中說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也。九如像觀中說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是其九證也。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說言為諸眾生者。是其十證也。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   第五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一論云。如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雖言未證。萬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說•功德雲比丘語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一行也。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故名不墮。問曰。若爾者。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亦應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別。答曰。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為簡異九十五種外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   二論中說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亦復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ヨ佛直為當來凡夫•欲令捨惡稱佛•誑言ヨ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何故阿彌陀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琲e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U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今既有斯聖教以為明證。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諸佛誠言返將妄語。苦哉奈劇•能出如此不忍之言。雖然。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   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問曰。何故不論。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問曰。願行之義•有何差別。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問曰。願意云何•乃言不生。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ヨ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又來論中。稱多寶佛•為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剋。依報易求•所以一願之心未入。雖然。譬如邊方•投化即易•為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化眾生•豈非易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辯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芊C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中說云。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實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並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緣法變化。以是因緣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耶。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答曰。子但誦其文•不侘z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悟。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卻汝疑情。何者。即觀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已後•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問曰。種之與心•有何差別。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又當華開時•觀音先為說小乘者。聞小生信•即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爾。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上來解二乘種不生義竟。   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就小果之終也。應知。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者。問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文。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云。佛告韋提。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喜讚歎。即得無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說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臺中見國時得也。問曰。上文中說言•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此之一義•云何通釋。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尊酬前別請•舉勸利益方便之由序。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說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觀已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眾生於此觀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舉勸勵修•欲令積學之者•無遺聖力冥加現益故也。   證曰。掌握機系•十有三結。條條順理•以應玄門。訖此義周•三呈前證者矣。上來雖有七段不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論相違妨難•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滯。應知。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二原疏離經別行今將經疏合刻 劉宋よ良耶舍譯經 唐沙門善導大師集記   ○序分義   △從此以下•就文料簡•略作五門明義。一從如是我聞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已來•明其序分。二從日觀初句佛告韋提汝及眾生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明正宗分。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已來•正明得益分。四從阿難白佛下•至韋提等歡喜已來•明流通分。此之四義•佛在王宮一會正說。五從阿難為耆闍大眾傳說•復是一會•亦有三分。(一)從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已來•明其序分。(二)從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已來•明正宗分。(三)從一切大眾歡喜奉行已來•明流通分。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正陳所說•次明正宗。為說既周•欲以所說傳持末代•歎勝勸學•後明流通。上來雖有五義不同。略料簡序正流通義竟。   △又就前序中復分為二。一從如是我聞一句•名為證信序。二從一時下•至云何見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發起序。 鬖p是我聞。   初言證信者•即有二義。一謂如是二字•即總標教主能說之人。二謂我聞兩字•即別指阿難能聽之人。故言如是我聞。此即雙釋二意也。   又言如是者•即指法定散兩門也。是即定辭。機行必益。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故名如是。   又言如者•如眾生意也。隨心所樂•佛即度之。機教相應•復稱為是。故言如是。   又言如是者。欲明如來所說。說漸如漸。說頓如頓。說相如相。說空如空。說人法如人法。說天法如天法。說小如小。說大如大。說凡如凡。說聖如聖。說因如因。說果如果。說苦如苦。說樂如樂。說遠如遠。說近如近。說同如同。說別如別。說淨如淨。說穢如穢。說一切諸法千差萬別。如來觀知歷歷了然。隨心起行。各益不同。業果法然。眾無錯失。又稱為是。故言如是。   言我聞者。欲明阿難是佛侍者。常隨佛後。多聞廣識。身臨座下。能聽能持。教旨親承。表無傳說之錯。故曰我聞也。又言證信者。欲明阿難稟承佛教•傳持末代•為對眾生故•如是觀法•我從佛聞•證誠可信。故名證信序。此就阿難解也。   △二就發起序中•細分為七。初從一時佛在下•至法王子而為上首已來•明化前序。二從王舍大城下•至顏色和悅已來•正明發起序禁父之緣。三從時阿闍世下•至不令復出已來•明禁母緣。四從時韋提希被幽閉下•至共為眷屬已來•明厭苦緣。五從唯願為我廣說下•至教我正受已來•明其欣淨緣。六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淨業正因已來•明散善顯行緣。七從佛告阿難等諦聽下•至云何得見極樂國土已來•正明定善示觀緣。上來雖有七段不同。廣料簡發起序竟。 鬗@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初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初言一時者•正明起化之時。佛將說法•先託於時處。但以眾生開悟•必藉因緣。化主臨機•待於時處。又言一時者。或就日夜十二時•年月四時等。此皆是如來應機攝化時也。言處者。隨彼所宜。如來說法。或在山林處。或在王宮聚落處。或在曠野塚間處。或在多少人天處。或在聲聞菩薩處。或在八部人天王等處。或在純凡若多一二處。或在純聖若多一二處。隨其時處•如來觀知不增不減•隨緣授法•各益所資。斯乃洪鐘雖響•必待扣而方鳴。大聖垂慈•必待請而當說。故名一時也。   又一時者。阿闍世正起逆時。佛在何處。當此一時•如來獨與二乘在彼耆闍。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時。又言一時者。佛與二眾於一時中在彼耆闍。即聞阿闍世起此惡逆因緣。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時。   二言佛者。此即標定化主•簡異餘佛•獨顯釋迦意也。三從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如來遊化之處。即有其二。一遊王城聚落•為化在俗之眾。二遊耆山等處•為化出家之眾。又在家者•貪求五欲相續是常。縱發清心•猶如畫水。但以隨緣普益•不捨大悲。道俗形殊•無由共住。此名境界住也。又出家者•亡身捨命•斷欲歸真。心若金剛•等同圓鏡。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若非絕離囂塵•此德無由可證。此名依止住也。   四從與大比丘眾下•至而為上首已來•明佛徒眾。就此眾中•即分為二。一者聲聞眾。二者菩薩眾。就聲聞眾中•即有其九。初言與者•佛身兼眾•故名為與。二者總大。三者相大。四者眾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數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內有實德大。九者果證大。   問曰。一切經首•皆有此等聲聞以為猶置•有何所以。答曰。此有別意。云何別意。此等聲聞多是外道。如賢愚經說。優樓頻螺迦葉•領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總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羅漢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連弟子•共領一處•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眾•合為一處。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問曰。此眾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總標。答曰。如經中說•此諸外道•常隨世尊•不相捨離。然結集之家•簡取外德•故有異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又問曰。未審此等外道•常隨佛後•有何意也。答曰。解有二義。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就佛解者。此諸外道•邪風久扇•非是一生。雖入真門•氣習由在。故使如來知覺•不令外化。畏損眾生正見根芽。惡業增長。此世後生•不收果實。為此因緣•攝令自近•不聽外益。此即就佛解竟。次就外道解者。迦葉等意•自唯曠劫久沈生死。循還六道•苦不可言。愚癡惡見•封執邪風。不值明師•永流於苦海。但以宿緣有遇•得會慈尊。法澤無私•我曹蒙潤。尋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極惘然。致使親事靈儀•無由暫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又問曰。此等尊宿•云何名眾所知識。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聖•知彼內德過人•識其外相殊異•故名眾所知識。上來雖有九句不同。解聲聞眾竟。   次解菩薩眾。就此眾中。即有其七。一者標相。二者標數。三者標位。四者標果。五者標德。六者別顯文殊高德之位。七者總結。又此等菩薩•具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化成等覺。光明顯曜•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隨緣開示。即轉法輪•扣法鼓•執法劍•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獺C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傷眾生。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無量百千三昧。於一念頃•無不周U。荷負群生•愛之如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開朗不可思議。雖有七句不同。解菩薩眾訖。   上來雖有二眾不同。廣明化前序竟。 鷅葬氻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哄E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爾時大王•食奎撮腄C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姣e•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二就禁父緣中。即有其七。一從爾時王舍大城以下。總明起化處。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舍•即為天火所燒。若是王家舍宅•悉無火近。後時百姓共奏於王。臣等造宅•數為天火所燒。但是王舍•悉無火近。不知有何所以。王告奏人。自今以後•卿等造宅之時•但言我今為王造舍。奏人等各奉王ら。歸還造舍•更不被燒。因此相傳•故名王舍。言大城者。此城極大•居民九億。故ヨ王舍大城也。言起化處者•即有其二。一謂闍王起惡•即有禁父母之緣。因禁則厭此娑婆•願託無憂之世界。二則如來赴請•光變為臺•影現靈儀。夫人即求生安樂。又傾心請行。佛開三福之因。正觀即是定門。更顯九章之益。為此因緣•故名起化處也。   二從有一太子下。至惡友之教已來•正明闍王憍縣孜﹛E信受惡人所誤。言太子者•彰其位也。言阿闍世者•顯其名也。又阿闍世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問曰。何故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答曰。此皆舉昔日因緣•故有此名。言因緣者。元本父王•無有子息。處處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師而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捨壽。命終已後•必當與王作子。