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沙門慧嚴慧觀同謝靈運 再治    隋 章安灌頂法師 撰;  唐 天台沙門湛然 再治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恭印 目次 刻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序 7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序 9 涅槃經疏三德指皈目次 10 卷第一 15  序品第一(會疏卷第一) 22 卷第二 109 卷第三 277  純陀品第二(會疏卷第二) 277 卷第四 415  哀歎品第三 487 卷第五 577  長壽品第四(會疏卷第三) 675 卷第六 718  金剛身品第五 814  名字功德品第六 871 卷第七 889  四相品第七之上(會疏卷第四) 889  四相品第七之下(會疏卷第五) 994  四依品第八(會疏卷第六) 1067 卷第八 1193  邪正品第九(會疏卷第七) 1193  四諦品第十 1230  四倒品第十一 1249  如來性品第十二(會疏卷第八) 1260 卷第九 1415  文字品第十三 1415  鳥喻品第十四 1441  月喻品第十五(會疏卷第九) 1481  菩薩品第十六 1508  一切大眾所問品第十七(會疏卷第十) 1610 卷第十 1669  現病品第十八 1669  聖行品第十九(會疏卷第十一) 1713 卷第十一 1813  聖行品第十九中(會疏卷第十二) 1871  聖行品第十九下(會疏卷第十三) 1994 卷第十二 2093  梵行品第二十之一(會疏卷第十四) 2093  梵行品之二(會疏卷第十五) 2201 卷第十三 2296  梵行品之三(會疏卷第十六) 2296  梵行品之四(會疏卷第十七) 2395  梵行品之五(會疏卷第十八) 2448  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2520 卷第十四 2540  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一(會疏卷第十九) 2540  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二(會疏卷第二十) 2676 卷第十五 2729  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三(會疏卷第二十一) 2729  德王菩薩品之四(會疏卷第二十二) 2776  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五(會疏卷第二十三) 2863 卷第十六 2958  德王菩薩品之六(會疏卷第二十四) 2958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一(會疏卷第二十五) 3020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二(會疏卷第二十六) 3148 卷第十七 3263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三(會疏卷第二十七) 3263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四(會疏卷第二十八) 3323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五(會疏卷第二十九) 3389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六(會疏卷第三十) 3460 卷第十八 3534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一(會疏卷第三十一) 3534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二(會疏卷第三十二) 3668 卷第十九 3777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三(會疏卷第三十三) 3777  迦葉菩薩品之第二十四之四(會疏卷第三十四) 3926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一(會疏卷第三十五) 4016 卷第二十 4110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二(會疏卷第三十六) 4110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4214  憍陳如品之末 4214  遺教品第一 4224  應盡還源品第二 4250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下 4269  機感茶毘品第三 4269  聖軀廓潤品第四 4291 刻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序   釋迦文佛.五十年間.轉大法輪。其究竟極倡.無上寶錄者.則莫過乎法華涅槃兩經矣。蓋以開權之說.諸經未明。顯本之談.兩經獨擅也。今家判此兩經同譬醍醐.良由茲焉。而其本迹顯實.雖文義浩繁.究其要歸.則不出吾人介爾之心焉。荊谿尊者曰。妙法祇是一心三德。又曰。若了三德在一心中。則大經一部.居于方寸。旨哉言乎。誠義學者之最所當服膺也。又雖復安經同味。然涅槃經扶律談常.徧被末代。則今時學人所當急研討也。然智者大師之弘經.但疏法華.而不及涅槃。雖固可惜.而章安尊者.依智者義意.作涅槃疏。則兩疏並行.宛觀雙璧。荊谿尊者之作記.亦但釋法華疏.而不及涅槃疏.豈非缺乎。雖有暹滿二記.不滿人意。議者眾矣。且迨近世.亡而弗傳。是故古今學徒.患乎此疏.文古義幽.難解難曉。宋孤山圓師.以高世之才.師安之學.作三德指歸二十卷。於是其難解難曉者.皆渙然冰釋.粲然日明.大有益於物。則亦可謂備矣。況復題以三德者.欲俾學者.由記以通疏.由疏以會經.乃悟一心三德。其意甚好矣。第恨其為山外宗師.而間陳其所相承也。故其所示三德.亦似不臻乎圓極矣。四明曰。若不即三道而顯三德者.乃教道所說也。富哉言乎。足以辨山外之異見.而彰圓頓之正宗。賢達為能信徹乎斯.然後讀是書焉.則三德秘藏之旨.庶乎不差矣。是書不入明藏.本邦又未廣行.學者憾之久矣。余曩曾請輪王大王.借濃州長瀧寺古藏宋板書數十部。是書其一也。喜而視之。闕第十五卷。雖恨其未完.合抱不以尺折廢。蓋與四方同志共焉。遂令二三子.旁加國語.付諸書林.重繡梨棗。近者彫刻既成.書林乞序於余。余深隨喜其傳永久。又願他日藏完書者.樂補其闕。因操觚直書.以弁簡端云。 時 正德乙未春 老苾蒭光謙謹撰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序   涅槃疏者。實吾祖章安法師.約龍樹宗旨.用智者法門.依經辨理.大明乎三德之妙義也。既而章安師沒.荊溪師作筆削.斯文再治再定。抑又因舊章見新意.如諸文之下或加私謂.文句之題改之曰疏。是也。然後得盡善矣。邇世空文僅存。莫有傳者。錢唐沙門釋智圓.字無外。其荊溪十世之法孫也。痛微言之將墜.慨後學之不聞。於是乎撰記以申明之.勒成二十卷.號三德指歸。凡於文高旨遠.言約義微之處.而皆離堅合異.派深析重.指而歸之。俾夫來者.識經之所詮.疏之立義.盡在於生佛無差.一心三德之理也。無奔走於迷塗.姑務於理觀講授矣。惟懷道者知我志乎。 時大宋大中祥符四年.歲次辛亥八月既望。於錢唐西湖崇福寺講堂.首事筆削。越六年.癸丑九月二十六日.於大慈山崇法寺方丈功畢序云。 涅槃經疏三德指皈 目次 卷第一 序 釋序品第一 卷第二 釋序品之餘 卷第三 釋純陀品第二 釋哀歎品第三 卷第四 釋哀歎品之餘 卷第五 釋哀歎品之餘 釋長壽品第四 卷第六 釋長壽品之餘 釋金剛身品第五 釋名字功德品第六 卷第七 釋四相品第七 釋四依品第八 卷第八 釋邪正品第九 釋四諦品第十 釋四倒品第十一 釋如來性品第十二 卷第九 釋文字品第十三 釋鳥喻品第十四 釋月喻品第十五 釋菩薩品第十六 釋大眾所問品第十七 卷第十 釋現病品第十八 釋聖行品第十九 卷第十一 釋聖行品上之餘 釋聖行品之中 釋聖行品之下 卷第十二 釋梵行品第二十 釋梵行品之二 卷第十三 釋梵行品之三 釋梵行品之四 釋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卷第十四 釋德王品第二十二 釋德王品之二 卷第十五(逸失) 卷第十六 釋德王品之六 釋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釋師子吼品之二 卷第十七 釋師子吼品之三 釋師子吼品之四 釋師子吼品之五 釋師子吼品之六 卷第十八 釋迦葉品第二十四 釋迦葉品之二 卷第十九 釋迦葉品之三 釋迦葉品之四 釋憍陳如品第二十五 卷第二十 釋陳如品之二 釋陳如品之末 以下釋後分經 釋遺教品第一 釋還源品第二 釋荼毗品第三 釋廓潤品第四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目次(終) 出版者按:參考經本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CBETA,X37,no.662)。 《大般涅槃經疏》(CBETA,T38,no.1767)隋章安頂法師撰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南本大般涅槃經會疏》(CBETA,X36,no.659)。 《涅槃經治定疏科》宋錢塘沙門智圓撰(CBETA,X36,no.657)。 《大般涅槃經後分》(CBETA,T12,no.377)大唐南海波淩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 《涅槃經玄義文句》(CBETA,X36,no.656)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南本大般涅槃經疏記》民國顯瑞會錄。 (案。三德指歸缺第十五卷。今案唐行滿、道暹二師.各有涅槃私記十卷.即三德指歸之所本也。謹採滿暹二師之文以補之。) (案。章安造疏時.後分經未來。荊溪再治.乃合後分釋之。是為後分疏。宋智圓法師治定疏科。其後分經科判即從疏中錄出。此後分疏一卷佚失。)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   沙門慧嚴 慧觀 同謝靈運 再治   隋 章安灌頂法師  撰   唐 天台沙門湛然 再治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釋涅槃經治定疏。分二。初題目二。初疏文通題。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一。  疏文通題能所相對凡有二重。初疏字是能解.餘為所解。二經是能詮.涅槃是所詮。既攬所詮為經之別名。故今亦攬所解為疏之別目。以別簡通.即顯此疏非解他經。疏者。疎也.決也。疎通經旨.決擇佛意也。章安舊本則稱文句.義尚乎謙。謂但能以科句.節斷經文而已。荊溪治定.改稱為疏。謂決通一經.義意無壅。斯亦荊溪善述章安之意也。例如止觀本稱圓頓。章安治定.改號摩訶。既有理存焉.則改作無爽。  問。智者解經釋題.既號玄義.消文則曰文句。章安師承有在.豈是尚謙耶。答。只由智者尚謙.故章安依之耳。亦猶先儒解書或稱傳。謂以傳述為義.或親承聖旨.或師儒相傳.故云傳。如尚書孔氏傳是也。或稱注.則尚於謙.不敢傳授己意.但直注於文下耳。如禮記鄭氏注是也。例如稱疏及文句.謙與不謙意也。故荊溪撰止觀科.亦題文句。豈非但以科句節文.稱文句耶。問。若爾.玄義之名.應非謙也。答。實然。謂以五義釋題.妙契佛旨.故稱玄義。故荊溪但改文句之題.而玄義仍從舊貫。故知章安之意.一謙一不.二義互顯。故妙樂記云。所以釋題不可率爾。題下別釋.理非容易。以由釋題.大義委悉。故至經文.但粗分章段。題云文句.良由於此。問。自古諸師解經.多題為疏。豈皆不謙.得不乖禮乎。答。謙與不謙皆出作者之意。理或有歸.雖自譽亦無咎也。如夫子云。文王既歿.文不在茲乎。顏回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此謂道德均齊.而自比於文王虞舜.孰敢非者。其或不類.雖三尺童子亦能哂之。亦如大師自稱.天竺大論尚非其類.真丹人師何勞及語。此雖不謙.諒無慚德。故題為疏.意類此矣。或曰一家言教.解題與釋文各部者.則名有玄義.文句之異。其合為一部者.則總題曰疏。如淨名疏.觀經疏之例也。今既以玄義各部.應題文句.安稱疏耶。答。此皆舊章.非今新意。如其不爾。且淨名廣疏.舊以前六卷題曰玄疏.後二十八卷題曰文疏。洎荊溪修定而削其文字.但云略疏第一等.復與六卷玄義各行。若乃固守文句之題.不從新意者.何異講再治止觀.而棄摩訶之號.反用圓頓之題乎。又況章安自稱為疏。如玄義云疏緣起.又云寄疏他舍.其意在謙.且題文句。荊溪改之.不遺先旨。  卷者。卷舒為義。第.居也。一.始也。此卷居始.故云第一。  △二撰治嘉號。 【疏】隋章安頂法師撰。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撰治嘉號。先明撰人號.即章安也。次明治者號.即荊溪也。舊文云。天台智者大師說.弟子灌頂集者。即是章安推功歸師。謂此疏文雖是己述.而皆鳩集大師所說法門耳。故玄義云。以大業十年十月十日廬于天台之南。管窺智者義意.輒為解釋。又下釋長壽品初疏云。精進菩薩亦不能知。豈是凡夫闇心圖度。不能已已.輒述所聞。此皆謙己不才.歸美智者。故舊文題下.但言智者說也。洎荊溪再治.直顯其功。故削智者之號.而云頂法師撰也。禮以二名不偏諱.故得稱頂而不言灌也。其名字之義.德行之美.製疏因由.著述年代.具如玄記及教相章疏緣起中。  法師者。梵行品云。以知法故.名大法師。以知義故.名大法師等。約七善解之.而皆在佛。故法師之號.通乎因果。今疏主即因中法師也。楊子法言曰。師者.人之模範也。像法決疑經及觀心論.皆明三師。謂律師.法師.禪師也。明練持犯曰律師。精通經論曰法師。修心靜慮曰禪師。觀心論疏.明三師各有十過。律師十者。一但執外律.不識內戒.故被淨名所訶。二執律名相.諍計是非.不識見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資.方能進道。但律不慧不禪.何能進道。四弘在名譽.志不存道.果在三塗。五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執律方便小教以為正理.而障大道。七師師執律.不同弘則.多加乳水。八不依聖教傳授.誤累後生。九四眾不霑真法.轉就澆漓。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法師十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釋論云。有聞而無慧.所說不應受。二不融經意.息諍趣道.但執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識見心苦集。三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四經云非禪不慧.偏慧不禪.一翅一輪.豈能遠運。五法本無說.說破貪求。名利弘宣.寧會聖旨。六但貴耳入口出.何利於己。經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七無行而宣.何利於他。八又多加乳水.無道之教.誤累後生。九四眾失真法利.轉就澆漓。十非但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禪師十者。一經云。假名阿練若.納衣在空閑。自謂人間寶.好出我等過。二恃行凌他.不識戒取苦集煩惱。三無慧修定.盲禪無目.寧出生死。四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無慧之禪多發鬼定.生破佛法.死墮鬼道。六名利坐禪.如扇提羅.死墮地獄。七設證得禪.即墮長壽天難。八加水乳禪.教授學徒.紹三塗種。九四眾不霑真法之潤.轉就澆漓。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然晚生莫不軌崇三師.以為良導。師既邪而無道.弟子何能自正。故經云三師破佛法也。今疏主稱法師者.反上十過而成十德.自正正他.師範有在。撰者.錄也。故法華云。撰集解其義也。  次治者號。天台者。所居之山也。十道志云。天台山頂.對三台星.故以名焉。文選孫綽天台山賦序云。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遊化.靈仙之所窟宅。沙門.此云勤息。謂勤行眾善.止息諸惡故也。又翻乏道。如下經說。此出家之通號也。湛然即荊溪名諱.乃出家別號。下經云。定水湛然滿涅槃。即首楞嚴大定也。則由內觀涅槃行道.而外立斯名。姓戚氏.世居晉陵之荊溪.則常州人也。人尊其教.因以荊溪為號。佛滅度後十有三世.至龍樹菩薩.始用文字.廣第一義諦。嗣其學者.號法性宗。元魏高齊間.有慧文禪師.默而識之.授南岳思大師。由是有三觀之學.洎智者大師.蔚然興於天台.而其道益大。以教言之.則荊溪乃龍樹之裔孫.智者之五世孫.左溪朗公之法子也。二十餘受經於左溪.與之言大駭。異日謂然曰。汝何夢乎。然曰。疇昔之夜.夢披僧服.掖二輪遊大河之中。左溪曰。嘻。汝當以止觀二法.度群生於生死之淵乎。乃授以本師所傳止觀。然德宇凝粹.神鋒爽拔。始以處士傳道.學者悅隨.如羣流之趣大川也。天寶初年(時年三十七).解縫掖而登僧籍。遂往越州曇一律師法集.廣尋持犯開制之律範焉。始居吳郡晉陵.中詣五臺.後居天台.皆敷行止觀。天寶末.大曆初.詔書連徵.並辭疾不就。當大兵大飢之際.揭(去乂反)厲法流.學徒愈繁.瞻望堂室.以為依怙。然慈以攝之.謹以守之。大布而衣.一床而居。不食乳蜜.不衣繒帛。故神邕讚曰。乳蜜不嗜.繒帛彌克。以唐建中三年二月五日.示疾佛隴道場。顧語學徒曰。道無方.性無體。生歟死歟.其旨一貫。吾歸骨此山.報盡今夕.要與汝輩.談道而訣。夫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凡為三因.在聖為三德。爇炷則初後同相.涉海則淺深異流。善利利人在此而已。爾其志之。言訖隱几.泊如而化。春秋七十二.法臘三十四。門人奉全身起塔.祔于智者大師塋兆之西南隅焉。平日輯纂教法.明決前疑.開發後滯。一家所傳.咸祖述之。凡百餘卷.盛行于世。故皇朝高僧傳云。詳其始天寶.終建中。以自證之心.說未聞之法。經不云乎.於少時間.大作佛事.然師有焉。  再治者。對章安初撰.故曰再治。治謂修治.即於章安文句中.辭有煩者則刪削之.義有闕者則添補之。如下文中.私謂私云等.即是補也。故治之一字.義含刪補.以刪以補.皆修治故。若爾.荊溪何不題為刪補疏.及治定疏耶。答。既以再治二字.居名諱之下.故總題不安刪補等語也。例如何晏解論語.既以集解二字.居名諱之下.故總題但云論語第一也。若如杜征南解春秋.既題為春秋經傳集解.故題下但書杜氏二字.更無集撰之言。今荊溪意例同何晏.以文隔章安撰集之號.故不可同杜預也。 【疏】三藏曇無讖譯梵。沙門慧嚴.慧觀.同謝靈運再治。 序品第一(會疏卷第一)  △二本文二。初離文通示二。初引古敘意三。初分節元始。 【疏】序品上。上代直唱消文釋意。分節章段.起小山瑤.關內憑等。因茲成則。  其本文節段.予嘗撰科文十卷.詳之矣。貴省紙墨.不復編入.此下但直爾消文。  上代者。代.世也。即指騰.蘭入漢已來.高僧間出.凡解諸經.未事分節。但直爾舉唱.消釋文意而已。至法瑤道憑等.始分章段。章者。明也。為分析科段.使義理彰明。說文云。樂歌竟為一章.故章字從音從十.謂自一至十.數之一終也。小山瑤者。即吳興武康小山寺.法瑤法師也。本河東人.宋元嘉中過江。吳興沈演之請還小山焉。著涅槃.法華.大品.勝鬘等義疏。關內憑者.即北齊鄴域寶山寺道憑法師也。講地論.涅槃.華嚴經.四分律。皆覽卷便講.目無尋文.章疏本無.手不舉筆。等者.即等取光宅.靈味等諸師也。而云關內者。鄭玄註禮記云。關.境上門也。月令章句云。關在境所.以察出禦入。蓋秦地西有隴關。東有函谷關.臨晉關。南有嶢關.武關。故秦為關中.禹貢雍州之域。尚書曰。黑水西河惟雍州.東自同華.略河而北.西自歧隴原會.極于北垂.盡其地也。河圖曰。秦地方千里.故云關內也。諸家章疏皆云。分節始於彌天.而今疏指瑤憑者.恐各有所據。或可彌天但分三分。若如解釋此經.分為五門七段等.始於瑤憑等諸師。故後代依之.以成軌則。  △二此經下。科段盈縮二。初標盈縮。 【疏】此經文句.盈縮非一。有二三四五七八。  盈縮者。梁武二段為縮。興皇八門為盈。中間四家.望前為盈.對後為縮。故云非一。  △二梁武下。示盈縮。 【疏】梁武但制中前中後。開善唯序正。光宅足流通。靈味問有緣起.答有餘勢。河西五門。婆藪七分。興皇八門。  梁武者。諱衍.字叔達.姓蕭氏.始封於梁.因為國號。武者。諡也。諡法曰。克定禍亂曰武。嘗因都下疾甚.帝於內為百姓設救苦齋.以身為禱。後又設無遮大會。上乃釋御服.披僧衣.為大眾開講涅槃。但分此經以為二分.中謂日中食時.純陀獻供之時也。是則從序至現病品中.俱是中前所說。下去訖經.悉是中後說也。  開善者。即梁鐘山開善寺智藏法師也。光宅者。即梁光宅寺法雲法師也。彼分陳如一品為流通分.故云足流通。靈味。寺名.即寶亮法師也。撰涅槃疏.梁武御製序。問有緣起者.彼師謂從純陀品至長壽品.迦葉設問前長行.是迦葉問家緣起。偈中三十四問.即正問也。答有餘勢者.從偈後長行.盡大眾問品.是如來正答。現病已去.皆是答家餘勢耳。  河西者。謂黃河之西.即北涼道朗也。婆藪者。具云婆藪盤豆.此云天親。新云伐蘇畔度.唐言世親。佛滅後八百年生于天竺。造涅槃論一卷.分經為七分。未治本云。地人七分。荊溪欲顯地人撰疏.分經節段.承用天親.非出己解。故此云婆藪.直顯所宗。下出異解.仍云地人.明彼述作。前後互顯.亦治者之新意也。興皇。寺名.即梁慧朗法師。五門七分.下文自顯。  △三雖蘭下。總結開遮。 【疏】雖蘭菊各美.而經遮論開。  雖蘭下.縱奪開遮。說文。蘭.香草也。爾雅。菊.治牆也。禮記。季秋之月.菊有黃華。今言蘭菊雖異.各有馨香.以喻諸師分節.皆為引物悟理。若各起諍.三益尚無.焉能契理。若順四悉.各美有餘。經即此經.論謂釋論。雖云各美.聖有開遮。若準此經.則遮取相而說.加水乳中.失真道味。若依釋論.則開無著而說.派深析重.令物悟解。故知經遮失理.論開得理。失理之說.在論亦遮。得理而宣.在經亦開。聖雖偏舉.意乃俱通。故今引之.結前諸家盈縮之說.起後今師無著之談。故文即云今分為五也。 【疏】牧女添水.遮也。派深析重.開也。  牧女添水者。菩薩品云。如牧牛女為欲賣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復賣與餘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轉復賣與近城女人。彼女復加二分.賣與城中女人。彼女復加二分.詣市賣之。古師釋云。牧女譬弘經者。女性諂曲.譬於經不能忘懷.為法而多諂求利.故以牧女譬之。初加二分者。一抄略此經。二分為多分。第二加二分者。一除深妙語。二安世言辭。第三加二分者。一抄前著後。二抄後著前。第四加二分者。一前後著中。二中著前後。  派深析重者。大論六十五云。若不取相.以無著心說有九種.令他讀持.能正憶念。一者照了.不知令知故。二者開出.如開寶藏.隨意取用。三者指示.如視不明.指示好醜。小乘眼智不明.指示道及非道。四者分別.謂世出世。五者顯現.或時毀善以助不善.貴令眾得開解故。六者說法.說佛意趣。七者解釋.如囊有寶。繫口.人則不知。應為解佛經囊.釋其道理。八者析重令輕.種種譬喻令易解故。九者淺易.如水難度.派令易度。般若水深.能令淺易。今文雖引八九二文.意含前七。是知論既開於為他解說.故古今分判雅合其宜。  △二今分下。約今正示二。初分科。 【疏】今分為五。又為七。一列章。二示文處。三釋名。四生起。五通別。六引證。七異解。  △二隨釋七。初列章。 【疏】初列章者。一召請涅槃眾。二開演涅槃施。三示現涅槃行。四問答涅槃義。五折攝涅槃用(云云)。  初列下.五章雖異.咸稱涅槃。眾義雖殊.同歸佛性。涅槃不出三德.佛性豈離三因。三德即證聖之名.三因乃在凡之稱。凡聖理等.因果何殊。故知心地三千.彼彼互徧.三無差別.有理存焉。故須於此分章.懸知大旨.攬入自性.方曰弘經。三德三因即心三諦。照之以三觀.檢之以六即。夫如是者.隨文釋義何用不臧。體言見心.其則不遠。此經既爾.眾典皆然。復以一化五時.用統十方三世.道齊在此.復性無殊。寄語後賢.彌須用意。有茲深旨.故註云云。  △二示處。 【疏】二示文處者。初從如是.訖流血灑地.是請。從純陀訖大眾問.是施。從現病訖德王.是行。從師子吼訖品.是義。從迦葉訖經.是用。  △三釋名。 【疏】三釋名者。道不孤運.待時處伴。今涅槃時到.而面門啟照.隨類發聲.駭悟感動.會此拘尸。緣牽曰召。招致曰請。眾有權實.實者可召.權者宜請。五十二眾十方奔集.咸為顯發大般涅槃.故名召請涅槃眾也。  釋名下.文中次第釋五章名。初釋眾名中.先述召請意.次釋其名。道不孤運等者。是總標。謂扶律談常之道.不孤然自運。必待垂滅機熟之時.拘尸堅林之處.五十二眾之伴.三者參會.斯教乃興。故五果無差之談.佛身常住之說.闡提有性之義.圓伊至極之旨。此會已前.諸經未示.故云不孤運也。今涅槃時等者。釋上義也。涅槃時到.是待得其時。而面門下(至)感動.即待得其伴。拘尸即待得其處。面門即口也。啟照謂放光。經云。爾時如來於晨朝時.從其面門放種種光。隨類發聲者。經云。以佛神力出大音聲.其聲徧滿.乃至有頂.隨其類音.普告眾生.乃至若有所疑今悉可問。駭悟感動者。經云。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此即駭悟也。經云。眾生見聞是已.心大憂惱.乃至身體戰慄等。此謂感動也。經明諸眾.皆云詣拘尸城.至如來所.故云會此拘尸。  緣牽下.釋召請名。當機結緣二眾是實行.種熟緣牽.故須召來。發起影響二眾是權行.砧搥成器.故須請至。故云眾有權實等也。致.至也。咸為顯發等者。實行機熟.故來聞法證真.即為自顯發三德涅槃也。權行輔佛故至。對敡益物.即為他顯發三德涅槃也。若權行者.本居極果.則一向為他。若在真因.不無自為.損生增道即其事也。然極果人.談己所證.亦名自顯。為興斯教.令眾悟道.故須召請。 【疏】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習難得大涅槃藏.本無祕吝。但不盡能受。所以初用毒途.後以水洗。前同末異.伺機時待。  佛於下.釋施。先明佛意無偏。次但不下.顯隨機設化。初文者.圓融涅槃.七方便人所不能證.故云難得。又圓證涅槃.歷四十一位.方至妙覺。今論極果.復是難得。三諦寂滅.體含三千.名之為藏。出世之意.本欲說此.故無秘吝。故法華云。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但不下.明隨機設化。但不盡能受者。謂利根菩薩即於華嚴.已得入實。故法華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也。其有鈍根小機.如聾若啞.不受大益。故云不盡能受也。所以遊化鹿苑.說小乘無我法.以破邪我.如以毒塗。然後方等彈呵.般若洮汰。大機既熟.乃於涅槃顯示圓融真我.如以水洗。如來性品云。譬如女人為其子故.以苦味塗乳。如來亦爾。為修空故.說言諸法悉無有我。如彼女人淨洗乳已.而喚其子.欲令還服。我今亦爾.說如來藏。是故比丘不應生怖.如彼小兒聞母喚己.漸還飲乳。前同末異等者。釋塗洗意.鹿野說小是前同.同彼機緣說小故也。涅槃破小談常是末異。斯皆經歷中間二味.伺候機緣。待涅槃時.假純陀等為發起之緣.乃說常辨性。以此圓法.施彼偏乘.咸令入實也。 【疏】因純陀獻供.施常色力。因比丘請住.斥偽談真。慇懃勸問.迦葉承旨。隨問施與.使無遺滯。法雨充溢.滿拘尸城。故名開演涅槃施也。  因純陀下.歷示經文.以明施義。一明獻供為施發起。因獻供故施常。因請住故談真。由談真故勸問。由如來勸.故迦葉乃問。發三十四問.故佛以一十六品隨問而答。此乃開演常宗.徧施物機也。獻供者。即第二經初.純陀白佛.惟願哀受我等最後供養。施常等者。即佛答也。經云。汝今於我.欲求壽命.色力安樂.無礙辨才。我當施汝常命色力等。請住等者。即哀歎品中請云。惟願久住.不入涅槃等。於是如來斥小乘之偽.談大乘之真。如經云。汝今不應取此虛偽之物。及云。汝等雖得出家.於此大乘不生貪慕。雖服袈裟染衣.心猶未染大乘淨法等。即斥偽也。經云。當令一切安住秘密藏中。乃舉伊字天目為喻等.即談真也。勸問即指長壽品初.先勸比丘問.次勸大眾問也。勸詞稠疊故曰殷勤。由是迦葉菩薩仰承如來敦勸之旨.乃說二十二行偈文.作三十四問.即云何得長壽等是也。隨問施與者。即佛隨所問.凡一十六品.始長壽.終大眾問。具答迦葉三十四問。故云隨問施與。悉斷餘疑.故云使無遺滯。舉眾受益.故云充溢等也。 【疏】然祕藏淵凝.非行不到。善巧方便.示現令前。所以右脇而臥.默無所說.示現病行。迦葉推請.乃加趺融懌.說三指一。菩薩奉行.五行十德。是故名為示涅槃行。  然秘下.釋行。淵.深。凝.靜也。竪徹三諦故深.體非三惑故靜。雖心具諸法.三一互融.佛若不說.無能知者.故稱秘藏。雖知本具.若不修行.無由證得.如臨川羨魚。要須結網.方乃得之.故云非行不到。行謂五行也。應知五行不出三觀。空即聖行。假即梵行。中即天行。雙照二善即嬰兒行。雙照二惡即病行。塵沙乃空邊之惡。無明乃假邊之惡。三一相即.五行俱融.名如來行.斯之謂矣。故須始從名字.造修五行.至于初住.分證現前。非行不到.厥意彌顯。令前者。令眾生修行.前到於三德秘藏也。  所以下.正明如來善巧發起五行法門。右脇等者。即大眾問品末云。為欲調伏諸眾生故.現身有疾.右脇而臥也。迦葉推請者。即現病品初.迦葉菩薩推佛自行.化他.證果之三.悉無有病。於三番中皆請說法.故云推請也。加趺等者。迦葉既已推請.故如來即現無病之相也。下經云。即從臥起.結跏趺坐.顏貌熙怡.如融金聚等。故云融懌。懌.悅也。三謂聖.梵.嬰兒也。各說一品.故曰說三。一謂天行。但於梵行之末.指在華嚴.故云指一。菩薩下.明依教修證.五行屬修.十德乃證。即德王品所明也。 【疏】然涅槃之義.浩然無盡。欲舉一蔽諸.若指醎淡海。故專問佛性.聯翩六重。佛一一酬.名涅槃義。  然涅下.釋義。三德妙義.類通諸法.無所不攝。故云浩然無盡。浩然.大水貌。欲舉下.正述文意。雖涅槃攝義周廣.而的指其要.莫越佛性。舉一蔽諸者。蔽.當也。仲尼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是知風雅之文雖廣.旨在無邪。涅槃之義乃多.意惟佛性。譬如海之深廣.指鹹即攝。深廣.譬涅槃義豐。指醎.譬佛性理要。所以如來雖舉三寶四諦等.總一十八條勸問。而師子吼但約佛性一法.作六重問。故云.故專問等也。 【疏】然佛性之體.非善非惡。善惡雙用.彌滿無涯。且囊括梗概.以略該廣。用善則羅云被攝.用惡則善星堪收。二子既然.餘皆可例。  然佛下.釋用。善惡之名.不出十界通別。分別其義.可知體即空中.故非善惡。空中即假.理具宛然。良由理具.方有事用。一切諸法.不出十界。用徧十界.故曰無涯。爾雅曰。涘為厓。郭璞注云。謂水邊。囊括者。囊.袋也。字統云。有底曰囊。無底曰槖(音托。使風具也)。詩云。于槖于囊。括.結也。易曰。六四.括囊無咎無譽。梗概.粗略也。謂今經明攝二界之用.該十界之廣。此乃括結一經之囊。得其略明二用也。然此明用.二品不同。一則迦葉品攝惡.謂攝善星也。一則陳如品攝邪.謂攝十外也。然惡必對善。邪必對正。羅云陳如既已得道。今會小歸圓.即攝聲聞界善也。佛記善星墮獄不救。邪徒外道無非獄種。今皆被會.即攝地獄界惡也。二界以例餘八.涅槃以例四時。故云以略該廣。  用善下.明迦葉品橫該十界。二子者.謂羅云善星俱是佛子。餘皆等者。謂己子善惡.既皆被攝。眾生雖多.豈離二種。收攝趣實.可以例知。 【疏】又體非邪正.邪正雙用。用正則始攝陳如五人.用邪則終收邪徒十外。初後既爾.中亦例然。名涅槃用。  又體下.明陳如品.竪該五時。邪正者。然邪即同惡.正即同善。理體空中.故非邪正。空中即假.故能雙用。始攝.謂鹿苑談小.陳如等五人證果也。終收.謂此經明常.須跋等十仙悟道也。初後下.結例也。中間謂方等般若.皆悉攝邪攝正。斯乃跨節而談。鹿苑已來.雖施小化。據佛本懷.令歸秘藏。故於今會.等悟圓常。故知一代化儀.悉是涅槃用也。問。何故會歸.不言法華耶。答。二經部味咸同。但法華殘機.此經捃拾。今從正意.且置法華。然此四章.即是教行理三也。教即常教.行即常行.義即常理。稟教修行.行成證理。三義相生.次第不亂。眾即稟教修行.證理之人。用即此三折攝之功。謂圓常教行理三.悉能徧攝邪正善惡也。然後攝茲三五.歸我自心。觀心即假.涅槃施也。觀心即空.涅槃行也。觀心即中.涅槃義也。如此觀者.名涅槃眾。依觀破惑.名涅槃用。三一相即.六位甄分.統收一經.不離方寸。  △四生起。 【疏】四生起者。由眾有施.由施行立.由行見義.證義有用。亦是用由於義.義由於行。行由於施.施由眾集。逆順相由.故成次第。  生起中.先逆順生起.次結意歸宗。由眾有施等者。順生起也。眾乃所被之機.施即能被之教。教因機設.故云由眾有施。稟教修行.故云由施行立。此即名字.觀行.相似位也。因相似行.入初住等位.證第一義.故云由行見義。初住內證三德妙義.外能起教化他.故云證義有用。此乃順生.起五章也。又準此生起.即是自行因果.化他能所意。何者。前三章即自行因也。義則近在初住分證.遠在妙覺究竟.即自行果也。用即化他.能也。若無所化.折攝被誰.即化他所也。亦可召眾是化他所。故知一經始終.不出因果能所也。即與妙玄五義.止觀十章.旨趣咸同.展轉符契。一家釋義.美在其中。亦是下.明逆生起。用由於義等。謂能折攝.由證於義。乃至施常住法.由有機緣.故云施由眾集也。 【疏】無始而始.故有召請。不終而終.故有大用。惡盡邪亡.善窮正息。折攝既休.畢竟寂滅.入於涅槃。  無始下.結意歸宗也。涅槃妙理.即心而具.實無始終。而眾生本迷.乃以機動感佛為始.故有召請眾也。以證理起教為終.故有折攝用也。始終既立.中間自成。  惡盡下.廣明用義。以今釋迦.已證妙理。說法利他.正當用義。所以廣明也。惡盡即闡提有性。邪亡即十仙受道。善窮即羅云獲記。正息即陳如解常。惡盡邪亡.故折休息。善窮正息.故攝休息。鳥喪弓藏.機盡應滅。故云畢竟等。即經云。安置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也。  △五通別。 【疏】五通別者。初中後說.莫不對眾。若無眾者.唐說授誰。故通是眾。別說眾集.最在於初.宣名召請。通論一言一事.皆施眾生。別對問緣.因求而與。其文既廣.其事亦明。是故名為開演涅槃施。通論訓物.莫非規矩.悉通是行。別論五行十德.文多事顯.故名涅槃行也。此經始終.悉明佛性。佛性則通.無處不辨。別以一番問答純論佛性.文明事顯.名涅槃義。通論一部.導利群萌.如大地藥草為眾生用。我法亦爾.是故名通。別論攝惡攝邪.文多意顯.故別明用。  通別中.通則五章義趣.該乎初後。別則從強分文.各受一名。言問緣者。謂迦葉也。因問而答.故云因求而與。規矩者。以規矩.釋行義也。規圓矩方。孟子云。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別論下.別以五行十德為規矩也。可以規圓.喻一心五行。矩方.喻次第五行。十德亦爾。  △六引證三。初標。 【疏】六引證者。先引多文.次引一處。  △二示二。初引多文。 【疏】初多文者。如聲光普告.令疾至佛所.為最後問.豈非召耶。又師子吼云。召請十方諸大菩薩.集娑羅林.大師子吼。純陀品云。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德王品云。汝今欲盡大涅槃海.值我多有.能相慧施。聖行品云。菩薩應當於大涅槃.專心修習五種之行。又云。修大涅槃得十功德。師子吼中.則以六句問於佛性。以何義故.名為佛性。如來具答.佛性只是大涅槃義。迦葉品云。慈心遊世間。世間不出善惡邪正。翻十仙之邪.攝一子之惡。即涅槃用。  △二引一處三。初正引經文。 【疏】次引一處文者。師子吼云。佛性者。亦名首楞嚴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金剛三昧。亦名師子吼三昧。亦名佛性。  △二然佛下。略示經旨。 【疏】然佛性非一.云何有五。以五名之.令解非五。  佛性非一者。夫一必對二.妙理虛融.絕於待對.故云非一。即如經明.太虛空不因小空而得名也。一尚無一.豈有五名.故曰云何有五。而此經文立五名者。蓋隨機異號.令彼因教識理.故云令解非五也。五名即教.非五即理。又理即教.故非一。教即理.故非五。文字解脫.斯之謂矣。  △三召請下。對旨明義五。初對眾二。初疏主對眾義。 【疏】召請之眾.悉是如來同行知識。若從德本.乃皆住楞嚴。若從示現.即五十二眾。故以首楞嚴名.證召請眾。  首楞嚴者。大論翻為健相.即中道王三昧也。文中從權行說.故云皆住等。  △二私謂下。治者示眾數。 【疏】私謂五十二眾者。比丘等三眾。菩薩眾為一。從二恒至千億恒。增數眾有二十一。同數眾有八。無數眾一。中間眾有四。六天為六。梵眾一。修羅一。魔天一。大自在天一。四方四。合五十二。  私謂下.私即陰私。又玉篇云。不公曰私。蓋荊溪再治時.暗有補助。既與疏主相去代遠.故非公灼對面咨決也。下去凡云私者.可以比知。增數眾應云二十一。或有本云有十者.訛。  △二對施。 【疏】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周照機理.纖芥無差。開常顯性.發掘覺藏.以施時會。若從佛智.應名般若。若從設教.名涅槃施。當知般若之名.可以證涅槃施。  無上下.大論云。種種行類皆知.名一切種智.此即佛果三智也。十界等觀.名為周照。權實種異曰機。三無差別曰理。纖介謂微弱也。周易繫詞云。憂悔吝者存乎介。韓康伯注云。介.纖介也。故介字不應從草。覺藏即佛藏也。藏義如前。開演常教.顯發佛性.喻以發掘。若從下.正示以般若名.證施章義。良由內有智.故外能設教。經云。欲知智在說.故得以內智名.證外教義。  △三對行。 【疏】是五一行.真正調直.不可傾動。復能碎散煩惱結惑。若從修習.名之為行。若從譬喻.喻於金剛。當知金剛三昧.可以證涅槃之行。  五一行者.即不次第五行。五即一故.故云五一。下文云。復有一行.名如來行也。非二乘之偽故真。非外道之邪故正。非菩薩次第紆曲故調直。中道常住.故不可以二邊傾動。總上是明行體。復能下.明行有破惑之用.如金剛能碎散一切也。若從下.結示引證意也。  △四對義。 【疏】義者.名之所以。故涅槃名下有佛性.所以佛性即是涅槃之義。此義自在.決定.無畏。若從能譬.喻師子吼。若從所譬.即佛性義。當知師子吼名.可證涅槃之義。  義者下.所以猶旨趣也。故涅槃等者。涅槃是一經之名。佛性是所詮之義。既是名教所詮.亦是行門所至。故此義章屬所.前二屬能。此義下.明義即三德也。自在解脫.決定般若.無畏法身。喻師子吼者。獸王自在.決定哮吼.而無怖畏.以喻三德。若從下.結示引證意。  △五對用。 【疏】體用相即。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無非佛性。即體而用.遊化世間.攝惡攝邪.皆歸正善。當知佛性之名.可證涅槃之用。  體用下.體用相即.其猶波水。先明即用而體。諸法即十界依正之用.樂性即自心三諦之體。依正唯心.即用而體.故云悉有及無非等。次云即體而用者。雖常冥至極.而稱物施為.攝九界之惡邪.歸佛界之正善。當知下.結示引證意.文中存略。例前應云。若從體者.即是佛性。若從用者.即名折攝。當知等者。既體用相即.故得以佛性.名證用章也。  △三今依下。結。 【疏】今依經分章.文義有據.非徒穿鑿。  有據者。如向所引多文。一文悉有五章之義。此既依經.非是空用胸臆穿鑿也。  △七出異解七。初梁武三。初敘彼義。 【疏】七出異解者。梁武中前中後.約時分經。  △二若以下。斥古非。 【疏】若以平旦.中後可然。黃昏夜半.復齊何文。居士請僧經云。說此歷一周。為是何年.中前中後。  言中後可然者。後字恐悞.應云中前。未治本云。平旦日出。荊溪但改日出為中前可然。此乃疏主一往許梁武.分中前文也。即經首云。於晨朝日初出時.聲光召眾等.齊至現病品食供。以為中前分者.斯則可然。若以大眾問去.訖經為中後分者.其義不允。夫中前中後.據日而分。且如來說法.至于半夜.方乃入滅。故中後分文.收經不盡。故責云黃昏等。居士下.引經重責。設以中後收于半夜。若據彼經.義亦通漫。彼經第一云。第一年二月十五日唱滅。第二年二月十五日入滅。故知說此經.歷一周年也。此亦大聖赴緣不同.故與此經賖促有異。今引彼文.以破約時分經也。此經既別對機緣.是一周說者。則中前中後.全無所屬。故知分經只合約法.不可約時。  △三今隨下。顯今是。 【疏】今隨法分章.則無此難。  今隨等者。今隨所說法義.分為五章。既不約時.故無前難。  △二開善二。初敘古。 【疏】開善為序正。  △二序即下。顯今。 【疏】序即召請.正即四章。  △三光宅二。初敘古。 【疏】光宅足流通。  △二只是下。顯今。 【疏】只是用章少分。  用章少分者。今師以迦葉陳如二品.通為用章。彼但以陳如一品為流通。故云少分。  △四靈味二。初敘。 【疏】靈味取問有緣起.答有餘勢。  △二既處下。斥。 【疏】既處處有問答.應處處有餘勢。  既處下.況問答徧于一經。故緣起餘勢分文.甚為通漫。  △五河西。 【疏】若河西以初兩卷.為引接今昔有緣門。此得實失權。今言召請.具包權實。以第三卷至大眾問.為略廣門。  河西文中皆先出彼義.次明今破。初兩卷者。河西造疏.釋北本四十卷.而壽命品.涉兩卷半。今云兩卷者.即盡壽命品之二文也。今昔有緣者。今即此會新入者。昔即鹿苑已來稟權者.五十二眾即其人也。皆聲光所召.故云引接。 【疏】此但約文言多少。今開為演涅槃施.則兼於廣略。以五行為涅槃行門.十功德為菩薩功德門。行與功德.俱是因中。今合為行章.則不煩文。以師子吼盡經.為不可思議中道佛性門.混和難解。今分義用.文則易明。  此下.今破也。若謂引接有緣.只得今師召實行意。具包權實者。實行則召.權行則請。第三卷者.亦據北本也。至大眾問.即盡第十卷.凡四品半.謂壽命品之三。金剛身.名字功德.如來性.大眾問也。為略廣門者。迦葉設三十四問已前.為略門。廣答三十四問去.為廣門。俱是因中者。十德分果.即是真因。不煩文者。五行十德.既俱因行.今合為一.則無煩重之失。煩與繁同.周易皆作煩字耳。混和難解者。後三品中.但師子吼正明佛性。迦葉陳如二品乃是折攝之用。彼既總為一門.故云混和也。  △六地人。 【疏】地師以第一卷.為神通反示分。此得權失實。今言召請即無所偏。彼以第二卷.為種性破疑除執分。第三卷至大眾問.為正法實義分。今為一涅槃施.則兼其二分。彼以五行十功德.為方便修成分。彼以師子吼.為不放逸入證分。  地師者。地論亦天親所造。此師既講地論.而撰此疏.還宗天親。故前文云。婆藪七分也。第一卷者。彼論云。從初如是至血流灑地.名不思議神通反示分也。言反示者。從凡入聖名順。隱聖示凡名反。謂諸法身大士隱其神德.示為鬼畜等形。彼約五十二眾悉名反示也。故今破云.得權失實。第二卷者。論云。純陀哀歎二品.名成就種性遣執分。種性者。即純陀施食.為常住五果之種性也。發生名種.不改為性。施食為五果之種.常住即施食之性.故名種性也。破疑除執者。即哀歎品施勝三修.破昔教劣修之疑執也。第三卷者。論云。從三告已下.訖大眾問也。言三告者。長壽品初.一勸比丘除疑.二勸受寄.三勸受益也。正法實義。即迦葉三十四問.咸問真正之法。而佛皆以顯實了義為答也。今為下.今以純陀品施常住五果.對此土雜眾。以哀歎品勝三修.對此土聲聞眾。以長壽去十四品.隨問而施.對此土菩薩眾。故今施章兼彼二分也.故非成煩。方便謂五行.修成謂十德。不放逸者。論云。離諸放逸。 【疏】前之修成.已是入證。證又入證.可非煩重。今為義章。彼以迦葉為慈悲住持分.陳如為顯相分。持惡向善.顯邪還正.合為用章。  前之下.今破也。但破其判師子吼文不當耳。方便修成.已是行義。今為行章.義相附近.故無所破。迦葉等者。論云。慈光善巧住持分也。今云慈悲住持者。即迦葉品.顯佛慈悲.方便持善星闡提之惡.住佛性之善也。顯相者。即陳如品.顯十仙之邪相.還佛性之正相也。持惡下.疏主釋彼二章義也。持惡向善.釋住持義。顯邪還正.釋顯相義。攬斯二意.不出涅槃大用.攝惡攝邪。故今但合為用章也。然此七分.比對本論.唯一二五六.辭有小異.如向點示。此乃地師承用.隨便改易耳。  △七興皇。 【疏】興皇。初為引今昔有緣門.此用朗意。二破疑除執門.此用地人意。三略廣門。四行門。五位門。六行中道門。皆用朗意。方便用門.邪正不二門.與河西開合之殊.名味不異。  興皇八門中.七門影傍河西.唯第二門依地師耳。經文節段.比前可知。五位門者。即河西功德門也。以十德是入證位故.故稱位門。開合之殊者。河西合三品.同為中道佛性門。今開迦葉為第七方便用門。陳如為第八邪正不二門也。名味不異者。味.文也。古經論云名句味。新云名句文。中道門則與朗名不異也。雖開七八二門.還是朗師中道門中經文耳.即味不異也。  △二隨文別釋五。初序品明召請涅槃眾二。初總標示。 【疏】第二別釋者。召請章是經家所置。舊呼為通序別序。三世道同.故言通序。教門機別.故言別序。又今佛一期小大別圓悉安如是.故名為通。經經由藉.悉皆有異.故名為別。  第二下.別釋五段。初召請眾。據義次第.應先釋題目.次解本文。今以四字別題.玄義已委通名及序。彼指法華玄疏。故疏主於此.不更別科釋題也。講者厥或略消品目。應云。序者。敘也。敘述如來說教所起.故言序也。若約字義.則與緒字義同。爾雅云。舒業順序.緒也。緒則蠒之緒也。凡蠒之抽絲.先抽其緒.緒盡方見其絲。猶如正說之有序。序終則見其正說也。中間三章即正說文。品者。以品類為義。義類同者聚為一段。故稱品也。北本但題壽命品。謝公修定。開為序文。應知此經三十六卷之首而皆直列品題。如云大般涅槃經序品第一等。其卷次則但小註題下。以由下諸品目皆帶經題故。而諸經多爾。唯大般若六百卷文皆於經首直記卷次。故文內諸品但單題品號而無經題。今世所行之本。或云大般涅槃經卷第一序品。第一者乃後人妄改。蓋不思文內諸品耳。若然者。應單云哀嘆品第三也。其如諸品俱連經題何。此雖細事而人多迷。故邇代傳寫藏經例皆擅易。古本多存。尚可為證。濫源一決。勢不可復。細事尚爾。況大於是者乎。悲夫。  經家者。即阿難是結集經家也。通別序者。序義有三。一以次序為義。二以由藉為義。三以序述為義。初一即通序.謂六事次第在經首也。餘二即別序。今經列眾順召中.請住等語皆述序也。詞既間散在由藉中.故合三為二.但云通別。三世下.約兩雙示義。初雙以諸佛經首同有為通.對根異說為別。次雙以五時經首同有為通.發起事異為別。三世道同者。釋論明佛垂涅槃.阿難問佛.經首作何等語。佛答云.我三僧祇所集法藏.初應作如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與某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諸佛經初亦然。故云三世道同也。此經後分.亦同此說。  教門機別者。如此經對扶律談常之機。法華對開權顯實之機。故使會初.發起事別。一期謂五時也.即竪約化儀。小等.謂四教也.即橫約化法。是則華嚴兼別.乃至此經重施。此等諸經悉安如是.即通義也。由藉者。因由假藉也。大聖說教必須由藉。是以現瑞表發.生物善心.以此為由.故得說教。如今經聲光召眾。法華雨華動地。淨名合蓋現土。光明四佛出現。此皆施設教門.對機各別。故使由藉.經經不同。  △二又諸下。別解釋二。初通序二。初約義總示三。初約一期四教二。初正明五義二。初約義泛明三。初標示。 【疏】又諸經初皆安如是.同是勸信之詞。於通序中.或五或六.由主處離合。  主處離合者。主謂化主.即佛也。處謂住處.如拘尸王舍等。合主處則但五.離主處則成六。今疏且從合釋者.以五章對義便故。  △二如是下。正明。 【疏】如是者.所傳之理。我聞者.能傳之人。一時者.能傳傳所傳.會機會理之時。佛者.稟承之主。住者.所聞之地。眾者.親承之伴。  所傳之理者。阿難指如是之法是我親聞。故指所聞.名所傳也。問。所聞是教.何云理耶。答。依理說教.教本詮理。以理印教.方曉偏圓。故指所詮為所傳也。能傳傳所傳者。謂阿難是能傳之人。傳於所傳之法也。會.合也。謂今重施之教.下合根緣.故曰會機。上合佛性.故曰會理。機理會合.一義在茲。稟承者。所稟所承.即釋迦化主也。所聞之地者。應云能聞所聞之地。所必對能.故今存略。主伴嘉會.必有其地.即娑羅林也。親承之伴者。謂非我獨聞.蓋有其侶.即與大比丘也。  △三展轉下。結意。 【疏】展轉相證.勸信非虛。欲使將來.順而不惑。  展轉相證等者。謂如來如法相解.如法相說.所說誠諦.必可信從。故初安如是。如是之法若傳從他聞.多致偽謬。今既親聞.是則可信。羣情承受.無所致疑。故次云我聞。又舉四眾感教得道之時.助成如是可信.故云一時。又舉大覺世尊所言誠諦.於彼拘尸說茲妙法。稟承既勝.羣情所伏。故云佛住拘尸等。又指聲聞菩薩.四眾天龍.與我同聞.豈謬傳也。欲使等者。謂此五義.正為獎成.佛去世後.見聞之徒.息疑增信也。  △二又小下。歷教委示三。初經教來意。 【疏】又小大諸經.初皆勸信。信大信小.大小應異。若不異者.則無小大共別圓殊。如其有異.如何分別。今略說之。  小大諸經者。小唯三藏。大收三教。後無小大共別圓殊者。則以通教獨受大名。是大乘初門故。如其下.徵起也。文中四教如是.約義不同。藏約教理。通約二種涅槃。別約自他。圓約性徧。  △二若言下。正明四教二。初正明如是。 【疏】若言能傳所傳.二事相似為如。能傳所傳.無非曰是。此信三藏意也。若言解與真合為如.身灰智寂為是。此信通教意也。若言稱機為如.事逆理順為是。此信別教意也。若言魔界即佛界為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為是。此信圓教意也。  藏云二事相似者。阿難所傳.如佛說無異也。言當於理.故曰無非。解與真合者。解即能觀智。真即所觀理。如理而解.理解冥合。此以有餘涅槃為如義也。身灰下.即以無餘涅槃為是也。十行出假.徧用四教.名為稱機。此以化他釋如也。事逆則三觀次第。理順即證道同圓。此約自行釋是也。若言下.圓教如是.唯就理釋。但前三教.魔佛有異故非如.色香乖道故非是。今明萬境差別.一理同歸。法身徧通.魔佛何異。心性該攝.色香不非。圓頓融通.故云如是。又復應知.色香則六塵之少分.中道即佛性之異名。況色通內外。外即佛土。內即陰質。若了色香中道.即知無情有性.三千一念.深可思量。有性成佛.怡然理順。  △二如是下。結例餘四。 【疏】如是既爾.我聞等類之可解。  類之可解者。謂我聞乃至同聞.皆可類例如是.作四教釋也。至下隨文別釋中.具約四教釋我聞等。而闕釋如是者。由此文已委故。此乃前後互見。以省筆墨。製述之巧也。  △三故龍下。引證總結。 【疏】故龍樹云。其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若信初三.是信方便。諸權如是。若信後一.是信圓融。一實如是。  故龍下.引釋論證.成勸信義也。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又如是者。善信之詞。其信者.言是事如是等。若信下.總結權實.俱以信入也。此經既重施四教.故知五義.勸信權實也。然與前之四味.其義永異。前則權實不融.今則皆知常住。若望法華有異有同。重施則異.會實乃同。  △二此通下。結略指廣。 【疏】此通別序諸師皆用。世所常聞.不俟多說.具如法華疏中。今此唯存約教一義。他皆準彼。  具如等者。法華疏各約四義廣釋。謂因緣.約教.本迹.觀心也。指在彼文.故此存略。然一家解義。若釋法華已前諸經.則但有三釋。以未顯本.故闕本迹。或借體用一往明之。若釋今經.則四科義足。在顯本後故.為捃拾故。  △二屬今家五章二。初約別對五章二。初標。 【疏】今明通序五句.亦可序於五章。如是序請.我聞序施.一時序行。住處序義.同聞序用。  今明下.五章既與序義相符。足顯一家分節.妙契佛旨。  △二釋五。初如是序眾。 【疏】如是序涅槃眾者。夫不異曰如.無非曰是。若不得如是.異則定異.非則定非。達斯意者.異則不異.非則不非。始從列眾.蛣蜣已還.詭類殊形.果報紛雜。幢摩梵世.蓋覆大千.巨細相傾.精麁映奪。  不異等者。約理示義.不異則魔佛一如.無非則色香皆是。若不下.舉迷顯悟無名字等解.故云不得如是。執迹迷本.故定異。著事忘理.故定非。達斯意者者。五即解生.見理唯一.故云達意。從列下.正舉召眾.明如是義。蛣蜣者。爾雅云。蜣.蜋也。崔豹古今註云。能以土苞糞.轉而成丸。莊子云。蜣蜋之智.在於轉丸也。下經云。乃至毒蛇.視能殺人。蛣蜣蝮蠆.及十六種行惡者.一切來集。蛣蜣是畜趣極微者.故今舉之。已還者。至於龍鬼魔梵.乃至菩薩.凡五十二眾也。詭.異也。諸趣差別.若正若依.紛亂叢雜。幢摩下.經列上界眾云。幢最卑者.至自在天。又云。幡極短者.懸於梵宮。故云摩梵世也。覆大千者。經又云。寶蓋小者.能覆三千大千世界。持如是等供養之具.來詣佛所。巨細約正報。精麤約依報。細如蛣蜣蚊蚋。巨如無邊身菩薩等。相傾者。謂巨傾於細也.如無邊身來時.諸天舉身毛竪.自見其身.無有光明等。此細為巨傾也。諸眾辦供.優劣有異.遞為精麤.精者奪麤.故云映奪。故下經云。倍勝於前等。 【疏】若以牛羊眼看.則無非舛互。豈得如是。  若以下.舉迷見異。牛羊不識方隅.喻迷徒不達本迹。故向云。若不得如是等也。所以但見諸眾.差舛乖互而已。豈知迹異本同.一理無二。故云豈得如是也。 【疏】得如是者。知法身大士.住首楞嚴.種種示現。悟異不異.是故稱如。知非不非.所以言是。當知如是為召請眾作序.明矣。  得如是者下.顯悟見同也。謂悟理之人.知五十二眾皆是分真大士.隨機利見。其迹雖異.其本元同。其事似非.其理元是。故知如是.義合眾章。問。若謂五十二眾皆是法身大士者.則得權失實。設有實行.如是義乖。兩意相違.若為通釋。答。且約權明.權必引實.理即大士亦住楞嚴。迹異本同.渙然冰釋。三無差別.凡聖一如。故未發心.名為菩薩。向云本迹約體用。  △二我聞序施。 【疏】我聞序涅槃施者。我昔不聞而今得聞。見八斛粳糧.周徧大眾。聞二施果報.等無差別。新伊四德.祕密佛性。種種法味.不聞而聞。故知我聞.序涅槃施。  我昔不聞者。阿難自謂。昔於四味.不聞二施無差.新伊秘密等也。見八斛等者。見獻供是聞法之由.以見釋聞也。大眾問品云。爾時純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國滿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會。二施等者。純陀品云。佛語純陀云。施食有二。果報等無差別。何等為二。一者受已.得三菩提。二者受已.入於涅槃。我受汝最後供養。令汝具足檀波羅蜜。佛意以華嚴初成舍那之身.佛光灌頂.名為受食。故與今經受已入大涅槃.其報無差。若約小初.受牧女乳為受食者.則與今差別。於是純陀.即以小初對今大後.致於差別之難也(云云)。新伊等。即哀歎中.佛舉伊字三點.不縱不橫.以喻三德圓融.俱常樂我淨.名秘密藏。故云秘藏佛性也。種種法味者。即長壽品中.因迦葉發三十四問。佛以一十四品.一一答釋。故云種種法味也。此皆阿難昔所不聞之法.而今得聞。故知我聞.義當序施。  △三一時序行。 【疏】一時序涅槃行者。一時之行.非次第行。一時之證.非前後證。文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非次第行。於一念中.即能具足現五趣身。即一時證。當知一時.序涅槃行。  序行中.別教.次第修五行.前後證十德。此名異時.非一時也。  △四住處序義。 【疏】住處序涅槃義者。處是歸身止息之所.表佛性是宗極究竟之地。驅邪引惡.向彼拘尸。非枯非榮.中間寂滅。若他若自.到極而止。當知住處序涅槃義。  序義中歸身等者。此合化主及住處為一也。身即佛身也。佛性是所證之理.如地。即以能證之智為身。理窮則智息。得處即身歸。驅邪等者。即驅諸外道.離六大城.皆向拘尸也。非枯等者。八樹中間.以表中理。若他者。則結上驅邪引惡。若自者。結上中間寂滅。秘藏同歸。故云到極而止。即經云。安置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也。故知住處.序所證理。  △五同聞序用。 【疏】同聞序涅槃用者。山林河海之神.牛羊蠭螫之類.為同聞眾。即知等教三子.併作三田。善惡俱收.邪正悉度。故同聞眾.是序涅槃用。  序用中螫者。舒亦呼各知.列三反。說文云。蟲行毒也。三子等者。迦葉品初.迦葉難佛。何不先為善星說法.後為菩薩。若不能救善星.何名有大慈悲。故佛舉三子三田等.以答迦葉。經云。譬如父母三子。一者信順.恭敬父母.利根智慧。二者不敬.無信利根智慧。三者俱無。父母若欲教告.應先教誰。迦葉答佛.應先教第一者.其次第二.乃及第三。而彼二子.雖無信順恭敬之心.為慈念故.次復教之。其三子者。初喻菩薩.中喻聲聞.後喻一闡提。次舉三田.喻云如三種田。一渠流便易.無沙鹵.種一得百。二者雖無沙鹵.渠流險難.收實減半。三者渠流險難.多諸沙鹵.種一得一。又舉三器三病.三馬三人等譬.喻意同初。今文意者。以鬼畜惡趣.喻第三子。闡提據因.鬼畜據果。由闡提故.受鬼畜身。今列在同聞.故知等教併作.乃與攝惡攝邪之用.義例相符。  △二約通具五章二。初結前生後。 【疏】已將五序別屬當竟。更說一序各序五章。  屬當者。音燭。  △二夫眾下。約義委明。 【疏】夫眾不出八佛。八佛與現佛不異名如.無非佛者故名為是。二施無差故言如.同入祕藏故言是。如來之行故言如.一行徧攝故言是。同一佛性故言如.義體不二故言是。邪惡不二故言如.更無過者故言是。當知如是.通序五章。  夫眾下.初明如是具五。初序眾也。言八佛者。六即佛為六.過去為七.他方為八。五十二眾不出此八。前四是實行.故召來。後四是權行.故請至。是知天人鬼畜眾中.俱有此八也。問。何故不取未來佛耶。答。未來佛即前五即人也。問。過去及他方已是究竟即.應但六佛。答。實爾。今取現在眾中.增道損生.從等覺位新入妙覺.為究竟即。別指此會已前成佛者.為過去他方也。現佛即釋迦。主伴理同.自他性等.故云不異。凡聖雖殊.六皆是佛.故云無非。  二施下.序施。如來下.序行。同一下.序義。皆可見。邪惡下.序用。邪惡即佛性.故云不二。超出偏理.故曰無過。 【疏】我聞亦然。昔聞四眾非八佛。今聞八佛即四眾。我昔聞初後優劣.五果遷移。我今聞二施無差.等皆常樂。我昔聞江河迴曲.不徑到海。今聞拘耶尼洲.猶如直繩。我昔聞肉眼尚不見空.況能見性。今聞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佛眼見性.了了分明。我昔聞善惡涇渭.邪正異轍。今聞坻彌神龜.同皆在水。是為我聞.通序五章。  次我聞序五章中.五文之初.皆云我昔者。並指鹿苑為昔.此會為今。但約大小相對耳.如般若為第二法輪。及法華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今復轉無上最大法輪等。亦可通指已前四味為昔。四眾者.在家出家各二也。此四眾中.復各有四.謂結緣.當機.發起.影響也。結緣眾.理即佛也。當機眾.名字觀行相似即佛也。發起影響眾.分證究竟.及過去他方佛也。故云八佛即四眾也。  序施中云初後優劣者。初謂小初.受牧女乳.是雜食身故劣。後謂大後.受純陀供.是常住身故勝。此如純陀.執小初難佛也。遷移者。小初施食.但感無常五果.故曰遷移。今聞下。即佛答純陀文也。佛據華嚴為初.對今涅槃為後。大機所見.初後並常.故無差別。  序行中云江河回曲.喻偏小行。如直繩者。即金沙大河。直入於海.喻圓頓行也。此並聖行品文。  序義中云尚不見空者。昔教次第之說.肉眼見麤色.天眼見細色.慧眼見空.法眼見假.佛眼見中。應云。肉眼尚不見細色。今云空者.且約三諦次第淺深便耳。尚不見真空之淺.況能見中道之深。肉眼名佛眼者。位在名字.觀行二位。約即義說.故了了分明。若約六義.分真猶未了了。  序用中云涇渭者。二水名.在長安。涇水濁.如善星之惡。渭水清.如羅云之善。轍.車跡也。十仙之邪.陳如之正。如二車異轍而行。坻彌等者。即迦葉品.佛說恒河中七種眾生喻也。一者常沒。所謂大魚.受大惡業.身者處深。二者暫出還沒。謂身重處淺.因光故還沒。三者出已則住。謂坻彌魚.身處淺水.樂見光明。四者出已.徧觀四方.所謂䱜魚.為求食故.徧觀四方。五者徧觀已行。謂䱜魚遙見餘物.謂是可食.疾行趣之。六者行已住者。是魚既得可食.即便停住。七水陸俱行者。即是龜也。佛以第一譬闡提.乃至第七喻三乘及佛。七人不同而佛性是一。如七類同在河水。是則善惡邪正.更無異轍。坻彌者。三蒼音低.下音迷。謂大身魚也。神龜者。能知吉凶.故謂之神。白虎通云。此天地之間壽考之物.故問之也。龜之為言久也。 【疏】一時者。一時奉聲光召請。一時集娑羅林。一時顯如來密藏。一時聞涅槃常施。一時聞頂戴奉行。一時安祕密藏中.入涅槃義。一時已聞常住二字.啟悟父母七世宗親.及諸眾生冤親善惡。是為一時.通序五章。  一時文中.初二一時.是序眾。次二一時.序施。頂戴奉行.序行也。安秘密藏.序義也。聞常住等.序用也。其文各引本章經文可見。 【疏】住處者。聲光召請.同向佛住處也。佛以佛所住處.施與時眾。從佛住處.起涅槃行。見佛住處.乃是見義。以佛住處.引攝邪惡。是為住處.通序五章。  住處中.皆以拘尸.表佛性理。聲光等者。以佛道聲智慧光.召請圓機.向楞嚴中道住處也。佛以下.說證示他.故云施與。從佛下.依理起行也。分破無明.見第一義.名見佛住處也。以理攝法.邪惡不遺.方顯大用。此皆約所表.釋能表。拘尸五義可了。 【疏】同皆聞見常住聲光.為如。非餘方便之聞.故是。同聞最後問答.常命色力.安無礙辯。同聞拘耶直繩之行。同聞西海祕藏之義。同聞邪惡有佛性用。是為同聞眾.通序五章。  同聞中.序五章義.皆以同聞為句初。云聞見等者。聞聲見光.俱表常住。常住不變.即如義。非餘等者。三教四味悉名為餘.咸是方便。餘即未了之義.方便乃曲巧之名。既非方便.故是真實。同聞下.序施也。問答即純陀迦葉等問.佛答也。西海者。下經云。譬如金沙大河.直入西海。以海喻佛性也。邪惡等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介爾有心.三千具足。故外道邪人.闡提極惡.悉有佛性。由具性故.有成佛用。  △三對此經要義二。初對三點四德。 【疏】復次五序.序於三點。如是總序三點.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乃稱如是。我聞序般若。一時序解脫。住處序法身。同聞序三點不虛。  復次下.對此經要義。三點者。哀歎品.佛舉新伊三點.以喻法身般若解脫.三一互融也。而此三法不為空假遷變.故常。不為二邊逼迫.故樂。自在徧攝.故我。性無惑染.故淨。各具此四.故名為德。故光明玄義云。法身般若解脫故言三。常樂我淨故言德。斯乃正說之樞要.今教之司南。故更以五義屬配三四。顯斯勸信.序正非虛。不縱等者。西國新伊.猶此方草書下字.一點在上.二點居下.中有細畫相連。大點.表即一而三。細畫.表即三而一。故不同點水之縱.走火之橫。並.即縱義。別.即橫義。今以如是總序者.對偏小縱橫三德.不如不是也。我聞下.智慧由聞教而生.故對般若。又德王品.明不聞聞。聞即般若.故以對之。一時下.三惑一時而斷.二死一時而破.即是解脫。非次第異時斷破也。住處下.法身是所證之理.即智斷之住處也。今文三德.皆據修得義說也。不虛者。三點妙教.真實無過。同聞證信.意在於此。 【疏】復次五序.序四德者。如是總序四德。我聞序樂。一時序淨。住處序常。同聞序我(云云)。  總序四德者。若依別義。則法身具常我二德。般若唯淨。解脫但樂。則不如不是。今圓融三法.一一皆常樂我淨.故名如是。序樂者。聞教悟理.寂滅為樂。又下經云。多聞分別樂。故以聞序樂也。一即中道.無二邊之染。故以一時.序淨也。住不遷移.故序常德。彼我共聞.自在稟益。故以同聞.序我德也。  △二結例指廣。 【疏】例以五序.序經要義。皆悉準此.不復廣說。餘例思之。  例以下.結例指廣。餘例思之者。今試思一條.以示來學。且五行十德亦此經之要也。若欲序者.應知如是.總序五行。以五行即一.故如。無次第之非.故是。我聞序聖行。謂我聞律藏.而修戒聖行。我聞經藏.而修定聖行。我聞論藏.而修慧聖行也。一時序梵行。謂慈悲喜捨.不擇冤親.一時等救。住處序天行。謂天然之理.是智住處.依理起行.故名天行。同聞序病兒兩行。謂五十二眾.善惡俱收。同鬼畜眾聞.即序病行。同人天眾聞.即序嬰兒行。五行既爾.十德可知。況光宅解云。五十但是開合耳。其不生生等四句.及五佛性三因等.皆是要義。例三點義.明同指掌.故不更論。  △二隨文別釋五。初如是。 如是。  二隨文別釋中.經五序中.疏闕釋如是者。前科已約四教解釋.故此不明。  △二我聞二。初列四句。 我聞。 【疏】我聞者。我我。我無我。無我我。非我非無我。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  釋我聞中.初列四句.以對四教也。我我者。上一我字.即指外道凡夫妄執之我。通為四教所觀.今明為藏教境也。下一我字.即觀智推尋。依薩婆多.我但有名。依曇無德.說有假我。犢子明我.在第五藏。是等雖殊.悉破外人計神我性.說假名我也。故下一我字.屬觀慧也。然此四句釋我.淨名光明疏.悉有此文。而講者釋義不同。有云上我是所執。下我是能執。或云上我未分真假。下我是凡夫妄我。若爾。但有於境.未有觀慧。觀慧未有.即是六凡。豈得以初句為藏耶。今釋或當擇善從之。我無我者。通體妄執之我.其性本空.故云我無我也。無我即觀慧也。別人於初住位.破妄執我.入真無我。十行破真無我.出假名我。文從略示.但云無我我耳。又據教意.以出假化他為正。故圓人達妄執之我即空.故非我。即空而假.性具宛然.故非無我。空假自然.心性不動。中道心性.雙非二邊。阿難四解.領茲四教。  聞聞者。有以能聞所聞釋茲二字。今謂不爾。所聞是教.已在初序。今云我聞.是能聞義。達此能聞.四解不同.故成四教。是知上聞是凡夫。根境識三.和合能聞。下聞即藏教觀慧。謂耳託眾緣和合.虛假有聞。不同凡夫.執為定實也。通別二句.準我可知。圓句不聞不聞者。有人釋云。上不訓非.而貫下句。謂非聞非不聞也。若例釋我四句。此解稍嘉。謂根緣即空.故非聞。而理具聞性.故非不聞。真俗不定.中義明矣。問。疏主何不云.非聞非不聞耶。答。此聞四句.出下經文。經中既云不聞不聞.何必改作。解義適時.訓非無咎。儒書云。不以文害意。經曰依義不依語。斯之謂矣。又如光明疏。以聞不聞對通。而淨名疏對別。故知釋義.未必一途。  △二三種下。判今昔。 【疏】三種我聞.是昔所聞方便之義。非我非無我.不聞不聞.圓論我聞者。今經正意。  三種下.今經雖施四教.咸皆會圓。故判昔味之三.俱是方便。下去例然。  △三一時二。初例三諦。 一時。 【疏】一時者。一是數方。世間義耳。空為一者.即二乘義。真俗合一.菩薩義也。一.一切。一切一。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  釋一時中數方等。方.法也。一是世間數法也。此是通為三觀所觀境也。二乘義者。下經明因緣境。下智觀故得聲聞果.即藏義。中智觀故得緣覺果.即通義。或可云兩教二乘。然依經為正。真俗合一者。十行位中.即空而假。體既相即.故是合義。通人扶習.非合一義。此句既獨在別教。驗前二乘.分對義善。謂藏教三乘悉名聲聞。通教三乘悉名緣覺(云云)。下之四句.顯三一融通.即圓教也。一即是空.一切即假。初句即空而假.故云一一切。次句即假而空.故云一切一。第三明中道雙非。第四明中道雙照。  △二後一下。判今昔。 【疏】後一者。今經正意一時。  △四住處二。初釋化主。 佛在拘尸城。力士生地。阿夷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 【疏】佛者。三身四義。後義在今.準前可知。  釋住處中.梵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釋論云。覺世間出世間.常無常等.朗然大悟.故名為佛。三身四義者。藏阿難是我我。用聞聞.親承丈六佛.持析空法。通阿難是我無我。用聞不聞.親承丈六尊特合身佛.持即空法。別阿難是無我我。用不聞聞.親承尊特身佛.持次第法。圓阿難是非我非無我.用不聞不聞.親承法身佛.持不次第法。藏通同見應身。別見報身。圓見法身。故云三身四義也。  後義在今者。下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時部開會。三身並常。問。若爾。三身俱能說法耶。答。或說不說.宗計不同。一龍軍無性宗。三身俱不說法。謂智理凝然.無言說故。但以佛慈悲願力.為能感之人.令三乘五性有情.於自識上.有文義相(去聲)生.就緣名為說法。又云。有情識上.自變起佛身.實非本有佛身。既是變起.說法亦從心生。故云若言如來說法.即為謗佛。二護法親光宗。三身皆說法。問。法身既是無為理.如何說法。答。說法是生解義。今但約生解邊.亦名說法。又根本智證法身時.悟解得塵沙法門。即法身為自受用身說法。報身中自受用身說法者。謂根本智.令後得智生解時.即自受用身說法也。二宗既執.其猶水火。若不得今家圓意.理實難通。故荊溪於妙樂記.第十和會云。故存三身.法定不說。報通二義.應化定說。若其相即.俱說俱不說。若但從理.非說非不說。事理相對.無說即說.說即無說。情通妙契。取捨咸失。  △二釋住處二。初約事釋四。初釋城。 【疏】住處者。具存應言拘尸那竭。此無翻.或翻為角。城有三角。華嚴云。角城南者.即其城也。或云蓑草城。或言茅城。此城草覆.因以名之。或云仙人城。昔仙人壽長.崇其人.以人名名於住處。亦以名名國.故言拘尸國。  二釋住處中.經云。佛在拘尸者。暹記云。久居曰住。暫遊曰在。如佛於靈山八年說法華。故言佛住王舍城。今則佛於雙林。始從晨朝。訖於中夜。而說此經。故云佛在。崇其人者。崇.敬也。名名者。上平聲.下去聲。  △二釋地。 【疏】力士生地者。人中力士.力敵千人。凡三十萬共為群黨。無所臣屬.以法自持.亦不暴亂.即士人也。故言生地。  暴亂。論語云。不戒視成.謂之暴。馬融曰。不宿戒.而責目前成.為視成。亂者。謂臣殺君.子弒父也。故論語云。亂邦不居。今明力士雖無君主.而以禮法自持.不為上惡。  △三釋河。 【疏】阿夷羅跋提.此翻金沙。在城南.闊二十丈.或言闊四十丈。  △四釋樹。 【疏】娑羅雙樹者。此翻堅固。一方二株。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枯四榮。下根相連.上枝相合。相合似連理。榮枯似交讓。其葉豐鬱。華如車輪。果大如缾。其甘如蜜。色香味具。因茲八樹.通名一林.以為堅固。  堅固者。稱樹德也。五丈。據姬周尺也。連理者。外國雜傳曰。連理者.枝柯相連也。交讓者。博物志云。安都縣有樹兩株.並生為一樹。明年枯者更榮.榮者更枯.號曰交讓之木。連理交讓.並此方所有。故舉為比類。其葉等者。西域記云。其樹形類檞。而皮青白。葉甚光潤。四樹特高。又此方巴陵顯安寺.曾有此樹。案。荊南記云。晉永康元年。僧房床下忽生一樹。隨伐隨生.如是非一。樹生愈疾。咸共異之。置而不剪。旬日之間.植柯極棟.遂移房避之。自爾已後.樹長便遲。但極晚秀。夏中方有華.葉秋落.與眾木不殊。多歷年稔.人莫識也。後外國僧見.攀而流涕。曰。此娑羅樹也。佛處其下涅槃。吾思本事。所以泣耳。而華開細白.不足觀採。元嘉十一年。忽生一華。形色如芙蓉。此亦一方之奇迹也。  △二只此下。約教釋二。初總標。 【疏】只此一城.有種種見。  △二若見下。別示二。初約世間。 【疏】若見土石者.人所住處.世間之義。  △二若見下。約出世二。初約偏機所見。 【疏】若見是無常苦空興廢者.二乘住處。若見是發菩提心處.是值先世佛處.願處.修定等處者.是菩薩住處。  興廢者。釋成上義也。謂若見土石樹木.興必有廢.是遷謝法.故無常。遷謝逼迫.故苦。終歸磨滅.故空。仁王云。劫火洞然.大千俱壞也。此藏通所見。故云二乘住處。問。何不云無我耶。答。無我是破能觀。今樹林是所觀耳。次明菩薩。即別教也。等處者。略舉禪定.等取戒慧也。法華云。觀此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  △二約圓機所見三。初標。 【疏】若見是四德圓滿.究竟具足.慈憫示人。  次約圓機所見也。慈愍示人者。本住四德.以慈愍故.示迹茅城.欲使眾生因事悟理。  △二茅城下。釋二。初共表四德。 【疏】茅城表常。力士表我。吉河表淨。樹間表樂。  茅城下.初共表四德。茅城堅牢.故表佛性不動之常。力士勇猛.故表佛性自在之我。外計吉河.入洗滅罪。故表佛性.離染之淨。樹間陰涼.除熱乏苦.故表佛性澄靜之樂。茅城或作寄城者。應以寄字貫下三事。謂寄力士表我等。  △二各表四德。 【疏】又一一事表四德者。城不可壞.表常。豐有.表樂。傲敵.表我。無難.表淨。力士無屬.表常。心安.表樂。力壯.表我。色悅.表淨。河者恒流.表常。金沙.表淨。清涼.表樂。吉福.表我。樹者。下文云。東雙.表常。南雙.表樂。西雙.表我。北雙.表淨。又雙茂.表常。陰涼.表我。華以表淨。果以表樂。  次各表四德。不壞則常在。豐有.故無貧苦。輕傲隣敵.即自在義。無冤賊之難.即清淨義。無所臣屬.則不被遷黜.故常。不畏他故心安.安故樂也。金沙不為泥水所污.故表淨。吉福者。浴者滅罪生福.故號吉河。生滅自在.即我義也。東方表常者。應一一皆表常無常等。但是文略。又且從勝但云常等。東主發生.故常。南主成長.故樂。西金決斷.故我。北水洗除.故淨。又兩雙長榮茂.故常。陰涼自在.故我。華鮮潔.故淨。果充飢.故樂。然須曉了。城等有常等義。以表佛性四德。無宜着事消文.翻忘正理。表對徒設。誠負宗師。  △三若能下。結。 【疏】若能總別識四德者.即諸佛住處。  若能等者。若知依正.無非佛心.具足四德.佛心三諦.名為住處。佛心既爾.我心亦然。若迷自心.徒觀他境。若識自心.自即他故.他即自故。今文雖約佛果而示.意在行人自識住處也。故止觀義.例明三種觀心。謂託事.附法.約行也。一家明觀不出此三。如止觀觀十境界.心性常一.即約行也。妙玄攝四諦五行法相之文.入心成觀.名附法觀也。法華疏王舍耆山.名從事立.攬事成理.名附事觀也。今文以城樹等.表對四德.正當附事觀心也。然觀心釋義.起自山家.妙得自心.深符佛旨。故法華衣座室三誡。此經東方表常等言。華嚴耘除愛草。淨名法喜為妻。如是等文徧乎一代。又何但佛經.儒書亦爾。如禮記孔子對魯哀公云。儒有忠信為甲冑(兜鍪也)。禮義為干櫓(小盾大盾也)。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處。其自立有如此者。又荀卿子云。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子曰。夫水徧與諸生.而無為也。夫水似德.其流下也。卑下倨揖.必循其理.似義。浩浩乎.無屈盡之期.似道。其赴萬仞之谷不懼.似勇。至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綽約微達.似察。發源必東.似志。以出以入.萬物就以化.似善。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是知儒以五常.為治國立身之要。造次顛沛.不可暫忘。故歷事常念也。而況大雄垂教.意在達本識心。故一家所明.宗承有地.他人不受.歸過誰歟。  △五同聞二。初例前略示。 【疏】若謂同聞是生死人.凡夫所見。謂是聖人.二乘所見。謂登地去.菩薩所見。謂是九佛中之八佛.即諸佛所見。若得此意.下去句句作此消之。  同聞二。初例前略示。九佛等者。并釋迦為九。釋迦是化主.餘八是聽眾。  △二就同下。分經廣釋二。初科文。 【疏】就同聞眾又二。初眾集.次威儀。  二就同下.分經廣釋也。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眾集二。初敘意分經二。初治者敘意。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 【疏】初文者。私謂準一家意.須以五十二眾以為同聞。是故同聞冠五十二。今比丘當初.故云同聞。  比丘當初者。又同聞屬通序。以五十一眾俱是別序故。且以比丘為同聞耳。  △二同聞下。疏主分經。 【疏】同聞為五。謂與.歎.類.眾.數。今文少眾.義合有之。  △二隨經釋義四。初與三。初引論總立。 【疏】與者.共也。釋論以七一釋共。謂一處.一時.一戒.一心.一見.一道.一解脫。諸比丘與佛同此七一.故言佛與。  與佛同者。以三藏佛果斷惑.與羅漢齊.故七事皆同。所以小乘名五比丘.及佛為六羅漢也。此則佛與比丘.皆是阿難所指也。  △二若三下。約教別釋四。初藏。 【疏】若三藏明義。丈六佛與諸比丘。同是拘尸處.同在涅槃時.同律儀戒.同禪定心.同無漏見.同涅槃道.同有餘脫。七皆同佛.是故言共。  律儀戒.即五篇七聚也。涅槃道.即三十七品.是趣涅槃之道也。有餘脫.謂結惑雖除.苦依身在.名有餘解脫也。  △二通。 【疏】若通教明義.五同二別。何者。體法智慧.即色見空.非色滅空.此見不同。摩訶衍道不同隘路.道不同也。當知二別。  次通教中.以通對藏.而名同別也。摩訶衍.此云大乘。包含曰大.運載名乘。三人共修.即空三十七道也。隘路者。譬如隘路.不容二人並行。此斥藏教.三乘異學也。  △三別。 【疏】若別教明義。尊特身佛時處等七.前兩比丘之所不見.如為盲人設燭.何益無目者乎。戒心見道解脫.於前兩比丘.如為聾人奏樂.何益無耳者乎。此佛不與前兩比丘共。此中比丘尚不與前佛共.況比丘耶。  次別教七義.永異兩教。尊特身者。即登地菩薩所見.故即他受用身也。時處等七者。文悞。應云時處之二。前兩(至)者乎者。別人但見是發菩提心等處。真俗合一之時。而前兩教二乘.永絕其分。且約世間時處.是可見法。故以盲人譬之。燭如別教。無目喻無法眼之機。故雖現大事.於小無益。戒等者。謂梵網戒。九種大禪定心。次第見歷別道。次第解脫。於前下.以此五不可以眼見故.故約聾斥之。樂如別教。聾喻小機。對小談大.終成無益。即華嚴座席.如聾若啞之流也。尚下.舉勝況劣也。二教果頭但除正習。初地比丘已破無明。故不與共。  △四圓。 【疏】若圓明義。佛之七一.皆佛境界.唯與圓菩薩共住首楞嚴。示比丘像者。共尚不與前三佛共.況比丘耶。  次圓中.佛之七一者。謂三觀融即時.四德唯心處.事理不二戒.首楞嚴定心.圓不次第見.無作道品.不思議解脫也。示比丘像者。即應以比丘身得度者.而現比丘身也。不與前三佛共者。若約別教.證道同圓.即七一皆共。今約始終教道也。  △三今言下。結示今文。 【疏】今言共者。皆是大權.及開顯竟故也。  皆是大權者。本住楞嚴.迹為前三教比丘也。此約權人結示。及開顯竟者。設有實行.已經此會開權.咸顯佛性。故經家結集安序之時.七義皆圓。此約實行結示。  △二歎三。初引證總明。 【疏】大者。歎德也。釋論云。摩訶者。翻大多勝。  翻大多勝者。梵語多含.故摩訶一名.含此三義。  △二天王下。約教別釋。 【疏】天王大人之所恭敬.故言大。通四圍陀三藏.故言多。勝九十五種.故言勝。此依三藏釋也。賢聖之所恭敬.故言大。通達析體法門.故言多。勝析法心慧兩種解脫.故言勝。此依通教釋也。學無學人之所恭敬.故言大。通達大小法門.故言多。出過聲聞辟支佛上.故言勝。此依別教釋也。七種方便之所恭敬.故言大。通達權實法門.故言多。於畢定眾而作上首.故言勝。此依圓教釋也。  天王下.約教別釋。初藏教義.猶是論文.但有小異。下三即疏主準論義推也。所言小異者。論云。數至五千故名多。今云通四韋陀等。即外解韋陀.內通三藏也。彼約人數為多。今以徧解為多。約人則數局一經。約解則義通諸教。論云九十六.今云九十五。然九十六中.一道是正.即佛道也。餘皆邪耳。故論九十五又云。九十六中實者是佛。論解大品。正明通義。故三藏佛道亦斥為邪。故言勝九十六道。今文約教.正明藏義。故言勝九十五也。四韋陀者。一讚頌.二祭祀.三歌詠.四禳災。一韋陀有三十二萬偈.合一百二十八萬偈。一千七百卷即外道典籍也。賢聖等者。謂三藏七賢七聖.恭敬體法比丘也。通達析體者。內修體法.外達析法.勝兼劣也。學無學者。前兩教佛.亦屬無學也。大小者。小即藏教.大即通別。出過兩教二乘也。七種方便者。人天及兩教二乘為四。并三教菩薩為七。此七皆為圓教作方便。故通名方便。權實法門者。前三為權.圓教為實。見佛性人.名畢定眾。  △三大權下。例前結示。 【疏】大權開顯如前。  大權下.例前結示也。應例前云。今言大者。皆是大權及開顯竟也。  △三類二。初正釋比丘二。初引論略標。 【疏】比丘者。氣類也。以三義故.名為比丘。  比丘下。三義。即乞士.破惡.怖魔也。  △二不仰下。對教廣釋。 【疏】不仰不下.不方不維.次第行乞.清淨活命.故名乞士。戒禁七支.禪鎖心猨.怖無常狼.伏煩惱脂.是名破惡。修此三法.天魔煩毒.慮其出境.復恐度人.是故愁怖。此三藏義。  不仰等者。論第四云。有梵志女。名淨目。來見舍利弗。問言。沙門汝食耶。答言。食。淨目言。汝下口食耶。答言。不。乃至問四維口食耶。答言。不。淨目言。食法有四種。我問汝.汝言不。我不解。汝當說云何下口食。答曰。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植樹等.不淨活命者.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不淨活命.是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者.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呪術.卜算吉凶.小術不正.如是等不淨活命者.名四維口食。我不墮是四不淨食中。我用清淨乞食活命。言不維者。四方曰方。四隅曰維。維即不正。義謂小術求利也。次第行乞者。依律次第.許至七家乃止。  戒禁下.約三學.明破惡義。即戒破身口惡。定破散意惡。慧破煩惱惡。身三口四.故曰七支。禪定如鎖。散心如猿。故普賢觀云。心如猿猴也。怖無常等者。此明慧也。此即三藏菩薩不斷惑.故言伏耳。今指三乘.通名比丘。故得引用大論云。此菩薩雖有上妙五欲.不生貪著.以有無常等觀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王欲罸之。語言。若得無脂羊.當赦汝罪。大臣有智.繫一羊。養以水草。日日三時.以狼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脂。菩薩亦爾。見無常空狼.令結使脂消.而功德身肥。此以無常觀慧破惡也。故論云。復次。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也。煩毒者。苦也。魔好生死.彼求出離.違其好故.所以煩毒。論云。復次。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故。 【疏】體達諸法.非仰非下.非方非維.以資慧命.知惡非惡.亦無知者.是名破惡。不得怖喜.無怖喜者.是名怖魔。此釋通比丘義。  體達下.明通義。然下三教.直就觀慧.以明三義。所以然者。戒定事境.與藏無殊。但內解不同.境隨解轉.故有四教之別。世有學大者.篾小事相。一何謬哉。非仰等者。通人體達.所離四邪.能離乞食.俱如幻化.依正皆空。對境觀察.名為乞食。觀慧不息.名為活命。故云以資慧命也。知惡等者。所破惑空.名惡非惡。能觀智空.名無知者。不得怖喜者。在家令魔喜.出家令魔怖。故道俗是能怖喜人。無怖喜者者。謂魔是所怖喜人也。若存能所.猶在魔境。今了俱空.真怖魔也。 【疏】從淺至深.歷次第三諦.求中道法喜.是名乞食。次第破五住.是名破惡。以煩惱怖故業怖.業怖故陰怖.陰怖故天魔怖.是為怖魔。此釋別比丘義。  歷次第等者。別人初.即知中道。為顯中故.十住證真.十行證俗.十向修中。初地方顯.求中道法喜之食.故名乞食。五住者。合三界見為一.開三界思為三.即四住。無明是第五住。塵沙障事.置而不論。十住破見思。行向破塵沙。登地破無明。故云次第。以煩下.約破四魔.以明怖義。惑能潤業.惑破業傾。故云以煩惱怖故業怖也。業能招果.業謝果亡。故云業怖故陰怖也。因滅果亡.不生三界。故云陰怖故天魔怖也。此亦為成次第義。故相由而說。 【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名真乳糜。以此自資。安樂性中純是佛法.無惡可破.名為破惡。魔如佛如.名為怖魔。此釋圓比丘義。  圓義可知。  △二例明眾義二。初指例。 【疏】準諸經皆有眾字。  準諸下.例明眾義。  △二四人下。釋義二。初引論總明。 【疏】四人已上和合.名眾。釋論有破戒.瘂羊.有羞.真實四僧。後之二僧.應百一羯磨。前二不堪。  和合名眾者。柔忍故和。義讓故合。故論第四云。僧伽。秦言。眾多比丘和合.是名僧伽也。釋論下.正引論文也。論云。是僧四種。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真實僧。云何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淨.能別好醜.未得道.是名有羞僧。破戒.身口不淨.無惡不作.名無羞僧。雖不破戒.鈍根無慧.不別好醜.不知輕重.不知有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斷決.默然無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殺不能作聲.名啞羊僧。若學人.若無學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名真實僧。是中二種僧.可共百一羯磨。說戒受歲.種種得作。今文移其次第者。欲指有羞.真實為後二便故。羯磨。此云業。如俗之四民各有其業。僧以說戒等事為業故。百一者。此乃總標。非定如數。故四分律明羯磨.則百八十四法。若依十誦則定有百一。故彼律云。波離問佛。羯磨有幾。佛言。百一。又問。幾白幾羯磨。答。單白.二十四。白二.四十七。白四.三十。故成百一也。  △二煖等下。約教別釋二。初歷示二僧二。初正明。 【疏】煖等是有羞.四果是真實.即三藏眾。乾慧性地是有羞.八人已上是真實.即通教眾。三十心是有羞.十地是真實.此別教眾。十信是有羞.四十一地是真實.圓教眾。  煖等下.三教俱以內凡為有羞。通云乾慧。相帶而來.正取性地。  △二餘二下。結示。 【疏】餘二比丘.教教有之。惡無差別.故不別說。  教教有之者。應展轉相望明之。乃至別教賢聖.不達止作法界.還名破戒。仁王云。唯佛一人具淨戒.餘皆污戒。不能斷決圓法.還名啞羊。故下經云。如是諍論是佛境.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既云佛境界.故亦非偏教菩薩所知也。圓教即以失意.起著者為二僧。  △二有羞下。重明四義。 【疏】有羞真實.復有四義。一發起。二影響。三當機。四結緣。合而明之.故言眾(云云)。  發起等者。如諸比丘.哀泣請住.發起談常之教也。影響者。此土他方法身大士。內秘大行.外現小乘。利生益物.輔弼法身。如影隨形.如響答聲也。當機者。謂聞法得益。如諸比丘.聞說三點.捨小入大等是也。四結緣者。謂過現緣淺.雖聞不解。但作未來悟道由漸。此但約藏通二僧.得作此說。別教真實.證道同圓.非所議也。合而明之者。前以四人為眾。今茲四意.復是眾義也。註云云者。一往從勝而談。且約後之二僧.明四眾也。二往而說。破戒啞羊.俱得論四。如六羣比丘.本六方佛.而為初犯.發起毗尼。發起既然.影響可例。又如下經逸多長者.造逆出家.值佛悟道.即當機也。結緣可知。又此四眾豈唯比丘五十二眾。眾眾皆有。請權召實。思之易見。  △四數。 【疏】八十億百千者.數也。或但數人.或數人法空.或數法門.或數實相(云云)。  數中或但人者。但數人為數.世間義也。數人法空者。數人為數.則十六知見空。數法為數.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空。此藏通也。或數法門者。謂出假化物.四教四門.門門四悉.被乎十界。此數法門為數.即別義。或數實相者。如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等。又空假中.三一互融成九。九只是三.三只是一。一尚無一.豈有九三。此數實相為數.即圓義也。皆言或者.不定之辭。顯數法是一.而所解不同。此則數是因緣生法.而觀有即空即假即中異耳。  △二威儀。 前後圍繞。 【疏】次前後圍繞者。威儀也。或以三業恭敬機動。或以四門入空機動。或以四門入假機動。或以四門入中機動。  威儀中.慈恩法華疏云。周旋曰圍。坐徧曰繞。今家釋義乃云。行儀曰繞。但古來罥繞行遶.字皆從糸.故致釋義不同。今表機動.行遶義強。威儀者。左傳云。有威而可畏.有儀而可則。或以下.次第對人天及四教。可解。  △二別序二。初分科。 【疏】從二月十五日下.第二別序。正是召請。  △二文為下。隨釋三。初能召二。初分科。 【疏】文為三。初明能召。次明所召。三結召。能召又為三。一聲召。二光召。三動召。  △二聲召下。隨釋二。初約次第釋義三。初聲召二。初科分。 【疏】聲召有六。一聲時表法。二聲時臨機。三聲之本末。四聲之橫竪。五聲有感應。六聲中歎告。  △二初二下。隨釋六。初聲時表法。 二月十五日。 【疏】初二月下.聲時表法者.二月是仲春之時。仲.中也.即表中道。十五日是月滿之時。滿表圓常.故以仲春滿月之日.表於中道圓明之法。  滿表圓常者。即妙覺究竟圓常也。等覺已降.分常而已。變易未盡.仍是無常。仁王明十四忍。忍.因也。即合三十心為三.開十地為十.并等覺成十四。此如十四日月。妙覺即十五日月。又一期化他圓滿.亦如滿月。故十五日.自他俱表。  △二聲時臨機。 臨涅槃時。 【疏】次臨涅槃時下.聲時臨機.道機時熟.不待不過臨赴之時。下文云。香山諸仙。拘尸力士。純陀須跋。善根成熟。故唱涅槃.令其得入祕密之藏。法華云。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而度脫之。即此義也。  臨機者。說文云。臨尊適卑也。應尊機卑.臨義明矣。不待不過者。待則機生未熟.過則機熟不化。今顯機熟即化.故云不待不過。水清月現.豈有前後。問。若爾.何故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待機熟耶。答。機緣宜爾.佛實不待。  △三聲之本末二。初總釋。 以佛神力出大音聲。 【疏】三以佛下.聲本末者。神力為本.大聲為末。從本垂迹.皆悉令悟.非本非末。  神力為本者。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測則天然之理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斯則法身徧應.名曰神力。令悟等者。對事明理.還屬於事.以待對故。今於事迹.悟了本理.所以雙非。悟約分真.亦通三即。  △二又空下。約教。 【疏】又空慧為本。種智為本。寶相為本(云云)。  空慧為本者。義兼兩教。下之二句.分對別圓。  △四聲之橫豎三。初略消文。 其聲徧滿。乃至有頂。 【疏】四其聲下.聲之橫竪。徧滿是橫.有頂是竪。  △二敘他解。 【疏】他解。有頂但是梵世.即尼吒天。無色無身不應聞聲.故非有頂。有人引仁王云。無色定力能變化作香華雲等.以供養佛.何以不能變化作身。此亦堪難。  △三顯今義二。初明橫豎該收以斥他。 【疏】今作三番橫竪。一橫被六道.竪徹三界。二橫被四生.竪徹三乘。三橫被十界.竪徹等覺。故知不唯尼吒為有頂也。  △二若以下。結示有頂以斥他。 【疏】若以三有之頂.即非想是。又三有頂.即無學是。復有一頂.即妙覺是。兩頂被召.一頂被請。此意既寬.豈比梵世。  △五聲有感應。 隨其類音。普告眾生。 【疏】五隨其下.聲之感應。隨類則感不一。普告則應無二。以無二之聲.應不一之感.蓋不可思議。  感應中以無二等者。即淨名。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也。  △六聲中歎告二。初科分敘意。 今日如來。應供。正徧知。憐憫眾生。覆護眾生。等視眾生。如羅羅。 【疏】六今日下.聲之歎告。又為二。先歎.後告。歎令崇仰.告令悲戀。  歎令崇仰等。即敘意也。  △二初歎下。隨文正釋二。初歎二。初科分。 【疏】初歎又二。初雙歎兩德.次雙結兩德。  △二初先下。隨釋二。初雙歎兩德二。初科文。 【疏】初先歎內德.次歎外德。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歎內德。 【疏】初文者。內德無量.但歎三號者.欲明三事。初歎如來.允同諸佛.生其尊仰.是為世父。應供者。是上福田.能生善業.是為世主。正徧知者。能破疑滯.生其智解.是為世師。故下文云。我等從今.無主無親.無所宗仰(云云)。  允同等者。允.信也。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三世諸佛.皆從道中來。故釋迦允同.令物尊仰也。孝經云。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故以敬仰釋成父義。如來生我法身.如世間父.傳體相續.故云是為世父也。田以能生為義。應供生我善業.使我解脫生死。如世君主能生我官祿.使我出離貧賤。故云是為世主也。正徧知破我結惑.生我般若。如世師傅發我童蒙.生我世智。故云是為世師也。總而言之。只是令入三德秘藏耳。父生法身。君令解脫。師發般若。雖寄事顯。義實三一互融。無宗仰者。無師也。云云者。由此世尊歎三號而告滅。具主親師義。故下哀歎中.大眾作喪主親師譬.以請佛住。文義符合其若此也。故註云云。  △二歎外德。 【疏】次外德者.外德無量.但舉四等者。欲明本父君師.本時誓願皆具四等。今當利益.拔苦與樂.斯為要也。憐是大慈。憫是大悲。覆護是大喜。等視是大捨。  向三是自己之號.故屬內。四等是化他之行.故屬外也。本父君師等者。謂此會機緣.皆是本時結緣.為作君父師。中間調熟.今日度脫.皆由此三也。此經在法華之後.故得明久遠義。下迦葉問.云何得長壽。即問法華久遠之壽也。佛讚迦葉。我初成正覺.河沙菩薩來問是義.與汝無異者。亦指久遠初成也。故今經望法華迹門.則一同二異。一今知遠本異.二今施權教異.而顯實一義是同。若望本門.二同一異。四等者。亦名四無量。無量從境。四等從心。前境非一.故為無量。在境雖多.我心常一.故名為等。今當等者。今用四等.填本誓故。誓即二願拔苦.二願與樂也。四等之心不出拔與。悲以拔苦.慈能與樂。喜則慶他得樂.捨則離其愛憎。後之二心成前拔與耳。  △二雙結兩德二。初科分。 為作歸依。為世間舍。 【疏】次為作下.結歎為二。  △二初為下。隨釋二。初結三號。 【疏】初為作歸依.結三號。  結三號者。謂父作子歸依。君作臣歸依。師作資歸依也。  △二結四等。 【疏】次為世間舍.結四等。  結四等者。如來四心為眾生所依。如世舍宅。智能斷疑。慈故許問。  △二告三。初正解疑問。 大覺世尊將欲涅槃。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 【疏】次從大覺下.告也。告之言報。初報令斷疑.次報令興問。大覺徧知.能斷前疑。四等慈悲.必聽後問。後問則教道演暢.獲涅槃施。斷疑則棄偽獲真.新伊方顯。大聲普告為設教之序.此義明矣。  前疑者。即哀歎品中.因大眾請住.然後如來酬答也。經云。復次比丘。若有疑惑.今皆當問。若空不空.乃至云有所疑者。今應咨問。我當隨順.為汝斷之。此皆涅槃已前之疑.故曰前疑。必聽後問者。聽.平聲.許也。後問即長壽品中迦葉三十四問也。教道下.演.廣也。暢.通也。因迦葉問.乃以一十四品.具答廣演.通暢其義。此乃隨問而施也。棄偽獲真等者。即哀歎勸斷疑文後。佛即勸離昔小乘之偽。修大乘之真。故經云。汝今遇此佛法寶城.不應取此虛偽之物。然後為說三德秘藏。舉新伊天目為喻。令彼悟解.即是獲真。設教即施章也。斷疑興問.既與施章義合。則知聲召.為施章序也。次光召.則序於行章。動召.則序於義章。用章.只是前三功用。故無屬對。  △二前具下。徵文釋妨二。初疑問。 【疏】前具歎三號.今但報大覺。  △二大覺下。答釋二。初約師即主父釋。 【疏】大覺正是徧知.明師即主即父。故不煩文。  大覺是正徧知者。覺知義一故。即主即父者。智解既發.必生善業.必顯法身.以三德體同故。  △二復次下。舉後攝初釋。 【疏】復次如來是初號.大覺是後號。歎初告後.互舉一邊.其意則徧。  大覺是後號者。即佛陀.翻覺也。此經下文釋十號為十一句。與本業瓔珞經稍同。故彼經云。一者如來.乃至十者佛陀。具足十號.名世中尊。大論第三.合無上士調御丈夫為一句。乃至世尊為第十號。今依經為正。故云大覺是後號也。歎中則歎初三號。告中乃告最後號。初必兼後.後必兼前.故云其意則徧。  △三若依下。例前約教。 【疏】若依前分別.應節節明四義。得意自顯.故不復云。  節節明四義者。節節.即聲召六段文也。且約歎告明四教者。如前君父師三.允同諸佛.能生善業.生其智解等.皆可論四教義。謂佛有權實.業分界內外.智約空假中。然則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若得意旨.豈假累書。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一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二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二光召二。初科文。 【疏】次爾時下.光召。文為四。一光時。次所出處。三光所照。四光利益。  △二初文下。隨釋四。初光時。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 【疏】初文者。夫昏明交際.旭旦之時。表智明生.惑闇消滅.涅槃力也。為此緣宜.故晨朝放。  昏明交際者。謂夜分盡.明相出。即書云。昧.爽也。旭.明也。表智等者。智生如明相出.惑滅如夜分盡。涅槃之力者。由觀涅槃故.能斷惑發智也。為此等者。為此會機緣.宜此表報.皆令即事解理.故於晨朝昏明之際放光也。  △二結出處四。初表佛性釋。 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明雜色。青黃赤白。頗梨碼瑙。 【疏】次明光處者。面門.口也。口非六色.而六色在口。表佛性非六法.不離六法。  六色者。經云其明雜色.是總標耳。青等即六色也。六法謂五陰及神我也。六法是妄事.佛性是真理。事之與理.不即不離.如冰與水。  △二又青下。表三語釋。 【疏】又青黃赤白是定色.表隨自意。頗梨瑪瑙是不定色.隨物而變.表隨他意。  又青下.表三語釋也。圓教.理教俱實.名隨自意。藏通.理教俱權.名隨他意。別教.教權理實.名自他意。經表二語.意則收三。以隨自他.只是合二故也。四教雖殊.同歸佛性。頗梨亦云頗胝迦。此云冰玉.即時謂水精也。其體瑩徹.故隨物變色。馬腦亦然。案。此寶或色如馬腦.因以為名。  △三又大下。表涅槃釋。 【疏】又大涅槃海.大身眾生所居之處。種種龜魚.種種珍寶。其明雜色.正應表此。  又大下.表涅槃釋。此即引下經文.與此放光義合也。涅槃如海.大身喻佛。九界差別.故云種種。同依涅槃.如俱居海。今文既云.其明雜色.何殊種種。咸出面門.豈異居海。故云正應表此。  △四又濟下。表六道六根釋。 【疏】又濟六道.淨六根.故放六色。  又濟下.表六道六根。釋以六對六.其數且同。不應約色說義。濟六道.有界內外異。淨六根.有真似異(云云)。  △三光所照。 光徧照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疏】三光徧照此下.明所照。三千乃至十方.即是橫照。若例聲中.應有竪照。而不說者.高廣互現。  光所照中.經三千大千者。俱舍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中千千倍.說名大千界。高廣互現者。前聲但云有頂。今光但云十方。此乃經家互現其文。應知聲亦十方。光亦有頂。聲光即不思議事用也。由心性徧.故事用徧。事用心性.一而已矣。問。眾生亦具此性.聲光何不徧耶。答。眾生在迷.非局而局。如木具火性.豈能徧燒。諸佛已證.非徧而徧。復如鑽木出火.徧燒一切。迷悟雖異.心性無殊。若能反照自心.方知事用有本。指歸在此.後學尚迷。  △四光利益二。初敘古斥非。 【疏】四其中下.光益。他人至此.判為新眾。既有其中之言.何須云新。又云三業等可知。  他人等者。他解。以前普告眾生.為舊眾。故以此文六趣為新。既云其中所有。是知即前聲光所召之眾耳。不可妄分新舊。  △二今文下。示今正義二。初蠲三障。 其中所有六趣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 【疏】今文為二。初蠲三障。六趣眾生是報障.罪垢是業障.煩惱障如文。  蠲三障者。此三障蔽三德.故通名障。六趣是果報.障法身德。罪垢是十惡業.障解脫。煩惱是三毒.障般若。問。業障後三即是三毒。與煩惱何別。答。光明疏云。任運常有.是煩惱。卒起決定心.發動身口.必牽來報者.是業。經一切消除者。請觀音云。消除三障.無諸惡。即其義。此乃消除分段.變易二種三障也。又離障顯德.是別義。即障顯德.是圓義。  △二戀慕生善。 是諸眾生見聞是已。心大憂惱。同時舉聲。悲號啼哭。嗚呼慈父。痛哉苦哉。舉手拍頭。搥胸大叫。其中或有身體戰慄。涕泣哽咽。 【疏】次是諸下.三業戀慕生善。在文易見。障除善生.速得見佛。指於光召.序涅槃行.意在此也。  在文易見者。即心憂是意。舉聲等是口。舉手等是身業也。經嗚呼者。歎聲也。障除等者。由蒙光照.滅三障惡.生三德善。感佛恩深.聞垂滅度.所以三業戀慕.疾往拘尸.得見世尊也。指於等者。五行十德只是破障生善.故指光召序之。  △三動召。 爾時大地。諸山大海。皆悉震動。 【疏】三爾時大地下.地動召中有陸動水動。水地相依.是故俱動。表無明愛見.二互相依。將翻有緣癡愛.故地動以表之。  爾時者。爾.此也。陸謂地山。水謂大海。無明即障中惑。愛見即障真惑。二互相依者。若論無明是根本。見思是枝末者。但可枝依於本。今以無明.體徧見思。乃是本依枝義。其猶水地相依。故云互耳。癡愛者。癡即無明。愛即愛見。當令機熟者翻破此惑。故動地表報也。言翻.不言破者。翻.反也。反妄即真。反惑即智。真妄體同。其猶反掌。意顯圓破。故云翻耳。 【疏】復言震動者。起涌動是其形.震吼覺是其聲。廣則六動十八動也(云云)。  復言下.點示。動是形.震是聲也。故約六種以辯之。起涌等者。新云動踊震擊吼爆(音剝)。今用舊名。謂搖颺不安名動。自下昇高曰起。疄壟凹凸曰踊。隱隱有聲名震。砰礚(苦蓋反)發響曰吼。令物覺悟曰覺。新云。擊如打搏。爆若火聲。廣則等者。六即上文列也。顯今經略舉形聲二耳。十八動者。於六中一一又三。謂動.徧動.等徧動。直動為動.四天下動為徧動.大千動為等徧動。餘五例此。六動表住.行.向.地.等.妙六位破惑也。亦可表淨六根。六根獲淨.必由破惑。十八動者。法華疏。表淨十八界。今表六位各破三障。又表六根各破三惑。則以此經顯三德義合。例前應云指於地動.序涅槃義。文略耳。證第一義由破無明。地動既表破惑.故與義章符合。不序用章.意如前說。  △二然聲下。明前後隨機。 【疏】然聲光動等。或前或後.或復一時。感見不同.豈可定執。  然聲下.明前後隨機也。  △二所召二。初科分。 【疏】從時諸眾生下.次明所召。文為二。初總明所召.謂時諸眾生是也。二時有下.別明所召.謂隨類別出。  △二總召下。隨釋二。初總明所召二。初科分。 【疏】總召為四。初抑苦。二興請。三釋請。四釋苦。  △二初文下。隨釋四。初抑苦。 時諸眾生共相謂言。且各裁抑。莫大愁苦。 【疏】初文者。聞師父滅.何得不苦。苦沒憂海.自他無益。故言裁抑。  憂海者。憂苦深廣如海也。  △二興請。 當共疾往詣。拘尸城力士生處。至如來所。頭面禮敬。勸請如來莫般涅槃。住世一劫。若減一劫。 【疏】次當共下.興請。若抑苦而住.亦復無益.故須興請。故言當往佛所。一劫減劫者。若請大劫則妨後佛.只是請於小劫。從人壽八萬四千漸短至十歲.是一小劫。  大劫者。謂成住壞空.八十增減也。今於住劫.二十增減中.至第十減.彌勒出世。至第十五減.有九百九十四佛.相次出興。若請大劫.則妨此也。漸短者。謂從八萬四千歲時.百年減一年.至十歲也。今釋迦既在第九減.百歲時出。故請盡此減劫.至人壽十歲時。故亦不妨後佛也。  △三釋請二。初分科。 【疏】三互相執手下.是釋請。文為三。初發起請。次正釋請。三結請。  △二言執下。隨釋三。初發起請。 互相執手。 【疏】言執手者。只是更互悲悼.起發之端。  △二正釋請。 復作是言。世間虛空。眾生福盡。不善諸業增長出世。 【疏】次復作是言下.正釋請意。夫如來者。乘如故來.世則有佛。如來若去.世則無佛。故言世間虛空.欲請如來父也。佛是應供.供福不窮。若無應供.善業則竭。故言眾生福盡.欲請應供主也。徧知之智.遮惡示善。徧知若去.無人示導。故言不善增長.欲請正徧知師也。請意既爾.宜急詣佛.不可停留。  △三結請。 仁等今當速往速往。如來不久必入涅槃。 【疏】三結請者。速往。  △四釋苦。 又作是言。世間虛空。世間虛空。我等從今無有救護。無所宗仰。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設有疑惑。當復問誰。 【疏】四又作是言下.釋苦。夫慈悲覆世.苦者拔之.貧者樂之。今慈悲雙去.俱嬰貧苦。雙唱虛空.無救無護.無所宗仰.此釋無主苦。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釋無親苦。設有疑惑當復問誰.釋無師苦。如是展轉釋成愁苦之意。  俱嬰者。嬰.縈也。孤露者。孟子云。幼而無父曰孤。露則失其覆蔭也。  △二別明所召二。初分科。 【疏】次從時有無量去.是別召請。文為二。初召此土.次召他土。  △二此土下。隨釋二。初召此土二。初科分。 【疏】此土為三。先召閻浮眾。次召中間眾。三召上界眾。  △二閻浮下。隨釋三。初召閻浮眾三。初科分總示。 【疏】閻浮有三。謂聲聞菩薩雜眾。釋論明菩薩行中道.故居季孟間。具足應如法華疏文.有事有表(云云)。  雜眾者。謂具有凡聖大小也。行中道者。即同此經云。凡夫著有。二乘著空。菩薩之人不有不空也。季孟者。月令注云。孟.長也。仲.中也。季.少也。季孟間.即中仲也。有事者。逐形迹親疏也。聲聞形出俗網。證經為親。故前列也。天人形乖服異。迹非侍奉。證經為疏。故後列也。菩薩形不檢節。迹無定處。既不同俗。復異於僧。處季孟之間.故居中仲。有表者。聲聞忻涅槃。天人著生死。各有所偏。菩薩不忻不著。居宗求中.故在兩間。又聲聞表真。菩薩表中。雜眾表假。  △二他人下。敘他分經。 【疏】他人先分二意。一增數列.二減數列。於初分道俗眾等.今意如前。  減數列者。他見同數眾中初列十萬億河沙.次列二十河沙。因分為減數列也。於初分道俗者。於增中以聲聞菩薩為道。以優婆塞等二十一眾為俗也。今意如前者。不取他人分節也。  △三初聲下。依科正釋三。初聲聞二。初分科。 【疏】初聲聞又二。一僧.二尼。  △二僧又下。隨釋二。初僧眾二。初科分釋疑。 【疏】僧又二。初佛邊眾.次外來眾。問。佛邊何用召。答。雖不召來.駭令後問。又從多故.亦得言召。  駭令後問者。駭.驚也。即光動二召也。令後問.即聲召也。經云。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意云雖在左右.但光動驚駭.發聲令問。即是召其機發也。從多者。謂佛邊人少。召來者多。從多為言.故通名召。此義正云佛邊不假召也。前以機發.名召來。故佛邊亦召。次以身到.名召來。故約從多也。  △二佛邊下。依科解義二。初佛邊眾二。初科分。 【疏】佛邊眾為三。一所召。二奉召。三順召。  △二初云下。隨釋三。初所召。 時有無量諸大弟子。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薄拘羅。尊者優波難陀。 【疏】初云時有無量者。上已定數。言無量者。上列端首.此通徒屬.故言無量。大弟子者。如弟如子.尊讓兩楹.而目一事(云云)。尊者者。諸梵行人互相敬重.稱為尊者.如阿含中。諸比丘從今稱長者為大德.少者稱長老。美其德業.故言長老(云云)。  時有等者。即問上通序已定數.言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今何故云。時有無量耶。言無下.答也。謂前列上首。故定其數耳。如弟(至)兩楹者。楹.柱也。謂資之尊敬.事師如父故稱子。師之謙讓.視資如弟。在尊讓之間.如居兩柱之內。故弟子之號.雖關二義.而但名於資.故云而目一事。諸梵下.毗尼母云。下座稱上座為尊者。上座稱下座為慧命。美其德業者。謂不以年高為長老也。云云者。謂縱是耆宿.若無德業.亦號年少。故四分律云。阿難頭白.而迦葉號為年少。呵云。汝眾欲失.汝年少比丘俱不善閉諸根。貪不知足等。毗尼母云。從無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門.國王之所尊敬。是耆年長老。此約臘高為長老。與阿含異也。 【疏】迦旃延.此翻扇繩。薄拘羅.此云善容。優波羅陀.此翻大喜.或云重喜。其形端正.父母字之為大喜。在家為輪王。捨身為魔王。魔王知將來事.現十八變化.汝能出家.當得如是。父母聽之.得三明六通.故字為重喜。  扇繩者。母戀此子。不肯改嫁。如繩繫扇也。善容者。以色貌端正故也。年一百六十歲無病無殀。知將來事者。知彼捨命.必為魔王.奪我大位。故化作羅漢形.現變誘之出家也。  △二奉召。 如是等諸大比丘遇佛光者。 【疏】次遇佛光者。是奉召。應言遇聲光地動.略舉一兼二。  △三順召二。初對辨廣略。 其身戰掉。乃至大動。不能自持。心濁迷悶。發聲大叫。生如是等種種苦惱。 【疏】三其身戰掉去.是順召。上文遇光.蠲三障.生三善。今略障存善。如文。  存善者。三業戀慕也。經其身下.是身。心濁下.是意。發聲下.是口。  △二問答釋疑二。初約無學問。 【疏】問。羅漢憂悲都盡.何頓至此。  問意者。憂悲是思惑。無學已斷。故答中約四教明之。  △二約四教答。 【疏】答。此是殘習.非正使也。又示楷模.令物攀慕。又別惑未除.非通惑也。憂悲者.是佛法界攝一切法。下文有憂無憂悉是如來境界.約四教分別。不復委言。  殘習等者。思惑雖盡.以殘習在.所以憂悲。例如身子多嗔。畢陵多慢。此藏義。又示下.既達即空.憂悲自息。但示為楷式模範.令眾生倣效.知攀慕於佛耳。此通義也。別惑.無明也.別在菩薩所破。通惑.見思也.通三乘人破。故以羅漢無明未破.則有界外憂悲。例如迦葉.哀動大千.聞琴起舞等。此別義也。是佛法界者。憂悲由心所變.心即三諦。憂悲亦然。三諦徧收.名佛法界。故羅漢憂苦.無非法界.何所怪哉。此圓義也。  △二外來眾二。初分科。 【疏】次爾時復有八十百千去.召外來眾。為二。所召.奉召。  △二所召下。隨釋二。初所召二。初分科。 【疏】所召有四。數.類.歎.結。  △二初數下。隨釋四。初數。 爾時復有八十百千。 【疏】初數可解。  △二類。 諸比丘等。 【疏】次比丘者。類也。釋如前。  類也者。漏盡比丘氣類既同.自為群黨。周易云。方以類聚也。  △三歎二。初歎自行德。 皆阿羅漢。心得自在。所作已辨。離諸煩惱。調伏諸根。 【疏】三皆阿羅漢去.先歎自行德。羅漢是無學之位.心自在.是俱解脫人.即歎不生德。所作已辦.是歎無學智應供德。離惱調根.根亦是賊。遺教云。此五根賊。此歎殺賊德。  心自在者。心即定也。大品云。心得好解脫.即俱解脫人。慧得好解脫.即慧解脫人。慧人有退.即惑有再生義.故無不生德。今是俱解脫.果不退.故惑不生。故心自在.是歎不生也。所作已辦者。已破見思.已得無生智。故云是歎無學智也。由具智故.為良福田.即應供義也。故大論云。自利益竟.故名所作。利益他人.故名已辦也。離惱者。煩惱害慧命.名賊。離即殺義。根亦是賊者。六根染塵.起諸煩惱也。故調伏六根.必離煩惱。離惱由調六根.展轉相成耳。故同是殺賊義。以羅漢名含三義。故經家次第歎之。  △二歎化他德二。初徵文具化他義。 如大龍王。有大威德。成就空慧。逮得己利。如栴檀林。栴檀圍繞。如師子王。師子圍繞。 【疏】次如大龍王去.歎化他德。既云有大威德.無容自威。知是利物.為他所仰。  無容自威者。威.畏也。令他畏故.方名威耳。言威德者.由自有德.故令他畏。  △二夫象下。配釋喻意二。初釋如大龍象二。初約龍象體異釋。 【疏】夫象是陸中力大.譬慧。龍是水中力大.譬定。  夫象等者。經本多云.如大龍王。據今疏釋.當改王為象。陸行顯現.譬慧照了。水類沈潛.譬定寂靜。此則龍象二物也。既表定慧.則但自行。若約象能運載.龍能致雨.則化他亦成。經云。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也。  △二或只下。約龍象體同釋。 【疏】或只呼象為龍象。如帝釋婆羅寶象。步虛而行。眴息之間忽超萬里。化其身為三十二牙。牙有七池。池七蓮華。華七玉女。女奏樂音。適悅三十三天。若取龍象為喻者.彌順化他。  或只下.但是象之一物.褒美曰龍.故云龍象。故引帝釋寶象為證。婆羅應翻清淨。以婆羅門翻淨行。故即清淨寶象也。步虛.變化.力用如龍.故名龍象。如文選東都賦云。登玉輅.乘時龍。注云。時龍.隨方色之馬。凡稱龍者.美馬之言也。此亦名馬為龍耳。彌順化他者。若作二類.譬於定慧。則一往但在自行。今目寶象為龍.超忽化身.適悅諸天。以喻三輪被物.故大順化他義也。步虛化身.喻身輪現通。奏樂適悅.喻口輪說法。變化由心.喻意輪鑒機也。經文龍象在先.威德居次。今先釋威德者.或是從便.或經本不同。  經成就空慧者。無學究竟.乃名成就。經逮得己利者。逮.徒載反。說文。逮.及也。大論云。八正道及沙門果.是名羅漢己利。是無量諸大弟子得道及果.二事俱得故名己利。  △二釋檀林師子。 【疏】旃檀.譬以戒益物。師子.譬以慧益物。能以二法.匠成於他.還為淨眾之所圍繞。  旃檀下.檀林馥郁.如戒香普薰。獸王威物.如智慧斷惑。不言定者.慧由定發.舉慧必知有定也。又前以龍象譬定慧竟。亦經家互現也。淨眾謂稟戒慧之人。  △四結。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 【疏】四如是無量功德下.結也。既言無量.知結自他。佛真子者。迹為小乘真子.本是大乘真子.以大乘真子結上自他功德(云云)。  小乘真子者。小者以菩薩為似子.二乘為真子。大乘以二乘為似子.菩薩為真子。以大(至)功德者。示經文顯本而說.即是法身大士。故得結上.自行化他之德。若是小乘.則闕化他也。注云云者。意在於此。  △二奉召二。初分科。 【疏】次奉召中三。初光。次聲。後動。  △二初光下。隨釋三。初光召二。初奉召。 各於晨朝日初出時。離常住處。方用楊枝。遇佛光明。 【疏】初光召二。各於晨朝去.是奉光召.朝是明初。用楊枝者即表行初.可表機動。顯勝行初.遇佛光明。  經離常住處者。謂嚼楊枝.須往屏處。則離平常禪誦之所也。顯勝行初者。大乘機動.初顯圓行也。  △二順召二。初正明順召。 更相謂言。仁等宜速澡漱清淨。作是言已。舉身毛竪。徧體血現。如波羅奢華。涕泣盈目。生大苦惱。 【疏】次更相謂言下.順光召。望前亦無蠲三障之文.而有三業善文。更相謂言.是口業善。舉身毛竪.是身業善。生大苦惱.是意業善。波羅奢是樹名.葉青.華有三色。日未照則黑.日照則赤.赤脈皆現。日沒則黃。表未奉召.三善不生如黑。奉召悲哀如赤。無佛如黃(云云)。  經澡漱者。謂漱口澡手。漱.所溜反。說文云。盪口也。澡.洗手也。  △二簡順召意。 為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疏】為欲利益去.簡順召之意。利益眾生.簡非自行。成就大乘.簡非小道。第一空行.簡非淺近。此與佛之真子文會。  簡非淺近者。中道第一義空.非小乘偏空也。  △二聲召二。初奉召。 顯發如來方便密教。 【疏】次從顯發如來去.是奉聲召。亦二。初大聲普告.令最後問。今奉此召.顯發如來方便密教.開常問極.最後教興。  問極者。佛性是至極之理也。  △二順召。 為不斷絕種種說法。 【疏】次為不斷絕下.順聲召。若順佛聲教.則不斷說法。  △三動召二。初奉召。 為諸眾生。 【疏】三為諸眾生去.奉地動召。亦二。初上山海震動.翻邪見性。今奉此召。  今奉此召者。還作眾生.翻見之緣也。故下經即云。調伏因緣。  △二順召。 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匝。合掌恭敬。却坐一面。 【疏】次調伏因緣.疾至佛所.即順動召。能召所召.互相領悟。智能知智.此之謂矣(云云)。  順動召者。因動而往.名為順召。能召是佛。所召即諸大弟子。互相領悟者。謂能妙解佛旨.敘述其言.領於三召也。自非法身權行.其孰至於此乎。分真智人.方知妙覺智人之意.其猶蛇見蛇足也。  △二尼眾二。初分科。 【疏】二列尼眾為兩。初列眾.次發迹。  △二列眾下。隨釋二。初列眾二。初科分。 【疏】列眾為二。謂所.奉。  謂所奉者。所召.奉召也。  △二所召下。隨釋二。初所召二。初分科。 【疏】所召有四。名.數.位.歎等。  △二列中下。隨釋四。初名。 爾時復有拘陀羅女。善賢比丘尼。優波難陀比丘尼。海意比丘尼。 【疏】列中.列上首三人。拘陀羅未見翻。尼.姨女。通是二方女人之稱。別論者.在俗為女。受五戒等者為姨。出家者為尼。但律中亦呼阿姨阿姊.以法為親。作此稱之。  阿姨等者。皆出家大尼.相呼召也。驗此經中初人云女者.亦是大尼之通稱也。別論等者。且約此方一往而分。若論尼即西方之音.女即此土之語。則不分二別也。  △二數。 與六十億比丘尼等。  △三位。 一切亦是大阿羅漢。 【疏】位可知。  位可知者。即指一切.亦是大阿羅漢。經文也。  △四歎二。初歎自行德。 諸漏已盡。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 【疏】歎中先歎自行。如上。  如上者。講者當取上文消經.令聽者無滯。  △二歎化他德。 猶如大龍。有大威德。成就空慧。 【疏】次如大龍去.歎化他德。亦如上。  △二奉召三。初光召二。初奉召。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 【疏】次亦於晨朝時去.是奉順三召。如上說。  奉三召者。節經如科。  △二順召二。初正明順召。 舉身毛竪。徧體血現如波羅奢華。涕泣盈目。生大苦惱。  △二簡順召意。 亦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二聲召二。初奉召。 顯發如來方便密教。  △二順召。 為不斷絕種種說法。  △三動召二。初奉召。 為諸眾生。  △二順召。 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合掌恭敬。却坐一面。  △二發迹三。初分經敘意。 【疏】次比丘尼眾中去.發迹。為二。初明迹本.次釋成。初比丘尼迹也。次皆是菩薩本也。先指通位.故云皆是等。次位階下.別指高位。菩薩語通.未知高下。所以更釋.本高迹廣。  菩薩語通者。若偏若圓.初心上位.皆稱菩薩故。  △二初云下。正釋經文二。初指通位。 比丘尼眾中。復有諸比丘尼。皆是菩薩。人中之龍。 【疏】初云人中龍者。只於世人中如龍.此不多奇。乃是賢聖人中之龍。  世人中如龍者。家語云。鱗蟲三百有六十.如龍為之長。故人有德行超眾者.以龍比之。漢書云。宋纖。字令艾.隱于酒泉南山。太守馬岌.造之而不見。歎曰。先生人中龍也。史記老子列傳云。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良賈深藏.內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及其淫志.是無益於子之身。孔子謂弟子曰。老子猶龍.吾不知其乘風雲而上天也。此皆世人中如龍耳。今經所歎乃是圓頓菩薩.超出三教賢聖之人.名人中之龍耳。  △二別指高位。 位階十地。安住不動。為化眾生。現受女身。而常修習四無量心。得自在力。能化作佛。 【疏】次位階十地者.釋其本高。現受女身者.明其迹廣。迹何故廣.四無量心故。本何故高.得自在定故。尚能作佛.何以不能為九界像(云云)。  經安住不動者。本際常寂也。經為化等者。即應以女身得度.現女人身也。迹何下.點示經文。以後釋前也。由四等應物.故現女身。故云四無量心故也。本何等者。由解二死縛得自在.故住不動.故云得自在定。尚能作佛等者。舉勝況劣.示其迹廣也。  △三他分下。敘他斥非。 【疏】他分此文為兩雙。初本迹一雙。後因果一雙。因果難見(云云)。  他人與今家.指通位為本迹。其義稍然。今但云通位.自收本迹。以別指高位為因果.其義未允。若謂十地是因.作佛是果者。經既云能化作佛.知是迹施.非自行果也。故斥云難見。  △二菩薩眾二。初科分。 【疏】次列菩薩眾。亦為二(云云)。  為二下.云云者。例前分所召奉召也。  △二所召下。隨釋二。初所召二。初分科。 【疏】所召六。謂數.類.位.名.歎.結。  △二初一下。隨釋六。初數。 爾時復有一恒河沙。 【疏】初一恒河沙者。數也。諸經多以恒河為量者.有四義故。一人多識之。二入者得福。三於八河中大。四是佛生處。大聖同鄉.故多用之。此乃四悉檀意。  釋數中.人多等者。以多識故.聞必歡喜。得福即生善。以大破小.即破惡。佛生迦毗羅城。此河近城.與佛同鄉.是佛住處。義當入理。有茲四義.故大小諸經咸舉喻數也。  △二類三。初標示翻名。 菩薩摩訶薩。 【疏】次菩薩摩訶薩者。類也。此翻道心.大道心。  類中具存西音。應云菩提薩埵。譯人略提埵二字。菩提云道.薩埵云心.摩訶云大也。安師翻為開士.始士。又翻為大道心眾生。古維摩經翻高士。新云菩提質帝薩埵。此云覺有情。此由東西音異。故致人情取義不同。既翻不定.故存梵音。  △二經論釋義二。初釋論十義。 【疏】釋論解菩薩十義。一盡教化一切眾生。二盡供養一切諸佛。三盡淨一切佛土。四盡持一切佛法。五盡令一切佛種不斷。六盡分別一切佛土。七盡知一切佛弟子眾。八盡分別一切眾生心。九盡知斷一切眾生煩惱。十盡知一切眾生根。如是十門為首.復有無量阿僧祇門.是故名為菩薩。  釋論下.釋菩薩義也。初引大論.次引大品。能具十義方為菩薩。據義以釋。稍通四教。但以化他廣狹.自行遠近.區以別之.皎然可見。藏通但化六界.名狹。通至化城.名近。別圓化該十界.名廣。通至寶所.名遠。疏文正意且在於圓。故下疏云。文中多歎圓菩薩德也。又經論十義.俱以利生為首者。以菩薩兼濟為懷故。初釋論十義中。一切眾生者。十法界也。問。菩薩云何教化佛界耶。答。分真菩薩.教化名字等佛界也。又名字解有淺深。觀行五品.高下相似。十信階差.俱以上位教下.即是化佛界眾生也。一切諸佛即十方三世也。四土攝生名淨。一切偏圓徧學.名曰盡持。佛種不斷者。轉教傳燈。分別佛土者。了知淨穢。知弟子眾.則難調易調。別眾生心.則皆有佛性。斷惑則枝本俱傾。知根則權實習異。此之十義不出自他。二四唯自。一三五七九十唯他。六八通自通他。既正意在圓.故俱云一切。復有下.指廣也。門雖無數.豈越自他。自他不同.豈越十界。一念具十.自他何殊。四土四教.三惑三諦.十界收之.罄無不盡。既釋菩薩.心境須明。道遠乎哉.反觀即是。  △二大品十門二。初正引經文。 【疏】大品.佛自明摩訶薩義。亦有十門。一當於無量生死中大莊嚴。二當捨一切所有。三當等心於一切眾生。四當以三乘度脫一切。五當度一切.度一切已.忘其度功。六當解一切諸法.不生法相。七純以薩婆若心.行於六度。八當學智慧.了達一切法。九當了達諸法一相。十當了無量相。是十門為首.名摩訶薩。  大品十門.例之可見。  △二龍樹釋義。 【疏】龍樹釋此十義。一大莊嚴者。不計日月歲數.百千萬億劫。於生死中.利益度脫一切眾生。二捨一切所有者。一切貴賤.若內若外.無所遺惜。三一切眾生等心者。憎愛厚薄.冤親悉均。四三乘度脫者。隨其堪忍.皆使同到涅槃。五忘其功者。不生彼我.亦不見能度所度。六知不生者。一切法皆不生。七行六度者。以清淨無雜心.行六度迴向薩婆若。八了達一切法者。世間所作之事皆悉了達。九一相門者。謂畢竟空也。涅槃相離憶想分別。十無量門者。一二三四諸增數法門。此十門為首.復有無量法門.是名摩訶薩義。  龍樹釋中.不計等者。以無緣慈.徧覆法界.至于成佛.利益不休。度脫眾生出二死苦。化功歸己.名大莊嚴。二下.貴即國城妻子。賤則奴婢僕使。內謂正報.外謂依報。身命是正.貴賤屬依。一切之言.不出此四。三下.親者愛而厚之。冤者憎而薄之。常人之情也。今菩薩九品行慈.齊令得樂。故云悉均。四下.雖知佛性無差.而薰習有異。故隨其本習.演說三乘。然後會權歸實。故云同到涅槃。五下.不謂我能度眾生.彼菩薩不能.名不得彼我。亦不見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小般若云。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清淨無雜心者。中道淨慧.不雜二邊也。薩婆若。此云果智。世間所作者。十界因果也。一二等者。一謂唯心。二即名色。三謂戒定慧。四謂四諦等。然此十門.前五化他.後五自行。餘意例前。  △三此中下。約教顯今。 【疏】此中應明四種菩薩。如別記文中.多歎圓菩薩德。  如別記者。如法華.淨名等疏也。若以今文.經論十義.明四教義者。且如藏教。第一則教化度脫六界眾生。乃至第十則知析教四門之根。了教析增數之法。通別例作(云云)。文中下.顯今意也。今既在圓.故略前教。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  △三位。 人中之龍。位階十地。安住不動。方便現身。 【疏】序品下。三人中之龍去.明位。人中龍者。出方便位。位階十地者。住真實位。安住不動者.本際常寂。方便現身者。徧下地法界化益。  方便位者。三教賢聖也。下地法界化益者。現九界身.說四教法也。  △四名。 其名曰海德菩薩。無盡意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疏】四其名曰下.列名。一恒沙眾但列二人。海德者。如大集中海慧菩薩。亦如下文大涅槃海八不思議。從此立名.名為海德(云云)。無盡意者。大集中此菩薩自說其名。舉八十種法門.明無盡意(云云)。  海德者。大集第五云。世尊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說法。是時三千大千世界.大水盈滿.猶如大海。然諸世界.國邑舍宅.山林樹木.上至色界.無所嬈害.悉見如故。爾時水中出生無量分陀利華.青琉璃莖.真金為葉等。爾時大眾各各自見坐此華下。其華出大光明.徧照十方無量世界。大眾問佛.何因緣故.世界滿中大水.猶如大海。佛告彌勒.下方過於大千世界微塵等國.有一世界名寶莊嚴。其土有佛.號海智神通如來。彼有菩薩名曰海慧.欲來至此.故現此瑞。今云海德者.即彼海慧.但名異耳。若約觀解.不無同異。海德約所觀立名。海慧約能觀立名。三德如海.故云海德。三智如海.故云海慧。海有三義。深廣含眾流。真諦如深。俗諦如廣。中諦雙照.如含眾流。八不思議者。一漸漸深入.乃至第八不增不減。下文即第三十卷經也。  舉八十法門者。彼經第三十一云。佛告舍利弗。東方去此度十恒河沙微塵等世界。有世界名曰不瞬。是土有佛.號曰普賢如來。彼有菩薩名無盡意。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惟願仁者。當說菩薩般若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般若波羅蜜。善男子。般若波羅蜜云何行。云何入。無盡意言。如聞修行.善入思惟。舍利弗言。云何如聞修行。無盡意言。聞者具八十行。所謂欲修行.順心行.畢竟心行.常發起行.親近善友行.無憍慢行.不放逸行.恭敬行.隨順教行.從善語行.數往師所行.至心聽法行.善惡思惟行.不亂心行.勤進心行.生實想行.起藥想行.除諸病行.乃至得一切佛法行等。善入思惟者。具三十二相。謂善入受持定.善入分別慧.善入心柔和.善入身獨行等。約觀解者。真俗中俱無盡.以三一互融故也。無盡者.境也。意者.智也。智契於境.境智合稱.故言無盡意。  △五歎二。初科分。 【疏】五其心皆悉下.歎德。文為三。先單歎上求。次約四弘兼下化。三結上求下化。  四弘兼下化者。以二是上求。二是下化。對前單歎.故云兼也。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單歎上求德。 其心皆悉敬重大乘。安住大乘。深解大乘。愛樂大乘。守護大乘。 【疏】初文敬重者。此約理論。如下文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大品云。佛初成道.觀誰可敬.無過般若.我當敬重。即其義也。  此約理者。文中以理證智事教以釋經文。後二可見。前三義者。應知約理則單就所觀。約智則單就能觀。約證則能所合論。以智證理故也。以此分別.其義惟明。所師者。法為佛師.故須敬重。無過般若者。此約實相般若也。然此妙理.通為因果之體。故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亦實相是。今所歎者.真因所顯之體也。而文引佛師.佛初成道者。以分果稱佛.故且引之。 【疏】安住者。此約證論。下文云。一切眾生及以諸佛.悉皆安住祕密藏中。即其義也。  約證論者。以智證理.故名安住大乘。安置秘藏與此義同。故引之也。 【疏】深解者。此約智論。下文云。能生菩薩深廣智慧。如函大蓋大.井深綆長。即其義也。  能生等者。大乘是能生.智慧是所生。境能發智.境深廣故.智亦深廣也。深則豎徹如理.廣則橫徧法界。即法華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以函蓋喻廣.以井綆喻深。函井如境.蓋綆如智。綆.井繩也。 【疏】愛樂者。約事行論。如下文云。雪山八字.不以為難。日割三兩.未曾稱苦。即其義也。  約事行論者。求法忘軀是事行也。雪山八字者。即聖行品。雪山大士從羅剎求半偈而捨全身也。八字即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不以為難者。求法心切.不以捨身為難。日割三兩者。德王品中。如來自說往因。為涅槃故.日日割肉三兩.足滿一月。賣與病家充藥.得金錢五枚.奉獻古釋迦佛等。 【疏】守護者。此約教論。如下文中仙豫行誅.覺德破陣。即其義也。諸菩薩上求心大.至此如海。略舉五義以示其相。  仙豫行誅者。即如來過去為王.名曰仙豫。因五百婆羅門.毀大乘教.遂盡誅之。覺德破陣者。即是如來過去為王.名曰有德。為擁護覺德比丘.故與惡比丘鬥戰而死。事見下經.故不煩引。至此如海者。至十地也。  △二約四弘兼下化德二。初科分。 【疏】次從善能隨順去.歎下化德。初總歎四弘.次別歎。  總歎四弘等者。應云總歎菩薩四弘。別歎菩薩四弘。文之綺互耳。  △二已階下。隨釋二。初總歎。 善能隨順一切世間。 【疏】菩薩已階十地.安住不動.不證涅槃.寧入生死。憶本誓願.隨順世間.以大悲隨順.起兩弘誓。以大慈隨順起兩弘誓。即總歎意也。  本誓願者。初心所發四弘也。世間者。十界五陰.眾生.國土三種世間。故經云一切世間也。大悲等者。謂一度眾生.二斷煩惱。是大悲拔苦集之苦也。大慈等者。謂三學法門.四成佛道.是大慈與道滅之樂也。今但言隨順.故是總歎也。  △二別歎。 作是誓言。諸未度者當令得度。已於過去無數劫中。修持淨戒。善持所行。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 【疏】次作是誓言去.別歎。未度者度.別歎初誓。已於過去持戒.戒是罪垢對治.以對治故.垢縛得脫故。言解未解者.別歎第二誓。紹三寶種者.是法門無量.別歎第三誓。若言刻檀鑄寶.書修多羅.剃頭染衣。此但事中.相從三寶不絕。若發菩提心名佛寶.體解大道名法寶.事理和融名僧寶。此即理性三寶不絕。  罪垢對治者。防非止惡.即對治義。解未解者者。解(加買反)謂解除煩惱業縛也。問。定慧能斷惑.何獨戒耶。答。煩惱之賊.戒能捉之.定能縛之.慧能殺之。戒最在初.故舉之耳。相從三寶。相因而有.故曰相從。因太子成佛.故今有刻檀之像。因四辨所宣.故今有黃卷之法。因五人證果.故今有剃染之僧。此因佛世之三.而有滅後之三。故通云相從三寶也。諸文明三種三寶.以理性為同體.以佛世為別相.以滅後為相從。亦云住持。今束而言之.只是理事。佛世滅後.俱曰相從。又刻檀等言.且約滅後。  若發下.菩提是能覺之智.名佛。大道是所覺理.名法。境智不二.即事而理.和合融通.名之為僧。又境智和融.能起大用。事以法界眾生和。理以真如法性和。故云事理和融.名僧也。前解通凡.後解局聖。文中既云發心及體解等。驗此三寶.且約修論。然由性發.修義自可見。 【疏】小般若云。經卷所在.即有佛及尊重弟子。下文云。若知常住.當知此家即為有佛。以此而推.三寶不絕.即是無量法門。於未來世去.是無上佛道誓願成.別歎第四誓。  次引小般若及今經證成其義。經卷.法寶也。有佛.佛寶也。弟子.僧寶也。下文等者。常住.法寶。有佛.佛寶。此以覺知常住名佛。境智和合為僧。文雖無僧.約義則有。即是無量法門者。結成第三願也。法門無量.豈出三寶耶。  △三結上求下化德。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疏】三以大莊嚴去.是總結四弘。亦是雙結上求下化.故言大莊嚴。若作別結第四誓者。未來作佛.相好嚴身.十力無畏.以莊嚴心.名大莊嚴。大品多用六度三十七品.以為莊嚴。小般若中.以無莊嚴而為莊嚴。下文以六度福德.十地智慧.為二莊嚴。  亦是(至)莊嚴者。二願上求.是智慧莊嚴。二願下化.是福德莊嚴也。以無莊嚴等者。即經云。如來說非莊嚴.是名莊嚴也。此以忘相遣著.名真莊嚴也。  △六結二。初總結上求下化。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疏】六成就下.結。又二。先總.次別。初總結上求下化.福德智慧。  總結上求下化者。若非上求下化。安稱無量功德。  △二別結下化。 等觀眾生。如視一子。 【疏】次等觀眾生如一子下.即是別結下化四弘也。  △二奉召三。初光召二。初奉召。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遇佛光明。 【疏】次亦於晨朝去.是奉光召。  △二順召二。初正明順召。 舉身毛竪。徧體血現如波羅奢華。涕泣盈目。生大苦惱。 【疏】次舉身毛竪去。是順光召。存身意.略口善及三障等。  △二簡順召意。 亦為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二聲召二。初奉召。 顯發如來方便密教。 【疏】顯發去.奉順聲召。  經顯發如來方便密教者。方便是體內之權。此權即實。故云密教。  △二順召。 為不斷絕種種說法。  △三動召二。初奉召。 為諸眾生。 【疏】為諸眾生去.奉順地動召。釋如上(云云)。  釋如上下.注云云者。令講者徵引前疏.於此釋經。  △二順召。 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匝。合掌恭敬。却坐一面。  △三雜眾二。初科分。 【疏】三二恒河沙下.列雜眾為三。初二十一眾增數。次八眾同數。三一眾無數。  雜眾者。大小凡聖具有.名雜。  △二初二下。隨釋三。初二十一眾增數廿一。初二河沙優婆塞眾二。初分科。 【疏】初二恒河。文為三(云云)。  △二初所下。隨釋三。初所召二。初分科。 【疏】初所召中亦有數.類.名.歎.結。  △二初二下。隨釋五。初數。 爾時復有二恒河沙。 【疏】初二恒.數也。非世所知.故以恒量之。  △二類二。初正解釋二。初釋優婆塞二。初經論通名。 諸優婆塞。 【疏】優婆塞下.次類也。舍利弗毘曇云。離欲男女。正法華云。清信士女。大哀經云。勳士勳女。或云。善宿男女。雖有多種.通名在家二眾。  優婆塞者。新云鄔波索迦。此云近事男.以堪近事出家之人故。  △二約義別說。 【疏】若別說者。形雖在俗.元未婚娶.常隨如來為二眾者.此是離欲二眾。若曾婚娶.今持五戒.永斷俗法.則於佛法有功.名曰勳士。若俗法不虧而持五戒.復加八齋.名善宿男女。  俗法不虧者。以禮而交也。以五戒不禁自妻.但制邪行。故云而持五戒也。復加八齋者。謂常持五戒.更加受一日一夜八戒一齋也。八謂不殺等五.第六不坐高大牀等.七不著華鬘瓔珞及香塗身熏衣.第八不自歌舞及故往觀聽。齋者.不過中食也。既以關防為義.故通謂八關齋戒也。此八中婬戒.自妻亦斷.不同五戒但制邪行。既男女不同宿.故得善宿之名。  △二復次下。釋五戒威儀二。初正釋二。初釋五戒二。初約事釋。 受持五戒。 【疏】復次直三歸者.名無分優婆塞。若一若二.名少分。若三若四.名多分。若具持五.名滿分。經言具足.即是滿分。  直三歸者。謂不受五戒人也。下經云。一切眾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歸。名無分等者。即名戒為分也。直三歸者.一戒尚無.故名無分。若一(至)多分者。善生經云。此五戒能為沙彌大僧.及菩薩戒而作根本。戒有五種.隨受一分即得一戒。汝今欲受何分之戒.智者隨語為受。成論云。隨受一二三皆律儀。亦開重受。南山正用此文。優婆塞戒經以受一二名少.三四名多.至五名滿也。  △二又具下。約教釋。 【疏】又具持五戒.近求人天.即無分。兼畏生死苦.志求涅槃.是少分。若為眾生.是多分。若知戒是法界.攝一切.專為佛道.是滿分。  又具下.約教釋也。無分者。以未出生死.無三諦之分故。志求涅槃者。即兩教二乘.此以真諦為少分也。為眾生等者。此以俗諦為多分.即三教菩薩也。戒是法界等者。圓人達止作唯心也。三一互融.故名滿分。  △二釋威儀。 威儀具足。 【疏】威儀具足者。有威儀恒與禮俱。恒與戒俱。恒與無常俱。恒與慈悲俱。恒與實相俱。恒在首楞嚴定。能種種示現。徧十界像。舉足下足皆具佛法。婬舍酒肆無非正道。住佛威儀乃名具足。  禮俱者。不失俗中禮節.名威儀也。左傳云。有威可畏謂之威.有儀可則謂之儀。與戒俱者。此持佛戒不犯也。此二竝是人天因。以儒之五常.與佛之五戒.其義一也。無常俱.即兩教二乘。無常即藏。達無常如幻化即通。故知文云無常.意收兩教。慈悲俱.即三教菩薩。實相俱.即圓教。恒在等者。委示圓義.持犯俱名威儀具足。婬舍酒肆即犯也。如淨名等。  △二當知下。結示。 【疏】當知五戒與威儀.有本有迹。能於本不動.普現眾迹.是名具足戒威儀。  有本有迹者。本謂三諦一心。迹謂四教持犯。然依法華玄明本迹義.凡有六重。一理事本迹者。本謂理本.即大實相。迹者。除諸法實相.其餘種種皆名為迹。二理教本迹者。向之事理皆名為本。說理說事皆名教迹。三教行本迹者。理事之教皆名為本。稟教修行名為迹。四體用本迹者。行能詮體.體為本。依體起用.用為迹。五權實本迹者。實得體用為本。權施體用名迹。六今已本迹者。今日法華所顯久遠之壽為本。於四味中已說者為迹。前之五重.通已通今.通本通迹。後之一重.唯今法華所具.唯在本門方談。今釋列眾。凡明本迹.多在四五二重。  △二問優下。例餘眾二。初例聲聞菩薩佛二。初疑問。 【疏】問。優婆塞義若此.聲聞菩薩佛復云何。  問意者。優婆塞既有無分等別.聲聞等復有不。  △二答釋三。初明有義無教。 【疏】答。義理必然。未見名教.或者不信。今試言之。  義理等者。謂有義無文。或者不信者。或.疑也。易云。九四或躍在淵。文言解云。或之者.疑之者也。字唯單作.今體加心耳。今試言之者。試.用也。謂依義立無分等四也。  △二四善下。約義辨示三。初約小大明聲聞。 【疏】四善根是無分.聲聞初果是少分.二三果是多分.無學是滿分。又此四分.若於大乘俱是無分.若斷塵沙是少分.若斷無明一兩品是多分.若盡無明是滿分。故法華云。我等今日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即多分聲聞。  四善下.約小大明聲聞。以約開小入大.故作兩番明之。煖頂等既未證真.故名無分。初果見真.思惟全在.故名少。二果斷六品思.三果斷九品思.故名多。羅漢三界思盡.究竟證真.故名滿。又此下.約開小入大.亦名聲聞。故引法華為證。盡無明即妙覺。既為滿分.驗知至于等覺悉是多分也。今日等者。迦葉等於法華解圓入真因位.即是斷無明一兩品人也。  △二若乾下。約三教明菩薩。 【疏】若乾慧性地是無分菩薩。若八人至六地.斷惑與羅漢齊.是少分。七地修方便道是多分。八地道觀雙流是滿分。又三十心是無分。初地二地是少分。三地至九地是多分。十地是滿分。又十信是無分。十住是少分。行向是多分。十地是滿分。又通教十地.別三十心是無分。別十地.圓十住是少分。圓十行十回向是多分。圓十地是滿分。  若乾下.約三教明菩薩也。三教皆以內外凡為無分.而不約藏菩薩者.以不斷惑.故是無分耳。  △三一切下。約圓義明佛。 【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無見用.即無分佛。初住初地能百界作佛.即少分佛。二住二地已上是多分佛。妙覺是滿分佛。  一切下.約圓義明佛。六位明之。前之四即.悉名無分.以未能明顯真理故。初住初地者。別教證道同圓.地即是住。所以雙舉。  △三以是下。總結義徧。 【疏】以是義故.一一法門皆有權實本迹。即此義也。  △二例蛣蜣蝮蠆二。初疑問。 【疏】問。蛣蜣蝮蠆.義復云何。  △二答釋二。初研詳去取。 【疏】答。夫一善法即有四分。例一惡法亦應如是。未見名教.置而不論。且就權者言之。  例一惡法者。暹記云。若約惡為四分者。若惡冥伏名無分。一業作惡名少分。二業名多分。三業俱作名滿分。今謂律文.既約持五戒以明四分。今約惡論.應以破戒為四分。所謂五戒俱持.名無分惡。破一.名少分。餘例可知。  △二小菩下。從權示義。 【疏】小菩薩所作是無分蝮蠆。初地初住所作是少分。乃至十地十住等所作是多分。如來所作是滿分。是故得有權實之眾。實召權請.故稱召請。  小菩薩所作。即指藏通及地住前.俱名小菩薩也。藏依根本禪。通依無漏。別依俗諦三昧.而起神通.化為蝮蠆等也。  △三名。 其名曰。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善德優婆塞等。而為上首。 【疏】其名曰下.三列名。但列二人。無垢稱王者。或是維摩羅詰彈斥八千.訶詰五百.即其人也。善德者。或是父舍設施會者.即其人也。即二恒之上首。  或是維摩等者。恐名同人別.未敢定判也。梵云維摩羅詰栗致。此云無垢稱。亦云淨名。無垢即淨.稱即是名。無垢即真身.稱即應身也。八千.菩薩也。五百.聲聞也。如彼經.菩薩弟子二品所明。善德者。三德圓融.無歷別之惡.故名善德。父舍等者。維摩菩薩品云。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德白佛。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父舍.設大施會等。因敘為淨名所訶之事。  △四歎二。初科分。 【疏】深樂觀察下.四歎德。先歎後結。  △二歎有下。隨釋二。初歎二。初上求二。初標經。 深樂觀察諸對治門。所謂苦樂。常無常。淨不淨。我無我。實不實。歸依非歸依。眾生非眾生。恒非恒。安非安。為無為。斷不斷。涅槃非涅槃。增上非增上。常樂觀察如是等法。對治之門。亦欲樂聞無上大乘。如所聞已。能為他說。善持淨戒。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善能攝取無上智慧。愛樂大乘。守護大乘。 【疏】歎有上求下化。從十三對治去.是歎上求。  從十三對治者。始從苦樂.至增上非增上.凡十三雙也。  △二舊云下。釋義二。初明對治二。初通途顯示二。初敘舊釋二。初初義約昔教釋二。初舊師立義。 【疏】舊云。以苦為藥.治於樂病。常無常等亦復如是。  △二今師斥非。 【疏】今明此乃初教.非今經意。  初教謂鹿苑所談也。  △二舊又下。次義約今教釋二。初立義。 【疏】舊又云。此諸對治是六行觀。引下文云。無常者即是生死。常者即大涅槃。無我者聲聞緣覺。我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謂大涅槃。不淨者有為諸法。淨者佛菩薩所有正法。  六行觀者。以勝三修.破劣三修為六。文中云淨者.相從而來也。  △二料簡二。初簡六行難昔人二。初疑問。 【疏】而復料簡此六行觀.前來未說.至第二卷方乃說之。於鳥喻中始明雙遊.不應以此歎優婆塞德。  前來未說者。指第一卷未說也。第二下.即指哀歎品也。雙遊者。以迦隣提鳥雙遊竝息.喻常無常也。不應等者。六行既在.下文不應用此義釋歎德。若然則違文也。  △二此是下。答釋二。初舊師明義。 【疏】此是經家取後大意.向前而歎。  此是下.答釋也。謂經初四眾雖未聞六行。今歎德是結集人所述。故取後所聞.向序中歎德。故無違文之咎。  △二興皇竝難二。初以比丘竝。 【疏】興皇並云。諸比丘初來之時.悉未是羅漢。經家將後悟無學.向前歎之。比丘不然.俗眾豈爾。  比丘不然等者。反責也。若言比丘昔日已得羅漢。非是將後歎前者。何故優婆塞眾獨是取後向前而歎耶。然.爾.皆猶如此也。  △二當知下。正示己義。 【疏】當知佛同行人.久達斯觀。所以歎耳。  當知下.興皇既破他解.乃出己義。佛同行等。即以此眾為權人也。  △二簡雙遊非對治。 【疏】又料揀。一者藥病相主.可是對治。六行雙遊.豈是對治。解云。藥病相主.病去藥存.是偏對治。六行雙遊.互為藥病。病去藥亡.是圓對治。  又料下.此亦舊師料簡也。病去藥存者。邪常病去.無常藥存。此乃小乘修行.故云是偏。互為藥病者。謂以常破無常.以無常破常。病去藥亡。即二邊病去.空假藥亡.中道理顯.故云是圓。  △二若爾下。明今解二。初彈興皇偏約權行。 【疏】若爾者。佛同行人.久通六觀.歎則不疑。餘實行者復云何耶。  若爾下.今師破興皇偏約權行也。若無實行.權何所引。既有實行.例應歎德。此即今師兼取舊師.取後歎前義也。故權實雙明.方為盡善。章名召請.良在於此。  △二權引下。明今解兼約實行三。初明權實意。 【疏】權引於實.亦得有之。  △二如下下。示實行三種三。初正示三義三。初約從漸入圓。 【疏】如下文云。稟前教者.以無常藥對治常病。常病雖去.復執無常。聞常住藥.破無常病.即是今教之所用。下文三修.以勝破劣。即此義也。  如下文等者。凡約三義.明實行可歎也。初是昔已證小.此會解圓。二三是此會新入.不歷昔教。故知二三.即圓人三種止觀也。前教謂鹿苑但小也。斷見思名常病去。取證小果.名執無常。至乎今經.方聞大乘常住.破小乘無常也。此即次第入實人也。謂鹿苑之後.二味調熟。至此會中.方入初住。  △二約圓機漸行。 【疏】二者元不稟前教.以大涅槃次第而修。先修無常治常.次修常治無常。破二十五有.得二十五三昧.住大涅槃。是為大涅槃海.漸漸轉深。是則備有兩種對治。云何推一是前教.一是後教說耶。  二者下.明圓機漸行。不稟前教者。此會新入也。以大涅槃者。解圓也。故止觀云。漸次者.初心亦知實相也。次第而修者。行漸也。先修等者。示次第行相。具論應如止觀序中。謂先修歸戒.止火血刀.達三善道。次修禪定.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道。次修無漏.出三界獄.達涅槃道。即今云修無常也。約位是相似即。次修慈悲.出於自證.達菩薩道。此即八信已上也。次修實相.達常住道。即今云修常治無常。乃至住大涅槃也。約位即初住也。住大涅槃者。分證名住也。是為等者。即師子吼品.明大海八不思議喻也。既云漸漸轉深.驗是漸次行也。是則下.結示。今經備用兩種.以責舊師分置前後也。  △三約顯機頓行。 【疏】三者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具足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圓修六觀.雙治常無常。更互藥病.病去藥亡。病治俱捨.所以稱此為對治門。若論一行一切行.如聖行明。若論雙遊.如鳥喻說。  三者下.明圓機圓行也。復有一行等者。即五行一心.三諦相即。始乎名字.但觀介爾妄心.即是三諦真理。邊即中故常.中即邊故無常。三諦俱照.則亦常亦無常。三諦俱寂.則非常非無常。遮照同時.三一相即。問。何不以中道為雙非耶。答。以順六行明常.正是中理。故此常即雙非。各隨義便耳。故向云。聞常藥乃至今教所用等。又常即三諦之理.無常即介爾之心。事即理故.無常即常。理即事故.常即無常。相對則兩亦.就理則雙非。具如金錍.約波水作三重喻也。如此觀察.名為圓修六觀也。具如止觀.十乘十境是圓修相。雙治等者。不著二邊.不滯理事.故曰雙治。更互藥病者。滯中.則邊破中病。邊.藥也。滯邊.則中破邊病。中.藥也。又執事則達事即理.著理則指理即事。理事更互為藥病也。病去藥亡者。惑破觀息也。故十不二門云。亡淨穢故.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轉染為淨。由了染淨.空中自亡.即其義也。  若論下.正指經中明圓頓行也。問。圓人修行凡有三種。何故不明不定行耶。答。只約頓漸互修.即不定人也。故止觀云。不定無別階位。但約前漸後頓.互淺互深.更前更後等。故知文明二種.意已收三。  △二諸優下。結顯當文。 【疏】諸優婆塞具此德行。前二猶淺.後一則深。文云。深樂觀察諸對治門。即歎第三意也。  前二猶淺者。望三教方便.雖得名深。若比解行俱圓.猶名淺也。以初人雖已證圓.由從方便教來故。次人雖初心稟圓.而行猶漸次故。後一解行俱圓.方為深也。然三人俱是實行.俱修六觀。不同舊師分置前後。及興皇以權行釋也。  △三五十結顯餘眾。 【疏】五十二眾根性不同.不出三種。權者同實.引向涅槃。得入涅槃.尚無一種.況復三耶。則是真對治門義。亦是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意。  尚無一種者。三行不同.契理無別。一理尚泯.三行豈存。  △三文中下。結權實兼歎二。初正明權實二眾相由。 【疏】文中正歎.權引於實。若無實行.權何所引。若無權者.實無所軌。既歎於權.亦旁歎實。  無所軌者。軌.法則也。以實行初心.法則於權行故。  △二云何下。斥舊師兩義偏局。 【疏】云何判在前後教耶。  △二歷句分別三。初正分別。 【疏】若歷句分別.應言味俗為苦.沈真為樂。沈真為苦.分別為樂。常我淨等亦復如是。  歷句分別中.文有二意。初以二邊相破.互為藥病。次從又沈空去。以中邊相對.以明藥病。則二邊一向為病.中道一向為藥。自淺階深.三諦義足.是今經對治門意。故用二意釋之。  味俗為苦者。凡夫生死.俗也。三界無安.其實是苦。而凡夫躭味.妄謂是樂。今二乘以真智觀之.厭惡生死.故云味俗為苦。欣羨涅槃.故以沈真為樂。沈真為苦者。沈空滯寂.不具佛法.不益眾生.其實是苦.而二乘妄謂為樂。今菩薩以假智觀之.知空是苦。故釋論斥沈空為若死。若死.等苦也。分別為樂者。即分別藥病.隨機授法也。一往觀文.但有以樂破苦。應知義推.亦是以苦破樂也。何者。謂初以真智達苦.破凡夫妄計之樂。次以俗智達樂.破二乘沈真之苦。此即互為藥病。二邊互破.通至中道.非苦非樂.名對治門。其義在此.餘三例苦樂可見。故云亦復如是。 【疏】又沈空為苦.大涅槃為樂。沈空為樂.大涅槃為苦。乃至增上非增上.亦復如是。  又沈下.次約中邊相對.以明藥病也。所以然者。中道起著.復須檢破。故對二邊互為苦樂。而但云沈空.不言味俗者。沈空尚苦.味俗可知。又下經正以勝三修.斥二乘劣三修故。是故且舉空邊。一往就義.則邊苦中樂。二往推理.邊即中故.沈空為樂。中即邊故.大涅槃為苦。中邊相即.執滯何從。對治門義.彌更顯灼。  乃至等者。從實不實下九雙。應例苦樂.俱約二意釋之。謂二邊互破.及中邊互破也。然約理雖則同歸三諦.名義不無少別。今試明之。謂苦樂等.是約四德。實不實是約三觀。歸依是約三寶。眾生等四.是約四諦。斷等二雙.是約智斷。增上是約所證。此皆法門之大統。故經家約此互為對治.以歎德也。言實不實者。今例疏文.釋苦樂義。以二意釋之。初意者。味俗不實.沈空為實。沈空不實.分別為實。二觀互破.以顯中觀.非實非不實。次意者。中觀為實.二邊不實。中即邊故.實即不實。邊即中故.不實即實。  歸依非歸依明初意者。邪魔外道是生死主.故非歸依。別相三寶是無漏主.故是歸依。又小乘別相非歸依。大乘別相是歸依。以顯中道一體三寶.非歸依.非非歸依。次意者。同體是歸依。別相非歸依。中即邊故.歸即非歸。邊即中故.非歸即歸。約三寶為對治.其義如此。  眾生等者。約四諦明對治也。眾生非眾生是苦諦。眾生是俗.非眾生是真。恒非恒是約集諦。真空不異名恒。惑業無常名非恒。安非安即道諦。故法華云。未安者令安也。安即無漏之道。非安即生死之因。為無為即滅諦。故法華云。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也。無為乃涅槃異名.故知是滅諦也。為即生死之果.無為即滅諦之理。此之四諦.一一皆約二邊互破.以顯中道.非眾生非非眾生.乃至非為非無為也。若明次意者。應言眾生即二邊也。有邊即分段眾生。無邊即空亂意眾生。非眾生即中道.非彼二邊眾生。中即邊故.非生即生。邊即中故.生即非生。乃至無為亦爾。  斷不斷者。約斷德也。斷即入真.斷見思也。不斷即入假.斷塵沙也。以破空入假.得非斷名.其實斷塵沙也。此亦二邊斷德互破.以顯中道非斷非不斷.而斷根本無明也。  涅槃非涅槃者。涅槃是所契之理.能契由智。今從能說.即智德也。涅槃即空.一切智也。非涅槃即假.道種智也。二邊互破.以顯中道非涅槃非非涅槃.成一切種智。又涅槃即中智。非涅槃即二智。中邊相即.例前可見。  增上非增上者。約智斷所契之理也。增上即俗.非增上即真。二邊互破.以顯中諦非增上非非增上。又增上即中諦.非增上即二諦。中邊相即.互破例前。  故此十三對治.約文雖異.研覈旨趣.而皆對治破執.同歸一心三德之理。易奪能通.二義無爽。予覽北遠疏義.及暹滿二記.消釋此文未為貼貼。故附疏主義意.以廣其旨焉。  △二問恒下。簡恒常。 【疏】問。恒與常何異。答。不從因緣為常。始終不異為恒。  恒常名義.一往似同.故問以辯之。答中則理體是同.名義俱異。以妙理無生.故亦無滅。無生無滅則常住不移。若內因外緣而生者.則無常法耳。始終不異者。謂亘古亘今.從凡至聖.事境雖差.理性無異。是則常約橫說.恒就豎論。橫豎約事.理非橫豎。  △三此等下。結門義。 【疏】此等皆是二邊之病.互為藥病.名之為門。通入中道.非藥非病.亡邊亡中。  此等下.結示對治門義也。文中先結前初義。次結第二義。結初義者。對治以易奪為義。以藥奪病.故名對治。門以能通為義。易奪二邊.通入中道.故曰對治門也。亡邊亡中者。亡.無也。邊即中.故無邊。中即邊.故無中。唯一實性.中邊宛爾。  △二樂聞下。釋餘句。 【疏】樂聞者。即前敬重大乘意也。如海納流.如空容色。能為他說者。知智在說.巧智解深.亦兼下化。齊此是以理為大乘意也。渴仰大乘者。即上安住。充足餘渴仰者.意兼下化。善能攝取者。即上深解。愛樂如上約事.守護如上約教。  即前敬重意者。由敬重故.所以樂聞。所聞盡能受持.故以海納空容.喻顯其義。蓋取所聞之理也。此乃約自行說。知智在說者。智契理故.能稱機說。雖兼下化.亦取理邊.故云齊此等也。渴仰等者。經文應從善持淨戒已去.從便標耳。即持中道理戒也。即上安住者。此約證歎也。前明以智證理.故名安住。此約順道法愛.故云渴仰。由心渴仰.故持淨戒。餘渴者。即下地菩薩.上能化下.故云復能。此雖自他.俱約證歎。即上深解者。前云深解.此言智慧.義自顯然.即約智歎也。  △二下化二。初總歎。 善能隨順一切世間。 【疏】善能隨順.即歎下化。總別歎四弘誓願.具如上說。  △二別歎。 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  △二結。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心常深味清淨戒行。 【疏】以大莊嚴者。結歎文也。如上說。  經結歎中云。深味清淨戒行者。在家以持戒為難.故重舉結之。  △五結二。初總結上求下化。 悉能成就如是功德。 【疏】悉能下.五結。如文。  五結中.經初總歎上求下化。  △二別結下化。 於諸眾生生大悲心。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二於諸下.別歎下化。  △二奉召。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 【疏】次亦於晨朝下.奉光召。但明奉召之時.即是見聞覺三召。  但明奉召之時者。經文但云日初出時。不云遇佛光明.舉身毛豎等。故無三召之文也。即是下.既舉其時.即應見光.聞聲.覺動也。  △三順召二。初順召三。初順聲召。 為欲闍毘如來身故。人人各取香木萬束。栴檀沈水。牛頭栴檀。天木香等。是一一木文理及附。皆有七寶微妙光明。譬如種種雜彩畫飾。以佛力故。有是妙色青黃赤白。為諸眾生之所樂見。諸木皆以種種香塗。欝金沈水。及膠香等。散以諸華而為莊嚴。優鉢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諸香木上懸五色幡。柔軟微妙。猶如天衣。憍奢耶衣。芻摩繒綵。是諸香木載以寶車。是諸寶車出種種光。青黃赤白。轅轢皆以七寶廁填。是一一車駕以駟馬。是一一馬駿疾如風。一一車前。竪立五十七寶妙幢。真金羅網彌覆其上。一一寶車復有五十微妙寶蓋。一一車上垂諸華鬘。優鉢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其華純以真金為葉。金剛為臺。是華臺中多有黑蜂。遊集其中。歡娛受樂。又出妙音。所謂無常苦空無我。是音聲中復說菩薩本所行道。復有種種歌舞伎樂。箏笛箜篌。簫瑟鼓吹。是樂音中復出是言。苦哉苦哉。世間空虛。一一車前。有優婆塞擎四寶案。是諸案上有種種華。優鉢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欝金諸香。及餘薰香。微妙第一。諸優婆塞為佛及僧。辦諸食具。種種備足。皆是栴檀。沈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六種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醎。六淡。復有三德。一者輕軟。二者淨潔。三者如法。作如是等種種莊嚴。至力士生處娑羅雙樹間。復以金沙徧布其地。以迦陵伽衣。欽婆羅衣。及繒綵衣而覆沙上。周匝徧滿十二由旬。為佛及僧。敷置七寶師子之座。其座高大。如須彌山。是諸座上皆有寶帳。垂諸瓔珞。諸娑羅樹悉懸種種微妙幡蓋。種種好香用以塗樹。種種名華以散樹間。 【疏】為欲闍毘.是順聲召。何者。上文顯發密教.此云闍毘.如何融會。上出家眾.直言顯發。此在家眾.因事表理.藉財通法。闍毘此言燒然。辦香木者。因然以顯不然.寄滅以明不滅.顯非滅非不滅。辦供獻食。因食以明不食.顯非食非不食。則方便得開.密教獲顯.是奉聲召。  上文下.徵問。上出下.答釋。因事等者。因由假藉也。謂因藉財施香木等事.以表彰通達法施三德之理。豈非顯發密教義耶。因然下.正示表理通法也。因辦木欲然應身.以顯法身常住.不滅不然。故下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此即顯不然不滅也。是則相待.則應身有滅.法身不滅。絕待則非滅非不滅。待絕共明.妙符三德。滅即解脫。不滅即般若。非滅非不滅即法身。三一互融.表理斯在。獻食例說。則方便(至)聲召者。是結酬前問也。 【疏】香木有種種莊嚴者。因滅明不滅.非滅非不滅.有種種妙法。食有三德六味.寶蓋寶座悉皆嚴好.此表慈悲弘濟。理中亦具種種法門。  有種種妙法者。謂種種法門.詮辯三德.廣如下結。故今以莊嚴香木預以表之。食有下.食以充飢。蓋以覆首。座能安身。皆表拔苦與樂也。又以嚴好.表其所具法門也。無緣稱機.法藥非一.故云種種。雖云種種.豈出四教。收攝四教.還歸三德(云云)。  經牛頭栴檀者。牛頭.山名。以此香從彼山出故。如云閻浮金也。栴檀.梵語。無故不翻。經優鉢羅華等者。具云優曇鉢羅。此云靈瑞。琰師譯為青色。拘物頭.色赤。波頭摩.色不定不正.似菖蒲華。芬陀利.色鮮白.生水中。  經憍奢耶。此云野蠶衣。蒭摩。此譯云麻衣.舊云草衣。其麻形似荊芬.華青紫色。經繒綵者。說文。繒.帛也。謂帛之總名曰繒。轅轢.居責反。謂轅端頭曲木也。釋名曰轢.軛也。所以軛牛頭也。廁填者。三蒼。廁.雜也。廣雅。填.滿也.塞也。駿疾者。爾雅。駿.速也。經八功德水者。稱讚淨土經云。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飢渴。八飲已長養諸根四大。成實論云。一輕。二冷。三煖是觸。四美是味。五清淨是色。六不臭是香。七飲時調適。八飲已無患。是水之用。經六種味等者。此表六行雙遊.為對治門也。苦味表無我。酢(七故反)味表苦。甘味表樂。辛味表我。醎味表無常。淡味表常。經三德者。此表三德涅槃也。輕軟自在.表解脫。淨潔無垢.表般若。如法稱理.表法身。所謂六行互治.藥病俱亡.即契中道。涅槃祕密之藏。即下經云。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也。  經迦陵伽衣等者。迦陵伽.此云細滑衣.又云鳥毛衣。欽婆羅.此云麤衣。善見云。此衣有二種。一髮欽婆羅.織人髮作。二毛欽婆羅.織犀牛尾作。西域記云。頷(墟嚴反)鉢羅衣.織細羊毛也。經由旬者。或言由延.或言俞旬.或云踰闍那。皆訛也。正言踰善那。此云合也.應也。計應合爾許度量。同此方驛也。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彼繕那亦有大小.或八俱盧舍.或四俱盧舍。一俱盧舍謂大牛鳴音.其聲五里。昔來皆取俱盧舍即四十里。經師子座者。西方帝王所坐.名師子牀。猶此方云龍牀也。故西域記云。君王朝座.彌復高廣.珠璣間錯.謂師子牀。  △二順動召。 諸優婆塞各作是念。一切眾生若有所乏。飲食衣服。頭目支體。隨其所須。皆悉給與。作是施時。離欲瞋恚穢濁毒心。無餘思願求世福樂。唯志無上清淨菩提。 【疏】從諸優婆塞各作是念去.是順動召。上云。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此中明檀攝眾生.令其調伏.意同也。  檀攝眾生者。四攝中布施攝也。經具三檀義。給飲食衣服是施財。頭即捨命。目等即捨身分也。支體者。支謂四支.兩手足也。體謂身也。  △三順光召。 是優婆塞等皆已安住於菩薩道。復作是念。如來今者。受我食已。當入涅槃。作是念已。身毛皆竪。徧體血現。如波羅奢華。涕泣盈目。生大苦惱。 【疏】從是優婆塞等皆已安住去.是順光召。應蠲三障.今但生三業之善。並如文。  生三業善者。經文。作念是意。身毛皆豎等是身。涕泣必發聲.故是口。  △二獻供。 各各齎持供養之具。載以寶車。香木幢幡。寶蓋飲食。疾至佛所。稽首佛足。以其所持供養之具。供養如來。遶百千匝。舉聲號泣。哀動天地。槌胸大叫。淚下如雨。復相謂言。苦哉仁者。世間空虛。世間空虛。便自舉身投如來前。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世尊知時。默然不受。如是三請。悉皆不許。諸優婆塞不果所願。心懷悲惱。默然而住。猶如慈父。唯有一子。卒病命終。殯送還歸。極大憂惱。諸優婆塞悲泣懊惱亦復如是。以諸供具安置一處。却住一面。默然而坐。 【疏】次從各各齎持去.是獻供.亦成順召之文。  亦成順召之文者。由順三召.所以獻供也。暹記云。各各下.順光召。復相謂下.順聲召。諸優婆下.順動召。  △二三河沙優婆夷眾二。初分科。 【疏】次三恒河眾。文為三(云云)。  △二所召下。隨釋二。初所召二。初科分。 【疏】所召為四。謂數.類.名.歎。  △二初三下。隨釋四。初數。 爾時復有三恒河沙。 【疏】初三恒是數。  △二類。 諸優婆夷。受持五戒。威儀具足。 【疏】次優婆夷下.是類。如上釋。  優婆夷者。新云鄔波斯迦。此云近事女。謂俗女受五戒者.方堪承事出家人也。  △三名。 其名曰壽德優婆夷。德鬘優婆夷。毘舍佉優婆夷等。八萬四千而為上首。 【疏】三壽德下.列三人名。以壽為德.即常等也。有人言德鬘是勝鬘。勝鬘是王夫人.類不應在此。舍佉是三十二卵之母。  以壽為德者。壽.視柳視溜二反。內證常住三德之理.故名壽德。即常等也者。說文云。壽.久也。久即常義。等取餘三.故云等也。以三法皆常樂我淨故。常既居首.以壽顯之。有人下.破他解也。不應在此者。王夫人是七河沙眾故。舍佉者。金藏經云。毗舍佉母生三十二卵.一卵生一子.一人力敵千人等。  △四歎二。初科分。 【疏】從悉能堪任去.是歎德。歎文為兩。一略歎上求下化.二廣歎上求下化。  △二初堪下。隨釋二。初略歎上求下化。 悉能堪任護持正法。為度無量百千眾生。故現女身。 【疏】初堪任護持.即略歎上求。護者.護正法之教.如上守護大乘。持者.持於正法事理.如上敬重大乘.乃至愛樂大乘。為度百千者.弘誓緣由。現為女身者.弘誓所作。故指此為略歎之文。  護正法等者。上菩薩歎德中.守護大乘是約教論.如仙豫等。持者下.上文敬重大乘.是約理。安住是約證。深解是約智。愛樂是約事。如日割三兩等。今以持理證智三.通名持理。故云持於正法事理也。為度下.即應以女人身得度者.為現女人身也。經文於上求二願中.略歎學法門願.故云護持等。於下化二願中.略歎度眾生願。故云為度等。然學法必證果.度生必斷惑。文雖略歎.四弘義足。  △二廣歎上求下化二。初敘意科分。 【疏】次從呵責家法去.廣歎上求下化。還是廣於護持之意。於廣歎中三。先上求。次下化。三雙結上求下化。  △二初上下。依科隨釋三。初上求二。初科文。 【疏】初上求文為二。初論事觀.次結成功德。  △二事觀下。隨釋二。初事觀二。初科分。 【疏】事觀為二。初標事境.次出五門。  △二隨釋二。初標事境。 呵責家法。 【疏】初呵責家法者。即觀境也。若只以箕箒婦禮為家法者.太局。若三界輪迴為家法者.太奢。今以五陰為家法。果報捲局.籠檻繫閉.凡愚之所保養.聖賢之所鄙棄。故言呵責。  呵責家法既是觀境.故先簡去奢局二解.亦是斥古也。一切諸法雖皆妙理.而常現前者.無如五陰。又只指五陰.即備諸法。今觀此陰不出色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達能造心.具足三千。依正不二.能所俱亡。故此五陰通為一切眾生觀境也。即如止觀。十法成乘。觀陰心等。箕箒等者。文選注云。箕.所以簸揚物者。箒.掃除地者。此婦人所執.以事夫也。禮記云。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於國君曰備酒漿.於大夫曰備掃灑。箕箒掃灑是婦人之事.故云婦禮為家法也。以此釋經太成淺局。太奢者。以三界為家.觀境無準.又成奢漫。不觀陰境.如何出界。今以下.正示五陰是所觀境。五陰繫閉.如人在家.故云家法。果報即五陰也。捲.巨員反。凡愚不覺.愛著色心.如繫鳥在籠.閉獸於檻。檻.欄也。論語云。虎兕出於柙。注云。柙.檻也。賢聖下.釋呵責義。應約四教賢聖明鄙棄。今意在圓。  △二出五門。 自觀己身如四毒蛇。是身常為無量諸蟲之所唼食。 【疏】次自觀己身下.初是苦觀。四大相害.諸蟲復唼。四大互殘.身為苦藪。 是身臭穢。貪欲獄縛。是身可惡。猶如死狗。是身不淨。九孔常流。 【疏】是身臭穢者。是不淨觀.即五種不淨也。貪欲獄縛者。薄皮覆之.謂之為淨。纏著無已.故名欲縛。死狗者。究竟不淨。九孔常流者。自相不淨。  五種不淨者。一種子不淨。現在則父母精血為種。過去則煩惱結業為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體。三自相不淨。衣服澡浴種種華香.飼以上饌美味.須臾之間皆為不淨。四自性不淨。大小便道.目淚洟唾.常流不息。五究竟不淨。終歸死處.青瘀爛壞.臭極死狗。今經略舉三種。是身臭穢。即種子不淨也。 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却敵樓櫓。目為寮孔。頭為殿堂。心王處中。如是身城。諸佛世尊之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貪婬瞋恚愚癡羅剎止住其中。 【疏】如城去.是空觀。瓦木土石假緣虛立.三毒惡鬼止住其中。外誑內諂.是故名空。  經樓櫓者。釋名云。櫓.露也。謂城上守禦.露上無覆屋也。經寮孔者。寮.力凋反。蒼頡篇云。城上小窗也。經本作竅.苦弔反。竅亦孔也。說文。竅.窗也。瓦木下.法喻雙釋也。四大成身.如城假瓦等四緣而立.故云如城。外誑則四大虛立.內諂則三毒數起。 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 【疏】是身不堅者。是無我觀。 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燄。亦如畫水。隨畫隨合。是身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是身不久。當為狐狼鴟梟。鵰鷲烏鵲。餓狗之所食啖。誰有智者當樂此身。 【疏】是身無常者。是無常觀。麁細兩觀如文。  麤細兩觀者。經從念念不住去.是細觀。從是身易壞去.約一期報質.是為麤觀。經鴟梟者。郭璞注爾雅云。鳩也。又云怪鴟也。經鵰鷲者。穆天子傳云。爰有白梟青鵰.執犬羊.食豕鹿。郭璞云。今之鵰亦能食麞鹿。山海經云。景山多鷲。說文。鷲.黑色多子。師曠云。南方有鳥名曰羗鷲.黃頭赤咽.五色皆備。西域多此鳥.蒼黃目赤.食死屍。  △二結成功德二。初標科。 【疏】次從寧以牛迹去.結其功德。結其事觀.合為七。  △二舉下。隨釋二。初正釋結成七。初舉譬結。 寧以牛迹盛大海水。不能具說是身無常不淨臭穢。寧丸大地。使如棗等。漸漸轉小。猶葶藶子。乃至微塵。不能具說是身過患。是故當捨。如棄洟唾。 【疏】一舉譬.結事觀。觀知此身過患彌廣。  經葶藶。草名也。經洟唾者。洟.勑計反。三蒼。洟.鼻液也。  △二舉三三昧結。 以是因緣。諸優婆夷以空無相無願之法。常修其心。 【疏】次舉三三昧.結其事觀道理深微。因緣者。事觀即是內外推求.檢不可得故空。空無陰相.亦無空相。以無相故.所以無作。釋論云。二乘緣真.觀三三昧。菩薩緣實相.觀三三昧(云云)。  道理深微者。正助合行.陰即法界.故云深微。因緣下.正示三三昧義。謂約內心為因.外塵為緣。自他共離.推檢以成不思議空.名空三昧。空無陰相等者。了陰既空.即空而假.色心宛然。故云亦無空相。此約妙假.名無相三昧。以無下.以無二邊相故.中道正觀。不作生死.及以涅槃。故知疏主約圓三觀.示三三昧義。然此名義通於四教.廣如止觀陰境道品中說。但彼文約三觀明.義在別教耳。二乘緣真者。三藏二乘約十六行.以成三三昧門。空謂空無我。無相是滅四。無作即餘十。俱舍婆沙諸文皆爾。故三藏中由觀此行.上忍發真。故以此行而為三門。通教直約空理也。緣實相者。即是初住實相也。別教證道同圓.義歸一揆。若約教道.不無參差。  △三舉大乘結。 深樂諮受大乘經典。 【疏】三舉大乘.結其事觀與修多羅合。  △四舉能說結。 聞已亦能為他演說。 【疏】四舉能說.結其上求不失下化。事觀即是教他之法。  △五舉護持結。 護持本願。 【疏】五護持下.舉護持.結其事觀即是理觀.不動本地。  不動本地者。不動本地.無作四弘也。  △六舉呵毀結。 毀呰女身。甚可患厭。性不堅牢。 【疏】六毀訾下.舉其呵毀之事迹也。即菩薩之本.結其事觀.是願力所為。  經毀呰。說文。呰.呵也。是願力所為者。由本誓力.迹為呵毀之事觀也。  △七結事即理。 心常修習如是正觀。破壞生死無際輪轉。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深樂大乘。守護大乘。雖現女身。實是菩薩。 【疏】七結其事觀即是正觀.能壞生死。在文可見(云云)。  結其事觀等者。夫事觀名助.理觀名正。經歎五門乃是事助。而經結云。修習如是正觀者。此乃達事即理.正助合行.故能分顯涅槃.破壞二死。  △二此意下。對前辨示。 【疏】此意咸是優婆塞章.對治之門。男性剛直.但論對治。女性愛染.故備五門。五門同緣.緣於實相。即事而理.是妙對治。於菩薩章中.是深解大乘意(是下五字疑逸)。深樂大乘.守護大乘與上同也。雖現女身.實是菩薩。是上安住大乘。  此意下.對前章辯示也。但論對治者。十三雙皆約二邊互破.以通中道.但是理觀也。是知男性剛直.但修理觀。女性愛染.故兼事觀.助破貪惑。於菩薩等者。前約理證智事教.以歎菩薩。此章對義亦具此五。疏文中是字下.逸深解大乘意五字。謂此五門觀法.即是妙慧。前深解大乘.是約慧歎.是故文異意同。深樂等者。前云愛樂。今云深樂。此即約事。守護約教.此二名義.與上全同.故云與上同也。雖現下.既云實是菩薩.斯乃智證於境.能起大用。故與上文安住約證歎義同也。經云渴仰.即是約理。疏文不點.是闕耳。  △二下化二。初總歎。 善能隨順一切世間。 【疏】次從善能隨順去.歎下化德。如上釋(云云)。  歎下化中.經有總別。例前可見。  △二別歎。 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  △三雙結。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堅持禁戒。皆悉成就如是功德。於諸眾生生大悲心。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疏】三以大莊嚴去.雙結上求下化也。釋如上(云云)。  又經從皆悉成就去。準前章是大分第五結文也。此章從省.乃以此文.入廣歎第三雙結科中也。故前總分但為四段.謂數類名歎耳。問。何故以此文入雙結文中耶。答。以義不出上求下化。故成就如是功德.是雙結上求下化.福德智慧也。於諸眾生去.是別結下化四弘耳。義既可通.詳略無在。  △二奉召。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 【疏】亦於晨朝者.奉召也。  △三順召二。初順召。 各相謂言。今日宜應至雙樹間。 【疏】各相謂言去.是順召。宜應者。宜順召。  △二獻供。 諸優婆夷所設供具倍勝於前。持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唯願如來哀受我供。如來默然而不許可。諸優婆夷不果所願。心懷惆悵。却住一面。 【疏】二獻供.敬儀(云云)。  獻供敬儀者。於獻供文中.先明獻供.次稽首佛足去.是敬儀也。  △三四河沙離車眾二。初分科。 【疏】次四恒河眾為二(云云)。  △二所召下。隨釋二。初所召二。初科分。 【疏】所召有數.類.歎.名。  △二初四下。隨釋四。初數。 爾時復有四恒河沙。 【疏】初四恒.數也。  △二類。 毘舍離城。諸離車等。男女大小。妻子眷屬。及閻浮提諸王眷屬。 【疏】次毘舍離城等.類也。毘舍離翻為好道。肇師翻廣嚴。什師翻廣博。皆是國巷華整.從此得名。離車亦黎昌.亦彌離.楚夏不同。此云邊地主.或云傳集國政。觀師云.其國義讓.五百長者遞為國主.故言傳集國政.罷政即出外為邊地主(云云)。諸王眷屬者。是諸離車皆更互為王.即有皇枝外戚等.還屬王類。  好道者。國有好路.平正砥直也。肇什所翻.其義乃同.而文辭互略。具足應云廣博嚴淨。其國寬平.名為廣博。城邑華麗.故名嚴淨。皆是下.示三家翻譯義也。楚夏者。楚謂邊鄙。夏謂中原。五天竺國。西北二國.望於中天.言音大異.猶此方楚夏之殊語也。東南望中.其語稍同.但奢漫親切少異耳。傳集國政者。準下釋迦葉品.疏中翻為傳參國事。集字與參字.蓋魚魯之訛。故下疏云。國法每選智能為主.餘者參議。政者。賈逵注國語云。政.猶職也。釋名。政者.正也.下所以取正也。論語云。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是也。罷政等者。謂禪讓之後.出居別宮也。外慼者。廣雅云。慼.近也。詩云。慼慼兄弟。傳曰。相親也。  △三歎二。初科分。 【疏】三為求法下.歎德為二。初歎。後結。  △二歎為下。隨釋二。初歎二。初上求。 為求法故。 【疏】歎為二。初為求法故一句.明上求。  △二下化。 善修戒行。威儀具足。摧伏異學壞正法者。常相謂言。我等當以金銀倉庫。為令甘露無盡正法。深奧之藏久住於世。願令我等常得修學。 【疏】次三雙是下化。一戒施。  一戒施等者。經文從善修去.是持戒。常相去.是布施。若誹謗去.是折伏。有能深樂去.是攝受。常欲樂聞下.聽說可見。 若有誹謗佛正法者。當斷其舌。復作是願。若有出家毀禁戒者。我當罷令還俗策使。有能深樂護持正法。我當敬重如事父母。若有眾僧能修正法。我當隨喜。令得勢力。 【疏】二折攝。  經斷其舌者。斷.都緩反。斷.截也。 常欲樂聞大乘經典。聞已亦能為人廣說。 【疏】三聽說。如文。文似下化而兼上求。  △二結。 皆悉成就如是功德。 【疏】次從皆悉成就去.結。如文。  △四名。 其名曰淨無垢藏離車子。淨不放逸離車子。恒水無垢淨德離車子。 【疏】列名。如文。  經淨無垢藏者。淨即般若清淨。無垢即解脫離染。藏即法身包富。三德分顯.立此嘉名。經淨不放逸者。中智清淨.無二邊放逸也。經恒水等者。恒水總喻三德。水性清淨以喻般若.水能滅罪以喻解脫.水體徧河以喻法身。無垢淨德.例前可知。德同藏義。  △二順召二。初順召。 如是等各相謂言。仁等今可速往佛所。 【疏】二如是等各相謂言去.是順召。若無奉召.何得有順。舉順知有奉順召。但明順動召.餘可知。  △二獻供。 所辦供養種種具足。一一離車各嚴八萬四千大象。八萬四千駟馬寶車。八萬四千明月寶珠。天木栴檀。沈水薪束。種種各有八萬四千。一一象前有寶幢幡蓋。其蓋小者。周匝縱廣滿一由旬。幡最短者。長三十二由旬。寶幢下者。高百由旬。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唯願如來哀受我供。如來默然而不許可。諸離車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於虛空中默然而住。 【疏】次獻供。敬儀如文。七多羅樹者。王性剛高.不居物下.佛力接之.高七樹也。或云只是隨宜耳。  經駟馬。說文。駟.一乘也。穆天子傳云。獻良馬十駟。郭璞云。四馬為駟.謂四十匹也。經明月寶珠者。崔豹古今注云。鯨鯢魚眼睛也。多羅樹者。西域記云。樹形如椶櫚.極高者七八十尺。  △四五河沙大臣長者眾二。初科分。 【疏】次五恒大臣長者。文為二。所召.順召。  △二隨釋二。初所召二。初科分。 【疏】所召有數.類.歎.名。  △二隨釋四。初數。 爾時復有五恒河沙。 【疏】數.類如文。  △二類。 大臣長者。  大臣長者者。名大臣為長者耳。  △三歎二。初上求。 敬重大乘。 【疏】歎中有上求下化。如文。  歎中有上求下化者。敬重大乘一句.是上求.餘文皆下化。  △二下化。 若有異學謗正法者。是諸人等力能摧伏。猶如雹雨摧折草木。  於下化中.偏明折伏。  △四名。 其名曰日光長者。護世長者。護法長者。如是之等而為上首。 【疏】列名(云云)。  經日光.依實智立名。護世護法.依境觀立名。護即能觀.世法即所觀。不令同體見思異學.侵其妙法.即護義。  △二順召三。初順聲召。 所設供具五倍於前。 【疏】從所設供具去.是順召。設具中因食開常.是順聲召。  △二順動召。 俱共持往。詣雙樹間。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設諸供具。唯願哀憫。受我等供。如來默然而不受之。諸長者等不果所願。 【疏】詣雙樹間.是順動召。  △三順光召。 心懷愁惱。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於虛空中默然而住。 【疏】心懷愁惱.是順光召(云云)。  △五六河沙舍離王眾二。初明不列數所以二。初準文定數。 【疏】次列舍離。既言六倍勝前.應是六恒。  釋舍離王眾中。初明不列數所以。既言下.準文定數也。  △二但王下。闕數因由。 【疏】但王數可數。但除阿闍一人.餘者不須恒量.故數不言耳。  但王下.示闕數因由。由王是人君。舉眾咸識.可以數之.故不列數。北遠云。當以諸王過於五恒.不滿六恒.分齊難彰.故隱不列。  △二文為下。正釋經文二。初科分。 【疏】文為三。所召.奉召.順召。  △二隨釋三。初所召二。初科分。 【疏】初所召中.有類有名。  △二隨釋二。初類。 爾時復有毘舍離王。及其後宮夫人眷屬。閻浮提內所有諸王。除阿闍世。并及城邑聚落人民。 【疏】類中簡闍王者。此王在後。  或有經本於復有字下。加六恒河沙四字者。後人妄加也。此王在後者。世王殺父.愧懼情深.故此未來。  △二名三。初正列名。 其名曰月無垢王等。 【疏】列名。如文。  △二順召。 各嚴四兵。欲往佛所。是一一王。各有一百八十萬億人民眷屬。是諸車兵駕以象馬。象有六牙。馬疾如風。莊嚴供具六倍於前。諸寶蓋中有極小者。周匝縱廣滿八由旬。幡極短者十六由旬。寶幢下者三十六由旬。 【疏】嚴四兵去.即是順召。  △三歎德二。初上求。 是諸王等。安住正法。惡賤邪法。敬重大乘。深樂大乘。 【疏】是諸王等.是歎德。具有上求下化歎德.而不次第者.顯其無定。  而不次第者。前文初歎.敬重大乘。今則初歎.安住也。  △二下化。 憐憫眾生。等如一子。所持飲食。香氣流布滿四由旬。  △二奉召。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 【疏】次亦於晨朝.是奉召。  △三順召。 持是種種上妙甘膳。詣雙樹間。至如來所。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唯願如來哀憫。受我最後供養。如來知時。亦不許可。是諸王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住一面。 【疏】三持甘膳等.是順召。  甘饍者。字應從肉.上扇反。說文。膳.具食也。周禮。膳之言善也。應法師云。今時美物亦曰珍膳。  △六七河沙夫人眾二。初對上辨異。 【疏】次七恒夫人眾。上列當世夫人.此列寡嬪淑等。  △二文為下。正釋經文二。初科文。 【疏】文為二。所召.順召。  △二隨釋二。初所召二。初科分。 【疏】所召有數.類.名.歎也。  △二隨釋四。初數。 爾時復有七恒河沙。  △二類。 諸王夫人。唯除阿闍世王夫人。為度眾生。現受女身。常觀身行。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薰修其心。 【疏】類中簡世王。又出本是三三昧.迹為女儀.悉是權類。  上列當世夫人者。即指舍離王眾中云。及其後宮夫人也。論語云。國君之妻稱之曰夫人。白虎通曰。國君之妻稱之曰夫人何。明當扶進夫人.謂八妾也。言八妾者。以君娶九女.一妻八妾也。此列寡婦等者.即先王夫人也。問。此眾既是寡婦。何故云除闍王夫人耶。答。亦指闍王宮中.先王夫人耳。如韋提希即是其人。寡者。孟子云。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白虎通曰。婦者.服也。服於家事.事人者也。嬪淑者。皆中宮之官也。魏志云。文帝增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嬪者。孔穎達云。婦人有法度之稱.可以賓敬也。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周禮。九嬪掌婦學之法。淑.善也。亦婦人之美稱。詩云。窈窕淑女也。  △三名。 其名曰三界妙夫人。愛德夫人。如是等諸王夫人。 【疏】列名。如文。  經三界妙者。見三界唯心.即空假中.不縱不橫.故名妙也。愛德者。愛即能觀.德即所觀。  △四歎。 皆悉安住於正法中。修行禁戒。威儀具足。憐憫眾生。等如一子。 【疏】悉皆安住.歎德也。上求下化.悉如文。  △二順召。 各相謂言。今宜速往詣世尊所。諸王夫人所設供養七倍於前。香華寶幢。繒綵幡蓋。上妙飲食。寶蓋小者。周匝縱廣十六由旬。幡最短者三十六由旬。寶幢下者六十八由旬。飲食香氣。周徧流布滿八由旬。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如來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唯願如來哀憫。受我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時諸夫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自拔頭髮。搥胸大哭。猶如慈母新喪愛子。却住一面。默然而坐。 【疏】各相謂言者.順召。如文。  經稽首者。尚書云。稽首.拜手。孔安國傳云。稽首.謂頭至地。拜手.謂頭至手。又周禮九拜.出自大祝之官。一稽首。二頓首。三空首。四振動。五凶拜。六吉拜。七奇拜(居宜反。雙拜也)。八褒拜(音報。再拜也)。九肅拜。若論西域致敬之式。其儀亦九。如西域記云。一發言慰問。二俯首承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據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今以五體投地.同此方稽首.故譯者用之。  △七八河沙天女眾二。初科分。 【疏】次八恒天女眾。文為三(云云)。  △二隨釋三。初所召二。初科分。 【疏】所召有數.類.名.歎。  △二隨釋四。初數。 爾時復有八恒河沙。 【疏】初如文。  △二類。 諸天女等。 【疏】次天女。類也。此中多是三光已上.四埵已下.天女之類。  三光者。日月星也。四埵即須彌四峯。謂東黃金埵等。四埵上即忉利天。今云下者。即是四天王天。天女類也。以經中次人眾而列故。  △三名。 其名曰廣目天女。而為上首。 【疏】三列名。如文。  經廣目者。應是南方廣目天王之女也。五眼圓觀.故名廣目。  △四歎二。初科分。 【疏】四作如是言下.歎德。文為三。先歎報得天眼所見。次是諸下.歎上求。三善能下.歎下化。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歎天眼。 作如是言。汝等諸姊。諦觀諦觀。是諸人眾所設種種上妙供具。欲供如來及比丘僧。我等亦當如是嚴設微妙供具。供養如來。如來受已。當入涅槃。諸姊。諸佛如來出世甚難。最後供養亦復倍難。若佛涅槃。世間空虛。 【疏】初如文。  報得天眼者。簡非修得.發得也。若非天眼.安能諦觀遠見耶。  △二歎上求。 是諸天女愛樂大乘。欲聞大乘。聞已亦能為人廣說。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守護大乘。若有異學憎嫉大乘。勢能摧滅。如雹摧草。護持戒行。威儀具足。 【疏】次歎上求中.欲聞大乘.是深解大乘。威儀具足.是安住大乘。餘如文。  威儀具足是安住者。內證三德.不起寂定.現諸威儀.方名具足。  △三歎下化。 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脫未脫者。於未來世當轉法輪。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修學大乘。以大莊嚴而自莊嚴。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等慈眾生。如視一子。 【疏】三善能隨順下.是下化。釋如前。  △二奉召。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 【疏】亦於晨朝者.是奉召。  △三順召。 各取種種天木香等。倍於人間所有香木。其木香氣能滅人中種種臭穢。白車白蓋。駕四白馬。一一車上皆張白帳。其帳四邊懸諸金鈴。種種香華。寶幢幡蓋。上妙甘饍。種種伎樂。敷師子座。其座四足純紺琉璃。於其座後。各各皆有七寶倚床。一一座前復有金几。復以七寶而為燈樹。種種寶珠以為燈明。微妙天華徧布其地。是諸天女設是供已。心懷哀感。涕淚交流。生大苦惱。亦為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亦為不斷種種說法。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諸天女等不果所願。心懷憂惱。却住一面。默然而坐。 【疏】各取天木香者。是順召。如文(云云)。  經伎樂者。女樂曰妓。字應從女.從人者非。經紺琉璃者。紺.青赤色.謂青而含赤色也。經倚床者。於蟻反。說文。倚.猶依也。廣雅。音因也。謂因倚而臥也。字應從人。  △八九河沙龍王眾二。初科分。 【疏】次九恒龍眾。亦為三(云云)。  △二隨釋三。初所召三。初數。 爾時復有九恒河沙。 【疏】所召。有數.類.名。  △二類。 諸龍王等。住於四方。  △三名。 其名曰和修吉龍王。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而為上首。  經和修吉。此云多頭.亦云寶稱。居於水中。難陀名歡喜。婆難陀名善歡喜。兄弟常護摩竭提國。雨澤以時.國無飢年。瓶沙王為一會。百姓聞皆歡喜.從此得名。  △二奉召。 是諸龍王。亦於晨朝。日初出時。 【疏】奉召。如文。  △三順召。 設諸供具。倍於人天。持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是諸龍王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坐一面。 【疏】設諸供具下.是順召。如文。  △九十河沙鬼神王眾二。初科分。 【疏】次十恒鬼神王眾。文為二。  △二隨釋二。初所召二。初科分。 【疏】所召有數.類.名。  △二此應下。隨釋三。初數。 爾時復有十恒河沙。  △二類。 諸鬼神王。  △三名。 毘沙門王而為上首。 【疏】此應是同名。後列者是正四王。  此應是同名者。謂此鬼王與北方天王名同也。至後列天子眾中.方是天王耳。  △二順召。 各相謂言。仁等今者可速詣佛所。所設供具倍於諸龍。持往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許。是諸鬼王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坐一面。 【疏】仁等速詣.是順召。供具如文(云云)。  △十二十河沙金翅眾。 爾時復有二十恒河沙金翅鳥王。降怨鳥王而為上首。  經金翅鳥.梵云迦樓羅也。多慢則墮此趣.以行施故.頸有如意珠。以龍為食。華嚴云。菩薩金翅鳥.生死大海中.搏撮人天龍.安置涅槃岸。經降怨者。一切種智.降兩邊怨。  △十一三十河沙乾闥眾。 復有三十恒河沙乾闥婆王。那羅達王而為上首。  經乾闥婆.此云香陰。不噉酒肉.唯香資陰。居十寶山。身有異相現.即上天奏樂.是天主幢側樂神也。  △十二四十河沙緊那眾。 復有四十恒河沙緊那羅王。善見王而為上首。  經緊那羅.此云疑神。頭上有角.是諸天絲竹之神。  △十三五十河沙摩睺伽眾。 復有五十恒河沙摩羅伽王。大善見王而為上首。  經摩羅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龍。無足腹行.即世間廟神也。受人酒肉.悉入蟒腹。  △十四六十河沙脩羅眾。 復有六十恒河沙阿修羅王。睒婆利王而為上首。  經阿修羅。此云無酒。採四天下華.於海釀酒不成.故言無酒。又云非天。果報似天而非天也。又不端正.以形貌醜故。睒婆。此云木綿。睒.式染反。  △十五七十河沙陀那婆眾。 復有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無垢河水王。跋提達多王等。而為上首。  陀那婆者。此云施有。是修羅種類。不損有情.名施有也。  △十六八十河沙羅剎眾。 復有八十恒河沙羅剎王。可畏王而為上首。捨離惡心。更不食人。於怨憎中生慈悲心。其形醜陋。以佛神力。皆悉端正。  經羅剎。具云羅剎婆.此云可畏。  △十七九十河沙樹林神眾。 復有九十恒河沙樹林神王。樂香王而為上首。  經樂香。樂.五孝反。言此王愛樂於香也。  △十八千河沙持呪王眾。 復有千恒河沙持呪王。大幻持呪王而為上首。  △十九億河沙貪色鬼眾。 復有一億恒河沙貪色鬼魅。善見王而為上首。  經鬼魅者。通俗文云。山澤怪也。說文。老物精也。  △二十百億河沙天婇女眾。 復有百億恒河沙天諸媱女。天藍婆女。欝婆尸女。帝路沾女。毘舍佉女。而為上首。  經天諸媱女。此有二家釋義。暹師云。媱音搖.切韻.云美好也。媱女即美女也。滿師云字悞.應作娙.五莖反。身長好皃.如漢武宮官名娙娥。今謂作以金反為正。何者。鬼趣既有貪色鬼魅.天有媱女.亦應無嫌。又通去聲。方言云。媱.遊也.則是天中遊女耳。  △廿一千億河沙地鬼王眾。 復有千億恒河沙地諸鬼王。白濕王而為上首。 【疏】次二十恒鳥王.增數至千億恒沙鬼神王.白濕王。但略列數.語類出名而已。其中或有歎德皆可解。是為增數前二十一眾竟。  經白濕王者。暹引他解云。地神名.約地體相為名也。經從金翅至地鬼王。疏中總釋而已。言或有歎德者。即羅剎眾中.捨離惡心等也。初歎改惡心。次歎轉惡色。又是除三障.捨離惡心是轉煩惱障。更不食人是轉業障。皆悉端正是轉報障。總而言之.是歎滅惡生善德也。  △二八眾同數二。初同十萬億河沙眾三。初天子眾。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等諸天子。及諸天王四天王等。 【疏】從復有十萬億恒河沙天子.風神.雨神。是三眾同數。  △二風神眾。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等四方風神。吹諸樹上時非時華。散雙樹間。  △三雲雨神眾。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主雲雨神。皆作是念。如來涅槃焚身之時。我當注雨。令火時滅。眾中熱悶。為作清涼。  △二同二十河沙眾五。初象王眾。 復有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羅象王。金色象王。甘味象王。紺眼象王。欲香象王等。而為上首。敬重大乘。愛樂大乘。知佛不久當般涅槃。各各拔取無量無邊諸妙蓮華。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却住一面。 【疏】復有二十恒沙象王.至二十恒沙仙人.凡五眾同數。  經大香象等。凡列六名。不出戒定慧也。戒香普熏故曰大香。羅。此云障月。即是定能除散也。金色照明.即慧破惑暗。甘味即慧。紺眼即定。眼依定發故。欲香即戒。此三即三德也。言偏意圓.三一互攝。問。此既畜眾.何故亦以三德消名。答。此標上首悉是權為。內證三德.外現畜身。五十二眾咸名涅槃.美在中矣。凡諸眾中列名.俱應約觀消釋。得意自在.不煩委記。若然者.則於自心徧見諸眾。  △二師子王眾。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師子獸王。師子吼王而為上首。施與一切眾生無畏。持諸華果。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  △三飛鳥王眾。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諸飛鳥王。鳧鴈鴛鴦。孔雀諸鳥。乾闥婆鳥。迦蘭陀鳥。鸜鵒鸚鵡。俱翅羅鳥。婆嘻伽鳥。迦陵頻伽鳥。耆婆耆婆鳥。如是等諸鳥。持諸華果。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  鳧鴈者。崔豹古今注云。鳧鴈常在海邊沙上飡砂石.悉皆消爛.唯食海蛤不消.隨其糞出.人得以為藥.殊勝常者。此則鳧鴈自是一類.非隨陽之鴈也。鴛鴦者。崔豹云。鳧類也。雄雌不相離.人得其一.其一則死.故謂之匹鳥。乾闥婆。此云尋香。迦蘭陀或言迦蘭馱.或羯蘭鐸迦。鳥名也.其形似鵲。鴝鵒者。崔豹云。一名尸鳩。淮南子云。寒臯短舌而能言。注云。一名孝鳥.一名玄鳥。鸚鵡者。說文云。能言鳥也。迦陵頻迦。此云妙聲。耆婆耆婆者。諸經譯為命命。亦云共命。勝天王經翻為生生。生即命也。名異義同。  △四牛羊眾。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水牛牛羊。往至佛所。出妙香乳。其乳流滿拘尸那城所有溝坑。色香美味悉皆具足。成是事已。却住一面。  △五仙人眾。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四天下中諸神仙人。忍辱仙等而為上首。持諸華香及諸甘果。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佛三匝。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許。時諸仙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住一面。 【疏】同數文竟。  △三一眾無數。 閻浮提中一切蠭王。妙音蠭王而為上首。持種種華。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佛一匝。却住一面。 【疏】閻浮提中一切蠭王者.是無數眾。  △二召中間眾二。初指處分科。 【疏】第二列中間眾。閻浮提是一邊.無量世界是一邊。其中間又為二。一結前列後.二悲近召遠。  △二結前下。依科隨釋二。初結前列後二。初結前。 爾時閻浮提中。比丘比丘尼一切皆集。唯除尊者摩訶迦葉。阿難二眾。 【疏】結前者.結前三十四眾。簡出二眾者.有事有顯。事者。迦葉入滅定.定所持故不來。阿難為魔所羂.故不來。有所顯者。迦葉為顯不捨細戒故。迦葉最長子.方持佛法。佛若臨滅.應赦細戒。告阿難言.我滅度後.諸微細戒能持者善.不能者捨。迦葉後問何等是微細戒.阿難言不知。即呵阿難云。汝面受佛旨.今言不知.可捨不可捨.又為外道所譏。師所制戒.滅後皆捨.復不可捨。  迦葉下.由於崛山入定.不知佛滅故。阿難林外被羂.至陳如品末方來。迦葉後問者。十誦律第一云。長老阿難偏袒右肩.長跪叉手.白大德摩訶迦葉。我面從佛聞受是語。佛言。我般泥洹後.若僧一心和合籌量.放捨微細戒。迦葉言。汝從佛問不。何名微細戒.一心和合放捨。阿難答言。大德.不問。迦葉言。汝應當了問。何名微細戒.僧一心和合放捨。汝若不問佛。汝得突吉羅罪.汝當如法懺悔。莫覆藏。阿難答言。我不輕戒故不問。是時佛欲滅度.我愁悶故不問。乃至外道所譏等。如疏。諸比丘不知何者是微細戒.作如是言.非獨突吉羅.更有波羅提舍尼.亦是微細戒。有言非突吉羅.提舍尼.單提.捨墮.二不定.眾殘亦是。或有比丘但受持四戒.作如是言.餘殘戒放捨。以是故.我等一心集會籌量.不聽捨微細戒.我等隨佛戒。故四分謂之雜碎戒也。 【疏】迦葉若來.寧得執正此事。阿難為顯.最後佛稱歎付囑.顯神呪力。阿難若來.則不顧問.亦不稱歎.亦復不使文殊持呪解羂。二眾不來.其意顯此。問。佛令捨細戒.迦葉不許。師弟相拒.何也。答。不然。佛為利根.隨有利益。迦葉為鈍根.還令如故。故非違拒。  迦葉若來者。若來親自見佛.佛許其捨.寧得違佛。佛稱嘆者。有八不思議事也。問。憍梵波提在天不來.何故不簡。答。迦葉阿難今雖未至.後必當來.故此簡之。憍梵在天.畢竟不來.故經不簡。  △二列後二。初分科。 【疏】次列後為三。初人天。次山神。三河海神。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人天。 復有無量阿僧祇恒河沙等世界中間。 【疏】初文者。即是諸四天上下之人天也。經言中間.中間何所不收。文雖不云三天下及百億四天下.義推應有。何者。他方遠國尚復能來.東弗西瞿何緣不至。十方尚來.百億四天何意不來。若推中間之言.眾最應多。唯可意知.不可文載(云云)。  四天上下者。上即四王天。下即四洲人也。東弗者。梵云弗婆提。此云前一.東洲在諸方之前也。又云。初謂日初出處也。瞿耶尼。此云取與。亦翻牛貨。以彼用牛市易.如此方錢帛也。文中不言北洲.略耳。或可北是難處.故不來。此不應爾。今涅槃會無色尚至.豈隔北洲。況疏自云.四天上下也。何意不來者。百億是釋迦所化故。  △二山神。 及閻浮提所有諸山。須彌山王而為上首。其山莊嚴。叢林蓊鬱。枝葉茂盛。蔭蔽日光。種種妙華。周徧嚴飾。龍泉流水。清淨香潔。諸天龍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神仙呪術。作倡妓樂。如是等眾彌滿其中。是諸山神亦來詣佛。稽首佛足。却住一面。 【疏】次及諸山神下.他云山神山形。此未必爾。樹神示半身.不作樹形。山神不必為山形也。直是神道附山而已。先列眾山。次談其相。後明詣佛。  樹神下.引光明例難他解也。經蓊鬱.上烏孔反。蓊.盛貌。鬱.樹木叢生也。經作倡.齒楊反。說文。倡.樂也。倡.排也。謂戲笑也。  △三河海神。 復有阿僧祇恒河沙等四大海神及諸河神。有大威德。具大神足。所設供養倍勝於前。諸神身光。伎樂燈明。悉蔽日月。令不復現。以占婆華散熙連河。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 【疏】海神亦爾。如文。熙連者。相傳云。只跋提是熙連。今言不爾。跋提大.熙連小。或言廣四丈.或八丈.在城北。跋提在城南.相去百里。佛居其間涅槃.為散華所及。熙連未見翻。  經占婆。亦云占蔔。釋論翻為黃華。  △二悲近召遠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其林變白下.是悲近召遠。已集者悲.未集者召。又為二。先悲近.次召遠。  △二初悲下。隨文釋義二。初悲近三。初指文總標。 【疏】初悲近者.凡現三相。  △二娑羅下。隨經配釋三。初其林變白相三。初約事解。 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其林變白。猶如白鶴。 【疏】娑羅如前釋。此林榮茂.忽然變白.猶如白鶴。林中有鶴.當林變時.與鶴無別。  忽然變白者。以白是眾色之本.表理為諸法之源。  △二此有下。正表法。 【疏】此有所表。榮若定榮.不應忽變。枯若定枯.不應如鶴。枯既如鶴.則枯非枯。榮既忽變.則榮非榮。非枯非榮.中間涅槃者.表不生不滅而現生滅。  此有下.榮云忽變。枯云如鶴者。忽變即如鶴。綺互其文耳。表不生不滅者。榮枯雖殊.變白無異。生滅雖異.一理常同。是則王宮之生非生.雙林之滅非滅。  △三雙林下。結三根。 【疏】雙林一變.隨類各解。上達其本.下悲其迹.中根在悲達之間。現病品云。下愚凡見言必涅槃。唯諸菩薩文殊師利等.能知如來常住不變。即此義也。  生滅不二.悲喜從何。故上根圓機達其本理.未始遷改。下根凡小惑於迹事.聞滅懷悲。中根偏智.滯事故悲.解空故達。人天四教其義皎然。老子云。上士聞道勤行之。中士聞道或存或亡。下士聞道大笑之。雖教理雲泥.而文言可例。現病下。引證三根也。文殊即上達之人。  △二虛空寶閣相。 於虛空中自然而有七寶堂閣。彫文刻鏤。綺飾分明。周匝欄楯。眾寶雜廁。 【疏】次虛空堂閣綺飾分明者。表佛身相.天上天下最為第一。今身緣已謝.無上智慧不復居御.下士所悲。  次虛空堂閣中.亦明三根異解。初文即凡小所見。身緣已謝.即灰身無身。智慧不居.即滅智無智。身智永滅.化事不留.下士由斯悲感不樂。居御者。御.乘也。 【疏】又堂本地架.而今處空。則空中有堂.而彫文刻鏤.綺飾分明。不動不墮.妙麗莊嚴。表空中藏.具足無減.中士所尚。  又堂下.即偏教菩薩所見。空表真理.堂表俗諦.即真而俗.如空中有堂。雕文等。表塵沙法門.不為凡夫生死所動.不墮二乘沈空之地。雕文者。說文。雕.琢文也。三蒼。雕.飾也。字從彡。表空下.正合法也。即空而假.則空內有藏。隨順世俗故悲.知法藏無減故達。悲達兼之.故名中士。 【疏】又華堂嚴整.光悅利益.是其有也。高處虛空.無人受用.是其無也。若有無事訖.當收此空有.歸非空有.此上士所達。下悲上達.中士悲達.季孟之間。  又華下.圓機所見。華.以花反。有無事訖者。謂華嚴已來四時益物。說有.被於三教菩薩。談無.接於兩教二乘。圓機適發.名為事訖。同證中道.故云歸非空有。即經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吾亦不久自住其中。斯乃常之又常.滅而非滅.去來相絕.動靜理均。上士了知.何悲之有。經欄楯者。說文云。楯.欄檻也。  △三堂下泉池相。 堂下多有流泉浴池。上妙蓮華彌滿其中。猶如北方鬱單越國。亦如忉利歡喜之園。爾時娑羅樹林中間。種種莊嚴甚可愛樂。亦復如是。是諸天人阿修羅等。咸覩如來涅槃之相。皆悉悲感。愁憂不樂。 【疏】三堂下多有流泉浴池者。表佛身口赴下.流出無量言教.猶如浴池。浴池有二。一能滌垢穢.二除熱悶。表於佛教能令客塵外盡.無明內除。有妙蓮華者。表遵佛教.即是修因。因逾世果.故引兩處為喻。化緣將訖.如堂高舉。言教流潤.如清泉在池。論其本體.非去非留。語其利益.故言去留。  身口赴下者。身輪現通.口輪說法.稱可物機.故云赴下。無量言教不出偏圓.故以浴池二義表對。垢穢在體外.如見思客塵。熱悶約心中.喻無明同體。依偏.客塵盡。稟圓.無明除。破惑入真因。故以妙華.表此因出二死。故云踰世果。踰.越也。兩處.即單越忉利。鬱單越.此云勝。以果報勝三洲故。忉利此云三十三。緣訖歸祕藏.如堂舉虛空。言教被未來.喻泉池在下。 【疏】文云。咸覩如來涅槃之相者.一往是下士所見。若具足論.應有上達下悲。具如前說。  一往是下士者。以文云悲感愁憂故。二往而說.名具足論。悲即法界.名上士。事悲理達.號中人。  △三此之下。結同三召。 【疏】此之三相前後雖異.而意同前。前以大聲勸問.問則祕密教顯。如今堂下清泉流出.利益多人。前面門放光.五色徧照。除三障.生三善.令立行升進。如今高堂逈出.去下陵空。綺飾分明.種種莊校。前動地動水.表於翻倒見性。今變林況鶴.使不滯榮枯。歸中會極.物之難悟。再更抵掌.悲近召遠。相雖復異.而意同前.但再令開曉。  此之下.結同三召也。去下陵空.表除三障。綺飾莊校.表生三善。翻倒見性者。翻無明之倒.見佛性之理。物之難悟下.明佛現三相意也。抵掌者。抵.諸氏反。說文云。側手擊也。即叮嚀之皃也。  △二召遠。 【疏】從四天王下.即是召遠。  △三召上界眾二。初準前標科。 【疏】若從前開文.即是第三召上界眾。凡有五章。  △二初欲下。依科隨釋五。初欲天三。初四王天。 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各相謂言。汝等觀察諸天世人及阿修羅。大設供養。欲於最後供養如來。我等亦當如是供養。若我最後得供養者。檀波羅蜜則為成就。滿足不難。 【疏】初欲界天。先明四王.即是類也。各相謂言者奉召。良由聞見聲光.即以天眼觀他獻供.而自營辦。  經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者。此即臣主共相謀議.合明奉召之文。故云各相謂言也。故至帝釋文中.不明奉召者。以於此段合明故。 爾時四天王所設供養倍勝於前。