王聞歡喜•此人何時捨命。相師答王•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言。我今年老•國無繼祀。更滿三年。何由可待。王即遣使入山•往請仙人曰。大王無子。闕無紹繼。處處求神•困不能得。乃有相師瞻見大仙•不久捨命•與王作子。請願大仙垂恩早赴。使人受教入山•到仙人所•具說王請因緣。仙人報使者言。我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ら即赴者•是事不可。使奉仙教•還報大王•具述仙意。王曰。我是一國之主。所有人物•皆歸屬我。今故以禮相屈•乃不承我意。王更ら使者•卿往重請。請若不得•當即殺之。既命終已•可不與我作子也。使人受ら•至仙人所•具ヨ王意。仙人雖聞使說•意亦不受。使人奉ら•即欲殺之。仙人曰。卿當語王•我命未盡。王以心口遣人殺我。我若與王作兒者•還以心口遣人殺王。仙人ヨ此語已•即受死。既死已•即託王宮受生。當其日夜•夫人即覺有身。王聞歡喜。天明即喚相師•以觀夫人是男是女。相師觀已•而報王言。是兒非女。此兒於王有損。王曰。我之國土•皆捨屬之。縱有所損•吾亦無畏。王聞此語•憂喜交懷。王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師道兒於吾有損。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樓上•當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於地•豈容不死也。吾亦無憂。聲亦不露。夫人即可王之計。及其生時•一如前法。生已墮地•命便不斷。唯損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太子也。   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達多起惡ぬ之心故•對彼太子顯發昔日惡緣。云何ぬ心而起惡緣。提婆惡性•為人匈猛。雖復出家•痡`妒佛名聞利養。然父王是佛檀越。於一時中。多將供養奉上如來。謂金銀七寶•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車。香華伎樂•百千萬眾•讚歎圍遶•送向佛會•施佛及僧。時調達見已•ぬ心更盛。即向舍利弗所•求學身通。尊者語言。仁者且學四念處。不須學身通也。既請不遂心。更向餘尊者邊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無人教。皆遣學四念處。請不得已•遂向阿難邊學。語阿難言。汝是我弟。我欲學通。一一次第教我。然阿難雖得初果•未證他心。不知阿兄私密學通•欲於佛所起於惡計。阿難遂即喚向靜處•次第教之。跏趺正坐。先教將心舉身似動。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舍。作空無礙想。直過上空中想。還攝心下至本坐處想。次將身舉心。初時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舉心。以心舉身。亦隨既至上空已。還攝取身下至本坐處。次想身心合舉。還同前法一分一寸等。周而復始。次想身心入一切質礙色境中。作不質礙想。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如空無礙•不見色相。次想自身或大U滿虛空。坐臥自在。或坐或臥。以手捉動日月。或作小身入微塵中。一切皆作無礙想。阿難如是次第教已。時調達既受得法已。即別向靜處•七日七夜•一心專注。即得身通•一切自在•皆得成就。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於空中現大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邊出水。右邊出火。或現大身。或現小身。或坐臥空中。隨意自在。太子見已•問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聞已•心大歡喜。遂即舉手喚言。尊者何不下來。提婆既見喚已。即化作嬰兒•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嗚口弄之。又唾口中。嬰兒遂咽之。須臾還復本身。太子既見提婆種種神變•轉加敬重。既見太子心敬重已。即說父王供養因緣•色別五百乘車。載向佛所•奉佛及僧。太子聞已•即語尊者。弟子亦能備具色各五百車•供養尊者及施眾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自此已後•大得供養•心轉高慢。譬如以杖打惡狗鼻•轉增狗惡。此亦如是。太子今將利養之杖•打提婆貪心狗鼻•轉加惡盛。因此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待佛普為凡聖大眾說法之時。即來會中•從佛索於徒眾•並諸法藏•盡付屬我。世尊年將老邁•宜可就靜內自將養一切。大眾聞提婆此語•愕爾迭互相看•甚生驚怪。爾時世尊即對大眾語提婆言。舍利目連等。即大法將。我尚不將佛法付屬。況汝癡人食唾者乎。時提婆聞佛對眾毀辱。由如毒箭入心。更發癡狂之意。藉此因緣•即向太子所•共論惡計。太子既見尊者•敬心承問言。尊者今日顏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為太子也。太子敬問尊者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無所堪任•當可除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豈不樂乎。太子聞之•極大瞋怒•勿作是說。又言•太子莫瞋。父王於太子•全無恩德。初欲生太子時。父王即遣夫人在百尺樓上當天井中生•即望墮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斷•但損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為驗。太子既聞此語•更重審言•實爾已不。提婆答言。此若不實•我可故來作漫語也。因此語已•遂即信用提婆惡見之計。故道隨順調達惡友之教也。   三從收執父王下•至一不得往已來•正明父王為子幽禁。此明闍世取提婆之惡計•頓捨父子之情。非直失於罔極之恩。逆響因茲滿路。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捨•曰執。故名收執也。言父者•別顯親之極也。王者•彰其位也。頻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閉七重室內者。所為既重•事亦非輕。不可淺禁人間•全無守護。但以王之宮閤•理絕外人。唯有群臣則久來承奉。若不嚴制•恐有情通。故使內外絕交•閉在七重之內也。   四從國大夫人下•至密以上王已來•正明夫人密奉王食。言國大夫人者•此明最大也。言夫人者•標其位也。言韋提者•彰其名也。言恭敬大王者。此明夫人既見王身被禁。門戶極難。音信不通。恐絕王身命。遂即香湯滲浴•令身清淨。即取酥蜜先塗其身。後取乾咿l安酥蜜之上。即著淨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瓔珞•如常服法。令外人不怪。又取瓔珞孔•一頭以蠟塞之。一頭孔中盛蒲桃漿•滿已還塞。但是瓔珞•悉皆如此。莊嚴既竟。徐步入宮•與王相見。   問曰。諸臣奉ら•不許見王。未審夫人門家不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答曰。諸臣身異。復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嚴加重制。又夫人者•身是女人•心無異計。與王宿緣業重•久近夫妻。別體同心。致使人無外慮。是以得入與王相見。   五從爾時大王食咫U•至授我八戒已來•正明父王因禁請法。此明夫人既見王已。即刮取身上酥哄E團授與王。王得即食。食型J竟。即於宮內•夫人求得淨水•與王漱口。淨口已竟。不可虛引時朝•心無所寄。是以虔恭合掌•迴面向於耆闍。致敬如來•請求加護。此明身業敬•亦通有意業也。而作是言已下•正明口業請•亦通有意業也。   言大目連是吾親友者•有其二意。但目連在俗•是王別親。既得出家•即是門師。往來宮閤•都無障礙。然在俗為親•出家名友。故名親友也。言願興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過己。若未逢幽難•奉請佛僧•不足為難。今既被囚•無由致屈。是以但請目連受於八戒也。   問曰。父王遙敬•先禮世尊。及其受戒•即請目連•有何意也。答曰。凡聖極尊•無過於佛。傾心發願•即先禮大師。戒是小緣•是以唯請目連來授。然王意者•貴存得戒•即是義周。何勞迂屈世尊也。   問曰。如來戒法•乃有無量。父王唯請八戒•不請餘也。答曰。餘戒稍寬•時節長遠。恐畏中間失念•流轉生死。其八戒者。如餘佛經說•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極細極急。何意然者。但時節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捨。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細。如戒文中具顯。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能持不。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偷盜•不行A•不妄語•不飲酒•不得脂粉塗身•不得歌舞唱伎及往觀聽•不得上高廣大床。此上八是戒非齋。不得過中食•此一是齋非戒。此等諸戒•皆引諸佛為證。何以故。唯佛與佛正習俱盡。除佛已還•惡習等由在。是故不引為證也。是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極是細急。又此戒佛說有八種勝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過人天二乘境界。如經廣說。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六從時大目連下•至為王說法已來•明其父王因請。得蒙聖法。此明目連得他心智•遙知父王請意•即發神通•如彈指頃•到於王所。又恐人不識神通之相•故引快鷹為喻。然目連通力•一念之頃遶四天下百千之Z•豈得與鷹為類也。如是比校乃有眾多•不可具引。如賢愚經具說。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連數來受戒。   問曰。八戒既言勝者•一受即足。何須日日受之。答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日不厭明。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進止。念念之中•畏人喚殺。為此晝夜傾心•仰憑八戒•望欲積善增高•擬資來業。言世尊亦遣富樓那為王說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勞•恐生憂悴。然富樓那者•於聖弟子中最能說法•善有方便開發人心。為此因緣•如來發遣為王說法•以除憂惱。   七從如是時間下•至顏色和悅已來•正明父王因食聞法•多日不死。此正明夫人多時奉食•以除飢渴。二聖又以戒法內資•善開王意。食能延命。戒法養神。失苦亡憂。致使顏容和悅也。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禁父緣竟。 鰨阞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姣e•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汙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ら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三就禁母緣中•即有其八。一從時阿闍世下•至猶存在耶已來•正明問父音信。此明闍王禁父•日數既多。人交總絕•水食不通。二七有餘命應終也。作是念已•即致宮門•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問曰。若人食一餐之飯•限至七日即死。父王以經三七•計合命斷無疑。闍王何以不直問曰•門家•父王今者死竟耶。云何致疑而問猶存在者•有何意也。答曰。此是闍王意密問也。但以萬基之主•舉動不可隨宜。父王既是天性情親•無容言問死。恐失在當時•以成譏過。但以內心標死•口問在者•為欲息永惡逸之聲也。   二從時守門人白言下•至不可禁制已來•正明門家以事具答。此明闍世前問父王在者•今次門家奉答。白言大王•國太夫人已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能延命。雖經多日父命猶存。此乃夫人之意。非是門家之過。問曰。夫人奉食•身上塗哄E衣下密覆•出入往還•無人得見。何故門家具顯夫人奉食之事。答曰。一切私密•不可久行。縱巧牢藏•事還彰露。父王既禁在宮內。夫人日日往還。若不密持垠飽E王命無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門家述夫人意也。夫人謂密外人不知。不期門家盡以覺之•今既事窮•無由相隱。是以一一具向王說。言沙門目連已下•正明二聖騰空來去•不由門路。日日往還•為王說法。大王當知。夫人進食•先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約。二聖乘空•此亦不猶門制也。   三從時阿闍世聞此語下•至欲害其母已來•正明世王瞋怒。此明闍王既聞門家分疏已。即於夫人•心起惡怒•口陳惡辭。又起三業逆•三業惡。罵父母為賊•名口業逆。罵沙門者•名口業惡。執劍殺母•名身業逆。身口所為•以心為主•即名意業逆。又復前方便為惡•後正行為逆。言我母是賊已下•正明口出惡辭。云何罵母為賊•賊之伴也。但闍王元心•致怨於父•恨不早終。母乃私為進糧•故令不死。是故罵言我母是賊•賊之伴也。言沙門惡人已下•此明闍世瞋母進食•復聞沙門與王來去•致使更發瞋心。故云有何咒術•而令惡王多日不死。言即執利劍已下•此明世王瞋盛•逆及於母。何其痛哉。撮頭擬劍•身命頓在須臾。慈母合掌•曲身低頭•就兒之手。夫人爾時熱汗U流•心神悶絕。嗚呼哀哉。怳忽之間•逢斯苦難。   四從時有一臣名曰月光下•至卻行而退已來•正明二臣切諫不聽。此明二臣•乃是國之輔相•立政之綱紀。望得萬國揚名•八方昉習。忽見闍王起於勃逆•執劍欲殺其母。不忍見斯惡事。遂與耆婆犯顏設諫也。言時者•當闍王欲殺母時也。言有一大臣者•彰其位也。言月光者•彰其名也。言聰明多智者•彰其德也。言及與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柰女之兒。忽見家兄於母起逆。遂與月光同諫。言為王作禮者。凡欲諮諫大人之法•要須設拜以表身敬。今此二臣亦爾。先設身敬。覺動王心。斂手曲躬•方陳本意也。又白言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陳辭。望得闍王開心聽攬。為此因緣故•須先白言•臣聞毗陀論經說者。此明廣引古今書史歷帝之文記。古人云•言不關典•君子所慚。今既諫事不輕•豈可虛言妄說。言劫初已來者•彰其時也。言有諸惡王者•此明總標非禮暴逆之人也。言貪國位故者•此明非意所貪奪父坐處也。言殺害其父者•此明既於父起惡•不可久留•故須斷命也。言一萬八千者•此明王今殺父•與彼類同也。言未曾聞有無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史籍良談。貪國殺母•都無記處。若論劫初已來•惡王貪國•但殺其父•不加慈母•此則引古異今。大王今者貪國殺父•父則有位可貪•可使類同於古。母即無位可求•橫加逆害•是以將今異昔也。言王今為此殺母者•污剎利種也。言剎利者•乃是四姓高元。王者之種•代代相承•豈同凡碎。言臣不忍聞者•見王起惡•損辱宗親•惡聲流布•我之性望•恥慚無地。言是旃陀羅者。乃是四姓之下流也。此乃性懷凶惡•不閑仁義。雖著人皮•行同禽獸。王居上族•押臨萬基之主。今既起惡加恩•與彼下流何異也。言不宜住此者•即有二義。一者王今造惡•不存風禮•京邑神州•豈遣旃陀羅為主也。此即擯出宮城意也。二者王雖在國•損我宗親•不如遠擯他方•永絕無聞之地。故云不宜住此也。   言時二大臣說此語已下•此明二臣直諫•切語極麤•廣引古今•望得王心開悟。言以手按劍者•臣自按手中劍也。問曰。諫辭麤惡•不避犯顏。君臣之義既乖。何以不迴身直去。乃言卻行而退也。答曰。麤言雖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繫劍危己。是以按劍自防•卻行而退。   五從時阿闍世驚怖下•至汝不為我耶已來•正明世王生怖。此明闍世既見二臣諫辭麤切。又親按劍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異計。致使情地不安。故稱惶懼。彼既捨我•不知為誰。心疑不決•遂即口問審之。故云耆婆汝不為我也。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禍•非親不救。汝既是我弟者•豈同月光也。   六從耆婆白言下•至慎莫害母已來•明二臣重諫。此明耆婆實答大王•若欲得我等為相者•願勿害母也。此直諫竟。   七從王聞此語下•至止不害母已來•正明闍王受諫•放母殘命。此明世王既得耆婆諫已•心生悔恨•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哀乞命。因即放母脫於死難。手中之劍還歸本匣。   八從ら語內官下•至不令復出已來•明其世王餘瞋禁母。此明世王雖受臣諫•於母猶有餘瞋•不令在外。ら語內官•閉置深宮•更莫令出與父王相見。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禁母緣竟。 鰨伬陷ㄖヾE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ら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四就厭苦緣中•即有其四。一從時韋提希下•至憔悴已來•正明夫人為子幽禁。此明夫人雖免死難。更閉在深宮•守當極牢•無由得出。唯有念念懷憂•自然憔悴。傷歎曰。禍哉今日苦。遇值闍王喚。利刃中間結。復置深宮難。問曰。夫人既得免死入宮。宜應訝樂。何因反更愁憂也。答曰。即有三義不同。一明夫人既自被閉。更無人進食與王。王又聞我在難•轉更愁憂。今既無食加憂者•王之身命•定應不久。二明夫人既被囚難•何時更見如來之面及諸弟子。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宮•內官守當水泄不通•旦夕之間唯愁死路。有斯三義切逼身心•得無憔悴也。   二從遙向耆闍崛山下•至未舉頭頃已來•正明夫人因禁請佛•意有所陳。此明夫人既在囚禁•自身無由得致佛邊。唯有單心面向耆闍•遙禮世尊。願佛慈悲•表知弟子愁憂之意。言如來在昔之時已下•此有二義。一明父王未被禁時。或可王及我身親到佛邊。或可如來及諸弟子親受王請。然我及王身俱在囚禁。因緣斷絕•彼此情乖。二明父王在禁已來。數蒙世尊遣阿難來慰問我。云何慰問。以見父王囚禁。佛恐夫人憂惱。以是因緣•故遣慰問也。言世尊威重無由得見者。此明夫人內自卑謙•歸尊於佛。弟子穢質女身•福因Q薄。佛德威高•無由輕觸。願遣目連等•與我相見。   問曰。如來即是化主•應不失時宜。夫人何以不三加致請。乃喚目連等。有何意也。答曰。佛德尊嚴•小緣不敢輒請。但見阿難•欲傳語往白世尊。佛知我意•復使阿難傳佛之語指授於我。以斯義故•願見阿難。言作是語已者•總說前意竟也。言悲泣雨淚者。此明夫人自唯罪重•請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淚滿目。但以渴仰靈儀。復加遙禮•叩頂跱⑻•須臾未舉。   三從爾時世尊下•至天華持用供養已來•正明世尊自來赴請。此明世尊雖在耆闍•已知夫人心念之意。言敕大目連等從空而來者。此明應夫人請也。言佛從耆山沒者。此明夫人宮內禁約極難。佛若現身來赴。恐畏闍世知聞•更生留難。以是因緣•故須此沒彼出也。言時韋提禮已舉頭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時也。言見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宮中已出。致使夫人舉頭即見。言釋迦牟尼佛者•簡異餘佛。但諸佛名通•身相不異。今故標定釋迦•使無疑也。言身紫金色者•顯定其相也。言坐百寶華者•簡異餘座也。言目連侍左等者。此明更無餘眾•唯有二僧。言釋梵護世者。此明天王眾等。見佛世尊隱顯王宮。必說希奇之法。我等天人因韋提故•得聽未聞之益。各乘本念•普住臨空。天耳遙鴃E雨華供養。又言釋者•即是天帝也。言梵者•即是色界梵王等也。言護世者•即是四天王也。言諸天者•即是色欲界等天眾。既見天王來向佛邊。彼諸天眾亦從王來•聞法供養。   四從時韋提希見世尊下•至與提婆共為眷屬已來•正明夫人舉頭見佛•口言傷歎•怨結情深也。言自絕瓔珞者。此明夫人身莊瓔珞•猶愛未除。忽見如來•羞慚自絕。問曰。云何自絕也。答曰。夫人乃是貴中之貴•尊中之尊。身四威儀•多人供給。所著衣服•皆使傍人。今既見佛•恥愧情深。不依鉤帶•頓自掣卻。故云自絕也。言舉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內心感結•怨苦難堪。是以從坐踊身而立•從立踊身投地。此乃歎恨處深•更不事禮拜威儀也。言號泣向佛者。此明夫人婉轉佛前•悶絕號哭。言白佛已下•此明夫人婉轉涕哭•量久少惺。始正身威儀•合掌白佛。我自一生已來•未曾造其大罪。未審宿業因緣有何殃咎•而與此兒共為母子。此明夫人既自障深•不識宿因。今被兒害•謂是橫來。願佛慈悲•示我徑路。言世尊復有何等因緣已下•此明夫人•向佛陳訴。我是凡夫•罪惑不盡•有斯惡報•是事甘心。世尊曠劫行道•正習俱亡•眾智朗然•果圓號佛。未審有何因緣•乃與提婆共為眷屬。此意有二。一明夫人致怨於子•忽於父母•狂起逆心。二明又恨提婆•教我闍世造斯惡計。若不因提婆者•我兒終無此意也。為此因緣•故致斯問。又夫人問佛云與提婆眷屬者•即有其二。一者在家眷屬。二者出家眷屬。言在家者。佛之伯叔•有其四人。佛者•即是白淨王兒。金毗者•白飯王兒。提婆者•斛飯王兒。釋魔男者•是甘露飯王兒。此名在家外眷屬也。言出家眷屬者。與佛作弟子•故名內眷屬也。上來雖有四句不同。廣明厭苦緣竟。 鰤葸@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U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z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五就欣淨緣中•即有其八。一從唯願世尊為我廣說下•至濁惡世也已來•正明夫人通請所求•別標苦界。此明夫人遇自身苦•覺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   二從此濁惡處下•至不見惡人已來•正明夫人舉出所厭之境。此明閻浮總惡•未有一處可貪。但以幻惑愚夫•飲斯長苦。言此濁惡處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間•亦是眾生依報處•亦名眾生所依處也。言地獄等已下•三品惡果最重也。言盈滿者。此三苦聚•非直獨指閻浮•娑婆亦皆U有•故言盈滿。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種類琩F•隨心差別。經云。業能莊識。世世處處。各趣隨緣受果報。對面不相知。言願我未來已下•此明夫人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歎。然願我未來不聞惡聲惡人者。此明如闍王調達殺父破僧及惡聲等•願亦不聞不見。但闍王既是親生之子。上於父母起於殺心。何況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簡親疏•總皆頓捨。   三從今向世尊下•至懺悔已來•正明夫人淨土妙處•非善不生。恐有餘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須懺悔。   四從唯願佛日下•至清淨業處已來•正明夫人通請去行。此明夫人上即通請生處。今亦通請得生之行。言佛日者•法喻雙標也。譬如日出•眾闇盡除。佛智輝光•無明之夜日朗。言教我觀於清淨已下•正明既能厭穢欣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   五從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至令韋提見已來•正明世尊廣現淨土•酬前通請。此明世尊以見夫人廣求淨土。如來即放眉間光•照十方國。以光攝國•還來頂上化作金臺•如須彌山。如之言似。似須彌山。此山腰細上闊。所有佛國•並於中現。種種不同•莊嚴有異。佛神力故。了了分明。加備韋提•盡皆得見。   問曰。韋提上請為我廣說無憂之處。佛今何故不為廣說•乃為金臺普現者•有何意也。答曰。此彰如來意密也。然韋提發言致請•即是廣開淨土之門。若為之總說•恐彼不見•心猶致惑。是以一一顯現•對彼眼前•信彼所須•隨心自選。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皆有光明已來•正明夫人總領所現•感荷佛恩。此明夫人總見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故云我今樂生安樂國也。   問曰。十方諸佛•斷惑無殊•行畢果圓•亦應無二。何以一種淨土•即有斯優劣也。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優之與劣•非凡惑所知。隱顯隨機•望存化益•或可故隱彼為優。獨顯西方為勝。   七從我今樂生彌陀已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諸餘經典勸處彌多。眾聖齊心皆同指讚•有此因緣•致使如來密遣夫人別選也。   八從唯願世尊已下•正明夫人請求別行。此明韋提既選得生處•還修別行•勵已注心•必望往益。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此中略已料簡。至下觀門•更當廣辯•應知。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欣淨緣竟。 鷅葬犮@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六就散善顯行緣中•即有其五。一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那含已來•正明光益父王。此明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因斯二請•廣開淨土之門。非直韋提得去。有識聞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來微笑也。言有五色光從佛口出者。此明一切諸佛心口常威儀法爾。凡所出光•必有利益。言一一光照頻婆頂者。正明口光不照餘方•唯照王頂。然佛光隨身出處•必皆有益。佛足下放光•即照益地獄道。若光從膝出•照益畜生道。若光從陰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從臍出•照益修羅道。光從心出•照益於人道。若光從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從眉間出•照益大乘人。今明此光從口出•直照王頂者•即授其小果。若光從眉間出•即從佛頂入者•即授菩薩記也。如斯義者•廣多無量•不可具述。言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已下•正明父王蒙光照頂•心眼得開•障隔雖多•自然相見。斯乃因光見佛•非意所期。致敬歸依•即超證第三之果。   二從爾時世尊下•至廣說眾譬已來•正明答前夫人別選所求之行。此明如來從上耆闍沒•王宮出•訖至此文•世尊嘿然而坐•總未言說。但中間夫人懺悔請問•放光現國等。乃是阿難從佛王宮見此因緣•事了還山•傳向耆闍大眾•說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無時佛語也。應知。言爾時世尊告韋提已下•正明告命許說也。言阿彌陀佛不遠者•正明標境以住心•即有其三。一明分齊不遠•從此超過十萬億剎•即是彌陀之國。二明道里雖遙•去時一念即到。三明韋提等及未來有緣眾生•注心觀念。定境相應•行人自然常見。有斯三義•故云不遠也。言汝當繫念已下•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動。若不頓捨攀緣•淨境無由得現。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為淨業成也。言我今為汝已下•此明機緣未具•不可偏說定門。佛更觀機•自開三福之行。   三從亦令未來世下•至極樂國土已來•正明舉機勸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請利益彌深•及未來迴心皆到。   四從欲生彼國者下•至名為淨業已來•正明勸修三福之行。此明一切眾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言欲生彼國者•標指所歸也。言當修三福者•總標行門也。   云何名三。一者孝養父母。即有其四。一言孝養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緣而生。云何藉緣。或有化生。或有濕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復有四生。如經廣說。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即有大恩。若無父者•能生之因即闕。若無母者•所生之緣即乖。若二人俱無•即失託生之地。要須父母緣具•方有受身之處。既欲受身。以自業識為內因。以父母精血為外緣。因緣和合•故有此身。以斯義故•父母恩重。母懷胎已•經於十月•行住坐臥•常生苦惱。復憂產時死難。若生已•經於三年•痡`眠屎臥尿•床被衣服皆亦不淨。及其長大•愛婦親兒。於父母處•反生憎疾•不行恩孝者•即與畜生無異也。   又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也。然佛在世時•遇值時年飢儉•人皆餓死•白骨縱橫。諸比丘等乞食難得。於時世尊待比丘等去後•獨自入城乞食。從旦至中•門門喚乞•無與食者。佛還空缽而歸。明日復去•又還不得。後日復去•又亦不得。忽有一比丘•道逢見佛•顏色異常•似有飢相。即問佛言。世尊。今已食竟也。佛言。比丘。我經三日已來•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飢虛•無力能共汝語。比丘聞佛語已•悲淚不能自勝。即自念言。佛是無上福田•眾生覆護。我此三衣賣卻•買取一缽飯•奉上於佛。今正是時也。作是念已。即買得一缽飯•急將上佛。佛知而故問言。比丘。時年飢儉•人皆餓死。汝今何處得此一缽純色飯來。比丘如前具白世尊。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諸佛之幢相。此衣因緣極尊極重極恩。汝今易得此飯與我者。大領汝好心。我不消此飯也。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極•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誰能消也。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不。答言有。汝將供養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豈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於汝有大重恩。為此得消。佛又問。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無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見汝與飯•大生歡喜。因此即發信心。先教受三歸依。即能消此食也。時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義故•大須孝養父母。又佛母摩耶生佛•經七日已即死•生V利天。佛後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V利天一夏為母說法。為報十月懷胎之恩。佛尚自收恩孝養父母。何況凡夫而不孝養。故知父母恩深極重也。   奉事師長者。此明教示禮節•學識成德•因行無虧•乃至成佛。此猶師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須敬重。然父母及師長者•名為敬上行也。   言慈心不殺者。此明一切眾生•皆以命為本。若見惡緣怖走藏避者•但為護命也。經云。一切諸眾生•無不愛壽命。勿殺勿行杖。恕己可為喻。即為證也。   言修十善業者。此明十惡之中•殺業最惡•故列之在初。十善之中•長命最善•故以之相對也。已下九惡九善者•至下九品中。次應廣述。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   二言受持三歸者。此明世善輕微•感報不具。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但眾生歸信•從淺至深。先受三歸。後教眾戒。   言具足眾戒者。然戒有多種。或三歸戒。或五戒。八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沙彌戒。或菩薩三聚戒。十無盡戒等。故名具足眾戒也。又一一戒品中。亦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   言不犯威儀者。此明身口意業•行住坐臥•能與一切戒•作方便威儀也。若輕重麤細•皆能護持。犯即悔過。故云不犯威儀。此名戒善也。   三言發菩提心者。此明眾生欣心趣大。不可淺發小因。自非廣發弘心。何能得與菩提相會。唯願我身•身同虛空•心齊法界•盡眾生性。我以身業恭敬供養禮拜•迎送來去•運度令盡。又我以口業讚歎說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盡。又我以意業入定觀察•分身法界•應機而度•無一不盡。我發此願•運運增長。猶如虛空•無處不U。行流無盡•徹窮後際。身無疲倦•心無厭足。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故云發菩提心也。   言深信因果者•即有其二。一明世間苦樂因果。若作苦因•即感苦果。若作樂因•即感樂果•如似以印印泥•印壞文成•不得疑也。   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   言勸進行者。此明苦法如毒•惡法如刀。流轉三有•損害眾生。今既善如明鏡•法如甘露。鏡即照正道以歸真。甘露即注法雨而無竭。欲使含靈受潤•等會法流。為此因緣•故須相勸。   言如此三事已下•總結成上行也。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正因已來•明其引聖勵凡。但能決定注心•必往無疑。上來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散善顯行緣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七就定善示觀緣中•即有其七。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清淨業已來•正明ら聽許說。此明韋提前請願生極樂•又請得生之行•如來已許。今就此文•正欲開顯正受之方便。此乃因緣極要•利益處深。曠劫希聞•如今始說。為斯義故•致使如來總命二人。言告阿難者。我今欲開說淨土之門。汝好傳持•莫令遺失。言告韋提者。汝是請法之人。我今欲說。汝好審聽•思量諦受•莫令錯失。言為未來世一切眾生者。但如來臨化•U為常沒眾生。今既等布慈雲•望欲普沾來潤。言為煩惱賊害者。此明凡夫障重•妄愛迷深。不謂三惡火坑•闇在人之足下•隨緣起行•擬作進道資糧。何其六賊知聞•競來侵奪。今既失此法財•何得無憂苦也。言說清淨業者。此明如來以見眾生罪故。為說懺悔之方。欲令相續斷除。畢竟永令清淨。又言清淨者。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淨也。   二從善哉已下•正明夫人問當聖意。   三從阿難汝當受持下•至宣說佛語已來•正明勸持勸說此法深要好須流布。此明如來前則總告令安心聽受。此文則別ら阿難受持勿忘•廣多人處為說流行。言佛語者。此明如來曠劫已除口過。隨有言說•一切聞者自然生信。   四從如來今者下•至得無生忍已來•正明勸修得益之相。此明如來欲為夫人及未來等•顯觀方便•注想西方•捨厭娑婆•貪欣極樂。言以佛力故已下。此明眾生業障•觸目生盲。指掌謂遠他方。隔竹簀即踰之千里。豈況凡夫分外。諸佛境內豸腄C自非聖力冥加•彼國何由得T。言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已下。此明夫人及眾生等•入觀住心•凝神不捨•心鏡相應•悉皆顯現。當境現時•如似鏡中見物無異也。