持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迦枳樓伽華。摩訶迦枳樓伽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散多尼迦華。摩訶散多尼迦華。愛樂華。大愛樂華。普賢華。大普賢華。時華。大時華。香城華。大香城華。歡喜華。大歡喜華。發欲華。大發欲華。香醉華。大香醉華。普香華。大普香華。天金葉華。龍華。波利質多樹華。拘毘羅樹華。復持種種上妙甘膳。來至佛所。稽首佛足。是諸天人所有光明。能覆日月。令不復現。以是供具欲供養佛。如來知時。默然不受。爾時諸天不果所願。愁憂苦惱。却住一面。 【疏】來至佛所.即順召也。  經曼陀羅華.此云白華。摩訶曼陀羅華.即大白華。曼殊沙等。即赤華.大赤華也。  △二帝釋天。 爾時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設諸供具亦倍勝前。及所持華亦復如是。香氣微妙。甚可愛樂。持得勝堂并諸小堂。來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深樂愛護大乘。唯願如來哀受我食。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時諸釋天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住一面。 【疏】釋天但有所召.順召(云云)。  經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陀羅。此云能天帝。經及三十三者。臣主合舉。須彌四埵.一方有八天.四八三十二.皆臣屬也。帝釋居中為主。經得勝堂者。帝釋與修羅戰勝.因造此堂。  △三空居四天。 乃至第六天。所設供養。展轉勝前。寶幢幡蓋。寶蓋小者覆四天下。幡最短者周圍四海。幢最下者至自在天。微風吹幡。出妙音聲。持上甘膳。來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是諸天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住一面。 【疏】乃至第六天.其間三天略不出之。  其間三天者。三夜摩.四兜率.五化樂也.第六即他化自在。  △二梵眾。 上至有頂。其餘梵眾一切來集。爾時大梵天王及餘梵眾。放身光明。徧四天下。欲界人天日月光明悉不復現。持諸寶幢。繒綵幡蓋。幡極短者懸於梵宮。至娑羅樹間。來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爾時諸梵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住一面。 【疏】上至有頂。此應是色頂。加列大梵王.如文。料揀三頂(云云)。前論佛力.應徹三種頂。此中論供具.只明色頂(云云)。  三頂者。注云云。即前疏文釋聲召中明也。初以非想為有頂。次約無學。三約妙覺。兩頂被召。一頂被請。故云前論佛力等也。  △三修羅。 爾時毘摩質多阿修羅王。與無量阿修羅大眷屬俱。身諸光明勝於梵天。持諸寶幢。繒綵幡蓋。其蓋小者覆千世界。上妙甘膳。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如來知時。默然不受。諸阿修羅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住一面。 【疏】次列修羅王.舍脂父正報劣天.依報相亞。言光勝者。此是大菩薩光.故可言勝。  經毗摩質多。此云淨心.亦云種種疑.即舍脂父也。舍脂即帝釋妻也。言光勝下.釋疑也。既正報劣於天。何故經云。身諸光明勝於梵天也。故疏釋云。此修羅本是大士.故能勝天也。前增數眾.已列修羅。今此王是帝釋妻父.故在上界眾中別列也。若爾。前同數眾已別列欲天四王。今何再明耶。答。北遠釋云。此等向前空來.既至雙林.見眾施設.方生獻意。故此列之(云云)。  △四魔天三。初示名處。 【疏】次魔眾。魔名殺者。波旬名為惡中之惡。住六天頂.為欲界主。  魔名下.梵云魔羅。此翻殺者.害人善故。波旬下.梵云波旬。此翻極惡。依於佛法而得善利.不念報恩.反欲加毀.故名極惡。今云惡中之惡.即其義也。住六天頂者。他化天上.別有魔界.亦是他化天攝。  △二分科段。 【疏】文為三。一類數。二開恩赦下。三辦供上獻。  開恩赦下者。開.施也。赦。爾雅云。赦.捨也。周禮三赦。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蠢愚。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三上獻下。正解釋三。初類數。 爾時欲界魔王波旬。與其眷屬。諸天婇女。無量無邊阿僧祇眾。  △二開恩赦下。 開地獄門。施清淨水。因而告曰。汝等今者無所能為。唯當專念如來應正徧知。建立最後隨喜供養。當令汝等長夜獲安。  經開獄施水等.與樂也。乘前施水.兼以勸善.故云因告。經汝無所為者。彰其不能供養。唯當下.量其所堪.教修善意。初教念佛三號。次教隨喜他供。經當令下.明修利益。生死昏寢名夜。輪轉無際名長。得善自寧名安。 時魔波旬於地獄中。悉除刀劍無量苦毒。熾然炎火注雨滅之。以佛神力。復發是心。令諸眷屬皆捨刀劍。弓弩鎧仗。矛矟長鉤。金椎鉞斧。鬪輪罥索。  經時魔下.明拔苦也。除刀滅火者。由前受教.念佛隨喜.罪垢消薄。乘此為因.波旬神力為緣.因緣和合.故使刀除火滅也。經以佛下.復化徒黨.斷惡修善也。魔專壞亂。壞人善時.多以鬪具.恐怖行者。今勸捨之.即斷惡也。經矛矟.上莫侯反.下山卓反。說文。矛長二丈.建於兵車也。埤蒼。矟長丈八尺。經金椎。說文。鐵為黑金.故名金椎。經鉞斧.禹發反。說文。鉞.大斧也。經罥索.古犬反。聲類。罥.繫也。  △三辦供獻上二。初辦供。 所持供養倍勝一切人天所設。其蓋小者覆中千界。  △二獻上二。初科分。 【疏】上獻為兩。一奉呪.二奉供。  △二問下。隨釋二。初魔奉呪奉供二。初奉呪二。初問答釋疑。 來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我等今者愛樂大乘。守護大乘。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供養故。為怖畏故。為誑他故。為財利故。為隨他故。受是大乘。或真或偽。我等爾時當為是人除滅怖畏。說如是呪。   侘枳 咤咤羅侘枳 盧呵隸 摩訶盧呵隸 阿羅遮羅   多羅莎呵  奉呪中.經云愛樂者。約事行論。如雪山求法捨命。守護者。約教論。如仙豫護法行誅。如斯之事.魔盡能為。對佛自陳.俾生他信。經世尊下.明弘法之人真偽混雜.我為愛樂守護大乘法故.悉皆以呪護之。經中略舉五種偽弘法人。反此則真.無勞委說。至下明呪功能.則真偽竝舉。為供養.則因求衣食.受持此經。為怖畏.則畏現在苦.及惡道報。為誑他.則誑惑他人.令其敬己。為財利.則為得金銀倉庫等物。為隨他.則為他抑遣.自無誠意。為斯五事.受是大乘.所以名偽。偽弘尚護.豈況真弘。後賢覽之.得無留意。  呪中.侘.勅加反.又他各反。用上音。咤.竹嫁反。枳.吉以反。古來南北二本.呪辭並同。如遠本標科云。侘枳下正宣呪辭。至唐應師.經音所出.辭句全異。即今世行北本中呪也。首云怛垤他踔者。是未知何代三藏別翻改易。此既密語.五印音殊。請依現文.不須猶豫。呪者。願也。佛作密語.願眾生如佛。猶蜾蠃之呪螟蛉也。詩云。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鄭氏箋云。式.用也。穀.善也。今有教誨萬民用善道者.亦似蜾蠃。楊子法言云。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音呪)之曰。類我類我。久則肖之矣。注云。肖.類也。蜾蠃遇螟蛉而受化。久乃變成蜂耳。 是呪能令諸失心者。怖畏者。說法者。不斷正法者。  經是呪下.經文凡有三意。初明呪功能。次明說呪意。三明持者獲益。初功能中語義不足。若具應云。是呪能令諸失心者.怖畏者.說法者.不斷正法者.離諸怖畏。離畏如後持益中說.故此不舉。諸失心者。即前偽中為供養等四人。失於出離善心.故名失心。怖畏者。即前偽中為怖畏。說法者。宣說大乘經法。不斷正法者。不斷小乘法.權化不絕.名不斷正法。以此呪通護一切.故大小通舉。呪皆能除怖畏等。 為伏外道故。護己身故。護正法故。護大乘故。說如是呪。  經為伏下.魔說呪意。經有四句.初二句為人。為伏外道故者。對前說者.不斷法者.彰說所為。為使此人宣通正法.降外道故.說呪護之。護己身故者。對前失心及怖畏者.為使彼人得此神呪.防護己身.受持佛經。次二句為法。護正法者。護小乘法.即護前不斷法者。護大乘者。即護前說大法者。說如是呪。總結意也。 若有能持如是呪者。無惡象怖。若至曠野空澤險處不生怖畏。亦無水火師子虎狼盜賊王難。世尊。若有能持如是呪者。悉能除滅如是等怖。世尊。持是呪者。我當護之。如龜藏六。世尊。我等今者不以諭諂說如是事。持是呪者。我當至誠益其勢力。  三經若有下.明持者獲益。如龜藏六者。龜藏四足頭尾為六。我護其人.令無衰惱.如龜藏六也。諭諂者。周書。面從曰諛。三蒼。佞言曰諂。經文作諭.古文也。諭.平聲。 【疏】佛受呪.不受供。問。魔既弊惡.寧得好呪。答。此呪是先佛之法.偶爾得之。譬如有人.在國遇寶.還奉國王。  疏釋分二。初問答釋疑。憋。并列反。急性也。答中且約迹說.若論其本.即大菩薩.自能說呪也。淨名云。十方作魔王者。皆是住不思議解脫菩薩。  △二正解呪義二。初他人異解。 【疏】他解。呪是鬼神名.聞名不得為害。如盜者伺財.財主知名.覺喚其名.盜則不行。次云呪是鬼神王名。若喚主名.主勸其黨.亦不為害。三云呪如霹靂。鬼神畏威.不敢為害。四云呪是密語。如軍中號.相應即放.不應則治。鬼神亦爾。順呪則護.不順頭破。五云呪是佛勅.無敢違者。有人彈云。呪是明呪.大明呪.無等等呪。若是鬼名等五.云何令人得悟道果。  次正解呪義二。初他人異解.并彈家.總六師義。彈家引般若彈諸師。智鑒無昧.名明。獨絕無倫.名無等等。此指密談實相般若為呪也。是故以呪冥加.令人悟道。  △二今師會通。 【疏】今解不爾。若一向解.不能契道.應作法門解之。諸煩惱是鬼名。無明是鬼王。善能破惡.猶如霹靂。即事而真.是為密語。第一義諦為佛所勅.依此法門必能得道。  今師以四悉會通.諸說無爽。諸煩惱等者。會第二師義也。諸煩惱即見思塵沙.既是枝末.猶如鬼眾。無明根本喻以鬼王。臣主隔別.又不為害.即歡喜義.世界悉檀也。問。何故不會諸師耶。答。盜則不行.全同鬼不為害.亦是世界義。可見故.故不論也。善能下.第三師成對治義。霹靂如善。鬼神喻惡。畏威即破惡義。即事下.會第四師.成為人義。即事而真.即理善生也。第一下.會第五師.成入理義。法身無礙.如王勅令.無敢違者。依此等者。其語雖密.其旨彌顯。依此觀心.得道息諍。 【疏】又是通別四悉檀意。前四別.後一通。此解無妨。  又是下.又將五師義.對彈家總會。前四別者。以初師與第二師義同。故但云前四.各得一悉檀義。故云別也。後一即彈家。此師既約密詮實相以釋。故義通四悉。何者。實相一法徧有諸力.歡喜.破惡.善生.道合。具茲四義.故云後一通也。如此會歸六家無妨。  △二奉供。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二佛還供受呪。 爾時佛告魔波旬言。我不受汝飲食供養。我已受汝所說神呪。為欲安樂一切眾生四部眾故。佛說是已。默然不受。如是三請。皆亦不受。時魔波旬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却住一面。  △五大自在天二。初懸示名處二。初滅處示本。 【疏】次大自在天。即魔醯首羅.居色界頂.主大千界。十地菩薩迹現其中。  居色界頂等者。如龍樹說五淨居上.別有菩薩淨居天處.名摩醯首羅。十地菩薩多生其中。華嚴以十地對天主.四天王當初地.四禪當第十地也。  △二若法下。徵文再釋二。初引文徵問。 【疏】若法華中.列世界主梵天王者.此意如何。  若法下.舉法華列眾文為問也。  △二若言下。定名委示二。初明世主即首羅。 【疏】若言娑婆世界主者.正是首羅。若言尸棄大梵等者.更舉二禪.等收三四禪梵王耳。  若言下.答。以彼經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今謂世主即是四禪之王.大自在天也。以四禪統大千故.故得云主.故云正是首羅。尸棄。此翻頂髻.即初禪主。光明即二禪主。更舉二禪者。指法華尸棄.光明。是舉初二兩禪主也。等收者。釋經文等字。即是等三四禪主。梵者。此翻離欲。除下地繫.上升色界。故名離欲.亦稱高淨。  △二又云下。明世主非首羅二。初章安明世主是褒美。 【疏】又云。若言為世界主者.其實只領小千而已。經家美之.故言世界主。  又云下.疏主明他人.釋世主非首羅天也。只領小千者。顯法華所列只是二禪王耳。以二禪統小千。三禪統中千。四禪統大千。故云只領小千而已。既唯領小.何得名世主耶。故釋云。經家美之也。若準法華疏釋世主.只是初禪梵王。經標梵王.復舉尸棄者。乃舉位顯名耳。以初禪中間.內有覺觀.外有言說。得主領為王。約彼一解.對今兩釋.乃成三家。明義不同。  △二私謂下。荊溪明居中是世主。 【疏】私謂。此是大千之中.得為大千之主。降此不得。  私謂下.荊溪明此方居大千土中央。所以初禪梵王亦得稱為世主。不須取二禪統小千也。既居中為尊.亦非褒美虛稱也。約此前兼.又成四釋。降此不得者。此外諸小千界.初禪之王.所居既偏.不得為世界主。問。何以得知此在中耶。答。瑞應。明佛生處.在萬二千國土之中央也。  △二文為下。隨文正釋二。初所召。 爾時大自在天王。與其眷屬無量無邊。及諸天眾。 【疏】文為二。一與同類.是所召。  △二順召。 所設供具。悉覆梵釋護世四王。人天八部。及非人等所有供具。梵釋所設。猶如聚墨在珂貝邊。悉不復現。寶蓋小者能覆三千大千世界。持如是等供養之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無數匝。白佛言。世尊。我等所奉微末供具。猶如蚊蚋供養於我。亦如有人以一掬水投於大海。然一小燈助百千日。春夏之月眾華茂盛。有持一華益於眾華。以葶藶子益須彌山。豈當有益大海。日明。眾華。須彌。世尊。我今所奉微末供具亦復如是。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香華伎樂幡蓋。供養如來。尚不足言。何以故。如來為諸眾生。常於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受諸苦惱。是故世尊應見哀憫。受我等供。 【疏】二獻供.是順召。如文。  △二召他土眾二。初徵文顯召二。初敘他謬解。 【疏】次爾時東方下.召他土眾。或云聲光不至彼。彼佛自遣.命至此土。  △二若依下。示今正義。 【疏】若依前文光徧照此三千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豈非光召。又彼佛遣.文三召意足。香飯奉佛.此光召也。往彼禮敬.此動召也。請決所疑.聲召意也。  △二文為下。隨文正釋二。初科分。 【疏】文為二。初明一方.次例三方。  △二東方下。隨釋二。初正解經文二。初一方二。初分科符瑞。 【疏】東方為三雙。初彼佛說此佛.此眾見彼眾。次此間大眾以不思議.不見而見.見彼無邊身。無邊身以不思議.不來而來。三復以彼供奉此佛。此佛不受彼佛之供。  不見而見等者。妙理寂然.見來相絕。即理而事.而見而來。理事一如.名不思議。 【疏】如此三相還是經初三種之瑞。彼佛說此.此眾見彼.即是聲瑞。此眾見彼.彼眾來此.即動地瑞。彼供獻此.此佛不受.即是光瑞。  如此下.顯此三文.符順三瑞也。尋義可見。  △二初雙下。依科釋文三。初彼說此見二。初彼佛說此佛四。初明遠近。 爾時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彼有佛土。名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疏】初雙中.初彼佛說此佛。文為四。一明遠近。  △二彼佛說此。 爾時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言。善男子。汝今宜往西方娑婆世界。彼土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不久當般涅槃。善男子。汝可持此世界香飯。其飯香美。食之安隱。可以奉獻彼佛世尊。世尊食已。入般涅槃。善男子。并可禮敬。請決所疑。 【疏】二彼佛說此。  △三發來。 爾時無邊身菩薩摩訶薩。即受佛教。從座而起。稽首佛足。右遶三匝。與無量阿僧祇大菩薩眾俱。從彼國發來。至此娑婆世界。 【疏】三發來。  △四現瑞。 應時此間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 【疏】四現瑞。如文。  △二此眾見彼眾二。初正科經文四。初驚怖。 於是眾中梵釋四王。魔王波旬。摩醯首羅。如是大眾見是地動。舉身毛竪。喉舌枯燥。驚怖戰慄。各欲四散。自見其身無復光明。所有威德悉滅無餘。 【疏】次此眾見彼眾。亦為四。一驚怖。  △二安慰。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即從座起。告諸大眾。諸善男子。汝等勿怖。汝等勿怖。何以故。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有一世界名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供。正徧知。十號具足。彼有菩薩名無邊身。與無量菩薩欲來至此供養如來。以彼菩薩威德力故。令汝身光悉不復現。是故汝等應生歡喜。勿懷恐怖。 【疏】二安慰。  △三見彼眾。 爾時大眾悉皆遙見彼佛大眾。如明鏡中自觀己身。時文殊師利復告大眾。汝今所見彼佛大眾。如見此佛。以佛神力。復當如是得見九方無量諸佛。 【疏】三見彼眾。  △四唱苦哉。 爾時大眾各相謂言。苦哉苦哉。世間虛空。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疏】四唱苦哉。  △二然大下。釋疑顯意二。初超釋第四唱苦二。初疑問。 【疏】然大眾見佛應生歡喜.何以唱苦。  △二答釋。 【疏】聞彼佛說.此佛應當入於涅槃.還是前聲瑞。覺地動戰慄.還是前地動瑞。見如鏡之光.還是前光瑞。聞見是已.彼佛為此作涅槃相.是故唱苦。  △二問此下。追釋初段驚怖二。初疑問。 【疏】問。此眾皆是佛同行人.何因驚怖。  △二答釋。 【疏】答。今論實者.意不在權。又十地位有上下品。上品所作.下品不知。佛力所作.上品不知(上品不知四字疑漏)。佛借神力.昆蟲能知。不借神力則不能知。此無邊身承佛神力而現此瑞。首羅驚怖.復何所疑。  又十地等者。無邊身.十地上品菩薩.所作神通。故首羅十地下品.不知而驚怖也。佛力所作下.恐逸上品不知四字。此言無邊身所現神瑞.非獨己力.又是承佛神力也。借使首羅是上品者.亦不能知。佛借下.明佛不借首羅神力。所以不知無邊身所作也。昆虫者。或作䖵蜫.同古魂反。禮記云。蜫.蟲未蟄。鄭玄曰。蜫.明也。明虫者。陽而生.陰而藏者也。夏小正曰。蜫.小虫也。蜫.魂也。魂魂然.小虫動也。  △二此見彼來二。初此大眾不見而見。 是時大眾一切悉見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是菩薩身一一毛孔。各各出生一大蓮華。一一蓮華各有七萬八千城邑。縱廣正等。如毘舍離城。牆壁諸塹。七寶雜廁。多羅寶樹。七重行列。人民熾盛。安隱豐樂。閻浮檀金以為却敵。一一却敵各有種種七寶林樹。華果茂盛。微風吹動。出微妙音。其聲和雅。猶如天樂。城中人民聞是音聲。即時得受上妙快樂。是諸塹中妙水盈滿。清淨香潔如真琉璃。是諸水中有七寶船。諸人乘之遊戲澡浴。共相娛樂。快樂無極。復有無量雜色蓮華。優鉢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其華縱廣猶如車輪。其塹岸上多有園林。一一園中有五泉池。是諸池中復有諸華。優鉢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其華縱廣亦如車輪。香氣芬馥。甚可愛樂。其水清淨。柔軟第一。鳧雁鴛鴦遊戲其中。其園各有眾寶宮宅。一一宮宅縱廣正等滿四由旬。所有牆壁四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真金窻牖。周匝欄楯。玟瑰為地。金沙布上。是宮宅中多有七寶流泉浴池。一一池邊各有十八黃金梯陛。閻浮檀金為芭蕉樹。如忉利天歡喜之園。是一一城各有八萬四千人王。一一諸王各有無量夫人婇女。共相娛樂。歡喜受樂。其餘人民亦復如是。各於住處共相娛樂。是中眾生不聞餘名。純聞無上大乘之聲。是諸華中一一各有師子之座。其座四足皆紺琉璃。柔軟素衣以布座上。其衣微妙。出過三界。一一座上有一王坐。以大乘法教化眾生。或有眾生書持讀誦。如說修行。如是流布大乘經典。爾時無邊身菩薩。安止如是無量眾生於自身已。令捨世樂。皆作是言。苦哉苦哉。世間虛空。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疏】次第二雙。初從大眾見無邊身一一毛孔.明此菩薩示不思議.不見而見。明一毛道.即是見小。容七萬八千城莊嚴巨麗.即是見大。然其身量同等虛空。空非大小.安可說盡.而復不妨從彼而來。巨細相容.毛孔不闊.城亦不小。復聞歡娛受樂之聲.復聞唱言苦哉之聲.復聞純說大乘之聲。即是非苦非樂.不相障礙。菩薩所以現此事者。表於今佛入般涅槃.亦不可思議。  此菩薩示不思議等者。前文雖云承佛神力.應知並由理顯.方有事用。事理無礙.應變無方。若非凡心本具.安能聖位顯發。經芬馥。方言云。芬.和也。郭璞云。芬.香和調也。字林。馥.香氣也。經玫瑰。郭璞云。石珠也。  △二彼菩薩不來而來。 爾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周匝圍遶。示現如是神通力已。持是種種無量供具。及以上妙香美飲食。若有得聞是食香氣。煩惱諸垢皆悉消滅。以是菩薩神通力故。一切大眾悉皆得見如是變化。無邊身菩薩。身大無邊。量同虛空。唯除諸佛。餘無能見是菩薩身。其量邊際。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設供養倍勝於前。來至佛所。 【疏】次從爾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是彼菩薩以不可思議.不來而來。  △三供佛不受二。初供佛。 稽首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憫。受我供養。 【疏】次第三雙中.初供佛。  第三雙。經文從稽首佛足已去。  △二不受。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如是三請。悉亦不受。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却住一面。 【疏】次不受。如文。  △二例三方。 南西北方諸佛世界。亦有無量無邊身菩薩。所持供養倍勝於前。來至佛所。乃至却住一面。皆亦如是。 【疏】次例餘三方。悉如文。  △二問身下。釋疑顯正二。初疑問。 【疏】問。身既無邊.此土他土俱在毛端.那忽從彼以來於此。是即彼邊而來此邊。此間大眾見從彼來.即是此邊見於彼邊。  問身下.釋疑顯正也。初疑問。  △二答釋二。初敘舊謬解。 【疏】舊云。少分無邊.故有來去。  舊云下.答釋也。初敘舊謬解。少分無邊者。古師謂。身量非凡下所知.故云無邊.其實有邊。例如無量壽佛實有期限.以凡夫不能數知.故言無量耳。此師但約應身解無邊義.故云少分等。則謂法身是全分無邊。實無來去也。  △二此不下。顯今正義二。初引同虛空斥舊解。 【疏】此不應爾。既言量同虛空.虛空豈有少分多分。既言少分.則不同空。  二此不下.顯今正義。初引同虛空.斥舊解。總非古義.故云此不應爾。既言下.引經竝斥。既云同空.空無邊際.身亦如是。  △二今明下。約不思議明今義二。初立義消經二。初立義明真應相即。 【疏】今明菩薩不思議色。即邊無邊.無邊即邊.非邊非無邊。  二今明下.約不思議明今義二。初立義消經二。初立義.明真應相即.真應量同.名不思議色。邊即無邊等者。生即法故.邊即無邊。法即生故.無邊即邊。約事則生身有邊.法身無邊。約理則非邊非無邊。文符義顯.舊壞今成。問。生身是事.法身是理。何故云。約事則生有邊.法無邊耶。答。待生有邊.說法無邊。待對屬事。須知待對元無.生法一體。一尚無一.誰云有無。故雙非二邊.方名約理。故妙樂記云。約事則法定不說.應化定說。從理則非說非不說。與今疏文宛同符契。人不見意.往往以三諦消疏。若約事理.三諦自成。若直約三諦.則無以消難。如此解已.方知一切眾生理具無邊。聞名識體.名字無邊。觀念相續.觀行無邊。麤垢自落.相似無邊。損生增道.分真無邊。極果顯理.究竟無邊。若然者.無邊法門.該亘始末。下不屈於自己.上不掩於聖人。如此釋經.豈同數寶。  △二邊即下。消經顯理事無乖二。初消經。 【疏】邊即無邊.量同虛空。無邊即邊.自彼之此.此見彼來。  二邊即下.消經顯理事無乖二。初消經。應體即真.故經云.量同虛空。真身即應.故經明從彼來此。真應相即.文義無違。  △二雖邊下。結斥。 【疏】雖邊無邊.非邊非無邊.而能邊無邊.故稱不可思議。若有定者.非不思議。  二雖邊下.結斥。初結理事。雖理性雙非.而真應宛爾。即理而事.故云而能邊無邊也。互融無定.名不思議。若有下.斥也。  △二舉例引譬。 【疏】例如丈六.梵不見頂。非見非不見.能見能不見。  例如下.二舉例引譬。丈六等者。例如釋迦之身唯長丈六.梵王居于色界.從彼天來.亦未曾見世尊頂相。又如西域記云。昔婆羅門以一杖.長一丈六尺。欲量佛身.纔約佛身.杖上猶有如杖量許。量既不已.插地而去.其杖成林。後於此中而立精舍.名為杖林。是知邊即無邊。故丈六之身.梵不見頂也。  非見下.正明釋迦內證絕理.無相待相。故云非見非不見。而即理而事.應用無方.故能令眾生見丈六身.故云能見.此即有邊也。而又能令梵王不見其頂.故云能不見.此即無邊也。邊即無邊.無邊即邊.其義自顯。 【疏】譬如帶鏡身邊.身在鏡裏。裏而非裏.非裏而裏。又如日不下.池水不上升.而影現水。頑礙之色尚復難思。況不思議.寧以情取。  譬如下.舉二譬。初譬不見而見。次譬不來而來。應不離真.故云帶鏡身邊。真不出應.故云身在鏡裏。是則半尋之鏡而見八尺之軀。故以鏡喻有邊.身喻無邊。身雖在於鏡裏.而鏡實在於身邊.故云裏而非裏.此喻即同而異。色鏡雖在於身邊.而身全現鏡裏.故云非裏而裏.此喻即異而同。同異不定.名不思議。故經云。量同虛空。又云從彼來此.此約時眾所見也。又如下.日喻真身。影喻應身。池喻機緣。夫池水清.則日影現中。機緣熟則應身來此。其實日不下降.身亦無來。無來而來.有邊則在。不降而降.影現寧虧。頑礙下.結況。以責人情也。  △三結召請二。初分科敘意。 【疏】從娑羅雙樹去.大段第三結召請。中二。初結眾集.次結瑞相。瑞本集眾.眾既已集.瑞亦隨竟。故須兩結。  △二初結下。依科隨釋二。初結眾集二。初科分。 【疏】初結眾集。又為二。先明其處不可思議.次明其人不可思議。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處不思議。 爾時娑羅雙樹吉祥福地。縱廣三十二由旬。大眾充滿。間無空缺。爾時四方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坐之處。或如錐頭。針鋒微塵。 【疏】初文者。三十二由旬能容五十二眾.長旛大蓋.人無妨礙.供具無傷。又鍼鋒微塵容無邊身.已不可思議.況受四方十方微塵無邊身菩薩。復有幾許眷屬供具.人無障礙.具無損傷。此是處不思議。  具無𤷧傷者。𤷧.正應作踒.烏臥反。通俗文。足跌傷曰踒。疏文或作椀.及作損者.誤也。  △二人不思議四。初結他方此土眾集。 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諸大菩薩悉來集會。及閻浮提一切大眾亦悉來集。 【疏】次人為四。初從十方下.結他方眾.集在鍼鋒。及閻浮者.結此土眾.集在雙樹。此是人不可思議。  △二簡集不集。 唯除尊者摩訶迦葉。阿難二眾。阿闍世王及其眷屬。乃至毒蛇視能殺人。蛣蜣蝮蠆。及十六種行惡業者。一切來集。 【疏】二簡應集不集.不應集而集。應集即迦葉等三眾。不應集.毒蟲.惡人.惡鬼等三眾。此明集不集俱不可思議。  迦葉等三眾者。即迦葉阿難闍王也。惡人即十六種行惡業者。謂一者為利飼羊.肥已轉賣。乃至第十六呪龍.如第二十七卷中說。  △三明眾集利益。 陀那婆神。阿修羅等。悉捨惡念。皆生慈心。如父如母。如姊如妹。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慈心相向。亦復如是。除一闡提。 【疏】三明眾集利益。謂集不集眾.等起慈心。集不集處.等皆嚴淨。羅那婆神者是集眾.三千大千眾生是不集眾。又簡除慈不慈。不慈者.一闡提是不生慈心。慈不慈者.皆不思議。  又簡除等者。於不集眾中.簡除不慈也。言簡除慈不慈者。多上一慈字也。經從折伏.且除闡提.其或回心。則不名一闡提也(云云)。  △四重明處。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地皆柔軟。無有丘墟。土沙礫石。荊棘毒草。眾寶莊嚴。猶如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時大眾悉見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如於明鏡。自觀己身。見諸佛土亦復如是。 【疏】從爾時三千世界以佛力故下.重明處。三千是眾集處.十方世界是不集處。等皆嚴淨如極樂土.故言十方亦復如是。以眾集故.致此利益。不集處.不集眾.不發心.尚不思議。況復如來示生示滅.寧可思議。此是結眾集竟。  一一文中皆結云。不思議者。以理事融通.佛性無礙。隨機利益.有集不集等。集不集等.無非法界。  △二結瑞相私分二。初聖主收光二。初明收一兼三。 爾時如來。面門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諸大會。令彼身光悉不復現。所應作已。還從口入。 【疏】次從如來面門下.結瑞相竟。從前至此.總有九瑞。共成三意.但作一收。所以然者.聲光及風皆從口出。若收光入口.風聲例然。  總有九瑞者。初能召中三.謂聲光動。次悲近中三.謂林白堂空池華。後召他土眾中三.初彼佛說此.此眾見彼。二此眾見彼.彼眾來此。三彼供獻此.此佛不受。共成三意者。後六雖殊.還是聲光動三耳。問。前放六光.何故言五。答。如上釋頗梨碼碯.同是不定色.故但五也。又遠法師云。外國相傳釋.所放六中.留一傳法.故但收五。  △二收聲下。明收三表對。 【疏】收聲則息教.疑者問誰。此表師去。收光則息照.三障闇於道.三業善不生。此表主去。收風則息神變.顛倒無由得轉。此表親去。  收風者。地動即風.風以動為性故也。  △二機緣解悟二。初釋成三哭二。初對經。 時諸天人。及諸會眾阿修羅等。見佛光明還從口入。皆大恐怖。身毛為竪。復作是言。如來光明出已還入。非無因緣。必於十方所作已辦。將是最後涅槃之相。何其苦哉。何其苦哉。如何世尊一旦捨離四無量心。不受人天所奉供養。聖慧日光從今永滅。無上法船於斯沈沒。 【疏】大眾見一解三。見收聲入口.知必失師。是故嗚呼而哭。唱言不受人天供養.此哭失田.悲無法食。見收光入口.知必失主。是故哭言.聖慧日光從今永滅.三障誰除.三善誰發。見收風入口.知必失親。是故哭言.法船沈沒.誰破無明此岸.度到涅槃彼岸。  △二總結。 【疏】三種之哭.哭主親師。  △二鳴乎下。釋成三業。 嗚呼痛哉。世間大苦。舉手搥胸。悲號啼哭。支節戰動。不能自持。身諸毛孔流血灑地。 【疏】嗚呼是意慟.號哭是口哀.戰動是身苦。三業悲戀乃至於此。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二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三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 純陀品第二(會疏卷第二)  △二從純陀至大眾問合十六品明開演涅槃施三。初純陀品施常住五果對此土雜眾二。初品題二。初列章。 【疏】純陀品上。釋品為三。一辨疏密。二辨德行。三釋名。  △二隨解三。初辨疎密二。初明南北二本文義互踈。 【疏】初意者。依於天竺文.猶屬壽命品。開破今昔常無常義.於義則密.於文則疏。謝氏從人從事.題純陀品。於文則密.於義則疏。  開破今昔等者。始因純陀獻供.開今五果俱常。次因比丘請住.破昔三修無常。開破雖殊.而同顯常壽。故北本總題壽命.於義則密。既不分從人從事之別.故於文則疏。謝氏下.明南本開品也。謝氏即靈運也。謝.姓也。姓者所以繫統百世.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出也。故世本云。言姓即在上.言氏即在下。從人等者。分壽命獻供之文為純陀品。純陀是人.故云從人分。比丘涕泣請住之文為哀嘆品。哀歎是事.故云從事。文中合云.題純陀哀歎品。文略哀歎二字耳。文分人事.故云則密。隱壽命名.故云則疏。然壽命一品。謝公分之為四.謂序品.純陀.哀歎.長壽。今明施章.故不言序品耳。事具玄義.經來緣起中。  △二今明下。顯今師分章文義俱密。 【疏】今明涅槃施章。於梵漢兩文俱無所失。隨前人則施常命.隨後事則施常修(云云)。  今明下.明今師分章.文義俱密也。梵漢兩文者。北本但題壽命.據元梵文。南本是漢人修治.遂開四品。問。謝氏在宋.何得云漢耶。答。佛法東流始乎後漢.不忘其本.故云漢也。俱明施常.則壽義彌顯。而依南分品.於文又順.文義俱密.則美在施章。前人謂純陀。後事謂哀歎。施常修者。即破昔劣三修.顯今勝三修也。  △二辨德行三。初明立品因由二。初問。 【疏】次德行者。純陀是二恒之類.何故別立一品。  二恒即優婆塞眾也。  △二答。 【疏】略明十異。一時眾先供而後請.純陀先請而後供。二時眾三請.佛皆默然。純陀一請.如來即受。三因受大會。四因食開常。五自請住。六騰眾請。七金口歎。八大眾歎。九當徒問答。十往昔誓願。眾無其一.寧不立品。  二時下.唯優婆塞.波旬.無邊身有三請之言。例知餘眾皆三請也。三因下.因佛自受純陀供.化身乃受大會供也。五自下.經云。住世一劫等。六騰下.經云。一切諸眾生悉生大苦惱。以知佛世尊今欲入涅槃。七金下.經云。善哉純陀。希有純陀等。八大下.經云。南無純陀.而為我等之所瞻仰。九當下.涅槃會中.最初難佛五果無差之義。故曰當途。十往下.謂曾於迦葉佛時發願.願於釋迦涅槃之日.我當最後而設供養。  △二明後供所以二。初疑問。 【疏】問。純陀十異迥超眾表.何不前供而後獻耶。  何不前供等者。既有十異之德.應合最前辨供而後獻佛。何故於眾人之末.先請佛受.而後始辨供耶。  △二答釋二。初略答引古釋。 【疏】答。後供者。讓他德也。舊明五讓.謂賤讓貴.凡讓聖.麁讓妙.少讓多.近讓遠。  △二今依下。廣答明今義。 【疏】今依文宜為十讓。初以俗讓道.謂僧尼眾。次以凡讓聖.謂學無學。三以淺讓深.謂諸菩薩。四以賤讓貴.即國王大臣。五以顯讓冥.謂天龍鬼神。六以少麁讓多妙.謂人天等。七以財讓法.即是魔眾。八以同類讓異類。即師子鳥蠭等。九以近讓遠.謂十方菩薩。十以城旁讓隱遁忍辱仙眾。五讓收文不盡.十意粗周。  三以下.且約純陀迹說.是淺行菩薩.讓諸深行也。四以下.是工巧之子.故云賤也。六以下.八斛四斗為少.但是粳粮故麤。幢摩梵世.蓋覆大千.故云多妙。七以下.純陀粳粮是財。波旬奉呪是法。城傍即聚落所居。隱遁則山林養性。遁.徒損反。周易云。遁世無悶。  △三明受不受意二。初疑問。 【疏】問。何故昔默今默.而有受不受異。  問何下.明受不受也。問意者。昔阿含已來.佛多默受。今眾奉供.佛亦默然.何故不受。  △二答釋二。初通釋。 【疏】答。佛意難知。今通別兩解。今昔二默.俱是四悉。世人所默.有受不受。佛隨世界.故有二默.受不受異。或宜默受.宜默不受。二俱生善。欲生彼善.故有二默。破惡得道亦復如是。聖無唐捐.非凡所測。  答中先通次別。通則今昔對明.以成四悉。別則獨約今經不受.以明四悉。世人所默等者。如以物獻尊。若可意.默然則受。若不可意.默然則不受。如來不壞世諦.故有二默不同。此隔別世界義也。向下三悉.在文可見。唐捐。空棄也。  △二別釋。 【疏】別釋者。時眾無奇.緣弱不感。令追責往緣.是名世界.默然不受。初若發言不受.則後供息心。眾供都集.普皆等受.是名為人.默然不受。默不受者。貶其不能因食以明不食.開無常顯常.無勝治力.是名對治.默然不受。若是食身.可默受食。法身常身.無食無受.是名第一義.默然不受。默然不受是佛境界.義不可盡.略言四耳。  無奇者。無十讓十妙之德也。緣弱者。機緣微弱.不能感佛受供。既見不受.必自追責。初若下.謂佛若見初眾獻供.便自發言云。唯受純陀供者.則後眾不獻也。由不發言故.各謂如來不受他供.應受我供。使其都集.乃以化佛受之.令生常善。無勝治力者。反顯純陀因施食.以明法身之不食。開昔無常.顯五果之皆常。不食破食.常破無常.名勝對治。昔以小乘無常.破外邪常.名劣對治也。食身即無常身也。  △三釋名二。初引二經出名。二明古今解義二。初引古解。 【疏】三釋名者。純陀.名也。六卷云。姓華名子純.子之與陀二文互出。舊云。本名純陀.後大眾稱德.號為妙義。  △二明今義二。初斥古總立。 【疏】今則不然。純陀是彼音.妙義是此語。先立嘉名.為最後作瑞.所以大眾稱美。不應名德兩分.例如善吉空生即其儔也。  為最後作瑞者。為此會開常見性之先兆也。須菩提生時.篋器皆空。相者占之云吉.因名空生.復號善吉。此名亦是預為解空作瑞。即類純陀.預名妙義也。儔。類也。  △二然妙下。依義廣解四。初標列。 【疏】然妙義淵博.不可言盡。略示其十。謂義妙.解妙.檀妙.位妙.德妙.感妙.通妙.說妙.田妙.益妙。  妙義淵博者。淵即豎深.博即橫廣。所證三德.不縱不橫.故稱妙義。豎窮如理.橫周法界.故曰淵博。此理包富.安可言盡。故今撮其宏綱.略示十義。其名雖略.義已淵博。何者。一切諸法.豈離因果及以自他。舉茲四法攝之已盡.況更至十。妙義彌彰.文略義廣.斯之謂矣。故此十義.前之四法.自行因也。德妙.自行果也。感應神通說法.化他能也。福田利益.化他所也。若以六即甄分.則義妙。在迷在理.依境發智.故曰解妙.即名字位。智解導行.故曰檀妙.即觀行相似位也。位妙只是行之所階.故此四妙悉在住前.故名因也。若至初住.分顯三德.即分證真果。故德妙是自行果也。感等五妙.義如向說。故此十妙.與法華玄迹門義同.名或少別。彼云境妙.此云義妙。彼稱三法.此曰德妙。彼則感應雙舉.此則單云感妙。彼稱眷屬.此云田妙。名義所以.隨文更釋。又此十妙分對因等。次第雖爾.若論當分.一一豎深。所謂理具妙義.乃至究竟所顯妙義。若解.若檀.至于德妙.悉通六即。思之可知。故下正釋義等諸妙.俱就分真。  △二正釋。 【疏】義妙者。三點四德.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佛及眾生皆悉安住祕密藏中。文云。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一切法中有安樂性。  義妙下.正釋十妙。文中一一皆先示義。次引經文。三點等者。正示純陀.自心妙義.三一互融。佛及下.明自心妙義.徧彼生佛。生佛互徧.其義亦然。夫如是則凡聖理同.內外體一.三無差別.斯之謂歟。此即純陀所觀之境.故法華玄名為境妙。 【疏】解妙者。解大涅槃.微妙智慧。照窮理性.動合機宜。發心畢竟.等無差別。文云。言純陀者.名解妙義。雖受人身.心如佛心。  解妙下.解即是智.即純陀能契之智.即智慧莊嚴也。照窮下二句。初明智境冥合.故云照窮理性。照謂能照之智.理性即所照之境。次明能起大用.故云動合機宜。然正論自行.動合之言.相帶來耳。發心初住.畢竟妙覺。一攝一切.故無差別。 【疏】檀妙者。八斛四斗.充足一切鍼鋒大眾。文云。令汝具足檀波羅蜜。  檀妙下.即福德莊嚴.助智嚴本。 【疏】位妙者。雖在居家.蓋諸無學。工巧之賤.釋梵歸仰。如盛滿月.映蔽星辰。是優婆塞.等法王子。文云。如幼出家.墮大僧數。  蓋諸無學者。豈但蓋覆小乘而已。是知相似見思自落.與無學位齊。蓋諸之言.良有以也。分真之位.於義可知。 【疏】德妙者。如前十異十讓.為佛為眾之所稱歎。文云。南無純陀。南無純陀。而為我等之所瞻仰。  德妙下.由其內證.故為佛所稱。 【疏】感妙者。東方佛使.作大神通.人天枯燥.齎持香飯.獻而不受。九方亦爾.況復人天。純陀一請即為哀納。故知物妙非妙.食麁不麁.非麁非妙。文云。普為大會.哀受純陀最後供養。  感妙下.若約後五.是化他能所。應以純陀為能應.時眾為能感。今且以純陀獨能感佛.故以感義屬之。既能感佛受供.即能開常益物。故知純陀復是能應化他之能。其義無爽。東方佛使.即無邊身也。物妙下.香飯至妙而不受.則顯飯非妙。粳粮至麤而即納.則顯粮非麤。 【疏】神通妙者。始辦供具.地六種動。正獻食時.說十三偈如經.即神通妙。說妙者。巧興五難.善覆有為.如經。  說十三偈如經者。即第十經云。復見大眾悉發誓願.說十三偈也。 【疏】田妙者。最後入滅是良福田。文云。汝為眾生作良福田。益妙者。因受其供.普受大會.則財益一切。因食開常.即法益一切.如經。  田妙下.純陀獻供.利及眾生.故稱田妙。稟益之徒.悉為眷屬。故妙玄名眷屬妙也。今田取所益邊.故是化他所義。  △三純陀下。結歸。 【疏】純陀大士具此十妙.及餘無量一切諸妙.故名純陀品。  及餘下.妙雖無量.不出此十。何者。因果理同.自他不二.唯一心性.攝無不周。  △四若依下。對辨。 【疏】若依經名.應言十大。若依人名.故言十妙。妙之與大.左右之異。  左右之異者。如人在物左.謂物為右。人在物右.謂物為左。稱謂雖殊.元是一物。三德亦爾。包含曰大.融麤曰妙。三德一體.其實不殊。然大妙相對.應有三雙。謂大破妙.妙破大。大修妙.妙修大。大即妙.妙即大。初即圓融之大.破前三教之妙。圓融之妙.破前三教之大。次謂捨前三教大妙.修圓教大妙。後謂圓融之大.即圓融之妙。今當後義也。  △二從此下。釋本文三。初通科大章二。初正科。 【疏】從此訖眾問.是涅槃施。分文為三。此品施常住五果.擬對此土雜類眾。哀歎品施勝三修.擬對此土聲聞眾。長壽品去.隨問而施.擬對此土諸菩薩眾(云云)。  △二料簡二。初料簡餘眾二。初正示。 【疏】問。有他方眾.何文擬之。答。從現病品去.更明五行十德。師子吼.問性.及迦葉.陳如.擬對他方諸菩薩眾。  △二然佛下。結意。 【疏】然佛平等說.普雨一切.豈容分隔。一往分文.以示起盡。於無分別中作差別說。  △二料簡通別。 【疏】問。若爾.始終只是一涅槃施.則無餘章。答。前明通意.得作此說(云云)。  則無餘章者。此由前答中.以五行等.對施他方。若如此者.則一經始終唯是施義。何故分五章之別耶。前明下.即第一疏。初通示七科中.第五通別釋.明五章之義一一皆通終始也。如明施云。通論一言一事.皆施眾生等也。  △二此品下。別分此品四。初正分章。 【疏】此品為四。初因獻食以明不食。不食是常.破於無常.開非常非無常。二因其請住。以不住破住.開非住非不住。三因於論義。有為無為且共置之.開非有為非無為。四因催供。明為滅須食.為不滅不食.開非滅非不滅。四段在文可尋。  △二明生起。 【疏】生起者。眾被召來.意在開密故因食明常。常則應住.故因常請住。住非圓極.是故遮住。以無住破住.住與無住互成得失。故有為無為.且共置之。  生起中.初躡前召眾.生起初段。常則下.生起第二段。住則滯有.故非圓極。住與下.生起第三段。住則是有.無住是空。滯空者以有破.則以住為得.無住為失。滯有者以空破.則無住為得.以住為失。既互成得失.於是雙非二邊.顯於中道。故云且共置之也。 【疏】若置非求是.是亦無是.故即非是是.故文言方便涅槃。即是而非.故催其施.今正是時。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若置下.生起第四段也。初之二句.斥前段之非.生起後段也。既有為無為且共置之.則棄二邊之非.求中道之是。但成別義.此是還非。故云是亦無是。故即下.正示第四文意。故佛即二邊之非.明中道之是。故云即非是是。故文下.引經證義。即純陀云。雖知如來方便示現.入於涅槃.而不能不懷憂惱。既知方便示滅.則了滅而非滅。即非是是.義在此也。即是而非者。即常住之是.是無常之非.故非滅示滅。所以唱言.不久涅槃.催其奉供。故下經佛告純陀。汝所奉施佛及大眾.今正是時。如來正爾當般涅槃。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疏】是非俱非.寂滅為樂。事窮理盡.故低頭飲淚而辦供也。  是非俱非下.明邊中兩忘.入祕密藏。故寂滅為樂。邊亡則事窮.中亡則理盡。又事窮則一期化訖.理盡則祕藏同歸。故低等者下.經云。爾時純陀為眾生得度脫故.低頭飲淚而白佛言。乃至尋與文殊從座而去.供辦食具。良由事窮.所以飲淚。即此事窮.密表理極。  此文為成生起.故以第一獻供.但約明常。第二請住.但云常則應住。第三傍論.但約雙破二邊。第四催供.方明中道融攝。若論文意.一一悉顯三諦圓融。故前分章四段.一一雙非。如云。開非常非無常等。  △三明通別三。初敘意總標。 【疏】通別者。雖分四段.不可一向。何者。圓滿妙說.義不可盡。隨其類音.各各得解。不可各解.局於圓法。  通別中.云不可一向者。以此四文各具通.別.非通非別三意故。故不可如分章生起.一向明義也。  △二依標示義三。初別。 【疏】今三意望之。一別舉常破無常。文云。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安無礙辯。別明於我。以有我故.所以論於我住我觀。若無我者.誰住誰觀。文云。汝今當觀。別明於淨。有為不淨.無為即淨。文云。善覆如來有為之相。別明於樂.樂即涅槃。一切諸佛皆至是處。文云。生已不住.寂滅為樂。若一向從別.則成對治.失於圓旨。此義可知(云云)。  一別下.此約四段經文.各明一德。是則初獻供.是別明於常。二請住是別明於我。三傍論是別明於淨。四催供是別明於樂。在文可見。若一向等者。下欲明通.故先斥別。則成對治。謂初文以常治無常。乃至第四.以樂治苦耳。  △二通。 【疏】二明通者。今所明常.不言常異於我。常即是我.亦即淨樂。我即是常.亦即淨樂。淨樂亦爾。文云。是常法印.即是諸佛之法界也。若但是常.常即缺減.不具四德.寧當得是法界印耶。  二明下.此約通論.則四段之文各具四德。如前分章.皆成三諦。已知段段皆具四德.以一一諦皆常樂我淨故也。故知三四義不暫分。文中初明獻供具四德義。常即是我者。常則不變.我則自在。性無遷變.即名自在。亦即樂淨者。常無遷變之苦.故樂。常無二邊之染.故淨。我即下.明請住文.具四德義。淨樂亦爾者。淨即傍論。樂即催供。二文各四.義例可知。故云亦爾。文云下.且證初文具足四德。初既具四.餘三準然。  △三雙非二。初斥前通別。 【疏】三明非通非別.畢竟清淨。何者。若但是常破於無常.是待對法.經論所害。釋論云。無常者是對治法.非第一義。常治無常.亦復如是。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言常者.非常無常.故非通別。若是通者.通即對別。別既被非.通寧得是。  畢竟清淨者。冥真會極.故曰畢竟。通別相亡.故曰清淨。引中論者。若待無常事.說常住理。則常理非理.以有待對故也。待別說通.亦復如是。  △二當知下。依文正示。 【疏】當知常者.非通非別。文云。二施果報等無差別。無通無別.乃名為等。我亦如是.非我無我。文云。汝今當觀諸佛境界。佛境界者.無我無無我。淨亦如是.非淨非不淨。文云。有為無為且共置之。捨有捨無.非淨非不淨。樂亦如是.非樂非不樂.名寂滅樂。文云。不應思惟長壽短壽。無長無短.即非樂非不樂。  △三如是下。結歸融即。 【疏】如是三意.不可定三.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即通而別.即非通別。不一二三.而一二三。須識圓妙.乃解於常。  如是下.結歸融即也。前雖斥前通別.明非通別。復恐行人執其三意優劣.故須會歸心性.則曉三意常融。夫如是則識佛證涅槃.由凡理本具.因果性等.事理俱常。故下結云。須識圓妙等也。照了一心.三無三相。故不可定三。非次第豎入.故不縱。非一時俱具.故不橫。竝別亦爾。  △四明成前起後。 【疏】又此四文成前起後。言成前者。上大聲普告.令最後問.為欲顯發方便密教.今果為開雙非之教。上面門放光.却障生善.咸欲成就第一空行.今果勸觀諸佛境界。上地動翻倒.咸歸佛所.今果示有為無為且共置之。欲求正法.應如是學。如是學已.寂滅為樂.同於如來所至到處。故涅槃施.成前召請等義。  成前起後者。成前序中三召.起後哀歎三德。於四段經.合後二文共成一意。故得對當.三召三德。成前中.初明獻供.成前聲召。今果者。果謂果敢.亦剋定也。為開雙非之教者。開示中道.即顯發密教也。上面下.明請住.成前光召。觀佛境界.則三障惡滅.三德善生。由請住故勸觀。故知請住.成前光召。上地下.明傍論催供二文.成前動召。初示傍論.成前動召。咸歸佛所者。上經云。當共往詣拘尸那城.力士生處.至如來所。有為無為.即是八倒。翻倒顯理.故云置之。欲求下.明催供文也。同如來所至到處者。即成前動召.咸歸佛所。 【疏】言起後者。教觀諸佛境界.即般若德.欲求正法應如是學。且共置之.即解脫德。寂滅之樂.佛所到處.即法身德。如此分文.即顯佛語.上中下善.不徒開章。  起後中.以此四文對哀歎品祕藏三德也。文中但以後三.直對三德。教觀下.即請住中文。觀即能觀之智.故即般若。欲求下.即傍論中文。有為無為.二邊俱置.故是解脫。寂滅下.即催供中偈文。此之寂滅是如來究竟所到.故即法身。如此下.結示也。上即序中三召。中謂此品四段。下謂哀歎三德。今此四段.既成上三召.起下三德。則知三召敘下二品。又了哀歎正顯前二。三品義通.名上中下善也。  △三初獻下。依文正釋四。初獻供二。初科分。 【疏】初獻供。文為四。一請。二受。三難。四答。  △二請又下。隨釋四。初請二。初科分。 【疏】請又二。初經家敘德.二發言陳請。  △二隨釋二。初經家敘德二。初科分。 【疏】敘德為二。一敘德.二敬儀。  △二先敘下。隨釋二。初敘德二。初科文。 【疏】先敘其讓德.次敘所為德。  △二隨釋二。初敘其讓德。 爾時會中有優婆塞。是拘尸城工巧之子。名曰純陀。與其同類十五人俱。 【疏】敘讓德中.兼具十意。優婆塞如前釋。此即三讓.謂俗讓道.凡讓聖.淺讓深。拘尸城如前釋。此是以近讓遠.城旁讓隱遯。工巧之子有二義。將作大匠子則貴.執斧子則賤。未知是何。且指以賤讓貴.以麁讓妙。同類十五人者。一本云五十。雙卷云五百。十五據端首。五十據親近。五百據徒屬。或當如此。此之一句是同類讓異類.以顯讓冥.以少讓多。今敘意者。此人正為請佛受供.即是以財讓法。依文證義.義自滿足。  將作大匠則貴者。漢書曰。將作少府。秦官掌理宮室。故云則貴也。十五據端首等者。和會三文也。義自滿足者。只此一行半經。九讓在文.讓法約義。十讓滿足.豈假他文。  △二敘所為德二。初標列四名。 為令世間得善果故。 【疏】次為令世間得善果者。敘所為德.善果多途。謂可意果.無漏果.隨分果.究竟果。  △二可意下。簡三從一。 【疏】可意果者.賢聖所呵。文云。我今於此處不求人天身。無漏果者.二乘灰滅。經家所歎必非自調自淨之果。隨分果者.三賢十聖住果報.分而非極。下文云。我今所獻食.願得無上報。故非分果.為令眾生得佛菩提究竟之果。  自調自淨者。大論問曰。何名二乘。為自調自度自淨.而不回向。答。戒為自調。禪為自淨。慧為自度。  △二敬儀六。初釋捨身威儀。 捨身威儀。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悲感流淚。頂禮佛足。 【疏】次捨身威儀下.敘敬儀。威儀不同.謂俗威儀.道威儀.法門威儀.佛威儀。如波斯匿王.見諸佛時捨五威儀。冠.劍.珮.履.車。餘雖無五。亦有脫巾.解帶.徒行等。皆俗威儀。  捨威儀者。謂謙下卑謹.不敢自尊。即經明起座.偏袒.合掌.禮足是其事也。故疏約四義解釋。如云捨冠釰等.悉是謙下之義耳。有以四義對四教。不合文旨。如波下.將近佛所.必先下車.次脫履.次解珮.次除釰.後卸冠。若不卸冠.猶有王威.禮非卑謹。珮者。禮云。古之君子必珮玉以比德。於天竺則瓔珞也。西域記云。國王大臣服玩良異.華鬘寶冠以為首飾.環釧瓔絡而作身珮。富商大賈唯釧而已。車.音居。興起行經上卷云。阿闍世王與弟耆婆。共至佛所。下車脫冠退蓋。步進詣佛。王禮佛已。手捉佛足。摩枚口鳴。自稱國號姓名。曰。摩竭王阿闍世問訊世尊。此皆西方之禮也。餘雖下.餘人即士庶之類也。 【疏】道威儀者。謂偏袒.單縫.天冠.天衣.法式規矩等。法門威儀者。謂生忍.法忍等諸法門也。佛威儀者。謂相好.力.無畏.不共等法。或可捨俗服.服道服。或捨事服.入法門服。或即俗服.是力無畏。  徒行者.步行也。論語云。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徒行也。其御車乘馬.將近佛所.必先下車馬.徒步而行。次解紳帶。後除巾帽。此則捨三種威儀也。偏袒單縫者。謂三衣直縫.不卻刺也(刺音戚)。問。十誦云。卻刺者.是佛所許.如法畜用。直縫不得.是世人衣。何故疏云。單縫耶。答。如方等經中。俗眾稟方等戒.得畜單縫三衣。此亦入道威儀也。句末既云規矩等。則等取比丘卻刺三衣也。如法華第二。明四眾等.見舍利弗受記.心大歡喜。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供養佛。天冠下.亦如彼經云。釋提桓因.梵天王等。亦以天妙衣天冠等.供養於佛。斯等皆由聞法.欲報大恩。故比丘忘犯捨衣.天等不顧嚴飾。天既悟道.故名捨道威儀也。生法忍者。忍有三種。閑林邃谷.惡人惡獸.忍耐無瞋.即生忍。自節守志.即苦行忍。為求佛道.即第一義忍。後二合名法忍。  或可下.約四教明捨威儀義。捨俗等者。藏通也。捨事下.別教也。捨道俗事服.入塵沙法門。即俗下.明圓。即俗威儀.是佛威儀。俗尚即是.道服可知。此乃即邊而中.不見二相.名捨身威儀也。  △二釋偏袒右肩二。初標立四名。 【疏】偏袒右肩者。有俗袒.道袒.權袒.實袒。  △二俗下。簡三從一。 【疏】俗袒者。如書中肉袒謝罪。道袒者。弟子事師.供役便易.故袒右覆左。權袒者。權化易行.故袒權覆實。  俗袒下.左傳。楚子圍鄭.剋之。鄭伯肉袒牽羊。此則且據此方.謝過乃爾。西土俗眾亦以袒為敬儀。故西域記。明其服飾云。男則繞腰絡腋.橫巾右袒。女乃襜衣下垂.徧肩總覆。道袒下.舍利弗問經云。初聽偏袒者.謂執事恭敬故。後聽通肩披衣.示福田相故。律中。至佛前.上座前.方偏袒也。有經云。通肩披衣.五百世入鐵甲地獄。此約於勝已前須偏袒也。準此。服覆肩衣者。道行宜覆.順本緣故。尊前宜袒.表執事故。制衣既袒.聽衣亦然。近世行事.尊前皆覆。意乖恭敬.事背本緣。惟明律者.改之為貴。袒右覆左者。以右手執作.便易故也。此乃藏通.偏袒義也。權袒下.別教。覆中道實.如覆左。顯俗諦權.如袒右。右手便易.如化道易行。 【疏】此釋他經.非今教意。今言袒實覆權.覆無常之權.袒雙非之實。正當機利.物便易得宜。故言偏袒右肩。  此釋下.謂此謝過.及三教義。但可解釋.法華已前.偏圓不融之經耳。若至今經.雖施三教.咸歸圓極。故云非今教意也。今言下.正約圓義.以釋今經。  △三釋右膝著地二。初正明四悉。 【疏】右膝著地者。日既右轉.隨順世間以右著地.即世界也。日是陽精.表智導行.此即為人。文殊經云。右是正道.左是邪道。用正去邪.此是對治。膝表於行.地表於理。以行契理.故以膝著地.即第一義。  右膝下.四悉明義.皆約前三教耳。日既右轉者。白虎通云。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何。日月五星比天為陰.故右行。右行者.猶臣對君也。以行契理者。以偏教行.契真俗之理也。  △二此意下。簡通顯別。 【疏】此意通用.可解他經。若依今經.膝即常行.地即常理。以行到理.故膝著地.此是第一義也。  此意下.簡向四悉但在三教.徧于四味.故曰通用。若依下.正明今義.非無三悉。從要從勝.且語入理。  △四不釋下。治者釋合掌。 【疏】不釋合掌。私云。事釋可知。如世歛手.則表敬也。若所表者.二表權實二理.諸教諸味各有此二。今經合已.理無外也。  諸教諸味等者。藏通二教.真為實.俗為權。別圓二邊為權.中道為實。以教約味。則華嚴.明兩種權實。乃至般若.三種權實。故云各有此二。今經十界唯心.權實理等。  △五釋悲感。 【疏】悲感者。悲則悲他.感則感佛。他行不同.悲亦不一。諸供不受.則福德不生.是故悲也。供既不受.不得因供開常.是故悲也。常既不開.雙非不顯.是故悲也。佛若受供.最後檀成。我與同類.眾願悉滿。故以悲助他.以感祈佛。  悲感下.悲他獻供.不蒙佛受。感佛者。以機扣佛.願受我供。他行下.約他無四益.是故悲也。福德不生者。福生則歡喜。福既不生.則無世界益也。供既下.常善不開.是無為人益也。雙非不顯者。中道不明.由邊惡不破.是無對治益也。佛若下.最後檀成.則同歸祕藏.入理益也。祈佛者。祈.告也。  △六荊溪釋禮足。 【疏】不釋禮足。私云。以我之頂.歸佛足下。故諸教之果咸歸圓因。  不釋下.頂是己尊。足是佛卑。以尊接卑.顯敬之極。附事釋也。故諸下.約所表。開藏通極果.即圓相似。開別妙覺.即圓二行。會果歸因.義符禮足。  △二發言陳請二。初分科。 【疏】次白佛去.陳請。謂標請。正請。結請。  △二標為下。隨釋三。初標請二。初科分。 【疏】標為二。初標三寶舟航.次標自他求度。  △二初世下。隨釋二。初標三寶舟航。 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比丘僧哀。 【疏】初世尊及比丘僧.即二寶也。佛及比丘智斷具足.即是法寶。哀者慈悲法門。指此一字.又是法寶。如是三寶.即無供之眾.為有供眾而作福田。若無無供.供無所供。供若無受.供無由供。是故須請。  又是法寶者。法門即法寶也。即無供之眾者。果地三寶.不自辦供.名無供眾。純陀等辦供獻佛.名有供眾。三寶是種福之田.故云而作福田。若無無供之三寶.供復供誰。故云供無所供也。供若下.雖有所供之人.若不受我供者.我之辦供亦無因而獲供養也。是故先請受我供也。  △二標自他求度。 受我等最後供養。為度無量諸眾生故。 【疏】受我等者。即是同類群輩。言最後者。由初致後。如來出世.初益眾生。今入涅槃.後益眾生。佛無再受之期.我無再供之日。故言最後。為度無量者.標他也。如此自他.欲憑舟航.請求度脫。  受我等者下.即釋自他求度也。分文約義.故以哀字屬上。若常讀經.應以哀受我等為句。下去分文.或有此例.讀經亦然。欲憑下.經文既云為度。即是以三寶為舟航.度生死海.至涅槃岸。疏主分前段為三寶舟航.良在此也。  △二正請二。初科分。 【疏】世尊去.正請有三。法.譬.合。  △二法說下。隨釋三。初法二。初科文。 【疏】法說為二。一所失故請.二所求故請。  △二所失下。隨釋二。初所失故請二。初科分。 【疏】所失為兩。初明所失.次釋所失。  △二隨釋二。初明所失。 世尊。我等從今。無主。無親。無救。 【疏】初所失者。失於三寶。無主是失佛.無親是失法.無救是失僧。  無親是失法者。解從法生.如子從親生.故親喻法。無救失僧者。師能訓誘.以救愚蒙.故無救是無師也。僧有教導拔濟之德.故以師喻僧。  △二釋所失。 無護。無歸。無趣。貧窮饑困。 【疏】無護去.釋所失。若無主.忠無所護。若無親.孝無所歸。若無師.學無所趣。既不為主護.又無主可護.則無榮無祿.是故言貧。既無親可歸.又親去不歸.則無生無蔭.是故言窮。無師可趣.又師不示趣.則無訓無成.是故言困。釋所失意顯。  若無等者。夫臣有忠誠.蓋護於主。主既崩.則忠無所護。子有孝心.本歸於親。親既喪.則孝無所歸。資有所學.唯趣於師。師既死.則學無所趣。既不下.釋貧窮飢困也。文中三義.各約機應對明.故皆以二句互釋。初義中。上句是應.下句是機。主護臣則榮祿加焉。臣護主則忠誠竭矣。今聖主既崩.故無增道之榮.證理之祿也。下二義皆上句明機.下句明應。  △二所求故請二。初科分。 【疏】次從欲從如來下.是所求故請。又二。初明所求.次釋所求。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明所求。 欲從如來求將來食。 【疏】初文者。求佛一體.即滿三益。佛是良田.即是從上求祿.故言求將來食。佛能長養法身慧命.即是從親求生。佛能訓導.令得正轍.即是從師求成。若從如來.即兼諸義。  求佛一體者。前約三寶以對君等。故向經云。惟願世尊及比丘僧等也。今此但云。欲從如來。如來即佛.而具君等三義.故云即滿三益。  △二釋所求。 唯願哀受我等微供。然後涅槃。 【疏】次唯願去.即釋所求。  釋所求者。若受我供.三求乃遂也。  △二譬二。初科分。 【疏】次從世尊譬如剎利去.是譬請。開為兩。一貧窮譬。譬上所失.無主無親等請。無主故貧.無親故窮。二役力譬。譬上所求.求將來食請。  △二貧窮下。隨釋二。初貧窮譬上所失二。初就當文正釋二。初正釋經文二。初對譬直示二。初釋能譬人二。初敘古斥非。 世尊。譬如剎利若。婆羅門。毘舍。首陀。以貧窮故遠至他國。 【疏】貧窮譬中舉四姓者。舊云是四族姓.是義不然。現見四族.一方俱貴.不相忝謝。  舊云等者。古師謂天竺剎利等.例如此方崔盧李鄭四族姓也。忝.辱也。今明是四種姓.謂貴賤種別.不同此方四族也。  △二今下。示今顯是。 【疏】今文四姓.高下不同.於義不便。今明是四種姓.剎利翻田主.愛民治國.王者之類。婆羅門翻淨行.博學明文之類。毘舍未見翻.應是平民耕農販賣之類。首陀未見翻.應是底下客糞擔屍之類。  平民者。即平常庶民.簡非底下之屬。底下者。即庶民中極賤也。謂客作除糞.擔死屍人也。後之二姓古無正翻.故俱云未見翻也。西域記云。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羅門.淨行也。守道居貞.潔白其操。二曰剎帝利.王種也(舊曰剎利。略也)。奕世君臨.仁恕為志。三曰吠奢(舊曰毗舍。訛也).商賈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曰戊陀羅(舊曰首陀。訛也).農人也。肆力疇壠.勤身稼穡。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不通.飛伏異路。準西域記.則客糞等雖屬首陀.然不得城中居住.故不言也。故彼文云。屠釣倡優.魁膾除糞.旌厥宅居.斥之邑外也。  △二舊以下。釋所譬法二。初敘古斥非。 【疏】舊以四姓譬四生.又譬六道.是義不然。若四生六道.譬太近.收義不盡。  四生即胎卵濕化。太近者.六道四生止是藏通所化。今經圓常.被乎十界。故云收義不盡。應知純陀貧窮四姓。譬九界機.希入佛界。故以九界束為四種。菩薩則收乎三教。二乘則該乎藏通。  △二今下。示今顯是。 【疏】今譬九法界根性.束九以為四種。方便菩薩根性.既有化他統物之能.譬於剎利。聲聞緣覺同是無漏清淨涅槃.譬婆羅門。天人兩界善道受報.譬於毘舍。地獄等四同是惡趣.譬於首陀。  地獄等四者。等取餓鬼畜生修羅也。  △二所以下。歸宗顯意三。初總敘經意。 【疏】所以然者。一切眾生同一佛性.其味真正.一體三寶.等無差別。而為煩惱之所覆蔽.輪迴六道.受種種身。界隔差別.其味混雜。或酢或鹹.或甜或苦。無主無親.亡家亡國。一體三寶.隱而不顯。  所以下.總敘經意。同一佛性者。以彼彼互徧.三無差別故也。其味真正者。即用如來性品中喻意。下經云。聞其香氣.則知其地當有是藥。其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隨其流處.有種種名。乃至或醎或酢等也。真味.佛性也。眾名.九界也。煩惱覆蔽者。本無煩惱.元是佛性.迷而不覺。故云覆蔽。不同別理.實有惑覆。語別意圓.宜在甄別。輪回止在六道.受身通該九界。以約三聖.後心不退.故語輪回.且在六道。受身既云種種.則法性之身亦在中矣。界隔等者。界謂九界。凡聖事殊.故云界隔差別也。界是隔義.故云界隔。復以差別.釋成隔義。妙性隨緣.故云混雜。或酢等四.以喻九界善惡大小。以四對四.故云酢等.更無別義。亡家亡國者。無主故亡國。無親故亡家。亦應無師故亡訓。文略耳。一體等者。即九界眾生.自心所具一體三寶也。心即空是佛。即中是法。即假是僧。由喪如來君父師故.而自心妙理從誰開發.故云隱而不顯。  △二外則下。對釋經文。 【疏】外則遠離三寶.喪失善法.故言貧窮。善惡隔絕.故言遠至。非己本源.故言他國。  外則下.對釋經文。外既遠離相從三寶.故使內心同體不顯.即是喪失善法也。內外喪寶.貧窮可知。不能達無常惡.即常住善。名為隔絕。非己本源者。隨緣九界.理具情迷.不了自性。即指九界以喻他國。  △三下性下。引文證義。 【疏】下性品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皆不能見.而為三毒所覆。故墮地獄畜生餓鬼.生剎利等種種家中。即其義也。  下性下.引如來性品證義也。  △二若觀下。研詳去執。 【疏】若觀開譬。以剎利等.譬四種人根性則便。若觀合譬。云貧四姓者即我身是.可譬一人有四根性.其義則便。而文又云。拯及無量苦惱眾生者。復似就於多人作譬。既有二文.不可一向。若得此意.一人既然.多人亦爾。故於一人兩用無妨。  若觀下.研詳去執。譬四種人者。一四趣惡。二人天善。三二乘小。四菩薩大也。一人有四根性者。純陀既以四姓合於己身。則知但約一人之心.隨緣變造九界也。何者。心隨惡緣則造四趣。心隨善緣則造人天。隨小則造二乘。隨大則造菩薩。斯乃九界全迷.同體不顯.貧窮四姓.其義在茲。然心造只由理具。若了理具.同體方顯.即佛界也。一人既然.多人亦爾者。物機無量.九界收盡。九界眾生.各各造九。與我心地.其實無殊。故云亦爾。故於下.即指合譬。文中初云。即我身是。次云拯及無量等也。故於純陀一人作自他兩用。合譬無妨也。  △二然此下。約三性通示二。初約前後經文懸示二。初約法譬明三性二。初正明二。初約法說二。初約所失別請三性。 【疏】然此經宗.明常辨性。尋初法說.通失三性。三性不顯.義說為無。正性不顯.故言無親。緣性不顯.故言無主。了性不顯.故言無救。通舉三失.以為請端。  然此(至)辯性者。即明來意也。經宗在此.故須以三性釋文。以義尋文.文與義會.故云。尋初(至)失三性也。義說為無者。約迷云無.其實本有。如人迷水.謂冰無水。然冰即水.合法可知。正性下.正約三性消前文也。正性是境.境能生智.故正性如親能生子。緣是福德.福能資慧.如君能祿臣。了是智慧.慧能破惑.如師能救導。  △二約所求通請三性。 【疏】法說所求中云。但從如來求將來食者。專從主求祿.是求緣因。緣能資了.了能顯正。此略舉一而為請也。  △二約譬說。 【疏】就譬失中別請三性。意言眾生本有正因之性.一體三寶等無差別。而為惑覆.受種種身.四姓等異。此舉異.以請不異。別請如來.顯於正性。以貧窮故遠至他國者。無主曰貧.無親曰窮.無師曰困。此舉貧請富.別請如來.顯緣因性。役力農作乃至草穢。此明始從人天.乃至菩薩.偏除煩惱唯是少分.無上善根不能開發。唯悕天雨.天雨一灑即能發生。別請如來.顯了因性。  偏除煩惱者。二乘偏除見思。菩薩偏除塵沙。入空出假名為少分。中道妙解名無上善根。天雨譬今教。若聞圓常.則生妙解。故以役力譬請佛.顯了因性也。  △二然三下。結意。 【疏】然三佛性.非通非別。隨順根緣.通別兩請。餘文如經。  通別兩請者。前法說但云無親等.通譬所失.即是通請。譬說中各各作喻.故名別請。然雖通別有異.竝是約迷為請。故不可以修性分文也(云云)。  △二約佛受明三性二。初別許。 【疏】下如來受中亦有兩意。我今為汝除斷貧窮.是許其作主.顯緣因性。無上法雨.許為作師.顯於了性。雨汝身田.令生法芽.許為作親.顯於正性。此是別許三因佛性。  △二通許。 【疏】從何以故.純陀施食.有二果報無差。云何無差。若許作主.即是親師。若許親師.即是許主。是三如一.等無差別。若顯緣因.即顯了正。了正若顯.即顯緣因。是三性顯.等無差別。此是通許三因性也。  通許三因性也者。此蓋許一即三.三一相即.故名通也。  △二惑者下。約惑者設難顯意二。初疑問。 【疏】惑者云。此未明佛性.云何此解。  惑者下.難意者。謂佛性義.至師子吼品方談.云何於此.用三性解經耶。  △二答釋三。初依經總立。 【疏】答。經明佛性.是其正宗。初若不開.後何所躡。  答中。初依經總立。一經所明.意在顯示眾生本有佛性。故知佛性是經正主.宗主也。於此初文.若不開宗明義。後段諸品.無處承躡所處也。故此純陀正請之文.是一經承躡之處。故知疏主釋義.深符聖旨。  △二良以下。歷示經旨二。初約上根明現文義具佛性。 【疏】良以初請一體之佛.作主親師。一體之親.施其常命色力。一體之主.施其常安。一體之師.施其常辯。  良以下.歷示經旨。初約上根開悟.則知此文.義具佛性。文中明請受二文.意俱在性。初釋純陀所請。言一體佛者。然三寶一體。今約事儀。正為佛滅.附事明理。故云一體之佛耳。請作主.則欲顯緣性。請作親.則欲顯正性。請作師.則欲顯了性。此乃純陀之請.意在佛性也。一體下.次明佛正受。文既云。我當施汝常命色力.安無礙辯。即此許施五果.是許顯三性也。身從親生.故顯正因之親.能生法身常住色命力三。色即非色為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命則無始無終而無斷絕。力則徧一切處.作用無盡。故此三果即是法身.由顯正性故也。事主于祿.得祿乃安。此顯緣性而得解脫。解脫不動故曰常安。師能訓導.受訓獲辯。此顯了性而得般若。內具智慧.外有辯才。 【疏】令其身內一體三寶.三佛性顯。自他內外.等無差別。上根利智已同純陀。  令其下.總結。由佛為作主親師.而施五常之教。令眾生自心三寶三性.圓融顯發。自謂自行。他謂化他。良由自心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即益他。內外者。內謂自心.外謂生佛。自他約果上化用。內外約因中所觀。是則五常既闡.三性則明。乃知如來與純陀.自他性等。純陀與生佛.內外理均.等無差別。斯言不誣。上根等者。上根於此即悟佛性.豈待委談。云何難言.未明佛性耶。  △二為未下。約中下明下文廣顯佛怨。 【疏】為未解者.至哀歎中.開祕密藏。安置諸子.悉入其中。長壽金剛.次第相躡。乃至迦葉師子吼等.廣顯佛性。  為未下.約中下根性.須至下文廣說乃悟。乃至迦葉者.即迦葉品.攝惡明闡提有性也。師子吼在迦葉品前。今文隨便耳。  △三若初下。結斥顯意。 【疏】若初開宗.不明佛性者。為開何義.何義為宗。恐帖文流散.故懸示此義。  若初下.結斥顯意。懸示者。離文先說.故曰懸示。又文外通明.亦曰玄示。文選東京賦云。睿哲玄覽註云。玄.通也。故玄懸二字互用無在。  △二役力譬上所求二。初明舉緣因為求二。初敘意總明。 役力農作。得好調牛。良田平正。無諸沙鹵。惡草荒穢。唯悕天雨。 【疏】次從役力農作去.譬上所求。此譬略從人天二乘。方便菩薩所有善法.悉是緣因少分。故舉此為求。  經沙鹵。郎古反.謂硧(苦角反)薄之地也。說文。鹵.西方醎地也。疏釋為二。初舉緣因為求。次正求了因。緣是福德。了是智慧。以福資慧.顯於正因。悉是緣因少分者。圓修萬行.正是緣因。三教偏善.攝在其中。故名少分。又三教行人.非無智慧.體非圓照.俱屬緣因。  △二役力下。隨文顯義二。初約世間善釋。 【疏】役力者。正明厭弊惡趣貧窮.尚人天善。故言役力農作.得好調牛。文有兩意。  △二若以下。約出世善釋。 【疏】若以牛譬於身.身是善果.猶屬人天。若以調牛譬身口七.此譬於戒。良田譬定。平正譬慧。耘除草穢.譬斷煩惱。此亦兩意。若除四住.譬二乘善。若除塵沙.譬三菩薩。  譬身口七者。此謂禁防身口.為出世之因也。  △二唯悕下。正求了因二。初釋成三求示其綱要。 【疏】唯悕法雨去.正求了因。唯希如來.是求主求親。法雨是求師.三求若允.如貧得主.如窮得親.如蒙得師.則佛性顯。所求之要.正在於此。  正求了因者。緣是資助.故是旁求。慧為顯理.顯理為正.故云正求。如來是求主求親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如實.即法身之親。來成.即應身之主。故如來一名.兼乎主親也。法雨潤物.是望師益於資。如貧下.如貧乏得主榮祿。如孤窮得親養育。如童蒙得師訓誨。此以君父師.俱譬能顯三智。故屬了因。  △二佛隨下。對下三性顯其文旨。 【疏】佛隨其求.應請而施。施常命色力是許為親.顯其正性。施其常安是許為主.顯其緣性。施其常辯是許為師.顯其了性。前後無違.方知文旨。  佛隨下.對下文佛施五常.即是顯發三性。文中約所顯之理.以明三性也。智理既三.緣因福德.助智顯理.亦應具三。三三互融.只是一法。一既無一.豈有三九。雖無三九.三九宛然。故若請若受.智理互舉。  △三合二。初示不次意。 【疏】三從言調牛下.合譬。先合役力.後合貧窮。文不次者。貧之與役.不定前後。只貧故役.只役故貧。始從人天至三菩薩.悉皆是貧。雖少不同.皆貧如來無上財寶。不次第合.意或在此。  意或在者。疏主謙也。  △二合役下。正釋經文二。初超合役力二。初分科。 【疏】合役力譬。又兩。先歷法合.後一體合。  △二初歷下。正釋二。初合舉緣因二。初歷法合。 言調牛者。譬身口七。良田平正。譬於智慧。除去沙鹵惡草荒穢。譬除煩惱。 【疏】初歷法合中.不合人天者。特是文略。身口七支用戒防護.合上調牛。定能資慧.合上良田。慧忘差別.合上平正。除四住惑.合上除穢。除塵沙惑.合除沙鹵。  不合人天者。但約身口合.不約善果合故也。定能資慧等者。若約現文。但云良田平正.以譬智慧.而不言禪定。疏主謂是良田.方乃平正。如禪定方有智慧。故以禪定合上良田.善得經旨也。  △二一體合。 世尊。我今身有調牛良田。耘除眾穢。 【疏】次世尊我今身有下.就一體合。體有於戒.以合調牛。定合良田.慧合除穢.雖少善緣.不能顯正。  雖少善緣等者。此出純陀請意。即指偏教三學.名少善緣。不見佛性.故云不能顯正。即此純陀迹示偏行.以求圓因。雖者.與奪之詞。與而言之.且指偏行.得為圓教緣因。奪之則不能顯發正因.故須求請了因之慧也。  △二唯悕下。合求了因。 唯悕如來甘露法雨。 【疏】唯悕如來去.正是合求了因言教。  了因言教者。解從教生。故指言教.名為了因。  △二追合貧窮。 貧四姓者。即我身是。貧於無上法之財寶。唯願哀愍。除斷我等貧窮困苦。拯及無量苦惱眾生。 【疏】從貧四姓者去.合上貧窮。上歷四姓.今就一體.已如前釋。從拯及下.合上歷別四姓意也。  合上歷別等者。既云無量眾生.則是九界。以九對四.意如前釋。  △三結請二。初分科。 【疏】三從我今所供去.雙結。又三。  △二初結下。隨釋三。初雙結上法譬中所求之請。 我今所供雖復微少。冀得充足如來大眾。 【疏】初結上法譬中所求之請。法請中云。受我微供.然後涅槃.似獨請佛。今結譬云。冀得充足如來大眾者。結其不獨在佛.善能充足五十二眾。又是顯其能以一食普施大眾.眾多而供足.供少而周多。不思議供.供難思議眾(云云)。  △二雙結上法譬中所失之請。 我今無主。無親無歸。願垂矜憫。 【疏】次我今無主無親去.雙結上法譬中所失之請。  雙結所失中。經無歸者。即失師也。與前無救義同。矜。凡陵反。憫也。  △三雙結上法譬中求失之請。 如羅羅。 【疏】三如羅睺羅者。雙結法譬中求失之請。佛是金輪.即羅睺主.又是親師。我及一切亦復如是.事三如一.同羅睺羅。  佛是金輪等者。佛若在家.紹金輪位.羅即是臣也。故云即羅主。又是親師者。是佛之子故.從佛出家故。此顯只舉羅。義包求三也。我及下.結例餘眾。純陀既然.時眾咸爾。事三下.禮云。人生在三.事之如一。羅事師.即如君父。  △二受供二。初科分。 【疏】從爾時世尊去.第二受供。文為三。一許受施。二正受。三釋施。  △二許受下。隨釋三。初許受二。初分科。 【疏】許受又二。一敘許.二佛唱許。  △二初經下。隨釋二。初經家敘許二。初明敘許來意。 爾時世尊。一切種智。無上調御。告純陀曰。善哉善哉。 【疏】初經家舉三號。佛然其所請.故以三號而對許之。  佛然等者。爾雅云。俞答然也。方言曰應聲也。即是佛許其所請。  △二舉世下。約三號釋義二。初對請明許總釋三號。 【疏】舉世尊許為主.舉種智許為師.舉調御許為親。既許為主.即斷其貧。既許為親.即袪其窮。既許為師.即除其困。三失還得.三求遂克。  △二世尊下。隨文示義別示三號二。初釋三號三。初釋世尊二。初約譬對請釋。 【疏】世尊者.一切之所瞻仰。如世孝子之事親.如婆羅門之事火.如諸天之奉釋。事親即親義.事火即師義.奉釋即主義(云云)。  諸天奉釋者。謂三十二天.宗奉於帝釋也。  △二又世下。舉法顯喻釋。 【疏】又世尊者.如學無學等眾星之瞻佛月.如四種菩薩海水.繞佛須彌寶山。檀林師子等喻.喻戒定慧。世所崇仰.故言世尊。  又世下.文皆舉法.約喻而釋。學無學等者。等取支佛也。二乘小智猶如星光。佛智圓明譬如滿月。此即於二乘眾生世間為尊.故言世尊。灌頂經云。魏魏堂堂.如星中月也。四種者。四教因人.發心廣大.猶如於海。又四種是四十真因位也。佛果超出.如山盤峙。須彌以四寶合成.故云須彌寶山。淨名云。如須彌山.映臨大海。此顯於菩薩眾生世間為尊也。等喻者。等取龍象喻也。即序品歎聲聞德文。喻戒定慧者。以龍喻定。檀林喻戒。師子喻慧。義如前文。以此三法匠成於他.為世所尊。故經云。如栴檀林.栴檀圍繞。如師子王.師子圍繞也。  △二釋種智二。初約應用釋二。初總立。 【疏】一切種智者。或以相好色身.徧對一切。一切各解.故名一切種智。  △二何者下。徵釋。 【疏】何者。世有眾生事八十神。一神一好.隨其所覩.見其所事。如來一身.徧令其解.故名一切種智。  種智中.初約應用.釋八十神。謂日月星等。廣如下經。如來一身等者。此乃令彼作種種所事解.名一切種智。  △二又不下。約報智釋。 【疏】又不以色身為佛.以一切種智為佛。一切種智.依此色身見相莊嚴。當知智慧具足.故名一切種智。  又不下.約報智釋也。大品云。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皆知.名一切種智。見相等者。由內具種智.外現相嚴。是則智為相本。故知種智唯在報身。又前約應用.是化他。此約報智.是自行。  △三釋調御二。初正釋。 【疏】調御者。稱適機緣.應生應滅.應受不受.皆為調御一切眾生。  釋調御中.應受不受者。如受純陀.若不受大眾供。皆是順機調熟.乘御眾生耳。  △二他經下。開合。 【疏】他經以調御丈夫為兩號.今經合為一號。文云。自既丈夫.復調丈夫。  今經等者。如下經文.解十號也。  △二釋善哉。 【疏】善哉善哉者。印其法譬兩請。  △二如來唱許。 我今為汝除斷貧窮。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 【疏】次我今為汝除斷貧窮去.是佛唱許。斷貧是許主.法雨是許師.生法芽是許親。  △二正受二。初疏主正解二。初略明述許。 汝今於我。欲求壽命。色力安樂。無礙辯才。我當施汝常命色力。安無礙辯。 【疏】從汝今於我去.是正受。汝今於我欲求常命色力者.述其請父。安者.述其請主。無礙辯者.述其請師。我當施汝者.即是許三(云云)。  △二廣明常義二。初破古明常三。初舊師明涅槃是破病常二。初敘。 【疏】舊明涅槃正體.是常治於無常。故序五時云。般若雖明尊特之佛.為成無生。楞嚴雖云七百僧祇.豈及法華無量壽。法華無量壽.猶是無常.至涅槃教始明常樂。遠斥鹿苑.近破法華。同歸涅槃圓常.窮源盡性之說。  序五時者。古人五時不取華嚴。又以般若居方等前。謂一阿含。二般若。三方等。四法華。五涅槃。七百僧祇者。首楞嚴三昧經下卷云。堅首菩薩問佛壽幾何。何時入滅。佛告堅首。東方去此三萬二千土。國名莊嚴。佛號照明莊嚴自在王。今現在說法。如彼佛所有壽量。我壽亦爾。又問彼壽幾何。佛言。汝自往問。彼自當答。堅首承佛神力往問。答言。我壽七百阿僧祇。釋迦壽亦爾。法華無量壽者。即壽量品.明過東方塵點之壽也。  △二如此下。斥三。初總斥。 【疏】如此說者。偏摘諸經.對緣一句作無常義。偏取涅槃破病之常.以為正體。二途俱失。  如此下.總斥。偏摘者。摘.應法師云。他狄反。案。摘亦剔也。謂挑剔也。且一代教門俱談四句。或常或無常.兩亦雙非。隨機所好.豈得偏旁挑摘.採取諸經以為無常.涅槃為常。而於諸經尚有常等三句。攝義不周.名為偏取。二途俱失者。非但失諸經常義.亦失涅槃無常義也。  △二何者下。敘破二。初約諸經名異總立。 【疏】何者。般若佛母。涅槃佛師。楞嚴三佛。涅槃三點。法華一乘。涅槃佛性。  何者下.歷舉諸經常義.與涅槃對立。如文。  △二一乘下。引今經體同歷難。 【疏】一乘即佛性.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云何一乘還破一乘.法身云何破於法佛.佛師云何破於佛母。  一乘下.引今經體同歷難。文中先難法華。次楞嚴。後般若。一乘即佛性等者。即下經文。云何下.正難。且法華正談一乘。而今經顯云。一乘即佛性。故知一乘與佛性同體異名耳。是則二經俱談一乘.俱是常住。云何以涅槃一乘.破法華一乘。云法華無常.涅槃是常耶。法身下.舉楞嚴三身以三點對難也。古師偏據七百僧祇應身之義.判為無常。且彼經上卷委明.三身與今經伊字三點義合。以今三點喻三德。故解脫德即應身.般若德即報身.法身德即法身。其義既同.云何以今經法身德為常.破楞嚴法身佛為無常耶。佛師下.今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般若云。般若為諸佛母。佛者.覺也。覺即是智。智因境正.如師導資。智從境生.如母生子。故性淨涅槃喻師。實相般若喻母。其理本同。安得以此破彼.云無常耶。  △三故知下。結過。 【疏】故知惑其方便.迷於部教。互相是非.失其正旨。今所不用。  故知下.結過。惑於方便者。如來方便隨機.於一實理作種種名。故於般若說為佛母。楞嚴說為法佛。乃至涅槃名為佛性。名雖種種.理實無殊。古師不曉.故云惑其方便也。迷於部教者。且方等部中.以圓對三。般若帶二。法華唯圓。故知部內圓融.與涅槃常住無別。古人迷此。遂以此常為是。斥彼無常為非。不達部內.圓理體同.名失正旨。  △二地人明涅槃是當現常。 【疏】地人雖無五時之執.以當現常.破無常義。義勢相似.已同舊懷。  地人下.謂此經明當現常.以破無常。義當今經.以破諸經。故云義勢相似。現常者。如經云。二十五有.悉皆有我。我即佛性.此現常也。當常者。如經云。夫有心者皆當作佛.未來當得常樂等。當常也。  △三興皇明涅槃是凝然常二。初敘彼解離二見顯常體凝然。 【疏】興皇解云。常無常者。藥病相治.無常治常。若識無常.是治常方便.病去藥盡。若不識者.執藥為病.病即斷見。故云王今病重。  興皇所解.乃約雙非為今經正體。常與無常悉是方便。不同舊師.謂此教為常也。文中先明無常破常。次明常破無常。初中云.病去藥盡者。常執之見既破.無常之觀亦亡。此約得悟之人.於此即見雙非中道也。若不下.其不悟者翻執無常.如藥翻為病。此即捨常取斷見。故云病即斷。故云下.引經中新醫用乳喻也。捨常著斷.故云病重。 【疏】常治無常亦是方便.病去藥盡。若不識者.即成常見。識兩方便.能斷斷常.則非斷常。故智者見法生.即滅斷見。見法滅.即滅常見。若不識者.還是二見。  次明常破無常。常是破無常之方便。故云亦是方便。不同舊人.以常為今經體也。無常執破.故云病去。常住觀亡.故云藥盡。即悟非常非無常也。若不下.明執藥成病。識兩下.重更結悟指迷。初是結悟。若不下.指迷。  △二今明下。約今破明相即顯常即秘密二。初縱奪。 【疏】今明此釋與舊不同。若得意者.無所間然。逐語生想.俱同前病。  今明下.今師破也。初縱奪。縱之則得意見理。奪之則逐語起見。無所間然者。謂達常無常.即是中道.無所間隔也。論語云。禹。吾無間然矣。注云。孔子推禹功德之盛美。言己不能復間廁其間。  △二何者下。正破。 【疏】何者。彈常無常.是互論方便。指非常非無常.而為正體。如避空求空.去空逾遠。何者。佛言。二施果報.等無差別。若其昔說五果無常.今說是常.可是差別。若常無常.俱是非常非無常者.方是等無差別.亦是顯發方便密教。若得此意.般若楞嚴莫非祕密。  何者下.正破。彈常等者。即興皇彈斥舊解。以今教為常.亦只得方便意耳。避空求空者。二邊即中.如空徧一切。捨邊指中.如避空求空。良由離邊.無別中故。離此虛空.無別空故。去空踰遠者。既避既求.焉識空徧。以迷空故.故云踰遠。般若下.是知般若三智.楞嚴三佛.三一無差.同名祕密。且順古義.故皆先舉般若。  △二然此下。示今明常三。初約喻稱歎。 【疏】然此常義.斯教之喉衿.眾經之心首.群聖之窟宅。諸佛之法界.不可思議。如來智慧.說不可盡。  然此下.示今明常。初約喻稱歎也。初舉四義正歎。次結非思說。即此四義.而成兩雙。先約此教他經。次約因人果德。初雙是約教。次雙是約人。斯教之喉衿者。今經之興.正明常住。故純陀因滅奉供.以明不滅。開宗示義.即談五常。如人之喉.如衣之衿.要可知矣。此是約此教歎常也。眾經之心首者。四味大乘.咸明常住。如五藏之有心.猶六分之有首。此約他經歎常也。群聖之窟宅者。四十真因.故云群聖。咸住常理.故云窟宅。釋名云。宅.擇也。擇吉而居.故云宅也。位位顯常.全同擇吉。此約因人歎常也。諸佛之法界者。妙覺所證.豈離三諦。一空一切空.以為界。假中例然.故名法界。三諦融即.其體俱常.此約果德歎也。不可下.結非思說。如來果人.說尚不盡。云何凡下能議能思。  △二若嶷下。斥前生後。 【疏】若嶷然常.若當現常.若破病常.豈會圓理。今試言之。  若嶷下.結前也。嶷然常者。興皇也。嶷.語棘反。詩傳云。岐嶷者。岐.知意。嶷.識別也。言能匍匐.則歧歧然.意有所知也。其貌嶷然.有所別識。亦言六七歲。此名小兒超出群類.以為嶷然。興皇所明雙非中道之常.既非二邊.即同超出。故云嶷然常也。若當現常者.地人也。若破病常者.舊師也。既各據一邊.不約今經正意。故總斥云.豈會圓理。今試言之者。生後也。  △三夫佛下。正明今解二。初對古明今二。初正示常義三。初明常非破病二。初四悉隨機非唯破病四。初世界。 【疏】夫佛出世本為大事因緣。大事因緣即是常住。常法包容.故名為大。常立諸法.故名為事。常機常感.故曰因緣。常無差別.差別說常。下文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三世諸佛悉師此常.常無師弟.師弟俱常。如是分別.名世界常。  夫佛下.正明今解也。初世界中.示法華所明大事因緣.即是今經常住。初約感應義釋。大事即能應。以佛證得此大事故。還以此法而化眾生。三無差別.故云常法包容。自因至果.三千理顯.故云常立諸法。此乃果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也。常機下.約能感釋因緣義。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斯則生佛雖異.三千竝常也。常無下.約境智釋常。感應即生佛對論。境智則且就應辯。二而不二.一理泯同.故云常無差別。不二而二.境智俱常.故云差別說常。故引下文.證成境智。諸佛即能觀智。所師即三諦境。師弟者。師即境。弟即智。境能軌則於智.如師訓導於弟。名世界常者。感應不同.境智差別.即隔別義。又能隨機應現.差別說常.令物歎喜.故是世界也。  △二為人。 【疏】我今為汝.除斷貧窮。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汝今於我.欲求壽命.色力安樂.無礙辯才。我當施汝常命色力.安無礙辯。又云我今哀憫汝及一切.是故今日欲入涅槃。若諸天人於此最後供養我者.悉皆當得不動果報。如此等文皆明常法.發生常善。是名為人常也。  我今下.約為人。文中引經.皆是為生常住善也。  △三對治。 【疏】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是常樂我淨.我是佛義.常是法身.樂是涅槃.淨是正法.以此四種破四顛倒。又云先所修習四法相貌悉是顛倒。欲得真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修我想.常樂淨想。譬如明醫.先以鹹苦治其本病。本病雖去.復患鹹苦。後以淨乳治於鹹苦。佛亦如是.先以無常治其常病。常病既去.更病無常。今以真常破昔無常.故云我為醫王。欲伏外道.是故唱言無我無人.為此因緣而說有我。常破無常亦復如是。又東方雙者。即是於常.為破無常。又二鳥雙遊.譬於如來無二二用。如是等文皆明常法.對破無常。釋論亦云。常與無常是對治法.非第一義。是名對治常也。  若欲下.約對治中.我是佛義等者。謂覺了自在.法身常住.涅槃安樂.正法離邪染也。然此即是三德總別之名。佛即般若。正法即解脫。法身可知。三德圓具故名涅槃。下文般若亦非等。即此意也。為此因緣者。為此會常住之機也。無二二用者。常理不二.而隨緣二用差別。即是以無常破常.常破無常等也。  △四第一義。 【疏】第一義者.則非常無常。今經亦云。二施果報.等無差別。若常破無常.無常異常。是則差別.非第一義。第一義者.非常無常.故無差別。若二鳥雙遊.明其二用。二鳥俱息.明其雙寂。即用而寂.寂滅為樂.是大涅槃。如是等文.皆第一義常也。  第一義中.直指用即是體.故無差別.亦非相破。所引二鳥.亦取即遊而息。故成入理之益。  △二當知下。結示無礙以斥偏執。 【疏】當知是常.四悉無礙。常亦間隔因緣大事。常亦寂絕畢竟妙理。常亦出生建立諸法。常亦對治破於倒惑。自在若此.云何偏據.是於對治藥病互論.埋沒圓能.害諸經論。  當知下.結示斥執也。間隔結世界。寂絕結第一義。出生結為人。對治如文。自在下.正斥古師偏執對治.失餘三義。害諸經論者。以皆隨順四悉而說。豈可是一非諸.而為疣害耶。  △二又大下。明常非當現二。初明隨機具二常。 【疏】又大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又二十五有悉皆有我.我即佛性.佛性即常。佛性雄猛.難可毀壞。此多文義.即是現常。又云。夫有心者皆當作佛.未來當得常樂我淨。如是等文.即是當常。  又大下.明常非當現。初明隨順物機.說有當現。常是理體.實非當現。故引偈文及淨名為證.以斥地師。  △二又三下。明理體非三世三。初引偈文顯失。 【疏】又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既無三世.何得復有現常當常。  △二引淨名助證。 【疏】淨名云。但以世俗文字.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三若固下。牒所計結責。 【疏】若固執當現.各據三世.不解我意.寧會偈言。  △三又此下。明常非嶷然二。初約密教引辨三。初引密教總立。 【疏】又此常者.顯發如來方便密教。  又此下.明常非嶷然。初且引教總立。  △二昔覆下。示密即開顯二。初敘意略辨。 【疏】昔覆於常.今開辯常。無別今常.異昔無常。開昔無常即是今常。  次昔覆下.即是釋出顯發密教義也。初敘意略辯。昔以九界無常.覆佛界常。今開九界.不出三千.同歸佛界.故云無別今常等。  △二次我下。徵文廣示。 【疏】次我今為汝斷貧窮者。若除四趣貧窮.即開諸惡無常而顯於常。下文云。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即其義也。若斷人天貧窮.即開諸善無常而顯於常。文云。我今於此處.不求天人身。設使得之者.心亦不甘樂。又云。因滅是色.獲常色等。即其義也。若斷二乘貧窮.即開無漏無常而顯於常。文云。為諸聲聞開發慧眼(云云)。若斷方便菩薩貧窮.即開六度通別無常而顯於常。文云。令諸菩薩了見佛性。又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  次我下.徵經歷示。開九界即佛界.常住義也。四重謗法.五逆闡提.即四趣無常惡因.必感無常惡果。今了心罪本空.名為懺重。唯達法界.故除謗法。順於實相.故盡逆罪。佛性不變.即滅闡提。斯皆四惡結業.即是解脫。解脫即常.常即佛性。因滅果亡.唯一佛界。二乘界則兩教總明。菩薩界則二教各辯。俱約開顯.在文可見。  △三總而下。約秘藏結示。 【疏】總而言之。開諸有餘.悉是無餘。開諸不了.悉是了義。是名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悉皆安置三點四德祕密藏中。  總而下.有餘即三教不了義之說.故九界是權。無餘即圓教了義之說.故佛界是實。今既開權顯實.三教即圓.九即佛界.故云顯發密教.咸破無明.皆顯三德。故云安置祕藏。  △二又此下。約五性釋成。 【疏】又此常者.即是佛性.佛性即常。既開於常.即開佛性。既為此等作親開正.作主開緣.作師開了。除斷貧窮.開境界性。悉皆當得不動果報.即開果性。  又此下.約五性釋成。正緣了三.如常解釋。境界者。即指因果善惡之事.名為境界。此事即理.故名佛性。正因則獨指因中之理。緣因唯論善事。與此為異也。果性即分證究竟.智斷二德也。  △二若例下。稱歎結斥。 【疏】若例此義。何人何法.何教何行.何位何用.而不是常。何法不是非常非無常。  若例下.稱歎結斥。稱歎中.即指前開常辯性.名為此義。謂若例開九皆常.同顯佛性。則九界假名之人.五陰實法.偏小之教.三乘之行.斷伏諸位.對治諸用.咸即佛性常住。故云而不是常。故知此常即是中道。故云何法不是非常非無常也。此言何法.即總上人.法.教.行.位.用也。 【疏】豈復更有善惡.三乘差別等性。畢竟悉是大般涅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竪深橫廣.無邊無底。能建大義.充滿法界.不可窮盡。何得判是嶷然破病.當現常耶。  豈復下.結示同是佛界.更無九界差別。善惡即六道.并三乘是九界也。言語道斷.故不可議。心行處滅.故不可思。竪深則徹如理.橫廣則該法界.廣故無邊.深故無底。隨順四悉名建大義。體元周徧.故滿法界。此釋成橫廣也。三諦相即.故不可窮盡。再言之者。歎美之極也。又是結上之詞。謂建大義不可窮盡。滿法界不可窮盡也。何得下.結斥三家。  △二如此下。舉喻結意。 【疏】如此常義.猶若虛空。略對四家.示其梗概。  略對四家者。三家是所對。今家是能對。能所合論.故言四耳。梗概者。大略也。  △二次正下。治者添釋三。初敘意分章。 【疏】次正受中五果之名。文中不釋。私云。五既並果.具攝因果一切萬德。先消名。次對法。  次正下.治者添釋。  △二五法下。依章正釋二。初消名。 【疏】五法並常.故初云常。連持曰命。常命則以無始無終而無斷絕.以非色為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作用為力。徧一切處.用無窮盡。不動名安。雖具力用.安固不動。被機有辯.無緣慈悲.普施法藥。  故初云常者。即以常字.貫下五法。無始無終者。果證之理.理非因果.故非始終。以非色為色者。常色是理.此色即心.非同質礙.即真善妙色。用無窮者。隨緣徧應.如鏡現像.此名常力。安固不動者。即用而體.雖終日應變.而未嘗離於法身.故云不動。此名常安。被機等者。圓音一演.異類等解。言說性空.文字解脫.乃名常辯。  △二對法。 【疏】次對法者.此即三密。命即意密。色力及安.即身密。無礙即口密。亦名四德。意是常德.身是樂我.口即淨德。  命即意密者。平等大慧即是意密.以慧為命。故意即常命。身口易解。亦名下.既將五果以對三密.復以三密結成四德.以顯果德所證之理也。大慧常照.故意是常德。法身寂滅為樂.自在徧應名我。是故身密對此二德。口輪說法.咸令離染.故是淨德。此並約事對當。若論理體.身口即意.三業不二.四德本融。  △三若得下。結示體徧。 【疏】若得此意.徧一切法.無非此五。佛具此五.故以施人。以五常故.施亦無盡。言無盡者.即五果也。  若得下.結示體徧。既知五果即是三密四德.而此三四.何所不收。方知五果徧攝因果自他.一切諸法。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四。  △三釋施二。初標示。 【疏】純陀品中。三何以故去.即釋施也。  △二釋初下。正釋二。初懸示文意二。初正示文旨二。初明一代言教俱常。 何以故。純陀。施食有二。果報無差。何等為二。一者。受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受已入於涅槃。我今受汝最後供養。令汝具足檀波羅蜜。 【疏】釋初釋後.中間可知。此意非但後教開常.開初亦爾。  釋初後等者。初即寂場成道。後即此會入滅。經既釋此初後.則中間三味.開常可知。鹿苑唯密.二味皆顯。此則一代五時俱明常住。  △二既舉下。例行位證人亦常。 【疏】既舉諸教.例知行位證人亦復如是。是常法印.印於一切.無不是常。  既舉等者。教是能詮。能詮既常.則所詮行等.悉皆是常。故云亦復如是。常理如印.印定諸法.諸法即常。故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  △二初後下。結示常義。 【疏】初後供養.即是行常。初後法施.即是教常。初後二施必有其人.即是人常。初後果報.即是證常。證必有位.即是位常。等無差別.即是法常(云云)。  初後下.結示常義。法常者。法即常理也。若然與證何別。應知證即對智而談。法即單約理說。  △二復次下。隨文消釋四。初釋無差三。初引下佛答。 【疏】復次等無差別者。若依答文.有種種義。或初後皆受皆食皆不食.故等。或初後皆得五果.故等。或初後皆見佛性.皆斷煩惱.皆能說法.故等。  釋無差中.初引佛答。  △二若依下。泛學經論。 【疏】若依楞嚴.初後皆如皆空.故等。若依釋論.初後皆是諸法實相.故等。  次泛舉經論。  △三若此下。的示今文二。初正示。 【疏】若此中意.即是初後皆常.故等。常者即是非常非無常之常.故等。若得非常非無常意.歷一切法教行位人.等無差別。  三的示合文。須知楞嚴如空.釋論實相.此經常住。名雖不同.理體無別。  △二問一下。釋疑二。初明三世常。 【疏】問。一切眾生常.為現為當。答。已如上說.三世皆常。  △二明六即常二。初約生佛事異問。 【疏】問。若現常者.眾生即佛耶。  △二約凡聖理同答二。初舉譬喻總示。 【疏】答。如胎中子.豈不同父姓。若同父姓.寧責耆少。  耆少者。耆.老也。禮云。六十曰耆.指使(鄭玄注。指事使人也)性同喻。即耆少喻。  △二凡有下。約六即結責。 【疏】凡有六即。一切眾生.即是理常。聞大涅槃.解知佛性.即名字常。知性能修.即觀行常。如夜見杌.即相似常。金錍抉眼.三指分明.即分真常。無上大覺.即究竟常。如此諸常.疑何等常。  六即觀行者。謂觀行成就.五品開明也。若初心修觀即名字位中也。是故相似已前名現常。分證已去名當常。眾生無始本有此常.故屬過去。然六即圓位.徧在諸經。豈同地人.指當現常唯在今教。  △二阿耨下。釋阿耨菩提。 【疏】阿耨菩提.翻名釋義.如常可見。  翻名釋義者。阿之言無。耨多羅言上。三之言正。藐之言真。三復名正。菩提名道。謂無上正真正道也。義通四教.經意在圓。  △三受最下。釋受最後供。 【疏】受最後供.一期事畢.法理具足。  法理具足者。五時化訖.是法具足。俱安祕藏.是理具足。臨滅受供.名為最後。  △四汝聞下。釋令汝具足。 【疏】汝聞見此.依而行施.檀必具足。  汝聞等者。聞法見身.咸是常住。依常住理.行最後施。施即法界.故云檀必具足。  △三難二。初科分。 【疏】三純陀設難。文為二。初總非不然.後別作難。  △二冶城下。正釋二。初總非。 爾時純陀即白佛言。如佛所說二施果報無差別者。是義不然。 【疏】冶城作四難。開善作五難。名目不同(云云)。  總非者。現見初劣後勝。云何而言施無差別.故云不然。冶城者。案地理志。本吳冶鑄之處.因名焉。王導作司徒。徙冶出石頭城西。以地為西園。故晉書。成帝幸司徒府.遊觀西園.即此處也。梁太元十五年.武帝為江陵沙門法新.於中立寺.以冶城為名。今言冶城.即指智秀法師也。開善.如第一卷初釋。名目不同。指在彼疏.故注(云云)。  △二別難二。初古今分節。 何以故。先受施者。煩惱未盡。未得成就一切種智。亦未能令眾生具足檀波羅蜜。後受施者。煩惱已盡。已得成就一切種智。能令眾生普得具足檀波羅蜜。 【疏】今明五難。一有智斷無智斷。  五難下.今師正分。一有等者。經從煩惱未盡已去。 先受施者。猶是眾生。後受施者。是天中天。 【疏】二有聖號無聖號。  聖號即天中天是也。 先受施者。是雜食身。煩惱之身。是後邊身。是無常身。後受施者。無煩惱身。金剛之身。法身。常身。無邊之身。云何而言。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疏】三具四身五身。  四身謂雜食等。五身謂無煩惱等。 先受施者。未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唯得肉眼。未得佛眼。乃至慧眼。後受施者。已得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具足佛眼。乃至慧眼。云何而言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疏】四具度眼.不具度眼。  四具下.眼謂五眼。經明不具。中略法天二眼。故云乃至。若約從勝至劣列名者。應云佛眼.乃至天眼。今云慧眼者.以佛眼見中。法天二眼同在俗諦。慧眼見真.以此為便。具度眼中。經云。肉眼乃至慧眼者。傳寫訛也。應云佛眼乃至慧眼。故遠疏釋云。具佛眼等.彰其解具。就聖眼中從上向下.故云具佛.乃至慧眼。天肉不論(已上彼文)。 世尊。先受施者。受已食之。入腹消化。得命得色。得力得安。得無礙辯。後受施者。不食不消。無五事果。云何而言。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疏】五得五果.不得五果(云云)。  得五果等者。後不受食.無世間五果。此約小乘所見。經中但云得命。不云得常命者。此以小初有漏五果為難.故非常果。得命者.只是世間報命。安即五陰安快。辯即世智宣揚。色力可知。  △二初一下。正示今義二。初示廣略意。 【疏】初一難具論自他.後四難唯論於自。此難本明.受者福他。初既備舉.後不煩文。是故略之。  初既備舉等者。以初例後.福他可解.故不煩文。若例作者。應云亦未能令眾生具天中天。餘並準此。經消化.呼瓜呼覇二反。說文。化.變也。  △二然此下。明設難意二。初通約大小以明難意二。初大小隨機二。初明初後俱異二。初敘意。 【疏】然此五難芰角難解。何者。至理寂滅.無大無小。若垂迹化物.緣有利鈍.應有勝劣。小緣所見.初後俱劣。大緣所見.初後俱勝。  芰角難解者。芰.奇寄反。魏都賦云。緣芰泛濤而浸潭(上七心反。下以心反)。注云。芰.菱也。今謂斜難.似彼菱角也。若以小初難大初.小後難大後.此名並難.非芰角。若以小初難大後.小後難大初.是斜難.名芰角難也。今純陀五難.悉是以小初而難大後.故云芰角難解也。然一往雖難.若解始終.對大小二機各別者.義甚易見。故疏主歷示大小之相.引經約教區以別之。緣有利鈍等者。若約四教機緣分界內外.則藏通是界內利鈍.別圓是界外利鈍。則藏教名小.三教是大。今順經文。純陀正以三藏初成.難圓教入滅。故以利屬圓機.鈍唯藏機也。大小亦爾。  △二若始下。正示二。初明大小之初二。初正釋。 【疏】若始坐樹下.受牧女乳麋。食此食已.十力充滿。此小緣劣見。  若始下.明大小之初。受牧女乳糜.是三藏初成相也。牧.守也。準婆沙論.明從守牛之女.受三斗六升乳糜。十力充滿者。食已.斷結成道.故得十力。 【疏】若始坐華臺.眷屬菩薩悉坐華葉。十方諸佛放眉間光.入華臺頂。諸佛眷屬放眉間光.入華葉頂。華臺菩薩三昧受職.成於報佛。華葉菩薩成於應佛。此大緣見勝。  始坐華臺等。即別圓成相。今意在圓。具如梵網所明。華葉(至)應佛者。千華葉上即勝應身.亦名大化身也。百億國中即劣應身.亦名小化身。即向明小機所見.受乳糜者是也。  △二當知下。結示。 【疏】當知牧女與諸佛不同.乳麋與光明永異。此即大小二佛最初受施。  乳糜(至)永異者。華臺佛但以光明入頂為食。故不同劣應食乳也。  △二若見下。明大小之後二。初正釋。 【疏】若見佛自行乞食到純陀舍.食檀耳羹.中夜入滅.轝向雙林.以火焚身。此小緣劣見。若見純陀悲感.但獻八斛四斗.不思議供.充飽一切.見十方佛遣大弟子.鉢盛香飯奉佛涅槃。大緣見勝。  若見下.明大小之後。檀耳羹者。長阿含第三云。佛至波波城.闍頭園。有長者名周那.請佛及比丘僧。別為佛煮栴檀耳羹。以世奇故.獨奉於佛。阿難白長者。設供無福。佛最後於其舍入般涅槃。佛言莫作是說。長者今者獲大福利.壽命色力善名.生多財寶.死生天上(云云)。轝向雙林者。轝.以諸反。輿服志云。上古聖人.觀轉蓬以為輪輿。又轝載.即是於長者舍.以車載往雙林。此皆藏機所見也。若見下.明今經滅相.正是圓機所見。  △二當知下。結示。 【疏】當知乞食與送食不同.香飯與檀耳永異。大小二佛最後受施.其相若此。  △二例推下。明結例五雙。 【疏】例推智斷.乃至五果.亦應各異。  例推下.結例五雙。成道入滅.既大小永異。則智斷等五.始終亦然。故純陀執小難大.以為發起。向下如來以始終俱大答釋。  △二純陀下。結示難意。 【疏】純陀芰角。將大緣之後.並小緣之初.構差別之難。佛約大緣所見.初後無差以答。則涇渭皎然.初後不二。  構差別之難者。以大小不同.而難於佛也。涇渭皎然者。純陀執小難大.故是差別.如涇之濁。佛約大緣.初後五果等無差別.如渭之清。作此申釋.經旨可見.故曰皎然。  △二別約經教以明難意二。初引二經。 【疏】今更引經而分別之。勝天王中.初坐樹下有四種相。或見坐祥草.或見坐天衣.或見坐七寶.或見坐虛空。像法決疑經.佛入涅槃亦四種相。或見拘尸土石樹林.或見是七寶莊嚴.或見是三世諸佛菩薩所遊居處.或見是真如實相.純佛境界。前後既現四相不同.例推智斷.乃至五果.亦應各異。  今更下.別約經教以明難意。以前但總言大小.故更約四教委明。初引二經。勝天王以證初成。像法決疑以證後滅。各具四教.在文可見。  △二對四教三。初藏二。初正示五雙。 【疏】今更對教主而略說之。若三藏佛.初受乳麋.未有智斷.不能化他.令得智斷。凡法未離.不得聖號。苦行體羸.外須雜食。無漏未發.內有煩惱。果縛尚在.是後邊身。必歸磨滅.是無常身。雖行事檀.未得理度。檀不具足.乃至般若亦復如是。父母之身.但是肉眼。未有通明.故無四眼。既受食已.自得五益.能五益他。  對教主者。既引二經.明初後四見。故更對四教果佛.以消今經。凡法未離者。樹王已前.結惑全在.故無天中天之聖號。苦行下.謂雪山六年一麻一麥.形體羸瘦。恐同自餓外道.故受乳糜。故云外須雜食。果縛等者。三祇已來未免生死.今王宮身是酬昔煩惱.名為果縛。此身若滅.即入無餘。此身是生死後邊.故云後邊身也。未有通明等者。以未斷惑.是故未得三明六通。既無通明.即無四眼。無天眼可知。無無漏通.故無慧等三眼。若論菩薩.先得五通.則已有天眼。今約未得無漏.所發天眼其用亦劣。如梵王天眼.劣於陳如.故全奪之.云無四眼。故經云。唯有肉眼也。此三藏五義.一一對消經中.五雙所執初成之義。講者精詳.宜令允合。  △二觀純下。結成難意。 【疏】觀純陀言.專引三藏佛初成為難。  觀純下.疏主結示經意也。  △二通二。初正示五雙。 【疏】若通教佛.菩薩道時已斷正使.無漏現前。自得智斷.亦令他得。已捨凡法.入聖人位。誓願扶習.現坐道場。示受食身.無復四住。但有習氣.名無常身。後邊之身.非是正使無常之身。後邊之身已具亡三。檀波羅蜜乃至般若.已得四眼.未得佛眼。示消揣食.福利於他.令得五果。  已具亡三者。則能施所施受者.三事皆空也。約當教說.七地入空.具三明六通.已得慧眼天眼。八地出假.已得法眼.未斷殘習.故未得佛眼也。示消揣食者。揣.音團。賈誼鵬鳥賦云。何足控揣.即此字也。言示消者。其實已斷煩惱.生死久盡。為化眾生.扶習受報.示食揣食.入腹消化也。  △二純陀下。結非難意。 【疏】純陀所難.都未涉此。  純陀下.結非難意。以純陀但執藏初為難故也。以藏不斷惑.違圓義顯.故執為難。通教即空.五雙之義稍同於圓.故不以為難。然又只是隨機。以機宜執藏難圓.有四悉益故。如法華中.智積尚執別義難於龍女.而況通耶。  △三別圓二。初正示五雙。 【疏】若別圓佛。初受施時.如佛所答.我成佛來無量阿僧祇劫.久具智斷.令他智斷。乃至久已不食不消.無五事果。示現初成初受.後成後受。  若別下.以別教證道同圓.故合明之。以結成佛答五雙.顯無差之意也。如佛所答等者。此引法華壽量品.佛答彌勒文義。與今佛答純陀云。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等。為連類也。乃至者。即略中間三雙.但舉初後。若具作者。謂久具聖號.久具五身.久具度眼。皆云久者。即久本初成也。以此經在法華顯本文後故。示現初成等者。應云後滅。言後成者。文悞。從久遠之本.垂今日之迹。示現寂場初成.初受佛光.雙林後滅.後受粳粮。示現鹿苑初成.初受乳糜.俗舍後滅.後受檀耳。大小初後。悉是迹中示現。  △二豈可下。結成答意。 【疏】豈可以劣見之初.難勝見之後。初後二果等無差別.其義明矣。  豈可下.結成答意。劣見即藏機。勝見即圓機。等無差別者。初後俱圓.故無差別。  △四答二。初分科。 【疏】四佛答。為兩。初正答五難.次普受大會。  △二初答下。隨義二。初正答五難五。初答第三四身五身難二。初來意。 佛言。善男子。如來已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無有食身。煩惱之身。無後邊身。常身。法身。金剛之身。 【疏】初答第三.四身五身之難者。身有離合.故有四五。常是此教之首.故超而答之。  身有(至)四五者。前難中。小則有四。大有五者。以大中離出.能喻金剛。故知金剛總喻大四。小中不舉能喻。故但四身。若離出者.應云非金剛身。此則大小俱五。若俱從合說.則大小俱四。今小合大開.故有四五。是知無煩惱.非小煩惱之身。法身非雜食.以法身不假段食故。常非無常.無邊非邊。此則大小翻對唯四。若各離為五者。應云金剛之身非小乘.非金剛速朽之身也。故超答之者。以五身中明常身故也。  △二但純下。正釋二。初重敘前難。 【疏】但純陀先舉三藏佛初以作難。三藏之佛.六年苦行.精氣殆絕。乳麋資益.身力充滿.則是食身。如是食身從業緣現.故是煩惱身。三十四心.斷子縛盡.唯果縛在.是後邊身。終必入滅.是無常身。故舉為難。  從業緣等者。身由業感.業由煩惱.從根本說.名煩惱身。佛以大乘五身.破小四身。而經於小乘但引三身者。只由邊與無常義一。故但言無後邊身.則是無無常身也。  △二佛今下。正釋今答二。初合四為三所以。 【疏】佛今以五破四。正言後邊與無常同.故合為無常身也。  △二汝舉下。正示佛答之意三。初小機所見。 【疏】汝舉四身.乃小緣所見。  汝舉下.正示佛答。文中次第以大五.對破小四。  △二大緣下。舉因況果。 【疏】大緣所覩則無此四。何者。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身則非食身。又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之光.破煩惱闇.非煩惱身。若始斷煩惱.猶有果縛.是後邊身。今非始斷.故非後邊。四大果縛.可是無常。常住智慧.猶如金剛.故非無常。  光明等者。即向明別圓成道.諸佛放光.入華臺佛頂也。言此即是智慧者。即用下文。琉璃光菩薩欲來。此眾皆見光明。以問文殊。文殊乃約第一義諦而說。故云光明即智慧等也。今用此文釋成華臺光明.亦即第一義諦。良由光明是色。色由心變.色即是心。故云即是智慧。智慧所照即是法身。對破小乘雜食之身也。此言常住.正指法身耳。常身在下方明。又光下.是明無煩惱身.對破煩惱之身。若始下.是明無邊。四大下.明常身對破無常身。言猶如金剛者。以金剛是總喻.故於常身文下結之。大抵五身.只是法身常住異名耳。此則以大初五身.對破小初四身也。經云。法身。即是上文無有食身。相對重舉耳。 【疏】大緣所覩.唯五無四。何況如來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無此四身。  大緣下.舉因況果。大機因人尚唯見佛五身。何況如來果人.本地久成.豈有四耶。經云。無有食身.煩惱之身。總為一句.以食身是煩惱果.故相帶而來。是知食身自是法身所破。此則同前純陀所難.但是五身耳。有云六身.非也。況疏明云.唯五無四.何得妄說六身.而與前文數義乖錯。  △三大小下。結示無差。 【疏】大小雙非.四五俱遣。即是非食非不食.非常非無常.非煩惱非不煩惱.非法非非法.非邊非非邊.非金剛非不金剛。能赴兩緣.作四作五。而於如來非四非五.玄而復玄。是故二施果報無差明矣。  大小下.結示無差。即是祕藏寂然。實非大小。隨機示現為大為小。故此大小即非大小。事理相即.遮照同時。文中先明雙非。次明雙照。若具約四五雙非.合有九句。以小四中煩惱.後邊.無常三名。與大五中.無煩惱等三名.既相主對。所以雙非.但有六句。能赴下.隨機示現.即理而事.雙照大小.而此事即理。雖終日施為.法身常寂。故云而於如來等也。玄而復玄者。前明隨機.始終大小.已是玄妙。況復大小即理.理事無差。故是妙中之妙。老子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今雖用彼語勢.而理義天隔。  △二答第一有智斷無智斷難二。初重敘前難。 善男子。未見佛性者。名煩惱身。雜食之身。是後邊身。菩薩爾時受飲食已。入金剛三昧。此食消已。即見佛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言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疏】次從善男子未見佛性去.答第一有智斷無智斷難。純陀引三藏佛為菩薩時.納妃生子.棄國捐王.樹下坐草.起洗受食。是時未斷一毫煩惱.不能化物.據此為難。  答智斷中.初重敘前難。納妃者。納猶致也。送往曰致。謂壻不親迎(去聲)於女之家也。曲禮云。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於國君曰備酒漿。於大夫曰備掃灑。不言士者。士卑當自親迎.不得致女也。悉達是儲君.故言納妃。即納耶輸為妃.生子名羅云也。棄國捐王者。即當此土周昭王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夜踰迦毗羅城出家.入伽耶山六年苦行而修佛道.故云棄國。以在家當作金輪王。所以出家即是捐棄王位。樹下坐草等者。苦行既訖。乃受牧女乳糜。遂詣尼連禪河澡洗。乃感寶樹低枝。菩薩攀枝上岸。地悉傾搖。於是去苦行處不遠。有畢鉢羅樹。樹下有金剛座。又有吉祥童子施軟草。菩薩受已。然後於彼座上.用三十四心斷盡煩惱。應知起洗受食.在樹下坐草之前。文中從便.先舉樹下。是故樹下坐草之時.見思尚在。況復受食時也。故云未斷一毫等。  △二佛以下。正釋今答二。初約藏通釋不見性。 【疏】佛以大緣所見為答.破於藏通二緣成佛。何者。二緣所見.非但三藏未受食時.不見佛性。受已作佛.亦不見性。通佛亦爾。當知未見性者.雙破二教。  通佛亦爾者。以藏通佛果.唯證偏真.並未見於中道佛性。當知但云未見佛性.則雙破藏通因果也。問。未見佛性可爾。通已斷惑.云何名煩惱身等耶。答。據無明全在.亦是煩惱等身也。  △二若華下。約別圓釋見佛性三。初正示智斷。 【疏】若華臺菩薩受佛職時.入金剛定.登佛職位.得三菩提.明見佛性.常身.法身.金剛之身.即名為智。無四種身.即是於斷。亦能令他.具足智斷。  若華下.明別圓見佛性也。受佛職者。華嚴第三十九云。此菩薩得先所未得百千三昧.名為已得受職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墮在佛數。如輪王太子受王職位也。入金剛定者。最後極品無明難破。此定喻若金剛.能摧須彌也。經云。三昧者。此云正定。故金剛喻定即解脫德.是金剛身。得三菩提即般若德.是常身。明見佛性.法身德.是法身。故云常身.法身.金剛之身。而不對無煩惱身.無後邊身者。以此二身只是從三德所離得名故。即名為智者。以三德俱照.故並屬智。無四種等者。以雜食等身全是無明。無明破時.即是斷德。故知四身名義.不局藏教因人也。經云此食消已者。即是蒙光受職.破極品無明也。  △二又入下。復疎各具。 【疏】又入金剛三昧.即金剛身.破無常身.即一番智斷。得三菩提.即是法身.破煩惱身.又一番智斷。究竟見性.即是常身.破於食身.又一番智斷。亦能令他具足智斷。  又入下.複疏各具。前三直約三身.通屬智德。今明三身各對所破.即各具智斷二義。以金剛身是總喻常住.故破無常身也。若論敵對.應云金剛破非金剛也。常破無常。悉如前釋。但以五身體一.所破無殊。故隨便對破.其義無在。所以法身破煩惱。常身破食身。但為各成智斷。於所破中不言後邊者.義同無常也。  △三是故下。結示無差。 【疏】是故二施果報無差.智斷無殊.得名時異。  是故下.結示無差。得名時異者。華嚴始成.即名金剛定三昧.菩提見佛性。今經終滅.而云法身常身金剛身也。此則初成入滅.二時既異。所以隨機.立號不同.而智斷義一也。大機所見.其義既一。豈得以小初為難也。  △三答第二有尊號無尊號難二。初重敘前難。 菩薩爾時破壞四魔。今入涅槃亦破四魔。是故我言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疏】三從菩薩爾時破壞四魔去.答第二有尊號無尊號難。純陀據三藏菩薩在家之日.有輪王相.是人中天。從出家來至受食時.猶未得道.尚劣生天.何得尊號。亦非生天之天.乃至不得作生淨天之天。既無此號.故言猶是眾生。  三從下.初重敘前難。人中天者。如下經中有五種天。一是世天。大論名為假號天。謂世人王名為天子。二者生天。從四天王乃至非想。三者淨天。從初果至支佛。四者義天。從初地初住已上.分證妙義。五第一義天。謂諸佛見性窮極。佛於是五天中最為上天.名天中天。今三藏菩薩.樹王已前.但是世天。故云是人中天也。  △二佛今下。正釋今答二。初明初後俱大。 【疏】佛今不以三藏為答.乃以大緣所覩華臺。華臺菩薩已破四魔。故釋論云。得菩薩道.破煩惱魔。得法性身.破陰死魔。得不動三昧.破天子魔。  佛今下.正釋今答。四魔謂煩惱.陰.死.天子也。次引釋論.證初成破四魔也。得菩提道等者。翻煩惱即菩提故。得法下.翻苦道即法身.故破陰死二魔。得不下.翻結業即解脫.故破天魔。天魔是業主.令人行魔業故。 【疏】今經亦爾。入金剛定是金剛身.破天子魔.即是生天。得三菩提即是法身.破煩惱陰。得見佛性即是常身.破於死魔。如此功德豈非生天淨天.天中之天。今入涅槃.亦破無常等四倒之魔。無四倒故.破煩惱魔。無煩惱陰死.即無天魔。  今經下.明今經所說.與釋論同。破煩惱陰者。陰是煩惱果。因壞果滅也。破死魔者。死即無常。故是常身所破。豈非等者。經論咸明大機所見.初成破魔也。今入下.明今入滅亦破四魔。無常等者。只是開煩惱魔更為四倒.共成七魔。如止觀魔事境說。即無天魔者。因果既滅.故能外破天魔。  △二初成下。結無差。 【疏】初成後滅。既俱破四魔.俱非眾生.俱得尊號。是天中天.等無差別。  問。華臺始成.既已破魔。今文涅槃.更何所破。答。為化物機故言破。亦是名已破為今破。  △四答第四六度五眼難二。初重敘前難。 菩薩爾時雖不廣說十二部經。先已通達。今入涅槃。廣為眾生分別演說。是故我言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疏】四從菩薩爾時雖不廣說去.答第四.六度五眼難。純陀據三藏中棄國捨位.不見說法。但有捨財.不見理檀。故言猶未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但見障內.故言唯有肉眼.無有佛眼.乃至慧眼。  △二正明今答三。初度眼具足。 【疏】佛今乃以華臺大緣所見。雖不說法.先已通達財法事理。檀波羅蜜.乃至般若.皆已具足。過於人天二乘菩薩之所見也.亦分得佛眼。  亦分得佛眼者。即是華臺等覺.雖未究竟.而已分證。  △二今佛下。略答所以。 【疏】今佛答法檀一事。餘度五眼準此可知.故略不答。  今佛下.明略答所以。經文但云說十二部即檀度。以檀度有三。謂施法.施財.施無畏。餘度即五度。既曉具足六度.例知具足五眼。是故從略。  △三先廣下。結示無差。 【疏】先廣通達。今為眾生廣顯通達.是故二施等無差別。  先廣下.初成雖未廣說.而久已廣達.今經復又廣說。故云廣顯通達。顯即說也。說雖廣略.通達無殊.故無差別。問。華嚴豈非廣說耶。答。但對圓別.尚隔二乘。不同今經.重施八教.咸歸常住。故是略也。  △五答第五有五果無五果難二。初重敘前難。 善男子。如來之身。已於無量阿僧祇劫不受飲食。為諸聲聞。說言先受難陀。難陀波羅二牧牛女所奉乳糜。然後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實不食。 【疏】五從善男子如來之身去.答第五.有五果無五果難。純陀以三藏中.施食五德命色力安語.施主還得五種果報。今聞佛說我實不食.施主亦應無五事果。  釋有果無果中.經二牧牛女者。普曜經云。如來苦行.周竟六年。心自念言.羸瘦如此.往詣佛樹.後世有譏.謂餓而得道。吾寧噉柔軟食.平復身體.然後成道。時有長者女.出嫁生男.心大歡喜。𤚼千頭牛.展轉相飲.取其純乳作糜.欲祀樹神.遣婢灑掃。見佛不識.還啟大家.樹下有神.端正姝好。女聞歡喜.欲取糜去。糜跳出釜丈餘.不可取。女甚怪之.空中天曰。有大菩薩已從座起.汝本願力.當先飯之.乃成正覺等。瑞應經略同.皆不云二女。  △二正明今答。 【疏】佛今以本地初成答之。我無量劫不受不食.畢竟清淨。小緣初見口受乳糜.大緣初見頂受光明.而於法身非食非不食。小緣後見受於檀羹.大緣後見普受大會.而於如來無乞無受。是故初後二施果報等無差別。  無乞無受者。法性湛然.不當乞受。問。經文但舉小初.示現受乳。何故疏主.約對大小二緣釋耶。答。由純陀執小為難。故佛偏舉小初而答。故我實不食之語.義有兩重。若約大機.但見頂受光明.不見受乳.故云不食。若約如來自行.即事而理.受光亦非。故云我實不食。故知疏主雙舉二緣所見.以明即事而理.是不食義。則深得佛旨。向云玄而復玄.信不誣矣。  △二普受大會。 我今普為此會大眾。是故受汝最後所奉。實亦不食。 【疏】次普受者。從我今去.是受眾供。  △二請住三。初科文生起。 【疏】次請住。文為四。一因請。二騰請。三遮請。四重請。先生起四意.眾咸獻供請住。供既不允.請住未申。佛因純陀許受眾供.眾因純陀更請佛住。純陀順旨.仍騰眾心。佛受眾供.普開於常。常法非住.不應請住。常法深奧.眾未能達。眾意殷勤.是故重請。  生起中.初是因請。純陀順旨下.是騰請。佛受下.是遮請。常法下.是重請。  △二興皇下。懸談去住二。初敘古解二。初約機見去住。 【疏】興皇解云。大眾同聞聲告.不久當滅。聞答難云.法身常身。又初聞滅.謂如燈盡。聞常.謂恒在世。  敘興皇解中.初約機見去住。文有四句。初二句引佛說。次聞滅下二句.明機緣隨語生解。於聞滅字上.有又初二字者非。不然應以又字為下句首。謂初聞滅.乃至又聞常也。  △二夫如下。約應無去住。 【疏】夫如來者。本無去住.何曾如彼.見住見去。只去是住.只住是去。不起寂滅.現身餘會。去相宛然而恒在.住相不去而常去。  夫如下.約應無去住。謂如來能應之身.實無去住.機緣見有去住耳。  △二若爾下。明今義二。初略斥古解。 【疏】若爾.如來去住於眾何益(云云)。  若爾下.今師斥興皇所解。雖云佛無去住.機見去住。而不明機緣得益。既不明四悉.則但是能應去住.於時眾無所益也。  △二今明下。正明今義二。初約去明四悉三。初正示四悉。 【疏】今明佛無去住。緣宜不同.略有四種。或有見去而自慶.乃言無量眾生墮佛前後.我今有幸.見佛始終.自慰為得。此是世界因緣見去。或悲泣懊惱.拍頭號哭.三業戀慕。此是為人因緣見去。或有見去.破無量惡。如來尚去.我云何著。是為對治因緣見去。或有見去.入祕密藏.至佛至處.了了見性.與法王子等。是為第一義因緣見去。  今明下.約見去明四益。三業戀慕者。表生三德之善.故屬為人。如來尚去等者。佛尚無常.我等凡夫云何著常。入祕藏者。達去無去相.即見三德.猶如文殊。  △二或可下。結示不同。 【疏】或可一人具四。或但三但二。或可四人各一。種種不同.而於如來都無去住。  △三且舉下。引經證成。 【疏】且舉純陀。或時悲感。或時歡喜。或云如來不般涅槃.而我不能不懷憂惱。或時自云.我今已與文殊師利法王子等。若眾無緣.純陀豈然。故知純陀不爾.悉為緣耳。  且舉等者。且舉純陀.證一人而具四益。其但三但二.例之可見。文中悲感即世界。歡喜是為人。如來不般則對治。與文殊等即入理。問。歡喜是世界.何故是為人。答。各隨義便。如淨名云。或有怖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疏文對四悉.亦以歡喜作生善義釋也。純陀不爾者。純陀高位.實無悲感等。但是以權引實.令眾得四益耳。  △二於去下。例住等三句。 【疏】於去一句.四緣不同。餘住.亦去亦住.非去非住.三句準知。  △三初因下。正釋經文四。初因請二。初科文敘意。 【疏】初因請。文為二。初為二。謂喜.歎。請初不納供.是故悲塞。今聞普納.咸皆歡喜。喜由純陀.是故稱歎。欲遂本心.所以進請。  △二就歎下。依科正釋二。初喜。 爾時大眾聞佛世尊。普為大會。哀受純陀最後供養。歡喜踊躍。  △二歎二。初科分。 【疏】就歎為兩。有長行.偈頌。長行又二。一略.二廣。  △二略舉下。隨釋二。初長行二。初略二。初分科。 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希有純陀。汝今立字。名不虛稱。言純陀者。名解妙義。汝今建立如是大義。是故依實。從義立名。故名純陀。汝今現世得大名利。德願滿足。 【疏】略舉四歎。謂名.利.德.願。  △二名者下。隨釋四。初名。 【疏】名者。嘉名先立.妙義後興。將後驗前.名不虛稱。故同聲歎云希有純陀。言大義者.橫闊無涯。言妙義者.竪深無底。又常非常是深義.一常一切常是大義.非常非非常是妙義。已如前說。  △二利。 【疏】次汝今下.利者。吉祥福地.率土同集.十方響會.旛懸梵世.蓋覆三千。如來默然.一無所納。純陀後請.前供普收。如此聲譽.絕倫蓋世。故眾歎言.汝今現世得大名利。  率土者。率.循也。詩云。率土之賓.莫非王臣。  △三德。 【疏】德者。即德之一字.十讓居後.五果當先。一人而已.八斛微少.用滿檀度.此其德也。  十讓等者。謂獻供居五十二眾之後。獲益在五十二眾之先。以即蒙納受.得五果故。具茲先後.唯是純陀。故云一人而已。  △四願。 【疏】願者。願等三字.滿足貫上.四俱足故。前佛立誓.今佛願圓.故言願滿。  願等三字者。此指經文。願滿足三字是歎願也。滿足貫上等者。謂滿足二字雖在願科.義貫上三。謂名利德皆滿足.故云四俱足故。前佛下.釋願滿義。謂過去迦葉佛時.曾發供佛.攝功德願。彼願今遂.故言滿足。科義雖以德字為一科.讀經應以德願滿足為一句。  △二廣二。初名前後。 【疏】從甚奇純陀去.廣歎。從後向前以歎四德。  △二初更下。釋經文四。初願。 甚奇純陀。生在人中。復得難得無上之利。善哉純陀。如優曇華世間希有。佛出於世亦復甚難。值佛生信聞法復難。佛臨涅槃。最後供養。能辦此事。復難於是。 【疏】初更舉六難.廣歎第四願滿。諸天命盡.五衰相現。其餘天子為呪願云。願生善處.願得善利。處是人道.利是持戒。下文云。十方土多.爪上土少。捨人天身.得三惡多。捨人天身.得人天少。捨天得天.諸天不喜。捨天得人.諸天所願。猶如兩人在兩須彌。一彼豎鍼孔。一因風放綖。得入鍼孔.此事甚難。若在人中能持戒者.復難於此。海底盲龜.千年一出。值浮木孔.入孔中居.此事甚難。若在人中值世有佛.難復過此。仰鍼於地.梵宮投芥.墮在鍼鋒.此事甚難。值佛生信.復難於是。生信聞法.復難於是。辦最後供.復難於是。此六於他為難.純陀則易。  六難者。一人中難生。二善利難得。三佛世難值。四信心難生。五經法難聞。六後供難成。文中次第消釋。初雙釋人中.善利二難。五衰相者。顯宗論有二種五衰。一大.二小。大者。一衣染塵埃。二華鬘萎萃。三兩腋汗出。四臭氣入身。五不樂本座。此五相現.決定命終.設遇強緣亦不能轉。小者。一衣服嚴具.絕可意聲。二自身光明.欻然不現。三於沐浴位.水滴著身。四本性囂馳.今滯一境。五眼本凝寂.今數瞬動。此五相現.非定命終.遇勝善緣.猶可轉故。今純陀生在人中.為佛近事.具持五戒.名滿分優婆塞。經無上之利。即是圓持理戒.超過偏小.故云無上。廣如釋優婆塞章中。海底下.釋第三佛世難值。仰鍼下.釋第四第五第六三難。如文。 【疏】故大眾歎言。甚奇純陀.復得難得無上之利。如優曇華者.華表輪王。能最後供.得五事果.必作法王。大眾已為授記。廣歎願滿竟。  華表輪王者。具云優曇鉢羅.此云靈瑞。輪王將出三千年前.此華乃現。能最下.合法也。則以辨供如華.未來當得常果.如輪王將出。乃大眾授純陀作佛之記.故以曇華歎之。是知疏主正示經文曇華.是歎純陀。不同餘經以曇華.喻佛難值也。故向經云。希有純陀。此中云。如優曇華世間希有。既希有語同.故知是歎純陀也。問。大眾豈能授純陀記耶。答。大眾驗因知果.既見純陀獻供之因.知必克菩提妙果也。如常不輕.但見眾生有正因性種.尚記云。汝等作佛。況今純陀獻供是修德緣因。故大眾覩之讚歎.即是授記也。  △二德。 南無純陀。南無純陀。汝今已具檀波羅蜜。 【疏】次從南無去.是廣歎德。南無或言救我。或言歸命。或言屈膝.謂屈雙膝。其有十讓.五果檀度之德.故今歎之。又南無者.具有三義。口稱是口業.屈膝即身業.歸命即意業。  口稱是口業者。救我是口稱之辭也。  △三利。 猶如秋月十五日夜。清淨圓滿。無諸雲翳。一切眾生無不瞻仰。汝亦如是。而為我等之所瞻仰。佛已受汝最後供養。令汝具足檀波羅蜜。南無純陀。是故說汝如月盛滿。一切眾生無不瞻仰。 【疏】三從猶如秋月去.廣歎其利。秋是陰時.月是陰精。至時即盛.映蓋眾星。孤明獨秀.麗天皎地.一切瞻仰。純陀亦爾.既有妙利.與勝妙時會.建立妙義。在大眾前.眾莫能先。對佛開常.蒙普受供。一切大眾.三業歸崇。  月是陰精者。準南子云。月者。太陰之精。麗天皎地者。易云。日月麗于天。王弼注云。麗.著也。孔穎達云。麗.附也.皎.明也。純陀下.合法。勝妙時.即涅槃談常之時也。純陀妙利與此時契會.如月得秋也。  △四名。 南無純陀。雖受人身。心如佛心。汝今純陀。真是佛子。如羅羅。等無有異。 【疏】四從南無純陀心如佛心下.廣歎其名。上云名解妙義.名與法合。心如佛心.名與佛合。真是佛子.名與僧合。與三寶合.即顯其身一體三寶。亦是五果.三點.四德.五佛性等。一切法界具如向說。歎其得主.心如佛心。歎其得師.名解妙義。歎其得親.如羅睺羅(云云)。  釋歎名中.兼取略歎中云解妙義.即是歎其所證一體三寶也。妙義是所覺之理.故是法寶。佛心是能覺之智.故屬佛寶。父生於子.如境發智.境智和合.故佛子是僧寶。亦是下.類通諸法也。名數雖異.三德無殊。具如上釋受施中。歎其下.仍以三名是歎純陀.得主親師。分證之智.如究竟智.故云心如佛心.即是一地具一切地。猶如智臣解王之意.故是得主。因師生解.故解妙義是得師。羅是佛生身之子。純陀是佛法身之子。生法雖殊.為子義等。即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故如羅是得親。  △二偈頌二。初分偈文。 【疏】次偈頌中二。初一偈頌上歎.次三偈請。  偈頌是請.兼頌上歎。故歎是重頌。請是孤起。  △二初文下。正解釋二。初頌上歎。 爾時大眾即說偈言。   汝雖生人道 已超第六天 我及一切眾 今故稽首請 【疏】初文云汝者。汝即純陀.頌上名也。生人道者.六難之一.頌願滿也。超第六天.而等梵王.請佛開常.即頌德也。我及一切眾.頌譽也。上同聲讚.此云我及一切也。如有端首。推下論義.似如文殊為請首也。  而等梵王者。佛初成道.初禪梵王請佛說法。純陀今者請佛開常.德同梵主。第六天是他化自在.梵世在六欲之上.故云已超。頌譽應言頌利。譽字.訛也。謂既知純陀解知妙義.心如佛心.故稽首推為請主。為眾所歸.名得大利。如下偈云。釋梵來供。亦是頌利耳。  △二正請二。初為眾。   人中最勝尊 今當入涅槃 汝應憫我等 唯願速請佛   久住於世間 利益無量眾 演說智所讚 無上甘露法 【疏】次請中二。先二行為眾.為一切(云云)。  △二要請。   汝若不請佛 我命將不全 是故應見為 稽請調御師 【疏】次一行要請。要之以命者.佛不在世.不蒙甘露.法身慧命將不全也。  要之以命者。要謂要難。謂純陀若不為我請佛.則斷我命.此即要難義也。論語曰。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二騰請二。初分經。 【疏】次騰請為二。初長行.經家所敘。次偈是純陀請詞。  △二初長下。隨釋二。初長行。 爾時純陀歡喜踊躍。譬如有人父母卒喪。忽然還活。純陀歡喜亦復如是。 【疏】初長行中云父母卒喪者。略耳。具足應言喪主親師(云云)。前奉聲光.大眾奔躄.流血灑地.故今言卒喪。蒙施常命色力安辯.該統法界.許主師親.故言忽然還活。時眾大喜於前.純陀慶悅於後.復是一讓。  卒喪者。上麤沒反.下息浪反.亡也.失也。略耳者。經舉父母.略言喪親耳。若欲例作.應云。譬如有人師傅卒喪.君主卒喪等。故注云云。大喜於前者。即向經云。大眾歡喜踊躍.同聲讚言等也。今純陀喜.復在大眾後。故云慶悅於後也。復是一讓者。此歡喜一讓.還具前十。前既獻供.居諸眾之後。今歡喜亦在眾後。損己讓他.有始有卒.其唯純陀乎。  △二偈頌二。初分科。 【疏】次偈中十八行半為兩。初十一行半騰眾歎.次七行騰眾請。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騰眾歎二。初總別科文。 【疏】初文中略騰三歎。初九行騰歎願中.先騰六難.後猶如下二行半.作譬結。  初文下.釋略騰眾嘆中.先總別科分。略騰三嘆四字是總分。初九下.是別分騰嘆願文也。應云初六行半.疏云九行者訛。二行半作譬結者亦訛.應云半行。即經云。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兩句也。  △二初云下。正釋經文三。初騰歎願二。初騰六難。 復起禮佛而說偈言。   快哉獲己利 善得於人身 蠲除貪恚等 永離三惡道   快哉獲己利 遇得金寶聚 值遇調御師 不懼墮畜生   佛如優曇華 值遇生信難 遇已種善根 永滅餓鬼苦   亦復能損減 阿修羅種類 芥子投針鋒 佛出難於是   我已具足檀 度人天生死 佛不染世法 如蓮華處水   善斷有頂種 永度生死流 生世為人難 值佛世亦難 【疏】初云獲己利.騰歎善利難.人身善處難.蠲除等是善利所離。金寶聚者.騰佛世難。不懼者.所離也。優曇華者.騰生信難。投針鋒者.騰最後供難。佛不染世法去.騰聞法難。  蠲除至所離者。謂貪恚是集因。三惡道是苦果。因滅果亡.俱是所離。經云貪恚等.等取癡也。依六卷經。此離泥黎地獄之苦。今隱別彰通。下云。不墮畜生等.亦應通離三惡。乃隱通彰別。文之左右。不懼等者。值佛除癡.故離畜生。騰生信難下.亦應指永滅等為所離。文略耳。生信種善.供養破慳.故離餓鬼。生信除疑.故離修羅。  後供難者。經初二句舉佛難值。次明於佛所成檀最難。檀即法界.二絕無差.故云具足檀供為常因。當克常果.故度生死。騰聞法難者。經有二行。初一行歎佛。顯從佛聞法至難。故舉佛以簡餘人。經世法是生死緣。謂四違四順八風是世法也。利譽稱樂是順。衰毀譏苦是違。有頂種是因.生死流是果。若以非想惑.為有頂種.分段為生死流.即藏通佛。若以等覺無明.為有頂種.變易為生死流.別圓佛也。次半行正明聞法難。謂為人值佛.又得聞法是為難也。經不言聞法者.值佛必聞法故。  △二作譬結。   猶如大海中 盲龜遇浮孔  次半行是作譬結也。若據經文.但是譬結值佛聞法難耳。據前分科.即是總譬六難。  △二騰歎德。   我今所奉食 願得無上報 一切煩惱結 摧破無堅固   我今於此處 不求天人身 設使得之者 心亦不甘樂   如來受我供 歡喜無有量 猶如伊蘭華 出於栴檀香   我身如伊蘭 如來受我供 如出栴檀香 是故我歡喜 【疏】我今所奉食去.騰歎德也。因供發願.願無上果.不願諸有。如伊蘭出栴檀去.因於微少.充足大眾。又因食顯不食.非食非不食。道香德風.開發一切.悉非常非無常。  △三騰歎利。   我今得現報 最勝上妙處 釋梵諸天等 悉來供養我 【疏】我今得現報去.騰歎利。如文。  △二騰眾請二。初科文。 【疏】從一切諸世間去.正騰眾請。為三。初兩偈騰悲苦意。次三偈騰請住益意。後兩偈結二意。  △二文云下。隨釋三。初騰悲苦意。   一切諸世間 悉生大苦惱 以知佛世尊 今欲入涅槃   高聲唱是言 世間無調御 不應捨眾生 應視如一子 【疏】文云世間無調御者。無主親師.生大苦惱。  △二騰請住益意。   如來在僧中 演說無上法 如須彌寶山 安處于大海   佛智能善斷 我等無明闇 猶如虛空中 雲起得清涼   如來能善除 一切諸煩惱 猶如日出時 除雲光普照 【疏】次文如來在僧中去.總明三寶益。如須彌山.別明師益。山若映水.水同山色。師若說法.如法奉行.故是師益。佛智能善斷半行.是智度益。雲起清涼.是善權益。此兩明親益。如來善能除去.是主益。煩惱之賊.寇亂行人。佛日照除.撥亂反正。故是主益。  水同山色者。毗曇俱舍竝云。妙高四面各有一色。東黃金.南琉璃.西白銀.北頗梨。隨其方面.水同山色.眾生入中.盡同水色。佛智等者。具分應云。前半行是實智。後半行是權智。今但云半行是智度者。舉前知後耳。撥亂等者。謂撥除煩惱寇亂.反復佛性正道也。春秋傳曰。撥亂世.反諸正.則莫近諸春秋。文選撽蜀文云。皇帝神武聖哲.撥亂反正。注云。撥.除也。言有聖智除亂反正也。  △三結二意。   是諸眾生等 戀慕增悲慟 悉皆為生死 苦水之所漂   以是故世尊 應長眾生信 為斷生死苦 久住於世間 【疏】三結者。若失三益.增戀悲慟.結上苦惱意也。若得三益.信心增長.結上請住意也。  △三遮請二。初標經。 【疏】從佛告純陀如是如是去.第三遮請。有長行.偈頌。  △二長行下。正釋二。初長行二。初分科。 【疏】長行為二。初述歎難.次以難遮請。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述歎難。 佛告純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佛出世難。如優曇華。值佛生信。亦復甚難。佛臨涅槃。最後施食。能具足檀。倍復甚難。 【疏】初文者。夫六難展轉相依.三種無佛時亦有.三種佛出乃有。今述佛出時三難.餘者可知(云云)。  無佛時亦有者。謂人中難生.善利難得.經法難聞。佛出乃有者。謂佛世難值.信心難發.後供難成也。  △二以難遮請二。初分科。 【疏】次以難遮請為三。初以難遮請。二以佛境界遮請。三以二用遮請。  △二以諸下。隨釋三。初以難遮請。 汝今純陀莫大愁苦。應當歡喜。深自慶幸。得值最後供養如來。成就具足檀波羅蜜。不應請佛久住於世。 【疏】以諸難遮請者。汝騰眾四歎.自快六難。六難之與四歎.由我涅槃施汝常命.種種功德普及一切。我若久住.無最後供。誓若不滿.眾不稱譽.名亦虛設。自失己利.又障他人。那忽自欣後供.而請久住。久住無後供.後供無久住.汝自矛盾。故遮言不應.意正在此。  名亦虛設者。若無後供之德.則純陀之稱.有名無實。  △二以佛境界遮請二。初正釋。 汝今當觀諸佛境界。 【疏】次汝今下.舉佛境遮者。佛之境界唯佛能知.非下地圖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至存彌亡.至亡彌存.非存非亡。即住不住.不住即住.非住非不住。如此境界.言之者訥.取之者失。絕其情慮.故遮云不應。  釋佛境中.住即是存.不住即亡。此三諦即三德.互隔互入.名佛境界。故遮云不應者。由佛境界.去住不可思議。故向遮云。不應請佛久住於世。  △二問下。料簡。 【疏】問。純陀住十住地.那忽遮之.同凡不知。答。知有六種(云云)。亦是為下而抑於高。高尚不應.下自息望。  知有六種者。謂純陀是分證.知佛境界.而不能究竟知.故為佛遮。是則唯佛名聖.餘位皆凡。故五凡夫論。謂等覺為聖慧凡夫。普賢亦是此義。為下抑高者。為住前之下.抑分證之高。  △三以二用遮請三。初明隨機契理。 悉皆無常。諸行性相亦復如是。 【疏】三悉皆下.舉二用遮請者。但佛境玄妙.及佛勝用.汝所不知。謂常無常.二鳥雙遊.去住適宜.稱機隱顯。或時用住.或用不住。只不住即住.亦是非住非不住。  三悉皆下者.此四字是荊溪添釋。向云為下.未知下位如何。故指住前三悉益者.悉名為下。分證入理方名第一義悉。問。住前三悉對位如何。答。名字是歡喜益.聞名識體故。五品生善.觀行善成故。相似對治.麤垢惡破故。舉二用者。經但略舉無常.義含常用。若謂不爾。前文何故云。五果竝常耶。故知前文亦是略舉常用。所以然者.前是純陀.謂佛滅故奉供.故佛用常治之。今是純陀請住.故用無常治之。只由機緣不達去住法界.故佛用治各別。在文雖爾.義必兩全。又下偈文.明有二用。故疏主於此科為二用遮請。隨文點義.渙然冰釋。故知疏主妙悟斯經。文為三。初隨機契理。機緣見佛.隱顯有殊。佛冥祕藏.常契三德。  △二昔用下。約今昔釋成。 【疏】昔用無常施得五果.一切諸行悉皆無常。  昔用下.約今昔釋成。五門觀即無常.苦.無我.不淨.寂滅。為實施權.名他境界。  △三若用下。結示遮請意。 【疏】若定無常.何得今教施常五果.徧一切法.悉開無常。當知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又昔用無常論五門觀.謂他境界。今教用常論五門觀.即自境界。豈定自他.能作如此之自他耶。當知皆是佛之勝用。若用於常.故無勞請。若用無常.復不須請。故舉二用.遮言不應。  用常論五門者.即常.樂.我.淨.涅槃為五門也。開權顯實.名自境界。若用下.結示遮請意。  △二偈頌二。初分科。 【疏】十一行半偈為兩。初十行半.明無常用。後一行.明常用。  △二初又下。隨釋二。初附文消釋二。初明無常用二。初科分。 【疏】初又二。前九行.通明諸行無常。後一行半.正用無常。  △二初又下。隨釋二。初通明諸行無常五。初無常觀。 即為純陀而說偈言。   一切諸世間 生者皆歸死 壽命雖無量 要必有終盡   夫盛必有衰 合會有別離 壯年不久停 盛色病所侵   命為死所吞 無有法常住 諸王得自在 勢力無等雙   一切皆遷滅 壽命亦如是 【疏】初又五。初三行半.無常觀。  經諸王得自在等者。王雖自在.豈免無常。又無常死相.遷滅壽命.其勢自在.如彼人王。故觀心論云。死王金翅鳥.不久吞命根。即同此意。故向亦云。命為死所吞也。  △二苦觀。   眾苦輪無際 流轉無休息 三界皆無常 諸有悉非樂 【疏】次一行.苦觀。  經眾苦。即五苦八苦也。三界無常者。由無常遷謝.故苦耳。   有道本性相 一切皆空無 可壞法流轉 常有憂患等 【疏】次一行.空觀。  經有道本性相等者。謂三有六道因緣虛構.求其性相.一切皆空。經可壞等者。由可破壞故空。  △四無我觀。   恐怖諸過惡 老病死衰惱 是諸無有邊 易壞怨所侵   煩惱所纏裹 猶如蠶處繭 何有智慧者 而當樂是處 【疏】次二行.無我觀。  無我觀者。暹師云。我以自在為義。為老病所侵.煩惱所纏.驗知無我。經是諸無有邊者。上恐怖諸過惡.為是諸也。過惡不極.故曰無邊。  △五不淨觀。   此身苦所集 一切皆不淨 扼縛癰瘡等 根本無義利   上至諸天身 皆亦復如是 【疏】次一行半.不淨觀。問。諸天化生.豈是不淨。答。雖無臭穢.賢聖所呵.亦是不淨。  經扼縛等者。果體不淨.癰瘡諸病.扼縛其身。根本無義利者。種子不淨.攬彼遺體.無義無利。  △二正明無常。   諸欲皆無常 故我不貪著 離欲善思惟 而證真實法   究竟斷有者 今日當涅槃 【疏】次諸欲下.明正是無常用。如瑞應云。出四城門.起於厭患.故不貪著。離欲思惟.六年苦行。證真實法.三十四心發無漏慧。今日當涅槃.即最後無餘。  瑞應如下疏。  △二明常用。   我度有彼岸 出過一切苦 是故於今者 唯受上妙樂 【疏】次我度有彼岸一行.即常用。度者.度此彼之彼岸.亦度非此非彼之彼岸.於諸此彼而得自在。故我非但過一切苦.亦過諸樂及無苦樂.乃名大樂。我淨例然(云云)。  此彼之彼岸者。生死為此.涅槃為彼。破有證空.是度此彼之彼岸也。又以此彼為此.中道為彼。破邊證中.故云非彼非此之彼岸也。語雖次第.意實圓融。  △二他判下。懸示大旨二。初敘他解。 【疏】他判前九行半.是佛同於常無常行.亦是真不真義。後兩行即是諸行.同於如來無常常.不真真義。此常無常.顯非常非無常真實法也。  △二今言下。明今釋二。初斥他解。 【疏】今言。若爾.常無常是二方便.因兩方便得顯真實。即如纓絡二觀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此乃淺深三諦之意。菩薩境界.云何得與佛境界同。  △二此文下。明今義二。初懸示圓旨三。初引文按定。 【疏】此文分明云。當觀諸佛境界。  △二佛境下。依義申通。 【疏】佛境界者.三諦一諦.一諦三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三諦皆空。一假一切假.三諦皆假。一中一切中.三諦皆中。只中是俗真.只俗真是中.無二無別。如此乃名諸佛境界。  釋佛境界中.以三一相即.還成三諦。覆疏結束.三一無殊。三諦一諦是空。一諦三諦是假。非一非三是中道雙遮。而一而三是中道雙照。一空下.只是釋成上義耳。如此乃名等者。三諦互融.生佛不二.乃名諸佛境界也。  △三所以下。結意斥非。 【疏】所以用佛境界而遮請者。若一空一切空.云何請住。乃至一中一切中.云何請住。遮請之意正在於此。云何以菩薩境界.釋佛境界耶。  所以下.結遮請意。中假即空.故空非去住.云何請住。空中即假故.但有名字.云何請住。邊即中故.中道平等.去住不二.云何請住。文略假義.故云乃至。菩薩境界.是別教法。  △二若但下。就文顯意。 【疏】若但隨文.難見此意。今更就偈文以顯此意。前九行半.明一空一切空。離欲一偈.明一假一切假。我度一偈.明一中一切中。偈中廣出.還釋長行佛境界意。且點其意.在後更釋(云云)。  九行半偈.既明五觀.大旨歸空。離欲一偈.既云善思惟.故是假義。我度一偈.即是度至中道彼岸.故是中義。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三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四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四重請二。初敘意科分。 【疏】四重請者。或云非重請.佛不重答故。或言兩向.望前為重請.望後為論端。於中為三。初領旨。次謙謝。三正請。  △二領旨下。依科正釋三。初領旨。 爾時純陀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誠如聖言。 【疏】領旨從以難遮請生。六難由佛.誠如聖言。  六難由佛者。向佛遮請。明六難四歎.由佛涅槃而得。此說非虛.實如佛語。  △二謙謝。 我今所有智慧微淺。猶如蚊蚋。何能思議如來涅槃深奧之義。世尊。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摩訶薩斷諸結漏。文殊師利法王子等。世尊。譬如幼年初得出家。雖未具戒。即墮僧數。我亦如是。以佛菩薩神通力故。得在如是大菩薩數。 【疏】謙謝從佛境界生。諸佛境界.浩無涯底。豈是蚊蚋能知邊表。分知非究竟知.知是謙也。謝者從於用生。蒙佛受供.成最後檀。慳結漏斷.等於文殊。蒙佛受供.成彼岸智.均大菩薩.故舉龍象喻於智斷。又舉幼年.自況以初具戒.況於先達。拔淵泉之下.處雲霄之上者.蓋佛菩薩之恩。是故須謝.謝無常用。  謙謝從佛等者。應改謝為者.即云謙者從佛境界生。向下明謝.乃從於用生。經文即從世尊已去也。均者.齊也。謂與文殊位齊也。喻智斷者。龍是水中大.喻定能斷惑。象是陸行大.故喻智能照理。淵泉者。淵.深也。管子云。水出於地而不流.曰淵。霄者。文選吳都賦云。披重霄而高狩。注云。霄.近天之薄雲。謂拔住前淵泉之下.處分證雲霄之上也。謝無常用者。由佛現無常.令我獲益也。  △三正請二。初敘意科分。 【疏】三正請。常住之用.能生物善。大眾苦至.如來未然.是故重請。有法.譬.合。  如來未然者。方言云。𧬏.吁然也。郭璞注云。皆應聲也。𧬏.呼爪反。吁音于。  △二初法下。依科解釋三。初法。 是故我今欲令如來久住於世。不入涅槃。 【疏】初法。如文。  △二譬二。初敘異解二。初偏約機。 譬如饑人。終無變吐。 【疏】次譬中.言變吐者有二解。一云譬大眾戀慕饑渴.願如來住.終無變吐。故文云。我今欲令如來久住。故知為眾生作譬。  次譬下.初解依法.文偏譬於機。  △二偏約應。 【疏】二云為佛作譬。佛思物機.亦如饑渴。願佛住世.亦無變吐。故合譬云。唯願世尊亦復如是。故知為佛作譬。  次解引合.文偏譬於應。  △二夫聖下。示今意。 【疏】夫聖言巧密.不可偏取(云云)。  夫聖下.斥前兩解也。聖言巧密者。謂法中偏舉於機。合中偏舉於應。語雖偏舉.意則互明。故茲一喻兼乎二意。謂眾生戀佛.佛戀眾生。機應不捨.如飢無吐。喻意通兼.故云巧密。  △三合。 唯願世尊。亦復如是。常住於世。不入涅槃。  △三傍論二。初分章。 【疏】第三傍論者。何名傍論。先釋名.次帖文。  △二釋名下。隨釋二。初釋名二。初列章。 【疏】釋名又三。一釋名。二出意。三料簡。  △二隨釋三。初釋名二。初正釋四。初約世界。 【疏】初釋名。言傍論者。前獻供為正為.無為是傍。  無為是傍者。獻供正是財施.故以論議法施為傍也。旁正不同.即世界義。  △二為人。 【疏】又時眾是傍人.時眾未解.為傍故論。  為傍故論者。為傍人生善故論.即為人。  △三對治。 【疏】又兩人實慧為正.方便為傍。興斯問答是其權巧.故名傍論。  問答權巧者。文殊以無常.呵請住。純陀以常住.難無常.即對治義。  △四第一義。 【疏】又如來境界為正.二用為傍。今之所論.論於二用.故言傍論。  如來境界.即第一義。  △二斯乃下。結示。 【疏】斯乃四悉意。思之。  △二出意二。初徵起。 【疏】出意者。何故傍論。  △二佛因下。出意二。初為機緣未悟二。初示機緣未悟二。初明佛施常二。初利根玄解。 【疏】佛因獻供施常.以破無常。又明二施等無差別.利者玄解非常無常。  △二惑者下。鈍根起執。 【疏】惑者便生勝負之見.鄙無常而崇於常。  勝負者。輸者為嬴者擔負而去.故以義墮為負。莊子云。有力者負而趍之.而昧者不覺。  △二如來下。明佛破住二。初利根玄解。 【疏】如來又因請住.以不住破住。又明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利者即解非住非不住。  △二惑者下。鈍根起執。 【疏】惑者又謂不住勝住。迴惑自迷.不能得解。  △二是故下。明傍論破迷。 【疏】是故文殊以無常不住.呵其請住。純陀以常住.難其無常不住。拒抗紛紜.彰其非理。故云。有為無為且共置之.懸指如來後當廣說。舉是顯非.昭然可解。為是義故.故須傍論。  彰其非理者。常與無常互相拒抗.不當正理.故云非理。後當廣說者。哀歎品中廣說非常非無常。舉佛廣說雙非之是.顯二人偏執為非也。  △二復次下。顯純陀能答二。初顯俱能。 【疏】復次。上純陀自云文殊師利法王子等。時眾懷疑.文殊古佛.行遠解深.能問能答。純陀初心.位淺解微.上雖能問.未見其答。云何稱等.是故傍論。  文殊古佛者。悲華經云。文殊現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又如楞嚴經云。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亦文殊是。  △二文殊下。結理等。 【疏】文殊深而墮負.純陀淺而獲勝。淺勝非勝.深負非負。非負非勝.方顯其等。約斯事理顯傍論意.大略可見.不俟多釋。  約斯事理者。託勝負事.表三德理。深而墮負.表即空而假。淺而獲勝.表即假而空。非勝非負.以表二邊即中.三諦即三德也。  △三料簡三。初有無定義二。初立難。 【疏】料簡者。問。文殊明空三昧而為正法.應是無為。純陀對有論無.無待有成.還應是有。那忽言.文殊執有.純陀執無。  料簡中三番。初番簡有無者。由經云。有為無為且共置之。是則文殊是有。純陀是無。故今簡之。文殊(至)正法者。即經云。如是觀行具空三昧.欲求正法應如是學也。此難文殊有為.令成無為。對有論無者。任將文殊為有.純陀為無。只以純陀之無.對破文殊之有。既是待對.此無是有。論云。若法為待成.此法還成待。今亦例爾。若空對有成.此空還成有。故云。還應是有也。那忽下.結責也。  △二解云下。答釋。 【疏】解云。文殊扶昔教之空.望大是有。純陀扶於今教.對有論無。有去無無.還得是無。  解云下.答釋。望大是有者。藏通空理.是界外變易生死故。別圓即以幻有.幻有即空.共為俗諦。名複俗.故云望大是有。對有論無者。對複俗之有.論中道之無也。有去無無者。若約待成.雖名為有。而此界外待成之有.還破界內當教之無。故曰有去無無。此約對破說也。或可者字誤。應云有去無無。謂所破之有既泯.能破之無亦絕。故知待對既絕.還得是無。  △二又復下。勝負隨機二。初立難。 【疏】又復純陀始具足檀.則行淺.不應云勝。文殊古佛則深.故不應負。  又復下.次簡勝負。純陀於六度中.方圓檀度.故云行淺。文殊古佛萬行已滿.故云則深。云何淺者却勝.深者翻負。  △二解云下。答釋。 【疏】解云。適物所宜.更互槌砧.非定勝負。不負而負.於深無損。不勝而勝.於淺無增。文殊且共置之.則勝負雙捨。  答中適物等者。謂適悅物機。故文殊為砧.純陀為槌。成熟眾生四悉之器.示現勝負耳。故云非定勝負。文殊古佛.本無所負.示受屈辱.而於本證亦無損減。純陀淺行.本無所勝.現能彈呵.而於本證亦無增添。  △三又文下。是非互得二。初今昔相望。 【疏】又文殊執昔。就昔為是.望今為非。純陀執今。就今為是.望昔為非。  又文下.約是非互得。初約今昔.是當分明義。昔教偏乘.以無常破常.故以無常為是。今經圓頓.以常住破無常.故以無常為非。  △二若作下。體用對論。 【疏】若作四句。各執二用.顯體為俱是。各執二用.傷體為俱非。各辨體用.各有一是一非。即用而體.即俱非是非非。  次約四句.是跨節明義。是故昔教有為無常。今教無為常住。悉是大涅槃雙照之用也。俱是者。謂文殊依有門通理.故似執昔。然其所通.即非有非無.中道之體。純陀依無門亦然。俱非者。若執門迷理.故二俱非。以體非有無.故各執則傷體。各辨下.是兩亦句。以有為之用.顯雙非體。約用為非.約體為是。無為亦然.故云各有等。此則將前是非二句相對而說.故成第三。即用下.明第四。即二邊用.是中道體。故文殊有為.純陀無為.咸契祕藏.是非都息.往復一如。若然者。傍論問答豈離三德。三德只是一心.若能反觀.斯義非遠。故知四句顯示.理盡幽玄。  △二帖文二。初科分。 【疏】文為二。一傍論.二復宗。  △二傍論下。隨釋二。初傍論二。初科分。 【疏】傍論又三。一文殊呵勸。次純陀呵勸。三文殊稱美。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文殊呵勸二。初分科。 【疏】初文殊呵勸。又二。先呵.次勸。  △二先呵下。隨釋二。初呵。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告純陀言。純陀。汝今不應發如是言。欲令如來常住於世。不般涅槃。如彼饑人。無有變吐。 【疏】先呵中.牒其請辭。汝今不應發如是言.即呵也。  △二勸。 汝今當觀諸行性相。如是觀行具空三昧。欲求正法。應如是學。 【疏】次汝今當觀應如是學.即勸也。  △二純陀呵勸二。初科分。 【疏】次純陀呵勸。又二。先雙呵說觀.次雙勸說觀。  △二就雙下。隨釋二。初雙呵說觀二。初分科。 【疏】就雙呵又二。初呵說觀之非.次雙結觀說之過。  △二初呵下。隨釋二。初呵說觀之非二。初分科。 【疏】初呵說觀之非。又二。先呵說.次呵觀。  △二初呵下。隨釋二。初呵說二。初分科。 【疏】初呵說又三。一不應摧勝號同劣號。二不應舉劣法同勝法。三結其失辱。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不應摧勝號同劣號。 純陀問言。文殊師利。夫如來者。天上人中最尊最勝。如是如來豈是行耶。若是行者。為生滅法。 【疏】初文者。夫如來者.通是諸佛之極號。今古不異.故曰如來。豈可以極尊.同於諸行。夫諸行者.生死賤名.卑鄙底下.群有勞累。若以如來同諸行者.摧常住為遷滅.屈涅槃作生死。豈可然乎。  今古不異者。謂三世道齊。從古來今.其道不異。故知今古二字.是釋來義。不異二字.是釋如義。是故諸佛皆具二身。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即是分字以配真應。對今所釋.但總別之殊耳。夫諸下.明純陀責文殊意也。但如來之稱.唯是極聖。諸行之號.局於凡夫。故云生死賤名也。群有即二十五有。勞累即八萬塵勞累縛。生死是諸行義。  △二不應舉劣法同勝法。 譬如水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輪。一切諸行亦復如是。我聞諸天壽命極長。云何世尊是天中天。壽命更促。不滿百年。如聚落主。勢得自在。以自在力。能制他人。是人福盡。其後貧賤。人所輕蔑。為他策使。所以者何。失勢力故。 【疏】次譬如水泡去.舉三見一聞。不應以劣法同於勝法。勝法者即四德也.劣法者即四倒也。水泡譬無常。車輪譬苦。我聞諸天壽命極長.極長天者即是非想。非想無色不可見故.故言我聞。舉長對短.短即墮胎落孕.此舉不淨。問。無色云何是不淨耶。答。雖非惡色.賢聖所呵.亦是不淨。如聚落主失勢力者.譬無我也。當知不應舉四倒法同四德法。  三見一聞者。水泡事輪聚落是現見。非想天壽是聞說。車輪譬苦者。生死往來.如輪運轉.故是苦義。即是非想者。彼天壽命八萬大劫。  △三結其失辱。 世尊亦爾。同於諸行。同諸行者。則不得稱為天中天。何以故。諸行即是生死法故。 【疏】三世尊亦爾去.彰其失辱。若摧勝同劣.則失天中之尊號.亦失四德之勝法。若舉劣同勝.則辱諸佛世尊之勝名.亦辱常等之勝法。  釋失辱中.劣即諸行.勝即尊號。以內有四德之實.外彰天中之名。故明失辱。名實兼舉。  △二呵勸二。初分科。 【疏】從是故文殊下.是呵其觀。亦為三。  △二一不下。隨釋三。初不應觀勝名同劣名。 是故文殊。勿觀如來同於諸行。 【疏】一不應觀勝名同劣名。文云。勿觀如來同於諸行。  △二不應觀劣法同勝法。 復次文殊。為知而說。不知而說。而言如來同於諸行。 【疏】二不應觀劣法同勝法。文云。為知而說。不知而說。若知如來非是諸行.強說同者.令下法同上法。若不知如來非是諸行而言同者.即闇惑上法.混和下法。  △三彰其失辱。 設使如來同諸行者。則不得言於三界中為天中天。自在法王。 【疏】三彰其失辱。若使如來同諸行者.則不得稱為天中天.則失尊勝名.及尊勝法。若使諸行同如來者.則辱尊勝之名.亦辱尊勝之法(云云)。  △二雙結觀說之過二。初科分。 【疏】次從譬如人王去.兩譬雙結觀說之過。初譬結觀過.次譬結說過。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譬結觀過二。初分科。 【疏】初文又二。先譬.次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譬。 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當千。更無有能降伏之者。故稱此士一人當千。如是力士。王所愛念。偏賜爵祿。封賞自然。所以得稱當千人者。是人未必力敵於千。但以種種技藝所能。能勝千故。故稱當千。 【疏】初譬中云。王者譬眾生.力士譬佛。力士為王施功.佛為眾生施化。王見力士多技藝者.厚賜封祿。眾生得佛恩深.四事供養。力士以技德伏物.不以威加。如來但以智慧神通.非那羅延力。  經爵祿封賞者。含文嘉曰。殷爵三等。周爵五等。各有宜也。王制曰。王之制祿爵凡五等。謂公侯伯子男。此周制也。白虎通曰。爵。盡也。各量其職。盡其才也。封賞者。封亦爵也。國也。王制曰。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技藝者。周禮曰。以六藝教國子。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眾生得佛下.合譬。  △二合。 如來亦爾。降煩惱魔。陰魔。天魔。死魔。是故如來名三界尊。如彼力士一人當千。以是因緣。成就具足種種無量真實功德。故稱如來應供正徧知。文殊師利。汝今不應憶想分別。以如來法同於諸行。 【疏】佛具功德.汝今云何憶想分別.觀於如來同諸行耶。此豈非結觀之過明矣。  △二譬結說過二。初分科。 【疏】次短壽譬結其說過。亦二。先譬.次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譬。 譬如巨富長者生子。相師占之有短壽相。父母聞已。知其不任紹繼家嗣。不復愛重。視之如草。夫短壽者。不為沙門婆羅門。男女大小之所敬念。 【疏】初譬中云父母譬眾生.子譬於佛.相師譬文殊。眾生感佛.譬如父母。佛隨機應.譬如生子。  △二合。 若使如來同諸行者。亦復不為一切世間人天眾生之所奉敬。如來所說不變不異。真實之法亦無受者。是故文殊。不應說言如來同於一切諸行。 【疏】佛實長壽.文殊說短。豈非呵說之過。此文明矣。  △二雙勸說觀三。初總標。 【疏】次從譬如貧女者。是雙勸說觀。  雙勸說觀中三。初標。  △二舊云下。懸示三。初敘古解。 【疏】舊云貧女譬生解.丈夫譬護法。開善云貧女譬生解.丈夫譬捨迷。冶城云貧女譬護解.丈夫譬慚愧。招提云貧女譬說佛無為.丈夫譬覆佛有為。  二舊云下.懸談大意。敘古中云丈夫譬者.即第二遠行譬。今家科為勸觀也。文中四家釋義大同小異。舊以貧女生子.譬從境發解。丈夫以衣纏身.譬護正法.謂不說如來是有為也。開善捨迷意同護法.義少異耳。冶城護解者。由生故護.慚愧還是捨迷義耳。招提釋中說佛無為.還是護解。覆佛有為.義同護法。歷觀經文.研此四家.但得片意。又前三從行.招提約教。雖此解釋.文義無從。且向來已訶說觀.至此理須雙勸。是知既已呵偏.次則勸圓也。所以疏主分貧女譬為勸說.丈夫譬為勸觀。  △二今以下。明今義。 【疏】今以女譬慈.生子譬說.丈夫譬剛.遠行譬觀。譬文自現。又承躡上來.非徒臆說。  今以等者。由內證無緣.故外為他說。說因慈生.如子因女生.故云生子譬說。丈夫譬剛者。說是化他.觀是自行。化他由慈.故以女性柔弱表之。自行由智.智照無礙.故以丈夫剛烈譬之。遠行譬觀者。理即去究竟遙.即遠行義。如下六即明觀也。譬文下.對斥諸師所立但取片意.全無承躡。今約雙勸.譬文顯現。又承躡雙呵之文.鉤鎻相連。既得聖旨.豈任胸臆。  △三然對下。簡所勸。 【疏】然對聖訓凡.寓上誡下.非呵勸文殊。又勸博地無益.極聖不勞勸。不上不下.發心已去.未足已還.正須呵勸。譬文自明矣(云云)。  然對聖等者。謂對寄文殊之上聖.訓誡當機之下凡。令達中道常住.非實呵勸文殊也。寓.寄也。又勸下.簡示下凡為當機眾者.乃是名字已上人也。博地謂理即.都未聞名.呵勸何益。極聖謂究竟即.妙理圓極.豈勞呵勸。文殊本地即是斯位。不上不下者。非妙覺之上聖.非理即之下凡.乃是名字發心已上.等覺未足已還。此為當機.正須呵勸。問。圓中分聖.豈須呵勸耶。答。上地無明既在.猶有無常之執.呵勸何妨。故論云。處處說破無明三昧也。  △三勸說下。釋經二。初勸說二。初標示。 【疏】初勸說譬.有開有合。此開六慈.謂理乃至究竟。  三初勸下.隨文正解。六慈者。慈即三千妙理.徧覆徧攝.不著二邊.名無緣慈。廣如經釋。理同故即.事異故六。  △二貧女下。正釋二。初開譬五。初理慈。 復次文殊。譬如貧女無有居家救護之者。加復病苦。 【疏】貧女至加復病苦.以譬理慈。貧譬無智。病譬無斷。無有居家.譬無常住五果。無救護者.譬無主無親。女雖貧病.有生子義。理無智斷.而有解說之義。下文云慈是一切諸善根本(云云)。  以譬下.理慈即正因性。無修得緣了.故云無智無斷。此合性為一.以悟斥迷。故使理具.且約正因。無有居家等者。五果只是三德.三德不顯.由無智斷。又法性即無明.法性無住處.亦是無有居家也。法性即三德總名耳。無主無親者。理雖本具.無機可發.不感佛應也。主親喻佛。而有解說之義者。此即性具緣了也。解即了因.說即緣因。由理本具.故於修中能解能說。  △二名字慈。 饑渴所逼。遊行乞匄。 【疏】饑渴所逼遊行乞匄者.即名字慈。無智為饑.無定為渴。癡散所逼.欲求靜慧.則素絲易染。薄知名數.微達方隅.名字慈也。  乞匄.古賴反。蒼頡篇曰。乞.行求請也。字體從人從亡.言人亡財物.則行求匄也。癡散所逼者。無智故癡.無定故散。聞名識體.知癡昏之性本明.散動之心本靜.故欲求靜慧而修止觀也。靜即是止.慧即是觀。素絲等者。淮南子曰。墨翟見練絲而悲。為其可以黃.可以黑。今以機發如素絲.聞教生解如易染。名數即諦觀之名.一三之數。四方曰方.如中道。四維曰隅.如二邊。觀行未成.故云薄知微達也。  △三觀行慈二。初正釋觀行。 止他客舍。 【疏】止他客舍.觀行慈也。觀五陰如逆旅.暮合朝散。觀六入如空聚.貪者求物。觀六塵如惡賊.愚不知避焚灼。憫之豈非觀行慈也。  止他下.釋觀行中.且約助道以明。故云逆旅等.而不言陰即法界也。然正助合行.事理不二.故止舍等言是五品位。始修十乘在名字中.五品即據行成者說。逆旅者。逆.迎也。旅.客也。即迎賓之所.名為逆旅也。陰身無主.故以喻之。生如暮合.死如朝散。六入下.更約十二入明義.以陰入但是開合之異。入即內根.塵即外境。內外相涉.俱得名入。本無宰主.如空聚落。凡夫妄計.如貪夫不知聚空.於中求物。六塵外侵.六根被害.故塵如賊。愚故貪著.如不避賊.必為所害。如是觀察.了知陰入由心所造。當體即心.心即三諦。廣如止觀陰境所說。悲己昔迷.愍他未悟.愍痛之甚.如被焚灼。灼.燒也。  △二齊此下。通前結示。 【疏】齊此慈來.通名解說。解說未彰.如女雖能生而子未顯.可譬懷胎  齊此下.結前三即.內解外說俱未彰顯。如子在胎中.理全未知未彰。可見名字觀行雖解雖觀.事用未顯。故十不二門云。三千未顯.驗體仍迷。故相似位成.六根徧照也。故前三即.通屬未彰。  △四相似慈二。初釋生解。 寄生一子。是客舍主驅逐令去。攜抱是兒欲至他國。於其中路遇惡風雨。寒苦並至。多為蚊虻蜂螫。毒蟲之所唼食。經由恒河。抱兒而度。其水漂疾而不放捨。於是母子遂共俱沒。 【疏】寄生一子.相似慈也。向觀陰舍.生清淨解.如寄生子。此慈說已彰.譬子生出。  生清淨解者。即三德佛性.相似解發也。慈說已彰者。慈即是境.依境生解.故解亦名慈。法華云。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即慈彰也。由內解明.故外能說。法華云。欲以一音徧滿三千界.隨意即能至者.即說彰也。本性如女.解說如子。解說從於理性而生.如女生子.母義方顯。須知慈是正因.解即是了.說即是緣。文義連環.不逾三性。  △二通前下。示三障二。初敘意。 【疏】通前慈說.悉有障難。至相似時.慈悉倚伏.更互強弱。故於此位說諸障難.實通前也。  通前下.正示經文.譬三障意也。前之三即悉有三障.而經偏於相似位中說者.良由至相似時.已破分段。同體之慈.悉皆倚伏變易三障。三障為難故強.被伏故弱。三觀被難故弱.破障故強.故云更互。故於下.只為相似位中三障將破.強弱相陵。故經文備作譬說。其實三障通前三位也。  △二舍下。正釋。 【疏】舍主驅者。此譬報障.障於慧解.義言驅去。慈解同體.故言抱兒。向涅槃城.故至他國。名字慈後.分真慈前.兩楹之間.故言中路。遇惡風雨.即內業障。蚊虻唼食.即外業障。  經寄生一子者。法瑤曰。解託陰生.曰寄。真而無二.曰一。舍主等者。報障只是五陰.故以舍主譬之。慈解同體.即境智一如。初住實理.名涅槃城。名字慈後等者。即指假名五品及十信位.通為中路。以此三即.在理即全迷初住分果之中間也。遇惡下.名字五品至第六信.猶有界內業。此業麤強.能牽分段。故如風雨.為害滋甚。七信已去有界外業.此業微弱.但招變易.故喻蚊虻.侵損蓋寡。又內業即意地。外業即身口。界內界外悉備三業。經螫者。舒亦反。說文云。蟲行毒也。暹師云。案琰法師.經音云螫.別是一蟲名。故先舉蚊虻蜂螫.後以毒蟲二字結之也。 【疏】經由恒河.即煩惱障。抱兒而度者.於三障中不捨正說。說陰界入.非常非無常。說諸惡業.非縛非脫。說諸煩惱.非明非闇。以相似慈及相似解.障不能障.故言而度。  經由恒河者。由.因也。因河而度也。論語云。誰人出不由戶。煩惱潤業.故以河水喻之。抱兒等者。度河但喻煩惱.而云於三障者。以被驅.中路.度河.悉皆抱兒。故約抱兒以明即障達理。內既達了.外復化他.說障即德。三德融即.一體無殊。常與無常.縛脫明闇.俱約二邊.以顯三德咸皆中道。初則報即法身。次則業即解脫。後則惑即般若。應知此之三障兼界內外。以相下.明更互強弱也。慈解既強.麤垢自落.分段障破.故云障不能障。此即解強障弱。 【疏】水漂疾者。三障力強.激奪慈說。慈說體妙.不屈三障.故言而不放捨。於是母子遂共俱沒者。慈與解觀.俱從相似轉入分真.故言俱沒。  漂疾等者。漂.芳妙反。流急也。分段雖破.變易障強。於相似中易起法愛.名為頂墮。法愛煩惱障.惑潤結業.牽生方便土中果報。此名激奪。體妙者。反觀心源.法愛即滅.名為不屈。故能捨相似位.進入初住。故以俱沒.表捨似位。  △五分證究竟慈。 如是女人慈念功德。命終之後。生於梵天。 【疏】如是女人慈念功德生於梵天。天者.通是分真究竟兩慈觀。下合譬.其義自顯(云云)。  生梵天者。以慈無量心是梵天因。故以天表分真究竟.所顯天然之理也。由相似三慈入于初住.即慈念功德.生於梵天也。  △二合譬二。初總分敘意。 【疏】從文殊若有善男子去.合譬。先通合四慈。後通合兩慈。通途明者。從前理慈已來.不應偏運偏解偏說。  通途下.明經文通合四慈意也。已來者。即名字.五品.六根三位也。以未證理.未能觀機.故自行化他唯尚圓融.故須三慈等運.三觀圓修.三諦圓說。遮其偏一.故云不應。  △二初文下。正釋經文二。初通合四慈二。初科分。 【疏】初文為三。一者正護不得偏說。二者引過不得偏說。三者乖理不得偏說。  △二偏說下。正釋三。初正護不得偏說。 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欲護正法。勿說如來同於諸行。不同諸行。 【疏】偏說非正護.正護不偏說。  偏說非正護等者。偏說如來同於有為諸行.非住前行人.正護圓法也。若正護者.應當為他圓說三諦。謂有為無為.非有非無.三一相即.名不偏說。  △二引過不得偏說。 唯當自責。我今愚癡。未有慧眼。 【疏】偏說無慧眼.慧眼不偏說。  無慧眼者。此慧眼即佛眼耳。法華云。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住前未證.故經云。未有慧眼。故須三觀圓修.後方證得。外既偏說.則內無圓解。此即不應偏解也。正理即三諦圓融。偏說有為即乖三諦。此則不應偏運也。以三慈即三諦故。  △三乖理不得偏說。 如來正法不可思議。是故不應宣說如來定是有為。定是無為。 【疏】偏說乖正理.正理豈偏說。此中三文。廣有所破(云云)。  廣有所破者。一一文皆對破三教。屬偏.非正護.非慧眼.非正理。得意廣說.故注云云。  △二通合兩慈二。初敘意分科。 【疏】從若正見去.合後兩慈。合前許圓說.不許偏說。合後開偏說.不云圓說。若通論前後.皆有偏圓而互現者。前未見機理.宜但許圓止偏。是故文云。自責愚癡。  皆有偏圓者。住前登住.解證雖別.三諦融即.故圓。雙照二邊.故偏。前未見機理者。化他則未見四機.自行則未是真證。唯宜但許圓說.不許偏說。故云止偏。即法華明安樂行者.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也。問。何故爾耶。答。若本有小機.強為說大.則乖機成惱。大機已發.而為說小.令失大益.一等未能見機。故令但說於圓.小雖未受.亦為遠種。抑又自行未能證理.故但圓說.內資理觀。故云未見機理等也。既自責愚癡.則是無明全在也。 【疏】後見機理.尚許偏說.何況圓耶。是故文云。正見者也。又正見者即是圓見。若見有無.不名無為。無有無者.方乃名圓。就文為四。先開偏說。次釋見機。三牒譬合初沒。四牒譬合後證。  後見下.即分真究竟.破惑見理.稱機設化.說偏說圓咸令獲益。經文舉偏況圓.故但舉偏正見.即分證三智也。又正下.重解此文.亦成圓說.是則三諦圓證名為正見。此之正見即中道無為。故無為之名.語似於偏.其義則圓。從語從名.且云偏說。  △二初開下。隨文正釋四。初開偏說。 若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 【疏】初開偏。如文。  開偏如文者。開謂開許。且依初解.以無為為偏說也。  △二釋見機。 何以故。能為眾生生善法故。生憐憫心故。 【疏】次釋見機者。能為眾生.是見世界機。生善法故.見為人機.亦是見第一義機。生憐憫心.即對治機。  亦是見第一義者。善分事理.故對二悉。  △三牒譬合初沒。 如彼貧女在於恒河。為愛念子而捨身命。善男子。護法菩薩亦應如是。寧捨身命。不說如來同於有為。當言如來同於無為。以說如來同無為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三四如文。  經當言如來同於無為者。此即純陀鑒機.偏作無為而說。對破文殊有為之見.而言偏意圓。無為即法性中道也.有為即無常.無為即常住。由說常住為因.故得分證究竟.菩提常果。故以梵天喻之。  △四牒譬合後證。 如彼女人得生梵天。何以故。以護法故。云何護法。所謂說言如來同於無為。善男子。如是之人雖不求解脫。解脫自至。如彼貧女不求梵天。梵天自應。  經不求解脫者。以二邊即中.故無二邊繫縛可離.亦無中道解脫可求。如是觀者.自至解脫。  △二勸觀二。初標示。 【疏】次從如人遠行是勸觀。有譬.合。  是勸觀者。前勸說是約教。今勸觀是約行也。  △二譬又下。正釋二。初誓二。初分科。 【疏】譬又二。初正勸.次重勸。  △二初文下。正釋二。初正勸。 文殊師利。如人遠行。中路疲極。寄止他舍。臥寐之中。其室忽然大火卒起。即時驚寤。尋自思惟。我於今者定死不疑。具慚愧故。以衣纏身。即便命終。生忉利天。從是已後。滿八十反。作大梵王。滿百千世。生於人中。為轉輪王。是人不復生三惡趣。展轉常生安樂之處。 【疏】初文者。六卷名為丈夫譬。此開六種觀義.謂理觀乃至究竟觀。遠行譬理觀。去後位遙.名遠。理寂而照.名行。  六卷即竺法護所翻.名般泥洹經。與今經廣略異耳。今文雖無丈夫之言.既不云女人.則知經云如人遠行.是約丈夫也。理寂而照者。空中即假.三千宛然.故云而照。又理非三一.三一宛然.故云而照。 【疏】中道譬名字觀。始末兩間.通稱中耳。疲極者。煩惱勞累.生死拘逼.謙卑請益.皆是疲極。  始末兩間者。始謂理即.末謂究竟。間謂四即.故以中路.通譬四即。疲極下.名字行人聞圓起解。知由煩惱勞累之因.招生死拘逼之果。於是近善知識.謙下自卑.諮疑請益.發明自性也。禮云。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孔穎達云。業謂篇卷。益謂己受業不明.更請審之。是尊師重道之義也。 【疏】寄止他舍.譬觀行。觀三界幻居.猶如寄止。五欲非己.為他。權託陰入.如舍。無明所魘.如臥。沈昏不醒.如寐。忽然火起.火是無常.來無徑路.故言卒起。卒起無常即報障也。上具三障.此略舉一。  五欲妄染.非三諦之己性.故以五欲為他。理為惑蔽.故云所魘。沈昏者。觀行雖成.三惑全在.故云不醒。即不二門云。三千未顯.驗體仍迷也。 【疏】即時驚寤.譬相似觀。昔來未得而今得之.為驚。似解隣真.為寤。言定死者。解惑相排.惑雖強盛.不久摩滅。如入海見平.故言定死。雖知定死.即猶未死。未能入聖.但在白法.故言慚愧。衣纏身者。衣以譬觀.身以譬境。若作偏觀.照境不周.是為可恥。圓觀圓境.無所可恥.故言纏身。  寤.警也。解惑相排者。謂相似解.無明惑.互相排蕩也。入海見平者。大論云。如欲見海.不見樹木山林之相.知海不遠。何以故。大海處平.無樹木之相故。今以海喻真因.平相喻似解。即猶未死者。無明尚在.故白法即似解。照境不周者。如別人十住.但能照真.不照假中。十行照俗亦然。圓觀三諦.無所不周.如衣徧覆。 【疏】便命終者。他以被問難屈為死。然被難死.死者無量.應生梵天。既不生者.當知非也。  釋命終中.先破他解。他人謂行人爭法.被他問難.義屈為死.以合命終。然被下.今師破也。然義墮之家.豈可俱生梵天耶。以他師但以難屈.合命終義.而不顧生天之言。故疏主以此為破。 【疏】今言死者.似觀轉謝。生忉利天者.分真觀起.此譬兩成就。三十二臣即分真義.若就一主即究竟義。而言梵王及輪王者.更譬究竟觀。不生等.顯其所離。  今言下.今師正約從賢入聖釋義.則命終生天之義俱成。三十二下.明以天譬真位義。即與下經所明.三十三天甘露.臣主共服義同。三十二臣即住行向.開為三十。十地合一.等覺為一.故三十二。一主即妙覺究竟。而言下.既云王.故知但譬妙覺三觀。分真妙覺所離.即界外三惡.乃小乘見修無學三趣也。經安樂處者。顯發三德妙理也。  △二重勸。 以是緣故。文殊師利。若善男子有慚愧者。不應觀佛同於諸行。文殊師利。外道邪見可說如來同於有為。持戒比丘不應如是於如來所生有為想。若言如來是有為者。即是妄語。當知是人死入地獄。如人自處於己舍宅。 【疏】善男子下.重勸勿觀。  經重勸中.即斥文殊同彼外道.及以破戒也。經說同有為者。是小乘義。以大斥小.同於邪外。以妄語故.即是破戒。妄語是惡因.地獄是惡果。  △二合。 文殊師利。如來真實是無為法。不應復言是有為也。汝從今日。於生死中應捨無知。求於正智。當知如來即是無為。若能如是觀如來者。具足當得三十二相。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從文殊如來真實去.合譬。但合上即便命終.分真觀去。若能如是去.合上生忉利天。他以此文三十二相合者.乃是合主.不是合臣。若爾.八十反應合八十種好.輪王無敵應合十八不共法耶。今云。八十種好亦不與他共.故皆合究竟。  但合(至)命終者。即經云。應捨無知.求於正智也。謂捨相似位無知.求分真正智。此無知即無明也。他以等者。他師以此文三十二相.合上生忉利天也。謂三十二天.同尊帝釋。如三十二相.共嚴佛身。合主不合臣者。以三十二相正在於佛.故知約妙覺合天主。不約分真.合三十二臣也。若爾下.經文既以三十二相合生忉利.例應以八十種好.合前八十反作梵王等也。無敵者。以果人十八.不與下地共故。猶如金輪四洲無敵.此以不共義合.不約十八數也。此段雖無八十種好.及十八不共之名。下文殊稱美中有.故此探取.以成合譬義也。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五。  △三文殊稱美二。初分科。 【疏】純陀品下。從文殊讚言去.是第三文殊稱美。文為四。初領成其說。二歎言行相應。三歎玄會佛旨。四受勸。又勸領成前兩勸.兼領兩呵。  兩勸者。勸說.勸觀也。兩呵亦然。  △二初如下。隨釋四。初領成其說。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讚純陀言。善哉。善哉。 【疏】初如文。  △二歎言行相應二。初正釋經文。 善男子。汝今已作長壽因緣。能知如來是常住法。不變異法。無為之法。汝今如是善覆如來有為之相。如被火人。為慚愧故。以衣覆身。以是善心生忉利天。復為梵王轉輪聖王。不至惡趣。常受安樂。汝亦如是。善覆如來有為相故。於未來世必定當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十八不共之法。無量壽命。不在生死。常受安樂。不久得成應正徧知。 【疏】次善男子汝今下.言行相應。言長壽因緣者。正見.正知.正護.正說.即是常住因緣也。此領前合譬中似解之意.故言因緣。能知如來是常住法者.此領前合譬中分真之解。善覆如來.此領後合譬似解也。常受安樂者.是領後合譬中分真解也。若領真似二解.即是兼領六位之意。  正見即佛眼。正知即種智。此皆住前相似眼智也。以具眼智故能內護外說。則見知為因.護說為緣。以外為他說.內資觀慧.能為分證常住因緣也。前合譬者。即指貧女譬也。善覆等者。相似位中圓觀三德.名為善覆。如衣覆身也。後譬者。即指遠行譬也。常受安樂者。經文應從以是善心去。今文從要牒文耳。  △二然文下。統明大意二。初章安證明。 【疏】然文殊止一言呵勸.純陀作爾許呵勸。文殊竟不觝攘.翻更讚美。良由純陀所說會教會機。聖人但說己法.不說他法。驗知純陀是分真位。是故文殊還以分真.美其言行。即是發純陀五戒之迹.顯分真之本。  一言呵勸者。即前文殊一呵一勸也。爾許.猶若干也。即前雙呵說觀.雙勸說觀。各有法譬等也。觝攘者.誣訶也。攘.以手禦也。揎袂出臂曰攘。老子云。攘臂而仍之。  △二私云下。荊溪助釋二。初直示勝德二。初判十讓屬迹。 【疏】私云。當知十讓從迹而說。  △二復以下。明難大為機二。初立所為二機。 【疏】復以小初難大後者。亦恐時會及未來世.唯執小初以難大後.妨於大後用破小初。  復以下.謂純陀向執小教初成受乳.無常五果以難。今經受供常住五果者。但是為機設疑.以為發起耳。妨於等者。謂純陀恐彼執小初成之人.違妨涅槃常住之說。乃假設疑難.故使如來廣答二施無差.以破小初也。是則旁為新眾.正為未來。  △二言時下。釋所為二機二。初傍為新眾。 【疏】言時會者.乃是新眾。  言新眾者.即是凡夫。不經諸味.方於此會初證小果.名為新眾。若歷諸味至今經者.名為舊眾。  △二正為滅後。 【疏】何以故。一代教門彈斥洮汰.已會毫善。豈執如來定入涅槃.同於初小。正為未來鈍根小習.而執於小。故法華云。除佛滅後。  何以下.明非舊所以。一代者。即始從鹿苑.至于今經。謂鹿苑證小.方等彈斥.般若洮汰.法華開會.咸歸一實。彈指小善尚成佛因.二乘所行寧非妙道。故云已會毫善。如斯舊眾.來至今經.但增道損生.進入上位。豈執無常.頓同鹿苑。故知純陀設疑.但為新眾。正為下.純陀正為滅後鈍根.執小謗大之者。故引法華為證。即經云。若有實得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此言滅後方得羅漢.執權謗實.聽非上慢。今純陀正為此人。  △二若不下。反顯高位。 【疏】若不爾者。豈有如前幢旛妙供.人天雜類.菩薩聲聞.皆默不受。而於城中工巧微供.彰言納受。因茲普領時會之供.復能難佛.為佛所歎.及與文殊傍論往復。故知純陀非聊爾人。  若不下.反顯位高。若不爾者者。謂若言純陀不是權行也。豈有下.徵文廣顯。凡以三義驗之.知是權行。一為佛受供.力及時會。二能難如來無差之義。三能以文殊深位傍論。三義在文。故知下.結示也。  △三歎玄會佛旨。 純陀。如來次後。自當廣說。 【疏】三從如來次後去.歎玄會佛旨。指哀歎等為廣說。  △四受勸二。初直消文。 我之與汝俱亦當覆如來有為。有為無為且共置之。 【疏】四從我之與汝去.受勸。又汝勸我覆於有為.我亦勸汝覆於無為。雖終日說有.不能盡其用。終日說無.不能罄其極。言所不洎.絕而置之。  受勸者。即經云。俱亦當覆如來有為。此即正受純陀之勸.同於純陀覆用顯體.故云俱示等。又汝下.即釋經文有為無為.且共置之也。有為即無為之用.故云不能盡其用。無為即有為之體.故云不能罄其極。體用相即.其猶波水.故非言論所及。絕而置之.忘言得意.真識體也。亦如淨名杜口.方為真入。此即下文第一義意也。  △二又言下。約四悉。 【疏】又言置者。指廣置略.即世界置。涅槃正體.非體非用.非為無為。既非正體.可共置之.即第一義置。汝勸我覆有.我勸汝覆無。更互是非.莫知其正.即對治置。有為無為乃是傍論。今此正以獻供為宗.置傍復宗。故言且置.即為人置。  指廣置略者。既指哀嘆.佛自廣說。故我與汝略談體用.且可置之。置略待廣.廣略不同.世界明矣。非體非用者。正體泯然.絕乎待對.體用相待.豈契真源.故須置之方為入理。更互是非.迭為藥病。莫知孰是.宜共置之。正為獻供.以生物善。置傍取正.故云置之。四悉消文.置義允合。一家窮理.其在茲乎。  △二復宗二。初分科。 【疏】次從汝可隨時去.是復宗。論文為四。初復宗勸供.有勸有呵。二如來印讚.成前起後。三明悅可.有問有答。四明讚發.讚純陀之說.發文殊之迹。  △二初又下。隨釋四。初復宗勸供二。初科分。 【疏】初又二。先勸.次呵。  △二就勸下。隨釋二。初勸二。初分科。 【疏】就勸供為三。一勸時。二勸速。三勸奉佛。  △二隨釋三。初勸時。 汝可隨時速施飯食。如是施者。諸施中最。 【疏】勸時者。如初行時.初到時.病時.物新熟時。今最後供是初去時。  △二勸速。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遠行疲極。所須之物應當清淨隨時給與。如是速施。即是具足檀波羅蜜根本種子。 【疏】二勸速者。古佛道法過中不食.今速赴此時。  經清淨給與者。大論云。為道故施.清淨心生.無諸結使。不求今世後世果報.恭敬怜愍故.是名淨施。淨是趣涅槃道之資粮。古佛道法者。毗羅三昧經。瓶沙王問佛.何故日中佛食。答云。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又如請觀音疏。明中食表證中道也。  △三勸奉佛。 純陀。若有最後施佛及僧。若多若少。若足不足。宜速及時。如來正爾當般涅槃。 【疏】三勸奉佛者。正為最後供佛涅槃。  △二呵二。初科分。 【疏】次純陀下.呵。亦為三。一不知時。二不知速。三不知佛。  △二初令下。隨釋三。初不知時。 純陀答言。文殊師利。汝今何故貪為此食。而言多少。足與不足。令我時施。 【疏】初令時者。汝令時施.佛可時施一切大眾.不皆涅槃。此則非時.非時索施.理涉於貪。  △二不知速。 文殊師利。如來昔日苦行六年。尚自支持。況於今日須臾間耶。 【疏】次不知速者。佛六年苦行.尚一麻一米。今須臾間.何須速也。  △三不知佛。 文殊師利。汝今實謂如來正覺受斯食耶。然我定知。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非為食身。 【疏】三不知佛者。汝謂如來實須食耶。文殊同他見.謂須雜食。純陀申已解.食即不食。故呵文殊墮三不知。  文殊同他見者。示同凡小所見也。  △二如來印讚。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純陀言。善哉純陀。汝已成就微妙大智。善入甚深大乘經典。 【疏】次爾時佛告去.如來印讚.成前起後。印其呵即是成前.讚其智即是起後。  △三悅可二。初科分。 【疏】三從文殊語純陀去.是明悅可。文為五。一偏慶悅可。二破偏悅可。三並悅可。四解悅可。五寂絕悅可。  △二時眾下。隨釋五。初偏慶悅可。 文殊師利語純陀言。汝謂如來是無為者。如來之身即是長壽。若作是知。佛所悅可。 【疏】時眾謂純陀行淺.故佛印其所悅.以破時情。初文殊因此偏而慶之。汝說無為.蒙佛悅可。  謂純陀行淺者。時眾但覩其迹.莫識其本。佛破時情.令生深敬。故且印其無為之說。若論法體.實非有無。  △二破偏悅可。 純陀答言。如來非獨悅可於我。亦復悅可一切眾生。 【疏】次純陀即以圓破偏。非但悅可於我.亦悅一切。  亦悅一切者。一念三千.彼彼互徧.故悅一人即徧一切。則與彌勒如.得受記。眾生如.亦得受記。義同也。  △三竝悅可。 文殊師利言。如來於汝。及以我等一切眾生。皆悉悅可。 【疏】三文殊作兩番關並。先定之。若定悅可一切眾生.我說有為亦應悅可。若不悅我.圓悅則破。一切之義是則不成.還是偏悅。成佛愛憎.即作伏並。  兩番關並者。若定下.出第一番義。若不下.出第二番義。成佛愛憎者。悅可無為.則愛純陀。不印有為.則憎文殊。此則文殊執事難理.亦是執別難圓。以別教理事相隔.故有悅不悅。圓教理事俱融.故自他互徧。  △四解悅可二。初敘意分科。 【疏】四純陀覺其伏並.還解兩關。一無偏染悅可.二有普淨悅可。  △二無偏下。隨文釋義二。初無偏染三。初彈無偏。 純陀答言。汝不應言如來悅可。 【疏】無偏為三。一彈無偏悅可。  △二釋無偏意。 夫悅可者。則是倒想。若有倒想則是生死。有生死者即有為法。是故文殊。勿謂如來是有為也。若言如來是有為者。我與仁者俱行顛倒。文殊師利。如來無有愛念之想。 【疏】二釋無偏之意。  經則是倒想。若執有悅可.則是煩惱.故云倒想。煩惱為因.牽生死果。故云則是生死。須知悅可由心.心本自無.悅可安寄。如來顛倒永盡.故無愛憎。故經云。無有愛念之想。  △三舉譬顯。 夫愛念者。如彼乳牛愛念其子。雖復饑渴。行求水草。若足不足。忽然還歸。諸佛世尊無有是念。 【疏】三舉譬顯。如文。  △二有普淨。 等視一切如羅羅。如是念者。即是諸佛智慧境界。 【疏】次從等視一切去.明有普淨悅可。即是如來境界.非我爾所知(云云)。  普淨悅可者。如來等觀.三無差別。凡聖一如.自他泯淨。故云普淨。其猶父子.天性本同。故經云。等視如羅也。非我爾所知者。爾.汝也。究竟所證.非分真所知。  △五寂絕悅可三。初示大意。 【疏】五從國王去.明寂絕悅可.不應作偏普籌量。上文殊明有為無為且共置之.即是絕言不可說悅。此中意明有悅無悅是佛境界.不可籌量即是絕思悅可。  △二初譬下。正消文。 文殊師利。譬如國王調御駕駟。欲馳驢乘令及之者。無有是處。我與仁者亦復如是。欲盡如來微密深奧。亦無是處。文殊師利。如金翅鳥。飛昇虛空無量由旬。下觀大海。悉見水性魚鼈黿鼉龜龍之屬。及見己影。如於明鏡見諸色像。凡夫少智不能籌量如是所見。我與仁者亦復如是。不能籌量如來智慧。 【疏】初譬分智不及究竟。王家駕駟.譬究竟智。群下驢乘.譬分真智。後譬分斷不及究竟。龜龍在水.喻有無明。菩薩行故.見不了了。金翅騰空.譬無明盡。佛不行故.見則了了。  喻有無明者。龜龍如分真.水如無明也。經黿鼉。上魚袁反。三蒼云。似鼈而大。下徒多反。三蒼云。似蛟而大。山海經云。江水足鼉。郭璞云。似蚸蜴.大者長一丈.有鱗采.皮可以為鼓。  △三明古解。 【疏】開善云。前是下不知上.後是上能知下。冶城云。兩譬皆是下不知上。初不知上智.後不知上境。靈味云。初不知法身.後不知應身(云云)。  敘古解中.開善以驢不及駟.喻下地不知上果。金翅觀海.喻上果能知下地。此但據喻。准經合文.俱是下不知上。冶城所釋稍同今解。但後譬約境.與今約惑為異耳。靈味前據合法.後據譬喻.分為二身。初云如來微密深奧.故云是法身。後云金翅見影.故云應身。若據合法.既云如來智慧.應約報義為便。三家解義偏局取文。義既可見.不能委破。故注云云。問。今家既以智斷釋文。何故初喻.合云微密深奧。後段合云.如來智慧耶。答。微密是智之所照。以所顯能.還是智義。智慧是惑之能斷。以能顯所.還是斷義。法譬符合.智斷義明。  △四讚發二。初釋讚。 文殊師利語純陀言。如是如是。 【疏】四文殊去.讚發。讚純陀之說.故言如是如是。其既高推佛境不可度量.是故讚美。  高推佛境者。即前純陀云。我與仁者不能籌量如來智慧也。  △二釋發二。初有無俱非。 如汝所說。我於此事非為不達。直欲試汝諸菩薩事。 【疏】發者.拂我執一途之義。因汝試我.試則非實.故言有為非有為。汝推未詳.故言無為非無為。  發者下.即我於此事下經文也。斯則文殊自發迹顯本.故云我非不達.但欲試汝。拂我等者。謂純陀拂除我執有為之義。佛身有為.只是涅槃無常之用。尚非常用.豈識雙非之體。故知有為非通方說。故云一途也。試我文悞.應云因我試汝。即文殊云。因我執有為.試汝純陀也。執乃假設.故試非實。故我前云。有為無為且共置之。前置有為.是拂自迹。故云。故言有為非有為。汝推未詳者。推.吐回反。詳.審詳也。即向純陀云。我與仁者不能籌量如來智慧也。純陀雖說無為.既自推未詳.故知無為非無為。此皆疏主追取前文.以成文殊拂迹之義。是則有無雙捨.本體方彰。  △二前文下。言思兩遣。 【疏】前文殊云。且共置之。則言語道斷。今純陀云。是佛境界非我所知。則心行處滅。覈微則言盡.研極則思窮.故說觀皆寂。  前文下.約言思雙遣.以顯本體。言語道斷者。以不作有無而說.故云共置也。即前經云。有為無為且共置之也。是佛境界者。即純陀向云。即是諸佛智慧境界。非我所知者。如向經云。不能籌量如來智慧。說觀皆寂者。前純陀呵偏說觀.勸圓說觀。今文殊發迹.則言思道斷。言盡故說寂.思窮故觀寂。圓法尚泯.豈況偏耶。  △四催供二。初分科。 【疏】從爾時面門去.第四催供。文為四。一催供。二請住。三領解。四辦供。  △二隨釋四。初催供二。初敘意分科。 【疏】前來諸瑞各有所表.故知此光正為催供。文殊前勸純陀時施.靳固彈呵。今佛躬催.不敢前却。催文為兩。謂光催.聲催。  前來諸瑞者。即第一卷中九瑞也。文殊下.敘意。文殊同居因地.故可彈呵。佛果尊極.聲光自催.師嚴道尊.豈敢違拒。故云不敢前却。謂前拒却退其命也。  △二光催下。隨文釋義二。初光催二。初分科。 【疏】光催為兩。一催.二默。  △二初催下。隨釋二。初催二。初分科。 【疏】初催又三。一放光。二解光。三騰光。  △二初放下。隨釋三。初放光。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出種種光。其光明曜。照文殊身。 【疏】初放光中照文殊者。上佛印純陀所說.會教合機。今光照文殊.亦扶上化下。二人論難皆由佛力。  會教故扶上.合機故化下。二人既皆由佛力.故知砧槌互扣.成熟機緣。是則發言放光.語默且殊.印讚義等。  △二解光。 文殊師利遇斯光已。即知是事。 【疏】次即知是事者.解也。數人云。見色知心。文殊覩光.遂解佛意。  △三騰光。 尋告純陀。如來今者現是瑞相。不久必當入於涅槃。汝先所設最後供養。宜時奉獻佛及大眾。純陀當知。如來放是種種光明。非無因緣。 【疏】三騰光催供。如文。  △二默。 純陀聞已。悲塞默然。 【疏】次悲默者。催供故悲.未諾故默。  未諾故默者。雖是光催.猶是文殊發言.故還未諾。諾.奴各反.應也。  △二聲催二。初三催。 佛告純陀。汝所奉施佛及大眾。今正是時。如來正爾當般涅槃。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疏】次聲催。亦二。初三催。  △二悲哭。 爾時純陀聞佛語已。舉聲啼哭。悲咽而言。苦哉苦哉。世間虛空。 【疏】次悲哭。  △二請住二。初分科。 【疏】次復白大眾去.請住。文為兩。初告眾共請.次重請。  △二初告下。隨釋二。初告眾共請二。初告眾請。 復白大眾。我等今者。一切當共五體投地。同聲勸佛。莫般涅槃。 【疏】初告眾文為兩。初告眾請.次佛有酬。告請如文。  △二佛有酬二。初分科。 【疏】次佛酬中二。先止亂.次說五門觀。  止亂者。應思法利.悲啼無益。亂心迷道.非行人所宜。故先止亂.次說觀門。  △二隨釋二。初止亂。 爾時世尊復告純陀。莫大啼哭。自亂其心。  △二觀中下。說五觀二。初科分。 【疏】觀中二。先作觀.次結。  △二初六下。隨釋二。初正消文二。初作觀四。初空。 當觀是身猶如芭蕉。熱時之炎。水沫幻化。乾闥婆城。 【疏】初六譬空。  六譬空者。芭蕉無堅。熱燄不實。水沫假聚。幻物非真。變化虛設。鬼城誑立。以茲六譬.顯法本空。  △二無常。 坏器電光。亦如畫水。 【疏】三譬無常。  三譬無常者。坏器易壞。電光速滅。畫水隨合。體非常住。  △三不淨。 臨死之囚。熟果段肉。 【疏】三譬不淨。  三譬不淨者。死因可惡。熟果濕爛。段肉來蠅。故喻不淨。  △四無我。 如織經盡。如碓上下。 【疏】兩譬無我。  兩譬無我者。織不由經.碓上須下.皆不自在.以喻無我。  △二總結。 當觀諸行猶雜毒食。有為之法多諸過患。 【疏】後總結。  總結者。以諸行之因.有為之果.悉皆空寂。無常不淨.多諸過患.而妄計常淨。如雜毒食.損害身命也。  △二何故下。示文意。 【疏】何故說五門耶。汝請住世.本為開道。若能五觀.與住不殊。若不能觀.住世何益。遺教云。能持戒時.與佛在不異。即此義也。  何故下.示文意。此即佛以無住破其請住也。本為開道者。請佛住世.意為眾生開示妙道。況今機緣.宜當示滅。佛尚無常.而況凡品。故能因滅而修五門。因門入道.與佛在何異。故云與住不殊等。故引遺教持戒.例成修觀。  問。今經顯性談常.何故此中.佛令純陀修無常等五門耶。答。大般涅槃具足二用.而對治適時。向來文殊執有為無常.故純陀以無為常住治之。今純陀執常請住.故佛以無常等治之。又無常約事.常住約理。事即理故.無常即常。理即事故.常即無常。此仍理事待對而說。若約絕待.非常非無常。而此絕待即是心性。在因在果.理事俱融。性具三千.二用具足。九界無常.佛界即常。十界一心.始終無改。二鳥雙遊.於茲可識。故此一經或談於常.或說無常.或理或事.去就有別.妙性常融。若了此旨.豈迷異說。講者聽者.彌須照懷。  問。純陀謂佛入滅.所以請住.是見無常。何故云純陀執常耶。答。只據請佛常在世間.則屬常見。故佛以無常五門而破其執。若謂入滅是無常者.則如金光明中.信相所疑.及前文文殊呵勸.故使四佛純陀.以常義而破也。  △二重請二。初分科。 【疏】次重請。亦二。有請.有酬。  △二請如下。隨釋二。初請。 於是純陀復白佛言。如來不欲久住於世。我當云何而不啼泣。苦哉苦哉。世間虛空。唯願世尊。哀憫我等及諸眾生。久住於世。勿般涅槃。 【疏】請如文。  △二重酬二。初科分。 【疏】重酬為兩。初酬.次釋。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酬。 佛告純陀。汝今不應發如是言。哀憫我故久住於世。我以哀憫汝及一切。是故今日欲入涅槃。 【疏】初文者。汝請久住為哀憫.我以入滅為哀憫(云云)。  入滅為哀愍者。欲令眾生因滅以悟道。如法華醫師譬。故注云云。  △二釋二。初分經。 【疏】釋中二。長行.偈頌。  △二長行下。隨釋二。初長行。 何以故。諸佛法爾。有為亦然。 【疏】長行。如文。  △二偈頌二。初指同。 【疏】偈與下二偈意同。後當說之。偈中二。  二偈即雪山偈。及四出偈也。指後疏文會釋。故云當說。  △二先偈下。隨釋二。初偈。 是故諸佛而說是偈。   有為之法 其性無常 生已不住 寂滅為樂 【疏】先偈。  △二長行止。 純陀。汝今當觀一切行雜。諸法無我。無常不住。此身多有無量過患。猶如水泡。是故汝今不應啼泣。 【疏】次長行止。  長行中。經一切行雜者。即向經云。當觀諸行猶雜毒食也。遠師云。汝觀一切行雜.勸其觀苦。諸法無我.勸觀無我。無常不住.勸觀無常。此身多有無量過患.勸觀不淨。猶如水泡.勸觀空。  △三領解二。初分科。 【疏】三爾時純陀領解。又二。初領解.次述成。  △二隨釋二。初領解。 爾時純陀復白佛言。如是如是。誠如尊教。雖知如來方便示現。入於涅槃。而我不能不懷憂惱。覆自思惟。復生慶悅。 【疏】領解者。雖知不滅.不能不悲.不能不請。雖知如來滅而不滅.不能不慶.不能不悅。  釋領解中不滅而滅等者。即解方便示現涅槃也。謂雖知真身不滅.應身有滅。隨順世間.不能無悲請之儀也。滅而不滅.即解覆自思惟等也。覆音福。謂雖知即應而真.滅即不滅。亦隨順世間.不能無慶悅之意。皆言雖知者。雖是與奪之詞.雖知二身一體.而不免悲悅之殊。良由悲請慶悅.俱佛境界耳。  △二述成二。初分科。 【疏】述成又兩。一述其不能不喜.二止其不能不悲。  △二初喜下。隨釋二。初述不能不喜。 佛讚純陀。善哉善哉。能知如來示同眾生方便涅槃。汝今當聽。如娑羅娑鳥。春陽之月。皆共集彼阿耨達池。諸佛亦爾。皆至是處。 【疏】初喜者。汝既能知如來方便.亦應合知如來真實。故舉二鳥.以譬權實不得相離。春陽之時.譬適會機宜。無煩熱池.譬涅槃自在無畏。諸佛同以二法逗緣.無礙自在。能如此解.善哉善哉。  知如來真實者。知真故喜。故舉二鳥等者。以娑羅義翻為雙。如娑羅樹.非但唯翻堅固.亦云雙樹也。二鳥雙遊並息。用譬真應相融。故云權實不得相離也。春陽是養子之時.故譬眾生得道機熟.適悅契會.四益無乖.咸歸祕藏.如集彼池。阿之言無。耨達云煩熱。此龍無火沙.惡風.金翅等三種煩熱.常居此池.因以得名。故譬三德涅槃.自在周徧.無生死業惑.煩熱之畏也。二法即權實。權實逗緣.同歸祕藏。如二鳥合集生子.不離此池。  △二止不能不悲二。初標科。 【疏】次汝今不應思量長壽短壽去.凡舉四義.止其不能不悲。  △二一舉下。隨釋四。初舉境界。 純陀。汝今不應思惟諸佛長壽短壽。一切諸法皆如幻相。 【疏】一舉如來境界不可思惟。若長若短.皆如幻化。幻長幻短.非短非長.何所可悲。  △二舉方便。 如來在中。以方便力。無所染著。何以故。諸佛法爾。 【疏】二舉如來方便。若長若短.如來於中無所染著.何所可悲。  經諸佛法爾者。法爾猶自然也。謂隨順機緣.示生示滅.自然而然皆如幻相.無可悲也。  △三舉涅槃。 純陀。我今受汝所獻供養。為欲令汝度脫生死諸有漏故。若諸人天於此最後供養我者。悉皆當得不動果報。常受安樂。 【疏】三舉如來涅槃.成汝檀因.剋不動果。因果具足.何所可悲。  △四舉良田。 何以故。我是眾生良福田故。汝若復欲為諸眾生作福田者。速辦所施。不宜久停。 【疏】四我為良田.成汝因果。汝剋因果.自是良田。復能令他因果圓滿.自利利人.何所可悲。尋文可見。  △四辦供二。初分科。 【疏】四爾時純陀下.是辦供。先自謙.次辦供。  △二隨釋二。初自謙。 爾時純陀為諸眾生得度脫故。低頭飲淚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若堪任為福田時。則能了知如來涅槃及非涅槃。我等今者及諸聲聞緣覺。智慧猶如蚊蚋。實不能量如來涅槃及非涅槃。 【疏】初文中云。涅槃非涅槃者.亦是共行二鳥義也。即如來境界.故下地絕思。  亦是共行等者。涅槃即應佛入滅.是權。非涅槃即法身常住.是實。權實相冥.名為共行.譬如二鳥。故下迦葉問云。云何共聖行.娑羅迦隣提。即此義也。廣如鳥喻品。下地絕思者。下地即指經中.我等今者及聲聞緣覺等也。以究竟共行.非分真及二乘下地思量。故經云。實不能量如來涅槃及非涅槃也。  △二辦供。 爾時純陀及其眷屬。愁憂啼泣。圍遶如來。燒香散華。盡心敬奉。尋與文殊從座而去。供辦食具。 【疏】次辦供中云。尋與文殊者。有二解。一云文殊解最後供.故攜友共辦。二六卷云。燒香散華.盡心供養佛及文殊。不云同去。  携友者。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文殊催供傍論.乃知與我同志.相携共辦也。 哀歎品第三  △第二哀歎品施勝三修對此土聲聞眾二。初品題二。初約略廣釋題二。初略釋。 【疏】哀歎品上。荼毒居懷曰哀.悲號發言為歎。略從事標.言哀歎品。  荼毒者。尚書云。弗忍荼毒。孔氏傳曰。荼毒.苦也。  △二廣釋二。初正示。 【疏】廣而言之。內喪道法曰哀.外失慈覆曰歎。文云。失蔭及法味.如犢失其母。世界也。又已生善訛故哀.未生善翳故歎。文云。養育諸子付旃陀羅.老少病苦而行險道。生善也。又現惡未盡故哀.將惡方起故歎。文云。猶如困病人.食所不應食。對治也。又應獲祕而不獲故哀.應不失祕而失故歎。文云。獨以祕法偏教文殊.遺棄我等。第一義也。  廣而下.約失四悉益.以釋哀歎。一一皆引下經為證。內喪道法.由外失蔭.無內外益.是失世界義也。訛.謬也。即已生善不增長也。翳.隱也。即未生善不生也。現惡謂見思.將惡謂塵沙無明。應獲祕者。祕謂三德之理也。應入住證理而不得證。不失即獲。失即不獲。互其文耳。故知四悉約位竪分。第一義唯在初住。對治為人.即相似位。麤垢自落即破惡。六根清淨即生善。五品觀行成就故歡喜.即世界也。又麤垢落是對治。觀行善生是為人。聞名識體.是故歡喜。今佛若滅.四益全失.但有理性而已。  △二然四下。結意。 【疏】然四緣感佛.佛則興世。四機若息.佛則唱滅。故約四悉釋哀歎品。  然四下.結意也。  △二此文下。對北本辨異。 【疏】此文梵本猶屬壽命品。謝氏分為兩者.略有十異。前品從人.後品從事。前品對俗.今品對道。前品有供.今品無供。前品雙請.此品單請。前品因人.此品率自。前品略明佛性常住.此品具說三點四德。前品論今教.此品具今昔。前品二人論.今品對佛論。前品動執生疑.此品破執除疑。前品聞法抑割.此品見地動哀歎。  十異中.從人故題純陀.從事故題哀歎。對俗謂工巧之子.對道謂三修比丘。無供者。比丘非獻供眾也。雙請者。請受供及住世。單請者。但請住世也。因人者。上經云。汝哀愍我等.惟願速請佛.久住於世間.利益無量眾。即是因大眾.所以純陀請。此品諸比丘率己請住.非因他人。率.從也。略明佛性者。以因獻食開常.未明三點四德之義.名之為略。論今教者。且約佛及純陀.皆論今教圓常之法。具今昔者。此品具明勝劣三修。二人論等者。前品文殊純陀俱是因位。今品比丘因位.對佛果人。動執生疑者。因聞二施無差.即執昔疑今.興於五難。破執除疑者。破劣修之執.除勝修之疑。聞法抑割。即純陀聞說五門觀等.抑止割捨悲戀之情。故前經云。低頭飲淚而白佛言也。 【疏】然此十義備有通別。今舉一邊.別彰其異。  備有通別者。約通則十義俱通二品。何者。前品純陀號哭.即是哀歎之事。此品比丘能哀.亦是於人。前品文殊是道。此品天龍是俗。前品道眾無供。此品俗眾有供。前品正為受供.請亦成單。此品既有俗眾.俗眾則有供.故請亦成雙。前品獻供乃是率自。今品哀歎.既云聞是語已.身毛皆豎.亦是因他。前品法談五果.喻該六即.乃成廣明。此品但明三點.却成略說。前品呵勸文殊.旁斥昔教。今品三點.正在於今。前品如來印讚亦成對佛。今品對佛亦成二人.以佛亦人故。前品純陀上根.已自破除疑執。此品下根聞說三點.方更動執生疑。前品純陀亦因晨朝聞地動哀歎。此品比丘亦因聞法抑割。如下經云。時諸天人等聞佛所說.止不啼哭。即其事也。此即十義彼此俱通。今去通就別.且如前品正從人.旁有事。此品正從事.旁約人。餘九例說。是知捨旁取正.十義自別。故云今舉一邊.別彰其異也。  △二本文二。初敘興皇科判二。初敘古二。初列章。 【疏】興皇釋此品有七。謂三請.三酬.結會。  此品有七者。謂請酬各三為六.并結會是七。  △二生起二。初正明二。初請酬三。初哀請二。初因事致請。 【疏】生起云。佛入涅槃.眾生孤露。故哀請住世。  △二隨義答酬。 【疏】佛酬云。汝本為獻供聞法.今已納供.生汝福德。已說新伊.生汝智慧.而不肯學.知住何益。  △二祈請二。初因事致請。 【疏】次祈請者。如來昔教無常.五十許年始得成就。今說新伊常樂我淨.應久住教詔。若入涅槃.不如還修舊法。舉象迹秋耕.憚教不受。  祈請者。爾雅。祈.叫也。郭璞云。祈.祭也。叫呼而請事。  △二隨義答酬。 【疏】佛即酬云。非全不教.終令汝等得解新伊。故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住中.名入涅槃。  △三前已下。要請二。初因事致請。 【疏】前已哀祈。既不許住.只應譏諷.以命要請。如來若具常樂我淨.既免四倒.便得自在.久住於世。必入涅槃.便不免倒。常樂之言便為徒設。若不住者.我等毒身寧容久住.亦當同佛.入於涅槃。  以命要請者。謂以己命要難於佛。佛若入滅.我亦捨命。意令如來愍我不滅。如來下.明譏諷。若不下.明要請。  △二隨義答酬。 【疏】佛即酬云。我之去住豈汝所知。汝言去是定去.住是定住。我之去住如二鳥雙遊。去而恒住.此何勞請住。住而恒去.亦何須請。汝不解此.寧得同我入於涅槃。  △二既三下。結會二。初因請疑教。 【疏】既三請不允.情無所措.即便生疑。若無常非.昔不應說。常樂若是.何不早說。如來則有差機之失。  情無所措者。措.置也。論語云。民無所措手足矣。  △二會機結過。 【疏】佛即會云。昔說無常.破汝常病。汝今又以無常為病.為汝說常。汝病有前後.故教有興廢。汝自橫謂施教早晚紆迴.如來屈曲隨逐.豈佛差機。早晚自汝.反咎如來。  故教有興廢者。前有邪常病.故無常教興.真常教廢。證小果後.有無常病。故真常教興.無常教廢。施教早晚者。早謂昔說無常.晚謂今方說常。紆迴下.顯佛無差機之失。只由汝機不一.故紆迴。如來無量神德.屈曲隨逐.先小後大.咸使入圓。豈是佛之差機耶。早晚下.結責。  △二如此下。結示。 【疏】如此生起.於義易見。而復三請在前.三酬居後。其間子段處處相關。  如此下.興皇結示也。  △二斯乃下。今斥。 【疏】斯乃彼師玄談七意。若欲消釋.殊背相生。  斯乃下.今師斥破。通談七意.一往似美。隨文釋義.相生未允。  △二今明下。今師解釋二。初敘意分科。 【疏】今明此品是對比丘施於新伊.勝三修法。就文為四。一大眾請。二如來答。三比丘疑執。四佛破除疑。  △二就請下。隨文釋義四。初大眾請二。初分科。 【疏】就請又二。一請緣.二正請。  △二緣者下。隨釋二。初請緣三。初約生起略示。 【疏】緣者。緣於地動.知必涅槃。是故悲請。  △二問誰下。約感應廣明二。初明法非造作。 【疏】問。誰動地為緣。答。法不在因.亦不在緣。不在因緣.不離因緣。既從因緣.寧有作者。  問誰下.問意者.誰以神速動地為比丘哀請之緣也。答中二意。初明因緣故動.無有作者。文中先離四執。法謂哀請。因謂比丘。緣即地動。不在因.故非自。不在緣.故非他。不在因緣.即非共。不離因緣.非無因。四執既遣.法體斯彰。若論其事.即是因緣和合而生。故躡前破無因句.便成共生.故云不離因緣等也。所謂比丘機發為因.地動為緣.悲戀哀請即所生法。故此悲戀既從因緣.因緣虛假.無有宰主。故無作者.者謂主宰也。  △二雖無下。示動由感應。 【疏】雖無作者.亦佛神通而動於地.令其悲戀.安置有緣於解脫中。亦佛智力.說法歡喜.安置有緣於般若中。亦佛體力.非悲非喜.安置有緣於法身中。亦是純陀文殊智力.令眾開解.入般若中。亦二人通力.去時地動.令眾悲戀.入解脫中。亦是二人第一義力.令眾非悲非喜.入法身中。  雖無下.謂雖云因緣性虛.非他造作。若以機對應.明乎道交.則是佛及純陀內證三德.妙用斯彰.故能隨機利益。所以動地為緣.生彼悲戀.還入三德。亦是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所以將悲對喜.及以雙非.共顯三德。又地動由通.通因定發。以定對智.故約說法。智定所契.理體存焉。展轉互明.而成三德。  文中先明能應。次約能感。應中復二。謂主及伴。主即牟尼化主.伴謂純陀文殊。究竟分證。益物可見。知滅故悲。滅即解脫。聞常故喜。常即般若。雙非二邊.法身顯矣。純陀文殊為發起眾.轉佛揚化.共熟機緣.故云亦是傍論復宗。蒙佛印讚.知智在說.故云智力。機緣稟教.還獲此智.故云開解入般若中。地動表滅.所以悲戀。不滯於常.故入解脫。第一義者。即是定慧所契.法身之體也。 【疏】亦是大眾感對治力.聞法歡喜。感為人力.動地悲哀。感第一義.非悲非喜。致地動緣.其義無量。淨名云。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大眾下.明能感機.即是理具三德開顯。機熟故感地動。感對治者。即是聞談常住.以斥無常。既破小執.所以歡喜。悲哀則三業善生.故感地動.是為人力。雙非即理.其旨易明。此但對三悉者。三法不同.即是世界。文雖但三.約義必四。其義無量者。五十二眾能引所引.若應若機.人人具四.無非三德.故義無量。是則感應因緣.作斯地動。不作而作.主宰斯成。引淨名文.以證四悉。  △三就地下。正隨文解釋二。初分科。 【疏】就地動又四。謂時.處.相.由。  △二時者下。正釋四。初時。 純陀去已。未久之頃。是時。 【疏】時者。佛以四事止華氏之悲。純陀腷臆小醒.低頭飲淚。大眾聞法.悲惱暫息。二人既去.法音已停.更欲增其悲戀之善。於其去後未久之頃.當是時也。震地動之.即是時也。  四事則前品末。佛舉境界方便等四.以止純陀悲也。純陀姓華氏。腷臆。上符逼反.意不泄也。  △二處。 此地六種震動。乃至梵世亦復如是。 【疏】處者。大地是橫處.梵世是竪處。或言初禪是梵世.或通四禪皆是梵世。雖不連地而有寶宮.亦皆震搖即其事也。問。上釋聲光徹至非想.以為有頂。今此地動.焉止梵宮。答。上云有頂.有頂文寬.得作遠解。此云梵世.齊文而已。若依下文.動時能令眾生心動.名大地動。無色四心亦應被動.即其例也。  焉止梵宮者。焉.於乾反.安也.豈也。無色四心者。即受想行識。  △三相。 地動有二。或有地動。或大地動。小動者名為地動。大動者名大地動。有小聲者名曰地動。有大聲者名大地動。獨地動者名曰地動。山林河海一切動者。名大地動。一向動者名曰地動。周迴旋轉名大地動。動名地動。動時能令眾生心動。名大地動。 【疏】相者有三。一小大動相。二六種動相。三十八動相。是三種相皆以形聲為本。形有動涌起.聲有震覺吼。若單形聲是為小動.形聲共動是名大動。形聲各三.是為六動。一中更三。謂動.徧動.等徧動.三六十八。若更分別.閻浮提.一四天下.小千.中千.大千.十方傳傳相望.作小大動.大大動等。有人云此經六動.華嚴十八動。此豈應爾。特是形中略言一動.聲中略言一震。又云大動。又云能令眾生心動。當知義兼十八.不同人情。  六種及十八動等。如釋序中記文。一四天下等者。謂閻浮動名小動。四天下動名大動。小千動名大大動。又一四天下為小動。小千為大。中千為大大等。  △四由。 菩薩初從兜率天下閻浮提時。名大地動。從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於法輪及般涅槃。名大地動。今日如來將入涅槃。是故此地如是大動。 【疏】由者。例此.亦應有小由.大由.大大由。若輪王生沒.地得主失主.悲喜故動.是名小動。若辟支羅漢生沒.地得應供失應供.悲喜故動.是名大動。若佛生滅.地神山神及諸天龍等.得應供失應供.悲喜而動.即大大動。今經正明如來八相.唯少昇天降魔。文略不存。就八相中.是如來入滅.地大震動。此則別語緣由。若通論者.如前所解。純陀大眾皆是動緣。舊云料簡地動之詞.是經家所序。或言佛說。觀師云。不然。當時聞語豈是經家。文無標告.焉知是佛。應是地震而有此詞。  經兜率者。新云覩史陀。此云知足。八相者。一昇天。二下閻浮。三生時。四出家。五降魔。六成佛。七轉法輪。八般涅槃。應是地震等者。例前.光中有聲也。  △二正請二。初科分。 【疏】次從時諸天龍下.是正請。又為三。初長行及十一行半偈是哀請。次二行是祈請。三長行五譬是譏請。  △二初長下。隨釋三。初哀請二。初長行。 時諸天龍。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及非人。聞是語已。身毛皆竪。同聲哀泣。而說偈言。 【疏】初長行。敘語以毛竪哀泣而為其相。  初長行中.經人非人者。人即比丘等四眾.俱人趣也。非人即天龍等.非是人趣。或謂非人是疑神.即緊那羅也。此下偈雖同聲共說.乃是比丘為其端首。故下佛答.即云告諸比丘也。  △二偈頌二。初分科。 【疏】次十一行半偈為三。初兩行一句.略請。次七行一句.廣請。三二行.結請。  △二初標下。隨釋三。初略請。   稽首調御師 我等今勸請 遠離於人仙 永無有救護   今見佛涅槃 我等沒苦海 悲戀懷憂惱 如犢失其母   貧窮無救護 【疏】初標調御師.人仙.犢母。即是略舉三事為哀請之端。可見。  調御師者。調他心.名調御師。略舉三事者。調御師喻喪師。人仙喻喪主。犢母喻喪親。  △二廣請三。初作喪師譬請。   猶如困病人 無醫隨自心 食所不應食 眾生煩惱病   常為諸見害 遠離法醫王 服食邪毒藥 是故佛世尊   不應見遺捨 【疏】次猶如困病人下.作喪師譬(云云)。  困病.謂病之甚也。經眾生下.合譬也。初二句合困病.上句明愛惑.下句明見惑。界內外皆有愛見.如病之困。次二句合無醫等。遠離佛醫.更隨邪教。如食不便.更增其病。故云服食邪毒藥。醫王即醫師.故譬喪師也。  △二作喪主譬請。   如國無君主 人民皆饑饉 我等亦如是 失蔭及法味   今聞佛涅槃 我等心迷亂 如彼大地動 迷失於諸方   大仙入涅槃 佛日墜於地 法水悉枯涸 我等定當死   如來般涅槃 眾生極苦惱 【疏】如國無君主下.作喪主譬(云云)。  喪主譬者。國無君主.既兵且荒。老子云。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經云飢饉也。爾雅。五糓不熟曰飢.菜蔬不熟曰饉。三譬皆注云云者。主親師義.廣在前釋。  △三作喪親譬請。   譬如長者子 新喪於父母 我等於今日 云何不愁惱   如來見放捨 猶如棄涕唾 【疏】長者子下.作喪親譬(云云)。  此第三譬有一偈半。即是譬如長者子。新喪於父母。我等於今日。云何不愁惱。如來見放捨。猶如棄涕唾。即初半偈是譬。次一偈是合。故前分科云。次七行一句廣請。三二行結請。今世行經本.我等於今日偈在結請二偈後.書則廣請.但有六行一句。結請却有三行.恐是傳寫訛舛。若據遠師釋北本.又與世行本符合。若然者.應是疏主據本不同。又恐謝氏已曾修定.故移置前後。後人不曉.往往以北本對校.擅自改易.致使經文與疏乖各。  △三結請。   如來入涅槃 如其不還者 我等及眾生 悉無有救護   如來入涅槃 乃至諸畜生 一切皆愁怖 苦惱焦其心 【疏】如來入涅槃下兩行.結哀請。上文初明犢失母。今結還明我等及眾生.悉無有救護。護字結無主.救字結無師。  上文(至)還明眾生者。上略請中。既云如犢失其母.貧窮無救護。今廣請竟。還有救護之言。但前譬此法有殊耳。故知此文是結成上義。  △二祈請三。初正解。   譬如日初出 光明甚暉炎 既能還自照 亦滅一切闇   如來神通光 能除我苦惱 處在大眾中 譬如須彌山 【疏】次譬如日初出兩行。舉日山兩譬.是祈請。歎於一佛而具三益。日有三義。一高圓明譬主益.生長萬物譬親益.照了除闇譬師益。而譬文論照了.合文明除暗。正言師義是本.兼有二能。  高圓明譬主者。周易云。日月麗于天.是高也。白虎通云。日之為言實也。常滿有節.此言其圓也。又易云。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此言其明也。譬主者。感精符云。三綱之義。日為君.月為臣也。高則巍巍在上.喻法身。圓則無黨無偏.喻般若。明則光宅天下.喻解脫。萬物得日光而生.猶子從二親而生。照了除闇.如師發蒙決疑。而譬下.商較經文.論照了者。即經云既能還自照等。合文明除闇者。即經云能除我苦惱。以除苦惱合滅闇也。是知此正言師益。故云師義是本。而高圓明及生長萬物.經既不說.故屬傍兼。 【疏】山亦三義。高出水上譬主益.深入水底譬親益.水色同山譬師益。師德如山.安處眾海.能宣妙慧.照下昏迷。言略意兼矣。  山三義者。以須彌出水八萬由旬.入水亦爾。四寶所成.映臨四海.咸作寶色。譬親益者。水浸於山.如子依親。師德下.釋出譬師益義。即師有道德.高遠如山。四眾弟子如海。師宣妙慧之教.照破弟子昏迷。發生智慧.如水色同山。是則山喻.正亦在師意.兼主親耳。  △二舊解下。敘古二。初古解二。初開善莊嚴。 【疏】舊解日還自照.爭論不同。開善莊嚴云。佛有智能自照。  舊解下.明諸家釋經文.既能還自照句也。  △二光宅三。初光宅立。 【疏】光宅云。佛果無有自反照智。  光宅下.意謂因時修行.有反照智。果滿智息.故云無有。  △二觀師難。 【疏】觀師難光宅云。佛無反照智.亦應不自知作佛不作佛。  △三光宅救。 【疏】彼救云。佛雖無智.知作不作。若欲知時.借諸佛智.佛道同故。  佛道同故者。以佛佛道同.故可借用。  △二今更下。今斥二。初正斥古三。初斥光宅三。初舉道同難。 【疏】今更問之。佛道既同.諸佛無智.何所可借。  今更下.今師斥光宅。初舉道同難。汝既云佛果智息.又許道同。此則佛佛皆無反照.何得借諸佛智耶。  △二舉二覺竝況。 【疏】又並但能知他.無智自知者。唯應覺他.不名自覺。  又並下.舉二覺並況。二覺備滿.方得稱佛。既無自覺.便同凡夫。  △三舉四失結。 【疏】此是光宅四失。樏隔真諦.牛糞淨土.指端種覺.無記如來。  四失者。謂無反照智.是四失中一也。梁世義學.光宅為最。而立茲四義.全乖正理。故時人以樏隔等四.喻彼非相.亦呼為四可笑也。雲之高勝.尚有所失.況餘人乎。樏隔下.列四失義。所談二諦.真在俗外.如樏檠之相隔。牛糞下.意謂娑婆.土本不淨。如淨名經中.釋迦足指案地。此則神力變化.方乃清淨。猶如穢地.以牛糞磨拭方淨也。西域風俗.皆以雪山牛糞.用潔其地。以彼牛純食香草故也。指端下.謂證妙覺已.既無反照之智.如人之眼.但見指端.不能反見己面也。無記下.明如來知見出於善惡之外.名曰白淨無記。  △二斥開善。 【疏】次問開善莊嚴。汝用反照智.照一切種智者。復用何智.照反照智。是則無窮。  次斥開善莊嚴。此二師雖立反照智.反觀種覺。未審復用何智.照了反照智耶。若言無者.反照但觀種智.而不自照。雖強立一重.亦未殊光宅。若言重重有反照者.則有無窮之咎。  △三斥觀師。 【疏】觀師自云。佛無別反照智.只自有智.智能反照。如此說者即害兩家(云云)。  佛無反照等者。謂無別反照智。只此佛果種智.便能自照。故云只自有智等。即害兩家者。言無反照.則害開善莊嚴。言只自有智能照.則害光宅。  △二今明下。今釋二。初正示今義。 【疏】今明佛有一智三智.三智一智。非三非一.而三而一。一道種智.外破諸闇。二一切智.能反自照。三一切種智.非內非外.非自非他。  今明下.示今釋。一家明義.三智圓融.反照照他.自在無礙。文中初明三一互融。次一道下.寄次第顯示。一即三是假。三即一是空。非三一是中.雙遮。而三一是中.雙照。寄次第顯示也。外破諸闇者。空中即假.三千宛然。故以此假智.徧照諸法.即能覺他。以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故。能反自照者。假中即空.亡外照內.即自覺也。空假不二.心性無殊.名為一切種智。非內非自.是遮一切智。非外非他.是遮道種智。  △二若即下。結破古釋。 【疏】若即一而三.可難光宅。即三而一.可難開善。三一難思.可難觀師(云云)。  若即下.結破。可難光宅者。既即一而三.則假智即具空中。光宅何得云但有種智.而無反照智耶。況種智是假智。反照是空智。假尚即中.豈不即空。難開善者。此三即一。開善莊嚴何得於種智外.云別有反照耶。難觀師者。況即一而三.三用差別。即三而一.一體無殊。三一互融.不可思議。觀師云。佛無反照.只自有智.智能反照。此乃釋義暗昧.全無指歸。既云無反照.又云只自有智.智能反照。既自能照.已是有反照智.豈得云無耶。此亦自語相違也。若知三一互融.其義方顯。即三而一.則無反照。即一而三.自有反照。此一心三智.是諸佛之本源.大教之心膂.文殊之所承.龍樹之所闡.山家祖述心要在茲。故曉此旨.諸師自破。經云既能還自照。又云亦滅一切闇。其義易通。  △三此二下。結示。 【疏】此二偈亦名祈請如來在世。所益若此.祈佛留光.照益我等。故名祈請。  △三譏請二。初總標。 【疏】從長行去.即第三譏請。  △二先述下。別釋二。初準舊消經二。初科分。 【疏】先述舊解譏請.凡作五譬。初作有始無終譬。二作怖畏譬。三違本擔譬。四不平等譬。五無慈悲譬。  △二初譬下。隨釋五。初有始無終譬三。初開譬。 世尊。譬如國王生育諸子。形貌端正。心常愛念。先教技藝。悉令通利。然後棄之。付旃陀羅。 【疏】初譬有三。開.合.結。國王.佛也。諸子.四眾也。他云技藝者。始從鹿苑.終至法華.所說諸經巨有所妨。今則不爾。  巨有所妨者。以諸聲聞來至法華.悉已入圓。豈於此會.云付旃陀羅耶。今則下.今師但以二乘法合技藝等。則法喻允合.故云可見。是則此諸二乘.皆是不經法華會者。問。法華五千退席.合在涅槃得悟.何得不經法華耶。答。退席是未證謂證.其實凡夫。若住小果.只於彼會而得入住。  △二合譬。 世尊。我等今日為法王子。蒙佛教誨。已具正見。願莫放捨。如其放捨。則同王子。 【疏】以二乘法合之則可見。端正.正見也。愛念.禪定也。技藝.神通也。旃陀.無明也.亦習氣也。初教三學.似如有始。不盡餘惑.故言無終。  初教(至)餘惑者。修戒定慧.已破四住.是有始。不教圓頓.令破無明.是無終。為無明障法身.害慧命.如付魁膾令殺也。  △三結請。 唯願久住。不入涅槃。  △二怖畏譬三。初開譬。 世尊。譬如有人善學諸論。復於此論而生怖畏。  △二合譬。 如來亦爾。通達諸法。而於諸法復生怖畏。  △三結請。 若使如來久住於世。說甘露味。充足一切。如是眾生則不復畏墮於地獄。 【疏】二怖畏譬者.亦三。舊云。諸論者譬通達諸經。今謂不爾.譬破四魔。而今不住.乃畏死魔。  經善學諸論者。西域記云。婆羅門學四吠陀論(舊云毗陀。訛也)。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異能技數.禁呪醫方。疏主以四論譬四魔.數義俱當。合中.經云諸法。即是已破四魔.故云通達諸法也。  △三違本誓譬二。初譬。 世尊。譬如有人初學作務。為官所收。閉之囹圄。有人問之。汝受何事。答言。我今受大憂苦。若其得脫。則得安樂。  △二合。 世尊亦爾。為我等故修諸苦行。我等今者。猶未得免生死苦惱。云何如來得受安樂。 【疏】三違誓譬者.略無結請。有人.佛也。作務.本誓.誓盡度生。官事譬起應。囹圄譬入生死。人問者。舊云十方佛.或云實智問權.又云假設此問。今以機為傍人.機謝告終。終如出獄.故言安樂。夏曰夏臺。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白虎通曰。囹.令也。圄.舉也。令其思愆舉罪(云云)。  誓盡度生.即本因之時.發四弘誓。最初即云.眾生無邊誓願度也。機謝告終者。機緣既盡.故佛入滅。夏曰下.釋囹圄是三代獄名也。囹.力丁反。圄.魚呂反。廣雅云。夏曰夏臺。拘湯是也。殷曰羑里(羑音酉)。紂拘文王是也。周曰囹圄。皆獄之別名。風俗通亦同此說。周禮。三王始有獄案。急就章咎繇(上音高。下音遙。舜時臣)造獄.後代因之。白虎通者。後漢章帝.諱炟。於白虎殿會群儒.論五經同異所作也。班固.字孟堅。奉詔纂其事。奏御凡十卷。又劉熙釋名云。囹者.領也。圄者.禦也。謂領囚徒禁禦之也。愆.去乾反.過也。  △四不平等譬三。初開譬。 世尊。譬如醫王善解方藥。偏以祕方教授其子。不教其餘外受學者。 【疏】四不平等譬。亦三。方藥.十二部法也。祕方即密教.教文殊諸菩薩也。不教外學.二乘也。  即密教者。謂三德妙理.佛若不說.凡小莫知。故法華論云。法華亦名祕密.即此義也。非是八教中祕密。  △二合譬。 如來亦爾。獨以甚深祕密之藏偏教文殊。遺棄我等。不見顧憫。如來於法應無祕悋。如彼醫王偏教其子。不教外來諸受學者。彼醫所以不能普教。情存勝負。故有祕惜。如來之心終無勝負。何故如是不見教誨。  △三結請。 唯願久住。莫般涅槃。  △五無慈悲譬三。初開譬。 世尊。譬如老少病苦之人。捨遠夷塗而行險道。險道多難。備受眾苦。更有異人。見而憫之。即便示以平坦好路。 【疏】五無慈譬.亦三。可尋。  經夷塗.平路也。  △二合譬。 世尊。我亦如是。所言少者。譬未增長法身之人。所言老者。譬重煩惱。所言病苦。譬未脫生死。所言險道。譬二十五有。  △三結請。 唯願如來。示導我等甘露正道。久住於世。勿入涅槃。  △二舊釋下。會通今意二。初標示。 【疏】舊釋譏請.但譏請於師.失主親二義。今更會之。初一譬譏法親。次兩譬譏法主。後兩譬譏法師。  △二初譬下。正釋三。初譏親。 【疏】初譬譏法親者。夫云親者.慈念為本。初生教訓.似若親慈。付旃陀羅.頓乖骨肉。法親亦爾。從佛口生.即是養育。得佛法分.即是端正技藝。學人思惟.無學習氣。若大乘意.凡有無明斯皆毒害。棄我而去.是付旃陀(云云)。  從佛口生等者。此謂比丘稟三藏教.名從口生。證學無學.名得佛法分。此但借用法華經語。義與彼殊.不以文害意也。故三藏教.三乘雖異.所證無殊。故使四果證真.名得法分。即是形貌端正.及技藝通利義也。有本技藝字下多者字.非也。學人下.解付旃陀羅義。學人即初二三果.無學即四果。此約小乘當分.以思惟習氣為旃陀羅。若大下.約大乘.乃根本無明未破.悉名付旃陀羅。乃至別圓地住已前.皆為無明.毒害法身慧命也。  △二譏主。 【疏】次兩譬譏法主者。夫云主者.以威伏敵.以恩養民。前譬威武未暢.後譬恩惠不充。通達諸論.如當敵怖畏。今畏此論者.如為敵欺。法王亦爾。除眾生畏.眾生未免.故佛有畏。初學作務.譬民有生業。收閉囹圄.譬民無聊生。業廢譬無惠。閉獄譬無恩。法王亦爾。初令學無學等修道品作務.而復猶在思習無明獄中。百姓有罪.在予一人。眾生苦惱.云何如來欲受安樂。  前譬謂怖畏譬也。威武者。諡法曰。強毅執政曰威。克定禍亂曰武。傳曰。止戈為武.後譬即違本誓譬也。通達下.釋出初譬怖畏。此論如為歒欺者。以論喻歒.既於論怖.是被論欺。初學下。釋出後譬。民無聊生者。聊.略也。謂不暇略為生活也。思習無明.義如向說。煩惑繫閉.如彼牢獄。百姓等者。尚書湯誥云。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孔傳云。自責化不至。今以此詰詞.例同法王誓願也。既云眾生誓度。今眾生未免生死苦惱.云何如來自入涅槃。是則眾生受苦.過在於佛。如百姓有罪.在我天子一人也。  △三譏師。 【疏】次兩譬譏法師者。夫師有訓導之德。前譬譏師.內惜良方。後譬譏師.外祕坦道。觀諸譬文皆有深意.而此譬最明。攀類文殊.而恥行險路.豈非譏師意耶。  內惜良方者。文心雕龍云。方者.隅也。醫藥攻病.各有所主.專精一隅.故藥石稱方。攀類文殊者。即前譬明佛偏教文殊.而遺棄我等。高攀妙德.以類於己.譏師有偏也。而恥行險路者。即後譬。恥行諸有嶮路.欲登圓頓正道.亦是以嶮道譏師也。是知學人思惟未盡.猶在分段二十五有.嶮道中行。無學雖出分段.尚在變易三有中也。  △二如來答三。初酬哀請二。初科分。 【疏】第二酬請。初酬哀請。有長行.偈頌。  △二長行下。正釋二。初長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比丘。莫如凡夫諸天人等愁憂啼哭。當勤精進。繫心正念。時諸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止不啼哭。猶如有人喪其愛子。殯送已訖。抑止不哭。 【疏】長行初止外悲.勸修內觀。凡夫八風.得失憂喜。道與俗反.升沈碩異。何者。失不可愁憂追.喜不可愁惱得。下文云。若常愁苦.愁遂增長.唐勞無益。  初止外悲等者。對下又以譬顯.故此名初也。凡夫下.釋止外悲也。八風等者。得則四順.故喜。失則四違.故憂。道謂比丘。俗即天人。道則昇進涅槃。俗則沈墜生死。碩.大也。既其大異。故止云。莫如凡夫諸天人等.愁憂啼哭也。何者下.徵釋止悲所以。且如世間已失樂事.尚不可以愁憂追還。未得樂事.亦不可以愁惱而獲。豈如來去住.由汝愁憂耶。故引下經以證無益。 【疏】若能勤遮二惡.勤生二善。惡是憂喜之本.善故則無憂喜。唯當清淨.故勤精進.止其苦惱。苦惱止故.則無攀緣。寂然無為.謂之正念。  若能下.釋勸修內觀。即是當勤精進.繫心正念經文也。勤遮二惡者。見思本起.名已生惡。塵沙無明.名未生惡。當勤修三觀.遮此二惡。勤生二善者。二乘已生真善.勤加增長。未生假中之善.令速發生。惡是下.明由有三惑之惡.故有界內外憂喜之情。故云惡是憂喜之本也。若破三惑之惡.顯三德之善.則無界內界外憂喜之事。故云善故無憂喜。若遮惡生善.唯當反觀心源.清淨常一。觀道無間.名勤精進。苦惱由心.心即空中.苦惱安在。故云止其苦惱。由有苦惱.則攀佛滅。今觀心性.生佛無差。性體不遷.誰云去住。故無攀緣.何所為作。如此觀察.謂之正念。 【疏】正念者何.即無念也。若無念者.親主師誰.誰臣子弟。誰去誰住.誰度不度。誰是愁者.所愁者何。寂然無朕。  即無念下.更釋出正念義。只是一切諸法.不離一念。此念亦無.名為正念。若無下.歷前三請.以示感應性虛。一念尚無.機應寧有。從親主師(至)者何.凡三雙六句。初二兩雙.並先應後機。後雙.初機後應。機應俱亡.故云無朕。朕.直引反.謂兆朕也。 【疏】由是人天還得正路.止不啼哭。又以譬顯之。佛是生善之緣.得善如愛子.失善如喪子。今聞近慧.不憂失善。故言殯送已訖(云云)。  由是下.釋經時諸天人至不啼哭也。天人聞佛.勸比丘眾.令修內觀.豁然意解.通入妙道.名得正路。次又以下.即如有人喪其愛子去文也。得善等者。佛在得大乘善.如愛子。佛滅失大乘善.名喪子。今聞近慧者。即聞繫心正念也。是知大乘正慧.即心而具。近豈過此.即捨分別攀緣之情。故如殯送已訖。  △二偈頌二。初科分敘意。 【疏】次偈頌為二。初一偈是止悲.次一偈是勸觀。而互有二義.不可一向。  互有二義者。初偈云當開意.則是勸觀。次偈云自慰.則是止悲。故云互有二用。  △二初言下。正釋二。初止悲。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是偈言。   汝等當開意 不應大愁苦 諸佛法皆爾 是故當默然 【疏】初言開意者。開精進意.尚已無憂.況開定慧。又言開者.開意實相。生死涅槃二邊俱寂.偈云是故當默然。又開者。明解二用皆方便故.故云諸佛法皆爾(云云)。  皆方便者。示生示滅.皆是權施.化儀合爾。而生滅即無生滅.何得見生則喜.聞滅則悲。  △二勸觀。   樂不放逸行 守心正憶念 遠離諸非法 自慰受歡樂 【疏】次偈者。樂不放逸.勸正念慧。守心勸定也。遠離勸進也。自慰者.結前勿悲。受樂者.守斯念慧。汝應正念修心.勿如凡夫.悲號何益。然諸比丘悉是上果.豈同下凡.特是對聖呵凡。此正酬其哀請也。  △二酬祈請二。初通示大旨。 復次比丘。若有疑惑。今皆當問。若空不空。若常無常。若苦不苦。若依非依。若去不去。若歸非歸。若恒非恒。若斷若常。若眾生非眾生。若有若無。若實不實。若真不真。若滅不滅。若密不密。若二不二。如是等種種法中有所疑者。今應諮問。我當隨順為汝斷之。亦當為汝先說甘露。然後乃當入於涅槃。 【疏】復次比丘下.酬其祈請歎請。汝稱佛如日如山.鎮照等益。法身常在.不出不沒。隨機二用.乍隱乍顯。日雖照世.有目者覩。山雖峙海.流入者見。汝同無目不流.復何益矣。若言即有益.今勸汝問。設不能問.我今為汝開其問端。  鎮照等益。山鎮於海.日照於闇。各喻主親師之三益。故云等益。無目不流者。喻無受道之機也。若言有益者。汝若言佛住世有益也。開其問端者。即若空不空等十五雙.悉是問端。必無二是。宜應問之。 【疏】若能問者.為說甘露.然後涅槃。既不能問.請住何益。此乃貶其不及.止其祈請.兼顯菩薩之德。正酬其歎請祈請也。  若能下.釋亦當為汝去經文也。貶其不及者。聲聞既不能問.則何殊無目不流。則是貶其智力不及也。止其祈請者。若能問.則說法後滅。不能問.則住亦無益。雖能與不能.俱定入滅.不須祈告請住也。兼顯菩薩者。如有目流入之人也。故下迦葉能問於佛。酬其嘆請祈請者。前祈請偈.舉日山為嘆也。  △二舊下。別解諸段二。初三師異解。 【疏】舊解十五雙。純就初教中作藥病義.謂空是藥.不空是病。乃至二不二亦如是。有純約今教.謂空是生死.不空是涅槃。乃至二不二亦如是。若能問者.則甘露門開.於汝有益。既不能問.請住何益。興皇云。下文具有此意。下文正約始終意也。空即昔教.不空今教。乃至二不二亦如是。  藥病是約二諦。藥真病俗。乃至二不二者。二是病.不二是藥也。空是生死者。以生死虛妄.體本空故。  △二今明下。今家會通二。初和會古釋。 【疏】今明此義寬廣.兼開眾問。故文云。如是等種種法中.我當隨順為汝斷之。諸釋無咎。  兼開眾問者。即開下三十四問也。諸釋無咎者。全取三師釋義則無咎。若各執則有過。  △二更通今義。 【疏】今更約三種.空.不空.非空非不空。乃至二.不二.非二非不二亦如是。又約四種.空.不空.亦空亦不空.非空非不空。乃至二不二亦如是。昔教今教.悉得同此三種四種廣分別之(云云)。即是昔教今教三門四門。  廣分別之下注云云者。應約四教各有三門四門.以消經文。則四教各具一十五雙也。又以四教豎歷五時.則華嚴有二教十五雙。乃至法華唯圓十五雙。今經重施三教.十五即圓十五.以此為今。對鹿苑唯小為昔。三門四門者。三門即沒兩亦.以兩亦只是合前二門故也。問。經文十五雙.但是二義。何故作三門四門釋耶。答。兼用即成兩亦.俱捨便是雙非。故知既具空有.即具三四。況開偏小.咸皆入圓。良由諸法唯心.心即三諦。真諦即空門。俗諦即有門。中諦雙遮雙照.即是兩亦雙非。若約當分明義。則前二教.雖明三四.但歸於空。別教四門正歸於有。以圓三諦.攝無不周。若合三為二.只是真俗。空中二諦合為一真。故附經文.且作二說。暹師用澤州疏.釋此十五雙者.全背今家三門四門義也。須知今師明義.諸雙始終只是二諦。  今從難解者.略消其名。常即空門。下疏云。不為緣生故常也。無常即有門.有為遷變故無常。苦即有門。經云。有身即苦生.無身苦不生。不苦即空門。依即有門.有法可依。故非依即空門。經云。稽首如空.無所依。去即有門.有生滅故。不去即空門.無去無來故。有門則有三寶可歸。空門達寶如幻.無寶可歸。經云。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如化。恒即空門。下疏云。不為緣滅故恒。非恒即有門。有法為緣所滅故。眾生是有門。非眾生是空門。達眾生假名即空故。實是有門.有五陰實法故。不實是空門.五陰即空故。密是空門。不密是有門。二是有門。不二是空門。是故諸義雖殊.不出空有二義。三門四門已如前說。收攝文旨.豈離自心。  △三酬譏請二。初總標。 【疏】從諸比丘佛世難值下.是酬譏請。  △二興皇下。正釋二。初敘古釋三。初標。 【疏】興皇云。此為八階。是彼師之盛釋。一歎五難。二歎離八歎。三舉佛昔因.成佛今果。四奪其果非。五奪其因非。六顯真法性.勸令修習。七勸捨昔依今。八正示新伊。先歎次示.先奪後與.得成次第。以此八階酬五譏也。  新伊字下.有先歎者又二五字者。後人妄加也。先嘆次示者。先歎即初二兩階。次示即第三階。先奪即四五兩階。後與即六七八.三階。俱云階者.即取階級次第義。酬五譏者。前譏請有五番也。  △二初五下。釋五。初約歎五離八酬無終譏。 【疏】初五難。於餘人是難.於汝為易。八難難離.而能得離.是故歎之。既歎離難.得羅漢果.即是於始。方令汝入祕密之藏.即是於終。云何而言有始無終。復言空過。於小為是.於大為非.故言空過。  復言下.釋經。汝等遇我不應空過也。  △二舉於下。約舉佛因果酬怖畏譏。 【疏】舉於往因成今果者.正酬其譏。明如來久劫捨頭目髓腦.求大涅槃。只為利益.豈當怖畏。  △三所以下。約奪其果非酬違誓譏。 【疏】所以非其果者。汝果虛偽.非正法寶.無戒定慧.不能莊嚴正法寶城。他取寶城證涅槃是圓。總包含故.故不可翻。興皇云。涅槃非總非別.名含總別。取此酬其不違本誓。  他取寶城等者。即疏主因便.敘他據此文.明涅槃之名不可翻義。興皇者。既以他義間斷.故須重云興皇也。  △四所以下。約五六二階酬不等譏。 【疏】所以非其因者。發菩薩心乃名出家。汝不發心則非出家.袈裟但是染衣而已。汝不染正法.故非大乘衣。汝雖剃頭.不為正法.除諸結使。  非其因下.約五六二階.酬不等譏。初是第五奪其因非。 【疏】所以示勸真實法性。昔之小乘是虛偽.今日大乘是真實。昔以無為為法性.今以妙有為法性。法性未曾是有是無.為他緣故說有說無。知昔無為是法性者。如迦葉云。身是法性.身云何存。身若存者.即非法性。當知昔以無為為法性。佛即破之.滅非法性。夫法性者.非是滅法。取此酬其不平等譏。汝取滅度.非我不等。  次示勸下.第六顯真法性。  △五所以下。約七八二階酬無慈譏。 【疏】所以捨昔依今。此正釋疑。疑云。令我捨昔依今者.昔何不說。佛即解云。譬如大地.我法亦爾.治眾生病。初說無常.為治汝病。今說於常.亦治汝病。初後並為治病故也。  捨昔下.約七八二階.酬無慈譏。初是第七捨昔依今。 【疏】所以說新伊者。既勸捨昔依今.故須新伊祕密.安置汝等.令住其中。非是棄汝不示坦道.不是無慈。  次說新下.是第八正示新伊。已上八階.酬前五譏。講者當以經文對疏釋出.義自可見。  △三前後下。結。 【疏】前後共答五譏請也。  △二明今解三。初斥破興皇。 【疏】今明不然。得五難.離八難.同是一意。何以分為二。只就斥中酬五譏請.文義具足.何煩八階共來答之。是故不用。  今解中.初斥破興皇八階.凡有二失。故總斥云。不然。由具五難.即離八難.故云同是一意。故今但以釋譬結分文。何以興皇分五難.八難為兩階耶。此一失也。又只斥中.酬譏自足。何煩八階.共答五譏。此二失也。故總結云。是故不用。  △二今分下。分科敘意。 【疏】今分文為三。一歎與。二斥奪。三勸獎。夫欲奪之.必先與之。其譏請既切.今斥奪亦深。既斥其偽.復須示真。與奪抑揚自成次第。於此三中即是三雙。初歎與為一雙。謂能得能離.是故須歎。次斥奪為一雙。謂不得不離.不得真實.不離虛偽.是故須斥。三勸獎為一雙。謂應離應得.昔教應離.新伊應得.是故須勸。  復須示真者。示真即獎勸也。能得能離者。能得五難.能離八難。  △三初從下。隨文釋義三。初歎與能得能離二。初分科。 【疏】初從佛出世難下.是歎與得離。又三。先釋。次譬。三結。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釋二。初對上辨異。 諸比丘。佛出世難。人身難得。值佛生信是事亦難。能忍難忍是亦復難。成就禁戒。具足無缺。得阿羅漢果。是事亦難。 【疏】初文五難。此與上文互有互無。上為俗人.不歎出家割愛難.不歎阿羅漢難。此中為出家人.不歎最後檀難.不歎聞法難。餘皆相應。  釋中.初對上辯異。即對上天眾。歎純陀中.有六難也。  △二離八下。預示所離。 【疏】離八難者。得人身.離三途.值佛.離佛前後.鬱單越.長壽天.及邊地難。得出家.離根不具難。得羅漢.離世智難。  離八下.預示所離八難之名.雖在結中.即是此文五難所離.故預示之。三途者。四解脫經謂。地獄為火途道。此據八熱。鬼為刀途道。畜為血途道。應法師云。三塗者。意將此方三塗山.是九州之險.以名地獄。後人妄謂三塗為畜生.餓鬼.地獄也。應師所釋.殊不知三途之義.出在經文也。鬱丹越。此云勝。謂勝餘三州故。亦云高上.其意亦然。及邊地難者。以佛唯生中國故。得出家者。即經云。成就禁戒.具足無缺.是一難也。以律制.根不具者.不聽出家。既云成就禁戒.即離此難。羅漢已得無漏正智.即離世智邪。推所言五難者。佛世難值.人身難得合為一。成就禁戒.得羅漢果.開為二難.故成五也。以禁戒是因.羅漢是果故。  △二譬。 如求金沙。優曇鉢華。 【疏】次舉金沙.曇華譬之。  譬中.如求金於沙.甚難可得。生死法中.求是五事至極難得。曇華亦爾。  △三結。 汝諸比丘。離於八難。得人身難。 【疏】次離於下.結之(云云)。  結中八難.舉所離以結能離之五也。八者。三途為三.根不具為四.世智辯聰為五.佛前佛後為六.單越為七.長壽天為八。前三在下三趣.次四在人.後一在天。又成論云。四輪摧八難。一宿世善根輪.摧前四難。二勤發正願輪.摧世智。三供養諸佛輪.摧佛前後。四生中國輪.摧單越長壽天。  △二斥奪不得不離二。初懸酬五譏二。初總標。 【疏】次從汝等遇我下.是斥奪.不得不離。今點此意酬五譏者。  不得不離者。不得五難.不離八難。  △二汝等下。正示五。初酬無終譏二。初直附文釋。 【疏】汝等遇我.我初令汝得五難.離八難.是我善始。今復使汝不應空過.是我令終。云何謂我有始無終。  △二又取下。取佛意釋二。初牒譏。 【疏】又取意釋。其上文云。生育諸子.形貌端正.是佛之始。付旃陀羅.是佛無終。  取意釋者。即探取第三段酬怖畏經.釋無始終義也。  △二若取下。回過。 【疏】若取佛意.不應以親認佛。何者。其不識佛.非是王子。不識寶城.形不端正.無明自覆。即旃陀羅.何須遣付。此即無始無終.回過與諸比丘。  何者下.徵釋不應以親認佛義也。既其不識法身常住.非是法王之子.何得認佛為親。不識下.既汝前自喻端正.今喻既遇寶城.而取偽物。四德涅槃即心而具.而不識知.翻取小法.故非端正。無明自覆等者。既迷法性.自起無明.則是汝自投魁膾.傷害法身.豈是佛遣。故云何須遣付。  △二酬違誓譏。 【疏】從我於往昔下.即是酬其第三違本誓譏。夫難行苦行.非止一途.我甘之如薺。無上方便.其門不小.未嘗吝惜。汝等放逸不受不行.於此大乘不肯作務.非我無惠。  非止一途者。財法二施.種種差別.悉是難行.故非一途。甘之如薺者。詩云。誰謂荼苦.甘之如薺。荼味苦.薺味甘也。捐捨身命.勤施財法.凡夫以之為苦。如來達苦法界.故云如薺。此則總喻二施也無上下.別示二施。法施故有慧.財施故有恩。初明法施.云其門不小者。斯則體內方便.大乘之門也。非我無慧者。汝自不受大乘.非我不惠施於汝也。 【疏】夫身命者.誰所不重.我輕生忽死.經無量劫。指山指地.骸骨倍多。指海指江.髓腦非喻。況復妻子國城捐棄無數。如是恩德.但為汝等放逸無慚.繫在囹圄.不得解脫.非我無恩。此以不慚不受之過.還諸比丘。  夫身下.示財施。財有內外.內則身命.外則妻子國城。在文可見。但為下.汝自放逸.致使繫閉生死獄中。非我無財施之恩及汝也。  △三酬怖畏譏。 【疏】從汝等比丘云何莊嚴下.酬第二怖畏譏。我正法寶城功德具足。戒為牆壁.嚴峻絕險.眾魔群盜所不能闚。定為其塹.深廣波瀾無涯無底.五塵六賊沒溺沈淪。慧為埤堄.鑒微識遠.博達今古.明了具足。我城如是.何所不威.何所可畏。汝等比丘無城無嚴.有怖有畏。故回怖畏還諸比丘。  功德具足者。圓戒定慧.無所不收.故云具足。名此三學以之為城。釋名云。城.盛也。盛受國都也。墻壁者。釋名。墻.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壁.辟也。言辟禦風寒也。今明國城墻壁.則禦敵防盜。故喻戒學止惡防非。圓常之戒防止二邊.故云嚴峻絕嶮也。眾魔.四魔也。以群盜喻眾魔也。壍者.坑也.繞城水也。水性澄靜.故以喻定。首楞嚴定.橫該法界.故無涯。豎徹如理.故無底。埤堄或作睥睨。上疋計反。下五計反。又字林作普米.吾禮反。釋名云。城上垣謂之埤堄。言於孔中埤堄.非常事也。或曰裨.助城之高也。或言女墻.言其卑小。比於城.若女子之於丈夫也。或言堞.取其重疊義也。今以慧鑒圓普.不著二邊.如睥睨於非常也。鑒微識遠.是實智。博達今古.即洞照三世.是權智。有怖有畏者。比丘但證小果.而為界外變易死魔等怖畏也。  △四酬不等譏。 【疏】從汝今遇是下.酬其第四不平等譏。此正法城表裏皆寶.琳琅充溢.瓌琦煥爛.非但無窮.復無遮礙。商人遇之.執持偽礫。取者鄙恡.非城不等。此以偏過回還比丘。  表裏皆寶者。向既以三學釋城.應以戒防身口為表.定慧為裏。又修德為表.性德為裏。皆常樂我淨.故云皆寶。琳琅者。尚書禹貢云。厥貢惟球琳琅玕。孔氏傳曰。球琳皆玉名。琅玕石似珠。現文既以琳琅瓌琦四事.釋表裏皆寶。即應以此四喻四德也。商人者。白虎通云。商其遠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謂之商也。取者。即商人以喻小機.自不受大.非如來咎。  △五酬無慈譏。 【疏】從汝諸比丘下.酬其第五.無大慈悲.不示坦道譏。汝下心知足.是不厭小徑。不貪大乘.是不欣坦道。披服袈裟.是不厭糞掃。不染淨法.是不欣瓔珞。多處乞食.是不厭貧里。不求法食.是不欣上昧。剃除鬚髮.是不厭小智。不為正法.是不欣大明。汝既不厭.悲無所拔。汝既不欣.慈無所與。盤桓隘路.憎背坦道。此以無欣無厭之過.還諸比丘。  是不厭糞掃者。內染小法.外著袈裟。即同貧子不厭麤弊垢膩之衣.故云糞掃也。不欣瓔珞者。即不欣舍那珍御之服也。貧里。小乘。上味。大法。剃除鬚髮.表小智除惑。盤桓。不進貌。隘路者。大品斥小乘.猶隘路不容二人竝行。此以無欣無厭等者。汝自不欣.非我無慈。汝自無厭.非我無悲。  △二帖文解釋二。初結前生後。 【疏】已懸酬五譏竟。今更帖文。  △二從汝下。正約帖文二。初分科。 【疏】從汝等遇我下.是第二不得不離一雙。文為二。先略明不得不離.次廣明不得不離。  △二汝等下。隨釋二。初略明不得不離。 汝等遇我。不應空過。 【疏】汝等遇我.是略明不得。不應空過.是略明不離。我者即是真佛。此佛亦我亦常亦淨.即是法身金剛之身。非後邊身.非雜食身。如此真佛.汝所不識.但識應化。化非真佛.非說法人。淨名云。汝不見佛.不聞法.不入眾數.與六師等。  此佛亦我等者。明四德具足.應云亦樂。言亦我者.文悞。此釋經中我字是四德之一.以該餘三耳。但識應化者。但見丈六劣應身也。非說法人者。以小機所見劣身.不能說大法也。若圓機見.真應不二。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即能說大法。淨名下.即斥須菩提文也。眾數即僧。此斥小乘.既不見法報之佛.又不聞圓頓之法.故不入三賢十聖之眾數也。既不預大乘三寶.故斥彼小同於外道六師。比斥雖然.非全同邪外。 【疏】不識真佛.是斥其不得。不應空過.此奪其不離。云何不離。雖離八難.不得無難。雖得四果.不得真果。果既非真.難亦不離.故言空過。即是奪其不得。  不識下.總結汝等遇我一句.是斥其不得五難也。不得真果者。但得小乘虛偽之果.不得圓乘.分證真實之果也。難亦不離者。雖無界內八難.而有界外八難也。亦名理八難。謂見修無學.為三惡道。無為正位不能發心.名墮惡道。乃至無學亦爾。若入無餘.永滅佛道。豈非三惡道難。四北洲定壽難者。四諦中.滅諦對北方。聲聞證滅.如彼定壽。五長壽天者。二乘名為淨天.若入無餘.即歸第一義天.豈可化也。六佛前佛後者。二乘入觀見真.出觀緣俗.不見中理.即佛前佛後。七世智辯聰者。二乘未見中道.發無漏慧.是為世智辯聰。八聾盲瘖瘂者。二乘之人無菩薩根。雖得六通.不見十界之色如盲.不聞十界之聲如聾。不能以一音說法.隨類得解如啞。此理八難名義出淨名疏記等。即是下.總結不應空過一句.是奪其不離八難也。文云。奪其不得者。得字悞也。  △二廣明不得不離二。初科分。 【疏】次從我於往昔下.廣斥不得。文為二。一斥不得真三寶.二廣示真三寶。  △二斥文下。隨釋二。初斥不得真三寶二。初科分敘意。 【疏】斥文為三。一廣釋真佛。二廣釋真法。三廣釋真僧。廣示此三.彰其不得。  △二初釋下。依文釋義三。初廣釋真佛。 我於往昔種種苦行。今得如是無上方便。為汝等故。無量劫中捨身手足。頭目髓腦。是故汝等不應放逸。 【疏】初釋真佛。又兩。先舉道前方便.故言我於往昔。次舉道後方便.故言今得無上方便。將後例前.皆是無上。無上方便者.道前是圓因。下文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道後是圓用。下文云。二鳥雙游。舉前舉後.無上方便.釋成真佛常樂我淨。汝所不識.而汝識者.灰斷入滅.無道後圓用。雖有道前.非無上圓因。此是斥其不見真佛。  道前謂等覺已還。即分真.相似.觀行.名字.悉名道前也。道後即妙覺.究竟。將後例前者。經明道後.既云無上.則類例道前苦行等.亦是無上。以因果雖殊.俱超偏小故。復有一行等者。五行圓修.不同次第.故云一行。此即聖行品文。然五行即三諦。始從名字.終乎等覺。聖凡雖異.所觀何殊。二鳥雙遊.即鳥喻品文。謂果證之後.雙照常無常也。故是圓用。若約果用.初住分得。今論極果.的指妙覺。  △二廣釋真法。 汝等比丘。云何莊嚴正法寶城。具足種種功德珍寶。戒定智慧以為牆塹。汝今遇是佛法寶城。不應取此虛偽之物。譬如商主遇真寶城。取諸瓦礫而便還家。汝亦如是。值遇寶城。取虛偽物。 【疏】從汝等云何莊嚴下.廣釋不見真法。夫真法者.即真善妙色.出生妙善.甘露圓滿.具足無缺。亦名醍醐.一切諸藥悉入其中。一切三學.種種功德.縱橫高廣.充溢彌滿.猶如寶城.牆塹埤堄.乃名真法。汝以空觀除惑.惑盡則觀亡.以身智為有餘涅槃。若入無餘.灰身滅智.同空永寂。淨名云貧所樂法。攝論為下劣乘。法華云鄙事。此經稱偽礫。此是斥其不得真法。  不見真法等者。前佛約能證人.故向云無上方便等。今法即約所證理.故經云正法寶城。以城是所居.如理是所證.故云即真善妙色。出生妙善者。以圓戒定慧.由理本具。故隨外熏.發生三學。此圓三學.徧攝偏小。故云一切三學等。若非一念百界.安能徧括大小戒定慧耶。徹三諦故縱高.徧法界故橫廣。縱橫相即.故云充溢彌滿。  △三廣釋真僧二。初分科。 【疏】從汝諸比丘勿以下心下.廣斥不得真僧。又二。先總斥下心不慕上法.次別約因果功德斥之。  下心即小志.上法即大乘。經雖得出家等者。雖是與奪之詞。與之則於彼小乘.得名出家。奪之則不慕大乘.未破無明.猶名在家。此則已出分段家.未出變易家也。別約因果者。以比丘之名.因果各具三義。因名破惡.怖魔.乞士。果名殺賊.不生.應供。此因果三義次第主對。如因名破惡.果名殺賊等。今佛以大乘六義非之。故疏釋云。汝之因果皆非真僧也。  △二本以下。隨釋二。初總斥。 汝諸比丘。勿以下心而生知足。汝等今者雖得出家。於此大乘不生貪慕。 【疏】本以因果功德名僧。汝之因果皆非真僧。  △二別斥二。初正釋經文。 汝諸比丘。身雖得服袈裟染衣。心猶未染大乘淨法。汝諸比丘。雖行乞食。經歷多處。初未曾求大乘法食。汝諸比丘。雖除鬚髮。未為正法除諸結使。 【疏】雖服袈裟.非破五住惡.非怖內外魔。雖行乞食.經歷多處.非應供乞士。雖剃除鬚髮.非殺賊不生.則非真僧。  袈裟者。應法師云。此云不正色。諸草木中.若皮若葉若華等.不成五味.難以為食者.則名袈裟。此物染衣.其色濁赤.故梵本五濁之濁.亦名袈裟。非破五住等者。以小乘但破四住惡.唯怖界內魔。是則袈裟雖染.而未染大乘淨法。非應供乞士者。以經乞食之言.則兼斥因果二義。二乘雖歷人天多處.而為福田。而非徧十法界.普於其中應受供養。雖離四邪名為乞士.而未免邪求涅槃。非殺賊不生者。以經剃髮之言.則兼斥果上二義。以小乘未殺無明賊.未盡變易生。故經云。未為正法等。謂形雖除鬚髮.而未破無明。由未破惑.則為變易生死所遷。故經結使之言.兼於殺賊不生二義。  △二上舉下。對前辨示。 【疏】上舉真佛法斥偽佛法.而不出於偽佛法相。今斥偽僧.亦不出真僧之相。前後互現.亦是舉真即知偽.舉偽即知真。  △二示真三寶二。初分科。 【疏】從汝諸比丘今當真實下.示真三寶。文為二。  △二先標下。隨釋二。初標。 汝諸比丘。今當真實教勅汝等。 【疏】先標今當真實是也。真對昔偽.實對昔虛。  △二正示。 我今現在大眾和合。如來法性真實不倒。 【疏】二正示者。今我現在是也。我即佛寶。大眾和合即僧寶。如來法性即法寶。法寶之中具於三點。如來即般若.法性即法身.不倒即解脫。此三稱藏.藏一切法.佛僧例然。  具於下.法寶即法身德.即一而三.故具三點。三德徧攝.故云藏一切法。佛僧例然者。經文雖略.義必各具.故曰例然。是知佛即般若.法即法身.僧即解脫。既各具三.則開之成九。九只是三.三只是一。一三融即.開合適時。  △三勸獎應離應得二。初分科。 【疏】三從是故汝等下.是應離應得一雙。又二。初勸離偽.次勸修真。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勸離偽。 是故汝等。應當精進。攝心勇猛。摧諸結使。十力慧日既潛沒已。汝等當為無明所覆。 【疏】初文者。夫偽體者.正由無明。無明未除.不得免偽。故勸捨無明。  △二勸修真二。初分科。 【疏】諸比丘譬如大地下.是勸修真。文為四。一譬說祕密藏。二法說祕密藏。三釋祕密藏。四結祕密藏。  △二譬為下。隨釋四。初譬說秘藏三。初標。 諸比丘。譬如大地諸山藥草為眾生用。 【疏】譬為三。一大地譬。二諸山藥草譬。三為眾生用譬。  初譬說祕藏中.譬為三下.大地譬法身。山藥譬般若。為眾生用譬解脫。  △二初大下。釋。 【疏】初大地者。大地非但普載而已。亦不生而生.生於藥草。亦無用而用.為眾生用。  初大下.釋此三譬.一皆具三.三九相即。初明法身具三。普載者。喻法身理徧也。亦不生而生者。理非智慧.故曰不生。而能發智.故曰而生。生於藥草.此明法身具般若也。亦無用而用者。理非應用.而依理起用。如地非作用.而人依地作用。此明法身具解脫也。 【疏】藥草所生.不離能生。亦即所生為眾生用。  藥草下.明般若具三。所生不離能生者。所生藥草不離能生之地。藥草堅性.全是地堅。如所生智不離於境.即智是境。此明般若具法身也。亦即(至)用者。即所生藥.為人治病之用。譬由智契境.即智起用。始智內照.外宣圓法.為機緣破惑之用。此明般若.具解脫也。 【疏】眾生雖復取用.亦業招大地.福感藥草。三種宛轉.不得相離。  雖復下.明解脫具三。然此三法.機應共論。法身般若.約能應說。解脫一法.就能感明。以順經文喻意也。雖復取用等者。謂眾生雖用地藥治病.然地藥實非他物。蓋大地是我同業所招.藥草仍由我福德所感。此喻機緣.稟教得脫。蓋由己性本與果佛.法身體同.故喻業招大地。此明解脫具法身也。又由機發感佛.以般若力.說法被我.故喻福感藥草。此明解脫具般若也。三種宛轉等者。如向所明.三各具三.宛轉相即.開之成九.合還是三。三一一三.融即不二.故云不得相離。此順經文喻意.且與機應對明。應知機應各具三九.展轉無礙.一一相融。若曉生佛理同.三諦性等。隨意轉作.豈俟詳論。  △三種別下。結。 【疏】種別不一.一即具三.可以譬祕。三即是一.可以譬密。具一切物.可以譬藏。故舉此譬祕密之藏。  種別下.結祕密藏名。文中分字釋義。大地山藥眾生.三事不同.故云種別不一。具一切物者。只是攬上.一三三一.互融無礙.名一切物。包藏此物.故得藏名。  △二法說秘藏二。初總標敘意。 【疏】次從我法亦爾下.即以法合譬.以明祕藏。於中有順合.超合。欲表祕藏自在不定.不可思議。  △二初我下。隨文釋義二。初順合。 我法亦爾。出生妙善甘露法味。而為眾生種種煩惱病之良藥。 【疏】初我法亦爾者.此順合。法身如大地.大地如法身.故言亦爾。舉三法身合大地三義。出生妙善甘露法味.此舉三般若.合諸山藥草三義。為眾生用.舉三解脫.合用中三義。  三法身者。即法報應。報即般若。應即解脫。三身互融。俱立法稱。大地三義者。即上非但普載已下文是。般若解脫合上亦然。三般若謂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實相文字.即法身解脫異名。三解脫。謂真性.實慧.方便。真性是法身。實慧是般若。講者細對上文合釋.令義無壅。為眾生用者。即經云。而為眾生等也。  △二超合三。初合譬解義。 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我諸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 【疏】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入祕密藏.即超合用。諸子四部入祕密藏.即超合藥草。我亦自入.超合大地。  我今下.皆言超合者。以前喻則先大地。次藥。後用。今先合用.故云超也。據此應云追合大地。亦言超者.恐文悞。合用者。以一切眾生.即指初住人。最初離無明縛.故合解脫用義。諸子四部者。以諸菩薩德堪紹繼.故說為子。四部即二住已上.至等覺凡四十位。十位為一部.名四部。則是以在家出家四眾以表其位。此既分分發生中智.故合藥草般若義也。我亦下.我即如來自指也。合大地者。以妙覺顯理究竟.故合大地法身義也。 【疏】病若愈者.藥地之功息矣。安住湛然.眾生得益。般若功亡.法身之用息矣。同歸至寂.祕密藏中。  病若下.約喻法雙結。初結喻。次安住下.結法。機應同歸祕藏.故曰安住湛然。眾生得益也。此合病愈。眾生既以得益.故應用息。用息則報法亦息.故云般若功亡。法身用息.此據應用。由境智相冥而有.故用應息.及于報法。  △二一切下。顯位釋疑。 【疏】一切眾生是初發心.擬初住位。四眾是中心.擬四十位。佛是後心.擬妙覺位。同入祕藏.咸見佛性。問。眾生入者與佛同耶。答。六位分別(云云)。  一切下.顯位釋疑。咸見佛性者。以四十二位咸破無明.證佛性理。此以證名見。問眾下。釋疑。問中舉眾生佛者.此約初住對妙覺。問其分證究竟所顯之理.為是同否。答六位分別者。理同故即.祕藏無別。事異故六.凡聖差分。若約理同.則理即本迷.尚云理入。名等三即.入義亦然。而況分證祕藏.豈不同耶。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六。  △三復次下。通對三寶。 【疏】哀歎品下。復次躡上文來。大地譬佛寶.諸山藥草譬法寶.為眾生用譬僧寶。次合文者。我法亦爾是佛.出生甘露是法.而為眾生是僧。  △三釋祕藏二。初分章。 【疏】三從何等名為下.是釋祕密藏。先出他解.次帖文。  △二地人下。釋義二。初出他解二。初正明三。初人師。 【疏】地人云。阿梨耶識在妄惑內.稱祕密藏。  地人下.地論明阿梨耶識是真常淨識.不立第九。故指淨識為惑所覆.名為祕藏。若攝大乘論.梨耶是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九識乃名淨識。是知八九皆是隨機。若就非異義說.唯至第八。若就非一義說.故強立第九。  △二引論。 【疏】成論人云。當來果佛在眾生外。一切眾生當得佛果。此理屬人.是亦內。即時未有.是亦外。外故非內.內故非外.名祕密藏。  在眾生外者。以論師所見.謂迷悟碩異.因果大殊。故指果佛在眾生外。 【疏】涅槃本有論云。眾生身內有佛.亦非密身外有.非身內.非身外有.非非內.非非外有.並非密也。眾生即是.故名為密。前兩種解.為此論破(云云)。  涅槃下.初簡四計.次明正義。身內即正報.身外即依報。非身內下.是雙非。非非內下.是兩亦。非非內者.謂非不是內.即亦內也。非非外.謂非不是外.即亦外也。於四起計謂有佛者.並非祕密。眾生即是等者。謂絕四之理.眾生即具。具此理故.名為祕密。為此論破者。地人計妄惑內.成論計眾生外.故彼二解但是此論所破。內外兩句.論師雖復轉云亦內亦外.而亦未逃四計。  △三依經二。初名通昔教。 【疏】若昔教說者。隱故名祕.覆故名藏。謂無常覆常.相覆無相.不了覆了。令常等隱.名祕密藏。如形殘人.如外道論等。種種譬喻.下文廣說.是名昔教祕密之藏。  昔教下.初總解名。謂無下.別示義。無常覆常.約理。相覆無相.約行。不了覆了.約教。即是圓頓理行教三.為偏小三覆。實被權覆.名為祕密。如形下.即下經文.迦葉明昔教密義也。  △二今經下。義顯今經。 【疏】今經開敞.如月處空.清淨顯露.不如昔教。但以正法微妙不可思議.絕名離相。眾生不解.名為祕密。法界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故下文云。不縱不橫.不並不別.是祕密義。三法具足.無有缺減.是其藏義。文義炳然.那忽餘解。  今經下.初約喻.明今經顯露.如月處空.豈比形殘.故云不如昔教。但以下.正明今經。雖云祕密.其實顯露異名。眾生不解者。理雖即是.日用不知.名難解理.名為祕密。不同昔教.隱故名祕。法界包含等者。三諦法界.具足三千.三一相即.名攝一切。互融互入.故用不盡.指此為藏。不同昔教.以偏覆圓.名為藏也。  △二舉涅下。結示。 【疏】舉涅槃論破諸人師.舉涅槃經破方便教。大風卷霧.清漢昞然(云云)。  舉涅下.結示。破人師.如向所明。破方便教者。以今破昔.亦如向文。大風譬前舉論舉經。卷霧喻破人師昔教。清漢喻祕藏正義。揚大風則昏霧收卷。舉經論則非義破壞。邪破正顯.如清漢昞然。清漢者。纂要云。天河謂之天漢。亦云雲漢.星漢.河漢.清漢等。  △二帖文釋二。初分經表對。 【疏】今釋祕密藏。文為三。一譬三點。二譬三目。三合以三德。此之三文.一往而言是從事入理。三點是文字.此約言教。三目是天眼.此約修行。三德是佛師.此即約理。  一往而言等者。且約表對.以配事理。事謂教行二法也。二往而論三點。天目是喻。三德是法。以喻顯法耳。以約依教立行.行契於理。次位義便故。就一往分文.約言教者.文字是言教故。約修行者。三目在天面.修行約人身故。約理者下.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即所證理.名為佛師。故名三德.即是約理。 【疏】又是佛印.印於教行。凡有言說與此相應.即祕密教。修習相應.是祕密行。證得相應.是祕密理。故約三釋.稱理教行。  又是佛印等者。劉熙釋名。印.信也。所以封物為驗也。許慎說文曰。執政所持.信也。今以三德妙理.喻之如印。教無理印.則教虛偽。行無理印.則行邪倒。若契三德.方可信用。言說相應者。教詮此理.信教解理.即名字人。修習相應者。修觀照境.境智冥合.名祕密行。修此行者.即觀行相似人。證得相應者。即分真究竟.證得三法。故約下.結示由教行理.義旨該通。故約此義.以分經也。  △二初三下。隨文釋義三。初譬三點二。初正明字義二。初釋字相狀二。初標。 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 【疏】初三點中.言云何如世伊字。外國有舊新兩伊。  外國者。且指己所居地.名為中華。故名天竺以為外國。若論地分.迦毗羅國方是中也。如宋朝嚴觀二師.與太史何承天.共論此土是邊是中。觀乃引周公測影之法。以一尺二寸土圭.用測日影。京洛之地.夏至之日.猶有餘陰。天竺此日則無餘陰。準此算法。地上寸影.天上萬里。據此以驗中邊可知。  △二舊伊下。釋二。初示舊伊相。 【疏】舊伊橫豎.斷絕相離。借此況彼橫如列火.豎如點水.各不相續。  △二不橫下。示新伊相。 【疏】不橫不同列火.不豎不同點水。應如此土.草下字相。細畫相連是新伊相。  △二以字合法二。初舊伊譬昔。 【疏】舊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無餘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如豎點水.縱而相離。  舊伊可譬等者。示舊伊縱橫義。初示縱義。云法身本有者。謂百劫已滿.得王宮相好之身.此名法身本有。般若修成者。謂次於樹下.三十四心.名為種智般若。入無餘等者。謂八十入滅.無餘在當。故云方是解脫。既有前後上下之義.譬之縱三點水.此即小乘所用。生公釋此伊字義云。般若居宗在上等.全濫小乘。 【疏】又約身約智.分得有餘解脫.橫一時有。三法各異.如橫列火.各不相關。  又約下.示橫義。約身約智等者。即相好身中.樹下斷結證智。雖未全得二種解脫.而已破子縛.故云分得有餘解脫。此則樹下初成.一時具三.故云橫一時有。而身智脫三.體用各異。故云三法各異等也。此亦小乘所用。此文縱橫.與止觀體相所明小義.有同有異。縱義全同。橫義則異。故彼文云。般若種智已圓.果縛尚在.解脫未具.身猶雜食。又帶無常.一優二劣.譬之橫川走火。此之小義.悉是縱橫。又諸大乘師說.凡有三家。初云法身是正體.有佛無佛本自有之.非適今也。了因般若.無累解脫。此二當有隔生跨世.彌亘淨穢.亦是縱義。生公所解設異小乘.還同此釋。次云三德無前後.一體具足。以體從義.而有三異。蓋乃體橫.而義縱耳。三云。體義俱不殊.而有隱顯之異。俱不異.未免橫。隱顯異.未免縱。  欲釋新伊.應須先了他人異解.方免舊伊縱橫等過.乃至邪宗橫計等失。故塗灰外道亦計大自在天具足三德.而云法身充滿法界。報身居自在天.三目八臂即摩醯首羅是也。化身隨形六道。況大小乘.諸師釋義。為是義故.先出昔教.以驗諸師。  △二新伊譬今。 【疏】新伊字者.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為三。三無別體.故是不橫。非前非後.故是非縱。一即三.如大點。三即一.如細畫。  新伊下.譬今教中.釋此三點且順教義.天目順行.三德順理。已如前說。即照是般若.亦即自在是解脫。此乃法身之處.即具餘二.故云名一為三。亦應更云。般若即徧.亦即自在。解脫即徧.亦即是照。徧謂法身周徧也。文明法身具二。餘可例知.故且從略。三無(至)非縱者。約三一互融.以明離過。即三是一.故無別體。一則非橫。即一而三.非前有法身.乃至非後有解脫。三德俱具.故非縱。一即(至)細畫者。更約互融以釋字義。 【疏】而三而一.而一而三。不可一三說.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即非三非一.名祕密藏.如世伊字。  而三下.結成不思議。不可等者。只由互融.故不可定作一說一思.定作三說三思。三即成烈火之橫.一即成點水之縱。縱橫名義乃可思可議.偏小之法耳。不可思議者下.約雙非結歸祕藏。祕藏即伊字所喻也。又總覽前義.還成三諦三德。而三而一是真.即般若德。而一而三是俗.解脫德。非三非一是中.法身德。展轉複疎.不出三法。如斯三法.即我自心。心外無境.一切咸爾。  △二此句下。結意斥失。 【疏】此句是茲經之根本。為顯斯義.廣立問答。致二十五品洋洋無盡。若失此意.全迷根本.將何指歸(云云)。  此句下.結示斥失。此句者.即指伊字喻文.名為此句。一經眾義.猶如枝條。三德妙理.喻以根本。義咸符理.枝必依根.故云是茲經之根本也。廣立問答者。迦葉三十六問.豈有餘途。只是廣顯三德.因問有答.發生諸品。所以序中.序於三德。從純陀品至大眾問.凡十六品.明涅槃施。純陀一品略明三德。長壽以去.一十四品.解釋三德。從現病去.凡有五品.明涅槃行.修此三德。師子吼品.明涅槃義.研覈三德。迦葉陳如二品.明涅槃用.即三德功能。故云。致二十五品.洋洋無盡也。洋洋.水流貌。論語云。洋洋乎盈耳哉。若失下.斥失也。若失始終三德意者.雖能隨文釋義.其猶逐葉忘根.則解行二途.指歸無處。若了三德在一心中.則此經一部居于方寸。況法華開顯.十方三世同說三軌。三軌妙故.故云妙法。華嚴法界。淨名解脫。不共般若。與此三德.一體無殊。若識此意.今文可了。十方佛法在一剎那.如斯指歸.功不徒棄。寄語後學.彌須介懷。若念念不忘.則佛果非遠。  △二譬三目。 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 【疏】次約三目釋者。摩醯首羅居色界頂.統領大千。一面三目.三目一面。不可單言.一三縱橫.若並若別。能嚴天顏.作世界主.徹照三千。若不縱橫.嚴主照世.一切皆成。三德亦爾。縱橫並別.祕藏不成。不縱不橫.祕密藏則成(云云)。  三目釋者下.若約經.即是以喻顯喻.共譬三德。今從一往.則是約行.明祕藏也。摩醯首羅即大自在也。色界頂即色究竟天.首羅為彼天主。大千世界共一四禪。中千共一三禪。小千共一二禪。故俱舍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梵世即初禪也。故二禪統小千矣。首羅是四禪之主.故統大千。若並下.並即是橫.別只是縱。三千即大千也。三德亦爾下.合法。內心具德.以合嚴主。以內攝外.三無差別.以合照世。注云云者.意在此矣。  △三合三德二。初正釋三。初總述意。 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 【疏】次約三德釋祕密藏者。果地眾德但言三者.蓋舉略兼諸。  約三德中.若約經文.即是前二喻.喻合法。今約從事入理義便.即是約理釋祕藏也。果地下.此約果上所顯之理。若對初心行人以說.則教在名字.行通五品。六根理顯.通分真究竟。若約教主以說.則理唯極果。故果地之言.義意兼攝。眾德.即萬德也。諸法雖多.此三攝盡。故曰兼諸。然則一家宗承.其唯三觀。觀之所契.即此三德。故諸經論名相多者.當以義裁斷.以略攝廣.令順三德。名相少者.亦應約義開對。既知多少.不出此三。然後了三.只我一念。夫如是則免同數寶.豈類算沙。  △二法身下。示法體三。初法身二。初雙非色心。 【疏】法身之身.非色非無色。非色.故不可形相見。非無色.故不可心想知。  法身下.示法體。還約三身.三智.三脫以明。則九三互攝.展轉相融。文中皆先示雙非。次明雙照。雙非即法身德.實相般若.真性解脫。雙照即二身.二智.二脫。遮照同時.三一不二。若先了此旨.則至文易見。法身德中.初明雙非。色即應身。無色即報身.此自受用報也。理非質礙.故不可形相見。理非觀照.故不可心想知。  △二雖非下。雙照色心。 【疏】雖非色而色.充滿十方.巨細相容.不廣不狹。  雖非下.即遮而照.見知宛然。法身之處.應身常在.則有相好形令眾生見。故云雖非色而色也。充滿下.示應身相。下經文明八自在中.初一多義也。故經云。示一身以為多身.身數大小如微塵.充滿十方。如來身實非塵.以自在故.現微塵身。巨細相容等者。即八自在中.第二大小也。故經云。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也。三者輕重。以滿大千之身.輕舉飛空.實無輕重。四者色心。如來一心安住不動。所可示化無量形類。五者相。六根互用。六者得。得一切法.如來之身亦無得想。七者說演一偈.經無量劫.義亦不盡。八見。如來徧滿一切處.如虛空不可得見。此八中第六似報.第八似法.餘皆應義。文中略舉一多小大.意該餘四。此乃法身即解脫也。 【疏】雖非非色.亦可尋求。能發眾生深廣智慧.故曰如來色無盡等.即法身德。  雖非下.不離法身而是報智。故云亦可尋求。謂亦可以智慧觀察也。能發下.示尋求相。言眾生者。從因以說。由因中以三觀尋求.故使妙理發生智慧。則無明頓盡.究竟成佛也。故曰下.引勝鬘證。既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則知即境發智。此乃法身即般若也。即法身德四字是總結。既即一而三.故於法身德中具足餘二。  △二般若二。初雙非思說。 【疏】般若者。非知非字。非知.故不可動慮分別。非字.故不可言說書紳。  次般若中.非知即遮觀照。非字即遮文字。此顯實相般若.即是般若德中具法身也。非知下.釋成其義。動慮分別.即能觀。觀境非觀智.故云不可。言說者。由有應身.方能言說。法非應用.故亦不可。紳者.大帶也。此方古者.以善言書于几杖.盤盂.紳帶之上.使常見之而自誡也。論語。子張書諸紳。即是其事。今以貝多黃卷.類彼書紳。  △二亦非下。雙照思說二。初離過。 【疏】亦非不知.非不字。非不知.故不同灰滅。非不字.故不同偏空。  亦非下.雙照則可以觀智思.文字說也。不同灰滅者。小乘灰身滅智.入無餘者.則一向無知。知即是智.以滅智故。今即境而智.常寂常照.故非不知。不同灰滅也。不同偏空者。小乘偏空.離文字而有解脫。今無說即說.故不同之。  △二雖下。明德。 【疏】雖非知.無所不照.三諦徧朗.極佛境界.凡聖並明。雖非字.而半滿具足。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諸字悉了。法界流注.若懸河海涌.不可窮盡。淨名云。能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即般若德。  極佛境界者。三諦至極是佛境界。由於三觀而得開發。凡聖並明者。凡謂我心及眾生.聖謂諸佛。三千三諦二互徧.故曰並明。此觀照般若也。而半滿具足者。無說而說.稱彼群機。世間即人天教。出世間即藏通。上出世間即別。上上出世間即圓。文略別教。引淨名可知.此文字般若也。即般若德者。雖具足三.而觀照當其正體也。  △三解脫二。初雙非惑智。 【疏】解脫者。非喧非寂.非縛非脫。非縛.故五住不能繫。非脫.故十智不能虛。  解脫中.初雙非。即真性解脫.即法身德也。喧縛謂生死。寂脫謂涅槃。惑性本無.故五住不能繫。四住是分段因.無明是變易因.舉因收果也。法身元寂.故十智不能虛。十智者。世智.他心智.苦集滅道智.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世及他心照俗.餘皆照真。并如實智.名十一智。今非空邊.故但言十。以如實智.照中道故.故不論也。此明解脫中.具法身德也。  △二雙照惑智。 【疏】非脫而脫.二邊之所不拘。如百句解脫中說。非縛而縛.為訥鈍邪癡.闡提外道所縛。故有病行.嬰兒行。  非脫下.明雙照。雖非偏空解脫.而中道法身不思議空.解脫二邊生死。空邊變易生死.有邊分段生死也。如百下.百句雖廣.不出斯義。此正是解脫德自體也。非縛而縛者。雖常冥至極.而稱物施為。故雖非二邊之縛.而現二邊之縛。為訥鈍邪癡.是示為空邊縛。小乘不能說大.故訥。內無大智.故鈍。偏沈於空.故邪。無明全在.故癡。約分真言之.則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也。分真尚爾.妙覺可知。闡提外道者.是示為有邊縛。即經云。又現邪見相也。故有下.引證。病行則示有二邊煩惱。兒行則示為真俗之善。 【疏】住首楞嚴.示現善惡。隨所調伏眾生之處.雖鄙必施。如醫療病.如華在水.無染無著.名解脫德。  住首下.只由住中道妙定.故能示現二邊善惡。善即兒行.惡即病行。雖鄙必施者。施雖二邊鄙惡.為調伏機緣.必施為被縛。如醫下.明雖示現繫縛.而同塵不染。如良醫不染於病。如蓮華不著於水。故云無染無著。此明解脫中.具般若德也。問。般若是智.何故明示二邊縛耶。答。平等大慧常鑒法界。由慧鑒故.施設二邊.故是般若德也。名解脫德者。總結也。雖具三法.而以方便解脫當其正體。然此三德約其旁正.分別雖爾.應知三一互融互攝.故得一皆具三。  △三佛身下。明收攝二。初攝三業。 【疏】佛身業不可思議.法身則攝。佛口業不可思議.般若則攝。佛意業不可思議.解脫則攝。故知三德攝一切德。  佛身下.攝三業。以身對身.其義便故.故法身攝於身業。欲知智在說.故般若攝於口業。斷惑離縛由於意故.故解脫攝於意業。此亦約義.對當如此。若論理體.心色一如.身口等意.不三不一.思之易明。  △二又大下。收諸經。 【疏】又大品名為色淨.般若淨.受想行識淨.般若淨。法華云。如來莊嚴。又云六根清淨。總諸經異說.悉為三德所收。包含總別.囊括事理。以略收廣.不逾三德。  又大下.收諸經。般若五陰皆淨.只是三德顯相。以五即三故.迷而為五.悟只是三。色即法身。受想行即解脫。識即般若。此亦別對。若論理體。色即是心.心空假中。從心所起一切諸法.皆空假中。諸法空假中.即心空假中也。三諦即三德.其旨可知。五陰皆淨.義在茲也。如來莊嚴只是三德。所嚴法身。能嚴二德。六根清淨.即如法師功德品所明.還是唯心三德.相似發相。內凡尚爾.究竟可知。總諸下.指廣也。般若法華既不出三德。故知一代其旨咸然。所以諸經不出三德。包含總別者。總唯三德.別出群經。攝別入總.咸歸三德。故曰包含。事理者。名相事別.三德理同。指事即理.如囊括結。  △二若偏下。結顯。 【疏】若偏縱橫.並別一異.皆非祕藏。文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脫亦非。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三一相即。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者.是名祕藏。  一中無量者。無量即三.舉一而三。故云一中無量也。餘例可知。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四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五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四結秘藏。 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疏】從我今安住下.第四結祕密藏。安住三法.此結三德。入大涅槃.結祕密藏。如世伊字.是結三點。文略.不結天目。然佛常安住三法.而言我今者.蓋隨緣宜。故云。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即此意也。  不結天目者。天目例伊.故經從略。然佛下.釋疑也。應疑云。如來久證三德.何於臨滅方云我今安住。既云我今.則是始得。故今釋云。佛常安住三法.而今言我今者.蓋隨四悉機緣。宜應示滅.方能悟道.故託示滅.以明安住。故經自云。為眾生故等也。其實常冥三德.孰云去來。亦同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也。  △三比丘疑執二。初分科敘意。 【疏】第三從爾時諸比丘去.是疑執章。文為三。一執。二請。三疑。佛上斥奪.奪是所證.未能即捨.是故有執。佛說新伊.一聞不解.欲學須請。今昔兩教皆是佛說.何故一偽一真.故有斯疑。  奪是所證者。佛向斥我.不得五難.不離八難。然今如來所奪.是我昔日所證。既是所證.未能即捨。佛說下.佛向勸我捨偽修真.以新伊為喻也。一偽一真者。一等佛說.何故昔偽今真。  △二執文下。隨文釋義三。初執二。初分科。 【疏】執文為兩。一敘悲苦.二正陳執。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敘悲苦。 爾時諸比丘聞佛世尊定當涅槃。皆悉憂愁。身毛為竪。涕泗交流。稽首佛足。繞無量匝。 【疏】初文者。其聞佛說安住三法.名入涅槃。了不思惟安住之義.而生去此住彼之解.是故悲苦(云云)。  了不思惟者。以雖聞真伊.不解其義.故不能思惟。應知生滅即非生滅.三諦互融.去住絕待.是安住義。以不達故.便謂去此應身.住彼三德。內執不遣.聞去故悲.謂佛定滅.未解新伊。緣斯二事.皆悉憂愁。  △二正陳執二。初破古分科。 【疏】次從世尊快說去.是陳執。他云。述上聞法。上未曾說.但執昔教。就執為二。初執.後歎。  上未下.破古也。上文佛既不說無常苦空。故非述上。但是執昔所稟小教。故言世尊快說等耳。  △二執下。隨文正釋二。初執二。初科分。 【疏】執又三。一約教執理。二約行執理。三正執理。  約教等者。教行是能詮能趣.理是所詮所趣。  △二快說下。隨釋三。初約教執理。 白佛言。世尊。快說無常苦空無我。 【疏】快說者。執昔之教.壯之言快。此教快能詮理故也。  壯之言快者。壯大佛昔說小.詮辨有歸也。  △二約行執理。 世尊。譬如一切眾生迹中。象迹為上。是無常想亦復如是。於諸想中最為第一。若有精勤修習之者。能除一切欲界貪愛。色無色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疏】次譬如象迹者.執昔之行。行是進趣中勝.故以大迹為譬。行有智斷.想是智之初門.舉初為言。從精勤去.是執斷。斷思則知.亦斷邪見。是故語後.不言前耳。及無常想者.惑去智亡。  進趣中勝者。無漏進趣.勝有漏行故。是知有漏之行.猶如諸跡。無漏既勝.故譬象跡。想是初門者。十想觀察俱屬智慧.而於十中無常第一.故云是智初門。所言十想者。謂一無常想.乃至第十盡想。文載法界次第。舉初為言者。顯經文舉初.以攝餘九。從精下.謂精修十想.能斷見思故。前三想為斷見諦惑.中四為斷思惟.後三為修無學道者說。是以壞法羅漢修此十想.能斷三界結使.證無漏聖果。故今小眾執此斷德。言亦斷邪見者。以經文但明斷思.故此釋耳。語後斷思.知前必斷見惑。經欲界言貪愛.色無色但言愛者。夫引取無厭.即是貪毒。上二界煩惱既薄.但受愛名.即有部所謂輕貪名愛也。惑去智亡者。智是能斷.惑是所斷.惑盡智息.如病差藥息。故經云。除一切乃至及無常想也。  △三正執理二。初正釋文。 世尊。如來若離無常想者。今則不應入於涅槃。若不離者。云何說言修無常想。離三界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疏】從世尊若離無常去.正執理。此理中適.非離非不離。若離無常.應不入涅槃。若不離無常.猶具諸惑。以非離非不離.故能斷諸惑。冥理會真.豈復過此。斥言是偽(云云)。  應不入涅槃者。若離無常.應常在世。既云入滅.遷謝何疑。猶具諸惑者。以煩惱是無常遷謝之法.若不離無常.則猶具煩惱.昔教何故說言能斷三界惑耶。以非下.結示也。非不離.則已離無常.斷除諸惑.證於有餘。非離.則冥理會真.灰身入滅.中適之理豈復過此。何故如來而斥是偽。  △二斥他解。 【疏】他解離者.則昔教為非。若不離者.則昔教為是。觀文難見。  他解下.斥古。昔教為非者。謂若離無常.別有常者.應常住世.則昔教容非。若今不離無常.還須入滅.則昔教為是。今昔比對.立難似然。若觀經文.乃約具惑為不離無常耳。且不以入滅為不離也。故云難見。  △二歎。 世尊。譬如農夫於秋月時。深耕其地。能除穢草。是無常想亦復如是。能除一切欲界貪愛。色無色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世尊。譬如耕田。秋耕為上。如諸迹中象迹為勝。於諸想中無常為最。 【疏】次從世尊譬如農夫去.是歎也。歎上三執。秋時耕者。法有二能。一草不生。二水地肥。肥即歎教.草死歎斷。又肥即歎行.農法歎理。秋耕歎教.象迹歎行.無常歎理(云云)。  歎中.經文初世尊下.立喻顯義。次世尊結歎所執。初段中經文.但以除草以喻除惑。除惑是斷德.則但在於行。然行由教詮.所趣必理。故疏中明喻意.法合泯齊。言法有二能者。謂秋耕方法.非但草死不生.亦得秋水浸漬.使地肥沃。是知經云除草.義兼地肥。故以肥能滋生.如教能詮行.故云肥即歎教。草死歎斷.即是歎行。而言肥歎行者。行字恐悞。應云歎智.以智斷俱屬行故。前以肥喻教.今更以肥喻智.故云又也。農法可知。是知秋耕一喻.具歎小三。從秋耕已去.是釋。次世尊去.結歎文也。注云云者。秋耕助苗.如教詮理。象跡進趣.如行詣真。無常歎理.蓋約所契。若從能觀.無常屬行。又據經文.則秋耕象跡是喻.無常是法。今約從事入理義便.故分對教行理。例如前三點等。  △二請四。初敘意分經。 【疏】次世尊譬如帝王去.是請。上聞新伊.欲欣修學。如來若去.從誰稟承.因是則請。上譏請中多作親譬.佛斥非真。今不敢作親譬.但作主師譬。正是統訓.義寬故也。合有五譬。初一請主譬.後四請師譬。  多作親譬者。問。準前疏文.分五譏為三。即初一譬譏法親.次兩譏主.後兩譏師。何故今云多作親譬耶。答。譏師中初譬.還是約親為喻。如云。偏以秘方教授其子。是則三意.二涉其親。故云多耳。或恐文悞。應云初作親譬。即五譏中第一譬也。如云。譬如國王.生育諸子.形貌端正。乃至然後棄之.付旃陀羅。問。今檢未治本.亦作多字。若是字悞.荊谿合改。答。例如春秋古史訛文.杜鄭諸儒存而不改。斯是禮也.餘皆倣此。佛斥非真者.三皆被斥。但親是子父.天性乃同.其義且狹。既被呵斥.非是王子.故不敢更作親譬。餘二雖亦被斥.然主統萬姓.師訓多人。其義既寬.故更舉喻。初一請主者。以經舉帝王為喻.故當請主。後四請師者。二以良呪師為喻.三以調象良師為喻.四五皆以醫師為喻。故四是請師。  △二觀下。按文定義。 【疏】觀合譬文.是請學新伊。何者。羅漢已破四住.無知無明是所未除。既舉別惑.知請新伊。  △三初恩下。約譬屬人。 【疏】初恩赦者.通為聲聞未除兩惑者作請。呪師譬.亦通為聲聞未除無明者作請。香象譬.偏為學人未除思惑者請。瘧病譬.偏為無學人未除一邊者作請。醉人譬.通為一切凡聖作請。  未除一邊者。但得空邊.未能出假入中也。  △四前二下。依科正釋五。初恩赦通為聲聞未除兩惑者作請。 世尊。譬如帝王知命將終。恩赦天下。獄囚繫閉。悉令得脫。然後捨命。如來今者。亦應如是度諸眾生。一切無知無明繫閉。皆令解脫。然後涅槃。我等今者皆未得度。云何如來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經帝王者。禮記諡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白虎通云。帝者諦也.象可承也。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也。經獄囚者。釋名云。獄.硧也。硧人情偽也。又謂之牢.言所在堅牢也。赦.如前釋。經度諸眾生者。二乘是空亂意眾生也。既已破見思.故但有界外無知無明兩惑耳。無知約能迷立稱.塵沙約所迷彰名.其體一也。經皆令解脫.即初住位。  △二呪師通為聲聞未除無明者作請。 世尊。譬如有人為鬼所持。遇良呪師。以呪力故便得除差。如來亦爾。為諸聲聞除無明鬼。令得安住摩訶般若解脫等法。如世伊字。 【疏】前二譬。如文。  第二文但云除無明鬼者。從根本而舉.非謂聲聞已破塵沙也。令得安住者。即是破無明.入初住.證三法也。等法者。等取法身也。  △三香象偏為學人未除思惑者作請二。初分科。 【疏】第三香象譬中.先譬.次合。  △二合下。隨釋二。初譬。 世尊。譬如香象為人所縛。雖有良師不能禁制。頓絕羈鎖。自恣而去。  經譬如香象者。象喻佛菩薩支佛羅漢.本為思惑所縛。人喻惑境。羈鎖喻惑.纏心名縛。良師不制者。謂為五欲眾魔.不能惑亂。羈或作羇。同居猗反。革絡馬頭曰羇。鎖應從金.從貝.從小。或從玉.或從巢者非。經自恣而去者。謂向四人斷思出去.此為學人致請。故以思惑未除為喻。  △二合。 我未如是脫五十七煩惱繫縛。云何如來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疏】合中云。五十七煩惱者.解者有三。五.五蓋也。十.十纏也。七.七漏也。  合中下.解五十七煩惱。凡有四釋。初是今師。二是數論師。三成論師。四興皇。初云有三者。五十七是三種煩惱也。謂五蓋煩惱.乃至十纏煩惱。五謂貪嗔癡掉悔睡眠。十謂忿恚曰嗔。隱藏自罪曰覆。意識昏熟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遊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處起罪.不自羞曰無慚。露處為非.不羞他曰無愧。財法不施曰慳。他榮心惱曰嫉。七謂見漏.思漏.根漏.惡漏.親近漏.受漏.念漏。 【疏】數人言。欲界四鈍.貪瞋癡慢.通迷五行。五行者。見諦四.思惟一。五行上各有四.四五二十。上兩界各除一瞋.則五行下各三.三五十五.兩界成三十。就欲界二十成五十。通心七使.即七漏為根本。  見諦四思惟一者。見道歷觀四諦而證真.故四。思惟重慮緣真.故一。見修合論.名為五行。各有四者。謂貪嗔癡慢。各除一嗔者。謂上界不行恚也。七使者。成論云。一欲愛。二恚。三有愛。四慢。五無明。六見。七疑。亦是三毒及見也。欲有是貪.恚即是嗔.無明是癡.慢亦癡攝。此五屬鈍。見疑屬利。三界分別成九十八。此即有部所談.數人明義也。 【疏】論人云。見諦十使.迷四諦.為四十。思惟四使.又迷四諦.四四成十六。合見諦為五十六。并無明是為五十七。  四諦為四十者。雖不現行.有種子在.是故通取。若但取現行.則集滅除三.道除於二。思惟下.此是成宗明義.則修道亦觀四諦。不同有部.但緣一真。故使修道惑有十六。 【疏】興皇云。五門觀一一有三倒。謂想見心.三五十五。約三界成四十五。又四諦各三倒.三四十二.足前成五十七(云云)。  五門者。謂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三倒約五陰。識心心倒。想受想倒。行心見倒。注云云。雖兼引三家.應以今師為正。  △四瘧病偏為學人未除一邊者作請。 世尊。如人病瘧。值遇良醫。所苦得除。我亦如是。多諸患苦。邪命熱病。雖遇如來。病未除愈。未得無上安隱常樂。云何如來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第四請中.經病瘧等者。無明細惑覆蔽法身.如瘧發徧體。良醫喻佛。得除者。即諸菩薩聞圓入住.頓破無明.如瘧病差。我亦下.顯己未差以請佛住。同體之見故曰邪命。同體之思喻以熱病。雖遇如來.無明未破.故云病未除愈。未見佛性.故云未得.乃至常樂。既未得常樂.即未除涅槃邊四枯倒也。疏主科為未除一邊.良有以也。問。學人破思未盡.何故以破無明為請耶。答。破無明.顯三德.是其正意.是故捨旁取正.真約無明。又前段已請破思.無容再說。自淺階深.經意煥著。  △五醉人通為一切凡聖作請。 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覺知。不識親踈。母女姊妹。迷荒婬亂。言語放逸。臥不淨中。 【疏】醉譬中.行三業惡得報。  第五醉人。科為通為一切凡聖作請者。凡聖之言不出九界六凡。三聖悉具無明.故以醉喻。若入地住.即是分果.名為佛界.故喻吐酒。經中初譬.先明九界迷惑。醉人者。無明如酒.起著如醉。不自下.顯醉過。過有三種。一喻起煩惱.不了己心三德佛性.名不自覺知。不達即妄是真.名不識親。不曉即真而妄.名不識疎。母女姊妹以喻四德。以三佛性一一皆具常樂我淨之德故。二迷荒下.喻由惑起業.迷荒意業.不能識心達本.故曰迷荒。婬亂身業.不能觀身實相.故曰婬亂。言語放逸.口業。不了文字即解脫.故曰放逸。九界咸爾。三臥不淨中.喻由其妄業.感九界苦。六凡分段.三聖有餘。生死污穢.悉名不淨。 時有良師與藥令服。服已即吐。還自憶識。心懷慚愧。深自剋責。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若能除斷。則遠眾罪。  次時有去.喻佛能治。良師喻佛.說圓授人.名與藥令服。稟圓法.立圓行.名服已。入初住位.頓破無明.名為即吐。頓悟本具三德.故云自憶。翻前不自覺知也。識知真安親疎.名之為識。翻前不識親疎等也。心懷慚愧.翻前迷荒意業。深自剋責.翻前言語放逸口業。酒為不善.翻前婬亂身業。則遠眾罪.飜前臥不淨中。對前文.小不次耳。 世尊。我亦如是。往昔已來輪轉生死。情色所醉。貪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於非眾生生眾生想。是故輪轉。受生死苦。如彼醉人臥不淨中。如來今當施我法藥。令我還吐煩惱惡酒。而我未得醒寤之心。云何如來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疏】合中.服藥吐惑(云云)。  次世尊下.合法也。我亦如是.合前人也。往昔下.至所醉.合醉也。情謂五根.色謂五塵。此根與塵.生惑之緣.故說為酒。依此生結.惑亂己心.名情色醉。不自覺知.不識親等.略而不合。貪嗜五欲.合前不識親疎。非母母想乃至眾生想.此即迷真四德.執妄四倒.合母女姊妹。迷荒等.略而不合。是故輪轉下.合臥不淨。如彼醉人者。舉喻己帖如來.合前良師能治之喻。請佛說法.今當施我法藥.請同良師與藥服也。令我下.合服已吐。而我下.彰己不同醒悟之人.謂未破無明也。云何下.徵佛請住。疏注云云.意令細釋。  △三疑二。初敘意分科。 【疏】三從世尊譬如芭蕉樹去.是疑教。昔教若非.佛不應說。昔教若是.佛不應非。今教若是.何不早說。今教若非.云何稱實。是故致疑。就文為三。初明無我。次引證。三明用。  是疑教者。問。既初以教行理三為執。何故次請但約主師.此中獨疑於教耶。答。主師必設教.教必詮行理。文雖出沒.意則俱三。既疑於教.自及行理。  △二芭蕉下。隨文正釋三。初明無我。 世尊。譬如有人。歎芭蕉樹以為堅實。無有是處。世尊。眾生亦爾。若歎我人。眾生壽命。養育知見。作者受者。是真實者。亦無是處。我等如是修無我想。世尊。譬如漿滓。無所復用。是身亦爾。無我無主。世尊。如七葉華無有香氣。是身亦爾。無我無主。我等如是心常修習無我之想。 【疏】芭蕉約行陰。漿滓約色陰。七葉約三陰。  初明無我.約五陰。以凡夫攬五成身.妄立主宰故。芭蕉約行者。行即起貪起嗔.遷流不實.妄計為我.如歎芭蕉。經我人等者。於名色法中.妄計有我我所之實.名我見妄計。我是行人.異於非行之人。我生人道.異於餘道.名人見。於名色和合中.妄計有我生.名眾生見。妄計有我受一期果報.壽有長短.名壽者見。妄計命根連持不斷.名命者見。妄計我能養育於他.亦計我為父母養育.名養育見。妄計有五根能知五塵.名知者見。妄計我眼能見諸色.亦計我能起邪見.我能起正見.名見者見。妄計我有身力.能有所作.名作者見。妄計我當後身受罪福果報.名受者見。廣明則十六知見也。今略舉十。然此諸見皆從五陰上起.經於行陰廣明.四陰從略.但云無我無主而已。以行心招累.其過既重.故委說也。經漿滓。滓.側士反。色身無知.尚如瓦石。漿滓無用.其喻可知。約三陰者。受心領納.想取相貌.識妄分別。作用既劣.如華無香。問。經合後喻.亦云是身。何故疏云約三陰耶。答。攬五成身.從總立稱。  △二引證。 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無我我所。汝諸比丘應當修習。如是修已。則除我慢。離我慢已。便入涅槃。 【疏】次引佛說。一切法無我我所。  引佛說者。即昔教所談。  △三明用。 世尊。譬如鳥迹空中現者。無有是處。有能修習無我想者而有諸見。亦無是處。 【疏】三如鳥迹空中下.明無我用者。昔教能除見思故也。所以明無我者。佛昔教明無我.我修無我。若有我者.無有是處。云何今日說言有我。故舉無我.為疑教端。  為疑教端者。舉昔偏空無我.疑今中道真我。  △四破執除疑二。初分科。 【疏】四從爾時世尊讚諸比丘去.是破執除疑。文為二。先讚.次破。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讚二。初約疑本釋所讚。 爾時世尊讚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無我想。 【疏】初文者。上有三意.何故獨讚無我。無我是執疑等本故也。  上有三意下.設問也。上有執請疑之三意。何故獨讚.執中無我耶。次無我下.答也。三意雖殊.執者只是執其所證無我之法。因執無我.請說真我。今昔二教並佛所說.何故斥云無我是偽.所以致疑。故云是執疑等本.故佛讚之。  △二何故下。約四悉釋能讚。 【疏】何故讚之。世間問答.法爾故也。又初以無我破邪.其能服用。又將欲奪而先與之。又執劣感勝。即四悉意也。  何故下.約能讚以成四悉。世間儀式.法爾須讚.令其歡喜。初以小乘破外道.其諸比丘服用生善。先與後奪.破小乘惡。因執小劣.以感圓勝。悟解入理.故云四悉。  △二破二。初分科引證。 【疏】次破有三意。初破其偏理。下文云。是三種修無有實義。二破其偏行。下文云。先所修習悉是顛倒。三破其偏教。下文云。先所斷乳.此非實語。此三意各二.謂騰執酬破。  次佛下.分科引證。實義者。義即是理.故證破理。修習屬行.語即言教.故引修習顛倒證行.此非實語證教。  △二初破下。隨文釋義三。初破偏理二。初科分。 【疏】初破偏理。先騰.次酬。  △二初騰下。隨釋二。初騰執二。初分科。 【疏】初騰為三。一接讚騰執。二作譬。三世尊下.結歎。  接讚騰執者。暹師解云。接佛讚後.便騰昔執.謂佛實讚。佛意欲破.且先讚耳。  △二醉有下。隨釋三。初接讚騰執。 時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無我想。亦更修習其餘諸想。所謂苦想無常無我想。  △二作譬。 世尊。譬如人醉其心眩亂。視諸山川。城廓宮殿。日月星辰。皆悉迴轉。 【疏】醉有二過。一倒亂.二乖善。  乖善者。謂佛作真常而說.乖我無常之善。此約比丘所計己法為勝。但由佛說真常之名.與邪常名相濫.故使比丘未達其義.謬破於佛。暹師解云。此諸比丘聞佛令修常樂.却謂如來猶如醉人.見日月轉。下結醉過云。若有不修苦無常想.乃至不名為聖。即指修常等不名為聖。故下文佛以醉譬還之。是汝自醉.非我醉也。  △三結歎二。初結醉過與不修。 世尊。若有不修苦。無常想。無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為聖。多諸放逸。流轉生死。 【疏】三結歎。文二。初結醉過與不修者。  △二歎無過與善修。 世尊。以是因緣。我等善修如是諸想。 【疏】二歎無過與善修者。  △二酬破二。初分科述意。 【疏】次佛破者。即以酬為破。於中為二。初破不倒亂是倒亂.迴醉與之。次破善修非善修.迴不善修而與之。  △二初破下。隨文釋義二。初破不倒亂是倒亂二。初分科。 【疏】初破倒亂為四。一誡聽牒起。二明其倒亂。三出不倒亂。四結過歸之。  △二隨釋四。初誡聽牒起。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諦聽諦聽。汝向所引醉人譬者。但知文字。未達其義。 【疏】誡聽中言牒起者。重牒彼計。但知文字不知其義者。文是語言.義是理趣。醉亦聞語.不曉語意。亦自有語.而無實錄。汝亦如是。聞他流轉.他不流轉。自言善修.實非善修。  聞他下.合聞語不曉。自言下.合自語不實。語意實錄即是其義。經云未達。良在於此。他不流轉者。彼謂不修無常等想.則同醉人.視物流轉。佛謂他人所證妙理本常.而汝妄計無常.亦何異凡夫.於無常中妄計邪常。既是二邊.並名倒亂。故金剛錍云。眾生自於佛依正中而生殊見.苦樂升沉。既舉苦樂.常等例然。故經云。於非轉處而生轉想。豈非比丘但得醉亂之語而不知義.其猶醉聞他語.不曉其意。自言善修等者。汝自謂善.既背中道.其實是惡。惡而稱善.何異醉人.語無實錄。  △二明其倒亂。 何等為義。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迴轉想。眾生亦爾。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常計無常。淨計不淨。樂計為苦。以為煩惱之所覆故。雖生此想。不達其義。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 【疏】次倒亂中提日月來者。正破倒亂譬也。眾生者。他云。正寄比丘.汎指眾生。今謂不爾。既迴醉與之.當知比丘即是眾生。我計無我者。破其倒亂.亦是破其執於無常無我為是。汝以無常無我為是.此是亦非。實非無我.橫計無我。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云云)。  亦是破其執無常等者。向疏云。醉有二過。一倒亂。二乖善。此即第二意也。故云亦是。謂執偏空無常之惡.而乖中道真常之善。轉想下云云者。汝以凡夫執邪常等為醉轉.我亦謂汝執無常等為醉轉。以俱乖中道.竝屬倒亂。  △三出不倒亂。 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 【疏】三我者去.出不倒亂者.即常樂我淨。汝之所非則不非.乃非其所是。佛者覺義.以自在故名我。常者法身.不從緣生故常。樂者即是涅槃.涅槃無受.名為大樂。淨即是法.法即無染。汝所非者.而今則是。是義不知.良由於醉(云云)。  非其所是者。常樂是佛所證.故佛以為是。而比丘反非。問。比丘昔破邪常.以修無常.得名是否。答。於昔名是.於今則非。且邊邪即中正.生死即涅槃。若棄邪常.別求寂滅.其猶捨波覓水.離器求金。非其所是.義在斯也。良由於醉者。由無明故.謂是為非。  △四結過歸之。 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 【疏】四汝等比丘下.結歸者。即迴醉還之。比丘謂常是倒.無常不倒。佛迴無常是倒.常是不倒。如日月不轉.醉見迴轉。日月豈醉.醉者過耳。常樂我淨實非無常.橫計無常.是倒者過。  是倒者過者。汝妄情所計.謂為無我。真我本有.徧一切處。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耶。比丘上言.若有不修苦無常想.無我等想.乃至多諸放逸等。今云慢高即是放逸.故佛結過歸之。  △二破善修非善修二。初科分。 【疏】次從汝等若言去.破善修非善修。文為四。初雙標兩修。次雙明八倒。三雙迴過還之。四專舉勝修。  △二初中下。隨釋四。初雙牒兩修。 汝等若言。我亦修習無常苦空無我等想。是三種修無有實義。我今當說勝三修法。 【疏】初中云汝等若言者。是標其善修.無有實義。斥善非善.如醉偽言而無真實。次標勝修。夫相對者.義有廣略。或作十門.八倒.六行等不同。今但略對三。  無有實義者。但有三修之名.而無勝三之義。汝向自言.我等善修如是諸想。但如醉言.實非善也。十門者。如釋序品.優婆塞章.十對治門。六行者。勝劣雙修也。今但略對者。經中勝劣.各但標云三修而已。  △二雙明八倒。 苦者計樂。樂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常計無常。是顛倒法。無我計我。我計無我。是顛倒法。不淨計淨。淨計不淨。是顛倒法。有如是等四顛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諸法。 【疏】次從苦者計樂去.是雙明八倒。汝行八倒.云何自樹.稱為善修。文云。是人不知正修諸法。  汝行八倒者。比丘但有無常等四.通言八耳。又偏真是變易生死之苦.而妄計為涅槃之樂.故云苦者計樂。分段生死即是三德涅槃.而妄計為苦.而求出離.故云樂者計苦。常等例然。是則二乘具足八倒。經四顛倒法者。即界內界外各有四也。總結云四。前自列八。正修即中道真常樂等.此常即是非常非無常之常耳。  △三雙迴過還之二。初分科。 【疏】三從汝諸比丘去.是雙迴八倒而反歸之。文為二。初迴常樂四倒歸之.後迴無常四倒歸之。  △二就初下。隨釋二。初迴常樂四倒歸之二。初科分。 【疏】就初又二。初正迴倒.次三番料簡。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正迴四倒。 汝諸比丘。於苦法中而生樂想。於無常中而生常想。於無我中而生我想。於不淨中而生淨想。 【疏】初如文。  初如文者。問。比丘正是四枯倒。何故佛以四榮倒迴之。而言於苦法中.而生樂想等耶。答。此據二乘所證則是四榮。就其所破則是四枯。何者。彼謂生死是苦無常等.故滅生死。謂涅槃是安樂法等.故證涅槃。而不知所證全是變易苦等。此則妄執界外生死之苦.以為所證涅槃之樂。何異凡夫謂分段苦.以為樂等。故云汝諸比丘於苦法中而生樂想。餘三可例。若爾。菩薩出假應是四枯。答。不例。菩薩出假。於生死苦.其甘如薺.正是四榮也。是知不了三諦圓融.安得免斯八倒。  △二三番料簡二。初科文。 【疏】次三番者。謂世出世.有不有.倒不倒等。  △二初世下。隨釋三。初世出世。 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有常樂我淨。 【疏】初世出世者。夫至理如空.非世出世。惑之者成倒.名為世間。解之者成德.名出世間。無明覆汝.唯倒非德。彼若救云。若是倒者.云何名為常樂我淨。  至理如空等者。己心妙性.一切融通.尚無於同.何況有異。只由迷解有別.故使倒德兩殊。其猶水非清濁.而撓之則濁.澄之乃清。無明覆汝者。小乘涅槃全是無明。無明即苦.妄計為樂.故唯四倒.非是四德。是故世間常等.通攝二邊。凡夫則以生死為常。二乘雖知生死無常.而取著涅槃.復是常倒。出世常等.即是中道。名既混濫.故佛以世出世簡之。若救下.示生起次文之意。故知次文約字義簡者.是佛釋二乘伏難也。恐彼救云。同名常樂.豈得斥我所證為倒。我若是倒.如來亦倒。故約字義.以判倒德。  △二有不有。 世間法者。有字無義。出世間者。有字有義。 【疏】次世間法下.有不有。故於世間料簡字義。義如下說.但有其名。是故非德.而無其義。  字謂名字。二邊顛倒.但有常名。既其遷變.永無常義。餘三準說。其猶鼠玉名璞.鼠有璞名.實無玉義。名義俱有.方是出世。問。二乘出世.何名世間。答。雖出分段.還在變易.故名世間。義如下者。即指第四.舉勝修文也。  △三倒不倒二。初總釋。 何以故。世間之法有四顛倒。故不知義。所以者何。有想顛倒。心倒。見倒。 【疏】三何以故下.有倒無倒。是則但有四倒三倒.顯其無義。  但有四倒三倒者。向舉苦空四倒.與常樂四倒作本。今舉三倒.釋前兩種四倒所由。由心想見.遂執苦等.及以常等。  △二舊云下。別釋二。初釋三倒二。初諸師異解。 【疏】舊云。三心無倒.識心是倒。又云。識心無倒.餘三三倒。想有想倒。受有心倒。行有見倒。    舊云下.諸師異解凡有六釋。初云三心無倒等者。心王分別.故識心是倒。則心想見三.並屬於識。三是心所.隨心王轉.故自體無倒。又北遠云。七識心體是心倒。妄取法相名想倒。於所取相建立定實.名見倒也。次云識心無倒者。以識剏起.但緣青等總相.故不成倒。次想心.想取境像.故成想倒。次受心領納前境.則成心倒。次行心起貪等煩惱.造作遷流.故有見倒。即百論疏云。心王了其總相.心所了其別相也。但了總故.故識無倒。 【疏】又通別二釋三倒。通在四心之中。差別對者.識心心倒.想受想倒.行心見倒。又凡有心緣境.即心倒。通是想像.即想倒。通能分別.即見倒。又初心妄計.即心倒。心緣成想.是想倒。想成冰執.是見倒。  三云通別者。通則四心各有三倒。別則分此四心.主對不同.在文可見。四五二釋.亦是通約四心.而成三倒。 【疏】又見倒在凡夫。心倒想倒是學人。無學則無倒。  又見下.第六釋。乃竪約凡聖.以分三倒。則見倒是見惑.心想是思惑也。問。經文正斥。無學云何無倒耶。答。無界內三倒.而有界外三倒也。疏文且從界內配義耳。  △二今謂下。結示佛意。 【疏】今謂何故却以倒還比丘。是等比丘妄謂心盡.心實不盡。無漏心.空想.偏見故。故成三倒。一倒具四.成十二倒。故結過還之。  今謂下.結示佛意也。妄謂心盡者。雖是思心盡.而無明心全在.故云心實不盡。無漏下.正示界外三倒義也。一無漏心。二空想。三偏見。故云故成三倒。由茲三倒.妄執苦等.故一倒具四也。此順現文.以四枯結數.故成十二。所以經云。世間之人樂中見苦等。若準前文.如來亦以四榮迴之.通前則二十四倒.以四榮亦由三倒而起故。  △二簡四法二。初以榮例枯。 【疏】問。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爾者。亦應言世間亦有無常無我.出世亦然耶。答。例二乘無常無我.即是世間。諸佛無常無我.無上方便.即出世間。  問下.以榮例枯為問也。四榮之名.既中邊通有.四枯之名亦可例同否。故云出世亦然耶。答意可了。  △二問有下。四句分別二。初徵。 【疏】問。有名無義(云云)。世間出世間.倒德非倒德。勝修劣修.並應四句分別。  問有下.四句分別。初且約四雙徵問。初約名義問者。此問由前而生。既許枯榮之名.通界內外。且如經云。世間法者.有字無義等。復云。何約內外分別耶。云云者。應以四句分別。世間常樂.有名無義.以凡夫皆妄計故。出世無常.有義無名.以佛果必云常住.故約其方便必示無常。出世常樂.有名有義。世間佛性.無名無義。以小乘外教.俱無佛性名義故。世間下.約三雙徵其四句。一世出世。二倒德。三勝劣。以向有名無義四句.只是約世出世而論。世間即倒。出世即德。德為勝修。倒為劣修。故展轉徵覈.使各成四句.令義無壅。故云並應四句分別。言倒德非倒德者。非倒即德。非德即倒。應云倒非倒.德非德。文從便耳。此之三雙下.文自釋出.故不注云云。  △二又世下。釋二。初示世等四句。 【疏】又世間唯倒無德。出世唯德無倒。即倒不倒.是世倒之德。起方便用.是出世之德倒。餘一切諸義悉然。  又世下.答釋也。初釋世出世.倒德非倒德四句。文從合說者.以世等是處.倒德是行。行必依處.既無別體.故約義理合明四句。若就名字各開四句者。一世。二出世。三世即出世。四出世即世。此約世出世.明四句也。一倒。二德。三倒即德。四德即倒。此約倒德明四句也。名雖有異.義必無殊.故使疏主從合而示。言唯倒無德者。世間常樂.凡小執計.是顛倒法.非真實德。此初句也。唯德無倒者。出世常樂.諸佛證悟.唯真實德.非顛倒法。此第二句也。即倒不倒者.此約理體而說.亦是約開顯而談。謂邊邪皆中正.故世間四倒即出世四德。指波即水.其理灼然。是則波是水之倒.水是波之德。故云世倒之德。此第三句也。起方下.此約地住已上.證四德已.隨機起應.示凡示小.故云起用也。是出世之德倒者。已證本理.故云出世。全真起應.即德是倒。故云德倒。有本德下倒字.或作例字.即屬下句之首字.悞耳。若爾.則使上文不成句義。況下句不安例字.其文自成。或可於例字上.文闕倒字。餘一下.諸義者。即生死涅槃.煩惱菩提.真妄縛脫.凡聖迷悟等.並可例此以為四句。故云悉然。  △二舊云下。示勝劣四句二。初出古義。 【疏】舊云。無常無我是劣修.常樂我淨是勝修。又云。單修者劣.雙修者勝。又非偏圓修.乃是勝修。  舊云下.約古釋以明勝劣四句也。謂一劣。二勝。三亦劣亦勝。四非劣非勝。句雖有四.展轉相望.但是勝劣。在文可見。第四句云非偏圓者。非偏則非無常之劣修。非圓則非常樂之勝修。故知向云常樂.蓋指中道.非指出假也。  △二今判屬。 【疏】今問屬當諸修.與誰分別(云云)。單勝修者是次第人.雙勝修者是不定人.非偏非圓者是頓人(云云)。  今問下.今師判屬三種止觀行人也。初文斥古.徒成四句.以分勝劣。約法配人.全無所以.故云與誰分別。單勝下.判屬也。次第人即修漸止觀人也。初出三界則用劣修。次止二邊.入乎中道.則用勝修。自淺階深.收前兩句。初則單劣.後則單勝.故屬次第行也。文中但云單勝者.從勝舉耳。雙勝修者。即勝劣兼用.故云雙勝。即向云雙修者勝也。是不定者。以宜劣則修劣.宜勝則修勝。用無前後.故屬不定止觀也。即止觀云。或止世界為第一義.或止第一義為世界等。非偏非圓者。謂初心即觀實相.三諦互融.即邊而中故非偏.即中而邊故非圓。如此修者.即圓頓止觀人也。注云云者。如向消釋也。其三行所以.如釋序品優婆塞記中具明。  △二回無常四倒歸之。 以三倒故。世間之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淨見不淨。是名顛倒。以顛倒故。世間知字而不知義。  經從以三倒故下.是大科第二迴無常倒歸之也。  △四專舉勝修二。初分科。 【疏】四從何等為義去.是專明勝修。文為二。一對劣明勝.二勸勝修。  △二若通下。隨釋二。初對劣明勝二。初釋四劣。 何等為義。無我者即生死。我者即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以不顛倒故。知字知義。 【疏】若通論其劣.備有諸過。但偏破甚者.生死有縛著.故無我。聲聞更進趣.故非常。外道以苦捨苦.故是苦。有為多染.是不淨(云云)。  備有諸過者。謂生死非但無我.亦無常苦不淨。乃至有為.非但不淨.亦備餘三。但偏下.雖各備四過.而生死無我過甚。乃至有為不淨過甚。故使經文各約一過破之。生死下.我以自在為義。縛著三界非自在.故無我。聲聞下.常以不遷為義。二乘但證偏空.更須進入中道.進趣遷改.故是無常。外道修諸苦行.欲捨生死之苦.而反更沉淪.故無樂果。有為惑業.染汙法身.故是不淨。  △二釋四勝。 【疏】偏舉勝破劣如經。今通意者。初文云。我者即如來。只標三寶攝一切法。常即法身。此標三點攝一切法。樂即涅槃。此標四德攝一切法。淨即無為。此標法界攝一切法。然此諸義不縱不橫.不一不異.不可思議。故得是義.故得是勝。  偏舉下.釋四勝也。如經者。即是我破無我等.別別對義.已如經文。今通下.約德體圓通互融諸法也。如來則舉佛寶以收法僧。法身則指一德以包餘二。樂乃四德中一.涅槃乃是安樂之法。既具其一.必具其三。無為是法界異名.界即三諦。然此下.總攬諸義.以成妙境。諸義即是三寶.三點.三涅槃.三法界。如此四義.只一心三法之異名。即一而三.故不縱不一。即三而一.故不橫不異。三一互融.名不思議。生佛理等.自他體同。如是體達.有字有義.名為勝修。  △二勸勝修。 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如是常樂我淨。 【疏】次若欲下.勸修如文。  △二破偏行二。初分科。 【疏】次從時諸比丘去.是破其偏行.亦名酬請。文為二。初騰請.後酬請破行。  △二初騰下。隨釋二。初騰請三。初領旨歎佛。 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離四倒者則得了知常樂我淨。如來今者永無四倒。則已了知常樂我淨。 【疏】初騰為三。一領旨歎佛。  △二因歎正請。 若已了知常樂我淨。何故不住一劫半劫。教導我等。令離四倒。而見放捨。欲入涅槃。 【疏】二因歎正請。  △三要命結請。 如來若見顧念教勅。我當至心頂受修習。如來若當入涅槃者。我等云何與是毒身同共止住。修於梵行。我等亦當隨佛世尊入於涅槃。 【疏】三要命結請。如文。  經毒身共住者。四倒全在.故名毒身。佛若去世.倒從誰破.梵行豈成.故欲隨去。  △二酬請破行二。初分科。 【疏】從爾時佛告去.是酬請。又二。初呵不應.次正酬。  △二初呵下。隨釋二。初呵不應。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不應作如是語。 【疏】初呵者。如來去住非汝境界。汝既不能知佛往來.寧得隨去。故言不應。  非汝境界者。機興則住.機息則去。是則去而常住.住而常去。故非二乘所知。不能知往來者。汝既不知佛是不來而來.寧得隨佛不去而去。  △二正酬二。初科分敘意。 【疏】次酬請為二。初以人酬.次以法酬。汝前請住.正欲學法。今留人法.於學頓足.更何所請。  △二人酬下。隨文正釋二。初以人酬二。初分科。 【疏】人酬中為三。一標付囑人。次歎人同如來。三釋歎。  △二初下。隨釋三。初標付囑人。 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 【疏】初二如文。  △二歎同如來。 是迦葉者。當為汝等作大依止。猶如如來為諸眾生作依止處。摩訶迦葉亦復如是。當為汝等作依止處。  △三釋歎。 譬如大王多所統領。若遊巡時。悉以國事付囑大臣。如來亦爾。所有正法。亦以付囑摩訶迦葉。 【疏】第三釋中意者。如王委任大臣。巡者.行也。佛欲巡行餘方.故委任迦葉。  巡行餘方者。此方機盡.他土機熟.不謀而應.故曰巡行。經遊巡。即天子巡狩.省方觀民也。白虎通曰。王者所以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收。為天下循行守收民也。五歲再閏.天道大備.故五歲一巡狩。  △二以法酬二。初分科。 【疏】從汝等當知去.以法酬請。又二。初酬請.次破偏行。  分科云。初酬請.次破偏行者。破行即在酬請中。此乃荊溪虛科顯意耳.或是文悞。  △二初酬下。隨釋二。初酬請二。初懸敘古人釋義三。初敘古義去取。 【疏】初酬中有法譬合。譬中從春時去.為偏行作譬。舊云。聞思修慧。觀文不會。今隨河西朗師分文為兩。先明起惑失理.後修學求理。  △二初一下。依河西釋經二。初釋譬二。初起惑失理。 【疏】初一句是起惑。春時者.年初物生.譬起惑之始。又因惑生解.故言春時。有諸人等二句.失珠之處。舊云。大池是無常教。朗師云。是生死海。浴字或作沼.多作浴。乘船遊戲三句.失珠之緣。舊云。聞慧解淺.故云遊戲。河西云。恚慢心如乘船.五欲樂如遊戲。失瑠璃寶.喻失佛性。舊或言。失理或失解。沒深水中.一往沒失.非永失也。舊云。圓理蘊在無常教下.故言沒深水中。又佛性理為恚慢生死所沒.不能得現。  琉璃.梵語也。具云吠琉璃。此云遠山寶。然此二字本不從玉.即用水流別離字耳。從玉者.後人所加。故文選吳都賦云。致遠流離與珂珬(音邃)。注云。流離珂邃皆寶名.自遠至也.字並無玉。非永失者。反妄即是.故非永失。  △二次是下。修學求理二。初分科。 【疏】次是時諸人下.習解求理。為二。先依昔教偏修.即是偽修。二明今教圓修.即是勝修。  △二初云下。隨釋二。初依昔教偏修。 【疏】初云競捉者.即是偏修無常苦觀而習學之。瓦石自傷害.譬苦。草木虛浮.譬無我。砂礫水底分分離散.譬無常。各各自謂.無非得理。  △二次歡下。明今教圓修二。初敘意科分。 【疏】次歡喜持出下.譬今教圓修。舊亦三慧.今意不爾。猶是偏修之末.明理未極。故言乃知非真。一往為四。一悟昔非真。二由佛性力令眾生悟。三明信解。四明慧見。即是得理。  偏修之末者。謂總別念.是偏修之初。無學羅漢為偏修之末.但證偏真.名為未極。一往下.列四章。初是改惡。後三生善。通是真修。  △二初文下。依科解釋。 【疏】初文即今教起已.方悟昔非。舊兩釋.歡喜向前.持出向後。莊嚴云。歡喜持向前.出非真向後。今皆為一句。  今教(至)昔非者。此謂二乘既聞此經常樂.方知昔學無常為非。舊兩釋者。此段前後指舊釋者。皆是疏主因敘河西之義.對明常途所解.故云舊釋。若云河西自引舊釋者。且此經既飜.河西最先造疏.更無舊人可指。又如引莊嚴者。且僧旻生乎梁初.道朗出在晉末。豈於百年已前.預指莊嚴所解耶。此皆疏主因便引之。今皆下.正指河西義為今也。謂歡喜持出.乃知非真.總為一句也。今師即以乃知非真.自為下句之始。 【疏】次是時寶珠下.由佛性力.始明真修。此聞今教說於佛性.由佛性力令眾生悟。在水中者。佛性非遠.只在生死五陰身中。水澄清者。由佛性力令眾生悟。  明真修者。通指下三.俱是真修也。此聞下.正示第二章也。由佛性力者。聞於今經詮示佛性.遂悟己身本有.故云令悟。亦是由佛性理.內熏之力。復是由佛性教.外熏之力。內外和合.遂令開悟。在水下.正合喻義。水澄下.以澄清喻悟。此恐約聞慧。次信解即思慧。慧見即修慧。 【疏】三於是大眾下.明一往信解.喻之如見。而未得取.如月形者。中道圓理究竟無缺。  而未得取者。取即喻證。若然者.前二是修.後一是證。以慧見是取得故.即初地也。問。疏指後三.通名真修。何故以三慧配釋.及分修證耶。答。對劣是偽.故勝是真。何妨通名真修.別分三慧。又大乘對小.通曰真修。若約行淺深.仍有真緣二修之異。緣在地前.真惟登地。真修則是分證.緣修別得修名。故分修證.於義無爽。此皆符順他義.作此消通。 【疏】四是時下.慧見也。安徐者。處在生死.如在涅槃.故言安徐。  處在生死者。如晉譯華嚴云。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可動。此即初地也。  △二次汝下。釋合。 【疏】次汝等比丘不應下.合譬。又四。先合偏修。次合圓修。三復應當知下.重合偏修。四欲得真實下.重合圓修。  先合偏修等者。講者應探取經文.對當古義.令無壅滯。  △三此中下。指經文勸誡。 【疏】此中經文是留心處.故存舊解。請勿嫌煩。  是留心處者。此段譬文.正是如來破彼疑執.顯示理體.以明勝修。即是讀者.行者.留心發解之處。故疏廣引古釋.對顯今義.令爾曹曠懷。故誡後輩.無以煩重為嫌也。  △二今釋下。正約今家解經二。初通敘來意二。初正明來意。 【疏】今釋此章。諸比丘雖聞新伊.未除舊執。謂佛無常.所以請住。雖信法常.未信佛常。口雖請新.意猶從舊。佛呵其舊執云。汝等不應作如是語。佛酬其請新.故言所有正法悉付迦葉。如來緣謝故去.迦葉機興故付。內同佛德.外委大臣.秉正法教。乃指圓伊.而作依止.酬其所請。  今釋下.今師正解也。文中先結示前章.以生此段。從諸比丘去.乃至外委大臣.秉正法教.是結示前章.以人酬義。未除舊執者。謂佛口雖說常.既須入滅.身還無常.所以請住。以此觀之.舊執未捨。從乃指下.正生起此段也。所以先人.次法者。人能弘道.故先以人酬。人若無法.不堪依止.故次以法酬。即指圓伊是人所弘法。乃知迦葉是有法之人。故云秉正法等。  △二此中下。對下釋疑。 【疏】此中為學新伊者故。故言法付迦葉。下文為不學新伊者故。故言迦葉無常.不堪付囑.各各為緣。  各各為緣者。此讚後斥.各為機緣。迦葉大行.始終無異。所以斥為無常者.此乃寄高訓下.令捨偏入圓。  △二今初下。正釋經文二。初科分。 【疏】今初以法酬請中.為二。一法說破.二譬說破。  △二法說下。隨釋二。初法說破。 汝等當知。先所修習無常苦想。非是真實。 【疏】法說者。汝欲學新伊.應改迷生信.猶存偽執.真法不染。故云。汝先修習無常苦者.非是真實。  △二譬說破二。初分科。 【疏】次譬中.又二。譬.合。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譬二。初分科。 【疏】初譬如春時去.先開放逸失寶譬.次開求得不得譬。亦名有方便譬.無方便譬。  亦名有方便譬等者。有勝修方便則求得.無則不得。  △二春時下。隨釋二。初失寶。 譬如春時有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遊戲。失瑠璃寶。沒深水中。 【疏】春時者。年物俱新.適悅時也。譬五塵六欲.是耽湎之境。諸人者。總譬放逸之徒。在大池浴者。大池譬生死河.浴譬恚慢愛憎等也。乘船譬乘諸業。遊戲譬著可愛果。失瑠璃寶者.譬無解。因於放蕩.慧解潛昏.故言失耳。故此章破行失為便.非先解後失。著樂翳解.義言失耳。沒深水中者.生死陰覆也。  躭湎者。說文云。躭.樂也。湎.沉於酒也。愛憎等者。恚慢愛憎.悉是鈍使.等取利使也。可愛果即人天果報也。放蕩即煩惱。非先解後失者。無始本迷.非先悟而後迷也。但以著人天妄樂.令圓解不生.故以失寶為況。  △二求寶二。初求不得。 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寶。競捉瓦石。草木砂礫。各各自謂得琉璃珠。歡喜持出。 【疏】從是時諸人去.為無方便求解不得作譬。諸人者.通是迷徒.別擬三修。悉共入水者.信於初教.義如入水。求覓是寶者.作劣三修。競捉瓦石者.證三為真。自謂得者.言得滅度。歡喜持出一句.譬上稱歎象迹第一。善修無我.內執在懷.故言歡喜。向佛稱歎.故言持出.譬上封執生疑之意。  通是迷徒者。以諸人通譬九界俱迷也。別擬下.約今佛意.正破二乘。別擬小乘三修也。初教即三藏。證三為真者。由修故證.即無學也。  △二求得二。初敘大意通取。 乃知非真。是時寶珠猶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眾乃見寶珠故在水下。猶如仰觀虛空月形。是時眾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 【疏】乃知非真者。為有方便求解得者作譬。譬聞今教.破昔理行非實.方知苦無常等.偽同瓦礫.故言乃知非真。都從上來.合作六意.共消求得之文。  都從上來者。既約六即明義。故前失寶.及求不得.皆為理即所收。  △二夫寶下。約六即正釋。 【疏】夫寶珠者。珠是本有.非適今也。而眾生著樂.沈沒水底。拙觀推求.竟不能得.即理寶珠。  夫寶下.約六即正釋。即故凡亦必具.六故聖唯在佛。是故始凡理具.而不疑無。趣取無怯.終聖在佛.而無上慢.以生自大。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圓旨.永無眾過。暗禪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並由不曉六而復即。非適今者。適.始也。一念三千.本自具足.非始今有。而眾下.凡小迷倒.日用不知。初句即六道凡夫.明前失寶經文也。拙觀下.次明小乘聖人.但見偏真.不證中道。如執瓦石.竟不得珠。此約前求不得經文也。即理寶珠者。據九界悉是理即。今就經意.從正從難.且至二乘。文雖若是.義必九界。乃至別人.離邊求中.亦是拙觀。 【疏】以聞今教.知前不實。知字知義.始自今經.即名字寶珠。  以聞下.明名字即。是釋乃知非真一句經文也。若約二乘果人.案位即入相似.進入乃即到分真。今約六凡及小教初心.次第入位.聞名識體.故云知字知義。 【疏】是時寶珠猶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者。觀行寶珠.依教觀理。理為所詮.故言猶在水中。能詮如所詮.所詮如能詮。故言以珠力故.水則澄清。  是時下.觀行即。初修觀在名字中.五品開發即此位也。依教觀理者。以水喻教.以珠喻理。能詮下.初句明教契於理.次句明理應於教。其若水涵於珠.珠清於水。文字解脫.觀照相應。 【疏】於是大眾乃見寶珠故在水下.猶如仰觀虛空月形者.相似寶珠。仰觀於月.彷彿類珠.似解隣真.故言乃見。相似位明矣。虛空譬相似常。月圓譬相似樂。月光譬相似淨。非上非下.以上比下.自在無礙.譬相似我(云云)。  非上非下者。珠在水底故非上.猶如仰觀故非下。以上比下者。以天上之月.比水下之珠也。 【疏】是時一人.譬分證寶珠。以一名人.人得其門.故言一人。方便力者.道前圓修。安徐者.安於生死.作涅槃解。微妙正觀.徐詳審諦.不昏教水.不動心波.與理相應.即分得寶珠。  以一名人者。即經云有一智人也。一即心性妙理.從一生智.故云一智。境智和合.故名為人。是則一即法身.智即般若.人即解脫。此乃相似三德也。人得其門者。圓理虛通.人悟其理.故云得門。徧一切處.無非門也。亦與法華.復有一門而復狹小義同。但彼以取之難契.得狹小名。今疏云一人.即是證理之人.故云一人。而不云智字者.境智相冥.其體一故。道前圓修者。真道之前.故曰道前。即相似位中.三觀圓觀.不起法愛.名方便力。不昏教水者。不滯能詮也。不動心波者。不起無明也.此即安徐義。與理相應者。三德分顯.故經云即便得珠。 【疏】此約六位.顯有方便勝修之人.求得寶珠。約行義便。  此約下.結示也。問。何故不明究竟即耶。答。分證究竟高下雖殊.得珠義一.同是果故.同證理故。秘密藏初開發故.阿字門攝後位故。所以經云.得珠總收二即。有方便勝修者。謂由名字觀行.而入相似勝修也。求得寶珠者。分證究竟人也。理即在迷.全無方便。相帶總舉.言約六位耳。  △二合二。初合三修得失。 汝等比丘。不應如是修習無常苦無我想。不淨想等。以為實義。如彼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礫而為寶珠。汝等應當善學方便。在在處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 【疏】汝等比丘者。合得失兩譬。又二。而復兩番合者。初番合三修得失。  合三修得失者。即經云。不應如是修習無常苦想.不淨想等。此斥劣三為失。故即提喻帖合。如彼諸人等。即以瓦石等三.喻三修也。又因劣修.證三無為.即瓦石等。今世行經本.於苦字下有無我二字者.蓋後人謬添。經汝等下.此勸勝三修為得也。故云常修.常樂淨想。世行經本.於常修下有我想二字.亦是謬添。自非一家科為三修得失者.胡以辨經文之訛偽哉。問。經訛可爾。何故疏文引經亦云。常修我想.常樂淨想耶。答。後人傳寫不知.所以依彼經訛.輙加疏字。若加二字.即是四修。疏主科為三修.便成乖謬。親檢北遠疏.牒經亦只云.處處常修常樂淨想耳。  △二合四修得失。 復應當知。先所修習四法相貌悉是顛倒。欲得真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寶珠。所謂我想。常樂淨想。 【疏】後番合四修得失。應用此意.徧歷諸法.皆有劣勝兩種修也。故文云。在在處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豈獨今經。非止一境.觸處成觀。思之。  後番(至)得失者。經云四法相貌.悉是顛倒。此言其失也。前三且除無我.以無我是遣能觀.故且除之。今言四者.能所俱遣.必須至四.以破能觀。至不可得.乃證無為故也。四法不同.故云相貌.全是無明.故云顛倒。經從欲得真實已去.明四修之得也。劣修如失珠.勝修如得珠。故云得失.三四俱爾。應用此意等者。應以三四得失.歷事而修.俾出處語默.善惡凡聖.不離己心。故云徧歷諸法。三諦互融.即有兩種。即邊故劣.即中故勝。故云皆有等也。故文下.按文為證三修。既令處處四修.豈不然耶。故按此一文.通證二段。以此二段.通攬諸經.故云豈獨今經。以諸經所談.豈離常等.是知四德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故於諸經更立異字。非止一境者。總歷六塵.徧巡六作.或隨文託事.或約義附法.以明二修.故云觸處。攝歸心境.故云成觀。方見山家觸途成觀.義有所憑.誡令思之.意在此也。所以今疏明義.闕觀心者。只由經文多論觀法.或談所破之惑.或明所顯之理。覽者聞者.封滯詎生。儻明事相.仍存觀解。即如釋序品.捨離家法。釋純陀品.偏袒右肩。乃至釋第二十六經世務法.俱約觀心。只由初學者易生封滯故.法行人輕事重理故。  △二破偏行。  其破偏行一段乃是虛科.意如前釋。  △三破偏教二。初分科。 【疏】第三從爾時諸比丘去.是破疑教章。文為兩。初騰.後破。  △二初騰下。隨釋二。初騰。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說。諸法無我。汝當修學。修學是已。則離我想。離我想者。則離憍慢。離憍慢者。得入涅槃。是義云何。 【疏】初騰.具昔教行用理。如佛先說.教也。而修學者.行也。離我慢等.用也。入涅槃者.理也。行理等已破竟。語勢相成.正意在教。昔教若是.今不應非。今教若是.何不早說(云云)。  離我慢者。經離我想是破見。離憍慢是破思。經是義云何者。佛既昔勸修學.何故今斥為非。  △二破二。初分科。 【疏】就破為兩。先歎問.次答。  △二答又下。隨釋二。初歎問。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善能諮問是義。為自斷疑。  經善能諮問者。有疑能問.發解非遙.是故嘆也。下經云。若人生疑心者.能破煩惱。論語明君子九思。疑思問.居其一焉。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又二。先譬.後合。  △二譬下。隨釋二。初譬二。初分科。 【疏】譬為四。一譬四倒病。二譬三修藥。三譬三修病。四譬四德藥。  △二就初下。隨釋四。初譬四倒病二。初分經略對。 譬如國王。闇鈍少智。 【疏】就初為六。初倒病者.王是也。內闇常淨.外舉我威.貪引取樂.是為病者。  王是也者。王譬眾生.內闇則惑覆妙性。我威則妄起我見.如王無聖策.徒縱暴威。 有一醫師。性復頑嚚。 【疏】次秉倒師者。外道著常淨.為頑。著我樂.為嚚。邪病師也。 而王不別。厚賜俸祿。 【疏】三信受邪倒。謂厚賜俸祿.信邪術也。 療治眾病。純以乳藥。 【疏】四純用乳藥者.倒藥也。色白是常.味甘是樂.膩潤為我.稱藥是淨。即邪藥也。 亦復不知病起根原。雖知乳藥。復不善解風冷熱病。一切諸患悉教服乳。 【疏】五亦復不知.自是邪也。 是王不別是醫。知乳好醜善惡。 【疏】六是王下.亦不自知病。王不別者.是病者不知是倒病也。  △二已略下。隨文重釋二。初結前生後。 【疏】已略對竟。重更釋文。  △二王者下。隨文正解六。初倒病者。 【疏】王者。主領為義。如受化者亦有徒屬.譬之為王。無明為闇。著樂為鈍。世智為少智。  如受化下.如昔身子.目連俱受外化.而亦各有弟子。  △二秉倒師。 【疏】醫譬外道.其實不能治病.而亦欲為眾生強請。春秋傳云。心不則德義為頑。口不談忠信為嚚。外道亦爾.內無真解.外無巧說。  譬外道者。即富蘭邪第六師也。亦欲下為字.平聲。欲得眾生強請作醫師也。春秋下.左傳也。彼云。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疏引從省。言不測者.訛也。內迷四德.故無真解。外闕四辨.故無巧說。  △三信邪術。 【疏】俸祿者。受化眾生供養外道。  俸祿者。俸.與也。所以奉百官也。  △四倒藥。 【疏】純用乳藥者。總明藥少病多.俱不知藥病。  藥少則純用邪常.病多則三惑全在。  △五不知自邪。 【疏】不知病起根源者。眾生三毒八倒.由於取相。取相緣於無明。其所不知.不知病也。雖知乳藥.是不知藥。佛假說我.橫計即離。乍言青白黃黑(云云)。風冷熱病者.逗藥失所。風喻瞋.冷喻癡.熱喻愛。  佛假說我者。以我淨等名.本出佛教。以先佛法滅.外道竊用其名而生橫計.謂即色是我.離色是我等。下明劫掠群牛.即其事也。云云者。下疏云。婆羅門神白。剎神黃。毗舍神赤。首陀神黑。今云青者.恐字悞。風繫動故喻嗔。冷凝滯故喻癡。熱焦渴故喻愛。然此三毒通界內外。界內可知。界外者。淨名疏云。取涅槃即貪。捨生死即嗔。迷實諦是癡。界內宜用無常藥治.故須斷乳。界外宜用真常藥治.故須服乳。外人不達.純用邪常。故云一切諸患.悉令服乳。  △六不知自病。 【疏】是王不別者。何但不知藥.亦不知病。  何但下.謂眾生豈知邪常四倒之藥邪.亦自不知三毒之病重。  △二譬三修藥二。初分科。 【疏】次復有明醫者。譬三修藥。文為三。初說明醫。二治病緣。三正治病。  明醫者。西土內眾外道.各有五明。內五者。一聲明。二醫方明。三呪術明。四工巧明。五因明。外五前四同.最後是符印明。曉八術.故曰明醫。西土有醫.未知其始。此方則始於黃帝也。帝王世記曰。黃帝使岐伯甞味艸木。典醫療疾。周官云。疾醫掌萬民之疾病。物理論曰。夫醫者.非仁愛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醫必選姓名之後.其德能仁恕博愛.其知能宣暢曲解.能知天地神祇之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數。處虛實之分.定逆順之節。原疾病之輕重而量藥.齊之多少。貫微達幽.不失細小。如此乃謂良醫。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說明醫二。初釋八術。 復有明醫曉八種術。善療眾病。知諸方藥。從遠方來。 【疏】初文明醫曉八術。一治身。三治眼。二治胎。四治小兒。五治創。六治毒。七治邪。八知星。內合佛知八正道.能治八倒病(云云)。  治毒者。謂治毒藥及毒蟲所傷等。治邪。謂邪氣鬼病。知星者。西土醫師欲醫占星.若是火星.金星.昴星.閻羅星.濕星.滿星。病亦難治。亦占日.占時.占使人等。廣如第十八卷梵行品所明。云云者。中道八正.雙治二邊。謂非生死故.治界內四倒。非涅槃故.治界外四倒。即下文第十醫.能一時治也。  △二今通下。釋明醫二。初通舉。 【疏】今通論醫有十種。一者治病.但增無損.或時致死.空見外道也。恣行惡法.善法既亡.慧命亦死。  但增無損者。故惑不除.新惑更生。恣行下.釋上義也。由起空見.撥無因果.謂得無礙。無惡不造.故曰恣行。此乃但增無損也。古有北地禪師謂婬欲為道.蓋此類也。善法下.釋或時致死義也。謂初薄得空解.謂證無生。深欲既多.空解亦失.故云慧命亦死。廣如止觀隨自意.及破法徧見境等所明。 【疏】二者治病.不增不損.常見外道也。投巖赴火.不生禪定.不能斷結。  新惑不生故不增.故惑不除故不損。投巖下.釋上義。以苦為道.望得涅槃。不行惡法.即不增也。不生下.結惑全在.即不損也。 【疏】三者唯損無增.即世醫所治.差已還發.斷結外道也。  斷結外道者。即用欣厭心.得上界定。用世智斷結.如鬱頭藍之類。此即能除故惑.復不造新.故唯損無增。 【疏】四治病.差已不發.所治不徧.即二乘也。  差已不發者。得盡智.無生智.惑永不生.故云不發。不同外人.後失禪定.復更起惑。如雖暫差.不免重發。所治不徧者。但破見思.二惑全在.故云不徧。又但能自度.不善化他.故云不徧。 【疏】五者雖能兼徧而無巧術.六度菩薩也。  五者下.兼學四門.化他益物.名為兼徧。非摩訶衍.名無巧術。 【疏】六者治無痛惱.而不能治必死之人.通菩薩也。  六者下.即色是空.不須折破.名無痛惱。觀法雖巧.而不能治必死二乘地人.令生佛性。 【疏】七者治難愈病.而不能一時治一切病.別菩薩也。  七者下.難愈病即無明惑.二觀不能破.故曰難愈。期心次第.入地方破.故非一時。 【疏】八者能一時治.不能令復本.圓十信也。  八者下.圓伏無明.麤垢自落.故云一時。未證中道.名不復本。 【疏】九者能一時治.亦令復本.而不能令過本.圓中心也。  九者下.初住已去.一破一切破.無明分斷.故能一時。已證中道.故亦復本。其猶諸病頓差.復本安康。言中心.即以相似為初心。故初住乃至等覺.悉名中心。 【疏】十者能一時治.復令過本.圓後心也。  復令過本者。初住分顯.始見本性。既名復本.故究竟顯.得過本名。以在真因上.故其猶非。但復本安康.抑又色力過舊。醫之良者.豈勝言哉。  △二今之下。簡示。 【疏】今之明醫即第十醫。通達常無常等.二鳥雙遊.即是八術。  二鳥雙遊者。以高下共俱.喻聖凡一致。  △二治病緣二。初分科。 【疏】次從是時舊醫去.是治病緣。為二。初同.後異。  △二同為下。隨釋二。初初同二。初分科。 【疏】同為三。一同生業。二同學業。三同化緣。  △二初同下。隨釋三。初同生業。 是時舊醫不知諮受。反生貢高輕慢之心。 【疏】初同生業者。明如來託生王宮.納妃生子.而眾生不知諮受.反生貢高。如文。  諮受者。左傳云。訪問善道為諮。反生貢高者。如彼二仙.便居師位.以佛為資.即貢高也。又如陳如品.明六師白王等(云云)。  △二同學業二。初通釋經文。 彼時明醫即便依附。請以為師。諮受醫方祕奧之法。語舊醫言。我今請仁以為師範。唯願為我宣暢解說。舊醫答言。卿今若能為我給使四十八年。然後乃當教汝醫法。時彼明醫即受其教。我當如是。我當如是。隨我所能。當給走使。 【疏】次同學業者。乘羊車學書.後園講武.脫冠遣馬.詣阿羅羅.六年苦行等。四十八年者。中阿含云。就外道學.必先給使四十八年.然後與法。  羊車下.瑞應經云。太子及年七歲而索學書.乘羊車詣師門。時去聖久.書缺二字.以問於師。師不能達.反啟其志。講武者。講習也。瑞應云。至年十歲.妙才益顯。太子有從伯仲之子二昆弟.長名調達.次曰難陀。然而自嬌.常懷嫉意。請戲後園.的附鐵鼓.俱挽強而射之。太子每發.中的徹鼓。二人不如.以為鄙耻。乃至調達挽象撲之。太子接象.舉擲墻外.使無惌傷。脫冠遣馬者。至年十四.遊觀東南西門.見病老死。悲念天下有此三苦.憂不能食。父王為增妓女以娛樂之。至年十七.納瞿夷為妃。後遊北門.見沙門像.即廻車還。齋思不食.念道清淨.不宜在家。至年十九.四月八日夜。即呼車匿.徐令被馬.天神捧舉.踰出宮城.到王田樹下。次前行.見主五道大神。次逢獵人.乃脫身寶衣.貿鹿皮衣。到前下馬.遣車匿還。即脫寶冠及著身衣.悉付車匿。太子已披鹿皮.變服而去。車匿牽馬還宮。事備瑞應上卷。詣阿羅羅者。中含第五十六羅摩經云。佛在鹿母堂.告諸比丘。我為童子.時年始十九.往阿羅羅迦摩羅所。問言依汝法.行梵行可不。答言無不可。云何此法自知證。仙言。我度識處.得無所有處。即往遠離處.修證得已.更住仙所.述己所得。仙問。汝已證無所有處耶。我之所得.汝亦得耶。即共領眾。又自念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是故更往鬱陀羅羅摩子所。云。我欲於汝法中學。彼答無不可。問曰。自知證耶。答曰。我度無所有處.得非想定.我久證得。便修得之.乃至領眾等。此即依附舊醫.以為師範也。  經師範者。諡法。溫故知新曰師.尊嚴能憚曰師。範音犯。說文曰。規模曰範。經卿今者。卿之言慶也。亦美善之稱耳。故古之相.謂為卿。如後周小道安.誡門人九章皆云。卿等出家。後世制斷君王命臣下之稱也。  △二別釋四十八年二。初敘異解。 【疏】宗師云。自佛出世凡五十許年.法華已來至涅槃時.始明久本。前三時教唯明此身成佛.無別本身。然師弟之敬必自終身.則猶是外道弟子.故言四十八年。從法華已來別有本身。所餘二年.始非其弟子。此解太漫。又開善云。四十即四禪。八年即八定。六卷云。四十八年。冶城云。八禪中各有六行.厭下苦麤障.攀上勝妙出。合四十八。  釋四十八者。先異解。宗師者.即僧宗法師也。五十許年者。三十成道.八十入滅.故云五十也。前三時。謂一有相教.即阿含。二無相教.即般若。三方等抑揚教。四法華同歸教。五涅槃常住教。華嚴是頓.五時是漸。猶是外道弟子者。以此身為太子時.曾為阿羅羅等弟子故。以法華之前.未顯遠本故。所餘二年者。意謂如來在世第四十九年.方說法華。今家據菩提流支云。佛成道後.第四十二年說法華。即彼經云四十餘年也。餘有二年.故云餘年。若剩八年.不應言餘。宗師所釋.既無憑準.故疏主破云太漫。開善冶城皆約所表。而開善依憑舊譯.故但以四八合法。冶城據此現文.故有四十八數。  △二依天下。明今釋。 【疏】依天台止觀中.四見為根本。一見三假.一假四句.一見十二句。四見合四十八句.即是邪法四十八年。  依天下.明今釋疏主之意。若約事釋.須準阿含。若約表法.定依智者。對古示義.故指天台。即破法徧中。破見假中.有單四見.複四見.具足四見。今約具足論之.故成四十八。謂四見各四.則成十六。一一三假.故四十八。所言三假者。謂因成假.相待假.相續假。止觀云。法塵對意根生.一念心起.即因成。前念後念次第不斷.即相續。待餘無心.知有此心.即相待。上因成約外塵內根。相續但約內根。相待.竪待滅無之無.又橫待三無為之無。  △三同化緣。 是時舊醫。即將客醫。共入見王。 【疏】三共入見王者。是化緣同。然外道實無觀機之智.邪化先出.故言是同。  △二後異二。初分科。 【疏】次是時客醫為王說去.即是後異。又為二。初少異.後頓異。  少異頓異者。初為提謂說人天教。明三歸五戒.飜邪向正.故云少異。次為五人說三藏教。明無常.苦.無我.不淨.以破常等.故云頓異。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少異。 是時客醫即為王說種種醫方。及餘技藝。大王當知。應善分別。此法如是。可以治國。此法如是。可以療病。爾時國王聞是語已。方知舊醫癡闇無智。即便驅逐。令出國界。然後倍復恭敬客醫。 【疏】初文云。醫方者。如為提謂說五戒.文鱗三歸。技藝者。即是神通.如瑞應中明。治國療病者。三歸翻邪入正.譬如治國。五戒治五惡.譬之療病。又歸戒者皆能翻邪治惡。時王聞已.即是歸正。驅令出國.即是捨邪。  提謂五戒者。此準提謂經說。若依瑞應.亦只三歸。如瑞應下卷云。佛定意七日.不動不搖。樹神念佛新得道果.坐定七日.未有獻食者。我當求人.勸令飯佛。時適有五百賈人從山一面過.車牛皆躓不行。中有兩大人.一名提謂.二名波利。心生恐怖.禱神請福。神勸賈人和麨蜜上佛。佛念古佛.哀受人施.法皆持鉢。四王遙知.各上佛一鉢。佛置左手中.右手按之.合成一鉢.令四際現。佛受麨蜜.告諸賈人。汝當歸命於佛.歸命於法.方有比丘僧眾.汝當預自歸。即受教.各三歸。故知今云五戒者.依提謂經耳。  文鱗三歸者。瑞應云。佛起。到文鄰瞽龍無提水邊坐。定意七日.光照水中。龍目得開.自識如前見三佛光明.目輙得見。乃至化作年少道人.稽首問佛等。佛告龍王。汝當復自歸於佛.自歸於法.自歸於比丘僧.即受三歸。於畜生中.是龍為先見佛。經本文鄰字.皆作鄰並之鄰.恐是梵語。疏作鱗介之鱗者.字悞耳。文鄰若是梵語.故不可以文彩解義也。即是神通者。降魔時現神通也。亦如瑞應輔行第一備引。此皆鹿苑前事。故今經以少異喻之。  △二頓異二。初分科。 【疏】從是時客醫去.即是頓異。又二。先觀機頓異.次設教頓異。  △二初觀下。隨釋二。初觀機頓異。 是時客醫作是念言。欲教王者今正是時。即語王言。大王。於我實愛念者。當求一願。王即答言。從此右臂及餘身分。隨意所求。一切相與。彼客醫言。王雖許我一切身分。然我不敢多有所求。今所求者。願王宣令一切國內。從今已往。不得復服舊醫乳藥。所以者何。是藥毒害。多傷損故。若故服者當斬其首。斷乳藥已。終無復有橫死之人。常處安樂。故求是願。時王答言。汝之所求蓋不足言。尋為宣令。一切國內凡諸病人。皆悉不聽以乳為藥。若為藥者。當斬其首。 【疏】初觀機中有問有答。實非顯灼二人往復也。初求願者.唯觀一初教之機也。次王即答者.根緣冥對。右臂身分者.右手動便.譬初教中無常苦便。餘身分者.譬後機教.並皆隨順。此即已有大機意也。  初教之機者。即藏教機也。即如瑞應.明佛為文鄰授三歸竟.即念眾生難度.意欲默然。梵天致請.佛可天意。念誰可度者.便度五人等。根緣冥對者。宿種小大之善.與應相關也。後機教即通別圓也。應歷五時.以辨機發之相。言已有者。謂鹿苑顯聞初教.而已冥有三教大機。故使方等轉藏成通.般若冥得別益。法華涅槃同歸一實。但在鹿苑.大機且生.小機已熟。 【疏】又解。右臂譬我見。餘分譬諸惑。作此解者.於初教便。彼客醫言。我不敢多者。此重觀機.但唯須初教一機。多傷損者.我見生惑.妨害事多。若聞正教.猶故計我.當斷善根之首。橫死者.以解斷惑.此是壽終。以惑障解.此名橫死。時王答言下.眾生受化。復傳未聞.即上中下皆得悟也。  又解下.但約惑解.故唯在初教。我見生惑等者。我見即身見.以立主宰故.所以邊邪利鈍等惑.悉隨身見而生。以此潤業.招感生死.傷法身.損慧命.故云妨害事多。若聞下.此明附佛法.及佛法中起見者。小教破我.而翻起我執.謂我能觀無常等。此則不稟勅令.故服其乳。若消喻中故服斬首者。罪由故犯.雖小必刑。即尚書刑故無小也。以惑下.以見思惑.障真空解。盡其天年.謂之壽終。不盡天年.謂之橫死。上中下悟者。即初教三乘悟道也。  △二設教頓異。 爾時客醫和合眾藥。謂辛苦醎甜酢等味。以療眾病。無不得差。 【疏】次爾時客醫去.即正施教。此中舉五味者.即五門觀。辛譬不淨。苦譬無我。醎譬無常。甜譬空。酢譬苦(云云)。  五門下.葷辛汙穢.故譬不淨。苦味逼迫.故無我。醎味改常.故無常。甜味可口.如空無礙。酢酸酷烈.故苦。  △三正治病二。初敘意科分。 【疏】三其後不久下.正治。眾生復起無常之病。前破邪常.說無常教。眾生不解.定執一切皆是無常.還復成病。譬如癡人謂鹿為馬。智人語言.此鹿非馬。雖知鹿無馬.而執無為馬.何處復有無是馬耶。故無馬是病。  眾生不解者。即指二乘為眾生也。故以癡人譬之。五陰如鹿。真常如馬。五陰遷變.妄計為常。如彼癡人謂鹿是馬。智人喻佛。佛初成道.說陰無常.如言鹿不是馬。雖知下.正喻二乘執無常也。雖破邪常.復執無常。如雖知鹿處無馬.便執其無為馬。殊不知自有真馬也.故責云何處等。是知無馬之言.且為破執無常之教。且為除倒.豈有無便是馬.空即極理耶。故無馬下.謂無為馬既是於病.執空為證.故成顛倒。 【疏】起無常倒.復有多種。一謂佛果無常.此病易見。二謂生死無常.此病難見。何者.生死即是真常佛性。既謂無常.寧不是病。文云。王復得病者。眾生病也。文為二。一正起病。二根緣扣佛。  起無下.明起倒之境。佛果已證常義易明。又佛果是常。別教亦說。如云因雖無常.而果是常。故小乘執計佛果.以為無常。其過顯著.故云易見。二謂下.凡夫生死遷變宛然.是以小乘執為無常。今云無常是病.則義隱難見。是知佛果理事俱常.故病易見。生死唯理是常.故病難見。何者下.徵釋。生死即常.以顯小執生死是事.真常是理。事即理故.無常即常。波水空華.喻意可曉。理性本常.妄謂無常.豈非病也。王復得病者。即是小機執無常等四.以成枯病。問。向舉鹿馬.以喻執情。今云生死無常.即佛性常。豈應鹿便是馬耶。答有二意。一者智不難喻。如雪山喻象.豈求尾牙。滿月譬面.寧責眉目。故不可以鹿馬事別.以難真妄體同。二者強為消通。如韓子曰。衛嗣君云。夫馬似鹿者.而題千金。有百金馬.而無一金之鹿者.何也。馬為人用.而鹿不為人用。今謂馬形似鹿.而此鹿即馬。可喻真理成妄.而此妄即真。鹿馬名殊.體性本一。以此通難.義或可然。  △二初如下。隨文釋義二。初正起病。 其後不久。王復得病。 【疏】初如文。  △二根緣扣佛。 即命是醫。我今病困。當云何治。 【疏】次即命是醫下.根緣扣佛.如遣使命醫。古本云。我今病重.困苦欲死。  命者.召也。既云命醫.理當遣使。根緣扣佛者。即前四段中.初大眾請也。困苦下.正因雖在.而執空為證.故云欲死。  △三譬三修病。  科云三譬三修病者.即前科正起病文也。前疏文虛科而已。  △四譬四德藥二。初分科。 【疏】四醫占王病下.說今真常四德之藥。文為四。一一往為說。二眾生不受。三如來重說。四眾生方受。初文又四。一正說。二開權。三顯實。四病藥相治。  四醫下.敘意分科。一往下.即四段第二如來答中.略談三點等。二下.即第三比丘疑執。三下.即第四破除疑執文也。四下.即諸比丘於今得解也。  △二初即下。隨釋四。初正說。 醫占王病。應用乳藥。尋白王言。如王所患。應當服乳。 【疏】初即如來正為說常。  △二開權。 我於先時所斷乳藥。是非實語。 【疏】次我於先時下.開權。古本云。所斷乳藥是大妄語。今經治定.止言昔非實語。明昔權宜.說非究竟。  古本即北經。明昔權宜者。由汝昔計邪常.故權說無常.而破汝執。猶云鹿不是馬.豈無真馬耶。  △三顯實。 今若服者。最能除病。 【疏】三今若服下.顯實。即顯今時常樂之教。  △四病藥相治。 王今患熱。正應服乳。 【疏】四王今患熱下.病藥相治。無常譬火.能燒世間.故言患熱。今圓常之藥猶如乳味.能治熱病。  △二眾生不受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時王語醫下.眾生不受。即前諸比丘疑執.不受常住之言。文中有四。雙驚.雙譏.貶如來.褒外道。  △二狂下。隨文釋義四。初雙驚。 時王語醫。汝今狂耶。為熱病乎。而言服乳能除此病。 【疏】狂耶是一驚。熱病是一驚。故云雙驚。狂謂失心之病.今驚如來為是失本無常之解。熱病者.是驚如來為更起於邪常惑耶。  △二雙譏。 汝先言毒。今云何服。欲欺我耶。 【疏】汝先言毒.今云何服.即是雙譏。汝先言毒.今云何服.即是以昔譏今。今既令服.先那言毒.即是以今譏昔。迴互此語.即兩譏也。欲欺我耶者.還成上意。  還成上意者。昔語若實.今則欺誑。今語若實.昔則欺誑。  △三貶如來。 先醫所讚。汝言是毒。令我驅遣。今復言好。最能除病。 【疏】三先醫所讚下.是貶咎如來。如來誤我.驅逐舊醫。  誤我下.常樂既是.則外道何辜。而昔如來.誤我棄彼。  △四褒外道。 如汝所言。我本舊醫定為勝汝。 【疏】四如汝所言下.褒外道。如文。  經定為勝汝者。佛既先解無常.今乃解常.故知不如外道元自說常也。  △三如來重說二。初分科。 【疏】三是時客醫下.如來重說。即是此中破執釋疑。文中有四。一止其所說。二正為釋疑。三重問。四重答。  △二此初下。隨釋四。初止其所說。 是時客醫復語王言。王今不應作如是語。 【疏】此初即一往止其所說。  △二正為釋疑二。初分科。 【疏】次如蟲食木下.正為解釋。又二。先譬.後合。  △二此中下。隨釋二。初譬。 如蟲食木。有成字者。此蟲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見之。終不唱言是蟲解字。亦不驚怪。 【疏】此中通體是譬。今更為譬作譬。明外道橫計之我.偶與正我名同.而非解理.如蟲食木。  為譬作譬者。為舊醫譬.作蟲道譬也。與正我名同者。其猶周鄭二璞.璞名雖同.而玉鼠兩異。  △二合。 大王當知。舊醫亦爾。不別諸病。悉與乳藥。如彼蟲道偶得成字。是先舊醫。不解乳藥好醜善惡。 【疏】次大王當知下.合譬。可尋。  △三重問。 時王問言。云何不解。 【疏】三時王問言下.重問。  △四重答二。初科分。 【疏】四客醫答言下.重答。又二。先唱兩章門.次釋兩章門。  △二初唱下。隨釋二。初唱兩章門。 客醫答王。是乳藥者。亦是毒害。亦是甘露。 【疏】初唱章門者。初即毒藥邪常章門.二即甘露真常章門。  初即毒藥等者。如世間乳.善惡性別。惡乳令人橫死.故名毒藥。善乳資益身命.故曰甘露。  △二釋兩章門二。初科分敘意。 【疏】次云何是乳下.釋兩章門。又二。先廣釋甘露.後略解毒藥。所以爾者。既廣識甘露.反此即毒.不勞繁文。  △二就初下。隨文釋義二。初廣釋甘露二。初科分。 【疏】就初釋甘露章又三。牒.釋.結。  △二初牒下。隨釋三。初牒。 云何是乳復名甘露。 【疏】初牒可見。  △二釋二。初敘古釋二。初古釋。 若是乳牛。不食酒糟。滑草麥。 【疏】次若是乳牛下.釋章門。舊解七事。初事者。本明於乳而言牛者.欲明乳從牛出.譬教是佛說。此言牛者.為犢子時不食酒糟等。後成大牛.其乳則善。譬為菩薩時.已不起斷常.果時多德。諸法師云。酒糟能令荒醉.以譬五欲之愛。滑草滑利.則譬利使。麥麤澁.以譬鈍使。興皇云。酒是真味.糟糠則無。譬橫說求真.無復真味。又云酒清浮在上.糟沈濁在下.譬斷常高下。滑草譬貪欲。麥譬瞋恚。  果時多德者。謂萬德悉備也。諸法師者。通指諸家同作此解。無復真味者。如食酒糟.實無酒味。斷常高下者。斷見着空.如高。常見計有.如下。麥者。。夷職反.麥糠也。 其犢調善。 【疏】次其犢調善下.第二事。明復有善好眷屬。 放牧之處不在高原。亦不下濕。 【疏】放牧之處.第三事。所行境界不高不下。二解。一云。慢心為高.愛心為下。又云。二乘為高.凡夫在下。 飲以清水。不令馳走。 【疏】飲以清水下.第四事。明唯有般若清水.無戲論馳動。 不與特牛同共一群。 【疏】不與特牛下.第五事。外譬特牛.是無乳之牛。內合諸惡知識.斷常之人。不受中道圓常之教.即是特牛。  特牛者。顧野王云。雄牛也。又無偶也。 飲食調適。 【疏】飲食調適下.第六事。舊云。禪定之水.譬之如飲。智慧資糧.喻之如食。明定慧二事.並得所宜。又云。正以此慧方便自資.不令失所.故言調適。  飲食調適者。飲.猗鴆反。食.音寺。經本.食或作餧.於偽反。 行住得所。 【疏】行住得所.第七事。舊云。精進勤策名為行.取捨調停故言住。又云。常在中道平正.故言行住得所。  △二今明下。今破。 【疏】今明是義不然。何者。既舉甘露破於毒乳.應辨常義.破於無常。何用利鈍兩使釋滑草麥。復將矜己.以蔑人解。高原下濕.此與聲聞斷見思何異.共二乘無我我所何殊。同於無常.如何破病。今所不用。  今明下.今破也。初句總非。何者下.示正義。應辨中道真常.以破二邊無常。生死邪常.實無常也。故所破無常.收乎二邊。何用下.責古非。矜己者。孔安國云。自賢曰矜。篾者。說文云。相輕易也。即責前解云。慢心為高也。下濕者。濕.似入反。爾雅釋地云。下者曰濕.字體從水。公羊傳曰。下平曰隰.字體從阝。故二字並通。若古云。二乘為高.凡夫在下。義稍可然.故無所破。此與下.但得以小破邪義耳。既乖經意.故今不用。  △二今釋下。明今解。 【疏】今釋七事。牛譬教主.即喻法身常身.舍那尊特.異於無常丈六。乳譬常教.此乳亦名醍醐。下文云。牛食忍草即出醍醐.是其義也。酒糟者.酒清譬無為定.糟濁譬有為定。佛不耽染真諦三昧.如不食酒。不味著俗諦三昧.如不食糟。滑草麥者.泥洹智易得.如滑。分別智難生.如。佛智非一切智.非道種智。其犢調善者.得中道理.柔和善順。不處高原下濕者.不以涅槃為證.不以生死可住。飲以清水者.非五欲淤泥.非無明闇濁。離此二邊.即佛性清水。不馳空真.不驟俗假。不與特牛同群者.特牛無乳.譬無慈悲。明佛有不共慈悲。飲食調適者.入空為饑.出假為飽。中道不入不出.即不饑不飽。行住得所者.住祕密藏.是住得所。二鳥雙遊.是行得所。如此釋者。符經合義。常破無常.文理俱會.豈與他同。  今釋下.明今解也。文中皆約中道.對破二邊.以釋經文真常甘露之義。住秘密藏.則三諦俱寂。二鳥雙遊.是三諦俱照。  △三結。 如是乳者。能除諸病。是則名為甘露妙藥。  △二略釋毒藥。 除是乳已。其餘一切皆名毒害。 【疏】次除是乳已下.釋毒藥章門。  △四眾生方受化二。初科分。 【疏】四從爾時大王下.眾生受化。又四。一受教傳化。二餘人不受。三重為說。四方信受。  △二初文下。隨釋四。初受教傳化。 爾時大王。聞是語已。讚言。大醫。善哉善哉。我從今日始知乳藥善惡好醜。即便服之。病得除愈。尋時宣令。一切國內從今已往。當服乳藥。 【疏】初文。前自信受.後更傳化。即上根人自得解已.傳化中下.皆令得悟。  經始知乳藥善惡好醜者。即上根聞佛重說.方知常名雖同.邪正天別也。  △二餘人不受。 國人聞之。皆生瞋恨。咸相謂言。大王今者為鬼所持。為是狂耶。而誑我等。復令服乳。一切人民皆懷瞋恨。悉集王所。 【疏】次國人聞之下.中下不受。  △三重為說。 王言。汝等不應於我而生瞋恨。如此乳藥服與不服。悉是醫教。非是我咎。 【疏】三王言下.重復傳化。  經悉是醫教者。即上根告於中下.謂我所傳.悉是佛說。  △四方信受。 爾時大王及諸人民。踊躍歡喜。倍共恭敬。供養是醫。一切病者皆服乳藥。病悉除愈。 【疏】四爾時大王下.上中下根俱時領悟。  △二合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汝等比丘下.合譬。上本有兩藥兩病。今此合中但合兩藥.不合兩病。所以然者.本疑經教有說不說。若昔非者.即不須說。今若是者.何不早說。今用此意除疑.為邪常故不得早說今常。復破邪常病.故只得說於昔空無常。今直合兩藥.令於教門可解.故不復言病。文中初合無常之藥.後合真常之藥。上譬中先明始同.後明末異。今亦偏合。  △二此先下。隨文釋義二。初合始同。 汝等比丘。當知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亦復如是。為大醫王。出現於世。 【疏】此先合始同。今言如來為大醫王.正合前時有明醫曉八種術。出現於世者.今合從遠方來。  △二合末異二。初合漸異。 降伏一切外道邪醫。諸王眾中唱如是言。我為醫王。 【疏】次降伏一切下.合末異。初合漸異。即合共入見王.說種種醫方及餘技藝治國療病等。  △二合頓異二。初合無常。 欲伏外道。故唱是言。無我無人。眾生壽者。養育知見。作者受者。 【疏】次欲伏外道下.合頓異。即此教意無我無常.合前和合諸藥.謂辛苦鹹五味。  △二合真常三。初結外道為非。 比丘當知。是諸外道所言我者。如蟲食木。偶成字耳。 【疏】次比丘當知下.合此教意。前結外道之非。  △二結今教為是。 是故如來於佛法中唱言無我。為調眾生故。為知時故。 【疏】後結今教為是。為調眾生.為知時故.須說此無我。  △三正合真常二。初敘異解。 【疏】如是無我一句二解。一云此語向後.二云此猶屬前。有因緣故.合前真常之教。合後又三。  二云下.謂如是無我四字.猶屬前科。從有因緣故去.方是合前譬中.第四譬四德藥義。故云合前真常之教也。合後又三者。且依初家。以如是無我四字.合在後文.以分三段也。  △二第一下。隨文釋三。初正說。 如是無我。有因緣故。亦說有我。如彼良醫。善知於乳是藥非藥。 【疏】第一正說。  △二簡外道之非。 非如凡夫所計吾我。凡夫愚人所計我者。或有說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塵。 【疏】二簡外道之非。  △三說如來之是。 如來說我悉不如是。是故說言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是名為我。如彼大醫善解乳藥。如來亦爾。為眾生故。說諸法中真實有我。汝等四眾應當如是修習是法。 【疏】三說如來之是。  經說諸法中真實有我者。即同下經一切法中有安樂性義也。只由十界依正悉我自心.三諦常融.四德無減。故雖舉我.理必該三。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七。 長壽品第四(會疏卷第三)  △第三長壽品去十四品隨問而施對此土菩薩眾二。初題目三。初敘治定意三。初與上對辨。 【疏】長壽品。前之三品嚴觀所安。此品存本.但改命為長.移壽在下。西方語倒.不移亦善。譯人左右.應無別意。  嚴觀所安者。問。前品疏云謝氏.今何言嚴觀耶。答。三人共治.疏文互現耳。不移亦善者。謂呼為壽長品。例如彼岸到。壽長即長壽。但西方語倒也。譯人左右者。改命為長.合稱壽長。今逐語便而呼長壽。言語不同.意義無別。譬如人自左右.物體無殊。言譯人者.傳語.筆受.綴文.證義.潤色.同稱譯人。如唐法藏法師.但是證義.而稱譯經沙門.即其例也。今嚴觀二師.既重修定則.與證義.潤色職同。故指為譯人也。  △二恐依下。改題所憑。 【疏】恐依上文.當知如來即是長壽。或依偈初.云何得長壽。  當知下.前品云。當知如來即常住。今謂常住即長壽義。是譯人所憑.故改常住而云長壽也。  △三長只下。徵釋義趣。 【疏】長只是常.何不用常為名。正言由常樂我淨.獲此長壽。從所得立名故也。  正言下.良由四德究顯.獲此長壽。故知長壽是總.四德是別。舉總攝別.故稱長壽。若言常壽但是一德.攝義不周。  △二今釋下。正釋題目。 【疏】今釋長壽為四。一同諸佛.法身智慧壽命皆悉同等。故言長壽。二由物欣長惡短.引令樹善故。三對破偏修無常之拙.明圓勝修之常。四長短相形.是對治門。會非長短之長.故言長壽。  今釋下.正釋題目.文具四悉。俱約極理.以明喜等(喜疑為長)。在文可見。  △三此是下。通示大章。 【疏】此是涅槃施中第三對.菩薩眾隨問而施。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凡十四品。諸問答中.長壽為首。從初命品.餘各隨便。其文有二。勸問.正問。  諸問答下.以迦葉最初問.云何得長壽。而佛復最初答之。文聚此段.故題長壽。餘各隨便者。雖長壽之義.貫乎始末.而各隨義更立異名。如答金剛不壞身.即以金剛題品等。  △二初勸下。隨釋三。初勸問二。初分科。 【疏】初勸比丘.次勸大眾。  △二初勸下。隨釋二。初勸比丘二。初懸敘勸意。 【疏】初勸有三。佛法至三故。又表佛殷勤故。又初勸除疑。二勸受寄。三勸益物。其上疑既盡.初勸則默。既不堪寄付.次勸則辭。既無化力.後勸則推。  初勸下.懸敘勸意。所以三勸者.凡有三意。一者佛教法式.事必至三。如三遶.三止.三說等。二者佛意殷勤勸勉.故至三告。三者勸意不同.故須三番。上疑既盡者。謂已聞佛說.新醫舊醫.深領玄旨.達了真常.疑執已斷.故默然無辭。所言默者。初勸文後.既無答辭.則知是默。  △二初文下。正釋經文三。初勸除疑二。初斥古示今二。初敘古斥非。 佛復告諸比丘。汝於戒律有所疑者。今恣汝問。我當解說。令汝心喜。我已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明了通達。汝等比丘。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 【疏】初文者。何故偏勸問戒律。河西云。佛法有兩.一經二律。上已問經。今勸問律。是義不然。經深律淺。既能問經.豈不能問律而待勸耶。觀師云。律是聲聞之本。又是今經之宗。不殺為因.得長壽果.故偏勸問。是亦不然。  一經二律者。經詮理慧。律詮德行。雖有論藏.還解此二。解律屬律.宗經屬經。不殺為因者。以持不殺戒.得長壽果。律詮於戒.故律是經宗。  △二今按下。示今所據。 【疏】今案經云。於諸戒律。是則律儀定道俱名為戒。諸語不一.豈獨律儀。又將下驗上.非偏勸問律。空者慧也.寂者定也.當知勸諸比丘.問戒定慧。  今按下.引經諸字.以證兼二。今時經但云。汝於戒律。或是經悞。或取下文。我今無智於諸戒律之語.成此文意。是則戒名通三.即收三藏。律藏詮律儀戒。經藏詮定共戒。論藏詮道共戒。道即無漏慧也。此即三學義足。又將下.即指下文.我已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也。  △二有人下。正釋經文。 【疏】有人作二諦消。是亦不然。二諦文晦.三諦文明。何者。戒定慧三是入真之梯隥.即勸問真。本性空寂.即是問中。明了通達.即是雙照。二諦即勸問俗。又言莫謂如來唯修空寂者。如來既不專修真俗.即是勸問非真非俗.第一義諦。  文晦者。晦.暗也。不專真俗者。諸法是俗.本性空寂是真。  △二勸受寄二。初科分。 【疏】第二再勸。為二。初勸.次辭。  △二勸問下。隨釋二。初勸。 復告比丘。若於戒律有所疑者。今悉可問。 【疏】初問戒律者。一云略耳.具說如上。又取下文意.佛欲寄付故.以戒律而為勸端。  具說如上者。即指上釋.於諸戒律具三學義也。  △二辭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辭者。既於戒律不能問者.即辭不堪。有法譬合。  △二法說下。隨文釋義三。初法二。初分科。 【疏】法說又三。正辭.釋.結。  △二正辭下。隨釋三。初正辭。 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無有智慧。能問如來應供正徧知。 【疏】正辭。辭無智慧.不能問於三號。如文。  △二釋辭二。初對上文釋。 所以者何。如來境界不可思議。所有諸定不可思議。所演教誨不可思議。 【疏】次釋辭。釋於三號皆不思議。如來境界.深微之法.允同諸佛.故號如來。我不能問.則是辭上本性空寂。所有諸定不可思議.窮於甚深微妙禪定.能為一切而作福田.故名應供。我不能問.則辭上明了通達。所演教誨不可思議者。窮於一切言說邊底.示導眾生.是道非道.號正徧知。我不能問.則辭上戒律。  次釋下.文中先標云。三號皆不思議者.以究竟三號.從理行教以彰其名.故理等三.互融徧入.非下地心思口說所及.故皆不思議。次如來下.歷示三義也。如來境界.即極果所顯之理。理謂三德.體非縱橫.故曰深微。十方三世.皆從此理來成正覺.故曰允同。辭上等者。性即法身。空即般若。寂即解脫。此即極果所顯三理也。所有下.即楞嚴大定.是究竟所成之行。理既有三.行契於理.故行亦三。言說邊底者。謂圓教詮辯.橫窮十界之邊.竪徹三諦之底.故能示導。佛界是道.九界非道。開權顯實.非道即道.此即三德教也。故三三成九.九只是三。故於次文直約三諦以釋.故使向之三號.只是三諦異名.俱在究竟。故使比丘.雖入分真.不能發問。  △二對三諦釋。 【疏】又釋辭不能問於三諦。諸佛境界.是不能問中。所有諸定.是不能問真。所演教誨.是不能問俗。  △三結辭。 是故我等無有智慧。能問如來。 【疏】三結辭中云無智慧者.無三智也。  三結下.謂無有究竟三智.故不能問。亦是小乘無圓三智.故不能問。故下自舉老人為喻。既不能問.亦不堪寄。若爾。何故向云.上疑已盡耶。答。疑執已盡.實入分真.但讓迦葉菩薩興問故.且仍示小乘。例如法華中.身子初周獲記.至于龍女海出.還示執藏為難等。其實內證.已是分真。縱約分真.亦不得問.意如前釋。  △二譬二。初分科。 【疏】次譬辭為四。一聲聞不堪寄。二如來不應寄。三聲聞彊受寄。四如來失所寄。  △二初明下。隨釋四。初聲聞不堪寄。 世尊。譬如老人。年百二十。身嬰長病。寢臥床席。不能起居。氣力虛劣。餘命無幾。 【疏】初明不堪。言老人者。閻浮果報將盡之年。譬諸聲聞十二緣觀.支支十二。從過至現.故百二十。過現滅故.老死滅。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故將入涅槃。身嬰長病者.正使雖盡.習氣尚存。又無明別惑未侵一毫.故言長病。寢臥床席者.沈空滯寂.失遊戲神通。不能起居者.不能入有.如不能起。不紹三寶.如不能居。氣力虛劣者.無常住命.如無氣。無十力雄猛.如無力。少真實.故名虛。非勝修.故名劣。餘命無幾.將入灰斷。  聲聞十二緣者。問。聲聞但觀四諦.此何故云十二緣耶。答。諦緣度三.三乘通用.而有兼正。捨兼取正.故別三乘。以正從兼.故皆通具。從過至現者.不取未來二支也。以未來未至.故但約十支。支支互入而成十二.故百二十。過現滅故老死滅者。此示但觀十支意也。謂但滅過現.未來隨滅。如根枯條死。現因既滅.來果必亡。無明下.此示過現十支.各有十二滅相。起居者。居.坐也。不紹三寶者。灰身入滅.紹繼事乖。無幾者.猶無多也。  △二如來不應寄。 有一富人。緣事欲行。當至他方。以百斤金寄彼老人。而作是言。我今他行。以是寶物持用相寄。或經十年。或二十年。事畢當還。還時歸我。 【疏】次有一富人者下.譬如來不應付囑。智斷圓滿.故言富人。緣事欲行者.適化多務.故言緣事。乘如起應.故言欲行。以百金者.百句解脫。漢書稱一萬為一金。既有百金即是百萬。一句解脫.既有一萬解脫以為眷屬。百句解脫.即有百萬解脫而為眷屬。或經十年二十年者。有三解。一云。十劫二十劫。二云。人中為十.天二十。三云。正法為十.像法二十。是義不然。  適化下.適.往也。務.事也。往化十方.故曰多事。乘如下.即乘如實道。起應.即來成正覺。漢書下.馬遷史曰。米.至石萬錢。馬.一匹百金。注云。秦以一溢為一金.而重一斤。漢以一斤為一金。今云一萬.未詳所以。恐斤萬二字易悞置.引不同據。疏主即是以萬錢為一金.故以解脫配之。一句解脫(至)眷屬者。謂一一句中.互具百句.都成一萬。又展轉相望.舉一句為首.則有萬句.以為眷屬也。百句義.如下經疏。 【疏】若爾.後時如何得歸會耶。今明通惑為十。別惑二十。逗緣除物通別兩惑.名付家事。受寄者.除通別惑.即感我歸。  若爾下.明向三解.約事配數雖成。還時歸我.其義不允。豈可像法之後.釋迦重出耶。人天及劫更無憑據。今明下.約所表釋.數義會歸.其旨彌顯。見思之惑三乘同斷.故名通惑。塵沙無明.別在菩薩.故號別惑。通別惑盡.近在初住.遠在妙覺。法身頓顯.名感我歸。 【疏】還時歸我者。舊二解。一云。只指釋迦餘方應盡。此土感興.後還猶見我昔法寶。二云。彌勒下生猶見釋迦真實之法。法身不異.故言歸我。今解。通別惑盡.即是還時.即是歸我.此義稍便。  即是歸我者。教行趣理.名為歸我。如此釋義.既順經文.復符心觀。故云稍便。  △三聲聞強受寄。 是老病人即便受之。而此老人復無繼嗣。其後不久。病篤命終。所寄之物悉皆散失。 【疏】三是老病人下.聲聞妄受。無繼嗣者。舊二解。一云。無善心實男.慈悲心女。二云。無受化眷屬紹續其後。今言。無常住信心之子。病篤命終者.灰身入滅。  △四如來失所寄。 財主行還。求索無所。如是癡人。不知籌量所寄可否。是故行還。求索無所。以是因緣。喪失財寶。 【疏】四財主行還下.如來失所寄.法寶喪失。癡人者二解。一云。受寄者即是癡人.不能籌量.妄受人寄。二云。能寄者名癡人。假設此言若遂。寄聲聞.則是癡人。若不寄者.則非癡人。  △三合二。初明闕略。 【疏】次世尊下.合譬。但合妄受喪失.不合前二。  △二合後下。正釋經文二。初合聲聞強受寄。 世尊。我等聲聞亦復如是。雖聞如來殷勤教戒。不能受持。令得久住。如彼老人受他寄付。 【疏】合後二中.先合第三。  △二合如來失所寄。 我今無智。於諸戒律當何所問。 【疏】次我今下.合第四。  △三勸益物二。初分科。 【疏】從佛告下.第三勸益物。為三。一勸。二推。三讚。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勸。 佛告比丘。汝等今者若問於我。則能利益一切眾生。是故告汝。諸有疑網。恣隨所問。 【疏】初如文。  △二推二。初分科。 【疏】次推功為二。先譬.後合。  次推功者。謂諸菩薩有乘持之功.堪任付囑。  △二譬又下。隨釋二。初譬四。初譬菩薩。 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譬如有人年二十五。盛壯端正。多有財寶。金銀琉璃。父母妻子眷屬宗親。悉皆具存。 【疏】譬又四。一譬歎菩薩。二十五者。即二十五三昧。盛壯端正者.是諸三昧王。多有財寶者.一切三昧悉入其中。父母者.三諦一諦為母.一諦三諦為父。法喜為妻.善心為子.道品為眷屬.十方諸佛即是宗親。  △二譬正應付囑。 時有人來寄其寶物。語其人言。我有緣事。欲至他處。事訖當還。還時歸我。 【疏】次時有人下.譬正應付囑。例上釋。  △三譬秉持受寄。 是時壯夫守護是物。如自己有。 【疏】三是時壯夫下.譬秉持受寄。  經如自己有者。十方佛法不離自心.故如己有。  △四譬不失正法。 其人遇病。即命家屬。如是金寶是他所寄。彼若來索。悉皆還之。智者如是善知籌量。行還索物。皆悉得之。無所亡失。 【疏】四其人遇病者.譬不失正法。  △二合二。初不應。 世尊亦爾。若以法寶付囑阿難及諸比丘。不得久住。何以故。一切聲聞及大迦葉悉當無常。如彼老人受他寄物。 【疏】世尊下.是合譬。先舉不應。  問。上哀歎品云。我今所有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今何故云及大迦葉.悉皆無常.不堪受寄耶。答。前對捨小入大.已學新伊者.故付迦葉。今對小執未除者.故言無常.意在敦逼.令皆入圓。迦葉上首尚不堪付.况餘小乘。既懷鄙恥.理當捨執.權行發起.故斯白佛。且夫迦葉法華已入.豈今無常。  △二應寄。 是故應以無上佛法付諸菩薩。以諸菩薩善能問答。如是法寶則得久住。無量千世增益熾盛。利安眾生。如彼壯人受他寄物。以是義故。諸大菩薩乃能問耳。我等智慧猶如蚊蚋。何能諮請如來深法。時諸聲聞默然而住。 【疏】次合應寄。  △三讚。 爾時佛讚諸比丘言。善哉善哉。汝等善得無漏之心。阿羅漢心。我亦曾念。以此二緣。應以大乘付諸菩薩。令是妙法久住於世。 【疏】三爾時佛贊下.即讚也。無漏心羅漢心者.忘我推功也。二緣者。緣聲聞不能.菩薩則能。或善能問答。或法寶久住.利益眾生。悉出上文。  無漏心等者。澤州云。不自高舉.名無漏心。不着吾我.名羅漢心。忘我下.以忘吾我.故能推功菩薩也。二緣下.凡約三解。一能不能。二能問能答。三久住利生。菩薩具此二緣.不出三對。悉出上文者。即指前科.合應寄。經文次第有此三對.尋經可見。  △二勸大眾二。初來意。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善男子。善女人。我之壽命不可稱量。樂說之辯亦不可盡。汝等宜應隨意諮問。若戒若歸。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疏】從爾時佛告一切大眾下.第二通勸大眾問。佛既普等.若得問人.普皆利益。又對於偏勸.故普勸也。先偏後普.明偏普不定.顯非偏非普。  通勸下.明通勸來意。文具四悉。佛既普等及大眾。主伴不同.即是世界益。若得問人者。若得發起之人.則當機結緣.普益生善.故屬為人。又對下.以普破偏.即對治益。先偏下.雙非顯理.即第一義。  △二問比下。正釋二。初對前釋妨。 【疏】問。比丘寡德.殷勤三勸。菩薩不爾.何俟二三勸耶。答。佛如師子.殺象及兔.皆盡其力.終無厚薄。故皆三勸。若爾。菩薩亦應無疑.而有辭讓。答。比丘皆無.菩薩皆有。以有問故。故知有疑。是故菩薩則可付囑。以慈心故.故能益他。又例作無而意異。菩薩久解.是故無疑。自謙是退義.稱佛菩薩乃是推功。  象及兔者。象喻菩薩。兔喻比丘。同用三勸.如皆盡力。若爾下.再徵答義。若言佛無厚薄.亦合機緣事同。何故菩薩有疑.無辭不堪.及無推讓.與比丘異耶。答中兩意。初約異則違問。二又例下.約同則順問。初云皆無者.雖蒙三勸而三事俱無。一無疑。二無受寄。三無利他。菩薩具三.故云皆有。文中次第示有三義。故知三勸則同.疑等則異。順問中.無而意異者。三義似同.其意永異。此則久解.故無疑。彼則不能問.故無疑。此則自謙.是退。彼則不堪受寄.故退。此則實能利物.禮合推功。彼則不能利物.須推菩薩。此答雖同.意還成異。問。向云菩薩有疑.今云無疑。何耶。答。其實無疑。為物假設.云有疑耳。  △二問何下。正釋經文二。初約勸問關後釋二。初約問徵文。 【疏】問。何故約命.言不可量。約辯.言不可盡。若戒若歸而勸問耶。  問何下.意問何故佛舉命.辯.歸戒三事.為問端耶。  △二約答釋義四。初約開施。 【疏】答。多有所關.略舉四意。一如來是大富施主.隨其所求而給與之。若問命.即開長壽金剛身.身密等義。若問辯.即開般若四相.口密等義。若問歸戒.即開善業首楞嚴.能建大義.百句解脫.意密等義。乃至開邪正.四倒四諦.如來性.文字.月鳥等義.涅槃施得顯也。  多有所關者。命.辯.歸戒.關涉一部。撮其大略.四意總收。以一部之文.不出施等。故佛勸問.意在於斯。又識迦葉三十四問.只是領佛三勸。約義開張.故三十四。五行十德.若義若用.悉由此三。一如下.初開施。以施章凡有一十四品.次第屬對命等三義.還是開演三德之教。問命下.長壽金剛是法身德。問辯凡二品.謂名字功德及四相品也.是開般若德也。問歸戒開一十品.謂四依乃至大眾問.即解脫德也。文云善業楞嚴.即解脫異名。建大義者。即四依菩薩.內住楞嚴.外建大義。於佛滅後.為眾依止。此指四依品也。乃至下.餘之九品悉在歸戒.善業義中。月鳥等義者。等取菩薩.大眾問二品也。  △二約開行。 【疏】二如來施主方便無量。若問命.即開天行。若問辯.即開梵行。若問歸戒.即開聖行嬰兒行。歸戒所防.即開病行。五行若立.十德自顯.涅槃行明。  二開行中.問命開天行者。暹師云。依常命理.而行於行.名天行也。即梵行品末.指雜華經也。問辯開梵行者。內則四等修心.外則辯才益物。開聖行者。聖行即戒定慧。又歸戒是人天小善.故開嬰兒。所防即惡.故開病行。五行下.行因德果。因立果成。故行章五品亦由三勸。  △三約開義。 【疏】三如來施主.正法寶城.莊嚴無量。如來能問.無可問處。如來能答.無能問人。百金妙寶初求付託.得能問人。問命即常莊嚴。問辯即樂莊嚴。問戒即淨莊嚴。問歸即我莊嚴。能問能答.具二莊嚴。雙樹涅槃.其義得顯。  三開義。文中以問命等.以對四德者。如下師子吼品所談佛性.豈踰四德.故此對之。問命即常者。長壽即常.其義可解。問辯即樂者。多聞分別樂也。問戒即淨者。戒淨有智慧也。問歸即我者。歸乎三寶.不為邪縛.自在可知。能問下.能問即師子吼。能答即如來。福故能問.慧故能答。亦各具二。能問答命辯.即慧莊嚴。能問答歸戒.即福莊嚴。  △四約開用。 【疏】四如來施主慈悲無量.憫念邪僻.哀憐不善。若能問歸.即用常辯攝邪。若能問戒.即用常命攝惡。涅槃之用得顯。為此義故.舉此三種以為問端。  四開用。問歸攝邪者。即陳如品中.六師飜邪.十仙歸正.皆由常辯開化也。問戒攝惡者。即迦葉品.明殺螘子有罪.殺闡提無罪.此防闡提之惡。又明闡提惡有佛性.即常命不斷.故云即用常命等。  △二問問下。約勸問通前釋二。初問。 【疏】問。問端通後.亦通前不。  通前不者。意問此三問端.既皆問後諸品.還可義通前三品不。  △二答。 【疏】答。問命即是常修。問辯即是樂修。問歸戒即是我修。  答中.初明通哀歎品義.即三修三德是也。歸戒即我修者。歸同體則反二邊之邪.持理戒則止二邊之惡.不為邊縛.皆自在義。此即通哀歎中勝三修也。故不言淨。 【疏】又問命即常.法身德。問辯即樂.般若德。問歸戒即淨我.解脫德。  又問下.通哀歎中三德義。此即新伊之所喻.三修三德是前品之大旨。故約此通以四德配三德者。此亦一往從便.二往明義。則此三德一一皆具常樂我淨也。又三德互融.今雖別對.義已通具。 【疏】又問命.即常命常色常力。問辯即常語。問歸戒即常安。  又問下.次明通純陀品五常義也。常語即常辯也。既通前二.序品可知。以通別二序.還序命等。 【疏】又文云。能如是問.則大利益一切眾生。即通前通後.問端該廣.籠括若此(云云)。  又文下.引下經佛讚迦葉之詞也。良由佛開問端.迦葉領旨。於命等三.演成諸問。義關始末.能益群機.故為佛讚。即通下.總結示也。問端即命辯歸戒.籠罩諸品.結括一經。名義雖殊.問端收盡。故諸名義只是三德.字異理同.寧乖一念。如來由果證.故能開其端。迦葉由分顯.故能問其義。時眾由理具.故能感其教。高下雖殊.理性常一。講者聽者無懷異求。殊途同歸.百慮一致。籠括如斯.故云若此。注云云者。意如向明。  △二正問二。初分科。 【疏】就第二正問為四。一欲問。二許問。三謙問。四正問。  △二欲問下。隨釋四。初欲問二。初分科。 【疏】欲問又二。初經家敘起.次自諮發。  △二敘中下。隨釋二。初經家敘起二。初科分。 【疏】敘中為四。一敘本位。二敘迹宗。三敘感對。四敘威儀。  △二初本下。隨釋四。初敘本位。 爾時眾中有一童子菩薩摩訶薩。 【疏】初本位者。有通有別.菩薩通位.童子別位。論云。十二而能問者.即有四意。一正法非色.不可以人幼而棄於法.重法重人故也。二生比丘善.於菩薩道信念堅固。三折伏高心。四明佛力大。若依十住即第九住。若類文殊.童子即十地頂。聖位難知。且用十地釋童子也。  菩薩通位等者。四十真因.通名菩薩。童子之號.別在九住。老幼發心.通名菩薩。童子之號.別在幼稚。論云下.引涅槃論。明其幼年也。彼論云迦葉是十二童子.如來威神力加.故能問。即有下.疏主約其幼年以示四悉。不可以人幼等者。依法不依人也。既重其法.必重其人.重故歡喜。三下.幼能問佛.老者不能。折伏高心.事在於此.即破惡義也。四下.感佛威加.為對揚主。顯性入理.何莫由斯.即第一義也。若依下.判其別位高下也。若類下.如請觀音經列眾。文殊亦稱重子。文殊是等覺人.故云即十地頂。  △二敘迹宗。 是多羅聚落婆羅門種。姓大迦葉。 【疏】次迹宗中言婆羅門者。迹託高宗。姓大迦葉者。寄生貴族.如此間甲族。  經多羅聚落者。暹記云。此云蘆葦.謂蘆葦村人也。高宗者。宗謂宗族。淨行是四姓之首.故曰高宗。迦葉此云飲光或龜氏。甲族者。如此方崔盧李鄭之家也。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是百室為一族也。一族之間必有豪強名家.號族姓也。甲謂甲乙丙丁十干之數.甲居其上。  △三敘感對。 以佛神力。 【疏】三以佛神力者.感對也。為決定眾.而作上首。感佛威加.作對揚主.令五十二眾同飲甘露。非斯大器.孰能為之。  決定眾者。即分真位.得念不退.能決定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  △四敘威儀。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繞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 【疏】四即從座起。敘其威儀。  偏袒等。如釋純陀中。  △二自諮發。 而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欲少諮問。若佛聽者。乃敢發言。 【疏】次而白佛言下.自諮發者。佛雖通勸.寧許問不。是故有諮。  △二許問。 佛告迦葉。如來應供正徧知。恣汝所問。當為汝說。斷汝所疑。令汝歡喜。 【疏】次佛告下.佛許。如文。  經令汝歡喜者。即增道損生.更入上位.令得法喜也。又稱機益物.故喜也。  △三謙問二。初分科。 【疏】三從爾時迦葉去.是謙問。文為三。初大小為一雙。次高廣為一雙。三借助為一雙。  △二隨釋三。初大小。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哀憫。已垂聽許。今當問之。然我所有智慧微少。猶如蚊蚋。 【疏】初文者。如來哀憫.即大慈悲.大中之大。我以蚊蚋小智.小中之小。以小問大.寧得相稱。  △二高廣。 如來世尊道德巍巍。純以栴檀。師子難伏。不可壞眾而為眷屬。如來之身。猶真金剛。色如琉璃。真實難壞。復為如是大智慧海之所圍遶。是眾會中諸大菩薩摩訶薩等。皆悉成就無量無邊深妙功德。猶如香象。於如是等大眾之前。豈敢發問。 【疏】次雙者。佛德巍巍.明佛威高。師子難伏.明其眾廣。如來之身猶真金剛。佛色大故.智慧亦大。智海圍繞.則大眾智大。佛及大眾.高廣若斯。我以蚊蚋.何能當此。  高廣中.先雙歎主伴。巍巍者.高聳之稱。經旃檀譬戒.師子譬慧。二法具足.位在分真.名不壞眾.此明主伴道德竪高也。疏云。明其眾廣者.人數至廣.道德俱高也。是知此段正歎竪高。如來下.法身堅固.喻金剛。經琉璃者。妙色清淨.喻琉璃也。佛色大等者。佛色境也.智稱於境.故云亦大。佛即究竟大.眾即分真大。此明主伴智慧橫廣也。經從是眾會下.次別歎伴也。經無量無邊歎橫廣.深妙歎竪深。橫竪具足.名為功德。無二邊縛.如象脫羇。佛及下.總結示。即釋經文於如是等去文也。  △三借助。 今當承佛神通之力。及因大眾善根威德。少發問耳。 【疏】第三雙者。若論巨細.不言自絕。今假佛威神.借助智力。大眾善根添我機辯。乃能發問。  巨細者。巨謂主伴高廣.細謂我如蚊蚋。不言自絕者。若論巨細懸殊.則不敢發言.而自棄絕所問也。今假下.明請巨加細.方敢發問。所謂假藉高廣之主.以神通借我智。高廣之伴.以威德添我辯。通名慧性.故能助智。威則無畏.故能添辯。內智外辯.乃能問耳。機辯者。謂辯說出口.如弩發機。故易云。言行.君子之樞機也。  △四正問二。初敘古釋二。初列章。 【疏】四從即於佛前.是正問。舊說三種不同。一分偈。二問數。三因起。  △二隨釋三。初分偈。 【疏】初分偈不同者。河西云。前十九偈是問.後四偈請答。又一師云。前二十一行是問.後二行自謙。又一師云。從前至後.無非是問。又一師云。縱容兩存.後亦非問。乃是迦葉巧致問之餘勢.為諸品生起。又亦得是問。甚深行等.是問五行十德。安樂性是問師子吼迦葉等(云云)。  兩存者。謂後四行是餘勢.故非問。此則存於河西及第二師解也。又亦得是問後行義二章.此則存第三解也。故前三師不出兩意.謂是問非問也。  △二問數。 【疏】二問數不同者。梁武三十二問。河西三十四問。靈味亮.冶城素.莊嚴旻.並用之。中寺安三十五問。開善三十六問。光宅三十七問。  中寺安者.即法安法師也。餘師名如第一記。初開問數所以.如下自明。  △三因起。 【疏】三因起不同者。開善云。一一問皆從純陀哀歎中生。太昌宗云。悉是臨時致問.皆不從前文生。靈根令正云。或有從前生.或不從前生.豈可一例。從前生者。云何得長壽問.從純陀品生。當知如來即是長壽生。金剛身問.從法身常身金剛身生。願佛開微密.從哀歎品祕密藏生。云何得廣大.從迦葉為眾作依止生。有屬當者.可從上生。無屬當者.不從上生。  因起中.太昌寺.僧宗也。靈根下.即梁楊都靈根寺.令正法師也。靈根非靈味。從迦下.即哀歎中.佛付迦葉文也。 【疏】興皇云。此問不應近自純陀.乃通論釋迦一化教門。始自王宮.終乎雙樹。何者。文云。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師。即是問始.即初成道時事。後問云何捨生死.如蛇脫故皮。此即問終.是最後涅槃時事。中間施化法門非一。欲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應來應去.種種示現。此意宏壯.包羅廣大.大明覺道.囊括古今。  何者下.船師度人於彼岸.知是初成。捨生死則入涅槃.知是終滅。中間法門.即是餘諸問也。應去應來.應字通平去二聲。來即始成.去即入滅。  △二觀此下。明今解二。初對古立章三。初分偈。 【疏】今觀此二十三偈。前十九偈雖即是問。問中有請.唯願大仙說是也。後四偈雖是請。請中有問.安樂性諸行等是也。  觀此下.明今解也。對破古師.亦以三科明義。此即初分偈也。偈前正問旁請.因便請故旁。後四正請旁問.牒前問故旁。捨旁取正.問請兩分。約正明旁.問請互具。故不同前三師.齊分分文。亦不同後一師.兩存明義。以後師雖請中有問.而自問行義兩章越次消文.不為雅當。澤州慧遠乃分三十六問.或四十二問。而云問有六別。一總問。如言云何得長壽等。二求問。如言願佛開微密等。三難問。如言三乘若無性等。四責問。如言如其斷疑網.云何不定說等。五讚問。如言眾生大依止等。迦葉欲難.將奪先與.而為讚歎。是故雖讚而得為問。六謙問。如言今欲問陰.我無智等。謙己不堪.而起後說。故名謙問。此但通分為問.而不知後之四偈但是請答前問而已。於中求問.即是今家問中有請耳。  △二又開下。問數二。初通敘盈縮。 【疏】又開合不同。如初一偈.合成兩問.開成四問。云何知天魔一偈合成一問.開成兩問  又開下.明問數也。文中先明二處開合。合成兩問者。上半一問.下半一問。開四者。以佛答中既為四答.故以此問約答.而開云何得三字是問能得之因.長壽二字是問所得之果。第二句是問法身之果。下二句是問法身之因。因有得果之能.能名為力.故云得大堅固力。以問身壽.各開因果.故成四問。天魔下.開成兩問者。以此一偈有二云何故。但初偈及天魔偈.二處開合不同.故使諸師問數增減。 【疏】若直數云何.則有三十二問。若數合偈.亦只有三十二問。  若直下.正示數也。直數云何為問.不論義趣開合.則但三十二。此如梁武。若數合偈等者。第四天魔偈但合為一。初偈雖只一云何作.合偈數之.而有兩問。復以何因緣下.自是一問也。故云亦只等。 【疏】若數開偈則有三十四問。若數請偈中三問.足合偈則有三十五問。若數請中三偈.足諸云何。亦有三十五問。  三十四者。以開初偈兩問.各有因果.為四問故。此如河西。請偈中三問者。一問諸行。二問安樂性。三問諸陰。足合偈者。足子喻反添也。請中三偈者。不約所問義.直數三行也。此符梁武.直數云何。故但數偈以足之耳。此如中寺安所說。問請有四偈.何故云三答。以第四偈但是總結而已.故不數之。 【疏】若數請中三偈.足開偈者。則有三十七問。各有舍取.致盈縮不同.意在於此。此是事數.增減在人.不勞生爭。  若數(至)三十七者。應云若請中三問三偈.今但云三偈者.或闕或略。以三問足問.成三十七。以偈足亦然。此同光宅所判。開善作三十問。此既無理.故此不明。各有下.和會諸師。  △二今依下。定數敘答二。初明問數分齊。 【疏】今依河西.數開偈.不數請偈.但為三十四問。  今依下.明今師依憑用義也。  △二答盡下。示答文起盡。 【疏】答盡大眾問品。  △三言因下。因起二。初破古解二。初破開善靈根從前。 【疏】言因起遠近者。若謂諸問因上文生.聲聞未曾聞常.聞可生疑。菩薩久聞.何故致疑。又聲聞聞說.疑執已破。菩薩利根.那忽未解。救云。為緣故疑。若爾。則問不因上。  因起中初破開善.靈根也。開善謂。一一問皆從前二品生。靈根謂或有從前生.或不從前生。今但破從前.則二師同壞。所以不破不從前生者。以不從之說.則是臨時義同。太昌在下當破。聲聞未曾等者。此約不經法華者說。又是法華下種者.如五千退席之比。所以聞前二品談常.則生疑動執.疑故則問。且迦葉菩薩圓頓利根.於此會前味味聞說.故曰久聞。聞必已解.何得疑問。又聲下.只約聲聞.聞前二品.破除疑執.已悟圓常。豈有大乘利根此猶未解.而方致問耶。此乃舉劣況勝.以難二師。救云下.二師救也。謂菩薩已悟.為機緣故.假設疑問。若爾下.破也。既是假設.豈是因聞二品有疑耶。此乃從前生義.土崩瓦解。 【疏】又云。菩薩知佛應說此法。承佛神力.預為諮問者。佛力無所不至.何乃近在兩品耶。  又云下.亦開善.靈根明義也。佛力下.今破也。二師生起有從.尚皆被破。靈根不從前生.任運成非。太昌臨時.其義更劣.故並無破。故下文結斥.亦不斥其臨時。故下斥云.豈只近因兩品.遠由一化也。  △二又言下。破皇興一化。 【疏】又言。問於一化始終者。與經抗行.全不相應。經問長壽之因.佛答往昔至心聽法.持不殺戒.是長壽因。今乃取一化.從王宮來.佛在何處聽法.從誰受戒。雙樹之終.復聽誰經.為受何戒。若無此事.一化不成.彼為極談。今謂不與文會.故非極談。  又言下.破興皇通論一化也。始終者。始王宮.終雙樹也。抗行.猶各行也。經問下.示各行相。  △二今試下。明今釋二。初正示經義二。初約三世示文二。初歷文顯義。 【疏】今試出其意。云何得長壽。此問常果元本之因。佛答云。若業能為菩提因者.至心聽受.聞已轉說。我修是業.得三菩提。今復為人廣說是義。如此之因蓋非近世。如法華中點塵數劫.猶不能知。今正問此久遠之因。本若無常.果不應常。本若是常.常不可修。而未能知長壽常果所因云何。若問此義.任運自顯非常非無常之常因.獲得非常非無常之常果。因果常義既顯.果上萬德悉是雙非之因.獲得雙非之果。義雖無邊.一往結撮.是問過去本初因果.行位誓願.功德智慧.道品六度.等諸法門。  今試下.明今釋也。今論問意.乃問法華久遠本行.菩薩道因常果者。即本地初得常壽之果.本果之因。故曰常果元本之因也。佛答下.即此品長行.佛答初偈文也。本若無常下.正出迦葉疑問之意。已知果是常住.而反疑其因。本即因也。因若無常.果亦合爾。以果是因家之果故。本若是常等者。若謂因果相稱.今果既常.本因亦常者。且常即妙理無遷。因乃脩行遷動。是故若云因常者.即不可脩也。既迴惑其因.故先致問。非常非無常等者。顯今因果是中道真常.故並舉雙非也。誓願即四弘。功德智慧者。功德即斷德.亦是福德。 【疏】若問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即是問一化始終.現在逗緣所施諸教。何者。若其無初.即無於後。今既問後.任運問初。既問初後.中間可知。當知一化始終.凡對無量機緣.所施言教不可窮盡。雖不可盡.一往結撮.是問現世隨他.隨自.隨自他無量法門。  問一化始終者。此據今日.始自寂場.終乎鶴樹.五時設化也。何者下.徵釋。應問云。經但言云何於此經。此經即是涅槃。若爾。只是問終.何關初耶。故今釋後.必對於初。後由初至.故文中先舉無況有.必具始終。又以始終.例成三味。中間即三味也。既五時意足.則一化義周。隨他等三語.出在今經。隨他意.即藏通。隨自意.即圓。自他.即別。故三語即四教。以此四教.配入五時兼等施等.故云無量法門。 【疏】若問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即問來世所施方便.引導眾生。國師道士.儒林之宗。住首楞嚴.種種示現.無量無邊。雖不可盡.一往結撮是問來世.權實曲巧.方便誘接.荷負度脫等諸法門。  來世所施等者。即滅後四依化物也。國師下.明其方便所現之身也。國師道士之稱.通於道俗內外也。國師在道可知。所以通俗者。禮學記曰。君之所不臣於臣者。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太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又禮曰。父事三老.兄事五更。王隱晉書云。魏高貴卿公之入學也.將崇先典.乃命王祥為三老.侍中鄭小童為五更。祥南面几杖.以師道自居.帝北面乞言。古者沙門亦稱道士.如習鑿齒呼道安為遠勝非常之道士也。自後魏黃衣寇謙之.專以道士為號。故釋子不稱焉。儒林之宗。宗.尊也。如王祥之類。種種示現者。十界垂形.豈止人道。  △二略舉下。引證結示。 【疏】略舉三句。示斯問意不出三世。故文云。如是甚深諸佛境界。自利利他無量法門.豈出三世。  △二若尋下。約該收結斥。 【疏】若尋古始.元元不窮。若尋現世.廣廣無極。若尋來際.永永無盡。如是乃是囊括古今大明覺道.可謂諸佛之境界。豈只近因兩品.亦非遠由一化。  若尋下.約該收結斥也。元元者。元.始也。久遠初成之果.已是於始。今迦葉復問本果之始因.即是始中之始.故云元元。果成已來.已過塵點。本因又倍上數。論其劫數.孰知其極.故曰不窮。廣廣者。現在五時已得名廣。論其一一時中對機施教.其實無量。此乃廣中復廣。又現在一方益物.已是於廣。況徧十方故.故云廣廣。未來益物.番番不息.故曰永永。如是下.奪興皇語.以成今義。如今所釋.上極本因.下收來際。乃是囊括古今.大明覺道之義。興皇但云。始自王宮.終乎雙樹。論始則尚未及於中間近成.況該遠本。論終則尚未言於未來一番益物.況復番番。是則囊括之語徒施.大明之歎虛設。有名無實.事在興皇。名實兩全.義歸今釋。故奪彼語.以成今歎。豈近下.結斥古師。兩品斥開善靈根。一化斥興皇。遠由尚謬.近因可知。  △二今敘下。結意斥古。 【疏】今敘問意.宏遠若斯.猶懼不會諸佛境界之明文.況諸師所言寧稱佛旨。興皇嘲人云。不知兔角有無.而空爭長短。不知諸問進不.而爭於問數少多.何益今用。  今敘下.結意斥古。況諸下.諸師即開善.靈根.太昌.興皇也。興皇下.引興皇嘲諸師語.以顯今義。能嘲已成所破.所嘲之者安得是乎。不知兔角等者。興皇自謂釋義得旨。故斥諸師空諍問數.何益今經之義用也。所言嘲者。謂戲弄之言。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五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六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二河西下。示今正解二。初分經正釋二。初分經定數。 【疏】河西於問中分二十三偈為兩。前十九偈.正作三十四問。後四偈請答。  河西下.示今正解。興皇既斥.諍於問數。疏主前文亦云。增減在人。然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河西分問.符順答文。擇善從之.故今承用。疏主前後釋義多許河西。於破古中.凡至興皇.破必悉委。良由興皇立義最勝故也。但破勝者.劣者望風。河西身預譯場.親咨無讖。分經對義.實可依憑。以義勘經.過失蓋寡。承彼分偈.良在茲焉。  △二初一下。隨文示義二。初正問三。初問過去。疏總釋。 即於佛前。說偈問曰。   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疏】初一行問佛因果。佛修因得果.不可言是現未.強可指於過去。  初一下.隨文示義。於前對古立章.及後示答文處.其義顯著。故此釋文略點而已。今隨文略消.令後學無壅。問佛因果者。即問佛久遠本因本果也。以此經在法華顯本之後.人天彰灼.知佛遠壽。洎聞斯教.又解常身.故得問之。若準下答意.分此偈文者。初句中得字.是問能得之因。長壽二字.是問所得之果。次句是問法身之果。下二句是問法身之因。下疏云。因有得果之能.能名為力。故云得大堅固力。故云問佛因果也。尋下佛答.義自可知。無在煩論.下問例爾。  △二問現在。疏總釋。   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疏】次一行.云何於此經.問今教。今教當機而說.不可言是過未.強可言是現在。  當機而說者。為常機談常教.究竟到於三德彼岸也。  △三問未來。疏總釋。   云何得廣大 為眾作依止 實非阿羅漢 量與羅漢等 【疏】云何得廣大下十七行.雖義通三世.上已屬兩世竟.強可名為未來。何故言強。大般涅槃非三世攝.非謂菩提有去來今.皆以世間文字強說之耳。  義通三世者。初問四依.雖在滅後.不專滅後。餘問悉通三世.但上既明過現.故知此下正問未來。何故言下.約理會通也。   云何知天魔 為眾作留難 如來波旬說 云何分別知   云何諸調御 心喜說真諦 正善具成就 演說四顛倒   云何作善業 大仙今當說 云何諸菩薩 能見難見性   云何解滿字 及與半字義 云何共聖行 娑羅迦隣提  經天魔波旬.翻名如釋列眾中記。經滿字半字.喻常無常。經娑羅隣提者。舊解不同.或云娑羅翻雙.隣提翻鳥。或云娑羅是一隻.隣提是一隻。或云各是一雙。或云娑羅翻鴛鴦.隣提翻天鶴。然此方不善梵音.只增諍競。意在況喻.取其雌雄共俱.以喻雙流共行耳。   云何如日月 太白與歲星 云何未發心 而名為菩薩   云何於大眾 而得無所畏 猶如閻浮金 無能說其過   云何處濁世 不污如蓮華 云何處煩惱 煩惱不能染   如醫療眾病 不為病所污 生死大海中 云何作船師  經太白歲星者。太白則凶.西方金精也。歲星則吉.東方木精也。於五星中但舉東西凶吉.以喻常與無常。下月喻品佛答中.明月有虧盈.日有長短。唯答星中.但舉慧星為答。此則舉凶.以兼其吉也。以慧星不現則吉.現則是凶。以喻支佛出無佛世.眾生見已.皆謂如來真實滅度.而如來身實不滅沒。又此舉太白歲星為問者.乃是於五星中趣舉東西.意兼諸星.不分凶吉。故下佛答云。譬如眾星.晝則不現。而人皆謂晝星滅沒.其實不沒。如來亦爾.二乘不見.猶如世人不見晝星。準此答意。但以夜見喻常.晝沒喻無常.不以吉凶為喻。答既顯有二意.問豈不然。是知但舉二星.則凶吉出沒.美在中矣。迦葉玄會佛旨.其若是乎。經不為病汙者。如世醫師.若治病不差.則汙醫道。既所治皆差.則醫不汙。喻佛醫王.治眾生煩惱之病.無不除差也。   云何捨生死 如蛇脫故皮 云何觀三寶 猶如天意樹   三乘若無性 云何而得說 猶如樂未生 云何名受樂  經天意樹者。諸天之樹.隨諸天意所轉也。下佛答中.舉人間菴羅等樹一年三變.亦是隨轉義也。還喻常與無常。經三乘若無性等者。此問三乘之人.若無別性.云何而得別說三乘。明知三乘.各別有性。喻如樂事未生.不可名樂。樂受生已.方得名樂。三乘亦爾.要有三性.故得說三。何故佛說同一佛性。此亦法華已開.今乃重問。   云何諸菩薩 而得不壞眾 云何為生盲 而作眼目導   云何示多頭 唯願大仙說 云何說法者 增長如月初   云何復示現 究竟於涅槃 云何勇進者 示人天魔道   云何知法性 而受於法樂 云何諸菩薩 遠離一切病   云何為眾生 演說於祕密 云何說畢竟 及與不畢竟   如其斷疑網 云何不定說 云何而得近 最勝無上道  經而得不壞眾者。主伴一如.不可乖異.名為不壞。經多頭者。隨類異說也。經說法(至)月初者。北遠云。此文顛倒.而復不足。若正應言。云何說者.增如月初。若具應言。云何說者.增長眾生.如世父母.教於初生十六月兒。準答應爾。  △二請答三。初請答過去。   我今請如來 為諸菩薩故 願為說甚深 微妙諸行等 【疏】後四偈.請答前三意。初一偈.願為諸菩薩說微妙諸行等。前問長壽果.果必有因.因即是行。故知此偈.請答過去法門。  後四下.釋請答。今師雖云請中有問。此問還是再徵前義.不同他謂問五行等。借使聖意多含.以行性之名.配後五行十德及師子吼等。亦是菩薩自謙.云此行性非我所知.請於如來.為諸菩薩自演說之。非是正問故也。況今消釋.再徵前問.其旨渙然。  △二請答現在。   一切諸法中 悉有安樂性 唯願大仙尊 為我分別說 【疏】次一行請答現在。前問云何開祕密.此中請答安樂性。安樂性由來未開.故知是請答現在。  由來未開者。四味兼帶.至今始開。  △三請答未來。   眾生大依止 兩足尊妙藥 今欲問諸陰 而我無智慧   精進諸菩薩 亦復不能知 如是等甚深 諸佛之境界 【疏】後兩偈.請答未來。上問廣大依止。此請答未來.法門甚自分明。已列問數.結請文竟。  經今欲問諸陰者。謂十界五陰.即佛性義也。  △二示答文處二。初正示答經分齊三。初示十二品答十五問。 【疏】次示答文處。云何得長壽.凡四問.此品下文及金剛身品答。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名字功德品答。願佛開微密.四相品答。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實非羅漢等.四依品答。云何知天魔.凡兩問.邪正品答。云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四諦品答。演說四顛倒.四倒品答。云何作善業.能見難見性.並如來性品答。云何解滿字.文字品答。云何共聖行.鳥喻品答。云何如日月.太白與歲星.月喻品答(十五問竟)。  凡兩問者。知天魔是一問。如來波旬說是一問。  △二示菩薩品答十二問。 【疏】云何未發心下.有十二問.皆菩薩品答。云何未發心.夢見羅剎.逼令發心答。  夢見羅剎者。經云佛告迦葉.若有聞是大涅槃經.言我不用發菩提心.誹謗正法。是人即於夢中.見羅剎像語言。咄。男子。汝今若不發心.當斷汝命。是人惶怖.寤已發心。乃至云.是大涅槃.能令未發心者作菩提因也。 【疏】云何於大眾而得無所畏.三偈答。  三偈答者。前二偈即迦葉舉偈問佛.並釋偈為答。第三偈即佛自舉。即是不見善不作.唯見惡可作。是處可怖畏.猶如險惡道等偈也。 【疏】云何處濁世.四華喻答。云何處煩惱.醫師等十四譬答。  四華喻答者。即經云。善男子.如優鉢羅華.鉢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生淤泥中.不為泥汙。眾生修大涅槃亦爾.雖有煩惱.不為煩惱所汙。何以故。以知如來性相力故(云云)。十四譬答者。前十二譬.譬所說教。後二譬.譬能說人(云云)。 【疏】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師.風王四譬答。云何捨生死.如蛇脫故皮.金師兩譬答(龍能脫骨。可譬涅槃)。  風王四譬答者。初船譬。二船師及人譬。三風譬。四風王譬。即經云.譬如大船.從海此岸至於彼岸。乃至云.以是義故.如來名曰無上船師。金師兩譬答者。初蛇譬.次金師譬也。即經云。如來方便捨身.如彼毒蛇捨於故皮。是故如來名為常住。次云譬如金師得好真金.隨意造作種種諸器。如來亦爾。於二十五有現種種身.為化眾生等。注龍能脫骨等者。經既以皮喻生死.例應骨喻涅槃。蛇能脫皮.龍能脫骨。二邊俱捨.中道斯存。是知迦葉更合問云。云何捨涅槃.如龍脫故骨。所以不言者.只由生死已兼二種。故捨生死即捨二邊.故無龍問。若約不滯中道名捨涅槃者。則脫骨之問.準義應有。 【疏】云何觀三寶.菴羅閻浮樹答。三乘若無性.文殊騰疑.本無偈答。  菴羅等者。經明二樹一年三變。以喻如來示三種身.而實非無常。文殊騰疑等者。謂初文殊騰純陀疑。次如來許說。三文殊出疑。四如來說本無今有偈為釋。五文殊領解云。我今始解.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乃至下文云。三乘同一佛性等。 【疏】云何諸菩薩.而得不壞眾.舉護法因緣答。云何為生盲.而作眼目導.如人口爽不知六味答。  舉護法等者。經云。若諸菩薩勤加精進.欲護正法.以是因緣.所得眷屬不可沮壞。如人口爽等者。爽.敗也。楚人名羹敗曰爽。經云。若有不識三寶常存.以是因緣.唇口乾燋。如人口爽.不知六味。乃至不知如來是常住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 【疏】云何示多頭.常為眾生而作父母答。云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如人有子始生六月答。  常為眾生等者。經云。如來常為一切而作父母。佛以一音而為說法.彼彼異類各各得解。如人有子等者。經云。如人生子.始十六月。雖復語言.未可解了。而彼父母欲教其語。先同其音.漸漸教之。是父母語可不正耶。諸佛如來亦復如是。文云六月.悞也。  △三示大眾問答七問。 【疏】云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凡七問.皆大眾問品答。云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放光奉供答。  放光奉供答者。即大眾品初云。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色.青黃赤白紅紫光明.照純陀身。純陀遇已.與諸眷屬.持諸肴饌疾往佛所等。 【疏】云何勇進者.示人天魔道。若有比丘能以如來誓願而發願者.於世最勝。不能觀了常者.是旃陀羅答。云何知法性.而受於法樂.說二十一行偈答。云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三病人答。  若有比丘下.即二十一行偈後長行初文也。今但略引大綱而已。三病人者。謂重逆謗三也。經云。佛告純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誹謗正法。如是等人.名為破戒也。 【疏】云何為眾生.演說於祕密.廣釋諸有餘偈.以無餘偈答。云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用云何名為無餘義耶.云何復名一切義乎.唯除助道.常樂我淨善法.其餘一切皆名有餘答。  有餘偈以無餘者。以.語助也。即經云。我所說者亦有餘義.亦無餘義(云云)。而以此答演祕密問者。但有餘之偈.是佛隱覆隨緣之說。今演隱覆.令祕顯露.故酬此問。云何名為無餘等者.即品末文殊問辭也。唯除助道下.即佛答文殊也。助道等者。常樂是果.善法是因。此果此因並是助道.為緣斥倒。非因非果.乃是正道。只此正道.名無餘義。其餘下.即除佛界因果之外.餘九界因果悉是有餘。以無餘是畢竟義.故答此問。 【疏】云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亦取前諸菩薩遠離一切病答。上三種病人得滅罪後.近無上道.兼答此問。若有病人.若遇不遇.悉得差者。此去佛最近。若遇即差.不遇不差。此則次近。若遇不遇.皆不差者.此去佛遠。又云。取大眾發心.如來授記.以答此問。  大眾發心等者。即品末也。故經云。大眾供養佛已.發菩提心。諸菩薩等得住初地。爾時世尊與文殊迦葉.及純陀而授記莂。  △二引證答經分齊二。初前九證答問盡處。 【疏】今引十證明答問竟。一者偈中興問.次第而來。長行相對.次第而答。故知答問盡。  今引下.引證答經分齊。只由古師分此偈文.謂後四行是問.五行十德等。即前敘古分偈中第四師義也。今雖配當偈文.出其答處.義同指掌。復恐未曉指歸.故更立十證以示迷者。前九依經.後一依人。人師立義推寄有本.況與經合.故總為十證。又顯今師上符經旨.下契譯人。的見偈文所問.唯齊大眾問品爾。次第而答者。如前屬配經文。 【疏】二者偈中設問竟.即自謙云。甚深微妙安樂性等.非我所知。請於如來.為諸菩薩自演說之。若從此意.知答問盡。  非我所知者。即經云。而我無智慧也。為諸菩薩等者。即經云。我今請如來為諸菩薩故等。若從此意者.既行性等諸佛自說.故知答問.只齊大眾品也。問。向分四偈.是再徵前偈三世之問。今何故云.是請佛自說行性等耶。答。經意多含.兼乎二意。此對前釋互現其義耳。故云若從此意.謂且從一義也。 【疏】三者答若未盡.不應謝恩。答問既竟.時眾得益.起禮燒香.散華供養。故知答問盡。  不應謝恩者。即以起禮燒香等.名謝恩也。由答問畢.所以禮謝。即大眾問品末云。爾時大眾以種種物供養如來也。供養之言.義通三業。故今云起禮.種種物中香華為首.故云燒香等。 【疏】四者上來召眾雲集.慇懃勸問。答若未竟.寧得倚臥涅槃。既右脇息言.知答問盡。  召眾雲集者。即序中五十二眾也。勸問即長壽品初.三勸比丘.三勸大眾也。問。召眾既是序品初.勸問應是聲召。答。此明答問分齊。故知三十四問.自由長壽品初三勸而起.非關序中。若爾。召眾何約序耶。答。長壽三勸.只勸前所集眾.故眾無別。倚臥等者。即大眾品末云。爾時如來說是語已.為欲調伏諸眾生故.現身有疾.右脇而臥.如彼病人。知答下.答若未盡.不應臥病。 【疏】五者付囑文殊.寢而無說。大眾重請。既受請已.跏趺融懌.方談五行。故知答問盡。  五者下.即品末云。文殊.汝等當為四部廣說大法.今以此法付囑汝等。寢而無說者.即右脇而臥。大眾下.即現病品中.迦葉等推請也。跏趺下.即彼品云。爾時世尊.大悲熏心.知諸眾生各各所念。即從臥起.結跏趺坐.顏貌熙怡.如融金聚等。故知下.五行既因重請.故知答問唯齊眾品。 【疏】六者對告德王.賓主有異.知答問盡。  對告德王者。即行章五行十德也。 【疏】七者師子更問.問人既別.知答問盡。  師子更問者。即義章師子吼品也。 【疏】八者文云。如來初開涅槃經時.說有三種人。三種人乃是答問之末.實非創說之初。今云。初開乃是後說之初.非初說之初。既有初說後說不同.知答問盡。  八者下.即第二十四卷初.德王品文也。三種病人者。經云。一者若有病人.得良醫藥及瞻病者.病則易差。如其不得.則不可愈。二者若得不得.悉不可差。三者若得不得.悉皆自差等。乃是下.謂三病人.在現病品中說之。現病在眾問之後.故云答問之末。今云下.正示德王言.初開涅槃意也。後說之初者。即現病是行章之初也。非初說之初者。非指施章之初也。既有下.行章既自有初後.故知答問但盡施章。 【疏】九者前問多.答卷少。後問少.不應答卷多.知答問盡。  九者下.前十九行偈.有三十一問.故曰問多。古人皆許齊大眾問品.答盡此問。而但涉七卷經文.故云答卷少。後問下.古人將後四偈.為問行性等。從現病訖經.答此三問.故云不應答卷多。若義理相關.雖問少答多.亦應無妨。但前八義破彼皆非.後據河西.口決雅當。故以問答多少並而難之。故知此義不可孤立。應知凡立義勢.若常山之蛇.斬首尾應.斬尾首應.斬中兩應。今茲十義其勢實然。若難前八.謂取經為證.蓋出自情.應以後義咨決有在.非任胸臆。儻難後義.人師所判未可全用。應以前義推度經文.義與讖合。若難中間.不應以問答多少等為妨者。應云推前經義.憑後聖師.道理不虧.斯義有在。首尾兩應.其喻泯齊。故知明琛之說.非無遠致。但以內心嶮惡.自貽蛇報。儻誠為法.用勢何妨。不以人廢言.斯之謂也。  △二第十證分偈所憑。 【疏】十者河西面對梵文.口決曇讖.指授殷勤。親說十九偈是問.後四偈非問。斯人不信.孰可信耶。  面對梵文者。道朗時在譯場.身充證義.親披梵本.口咨法豐.決擇其義也。未治本.云胡文。荊溪再治.凡有胡字悉改為梵。所以古來皆云胡文等者.只由梵人涉胡而來.故使梵文通有胡稱。自唐初諍論.則胡梵甄分。蔥嶺已西並屬梵種。鐵關之左皆曰胡鄉。曇無讖.或曇摩懺.此云法豐。斯人下.勸信也。且法豐.中印度人也。六歲出家.日誦萬言。初學小乘.後遇白頭禪師教以大乘.十旬交諍.方悟大旨。而明呪術.所向皆驗.西域號為大神呪師。自入北涼.徵感神異.委如本傳。非夫聖者孰能臻此。指授殷勤.故非率爾。故誡世人.誠堪取信。故云斯人不信等也。  △三佛答二。初分科。 【疏】爾時佛讚下.第三佛答。又二。初讚問.次答問。  △二讚下。隨釋二。初讚問二。初分科。 【疏】讚問又二。初讚.次謙。  △二讚又下。隨釋二。初讚二。初分科。 【疏】讚又二。先總讚.次別讚。酬其上別總二請。若三十四問是歷法別請.後則總請。  後則總請者。即後四偈.總請如來答上過現未三問也。  △二先酬下。隨釋二。初總讚。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 【疏】先酬總請.故初云善哉善哉。所以須此讚者。世間問答.酬往稱美。佛不違世法.是故先讚。人但見年幼.不期智深。見問淵玄.方知非淺。又若見佛讚.皆發奇特心.是故須讚。他方來眾見小小菩薩能問大大事.皆生敬伏.是故須讚。又此一一問皆與理合.是故須讚。皆有所擬(云云)。  釋總讚中.文具四悉。不違世法.即歡喜益。知深非淺.即生善益。此土眾發奇特心.他土眾皆生敬伏.則是二眾俱破憍慢之惡也。問與理合.其旨可知。小小菩薩者。俗眾已小.年幼復小。問大大事者。三教是大。今乃問圓.即是大中之大。所擬下.注云云者。令釋出四意。  △二別讚二。初標示。 【疏】次別讚者。即是別讚三世之問。  △二初讚下。正釋二。初隨文示義三。初讚問過去。 善男子。汝今未得一切種智。我已得之。然汝所問甚深密藏。如一切智之所諮問。等無有異。 【疏】初讚其問過去法門。有三義。一舉果讚因。言汝未得者.非全不得.乃是因中分證.非是果地究竟.故言未得。二舉甚深密藏讚其所問。汝問長壽.佛以一切種智為命。此之智命.果地所證.故言我已得之。已得非始.得已圓滿.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云。甚深密藏。而汝能問.是故讚其所問之法。三讚其被加。其上請云承佛神力。今加而讚之.故言等無有異。  言等無有異者。雖在分果.既受佛加.則解齊妙覺。故經云。如一切智等無有異也。一切智即一切種智。三智圓通.互舉無在。  △二讚問現在。 善男子。我坐道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爾時無量阿僧祇恒河沙等諸佛世界。有諸菩薩亦曾問我是甚深義。然其所問句義功德。亦皆如是。等無有異。 【疏】坐道場者。讚其問現。其上問云。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佛即舉三義讚之。一舉初以成後。讚其巧問.該現化之始終。故言我坐道場.初成正覺。二讚其一人.以均大眾。故云.有諸菩薩亦曾問我是甚深義。三讚其現得大眾加助。其上請云。及因大眾善根之力。今明功德句義無異.是為讚問現在法門。  巧問下.諺應作該.字之悞也。及因下.向經云。大眾善根威德之力。今隨便舉耳。  △三讚問未來。 如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 【疏】從如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是讚問未來。上問言。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此言利益可解(云云)。  可解下.云云者。自餘諸問.悉為流及來世.利益眾生也。  △二舊解下。斥古明今二。初敘古斥非。 【疏】舊解坐道場亦曾問者。或言是華嚴中問。翻經不盡.其文未來。或言是偏方不定教。文亦不來。或言是祕密教.非顯露攝。義皆不然。  舊解下.初師既指華嚴.仍通伏難。恐難云。若指華嚴.彼經何不見有長壽等.三十四問耶。故釋云。梵本應有.但未來此土耳。次師指偏方等者。古師判佛一代為三種教。一頓謂華嚴。二漸謂始自阿含.終至涅槃.先小後大.故名漸也。三偏方不定者。謂別有一經.非頓漸攝.而明佛性常住.勝鬘光明等是也。此乃偏為一機.設斯方法。亦不來者。通伏難也。後師意云。經既的指初成.則定在華嚴。既是祕密.故無顯文。義皆不然者。疏主總斥也。  △二今明下。