言心歡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踊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令汝得見已來•正明夫人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聖力冥加•彼國雖遙得T。此明如來恐眾生置惑•謂言夫人是聖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然韋提現是菩薩•假示凡身。我等罪人•無由比及。為斷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言心想羸劣者。由是凡故•曾無大志也。言未得天眼者。此明夫人肉眼•所見遠近•不足為言。況淨土彌遙•云何可見。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已下。此明若依心所見國土莊嚴者•非汝凡能•普悉歸功於佛也。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見彼國土已來•明其夫人重牒前恩•欲生起後問之意。此明夫人領解佛意。如上光臺所見•謂是己能。向見世尊開示•始知是佛方便之恩。若爾者•佛今在世•眾生蒙念•可使得見西方。佛若涅槃•不蒙加備者•云何得見也。   七從若佛滅後下•至極樂世界已來•正明夫人悲心為物•同己往生•永逝娑婆•長遊安樂。此明如來期心運度•徹窮後際而未休。但以世代時移•群情淺促。故使如來減永生之壽。泯長劫以類人年。攝憍慢以示無常。化剛強同歸於磨滅。故云若佛滅後也。言諸眾生者。此明如來息化•眾生無處歸依。蠢蠢周慞•縱橫走於六道。言濁惡不善者。此明五濁也。一者劫濁。二者眾生濁。三者見濁。四者煩惱濁。五者命濁。言劫濁者。然劫實非是濁。當劫減時•諸惡加增也。言眾生濁者。劫若初成•眾生純善。劫若末時•眾生十惡彌盛也。言見濁者。自身眾惡•總變為善。他上無非•見為不是也。言煩惱濁者。當今劫末眾生•惡性難親。隨對六根•貪瞋競起也。言命濁者。由前見惱二濁•多行殺害•無慈恩養。既行斷命之苦因•欲受長年之果者•何由可得也。然濁者•體非是善。今略指五濁義竟。   言五苦所逼者。八苦中•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苦•此名五苦也。更加三苦•即成八苦。一者五陰盛苦。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會苦。總名八苦也。此五濁五苦八苦等•通六道受•未有無者•常逼惱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數攝也。言云何當見已下•此明夫人舉出苦機。此等罪業極深•又不見佛•不蒙加備•云何見於彼國也。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定善示觀緣竟。   初明證信序。次明化前序。後明發起序。上來雖有三序不同。總明序分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二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三 劉宋よ良耶舍譯經 唐沙門善導大師集記   ○定善義   △從此已下•次辯正宗•即有其十六。還就一一觀中•對文料簡•不勞預顯。今定立正宗•與諸師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從日觀初句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是其正宗。從日觀已上•雖有多義不同•看此文勢•但是由序也。應知。 鬖穨i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上四字麗本無)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就初日觀中•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五。一從佛告韋提下•至想於西方已來•正明總告總勸。此明韋提前請彌陀佛國•又請正受之行。如來當時即許為說。但以機緣未備•顯行未周。更開三福之因•以作未聞之益。又如來重告•勸發流通。此法難聞•廣令開悟。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者。此明告勸。若欲等出塵勞•求生佛國者•宜須勵意也。言應當專心已下。此明眾生散動•識劇h猴•心U六塵•無由暫息。但以境緣非一•觸目起貪亂想。安心三昧•何容可得。自非捨緣託靜•相續注心•直指西方•簡餘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迴向•一處•一境界•一相續•一歸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得正受。此世後生•隨心解脫也。   二從云何作想下•至皆見日沒已來•正明牒所觀事。此明諸眾生等•久流生死•不解安心。雖指西方•不知云何作意。故使如來為生反問•遣除疑執•以示正念之方。言凡作想者。此明總牒前意•顯後入觀之方便。言一切眾生者。總舉得生之類。言自非生盲已下。此明簡機堪與不堪。言生盲者。從母胎中出•眼即不見物者•名曰生盲。此人不得教作日觀。由不識日輪光相故。除生盲以外•遇緣患者•教作日觀•盡得成就。由未患眼時•識其日輪光明等相。今雖患目•但令善取日輪等相•正念堅持•不限時節•必得成就。   問曰。韋提上請願見極樂之境。及至如來許說•即先教住心觀日•有何意也。答曰。此有三意。   一者欲令眾生識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際。其日正東出•直西沒。彌陀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過十万億剎即是。   二者欲令眾生識知自業障有輕重。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觀日。初欲住心時。教令跏趺正坐。右腳著左髐W與外齊。左足安右髐W與外齊。左手安右手上。令身正直。合口齒勿相近。舌柱上F。為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通故。又令觀身四大•內外俱空•都無一物。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盡西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淚等。心想散向北方。盡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風大•散向東方。盡東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盡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又想身之空大•即與十方虛空一合。乃至不見一塵不空之相。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識大•湛然凝住。猶如圓鏡•內外明照•朗然清淨。作此想時•亂想得除•心漸凝定。然後徐徐轉心諦觀於日。其利根者。一坐即見明相現前。當境現時•或如錢大•或如鏡面大。於此明上•即自見業障輕重之相。一者黑障•猶如黑雲障日。二者黃障•又如黃雲障日。三者白障•如似白雲障日。此日猶雲障故。不得朗然顯照。眾生業障亦如是。障蔽淨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行者若見此相。即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清淨洗浴•著淨衣。又燒名香。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向佛形像•現在一生•懺悔無始已來•乃身口意業所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等罪。極須悲涕雨淚•深生慚愧•內徹心髓•切骨自責。懺悔已。還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現時•如前三障盡除•所觀淨境朗然明淨。此名頓滅障也。或一懺即盡者•名利根人也。或一懺但除黑障。或一懺得除黃白等障。或一懺但除白障。此名漸除•不名頓滅也。既自識業相如是。唯須勤心懺悔。日夜三時六時等。但憶得即懺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湯火燒身•一覺即卻。豈容從待時•待處•待緣•待人方始除也。   三者欲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光明等相•內外照曜•超過此日百千萬倍。行者等若不識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若行住坐臥•禮念憶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間•即得定心•見彼淨土之事快樂莊嚴。為此義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觀也。   三從當起想念下•至狀如懸鼓已來•正教觀察。此明正身威儀•面向西方•守境住心•堅執不移•所期皆應。   四從既見日已下•至明了已來•辯觀成相。此明標心見日•制想除緣。念念不移•淨相了然而現。又行者初在定中見此日時•即得三昧定樂•身心內外融液不可思議。當見此時•好須攝心令定。不得上心貪取。若起貪心•心水即動。以心動故•淨境即失。或動•或闇•或黑•或青黃赤白等色•不得安定。見此事時•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搖動不安者。由我貪心動念•致使淨境動滅。即自安心正念•還從本起。動相即除•靜心還現。既知此過•更不得起增上貪心也。已下諸觀•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觀日見日•心境相應•名為正觀。觀日不見日•乃見餘雜境等•心境不相應•故名邪也。斯乃娑婆之闇宅•觸事無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輝•寄想遠標於極樂。   五從是為已下•總結。上來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日觀竟。 鬖葷@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兮想。此想成已。見兮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兮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兮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兮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二就水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六。一從次作水想下•至內外映徹已來•總標地體。   問曰。前教觀日。為知業相等•故令觀日。今此觀中又教觀水。有何所以。答曰。日輪常照•以表極樂之長暉。復恐彼地不平•類此穢國之高下。但以娑婆闇宅•唯日能明。此界丘坑•未無高下之處。欲取能平之者•無過於水。示斯可平之相•況彼B璃之地也。   又問曰。此界之水•溼而且I。未審彼地亦同此水也。答曰。此界之平水•以對彼地等無高下。又轉水成冰者•對彼B璃之地內外映徹也。此明彌陀曠劫•等行無偏•正習俱亡•能感地輪之映徹。   又問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轉水以成冰•轉冰以成B璃地者。云何作法而令境現。答曰。若住身威儀•一同前日觀中法。又欲觀水以取定心者。還須對相似之境而觀•即易可得定。行者等於靜處取一C水•著床前地上•好滿盛之。自身在床上坐。當自眉間著一白物•如豆許大。低頭臨面水上•一心照看此白處•更莫異緣。又水初在池•波浪不住。臨面觀之•不見面像。為觀不休•漸漸面現。初時面相不住•乍長乍短•乍寬乍狹•乍見不見。此相現時•更須極細用心。不久之間•水波微細•似動不動•面相漸得明現。雖見面上眼耳鼻口等•亦未須取•亦不須妨。但縱身心知有勿取也。唯取白處了了觀之。正念守護•勿令失意異緣。當見此時•心漸得住•水性湛然也。又行者等•欲識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但觀此水動不動之相。即知自心境現不現明闇之相也。   又待水靜時•取一米許•當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動U於C內。自面臨上觀之•其白者即動。更著豆許投之•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見不見。乃至棗等投之於水•其波轉大。面上白者•及自身頭面•總皆隱沒不現。猶水動故也。言C者•即喻身器也。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言波浪者•即喻亂想煩惱也。言漸漸波浪息者•即是制捨眾緣住心一境也。言水靜境現者。即是能緣之心無亂。所緣之境不動。內外恬怕。所求之相顯然。   又細想及麤想•心水即動。心水既動•靜境即失。又細塵及以麤塵•投之寂靜水中•其水波浪即動。   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動不動相•即識自心住不住也。又境現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觀也。   又天親讚云。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此即總明彼國地之分量也。   二從下有金剛七寶下•至不可具見已來•正明地下莊嚴。即有其七。一明幢體等是無漏金剛。二明擎地相顯映莊嚴。三明方楞具足•表非圓相。四明百寶合成•量出塵沙。五明寶出千光•光周無邊之際。六明光多異色•色照他方•隨機變現•無時不益也。七明眾光散彩•映絕日輪。新往者T之•卒難周悉。   讚云。地下莊嚴七寶幢。無量無邊無數億。八方八面百寶成。見彼無生自然悟。無生寶國永為常。一一寶流無數光。行者傾心常對目。騰神踊躍入西方。   又讚云。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大悲薰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餘。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   又讚云。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歎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三從B璃地上下•至分齊分明已來•正明地上莊嚴•顯標殊勝。此明依持圓淨。七寶池林等是能依。B璃寶地是所依。地是能持。池臺樹等是所持。此由彌陀因行周備•致使感報圓明。明淨之義•即無漏為體也。   讚云。寶地莊嚴無比量。處處光明照十方。寶閣華臺皆U滿。雜色玲瓏難可量。寶雲寶蓋臨空覆。聖眾飛通互往來。寶幢幡蓋隨風轉。寶樂含輝應念迴。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薩徐徐授寶衣。光觸體得成三忍。即欲見佛下金臺。法侶迎將入大會。瞻仰尊顏讚善哉。   言金繩已下•正明黃金作道•狀似金繩也。或以雜寶為地•B璃為道。或以B璃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銀為地•百寶作道。或以不可說寶為地•還以不可說寶作道。或以千萬寶為地•二三寶作道。如是轉相間雜•轉共合成。轉相照曜•轉相顯發。光光色色•各各不同•而無雜亂。行者等莫言但有金道•而無餘寶作道也。   四從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下•至樂器以為莊嚴已來•正明空堬躟Y。即有其六。一明寶出多光。一明喻顯其相。三明光變成臺。四明光變成於樓閣。五明光變成於華幢。六明光變成於寶樂之音。   又明地上雜寶•一一各出五百色光。一一色光•上涌空中•作一光臺。一一臺中寶樓千萬•各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說寶以為莊嚴合成也。言如華又如星月者。佛以慈悲畏人不識•故借喻以顯之。言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者。寶地眾多光明無量。一一光等•化作光臺•U滿空中。行者等行住坐臥•常作此想。   五從八種清風下•至無我之音已來•正明光變樂音•轉成說法之相。即有其三。一明八風從光而出。二明風光即出•即鼓樂發音。三明顯說四倒四真琩F等法。   讚云。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一念及一時。利益諸群生。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六從是為下•總結。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明水觀竟。 鬖僩Q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睡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三就地想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六。一從此想成時者•正明結前生後。二從一一觀之下•至不可具說已來•正明辯觀成相。即有其六。一明心標一境•不得總雜觀之。二明既專一境•境即現前。既得現前•必令明了。三明境既現心•閉目開目•守令莫失。四明身四威儀•晝夜常念•唯除睡時•憶持不捨。五明凝心不絕•即見淨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見•猶有覺想故。六明想心漸微•覺念頓除。正受相應•證於三昧。真見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說。斯乃地廣無邊•寶幢非一•眾珍曜彩•轉變彌多。是以勸物傾心•琣p對日。   三從是為下•總結。四從佛告阿難下•至說是觀地法已來•正明勸發流通•隨緣廣說。即有其四。一明告命。二明勸持佛語•廣為未來大眾•說前觀地之益。三明簡機堪受堪信•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若不樂信行者。