依經顯是。 【疏】今明道場.乃是元初.圓滿始坐.非方便道場。第二卷云。我已久於無量劫來.久已成佛。亦如法華.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昔諸菩薩曾問此義.如今不異。正對過去之問.非一化之始.不應據寂滅道場及偏方祕密。  今明下.今師正義也。既指遠本寂場初成.故非今日迹中言教所述。則前三師立義不攻自敗。不應下.結斥三師。  △二謙二。初敘意科分。 【疏】爾時迦葉下.第二自謙。佛向讚其上等如來.下齊菩薩。其謙亦兩。一謙所問.橫竪不及。二誓聞法.頂戴增加。  其謙亦兩等者。初謙不及.則不敢僭等如來。次誓頂戴.則庶欲少齊菩薩。  △二隨文正釋二。初謙所問橫豎不及。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我無智力能問如來如是深義。世尊。譬如蚊蚋。不能飛過大海彼岸。周徧虛空。我亦如是。不能諮問如來如是智慧大海。法性虛空甚深之義。 【疏】初文者。不能飛過大海.橫不及也。不能周徧虛空.竪不及也。  初文下.經以蚊蚋喻分真空.海喻究竟。海喻智廣.空喻理深。故經云。智慧大海.法性虛空也。然智豈不深.理亦應廣。文雖互舉.義必兼具。理智冥一.函蓋相稱。故經次云。深廣智慧也。  △二誓聞法頂戴增加。 世尊。譬如國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頂戴恭敬。增加守護。我亦如是。頂戴恭敬。增加守護如來所說方等深義。何以故。令我廣得深智慧故。 【疏】次文云。頂戴守護。高深。增加守護。廣大。何以知然。文中次釋云。願令我得深廣智慧。  頂戴守護者。應云頂戴恭敬。經方等深義者。方廣.平等也。佛性周廣.平等一如。故云方等。  △二答問二。初分科。 【疏】從佛告迦葉下.第二正答問。大分為兩。初次第答三十四問.次大眾供養。  △二初答下。隨釋二。初次第答三十四問三。初十二問答十五問十二。初答長壽因果二問三。初指文分科。 【疏】初答者。初盡此品文.是答長壽之問。又兩。初答長壽因.後答長壽果。  △二更釋下。懸談名義三。初示義勝劣。 【疏】更釋因果之名。一云。若有因果則墮常義。若無因果則墮斷義。若言開因果之祕.故說因果.此語小勝。  初答長壽問中.疏主先且懸談名義。以云何得是因.長壽是果故也。文中先示義勝劣.亦是敘古也。墮斷常者。以定執故.此即他人斥非也。若言下.即他人正義。開祕者。他謂開小乘無常因果.顯今經常住因果。得今對治之義.已勝有無之執.故云小勝。 【疏】若為顯涅槃.兼言因果.此語最勝。涅槃無因果.方便說因果。從容抑案.顯於正法.故言因果。  若為下.若言今經正為顯發涅槃妙理.兼言因果之事.則深得經旨.故云最勝。涅槃下.釋上義也。理非始終.故無因果。即理而事.故說因果。故云方便。從容下.結意。抑案者。揚理抑事.故無因果。案理即事.故說因果。理事不二.名顯正法。  △二今明下。破計隨機二。初四句破計。 【疏】今明若因自是因.果自是果.則墮自性。由因故果.由果故因.則墮他性。因果因緣故因.因果因緣故果.則墮共性。非因非果故因果.墮無因性。皆墮斷常。  今明下.今師義也。一家所傳.祖乎龍樹.故須依中論四句破執。次依釋論四悉被機。四執不破.豈免斷常。故前人師所立.不出四計。既執一為是.餘皆妄語。則諸惑由是而生.惑潤於業.招感生死。苦集浩然.去道彌遠。文中因果相望各有四句.文相可解。初句者。謂果不由因尅.因不望果修。既不相由.故屬自性。次句者。向果不由因.既稱果為自.以果望因.因即是他。今果從因生.豈非他果。因亦如是.故云則墮他性。第三句者。謂此因不由果故因.亦不由因故因。因果因緣和合故因.果亦如是.此即共生。共生有二過。謂墮自他性中.故云墮共性。第四句者。非因非果.故因故果。此即離因離果.無因緣而辨因果。故他人云。涅槃無因果.方便說因果者.未逃此句。從因緣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耶。言皆墮斷常者。即摺疊四句以成二句也。初三是有.故墮常。二四是無.故墮斷。此四並是妄想.故須破之。問。佛法皆云因緣和合.何故破共生。答。為定執故.亦須破之。四執破已.四說無過。故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  △二但以下。四悉隨機。 【疏】但以四悉名為因果。顯非因果.故云因果。  但以下.即是今經。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也。顯非因果者。如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謂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是。  △三前文下。結示傍正。 【疏】前文非不明果.後文非不明因。從多從正.分此二門。  從多從正者。前文正明於因.故多談因.少談果也。後文例爾。  △三初答下。隨文正解二。初答長壽因二。初分科。 【疏】初答因為三。初誡聽。次正答。三論義。  △二初誡下。隨釋三。初誡聽。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諦聽諦聽。當為汝說。 【疏】初誡聽者。將說長壽甘露妙藥。若覆器不聞.則思修俱失。故須誡眾。釋論云。專視聽法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云云)。  若覆器等者。以無聞慧.似覆器不受水也。聞慧既無.則思修並喪。故今誡令諦聽也。然若有聞無思.如器仰而漏。有思無修.如不漏而汙。雖能貯水.豈堪用乎。經雖誡聽.意兼思修。若三慧克全.則祕藏可入。故餘經皆云。善思念之。即二慧也。釋論下.引證聞慧。  △二正答二。初分科。 【疏】從如來所得長壽之業去.是正答。文為五雙。一指果人因人以標業。二指果法因法以勸業。三明自行化他以證業。四開譬合譬以況業。五示果報華報以結業。  正答中.科分五段。皆云業者。業謂三諦.該亘迷悟.融通事理.故使人法因果.若自若他.若譬若報.皆云業也。初云標業者。但舉能證之人.以標業名耳  △二正釋五。初指果人因人以標業二。初正釋因果業義二。初正示因果。 如來所得長壽之業。菩薩以是業因緣故。而得長壽。是故應當至心聽受。 【疏】初果人者.如來。因人者.菩薩。若無此業.不名菩薩。佛無此業.不名如來。此業成因.因名菩薩。此業成果.果名如來。  此業成因者。初住分顯.名曰成因。然此成因.本由理具。究竟開發.名為成果。  △二業若下。結成不思議。 【疏】業若定因.不得作果。業若定果.不得作因。當知此業非因非果.能因能果。雖能因果.因果叵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來境界不可思議。  業若下.初標染淨隨緣.因果不定。當知下.正示不變隨緣.雙非因果.即能因果。隨緣不變.因果叵得.亦是結成三諦也。雙非即中.雙能即假.叵得即空。理事相融.三諦互攝.思議不及.名佛境界。  △二精進下。疏主謙己推師。 【疏】精進菩薩亦不能知。豈是凡情闇心圖度。不能已已.輒述所聞。  精進下.疏主謙己推師。精進即不退.此謂別教地前位.行不退人也。故前偈云。精進諸菩薩亦復不能知。即與法華云。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同也。豈是下.自謙也。未入聖位.故曰凡情。無明全在.故曰闇心。圖度者。謂圖謀度量也。輙述所聞者。推師也。謂智者親證.依證示人.三諦一心.攝無不盡。故咨決有地.師資道合。而此三諦是我所聞.故專輙述之.以通經義。  △二指果法因法以勸業二。初示因果。 若業能為菩提因者。應當誠心聽受是義。既聽受已。轉為人說。 【疏】次果法者。菩提也。因法者。三慧也。聽是聞慧。受是思慧。轉為人說.即是修慧。  果法下.法即人之所證。為說修慧者。外說內資.故屬修慧。  △二若下。明業體二。初反顯立徵。 【疏】若菩提無此業.不得成果。三慧無此業.不得成因。至高無頂.至廣無涯.多所成就.其相云何。  若菩下.反顯立徵。至高者。豎窮妙覺.故云無頂。至廣者。橫周十界.故曰無涯。包攝偏圓.故多成就。  △二若業下。約諦答示三。初約三諦簡示。 【疏】若業能破業.是為破業。從無住業.立一切業.是為立業。非破非立.而破而立.是為正業。  若業下.答示。若業能破業者。空業破假業。從無下.無住即空.即空而假.立十界業.故名立業。心性一貫.雙遮二邊.故非破立。即遮而照.而破而立.三諦圓普.名為正業。此即今經因果之業也。  △二如是下。明體用相即二。初離過。 【疏】如是正業.不可言三.不可言一。言一則失用.言三則傷體。  △二即體下。正示。 【疏】即體而用.即用而體。即體而用.故言此業能為菩提之因.得菩提果.道前體用。廣為人說.道後體用。即用而體。非因非果.非自非他。  即體下.三一相即.故體用無傷。故言下.正消經文。言道前道後者。究竟名道後.分真名道前。道前以修因進趣為用.即自行用也。道後以轉為人說為用.即化他用。皆即體而用.故言體用非因果.是道前之體。非自他.是道後之體。  △三故上下。結示引證。 【疏】故上文云。以珠力故.水即澄清。豈非即體而用。下文云。大慈大悲名為佛性。豈非即用而體。  故上下.引證。珠力是體.澄清是用。分真究竟修因為他.悉名澄清。大慈大悲亦收二位.所謂分證慈悲.究竟慈悲.佛性是體。  △三明自行化他以證業。 善男子。我以修習如是業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復為人廣說是義。 【疏】三從善男子我以修習去.是舉自行化他.證成於業。我以修習故得菩提.即證道前體用。今復為人廣說此法.即證道後體用。然我果久成.道前之業.非復今時。故知却明過去法門.答初之問。  非復今時者。非今日近成也。却明下.却.退也。退追本地.以答長壽之因。故云初問.即得之一字也。  △四開譬合譬以况業二。初分科。 【疏】四開譬中.先譬.次合。  譬合況業。明菩薩利他用也。向明利他之用.但在妙覺者。以對菩薩.修因趣果為用故爾。若論分證.豈不化他.則今文是也。亦是佛言互現其義。  △二譬如下。隨釋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王子犯罪繫獄。王甚憐憫。愛念子故。躬自迴駕。至其繫所。 【疏】譬如王子者.似譬道前。王譬菩薩。子譬群生。犯罪譬起惡因。繫獄譬受惡果。憐憫譬天性相關。愛念譬拔惡因。躬至繫所.譬拔惡果。夫王子者.剎利種也.罪為獄囚。眾生亦爾.同佛之性.罪業所拘.流浪生死。亦有佛性.亦無佛性。如王子是囚.囚是王子。為此義故.慈悲與拔。  似譬道前者。佛意叵量.未敢定判.故云似也。然道前語通.通於住前。理等四即.俱名道前。此則妙覺道前分證菩薩.化於初住道前四即凡夫。真道之前.故曰道前。亦有等者。有迷中之性.無悟中之性也。  △二合。 菩薩亦爾。欲得長壽。應當護念一切眾生。同於子想。生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授不殺戒。教修善法。亦當安止一切眾生於五戒十善。復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一切諸趣。拔濟是中苦惱眾生。脫未脫者。度未度者。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安慰一切諸恐怖者。 【疏】菩薩亦爾下.合譬。凡舉三法合譬。初一子地.合同體大悲。況即體而用。次四無量心.拔苦因.與善因.拔苦果.與樂果.大喜慶悅.大捨平等。況用不離體.即用而體。  合譬中.同體大悲者。即前天性相關。即此經云.同於子想也。次四下.以經中先標四心.從授不殺戒去.即釋出四義。故疏明之。不殺是拔苦因。教修善法是與樂因。經亦當安止去.廣上修善法耳。經從復入地獄去.拔苦果與樂果也。既云拔濟.拔即大悲拔苦果。濟即大慈與樂果也。大喜等者。經中雖但明慈悲與拔.而義兼喜捨二心。既見離苦得樂.必生大喜慶悅。大捨平等者。雖生慶悅.而無憎無愛.故云平等。 【疏】三四弘誓願徧約四諦。苦諦則通.不但四趣。集諦亦通.不但十惡。道諦不但戒善。滅諦不但灰斷。弘誓之境.囊括則周.故用三法合譬況業。  三四弘下.即釋經未脫已去文也。謂脫集度苦.涅槃是滅.安慰是道。徧約四諦者.謂徧十界。不同四等中.但在六道也。以前悲但拔四趣苦.慈但與人天樂耳。須知今明四諦.二死名苦.三惑名集.界內外三學為道.究竟涅槃是滅。故云不但四趣等也。  △五示果報華報以結業。 以如是等業因緣故。菩薩則得壽命長遠。於諸智慧而得自在。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疏】五舉二報結者。聖人以慧為命.智慧自在。故壽命長即譬果報。天上受樂則譬華報(云云)。  即譬果報者。三智分成.居實報土.故屬果報。華報者。既云生於天上.即是應在分段土中.故屬華報。文中二報皆云譬者。譬當作結.字之悞也。  △三論義二。初總別科分。 【疏】三從爾時迦葉白佛去.是論義。凡四番問答。初番先問次答。問有三意。一述不解。二謂不應。三正作難。  △二不解下。依科釋義四。初番二。初問三。初述不解。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等視眾生。同於子想。是義深隱。我未能解。 【疏】不解者。領長壽業非因非果。非自非他。故言深隱。  △二謂不應。 世尊。如來不應說言。菩薩於諸眾生修平等心。同於子想。 【疏】次不應者。一子之地.同體大慈.體無愛恚.云何子想。若同子想.即是起愛。起愛云何同體.同體云何起愛。故云不應。  △三正作難。 所以者何。於佛法中有破戒者。作逆罪者。毀正法者。云何當於如是等人同子想耶。 【疏】三作難者。破戒作逆.應須治罰。治罰乖慈.云何等視。等則無罰.云何言治.治偏乖慈。慈之與治.二俱乖體.展轉有妨.難從此生(云云)。  治罰者。廣雅云。罰.折伏也。  △二答。 佛告迦葉。如是如是。我於眾生實作子想。如羅羅。 【疏】次佛以一言答其三意。云我於眾生同一子想。如羅睺羅者。同體之慈.是慈清淨微妙第一.非染愛慈。是慈深隱.非但難解.亦復難說。即體而用.不妨等視如羅睺羅。慈既即體而用.治亦復然。一言答三.其意在此。然迦葉問菩薩修慈.此問道前。佛以道後果慈答之。云我於眾生亦一子想。舉後答前.前後不異。  釋佛答中.先明中道雙非.次明雙照。非染愛慈者。中道之慈.非法緣染涅槃.非生緣愛生死。故此無緣.得名清淨等。此即雙非也。即體而用.明雙照也。即雙非體.有雙照用。照十界假.何妨等視.如己子乎。慈既下.例明治義。慈既即體而用。治罰破戒.亦是即體而用。故云治亦復然。復知治罰正是於慈.的無乖背。小乘尚云。佛於大慈門演毗尼藏。而況於大乘乎。一言答三者。只以如羅一言.具答迦葉不解不應作難之三也。  △二番二。初科分。 【疏】次從迦葉復白去.是第二問答。先問.次答。  △二問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昔十五日僧布薩時。曾於具戒清淨眾中。有一童子。不善修習身口意業。在隱屏處盜聽說戒。密迹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剛杵碎之如塵。世尊。是金剛神極成暴惡。乃能斷是童子命根。云何如來視諸眾生同於子想。如羅羅。 【疏】初問中.舉昔事難今義。力士無慈.碎聽戒童子.童子命斷.即昔事也。若承佛力.即如來遣害。傷慈縱毒.頓乖一子.即難今義。  經布薩者。此訛略也。應言鉢羅帝提舍耶寤。此云我對說.謂相向說罪也。舊云淨住者.義翻也。蓋取三業清淨.如法而住耳。經中但言十五日.不言黑白。準律黑白二半.各通三日。謂十三.十四.十五也。十五是其正日.餘之二日在緣則開。  △二答二。初標科。 【疏】次佛答中.明三世之慈。為三。  △二初明下。正釋三。初過慈二。初順經正解。 佛告迦葉。汝今不應作如是言。是童子者即是化人。非真實也。為欲驅遣破戒毀法。令出眾故。金剛密迹示是化耳。 【疏】初明童子是昔事。若答此事.擬過去慈。童子金剛.二皆是化。幻人幻杵.以害幻命.寧有實耶。設權懲惡.正是大悲.拔其苦因。假設濟危.正是大慈。與其樂果.至慈至巧.非一子義.何者是耶。  設權懲惡者。懲言澄戒也。  △二他解下。舉實況權。 【疏】他解。見機猶害五百淨行。尚實有害事.若將此釋.都無所損。  見機猶害等者。即下梵行中.明仙豫大王殺五百婆羅門也。  △二現慈二。初敘意標科。 【疏】次從迦葉去.明現世慈。本地指三業行慈。又三。  △二初如下。隨文正釋三。初意慈。 迦葉。毀謗正法及一闡提。或有殺生。乃至邪見。及故犯禁。我於是等悉生悲心。同於子想。如羅羅。 【疏】初如來之意。於諸眾生生一子想.雖謗法闡提.邪見毀戒.悉如一子.況復餘人。心常平等.即意慈也。  △二口慈二。初分科。 【疏】次從譬如國王去.明口行慈。又三。一先舉國憲.次明佛法.後結治罪。  國憲者。憲.法也。  △二初國下。隨釋三。初舉國憲。 善男子。譬如國王。諸群臣等有犯王法。隨罪誅戮而不捨置。 【疏】初國之嚴刑以酷為本。  嚴刑者。釋名云。刑.侀也。侀.成也。一成而不可改也。國語云。後世嚴刑而人不禁。故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鑿。薄刑用鞭朴。以酷為本者。若夫先王立刑.其實以仁為本。但欲齊於民故.不得已而用之耳。故尚書云。刑期于無刑.民協于大中。今云以酷為本者。既傷害身分.斷其命根。比於佛教.非酷如何。且佛制畜生不以杖擬.而況於人。所以摩竭提國古無刑戮.其民淳淳。豈非大覺將興.預彰斯範。國名不害.良在茲焉。  △二明佛法二。初示輕重。 如來世尊不如是也。於毀法者。與驅遣羯磨。訶責羯磨。置羯磨。舉罪羯磨。不可見羯磨。滅羯磨。未捨惡見羯磨。 【疏】二佛之法網以慈為宗.舉非顯是。佛法有三。若擯.永出眾外。若四羯磨.不出眾外。  以慈為宗者。佛於大慈門演出律藏。雖有治罰.必也慈乎。所以今經與七羯磨者。為欲示諸惡行有惡報.故以現在治罰.息將來大怖。故以慈為宗.斯言有在。舉非顯是者。舉國刑之非.顯佛法之是。故經云。如來世尊.不如是也。佛法有三者。三應作二。謂出眾與不出眾也。若擯等者。束其七法.以成二相。若下.闕三字。應云。若三擯永出眾外。言三者.即後不滅未三也。故十誦八法文云。諸國比丘聞車匿被擯.不共作羯磨。若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布薩自恣.不入十四人數。厭惡如旃陀羅.皆不共住.不共事。南山鈔僧綱篇云。後三羯磨.名為三舉。信行俱壞.棄在眾外。不足僧數.過狀深重.不可攝濟。故制極法.律簡此眾.同於犯重.乃至死時.所有資產入同舉僧.賞功能故。若四等者。即前驅.呵.置.舉四也。故南山云。前四法人.但壞其行.心猶有信。律足僧數.應羯磨法。而是被治.不可訶舉。故云不出眾外也。 【疏】唯不得為羯磨之主.十四知事人。  不得為羯磨主者。但不出眾.則勝三舉。雖得共住.而不得與他受大戒.及依止.乃至不得呵羯磨等.故云不得為主。又是不得為闥賴吒.及烏回鳩羅也。十四知事人者。雖得同住.是所治故.不得知事。言十四者。十誦八法第六卷(即第三十四卷也)具說緣起。故彼律云。佛在阿羅毗國。爾時僧坊崩壞。佛知故問阿難.是僧坊重閣.何故崩壞。答言。修治是僧坊人。有死者.病者.反戒者.餘國去者(云云)。佛言。若能辦大事.應羯磨立作知事人。諸比丘有能多致財物.能成辦事者。若房舍故壞.應六年立作知事人。若新房舍.應十二年立作知事人。次佛在王舍城。因客比丘.立敷臥具人。三佛在迦尸國。因六群.數從居士取食。佛言。應立知食人。四佛在王舍。居士施種種粥.六羣先索。佛言。應立分粥人。五佛在王舍。因居士施種種帶鉢那餅.六群先索。佛言。應立分帶鉢那人。六佛在王舍。居士辦種種藥.六郡先索。佛言。應立分藥人。七佛在阿羅毗僧坊中.聽畜作器。因客作木師.晝作暮去.失作器。佛言。應立知作器人。八又一時.從憍薩羅國向舍衛.過空僧坊宿。佛言。從今聽若空僧坊中.諸比丘欲去.應立一比丘.令知常住。九因王臣詣竹園房舍.觀看索食等。若與畏犯.不與懼作患。佛言。應立分處人.不白僧眾.得用十九錢供給。若更須.應白僧竟與。十佛在王舍。眾僧得衣.無人守護。佛言。應立守護衣人。十一未有分衣人。佛言。應立。十二佛在舍衛.無分浴衣人。佛言。應立。十三佛在舍衛祇陀林中.無人知時限等。佛言。應立維那。十四因諸沙彌共語.諸比丘無沙彌者有諸惱亂。佛言。應立分處沙彌人.應教先修治塔事.四方僧事.作飲食事等。此十四人皆以白二羯磨差之。律文僅半.今但撮其梗概耳。 【疏】今通名羯磨.而實有輕重。  今通下.羯磨名通。而有四輕三重之別。羯磨亦云劫暮。明了論疏翻為業也。所作是業.亦翻所作。百論翻事。南山云。若約義求.翻為辦事。謂施造遂法.必有成濟之功焉。然疏釋經文七法.並依十誦。若準四分.七法則三名少異。四分名擯出.十誦名驅出。四名訶責.十名苦切。四名遮不至白衣家.十名下意。餘四名則同。又四分加惡馬治。五分有默擯。加此二法.則成九也。  △二初言下。正釋義二。初釋前四羯磨。 【疏】初言驅遣羯磨.即是律中驅出羯磨。馬師滿宿二比丘於聚落污他家.行惡行。佛令與驅出羯磨.出此聚落。  初言下.先釋前四羯磨。馬師等者。十誦云。佛在舍衛.爾時黑山國土有馬師滿宿二比丘.汙他家.行惡行。汙他家.皆見皆聞皆知。行惡行.亦見亦聞亦知。是比丘共女人一牀坐.共一盤食.共器飲酒。乃至與多人眾吹貝導道.入園林中。作如是種種惡不淨事。諸比丘以事白佛。佛語比丘。汝等與馬師滿宿比丘.作驅出羯磨。若更有如是人者.亦應與作驅出。律文有五段。謂初出過。二立治。三奪行。四順從。五僧為解。下六例爾。今疏但明出過一意。 【疏】訶責者。即律中苦切羯磨。般荼盧伽比丘喜鬪事.鬪構兩頭。與人鬪競.至城中訴。乃以詞牒結著衣帶.數數如是。佛令作苦切羯磨.苦惱切勒。  苦切等者。佛在舍衛.有二比丘.名般茶廬伽。喜鬪諍相言(云云)。準律無至城中訴等。恐是疏主準引他文添補。 【疏】置者。即依止羯磨是。施越比丘為人輕薄.數犯可悔罪.數惱僧。佛令與作依止羯磨.令依剛正有德之人住持教示.不令數犯。  依止等者。十誦云。佛在舍衛.爾時施越比丘.數數犯罪.數數悔過.無有齊限。餘如疏。 【疏】舉罪者。即律中下意羯磨。欝多羅比丘為質多居士菴羅寺主.恒得好食。居士後時遇優波斯那.於舍供養.不與寺主相知。欝多羅生瞋.語居士言。飲食雖美.但無胡麻歡喜丸耳。此居士少年貧時曾為此業.故以刺之。居士因即說譬.如鷄與烏共生一子.或作鷄鳴.或作烏聲。汝或善語.或作惡語。而此比丘父母異國.故以譏之。佛知.令與作下意羯磨。僧中遣一人.將是比丘往居士所.下意懺悔。  下意等者。十誦云。佛在舍衛。爾時迦尸國有聚落.名摩叉止陀。是中有豪貴居士.名曰質多羅。於聚落菴羅林中起僧房.請比丘僧住。時有比丘多鬱多羅.作摩摩帝帝帝陀羅(謂僧房主。故疏云菴羅寺主也)。爾時有優婆斯那比丘.和檀提子.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皆阿練兒.納衣乞食.威儀清淨.起人敬心。遊行到聚落.居士見是客比丘.來去坐立.飲食衣鉢.威儀清淨.即起敬心。因客比丘故.請僧明日到自舍食。時僧房主聞居士不先語我。因客比丘故.請僧舍食。我是居士僧房主.居士不問我。因客比丘故.請僧舍食。過是夜已.我當共是居士語。作是思惟.至地明了.著衣持鉢到居士舍。見辦多美飲食.敷雜色坐具。問言。何以無胡麻歡喜丸。居士答言.我今樂說一喻.若聽者當說之。大德。北方有估客眾.擔雞東方市易。有烏下來.與雞共合生子。鳴時亦不能作鷄聲.復不能作烏聲。設欲鳴時.作鷄烏聲。汝亦如是.雖說佛法善語.又說惡語。鬱多羅言.汝呵罵我。此是汝菴羅僧房.還以相付。我當東方詣佛所.供養親侍。居士三請不住。多羅即持衣鉢.向舍衛.詣佛所.以事向佛廣說。佛聞已.語諸比丘.汝等與鬱多羅比丘.作下意羯磨.令向居士.下意懺悔(云云)。爾時應遣一堪能比丘.將鬱多羅到居士所。語居士言。是比丘現前惡口.呵罵汝。僧已如法治。汝今聽是比丘懺悔。若受懺悔者.即時令是居士離聞處.住可見處。鬱多羅應向是比丘作突吉羅懺悔(云云)。疏中云。父母異國等.即是據十誦.疏釋出其意。律文本無。前云貧時曾為此業等。其意亦爾。  △二不可下。釋後三羯磨二。初明經律異同。 【疏】不可見即是三擯。八法之中以明三擯。一不見擯。二不懺擯。三惡邪不除擯。此中無不懺之名。是滅擯一事.教門不同。  不可下.釋後三羯磨。初明經律異同。八法之中者。即是十律.八法中第三卷.明七羯磨。後三即是三擯。一不下.依律列名。此中下.對今經會異也。教門不同者。即此經名滅.律名不懺.名異事同。四分亦名不懺。故南山亦對此經和會其名。故鈔云。犯不肯懺.罪垢尤深。進道無日.故須舉棄。經名滅羯磨者。治罰前人.使作滅罪。故知此經滅羯磨.非是五分滅擯也。彼滅擯者。謂犯重比丘.心無慚愧.不肯學悔.妄入清眾.濫居僧限。當三根五德.舉來詣僧.憶念示罪。令自言已.與白四法。是故滅擯在七法外。  △二不可下。對現文釋義。 【疏】不可見即是不見擯。車匿比丘數數犯罪.諸比丘勸懺悔。答言。我不見罪。佛令與不見擯。不懺者。還是車匿.數犯人勸。答云。我雖見罪.不能懺悔。佛令作不懺擯。滅即滅擯。未捨惡見.即惡邪不除擯。事起利吒.言欲不障道.三諫不從.與作惡邪不除擯。  不見擯者。佛在俱舍彌。爾時車匿比丘.犯可悔過罪。餘如疏。不懺者。佛在俱舍彌。長老車匿.犯可悔過罪。餘如疏。滅即滅擯者.會名義如向。未捨惡見者。佛在舍衛。爾時阿利吒比丘生惡邪見。言我如是知佛法義。佛所說障法.行是障法.不能障道。餘如疏。事備律文。今為消經.不暇委引。應知七法悉用白四。  △三結治罪。 善男子。如來所以與謗法者。作如是等降伏羯磨。為欲示諸行惡之人有果報故。 【疏】三從善男子如來所以去.是結無對治罪之意。使其無復惡因。則無惡果。即是大慈施。無恐畏。  經謗法者者。前云毀法。謗即是毀。七法所治之過.咸名謗法。七種能治之法.悉稱降伏。故南山云。此七治法.實為妙藥。持於正法.謫罰惡人.佛法再興.福流長世。無復下.現在治罰.令心悔折伏.不為惡道之因。因既滅已.故惡果不生。故此治罰即是大慈.施眾生無惡道之恐怖.長壽之因豈出此也。今時行者.或尚理慧.則棄戒律。或尊戒律.而篾理慧。既處末代.不思聖旨.其誰不墮斯之二失。得今經意.必無矛盾。扶律談常.即事顯理。律即事戒.常即理慧。故知三學其猶一身。戒律外防.以喻支體。定慧內照.以喻腑藏。腑藏敗滅.支體何為。支體不立.腑藏安寄。內外相藉.自己方成。戒慧互資.法身乃顯。幸請撫臆.自曉浮沈。  △三身慈。 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即是施惡眾生無恐畏者。若放一光。若二若五。或有遇者。悉令遠離一切諸惡。如來今者具有如是無量勢力。 【疏】三從善男子汝今下.即是身行慈也。舊云。照人為一.天為二.五道為五。又云。常光為一.非常光為二.面門三.眉間四.通身為五(云云)。  常光者。即常有一尋。非常者。遇緣所放。面門下三.皆屬非常。注云云者。或有人云。即序中明五色光中.或放一二.乃至五種。即北遠解也。又云云者。經云。遇者離惡。應如思益云。又如來光.名能捨。佛以此光能破眾生慳貪之心等。  △三未慈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未可見法去.明來世行慈。而言比丘糾治者。比丘護法。文為四。一標來世。二明持毀。三譬。四結。  △二初二下。隨釋四。初標來世。 善男子。未可見法汝欲見者。今當為汝說其相貌。  △二明持毀。 我涅槃後。隨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儀具足。護持正法。見壞法者即能驅遣。訶責糾治。當知是人得福無量。不可稱計。 【疏】初二可見。  △三譬二。初別釋初譬。 善男子。譬如有王專行暴惡。會遇重病。有隣國王聞其名聲。興兵而來。將欲滅之。是時病王無力勢故。方乃恐怖。改心修善。而是隣王得福無量。持法比丘亦復如是。驅遣訶責壞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無量。善男子。譬如長者。所居之處。田宅屋舍生諸毒樹。長者知已。即便斫伐。悉令永盡。又如少壯。首生白髮。愧而剪拔。不令生長。持法比丘亦復如是。見有破戒。壞正法者。即應驅遣。訶責舉處。 【疏】第三譬中言暴惡者.譬破戒人。會遇重病者.譬所犯彰露。隣王興兵者.譬持戒糾治。病王無力者.毀禁惡止。恐怖修善者.明其得益。  釋譬中.初別釋初譬。  △二譬中下。通釋三譬二。初約律學釋譬。 【疏】譬中有三。三種何異。初為各住各學.行非法者。故以隣王為喻。次為同住各學.行非法者。故以宅樹為喻。後為同住同學.行非法者。故以白髮為喻。  譬中下.通釋三譬。又二。初約律學釋。二約三惑釋。律學是戒.破惑是慧。防止身口.意在破惑。故論云。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小乘尚云。云何為戒.為調三毒。而況菩薩律儀.顯常妙戒.而不內破三惑耶。三惑破處.三德顯發。暗滅明生.喻意可見。疏主二釋其有旨哉。各住各學者。各界而住.各師而學。其有七過.必須互治。故以隣王攻伐為喻。即律云。從一住處至一住處。諸國比丘聞車匿被擯.諸比丘不共作羯磨.不共住等。同住各學者。同界而住.各師而學。行非者在界內.如樹在宅中。同住同學者。同界而住.同一師學。其猶黑白二髮同生一頭。經舉處者。謂糾舉處斷也。  △二又解下。約三惑釋譬。 【疏】又解。斷四住惡.解惑相治.如除隣王。斷塵沙惡.除體上垢.如除毒樹。斷無明惡.同體之惑.如除白髮(云云)。  又解下.約三惑釋。體上垢者。遠能障理故。云云者。寄次第斷惑.以顯不次。三惑一心.即是三諦。  △四結。 若善比丘見壞法者。置不驅遣訶責舉處。當知是人佛法中怨。若能驅遣訶責舉處。是我弟子。真聲聞也。 【疏】四若善下.結。即判真偽。不治毀禁.壞亂佛法.佛法中怨。無慈詐親.是彼人怨。能糾治者.是護法聲聞.真我弟子。為彼除惡.即是彼親。  壞亂下.釋佛法中怨有二義。一縱惡不治.壞亂佛法.名佛法中怨。二內有慈心.愍他墮苦.故舉處治罰。今既不治.令他墮惡。故云無慈詐親.是彼人怨也。此名偽弟子也。能糾下.反上二義.名真弟子。次第在文。  △三番二。初總別分科。 【疏】從迦葉白佛去.第三番問答。先問.次答。問又為二。初非佛旨.次舉事難。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二。初非佛旨。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則不等視一切眾生。同於子想。如羅羅。 【疏】初文者。領前能呵責者.是我弟子。不驅遣者.佛法中怨。此則一是一非。愛憎去取.則無等視一子之心。升沈碩異.故仰非也。  愛憎下.愛是而取之。憎非而去之。  △二舉事難。 世尊。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復有一人栴檀塗佛。佛於二人若生等心。云何復言當治毀禁。若治毀禁。是言則失。 【疏】次舉事者。若一塗一割等無憎愛.亦應一持一犯咸不賞黜。既賞持黜犯.亦應治割賞塗。塗割既等.持犯應均。若治毀禁.此言則失。若不治刀割.彼言則虛。進退結難。  黜.退也。持犯應均者。均.齊也。謂齊無黜賞。此言則失者。既治毀禁.則此於割無憎之言成失。彼言則虛者。既不治刀割。則彼黜犯之言成虛。前云黜犯.故曰彼言。  △二答二。初總別科分。 【疏】次佛答為三。開譬.合譬.況顯。開譬為四。一生諸子。二付嚴師。三囑苦教。四得福無罪。  △二初王下。隨文釋義三。初開譬四。初生諸子二。初釋國王等。 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國王。大臣宰相。產育諸子。顏貌端正。聰明黠慧。若二三四。 【疏】初王大臣者.譬佛菩薩。生育諸子.譬生信者。生信不同.故言諸子。形貌端正.譬戒能防色。聰明黠慧.譬定慧防心。  生信不同者。即四教境異也。  △二二三下。釋二三四二。初斥古。 【疏】二三四者。有人云。一二是出家二眾。三四是在家二眾。此義不然。舊云。若二是小大。若三是三根。四是四部。此亦不然。一是一乘。二是小大。大是一乘。三是三根。上根是一乘。四是四部。四部中有一乘。若爾.一子諸子皆處處著.亦處處有。是則太亂。  △二今釋。 【疏】今以信心為子。生信不同略為四種。謂藏通別圓。各有三學.通皆得論.端正黠慧。準下合文.以壞法者為子.此不相乖。三種信偏則破壞法性。即是可悲為子。就正信者.可慈為子。  準下合文者。此證四教通有子義。下合云。若不學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毀正法者.乃至苦治。今明破戒毀法.非但約事.而三教信偏理.俱名破毀也。故云三種信偏.則破壞法性。  △二付嚴師。 將付嚴師。 【疏】次付嚴師者。舊云。四依為師。依下合文。以國王四部為師。此是秉法之人。而秉法者以法為師。下文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法有嚴與不嚴。不嚴有三.嚴即圓法。  以法為師者。四法不同.秉人亦別。藏通捨生死。別教離二邊。故三並不嚴。經云。將付嚴師。意在圓頓。亦可四教迭作。  △三囑苦教。 而作是言。君可為我教詔諸子。威儀禮節。技藝書數。悉令成就。我今四子就君受學。假使三子由杖而死。餘有一子必當苦治。要令成就。雖喪三子。我終不恨。 【疏】三而作下.囑苦教。可教詔者.教偏入圓。威儀禮節者.譬圓戒。技藝譬圓定。書數譬圓慧。學圓速成.不須苦切。若不速成.要當苦治。杖譬於智.藉杖故子死.如由智故偏破。偏破故.如三子死。圓立故.如一子成。言破偏者.非但治毀三藏.通別持毀悉皆苦治。何以故。於藏是持.於圓是犯.通別亦爾。故言雖喪三子.我終不恨。圓子信常.是故不死。未階究竟.故言苦治。舊以四部為四子。杖殺何部.何部不死.合義不成。不會經文.今所不用。  教詔者.居效.諸曜反。三蒼云。教.誨也。詔.告也。未階究竟者。以分證破惑.即苦治也。  △四得福無罪。 迦葉。是父及師得殺罪不。不也。世尊。何以故。以愛念故。為欲成就。無有惡心。如是教誨得福無量。  △二合譬。 善男子。如來亦爾。視壞法者等如一子。如來今以無上正法付囑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諸國王及四部眾。應當勸勵諸學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學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毀正法者。國王大臣四部之眾。應當苦治。善男子。是諸國王及四部眾當有罪不。不也。世尊。  經四部者。只是上文比丘等四.不須餘解。以經重牒國王等故。經勵者。爾雅云。勵.勸也。注云云者。以經意兼含.義備四教故。若約藏教.只是付囑世間王臣.以刑法苦治毀法之者。若論深旨.意唯在圓。義如前說。問。準十輪經.不許俗治。故云寧出百億佛身血.不以杖打著袈裟人身。今經乃令王臣苦治。二俱佛語.云何會通。答。此二經意.古來盛德微有申釋.而義有所遺。今試明之.應開四意。一在世滅後異。二比丘愚智異。三王臣仁暴異。四清時亂世異。初意者.如來在世威神肅物.豈假王臣.故十輪不許。大聖既滅.非王臣力.無以懲惡.故今經令治。二者比丘雖破禁戒.而智解廣博.生信處多.於世有益.故十輪不許。其或內纏愚暗.不曉是非.外加復破戒.開於道俗三惡之門.故今經令治。三者暴惡之主.淫刑濫及於無辜.故十輪制之。仁慈之王.縱惡不治於有罪.故今經囑之。四者世亂則人多造惡.宜依今教。時清則僧鮮濫為.當準十輪。諸經異說.或遮或囑.當曉佛旨.不出此四。前一對佛世.後三唯滅後。  △三況顯。 善男子。是諸國王及四部眾尚無有罪。何況如來。善男子。如來善修如是平等。於諸眾生同一子想。如是修者。是名菩薩修平等心。於諸眾生同一子想。善男子。菩薩如是修習此業。便得長壽。亦能善知宿世之事。 【疏】三從善男子去.是況顯。王之與師.是子則念.非子不念。成就其子.不成就他。偏念偏治尚無有罪。況佛平等慈念.平等成就.平等治之.而當有罪。故云如來善修平等心。故王之與師偏念偏教.尚得福無量。況復如來等念等教.寧不獲福。故舉三世功德。善修是現世.長壽是來世.宿命是過世(云云)。  偏念偏治者。偏念於子.偏治於子.不及他人。況佛下.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故無親疏。三世功德.即是福也。 【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八。  △四番二。初總別分科。 【疏】長壽品下。迦葉復白去.是第四番問答。先問.次答。初問又三。初非佛旨。次譬釋非。三合譬結過。  △二初非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三。初非佛旨。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若有修平等心。視諸眾生同於子想。便得長壽。如來不應作如是言。 【疏】初非佛旨者。領上修平等心.得三世福。謂此旨為非。  △二舉譬釋非三。初但有言。 何以故。如知法人。能說種種孝順之法。 【疏】次何以故下.舉譬為三。一如知法人.但有其言。  △二都無行。 還至家中。以諸瓦石打擲父母。而是父母是良福田。多所利益。難遭難遇。應好供養。反生惱害。 【疏】二還至家中.都無其行。  經良福田者。種福之田.故名福田。阿含云。供養父母.與一生補處福等。  △三結相違。 是知法人言行相違。 【疏】三是知法人.結言行相違(云云)。  言行相違下。云云者。三業俱違。譬中且約口業.身意在合譬中.互顯其義也。  △三合譬結過三。初合知法。 如來所言亦復如是。菩薩修習等心。眾生同子想者。應得長壽。善知宿命。常住於世。無有變易。 【疏】三合譬結過。亦為三。修習等心.合上知法。  △二合無行。 今者世尊以何因緣。壽命極短。同人間耶。 【疏】今者世尊去.合上無行。  △三合相違。 如來將無於諸眾生生怨憎想。世尊。昔日作何惡業。所害幾命。得是短壽。不滿百年。 【疏】如來將無去.合上相違。若言慈心應得長壽.而今短壽必有怨心。此結意行相違。不殺命長而今短壽。凡殺幾生.此結身行相違。口行相違.已如上說。  怨心下.應云此結意行。或作言行者悞。經所害幾命者。猶云幾何也。  △二答二。初敘古明義二。初興皇斥他。 【疏】興皇述他釋云。迦葉恒執迹為難。佛恒用本為答。此則問答永不相關。不問本迹.何以為答。而云執此生疑難耶。  他釋下.此據遠本近迹.以釋問答也。此則下.興皇破也。不相關者。既問於迹.而反答本.是不相關。不問本迹者。迦葉既不執遠本近迹為問.如來何以約本為答。  △二只約下。興皇正義二。初興皇義。 【疏】只約丈六一身。疑者不達.恒言無常。達者了此.即是於常。常若異此.則非常也。  只約下.興皇明義。此謂迦葉只執丈六無常為問。佛以即常為答。非疑本迹久近也。  △二此釋下。今師斥。 【疏】此釋未明.常義甚多。佛以何常而為答問。無常亦多。迦葉為執何無常耶(云云)。  此釋下.今斥。常義甚多者。四教俱有常義故。無常亦多者。四教俱有無常故。注云云者。四教常義.備在下文。  △二次佛下。正釋經文二。初分科。 【疏】次佛答為兩。初彈其麤言.次明常壽第一。  △二隨釋二。初彈其麤言。 佛告迦葉。善男子。汝今何緣。於如來前發是麤言。 【疏】今明麤言者。汝以果討因。乃謂如來怨心殺害。汝何不以因討果。明如來命長.必無惡因。而謂有者.即是麤言。  以果討因者。但見如來為緣入滅.便謂如來殺害為因。以因討果者。應知因既不害.果必常住。  △二明常壽第一。 如來長壽於諸壽中。最上最勝。所得常法。於諸常中最為第一。 【疏】次於諸常中最為第一者。於何等常而言第一。自有世間相續不斷名常。復有三無為常。斷煩惱得者.名數緣常。事緣差者.名非數緣常。無此二者.名虛空常。此之四種皆悉不及如來之常。如來常者.即是妙有.故言第一。此三藏義。  自有下.約四教釋諸常義。藏通皆對圓常.以顯第一。相續不斷.即凡夫妄計之常也。數緣者。新云擇滅。俱舍三無為頌云。此中空無礙(謂大虛空無礙為性)。擇滅謂離繫。隨繫事各別(隨三界繫。見見品品皆名為繫。所繫不同.名為隨事。離一繫故.得一擇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謂斷智推度令滅.故名擇滅)。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此非擇滅.二類不同。謂根塵闕緣及所證位.諸無知惑.不得續起.名礙當生。如緣一色時.於餘色及餘四塵得非擇滅.為正緣色.礙餘聲等.當不生故)。今皆云常者.無為故常也。四種者。謂世間常.并三無為也。即妙有者。即圓不思議。假三藏明實有.故約妙有對顯第一。 【疏】又真諦之常.對生死虛偽。謂此真常既無生死.亦無此真.亦無照應。如來常者.本自有之.無所待對。其常實照.故云第一。此約通義。  亦無照應者。通雖體即.灰斷同藏.故無照應。本自有之者。圓空妙常.本性自具。不同通教.對妄談真。故云無所待對。即空而假.故云寂照。不同通教.亦無照應。 【疏】又言常者.出常無常.即是非常非無常.直常而已。此約別義。又如來常者.即邊而中.具足三點.不縱不橫。是故此常最為第一。約圓教義。  又言下.別圓二教。以別教但中直常.以顯圓常最為第一。不融二邊.故曰直常。  △二答長壽果二。初總別科分。 【疏】從白佛去.第二佛答長壽果。文為二。初明佛寶常.次明三寶常。就初有二。先略問答.次論義。  △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二。初明佛寶常二。初略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得壽無量。 【疏】初問。如文(云云)。  △二答二。初科分述意。 【疏】次佛答.舉四譬。初譬諸壽入常壽.常壽第一。次常壽出諸壽.常壽第一。三譬常壽.非常非無常故.常壽第一。四常壽能出能入故.常壽第一。亦是生死壽命之河.入涅槃河。涅槃河.出生死河。非生死非涅槃.而生死而涅槃(云云)。  次佛下.答中初科分述意。經雖四段.只明三諦圓融.以顯中道常壽耳。初謂生死即涅槃.亦是即俗而真。次謂涅槃即生死.亦是即真而俗。三謂中道雙遮。四謂中道雙照。雖有三名而無三體.真常之壽義在此矣。亦是生死等者。重顯上義也。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四。初譬諸壽入常壽。 佛告迦葉。善男子。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閻摩羅。三名薩羅。四名阿夷羅跋提。五名摩訶。六名辛頭。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諸小河悉入大海。迦葉。如是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虛空。壽命大河。悉入如來壽命海中。是故如來壽命無量。 【疏】初文者。舊解八河譬四生.各有因果。又四生為四。人.天.地及虛空.為八。今謂人中天上.地及虛空.各有生陰中陰壽命。是為八河。若為論其出入。凡是一切生陰中陰.所有壽命.若長若短.皆當作佛果地壽命.如八河流必歸於海。一切諸命悉入常命。是為入義。  及虛空者。謂空行也。地攝水陸。皆當作佛等者。諸壽是事.即事而理。因體本具.理顯在當.故指佛果。  △二譬常壽出諸壽。 復次迦葉。譬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如來亦爾。出一切命。 【疏】次言出者。大涅槃河常命為本.能出人天地及虛空長短之壽。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大品云。由般若故.出生剎利婆羅門等。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是為出義。  次言下.從理造事.徧應法界.諸壽宛然。四河者。長阿含云。東銀牛.口出殑伽河。南金象.口出信度河。西琉璃馬.口出縛芻河。北頗胝迦師子.口出徒多河。前言八河者。佛出山東.東方分派而有五河。人皆備見.故具取為喻。餘方大河.有大名聲.人皆同知.亦取為喻.通前為八。餘方小河無大聲名.人皆不知.故不舉之。大品下.此指實相般若.能造諸姓也。  △三譬常壽非常無常。 迦葉。譬如一切諸常法中。虛空第一。如來亦爾。於諸常中最為第一。 【疏】三非出入者。若定出入.何能出入.故非出入。舉虛空歎。  若定等者。定入則無出.定出則無入.故云何能出入。由非出入.則能出能入。如空體徧.非出非入.而使萬象入空.空出萬象。  △四譬常壽能出能入。 迦葉。譬如諸藥。醍醐第一。如來亦爾。於眾生中壽命第一。 【疏】四能出能入。舉醍醐歎(云云)。  舉醍醐歎者。經云諸藥.醍醐第一。是醍醐力兼諸藥。舉諸藥不如醍醐.即能入。舉醍醐則力兼諸藥.即能出。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次就論義。文為三。一躡宗作請。二問世性。三問法性。  △二初躡下。隨釋三。初躡宗作請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壽命若如是者。應住一劫。若減一劫。常宣妙法。如澍大雨。 【疏】初躡宗中問。如文。  躡宗作請者。佛既自說常壽第一。故今承躡義宗.請佛住世。  △二答四。初非。 【疏】次答為四。一非。二況。三結。四勸。可解。 迦葉。汝今不應於如來所。生滅盡想。  △二況。 迦葉。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外道五通神仙。得自在者。若住一劫。若減一劫。經行空中。坐臥自在。左脅出火。右脅出水。身出煙燄。猶如火聚。若欲住壽。能得如意。於壽命中脩短自在。如是五通。尚得如是隨意神力。豈況如來於一切法得自在力。而當不能住壽半劫。若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若無量劫。  △三結。 以是義故。當知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如來此身是變化身。非雜食身。為度眾生。示同毒樹。是故現捨。入於涅槃。  △四勸。 迦葉。當知佛是常法。不變易法。汝等於是第一義中。應勤精進。一心修習。既修習已。廣為人說。  △二問世性二。初問二。初唱世出世兩章門。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出世之法與世間法。有何差別。 【疏】就世性問為二。初唱世出世兩章門。  △二難二。初難兩教無異。 如佛所言。佛是常法。不變易法。世間亦說梵天是常。自在天常。無有變易。我常性常。微塵亦常。 【疏】次難。難又二。初難兩教無異。  △二難兩理無異。 若言如來是常法者。如來何故不常現耶。若不常現。有何差別。何以故。梵天乃至微塵世性亦不現故。 【疏】次難兩理無異。  △二答三。初懸示答意。 【疏】次佛答中皆作異答。初答教者。先佛說常教.外道盜常教。盜不盜異.云何不異。次理異者。佛理微妙.是故不現。外道理偽.是故不現。微妙與偽.云何不異。  △二答此下。總別分科。 【疏】答此為四。一先佛被盜。次後佛認歸。三結正。四勸修。初先佛章.有開有合。  △三初開下。隨文釋義四。初先佛被盜二。初開譬。 佛告迦葉。譬如長者多有諸牛。色雖種種。同共一群。付放牧人。令逐水草。唯為醍醐。不求乳酪。彼牧牛者已自食。長者命終。所有諸牛悉為群賊之所抄掠。賊得牛已。無有婦女。即自捋。得已而食。爾時群賊各相謂言。彼大長者畜養此牛。不期乳酪。唯為醍醐。我等今者當設何方而得之耶。夫醍醐者。名為世間第一上味。我等無器。設使得乳。無安置處。復共相謂。唯有皮囊可以盛之。雖有盛處。不知鑽搖。漿猶難得。況復生酥。爾時諸賊以醍醐故。加之以水。以水多故。乳酪醍醐一切俱失。 【疏】初開譬中.言長者者。先佛也。群牛.說教也。色種種.逗機異也。同共一群.詮理等也。付放牧人.弘經者也。令逐水草.隨機化益也。唯為醍醐.期常住也。不求乳酪.不期人天二乘無常。以自食.弘經人自益也。長者命終.先佛去世也。賊掠群牛.佛教被盜也。無有婦女.無慈心也。以自食.有得之利也。相謂言去.欽慕深理也。我等無器.非根性也。設使得乳無安置處.設能持戒.非常住基。唯有皮囊.天人感報。設能持戒.成諸有業。不知鑽搖.無定慧方便。漿譬人天善。初酪譬似道。後醍醐譬真道。加之以水.譬起我人知見等也。一切皆失.起見墮惡.人天善失。  逗機異者。逗圓頓機也。如今五章諸品.種種名相.逗四悉機.故此異說。經抄掠。初效力尚反。通俗文。遮取謂之抄掠.言強奪取物也。譬似道者。六根淨位也。  △二合譬二。初分科。 【疏】凡夫亦爾去.合。又二。先略.次廣。  次廣者。經從何以故去也。  △二凡夫下。隨釋二。初略。 凡夫亦爾。雖有善法。皆是如來正法之餘。 【疏】凡夫善者。盜佛餘法。餘是像末之世.盜竊得起。正法時不得起也。  像末等者。謂佛滅後.法有三時.正法像法各一千歲。正者.聖也。具有理.教.行.果四法。理則真如之體.凡聖所依。從此流出十一分教.皆有所詮之行。依教修行.必有果證。像者.似也。似於正故.但有上三.少有果證。後有萬年.名為末法。去聖踰遠.人根漸鈍。雖有教典.不肯修行。但有上二.全無行果。法已微末.故名末法。正法之時.四依弘經.人多果證。故外道竊盜不得起也。  △二廣。 何以故。如來世尊入涅槃後。竊盜如來遺餘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諸賊劫掠群牛。諸凡夫人雖復得是戒定智慧。無有方便。不能解脫。以是義故。不能獲得常戒常定。常慧解脫。如彼群賊。不知方便。亡失醍醐。又如群賊為醍醐故。加之以水。 【疏】入涅槃後.合長者命終。雖復得是.合不知鑽搖。為解脫者.合加之以水。  唐有道士成英者。撰道德經疏五卷。而用三觀三寶四諦六度以釋老氏之言。斯乃此方劫牛之類也。為解脫者。外道亦為求出生死.而反起諸惑.即是加水。 凡夫亦爾。為解脫故。說我眾生。壽命士夫。梵天自在天。微塵世性。戒定智慧。及與解脫。非想非非想天。即是涅槃。實亦不得解脫涅槃。如彼群賊不得醍醐。是諸凡夫有少梵行。供養父母。以是因緣得生天上。受少安樂。如彼群賊加水之乳。而是凡夫實不知因修少梵行。供養父母。得生天上。又不能知戒定智慧。歸依三寶。以不知故。說常樂我淨。雖復說之而實不知。 【疏】有少梵行.合已自食。實不知因少梵行生梵天者.合無婦女。雖修行生天.實不知因於佛法。  經說我(至)即是涅槃。謂妄計此等為常.此即邊見。既云說我.我即身見。梵天自在.皆是所事.故計為常。又計微塵能生麤果.故塵是常.此順世外道計也。世性即是冥初生覺。戒即雞狗等戒。定即味禪。慧即世智。此乃非因計因.即戒取也。世智伏惑.名為解脫。非想涅槃.是非果計果.即當見取。此等實劣.妄執為勝.即是邪見。既是五利.必具五鈍。以執所解.讚喜毀嗔.癡故不了。自舉慢他.猶預故疑.十使具足。四諦增減.例之可見。見惑浩然.此即加水。此皆據外外道說。若附佛法等.非此所論。經少梵行者。持十善八戒.及供父母等.皆由佛法。而有此法.是如來無緣慈力少分.依行得果.名少梵行。而彼外道自謂己法。故疏云。不知因於佛法也。經又不能知等者。不知圓常三學.同體三寶也。  △二今佛認歸二。初分科。 【疏】從是故如來出世之後去.二明今佛認歸。又三。法譬合。  認歸者。正是今教。爾前無常.斥而未認。故經云。出世之後.即垂涅槃時也。或可華嚴圓頓.及諸部中圓.已是認歸。是知爾前但有常義.常名未顯。是故認歸.須指今教。  △二初法下。隨釋三。初法。 是故如來出世之後。乃為演說常樂我淨。 【疏】初法。如文。  △二譬。 如轉輪王出現於世。福德力故。群賊退散。牛無損命。時轉輪王即以諸牛。付一牧人多巧便者。是人方便即得醍醐。以醍醐故。一切眾生無有患苦。 【疏】次譬中云輪王.今佛也。群賊退散者.驅逐外道.徧六大城。牛無損命.認常樂等.具足還歸。付放牧者.付弘經人。即得醍醐者.自他俱契法性常住。  徧六城者。師子吼品具明。  △三合。 法輪聖王出現世時。諸凡夫人不能演說戒定慧者。即便棄捨。如賊退散。爾時如來善說世法及出世法。為眾生故。令諸菩薩隨宜演說。菩薩摩訶薩既得醍醐。復令無量無邊眾生。普得無上甘露法味。所謂如來常樂我淨。 【疏】三從法輪王去.合今佛出世。凡夫不能.合驅外道。令諸菩薩去.合放牧人。  △三結正。 以是義故。善男子。如來是常不變易法。非如世間凡夫愚人。謂梵天等是常法也。此常法稱。要是如來。非是餘法。 【疏】三如來是常不變去.結正是非。可解。  △四勸修二。初總別分科。 【疏】四從迦葉當知下.勸修。又二。初勸修.次簡修。初又二。  △二先勸下。依科釋義二。初勸修二。初勸迦葉。 迦葉。應當如是知如來身。 【疏】先勸迦葉。  △二通勸。 迦葉。諸善男子善女人。常當繫心修此二字。佛是常住。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此二字。當知是人隨我所行。至我至處。 【疏】次通勸(云云)。  經修此二字者。名等三即.悉名為修。稟圓頓教.修三觀行.名隨我所行。分真開發.名至我至處。又所行即能觀觀.至處即所觀境。  △二簡修。 善男子。若有修習如是二字為滅相者。當知如來則於其人為般涅槃。善男子。涅槃義者。即是諸佛之法性也。 【疏】次簡修者.簡昔顯今。若修二字作滅相者.昔教灰斷法性也。若修二字常住者.是今教法性。  境觀俱常.名修常住。名等五即.位位通具。昔教灰斷者。即解經文。則於其人為般涅槃也。  △三問答法性二。初問二。初分科。 【疏】三問答法性中.問為四。初標問作請。次舉昔難今。三以今難昔。四結也。  △二初可下。隨釋四。初標問作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法性者其義云何。世尊。我今欲知法性之義。唯願如來哀憫廣說。 【疏】初可見。  △二舉昔難今。 夫法性者即是捨身。捨身者名無所有。若無所有。身云何存。 【疏】次文者。然昔教身智兩捨。今問法性即是捨身.不言捨智者。數師言智有二種。有漏智滅.即是涅槃。無漏智滅.是非數緣。不取為涅槃。既有是非.故不言捨智。  有漏智滅者。謂有漏世智.即見思惑。斷智推度.此惑滅時.名有漏智滅。此即擇滅無為.故云是涅槃也。無漏智滅者。即羅漢智也。至灰身時.此智任運隨滅。既非煩惱.不因擇力所滅.故云非數緣.新云非擇滅.非數緣是舊名也。不取為涅槃者。既滅此智.非滅煩惱.故不取也。是則有餘涅槃.是滅世智。無餘涅槃.但滅果身。言灰身滅智者。蓋異時相望耳。此乃數師之義.故於二智有去有取。 【疏】論師云。兩智滅皆是涅槃而有二義。若言道能致滅.此邊則非。若言果盡.此邊即是。涅槃既有是非.故不言捨智。  而有二義者.論師明無漏智有二義。若言下.正示二義。道能致滅者。即斷惑名滅。今無漏智體.非是惑。據此義邊.則非涅槃。數人但得此義也。果盡者。入無餘時.無漏智隨果身滅。據此義邊.則是涅槃。 【疏】觀師云。不應爾。特是略耳。若無所有者。難也。故以法性難身。  觀師下.先斥二師不曉經旨.故云不應爾。特是下.示其正義。謂略舉捨身.以包捨智。驗前二師全成穿鑿。以法性難身者。以昔灰斷法性.難今常住法身。  △三以今難昔。 身若存者。云何而言身有法性。 【疏】三身若存者下.以今難昔。身若存者.是身難法性。法性是無.身即是有。有無相害.更互相難。  更互相難者。身若存.不應言有法性。若有法性.身不應存。據此。應取下句.身有法性云何得存.以屬此段。而科下句在結不解文中者.欲互現其義故。是知若寬取前段.應收下句。若寬取後段.應收上句。以總牒有無相害.不令我解。乃結云。我今云何等。故知疏主支分二句.以屬兩科。意令前後互取.方顯其義。  △四結。 身有法性。云何得存。我今云何當知是義。 【疏】四身有法性下.結其不解。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兩。先非.次譬。  △二初非下。隨釋二。初非。 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滅是法性。夫法性者。無有滅也。 【疏】初非者。我不曾言滅身滅智.名為法性。此乃昔說。今則不爾。是故非之。  今則不爾者。身智俱常.即法性常無變易。性不遷改.名異義同.豈如昔說。  △二譬二。初總別分科。 【疏】次譬又二。先譬.次合。譬又二。先正譬.次譬斥非。  △二初云下。隨文釋義二。初譬二。初正譬。 善男子。譬如無想天。成就色陰而無色想。 【疏】初云無想天者。數師云。無想初念.猶有心起。從生愛結.無想樂成。即便滅心.則有非色非心補處。論師云。心不可滅.而言無想者。爾時心細.如蟄蟲氷魚.似無細心。而言無色想者.不復緣於麤色。  無想天者。北遠云。就喻以明二乘.不知仰類佛德。如無想天.成就色陰而無色想。舉其喻事。此天在第四禪.依廣果天。別有高勝處.是無想天受報之處。有諸外道修無想定.生於彼中。初生有想.中間想滅。經五百劫.無想眾生定成十入。謂六根四塵為十.除香味一塵也。問。彼天不能發語.無出入息.如何有聲。答。身上諸處.必有外風擊發內身.以生聲故.定成就也。命欲盡時.心想還生。便謗涅槃.終入地獄。佛今舉之。彼想滅時.但有色陰而無色想。所依之想.亦無依色攀緣之想。從生愛結者。謂起煩惱.計著無想。故云無想樂成等。則有(至)補處者。尚滅於心.豈不滅色。滅心滅色.故有非色非心不相應行.次補初念有心之處。論師下.成論師意。以無想天但無麤心麤色.故云無也。而實有細心細色.如蟲藏蟄.如魚在冰.豈無心色耶。  △二斥非。 不應問言。是諸天等。云何而住。歡娛受樂。云何行想。云何見聞。 【疏】次不應下.譬非。此中具論五陰。云何住即色陰.受樂即受陰.想行即兩陰.見聞即識陰。一解云。但是四陰。後言若為行於想心.不別言行陰。  但是四陰者。以行字作平聲呼。故云若為行於想心等。  △二合二。初分科。 【疏】次善男子下.合譬。又二。初合正譬.次合斥非。  △二隨釋二。初合正譬。 善男子。如來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不應說言如來身者是滅法也。善男子。如來滅法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疏】初合無想天成就色陰.而無有色想。如來法性成就寂滅.而無有滅。不應作滅不滅問也。  △二合斥非。 善男子。汝今不應思量如來何處住。何處行。何處見。何處樂。善男子。如是之義亦非汝等之所知及。諸佛法身種種方便。不可思議。 【疏】次汝今不應下.合彈呵(云云)。  彈呵下.云云者。經不應思量及非汝所知者。此乃以圓斥小。以由迦葉執初教法性為難。若約圓位.五即並能知之.並能思量。  △二明三寶常二。初總別科分。 【疏】從復次善男子下.第二通明三寶一體。是常歸依。文為二。初明三寶常.次論義。初又三。一勸修常。二明得失。三正辨歸依。  △二先勸下。隨文釋義二。初明三寶常三。初勸修常。 復次。善男子。應當修習佛法及僧。而作常想。是三法者。無有異想。無無常想。無變異想。 【疏】先勸作常想。後明無無常想。  先勸作常想者。即經云。佛法及僧而作常想也。既云修習.即是修一心三觀.觀三諦境。觀即能歸.境即所歸。所謂心造諸法.諸法即心。心空假中.即諸法空假中。諸法空假中.即心空假中也。水造於波.波即是水。以喻合法.大旨可見。是知中即法寶.空即佛寶.假即僧寶。又境即法.觀即佛.觀與境合即僧。自心既爾.生佛咸然。我心生心.名隱三寶。佛心所顯.即顯三寶。應了隱顯不二.三無差別.方名修習佛法及僧而作常想。想即觀也。苟順凡情.生自他見.還名異想.還是無常變易之想。此既行人用心之處.故消釋者不可不委。  △二明得失。 若於三法修異想者。當知是輩清淨三歸則無依處。所有禁戒皆不具足。終不能證聲聞緣覺菩提之果。若能於是不可思議修常想者。則有歸處。 【疏】次若於三法下.明得失。舉失為誡.舉得為勸。若昔四時都不得言三法異想.而不得戒。何以故。以作別體歸依故也。開善云。前已得道得戒。若不得者.今教起時何不更受。既不更受.當知已得。若見今時一體教起.猶執昔別.不依今圓.即是不信.故言無戒。若能於是者.更重勸也。  昔四時等者。謂始自華嚴.終乎般若。既兼既帶.故歸別體.而得具戒。然部內圓人已歸同體.與今無異。但部未開.偏圓尚隔。開善下.此言昔時二乘.已得聖果道共之戒。故今教起.更無再受之文。但開其執情.即是圓戒。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良在於茲。經云終不能證聲聞戒等者。若實證二乘聖果.今教若起.必捨異修同。既其不修.必非實證。斯蓋如來敦逼.令契圓常。故法華云。自謂羅漢.不求菩提。當知此輩是增上慢。又云。若有比丘實得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與此意同。又修異想者。非謂不證小果。蓋言終不能證圓頓聲聞等果。即法華云。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也。佛意多含.二義無爽。  △三正辨歸依三。初開譬。 善男子。譬如因樹。則有樹影。 【疏】三譬如因樹去.是正辨歸依。又三。開譬。  △二合譬。 如來亦爾。有常法故。則有歸依。非是無常。 【疏】合譬。  △三舉非顯是。 若言如來是無常者。如來則非諸天世人所歸依處。 【疏】舉非顯是。  經則非(至)依處者。自既無常遷滅.豈能永永益物。故非天人所歸依處。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下.是論義。有兩。初番問答.次番領讚。皆可見(云云)。  △二興皇下。隨釋二。初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譬如闇中有樹無影。 【疏】興皇云。樹譬常住。影譬如來。而為眾生作歸依處。迦葉難闇中有樹無影。譬如來滅後.則不為他作歸依處。  興皇下.謂佛向以樹譬三身並常。影譬歸依。今迦葉以闇樹無影為難者。還執應身無常.故有入滅。故以闇樹以喻法身。法身雖常.而無色像。既無色形.豈可歸依。故云滅後則不為他作歸依處。  △二答。 迦葉。汝不應言有樹無影。但非肉眼之所見耳。善男子。如來亦爾。其性常住。是不變異。無智慧眼不能得見。如彼闇中不見樹影。凡夫之人。於佛滅後。說言如來是無常法。亦復如是。 若言如來異法僧者。則不能成三歸依處。如汝父母各各異故。故使無常。 【疏】佛答闇中有影.肉眼不見。如來常為作依。薄福不見.而言非依。  肉眼不見者。樹有闇影.但以微故非肉眼見。以喻三身並常.無機不見。薄福即無機也。圓機開發.三寶常存。豈唯理然.事亦宛爾.常在靈山.及餘住處。眾見燒盡.我土不毀.斯之謂歟。經父母各各異者。以男女體別.則是無常。三寶一體.不同父母.作子歸依。  △二領讚二。初領。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我從今始。當以佛法眾僧三事常住。啟悟父母。乃至七世。皆令奉持。甚奇。世尊。我今當學如來法僧不可思議。既自學已。亦當為人廣說是義。若有諸人不能信受。當知是輩久修無常。如是等人。我當為其而作霜雹。  經七世者。無始皆開.何止七世。但隨世俗.且言七耳。又七世來愛習未捨.可以攝化.故說開之。七世父母隨生何道.迦葉皆往而為開化。如佛昇天為母說法。經作霜雹者。以常住教呵折無常.如霜雹摧苗稼也。  △二讚。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汝今善能護持正法。如是護法不欺於人。以不欺人。善業緣故。而得長壽。善知宿命。  經不欺於人者。偏教別體.不稱本性。以此教他.悉名欺誑。 金剛身品第五  △二金剛身品答金剛不壞問二。初題目三。初正釋題目三。初雙標。 【疏】金剛身品。金剛能譬.身是所譬。  △二金剛下。雙釋二。初釋喻。 【疏】金剛四義。一紫磨金精。世界基本。二其體堅牢.無能侵毀。三其用勁利.所擬無前。四其色不定.煜爚難視。  世界基本者。以金剛輪居水輪之下.持於世界也。所擬無前者。謂所擬皆碎.無前敵者。煜爚.光明也。此金剛四義.次第以喻四悉。  △二金精下。合法二。初提喻合法。 【疏】金精.譬法身至極.攝一切法。體堅牢固.譬常住不動.離百絕四。勁利.譬寂而常照.大覺大明。不定.譬無礙自在.徧一切處。  金精下.合法。此明四悉同在於理。不同餘文.前三在事。以由所譬.是法身故。攝一切法者。法身是一切法基本也。從所攝邊.義當隔別。從能攝邊.則是歡喜聞攝.故喜也。堅牢譬常住等者。常住理善.離百非絕四句也。勁利下.譬無明惡破。大覺就無明之不覺。大明破無明之惑闇。不定下.明體性無礙.不定繫於一方.豈非入理。  △二然下。示文正意。 【疏】然法身具足無量功德。此中正明離百絕四.堅牢常住.答上金剛之問。若從能譬.言金剛品。  然法下.去取也。雖通四悉.正取生善。  △三若從下。雙結。 【疏】若從所譬.應言法身品。此則法譬雙題.故言金剛身品。  △二復次下。委示通別二。初就義正示二。初約迷悟示通別二。初明悟者圓通。 【疏】復次。上雖三十四問。通用一意.只長壽故。金剛之身.即堅固力而不可壞。法身常身.非雜食身.圓通無隔。若解長壽.即解金剛之身.乃至諸問皆悉通達。  通用一意者。諸問雖殊.同歸長壽。故云一意。只長壽等者。由法身長壽.故喻金剛。金剛故堅固.堅固故不破壞。此即名異義異.而體是一。法身下.法身即是長壽。常身即喻金剛。非雜食故.堅固不壞。法身諸義宛轉相成.故云圓通無隔。由義圓通無隔.故使解一千從。所以但聞長壽一品.即悟後諸異義。若解長壽等者。今略伸二品。餘可例知。故云乃至。即盡大眾問品中義.悉在長壽品中。  △二若不下。為迷者分別。 【疏】若不解長壽.亦不解金剛之身.乃至諸句。為不解者更分別說。  若不下.佛為迷者未了.故須歷品而答。此亦結前生後也。向明解者.即結前長壽。此明不解.即生後諸品。  △二若以下。約各義結通別。 【疏】若以通當名.非無別義。若以別當名.非無通義。通不當名.則通非通。別不當名.則別非別。非通非別.而通而別。今從別意明金剛身.答第二問。  若以下.謂若用長壽通名.通收下品者。而長壽名下.非無餘十三品別義。若用金剛身乃至大眾問別名.各當其品者。而一一名下.其義互通.各收諸品。故云非無通義。通非通者。以含別義故。別非別者。以義通諸品故。非通即假.非別即空。下之二句.只是中道遮照而已。乃知諸品不出己心。今從下.正示今品意也。  △二有人下。附文重示二。初引古釋義。 【疏】有人解。長壽是法.此法附人。金剛是人.此人有壽。堅固力是用。此是人法體用之異.以判通別。  金剛是人者。以金剛喻身故。人法體用者。合人法為體.力即是用。以判通別者。且壽必附人.人必有力。金剛從人.必有壽力。力本依人.人豈無壽。三義互攝.故判通。體用宛異.故判別。  △二今明下。示今附文二。初明諸品廣陳不出五果。 【疏】今明等欲分別.何不附文。上文云。施汝常命色力.安無礙辯。初已略說。今則廣說。言長壽者.即是常命。金剛身者.即是常色。堅固者.即是常力。名字功德.即是常安。言四相者.常無礙辯。後廣答問.亦不離此常住五果。  何不附文者。責古師也。初已下.指純陀品五果為略.指長壽十四品為廣。名字下.以獲聞持功德.故安。四相下.謂一自正.二正他.三隨問而答.四善解因緣。後三俱屬辨也。後廣下.謂四依去.凡十四品。名相雖殊.義歸一揆。  △二五果下。結示通別以顯理融。 【疏】五果故別.常住故通。若別若通.若束若散.皆非總非別.非束非散.自在無礙。直明通別一意.統攬理義。推之自明.故不多說。  束散者。束即是通.散即是別。配對三觀.其義可見。  △三又他下。簡顯法體二。初敘古釋二。初古釋身壽義。 【疏】又他明長命短命.可壞不可壞.常無常等。各自兩邊.不相關涉。非長非短.非壞不壞.非常無常.在兩邊外。  非長下.古人意謂法身之壽.非報身之長壽.非應身之短壽。強指不遷不變.名為長壽。又法身非應身之可壞.非報身之不壞。強指體性不壞.名金剛身。  △二今斥成歷別。 【疏】此則縱橫並別。乃是一途.非經正意。  此則下.今斥古人.自謂淵深。既離二邊.乃是別教一途之說。縱橫如釋三點中記文。  △二今則下。明今解。 【疏】今則不然.即長而短.故枯林入滅。即短而長.故榮林入滅。東方雙者.為破無常而說於常。即非短非長.雙樹中間。非榮非枯.中道法性。第一義諦.一中一切中。榮即是真.一真一切真。枯即是俗.一俗一切俗。三諦即一諦.一諦即三諦。差別無差別.無差別差別。非差別非不差別.而差別而不差別。諸佛境界具足如此不可思議.不可破壞.故名金剛身品。  枯林入滅者。非滅而滅.故云入滅。榮林入滅者。滅而非滅.故云入滅。入滅語同.其義則異。為破無常者。為破執應身之無常.說法報之常住。故此常即非常非無常也。以智境冥一.故法報體同。雙樹中間.正表於此。榮即是真者。以榮表常.常即法報.故是真也。枯即是俗者。以空有二邊.俱名為俗.即複俗義也。問。空有俱俗.真中云何。答。真中之體.二無二也。中體亡泯.強立真名。真空不動.強立中稱。故使文中.中真二名.其體一貫。俗是建立.且云不同。三諦互融.理元無異。諸佛境界者。三一融攝是佛所證。故此三德.非唯究竟諸佛境界.亦是分真乃至名字諸佛境界也。中邊相即.故不可壞。三諦互攝.真應不二.故喻金剛。  △二本文二。初總別科分。 【疏】就文為二。初明法身果.次明法身因。上問中含兩.今答為兩章。初明身果。又兩。一明法身.二論義。  上問含兩者。即初偈下三句。是問法身因果也。金剛身是問果。堅固力是問因。今品正答此問。故初果次因.分為兩章。  △二略舉下。隨文釋義二。初明法身果答金剛問二。初明法身。 爾時世尊復告迦葉。善男子。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 【疏】略舉五身明法身義。舊解。法身.常身是當體得名。不可壞身.非雜食身.從離過得名。金剛身從譬得名。又言四身更互相成。常身故不壞.不壞故常身。非雜食故成法身.法身故不雜食。故金剛譬之。  又言四身者。於五身中.以金剛是譬.總譬於四。經文約法.但有四身。更互相成者。文中約四身.以成兩雙。常身與不壞身更互。法身與不雜食更互。 【疏】今明四句。皆當體.皆離過.皆法.皆譬。亦得相成。何者。金剛有四能.成顯法身。法身有四德.成於譬意。金剛立世.喻法身。體堅喻常身。勁利喻不壞身。不定喻非雜食身。正用此意標品。豈可作餘釋耶。  今明下.四句即當體等四也。皆當體者。當體不遷.故名常住。當體無動.故名不壞。當體堅固.故名金剛。體非分段.故非雜食。體即軌持.故號法身。皆離過者。常.離無常過。不可壞.離敗壞過。金剛.離非金剛過。非雜食.離雜食過。法身.離非法身過。皆法者。譬本譬法。所譬是法.故五俱法。皆譬者。金剛能譬.四皆所譬。故使能所.俱立譬名。何者下.釋相成義。有四能者。即金精等四。有四德者。即常住.不壞.非雜食.并法身.共成四德。金精下.以喻對法。如文。  △二論義二。初總別分科。 【疏】從迦葉白佛去.第二論義。文為三。謂問.答.領解。  △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三。初問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是等身我悉不見。唯見無常。破壞。塵土。雜食等身。 【疏】初問中二。先問.次釋。初問者。舉所見.難所不見。既應入滅.是無常身。病苦所侵.是破壞身。碎為舍利.是塵土身。受純陀供是雜食身。既不見四身.亦不見能譬金剛之身。  △二釋。 何以故。如來今當入涅槃故。 【疏】次何以故去.是釋初無常身。餘例可解。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從佛告去.答。又為三。初非其所問。次正答。三結勸。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非其所問。 佛告迦葉。汝今莫謂如來之身不堅可壞。如凡夫身。 【疏】初如文。  △二正答三。初定數簡顯。 【疏】次正答中.具百非者。然此百非.若單數則一百六十句.若複數則一百句。既言百非.理應複數。然百非之中.或有雙非兩捨.或一存一亡。雖不常住.非念念滅.即雙非之意。非身是身.即一存一亡。  兩捨者。不常住是捨真.非念念滅是捨俗。一存一亡.非身即亡.是身即存。  △二然古下。懸釋示意二。初懸釋初後二。初釋初非身是身二。初出古解三。初敘古總標。 【疏】然古舊相承不解百非。唯釋非身是身一句。今出七家。  △二一云下。引義判斥。 【疏】一云。非身者.非是食身。是身者.是法身。又云。非身者.非生身。是身是法身。又云。非身.非金剛前身。是身.是金剛後身。此三家悉用俗為非.以真為是。  非金剛前身者。古謂等覺後心已還.猶屬無常.故名非身。 【疏】又非身者.法身冥如。是身者.應現十方。又云。非身者.真諦。是身者.俗諦。此二家以真為非.以俗為是。又云。非身者.非真身。是身者.是好身。此一家漫漫不知何者為非.何者為是。雖復漫漫.終有是非。  是好身者。是相好身也。漫漫.大水貌。其言通漫.如水無極。何者為非者。但云非真.而不明真之大小。何者為是者。以梵魔輪王.皆有相好故。 【疏】興皇云。法身不為是之與非.是所不能是.非所不能非。絕百非.非百是。無是無非.能是能非。故言是身非身。觀師云。是身非身.因緣相成。法身非身.不妨是身。終日是身而復非身。終日非身而復是身。又一云。是空離空。雖不常住.非念念滅。此兩家是一意。  興皇釋中.約理則無是無非.約事則法身是身.應用非身。因緣相成者。因緣虛假.色質本空.故曰是身非身。不妨是身者。法身體徧.不妨色質.故非身是身。是空離空者。是空即是法身.離空即非法身。  △三今未下。謙己結意。 【疏】今未能精識眾家旨趣。且為書之。  今未下.疏主謙也。據前所判.精識有餘。 △ 二天台下。明今釋二。初解非列句二。初章安略引三。初指師列數。 【疏】天台大師明三種四句。一單。二複。三具足。  天台下.明今正釋。即約三種四句.以判是非。然章安具足句中.初是句具四.而言是是是是者。上兩是字.即根本句。下兩是字.即支分句。皆言是是者.應以上一是字為指定之辭。又今疏明.非複句之後.便例成是句。故云是是。乃至前單後複等。然章安雖云依憑止觀.而比對彼文未至分曉。故荊溪更比望止觀.委示其相。但止觀約有無為句.今以是替有.以非替無.故云比望。今以章安荊溪二釋.各列成圖。俾後學尋疏易曉爾。  △二單四下。依次示句三。初單四句。 【疏】單四句者。謂是。非。亦是亦非。非是非非。  初章安示句.單句可解。 是  複句者 不是 是 是是 亦是亦不是 非 是 具句者 不是是 非是非不是 亦是亦非 非 初是是 亦是是亦不是是 二非 是是 非是非非 非是是非不是是 不是是 亦是是亦不是是 非是是非不是是  △二複四句。 【疏】複四句者。是是是非。非是非非。亦是是非。亦非是非。非是是非。非非是非。是是。不是是。亦是亦不是是。非是非不是是。前句約非。次句約是。亦應前單後複。  △三具四句。 【疏】具足者。是是是是。是是不是是。是是亦是是亦不是是。是是非是是非不是是。是名具足有句。非是。非不是。非亦是亦不是。非非是非不是。非是是。非不是是。非亦是是亦不是是。非非是是非非不是是。是名具足無句。餘兩具足句.類之可解。不復能作。  章安於具足非句中.兩番示句。初單言是.次重言是是。未知所以.但依荊溪.義自可知。  △三但依下。指文結意。 【疏】但依天台大師止觀文中三四句相.則易可見。  △二私下。荊溪委示三。初敘意總標。 【疏】私云。既云但依止觀文則易見。今比望彼文。是非各作三種四句。  △二先約下。望彼判句二。初約是三。初單。 【疏】先約是者。是。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單也。  二荊溪示句。初約是.明三種四句.單四如文。 是 是 是 複 不是 是 具 不是 不是 四 亦是亦不是 不是 四 亦是亦不是 亦是亦不是 者 非是非不是 者 非是非不是 非是非不是  △二複。 【疏】是是。是不是。不是是。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是。亦是亦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複也。  複四句.并根本四.則成十二句。然是中開兩.初是同本句。不是等開兩.其例亦爾。若然者.據義但成八句。  △三具。 【疏】是是。是不是。是亦是亦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是。不是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亦是亦不是是。亦是亦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亦是亦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非是非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非是非不是。  具足者.支本共數.則二十句。若約支分句中.皆有一句.與根本同.則約義但十六句。又如於一是.雖起非等三見.而理終歸是。餘三例然.複句亦爾。例如藏雖四門.義歸實有。通雖四門.義歸於空。別唯兩亦。圓但雙非。雖皆具四.摺疊各一。然今四句.全屬外計。以深例淺.亦應無妨。又曉。句雖有四.義只是二。兩亦屬是.雙非屬非。故三種四句.枝本合論.雖有三十六句之別。研其歸趣.只是是非二句而已。向下約非以成四句.其義咸爾。  △二約非三。初單。 【疏】次約非中亦三四者。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單也。  二約非.明三種四句。單四如文。 非 非 非 複 不非 非 具 不非 不非 四 亦非亦不非 不非 四 亦非亦不非 亦非亦不非 者 非非非不非 者 非非非不非 非非非不非  △二複。 【疏】非非。非不非。不非非。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亦非亦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複也。  △三具。 【疏】非非。非不非。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非。不非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亦非亦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亦非亦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不非。  △三仍存下。述意結示。 【疏】仍存章安先釋.不敢擅易。然雖是非.各別成句。不非即是。不是即非。為成三四.故須互對。  不是是非者.下一是乃指定之辭.猶云不是即非也。為成三四者.應云為欲是非各成三種四句。文中存略.故云為成三四。  △二將此下。斥古顯今二。初斥古義淺。 【疏】將此三種四句。望前諸師所非。為非何四句.未非何四句。非此等諸四句。彼但出四句之見.未出絕言之見。那即結為法身耶。  將此下.是疏主斥古義淺也。故前敘七家云.用俗為非.以真為是等。且約一往判屬二諦。須知所見.未出單四。縱出單四.未出複具。故今責云.為非何四句等。非此下.意云縱非此三種四句.則彼師所解但出諸四.未出絕言。若然者.全是妄惑.是生死因.豈異外道。故結責云.那即結為果德法身耶也。  △二今言下。顯今義深。 【疏】今言非身者。非如此等諸見.所得雜食之身.無常塵土之身。故言非身。即非而是.是於法身.常身.金剛之身。然佛身非是非非.能為物現.非身是身。  今言下.即今師正解.非身是身義也。還取約俗為非.約真為是。非如下.謂單四乃至絕言皆是妄惑。妄惑是因.雜食等身是果.故云諸見所得等。如來之身非此等身.故言非身。準此三種四句.不唯在於凡夫外計.而前三教修因.悉屬四句。此如下文.迦葉自敘。自此已前名邪見人也。別尚同邪.二教豈正。以前三所感.悉是雜食等身故也。別教證道.置而不論。此如下文.約四教百非也。即非而是者。如下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豈非指其雜食即是毗盧。故云。是於法身等。然佛下.約理則非真非應.故云非是非非。約事則有真有應.故云能為物現等。是知理約內證.事約隨機。  △二又解下。釋後除一法相。 【疏】又解除一法相者.不二也。如來身者實是雙非。而言法身者.蓋為緣耳。故云除一法相。大品云。除為薩婆若心。  又解下.釋後除一法相。不二也者。釋一法義。即經上句云。非身非不身.不可宣說.是一法相也。故云如來身者.實是雙非。而言下.正釋除義。除一現二.故對生身。而言法身.待對兩異.蓋為機緣。大品下.引例。薩婆若即一法相也。然古師雖引論證.與此除一法相.義不相應。彼以不著六通.但存果智.故云除為等。故智論四十五釋云。菩薩於神通力.知一切法自性不生.故不著。但念一切智.為度眾生故。  △二古來下。屬當示意三。初破古標今。 【疏】古來非唯不釋百非.亦不出其意。何故唱百為非.何所屬當。今試言之。  古來(至)屬當。破古也。今試言之者。標今也。  △二夫如下。歷教示意二。初來意。 【疏】夫如來身.離於百非。佛身既權實不同。百非亦淺深有異。  權實不同者。前三教.主是權。圓佛是實。  △二百非下。正示四。初藏。 【疏】百非者。下文云。具足百福。成於一相。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言百福者.持不殺戒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上.上中上。乃至正見亦復如是。是五十心名初發意。決定成就是五十心.名百福德。如是百福成於一相。  百非下.藏教。五心者。一下。二中。三上。四上上。五上中上。乃至者。略却不盜等八也。 【疏】又云。一善具十.是為百福。釋論云。大千人應失眼失命。有能救得其眼命者.是為一福。如是百度名百福德。對百福論百惡。百惡為非。從百惡感得四趣雜食.無常塵土之身.名為非身。從百福感得如來相好之身。法身常身。金剛之身。五分清淨.名法身。得三無為.名曰常身。八十億魔不能壞.名金剛身。故名是身。此乃三藏佛身離百非也。  一善具十者。如不殺一事.以餘九莊嚴.故具十。而不因盜行殺.不為婬行殺.乃至不因邪見故行殺。乃至不邪見例爾.故互具成百。得三無為等者。明三藏有常.及金剛義也。八十億魔.即樹下所降.如瑞應經。  △二通。 【疏】又百福所感三十二相清淨之身.悉是有有。有有果報.賢聖所呵。釋論云。毒器不任貯食.食則殺人。有心行行.不任得道。故知迦葉正難於此。我今唯見雜食.無常塵土之身。當知百福.為非。福性空故.為是。故曰凡有相者.悉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以空法為法身。空無生空為常身。空不得空.便是金剛身。是為通教佛身離百非。  又百下.通教。悉是有有者。生死不亡.故云有有。暹師解云。有為之法.而為二十五有三界因果所拘.故云有有。以藏菩薩不斷煩惱。故王宮之身猶是惑因所感.故為通教賢聖所呵。釋論下.龍樹斥旃延.明三祇菩薩義也。故彼論云。具足三毒.云何能集無量功德。譬如毒瓶.雖貯甘露.皆不中食。菩薩身如器.具惑如毒。習法如貯甘露。以此教他.令他失常住之命。故疏合法云.有心行行等。正難於此者。正執三藏以難圓極。今存四教次第.且對通說。故云福性空為是也。  △三別。 【疏】又空中無法.無是無非.亦復無身。豈可以空為是。若不是者.即為非也。二乘得空.何故不是。佛身如空.不可窮盡.無相無礙.普能顯現.乃可稱是。二乘不能現者.但是偏空。非時取證.名雜食身。此空可破.即無常身。此空須棄.是塵土身。故空為非身。諸佛得空.能現身者.是中道空。中道即是法身.常身.金剛之身。是名別教佛身離百非也。  又空下.別教。初斥通教偏空。佛身如空等者。明中道.約證道以說。由從次第而入.故為後圓所斥。非時取證者。謂不對待.華嚴圓頓。不停待.法華開顯。而於鹿苑取證小果.名曰非時。即法華身子自敘云。而我不待說所因也。今是以別斥小.且據不知中道.以偏空為極.名非時取證。而云名雜食者.不待所因.其猶非時而食也。此取非時而食.名為雜食。  △四圓。 【疏】又非百惡.入百福。非百福.入百空。非百空.入百中。次第淺深.縱橫並別.皆為非也。次第取證即雜食身.前後勝劣是無常身.差別隔礙是塵土身.故別非也。佛身圓妙.無復若干。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不一不異。具足無缺.名大涅槃。惡即中道.無二無別。一切諸法.悉安樂性。百惡尚中.況百福空而不即中。即中之法.法身.常身.金剛之身.乃可稱是。是名圓佛離百非也。  又非下.圓教。初斥別。非惡入福即十信。非福入空即十住。非空入中即十地。而不言入假者.略耳。應云非空入福.與非惡入福。福語雖同.界內外異。  △三離前下。簡顯結斥。 【疏】離前三非.名佛身者.他經中意。第四即非.名佛身者.今經正意。古來諸師全不料簡。雖唱百非.不知何非。徒言法身.未知何是。此釋大意可見。  離前下.簡顯斥結。他經帶偏.此經唯圓。雖云重施.解常一揆。故指第四為經正意。又離前三教之非.而明圓教之是。此則偏圓相隔.義在四時。故云他經中意.此簡昔也。即偏是圓.義在開顯。故云今經正意.此顯今也。後釋雖優.前解為正。古來下.斥舊。全不料簡者。謂不料理簡別.內外偏圓.開未開別也。此釋下.總結。  △三此既下。分經通解二。初百句互具。 【疏】此既諸佛境界.玄妙難測.鑽仰彌難。更又一解。初人天身一句.即具九十九句功德。後涅槃句.亦具九十九句功德。中間亦然。何者。一句既是法身.故備諸功德。  此既下.分經通解。初人天句者。即經云。非人天身。此當第一句。涅槃句者。即經云。般涅槃時等也。此即第百句。何者下.出互具之意。  △二三諦分經二。初分經示義三。初非俗入真。 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之身。無量億劫堅牢難壞。非人天身。非恐怖身。非雜食身。 【疏】依經又三番。前三句為一番。明非人天身.似如非俗入真。入真之意.即俗即真。雙非兩捨。如放金剛到金剛際乃止。  似如者。以理義圓融.三諦相即。一往從文分判.故云似如。謂文似於真.義必融三。言文似者。以經云。非人天乃至非雜食。以人天雜食是俗.今既非之.故屬真諦。義融者。真本具法.故俗。不二不異.故中。修不思議空.如放金剛。此空即是妙有中道.猶如到際。  △二非真出俗。 如來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無有足跡。無知無形。畢竟清淨。無有動搖。無受無行。不住不作。無味無雜。非是有為。非業非果。非行非滅。非心非數。不可思議。常不可議。無識離心。亦不離心。其心平等。無有亦有。 無有去來。而亦去來。不破不壞。不斷不絕。不出不滅。非主亦主。非有非無。非覺非觀。非字非不字。非定非不定。不可見了了見。無處亦處。無宅亦宅。無闇無明。無有寂靜。而亦寂靜。是無所有。不受不施。清淨無垢。無諍斷諍。住無住處。不取不墮。非法非非法。非福田非非福田。無盡不盡。離一切盡。是空離空。雖不常住。非念念滅。無有垢濁。無字離字。 非聲非說。亦非修習。非稱非量。非一非異。非像非相。諸相莊嚴。非勇非畏。無寂不寂。無熱不熱。不可覩見。無有相貌。如來度脫一切眾生。無度脫故。能解眾生。無有解故。覺了眾生。無覺了故。如實說法。無有二故。不可量。無等等。平如虛空。無有形貌。同無生性。不斷不常。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不退不轉。斷一切結。不戰不觸。非性住性。非合非散。非長非短。非圓非方。非陰入界。亦陰入界。非增非損。非勝非負。如來之身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疏】次八十句為一番。明非身是身.似如非真出俗。出俗之意.即空即中。一出一切出。隨應度者皆得見聞。  次八(至)出俗者。然知經文八十句。最初云。如來之身非身是身.即標也。即真而應.故曰非身是身。亦是即空中而假也。空中故非身.即假故是身。出三觀因.得二身果。因果雖殊.而皆顯非真出俗義也。故最後句結云。如來之身.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標結既爾.中問諸句.即是廣釋非真出俗之義。以此俗即真.故使經中有雙非亡泯等句。真即空中也.未暇委消.可以玄覽。舊記雖配句解釋.而不與疏會.故不錄之。經無寂不寂者。以無字貫下.謂無寂無不寂也。無熱不熱亦爾。  △三即邊入中。 無有知者。無不知者。無有見者。無不見者。非有為。非無為。非世非不世。非作非不作。非依非不依。非四大。非不四大。非因非不因。非眾生。非不眾生。非沙門。非婆羅門。是師子大師子。非身非不身。不可宣說。除一法相。不可算數。般涅槃時。不般涅槃。 【疏】後十七句為一番。明無有知者.無不知者。似如雙非二邊.即邊入中。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後十七句入中.如文。  △二雖此下。離過顯體。 【疏】雖此分別.亦不一向。若一向者不成微妙。微妙者.即入即出即中.又即出即入即中.又即中即出即入。不一二三.而一二三。  即入即出者.入真出俗也。此約三諦互融.次第在文。  △三結勸二。初分科。 【疏】三如來下.結勸。又二。  △二初結下。隨釋二。初結二。初約本迹正釋二。初釋經結本體。 如來法身皆悉成就如是無量微妙功德。迦葉。唯有如來乃知是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迦葉。如是功德成如來身。非是雜食所長養身。迦葉。如來真身功德如是。云何復得諸疾患苦。危脆不堅。如坏器乎。迦葉。如來所以示病苦者。為欲調伏諸眾生故。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之身即金剛身。 【疏】初結如是乃名微妙法身.具足功德。餘四身亦如是結。非聲聞緣覺所知.結成常身。二乘無常不能知常。非長養.結成非雜食身。真身不同坏器.結成不壞身。結金剛身.如文。  △二又結下。釋經結迹用二。初牒經正釋。 【疏】又結不壞身.云示病苦為調眾生者.即是示破壞身。  △二若例下。例餘四身。 【疏】若例此文.亦應示非法身.鹿馬等身。亦應示無常身.朝生暮殞等。亦應示雜食身.為獵師食肉等。亦應示非金剛身.芭蕉泡沫等。  獵師食肉者。大眾問品云。昔於此王舍城中.有獵師多殺群鹿.請我食肉。雖受彼請.於諸眾生生慈悲心。  △二明五下。例文結意二。初結為三諦。 【疏】明五句法身.即入非身意也。示五非法之身.即出是身意也。即入即出.即出即入.即是微妙功德之意。非入非出.是不可宣說意也。  五句法身者。以常身等四.皆法身異名故。  △二依入下。結具百句。 【疏】依入五身.身具百句.即五百句。依出五身.身具百句.即五百句.是為一千。又即入即出.即出即入.又是二千。非即入非即出.非即出非即入.又是二千。總為五千句。文云。如是無量微妙功德.豈止五千。約此經文聊作五千。  △二勸。 汝從今日常當專心思惟此義。莫念食身。亦當為人說。如來身即是法身。 【疏】次從汝今日去.勸也。勸自行化他。如文。  △三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當有病苦。無常破壞。我從今日常當思惟如來之身。是常法身。安樂之身。亦當為人如是廣說。 【疏】三從白佛去.是領解。領上兩勸(云云)。  △二明法身因答堅固力問二。初總標敘意。 【疏】從唯然世尊去.是第二答法身因。因有得果之能.能名為力.即是答得大堅固力之問也。  △二迦葉下。依文釋義二。初騰疑。 唯然世尊。如來法身金剛不壞。而未能知所因云何。 【疏】迦葉前疑無常速朽。聞佛百非.非於雜食塵土等身。然後方顯常身不壞.悟解歡喜。而猶未知法身所因云何。更騰疑牒問。金剛身是騰前所因。云何是起後。  △二佛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佛答為三。一正答。二領解。三勸修。初有略廣。略為二。初明護法.次引證。  △二隨文釋義三。初正答二。初略答二。初護法。 佛告迦葉。以能護持正法因緣。故得成就是金剛身。 【疏】初文者。護法不壞.今得常住不壞之身.取相似因而為答問。  取相似因者。即同類因也。  △二引證。 迦葉。我於往昔護法因緣。今得成就是金剛身。常住不壞。 【疏】次我於往昔。是略引證。 △二廣答二。初總別科分。 【疏】從善男子護持正法去.廣答。又二。初廣明護法.次廣引證。初又二。一在家.二出家。  △二在家下。隨文釋義二。初廣護法二。初在家二。初正釋經文。 善男子。護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儀。應持刀劍。弓箭鉾槊。守護持戒清淨比丘。 【疏】在家護法。取其元心所為.棄事存理.匡弘大教.故言護持正法。不拘小節.故言不修威儀。護法有四句。出家在家共不能護者.無名行比丘.無勢力俗人是也。在家出家獨不能護者.還是兩種.各各不能。出家在家獨能護者.佛及仙豫是也。出家在家共能護者.今文是也。  經鉾槊。如釋序品記。取其元心所為者。本期護法.故不受事戒。匡護大乘.即是存理也。無名行者。名不普聞.行不伏物。  △二昔是下。約時顯意。 【疏】昔是為今非。今非為昔是。今昔俱非。今昔俱是。  昔是下.先列四句。今昔者。昔則涅槃已前.諸經律中皆勸在家受持五戒。以受戒為是.不受為非。今經制不受戒.則不受為是.受戒為非。故云昔是為今非等也。 【疏】昔時平而法弘.應持戒.勿持仗。今時險而法翳.應持仗.勿持戒。  昔時下.次釋四句義。昔教勸令持戒者.此約平康之世。佛法弘通.既無惡人.故在家人應持五戒。今時下.今經制不受戒者。此約時世險亂.惡人為障。而佛法隱翳不行.故在家人為守護故.制不持戒。 【疏】今昔俱險.應俱持仗。今昔俱平.應俱持戒。取捨得宜.不可一向。  今昔下.若時俱險.在昔教亦不。若時俱平.在今經亦持。若然者.昔教今經.語似相違.其旨一揆。取捨得宜者。謂昔教且約時平.故取持。今經且約世險.故捨戒。文外之意.疏主得焉。故結云不得一向。  △二出家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離於守護。獨處空閑塚間樹下。當說是人為真比丘。若有隨逐守護行者。當知是輩是禿居士。 【疏】次從迦葉白佛去.是出家之人護法。有問有答。問中棄理存事為難。  △二答。 佛告迦葉。莫作是語。言禿居士。若有比丘。隨所至處。供身取足。讀誦經典。思惟坐禪。有來問法。即為宣說。所謂布施持戒福德少欲知足。雖能如是種種說法。然故不能作師子吼。不為師子之所圍繞。不能降伏非法惡人。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眾生。當知是輩懈怠懶惰。雖能持戒。守護淨行。當知是人無所能為。 【疏】答中棄事存理為答。如文。  經取足者。取音趣。謂略足也。此明小乘人也。故經斥云。不能作師子吼。即是不能依此經.談常扶律也。不談常故.不為圓機圍繞。不扶律故.不伏惡人。 若有比丘供身之具亦常豐足。復能護持所受禁戒。能師子吼廣說妙法。謂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伊帝曰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達磨。以如是等九部經典為他廣說。利益安樂諸眾生故。  經若有比丘下.明大乘師。初云九部.是能談常。九部經典者。此約大小二乘各唯九部.此大乘九也。言大小各九者.小乘法中略無授記.無問自說.及與方廣.故但有九。小乘之中未說行因作佛之義.故無授記。法淺易咨.故無自說。未辨廣理.故無方廣。大乘法中略無因緣.譬喻.論議.故但有九。大乘眾生.利根易悟.不假因緣譬喻論議方解也。或隨義具論.大小各有十二。或大小合有十二。謂小乘但十一.略無方廣.小乘未談大理故。大乘經法合為方廣.大乘為顯大理故。故下經云。十一部經.二乘所持。方廣一部.菩薩所持也。經曰多伽。曰音越。法華云目多伽。目音木。梵言楚夏也。 唱如是言。涅槃經中制諸比丘不應畜養奴婢牛羊。非法之物。若有比丘畜如是等不淨之物。應當治之。如來先於異部經中。說有比丘畜如是等非法之物。某甲國王如法治之。驅令還俗。若有比丘能作如是師子吼時。有破戒者聞是語已。咸共瞋怒。害是法師。是說法者設復命終。故名持戒自利利他。以是緣故。我聽國主群臣宰相諸優婆塞等護說法人。若有欲得護正法者。當如是學。迦葉。如是破戒不護法者。名禿居士。非持戒者。得如是名。  經唱如是言去.是扶律。  △二廣引證二。初科分。 【疏】二善男子過去久遠去.是廣引證。文為四。一護法本緣。次從爾時有一去.明護法行。三從尋即命終去.是護法果報。四從爾時王者去.是結會。  △二前二下。隨釋四。初護法本緣。 善男子。過去久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於此拘尸那城。有佛出世。號歡喜增益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世界廣博嚴淨。豐樂安隱。人民熾盛。無有饑渴。如安樂國諸菩薩等。彼佛世尊住世無量。化眾生已。然後乃於娑羅雙樹入般涅槃。佛涅槃後。遺法住世無量億歲。餘四十年佛法未滅。  △二護法行。 爾時有一持戒比丘。名曰覺德。多有徒眾眷屬圍繞。能師子吼。班宣廣說九部經典。制諸比丘。不得畜養奴婢牛羊非法之物。爾時多有破戒比丘。聞作是說。皆生惡心。執持刀杖。逼是法師。是時國王名曰有德。聞是事已。為護法故。即便往至說法者所。與是破戒諸惡比丘極共戰鬥。令說法者得免危害。王時被創。舉身周徧。爾時覺德尋讚王言。善哉善哉。王今真是護正法者。當來之世。此身當為無量法器。王於是時。得聞法已。心大歡喜。 【疏】前二如文。  經班宣者。班.徧也。  △三護法果報。 尋即命終。生阿閦佛國。而為彼佛作第一弟子。其王將從人民眷屬。有戰鬥者。有隨喜者。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命終悉生阿閦佛國。覺德比丘却後壽終。亦得往生阿閦佛國。而為彼佛作聲聞眾中第二弟子。若有正法欲滅盡時。應當如是受持擁護。 【疏】第三中云阿閦者。道行云無怒。放光云妙樂。無怒妙樂二名相成。淨名云無動。王前生是第一。比丘後生是第二。又約四依。王是初依第一。比丘是第二依。為聲聞者.非小乘也.乃是大乘聲聞。舉此二人.定以何人為證。舊取王能護為證。或雙取為證。  相成者。無怒則樂.樂故無怒。王前生下.六卷云王為第二弟子。此言第一.蓋取先生。此乃對六卷釋妨也。四依者。圓十信是初依。初住至六住是第二依。七住至九住是三依。十住是四依。餘行向地.例爾。廣如下疏釋四依品。二依既在初依之上.故六卷云覺德為第一。今約四依次第.故云第二。若爾.則二文無乖。大乘聲聞者。即是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也。  △四結會。 迦葉。爾時王者則我身是。說法比丘。迦葉佛是。迦葉。護正法者。得如是等無量果報。以是因緣。我於今日得種種相。以自莊嚴。成就法身。不可壞身。 【疏】第四如文。  經迦葉佛者。此云金色仙。賢劫第三佛也。  △二領解。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身猶如畫石。 【疏】次迦葉白佛如來常身猶如畫石.是領解。我以常解.解佛常身。耿耿不沒.喻如畫石。  耿耿者.分明貌也。  △三勸修二。初總別科分。 【疏】三以是因緣下.勸修。又二。初通舉因果以勸四眾.次別勸在家開執刀仗。文即為二。先勸.次簡。又四。一問。二答。三領。四述。就問為二。初問師之有無.二問戒之持犯。  △二問者下。隨文釋義二。初通舉因果以勸四眾。 佛告迦葉。善男子。以是因緣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當勤加護持正法。護法果報廣大無量。  △二別勸在家開執刀杖二。初勸。 善男子。是故護法優婆塞等。應執刀杖擁護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具者。不得名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為護正法。乃名大乘。護正法者。應當執持刀劍器仗。侍衛法師。  △二簡二。初正釋經文四。初問二。初問師之有無。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諸比丘與如是等諸優婆塞持刀杖者。共為伴侶。為有師耶。為無師乎。 【疏】問者。問其與持刀仗者相隨。猶有師德.為無師德。  猶有師德等者。以隨逐守護.迹似破戒.恐無人師之德。故此問之。  △二問戒之持犯。 為是持戒。為是破戒。  △二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就佛答又兩。初正答.後結歎。正答中二。初答戒之有無.次答師之有無。初文二。初正答。  △二寄活下。隨文釋義二。初正答二。初答戒有無二。初答。 佛告迦葉。莫謂是等為破戒人。善男子。我涅槃後。濁惡之世。國土荒亂。互相抄掠。人民饑餓。爾時多有為饑餓故。發心出家。如是之人名為禿人。是禿人輩見有持戒。威儀具足。清淨比丘護持正法。驅逐令出。若殺若害。 【疏】寄活禿人是無戒人.與護法相隨.而護法者非無戒人。如文。  寄活者。為飢餓故出家.寄在僧中求活命也。有本於正答字下.脫寄活禿人四字。與護下.明真正出家護法之人.如覺德之比。  △二更問二。初問云何化他。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持戒人護正法者。云何當得遊行村落。城邑教化。 【疏】次既自持戒。云何化他.更問此事。  既自持戒等者。以持戒人縱遭殺害.不許加報。既世多惡人.云何行化。  △二答與護法人俱。 善男子。是故我今聽持戒人。依諸白衣持刀杖者。以為伴侶。若諸國王大臣。長者優婆塞等。為護法故。雖持刀杖。我說是等名為持戒。雖持刀杖。不應斷命。若能如是。即得名為第一持戒。 【疏】佛答與護法者。俱如文。  經不應斷命者。雖持刀杖.必無殺意。  △二答師有無二。初分科。 【疏】從迦葉夫護法者去.二答有師無師之問。先略.後廣。  △二略下。隨釋二。初略答。 迦葉。夫護法者。謂具正見。能廣宣說大乘經典。終不捉持王者寶蓋。油瓶穀米。種種果蓏。不為利養親近國王大臣長者。於諸檀越心無諂曲。具足威儀。摧伏破戒諸惡人等。是名持戒護法之師。能為眾生真善知識。其心弘廣。譬如大海。 【疏】略中三意。一持經。二持律。三摧伏破戒。具此三德.故可為師。正見是內解經律。遇弘緣.摧伏惡人是外用。  三意下.前二是內解。即經云。具正見等.是持經。終不捉持去.是持律。後一是外用。即經云。不為利養去.是摧伏惡人也。言不為者.不為自己利養.但為弘法摧惡.故親近也。而法華安樂行.不許親近者。彼約自行.此為化他。彼約清時.此約險世。故開遮有異。正見下.釋前三意也。遇弘緣者。即是遇弘道化他之緣.宜彰外用。有本作強緣者非。  △二廣答二。初敘意。 【疏】迦葉若有比丘下.是廣答。還廣前三而不次第。  △二廣摧下。隨釋三。初廣摧伏三。初出壞眾師弟。 迦葉。若有比丘以利養故。為他說法。是人所有徒眾眷屬。亦效是師。貪求利養。是人如是便自壞眾。 【疏】初廣摧伏為三。先出壞眾師弟。  △二通舉三眾。 迦葉。眾有三種。一者犯戒雜僧。二者愚癡僧。三者清淨僧。破戒雜僧則易可壞。持戒淨僧利養因緣所不能壞。云何破戒雜僧。若有比丘雖持禁戒。為利養故。與破戒者坐起行來。共相親附。同其事業。是名破戒。亦名雜僧。云何愚癡僧。若有比丘在阿蘭若處。諸根不利。闇鈍瞢。少欲乞食。於說戒日及自恣時。教諸弟子清淨懺悔。見非弟子多犯禁戒。不能教令清淨懺悔。而便與共說戒自恣。是名愚癡僧。云何名清淨僧。有比丘僧。百千億魔所不能壞。 【疏】次通舉三眾。  經雜僧者。身雖不犯.與破戒者和雜一處.名犯戒雜僧。自身無犯.見己弟子有犯.不教悔捨置.名愚癡僧。自淨淨他.名清淨僧。經𧄼瞢者。徒登丁鄧二反。韻集云。失臥極也。經文或作瞪。借為徒登反。瞢.亡登武鄧二反。瞢.亂悶也。謂闇亂也。經說戒日.如前釋。自恣時者。前三月夏安居竟.故可自恣。準四分通三日。謂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也。以自己之過.恣他所舉.故曰自恣。  △三明淨眾能壞前二。 是菩薩眾本性清淨。能調如上二部之眾。悉令安住清淨眾中。是名護法無上大師。 【疏】三明淨眾能壞前二眾。  經護法無上大師者。即四依人.於世間更無過也。為眾依止.匠成他人.故曰大師。  △二廣持律三。初對律部辨示。 【疏】從善持律去.廣明持律能壞前二。律中明六種五法。一學人。二無學人。三神解。四畜弟子。五訓誨。六事用。此中正是神解五法.得離依止.堪為師位。  六種五法者。十誦七法中文也。彼七法第一云。從今聽五法成就.滿十歲若過.應授共住弟子。具足文具六種五法。且神解五者。律云。復有五法。一知犯。二知非犯。三知罪輕。四知罪重。五知誦波羅提木叉。學利廣說。此中下.辨示今經五法也。神解猶云明解也。 【疏】四事與律同.若小異。一事則異.律謂為誦木叉.此中名隨時教化。  四事與律同者。謂知輕.知重.是律應證.非律不證。此四與律義同也。若小異者。若.如也。又將此四比對律文.似如小異。以律名知犯.知非犯.此名是律非律也。其名雖異.其義則同。故云若小異。有本云。問答小異者.蓋訛書同若字.作問答字耳。抱朴子曰。三寫魚為魯.帝成虎.信有之矣。一事則異者。名義俱殊.是大異也。律謂下.出其異相。隨時教化者。即是調伏眾生也。  △三云何下。正隨文釋義。 善持律者。為欲調伏利眾生故。知諸戒相。若輕若重。非是律者則不證知。若是律者則便證知。云何調眾生故。若諸菩薩為化眾生。常入聚落。不擇時節。或至寡婦及婬女舍。與同住止。經歷多年。若是聲聞所不應為。是名調伏利益眾生。 【疏】神解五法者。一是調伏眾生。二知輕。三知重。四是律應證。五非律不證。云何調伏。調眾生時.不得選擇時節處所。又不得一向漫調(云云)。  不得選擇等者。以律制午後.不得入聚落.是擇時。不得入婬舍等.是擇處。今四依菩薩.有機則化.故不選擇。又不(至)漫調者。應善觀機.知彼生熟而往化之.故非淺行庸人所能為也。設欲效之.當思行位。自為陷沒.一何苦哉。故疏誡云。不得漫調。注云云者.意亦在此。又云云者.經簡小乘須擇時處.故云聲聞所不應為。如上慧菩薩經云。阿難白佛。憶念我昔舍衛城.見重勝王菩薩.與女人同牀。我謂犯穢.心用惟慮.得無異人學梵行者。於如來教.將無造見聞想念於一切乎。發斯言時.大千六動。時重勝王即自踊身住於空中.去地四丈九尺。報阿難曰。犯禁穢者.寧能踊身止虛空乎。在如來前.阿難投地.即自悔過。如何偏見.求大龍短。此亦菩薩調伏眾生.非聲聞所應.故阿難疑也。 云何知重。若見如來因事制戒。汝從今日慎莫更犯。如四重禁。出家之人所不應作。而故作者。非是沙門。非釋種子。是名為重。云何為輕。若犯輕事。如是三諫。若能捨者是名為輕。 【疏】知重可見。知輕者.即十三。前九無諫.後四有諫。兩諫不從.未結具方便罪。三諫不從.方結正罪。  經因事制戒者。如十誦律明。因須提那子.與本二行婬之事.乃制初戒等。前九無諫者。謂初漏失。二摩觸。三與女麤語。四向女歎身.索供養。五媒人。六無主房。七有主房。八無根重罪謗他。九假根謗。後四有諫者。即第十破僧違諫。十一助破違諫。十二汙家。十三惡性拒僧違諫。 非律不證者。若有讚說不清淨物應受用者。不共同止。是律應證者。善學戒律。不近破戒。見有所行隨順戒律。心生歡喜。 【疏】非律不證者.知他犯律.不應證之。如有人云。佛入凡夫中作五欲.便自忘是聖人。後遇善知識語云。汝是聖人那作此事。只覺自是聖人。又佛入地獄代眾生受苦.實受割㓟之痛。如此等言.予皆不證。聖人豈然。又云。彌勒應為五百.我是一人。斯言皆不可證。  犯律不應證之者。則是畜八不淨財也。故經云。讚說不清淨物等。如有人下.疏主因便.說非經不證義也。以下持經.但略例故.所以於此明之。文中二段.皆先出非相。如此下.明不證。應知聖人示同眾生。有自發迹.有待他發。如傅大士.藉嵩頭陀發迹.即是其例。為物宜然.非自不知。汝云便自忘是聖人等。此言既反經非聖.故我不證。又汝云實受割剝之痛者.若實受痛.何得故入。應知聖人內證真常.達苦法界.無謀徧應.何痛之有。汝言既非.我亦不證。故云予皆(至)豈然也。又云下.重敘非相。五百者。亭水經云。觀音為五百身.在此教化。今云彌勒.應是例同。或有惡比丘云。我是彌勒五百中一身者.此大妄語.豈得證之.故云皆不可證。 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善解一字。 【疏】善解一字者.即律一字。應約律字.解五名也。如止觀(云云)。  律一字者。古以毗尼義翻為律。以佛制毗尼.禁防非惡.猶此方法律也。風俗通云。臯陶謀虞造律。律訓詮.訓法。故此方律名起於舜世。漢蕭何以為九章.漸分輕重.委悉故也。五名者。如止觀持戒清淨中.約五名以成觀心。今不取觀心義.但約五名以釋經中律義耳。五名者。一名戒.防止是戒義也。二名毗尼.此翻滅.滅身口惡故。三名波羅提木叉.此翻保得解脫。四名誦.背文闇持。五名律.詮量輕重.犯不犯等。若準四分.上下唯有四名。依古諸釋.但存三名。謂尸羅.毗尼.木叉。故南山引十八法中.毗尼與律.二名不並.以是華梵殊言故。今家意者.具依諸名.以存於四名。雖不並.既得名律.復名毗尼。是故今文從名俱用.并取根本八十誦名。即波離.一夏八十度.昇座誦之.故得名也。所以律字.義具五名。  △三廣持經。 善持契經亦復如是。 【疏】善持契經去.廣持經。亦復如是。例律應有五事。一隨時教化。二知有餘。三知無餘。四非經不證。五是經應證。  例律下.一教化者。或說小法.或說大法.名為隨時。有餘無餘者。有餘即小乘不了之說。無餘即大乘了義之說。四五二事.如向疏文寄律文中釋也。  △二結歎。 善男子。佛法無量不可思議。如來亦爾。不可思議。 【疏】二佛法無量。是結歎。  △三領。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誠如聖言。佛法無量。不可思議。如來亦爾。不可思議。故知如來常住不壞。無有變異。我今善學。亦當為人廣宣是義。 【疏】迦葉下.第三領解。  △四述。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如來身者。即是金剛不可壞身。菩薩應當如是善學正見正知。若能如是了了知見。即是見佛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如於鏡中見諸色像。 【疏】佛讚下.第四述成(云云)。  △二學人下。再示餘五。 【疏】學人五法者。謂信.戒.定.慧.多聞。從五停心至那舍也。無學人五法.謂五分法身.齊第四果。神解五法如前。畜弟子五法者。一謂十夏。十夏是長宿.堪畜弟子。二持戒。纖毫不犯。今時不犯初篇.即名不犯.後可悔故。三多聞。大小內外精通者。若不能具.會須一藏.無者不可。四能除弟子憂悔。若退戒還俗.應說苦切之事。五能除弟子惡邪。弟子既無衣食勢力.即欲越濟。應為除其惡邪。餘兩五法不論(云云)。  學人下.前既依律.已列六種五法.而對經已明神解之五。今釋經既畢.故更示學人等.各五之相也。後可悔者。即僧殘已去。會須一藏者。經律論.隨解一也。弟子既無下.釋惡邪義。越濟者。謂初破外入內.今破內入外.內外俱破.名越濟人。餘兩五法者。謂五訓誨。六事用也。訓誨五者。律云。一知出家法。二能作教師。三能作戒師。四能知依止師法。五能知遮道法.不遮道法。事用五者。律云。一能教弟子清淨戒。二能教阿毗曇。三能教毗尼。四弟子他方愁苦不樂.能使來。若自不能.因他力致來。五弟子若病.能供給。若自不能.能使他供給。如是五法成就.滿十歲若過。應授共住弟子。具足文載十誦七法第一卷。 名字功德品第六  △三名字功德品答究竟彼岸問二。初題目三。初就題目釋義二。初分字辨意二。初舉世間。 【疏】名字功德品。夫世間名字有同有異。同者。俱是體上之稱。異者。名召於體.字歎其德。  釋題中.初舉世間。俱是體上之稱者。白虎通云。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若名賜.字子貢。名鯉.字伯魚。故知名字俱是體上之稱也。名召體者。白虎通云。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紀。尊事人也。禮服傳曰。子生三月.則父名之於祖廟也。召體者。如后稷棄之.因名之為棄。孔子首類尼丘山.故名為丘。字嘆德者。白虎通云。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禮士冠經曰。冠而字。敬其名也。又檀弓曰。幼名冠字也。  △二例佛法。 【疏】佛法亦爾。隨順世間.強分同異。以大般涅槃為名.其餘稱歎不可思議。諸佛境界.正法門等.悉皆是字。而此名字通有功德。  佛法下.例佛法通有功德者.滅惡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是則此經.名之與字.皆從滅理惡.生理善而立也。  △二今下。分字正解二。初釋名功德三。初徵文列善。 【疏】今先分別名之功德。文中舉七善七譬.釋此經名。謂語善.義善.文善.純備具足是獨一善.清淨是行善.梵行是慈善.金剛寶藏是備具善。  語善者。即經云。上語亦善等。解者多途.今依疏主.準經以行施為初善.持戒為中善.得報為後善。義善者。即經云。義味深邃也。即是今經所詮之理.偏小不測其邊底.故云深邃。言義味者。義能津心.令人愛樂.如世美味也。文善者。即經云。其文亦善也。即是今經會理直說.能詮之教名為文善。純備具足者。不雜偏小故純.妙理攝法故備也。具足與備義同。由純故獨.由備故一.名獨一善。清淨是行善者。五行圓修.二邊不染。故清淨.是行善也。梵行是慈善者。慈悲喜捨是梵天之行。今經所明無緣普運.是第一義天之行也。故名慈善。金剛下.二邊不壞.故曰金剛。具足三千.故喻寶藏。豈同偏理.縱橫殘缺.故名備具善也。  △二引古斥非。 【疏】冶城取上中下足為十善。開善合為八善。今依七譬釋七善文。又餘經及下文皆言七善。不勞足之。  足為十善者。開語善為三。開純備具足為兩。即以純備為獨一善.具足名圓滿善也。合為八善者。於冶城十中.合上中下為一語善.故有八善。今依下.然雖解者開合不同.經文既唯七譬.故知但云七善.則法喻泯齊。  △三初譬下。依經正示。 【疏】初譬明大.是廣義。所謂八河入海。又是深義.所謂一方深奧祕密。  初譬下.引下七譬.次第配合七善也。講者當取下經文.對此消釋。八河入海.喻語善也。一切諸經同歸此教.如河入海.事圓理極.善豈過此。一方深奧秘密者。即經云。又如醫師.有一祕方.乃至云.如來亦爾.所說妙法祕密深奧等。故知祕方.喻義善也。前云義味深邃。今合譬云.祕密深奧.豈非義善耶。 【疏】又大是極義.所謂悕望永斷。又是第一義.所謂象迹為最。  悕望永斷者。即經云。譬如農夫.春月下種.常有悕望。既收果實.眾望都息等。此譬文善也。故經合譬云。若得聞是大般涅槃.悕望餘經所有滋味.悉皆永斷。且文善是教。合云聞大涅槃.豈非聞教耶。所謂象跡者。即經如諸跡中象跡為最。此譬獨一善.即前云純備具足也。故經合云。於諸經三昧.最為第一。豈非獨一義耶。 【疏】又大是勝義.所謂秋耕為勝。又大是寂義.所謂善治亂心。  秋耕為勝者。此譬行善。故經合云。此經如是諸經中勝。五行圓修故得為勝。大是寂義者。寂即定也。善治亂心者。即經云。醍醐善治眾生熱惱亂心也。此譬慈善.由無緣慈定.治彼眾生無明亂心。 【疏】又大是具足義.所謂八味具足。皆一一敘之.名大般涅槃.此即名功德。  八味具足者。即第七甜酥喻也。此譬備具善。前經云。金剛寶藏滿足無缺。今云八味具足.文義煥然。皆一一下.即經於譬合之後.結云。是故名為大般涅槃也。此皆是佛於譬中自敘其名.以合七善。故知冶城足十.開善合八.悉違經文。此即七善.破七惡。生善是功.破惡是德。故知七善是涅槃名下之功德耳。  △二釋字功德。 【疏】次稱歎字功德。功德有三。一是諸佛之師。文云。無量無邊諸佛世尊之所修習。二是菩薩之門。文云。菩薩修是大般涅槃.得正法門.能為良醫。三杜眾生四惡之趣。文云。眾生聞此經名.墮四趣者無有是處。然涅槃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略舉三條釋字功德。  釋字功德中。凡引三文。初後是品初勸持文。第二是品末領持文。即經云。若有修學是經典者.得正法門。既云修學.必是因人.故今加菩薩。經云是經典。即今涅槃教。故今云修是大涅槃也。俾文顯義順.故此改作。問。既引佛經.何容擅改。答。筆削之家.唯變所適.有理存焉。隨義用文.豈但騰寫。何必今師.諸宗咸爾。不唯吾教.先儒亦然。且如易云。言行.君子之樞機。而鄭玄引用注釋曲禮安定辭。乃云。易曰。言語。君子之樞機也。杜.塞也。略舉三條等者。一二是生善。第三明破惡。又初條明果.後二在因。  △二六卷下。對古經辨示。 【疏】六卷名受持品.此從能持人得名。此文從所持法作名.互舉一邊。  互舉一邊者。彼舉能持之人.必有所持之法。此舉所持之法.必有能持之人。若雙舉二邊。應云。受持名字功德品也。  △三此品下。示答問意趣。 【疏】此品答上.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之問。文中明諸佛修習已到彼岸。菩薩得聞.則是中流。眾生聞名.發足此岸。然涅槃之河.非彼此中.而彼此中。一問三答.答過所問。  到彼岸者。妙覺究竟也。菩薩中流.則分真諸位。眾生發足.即名字已上。非彼此中者。始終理一.而彼此中者。凡聖事殊.是知性無高卑.解有明昧。荊溪云。理同故即.事異故六。斯言有徵。答過所問者。迦葉但問究竟到岸.而佛更加此岸中流為答。故云過問。  △二本文二。初總別分科。 【疏】就文為四。一勸持。二問。三答。四領解。初為二。一勸持.二受持。  △二受持下。隨文釋義四。初勸持二。初勸持。 爾時如來復告迦葉。善男子。汝今應當善持是經。文字章句所有功德。  △二受持二。初敘古斥非二。初敘古。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名生四趣者。無有是處。何以故。如是經典。乃是無量無邊諸佛之所修習。所得功德我今當說。 【疏】受持功德不墮四趣者。舊云。聞經修行.登於性地.是則不墮。二云。為作遠緣.起惡則墮。但藉此緣.後能反本。  登於性地者。即大品所明第二性地.即今通位也。以性地與四善根齊.而忍不墮惡道。故取聞名修行至此地者.方得不墮.非泛爾聞經也。但藉下.此即戒緩乘急人也。此謂墮惡由破戒.得脫由聞經。但於惡道中.藉昔聞法之緣.感佛得脫.還悟宿種.故云反本。經云不生.義在於此。 【疏】又云。聞經理解.與聞慧相應.理數不墮。興皇云。聞經名者.下文自云。名無名故.聞不聞故。如此聞名.無生正解。尚無人天.寧墮四趣。當知所得功德.超度有流。是佛境界.二乘不知。  又云下.既有理解.任有惡因.亦不墮也。無生正解者。謂達名無名.聞無聞相.內照一如.名為正解。尚礙人天者。謂生正解者.直趣菩提。尚不受人天生死樂果.而況四惡苦報乎。準此。泛爾聞名無正解者.應未免墮惡。故知諸師釋義各據一途.未為盡善。若如北遠.則約聞經.三品不同。一者上品。稱經而聞.不取法相.是人畢竟不生四趣.除悲願力。二者中品。雖未離相.善心聽受.暫時不生.非永不入。三者下品。微末善心.聽受此經.遠為未來.出離因緣.非即不生。今此所論是其上品.故生四趣無有是處。若比諸師.遠義尤勝。  △二今下。斥非。 【疏】今皆不然。聞經得解.自是生解功德。何關歎於聞經功德。此不相應。但持五戒。五戒小善尚不墮惡.況復修行。  今皆下.斥非也。初斥興皇及第三師.約生解義也。何關下.以經文直云聞經.名不生四趣。不約生解與不生解也。但持下.正斥第一師.兼斥第二師。以初師約修行.登於性地則不墮惡。次師云起惡則墮.是知修善行則不墮也。故亦與初師稍同.但初深次淺耳。今正斥初師.何必聞經修行.只持五戒.便自不墮。  △二夫大下。正示今義。 【疏】夫大涅槃是深廣極勝.第一寂靜具足之名。信此為受.不忘為持。如此聞名.自不墮惡.不俟深解。  夫大下.正示今義。深廣(至)具足者。即七善之名。如前疏說。信此下.還用六卷品名.釋成聞義。不俟深解者。但約信受不忘.則不墮惡.何待作登性地等.深義解釋。然今師既云約信受.亦即名字位人.起圓信也。若然者.亦是生解.何斥古人。但古人曲陳生解.不順經文。今但釋聞名.自含生解.符經順義.豈同古人。  △二問二。初分科。 【疏】二白佛去.是問。為二。一問名功德.二問持功德。  △二向下。隨釋二。初問名功德。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  △二問持功德。 菩薩摩訶薩云何奉持。 【疏】向聞勸持.及以聞名。既猶未了.是故更問。  及以聞名者。以.語助也。如云。及於聞名也。  △三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三佛答。其二問即為兩章。答名為三。初判名。次明七善。三明七譬。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二。初答名三。初判名。 佛告迦葉。是經名為大般涅槃。 【疏】初文可見。  △二明七善。 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味深邃。其文亦善。純備具足清淨梵行。金剛寶藏滿足無缺。汝善諦聽。我今當說。 【疏】次七善者。舊釋序正流通為初中後善。招提云。萬德是初善.萬善是中善.萬果為後善。果與善殊.此不可用。經約行施是初善.持戒為中善.得報為後善(云云)。  果與善殊者。經中三語皆善。善則在因.如何以果而釋後善.故使不用。後善下.云云者。此三合為語善.餘六名如前疏文。  △三明七譬二。初斥古明今。 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如八大河悉歸大海。此經如是降伏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善男子。又如醫師有一秘方。悉攝一切所有醫術。善男子。如來亦爾。所說種種妙法。祕密深奧藏門。悉皆入此大般涅槃。是故名為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農夫春月下種。常有悕望。既收果實。眾望都息。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修學餘經。常悕滋味。若得聞是大般涅槃。悕望餘經所有滋味悉皆永斷。是大涅槃能令眾生度諸有流。善男子。如諸迹中象迹為最。此經如是於諸經三昧最為第一。善男子。譬如耕田。秋耕為勝。此經如是諸經中勝。善男子。如諸藥中醍醐第一。善治眾生熱惱亂心。是大涅槃為最第一。善男子。譬如甜酥。八味具足。大般涅槃亦復如是八味具足。云何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涼。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無垢。八者快樂。是為八味。具足八味。是故名為大般涅槃。若諸菩薩摩訶薩等安住是中。復能處處示現涅槃。是故名為大般涅槃。 【疏】三七譬者。他解。六譬釋大.後一譬釋般涅槃。今觀文.初譬釋大.後六譬釋般涅槃。然通釋名不分別也。  他師以後一譬.釋般涅槃者。以合譬云。安住是中。故云釋涅槃也。今師據初譬標云。所言大者.又譬八河.悉歸大海。故知釋大。所以前大是廣義也。餘六即是深極勝.第一寂靜具足之義。故知釋涅槃也。然通下.一往以分釋大.釋涅槃之異。二往尋文七譬.一一通解三字。故經諸譬之後.皆自結云.是故名為大般涅槃也。  △二問此下。正釋七譬二。初釋前六譬二。初廣釋第一。 【疏】問。此中以常釋大.應以大釋常.便為不異。答。一往名異.其意則同。以非常非無常故常。非小非大故大。故互相釋。降伏諸結者.即煩惱魔。魔性者.天魔。放捨身命者.即陰死兩魔。  以常釋大者。即經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也。陰死兩魔者。身命是陰.捨義當死。  △二餘五下。略指五譬。 【疏】餘五譬可見。  △二最後下。釋第七譬二。初釋所譬八味。 【疏】最後譬中云八味者.以譬四德。開常出恒。不為緣生.故常。不為緣滅.故恒。開樂出安。外無能壞.為安。內無所受.為樂。無垢與清涼同皆是淨。不老不死.同皆是我。  △二問云下。釋能譬八味二。初徵。 【疏】問。云何是酥之八味。  △二有人下。釋二。初引古斥非。 【疏】有人用八功德水為答.此不爾。水乳體別.本不相關(云云)。輭輕屬觸.不臭是香.飲時無苦.調適是功能.云何併之而作味釋。有人以六味為答.此亦不然。苦辛醎酢.酥中永無.對義不便.數又不足。  △二今謂下。今師正釋。 【疏】今謂乳酪時淡.其味不足。醍醐時濃.味已純一。酥居季孟之間.兼備眾味.可得為譬。酥有生熟.去酪近即酪漿二味。乳是其本.即五味也。就甜淡膩即為八味。  即為八味者。一生味。二熟味。三酪味。四漿味。五乳味。六甜味。七淡味。八膩味。  △二答持。 迦葉。善男子。善女人。若欲於此大般涅槃而涅槃者。當如是學。如來常住。法僧亦然。 【疏】二善男子下.答奉持問。上答名則廣.今答持何略。既廣達名字.受持功德亦復不少.故不多說。  既廣下.答釋也。以名例持.義可見故.故佛不多說。  △四領解二。初領名。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甚奇世尊。如來功德不可思議。法僧亦爾不可思議。是大涅槃亦不可思議。 【疏】白佛下.領解也。初領名。  △二領持。 若有修學是經典者。得正法眼。能為良醫。若未學者。當知是人盲無慧眼。無明所覆。 【疏】後領持。  經盲無慧眼者。九界偏權.不達本性.悉是盲人。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六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七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七。 四相品第七之上(會疏卷第四)  △四四相品答開微密問二。初題目二。初正釋題目二。初通約涅槃釋。 【疏】四相品上。四者.數也。相者.如經以四種相開示分別大般涅槃.顯然可見.從此立名。  以四種相等者。涅槃是總.四相是別。離一涅槃.以為四相。開示分別.令昭然可見。  △二前諸下。別約三德二。初徵文示德。 【疏】前諸問答.皆含三德.義略不彰。此品答其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之問。明四相解般若.明三密解法身.明百句解解脫。  四相解般若等者。一品之文正談三密。四相在口密內.百句在意密末。文雖參互.三德義明。  △二今解下。從正立名。 【疏】今解般若.從此當名。故言四相。  △二問願下。料簡所答二。初竝問。 【疏】問。願佛開微密.又云演說於祕密。開演云何。  開演云何者。問開秘演秘之意狀也。  △二舊釋下。答釋二。初古釋二。初斥二師解。 【疏】舊釋云。昔說法身般若.無解脫。今開涅槃.具足三德。此但解開.未明於說。開善云。四相答開密.現病答說密。此示兩文.未判其異。  昔說即指小教所談.王宮之身。樹下斷惑故有身智。未入無餘.故無解脫。未明於說者。向雙徵開說二問.而舊釋但通一義。此示兩文者。但示兩品答問之文.而未判開說之異義。  △二敘興皇義二。初按定。 【疏】興皇云。竪論是開.橫論是說。  興皇下.興皇委論二義.而以橫竪判異。  △二昔以下。解釋二。初總釋橫豎二。初約豎明開。 【疏】昔以無常覆常.今以常覆無常.更互相覆。今昔兩覆.迦葉請開。  昔以下.初總釋橫竪。次復次下.別釋橫竪。於總釋中.約迦葉竪問為開.如來橫答為說。昔說無常.不談常住.故云覆常。今明五果俱常.破昔無常.故云覆無常也。  △二佛明下。約橫明說。 【疏】佛明今昔兩說.是涅槃二用方便.同顯非常非無常。  佛明下.今昔兩說是竪.即涅槃二用是橫。以橫收竪.同歸中道.名為說秘。  △二復次下。別釋橫豎二。初約豎二。初標。 【疏】復次。昔三點無常.今開是常。  復次下.別釋橫竪。文中先約竪釋。  △二昔教下。釋。 【疏】昔教直言自正正他.是為四相.今開為般若。昔直言此身納妃生子.今開是法身。昔說有為解脫.即是智上意地能緣.今開為解脫。此三皆常.並是涅槃方便.此即竪明開微密相。  智上意地能緣者。擇力是智.智能破惑。惑破之處.名為解脫。惑是所破.智是能緣。言意地者。小乘無漏.全是界外無明意地。此即竪明等者。開昔無常之三.成今常住之三。今昔相對.即是竪義。竪故明開。  △二約橫。 【疏】若橫釋者。昔欲說常而不得說.為於邪常.今始說常。二用具足。下文云。昔說有餘.江河迴曲。今說無餘.河不迴曲。今昔相成.共顯一道.此即橫說微密相也。  為於邪常者。為昔外計邪常.混濫真常。故且說無常.不得說常也。二用具足者。昔已說無常.今又說常。乃見涅槃一體.二用雙具.此即是橫。今昔相成者。以今常住.成昔無常。以昔無常.成今常住。共顯涅槃.二用具足。故云共顯一道。約說為橫.義在於此。  △二是義下。今解二。初破興皇二。初總斥。 【疏】是義不然。  是義下.今師正解。先破興皇.次示今義。  △二常無下。正破二。初約四句立義。 【疏】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此之四句皆覆正理。故釋論云。般若波羅蜜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又是四句皆方便門。譬王密語.智臣能解。又此四句對治四執。又此四句皆是正理。故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  破興皇中.初約四句立義。皆覆正理者。四句起執.不契實相.名之為覆.非獨常與無常相覆也。邪見火燒者。實相般若.譬如火聚。若不取著.則四邊俱有溫身熟食之用。厥或取著.則四邊俱有焦肌燒手之患。四邊喻四句也。皆方便門者。不生取著.皆能入理。譬王稱仙陀婆一名.而有鹽水器馬之四實.故云密語。主如妙理.語如四句。智臣能解.以喻無著。是則四俱是用.何獨二耶。對治四執者。常破無常.無常破常.兩亦破單執.雙非破兩亦.故云對治。皆是正理者。無常即空.常即是假。餘之二句.只是中道.雙非雙照。既三諦互融.展轉無礙。故知四句無非正理.何獨雙非是理耶。一切法即四句.安樂性即正理。總此四意以成四悉。覆理是世界.方便門是為人.對治如文.正理是第一義。  △二若爾下。舉他解竝破。 【疏】若爾。悉皆相覆.那獨言常與無常更互相覆.不言餘二。論其方便.那獨言常與無常獨是二用.兩非方便耶。論其開密.那獨言開非常非無常.不開三句。偏僻自壞.其間並決.可自思之。  若爾下.並破興皇也。故知興皇立義徧僻.無四悉意。  △二今明下。示今義二。初約常等四句以釋義。 【疏】今明四句悉互相覆.通是祕密。四句互治.通是方便。四句即理.皆得開祕.皆名涅槃。如是悟解.名開祕密。如是敷演.名說祕密。  △二約開等四句判自他二。初正釋義二。初自他共論開說二。初立四句示義。 【疏】更以四句重分別之。自有開非說.說非開.亦開亦說.非開非說。就自行為開.教他為說。自他雙明.則亦開亦說。不自不他.則不開不說。  自行為開等者。乃知迦葉所問開微密.是約自行為問。演說秘密.是約化他為問。  △二今之下。約六即釋成。 【疏】今之四句該括凡聖.不獨在佛。  該括凡聖者。四句只是三諦。始自理即.終乎究竟。六位雖異.三諦無殊。故云該括。凡謂理等四即。聖謂分真究竟。不獨在佛者。顯迦葉所問.義該六即。他人安得獨約果佛釋義耶。  △二又一下。約自他各論開說四。初約自行明開說。 【疏】又一一句各論開說。自行顯理名開.自說己證名說。  △二說中下。約化他明開說。 【疏】說中二者.分別法相名開。如分涅槃以為四相.名開祕密。通途廣演名說.興皇只是此之一句。  △三自行下。約自他合明開說。 【疏】自行化他各有二者。令他同己所得名開.己法授他名說。  △四不自下。約非自他明開說。 【疏】不自不他亦為二者。至無至處名開.常無所宣名說。  常無所宣名說者。即杜口默然.常說是經也。  △二如是下。結無差。 【疏】如是分別開祕說祕。差別之相.亦無差別。  如是下.結示各論也。亦無差別者。既自他等.各有開說二義。則知迦葉所問.雖有開說兩殊.而義歸一揆。問。向共論中已將開秘配自.說秘配他。何故此云無差別耶。答。共論則捨旁取正.故以開說.分對自他。各論則義可互通.故無差別。  △二本文二。初懸示消文二。初總敘所承三。初敘古三解。 【疏】舊云此品明三密.不明三德。亦云此品明三德.不明三密。又云只明三密即開三德。開口密是般若.開身密是法身.開意密是解脫。三據不同.而為三章。  △二今家下。明今承用。 【疏】今家用此三章消文。  今家用此三章者。即承用第三師.明三密即開三德義也。  △三然呼下。從多立名。 【疏】然呼為三密亦互相有。而從多判.以為三密。  從多判者。但多談口密.少說身意.則判為口密。二文例然。  △二約四下。正示其義三。初口密二。初標列。 【疏】約四相廣開般若。一則破偏.二則顯圓。  △二何者下。正釋二。初破偏。 【疏】何者。昔說般若.無相離相。今明般若.即相無相。只般若是四相.只四相是般若。即相無相.不求無相。  無相離相者。滅色觀空.故無四相。即相無相者。即色是空.故有四相。不求無相者。若離相求無相者.如避空求空。此文破偏.乃是以圓破藏也。  △二顯圓。 【疏】顯圓者.開於涅槃以為四相。涅槃寂滅.尚無涅槃.而四相無缺。雖開四相.四相一相.即大涅槃。從涅槃開四.即俗諦。四相即一相.是真諦。一相即四.故非一。四相即一.故非四。非一非四.名大涅槃。不並不別.不縱不橫.方顯圓意。  一相即四下.示中道第一義諦也。  △二約十下。身密。 【疏】約十界身開法身者。亦破偏顯圓。昔說法身無我。今用無我而我.我即無我。例如般若(云云)。  法身無我者。昔觀真空.無有邪我。如般若下.云云者。應云非我非無我.以成三諦。準前可了。  △三約百下。意密。 【疏】約百句開解脫者。亦破偏顯圓。昔離百非絕四句.名為解脫。今解脫即百句.百句即解脫。解脫即非.非即解脫。例如前說(云云)。  離非絕句.是離文字求解脫。今解下.即文字是解脫故。例如前說者。例如般若.以明三諦也。然此三德既各三諦.乃是即一而三。三諦共成一德.乃是即三而一。互融之旨.其在此矣。尋文可見。  △二就口下。入經隨釋二。初總別分科。 【疏】就口密為二。先正明口密.次兼明身意二密。初正明口密中.文為二。初明四相.次料簡涅槃。初又二。一明一相四相.次明四相一相。  △二初為下。隨文釋義三。初開口密二。初正明口密二。初明四相二。初明一相四相二。初分科敘意。 【疏】初為三。初標。次列。三解釋。文自為四。然自正與善解是自行。正他與答問是化他。就自行中有化他意.從多則自行攝。化他亦爾。就口密中.通有身意而多屬口。身意亦爾。  △二標大下。隨文正釋三。初標。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分別開示大般涅槃。有四相義。 【疏】標大涅槃.一也。  △二列。 何等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隨問答。四者善解因緣義。 【疏】開示分別.四也。  △三釋四。初自正二。初分科。 【疏】就自正為二。初明佛自正.次譬比丘自正。  △二初云下。隨釋二。初佛自正。 迦葉。云何自正。若佛如來見諸因緣而有所說。 【疏】初云若佛如來者.即是正人。見者.正智。諸因緣者.正緣。於境而有所說.即是正教。明正人中舉二號者。佛是正覺.如來與佛其義不異。此之二號.自正義便.故言若佛如來。  初云下.先標示。舉二號下.次第釋義。其義不異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覺此無去無來之理.故名為佛。悉約自行.故云自正義便。 【疏】又復見者.是用佛眼照因緣境實相。非因故非自.亦不在緣故非他.不共不無因。了達實相.名之為見。以見正故.所說亦正。  又復下.釋正智及正境義。向標云正智.即是一切種智。而此種智即是佛眼。故此云又復等也。照因緣境實相者。即是佛見。因緣生法即空假中.名為實相。故法華云。如來知見無有錯謬。非因下.正示實相.體絕四執.不在內因外緣等。是則但云因緣實相.猶屬性德。四句推之.方成修境。既佛眼所照.乃修德之極.故云了達至為見也。是知但言實相.不知推檢.還同鳥空。以見下.釋正教義。以己所證.說示於他。故所見正.所說亦正。  △二譬比丘自正三。初敘意分科。 【疏】次譬比丘者。佛境難解.舉淺況深而令易了。又為三。一見火。二誓。三結。  舉淺況深者。以見火之淺事.比況佛境之深理。  △二見火下。隨文釋義三。初見火。 譬如比丘見大火聚。 【疏】見火聚者。火從緣生.推此火聚。火為自生.為從薪生。為薪火生.為離薪火生。若火滅時.為至東方.南西北方耶。生無所從.滅無所至。火聚因緣.四不可取.邪見所燒。觀身亦然。不有不無.不亦有無。不非有無.悉不可得。是名正見。  為從薪生者。薪是火緣.即是從他生也。觀身下.合法也。身即五陰.是因緣法.合火聚也。不有下.離四執。故下經云。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斯乃外觀火聚.內識心源。僧宗於此引枯樹經。現文自顯.不須別引。  △二誓。 便作是言。我寧抱是熾然火聚。終不敢於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及祕密藏。謗言此經是魔所說。若言如來法僧無常。如是說者為自侵欺。亦欺於人。寧以利刀自斷其舌。終不說言如來法僧是無常也。若聞他說亦不信受。於此說者應生憐憫。如來法僧不可思議。 【疏】次便作是言下.因見立誓。我寧抱是熾然火聚.終不邪見.若有若無.乃至非有非無.亦不邪說十二部經佛僧三寶。抱火燒身.誓不邪見。利刀割舌.誓不邪說。若聞他說.亦不信受。明自正見.不為邪動。於此說者復生憐憫。明其自誓.不為邪行之所滅沒。比丘正見及以正說.尚復如此。況復諸佛。  終不邪見.若有若無等者。此有二意。終不於能譬火及所譬理.起茲四見。何者。抱火但壞肉身.起見則壞法身。是故寧抱火聚.終不起見。問。誓云寧抱火.終不謗經。何故疏主約不起邪見釋義耶。答。內無邪見.外方不謗。謗即邪說也.故云亦不邪說等。比丘正見者。即指名字已上.六根已還。況復諸佛者。分果極果.二俱名佛。  △三結。 應如是持。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是名自正。 【疏】三應如是下.如觀火聚。破身見定執.結成自正。  △三舊有下。釋通妨義二。初立妨。 【疏】舊有問云。汝開涅槃以為四相。自正正他而為兩相。亦應開一寶.以為三寶。自覺覺他.應為二寶。寶不開二.自正正他豈為兩相。  開一寶為三者。一即佛寶。以自覺覺他.與自正正他.語義相近.故以為難。  △二觀下。答釋二。初觀師明教門緣異。 【疏】觀師答云。教門不同.何得盡例.為緣異說。  為緣異說者。涅槃開二相。佛寶唯一種。善對機宜.有此異說。  △二今師約相智不同。 【疏】今若例之。自覺覺他.同就佛智.但是一寶。自正正他.約自他相。他相非自.不得為一。自覺覺他.智唯佛智.不得為兩(云云)。  不得為一者。若能正.還是佛智。今約所正.即他稟教.以正於身。是故他身與自身別.灼然二相。豈同覺智.只在佛心。  △二正他二。初分科懸示二。初分科。 【疏】就正他。文為四。初以歡喜正他。二以無我正他。三以常樂正他。四以第一義正他。  釋正他中。初分科懸示.次隨文正釋。分科中云。歡喜正他等者。歡喜即世界.謂得人天戒善.故喜也。無我即令生真諦之善也。常樂即破二乘之惡也。第一義.則寶藏唯付善子。善子以喻菩薩.菩薩即入理之人也。故此四悉.小大共論。前二在昔教.後二唯今經。  △二初文下。示義二。初略對四悉。 【疏】初文者。知而故問.令女歡喜.豈非世界。以無我無常.調伏賢聖.令生善根.豈非為人。出世常樂.破世無常.豈非對治。若欲遠行.寶付善子.即第一義。尋文會義.理甚分明。  初文下.略對四悉。調伏賢聖者。此指鹿苑七賢七聖.及二酥中稟藏通教者。既生二乘善根.故俱屬為人。破世無常者。以二乘無常.但出分段世.未出變易世.故云世無常也。理甚分明者。問。若據經文.佛示女人含酥之法.類顯自己能量眾生.堪任小大。亦是先譬次法。何得便將含酥之譬.以為世界之益.而云尋文會義耶。答。次文合法。既舉小乘無常.例知小果之前.必由人天戒善。但是如來從要而合.直舉無常。以今經正為引小入大故也。是知含酥等譬.備譬四益。經文影略.且合後三。疏主尋其文意.且以能譬.以當世界。則是說人天善.稱機歡喜也。況復譬文明有女人歡喜之語。則疏云理甚分明.斯言有旨。  △二夫下。廣釋四悉二。初正釋四。初世界二。初總敘來意。 【疏】夫乳養嬰兒.止可含酥。若輭強食.食俱不可。正他亦爾.從微之著.漸而正之。  夫乳下.廣釋四悉。止可含酥等者。酥譬人天乘.輭食譬小.強食譬大。食俱不可者。謂佛始出世.觀彼機緣.但可且說五戒十善.如為提謂文隣等。若小乘生善.大教彈斥.俱不可也。正他下.合法。微謂世界.著則入理。漸而下.始談戒善.令彼歡喜。次說小乘.令生真諦之善。次說常樂.以破偏空之惡。故曰漸而正之。  △二女人下。提喻釋義二。初正釋。 【疏】女人能生.譬慈是善本。嬰兒譬初信。始生乳養.譬聞法自資。  女人下.女人柔弱.以譬佛慈。慈出諸法.如女生子。嬰兒譬初信者。眾生初稟佛言.信於戒善也。聞法自資者。謂聞五戒三歸之法也。  △二含酥下。總結。 【疏】含酥譬讚歎歡喜。讚歎逸美.益更成病。故云多含兒酥.將無夭壽。酥尚莫多.況強輭食。喜逸妨道.況生善與對治.故須籌量。含酥譬世界。故文云如來實說.令我歡喜。又女人心疑.含酥太多.不得聽法。佛為解釋.令得專心.是正他相。  含者。字林從玉作琀.諸書從口作唅.同胡紺反。糓梁傳曰。貝玉曰含.謂資人含與也。今取其義。夭壽者。廣雅云。夭.折也。不盡天年謂之夭。喜逸妨道者。若一向讚嘆歸戒.尚恐物機.躭著人天.妨出世道。況復小乘生善.大乘對治耶。應以況字.貫下對治。謂機緣劣弱.尚未可廣談歸戒.況說苦空。厥或說之.必無受者。尚未可說小.況談大乘。厥或說之.必定生謗。是知如來觀機逗法.如彼女人籌量養子。問。何故但至對治.不言入理耶。答。自行之益.但至對治.則破小入大。既約付藏.以為入理.則屬化他。故此不論。含酥下.結成。且據現文.有世界義。故引經文證成其義.故云令我歡喜。又女下.引經證正他義。  △二又嬰下。為人。 【疏】又嬰兒稍大.節乳與食。此譬勸進.生諸功德。即為人也。文云。亦說無常苦空無我。  又嬰下.明為人。稍大等者。小機已熟.故節歸戒之酥乳.與無常之輭食。生諸功德者。即無常等四也。修此四者.則得小果。故云功德。  △三又兒下。對治。 【疏】又兒長大.能自行來.硬食尚消.況復輭乳。譬功德稍著.堪可切磋.彈斥對治。故文云。出世三味.破世三味。  又兒下.破惡。便食等者。尚可彈呵.況復小乘.及歸戒乎。功德稍著者。已證無學也.如能自行來。堪可下.來至今經.以大斥小.悉皆受化.如消硬食。爾雅云。如切如磋.道學也。郭注云。骨象須切磋而成器.人須學問以成德。今意亦爾。既受彈斥.學問大乘.以成四德。  △四又兒下。第一義。 【疏】又兒長大.委業示寶。此譬生善破惡已周.歸宗會極.入第一義故。文云。應以寶藏付於善子。  生善破惡已周者。生善則為實施權.破惡則開權顯實。一期化訖.故曰已周。安置秘藏.故云宗極。  △二推此下。總結。 【疏】推此經文.須作四悉。  △二就歡下。隨文正釋四。初歡喜正他二。初分科。 【疏】就歡喜正他。文為五。一女人默念。二如來故問。三女人歎佛。四請法多少。五結其歡喜。  △二舊四下。隨釋五。初女人默念。 迦葉。云何正他。佛說法時。有一女人乳養嬰兒。來詣佛所。稽首佛足。有所顧念。心自思惟。便坐一面。  △二如來故問。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汝以愛念。多含兒酥。不知籌量。消與不消。  △三女人歎佛。 爾時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能知我心中所念。  △四請法多少。 唯願如來教我多少。世尊。我於今朝多與兒酥。恐不能消。將無夭壽。唯願如來為我解說。  △五結其歡喜。 佛言。汝兒所食。尋即消化。增益壽命。女人聞已。心大踊躍。復作是言。如來實說。故我歡喜。 【疏】舊四釋。一云正說法時此女人來。二云不爾。佛於爾時已年八十.呼女為姊.豈有老姊乳養嬰兒。蓋引昔事。三云佛化為女.例如化童。四云都無此女.假設寓言。  蓋引昔事者。此經已前.曾見此女。故佛引之.以成今義。例如化童者。如前聽戒童子也。寓.寄也。  △二生善正他二。初敘意分科。 【疏】從世尊如是去.是生善正他。舊用此語以合上譬。又云。女人稱佛以為世尊。或云是佛自稱世尊。今將此文成前起後。若消不消.即是成前。說無常等.即是起後。文為三。  女人稱佛者.寶亮智秀俱作此解。佛自稱者.僧宗解也。既經語難明.故疏無定判。今將下.不同舊人.定將此文為合譬也。若消不消者。即初稟歸戒.如消酥乳。未宜小大.如不消輭硬。  △二初成下。隨科釋義三。初成前歡喜。 世尊。如是為欲調伏諸眾生故。善能分別。說消不消。 【疏】初成前歡喜。  △二正是生善。 亦說諸法無我無常。 【疏】次亦說下.正是生善。  正是生善者。即初為五人說無常等.令生小乘之善也。  △三料簡不堪對治。 若佛世尊先說常者。受化之徒。當言此法同彼外道。即便捨去。 【疏】三若佛下.料簡不堪對治(云云)。  料簡下.此明鹿苑且宜談小.不宜說大。以大乘常樂之名.濫外道故。機緣未熟.決定不受。注云云者。為人生善.但指小初。對治彈斥.直指今教。此乃大小相對.如前純陀難佛義也。問。今經彈斥.與方等何別。答。方等被彈.但能恥小。論其所證.猶止草庵。今經蒙斥.即入圓常。捨彼偏真.咸歸秘藏。故知今經以大斥小.乃是廢權顯實之異名耳。  △三對治正他二。初分科。 【疏】復告女人去.是對治正他。文為二。先牒不堪.次明對治。  先牒不堪者。謂昔不堪對治也。次明對治者。經從若我聲聞已去文是。  △二以出下。隨釋二。初牒不堪。 復告女人。若兒長大能自行來。凡所食噉能消難消。本所與酥則不供足。我之所有聲聞弟子亦復如是。如汝嬰兒不能消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說苦無常。  經本所與酥等者。謂小果已證.大機正發。則昔日歸戒小乘.俱不稱機。故云本所與酥則不供足也。此乃牒譬.顯今堪受大法.明昔不堪。經我之所有下.正明昔日不堪.故科為牒不堪也。  △二正明對治。 若我聲聞諸弟子等功德已備。堪任修習大乘經典。我於是經為說六味。云何六味。說苦醋味。無常鹹味。無我苦味。樂為甜味。我為辛味。常為淡味。彼世間中有三種味。所謂無常無我無樂。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謂常樂我。令諸弟子悉皆甘嗜。 【疏】以出世三味.對破世三味。然醎酢苦是凡夫報味.無常苦無我是賢聖道味.凡聖合稱為世間三味。  以出下.釋對治經文。經堪任修等者。亦是合上.凡所食噉等也。出世三味.即常樂我。世三味.即無常苦無我。以二乘所證未出變易.故名為世。故經自云。彼世間中有三種味也。佛以凡夫六種報得之味.以喻二途.即是以大斥小也。酢醎苦等者。苦以變樂為用。如酢能變甜.故以酢喻苦。諸法所以遷流.以無常逼切故。猶如醎味.能使非醎作醎也。故以醎喻無常。無我之言不自在故.如苦味不悅人也.故以苦喻無我。賢聖道味者。謂小乘賢聖以真道為味.故云道味。凡聖合稱者。凡夫報味是喻.賢聖道味是法。以譬從法.同名世間。 【疏】甜辛淡亦是凡夫報味.常樂我是出世道味.合稱出世三味。此別有意(云云)。  甜辛淡等者。樂以悅己為義。猶如甜味.人之所嗜。故以甜喻樂。我者.制御自由.物無能礙。如辛味之通發.故以辛喻我。常理湛然.一相無異.如淡味之無分別也。故以淡喻常。合稱者。以譬從法.法既出世.能喻亦然。舉要言之.所謂前三是世間法喻.後三是出世法喻耳。具應有八。約世六味.但說六種。淨與不淨.二義麤顯.故略不論。此別有意者。此通伏難也。應難云。前釋純陀品廣破舊師。明今經是破病常義。乃示四悉.以斥偏執。今科此文以為對治.則與舊義何別。故今通云.此別有意也。言別意者.雖通四悉.而以大斥小.別在對治。別義含通.豈同舊說。  經從彼世間去.分定勝劣也。向雖以六味譬之.而其所譬未分勝劣.故此判之。則前三是小是劣.後三是勝是大。既指小為世間.則大名出世。初明世間。煩惱下.明出世。先舉法.次舉人。法者.無明為智火所焚.名之為薪。智焚惑薪.故復名火.相因得名。小乘劣修.即無明惑。今焚惑薪.達障即德.故成涅槃。法從喻稱.說之為食。經謂常下.就彼涅槃.列出三味。經令諸下.舉人。法是所修.人是能修。諸弟子者。正在分真.通收五即。甘嗜者。廣雅。甘.樂也。嗜.貪也。甘嗜無厭.以喻順道法愛。然據經文.既云。我於是經為說六味.則知所斥劣修.即今涅槃一邊之用。在昔機緣.迷而不達。  △四第一義正他。 復告女人。汝若有緣欲至他處。應驅惡子。令出其舍。悉以寶藏付示善子。女人白佛。實如聖教。珍寶之藏應示善子。不示惡子。姊。我亦如是。般涅槃時。如來微密無上法藏。不與聲聞諸弟子等。如汝寶藏不示惡子。要當付囑諸菩薩等。如汝寶藏委付善子。何以故。聲聞弟子生變異想。謂佛如來真實滅度。然我真實不滅度也。如汝遠行未還之頃。汝之惡子便言汝死。汝實不死。諸菩薩等說言如來常不變易。如汝善子不言汝死。 以是義故。我以無上祕密之藏付諸菩薩。善男子。若有眾生謂佛常住不變異者。當知是家則為有佛。是名正他。 【疏】復告女人去.是第一義正他。文為二。初以三悉即是惡子.不付寶藏。後第一義.名為善子.即付寶藏。  第一義中文為二者。謂分其四悉以為二意.喻善惡子.非謂科經為兩段也。以經中善惡相參而說.故不可分。若約先譬.次法為二段者.此則可然。三悉是惡子者。問。對治正是今經以大斥小.令小入大.何故亦是惡耶。答。佛抑挫未悟大者.敦令發心.故例以入實聲聞亦為惡子耳。前哀嘆中云。付摩訶迦葉.即是且據入實人論。以此對前.亦是折攝二意。今從折伏義邊.雖已入實而昔是聲聞.從本故.使獲對治益者亦屬惡子。後第一義.別指菩薩所證也。 【疏】不付聲聞故.不以真諦為第一義。又取聲聞為生善者.既非獨大乘.此乃小大通共以為四悉。當知是家則為有佛者。佛是常義.又是覺義。覺即解義。此人解常.故其家有佛。  不付下.因明付藏.重示今經.明四悉意也。若就昔教小乘.其實偏真是第一義。今為簡出菩薩.故須約圓。又取下.應問云。第一義既約菩薩.理應三悉皆約圓論。何以向取小乘偏真.為生善益耶。故此答云。又取等。以今經正為引小歸大.四教並談.故得以歡喜生善約小.破惡入理約大也。故云共為四悉。此人解常者。解通五即.正在住前.以正為汲引初心故也。若觀己心.三千三諦.生佛無差.常住不變.則佛在家中.何須遠覓。又五陰為家.陰即三諦.名家有佛。故華嚴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應知一切萬法.攝屬於心。心外無餘.豈復甄隔。庶幾來學.勤而思之。智秀云。夫善依信立.以信為家。以此善心.念念所緣.唯在常住。是則常住法身.常在信家。  △三隨問答二。初分科。 【疏】三者能隨問答。文為二。一正釋能問答.二唱斷肉。  △二初文下。正釋二。初正能問答二。初問。 迦葉。云何能隨問答。若有人來問佛世尊。我當云何不捨錢財。而得名為大施檀越。 【疏】初文佛舉無方之問.須作無方之答。但約一施為端.餘事例爾。若不施名施.應不持戒名尸.乃至不智名般若(云云)。  無方問者。暹云。無人能問。故佛自舉。方者.法也。即是越於規矩法度而設問也。餘事例爾者。餘事即餘五度。不持戒名尸等者。如祇陀末利.唯酒唯戒也。煩惱既即菩提.此乃不智名般若也。乃至之言.略餘三度.可以比智。經檀越.此云施主。  △二答。 佛言。若有沙門婆羅門等。少欲知足。不受不畜不淨物者。當施其人奴婢僕使。修梵行者施與女色。斷酒肉者施與酒肉。不過中食施過中食。不著華香施與華香。如是施者。施名流布。聲聞天下。未曾損己一毫之費。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疏】答有五句。例為兩釋。一初不知彼不食魚肉.以魚肉施。彼既不受.於我無損而成大施。  答有五句者。一施奴婢。二施女色。三施酒肉。四施過中。五施華香。疏主趣舉酒肉示義.餘可例知。不食魚肉者。昔雖未制.而有恕己.不食之人。又小雖不制.而梵網楞伽大乘已制。故有稟大.不食人也。 【疏】二云先知不食。欲顯彼德.故以施之。於我無損.於彼著名。  二云下.夫施財為易.施人名聞為難。故今次義.就名聞釋。欲顯彼德者。施主本意為顯此人德行.不在捨財。是以於稠人廣眾之中.施肉不受。彼既不受.則不損我財。而彼慈心不食之譽.於斯顯著。施彼名聞.名為大施。 【疏】又見作福.隨喜不障.亦是大施。又見苦者.方便解之.不損一毫.而名大施。  又見下.更約二義釋成大施。初以隨喜名施。次以解苦為施。隨喜者。大論云。菩薩摩訶薩隨喜於他福.如賣買香人.及與傍看者.三人俱得益.故隨喜福大。方便解之者。愁苦之人往往致死。能以善巧言辭解之.令彼歡悅。利益既深.得名大施。但用善語.而不費財。然并前二義.總成四解。前二為正.後二泛論。故前二義.雖約施肉。五句皆然.比說可了。經聲聞天下者。聞音問。詩云。鶴鳴九臯.聲聞于天。若取己名達彼.應作問音。若取彼聞我名.應作文音。則兩音並通也。  △二唱斷肉二。初標科。 【疏】迦葉白佛下.二立斷肉制。有六番問答。  立斷肉制者。斷音短。此蓋如來欲立斯制.故先答無方之問。而云斷酒肉者。施以酒肉.故使迦葉承言而問.發起其事也。  △二初番下。隨釋六。初番問答二。初迦葉問。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二如來答。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 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 【疏】初番唱斷肉。有師十義釋應斷肉。一云皆有佛性.盡應作佛。二云諸佛菩薩變化無方。三云眷屬輪迴。四云同四大五陰。五云精血不淨。六云恕己不能.而欲啖他。七云本自無怨.橫加酷害。八乖菩薩化道。九食少罪多。既不斷肉.望十方有分。十怨對無窮。若殺一生.五百生償.故不應食。  經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者。菩薩先制已在梵網楞伽二經.是中但制小乘也。以涅槃已前.小乘戒律許食三淨。今則悉斷。變化無方者。易曰。神無方.易無體。孔頴達曰。不定繫一方也。今謂菩薩垂形五道.豈定一方.或現畜身。故食肉者.豈免害聖。精血下.大論云。一切眾生身分皆是父母精血所成.以可惡故.寧得食也。六云下.恕.尸預反。聲類云。以心度物曰恕。自思己身不能受痛.而欲傷割噉食他身。本自無怨者。彼非我怨也。乖化道者。大士化人.慈濟為本。望十方有分者。釋上罪多。義謂食肉之人.望十方有情境上.皆結殺罪故。此他師立義.疏主引用。若準四卷楞伽.復有多義。故彼經第四云。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今當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展轉因緣.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屠者雜賣.故不應食肉。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眾生聞氣悉生怖。如旃陀羅及譚婆等.狗見憎惡.驚怖群吠.故不應食肉。又令脩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食肉。凡愚所嗜.臭穢不淨.無善名稱.故不應食肉。令諸呪術不成.故不應食肉。以殺生者見形起識.深味著故.不應食肉。多惡夢故.不應食肉。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故不應食肉。令飲食無節.故不應食肉。令脩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我常說言.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食肉。聽食肉者.無有是處。復次大慧。過去有王.名師子蘇陀婆。食種種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謀反.斷其俸祿。以其食肉者有如是過.不應食肉。問。此經斷肉與楞伽何異。答。彼為菩薩。此為聲聞。故楞伽大慧菩薩說偈問佛。彼諸菩薩等.志求佛道者。酒肉及與蔥.飲食為云何.乃至云。惟願為我說。食不食罪福。此經乃云。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故知楞伽未制聲聞。當曉此經.正是小乘斷肉之憑據也。古人執律.諍計云云。問。菩薩律儀.梵網頓制.何待楞伽。答。梵網頓部.專被別圓。若藏通菩薩.所持戒法與聲聞同。故大論云。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俱入聲聞眾依次而坐者.蓋言藏通菩薩耳。以般若帶二.兼其所破.故有藏教。楞伽部屬方等.故制藏通菩薩也。今經但制聲聞者.只由菩薩.楞伽已制故也。不作此釋.云何會通。智者詳之.或有深致。 【疏】如食子肉者。父子同體.天然之慈。垂淚而咽.無耽味心。一云有其昔事。昔國王在路.饑食子肉.以度險道。二云子捨身肉.供養父母。三云舉譬.如食子肉。四云非但食肉.如子肉想。凡受施時.及果菜等.皆他命分.如子肉想(云云)。  如食下.牒經釋義也。故楞伽云。以大悲前行故.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是故不聽令食子肉。昔事者。大報恩經云。須闍太子父母.被羅賊所篡。逃逝外國.失路絕粮。乃割己肉.供須父母.令達前路。皆他命分者。所受之物.皆是他人支持身命之分。肉想下.云云者。此第四意。即楞伽云。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也。  △二番問答二。初迦葉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  經云何(至)食肉者。聽平聲。許也。意問食肉有何過患.不許食耶。  △二如來答。 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疏】第二云斷大慈種。有三解。一云佛是大慈。二云初地是大慈。三云性地是大慈。大慈必藉小慈為種。若食肉者.則無小慈.故言斷種。又云只眾生是大慈種.定應作佛。華嚴名諸眾生以為佛子。食之即是斷佛種也。  故言斷種者.由食肉故.不得成佛及入初地等故。  △三番問答二。初迦葉問。 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 【疏】第三云三種淨肉.即是不見.聞.疑。有二解。一云不見為我殺.不聞疑亦爾。二云若不見不聞.但令是殺.不問為我不為我。若是不疑.須云為我。  若不見等者。雖不見不聞.但令疑是殺者。任是自死.亦不許食。此則不論.他人為我殺.不為我殺也。須云為我者。謂不疑即得食。若云為我將肉來.即不得食.亦不論殺與不殺。此據心雖不疑.以口索故.亦不名淨。應須不見不聞不疑.他自持與.非己口索.方名三淨.是知次解制急於前。以前口索.亦名淨故。  △二如來答。 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  △四番問答二。初迦葉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種不淨。乃至九種清淨而復不聽。 【疏】第四番明十種不淨肉者。下梵行云。人蛇象馬.猪狗鷄狐.獅子獼猴。獼猴似人.蛇似龍。象馬是濟國之寶.猪狗狐是鄙惡之畜.獅子是獸王.人是己類。九種清淨者。即是見聞疑.各有前後方便.及以根本(云云)。  梵行下.列十名。獼猴下.釋其不食所以也。人是同類.既不得食。猴狀如人.以念人故.亦不食也。龍能興雲致雨.成熟五穀.於人有恩。龍作蛇形.恐食龍故。象馬代勞.狗能守禦.鷄能伺晨.於人有恩。猪噉穢.狐妖魅.二俱鄙惡。此釋與疏小異。又疏闕象鷄二義.覽者詳之。  根本下云云者。應於見聞疑中各說三相。且見中三者.謂見牽畜去時.乃至持刀臨殺.名前方便。正殺即根本。殺已歡喜.名後方便。無此三者.名為清淨。聞三亦然。疑三者。初瞥爾舉心.名前方便。分別思忖.疑為己殺.名根本。疑已歡喜.名後方便。無此三者.名為清淨。故知迦葉前問食三淨肉.乃約總論。此問九種.只是開三成九.從總派別耳。又寶亮解云。不見有三。謂未食時喜.食時.食已二喜。不聞不疑.各三亦爾。僧宗云。見中三者。見斷命時.見牽去時.見殺後屠割時。聞中三者。聞殺時.聞牽去時.聞屠割時。疑三者。此為為我殺耶.乃至前後方便亦疑。北遠云。九種清淨.自未見文。人傳釋云。前十種外.餘眾生中不見他殺.亦無聞疑.及不為己.即以為四。先乾自死.及與鳥殘.通前為七。不期遇得.及他自殺.請已而食。通前為九。雖有諸解.疏主為正。以經前問三淨.後問九淨.只是開合。故亮宗所釋其義稍通。北遠之說.恐未盡善。  △二如來答。 佛告迦葉。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  經因事漸制者。以聲聞戒是漸制故。如十二年中.但說略戒。後因須提那子之犯.始制初戒。後皆因事.漸漸而制至二百五十。佛答先許九淨.今皆斷者.亦是漸制。不同菩薩梵網頓制也。  △五番問答二。初迦葉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如來稱讚魚肉為美食耶。  △二如來答。 善男子。我亦不說魚肉之屬為美食也。我說甘蔗粳米石蜜。一切穀麥及黑石蜜。乳酪蘇油。以為美食。雖說應畜種種衣服。所應畜者要是壞色。何況貪著是魚肉味。 【疏】第五番明美食。若隨他語.言是美食。若隨自意.不言是美。  隨他語者。隨順世人.權云魚肉是美。經石蜜者。以甘蔗米等煎合而成.其堅如石.即此方乾餳之類。經種種衣者。謂三衣百一等。要是壞色者。所許畜衣.恐生貪故.尚須壞色。豈可貪著魚肉而不斷耶。言壞色者。非五方正色.及五方間色.故云壞色。正色可知。間色者.即五行相剋而成。謂東方木青.西方金白.以金剋木.故白間青.而為碧色。木剋土.土色黃。以黃間青.為綠。土剋水.水色黑。以黑間黃.為緇色。水剋火.火色赤。以黑間赤.為紫色。火剋金.以白間赤.為紅色。此皆悅意之色.起人貪心.故制不聽。青黑木蘭即壞色。  △六番問答二。初迦葉問。 迦葉復言。如來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種味。乳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諸衣服。憍奢耶衣。珂貝皮革。金銀盂器。 如是等物亦不應受。 【疏】第六番云五種牛味.乃至金銀盂器.悉不應受。  二如來答八。初呵同尼乾。 善男子。不應同彼尼犍所見。 【疏】佛答為八。一呵不應同尼犍裸形自餓.饕餮.若過若不及也。  尼揵下.尼揵裸形.故不須衣服。自餓故不受牛味。尼揵.譯言不繫。謂不為衣食所繫縛也。饕餮者。上音叨。下音鐵。貪財曰饕。貪食曰餮。此謂俗士也。若過若不及者。尼揵餓裸則太過。俗士饕餮故不及。俱不得其中庸也。比丘畜衣服.受牛味.故異尼揵。不畜八不淨財.不食魚肉.故異俗士。中庸之德其至矣乎。 【疏】此中應自斟酌。如寶物者.起重貪心.尚不應畜。如五味者.非正身分.故聽受之。豈如尼犍一向制之。  此中下.疏主判定經意也。以向迦葉問中.具舉衣服牛味及金銀等。佛答但云。不同尼揵。故須依律斟酌可不.非謂俱許畜也。如寶下.即前經云。珂貝至金銀盆器也。尚不應畜者。金等皆重物故。以金銀等妨道中最.則不許畜。如下經云。雖聽受畜.要須淨施.篤信檀越。五味者者。如問所列。謂一乳。二酪。三酪漿。四生酥。五熟酥。準律。乳酪漿名時藥。酥油.生酥.蜜.石蜜是七日藥。非正身分者。以乳酪等雖從牛出.非是屠割身分故。  △二須識開遮意。 如來所制一切禁戒各有異意。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者。 【疏】二明須識如來開三遮十之意。那得同彼外道見乎。以為眾生不可頓斷。先斷三種相.三種外故。次斷十種。次斷十種之外。斷貪想故.一切悉斷。  先斷三種相者。謂有見聞疑相.則不許食。其不見不聞不疑者.名為三淨.方許食也。三種外故者。見許食三而更想十.故須斷十。雖斷十種.而貪想三淨及自死等.故使今經一切悉斷。故云貪想等.即是疏主.釋經想字是貪義也。  △三頓制斷肉。 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 【疏】三頓制諸弟子悉斷一切肉者。對昔唱今。而菩薩戒中久制輕垢之罪。為度眾生.雖現食肉.而實不食。  三頓制者。即是從漸至頓。謂初斷三。次斷十。至今悉斷也。不同梵網經.發軫頓制也。對昔唱今者。昔許食肉.今唱悉斷。而菩薩下.此明梵網.對大乘機頓制食肉。始成便制.至今涅槃已五十年.故云久制。又遠本初成.華臺便制.望今名久。輕垢之罪者。即四十八輕中第三條也。故彼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等。為度下.明漸制意。為度小機.從梵網頓開出小乘之漸.許食三淨。大機今熟.故收漸入頓.一切悉斷。故知今經與梵網同。但今會小.彼經隔小為異。雖現下.菩薩隨機順緣.食彼三淨也。  △四食肉怨嫌。 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師子已。眾人見之。聞師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噉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捨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為度眾生。示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薩。清淨之食猶尚不食。況當食肉。 【疏】四明食肉怨嫌長遠.化道不行.與眾生隔絕(云云)。  經悉皆恐怖者。智秀云。人無害獸之心.獸亦不害於人。是以探鯁虎於山中.狎翔鷗於海上。若既食其肉.豈害心永滅哉。所以聞其肉氣.生怨嫌想。經清淨食者。暹云。法身菩薩.分衛之食猶尚不食。  △五執小謗大。 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悉復涅槃。正法滅後。於像法中。當有比丘貌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身所被服麤陋醜惡。形容憔悴。無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薪草。頭鬚髮爪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貓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善。內懷貪嫉。如受瘂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制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離清淨法。及壞甚深祕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 【疏】五明執小乘食肉.謗大頓斷.起惡諍論。  經四道.即四果也。經被服.皮寄反。被.帶也。  △六食肉起惡。 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穀。受取魚肉。手自作食。執持油瓶。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占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車渠馬瑙。頗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貝。種種果蓏。學諸技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蠱道呪幻。和合諸藥。作倡伎樂。香華治身。樗蒲圍碁。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人真我弟子。 【疏】六明食肉多起惡事。  六明下.起惡事者皆食肉之人。經星宿者。思冑反。釋名云。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經蠱道.功戶反。聲類云。弋者反。蠱.蟲物。病害人也。說文曰。蠱.腹中蟲。謂蟲行毒也。經樗蒲.勅於他奴二反。謂枚擲也。博物志云。老子作之用卜。今人擲之為戲。  △七除饑年污器。 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 【疏】七除饑年污器。  經食者得罪者。依梵網.得輕垢罪也。問。依小乘得何罪。答。小開三淨.無罪可結。是知今經扶律談常.收漸歸頓.故制食肉。得罪之言.還指梵網其諸戒律.或小乘已制.至於今經囑付而已。凡諸結罪更無別途.只是指前大小所制。俾夫滅後.漸頓無諍.大小兼行。故知南山撰鈔.小乘有闕而用大乘添補者。將非深見今經收漸歸頓之意乎。故彼鈔云。今有凡愚.多嗜諸肉。罪中之大.勿過於此。故屠者販賣.但為食肉之人。必無食者.亦無屠殺。故知食者.同屠造業.沾殺生分.可不誡乎。  △八結制。 我今唱是斷肉之制。若廣說者則不可盡。涅槃時到。是故略說。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疏】八結制悉。如文。  △四善解因緣二。初簡顯分科。 【疏】云何善解因緣義.即第四相。若通論者.預是經論.皆是假名因緣之教。若別論者.三藏事相是因緣教。今文偏指戒律者。如欲制戒.先須緣起.次明戒體.後廣出相。故名為因緣。餘兩藏少.不如此多.故不別指。就文為二番問答。  三藏事相等者。小教析法.理外有事.故偏得因緣之名。如欲下.述經偏指律藏意也。先須緣起者。如明初戒.先說提那與本二.行婬之事。次明戒體是重(體謂輕重等體.非謂無作)。後廣出持犯.方便根本之相。律文諸戒皆爾.故得因緣之稱。  △二初假下。隨文釋義二。初問答明不頓說二。初設四問三。初分問總別。 迦葉。云何善解因緣義。如有四部之眾來問我言。世尊。如是之義如來初出。何故不為波斯匿王說是法門深妙之義。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或名為犯。或名不犯。云何名墮。云何名律。云何名波羅提木叉義。 【疏】初假設四問。一問何不頓說。二問墮。三問律。四問木叉。先一是總.後三是別。  一是總者。即深妙之義該於下三.故云總。下三只是派開深妙之義.故云別也。  △二如來下。依文釋義。 【疏】如來何故不為弟子頓說五篇七聚.令其修行。待其有犯.方始制耶。波斯匿者.此翻和悅。王多仁慈.若不醉時.恒懷愛念。若得酒時.應死判生(云云)。佛在其國欲制盜戒。問王國法。盜幾入重。王答五錢。佛依國法.有事制立.多問於王。今標國主意在於此。深妙義者。何不頓說篇聚戒律。戒是大乘常樂我淨.故言深妙。  如來下.先總釋大意。波斯下.別釋經文。五篇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羅。七聚者。前二同前。三偷蘭遮。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突吉羅。七惡說。待其下.責其漸制也。多問於王者。既問國法以制戒律.則是以王參議.篇聚漸制之事。故經云。何故不為王說是法門等也。戒是下.今經頓制.扶律顯常.故名深妙。經云或時等者。今經頓制故深.已前漸制故淺。今經食肉則犯.已前食肉不犯。此責佛所說不定也。 【疏】第二問墮.而不問戒與毘尼誦者.義得相兼。木叉名解脫。毘尼名滅。只滅兼解脫。問木叉.兼得毘尼。律有二義。一詮量輕重。二者遮制。今取遮制邊.兼得戒義。戒是遮止律攝。誦者。書之在文為律.闇諷在口為誦.一體而有兩名。  第二問墮下.合云第三問律.第四問木叉。如文。然則前文已列.不假更言。若爾.則文剩第二問墮四字也。而不下.此約律藏五種異名.與經和會也。五名者。一戒。二律。三誦。四毗尼。五木叉。經但問二.而義兼五。墮非異名.蓋約所犯之報耳。五名如釋長壽品記文(云云)。  △三佛答下。舊釋所憑。 【疏】佛答四問.更重答木叉。舊用此為五問(云云)。  舊用為五問者。以據有五段。故今師以答雖五段.義只有四。以木叉重出故。  △二就答下。不次答二。初標示。 【疏】就答中不次第。初答木叉。次答墮。三重答木叉。四答律。五答總問。  △二初答下。隨釋五。初答木叉。 佛言。波羅提木叉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淨命。 【疏】初答木叉者。知足淨命是其義也。  是其義者。木叉本翻解脫.而含知足等義。  △二答墮。 墮者名四惡趣。又復墮者。墮於地獄乃至阿鼻。論其遲速。過於暴雨。聞者驚怖。堅持禁戒。不犯威儀。修習知足。不受一切不淨之物。又復墮者。長養地獄畜生餓鬼。以是諸義。故名曰墮。 【疏】次答墮者.墮通輕重。若犯五篇則墮四趣.墮義則通。又復墮者.偏在犯重(云云)。又墮者長養.此偏在輕。輕墮二途.重在地獄。  次答墮者。經中三義明墮。前二就受報。後一就造因。於前二中.初一通對四趣.後一別對地獄。而疏文次第釋出。墮通輕重者。準律唯第三篇名墮。此則不爾。犯五篇戒.墮四惡趣。通得墮名。重則地獄.輕則三趣也。偏在犯重者。以經云乃至阿鼻。故此據初篇.明受報也。八大獄中阿鼻最下.故曰乃至。長養下.應云此偏輕重。疏云。此偏在輕者.文悞。言長養者。由破戒為因.長養三惡。輕墮二途者。謂僧殘已去.總名為輕.則墮鬼畜。初篇名重.則墮地獄。故經云。長養地獄畜生餓鬼也。據經三義.以初後對中.則二通一別。以初後明四趣.三途通輕重。故以初中對後.則二果一因。據律及餘經.五篇俱墮獄。隨機教門異.故此說不同。然此且對戒有輕重.而明果報差殊。若論作罪由心.應以心勘。若重心破輕戒.得罪則重。如以無慚心撥因果等.名重心也。若輕心.破重戒.其得報亦輕。即不起上心.偶爾破戒.名輕心也。故明了云。破戒得罪.輕重不定也。  △三重答木叉。 波羅提木叉者。離身口意不善邪業。 【疏】波羅提下.三重答木叉。  重答木叉者。以離三業不善.是解脫義故。  △四答律。 律者。入戒威儀。深經善義。遮受一切不淨之物。及不淨因緣。亦遮四重。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悔過法。眾多學法。七滅諍等。 【疏】律者下.四答律。初一句.直順入三藏。入戒威儀即毘尼藏。深經即修多羅藏。善義即毘曇藏。十誦唯九十。彌沙塞九十二。一尼不病.不得往說法。二迴僧物向己。今言九十一者.復是教門廣略。  入戒威儀者。入.猶染也。文選云。翫其所以先入。注云。入.染也。此謂染習三藏。應以入字.貫下二藏。制斷重罪.名入戒.即初篇也。遮離輕過.名入威儀.即下四篇。論藏辨析經義.發生妙慧.故云善義。  △五答總問。 或復有人破一切戒。云何一切。謂四重法。乃至七滅諍法。或復有人誹謗正法甚深經典。及一闡提具足成就。盡一切相無有因緣。如是等人自言我是聰明利智。輕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諸惡。如龜藏六。如是眾罪長夜不悔。以不悔故。日夜增長。是諸比丘所犯眾罪終不發露。是使所犯遂復滋蔓。是故如來知是事已。漸次而制。不得一時。 【疏】五或復有人破一切戒去.是答總問.何不頓說。所以不得頓制五篇者.恐人屏破。若頓制五者.恐人不敢持。所以漸漸從輕至重。具足者.具足一切惡。盡一切相者.一切善也。無有因緣者.無復佛法因緣。亦是撥無因緣。  從輕至重者。以少為輕.以多為重。謂因事漸制。始從初戒.至今斷肉。則從少至多也。經滋蔓者。滋.益也。蔓.延也。謂添益延長也。左傳曰。無使滋蔓。  △二問答明不預說二。初標科。 【疏】爾時有善男子去.第二番假設問.如來何不預說。文為二。  △二先問下。隨釋二。初設問二。初問何不預說。 爾時有善男子善女人白佛言。世尊。如來久知如是之事。何不先制。 【疏】先問何不預說。  △二問將欲陷墜。 將無世尊欲令眾生入阿鼻獄。譬如多人欲至他方。迷失正路。隨逐邪道。是諸人等不知迷故。皆謂是道。復不見人可問是非。眾生如是迷於佛法。不見正真。如來應為先說正道。敕諸比丘。此是犯戒。此是持戒。當如是制。何以故。如來正覺是真實者。知見正道。唯有如來。天中之天。能說十善。增上功德。及其義味。是故啟請。應先制戒。 【疏】次問將欲陷墜。在文可尋。  △二佛答二。初總別科分。 【疏】佛答為二。先答陷墜之譏.後答不先之意。於中有譬有合。  △二初譬下。隨文釋義二。初答陷墜之譏。 佛言。善男子。若言如來能為眾生宣說十善增上功德。是則如來視諸眾生如羅羅。云何難言將無世尊欲令眾生入於地獄。我見一人有墮阿鼻地獄因緣。尚為是人住世一劫。若減一劫。我於眾生有大慈悲。何緣當誑如子想者。令入地獄。善男子。如王國內有納衣者。見衣有孔。然後乃補。如來亦爾。見諸眾生有入阿鼻地獄因緣。即以戒善而為補之。  經納衣。謂補衣人也。  △二答不表之意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先為眾生說十善法。其後漸漸有行惡者。王即隨事以漸斷之。斷諸惡已。然後自行聖王之法。 【疏】初譬中作輪王譬。又有三意。初說十善.譬頓教。次行惡者漸斷.譬漸教。三行聖王之法。即捨位出家.譬會漸歸頓。  譬頓教者。即梵網頓制輕重.不待因犯也。會漸歸頓即今經。即捨位出家者。輪王之法.至其年老.即出家學道.以紹仙種。  △二合二。初科分。 【疏】合文亦爾。於中二。先正合。次舉輪寶.明開合意。  △二初雖下。正釋二。初正合。 善男子。我亦如是。雖有所說。不得先制。要因比丘漸行非法。然後方乃隨事制之樂法。眾生隨教修行。如是等眾乃能得見如來法身。 【疏】初雖有所說.合頓意也。要因比丘.合漸意。乃見如來法身.合會頓意。  △二舉輪寶明開合意。 如轉輪王所有輪寶不可思議。如來亦爾不可思議。法僧二寶亦不可思議。能說法者及聞法者皆不可思議。是名善解因緣義也。菩薩如是分別開示四種相義。是名大乘大涅槃中因緣義也。 【疏】次舉輪寶譬三寶不可思議者.顯如來頓漸開合。若先說不說.皆非眾生所能圖度.故不可思議。  頓漸開合者。謂已前從頓開漸。今經合漸入頓.皆佛隨機口密.故非凡小所能圖度等。經能說法下.即是感應道交.非感而感.非應而應.同契秘藏.俱不思議。  △二明四相一相三。初簡顯示意。 【疏】從復次自正去.是第二明四相一相。前分別顯示大般涅槃.故明一相四相。今明是一一相即大涅槃.等無有異.故明四相一相。若定一四.豈得一四。故知非一非四.得說一四。  一相四相.即理而事也。四相一相.即事而理也。非一非四等者。只是雙非事理.雙照事理爾。故知三諦一心.理事不二。今文正意.且明即事而理也。  △二他以下。引類釋成二。初舉古斥非。 【疏】他以異體一體三寶為例。今明不爾。異體三寶是小乘.非此流例。  △二一四下。今師引類。 【疏】一四四一.皆大乘意。一體三寶.三寶一體。可得類之。亦如上文總稱涅槃.別稱三德(云云)。  三德下.云云者。指哀歎品三點文也。  △三就文下。隨文解釋三。初科分。 【疏】就文為二。初正明四一.後反質釋疑。  △二隨文釋二。初正明四一。 復次自正者。所謂得是大般涅槃。正他者。我為比丘說言如來常存不變。隨問答者。迦葉。因汝所問。故得廣為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是甚深微妙之義。因緣義者。聲聞緣覺不解如是甚深之義。不聞伊字三點而成解脫。涅槃。摩訶般若成祕密藏。我今於此闡揚分別。為諸聲聞開發慧眼。 【疏】初正明者。證名自正.常破無常是正他。因問廣衍為答問.分別三點為因緣。名異體同.更非別法.故是一相。  證名自正者。即經云。自正者所謂得涅槃也。得謂證得.故云證名自正也。常破下.次第貼經可見。名異體同者。謂所證涅槃.能破真常。所演妙義.伊字三點。四名雖異.其體本同。以涅槃必三點.三點不縱不橫.名為妙義。而此妙義本無遷變.故曰常存。四相一相.旨在斯也。故云更非別法等。 【疏】上文以法身為別.涅槃是總。今以涅槃為別.祕藏為總。是故不同。然顯名法身.隱名為藏。或時為總.或時為別。解脫與般若既等無有異.例亦應然。  上文下.釋經解脫(至)成秘密文也。上文即哀歎品。法身為別等者。彼云摩訶般若.解脫之法.如來之身.皆非涅槃。則以三法具足.方曰涅槃。故知涅槃總釋三德。今以下.即經云。解脫涅槃般若.成秘密藏也。則知涅槃是法身異名.故云為別。秘藏既收三法.故得是總。然顯下.明秘藏之名.亦受別稱。以經中或以果上所顯.名法身。因中本具.名如來藏。故知藏是法身異名.非別如何。或時下.蓋隨文用義.稱可物宜.故使法身總別不定。解脫下.以二德例法身也。故知般若解脫.亦應為總為別。三德互融.其體不二故。經慧眼。即佛眼也。  △二反質釋疑四。初疑。 假使有人作如是言。如是四事。云何為一。非虛妄耶。 【疏】次反質中.有疑有質.有答有通。可尋。  經假使下.反質釋疑。今開為四。初疑。二質。三答。四通。疑云四事本殊.云何為一。  △二質。 即應反質。是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如是四事有何等異。是豈得名為虛妄乎。  言是一者。是虛妄說。即以虛空四名一體.而反質之。質.亦問也。一名虛空。二名無所有。三名不動。四名無礙。  △三答。 不也。世尊。  不也下.答。誠如佛說.以空為例。四相即一.非是虛妄。故云不也。  △四通。 如是諸句即是一義。所謂空義。自正正他。能隨問答。解因緣義。亦復如是。即大涅槃等無有異。  如是下.通諸句即四相。所謂空義者。如空四名一體也。  △三問四下。例四悉。 【疏】問。四相一相.是四悉不。答。義理應通。觀其文相.亦可例作。大般涅槃.即第一義。為聲聞說常.是對治。因問廣說.即為人。三點而成.即世界(云云)。  世界下.云云者。且約三點不同.是隔別義。又此四悉俱約理明。雖有四名.義無高下。  △二料簡涅槃三。初簡辨二。初牒前義問。 【疏】佛告迦葉去.第二料簡。若涅槃即四相.等無有異。何故料簡涅槃.不料簡四相。  △二四相下。約名同答。 【疏】四相名異於昔.涅槃名與前同。昔滅因縛.無依無正.名為涅槃。故滅煩惱已.無別涅槃。今涅槃滅煩惱已.有常住法。昔涅槃滅諸有.今涅槃有妙有。昔涅槃無有依報.今涅槃有所師法。昔涅槃無正報.今涅槃有如來。若不料簡.無以取異。  名異於昔者。小乘中無四名故。昔滅因縛者.因縛即見思煩惱。其因既滅.其果必亡。故云無依正。空不具法.故使涅槃無有依正。無別涅槃者。只指煩惱空處.即是涅槃。更無常住實理.可證也。有常住法者。煩惱既不滅而滅.涅槃乃無常即常。滅諸有者。滅二十五有.而證但空。有妙有者。三界雖空.即空而假.理具諸法.故云妙有。有所師法者。即依報以約事而談。唯己身是正報.師徒眷屬皆依報。故今以所師之名.當依報也。所師即是常住理境。有如來者。如來是人.故屬正報。此皆懸取經文以示異義。至下釋經自顯.故不委記。若不下.結意也。出名與昔同.其體永異.故須料簡。  △二文為下。分科。 【疏】文為四。一佛料簡。二迦葉論義。三領解。四述成。  △三初佛下。隨釋四。初佛料簡二。初分科。 【疏】初佛料簡為二。先假作五難。  △二一明下。隨釋二。初假作難五。初明滅惑。 佛言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云何當知是無常耶。如佛所言。滅諸煩惱名為涅槃。猶如火滅悉無所有。滅諸煩惱亦復如是。故名涅槃。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疏】一明滅惑。二明滅有。三明滅依。四明滅正。五通滅有。皆引昔教.悉據佛意。可尋。  一明下.滅惑是滅因。  △二明滅有。 如佛言曰。離諸有者乃名涅槃。是涅槃中無有諸有。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滅有是滅果。  △三明滅依。 如衣壞盡。不名為物。涅槃亦爾。滅諸煩惱。不名為物。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滅依者。以經舉如衣壞盡。衣是依報故。  △四明滅正。 如佛言曰。離欲寂滅。名曰涅槃。如人斬首則無有首。離欲寂滅亦復如是。空無所有。故名涅槃。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滅正者。以經舉斬首故。  △五通滅有。 如佛言曰。譬如熱鐵。槌打星流。散已尋滅。莫知所在。得正解脫亦復如是。已度婬欲。諸有淤泥。得無動處。不知所至。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二佛作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次若有人作如是難去.是佛作答。為三。初呵。次答。三結異。初呵有通別。  △二通呵下。隨文釋義三。初呵二。初通呵。 迦葉。若有人作如是難者。名為邪難。 【疏】通呵是邪.以偏難圓。故言邪難。  △二別呵。 迦葉。汝亦不應作是憶想。謂如來性是滅盡也。 【疏】次迦葉下.別呵。迦葉不應者.不應名同.混令無常。故言不應憶想。  △二答三。初答滅惑滅依兩問。 迦葉。滅煩惱者不名為物。何以故。永畢竟故。是故名常。是句寂靜。為無有上。 【疏】次答為三。初答滅惑滅依兩問。文云滅煩惱者。者謂主者。既無煩惱.主者依報則無所屬.故不名物。若依昔義.指此無物以為涅槃。若依今義.只是所離。何以故下.即明所得畢竟是淨。寂靜是樂。無上是我。常如文。今之涅槃所離所得.與昔為異。  △二答滅有滅正兩問。 滅盡諸相。無有遺餘。是句鮮白。常住無退。是故涅槃名曰常住。如來亦爾。常住無變。 【疏】次從滅盡諸相去.是答滅有滅正兩問。相即是有.兼於正報。若依昔義.滅有滅果.即是涅槃。若依今義.只是所離。無遺餘去.明所得無有遺餘是樂.鮮白是淨.常住是常.不退是我(云云)。  △三答第五通問。 言星流者。謂煩惱也。散已尋滅。莫知所在者。謂諸如來煩惱滅已。不在五趣。是故如來是常住法。無有變易。 【疏】三從言星流者。答第五通問。星流即煩惱。滅有餘涅槃.散已尋滅.不在五趣。無餘涅槃.若依昔義即名涅槃。若依今義.只是所離。皆是常住.無有變易。即是所得與昔不同。  △三結異。 復次迦葉。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是故如來恭敬供養。以法常故。諸佛亦常。 【疏】三復次迦葉去.結定其異。昔涅槃中無正報人.今涅槃中有於諸佛。昔涅槃中無有依報.今涅槃中有法為師。昔涅槃中無有諸有.今涅槃中而有妙有.所謂恭敬。昔涅槃滅煩惱已.無復有法。今涅槃中有常住法.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此仍略語。若具言之.以法樂我淨.故佛亦復然(云云)。  △二迦葉下。論義二。初總別科分。 【疏】次迦葉復白去.論義兩番問答。初番中.先問次答。  △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二。初問答二。初問二。初懸示。 【疏】初問中文有二。似作三難.似約煩惱業有。  似作三難者。文雖二段.難意則含三道.而不顯灼.故云似也。  △二初云下。正釋二。初明由煩惱故有。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若煩惱火滅。如來亦滅。是則如來無常住處。 【疏】初云煩惱火滅如來亦滅者。由煩惱故.是故有人。煩惱既滅.何得有人.而言如來常在不變。  △二明由業故有。 如彼迸鐵。赤色滅已。莫知所至。如來煩惱亦復如是。滅無所至。又如彼鐵熱與赤色。滅已無有。如來亦爾。滅已無常。滅煩惱火。便入涅槃。當知如來即是無常。 【疏】次意言迸鐵赤滅.莫知所至。良以業運業滅.則不能有至。云何而言常樂我淨。下文云。鐵熱赤色.滅已則無復有。良以惑業.故得有有。煩惱業滅.那得妙有。  有即三有果報.即苦道也。故得有有者.以惑潤業.故有三有果報也。那得妙有者。因滅果亡.其理決定。云何大乘滅惑.而存妙有耶。  △二答。 善男子。所言鐵者。名諸凡夫。凡夫之人雖滅煩惱。滅已復生。故名無常。如來不爾。滅已不生。是故名常。 【疏】次佛答言。鐵是凡夫.如來不爾。今明凡夫二義。外道世智斷惑.還更得生.即是凡夫無常。二乘斷通惑已.復生別惑.亦是凡夫無常。如來不爾.不同二邊.是故名常(云云)。  復生別惑者。斷麤惑已.細惑顯現.名之為生。名常下.云云者。小乘聖人既受變易.故名凡夫。五凡夫論。等覺望佛尚名凡夫。豈小聖望大.不名凡耶。故凡夫之名該乎二邊。  △二問答二。初分科。 【疏】迦葉復言去.是第二問答。此問還躡前兩意。先問次答。  躡前兩意者。即凡夫與佛.常無常意也。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復言。如鐵赤色滅已。還置火中。赤色復生。如來若爾。應還生結。若結還生。即是無常。 【疏】初問中意者。凡夫滅惑.還更得生.故是無常。如來既滅.亦應還生.猶是無常。  △二答二。初科分。 【疏】次佛答中二。初彈非.次轉譬。  轉譬者。謂轉換前譬也。如文。  △二初彈下。隨釋二。初彈非。 佛言迦葉。汝今不應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何以故。如來是常。 【疏】初彈不應。何者。佛非兩凡夫.久盡通別.豈生煩惱.故言不應。  △二轉譬。 善男子。如彼燃木。滅已有灰。煩惱滅已。便有涅槃。壞衣斬首破瓶等譬亦復如是。如是等物各有名字。名曰壞衣斬首破瓶。迦葉。如鐵冷已。可使還熱。如來不爾。斷煩惱已。畢竟清涼。煩惱熾火更不復生。迦葉當知。無量眾生猶如彼鐵。我以無漏智慧熾火。燒彼眾生諸煩惱結。 【疏】次轉譬答。凡夫體熱.如鐵難融。佛智猛盛.如火然木.滅已有灰。滅煩惱已.則有涅槃。壞衣斬首破瓶.物謝於前.名生於後。煩惱滅已.獲得涅槃.不同汝問。  物謝下.瓶體已破.是物謝於前。有破瓶名.是名生於後。以喻無常惑滅.而有常住理存。此則不滅而滅.名為惑滅。言偏意圓.諸如此例。經諸煩惱結者。即以中道無漏之慧.破二邊眾生通別煩惱.故云諸也。是則無漏智火.能銷凡夫難融之鐵。  △三領解。 迦葉復言。善哉善哉。我今諦知如來所說諸佛是常。 【疏】三迦葉下.領解。如文。  △四述成。 佛言迦葉。譬如聖王處在後宮。或時遊觀在於後園。王雖不在。諸婇女中亦不得言聖王命終。善男子。如來亦爾。雖不現於閻浮提界。入涅槃中。不名無常。如來出於無量煩惱。入于涅槃安樂之處。遊諸覺華。歡娛受樂。 【疏】四述成者。後宮是統化之境.譬閻浮提。後園是賞翫之所.譬常樂我淨(云云)。  我淨下.云云者。經云安樂之處。已舉樂德.義必融三。經遊諸覺華者。涅槃如園.園必有華.即七覺是。故下經云。布以七淨華也。  △二兼明身意二密(虛科)。  △二開身密三。初懸談義旨二。初明來意二。初牒名顯意。 【疏】迦葉復問我已度去.是第二廣開身密.六道殊形為遮。皆聖所作.餘人不能。今皆開顯法身之密。  六道殊形者。如下經明。示為犯重.乃至大鷲等.皆佛聖人所作。餘七方便人.不能為也。殊形下.似賸為遮二字.或別有意。今開六道九界.是法身.名開身密也。  △二前下。對前互辨。 【疏】前開般若為四相.合四相為涅槃。涅槃即是法身解脫.此以一周開口密已。今更開法身.出種種身。合種種身.只是涅槃般若解脫。  涅槃即是法身般若者。以涅槃是總三德名故。開之既是般若.合則總含二德。今更開法身等者。此即開出之開.非開顯之開也。只是下.例前應云。只是涅槃。涅槃即是般若解脫.文省涅槃即是四字耳。問。開法身出種種身。合則應云。合種種身即是法身.何故云涅槃耶。答。涅槃即法身異名.法身體融.豈隔二德。約今經名相為便故.且以涅槃總名.以包餘二。然法身等名.或時為總.或時為別.事如前釋。  △二斥古解二。初他師解開密義二。初敘古義。 【疏】他謂一物覆.一物開。一物顯.一物隱。故各開各顯.永不相關。  一物覆等者。他謂已前.三密俱覆。說四相已.方開口密。故云一物開。口密雖開.身密猶覆.故云一物覆。顯身密時.意密猶隱.故云一物顯等。故須徧說.三乃俱開。以身口意三.義不同故.故云各開各顯等。然顯只是開.隱只是覆。綺文互異.各立二名。  △二理豈下。明今破。 【疏】理豈然乎。只覆於開.只開於覆。  理豈下.今謂三密一如.色心不二。覆一所開.則三密俱覆.故云只覆於開。開一所覆.則三密俱開.故云只開於覆。是故三番各具三密。從多而判.各立一名。如品初疏文已說。  △二成論下。三家解變化義三。初論人約權解二。初敘古義。 【疏】成論人謂此是權巧.於凡不解。  成論下.三家解變化義。論人謂下經明須彌入芥等.皆聖人權巧.故凡夫不解。其事既推屬聖人.故置而不釋。  △二明今斥。 【疏】今明若此不解.餘何可解。  今明下.今破。餘何可解。如經所談.無非聖人境界。既皆釋義.驗悉解知。那於權巧.獨云不解。  △二地人約用解二。初敘古義。 【疏】地人云是法界用。  地不同論師.推為聖境而自釋云。納芥等事.是法界用也。意謂由聖證得涅槃法界之體.故能起此大用。若據此義.稍近今宗。但不云體用互融.故招今責。  △二明今斥。 【疏】今明豈離體而有用。  今明下.今師責其不融也。  △三他人約術解二。初敘古義。 【疏】他明巨細相容.是聖人之術事。  他明下.巨即須彌.細謂芥子。聖人術事者。謂聖人大用.如世人有術法而幻變自由.故云術事。  △二明今斥二。初術即三諦。 【疏】今明何有一術而非因緣.因緣即空即假即中。唯應度者.乃能見之.寧非因緣。  今明下.今斥。且以用喻術.其義或然。而聖人術用之興.豈可徒設.必藉機發.然乃施為。感應道交.見如是事。故云何有一術而非因緣。因緣即機應也。或因於凡.而緣於聖。或因於聖.而緣於凡。豈非聖由三千理滿.故能應。凡由三千理具.故能感。應徧機徧.咸即事而理。故云因緣.即空假中。忻赴不差.即理而事.故云度者乃見。寧非因緣者。總結大用.必藉因緣。但云術事.未為雅當。故知今家釋茲大用.存乎二義。一者用不徒施.須明感應。二者體用一如.非單就用。故地人他師.兩家立義其旨大同.但用以術事.名少異耳。前斥地人.且以體用相即為破。後破他師.具約二義。 【疏】因緣妙慧.能以一塵容無量.無量容一塵。延促過現.引擲此彼.自在無礙。  因緣妙慧等者。只聖人內達.凡聖一如.理事不二。故得外用.巨細相容。故云能以一塵等。內外且殊.心性唯一。一塵等者。即下經云。住大涅槃.以十方世界內一塵中也。故云一塵容無量。又云無量容一塵者。只是反覆釋成上句。則是一塵之中.容入無量國土。下句還云。無量國土.容入一塵之中。亦如云。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也。有本於上句容下添於字。下句容上添不字。於是語助.於理無乖。若加不字.全無義旨。暹記曲解.事同穿鑿。未治本中.亦無於不二字。延促過現者。即延一日為無量劫.是延現短令長。促無量劫為一日.即促過未令短。為成句故.但云過現.義必該三。此延促事.今文雖闕.餘文有之。既論大用.說之何妨。引擲彼此者。謂引彼歸此.擲此往彼。即經云。斷取十方世界.置於右掌擲置他方.即擲此往彼也。又云斷取一切世界.悉內己身.即引彼歸此也。自在無礙者。結上三雙.悉由內證妙體.外彰大用。理事體一.豈有拘執隔礙之憂耶。  △二莊周下。舉劣況勝。 【疏】莊周達體.化為蝴蝶。又識己夢.往至天涯。昏怳尚然.況復至德者哉。  莊周下.舉劣況勝。莊子云。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然.蘧蘧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必有分矣。此謂物化也。達體者。謂周達了身體.化為胡蝶也。昏怳下.謂周昏怳之夢.尚達八尺之軀為彼小蟲.二無妨礙。況彼聖人.內證至德.巨細一如。豈有塵剎延促.而不相容哉。  △二總別分科。 【疏】就文為二。初開身密.次論義。初開密為兩。一問.二答。問為四。一領旨。二正難。三結問。四請答。  △三初如下。隨文解釋二。初開身密二。初問四。初領旨。 迦葉復問。如佛言曰。我已久度煩惱大海。 【疏】初如文。  △二正難。 若佛已度煩惱海者。何緣復納耶輸陀羅。生羅羅。 【疏】次難者。耶輸此言名聞。羅睺此言宮生(云云)。  此言名聞者。以德齊太子.天人知識.故曰名聞。宮生者。佛出家後.耶輸有娠.在胎六年.生於宮中.故曰宮生。又云翻覆障。亦云障月。  △三結問。 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結大海。  △四請答。 唯願如來說其因緣。 【疏】三四如文。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為三。初總非。次誡聽。三正答。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總非。 佛告迦葉。汝不應言如來久度煩惱大海。何緣復納耶輸陀羅。生羅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結大海。 【疏】初如文。  △二誡聽。 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汝等今當至心諦聽。廣為人說。莫生驚疑。 【疏】次是大涅槃下.誡聽。  經能建大義者。謂佛住涅槃.隨順機宜.普現色身.彌亘法界。豈只納妃生子而已.故云大義。義.宜也。所現之身.所立之事.有所宜也。下諸復次.皆是建大義也。  △三正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若有菩薩去.是正答。正答又二。初通舉菩薩住大涅槃.有八復次。後別舉釋迦。初文又二。初七復次正釋.後一總結。  通舉菩薩者。蓋以分真.況出極果。故先通次別。  △二初中下。隨文釋義二。初通舉菩薩二。初正釋七。初復次二。初正釋現文二。初引古解二。初敘古解。 若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須彌山王如是高廣。悉能取令入於芥子。其諸眾生依須彌者。亦不迫迮。無往來想。如本無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納芥子中。復還安止本所住處。 【疏】初中.舊解菩薩住大涅槃為三。一云是佛應為菩薩.示作因人.為能住果.故言住大涅槃。二云不爾。若是佛者.還是佛在涅槃.何謂菩薩住涅槃。住者有二種。一信住.二真住。既是因人.但是信住。  初中下.釋初復次。文中但引古今.以明建義之位。若巨細相容之旨.前文已顯.此無復論。但是信住者。通至等覺.悉名信住。唯以果佛為真住也。  △二引他難。 【疏】有人難此兩解。若其是佛.應為菩薩。此還是佛住於涅槃.非關菩薩。若是信住.何能作於如是大事。  非關菩薩者。若非菩薩.則顯背經文。以經皆云。菩薩住大涅槃故。若是信住等者。意謂大義.唯佛能為。  △二夫涅下。明今義二。初明涅槃體徧。 【疏】夫涅槃體逈出因果。雖非因果.而能因果。若將因人來望涅槃.云涅槃是因.因人住故。若將果人來望涅槃.云涅槃是果.果人住故。例如正性.非因非果.而果而因(云云)。  迥出因果者。涅槃是理.因果屬事.理非事故.故云迥出。雖非下.明理體虛通.不礙於事.故云而能因果。若將下.謂理體本一.悟解淺深.故分因果。分真所顯名因涅槃.妙覺所顯名果涅槃。此同普賢觀云。大乘因果俱是實相也。  △二今明下。約因人正釋二。初正明今義。 【疏】今明圓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故上文云。一切眾生皆悉安住祕密藏中。圓教菩薩何以不能住大涅槃。所以明菩薩者.舉因以顯果。因尚若此.何況於果。此義自成。  從初發心等者。若論圓位.始從名字便觀涅槃。今明有用.的指分證。  △二何故下。結破兩家二。初雙牒彼義二。初牒立義家。 【疏】何故言佛應作菩薩。  △二復何下。牒立難家。 【疏】復何故云.菩薩不能作諸變現。  △二下文下。引文正破。 【疏】下文云菩薩住大涅槃.修種種行。何意不能住大涅槃.種種神變。故不用彼解。  △二此七下。通示七義。 【疏】此七復次並從少至多。初直舉一須彌入芥.乃至十方入塵。展轉相望.彌顯不可思議之妙。  經初復次.文有二段。初明應。二唯應度下.明機。初應又二。謂體及用。住大涅槃.內體也。須彌山去.外用也。從體起用.用必被機。機應互融.二無二相。巨細相入.何所怪哉。下六段皆爾。  △二復次。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於芥子。其中眾生亦無迫迮及往來想。如本無不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納芥子中。復還安止本所住處。  △三復次。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一毛孔。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四復次。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針鋒。如貫棗葉。擲著他方異佛世界。其中所有一切眾生不覺往返。為在何處。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五復次。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右掌如陶家輪。擲置他方微塵世界。無一眾生有往來想。唯應度者乃見之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六復次。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一切十方無量諸佛世界。悉納己身。其中眾生悉不迫迮。亦無往返及住處想。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七復次。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以十方世界內一塵中。其中眾生亦無迫迮往返之想。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二總結。 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則能示現種種無量神通變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所可示現如是無量神通變化。一切眾生無能測量。汝今云何能知如來習近愛欲。生羅羅。 【疏】次總結。可知。  △二別舉釋迦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我已久住去.次別舉釋迦。文為三。一略明化道之法。二廣辨方便之處。三總結。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略明化道之法。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 【疏】初如文。  △二廣辨方便之處二。初總別分科。 【疏】次於此三千去.廣辨方便之處。又為三。初總明三千施化。二別明閻浮施化。三總結諸方便。就別約閻浮又為四。一此生應現。二明餘生。三重明此生。四重辨餘生(云云)。  此生應現中.緣起。見瑞應經二卷.須者往檢。  △二初此下。隨文釋義三。初總明三千施化。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閻浮提。種種示現。如首楞嚴經中廣說。  △二別明閻浮施化四。初此生應現。 我於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現涅槃。亦不畢竟取於涅槃。或閻浮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而我此身畢竟不從愛欲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從無量劫來離於愛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隨順世間示現入胎。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示現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東行七步。唱如是言。我於人天阿修羅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見已。驚喜生希有心。是諸人等謂是嬰兒。而我此身無量劫來久離是法。如是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脈骨髓之所成立。隨順世間眾生法故。示為嬰兒。 【疏】初此生中言摩耶者。賢劫經.翻極妙。瑞應.翻曰妙。又翻大智母。  經林微尼.新云藍軬(扶晚反)尼。此云鹽.即上古守園婢名也。 南行七步。示現欲為無量眾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現生盡。永斷老死。是最後身。北行七步。示現已度諸有生死。東行七步。示為眾生而作導首。四維七步。示現斷滅種種煩惱。四魔種性。成於如來應供正徧知。上行七步。示現不為不淨之物之所染污。猶如虛空。下行七步。示現法雨滅地獄火。令彼眾生受安隱樂。毀禁戒者示作霜雹。 【疏】十方各行七步者。河西云。象王初生.即行七步。如來示同象王行故。冶城云。示過六道.故行七步。大善權經云。各行七步.應七覺分.覺未覺故。南方言作上福田者。河西云。梵本以南方為右.右是便手。明佛法以淨戒為便.故為上福田。開善云。南是陽方.能生萬物.故言福田。西方示七步者。河西云。西方是後.故曰生盡為最後身。開善云。西是秋方.謂言死地。北方者。河西云。梵本言勝.故云已度生死。東方是諸方之首.生長為義。  河西下.引三家解七步義。南方下.引諸家解十方義。冶城示過六道.但可表三藏佛也。非今經意。以南為右者。西土之禮.君父師皆東向而坐。故以東為前.西為後.北為左。南為右。謂言死地者。秋凋.萬物如死也。梵本言勝者。以鬱丹曰。此云勝故。經毀禁示作霜雹者。治罰破戒.如霜雹之摧苗稼也。 於閻浮提生七日已。示現剃髮。諸人皆謂我是嬰兒。初始剃髮。一切人天魔王波旬。沙門婆羅門。無有能見我頂相者。況有持刀。臨之剃髮。若有持刀至我頂者。無有是處。我已久於無量劫中剃除鬚髮。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現剃髮。我既生已。父母將我入天祠中。以我示彼摩醯首羅。摩醯首羅即見我時。合掌恭敬。立在一面。我已久於無量劫中。捨離如是入天祠法。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現如是。我於閻浮提示現穿耳。一切眾生實無有能穿我耳者。隨順世間眾生法故示現如是。復以諸寶作師子璫。莊嚴其耳。然我已於無量劫中離莊嚴具。為欲隨順世間法故作是示現。示入學堂。修學書疏。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成就徧觀三界所有眾生。無有堪任為我師者。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入學堂。故名如來應供正徧知。習學乘象。槃馬角力。種種技藝。亦復如是。於閻浮提而復示現為王太子。眾生皆見我為太子。於五欲中歡娛受樂。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如是五欲之樂。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如是相。相師占我。若不出家。當為轉輪聖王王閻浮提。一切眾生皆信是言。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捨轉輪王位。為法輪王。於閻浮提現離婇女五欲之樂。見老病死及沙門已。出家修道。眾生皆謂悉達太子初始出家。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出家學道。隨順世法。故示如是。  經天祠者。即大自在天廟也。祠.似茲反。爾雅。同祭也。經師子璫者。釋名云。穿耳施珠曰璫。中天悉穿.邊國則不。事備西域記。經角力。禮記。習射御角力。廣雅。角.量也。呂氏春秋注云。角.試也。字皆單作.或從手作捔者非。乃古文粗字耳。  △二餘生應現。 我於閻浮提示現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眾人皆謂是阿羅漢果易得不難。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成阿羅漢果。 【疏】從我於閻浮提示現出家.是第二辨餘生。若依一方示現出家.即生成佛。今言四果.故是餘生。又蓋由眾生感見不同。若作今生者.亦有此事。二乘之人咸言如來是阿羅漢。釋論云。聲聞法中.阿羅漢地名為佛地(云云)。  辨餘生者。謂過去於此閻浮出家等也。  △三重明此生。 為欲度脫諸眾生故。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摧伏眾魔。 眾皆謂我始於道場菩提樹下降伏魔宮。然我已於無量劫中久降伏已。為欲降伏剛強眾生。故現是化。我又示現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眾皆謂我實有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身所得果報無是諸患。隨順世間故示如是。我又示現受人信施。然我是身都無饑渴。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又示同諸眾生故。現有睡眠。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無上深妙智慧。遠離三有。進止威儀。頭目腹背。舉身疾痛。木槍償對。盥洗手足。澡面漱口。楊枝自淨。眾皆謂我有如是事。然我是身都無此也。手足清淨猶如蓮華。口氣淨潔如優鉢羅香。一切眾生謂我是人。我實非人。我又示現受糞掃衣。澣濯縫治。然我久已不須是衣。眾人皆謂羅羅者是我之子。輸頭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處在世間。受諸快樂。捨如是事。出家學道。眾人復言是王太子瞿曇大姓。遠離世樂。求出世法。然我久離世間愛欲。如是等事悉是示現。一切眾生咸謂是人。然我實非。善男子。我雖在此閻浮提中數數示現入於涅槃。然我實不畢竟涅槃。而諸眾生皆謂如來真實滅盡。而如來性實不永滅。是故當知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諸佛如來法界。我又示現閻浮提中出於世間。眾生皆謂我始成佛。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所作已辦。隨順世法。故復示現。於閻浮提出家成佛。 【疏】為欲度脫去.即是第三重辨此生成佛之事。輸頭檀亦云閱頭檀。此云白淨。亦云淨飯(云云)。瞿曇者。善見婆沙.翻為滅惡。阿含云純淑。  重辨此生中.經以草為座等。亦如瑞應經說。經頭目(至)木槍償對者。事載興起行經。過去佛為小兒。見捕魚人探魚著岸上.在陸而跳.即以小杖打魚頭。以是因緣墮地獄中.無數千歲。我今雖得成佛.由是殘緣.我得頭痛。又由過去為剎帝利力士.與婆羅力士相撲.挫折其脊。爾時殘緣.故有脊痛。又佛過去為醫子.與病長者非藥。病遂增劇.便致無常。故有骨節煩疼病生。又佛入羅閱祇乞食.見此里中有破剛木.長尺二.於佛前立。佛便止念.此是宿緣。乃至佛上梵天.木亦隨上。世尊後還竹園僧伽藍.自處己房。佛展右足.木槍便從足趺上下.徹過入地。佛說本因.由過去為賈客爭船.以鉾刺他腳.徹過命終.今受此報。此等因緣並在興起行經上卷。須者往檢。木槍.千羊反。說文。槍.拒也。三蒼。木兩耑而銳曰槍。經文或作鏘非。說文。鏘.鈴聲也。  △四重辨餘生。 我又示現於閻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眾人皆見謂我實犯。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堅持禁戒。無有漏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為一闡提。眾人皆見是一闡提。然我實非一闡提也。一闡提者。云何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破和合僧。眾生皆謂我是破僧。我觀人天無有能破和合僧者。我又示現於閻浮提護持正法。眾人皆謂我是護法。悉生驚怪。諸佛法爾不應驚怪。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為魔波旬。眾人皆謂我是波旬。然我久於無量劫中離於魔事。清淨無染猶如蓮華。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女身成佛。眾人見之。皆言甚奇。女人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畢竟不受女身。為欲調伏無量眾生故現女像。憐憫一切諸眾生故。而復示現種種色像。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生於四趣。然我久已斷諸趣因。以業因故墮於四趣。為度眾生故生是中。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梵天王。令事梵者安住正法。然我實非。而諸眾生咸皆謂我為真梵天。示現天像徧諸天廟。亦復如是。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婬女舍。然我實無貪欲之想。清淨不污猶如蓮華。為諸貪婬著色眾生。於四衢道宣說妙法。然我實無欲穢之心。眾人謂我守護女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青衣舍。為欲誘化。令住正法。然我實無如是惡業墮在青衣。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而作教師。開化童蒙。令住正法。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諸酒舍博弈之處。示現種種勝負諍訟。為欲拔濟彼諸眾生。而我實無如是惡業。而諸眾生皆謂我作如是之業。我又示現久住塚間。作大鷲身。度諸飛鳥。而諸眾生皆謂我是真實鷲身。然我久已離於是業。為欲度彼諸鳥鷲故示現如是。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大長者。為欲安立無量眾生住於正法。又復示作諸王大臣王子輔相。於是眾中各為第一。為修正法故處王位。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疫病劫起。多有眾生為病所惱。先施醫藥。然後為說微妙正法。令其安住無上菩提。眾人皆謂是病劫起。又復示現閻浮提中饑餓劫起。隨其所須供給飲食。然後為說微妙正法。令其安住無上菩提。又復示現閻浮提中刀兵劫起。即為說法令離怨害。使得安住無上菩提。又復示現為計常想者說無常想。計樂想者為說苦想。計我想者說無我想。計淨想者說不淨想。若有眾生貪著三界。即為說法令離是處。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為斷一切煩惱樹故。種植無上法藥之樹。為欲拔濟諸外道故。演說正法。雖復示現為眾生師。而心初無眾生師想。為欲拔濟諸下賤故。現入其中而為說法。非是惡業受是身也。 【疏】我又示現去.第四重辨餘生(云云)。  經博奕。文選博奕論注云。博者局戲。奕者圍棊。經初無眾生師想者。初.猶都也。謂從初至末.不作師想也。  △三總結諸方便。 如來正覺如是安住大般涅槃。是故名為常住無變。如閻浮提。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鬱單越。亦復如是。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二十五有如首楞嚴經中廣說。以是故名大般涅槃。若有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般涅槃。能示如是神通變化而無所畏。  經如來正覺下.是總結諸方便。  △三總結。 迦葉。以是緣故。汝不應言羅羅者是佛之子。何以故。我於往昔無量劫中已離欲有。是故如來名曰常住。無有變易。  經迦葉以是下.是總結。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復言去.第二論義。有兩問答。  △二此中下。隨釋二。初問答二。初問。 迦葉復言。如來云何名曰常住。如佛言曰。如燈滅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既滅度已。亦無方所。 【疏】此中論義.牒前燈滅譬。滅已永不復生.何得無方楞嚴示現。將前意.難後義。  △二答三。初呵其問。 佛言。迦葉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言。燈滅盡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既滅度已無有方所。 【疏】答文為三。初呵其問。  △二舉譬答。 善男子。譬如男女然燈之時。燈器大小悉滿中油。隨有油在。其明猶存。若油盡已。明亦俱盡。其明滅者。譬煩惱滅。明雖滅盡。燈器猶存。如來亦爾。煩惱雖滅。法身常存。 【疏】二舉譬答。  △三反責。 善男子。於意云何。明與燈器為俱滅不。 【疏】三反責。  △二問答二。初問。 迦葉答言。不也世尊。雖不俱滅。然是無常。若以法身譬燈器者。燈器無常。法身亦爾。應是無常。 【疏】迦葉奉答.因以為難。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文四。一呵問。二定宗。三會譬。四料簡。  △二初二下。隨釋四。初呵問。 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難。如世間言器。如來世尊無上法器。彼器無常。非如來也。 【疏】初二如文。  經彼器無常.非如來也。辨法異喻.不應以喻難法。  △二定宗。 一切法中涅槃為常。如來體之。故名為常。  △三會譬。 復次善男子。言燈滅者。是阿羅漢所證涅槃。以滅貪愛諸煩惱故。譬之燈滅。阿那含者名曰有貪。以有貪故。不得說言同於燈滅。是故我昔覆相說言喻如燈滅。非大涅槃同於燈滅。阿那含者非數數來。又不還來二十五有。更不復受臭身蟲身。食身毒身。是則名為阿那含也。 【疏】三會燈滅。云是羅漢涅槃.永滅不生。如來涅槃.滅而不滅.無生而生(云云)。  經釋那含。云不還來二十五有者。然那含但不來欲界。今通云二十五有者.以上流人.於上二界但一經歷.更不重來也。  △四料簡。 若更受身名為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來者名曰那含。無去來者名阿那含。 【疏】若更下.四料簡中云那含不受生者。一云不受欲界生。大乘那含.不受二邊生也。  一云下.他解也。然但據一生歷經.不於色等諸天重受身故。其義自通.何須局作欲界而解。故向經云。阿那含者非數數來。豈非於色等諸天.但一經歷.無重生義.云非數耶。大乘下.今師義也。此則名通義圓。不受二邊.即初住人也。此約今經開小入大.取意而說.非正消答難義也。 四相品第七之下(會疏卷第五)  △三開意密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標示分文。 【疏】四相品下。從此卷初是第三開意密.明解脫德。文為二。初明開密.次明解脫。  △二他下。正談義旨三。初約三業釋密二。初敘他解。 【疏】他解開意密。興皇云。開身密未盡。  △二明今釋二。初約三業正示二。初徵文斥舊。 【疏】今明通開三業之密。文云。如來之言.開發顯露。豈非開口密。如來心無慳吝.豈非開意密。如來法身具足無缺.豈非開身密。經有通文.不須偏說。  通開三密者。正開意密.兼具餘二。不須偏說者。斥前兩家。  △二何者下。義通三。 【疏】何者。佛示凡像.說半字法.隨他所宜。方便三業.覆真三業.愚者不了.名之為藏。今開方便.即是真實。智者了達.無所祕藏.是約三業開密。  方便三業.前三教也。真三業者.圓教也。  △二又約下。約自他釋成三。初約自他四句。 【疏】又約四句開密。謂他開佛密.佛開他密.佛開佛密.他開他密。他開佛密者。品初迦葉云.佛法不爾.咸令眾生悉得知見。知即開意密.見即開身口兩密(云云)。  咸令下.眾生是他。意業屬心.身口屬色。心知佛心.眼見佛色.故云知見。 【疏】佛開他密者。示諸眾生諸覺寶藏.顯發額珠.置祕藏中.是開他密。佛開佛密者。我從得道.常說般若法身解脫。我今此身及諸色像.即是法身。若子長大.有堪任力.如來則無慳吝之心.是佛開佛密義也。他開他密者。如德王云.我解一句半句.以解一句至半句.故見少佛性。如佛所說.我亦當得.入大涅槃(云云)。  示諸下.示寶藏口密.顯額珠身密.置秘藏意密。我從下.常說口密。我今下.身密。若子下.意密。我解下.解一句口密.見佛性身密。佛性即法佛。見應是法.故屬身密。入大涅槃.意密。此皆一往對密義足。故注云云。  △二約一十二句。 【疏】又十二句開密。謂四句中各開三業.則十二句開密(云云)。  開密下.云云者。應以四句之文.各配三業。已如向釋。  △三又無下。約機理釋成二。初約理本無。 【疏】又無開無覆.無顯無密。何者。佛性之理未曾是開.其誰為覆。既無開覆.寧有顯密。一句叵得.則無眾多。  無開無覆者。開覆由情.理無二異。  △二特以下。隨機則有。 【疏】特以眾生聞不能解.名之為密。智者了達.則無復顯密。無顯密而顯密.故名之為開。無開而開.如前分別。  △二問釋下。對諸經解妨二。初引古解論立疑。 【疏】問。釋論云。般若是顯示。法華是祕密。舊解。此云般若大道無住之說.而為顯示。法華斥小.以為祕密。祕密不了.顯示則了。  △二此義下。斥非例今以答。 【疏】此義不然.法性非顯非密。為緣顯密.經經悉爾。豈可以龍樹別意.通害諸經。此文亦以無常斥常.豈是不了。  龍樹別意者。且據般若.明菩薩是佛因。於義易解.故非密。法華二乘作佛.與昔教反.於義難解.故是密。若論開權.則法華是顯.般若是密。龍樹別意.具取淺易為顯示耳。人師不解.則害諸經。此文下.出害經之失。且如此經.亦以圓常斥小無常。豈以斥小.便是不了義教耶。  △三故前下。示二段相關。 【疏】故前開密.次說解脫者。兩義相關。何者。若定開定覆.為開覆所局.不名解脫。非開非覆.能開能覆.開覆自在.方是解脫。故此兩文並屬解脫德攝。  △二就開下。正釋經文二。初總別分科。 【疏】就開文為兩。前明開密。次論義。開文為三。一問。二答。三領解。問為三。初非密藏而言無。次是密語而言有。三結也。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二。初開密二。初開密三。初問三。初非密藏而言無。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諸佛世尊有祕密藏。是義不然。 【疏】初文云藏者.理也。理無開覆.云何言密.故是無也。  △二是密語而言有二。初敘意科分。 【疏】次何以故去.是語故有。語者.教也。教本為緣.緣有開覆.故有密語。例有身意等密.就是密語。有法譬合等(云云)。  緣有開覆者。昔小今大.昔覆今開。  △二初法下。隨文釋義三。初法。 何以故。諸佛世尊唯有密語。無有密藏。 【疏】初法如文。  △二譬。 譬如幻主。機關木人。人雖覩見屈伸俯仰。莫知其內而使之然。 【疏】次譬中.幻主機關應是兩事。幻有二義。一鄙術淺近.不令人見。二畏他效術.不令人見。機關亦爾。二事既同.共為一譬(云云)。  △三合。 佛法不爾。咸令眾生悉得知見。  經咸令下.據佛本意.既證妙理.欲令一切皆共得之。為昔機生.故且說小。豈同幻者.不欲人知。據佛意則理無開覆.隨機緣則教有顯密。  △三結。 云何當言諸佛世尊有祕密藏。 【疏】合結如文。  △二答二。初分科敘意。 【疏】第二佛答為兩。初歎問.答其無有祕藏。次九譬答.其唯有密語。然諸譬之中.或順或反。秋月是順譬.積金是反譬.在文可見(云云)。  △二就九下。隨文釋義二。初歎問答無密藏。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實無祕密之藏。  △二九譬答有密語二。初分科。 【疏】就九譬分為三。初七譬.斥密三業.開顯三業。次長者教子一譬.釋開密因緣。三龍王一譬.明無開密因緣。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七譬斥密三業開顯三業七。初秋月譬。 何以故。如秋滿月。處空顯露。清淨無翳。人皆覩見。如來之言亦復如是。開發顯露清淨無翳。愚人不解謂之祕藏。智者了達則不名藏。 【疏】初文者。秋是陰時.月是陰精。陰精在陰時.其明轉熾。月譬佛能應.秋譬機能感。感應相應.唯開無密。  經愚人不解等者。聲聞小教.元為佛乘。迷故不知.妄取空證。唯開無密者.大機已發故。即經云。智者了達也。  △二積金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多積金銀至無量億。其心慳吝。不肯惠施。拯濟貧窮。如是積聚。乃名祕藏。如來不爾。於無邊劫積聚無量妙法珍寶。心無慳吝。常以惠施一切眾生。云何當言如來祕藏。  △三身根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根不具。或無一目一手一足。以羞恥故。不令人見。人不見故。名為祕藏。如來不爾。所有正法具足無缺。令人覩見。云何當言如來祕藏。  △四負財譬二。初敘古解。 善男子。譬如貧人多負人財。怖畏債主。隱不欲現。故名為藏。如來不爾。不負一切眾生世法。雖負眾生出世之法而亦不藏。何以故。恒於眾生生一子想。而為演說無上法故。 【疏】第四譬云。雖負出世法者。河西云。佛本誓度一切眾生.眾生未盡.佛入涅槃.故言負之。興皇云。佛得果時.是為眾生。豈有行因而為眾生.得果不為。但眾生未盡.故名為負。斯意俱不異河西。  經責主者。字應從人作債。側革側賣反.二音俱通.切韻.負財也。經隱不欲現者。以藏(平聲)避釋藏(去聲)義也。向下經中牒名作去聲。解義作平聲。思之。經而亦不藏.平聲。佛如富人欠債而不藏避.但彼自不來索耳。故向云。如來不爾也。經何以下.釋不藏意。父之於子.豈有藏避.而不欲與子之財物耶。豈有行因等者。興皇意謂。不但因中本誓度生.得果亦為度生。但眾生界不可盡.則本誓未滿故.如負債未還。俱不異河西者。以二師俱約度生不盡.以釋雖負之義故也。  △二明今釋二。初約負貸釋。 【疏】今為兩釋。初心是小富.得果是大富。能度眾生.生不肯度。如人不從債主求物.主當與誰。義言為負.實無所負。下文龍王譬.乃兼顯之。  兩釋者。謂初約負貸。次約荷負。初心謂初發心住。得果謂妙覺極果。住前弘願誓度眾生.猶如貧時取他財寶。名字已來.法財未備.義之如貧。初住分證.猶如小富。妙覺究竟.譬以大富。俱能不忘本誓.垂十界身.施三輪化。喻如既富.力可還財.故云能度眾生。其無機者不肯受化.猶如其人不從欠債之主.求索元物。主雖欲還.無人可付.故云主當與誰。彼自不索.我無負意。但以未付.義言負耳。故云實無所負。下龍王譬.義與此合。龍降大雨.普欲霑益。不下種者自無收獲.其猶自不來索.非主不還。  △二約荷負釋。 【疏】又佛初發心誓令眾生厭棄諸有.是名不負世法。誓令修習出世之法。荷負此事.如地持物.始終不捨.故言雖負出世之法。此乃荷負之負。非負貸負。  又佛下.約荷負釋也。厭棄諸有者。有謂三有.分段變易俱有此三。則是誓令.捨棄二邊。則世法之言該乎三教。前云世間三昧.義正同此。出世之法.即中道圓常也。始終不捨者。始因終果.不捨此誓。荷負眾生.其堅如地。若作荷負釋者.則義與喻反。以喻云。貧人多負.是欠惡故。是知負貸義正.荷負傍通。負貸者。他代反。切韻云。借也.施也.假也。以物與人.應更還主。左傳曰。盡於家.貸於公。今久欠負未還.故云負貸。  △五多財譬。 善男子。譬如長者多有財寶。唯有一子。心甚愛重。情無捨離。所有珍寶悉用示之。如來亦爾。視諸眾生同於一子。  △六根醜譬。 善男子。如世間人以男女根醜陋鄙惡。以衣覆蔽。故名為藏。如來不爾。永斷此根。以無根故。無所覆藏。  經永斷此根者。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慳貪之過.喻以穢根。唯施小化.其猶衣覆。今無緣普被.實無慳貪。故云永斷。  △七語論譬。 善男子。如婆羅門所有語論。終不欲令剎利毘舍首陀等聞。何以故。以此論中有過惡故。如來正法則不如是。初中後善。是故不得名為祕藏。  △二長者教子一譬釋開密因緣二。初總別分科。 【疏】次長者教子譬。為兩。初為密作譬.後為開作譬。初為二。先開次合。初開為四。一欲教大。二緣不堪.且為說小。三不說大。四結無覆藏。  △二初二下。隨文釋義二。初為密作譬二。初開四。初欲教大。 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已。將詣師所。欲令受學。 【疏】初二如文。  經唯有一子者。一切眾生皆同佛性.名一子。無緣慈力.天性相關.故云憐念。師喻法身。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將以此機.造詣法身.受學圓頓。  △二緣不堪。 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慇懃教其半字。  經懼不下.以其大機未熟.恐其聞大起謗.墜墮三惡。故云懼不速成.故隱大施小。以丈六應身為說漸教.故曰將還。  △三不說大。 而不教誨毗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善男子。假使長者教半字已。是兒即時能得了知毗伽羅論不。不也世尊。 【疏】三不說大中.云毗伽羅論者。此云字本論。河西云。世間文字之根本。典籍音聲之論.宣通四辯.呵責世法.贊出世法。言詞清雅.義理深邃。雖是外論而無邪法.將非善權大士之所為乎。其文問答等可尋。  其文問答者。經善男下.佛問也。不也世尊.是迦葉答也。  △四結無覆藏。 如是長者於是子所。有祕藏不。不也世尊。何以故。以子年幼。故不為說。不以祕吝而不顯示。所以者何。若有嫉妒祕吝之心。乃名為藏。如來不爾。云何當言如來祕藏。 【疏】四結如文。  經如是下.即是結文。經秘藏。藏.平聲。  △二合四。初合欲說大。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若有瞋心嫉妒慳吝。乃名為藏。如來無有瞋心嫉妒。云何名藏。善男子。彼大長者謂如來也。言一子者謂一切眾生。如來等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教一子者謂聲聞弟子。半字者謂九部經。毗伽羅論者所謂方等大乘經典。 【疏】從佛言善哉下.合初譬也。初述贊正合欲說大教也。  △二合且為說小。 以諸聲聞無有慧力。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 【疏】次以諸聲聞下.合且為說小也。  △三合不為說大。 而不為說毗伽羅論方等大乘。 【疏】三而不為下.合不為說大。  △四合無秘藏。 善男子。如彼長者子既長大。堪任讀學。若不為說毗伽羅論。可名為藏。若諸聲聞有堪任力。能受大乘毗伽羅論。如來祕惜不為說者。可言如來有祕密藏。如來不爾。是故如來無有祕藏。 【疏】四善男子如彼下.合無祕藏。  △二為開作譬二。初譬。 如彼長者教半字已。次為演說毗伽羅論。 【疏】次從如彼長者教半字已下.為開密作譬。  △二合二。初略指如文。 我亦如是。為諸弟子說於半字九部經已。次為演說毗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 【疏】次所謂下.合。如文。  △二舊下。斥他憑用二。初引古諍論四。初示舊師憑文立。 【疏】舊引此文.證無常是小.常是大。  舊引下.古師據常存之語。是佛用大乘.合毗伽羅滿字論喻也。故知小半無常.大滿是常。  △二約興皇引經難。 【疏】興皇難此義云。大品亦明無常.應是小乘。  △三解下。以無常通大救。 【疏】解云。無常通大小。  無常通大小者。他人通難也。古以十二年後.悉是大乘。而般若方等法華.猶是無常.唯今經明常住。故大品是大乘.而明無常也。  △四竝下。以滿應通小竝。 【疏】並云半滿亦應爾。  並云下.興皇並也。汝既據半滿之論.以喻大小。既大有無常.則滿亦應爾。經既以滿字獨喻今經.則使今經反成無常也。  △二今下。明今用義。 【疏】今明無常是三藏。常無常是通。常是別。即常無常.而非常非無常是圓。應用四意分別眾經。豈可一向而生爭論。  今明下.約四教以明。則常與無常.不可剋判大小也。以三藏唯小.後三是大。而此四教.橫徧五時。則前三味何妨明常。但秘而未開.偏小相隔。常無常是通者。鈍根菩薩.證與小同.故無常。利根被接.見中道理.故是常。別教初心.便知中理.故是常。圓人三諦.始終融即.故云即常等。經云常存不變.即圓教三一互融之常也。分別眾經者。則華嚴二教.鹿苑但小。方等對三。般若帶二。常與無常.區以別矣。何妨大品.有常無常。  △三龍王一譬明無開密因緣。 復次善男子。譬如夏月興大雲雷。降澍大雨。令諸農夫下種子者多獲果實。不下種者無所收獲。無所獲者非龍王咎。而此龍王亦無所藏。我亦如是。降大法雨大涅槃經。若諸眾生種善子者得慧芽果。無善子者則無所獲。無所獲者非如來咎。然佛如來實無所藏。 【疏】三復次下.龍王雲雷去.為無密因緣者作譬。不下種是無密緣.不萌芽是無開緣。如文。  △三領解。 迦葉復言。我今定知如來世尊無所祕藏。 【疏】三迦葉復言.即領解文。  △二論義二。初總別分科。 【疏】次如佛所說去.是論義。又二。先論義.次領解。初論義有兩番問答。  △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二。初論義二。初問答二。初問三。初領今常。 如佛所說毘伽羅論。謂佛如來常存不變。 【疏】初問有三。先領今常。  △二引昔無常。 是義不然。何以故。佛昔說偈。   諸佛與緣覺 聲聞弟子眾 猶捨無常身 何況諸凡夫 【疏】次引昔無常。  △三問云何。 今者乃說常存無變。是義云何。 【疏】三問云何。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初明昔權.後明今實。  △二初昔下。隨釋二。初明昔權。 佛言。善男子。我為一切聲聞弟子教半字。故而說是偈。善男子。波斯匿王其母命終。悲號戀慕。不能自勝。來至我所。我即問言。大王何故悲苦懊惱乃至於此。王言。世尊。國大夫人某日命終。假使有能令我母命還如本者。我當捨國象馬七珍。及以身命悉以報之。我復語言。大王。且莫愁惱憂悲啼哭。一切眾生壽命盡者名之為死。諸佛緣覺聲聞弟子尚捨此身。況復凡夫。善男子。我為波斯匿王教半字。故而說是偈。 【疏】初昔權中.云波斯匿者。鴦掘經.云和悅。阿含云祖母養。  波斯匿者。新云鉢邏犀那侍多。此云勝軍。  △二明今實。 我今為諸聲聞弟子說毗伽羅論。謂如來常存。無有變易。若有人言如來無常。云何是人舌不墮落。 【疏】次我今下.明實。舌墮落者.以常為無常.致招此過。彭城寺嵩法師云。佛智流動。臨無常時.舌爛口中.猶尚不易。  致招此過者。抑實為權.謗佛所證.致感現報。過應作禍。謗佛是過愆.舌落是禍報。彭城下.引事顯經。猶尚不易者。舌雖已爛.猶說無常。案梁僧傳.即宋京師中興寺僧嵩也。應是先居彭城.故今云耳。故傳第七云。嵩亦兼明政論。末年僻執.謂佛不應常住。臨終之日.舌本先爛焉。  △二問答二。初問。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   無所積聚 於食知足 如鳥飛空 迹不可尋 是義云何。世尊。於此眾中誰得名為無所積聚。誰復得名於食知足。誰行於空。迹不可尋。而此去者。為至何方。 【疏】迦葉復言去.是第二番問答。此問近從如來常存無有變易生。偈迮但三問.長行有四問。  △二答二。初隨經文別釋四。初答無積聚。 佛言。迦葉。夫積聚者名曰財寶。善男子。積聚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積聚者即聲聞行。無為積聚者即如來行。善男子。僧亦二種。有為無為。有為僧者名曰聲聞。聲聞僧者無有積聚。所謂奴婢。非法之物。庫藏穀米。鹽豉胡麻。大小諸豆。若有說言。如來聽蓄奴婢僕使如是之物。舌則卷縮。我諸所有聲聞弟子名無積聚。 【疏】佛答初問有三意。無積聚者.舉積明無積聚。積聚有二者.是明無積之積。僧亦如是者.是明積之無積。聲聞是有為者.聲聞作意.故是有為。非時取證.故名積聚。菩薩無作中行.故曰無為。不以空為證.名無積聚(云云)。  佛答下.先分經。聲聞下.釋義。舉積明無積者。先舉財寶是積聚物。聲聞菩薩以不畜此.名無積也。無積之積者。不積世財.而積智斷。積之無積者。雖積智斷.不積八不淨財。聲聞是有為等者。正釋無積之積經文也。非時取證.即不待說所因也。積聚智斷.取證涅槃。菩薩下.釋經如來行也。如來是果.行則是因。行行之人.名為菩薩。名無積聚下.云云者。菩薩不滯空邊.名無積聚。而實積聚.中道智斷也。故經云。無為積聚.即如來行。準疏主意。即約世財等展轉以論。謂聲聞不積世財.而積無漏。菩薩不積無漏.而積中道。是故大小俱有二義。  經所謂下.即八不淨財。以此經扶律談常.會漸歸頓.是其正意。故約聲聞更廣明之。若菩薩僧.則不積涅槃。經文存略。經卷縮.奇員反。詩云。有卷者阿。傳曰。卷.曲也。問。經文前明積聚有二.與後僧二.何別。答。前約二僧所證法。後約能證人。  △二答食知足。 亦得名為於食知足。若有貪食名不知足。不貪食者是名知足。 【疏】次亦得名為者。答第二問。  經是名知足者。聲聞不貪不淨財.名知足。而捨生死.貪求涅槃之食.名不知足。菩薩達生死即涅槃.更無他求.名為知足。  △三答迹難尋。 迹難尋者。則近無上菩提之道。 【疏】迹難尋者。答第三問。  經迹難尋者。二乘之道.非凡夫所知。菩薩之道.非偏小所知。故知鳥迹.人不能尋。開小即大.故近佛道。  △四答至何方。 我說是人雖去無至。 【疏】我說是人者。答第四問。  經雖去無至者。雖去生死而證涅槃.達生死即涅槃.故無所至。  △二今明下。約德諦通示。 【疏】今明佛答四問.廣顯常住。無積是淨.知足是樂.難尋是我.無至處是常。復次無積是無集.知足是無苦.難尋是有道.無至是有滅。有滅故無苦.有道故無集。道之與滅.皆常樂我淨。常存之義明矣。  知足是樂者.無貪求之苦故。難尋是我者.自在無拘故。無至是常者.理無取捨故。有道故無集者.煩惱即菩提故。有滅故無苦者.生死即涅槃故。  △二領解。 迦葉復言。若有為僧尚無積聚。況無為僧。無為僧者即是如來。如來云何當有積聚。夫積聚者名為藏匿。是故如來凡有所說無所吝惜。云何名藏。迹不可尋者所謂涅槃。涅槃之中無有日月。星辰諸宿。寒熱風雨。生老病死。二十五有。離諸憂苦及諸煩惱。如是涅槃。如來住處。常不變易。以是因緣。如來至是娑羅樹間。於大涅槃而般涅槃。 【疏】次迦葉復言者.是領解也。  經星辰諸宿者。五星北辰.為眾星所拱.故別舉之。諸宿即二十八宿也。  △二解脫二。初敘意分科。 【疏】從佛告迦葉所言大者去.有人用此文述成迦葉。今從此去.第二正明解脫。文為三。初略明解脫。次廣明解脫。三總結解脫。略又二。初略說解脫.次論義。  △二略說下。隨文辨義三。初略明解脫二。初略說解脫二。初分科懸敘。 【疏】略說為三。一舉廣大。二舉無瘡疣。三解脫處。包攝無外.不可求其涯底.故言廣博。淫怒癡盡.患累都除.故無創疣。境智相應.故名為處。是為略說三點不得相離.亦是體用成就.亦是自他具足。三意雖略.義理粗周。就廣大文.有法有譬。  三點不相離者。廣大即法身.無瘡疣即解脫.處即般若。以是智所照處故.且從能以屬般若。伊字三點.既不縱橫.故所譬三德.一一相攝。今此三段皆明解脫.而具三義者.是即一而三也。體用成就者。法身為體.二德為用。自他具足者。佛證此三名自.眾生理具名他。既自他性同.故至果位.自乃益他。義理粗周者。謂據經文三意.而有三德互融.體用成就.自他具足之義也。  △二所言下。隨文釋義三。初舉廣大三。初法。 佛告迦葉。所言大者。其性廣博。 【疏】所言大者.其性廣博。此是隨名訓釋.不可謂是待小之大。何者。上文以常釋大。此以廣釋大。下以不思議釋大。當知此大乃是絕待不思議大。  △二譬。 猶如有人壽命無量。名大丈夫。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勝。 【疏】譬有竪橫兩意.人雖多德.要在壽命。壽命無量.即是竪譬.合於內行。行雖多途.貴在正法。故言為人中勝。  貴在正法者。謂一人具八也。謂一少欲。二知足。三遠離。四精進。五正念。六正定。七正慧。八不戲論。如四依品初釋也。又大乘藏中.別有八大人覺經一卷。須者往檢。  △三合。 如我所說八大人覺。為一人有。為多人有。若一人具八。則為最勝。 【疏】如我所說下.一人具八.多有功能.即橫明眾德。將譬望法.具以橫竪釋大。  △二舉無瘡疣二。初敘古解。 【疏】次從所言涅槃下.明無瘡疣。有人引此.翻涅槃為無累。無累即是無疣。興皇解云。涅槃外國總名解脫.此間別稱。理應以此總翻彼總.以此別翻彼別。何得用解脫別名.翻彼總名.而翻涅槃為解脫。今不翻總.而但翻別.為無疣者。正言總能兼別.別有無疣之義。故以別釋總.如是翻名.那可混濫。  此總翻彼總者。大滅度是此方總名。  △二就文下。隨文釋義三。初法。 所言涅槃者。無諸瘡疣。 【疏】就文有法譬合。法說自無瘡疣。  經瘡疣.羽求反。肉之凸病。釋名。疣.丘也。出皮上.聚高如丘.並喻三惑。亦可瘡喻三惑.疣喻二死。  △二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為毒箭所射。多受苦痛。值遇良醫。為拔毒箭。塗以妙藥。令其離苦。得受安樂。是醫即便遊於城邑及諸聚落。隨有患苦瘡疣之處。即往其所。為療眾苦。 【疏】譬說治他瘡疣.只是互現。  △三合。 善男子。如來亦爾。成等正覺為大醫王。見閻浮提苦惱眾生。無量劫中被婬怒癡煩惱毒箭。受大苦切。為如是等說大乘經甘露法藥。療治此已。復至他方。有諸煩惱毒箭之處。示現作佛。為其療治。是故名曰大般涅槃。  △三解脫處二。初分科。 【疏】三從解脫處。文為二。一自解脫.二調伏他。  △二文中下。隨釋二。初自解脫。 大般涅槃者名解脫處。 【疏】初文中言處者。第一義諦而為處所。不會此處.不得解脫。自安此處.復調伏他。普賢觀云。常波羅密所攝成處。此文云。以是真實甚深義處。當知以第一義諦為處明矣。  △二調伏他。 隨有調伏眾生之處。如來於中而作示現。以是真實甚深義。故名大涅槃。 【疏】次隨有調伏下.化他處者。非但顯圓.亦是斥小。昔法身般若.雖化眾生而無解脫。無餘解脫.無餘二德.一入永謝。尚自不能一處調他.況復處處。今之解脫.隨十法界.六道四聖.但是眾生須調伏者.普於其處而調伏之。雖在地獄.身心不苦。雖在畜生.而無怖畏。雖在餓鬼.恒無饑渴。雖在人天.無人天事。雖在二乘.以佛道聲大悲教化。於一切處都無瘡疣.染著之累。以是義故.名解脫處.非直觸處無染。又有般若照明.法身自在。只解脫處.三點具足。斥昔顯今.其義明矣。  △二論義二。初標示。 【疏】二迦葉白下.是論義。上明三義.此但論兩。  △二初二下。隨釋二。初二番論無瘡疣二。初問答。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世間醫師悉能療治一切眾生瘡疣病不。善男子。世間瘡疣凡有二種。一者可治。二不可治。凡可治者。醫則能治。不可治者。則不能治。  △二問答。 迦葉復言。如佛言者。如來則為於閻浮提治眾生已。若言治已。是諸眾生其中云何復有未能得涅槃者。若未悉得。云何如來說言治竟欲至他方。善男子。閻浮提內眾生有二。一者有信。二者無信。有信之人則名可治。何以故。定得涅槃。無瘡疣故。是故我說治閻浮提諸眾生已。無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可治。除一闡提。餘悉治已。是故涅槃名無瘡疣。 【疏】初二番問答.論無瘡疣義。如文。  經有信之人者。即名字位人.起圓信心。加功不已.定至分真涅槃也。  △二三番論解脫處三。初問答。 世尊。何等名涅槃。善男子。夫涅槃者。名為解脫。 【疏】後三番問答.論解脫處。初番如文。  △二問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次番問答。為二。初問雙標。次答中二。初雙釋.二雙結。  △二舊下。隨文釋義二。初問雙標。 迦葉復言。所言解脫為是色耶。為非色乎。  △二答二。初雙釋二。初異解。 佛言。善男子。或有是色。或非是色。言非色者。即是聲聞緣覺解脫。言是色者。即是諸佛如來解脫。 【疏】舊解常住佛果有色.而引此文。又一師云。佛果無色。而言色者.妙慧顯然.故名為色。  舊解下.出四師.釋是色。佛果有色者。謂應色無窮.異彼灰斷。又一下.次師自有二解。佛果無色者。無應色也。而言下.正釋經文是色之義。蓋取妙慧.有見理義.故云是色.實非質礙。 【疏】二能應為色。又有說云。三聚之中.二聚非色.一聚是色。取色聚顯然.喻佛果解脫。  二能應下.即此師第二解也。又有下.第三師。三聚。謂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二聚非色者。心與不相應行也。取色下.正釋經義。謂經云是色.蓋從譬得名。而所譬佛果.實非色也。 【疏】興皇云。若定有色定無色者.不應安或。或者無緣作色無色。然法身非色非無色。而或色者.是無色色。或無色者.是色無色。以是義故。二乘不解.非其境界。聲聞無色者.小乘患色.猶如桎梏.為說無色。菩薩能體色無色.故言妙色湛然。  興皇下.第四師也。不應安或者。或是不定之辭。經文既云。或有是色等。諸師何得定作色與非色解耶。聲聞下.約法身二用以消經文。桎梏.械也。在手曰梏。在足曰桎。音質谷。  △二今釋。 【疏】今皆不然。解脫之體.何曾是色及與非色。  △二雙結。 善男子。是故解脫亦色亦非色。如來為諸聲聞弟子說為非色。 【疏】下文云。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與不空。為兩緣故.言色非色。非色亦色.色亦非色。色非色不可思議。  兩緣者。大小機也。為大機說色.故常存。為小機說非色.故灰斷。故云。故言色非色也。非色下二句.顯體性融即。無常即常.故云非色亦色。常即無常.故云色亦非色。次一句結成。故云色非色.不可思議也。有本云。非非色者.文悞。故知興皇但云為小說無色.為大言妙色者.豈曉二體本融哉。  △三問答。 世尊。聲聞緣覺若非色者。云何得住。善男子。如非想非非想天。亦色非色。我亦說為非色。若人難言非想非非想天若非色者。云何得住。去來進止。如是之義。諸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解脫亦爾。亦色非色。說為非色。亦想非想。說為非想。如是之義。諸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疏】第三問答。正顯此義乃是諸佛境界.非聲聞緣覺所知。即其義也。  經云何得住者。假執昔教為難。佛答舉非想天為喻.以彰二乘得解脫.非色亦色.是以得住。豈非二乘涅槃.全是無明。無明即法性.故得住也。經非想亦色非色者。佛說四空有色。諸經大同。華嚴宣說菩薩鼻根.聞於無色宮殿之香。阿含經中說.舍利弗般涅槃時.色無色天.空中淚下.如春細雨。波闍波提般涅槃時.色無色天.佛前側立.故云亦色。  △二廣明解脫二。初分科。 【疏】二爾時迦葉白佛唯願哀憫下.是廣明解脫。有問有答。  △二問或下。隨釋二。初問二。初古解。 爾時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哀憫。重垂廣說。大般涅槃行解脫之義。 【疏】問或為二。涅槃行是問因.解脫之義是問果。觀師云不須分別因之與果.直是問此解脫行德.行德是行。  △二今釋。 【疏】今謂不然.乃是請廣上三義。行者.衡音.謂是施行演暢.令其開廣.請廣上廣博意。言解脫者.請廣上無瘡疣意。義者.請廣上解脫處。上三義既略.今是廣請.云何餘解。  衡音者。讀經應行字為句首。云行解脫之義也。  △二答四。初敘古解釋二。初明古定數。 【疏】次答中.相傳有百句。招提云。就頭首數.止有八十四五。若大小合數.有九十七八。極細為言有一百餘。但一百是數之圓名.故言百句。例如大品百波羅蜜.唯有九十(云云)。  八十四五者.但數。又解脫為頭.但八十四。九十七八者。加十三夫解脫者.只九十七。  △二明古解義。 【疏】古來未見釋此百句.唯真諦三藏一卷義記。略不可解。  略不可解者.不稱經旨.故不引用。  △二天台下。述師傷歎。 【疏】天台大師.曾於靈石一夏釋此百句解脫。一句之中皆作百句.凡萬法門。先學自飽.而不錄之.今無以傳。惜哉惜哉。後代無聞。  靈石.寺名。在台州黃巖縣。重言惜哉者。嗟嘆之甚也。  △三上舉下。自陳義旨三。初明義妙言絕。 【疏】上舉三義略釋解脫。後百句廣明.於一一句備於橫竪.無有瘡疣。到解脫處.調伏眾生.句句悉爾。何者。三點相即.具足無缺。三義具足.止可懸照.豈可措言。  備於下.明句句中備上略說三義也。橫竪即初舉廣大義.以前文法橫譬竪.義互現故。到解下.前解脫處有二.謂自解脫.及調伏他。何者下.徵釋。各具前三所以也。以即一而三.故使解脫具斯三義。止可下.謂百句一一攝三.而三收盡百句。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其理幽遠.只可內心懸照而已.安可措置言辭而解說乎。蓋云言不盡意也。  △二謙己分文。 【疏】欲廣明之.為力不足。鑽仰不已.輒分其文。初從名為遠離去.至譬如日月不逼眾生.廣上無瘡疣義(三紙)。  為力不足者。疏主謙也。雖欲効智者.作萬句廣明.而且患智力不足。論語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鑽仰下.明略釋之意。雖力不足而鑽其堅.仰其高.耽玩不能休已。因是專輙分文也。論語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廣上無瘡疣義者。初句云。遠離繫縛。末句云。於諸眾生無有逼切。繫縛逼切.即二死三惑.俱名瘡疣。其間諸句.義皆可例。故此三紙來文正明解脫義也。 【疏】從名無動法.至不生一念之善.廣上解脫處義(二十七行)。  廣上解脫處義者。初句云無動。末句云闡提不生一念之善。解脫無是事等。豈非智能照境.不為二邊所動.故云無動。無二邊惡.故云解脫無是事等。故此二十七行.是明解脫具般若義。 【疏】從譬如穀聚去.至譬如幻物.廣上其性廣博義(一紙十六行)。  廣上性廣博義者。初云。譬如穀聚.其量可知。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末云。如幻物不可執持。解脫亦爾.不可執持。廣故.量不可知。空故.手不可執。空體無量.亦即廣也。故此一紙十六行文.是明解脫具法身義。 【疏】又從無有身體去.至能救一切怖畏者.更廣上無瘡疣義(一紙十八行)。又從即是歸處去.至洗浴還家.更廣上解脫處義(二紙)。又從無作樂去.至斷一切貪一切相.更廣上無瘡疣義(三十七行)。  下之三段重廣上義.比說可知。讀者至文.句句消釋.令順三義。遠法師云。一句中應具五意。一列名。二解釋。三結。四即如來。五難解者重更分別。而文中多少不定。或有初無後.或有後無初.或有中間而無初後。於解釋中.或但法說.或兼喻說。喻有反順。其順喻者.則云解脫亦爾。其反喻者.則云解脫不爾。法喻相對.前却不定。或有初法.次喻.後合。或有先喻.次法.後合。或但法喻.無合。文相不定.應預知之.至文易曉。前三段經.疏文無釋。  △三此中下。指經文意。 【疏】此中既是廣說之文.重釋無咎。  △四觀師下。隨文略消六。初廣上無瘡疣。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脫者名曰遠離一切繫縛。若真解脫離諸繫縛。則無有生。亦無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名曰不生。迦葉。譬如醍醐其性清淨。如來亦爾。非因父母和合而生。其性清淨。所以示現有父母者。為欲化度諸眾生故。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解脫無二無別。譬如春月下諸種子。得煖潤氣。尋便出生。真解脫者則不如是。又解脫者名曰虛無。虛無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無。非作所作。凡是作者。如城郭樓觀。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即無為法。譬如陶師作已還破。解脫不爾。真解脫者不生不滅。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亦爾。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非有為法。以是義故。名曰如來。入大涅槃。不老不死。有何等義。老者名為遷變。髮白面皺。死者身壞命終。如是等法解脫中無。以無是事。故名解脫。如來亦無髮白面皺有為之法。是故如來無有老也。無有老故則無有死。又解脫者名曰無病。所謂病者四百四病。及餘外來侵損身者。是處無故。故名解脫。無疾病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無病。是故法身亦無有病。如是無病即是如來。死者名曰身壞命終。是處無死。即是甘露。甘露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成就如是功德。云何當言如來無常。若言無常。無有是處。是金剛身云何無常。是故如來不名命終。如來清淨無有垢穢。如來之身非胎所污。如分陀利本性清淨。如來解脫亦復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是故如來清淨無垢。又解脫者。諸漏瘡疣永無遺餘。如來亦爾。無有一切諸漏瘡疣。又解脫者無有鬪諍。譬如饑人見他飲食生貪奪想。解脫不爾。又解脫者名曰安靜。凡夫人言。夫安靜者。謂摩醯首羅。如是之言即是虛妄。真安靜者畢竟解脫。畢竟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安隱。如多賊處名不安隱。清夷之處乃名安隱。是解脫中無有怖畏。故名安隱。是故安隱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無有等侶。有等侶者。如諸國王有鄰國等。真解脫者則不如是。無等侶者。謂轉輪聖王無能與等。解脫亦爾。無有等侶。無等侶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轉法輪王。是故如來無有等侶。有等侶者。無有是處。又解脫者名無憂愁。有憂愁者。譬如國王畏難強鄰而生憂愁。夫解脫者則無是事。譬如壞怨則無憂慮。解脫亦爾。是無憂畏。無憂畏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憂喜。譬如女人唯有一子從役遠行。卒得凶問。聞之愁苦。後復聞活。便生歡喜。夫解脫中無如是事。無憂喜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無有塵垢。譬如春月日沒之後。風起塵霧。夫解脫中無如是事。無塵霧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譬如聖王髻中明珠無有垢穢。夫解脫性亦復如是無有垢穢。無垢穢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真金性不雜沙石。乃名真寶。有人得之。生於財想。夫解脫性亦復如是。如彼真寶。彼真寶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譬如瓦瓶破而聲。金剛寶瓶則不如是。夫解脫者亦無破。金剛寶瓶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身不可壞。其聲者。如蜱麻子置盛熱中爆裂出聲。夫解脫者無如是事。如彼金剛真寶之瓶無破聲。假使無量百千人眾悉共射之。無能壞者。無破聲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貧窮人負他物故。為他所繫。枷鎖杖罰。受諸苦毒。夫解脫中無如是事。無有負債。猶如長者多有財寶無量億數。勢力自在。不負他物。夫解脫者亦復如是。多有無量法財珍寶。勢力自在。無有所負。無所負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逼切。如春涉熱。夏日食甜。冬日觸冷。真解脫中無有如是不適意事。無逼切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無逼切者。譬如有人飽食魚肉而復飲乳。是人則為近死不久。真解脫中無如是事。是人若得甘露良藥。所患得除。真解脫者亦復如是。甘露良藥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云何逼切不逼切耶。譬如凡夫我慢自高。而作是念。一切物中誰能害我。即便捉持蛇虎毒蟲。當知是人不盡壽命則便橫死。真解脫中無如是事。不逼切者。如轉輪王所有神珠能伏蛣蜣九十六種諸毒蟲等。若有聞是神珠香者。諸毒消滅。真解脫者亦復如是。皆悉遠離二十五有。毒消滅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不逼切者。譬如虛空。解脫亦爾。彼虛空者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逼切者。如近乾草燃諸燈火。近則熾燃。真解脫中無如是事。又不逼切者。譬如日月不逼眾生。解脫亦爾。於諸眾生無有逼切。無有逼切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經清夷.羊脂反。說文。夷.平。經卒得.蒼沒反。經聲㽄.蘇奚反。埤蒼云。瓦聲散也。作嘶者非。蜱麻。字宜作蓖。三蒼。布迷反.草名。呂靜韻集云。蓖麻.其形似樹。經文作蜱.音脾.螳螂子也。非此所用。經爆裂。方孝.補角.普剝三反。說文。爆.灼也。謂皮散起。  △二廣上解脫處。 又解脫者名無動法。猶如怨親。真解脫中無如是事。又不動者。如轉輪王更無聖王以為親友。若更有親則無是處。解脫亦爾。更無有親。若有親者亦無是處。彼王無親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無動者。譬如素衣易受染色。解脫不爾。又無動者。如婆師華欲令有臭及青色者。無有是處。解脫亦爾。欲令有臭及諸色者亦無是處。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希有。譬如水中生於蓮華非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有人見之便生歡喜。真解脫者亦復如是。其有見者心生歡喜。彼希有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其如來者即是法身。又希有者。譬如嬰兒其齒未生。漸漸長大。然後乃生。解脫不爾。無生不生。又解脫者名曰虛寂。無有不定。不定者。如一闡提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若於佛正法中心得淨信。爾時即便滅一闡提。若復得作優婆塞者。是亦能得滅一闡提。犯重禁者。滅此罪已則得成佛。是故若言畢定不移不成佛道。無有是處。真解脫中都無如是滅盡之事。又虛寂者墮於法界。如法界性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一闡提若盡滅者。則不得稱一闡提也。何等名為一闡提耶。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真解脫中都無是事。無是事故即真解脫。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經婆師華。正云婆利史迦。此云雨。以此華.雨時開故。  △三廣上性廣博。 又解脫者名不可量。譬如穀聚其量可知。真解脫者則不如是。譬如大海不可度量。解脫亦爾。不可度量。不可量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量法。如一眾生多有業報。解脫亦爾。有無量報。無量報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廣大。譬如大海無與等者。解脫亦爾。無能與等。無與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最上。譬如虛空最高無比。解脫亦爾。最高無比。高無比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能過。譬如師子所住之處。一切百獸無能過者。解脫亦爾。無有能過。無能過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無上。譬如北方諸方中上。解脫亦爾。為無有上。無有上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上上。譬如北方之於東方為無上上。解脫亦爾。無有上上。無上上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恒法。譬如人天身壞命終。是名曰恒非不恒也。解脫亦爾。非是不恒。非不恒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堅實。如佉陀羅栴檀沈水其性堅實。解脫亦爾。其性堅實。性堅實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不虛。譬如竹葦其體空。解脫不爾。當知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污。譬如牆壁未被塗治。蚊虻在上止住遊戲。若已塗治彩畫彫飾。蟲聞彩香即便不住。如是不住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無邊。譬如聚落皆有邊表。解脫不爾。譬如虛空無有邊際。解脫亦爾。無有邊際。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見。譬如空中鳥跡難見。如是難見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甚深。何以故。聲聞緣覺所不能入。不能入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甚深者。諸佛菩薩之所恭敬。譬如孝子供養父母功德甚深。功德甚深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見。譬如有人不自見頂。解脫亦爾。聲聞緣覺所不能見。不能見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舍宅。譬如虛空無有舍宅。解脫亦爾。言舍宅者喻二十五有。無有舍宅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取。如阿摩勒果人可取持。解脫不爾。不可取持。不可取持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可執。譬如幻物不可執持。解脫亦爾。不可執持。不可執持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經是名曰恒非不恒者。以人天趣.必歸磨滅。故身壞命終.是恒定法。而喻解脫.滅惑離苦是恒定故。  △四更廣無瘡疣二。初約絕待釋。 又解脫者無有身體。譬如有人體生瘡癩及諸癰疽。顛狂乾枯。真解脫中無如是病。無如是病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一味。如乳一味。解脫亦爾。唯有一味。如是一味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清淨。如水無泥。澄渟清淨。解脫亦爾。澄渟清淨。澄渟清淨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一味。如空中雨一味清淨。一味清淨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除却。譬如滿月無諸雲翳。解脫亦爾。無諸雲翳。無諸雲翳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寂靜。譬如有人熱病除愈。身得寂靜。解脫亦爾。身得寂靜。身得寂靜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即是平等。譬如野田毒蛇鼠狼俱有殺心。解脫不爾。無有殺心。無殺心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平等者。譬如父母等心於子。解脫亦爾。其心平等。心平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異處。譬如有人唯居上妙清淨屋宅。更無異處。解脫亦爾。無有異處。無異處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知足。譬如饑人。值遇甘饌。食之無厭。解脫不爾。如食乳糜。更無所須。更無所須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斷絕。如人被縛。斷縛得脫。解脫亦爾。斷絕一切疑心結縛。如是斷疑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二約相待釋。 又解脫者名到彼岸。譬如大河有此彼岸。解脫不爾。雖無此岸而有彼岸。有彼岸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默然。譬如大海。其水汎。多諸音聲。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美妙。譬如眾藥。雜呵梨勒其味則苦。解脫不爾。味如甘露。味如甘露譬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除諸煩惱。譬如良醫。和合諸藥善療眾病。解脫亦爾。能除煩惱。除煩惱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曰無迮。譬如小舍不容多人。解脫不爾。多所容受。多所容受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滅諸愛。不雜婬欲。譬如女人多諸愛欲。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如是無有貪欲瞋恚。愚癡憍慢等結。又解脫者名曰無愛。愛有二種。一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憫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離我我所。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即是滅盡離諸有貪。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即是救護。能救一切諸怖畏者。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 【疏】觀師偏解一兩句云。解脫不爾。雖無此岸而有彼岸者.彼此相對。若雙非者.如非彼此。此彼既去.然後以非彼非此結之。例如絕待.非小非大.結之為大。非彼非此.結為彼岸。又相待釋.如惡墜善升。將非顯是.此岸是生死.彼岸名涅槃。欲貶下劣.尊於高勝.故言雖無此岸而有彼岸。  彼此相對者。對生死此岸.說涅槃彼岸。此相待義也。若雙非下.若絕待者.生死涅槃一如無二.故云如非彼此。此彼既去者。謂相待既去.故以雙非.結顯絕待之名。例如下.舉例。既許絕待涅槃.理非小大.而結名大般涅槃。故可例今絕待解脫.非彼非此.而結為彼岸也。  △五更廣解脫處。 又解脫者即是歸處。若有歸依如是解脫。不求餘依。譬如有人依恃於王。不求餘依。雖復依王則有動轉。依解脫者無有動轉。無動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名曰屋宅。譬如有人。行於曠野則有險難。解脫不爾。無有險難。無險難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是無所畏。如師子王於諸百獸不生怖畏。解脫亦爾。於諸魔眾不生怖畏。無怖畏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無有迮狹。譬如隘路。乃至不受二人並行。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有不迮。譬如有人畏虎墮井。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有不迮。如大海中捨壞小船。得堅牢船。乘之渡海至安隱處。心得快樂。解脫亦爾。心得快樂。得快樂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拔諸因緣。譬如因乳得酪。因酪得酥。因酥得醍醐。真解脫中都無是因。無是因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能伏憍慢。譬如大王慢於小王。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也。又解脫者伏諸放逸。謂放逸者多有貪欲。真解脫中無有是名。無是名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能除無明。如上妙酥。除諸滓穢乃名醍醐。解脫亦爾。除無明滓。生於真明。如是真明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寂靜。純一無二。如空野象獨一無侶。解脫亦爾。獨一無二。獨一無二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為堅實。如竹葦蓖麻。莖幹空虛而子堅實。除佛如來。其餘人天皆不堅實。真解脫者。遠離一切諸有漏等。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能覺了。增益於我。真解脫者亦復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捨諸有。譬如有人食已而吐。解脫亦爾。捨於諸有。捨諸有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決定。如婆師華香。七葉中無。解脫亦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水大。譬如水大於諸大勝。能潤一切草木種子。解脫亦爾。能潤一切有生之類。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為入。如有門戶則通入路。金性之處。金則可得。解脫亦爾。如彼門戶。修無我者則得入中。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為善。譬如弟子隨逐於師。善奉教勅。得名為善。解脫亦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出世法。於一切法最為出過。如眾味中酥乳最勝。解脫亦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不動。譬如門閫。風不能動。真解脫者亦復如是。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無濤波。如彼大海其水濤波。解脫不爾。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譬如宮殿。解脫亦爾。當知解脫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所用。如閻浮檀金多有所任。無有能說是金過惡。解脫亦爾。無有過惡。無有過惡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捨嬰兒行。譬如大人捨小兒行。解脫亦爾。除捨五陰。除捨五陰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究竟。如被繫者從繫得脫。洗浴清淨。然後還家。解脫亦爾。畢竟清淨。畢竟清淨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經畏虎墮井。畏生死虎.墮涅槃井.即小乘解脫。故大解脫不爾也。經而子堅實者。反迷成悟.如從竹生子。經增益於我者。理智自在.名我。經食已而吐。食涅槃.吐諸有。經七葉中無者。七葉華臭.決定無香。解脫法中.無煩惱香。經修無我。自小入大.故曰入中.汲引小乘也。隨順於師.譬智順於理。  △六三廣無瘡疣二。初正解。 又解脫者。名無作樂。無作樂者。已吐貪欲瞋恚癡故。譬如有人誤飲毒藥。為除毒故。即服吐藥。既得吐已。毒即除愈。身得安樂。解脫亦爾。吐諸煩惱結縛之毒。身得安樂。名無作樂。無作樂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斷四種毒蛇煩惱。斷煩惱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離諸有滅一切苦。得一切樂。永斷貪欲瞋恚愚癡。拔斷一切煩惱根本。拔根本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斷一切有為之法。出生一切無漏善法。斷塞諸道。所謂若我無我。非我非無我。唯斷取著。不斷我見。我見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犍實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空不空。如水酒乳酪酥蜜等瓶。雖無水酒酪酥蜜時。猶故得名為水等瓶。而是瓶等。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復無有水酒等實。解脫亦爾。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淨。若言不空。誰受是常樂我淨者。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如瓶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猶如彼瓶。色香味觸故名不空。是故解脫譬如彼瓶。彼瓶遇緣則有破壞。解脫不爾。不可破壞。不可破壞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離愛。譬如有人愛心悕望釋提桓因大梵天王自在天王。解脫不爾。若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無愛無疑。無愛無疑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若言解脫有愛疑者。無有是處。又解脫者。斷諸有貪。斷一切相。一切繫縛。一切煩惱。一切生死。一切因緣。一切果報。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涅槃。 【疏】又解脫者斷四毒蛇.取四鈍使以為四蛇.謂貪瞋癡慢。正言此四通於見思.能傷法身.損慧命。  取四鈍者。義通界外.方合經旨。  △二問下。釋疑二。初疑問。 【疏】問。斷惑是因.解脫是果。云何解脫.斷四毒蛇。  △二開下。答釋二。初引古解。 【疏】開善引經云。無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果有等覺妙覺.等覺即斷。莊嚴引經云。上士者斷.無上不斷。觀師云。果地非斷非不斷。緣宜聞斷.如開善。緣宜不斷.如莊嚴。  △二今若下。依今解。 【疏】今若取四教義。三藏果斷.因不斷。通教因時斷正.果起斷習。別教因斷多分.果斷一分。圓教從因至果.皆稱佛智.皆非斷非不斷.不斷而斷.斷即不斷。  因斷多分者.破十一品無明故。果斷一分者.妙覺唯破一品故。皆稱佛智者.四十二位悉圓證故。皆非斷非不斷者。如法界理.不當二途.不斷性惡.而斷修惡.即修是性.全事而理.故云斷即不斷。 【疏】斷一切有去.是去理外生死.出生無漏善法.即是就理內涅槃。斷塞諸道者.斷有所得諸道。若我無我四句皆除.不除我見.不除理內之我。今明斷一切有.即是破假。出生無漏.即是入空。斷塞諸道.即是雙非二邊。不除我見.即是入中.名為解脫。此義比諸師.明哲自見之。  理外下.生死反理.故云外。涅槃順理.故云內。有所得諸道者。以有所得.釋塞字義。封執四句.名有所得。若我下.經文但列三句者.以兩亦.只是我無我相對故。四句皆除.名無所得。理內之我者。即法身自在.即理內我。四句執計.名理外我。即是雙非者。斷之一字.是能非中道。塞諸道三字.是所非二邊。經所謂下.列塞諸道耳。我即有邊.無我即空。兩亦是有.雙非是空。明哲自見者。哲.智也。經不空空者。有四德故不空.脫二死故是空。尼犍無四德故空。又非解脫.故曰空空。  △三總結解脫二。初分科。 【疏】三從三跳三歸去.是總結解脫。又二。一總結.二論義。  △二總結下。隨釋二。初總結。 一切眾生怖畏生死諸煩惱故。故受三歸。譬如群鹿怖畏獵師。既得免離。若得一跳則譬一歸。如是三跳則譬三歸。以三跳故得受安樂。眾生亦爾。怖畏四魔惡獵師故。受三歸依。三歸依故則得安樂。受安樂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涅槃。涅槃者即是無盡。無盡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決定。決定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總結者。三跳免怖.結上無瘡疣。三歸結上解脫處。即一而三.是橫廣。即三而一.是豎深。結上其性廣博。他解畏獵師故三跳。怖魔外故三歸。初跳喻歸僧.離獵師猶近。第二跳喻歸法。第三跳喻歸佛.方得安隱。故下文中怖鴿入舍利弗影.戰怖未安。又逐三寶次第。初跳喻歸佛。次跳喻歸法。第三跳喻歸僧。具歸三寶乃得無畏。有人云。前是別體三歸.後方是一體三歸。今云不爾.只於此中即是一體三歸。時眾未了.迦葉更問而重顯之。  三跳.他吊達澆二反.謂懸擲也。問。經以三跳喻三諦。何故疏主.指此別結上文耶。答。據跳遠怖.故對無疣。三歸向正.故對脫處。此亦一往就義.分文對之。若論譬本譬法。三跳離怖.必有所歸.則亦結脫處。三歸向正.理合翻邪.則亦結無疣。他解下.以獵師譬魔外。怖鴿下.引證歸僧.去魔尚近。身子習氣.故鴿戰怖。習氣即煩惱魔也。前是下.此文對後論義.故云前也。  △二論義三。初科分明略舉。 【疏】迦葉白佛若涅槃佛性下.舉三事論義。一問三歸。二問無作樂。三問不生不滅。百句既廣.略舉三問。  △二私云下。治者示統收。 【疏】私云。於解脫後.設此三問。信此三問.攝萬法門。  △三初問下。隨經文釋義三。初問三歸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涅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義者。云何說言有三歸依。 【疏】初問三歸者。既言解脫如來涅槃唯是一法.只應一體一歸而已。云何言三.即是舉三難一。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四。一以體妙故應三。二名義料簡故應三。三引證故應三。四自在故應三。  △二初體下。隨釋四。初體妙故三。 佛告迦葉。善男子。一切眾生怖畏生死。故求三歸。以三歸故。則知佛性決定涅槃。 【疏】初體妙故應三。若解脫涅槃定是一體。不得三者。則非妙非寶。不可歸依。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乃是妙寶。是可歸依。文云。怖畏生死故求三歸。以三歸故知涅槃一。即其義也。  文云怖畏生死等者。即怖二死.歸三德。此明即一而三.是三字義。以三下.即三歸一.故曰三歸.是歸字義。  △二名義料簡故三。 善男子。有法名一義異。有法名義俱異。名一義異者。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虛空皆亦是常。是名名一義異。名義俱異者。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涅槃名解脫。虛空名非善。亦名無礙。是為名義俱異。善男子。三歸依者亦復如是。名義俱異。云何為一。 【疏】次名義料簡者。解脫.如來.及以涅槃.同皆是常。所以名同.其義則異。從同故一.從異故三。名一義異.尚得為三。名義俱異.何得不三。  經佛名為覺等者。佛即能觀智.故受覺名。法是所觀境.故名不覺。境智和合.覺即不覺.不覺即覺。十界依正.悉我自心。三寶一體.其義皎爾。經虛空名非善者。遠法師云。非戒定慧中行善也。謂法性空體.是勝義善攝。寶師云。是無記性.故對佛說名非善。  △三引證故三。 是故我告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莫供養我。當供養僧。若供養僧則得具足供養三歸。摩訶波闍波提即答我言。眾僧之中無佛無法。云何說言供養眾僧則得具足供養三歸。我復告言。汝隨我語則供養佛。為解脫故即供養法。眾僧受者則供養僧。善男子。是故三歸不得為一。 【疏】三引證應三者。昔別體僧上尚具三寶。況一體佛上而不具三。  經摩訶波闍.此云大愛道。瞿曇彌亦憍曇彌.此云眾主。出家為眾生故。是佛姨母。佛生七日.母便命終.波闍乳養。佛後出家.波闍憶戀.手自織成.金縷之㲲。待佛還宮.擬用奉佛。佛後還宮.遂用奉獻。佛時告曰。恩愛心施.無大功德.當供養僧。若供養僧.即供三歸。故今舉波闍。次問佛。後為解。  △四自在故三。 善男子。如來或時說一為三。說三為一。如是之義。諸佛境界。非是聲聞緣覺所知。 【疏】四自在不定故應三者。昔為破邪.說一為三.三不乖一。今為破別.說三為一.一不乖三。如此三一乃是諸佛境界.非下所知。  △二問無作樂二。初分科。 【疏】迦葉復言去.問無作樂。問為二。  △二初領下。隨釋二。初問二。初領旨。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畢竟安樂名涅槃者。 【疏】初領旨。  初領旨者.即經是義二字也。  △二作難。 是義云何。夫涅槃者。捨身捨智。若捨身智。誰當受樂。 【疏】次云何下.作難。意云。若畢竟樂名涅槃者.即無所有.誰受安樂。  云何下者.復應引上是義二字.連云何字說之.亦兩向取文耳。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三。謂譬.合.結。  △二以患下。隨釋三。初譬。 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食已心悶。出外欲吐。既得吐已而復迴還。同伴問之。汝今所患竟為差不。而復來還。答言已差。身得安樂。 【疏】以患故吐.吐故無復所有.乃名為安樂。  △二合。 如來亦爾。畢竟遠離二十五有。永得涅槃安樂之處。不可動轉。無有盡滅。斷一切受。名無受樂。如是無受。名為常樂。若言如來有受樂者。無有是處。 【疏】佛無受樂.亦復如是。  △三結。 是故畢竟樂者即是涅槃。涅槃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三問不生滅二。初分科。 【疏】迦葉復言去.問不生滅。有五問答。  △二前四下。釋五。初問答。 迦葉復言。不生不滅是解脫耶。如是如是。善男子。不生不滅即是解脫。如是解脫即是如來。 【疏】前四如文。  △二問答。 迦葉復言。若不生滅是解脫者。虛空之性亦無生滅。應是如來。如來之性即是解脫。佛告迦葉。善男子。是事不然。  經是事不然者。無生無滅.其辭雖同.其義全別。以頑空無知.解脫有知故也。  △三問答。 世尊。何故不然。善男子。如迦蘭伽及命命鳥。其聲清妙。寧可同於烏鵲音不。不也世尊。烏鵲之聲。比命命等。百千萬倍不可為比。  經迦蘭陀.亦云迦蘭馱迦。下云迦蘭迦是也。鳥名.其形如鵲。  △四問答。 迦葉復言。迦蘭伽等。其聲微妙。身亦不同。如來云何比之烏鵲。無異芥子比須彌山。佛與虛空亦復如是。迦蘭伽聲可譬佛聲。不可以喻烏鵲之音。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解甚深難解。如來有時以因緣故。引彼虛空以譬解脫。如是解脫即是如來。真解脫者。一切人天無能為匹。而此虛空實非其譬。為化眾生故。以虛空非喻為喻。當知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之性即是解脫。解脫如來無二無別。善男子。非喻者。如無比之物不可引喻。有因緣故可得引喻。如經中說。面貌端正如月盛滿。白象鮮潔猶如雪山。滿月不得即同於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善男子。不可以喻喻真解脫。為化眾生。故作喻耳。以諸譬喻知諸法性。皆亦如是。  經身亦不同者。以佛但云聲不同故。故以身同.為難。  △五問答四。初問。 迦葉復言。云何如來作二種說。 【疏】第五問云何如來作二種說者。此問從何生。上來或以虛空喻佛身.或不用。或以雲雷喻佛身.或不用。或言一三.或言三一。執之為難.云作二種說。  或言一三者。即一而三.是昔別相。或言三一者。即三而一.是今同體。  △二答。 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執持刀劍。以瞋恚心欲害如來。如來和悅。無恚恨色。是人當得壞如來身。成逆罪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身界不可壞故。所以者何。以無身聚。唯有法性。法性之性。理不可壞。是人云何能壞佛身。直以惡心。故成無間。以是因緣。引諸譬喻。得知實法。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我所欲說。汝今已說。又善男子。譬如惡人欲害其母。住於野田。在穀下。母為送食。其人見已。尋生害心。便前磨刀。母時知已。逃入中。其人持刀繞徧斫。斫已歡喜。生已害想。其母尋出。還至家中。於意云何。是人成就無間罪不。世尊。不可定說。何以故。若說有罪。母身應壞。身若不壞。云何言有。若說無罪。生已害想。心懷歡喜。云何言無。是人雖不具足逆罪而亦是逆。以是因緣。引諸譬喻。得知實法。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以是因緣。我說種種方便譬喻以譬解脫。雖以無量阿僧祇譬。而實不可以譬為比。或有因緣亦可譬說。或有因緣不可引譬。是故解脫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趣涅槃者。涅槃如來亦有如是無量功德。以如是等無量功德成就滿故。名大涅槃。 【疏】佛以兩譬答。害佛害母。身雖不壞.逆罪已成。皆不可定說。若言身壞.身實不壞。若言無罪.其實得罪。如來知時.或時定說.或不定說。以四悉檀皆不虛也。  害佛下.以空譬身.如逆罪成。空不可喻.如身不壞。經糓.子四反。埤蒼。.積也。  △三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如來至處為無有盡。處若無盡。當知壽命亦應無盡。 【疏】三迦葉白佛去.是領解。  經領解中.具領三義。如來至處.是領上解脫處.境智相應也。處若無盡.是橫周。壽命無盡.是竪窮。即領上.性廣博.包攝無外也。處壽既俱無盡.則患累都除。即領上.無瘡疣也。已蒙廣說三義.故今具領其旨。  △四述成。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護持正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斷煩惱諸結縛者。當作如是護持正法。 【疏】四佛讚去.是述成也。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 四依品第八(會疏卷第六)  △五四依品答作依止問二。初題目三。初正釋二。初略釋。 【疏】四依品。四者.數也。依者.憑也。一切世間憑之得益.故言四依。  釋題中.初略釋一切世間者。謂九界三種世間.依憑佛界四人得益也。  △二憑有下。廣釋四。初世界。 【疏】憑有二種。一憑自法取益.二憑他取益。若唯憑法.不兼憑人.不名為依。若憑人者.兼得於法。文云。四人出世.護持建立.利益義強.故立四依。  憑有下.廣釋。文具四悉.皆以今昔相對。以昔教制不依人.今經依人。故須相對.以成四義。憑自即昔教.憑他即今經。若唯下.顯昔非。若憑下.明今是。問。昔令依法依義等.本名四依.何云不名為依。答。但得名四依.不得名四依人。以今云四者.悉約人故。兼得法者。昔簡無法之人.故令不依。今人有法.故得依憑。利益義強者。即赴他樂欲.是世界益。  △二答上下。為人。 【疏】答上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問。廣大.法也。得者.人也。直論廣大.亦可依止.未必有人。若得法者.人必有法。上問得法人.今答得法人。故知從人立四依名。  直論下.明昔。若得下.明今。人若得法.此人可依。依人即依法故。人必有法.得法即是理善發生.故屬為人。  △三又昔下。對治。 【疏】又昔人雜真偽.依法簡人。今法混大小.依人簡法。今依正人取正法。故依於四人.立四依品。  人雜真偽者。鹿苑初興.外道猶盛。儻令依人.恐親賊住。故須依四諦真法.以簡外道偽人。所說既邪.不以形親。所說苟正.不以形疏。法混大小者。昔已施小.今方說大。大雖會小.而小教猶存。故真空涅槃之名.大小淆混。新學初機.無以甄別。故令依大人.簡小法。人既大乘.則所說非小。今依下.對昔顯今。昔不依人.是簡邪人。今令依人.是依正人。故此正人.必有正法。依憑取解.以破邪小.即對治義。  △四又昔下。第一義。 【疏】又昔依法簡人.則其人無法.法亦不徧。如捨此就彼.以求虛空。今明人即秉法.不捨此就彼。故從四人.立四依品。是用四悉檀意.以釋品也。  法亦不徧者。既捨人依法.非但人處無法.亦是法不該人.故云不徧。且法是真空.空本一致.故無二別。若捨人求法.何異捨此虛空.以求彼空。人即秉法者。人處有法.妙理統收。既無取捨.有入理益。是用下.總結。  △二問如下。料簡三。初約現形簡二。初約佛形簡。 【疏】問。如來是正人.何不作如來像。四果非正人.那作四果像。答。佛雖正人.其出佛後.故不得作如來之像。四果非正人.謂四果是真福田.化道易行.宜作此像。  四果非正人者。以大斥小.故云非正。不得(至)之像者。既在滅後.若作佛形.便濫佛出。  △二約普現簡二。初問。 【疏】問。餘像難者.楞嚴何故種種示現。  餘像難者者。若言作四果像.化道易行。則應作餘九界像.化道難行也。若言難行.何故首楞嚴三昧經中.明菩薩住楞嚴三昧.現種種身.化眾生耶。  △二答三。初略示通別。 【疏】答。通論悉作.別存四果。  通論(至)四果者。通論則現十界身.無方利物。別存則示四果像.滅後弘通。  △二自有下。廣示本迹。 【疏】自有如來為如來.如來為四依。四依為如來.四依為四依。四依為四果.四果為四果。四果不能為四依。  自有下.雖許通論悉作.而順前問。且以四依.對如來四果.各成四句.共成八句。約數雖八.其實有七。以四果不能為四依.則是無四果為四依句也。前四句中.初句則是妙覺現八相也.此亦本迹俱高。次句即本是極果.示為因人.此亦本高迹下也。如文殊本是古佛.而於釋迦滅後.結集宣通一性宗義.即其人也。三句即分真菩薩.示為八相。此如觀音.應以佛身得度.即現佛身.此亦本下迹高也。四句即是依其實證.而言次位也。此如馬鳴龍樹.皆號菩薩也。望前本迹俱高.應是本迹俱下。此第四句又為下對四果句中初句.則須兩向取之。次對四果明四句者。前第四句.於此成初。即同前四中.如來為如來句也。次句如迦葉阿難.法華開顯.已是分真。滅後弘通.還稱小聖。則此句正是今品意也。四句即如滅後小乘師也。既小乘不能現大.故無第三四果為四依句。若據現文.的唯六句。若以四依為四依句.兩向取之.則有七句。總舉則八。問。若言四果.不能為四依像者。且天魔尚為毱多變為佛形.豈羅漢神通.不能變身為菩薩耶。答。雖能變勝身.不能說大法。今品正依有法之人.故云不能耳。  △三雖有下。結顯今意。 【疏】雖有諸義.今取一途.即是四依為四果像。  今取一途者。則取化道易行故。然若曉此文.各開四句.方識付法藏傳.二十四祖俱是四依大士。而說其人或小或大.即是四依為四依.四依為四果.二句所收。或是如來為四依.則具三句。乃至此方古德.果是小乘.而弘大法者.其例亦爾。  △二問如下。約開合簡。 【疏】問。如來為四依。可得四依為一依不。答。上開一相為四相.合四相為一相。開則百解脫.合則但是如來涅槃。今從涅槃開出四依.合則還是佛為四依。  今從(至)四依者。涅槃即所證之理.四依即能證之人。雖所證理同.而能證位別。即理而事.故云從涅槃開出四依。合則(至)是佛者。四依位殊.一理無異.皆稱即佛.佛即涅槃。故云合則還是佛。此乃即事而理也。是佛下.多為四依三字.蓋昧者妄添。未治本云。合則還是如來。亦無為四依三字。荊溪但改如來為佛耳。  △三問何下。約今昔簡。 【疏】問。何故初令依法.後令依人。答。佛初出世.邪人甚多。使依正法.簡邪人。後無邪人.唯有小法.令依正人簡小法。亦是初人利.故依法。今人鈍.故依人。究竟而論.人法雙依。文云依法者是法性.法性即如來。  問何下.初令.阿含昔教。後令.即是今品。答中初出世.即道樹初成。今人鈍者。正於滅後.人根不如佛世.故制依人。言今人者.滅後四依化世.是今品所談.故曰今人。文云下.顯今亦令依法.非獨依人。法性是法.如來是人。  △三舊明下。判位二。初敘三家判位二。初正敘三家。 【疏】舊明四依位行不同。地論人.三十心前是弟子位.三十心是師位。初地已上是第二依.皆師位。  三十心前者。即十信位也。以未破見思.故是弟子。是師位者。以三十心中.斷二惑故。即初依也。皆師位者。謂四依皆是師位。 【疏】成論人.十住六心已前是弟子位.七住已上是初依師位。又云十二心已前是弟子位.十三心是初依師位。彼見華嚴十三心.為主為導.為尊為勝。又十七心已前.弟子位。十八心已上是初依師位。又十九心已前是弟子位。二十心.道種終心是初依師位。  成論下.約十住十行.而以四番分師弟位。六心已前者。六住已前.斷思未盡.故是弟子。七位下.即七住斷思盡.故得是師位。十二心.即第二行。道種終心者.出假位極故也。此成論師.四番定初依位.極至十行。即以十迴向去.配後三依。 【疏】中論師.十信皆非師位。十住初心去至六住.是初依師位。從七住至七地.是第二依位。八地九地是第三依位。第十地是第四依位。差別為論。初有煩惱.無涅槃。後有涅槃.無煩惱。無差別論.初後俱有煩惱.俱有涅槃。  初有煩惱等者。即中論師消會經文。以經說初依.具煩惱性。故彼謂初住方破一品.存者尚多.故云有也。由具惑多故.則無究竟涅槃。後有下.涅槃究竟在不久.故云有。微細無明.唯一品.故云無。初後下.以四十位.皆有上地無明.皆已分顯中理。  △二然地下。明今攝屬。 【疏】然地人是別義.中論是圓義。成論三十心不斷別惑.而於中立依.別圓俱不成。  他人下.以於初地.立二依故。中論下.彼以初住破無明.即是圓義。若以初住配初依位.則未全當。成論下.若三十心中立初依者.其義可然.以初依具煩惱故。但論師第四義。初依極齊十行。二依即十向。十向仍具無明.豈是二依。須知經明二依.已破別惑。故云於中立依.即是斥其於三十心中立二依有過耳。別教二依.定在初地。圓在初住。彼云十向.故乖二教。  △二今約下。明今師判位二。初顯位次高下二。初正判別圓不同。 【疏】今約地前.未斷別惑是初依。地上斷別惑.作三依者.是別義。約十信是初依。三十心十地斷別惑.作三依者.是圓義。  今約下.今師判位。地上(至)三依者者。即初地至六地.為二依。七至九為三依。十為四依。  △二重示圓位通別。 【疏】就圓義更作通別。通者.四十心共作四依。別者.十信是初依.初住至六住是第二依.七住至九住是第三依.十住是第四依。餘皆例爾。  就圓下.示圓位通別。四十心共作者。十信為初.十住為二.行向為三.地等為四。別者下.以圓破惑位長.故此配位。餘皆例爾者。即行向地.各各分對。三依皆例十住。但初依一位.定在十信。以經云。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其位則定。  △二他下。明師弟通局。 【疏】他明初依有師弟位。今則不爾.四依通是師位.能為世間作依止故。通是弟子位.弘宣佛法故。別論.初依唯弟子.後依唯師.中間亦師亦弟子(云云)。  初依唯弟子者。以別惑全在故。後依唯師者。居分真之頂故。亦師亦弟子者。望下稱師.望上稱弟子。  △二本文二。初總別科分。 【疏】分此品為八。一標名相。二辨利益。三明出時。四論植因。五判罪福。六勸供養。七簡真偽。八會今昔。初文為三。一標章歎。二列數歎。三示相歎。  △二標章下。隨文釋義八。初標名相三。初標章歎。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是大般涅槃微妙經中。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憫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 【疏】標章者。大涅槃中有四種人.此四皆得涅槃法.故名涅槃中人。若俱得法.云何初依具煩惱性。今明得法多種.初依相似得法.後三分真得法。真似合論.皆在涅槃。此中通歎四人自行化他之德。於有佛法處.不令他緣擾亂.故言能護。於無佛法處能令興顯.故言建立。有無兩處.皆能住持.故言憶念。此三句自行德也。有佛法處能令增上.故言能多利益。無佛法處能使見聞.故言憐憫。有無兩處.雙作依止。今按此句.歎益他德。  不令他緣者。不令魔外凡小.擾亂己行也。此如毱多降魔.龍樹破外。則是於有法處.能護也。於無下.此如摩騰入漢。僧會來吳。則是於無法處.建立也。又有小無大處.建立大乘。益他中.由前自無擾故.令他增上。由自興顯.故使他見聞。由自住持.故他依止。  △二列數歎。 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是四種人出現於世。能多利益。憐憫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 【疏】二從何等為四者.列數歎也。具煩惱性名第一者。依別教判.即三十心。依圓教判.即十信位。此之兩位皆斷通惑.則不得言具煩惱事。皆伏別惑.其事不起.其性猶存。故言具煩惱性。  不得(至)惱事者。通惑已斷.則無界內現行之事。別惑被伏.事亦不起。但有別惑性在.名具煩惱性。問。別惑事者.何等是耶。答。理即凡夫.不了自心.徧處起著.名別惑事。今別圓內凡.達了諸法.無非佛性.名伏別惑。不起妄執.名事不起。 【疏】次初二果名第二者。依別教判.初地至六地。若依圓教一途別判.初住至六住。準通共乘.見地至薄地.俱未離欲。若準大乘.七地亦有未離肉身(云云)。  初地(至)六地者。以教道所談.則初地名見道。二至六名修道。七至十名無學道。故二依位齊修道也。準通下.二依既約通判.則知初依位在性地。所以但約三教判者.以經明二依已去.皆破惑故。三藏菩薩煩惱全在.故不約之。又三藏.教理俱權。別教.教權理實。通教.通別通圓。故釋四依.唯後三教。見地下.見地與初果齊。薄地已斷欲思六品.故得薄名。若準下.如金光明帝王經說。圓人有一生超登十地之義。故欲界身在.尚有虎狼之難。例知通教.亦有一生至第六離欲.第七已辦地者。故有未離欲界肉身之人。注云云者。意在於此。然文中闕略。應云見地至離欲地是二依。若第七地屬第三依也。 【疏】三果為第三依者。依別教判是八九地。若依圓教一途別判.在八住位。準小乘判.不還欲界。準大乘判.七地之位不還三界(云云)。  是八九地者。應云七八九地。文略七字。圓云八住.亦是略舉。準小下.以三依人.外現阿那含像.故且準小乘判位.則阿那含.此云不還.即不還生欲界也。準大下.且約通教.七地正是三依.則思惑究盡.與羅漢齊.故不還三界。云云者。若約別圓.則不還變易。然此三依既約大小以解名義.則前二後一.例亦應爾。如初果逆流.在小可解。別圓則逆變易之流也。 【疏】第四果可解。若細就圓教判者(云云)。  第四下.約通是八地。別圓即十地十住。注云云者。如前約分真四十位.各作三依。以對住前.為初依等。  △三示相歎二。初總別分科。 【疏】三從云何名為去.是示相歎。為二。先示四人相.後總歎德。初文自為四。初人相為三。一伏道相。二修行相。三位相。  △二初伏下。依科釋義二。初示四人相四。初依三。初伏道相。 云何名為具煩惱性。 【疏】初伏道者。煩惱未除.故名為具。事已被伏.但惑體在.故名為性。故是伏道。  △二修行相。 若有人能奉持禁戒。威儀具足。建立正法。從佛所聞。解其文義。轉為他人分別宣說。所謂少欲是道。多欲非道。廣說如是八大人覺。有犯罪者。教令發露。懺悔滅除。善知菩薩方便所行祕密之法。 【疏】次修行相者。伏惑行行.不出自他。自行不出戒慧二學.化他不出生善破惡。總而言之.不出權實二智。善知方便.權智也。祕密之法.實智也。尋文可見。八大人覺者.出遺教經。少欲.知足.遠離.精進.正念.正定.正慧.不戲論。少欲是道.多欲非道。乃至不戲論是道.戲論非道(云云)。  戒慧二學者。經從若有人(至)正法.戒學也。從佛(至)文義.慧學也。化他者。即經云。轉為他人已去.說八大覺.是生善教。令悔懺是破惡。總而下.即指經文.善知去二句.是約權實總結。謂自行化他.悉有權實也。遺教經者。問。馬鳴遺教經.論判為大乘。而天台智者於法華玄中.判屬小乘。云何會通。答。是析法六度.故云大。非談常辨性.故云小。以初教三乘.同名小故。  △三位相。 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為菩薩。不名為佛。 【疏】三位相為三。初以凡簡聖。次以聖簡凡。後以因簡果.而定其位。初是凡非聖者.菩薩非佛。非第八人者.用共地釋之.八人是斷道。初依是伏道.故非第八。又從後向前.八人地是第八。故言非第八人。  以凡簡聖者.即初二句。以聖簡凡.即次二句。以因簡果.即後二句。而定下.釋三番簡意。謂前二番顯初依是內凡.非分聖。後一番顯初依.是菩薩因人.非佛果人。有本於是凡字上.多初字。文悞也。用共地釋之者。佛以通教位釋此.乃名通義圓也。疏解八人有二義。初謂八人即是八忍.故云是斷道.即前十五心也。又從下.從第十佛地逆數向前.即八人地.正當第八。  △二依二。初分科。 【疏】第二依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  △二隨釋三。初體相。 第二人者名須陀洹。斯陀含。若得正法。 【疏】初證相中。若得正法者.是斷道證。別惑既除.佛性乃顯.與法相應。修道得故.故云得法。  別惑等者。即初住破無明.顯中道也。若約名通義圓.則是八人見地也。修道下.即分證涅槃.由住前修道而得。  △二行相。 受持正法。從佛聞法。如其所聞。聞已書寫受持讀誦。轉為他說。若聞法已。不寫不受。不持不說。而言奴婢不淨之物。佛聽畜者。無有是處。 【疏】次行相中.受持正法者.即從真起行。例如小乘修道之行.亦不出自行化他。然證道行行.心純是法.無有非法。故言不淨之物佛聽畜者.無有是處(云云)。  心純是法者。以無功用道.自然流入.故無非法。  △三位相二。初標難。 是名第二人。如是之人未得第二第三住處。名為菩薩。已得受記。 【疏】三是名下.位相小難。  △二舊云下。示義四。初引舊解。 【疏】舊云未得色無色定。又四忍為論.但得伏順.未得無生寂滅。  舊云下.古人二釋。初約三界.即欲界定為第一。色定為第二。無色為第三。次約四忍.即以伏順合為第一。無生第二。寂滅第三。  △二今明下。明今義。 【疏】今明若準前人.亦應可然。以前簡後.是第二人。以後簡前.未得第二第三住處。準小乘中。佛為第一。身子第二。阿難第三。此中以後向前簡之.故佛是第一.第四依是第二.第三依是第三。此人未得如是第二第三住處.名為菩薩.故是因位。已得受記.定當得果。此人斷無明.見佛性.緣熟即能八相成道.故言已得受記。  以前簡後者。以前初依.簡後二依.則阿那正是第二。以後簡前等者。第二即四依。第三即三依。準小下.引小乘例釋。如阿育王經.以身子為第二世尊等。此人者.正指第二依人。然依疏主所釋.義已盡善。今以管見聊助一釋。應知經文.正明二依。則以本位為第一。故三依去.本依當第二.四依當第三也。  △三古來下。重引古。 【疏】古來三釋皆不可解。河西云。後人從初人受名。第四從第三。第三從第二。第二從第一.即名第一人.所以未得第二第三住處。觀師云。合凡聖兩人.共作一依。但是初依未得第二第三住處.依增一集初二.二果為第二依人。初果未得第二.第二果未得第三。彰此二果並有未得。同是功用.故為一依。此解易見.不同諸師。  古來下.重引二家。河西之意。即是果上.從因受稱。故第四依.從三依昇進而得。故使第四.且名第三。下二例爾。觀師乃合四成三.曲消經語。凡聖兩人者。凡即初依.聖即二依。依增下.即觀師引所憑之文。同是功用者。此二同破欲思未盡.但名功用。三依已離欲界.且名無功。  △四今明下。斥古非。 【疏】今明若依圓教.初依之人已斷通惑.長別三界。豈有第二依未得色無色界住處。若依別教.地前初依亦斷通惑.早過三界.不應以色無色為第二三。亦不應以初果為一住處.斯陀含為第二住處。  亦不應等者。正破觀師。既於初依.已破通惑.尚齊羅漢。豈得依增一.將二依作實行初果等釋耶。  △三依二。初分科。 【疏】第三人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  △二隨釋三。初證相。 第三人者名阿那含。阿那含者誹謗正法。若言聽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受持外道典籍書論。及為客塵煩惱所障。諸舊煩惱之所覆蓋。若藏如來真實舍利。及為外病之所惱害。或為四大毒蛇所侵。論說我者。悉無是處。若說無我。斯有是處。說著世法。無有是處。若說大乘相續不絕。斯有是處。若所受身有八萬尸蟲。亦無是處。永離婬欲。乃至夢中不失不淨。斯有是處。臨終之日生怖畏者。亦無是處。 【疏】初證相乃多.略示三業清淨。不誹謗正法去.是口淨。及為客塵去.是意淨。不藏舍利去.是身淨。骨肉所覆.法身隱沒.名如來藏。今法身顯.舍利不藏.即是身淨。不論說我者.重明口淨。受身無蟲.重明身淨。臨終不怖.即是意淨。  經客塵等者。僧宗云。三界外惑為舊.三界內惑為客。不藏下.藏平聲。經云。真實舍利.即是法身。則知應身肉骨.名虛偽舍利也。骨肉下.明昔施權覆實。今法下.明今開權顯實。經云我者.即是邪我。云無我者.即是中道不思議空.無二邊之我。  △二行相。 阿那含者為何謂也。是人不還。如上所說。所有過患永不能污。往返周旋。 【疏】次阿那含者為何謂去.明行相.名為不還。如上說者.指第四卷後。不還欲界.乃至不還三界.即是往行。能入欲界.不為二十五有過患所污.即是返行。往返利物.即是周旋。  △三位相。 名為菩薩。已得受記。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則名為第三人也。 【疏】三名為菩薩去.即判位相。  經不久成菩提者。即指究竟菩提耳。  △四依二。初分科。 【疏】第四依相亦三。一證相。二位相。三行相。雖不如前次第.三義是同。  △二隨釋三。初證相。 第四人者名阿羅漢。阿羅漢者。斷諸煩惱。捨於重擔。逮得己利。所作已辦。 【疏】初文云。斷諸煩惱者.殺通別兩賊.明其因亡。捨於重擔者.不受分段變易兩生.明其果喪。逮得己利.得佛所得。所作已辦者.至第十地.學行窮滿.是名應供。  初文下.釋證相中.點出羅漢名含三義。果喪即無生義。餘如文。  △二位相。 住第十地。 【疏】住第十地即是判位.出其處所。  △三行相。 得自在智。隨人所樂。種種色像。悉能示現。如所莊嚴。欲成佛道即能得成。能成如是無量功德。名阿羅漢。 【疏】三得自在智下.即行相。得自在智.即自行相。隨人所樂.即化他行相。欲成佛即成.結自在之智。  △二總歎德。 是名四人出現於世。能多利益憐憫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於人天中最尊最勝。猶如如來名人中勝。為歸依處。 【疏】是名四人去.二總歎四人.自行化他功德。  △二辨利益三。初標示敘意。二總別分科。 【疏】迦葉白佛去.第二明依利益。外遣魔邪.內淨結業。至功妙用.利益世間。就文為二。初教聲聞降.二不教菩薩降。初番有問答。問為三。初唱不依。二釋不依。三結。  不教菩薩降者。自能體達.魔界佛界.一如無二故。  △三釋中下。隨文釋義二。初教聲聞降二。初問三。初唱不依。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依是四種人。 【疏】唱不依。如文。  經我今不依等者。意謂如佛昔說.魔尚能為佛像.豈况四依。是故我今依法即得.何用依此四人。  △二釋不依。 何以故。如瞿師羅經中佛為瞿師羅說。若天魔梵為欲破壞。變為佛形。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光一尋。面部圓滿猶月盛明。眉間毫相白逾珂雪。如是莊嚴來向汝者。汝當檢校定其虛實。既覺知已。應當降伏。世尊。魔等尚能變作佛形。況不能變作羅漢等四種之身。坐臥空中。左脇出水。右脇出火。身出煙炎。猶如火聚。 【疏】釋中.瞿師羅翻為美音。  經面部圓滿者。部應作輔.後人妄改為部也。左傳曰。輔車相依.脣亡齒寒。先儒解云。輔謂頰輔.車謂牙車。周易云。咸其輔頰舌。孔頴達曰。輔頰俱為口旁之肉。大論三十二云。方頰車相是也。經汝當檢校者。令依小乘法義.檢校也。如來昔為美音.說四諦。彼悟初果。如來去後.魔來惑亂。化作佛身.告言。長者。我向為汝說法不盡.於四諦外.更有一種神我諦在。長者推尋.都無是理。遂往白佛。佛即教之.若魔作佛.汝當檢驗.知已降伏。瞿師羅。新云具史羅。  △三結唱不依。 以是因緣。我於是中心不生信。或有所說不能稟受。亦無敬念而作依止。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兩。一然問觀察.二正降魔。  一然問者。然.猶許可也。 佛言。善男子。於我所說。若生疑者尚不應受。況如是等。是故應當善分別。知是善不善。可作不可作。如是作已。長夜受樂。  △二佛是下。隨釋二。初然問觀察。 【疏】佛是外緣.內須信智。智照邪非.信受正法。於佛尚須信智.況復餘耶。  智照下.令依今教.用實智圓信。於佛下.以佛況魔。權實二教.俱佛所說。尚須簡權信實.况復餘人.魔魔外等。    △二正降魔二。初分科。 【疏】正降魔為二。初譬.次合。譬為三。初譬魔來。次譬魔降。三譬魔退。  △二偷下。隨釋二。初譬三。初魔來。 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舍。 【疏】偷狗譬魔.舍譬佛法.夜入譬正法衰羸.弟子起無明為夜。六卷云賊狗。  偷狗者。偷謂盜賊.狗謂狗犬。世此二物.皆好乘暗私入人舍。  △二魔降。 其家婢使。若覺知者。即應驅詈。汝疾出去。若不出者。當斷汝命。 【疏】次其家婢使下.正譬降魔。三乘之中聲聞最劣.譬之婢使。斷命者。五繫繫之.魔偽不行.義如斷命。  △三魔退。 偷狗聞之。即去不還。 【疏】三偷狗聞下.魔退。  △二合三段。 汝等從今亦應如是降伏波旬。應作是言。波旬。汝今不應作如是像。若故作者。當以五繫繫縛於汝。魔聞是已。便當還去。如彼偷狗更不復還。 【疏】汝等下.合譬。合上三譬可尋。五繫二釋。一五屍繫.二繫五處。五屍表五種不淨觀.伏愛魔。五繫表五門觀.伏見魔。見魔是偷.愛魔是狗。  五屍者。未見文。相傳死狗.死蛇.死人.死猪.死狐也。五處.謂頭及兩手兩足也。若付法藏傳及阿育王經.皆云三屍繫項.不云五繫也。故彼經第五云。毱多說法.魔王化作天女。作天妓樂.惑亂人心。未得道者.心皆惑著。乃至無有一人得道。毱多入定觀察.魔便以華鬘.着毱多項上。尊者即觀知魔所作。尊者作是念。魔數壞我說法.佛何不降。觀佛本意.欲使毱多而調伏之。毱多即以三種死屍。一者死蛇。二者死狗。三者死人。以此三種.化作華鬘.即往魔所.魔即申頭受鬘。多以三屍結於魔項.魔見三屍着項.而作是言。豈應捉是死屍.著我項頸耶。尊者言。如比丘不應著華鬘.而汝著之。亦知汝不應以死屍繫項.而我繫之。乃至魔自力不解.乃詣梵王求解。梵王答言。十力世尊弟子所作.我力微弱.終不能解。魔乃歸依毱多。毱多語言。先當與汝作要.然後當為解。從今日後.至于法盡.更不聽汝惱亂比丘。魔曰。當受尊教。乃至令魔現作佛身。魔言。我本曾現佛形.誑首羅長者。彼時所作.今為汝作(云云)。與付法藏大同。五不淨。謂種子不淨等。如釋列眾記文。五門。即苦等四.及寂滅也。  △二不教菩薩降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去.是第二不教菩薩降魔。此章有問有答。問為兩。  △二初明下。隨釋二。初問二。初依法自足。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佛為瞿師羅長者說。若能如是降伏魔者。亦可得近大般涅槃。 【疏】初明依法自足。  經若能如是等者。謂佛令依四真諦法.檢校於魔.自近涅槃.何必依人。言大般涅槃者。且執昔日真空.名為大耳。  △二何用依人。 如來何必說是四人為依止處。如是四人所可言說未必可信。 【疏】二明何用依人。  經未必可信者。恐魔現作四人故。  △二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佛答為三。初然問。次正答。三贊歎。  △二然問下。隨文釋義三。初然問。 佛告迦葉。善男子。如我所說亦復如是。非為不爾。 【疏】然問如文。  △二正答三。初法二。初唱兩章門。 善男子。我為聲聞有肉眼者。說言降魔。不為修學大乘人說。 【疏】次正答為三。一法。二譬。三結成。法說又二。初唱兩章門。  △二雙釋小大。 聲聞之人。雖有天眼。故名肉眼。學大乘者。雖有肉眼。乃名佛眼。何以故。是大乘經名為佛乘。如此佛乘最上最勝。 【疏】次雙釋小大。聲聞雖天而肉。不能徹理.為魔所羂.所以須教。菩薩雖肉而佛.徧無不照。魔界即佛.所以不教(云云)。  雖天而肉者。雖有天眼.徹山壁障.而不徹心性之理。何殊凡夫肉眼.以俱不徹理故。雖肉而佛者。學大乘者.雖是肉眼.既達妙理.故即肉眼而是佛眼。達魔即佛.凡所有相.皆是虗妄。如是觀者.魔無能為。注云云者。聲聞已得慧眼。但見偏空.不見中道。故與天肉二眼.同不徹理。經文從初.且舉天肉。  △二譬二。初總分科。 【疏】二譬為三。初譬佛教聲聞。次譬佛不教菩薩。三譬菩薩教聲聞。初譬有開有合。開譬有三。謂教方便.教起念.教破敵。  佛教聲聞中。釋譬皆依昔教.不應濫用圓義。  △二初方下。隨文釋義三。初佛教聲聞二。初開譬三。初教方便。 善男子。譬如有人勇健威猛。有怯弱者常來依附。其勇健人常教怯者。汝當如是持弓執箭。修學槊道。長鉤索。 【疏】初方便中云。勇健譬佛性.怯弱譬聲聞。聲聞之人常依附佛。四念處如弓.五善根如箭.神通如槊.五繫如羂索。  勇健譬佛性者。文賸性字.只應云譬佛。所謂佛具無畏.稱曰勇健。十力摧邪.說為威猛。念處如弓者。下乘修行道品.念處最初。其猶將射.必先執弓。應以彎時.喻正勤。五善根生.喻如箭發。又根深難拔.亦如箭也。運通化物.如槊刺人。疏闕長鉤.應喻四辯。  △二教起念。 又復告言。夫鬪戰者。雖如履刃。不應自生怖畏之念。當視人天生輕弱想。應自生心作勇健意。 【疏】次又復告言去.是教三勝念。不怖是教戒.視他是教定.勇健是教慧。  教戒者。持戒嚴防.豈怖毀犯。視他者。即經云。視人天也。無漏三昧.輕弱邪外。教慧者。真慧觀察.是名勇健。  △三教破敵二。初分科。 【疏】或時有人去.是破敵。又為三。謂魔來.魔降.魔退。  △二魔無下。隨釋三。初魔來。 或時有人。無有膽勇。詐作健相。執持弓刀。種種器仗。以自莊嚴。來至陣中厲聲大呼。 【疏】魔無智慧.故言無膽。變為相好.詐作健相。邪定為弓。邪慧為刀。世技為器仗。陣中大呼者.說五諦.六陰.十九界.十三入等。  經種種器杖者。杖.經典釋文。直亮反。左傳曰。杖.戈而先。大呼者。呼.虗故反.恐他也。招彼曰呼(平聲)。五諦下.於諦陰界入之外.皆計神我故也。  △二魔降。 汝於是人。亦復不應生於憂怖。 【疏】汝於是等.正降。  經不生憂怖者。如美音之檢察.毱多之五繫也。  △三魔退。 如是輩人。若見汝等不怖畏者。當知是人不久散壞。如彼偷狗。 【疏】如是輩下.是魔退。  △二合譬。 善男子。如來亦爾。告諸聲聞。汝等不應畏魔波旬。若魔波旬化作佛身至汝所者。汝當精勤堅固其心。令彼降伏。時魔即當愁憂不樂。復道而去。 【疏】善男子去.合譬。但合後兩.不合初一。精進堅固.合上教三勝念。  △二佛不教菩薩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是第二不教菩薩降魔。文為三。初不教降。次釋不降。三譬顯。  △二初聞下。隨釋三。初不教降。 善男子。如彼健人不從他習。學大乘者亦復如是。得聞種種深密經典。其心欣樂。不生驚怖。 【疏】初聞深經者。聞魔界如即佛界。為此義故.不教降也。  經不從他習者。不同怯弱者.依附他人.習持弓等也。  △二釋不降。 何以故。如是修學大乘之人。已曾供養恭敬禮拜過去無量萬億佛故。雖有無量億千魔眾欲來侵嬈。於是事中終不驚畏。 【疏】內乘大乘.外憑佛力。眾魔群盜.如螢見日.則失威光。此乃釋其不降之意。  內乘下.解第二段.釋不降經文也。外憑佛力者。即指已曾供養去經文也。  △三譬顯。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阿竭陀藥。不畏一切毒蛇等畏。是藥力故。亦能消除一切諸毒。是大乘經亦復如是。如彼藥力不畏一切。諸魔惡毒。亦能降伏。令不復起。 【疏】譬顯可尋。  經如彼藥力者。依經修觀.一切唯心.不畏眾魔.如藥消毒。  △三菩薩教聲聞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下.三譬菩薩教聲聞。有譬有合。譬為四。一魔化聲聞。二聲聞受化。三四依降魔。四聲聞還本.復能發心。  △二魔用下。隨釋二。初譬四。初魔化聲聞。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龍。性甚弊惡。欲害人時。或以眼視。或以氣噓。 【疏】魔用通力轉變.猶如大龍。無慈善心.此弊惡魔。攝化聲聞.如欲害人。眼視譬神通.氣噓譬邪說。  經弊惡者。脾滅反。方言。弊.惡也。郭璞云。急性也。經或以眼視等者。僧護經說有四種毒龍。謂視.噓.聲.觸。今略舉二。  △二聲聞受化。 是故一切師子虎豹。豺狼狗犬。皆生怖畏。是等惡獸。聞聲見形。或觸其身。無不喪命。 【疏】次是故下.聲聞受化。見形者覩其變.聞聲者聞其辯.觸身者惑其術.喪命者失善根。  聲聞受化者。如今經及楞嚴中.阿難為魔所羂也。經以師子虎豹等.以喻聲聞。喪命下.失小乘善根.即受化也。此據初心以說。  △三四依降魔。 有善呪者。以呪力故。能令如是諸惡毒龍金翅鳥等。惡象師子虎豹豺狼。柔善調順。悉任乘御。 【疏】三有善呪者下.四依降魔也。善呪者。即是大乘涅槃中道之法力。  問。向以龍喻魔.師子等喻聲聞。今降魔中.以呪力調伏.亦及師子等.應是降聲聞耶。答。小受魔化.已是魔屬故。大乘呪力.皆令柔善。  △四聲聞還本。 如是等獸。見彼善呪。即便調伏。 【疏】四如是等下.聲聞還本.乃至發心。  還本乃至發心者。非但還復小善.亦發大心。  △二合四。初合聲聞受化。 聲聞緣覺亦復如是。見魔波旬皆生恐怖。 【疏】聲聞緣覺下.合譬。備合四譬。先合聲聞受化。  △二合魔化聲聞。 而魔波旬亦復不生畏懼之心。猶行魔業。 【疏】次合魔化聲聞。  △三合四依降魔。 學大乘者亦復如是。見諸聲聞怖畏魔事。於此大乘不生信樂。先以方便降伏諸魔。悉令調善。堪任為乘。因為廣說種種妙法。 【疏】三學大乘者下.合四依降魔。  經怖畏魔事者。斷見愛.取菩提。是怖煩惱魔。故下經云。於諸煩惱而生怖畏也。捨生死求涅槃.是怖陰死兩魔。由怖此三.故怖天魔。  △四合聲聞還本。 聲聞緣覺見調魔已。乃生怖畏。於此大乘無上正法方生信樂。作如是言。我等從今不應於此正法之中而作障礙。 【疏】四聲聞去.合還本進發。  經乃生怖畏者。大機發也。怖無為深坑.樂實相平地。經而作障礙者.不執小謗大也。  △三結成三。初結為聲聞。 復次善男子。聲聞緣覺於諸煩惱而生怖畏。 【疏】復次去.即是第三結成。為三。初結為聲聞。  △二結不教菩薩。 學大乘者都無恐懼。修學大乘有如是力。 【疏】次結不教菩薩。  △三雙結兩意。 以是因緣。上所說者。為欲令彼聲聞緣覺調伏諸魔。非為大乘。 【疏】三雙結兩意。  △三讚歎二。初歎現在人法。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不可消伏。甚奇甚特。若有聞者。聞已信受。能信如來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華。 【疏】三是大涅槃去.讚歎文.還讚美菩薩人法。初讚現在人法。  △二歎未來人法。 我涅槃後。若有得聞如是大乘微妙經典。生信敬心。當知是等。於未來世百千億劫不墮惡道。 【疏】次讚未來人法。  △三明出時二。初敘意分科。 【疏】爾時佛告去.是第三明四依出時。是時為用.非時無益。若佛在世.正法猶興.飽德豐道.何勞助弘。若佛滅後.正法衰羸.無醫無藥.應須治救.方假四依。文為三。初佛通說時。二迦葉別問。三迦葉料簡。  出時下.是時即滅後.非時即佛世。飽德下.稟法開悟.德著道成.如豐如飽。當此之世.豈假四依。無醫譬上佛滅.無藥譬上法衰。  △二通說下。隨文釋義三。初佛通說時。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我涅槃後。當有百千無量眾生誹謗不信是大涅槃微妙經典。 【疏】通說時者。佛涅槃後.時通正像末。是通說時。  正像末者。正像各千年.末法一萬年。義如前記。  △二迦葉別問二。初分科。 【疏】次從迦葉白佛下.是別問時。有問有答。問為兩。  △二一滅下。隨釋二。初問二。初滅後久近不如法時。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諸眾生於佛滅後。久近便當誹謗是經。 【疏】一滅後久近.不如法時。  △二滅後久近如法救時。 世尊。復有何等純善眾生。當能拔濟是謗法者。 【疏】二滅後久近.如法救時。  經純善眾生。即四依也。  △二答二。初答不如法時。 佛告迦葉。善男子。我般涅槃後四十年中。於閻浮提廣行流布。然後乃當隱沒於地。 【疏】次從佛告去.佛答二問。後四十年者。正法八十年.分為前後.即是後四十年。經說不同。一云正像各千年。一云各五百年。一云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或云正法一百。或云八十。蓋由緣有濃淡.致說有賒促。若前四十年.去佛猶近.如法人多。後四十年.去佛小遠.猶有見佛者。如釋論優波毱多.見年百二十尼.問佛相好.比丘威儀。當知後四十年猶有見佛人也。恐是後非法起時.多誹謗故。  經說不同下.諸經異說.不出此五。一云下.次第列出。蓋由下.和會也。機緣濃厚者.則見正像奢遠。機緣淡薄者.則見正像短促。若據大愛道尼經說。度女人出家.滅五百年正法。制行八敬.復得千年。優波下.育王經亦云。毱多念曰。我今雖見法身.不覩如來色身相好。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合得知之.今當往問。於是令人先報云。尊者欲來。尼乃入定觀之.知問佛在時事。從定出已.滿鉢盛油.置於戶後。尊者入房推門.不覺傾油數滴。既問訊。請坐已。問佛在日.教化有情.何如今日。尼曰。豈不聞有六群耶。答曰。斯為麤暴之人.何足言說。尼曰。彼雖麤暴.佛在.數入此房.不曾傾油一滴。明知今日羅漢.不及六群。毱多聞言.深生慚恥。尼安慰曰。何用傷感。世尊初日入滅.二日不如.三日已後.轉復卑劣。況於今日.百有餘年.去聖時遙.何足可怪。 【疏】一解云正法五百.除四百二十年.取八十年分為前後。前四十年廣行流布.後四十年隱沒於地。一云不然。佛滅後百一十六年王作大會.異部起計.優波毱多不能融會。爾時佛法稍有澆醨.豈唯四百六十方沒於地。當知迦葉阿難持法四十年.與佛在不異。後四十年.去聖日遠.已就澆薄。而後文迦葉問佛去後四十年沒地.何時還出。佛答正法欲滅.餘八十年。前四十年還出.過此復沒。正當此言.正道四百二十年.後之興沒。  毱多不能融會者。僧祇律後序云。佛泥洹後.大迦葉集律藏.為大師宗。次阿難。次末田地。次舍那婆私。皆具持八萬法藏。次優波毱多。世尊記無相佛.而不具持八萬法藏。於是遂有五部名生。初曇摩掘多.別為一部。次彌沙塞。次迦葉維。次薩婆多。於是五部並立.紛然競起.各以自義為是。時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云何。皆言法應從多。王言。若爾者。當行籌知何眾多。於是行籌.取本眾籌者甚多。以眾多故.名摩訶僧祇。摩訶僧祇者.大眾也。此以根本僧祇.對前四部而為五也。若準大集經說.更有婆麤富羅部。是則起計不同.自分五部.并根本僧祇.乃成六部。此乃佛滅百年也。今云百一十六年.乃據大天乖諍.分為二部也。謂向雖分五部.並是聖人理和.猶同一說戒。後對大天乖諍事興.分為二部.即人法皆分。向之六部.悉名上座部(即窟內結集門人.故取迦葉上座之號)。大天所計名大眾部(大天是窟外結集之後裔.故立大眾之名)。王作大會。即阿育王也。澆醨者。醨.薄酒也。當知下.迦葉阿難各二十年。此二親覩佛化.行法似佛.故令法興。 【疏】又一解。佛三十成道。若年十歲人悟道者.至佛滅時.其年六十。見佛始終.能融會大小。於佛滅後.四十年秉教.如佛在不殊。過此已後.不見佛始者.不能整理.生斷常計.故言隱沒於地。而不道百三十歲者。年耆根熟.不能匡正.故不言之。問。十歲者見佛始。迦葉阿難佛得道日生。此不見始.何能持法如佛在耶。答。此二人者.迦葉是長子.阿難得佛覺三昧.不比餘人(云云)。  其年六十者。以佛住世五十年故。四十年秉教者。則年百二十也。過此下.此據經云。然後隱沒之言.是不見始終人也。迦葉長子者.所有經法.悉付迦葉。利根智慧.不同餘人。佛覺三昧者。祇是佛加覺力如佛.故名佛覺三昧。由得此三昧.故自能聞。大論云。阿難集法日。自云。佛初轉法輪.我爾時不見.如是展轉聞。  △二答如法人能濟拔者二。初總別分科。 【疏】次從善男子去.答如法人能拔濟者。文為兩。先正答.後歎勸。正答又二。初褒貶小大.二正明救濟。初褒貶開譬合譬。開譬為四。一譬大。二譬小。三結貶。四結褒。  △二即此下。隨文釋義二。初正答二。初褒貶小大二。初開譬四。初譬大。 善男子。譬如甘蔗。稻米石蜜。酥酪醍醐。隨有之處。其土人民皆言是味味中第一。  △二譬小。 或復有人純食粟米及稊稗子。是人亦言我所食者最為第一。  經純食粟米者。譬小乘人.唯讚羅漢第一。  △三結貶。 是薄福人受業報故。  △四結褒。 若是福人。耳初不聞粟稗之名。所食唯是粳粮甘蔗。石蜜醍醐。 【疏】即此褒中.云粳粮譬常。甘蔗譬樂。石蜜譬我。醍醐譬淨。粟稗譬無常等也。  經若是福人(至)不聞者。明大乘人.始從華嚴.終至今經。皆不聞無常苦等名也。粳粮譬常者。以世人常食故。石蜜譬我者。石蜜之性.遇煖即軟.遇冷即堅。堅軟自在.故以譬我。  △二合譬二。初合貶小。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鈍根薄福不樂聽聞。如彼薄福憎惡粳粮及石蜜等。二乘之人亦復如是。憎惡無上大涅槃經。 【疏】合譬如文。  △二合褒大。 或有眾生其心欣樂聽受是經。聞已歡喜。不生誹謗。如彼福人食於粳粮。  △二正明救濟二。初分科。 【疏】二善男子下.正明四依救濟。先譬後合。譬有三。一敘小乘化。二大乘化。三小受大化。  △二隨釋二。初譬三。初敘小乘化。 善男子。譬如有王居在深山險難惡處。雖有甘蔗粳粮石蜜。以難得故。貪惜積聚。不敢啖食。懼其有盡。唯食粟稗。 【疏】初文者.小乘之人各有眷屬.有所王領.故言如王。小化者.小行偏曲.譬如深山.入無為坑.故言惡處。雖有甘蔗.慳惜不啖.懼其有盡者.小化也。專行小行.妨於大道。雖有大教.以求有心.受持讀誦.譬之慳惜。有所得故.譬懼其有盡。  以求有心者。即下經云。為利養等五種過也。又小機捨生死.求涅槃。離文字.求解脫。悉名求有。  △二大乘化。 有異國王聞而憫之。即以車載粳粮甘蔗而送與之。 【疏】二有異國王.是四依救濟。以大法統王.故稱為王。車載者.事解.車載經論與之。又云。以神通化之.令大乘弘宣.譬如車載。又云。方便智曉.令其得解。興皇云。以身弘道.譬如車載。今明大行訓之.故言車載。  車載下.即下經合云。持是經典.送至彼方也。車即世間之車.不約所表.故屬事解。方便智曉者。謂曲巧曉喻.令悟大乘。大行訓之者。以一心三觀而訓誨之.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三小受大化。 其王得已。即便分布。舉國共食。民既食已。皆生歡喜。咸作是言。因彼王故。令我得是希有之味。 【疏】三其王得已.即受大化。  △二合。 善男子。是四種人亦復如是。為此無上大法之將。是四種中或有一人。見於他方無量菩薩。雖學如是大乘經典。若自書寫。若令他書。為利養故。為稱譽故。為解法故。為依止故。為用貿易其餘經故。不能廣為他人宣說。是故持是微妙經典。送至彼方與彼菩薩。令發無上菩提之心。安住菩提。而是菩薩得是經已。即便廣為他人演說。令無量眾得受如是大乘法味。皆悉是此一菩薩力。所未聞經悉令得聞。如彼人民因王力故。得希有食。 【疏】次是四種人下.合譬。但合後兩意。以五種過.合上貪惜積聚。為利.是為地獄有。為名譽.是鬼有。以解法增長我心.是修羅有。為依止故.是畜生有。為貿易故.是世智辯聰.外道業也。  為利是地獄有者。以法易財.是地獄因。諂求虛譽.故屬鬼因。恃解凌他.我慢自得.是修羅因。欲他依止.是好群聚.屬畜生因。將此妙典貿換餘經.若小若外.非解脫業.徒成辯聰.故是外道業也。前四云有.外道云業者。望果名有.就因稱業。為有造業.故得互明。寄語後賢.深宜自省。弘通斯典.作何有業。能離四趣.及以外道.方逮佛因。或起向心.唯當自訟。又此五過.即九界因。四趣如文。應知外業.含彼五界。以餘經之語.通諸教故。若易戒善之經.即人天因。若易小乘三藏.即二乘因。若易方便大乘.即菩薩因。佛乘斥之.咸名外道。問。既有五過.何故經云.無量菩薩耶。答。理即菩薩耳。其猶通謂一切眾生.為佛子也。  △二歎勸二。初歎經。 又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所流布處。當知其地即是金剛。 【疏】次又善男子下.歎勸。初歎經.後勸人。王至深山.能令深山平坦。譬經至曲見.能令曲見大直。地即金剛.譬開小乘理即大乘理。  王至深山者。借前文喻.來成今意。地即等者。地是所依.故譬理。人能行地.故譬行。  △二勸人。 是中諸人亦如金剛。若有能聽如是經者。即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其所願悉得成就。如我今日所可宣說。汝等比丘應善受持。若有眾生不能聽聞如是經典。當知是人甚可哀憫。何以故。是人不能受持如是大乘經典甚深義故。 【疏】人即金剛.開小乘人.即大菩薩。  △三迦葉料簡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去.第三料簡時。有問有答。  △二問意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四十年中。是大乘典大涅槃經。於閻浮提廣行流布。過是已後。沒於地者。却後久如復當還出。 【疏】問意云。佛滅後四十年.隱沒於地。為當永沒.復更興耶。  △二答。 佛言。善男子。若我正法餘八十年。前四十年是經復當於閻浮提雨大法雨。 【疏】次佛答中云餘八十年者。一云但正法餘八十年在時。前四十年興.後四十年已即滅。一解云。正法一千五百年.未滅八十。前四十興.後四十滅也。  餘八十下.凡兩解。初解不約正法延促.但取正法將盡.餘有八十年也。次解先定延促。言一千五百者.此據經說不同。或云千年正法.或云五百年正法也。未滅八十者。若一千若五百.但取未滅.餘八十年在。  △四論植因二。初敘意分科。 【疏】迦葉復白佛下.是第四植種深淺.以顯四依。夫深經妙義不易可聞。況復當徒開演.分擘玄毫.指南宣揚.卷舒宇宙.非輕者所能為之。就文為兩。一問.二答。初問為三。初舉惡時。次索好人。三請答。  分擘玄毫者。玄謂黑色.毫謂秋毫。蓋喻深經妙義.如黑色之隱奧.秋毫之微細.難以分別也。指南者。博物志云。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尤作百里霧.使兵士迷方失所。有智人造指南車.於上作木人.手常指南。古今注云。周公所作.使越常氏載之.以歸扶南也。今以四依宣揚經義.破迷指悟如彼車也。宇宙者。纂要云。四方上下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或謂天地為宇宙。今謂分擘宣揚.舒之則充滿法界.卷之則莫知所有。有無唯心.開演在此。應作。說文。才冬反.慮也。從心.聲。又音囟。或作悰者亦悞。當斯大任.唯是四依尊妙之人耳。  △二時有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三。初舉惡時。 迦葉復白佛言。世尊。如是經典正法滅時。正戒毀時。非法增長時。無如法眾生時。 【疏】惡時有四句。正戒正教雙滅.惡人惡法俱興.此四句應是五濁亂時。何者。正法滅是見濁.正戒毀是命濁.非法增是煩惱濁.無如法眾生是眾生濁.時是劫濁。  戒毀是命濁者。由破殺戒.受短命報。又末法壽促之時.人不持戒。  △二索好人。 誰能聽受。奉持讀誦。令其通利。供養恭敬。書寫解說。 【疏】索好人有六句。信曰受.不忘曰持.臨文曰讀.背文曰誦.傳文曰寫.傳義曰說。即五種法師。又是三業。受持是意.讀誦說是口.供養書寫是身。  五種法師者。合受持為一.但成五種。  △三請答。 唯願如來哀憫眾生。分別廣說。令諸菩薩聞已受持。持已即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於五濁亂時.能三業如法者。請答此事。  △二答二。初分科。 【疏】今答為三。初歎問。次正答。三勸。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歎問。 爾時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問如是義。 【疏】初如文。  △二正答二。初消文。 善男子。若有眾生於熙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乃能於是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善男子。若有眾生於一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愛樂是典。不能為人分別廣說。善男子。若有眾生於二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樂。受持讀誦。亦復不能為人廣說。若有眾生於三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雖為他說。未解深義。若有眾生於四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說。亦不具足。若有眾生於五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廣為人說十六分中八分之義。若有眾生於六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十二分義。若有眾生於七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十四分義。若有眾生於八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亦勸他人令得書寫。自能聽受。復勸他人令得聽受。讀誦通利。擁護堅持。憐憫世間諸眾生故。供養是經。亦勸他人令其供養。恭敬尊重。讀誦禮拜。亦復如是具足能解。盡其義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畢竟安樂。廣說眾生悉有佛性。善知如來所有法藏。供養如是諸佛等已。建立如是無上正法。受持擁護。 【疏】次正答中舉九河者。舊解云。值一佛.發一願.下一沙。雖值多佛.不發願.不下沙。雖發心.不見佛.亦不下沙。雖見一佛.多發心.只下一沙。雖一發心.見多佛.亦只下一沙。以如此數.令滿一恒.是為一恒。熙連與恒河異者。熙連在拘尸城北.尚小跋提。恒河入東海.四河中大.故異熙連。  四河中大者恒沙.長八萬四千由旬.闊處四十里.狹處十里。方一肘直下至泥.得一萬斛沙。其沙細如麵。 【疏】若就行者.熙連但聞而不謗。一恒加有信樂。二恒加讀誦。三恒說淺義。四恒加一分。五恒加八分。六恒加十二分。七恒加十四分。八恒具足一十六分。四恒從惑取解則難。五恒從解取解則易。六恒去.更深細為難。  若就行者.謂聞而不謗等.是所行之行也。四恒(至)則難者。依今師判位。三恒猶是初依.四恒方是二依。二依即初住位.始破無明.從凡入聖.故云從惑取解。故下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只由從惑生解故難.所以四恒但加一分。五恒亦是二依。而二住已上.已證中道.復入上位.故是從解取解.非無上惑.以有真解.故名從解。此乃無功用道.自然流入.故加八分.勝前七倍.比前為易。六恒等者。應先問云。五恒既加四恒七倍。何故六恒.但加五恒四倍。乃至八恒.但加七恒二倍。既並從取解.豈前勝而後劣耶。故答云。更深細為難。此謂顯理既深.其惑轉細.解義則難.故倍前數少。 【疏】如仕至太尉則易.至丞相則難。此猶難解。十六分者。譬如世間一十六兩.以為一斤。  如仕下.喻上難易。太尉者。齊職儀云。太尉司徒司空皆古官也。應劭云。自上安下曰尉。魚豢曰。太尉掌武事。古者兵獄官皆以尉為名。尉.罻也。言兵獄羅罻姧非。又應劭云。徒.眾也。司徒.主人眾也。空.穴也。同空主土。古者穴居。主穿土為穴以居人也。隋唐之世皆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丞相者。管子曰。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堯得舜。殷湯得仲虺伊尹。高宗得傅說。周有周公邵公。秦悼王置丞相.以甘茂樗里疾為之。秦莊公以呂不韋為之.二世以李斯趙高為之。漢高祖以蕭何為之.後拜曹參代為丞相。後漢以三公主丞相務。建安中復置丞相。宋又置相國。齊以丞相贈官。梁又置大冢宰。隋曰內史.又曰納言。亦以他官參掌機密.或知政事.或平章軍國重事.竝是宰相也。漢書百官公卿表曰相國丞相。應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今謂太尉之官.歷職可至故易。丞相之任.簡自帝心故難。以喻合法.大旨可知。此猶難解者。舊師雖以難易消文.而未定判其位.故云難。若以今明四依位判.此亦易明。  △二仙慧下。判位二。初仙慧。 【疏】仙慧師云。熙連是弟子位.八恒是師位.兩兩配四依(云云)。  四依云云者。仙慧於初依前.立弟子位。如前釋題.判位中明。  △二開善冶城二。初二家定位。 【疏】開善冶城云。九恒皆初依位.熙連至二恒是初心習種性.三恒至五恒是中心性種性.六恒至八恒是後心道種性。亦極難解。  開善下.二家皆用四種性判位。則習種十住.性種十行.道種十向.聖種十地。九恒但是前三.是地前賢位.故屬初依。  △二若全下。難古明今二。初徵難。 【疏】若全稱佛法.以為一斤。則初依人.窮佛法盡。至三四依復何所為。若稱初依.以為一斤。此乃自是初依之法.何關佛法。  若全下.今師徵難二家也。文中有進退兩難。皆先牒彼義.次今難他。既以九恒.俱在初依。且經舉十六分.是數之極.故成一斤。此之一斤為喻極果.為喻因法。汝若進取極果.喻一斤者.則應地前.已是究竟。以彼九恒.俱初依故。既已究竟.後之三依.復顯何法。應云至二三四依。文逸二字。若稱(至)一斤.牒彼義也。謂退取初依似解.以喻一斤也。以二家皆用地前.配初依故。此乃下.今難。何關佛法者。且經云。不謗是法等.正指果德涅槃.以為是法。既一斤唯是初依所解.則何關果佛法耶。  △二今明下。今釋。 【疏】今明熙連至三恒為初依.一分八分為二依.十二十四為三依.十六為四依。文云。具足解盡其味(云云)。  今明下.今師釋義。乃取一斤.正喻果法。故四依所得分證階差.則以九恒具收四位。一分八分為二依者。定位既爾.若解其義.還依舊釋。謂從惑取解等也。但舊師不明其位.故向疏主斥云.猶難耳。故知舊釋義不全非。若仙慧等三.義位全失。文云下.經既顯云具足.豈非十六分全。此以十地等覺.已至極果之邊.一生即入.故名具足。故今判位.方了經旨。  △三勸。 若有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人未來之世。必能建立如是正法。受持擁護。是故汝今不應不知未來世中護法之人。何以故。是發心者。於未來世。必能護持無上正法。 【疏】三從若有始發心去.是勸也。上說九恒值佛.窈窈至深.恐時情抑絕.更接引勸之。但令發心.未來必能護持建立。  △五判罪福二。初敘意分科。 【疏】善男子有惡比丘去.是第五明信謗罪福。前熙連已上.唯信而已。今熙連已前.有信謗罪福.勸福以遮罪。就文為二。初明罪福因果.次勸福結依。初文明為四。  熙連已前者。則是理即.及名字人也。問。名字位人.豈有謗耶。答。觀行未成.或遇事起謗。  △二初謗下。隨文釋義二。初明罪福因果四。初謗相。 善男子。有惡比丘聞我涅槃。不生憂愁。今日如來入般涅槃。何其快哉。如來在世遮我等利。今入涅槃。誰復當有遮奪我者。若無遮奪。我則還得如本利養。如來在世禁戒嚴峻。今入涅槃。悉當放捨。所受袈裟本為法式。今當廢壞如木頭幡。如是等人誹謗拒逆是大乘經。 【疏】初明謗相。佛是一切眾生師父。入涅槃時.人天悲苦.乃至毒蠆懷仁.無不戀仰。惡人獨言滅快.是一惡也。少欲知足.受持禁戒.威儀具足.名之為僧.其皆放捨二惡也。大乘之法.賢聖之師.其獨拒逆.不信三寶.即謗相也。  其獨拒逆下.合云三惡也。恐是文略。不信下.即總結。謂初一惡.是不信佛.故言滅快。二惡是不信僧.故捨戒。三惡是不信法.故拒大乘。謗相者。此三顯然.可以覽別.故云相也。經木頭幡者。喻無用也。  △二信相。 善男子。汝今應當如是憶持。若有眾生成就具足無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經典。信已受持。其餘眾生有樂法者。若能廣為解說此經。其人聞已。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所作惡業皆悉除滅。 【疏】從善男子汝今應當去.次明信相。自行生於二世之善.化他滅於二世之惡。互舉一邊.即信相也。  互舉一邊者。經明自行云。具足無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此舉已生善增長也。經明化他.乃云其人聞已.過去惡業除滅。此舉已生惡滅也。既已生善增長.必未生令生。既已生惡除滅.必未生惡不生。各舉一條.故云互舉。又自行亦滅惡.而且明生善。化他亦生善.且明滅惡。亦是互舉。  △三謗報。 若有不信是經典者。現身常為無量病苦之所惱害。多為眾人所見罵辱。命終之後。人所輕賤。顏貌醜陋。資生艱難。常不供足。雖復少得。麤澀弊惡。生生常處貧窮下賤。誹謗正法。邪見之家。若臨終時。或值荒亂。刀兵競起。帝王暴虐。怨家讎隙之所侵逼。雖有善友而不遭遇。資生所須。求不能得。雖少得利。常患饑渴。唯為凡下之所顧識。國王大臣悉不齒錄。設復聞其有所宣說。正使是理終不信受。如是之人不至善處。如折翼鳥不能飛行。是人亦爾。於未來世不能得至人天善處。 【疏】從若有不信去.三明謗人之報。現身去是現報.命終後去是生報.生生常處去是後報。  經讎隙。正應作隟.丘逆反.舋也。  △四信報。 若復有人能信如是大乘經典。本所受形雖復麤陋。以經功德即便端正。威顏色力日更增多。常為人天之所樂見。恭敬愛念。情無捨離。國王大臣及家親屬。聞其所說。悉皆敬信。若我聲聞弟子之中。欲行第一希有事者。當為世間廣宣如是大乘經典。善男子。譬如霧露。勢雖欲住。不過日出。日既出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眾生所有惡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得見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滅一切惡業。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髮。雖服袈裟。故未得受沙彌十戒。或有長者來請眾僧。未受戒者即與大眾俱共受請。雖未受戒。已墮僧數。善男子。若有眾生發心始學是大乘典大涅槃經。書持讀誦亦復如是。雖未具足位階十住。則已墮於十住數中。 【疏】從若復有人去.四明信人之報。本所受形去.是轉報障。譬如霧露去.是轉業障。如人出家去.是轉煩惱障。立譬多種。若作大戒譬.譬十地真解。若作十戒譬.譬地前似解。如純陀中意.此中作無戒譬。始自凡夫.發心即階十住。雖未斷惑.因中說果.即是轉煩惱障。上惡人約三報橫論。今善人約三障豎論。綺文互說耳。  作無戒譬者。即經云。未得受沙彌十戒也。沙彌云息慈.謂息惡行慈故也。十戒名相.如觀經疏。始自凡夫發心者。即以無戒.譬名字觀行.發圓心人也。階十住者。此乃名別義圓。十地即圓十住。三十心即當六根。故十住之言.正指六根似位。雖未下.假名五品。雖麤垢未落.而落在不久.故云位階十住。即是二即因中.說相似果也。上惡下.三報以生望生.一往是橫。三障約次第前後.一往是竪。  △二勸福結依。 或有眾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貪怖。或因利養。聽受是經乃至一偈。聞已不謗。當知是人則為已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以是因緣。我說四人為世間依。善男子。如是四人。若以佛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是故我說如是四人為世間依。 【疏】二從或有眾生去.是勸福結依。此文甚寬.不問弟子非弟子.因善因惡。但能發心.聞一偈者.則近菩提。因貪希利養.是因三毒發心。況九恒植善.四依功德耶。即是能信始終.鑑誡謗者因果。  則近菩提者。初住菩提也。鑒誡下.引信者善果既深.則知謗者惡報。亦重勸福誡罪.鑒照在茲。  △六勸供養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汝應供養去.是第六勸供養。文為二。初勸供養.次論義。初又二。初勸供養.次問答。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勸供養二。初勸供養。 善男子。汝應供養如是四人。 【疏】初文者。夫四依大益.九恒因厚.難可遭遇.故勸供養。  △二問答二。初問。 世尊。我當云何識知是人而為供養。 【疏】次問。含二意。云何識田.云何供養。  云何識田者。云何識知.四人是良福田相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亦二。初正答.次引偈。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正答。 佛告迦葉。若有建立護持正法。如是之人應從啟請。當捨身命而供養之。 【疏】初文者。建立正法是福田相。河西云。發心持戒.受持大乘.為人解說及護法等.是福田相。今文但明護法.即兼眾事。當捨身命.是供養相.以重奪輕。  以重奪輕者。身命尚捨.而況財物。  △二引偈。 如我於是大乘經說。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疏】次偈者。初引事師偈。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亦如諸天 奉事帝釋 【疏】次引事主偈。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二迦葉白下.是論義。先問次答。問有領旨.陳疑.請答。  △二領旨下。隨釋二。初問三。初領旨。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供養師長正應如是。 【疏】領旨如文。  △二陳疑二。初分科。 【疏】次陳疑為三。初三定。次三難。後三結。  △二從下。隨釋三。初三定。 今有所疑。唯願廣說。若有長宿護持禁戒。從諸年少諮受未聞。云何是人當禮敬不。若當禮敬。是則不名為持戒也。若是年少護持禁戒。從諸宿舊破戒之人諮受未聞。復當禮不。若出家人從在家人諮受未聞。復當禮不。  △二三難。 然出家人不應禮敬在家之人。然佛法中年少幼小應當恭敬耆舊長宿。以是長宿先受具戒。成就威儀。是故應當供養恭敬。如佛言曰。其破戒者是佛法中所不容受。猶如良田多有稊稗。又如佛說。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如事帝釋。如是二句其義云何。將非如來虛妄說耶。 【疏】從然出家人去.是三難。若從昔法.皆不應禮。若從今義.皆應供養。二旨相違.是故作難。  皆應供養者。以禮拜是身業供養故。故與昔日律制相違。經稊稗。上音啼.下蒲界反。草之似穀者。  △三三結。 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所犯。何故如來而作是說。世尊亦於餘經中說聽治破戒。 【疏】從如佛言曰去.是二結如文。或言三結。取持戒比丘.亦名有犯。是結出家不禮在家。  二結者。經持戒(至)是說。是結尊不禮少。雖持禁戒.禮少則犯.不應吉。經世尊下.結持不禮破。或言下.若作三結.則以初句.兼結僧不禮俗.故成三也。  △三請答。 如是所說。其義未了。  經如是所說下.即請答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二從佛告去.答為二。先略答.次廣答。  △二略文下。隨釋二。初略答。 佛告迦葉。善男子。我為未來諸菩薩等學大乘者。說如是偈。不為聲聞弟子說也。 【疏】略文少而意廣。何者。我為菩薩說如此偈.不為聲聞.三三之疑皆遣故也。廣答文多.而但專明持禮。於破不言有罪.是為意狹。然答此一條.餘二例遣。  文少意廣者。但云為菩薩是文少。則是許菩薩以持禮破.以尊禮少.以僧禮俗。是意廣也。三三之疑者。即定難結各三成九也。  △二廣答二。初敘意分科。 【疏】二廣答。文為三。一舉時。二設譬。三結。時中又四。一舉時濁。二明救濁。三和濁。四明無罪。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初舉時四。初舉時濁。 善男子。如我上說。正法滅已。毀正戒時。增長破戒。非法盛時。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受畜奴婢不淨物時。 【疏】初文云。如我上說者.近指前文。前文是迦葉問詞.被佛印竟.即成佛說。正法滅是見濁.毀正戒是命濁.增長非法是煩惱濁.一切賢聖隱是眾生濁.受畜不淨是劫濁。  △二明救濁。 是四人中。當有一人出現於世。剃除鬚髮。出家修道。 【疏】次從是四人中去.是救濁。即能救濁者.此人出世.撥亂反正.使人之濁不濁。  撥亂反正者。撥除五濁之亂.反復五清之正.故云濁不濁也。  △三和濁。 見諸比丘各各受畜奴婢僕使不淨之物。淨與不淨一切不知。是律非律亦復不識。是人為欲調伏如是諸比丘故。與共和光。不同其惡。自所行處及佛行處善能別知。雖見諸人犯波羅夷。默然不舉。何以故。我出於世。為欲建立護持正法。是故默然而不糾治。 【疏】三見諸比丘者.是惡濁之徒。不糾治者.且和濁光.未得機便。  未得機便者。機緣未熟也。  △四明無罪。 善男子。如是之人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 【疏】四善男子去.結無罪。如此破戒.若年少.若在家.應須禮敬供養。  如此破戒等者。謂四依和光.不舉破戒.則同其事業.亦名破人也。既是大權.安得不禮。若年下.例成二義。  △二設譬二。初分科敘意。 【疏】次善男子去.設譬。又二。先譬次合。初譬文為三。一為時作譬。二為同作譬。三為紏作譬。此中既釋持毀.又開大小乘.故須此事以消其文。  又大小乘者。小乘不許持禮破等。執小以難大也。故須下.以持毀事.消前二段。以大小義.消糾譬文也。  △二秉法下。隨文釋義二。初譬三。初為時作譬。 善男子。譬如國王遇病崩亡。儲君穉小。未任紹繼。有旃陀羅豐饒財寶。巨富無量。多有眷屬。遂以強力。乘國虛弱。篡居王位。治化未久。國人居士婆羅門等亡叛逃走。遠投他國。雖有在者。乃至不欲眼見是王。或有長者婆羅門等不離本土。譬如諸樹。隨其生處。即是中死。旃陀羅王知其國人逃叛者。眾尋即還。遣諸旃陀羅守邏諸道。復於七日擊鼓唱令。諸婆羅門有能為我作灌頂師者。當分半國以為封賞。諸婆羅門雖聞是語。悉無來者。各作是言。云何當有婆羅門種作如是事。旃陀羅王復作是言。婆羅門中若無一人為我師者。我要當令諸婆羅門與旃陀羅共住食宿。同其事業。若有能來灌我頂者。半國之封。此言不虛。呪術所致三十三天上妙甘露不死之藥。亦當共分而服食之。 【疏】秉法主.如國王。緣盡謝世.如崩亡。儲君.譬傳化弟子。熙連一恒植善淺薄.故言穉小。此譬正法毀滅之時。旃陀羅者.破法身慧命之種。多饒財寶者.惡業增長。多有眷屬者.破戒徒黨。篡居王位者.破戒統位。此譬破戒增長.非法盛時。國人居士婆羅門者.譬三種持戒之人。上品遠離.故投他國。中品不遠不同.故言不欲眼視。下品不能自移.故言如樹。又樹譬上品.如童子不遠而能匡正。此譬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守邏諸道去.明其作威作福。守邏諸道.譬惡比丘置立制網.塞持戒路。七日擊鼓.譬立制網.開放逸門。  經儲君者。直於反.備也。蔡邕勸學云。副君也。經篡居.又患反。說文。逆而奪取曰篡。如童子者。即指婆羅門受募譬也。守邏.郎佐反.切韻.遊兵也。作威作福者。塞持戒路是作威.開放逸門是作福。 【疏】灌頂師者。外國登位.使七世素貴缾盛四海水灌於王頂.是曰國師。如此間授璽稱尊號時。譬惡眾中.求羯磨師和僧三唱.是事如是持。分半國者。烏迴.準此僧正。撻利吒.準此僧都。互相羯磨.秉捉門徒。悉無來者.譬持戒人恥入惡眾.不共同事。復作是言去.再作威福.非法轉盛。若不肯作羯磨師者.當舉破戒者為主。甘露不死藥者.名聞利養安身之具。是同此等.皆譬非法盛時。  素貴等者。謂婆羅門清素高貴也。四分律云。取白牛角.盛四大海水及種子.以王置金輦上.使諸小王輿婆羅門.以水灌頂。白表眾色之本.牛角吉祥相.海水表潤澤.種子表生長。如是作時.若是四輪王.各有輪寶現.故名灌頂王。縱非輪王.亦如白蓋在空.如無憂王等。今云瓶盛四海水者.即如華嚴第三十九云.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灌太子頂也。如此下.此方帝王傳禪寶位.皆昇壇.受禪書.授璽紱。璽.斯是反。玉印也。秦始皇得楚之良玉.琢之為璽。李斯篆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漢魏已降.歷代相傳.謂之國寶。分半國者.謂共知僧事也。烏迴下.十律八法諍事法云。鬪諍事。云何以二毗尼滅.隨以何住處有鬪諍相。言比丘是事.付闥賴吒比丘.應受此事。如法.如毗尼.如佛教滅。若闥賴吒能如法.如毗尼.如佛教滅者.是事名滅。若是闥賴吒不能如法.如毗尼.如佛教斷是事者.應捨付僧。僧又不能斷者.爾時應僧中立二烏迴鳩羅.應羯磨此人.令斷是事等。準望此方.則是僧正僧都之職也。此方僧正.始於偽秦.僧䂮為之。僧都.始於元魏文帝.勑曇曜為之。正者。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也。都者。統攝僧倫.使遵法度也。破戒者為主者。即經云與旃陀羅共住等。  △二為同作譬二。初分科。 【疏】二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去.是和同譬。文為四。一童子受慕。二王大歡喜。三諸人瞋怪。四同事日久。  △二婆下。隨釋四。初童子受募。 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年在弱冠。修治淨行。長髮為相。善知呪術。往至王所。白言。大王。王所勅使。我悉能為。 【疏】婆羅門者.淨行也。童子者.因位也。弱冠二十.盛時。二智英勇.淨行戒也。長髮.慈也。善呪巧慧.我悉為之.同事也。  弱冠者。古玩反。禮云。男子二十.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釋名云。弱冠者.言雖成人而冠.體尚弱也。今以二十表權實二智.長髮覆首.如大慈被物。  △二王大歡喜。 爾時大王心生歡喜。受此童子作灌頂師。 【疏】次王大歡喜.喜惡化無壅。  △三諸人嗔怪。 諸婆羅門聞是事已。皆生瞋恚。責此童子。汝婆羅門。云何乃作旃陀羅師。 【疏】諸人瞋者.是不見機持戒者嫌也。  是不見機者。佛九恒已前.始行之者。未能鑒機.專守己道.不解施權.故嫌。  △四同事日久。 爾時其王即分半國與是童子。因共治國。經歷多時。  △三為糾作譬二。初分科。 【疏】三從爾時童子下.為糾作譬。文為二。先治惡.次立善。治惡文為四。一相研定。二求取大法。三弘宣大乘。四正作擯。  △二初研下。隨釋二。初治惡四。初相研定。 爾時童子語彼王言。我捨家法來作王師。悉教大王微密呪術。而今大王猶不見親。時王答言。我今云何不親汝耶。 【疏】初研定者。我捨家法.息大乘持戒。來作王師者。作破戒眾主。教王微密者。元令入大.此意不彰.故云微密。  △二求取大法。 童子答言。先王所有不死之藥猶未共食。王言。善哉善哉。大師。我實不知。師若須者。願便持去。 【疏】次童子答言下.是求大法。不死藥者。佛性常住之理.隱在破戒之下。言不知者。惡障妙理則是不知。言持去者。不惜破戒之眾.任汝開化。  任汝開化者。既破戒之眾.本具佛性。任彼四依.為其開曉。  △三弘宣大乘。 是時童子聞王語已。即持歸家。請諸大臣而共食之。諸臣食已。即共白王。快哉大師。有是甘露不死之藥。王既知已。語其師言。云何大師獨與諸臣服食甘露而不見分。 【疏】三是時童子去.攝來大化也。請諸大臣者。譬其來學者也。諸臣白王者。迷徒得悟.傳化者也。王語師言者。生信求解。  攝來大化也者。此解即持歸家也。謂攝彼戒眾.歸大乘家.以開化之。  △四正作擯。 爾時童子即更以餘雜毒之藥。與王令服。王既服已。須臾藥發。悶亂躄地。無所覺知。猶如死人。 【疏】四爾時童子更與餘藥者。依律苦切.對治呵責。王既服已.受治屈折。藥發悶亂者.推尋事理.生重憂悔。方乃自知.佛海死屍。前大臣白王者。上根悟也。王求藥者。中根悟也。悶絕者。下根悟也。  經躄.脾伇反.倒也.仆也。依律下.將修妙觀.必先懺淨。故依律制.隨犯何罪.用七種治。如前長壽品疏。今云苦切等言.通該前七。佛海死屍者.此據犯重為言。前大下.通前束成三根也。  △二立善二。初分科。 【疏】次從爾時童子立本儲君去.是立善人。中又為四。一立善。二驅惡。三無犯。四旁歎。  △二隨釋四。初立善。 爾時童子立本儲君還以為王。作如是言。師子御座。法不應令旃陀羅昇。我從昔來未曾聞見旃陀羅種而為王者。若旃陀羅治國理民。無有是處。大王今應還紹先王。正法治國。 【疏】初文云立本儲君者。大乘本體還得統立也。師子御座不應升者。第一義空.與破戒者不相應也。治國理民者。破戒亂常.擾善機民。  破戒亂常者。破戒之僧.為眾主。如亂常之賊.為國君。善機失益.猶萬民擾亂。旃陀篡位.亂帝王之常道.故曰亂常。經法不應者。法式不應也。  △二驅惡。 爾時童子經理是已。復以解藥與旃陀羅。令其醒寤。既醒寤已。驅令出國。 【疏】次爾時童子復以解藥去.更說實相懺悔之方。驅出國者。廢小乘中.分別決定.若持若犯之限域也。  經經理者.經營整理也。實相懺悔之方者.即令觀心實相。我心本空.罪福無主.犯無犯相.即是以解藥令醒。前依律治罰是事懺.生重憂悔.故如服毒。今示實相是理懺.心悟本空.故如服解。故知今經無別事儀.只以大乘理觀.對前小乘治罰.以為事理二懺.不同諸經別施方法。扶律談常.開小即大.意在茲矣。廢小乘等者。內觀了達.持犯一如.名之為廢。外之治罰.一不可虧。  △三無犯。 是時童子雖為是事。猶故不失婆羅門法。 【疏】三四如文。  經不失婆羅法者。先同後異.反常合道.豈乖淨行。  △四旁歎。 其餘居士婆羅門等。聞其所作歎未曾有。讚言。善哉善哉。仁者。善能驅遣旃陀羅王。  △二合二。初標示。 【疏】次從善男子我涅槃後去.合譬也。但合二.不合時。  但合二者.合同同糾也。  △二此下。隨釋二。初合和同。 善男子。我涅槃後。護持正法諸菩薩等亦復如是。以方便力。與彼破戒假名。受畜一切不淨物僧。同其事業。 【疏】此初合和同。以方便力.合上我捨家法也。與破戒等同其事業者.合上來作王師。釋論明四種僧。破戒僧名同.雜僧應是畜不淨僧.有羞僧應是假名僧。  以方(至)家法者。方便是權.家法是實。捨實用權.名捨家法。釋論下.準論即有羞.無羞.啞羊.真實。今云破戒即是無羞.雜僧應是啞羊。如釋通序中記。  △二合糾治。 爾時菩薩。若見有人雖多犯戒。能治毀禁諸惡比丘。即往其所恭敬禮拜。四事供養。經書什物悉以奉上。如其自無。要當方便從諸檀越求乞與之。為是事故。應畜八種不淨之物。何以故。是人為治諸惡比丘。如彼童子驅旃陀羅故。 【疏】從爾時菩薩下.二合糾治破戒也。八不淨者。謂畜金銀.奴婢.牛羊.倉庫.販賣.耕種.手自作食.不受而啖。污道.污威儀.損妨處多。故名不淨。  經爾時菩薩者。始行人也。若見(至)比丘者。即四依行權之人也。以始行之實持.禮四依之權破。故云即往至禮拜等。經什物者。三蒼。什.十也。聚也.雜也。物即器也。疏列八不淨.名字未顯。今依善生優婆塞戒經具列之。一畜田宅。二種殖根栽。三貯聚稻粟.居鹽求利。四畜奴婢人民。五畜養群畜。六畜金銀錢寶。七畜象牙.諸寶大牀.綿褥氍氀。八畜一切銅鐵釜鑊。畜此八種.乖出家道。能污淨戒.故云污道等。  △三結二。初分科。 【疏】從爾時菩薩雖復恭敬去.是第三結成。又二。初結有罪無罪。二結但為菩薩.不為聲聞。  △二初中下。隨釋二。初結有罪無罪二。初結無罪二。初持禮毀無罪。 爾時菩薩雖復恭敬禮拜是人。受畜八種不淨之物。悉無有罪。何以故。以是菩薩為欲擯治諸惡比丘。令清淨僧得安隱住。流布方等大乘經典。利益一切諸天人故。 【疏】初中云雖恭敬去.明持禮毀無罪。雖受不淨.是亦無罪。何以故去.釋無罪意。  經爾時菩薩(至)是人.亦即始行禮四依。經受畜下.又顯四依.同彼事業.受畜無罪。故疏云是亦無罪。故知佛明無罪.雙關二人。一明始行實持.禮四依權毀無罪。二明四依.受八不淨亦無罪。釋無罪意者。經文但釋四依.受畜無罪耳。  △二持受毀供無罪。 善男子。以是因緣。我於經中說是二偈。令諸菩薩皆共讚歎護法之人。如彼居士婆羅門等稱讚童子。善哉善哉。護法菩薩正應如是。 【疏】從以是因緣去.明持受毀供養亦無罪。如文。  持受毀供等者。文悞。應云毀受持供。即是四依權毀.受始行持成人供養.無罪也。經云。讚護法之人.如讚童子。以喻顯法.豈非權毀是所供耶。  △二結有罪二。初乖說。 若有人見護法之人與破戒者同其事業。說有罪者。當知是人自受其殃。是護法者實無有罪。 【疏】次明若乖此說.則有罪。  △二乖心。 善男子。若有比丘犯禁戒已。憍慢心故。覆藏不悔。當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薩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無憍慢。發露悔故。 【疏】若乖此心.則有罪。  經以無憍慢者。菩薩權施.本無犯罪.示同懺悔耳。  △二結但為菩薩二。初引偈。 善男子。是故我於經中覆相說如是偈。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如第二天 奉事帝釋 【疏】次從善男子我於經中者。結為菩薩。又二。先引偈。  經第二天者。如三十二天奉帝釋也。  △二判。 以是因緣。我亦不為學聲聞人。但為菩薩而說是偈。 【疏】次判(云云)。  △七簡真偽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去.第七料簡為三。先問答。次約法簡。三領解。  △二隨釋三。初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等菩薩摩訶薩於戒縱緩。本所受戒為具在不。 【疏】初中有問有答。問為兩意。一問緩.二問失。只應是一問.佛有兩答.故為二問。  只應是一問者。據現文只是問緩。答既有二.則知問中云為具在不.則當問失不失。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言去.答也。先答失不失.後答緩不緩。初答不失中.先法次譬。  △二隨釋二。初答失不失二。初法。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何以故。本所受戒。如本不失。設有所犯。即應懺悔。悔已清淨。 【疏】初法者。律中解云。若破戒者.體解俱失。數師云。戒體常在.但是污戒。下文云。失與不失悉是戲論.不解佛意。今經明四依示同破戒.故無所失。  數師(至)污戒者。薩婆多云。寧可一時發一切戒.不可一時犯一切戒。且如婬戒.女人身上發得二十一戒(大小便道及口各歷七毒).男子身上得十四戒。餘法界中男女亦爾。今或貪心.犯一女一道.但名污一淫戒比丘。自餘諸婬.戒體光潔.無行可違.稱本受體。如懺初篇。還得清淨.不言更受。由有本戒.故云戒體常在等。下文下.引迦葉品二十一番諍論文也。  △二譬二。初分科。 【疏】次善男子如隄塘下.譬也。又二。先譬.次合。  △二譬下。隨釋二。初譬。 善男子。如故隄塘。穿決有孔。水則淋漏。何以故。無人治故。若有人治。水則不出。 【疏】譬中又二意。無治則漏.治則不漏。犯已懺悔則不失.不懺則失。  經堤塘。爾雅云。堤謂之梁。漢書云。無堤之輿。韋昭云。積土為封限也。  △二合。 菩薩亦爾。雖與破戒共作布薩。受戒自恣。同其僧事。所有戒律。不如隄塘穿決淋漏。何以故。若無清淨持戒之人。僧則損減。縱緩懈怠。日有增上。若有清淨持戒之人。即能具足。不失本戒。 【疏】次合二譬。可解。當知菩薩不同隄塘。  穿決.音穴。說文。下流也。周易。藩決不羸。王弼徐邈等皆音穴。淋漏。漉水下也。  △二答緩不緩。 善男子。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菩薩摩訶薩於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奉戒。為護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浴。是故菩薩雖現破戒。不名為緩。 【疏】次於乘緩者。答第一問。舊云聲聞急戒緩乘.菩薩急乘緩戒。有人云。乘如綱.戒如目。提綱則目正。得中道本.戒則自圓。今明不爾。經偏舉菩薩急乘緩戒。若具論者.聲聞菩薩各有四句.如別記。  得中道本者。中道即理乘也.其猶綱維。戒即事戒.如彼網目。提綱目正.故云自圓。今明下.今師正釋也。總斥二解.故云不爾。經偏下.若知偏舉.自見二師解義之失。若具下.正示今義。若通論乘戒.一切善法.一切觀行.皆通論乘戒。人天亦得名乘.中道亦得名戒。故若別判者.三歸五戒.十善八齋.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名之為戒。若聞經生解.若觀智推尋.四諦十二緣無生理.智能破惑運出三界.名之為乘。經明急乘緩戒.蓋從別判。  聲聞菩薩者。聲聞且約三藏.菩薩的指圓人。今經對論.率多此例。且聲聞四句者。一戒乘俱急。戒急.受人天報。乘急.見佛聞生滅法悟道。陳如五人即其事也。二戒緩乘急。戒緩.墮三塗。乘急.得聖果。諸小乘經列龍鬼眾.即其人也。三戒急乘緩。戒急得人天身。乘緩不得值佛。設值佛.亦不聞經悟道。如佛出.著樂.諸天及舍衛六億.即其類也。四乘戒俱緩。戒緩墮惡道.乘緩不見佛.流轉生死未有邊際。菩薩四句.例亦可見。俱以圓頓為乘.值佛悟大為異耳。應知乘戒是因.值佛是果。今經即菩薩四句中.偏舉第二句以斥第三句人也。且約四依權現破戒.故云戒緩耳。故知此句比初句為劣.對三四名勝。且乘緩戒急之人.雖得生天.果報若盡.終淪惡道。如鬱頭藍弗.雖生非想.卒作飛狸.故云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此斥第三句也。乘急戒緩者.雖墮三塗.終悟聖道。如調達本得煖法.造逆墮獄。出得人身.則成支佛。故云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此讚第一句也。此明四依權示毀戒.故此比量。寄語初心.俱急為上。故大師云。幸在人天受樂.何須苦入三塗。  經云於此大乘(至)奉戒者。此約通義.理亦名戒。又有因緣故.犯亦名持。例如末利祇陀.唯酒唯戒。故云是名奉戒。經結云。不名為緩者.則是乘戒俱急。且約示同前.云戒緩耳。如別記者。則指法華淨名二疏及止觀中.具約四教五時.各為四句。廣在彼文.此不細釋。  △二約法簡二。初分科。 【疏】次約法簡。又三。初約福田簡。次約智簡。三天眼簡。初福田中三。法.譬.合(云云)。  △二隨釋三。初約田簡二。初正釋三。初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眾僧之中有四種人。如菴羅果生熟難知。破戒持戒云何可識。佛言。善男子。因大涅槃微妙經典則易可知。  經有四種人者。四依示毀.則內熟外生。四依持戒.則內外俱熟。假名比丘.外熟內生。惡比丘.內外俱生。  △二譬。 云何因是大涅槃經可得知耶。譬如田夫種植稻穀。耘除莠稗。以肉眼觀。名為淨田。至其成實。葉穀各異。如是八事能污染僧。若能除却。以肉眼觀則知清淨。若持戒。若破戒。不作惡時。以肉眼觀難可分別。若惡彰露則易可知。如彼莠稗易可分別。  經耘除者。耘.除草也。或作芸者非.草名耳。  △三合。 僧中亦爾。若能遠離八種不淨毒蛇之法。是名清淨聖眾福田。應為人天之所供養。清淨果報非是肉眼所能分別。  △二問下。料簡。 【疏】問。下梵行使平等施.與此相違。答。各有其意。此中明四依.故簡真偽。梵行明慈心平等.故不分別。又此中誡福田.梵行誡施主(云云)。  使平等施者。經云。不問是田非田也。與此相違者。此云是名聖眾福田.應為人天供養。豈非簡却.破戒非田。既有去有取.則不平等.故云相違。故簡真偽者.欲依於真.故須簡偽。又此下.誡福田.則令出家眾忖己德行.無濫受於信施.俾離犯而成持。誡施主.則令在家眾運心普廣.內不起於愛惡.使無罪而有福。請觀二誡.主對有殊。且俗易生嫌.苟用今文.則彌增其累。僧多起過.若依梵行.則更益無慚。以例諸經.意不出此。比有以簡田之文.二果之喻.誡僧言教.以示俗徒。意欲重我輕他.豈知彼此陷沒。毗尼秘密.不許俗聞.深可思量.無宜自負。故南山云。事起非法.言成訛濫。反生不善.何名引接。  △二約智簡二。初分科。 【疏】二復次善男子如迦羅下.用智簡。先譬.次合。  △二六卷下。隨釋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如迦羅迦林其樹眾多。於是林中唯有一樹。名鎮頭迦。是迦羅迦樹。鎮頭迦樹。二果相似。不可分別。其果熟時。有一女人悉皆拾取。鎮頭迦果纔有一分。迦羅迦果乃有十分。是女不識。持來詣市而衒賣之。凡愚小兒復不別故。買迦羅迦果。噉已命終。有智人輩聞是事已。即問女人。姊於何處得是果來。是時女人即示方所。諸人即言。如是方所多有無量迦羅迦樹。唯有一根鎮頭迦樹。諸人知已。笑而捨去。 【疏】六卷云迦留治牟.皆不見翻。但知是甘毒二果.譬於持犯。女人譬凡愚執事。小兒譬無智施主。問何處得果者.推其根本。笑而捨去.譬知偽棄之。  譬於持犯者。鎮頭是甘果.譬持戒。迦羅是毒果.譬犯戒。凡愚執事者。即不閑教法.不別是非眾主也。經詣市.喻眾生分僧於檀越之家也。衒者。說文。行且賣也。  △二合。 善男子。大眾之中八不淨法。亦復如是。於是眾中多有受用如是八法。唯有一人清淨持戒。不受如是八不淨法。善知諸人受畜非法。而與同事。不相捨離。如彼林中一鎮頭迦樹。有優婆塞見是諸人多有非法。併不恭敬供養是人。若欲供養。應先問言。大德。如是八事應受畜不。佛所聽不。若言佛聽。如是之人得共布薩羯磨自恣不。是優婆塞如是問已。眾皆答言。如是八事。如來憐憫。皆悉聽畜。優婆塞言。祇洹精舍有諸比丘。或言金銀佛所聽畜。或言不聽。有言聽者。是不聽者不與共住。說戒自恣。乃至不共一河飲水。利養之物悉不共之。汝等云何言佛聽許。佛天中天。雖復受之。汝等眾僧亦不應畜。若有受者。乃至不應與共說戒自恣羯磨。同其僧事。若共說戒。自恣羯磨。同僧事者。命終即當墮於地獄。如彼諸人食迦羅迦果已而便命終。 【疏】善男子大眾下.合譬。受八不淨.合迦羅迦。不受不淨.合鎮頭迦。持毀共住.合二果同林。有優婆塞據教問.次引祇洹為證.次不許同住等.合智者問。從若有受者.自毀誤人.合上笑而捨去。  △三約天眼簡二。初分科。 【疏】三從譬如城去.約天眼簡。於中二。先譬.後合。  △二雪下。隨釋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城市有賣藥人。有妙甘藥出於雪山。亦復多賣其餘雜藥。味甘相似。時有諸人。咸皆欲買而不識別。至賣藥所問言。汝有雪山藥不。其賣藥人即答言。有。是人欺詐。以餘雜藥語買者言。此是雪山甘好妙藥。時買藥者以肉眼故。不能善別。即買持歸。便作是念。我今已得雪山甘藥。 【疏】雪山譬涅槃常住妙理。藥譬依涅槃立清淨行。賣藥人譬姦狡執事。雜藥譬毀者不別。不別者買.譬無智施主。  立清淨行者。則是觀涅槃以行道也。故使一止一作.常冥三德.名真持戒。姦狡執事者。前女人不別甘毒.悉皆拾取.故喻凡愚眾主。今賣者明識妙雜.欺詐買人.故喻姦狡眾主。內雖精別持犯.為利養故.以破戒僧.外誑檀那。毀者不別者。外形與持戒無異也。不別者買者。牒經也。  △二合。 迦葉。若聲聞僧中有假名僧。有真實僧。有和合僧。若持戒若破戒。於是眾中等。應供養恭敬禮拜。是優婆塞以肉眼故。不能分別。譬如彼人不能分別雪山甘藥。誰是持戒。誰是破戒。誰是真僧。誰是假僧。有天眼者乃能分別。迦葉。若優婆塞知是比丘是破戒人。不應給施。禮拜供養。若知是人受畜八法。亦復不應給施所須。禮拜供養。若於僧中有破戒者。不應以披袈裟因緣恭敬禮拜。 【疏】迦葉去.合。假名合雜藥。真僧合妙藥。肉眼合不別者。天眼乃能別。天眼非但別偽因.不應禮施。復能見果.不應禮施。  非但別偽因等者。由破戒因.招惡道報。天眼之通.豈但別知現在破戒.亦懸見未來受報。本給施禮拜持戒之人.今既破戒.故不應禮施.此別偽因也。本為禮施敬田.未來墮惡則屬悲田.因中見果.故應不禮施。故云復能見果也。  △三領解。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 【疏】三迦葉白佛是領解。初稱歎.次頂受(云云)。  △八會通今昔二。初分科。 【疏】從如佛所說去.是第八會通。昔依四法.今依四人。文有問答。問又二。先舉昔依.次請會。  △二初昔下。隨釋二。初問二。初舉昔依三。初對阿含辨異。 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疏】初昔依者。然阿含中出次第.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與今迦葉所列次第有異。  次第有異者。阿含以依了義.當第二.今居第四。  △二梁下。明四家各解。 【疏】梁武云。此文為定。諸法師云。今經出昔依.以阿含為定。或言出經者誤。或言於昔雖了.望今未了.故了義在後。  梁武(至)為定者。意謂此經是終窮之說.故依今經次第為定。諸法下.迦葉既是舉昔為難.故知次第須依阿含。或言下.既指今文為譯人之誤.則亦准阿含為定也。或言下.意指昔教對邪.名了。望今大教.還是未了.是故迦葉以昔第二居乎第四。則是以了不了.總判前三。已上四說.第三符順諸師。第四似依梁武。皆是人情.非不一途.故無所破。  △三今且下。依阿含出義。 【疏】今且釋阿含次第者。昔人無常.故不可依。以法常故.故法可依。  今且下.今迦葉既是敘昔.是故且依阿含。然聖教難知.或別有意.故不應云出經者悞等也。文中云常與大.皆在昔教.非對今經。以今迦葉.正舉昔故。昔人無常者。佛教初興.真化未洽。魔外雜亂.作四果像。邪人濫正.故無常準。故云昔人無常。苟令依人.恐染邪法.故不可依。法常者。法謂苦空無常無我寂滅。三印生死.一印涅槃。依此法門必出三界。其或形服似邪.而能說斯正法.必須依法。如薩遮尼乾經。尼乾為王說佛相好等.豈非大權外現.邪人而揚正法。斯則人無常定.法有常定.故可依法。故法常之言.不可濫作今經常住之解。迦葉舉昔.疏主釋成。豈可章安乖文背義。下云小大.其例亦然。 【疏】法有小大。大法了義.是故須依。語若生著.故不須依。了語下義.義體無著.是故須依。識著智解.是故依智。  法有下.此正依阿含生起也。雖正法可依.而藏教三乘俱名正法。自調自度.名不了義.故不可依。六度大乘.志求作佛.名為了義.是故須依。語若下.三乘之法.悉是言教。若著名相.是一非諸.煩惱從生.安能會道。故須得義忘言.不生惑著。識著下.識是有漏暗情.智是無漏明解。故妄情解義.未免惑著。依義修觀.觀察無漏.方契真源.是故依智。  △二請會。 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非四種人。 【疏】從如是四法非四種人.正請會通。  正請會通者。昔令不依於人。今令依止四人。今昔相違.而皆佛說。未知其意.故請會通。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佛言下.答。又為二。先別會.後總會。  先別下.別會.則但會昔教初依。總會.則通該昔教四義。  △二所以下。隨釋二。初別會二。初敘意分科。 【疏】所以別會者。正言今依人與昔依法.二言相反.故偏須別會。文為四。初會人法.依法即是依人。二明昔不依人者.不依無法之人。三明今依人者.還是有法之人。四舉下況上。  △二初依下。隨文釋義四。初明依法即依人。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 【疏】初依法即依人者.人法不異。興皇言。昔以法簡人.結還依智。今以人簡法.結還依人。  人法不異者。即經云。依法者即是如來也。法即所說之教。如來是能說之人。能所事殊.心性理等。若人若法.唯心所變。故使人法.當體即心.咸空假中.融通無礙。故經云。即是法性等也。以法下.謂以正法簡邪人也。結還下.此指阿含第四依.是依智不依識。智還解法.故是結法。故知後三悉簡初法。依了是大乘之法。依義是法下之義。故四依雖殊.大意在法。以人下.今經以依大乘四人.故能簡去小乘之法。結還下.即經結云。是故如來常住不變也。意云雖明人法不異.事須依人.是滅後正意也。 【疏】昔人既破.昔法亦除。今人既存.今法須取。但今人法不二。昔人即聲聞緣覺.豈依此人。昔法即方便半字。若不悟者.亦須破法。若了悟者.不除此法。  昔人下.昔二乘之人.已被今破。所說小法.任運亦除。以昔望今.則昔之人法.悉不可依。今人下.令依四人。故云今人既存.人本傳法.故云今法須取。以今望昔.則今之人法悉可依也。但今下.顯今一如.簡昔異體。昔人下.解上昔人既破等也。若不下.不悟須斥。若了下.既悟妙理.大小無殊.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云不除此法。  △二明昔不依無法之人。 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 【疏】次若復有下.明昔不依無法之人。  明昔不依等者。問。昔但依小法簡邪人。經云不知不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則是簡小乘之人.豈是昔義耶。答。跨節明義.約佛意說。故於昔日.便欲依大乘頓法.簡去偏人。機宜未堪.且簡邪人.依小法耳。  △三明今依有法之人四。初唱應依。 如上所說四人出世護持法者。應當證知而為依止。 【疏】三如上所說下.明今依有法之人。又為四。一唱應依。  △二釋應依。 何以故。是人善解如來微密深奧藏。故能知如來常住不變。若言如來無常變易。無有是處。 【疏】二釋應依。  △三歎德。 如是四人即名如來。 【疏】三歎德。  經即名如來者。初依.名相似如來。後三依.名分真如來。  △四釋歎。 何以故。是人能解如來密語及能說故。 【疏】四釋歎。  △四舉下況上。 若有人能了知如來甚深密藏。及知如來常住不變。如是之人若為利養。說言如來是無常者無有是處。如是之人尚可依止。何況不依是四種人。 【疏】四若有人能下.舉下況上。明外凡能知佛常.不為利養所轉.尚復可依。況於四人而不依耶。  外凡者.即名字觀行位人。  △二總會二。初分科。 【疏】次從依法者即是法性去.總會四依。又三。初就今教會。二舉今昔相對會。三結會。初文又二。先會次結。初還依問.次第會之。文自為四。  就今教會者。名雖用昔.義順今經。  △二初依下。隨釋三。初就今教會二。初會四。初會依法不依人三。初雙標。 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聲聞。 【疏】初依法為三雙。一雙標。二雙釋。三雙結。初依法者.即妙有之法。不依聲聞之人.即雙標也。  妙有之法者。一念十界.攝盡四教。故觀言教.唯見理具.名妙有也。  △二雙釋。 法性者即是如來。聲聞者即是有為。如來者即是常住。有為者即是無常。 【疏】法性者即如來.聲聞者即有為。是雙釋也。  △三雙結。 善男子。若人破戒。為利養故。說言如來無常變易。如是之人所不應依。善男子。是名定義。 【疏】雙結可尋。  △二會依義不依語二。初會依義。 依義不依語者。義者名曰覺了。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名曰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義者即是法常。法常義者即是僧常。是名依義。 【疏】次文二。初會依義者。覺了即般若.不羸劣即法身.滿足即解脫。昔教解脫具.則無身智。身智在.則解脫不滿。又不得是三寶。  昔教下.出昔所依之義.是今所廢也。解脫具等者。入無餘時.灰身滅智故。解脫不滿者。身智在時.始得有餘.未入無餘.故云不滿。  △二會不依語二。初分科。 【疏】次不依語下.又二。先明無理之語.後明亂正之語。  △二隨釋二。初明無理之語。 不依語也。何等語言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如佛所說無量諸經。貪求無厭。姦巧諛諂。詐現親附。現相求利。經理白衣。為其執役。 【疏】初文者。如佛所說.貪求無厭去.有二解。一云此是佛說外道經中之言。二解是佛自說經.生凡夫之過.不得依此為行。  有二解者。應以次解為正。則經云諸論.已指邪教。如佛所說.乃是權經。生凡夫過者。佛說權經.凡夫不了.生於取著.順文邪命也。如昔許食三種淨肉.故使凡夫貪求無厭。不得下.今經已廢前教故.不得依此修行也。又可諸論是權論。如佛下.是權經。律亦名經。則是昔說三藏悉不可依。  △二明亂正之語。 又復唱言。佛聽比丘畜諸奴婢不淨之物。金銀珍寶。穀米倉庫。牛羊象馬。販賣求利。於饑饉世憐憫子故。復聽比丘儲貯陳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噉。如是等語所不應依。 【疏】次又復唱言下.是亂正之語。  亂正者。謬云佛許畜不淨.乃至不受而噉等.以亂正教也。  △三會依智不依識。 依智不依識者。所言智者即是如來。若有聲聞不能善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若知如來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應依止。若見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食所長養。亦不應依。是故知識不可依止。若復有人作是說者。及其經書。亦不應依。 【疏】三釋依智不依識。若知法身是常.即是真智。若言無常.即是識著。  經真智。即名字已去。了達法身.悉名真智。經方便之身.即應化身也。當知應化即法.二身並常。若言三科攝者.則是無常。  △四會依了不依不了二。初分科。 【疏】四釋了義為三。一標宗。二歷法。三辨宗。  △二隨釋三。初標宗。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其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 【疏】初約一大乘兩緣來望.為了不了。  兩緣來望者。一乘本同.聲聞疑怪.故成不了。菩薩知解.故名了義。法體無殊.機緣見異。經隨其自心者。謂達本還源.心外無境.即入秘藏。故云無礙大智。  △二歷法。 又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聲聞所說應證知者。名不了義。菩薩所說應證知者。名為了義。若言如來食所長養。是不了義。若言常住不變易者。是名了義。若言如來入於涅槃。如薪盡火滅。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入法性者。是名了義。 【疏】次又聲聞下.是歷法。有五雙相對。大小.常無常.大小所說.食不食.滅不滅。可尋。  △三辨宗二。初辨小三。初標。 聲聞乘法則不應依。 【疏】三聲聞乘下.辨宗。初辨小.後辨大。各有標釋結。  辯宗者。辨上五雙宗本也。  △二釋。 何以故。如來為欲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聲聞乘。猶如長者教子半字。善男子。聲聞乘者。猶如初耕。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  △三結。 是故不應依聲聞乘。  △二辨大三。初標。 大乘之法。則應依止。  △二釋。 何以故。如來為欲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於大乘。  △三結。 是故應依。是名了義。  經小大二文.俱云方便者。應以體內體外分之。  △二結。 如是四依。應當證知。 【疏】次如是下.總結。  △二舉今昔相對會二。初敘文分科。 【疏】復次依義下.第二今昔相對會通。釋前兩依.文句相涉。人謂但三。文為三。初兩依共釋。次釋第三。三釋第四。初共釋為三。一釋依義.兼明依法。次釋不依人。三釋不依語。  人謂但三者。自古人即分此文也。  △二此初下。隨文釋義三。初兩依共釋三。初釋依義兼明依法。 復次依義者。義名質直。質直者名曰光明。光明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如來。又光明者名為智慧。質直者名為常住。如來常者名為依法。法者名常。亦名無邊。不可思議。不可執持。不可繫縛。而亦可見。 【疏】此初第一偏明依義。次此後即不明依語.但語勢相仍.仍明不依人。又明依義即是依法.是故無別依法之文.但有不依人。此即第一偏明依義。法者名常下.釋法也。後具結二種。  此初下.文中先點示文節.次正釋。次此後等者。據此只明第二依耳。但以因便明不依人.致成共釋。語勢相仍者。仍.因也。只因上文云。而亦可見.故隨語勢便云.若有說言不可見者.如是之人所不應依。故云仍明不依人。即是依法者。以圓融無礙.法義無別.故於依義文下.即明依法。經云如來常者。名為依法等是也。是故下.由法與義同.故使第二段經用第一依.但有不依人一邊義耳。已上示文節竟。此即下.正釋現文也。後具等者。此顯分經.須作初兩共釋也。以下結文.具結二依。故第二段經結云。是故依法不依人。第三段結云。是故依義不依語。是故今師依古分文.總為三段.而四依義足。  經質直者。三德之總名。故下云。質直名為常住也。以三德圓融.無邪偽故.名為質直。光明等三.即三德之別稱。光明即般若.不羸即法身.如來即解脫。  △二釋不依人。 若有說言不可見者。如是之人所不應依。是故依法。不依於人。 【疏】若有說言不可見下.釋不依人。  經說言不可見者。說小灰斷也。  △三釋不依語。 若復有人以微妙語宣說無常。如是之言所不應依。是故依義。不依於語。 【疏】若復有人下.釋不依語。  經以微妙語者。綺飾文詞.演說灰斷.意令他信。  △二釋第三。 依智者。眾僧是常。無為不變。不畜八種不淨之物。是故依智。不依於識。若有說言識作識受。無和合僧。何以故。夫和合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云何言常。是故此識不可依止。 【疏】依智者下.二別釋第三依.依智不依識。所言識作識受.無和合僧者。但有識著作因.受識著之果.皆是生死.則無常住一體之僧。  △三釋第四。 依了義者。了義者名為知足。終不詐現。威儀清白。憍慢自高。 貪求利養。亦於如來隨宜方便所說法中不生執著。是名了義。若有能住如是等中。當知是人則為已得住第一義。是故名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不了義者。如經中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義故。令諸眾生墮阿鼻獄。所以者何。以取著故。於義不了。一切燒者。謂如來說涅槃亦燒。一切無常者。涅槃亦無常。苦空無我亦復如是。是故名為不了義經。不應依止。善男子。若有人言。如來憐憫一切眾生。善知時宜。以知時故說輕為重。說重為輕。如來觀知所有弟子。有諸檀越供給所須。令無所乏。如是之人。佛則不聽受畜奴婢金銀財寶販賣市易不淨物等。若諸弟子無有檀越供給所須。時世饑饉。飲食難得。為欲建立護持正法。我聽弟子受畜奴婢金銀車乘田宅穀米貿易所須。雖聽受畜如是等物。要當淨施。篤信檀越。如是四法所應依止。若有戒律阿毘曇修多羅。不違是四。亦應依止。若有說言。有時非時。有能護法。不能護法。如來悉聽一切比丘受畜如是不淨物者。如是之言不應依止。若有戒律阿毘曇修多羅中。有同是說如是三分。亦不應依。 【疏】三依了義者。別釋第四依.明了不了。若言有四緣得畜八不淨.即是了義。一無檀越。二時饑。三建立。四淨施。  經隨宜方便(至)執著者。既體權識實.不執權謗實.故云不生執著。經以不了如是義者。不了即權而實.無常即常.取著小乘.毀謗大教.故使果在地獄。借使證小乘果.乃是墮無為坑.亦名墮獄。故淨名云。供養汝者.墮三惡道。四緣者。即經若諸弟子無有檀越去是也。 【疏】解者不同。一云具此四緣方乃得畜。二云隨一皆得。三云前三.一一皆得畜之.但須淨施。淨施一事既不可無.是則皆須二緣得畜。若說有時非時皆聽畜者.為不了義。三分即是三藏。  解者下.凡有三釋.而第三釋雅符經旨。以經文列上三緣.然後聽畜.故云我聽弟子受畜等.而結云。要當淨施篤信檀越。皆須二緣者。如無檀越供給.雖許受畜.要須淨施。時飢建立.其事亦然.故云皆須二緣也。言淨施者。薩婆多論云。先求知法白衣語之.若不知者.告令解之。至彼所云。比丘之法.不得畜錢寶金銀穀米等。今以檀越為淨施主.後得財寶.盡施檀越。經說輕為重等者。無二緣則不許.是說輕為重。有四緣則聽畜.是說重為輕。以不許為重.聽畜為輕.故使經文翻倒其語。  △三結會。 我為肉眼諸眾生等說是四依。終不為於有慧眼者。是故我今說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義者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了義者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疏】我為肉眼下.第三結會也。或時肉天兩眼相對.則是障內外。或法慧相對.此論照真俗異。今以肉慧相對者.此論凡聖之殊。  障內外者。肉見內.天見外。凡聖之殊者。分證聖人得中道慧眼也。二乘空慧亦名為肉。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七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八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一。 邪正品第九(會疏卷第七)  △六邪正品答云何知天魔問二。初題目三。初正釋題目二。初標。 【疏】邪正品。邪者.魔也。正者.聖也。  夫邪黨嫉正.魔亂真道.能惑始學人。故宜辨其相.從所詮以立名也。初且雙標。故云邪者.魔也。正者.聖也。  △二邪魔下。釋二。初通途示義二。初釋二。初歷法解義二。初釋邪二。初標名列數。 【疏】邪魔多種。謂邪惡.邪俗.邪偏.邪漸。  下釋邪正.既各開四義。則四種之邪.亦名四正。義雖通正.正還是邪。唯指圓頓人法.非邪非正.方名為正。故知總標邪至別教。既以聖解正.則正唯在圓。  △二邪惡下。解義引證。 【疏】邪惡者。闡提謗法.四重五逆.十惡四趣等果是也。文云。聽畜八種不淨.即謗佛。執九部經謂無方等.即謗法。若欲行淫應脫法服.即犯四重。此等名為邪惡。  邪惡者下.次第釋四種邪義。文中四段皆先示義。次引經證。文列五法是邪惡。一謗法。二四重。三五逆。四十惡。五四趣。言四趣等果者。顯上謗重逆惡為因.招感四趣之果也。文云至即謗法.證上闡提謗法義。若欲下.證上四重義。即下經云。若言佛說。我諸比丘若欲行婬.應捨法服.著俗衣裳也。此等者.等取五逆十惡也。 【疏】邪俗者。通謂二十五有因緣。煩惱.業.陰.天魔等是。文云。依因父母愛欲和合.生育是身。愛即煩惱。是身即陰。以有漏形作無漏身.即是天魔。往昔苦行.即是業等。即其義也。  邪俗下.三界通是有為.故名邪俗。文中凡列四法。一煩惱。二業。三陰。四天魔。煩惱業是因.陰是果。文云下.證煩惱陰。愛即下。釋經對義也。以有下.證天魔。往昔下.證業。即下經云。如來往昔實苦行者.是魔所說。若云示同苦行.為化眾生者.是佛所說。 【疏】邪偏者。謂聲聞緣覺.無常苦空.邪曲涅槃等是。文云。如來無常變異.宣說無我。即其義也。  邪偏者。二乘所證.偏在空邊.故曰邪偏。 【疏】邪漸者。謂分別歷別.棄捨二邊.別求中道。亦三昧魔.菩提心魔等是。文云。如來於諸外道邪論無所知.於世間湯藥無所知。無所知故.故名如來。於刀割香塗.不生憎愛.唯能處中.故名如來。即是其義。  邪漸者。別教漸次入中.故名邪漸。棄捨二邊者。十住棄俗.行向棄真.於初地位.別求本有中道。三昧魔等者。華嚴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魔。一者陰魔.生諸取故。二者煩惱魔.生雜染故。三者業魔.能障礙故。四者心魔.起憍慢故。五者死魔.捨生處故。六者天魔.自憍縱故。七者善根魔.恒執取故。八者三昧魔.久躭味故。九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十者菩提法智魔.常不捨故。既菩薩有此十魔.即是邪義也。邪論無所知者。即下經云。若言菩薩.不能入於外道邪論.知其威儀也。湯藥無所知。即經云。又亦不知和合諸藥.以不知故乃名如來也。蓋以別教破事顯理.理性凝然.不能具法.故於邪論諸藥及塗割等.悉無所知。以邪論等皆是生死事故。下經既判此等以為魔說.故知歷別亦在邪攝。  △二釋正二。初標列。 【疏】正者名聖。聖正多種.謂執正.善正.真正.方正。  △二對。下結例。 【疏】對於四邪以論四正。四邪既出.於文翻邪即正.不俟更論。  四邪既出於文者。四邪已引經證成。今論四正.翻邪即是。文與前同.不須更引。只由邪體亦通正義.故今疏主兩向釋之。何者。據闡提等.體是邪惡.而執正此惡.不出欲界.故得名正.以主執為正也。餘三可例。  △二會成四悉二。初標。 【疏】此四邪四正.即四悉意。  △二邪惡下。釋。 【疏】邪惡尤重.眾邪之根.即世界也。邪俗之邪.為清升者立此名字.即為人也。邪偏.偏破生死.入涅槃.即對治也。邪漸所到之處.即是常住.從歷別門.立此邪名.即第一義。  邪惡下.約四邪四正.結成四悉。眾邪之根者。以謗法等因.四趣之果。最居底下.隔別義強.故屬世界。邪俗既是二十五有.則亦收四趣.而別在人天之善.故曰清昇。所到下.初地名為到處。證道同圓.故是常住。入理之益.正在此位。從歷下.釋伏難也。應問既是第一義益.何名邪漸。故此答云。只由地前.歷別而入.故受邪名。是則證道名正.教道名邪。故前三邪及別地前.悉是品題邪義。登地證道乃是正義。三悉屬邪.一悉屬正.以判品題。 【疏】正亦如是.執正是魔.是欲界主。執正欲界.即世界也。善正是世間之善.為成眾善.即為人也。真正是出世之法.對破世間。方正是次第大乘.能到實相.實相即第一義。  對破世間者。以出世道滅.對破世間苦集.故屬對治。方正是次第大乘者。別人先空次假後中.如方楞之物.不能圓轉.故以方解正。有本方下.多乃名二字者.文悞。能到實相者。地前二觀是能到.登地實相是所到。以由二觀得入中道實相.故云能到。前既俱受邪名.不可以邪而為入理。故指證所到為第一義。今得正號.故使能所相望.通收地前.俱名第一義也。故云實相即第一義也。實相是地前所望.望實而修.亦名入理。  若結品題.則三正屬邪.方正屬正。且約別教.教權理實及證道同圓.故得是正。若的論者.三教九界悉名為邪.唯圓教佛界名正.以判品題.方為盡善。故向列四正.畢竟是邪。但為邪法俱有正名.如世外教邪法孰不自謂真正。是故疏主於邪示正。此正猶邪.意令不惑偏權.是邪之正。明識圓頓.非邪之正耳。問。云何四邪四正是九界耶。答。邪惡執正是四趣。邪俗善正.屬人天。偏邪真正.乃二乘。邪漸方正.獨菩薩。四義既在九界中.一向屬邪如指掌。唯圓佛界.非邪正.方應經題正字義。若觀十界唯一心.此則名修邪正觀。  △二結。 【疏】通途邪正.其相如是。  通途下.結示前文通途而明.未的顯經題也。  △二今經下。別顯經題。 【疏】今經所指兩法兩人。謂魔經魔律.持魔經律是為四魔。此意則寬.該前諸邪。正亦四種.佛經佛律.持佛經律是為四正。則冠前四正。從此立名.故言邪正品。  今經下.的顯經題。四魔者。所說二藏.能持二人.人法合四。該前諸邪者。以前四邪.不出魔人法故。佛經佛律下.唯圓名佛.餘教在九。冠前下.則今人法四正.超出執等四正之上。如冠(平聲).冠(去聲)在一身之頂。從此下.結顯品題。則正唯在圓.邪收九界。  △二此品下。示佛答問。 【疏】此品答前迦葉問。云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如來波旬說.云何分別知。  △三然四下。對前簡辨。 【疏】然四依有廣大之德.邪正有分別之能。雖二義相成.而四依答廣大.邪正答分別。兩品備有形聲兩偽.而前品多明形亂.後品多明聲亂(云云)。  備有形聲兩偽者。形約現身.聲約說法。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文為五。一略明邪正。二廣明邪正。三論義。四領解。五述成。初略中有問有答。  △二問則下。隨釋五。初略明邪正二。初問。 爾時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四種人等。應當依止耶。 【疏】問則牒上四依。  △二答。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我所說。應當依止。何以故。有四魔故。何等為四。如魔所說諸餘經律能受持者。 【疏】答則出邪三寶。魔即邪佛.所說即邪法.受持者即邪僧。如百論迦毘羅.自謂為佛所說。弟子等為此惑亂.須上四依。  經四魔者。一魔經。二魔律。三持魔經人。四持魔律人。  △二廣明邪正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去.二廣說邪正。有問有答。  △二問中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有四種魔。若魔所說及佛所說。我當云何而得分別。有諸眾生隨逐魔行。復有隨順佛所教者。如是等輩復云何知。 【疏】問中.雙問邪正三寶云何分別。如文。上問云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是問形亂。如來波旬說.云何分別知.此問聲亂。今問魔及所說.即上兩問。而言隨魔行者.即是徒黨還隨魔作形聲兩亂。  △二廣答二。初分科。 【疏】廣答。為二。先答形亂.次答聲亂。  △二初云下。隨釋二。初答形亂二。初依文正解。 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疏】初云七百年者。正法千年.由度女人減五百年.六百七百入像法時。摩耶經云。六百年馬鳴出.七百年龍樹出。是時魔盛.即有四依。魔有有漏通.能變為四部四果及佛色像。猶如獵師.外被袈裟.內懷殺害。魔亦如是.外為聖像.內挾邪謀。  內挾邪謀者。化彼行人.永沉生死.如獵師懷殺害之心也。  △二夫下。牒經釋疑二。初疑問。 【疏】夫無漏在心.不在於色。云何言作無漏之形。  △二聖下。答釋。 【疏】聖人有無漏威儀.亦是無漏五陰.故魔學之。  △二答聲亂二。初分科。 【疏】從是波旬當作是說下.二是明聲亂。文為五。一亂佛身。二亂結戒。三亂佛德。四亂經律。五亂罪福。初亂佛身者。又四。一亂生。二亂行。三亂入廟。四亂納妃。  △二初文下。隨釋五。初亂佛身四。初亂生。 是魔波旬壞正法時。當作是言。菩薩昔於兜率天上沒。來在此迦毘羅城白淨王宮。依因父母愛欲和合。生育是身。若言有人生於人中為諸世間天人大眾所恭敬者。無有是處。又復說言。往昔苦行。種種布施頭目髓腦。國城妻子。是故今者得成佛道。以是因緣。為諸人天。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之所恭敬。若有經律作是說者。當知悉是魔之所說。善男子。若有經律作如是言。如來正覺久已成佛。今方示現成佛道者。為欲度脫諸眾生故。示有父母。依因愛欲和合而生。隨順世間作是示現。如是經律。當知真是如來所說。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能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疏】初文者。若言實生是魔說.言不生生是佛說。  若言實生者。經有三段。初云由從天來.故為世恭敬。又復去.次云由昔苦行.故今生成佛.為天等敬。後結為魔說。不生生者。久已成佛.則是不生.示有父母是生。亦應云。本無苦行.為化眾生示現苦行。佛言存略。良以迹果不實.迹因可知.故不云也。  △二亂行。 若有說言。如來生時於十方面各行七步。不可信者。是魔所說。若復有說。如來出世於十方面各行七步。此是如來方便示現。是名如來所說經律。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能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疏】次就行中.亦應例爾。今不爾者。明不行是魔說.行是佛說。何者。魔邪常欲隱佛之德.顯佛之過.名亂佛行。  亦應例爾者。例上生不生.應以各行七步是魔說.不行七步是佛說。今不下.明與上反。何者下.釋意。十方各行是佛聖德.言不可信.即是欲隱。  △三亂入廟。 若有說言。菩薩生已。父王使人將詣天祠。諸天見已。悉下禮敬。是故名佛。復有難言。天者先出。佛在其後。云何諸天禮敬於佛。作是難者。當知即是波旬所說。若有經言。佛到天祠。是諸天等。摩醯首羅大梵天王。釋提桓因。皆悉合掌敬禮其足。如是經律是佛所說。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能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四亂納妃。 若有經律說言。菩薩為太子時。以欲心故四方娉妻。處在深宮。五欲自娛。歡悅受樂。如是經律波旬所說。若有說言。菩薩久已捨離欲心。妻息之屬。乃至不受三十三天上妙五欲。如棄涕唾。何況人欲。剃除鬚髮。出家修道。如是經律是佛所說。若有隨順魔經律者。是魔眷屬。若有隨順佛經律者。即是菩薩。 【疏】入廟納妃皆如文。  經妻息者。息謂子息。經娉妻.四勁反。說文。聘.訪也。爾雅。聘.問也。  △二亂結戒。 若有說言。佛在舍衛祇洹精舍。聽諸比丘受畜奴婢僕使。牛羊象馬。驢騾鷄猪猫狗。金銀琉璃。真珠頗梨。車磲瑪瑙。珊瑚虎珀。珂貝璧玉。銅鐵釜鍑。大小銅盤所須之物。耕田種植。販賣市易。儲積穀米。如是眾事。佛大慈故。憐憫眾生皆聽畜之。如是經律悉是魔說。若有說言。佛在舍衛祇洹精舍那梨樓鬼所住之處。爾時如來因婆羅門字羖羝德及波斯匿王。說言比丘不應受畜金銀琉璃。頗梨真珠。車磲瑪瑙。珊瑚虎珀。珂貝璧玉。奴婢僕使。童男童女。牛羊象馬。驢騾鷄猪。猫狗等獸。銅鐵釜鍑。大小銅盤。種種雜色床敷臥具。資生所須。所謂屋宅。耕田種植。販賣市易。自手作食。自磨自舂。治身呪術。調鷹方法。仰觀星宿。推步盈虛。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非男非女。六十四能。 【疏】從佛在舍衛去.是亂結戒。如文。六十四能者。佛有三十二相.外道夸毘謂倍勝佛.故云有六十四能。又佛有三十二相并業.外道攀對求等.故立六十四能。  經舍衛者。義淨譯為名稱大城。祇洹者。具云祇陀洹.此云戰勝.匿王太子也。生時王與外國戰勝.因以為名。須達捨園.祇陀施樹.共立精舍.請佛居之。經釜鍑.方目甫救二反。說文。鍑如釜而口大。三蒼。鍑.小釜也。經推步.步亦推也。外道夸毗者。夸.苦華反。爾雅云。夸毗.體柔也。郭璞注云。屈己卑身以柔順人。此謂外道聞佛有相.不能執正。便云所事之天亦具於相。此即以柔順人之義。既謂倍勝.則非屈己。故知疏主用夸毗之言.止取順人義耳。又先儒或謂夸毗是詐偽之辭.乃與今意符同。故楊子法言云。足言足容.德之藻矣。李軌注云。足言.夸毗之辭。足容.戚施之面。言皆藻飾之偽.非篤實之真。或可字誤.應云夸奢。謂夸張其事.謂天勝佛也。爾雅曰。犯奢果毅.勝也。郭注云。陵犯誇奢。皆得勝也。杜元愷注左傳云。莊公欲奢夸夫人.故使宗婦同贄俱見。  又見佛下.第二解業即是因。謂相因相果.合六十四。但欲均齊.不云勝佛。若據大論第九云。韋陀經中治病.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論議難問法.如是等六十四種世間技藝.淨飯王子廣學多聞。若知此事.不足為難。然今經中從治身呪術下.似略列其相.故總結云六十四能。 復有十八惑人呪術。種種工巧。或說世間無量俗事。散香末香。塗香薰香。種種華鬘治髮方術。姦偽諂曲。貪利無厭。愛樂憒鬧。戲笑談說。貪嗜魚肉。和合毒藥。治壓香油。捉持寶蓋。及以革屣。造扇箱篋。種種畫像。積聚穀米。大小麥豆及諸果蓏。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及諸女人。高聲大笑。或復默然。於諸法中多生疑惑。多語妄說。長短好醜。或善不善。好著好衣。如是種種不淨之物。於施主前躬自讚歎。出入遊行不淨之處。所謂沽酒婬女博奕。如是之人。我今不聽在比丘中。應當休道。還俗役使。譬如莠稗。悉滅無餘。當知是等經律所制。悉是如來之所說也。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有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經十八惑人呪術者。應是惑人呪術有十八種。但未知名相。暹記云。十八惑人者。從呪術至種種畫像是十八相。此謂一呪術.二工巧.乃至十七畫像也。未可依用。經散香.蘇誕反。說文。散.雜也。謂散雜碎香者也。經憒丙.公對反。說文。亂也。丙.女孝反.猥也。或作閙俗字耳。  △三亂佛德。 若有說言。菩薩為欲供養天神故入天祠。所謂梵天。大自在天。韋陀天。迦旃延天。所以入者。為欲調伏諸天人故。若言不爾。無有是處。若言菩薩不能入於外道邪論。知其威儀。文章技藝。僕使鬪諍不能和合。不為男女國王大臣之所恭敬。又亦不知和合諸藥。以不知故。乃名如來。如其知者是邪見輩。又復如來於怨親中其心平等。如以刀割及香塗身。於此二人不生增益損減之心。唯能處中。故名如來。如是經律。當知是魔之所說也。若有說言。菩薩如是示入天祠。外學法中出家修道。示現知其威儀禮節。能解一切文章技藝。示入書堂技巧之處。能善和合僕使鬪諍。於諸大眾。童男童女。後宮妃后。人民長者。婆羅門等。王及大臣。貧窮等中。最尊最上。復為是等之所恭敬。亦能示現如是等事。雖處諸見。不生愛心。猶如蓮華不受塵垢。為度一切諸眾生故。善行如是種種方便。隨順世法。如是經律。當知即是如來所說。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能隨順佛所說者。是大菩薩。 【疏】三從若有說言去.是亂佛德。此中明佛不知好惡.不別冤親。刀割香塗.悉不欣惡。如即人云.刺眼不眴。此以癡意亂德。  如即人云者。即今也。  △四亂經律二。初通就經律作亂。 若有說言。如來為我解說經律。若惡法中輕重之罪。及偷蘭遮。其性皆重。我等律中終不為之。我久忍受如是之法。汝等不信。我當云何自捨己律。就汝律耶。汝所有律是魔所說。我等經律是佛所制。 【疏】四從若有說言如來為我者。是亂經律。初通就經律作亂。  就經律作亂者。執小謗大.故名作亂。亂即是邪。知大解小.名治名正。執小謗中.經有二段。初執小非大。二是人復言下.學小捨大。初中復二。一執小律非大律。二執小經非大經。律中五句。一舉佛昔制惡法中者.所犯罪科名為惡法。輕重者。初篇初聚重.二篇已去名輕。而別舉偷蘭者.以偷蘭是方便罪.亦通輕重故.由能成於四重僧殘之罪故也。故南山云。偷蘭一聚.罪通正從.體兼輕重也。然蘭有二種。謂方便.獨頭。如初二篇遠近方便.及獨頭正罪.破僧盜四之類.此名重。如第二篇遠方便.及輕獨頭.謂裸身用髮等.此名輕也。既兼輕重.故別舉之。偷蘭遮。善見翻大遮.言障善道.後墮惡故也。經其性皆重者。以俱招惡道報故。二我等律下.牽小屬己。三我久忍下.彰己信受.嫌他不信。