如清淨覺經云。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此經又云。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四明正教觀寶地以住心也。   五從若觀是地者下•至心得無疑已來•正明顯觀利益。即有其四。一明指法唯觀寶地•不論餘境。二明因觀無漏之寶地。能除有漏多劫罪也。三明捨身已後•必生淨土。四明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遊於佛會。斯乃注心見於寶地•即滅宿障罪僭。願行之業已圓。命盡無疑不往。今既觀斯勝益•更勸辯知邪正。   六從作是觀已下•正明辯觀邪正。邪正義者•前日觀中已說。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明地觀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兮色中•出金色光。玻_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缾。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四就寶樹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次觀寶樹已來•正明告命•總舉觀名•結前生後。   二言觀寶樹者•重牒觀名也。言一一觀之已下•生後觀相•正教儀則。此明彌陀淨國•廣闊無邊•寶樹寶林•豈以七行為量也。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樹•黃金為根•紫金為莖•白銀為枝•瑪瑙為條•珊瑚為葉•白玉為華•真珠為果。如是七重•互為根莖乃至華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或有一寶為一樹者。或二三四乃至百千萬億不可說寶為一樹者。此義彌陀經義中已廣論竟。故名七重也。言行者。彼國林樹雖多•行行整直而無雜亂。言想者。未閒真觀自在隨心。要藉假想以住心•方能證益也。   三從一一下•至由旬已來•正明樹之體量。此明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讚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言量者。一一樹高三十二萬里。亦無老死者。亦無小生者。亦無初生漸長者。起即同時頓起•量數等齊。何意然者。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   四從其諸寶樹下•至以為映飾已來•正明雜樹•雜嚴•雜飾異相。即有其四。一明林樹華葉間雜不同。二明一一根莖枝條果等•皆具眾寶。三明一一華葉轉互不同•B璃色中出金色光•如是轉相間雜。四明更將一切雜寶而嚴飾之。   又讚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無垢光炎熾。明淨曜世間。   又讚云。彌陀淨國寶樹多。四面垂條。天衣挂遶。寶雲含蓋。化鳥連聲。旋轉臨空。奏法音而入會。他方聖眾•聽響以開心。本國能人•見形而取悟。   五從妙真珠網下•至色中上者已來•正明樹上空堬躟Y相。即有其七。一明珠網臨空覆樹。二明網有多重。三明宮殿多少。四明一一宮內多諸童子。五明童子身服珠瓔珞。六明瓔珞光照遠近。七明光超上色。   六從此諸寶樹下•至有七寶果已來•明其林樹雖多•而無雜亂。華實開時•不從內出。斯乃法藏因深•致使自然而有。   七從一一樹葉下•至婉轉葉間已來•正明華葉色相不同。即有其五。一明葉量大小等無差別。二明葉出光色多少。三明恐疑不識•借喻以顯•如天瓔珞。四明葉有妙華•色比天金•相喻火輪。五明迭相顯照•婉轉葉間。   八從涌生諸果下•至亦於中現已來•正明果有不思議德用之相。即有其五。一明寶果生時自然涌出。二明借喻以標果相。三明果有神光化成幡蓋。四明寶蓋圓明•內現三千之界•依正二嚴種種相現。五明十方淨土普現蓋中•彼國人天無不T見。又此樹量彌高•縱廣彌闊。華果眾多•神變非一。一一樹既然。U滿彼國所有諸樹之果眾多•盡皆如此。應知。一切行者•行住坐臥•常作此想。   九從見此樹已下•至分明已來•辯觀成相。即有其三。一明結觀成相。二明次第觀之•不得雜亂。三明一一起心住境。先觀樹根。次想莖枝。乃至華果。次想網宮。次想童子瓔珞。次想葉量華果光色。次想幡蓋廣現佛事。既能一一次第觀之者•無不明了也。   十從是為下•總結。斯乃寶樹連暉。網簾空殿。華分千色。果現他方。上來雖有十句不同。廣明寶樹觀竟。 鬖虞窾Q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I•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五就寶池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七。一從次當想水已下•總舉觀名•即是牒前生後。此明寶樹雖精•若無池水•亦未名好。一為不空世界。二為莊嚴依報。為斯義故•有此池渠觀也。   二從極樂國土下•至如意珠王生已來•正明池數•並辯出處。即有其五。(一)明標指所歸之國。(二)明池有八數之名。(三)明一一池岸七寶合成。正由寶光映徹•通照八德之水•一同雜寶之色•故名寶水也。(四)明是諸眾寶體性柔I。(五)明八池之水•皆從如意寶中出•即名如意水。此水即有八種之德。一者清淨潤澤。即是色入攝。二者不臭。即是香入攝。三者輕。四者冷。五者I。即是觸入攝。六者美。是味入攝。七者飲時調適。八者飲已無患。是法入攝。此八德之義•已在彌陀義中廣說竟。   又讚云。極樂莊嚴安養國。八德寶池流U滿。四岸含暉間七寶。水色分明映寶光。體性柔I無堅觸。菩薩徐行散寶香。寶香寶雲成寶蓋。寶蓋臨空覆寶幢。寶幢嚴儀圍寶殿。寶殿寶鈴垂珠網。寶網寶樂千重轉。隨機讚歎寶宮樓。一一宮樓有佛會。琩F聖眾坐思量。願此有緣常憶念。捨命同生彼法堂。   三從分為十四支下•至以為底沙已來•正明池分異溜•旋還無亂。即有其三。一明渠數多少。二明一一渠岸作黃金色。三明渠下底沙作雜寶色。言金剛者•即是無漏之體也。   四從一一水中下•至尋樹上下已來•正明水有不思議用。即有其五。一明別指渠名。顯彼莊嚴之相。二明渠內寶華多少。三明華量大小。四明摩尼寶水流注華間。五明寶水從渠而出•尋諸寶樹上下無礙•故名如意水也。   五從其聲微妙下•至諸佛相好者已來•正明水有不可思議德。即有其二。一明寶水華間流注。微波相觸•即出妙聲•聲中皆說妙法。二明寶水上岸•尋樹枝條華果葉等。或上或下•中間相觸•皆出妙聲•聲中皆說妙法。或說眾生苦事•覺動菩薩大悲•勸令引他。或說人天等法。或說二乘等法。或說地前地上等法。或說佛地三身等法。   六從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已來•正明摩尼多有神德。即有其四。(一)明珠王內出金光。(二)明光化作百寶之鳥。(三)明鳥聲哀雅•天樂無以比方。(四)明寶鳥連音•同聲讚歎念佛法僧。然佛是眾生無上大師•除邪向正。法是眾生無上良藥•能斷煩惱毒病•法身清淨。僧是眾生無上福田•但使傾心四事•不憚疲勞•五乘依果•自然應念所須而至。其寶珠前生八味之水。後出種種金光。非直破闇除昏。到處能施佛事。   七從是為下•總結。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寶池觀竟。 鶷傍_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六就寶樓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一。   初言眾寶國土者•即是總舉觀名•牒前生後。此明淨土雖有寶流灌注•若無寶樓宮閣•亦未為精。為此依報莊嚴種種圓備也。   二言一一界上者•正明寶樓住處•地界U於彼國•樓亦無窮也。   三言有五百億者•正顯其數。一界之上既然。U滿彼國亦皆如是。應知。   四從其樓閣中下•至作天伎樂已來•正明閣內莊嚴。   五從又有樂器下•至不鼓自鳴已來•正明樓外莊嚴。寶樂飛空•聲流法響。晝夜六時•如天寶幢。無思成自事也。   六從此眾音中下•至念比丘僧已來•正明樂雖無識•即有說法之能。   七從此想成已下•至寶池已來•正明顯觀成相。此明專心住境•悕見寶樓•剋念不移•自上莊嚴總現。八從是為下•總結。九從若見此者•牒前觀相•生後利益。   十從除無量下•至生彼國已來•正明依法觀察•除障多劫•身器清淨•應佛本心•捨身他世•必往無疑。   十一從作是觀者下•至邪觀已來•辯觀邪正之相。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明寶樓觀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麗本有一一二字)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U覆地上。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U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七就華座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九。一從佛告阿難下•至除苦惱法已來•正明ら聽許說。即有其三。一明告命二人。二明ら聽。令之諦受•正念修行。三明佛為說華座觀法•但能住心緣念•罪苦得除。   二從汝等憶持下•至解說已來•正明勸發流通。此明觀法深要•急救常沒眾生妄愛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觀處處勸修•普得知聞同昇解脫。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不得為比已來•正明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斯乃二尊許應無異。直以隱顯有殊。正由器樸之類萬差。致使互為郢匠。言說是語時者•正明就此意中即有其七。(一)明告勸二人時也。(二)明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也。(三)明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四)明觀音勢至以為侍者•表無餘眾也。(五)明三尊身心圓淨•光明踰盛也。(六)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垢障凡夫何能具T。(七)明佛身無漏•光亦同然。豈將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四從時韋提希見無量下•至作禮已來•正明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斯乃序臨淨國•喜歎無以自勝。今乃正T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五從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薩已來•正明夫人領荷佛恩•為物陳疑•生於後問。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現在•蒙尊加念•得T彌陀。佛滅後•眾生云何可見也。   六從未來眾生下•至及二菩薩已來•明其夫人為物置請•使同己見。   七從佛告韋提下•至當起想念已來•正明總告許說之言。問曰。夫人置請•通已為生。及至如來酬答•但指韋提•不通生也。答曰。佛身臨化•說法以逗機。不請尚自普弘。何論別指而不等備。但以文略故無。兼為之心必有也。   八從七寶地上下•至華想已來•正明教觀方便。問曰。眾生盲闇•逐想增勞。對目冥若夜遊。遠標淨境•何由可悉。答曰。若望眾生惑障•動念徒自疲勞。仰憑聖力遙加•致使所觀皆見。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見也。欲作法者。諸行者等•先於佛像前•至心懺悔•發露所造之罪•極生慚愧•悲泣流淚。悔過既竟。又心口請釋迦佛•十方琩F等佛。又念彼彌陀本願。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處深。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願得成就。今頓捨身命•仰屬彌陀•見以不見•皆是佛恩力。ヨ此語已。更復至心懺悔竟已。即向靜處•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既住心已。徐徐轉心想彼寶地雜色分明。初想不得亂想多境•即難得定。唯觀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癡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若心得定時。或先有明相現。或可先見寶地等種種分明不思議者。有二種見。一者想見。猶有知覺故。雖見淨境•未多明了。二者若內外覺滅•即入正受三昧。所見淨境•即非想見得為比校也。   九從令其蓮華下•至八萬四千光已來•正明寶華有種種莊嚴。即有其三。(一)明一一華葉備眾寶色。(二)明一一葉有眾多寶脈。(三)明一一脈有眾多光色•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見。既見華葉已。次想葉間眾寶。次想寶出多光•光成寶蓋。次想華臺•臺上眾寶及珠網等。次想臺上四柱寶幢。次想幢上寶幔。次想幔上寶珠•光明雜色•U滿虛空•各現異相。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捨。不久之間•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諸莊嚴一切顯現。應知。   十從了了下•辯觀成相。   十一從華葉小者下•至U覆地上已來•正明葉葉有種種莊嚴。即有其六。一明華葉大小。二明華葉多少。三明葉間珠映多少。四明珠有千光。五明一一珠光變成寶蓋。六明寶蓋上照虛空•下覆寶地。   十二從釋迦毗楞伽下•至以為校飾已來•正明臺上莊嚴之相。   十三從於其臺上下•至妙寶珠以為映飾已來•正明幢上莊嚴之相。即有其四。一明臺上自有四幢。二明幢之體量大小。三明幢上自有寶幔•狀似天宮。四明幢上自有眾多寶珠•輝光映飾。   十四從一一寶珠下•至施作佛事已來•正明珠光有不思議德用之相。即有其五。一明一一珠有多光。二明一一光各作異色。三明一一光色U於寶土。四明光所至處•各作異種莊嚴。五明或作金臺珠網華雲寶樂•U滿十方。   十五從是為下•總結觀名。十六從佛告阿難下•至比丘願力所成已來•正明華座得成所由。十七從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見面像已來•正明重顯觀儀•如前次第住心•不得雜亂也。   十八從此想成者下•至生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結觀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十九從作是觀者下•至名為邪觀已來•正明辯觀邪正相。斯乃華依寶地。葉間奇珍。臺瑩四幢。光施佛事。上來雖有十九句不同。廣明華座觀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U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U滿彼國。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鴈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脩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麤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八就像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三。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次當想佛已來•正明結前生後。言所以者何者•是其問也。所以須想佛者何。   二從諸佛如來下•至心想中已來•正明諸佛大慈•應心即現•有斯勝益•故勸汝想之。問曰。韋提上請•唯指彌陀。未審如來今總舉諸佛•有何意也。答曰。欲顯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等齊無二。端身一坐•影現無方。意赴有緣•時臨法界。言法界者有三義。一者心U故解法界。二者身U故解法界。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但諸行者•若想念中。若夢定中見佛者•即成斯義也。   三從是故汝等下•至從心想生已來•正明結勸利益。此明標心想佛•但作佛解。從頂至足•心想不捨。一一觀之•無暫休息。或想頂相。或想眉間白毫。乃至足下千輪之相。作此想時•佛像端嚴相好具足了然而現。乃由心緣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現。心若不緣•眾相不可見。但自心想作•即應心而現。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言八十隨形好者。佛相既現•眾好皆隨也。此正明如來教諸想者具足觀也。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緣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現。即是心佛也。離此心外•更無異佛者也。言諸佛正U知者。此明諸佛得圓滿無障礙智。作意不作意•常能U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從汝心想而現•似如生也。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四從是故應當下•至三佛陀已來•正明如前所益•專住必成•展轉相教•勸觀彼佛也。五從想彼佛者•牒前生後。言先當想像者•定所觀境。   六從閉目開目下•至如觀掌中已來•正明辯觀成相。即有其四。一明身四威儀•眼之開合•見一金像似現目前•常作此想。二明既能觀像•像即須有坐處•即想前華座•想像在上而坐。三明想見像坐已•心眼即開。四明心眼既開•即見金像及彼極樂諸莊嚴事•地上虛空了然無礙。又觀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說•從頂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項肩臂手指。