四我當下.執小捨大。小乘戒法.名為己律。大乘戒法.名為汝律。五汝所有下.推大為邪.故言汝律.是魔所說。 如來先說九部法印。如是九印。印我經律。初不聞有方等經典一句一字。如來所說無量經律。何處有說方等經耶。如是等中未曾聞有十部經名。如其有者。當知必定調達所作。調達惡人以滅善法。造方等經。我等不信如是等經。是魔所說。何以故。破壞佛法。相是非故。如是之言。汝經中有。我經中無。我經律中如來說言。我涅槃後惡世當有不正經律。所謂大乘方等經典。  執小經非大.有三。一明魔人執小非大.有五句。一舉九部.證無方等。二舉如來無量小經.證無方等。三如其有下.推為魔說.先推後釋。四如是言下.推他經有說.我經不說。五我經律下.委引佛說.證是為非。初段竟。 未來之世當有如是諸惡比丘。我又說言。過九部經有方等典。若有人能了知其義。當知是人正了經律。遠離一切不淨之物。微妙清淨猶如滿月。若有說言。如來雖為一一經律演說義味如恒沙等。我律中無。將知為無。如其有者。如來何故於我律中而不解說。是故我今不能信受。當知是人則為得罪。  未來之世下.是第二佛訶顯過。我又下.第三明己說大.成彼邪謬.別有三句。一佛自彰己說.過九部有方等。二若有人下.明正取之得。三若有說下.明謗者之失.先明其謗.後結得罪。上來第一執小非大。 是人復言。如是經律我當受持。何以故。當為我作知足少欲。斷除煩惱。智慧涅槃。善法因故。如是說者。非我弟子。若有說言。如來為欲度眾生故說方等經。當知是人真我弟子。若有不受方等經者。當知是人非我弟子。不為佛法而出家也。即是邪見外道弟子。如是經律是佛所說。若不如是。是魔所說。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有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自下第二學小捨大。如是經律我當受持.正明學小。何以下.釋知足少欲.因中之道。斷除煩惱.因中之滅。智慧是果中之道.涅槃是果中之滅。此前四種.通名善法。小乘經律以此為本.名善法因。以善因故.我今受持。如是說下.呵以顯過。若有說言下.次辨其正。可解。  △二就常無常作亂。 復次善男子。若有說言如來不為無量功德之所成就。無常變異。以得空法。宣說無我。不順世間。如是經律名魔所說。若有人言。如來正覺不可思議。亦為無量阿僧祇等功德所成。是故常住。無有變異。如是經律是佛所說。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有隨順佛所說者。即是菩薩。 【疏】後就常無常作亂。如文。  △五亂罪福二。初科分。 【疏】五從復有人言去.是亂罪福。文為三番。初明正。次明邪。三更明正。  △二初比下。隨釋三。初明正。 復有人言。或有比丘實不毀犯波羅夷罪。眾人皆謂犯波羅夷。如斷多羅樹。而是比丘實無所犯。何以故。我常說言。四波羅夷若犯一者。猶如析石。不可還合。若有自說得過人法。是則名為犯波羅夷。何以故。實無所得。詐現得相故。如是之人退失人法。是名波羅夷。所謂若有比丘少欲知足。持戒清淨。住空閑處。若王大臣見是比丘。心生念言謂得羅漢。即前讚歎恭敬禮拜。復作是言。如是大師捨是身已。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比丘聞已。即白王言。我實未得沙門道果。王莫稱我已得道果。唯願大王勿為我說不知足法。不知足者。乃至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默然受。我今若當默然受者。當為諸佛之所呵責。知足之行諸佛所讚。是故我欲終身歡樂。奉修知足。又知足者。我定自知未得道果。王稱我得。我今不受。故名知足。時王答言。大師實得阿羅漢果。如佛無異。爾時其王普皆宣告內外人民。中宮妃后。悉令皆知得沙門果。是故咸令一切聞者心生敬信。供養尊重。如是比丘真是梵行清淨之人。以是因緣。普令諸人得大福德。而是比丘實不毀犯波羅夷罪。何以故。前人自生歡喜之心。讚歎供養故。如是比丘當有何罪。若有說言是人得罪。當知是經是魔所說。 【疏】初比丘自知非聖。答云非聖.是則無犯。  經多羅樹.一斷更不重生。如犯重人.雖許懺淨.於現在身.道果無分。 復有比丘說佛祕藏甚深經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斷無量億諸煩惱結。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一闡提。若王大臣作如是言。比丘汝當作佛。不作佛耶。有佛性不。比丘答言。我今身中定有佛性。成與不成。未能審之。王言大德。如其不作一闡提者。必成無疑。比丘言爾。實如王言。是人雖言定有佛性。亦復不犯波羅夷罪。復有比丘即出家時作是思惟。我今必定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之人雖未得成無上道果。已為得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假使有人當言是人犯波羅夷。一切比丘無不犯者。何以故。我於往昔八十億劫。常離一切不淨之物。少欲知足。威儀成就。善修如來無上法藏。亦自定知身有佛性。是故我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名為佛。有大慈悲。如是經律是佛所說。若有不能隨順是者。是魔眷屬。若能隨順。是大菩薩。  經除一闡提者。謂現在無信.故且除之。而正因不滅.若能發心.決定成佛。  △二明邪。 復有說言無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懺悔法。眾多學法。七滅諍等。無偷蘭遮。五逆等罪及一闡提。若有比丘犯如是等墮地獄者。外道之人悉應生天。何以故。諸外道等無戒可犯。此是如來示現怖人。故說斯戒。若言佛說我諸比丘若欲行婬。應捨法服。著俗衣裳。然後行婬。復應生念。婬欲因緣非我過咎。如來在世。亦有比丘習行婬欲得正解脫。或命終後生於天上。古今有之。非獨我作。或犯四重。或犯五戒。或行一切不淨律儀。猶故得具真正解脫。如來雖說犯突吉羅。如忉利天日月歲數八百萬歲墮在地獄。是亦如來示現怖人。言波羅夷至突吉羅輕重無差。是諸律師妄作此言。言是佛制。必定當知非佛所說。如是言說是魔經律。 【疏】次從復有說言無波羅夷去.是邪。  經波羅夷.僧祇義翻極惡。僧殘者。具云僧伽婆尸沙。婆沙云。僧伽云眾。婆尸沙者.是殘。若犯此罪.垢纏行人.非全淨用。有殘之罪.由僧除滅故也。二不定者。託境以言.通該六聚。若論罪體.生疑不信.是突吉羅。三十.九十一.俱言墮者。波逸提.義翻墮。十誦云。墮在燒煮覆障地獄故也。四分僧有百二十種。分取三十。因財事生犯.貪慢心強.制捨入僧.故名尼薩耆也。餘之九十單悔別人。若據罪體.同一品懺。經云九十一.如前疏釋。四懺悔者。即四波羅提提舍尼。明了翻為各對應說。謂對人說所作罪也。今經懺悔.其義是同。眾多學法者。四分戒本云。式叉迦羅尼.義翻應當學。胡僧云。守戒也。此罪微細.持之極難.故隨學隨守以立名.亦云突吉羅.此云惡作。  經犯突吉羅(至)八百萬歲者。若目連問經。犯吉羅罪.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千歲。今云忉利天等。南山云。此謂數有大小.即萬萬為億之量也。今經但略明犯吉墮獄劫數.若諸篇聚。或可且准目連問經。故彼經云。若二眾以無慚愧心.輕慢佛語.犯吉罪.如向說。第二波羅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壽命千歲.於人間數三億六十千歲墮獄。第三波逸提者.如夜摩天壽二千歲.於人間數二十一億四千歲。第四偷蘭遮.如兜率天壽四千歲.於人間數五十億六十千歲。第五僧伽婆尸沙罪.如不憍樂天壽八千歲.於人間數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第六犯波羅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於人間數九百二十億六十千歲。  △三更明正。 若復說言。於諸戒中若犯小戒。乃至細微。當受苦報。無有齊限。如是知已。防護自身如龜藏六。若有律師復作是言。凡所犯戒都無罪報。如是之人不應親近。如佛所說。   若過一法 是名妄語 不見後世 無惡不造 是故不應親近是人。我佛法中清淨如是。況復有犯偷蘭遮罪。或犯僧殘及波羅夷而非罪耶。是故應當深自防護如是等法。若不守護。更以何法名為禁戒。我於經中。亦說有犯四波羅夷乃至微細突吉羅等。應當苦治。眾生若不護持禁戒。云何當得見於佛性。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九部經中無方等經。是故不說有佛性耳。經雖不說。當知實有。若作是說。當知是人真我弟子。 【疏】三從若復說言於諸戒中去.更明正。若過一法者。說戒時最初問清淨不.三唱不答.即犯妄語(云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者。佛性是正因.持戒是因緣(云云)。  妄語下.云云者。於此時中.有罪覆藏。謂此妄語不招當苦.名不見後。以不見故.諸罪皆覆.名無惡不造。持戒是緣因下.云云者。應須以緣資了.以了發正。一心三觀.即是了因。內觀不虧.外戒無闕。內外冥一.正助合行。初住佛性.見應無日。豈單持事戒而得見乎。故下經云。若人不聞如來甚深秘密藏者.云何當知有佛性耶。此即了因也。經文互顯.三因必備。  △三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去.是第三論義。文有三番。一論佛性。二論過人。三論夢覺。  △二次答下。隨釋三。初論佛性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九部經中所未曾聞。如其說有。云何不犯波羅夷耶。 【疏】初番先問(云云)。  經如其說有等者。問有兩向。一問大乘既說有性.而小乘九部不說。此乃有而言無.則是妄語邪見。若然者.小乘之人云何不犯大乘十重耶。以梵網戒.妄語在十重故。二問大乘之人.現是凡夫.說有佛性.云何不犯小乘大妄耶。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實不毀犯波羅夷罪。善男子。譬如有人說言大海唯有七寶。無八種者。是人無罪。若有說言九部經中無佛性者。亦復無罪。何以故。我於大乘大智海中說有佛性。二乘之人所不知見。是故說無。無有罪也。如是境界。諸佛所知。非是聲聞緣覺所及。善男子。若人不聞如來甚深祕密藏者。云何當知有佛性耶。何等名為祕密之藏。所謂方等大乘經典。善男子。有諸外道或說我常。或說我斷。如來不爾。亦說有我。亦說無我。是名中道。若有說言。佛說中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知不見。是故應當勤修方便。斷壞煩惱。若有能作如是說者。當知是人不犯四重。若有不作如是說者。是則名為犯波羅夷。若有說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我今已得成就菩提。當知是人則名為犯波羅夷罪。何以故。雖有佛性。以未修習諸善方便。是故未見。以未見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以是義故。佛法甚深不可思議。 【疏】次答中.如來或說我.或說無我.是名中道者。中論云。諸法實相中.無我非無我.我無我皆是假名。言我是假.言無我是實。非我非無我.即是中道。  下答中.先答初意.次答後意。尋文可見。經煩惱覆故等者。言別意圓。全法性為無明.且言覆耳。或可是別.以今經兼帶故.而四並知常.圓解無異。  △二論過人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有王問言。云何比丘墮過人法。 【疏】次第二番問答。先問。  經有王問者。假說之言。以上王歎比丘.比丘不受。故此還言王問。  △二答三。初明犯。 佛告迦葉。若有比丘為利養故。為飲食故。作諸諛諂。姦偽欺詐。云何當令諸世間人定實知我是真乞士。以是因緣。令我大得利養名譽。如是比丘多愚癡故。長夜常念。我實未得四沙門果。云何當令諸世間人謂我已得。復當云何令諸優婆塞優婆夷等。咸共指我作如是言。是人福德。真是聖人。如是思惟。專為求利。非為求法。行來出入。進止安詳。執持衣鉢。不失威儀。獨坐空處。如阿羅漢。令世間人咸作是言。如是比丘善好第一。精勤苦行。修寂滅法。以是因緣。我當大得門徒弟子。諸人亦當大致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令多女人敬念愛重。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作如是事。墮過人法。 【疏】次答。答中先明犯。  經大致供養。說文。送詣曰致。三蒼。致.到也。  △二不明犯。 復有比丘。為欲建立無上正法。住空閑處。非阿羅漢。而欲令人謂是羅漢。是好比丘。是善比丘。寂靜比丘。令無量人生於信心。以此因緣。我得無量諸比丘等以為眷屬。因是得教破戒比丘及優婆塞。悉令持戒。以是因緣建立正法。光揚如來無上大義。開顯方等大乘法化。度脫一切無量眾生。善解如來所說經律輕重之義。復言我今亦有佛性。有經名曰如來祕藏。於是經中我當必定得成佛道。能盡無量億煩惱結。廣為無量諸優婆塞說言。汝等盡有佛性。我與汝等俱當安住如來道地。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無量億諸煩惱結。作是說者。是人不名墮過人法。名為菩薩。 【疏】次明不犯。  △三重明犯。 若言有犯突吉羅者。忉利天上日月歲數八百萬歲。墮地獄中受諸罪報。何況故犯偷蘭遮罪。此大乘中若有比丘犯偷蘭遮。不應親近。何等名為大乘經中偷蘭遮罪。若有長者造立佛寺。以諸華鬘用供養佛。有比丘見華貫中縷。不問輒取。名偷蘭遮。若知不知。亦如是犯。若以貪心破壞佛塔。犯偷蘭遮。如是之人不應親近。若王大臣見塔朽故。為欲修補。供養舍利。於是塔中。或得珍寶。即寄比丘。比丘得已。自在而用。如是比丘名為不淨。多起鬪諍。善優婆塞不應親近供養恭敬。如是比丘名為無根。名為二根。名不定根。不定根者。欲貪女時。身即為女。欲貪男時。身即為男。如是比丘名為惡根。不名為男。不名為女。不名出家。不名在家。如是比丘。不應親近供養恭敬。於佛法中沙門法者。應生悲心。覆育眾生。乃至螘子應施無畏。是沙門法。遠離飲酒。乃至嗅香。是沙門法。不得妄語。乃至夢中不念妄語。是沙門法。不生欲心。乃至夢中亦復如是。是沙門法。 【疏】後重明犯。如文(云云)。  經何況犯偷蘭遮者。舉輕況重。北遠云。此中重罪通名偷蘭.不唯方便。南山云。盜佛物者.正望佛邊.無盜罪。由佛於物無我所心.無惱害故.但得偷蘭.以同非人物攝故。十誦。盜天神像衣.結偷蘭。涅槃亦云。造立佛寺.用珠華鬘供養.不問輒取.若知不知.皆犯偷蘭。南山正指此文是蘭罪也。不同遠釋。又云若有守護主者.三寶物邊皆結重。此則微同遠義。  經此大乘下.翻上邪中.五篇諸罪非是佛制.明一切罪皆是佛制。先制盜.次殺.次酒.次妄.次婬。如文。  △三論夢覺二。初分科。 【疏】第三番問答中二。先問.次答。  科云夢覺者。居効反。  △二夢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夢行婬欲。是犯戒不。  △二答。 佛言。不也。應於婬欲生臭穢想。乃至不生一念淨想。遠離女人。煩惱愛想。若夢行婬。寤應生悔。比丘乞食受供養時。應如饑世食子肉想。若生婬欲。應疾捨離。如是法門當知是佛所說經律。若有隨順魔所說者。是魔眷屬。若能隨順佛所說者。是名菩薩。若有說言。佛聽比丘常翹一。寂默不言。投淵赴火。自墜高巖。不避險難。服毒斷食。臥灰土上。自縛手足。殺害眾生。方道呪術。旃陀羅子。無根二根及不定根。身根不具。如是等輩。如來悉聽出家為道。是名魔說。佛先聽食五種牛味。及以油蜜。憍奢耶衣。革屣等物。除是之外。若有說言聽著摩訶楞伽。一切種子悉聽貯畜。草木之屬皆有壽命。佛說是已。便入涅槃。若有經律作是說者。當知即是魔之所說。我亦不聽常翹一。若為法故。聽行住坐臥。又亦不聽服毒斷食。五熱炙身。繫縛手足。殺害眾生。方道呪術。珂貝象牙。以為革屣。儲畜種子。草木有命。著摩訶楞伽。若言世尊作如是說。當知是為外道眷屬。非我弟子。我唯聽食五種牛味及油蜜等。聽著革屣。憍奢耶衣。我說四大無有壽命。若有經律作是說者。是名佛說。若有隨順佛所說者。當知是等真我弟子。若有不隨佛所說者。是魔眷屬。若有隨順佛經律者。當知是人是大菩薩。善男子。魔說佛說差別之相。今已為汝廣宣分別。 【疏】夢淫無罪.寤已應悔。若寤已.讚歎得罪。大品中意亦爾(云云)。摩訶楞伽.此云赤色。與下文被服赤色相違.云何通。解云。下文說未制戒時.此中說制戒後。又一解。赤亦多種。大赤則遮.如乾陀輕赤.此則不遮(云云)。  經常翹一足下.悉覺中收。經比丘乞食等者。教厭食。食是婬因.故前已說五戒.而此更明婬者.以人多喜犯故。讚歎得罪者。得不應罪。下文被服赤色者。即是明闍王放醉象緣中。說制戒後者。薩婆多云。五大色者不成受。善見云。若見著五大色衣比丘.有智慧者當言.此是遭賊失衣比丘。準此.赤色不合受也。大赤則遮者。大赤即南方正色.故今遮之。下云被服赤色.即乾陀木蘭.所染壞色似赤耳。即善見云。善來比丘.袈裟赤色鮮明也。前云未制戒者.此義恐非。實法師云。具足應言.摩訶楞伽羅。此云大莊嚴具也。  △四領解。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魔說佛說差別之相。因是得入佛法深義。 【疏】迦葉白佛去.第四是領解。  △五述成。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曉了分別。是名黠慧。 【疏】第五述成。 四諦品第十  △七四諦品答心喜說真諦問二。初題目三。初總示答問。 【疏】四諦品。此品答上云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  △二舊下。歷破古解二。初初師約勝鬘無量釋今品二。初敘古。 【疏】舊云佛昔隨情.但說有量四諦。止在界內.聖心不暢。今緣常住.說無量四諦。出三界外.故佛心喜。亦名有為無為四諦。亦名有作無作四諦。  舊云下.古師用勝鬘經無量四諦義.以釋今品。所以然者.古師皆謂勝鬘是偏方不定教.不在五時次第。而明常住與涅槃同.故用彼經以釋今品。言但說有量四諦等者。勝鬘法身章云。何等為說二聖諦義。謂說作聖諦義.說無作聖諦義。說作聖諦義者.是說有量四聖諦。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是故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說無作聖諦義者.說無量四聖諦義。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斷一切受集.證一切受滅.修一切受滅道。如是八聖諦.如來說四聖諦。如是四無作聖諦義.唯如來應正等覺事究竟。非阿羅漢.辟支佛事究竟。彼經既云無作.唯如來究竟。故疏云。今緣常住(至)佛心喜也。亦名下.出異名.如向引經。  △二今破二。初歷名義委破二。初約不出生死破。 【疏】今問。有量出分段.不出變易。無量亦不出變易。不出既同.俱是有量。量與無量.是對小大兩緣.何足為喜。  今問下.今破古人.既依勝鬘立義。今師還用彼經明二死義.以破彼立無量.非常住義.不可用釋今品。言出分段者。彼經一乘章云。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虛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彼經凡二十五章。章亦品也。無量亦不出變易者。以彼經二乘及大力菩薩等.俱在變易死中故。故云亦不出等。俱是有量者。既彼無量不出變易.若望今經生死即涅槃.永出二死.則彼經乃是歷別有量之義.故不出變易。今經方是圓融無量也。是對大小兩緣者。正判彼經是方等部.大小相隔之說.既非開會圓常調御之心.何足為喜。  △二約名義違反破三。初正破。 【疏】又有量是有為者。那言三是有為.一是無為。若爾.有為義不成。若無量是無為者.那得猶有變易生死。  又有下.更約彼經名義.反破人師.令彼立有為無為.二俱不成。那言下.破有為義。即彼經云。世尊.此四聖諦.三是無常.一是常。何以故。三諦入有為相。入有為相者是無常。無常者是虛妄法。虛妄法者.非諦非常非依。是故苦諦集諦道諦.非第一義諦.非常非依。一苦滅諦離有為相.離有為相者是常.常者非虛妄法。非虛妄法者.是諦是常是依.是故滅諦是第一義不思議。此四中經文顯云。滅是無為.何得云是有為四諦耶。故云若爾等也。若無下.破無為義。那得猶有等者。即經云變易生死.謂大力菩薩等也。菩薩即是觀無量四諦之人。既有生死.正屬有為。那言無量是無為耶。此蓋彼師不了勝鬘部中兼帶之意.故致今難。  △二解下。重救。 【疏】解言。不為分段身命所為.故言無為.不無三相。  解言下.彼師重救也。而但救無為義。不無三相者。謂但無分段捨身受身之有為.而有方便土中.因移果易生住滅之三相也。異與滅同.故合言三。  △三若下。再斥。 【疏】若爾.實非無為。無為不成.無作亦壞。  若爾下.再斥。既有變易三相.則正是界外有為.故云實非無為。為只是作.故無作亦壞。  △二勝鬘下。結教部不同。 【疏】勝鬘雖有此之名教.別為一緣。不得用彼無量四諦.釋此經文。義不相會。  別為一緣者。正為別教次第機緣.故說菩薩至無上菩提.皆在變易。故知彼經無量四諦.非同今經圓融之四.故云義不相會。問。彼經於有量中.三是有為.一是無為.對何機耶。答。亦是別機三諦。在地前故是有為.登地證滅故是無為.亦是圓接通別義。  △二次師約五時智諦釋今品二。初敘古。 【疏】舊又明五時四諦。初時約事.如苦是逼迫相(云云)。  五時者。即以五時為漸。華嚴是頓.在五時外.如前記說。初時約事者。即十二年有相教。謂四阿含中所說實有之法.名為約事。云云者。應云集是和合相。道是對治易奪相。滅是滅有還無相。 【疏】第二時至第四時約理。如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是苦義。義即是理。解言。入觀之時.亡名絕相.無此四事。藉四方便.故言四諦。如見諦入真.無八忍八智.但緣一滅。言忍智者.從方便為名。  第二時即無相教.謂般若。第三時即褒貶教.謂方等。第四時即同歸教.謂法華。文省第三.故云至第四時也。五受下.引淨名證苦諦如幻也。意謂三時同明此義。無此四事者。謂觀法本空.無四名相。藉四下.由觀苦無逼迫。集無和合。道不二相。滅無生相。而得會空。從方便說.故且云四。如見下.引小乘約事為例。初果棄事入理.尚唯一真.豈況大乘四時約理之諦。從方便為名者。由於上下八諦.各起忍智.斷盡見惑.而證一真。故從方便.言初果具八忍八智耳。 【疏】為此義故.四時不明佛性.佛心不喜。第五時以智為諦。文云無苦而有真實.故說佛性.佛心則喜。  故四下.總結四時。雖約事約理有別.而不談佛性.同是無常。唯今經是第五時.名常住教.正談佛性。佛是覺義.故佛即是智.性即是諦。具佛之性.故云佛性。以智為諦.義在此矣。文云下.引證。而有真實者.真實即智也。佛心則喜者。談常顯性.稱懷故喜。此師解義.一往似美.而事理無歸。  △二今破。 【疏】今問。若還是前有量無量.已如前難。若非有量無量.復是何諦.則無別名。既無別名.則無別理.復何用此以釋今經。  若還至前難者。恐他云。約事約理是有量。約智是無量。約智猶是變易生死。故云已如前難。若非下.若謂約事是有量.約理是無量.約智是雙非者。依勝鬘經復是何諦。以彼經但明二種.故云則無別名等。只由他人不曉今經四種四諦.而却取勝鬘解義.故招斯難。  △三今明下。正明今釋三。初與聖行對辨。 【疏】今明此品與聖行品有同有異。聖行具明四種四諦.今文但明一實四諦。  有同有異者。同彼四中之一.異則此無前三。四種四諦者。一生滅。二無生。三無量。四無作。次第對四教也.一實即無作四諦也。  △二其相下。引現文解釋三。初敘意。 【疏】其相云何。佛性實相.徧一切處。能於四事明了實相.乃可稱諦。若不了者.倒而非諦。經有明文.何須致惑。  其相下.敘意中.初句徵起。次句總立。謂心造十界.全體是心。故凡聖因果.無非實相.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云徧一切處。能於下.明悟之則成佛界。四事明了等者。謂一法身。二真智。三如來藏。四三寶。即身智各三.即是三諦。藏寶亦然。三諦相融.名為實相。亦是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此謂明了實相也。若不下.明迷之成九界也。倒而非諦者。但是陰入煩惱邊邪.生死顛倒之事耳。即下經文.於四諦中各有惑因惑果也。  △二謂知下。正示。 【疏】謂知如來甚深境界.常住不變微密法身.名之為諦。此乃且舉佛果為端.實通一切.畜生地獄.陰界諸入.悉了常住法身不變.名苦聖諦。於不淨中而生真智.不壞正法.名集聖諦。於斷滅中識如來藏.名滅聖諦。明識三寶及正解脫.名道聖諦。  實通一切者。通餘九界也。畜生地獄等者.舉重況輕。此二尚是.況餘七界。此即達九界陰入皆如也。於不淨等者。下經云。受不淨物.由內具煩惱.故外受不淨。達九界惑.即三觀智.名不壞法。於斷下.明滅諦.且約二乘界說。敗種斷滅.尚具藏理.而況餘界.豈不具耶。明識下.只於藏理.三諦宛然。空即佛寶。假即僧寶。中即法寶。  △三諦非下。結顯。 【疏】諦非四數.約四了諦.故名四諦。  諦非四數者。心性妙理.一尚無一.豈有四數。約四下.從理造事.事既有四。達事即理.故亦無四。故云約四了諦.諦即理也。  △三如來下。約佛意結示。 【疏】如來出世元為說此。覆相今開.塗乳獲洗.故言心喜說真諦。從此立名.故言四諦品。  覆相下.昔被三覆.今唯無作。指三即一.故云今開。塗乳下.昔三覆一.如塗藥。今開三即一.如獲洗。稱佛本懷.所以心喜。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文為二。初明四諦.二領解。初四諦即為四章.章章各六.但有次第不次第之殊。苦諦六者。一明惑。二明惑果。三明解。四明解果。五結解。六結惑。一即是四.四即是一.名不思議。此文明矣。初明惑又兩。  但有(至)之殊者。唯滅道二諦.少不次第。至文自見。一即下.於六段中.惑是集.惑果是苦.解是道.解果是滅。結解結惑.只是結前四耳。既四諦章各有六段.則知一諦具四諦義.故云一即是四也。四即是一者。如苦中雖具四義.只是顯成一苦諦也。集即苦因.道即苦治.滅即苦盡。餘三例爾.故云四即是一。名不思議者。只緣四義互通.名不思議。又即理而事.名一即四。即事而理.名四即一。理事相融.名不思議。  △二先直下。隨釋二。初明四諦四。初苦諦六。初明惑二。初正釋今義二。初直明苦。 佛復告迦葉。所言苦者。不名苦聖諦。何以故。若言苦是苦聖諦者。一切畜生及地獄眾生應有聖諦。 【疏】先直明苦。  △二不解故苦。 善男子。若復有人不知如來甚深境界。常住不變。微密法身。謂是食身。非是法身。不知如來道德威力。是名為苦。何以故。以不知故。法見非法。非法見法。 【疏】後不解故苦。  經法見非法者.迷佛法身謂是食身也。非法見法者.偏空涅槃非真實法.而計為所證之法。  △二下明下。懸示下文。 【疏】下明苦有三種。一是苦非諦非實。二是苦是諦非實。三非苦非諦是實(云云)。  下明下.聖行品文也。即第十二初集諦文。約四諦簡云。凡夫有苦無諦。二乘有苦有苦諦。菩薩解苦無苦而有真諦。下疏云。真是真實。故知即是次第.不次第二種真實。此別圓對三藏簡。注云云者。今直明苦即凡夫者.有苦無諦也。不解故苦.即二乘也。  △二惑果。 當知是人必墮惡趣。輪轉生死。增長諸結。多受苦惱。 【疏】當知是人必墮下.是明惑果。  必墮等者。由不解常.故墮無為惡趣。  △三明解。 若有能知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或聞常住二字音聲。 【疏】若有能知下.是明解。  第三明解.即別圓菩薩也。明解者。解即是因.謂道諦。  △四解果。 若一經耳。即生天上。後解脫時。乃能證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既證知已。而作是言。我於往昔曾聞是義。今得解脫方乃證知。我於本際以不知故。輪轉生死周迴無窮。始於今日乃得真智。 【疏】若一經耳下.是明解果。  解果即滅諦。因謂三即.果謂分真。  △五結解。 若如是知。真是修苦。多所利益。 【疏】若如是知下.結解。  △六結惑。 若不知者。雖復勤修無所利益。是名知苦。名苦聖諦。若人不能如是修習。是名為苦。非苦聖諦。 【疏】若不知下.結惑。  △二集諦二。初標示。 【疏】次集章亦六。次第如前。  △二初明下。正釋六。初明惑。 苦集諦者。於真法中不生真知。受不淨物。所謂奴婢。能以非法言是正法。斷滅正法。不令久住。 【疏】此初明惑。  △二明惑果。 以是因緣不知法性。以不知故。輪轉生死多受苦惱。不得生天及正解脫。 【疏】以是不知下.明惑果。  △三明解。 若有深智。不壞正法。 【疏】若有深智下.明解。  △四解果。 以是因緣。得生天上及正解脫。若有不知苦集諦處。而言正法無有常住。悉是滅法。以是因緣。於無量劫流轉生死。受諸苦惱。 【疏】以是因緣下.明解果。又牒昔迷.舉非顯是。  △五結解。 若能知法常住不異。是名知集。名集聖諦。 【疏】若能知下.結解。  △六結惑。 若人不能如是修習。是名為集。非集聖諦。 【疏】若人不能下.結惑。  △三滅諦二。初標示。 【疏】次滅諦章亦六.次第小異。  △二初明下。正釋六。初明惑。 苦滅諦者。若有多修習學空法。是為不善。何以故。滅一切法故。壞於如來真法藏故。作是修學。是名修空。 【疏】初明惑。言多修空者。一是二乘沈空.二是外道撥無。即是多修空。  △二明解。 修苦滅者。逆於一切諸外道等。若言修空是滅諦者。一切外道亦修空法。應有滅諦。若有說言有如來藏。雖不可見。若能滅除一切煩惱。爾乃得入。若發此心。一念因緣。於諸法中而得自在。 【疏】次修苦滅者。是明解。亦應言逆聲聞.而偏語外道.有二義。一前來已呵聲聞.二聲聞乖理即是外道。  已訶聲聞者。即指前多修空.是訶二乘也。  △三明惑果。 若有修習如來密藏。無我空寂。如是之人。於無量世在生死中流轉受苦。 【疏】若有修習下.明惑果。  經於無量(至)受苦者。沉空取證故.久受變易生死之苦。  △四解果。 若有不作如是修者。雖有煩惱。疾能滅除。何以故。因知如來祕密藏故。是名苦滅聖諦。 【疏】若有不作下.明解果。  經疾能除滅者。圓修三觀.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者.故云疾也。  △五結解。 若能如是修習滅者。是我弟子。 【疏】若能如是下.結解。  △六結惑。 若有不能作如是修。是名修空。非滅聖諦。 【疏】若有不能下.結惑。  △四道諦二。初標示。 【疏】道諦章亦六。還如前次第.但後結小異。  △二初即下。正釋六。初明惑。 道聖諦者。所謂佛法僧寶及正解脫。有諸眾生顛倒心言。無佛法僧及正解脫。生死流轉。猶如幻化。修習是見。 【疏】初即明惑。先出所惑.次正明惑。  經言無佛法僧者。謂三寶無常.即是言無同體也。  △二惑果。 以此因緣。輪轉三有。久受大苦。 【疏】以是因緣下.明惑果。  △三明解。 若能發心。見於如來常住無變。法僧解脫亦復如是。 【疏】若能發心下.明解。  △四解果。 乘此一念。於無量世自在果報。隨意而得。何以故。我於往昔。以四倒故。非法計法。受於無量惡業果報。我今已滅如是見故。成佛正覺。是名道聖諦。 【疏】乘此一念下.明解果。  △五結惑。 若有人言三寶無常。修習是見。是虛妄修。非道聖諦。 【疏】若有人言三寶無常下.結惑。  △六結解。 若修是法。為常住者。是我弟子。真見修習四聖諦法。是名四聖諦。 【疏】若修是法下.結解.實結道滅。言四諦者.道滅是四諦之後.當於第四。  △二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修習甚深四聖諦法。 【疏】迦葉白佛去.二是領解。 四倒品第十一  △八四倒品答演說四顛倒問二。初題目二。初略示。 【疏】四倒品。倒者.惑也。上云醉人眩亂.日月迴轉。況顯惑義。  況顯者.舉喻比況也。即引上哀嘆品中.迴過還諸比丘.顯其倒惑。  △二但倒下。廣釋二。初汎明諸義。 【疏】但倒數不定.或一二三四八.乃至眾多。一者只是無明虛妄.羅籠自繞。二者是見想取著而致毀傷。三者癡心心倒.狂狷想倒.分別見倒。四者常樂我淨.偽藝無實。八者無常樂我淨.瓦礫非真。眾多者.但涅槃佛性畢竟清淨.非倒非諦.從解惑因緣而說倒諦。  羅籠自繞者。如禽獸在羅網籠檻之內也。見想取著者。見謂見倒想倒.二俱取著。狂狷者。論語云。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想心計度.進退不常.故云狂狷.古鉉反。分明見倒者。邪推定執.故曰分明。偽藝無實。邪常乳藥.是舊醫偽藝也。眾多者.凡諸所談違理名相.悉名為倒.故云眾多。而說倒諦者.從解說諦.從惑說倒。  △二先佛下。正釋四倒二。初通約三世病起藥興。 【疏】先佛出世破倒之教.遺法在世。時去聖遠.執字亡旨。不知方便.藥變成毒.即起常樂我淨四倒。佛初出世.投無常藥而倒瀉之。病去藥存.執之為是。迷佛方便.起無常等。佛觀是病.應用常等以治其病。若後末世.常等為病。傳付後佛.乃能治之。通亘前後。皆名四倒。  執字亡旨者。外人偷竊佛教.執著四德名字.亡失佛性義旨。不達非常非無常.名不知方便。此釋上執字也。以不了故.德翻為倒.名藥變成毒。此釋上亡旨也。即起下.正示四倒。佛初下.今佛出世.說小無常.破除邪執。猶吐瀉.令毒氣盡。倒.即吐也。病去下.明二乘之人.不解佛意.不達中道.而起四枯之倒。佛觀下.今於此會.正以真常以破無常.故云治病.意令達非常非無常。若後下.明釋迦末法還為外人竊用.執德成倒.故云為病。後佛即彌勒也。故使慈氏初興.還說小法。通亘前後者。常等即前倒.佛初出世破故。無常等即後倒.佛臨涅槃破故。  △二若治下。正約今佛用藥治病二。初指前經示藥。 【疏】若治常等則如昔教.治無常等如哀歎品。  △二此品下。顯今品明病三。初正判屬病。 【疏】此品但明迷惑之病。  △二若其下。示兼通意。 【疏】若其解病.即能解藥。離倒無諦.緣宜別說.故明四倒。  即能解藥者。既識四種是倒.則知無倒是藥。故云。離倒無諦。猶如既知迷東謂西.則解東非是西。離所迷西外.無別東也。緣宜下.正示來意。義雖兼通.隨四悉機宜作病說.故有今品。  △三文明下。對文辨示二。初明經題存略。 【疏】文明八倒.以四題品。經家從略.就合為四。  △二今從下。示存略之意二。初示前品相成。 【疏】今從合題者.欲對四諦.使相成故。近論三品相成。魔說佛說總論邪正.四諦別明正解.四倒別明邪惑。  總論邪正者。魔說是邪.屬惑。佛說是正.屬解。故邪正品總論惑解。下之二品.只是派開前品。總別相成.文義鈎鎖。  △二若但下。示今品所以二。初約喻反顯。 【疏】若但解諦倒者.如偏識人入。單知杌人.非具足知.不名正善具成就.不能作善業。  若但下.謂各解二品之別.不知邪正之總也。如偏下.舉喻。偏識人字.不識入字.如解諦不解倒。偏識入字.不識人字.如解倒不解諦。單知杌人.其例亦爾。非具足知者。應云。非具足識知.文脫識字。謂偏識者.非具足識人入二字。偏知者.非具足知人杌二形。只由明見人入二字相濫.暗見人杌二形難分。故今用之.以喻邪正。  △二雙解下。就法順釋。 【疏】雙解邪正.倒諦俱通.即是正善具成就.能作善業。業者即如來性.次第相成.合為四倒.其義則便.故言四倒品。  即是正善(至)善業者。即前迦葉問辭也。次第相成者。由邪正之總.成諦倒之別。總別雙具.成如來性品。故合八倒以為四倒.對前四諦.數義則便。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文為二。先明四倒.後領解。初就四倒.即為四章。初章為三。一出苦境。二出苦體。三結。  △二於佛下。隨釋二。初明四倒四。初苦倒三。初出苦境。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謂四倒者。於非苦中生於苦想。名曰顛倒。 【疏】於佛果非苦為苦.此即是惑。應招苦報.遂言是解.即是苦中生於樂想。  於佛(至)生於樂想.是釋出苦境文也。然苦境似唯一倒。故經云。生於苦想。今疏取苦體文.釋成具二。故云遂言是解等。即下文云。應說如來無常.我則受樂也。故知出境雖單云苦。執苦為解.即成樂倒。  △二出苦體。 非苦者名為如來。生苦想者。謂諸如來無常變異。若說如來是無常者。名大罪苦。若言如來。捨此苦身。入於涅槃。如薪盡火滅。是名非苦而生苦想。是名顛倒。我若說言如來常者。即是我見。以我見故有無量罪。是故應說如來無常。如是說者我則受樂。如來無常即為是苦。若是苦者。云何生樂。以於苦中生樂想故。名為顛倒。樂生苦想。名為顛倒。樂者即是如來。苦者如來無常。若說如來是無常者。是名樂中生於苦想。如來常住。是名為樂。若我說言如來是常。云何復得入於涅槃。若言如來非是苦者。云何捨身而取滅度。以於樂中生苦想故。名為顛倒。 【疏】無常變異者。謂佛行苦。捨身入滅.謂佛壞苦。彼言如來是常.謂為倒。無常謂為諦。我若說言下.正是倒心.樂生苦想(云云)。  彼言者。即經云。我若說言等也。是彼眾生自稱我也。謂說常有罪.故為倒。說無常者.則證小果。故經云。我則受樂.故指無常為諦。樂生苦想下.云云者。於佛常住樂果.而生無常苦想。  △三結。 是名初倒。  △二無常倒二。初懸示。 【疏】無常常想即第二倒。境中雙舉二想.體中偏釋一想。上已雙舉.不欲煩文.亦出倒境。後明倒體.并結可見。  體中偏釋一想者。偏釋無常也。如經。  △二所不下。正釋三。初倒境。 無常常想。常無常想。是名顛倒。  △二倒體。 無常者。名不修空。不修空故。壽命短促。若有說言。不修空寂得長壽者。是名顛倒。 【疏】所言不修者。即是不修般若空慧。  所言不修下.即解經中不修空寂文也。問。前文云不殺等為長壽因.今何故說修空為因。答。長壽之因.必具福慧。前文據福.此文據慧。影略互明.理須兼備。言空慧者。即一空一切空.三觀俱空。以無生門是觀法之首.故且言之。假中二慧.亦長壽因也。  △三結。 是名第二顛倒。  △三無我倒三。初倒境。 無我我想。我無我想。是名顛倒。 【疏】後二倒可尋。  △二倒體。 世間之人亦說有我。佛法之中亦說有我。世間之人雖說有我。無有佛性。是則名為於無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顛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間之人說佛法無我。是名我中生無我想。若言佛法必定無我。是故如來勅諸弟子。修習無我。名為顛倒。  △三結。 是名第三顛倒。  △四不淨倒三。初倒境。 淨不淨想。不淨淨想。是名顛倒。  △二倒體。 淨者即是如來常住。非雜食身。非煩惱身。非是肉身。非是筋骨繫縛之身。若有說言。如來無常是雜食身。乃至筋骨繫縛之身。法僧解脫是滅盡者。是名顛倒。不淨淨想名顛倒者。若有說言。我此身中無有一法是不淨者。以無不淨。定當得入清淨之處。如來所說修不淨觀。如是之言是虛妄說。是名顛倒。  △三結。 是則名為第四顛倒。  △二領解二。初分科。 【疏】第二領解。又二。先領解.後述迷。  △二別下。隨釋二。初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從今日始得正見。  △二述迷。 世尊。自是之前。我等悉名邪見之人。 【疏】別論取撥無因果名邪見.迦葉久無。通取一切倒心為邪.迦葉猶有(云云)。  一切倒心為邪者。別教先枯次榮.亦是倒心。迦葉示同別人.故有次第邪見。故地論明.等覺入離見禪.即始終教道.至于等覺.尚有邪見。 如來性品第十二(會疏卷第八)  △九如來性品答善業見性二問二。初題目三。初正解題目二。初通總釋二。初約如來單釋。 【疏】如來性品。此題不標佛而言如來者。允同三世.三世諸佛皆初號如來。又舉初以標後。  初約如來單釋.文具四悉。允同三世.令物歡喜。舉初標後.意存生善。初謂如來.後即九號。  △二又如下。對性字雙釋四。初約人理成世界釋。 【疏】又如名不異.破諸異計。又如來即佛.佛即如來.故言如來性品。四悉檀(云云)。又如來是極果之勝號.性是至理之本名。非但極果名曰如來.眾生本性亦名如來。  破異計者。不二即中道.故破二邊異計.故屬對治。如來與佛.一體異名。悟彼體同.即第一義。次對性字.雙釋初文者。佛與生異.以異顯同.故屬世界。  △二約因果成為人釋。 【疏】又如來擬果.性擬於因。雖因果雙列.意在於因.故言如來性品。  意在於因者。顯因人具果人之性.故曰如來性。意令行人反識己性.發生理善。故云意在於因.即為人也。  △三約隱顯成對治釋。 【疏】又果之本性.性隱難辨。舉顯以目隱.故言如來性品。  舉顯目隱者。舉果上之顯名.以目果證之本性。即是以顯破隱.故屬對治。  △四約勝劣成第一義釋。 【疏】又性理含藏.備種種性。善惡三乘.舉勝棄劣.故言如來性品。  性理含藏者.佛界性也。備種種性者。即是佛界具九界性也。善惡三乘者。釋上種種。謂三善三惡並三乘.是九界。舉佛界勝性.棄九界之劣性。棄九界性.入佛界性.即第一義也。然四悉俱解品名.而用義稍異。初約生佛.則自他對論。後三唯在自行生善.則因果雙明。對治則以果事.顯果理。第一義唯約果理。故知後三但在自行.亦可云前一約生佛.後三唯約佛。  △二又如下。簡顯釋二。初簡如來名通。 【疏】又如來名通。夫有心者悉未來如來.四依開士猶如如來.十方諸佛同稱如來。就一佛之上有化應報法.皆稱如來。  又如下.簡名通文中.先明竪通六即.俱名如來。夫有心下.謂理即名字觀行也。四依下.謂相似分真。初依相似.後三分真。古翻菩薩為開士。十方下.謂妙覺究竟。就一下.明通橫三身。  △二今文下。顯今品所辨二。初正立。 【疏】今文中.正辨如來藏之如來。  今文下.顯今品所辨。如來藏者。於竪明.則別在理即。於橫明.則具攝三身。以理性本具三身性故.名如來藏。又復應知藏有二義。一理藏。二行藏。一切法趣色等.理藏也。一作法趣檀等.行藏也。理唯在性.行則屬修。今品所辨.理如來藏也。又準勝鬘經云。有二種如來藏。一空如來藏.若離若脫一切煩惱。二不空如來藏.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今品所明不空藏也。  △二二十下。釋義二。初略釋品題。 【疏】二十五有悉皆有我。以我同故.故名如。以如示人.故言來。常不可壞.名之為性。從此立名.名如來性品。當知此如來藏即佛性也。  悉皆有我者。心性自他.徧攝一切.故立我名。以我同故者。萬法雖異.一性無殊。以如示人者。今品正示眾生本有理性。令生文字等解.故曰示人。  △二諸師下。廣明藏義二。初古今解釋二。初明藏性不即離二。初敘古逐破二。初敘三師二。初敘。 【疏】諸師解藏義不同。論師言。佛果在當.即時未有.故名為藏。又言佛性眾生心神。心神自能避苦求樂.即是心神。開善云。六法是佛性。  又言下.別是一師解義也。眾生心神者。謂佛性.只是心神異名。六法謂五陰及神我也。  △二義皆下。破。 【疏】義皆不然。此品以如來自性.不以心神.不以六法。又如來藏隱.心神六法皆顯。又如來藏常.心神六法遷變無常.與如來性全不相關。今皆不用。  義皆下.具破二解。初明事理異如來。自性是真理.心神六法是妄事。次明是理故隱.是事故顯。後明是理故常住.是事故無常。與如下.結破。只由佛性是真理.而二師以妄事釋之.故不相關。夫佛性六法不即不離。古師既以即義解釋.故今師以離義破之。  △二敘地人二。初略斥明離二。初章安敘斥。 【疏】地人云。惑覆於理.名之為藏。是義不然。  △二荊溪與奪。 【疏】私謂非無一邊.但不與此品題合。  非無一邊者。得不即一邊義。既無不離義.故為今破。以此品題.須全不即不離二義故也。  △二彼以下。廣破顯即二。初疏主引經正顯。 【疏】彼以惑與理異故.惑能覆理。今依經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那得無性之惑.覆於無惑之性。不會經旨.故不用也。  彼以下.疏主引經正顯。那得下.一切之言.豈不收惑。一切有性.惑豈離理。  △二治者徵經助釋。 【疏】私謂非但惑性相即.一切何所不收.涅槃何法不在.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一切國土即涅槃相(云云)。  私謂下.治者徵經助釋也。此由世人不信無情草木有佛性.故荊溪因便示義.以儆迷徒。何所不收者。一切之言.則收十界依正也。涅槃下.即經云。安樂性也。以涅槃是安樂法故。既云一切諸法有安樂性。則何法不在涅槃中耶。一切下.一切之言既收依正.故示依正即是涅槃.涅槃即佛性異名。是知國土無情有佛性理矣。良由十界由心所造.而依正之處.當體即心.心外無餘.豈復甄隔。云何草木無佛性乎。  △二又論下。判古明今二。初判古偏據之失。 【疏】又論人云。當果為性.此即在外。六法為性.此即在內。地人云。惑覆黎耶.此亦是內。  此即在外者。未來當得.故在身外。此即在內者。現今六法.既即佛性.故在身內。惑覆梨耶者。地論以第八梨耶識是真常淨識.不立第九.所以梨耶即佛性理。故向云。地人云惑覆於理也。 【疏】興皇云。非內非外.偏據正性。地人偏據本有。論人偏據緣了.復據當果.果性.果果性。悉為經呵。如盲觸象.不會玄旨。  興皇下.彼謂佛性超然.故非內外。偏據緣了者。緣了修成.故云佛性在當。復據下.應是論人二義.以釋佛性。一云在當.則據緣了。二云在當果也。果性即菩提.由了因而成也。果果性即涅槃.由緣因而成也。菩提果上.復得涅槃果.故云果果。如盲下.各得尾牙.不識全體。  △二顯今圓普之得。 【疏】今明四句平等.清淨無諍.故名為如。以四悉檀巧示眾生.故名為來。常不變易.故名為性。豈獨一法為藏性耶。  四句下.謂內.外.亦內外.非內外四句也。諸師解性但在三句.尚闕兩亦。是一非諸.不名平等.則顯違如義.安稱釋題。今明三因五性互融互攝。既性具緣了.又全性成修.豈同興皇偏據正性。既性由修顯.豈同地人偏據本有。既全修是性.舉果攝因.豈同地人.偏據緣了及以當果。今既融攝.因果無差.修性一際.故云平等。永無四執.故云清淨。由內無執.故外無諍。不異名如.旨在斯也。巧示者。隨有四益.作修性內外等說.令彼歡喜生善.執除悟道.故名巧示。此乃稱理而說.即如是來。常不變易者。上解二字.如即約理.來即約事。理事相即.性體俱常。波水相收.濕性寧改.故名性也。應知如單是理.來唯屬事。性兼二義.只事理體常.故得云性。豈獨下.結責諸師。  △二又人下。明藏性非四句二。初引他據經執有。 【疏】又人執云。如來藏者.不得不有。  不得不有者。古人意云。藏以含藏為義。空無所含.故須云有。  △二是義下。顯今通約四門二。初斥他顯今二。初約性體俱非以斥專執。 【疏】是義不然。佛性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那得獨言是有。  △二雖非下。約隨機說四以斥專執。 【疏】雖非此四.有因緣時.於一門中作四悉說.故言如來藏者不得不有。以有接斷.以有破常.以有令悟。悟佛性時.佛性非有。三門亦爾。云何執有而害三門。如人問橋.多諍何益。  以有接下.示有門四益。文闕世界。應云以有令喜。接斷者。為接引執空斷見之人.令生理善.故說藏性是有。破常者.有即真常.破於橫計邪常之惡。以有令悟者。悟故入理。悟佛下.說藏為有.即是方便。而證性時.實非有也。如人下.引喻斥執。方等陀羅尼第三云。我於往昔作一比丘。時有居士設大施會.我時貧窮.故詣會所。於其中路.見有大橋。於其橋上有一智人。我問彼言。是橋何人所作.此木何林所生.何人所斫.何象所載.為是赤松白松。如是設七千八百問已。爾時智人便語我言。咄。癡沙門。居士請汝.但涉路去.至於會所.可得悅意。徒問此事.於身無利。咄。癡沙門.今且速去.還當語汝。我時聞此便到會所。食已蕩盡.財物無餘。見已懊惱.卻到橋上。見向智人。智人問言。汝為顦顇多不吉耶。答言。我向徒問無益之言.使我果不值飲食財物。智人語我。夫沙門者.於身無益.理不應問。於身益者.宜應須問。云何為利.謂不讚己.不毀他。觀平等法。自既利己.復能利他。是時九十億諸天聞說.發菩提心。今以四門如橋.會所如佛性。於門起諍.不能證入。如問橋失利。  △二今明下。結示今義。 【疏】今明佛性其意若此。若得此意.亦在本性。中間極果.亦隱亦顯.亦外亦內。如經舍內金藏.大小不知。善能掘出.宗仰是人。即其義也。  其意若此者。如前.性非四門.隨機說四。若得下.和通諸解.得今四悉意已.則古解有歸。不得今意.徒為諍論。一言佛性.須具六即。諸釋雖殊.不離六位。但宜聞理即故.作本有說之。宜聞中間四即故.作緣了說之。宜聞究竟故.作極果說之。前四即.無明全在.是亦隱。分真究竟是亦顯.二即在聖是亦外.四即在凡是亦內。如經下.引證。不知是理即.掘出是分真究竟。義如下釋。  △二問答料簡二。初問。 【疏】問。藏性理三.云何同異。  △二答二。初答問。 【疏】答。只是一義。  只是一義者。名字雖異.義體是同。皆是一念三諦之異字耳。  △二若欲下。答異。 【疏】若欲分別.理惑合論.名之為藏。全不論惑.稱之為理。不可改變.稱之為性(云云)。  若欲下.明名義俱異.而體是同。理惑合論者。惑即是妄.理即是真。故勝鬘云。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生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此即理惑.俱得名藏.故曰合論。不可改變者。此亦全不論惑.而以理體常住不遷.是性義也。即勝鬘云。自性清淨心。今云如來性.佛性等是也。  △二有師下。懸談五譬。 【疏】有師生起五譬。初問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舉貧女藏答。明其有我.但隱而不顯。若爾.何不早說。佛舉毒途譬之。由常病未歇.不得洗乳。前後兩病就眾生論。隱顯塗洗就佛教論。若爾.眾生等有。何故六道區分.升沈碩異。佛舉因鬪失珠.致有悲喜不等。若爾.何故鬪耶。佛舉甜藥真正.停留在山。寡德所招.流乎鹹酢。若爾.真味不變.誰能毀傷。若叵毀傷.則無殺罪。佛舉利钁能穿石砂.不損金剛。如佛不可害.興心逆罪。性不可毀.毀陰得罪。然一答可解.何故聯翩。只為佛性難明.須萬斧劈樹。生起五譬是彼之巧思.故今存之(云云)。  有師生起下.古義無失.故今用之。文中後之四段.皆云若爾者。是假設難詞。前後兩病下.前是常病.後是無常病。病在機緣.故云就眾生論。塗毒喻說無常.則隱覆佛性。洗乳喻今常教.則開顯佛性.故云就佛教論也。六道區分者。此是古義.故云六道.在今應言九界也。昇謂三善.沉謂三惡。流乎醎酢者.喻六道昇沉也。誰能毀傷者.言佛性不可殺也。叵.不可也。钁.居縛反。如佛下.舉例也。興心逆罪者。興.起也。如來金剛之身雖不可害.設起害佛之心.則獲五逆之罪。性不下.眾生佛性雖不可毀.設以妄心害妄陰者.則得殺罪。例如興心害佛也。劈.音僻.破也。  △三然此下。顯示答問三。初正示答問。 【疏】然此一品答上兩問。初答云何作善業.次答能見難見性。  △二此兩下。釋答問意。 【疏】此兩相成。只由善業能見於性.性由善業。業始性終.從終題品。  只由善業等者。緣了二修.名為善業。了因名字位.緣因觀行相似位.見性即分真究竟。又若深取.則住前悉名緣因。分真名了因。究竟為見性。言性由善業者。見性是果。此性本具.至果方見。果由因剋.故云性由善業。因則是始.果則是終。  △三論人下。解善業義二。初古釋二。初論人約妄事釋業四。初正立作業義。 【疏】論人解。善業義者.假名行人能御善惡。御善則陶練心神.得成正覺。  論人下.引古釋善業義。初明論人.約妄事釋。次明地人.約真理釋。約妄事則非是圓因.約真理則猶為惑覆。用解善業.義俱不成。假名行人者。攬五陰實法.而立眾生假名也。意云有假名人.方能修業。故云能御善惡。御謂乘御.乘惡則唯在生死.乘善則得至涅槃.故云御善至正覺也。正解善業.故略御惡義。上標云。能御善惡者.相帶而來.洮練心神.則御善修觀.得成正覺.即至果見性。練字.從糸從金.二體通用。珠藂云。煮絲令熟作練.鎔金使精作鍊。  △二中論師難。 【疏】中論人問。生死中有假人.此人是佛性不。  中論下.中論師難也。  △三論人自答。 【疏】彼答不得是佛性。  △四即竝下。中論師竝破。 【疏】即並亦不得是我。既其無我.誰御善業。又汝明假者.是不自在。我是自在.二事相害。  亦不得是我者。此約真我.我即佛性。既非佛性.故亦非我。既其下.正觀善業不成。誰御善業者。正由內具我性.故依性起業。既無性.即善惡不成。又汝下.又恐論人轉計.謂有假名妄我.能御善業。既是假名.則非自在真我。妄我御業.唯至生死。不了真我.豈成正覺。故云假者(至)相害也。  △二地人約真理釋業二。初約理用釋業。 【疏】地人明法界之體.有善惡用.體用具足。在妄惑內.如土覆金.無能沮壞妄惑。  地人下.以地人謂惑覆理.以解藏義。故使釋業.還指所覆善用為善業也。如土下.土喻妄惑.金喻體用。金在土中.土無能壞。如用在惑內.惑不能壞也。沮.慈呂反。意云迦葉所問善業.正指此用。沮壞下.文剩妄惑兩字.或可分為下句之首。  △二若下。約業是事用破。 【疏】若爾.此用無用.何能作業。  若爾下.今破此用.既是理具之用.全在惑內.不能破惑.故云無用。何能下.且迦葉問言。云何作善業。作即造作.正是事用。若猶在惑內.豈能作善業乎。  △二今明下。今解二。初簡顯。 【疏】今明此義。如經金藏不可見者。是時不能作於善業.掘出藏已.何須善業。耘除草穢。小乘運作.非是善業。異人方便.示子金藏.於舍掘之.正是能作善業之義。  今明下.今師正解善業義也。既憑經文.故異諸說。不可見者者。即經云。家人大小無有知者也。但凡夫理具.全未起修.故云是時不能等也。地人用此解作業.故向為今破。掘出下.極果理顯.如掘出已。果德既圓.因行都廢.故云何須善業。耘除下.但破見思.如除草穢.此亦理即位收.既非圓因.豈是善業。異人下.正示修圓善業位也。示子金藏.是名字位。聞名識體.於舍掘之.是相似分真。觀陰破惑故.斯三即是作善業。迦葉前問.如來今答.正在此位。若止觀中.以掘出為分真.得用是究竟。今以掘出二字分解.則掘收相似分真.出唯究竟。止觀約分果邊.故約真因.以對出義。各隨義便.如彼蘭菊。  △二若約下。判位二。初約六即正判。 【疏】若約六位。初位不能.後位不須.中間四句是作業位。  若約下.約六即判出其義。  △二約四句重示。 【疏】若約四句。隱不能.顯不須.亦隱亦顯正能作業。  六位高下.不出隱顯。故次以隱顯四句.釋成六即。隱謂理即.顯謂究竟.兩亦乃是中間四即。住前是亦隱.未破無明故。分真是亦顯.分證佛性故。又名字觀行是亦隱.相似分真是亦顯。故法華玄記.十不二門云。三千未顯.驗體仍迷故。相似位成.六根徧照。仍迷是隱.徧照即顯。問。前釋何云分真究竟.俱是亦顯耶。答。前但對古明義。既無四句.故亦顯之言.收乎二義。今既正釋作業而成四句.單顯已收極果.故使亦顯止齊分真。問。文中何故無雙非句耶。答。三句收位已足。若立此句.應指理體。所謂事異故六.有隱有顯。理同故即.非隱非顯也。  △二本文二。初答善業作二。初分科。 【疏】就答善業又二。一明佛性為善業作緣.二明佛性正起善業。初為善業作緣又二。一明業緣.二論義。  △二初業下。隨釋二。初佛性為善業作緣二。初業緣二。初問。 迦葉白佛言。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耶。 【疏】初業緣中.復有問答。問。近從四倒品生。一切世間雖說有我.不名佛性。出世真我.名為佛性。是故興問。二十五有.若定有我.有則非有。若定無我.誰作善業。故言二十五有.有我不耶。  有則非有者。依正既即佛性.故二十五有當體亡泯。何得復名.二十五有耶。誰作善業者。謂若定無佛性.誰修緣了二因也。以由從性發修故。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以兩譬答之。初譬則明本有不可見.次譬不即得說以釋疑。初譬中有法.譬.合。  不得說者。由邪我病重故.且施小化。  △二法下。隨釋二。初本有不可見三。初法二。初本有。 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疏】法說為兩。一本有。  △二不可見。 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疏】二不可見。然佛性非本非當.為緣說之。  經煩惱所覆者。別人卻覆顯我.圓人即覆是我。  △二譬二。初分科。 【疏】次譬文為四。一譬本有。二譬不可見。三譬緣感。四譬顯說。  譬文為四者。前二但在理即。第三是圓機動。第四正解圓。  △二隨釋四。初譬本有。 善男子。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 【疏】初文意者。窘乏緣了.故言貧。有能生力.故言女。棲託五陰.故言舍。有正佛性.故言金。此性包含.故言藏。此性廣博.故言多。  窘乏.渠殞反。窮也。未曾發心.故乏了。未曾加行.故乏緣。有能下.理有能生解行之力也。有正下.正因佛性.即五陰是。譬如即此舍中有真金藏。此性下.正因之性.體具三千.故曰包含。自他互融.三無差別.即廣博義。  △二譬不可見。 家人大小無有知者。 【疏】次家人大小不知者。舊解四果聖人為大.三界凡夫為小。此皆不知。中論人云。但菩薩為大.但聲聞為小。亦皆不知。今明人天為小.析空二乘為大。析空二乘為小.體空二乘為大。但空聲聞為小.但空菩薩為大。但空菩薩為小.出假菩薩為大。皆亦不知。  中論下.但聲聞者.謂但空也。菩薩亦然.對出假菩薩以說。故二人俱受但空之名。今明下.約七方便以釋大小。既體析觀殊.故使二乘且分兩教。但空菩薩(至)出假者。此是通別菩薩。通見地已上.別十住位.悉名但空。通八地.別十行已上.悉名出假。三藏菩薩攝在人天.以不斷惑故。皆不知者。前三教人理具情迷.如不知藏。悉具五陰.咸號家人。  △三譬緣感。 時有異人善知方便。語貧女言。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耘除草穢。女即答言。我今不能。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後乃當速為汝作。是人復言。我知方便。能示汝子。女人答言。我家大小尚自不知。況汝能知。是人復言。我今審能。女人答言。我亦欲見。并可示我。 【疏】三時有異人去.譬緣感。於中問答.先以小道逗之.故言耘除草穢。緣不肯受.故言不能。若示子金.緣為化力。欲先於人.我亦欲見.即是後己。  小道(至)草穢者。止破見思.如除草穢緣不肯受者。緣有大機.不肯單受小化。所以如來異人出世.先小後大.終令出藏。緣為化力等者。大機發心.利他為正.自利為旁。故四弘之初.即云眾生願度.即是先人。後云佛道誓成.即是後己。力能利他.故云化力。不肯及以化力.皆云緣者.但是機中.冥有此義。事非彰灼.故並云緣。  經我家(至)能知者。七方便人.迷妄五陰.名為我家。性在我陰.我尚不知.況佛是他人.豈知我性。  △四譬顯說。 是人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女人見已。心生歡喜。生奇特想。宗仰是人。 【疏】四是人即去.顯說。  顯說中.經掘出者。掘謂分真。出即究竟。經心生歡喜者。兩位證理.得法喜樂.達性本具.不從外來.故云生奇特想。荷佛開導.故云尊仰是人。問。悟通五即.經文何故只喻二即耶。答。既云掘出.理合先示處所。故前文云。並可示我。應知示處.即收名等三即。  △三合二。初合。 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疏】三合譬。有二。先合.次帖合。可見。  △二帖合。 一切眾生不能得見。如彼寶藏貧人不知。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眾生所有佛性為諸煩惱之所覆蔽。如彼貧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見。如來今日普示眾生諸覺寶藏。所謂佛性。一切眾生見是事已。心生歡喜。歸仰如來。善方便者即是如來。貧女人者即是一切無量眾生。真金藏者即佛性也。  經一切眾生等者。即合前.家人大小。前喻狹.唯在七人。今合乃廣.該于九界。一切之言.何所不攝。  △二不即得說以釋疑二。初分科對顯。 【疏】第二譬為二。先譬次合。初譬為四。一明起有我病。二說無我藥。三邪我病息。四真我教興。意同哀歎。彼譬顯.此譬隱。  彼譬顯等者。彼譬已成劣修.故顯。此譬冥有佛性.故隱。  △二舊下。隨文釋義二。初譬四。初起有我病。 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嬰孩得病。 【疏】舊解女人良醫.凡四師說。一云女譬法身。醫譬應身。二云女譬實智。醫譬權智。三云女譬前佛。醫譬後佛。四云女譬佛智。醫譬機緣。上文貧女.譬眾生身。此女既不言貧。用譬佛智勝應。生育一子.譬於眾生稟教生解。以解微故.故言嬰孩。著邪常故.故言得病。  上文貧女下.取第四師義。稟教生解者。如諸外道.偷竊昔佛常住之教.妄計邪常.此亦義當稟教生解。以解下.但執常名.不達常理.故云解微。由微故執.執則成邪。  △二說無我藥二。初分科。 【疏】次是女愁惱下.譬說無我之藥。又三。一佛智觀機。二得機設化。三斷邪我。  △二隨釋三。初佛智觀機。 是女愁惱。求覓良醫。 【疏】初文者。權智起悲.故言愁惱。覓無我機.故言求醫。  覓無我下.此取第四師義。以醫譬機。覓機即是道樹初成。三七思惟.尋施方便也。具如法華方便品偈。  △二得機設化。 良醫既至。合三種藥。酥乳石蜜。與之令服。 【疏】次良醫既至.即得機施化。設三種藥.譬無常三修。  設三種藥.即鹿園說小也。  △三斷邪我。 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須藥消已。爾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 【疏】三因告女人下.斷邪我教。此中乳譬真我。真我非時.故言莫與。苦味塗乳者.譬以無我覆於真我。如苦與甜.其性相違。前合三藥中何故復有乳。此亦是無我苦味.與常相違。  經因告女人者。醫既譬機。告女即是機緣扣佛。故知兒之與醫.同喻於機。但以稟教如兒。扣佛如醫。故立二喻。真我非時者.說時未至故。前合三藥者。即經云酥乳石蜜。既亦云乳.與此何異耶。此問也。此亦下.答。前云乳者.只是牛乳.以喻無我。今云乳者.乃是母乳.即譬常我。乳名雖同.喻意永別。  △三邪我病息。 其兒渴乏。欲得母乳。聞乳毒氣便遠捨去。至其藥消。 【疏】三其兒渴乏下.譬邪我病息。先明病息.次明藥消。真我緣起.故言渴乏。我無我相違.故言毒氣。無我治邪.邪消藥息.故言藥消。  邪常病息者。即已證小果。我無我相違者。常我之機將熟.恥小自鄙.如嫌毒氣。即小法與大機相違也。經便遠捨去.即喻鄙恥。無我下.治邪始在仙苑.消息須至鶴林。以經歷五時.破邪方盡。今經六師翻邪.十仙受道.即其事也。所治邪常既已消盡.能治小藥故亦止息。由消由息.故真我教興。  △四真我教興四。初為說。 母乃洗乳。喚子與之。 【疏】四母乃洗乳。譬真我教興。又四。一為說。二違情。三重說。四受行。可見。  經洗乳者。開小即大.喻之如洗。  △二違情。 是時小兒雖復饑渴。先聞毒氣。是故不來。  經是故不來者。初聞略說.執小不受。  △三重說。 母復語言。為汝服藥。故以毒塗。汝藥已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  重說者。即廣說化意。  △四受行。 其兒聞已。漸漸還飲。  經漸漸還飲者。此即信受奉行.入住證理.故云還飲。四十二位.一一進入.故云漸漸。亦是從偏漸入於圓漸.故云漸漸。  △二合二。初敘意指同。 【疏】次如來亦爾者。合譬也。但合二藥.不合二病。本意疑於我無我異.是故合藥。治病是旁.是故不合。哀歎亦爾。  二藥者。初文是合無我藥。次淨洗乳下.合真我藥。哀嘆亦爾者。彼品亦不合病。  △二問下。隨文釋義二。初合說無我藥。 善男子。如來亦爾。為度一切。教諸眾生修無我法。如是修已。永斷我心。入於涅槃。為除世間諸妄見故。示現出過世間法故。復示世間計我虛妄非真實故。修無我法清淨身故。譬如女人為其子故。以苦味塗乳。如來亦爾。為修空故。說言諸法悉無有我。  △二合真我教興二。初以因難果。 如彼女人淨洗乳已。而喚其子欲令還飲。我今亦爾。說如來藏。是故比丘不應生怖。如彼小兒聞母喚已。漸還飲乳。比丘亦爾。應自分別如來祕藏。不得不有。 【疏】問。隱名如來藏.我是佛性者。一切眾生有我性耶。答。一切眾生皆悉有性.未即是佛。是故有我.未是我德。何者。人別法通。法通故有性有我。人別故非佛非德。  問隱下.釋次文中說如來藏也。初以因難果。問意者。既許顯名法身.隱名如來藏。前文又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則應悉有我性.與佛無別。故云一切眾生有我性耶。此即以理難事也。答中乃以理同事異為答。理同故有佛性.事異故非果佛。理同故有我義.事異故非果德。此則眾生但有迷中之理.諸佛乃得悟中之事也。何者下.徵釋。人別法通者。人是事.法是理。法通則始終理同。即義無別.故言凡夫有佛性.有我義也。人別故凡聖事異.六位差分.故言眾生非果佛.非我德也。  △二以昔難今。 【疏】問。法是人法。昔既無別人.法是誰法。解云。法屬法性(云云)。  次問下.以昔難今。初句定。次昔既下.二句難。初句者。向言人別法通.則法是人之所有。所以六位.位位咸即.故云法是人法。此以今經圓義定之也。次二句正用今義.以並昔教。且昔說三乘之人.一例無常.不明六位常住人別.則佛性之法復屬誰耶。解云下.答也。屬法性者.即理具法性。昔既未說.而無常人.悉皆理具。此法即今理.即所收也。  經不應生怖者。不應執小.畏憚圓乘。經不得不有者。汝昔自迷.此性本有。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問答。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總唱無。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實無有我。 【疏】初問者。前明二十五有有我.今難此義。初總唱無。  △二別作難三。初總分科。 【疏】次何以故下.別作十二難。合為四意。初四難約果。次兩難約因。三四難又約果。四兩難難處。  作十二難者。皆是執事難理也。  △二初為下。隨文釋義四。初四難約果二。初始生終沒雙。 何以故。嬰兒生時。無所知曉。若有我者。即生之日尋應有知。以是義故。定知無我。若定有我。受生已後。應無終沒。 【疏】初為兩雙。謂始生終沒.差別勝負。可見。  始生終沒者。佛性若常.不應始生無知.生已老死。據此始終.驗知無常。  △二差別勝負雙。 若使一切皆有佛性。是常住者應無壞相。若無壞相。云何而有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及旃陀羅。畜生差別。今見業緣種種不同。諸趣各異。若定有我。一切眾生應無勝負。以是義故。定知佛性非是常法。  經應無壞者。約實徵相。相別名壞。若性是常.常法不異.一切眾生應無種種差別壞相。經若無壞下.難破無壞.成相差別。  △二兩難約因二。初約惡因。 若言佛性定是常者。何緣復說有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恚邪見。 【疏】次因難又兩。十惡等是約惡因.酒後是約惡緣。可見。  △二約惡緣。 若我性常。何故酒後荒醉迷亂。  △三四難又約果四。初據苦果。 若我性常。盲應見色。聾應聞聲。瘂應能語。拘躄能行。 【疏】三重約果四難者。一據苦果。  △二據苦緣。 若我性常。不應避於火坑大水。毒藥刀劍。惡人禽獸。 【疏】二據苦緣。  △三據忘失。 若我常者。本所更事不應忘失。若不忘失。何緣復言我曾何處見是人耶。 【疏】三據忘失。  △四據憶念。 若我常者。則不應有老少盛衰。憶念往事。 【疏】四據憶念。  △四兩難難處二。初難別在何中。 若我常者。止住何處。為在涕唾。青黃赤白諸色中耶。 【疏】四責處兩難。初難別在何處。  △二難徧在身中。 若我常者。應徧身中。如胡麻油間無空處。若斷身時。我亦應斷。 【疏】次難徧在身耶。  △三或可下。示義通。 【疏】或可但作六雙為十二難。或可十難.難現用。二難.難處所(云云)。  或可十難下.則大分為二也。謂初難現用.次難處所。云云者。若欲應後答文.則應束為兩段。  △二答二。初分科。 【疏】二佛告下.答也。還酬十二難。初舉兩譬.答覓現用。後利钁譬.答覓處。  △二所言下。隨釋二。初兩譬答覓現用二。初敘意分科。 【疏】所言現用者。其難真我若常.應無生滅。次差別勝負難。佛答意.實有真我.為瞋癡所覆.不能得見.故有終沒升沈。  所言(至)勝負。敘前難意。應無生滅者。是初約果中第一雙。差別勝負是第二雙。下有約因約果.只是重顯前義。故今但敘二意。有本生滅下.多次字。文悞。 【疏】前譬得而失.後譬失而得。但此妙解.凡夫未得.那忽言失。此是理數之言。應得不得.故言得而復失。得無別得.還得於失。失無別失.還失於得。得無所得.失亦無失(云云)。於初二譬中。初譬三意。謂譬合結。譬為四。一本有性理。二遇緣起惑。三根緣扣召。四聖應破惑。  前譬下.前以額珠沒膚.譬失理起惑.故云得而失。後以雪山藥味.有人聞香.譬反迷成悟.故云失而得。但此下.釋出初譬意。初且問起。且理即無始本迷.未得名等妙解.那忽言得而失耶。此是下.答也。應得不得者。既具妙性.應合得解。而彼自迷.即是得而復失。理具故得.情迷故失。得無下.則是得非悟解證得.但得迷中之理.故言還得於失。失無下.失非忘其本解.故云失無別失。只是本迷.故云還失於得也。約理具名得.實非證得.故云得無所得。約本迷名失.實非失解.故云失無所失。後譬失而得.只是前迷後悟。其義易明.不勞徵釋.故注云云。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二。初譬三。初譬四。初本有性理。 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 【疏】初文中.言王家者。佛所統處。力士者。譬眾生有能降魔制外之用.故言力士。眉間者。中道也。金剛珠者。或言理.或言解.或言理解圓淨.不可破壞.如金剛珠。  譬眾生(至)之用者。理具降魔等用也。  △二遇緣起惑二。初分科。 【疏】次與餘力士者。即遇緣起惑.失本有理。又二。一起惑.二失理。  △二隨釋二。初起惑。 與餘力士角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觸之。 【疏】初文。餘力士者。天魔外道諸惡知識(云云)。角力相撲者。斷常乖於正觀.正觀破於斷常.故言相撲。以頭觸之者。乃以身見觸中道解。  知識下.云云者。天魔等有壞正之力.故喻力士。心遊理外.稱之曰餘。此約妄事為力士。前明眾生.則以真理為力士。  △二失理。 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 【疏】次其額上珠下.明失正理.沒在斷常邪見身中。  △三根緣扣召。 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知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 【疏】三其處有瘡.即是機緣感苦。二見傷.正解為瘡。舊云感生死苦果為瘡。即命良醫.機召於佛。時有明醫.即聖智達知失理招苦。即便停住者.明失非失。  機緣感苦者。文悞。應云感召。此是牒科。即分科中云。根緣扣召也。若準下合科云招苦.則義或可通。明失非失者。即惑是理.故失非失。  △四聖應破惑二。初分科。 【疏】四是時良醫下.說法破惑。又二。初譬偏說.次譬圓說。  說法破惑者。問。前科分云聖應破惑.此何云說法。答。前約身輪.故云聖應。此約口輪.故云說法。互現其文也。  △二隨釋二。初譬偏說。 是時良醫尋問力士。卿額上珠為何所在。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珠乃失去耶。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 【疏】初偏說者。無我撿邪.如就覓珠。力士驚答.譬稟教作於無我之觀。從迷得解.故言驚答。將非幻化.即無我觀。為何所在.即無常觀。憂愁啼哭.即是苦觀。此為說偏教。  如就覓者。說無我教.檢破邪常。如醫問力士.珠在何所。  △二譬圓說二。初分科。 【疏】次是時良醫下.譬說圓教。又為四。一為說。二不受。三重說。四即受。譬說佛性一往不受也。  △二初文下。隨釋四。初為說。 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苦。汝因鬪時寶珠入體。今在皮裏。影現於外。汝等鬪時瞋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 【疏】初文中.言皮裏者。隱斷常中。影現外者。舊云當果在當。興皇云。佛智默照。今明性理虛通.徧一切處.是影現於外。  今明性理下.疏主正解也。經瞋盛.喻起惑。珠陷入體.譬性沒陰內。迷本有性.故曰不知。  △二不受。 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裏。膿血不淨。何緣不出。若在筋裏。不應可見。汝今云何欺誑於我。 【疏】次是時力士下.是眾生不受。舊云。皮裏譬現在.筋裏譬未來。若在現在.何不破惑而出。若在未來.不應可見。興皇云。惑輕曰皮.惑重曰筋。  何不下.若現在陰即佛性者.佛性雄猛.一切眾生何不自然.現在破惑。何不下.若云修道.然後顯性。則佛性在當.現在不應有性。  △三重說。 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了顯現。 【疏】三時醫執鏡去.是如來重說。鏡譬圓經.照信心面。文明理顯.信諦明了。  △四即受。 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 【疏】四力士見已.即是信受。  即是信受者。今約二乘.至此聞圓.即入初住。若約凡夫.信受即名字位。  △二合二。初標示。 【疏】次善男子下.合譬。但合三.不合第一。  △二初合下。正釋三。初合遇緣起惑。 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能親近善知識故。雖有佛性。皆不能見。而為貪婬瞋恚愚癡之所覆蔽。 【疏】初合第二遇緣起惑。譬中有二.今唯合一。起惑合相撲。  譬中有二者。一起惑。二失理。今唯合一者.不合失理也。以起惑必失理.義可兼故。經善知識.即圓人也。  △二合招苦感召。 故墮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旃陀羅。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生如是等種種家中。因心所起種種業緣。雖受人身。聾盲瘖瘂。拘躄癃跛。於二十五有受諸果報。貪婬瞋恚愚癡覆心。不知佛性。 【疏】次故墮地獄下.合第三招苦感失。此中併得通答前十難。  併得下.前十難.俱難現用。今明由起妄惑.招感妄果。故使現在.無常住用。  △三合聖應說法二。初分科。 【疏】三如彼力士.合第四聖應說法。初合偏說。前有佛說眾生作無我觀.今但合後意。又二。  △二先合下。正釋二。初合偏說二。初合作觀。 如彼力士。寶珠在體。謂呼失去。眾生亦爾。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不識如來微密寶藏。修學無我。 【疏】先合作觀。  △二合不知。 譬如非聖。雖說有我。亦復不知我之真性。我諸弟子亦復如是。不知親近善知識故。修學無我。亦復不知無我之處。尚自不知無我真性。況復能知有我真性。 【疏】後明不知中.有牒譬.正合也。譬如非聖下.是雖觀無我.亦不能解。何者。若解真我.方識無我。既不解我.所以無我不成。先牒譬.後合也。  經非聖等者。即外道說邪我。引此例.斥二乘。若解真我等者。以我及無我.是大涅槃二種之用。體本相即.既不識真我.豈了真無我耶。  △二合圓說二。初分科。 【疏】次如來如是下.合為說圓。前譬有四.但合後二。  △二隨釋二。初合重說。 善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皆有佛性。譬如良醫示彼力士金剛寶珠。 【疏】此初合第三如來重說。  △二合信受二。初正合二。初有惑時不信。 是諸眾生為無量億諸煩惱等之所覆蔽。不識佛性。 【疏】是諸眾生下.合第四信受。先合.後舉譬帖。正合中.先明有惑時不信。  △二除惑時信受。 若盡煩惱。爾時乃得證知明了。 【疏】後明除惑時信受。  除惑信受者。此約初住。意如前說。  △二舉譬帖。 如彼力士於淨鏡中見其寶珠。  △三結。 善男子。如來祕藏如是無量不可思議。 【疏】第三結歎不思議。  △二譬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復次善男子下.雪山甘藥譬。舊云。助答上問。觀師云。譬失而復得.開譬合譬。開為四。一失。二得。三重失。四重得。初明失中二。初理性.次辨失。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二。初譬四。初失二。初理性。 復次善男子。譬如雪山有一味藥。名曰樂味。其味極甜。 【疏】初文者。雪山譬眾生身。一味藥譬中道不二.故云一味。此理能除倒惑.故名藥名曰樂味。其味極甜者。教理相稱.即是教樂理甜也。  樂味者。音落。蒼頡篇。樂.喜也。  △二辨失。 在深叢下。人無能見。 【疏】次在深叢下者。明煩惱覆.所以失理。煩惱深邃.倒惑交加.致使不見。  △二得二。初分科。 【疏】次有人聞香下.是第二明得。又二。先少分得.後具足得。  △二隨釋二。初少分得。 有人聞香。即知其地當有是藥。 【疏】初分得中云聞香者。一云依經信知.故言聞香。二云十住菩薩見未明了.故言聞香。  △二具足得。 過去世中有轉輪王。於彼雪山為此藥故。在在處處。造作木筩以接是藥。是藥熟時。從地流出集木筩中。其味真正。 【疏】過去世中下.第二明具足得。即是前佛已證此理。造作木筩者.即是說教。又譬十地了因.以因承果.故言接藥。在在處處者。過去生生修十地因。從地流出集木筩中者。因果相應.了因剋正.故言流出。  木筩.徒東反。三蒼云。竹管或作筒。說文。徒棟反.謂無底簫也。非今所用。又譬十地了因者。即第二解。但以木筩譬了因.不將譬教。有本譬上脫又字。了因剋正者。以十地了因.剋妙覺正因。本有正因.究竟顯發.在妙覺故。  △三重失。 王既沒已。其後是藥。或醋或醎。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異。是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凡人薄福。雖以掘鑿。加功苦至。而不能得。 【疏】三王既沒已下.重明失。即是前佛去世.眾生縱逸。構諸煩惱.致使失之。六味譬六道。本味真正.從起惑後.流入六道.或酢或醎。是藥真味.停留在山。譬眾生身.正性不異。隨六道流.是故有異。凡夫薄福.加功不得者。譬有著心.苦行禪慧.求覓真理而不可得。亦譬種種掘鑿.欲覓性理.了不相關。  譬眾生下.山如陰身.味如正性。頓具三千.故如滿月。譬有著下.著心合薄福.苦行禪慧合加功。計斷計常.謂為真理.而實非也。故云求覓至不可得。此約外道解也。亦譬下.即是世人妄解佛性.名為掘鑿。而去道踰遠.故云欲覓等.此約學佛法起見也。未治本云。亦譬種種掘鑿.十餘家解佛性義。  △四重得。 復有聖王出現於世。以福因緣。即得是藥真正之味。 【疏】四復有聖王下.重得。即是今佛復證此理。  經以福因緣者。譬佛以無著心.而證此理也。  △二合二。初標示。 【疏】善男子下.第二合譬。但合兩失.不合兩得。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合第一明失。 善男子。如來祕藏其味亦爾。為諸煩惱叢林所覆。無明眾生不能得見。藥一味者。譬如佛性。 【疏】此初合有理而失。前云在深叢下.今合為煩惱叢林所覆。前云人無見者.今合云無明眾生不見。  前云人無見者者。即經云。人無能見。有本前字下.多次譬二字者。文誤。此合初失譬.非次譬也。  △二合第三重明失。 以煩惱故。出種種味。所謂地獄畜生餓鬼。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 【疏】以煩惱下.合第三重明失。即是或酢或醎.正酬前勝負差別之問。  合重明失中.經文但列五道.而前譬云有六味者。即是開鬼出修羅故六.合之但五。則立譬從開.合法就合。  △二利钁答覓處二。初敘意分科。 【疏】佛性雄猛下.第二答前十二中後二.責覓處所之問也。前有別總之責.今正答總問。雖約五陰論有此性.而身可毀.性不可毀。身是性之住處。身家之性.即是佛性。性家之身.無非佛性。又二。初正說.次論義。  前有總別之責者。初難別在何處。次難徧在身中。徧在即總難也。性家之身者。事從理變.即性是身.故云性家之身。既即性而身.亦即身是性。故云無非佛性。水既為波.即波是水。可以比之。正報既然.依報準此。依正不二.寧乖一心。疏文從要.且云陰身。然又色陰.該乎內外。內即己身.外謂國土。一言五陰.則義該依報。豈有無情.而無佛性。思之思之。  △二初正下。隨文釋義二。初正說三。初牒不可壞。 佛性雄猛。難可毀壞。 【疏】初正說為三。初牒不可壞。  △二廣辨。 是故無有能殺害者。若有殺者。則斷佛性。如是佛性終不可斷。性若可斷。無有是處。如我性者。即是如來祕密之藏。如是祕藏。一切無能毀壞燒滅。雖不可壞。然不可見。若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乃證知。 【疏】次廣辨。  △三總結。 以是因緣。無能殺者。 【疏】三總結。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二論義。有問有答。  △二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無殺者。應當無有不善之業。 【疏】問者。前云佛性雄猛不壞.應無殺生之罪。  應無殺生之罪者。既性不壞.則應殺人無罪。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佛答為二。先法.次譬。初法為四。  △二一云下。隨釋二。初法四。初一云下。可殺成業二。初斥古解。 佛告迦葉。實有殺生。何以故。善男子。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有殺生。即墮惡趣。 【疏】一云。五陰可殺.故成惡業。所言住五陰中者。他用六法以為佛性.非解此文。六法只是五陰.何容五陰住五陰中.眾生還住眾生之中。  一云(至)惡業者。五陰是妄事。事可殺壞.故成惡業。業之與殺.俱妄事。故不應謂理性無損.便無殺罪。所言下.徵。此經文顯諸師失。準前四師解義.六法心神是據即義。當果梨耶是據離義。須知正理.不即不離。不即故.至果乃顯。不離故.即陰是性。諸師掘鑿.故並違經。只是五陰者。以神我加五.故成六法。何容下.正難經文。既云性住陰中.則性與陰異。汝云陰是佛性.若消此文.則成五陰在五陰內也。眾生下.攬陰成生.故受次難。且眾生有果佛之性.故云佛性。若陰住陰內.則是生有生性.其義大乖。心神之說例應可見。向言六法心神是據即義者。一往許之.且云執即。再研其旨.即義全非。何則。夫言即者.即妄是真.即事是理。彼執妄事.安稱即耶。故知徒立佛性之名.全無佛性之實。問。一家立義.性具三千。既具五陰世間.豈非陰住陰內。答。具五陰性.性即是理。豈同他人.執妄事耶。 【疏】若用心神為佛性者。心是四陰.是則心神還住心神。他解。當果為佛性者。當果繼屬眾生。故言住五陰中。當果若有.復非當果。當果若無.何所繼屬。地人以梨耶為佛性.為惑所覆。釋此乃便.復當前難。若有佛性.即生之日便應有知。  若用下.今師難也。若現陰中有當來果者.既在現陰.即是現性.故云復非當果。何所繼屬者。若云現陰中無當果者.則當來之果是誰所得。現陰既無.何云有性。釋此乃便者。惑覆於性.即同性住陰中。既指本有正因為性.復無當現之難.故云乃便。當前難者。即迦葉.作始生終沒難也。若有下.引前難文。前云若有我者。此順現文.改為佛性。以我即佛性故。  △二今用下。明今釋。 【疏】今用下文釋之。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不即.故不如諸師所解。不離.故言住五陰中。實理言之.佛性豈應有住不住。特是為緣.作此異說。若定執此.妨前後文。畢竟清淨.寧有內外.當之與現.住不住耶。私謂此說終窮。  不如諸師所解者。不同六法心神之解也。然豈但不即不如諸師.不離豈如當果等說。以牒經文.正明不離。故且不斥諸師。實理下.佛性一如.無所不徧。其猶太虛.孰云不住.故云豈應等。特是下.正示經文。為彼宜聞云住陰中.故云異說。忘言得意.中外都融。妨前後文者。前後經文.皆說佛性非內非外等。若定執此文住中之語.則妨害諸文.故知此中為緣異說耳。私謂此說終窮者。荊溪判上實理言之。已下疏主所談.其義圓極.故曰終窮。 【疏】又五陰中者。約五陰論.得有此性.不約草木。私云。作此說者.仍挾方便。  又五下.疏主且就現文.更消其義。五陰是眾生之身.云在陰中。則是明有情有.簡無情無。據此釋經.是別教義。經部重施.故佛此說。故知不可執此中別義.妨前後圓文。故治者判云.仍挾方便。  △二釋疑。 以業因緣。而有剎利婆羅門等。毘舍首陀及旃陀羅。若男若女。非男非女。二十五有差別之相。流轉生死。 【疏】次以業因緣下.釋疑。疑云。或謂唯應殺墮地獄。那復得有二十五有。故今釋云。業緣不同.致諸趣異。  △三簡外道。 非聖之人橫計於我。大小諸相猶如稗子。或如米豆。乃至拇指。如是種種妄生憶想。妄想之相無有真實。 【疏】三非聖之人下.簡諸外道.自謂得聖.計我不同。  △四明正我相。 出世我相名為佛性。如是計我。是名最善。 【疏】四出世我相下.明正我相。  △二譬二。初分科。 【疏】二復次善男子下.譬也。又二。先譬.次合。  △二隨釋二。初譬二。初為五陰可毀作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掘地直下。磐石沙礫。直過無難。 【疏】初譬為二。先為五陰可毀作譬.後為佛性不可毀作譬。初譬中云。善知伏藏者.譬能殺人。利钁譬殺具.多殺於磐石砂鹵等。  △二為佛性不可毀作譬。 唯至金剛。不能穿徹。夫金剛者。所有刀斧不能破壞。 【疏】次唯至金剛下.為佛性不可毀作譬。可見。  △二合。 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論者。天魔波旬及諸人天所不能壞。五陰之相即是起作。起作之相。猶如石沙可穿可壞。佛性真我。譬如金剛不可毀壞。以是義故。壞五陰者名為殺生。善男子。必定當知佛法如是不可思議。 【疏】次合中.唯合不壞。  經一切論者。遠法師云。一切沙門婆羅門等.名為論者。此皆求性之人.所以舉之。唯合不壞者。今謂經文亦合可壞。如文。  △二佛性能起善業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方等經者下.是第二章。正明佛性.能起善業。文為二。初明作善業.次論義。  △二隨釋二。初明作業。 善男子。方等經者。猶如甘露。亦如毒藥。 【疏】初文者。有人云佛性能起.起於正道所作善業。今觀前譬.佛性但為善業之緣。今文明以佛性.教作善惡業.故喻喻之。  起於正道者。由悟佛性名為正道。以悟解心.備修諸行。是則解心是能作.諸行是所作。故云所作善業。若準經文甘毒二喻.則兼明迷性.而起惡業.故以毒喻之。故他人釋義.未為至當。今觀下.疏主正示前額珠等.喻佛性理。悟理則起行.故理是行緣。緣以資助為義。由理發行.以理融行.助義在此.故云但為善業緣也。今文明教。解教則識理.識理則成善業。執教則迷理.迷理故成惡業。故以甘喻善.以毒喻惡。教雖是一.解執自殊。故經云。方等經者.猶如甘露.亦如毒藥也。問。執教既作惡業.迷理豈非惡緣。何故云。佛性但為善業之緣耶。答。迷理即無明.是則無明自是惡業之緣.非干理也。故與言教不類。又復應知.文雖明惡.意在顯善。故向科分云。正明佛性.能起善業也。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從迦葉復白佛去.二論義。  △二初雙下。隨釋二。初雙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如來何緣說方等經。譬如甘露。亦如毒藥。 【疏】初雙問甘毒。如文。  △二佛答二。初分科敘意。 【疏】次佛答為三。一明愚智二人。次明一體三寶。三明中道圓觀。妙解次第相生.由智不惑。教識一體三寶.妙觀得成.能作善業。愚者反此.善業不成。  次第相生下.先於初科中.取智人生起後二.成乎善業.即猶如甘露也。識一體三實者。即教下所詮之理.由解教故達理。妙觀得成者。由達理故起行。只此解行.名為善業。六即辨位.思之可知。愚者下.次於初科取愚人生起後二.以成惡業。反此者。謂由愚惑故.逆一體三實。妙觀不成.能作惡業也。應知九界悉名惡業。  △二初約下。隨文釋義三。初明愚智二人三。初佛更徵問。 佛言。善男子。汝今欲知如來祕藏真實義不。 【疏】初約愚智中三。先佛更徵問。  二迦葉答。 迦葉白言。我今實欲得知如來祕藏之義。 【疏】次迦葉答。  △三佛為釋二。初分科。 【疏】三佛為釋。釋中初有七行半偈。又二。前四行半.雙辨愚智。次三行.偏明智者。初文兩譬兩合。前一行.同服甘露.有夭有壽。次半偈.同服毒藥.有死有生。  △二古來下。隨釋二。初雙辨愚智二。初譬二。初服甘有夭壽。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或有服甘露 傷命而早夭 或復服甘露 壽命得長存  △二服毒有死生。疏總釋二。初古解。   或有服毒生 有緣服毒死 【疏】古來三解。一云。同稟大乘.有得有失。後譬同稟小乘.有得有失。  一云下.文逸前譬二字。稟大乘如服甘露.或夭或壽.如有得有失。得即依教起解.故慧命長。失即執教起惑.故慧命夭。後譬下.服毒如稟小乘.生死如有得失。此之得失.但是小乘解惑耳。 【疏】二云。約師弟。師說大乘無得之教。弟子解者為壽.迷者為夭。小乘師說有得之教。弟子作大解為生.守小教為死。  二云下.前單約稟教.此又約教從師授。大乘義趣同前。而小乘中生死意與前異。作大解者。知小是權.此權即實.名為大解。如世學大乘人.從小乘師習學小義。內心既達.則境隨心轉.小法即大.如服毒生。小本害大.如毒害命。於小解大.如服而生。守小下.執小為極.不發大解.如服毒死。 【疏】三者。只是一大乘經。於其得者作甘露名.於彼失者作毒藥名。又只作一甘露名.說其稟行者有得有失。只作一毒藥名.說諸有稟者有生有死.反覆相成。  三者下.純約大乘.以消二譬。不同前師.大小相對。若準長行云。方等經者.猶如甘露.亦如毒藥。則純以大釋.其義稍親。又只下.恐人難云。若於得.作甘露名者。經云早夭.豈非是失。若於失.作毒藥名者。經云毒生.豈非是得。故今明二喻.反覆相成.則無此難。有得有失者。得則壽長.失則命夭。命夭即成毒藥。故向云。於得者作甘露名也。有生有死者。生即喻得.死以喻失。服毒既生.即成甘露。故向云。於失者作毒藥名也。反覆相成者。即甘露喻中.傷命成毒藥。服毒喻中.或生成甘露也。雖以反覆互通.用消經文。而失還是毒.得還是甘。於義或通.於名未允。何者。且如初喻自云。或有服甘露.傷命而早夭.不云服毒。次喻云。或有服毒生.不云服甘露。故知古釋於名不允。若依疏主.以消甘毒.各有得失.則名義俱便。  △二今釋。 【疏】今明於其失者.俱名甘露及以毒藥。保愛染著.名為甘露。傷毀破壞.故名毒藥。於其得者.俱名甘露.亦名毒藥。入理生善.故名甘露。顯體破惡.故名毒藥。具此二義.名善業教。  今明下.今師釋於失得二文.皆先標次釋。俱名(至)毒藥.標失也。名甘露.即初譬中上半行。名毒藥.即後譬中下一句。保愛下.釋義也。傷毀慧命.破壞法身。於其下.明得有二義。初標云俱名等者。名甘露即前譬中下半。名毒藥即後譬中上句。入理下。釋義也。從名字至分真.通有生善破惡義。若入分真.即名智斷。名善業教者。詮善業之教.名善業教。即長行云方等經也。  △二合。   無礙智甘露 所謂大乘典 如是大乘典 亦名雜毒藥   如酥醍醐等 及以諸石蜜 服消則為藥 不消則為毒   方等亦如是 智者為甘露 愚不知佛性 服之則成毒 【疏】諸文之下各有合譬.尋之可見。譬如癩人.服鴆病差.解藥還醒。譬學無常苦空斷惑.知是大方便.即入摩訶衍。  各有合譬者。則指下合三行中.各有合及譬也。譬如下.即是預釋下文。聲聞及緣覺大乘為甘露義也。服鴆者。左傳作酖。杜征南曰。酖.鳥名。其羽有毒.以畫酒飲之則死。而能治癩病者.以有解藥故。本草云。生犀能解鴆毒。譬學下.合法。學小乘觀.合服鴆。斷惑合病差。即以見思.喻癩病也。知是下.合解藥。既知小是權.故能權即實.而能即入大乘。經云。大乘為甘露者.斯之謂矣。  △二偏明智者。   聲聞及緣覺 大乘為甘露 猶如諸味中 乳最為第一   如是懃進者 依因於大乘 得至於涅槃 成人中象王   眾生知佛性 猶如迦葉等 無上甘露味 不生亦不死 【疏】從聲聞及緣覺下.偏明智者。皆約人辨。初約二乘.次約菩薩.後約眾生。似約三諦.而作善業。菩薩即中.增進善業。二乘即空而中.以作善業。眾生即假而中.便作善業。故舉三人.意或在此。  初約二乘下.列三人名.以三行經次第對之。二乘則收乎兩教。菩薩則別圓分真。眾生則正在六道凡夫.兼收通別出假。似約(至)善業者。標示。菩薩下.次第釋出。增進善業者。即分證位.增道損生也。以作善業者。以.用也。用小所證.為大方便。今開小入大.體空即中.故云以作也。便作善業者。即生死假.是佛性中。即此生死.便作善業。不同二乘已破生死.用真空即中.而作善業也。故舉下.以今經三教俱知常住。九界咸有佛性。故舉三人.以明善業。疏主謙己.未敢定判.故云意或在此。  △二一體三寶人二。初對前述意。 【疏】從迦葉汝今當去.第二辨一體三寶。然昔初教.舉非顯是.破邪歸正.明別體三寶。此義易知。  從迦下.對前辨異。初對前教.次對前品。初教(至)易知者。初教即鹿苑.舉邪為非.顯正為是。言歸正者。歸以反還為義。反邪師還事正師.反邪法還歸正法.反邪侶還歸正侶。三體各別.故義易解。三種三寶如前記。 【疏】前長壽中明護法。舉法歸依諸佛.已成一體三寶.不許歸別。歸別體者.歸戒不具。今文勸歸己身.當成一體三寶。顯於自體成善業故.又免魔縛。各有所據。就文為三。一勸。二論義。三領解。  前長下.對前品。今品與長壽雖同明一體.而隱顯自他有別。長壽明諸佛所證.則是顯是他。今文勸歸己身.則是隱是自。當成等者。當果得成.由今理具.具故是隱。顯於下.前品明護法故舉他.護他之法故。此文為成業故舉自.自作善業故。又免魔縛者。達己一體三寶.周徧一切.魔界即佛界.魔豈能縛。各有所據者。前歸他顯.則據護法具戒。今歸自隱.則據成業免縛。所據雖爾.應了隱顯不二.三無差別.方曰真歸。  △二初文下。依科正釋三。初勸二。初科分。 【疏】初文中云善分別者。勸令分別.己身之中一體三寶。先勸.次釋。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勸。   迦葉汝今當 善分別三歸 如是三歸性 則是我之性 【疏】初如文。  經善分別者。勸令觀察也。則是我之性者。我心即具.不須外求。  △二釋勸。   若能諦觀察 我性有佛性 當知如是人 得入祕密藏   知我及我所 是人已出世 佛法三寶性 無上第一尊   如我所說偈 其性義如是 【疏】次若能諦觀者。釋勸也。得入祕藏者。即生理善甘露之義。是人已出世者。即是破惡毒藥之義。二俱有得.即此明文。又知我者是佛寶.我所者是法僧二寶。雖無異體.義說為三。又佛覺.法不覺.僧和合。於一佛性說此三義。  即是破惡等者。世謂分段變易生死之惡。故知出世即是破惡。即前服毒生義也。二俱下.即是於得中.有甘毒二義。以此證前.明然可了。又知下.經云。知我。即是能觀智.故是佛寶。我所是所觀境.此境可軌.故是法寶。徧一切處.名為理和.故是僧寶。故云是法僧二寶。雖無下.境智不二.其體本一。約義說示.三寶宛然。又佛覺下.解經佛法三寶性一句也。佛法二寶.以對能所.義如前說。僧名和合.則約境智不二.則與前異。經如我所說偈等者。通指或有服甘露已下文。皆是說佛性教義也。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二爾時迦葉下.論義有二番問答。初併不受.後併歸依.佛皆不許。初問有十偈為四。前一行半.唱不知。次兩行.問昔別體。三四行半.問今一體。四兩行.結問請答。  初併不受者。謂別體一體.俱不受也.以我皆不知故。後併歸依者。別體一體.若隱若顯.俱欲歸依.以皆佛說故。佛皆不許者。佛意唯令歸依自己一體.令成善業.不許歸他。  △二初總下。隨釋二。初番併不受二。初問四。初唱不知二。初總不知。 爾時迦葉。復說偈言。   我今都不知 歸依三寶處 【疏】就初總云不知。  總云不知者。三寶既有真偽。今欲歸之.而作善業。但不知真歸之處.故云不知也。  △二別不知。   云何當歸趣 無上無所畏 不知三寶處 云何作無我 【疏】次無上者.別不知歸佛。無畏者.不知歸僧。云何作無我者.不知歸法。  次無上等。疏文從省。具足應云。次別不知無上者.不知歸佛。不然.則於下二句皆加別字。如云。別不知歸僧等。  △二問昔別體二。初分科。 【疏】次云何歸佛者。兩偈問昔別體。為三。  △二此半下。隨釋三。初問佛。   云何歸佛者 而得於安慰 【疏】此半偈問佛寶。得安慰者.如前四相中說。  如四相說者。如彼品說.三跳義。此歸佛.即初跳也。  △二問法。   云何歸依法 唯願為我說 云何得自在 云何不自在 【疏】次一行問法。  問法中.經自在等者。法能斷疑.故得自在。  △三問僧。   云何歸依僧 轉得無上利 【疏】三半行問僧。轉得無上利者。如前波闍波提供僧.得佛法功德。僧是傳法之人.故言轉得無上利。  如前波闍者。四相品云。佛告波闍。莫供養我。當供養僧。若供養僧.則得具足三歸。汝隨我語.則供佛。為解脫故.即供法。眾僧受者.即供僧。  △三問今一體二。初分科。 【疏】三云何真實說下.四行半。問今一體.中又四。  △二隨釋四。初法。   云何真實說 未來成佛道 未來若不成 云何歸三寶   我今無預知 當行次第依 【疏】初一行半法說。未來若不成去.己身中隱三寶。未來當成.可得歸依。若其不成.為可依不。不如次第依於別體。無預知者.無預約自照.次第約從他。  無預約自照者。謂無自照智.預知未來定當成也。既其不知.不如歸他一體及別相。故云次第約從他。問。迦葉分真.豈不知未來當成也。答。同凡作難.故云無預知耳。  △二譬。   云何未懷妊 而作生子想 若必在胎中 則名為有子   子若在胎中 定當生不久 是名為子義 【疏】次云何未懷妊一行三句.是譬說。懷子譬解。懷子必十月.十月譬十地。若有解者.十地若滿.可得成佛。若無解者.徒自萬月亦不成佛。  懷子譬解者。理境如胎.智解如子。以智照境.如子托胎。以境發智.如胎懷子。妙覺果滿.名為已生。徒自萬月者。如不懷妊.空經萬月.終不生子。若無真解.無成佛期。從深從近.故指十地。真解既深.去果復近。然近由遠至.深因淺成。故名字解生.以解導行。分真流入.任運至極。若取分果.則住前三即.正是托胎。初住果成.名已生也。此則正是初心近期之地.而今疏文且從極果。  △三合譬。   眾生業亦然 【疏】三眾生業亦然一句.合譬。  合譬云。眾生業亦然者。六即通名眾生.合未懷妊等。可知。  △四難佛。   如佛之所說 愚者不能知 以其不知故 輪回生死獄 【疏】四如佛之所說下一行.難佛不定說。或令歸現.或令歸當.致令愚者輪回墮苦。  △四結問請答二。初明我不知結請。   假名優婆塞 不知真實義 唯願廣分別 除斷我疑網 【疏】四假名下二行.結問請答。初一行.明我不知結請。  經假名優婆塞者.即迦葉自指也。三歸不成.名下無實.故曰假名。經不知真實義者.三教權人不知圓教實義。亦是分真.不知究竟。既談化意.故須推功極果也。  △二明佛知請答。   如來大智慧 唯垂哀分別 願說於如來 祕密之寶藏 【疏】次一行.明佛知故請答。  △二答二。初分科。 【疏】二迦葉汝當知下.佛答。還酬四問.從後為次。  △二隨釋四。初酬其請答。   迦葉汝當知 我今當為汝 善開微密藏 令汝疑得斷 【疏】初一行許斷疑.酬其請.答如文。  △二酬問一體。   今當至心聽 汝於諸菩薩 則與第七佛 同其一名號 【疏】次一偈酬問一體。前舉懷妊.據了因作問。佛以中道正因為答。明諸菩薩與佛不異。那得云無十地包胎.不可歸依。於諸菩薩者。舊有三釋。一是及字.即是汝及諸菩薩等於第七佛。偈文迮.不安及字。二改於為及。三不須改。明諸菩薩皆同是佛。賢劫則第四。若七佛數.即第七佛。佛是覺義.能覺佛性與佛義同(云云)。  偈文迮者。以五字為句。若言及於.便有六字.故不安及字也。第四第七.俱指釋迦。若約賢劫千佛.則俱留孫居第一.釋迦當第四也。能覺佛性者。分真照理.名為能覺。與妙覺理等.故曰義同.所以同名為佛。云云者。六即理同.俱得名佛。今據迦葉設難.故對分真以明義同.意該六即也。若爾.經云汝於諸菩薩.豈理即凡夫得稱菩薩耶。答。尚名理即佛.何況菩薩耶。經云。云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豈非理即菩薩乎。  △三酬問別體二。初正示。   歸依於佛者 真名優婆塞 終不更歸依 其餘諸天神   歸依於法者 則離於殺害 歸依聖僧者 不求於外道 【疏】三兩行.酬其別體之問。翻邪入正.故須歸依。邪者。天神為佛寶。殺法呪羊云。是婆藪殺汝而得生天.即是法寶。能殺之人即是僧寶。翻此三邪.歸於三正。  婆藪.此云天。智論第四.釋王舍城云。往古世時.此國有王.名婆藪。心厭世法.出家作仙人.乃至為天祀故。應殺生噉肉.此生在天祀中死故.得生天上等。從是已來.乃至今日.常用婆藪仙人王法.於天祀中殺羊。當下刀時.言.婆藪仙人殺汝。  △二問下。釋妨。 【疏】問。昔以正三翻於邪三.何不以正我翻於邪我。若以無我翻邪我者.何不以無三寶翻邪三寶。答。對治之法略有二種。一用有門為對治者.立正破邪。二用空門為對治者.故用無我破於邪我。各有便宜。三寶是境.歸憑有在.宜用有門。邪我是內患.宜以無虛之(云云)。  問昔下.約初教立兩重並難.由明別相而生。答中約二門.以申前難。悉如文。歸憑有在者.憑即依也。謂憑心靈覺.憑心真教.憑心正侶也。云云者。外境引物發心.宜應說有。內患必須遣蕩.故須用空。  △四酬唱不知。   如是歸三寶 則得無所畏 【疏】四如是下半偈.酬前唱不知.今言能知。得無所畏.不應不知。  △二番併歸依二。初敘問意。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問答初問中意者。併欲歸依。三種三寶皆是佛說.何所取捨。  三種三寶者。一昔別。二自隱。三他顯。  △二隨文釋二。初問三。初欲依昔別。   迦葉白佛言 我亦歸三寶 是名為正路 諸佛之境界 【疏】初一行.欲依昔別體。別既翻邪.即是正路。  △二欲依自隱。   三寶平等相 常有大智性 我性及佛性 無二無差別   是道佛所讚 正進安止處 亦名正徧見 故為佛所稱 【疏】次兩行.欲依自隱時一體。  自隱時一體者。經云。常有大智性。我性及佛性。既云我.則知是自。既云性.則知是隱。既云平等相.則知是一體也。經佛所讚者。即讚眾生理具之三。  △三欲依他顯。   我亦趣善逝 所讚無上道 是最為甘露 諸有所無有 【疏】後一行.欲依他顯時一體。既出生死.已成正覺。故言諸有所無有。又解。諸有.有現成佛。無有.無二十五有。  經我亦趣善逝者.趣亦歸義。此言我欲歸佛.顯一體也。善逝即十號之一。經諸有所無有者。文具二釋。初以生死.釋諸有。正覺出離.釋無有。次以現成佛果.釋諸有。即萬德悉備.名諸有也。以無二十五有.釋無有。  △二答二。初分科。 【疏】二爾時佛告下.佛答。佛欲更為分別.不得妄依。文為三。初昔之別體.有依不依。二顯時一體.有依不依。三隱時一體.正是所勸.一向須依。初依不依者為二。先明今不須依.次明昔則須依。初又二。  △二初別下。隨釋三。初昔別體有依不依二。初今不須依二。初昔緣故不依。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如諸聲聞凡夫之人分別三寶。於此大乘。無有三歸分別之相。 【疏】初別體既是昔時為緣.今不須依。昔時翻邪.昔日須依。  昔時為緣者。經云聲聞凡夫之人.即昔時機緣也。昔時翻邪者。有本昔下多依字。文悞。  △二釋不依意。 所以者何。於佛性中即有法僧。 【疏】次所以者何去.更釋不依之意。於佛性中有法僧二寶者。非但已成之佛.佛性之中具有法僧。只當成佛.性亦具二。性即佛法.法佛不二.即是僧寶。身既具三.何須依於別體三寶。  非但(至)法僧者。已成即釋迦等果佛.所顯佛性也。只當(至)具二者。佛指迦葉未來佛果所顯.名當成佛性也。故知經云。於佛性中而兼自他二意。性即下.正釋具法僧義。應云佛性即佛法。單云性者.或闕或略.此即分字解義也。謂佛字即佛寶.此謂妙理有覺照義也。性字即法寶.此謂妙理有軌持義也。故云佛性即佛法也。法佛不二者。謂軌持故能覺照.覺照故能軌持。而此二義和合不二.即是僧寶。身既具三者。此指當成之顯.故云身具也。  △二昔則須依二。初為化須依。 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寶異相。 【疏】次須依。又二。初為欲化度下.明昔則須依。  △二釋須依意。 善男子。若欲隨順世間法者。則應分別有三歸依。 【疏】次若欲隨順下.更釋須依之意。興皇明四假。理緣.就緣.對緣.因緣。昔即是對邪明正.是故須依。若依龍樹四悉.即對治意(云云)。  興皇四假.即釋經隨順世間法也。理緣下.列四假名。理緣者.諦理也.即當今家第一義。就緣者.順機修行.即當為人。對緣即當對治。因緣即當世界。昔即下.彼釋昔教別體.即對緣也。對外三邪以明三正.是故須依別體也。四並名緣.悉是假立。故名四假.亦曰四緣。云云者。以四悉對四緣.如向記釋。又興皇既以昔別對邪明正.是對緣。則知今之同體.合是理緣也。  △二顯時一體有依不依二。初不依二。初分科。 【疏】次從菩薩應作下.明顯時一體。又二。有依不依。不依文為二。  △二初明下。隨釋二。初明不依。 善男子。菩薩應作如是思惟。我今此身歸依於佛。若即此身得成佛道。既成佛已。不當恭敬禮拜供養於諸世尊。 【疏】初明不依。文云。我今此身歸依佛者。即是自歸己身佛寶.豈敬他佛。  △二釋意。 何以故。諸佛平等。等為眾生作歸依故。 【疏】次何以故下.更釋不依之意。然我與他佛既無異.何須歸他。  △二須依二。初科分。 【疏】次若欲尊重去.明有依義。為相尊重.是故須依。又二。先正明.後解釋。  △二隨釋二。初正明。 若欲尊重法身舍利。便應禮敬諸佛塔廟。 【疏】初正明者。法身是本地.舍利是應身。  △二解釋。 所以者何。為欲化度諸眾生故。 【疏】欲令眾生敬我。意者.為欲亦化眾生生善。  欲令眾生敬我者。我既敬禮諸佛.眾生亦應敬我當果。意者下.示令生敬我之意。敬我當果.必觀自身。觀自三寶名為生善。  △三隱時一體正是所勸二。初分科。 【疏】三從亦令眾生去.明今之所勸隱時一體.一向須依。文有三.法譬合。  今之(至)須依者。凡位所具.名為隱時。觀隱不已.自成於顯。正是初心入道之門.故一向須依。若約位者.正在住前。若至初住.則三寶分顯。又於住前.但在修位。所以經明能說真法等。然修由性具.其義可知。  △二初法下。隨釋三。初法五。初分別自身一體二。初示文。 亦令眾生於我身中起塔廟想。禮拜供養。如是眾生以我法身為歸依處。一切眾生皆依非真邪偽之法。我當次第為說真法。又有歸依非真僧者。我當為作依真僧處。 【疏】初法中為五。一分別一體有三。此初文則自身有佛寶也。一切眾生皆依下.即是自身有於法寶。又有歸依非真下.即自身僧寶。  自身佛寶者。即名字等三.所解所觀之理也。此之三位悉能化他.故得眾生起塔廟想。經於我以我等。皆是佛出菩薩自稱之辭.非佛自指也。  △二問下。釋疑二。初釋佛寶在果疑。 【疏】問。身有法僧可爾.何為有佛。答。身中佛性.佛性即是法身佛寶。能說此法即是法寶。能受持者即是僧寶。他尚歸依我身三寶.我今豈可不自歸耶。  問身下.意問佛是果人.云何住前因人得稱佛寶。答中云。身中佛性者.正指名.觀.似三身中之理。言佛性者。因人有果人之性.故云佛性。既具果性.故是佛寶。雖非八相應佛.而是三德法佛.故云即是法身。能說此法者。說此佛性之法.以示人也能受持者。我能受持.即稟法之眾。他尚下.以他況自。尚歸我身者。即向經云。亦令眾生於我身中.起塔廟想等也。  △二釋三乘作竝疑二。初竝立。 【疏】問。會三乘歸一乘.名一乘者。亦應會三寶歸一寶.名為一寶。若會三乘歸一乘.無三乘異。會三寶歸一寶.亦無三寶之異。  △二論下。答釋。 【疏】論師數師不敢為例。觀師例之。會三寶歸一寶上.義說佛法僧異。亦如會三乘為一乘.義說三乘異。故法華云。真是聲聞.真阿羅漢(云云)。  不敢為例者。意謂三乘是權.一乘是實。而權實兩教俱有三寶.抑又無一寶之義。故不敢以三寶.例三乘等也。觀師例之.其義雅合。即以別相名體永異為三.同體名異體同為一。故亦會三歸一.以例乘義。下經云.若有分別三歸者.我當為作一歸依處。豈非會三歸一耶。義說佛法僧異者。謂於一法性理上.義說三寶之殊。要其所歸.終是一理。引法華證者。聲聞羅漢.名同昔小.義歸今大。故云。以佛道聲普受供養。以證三寶名同.大小義別.故注云云。  △二為他作一體。 若有分別三歸依者。我當為作一歸依處。無三差別。 【疏】從若有分別下.次為他作一體三寶。舉體是佛.佛是覺義。舉體是法.法是不覺。舉體是僧.覺與不覺.而不相違。  為他作一體者。即是以己所證.說示於他.令他悟入也。皆云舉體者。只一心性.有此三義而不相違.即和合義也。  △三結別體。 於生盲眾。為作眼目。 【疏】從於生盲下.三結別體。為生盲凡夫.作此分別。  生盲凡夫者。生下即盲.故曰生盲。以喻無始本迷.習小為機.宜聞別相。若聞同體.謗大墮苦。  △四結一體。 復當為諸聲聞緣覺。作真歸處。 【疏】復當為諸下.四結一體。為二乘得聖之人.說我身有一體三寶。  二乘得聖之人者。已證小理.遭訶被加.至于涅槃.咸會一實。  △五雙結。 善男子。如是菩薩為無量惡諸眾生等及諸智者。而作佛事。 【疏】如是菩薩下.五雙結兩義。為惡眾生而作佛事.則結自身.說於別體。為諸智者而作佛事.亦結自身.說於一體。  △二譬二。初屬配三法。 善男子。譬如有人臨陣戰時即生心念。我於是中最為第一。一切兵眾悉依恃我。亦如太子如是思惟。我當調伏其餘王子。紹繼大王帝王之業而得自在。令諸王子悉見歸依。是故不應生下劣心。如王。王子大臣亦爾。 【疏】次譬說為三。一大將。二太子。三大臣。所以舉三譬者。大將譬了因.太子譬正因.大臣譬緣因。亦譬三寶。太子譬法寶.大將譬佛寶.大臣譬僧寶。  譬說中但譬同體。大將譬了因者.慧能治惑.如將破歒。譬正者.眾生與佛.正因理同.如太子與大王.天性元等。譬緣者.福能資慧.如臣輔佐。次約三寶配喻者。太子是民主.如法是佛師。佛能破魔.故喻大將。僧能輔佛.故喻大臣。  △二大將下。顯示各三。 【疏】大將建意三。一臨陣制敵。二我最第一。三諸兵依我。諸兵依我.譬緣。制勝譬了。第一譬正。太子亦爾。紹繼霸業.譬正。調伏王子.譬了。餘王子依.譬緣。如王.如先王成前譬。王子大臣者.王子即屬大臣譬也。  大將建意下.明一各具三.以顯互融建立也。太子者。漢制天子稱皇帝.其嫡嗣稱皇太子。諸候王之嫡稱世子.繼霸業者。國語。晉猶覇。賈逵曰。覇猶把也。言把持諸侯之權也。諸侯把王事臣道也。經本皆云覇王之業.或作帝王。呂氏春秋曰。帝者.天下之所適也。王者.天下之所歸往也。餘王子依譬緣者。萬善同成緣因.如餘王子依也。上云諸兵依我.其意亦爾。經不應生下劣心者。太子心不下劣.則可紹王業。如不起小志.方見同體。  如王(至)前譬者。即指經中如王二字.結顯太子是紹位之王。明繼先業.且云太子。故疏釋云。如先王也。王子下.即其餘王子.亦是大臣也。然大臣既譬緣因.而緣亦具三。若例太子說三喻者.應以正位居體.勤勞王家.百官總己。以此三事用配三因。經云。大臣亦爾。斯之謂乎。此則各開成九.九只是三。廣如前記。  △三合二。初分科。 【疏】三菩薩亦爾。合譬中二。先正合.後結勸。  △二隨釋二。初正合。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作是思惟。云何三事與我一體。善男子。我示三事即是涅槃。 【疏】初合者。所言三事與一體者。別說於三.即是一體。一體之上.義說於三。如涅槃中具有三點.實非別異。  合中三事.即三寶也。  △二結勸二。初分科。 【疏】次如來下.結勸。又二。先勸捨昔別體之三.次勸取今一體之三。初捨中又二。先出昔三寶.後乃勸捨。  △二昔別下。隨釋二。初勸捨昔別體二。初出昔三寶。 如來者。名無上士。譬如人身。頭最為上。非餘支節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為尊上。非法僧也。為欲化度諸世間故。種種示現差別之相。如彼梯隥。 【疏】昔別體中.舉頭譬佛寶.頭最為上。支節手足譬法僧.為化眾生示此梯隥。  示此梯隥者。高下等級.如梯如隥。  △二勸捨。 是故汝今不應受持如凡愚人所知三歸差別之相。 【疏】次是故汝今下.勸捨。  △二勸取今一體。 汝於大乘猛利決斷。應如剛刀。 【疏】次汝於大乘下.結勸取自身中一體。如大將大臣於自身中建決定意.不取別體及他已成。  建決定意者。如金剛刀之決斷也。定取自己隱時一體.思惟修習.證果非遙。若取別體.則墮於徧小。取他佛一體.則於己何為。若能反觀.百慮一致。故云不取別體等。  △三領解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三領解。文為四。一領解。二佛勸持。三稱歎。四佛述成。初文又三。  △二一發下。隨釋四。初領解三。初發迹。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知故問。非為不知。我為菩薩大勇猛者。問於無垢清淨行處。欲令如來為諸菩薩廣宣分別奇特之事。稱揚大乘方等經典。如來大悲。今已善說。 【疏】一發迹。  △二自領解。 我亦如是安住其中所說菩薩清淨行處。即是宣說大涅槃經。 【疏】二自領解。  △三誓化他。 世尊。我今亦當廣為眾生顯揚如是如來祕藏。亦當證知真三歸處。若有眾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經。其人則能自然了達三歸依處。何以故。如來祕藏有佛性故。其有宣說是經典者。皆言身中盡有佛性。如是之人則不遠求三歸依處。何以故。於未來世我身即當成就三寶。是故聲聞緣覺之人及餘眾生。皆依於我。恭敬禮拜。 【疏】三誓化他。可尋。  △二勸持。 善男子。以是義故。應當正學大乘經典。 【疏】善男子下.第二佛勸持.還只勸前自解化他。自解.即是高升祕藏。化他.即是下度愚迷(云云)。  △三稱歎。 迦葉復言。佛性如是不可思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亦不可思議。 【疏】迦葉復言下.第三稱歎。稱歎佛性.即是隱時一體。相好等.即是顯時一體。  稱歎中.只由隱顯性等.因果理同.是故迦葉雙歎二義。  △四述成。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深利智慧。 【疏】爾時佛讚下.第四述成。  經深利智慧者。圓極故深.排惑故利。唯觀自己.如彼剛刀。  △三中道圓觀二。初分科。 【疏】從我今當更為汝下.是第三明中道圓觀。文為三。初許說。次正說。三歎教。  第三(至)圓觀者。已識己身一體三寶。若欲顯發.要須觀行。故次前文.而明圓觀。  △二隨釋三。初許說。 我今當更善為汝說。入如來藏。 【疏】初中云入如來藏者。入藏由觀.非觀不入。  入藏由觀者。分真究竟.悉名入藏。若對初心.亦有觀行相似入義。  △二正說二。初分科。 【疏】次若我住下.是正說。文為二。初略後廣。略又為三。一標中道。二明乖中之惑。三辨破惑之觀。  △二初標下。隨釋二。初略三。初標中道。 若我住者。即是常法。不離於苦。若無我者。修行淨行無所利益。 【疏】初標中道.即明非有非無。若我住者.明非有。我住在身中.即是常法。不離於苦.常即是我.身即是苦.此即是有.此有非道。若無我者.明非無。若定是無.則無修因趣果.亦無父母.世間善法。此無非道。既作有無兩責.不得有無.即非有無.名中道說。  則無修因趣果(至)善法者。解經修行等二句也。即非有無者。非有.故非我非苦。非無.故因果不忘。  △二乖中惑二。初分科。 【疏】次若言諸法下.是明乖中之惑。又二。初明惑.次結惑。  △二隨釋二。初明惑二。初正釋經文。 若言諸法皆無有我。是即斷見。若言我住。即是常見。若言一切行無常者。即是斷見。諸行常者。復是常見。若言苦者。即是斷見。若言樂者。復是常見。 【疏】初明惑。中有六句.三雙相對。三句計常.三句計斷。於生死中自作此計.障理不明.故名為惑。  △二若下。敘古被呵。 【疏】若開善云。生死一向是苦無樂。光宅云。生死之中有定實樂。莊嚴云。生死之中有虛妄樂.妄樂乃為行苦所逼.故非實樂。然三師所說皆為此呵。開善云。生死是苦.即是此中斷見。光宅云。一向是樂.即是此中常見。莊嚴云。妄樂又為行苦所逼。即是此中亦常亦斷。亦應有第四句計.不知是誰。  行苦所逼者。遷流不住.名為行苦.凡夫妄計為樂也。故論云。如以一睫毛置掌而不覺.若置眼精上.為損極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亦常亦斷者。文中三雙.但是斷常二句。兼起計者即成第三。非此二句則成第四。此四句見俱乖中道。文雖列二.意必具四。  △二結惑二。初分科。 【疏】次從修一切法常下.結惑。又三。謂法譬合。  △二隨釋三。初法。 修一切法常者。墮於斷見。修一切法斷者。墮於常見。 【疏】初法中.言修一切法常墮斷見者。解有二意。一云。本自執常.他將斷難。常義不立.便執於斷。本自執斷.他將常難。斷義不立.更執於常。二云。兩見相因。見修斷過.即自修常。見修常過.即自修斷。  見修斷過等者。或見自修過患.或見他修過患。問。如何見過耶。答。知撥無因果為非.是見斷過.而反更執常。知我住身中為非.是見常過.而反更執斷。  △二譬。 如步屈蟲。要因前腳得移後足。 【疏】如步屈蟲下.譬。六卷云折腰蟲。周易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時俗云。桑枝變作。未必全爾。桑根為蟬.腐草為螢.其例亦然。此蟲腰折。  以求信也者。信音申。或單作申.或作伸者.俱非。纂文云。吳人以步屈.名桑闔(古合反)。方言云。尺蠖又名步屈。未必全爾者。謂未必皆是桑枝變作.亦有種類生者。桑根下.引例。謂蟬螢亦有種類.豈皆根草變耶。桑根變蟬.未詳所出。王充論衡云。蠐螬化為腹育.腹育轉為蟬。禮記曰。季夏之月.腐草化為螢。  △三合。 修常斷者亦復如是。要因斷常。 【疏】修常斷者.合譬。明斷因常生.常因斷生.故有此譬。  △三破惑觀二。初分科。 【疏】以是義故下.第三明破惑之觀。又二。初正明.次結解。  △二亦下。隨釋二。初正明。 以是義故。修餘法苦者皆名不善。修餘法樂者則名為善。修餘法無我者是諸煩惱分。修餘法常者是則名曰如來祕藏。所謂涅槃。無有窟宅。修餘法無常者。即是財物。修餘法常者。謂佛法僧及正解脫。 【疏】初亦有三雙六句。對前無我.只應言我。而經中言常者.有二解。一云誤。二云常是通名。我等是別。佛果萬德.通得名常。言餘法者.中道之外皆名餘法。常樂我淨.即指如來祕藏.佛法僧.正解脫等。當知中道只是真法.二邊為餘。  一云誤者。應云修餘法我.是則名曰如來秘密等。經云常者.是字誤耳。疏主既云三雙六句.應取此釋。謂一苦樂。二無我我。三無常常也。常是通名者。四德不遷不變.通得名常。我等是別者。此常自在.別得我稱。此常無苦.別得樂稱。此常離染.別得淨稱。佛果萬德者。萬不出四.既通得名常。是故經文以常替我.此常即我也。是則名常.而義我。故得對無我.以為一雙。二釋各有其義.故無去取。即指下.如來是人。秘藏是法。秘藏是總.三寶是別。三寶即三德。具足三德.故名秘藏。入此秘藏.名正解脫。當知人法不二.咸即常等。只是真法者。取下結文證義也。即指四德三寶等.以為真法。二邊為餘者。下結既云.遠離二邊.則知中道之外悉名餘也。若爾。何故經云。修餘法樂等耶。答。此明即邊而中.故於餘法修樂我等。是知結云遠離二邊者.達邊即中.邊無邊相.得遠離名。  △二結解二。初分科。 【疏】當知如是下.是結解。又二。先法.後譬。  △二隨釋二。初法。 當知如是佛法中道。遠離二邊而說真法。凡夫愚人於中無疑。 【疏】初法中云愚人無疑者。有二解。疑為解津.愚既無解.所以不疑。二云。中道分明.顯然易解。愚尚不疑.何況智者。依文似如後解為勝。  疑為解津者。津謂津濟.解因疑濟.故為解津。下經云。若人於此生疑心者.尚能摧破煩惱如須彌山。中道(至)易解者。以正直捨方便.故愚者亦解。依文下.經云遠離二邊.即分明易解義也。若爾.中道易解.何故先施小乘。答。機生則難.機熟故易。昔生今熟.故今易昔難。又是敦勸之意。凡夫具惑名愚.二乘證真名智.舉凡夫尚解.以勉二乘。又通指小乘亦名凡愚.開小入大.而俱悟圓.故曰不疑.何況圓教名字五品.等智人耶。又可指住前為凡.登住去為智。  △二譬。 如羸病人。服食酥已。氣力輕便。 【疏】如羸病人下.譬說。還喻前二解。若依惑意.即愚人分別而生諸見.如服酥輕便。若依後解.酥是好藥.健人服者本來自好.羸人服者亦得輕便。譬中道法.愚人亦解。六卷云。服已迷悶。即是不解迷惑意也。  若依惑意者。即向云。疑為解津。無疑故無解。豈非倒惑全全耶。愚人分別者.分別即妄計也。六卷下.義同初家。  △二廣二。初分科示義。 【疏】有無之法下.第二廣明中道。又二。初約諸法有無.顯中道。二約諸法不二.顯中道。  △二初法下。隨文正解二。初約有無顯中二。初法。 有無之法。體性不定。 【疏】初文者。夫有無者.不可定取。說有為無.說無為有。有是無有.無是有無。於無上說有.有不定有。於有上說無.無不定無。不有不無.即是中道。  有是無有等者。謂有是無家之有.無是有家之無。指無即有.故云無上說有。指有即無.故云有上說無。良由有無.二無二也。如空中華.華處空處.豈二別耶。 【疏】次不二者。無二異不二.無不二異二。二不二不可得.乃是非二非不二.是名中道。初文有無中.有法有譬。初法說極略.唯此一句.直標有無其性不定。若他明.三無為定無.不可為有。三聚定有.不可為無。此非不定.不名中道。  次不二下.二即有無.不二即中。向雖有無相即.以示 中道。猶是對待者.無得中道名。故今明若中若邊.俱不可得。絕於對待.以明中義。他明下.三無為如前記。三聚謂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  △二譬二。初分科。 【疏】譬如四大下.次舉譬。先譬.次合。  △二隨釋二。初譬。 譬如四大。其性不同。各自違反。良醫善知。隨其偏發而消息之。 【疏】初譬中.欲明有無不定.如佛赴緣。若執有者.破有說無。若執無者.破無說有。四大亦爾。如善醫師別知諸病。若水病者.以火藥治。若火病者.以水藥治。地風亦爾。不善醫師不別病相.妄授於藥。  四大亦爾者。以水地喻有.以風火喻無。諸病即四百四病。以一大不調.則百一病起。故四大共有四百四病也。水病即冷病.火藥即熱藥。火病即熱病.水藥即冷藥。地風亦爾者。謂地病以風藥治.風病以地藥治也。癕腫癥癖是地大病.應以風藥散之。驚悸不安是風大病.應以地藥鎮之。以通關竅.消積滯者名風藥。風以動為性故。以鎮心腑.利筋骨者名地藥.地以靜為性故。不善醫師者。即凡師不鑒機緣.專執己義以化他也。法不稱機.名為妄授。  △二合二。初分科。 【疏】次善男子下.合譬。初總合.次別合。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總合。 善男子。如來亦爾。於諸眾生猶如良醫。知諸煩惱體相差別而為除斷。開示如來祕密之藏。清淨佛性常住不變。 【疏】初可見。  初可見者。經如來合良醫。煩惱體相差別.合四大偏發。而為除斷去.合而消息之。  △二別合二。初舉有無合二。初別破有無。 若言有者。智不應染。若言無者。即是妄語。若言有者。不應默然。 【疏】次若言下.別合。又二。先舉有無為合.後舉常無常例合。初又二。先別破有無.後總結為誡。初文三句。初句云智不應染者。有二解。一云。智聞佛說.佛性是有.不應染著。愚便責其現用處所.或六根中.或徧身中。若聞佛性是有.應知佛意不定專在於有.有即表無。  不應染著者。執有起惑.故名染著。智人無執.故云不應。責其(至)徧身中者。現用即覺知。處所即根身。愚者不了.責求佛性.謂在根身。身中下.文闕二云二字。有即表無者。妙用之體即是真空.假即空中.其旨可見。 【疏】無即妄語者.是第二句.破無亦二意。一云。道理不無.定無乖理.故是妄語。二云。佛性雖有.未有現用故言是無。汝有智人不應云妄。  定無乖理者。以一切眾生.本有佛性。故言無者.乖違正理。汝有智人等者。謂不應執有.云無是妄語也。以雖有理性.而無事用。灼然是無.言無非妄。 【疏】若言有者是第三句。為執有情多.故更重破。不應默然者。若有佛性.應能現瑞.何以默然。二云。若定有者.就汝推撿.何以默然。  現瑞謂放光動地.依正融通等事用也。何以下.以無事用.為默然也。二云下.以無應對為默然。意云。汝根處既有佛性.就汝推尋.撿責佛性.何無應對耶。  △二總結為誡。 亦復不應戲論諍訟。但求了知諸法真性。凡夫之人戲論諍訟。不解如來微密藏故。 【疏】次亦復不應下.結。不許諍論。言有言無.乃至四句.並是戲論。  經但求了知諸法真性者。知四門體一.因門見理.名了真性。若識一家所宗.依正唯心.三諦融即者。則諸法真性.何須遠求。空有不二.豈有諍論。三諦即四門.義如前說。  △二舉常無常例合。 若說於苦。愚人便謂身是無常。說一切苦。復不能知身有樂性。說無常者。凡夫之人計一切身皆是無常。譬如瓦坏。有智之人應當分別。不應盡言一切無常。何以故。我身即有佛性種子。若說無我。凡夫當謂一切佛法悉無有我。智者應當分別無我假名不實。如是知已。不應生疑。若言如來祕藏空寂。凡夫聞之生斷滅見。有智之人應當分別如來是常。無有變易。若言解脫譬如幻化。凡夫當謂得真解脫即是磨滅。有智之人應當分別。人中師子雖有去來。常住無變。 【疏】若說於苦下.第二舉苦無常等例合。復有五。一約苦。二約無常。三約我無我。四約空寂。五約幻化。皆解惑對辨。可見。文云。雖有去來.而常住無變者。此是即去來不去來.即動而寂。  三約下.只應云三約無我。恐多我字.尋經可見。皆解惑對辨者。初約苦中.但有於惑。然云不知身有樂性.以不知對了知.即是解也。餘四文中皆有凡夫智人.即解惑相也。準此九界名惑.悉曰凡夫。佛界是解.方曰智人。六即辨位.意亦可見。然此五義皆是非苦說苦.乃至非幻言幻。故須達苦而樂.達幻常住.方名圓頓智人。自餘三教.咸稱惑者。即動而寂者。動即去來.寂即常住。  △二約不二顯中二。初分科。 【疏】從若言無明下.是第二約不二不異明中道。亦有法譬。法說為三。一約因緣明不二。二約觀行明不二。三總結明不二。因緣是境.觀是智照.總結是境智。  總結是境智者。既是雙結前二.故具能觀所觀。  △二初十下。隨釋二。初法三。初約因緣明不二二。初分文略示。 若言無明因緣諸行。凡夫之人聞已分別。生二法想。明與無明。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諸行因緣識者。凡夫謂二。行之與識。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十善十惡可作不可作。善道惡道。白法黑法。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疏】初十二因緣明不二。又三。先舉無明。次舉行識。三舉善惡。  經約因緣明不二中.皆云其性無二者。只由實性隨緣.故成二法。隨緣不變.實性常同。故明與無明.乃至白黑.約事雖異.其理一如。圓人達了.故名智者。三教背實.悉曰凡夫。先舉無明者.應云明無明.文略明字。并下二段.共成三雙。  △二舊下。敘古遵經。 【疏】舊解無明是惑.明即是解。又云。無明行是過去.識等是現在.三世分別。此不會經。經呵云。明與無明.行識等異.是愚人法。智者了達其性無二。  舊解下.二家釋經俱違佛旨。北遠疏解。初雙義云。明與無明.列其二名.明猶是行.行中明勝。對彼無明.彰二相顯.故偏舉之。  △二約觀行明不二。 若言應修一切法苦。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一切行無常。如來祕藏亦是無常。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一切法無我。如來祕藏亦無有我。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疏】若言應修下.第二約觀行明不二。又三。一苦。二無常。三無我。  第二約觀行者。前明因緣是所觀境。今明三修是能觀觀。境觀俱圓.咸契實性。而經文雖單舉苦等.而苦必對樂.乃至無我對我。既待對成二.情想堅執.故云凡夫謂二。圓悟體同.故云無二。經如來秘藏亦是無常者。北遠云。聲聞之人.於昔教中聞說無常.便謂生死乃至秘藏.皆悉無常。彼二乘於昔教中.雖不聞秘藏.而言一切悉是無常。言無甄簡。秘藏亦是一切之限。故得說言秘藏無常。予謂嵩公學大.而執佛性流動.豈非謂秘藏無常耶。  △三總結明不二二。初分科。 【疏】我與無我下.第三總結不二。又三。一結歎。二結勸。三結會。  △二隨釋三。初結歎二。初結佛所歎。 我與無我。性無有二。如來祕藏其義如是。不可稱計無量無邊諸佛所讚。 【疏】結歎又二。先結佛所歎。  結佛所嘆中.經云.我與無我.性無有二者.驗知前明三修.義並兼二。此中亦應結苦樂.常無常.佛語影略。  △二結說已。 我今於是一切功德成就經中皆悉說已。 【疏】後結說已。  經我今於是(至)皆悉說已者。上來辨理.能令眾生依之成德.故名一切功德成就經也。此是歎美之辭。如來藏中所有諸義.於此經中具已說竟.名皆說已。  △二結勸二。初勸持不二法。 善男子。我與無我。性相無二。汝應如是受持頂戴。 【疏】結勸。又二。初勸持不二法。  △二勸持不二經。 善男子。汝亦應當堅持憶念如是經典。 【疏】二勸持不二經。  不二法不二經者。法是所詮理行.經是能詮言教。反妄歸真.要須行理.故先勸持法。然此行理.非教不詮.次勸持經。佛恐後昆得言忘理.故先法後經。  △三結會。 如我先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說。我無我無有二相。 【疏】如我下.三結會。懸指般若。舊云。引深奧品中燈炷喻。或云。大品度不盡。外國本經應有此文。或言。大品雖不的當.而不二之義無差。又云。諸有二者.名有所得。無有二者.名無所得。又二是眼識。識內了別.眼外見色.此則是二。眼識無二.乃是智者了達。諸法亦爾。  燈炷喻者。彼燈炷品中.明前焰後焰俱不能焦炷.亦不離前後。古人謂。前後為二.不離前後.是明不二.故佛指之。雖不的當者。謂雖不的云.我無我不二.而明色心種智.一切俱空.即是不二之義。與此明不二之性.更無差別。名無所得者。還指般若蕩相.是今所指不二義耳。又二下.指彼經所說根識皆空.是不二義。諸法皆爾者。謂且舉根識義.當三科中十八界空也。以例陰入乃至種智.悉會空中。即同今經.明不二性。佛意難量.諸解無失.故無所破。  △二譬二。初敘意分科。 【疏】從如因乳生酪下.第二譬成因緣不二之義。如五味相生.無自他性.即是因緣。因緣即是中道。其意顯然。文為三。初列五味。二廣破自他。三結因緣義。  △二初列下。隨文釋義三。初列五味。 如因乳生酪。因酪得生酥。因生酥得熟酥。因熟酥得醍醐。 【疏】初列五味者。五味相生.成前不二。  △二廣破自他二。初分科。 【疏】次如是酪性下.廣破自他。先立章門.後解釋。  △二初章下。隨釋二。初立章門二。初酪從乳生章門二。初是門。 如是酪性為從乳生。 【疏】初章門中.說酪從乳生為章門。次例四味。就初又兩。初從乳生酪.即是章門。  次例四味者。即經云乃至醍醐也。乃至二字.則略酪及二酥。以乳例知.故科為例四味也。應知從酪出生酥等.亦具是非二義。是章門者。謂因緣假說.則立酪從乳生。即經云。如是酪性.為從乳生也。  △二非門。 為從自生。從他生耶。 【疏】從自生他生.並是非門。  並是非門者。謂酪不自不他.四性並破.故曰非門。即經云。為從自生.從他生耶。立本為破.故置二門。  △二例四味。 乃至醍醐亦復如是。  △二解釋二。初釋非門二。初釋不他生。 若從他生。即是他作。非是乳生。若非乳生。乳無所為。 【疏】次若從他生下.第二釋二章門。先釋非門.次釋是章門。初非門中.先釋不從他生.次釋不從自生。初破他生。可見。  經若從他生者。舉其異說.此名水等.以之為他.對破可知。  △二釋不自生。 若自生者。不應相似相續而生。若相續生則不俱生。若不俱生。五種之味則不一時。 【疏】破自生中云不應相似相續。自生是一往.將誰相似相續。而今見續乳後.有酪等味。故知不從自生。自生即應五味一時。既前後相續.豈得一時。  經若自生者。此舉異說。謂計乳中.先有酪性.還生後酪。自生是一往等者。自生是獨一之法.則乳中本自有酪.非是從乳而生.故云將誰似續。今既見酪似於乳.復續乳後而生.既似既續.的非自生。故知言自生者.是一往耳。即應五味一時者。若云乳中本有酪性.為自生者.亦應已有二酥及醍醐性.則應五味一時俱有。何故五味次第相生耶。  △二釋是章門。 雖不一時。定復不從餘處來也。當知乳中先有酪相。甘味多故。不能自變。乃至醍醐亦復如是。 【疏】雖不一時下.釋是章門。破自他之後.因緣假說云酪從乳生.而不自不他。而言先有者.亦是因緣。甘味多故.不能自變者。乳味即甜.酪味即酢。下論議難此。  不能自變下.明假緣而生。既乳甜酪酢.為乳所奪.故不自變。須假烹練因緣.然後成酪。論議難此者。下迦葉正難如來.乳中有酪性也。然佛已破執.今但假說。復恐愚者起執.故下更難之。  △三結因緣義二。初分科。 【疏】是牛食噉下.第三結是因緣。先譬.次合。  結是因緣者。牛是因.水草是緣。乳有甘苦.是所生法。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譬。 是牛食噉水草因緣。血脈轉變而得成乳。若食甘草。其乳則甜。若食苦草。乳則苦味。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純得醍醐。無有青黃赤白黑色。穀草因緣。其乳則有色味之異。 【疏】初譬中.食水草譬稟經教。血變成乳.譬變惡為善。若食甘草.譬稟大教。若食苦草.譬稟小教。雪山譬此經。肥膩譬佛性。牛若食者.譬眾生。醍醐譬佛果。能依此經修行.得無上佛果。無有青黃赤白等色.譬依教而修.無聲聞天人之果.純得醍醐涅槃果也。此中六位文義宛然(云云)。  變惡為善者.即稟人天教也.如提謂經。稟大教者.即通別。稟小即藏教。此經即圓教。然前諸部非無圓頓.但以兼等.不名純出。今經開顯.偏小知常。故部內之圓.昇出前教。無聲聞人天之果者。經明五色.應對五乘.而疏文存略。應以菩薩如白.緣覺如黃.聲聞如赤.天如青.人如黑。此約色之明暗.以喻五果優劣。然菩薩含三.開之成七。今唯佛乘.故無五果.故云純得等也。文義宛然者。牛噉水草及以甘苦.悉屬理即。牛食肥膩.即名等三即。出醍醐即分果極果也。意令點出六即次位.以申文義.故注云云。經穀草(至)色味之異者。總結前文也。穀草不同.喻偏圓教異也。  △二合二。初分科。 【疏】是諸眾生下.第二合譬中.先合.次論義。初合中.先合二.後合不二。  △二不二下。隨釋二。初合二。初合二。 是諸眾生以明無明。業因緣故。生於二相。  經明無明業因緣者。無明染緣.則起九界相。智明淨緣.則起佛界相。即是染淨二相.亦是迷悟二相。  △二合不二。 若無明轉。則變為明。一切諸法。善不善等。亦復如是無有二相。 【疏】不二中云無明轉變為明者。他經復云。明起.斷無明。舊三解。一云。只斷是變.變是斷.文兩義一。二云。變語就體.斷語就用。一心體上有善惡兩義.只己心上變善為惡.變惡為善.心即不變。次就用者.須斷無明.只得於明.不斷不得.即莊嚴師解。開善嫌莊嚴淺近.就修習緣了兩緣釋之。  經不二中下.示無明即明.更無異體也。嫌淺近者。謂變惡為善.濫人天淺事。不斷不得.同小乘近證。故不取之。乃以大乘緣了.轉迷成悟.以釋無明變明。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從迦葉下.第二論義。從前乳中.先有酪性生。文為二。先難.次答。難中又二。先定.次難。難中二。先難定有.次難定無。初難定有。為三。  △二一正下。隨釋二。初難二。初定。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乳中有酪。是義云何。  △二難二。初難定有三。初正難。 世尊。若言乳中定有酪相。以微細故不可見者。云何說言從乳因緣而生於酪。 【疏】一正難。乳中有酪者.即是已有.云何言生。夫生義者.先無而有.乃名為生。  △二釋難。 法若本無。則名為生。如其已有。云何言生。 【疏】次法若本無下.釋難。  △三竝難。 若言乳中定有酪相。百草之中亦應有乳。如是乳中亦應有草。 【疏】若言乳中下.三並難。若乳是酪因.草亦乳因(云云)。又倒並。若草為乳因.亦應乳為草果.草為乳因。草中得有乳者.乳為草果.乳中亦應有草。乳酪因果亦例此。並文中但舉一耳。  但舉一耳者。但以草乳倒並。具足應云。酪中亦應有乳。  △二難定無。 若言乳中定無酪者。云何因乳而得生酪。若法本無而後生者。何故乳中不生於草。 【疏】若言乳中下.二難定無者。只應難有.不應難無。恐佛轉計.度入無中。是故逆遮而難無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二佛答。文為三。初研譬。二重為合譬。三結譬意。初又三。一非定執。二以理解。三結非定執。初非執中.先作三章門.後次第釋破。一定有門。二定無門。三他生。  △二三門下。隨釋三。初研譬三。初非定執二。初作三門。 善男子。不可定言乳中有酪。乳中無酪。亦不可說從他而生。  △二次第釋破三。初定有。 若言乳中定有酪者。云何而得體味各異。是故不可說言乳中定有酪性。 【疏】釋三門者。初釋不得定有.云乳中有酪。何者。乳白酪黃.乳甘酪酢。色味既異.何得定有。  △二定無。 若言乳中定無酪者。乳中何故不生兔角。置毒乳中。酪則殺人。是故不可說言乳中定無酪性。 【疏】次釋乳中不得定無酪者。文云。置毒乳中.酪即殺人。先時置毒於乳.後時乳變成酪。飲此酪者.毒猶殺人。何得言乳定無酪。  △三他生。 若言是酪從他生者。何故水中不生於酪。是故不可說言酪從他生。  △二以理解二。初分科。 【疏】是牛食噉下.第二以理解釋。又二。先明乳從草生.還是因緣假說。後明酪從乳生.亦是因緣假說。兩文各二。初二者。先云從緣而有.後結是因緣。  以理解釋者。以世間道理解釋也。  △二眾生下。隨釋二。初乳從草生還是因緣假說二。初從緣生。 善男子。是牛食噉草因緣。故血則變白。草血滅已。眾生福力變而成乳。 【疏】眾生福力者。有三義。一牸牛之福.欲飲子時.血變為乳。二犢子之福.令母有乳。三人之福。人若無福.子尚不足.況得充人。  △二結因緣。 是乳雖從草血而出。不得言二。唯得名為從因緣生酪。至醍醐亦復如是。以是義故。得名牛味。  △二酪從乳生亦是因緣假說二。初分科。 【疏】是乳滅已下.二明酪從乳生。又二。初明緣生.後結因緣。  △二醪下。隨釋二。初從緣生。 是乳滅已。因緣成酪。何等因緣。若醪若燸。 【疏】醪是以物攪之.燸是火氣。經本或作酢字。而今酉邊著翏者。非以物攪字.亦非酒名。酒名應酉邊作孝。蓋書者謬。  非以物攪字者。撈攪應須從手作勞。經文從酉作翏.亦是勞音。說文曰。醪汁.滓酒也。疏云非酒名者.未詳其旨。翏.力救反。從酉作孝.音教。謂酒酵也.釀酒用之。  △二結因緣。 是故得名從因緣有。乃至醍醐亦復如是。  △三結非定執。 是故不得定言乳中無有酪相。從他生者。離乳而有。無有是處。 【疏】是故不得定言下.第三結非定執。  △二重為合。 善男子。明與無明亦復如是。若與煩惱諸結俱者。名為無明。若與一切善法俱者。名之為明。是故我言無有二相。 【疏】善男子明與無明下.第二重為合譬。此中開轉斷義.如前釋(云云)。  開轉斷義者。開應作關.字悞。謂關涉二義.斷即別義.轉即圓義。如前釋.無明變明也。經無明與明。即實性隨緣.變造十界。略如前記。是知法性之無明.故云與諸結俱無明之法性.故云與善法俱。善法即教行之緣也。十界一心.故無二相。  △三結譬意。 以是因緣我上說言。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即成醍醐。佛性亦爾。 【疏】以是因緣下.第三結譬意。  △三歎教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眾生薄福下.第三歎教勸持。又二。先歎佛性理.次歎教。  △二歎理下。隨釋二。初歎佛性理二。初舉忍草。 善男子。眾生薄福不見是草。佛性亦爾。煩惱覆故。眾生不見。 【疏】歎理為二。先舉忍草。  △二牒兩譬二。初牒譬。 譬如大海。雖同一醎。其中亦有上妙之水。味同於乳。譬如雪山。雖復成就種種功德多生諸藥。亦有毒草。 【疏】後牒兩譬。於中先牒兩譬。  △二總合。 諸眾生身亦復如是。雖有四大毒蛇之種。其中亦有妙藥大王。所謂佛性。非是作法。但為煩惱客塵所覆。若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能斷除者。即見佛性。成無上道。 【疏】次諸眾生下.總合兩譬。  △二歎教二。初科分。 【疏】次從譬如虛空下.是歎教。又二。先歎經.後勸信。初文有譬有合。  △二虗空下。隨釋二。初歎經二。初譬。 譬如虛空。震雷起雲。一切象牙上皆生華。若無雷震。華則不生。亦無名字。 【疏】虛空譬法身。雷震譬說法。起雲譬慈悲。象牙譬眾生。華譬佛性。有三解。一云別有象牙草.聞雷生華。二云是象牙生華。經云。四象優鉢羅等.聞天雷時.牙上有華。三云此象牙非別生華.直是牙上有文彩如華。  四象等者。一鉢頭摩象。二優鉢羅象。三拘物頭象。四分陀利象。即是聞雷生此等華.因以為名。  △二合。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常為一切煩惱所覆。不可得見。是故我說眾生無我。若得聞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則見佛性。如象牙華。雖聞契經一切三昧。不聞是經。不知如來微妙之相。如無雷時。象牙上華不可得見。聞是經已。即知一切如來所說祕藏佛性。譬如天雷見象牙華。聞是經已。即知一切無量眾生皆有佛性。以是義故。說大涅槃名為如來祕密之藏。增長法身。猶如雷時象牙上華。以能長養如是大義。故得名為大般涅槃。 【疏】眾生佛性下.合譬。有三番合之。可尋。  經增長法身者。即是歷位證入.名為增長。  △二勸信。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習學是大涅槃微妙經典。當知是人能報佛恩。真佛弟子。 【疏】若有善男子下.是第二結令勸信。  △二答能見難見性二。初分科。 【疏】從迦葉白佛下.品中第二答.能見難見性。文有四問答。初兩番辨深行證見.後兩番明淺行聞見。聞見酬其能見.證見酬其難見。於證見中總有二番。  △二初番下。隨釋二。初辨深行證見二。初番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甚奇世尊。所言佛性甚深甚深。難見難入。聲聞緣覺所不能解。 【疏】初番可見。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歎。不違我說。  △二番問答二。初分科。 【疏】次番中有問有答。  △二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者。云何甚深難見難入。  △二答十。初治目譬二。初譬。 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以一指示。問言見不。盲人答言。我猶未見。復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 【疏】答中總舉十譬。初以百盲.通譬一切眾生。百是一數之圓。例如世姓甚多.而言百姓。求解見性.譬如治目。造詣良醫者.根緣感佛。是時良醫.譬佛垂應。金錍四解。一云譬此經一指.三指譬昔三乘教。亦云。金錍譬佛方便慧一指.三指譬根緣悟道.除膜譬斷無明煩惱。二云。三指譬三慧。三云。初教一指.般若至法華二指.涅槃三指。四云。譬三忍.信.順.無生。解三忍為二。一云。十信信忍.三十心順忍.十地無生忍。又初地至三地是信忍.四地至六地是順忍.七地至十地是無生忍。  通譬一切眾生者。一切之言.不出九界。六凡有肉天二眼。二乘慧眼。菩薩法眼。九界四眼.全是無明。不見佛性.喻之以盲。而言百姓者。白虎通曰。姓.生也。人所稟天氣所以生也。姓所以有百.何以為。古者聖人吹律定姓以紀其族。人合五常而生。聲有五音.宮商角徵羽。轉而相雜.五五二十五。轉生四時.故百而異也。造詣者。七到反.就也。初教一指者。舊以十二年前.名為初教。但說有相.故如一指。次談無相.故喻二指。後明常住義.當第三.故喻三指。對忍不明寂滅忍者.以寂滅在果故。 【疏】今明不然。經合佛性.豈可餘釋。一指示之.答云不見者.譬入真諦則不見性。二指不見者.譬空假二諦亦不見性。三指示之.答言少見。此譬一諦三諦.即空假中.名為佛性。初住初地則能分見.故言少耳。  今明下.總斥諸師.反經違理。一指下.正示今義。入真不見.即是二乘界。空假不見.屬菩薩界。聖尚不見.而況六凡。三指少見.正在佛界。既約圓義.則有名字等見。今就分真.故舉地住。以此會聲聞皆證入故。然經分文.應以復以二指自為一句。即是對上而來.故云復以。經文從省.仍略答釋。三指示之.義屬下句。金錍.音卑.斧也。謂抉膜之刀。應法師云。案荀揩誥幼文.字宜作篦.音方奚反。經文多作椑.假借耳。  △二合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合譬。又二。前正合.次況聲聞。  △二隨釋二。初正答。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如來未說。亦復如是。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來既說。即便少見。是菩薩摩訶薩薩既得見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為無我之所惑亂。 【疏】初文者。若尋合文.金錍譬涅槃教.三指譬佛性.即是三德三諦等也。文云。無我惑亂者.即是不了。昔教惑於無我.故不見性。今教真我.乃見佛性。  經無量菩薩(至)猶未能見等者.即前三教菩薩。具行六度.即藏菩薩。中略通人.故云乃至也。十住即別教地前。故三乘人.俱未見性。流轉分段.變易生死.同為無我之所惑亂。  △二況聲聞。 善男子。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明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  經如是菩薩位階十地者。住約能住.地約所住.更無別體。  △二遠觀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遠觀虛空鵝鴈。為是虛空。為是鵝鴈。諦觀不已。髣髴見之。十住菩薩於如來性知見少分。亦復如是。況復聲聞緣覺之人而能知見。 【疏】次九譬可尋也。  次九譬可尋者。一往觀文.似十乘義。初抉膜見指.既喻三諦.即觀不思議境。一念三千.即空假中也。次遠觀虛空鵝鴈者。譬發弘誓也。觀無明虛空.識法性鵝鴈。此乃即惑成智.即生是滅.即二願上求。上求必下化.此即發弘誓也。髣髴.敷往方物反。謂見不審諦也。  △三見道譬。 善男子。譬如醉人欲涉遠路。朦朧見道。十住菩薩於如來性知見少分。亦復如是。  三譬醉人涉遠路者。無明全在.如醉人。人有二足.如寂照。以寂照行.契佛性理。如以二足.涉於遠道.此即巧安止觀也。  △四渴人譬。 善男子。譬如渴人行於曠野。是人渴逼。徧行求水。見有叢樹。樹有白鶴。是人迷悶。不能分別是樹是水。諦觀不已。乃見白鶴及以叢樹。善男子。十住菩薩於如來性知見少分。亦復如是。  四譬曠野渴逼.行求水者。起惑著如渴人.招生死如行曠野。知惑著為非.如渴逼。反觀一心.徧破三惑.令達佛性.如徧行求水。三惑如叢樹.三智如白鶴。惑具智故.如樹有鶴。夫鶴本居水.如果智冥理。今鶴在樹.則是因智在惑。惑著心重.如迷悶。認妄為真.如認樹為水。故云不能分別.是樹是水。策心正觀.精進無懈.如諦觀不已。達了惑智.如乃見鶴水.此即破法徧也。  △五遠望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乃至無量百千由旬。遠望大舶樓櫓堂閣。即作是念。彼是樓櫓。為是虛空。久視乃生必定之心。知是樓櫓。十住菩薩於自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  五譬海中遠望大舶者。生死如海.法性如舶。於法性通.而起塞著.如作念為是樓櫓.為是虛空。久視乃生必定心者。即是破塞令通.此即識通塞也。大舶者.音白。埤蒼.大船也。大者長二十丈.載六七百人者是。  △六王子譬。 善男子。譬如王子身極懦弱。通夜遊戲至明清旦。目視一切悉不明了。十住菩薩雖於己身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大明了。  六譬王子懦弱者。佛種中生.如王子。初心觀微.如懦弱。於凡心中備修道品.如通夜遊戲.此譬道品調適也。懦。三蒼。奴課反。懦亦弱也。  △七臣吏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臣吏。王事所拘。逼夜還家。電明暫發。因見牛聚。即作是念。為是牛群。為雲為舍。是人久視。雖生牛想。猶不審定。十住菩薩雖於己身見如來性。未能審定亦復如是。  七譬臣吏還家者。無明所覆.如王事所拘。觀煩惱心.即佛性理.如逼夜還家。正觀力微.如夜暗無觀。假修事觀.助顯妙理.如假電明。暫用事觀.故云暫發。牛能引重.如智能導行。因助發智.故云因見牛聚。煩惑覆理.喻以雲舍。即惑成智.如生牛想。此即對治助開也。  △八觀蟲譬。 復次。善男子。如持戒比丘觀無蟲水而見蟲相。即作是念。此中動者為是蟲耶。是塵土耶。久視不已。雖知是塵。亦不明了。十住菩薩於己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大明了。  八譬塵蟲者。持戒譬修觀行。無明如塵.法性如蟲。理惑體同.如塵蟲難別。以行歷位.則有淺深。此明知次位也。  △九見兒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於陰闇中遠見小兒。即作是念。彼為是牛。為人為鳥耶。久視不已。雖見小兒。猶不明了。十住菩薩於己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大明了。  九譬陰闇遠見者。即觀行位人.於無明中觀法性理.如遠見小兒。觀行去初住遙.故云遠見。牛鳥譬違情境。人譬順情境。此約外違順也。又牛形最大.如無明。人形次牛.如塵沙。鳥形最小.如見思。此約內違順也。以安忍是觀行位.安忍內外違順也。雖見小兒者。即違順破.法性顯也。  △十見畫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於夜闇中見畫菩薩。即作是念。是菩薩像。自在天像。大梵天像。成染衣耶。是人久觀。雖復意謂是菩薩像。亦不明了。十住菩薩於己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大明了。善男子。所有佛性如是甚深難得知見。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及。善男子。智者應作如是分別知如來性。  十闇見畫像.譬相似位中.無法愛也。無明猶在.故云夜闇。去分真近.不云遠見。菩薩像如真解.天像如似解。意謂是菩薩像者。即於似解.不生愛著.進入分真也。  然此十乘.對三根性。上根唯觀不思議境.便達無相.眾相宛然.即入初住.或內外凡。中根方至七。下根乃具十。而經文皆云。十住菩薩者。即是修一一觀.直入分真故也。佛以極果望之.故皆云未明了等。諸文或引用.證別義者。經意兼含.隨義而變。問。向經云。乃至十住猶未能見。今諸譬中云少見等。何耶。答。前云十住.乃指未聞圓經已前.即別教十住也。今皆云見者.即聞圓法.入圓初住。故前經云。如來說已.即便少見。然一家十觀是入道之要樞.而與今文宛如符契。故須依此開解.依彼而修.是故止觀行門.常宜措意。後人暗旨.如何如何。問。止觀是法華行.豈得依涅槃開解.而修法華行耶。答。法華涅槃.味同部異。解行無別.故義例明。止觀文義.唯歸二經。一依法華顯實。二依涅槃顯常。況復既開既會.則一切諸經.同成妙行。四種三昧.該括眾經。事儀少殊.理觀無別。庶幾來學.宜加用心。問。以此十譬.對十乘者。為稟承有自.為臆度而成。答。此乃荊溪意也。故滿師記云。此之十譬.類例其文.與止觀十法.成乘義同。妙樂尊者約略言之.猶常進退。滿暹二記.各釋其義.而未盡善。今解或當擇善從之。  △二明淺行聞見二。初標科。 【疏】迦葉白佛下.是第二.有兩番明淺行聞見。  △二初番下。隨釋二。初番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細難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見。 【疏】初番問。可尋。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有四。一譬。二合。三勸。四褒貶。  四褒貶者。即褒揚如來.貶挫二乘也。  △二隨釋四。初譬。 佛告迦葉。善男子。如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隨順契經。以信故知。 【疏】初譬中云非想非非想天者。三有四空之頂.無身而有識.無想而有想.此事難知。佛性亦爾.非二乘所了。  而有識者。非空識二處之識.而有細識。而有想者。非空識之有想.非不用處之無想.而有細想。此即小乘所說。故經云。隨順契經也。  △二合。 善男子。聲聞緣覺信順如是大涅槃經。自知己身有如來性。亦復如是。 【疏】二合等三。文可見。  △三勸。 善男子。是故應當精勤修習大涅槃經。  △四褒貶。 善男子。如是佛性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二番問答二。初標科。 【疏】迦葉白佛非聖凡夫下.第二番問答。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非聖凡夫有眾生性。皆說有我。 【疏】初問中云非聖凡夫者.即外道也。其自稱聖.如來奪之.故言非聖。若理內凡夫.即聖凡夫。內道外道俱云有我。有我之性.兩事云何。  理內凡夫者。即圓教內外凡.是分證聖家之凡.故名聖凡夫。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舉貧富二人譬。有三。初譬。次合。三結成。譬為三。初菩薩施化。二聲聞施化。三如來施化。初菩薩化又為四。一說教。二稟受。三捨應。四起惑。  △二共為下。隨釋三。初譬三。初菩薩施化四。初說教。 佛言。譬如二人共為親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如是二人互相往反。 【疏】共為親友者。能化所化.化道交通.義言親友。王子富於法財.真我顯現.故言富眾生。取我在身.具足諸見.故言貧人。互相往反者.感應相關。  王子譬菩薩也。如釋迦昔於大通佛時.為十六王子。為彼眾生說圓乘法.即是昔時感應相關.如親友往反也。言取我在身者。取著妄我也。  △二稟受。 是時貧人見是王子有一好刀。淨妙第一。心中貪著。 【疏】是時貧人下.是第二眾生稟受。見王子刀者.非是證見。聞菩薩說真我佛性。好刀譬中道佛性真我。心中貪著者.愛樂此法。  非是證見者。謂當時稟法.但入名字五品.唯是聞見.非相似證及分真證也。若入相似.則不流轉。  △三捨應。 王子後時。執持是刀。逃至他國。 【疏】王子後時下.第三菩薩捨應。持真我去.故言持刀。機感事密.是故言逃。更化餘處.故言他國。  菩薩捨應者。以機息故.所以捨應。於是眾生.退名字解.貪著五塵.流轉生死。  △四起惑。 貧人於後寄宿他家。即於眠中寱言刀刀。 【疏】貧人於後.是第四凡夫起惑。菩薩捨應.眾生流轉.受五陰身.故言寄宿。眠是闇時.譬無明昏。自號有我.故喻囈言。古本曰讇言。寱者.典誥.囈字。  自號有我者。妄計邪我也。寱言.牛世反。通俗文云。夢語謂之寱。古本曰讇者。應法師云。案諸字書。讇字與諂同.佞言也。囈字者。此即妄語曰囈也。  △二聲聞施化。 旁人聞之。收至王所。時王問言。汝言刀者可以示我。是人具以上事答王。王今設使屠割臣身。分裂手足。欲得刀者。實不可得。臣與王子素為親厚。先共一處。雖曾眼見。乃至不敢以手掁觸。況當故取。王復問言。卿所見刀相貌何類。答言。大王。臣所見者如羖羊角。王聞是已。欣然而笑。語言。汝今隨意所至。莫生憂怖。我庫藏中都無是刀。況汝乃於王子邊見。時王即問諸群臣言。汝等曾見如是刀不。言已便崩。尋立餘子紹繼王位。復問群臣。汝等曾於官庫藏中見是刀不。諸臣答言。臣等曾見。又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如羖羊角。王言。我庫藏中何緣當有如是相刀。次第四王皆悉檢校。求索不得。 【疏】旁人聞下.第二聲聞施化。應具論四果。文略闕第三王。初王是初果。私謂餘子之言。可兼二三。舊即旁人譬機。機將是人.是感初果.故言收之。興皇云。旁人是五方便似解.王是初果真解。似伏真斷.破彼我見.言至王所。眾生對初果.義言君臣。屠割者.譬分析五眾.求我叵得。曾稟此法.故言素為親厚。能化所化既非異轍.故言一處。眼見譬聞慧.手觸譬思慧.取譬修慧。並不得思修.故言不敢手觸.況當故取。羊角者.邪曲計我。欣笑譬悲慘。未欲破此邪計.故言隨意去。尋立餘子.即二果施化。次第四王即四果。  經摚觸.紂庚反。說文。摚.柱也。纂文云。摚.觸也。經我庫中無是刀者。小乘真空.庫中無邪我刀也。五方便者。四念處為一.并四善根成五。破彼我見者。謂於真似位中.破彼眾生邪我之見。眾生對初果等者。邪我眾生是所化.如臣。初果是能化.如君。五眾即五陰也。曾稟此法者。即過去曾稟大乘真我之法也。聞慧即名字。思慧是五品。修慧是六根。並不得思修者。以過去聞大.但在名字位.故大種冥伏。但有邪解.故言如羖羊角。譬悲慘者。能化小果.不鑒大機。愍彼邪見.故云悲慘。未欲破此邪計者。以機宜未堪.故且息化。  △三如來施化。 却後數時。先逃王子從他國還歸其本土。復得為王。既登王位。復問諸臣。汝見刀不。答言。大王。臣等皆見。又復問言。其狀何似。答言。大王。其色清淨如優鉢羅華。復有答言。形如羊角。復有答言。其色紅赤猶如火聚。復有答言。猶如黑蛇。時王大笑。卿等皆悉不見我刀真實之相。 【疏】却後下.是第三如來施化.但是前逃菩薩.今還成佛。數時者.數耳。唯明無我.不言真我者。望下文合中.應有說我教也。優鉢羅華者.婆羅門計神白色。羊角者.剎利神色黃。火聚者.毘舍神赤。黑蛇者.首陀神黑。  前逃(至)成佛者。如釋迦於大通時.息菩薩化。今日機熟還來成佛.而度脫之。是則前明聲聞施化.並指大通之後.今日之前.兩楹中間也。時數者。數去聲。猶云數日。故云時數耳。三四五並曰數也。唯明無我等者。佛出于世.先於鹿園.以小乘無我.破彼邪我。然後彈斥洮汰。今至涅槃還悟真我。今文從略。且明無我。向下合文.乃具二意。優鉢(至)神黑者。即外人.計彼四性.神我各殊.致有貴賤。經云不見(至)之相者。不見小乘無我真空之理也。向云唯明無我.即此文也。  △二合三。初合菩薩施化。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於世說我真相。說已捨去。譬如王子持淨妙刀逃至他國。凡夫愚人說言一切有我。有我如彼貧人止宿他舍寱言刀刀。 【疏】善男子.合譬。還合三譬。譬云.有一好刀。合云.說我真相。譬云.持是淨刀逃至他國。合云.說已捨去。  有一好刀者。真我無二故一。無二邊惡.故好。能破煩惱.名刀。  △二合聲聞施化。 聲聞緣覺問諸眾生我有何相。答言。我見我相。大如拇指。或言如米。或如稗子。有言我相住在心中。熾然如日。如是眾生不知我相。譬如諸臣不知刀相。菩薩如是說於我法。凡夫不知。種種分別妄作我相。如問刀相。答似羊角。是諸凡夫次第相續而起邪見。 【疏】聲聞緣覺下.合前第二.四果施化。  △三合如來施化二。初明無我教。 為斷如是諸邪見故。如來示現說於無我。譬如王子語諸臣言。我庫藏中無如是刀。 【疏】為斷如是下.合第三.如來施化。又二。先明無我教.正是合前。  合無我教中.經我庫藏中無如是刀者。即前譬云.不見我刀.真實之相也。  △二明真我教。 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譬如淨刀。 【疏】善男子下.第二更明真我之教。前譬中無.但有其義。  但有其義者。如來化儀.先小後大。文明先小.義具後大。  △三結成。 善男子。若有凡夫能善說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善能分別隨順宣說是者。當知即是菩薩相貌。 【疏】善男子若有凡夫下.第三結成答意。在文可見(云云)。  可見下云云者。前問非聖凡夫.則起邪我。今結云。若有凡夫.則是聖凡夫.能知真我也。前疏釋問。約兩凡夫.意在此也。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八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九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二。 文字品第十三  △十文字品答解滿字問二。初題目三。初標。 【疏】文字品。此品意有四。  △二一次下。釋四。初次第。 【疏】一次第者。上性品明字下之理。此品明理上之字。  上性(至)之字者。如來性是所詮常住之理.文字是能詮常住之教。理教相顯.二品互明。文中凡有四十七字.十四字是音.三十三字是字。夫言字者.蓋文字之總名。梵語惡剎羅.譯言無異流轉.或言無盡。無盡是字.字在紙墨.可得不滅。借此不滅.以譬常住。故字之為義.可以譬道。此案西域悉曇章本.是婆羅賀磨天所作。自古迄今.更無異書。但點畫之間.微有不同耳。悉曇.此云成就。婆羅賀磨天者。此云淨天。舊言梵天.訛略也。  △二答上下。答問。 【疏】答上問.云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  △三前品下。論教。 【疏】前品名字功德.正論此經.專解出世上上滿字。今品通論眾教.若半若滿.世間出世間.上上等文字。  △四開密二。初敘古解二。初興皇彈古。 【疏】開密者。他解。無常為半.常為滿。興皇彈云。如樝梨兩片.是半邊之滿。他又解。昔說無常.不名為滿。今教具說常與無常.是故名滿。又彈。若以常足無常者.一片梨足半片樝.應為一果者。此是足滿。  此是足滿者。添足成滿.非本來圓滿也。  △二興皇正解。 【疏】興皇解。涅槃佛性之體.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故名為滿。  常無常具足者。體雖雙遮.即遮而照.故具二用。  △二今明下。明今釋二。初反斥興皇。 【疏】今明彼家彈舊.或為半邊.或為足滿。自說非常非無常.常無常為滿者。此亦是樝梨柹栗四片合為一果。  四片合為一果。雙非雙照.兩雙成四.以此為滿.如四片合。  △二今依下。正示今義二。初約三諦明滿二。初標。 【疏】今依此品.開一切字.悉是滿字。  開一切字者。謂即字無字.無字即字.非字非無字.三諦互融.名開一切。如斯融攝.方名滿字。豈同興皇.遮照不融.名滿字耶。  △二文云下。釋三。初約真諦釋。 【疏】文云。如來出世能滅半字。是故汝今應離半字.隨逐滿字。於一切法無礙無著.本對半明滿.既無有半.亦復無滿。當知字非字.以無字為滿字。  文云下.正釋三諦.自為三文。各先引經.次結義。初真諦中.先引經。離半字.逐滿字者。世法名半字.佛性名滿字。又九部為半字.大乘名滿字。次本對半下.結義也。亦復無滿者。所對既絕.能對亦亡。如對五寸之短.談一尺之長.五寸既滅.長名何施。故經云。於一切法無礙無著.即絕待意.半滿俱無.是真諦義也。當知字非字者。字即半滿相待.非字即半滿俱絕。以無下.以絕待為滿字.故知此滿.非對半得名。  △二約俗諦釋。 【疏】文云。半字是諸經書記論.文章根本。又半字是煩惱言說根本。又云。滿字是善法根本。一切善法言論根本.異論呪術.一切文字.悉是佛說.非外道說。當知佛所說者.悉是內道正法。此以正法而為滿字。  次俗諦中.先引經。悉是佛說者下.釋二義.如下疏文。次當知下.結義。即空而有.半滿相待.其義宛然。以正法為滿字者。半滿俱名正法.半不知滿.滿必收半.故使滿字統於半字也。  △三約中諦釋。 【疏】又云。若解文字.能令眾生口業清淨。佛性不爾.不假文字.然後清淨。佛性自淨。當知諸字悉是佛性.佛性非字非非字.而能字能非字.故稱滿字。  佛性自淨者。眾生佛性.本自無染.不假修成。次當知下.結義。諸字即前空假二種字也。故稱滿字者。此以佛性中道.即遮即照.得滿字名。  △二雖有下。示三諦互融二。初約法。 【疏】雖有三義.勿作三解。即字無字.無字即字.亦即非字非非字.具足無缺.不縱不橫.爾乃名滿。  雖有下.明互融。舉一即三.舉三即一.故云具足無缺。同前伊字.故不縱橫。會歸此理.方稱開密。  △二譬顯。 【疏】譬如金銀種種等寶.同入爐冶.俱成一器.而種種不失。亦名種種.亦名於一。一即種種.種種即一。亦復非一非種種.而一而種種。  次譬可見。  △三開一下。合結。 【疏】開一一字悉是佛性.法性法界亦復如是。包一切字.不得一字一切字.而具一字一切字。豈隔半邊.而非滿字。是則名為開祕說滿。從此立名.名文字品。  開一下.合。法性法界亦復如是者.以此二是佛性異名故。若解佛性.餘二亦然。豈隔下.結斥古解。開祕說滿者。開前偏權之祕.說今三德之滿也。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文中為三。一略標字本。二廣明字義。三領解述成。  △二隨釋三。初略標字本二。初古師異解。 佛復告迦葉。所有種種異論呪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非外道說。 【疏】初文先總標。異論呪術皆是佛說.有二解。一云。根本皆在佛法之中。三寶四諦.涅槃四德.悉是佛法名教。長者去後.劫掠群牛。外道偷之.安其己典。二云。是佛方便之說。如清淨法行經云。迦葉為老子.儒童為顏回.光淨為孔子。  偷安己典者。即外道書中.亦有三寶等名。此方道教.其例亦然。嘗覽其經.往往有梵行.魔王眾生等語。豈非偷佛名教.安己典耶。引清淨法行經者。準輔行所引.與今小異.未知孰是。彼引經云。月光菩薩.彼稱顏回。故知孔老二教.雖曰外法.悉是大權垂迹.意在漸引物機。所以二教.皆師於佛。故老子西昇經云。乾竺有古皇先生者.是吾師也。綿綿常存.吾今逝矣。又云吾師化遊天竺.善入泥洹。又符子曰。老氏之師.號釋迦文。尹喜內傳曰。老子曰。王欲出家。吾師號佛.覺一切人也。今受天帝請食.還當為王.及羣臣等一時受戒。列子云。昔商太宰噽.問孔子曰。夫子為聖人歟。孔子曰。丘博識強記.非聖人也。又問。三王聖人歟。對曰。三王善用智勇.聖則非丘所知。又問。五帝聖人歟。對曰。五帝善用仁信.聖亦非丘所知。又問。三皇聖人歟。對曰。三皇善用因時.聖亦非丘所知。太宰大駭曰。然則孰為聖人乎。夫子動容有言曰。聞西方有大聖人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據此諸文.則孔老之於釋迦.師資驗矣。張湛注釋列子.而曲解西方聖人之語.不云是佛。雖欲崇道.其如侮人之言何。問。疏引清淨法行經者.為正翻耶.為疑偽乎。答。天台智者證居五品.位在初依。而於止觀及淨名玄.悉皆引用。厥或訛謬.不應引之。故四依品云。如是四人.若以佛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是故我說.如是四人為世間依。故荊溪云。準諸目錄.皆推此經以為疑偽。文義既正.或是失譯。乃至今家所引.像法決疑.妙勝定等.意亦如是。如涅槃後分.本在偽目。至大唐刊定.始入正經。豈以時人未決.便推入偽。大師親證.位在初依.不應錯用。  △二若如下。今家會通。 【疏】若如前解.佛則認歸。若如後解.方便施與。若開一切文字.皆佛正法.則非認非與(云云)。  若如下.會通也。佛則認歸者。外道名言.既是偷竊先佛遺教.故今釋迦認歸.乃云皆是佛說.非外道說。方便施與者。即法身大士隱實施權.現外道身.說彼教法.漸漸誘進.故云施與。佛今顯本.故云皆是佛說等。若開下.則約會事歸理.云是佛說。是知大小言教.內外經書.悉由心變.當體即心.心即三諦.所變皆然。楊子尚知.言者心之聲.書者心之畫。彼語雖近.可以例遠。當知觀心僻越.則有邪外教起.稟教則成六趣因果.觀心真正.則有大小教起。觀心即空.則藏通教起.稟教則成二乘因果。觀心即假.則有歷別教起.稟教則成菩薩因果。觀心即中.則有圓頓教起.稟教則成佛界因果。又是析空觀心.即空觀心.次第觀心.不次第觀心.而大小教起。只由理具諸教.故隨觀心之緣.而得發起。故觀所起.唯見理具。經云皆是佛說.義在茲焉。既指心性.一切言說皆理。故知經云皆是佛說者.非約如來認歸.亦非方便施與。直指理體.云是佛說.故注云云。  △二廣明字義二。初科文。 【疏】迦葉白下.第二廣明字義。有二番問答。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說字根本。 【疏】初問如文。  △二答三。初明文理之本。 佛言。善男子。初說半字以為根本。 【疏】佛言下.如來重答為三。初明文理之本。  文理之本者。謂小乘半字文理.為大乘滿字文理之本也。以因小入大.故即同上文.先教半字.後教毗伽羅論也。  △二別明字本。 持諸記論。呪術文章。諸陰實法。 【疏】持諸記論下.二別明字本。  別明字本者。彼悉曇章.是生字根本.說之為半。所生餘章.文字具足.說名為滿。又十二章悉名為半.自餘經書記論為滿。類如此方.由三十六字母而生諸字.遂有經書。經中既云持諸記論等.即是明半字為記論等本.故云別明字本。即下經云。是故半字.於諸經書記論文章.而為根本。  △三明學半得悟滿法。 凡夫之人學是字本。然後能知是法非法。 【疏】凡夫人下.三明學半得悟滿法。  得悟滿法者。即經云。然後能知是法非法.是法即滿.非法即半。故下經云。半字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滿字乃是一切善法言語之根本也。此蓋如來以世間半滿.以顯出世之法.由小入大也。  △二問答二。初分科。 【疏】迦葉復白下.第二番騰問請答。問如文。善男子十四音下.如來答為三。一通明諸字。二別釋半滿。三結得失。亦是明無字之義。初又四。一以音隨字.即是明音。二以字隨音.即是明字。三音字所因。四音字利益。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言字者。其義云何。  △二答三。初通明諸字四。初以音隨字即是明音。 善男子。有十四音名為字義。所言字者名曰涅槃。常故不流。若不流者則為無盡。夫無盡者即是如來金剛之身。是十四音名曰字本。阿(短呼)者。不破壞故。不破壞者名曰三寶。譬如金剛。又復阿者。不流故。不流者即是如來。如來九孔無所流故。是故不流。又無九孔是故不流。不流即常。常即如來。如來無作。是故不流。又復阿者。名為功德。功德者即是三寶。是故名阿。復次。阿(長呼)者。名阿闍梨。阿闍梨者義何謂耶。於世間中得名聖者。何謂為聖。聖名無著。少欲知足。亦名清淨。能度眾生於三有流生死大海。是名為聖。又復阿者。名曰制度。修持淨戒。隨順威儀。又復阿者。名依聖人。應學威儀。進止舉動。供養恭敬。禮拜三尊。孝養父母。及學大乘。善男女等具持禁戒。及諸菩薩摩訶薩等。是名聖人。又復阿者。名曰教誨。如言汝等如是應作。如是莫作。若有能遮非威儀法。是名聖人。是故名阿。伊(短呼)者。即是佛法。梵行廣大清淨無垢。譬如滿月。汝等如是應作不作。是義非義。此是佛說。此是魔說。是故名伊。伊(長呼)者。佛法微妙。甚深難得。如自在天。大梵天王。法名自在。若能持者則名護法。又自在者名四護世。是四自在則能攝護大涅槃經。亦能自在敷揚宣說。又復伊者。能為眾生自在說法。復次伊者。為自在故。說何等是耶。所謂修習方等經典。復次伊者。為斷嫉妬。如除稗穢。皆悉能令變成吉祥。是故名伊。憂(短呼)者。於諸經中最上最勝。增長上上。謂大涅槃。復次憂者。如來之性。聲聞緣覺所未曾聞。如一切處。北欝單越最為殊勝。菩薩若能聽受是經。於一切眾最上最勝。是故名憂。憂(長呼)者。譬如牛乳諸味中上。如來之性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尊最上。若有誹謗。當知是人與牛無別。復次憂者。是人名為無慧正念。誹謗如來微密祕藏。當知是人甚可憐憫。遠離如來祕密之藏。說無我法。是故名憂。者。即是諸佛法性涅槃。是故名。黳者。謂如來義。復次黳者。如來進止。屈伸舉動。無不利益一切眾生。是故名黳。烏者。名煩惱義。煩惱者名曰諸漏。如來永斷一切煩惱。是故名烏。炮者。謂大乘義。於十四音是究竟義。大乘經典亦復如是。於諸經論最為究竟。是故名炮。菴者。能遮一切諸不淨物。於佛法中能捨一切金銀寶物。是故名菴。痾者。名勝乘義。何以故。此大乘典。大涅槃經。於諸經中最為殊勝。是故名痾(安餓反)。 【疏】初文音隨字者.十四音也。是十四音去.是也。  以音隨字者。謂十二音.入於迦佉已下三十四字。經則能攝護大涅槃經者。以四王對四德.護雙樹.不令外道取其枝葉也。  △二以字隨音即是明字。 迦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生於子想如羅羅。作妙善義。是故名迦。呿者。名非善友。非善友者名為雜穢。不信如來祕密之藏。是故名呿。伽者。名藏。藏者即是如來祕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名伽。伽(重音)者。如來常音。何等名為如來常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是故名伽。俄者。一切諸行破壞之相。是故名俄。遮者。即是修義。調伏一切諸眾生故。名為修義。是故名遮。車者。如來覆蔭一切眾生。譬如大蓋。是故名車。闍者。是正解脫無有老相。是故名闍。闍(重音)者。煩惱繁茂。譬如稠林。是故名闍。若者。是智慧義。知真法性。是故名若。吒者。於閻浮提示現半身而演說法。譬如半月。是故名吒。侘(土家反)者。法身具足譬如滿月。是故名侘。荼者。是愚癡僧。不知常與無常。譬如小兒。是故名荼。荼(重音)者。不知師恩。譬如羝羊。是故名荼。挐者。非是聖義。譬如外道。是故名挐。多者。如來於彼告諸比丘宜離驚畏。當為汝等說微妙法。是故名多。他者。名愚癡義。眾生流轉生死。自纏如蠶蛣蜣。是故名他。陀者。名曰大施。所謂大乘。是故名陀。陀(重音)者。稱讚功德。所謂三寶如須彌山。高峻廣大。無有傾倒。是故名陀。那者。三寶安住無有傾動。譬如門閫。是故名那。波者。名顛倒義。若言三寶悉皆滅盡。當知是人為自疑惑。是故名波。頗者。是世間災。若言世間災起之時三寶亦盡。當知是人愚癡無智。違失聖旨。是故名頗。婆者。名佛十力。是故名婆。婆(重音)者。名為重擔。堪任荷負無上正法。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是故名婆。摩者。是諸菩薩嚴峻制度。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是故名摩。耶者。是諸菩薩在在處處。為諸眾生說大乘法。是故名耶。囉者。能壞貪欲瞋恚愚癡。說真實法。是故說囉。羅(輕音)者。名聲聞乘動轉不住。大乘安固。無有傾動。捨聲聞乘。精勤修習無上大乘。是故名羅。和者。如來世尊為諸眾生雨大法雨。所謂世間呪術經書。是故名和。賒者。遠離三箭。是故名賒。沙者。名具足義。若能聽是大涅槃經。則為已得聞持一切大乘經典。是故名沙。娑者。為諸眾生演說正法。令心歡喜。是故名娑。呵者。名心歡喜。奇哉世尊。離一切行。怪哉如來。入般涅槃。是故名呵。羅者。名曰魔義。無量諸魔不能毀壞如來祕藏。是故名羅(來家切)。復次羅者。乃至示現隨順世間有父母妻子。是故名羅。魯流盧樓如是四字。說有四義。謂佛法僧及以對法。言對法者。隨順世間。如提婆達示現壞僧。化作種種形貌色像。為制戒故。智者了達。不應於此而生畏怖。是名隨順世間之行。以是故名魯留盧樓。  以字隨音者。以迦佉已下三十四字.隨阿等十二音。澤州云。梵章中有十二音.其悉曇章以為第一。於中合五十二字.悉曇兩字是題章總名.餘是章體.所謂惡阿.乃至魯留盧樓。外國正音.名億力伊離標離。此是初章。就此章中.迦佉已去三十四字.是其字體。初十二字是生字章.末後四字是呼字音。將初十二.呼後迦等生字之時.有單有複。其單呼者.依後四中標離二音。其複呼者.用後億力伊離二音。單複呼中並有長短聲別.故有四音。前後合說有十六音.而經說十四音者.前十二中後二助音.非是正音.故除此二。  △疏總釋三。初引古釋十四音二。經迦者去。初引觀師所破二。初六師釋義。 【疏】古來六解.大為二途.前四解單.後二解複。一宗師云。書缺二字.師不能通。故無兩音.止有十二。二招提足悉曇二字。三梁武足涅槃二字。引經云。所言字者名曰涅槃。四開善云。於十二字中止取十字.除後菴痾.謂是餘聲。故經釋炮音便云。於十四音是究竟義。更取下魯留盧樓四音足為十四.插著中心.謂阿阿伊伊憂憂魯留盧樓黳等。  經重音者。上聲呼.下去重字.皆隨音勢上聲呼之。疏文單.或襌.俱音丹。禮記。襌.衣。字從衣。  初文下.敘諸師異解。此既梵章.此方人師不諳彼語.遂使隨情.紛紜諸說。又義淨寄歸傳中.廣明音字。今不煩引.恐惑後學。止可略知大況.用識所詮。應知佛引梵章字本.意在況顯佛性周徧。若了此旨.經義泠然。若昏其宗.徒分音字。寄語講者.止可約略消文.無宜穿鑒。是十四音等者。經標十四.至于歷名解釋.但有十二。故使諸師取義不同。四解單者。但足前十二.成十四故。二解複者。兼取後三十四字.重合其字.共成十四.故云複也。書缺二字等者。此據瑞應.明太子乘羊車.入學堂學書。而古書本缺二字.其師不解.反問太子也。是餘聲者.非正音也。應法師云。此二字是前惡阿兩字之餘音。若不餘音.則不盡一切字。故複取二字.以窮文字。故經下.開善據文為證。炮音正當第十.既便結十四.則知不取後二餘聲。更取下.明足前十.為十四也。插著中心者。謂以後四音.插在十音中間著之也。謂阿下.正示插著之處.即前六後四之間也。阿阿者。謂短阿長阿。伊憂皆然。此前六音也。㖶黳等.即後四音也。等即等取烏炮二音。 【疏】五莊嚴複解.前十二為六音.後五五相隨。又取後三三相對中四字耶囉和賒.足前五成六.足上成十二。取羅沙娑呵羅(來家反)為一遲音.魯留盧樓為一速音.是為十四。六冶城云。前兩兩相隨有六.次五五相隨有五.後三三相隨有三.合成十四音。  前十二為六音者。謂短阿長阿為一音.乃至菴痾為一音。後五五者。即以後三十四字中.取二十五字.以五字為一音.則有五音。足前六上.成十一音。三三相對者。餘賸九字.故云三三。但取四字為一音.以足前數。其餘五字.乃屬遲音。  △二觀師彈非。 【疏】觀師云。古來六解次第彈之。初云書缺二字者。外道師不解.反啟問太子.太子自知。今說涅槃.豈不安二字.猶言書缺。彈招提者。悉曇通是外國十四音之總名.豈得將總足別。彈梁武者。涅槃亦云槃利涅隷槃那.此則六字。亦云般涅槃那.此則四字。何故止取兩字足之。彈開善者。除菴痾兩字.足魯留盧樓四字。若魯留盧樓是音者.何不在音次第而在字後安之。彈莊嚴者。經文現云十四音.何時云以字足音。音字兩異.何得相混。莊嚴不成.冶城亦壞。  書缺下.還引瑞應彈之。悉曇(至)總名者。如前解。冶城亦壞者。亦以字足音故。  △二又河下。更引三師。 【疏】又河西以前十二即是十二音。取後四字.合為二音。古經本云。梨樓梨樓.即是四字為二音.足前為十四。又梵本言字不言音。今十二字.或十六字.隨世所用。  取後四字者。即魯留盧樓。以魯盧為一音.留樓為一音.故云合為二音。復引六卷.四字但是二音.故知梨梨只是魯盧.樓樓只是留樓.亦梵音奢切耳。足前為十四者。暹記云。以魯留盧樓四字.是呼字之音.亦名潤聲。即是發音之始.故得足前十二為十四音。又梵下.謂梵本不言音字之異.通云四十七字耳。故但以十二字為能生。或取下四字.足十六字為能生.皆隨便也。 【疏】又一解云。初十二是音.後迦佉下.是字。又一解云。初十二字有三事.一字二語三音。因此字以為言論端首.然後方及餘字。故言字本。  又一解下.音是能生.字是所生。二語者。暹記云.夫云語者.多字方成。二字為語.故未可用。問。疏引諸釋.的從於誰。答。且據河西.以消音字。  △二初半下。解前文半滿。 【疏】初半字者。世法名半字.佛性名滿字。又以九部為半字.大乘為滿字。又云。梵本無半滿之言。但以事未成為半.成就為滿。興皇有半邊相足.無牽申等滿(云云)。  初半下.釋前經云初說半字.以為根本義也。前因敘古.未暇釋之。半為滿字根本。故今疏中半滿對明.三番釋義。前二約所表.後一解能表。事未成為半者。暹記云。謂將上韻來配.但是半字.故云未成。以得阿等十二字.徧入諸字。一字皆具十二字.方得滿名。無牽申等滿者。彼所立義.但如四片為果。無引小入大之義.故非牽申。  △三河西約喻通示。 【疏】河西云。十二字喻之如飯.後二十五字喻之如羹。後九字攝持諸句.如守門人.亦如瓔珞。後九字亦字亦音。魯留下之二字.童蒙所不習學。  △三音字所因。 吸氣舌根。隨鼻之聲。長短超聲。隨音解義。皆因舌齒而有差別。 【疏】吸氣舌根。是第三明諸字所因.皆有差別。故迦佉等是舌本聲.多他等是舌上聲.吒侘等是舌頭聲.波頗等是脣間聲.遮車等是齒間聲。故言皆因舌齒差別。  明諸字所因中.經長短超聲者。初十二字是長短聲。前之六字.初短後長。後之六字.前長後短。其迦佉等二十五.是其毗聲.隨其流類.毗比(夫必反)一處.故曰毗聲。後耶囉等九字.是其超聲.不同毗聲.故云超也。疏迦佉等下.正示二十五字是毗聲也。謂迦佉伽重音伽俄(魚賀反).是舌根聲。多他陀重音陀那.是舌上聲。北遠及應法師云是舌頭聲。吒佗荼重音茶挐.是舌頭聲.遠應云是上咢聲。波頗婆重音婆摩.是唇間聲。遮車闍重音闍若(耳者反).是齒間聲.應法師云舌齒聲。凡五字中.第四與第三同.而輕重微異.故皆重音也.重上聲。餘九字是超聲.謂耶羅輕音羅和賖沙婆呵羅(來家反)也。應法師云。八是超聲.恐不取後羅字.以與第二字同故。所言超聲者。暹記云。謂滿口五音.具足羯調之聲.名曰超聲。所以諸師所說不同者.只由西方五印音殊.所傳各別.故使爾耳。且此土方言尚難區別.況東西遼敻.未易知也。今為消文.故此略解。意在佛性.餘何所云。  △四音字利益。 如是字義能令眾生口業清淨。眾生佛性則不如是假於文字。然後清淨。何以故。性本淨故。雖復處在陰界入中。而亦不同於陰入界也。是故眾生悉應歸依。諸菩薩等。以佛性故。等視眾生無有差別。是故半字於諸經書記論文章而為根本。 【疏】如是字義下.第四明字之利益。前舉字義。後明佛性.云不如是。  經雖處陰界.不同陰界者。不即不離.如冰如水。經悉應歸依者。歸依在悟.位通五即。經是故半字(至)而為根本者。既以半字喻小.滿字喻大。若從本體流出以釋.則平等法性為滿字本.滿為半字本.半字復為世間本。若從末為本.則世間文記等為半字本.半字為滿字本.滿字為法性本。雖展轉相依.其體無二。  △二別釋半滿三。初法。 又半字義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故名半字。滿字者。乃是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也。 【疏】又半字下.第二別釋半滿。為三。先法。  經又半(至)煩惱者。半字雖證真空.全是無明別惑。善法即指佛性。  △二譬。 譬如世間為惡行者。名為半人。修善行者。名為滿人。 【疏】次譬。  △三合。 如是一切經書記論。皆因半字而為根本。若言如來及正解脫入於半字。是事不然。何以故。離文字故。是故如來於一切法無礙無著。真得解脫。何等名為解了字義。有知如來出現於世。能滅半字。是故名為解了字義。若有隨逐半字義者。是人不知如來之性。 【疏】三合。  △三結得失。 何等名為無字義耶。親近修習不善法者。是名無字。又無字者。雖能親近修習善法。不知如來常與無常。恒與非恒。及法僧二寶。律與非律。經與非經。魔說佛說。若有不能如是分別。是名隨逐無字義也。我今已說如是隨逐無字之義。善男子。是故汝今應離半字。善解滿字。 【疏】何等名下.第三更明無字之義.亦是得失。  更明無字義者。即一向就失以立科名。以文中明失語多故。經中二意。一約外道.無半字義。故經云。親近修習不善法也。二約小乘.無滿字義。故經云。不知如來常等。經今應離等.結勸迦葉捨小悟圓。  △三領解述成。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應當善學字數。今我值遇無上之師。已受如來慇懃誨勅。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樂正法者應如是學。 【疏】後番領解述成。如文。 鳥喻品第十四  △十一鳥喻品答聖行問二。初題目三。初明三品相由二。初河西約三品相由。 【疏】鳥喻品。河西云。文字.鳥.月.三品.同明真應。文字半滿只是鳥喻常無常.常無常只是月喻隱顯。因字識理.達常無常.能隱能顯。  河西先明三品義同真應者。滿.常.顯.約真身。半.無常.隱.約應身。若欲分別.則半滿是真應教。常無常是真應行。隱顯是真應用。教行在因.用必在果。因字下.正生起三品也。因字識理.是依教開解.故有前品。達常無常.是依解立行.故有此品。能隱能顯.是行成證果.有斯二用.故有後品。  △二今更下。今師約兩重生起二。初約教行生起。 【疏】今更次之。如來常依二諦三諦說法.故知文字是佛教。即文字達三諦.具足一教一切教。欲顯圓滿修多羅.故題文字品。次鳥喻者。依教立行.即雙流行。二行並觀.一行一切行。下文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次文字之後.明二鳥共行.故成次第。  今更下.今師生起。河西所釋.既不顯云教行.故使今師助成彼義。而且對前.生起此品。月喻在果.其義易知.故文從略。二諦三諦者。不思議諦.二即三故。一教一切教者。即一說三.即三說一故。依教立行者。依三諦教.立三觀行。中邊俱照.故曰雙流。二行並觀者。中邊不二.故曰並觀。中即是常.邊即無常.二法互融.如鳥遊息。三觀圓修.名如來行。  △二亦是下。約教行理生起。 【疏】亦是依教生智。智望於教.教即成境。由境發智.由智立行。教轉成境.智轉成行。故為次第。  由境發智.即因教開解.義備前品。由智立行.即以解導行.旨在今文。教轉成境者。只由生智.故轉成境。即向云.即文字達三諦也。智轉成行者。前品之智.轉成今行。  △二此品下。示答前所問。 【疏】此品答云何共聖行。娑羅迦隣提.此還舉鳥以況於行.以為答問。  △三能喻下。釋法喻名義二。初總標。 【疏】能喻是娑羅迦隣提。所喻是雙流共行。  △二舊解下。別釋二。初釋能喻二鳥二。初敘古異解。 【疏】舊解不同。或言娑羅是雙.迦隣是鳥。然娑羅翻為堅固.何得言雙。或言娑羅是一隻.隣提是一隻。此乃兩類.不得是雙。或言娑羅一雙.迦隣提一雙。引下文云。鳥有二種.一名鴛鴦.二名隣提。此乃兩類為兩雙。或言娑羅翻為鴛鴦。問中問娑羅.答中答鴛鴦。類異義同.乃以鴛鴦替於娑羅。或言隣提無翻.或翻為天鶴。引六卷云。雁鶴舍利。  崔豹古今注云。鴛鴦.鳧類也。雌雄不相離.人得其一.其一則死.故謂之匹鳥。娑羅翻鴛鴦者。此釋非也。梵語斫迦羅.此云鴛鴦.非娑羅也。雁鶴舍利者。舍利此云春鶯.亦云鶖鷺。  △二然漢下。斥諍顯意。 【疏】然漢不善梵音.只增爭競。意在況喻.取其雌雄共俱.飛息不離。以況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而一而無量。呼為雙流.乃名共行。  漢不善梵語者。以東漢佛法始通.故使後代以漢為稱.不忘本也。以況下.示雙流行相。況.比也。一即是中道之真。無量是二邊之俗。二諦互融.故云一中等。非一下.遮則非真非俗.照則而真而俗。即照而遮.名雙息。即遮而照.名雙遊。雙流共行.義在斯也。  △二問為下。釋所喻共行二。初徵問。 【疏】問。為凡與凡共行.聖與聖共行.凡與聖共行。  問為下.意云一言共行.約何名共。故歷三句.問以辨之。苟立第四.還同第三。故但三句.研窮已足。  △二他下。答釋二。初敘古解二。初約生死無常涅槃真常釋二。初古人約法示義。 【疏】他解云。觀生死無常.不識涅槃常。觀涅槃常.不識生死無常。二解不明.如但識金不識鍮.但識鍮不識金。若精識二物.乃是雙觀苦樂。我無我亦如是。聖如是行.凡亦如是。故言共行。  他解下.敘古。初師約生死無常.涅槃常.以明共義。先斥非。次若精識下.顯是。二物者。識鍮如觀無常.識金如觀常.故云乃是雙觀。聖如是下.正酬前問。聖指登地.凡指地前。皆云亦如是者.意顯聖與凡共。  △二此不下。今師斥乖喻旨。 【疏】此不應爾。與譬相違.譬明二鳥俱遊。如汝所釋.一鳥窮下之生死.一鳥窮高之涅槃。升沈碩乖.雙遊不顯。假令二鳥但雙遊下.不雙遊高。遊高不遊下.雙遊不成。  一鳥下.生死如地.故云窮下.此但在凡。涅槃如天.故云窮高.此但在聖。他以生死但是無常.涅槃唯常.故遭此責。假令二鳥者。縱破。縱彼計云。我說凡聖各能精識二物。故向云聖如是行.凡亦如是.豈非雙遊。但雙下.破也。縱於凡心能雙觀者.只是二鳥雙遊地上。則雙遊空中.其義不成.故云不雙遊高也。遊高不遊下者。若於聖心具二行者.又不涉凡.則是二鳥但能飛空.不能遊地也。只由他人不了凡聖無差.彼彼互徧.故受此難。  △二又一下。約生死涅槃各共二法釋二。初古人約法示義二。初立宗比斥。 【疏】又一家引半滿約一法.雙遊約二法。若取生死無常.佛果是常.共為滿者。兩物各異.梨柰體別.安得是滿。  又一下.次師約生死涅槃各具二法.以釋雙遊。初立宗比斥.次正出己義。初文先立半滿以為宗本。約一法者。謂半但無常.滿唯常住.各據一法故也。雙遊約二法者。名既云雙.法必具二。意取半滿各具雙遊。半中則兩無常為雙。滿中則兩常為雙。將出己義.先斥前師以常無常為雙遊義。既釋今品.義必在滿。何殊梨奈兩片.共成一果。  △二夫雙下。正出己義。 【疏】夫雙遊者.觀生死中有常無常.觀佛果中亦常無常。取生死涅槃兩常為一雙滿.取生死涅槃兩無常為一雙半。即是兩法共起.乃曰雙遊。  夫雙下.正出己義。則以生死涅槃各具二法.對取同類以為雙遊。二常為滿.其體既同.豈如梨奈。此乃古師自謂得意。及為今破.義甚無歸。  △二今明下。今師斥乖喻旨。 【疏】今明義皆不爾。兩常俱起.乃是二雄俱飛。兩無常起.乃是二雌並飛。與譬相背.雙遊不成。  今明下.今師斥。經喻雙遊.正取雌雄匹偶。故以二雄二雌.責彼違經。  △二今言下。明今釋二。初正釋共行二。初正釋雙遊二。初橫約三諦解義。 【疏】今言雙遊者.生死具常無常。涅槃亦爾。在下在高.雙飛雙息。  今言下.明今釋。先橫約理事解義。生死(至)亦爾者。生死是無常.涅槃是常住。生死即涅槃.無常即常。故云生死具常無常也。故下經云。未聞是經.皆言無常。聞是經已.皆言是常。豈非生死具常無常。涅槃即生死.常即無常.則涅槃亦具常無常也。故云亦爾。是知生死涅槃.二法相即。如云波具動靜.水具亦爾。只由波動水靜.波即水故.波則具二。水即波故.水具亦然。而此事理.始自凡心理具.終至妙覺究竟.一切皆然。故使下文.結成六即。問。極果豈有生死耶。答。性惡不除.應同九界。故得極果涅槃.亦即生死.具常無常.並同上說。故下疏云。若應物.云如來有憂.實理則無也。在下(至)雙息.提喻合法也。下即生死.高即涅槃。生死涅槃.一心所具。各具常與無常.故雙飛。常即是雄.無常即雌。常即無常.則雄息。無常即常.是雌息。二法體同。既無前後.得名並息。其猶波即水.故名波息。水即波.故名水息。波水同時.得云並息。經云。遊止共俱。遊即飛.止即息也。 【疏】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諦即中.中即二諦。非二中而二中.是則雙遊義成.雌雄亦成。  即事下.生死即事.故無常。涅槃即理.故是常。事理相即.則共行義成。此則正以事理.釋成上義也。二諦下.前之事理即是二諦。故今更對中道.以明三諦.重釋雙遊。以圓教二三開合成異.故於二後.更約三論。前云事理.只是真俗.真已是中.俗即二邊。今明三諦.則以二邊自為真俗.以前真理.別受中名。二諦無常.中即是常.義同前釋。非二下.覆疏上義.恐計中邊.故茲更述。謂約理.實無中邊之異.故云非二中。約事.即中邊宛然.故云而二中。即是非常非無常.而常而無常。講者無以二諦為雙遊.中道為並息.大有所妨(云云)。是則下.但云雙遊.不云息者。遊息體同.故得存略。後諸學者.若昧一家理造事造.性惡修惡.理事不二.心色一如。欲消此文.誠為不易。  △二事理下。豎約六即結成。 【疏】事理雙遊.其義既成。名字觀行乃至究竟.雙遊皆成。  事理下.豎約六即結成。前釋雙遊.未分凡聖.故屬橫辨。今攝前橫.以歸六位.一一位內各具前橫.故今名豎。言事理(至)既成者。向釋約二諦三諦.及以覆疏.括其大義只是事理.如向已明。故使今文但云事理也。名字下.正示高下。不言理即者。向約事理.正談理具。若曉解此義.即名字人。五品觀成.六根似證。分真開發.妙覺究竟.豈有餘途。唯此事理.故雙遊皆成。  △二橫竪下。結成圓共。 【疏】橫竪具足.無有缺減。  橫豎下.事理是橫.六位是豎。橫入於豎.豎各具橫.故云具足等。  △二此中下。結酬前問。 【疏】此中備有凡凡共行.凡聖共行.非凡非聖共行。約人法分別俱成。以是義故.故言鳥喻品。  此中下.結酬前問。以前約三句.徵其共義。他人答釋.其旨全非。若依今師.備有三共。凡凡共行者。謂彼彼眾生各具事理.一一互徧.雙遊並同。此即答前第一為凡與凡共問也。應云聖聖共行.答前第二為聖與聖共問。但是文略。若釋義者.則是分果極果所證事理.一一互徧。此二且約凡聖各自論共。問。理可容徧.約事如何。答。事即理故.理徧即事徧也。凡聖共行者。此答前第三.聖與凡共問也。謂凡聖雖異.事理體一。清水濁水.波濕無殊。以二波理通.舉體是用。是則凡心徧聖.聖心徧凡。一室千燈.喻意可見。若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文三共豈在再思。非凡下.一句。若對前問.則是長有。謂約事則凡聖且分。約理則誰云迷悟.故云非凡非聖。如斯之理一切俱有.故名共行。約人約法者。事理是約法.六即是約人。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文為二。先總.次別。總又二。初略.後論義。略中先譬後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總二。初略二。初譬。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隣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 【疏】初譬中.舉二鳥譬常無常。  △二合。 是苦無常無我等法。亦復如是不得相離。 【疏】而合文以苦無我合者.但是略耳。私謂。又顯義同.是故互出.具論應六。  但是略者。具足應云是苦樂.常無常.我無我。故此三雙.並喻二鳥。經但舉三.故知是略。又顯義同者。謂苦無我.與無常義同故。是故互出者。喻中喻二.今但合雌。喻中之雄.已是常等.故云互出。今謂經云無我等法.則是等取常樂我也。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次論義中.先問後答。答中先法後譬。  △二初法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是苦無常無我如彼鴛鴦迦隣提鳥。  論議中迦葉問者。以由佛舉二鳥.而但合無常。未達其旨.所以請答。故下佛答.具出二用.以合喻也。  △二答二。初法。 佛言。善男子。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常。異法無常。異法是我。異法無我。 【疏】初法中言異法是苦是樂者。舊云。生死異涅槃.涅槃異生死.故言苦樂。觀師言。前多斥倒.約竪以論常與無常。今品一時明常無常。只生死中有異法而說苦.有異法而說樂.乃至我無我亦如是。  舊云下.一向約異.不明橫具.故未盡善。得觀師意.方合經旨。前多下.即指哀嘆等文.皆以如來所證真常.以斥二乘無常之倒。故云約豎論常.前非無橫.但多明豎.故云多斥。今品(至)無常者。此約橫論.以謂生死涅槃.各具二法.故云一時。只生死下.且示生死具二之相。涅槃具二.義可例知。以生死涅槃.體無二故。即理而事.事異於理.故云異法說苦。即事而理.理異於事.故云異法說樂。此亦不異而異.故云異法。  △二譬。 譬如稻米異於麻麥。麻麥復異豆粟甘蔗。 【疏】後譬五穀各異.成前異意。下別譬中云華葉無常.而果是常者.非常住常。言華葉不定.故無常。果已定.故是常。借此以顯無常成常。  五穀者。即經云稻米麻麥豆粟也。下別下.亦是觀師預引下譬.釋成此文。借此以顯等者。即是借此世間華果.以喻出世二法也。  △二別說共行二。初分科。 【疏】從如是諸種去.別說共行。又為三。一就生死明無常。二就涅槃明無我。三雙就生死涅槃.以明苦樂。然前兩是橫.後一是竪。理應備論.但文互現。初文又二。初正明二行.次結章。初正明中舉五譬。初譬又二。先譬.次合。譬又三。一譬。二論義。三領解。  一就生死.應云無常常。涅槃下.應云無我我。或闕或略。應知生死具二.是約住前四即。故迦葉徵喻為問。佛答五譬.皆云雖有煩惱.如無煩惱。住前未證.且云生死。就涅槃具二.則約分果極果。經文煥然.下文更釋。前兩是橫者.以二法各論一行故。後一是豎者.以生死苦.對涅槃樂故。此亦非橫非豎.而論橫豎。橫必入豎.豎不離橫。理應備論者.約其義理.橫豎三文各應備論六義。而今三文各明二義者.俱是互現.義必具也。  △二初萌下。隨釋三。初就生死明無常二。初正明二行五。初萌芽譬二。初譬三。初譬。 如是諸種從其萌芽。乃至華葉。皆是無常。果實成熟人受用時。乃名為常。何以故。性真實故。 【疏】初萌芽.譬生死中無常。熟時.譬生死中常。  △二論義二。初問。 迦葉白佛言。世尊。如是等物。若是常者。同如來耶。 【疏】次論義二。先問。  △二答。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何以故。若言如來如須彌山。劫壞之時。須彌崩倒。如來爾時豈同壞耶。善男子。汝今不應受持是義。善男子。一切諸法。唯除涅槃。更無一法而是常者。直以世諦言果實常。 【疏】次答。答中明生死常.與如來常異。  答中明生死常等者.此指能喻事常。故經舉須彌.即世間久住之事名常。事必磨滅.故異佛常。若生死中常理.與如來同。經唯除涅槃者.此乃即生死之涅槃.正是明生死中常理也。經直以世諦等者.以世間謂果實已定.故且云常。故借此事.以喻常理。  △三領解二。初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佛所說。 【疏】三迦葉下.領解。又二。先領解。  經領解中.二善哉者.雙讚如來善說生死具常無常。  △二述成。 佛告迦葉。如是如是。 【疏】次述成等皆可見(云云)。  述成中.兩如是者.雙述迦葉能領二義。故疏注云云。  △二合。 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乃至未聞大般涅槃。皆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 【疏】善男子雖修一切下.二合譬。未聞是經.皆言無常。聞是經已.皆云是常。豈非生死中具常無常。契經諸定者.修多羅翻名為契經.又是定藏.故言諸定。  未聞(至)無常者。以偏小教.事外談理.不云生死即涅槃故。是故皆云生死是無常法。聞是(至)是常者。今經圓說.生死即是涅槃。圓信成就.故皆是常。經雖有煩惱者.煩惱是生死因也。如無煩惱者.以煩惱即菩提故。具足應云.三障即三德。經即能利益者.謂能為他說也。此指假名等人.故云雖有煩惱。修多羅翻契經者.意顯契經是小乘故。如下經云從十二部出修多羅.在小明矣。又是定藏.以三藏詮三學.則經藏詮定學也。  △二菴羅樹譬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菴羅樹。其華始敷。名無常相。若成果實。多所利益。乃名為常。 【疏】後四譬皆有合。  △二合。 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時。咸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  △三金鑛譬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金鑛消鎔之時。是無常相。鎔已成金。多所利益。乃名為常。 【疏】次譬云金卝者(案經卝字.今本作鑛)。玉未理者名璞.金未理者亦名卝.此有木邊玉邊之異。金未理者亦名礦。礦者.典金名也(云云)。招提呼為朴音.觀師呼為礦音。然卝字兩喚(云云)。  金卝下.以經文卝字.二家用音不同。招提作普角反.觀師作孤猛反。故文中先出二義。初是招提義。次金未理亦名礦等.是觀師義。典金名者。典守金玉之人.曰卝人。周禮云。卝人掌金玉之地。注云。卝人言礦。金玉未成器曰卝.而字通三體。古文作卝.字書作礦.說文作磺.銅鐵璞也.同孤猛反。故觀師依之.以卝音礦。注云云者.如向說。然卝下.今師雙取二音.以音召體.俱是金玉未理之名.不須各執.用者隨便。故注云云。  △二合。 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時。咸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  △四胡麻譬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胡麻。未被壓時。名曰無常。既壓成油。多有利益。乃名為常。  △二合。 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未聞如是大涅槃時。咸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為常。  △五歸海譬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眾流。皆歸於海。  △二合。 一切契經。諸定三昧。皆歸大乘大涅槃經。何以故。究竟善說有佛性故。  △二結章。 善男子。是故我言。異法是常。異法無常。乃至無我亦復如是。 【疏】是故我言下.第二結章。正應明常無常.而復結言無我.欲明例爾。  △二就涅槃明無我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就涅槃以明無我我二行。無憂悲即有我.有憂悲即無我。文為二。先問.後答。問為二。  就涅槃(至)二行者。此約分真究竟.已證此理.具足二行也。是故迦葉約如來果人.離憂悲為問。無憂悲下.憂悲是妄事.我即是真理。無妄則有真.故無憂悲則有我。有妄則無真.故云有憂悲即無我。  △二正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正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已離憂悲毒箭。夫憂悲者名為天。如來非天。憂悲者名為人。如來非人。憂悲者名二十五有。如來非二十五有。 【疏】正問。  △二結問。 是故如來無有憂悲。何故稱言如來憂悲。 【疏】結問。一往謂是無端之問。然佛說涅槃亦有無常.無常是有為.有為即憂悲。今問憂悲.是問涅槃有無常不。  謂是無端之問者。一往觀文.謂迦葉忽問如來憂悲有無.語無承躡.故曰無端。二往尋文.義不孤起.故云然佛說涅槃等.無常之善.昔教備說。故使迦葉躡前問之.非無端倪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四。一釋問。二歎理。三重釋問。四重歎理。初文二。先譬.後合。譬中三。先正作譬。次更為譬作譬。三還以譬合譬。  △二初云下。隨釋四。初釋問二。初譬三。初正作譬。 善男子。無想天者名為無想。若無想者則無壽命。若無壽命。云何而有陰界諸入。以是義故。無想天壽不可說言有所住處。 【疏】初云無想天者是譬。  △二更為下。為譬作譬。 善男子。譬如樹神依樹而住。不得定言依枝依節。依莖依葉。雖無定所。不得言無。 【疏】次更舉樹神譬.顯無想譬。即是為譬作譬。  △三還以譬合譬。 無想天壽亦復如是。  △二合。 善男子。佛法亦爾。甚深難解。如來實無憂悲苦惱。而於眾生起大慈悲。現有憂悲。視諸眾生如羅羅。 【疏】佛法亦爾下.以譬合譬。  佛法亦爾 (至)合譬者。文悞。應云無想天下。即經云無想天壽亦復如是一句。是以前譬合樹神譬也。佛法亦爾下.是大分二段後合文耳。經如來實無憂悲.是明涅槃具常。而於眾生下.是明涅槃具無常。豈非分證究竟.皆以應用為無常耶。二鳥在高.雙飛雙息.義斯見矣。下經例然。  △二歎理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無想天中所有壽命。唯佛能知。非餘所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亦復如是。 【疏】二復次善男子無想天下.歎理甚深。先譬。  △二合二。初正解。 迦葉。如來之性。清淨無染。猶如化身。云何當有憂悲苦惱。若言如來有憂悲者。云何能利一切眾生。弘廣佛法。若言無者。云何而言等視眾生如羅羅。若不等視如羅羅。如是之言則為虛妄。以是義故。善男子。佛不可思議。法不可思議。眾生佛性不可思議。無想天壽不可思議。如來有憂及以無憂。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疏】次合。如來實無憂悲.但於無中說有。眾生有苦.未得脫難.見佛有苦。既其有苦.即有憂悲。佛斷苦因.受第一樂.復無憂悲。有憂即無我.無憂即有我。若應物云如來有憂.實理即無。  但於無中說有者。法體湛然.實無憂喜。從體起用.則有憂喜。眾生有苦.明有憂之由。只由機感.故佛垂應。既有八苦.未脫八難。以苦為機.感佛大悲.勤勞救拔.故云見佛有苦也。  △二今問下。釋疑。 