又抽心向上•想胸腹臍陰•脛膝|足•十指千輪等•一一想之。從上向下名順觀。從下千輪向上名逆觀。如是逆順住心•不久必得成也。又佛身及華座寶地等•必須上下通觀。然十三觀中•此寶地寶華金像等觀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此一法成者•餘觀即自然了也。   七從見此已下•結成上像身觀•生後二菩薩觀也。   八從復當更作一大蓮華下•至坐右華座已來•正明成上三身觀•生後多身觀。欲觀此二菩薩者•一如觀佛法也。   九從此想成時下•至U滿彼國已來•正明結成上多身觀•生後說法相。此明諸行者等•行住坐臥•常緣彼國一切寶樹•一切寶樓華池等。若禮念•若觀想•常作此解也。   十從此想成時下•至憶持不捨已來•正明因定得見極樂莊嚴。又聞一切莊嚴•皆能說於妙法。既見聞此已•瓻馫鬘╮E名守定心也。十一從令與脩多羅合下•至見極樂世界已來•辯觀邪正之相。十二從是為下•總結。十三從作是觀者下•至得念佛三昧已來•正明剋念修觀•現蒙利益。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觀難階。是以大聖垂哀•且遣注心形像。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廣明像觀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麗本有清淨二字)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U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為U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九就真身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二。一從佛告阿難下•至身相光明已來•正明告命•結成前像觀•生後真身之觀也。   二從阿難當知下•至金色已來•正明顯真佛之身相•踰天金之色也。三從佛身高六十下•至由旬已來•正明身量大小。四從眉間下•至菩薩為侍者已來•正明總觀身相。即有其六。一明毫相大小。二明眼相大小。三明毛孔光大小。四明圓光大小。五明化佛多少。六明侍者多少。   五從無量壽佛下•至攝取不捨已來•正明觀身別相光益有緣。即有其五。一明相多少。二明好多少。三明光多少。四明光照遠近。五明光所及處偏蒙攝益。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答曰。此有三義。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琩F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   六從其光相好已下•結少顯多。輒欲觀者•難為周悉。七從但當憶想已下•正明莊嚴微妙•出過凡境。雖未證目前•但當憶想令心眼見也。   八從見此事者下•至攝諸眾生已來•正明功呈不失•觀益得成。即有其五。一明因觀得見十方諸佛。二明以見諸佛故•結成念佛三昧。三明但觀一佛•即觀一切佛身也。四明由見佛身故•即見佛心也。五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也。   九從作此觀者下•至得無生忍已來•正明捨身他世•得生彼益也。十從是故智者下•至現前授記已來•重明結勸修觀利益。即有其五。一明簡出能修觀人。二明專心諦觀無量壽佛。三明相好眾多•不得總雜而觀•唯觀白毫一相。但得見白毫者•一切眾相自然而現也。四明既見彌陀•即見十方佛也。五明既見諸佛•即於定中得蒙授記也。   十一從是為U觀已下•總結。十二從作此觀已下•正明辯觀邪正之相。斯乃真形量遠•毫若五山。震響隨機•光沾有識。欲使含靈歸命•注想無遺。乘佛本弘•齊臨彼國。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明真身觀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I•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十就觀音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五。一從佛告阿難下•至菩薩已來•正明結成前真身觀•生後菩薩觀。   二從此菩薩身長下•至皆於中現已來•正明總標身相。即有其六。一明身量大小。二明身色與佛不同。三明肉髻與佛螺髻不同。四明圓光大小。五明化佛侍者多少。六明身光普現五道眾生。   三從頂上毗楞伽下•至二十五由旬已來•正明天冠之內化佛殊異。四從觀音已下•正明面色與身色不同。五從眉間下•至蓮華色已來•正明毫光轉變•U滿十方•化侍彌多•更比紅蓮之色。即有其五。一明毫相作七寶色。二明毫光多少。三明光有化佛多少。四明侍者多少。五明化侍變現U滿十方。   六從有八十億光明下•至莊嚴事已來•正明身服光瓔•非眾寶作。七從手掌作五百億下•至接引眾生已來•正明手有慈悲之用也。即有其六。一明手掌作雜蓮之色。二明一一指端有八萬印文。三明一一文有八萬餘色。四明一一色有八萬餘光。五明光體柔I等照一切。六明以此寶光之手接引有緣也。   八從舉足時下•至莫不彌滿已來•正明足有德用之相。九從其餘身相已下•指同於佛。十從唯頂上下•至不及世尊已來•正明師徒位別。果願未圓•致使二相有虧•表居不足之地也。   十一從是為下•總結。十二從佛告阿難下•至當作是觀已來•正明重結前文•生其後益。十三從作是觀者下•至何況諦觀已來•正明勸觀利益。十四從若有欲觀觀音下•至如觀掌中已來•正明重顯觀儀•勸物傾心•使沾兩益。十五從作是觀已下•正明辯觀邪正相。斯乃觀音願重•影現十方。寶手停輝•隨機引接。上來雖有十五句不同。廣明觀音觀竟。 鬖裟[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ま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貕諈聾丑C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但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十一就勢至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三。一從次觀大勢至已下•總舉觀名。二從此菩薩身量大小已下•次辯觀相。即有其五。一明身量等類觀音。二明身色等類觀音。三明面相等類觀音。四明身光相好等類觀音。五明毫相舒光轉變等類觀音。   三從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已下•正明圓光等不同觀音之相。即有其四。一明圓光大小。二明光照遠近。三明化佛多少。四明化佛侍者多少。   四從舉身光明下•至名大勢至已來•正明身光遠備•照益有緣•等及他方•皆作紫金之色。即有其八。一明身光總別不同。二明光照遠近。三明光所觸處皆作紫金之色。四明但與勢至宿業有緣者•即得T觸此光。五明但見一毛孔光•即能多見諸佛淨妙身光。此即舉少以顯多益•欲使行之者悕心渴仰•入觀以證之。六明依光以立名。七明光之體用。即無漏為體•故名智慧光。又能除息十方三惡之苦•名無上力•即為用也。八明名大勢至者•此即依德立名也。   五從此菩薩天冠下•至皆於中現已來•正明天冠莊嚴之相與觀音不同。即有其四。一明冠上寶華多少。二明一一華上寶臺多少。三明一一臺中映現十方諸佛淨土。四明他方土現彼此都無增減。   六從頂上肉髻下•至普現佛事已來•正明肉髻寶瓶之相。七從餘諸身相已下•指同觀音也。八從此菩薩行時下•至如極樂世界已來•正明行與觀音不同相。即有其四。一明行不同相。二明震動遠近相。三明所震動處華現多。四明所現之華•高而且顯•多諸瑩飾。以類極樂莊嚴也。   九從此菩薩坐時下•至度苦眾生已來•正明坐不同觀音相。即有其七。一明坐相。二明先動本國相。三明次動他方遠近相。四明動搖下上佛剎多少相。五明彌陀觀音等分身雲集相。六明臨空ヰ塞皆坐寶華。七明分身說法各應所宜。   問曰。彌陀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何故此經分身說法•乃云度苦者•有何意也。答曰。今言苦樂者有二種。一者三界中苦樂。二者淨土中苦樂。言三界苦樂者。苦則三塗八苦等。樂則人天五欲放逸繫縛等樂。雖言是樂•然是大苦。必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言淨土苦樂者。苦則地前望地上為苦。地上望地前為樂。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上智證望下智證為樂。此例舉一可知也。今言度苦眾生者。但為進下位令昇上位。轉下證令得上證。稱本所求•即名為樂。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畢竟常住•離於分段之生滅。更就何義名為苦也。   十從作此觀者下•至十一觀已來•正明辯觀邪正•總結分齊。十一從觀此菩薩者已下•正明修觀利益•除罪多劫。十二從作此觀者下•至淨妙國土已來•正明總結前文•重生後益。十三從此觀成已下•正明總牒二身•辯觀成相。斯乃勢至威高•坐搖他國。能使分身雲集•演法利生•永絕胞胎•常遊法界。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廣解勢至觀竟。 魒ㄕ麂お氶C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十二就普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六。一從見此事時已下•正明牒前生後。二從當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已來•正明凝心入觀•即當作自往生想。即有其九。一明自生想。二明向西想。三明坐華想。四明華合想。五明華開想。六明寶光來照身想。七明既蒙光照•作眼開想。八明眼目既開•作見佛菩薩想。九明聞法想。   三從與十二部經合下•至不失已來•正明定散無遺•守心常憶。一則觀心明淨。二則諸惡不生。由內與法樂相應•外則無三邪之障。四從見此事已下•明觀成之益。五從是為下•總結。六從無量壽下•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已來•正明重舉能觀之人•即蒙彌陀等三身護念之益。斯乃群生注念•願見西方依正二嚴•了了常如眼見。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解普觀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_觀佛具足身相。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十三就雜想觀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一。一從佛告阿難已下•正明告命•結勸生後。二從先當觀於一丈六已下•正明觀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來教諸眾生易境轉心入觀。或在池水華上。或在寶宮寶閣內。或在寶林寶樹下。或在寶臺寶殿中。或在虛空寶雲華蓋之內。如是等處•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為令機境相稱•易得成故也。   三從如先所說下•至非心力所及已來•正明境大心小•卒難成就。致使聖意悲傷•勸觀於小。四從然彼如來下•至必得成就已來•正明凡心狹小•聖量彌寬。注想無由•恐難成就。斯乃不以小故難成•不由大故不現。直是彌陀願重•致使想者皆成。   五從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已來•正明比校顯勝。想像尚自得福無量。何況觀於真佛者•得益之功更甚。六從阿彌陀下•至丈六八尺已來•正明能觀所觀佛像•雖身有大小•明皆是真。即有其三。一明彌陀身通無礙•隨意U周。言如意者有二種。一者如眾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二者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二明或現大身•或現小身。三明身量雖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七從所現之形已下•正明身雖大小有殊•光相即與真無異。八從觀世音菩薩已下•正明指同前觀•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九從眾生但觀首相已下•正明勸觀二別。云何二別。觀音頭首上有一立化佛。勢至頭首之上有一寶瓶。十從此二菩薩已下•正明彌陀觀音勢至等•宿願緣重•誓同捨惡•等至菩提•影響相隨•遊方化益。十一從是為下•總結。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解雜想觀竟。   上從日觀下•至雜想觀已來•總明世尊答前韋提第四請云•教我思惟正受兩句。   總讚云。初教日觀除昏闇。想水成冰淨內心。地下金幢相映發。地上莊嚴億萬重。寶雲寶蓋臨空轉。人天音樂互相尋。寶樹垂瓔間雜果。池流德水注華中。寶樓寶閣皆相接。光光相照等無蔭。三華獨迥超眾座。四幢承縵網珠羅。稟識心迷由未曉。住心觀像靜坐彼。一念心開見真佛。身光相好轉彌多。救苦觀音緣法界。無時不變入娑婆。勢至威光能震動。隨緣照攝會彌陀。歸去來。極樂安身實是精。正念西歸華含想。見佛莊嚴說法聲。復有眾生心帶惑。緣真上境恐難成。致使如來開漸觀。華池丈六等金形。變現靈儀雖大小。應物時宜度有情。普勸同生知識等。專心念佛向西傾。   又就前請中•初從日觀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二從像觀下•至雜想觀已來•總明正報。上來雖有依正二報不同。廣明定善一門義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三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四 劉宋よ良耶舍譯經 唐沙門善導大師集記   ○散善義   △從此已下•次解三輩散善一門之義。就此義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今言三福者。   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來未聞佛法。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迴向•盡得往生。   第三福者•名為行善。此是發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勸有緣•捨惡持心•迴生淨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迴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人也。言九品者•至文當辨。應知。今略料簡三福差別義意竟。三福經文在序分內   △十四就上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辯定其位。三者總舉有緣之類。四者辯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九者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今此十一門義者。約對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為一百番義也。又此十一門義•就上輩文前總料簡亦得。或就中下輩文前各料簡亦得。又此義若以文來勘者•即有具不具。雖有隱顯•若據其道理悉皆合有。為此因緣。故須廣開顯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識也。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上輩三品義意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U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二。一從佛告阿難已下•則雙標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辯定其位。此即修學大乘上善凡夫人也。三從若有眾生下•至即便往生已來•正明總舉有生之類。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願往生。三明發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四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已來•正明辯定三心以為正因。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二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心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琩F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經論來相妨難•證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怯退也。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云不生者。行者即報云。仁者雖將經論來證ヨ不生。如我意者•決定不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諸經論。盡皆仰信。然佛說彼經時•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又說彼經時•即非說觀經彌陀經等時。然佛說教備機•時亦不同。彼即通說人天菩薩之解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及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為此因緣•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使汝等百千萬億ヨ不生者•唯增長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又行者更向說言。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U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已上•十地已來•若一若多•乃至U滿十方•異口同音•皆云•釋迦佛指讚彌陀•毀呰三界六道•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餘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虛妄•不可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U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U覆十方•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讚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餘善•迴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彼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琲e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U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故名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迴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ヨ不得往生。或云汝等眾生曠劫已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何’簹k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即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一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五從復有三種眾生已下•正明簡機•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六從何等為三下•至六念已來•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一明慈心不殺。然殺業有多種。或有口殺。或有身殺。或有心殺。言口殺者•處分許可•名為口殺。言身殺者•動身手等指授•名為身殺。言心殺者•思念方便計校等•名為心殺。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亦是最上勝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殺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殺故名止善。教他不殺故名行善。自他初斷名止善。畢竟永除名行善。雖有止持二善。總結成慈下行也。   言具諸戒行者。若約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約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薩戒。此戒若以位約者。當此上輩三位者•即名菩薩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轉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二明讀誦大乘者。此明眾生性習不同•執法各異。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為能。次第二人•唯將讀誦大乘為是。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機。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若以德用來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讀誦大乘也。   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謂念佛法僧•念戒捨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一切諸佛亦如是。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並諸眷屬菩薩僧。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又念天者。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此等難行之行已過。三祇之劫已超。萬德之行已成。灌頂之位已證。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無際已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忽思忖此事•不勝心驚悲歎者哉。   七從迴向發願已下•正明各各迴前所修之業•向所求處。   八從具此功德已下•正明修行時節延促。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已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種盡具。或有人三種無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又不問具三不具三•迴盡得往生。應知。   九從生彼國時下•至往生彼國已來•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十一。一明標定所歸之國。二明重顯其行•指出決定精勤者•亦是校量功德強弱。三明彌陀化主身自來赴。四明觀音已下•更顯無數大眾等•皆從彌陀來迎行者。五明寶宮隨眾。六明重觀音勢至共執金臺至行者前。七明彌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與化佛等同時接手。九明既接昇臺•觀音等同聲讚勸行者之心。十明自見乘臺從佛。十一正明去時遲疾。   十從生彼國已下•正明金臺到彼•更無華合之障。十一從見佛色身下•至陀羅尼門已來•正明金臺到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者初聞妙法•即悟無生。二者須臾歷事•次第授記。三者本國他方•更證聞持二益。十二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解上品上生義竟。 鬗W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U(上二字麗本無)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八。一從上品中生者已下•總舉位名。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二從不必受持下•至生彼國已來•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門中•迴所修業•定指西方。即有其四。一明受法不定。或得讀誦•不得讀誦。二明善解大乘空義。或聽聞諸法一切皆空。生死無為亦空。凡聖明闇亦空。世間六道•出世間三賢十聖等•若望其體性•畢竟不二。雖聞此說•其心坦然•不生疑滯也。三明深信世出世苦樂二種因果。此等因果•及諸道理•不生疑謗。若生疑謗•即不成福行。世間果報尚不可得。何§o生淨土。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四明迴前所業•標指所歸。   三從行此行者下•至迎接汝已來•正明彌陀與諸聖眾持臺來應。即有其五。一明行者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眾自來。三明侍者持臺至行者前。四明佛與聖眾同聲讚歎•述本所修之業。五明佛恐行者懷疑•故言我來迎汝。   四從與千化佛下•至七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眾聖授手•去時遲疾。即有其五。一明彌陀與千化佛同時授手。二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見身已坐紫金之臺。三明既自見坐臺•合掌仰讚彌陀等眾。四明正去時遲疾。五明到彼止住寶池之內。五從此紫金臺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由行強故•上上即得金剛臺。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臺。生在寶池•逕宿始開也。   六從佛及菩薩俱時放光下•至得不退轉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五。一明佛光照身。二明行者既蒙照體•目即開明。三明人中所習•到彼眾聲所彰•還聞其法。四明既得眼開聞法•即下金臺•親到佛邊•歌揚讚德。五明逕時七日•即得無生。(無生二字應作不退)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此間逕於七日者•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七從應時即能飛至十方下•至現前授記已來•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一明身至十方。二明一一歷供諸佛。三明修多三昧。四明延時得忍。五明一一佛邊現蒙授記。八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上品中生竟。 鬗W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八。一從上品下生者已下。總舉位名。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也。二從亦信因果下•至無上道心已來•正明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三。一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為亦。或可亦同前深信也。又雖信不深•善心數退•惡法數起。此乃由不深信苦樂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二明信雖間斷•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謗。若起疑謗者•縱使千佛遶身•無由可救也。三明已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此義第三福中已明竟。   三從以此功德已下•正明第八門中迴前正行向所求處。四從行者命欲終時下•至七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臨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九。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諸聖眾持金華來應。三明化佛同時授手。四明聖眾同聲等讚。五明行者罪滅•故云清淨。述本所修•故云發無上道心。六明行者雖T靈儀•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聖眾同聲告言•我來迎汝。七明既蒙告及•即見自身已坐金華之上•籠籠而合。八明隨佛身後一念即生。九明到彼在寶池中。   五從一日一夜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六從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七從遊歷十方下•至住歡喜地已來•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後益也。八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上品下生竟。   讚云。上輩上行上根人。求生淨土斷貪瞋。就行差別分三品。五門相續助三因。一日七日專精進。畢命乘臺出六塵。慶哉難逢今得遇。永證無為法性身。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上輩一門之義竟。      △十五就中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正明辯定其位。三者正明總舉有緣之類。四者正明辯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正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九者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正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正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中輩三品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八。一從佛告阿難已下。總明告命。二從中品上生者•正明辯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三從若有眾生下•至無眾過患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簡機堪與不堪。二明受持小乘齋戒等。三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四明雖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設有餘愆•痗概黈活E必令清淨。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然修戒時。或是終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時等。此時亦不定。大意皆畢命為期•不得毀犯也。   四從以此善根迴向已下•正明第八門中迴所修業向所求處。五從臨命終時下•至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之眾也。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佛為說法。又讚出家離多眾苦。種種俗緣•家業王官•長征遠防等。汝今出家•仰於四輩•萬事不憂•迥然自在•去住無障•為此得修道業。是故讚云離眾苦也。五明行者既見聞已•不勝欣。即自見身已坐華臺•低頭禮佛。六明行者低頭在此•舉頭已在彼國也。   六從蓮華尋開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八解脫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寶華尋發。此由戒行精強故也。二明法音同讚四諦之德。三明到彼聞說四諦•即獲羅漢之果。言羅漢者•此云無生。亦云無著。因亡故無生。果喪故無著。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也。言八解脫者。內有色外觀色•一解脫。內無色外觀色•二解脫。不淨相•三解脫。四空•及滅盡。總成八也。八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中品上生竟。 鬗井~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七。一從中品中生者•總舉行名•辯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二從若有眾生下•至威儀無缺已來•正明第五六七門中•簡機時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受持八齋戒。二明受持沙彌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淨無犯。乃至輕罪•如犯極重之過。三業威儀•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應知。   三從以此功德已下•正明迴所修業向所求處。四從戒香熏修下•至七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行者終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八。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彌陀與諸比丘眾來。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華來現。五明行者自見聞空聲等讚。六明佛讚言•汝深信佛語•隨順無疑•故來迎汝。七明既蒙佛讚•即見自坐華座•坐已華合。八明華既合已•即入西方寶池之內。   五從經於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六從華既敷已下•至成羅漢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四。一明華開見佛。二明合掌讚佛。三明聞法得於初果。四明經半劫已•方成羅漢。七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中生竟。 鬗井~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七。一從中品下生已下•正明總舉行名•辯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二從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授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簡機。