【疏】今問既示有悲.亦應有苦。如來心地不念眾生.應是無苦。問。如來實無憂喜.汝何以云如來實喜。  今問下.釋疑。文有三意。初問難。二反質。三示義。初意者。約應用.雙問悲喜。初問應有悲苦。既示內心有憂.則應外形有苦。以世人心憂.必形苦故。如來下.此問應有喜樂。不念眾生是無憂.無憂必有喜。內設有喜.外應受樂.故云應是無苦。此皆執凡.以難聖也。次問者.先牒理體法身無憂喜。何以下.正難。以向疏云應物.云如來有憂.實理則無。既云實理無憂.則是法身有喜。與無憂無喜.義成乖各。故問云。汝何以云如來實喜也。 【疏】今亦反問.佛無憂喜.何以定云如來無憂。我說如來實非憂喜.義說憂悲。此是不定之言。  今亦下.反質。則是答次難。彼既立法身無憂無喜.故今牒彼名反問之.令墮負處。汝既云無喜.又云無憂。無憂則應有喜.還成我義。故云何以定云等。以法無定性.定則是執。故以定字責之。我說下.示義。則是酬初問也。法身實無憂喜苦樂.但隨順機緣.應用拔與.示憂示喜。不同凡夫.故云義說。上句云非憂喜.而下句但云.義說憂悲者。且順經文.一邊結示。此是不定之言者。或云憂.或云喜.而當體即非憂喜.不可定執。以此經下文.偏破定性。故經云。如來有憂及以無憂.是佛境界也。  △三重釋問二。初分科。 【疏】三譬如空中下.重釋問。兩譬。先舉舍住譬.次舉幻師譬。皆先譬次合。初譬中有二。  △二前為下。隨釋二。初舍住譬二。初譬二。初為法作譬。 善男子。譬如空中。舍宅微塵不得住立。若言舍宅不因空住。無有是處。以是義故。不可說舍住於虛空。不住虛空。凡夫之人雖復說言舍住虛空。而是虛空實無所住。何以故。性無住故。 【疏】前為法作譬。  經舍宅微塵不得住立者。舍宅至麤.微塵至細.皆於空中不得住立。經若言下.且約麤說。亦應云.若言微塵等。  △二為譬作譬。 善男子。心亦如是。不可說言住陰界入及以不住。無想天壽亦復如是。 【疏】心亦如是下.即為譬作譬。後復舉無想天壽.亦為譬作譬。  經心亦如是者。此舉慮知妄心為譬.重顯前空中舍宅之譬。故疏云為譬作譬也。心無質礙.喻前虛空。陰入界.喻舍宅。  △二合。 【疏】如來憂悲下.正合。 如來憂悲亦復如是。若無憂悲。云何說言等視眾生如羅羅。若言有者。復云何言性同虛空。  △二幻師譬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幻師。雖復化作種種宮殿。殺生長養。繫縛放捨。及作金銀琉璃寶物。叢林樹木。都無實性。 【疏】譬如幻師下.次譬。二。譬。  △二合。 如來亦爾。隨順世間示現憂悲。無有真實。善男子。如來已入大般涅槃。云何當有憂悲苦惱。若謂如來入於涅槃。是無常者。當知是人則有憂悲。若謂如來不入涅槃。常住不變。當知是人無有憂悲。 【疏】合。  經若謂如來入於涅槃等者。此指事中灰滅為涅槃也。經如來不入者。對小灰斷.故云不入。其實入大涅槃.即事而理.故名入也。  △四重歎理二。初分科。 【疏】四如來有憂及以無憂下.重歎理。又四。一法。二譬。三合。四結。  △二此即下。隨釋四。初法。 如來有憂及以無憂。無能知者。 【疏】此即法說。  △二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於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 【疏】譬如下人下.第二譬說。若依毘曇有三種度義。一人度。二根度。三地度。下果不知上果.上果能知下.即是人度。鈍根不知中上.中上能知下.即是根度。初禪不知上禪.上禪能知下禪.即地度。成論不爾.互有知義。明獼猴尚見佛心.豈有鈍根不能知利。今亦有少分知故.亦得言知。不能具足知故.亦言不知。  人度者。證果在人故。地度者。禪是所依故。獼猴見佛心者。賢愚經云。安羅樹林有獼猴.行見一樹無蜂.而有熟蜜。來就阿難求鉢.阿難不與。佛言但與。獼猴得鉢.盛滿蜜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令其水淨。獼猴不解.謂呼有蟲。將至水邊洗鉢.水漾蜜中.捧還上佛。佛分布眾僧.皆悉周徧.獼猴歡喜。今且以獼猴測量佛意.謂佛嫌有蟲.故云尚見佛心耳。今亦下.今師明義.微許成論.故云有少分知。如獼猴知佛有嫌心.而不知欲水淨.是不能具知。今經約下中不知上法者.正是不能具足知也。  △三合。 聲聞緣覺亦復如是齊知自地。如來不爾。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來名無礙智。示現幻化。隨順世間。凡夫肉眼謂是真實。而欲盡知如來無礙無上智者。無有是處。 【疏】三合譬。  △四結。 有憂無憂。唯佛能知。以是因緣。異法有我。異法無我。是名鴛鴦迦隣提鳥。 【疏】四結。可尋。  △三雙就生死涅槃次明苦樂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下.第三雙就生死涅槃以明苦樂.即是竪論。文中有二。先釋.後論義。就初釋中三。謂譬.合.結。  即是豎論者。化住前生死凡夫.令入分證究竟涅槃之理。凡聖對辨.即是豎論。初文但約住前凡夫具二.次文但約證得聖人具二。故前二是橫。  △二此即下。隨釋二。初釋三。初譬。 復次善男子。佛法猶如鴛鴦共行。是迦隣提及鴛鴦鳥。盛夏水長。選擇高原安處其子。為長養故。然後隨本安隱而遊。 【疏】此即譬說。二鳥喻法身。子譬眾生。盛夏水長.譬起倒。選擇高原者。病無常即須常藥.常為高原。病常即無常為藥.以無常為高原。即是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能離諸倒。為長養者.譬令其解常無常理.然後隨本安隱而游。譬如來度訖.然後遊諸覺華。  盛夏極熱.以喻迷深。迷深則倒重.如盛夏水長。倒.謂八倒也。譬令解常等者.即是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自住其中也。順鴛鴦喻.故云遊諸覺華。以此鳥好在華池故。七覺如華.故曰覺華。  △二合。 如來出世亦復如是。化無量眾。令住正法。如彼鴛鴦迦隣提鳥選擇高原安置其子。如來亦爾。令諸眾生所作辦已。即便入於大般涅槃。 【疏】如來出世下.第二合譬。  △三結。 善男子。是名異法是苦。異法是樂。諸行是苦。涅槃是樂。第一微妙壞諸行故。 【疏】是名異法下.第三結成。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三番問答.具簡六行。初番又二。先問.次答。  △二問可下。隨釋三。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眾生得涅槃者名第一樂。 【疏】問可見。此中又兼常無常.我無我等。  此中又兼等者。此預示答文.以此段正明苦樂故。問但云名第一樂.而答中有常等四行者.旁兼而明.非文正義。然旁正合明.則具六行。向云具簡六行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言下.第二如來答。又四。先舉二偈為答.次長行解釋。初中又二。初偈明生死涅槃二果.次偈明生死涅槃二因。  △二初偈下。隨釋四。初舉二偈為答二。初明二果。 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說。諸行和合。名為老死。   謹慎無放逸 是處名甘露 放逸不謹慎 是名為死句 【疏】初偈上半明涅槃果.下半明生死果。  經謹慎者。約果則三德圓證.約因則三觀圓修.名為謹慎。三教九界.悉名放逸。因果例知。  △二明二因。   若不放逸者 則得不死處 如其放逸者 常趣於死路 【疏】次偈亦爾。可見。  言死句死路者。六道有分段死.三聖有變易死。  △二長行解釋。 若放逸者名有為法。是有為法為第一苦。不放逸者則名涅槃。彼涅槃者名為甘露第一最樂。若趣諸行是名死處。受第一苦。若至涅槃則名不死。受最妙樂。若不放逸。雖集諸行。是亦名為常樂不死。不破壞身。云何放逸。云何不放逸。非聖凡夫是名放逸。常死之法。出世聖人是不放逸。無有老死。何以故。入於第一常樂涅槃。以是義故。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我。異法無我。 【疏】次長行。從若放逸者下.具釋上兩偈。如文。  △三明下不知上。明苦二。初分科。 【疏】三如人在地下.明下不知上.以明於苦。亦二。先譬後合。  下不知上者。以理即為下.證聖為上.且略名等。  △二隨釋二。初譬。 如人在地。仰觀虛空。不見鳥迹。 【疏】初譬中明不見鳥迹者。欲明空中鳥飛.無行地迹.亦有毛羽氣息。當其飛處亦有此迹.但非地下人之所見。  △二合。 善男子。眾生亦爾。無有天眼。在煩惱中而不自見有如來性。是故我說無我密教。所以者何。無天眼者。不知真我。橫計我故。因諸煩惱。所造有為。即是無常。是故我說異法是常。異法無常。 【疏】合。如文。  經無天眼者。此真天眼.即佛眼也。經無我密教者。偏小之教.隱覆佛性.名為密教。又顯雖施小.而密意在大。  △四明上能知下。明樂二。初分科。 【疏】四精勤勇進下.明上能知下.以明於樂。又二。初舉兩偈.正是解釋。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兩偈正解二。初偈明人。   精勤勇進者 若處於山頂 平地及曠野 常見諸凡夫 【疏】此初偈明人。  初偈明人者。經云勇健者.諸凡夫.俱是約人。  △二偈明法。   昇大智慧殿 無上微妙臺 既自除憂患 亦見眾生憂 【疏】後偈明法。  明法者。經云智慧憂患.悉是法故。  △二長行通釋。 如來悉斷無量煩惱。住智慧山。見諸眾生常在無量億煩惱中。 【疏】次少長行。通釋二偈。  通釋二偈者。經如來二字.釋初偈初句。斷煩惱.釋後偈第三句。住智慧山.釋初偈次句.及後偈上半。見諸眾生.釋初偈末句.及後偈末句中.亦見眾生四字。常在煩惱中.釋初偈第三句.及後偈末句中憂字.無量煩惱.如地如野。  △二番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番。先問次答。問中二。  △二難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非佛說。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偈所說。是義不然。 【疏】先非佛說。  △二難。 何以故。入涅槃者無憂無喜。云何得昇智慧臺殿。復當云何住在山頂而見眾生。 【疏】次則難。難意.既無憂無喜.云何復言升智慧臺。  經云何得昇智慧臺者.即問後偈前三句。既云昇殿乃至除憂患.則是有喜。經住山頂見眾者.即問初偈及後偈末句也。既見眾生在生死中.則是有憂。豈是涅槃無憂乎。  △二答。 佛言。善男子。智慧殿者即名涅槃。無憂患者謂如來也。有憂患者名凡夫人。以凡夫憂故。如來無憂。須彌山頂者。謂正解脫。勤精進者。譬須彌山無有動轉。地謂有為行也。是諸凡夫安住是地。造作諸行。其智慧者。則名正覺。離有常住。故名如來。如來憫念無量眾生常為諸有毒箭所中。是故名為如來有憂。 【疏】佛答以凡夫有憂.故云如來無憂。正是對治之義。又正念眾生.故言有憂。如淨名說。眾生病故.菩薩亦病。  △三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使如來有憂悲者。則不得稱為等正覺。 【疏】第三番。亦先問。  △二答。 佛告迦葉。皆有因緣。隨有眾生應受化處。如來於中示現受生。雖現受生而實無生。是故如來名常住法。如迦隣提鴛鴦等鳥。 【疏】後答。皆可尋也。 月喻品第十五(會疏卷第九)  △十二月喻品答三光問二。初題目五。初敘生起二。初正明生起二。初今師解。 【疏】月喻品。前鳥喻俱遊.橫論一時。今月喻隱顯.竪論前後。先橫次竪.自成次第。又俱遊是自行.隱顯是適宜。自行化他.復成次第。  前鳥(至)一時者。亦旁有豎義.多分在橫。如別說中.初就生死.二就涅槃.此二是橫。三就生死涅槃是豎。從多從正.故云橫論一時。豎論前後者。既喻初生後滅.故知是豎。若據果用.亦可云橫。且約一途.故云豎也。自他旁正.例同前橫。隱顯是適宜者。示生示滅.稱適他機。  △二斥河西。 【疏】河西云。三品皆是一真應意。此乃一途。問答既三.意寧一耶。  河西(至)真應者。謂文字半滿.只是鳥喻常無常.常無常只是月喻隱顯。故云皆是真應。此乃下.今師斥也。但得義同.不知文異.故曰一途。問答既三者。上文初問云何解滿字。次問云何共聖行。後問云何如日月。豈非問別為三。故今如來以文字等三品.次第答之。豈得是一真應意也。  △二示具答前問三。初通示不同。 【疏】自有兩問一答.一問兩答.一問一答。  兩問一答者。如上問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語似兩問.而佛但以四依一義答之。一問兩答者。如上問云何得長壽。語似一問.而佛作因果.兩番答之。則以因答得字.以果答長壽也。一問一答者。如今品舉月舉日舉星.次第答前三光三問。餘皆倣此。  △二河西定句。 【疏】河西云。只是一句。餘之二句推文可解。  只是一句者。河西意謂三品.只是答如日月等一句義耳。故前文云.文字半滿只是鳥喻常無常.常無常只是月喻隱顯。隱顯即正喻真應。故知問雖有三.正在日月一句而已。推文可解者。謂若解隱顯.則前常無常及半滿皆可解也。以只是共成隱顯一意故。  △三今師正釋。 【疏】今云。其問既異.答亦不同。前問共行.以鳥喻答之。今對三光以立三問.以月喻答之。  今云下.正明問答.文義俱異。不同河西.云義是一也。應知半滿是約教為問.共行是約行為問.三光是約用為問。故今三品次第答之.非謂但明真應而已。前問共行等者。應先云前問半滿等.疏文從省。  △二然其下。顯立題二。初章安正明。 【疏】然其問中非獨問月.備問三光。月取虧盈.日用長短.星以吉凶。雖有少殊.同況隱顯。在先答月.故以標品。  備問三光者。纂要云。日月星謂三辰。亦曰三光。說文云。日者實也。太陽之精.字從一○.象形字也。釋名云。月.闕也。言滿而復缺也。星.散也。言列位布散也。日用長短者。夏日長.冬日短。夏日宿在東井。出寅入戌故長。冬至宿在牽牛。出辰入申故短。星以吉凶者。上問歲星則吉。今答彗星則凶。互現其義也。同況隱顯者。隱即無常.如虧短凶。顯即常住.如盈長吉。在先下.應問云.品中備舉三光.何以題稱月喻。故今答云.在先答等。  △二荊溪助釋。 【疏】私謂。月攝日星.故月題品。又名異義同.故月義便。  月攝日星者。攝有二義。一中攝前後.日月星三.月居其中.故以題品。二以廣攝略.品內所談.月喻文廣.日星事略.故以題品。名異下.能喻則三光名異.所喻則隱顯義同。而月有虧盈.喻法義便.故以題品。是知荊溪所釋義.疏主義.共成三義.以釋品題。一在先答月。二月攝日星。三月喻法義便也。  △三梁武下。釋三光二。初俗教。 【疏】梁武勅學士撰天地義有三.一宣夜.二周髀.三靈憲。宣夜久廢不傳.諸學士推理不得。周髀者。是周公問殷齊論天地義.云天如圓繖.邊下中高.為蓋天義。日月橫行.同於佛法。靈憲即是渾天義也。  宣夜等者。蔡邑天文志言。天體者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髀音毗。天如圓傘者.蓋也。為蓋天儀者。劉氏正歷問曰。顓頊造渾天儀.黃帝為蓋天。蓋天者.以天象蓋。日月橫行者。謂天左旋.日月星右行也。以佛法中唯說日月橫繞須彌.有同此說.故云同於佛法。渾天儀者。或以玉為之。或鑄銅為之。尚書考靈耀曰。觀玉儀之旋。昏明主時。鄭注曰。以玉為渾儀。漢名臣奏曰。今史官所用候臺銅儀則渾天法也。唐玄宗甞詔沙門一行.與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及諸術士更造渾天儀。鑄銅為日.圓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數。注水激輪.令其自轉。一日一夜轉一周。又別立二輪.絡在天外。綴以日月.令得運行。每天四轉一匝。日東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轉有餘.而日月會三面.六十五轉而日行匝。仍置木櫃以為地平.令儀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明朔望.遲速有準。又立二木人於地平之上.前置鐘皷以候辰刻。每一刻則自然擊皷.每一辰則自然撞鐘。皆於櫃中各旋.軸鈎交錯.關鎻相持。既與天道合同.當時甚稱其玅。鑄成命之.曰水運渾天。俯視圖置於武成殿前.以示百寮。 【疏】張衡作渾天圖云。日如雞子黃.天如雞子白。日從東出.漸漸西沒。復從土下入地東出.繞天地轉。故言日出扶桑.日入濛氾.日月竪行。  張衡下.彼說日月豎轉.與佛法不同。日出扶桑者。東方之野。淮南子云.日出於湯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之上。爰始將行.是謂朏明(朏音斐。將明也)。至于曲阿(山名).是謂朝明。臨于曾泉(曾。重也。早食時在東方。名水之地。故曰曾泉).是謂早食。次于桑野.是謂晏食。臻于衡陽.是謂禺中。對于昆吾(昆吾丘在南方).是謂正中。靡于鳥次(鳥次。南方山名).是謂小遷。至于悲谷(悲谷。西南方之大壑).是謂晡時。回于女紀(女紀。西方陰地).是謂大遷。經于泉隅.是謂高舂(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頓于連(爛音)石.是謂下舂(連石。西北山名。言將欲冥。下蒙悉舂。故曰下舂)。爰止義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曰乘車駕以六龍。義和御之。日至此而薄於虞泉。義至此而回。六螭即六龍也)。薄於虞泉.是謂黃昏。淪于蒙谷.是謂定昏。日入嶛(音潦)嵫(茲音。亦曰落堂山).經細柳(細柳。西方之野)入虞泉之池.曝於蒙谷之浦(蒙谷。濛記之水)。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言其光在桑榆樹上)。  △二長阿下。佛經。 【疏】長阿含及樓炭云。日月天子果報.與四王同壽五百歲。舊云二百五十。日形縱廣五十由旬.月形四十九由旬。星小者不減三由旬.方百二十里。日城為兩寶所成.二分火精.二分金精。月為二寶所成.二分瑠璃精.二分白銀精。星唯一寶所成.謂水精。繞須彌山.照四天下。樓炭第五云。劫初未有三光.眾生福力感亂風吹火精黃金二寶作日。日天子所居城郭七重.東西二千里.南北高下亦然.周圍八千。又亂風吹二寶瑠璃白銀作月。月天子所居其城七重.東西一千九百六十里.南北高下亦然.周圍七千八百四十里。又亂風吹水精作星。星天子所居皆大風持.猶如浮雲.右轉而行。大者周圍七百二十里.中者四百八十里.小者一百二十里。月以三事故缺減。一者角行。二侍臣形服如瑠璃色.在於月前。三以日有六十光照之故減。又三事故增。一月正行故增。二十五日處正殿.侍臣不當前故增。三日所放六十光照.月皆不受.是故增滿。  長阿下.引佛經凡有六段。一壽命。二形量。三所成。四行照。五本起。六虧盈。而於本起中復明所成.及形量行照等次第.如文。初壽命中云五百歲者。俱舍云。人間五十年.下天一晝夜。乘斯壽五百。前明形量云日形縱廣五十由旬。而本起中云二千里者。然由旬三等.謂十六里.四十里.八十里。向據四十里由旬.則五十由旬當二千里。月形前減一由旬.故今減四十里。角行者.斜行也。六十光照之故減者。此同俱舍。近日自影覆.故說月輪缺也。月悉不受者。與日相遠.故不受。問。三事釋增減.的從何說。答。三義相須.故致增減。何者。角行時侍從居前.而度與日近。正行時則處正殿.而度與日遠。既漸角漸正.故漸虧漸盈。世傳日中有桂及老人與兔者。佛教亦有此說。或云閻浮樹影.或云大地影.其猶懸鏡現像也。老人即帝釋化身。於恒河邊以試三獸.而兔能捨身充老人食。感其德故.竝寄影月中.令萬世仰止。兔即釋迦往因也.事載西域記。  △四此品下。明答問二。初示答前問。 【疏】此品正答.云何如日月太白與歲星。  △二既下。再顯立題。 【疏】既具答三光.而以月喻當名者.如向分別。一者月在中.從中題品。又月有虧盈.譬隱顯易見。又月譬文多.從易從多.以用題品。  既具下.再顯立題。如向分別者。即前云同況隱顯。在先答月等也。又月在中下.重出三義。前荊溪私釋.但合此三以為二耳。前云月攝日星者.即今在中。文多二義。前云名異義同.故月義便者.即今隱顯易見義。若取疏主現文對前一釋.則成四義.故題月喻。  △五古來下。分後文二。初敘古異解。 【疏】古來云。品後明日出時.眾露悉除。十行六字屬菩薩品.出經者誤。招提云。非誤.只是歎經力用之文。興皇不定.或屬前品.或屬後品。觀師云。屬前。  或屬後品者。謂合在菩薩品也。中以後品之初.重牒日月光喻故。  △二今分下。示今分文。 【疏】今分為二。先答問.二結歎經。  今分為二者.蓋依觀師也。  △二初約下。本文二。初分科。 【疏】初約三光.分為三段.用答三問。就月為六。一出沒。二虧盈。三大小。四善惡。五長短。六樂厭。  △二隨釋二。初答問三。初舉月六。初出沒二。初譬。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見月不現。皆言月沒而作沒想。而此月性實無沒也。轉現他方。彼處眾生復謂月出。而此月性實無出也。何以故。以須彌山障故不現。其月常生。性無出沒。 【疏】初明出沒中.先譬。  經以須彌山障故不見者.日月皆然。長阿含二十二云。閻浮日中.弗婆提日沒.瞿耶尼日出.鬱丹越夜半。經文次第四方徧說.例前可見。彼經又云。閻浮為東.于逮為西。閻浮為西.瞿耶為東。瞿耶為西.單越為東。單越為西.于逮為東。以由日月轉故.皆謂日出之處為東。  △二合。 如來應供正徧知亦復如是。出現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有父母。眾生皆謂生閻浮提。或閻浮提示現涅槃。如來之性實無涅槃。而諸眾生皆謂如來實般涅槃。譬如月沒。善男子。如來之性實無生滅。為化眾生。示有生滅。 【疏】後合。如文。  △二虧盈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如此滿月下.次明虧盈。亦先譬.後合。  △二長阿下。隨釋二。初譬。 善男子。如此滿月。餘方見半。此方半月。餘方見滿。閻浮提人若見月初。皆謂一日。起初月想。見月盛滿。謂十五日。生盛滿想。而此月性實無虧盈。因須彌山而有增減。 【疏】長阿含云。從十六日去.黑衣侍臣初一日一兩上侍.至三十日諸臣併上.故稍稍虧。從月一日諸臣漸下.至十五日諸臣都下.故稍稍滿。二云。日天子放六十種光.奪月故虧。若月天子處正殿後.光對日天.是故盛滿。三云。從月初一出白銀面.至十五日銀面全現.瑠璃全隱。從十六日出瑠璃面.至三十日瑠璃全現.白銀全隱。因須彌山者.為五風所吹.自然運轉。一持風。二住風。三動風。四轉風。五行風。  出白銀面等者。以劫初風吹二寶所成故。應知正行處正殿時.而白銀面向下.故世見月盈也。月虧可知。是則虧盈具多因緣.各說則似相違.會通共成一意耳。今經乃云因須彌山而有增減.應是正行則遠山.角行則近山.故云因山也。  △二合。 善男子。如來亦爾。於閻浮提或現初生。或示涅槃。現始生時。猶如初月。一切皆謂童子初生行於七步。如二日月。或復示現入於書堂。如三日月。示現出家。如八日月。放大智慧微妙光明。能破無量眾生魔眾。如十五日盛滿之月。或復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自莊嚴。而現涅槃。譬如月蝕。如是眾生所見不同。或見半月。或見滿月。或見月蝕。而此月性。實無增減侵蝕之者。常是滿月。如來之身亦復如是。是故名為常住不變。 【疏】世云。六月一蝕者。書云。正由運行相遇.六月一周。陰陽相御.故有此蝕。經云。修羅所為。  世云六月下.因便釋後經文。運行相遇者.應云相過。謂夏至冬至長短極故相過.以夏至去冬至則六月也。故左傳昭二十年秋七月朔日有食之。公問於梓慎曰。是何物也.禍福何為。對曰。二至二分(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日有食之.不為災。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其他則為災。今云陰陽相御.則是二分同道也。疏順經文.則以夏至望冬至.春分望秋分.皆相去六月也。又杜預準歷家之說.謂日光以望時遙奪月光故月食。日月同會.月奄日故日食。食有上下者.行有高下.日光輪存。而中食者.相奄密故.日光溢出。皆既者.正相當而相奄間疏也。  △三大小二。初分科。 【疏】三復次譬如滿月者.明大小。先譬.次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滿月一切悉現。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澤水中。若井若池。及諸水器。一切皆現。有諸眾生行百由旬百千由旬。見月常隨。凡夫愚人妄生憶想言。我本於城邑屋宅見如是月。今復於此空澤見之。為是本月。為異於本。各作是念。月形大小或言如鍑口。或言如車輪。或言如四十九由旬。一切皆見月之光明。或見團圓猶如金盤。是月性一。種種眾生各見異相。 【疏】初譬中云鍑口者。關西謂釜為鍑.關東謂鍑為釜。  鍑.音福.又音富。  △二合。 善男子。如來亦爾。出現於世。或有人天而作是念。如來今者在我前住。復有畜生亦生是念。如來今者在我前住。或有聾瘂亦見如來有聾瘂相。眾生雜類。言音各異。皆謂如來悉同己語。亦各生念。在我舍宅受我供養。或有眾生見如來身廣大無量。或見微小。或有見佛是聲聞像。或復有見為緣覺像。有諸外道復各念言。如來今者在我法中出家學道。或有眾生復作是念。如來今者獨為我故。出現於世。如來實性譬如彼月。即是法身。是無生身。方便之身。隨順於世。示現無量本業因緣。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猶如彼月。以是義故。如來常住。無有變異。  △四善惡三。初制止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如羅羅阿修羅王以手遮月。世間之人咸謂月蝕。阿修羅王實不能蝕。以阿修羅障其明故。是月團圓。無有虧損。但以手障。故使不現。若攝手時。世間咸謂月復還生。皆言是月多受苦惱。假使百千阿修羅王不能惱之。 【疏】四復次如羅睺去.是明善惡.亦明制戒。文為三。一制止。二輕重。三如來教戒。皆有譬合。  經修羅遮月者。陰陽推步。又云。羅計都二星犯於日月.故有蝕之。是知羅計都二俱梵語.悉名修羅.名也自西土.聿斯經來.方有二星之號。問。既是修羅.合居海底.為何在天為星耶。答。雖居海底而氣應於天.何妨是星也。故漢書云。凡萬物之精上為列星也。是知修羅亦萬物之一類耳。若准楞嚴.胎生修羅其所卜居隣於日月.化生修羅與天爭權。則為星明矣。制止者。即如來示有調達出佛身血.而致墮獄。正為制止未來眾生.令不造逆故。  △二合。 如來亦爾。示有眾生於如來所生麤惡心。出佛身血。起五逆罪。至一闡提。為未來世諸眾生故。如是示現壞僧斷法而作留難。假使無量百千億魔不能侵出如來身血。所以者何。如來之身無有血肉筋脈骨髓。如來真實無惱壞。眾生皆謂法僧毀壞。如來滅盡。而如來性真實無變。無有破壞。隨順世間如是示現。  △二輕重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如二人鬪。若以刀杖傷身出血。雖至於死。不起殺想。如是業相輕而不重。  △二合。 於如來所本無殺心。雖出身血。是業亦爾。輕而不重。如來如是。於未來世為化眾生。示現業報。  △三如來下。教戒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猶如良醫。勤教其子醫方根本。此是根藥。此是莖藥。此是色藥。種種相貌汝當善知。其子敬奉父之所勅。精勤習學。善解諸藥。是醫後時壽盡命終。其子號慕而作是言。父本教我。根藥如是。莖藥如是。華藥如是。色相如是。  △二合。 如來亦爾。為化眾生示現制戒。應當如是受持。莫犯作五逆罪。誹謗正法及一闡提。為未來世起是事者。是故示現。欲令比丘於佛滅後作如是知。此是契經甚深之義。此是戒律輕重之相。此是阿毘曇分別法句。如彼醫子。  △五長短二。初分科。 【疏】五復次如人見月去.是明長短。亦有譬合。  △二譬中下。隨釋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如人見月六月一蝕。而上諸天須臾之間已見月蝕。何以故。彼天日長。人間短故。 【疏】譬中諸天須臾見蝕者。此據四天王同見此月.忉利身光不須日月。  經人間短者。日短故見月久.反喻圓機見佛常住。蝕者。春秋曰。日有食之.字皆單作。釋名曰。日月虧曰蝕.稍侵如虫食草木葉也。漢書云.日月愽蝕。韋昭曰。氣往迫之曰愽.虧毀曰蝕也。  △二合。 善男子。如來亦爾。天人咸謂如來短壽。如彼天人須臾之間頻見月蝕。如來又於須臾之間。示現百千萬億涅槃。斷煩惱魔。陰魔死魔。是故百千萬億天魔悉知如來入般涅槃。又復示現無量百千先業因緣。隨順世間種種性故。示現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是故如來常住無變。  △六樂厭二。初分科。 【疏】六譬如明月下.是明樂厭。先譬.次合。  △二文云下。隨釋二。初譬。二合。 復次善男子。譬如明月。眾生樂見。是故稱月號為樂見。眾生若有貪恚愚癡。則不得稱為樂見也。 【疏】文云。眾生若有貪恚愚癡.則不得稱為樂見者。為是眾生不樂見月.為是其月不樂見耶。解言兩意。一云.直由三毒眾生不樂見月。二云.月名不樂見。如作盜人.自名其月為不樂見。  如作盜人者。阿含經云。有偷瓜云.咄咄月莫出.待我偷瓜了.任汝出不出.名不樂見也。  △二合。 如來如是。其性純善。清淨無垢。是最可稱為樂見也。樂法眾生視之無厭。惡心之人不喜瞻覩。以是義故。故言如來譬如明月。  △二舉日二。初分科。 【疏】復次譬如日出去.是第二舉日。亦先譬.次合。  △二三時下。隨釋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有三時異。謂春夏冬。冬日則短。春日處中。夏日極長。 【疏】三時異者。佛法無秋.故言三時。二云.佛法有秋。經言.秋耕為上。又云.過夏名秋.秋雨連霔。金光明云.三三本攝.足滿四時。律明三時.為簡賊住。今言.三時非簡賊住。為春秋同.不分為二。  釋三時文有二段。初敘異解。二云下.次師凡引四文.證佛法明秋.是知佛法二意.隨俗有四.制內唯三。光明下.本攝者。正月是春分.本月攝後兩月.悉屬春分。乃至十月為冬.本月攝後兩月.悉屬冬分。三三本攝也。律明下.正出制內眾立三時之意。簡賊住者。謂外道俗人削髮染衣.妄稱比丘.名為賊住。若欲簡別.應問佛法幾時安居.何時受戒等。若說四時.便知賊住。以西國俗有四時.佛制三時.不令外道俗人聞故.故彼不知。今言下.今師正釋。今言三時.意不同律。為秋日處中.與春日同.故不言秋。  △二合二。初以如來壽命合。 如來亦爾。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為短壽者及諸聲聞示現短壽。斯等見已。咸謂如來壽命短促。譬如冬日。為諸菩薩示現中壽。若至一劫。若減一劫。譬如春日。唯佛覩佛其壽無量。譬如夏日。 【疏】合譬有兩。初以如來壽命合。  △二以經教合。 善男子。如來所說方等大乘微密之教。示現世間。雨大法雨。於未來世。若有人能護持是典。開示分別利益眾生。當知是輩是真菩薩。譬如盛夏天降甘雨。若有聲聞緣覺之人。聞佛如來微密之教。譬如冬日多遇冷患。菩薩之人。若聞如是微密教誨。如來常住性無變易。譬如春日萌芽開敷。而如來性實無長短。為世間故。示現如是。即是諸佛真實法性。 【疏】次以經教合。可尋。  △三舉星二。初分科。 【疏】譬如眾星者.第三舉星喻。文為三。一舉眾星。二舉陰暗。三舉彗星。皆先譬.後合。  △二前二下。隨釋三。初舉眾星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眾星。晝則不現。而人皆謂晝星滅沒。其實不沒。所以不現。日光映故。 【疏】前二可見。  經日光映故者。應以日光.喻無明惑。二乘無明全在.不見真常.如由日光不見晝星。  △二合。 如來亦爾。聲聞緣覺不能得見。猶如世人不見晝星。  △二舉陰暗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陰闇。日月不現。愚人謂言日月失沒。而是日月實無失沒。  △二合。 如來正法滅盡之時。三寶現沒亦復如是。非為永滅。是故當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何以故。三寶真性不為諸垢之所染故。  △三舉彗星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黑月。彗星夜現。其明炎熾。暫出還沒。眾生見已。生不祥想。 【疏】第三譬中言黑月者。優婆塞戒經云。十六日至三十日名為黑月。六卷云。支斗星。梁武翻為惡相星.或作歲音.或作戍音。形如掃帚.世人或呼為刁.或呼為麻。謂其作除故布新之怪.即如辟支佛出無佛世。  支斗者。六卷云。只如斗星.今云支斗.恐字誤.或是經本不同。或作歲音等者。謂彗本蘇醉囚芮二反.而又通歲戍二音.故云或作。形如下.釋名。云言其孛孛然似掃彗也。彗即箒也。爾雅。彗星謂之攙搶。孫炎曰。妖星也。攙.叉銜反。搶.叉衡反。呼為刁者。刁.都聊反。麻者.以其光似散麻.故曰麻彗。除故布新者。此星現則國易舊主.如支佛出則佛已滅度。左傳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二合。 諸辟支佛亦復如是。出無佛世。眾生見已。皆謂如來真實滅度。生憂悲想。而如來身實不滅沒。如彼日月無有滅沒。  △二結歎經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下.第二結歎前喻。文為三。一歎。二勸信。三結。歎又二。先歎滅惡.次歎義深。以是義下.勸信。又二。先勸信.次勸學。結歎如文。  △二今用下。隨釋三。初歎二。初歎滅惡。 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眾霧悉除。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出興於世。若有眾生一經耳者。悉能除滅除一切諸惡無間罪業。 【疏】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下.第二結歎前喻。文為三。一歎。二勸信。三結。歎又二。先歎滅惡.次歎義深。  △二歎義深。 是大涅槃甚深境界不可思議。善說如來微密之性。  △二勸信二。初勸信。 【疏】以是義下.勸信。又二。先勸信.次勸學。 以是義故。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應於如來生常住心。無有變易。正法不斷。僧寶不滅。  △二勸學。 是故應當多修方便。勤學是典。是人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結。 是故此經名為無量功德所成。亦名菩提不可窮盡。以不盡故。故得稱為大般涅槃。有善光故。猶如夏日。身無邊故。名大涅槃。 【疏】結歎如文。今用此三文.結三光喻.歎教理行。結日喻.歎常住教。結月喻.歎常住理。結星喻.歎常住行。  用此三文者。即歎勸結三文也。結日歎教者。經云譬如日出.又云微妙經典.及善說如來等.故知結日歎教也。結月歎理者。經云正法不斷.僧寶不易.即同月性.無出沒等。結星歎行者。即勸學盡結文也。修方便是行.此行既常.如星實不沒。 菩薩品第十六  △二菩薩品答十二問二。初題目三。初示答前所問二。初結前生後以顯答。 【疏】菩薩品。此品次第者。上有十三或十五問.是問佛事。佛答已竟。從此品去有十九問.問菩薩事。佛皆答之。  上有十三者。此就合論.則是合長壽因果為一問.金剛堅固為一問。或十五問者。即各開成四.故有十五。故長壽品疏云。如初一偈合成兩問.開成四問也。是問佛事者。始問如來久遠因果。終問三光.真應隱顯。中問四依.雖是因人.正為宣揚佛法。故知諸品並是佛事。問菩薩事者。始問而名菩薩.終問近無上道。其間諸問.悉約因中.故云問菩薩事。是則開成三十四問.合為三十二問.而不出因果機應之義。佛隨彼問.悉為答之。問。前分諸問.以為過現未三。今何故分為因果二意耶。答。聖語多含.重分何咎。  △二諸師下。敘古明今以示數。 【疏】諸師或言.此品答十二至十七問。今明答十二問。諸問不可備題.從初為名.故言菩薩。  △二釋菩下。正解經題目二。初通簡前三。 【疏】釋菩薩義略有四重。一三藏菩薩。從見釋迦佛.三事供養.名初發心。三阿僧祇.百劫修相.名為中心。坐菩提樹.名為後心。  釋菩薩下.約四教釋菩薩者。欲明品題.正從圓教理即立稱.故須簡去前三.及圓後位.所以四重釋義。從見釋迦佛者。即如來往因為陶師.見古釋迦而發心也。願成佛時同彼佛號.故今亦名釋迦。三事供養者。謂佛於舍宿.藉草為座.燃燈照佛.獻石蜜漿。 【疏】二通菩薩。從初虛信諸法幻化.未霑理水.名乾慧地。理水霑神.伏斷見思.名為中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餘有殘習.微烟薄障.是名後心。  虛信者。即初心仰信空理.未獲實證.故云虛信。猶在生死渴乏中故。理水沾神者。性地似沾.八人已上真沾。伏斷見思者。性地伏見。八人見地斷見。九無礙伏思。九解脫斷思。即薄地已上至支佛地.悉曰中心。遊戲神通(至)後心.即第九菩薩地。然據初學遊戲.則在薄地。故法華玄義云。從薄地學遊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觀也。今據已成.故在後心。大論九十三問云。神通所作.何名遊戲。答。猶如幻師種種變現。菩薩亦爾.故名為戲。復次三三昧中.空名為上。諸餘行法皆名為下。下如兒戲.故名為戲。論第七又問云。菩薩但當出生三昧.何須遊戲。答。菩薩心已出生三昧.忻樂出入.亦名遊戲。餘有殘習者。大品云。留餘殘習.以誓願力及扶餘習而生三界.利樂有情。 【疏】三別菩薩。從十信三十心是初心.十地是中心.等覺是後心。此三菩薩攝法不盡。退不攝一切眾生.進不攝佛根性人。  攝法不盡者。以三教唯約發心.方名菩薩。退不攝二乘六道.進不攝圓教五即。  △二四圓下。約圓示義三。初約六即示位。 【疏】四圓菩薩。初謂理性菩薩。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菩薩。始自理性.通諸眾生.終於妙覺.皆名菩薩。  四圓下.正明圓教菩薩.若名若義.退該九界.悉名理即菩薩。進攝佛根.故稱名字菩薩.乃至妙覺菩薩。豈同前三.攝法不盡。問。菩薩因號.妙覺極果.何稱菩薩。答。智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菩薩梵語。眾生華言。疏主釋義全同龍樹。故知圓義.始末該通五即因人。既稱即佛.佛稱菩薩.復何疑哉。  △二所以下。引問答顯意二。初引問。 【疏】所以迦葉問云。云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者。故知不問前三菩薩.正問於圓。就圓菩薩.不問五位.正問理性。故從所問得名.正是理性菩薩標品。  △二引答。 【疏】就如來答中.正答理性。是未發心稱為菩薩。而此理性為因.涅槃教光為緣。從謗而信.轉成名字。名字即是發心菩薩。理性即是未發心者。  理性為因等者。性雖本具.藉教外熏.依教生解.轉迷成悟。  △三問答下。指文義結歸。 【疏】問答之義炳然在文。安作餘解.豈會經宗。從此題名.故言菩薩品。  安作餘解者。問答二文.俱在理即.安可作前三菩薩及圓教發心.以解品題耶。  △三然河下。敘河西明答二。初河西明答。 【疏】然河西明此品答四問.同為一意。謂未發心者.因經發心.得見佛性。見佛性故.處眾無畏。乃至見佛性故.如醫療病.不為病污。  答四問者。一未發心問。二得無畏問。三處濁世問。四處煩惱問。乃至者。略卻第三。應云由見佛性.如華不染。靡.無也。  △二今明下。今師縱奪。 【疏】今明經之圓意靡所不通.何但答於四問而已。乃至見性能為船師.能脫故皮.如天意樹等。佛性之力無所不能.舉體皆通.而少於眉目。  而少於眉目者。但得通意.如存身體.不知文別.如少眉目。今師答文對問.各自甄分。而佛性之旨.統括無二。斯則身體既具.眉目又存.法身理教.彌見姝好。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今就答十二問為兩。先自行.次利他。初自行又二。先答生善.次答滅惡。初答生善中.先牒譬歎經.傍答上問。次正合問。初歎經傍答。文兩。一傍答.二料簡。  牒譬歎經傍答者。如日月光.是牒前品喻如日出譬也。重牒此譬.以歎今經。既云雖無菩提之心.而能作菩提因者。豈非由理具.故能為因耶。此則傍答.未發心名菩薩義。  △二興皇下。隨釋二。初自行答四問二。初答未發心生善義二。初牒譬歎經傍答二。初傍答二。初斥古解義四。初興皇立義。 復次善男子。如日月光諸明中最。一切諸明所不能及。大涅槃光亦復如是。於諸契經三昧光明最為殊勝。諸經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何以故。大涅槃光能入眾生諸毛孔故。眾生雖無菩提之心。而能為作菩提因緣。是故復名大般涅槃。 【疏】興皇云。以涅槃經力.令未發心者發心。又逼令發心.如夢羅剎.即是其義。  △二答爾下。今難乖經。 【疏】若爾.乃是內因外緣令得發心。發心方乃名為菩薩.非未發心得菩薩名。  △三興皇重救。 【疏】又救云。先已聞經.中忘斯意。今蒙聲光冥入其體.方能發心。發心之前已是菩薩。  △四據經再斥。 【疏】今不用此解。何者。中忘之前已曾發心。若未曾發.何名中忘。若已曾發.已是發心。何謂未發名為菩薩。  △二涅槃下。正釋經文。 【疏】涅槃光者.二解。一云。佛放身光入彼毛孔.佛即涅槃.名涅槃光。二云。以涅槃教詮理分明.喻之若光。闡提無善.光不入心。四重五逆善根微少.故言毛孔。光譬於教.毛孔譬信。契經者.脩多羅藏。故舉三藏以彰劣.顯涅槃以為勝。又今經當機.勝餘契經。  涅槃光下.今師正解。佛即涅槃者。應即法故。契經者下.兩釋。初以契經為小故劣。今經是大故勝。又今下.則以已前大教悉名契經。既不契末後常機.故劣今教。  △二料簡二。初分科。 【疏】二料簡中.先問.次答。問中先領歎旨。次仰非。後作難。  △二隨釋二。初問三。初領旨。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大涅槃光入於一切眾生毛孔。眾生雖無菩提之心。而能為作菩提因者。 【疏】初領旨者。先領生善之歎.即此品之前。次領滅惡之歎.即前品之末。  △二仰非。 是義不然。 【疏】次仰非。如文。  △三作難三。初總分科。 【疏】後作難有三。一作持犯等難。二作賞善罰惡不等難。三作難易難。  △二隨文釋三。初持犯等難。 何以故。世尊。犯四重禁。作五逆人及一闡提。光明入身作菩提因者。如是等輩。與持淨戒修習諸善有何差別。 【疏】初何以故去.即持犯等難。若光入毛孔皆能發心.持戒毀戒.修善作惡.有何等異(云云)。  等異下云云者。若無異者.何故佛云持戒修善生天.毀戒作惡墮獄耶。  △二賞罰不等難。 若無差別。如來何故說四依義。 【疏】次如來何故說四依義.是不等難。四依出世.正欲賞罰。若因光發心.何用賞罰。  何用賞罸者。既因光皆自發心.何用滅後四依.賞持罰毀.令發心耶。  △三難易難。 世尊。又如佛言。若有眾生。聞大涅槃。一經於耳。則得斷除諸煩惱者。如來云何上說有人恒沙佛所發菩提心。聞大涅槃不解其義。若不解義。云何能斷一切煩惱。 【疏】三如佛言下.即難易難。上說熙連三恒猶未解義.此即是難。今云.經耳能除煩惱.此即是易。既不解義.焉能除惑.以此難難易。  △三今明下。示難意。 【疏】今明迦葉以別難圓。就別明義.則持犯升沈.賞罰自異.云何得等。就圓為論.皆即佛性.何故不等。就別為言.積善方解。就圓為語.即理為解。故佛答云.大事大德.即是圓意。  持犯昇沈者。即初難。持則上昇人天.犯則下沈四趣。賞罰自異者。即次難。持之則四依賞善.犯之則七種罰惡。積善方解者。地前修行.動經塵劫.至于登地.方有真解.故生解難。即理為解者。三德涅槃.即理而具。雖有煩惱.如無煩惱.生解則易。  △二答二。初分科。 【疏】二佛言去.答。又為兩。一正答.二釋答。初正答中二。初明去取.次正答。初中二。初簡闡提.次明其餘皆能發心。  △二然發下。隨釋二。初正答二。初去取二。初簡闡提。 佛言。善男子。除一闡提。  經除一闡提者。佛性大海.以信得入。闡提無信.所以除之。  △二餘發心。 其餘眾生。聞是經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緣。法聲光明入毛孔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法聲光明者。聲謂聲教.即前次釋。以涅槃教詮理分明.喻之若光。經入毛孔者。除闡提外.其餘重逆微有信心.喻以毛孔。  △二正答。 何以故。若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方乃得聞大涅槃經。薄福之人則不得聞。所以者何。大德之人乃能得聞如是大事。凡夫下劣則不得聞。 【疏】然發心者.非是隨宜.乃是大福大事。  △二釋答。 何等為大。所謂諸佛甚深祕藏。如來性是。以是義故。名為大事。 【疏】二釋答者。大福大事.乃是祕藏如來佛性。此即不簡闡提.闡提寧非祕藏佛性。欲明名字等菩薩.故簡闡提.通取其餘。欲明理性菩薩.故言祕藏如來性也。若無一家圓別之義.如何消經(云云)。  二釋答者。經從何等為大去也。欲明名字下.對前段示意故。簡闡提者。即是以修簡性.是前正答。意通取其餘者。即經云其餘眾生也。欲明理性下.欲顯理等.不隔闡提.是今釋答意。若無下.是知迦葉執別為難.如來以圓為答。又正答據別.故簡闡提。釋答約圓.故皆祕藏。有此二意.故注云云。  △二正答上問二。初分科。 【疏】從迦葉白佛下.第二正答問。又兩。一問.二答。  △二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未發菩提心者得菩提因。 【疏】初問正是騰上作請。此有遠近.遠則騰初偈十二問.近騰品初之說。  初偈十二問者。即長壽品問.云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等十二問也。品初之說者。即前云.眾生雖無菩提之心.而能為作菩提因緣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從佛告下.答又二。初正答.後簡闡提。初正答又二。初因經致夢.次歎經。  △二隨釋二。初正答二。初因經致夢。 佛告迦葉。若有聞是大涅槃經。言我不用發菩提心。誹謗正法。是人即於夢中見羅剎像。心中怖懼。羅剎語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發菩提心。當斷汝命。是人惶怖。寤已即發菩提之心。是人命終。若在三趣及在人天。續復憶念菩提之心。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摩訶薩也。 【疏】初因經致夢者。即是答四位菩薩。除前置後.但答中四。何者。其問菩提因。正答其問.略舉四耳。得聞涅槃是名字菩薩。夢見羅剎寤已發心.即觀行菩薩。不墮三惡.人天續發.即相似菩薩。是大菩薩.即是分真。明文在此(云云)。  四位菩薩者。名.觀.似.真也。除前理即.置後究竟。何者下.釋所以。由問發心.故以修位為答。住前名緣修.登住名真修。四即俱有發心義。不墮三惡等者。據經正明在惡趣.及在人天.何云不墮。答者應云.相似菩薩願生惡道.利樂有情.故經云若在三趣。論其自行.則麤垢已落.長別苦輪。故疏云不墮.經中略舉化他。疏主兼申自行.以墮釋在.意甚分明。  △二歎經。 以是義故。是大涅槃威神之力。能令未發菩提心者作菩提因。善男子。是名菩薩發心因緣。非無因緣。以是義故。大乘妙典真佛所說。 【疏】次歎經。可解。  △二簡闡提二。初分科。 【疏】二從善男子去.舉十譬簡闡提。文為四。初一譬雙簡。次一譬別簡。三四譬重雙簡。四四譬重別簡。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正釋四。初雙簡。 復次善男子。如虛空中興大雲雨。注於大地。枯木石山高原堆阜。水所不住。流注下田。陂池悉滿。利益無量一切眾生。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雨大法雨。普潤眾生。唯一闡提發菩提心。無有是處。 【疏】初譬除闡提.取善根.故言雙簡。虛空譬法身。雲譬報身。雷雨譬應身說法。大地下田陂池.譬四位菩薩。枯木石山高原堆阜.喻於闡提不受佛教。  陂池者。書傳云。澤障曰陂。堆阜者。堆.高土也。阜.山庳而大者。庳.脾弭反。  △二別簡。 復次善男子。譬如焦種。雖遇甘雨。百千萬劫終不生芽。芽若生者無有是處。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聞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終不能發菩提心芽。若能發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斷滅一切善根。如彼焦種。不能復生菩提根芽。 【疏】次一譬唯簡闡提。是故云別。  別簡中.謂闡提焦種等.敦逼令發.故此斥之。現是闡提.必無發理。若能改往.復非闡提。故下經云。若發心時.復不名一闡提也。此經前後多明闡提有性有成之義。不可執此.以害前後。故知五性宗家云闡提無.是據現在。一性云有.則約未來。由現性具.未來必發。然此諍論.是佛境界。且此和會.庶免專執。  △三重雙簡四。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明珠置濁水中。以珠威德水即為清。投之淤泥不能令清。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置餘眾生。五無間罪四重禁法濁水之中。猶可澄清。發菩提心。投一闡提淤泥之中。百千萬歲不能令清起菩提心。何以故。是一闡提滅諸善根。非其器故。假使是人百千萬歲聽受如是大涅槃經。終不能發菩提之心。所以者何。無善心故。 【疏】三四譬中.初譬可見。  △二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藥樹名曰藥王。於諸藥中最為殊勝。若和乳酪。若蜜若酥。若水若漿。若末若丸。若以塗瘡。薰身塗目。若見若嗅。能滅眾生一切諸病。如是藥樹不作是念。一切眾生若取我根。不應取葉。若取葉者。不應取根。若取身者。不應取皮。若取皮者。不應取身。是樹雖復不生是念。而能除滅一切病苦。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能除一切眾生惡業四波羅夷五無間罪。若內若外所有諸惡。諸有未發菩提心者。因是則得發菩提心。何以故。是妙經典諸經中王。如彼藥樹諸藥中王。若有修習是大涅槃及不修者。若聞有是經典名字。聞已敬信。所有一切煩惱重病皆悉除滅。唯不能令一闡提輩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彼妙藥。雖能療愈種種重病。而不能治必死之人。 【疏】第二譬中言藥樹王和乳酪六物者。舊云依經作六行觀。若末.譬長行散說。丸譬偈頌。塗瘡譬聞慧。熏譬思慧。塗目譬修慧。見譬讀。嗅譬誦。根譬法說。葉譬譬說。取身譬理味。取皮譬文言(云云)。  乳酪六物者。即經云.若蜜若酥.若水若漿.并乳酪為六物也。文言下云云者。因法立譬.如因根生葉。又取根取葉.各令病差。如依法依喻.悉得開悟。法行觀理.信行尋文。以喻取身取皮.各隨所用。  △三譬。 復次善男子。如人手瘡捉持毒藥。毒則隨入。若無瘡者毒則不入。一闡提輩亦復如是。無菩提因。如無瘡者毒不得入。所謂瘡者。即是無上菩提因緣。毒者即是第一妙藥。全無瘡者。謂一闡提。  △四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壞者。悉能破壞一切之物。唯除龜甲及白羊角。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悉能安止無量眾生於菩提道。唯不能令一闡提輩立菩提因。  △四重別簡四。初譬。 復次善男子。如馬齒草。娑羅翅樹。尼迦羅樹。雖斷枝莖。續生如故。不如多羅。斷已不生。是諸眾生亦復如是。若得聞是大涅槃經。雖犯四禁及五無間。猶故能生菩提因緣。一闡提輩則不如是。雖得聽受是妙經典。而不能生菩提道因。  △二譬。 復次善男子。如佉陀羅樹。鎮頭迦樹。斷已不生。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得聞是大涅槃經。而不能發菩提因緣。  △三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大雨。終不住空。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普雨法雨。於一闡提則不能住。  △四譬。 是一闡提周體密緻。猶如金剛不容外物。  經密緻.馳致反.緻亦密也。  △二開善下。敘古。 【疏】開善但九譬.不取最後金剛譬。前第六金剛譬中云白羊角。釋論云山羊角(云云)。  開善不取最後金剛.謂與第六譬同故。今師取者.以前約金剛能破一切.以喻此經。後明金剛不容外物.以喻闡提。金剛語同.喻意各別.故為十譬。云云者。釋論云。著金剛於龜甲上.以山羊角打之即碎。  △二答三問滅惡義四。初總標。 【疏】迦葉白佛下.是品中第二。  △二但前下。來意。 【疏】但前答未發心.是生善之義。次答三問.是滅惡之義。生善滅惡是菩提要路.得佛近因。迦葉為後世開眼.故有斯問。  但前答(至)生善者。佛性是理善。又羅剎逼令發心.俱生善義。次答三問.則滅三障惡也。由發心.達三障事即三德理.入名字等位.去果非遠.名佛近因。是則理具為遠因也。故知生滅.猶如要路。  △三就滅下。分科。 【疏】就滅惡三問.即滅三障。初答云何於大眾而得無所畏.是滅業障。次答云何處濁世不污如蓮華.是滅報障。三答云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是滅煩惱障。  △四今舉下。隨釋三。初答大眾無畏問是滅業障三。初分科。 【疏】今舉三偈以答初問。前二偈明懺悔滅業障.後一偈明護法滅業障。  △二即是下。示義。 【疏】即是改惡修功補過。通論懺悔凡有十意.謂逆順各十。如別記.懺護是其二也。  逆順各十者。順謂順生死流。逆謂逆生死流。順生死十.則從細至麤.如著衣之法。一無始無明。二外值惡友。三內外滅善。四無惡不為。五惡心徧布。六惡心相續。七覆諱過失。八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十作一闡提。逆生死十.則從麤至細.如脫衣之法。一正信因果。二自愧剋責。三怖畏惡道。四發露瑕疵。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故云逆順各十也。廣如止觀.方便懺淨。及百錄方等.懺法中明.故云如別記。懺護是其二也者。懺悔當其第四.護法當其第八。二也.或作二世.文誤。  △三懺中下。正釋二。初明懺悔滅業二。初分科。 【疏】懺中二。初偈舉非.次偈顯是。  △二初約下。隨釋二。初舉非二。初舉偈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說偈。   不見善不作 唯見惡可作 是處可怖畏 猶如險惡道 世尊。如是所說。有何等義。 【疏】初約惡以明懺悔。先舉偈問。  △二釋偈答。 佛言。善男子。不見者。謂不見佛性。善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作者。所謂不能親近善友。唯見者。見無因果。惡者。謂謗方等大乘經典。可作者。謂一闡提說無方等。以是義故。一闡提輩無心趣向清淨善法。何等善法。謂涅槃也。趣涅槃者。謂能修習賢善之行。而一闡提無賢善行。是故不能趣向涅槃。是處可畏者。謂謗正法誰應怖畏。所謂智者。何以故。以謗法者無有善心及方便故。險惡道者。謂諸行也。 【疏】次釋偈為答。可見。  △二顯是二。初科分。 【疏】二迦葉復言下.是約善以明懺悔。亦先舉偈問.次釋偈為答。凡三番釋偈。  △二初番下。隨釋二。初舉偈問。 迦葉復言。如佛所說。   云何見所作 云何得善法 何處不怖畏 如王夷坦道 是義何謂。  △二釋偈答三。初通懺三世。 佛言。善男子。見所作者。發露諸惡。從生死際所作諸惡。悉皆發露至無至處。以是義故。是處無畏。譬如人王所遊正路。其中盜賊悉皆逃走。如是發露一切諸惡。悉滅無餘。 【疏】初番見所作.即現在。生死際.即過去。至無至處.即未來。通懺三世業障。  生死際即過去者。謂窮無始罪原.由無明有.即是無際之際。至無至處者。窮未來罪境.訖至無生忍位.方名至處。罪性本空.故云無至。證此空理.名至無至。  △二舉非。 復次不見所作者。謂一闡提所作眾惡而不自見。是一闡提憍慢心故。雖多作惡。於是事中初無怖畏。以是義故。不得涅槃。譬如獼猴捉水中月。善男子。假使一切無量眾生。一時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此諸如來亦復不見彼一闡提得成菩提。以是義故。名不見所作。又復不見誰之所作。所謂不見如來所作。佛為眾生說有佛性。一闡提輩流轉生死。不能知見。以是義故。名為不見如來所作。又一闡提見於如來畢竟涅槃。謂真無常。猶如燈滅。膏油俱盡。何以故。是人惡業不損減故。 【疏】次番舉非。不見所作.謂一闡提。  經獼猴捉月者。僧祇律云。佛告比丘。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於空閑處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樹下。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現。時獼猴主見是月影.語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闇冥。共作議言.云何能出。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時諸獼猴即如主言.展轉相捉.未至水.猴重枝折.墮井而死。爾時猴主.調達是.伴者六羣是。今經但喻闡提不至涅槃.如猴無得月之理。  △三舉是。 若有菩薩所作善業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闡提輩雖復毀呰。破壞不信。然諸菩薩猶故施與。欲共成就無上之道。何以故。諸佛法爾。 【疏】後從若有菩薩所作善業.即是舉是。  △二明護法滅業二。初舉偈(按。原為初敘意分科。今依會疏作初舉偈)。   作惡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 愚者輕蹈之 【疏】二作惡不即受下.第三偈.是護法滅業。護法力大.能滅業障。復感長壽.不壞眷屬等。亦先舉偈.次釋。  △二隨文釋義四。初舉非。 一闡提者。名為無目。是故不見阿羅漢道。如阿羅漢不行生死險惡之道。以無目故。誹謗方等。不欲修習。如阿羅漢勤修慈心。一闡提輩不修方等亦復如是。若人說言。我今不信聲聞經典。信受大乘。讀誦解說。是故我今即是菩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以佛性故。眾生身中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之所說不異佛說。汝今與我俱破無量諸惡煩惱。如破水瓶。以破結故。即能得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雖作如是演說。心實不信有如來性。為利養故。隨文而說。如是說者名為惡人。如是惡人。不速受果如乳成酪。 【疏】釋此偈有四意。初舉非。次明是。三重舉非。四歎經。初舉非中。河西云。天竺熱.停乳少時.自然成酪。文明惡不即受報.不如乳即成酪。而文不更安不字者.不須加之.以上不字而冠於下。  經不見阿羅漢道者。羅漢斷惑.不行生死。闡提謗法.正是起惑.必墮險惡之道.故云不見等。  △二明是。 譬如王使。善能談論。巧於方便。奉命他國。寧喪身命。終不匿王所說言教。智者亦爾。於凡夫中不惜身命。要必宣說大乘方等如來祕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疏】次譬如王使下.明是。正以護法滅業障。先譬後合。王譬佛。使譬四依。善談論.譬內智慧。巧於方便.譬外能說法。實智居懷.巧說外化.如是之人能護法利他。奉命即傳佛旨。他國是入生死。寧喪身命不匿教者。身輕法重.死身弘法。合譬可見。  △三重舉非。 善男子。有一闡提作羅漢像。住於空處。誹謗方等大乘經典。諸凡夫人見已。皆謂真阿羅漢。是大菩薩摩訶薩。是一闡提惡比丘輩。住阿蘭若處。壞阿蘭若法。見他得利。心生嫉妬。作如是言。所有方等大乘經典。悉是天魔波旬所說。亦說如來是無常法。毀滅正法。破壞眾僧。復作是言。波旬所說。非善順說。作是宣說邪惡之法。是人作惡。不即受報。如乳成酪。灰覆火上。愚輕蹈之。如是人者謂一闡提。 【疏】三善男子有一闡提下.重舉非.更出前偈。  △四歎經二。初歎滅惡。 是故當知。大乘方等微妙經典必定清淨。如摩尼珠投之濁水。水即為清。大乘經典亦復如是。 【疏】四是故當知下.歎經。先歎滅惡。  經投之濁水者。以圓常教觀珠.投五陰濁水.即陰顯性.如水為清。  △二歎生善。 復次善男子。譬如蓮華。為日所照。無不開敷。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得見聞大涅槃日。未發心者皆悉發心。為菩提因。是故我說大涅槃光所入毛孔必為妙因。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繭。以是業緣不能得生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無有窮已。 【疏】如蓮華下.歎生善。皆可見。  △二答濁世不污問是滅報障二。初敘意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如優鉢羅下.是品第三.答上云何處濁世.不污如蓮華.滅報障之問。文為兩。初舉華喻正答.次舉風喻助答。  △二此釋下。隨分釋義二。初舉華喻正答。 復次善男子。如優鉢羅華。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生淤泥中而不為彼淤泥所污。若有眾生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雖有煩惱。終不為彼煩惱所污。何以故。以知如來性相力故。 【疏】此釋報障。云何說華生淤泥耶.蓋由煩惱能成於報。如華生泥.相緣由故。明於煩惱.正意在報。可尋。  相緣由等者。緣於淤泥.生彼華故。問。經以四華不為泥汙.以喻涅槃.不為惑汙。何故疏云滅報障耶。答。即陰顯性.名破報障。故知四華.喻陰喻性.不即不離.思之可知。  △二舉風喻助答。 善男子。譬如有國多清涼風。若觸眾生身諸毛孔。能除一切鬱蒸之惱。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徧入一切眾生毛孔。為作菩提微妙因緣。除一闡提。何以故。非法器故。  經鬱蒸者。爾雅。鬱.氣也。說文。蒸.大氣上行也。  △三答煩惱不染問是滅煩惱障二。初敘意分科。 【疏】復次譬如良醫下.品第四.答上云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是答滅煩惱障問。凡十四譬.初十二譬譬所說教.次兩譬譬能說人。  △二初譬下。隨文釋義二。初十二譬譬所說教二。初一譬昔教。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解八種藥。滅一切疾。唯不能除阿薩闍病。一切契經禪定三昧亦復如是。能治一切貪恚愚癡諸煩惱病。能拔煩惱毒刺等箭。而不能治犯四重禁五無間罪。 【疏】初譬教中.初一譬譬昔小教。先譬次合。初譬.譬昔教。八種.譬八正。文云無常不淨等五門.因緣慈悲不淨觀為八種。阿薩闍.無的翻.義言無可治。  又云無常(至)為八種者。第二解也。無常苦不淨無我寂滅為五門.加因緣慈悲不淨三種為八種術。四倒三毒及等分是八種病。問。五中不淨.與三中不淨.何別。答。五中不淨是實觀.如觀三十六物等。三中不淨是假想.如九想。實未青淤.作青淤想等。又五中不淨.即是空也。  △二譬今教十一。初第二譬。 善男子。復有良醫過八種術。能除眾生所有疾苦。唯不能治必死之病。是大涅槃大乘經典亦復如是。能除眾生一切煩惱。安住如來清淨妙因。未發心者令得發心。唯除必死一闡提輩。 【疏】次良醫譬今教。可解。  經過八種術者。小乘八正.唯在真空。大教三諦.超過其上。  △二第三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能以妙藥治諸盲人。令見日月星宿。諸明一切色像。唯不能治生盲之人。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能為聲聞緣覺之人開發慧眼。令其安住無量無邊大乘經典。未發心者。謂犯四禁五無間罪。悉能令發菩提之心。唯除生盲一闡提輩。 【疏】第三如文。  △三第四譬二。初科分。 【疏】次第四譬.雙明生善滅惡。為三。一正舉譬。二更問答料簡。三重舉譬。  △二隨釋三。初正舉譬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善解八術。為治眾生一切病苦。種種方藥隨病與之。所謂吐下塗身灌鼻。若薰若洗。若丸若散。一切諸藥。而貧愚人不欲服之。良醫憫念。即將是人還其舍宅。強與令服。以藥力故。所患得除。女人產者。闍樓不出。若服此藥。闍樓即出。亦令嬰兒安樂無患。 【疏】初譬.次合。舊解。吐.懺現在。下.懺過去。通生善滅惡為塗身。別持滅惡為灌鼻。求理為熏。受持文言為洗。持偈頌為丸。持長行為散。興皇分此八句.初四句譬昔無常。吐譬苦.下譬無常.塗身譬無我.不淨譬灌鼻。後四句譬今教。常德譬熏.淨德譬洗.樂德譬丸.我德譬散。貧愚不服.醫將還家。舊解云。眾生顛倒.憚教不受.故言不肯服。將還家者。示三途苦報.是罪棲處所。興皇云。一說不受.再更為說。今明慈悲是聖人之家.慈心為說.故言將還。女人產者。舊云女人譬生善。闍樓.此言兒衣。兒譬常解.衣譬煩惱。煩惱難除.譬衣不出。興皇云。女譬菩薩.產譬正觀.衣譬常無常兩教。夫兒衣裹兒.兒若出者.衣亦須去。若不出者.反為大患。常無常教.本生中觀。觀解若成.此教須去。教若不去.反復成病。  經吐下者。下即潟藥。常德譬熏者。藥氣常在故。樂德譬丸者。丸既吞服.無苦味故。我德譬散者。散末相和.得自在故。是罪棲處者。謂三途是作罪者棲身受報之地也。法華.常處地獄.如己舍宅。  △二合。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所至之處。若至舍宅。能除眾生無量煩惱。犯四重禁。五無間罪。未發心者。悉令發心。除一闡提。 【疏】下雙合二譬。可見。  雙合二譬者。合還其舍宅.及與藥令服譬也。  △二更料簡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犯四重禁及五無間名極重惡。譬如斷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是等未發菩提之心。云何能與作菩提因。 【疏】次料簡中.先問.次佛答。亦可見。  △二答。 佛言。善男子。是諸眾生若於夢中。夢墮地獄。受諸苦惱。即生悔心。哀哉我等自招此罪。若我今得脫是罪者。必定當發菩提之心。我今所見最是極惡。從是寤已。即知正法。有大果報。  經夢墮地獄(至)知正法者。自非宿種.安有此夢。  △三重舉譬二。初譬。 如彼嬰兒漸漸長大。常作是念。是醫最良。善解方藥。我本處胎。與我母藥。母以藥故。身得安隱。以是因緣。我命得全。奇哉。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去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餔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侍衛。隨順供養。 【疏】三如彼嬰兒。即重舉譬.還明前意。正觀漸增.如嬰兒長大。先藉教生解.故言是醫最良。藥病不同.故言善解。一切眾生未聞經時.常處無明.故言我本處胎。與母藥者。母譬經教.藥譬常與無常相治。病去解生.故言安隱。惑心既解.還歎於教.故言奇哉。十月者。二解。一云十使所覆。二云十地行滿。推乾去濕者。舊云。慢為乾.愛為濕。興皇云。二乘如乾.凡夫如濕。除不淨者.舊云除無明。興皇云。除斷常諸倒.容受中道.故言長養其身。  即重舉譬者。謂前亦令嬰兒安樂無患譬也。還歎於教者。解由聞教而生.故還歎教。十使即五利五鈍。慢為乾下.慢高愛下.故喻乾濕。經乳哺者。謂口中嚼食也。經色養者。養.去聲。隨順顏色而供養也。  △二合。 犯四重禁及無間罪。臨命終時。念是大乘大涅槃經。雖墮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如是經典。亦為是人作菩提因。除一闡提。 【疏】犯四重下.合譬。可尋。  △四第五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及良醫子。所知深奧。出過諸醫。善知除毒無上呪術。若惡毒蛇。若龍若蝮。以諸呪術呪藥使良。以此良藥用塗革屣。以此革屣觸諸毒蟲。毒為之消。唯除一毒。名曰大龍。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若有眾生犯四重禁五無間罪。悉能消滅。令住菩提。如藥革屣能消眾毒。未發心者能令發心。安住無上菩提之道。是彼大乘大涅槃經。威神藥故。令諸眾生生於安樂。唯除大龍一闡提輩。 【疏】復次譬如良醫下.第五譬。解者不同。一云。醫譬佛.子譬菩薩.藥譬經教。二云。醫通譬此教.子譬持戒滅罪.蛇譬謗法。蛇似於龍.謗似闡提。龍譬五逆.蝮譬四重.良藥譬理.塗屣譬教.觸毒譬破謗法之心。又云。屣是下物.譬不善心。不善被調.能破惡毒。  △五第六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以新毒藥用塗大鼓。於眾人中擊令發聲。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在在處處。諸行眾生有聞聲者。所有貪欲瞋恚愚癡悉皆滅盡。其中雖有無心思念。是大涅槃因緣力故。能滅煩惱而結自滅。犯四重禁及五無間。聞是經已。亦作無上菩提因緣。漸斷煩惱。除不橫死一闡提輩。 【疏】譬如有人以毒塗鼓下.第六譬。人譬佛.毒藥譬今教.塗鼓譬著教。又云。人譬此經。雖無心欲聞.遇時聞者.必能斷惑。  譬著教者.中恕反。謂以今教常義.著立文言.如以毒塗鼓。依理說教.文言詮辨.即擊鼓發聲。經云新毒者。新毒力強.如此經用勝。  △六第七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闇夜諸所營作。一切皆息。若未訖者。要待日明。學大乘者。雖修契經一切諸定。要待大乘大涅槃日。聞是如來微密之教。然後乃當造菩提業。安住正法。 【疏】譬如闇夜是第七譬。昔教如夜.今教如明。  △七第八譬。 猶如天雨。潤益增長一切諸種成就果實。悉除饑饉。多受豐樂。如來祕藏無量法雨亦復如是。悉能除滅八種熱病。是經出世。如彼果實多所利益安樂一切。能令眾生見如來性。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莂。成大果實。 【疏】猶如天雨是第八譬。八十者。三解。一云。應言八千.如持品中八千得記是也.出經者誤為八十。二云。外國本有八十人受記.此文不來故無。三云。此非人數.乃是指於諸老聲聞.年已朽邁.於法華中方得信解。後之兩解不可承用。若定以八十為數.數狹不該諸得記人。若定是年.何必併同。有過有少.故不可用。  經八種熱病者。二乘八正.棄事觀理.不知即事是理.猶如熱病。故止觀喻二乘如熱病.見自財寶為鬼虎龍蛇也。一云下.即持品云。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也。二云下.謂法華梵本中有八十人受記之文.但不來此土。三云下.此據信解品初.聲聞自敘云我等年並朽邁。遂以八十作年壽解也。後之下.今師破。故知初解為正。不該諸得記人者。佛意所指.凡在法華得記.咸稱果實.豈可唯八十人耶。况云梵文不來.全成臆度。  △八第九譬。 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一闡提輩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無所營作。 【疏】秋收冬藏是第九譬。雖非正譬教.要因於教.得收藏故。  非正譬教者。乃以行理圓極.名曰收藏.故非譬教。而行由教顯.故使此譬亦屬教也。據疏釋義.乃躡上聲聞成大果實之文。而經又約闡提.不能營作圓因.以釋收藏。  △九第十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聞他人子非人所持。尋以妙藥。并遣一使。勅語使言。卿持此藥速與彼人。彼人若遇諸惡鬼神。以藥力故。悉當遠去。卿若遲晚。吾當自往。終不令彼枉橫死也。若彼病人得見使者及吾威德。眾苦當除。得安隱樂。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外道。有能受持如是經典。讀誦通利。復為他人分別廣說。若自書寫。令他書寫。斯等皆為菩提因緣。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為邪鬼毒惡所持。聞是經典。所有諸惡悉皆消滅。如見良醫。惡鬼遠去。當知是人是真菩薩摩訶薩也。何以故。暫得聞是大涅槃故。亦以生念如來常故。暫得聞者尚得如是。何況書寫受持讀誦。除一闡提。其餘皆是菩薩摩訶薩。 【疏】聞他人子是第十譬。醫譬此經.使譬弘者。又言是滅罪生福章句。他人子者。往是佛子.起逆起重.即成他子。非人所持.譬被外誘。卿若遲晚我當自去者。譬弘經人.不稱化緣.佛當自化。又遲晚者.即是差機。若能詣理.即是自往。  使譬下.兩義釋使.初以使喻人。又言下.欲以使喻教。准此則應以醫喻佛。佛說言教.滅罪生福。如醫遣使.令眾苦除.得安隱樂。往是佛子者。往昔曾稟常義.故是佛界自子。後起四重五逆.故成三惡他子。譬被外誘者。為魔外所引也。若遲晚下.兩番釋遲晚自義.初是約應。又遲下.約機可解。  △十第十一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聾人不聞音聲。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復欲聽是妙經典而不得聞。所以者何。無因緣故。 【疏】聾人是第十一譬。  經而不得聞者。聞而不信.同於不聞。  △十一第十二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一切醫方無不通達。兼復廣知無量呪術。是醫見王。作如是言。大王今者有必死病。其王答言。卿不見我腹內之事。云何而言必有死病。醫即答言。若不見信。應服下藥。既下之後。王自驗之。王不肯服。爾時良醫以呪術力。令王隱處徧生瘡疱。兼復下蟲血雜出。王見是已。生大怖懼。讚彼良醫。善哉善哉。卿先所白。吾不用之。今乃知卿於吾此身作大利益。恭敬是醫。猶如父母。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於諸眾生有欲無欲。悉能令彼煩惱崩落。是諸眾生。乃至夢中夢見是經恭敬供養。譬如大王恭敬良醫。是大良醫知必死者終不治之。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終不能治一闡提輩。 【疏】譬如良醫是第十二譬.王譬犯罪眾生。必死病者.譬必入惡道。王不信者.譬不受此教。不見腹內者.不見未來。下藥譬懺悔昔罪。王不肯服.譬諸眾生不肯懺悔。以呪力故令隱處生瘡者.譬經之力.令於夢中見墮地獄(云云)。  經下者.字林竹世反。亦利也。關中多音滯。地獄下云云者。夢墮生悔.義現前文。  △二兩譬譬能說人二。初分科例前。 【疏】復次善男子下.有兩譬。是第二說教之人。文為兩。先譬昔教主.後譬今教主。上十二譬亦爾。前一譬.譬昔教。後十一譬.譬今教。  △二初中下。依科釋義二。初譬昔教主。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善知八種。悉能療治一切諸病。唯不能治必死之人。諸佛菩薩亦復如是。悉能救療一切有罪。唯不能治必死之人一闡提輩。 【疏】初中昔教云八術.今云過八。又下文中合譬.皆以佛菩薩合之。以是得知.譬今昔教主。  以是得知(至)教主者。以佛菩薩是能說人.故屬教主。次段合文云。如來亦復如是。如來即佛故。  △二譬今教主。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善知八種微妙經術。復能博達過於八種。以己所知。先教其子。若水若陸。山谷藥草。悉令識知。如是漸漸教八事已。次復教餘最上妙術。如來應供正徧知亦復如是。先教其子諸比丘等。方便除滅一切煩惱。修學淨身不堅固想。謂水陸山谷。水者。譬身受苦如水上泡。陸者。譬身不堅如芭蕉樹。山谷者。譬煩惱中修無我想。以是義故身名無我。如來如是於諸弟子。漸漸教學九部經法。令善通利。然後教學如來祕藏。為其子故。說如來常。如來如是說大乘典大涅槃經。為諸眾生已發心者及未發心作菩提因。除一闡提。如是。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經。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未曾有也。當知即是無上良醫。最尊最勝。眾經中王。  △二利他答八問八。初答第五大海船師問二。初生起敘意。 【疏】從譬如大船去.品中第五.答上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師之問。前答除障.但自解縛。今答船師.能解他縛。前是因時.藉經獲自行力。今是果時.藉經有化他力。前是法身善逝力.今是應身應來力。文舉四譬。前二譬是正答.後兩譬歎經助答。  前答除障(至)應來力者。對前自行。三番生起.謂自他.因果.法應。因果只是釋成自他。法應乃是明其果因。此既答菩薩事.何以明果。以菩薩未來必得果故。又分證果屬菩薩故。故得約其果用.生起二文。經中合譬.皆云如來.即是此意。解縛者。縛即三障。法身善逝力等者。自行則法身破障而去.故云善逝。化他則應身應物而來.故云應來。  △二就初下。隨科釋經二。初正答二。初船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大船。從海此岸至於彼岸。復從彼岸還至此岸。如來正覺亦復如是。乘大涅槃大乘寶船。周旋往反濟渡眾生。在在處處有應度者。悉令得見如來之身。以是義故。如來名曰無上船師。 【疏】就初明船.未明船師。  經周旋往反者。法身善逝.則往於彼岸。應身應來.則反於此岸。處處示現.番番不息.故曰周旋。  △二船師及人譬。 譬如有船。則有船師。以有船師。則有眾生渡於大海。如來常住化度眾生亦復如是。 【疏】後譬具明船師及所度人。船譬涅槃.師即化主.所度之人即受化者。  △二歎經助答二。初風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乘船欲渡。若得順風。須臾之間。則能得過無量由旬。若不得者。雖復久住經無量歲。不離本處。有時船壞。沒水而死。眾生如是。在彼愚癡生死大海乘諸行船。若得值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風。則能疾至無上道岸。若不值遇。當久流轉無量生死。或時破壞。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疏】風及風王兩譬.並歎經教如文。  △二風王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不遇風王。久住大海作是思惟。我等今者必在此死。如是念時忽遇利風隨順渡海。復作是言。快哉是風未曾有也。令我等輩安隱得過大海之難。眾生如是。久處愚癡生死大海困苦窮悴。未遇如是大涅槃風。則應生念。我等必定墮於地獄畜生餓鬼。是諸眾生思惟是時。忽遇大乘大涅槃風。隨順吹向入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方知真實。生奇特想。歎言快哉。我從昔來未曾見聞如是如來微密之藏。爾乃於是大涅槃經生清淨信。  △二答第六蛇脫故皮問二。初敘意分科。 【疏】復次如蛇脫故皮.即答第六應去之問。問云何捨生死.如蛇脫故皮。此中還舉蛇喻為答。文有兩譬。前蛇喻是正答.次金師譬助答。  △二蛇譬下。隨文釋義二。初蛇譬。 復次善男子。如蛇脫皮為死滅不。不也。世尊。善男子。如來亦爾。方便示現。棄捨毒身。可言如來無常滅耶。不也。世尊。如來於此閻浮提中方便捨身。如彼毒蛇捨於故皮。是故如來名為常住。 【疏】蛇譬.譬一方應去。  △二金師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師得好真金。隨意造作種種諸器。如來亦爾。於二十五有悉能示現種種色身。為化眾生拔生死故。是故如來名無邊身。雖復示現種種諸身。亦名常住。無有變易。 【疏】金師譬處處應來.處處應去(云云)。  處處應去者。即經云。雖復示現種種諸身.亦名常住無有變易。  △三答第七如天意樹問四。初敘來意。 【疏】復次如庵羅樹下.是品中第七.答云何觀三寶.猶如天意樹。今還舉人間樹為答。天樹隨天欲見.華果長短.悉隨天意。譬佛適緣.宜見生王宮.宜見滅雙樹(云云)。人樹三時榮枯不同.取其譬便.亦應無在。  △二文為下。明分科。 【疏】文為五。一明佛身有三異。二明如來密語。三明興衰。四勸立丈夫志。五論起沒。  △三前三下。明攝屬。 【疏】前三是三寶。佛身是佛寶.密語是法寶.興衰是僧寶。然三寶有兩。一體多約果人.別體並約因果。佛是果人.僧是因人。此中既云僧有興衰.即是別體。  一體多約果人者。夫一體三寶.雖該理具。而約聖果開顯.釋義便故.故使諸文多約果明。佛是下.正示別體也。  △四初佛下。隨文釋五。初明佛身三。初譬。 復次善男子。如菴羅樹及閻浮樹。一年三變。有時生華。光色敷榮。有時生葉。滋茂蓊欝。有時凋落。狀似枯死。善男子。於意云何。是樹實為枯死不耶。不也。世尊。 【疏】初佛身譬。又三。初譬。  △二合。 善男子。如來亦爾。於三界中示三種身。有時初生。有時長大。有時涅槃。而如來身實非無常。 【疏】次合。  △三領解。 迦葉菩薩讚言。善哉。誠如聖言。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疏】三領解。可尋。  △二明密語二。初分科。 【疏】次善男子如來密語下.明法寶。文有四。法.譬.合.結。  △二莊下。隨釋四。初法二。初莊嚴釋。 善男子。如來密語甚深難解。 【疏】莊嚴云。密是涅槃總名.不可別翻。如四非常.從大乘出。於一無常即備四義.各有其意。苦為破樂.乃至空為破有。智者應解如此密語。大乘亦爾。雖說一常.各有其意(云云)。  四非常從大乘出者。從大施小故。各有其意者。於一無常開苦等四意.為破凡夫四倒也。大乘(至)其意者。於一常住.而開常樂等四意.為破二乘四倒也。注云云者。經文且示無常開四.以例常住亦爾。  △二今寄下。今師解。 【疏】今寄一事論密語者。佛但說一具四種意。如說有句.即具於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但作有解.不名智臣。此與四教義合。佛說生滅即不生滅.即亦生滅亦不生滅.即非生滅非不生滅。但作三藏生滅之解.即非智臣。此義又與四門義合。有門乃至非有非無門(云云)。  今寄一事者。今師且約.有句具四.以申密義.故云今寄一事。是知有句既然.餘三亦各具四。文中三番。初約句總立。此與四教下.兩番釋成。初顯前四句.是四教義。次顯前四句.是四門義。教寬門狹.以四教各有四門故。佛說生滅等者。若藏教機.但作生滅而解。通機謂此生滅.即不生滅。別機謂即生滅.是無生滅.故入空。即無生滅.是生滅.故出假。故屬兩亦。圓機達生滅即中.故屬雙非。乃至聞非生非滅一句.亦四解不同。具如止觀十種發心聞法中明。但作三藏等者.略舉初教。應知作通別解亦非智臣。若了生滅即三諦.即一具三.圓融無礙.方是智臣.解王密語。又與下.約四門。此有二意。若約攝屬.則此四門即是四教。謂三藏屬有.乃至圓屬雙非.則還取圓機為智臣也。若約四教各有四門者.則於當教.各以於門起諍為愚.於門達理為智。起諍則四門永異.達理則四門互通。故功德鎧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執者有是非.達者無違諍。小教既然.餘三亦爾。故約四門.通斯二義。又約四門.則四教各有愚智。直約四教.則前三皆愚.唯圓為智。向下合譬。先約無常。次約常住。義在斯也。注云云者。有此諸意。  △二譬。 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先陀婆者。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如是四物共同一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若王食已。欲飲漿時。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遊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種密語。 【疏】六卷譬與此異。三者劍。四澡槃(云云)。  四澡槃者。音早。注云云者。六卷云先陀婆一名四實.一名鹽.二名澡槃.三者馬.四者劍。經自釋云。若王食已.索先陀婆.諸臣應知必索澡槃。臨陣鬪時.應知必索利劍。  △三合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合無常。 是大乘經亦復如是有四無常。大乘智臣應當善知。若佛出世為眾生說如來涅槃。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常者說無常相。欲令比丘修無常想。或復說言正法當滅。智臣應知。此是如來為計樂者說於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或復說言我今病苦。眾僧破壞。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我者說無我相。欲令比丘修無我想。或復說言所謂空者是正解脫。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正解脫無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學空相。 【疏】三合譬中.先合無常.後合於常。初文具以四無常合四種語。  △二合常。 以是義故。是正解脫則名為空。亦名不動。謂不動者是解脫中無有苦故。是故不動。是正解脫為無有相。謂無相者無有色聲香味觸等。故名無相。是正解脫常不變易。是解脫中無有無常熱惱變易。是故解脫名曰常住。不變清涼。或復說言一切眾生有如來性。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於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 【疏】以是義故是正解脫去.是舉常教為合。亦四.而不與前相對。初明不動。次明無相。三明常不變。四佛性。雖有四種.只一涅槃。亦如四句.只先陀婆。  不與前相對者。但名字不同.云不相對.義則無乖。以不動故樂.無相故淨.明常如文.佛性即我.名異義同也。  △四結。 是諸比丘若能如是隨順學者。當知是人真我弟子。善知如來微密之藏。如彼大王智慧之臣善知王意。善男子。如是大王亦有如是密語之法。何況如來而當無耶。善男子。是故如來微密之教難可得知。唯有智者乃能解我甚深佛法。非是世間凡夫品類所能信也。 【疏】四是諸比丘下.總結。可尋。  △三明興衰二。初分科。 【疏】三復次如波羅奢樹下.雙明二寶衰相。為三。初明經無威德即法衰。次比丘起過即僧衰。三深誡弘經.即是雙明二寶。初文先譬後合。  雙明二寶者。能弘是僧.所弘是法。故深誡弘經.具於二寶。  △二夫藥下。隨釋三。初法衰。 復次善男子。如波羅奢樹。迦尼迦樹。阿叔迦樹。值天亢旱不生華實。及餘水陸所生之物皆悉枯悴。無有潤澤。不能增長。一切諸藥無復勢力。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於我滅後。有諸眾生不能恭敬。無有威德。何以故。是諸眾生不知如來微密藏故。所以者何。以是眾生薄福德故。 【疏】夫藥樹值雨.盡堪愈病。若值亢旱.樹死無力。正法亦爾。得好弟子.弘宣此法.能破顛倒。值惡比丘.法即衰滅。  △二僧衰。 復次善男子。如來正法將欲滅盡。爾時多有行惡比丘。不知如來微密之藏。懶墮懈怠。不能讀誦宣揚分別如來正法。譬如癡賊棄捨真寶。擔負草木。不解如來微密藏故。於是經中懈怠不勤。哀哉大險。當來之世甚可怖畏。苦哉眾生。不勤聽受是大乘典大涅槃經。唯諸菩薩摩訶薩。能於是經取真實義。不著文字。隨順不逆。為眾生說。 【疏】二復次如來正法去.是比丘起過.即是僧衰。由末世惡人懈怠造過.令僧衰訛。  經僧衰中.心遊理外.咸名行惡。不達三諦.悉是懶墮。捨圓頓法.如捨真寶。執偏小教.如負草木。唯諸菩薩者。即名字已上.達三諦理.名取實義。文字解脫.故云不著。寄語來者.敬讀此文.深宜自勵。故荊溪云.嗟乎。像末情澆.信心寡薄.圓頓教法溢藏盈函。不暫思惟.便至冥目。如斯之輩.一何苦哉。  △三深誡弘經二。初敘意分科。 【疏】三如放牧下.是深誡弘經.令好護持。由人起過.致毀法僧。先譬。次合。  △二譬者下。隨文釋義二。初譬二。初敘他人解二。初明加水數。 復次。善男子。如牧牛女為欲賣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賣與餘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轉復賣與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轉復賣與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詣市賣之。時有一人為子納婦。急須好乳以供賓客。至市欲買。是賣乳者多索價直。是人語言。此乳多水實不直是。值我今日瞻侍賓客。是故當取。取已還家。煮用作糜。無復乳味。雖無乳味。於苦味中猶勝千倍。何以故。乳之為味諸味中最。 【疏】譬者。舊云。本一斗乳.初加二分者。加二斗水成三斗.又加六斗成九斗.又加二九成二十七斗.又加二分成八斛一斗。又有解言此不應爾。初本一斗.加二分成三.又加二成五.又加二成七.又加二成九。  △二合譬下。解譬喻意二。初前四句譬添譯。 【疏】合譬有七句。前四度加水.譬於添譯。後正譬於弘法之人。牧女譬弘經者。女性諂曲.譬弘經人不能亡懷為法.而多諂求利.故以牧女譬之。  譬於添譯者。謂於佛滅後.流布餘方。翻譯之人.添糅文句。如唐三藏譯大毗婆沙論.其間說非想定處.為寶法師所難。既不能通.遂於論中加一十六字.以為遮難之詞。此亦添譯之過也。後正譬於弘法之人者。即經詣市賣之已去也。謂四度加水.方至市賣。譬譯者四番添糅.然後講者弘傳。牧女下.明番番加水.至于詣市.悉稱女人之義也。而經有牧牛.近城.城中.詣市之別者.以展轉增加.漸至傳授故.城市是機緣之處故。譬弘經者者。應云添譯弘經者。文省添譯二字.應以譯者弘者皆諂求利.故並云女。 【疏】初加二分者。一鈔略此經.二分為多分。第二加二分者。一除深妙語.二安世言詞。第三加二分者。一鈔前著後.二鈔後著前。第四加二分者。前後著中.中著前後。  初加下.徵下合文.於此對喻。文中凡二師釋義。初師但取中著前後為四加。次師復取開遮經文為四加。二分為多分者.上分字平聲。抄前著後者。抄通平去二音。著.應法師云中恕反.著之言處也。廣雅。著.補也.亦立也。 【疏】有人解第四加二分云。一所遮則開.二所開則遮。是時當有諸惡下.合第三加二分也。是諸惡人雖復讀誦下.合第四加二分。  有人解下.次師分文也。所遮則開者。即經云受畜不淨.而言如來悉聽我畜八不淨物。是佛所遮.而妄云開許。所開則遮者。即經云。為利養故.不能廣宣流布也。佛開廣宣.而彼為利故遮。此師既以開遮為第四加.應以初師三四二義合為第三加也。初二兩番.則同舊解故。是時下.指經文分定。初二兩番既同初師.則知初師.三四合為第三也。而疏云合第三加二分者.應云合第一。即一抄略此經.二分為多分。合第四加二分者。應云合第二。即一除深妙語.二安世俗言。而云第三第四者.文悞。應是後人見下疏文云第五譬受學.因茲妄改一二而為三四.謂成次第.而不知此是第二師分文也。  △二後三句譬受學者。 【疏】第五譬受學者求法。為子納婦供賓客者。舊云。子譬常解.婦譬常境。  第五下.對前第四加.故此文當第五也。問。前云後正譬弘法.今何故云譬受學耶。答。後之三句.文具師資。前且從師.故云弘法。故知後三中.五七譬資。 【疏】餘知見譬賓客。又子譬中觀實智.婦譬師資相繼。世人為後.不絕納婦。譬欲使其化不絕.師授於資。急須此乳者.譬求法人.速請知解。賓客譬以方便巧用。至市欲買.譬至講堂求法。賣乳者.是第六弘經之人多求利養。  第六譬師.餘知見者。即二邊無常知見。以邊望中.則中道如主.二邊如客。顯彼中常.必假助道。如主納婦.必須會賓。 【疏】七是人語言者。即聽法人善別深淺。值我客急者.譬聽人云為無聽處而來於此。取以還家者.譬聽已作觀.都無所以。猶勝千倍者。雖無深旨.猶是大乘。比於小典.則勝數倍。  △二合(按。若依科判。此段應下移至二經文下。章安釋妨之下)。 善男子。我涅槃後。正法未滅餘八十年。爾時是經於閻浮提當廣流布。是時當有諸惡比丘。鈔略是經。分作多分。能滅正法色香美味。是諸惡人雖復誦讀如是經典。滅除如來深密要義。安置世間莊嚴文飾無義之語。鈔前著後。鈔後著前。前後著中。中著前後。當知如是諸惡比丘是魔伴侶。受畜一切不淨之物。而言如來悉聽我畜。如牧牛女多加水乳。諸惡比丘亦復如是。雜以世語。錯定是經。令多眾生不得正說。正寫正取。尊重讚歎。供養恭敬。是惡比丘為利養故。不能廣宣流布是經。所可分流少不足言。如彼牧牛貧窮女人展轉賣乳。乃至作糜而無乳味。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展轉薄淡。無有氣味。雖無氣味。猶勝餘經超逾千倍。如彼乳味於諸苦味其勝千倍。何以故。是大乘典大涅槃經。於聲聞經最為上首。譬如牛乳味中最勝。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疏】二善男子下.備合上七意也。  備合上七意者。經從善男子.至展轉賣乳.合前四句.及第五弘經.如向疏文。經乃至作糜下.合後二意中.中略聽法善別.故云乃至。講者細尋經文.對釋譬意。  △二天台下。述本師釋二。初智者正解。 【疏】天台大師釋云。牧女譬佛.真乳譬於涅槃之法。佛欲說此法.法不可說.說必依諦。所謂二諦.故言加二分水。餘牧女.譬作論通經菩薩.為經難解.更作優波提舍.申二諦教.即是第二加水。近城女人.譬弘論之師.為論難解.更作義疏以申此論.即是第三加二分水。城中女人.譬受學者.為疏難解.更作記申釋.即第四加二分水。  優婆提舍.此云論議.亦名摩怛理迦.此云本母.謂以教以義.為本為母。亦名摩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亦名阿毗達磨.此云對法。謂對向涅槃勝義之法.對觀四諦法相之法.故云對法。  △二經文下。章安釋妨。 【疏】經文以惡世比丘.鈔略作多分.合初加水。不以如來為緣說法。緣樂鈔略.為依二諦而分別之。佛以所被緣合.智者以能被緣合.亦不違經。合第二加水.云隱深密語.此似作論申經。  經文下.章安釋妨。初文至為緣說法.立妨。緣樂下.釋通。佛以下.結會。所被即惡世比丘.能被緣即佛說二諦也。亦不違經者.所必對能故。隱深密語等者。以造論解釋經中深密之語.令淺易故。智論云派深令淺。蓋此意也。故知大師以造論喻第二加水者.符此合文。  △四勸立志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去.第四勸立丈夫志。為二。先勸.次領解。初又二。先毀訾女身.次定判男子。  △二隨釋二。初勸二。初毀呰女身。 復次。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無有不求男子身者。何以故。一切女人皆是眾惡之所住處。復次。善男子。如蚊蚋水不能令此大地潤洽。其女人者。婬欲難滿亦復如是。譬如大地一切作丸。令如芥子。如是等男與一女人共為欲事。猶不能足。假使男子數如恒沙。與一女人共為欲事。亦復不足。善男子。譬如大海一切天雨。百川眾流皆悉歸注。而彼大海未曾滿足。女人之法亦復如是。假使一切悉為男子。與一女人共為欲事而亦不足。復次。善男子。如阿叔迦樹。波吒羅樹。迦尼迦樹。春華開敷。群蜂唼取色香細味。不知厭足。女人欲男亦復如是不知厭足。善男子。以是義故。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聽是大乘大涅槃經。常應呵責女人之相求於男子。 【疏】初呵毀。如文。  △二定判男子。 何以故。是大乘典有丈夫相。所謂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則無男相。所以者何。不能自知有佛性故。若有不能知佛性者。我說是等名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說是人為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當知是等即為男子。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聚。何以故。以說如來祕密藏故。是故。善男子善女人。若欲速知如來密藏。應當方便勤修此經。 【疏】何以故下.定判也。經判出兩句.若廣明應有四句(云云)。  經判出兩句者。即男不見性.名丈夫女人。女人見性.名女人丈夫。應有四句者。謂女不見性.名女人女人。男若見性.名丈夫丈夫。注云云者。經云。若能自知有佛性等.即是丈夫丈夫句。前毀呰文.即是女人女人句。餘二句如文。  △二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我今已有丈夫之相。得入如來微密藏故。如來今日始覺悟我。因是即得決定通達。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隨順世間之法而作是說。迦葉復言。我不隨順世間法也。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所知無上法味甚深難知。而能得知。如蜂採味。汝亦如是。  △五論起沒二。初分科。 【疏】復次如蚊子澤下.第五明大法起沒。又二。先沒相.次雙辨起沒。初文先譬次合。  △二惡世下。隨釋二。初沒相。 復次善男子。如蚊子澤不能令此大地沾洽。當來之世。是經流布亦復如是。如彼蚊澤。正法欲滅。是經先當沒於此地。當知即是正法衰相。 【疏】惡世惡人多.弘宣人少。如蚊子澤.不能救旱。  △二雙辨起沒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過夏初月名秋。秋雨連霔。 【疏】次過夏名秋去.雙辨起沒。沒如沒地.盛如秋雨(云云)。  △二合。 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為彼南方諸菩薩故。當廣流布。降霔法雨彌滿其處。正法欲滅。當至罽賓。具足無缺。潛沒地中。或有信者。或不信者。如是大乘方等經典甘露法味。悉沒於地。是經沒已。一切諸餘大乘經典皆悉滅沒。若得是經具足無缺。人中象王。諸菩薩等當知。如來無上正法將滅不久。  經為彼南方者.即興盛之處。以此經偏盛在南天竺國故。當至罽賓者.即滅沒之處。罽賓有王.名彌羅拙。殺付法中師子比丘.傳法人喪.故令法滅。此小滅處.大滅在俱腅彌國也。罽賓舊云迦濕彌羅.此翻阿誰入。昔此國未建之時.其地有龍池.人莫敢近。後羅漢以神力.乾竭其水.令百姓於中建立屋宅.眾人咸言我等不因聖師.阿誰得入此處。故從此語.即立其名。其國即北印度境.乾陀羅國次北隣也。經是經沒已(至)皆悉滅沒者。以此經中具辨邪正.彰其佛說魔說之別。有此經時.邪不濫正.故令諸經得住。此經滅後.邪說濫真.故令餘經悉滅。  △四答第八三乘無性問二。初分科。 【疏】從爾時文殊下.是品中第八.答上三乘若無性問。文為兩。初釋偈疑.兼遣上問。二迦葉論義.正答上問。初文為五。一文殊騰純陀疑。二如來許說。三文殊出疑。四如來為釋。五文殊領解。  兼遣上問者。即正釋純陀之疑.兼遣迦葉難問。  △二然此下。隨釋二。初釋偈疑兼遣上問五。初文殊騰純陀疑四。初明文殊騰疑意二。初徵起。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純陀猶有疑心。唯願如來重為分別。令得除斷。 【疏】然此是答問.那忽騰疑。疑何不決.復使他騰。  △二答釋。 【疏】河西解云。文殊是游方大士.影響釋迦。即眾中上座.恒為啟發之主.所以為其騰疑。二云。聖無彼我.唯益是存。況復二人為友.為騰何妨。  △二純陀下。示純陀生疑處二。初徵起。 【疏】純陀於何處生疑。  △二答釋。 【疏】前設五難。佛答中.未見性是無常.見性是常。如來受飯食已.入金剛三昧。是食消已.則見佛性.得三菩提。如此之常即本無今有.已有還無.便是無常.當知如來不得是常。  前設五難者。一者有智斷.無智斷難。二有尊號.無尊號難。三四身五身難。四六度五眼難。五有五果.無五果難。五難及佛答.具如純陀品。如此下.正指生疑之處.即是因佛答難.純陀生疑也。  △三辨兼答迦葉問意二。初徵起。 【疏】何故復言.兼答迦葉三乘若無性.云何得有三乘差別之問。  △二答釋。 【疏】今舉此偈.明差別無差別所以.得為兼答問也。迦葉所問.懸與理同。若三乘人同一乘性.何得三異。若三乘人全未有於一乘之性.云何說有。若舉偈答差無差疑.一切皆遣.即兼答意也。  懸與理同者。懸與本無今有等理同也。  △四然純下。約三根以結成。 【疏】然純陀與佛論未見性是無常.見性是常時.凡三根解悟。上根於哀歎品中已悟.中根於迦葉問中悟.下根既未解悟.今文殊更為騰疑。  △二如來許說。 佛言。善男子。云何疑心。汝當說之。當為除斷。  △三文殊出疑。 文殊師利言。純陀心疑如來常住。以得知見佛性力故。若見佛性而為常者。本未見時應是無常。若本無常。後亦應爾。何以故。如世間物。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如是等物悉是無常。以是義故。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無有差別。  經以是義故(至)無有差別者。此結以顯過同.皆無常故.與聲聞緣覺無別。  △四如來為釋二。初通示出處三。初指經。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善男子。以是義故。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疏】此一偈凡四出。一出此中。二出梵行。三出二十五。四出二十六。大意是同.而為緣則異。  △二此中下。示義。 【疏】此中釋差無差別義。梵行中釋得無所得義。二十五釋有不定有.無不定無.非有非無中道之義。二十六為釋破定性.明無性義。  △三此之下。結益。 【疏】此之四出.亦為下品三根。  亦為下品三根者。第一出已.令上品下根開悟。餘之三出.即對下品三根。  △二成論下。正釋偈文五。初敘四師義二。初敘。 【疏】成論師云。金剛心未是常.後心是常。無常則本有而今無.常則本無而今有。此釋正是純陀所疑.非關偈意。  成論師將釋偈義.先定其位。金剛心即等覺也。尚有細惑.故未是常。後心即入妙覺.無明已破.涅槃究顯.故得是常。無常在因.常唯在果。此定位也。無常下.正約極果以消偈文。無常則等覺本有.妙覺今無。常住則等覺本無.妙覺今有。此師以妙覺為今.對等覺為本。此釋下.今師破。以純陀正疑.佛答消已.見性是本無今有。只此常住.還屬無常。故知論師解義.翻成純陀之疑.豈關如來答釋之意。 【疏】又解。本有者。本有煩惱.此昔日之本。今無者。今無般若.即昔日之今.皆是金剛心前本有今無耳。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者。據金剛心已後.常住佛果.非三世攝.故言無有是處。復云上半不異前.而言三乘人同入無餘涅槃.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復一解。本有煩惱.今無煩惱.非三世攝。本無涅槃.今有涅槃.亦非世攝。  又解下.又敘三家。初師釋上半皆約金剛前心.後半約金剛後心。故今本之言.悉據昔日。昔即妙覺極果.指等覺因為昔日也。然文中但釋本有今無一句者。以本無今有可例知故。應云。本無般若.今有煩惱。以等覺人無究竟種智.有微細無明故。復云下.第二師釋偈。上半同第一師.故云不異前。而言下.釋下半意。云同入無餘.非三世攝.則兼除迦葉之難。復一下.第三師義。還以金剛前後以分今本.則與成論師同。煩惱即無常.涅槃即常。但以下半結成上半.少異論師。以論師不釋下半.故今云非三世攝.即釋下半義也。  △二斥。 【疏】諸師雖作眾解.都不遣純陀疑。只為汝本既無常.今亦無常。本未得常.今始得常。本無今有.三世所攝。疑難宛然.何關偈意。  諸師下.今師斥也。諸師即上四家。  △二敘地人義二。初敘。 【疏】地人云。常法非是始得.本來體用具足。但為妄惑所覆.後時方顯。  地人下.地論師釋偈意云。一切眾生本具常法.但為惑覆。即是本有今無。果地顯常.望昔因迷。即是本無今有。後時即果上也。  △二斥。 【疏】若爾.先隱後顯.亦應顯已還隱。既顯已不隱.亦應隱而不顯(云云)。  若爾下.今破。文有兩重並難。初重者。既先隱作凡夫.後顯為果佛者。則如世間物.先無後有.有已必無.是無常法。是則既許先凡後聖.亦應聖重作凡。既顯已下.次重也。若云聖不作凡.顯已不隱。亦應凡不作聖.永在生死。故云隱而不顯。此由不達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而言理為惑覆.故招此難。  △三敘三藏義二。初敘。 【疏】三藏師云。生死無始而有終.涅槃有始而無終。今時始得.故言有始。一得永已.故言無終。  三藏師者。即真諦三藏也。以生死無始有終.解本無今有。以涅槃有始無終.解本有今無。今時下.但解次句義。若釋初句者.應云.眾生本迷故無始.佛果出離故有終。  △二斥。 【疏】作此釋者還同地人。小乘亦得作如此說。惑滅道存.本無今有.悉是無常。作此說者.準舊.不免純陀之難。  作此下.今破。文有二重。一義同地師.二濫小乘。還同地師者。三藏釋義.生死涅槃二法體異。還同地師.理為惑覆。又應難云。涅槃既有始.亦應有終。生死既有終.亦應有始。小乘下.次重也。見思惑滅.亦是無始有終。真空道存.即是無終有始。  △四敘興皇義二。初興皇釋義二。初示自義。 【疏】興皇云。迦葉難意.三乘各得涅槃.云何同一佛性.同一佛性亦應同一佛乘。佛答三乘只一佛性。昔於一為三.今只三為一.豈可三乘前來無性.而今方有。但隨緣異辨。前來未悟.則本有而今無。今時始悟.則本無而今有。  前來未悟(至)今無者。本一佛性.故云本有。迷故說三.故曰今無。此亦昔日之今也。今時(至)今有者。昔迷佛性.故云本無。今經開悟.故曰今有。此只約因中迷悟以說。 【疏】例如過去燈王多寶.此是本有今無。未來彌勒.即是本無今有。亦是現在過去.現在未來.斯乃上半意也。至論佛性.何關有無.及以今本.即下半意。  例如下.恐人不解.故類例喻之。以燈王多寶.過去則有.於今已滅.故云今無。未來彌勒成時.反望今日未成.則云本無今有。此則未來為今.今日為昔也。亦是下.更以現在釋迦例之。現在釋迦出世.望過去則本無今有.故云現在過去。未來釋迦法滅.望現在則是本有今無。故云現在未來。即以未來指今.現在為本昔也。何關有無者。謂人自迷悟.佛性一如。  △二斥他顯自三。初正明。 【疏】又彈他解云。有三可三.便成差別。有一可一.便成無差。若差則失無差.若無差則失差。開一為三.則失一。合三為一.則失三。今明不爾。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開三不失一.合一不失三。即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  今明下.興皇己義也。意顯三一體同.如波與水。指水不失波.指波不失水。波以喻三.水以喻一。  △二若得下。結例。 【疏】若得此意.本有今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亦應例言.本無今有.三世有法.斯有是處。無常常.境智非境智.因果非因果。例皆如是。  例言(至)斯有是處。以有法無法.其體一故。言無則即有而無.故無三世。言有則即無而有.故有三世。無常常下.更舉三義結例。無常則有三世.常住則無境智。因果則有.非之則無。體並不二.故云例皆如是。  △三又云下。重示。 【疏】又云。本有只是有.今無只是無。又本不有.今不無.只是非有非無。又云。上半是有.下半是無.無有是處。是非有非無.例本無今有.亦復如是(云云)。  又云下.初以初句屬有無.故云本有只是有等。次以次句屬雙非.故云又本不有等。不有即無.不無即有。意云本無今有句.是非上有無也。本無則非上本有.故云不有。今有則非上今無.故云不無。上半等者。應云上半句下半句。即本有二字是有.今無二字是無。第四句只是非初句之有無.故云是非有非無。例本無今有等者。則例知次句.上半是無.下半是有。第四句還只雙非第二句耳.故云亦復如是。  △二然興下。斥古明今二。初斥古釋。 【疏】然興皇以同一佛性為本有.始悟為今無.釋上半。佛性非今非本.釋下半。指此為差別無差別義。斯乃分文兩派.義不相關。  △二今則下。明今義三。初約教觀正釋二。初約教義釋二。初約三諦正釋。 【疏】今則不爾。只約一句.差即無差.無差即差。一諦即三諦.故言本有。三諦即一諦.故言今無。即三一而非三一.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如是展轉.不得相離。  今則下.明今義。初約教義釋。只約一句者。只釋本有今無一句.則義貫下之三句。豈同興皇分文兩派.謂上半差別.下半無差耶。差即無差者。差故成三.無差唯一。一諦下.正消初句。又三。即一故本無.一即三故今有。即此初句.具次句義。即三一下.明初句具下半偈義。如是展轉者。初句既具下三句義.則下一一句中悉具餘之三句。以此一偈只是統明三諦互融.故使義趣不得相離。  △二乃是下。明遣難釋疑二。初正遣迦葉難。 【疏】乃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非差非無差。是則遣迦葉之難.豁無遺餘。  差即無差者。三乘差別.即一佛性.故云本有今無。無差即差者。而一佛性即是三乘.故云本無今有。三乘是俗諦.佛性是真諦。非差非無差.乃是非真非俗.故屬中道。然佛性是三諦理.今對三乘事.及以雙非展轉互明.還成三諦。此則已破迦葉.乘三性一之難也。  △二亦是下。例釋純陀疑。 【疏】亦是無常即常.常即無常.即非常非無常。釋純陀之疑.雲消氷冶。  亦是下.無常是十界事.常住是三諦理。事即理故.本有今無。理即事故.本無今有。事理體一.不當有無.故云即非常非無常.無有是處.義在此也.故除純陀執昔無常以難今常之疑也。疑執頓除.實義圓顯。如雲消散.而見青天。冰融冶.以成大水。  △二智悟下。約觀解釋。 【疏】智悟亦然。悟一即三.名本有。悟三即一.名今無。悟三一非三一.名無有是處。此則何難不遣.何疑不除。  智悟下.約觀解釋也。  △二如是下。結成四悉二。初章安正釋四悉義。 【疏】如是則本有者。一有一切有.即是世界。今無者.一無一切無.即是對治。合此有無.一切亦有亦無.即為人。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即第一義。今此一悉即具四悉.乃遣難釋疑。  如是下.結前教觀.以成四悉。一有一切有者。三諦俱有.名一切有。此則無差即差.何妨三乘有異。以三乘但俗諦所收.故常。知說彼差別.令生歡喜.故屬世界。三諦俱空.以空破有.無差破差.故屬對治。合此有無者。即合取本有今無也。亦有則生事善.故有三乘無常之法。亦無則生理善.三諦尚無.三乘安有。同一佛性.何須致疑。既生二善.故屬為人。非有非無.三世不攝.入中道理.即第一義。今此一悉等者。即指初本有今無句。本有二字只是世界一悉。既云今無.又屬對治。合取則為人。雙非即第一義。故云即具四悉。此句既爾.下之三句一一皆然。如此解義.方乃遣迦葉之難.釋純陀之疑也。  △二荊溪示機隨二人。 【疏】私謂。若二人疑難皆遣皆釋.是則物機咸融悉會。  私謂下.迦葉純陀發起上首.既遣難釋疑.是則所引物機.得四悉益。常與無常咸虛融.三乘一性悉契會。  △三本有下。結成四門。 【疏】本有即有句.有門。今無即無句.無門。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即亦有亦無句.亦有亦無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即非有非無句.非有非無門。一四相即.乃遣難釋疑。  本有下.結前教觀.以成四門。聲聞下.此取長行釋偈之文.以為兩亦.以文有兩亦之言故。  △五敘觀師義。 【疏】觀師三釋。一云。上三句出所非.除性有性無。後一句結無有是處。  三句出所非者。則第四句是能非也。又前三句中自有能所。初句云本有今無.則本有是所非.今無是能非.除性有之執也。次句云本無今有.則本無是所非.今有是能非.除性無之執也。第三句顯上互非.只是本今三世之法.故三句悉成所破。第四句顯非世攝.則屬能非。故云結無有是處也。 【疏】二云。本有即不有.此有可令無。本無即不無.此無可令有。此有不有故非有.此無不無故非無。非有非無.故言三世不攝。  此有可令無者。以本有煩惱.今斷令無。則知此有不有.故云本有今無。此無可令有者。以本迷故.昔云無性。今至果上.能令顯發。則知此無不無.故云本無今有。下之二句.只是顯上二句非三世攝。此有不有.結初句。此無不無.結次句。 【疏】三云。上半無差別而差別.下半差別而無差別。釋此為二。一者當體.二者為緣。當體即法身本地.故無差別。約緣故有三乘之異.差別不同。又釋本有今無.即是無今之本。此本非今.即是非今之本。本無今有.即是無本之今。此今非本.即是非本之今。故非世攝。此解大意可見.不復具之(云云)。  上半無差別而差別者。即本有半句。謂昔三乘差別.是即法身無差.而論差別.故云本有。下半即今無半句。謂今一性無差.是即三乘差別.而論無差.故云今無。次本無今有.例前可見。但今有之語.是昔日之今.與初為異。釋此下.釋出差無差義也。又釋下.初以有本無今.釋本有今無義.即是無今之本者。謂法身之本.無今三乘之迹。此本非今等者。意亦同上。次以無本有今.釋本無今有義。即是無本之今者。謂今三乘之迹.無昔法身之本。此今非本等.意亦同上。但以本同迹異.二法相違.云非云無。若論體性.本迹元一.故俱非世攝。  △五文殊領解。 文殊師利讚言。善哉。誠如聖言。我今始解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二迦葉論義正答上問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下.第二正答上問。又為四。一論無差別。二論有差別。三雙領二義。四重論有差別。  △二隨釋四。初論無差別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諸佛菩薩聲聞緣覺性無差別。唯願如來分別廣說。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疏】初有問答。問如文。  △二答二。初譬聞經信見二。初譬三。初同有佛性。 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譬如長者。多畜乳牛有種種色。常令一人守護將養。是人有時為祠祀故。盡諸牛著一器中。見諸牛乳同一白色。 【疏】答有兩譬。前譬聞經信見.後譬分明證見。初譬中二。先譬次合。譬中為三。初譬眾生同有佛性。次譬致疑。三譬解悟。長者有二解。一云譬佛.二云譬眾生。諸牛譬六道不同。種種色者.譬於六道差別萬品。一人守護.譬有信心。又云譬弘經菩薩.令教化之。為祠祀者.譬弘經者能報佛恩。盡一器.觀諸眾生同中道性。白色者.譬理性淨。  聞經信見.此語住前。分明證見.此語初住。  △二致疑。 尋便驚怪。牛色各異。其乳云何皆同一色。 【疏】二尋便驚怪下.致疑。一往生疑.譏迦葉之問。眾生既殊.佛性豈一。  △三解悟。 是人思惟。知此一切皆是眾生業報因緣令乳色一。 【疏】三是人思惟下.譬解悟。眾生業報令乳色一。知是眾生正因之性.即一中道。  △二合三。初同有佛性。 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亦爾。同一佛性。猶如彼乳。所以者何。同盡漏故。 【疏】次合譬中.還合上三。初合同一佛性。  經同盡漏故者。雖三乘相異.而實相無漏之理.本無差別。  △二致疑。 而諸眾生言佛菩薩聲聞緣覺而有差別。有諸聲聞凡夫之人。疑於三乘云何無別。 【疏】次而諸眾生下.合致疑。  △三解悟。 是諸眾生久後自解。一切三乘同一佛性。猶如彼人解悟乳相由業因緣。 【疏】是諸眾生久後下.合解悟。  △二譬分明證見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金鑛。陶鍊滓穢。然後銷融。成金之後價直無量。 【疏】次如金卝下(案經卝字.今本作鑛).譬於證見。先譬。  △二合。 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亦爾。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以故。除煩惱故。如彼金鑛除諸滓穢。以是義故。一切眾生同一佛性。無有差別。以其先聞如來密藏。後成佛時。自然得知。如彼長者知乳一相。何以故。以斷無量億煩惱故。 【疏】後合。可見。  經除煩惱故者。即今經三乘同破無明.入初住也。  △二論有差別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下.第二明有差別。兩番問答。  △二隨釋二。初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佛與眾生有何差別。如是說者多有過咎。若諸眾生皆有佛性。何因緣故。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緣覺之人於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薩之人於大涅槃而般涅槃。如是等人若同佛性。何故不同如來涅槃而般涅槃。 【疏】初問三乘同一佛性者.應同如來常住涅槃。不應灰斷.令三別異。文云不同如來涅槃而般涅槃。有文云不同。如來涅槃不般涅槃.此二並得。同般者.同證常住。不般者.常住不變.何曾證入。  何曾證入者。非灰斷故。  △二答。 善男子。諸佛世尊所得涅槃。非諸聲聞緣覺所得。以是義故。大般涅槃名為善有。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 【疏】次佛答意。為懈怠者說有三乘.實同如來一般涅槃。世若無佛者。假設之言.而實不爾。是故實無二乘涅槃。佛不出世.即有二乘得二涅槃。佛若出世.並同如來得一涅槃。  為懈怠者。即經云。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見也。假設之言者。世雖無佛.或有涅槃教在.無容二乘取小.故云而實不爾。  △二問答二。初問。 迦葉復言。是義云何。 【疏】第二番問答。如文。  △二答。 佛言。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乃有一佛。出現於世。開示三乘。善男子。如汝所言。菩薩二乘無差別者。我先於此如來密藏大涅槃中已說其義。諸阿羅漢無有善有。何以故。諸阿羅漢悉當得是大涅槃故。以是義故。大般涅槃有畢竟樂。是故名為大般涅槃。  經阿羅漢無有善有者。小乘涅槃.不名善有。故四相品中.明羅漢涅槃猶如燈滅。大般涅槃具足三千.方名善有。經何以故下.以小非實.故廢小歸大。  △三雙領二義。 迦葉言。如佛說者。我今始知差別之義無差別義。何以故。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皆當歸於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於大海。是故聲聞緣覺之人。悉名為常。非是無常。以是義故。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疏】迦葉言下.第三雙領兩義。  △四重論有差三。初問答二。初問。 迦葉言。云何性差別。 【疏】迦葉言云何性差別.即第四重論差別。有三。初二問答.佛仍無差別中作差別答。  △二答。 佛言。善男子。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生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以是義故。大涅槃中說四種性而有差別。  經聲聞如乳等者。但破正使故如乳.兼侵習氣故如酪.破塵沙故如生酥.伏無明故如熟酥.破無明故如醍醐。而言諸佛世尊者。即分果極果名諸佛也。此即四聖法界矣。  △二問答二。初問。 迦葉復言。一切眾生性相云何。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牛新生。乳血未別。凡夫之性。雜諸煩惱。亦復如是。  次問答中.凡夫即是六凡法界。此明十法界.雖一性無差.而高下位別。故疏云無差別中.作差別答也。  △三問答二。初問。 迦葉復言。拘尸那城有旃陀羅。名曰歡喜。佛記是人。由一發心。當於此界千佛數中速成無上正真之道。以何等故。如來不記尊者舍利弗目犍連等速成佛道。 【疏】第三迦葉復言下.問意者。既言聲聞佛性勝者.那忽凡夫前得記作佛。  既言(至)勝者。前佛答聲聞如乳.即是淨乳。故勝於凡夫雜血乳也。  △二答。 佛言。善男子。或有聲聞緣覺菩薩作誓願言。我當久久護持正法。然後乃成無上佛道。以發速願。故與速記。復次。善男子。譬如商人有無價寶詣市賣之。愚人見已。不識輕笑。寶主唱言。我此寶珠價直無數。聞已復笑。各各相謂。此非真寶。是頗梨珠。善男子。聲聞緣覺亦復如是。若聞速記則便懈怠。輕笑薄賤。如彼愚人不識真寶。於未來世有諸比丘。不能精懃修習善法。貧窮困苦。饑餓所逼。因是出家長養其身。心志輕躁。邪命諂曲。若聞如來授諸聲聞速疾記者。便當大笑輕慢毀呰。當知是等即是破戒。自言已得過人之法。以是義故。隨發速願。故與速記。護正法者為授遠記。 【疏】佛答意者。不以佛性故前作佛.有速願者即與速記。  △五答第九不壞眾問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當得不壞眷屬。 【疏】從迦葉復白下.是品中第九.答上云何諸菩薩而得不壞眾。迦葉更牒問為請。  △二答。 佛告迦葉。若諸菩薩勤加精進。欲護正法。以是因緣。所得眷屬不可沮壞。 【疏】次佛答中.還以護法為答。  經欲護正法者。內護常住不壞之法.眾生稟受.復為不壞眷屬。  △六答第十眼目導問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眾生得此脣口乾焦。 【疏】迦葉白佛何緣下.是品中第十.答上云何為生盲而作眼目導。先騰脣口乾焦.即生盲義。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中.先答口爽.次答生盲。  △二隨釋二。初答口爽。 佛告迦葉。若有不識三寶常存。以是因緣。脣口乾焦。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醎淡六味差別。一切眾生愚癡無智。不識三寶是長存法。是故名為脣口乾焦。 【疏】初云口爽者。不知三寶常住之味.名為口爽.口爽即是生盲。若計定有.撿覓即無。  口爽者。爽.敗也。楚人名羹敗曰爽。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爽即是生盲者。口爽則不別味.如生盲不見色也。若計(至)則無者。即釋經不識三寶.是長存法也。疏主恐於長存之言.起定有之計.故須四句檢覓.使有不定有.無不定無。若作有無定計.俱名不識三寶長存也。以四句妄執.是可破壞.非長存法。故未治本云。若作定有之計.就其檢覓.即不能得.即不識(已上彼文)。  △二答生盲。 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知如來是常住者。當知是人則為生盲。若知如來是常住者。如是之人雖有肉眼。我說是等名為天眼。復次。善男子。若有能知如來是常。當知是人久已修習如是經典。我說是等亦名天眼。雖有天眼。而不能知如來是常。我說斯等名為肉眼。是人乃至不識自身手足支節。亦復不能令他識知。以是義故。名為肉眼。 【疏】從復次善男子下.答生盲。盲故即是不識。不識手足者.不識身內之佛性也。  不識身內佛性者。以陰色即佛性故。所以不識佛性.名不識手足等。  △七答第十一多頭問。 復次。善男子。如來常為一切眾生而作父母。所以者何。一切眾生。種種形類。二足四足。多足無足。佛以一音而為說法。彼彼異類各各得解。悉皆歎言。如來今日為我說法。以是義故。名為父母。 【疏】復次如來常為下.是品中第十一.答上云何示多頭之問。佛答如來示種種身.即是多頭。說種種法.即是多舌(云云)。  △八答第十二如月初問。 復次。善男子。如人生子。始十六月。雖復語言。未可解了。而彼父母欲教其語。先同其音。漸漸教之。是父母語可不正耶。不也。世尊。善男子。諸佛如來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種種音聲而為說法。為令安住佛正法故。隨所應見。而為示現種種形像。如來如是同彼語言。可不正耶。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所說如師子吼。隨順世間種種音聲。而為眾生歎說妙法。 【疏】復次如人生子下.是品中第十二.答上云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之問。前舉月問佛.今約生子悉有增長答之。十六月者二解。一云。十箇六月即是五歲。二解。始經十六月即是過周四月。在文可見。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三。 一切大眾所問品第十七(會疏卷第十)  △三大眾問品答七問二。初題目二。初明二事立題。 【疏】一切大眾所問品。六卷稱隨喜品.古本稱憂悲歎頌品。六卷取迦葉見純陀修成菩薩道.我亦隨喜。古本取佛受純陀供.即入涅槃.憂悲歎頌。  △二今取下。示今本立題二。初徵起。 【疏】今取何義以題品目。  △二有二下。釋義三。初況示兩解。 【疏】有二解。文中實無大眾相問之言.及以大眾問佛之事。但有化佛受大眾供.即為大眾所問之境。二云。如來今日受我供已.當入涅槃.我等當復更供養誰。乃是大眾更相慰問。  即為大眾所問之境者。以毛孔化佛受供.事既希有.可興疑問。雖無問者.而有可問之境。二云下.先引經文.乃是結顯。以經明大眾慰問.從此題品。  △二明觀師釋。 【疏】觀師云。迦葉發問元為大眾.佛是所問。能問所問.意在茲品。從此得名.故言大眾所問品。  觀師意謂。元為大眾騰疑.發三十六問以問於佛。故大眾是能問.佛是所問。能所合標.從此題品。今謂觀師所釋.疏雖無破.義實未當。若以迦葉發問.元為大眾等者。且三十四問.悉為大眾。則長壽金剛已下諸品.悉應題為大眾所問.何獨今品。  △三今明下。今家正示。 【疏】今明文中不載問詞.據答顯問。上明常住不變.今示涅槃之相。相與說反.眾問斯義。佛以偈答.畢竟常住.不入涅槃。從答顯問.故言大眾問品。  今明下.今家示義。不載問辭者。或梵本未足。或經家省之。或大眾伏疑。故無顯問。據佛說偈.既是答意.知必有問.故云據答顯問。既答語分明.是知古人二解云無大眾所問之事等.其義全非。上明下.示有問所以。涅槃相者。放光受供.是滅度相故。相與說反者。今現將滅之相.乃是無常。故與前諸品文說常.其義違反。既言行相違.大眾理合疑問。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文為兩。一次第答問.二歡喜領解。  △二初中下。隨釋二。初次第答問二。初分科敘答。 【疏】初中河西云。此品答七問為四章。初章答示現涅槃問.兼答示人天魔道問。次說偈已下.答知法性問。三釋有餘偈.正答說祕密問.兼答遠離病問及近無上道問。四云何復名無餘義耶.答畢竟問。  兼答遠離病問者。即是追答。以迦葉問離病.在演祕前。故無上道問.即是超答。以迦葉問無上道.在問畢竟後故。  △二就初下。隨文釋義四。初答二問二。初分科。 【疏】就初為二。一大眾奉供.二如來受供。奉供又二。一緣起.二獻供。緣起為五。一放光。二欲獻。三人天遮。四重放光。五奉供。  △二而以下。隨釋三。初明正答意。 【疏】而以此為答示現涅槃問者。河西解云.示現涅槃有三種。一言說示現。二神通示現。三即事示現。即事者.香木酥油受最後食是也。神通者.放光現瑞是也。言說者。告純陀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當速奉最後供養。即答問意。  △二隨科釋經二。初大眾奉供二。初緣起五。初放光。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色。青黃赤白。紅紫光明。照純陀身。  經放種種光明照純陀身者。以古佛道法.過中不食。其時既至.不容發言。又示將滅.故放光以顯意。  △二欲獻。 純陀遇已。與諸眷屬持諸肴饌。疾往佛所。欲奉如來及比丘僧最後供養。種種器物充滿具足。持至佛所。  經肴饌者。凡非穀而食曰肴。說文云。饌.具飲食也。  △三人天遮。 爾時有大威德天人。而遮其前。周匝圍遶。謂純陀言。且止純陀。勿便奉施。  △四重放光。 爾時如來復放無量無邊種種光明。  △五奉供。 諸天大眾遇斯光已。尋聽純陀前至佛所。奉其所施。  △二獻供二。初分科。 【疏】爾時天人下.是第二獻供。又二。初大眾供.次純陀供。  △二初大下。隨釋二。初大眾供二。初大眾供。 爾時天人及諸眾生。各各自持所齎供養至於佛前。長跪白佛。唯願如來。聽諸比丘受此供養。 【疏】初大眾供。又二。一大眾供。  △二比丘持衣鉢。 時諸比丘知是時故。執持衣鉢。一心安詳。 【疏】二比丘持衣鉢。  經比丘執持衣鉢者。此是無供之眾。  △二純陀供四。初辦供。 【疏】次純陀供為四。一辦供。 爾時純陀為佛及僧。布置種種師子寶座。懸繒幡蓋。香華瓔珞。  △二變土。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莊嚴微妙。猶如西方安樂國土。 【疏】二變土。  △三悲請。 爾時純陀住於佛前。憂悲悵怏。重白佛言。唯願如來猶見哀憫。住壽一劫。若減一劫。佛告純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當速奉最後具足檀波羅蜜。 【疏】三悲請。  經悵怏.於亮反。說文。怏.心不服也。  △四稱歎。 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天人雜類。異口同音唱如是言。奇哉。純陀成大福德。能令如來受其最後無上供養。我等無福。所設供具則為唐捐。 【疏】四稱歎。  經唐捐.徒棄也。  △二如來受供四。初受大眾供。 【疏】爾時世尊下.第二如來受供。又四。一受大眾供。 爾時世尊欲令一切眾望滿足。於自身上一一毛孔化無量佛。一一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僧。是諸世尊及無量眾。悉皆示現受其供養。  △二受純陀供。 釋迦如來自受純陀所奉設者。爾時純陀所持粳糧成熟之食。摩伽陀國滿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會。爾時純陀見是事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一切大眾亦復如是。 【疏】二受純陀供。  經受供中.化佛受大眾供.自受純陀供者。僧宗云。法身無像.應化何殊。自受純陀者.示請主有人.顯彼無宿願之異耳。經摩伽陀.此云不害。以國無刑殺.因立嘉名。  △三興念相容。 爾時大眾承佛聖旨。各作是念。如來今已受我等施。不久必當入於涅槃。作是念已。心生悲喜。爾時樹林其地狹小。以佛神力。如針鋒處。皆有無量諸佛世尊及其眷屬等坐而食。所食之物亦無差別。 【疏】三大眾興念.巨細相容。  △四大眾悲歎。 是時天人阿修羅等。啼泣悲歎。而作是言。如來今日已受我等最後供養。受供養已。當般涅槃。我等當復更供養誰。我今永離無上調御。盲無眼目。 【疏】四大眾悲歎。  大眾悲歎中.經云我等永離無上調御.盲無眼目。於此文下.合有大眾疑問之詞。而今無者.意如向說。或可大眾彰言悲歎.而伏疑在懷。疑云。佛向言常住.今放光告滅。云何調御言行相違。即此伏疑.是大眾問。故使如來鑒機.以偈釋疑。明常住不滅.即是答問。如此釋義.亦不違背疏文。  △三所以下。示兼答意。 【疏】所以兼答示人天魔道者。河西云。世界嚴淨.毛孔化佛。純陀少供.普充大眾。凡此殊勝希有大事.能令時會了了覩見。故是兼答示人天魔道問。  兼答天人魔道問者。謂天道人道魔道也。此三即時會之眾。以此勇猛大事.顯示時會.令皆見故。  △二答一問二。初分科。 【疏】爾時世尊下.是第二章.答知法性問.受於法樂。又二。初正答問.二領瑞結成。初正答問。又二。先答知法性問.次答受法樂。初又二。先偈.文中正明知法性。後長行褒貶得失。初有二十一行偈為三。初四行.止悲誡聽。次十三行.正辨法性。三四行.結勸修習。  △二初四下。隨釋二。初正答問二。初答知法性問二。初正明知法性三。初止悲誡聽。 爾時世尊為欲安慰一切大眾。而說偈言。   汝等莫悲歎 諸佛法應爾 我入於涅槃 已經無量劫   常受最勝樂 永處安隱處 汝今至心聽 我當說涅槃   我已離食想 終無饑渴患 今當為汝等 說其隨順願   令諸一切眾 咸得安隱樂 汝聞應修行 諸佛法常住 【疏】初四行。如文。  經諸佛法應爾者。機興見生.機盡見滅.而於佛身.實無生滅。譬如水清見月.水濁不見。豈天月圓明.有生滅哉。故云法應爾也。經已經無量劫者。如法華久遠已成佛也。所謂證得不生不滅常住之果.其實久遠.非始今日。經汝聞應修行者。當觀涅槃行道也。  △二正辨法性二。初分科。 【疏】次十三行為二。前十二行.二二相對.以為六雙.顯法性之理。後一偈.總結止悲。然正是十二偈.而後文云十三偈者.兼取總偈。  △二初一下。隨釋二。初顯法性理六。初雙。   假使烏與鴟 同共一樹棲 猶如親兄弟 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羅 常為眾生尊 云何永涅槃 【疏】初一雙中.初行中云烏與鴟者.此二鳥得共處。若烏鵒與鴟.不得共處。鵒即鴝鵒.只是鵂鶹.此鳥與鴟烏不可共處。  初行中下.以經本或云烏與鴟.或作烏鵅鴟。故疏主研詳.取其後義。以經文正喻不可共處故。今世行經本.皆作烏角鴟者.此乃展轉之訛。或與角二字形相亂.或角鵅二字聲相亂。又準合部光明壽量品中.亦有此偈。彼云烏與鴟耳。鴝鵒.音鈎格。爾雅釋鳥曰鵅鵋鶀。郭璞云。今江東呼鵂鶹為鵋鶀.亦謂之鴝鵒。經爾乃永涅槃者。佛意云。如上諸鳥.得如兄弟恭順同居.我方入滅。如其不爾.我豈滅耶。下偈例爾。  △二雙。   假使蛇鼠狼 同處於一穴 相愛如兄弟 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羅 常為眾生尊 云何永涅槃 【疏】次雙可見。  △三雙。   假使七葉華 轉為婆師香 迦留為鎮頭 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羅 云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疏】第三雙中云七葉至臭.婆師極香。迦留毒樹.鎮頭甘果。  △四雙。   假使一闡提 現身成佛道 永處第一樂 爾乃入涅槃   如來視一切 皆如羅羅 云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疏】餘三雙可見。  △五雙。   假使一切眾 一時成佛道 遠離諸過患 爾乃入涅槃   如來視一切 皆如羅羅 云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六雙。   假使蚊蚋水 浸壞於大地 川谷海盈滿 爾乃入涅槃   悲心視一切 皆如羅羅 常為眾生尊 云何永涅槃  △二總結止悲。   以是故汝等 應深樂正法 不應生憂惱 號泣而啼哭  △三結勸修習三。初敘古。   若欲自正行 應修如來常 當觀如是法 長存不變易   復應生是念 三寶皆常住 是則獲大護 如呪枯生果   是名為三寶 四眾應善聽 聞已應歡喜 即發菩提心   若能計三寶 常住同真諦 此則是諸佛 最上之誓願 【疏】後勸修中云三寶同真諦者。開善云。佛果冥真.真既常絕.果亦常絕。莊嚴云。佛果出真.真所不攝.是常妙絕。與真同故.故同真諦。  經當觀如是法等者。即反觀自心.三無差別。隱顯三寶.體性無二.常住不遷。同體三寶.覆護法界.故云大護。三觀如呪.五陰如枯.佛性如果。觀陰即性.無常即常.如呪枯樹.而生果實。佛果冥真者。佛果即佛寶。真既下.釋同真義。佛寶既同.法僧例爾。與真同故者。莊嚴以同訓似.謂佛果與真諦妙絕義同.故經云同真諦。其實佛果出真諦外.則其體永異。  △二雙難。 【疏】二師猶作偏真釋之。言果出真外.復與真同。既同寧出.既出豈同。  二師下.今破。今經明常住三寶.與中道真諦體同。而二師所解.雖有出不出之異.而但是偏真。真理既偏.寶豈常住。言果下.且難莊嚴。向言猶作偏真釋.則已雙破二師。其如莊嚴.謂佛果出真諦外.其義相乖.故今更破。既同寧出者。既云常果妙絕與真同者。此則果與真齊.不應云果出真外.既出則不同也。亦應難言.既出真外.未審斷何惑.照何理。  若以今家四教望之.則開善得通教當教義。莊嚴云出.得別接通義。而以此義.欲釋圓經.其猶蹙靈鳳於鳩巢.回神龍於兔窟也。委明二師立義.如法華玄及止觀。  △三今釋。 【疏】今明佛僧是人.諦即中道。中道之法.即法是人.即人是法。故言三寶同真諦。  佛僧是人者。佛是果人.僧是因人。因果所證.不逾中道。中道實相即法寶也。人法不二.故曰同真。如斯釋義.方契圓經。比前二師.塗漢相萬。  △二褒貶得失。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以如來最上誓願而發願者。當知是人無有愚癡。堪受供養。以此願力功德果報。於世最勝。如阿羅漢。若有不能如是觀了三寶常者。是旃陀羅。若有能知三寶常住實法因緣。離苦安樂。無有嬈害能留難者。 【疏】偈後長行褒貶得失者。莊嚴用此文.答示人天魔道問。旃陀羅即是魔道.阿羅漢是人天道。有師不用此。釋羅漢非人.旃陀羅非魔。此但是結前得失之意。知三寶常.堪受供養。如阿羅漢.名之為得。若不知常.為害法身。如旃陀羅.名之為失。  經最上之誓願者。即法華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也。褒貶得失.不取莊嚴釋義。前文已依河西.用受供文兼答人天魔道也。經無有愚癡者。即名字等人.雖有煩惱.如無煩惱也。經是旃陀羅者。不了常住.卑鄙下劣.譬以賤姓。  △二答受法樂二。初受法樂。 爾時人天大眾阿修羅等。聞是法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其心調柔。善滅諸蓋。心無高下。威儀清淨。顏貌怡悅。知佛常住。 【疏】次爾時人天眾去.明受法樂。因事答問又二。先受法樂。  經心無高下者。了生滅不二.達凡聖一如。  △二申供養。 是故施設。諸天供養。散種種華。末香塗香。鼓天伎樂。以供養佛。 【疏】次伸供養。  △二領瑞結成二。初分科。 【疏】爾時佛告下.第二領瑞結成。為二。前命迦葉領.次命純陀領。  △二前迦下。隨釋二。初命迦葉領四。初命。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言。善男子。汝見是眾希有事不。 【疏】前迦葉文中.云復見大眾說十三偈者。一云。佛與大眾各說十三偈。此文是佛說.大眾偈不來。二云。又見大眾屬上句.說十三偈屬佛.不是大眾說十三偈。於命迦葉領中.文為四。一命。  又見大眾屬上句者。即經云。復見大眾悉發誓願.謂大眾但發誓願也。故北遠云。其文顛倒。正應言復見大眾.聞佛說十三偈法.悉發誓願。十三偈者。即前答知法性二十一行偈.中間十三行也。以前四是止悲誡聽.後四是結勸修習.非正辨法性.故不取之。僧宗所釋.大意同此。  △二領。 迦葉答言。已見世尊。見諸如來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受諸大眾人天所奉飯食供養。又見諸佛大身莊嚴所坐之處。如一針鋒。多眾圍遶。不相障礙。復見大眾悉發誓願。說十三偈。亦知大眾各心念言。如來今者獨受我供。 【疏】二領。  △三推功在佛。 假使純陀所奉飯食碎如微塵。一塵一佛。猶不周徧。以佛神力悉皆充足一切大眾。 【疏】三推功在佛。  三推功在佛者。經從假使純陀去也。  △四推菩薩能知。 唯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等。能知如是希有事耳。悉是如來方便示現。聲聞大眾及阿修羅等皆知如來是常住法。 【疏】四推菩薩能知。  △二命純陀領四。初命。 爾時世尊告純陀言。汝今所見為是希有奇特事不。 【疏】次命純陀亦四。一命。  △二領。 實爾。世尊。我先所見無量諸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今悉見為菩薩摩訶薩巨身殊異顏貌無比。唯見佛身。譬如藥樹。為諸菩薩摩訶薩等之所圍遶。 【疏】二領。  經譬如藥樹者。眾生見者.滅煩惱惡.如藥除病。  △三佛重結。 佛告純陀。汝先所見無量佛者是我所化。為欲利益一切眾生令得歡喜。如是菩薩摩訶薩等所可修行不可思議。能作無量諸佛之事。純陀。汝今皆已成就菩薩摩訶薩行。得住十地菩薩所行。具足成辦。 【疏】三佛重結。  △四迦葉隨喜。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純陀所修成菩薩行。我亦隨喜。今者如來欲為未來無量眾生作大明故。說是大乘大涅槃經。 【疏】四迦葉隨喜。  △三答三問三。初總標示數。 【疏】世尊一切契經下.第三章.答上云何為眾生演說於祕密問.兼答遠離一切病.得近無上道之問。  △二但有下。徵文顯答。 【疏】但有餘之偈.是如來隱覆隨緣之說.非平等顯理究竟之義。今演隱覆.令祕顯露.即是酬其上問。而文中明五逆四重謗法三種病人.罪滅病愈.即是兼答遠離一切病。由病差罪滅.得近無上道。兼答兩問.意在於此。  如來隱覆者。以有餘覆無餘也。  △三文為下。分科隨釋二。初分科。 【疏】文為二。初略問答.次廣出七偈。  △二初中下。分釋二。初略問答二。初問。 世尊。一切契經說有餘義無餘義耶。 【疏】初中.初略標有餘無餘之問。  △二答。 善男子。我所說者。亦有餘義。亦無餘義。 【疏】次略答。有餘是不了是密.無餘是了是顯(云云)。  △二廣出七偈二。初標章懸示。 【疏】次純陀白下.是廣出七偈。問答即為七章。七章或是純陀舉.或是文殊舉.或佛自出(云云)。  △二初一下。隨文釋義七。初純陀請問二。初分科。 【疏】初一章是純陀請問。文為六。一簡闡提。二取三罪人。三釋取意。四釋簡意。五結偈。六緣起。初簡闡提中有四番問答。  △二初舉下。隨釋六。初簡闡提四。初番二。初問。 純陀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   所有之物 布施一切 唯可讚歎 無可毀損 世尊。是義云何。持戒毀戒有何差別。 【疏】初舉偈請釋.云何一切布施皆可讚歎。布施持戒可讚.布施破戒云何可讚。  △二答。 佛言。唯除一人。餘一切施皆可讚歎。 【疏】次佛答中.除一闡提。  △二番二。初問。 【疏】第二.第三番問答可見。 純陀問言。云何名為唯除一人。  △二答。 佛言。如此經中所說破戒。  △三番二。初問。 純陀復言。我今未解。唯願說之。  △二答。 佛告純陀。言破戒者謂一闡提。其餘在所一切布施皆可讚歎。獲大果報。  △四番二。初問。 純陀復問。一闡提者其義云何。 【疏】第四番問.何名闡提。  △二答三。初約謗法。 佛告純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發麤惡言。誹謗正法。造是重業。永不改悔。心無慚愧。如是等人名為趣向一闡提道。 【疏】次佛答中有三番。初通說四部弟子謗法造重.究竟無改。雖非即是.而亦趣向一闡提道。  雖非即是者。口雖誹謗.心或有信。今據惡說.漸近闡提.故云趣向。  △二約重逆。 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無怖畏慚愧。不肯發露。於佛正法永無護惜建立之心。毀呰輕賤。言多過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 【疏】第二番指四重五逆。  △三約機無。 若復說言無佛法眾。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唯除如此一闡提輩。施其餘者一切讚歎。 【疏】第三指說言無佛法眾.撥無因果。除三番外.施皆可歎。  △二取三罪人二。初分科。 【疏】爾時純陀復白下.是次問答。取三罪人即四重等.於中三。初一問答略出三相。次廣明四重謗法五逆可滅。後別明誹謗因緣。  後別明誹謗因緣者。無此經文.或是虛科.或是經本闕落。  △二初略下。隨釋三。初略出三相。 爾時純陀復白佛言。世尊。所言破戒其義云何。佛告純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誹謗正法。如是等人名為破戒。 【疏】初略。如文。  △二廣明三罪可滅二。初問。 純陀復問。如是破戒可拔濟不。 【疏】次廣中.先問。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答中意為三。初明滅惡法。次釋滅惡法。三正明惡滅。  △二初滅下。隨釋三。初明滅起惡法。 佛告純陀。有因緣故則可拔濟。若被法服。猶未捨遠。其心常懷慚愧恐怖而自考責。咄哉何為犯斯重罪。何其怪哉造斯苦業。深自改悔。生護法心。欲建正法。有護法者我當供養。若有讀誦大乘典者。我當諮問受持讀誦。既通利已。復當為他分別廣說。我說是人不為破戒。 【疏】初滅惡法者。河西云。有六妙藥。一發菩提心。二慚愧悔過。三守護正法。四恭敬護法者。五達罪相。六受持解說大乘經典。此亦六緣.大同小異。一被法服。二慚愧改悔。三生護法心。四供養護法者。五自受持讀誦。六為他說。河西云。發心達罪.亦可會此。  此亦六緣者。次第分經.對此六意。大同小異者。一五二名不同故。亦可會此者。河西初云發心者。蓋取經文.猶未捨遠其心為句。即是未捨道心.故云發心。今云被法服者.即以其心為下句之首.則屬第二慚愧改悔也。然外既未捨法服.必知內有道心。又下句既云慚愧.例知上必發心。河西第五達罪相。今云自受持讀誦。由持誦大乘.方達罪相空寂.故知河西約內。今師據外.故云亦可會此。若順現文.須依今義。以經顯云。披法服及受持讀誦故。  △二釋滅惡法三。初譬。 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日出能除一切塵翳闇冥。 【疏】次何以故下.釋中即釋其意。有譬.合.結。  △二合。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出興於世。亦復如是。能除眾生無量劫中所作眾罪。  △三結。 是故此經說護正法得大果報。拔濟破戒。  △三正明惡滅。 若有毀謗是正法者。能自改悔。還歸於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驚懼慚愧。除此正法更無救護。是故應當還歸正法。若能如是如說歸依。布施是人得福無量。亦名世間應受供養。若犯如上惡業之罪。若經一月或十五日。不生歸依發露之心。若施是人果報甚少。犯五逆者亦復如是。能生悔心。內懷慚愧。今我所作不善之業甚為大苦。我當建立護持正法。是則不名五逆罪也。若施是人得福無量。犯逆罪已。不生護法歸依之心。有施是者福不足言。 【疏】三若有毀謗下.正明惡滅。應具如前.而今文略。直言還歸正法.舉是舉非。犯五逆者。明五逆可滅.亦舉是舉非。此中三罪皆悉可滅.即是兼答遠離一切病問。既得滅罪.即得近於無上之道。  應具如前者。如前滅惡法中六意也。舉是舉非者。經從能改悔(至)應受供養.即舉是也。若犯(至)甚少.即舉非也。五逆中二段經文可見.而經中但明謗法及五逆是非.不明四重者.佛語存略。既得滅罪等者。其罪既滅.還歸正法.則是圓修.即得近於分真無上之道。  △三別明誹謗因緣(按。前文云無此經文。或是虗科。或是經本闕落)。  △三釋取意二。初分科。 【疏】又善男子犯重罪者下.第三釋取三罪人意。有法.譬.合。譬為四。一未生解。二已生解。三明護法。四得果報。  △二初譬下。隨釋三。初法。 又善男子。犯重罪者汝今諦聽。我當為汝分別廣說。應生是心。謂正法者即是如來微密之藏。是故我當護持建立。施是人者得勝果報。  △二譬四。初譬未生解。 善男子。譬如女人懷妊垂產。值國荒亂。遠至他土。 【疏】初譬造罪破戒時.女譬淺行菩薩有生解義。如女懷妊.蘊解未發。值國荒亂.譬破戒眾。持犯路絕.故言遠至他土。  譬淺行菩薩者。即偏教初心.通名淺行。圓機將發.故云有生解義。持犯路絕者。持毀相反.如路絕不通.故以他土為喻。  △二譬已生解。 在一天廟即便產育。後聞舊邦安隱豐熟。携持其子。欲還本土。 【疏】次在一天廟.譬生解。天廟譬此經.依經生解。舊邦豐熟.聞持戒功德所得果報。  △三明護法。 路經恒河。水漲暴急。荷負是兒。不能得渡。即自念言。我寧與子一處併命。終不捨棄而獨濟也。作是念已。與子俱沒。 【疏】三路經恒河.譬護法。斷常邪眾.譬恒河。邪辯忉諂.譬河水暴急。寧失報命.不捨其解.故言不獨濟也。  忉諂.上音刀.心憂也。  △四得果報。 命終之後。尋生天中。以慈念子。欲令得渡。而是女人本性弊惡。以愛子故得生天中。 【疏】四命終之後.是得果報生天。  得果生天者。得分真果.生第一義天。經本性弊惡等者。昔犯重禁.如本惡。今不捨圓解.如愛子。得入初住.如生天。  △三合。 犯四重禁。五無間罪。生護法心亦復如是。雖復先為不善之業。以護法故。得為世間無上福田。是護法者有如是等無量果報。 【疏】三犯四重下.合譬可尋。  經生護法心者。以常住解.自正正他.為護法心。  △四釋簡意二。初分科。 【疏】四純陀復言下.釋簡闡提。先問次答。答中三。法.譬.合。  △二法中下。隨釋二。初問。 純陀復言。世尊。若一闡提能自改悔。恭敬供養。讚歎三寶。施如是人得大果報不。  △二答三。初法。 佛言。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說。 【疏】法中意云.施此人不得福也。  △二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食菴羅果。吐核置地。而復念言。是果核中應有甘味。即便還取。破而甞之。其味極苦。心生悔恨。恐失果種。即還收拾種之於地。勤加修治。以蘇油乳隨時灌溉。於意云何。寧可生不。不也。世尊。假使天降無上甘雨。猶亦不生。 【疏】譬如有下.譬。既破核竟.種則不生。施一闡提如種破核。然闡提改悔.則非闡提。下文云。闡提作佛.亦名謗佛。言不作佛.亦名謗佛。若言闡提悔而作佛.是不謗佛。  經灌溉.歌賚反。說文。溉.灌也。  △三合。 善男子。彼一闡提亦復如是。燒滅善根。當於何所而得除罪。善男子。若生善心。是則不名一闡提也。 【疏】合如文。  △五結偈。 善男子。以是義故。一切所施所得果報非無差別。何以故。施諸聲聞所得報異。施辟支佛得報亦異。唯施如來獲無上果。是故說言一切所施非無差別。 【疏】五善男子下.結偈意。前一切施可稱歎者.是有餘說。今明差別.則無餘說。  △六緣起。 純陀復言。何故如來而說此偈。佛告純陀。有因緣故。我說此偈。王舍城中有優婆塞。心無淨信。奉事尼乾。而來問我布施之義。以是因緣。故說斯偈。亦為菩薩摩訶薩等說祕藏義。如斯偈者其義云何。一切者少分一切。當知菩薩摩訶薩人中之雄。攝取持戒。施其所須。捨棄破戒。如除稊稗。 【疏】六純陀復言下.是說偈緣起。  經王舍等者。王舍城中有優婆塞.先事尼乾.問施福。尼乾答施我得福.施佛無報。優婆塞嫌不平等.遂來問佛。佛知其意。即答言.一切布施唯可讚歎。彼聞歡喜.生信敬心。是故如來而說此偈。經密藏義者.即無餘義也。經少分一切者.但是一切持人.既簡破人.故云少分。  △二佛自舉偈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如我昔日下.第二章佛自舉偈。為三。一佛舉偈。二文殊舉偈.反質佛偈。三如來解釋。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佛舉偈。 復次。善男子。如我昔日所說偈言。   一切江河 必有迴曲 一切叢林 必名樹木   一切女人 必懷諂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樂 【疏】初文可見。  △二文殊反質。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前禮佛足而說偈言。   非一切河 必有迴曲 非一切林 悉名樹木   非一切女 必懷諂曲 一切自在 不必受樂 佛所說偈其義有餘。唯垂哀憫說其因緣。何以故。世尊。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猶如直繩入於西海。如是河相於餘經中佛未曾說。唯願如來。因此方等阿含經中說有餘義。令諸菩薩深信解之。世尊。譬如有人先識金鑛。後不識金。如來亦爾。盡知法已。而所演說有餘不盡。如來雖作如是餘說。應當方便解其意趣。一切叢林必是樹木。是亦有餘。何以故。種種金銀琉璃寶樹。是亦名林。一切女人必懷諂曲。是亦有餘。何以故。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一切自在必受安樂。是亦有餘。何以故。有自在者轉輪聖帝。如來法王不屬死魔。不可滅盡。梵釋諸天雖得自在。悉是無常。若得常住無變易者。乃名自在。所謂大乘大般涅槃。 【疏】次文殊反質中.云方等阿含者。阿含翻法歸.眾法所歸。阿含通小大。小直云阿含.大加方等。  經雖得自在.悉是無常者。以無常故.非受安樂。  △三如來解釋。 佛言。善男子。汝今善得樂說之辯。且止諦聽。文殊師利。譬如長者身嬰病苦。良醫診之為合膏藥。是時病者貪欲多服。醫語之言。若能消者則可隨意。汝今體羸。不應多服。當知是膏亦名甘露。亦名毒藥。若多服不消則名為毒。善男子。汝今勿謂是醫所說違於義理。損失膏勢。善男子。如來亦爾。為諸國王后妃太子王子大臣。因波斯匿王王子后妃憍慢心故。為欲調伏。示現恐怖。如彼良醫。故說此偈。   一切江河 必有迴曲 一切叢林 必名樹木   一切女人 必懷諂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樂 文殊師利。汝今當知。如來所說無有漏失。如此大地可令反覆。如來之言終無漏失。以是義故。如來所說一切有餘。爾時佛讚文殊師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知如是之義。憫哀一切。欲令眾生得智慧故。廣問如來如是偈義。 【疏】三佛言下.是佛為釋。  經匿王王子后妃者。王憍慢.后妃諂曲。兩偈中.初譬後合.皆上半誡后妃.下半誡王子。江河者。誡后妃不應諂曲向王。必名樹木者。喻王自在.必受安樂。王子未同.不應憍慢。  △三文殊重難二。初分科。 【疏】爾時文殊下.第三章文殊重難。於中先難。次佛告下.佛答。  △二隨釋二。初難。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復於佛前而說偈言。   於他語言 隨順不逆 亦不觀他 作以不作   但自觀身 善不善行 世尊如是說此法藥。非為正說。於他語言隨順不逆者。唯願如來垂哀正說。何以故。世尊常說一切外學九十五種皆趣惡道。聲聞弟子皆向正路。若護禁戒。攝持威儀。守慎諸根。如是等人深樂大法。趣向善道。如來何故於九部中見有毀他則便呵責。如是偈義為何所趣。 【疏】初問中意言.九十五種皆趣惡道。聲聞為正.即是善道。華嚴云九十六種皆是外道.二文云何通。解言。華嚴指實行二乘.故不名正。古百論疏云順化聲聞皆是外道。  華嚴指實行者。以大斥小.故皆是邪。今云聲聞為正.即是大乘權行.故得是正。故知聲聞語同.而大小權實有異。故使華嚴與此經去就兩說。又復應知.小乘經中云九十五邪者。乃是以實行小乘.斥彼邪外.復與今經義別。百論疏明順化者.順小乘化.即實行也。  △二佛答。 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我說此偈亦不盡為一切眾生。爾時唯為阿闍世王。諸佛世尊若無因緣終不逆說。有因緣故。乃說之耳。善男子。阿闍世王害其父已。來至我所。欲折伏我。作如是問。云何世尊是一切智非一切智耶。若一切智。調達往昔無量世中常懷惡心。隨逐如來欲為逆害。云何如來聽其出家。善男子。以是因緣我為是王而說此偈。   於他語言 隨順不逆 亦不觀他 作以不作   但自觀身 善不善行 佛告大王。汝今害父。已作逆罪。最重無間。應當發露以求清淨。何緣乃更見他過咎。善男子。以是義故。我為彼王而說是偈。復次善男子。亦為護持不毀禁戒成就威儀見他過者。而說是偈。若復有人受他教誨。遠離眾惡。復教他人令遠眾惡。如是之人則我弟子。 【疏】次佛答。如文。  △四佛復舉偈三。初佛舉偈。 爾時世尊為文殊師利。復說偈言。   一切畏刀杖 無不愛壽命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 【疏】爾時世尊下.第四章.復是佛舉偈。為三。初佛舉偈。  經恕己.聲類。以心度物曰恕。  △二文殊疑。 爾時文殊師利復於佛前。而說偈言。   非一切畏杖 非一切愛命 恕己可為譬 勤作善方便 如來說是法句之義亦是未盡。何以故。如阿羅漢。轉輪聖王。玉女象馬。主藏大臣。若諸天人及阿修羅。執持利劍能害之者。無有是處。勇士烈女。馬王獸王。持戒比丘。雖復對至而不恐怖。以是義故。如來說偈亦是有餘。若言恕己可為譬者。是亦有餘。何以故。若使羅漢以己譬彼。則有我想及以命想。若有我想及以命想。則應擁護。凡夫亦應見阿羅漢悉是行人。若如是者即是邪見。若有邪見。命終應生阿鼻地獄。又阿羅漢設於眾生生害心者。無有是處。無量眾生亦復無能害羅漢者。 【疏】次文殊疑。  經則應擁護者。以有我命想.故不令他人打罵也。經凡夫亦應下.使凡夫謂羅漢同己也。經行人者。凡夫造作生死諸行.故名行人。故上經云嶮惡道者.謂諸行也。若謂聖同凡.即是邪見。  △三如來釋。 佛言。善男子。言我想者。謂於眾生生大悲心。無殺害想。謂阿羅漢平等之心。勿謂世尊無有因緣而逆說也。昔日於此王舍城中有大獵師。多殺群鹿。請我食肉。我於爾時雖受彼請。於諸眾生生慈悲心如羅羅。而說偈言。   當令汝長壽 久久住於世 受持不害法 猶如諸佛壽 是故我說此偈。   一切畏刀杖 無不愛壽命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為諸菩薩摩訶薩故。諮問如來如是密教。 【疏】三佛印讚。  佛答中二偈。初是呪願獵師.令同佛壽.亦是呪願彼鹿。後偈訶誡獵師.令捨殺業。  △五文殊舉偈二。初分科。 【疏】爾時文殊下.第五章.復是文殊舉偈。又二。先文殊說偈.次如來印成。  △二貪愛下。隨釋二。初文殊說偈。 爾時文殊師利。復說是偈。   云何敬父母 隨順而尊重 云何修此法 墮於無間獄  △二如來印成。 於是如來復以偈答。   若以貪愛母 無明以為父 隨順尊重是 則墮無間獄 【疏】貪愛無明者。舊解云。貪心是內向.喻之如母。無明是外境.喻父。然只是貪愛.豈墮無間。因貪起邪見.是故墮落。此義不然.貪愛無明俱有內外。無明是受身之本.如父。貪是枝末煩惱.如母。又父是疏緣.如無明。母是親緣.如貪愛。  無明是受身之本者。即十二支初無明也。  △六如來自舉偈三。初如來舉偈。 爾時如來復為文殊師利。重說偈言。   一切屬他 則名為苦 一切由己 自在安樂   一切憍慢 勢極暴惡 賢善之人 一切愛念 【疏】如來復為下.第六章.如來自舉偈。為三。一如來舉偈。  第六番偈.昔為女人說之。彼女厭離屬夫之苦.故佛為說。一切屬他.則名為苦.令厭女身。一切由己.自在安樂.令求男子。憍慢暴惡.誡諸男子令捨高慢。賢善愛念.令諸男子修賢善行。  △二文殊疑。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是亦不盡。唯願如來復垂哀憫。說其因緣。何以故。如長者子從師學時。為屬師不。若屬師者義不成就。若不屬者亦不成就。若得自在亦不成就。是故如來所說有餘。復次。世尊。譬如王子無所綜習。觸事不成。是亦自在。愚闇常苦。如是王子若言自在義亦不成。若言屬他義亦不成。以是義故。佛所說義名為有餘。是故一切屬他。不必受苦。一切自在。不必受樂。一切憍慢。勢極暴惡。是亦有餘。世尊。如諸烈女。憍慢心故。出家學道。護持禁戒。威儀成就。守攝諸根。不令馳散。是故一切憍慢之結不必暴惡。賢善之人一切愛念。是亦有餘。如人內犯四重禁已。不捨法服。堅持威儀。護持法者見已。不愛是人。命終必墮地獄。若有善人犯重禁已。護持法者。見即驅出。罷道還俗。以是義故。一切賢善不必悉愛。 【疏】二文殊難。  經若屬師等者。徵前半偈.明安樂者由己不成。此人所有知見之樂.從師學得.則非不屬。不屬之義.既不成就。如來昔言由己安樂.明是有餘。經若得自在亦不成。既明安樂者.自在不成。此人所有知見之樂從師學得.則非自在。自在之義.既不成就。如來昔言自在安樂.明是有餘。經綜習.子宋反。三蒼。綜.理也.經也。謂機縷持絲交者也。屈繩制經.令得開合.今以學習喻之。  △三如來釋。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有因緣故。如來於此說有餘義。又有因緣。諸佛如來而說是法。時王舍城有一女人名曰善賢。還父母家。因至我所。歸依於我及法眾僧。而作是言。一切女人勢不自由。一切男子自在無礙。我於爾時知是女心。即為宣說如是偈頌。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今能為一切眾生。問於如來如是密語。 【疏】三如來釋。  △七文殊自舉偈二。初文殊舉偈。 文殊師利復說偈言。   一切諸眾生 皆依飲食存 一切有大力 其心無嫉妬   一切因飲食 而得諸病苦 一切修淨行 而得受安樂 如是世尊。今受純陀飲食供養。將無如來有恐怖耶。 【疏】第七章.文殊自舉偈。又二。先舉偈。  將無如來有恐怖者。若言因食得存者.佛今受食.應是怖畏命終。若言因食得病者.佛今受食.應合怖畏病苦。  △二如來違釋。 爾時世尊復為文殊。而說偈言。   非一切眾生 盡依飲食存 非一切大力 心皆無嫉妬   非一切因食 而致諸病苦 非一切淨行 悉得受安樂 文殊師利。汝若得病。我亦如是應得病苦。何以故。諸阿羅漢及辟支佛菩薩如來實無所食。為欲化彼。示現受用無量眾生所施之物。令其具足檀波羅蜜。拔濟地獄畜生餓鬼。若言如來六年苦行。身羸瘠者。無有是處。諸佛世尊獨拔諸有。不同凡夫。云何而得身羸劣耶。諸佛世尊精勤修習。獲金剛身。不同世人危脆之體。我諸弟子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不依於食。一切大力。無嫉妬者。亦有餘義。如世間人終身永無嫉妬之心而無大力。一切病苦因食得者。亦有餘義。亦見有人得客病者。所謂棘刺刀劍矛矟。一切淨行受安樂者。是亦有餘。世間亦有外道之人。修於梵行。多受苦惱。以是義故。如來所說一切有餘。是名如來非無因緣而說此偈。有因故說。昔日於此優禪尼國。有婆羅門名羖羝德。來至我所。欲受第四八戒齋法。我於爾時為說此偈。 【疏】次如來違釋。  經汝若得病等者。既汝得病時.而我不得。世人因食得病.云何令我同之。經諸阿羅漢(至)無所食者。應化二乘.則不須食。若實行者.苦依身在.尚假摶食。經羸瘠.才亦反。說文。瘠.瘦也。經羖羝德等者。彼習自餓.佛教修八齋.故說此偈。經第四八戒齋法者。北遠云。有言於彼月六齋中受第四齋。亦可於彼小乘法中有二種戒。一者盡形戒.二者日夜戒。盡形戒中有五戒十戒具戒。約對彼故.宣說八戒.以為第四。  △四答一問二。初標示。 【疏】爾時迦葉白佛下.第四章.答云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問。一番問答。  △二答中下。隨釋二。初問。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名為無餘義耶。云何復名一切義乎。 【疏】答中具騰上意。無餘即是究竟義。云何復名一切義乎.即不究竟。  △二佛還下。答二。初配問。 【疏】佛還酬兩問。唯除助道是無餘義.酬其畢竟問。其餘諸法通餘無餘.酬其復名一切義乎.不畢竟義。  唯除助道是無餘義者。若依河西.則因名助道.果屬正道。若依興皇.因果俱助.唯理名正。  △二唯除下。釋文。 善男子。一切者。唯除助道常樂善法。是名一切亦名無餘。其餘諸法亦名有餘。亦名無餘。欲令樂法諸善男子知此有餘及無餘義。 【疏】唯除助道常樂善法者。河西云。助道是因.常樂是果。修萬行因.得萬德果.此則無餘。為利根人作真實說.無法不盡。故云一切亦皆無餘.其餘諸法悉是有餘。就有餘中亦有無餘。如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緣。稱器取之.故言無餘。興皇云。助道語通.不的是因。今以常為果.善法為因。此果此因並是助道.為緣斥倒。非因非果乃是正道.名無餘義。  此則無餘者。河西意云常果正道.方是無餘。故知經云惟除助道.是簡去其因.以因尚有餘故.常樂善法正取其果。為利根下.消經亦名一切義也。常果徧攝.故云無法不盡。故云下.牒經雙結.應云亦名無餘。言亦皆者.字悞。其餘下.謂大乘之因.二乘因果.悉名諸法.此皆河西義也。非因非果者。興皇謂因果屬事.但是助道。理非因果.方名正道。故知興皇以助道二字為標名.常樂善法四字是示義。謂常樂是果.善法是因。此之因果皆是所除.故云唯除助道等。經云亦名一切下.乃明非因非果之理.屬無餘義。經云其餘諸法.即上所除助道也.此興皇義也。二家釋義有同蘭菊。故疏雙列.而無去取。  △二歡喜領解三。初舉前重示。 【疏】迦葉菩薩心大下.即是大段第二.大眾歡喜領解。初開章為二。一次第答問.二歡喜領解。今答問既竟.次大眾歡喜。  △二文為下。正分此章。 【疏】文為二。一正領解.二現病結成。初又兩。一迦葉領解.二大眾領解。  △三迦葉下。隨文釋義二。初正領解二。初迦葉領解二。初領解讚歎。 迦葉菩薩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前白佛言。甚奇世尊。等視眾生如羅羅。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汝今所見微妙甚深。 【疏】迦葉領又二。初領解讚歎。  △二更問功德。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說是大乘大涅槃經所得功德。佛告迦葉。善男子。若有得聞是經名字。所得功德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能宣說。唯佛能知。何以故。不可思議是佛境界。何況受持讀誦。通利書寫經卷。 【疏】次迦葉更問功德。  △二大眾領解二。初分科。 【疏】爾時諸天世人下.是第二大眾領解。又三。一大眾稱歎勸請。二如來止悲酬請。三大眾供養發心。初文四偈。為三。  △二初一下。隨釋三。初大眾稱歎勸請三。初標請。 爾時諸天世人及阿修羅。即於佛前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諸佛難思議 法僧亦復然 是故今勸請 唯願少停住 【疏】初一行標請。  經少停住者。大眾既知如來隨機.非滅示滅.故不勸久住.但願少停.待三人至。  △二釋請。   尊者大迦葉 及以阿難等 二眾之眷屬 不久須臾至   并及摩竭主 阿闍世大王 至心敬信佛 猶故未來此 【疏】次兩行釋請。舉出家二人.在家一人未至.不應入滅。  △三結請。   唯願佛世尊 少垂哀憫住 於此大眾中 斷我諸疑網 【疏】後一行結請。  △二如來止悲酬請二。初分科。 【疏】如來止悲酬請.兩行半為二。初兩行酬請.次半行止悲。  △二但初下。隨釋二。初酬請。 爾時如來為諸大眾。而說偈言。   我法最長子 是名大迦葉 阿難勤精進 能斷一切疑   汝等當諦觀 阿難多聞士 自然能解了 是常及無常 【疏】但初酬中二人云。阿難多聞士.自然能解了.是常及無常。六卷云。觀如來兩足.自知常無常。如來涅槃時.一足黑黮.一足光淨。光淨表法身常住.黑黮表迹應無常。  △二止悲。   以是故不應 心懷大憂惱  △三大眾供養發心三。初供養。 爾時大眾以種種物供養如來。 【疏】爾時大眾下.第三大眾供養發心。又三。一供養。  一供養者。由迦葉為眾騰疑.發三十四問。如來大悲.隨問而答.其義已周.故使大眾報恩供養。  △二發心。 供養佛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二發心。  二發心者。即在住前。  △三進位。 無量無邊恒河沙數諸菩薩等。得住初地。 【疏】三進位。可見。  三進位者。即初住分證.別地圓住.證道同故.故經云初地。  △二現病結成二。初分科。 【疏】爾時世尊下.第二如來結成。又三。一授記。二付囑。三現病。  二付囑者。圓常大法.首付文殊。一性宗義祖承由此。  △二舊云下。隨釋三。初授記。 爾時世尊與文殊師利。迦葉菩薩及與純陀而受記莂。受記莂已。說如是言。諸善男子。自修其心。慎莫放逸。我今背疾。舉體皆痛。我今欲臥如彼小兒及常患者。 【疏】舊云。從付囑下.便為現病品。今則不然。現病為結成前.在此無妨也。背痛者.出大智論。昔鹿王為後來跛兔.忍死待之。今佛為須跋.故背痛也。  出大智論者。釋論第二十六.釋精進無滅中云。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有大樹林.多有禽獸。野火來燒.三邊俱起。唯有一邊.而隔一水。眾獸窮逼.逃命無地。我爾時為大身多力鹿。以前腳跨一岸.以後腳距一岸.令眾獸蹈背而度.皮肉盡壞。以慈悲力.忍之至死.最後一兔來.氣力已竭。自強努力.忍令得過。過已背折.墮水而死。前得度者.今諸弟子是。最後一兔.須跋陀是。西域記亦同此說.彼云蹇兔。  △二付囑。 文殊汝等當為四部廣說大法。今以此法付囑於汝。乃至迦葉阿難等至。復當囑付如是正法。  △三現疾。 爾時如來說是語已。為欲調伏諸眾生故。現身有疾。右脇而臥。如彼病人。  △二大眾供養(按。依前初次第答三十四問下.應有此科)。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九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現病品第十八  △三合五品顯示涅槃行二。初四品明修五行五。初現病品明病行二。初題目三。初引古義總斥。 【疏】現病品。莊嚴名第二周。梁武稱中後。開善答離一切病。興皇兩存。前雖答竟.何妨更說。後雖更說.何妨答前。觀師兩望。望前是結成前答.望後是生起五行。雖復兩望.望前是旁.望後為正。今皆不然。  開善下.佛實無病.示現有病.令他離病.即是答上云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問也。望後為正者。以現病品在五行之初故。今皆不然者。今師總斥梁武中後.如第一疏。破開善答問.理亦不成。且佛答迦葉問.但齊大眾品.具如長壽品初.疏文十義也。故知此品非是答問。觀師雖云望後為正.而云望前是結成前答.破同開善。所立俱非.故今總斥。  △二從此下。舉大章別示。 【疏】從此品去.是第三涅槃行。其文有二。先明修五行.次明證十德。初文為五。一病行。二聖行。三梵行。四天行。五嬰兒行。今說初行.從此標名.故言現病品。  △三然品下。對文旨釋妨二。初立妨。 【疏】然品題現病.而文明無病.此義云何。  △二由前下。解二。初明立題所據。 【疏】由前品末.授記付囑竟。即云我今背痛.舉體皆痛.如彼小兒及常患者。從此義故.題現病品。  △二由現下。示無病之由。 【疏】由現此病.致有三推三請.明如來無病。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四。一明推請。二現無病相。三大眾供養。四廣明無病。  △二初有下。隨釋四。初推請二。初分章點示二。初分章明相間。 【疏】初有三推三請。一請說法。二請息惡慢。三雙請二事。三推者。一推自行。二推化他。三推證果。兩三相間.皆先推次請。合成三段.開成六章。  △二初約下。點示無病意。 【疏】初約自行推者。佛萬行悉滿.眾苦併除.寧當有病。次化他推者。佛自行竟.化他功滿.能斷眾生三毒之病.寧當有病。三證果推者。佛地圓足.種智現前.湛然常住.寧得有病。  眾苦併除者。二死盡故.尚無變易.寧當有分段病耶。能斷下.尚能斷他煩惱之病.寧當自有四大病耶。佛地下.若在因中.或容有病。以惑未盡故.智未極故。今既圓極.寧當有病。  △二就推下。隨文釋義三。初推自行二。初推自行二。初分科。 【疏】就推自行文為兩。初明無病因.後明有無病因。  △二偏言下。隨釋二。初明無病因。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已免一切諸病。患苦悉除。無復怖畏。世尊。一切眾生有四毒箭則為病因。何等為四。貪欲瞋恚。愚癡憍慢。若有病因則有病生。所謂寒熱肺病。上氣吐逆。膚體。其心悶亂。下痢噦噎。小便痳瀝。眼耳疼痛。腹背脹滿。顛狂乾消。鬼魅所著。如是種種身心諸病。諸佛世尊悉無復有。今日如來何緣顧命文殊師利。而作是言。我今背痛。汝等當為大眾說法。 【疏】偏言四分者.通見思故。五見及疑.別在見諦。通別病因.佛必定無。  偏言四分者。即經云貪欲瞋恚愚癡憍慢也。諸部小乘.即以三毒.及等分為四。今經不取等分.而取憍慢也。若合字釋義.則貪欲無別.乃至憍慢亦爾。若分字釋義.則自愛為貪.愛他為欲.自忿為恚.忿他為瞋.自惑為愚.惑他為癡.自貴曰憍.陵他曰慢。通見思故者。以十使見惑.後五中有此四故。九地思惑亦有此四.故云通也。身邊等五.及後五中疑.思惑中無.故云別在見諦。今迦葉但舉此四.以攝見思。通別病因者。見思通惑.是分段病因。無明別惑.即變易病因。以四分之名.通界外故。經.音習。噦噎.於越反。通俗文。氣逆曰噦。痲瀝.力金反.聲類痲.小便數也。經顧命文殊者。尚書曰。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孔安國云。臨終之命曰顧命。實命羣臣.敘以要言。  △二明有無病因。 有二因緣則無病苦。何等為二。一者憐憫一切眾生。二者給施病者醫藥。如來往昔已於無量萬億劫中修菩薩道。常行愛語。利益眾生。不令苦惱。施疾病者種種醫藥。何緣於今自言有病。 【疏】有二因緣下.推有無病因。憐憫是內心.給施是外捨。內救外濟.除眾苦惱.即是無病之因。先推竟。  △二請說法四。初請教弟子。 世尊。世人有病。或坐或臥。不安其處。或索飲食。勅誡家屬修治產業。何故如來默然而臥。不教弟子聲聞人等。尸波羅蜜。諸禪解脫。三摩跋提。修諸正勤。 【疏】次世尊世人有病下.是請說法。文為四。一請教弟子。  經聲聞人等下.列三學也。尸羅是戒。諸禪是定。三摩提此云正受。正勤是慧。  △二請大乘。 何緣不說如是甚深大乘經典。 【疏】二請大乘。  △三請教不退。 何故不以無量方便教大迦葉。人中象王。諸大人等。令其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三請教不退.即是生善。  經教大迦葉者。謂迦葉尊者是佛長子也。  △四請治惡。 何故不治諸惡比丘受畜一切不淨物者。世尊實無有病。云何默然右脇而臥。 【疏】四請治惡人.即是滅惡。在文可見.此亦是四悉意也。  此亦是四悉者。初文教弟子.即世界。次文請大乘.即第一義。餘二如文。經何故不治惡比丘者。佛今在世而不自治.滅後何人能治耶。  △二推化他二。初推化他二。初分科。 【疏】次諸菩薩等下.是推化他。文為二。先明化他除三障.次明化他及以發願。初文三。先標三障。次釋。後結。  △二初標下。隨釋二。初化他除三障三。初標。 諸菩薩等。凡所給施病者醫藥。所得善根悉施眾生。而共迴向一切種智。為除眾生諸煩惱障。業障。報障。 【疏】初標可見。  △二釋三。初釋煩惱障二。初簡示障體。 煩惱障者。貪欲瞋恚。愚癡忿怒。纏蓋焦惱。嫉妬慳悋。姦詐諛諂。無慚無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貢高。懟恨諍訟。邪命諂媚。詐現異相。以利求利。惡求多求。無有恭敬。不隨教誨。親近惡友。貪利無厭。纏縛難解。欲於惡欲。貪於惡貪。身見有見及以無見。頻申憙睡。欠不樂。貪嗜飲食。其心瞢。心緣異相。不善思惟。身口多惡。好憙多語。諸根闇鈍。發言多虛。常為欲覺恚覺害覺之所覆蓋。是名煩惱障。 【疏】次釋中又三。初釋煩惱障.四句料簡。利而不深.亦深亦利.若數數起.妨修道者.名煩惱障。深而不利.不深不利.不數數起.雖是煩惱而不名障。  初釋煩惱下.先簡示障體。文有四句。前二是障.後二非障.皆先列次釋。若數數下.釋前二句義也。數數起是明利相.而闕深義。故止觀云。發時深重.不可禁止.觸境彌增.無能遮制.是為深相。數數發起.起輒深重.故名為利。不數數下.釋後二句.文亦闕略。應云起雖深重.不數數起.即深而不利也。不深不利.義準可解。 【疏】通論四句皆是煩惱。此別分別故爾。  通論下.結示今意。今約別論障義.故二是二非。又據止觀.煩惱境列四句竟.乃云第四即屬通途果報惑相。尋常相係.故言非深非利。三句起動異常.即屬煩惱發相。雖此約現行.彼明發相.而其句義旨趣合同。以驗今文.應云三句是障。今但判前二者.或恐疏誤.或別有意。  △二七慢下。隨文釋義。 【疏】七慢如文。成論有大慢為八.但此文略。河西有九慢。謂小中上.等中等.單慢開為兩。小中上者.自恃我解勝他小愚.恒自慢於小者。等中等者.我與他齊.起勝彼心。慢慢者.謂其智解勝一切人.更無及者。大慢者.等中上.上中等。不如慢者.多不如中.言我小劣而實懸殊。我慢者.觀五陰為我.著我所由。邪慢者.實無功勳.自以為有。  七慢下.隨文釋義。經蓋纏者。謂五蓋十纏。五蓋如前記。十纏者。一瞋。二覆。三睡。四眠。五戲。六掉。七無慚。八無愧。九慳。十嫉。忿恚曰瞋。隱藏自罪曰覆。意識昏熟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遊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處起罪.不自羞曰無慚。露處為非.不羞他.曰無愧。財法不能慧施曰慳。他榮心生熱惱曰嫉。七慢者。一慢。二慢慢。三不如。四增上。五我。六邪。七憍。等中上.上中等者。其實與他齊等.而自謂我勝.故云等中上。他實高勝.謂己等彼.故云上中等。俱舍亦明八慢.名義次第.與此小異。一我慢.自謂盛壯.我慢則強。二大慢.於他勝謂己勝。三過慢.於他勝謂己等。四邪慢.於有德中.謂己有德。五增上慢.未得謂得。六慢慢.於他等謂己等.於等而輕。七不如慢.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八憍慢.己不如他.亦謂己等。經懟恨。爾雅。漲淚反.懟.怨也。經欠㰦.又作呿.同丘庶反。通俗文。張口運氣.謂之欠㰦也。  △二釋業障二。初示業階差。 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 【疏】次釋業障者。決定四種業.能障初果。決定欲界業.障第三果。決定色無色業.障第四果。  釋業障中皆云決定者.簡異不定故。  △二此中下。徵文釋妨。 【疏】此中重惡之病乃是報障.何以釋業。舊二解。一云。重惡之病.實是報障。而釋業者.果中說因。二云。五無間業.如惡重病.借此為譬。  五無間者。應法師云。無間有二。一身無間.二受苦無間。而言五者.以五逆業感無間報。因果合標.故云五無間也。或云無間之果有五種故。謂一報無間.捨身即受。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無絕故。五形無間.其身充滿八百由旬故。  △三釋報障。 報障者。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誹謗正法及一闡提。是名報障。 【疏】三釋報障云。謗法闡提.何關報障。亦二解。一云。生在謗法一闡提家.豈非報障。二云。惡人具二。一是惡業.二是惡報。故雀欲蛇瞋.皆先業果。  雀欲蛇瞋者。雀多婬欲.蛇多瞋恚。皆先業果者。蛇雀身是報果.瞋欲心是習果.並由先世瞋欲習報業因.感斯二果。復由宿習又起來業.以例惡人.其旨可見。  △三結。 如是三障名為大病。而諸菩薩於無量劫修菩提時。給施一切疾病醫藥。常作是願。令諸眾生永斷如是三障重病。  △二化他及發願。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修菩提時。給施一切病者醫藥。常作是願。願令眾生永斷諸病。得成如來金剛之身。又願一切無量眾生作妙藥王。斷除一切諸惡重病。願諸眾生得阿伽陀藥。以是藥力能除一切無量惡毒。又願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疾得成就無上佛藥。消除一切煩惱毒箭。又願眾生勤修精進。成就如來金剛之心。作微妙藥療治眾病。不令有人生諍訟想。亦願眾生作大藥樹。療治一切諸惡重病。又願眾生拔出毒箭。得成如來無上光明。又願眾生得入如來智慧大藥微密法藏。世尊。菩薩如是已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發是誓願。令諸眾生悉無諸病。何緣如來乃於今日唱言有疾。  △二請息惡慢二。初請除愚人惡。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不能坐起。俯仰進止。飲食不御。漿水不下。亦復不能教誡諸子。修治家業。爾時父母妻子兄弟親屬知識。皆於是人生必死想。世尊。如來今日亦復如是。右脇而臥。無所論說。此閻浮提一切愚人當作是念。如來正覺必當涅槃生滅盡想。而如來性實不畢竟入於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無變易故。以是因緣。不應說言我今背痛。 【疏】復次世尊下.二即是請除惡慢。文為二。初請除愚人之惡。見佛現病.生必死想.起斯惡念。  經不御.御.進也。  △二請息外道慢。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身體羸損。若偃若側。臥著牀褥。爾時眾人心生惡賤。起必死想。如來今者亦復如是。當為外道九十五種之所輕慢。生無常想。彼諸外道當作是言。不如我等。以我性人自在時節微塵等法。而為常住。無有變易。沙門瞿曇無常所遷。是變易法。以是義故。世尊今日不應默然。右脇而臥。 【疏】後請息外道之慢。  經牀褥.音辱.薦也。  △三推證果二。初推證果二。初分科。 【疏】復次世尊下.三是推佛證果。身力具足.豈當有病。又二。先明身力。次明智力。  △二隨釋二。初明身力。 復次世尊。世有病者四大增損。互不調適。羸瘦乏極。是故不能隨意坐起。臥著床褥。如來四大無不和適。身力具足。亦無羸損。世尊。如十小牛力不如一大牛力。十大牛力不如一青牛力。十青牛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力不如一野象力。十野象力不如一二牙象力。十二牙象力不如一四牙象力。十四牙象力不如雪山一白象力。十雪山白象力不如一香象力。十香象力不如一青象力。十青象力不如一黃象力。十黃象力不如一赤象力。十赤象力不如一白象力。十白象力不如一山象力。十山象力不如一優鉢羅象力。十優鉢羅象力不如一波頭摩象力。十波頭摩象力不如一拘物頭象力。十拘物頭象力不如一芬陀利象力。十芬陀利象力不如人中一力士力。十人中力士力不如一鉢建提力。十鉢建提力不如一八臂那羅延力。十那羅延力不如一十住菩薩一節之力。一切凡夫身中諸節節不相到。人中力士節頭相到。鉢建提身諸節相接。那羅延身節頭相鈎。十住菩薩諸節骨解蟠龍相結。是故菩薩其力最大。 【疏】初身力中.廣舉諸力格量。優鉢羅等象者.此象色青.芬陀利色赤。二云。象行時足下有華如優鉢羅.因以名之。大拏云。行蓮華上白象.即其證也。又云雷震時.牙上生優鉢羅華.故以為名。餘者例之。鉢建提.此翻堅固。那羅延.此翻金剛。  大拏云者.謂須大拏經也。經蟠龍.蒲寒反。方言。未昇天龍.謂之蟠龍。廣雅。蟠.曲也。蟠.委也。  △二明智力。 世界成時。從金剛際起金剛座。上至道場菩提樹下。菩薩坐已。其心即時逮得十力。  △二雙請二事二。初分科。 【疏】如來今者下.三是雙請說法息惡。先長行略請.後偈廣請。偈有七行。初三行正請。次三行釋請。後一行結請。初正請又二。前一行請起說法.次兩行請除惡慢。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略請。 如來今者不應如彼嬰孩小兒。嬰孩小兒愚癡無智。無所能說。以是義故。隨意偃側。無人譏呵。如來世尊有大智慧照明一切。人之大龍。具大威德。成就神通。無上仙人。永斷疑網。已拔毒箭。進止安詳。威儀具足。得無所畏。今者何故右脇而臥。令諸人天悲愁苦惱。  △二廣請三。初正請二。初請起說法。 爾時迦葉菩薩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瞿曇大聖德 願起演妙法 不應如小兒 病者臥床蓐 【疏】初文中.迦葉是佛弟子.何以同彼外道.稱佛為瞿曇。解云。凡稱瞿曇亦有所簡。如人瞋喚及以喜喚.皆云張王。況復但言瞿曇聖德.豈同外道慢心喚耶。  瞿曇.此云甘蔗種.是佛本姓.故以張王為例。  △二請除惡慢。   調御天人師 倚臥雙樹間 下愚凡夫見 當言必涅槃   不知方等典 甚深佛所行 不見微密藏 猶盲不見道  △二釋請二。初釋息惡。   唯有諸菩薩 文殊師利等 能解是甚深 譬如善射人 【疏】次釋請。又二。初一行釋息惡。  △二釋說法。   三世諸世尊 大悲為根本 如是大慈悲 今為何所在   若無大悲者 是則不名佛 佛若必涅槃 是則不名常 【疏】次兩行釋說法。  釋說法中。經大悲為本等者。若有大悲.必應說法。今既無說.悲在何所。  △三結請。   唯願無上尊 哀受我等請 利益於眾生 摧伏諸外道 【疏】後結請。可知。  △二現無病相三。初總分經文。 【疏】爾時世尊大悲下.是第二佛示無病相。文為三。一光明利益。二蓮華利益。三化佛利益。  △二而此下。懸談所表。 【疏】而此三意有事有理。事者.病色萎悴.健色光悅。今放光晃耀.即無病相。蓮華是瑞.非是病相。化佛者。如來所作.若是病人.不能所為。有所為者.則非病相。表理者.光從身出.表法身.華能含果.表解脫。佛是覺慧.表般若。三德具足.寧當有病。  蓮華是瑞者。病相則凶。今華是瑞.故非病相。非病所能者。非實病者.能放光明也。  △三三章下。隨科釋義三。初光明利益二。初分科。 【疏】三章各二。初光明.次利益。  △二隨釋二。初光明。 爾時世尊大悲熏心。知諸眾生各各所念。將欲隨順畢竟利益。即從臥起。結跏趺坐。顏貌熙怡。如融金聚。面目端嚴。猶月盛滿。形容清淨。無諸垢穢。放大光明。充徧虛空。其光大盛過百千日。照于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佛世界。 【疏】初光中云大悲熏心者。佛德無量.何獨大悲。上文請云。三世如來大悲為本.如是慈悲今何所在。今酬此請.故言大悲熏心。前亦放光.不言過百千日。正為現病.非病所能。現光破疑.大悲熏身。  △二利益。 惠施眾生大智之炬。悉令得滅無明黑闇。令百千億那由他眾生安止不退菩提之心。 【疏】惠施眾生下.明利益。  △二蓮華利益二。初分科。 【疏】二爾時世尊心無疑慮下.是蓮華利益。亦為二。初辨蓮華。次是諸光明下.利益。  △二隨釋二。初蓮華。 爾時世尊心無疑慮如師子王。以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於其身上一切毛孔。一一毛孔出一蓮華。其華微妙。各具千葉。純真金色。琉璃為莖。金剛為鬚。玫瑰為臺。形大團圓猶如車輪。是諸蓮華各出種種雜色光明。青黃赤白。紫頗梨色。  △二利益。 是諸光明皆悉徧至阿鼻地獄。想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焦熱地獄。大焦熱地獄。是八地獄其中眾生。常為諸苦之所逼切。所謂燒煮火炙。斫刺㓟剝。遇斯光已。如是眾苦悉滅無餘。安隱清涼。快樂無極。是光明中宣說如來祕密之藏。言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乃至八種寒冰地獄。所謂阿波波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阿婆婆地獄。優鉢羅地獄。波頭摩地獄。拘物頭地獄。芬陀利地獄。是中眾生常為寒苦之所逼惱。所謂擘裂。身體碎壞。互相殘害。遇斯光已。如是等苦亦滅無餘。即得調和。溫暖適身。是光明中亦說如來祕密之藏。言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爾時於此閻浮提界及餘世界。所有地獄皆悉空虛無受罪者。除一闡提。餓鬼眾生饑渴所逼。以髮纏身。於百千歲未曾得聞漿水之名。遇斯光已。饑渴即除。是光明中亦說如來微密祕藏。言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令諸餓鬼亦悉空虛。除謗大乘方等正典。畜生眾生互相殺害。共相殘食。遇斯光已。恚心悉滅。是光明中亦說如來祕密之藏。言諸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當爾之時畜生亦盡。除謗正法。 【疏】華益之處徧於三塗.彌見其華以表解脫.明矣。八寒地獄.前四從聲.後四從色。罪人初入.見是華池.起愛即往.從見得名。或言只是地獄.色如四華。擘字應作劈裂讀之(普擊反)。  表解脫明矣者。解脫三塗.生人天故。經文次第明三塗。初明濟地獄.次明濟饑鬼.後明濟畜生。於地獄中.初濟八大獄.次眷屬獄。前八地獄.各有十六眷屬.謂八寒冰.及八炎火。彼一一獄面各有四門.謂二寒冰及二炎火.故有十六。今經中偏舉寒冰.略無炎火.故云乃至八種寒冰也。八大獄既各有十六眷屬。若支本合數.則有一百三十六所也。廣說獄相.於此非要。事備瑜伽俱舍等論.吉祥問正法念等經。前四從聲者。謂阿波波等.並是寒聲。後四從色者。疏文兩解。初約罪人.見優鉢華池等。由愛華池.入中受苦。次或言下.約凍諸罪人身體紅赤.如四華色。劈裂者。說文。劈.破也。廣雅。劈.裂也。  通言地獄者。梵言泥黎.此義譯為地獄。謂地下有獄.故言地獄。言獄縛罪人.不得解脫。婆沙云。梵言捺落迦.此言受苦器.即是苦之器具也。亦云那落迦。此言受苦者.謂是罪人也。舊譯不分.總言地獄。言捺落迦者。具四義。一不可樂。二不可救。三闇冥。四地獄。踰伽云。此下三萬二千踰膳那.有等活。等活下千踰膳那.有黑繩等七。如是已下六捺落迦.相去皆隔二千由旬。其八寒皆小於八熱地獄。俱舍乃云下過二萬至無間底.極為淺近。  △三化佛利益二。初化佛。 是一一華各有一佛。圓光一尋。金色晃曜。微妙端嚴。最上無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是諸世尊或有坐者。或有行者。或有臥者。或有住者。或震雷音。或注洪雨。或放電光。或扇大風。或出煙焰。身如火聚。或復示現七寶諸山。池泉河水。山林樹木。或復示現七寶國土。城邑聚落。宮殿屋宅。或復示現象馬師子。虎狼孔雀。鳳凰諸鳥。或復示現。令閻浮提所有眾生悉見地獄畜生餓鬼。或復示現欲界六天。復有世尊。或說陰界諸入多諸過患。或復有說四聖諦法。或復有說諸法因緣。或復有說諸業煩惱皆因緣生。或復有說我與無我。或復有說苦樂二法。或復有說常無常等。或復有說淨與不淨。復有世尊為諸菩薩演說所行六波羅蜜。或復有說諸大菩薩所得功德。或復有說諸佛世尊所得功德。或復有說聲聞之人所得功德。或復有說隨順一乘。或復有說三乘成道。或有世尊左脇出水。右脇出火。或有示現初生出家。坐於道場菩提樹下。轉妙法輪。入于涅槃。或有世尊作師子吼。令此會中有得一果二果。三果至第四果。或復有說出離生死無量因緣。 【疏】三是一一華下.化佛利益。亦為二。如前(云云)。  化佛利益。經中有相好.現通說法。現通中有依有正.如文。經鳳皇者。雄曰鳳.雌曰皇.通名曰鶠。爾雅曰。鶠.鳳。其雌.皇是也。  △二利益。 爾時於此閻浮提中。所有眾生遇斯光已。盲者見色。聾者聽聲。啞者能言。拘躄能行。貧者得財。慳者能施。恚者慈心。不信者信。如是世界無一眾生修行惡法。除一闡提。  △三大眾供養二。初敘意。 【疏】爾時一切天龍下.是第三大眾供養勸請。勸請意者。向謂臥病.恐即涅槃。今見光相.知未入滅.是故請法。先供後請。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供養。 爾時一切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羅剎建陀。憂摩陀阿婆摩羅。人非人等。悉共同聲唱如是言。善哉善哉。無上天尊多所利益。說是語已。踊躍歡喜。或歌或舞。或身動轉。以種種華散佛及僧。所謂天優鉢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散陀那華。摩訶散陀那華。盧脂那華。摩訶盧脂那華。香華。大香華。適意華。大適意華。愛見華。大愛見華。端嚴華。第一端嚴華。復散諸香。所謂沈水。多伽樓香。栴檀欝金。和合雜香。海岸聚香。復以天上寶幢幡蓋。諸天伎樂。箏笛笙瑟。箜篌鼓吹。供養於佛。 【疏】初文中云建陀者。河西云。一肩鬼.使人肩痛。優摩陀.能令人醉鬼。阿婆摩羅.令人狂鬼。  △二勸請二。初分科。 【疏】二說偈下.是勸請。十五行并少長行.分為二。初十四行.正請。次一行并長行.經家敘事。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正請三。初標請。 而說偈言。   我今稽首大精進 無上正覺兩足尊   天人大眾所不知 唯有瞿曇乃能了 【疏】初文三。初兩行標請。次十行釋請.後兩行結請。初如文。  △二釋請五。初本誓故請。   世尊往昔為我故 於無量劫修苦行   如何一旦棄本誓 而便捨命欲涅槃 【疏】次十行為五。初本誓.故請。  △二墮惡故請。   一切眾生不能見 諸佛世尊祕密藏   以是因緣難得出 輪轉生死墜惡道 【疏】次墮惡.故請。  △三下愚不知故請。   如佛所說阿羅漢 一切皆當至涅槃   如是甚深佛行處 凡夫下愚誰能知 【疏】三下愚不知.故請。  △四施甘露法故請。   施諸眾生甘露法 為斷除彼諸煩惱   若有服此甘露已 不復受生老病死 【疏】四施甘露法.故請。  △五療病故請。   如來世尊用療治 百千無量諸眾生   令其所有諸重病 一切消滅無遺餘 【疏】五療病.故請。  △三結請。   世尊久已捨病苦 故得名為第七佛   唯願今日雨法雨 潤漬我等功德種 【疏】次結請。如文。  △二經家敘事二。初分科。 【疏】二是諸大眾下.是經家敘事。為二。初請已默止.次請聲所至。  △二至淨下。隨釋二。初請已默止。   是諸大眾及人天如是請已默然住  △二請聲所至。 說是偈時。蓮華臺中一切諸佛。從閻浮提徧至淨居。悉皆聞之。 【疏】至淨居者.色頂有形有耳識故。無色不爾.故不至彼。序品中云有頂(云云)。  色頂有形等者。淨居有五。謂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今云色頂.即第五淨居也。有頂下云云者。即前文三番.釋聲至有頂義。謂竪徹三界頂.竪徹三乘頂.竪徹等覺頂.不唯尼吒為有頂也。故知今文先約色頂以解淨居者.且順他釋。 【疏】例世間天.生天.淨天。應言生淨居.無漏淨居.第一義淨居(云云)。  例世下.如下德王品明。天有四種。一者世間天。二者生天。三者淨天。四者義天。世間天度如諸國王。生天者.三界諸天。淨天者.四果及支佛。義天者.十住菩薩.以能善解諸法空義故。故知今云淨居即是天之別稱.故得例同後三。以生淨居在色界.故不得云世間淨居也。注云云者。同前有頂.以配三義。故知一家立義蓋準經文.非任胸臆。以佛釋天.義備四種故。  △四廣說無病相二。初分科。 【疏】爾時佛告下.品中第四廣說無病。又二。一明如來無病.二舉病行對辨。初文為三。一明無病。二舉往證今。三云現病是方便密語。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明如來無病三。初明無病。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具足如是甚深微妙智慧。不為一切諸魔外道之所破壞。善男子。汝已安住。不為一切諸邪惡風之所傾動。善男子。汝已成就樂說辯才。已曾供養過去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是故能問如來正覺如是之義。 【疏】此初歎迦葉。迦葉是請首.是故歎之。善哉是總歎.四句是別歎.歎得歎離。離外惡緣及內惡因.得內善因及外善緣。  外惡緣.謂諸魔外道。內惡因.謂諸邪惡風。內善因.謂微妙智慧。外善緣.謂辨才供佛。尋經可見。  △二舉往證今。 善男子。我於往昔無量無邊億那由他百千萬劫。已除病根。永離倚臥。迦葉。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上勝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諸聲聞說是大乘大涅槃經。開示分別顯發其義。我於爾時亦為彼佛而作聲聞。受持如是大涅槃典。讀誦通利。書寫經卷。廣為他人開示。分別解說其義。以是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從是來未曾有惡煩惱業緣。墮於惡道。誹謗正法。作一闡提。受黃門身。無根二根。反逆父母。殺阿羅漢。破塔壞僧。出佛身血。犯四重禁。從是已來身心安隱。無諸苦惱。迦葉。我今實無一切疾病。所以者何。諸佛世尊久已遠離一切病故。迦葉。是諸眾生不知大乘方等密語。便謂如來真實有疾。 【疏】二善男子我於往昔下.明我久無此病。過去無量者.是舉昔證今。  舉昔證今者。昔已久除病因病果.驗知今日無病也。  △三云現病是密語二。初舉類。 迦葉。如言如來人中師子。而如來者實非師子。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人中大龍。而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是業。迦葉。如言如來是人是天。而我真實非人非天。亦非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非我非命。非可養育。非人士夫。非作非不作。非受非不受。非世尊非聲聞。非說非不說。如是等語皆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猶如大海須彌山王。而如來者實非醎味同於石山。當知是語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如芬陀利。而我實非芬陀利也。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猶如父母。而如來者實非父母。如是之言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是大船師。而如來者實非船師。如是之言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猶如商主。而如來者實非商主。如是之言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能摧伏魔。而如來者實無惡心。欲令他伏。如是之言。皆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言如來能治癰瘡。而我實非治癰瘡師。如是之言亦是如來祕密之教。迦葉。如我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能修治身口意業。捨命之時。雖有親族取其屍骸。或以火燒。或投大水。或棄塚間。狐狼禽獸競共食噉。然心意識即生善道。而是心法實無去來。亦無所至。直是前後相似相續。相貌不異。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 【疏】三如言如來下.現病是方便密語。凡舉十二事密語.初十一事是舉類。  △二合無病。 迦葉。我今言病亦復如是。亦是如來祕密之教。是故顧命文殊師利。吾今背痛。汝等當為四眾說法。迦葉。如來正覺。實無有病。右脇而臥。亦不畢竟入於涅槃。迦葉。是大涅槃即是諸佛甚深禪定。如是禪定非是聲聞緣覺行處。迦葉。汝先所問。如來何故倚臥不起。不索飲食。誡勅家屬修治產業。迦葉。虛空之性亦無坐起求索飲食勅誡家屬修治產業。亦無去來。生滅老壯。出沒傷破。解脫繫縛。亦不自說。亦不說他。亦不自解。亦不解他。非安非病。善男子。諸佛世尊亦復如是。猶如虛空。云何當有諸病苦耶。 【疏】後一事合無病。  △二舉病行對辨二。初敘意分科。 【疏】迦葉世有三人下.是第二舉有病對無病。如此之人可得有病.佛不如此.豈得有病。又為二。先明三病人.次明五病人。  如此之人者。即三種人.五種人.可得有病也。  △二此中下。隨文釋義二。初明三種病人二。初對前辨示。 【疏】此中三病人異前三人。前三人不差.今三人不差差.差差。初是三種罪人。次是二乘小道。三是聞經菩薩。初法譬合.後二皆有譬合。  異前三人者。前即大眾問品.彼文三種病人.但是此中初罪人耳。以此初人含前三種。故若比前文.今乃剩有二乘小道.及聞經菩薩也。今三人者。一不差。二不差差。三差差。文逸不差二字也。初是下.釋出三人。次是二乘小道者。謂有瞻病.隨意醫藥則差.無此三即不差.故云不差差也。三是下.有瞻病亦差.無瞻病亦差.故云差差。  △二合第下。隨文釋義三。初三種罪人三。初法。 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之所能治。  △二譬。 善男子。譬如有病必死無治。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如是之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必死無疑。  △三合。 是三種人亦復如是。若有聲聞緣覺菩薩。或有說法。或不說法。不能令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二乘小道二。初譬。 迦葉。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則可令差。若無此三則不可差。  △二合。 聲聞緣覺亦復如是。從佛菩薩得聞法已。即便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非不聞法能發心也。  △三聞經菩薩二。初譬。 迦葉。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皆悉可差。  △二合。 有一種人亦復如是。或值聲聞。不值聲聞。或值緣覺。不值緣覺。或值菩薩。不值菩薩。或值如來。不值如來。或得聞法。或不聞法。自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有人或為自身。或為他身。或為怖畏。或為利養。或為諛諂。或為誑他。書寫如是大涅槃經。受持讀誦供養恭敬為他說者。 【疏】合第三人云。為諛諂利養誑他故.受持是典.與前碩異。寧當不受.不持不用.破戒讀誦。此乃與奪之意。  與前碩異者。此與四依品辨異.彼為護法.則驅遣惡人。若有破戒者.不聽受持讀誦大涅槃經。今則許其發心.為菩提種.故聽其供養等。此乃與奪之意者。今文約與.四依約奪。 【疏】初列三病人。不差者即開出三.不差差者未開.差差者即開出怖畏利養等六事。約五法師合三十種。中者.後更開五種病人.都合三十八種(云云)。  初列下.通前點示開合也。不差者。即初病人。經文已開謗法等三也。不差差者。即第二病人。而經但云聲聞緣覺.直舉二乘.故云未開。至下明五種病人.即是開此第二人也。至下方開.故云未開。差差者即開等者.第三病人經開為六也。約五法師者.即書寫等也。謂一書寫。二受持。三讀誦。四供養。五為他說。如經。合三十種者。以五人各為六事.故成三十也。中者下.中謂中間.即第二病人也。今雖未開.而下文更開四果支佛.以為五種。故探取下開文.