二明孝養父母•奉順六親。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性調柔善•不簡自他•見物遭苦•起於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見聞佛法。亦不解悕求。但自行孝養也。應知。   三從此人命欲終時下•至四十八願已來•正明第八門中臨終遇逢佛法時節分齊。四從聞此事已下•至極樂世界已來•正明第九門中得生之益•去時遲疾也。五從生經七日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不開為異。六從遇觀世音下•至成羅漢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逕時已後•得遇觀音大勢。二明既逢二聖•得聞妙法。三明逕一小劫已後•始悟羅漢也。七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下生竟。   讚云。中輩中行中根人。一日齋戒處金蓮。孝養父母教迴向。為說西方快樂因。佛與聲聞眾來取。直到彌陀華座邊。百寶華籠經七日。三品蓮開證小真。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中輩一門之義竟。      △十六就下輩觀善惡二行文前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辯定其位。三者總舉有緣生類。四者辯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明受苦樂二法不同。七者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明迴所修行向所求處。九者明臨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總料簡下輩三位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說麗作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U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麗本有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聞三寶名•即得往生十八字•在者字下與疏相符)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九。一從佛告阿難已下•正明告命。二從下品上生者•正明辯定其位。即是造十惡輕罪凡夫人也。三從或有眾生下•至無有慚愧已來•正明第五門中簡機•舉出一生已來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五。一明總舉造惡之機。二明造作眾惡。三明雖作眾罪•於諸大乘不生誹謗。四明重牒造惡之人•非智者之類也。五明此等愚人•雖造眾罪•總不生愧心。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生死之罪已來•正明造惡人等•臨終遇善聞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識。三明善人為讚眾經。四明已聞經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轉教稱念彌陀之號。六明以稱彌陀名故•除罪五百萬劫。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儘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五從爾時彼佛下•至生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化眾來迎。去時遲疾。即有其六。一明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二明化眾既已身現•即同讚行人。三明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四明既蒙化眾告及•即見光明U室。五明既蒙光照•報命尋終。六明乘華從佛生寶池中。   六從經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得入初地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五。一明觀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寶華之側。三明為說前生所聞之教。四明行者聞已•領解發心。五明遠逕多劫•證臨百法之位也。八從是名已下•總結。九從得聞佛名已下•重舉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獨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上來雖有九句不同。廣解下品上生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次就下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七。一從佛告阿難已下•總明告命。二從下品中生者•正明辯定其位。即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也。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應墮地獄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造業。即有其七。一明總舉造惡之機。二明多犯諸戒。三明偷盜僧物。四明邪命說法。五明總無愧心。六明兼造眾罪。內心發惡•外即身口為惡。既自身不善。又見者皆憎。故云諸惡心自莊嚴也。七明驗斯罪狀•定入地獄。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即得往生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善惡來迎。即有其九。一明罪人命延不久。二明獄火來現。三明正火現時•遇善知識。四明善人為說彌陀功德。五明罪人既聞彌陀名號•即除罪多劫。六明既蒙罪滅•火變為風。七明天華隨風來應•羅列目前。八明化眾來迎。九明去時遲疾。   五從七寶池中下•至六劫已來•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六從蓮華乃敷下•至發無上道心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三。一明華既開已。觀音等梵聲安慰。二明為說甚深妙典。三明行者領解發心。七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下品中生竟。 鬖穨i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麗本有歸命二字)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以上六字麗作即為其人廣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次就下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七。一從佛告阿難已下•總明告命。二從下品下生者•正明辯定其位。即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受苦無窮已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七。一明造惡之機。二明總舉不善之名。三明簡罪輕重。四明總結眾惡•非智人之業。五明造惡既多。罪亦非輕。六明非業不受其報•非因不受其果。因業既非是樂•果報焉能不苦也。七明造惡之因既具•酬報之劫未窮。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雖得生彼•華合逕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已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四從如此愚人下•至生死之罪已來•正明聞法念佛•得蒙現益。即有其十。一明重牒造惡之人。二明命延不久。三明臨終遇善知識。四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五明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七明念數多少•聲聲無間。八明除罪多劫。九明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十明去時遲疾•直到所歸之國。   五從於蓮華中滿十二劫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六從觀音大勢下•至發菩提心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三。一明二聖為宣甚深妙法。二明除罪歡喜。三明後發勝心。七從是名已下•總結。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下品下生竟。   讚云。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三華障重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下輩一門之義竟。      前明十三觀以為定善。即是韋提致請•如來已答。後明三福九品名為散善。是佛自說。雖有定散兩門有異。總解正宗分竟。 鷃′O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舉•次辯•即有其七•初言說是語者•正明總牒前文•生後得益之相。二從韋提已下•正明能聞法人。三從應時即見極樂已下•正明夫人等於上光臺中見極樂之相。四從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已下•正明夫人於第七觀初見無量壽佛時•即得無生之益。五從侍女已下•正明T斯勝相•各發無上之心•求生淨土。六從世尊悉記已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記•皆生彼國•即獲現前三昧。七從無量諸天已下•正明前厭苦緣中•釋梵護世諸天等•從佛王宮臨空聽法。或見釋迦毫光轉變。或見彌陀金色靈儀。或聞九品往生殊異。或聞定散兩門俱攝。或聞善惡之行齊歸。或聞西方淨土對目非遠。或聞一生專精決志•永與生死分流。此等諸天•既聞如來廣說希奇之益•各發無上之心。斯乃佛是聖中之極•發語成經。凡惑之類蒙鴃E能使聞之獲益。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得益分竟。   △四次明流通分。於中有二。一明王宮流通。二明耆闍流通。 鷅葬阞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虳嚏C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今先就王宮流通分中•即有其七。一從爾時阿難已下•正明請發之由。二從佛告阿難已下•正明如來雙標依正以立經名。又能依經起行•三障之雲自卷。答前初問云何名此經一句。三從汝當受持已下•答前後問云何受持一句。   四從行此三昧者下•至何▽虳壑w來•正明比校顯勝•勸人奉行。即有其四。一明總標定善•以立三昧之名。二明依觀修行•即見三身之益。三明重舉能行教之機。四正明比校顯勝。但聞三身之號•尚滅多劫罪愆。何況正念歸依•而不獲證也。   五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已來•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即有其五。一明專念彌陀佛名。二明指讚能念之人。三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希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為喻。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希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四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五明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   六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已下•正明付屬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七從佛說此語時已下•正明能請能傳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遇墨旼S•意躍無以自勝也。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王宮流通分竟。 鷅葬犮@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諸麗作人)天龍(麗有神字)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五就耆闍會中•亦有其三。一從爾時世尊已下•明耆闍序分。二從爾時阿難已下•明耆闍正宗分。三從無量諸天已下•明耆闍流通分。上來雖有三義不同。總明耆闍分竟。   初從如是我聞下•至云何見極樂世界已來•明序分。二從日觀下•至下品下生已來•明正宗分。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已來•明得益分。四從爾時阿難下•至韋提等歡喜已來•明王宮流通分。五從爾時世尊下•至作禮而退已來•總明耆闍分。上來雖有五分不同。總解觀經一部文義竟。      △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於後代。但如來神力•轉變無方。隱顯隨機•王宮密化。於是耆闍聖眾•小智懷疑。佛後還山•弗闚委況。於時阿難為宣王宮之化定散兩門。異眾因此同聞。莫不奉行而頂戴。   敬白一切有緣知識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輒生異解。遂即標心結願•請求靈驗•方可造心。南無歸命盡虛空U法界一切三寶。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彼土諸菩薩大海眾。及一切莊嚴相等。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若稱三世諸佛釋迦佛•阿彌陀佛等大悲願意者。願於夢中得見如上所願一切境界諸相。於佛像前結願已。日別誦阿彌陀經三U。念阿彌陀佛三萬U。至心發願。即於當夜•見西方空中•如上諸相境界•悉皆顯現。雜色寶山•百重千重。種種光明•下照於地。地如金色。中有諸佛菩薩。或坐或立。或語或嘿。或動身手。或住不動者。既見此相。合掌立觀。量久乃覺。覺已不勝欣喜。於即條錄義門。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後時脫本竟已。復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別誦阿彌陀經十U。念阿彌陀佛三萬U。初夜後夜•觀想彼佛國土莊嚴等相。誠心歸命•一如上法•當夜即見三具磑輪•道邊獨轉。忽有一人•乘白駱駝來前見勸。師當努力•決定往生•莫作退轉。此界穢惡多苦•不勞貪樂。答言。大蒙賢者好心視誨。某畢命為期•不敢生於懈慢之心。云云。第二夜•見阿彌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寶樹下金蓮華上坐。十僧圍遶•亦各坐一寶樹下。佛樹上•乃有天衣挂繞。正面向西•合掌坐觀。第三夜•見兩幢杆•極大高顯。幢懸五色。道路縱橫。人觀無礙。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上來所有靈相者•本心為物•不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隱藏。謹以申呈義後•被聞於末代。願使含靈聞之生信。有識T者西歸。以此功德迴施眾生。悉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真善知識。同歸淨國。共成佛道。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第四    普為出資及讀誦受持 輾轉流通者回向偈曰: 願以此功德.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及與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人各習禮讓 讀誦受持人.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同證無上道 書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發行人:簡豐文 出版者: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五十五號十一樓 電話:(02)2395-1198 傳真:(02)2391-3415 請書專用傳真:(02)2396-5959 E-mail:budaedu@budaedu.org(本會代表號) http://www.budaedu.org 劃撥帳號:0七六九四九七九 戶名:佛陀教育基金會 贈送處: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五十五號三樓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臺業字第三八六九號 【贈送品.歡迎翻印.功德無量】 【南無觀世音菩薩 消災降福】 【南無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