於此結數共成三十八種。謂初人開三.中人開五.後人開三十也。  △二明五種人。 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亦非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 【疏】二迦葉有五種人下.還成上第二病人。既言遇緣可差.不遇緣死。即是四果緣覺。此等帶病修行.故言有病行處。菩薩在因.亦應例此.如此之人可言有病。佛斷惑盡.即無復病。初果斷三結者。我見.疑.戒取。人天七反者尚略.廣則十四二十八。  成上第二病人者。只是開上第二.以為五故。遇緣下.遇緣則改小入大.不遇則且滯偏空。帶病修行者。病即殘思及別惑也。菩薩在因.此收三教菩薩.以惑在故.亦是帶病.故云例此。但菩薩執輕易轉.故屬差差。斷三結者。問。見惑既有八十八使.如何但說斷三結已.即令得果。答。論云。此三種結.三三昧近對治法。身見是空.近對治法。戒取是無願.近對治法。疑是無相.近對治法。復次三結生惑增上.身見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於過未一切處生猶豫。故但說三。廣則十四二十八者。謂人天各七.為十四。人天各經中陰為二十八。 【疏】此文八萬劫成菩提.下文八萬劫發菩提心。須會釋之。  下文等者。即第二十經云得阿耨菩提心也。須會釋之者。今云成菩提.則在果。下云得菩提心.則在因。以初住真因.即是分果。故知二文義異位同。又第十九經云八萬劫至大涅槃。亦是初住位也。涅槃是斷果.菩提是智果.故知與第二十經智斷互現耳。然此三文其言小別.其意大同。若發菩提心.必至菩提涅槃果。故妙樂記第七云。故從圓義.從初發心.三義具足。又云。果中既是智斷二德.故初發心菩薩可指初住分得智斷。然經三文皆云八六四二.豈可因果同經爾許時耶。此且一往.故菩提涅槃並通因果。若教仍權.且至初住。縱至極果.其教亦權。豈必八六等.方至極果耶。則與一生入地.生身得忍為妨。 【疏】三果斷五下結.即欲界煩惱。更以貪.瞋.足我見.疑.戒取.為五下分(云云)。  五下分云云者。問。何緣此五名順下分。答。下謂欲界。此五順益下分界.故名順下分。謂貪恚不出欲界.身見不出我心.戒取不出下法.疑不出凡夫。又貪欲瞋恚故.不過欲界。故說貪瞋.如守獄卒。身見等三.如防邏人。故俱舍云。由二不超欲.謂貪瞋。由三復還下.謂身見戒取疑。五上分者。一色界貪。二無色界貪。三色無色掉舉。四色無色慢。五色無色無明。由此五種.能令有情不超上界.名順上分結。以貪過重.兩界別論。 【疏】羅漢或出有佛世.或出無佛世.故非獨一之行。辟支決定出無佛世.故名獨一之行。  獨一之行者。以支佛不從他悟.故名獨一。如麟頭之一角.故云麒麟獨一之行。此經但以麟角喻於自悟.不同小宗分部行麟喻之異也。公羊傳。麒麟.仁獸也。說文。麕身.牛尾.一角.角頭有肉。所以初果八萬.支佛十千者。以由界內.經生多少不同.致令界外.其根利鈍不等。 聖行品第十九(會疏卷第十一)  △二聖行品明聖行二。初題目二。初列章。 【疏】聖行品上。次第。釋名。枝本。說不說。  △二正示四。初次第二。初破古二。初敘。 【疏】次第者。河西明前略廣門說涅槃果.五行修涅槃因.十德聚功.獎勸行因。舊云。五行辨因.十德明果。開善云。五行明有行.十德明空行。  河西明前略廣門等者。即河西以五門分經.從第三卷至大眾問品.為第二略廣門。以五行為第三涅槃行門.故云修涅槃因也。以十功德為第四菩薩功德門.故云獎勸行因也。十德聚功等者。謂十德蓋是如來明乎十地聚集功德.獎勸行人.令慕此功德而修因也。河西五門.義如第一疏記。  △二義皆下。破。 【疏】義皆不然。河西以望果行因.文乃承躡.義不相干。何者。前明圓極之果.五行是梯隥之因。方圓非類.於義不允。  前明圓極之果者。謂純陀哀歎等.因食以明不食.乃至眾問.悉談果德圓常.故云圓極之果也。梯隥之因者。次第五行.自下昇高.如梯隥故。以古人不了.復有一行是不次第五行故。今以次第之行.望圓極之果。因果相違.以此為破。次第如方.常果如圓。以次第無常之因.而得不次常住之果者.何殊方鑿而圓柄也.故云方圓非類。 【疏】若舊以五行是因.不應言佛之所行.故名聖行。若十德是果.復不應言菩薩修行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德。又且五行非圓因.十德非極果.不成次第。  若舊下.破舊解因果義。皆先牒彼義.次引文破。經明五行.乃云佛之所行。佛則是果.何故云因。經明十德.乃云菩薩修行。菩薩是因.何故云果。又且下.縱破。縱作因果者.且次第五行.非是圓因。分證十德.非是極果.亦應十德非圓果。以古人以此十德歷別.對十地故。今破因既非圓.故破果且從非極。不成次第者。應以真因剋極果.乃成次第。今十德分果.即是真因.云何對行而成生起。又向引經明五行在果.十德在因.先果後因.復非次第。 【疏】開善五行是有.是亦不然。聖行是開空法道。梵行修十一空.住平等地。天行是第一義理。嬰兒行不來不去。病行是如來密語。豈可偏據有行義耶。言十功德是空義者.是亦不然。十是數法。昔所不得.不聞.不知。今得聞知。以聞一句半句.見少佛性。何獨偏據為空行耶。  破開善中.彼云五行屬有.今歷取五行經文.一一皆明空義.何得是有。聖行下.悉是引下經文.唯明天行是約義耳。開空法道者。聖行是開初地不思議空之因也。嬰行下.無來去故空。病行下.示為背痛.非聲聞緣覺所知.而內證真空.實無病惱.故知密語義在於空。言十下.彼云十德明空.今破之成有。初約數法是有。次昔所下.引文明有。既有聞有知.有性可見.豈是空耶。  △二明今。 【疏】今明次第者。上因食論不食.廣明大般涅槃施竟。今因病說不病。病有三種。一不可治。二應須治。三不用治。不可不用.皆不須方。一須用方治。  今明下.明今義。文中對上施章.及下二章.通明生起。因食論不食者。即上純陀品中.因催供受食.以明常身不食。乃至迦葉起三十六問.如來一一答之.名涅槃施。覈其大旨.豈踰常身不食之義耶。今因下.正明此章.因佛現病.廣談如來自行化他.若因若果.悉皆無病。故由大眾品末.而生前品。復由前品明佛無病.三人有病.故須聖行.以為醫治。病有下.正依前品列出三人。初是三種罪人。次是二乘小道。三是聞經菩薩。不可不用等者。簡前後二人.不須方術。取二乘小道.正應用治.以前文喻云.遇醫則差.不遇則不.故也。 【疏】治又為兩。一者次第.二不次第。服此方法.名為修行。修故有證.證十功德。功德是不病.不病故體顯.體顯故見性.見性故徧法界.用攝惡攝邪。攝惡邪竟.付囑焚身.分布舍利。若取斯義.善成次第。  治又下.正明醫方也。功德是不病者。故知五行是醫者.用治十德。即病人獲差.故云不病也。不病故體顯者。此起下義章。由修行故.分破無明.故法身體顯。體顯則是見佛性也。佛性正是涅槃之義。師子吼問意在於此。見性故下.起下用章。由分見佛性.故能徧十法界.起於大用.攝善星之惡.攝十仙之邪。惡邪既歸祕藏.故使付囑焚身等。玄義引曇無讖云。經義已足.其文未盡。餘有三品.謂付囑.燒身.分舍利.二萬言未來秦地耳。然此三品.悉屬用章。經雖未來.懸指何妨。以後分經.唐高宗時方至此土故。善成次第者。五章生起.義趣無乖.豈同古人謂因果有無等耶。  △二釋名二。初歷名釋義二。初釋五名二。初正釋聖義二。初標示。 【疏】次釋名者。文云聖者。諸佛菩薩之所行故.故名聖行。此含兩意。菩薩所行即次第行.諸佛所行即非次第.乃是復有一行是如來行。  含兩意下.次第屬別.不次唯圓。  △二通稱下。簡顯二。初簡通顯別二。初明來意。 【疏】通稱聖行.其義未顯.今當別釋。  其義未顯者。以次第不次第.通名聖故。今當別釋者。簡去次第.別顯圓融。  △二何者下。正簡顯二。初簡通。 【疏】何者。聖名為正.菩薩所行前淺後深。真不知俗.俗不知中。偏而非正.但通稱聖行.未為別意。  何者下.簡通。以聖訓正.簡去次第。前淺後深.地前二諦則淺.登地證中則深。真不知俗者。十住入空.非不知所破六界緣生之俗.但不知十行出假之俗耳。俗不知中.正在十行。  △二若復下。顯別。 【疏】若復有一行是如來行.一行一切行.一智一切智。故知圓行.名正名聖。故上文云。是大乘經名為佛乘.如是佛乘最勝最上。圓根性人.行於佛乘.修如來行。法華云。佛子行道已.來世成正覺。即此義也。  若復下.顯別。一行一切行者。即空是聖.即假是梵.即中是天。雙照即病兒兩行。既三諦圓觀.則五行互攝.故云一行一切行也。一智等者。智只是照。以智照境.三境相融。  △二經文下。斥他結意。 【疏】經文有兩.通釋別釋。人多從通.不識別意。今從別釋名.故名聖行。  今從別釋名者。以聖訓正.別在圓融。即是經云如來行也。  △二梵行者下。兼解餘名二。初解次第名。 【疏】梵行者。梵者.淨也。涉有同塵.塵不能染.就功能立名。天行者。就諦理立名。嬰兒行者。就譬喻立名。病行者。就所治立名。  梵行者下.兼解餘四行名.品初既列五行.故得具釋。涉有同塵者。以四等心入於生死.同彼凡夫在六塵中而達塵法界.故云塵不能染。即下疏不淨即淨義也。就功能立名者。功能離染.故得梵名。就諦理立名者。天謂實相.天然之理也。嬰兒下.示為小善.譬以嬰兒。病行下.示為自病.以破他病。病是所破.故云就所治立名。  △二如來下。解不次第名。 【疏】如來行者。就圓人立名。  就圓人立者。如來是圓滿人也。  △二釋行字。 【疏】通稱行者.不住名行。自證不著.令他不住.故稱為行。  不住名行下.住謂住著.自他俱不住著.故立行名。文中互舉。聖梵天是上求自行。兒病是下化化他。又梵行通自他.自行證俗諦理.化他起四等心。自行則任運流入.故云自證不著。化他則令彼進趣.故云令他不住。  △二文列下。結意顯題。 【疏】文列五行一行.而聖行在初。從初立名.故稱聖行品。  文列五行一行者。即品初次第.列五行畢.乃云復有一行也。  △三枝本二。初正明枝本二。初敘古。 【疏】枝本者。有人言病是根本.從病開四。  △二是義下。明今二。初斥古非。 【疏】是義不然。彼見病行其文在前.而言是本。此是讀文.何關推義。何者。病同他惡.乃是枝末。云何以末而為本耶。  △二顯今是二。初引經。 【疏】文云。菩薩住於大般涅槃。專心修習五種之行.則涅槃為本。  則涅槃為本者。涅槃是天然之理。為理起行.方名天行。故知涅槃是五行本。是則涅槃為本.五行為枝。  △二言下。示義。 【疏】言涅槃者.即是天行。緣於涅槃自修.名聖行。緣於涅槃化他.名梵行。涅槃理顯.乘理自進.名天行。乘理化物同善.名嬰兒行。同惡.名病行。豈不以天行為本.而棄本從末。  涅槃者即是天行者。應云是天。謂涅槃是天然之理.為五行本。下云乘理自進名天行。故涅槃但是天也。今云行者.相帶而言。緣涅槃自修者。緣三德理.修戒定慧。圓正論偏.故名聖行。緣涅槃化他者。實通自行.且約他論。謂緣三德理.起慈悲喜捨也。涅槃理顯者。即初地初住.無明分破.本有理顯也。若爾.則前之二行.則在地住已前。乘理自進者。依初住理.起二住行也。釋籤云。今以初地所顯之理.復結成於第二地行.故名天行。乘理化物等者。以兒病二行.是果上用。謂分果理顯.依理起用.示同小善.示有煩惱.故得二名。豈不下.結責他人.以病行為本。言天行為本者。此行依理義親.且得為本.則四行俱末。至論其旨.則唯理是本.五行俱末。他人尚不知以天行為本.況了唯理為本乎。棄本從末.斯責豈虛。  △二有師下。兼示餘義二。初單約五行二。初約次第釋二。初古明佛無病行。 【疏】有師言。五行通是病行。引文云。是五種人有病行處.唯佛無病。  五種人者。即前品五種病人。謂四果支佛也。  △二是義下。今釋病行唯佛。 【疏】是義不然。五人有病.修於聖行.以治自病.何能病行。唯佛無病.能作病行。  五人有病者。無明全在故。何能病行者。此責他解。夫言病行者.乃是果上示同惑惡.得彼行名。今此五人實有惑病.安能病行耶。  △二若五下。約互具釋三。初結前生後。 【疏】若五行次第從淺至深.則病行居後。若論一行即是五行.則一病行備於五行。  病行居後者。謂一聖。二梵。三天。四兒。五病。故云居後。  △二迦葉下。正示互具。 【疏】迦葉推佛.佛因無病.即是聖行。推果無病.即是天行。大悲熏心.即是梵行。如彼小兒.即嬰兒行。及常患者.即是病行。一即具五.名為圓行.是如來行。餘之四行亦復如是。  佛因無病者.此指前品推自行中明無病因也。由修三學.所以無病.故屬聖行。餘之四行亦復如是者。且如兒行.既是小善.推佛本因.非是小善即聖行。無小善果是天行。大悲熏心即梵行。示同小善即兒行。善具煩惱即病行。餘之三行.例說可知。病行品中既有具五之文.例知下四咸有其義。  △三若判下。結顯誡勸。 【疏】若判通別.亦以天行為通.餘行則別。雖作此釋.不可一向(云云)。  不可一向者。以天行附理.故且名通。餘四屬事.故且名別。若論互具.俱通俱別。四具天行故通。天行具四故別。即理而事.天必具四。即事而理.四皆具天。注云云者.意在於此。  △二有師下。五一對明二。初明五一因行無殊二。初敘古。 【疏】有師言。五行為因.一行為果。  △二斥顯。 【疏】是義不然。俱稱為行.云何偏判。  俱稱為行者。經云。復有一行名如來行。行則在因.云何偏判在果。又前五行中天行在果。云何偏判.五行在因。  △二明五一圓漸有異二。初敘古以束散釋義不分圓漸。 【疏】有師言。五行別.一行總。一五五一.束散之異。  束散之異者。束五為一.散一成五.故知經文五一之言.法無兩異。  △二其理下。明今以圓漸釋義斥古束散二。初約理行以縱奪。 【疏】其理乃爾.其行不然。  △二諸佛下。約漸不知圓以斥古。 【疏】諸佛境界非是二乘菩薩所知。上能束散於下.下不能卷舒於上(云云)。  非是二乘菩薩所知者。謂圓頓佛境.非兩教二乘.三教菩薩.所能知也。下不能卷舒於上者。卷舒即束散也。且如別教地前.但有聖梵二行。豈能卷五歸一.舒一成五耶。  △四此品下。說不說二。初章安正解現文三。初標示。 【疏】此品列五行名。說三.不說二。  不說二者。謂下文不說病天二行也。  △二何者下。釋意二。初釋不說天行意二。初疏主約可見釋。 【疏】何者。天行是眾行眾聖之本。其意可見.故遙指雜華。  遙指雜華者。即梵行品末.佛自指之。雜華即華嚴經也。具足應云雜華嚴飾。故華嚴.雜華之名.悉是從略。  △二治者約指應釋二。初正述意。 【疏】私謂。以雜華中.自始之末.偏圓菩薩.事理行願.因果義足.不可卒備。不如指經.以令因指往尋.覩彼廣文.不逾一理。  偏圓菩薩者。以彼所談.而有普賢行布二門。今家判義.普賢在圓.行布屬別.故云偏圓。而事理等諸法雖差.同依無差法界之性。法界即天然理也。故下文云.不逾一理。不可卒備者。以彼經中七處九會.五周六位.始末之義。新經則八十卷文.故云不可卒備。問。華嚴中豈無聖梵等行耶。答。名體通別.意如向釋。  △二初住下。兼解名。 【疏】初住已上.天之行故.故名天行。行即天故.故名天行。為天修行.故名天行。因天行進.故名天行。遠指於天.故名天行。有通有別.思之可知。  初住下.荊溪釋名也。天之行者。依初住理.發無生智。此智即行.天家之行.故曰天行。若約他宗結釋.此當依主。行即天故者。理智不二.此行即理.故云行即天故。若約他宗.義當持業。為天修行者。為顯二住天然之理.而於初住起行.故云為天修行。因天行進者。由初住分顯.自然入流.故名天行。遠指於天者。聖梵等行.所依是理.故云遠指。故使四行.亦得天名。有通有別者。於五義.則前四屬別。別在天行。第五則通.四並遠指.俱名天故。是則一即具五.名如來行也。  △二病行不釋不說病行意。 【疏】病行前已現說.道後自彰。  病行前已下.還是疏主語也。前已現說者。即指前品.如來現病.說三病人.及五病人。正是如來對三五機.示現病行.故使下文無別病行。故知菩薩至于極果.還同今佛.示現病行.故云道後自彰。若約分果.則病兒二行實通道中。今望極果.故云道後。  △三故不說下。總結。 【疏】故不說二.但說於三。  △二荊溪研詳前品。 【疏】私云。既不說二.還成現品未有。若爾.應云結前起後。病無病相.結前說常。酬迦葉請.說行因果.起後。不然則云說四.不說一也。  私云下.荊溪研詳前品。既不說二者。徵前疏主結文.釋出義旨。還成現品未有者。疏主既自云.故不說二。則天行已指雜華.而病行亦無現文.但是義具。故向云道後自彰也。是則前現病品.非是五行中病行也。故今荊溪研詳前品.若依疏主.則現病一品.但是結前施章談常而生後五行耳.故使五行現文但有其三。結前說常者。即結前施章也。說行因果起後者。即前品指往證今文也。指往無病因.證今無病果.以酬迦葉請起後行章也。此但起後行章.非是正明病行。不然下.荊溪不取疏主釋也。則以現病一品.已屬五行中病行。則是現文但闕天行.故說四.不說一也。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三。初雙標五一。次雙釋五一。後單結五行。  雙標五一等者。五即次第.一即不次。佛以次第.顯不次第.故使標釋皆雙。  △二標中下。隨釋三。初雙標五一二。初釋文二。初標次第行四。初標人。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疏】標中先標次第行。為四。一標人.謂菩薩。  △二標法。 應當於是大般涅槃經專心思惟五種之行。 【疏】二標所緣法.謂大涅槃。  △三列名。 何等為五。一者聖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嬰兒行。五者病行。 【疏】三列名.即次第五行。  △四結勸。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常當修習是五種行。 【疏】四結勸。謂治之即差.不治不差.是故勸也。  治之即差等者。此之五行.正為第二病人也。  △二標不次第行三。初標名。 復有一行。 【疏】標不次第行。為三。一標行名.謂復有一行。  謂復有一行者。五行雖殊.不出三諦。三諦不出一心。故舉一行.則攝一切。一則是理.行則是事。即事而理.五行咸一。一之行故.一即行故。  △二標人。 是如來行。 【疏】二標不次第人.謂如來也.以如來因行即因人也。  即因人者。如來是果上之稱.一行是因中之名。由修此因.而證斯果。指因所行.故曰因人。又解。如來因行者。因修觀行.故曰觀行如來。故此如來即是因人也。  △三標法。 所謂大乘大涅槃經。 【疏】三標不次第法.謂大乘大涅槃經。大乘即圓因.涅槃即圓果。即因而果.具足無缺.是為一行一切行。不結勸者。是人必差.是故不勸。  大乘即圓因者。包含曰大.運載名乘。因既進趣.故偏名大乘。果既寂滅.故偏稱涅槃.故云涅槃圓果也。即因而果等者。眾生心因.既具三軌.此因成果.名三涅槃。因果無殊.始終理一.故即因心.而具果德。經云。始自初心.常觀涅槃行道。豈非因中亦稱涅槃耶。如是觀察.一理統收.故云是為一行一切行也。若論互通.亦應云即果而因.故至果上亦名大乘。法華云。佛自住大乘。即是其義。今論圓行.正在於因。但云即因而果.其義已足。是人必差者。即前第三病人.遇醫不遇醫.皆得差故。既圓頓根利.故無結勸。若前病人.遇則得差.不遇不差.故須勸之。  △二問下。簡示。 【疏】問。五一兩行俱緣涅槃.是義云何。答。同緣涅槃.立行有異。一緣涅槃.次第立行.從淺至深。  問五下.問意者。以經標五行.則云於是大涅槃.專心思惟五種之行。標一行乃云所謂大涅槃。既俱緣涅槃.則圓別何在。答意者。中道滅理.二教同觀.而於觀法有即離之異。故云立行有異。文中先出別行.次明圓行。一緣涅槃次第立行等者。此謂別人.繫緣本有淨性.為惑所覆.如雲覆月.如礦藏金.故須破事顯理。所以十信.信本有性。十住修空.破見思惑。十行修假.破塵沙惑。十向修中。初地證中.始破無明.顯出本性。如雲已除.如礦已破.即是瓔珞二觀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也。二觀則淺.中道則深.故云從淺至深。 【疏】一緣涅槃.即以涅槃為行。於一一行無非涅槃.而有偏圓。他不見此.而作因果束散之說。謬濫多矣。  即以涅槃為行者。此謂圓人.始從名字.達事即理。如指波即水.全器是金。豈應壞器求金.滅波求水。故達此理.即名圓行。故云以涅槃為行.此則即理成行。於一一行.無非涅槃者。五行雖殊.不離一性。此則即行而理.行理互融.能所不二。理同事異.凡聖宛然。水濕元同.清濁終別。如此觀察.方名圓行。故知經文標五一行.皆云涅槃.而有偏圓二意之別。他師不見此意.而云五行是因.一行是果。或云散五束一.已如前破。又復應知.諸師不達偏圓.而作因果等釋.亦成增減二謗。請試論之。若謂因果是圓.則於五行有增謗。五行本別.濫增為圓。若謂因果是別.則於一行有減謗。一行本圓.謬減為別。若云因別果圓.義同水火。況復還同別教。以證道同圓.是分果故。因果既爾.束散例然。不見今宗.豈曉經意.故云謬濫多矣。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四。  △二雙釋五一二。初分科。 【疏】從迦葉云何菩薩下.第二雙釋。文為三。謂聖.梵.嬰。初聖行為二。初雙釋次不次行.次歎經。初釋五一中.初釋聖行為三。一雙釋戒行。二雙釋定行。三雙釋慧行。初釋戒為三。初雙釋戒行。次雙釋戒果。三雙釋行名。初釋戒行中二。先釋次第.次釋不次第。初釋次第戒行為二。一建心.二立行。建心為二。一遇人緣.二遇法緣。  建心者。立志要期也。  △二初人下。隨釋三。初聖行二。初雙釋次不次行三。初雙釋戒行三。初雙釋戒行二。初釋次第二。初建心二。初遇人緣。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所修聖行。菩薩摩訶薩。若從聲聞。若從如來。得聞如是大涅槃經。聞已生信。信已應作如是思惟。諸佛世尊有無上道。有大正法。大眾正行。 【疏】初人緣者。若從聲聞.是遇瞻病者。若遇如來.是遇良醫。聞大涅槃.是遇良藥。聞已生信.建心欣厭。求無上道.是般若。有大正法.是法身。正行.是解脫。諸佛是佛寶.無上道是法寶.大眾是僧寶。此中非無法緣.從多為名。名遇人緣.即建心也。  若從聲聞者。即滅後四依.現聲聞像也。若約佛世.則如般若中諸聲聞人.受佛威加.轉教菩薩也。是遇瞻病者。即是以此經文.合前品遇瞻病等得差意也。大論亦云。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戒如藥禁忌。今聲聞即僧.如來即佛.涅槃即法.故與大論意同。欣厭者。欣樂大乘.厭捨所愛也。  △二遇法緣。 復有方等大乘經典。我今當為愛樂貪求大乘經故。捨離所愛妻子眷屬。所居舍宅。金銀珍寶。微妙瓔珞。香華伎樂。奴僕給使。男女大小。象馬車乘。牛羊雞犬。猪豕之屬。復作是念。居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出家閑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若在家居。不得盡壽淨修梵行。我今應當剃除鬚髮。出家學道。復作是念。我今定當出家。修學無上正真菩提之道。菩薩如是欲出家時。天魔波旬生大苦惱。言是菩薩復當與我興大戰爭。善男子。如是菩薩云何當復與人戰爭。 【疏】次法緣者。復有方等.即是從經卷中聞於三德及三寶等。愛樂貪求.即是起欣。捨離所愛.即是起厭。得法為緣.則能建心.是為可治。既遇因緣.欣厭分明.動魔愁慮。  即是從經卷中等者。謂於此經中.達了圓融三德.同體三寶.方廣平等之理。故云復有方等大乘等也。經妻子至猪豕之屬.出所愛境。妻子等是縛著緣.舍宅等是鬪諍緣.珍寶等是放逸緣.奴婢等是憍慢緣.象馬等是殺害緣.此等皆是所愛。今欲出家.故俱捨離。然大小諸經多讚出家.毀呰在家。而亦有餘經讚在家者.其意何耶。答。應以四句分別.佛旨易明。一出家持戒為上上。二在家持戒為上。三出家破戒為中。四在家破戒為下。今經即以第一句破第二句.故云若在居家.不得盡壽.淨修梵行。若餘經讚在家.毀出家者.即是以第二句破第三句。又有經說.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者.即是以第三句破第四句。得法為緣者.法即遇方等大乘經典。  △二立行二。初分科。 【疏】從是時菩薩即至僧坊去.是第二立行。文為二。一受戒.二持戒。  第二立行者。若但建心.而不立行.則無得果之期。  △二受文下。隨釋二。初受戒三。初處師。 是時菩薩即至僧坊。若見如來及佛弟子。威儀具足。諸根寂靜。其心柔和。清淨寂滅。 【疏】受文為二。一處師。  △二受。 即至其所。而求出家。剃除鬚髮。服三法衣。 【疏】二受。如文。  經服三法衣者。謂五條七條大衣也。大論云。佛聖弟子住於中道.故著三衣。外道裸身無恥。白衣多貪重著。十誦云。為異外道.便以刀截.知是慚愧人衣。梵語即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也。南山云。諸部無正翻.今以義譯。大衣云雜碎衣.以條數多故。若從用.名入王聚落衣。七條云中價衣.從用名入眾衣。五條云下衣.從用名院內道行雜作衣。若就條數.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條.七條.五條等。律中無五七九名.但云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七九條也。  △二持戒二。初分科。 【疏】從既出家已.是第二持戒。文為二。謂法譬。譬中有二。先譬.次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法。 既出家已。奉持禁戒。威儀不缺。進止安庠。無所觸犯。乃至小罪。心生怖畏。護戒之心猶如金剛。  經威儀無缺者。小則三千.大則八萬。經小罪.謂吉羅也。  △二譬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欲渡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剎。即從此人乞索浮囊。其人聞已。即作是念。我今若與。必定沒死。答言。羅剎。汝寧殺我。浮囊叵得。羅剎復言。汝若不能全與我者。見惠其半。是人猶故。不肯與之。羅剎復言。汝若不能惠我半者。幸願與我三分之一。是人不肯。羅剎復言。若不能者。施我手許。是人不肯。羅剎復言。汝今若復不能與我如手許者。我今饑窮。眾苦所逼。願當濟我如微塵許。是人復言。汝今所索誠復不多。然我今日方當渡海。不知前途近遠云何。若與汝者。氣當漸出。大海之難何由得過。脫能中路。沒水而死。 【疏】初譬為五。謂四重.僧殘.偷蘭.波逸提.吉羅。  初譬為五下.此中譬及合文雖有五六.而與律部五篇六聚.名義乖互。且律明五篇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羅。六聚者。偷蘭第三.乃至吉羅第六。若開七聚.則惡說居末。今初譬文。一以全乞喻重。二以乞半喻殘。三以手許喻蘭。四以指許喻提。五以微塵喻吉。至于合文.又開提為二。若約篇聚.二提但一。是知今經為篇.闕於提舍.復剩偷蘭。為聚不開第五.亦闕提舍。大乘經文.佛意罕測。文殊問經.篇聚亦爾。彼列五夷.三蘭.二提.一吉。罪種雖少.該攝極寬。此等皆是菩薩律儀.不可全同三藏篇聚。名義具如前記。  △二合。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亦復如是。如彼渡人護惜浮囊。菩薩如是守護戒時。常有煩惱諸惡羅剎語菩薩言。汝當信我終不相欺。但破四禁。護持餘戒。以是因緣。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菩薩爾時應作是言。我今寧持如是禁戒。墮阿鼻獄。終不毀犯而生天上。煩惱羅剎復作是言。汝若不能破四禁者。可破僧殘。以是因緣。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菩薩亦應不隨其語。羅剎復言。卿若不能犯僧殘者。亦可故犯偷蘭遮罪。以是因緣。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卿若不能犯偷蘭遮。可犯捨墮。以是因緣。可得安隱入於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卿若不能犯捨墮者。可破波夜提。以是因緣。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卿若不能犯波夜提者。幸可毀破突吉羅戒。以是因緣。可得安隱入於涅槃。菩薩爾時心自念言。我今若犯突吉羅罪不發露者。則不能渡生死彼岸而得涅槃。菩薩摩訶薩於是微小諸戒律中。護持堅固。心如金剛。菩薩摩訶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敬重堅固。等無差別。 【疏】合文有六。第三篇三十九十開作兩合(云云)。或可捨墮經宿懺。提對首懺。為此開二。  開作兩合云云者。前據篇居第三.同喻指許。今據戒條各別.故開二合。或可下.重明開兩所以也。經宿懺等者。謂捨衣經一宿已.明日方懺。此恐十誦行事。準南山鈔.似如當日捨衣.當日即懺。但行事或令經宿還衣.而南山許當日還。故鈔云。必不斷心.多日亦犯。若捨心斷.當日得還。對人有三。一者僧法.謂五人已上。二眾多人法.謂四人已還。三對首法。律非本宗.不暇委述.具如南山鈔懺六聚篇。提對首懺者。謂犯單提者.當請一清淨知律比丘.堪解罪者.共在空靜處.或對佛像前.具儀請之。然後悔根本法。事備律鈔。此第三篇二提之罪。既懺儀各別.故使經中合文開兩。 【疏】羅剎有二解。一云譬外惡知識.二云譬內顛倒心。具如止觀第四持戒清淨中。  羅剎二解下.知識是外緣.倒心是內因。即經合云。煩惱諸惡羅剎也。既云煩惱.則與次解相應。既云諸惡.則與初解相應。外緣內因.俱能破戒.囊害慧命.令沒生死海中。故知因緣.並如羅剎。經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者。此以欲樂暢情為涅槃。以涅槃是安樂法.故誘誑行人。若隨愛見而轉.毀破四重.是全棄浮囊。具如止觀等者。彼明犯戒.不出愛見二種。若為財色而毀戒者.名愛羅剎。若起惡見.謂得空解.發少智慧.撥無因果.謂婬欲是道。又值惡師.為說惡法.見毒轉熾.毀諸禁戒.名見羅剎。具在彼文.委引今經消釋其義。應知彼分愛見.望今二義.但屬內因。  △二釋不次第二。初分科。 【疏】從菩薩若能下.二明不次第戒。文為四。一具枝本。二具事理。三具輕重。四具誓願。  二明不次第者。戒謂毗尼事戒.即是大乘第一義理。如是戒行.名如來行。一具枝本者。枝本有二意。一者以大涅槃心為根本。五種事戒如枝條.枝本相由.事理不二.故經云具足五枝諸戒也。此即與第二事理意同。二者於五枝中自分枝本。則以初枝為本.以性重之戒.為眾戒根本故。即經云。菩薩根本業清淨戒也。餘四皆從初枝而生.則一本四枝。此之枝本.若望初義.悉名為枝。唯三德理.方名為本。又下誓願中護他十戒.還從此文自行五枝開出。若爾.此五俱本.下十俱枝。若約開出.則開一心成三諦。從三諦出五枝.開五枝成十戒。若約收攝.則攝十為五.攝五為三。三只是一.一中無量.無量還一。不次第義.其若是乎。統論雖然.現文且以一理為本.五戒為枝。  △二初根下。隨釋四。初具枝本。 菩薩若能如是堅持。則為具足五支諸戒。所謂具足菩薩根本業清淨戒。前後眷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念。念清淨戒。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疏】初根本者.即是性重。前後眷屬者.是方便後起。此二屬律儀戒。  初根下.疏主釋經。其義極略。今於五枝皆先解文.次引法華玄行妙中義助釋令顯。  即是性重者。謂四重性戒.眾戒根本.為大涅槃心持.故言清淨。即法華玄云。為無漏心持.故言清淨也。是方便前後起者。謂四重各有前後方便.前蘭後吉。故四分律中但明成者波羅夷.不成者偷蘭。亦不分輕重。南山云。今會通輕重.約初篇中婬戒以明。如內心婬意.身口未現.名遠方便.此犯吉罪。二動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偷蘭。三者臨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處已來.名近方便.是重偷蘭。此三皆名前方便也。後方便者。則犯後起慶快心.得吉罪.此之眷屬是四重之餘.故云眷屬餘清淨戒也。法華玄釋與此有異。故彼文云。偷蘭遮等是前眷屬.十三等是後眷屬。餘者非律藏所出。維諸經所制者.如方等二十四戒之流.名為餘戒。是知彼釋前眷屬.與今疏同。  言偷蘭者有二種。一者從生蘭.二者自性蘭。此即從生.謂四重近方便也。但釋後眷屬義.與今疏異。此二下.謂此二是作法受得之戒.故屬律儀。下三枝非作法.是得法.得法時乃發斯戒也。瓔珞經云。攝律儀謂十波羅夷。彼直明大乘.故舉十夷。今扶小律.故唯四重。戒疏云。攝律儀能令心住。 【疏】非諸惡覺.是防意地.定共戒也。護持正法.念清淨戒.即道共戒。是二屬攝善法戒。  是防意地者。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故名不雜。法華玄云。以戒淨故.事障除發得未來.性障除發得根本。滅惡覺觀.名定共也。即道共戒者。夫戒論防止.既發真道.永無過罪.故俱是戒。法華玄云。即四念處觀理正念。雖未發真.由相似念能發真道.成道共戒.故名正念.念清淨戒。屬攝善法戒者。瓔珞云。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戒疏云。攝善自成佛法。 【疏】迴向大乘.即攝眾生戒。性重為本.派出諸戒。  迴向下.法華玄云。即菩薩於諸戒中具四弘六度.發願要心.迴向菩提.故名大乘戒。攝眾生者。瓔珞云。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戒疏云。攝生成就眾生。故知今經五枝合.則成瓔珞。三聚開.則成下文十戒。應了三聚.不出三諦。三諦只是一心。性重下.且於事中以初枝為本.餘四為枝.故云派出。說文。水別流曰派。  △二具事理。 迦葉。是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戒。一者受世教戒。二者得正法戒。菩薩若得正法戒者。終不為惡。受世戒者。白四羯磨。然後乃得。 【疏】次從迦葉復有二種戒去.是具事理戒。前之枝本皆屬事攝.凡人能行。正法戒者.與理相應.聖人能持。  前之枝本皆屬事攝者。且約第二義。以初為本.餘四為枝.故枝本俱事。凡夫能持者。以有著心取止作相.亦且名持。不能達止作法界.望理名犯。聖人能持者。謂分證聖人.達一止一作.無非三諦.即事而理.故云與理相應。又相應之言.通該五即。聖人之號.不獨分真.以名字已上通名聖人故.是聖人之法故.猶云如來行也。前三教雖有凡聖.俱名凡夫。又惟經意.前明五枝皆云清淨.則已是正法戒也。但以根本等五.通前三教持故.所以如來更約事理.區以別之。經云。終不為惡者。尚不為離邊求中次第之惡.況為凡夫婬盜之惡乎。  △三具輕重。 復次善男子。有二種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者。謂四禁也。息世譏嫌戒者。不作販賣輕秤小斗。欺誑於人。因他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燃明而臥。田宅種植。家業坐肆。不畜象馬車乘。牛羊駝驢。雞犬獼猴。孔雀鸚鵡。共命及拘枳羅。豺狼虎豹。猫狸猪豕及餘惡獸。童男童女。大男大女。奴婢僮僕。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硨磲碼碯。珊瑚璧玉。珂貝諸寶。赤銅白鑞。鍮石盂器。氍毹毾。拘執衣。一切穀米。大小麥豆。黍粟稻麻。生熟食具。常受一食。不曾再食。若行乞食及僧中食。常知止足。不受別請。不食肉。不飲酒。五辛葷物悉不食之。是故其身無有臭穢。常為諸天一切世人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趣足而食。終不長受。所受衣服纔足覆身。進止常與三衣鉢俱。終不捨離。如鳥二翼。不畜根子。莖子。節子。疐子。子子。不畜庫藏。若金若銀。飲食厨庫。衣裳服飾。高廣大床。象牙金床。雜色編織悉不坐臥。不畜一切細軟諸席。不坐一切象薦馬薦。不以細軟上妙衣裳用敷床臥。其止息床不置二枕。亦不受畜妙好丹枕。安黃木枕。終不觀視象鬪馬鬪。車鬪兵鬪。若男若女。牛羊雞雉。鸚鵡等鬪。亦不故往觀視軍陣。亦不故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妓樂之聲。除供養佛。樗蒲圍碁。波羅塞戲。師子象鬪。彈碁六博。拍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一切戲笑悉不觀作。終不占相手足面目。不以爪鏡。蓍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亦不仰觀虛空星宿。除欲解睡。不作王家往返使命。以此語彼。以彼語此。終不諛諂邪命自活。亦不宣說王臣盜賊。鬪諍飲食。國土饑饉。恐怖豐樂安隱之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息世譏嫌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堅持如是遮制之戒。與性重戒等無差別。 【疏】三復二種去.是具輕重戒。前之事理皆名為重。息世譏嫌去.名之為輕。菩薩具持.等無差別。疐子者。舊云接音.愽梨柿之類。  前之事理.皆名為重者。以前五枝屬事.皆約四重為論.乃至迴向無上道戒.只是於四重中.具四弘六度等。故使次約事理.只是達四重事.即三諦理.故云事理皆重也。又除息世譏嫌戒外.餘悉名重。息世(至)為輕者。經中所列多在二提。菩薩具持者。五篇無犯也。前次第戒中.護浮囊即是具持意也。經輕秤.與名稱字同。古字不分.或從禾作平.近世所用。經然明而臥。以西土房居獨臥.故制然燈。此方同堂眾宿.理應反此。隨方毗尼.義在斯也。  經坐肆者。肆.陳也.列也。謂陳列貨賄於市也。經氍毹.渠俱山于反。通俗文云。織毛蓐曰氍毹.細者謂之毾。經或作氀.力于反。氀.毼也。經毾.他盇反。釋名云。施之大牀前小榻上.所以登上牀者.因以名焉。經衣。三蒼。而用反。說文。.毳飾也。或作㲨.而容反.謂古貝垂毛也。或作眊.人志反。廣雅。㲥.眊罽也.織毛曰罽。三形通取.於義無失。  經裁足覆身。裁.僅也.劣也.不久也。鄭玄注禮記周禮.作裁。東觀漢記及諸史賈達注國語.並作裁。漢書作纔。隨作無定。經明根子等五般種子.律皆云種.而今云子.皆取能生義也。其中子。疏主引他二釋。愽梨柿之類者。愽字悞.亦應作接.即解音接義。謂接子者.乃梨柿之類.以皆可以枝條.接他樹而生故。 【疏】觀師云。此是蔕音.漢廣成侯名此。又禮記云。為士破瓜疐之.直除疐而已。意明諸子不得畜之。  觀師音根蒂之蒂.而引漢書禮記為證。謂彼二文.皆以字.音帝。為士破瓜者。曲禮曰。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副.析也。既削又四析之。乃橫斷之而巾覆焉)。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綌(華中裂之。不四析也)。為大夫累之(累.倮也。謂不巾覆也)。士疐之(不中裂橫斷。去疐而已)。庶人齕之(不橫斷)。意明下.觀師釋經意。謂如瓜之類.有蒂者悉不得畜。故五中有子也。疏主但引二解.而無去取。應法師定作接音。經音云。古文.今作接.謂接木之子也。大威德中作接子。又檢經律.並無蒂種.故宜作接音。四分律謂根種.枝種.節種.覆羅種(此言離種).子子種。十誦律二誦第四.明五種謂根.莖.節.自落.實種。彼文云。根種者。謂藕.羅蔔.蕪菁.舍樓樓.偷樓樓.如是比種根生物。莖種子者。謂石留.蒲桃.楊柳.沙勒.如是比種莖生物。節種子者。謂甘蔗.麤竹.細竹.如是比種節生物。自落種子者。謂蓼阿修蘆波修盧修伽羅菩提那.如是比自零落生物。實種子者。謂稻.麻.麥.大豆.小豆.褊豆.如是比種子生物。準僧祇.壞種子者.墮四分十誦並提。今經直不許畜。 【疏】安黃木枕者.二解。一云其中空如鼓簧。二云其木有文.狀如黃華。  經象薦馬薦者。或云西土以象毛馬尾.編織為薦蓐也。經丹枕者。案天竺無木枕.皆以赤皮氎布為之.貯綿毛枕.而且倚丹赤色。如鼓簧者.動則有聲也。樗蒲.如前記。圍棊等者。韋曜博弈論云。至或賭及衣物。徙棋易行.廉恥之意弛.而忿戾之色發。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務不過方罫(古買)之間.勝敵無封爵之賞.獲地無兼土之實。伎非六藝.用非經國。立身者不階其術.徵選者不由其道。求之於戰陣.則非孫吳之倫也。考之於道藝.則非孔氏之門也。以變詐為務.則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殺為名.則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廢業.終無補益。是何異設木而擊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居室也.勤身以致養。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旴食.而何博弈之足躭。嗚呼。棊弈之無益也.俗儒尚鄙而誡之.而況於釋氏乎。其有不務三學.終日勞心。佛制既違.信施何報.悲夫。經六博。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古者烏曹作博.方言博.或謂之棊.或謂之曲道。吳楚之間或謂之箭.或謂之博.亦箸名也。經拍毱。郭璞注三蒼云。毛丸可蹋戲者曰毱。蹋毱.兵勢也。所以陳武士.簡才力也。劉向別錄曰。蹴.鞠也。新書二十五篇傳云。黃帝作。或云起戰國時.託云黃帝也。經擲石。案漢書甘延壽投石超距。張晏注云。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延壽有力.能以手投之也。經投壺。禮記曰。算長尺二寸。壺頸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徑二寸半。容斗五升.中實小豆焉。為其矢之.躍而出也。壺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經卜筮。禮記。龜為卜.蓍為筮。卜筮者所以決嫌疑.定猶豫也。 【疏】波羅塞者。梁武云。是雙陸.此起近代。牽道是夾食八道。行城是塞戲。  波羅塞戲.如疏。此起近代者。雙陸起於曹桓.不應以此翻彼。牽道下.疏主正解八道。行城者。藏師梵網疏云。波羅塞戲.西國兵戲.謂二人各布二十餘象或馬.於𡱈道所.爭得要路為勝。塞.蘇代反。經爪鏡。以藥塗爪.呪之能見吉凶。  △四具誓願二。初分科。 【疏】四從善男子菩薩願下.是具誓願。制心為誓.要期為願。文為二。先自誓.次願他。初自誓有十二。  △二初一下。隨釋二。初自誓三。初內不起破戒心。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受持如是諸禁戒已。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於熾然猛火深坑。終不毀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與剎利婆羅門居士等女而行不淨。 【疏】初一誓內不起破戒心。  經寧以此身投於猛火等。謂投火但損一身.毀戒墮獄則損無量世身。又投火但損色身.毀戒則損法身。是故寧投火坑.不毀淨戒。下去不受外施等經文.例爾。  △二不受外施。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熱鐵周匝纏身。終不敢以破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衣服。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終不敢以毀戒之口而食信心檀越飲食。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臥此身大熱鐵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床臥敷具。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終不敢以毀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醫藥。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房舍屋宅。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鐵椎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不以破戒之身受諸剎利婆羅門居士恭敬禮拜。 【疏】次有六誓.不受外施。  △三不為根塵所破。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熱鐵挑其兩目。不以染心視他好色。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鐵錐周徧刺耳。不以染心聽好音聲。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染心貪嗅諸香。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刀割裂其舌。不以染心貪著美味。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斫其身。不以染心貪著諸觸。何以故。以是因緣。能令行者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 【疏】三有五誓.不為內根外塵所破。  內根外塵者。根謂眼等.塵謂色等。經染心.即愛羅剎也。  △二願他三。初簡通別。 菩薩摩訶薩護持如是諸禁戒已。悉以施與一切眾生。以是因緣。願令眾生護持禁戒。 【疏】從菩薩護持下.次願與他共。文有十種.護持一種則通。  二願他中.所列十戒。即是開前五枝。法華玄義云。護他十戒.從自行五枝中出。從根本眷屬兩枝.出禁戒.清淨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禁戒。禁戒若發無作.乃名清淨。清淨即止善.而言善戒即行善也。從非惡覺.覺清淨戒.開出不缺戒。何者。雖防七支.妄念數起.致有缺漏。若發未來禪.事行不缺。得根本禪.性行不缺。從護持正念.念清淨戒.開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滅色入空.是析法道共。今體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內有道共.則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從迴向具足無上道戒.開出大乘不退.隨順畢竟.具足波羅蜜戒。護持一種則通者。謂此初戒通貫下九.以清淨乃至波羅蜜.悉名禁戒.俱約護持。故知十戒.初一則通.下九乃別。若準止觀妙玄意.乃以初戒對於四重.清淨對僧殘.善戒對二提已去。約三聚.則此三戒並在攝律儀中。約五枝.則屬前二枝。前疏亦云二枝是攝律儀。而今以初戒為通.於下九中.乃云淨善二戒是攝善法等。則與玄文止觀意義相反.亦與前文分判五枝有異。而其旨未詳.以竣來者。  △二清淨下。對三聚。 得清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 【疏】清淨戒與善法戒.攝善法攝。不缺不析兩屬。遮禁邊.律儀攝。離過邊.善法攝。後五取其廣運無礙.皆屬攝眾生也。  清淨下.判下九戒.以為三聚。淨善如向釋。不缺下.準餘文。不缺是定共.不析是道共.屬攝善法.今云兩屬。  △三不退下。隨難釋。 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成就波羅蜜戒。 【疏】不退者.酒肆王宮.不令戒退。隨順者.與理相應。畢竟者.一切周足。波羅蜜者.彼此窮底。一持戒心.具足一切諸戒.是名一戒一切戒。戒為法界.攝一切法.即圓戒行。  不退下.略釋後五.而文闕大乘。妙玄云。大乘者.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他故.譏嫌則寬。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酒肆等者。即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非法之處.輒以度人.而於禁戒.無有退失。即迦葉云。如醫療病.不為病汙也。隨順下.妙玄云.隨物機宜.隨順道理.故名隨順。今文單約隨理.義合兼機。畢竟下.妙玄云。畢竟者.竪究竟無上之法。今云一切周足.則是橫具諸法。波羅下.妙玄云。具足者.橫一切圓滿.無法不備。今云彼此窮底.則竪義也。謂此戒既徹實相.彼戒亦然.此即竪義。所以與妙玄不同者.只由圓融法門.橫竪不二.故得互對。一持下.約具足義。總攬前九.以明圓行.即在家出家.定共道共.一切諸戒.皆摩訶衍。戒從心起.即戒是心.心具三千.何所不攝。戒為法界.義在茲焉。故止觀中束此十戒.以為四意。前四戒是因緣所生法.通為觀境。次二戒即是觀因緣生法即空.空觀持戒也。次兩戒觀因緣即假.假觀持戒。次兩戒觀因緣即中.中觀持戒。廣明心起十戒.委在彼文。既對三觀.亦收四教.其義可知。是知五枝十戒.不出三觀.三一互攝.只我自心。反本還源.不竣終日。又此十戒與大論十戒義同.名或小異.委如別說。  △二雙釋戒果二。初懸示次位二。初簡示。 【疏】次從菩薩修治下.第二雙明戒果。若論報因.應招報果.近感人天勝報。若論習因.招於習果.遠感常住法身。今不近不遠.以不動地為果者。  若論下.報因等者。今先依諸論.明因果義。次釋現文.云何習因習果。阿毗曇人云。習因是自分因.習果是依果。又習名習續.自分種子相生.後念心起.習續於前。前念為因.後念為果。此義通三性。論家但在善惡.無記無習續也。報因報果者。此就異世。前習因習果.皆名報因。此因牽來果.故以報目之.名為報因。後受五道身.即是報果。就今報果身上.復起善惡習續習因習果。總望前世.此習續是果。若望後世.此習續是因。數家明報得鴿雀是報果.多婬是習果。論家鴿身及多婬.俱是報果。婬由貪起.貪是習果。又今生煩惱起.名習因。成業即報因。後生起煩惱名習果.苦痛名報果。大約而論.則習因果約心.報因果約色。通十法界悉具此二.即是十如中.因緣果報也。  次釋現文。今云報因.應招報果者。謂持妙戒.是福德莊嚴.為佛界報因.應遠招佛界.大涅槃之報果。而亦近感人天勝報.此乃華報也。不妨戒善.自趣涅槃.其猶水流趣海.法爾無停。火燄向空.任運咸滅。此與生公十四科中.善不受報.其義相反。以今開悟之人所修戒善.尚有人天華報。豈況迷徒所修戒善.得無報乎。而云戒善.皆以菩提為果。人天之果.自由貪心。作此釋者.乃令善體無力.委如妙樂記破。生公有十四義科一卷.大為義學所宗。今亦現行於世。善不受報.當第六義。唯此一條眾所未許.不獨今宗。若論習因招於習果者。智慧莊嚴是習因.妙覺菩提是習果.故云遠感常住法身也。今下.正示今經。佛以初住分證最初顯理.以為戒果。則不同人天之近報.妙覺之遠果。故云不近不遠也。又人天亦有習.佛果亦有報。文從影略.各舉一邊。以不動地等者。地是所依.即初住分顯常理.名為不動。  △二舊下。釋義二。初敘古解。 【疏】舊有三釋。一云十地中第八是不動地。二云初地真解成就.名不動地。三云約地經明尸羅配二地。此言不動者.即是二地。  尸羅配二地者。彼以十度配十地。初地檀滿.二地尸滿.乃至十地智滿。  △二明今釋三。初例因示意。 【疏】今明不爾。前雙明次第不次第行.如上分別。今合論其果.必取證道。證道同處。  △二言同下。約位正釋二。初合辨證同。 【疏】言同處者即是初地。  言同處下.別教證道同圓.初地即是初住。故使因則開說.果乃合論。  △二若單下。開論果異二。初約別。 【疏】若單就次第三學明果.則入理名住。住即不動.十住是戒果。住生功德名為行。行以自在為義.十行是定果。地能生載.無所畏地.即是慧果。此次第意。  入理名住者。即仁王云。入理般若名為住。此以證空名入理也。此與小乘.道共戒齊。任運無犯.故是戒果.名不動地。住生功德者。從十住空.入十行假.名生功德。是定果者。由內證禪定.成就外用.故化他自在。既上持佛法.下化眾生.故名堪忍地也。地能生載者。分真之理.能生於智.如地生芽.為諸法本。如地載物.於生死涅槃.俱得自在。離五怖畏.名無畏地。中智開發.在此位故.即是慧果。此既三學證果淺深位別.故屬別教次第意耳。即由前次第五行.而得此果也。  △二若就下。約圓。 【疏】若就圓明戒果者.初住是也。  若就下.若約不次.五行既一時而修.故至初住.一時圓證。今明戒聖行故.且云戒果。  △三文意下。結顯合辨。 【疏】文意不單.宜須合辨。正是初地證道處同.以明戒果.於雙義便。至解釋中.其義自顯。  於雙義便者。因既雙明.果豈單說。故指證道.包收二途。  △二釋文下。正釋經文二。初分科。 【疏】釋文為四。標.譬.釋.結。  △二初標下。隨釋四。初標。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持如是清淨戒時。即得住於初不動地。云何名為不動地耶。菩薩住是不動地中。不動不墮。不退不散。 【疏】初標如文。  △二譬。 善男子。譬如須彌山。隨藍猛風不能令動。墮落退散。 【疏】次譬中云不動等者。常故不動.樂故不墮.我故不退.淨故不散(云云)。  常故不動等者。此約山為喻.以明四德。風不能移動.故山常住。山安樂故.不為風所墮。山自在故.不為風所退。山清淨故.不為風所散.散則成塵穢也。下三番合釋.皆是四德義也。 【疏】問。釋論云.八風不動.隨藍風至.碎如腐草。此復云何。今取尋常.隨藍不動。論取劫盡。  八風不動者。彼明須彌安固.不為八方風所動。若劫盡風災起時.則碎如爛草。易緯曰。八節之風.謂之八風。隨藍亦云毗嵐。今取下.答。可解。  △三釋三。初約三諦。 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不為色聲香味所動。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不退聲聞辟支佛地。不為異見邪風所散而作邪命。 【疏】三菩薩下.釋中三番。初番約三諦。若言色聲香味者.俗諦中善果。若言地獄等者.是俗諦中惡果。聲聞辟支佛者.是真諦中人。異見邪風者.是真諦中法。生死善惡.涅槃人法.皆不能動.不墮不退不散.即顯中道戒果之地常樂我淨。  異見邪風者。正斥二乘.為異為邪。生死下.雙結上俗真二諦也。戒果之地.常樂我淨者。還以不動等四.以配四德。  △二約三障。 復次善男子。又不動者。不為貪欲恚癡所動。又不墮者。不墮四重。又不退者。不退戒還家。又不散者。不為違逆大乘經者之所散壞。 【疏】次番約三障以顯三身。三毒是煩惱障。四重謗法是業障。退戒還家是報障。報障去.法身顯。業障去.應身顯。煩惱障去.報身顯。若至初地.三身現前.三障皆除。  △三約四德。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不為諸煩惱魔之所傾動。不為陰魔所墮。乃至坐於道場菩提樹下。雖有天魔。不能令其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復不為死魔所散。 【疏】第三番約四德。煩惱魔不動.即淨德。不為陰魔所墮.即樂德。不為天魔所退.即我德。不為死魔所散.即常德。初地具足常樂我淨.為戒果者.於兩義便。  第三番約四德者.此就所顯。若約所離.應云四魔。前之二釋.皆約所離.故有三諦三障之名。若論所顯.無非四德。  △四結。 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習聖行。 【疏】四善男子下.是結戒聖行。  △三雙釋行名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云何名聖行下.是第三雙釋聖行名。文為三。一標。二釋。三結。  △二釋中下。隨釋三。初標。 善男子。云何名為聖行。  △二釋三。初舉偏圓兩人。 聖行者。佛及菩薩之所行故。故名聖行。 【疏】釋中為三。一舉偏圓兩人.彌顯雙釋。  偏圓兩人者。佛是圓人.菩薩是偏人。  △二舉定慧二法。 以何等故。名佛菩薩為聖人耶。如是等人有聖法故。常觀諸法性空寂故。以是義故。故名聖人。有聖戒故。故名聖人。有聖定慧故。故名聖人。 【疏】二別舉定慧二法.以成於戒。  以成於戒者。單有於戒.無慧無定.安能運遠.故須定慧.令戒有所至。  △三總舉七財七覺。 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覺故。故名聖人。 【疏】三總舉七財.七覺法.釋聖人。聖人行聖法.聖法成聖人.故名聖行。若證道同者.宜取初地.戒定慧人.七財七覺.以釋聖行名。  七財者。一聞。謂初地聽法.如雲持雨。信者圓信堅固。戒者得中道戒.防止二邊。定者得首楞嚴定。進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捨者捨離二邊.不著中道。慚愧者.顯理未極故慚.第一義天愧上位人。七覺者。謂擇進喜此三屬慧。除定捨屬定。念通兩處。此即分真戒定慧也。故云宜取初地等。戒定慧是所行之法.故向云聖人行聖法等。  △三結。 以是義故。復名聖行。 【疏】第三結。如文。  △二雙釋定聖行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第二明定聖行。文為二。初明次第定.二明圓定。初文二。先明行.次明果。  △二開善下。隨釋二。初明次第定二。初明行二。初懸示定體二。初敘古非二。初敘古。 【疏】開善釋定行.作四念處觀。諸師皆隨之。  開善釋定下.此師但見文中有無我觀.下文又云.作是觀已得四念處.便謂定行是念處觀。不知經文.正明特勝背捨是定聖行。所明無我.乃是修特勝禪.證後起觀。下云得四念處.乃約俱解脫人.定慧雙修.斷結證果.非是正明定行也。且念處是慧.豈應釋定聖行耶。  △二此義下。斥非。 【疏】此義不然。凡有二謬.違經妨義。違經者。文云作此觀已.得四念處。四念處已住堪忍地。若定聖行是四念處.亦應次之入堪忍地。若未得是堪忍地者.何得是四念處耶。  此義下.今師斥非。違經者下.引文。若定下.正難。汝若謂定行.即念處者。經文只合云.作此觀已.入堪忍地。故云亦應次之等。若未下.且經既云。作此觀已.得四念處.念處已入堪忍。既觀已.未云住地.則知定行非念處也。是知用念處斷惑.方得定果.入堪忍耳。 【疏】妨義者。今明定行.用四念處慧者.下明慧行.應用八定。亦應戒行即是定行.此失不小(云云)。  妨義下.難意者。今明定行.既明於慧。下明慧行.則應用定。亦應下.既定行是慧.則應前明戒行.卻是於定。若不是定.後念處慧.從何而發。是則三行雜亂.無以區別.故云此失不小。如其不爾.何得云定行是念慧耶。  △二此中下。明今釋二。初正明定體。 【疏】此中開十六特勝.八背捨.九想等法門。既非根本.皆有觀慧.能知無常無我。我是眾惡之本.故偏明之。  此中下.明今釋。既非(至)觀慧者。四根本禪.世間本有。凡夫外道專修此者.只發有漏.故無出世觀慧。今十六特勝.是亦有漏.亦無漏禪。佛不出世.利根凡夫亦修此禪.而不發無漏。如來若說.故發無漏。此於餘禪.其力雖弱.亦勝根本。若九想皆捨.是出世客法.名無漏禪。故得並有無常無我觀慧。開善不見此意.便以四念處釋之.已如前破。我是眾惡等者。此釋伏難。應問云.特勝等禪備有四觀.何故經中止明無我。故答云我是等也。我即身見.由計我身.致起諸惑.故云惡本。舉本攝末.故經偏明特勝。明修與證.皆且約第五除諸身行以明。故修中則云從頭至足。證中明見三十六物也。  言十六者。謂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而知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入不聚積.出不分散。若約根本定.即是麤細住。四知息來去徧身.而定心明靜安隱。若約根本.是未到地。五除諸身行.謂見身中三十六物.如開倉見穀粟麻豆。若對根本.即初禪位。前八觸觸身倉.心眼不開.不見內物。特勝既有觀慧.觸開身倉心眼.即見三十六物。肝如綠豆.心如赤豆.腎如烏豆.脾如粟.大小腸道更相應通。血脈灌注.如江河流。內有十二物.脾腎心肺.肝膽腸胃.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中有十二物.肪膏腦膜.骨髓皮肉.筋脈膿血。外有十二物.髮毛爪齒.眵(昌支反)淚洟唾垢汗.大便小便.出入息統致其間。不淨無常.苦空無我.一切身行皆休.終不為身而造惡業.是名除諸身行。經明修證.正在於此。若對道品.通五特勝.是身念處。若對根本.即是覺觀兩支。心眼初開.是覺支。別三十六物無謬.是觀支。六心受喜.對喜支。前喜名隱沒.有垢味。今喜不隱沒.無垢味.即法喜也。七心受樂.非受樂樂。知樂中三受皆無樂.名樂支。八受諸心行.是一心支。知眾心是一心.不同根本計實一心也。通前三特勝.皆受念處。九心作喜。前喜從三十六物生.此直就心作喜.對二禪。十心作攝.得入一心。根本但內淨受喜。特勝有觀慧.常攝喜心。十一心作解脫。此對三禪。根本之樂猗喜徧身受。凡夫捨為難.特勝有觀慧.則無愛味.故言解脫。通前三特勝.對心念處。十二觀無常.對第四禪。餘處亦觀無常.未是別治。得不動定.味之為常。今有觀慧.知離苦樂.而終是色法.猶是無常.不應生染.故稱無常。十三觀出散.對空處。滅三種色.如鳥出籠.故言出。緣空故言散。雖緣空.亦有觀慧。十四觀離欲.對識處。緣空多則散.散名為欲。特勝觀慧.離是散心.故名離欲。十五觀滅.對無所有處。特勝觀慧.觀識若多若少皆無.故云觀滅。十六觀棄捨.對非想非非想處。棄識處及無所有處.更有妙定.名為非想非非想。凡夫妄謂涅槃.佛弟子知其雖無麤煩惱.而有細煩惱.而無愛味.故稱淨禪。通前五特勝.皆名法念處。此十六法.橫竪對治法.節節皆異。根本闇證.功德則薄.如食無鹽。特勝功德則重.如食有鹽。委論發相.如禪波羅蜜.及止觀禪境中。今經據其大體而談.故無十六頭數。若明三十六物.則似且論第五除諸身行。  △二諸師下。顯古迷文。 【疏】諸師見作無我之觀.謂是念處。實非念處。  △二初文下。正釋經文二。初分科。 【疏】初文為兩。一特勝.二背捨。初特勝為二。初明修.次明證。  △二初言下。隨釋二。初特勝二。初明修。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聖行者。觀察是身從頭至足。 【疏】初言修者。觀察是身.從頭至足。  △二明證二。初分科。 【疏】次言證。又二。初正證相。次菩薩下.明此證法與解俱發。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正明證相。 其中唯有髮毛爪齒。不淨垢穢。皮肉筋骨。脾腎心肺。肝膽腸胃。生熟二臟。大小便利。涕唾目淚。肪膏腦膜。骨髓膿血。腦胲諸脈。 【疏】初文云。其中唯有髮毛爪齒三十六物。證此特勝.發開身倉.備見己身內外中間.各有十二.合三十六(云云)。腦者在上.胲者在足.總舉上下。河西及招提並云是桃核。腦中有骨如桃梅核。扁鵲方云.足指三毛處名胲.其中有脈。  並云是桃核者。彼師謂經云腦胲.乃字之訛也.應作桃核字也。扁鵲下.今師引文為證.二字非訛。胲既在足.腦則在頭。故說文云。胲.足大指也.古才反。而應法師云。案字義宜作解音。戶買.謂腦解也。無上依經解三十二相中.二如來頂骨無解是也。今作胲.或是古字。今謂應師穿鑿.何異招提。故此諸師未可承用。但依疏主.文義善成。  △二明此證法與解俱發。 菩薩如是專念觀時。誰有是我。我為屬誰。住在何處。誰屬於我。復作是念。骨是我耶。離骨是耶。 【疏】次從菩薩專念去.是特勝定中.與解俱發.不生味著。此中文略.但推無我。具論備須苦空無常。  與解俱發者。以特勝禪.不同根本闇證。既有觀慧.故與四念解.俱時而發。由有無我等解.故於禪中不生味著。文略下.既推無我.則是略明後五特勝發相。以後五對法念處.觀法無我故。只由我是惑本.故略明之.意如前說。既修十六.必發四觀.亦如向記。經誰有是我者。徵責我體也。於前所觀三十六物中.阿誰是我。餘句可解。  △二背捨二。初分科。 【疏】二從除去皮肉去.是八背捨觀。文為二。一明修.二明證。  是八背捨觀者。經明修證.俱是初背捨相。謂內有色相.外觀色也。問。何故知是初背捨。答。經明內有骨人故.是則於初背捨中但明內有色耳.尚未明外觀色.故知但在初也。言背捨者。大論云。背是淨潔五欲。捨是著心.故名背捨。如下經自釋。略如法界次第。  △二初云下。隨釋二。初明修。 菩薩爾時除去皮肉。 【疏】初云修者。謂除却皮肉.正是修相。  除却(至)修相者。謂觀自身.初見足指皮如泡.漸漸到頂。皮急肉裂.綻潰濕澤。又從頂至足.皮肉自脫.唯白骨在。支節相𣫝不動.皮肉墮落.聚在一處.猶如蟲聚等。廣明修相.如禪門。  △二明證二。初分科。 【疏】次唯觀白骨下.證相亦二。初正是證相。次復作是念下.證中之解.無有味著。  △二即得下。隨釋二。初正是證相。 唯觀白骨。  △二證中之解。 復作是念。骨色相異。所謂青黃白色鴿色。如是骨相亦復非我。何以故。我者亦非青黃白色及以鴿色。菩薩繫心作是觀時。即得斷除一切色欲。 【疏】即得斷除一切色欲.更增其證。  更增其證者。謂於初背捨中.其證更深也。而言斷色欲者。法界次第云.為修流光故.不應初背捨中.壞滅內身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須以不淨心觀外色。今云斷色欲者.只是欲界結使滅也。此初背捨.位在初禪。 復作是念。如是骨者從因緣生。依因足骨以拄踝骨。依因踝骨以拄骨。依因骨以拄膝骨。依因膝骨以拄髀骨。依因髀骨以拄臗骨。依因臗骨以拄腰骨。依因腰骨以拄脊骨。依因脊骨以拄肋骨。復因脊骨上拄項骨。依因項骨以拄頷骨。依因頷骨以拄牙齒。上有髑髏。復因項骨以拄肩骨。依因肩骨以拄臂骨。依因臂骨以拄腕骨。依因腕骨以拄掌骨。依因掌骨以拄指骨。菩薩摩訶薩如是觀時。身所有骨一切分離。得是觀已。即斷三欲。一形貌欲。二姿態欲。三細觸欲。 【疏】下去更四重.云復作是念者.只是更緣證起觀。初云除三欲者.復是證相。此似九想之證.而不見修文。是修背捨而證九想.亦有其義。  更四重者。次第如文所點。更緣證起觀者。此還在初背捨中.以尚明骨人故。若二背捨.則內滅骨人也。似九想之證者。以云斷三欲故。如止觀云。如是想者.是婬欲病之大黃湯。今觀力強.婬火速滅。又云九想厭患外境。故知斷形貌等.正是外境.故云似九想證。佛意難量.未敢判定.故云似也。亦有其義者。以諸禪互發.修背捨而發九想。 菩薩摩訶薩觀青骨時。見此大地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悉皆青相。如青色觀。黃白鴿色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眉間即出青黃赤白鴿等色光。菩薩於是一一諸光明中見有佛像。 【疏】次觀青骨時見此大地去.復似勝處觀。觀青骨時.是修相。見此大地去.是證相。從菩薩作是觀時.復是修背捨相。眉間即出青黃等光.復是證相。  復似勝處者。於八勝處中.似後四相。謂五青勝處。若觀青色.轉變自在.少能多.多能少.光色照曜.勝於背捨所見青相。亦不起法愛.是名青勝處。六黃勝處。七赤勝處。八白勝處。皆類如青勝處中分別。此四勝處.位在四禪。此依大論.明此四色為勝處。但今經云鴿色.與彼赤色為異。又瓔珞經以四大為四勝處.皆隨機異說耳。九想.八勝處.如法界次第中略釋。經四維.維.隅也。 見已即問。如此身者不淨因緣和合共成。云何而得坐起行住。屈伸俯仰。視瞬喘息。悲泣喜笑。此中無主。誰使之爾。作是問已。光中諸佛忽然不現。復作是念。或識是我。故使諸佛不為我說。復觀此識次第生滅。猶如流水。亦復非我。復作是念。若識非我。出息入息或能是我。復作是念。此出入息直是風性。而是風性乃是四大。四大之中何者是我。地性非我。水火風性亦復非我。復作是念。此身一切悉無有我。唯有心風因緣和合。示現種種所作事業。譬如呪力幻術所作。亦如箜篌隨意出聲。是故此身如是不淨。假眾因緣和合共成。當於何處而生貪欲。若彼罵辱。復於何處而生瞋恚。如我此身三十六物不淨臭穢。何處當有受罵辱者。若聞其罵。即便思惟。以何音聲而見罵耶。一一音聲不能見罵。若一不能。眾多亦爾。以是義故。不應生瞋。若他來打。亦應思惟。如是打者從何而生。復作是念。因手刀杖及以我身。故得名打。我今何緣橫瞋於他。乃是我身自招此咎。以我受是五陰身故。譬如因的。則有箭中。我身亦爾。有身有打。我若不忍。心則散亂。心若散亂。則失正念。若失正念。則不能觀善不善義。若不能觀善不善義。則行惡法。惡法因緣則墮地獄畜生餓鬼。 【疏】見已即問去.緣證作於內觀外觀。若彼罵辱至誰受罵者.即結內觀。若聞其罵去.即是外觀。從我若不忍去.是結觀慧。所以善識遮障.長養定心。不起惡法之因.則無地獄之果。  見已即問者。若小乘背捨觀成.雖有光.而無佛。今既云問佛.驗是大涅槃心所修.方有此相也。又止觀明背捨.見骨起四色.青黃白鴿。今經剩有赤色。作於內觀外觀者。總標也。經從見已即問.至而生貪欲.是內觀。以推自身虛假.故名內觀。即是外觀者。以推他惡.境虛假故.名外觀。經一一音聲不能見罵者。以眾聲和合.方成言句.詮表罵意故。今既折破.唯見一一聲.而不見罵意也。是結觀慧者。以經云我若不忍。我即能忍是內.所忍是外。既雙結內外.故云結觀慧也。善識下.識散亂.是正念遮障也。無地獄等果者。等取經中畜生餓鬼也。  △二明果二。初敘意分科。 【疏】從菩薩爾時去.是第二明定果。此中明俱解脫人所修.定慧雙修。故言作是觀已.得四念處。念處能斷結入位。位即堪忍地。文有標有釋。  俱解脫人等者。凡夫外道.修闇定而無慧解。慧解脫人.單修理慧.而闕事定。俱脫人修事定.而有念慧。向約特勝對念處.是其相也。古人不了.謂是念慧.而不知正明定行也。念處斷結者。念處是慧.因定發慧.慧能破惑。故論云。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也。  △二舊云下。隨文釋義二。初標。 菩薩爾時作是觀已。得四念處。得四念處已。則得住於堪忍地中。 【疏】舊云。第五地禪波羅蜜滿.是堪忍地。  第五地等者。即依地經.以十度對地也。  △二釋。 菩薩摩訶薩住是地已。則能堪忍貪欲恚癡。亦能堪忍寒熱饑渴。蚊虻蚤虱。暴風惡觸。種種疾疫。惡口罵詈。撾打楚撻。身心苦惱一切能忍。是故名為住堪忍地。 【疏】今明不爾。若各就別圓.別論定果.已如前釋。若圓別合論.還是初地。忍貪欲至饑渴.是法忍。忍蚊虻至楚撻.是生忍。身心苦惱.是總結。  已如前釋者。即前疏中明別則定果在行.圓在初住。還是初地者.以證道同圓故。  △二明圓定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敘古異解。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明圓定行。他云。是料簡破戒.應在戒行後。而在此說者.解為三。一云出經者誤。二云。欲會兩地.令無異體。前名不動.此云堪忍.只是一地。三云。直爾持戒.未能見機.不得行殺。定能見機.可為毀戒事。  出經者誤者。謂此文合在戒聖行後.而誤安此中。只是一地者。但似今明圓果義。雖不云誤.還以此文.屬戒聖行。意謂列在定行後者.欲明戒定二果.體一耳。直爾持戒者。謂前戒聖行.是散心持戒。既無定力.故不能鑒機。定能下.今定聖行.既能入定鑒機.故可毀戒行殺等。此釋似同今師.但不分別圓定殊.故與今異。  △二此義下。明今正釋二。初斥古明今。 【疏】此義不然。此中正是明圓定意。  △二問此下。問答釋妨二。初問答二。初徵文說戒非定疑。 【疏】問。此文云未入不動地時.得破戒不。云何乃言是圓定耶。  問此下.問意者。經文約破戒為問.何得判為定耶。答意者。謂以戒例定.故知明戒引例故來。須知此文正明於定.況復戒定體性無殊.故云即散而靜也。散則戒.靜即定。  △二約圓即戒而定答。 【疏】答。若非圓戒.何得即毀而持。既持毀自在.例定亦然。即散而靜.不起圓定而行於殺.仍是圓定。戒既可解.即戒而定.不復煩文。是故指此.名圓定行。  不復煩文者。戒已是定.不須別明定相也。  △二問答二。初因果不次疑。 【疏】問。前明圓戒竟.乃明戒果。今明定果竟.方明圓定。何也。  △二圓融不定答。 【疏】答。前後不定.彌顯圓定。  彌顯圓定者。既是圓融.豈存次第。須知此文正論相似首楞嚴定.戒定相即.持毀一如。  △二文為下。正釋經文三。初略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未得住不動地。淨持戒時。頗有因緣得破戒不。 【疏】文為三番問答。初番略。  經問中云未得住不動等者。此問住前菩薩也。不動地即初住戒果。若得此果.不動真際.持毀自由.今所不疑。未審相似等人.未得此果.設有利他因緣.為得破戒以不。  △二答。 善男子。菩薩未得住不動地。有因緣故。可得破戒。  經佛答意者。豈但分果.利他得破.相似內凡.亦有此義。  △二廣二。初問。 迦葉言。唯然。世尊。何者是耶。 【疏】次番廣。  經何者是耶.請佛陳其相狀也。  △二答。 佛告迦葉。若有菩薩知以破戒因緣則能令人受持愛樂大乘經典。又能令其讀誦通利。書寫經卷。廣為他說。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如是故。故得破戒。菩薩爾時應作是念。我寧一劫。若減一劫。墮阿鼻地獄。受此罪報。要令是人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以是因緣。菩薩摩訶薩得毀淨戒。  佛答中即明.住前相似已還.若為弘法利他.則得破戒.而不名犯。寧當自已破戒墮獄.不令他人退菩提心。  △三文殊述事二。初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攝取護持如是之人。令不退轉菩提之心。為是毀戒。若墮阿鼻地獄。無有是處。 【疏】第三文殊述事。事乖理順.不應得惡果報問。  事乖理順者。毀犯淨戒.其事雖乖。既實心為法.則道理甚順.定獲妙報.豈墮地獄。故經云。無有是處。  △二答。 爾時佛讚文殊師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我念往昔於閻浮提作大國王。名曰仙豫。愛念敬重大乘經典。其心純善。無有麤惡。嫉妬慳悋。口常宣說愛語善語。身常攝護貧窮孤獨。布施精進。無有休廢。時世無佛聲聞緣覺。我於爾時愛樂大乘方等經典。十二年中事婆羅門。供給所須。過十二年。施安已訖。即作是言。師等今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婆羅門言。大王。菩提之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大王云何乃欲令人同於虛空。善男子。我於爾時心重大乘。聞婆羅門誹謗方等。聞已即時斷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緣。從是已來不墮地獄。善男子。擁護攝持大乘經典。乃有如是無量勢力。 【疏】佛答如文。  佛答如文者。文殊所問既稱佛旨.故佛即讚。復引仙豫本事.而述成之。遠師云。下經中說仙豫住極愛地。住極愛地.與上未住不動地大別.云何為證。釋言。是中不欲取其位分高下相當為證。正取為法破戒無過.而為證也。行違護法.義通上下.乃至佛證亦得無妨。今謂或可且約仙豫.位在住前。若如經云。以是因緣不墮地獄者.尚非相似。以六根人已能長別苦輪海故.豈假以不墮為歎耶。應是觀行外凡.破戒合墮.以實心護法.故不墮也。如僧護經說。欲救十人.寧殺一人。乃至欲救一州.寧殺一縣等。存乎大益.而不避小損也。又下經說仙豫位深。此明位淺.示迹隨機。引證各別.或依遠義.亦應無失。經令人同虛空。謂大乘理教悉虛誑不實.如彼虛空不可依憑也。  △三雙釋慧聖行二。初分科。 【疏】復次又有聖行者.是第三明慧聖行。文為二。一明慧行.二明慧果。就慧行.文二。一釋慧行.二釋慧行名。初釋慧行又兩。一釋次第慧.二釋圓慧。次第慧為三。一釋四諦慧。二釋二諦慧。三釋一實慧。  △二他云下。隨釋二。初明慧行二。初釋慧行二。初釋次第慧二。初敘意二。初他師單約開合釋。 【疏】他云此是開合之義。畢竟空中.說為一諦。次開一為二.又開二為四。亦得開四為一十六.乃至無量。若合無量為十六.合十六為四二一.合一入空。  開四為十六者。一一諦下各有四行。謂苦空等.諸文亦謂十六諦也。乃至無量者。謂種種法門悉四諦開出。  △二今明下。今家兼約三教釋二。初斥他不曉對緣。 【疏】今明雖束散開合.而名義不同。對緣悉異.大有所關。  而名義不同者。須知今經四諦是生滅。二諦是無生。一諦是次第。對彼三教機緣.名義悉異。大有所關者。謂四教各有四二一空開合之義。故知他人但云開合.則豈別偏圓。是則四二等諦.徧於四教。四教四門.門門四悉.明諦不同。又徧五味.被機增減.顯密不同。四證三接.故使二諦有七.三諦有五等。具如法華玄義所明.故云大有所關。  △二今一下。今師正約三教。 【疏】今一往對三藏緣說四諦慧。對通緣說二諦慧。對別緣說一實諦慧。於對緣義顯.次第義亦成(云云)。  今一往者。且據經明四諦云苦者逼迫相等.與藏義同.故且判屬。若二往而論.則經中備明三種四諦.豈獨生滅而已。又初生滅者。以大涅槃心.修行生滅.豈全同藏。故經云道者大乘相也。此則別人於十信位為中道.故修生滅四諦也。對通說二諦等.其意例然。但此二諦.寄在四諦集諦文中明之。今約義次第.居四諦後耳。對別說一實者。以中道一實.是別人發心所期故。若正修此慧.在迴向位。次第義亦成者。以別人十信.用生滅伏見思。十住用無生.斷見思。十行用無量出假。十迴向用無作修中。既學四教法門.是故以此經文橫對三教.而亦不失次第行義。所以生滅明四諦.乃至無量說一諦者.亦是一往對緣。其四二等諦.四教各有.已如向說。  △二舊或下。隨釋三。初釋四諦慧二。初懸判文旨二。初引他解二。初舊人以境智為諦。 【疏】舊或以境為四諦.或以智為四諦.或苦集滅道皆是境。對境說智.智即是諦。境能發智.令智無所有。智能照境.了境本無。境智相成.故言四諦。  舊或下.凡三家明諦義。前二可見。或苦集下.第三家約境智相成名諦。令智無所有者。智無自體.由境而發故。了境本空者。由無漏智.達四諦法.因果皆空。是則智無境不發.境無智不空。境智相成.是審諦義。  △二興皇以佛性為諦。 【疏】興皇云。言聖諦者.只是佛性涅槃。非境非智.非漏非無漏.非因非果.非世出世.故名聖諦。  興皇下.朗師專解聖諦之名.謂佛性涅槃之理.出四諦因果事外.故名聖諦。非境非智者。以聖諦理.非境智事。此則破前三師義也。非漏下.更以三雙明大乘聖諦之理.非小乘四諦之事。以小乘苦集是有為有漏.道諦是有為無漏.滅諦是無為無漏。苦集是世間因果.道滅是出世間因果。今明佛性妙理.故並非之。  △二若依下。明今釋二。初斥他不曉文旨。 【疏】若依諸師各執一見.解文不當。四諦義多.那一向解。  四諦義多者。以四教各有故。如興皇所釋.只是無作四諦.用破生滅四諦。而亦不知佛性涅槃.四一相即。而專存一義.以破於四.未曰通方。興皇尚非.前三焉是.故云那一向解也。須知今文備有三種。  △二今約四教分經。 【疏】今文列出三種四諦。若言苦者逼迫相者.即有作四諦。若言解苦無苦.而有真諦去.則是無生四聖諦。若從苦有無量相去.則是無量四聖諦。此三種四諦悉是菩薩觀境。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者.即是無作四諦慧。能所合論.備有四種。  即是無作四諦慧者。此即前文總分第三.一實慧也。以理事互融.四一不二。既是一實.亦是四諦。故下經中.別無一諦慧文也。若論次第.則在十向位中修無作慧.初地證得也。能所合論者。前三種四諦是能趣.後無作四諦是所趣。以二觀方便.得入中道故。又無作是所依理.前三是能依事.故曰合論。  △二就初下。隨經釋義四。初有作四諦二。初分科。 【疏】就初為三。一略。二廣。三結。略又六。初標列。二釋名。三釋用。四釋體。五釋制立。六更廣體。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略六。初標列。 復次迦葉。又有聖行。所謂四聖諦。苦集滅道。 【疏】初如文。  △二釋名。 迦葉。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大乘相。 【疏】次釋名者.以逼迫釋苦。身是苦本.眾苦所集.故是逼迫。集能生長.只是因能生果。滅者寂滅相.生死盡也。道名大乘.因運向果。若謂四諦是三藏義者.云何言道是大乘相。若一往將對三藏者.三藏菩薩道最勝.故亦名大乘。  生死盡也者。且盡分段耳。若一往下.且順三藏義消文也。  △三釋用。 復次善男子。苦者現相。集者轉相。滅者除相。道者能除相。 【疏】三釋用者。苦者現相.是明其用。苦是果報.果報顯現。集是因相.因相微隱.故言轉相。數人云。見著知微。從微至著.即是轉相。世人苦者.皆據現事.不須相續.故言現相。集是業力.用必相續。兩心轉變.故言轉相。滅是除相者。除於所除.即除苦集。道是能除。  果報顯現者。受六道身.苦樂差別.皆可目擊.故云顯現。僧亮云。麤著易知為現相。因相微隱者。以煩惱心.潤善惡業。既未招報.不可現見.故云微隱。此微隱業.能轉至果.得轉相名。見著知微者。見身口意所造.已成善惡顯著之業。知由一念惑心.轉變而起也。從微至著者。從一念惑心.轉至成業.故云轉相。僧亮云.因謝果起.轉因得果為轉相。又苦下.重解現轉義也。據現事者。五八著苦.皆現受故。兩心轉變者。前心後心也。謂從初心微細.至後心成業顯著也。道是能除者。修戒定慧三.斷除苦集故。  △四釋體。 復次善男子。苦者有三相。苦苦相。行苦相。壞苦相。集者二十五有。滅者滅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慧。 【疏】復次苦有三相下.四釋體。集是二十五有者。數人云。習續不斷.名之為集。論人云。招集為集。此集能習續二十五有.能招二十五有果。  經苦者有三相者。此三種苦.從三受生。一苦受。緣違情境起.以逼迫為義。二樂受。緣順情境起.以適悅為義。三捨受。緣中庸境起.以平等為義。言苦苦者。即有漏五蘊常逼迫名苦。又與苦受相應.即是有漏行苦身上.更加違情逼迫之苦.故云苦苦也。行苦者。謂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名為行苦。而從捨受生者.雖無違悅二義.然是有漏四相.遷流不安。壞苦者。即樂相壞時.苦相則至。而從樂受生者.謂先有樂.後必壞故。數人下.凡二家釋義。語雖有異.意則大同。故下疏主雙取二釋。招集為集者。應云招果為集.上集字悞也。故下釋云能招二十五有果也。此集下.疏主會通二家明義.以消經文。謂習續故能招.能招由習續。是知經云集者二十五有.乃是以所顯能耳。以二十五有.是所招果報故。  △五釋制立。 復次善男子。有漏法者有二種。有因有果。無漏法者亦有二種。有因有果。有漏果者是則名苦。有漏因者則名為集。無漏果者則名為滅。無漏因者則名為道。 【疏】復次有漏下.五明制立。約有漏無漏兩因果.立此四諦。  制立者。謂佛依因果.制立四名。經有漏者。謂漏落生死也。故律云.癡人造業.開諸漏門。  △六更廣體。 復次善男子。八相名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能生如是八苦法者。是名為集。無有如是八苦之處。是名為滅。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悲。是名為道。 【疏】復次八相下.六更明四諦相.即是廣體。言十力等為道者。莊嚴云。果地非道.道乃是因。而言十力者.因中分修十力無畏。開善云。道通因果。果地以菩提為道.涅槃為滅.更無異體.義說為二。  經生苦等者。報起名生。衰變名老。違損名病。陰壞名死。所好分張.名愛別離。所惡強集.名冤憎會。所悕不稱.名求不得。五陰熾盛.名五盛陰。又五陰中.盛前七苦.名五盛陰苦。正則應名五陰盛苦。此之八種.通皆致惱.咸得苦名。  △二廣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去.是第二廣明四諦。即為四章。苦諦又三。一略八苦。二廣八苦。三會通。初略者。八苦自為八章。  △二初生下。隨釋四。初苦諦三。初略八苦二。初正釋經文八。初生苦。 善男子。生者出相。所謂五種。一者初出。二者至終。三者增長。四者出胎。五者種類生。 【疏】初生者。初託識枝.但有身根.未具六根.即初託胎。至終者。盡於一期.故言至終。增長者。六胞增長。出胎者。生時也。種類者。出胎之後.牙齒髮毛.等老增長。  但有身根者。謂妄識託父母赤白二渧.至六處支前.中間諸位.總名名色。且如生識支後.一七日名雜穢.狀如凝酥。二七日名疱.狀如瘡疱。三七日名凝結.狀如就血。四七名凝厚.漸堅硬故。五七名形位.具諸根形.四支差別故。六七名毛髮爪位。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是則前四位雖有身意二根.由未有眼等餘四根.故六處未圓.皆名色攝。即俱舍云。六處前名色。故云但有身根也。應云但有身意二根。疏文從省。六胞增長者。即胎中第五形位也.六胞即四支及身也。牙齒等者。此取出胎已來.牙等生長.各有種類。不取胎中髮毛位也。  △二老苦。 何等為老。老有二種。一念念老。二終身老。復有二種。一增長老。二滅壞老。是名為老。 【疏】滅壞者。有二解。一云。老時年疾增長.健相滅壞。一云。從生至長是增長.從長至老是滅壞。  年疾增長者。其年既長.病亦隨增.老人多病.事皆顯見。  △三病苦。 云何為病。病謂四大毒蛇互不調適。亦有二種。一者身病。二者心病。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風。三者因熱。四者雜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強作。二者忘誤墮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心病亦有四種。一者踊躍。二者恐怖。三者憂愁。四者愚癡。復次善男子。身心之病凡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業報。二者不得遠離惡對。三者時節代謝。生如是等因緣名字受分別。病因緣者。風等諸病。名字者。心悶肺脹。上氣欬逆。心驚下痢。受分別者。頭痛目痛。手足等痛。是名為病。 【疏】病苦應具四大。但言三者.地大轉動.不如風火.是故略之。雜病客病.即攝地大。  經四大毒蛇等者。四大不調.令人至死。喻以毒蛇.貯乎一篋。故一大不調.則百一病起。四大合有四百四病.明其病相。如光明除病品疏文.及止觀病患境。雜病(至)攝地大者。三大不調.冷熱諸病.相雜而起.同依地大也。客病既是強作墮落等.皆損身分.即地大病。經業報等者。宿因招病名業報。現逢惡緣而致病惱.名不離惡對。四時八節遞代變謝.因而起病.名時節代謝。經上氣欬逆者。欬.枯戴反。說文。欬.逆氣也。字林。欬.瘶也。經本或作嗽。  △四死苦二。初釋前三句死義二。初疏主正釋二。初疏主明二句是死。 何等為死。死者捨所受身。捨所受身亦有二種。一命盡死。二外緣死。命盡死者亦有三種。一者命盡非是福盡。二者福盡非是命盡。三者福命俱盡。外緣死者亦有三種。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橫為他死。三者俱死。又有三種死。一放逸死。二破戒死。三壞命根死。何等名為放逸死。若有誹謗大乘方等般若波羅蜜。是名放逸死。何等名為破戒死。毀犯去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是名破戒死。何等名為壞命根死。捨五陰身。是名壞命根死。如是名曰死為大苦。 【疏】死者。福命有三句。一云但失財物.身命猶在.是福盡。財物在而失命.是命盡。俱盡可解。初句不是死義(云云)。  但失財物等者。此約依正論也。財物是依報.身命是正報。初句不是死義者。以財物雖喪.身命猶存。故若約貧窮.與死無異.則三句俱得名死。然此欲取河西明義.則三句俱皆命謝。不同他解.故斥云。初句不是死義。  △二引古明三句俱死。 【疏】河西云。命者本應千年.止得百年。福盡故.命亦隨亡。故言福盡非命盡。命盡非福盡者。福業本長.猶應未盡。但為命盡.不復得住。故言命盡非福盡。俱盡可解。  △二治者助釋。 【疏】私謂。有二義故.互盡不同。一由過去.二因互別。二由費財殺害.致福命現在互損不同。  私謂下.荊溪助釋經義。初標二義。一由下.約順生順後釋也。二因互別者。謂過去殺生故.今正報先亡.所以命盡。過去布施故.依報猶存.所以福不盡。次句即依報滅壞.正報猶存.例上可見。二由下.約順現釋。費財不殺.則福損而命存。儉約殺生則財有.而命損。初句約先富後貧以說。  △二放逸下。釋後三句死義。 【疏】放逸破戒而命根斷者.反此名不放逸。持戒捨命者.直名壞命。又解云。此非捨命.直是造罪.便名死屍.無復善根慧命也。謗法闡提.名為放逸。破四重禁.名為破戒。  放逸下.文有二釋。初約命斷為死。次約謗犯為死。初云反此名不放逸等者。謂信法持戒之人命根斷者.但名壞命死。若謗法犯重人命斷者.乃名放逸死.破戒死也。此約命斷釋義。又解下.次釋也。但約謗犯.便名為死.未必命根斷也。故約律明.犯重即名眾海死屍.以證其義.故云便名死屍也。  △五愛別離苦。 何等名為愛別離苦。所愛之物破壞離散。所愛之物破壞離散亦有二種。一者人中五陰壞。二者天中五陰壞。如是人天所愛五陰。分別校計有無量種。是名愛別離苦。 【疏】五六七八如文。  △六冤憎會苦。 何等名為怨憎會苦。所不愛者而共聚集。所不愛者而共聚集亦有三種。所謂地獄餓鬼畜生。如是三趣分別校計有無量種。如是則名怨憎會苦。  △七求不得苦。 何等名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亦有二種。一者所悕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用功力不得果報。如是則名求不得苦。  △八五盛陰苦。 何等名為五盛陰苦。五盛陰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是故名為五盛陰苦。  △二夫八下。示別體有無。 【疏】夫八苦者。前七有別體。後一總七.無復別體。今依經文.以五陰盛.是其別體。善惡陰盛.即是苦體。方便陰盛.則非苦體(云云)。  後一總七等者。如前記。今依下.疏主據經現文。五盛陰苦雖總前七.亦有別體。即此果報五陰上.既不常有前之七苦。所以但取五陰熾盛邊.則有別體。又取能盛邊亦有別體。善惡五陰者。謂六道之中三善三惡.此之盛陰純在生死.故是苦體。方便五陰即是五善根人修無漏觀.即非是苦也。五善根謂.四念為一.并煖頂等四也。方便尚非苦體.何況無漏。故注云云。具足論之.應如止觀辨九種五陰。謂一期色心名果報五陰。平平想受.名無記五陰。起見起愛.名兩污穢五陰。善惡三業.名善惡兩五陰。變化示現.名工巧五陰。五善根人.名方便五陰。證四果名無漏五陰。此九種中前七是苦體.後二非苦體。工巧兼二義.以凡夫聖人俱有變化故。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一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二廣八苦二。初分科。 【疏】次迦葉生之根本下.第二廣明八苦。文自為八。  △二初下。隨釋八。初生苦三。初明生為苦本。 迦葉。生之根本凡有如是七種之苦。老苦乃至五盛陰苦。迦葉。夫衰老者非一切有。佛及諸天一向定無。人中不定。或有或無。迦葉。三界受身無不有生。老不必定。是故一切生為根本。 【疏】初生苦為三。一明生為苦本。二明生死相關。三明生多過患。初明生苦.為七苦之本。又簡出一苦.六苦生亦是本。  為七苦之本者。以有生故.乃有諸苦。老子尚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吾若無身.復有何患。但彼徒知厭生.而無出苦之要。簡出一苦者。謂老苦也。六苦生亦是本者。即經云三界受身已去也。此約生徧三界.以明根本義也。  △二明生死相關二。初分科。 【疏】世間眾生下.第二生死相關。有法有譬。  △二法說下。隨釋二。初法二。初凡夫貪著。 迦葉。世間眾生顛倒覆心。貪著生相。厭患老死。 【疏】法說中二。先明凡夫貪著。  △二菩薩厭離。 菩薩不爾。觀於初生。已見過患。 【疏】次明菩薩厭離。  經觀於初生者。以入胎即是無常苦空等.故云已見過患。  △二譬二。初分科。 【疏】譬中二。先譬次合。初譬中二。先作厭離譬.次作貪著譬。初文為四。一生可欣。二死可惡。三生死相關。四明菩薩俱捨。  △二初往下。隨釋二。初譬二。初作厭離譬四。初生可忻。 迦葉。如有女人入於他舍。是女端正。顏貌美麗。以好瓔珞莊嚴其身。主人見已。即便問言。汝字何等。繫屬於誰。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主人問言。汝所至處為何所作。女天答言。我所至處。能與種種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珊瑚虎珀。車璩馬瑙。象馬車乘。奴婢僕使。主人聞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我今福德。故令汝來至我舍宅。即便燒香。散華供養。恭敬禮拜。 【疏】初往復有六。實無人問答.但是生境與菩薩觀智相研.假為賓主耳。女譬生果.誑惑凡夫.令生染愛.喻之如女。菩薩之智.觀生初起.故言入舍。端正美麗.為物欣好。瓔珞者.生果之處有多榮華。主人譬菩薩檢責。女人答者.譬生果對智。  往復有六者。一入舍。二見問。三女答。四再問。五重答。六心喜供養。女譬生果者。謂受生之果.是菩薩所觀境也。令生愛染者。凡夫之類孰不貪生而畏死也。觀生初起者。即託胎之始。有多榮華者。且據富貴之人貪生最重.故偏舉之。菩薩檢責者。謂推尋受生.有何樂事。生果對智者。謂人天富貴樂果.惑動觀智.如賓對主。境如賓.智如主也。經主人聞已等者。一往貪著.故云心喜。知生由善.故云我福故令汝來。造善求生.故云燒香等。  △二死可惡。 復於門外更見一女。其形醜陋。衣裳弊壞。多諸垢膩。皮膚皴裂。其色艾白。見已問言。汝字何等。繫屬於誰。女人答言。我字黑闇。復問何故名為黑闇。女人答言。我所行處。能令其家所有財寶一切衰耗。主人聞已。即持利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當斷汝命。女人答言。汝甚愚癡。無有智慧。 【疏】次復於門外下.第二明死可惡.往復有六。死在生後.故言門外。死果誑人.故譬於女。醜陋者。死境壞果.使萬事鄙惡。死生相違.故言皴裂。血氣已盡.故言艾白。主人持刀有二解。冶城云。精勤重厭.譬之持刀。招提以智慧為刀。死若不去.修智斷之。  往復有六者。一見問。二女答。三再問。四重答。五主驅。六女責。次第如經。艾白者。言其色似艾也。精勤重厭者。只是貪生惡死之心耳。  △三生死相關。 主人問言。何故名我癡無智慧。女人答言。汝家中者即是我姊。我常與姊進止共俱。汝若驅我。亦當驅彼。主人還入問功德天。外有一女云是汝妹。實為是不。功德天言。實是我妹。我與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離。隨所住處。我常作好。彼常作惡。我作利益。彼作衰損。若愛我者。亦應愛彼。若見恭敬。亦應敬彼。 【疏】三主人問言下.生死相關。生在死前為姊.死在生後為妹。終不相離.故言共俱。還入問天者。菩薩檢生.知與死俱。  △四菩薩俱捨三。初俱捨。 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惡事者。我皆不用。各隨意去。 【疏】主人即言下.第四明菩薩俱捨。文為三。一俱捨。  △二俱去。 是時二女便共相將還其所止。 【疏】二俱去。舊云金心已還.故言還其所止。  金心已還者。謂金剛心已前.有生死故。是知妙覺極果.離二生死。還其所止.即是離果入因.此乃舊義。若約今義.六根淨位已離分段.初住分斷變易.諸教可知。又若且約一往次第.則此明生滅慧.乃藏菩薩也。金心即三十四心也。  △三喜處。 爾時主人見其還去。心生歡喜。踊躍無量。 【疏】三菩薩喜慶。  菩薩慶者。已破生死.而證涅槃.故有法喜。  △二作貪著譬四。初俱趣凡夫。 是時二女復共相隨至一貧家。 【疏】是時二女下.第二為貪著作譬。往復有四。初明俱趣凡夫。凡夫乏善.故言貧家。  凡夫乏善者。乏無漏善.故使貪愛人天樂果.而招感生死。故經云。願汝二人常住我家也。  △二凡夫貪愛。 貧人見已。心生歡喜。即請之言。從今已往。願汝二人常住我家。 【疏】貧人下.第二凡夫貪愛。  △三生境檢讓。 功德天言。我等先已為他所驅。汝復何緣俱請我住。 【疏】功德天言下.第三生境檢讓凡心。  生境檢讓凡心者。謂生死已為聖智所驅。汝凡夫心.何緣貪著。祇由生死之境.本來虛妄.是賢聖所訶.凡夫妄著。以境望心.義同檢讓。如客檢問主人事由.而自退讓也。又讓祇是責。左傳曰。使薳讓黃。杜注曰。責其不會。  △四凡心應境。 貧人答言。汝今念我。我以汝故。復當敬彼。是故俱請令住我家。 【疏】貧人答言下.第四凡心應境。既其欣生.所以受死。  凡心應境者。生死之果.雖為賢聖訶棄.而凡夫貪著。  △二合二。初合菩薩厭。 迦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願生天。以生當有老病死故。是以俱棄。曾無受心。 【疏】迦葉菩薩下.合譬。先合菩薩厭。  合菩薩厭者。生天合功德.老病死合黑闇。老病是死之前相.故合凡夫中但云貪受生死二法。  △二合凡夫貪。 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過患。是故貪受生死二法。 【疏】後合凡夫貪。  △三明生多過患二。初分科。 【疏】復次迦葉如婆羅門下.第三明生之過患。凡五譬。初譬淺善。又四。  △二婆羅下。隨釋五。初譬二。初譬四。初淺行求生天果。 復次迦葉。如婆羅門幼稚童子為饑所逼。見人糞中有菴羅果。即便取之。 【疏】婆羅門.淨行.譬菩薩初欲修般若畢竟淨道。幼童.解行淺弱。饑所逼者。三途苦逼。糞中果者。苦無常中有生天果。  初欲修般若等者。若約一往次第者.此既明生滅四諦.則是三藏菩薩修無常觀。若據經意.不獨藏教.以四教中俱有淺行故。三藏即初僧祇.通教乾慧性地.別十信.圓名字觀行。此等諸位既行淺惑在.則皆有退失觀慧.求人天果者。  △二深行呵責。 有智見已。呵責之言。汝婆羅門種姓清淨。何故取是糞中穢果。 【疏】有智人下.二深行呵責。  深行呵責者。約圓即六根已上.呵觀行名字。在別則十住已上.呵十信。通則八人見地已上.呵前二地。藏則二祇已去.自知作佛.終不貪求妄果.故能呵於初祇。然且就一往.則是通斷惑位.呵藏菩薩。  △三淺行懷愧。 童子聞已。赧然有愧。即答之言。我實不食。為欲洗淨。還棄捨之。 【疏】童子聞已下.三淺行懷愧。云非貪天樂.為欲於中修道捨之。  修道捨之者。洗淨喻修道也。謂欲依生.除斷老死.名為淨洗。斷老死已.并生俱捨.名還棄捨。經赧然.奴盞反。說文。赧.面慚赤也。  △四菩薩勸捨。 智者語言。汝大愚癡。若還棄者。本不應取。 【疏】智者語言下.四菩薩勸捨。  △二合二。初合懷愧。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此生分不受不捨。如彼智者呵責童子。 【疏】善男子下.合。但合後兩.不合前二。  △二合勸捨。 凡夫之人欣生惡死。如彼童子取果還棄。  △二譬。 復次迦葉。譬如有人四衢道頭。器盛滿食。色香味具而欲賣之。有人遠來。饑虛羸乏。見其飯食色香味具。即指問言。此是何物。食主答言。此是上食。色香味具。若食此食。得色得力。能除饑渴。得見諸天。唯有一患所謂命終。是人聞已。即作是念。我今不用色力見天。亦不用死。即作是言。食是食已。若命終者。汝今何為於此賣之。食主答言。有智之人終不肯買。唯有愚人不知是事。多與我價。貪而食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願生天。得色得力見於諸天。何以故。以其不免諸苦惱故。凡夫愚癡。隨有生處皆悉貪愛。以其不見老病死故。 【疏】復次下.是第二譬。有人譬佛。四衢譬四生初受身。器譬經教。盛滿飯食.譬佛說五戒十善.招人天果。言而賣者。以此化生遠來.譬從惡道中來。饑虛羸乏譬重苦。問言者.實有此事不。食主答言.譬佛答。唯有一毒.不免無常即死滅也。更復重審。若無常者.如來何故令人修之.故言何以賣之。佛還答言.深智令捨。愚淺凡夫.一往接之。  以此化生者.以戒善化眾生也。深智令捨者。四教三乘悉稱深智.以對斥人天為愚淺。故據經合文.且約菩薩以為深智。  △三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毒樹根能殺人。枝幹莖節。皮葉華實。悉亦能殺。善男子。二十五有受生之處。所受五陰。亦復如是一切能殺。 【疏】三四兩譬可見。  △四譬。 復次迦葉。譬如糞穢多少俱臭。善男子。生亦如是。設壽八萬。下至十歲。俱亦受苦。  經設壽八萬.下至十歲。據劫增減之極也。  △五譬。 復次迦葉。譬如嶮岸上有草覆。於彼岸邊多有甘露。若有食者壽命千年。永除諸病。安隱快樂。凡夫愚人貪其味故。不知其下有大深坑。即前欲取。不覺腳跌。墮坑而死。智者知已。捨離遠去。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尚不欲受天上妙食。況復人中。凡夫之人乃於地獄吞噉鐵丸。況復人天上妙餚饌而能不食。迦葉。以如是譬。及餘無量無邊譬喻。當知是生實為大苦。迦葉是名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觀於生苦。 【疏】譬如險岸下.是第五譬生死果。上有草覆.譬生死中有假名我及相續常。多有甘露.譬虛妄樂。深坑譬三途。脚跌譬命根斷。  假名我者。即見慢我也。非自在真我.故曰假名。相續常者。橫計連持之壽.相續不斷.以之為常。腳跌.徒結反.差跌也。經是名菩薩住大乘(至)生苦者。既云住大涅槃.故知前判生滅慧為藏教.是一往耳。下諸苦例然。此乃別圓菩薩修此慧也。別存次第.故觀圓為助道。故觀雖通二教.正意在圓。  △二老苦。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於是大乘大涅槃經。觀於老苦。老者能為嗽逆上氣。能壞勇力憶念進持盛年快樂。憍慢貢高。安隱自恣。能作背僂。懈怠懶墮。為他所輕。迦葉。譬如池水蓮華滿中。開敷鮮榮。甚可愛樂。值天降雹。悉皆破壞。善男子。老亦如是。悉能破壞盛壯好色。  經背僂者。力矩反。通俗文云。曲脊謂傴僂。 復次迦葉。譬如國王有一智臣。善知兵法。有敵國王拒逆不順。王遣此臣往討伐之。即便禽獲。將來詣王。老亦如是。禽獲壯色。將付死王。  經即便禽獲者。禽.提也。左傳曰。狼瞫取戈以斬囚禽之.以從公乘故。古經禽字皆單作.後人加手者非。 復次迦葉。譬如折軸無所復用。老亦如是。無所復用。復次迦葉。如大富家多有財寶金銀琉璃珊瑚虎珀車璩馬瑙。有諸怨賊若入其家。即能劫奪。悉令空盡。善男子。盛年好色亦復如是。常為老賊之所劫奪。復次迦葉。譬如貧人貪著上饍。細軟衣裳。雖復悕望而不能得。善男子。老亦如是。雖有貪心欲受富樂。五欲自恣而不能得。復次迦葉。如陸地龜。心常念水。善男子。人亦如是。既為衰老之所乾枯。心常憶念壯時所受五欲之樂。復次迦葉。猶如秋月所有蓮華。皆為一切之所樂見。及其萎黃。人所惡賤。善男子。盛年壯色亦復如是。悉為一切之所愛樂。及其老至。眾所惡賤。復次迦葉。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復味。壯年盛色亦復如是。既被老壓。無三種味。一出家味。二讀誦味。三坐禪味。  經滓無復味.滓.淄士反。 復次迦葉。譬如滿月。夜多光明。晝則不爾。善男子。人亦如是。壯則端嚴。形貌瓌瑋。老則衰羸。形神枯悴。  經瓌瑋。上公回反.下音偉。瓌.美盛也。瑋.大也。文選鷦賦曰。形瓌足瑋.字皆從王。 復次迦葉。譬如有王常以正法治國理民。真實無曲。慈憫好施。時為敵國之所破壞。流離逃迸。遠至他土。他土人民見而憫之。咸作是言。大王往日正法治國。不枉萬姓。如何一旦流離至此。善男子。人亦如是。既為衰老所壞敗已。常讚壯時所行事業。復次迦葉。譬如燈炷唯賴膏油。膏油既盡。勢不久停。善男子。人亦如是。唯賴壯膏。壯膏既盡。衰老之炷何得久停。復次迦葉。譬如枯河不能利益人及非人。飛鳥走獸。善男子。人亦如是。為老所枯。不能利益一切作業。復次迦葉。譬如河岸臨險之樹。若遇暴風必當顛墜。善男子。人亦如是。臨老險岸。死風既至。勢不得住。復次迦葉。如車軸折。不任重載。善男子。老亦如是。不能諮受一切善法。復次迦葉。譬如嬰兒為人所輕。善男子。老亦如是。常為一切之所輕毀。迦葉。以是等譬。及餘無量無邊譬喻。當知是老實為大苦。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老苦。  △三病苦。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病苦。所謂病者。能壞一切安隱樂事。譬如雹雨傷壞穀苗。復次迦葉。如人有怨。心常憂愁而懷恐怖。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常畏病苦。心懷憂慼。復次迦葉。譬如有人形貌端正。為王夫人欲心所愛。遣信逼喚。與共交通。時王捕得。即便使人挑其一目。截其一耳。斷一手足。是人爾時形容改異。人所惡賤。善男子。人亦如是。先雖端嚴。耳目具足。既為病苦所纏逼已。則為眾人之所惡賤。復次迦葉。譬如芭蕉竹葦及騾。有子則死。善男子。人亦如是有病則死。復次迦葉。如轉輪王。主兵大臣常在前導。王隨後行。亦如魚王蟻王。蠡王牛王。商主在前行時。如是諸眾悉皆隨從。無捨離者。善男子。死轉輪王亦復如是。常隨病臣。不相捨離。魚蟻蠡牛。商主病王。亦復如是。常為死眾之所隨逐。迦葉。病因緣者。所謂苦惱。愁憂悲嘆。身心不安。或為怨賊之所逼害。破壞浮囊。撥撤橋梁。亦能劫奪正念根本。復能破壞盛壯好色。力勢安樂。除捨慚愧。能為身心焦熱熾然。以是等譬。及餘無量無邊譬喻。當知病苦是為大苦。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病苦。  △疏總釋二。初標可解。 【疏】第二觀老。第三觀病。二文可解。  △二然生下。示前後二。初正示前後。 【疏】然生定在死前.病不必在老後。今文先老後病者。少時病者.猶有望差。老時若病.催死則疾如將崩更折.故在老後明病。  △二明病下。兼釋病文。 【疏】文釋病苦.而云身心安隱者。解有二。一云。只安隱是病.如大庾小庾。父子分別十年.後得相見。白日相慶.過夜即死。此安隱是病。  身心安下.標云解有二.而疏但釋一義。以次釋安隱非病.但為病作因。此義易見.故疏不別。大庾小庾者。暹記云。梁武時人.父堅子信。信為侯景所虜.為奴十年後還梁。故云後得相見等。今檢北史周書列傳云。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幼而俊邁.聰敏絕倫。愽覽羣書.尤善春秋左傳。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容止頺壯有兼人者。父肩吾.為梁太子中庶子.掌官記。東海徐摛為左衛率.摛子陵及信竝為修撰學士.父子東宮出入禁闈.恩禮莫與比隆。既文竝綺艶.故世號為徐庾體焉。當時後進競相模範.每有一文.朝下莫不傳寫。累遷通直散騎常侍.聘于東魏.文章辭令盛為鄴下所稱。還為東宮領直.領建康令。侯景作亂.梁簡文帝命信率宮中文武千餘人營於朱雀航。及景至.信以眾先退。臺城陷後.信奔于江陵。據此傳文.則無為奴之事。未知暹師所據。或恐肩吾傳中有說.未暇尋檢。今疏主引用者。謂日中相慶.即身心安隱也。過夜既死。驗相慶時.已是病也。以四相遷流.死必由病故。故知安隱即病。若約次義.謂安隱非病。由安隱故.以為病緣。如世人安隱時.飲食等不節.因而致病。  經破壞浮囊等者。止觀病患境釋云。病故毀戒.如破浮囊。破禪定.如撤橋梁。起邪倒心.惜膿血臭身.破清淨法身.名忘失正念。撤.除列反.除也.去也。  △四死苦二。初分科。 【疏】第四觀死苦。又二。先正觀死。次夫死者下.傷痛。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正覲死二。初定苦二。初示難知二。初正示。 迦葉。云何菩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死苦。所謂死者。能燒滅故。迦葉。如火災起能燒一切。唯除二禪。力不至故。善男子。死火亦爾能燒一切。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勢不及故。復次迦葉。如水災起一切漂沒。唯除三禪。力不至故。善男子。死水亦爾漂沒一切。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復次迦葉。如風災起能吹一切。悉令散滅。唯除四禪。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風亦爾。悉能吹滅一切所有。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彼第四禪以何因緣。風不能吹。水不能漂。火不能燒。佛告迦葉。善男子。彼第四禪內外過患一切無故。善男子。初禪過患。內有覺觀。外有火災。二禪過患。內有歡喜。外有水災。三禪過患。內有喘息。外有風災。善男子。彼第四禪。內外過患一切悉無。是故諸災不能及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安住大乘大般涅槃。內外過患一切皆盡。是故死王不能及之。復次善男子。如金翅鳥能噉能消一切龍魚金銀等寶。唯除金剛不能令消。善男子。死金翅鳥亦復如是。能噉能消一切眾生。唯不能消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菩薩摩訶薩。復次迦葉。譬如河岸所有草木。大水暴漲。悉隨漂流入於大海。唯除楊柳。以其軟故。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悉皆隨流入于死海。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復次迦葉。如那羅延悉能摧伏一切力士。唯除大風。何以故。以無礙故。善男子。死那羅延亦復如是。悉能摧伏一切眾生。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何以故。以無礙故。復次迦葉。譬如有人於怨憎中詐現親善。常相追逐。如影隨形。伺求其便而欲殺之。彼怨謹慎。堅牢自備。故使是人不能得殺。善男子。死怨亦爾。常伺眾生而欲殺之。唯不能殺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菩薩摩訶薩。何以故。以是菩薩不放逸故。復次迦葉。譬如卒降金剛暴雨。悉壞藥木。諸樹山林。土沙瓦石。金銀琉璃。一切之物。唯不能壞金剛真寶。善男子。金剛死雨亦復如是。悉能破壞一切眾生。唯除金剛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復次迦葉。如金翅鳥能噉諸龍。唯不能噉受三歸者。善男子。死金翅鳥亦復如是。能噉一切無量眾生。唯除菩薩住三定者。何謂三定。空無相願。復次迦葉。如摩羅毒蛇。凡有所螫。雖有良呪上妙好藥無如之何。唯阿竭多星呪能令除愈。善男子。死毒所螫亦復如是。一切醫方無如之何。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呪。復次迦葉。譬如有人為王所瞋。其人若能以軟善語。貢上財寶。便可得脫。善男子。死王不爾。雖以軟語錢財珍寶而貢上之。亦不得脫。 【疏】初文者。何等是死苦。若氣未絕.由生非死。若氣絕已.不復覺苦。若受地獄.即是後身。非關死苦.此事難知。  △二例如下。引例。 【疏】例如責滅。為當未滅時是滅.滅已時是滅.進退難定。似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云云)。  例如責滅者。檢責生滅也。為當下.正示檢責。如云火未滅時是滅者。未滅是生.云何是滅。例如氣未絕.猶是生.非死也。若云火滅已時是滅者.既滅無火.那云火滅。例如氣絕已.不覺苦.故進退難定。復引四柱偈.例難定義。  △二今只下。正出體。 【疏】今只取將絕未絕.名為死苦。  將絕未絕者。生死交際須臾之間.尚有覺知.指此名為死苦。如火將滅未滅之際.須臾即滅.故云火滅也。  △二至論下。正消文三。初消唯除菩薩三。初他釋。 【疏】至論菩薩.未全免死。而言唯除菩薩住於涅槃者。三解。初名佛為菩薩。二云。金心菩薩.一轉成佛。三云。初地菩薩.雖未免生死.志求涅槃.不為生死所亂。  △二今明下。今破。 【疏】今明初解是應菩薩.此不會經。次金心一轉.此正是死.何故被除。後解菩薩雖不為所亂.而不免死.何故被除。  今明下.破古。是應菩薩者。既云佛為菩薩.則是權應所為.非實行菩薩也。此不會經者。以經云菩薩修行大般涅槃.正明實行因人也。此正是死者。別教等覺後心.入金剛定.破一品微細無明.正是最後變易生死。故攝論師謂之.無後有生死也。汝所定位既未免生死.何故經云唯除菩薩.故云何故被除。破後解可知。是故三解悉不契會經文。以他人但得歷別.不見圓意.故使二三其說.悉皆反經。  △三被除下。心解二。初約圓示義。 【疏】被除者是圓教菩薩。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可復滅。生死非生死.亦非涅槃。生死尚不能生死生死。何能生死非生死。  被除者下.今師正解。生死非生死.亦非涅槃者。生死即涅槃.故云非生死。涅槃即生死.故亦非涅槃。以生死涅槃.無異無二故。此即中邊相即.理事一如。如是觀察.孰是生死。唯除菩薩.意指斯人即名字已上.等覺已還.圓解無殊.並在所除之例。生死尚不能下.結況生死是遷謝之事。名字等人.既達生死即是涅槃。是知生死尚不能遷名字等位.生死之法。何能遷謝.分證涅槃非死法耶。以圓人雖凡聖事殊.而始終理一故也。  △二如此下。結顯文旨。 【疏】如此菩薩即是被除.不為生死所害。  如此下.結顯文旨。故被除者.乃四即人。理即在迷.非並修行人。究竟極果.亦非修行。經云修行大涅槃經.正指四即。  △二消金剛暴雨二。初立難二。初徵文總問。 【疏】文云。如金剛雨.能破一切。此雨復能破金剛不。  △二若不下。據義雙難。 【疏】若不能破.利義不成。若其被破.堅義不成(云云)。  堅義不成下云云者。祇由金剛體性堅利.故以二義互難經文。即經云金剛暴雨悉壞草木.乃至唯不能壞金剛真寶也。  △二死傷下。答釋二。初明金剛喻同。 【疏】死傷一切.如金剛雨。唯有菩薩不為所傷.復喻金剛。  死傷下.答釋。  △二當知下。明金碎體別。 【疏】當知金剛碎散.不能傷磐峙金剛.則菩薩不為死所死。  當知金剛(至)所死者。是知金剛喻同.而全碎有別。既云金剛寶雨.豈非碎散耶。又云唯不能壞金剛.豈非碎不壞全耶。故以碎者喻死.全喻四即涅槃。草木等物喻理即眾生.謂九法界也。磐.大石也。峙.住也。謂金剛磐固峙住.不同碎散也。  △三消蛇星。 【疏】摩羅毒蛇者。河西云。黑蛇毒觸人衣即死.餘人觸此衣亦死。阿竭多星者.此星八月出。若有人得此星呪者.能消其毒。  △二傷痛。 善男子。夫死者。於險難處無有資糧。去處懸遠而無伴侶。晝夜常行。不知邊際。深邃幽闇。無有燈明。入無門戶而有處所。 【疏】次夫死者下.有十句傷痛.最為可悲。若離即成二十句。於險難處.病其苦最重。無有資糧者.謂乏善法。去處懸遠者.其路無窮。而無伴侶者.孤魂獨逝.無隨去者。於十二時常無休息.晝夜常行.無前無後.故無邊際。如萬仞坑.故言深邃。以內昏故.而外不照.故無有燈明。死為窮道.眾路地塞.故言入無門戶。又云死亦不從六根而入.故無門戶。必有來處.故言而有處所。  十句傷痛者。以世人保常者多.故佛更以十句傷痛而譬悟之。痛其苦最重者。傷痛死苦.於諸苦中最為深重.故云險難處也。乏善法者。無五戒十善之法.則當往三塗。如遠行闕粮.餓死非久。其路無窮者。茫茫苦趣.知向何方。常無休息者。孤魂隨業而走.不得暫停。豈同世人晝行夜息。茫茫黑暗.不別方隅.故云無前無後。內昏者。內唯癡暗.無智慧明。又諸根滅壞.故曰內昏。六識無用.故云而外不照。眾路地塞者。慈親孝子不能往見.故云路塞。必有來處者。死報乘業而來也。 雖無痛處不可療治。往無遮止。到不得脫。無所破壞。見者愁毒。非是惡色而令人怖。敷在身邊。不可覺知。迦葉。以是等譬及餘無量無邊譬喻。當知是死真為大苦。迦葉。是名菩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死苦。 【疏】當時恍惚.故言雖無痛處。而良醫拱手.故言不可療治。賢聖所不能制.故言往無遮止。到不得脫.初死儼然。非是刑害.故言無所破壞。而親友悲泣.故言見者愁毒。更非虎狼禽獸所啖.故言非是惡色。無有不畏死者.故言令人怖畏。此即陰身之後.故言敷在身邊。而不測其好惡.故言不自覺知。  當時恍惚者。當.平聲。謂當乎一念命盡之時.無所省覺也。賢聖不能制者。賢聖雖神.而不能遮止他人令不死也。又賢聖之人皆歸磨滅.自亦不能遮止其死.故死期忽到.無得脫者。非是刑害者。雖全首領.而氣命已絕.親友見者誰不愁毒。更非下.若為獸噉.支體狼藉.即醜惡之色。今雖髮膚無毀.形體完全.而覩之者誰不怖畏。即此陰身之後者。謂現陰已謝.中陰已成.反見現陰殘軀也。而不測好惡者。神識昏迷.知往何趣。 【疏】若依此義.命絕中陰.是為死苦。  若依下.疏主據佛傷嘆之文.皆約中陰以為死苦。如云去處懸遠等.此則不取將絕未絕.及受地獄苦。是知將絕未絕.猶屬現陰。地獄自屬後身。設不依經.請憑前說.二義雙取.死苦彌明。然此十句傷嘆.多據生平隨情造業之人。內無觀慧.故至捨壽.為業所引.不得自由。故云於險難處無有資粮等。圭峰偈云。作有義事是醒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醒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又云。當知欲驗臨終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驗尋常行心.於塵境上自由不自由也。況復一家明十界起心.宜須簡擇.何界因熟.受報無疑。寄語後賢.深宜自勵。  △五愛別離苦。 迦葉。云何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觀愛別離苦。愛別離苦能為一切眾苦根本。如說偈言。   因愛生憂 因愛生怖 若離於愛 何憂何怖 愛因緣故。則生憂苦。以憂苦故。則令眾生生於衰老。愛別離苦。所謂命終。善男子。以別離故。能生種種微細諸苦。今當為汝分別顯示。 【疏】第五觀愛別離苦。從離緣生.即是壞苦。若論壞苦.因中說果.即指樂受為體。今亦如是.即指恩愛是別離苦。文中明捨所愛身者。若命斷時.為死苦者.已屬前世。今取離所愛身及所愛親屬.并依報等.是愛別苦。釋論云。離他人易.離親屬難。離親屬易.離父母難。離父母易.離己身難。離己身易.離己心難。  因中說果者。樂受是因.壞苦是果。以所受之樂終歸壞滅.是故壞苦。以樂受為體.委如前記。今亦下.恩愛即樂受.別離是壞苦。今指恩愛即是壞苦.故云若離貪愛.何憂何畏也。捨所愛身者。即經云所謂命終也。 善男子。過去之世。人壽無量時。世有王名曰善住。其王爾時為童子身。太子治事及登王位各八萬四千歲。時王頂上生一肉皰。其皰柔軟。如兜羅綿。細軟劫貝。漸漸增長。不以為患。足滿十月。皰即開剖生一童子。其形端正。奇異少雙。色像分明。人中第一。父王歡喜。字曰頂生。時善住王即以國事委付頂生。棄捨宮殿妻子眷屬。入山學道。滿八萬四千歲。爾時頂生於十五日。處在高樓沐浴受齋。即於東方有金輪寶。其輪千輻。轂輞具足。不由工匠。自然成就而來應之。頂生大王即作是念。我昔曾聞五通仙說。若剎利王於十五日處在高樓沐浴受齋。若有金輪。千輻不減。轂輞具足。不由工匠自然成就而來應者。當知是王即當得作轉輪聖帝。復作是念。我今當試。即以左手擎此輪寶。右執香爐。右膝著地而發誓言。是金輪寶若實不虛。應如過去轉輪聖王所行道法。作是誓已。是金輪寶飛昇虛空。徧十方已。還來住在頂生左手。爾時頂生心生歡喜。踊躍無量。復作是言。我今定作轉輪聖王。 【疏】頂生者是濕生。實論人在天邊.猶如乞兒在於王側.云何而言二王相似。然頂生是應.故得類天。若實報者.是則不及。天王壽長故眴疏.人王壽短故眴數。金輪至重.餘不能升。王以德力.應重則輕。  頂生是應者。謂法身大士應化為王也。應重則輕者。故能手擎也。經劫貝.正言迦波羅。譯云。樹華名也.如柳絮。 其後不久復有象寶。狀貌端嚴如白蓮華。七支拄地。頂生見已。復作是念。我昔曾聞五通仙說。若轉輪王於十五日處在高樓沐浴受齋。若有象寶。狀貌端嚴如白蓮華。七支拄地而來應者。當知是王即是聖帝。復作是念。我今當試。即擎香爐。右膝著地而發誓言。是白象寶若實不虛。應如過去轉輪聖王所行道法。作是誓已。是白象寶從旦至夕。周徧八方。盡大海際。還住本處。爾時頂生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復作是言。我今定是轉輪聖王。其後不久次有馬寶。其色紺艷。髦尾金色。頂生見已。復作是念。我昔曾聞五通仙說。若轉輪王於十五日處在高樓沐浴受齋。若有馬寶。其色紺艷。髦尾金色而來應者。當知是王即是聖帝。復作是念。我今當試。即執香爐。右膝著地而發誓言。是紺馬寶若實不虛。應如過去轉輪聖王所行道法。作是誓已。是紺馬寶從旦至夕。周徧八方。盡大海際。還住本處。爾時頂生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復作是言。我今定是轉輪聖王。 【疏】髦尾者。古人讀此為尾。不然。短者單作毛.長者髟下作類。如呼多技人為髦士.取其德長。劉孝標稱任昉為海內髦傑.即是此字。昔魏王珠照十二車.況頂生珠寧不照一由旬。此言大如車轂。又經云。衣帶中者.在其德力.不在大小。  髦尾者。髦音蒙。髦.莫高反。劉孝標.梁時人.名峻.字孝標。見任昉諸子流離。生平舊交.莫有收恤。乃廣朱公絕交論。彼論云。近世有樂安任昉.海內髦傑.早綰銀黃.夙昭民譽。經受齋者。韓康伯云。洗心曰齋。禮有散齋致齋。魏王下.春秋後語云。齊威王二十四年.與魏王會田于郊。魏王問曰。王有寶乎。威王曰。無有。魏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十枚.照車前後.各二十乘。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眄子黔夫者.各守一隅.則使楚趙燕不敢輙前。吾臣有種首者.備賊盜.則道不捨遺。以此為寶.將以照千里.豈直十二乘哉。魏王大慚.不悅而去。衣帶中者.言其小也。 其後不久復有女寶。形容端正。微妙第一。不長不短。不白不黑。身諸毛孔出旃檀香。口氣香潔如青蓮華。其目遠視見一由旬。耳聞鼻嗅亦復如是。其舌廣大。出能覆面。形色細薄。如赤銅葉。心識聰哲。有大智慧。於諸眾生常有軟語。是女以手觸王衣時。即知王身安樂病患。亦知王心所緣之處。爾時頂生復作是念。若有女人能知王心。即是女寶。 【疏】寶女者。能生千子乃名寶女。法顯傳云。王妃生肉團如瓜.有千.一一子者是。釋論云。劬嬪是寶女.不孕。二文既異.如何會通。此各為時所重(云云)。  釋論下.劬嬪即悉達三妃中一。以佛若在家.當作金輪王.故有寶女。十二遊經云。瞿夷.晉言明女。以其生時.室內皆明.因以立字。二文下.舉法顯傳及釋論為問。此各下.答釋。時重生子.故寶女生子。時或不重.則寶女不生。例如元魏時.凡是后妃憂懼有子。故道武曰。昔漢武將立其子.先殺其母.不令婦人後干國政.吾故遠同漢武。此亦時代婦人不重有子之例也。 其後不久於王宮內。自然而有寶摩尼珠。純青琉璃。大如車轂。能於闇中照一由旬。若天降雨。渧如車軸。是珠勢力能作大蓋。覆一由旬。遮此大雨。不令下過。爾時頂生復作是念。若轉輪王得是寶珠。必是聖帝。其後不久有主藏臣自然而出。多饒財寶。巨富無量。庫藏盈溢。無所乏少。報得眼根。力能徹見一切地中所有伏藏。隨王所念。皆能辦之。爾時頂生復欲試之。即共乘船入於大海。告藏臣言。我今欲得珍異之寶。藏臣聞已。即以兩手撓大海水。時十指頭出十寶藏。以奉聖王。而白王言。大王所須隨意用之。其餘在者當投大海。爾時頂生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復作念言。我今定是轉輪聖王。其後不久有主兵臣自然而出。勇健猛略。策謀第一。善知四兵。若任鬪者則現聖王。若不任者退不令現。未摧伏者能令摧伏。已摧伏者力能守護。爾時頂生復作是念。若轉輪王得是兵寶。當知定是轉輪聖王。  經策謀者。策.智謀也.籌也。 爾時頂生轉輪聖帝告諸大臣。汝等當知。此閻浮提安隱豐樂。我今已有七寶成就。千子具足。更何所為。諸臣答言。唯然大王。東弗婆提猶未歸德。王今應往。爾時聖王。即與七寶。一切營從。飛空而往東弗婆提。彼土人民歡喜歸化。復告大臣。我閻浮提及弗婆提。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悉來歸化。七寶成就。千子具足。復何所為。諸臣答言。唯然大王。西瞿陀尼猶未歸德。爾時聖王。復與七寶。一切營從。飛空而往西瞿陀尼。王既至彼。彼土人民亦復歸伏。復告大臣。我閻浮提及弗婆提。此瞿陀尼。安隱豐樂。人民熾盛。皆以歸化。七寶成就。千子具足。復何所為。諸臣答言。唯然大王。北欝單越猶未歸化。爾時聖王。復與七寶。一切營從。飛空而往北欝單越。王既至彼。彼土人民歡喜歸德。  經營從者。蒼頡篇。營.衛也.部也 復告大臣。我四天下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咸已歸德。七寶成就。千子具足。更何所為。諸臣答言。唯然聖王。三十三天壽命極長。安隱快樂。彼天身形端嚴無比。所居宮殿。床榻臥具悉是七寶。自恃天福。未來歸化。今應往討。令其摧伏。爾時聖王。復與七寶。一切營從。飛騰虛空上忉利天。見有一樹其色青綠。聖王見已。即問大臣。此是何色。大臣答言。此是波利質多羅樹。忉利諸天夏三月時。常於其下娛樂受樂。又見白色猶如白雲。復問大臣。彼是何色。大臣答言。是善法堂。忉利諸天常集其中論人天事。於是天主釋提桓因。知頂生王已來在外。即出迎逆。見已執手。昇善法堂。分座而坐。彼時二王形容相貌等無差別。唯有視眴為別異耳。是時聖王即生念言。我今寧可退彼王位。即住其中為天王不。善男子。爾時帝釋受持讀誦大乘經典。開示分別。為他演說。唯於深義未盡通達。以是讀誦受持。分別為他廣說因緣力故。有大威德。善男子。是頂生王。於此帝釋生惡心已。即便墮落。還閻浮提。與所愛念人天離別。生大苦惱。復遇惡病。即便命終。爾時帝釋。迦葉佛是。轉輪聖王。則我身是。善男子。當知如是愛別離者極為大苦。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尚憶過去如是等輩愛別離苦。何況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而當不觀現在之世愛別離苦。  △六怨憎會苦。 善男子。云何菩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怨憎會苦。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觀於地獄畜生餓鬼人中天上。皆有如是怨憎會苦。譬如人觀牢獄繫閉枷鎖杻械以為大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於五道一切受生。悉是怨憎合會大苦。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常畏怨家枷鎖杻械。捨離父母妻子眷屬珍寶產業。而遠逃避。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怖畏生死。具足修行六波羅蜜。入於涅槃。迦葉。是名菩薩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觀怨憎會苦。 【疏】六觀怨憎會苦。既從合會緣生.生即是苦。前境逼心.心領境逼憂惱.故名怨憎會苦。  生即是苦者。此境生時.即是苦也。  △七求不得苦。 善男子。云何菩薩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觀求不得苦。求者一切盡求。盡求者有二種。一求善法。二求不善法。善法未得苦。惡法未離苦。 【疏】第七觀求不得苦。還約前愛離怨會.於愛求會而離.於怨近離而會。二求不遂.即是求不得苦。  △八五盛陰苦。 是為略說五盛陰苦。迦葉。是名苦諦。 【疏】第八總結。上七苦即是五盛陰苦。已如前釋.定有別體(云云)。  △三會通二。初述意敘古二。初述經來意。 【疏】爾時迦葉下.第三會通苦諦者。昔阿含等經皆言三受中有樂受。今言五陰皆苦.都無樂義。今昔義乖。  三受中有樂受者。三受即五陰中受陰.故對今五陰皆苦為難。  △二敘古分章。 【疏】開善分此中四番問答為四章。觀師分為二.後三番子章只是作難。  四番問答者。但約經文.顯有四番。分為二者。祇初問.二答。於答章中.因答作難.復有三番。是故不應大分四章也。言子章者。謂總科如母.別分如子。  △二今先下。分科隨解二。初分科。 【疏】今先問.次答。  △二就初下。隨解二。初問三。初總非。 爾時迦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五盛陰苦。是義不然。 【疏】就初問為三。一總非。二作五難。三結。初領旨仰非。  仰非者。五盛陰中有於樂受.何故一向唯苦.故云不然。以下破上.故曰仰非。前後例爾。  △二作五難二。初標示。 【疏】何以故下.作難。初第一與第四問.同據樂緣。第二問.別據樂體。第三與第五問.同據樂因。  初第一下.束五難文.而成三意。以迦葉難辭雖五.意不出三。而隨便發言.無復次第。故今疏主交互取文.配屬三意。講者當提此三意次第消經.不可越次.以亂聽者。樂緣者。妙好六塵.助發樂受.故以六塵為緣.緣以外助為義故。樂體者.自己正受樂時也。體以主質為義故。樂因者.以修善因.得安樂果.因以牽果為義故。以因緣體三.不離五陰.既俱有樂.何言純苦。  △二初據下。隨釋五。初據樂緣(按。依大正藏36冊大般涅槃經會疏修改)。 何以故。如佛往昔告釋摩男。若色苦者。一切眾生不應求色。若有求者。則不名苦。 【疏】初據樂緣者。佛昔於阿含告釋摩男云。色若定苦.不應求色。色若定樂.不應厭色。但今單難無樂.不應求色。若求紅黃.當知有樂。今日何緣.全言無樂。  初據下.釋第一難。  △二據樂體(案。此為第二難)。 如佛告諸比丘。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三據樂因(案。此為第三難)。 如佛先為諸比丘說。若有人能修行善法。則得受樂。  △四具據樂緣。 又如佛說。於善道中六觸受樂。眼見好色是則為樂。耳鼻舌身。意思好法。亦復如是。 【疏】今具舉六根對於六塵.以為樂緣。  今具下.釋第四難。  △五具據樂因二。初對前辨異。 【疏】如佛說偈下.是第五重據樂因.與第三同。舉樂因而復異者。前舉善為樂因.只言世間之善。今具舉聲聞菩薩出世之善.名為樂因。  △二就五下。心釋經文四。初明聲聞善為樂因。 如佛說偈。   持戒則為樂 身不受眾苦 睡眠得安隱 寤則心歡喜   若受衣食時 誦習而經行 獨處於山林 如是為最樂 【疏】就五偈為四。初兩偈.明聲聞之善為樂因。  △二明菩薩善為樂因。   若能於眾生 晝夜常修慈 因是得常樂 以不惱他故 【疏】次一偈.明菩薩之善為樂因。  △三重結小乘。   少欲知足樂 多聞分別樂 無著阿羅漢 亦名為受樂 【疏】三一偈.重結小乘。  △四重結大乘。   菩薩摩訶薩 畢竟到彼岸 所作眾事辦 是名為最樂 【疏】四一偈.重結大乘。明菩薩畢竟不得同佛畢竟.乃是分畢竟。  △三結。 世尊。如諸經中所說樂相其義如是。如佛今說。云何當與此義相應。 【疏】世尊如諸經下.三結非。諸經即指昔教。如佛今說.故指此教無樂唯苦。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告迦葉下.第二如來答。大分為二。初歎其所問。次善男子一切眾生下.正答。答又二。初總答.後別答。總答中二。初答.後論義。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歎其所問。 佛告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諮問如來是義。 【疏】初文者。昔隨他意.以下苦為樂。今隨自意.故一切皆苦。  △二正答二。初總答二。初正答。 善男子。一切眾生於下苦中橫生樂想。是故我今所說苦相。與本不異。 【疏】前迦葉作五難.相次而來。世尊一答.五難玄解。今昔兩說.不復相違。實非是樂.謬情所計.橫生樂想。  五難玄解者。玄.通也。解.音解釋之解。謂佛但作於下苦中.橫生樂想一答。則前迦葉所難.樂緣樂體樂因.悉是橫生。故知如來一答.而通釋迦葉五難。玄亦作懸.如前記。不復相違者。昔隨眾生且指輕苦為樂.故云謬情所計也。所言輕苦者.即樂受中壞苦也。祗由苦輕.故人不覺.其實是苦。故今昔兩說.未嘗乖違。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還難佛解下苦之義。又為兩。初正難.後領解。就初為三。一謬領難。二顛倒難。三據事難。  △二謬難下。隨釋二。初正難二。初問三。初謬領難。 迦葉菩薩白佛言。如佛所說。於下苦中生樂想者。下生下老。下病下死。下愛別離。下求不得。下怨憎會。下五盛陰。如是等苦亦應有樂。世尊。下生者所謂三惡趣。中生者所謂人中。上生者所謂天上。 【疏】謬難者。佛意以輕為下苦.難意以重為下苦.故成謬領難。迦葉列八苦皆為三品。下受三途.中人.上天。若下苦有樂者.三塗之中應有樂相。  △二顛倒難。 若復有人作如是問。若於下樂生於苦想。於中樂中生無苦樂想。於上樂中生於樂想。當云何答。 【疏】若復有人下.次倒難。若下苦生樂想者.亦應下樂生於苦想。何者下樂。且就世間歌姬舞女為上樂.中庸之歡為下樂。於此下樂應生苦想。就其謬領.作此謬竝。  △三據事難。 世尊。若下苦中生樂想者。未見有人當受千罰。初一下時已生樂想。若不生者。云何說言於下苦中而生樂想。 【疏】世尊若下苦中下.三據事難。如人受千罰.初受一鞭應生樂耶。  千罰者。罰.折伏也。然案五刑為刑.出金贖罪為罰。今但以鞭杖折辱為罰。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告下.答。又二。初且然問.後正答。  △二正答二。初然其問。 佛告迦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疏】然其第三.一罰之意.明實於下苦而生樂想。若得免多罰.於一罰甘受.亦以為樂。  △二正答。 以是義故。無有樂想。何以故。猶如彼人 當受千罰。受一下已。即得脫者。是人爾時便生樂想。是故當知於無樂中妄生樂想。 【疏】從以是義故下.正答。但答其第三.據事難時。前謬領倒難.自然懸去。我實不云下是重苦.下是輕苦.汝何謬領。故不答。竝亦不然。其下樂而生苦想.故不須答。正答第三.應受千罰.初得一下即聞放脫.寧非下苦生樂想耶。如人應刑.聞百鞭放.亦是於下苦中而生樂想(云云)。  我實下.明不答謬領義。下是輕苦者。我正言樂受是壞苦.其苦既輕.凡夫不覺.故言下苦.橫生樂想。而汝謬領.而謂下苦是三塗重苦。所難既非.故我不答也。竝亦下.明不答倒難意。且受樂由心妄計.豈有受於下樂.而生苦想耶。必無是理.故不須答。然若據聖智修觀.其實於妄樂中皆作苦想。然今迦葉據凡夫妄計為難.故不得以此例之。正答下.明答據事難意也。如人應刑下.舉現事明之。刑謂五刑.古則墨劓剕宮大辟.今則笞杖徒流死。今云應刑.且據死刑為言也。  △二領解二。初分科。 【疏】次番領解。先領.後述。  △二或謂下。隨釋二。初領二。初約難釋。 迦葉言。世尊。彼人不以一下生於樂想。以得脫故。而生樂想。 【疏】或謂此文是一難。謂言此人不於一罰而生樂想.但於脫多生樂想耳。  或謂下.敘古。  △二此下。約領釋。 【疏】此是得意領解.不名為難。  此是下.今破。據經文是領解.非立難也。何者。若是立難.佛應答難。既但述成.驗是領解。  △二述。 迦葉。是故我昔為釋摩男。說五陰中樂。實不虛也。 【疏】佛述言實不虛者.隨情之說。昔云有樂.此是隨情。今言無者.道理如然。  △二別答二。初分科。 【疏】迦葉有三受三苦下.第二別答五難。但有三文。第一答前第二樂體之問。第二答前第三第五樂因兩問。第三答第一第四樂緣之問。  △二此初下。隨釋三。初答第二樂體問三。初兩教。 迦葉。有三受三苦。三受者。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苦者。所謂苦苦。行苦。壞苦。 【疏】此初答第二樂體問者。又三。第一出兩教。第二點三受。第三結虛實。此初先出兩教。一三受教.二三苦教。可見。  △二點三受。 善男子。苦受者名為三苦。所謂苦苦行苦壞苦。餘二受者。所謂行苦壞苦。 【疏】善男子苦受下.是第二點三受者。但昔教亦點三受。謂苦苦點苦受.壞苦點樂受.行苦點捨受。此乃小乘之教.其義未極.止是單點.即成論人所用。今此極教則複點.此初苦受具三苦。苦苦者。心緣苦境.苦境逼心.心境合舉.故是苦苦。樂不長有.暫時而住.樂緣既謝.即是壞苦。無常所侵.即是行苦。  點三受者。謂點示苦受中有苦苦等。文中先出小乘。今此下.次釋今教。今此極教者。謂今經究竟之談.不同小教。樂緣既謝者。以樂正謝時.還是苦境逼心.故苦受中有壞苦義。行苦可知。 【疏】餘二受各二苦.或云各一苦.故文云二。今解不然。前既複點.今云何單用壞苦點樂受.用行苦點捨受。故知一受具二苦.樂受亦具壞行兩苦.捨受亦具壞行二苦。樂舉體可壞.即壞苦。而復有無常所切.復具行苦。捨受亦二。捨必離壞.故是壞苦。而復未免無常.是行苦。但此二苦不須境逼.故無苦苦。  餘二下.釋樂捨二受。先明他解。他謂經云餘二受者.所謂行苦壞苦。意謂經既上句但云餘二受.而下列二苦.祇應樂受有壞苦.捨受有行苦.故云各一苦。今解下.今師釋也。前既複點者。舉前為例.前即苦受。且小乘單點.則一苦點一受。今此既以三苦點苦受.則知各以二苦複點二受.故責云.云何單用至點捨受。然苦受既具三苦.應云具點。後二是複。複.重也。文云前既複點者。一往言複.應云具也。故知下.正明複點二受義。一受具二苦.是總標。樂受下.列名。樂舉體下.辨義。捨必離壞者。謂分離敗壞也。捨受既是不苦不樂.豈非離壞苦樂耶.無樂唯苦。  △三結虗實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以是因緣下.第三結虛實。又二。  △二隨釋二。初結昔說妄樂。 善男子。以是因緣。生死之中實有樂受。菩薩摩訶薩以苦樂性不相捨離。是故說言一切皆苦。 【疏】一結昔說妄樂非實。為凡夫言樂。菩薩不爾.皆苦。文云。生死之中實有樂受。文復云。生死之中實無有樂者.皆是隨情之所妄計。梁三藏師計生死有樂無樂.並皆諍論如前(云云)。  皆是隨情妄計者。經文既云苦樂之性不相捨離.則知理性一如.謂苦謂樂自由情執.是故隨順物情言樂言苦.故云皆是妄計。梁三藏.名真諦.西印度人。以梁武大清二年至建康.至陳泰建.飜傳不絕。故或云陳真諦也。云云者。前迦葉五難.是諍論相。  △二結今說實苦。 善男子。生死之中實無有樂。但諸佛菩薩隨順世間說言有樂。 【疏】善男子生死之中下.二結今說實苦。可尋。  △二答第三第五樂因問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答前第三第五.據因之難。又二。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牒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菩薩若隨俗說。是虛妄不。如佛所說。修行善者則受樂報。持戒安樂。身不受苦。乃至眾事已辦。是為最樂。如是等經所說樂受。是虛妄不。若是虛妄。諸佛世尊久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菩提道。已離妄語。今作是說。其義云何。 【疏】此初迦葉重牒問以求答。或謂別是新難。今則不然.還是牒前偈中世出世善之問。更飾其詞.非別問也。  更飾其辭者。謂裝飾文辭.以廣前難。  △二佛答。 佛言。善男子。如上所說諸受樂偈。即是菩提道之根本。亦能長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先於經中說是樂相。 【疏】佛答意者。我說善能感樂.遠得菩提之樂.不言生死中樂。初言菩提根本.即是佛果生因。又言長養菩提.即是佛果了因。舊云一向不得有於生因。今謂有因緣.亦得說之。  佛果生因者。生因即是緣因.屬福德。長養是了因者。了因即智慧.以智導福.令至菩提.故云長養。不得有生因。古師謂金剛論云。福不趣菩提。故不取生因也。今謂下.若以智導福.福即法界.共為佛因.豈同古義。  △三答第一第四樂緣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譬如世間下.第三答第一第四。據樂緣問。又二。先正答.次舉解惑結。正答又兩。  △二先明下。隨釋二。初正答二。初為樂緣。 善男子。譬如世間所須資生能為樂因。故名為樂。所謂女色。耽湎飲酒。上饌甘味。渴時得水。寒時遇火。衣服瓔珞。象馬車乘。奴婢僮僕。金銀琉璃。珊瑚真珠。倉庫穀米。如是等物。世間所須。能為樂因。是名為樂。 【疏】先明為樂緣.後明為苦緣。緣既不定.故無樂也。  緣既不定者。一等世間之物能為苦樂。二緣苦樂由情.豈關外物.是故妄樂.何嘗非苦。  △二為苦緣。 善男子。如是等物亦能生苦。因於女人。生男子苦。憂愁悲泣。乃至斷命。因酒甘味。乃至倉穀。亦能令人生大憂惱。以是義故。一切皆苦。無有樂相。 【疏】後出諸珍寶等.並皆是苦。且舉一事。如多畜寶.初謂是樂。為之失命.復是極苦。  後出下.即釋經乃至倉穀也。乃至即略却前緣中金銀等物。為之失命者。老子云。貨與命孰多。故知世人因財喪命.其類眾矣。  △二舉解惑結三。初結菩薩解。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是八苦。解苦無苦。 【疏】善男子下.第二舉解惑結。又三。初結菩薩解苦。  △二結二乘不解。 善男子。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不知樂因。為如是人。於下苦中說有樂相。 【疏】次結二乘不解.故隨情為說。  △三重舉菩薩。 唯有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乃能知是苦因樂因。 【疏】三重舉菩薩結也。  經能知是苦因樂因者。菩薩解苦無苦.為樂因也。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五。 聖行品第十九中(會疏卷第十二)  △二集諦二。初分科。 【疏】聖行品中。起卷。廣明集諦。文為三。初明集諦。次會通。三料簡。初又三。一標名。二釋體。三明是非。初標名二。先牒章門。次釋。  △二隨釋三。初明集諦三。初標名二。初牒章門。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察集諦。  △二解釋。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此集諦是陰因緣。 【疏】云集因能得陰果.故言是陰因緣。  是陰因緣者。習因為因.報因為緣。又煩惱為因.結業為緣。習報惑業和合名集.以招陰果.故云集因.能得陰果。  △二釋體三。初對昔簡示。 【疏】所謂集者下.二釋體。昔教以業煩惱為集.煩惱之中具足十使。今但言煩惱.不明於業本是煩惱.煩惱潤業。於煩惱中偏說貪愛。愛是繫地之惑.潤業故生死。  十使謂五利五鈍。繫地之惑者。貪於諸惑之中.牽生最重。故如經云。佛告比丘.應當斷除一法.則得阿那含果。一法者貪是。如下經文九章.廣明貪愛過患。  △二華嚴下。引經證成。 【疏】華嚴云。無業無煩惱.苦諦無所住.無明無所行.平等行世間。  華嚴下.由業惑本無.故苦諦無。以果由因感.故因本無.則果無住。故知正明於集.言苦諦者相帶而來。結業即解脫.故云無業。煩惱即菩提.故云無煩惱。苦道即法身.故云無所住。無明下.無明即煩惱也。以由煩惱潤業招苦.則知煩惱為業苦根本。無明既絕.業苦咸傾。以無明體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故無明體即是法性.故無所行。法性徧在一切處.故云平等行世間。此乃無明不行.而法性行也。 【疏】又十二緣不生不滅.是為平等.乃名集諦。若十二因緣生滅.是集非諦。  又十下.更開三道以為十二.故云又也。今明集諦.即當過去二支.及現在三支也。其識等七亦相帶而來.比前易見。以不生不滅斥生滅者。以圓斥藏也。故知前文判四諦為生滅慧者.一往而論。是集非諦者。以小乘界內因緣滅已.但證真空。而此真空全是無明.界外之集.非中道諦理也。  △三此中下。隨文釋義七。初約陰身。 所謂集者。還愛於有。 【疏】此中有七番。一明集因。於果已起.即是五陰.成辨於愛。還愛此有.是愛陰身。  集因於果已起者。謂於現在五陰果上.復起愛惑集因。故下句釋云即是五陰成辦於愛也。此謂於現在陰果.成辦未來集因。此如十二緣中.於五果後.起三支因。而愛當其首.豈非五陰成辦於愛耶。還愛此有。牒經也。是愛陰身者。釋經義.謂有即陰果.此乃現在愛集.還招未來陰果。如現在三支因.感未來二支果也。此則果上起惑.復愛於果.故云還也。  △二約我我所。 愛有二種。一愛己身。二愛所須。 【疏】次愛有二種下.是明二種愛。己身是我.所須是所。  △三約欲得已得。 復有二種。未得五欲。繫心專求。既求得已。堪忍專著。 【疏】三二種愛。欲得.已得。  △四約三界。 復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 【疏】四即三界愛。  △五約三道。 復有三種。業因緣愛。煩惱因緣愛。苦因緣愛。 【疏】五三種。謂業因緣愛.以報因故.感此苦果。如鴿雀多欲.皆先業果.次言煩惱因緣愛者。以習因故生愛。可見。次苦因緣愛。為脫重苦.於輕苦生愛。如畏死苦.而苦治令差。然針炙實苦.因此得差.即便生愛。  皆先業果者。謂先世業因.所感之果也。以習因故生愛者。以生愛為習果也。此中明報習果義.則依論家也。謂鴿身及多婬俱是報果。婬由貪起.貪是習果。向云感此苦果.即報果也。是則今生煩惱起名習因.成業名報因.後生起煩惱名習果。行婬是報果.皆如前記。次苦下.釋第三受如文。北遠釋此三愛云。愛能起業.名業因緣愛。愛生諸結.名煩惱因緣愛。愛能招苦.名苦因緣愛。此亦一途.於義無失。  △六約四事。 出家之人有四種愛。何等為四。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疏】六復有四愛.即是四事。  △七約五陰。 復有五種。貪著五陰。隨諸所須一切愛著。分別校計。無量無邊。 【疏】七復有五種愛.即是五陰。  △三明是非二。初正明是非。 善男子。愛有二種。一者善愛。二不善愛。 【疏】善男子愛有二種下.第三明是非。若不善愛則是集.若善愛則非集。  △二三番料簡三。初聖對凡簡。 不善愛者。凡愚之求。善法愛者。諸菩薩求。 【疏】其中復三番料簡。初將聖對凡簡。  聖對凡簡者。聖即斷惑菩薩。亦似以衍簡藏。凡愚之求.唯愛生死。菩薩之求.唯愛涅槃。  △二大對小簡。 善法愛者復有二種。不善與善。求二乘者名為不善。求大乘者是名為善。 【疏】次舉菩薩對二乘簡。  對二乘簡者。然則二乘聖人.亦愛涅槃。比六凡名善.望菩薩則非。以二乘自度.菩薩利他.故須約大小.以簡優劣。  △三諦非諦簡。 善男子。凡夫愛者名之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者名之實諦。不名為集。何以故。為度眾生所以受生。不以愛故而受生也。 【疏】三諦非諦簡。故云凡夫愛名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者。名為實諦.不名為集。菩薩愛者.名為實諦不名集者。取其解智.故名為諦。凡夫不爾.故但名集。  名集不名諦者。但合集業惑.以招苦果.故名集。內無智慧.不能諦了煩惱過患.故非諦。菩薩反是。取其下.釋義可見。 【疏】若例此義.俗亦非諦。若望解了.則得名諦。若復隨情.則稱於俗。  若例下。例以今判四諦文.釋二諦義也。俗亦非諦者。此據凡夫生死俗也。若望(至)名諦。此約菩薩出假俗.及地住雙照二邊之俗也。故經云。為度眾生所以受生也。此約隨智.則俗受諦名。若復下.此明隨情但稱俗.不名諦也。以未得聖智故.隨情俗既非諦.則隨情之真.例應非諦。此約以智望情.全奪說之.故二並非諦。若約全與.則隨情之二.俱有諦名。問。經約諦非諦簡.何故但云凡夫名集.菩薩非集.而不言二乘耶。答。應云二乘亦集非集。已斷見思得名非集.無明全在.故得是集。  △二會通二。初敘意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會通。昔說業惑為集.今云何獨說愛為苦因。先問.次答。  △二先引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二。初引四經。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於餘經中。為諸眾生。說業為因緣。或說憍慢。或說六觸。或說無明。為五盛陰而作因緣。 【疏】問中先引四經.次正結難。初引經中.言六觸者.即是六識取塵而有觸對。此亦是集.緣此識心.得來世果。如四識住處.為五盛陰。  引四經者。即業為因緣等四.各隨一經所明。而有觸對者。俱舍云。觸為何義。頌云。觸六三和生。謂眼識相應觸.乃至意識相應觸。觸體雖一.據識分六。三和者.釋觸義也。謂根境識三.和合所生.能有觸對.致令外觸.熾然流轉。此識心下.釋上六識.取塵為集因義也。由此識心取塵.牽生來果。如四下.引證。如俱舍疏云。如經言識隨色住.識隨受住.識隨想住.識隨行住。四是所住.識是能住.故名四識住。故知五盛陰果.由於過去識心.住此四陰中.故成五也。是故六觸.是集因也。經為五陰作因緣者。應以此句貫上憍慢等三.俱為五陰果.為集因也。  △二正結難。 今以何義。說四聖諦。獨以愛性為五陰因。 【疏】今以何義下.正結難。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佛答中又二。先歎其問.次正答。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歎問。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 【疏】初如文。  △二正答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正答中意云.昔教今教.兩不相違。是故今日說愛.是陰界本。就今教又二。初明愛是根本.二明愛之過患。根本又二。謂法說.次譬說。  △二凡三下。隨文釋義二。初愛根本二。初法。 善男子。如汝所說。諸因緣者。非為非因。但是五陰要因於愛。  △二譬。 善男子。譬如大王。若出遊巡。大臣眷屬悉皆隨從。愛亦如是。隨愛行處。是諸結等亦復隨行。譬如膩衣。隨有塵著。著則隨住。愛亦如是。隨所愛處。業結亦住。復次善男子。譬如濕地則能生牙。愛亦如是。能生一切業煩惱牙。 【疏】凡三譬。謂大王.膩衣.濕地。皆如文。  △二愛過患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菩薩下.第二明愛過患。又二。先標列九章門.後一一廣釋。釋中自為九章.一一章中仍當分合譬。前一為二乘作譬.後八為凡夫作譬。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列章。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大乘大般涅槃。深觀此愛。凡有九種。一如債有餘。二如羅剎女婦。三如妙華莖有毒蛇纏之。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婬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瘜肉。八如暴風。九如彗星。  △二廣釋二。初債主為二乘作譬二。初譬。 云何名為如債有餘。善男子。譬如窮人負他錢財。雖償欲畢。餘未畢故。猶繫在獄而不得脫。 【疏】初文者。二乘未斷習.如還財未盡。  斷正未斷習者。習即無明.所謂無為緣習也。非緣覺所侵者。由無明未破.故猶繫在變易獄中。  △二合。 聲聞緣覺亦復如是。以有愛習之餘氣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如債有餘。  △二下八。為凡夫作譬八。初第二譬二。初譬。 善男子。云何如羅剎女婦。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羅剎女納以為婦。是羅剎女隨所生子。生已便食。食子既盡。復食其夫。 【疏】下八為凡夫.尋文可見。  △二合。 善男子。愛羅剎女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生善根子。隨生隨食。善子既盡。復食眾生。令墮地獄畜生餓鬼。唯除菩薩。是名如羅剎女婦。  △二第三譬二。初譬。 善男子。云何如妙華莖毒蛇纏之。譬如有人性愛好華。不見華莖毒蛇過患。即便前捉。捉已蛇螫。螫已命終。  △二合。 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貪五欲華。不見是愛毒蛇過患而便受取。即為愛蛇之所毒螫。命終即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如妙華莖毒蛇纏之。  △三第四譬二。初譬。 善男子。云何所不便食而強食之。譬如有人所不便食而強食之。食已腹痛。患下而死。  經患下而死者。痢疾也。  △二合。 愛食如是。五道眾生強食貪著。以是因緣墮三惡道。唯除菩薩。是名所不便食而強食之。  △四第五譬二。初譬。 善男子。云何如婬女。譬如愚人與婬女通。而彼婬女巧作種種諂媚現親。悉奪是人所有錢財。錢財既盡。便復驅逐。  △二合。 愛之婬女亦復如是。愚人無智。與之交通。而是愛女奪其所有一切善法。善法既盡。驅逐令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如婬女。  △五第六譬二。初譬。 善男子。云何如摩樓迦子。譬如摩樓迦子。若鳥食已。隨糞墮地。或因風吹來在樹下。即便生長。纏繞束縛尼拘羅樹。令不增長。遂至枯死。  △二合。 愛摩樓迦子亦復如是。纏縛凡夫所有善法。不令增長。遂至枯滅。既枯滅已。命終之後。墮三惡道。唯除菩薩。是名如摩樓迦子。  △六第七譬二。初譬。 善男子。云何如瘡中瘜肉。如人久瘡中生瘜肉。其人要當勤心療治。莫生捨心。若生捨心。瘜肉增長。蟲疽復生。以是因緣。即便命終。  經瘜肉.方言作𦞜.同思力反。說文。奇肉也。三蒼。惡肉也。  △二合。 凡夫愚人五陰瘡痍亦復如是。愛於其中而為瘜肉。應當勤心治愛瘜肉。若不治者。命終即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如瘡中瘜肉。  △七第八譬二。初譬。 善男子。云何如暴風。譬如暴風能偃山夷岳。拔於深根。  △二合。 愛欲暴風亦復如是。於父母所而生惡心。能拔大智舍利弗等無上深固菩提根本。唯除菩薩。是名如暴風。  經拔舍利弗無上根本者。如大論十二.明身子昔六十劫行菩薩道.有婆羅門乞眼。得已踐之.身子因是退大取小。退大已後.輪迴生死.故云拔根本也。準纓絡經上卷.明淨目天子.法財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惡知識.退入凡夫。梵網疏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十住第六心也。準義是借別名通位.即性地內凡位退。故梵網疏云。十住云性地也。既猶是凡.故此亦是為凡作譬。遠疏判此一文為敗聖者.未為雅當。  △八第九譬二。初譬。 善男子。云何如彗星。譬如彗星出現天下。一切人民饑饉病瘦。嬰諸苦惱。  △二合。 愛之彗星亦復如是。能斷一切善根種子。令凡夫人孤窮饑饉。生煩惱病。流轉生死。受種種苦。唯除菩薩。是名如彗星。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察愛結如是九種。  △三料簡二。初敘意懸示二。初敘來意總標。 【疏】次善男子以是義故下.第三料簡。苦集世間因果已竟。於四諦中間.結前有作苦集.起後無生四諦。忘前是忘生死.忘後是忘涅槃。約此生滅.文中料簡.即令第二三四.三番皆顯。  第三科簡者.標也。苦集下.敘來意。苦是世間果.集是世間因。四諦中間者.於生滅苦集之後.滅道之前。而料簡者.是結前起後也。有作即生滅。忘生死者。用無生慧.忘前生滅苦集.即成無生苦集。忘涅槃者。以無生慧.忘後生滅道滅.即成無生道滅。言涅槃者。道是涅槃因.滅是涅槃果。第二三四者。無生無量無作三番.皆以生滅四諦為境。但由觀解不同.故致四種差別。故於此料簡.則三番皆顯。  △二所以下。歷三番正示二。初示簡無生二。初正示無生四。初苦諦三。初正釋。 【疏】所以者何。若見有苦.則有苦生。若有苦生.則有苦滅。既解苦無苦.苦則不生。苦既不生.苦則不滅。  若見有下.出生滅相。既解苦下.達生滅即無生。  △二大品下。引證。 【疏】大品云。即色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空中無生.亦復無滅。淨名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三若能下。結示。 【疏】若能如是解苦無苦.而有真諦。  △二夫下。集諦。 【疏】夫集從苦生。既解苦無苦.寧復有集。解集無集.即是真諦。  明集滅道中皆先舉生滅.次達生滅即無生。如文。  △三苦下。滅諦。 【疏】苦集滅故.名為滅諦。既無苦集.寧得滅諦。滅本不然.今則無滅。是為解滅無滅.而有真諦。  滅本不然者。然.猶生也。  △四道下。道諦。 【疏】道治苦集。既無所治.亦無能治.故道不二。解道無道.而有真諦。  △二又寄下。重示文。 【疏】又寄此中間簡無生者.明二邊無生。世間因果既其不生.出世因果亦復不生.則無四諦。只解世間苦集無苦集.亦解出世道滅無道滅.即是無生四諦。其意無量.且略言之。  明二邊無生者。世間即有邊.出世即空邊。其意無量.謂於生滅四諦.而達無生無量無作。此之四種.徧於五時.增減隨機.盈縮不等。來至今經.皆會圓常.咸歸祕藏。今且約橫.略言四種而已。其竪約五時增減等.未暇釋之。  △二若欲下。示簡後二二。初指經。 【疏】若欲簡出第三番者。解苦無苦.而有實者是。  若欲下.解苦無苦等.指經也。解苦無苦.已是無生。後之二番.義在有實。  △二就實下。釋義。 【疏】就實中又有二意。次第實.不次第實。次第實者.即是無量四諦。不次第實.是無作四諦。  次第實者。由次第修前三番.至于十向.方修無作。無作即實也。不次者。始從凡心.即觀一實。  △二還就下。正釋經文二。初標科。 【疏】還就簡四諦為四章。  △二初簡下。隨釋四。初簡苦二。初辨異示義。 善男子。以是義故。諸凡夫人有苦無諦。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諦而無真實。諸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 【疏】初簡苦諦.自有兩本。若舊本.則言凡夫之人.合聲聞緣覺.皆言有苦諦。若新定本.於集諦中則開凡夫二乘有異。凡夫但有苦無諦.二乘則有苦有諦。此於二乘而與奪之。  自有兩本者。謂南北二本也。舊本即北.新定即南。以謝公嚴觀.據集諦文.既開凡夫二乘有異.苦諦安得混同.故依集諦以定苦文.例分二異。而疏文語隱難見.應於集諦中下.改則為既。於有異下.加以例苦諦中五字.讀之自顯。但知而已.不須改疏。而與奪之者。與之則二乘有諦.奪之而無真實。  △二引舊釋文。 【疏】舊云。苦是境.諦是智。凡夫無智.但有於境.所以唯苦無諦。二乘之人有少分智.故有苦有諦。無真實者.不能觀苦.解苦無苦.故非真實。  △二簡集。 諸凡夫人有集無諦。聲聞緣覺有集有集諦。諸菩薩等解集無集。是故無集而有真諦。 【疏】集諦例爾。  △三簡滅。疏總釋。 聲聞緣覺有滅非真。菩薩摩訶薩有滅有真諦。  △四簡道。疏總釋。 聲聞緣覺有道非真。菩薩摩訶薩有道有真諦。 【疏】道滅二諦.不論凡夫者。唯二乘與菩薩道滅二諦.有真偽之異。以二乘人不能觀滅諦非諦.故非真。菩薩能知.故是真實。  唯二乘(至)真偽之異者。以凡夫不能修道證滅.故不論之。唯三乘聖人俱能修證.但二乘則偽.菩薩則真。然藏通菩薩攝屬二乘.菩薩之名兼乎圓別。不能觀滅諦非諦者。藏通兩教皆謂偏空以為諦理.而全是無明別惑.尚受變易生死.故非實諦。兩教不達.故云不能等。菩薩能知者。別教則觀滅非滅.從空出假.次第入實。圓人則體邊即中.真實無異。故真實之言.在乎二教。  △三滅諦二。初來意。 【疏】從善男子下.第三廣明滅諦。雖復滅道.寄彼生滅中間而料簡之。以生滅滅道猶未釋故.故更釋之。無生等三.後自廣釋。  △二次釋下。正釋二。初分科。 【疏】次釋滅諦。文為三。先唱兩章門。次釋。三結。  △二隨釋三。初唱兩章門。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見滅見滅諦。 【疏】唱見滅見滅諦兩門。若見滅.即是斷章門。見滅諦.是離章門。二乘灰身滅智.但有斷離兩事。菩薩具智德等事(云云)。  但有斷離兩事者。灰身是斷.滅智是離。智德等事下云云者。如經所明四德等事.即是智斷具足也。煩惱則不斷而斷.故云煩惱斷則名為常。智慧則不發而發.故云諸佛菩薩求因緣故名淨。由惑斷故.得寂滅樂。智斷既具.不受諸有生死.故自在稱我。如下經文.故注云云。  △二釋二。初釋見滅章門。 所謂斷除一切煩惱。 【疏】二所謂斷一切煩惱下.是解釋。初八字釋見滅門。是斷惑之.無以之為斷。  斷惑之者。無二乘灰斷也。  △二釋見滅諦章門二。初分科。 【疏】若煩惱下.是釋見滅諦章門。為二。初用.次體。  初用者。由見滅諦.能斷惑發智.以能斷能發是滅諦用也。  △二初用下。隨釋二。初用。 若煩惱斷。則名為常。滅煩惱火。則名寂滅。煩惱滅故。則得受樂。諸佛菩薩求因緣故。故名為淨。更不復受二十五有。故名出世。以出世故。故名為我。 【疏】初用中凡五句.初四句是四德.或謂五德。今且作四德.是就用為言。  或謂五德者。取名寂滅.自為一句也。今且作四德者。以寂滅祇是明樂德義。故四德明智斷.如向記。  △二體。 常於色聲香味觸等。若男若女。若生住滅。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取相貌。故名畢竟寂滅真諦。  【疏】二常於色聲下.就畢竟寂滅.是約體論。  畢竟寂滅者。色聲乃至不苦不樂.凡十三相悉是事境.而此事即理.咸空假中一法所印.故云不取相貌。圓融三諦.超出偏理.名畢竟滅。故指此滅是約體論。  △三結。 善男子。菩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滅聖諦。 【疏】三善男子菩薩下.結。如文。  △四道諦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云何下.第四廣明道諦。文為二。初明道諦.次會通。初為三。一章門。二解釋。三結。釋中先譬.次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明道諦三。初章門。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道聖諦。  △二解釋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闇中。因燈得見麤細之物。 【疏】初譬中言因燈者。即譬八道.然燈照物。物即常無常等.雖異.終是一道.隨緣異說。  物即常無常等者。常即細物.無常即麤物。乃至解即細.非解即麤。皆應理事大小對辨。經闇中.喻無明也。以住前菩薩無明全在故。終是一道者。無常即常.常即無常.一體無異.隨緣異說.而分大小理事之異也。  △二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因八聖道見一切法。所謂常無常。有為無為。有眾生非眾生。物非物。苦樂。我無我。淨不淨。煩惱非煩惱。業非業。實不實。乘非乘。知無知。陀羅驃非陀羅驃。求那非求那。見非見。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 【疏】次合譬中云陀羅驃者。河西云。是真實諦.求那是莊嚴瓔珞功德等。舊云。主諦依諦.非陀羅即非真.非求那即非俗。  合譬中.經凡十七門.相從為七。初常無常。約涅槃生死.二生非生.物非物。約依正.生是正.物是依。三苦樂等。約因果.初苦樂是生死涅槃之果。下惱非惱.業非業.是生死涅槃之因。四實非實等。約理行.實非實是真俗諦理.乘非乘是一乘三乘之行。五知無知等。約境智.知無知是凡聖智.陀驃等是真俗境。六見非見。約色心。七道非道等。約解行.道即行也。莊嚴瓔珞者。謂真實諦是所嚴.法身功德是能嚴。定慧如瓔珞嚴身也。舊云下.與河西名異義同。主即真實.依謂莊嚴。即非真下.既非真俗.則顯中道。此門既然前後例爾.故知一十七門皆約相即以顯中道。故向疏云終是一道也。  △三結。 善男子。菩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道聖諦。  △二會通二。初敘意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會通。佛昔種種異說.今但言八道.是故會通。文為二。先問次答。問中二。先問次難。初問為三。一唱不相應。二釋不相應。三結不相應。  △二初如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二。初問三。初唱不相應。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八聖道是道聖諦。義不相應。 【疏】初如文。  △二釋不相應。 何以故。如來或說信心為道。能度諸漏。或時說道不放逸是。諸佛世尊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是菩薩助道之法。或時說言精進是道。如告阿難。若有人能勤修精進。則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觀身念處。若有繫心精勤修習是身念處。則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正定為道。如告大德摩訶迦葉。夫正定者真實是道。非不正定而是道也。若入正定。乃能思惟五陰生滅。非不入定能思惟也。或說一法。若人修習能淨眾生。滅除一切憂愁苦惱。逮得正法。所謂念佛三昧。或復說言修無常想。是名為道。如告比丘。有能多修無常想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說空寂。阿蘭若處獨坐思惟。能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為人演法是名為道。若聞法已。疑網即斷。疑網斷已。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持戒是道。如告阿難。若有精勤修持禁戒。是人則度生死大苦。或時說言。親近善友是名為道。如告阿難。若有親近善知識者。則具淨戒。若有眾生能親近我。則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時說言修慈是道。修學慈者斷諸煩惱。得不動處。或時說言智慧是道。如佛昔為波闍波提比丘尼說。姊妹。如諸聲聞以智慧刀能斷諸流諸漏煩惱。或時如來說施是道。如佛往昔告波斯匿王。大王當知。我於往昔多行惠施。 【疏】次何以故下.釋者。十四經多是阿含等教。信心乃至布施.說道不同。  △三結不相應。 以是因緣。今日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難二。初分科。 【疏】次世尊若八聖道下.難。又三。一以今難昔。二以昔難今。三結過。  △二隨釋三。初以今難昔。 世尊。若八聖道是道諦者。如是等經豈非虛妄。 【疏】初文者。若昔是.則今非。  △二以昔難今。 若彼諸經非虛妄者。彼中何緣不說八道為道聖諦。 【疏】二若今是者.昔何不說(云云)。  △三結過。 若彼不說。如來往昔何故錯謬。然我定知諸佛如來久離錯謬。 【疏】三結如文。  經何故錯謬者。以昔不說八正道.為錯謬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第一歎問。善男子去.正答。又二。謂法.譬。  歎問者。汝若不作如是問者.不知道品.名異體同。因此能破未來眾生疑網.所以歎之。  △二法說下。隨釋二。初歎問。 爾時世尊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知菩薩大乘微妙經典所有祕密。故作是問。  △二正答二。初法。 善男子。如是諸經悉入道諦。善男子。如我先說。若有信道。如是信道是信根本。是能佐助菩提之道。是故我說無有錯謬。善男子。如來善知無量方便。欲化眾生。故作如是種種說法。 【疏】法說中意者。以機別.故說異。會齊.故理同。  會齊故理同者。一十四經悉是道者。但是隨機別說.莫非能治.同契滅理.故云會齊。  △二譬二。初分科。 【疏】譬如良醫下.譬說也。凡舉六譬。一良醫。二飲水。三金師。四然火。五一識。六一色。皆先譬次合。  六譬下.一良醫中明水藥。喻道體一.隨治分多。二飲水中明水名。喻道體一.隨欲分多。三金師.明道體一.隨根分多。四然火.成上第一隨治。五一識.成上第三隨根。六一色.成上第二隨欲。於此先知.至文易見。  △二良下。隨釋六。初良醫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良醫。識諸眾生種種病源。隨其所患而為合藥。并藥所禁。唯水一種不在禁例。或服薑水。或甘草水。或細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羅水。或鉢晝羅水。或服冷水。或服熱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如是良醫善知眾生所患。種種藥雖多禁。水不在例。 【疏】初良醫.譬可見。河西解。水名尼婆羅者。煮呵梨水.名鉢晝羅。煮樹葉為湯.以樹為名。  良醫可見者。良醫譬佛。識病譬觀機。合藥喻說法。六塵是藥所禁。以六塵毒食.能發煩惱病故。  △二合。 如來亦爾。善知方便。於一法相。隨諸眾生分別廣說種種名相。彼諸眾生隨所說受。受已修習。除斷煩惱。如彼病人。隨良醫教。所患得除。  △二飲水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如有一人善解眾語在大眾中。是諸大眾熱渴所逼。咸發聲言。我欲飲水。我欲飲水。是人即時以清冷水。隨其種類說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鬱特。或言紗利藍。或言婆利。或言波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無量水名為大眾說。 【疏】次飲水中.波尼.罽賓.水名。鬱特者。東天竺水名。經本或言鬱持.今未定相承為鬱特。紗利藍.中天竺水名。婆利.聲論水名。波耶.藥和水名。  水喻道品。或言鬱持者。音遲。相承為鬱特者。徒得反。此與應法師同。彼云梵語鬱特迦.此水之一名也。紗利藍者。紗。埤蒼。所加反。  △二合。 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聖道為諸聲聞種種演說。從信根等。至八聖道。  △三金師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師以一種金隨意造作種種瓔珞。所謂鉗鎖。環釧釵鐺。天冠臂印。雖有如是差別不同。然不離金。 【疏】三金師譬。  經然不離金者。如昔十四經所說.皆不離此無作八正之金。  △二合二。初正釋經文。 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佛道。隨諸眾生種種分別而為說之。或說一種。所謂諸佛一道無二。復說二種。所謂定慧。復說三種。謂見慧智。復說四種。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佛道。復說五種。所謂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脫道。見到道。身證道。復說六種。所謂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佛道。復說七種。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復說八種。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復說九種。所謂八聖道及信。復說十種。所謂十力。復說十一種。所謂十力。大慈。復說十二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復說十三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復說十六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及佛所得三正念處。復說二十道。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處。善男子。是道一體。如來昔日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疏】合文云。或說五種.所謂信行等。見到道者.即信法兩行.是見諦道中人。信解與見到.亦名見得.此二是思惟道中人。四人在兩道各分利鈍。信行在見諦時鈍.入思惟還成信解鈍。法行可知。一往如此。數習則利.不習則鈍.翻覆不定。  信法兩行者。從他聞法名信.自思得解名法。  △二數人下。二家異解。 【疏】數人云。十五心是見諦道.十六心去是思惟道。論家不爾.十六皆是見諦道。論家分利鈍在五停心中.入見道無利鈍。譬如平水乘船.有遲有疾。得風順流.無復利鈍。  數人云下.彼謂前十五心.從無始時來未得法眼.未曾見故名見道。而十六心是思惟道者。謂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時.已見道諦故.故十六心是重見諦。故知重見.則是修道。譬如下.平水喻五停心.是有漏心.故有利鈍.如舡遲疾。得風下.喻入見道.無漏觀力.如舡俱疾。  經復說三種見慧智者。北遠云。如小乘中見道八忍.是見非智。推求名見.與疑俱未得決斷.故不名智。盡無生智.是智非見。於境決斷.故得名智。是息求心.非推求性.故不名見。餘無漏慧.亦見亦智.慧義則通。經身證者。於彼那含羅漢人中得滅定者.說為身證。經三正念處者。不為信毀所動.名正慧心。能緣名念.平等之理不增不減.謂之為處。言三者。一不一心聽法.不以為憂。二聽者一心.不以為喜。三常行捨心。  △四燃火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所燃故。得種種名。所謂木火。草火。糠火。火。牛馬糞火。 【疏】餘三文可見。  △二合。 善男子。佛道亦爾。一而無二。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五一識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識。分別說六。若至於眼。則名眼識。乃至意識亦復如是。  △二合。 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化諸眾生故。種種分別。  △六一色二。初譬。 復次善男子。譬如一色。眼所見者則名為色。耳所聞者則名為聲。鼻所嗅者則名為香。舌所甞者則名為味。身所覺者則名為觸。  經譬如一色者。六根所對.悉名為色。眼所對是可見有對色。耳鼻等四所對.是不可見有對色。意根法塵.是不可見無對色。雖有三種.而同是色.故云一法。今隨六根.更立異名.謂聲香等。經略意根所對者。以法塵但少分屬色.少分屬心.故且不言。  △二合。 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欲化眾生故。種種分別。善男子。以是義故。以八聖道分。名道聖諦。  經以是義故(至)道分者。昔隨物欣樂.故使道品之名.其類非一。合會入同歸.莫非一無作八正道也。施開廢會.其旨可知。  △三結。 善男子。是四聖諦。諸佛世尊次第說之。以是因緣。無量眾生得度生死。 【疏】善男子是四諦下.第三總結。  △二無生四諦(按。虛科。請參考前有作四諦中集諦下第三料簡文。又下結四無量為二無量)。  △三明無量四諦慧三。初標章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三明無量四諦慧。文為三。初明無量無量。二結為四無量慧。三結為二無量。  △二他謂下。古今判義。 【疏】他謂此文會通四諦。開善謂是攝法盡不盡。今謂正是無量無量慧章。初文問答。  △三問中下。依今正解三。初明無量無量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昔佛一時在恒河岸尸首林中。爾時如來取少樹葉告諸比丘。我今手中所捉葉多。一切因地草木葉多。諸比丘言。世尊。一切因地草木葉多不可稱計。如來所捉少不足言。諸比丘。我所覺了一切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為諸眾生所宣說者。如手中葉。世尊爾時說如是言。如來所了無量諸法。若入四諦則為已說。若不入者應有五諦。 【疏】問中先舉昔事。昔舉大地草木.喻於無量無量。手中少許.喻有作無生。當知先說者少.不說者多。如此之多.四諦攝盡。四攝不盡.若盡.不應言多。不盡.應有第五諦。  無量無量者。一一諦皆具塵沙佛法.故云無量無量。喻有作無生者。有作即生滅也。四諦下四句。初二句定。次若盡下.二句難。  △二答。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問。則能利益安隱快樂無量眾生。善男子。如是諸法悉已攝在四聖諦中。 【疏】佛答亦攝盡。亦攝不盡。同名四諦.名攝則盡。分別相貌.彼竟不說.攝則不盡。名同義異.故有盡有不盡。今佛答之.以名往收.則皆攝盡。  △二結為四無量二。初分科。 【疏】迦葉復白去.第二結無量無量為四無量慧。文有問答。  △二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如是等法若在四諦。如來何故唱言不說。  △二答二。初示根辨智二。初就人去取。 佛言。善男子。雖復入中。猶不名說。何以故。善男子。知四聖諦有二種智。一者中。二者上。中者聲聞緣覺智。上者諸佛菩薩智。 【疏】答中二。先示根辨智.次正釋諦相。初文者。具論諦智.應有三品。下是凡夫.不足可論.故不說之。但舉中上者.就四人中判於中上。  就四人判中上者。四人即二乘菩薩也。  △二若就下。就法示相二。初結前生後。 【疏】若就法者.應指四種四諦以判中上。有作無生.如前說。無量今當辨。  △二正示無量三。初敘意附文。 【疏】夫無量者。非是超然出四諦外.還是四諦種別不同.故文云分別校計有無量種。  應指四種四諦等者。有作無生是中.即二乘所觀。無量無作是上.即菩薩佛所觀。  △二若委下。歷法示相。 【疏】若委論者。應從地獄乃至於佛.凡聖五陰種別不同。於一一陰.復更分別.無量界入。豈是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苦諦。又從地獄乃至於佛.行業不同。一一行業分別校計.有無量種。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為無量集諦。又從地獄乃至於佛.應以何身.應說何法.令其修學。一一身法分別校計.無量法門以為眷屬。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為無量道諦。又從地獄乃至於佛.得解脫時因緣不同。一一解脫復有無量解脫.分別校計有無量種。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為無量滅諦。  應以何身應說何法者。身現十界像.說四教法.各隨宜樂.應赴無差。一一解脫等者。四教解脫.於當教中各有四門。門門四悉.所離惑業.見見品品.一一差殊.故云復有無量等。  △三如此下。結異起後。 【疏】如此四境既異.有作無生.亦非二乘中智所及。名稱同異.為四諦相。如大地一.名為無量。其相浩然.今當略說。  名同稱異者。四諦名同.而有無量無生四種異稱。  △二正釋諦相二。初分科。 【疏】就正釋中.四諦為四。初苦諦中.經文但約陰入界三.及重明陰.略示苦相。  △二初陰下。隨釋四。初苦諦二。初約陰入界三。初五陰二。初牒經文徵起。 善男子。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竟不說之。 【疏】初陰者。文云。知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別。  △二六道下。約十界答釋二。初從用釋。 【疏】六道陰者是蓋覆義.蓋人天善及無漏善。蓋人天善則沈沒三途.蓋無漏善則輪迴諸有。二乘陰者蓋覆等德。蓋四等則不能化度眾生.蓋四德則不能至於寶所。菩薩陰則蓋覆生死涅槃。蓋生死則大悲拔苦.蓋涅槃則大慈與樂。佛陰則蓋覆法界事理。蓋事則以應身.徧應一切機根。蓋理則以法身.徧一切處。  六道陰下.文中明十界陰.束為四類。謂一六道。二二乘。三菩薩。四佛。前二約以惡覆善.後二約以善覆惡。蓋人天即三途。蓋無漏即三善。蓋等德者。四德約內證.四等約外化。故知等德祇是自他.而此自他二乘無分。已上二類皆約以惡覆善.以釋蓋義。六道則生死惡.覆無漏善。二乘則沉空惡.覆大乘善。菩薩下.以慈悲善.覆二邊惡。佛陰下.以真應善.覆機理不徧之惡。故此二類悉約以善覆惡.以釋蓋義。又應展轉以前前善為後後惡.尋文可見。  △二又六下。從體釋。 【疏】又六道陰苦.二乘陰樂.菩薩陰雙是.佛陰雙非。如此分別豈是二乘所知。  菩薩陰雙是者。自行則真俗俱照.化他則拔苦與樂。佛陰雙非者。事理互融.咸皆中道。然諸文所明十界.後之四聖分別不同。或以兩教二乘為聲聞緣覺界.三教菩薩為菩薩界.或以菩薩收於圓教因人。其佛法界或指地住分果.或剋取妙覺.或通收三教果頭。今此文明十界者.定以藏為聲聞.通為緣覺.別屬菩薩.圓唯佛界。則名字已上皆佛界也。此乃依經.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乃至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以配四教也。疏文前後所明十界.多用此意。  △二十二入二。初牒經文徵起。 善男子。知諸入者名之為門。亦名為苦。是名中智。分別諸入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次知入為門.名為中智。分別諸入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別。  △二六道下。約十界答釋二。初從用釋。 【疏】六道六入名為入門.亦名會入。眼根色塵會入有為.乃至意根法塵會入有為。二乘入者。入無常無我.會入無為。菩薩入者。眼根入施.會入檀波羅蜜.乃至意亦如是。眼根入戒忍進禪慧之門.會入諸波羅蜜.乃至意亦如是。  眼根入施等者。眼根不著於色名捨。防貪色之非名戒。於違順塵不起愛恚名忍。所覩諸塵.念念常與諸波羅蜜相應名進。不為塵所動名禪。了塵性空名慧。餘十一入亦如是也。別教菩薩義也。 【疏】諸佛入者。佛眼是入普門.普門入一切法界。慈悲喜捨.法界感應.會入薩婆若海。乃至意亦如是。諸經中明六根.為寂靜門.平等門。此義甚多(云云)。  諸佛下.是圓義。佛眼者。雖五眼具足.而從勝受名。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四眼入佛眼.無復本名.但稱佛眼。入普門門者。唯圓通入實相.得普門名。何者。六凡尚不通出三界.何况普耶。二乘雖通化城.亦復非普。菩薩次第通.亦非普義。唯圓教.觀根塵即無相理.能徧十法界三千性相.三諦一時圓通。圓通中道雙照二諦.獨稱普門.故云入一切法等。法界感應者。眾生理具故感.諸佛理顯故應。生佛性等.彼彼互融.故觀凡心無非果智.故云會入薩婆若海也。諸經下.引證圓義。如央掘經云。眼為寂靜門等。是知三諦圓融.名為寂靜。六根互具.故名平等。  △二又六下。從體釋。 【疏】又六道之入.是入苦門。二乘之入.是入不苦門。菩薩之入.入亦樂亦苦門。諸佛之入.入非苦非樂門。  入亦樂亦苦門者。自證入空故樂.化他入假故苦。  △三十八界二。初牒經文徵起。 善男子。知諸界者名之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苦。是名中智。分別諸界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三又知界分性者.是名中智。分別諸界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別。  △二六道下。約十界答釋二。初從用釋。 【疏】六道眼界性分.唯見於色.不能聞聲。色界性分.但對於眼.不對於耳。乃至意界性分.但能知法.不能見聞。法界性分.但對於意.不對耳眼。二乘界者。眼界性分.但是無常苦空無我.不得常樂。乃至意界性分亦復如是。菩薩界者。菩薩眼界性分.但見色空.不能即空即假即中。乃至意界性分.但能即空.不能即假即中.亦復如是。佛諸界者。眼是法界法性性分.即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議.具足一切無量佛法。乃至意亦如是。  即能見色聞聲等者。此約六根互用。問。初心云何。答。名字觀行雖無互用之事.而得互用之理。  △二又六下。從體釋。 【疏】又六道以苦為界.二乘不苦為界.菩薩亦樂亦苦為界.佛以非樂非苦為界。  △二重廣約陰五。初色二。初牒經文總標。 善男子。知色壞相是名中智。分別諸色有無量壞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又知色壞相是名中智下。重廣約陰。文云。分別諸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六道之色.壞善壞定。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  壞善壞定者。四趣壞人天善。欲界人天壞色定。色天壞無色定。無色天壞滅受想定。二乘下.斷見思惑是壞因.不受後有是壞果。菩薩下.初壞生死有入涅槃無.次壞涅槃無入生死有.故雙壞有無也。壞上諸壞者.上諸壞即九界也。今達九界即佛界.故云壞上諸壞。即是以佛界壞九界也。皆空假中.故云壞為法界等。  △二六道下。歷十界釋義。 【疏】又六道色.壞樂。二乘色.壞苦。菩薩色.壞雙是。佛色.壞雙非(云云)。  二乘色壞苦者。破二十五有苦因苦果.故云壞苦。壞雙是者。初壞六凡是俗.次壞二乘是真。壞雙非者。以不思議即邊而中.破離邊中.名壞雙非。  △二受二。初牒經文總標。 善男子。知受覺相。是名中智。分別諸受有無量覺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又知受是覺相.是名中智。分別是受有無量相.是名上智。  △二六道下。歷十界釋義。 【疏】六道之受.受違受順.受不違順。於違起瞋覺.於順起貪覺.於不違順起癡覺。二乘之受.於三覺中一一皆起五分法身。須陀洹人初覺無漏(云云)。  初覺無漏下云云者。二果除欲愛六品.覺無漏。三果除欲愛九品.覺無漏。羅漢支佛除三界思盡.覺無漏也。 【疏】菩薩受者。受佛法.受眾生。受佛法時.覺於十力.四無所畏.諸波羅蜜。受眾生時.覺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諸佛受者。自覺覺他.即覺不覺.非覺非不覺.悉是法界。  受佛法是上求.受眾生是下化。即覺不覺下.或以此對一體三寶。謂佛名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即是雙非。今謂不爾.例上下文應對三諦。即覺是真.不覺是俗.雙非是中。  △三想二。初牒經文總標。 善男子。知想取相。是名中智。分別是想有無量取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又知想取相.名為中智。分別是取有無量相.是名上智。  △二六道下。歷十界釋義。 【疏】六道之取.但取人我.眾生壽命.色香味觸。二乘之取.取於無常苦空無我.取於涅槃。菩薩之取.不取二邊.但取中道。如來取者.取即不取.即非取非不取.悉是法界。  不取二邊者。別人離邊求中也。取即不取等.及下行中.即作不作等.對三諦可知。  △四行二。初牒經文總標。 善男子。知行作相。是名中智。分別是行無量作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又知行作相.是名中智。分別是行無量作相.是名上智。  △二六道下。歷十界釋義。 【疏】六道之行.能作二十五有。二乘之行.能作涅槃。菩薩之行.作諸波羅蜜。諸佛之行.即作不作.即非作非不作.作等法界。  △五識二。初牒經文總標。 善男子。知識分別相。是名中智。分別是識無量知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善男子。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又知識是分別.是名中智。分別是識無量知相.是名上智。  △二六道下。歷十界釋義。 【疏】六道分別.取此取彼飲苦食毒。二乘分別.厭生死.沈涅槃。菩薩分別.離邊會中。諸佛分別.非邊非中。經文約苦諦竟。  非邊非中者。二邊即中.故非邊。中即二邊.故非中。  △二集諦二。初牒經文總標。 善男子。知愛因緣能生五陰。是名中智。一人起愛無量無邊。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能知一切眾生所起如是等愛。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二知愛因緣能生諸陰.是名中智。知一切愛.是名上智。  △二六道下。歷十界釋義。 【疏】六道之愛.是後陰因緣。二乘之愛.五分因緣。菩薩之愛.是無等等色.乃至無等等識因緣。諸佛之愛.是色解脫.乃至識解脫因緣。  是無等等色者。謂無等之位.互相齊等.故云無等等。十地論云。無等者.謂佛比餘眾生.彼非等故。重言等者.此彼法身等故。別教菩薩謂真如妙理至果方顯。由是滅事取理.慕果行因。故云菩薩之愛.愛即欣慕之心也。是色解脫等者。即陰見性.名五解脫。名字已上.位位咸然。  △三滅諦二。初牒經文總標。 善男子。知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煩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三知滅煩惱.是名中智。知滅煩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是名上智。  △二六道下。歷十界釋義。 【疏】凡夫六道亦得有滅.差已還生。二乘之滅.灰斷不起。菩薩自滅.復令他滅。諸佛之滅.滅一切滅.即是法界。  凡夫六道亦得有滅者。雖暫滅四趣.生人天中.而復起惡。昇而更沉.名差已還生。或恐六字悞。應云。凡夫外道即得禪.用世智斷下八地惑.故云亦得有滅。禪失惑起.如鬱頭藍子.大樹仙人等.名差已還生。若爾.前後諸文皆云六道.此何祇在人天耶。答。起惑墮惡.自攝餘趣。此為約滅惑義便.故須就外道釋之。後人不曉.因例諸文.改外為六。灰斷不起者。不能出假也。滅一切滅者。二乘雖滅見思而未滅塵沙.菩薩滅塵沙而未滅無明.故前諸滅悉猶是惑。今達無明即法性.徧滅諸惑也。若定約其位.即在初住.三惑俱破.名一破一切破。若約住前.不無此解。達惑法界.何所不收。麤垢自落.豈是次第。人之多僻.諍計云云。請委看止觀破法徧文.自曉進否。  △四道諦二。初牒經文總標。 善男子。知是道相。能離煩惱。是名中智。分別道相無量無邊。所離煩惱亦無量無邊。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四道離煩惱.是名中智。分別能離之道無量無邊.是名上智。  △二六道下。歷十界釋義。 【疏】六道之道.離善之惡.離惡之善。二乘之道.離漏之無漏。菩薩之道.離邊之中。諸佛之道.無離無至。何以故。一切諸法即是佛道故。動見修道品.不動見修道品.亦動亦不動見修道品.非動見非不動見修道品(云云)。是為分別無量四聖諦竟。  無離無至者。無二邊可離.無中道可至。以中邊事理.體不二故。何以下.徵釋上義。諸法即二邊事.佛道即中道理。故動下.約四教列出四句。次第對教.顯今佛界是非動非不動修道品也。藏教破見明空.名動見。通教即見是空.名不動。別教次第.故兩亦。圓教即中.故雙非。故四念處云。祇一剎那心.即是因緣生法。因緣心生滅.即是三藏三十七品。因緣心空.是通三十七品。因緣心假.是別三十七品。因緣心中.非空非假.即圓三十七品。故知若了一心.統收四教。一心無外.權實體同。是為下.總結。以四諦一一皆約十界故.故稱無量。能如是知.始稱上智。  △三結四無量為二無量二。初分科。 【疏】從知世諦者是名中智去.是第三結四無量為二無量。又二。先明二諦.次明二諦慧。  第三結四無量等者。此即前文大分三科中第二.明二諦慧也。為二無量者。合苦集道為世諦.以滅為真諦。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明二諦二。初示經文斥他二。初顯示經文。 善男子。知世諦者。是名中智。分別世諦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善男子。知一切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是第一義。是名中智。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亦不說之。 【疏】初文即是二諦。文中直知世諦是中智.分別世諦無量無邊是上智。直知三法印.即是中智。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是上智。  三法印者。大論云。大乘經用一實相印.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不二不異故。小乘三法印。生死二印.初無常印.次無我印。謂初觀無常.便生厭離.故用初印。既厭離已.存著能觀.故有第二印。涅槃一印.謂寂滅也。推求能觀至不可得.一切法無所依止.故用寂滅印。俱舍云。聲聞經法相弱.故須三法印。治破愛.觀無常。治破見.觀無我。若入苦忍真明.俱得寂滅。又無常等三是能趣行.涅槃寂滅是所趣果。又地持菩提分品.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二印印生死.一印印涅槃。生死以無常為初印.無我為後印。此即合四為三也。而言印者.從喻立稱。如世符印.可以取信也。文詮此等.知是佛經。反斯義者.定屬魔外。劉熙釋名云。印者.信也.所以封物為驗也。亦言因也.封物因相付也。許慎說文曰。執政所持信也。知第一義者.即實相印也。而此實相.體具諸法.徧攝一切。又復隨機立種種名.故云無量無邊。  △二世間下。並斥他義。 【疏】世間人但言第一義諦真諦涅槃。只得是一.不得有二.況復無邊。今文明第一義諦不可稱計.豈唯一種。  △二此中下。對數論辨異二。初對標。 【疏】此中言無常涅槃等真諦者。與數論不同。  △二數云下。並示二。初數論明義。 【疏】數云。四諦十六諦並皆見真得聖.悉是第一義。  十六諦者。即四諦各有四行也。苦下四行.謂無常.苦.空.無我。觀陰緣生.念念生滅故無常。為無常所逼故苦。一相異相不可得.故空。我我所不可得.故無我。集下有四.謂集.因.緣.生。有漏和合能招苦果.故名為集。觀於六因能生苦果.故名為因。觀於四緣能生苦果.故名為緣。還受後有苦.故名為生。滅下四行者。謂盡.滅.妙.離。一切苦盡.故名為盡。諸煩惱滅.故名為滅。一切第一.故名為妙。超過生死.故名為離。道下四行者。謂道.正.迹.乘。能至涅槃.故名為道。非顛倒法.故名為正。聖人行處.故名為迹。運至三脫.故名為乘。新經論名與此稍別。舊云空.新云不淨。舊云盡.新云淨。舊名正.新云如。舊云迹.新云行。舊云乘.新云出。餘名並同.大意可見。 【疏】論家唯無我一種.通於真俗.餘皆世諦。而皆相從言是真者。以無常盡於常等倒.苦集隨真.相從名真。  唯無我一種等者。在凡入聖.俱觀無我.故云通於真俗。以聖屬真諦.凡屬俗諦也。餘皆世諦者。餘十五行.但在凡位觀之.故皆俗諦.不通於真。世諦即俗諦也。而皆下.論師會通今經也。相從言是真者者。即牒經文也。以經云。知一切行無常等是第一義。故第一義即真諦也。以無下.正釋其義。只由無常等觀.於凡位中能除四倒.斷苦離集.令得見真。雖是世諦.相從名真.故經云是第一義。  △二依淨下。今師引證。 【疏】依淨名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盡是實相.皆第一義。又是三法印。  依淨下.今師引證也。淨名所說無常.尚是上智所觀不生不滅之實相.况小乘真耶。而又無常.既是小乘三法印.非真是何。  △二明二諦慧二。初懸談義旨四。初示二諦數二。初第一師列數判教。 【疏】爾時文殊下.第二明二諦慧者。先出舊解六種二諦。一有空。二虛實。三世流布.亦言隨事。四相續。五相待。六因生。空有指大品。虛實流布.指阿毘曇。相續相待因生.指成論。  第二明二諦慧者。依今判經則是七種二諦.并初總約隨情等.共有八文。而古師凡釋二諦.皆分六種。又復二家立名不同。空有指大品者。謂大品所談.不出空有。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空是真諦.有是俗諦。指阿毗曇者。彼論所明有此二種.虛俗實真。世流布者。謂隨凡夫情亦有二諦.應與今師明隨情二諦義同。既約凡夫.故亦名隨事。指成論者。以彼論所談.盛明三假。此之三名即三假也。三假是俗.三假破處.即名為真。言因生者.即因成假。三假名義如前記。  △二第二師意同名異。 【疏】又解。意同名異。一凡聖。二虛實。三空有。四假實。五事理。六親疏。  意同名異者。今云凡聖.即前空有。謂凡夫唯有.聖人證空。三空有者。即前.世流布也。於凡夫邊.自具空有。而是解心.則非證得.故前云世流布也。四假實下.相續是假是俗.相續破是實是真。相待屬俗事.相待破名真理。因生是俗故疏.因生破是真故親。意同名異.義在於此。  △二舊釋下。釋二諦名二。初釋真俗義。 【疏】舊釋名云。俗是浮虛.真名真實。世是代謝.第一義是無過。俗待不俗.不俗名真。真待不真.不真名俗。虛實相待.真俗名生。  舊釋下.釋真俗義。以經云。世諦即俗諦異名.第一義諦乃真諦殊稱。故他人次第釋出四名。第一義是無過者。謂真諦至極.更無過上.故稱第一。  △二他問下。釋諦字義二。初舊師約二義解三。初他問。 【疏】他問。真是真實.可稱為諦。俗是浮虛.何以稱諦。  △二彼下。四師解。 【疏】彼解云。審實浮虛。  △三若爾下。他人難。 【疏】若爾.諦義兩釋。俗以浮虛釋諦.真以審實釋諦。  △二興皇約一義釋二。初興皇立義。 【疏】興皇云。諦未曾二.約緣故二。俗於凡為實.真於聖為實。俱用實以釋諦.不用浮虛。  △二今問下。今師歷難二。初難興皇真俗異體二。初舉智竝難。 【疏】今問。真於聖為實.聖有照真實智.可得稱為諦。凡於俗為實.凡無照俗智.安得稱為諦。  △二若凡下。縱計轉難二。初難凡夫有俗二。初明不應無真。 【疏】若凡無照俗智.而於俗為實.得稱俗諦者。凡無照真智.於真亦為實.亦應稱真諦。  △二凡於下。明不應有俗。 【疏】凡於真無智.不稱真諦者。凡於俗無智.安得稱俗諦。  △二又聖下。難聖人有真。 【疏】又聖於真為實.而稱為諦者。聖何以於俗不實.不得稱為諦。是則聖人無權智。  聖人無權智者.以無俗諦可照故。既二智不具.安稱聖人。權智全無.如何化物。  △二今言下。示今解真俗同體二。初約法顯同二。初引經顯同。 【疏】今言諦者.還是審實。淨名云。四諦是菩提。不虛誑故.即是審實。  今言下.今師明真俗二種.在凡在聖.俱有諦名.但分隨情智之別.故云還是審實。引淨名者。合四為二.則三俗一真.既四不虛誑.驗二俱審實。  △二有隨下。事異理等。 【疏】有隨情審實.隨智審實.隨情智審實。故隨凡隨聖.約真約俗.俱得稱諦。  有隨下.隨情則凡心所解.隨智則聖人所證。隨情智者。世情多想.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為真諦。此即隨情智判二諦。故隨下.總結俱有諦義。不同他人.局判真俗分屬凡聖。  △二約喻顯同。 【疏】喻如一色。凡夫謂有.賢聖為無。亦如一日.醉醒不同.有轉不轉。一諦二諦.其義亦爾。  喻如下.謂有謂無.色元一體。謂轉不轉.日本無殊。以喻真俗名殊.審實義一。故云一諦二諦.其義亦爾。  △三舊解下。出二諦體二。初出異解三。初舊師明一體。 【疏】舊解二諦.一體不異。  舊解下.出二諦體。夫二諦之體也.不一不異。不一故二諦宛然.不異故體唯一實。故他師定執一異.其義俱非。抑又二諦之名.通乎大小。小無中道.事須分判。故使開善立中為體.亦為所破。  △二龍光明二體二。初明二體理同二。初準諦立。 【疏】龍光云。既稱二諦.寧當一體。二諦有二.體亦俱通。  龍光.寺名.即生法師也。本青園寺.後改龍光。體亦俱通者。謂有二體也。  △二緣假下。依義示。 【疏】緣假法為世體.無相理為真體。雖有二體.而實相即。俗雖名相.即無名相。真無名相.不妨名相。  緣假下.初二句立緣假者.謂緣生虛假也。雖有下.融會初二句.總標相即。而實相即者.相平聲。俗雖下.正示相即。初二句明即俗而真.次二句明即真而俗。問。龍光雖分二體.既自相即.豈非得不一不異義乎。答。祇由云體有二.故致被今破。如下文。  △二又言下。約五為體用。 【疏】又言二諦一體.空為理本。故以真為體.俗是其用。或言從俗取真.俗為其體.真是其用。  又言下.約互為體用。從俗取真者。因觀俗虛妄.而契會真理。前約由真起俗.故真體俗用。此約因俗會真.故俗體真用。  △三開善明中體。 【疏】開善云。二諦共以中道為體。  △二義皆下。今師斥二。初明歷破三家三。初破龍光。 【疏】義皆不然。若二諦二體.則世無第一.第一無世。但是不相即.不得有相即。  義皆下.歷破三家.初破龍光。不得有相即者。汝既云二諦各體.則真俗互無。豈得云雖有二體.而實相即耶。自云異體.又云相即.此乃二三其言.矛盾自義。  △二若其下。破舊師。 【疏】若其一體.但是一諦.則無二諦。  若其下.破舊師可見。  △三若其下。破開善。 【疏】若其二諦以中為體.取相障真.無知障俗.誰復障中。二諦之智不能見中.焉得為體。  若其下.破開善。取相下.約惑障諦以破。取相即見思。無知即塵沙。誰復障中者。二惑障二諦.各教並明。今既談中.以何為障。若約三諦.則無明障中。本釋二諦體.而翻用三諦明義。義不相關.事同水火.故云二諦之智不見中等。若了今家七種二諦.則無諸師偏據之失。  △二若二下。顯理無一異二。初正破。 【疏】若二諦二體.二體各異.不論相即。若二諦一體.只是一諦.與誰相即。  若二下.顯理無一異.初破定計。  △二引證二。初引仁王明即一而二。 【疏】仁王般若云。二諦不相即.猶如牛二角。  仁王下.引二經明互融。初仁王.明即一而異.以顯不一。  △二引二經明即二而一。 【疏】大品。即色是空。淨名。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及此經中皆云二諦相即(云云)。  次引大品今經.明即異而一.以顯不異。  △四舊云下。對四開合二。初諸師異解。 【疏】舊云。合四諦為二諦。或言苦集世間是世諦.道滅出世是真諦。或言三諦是世諦.唯滅是真諦。或言四諦皆是世諦.明因果故。無相因果乃是真諦。或言只四諦是世諦.即世諦是真諦。文云。解苦無苦而有真諦。餘三亦爾。  △二今明下。示義指後。 【疏】今明非但四諦開合不同。只就二諦開合非一.在後當說。  二諦開合非一者。即真俗自有單複等異.共有七種.如下釋經.故云在後當說。  △二就文下。正釋經文二。初分科。 【疏】就文兩番問答。初問為三。  △二一直下。隨釋二。初問答二。初問三。初直審。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說世諦第一義諦。其義云何。 【疏】一直審。  △二雙定。 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 【疏】次世尊下.雙定。定相有不。  △三雙難。 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 【疏】三如其有者下.雙難。難中意者。若言有者.即是一諦.真俗相即故。真中有俗.俗中有真.二諦不異.故言是一。如其無者.即是虛妄。實而言之.定有定無.定一定異.皆是虛妄。皆出經者.互現其文。若定有無.便成斷常虛妄之說。  便成斷常者。定有定異墮常見.定無定一墮斷見。二諦相即者.真即俗故不斷.俗即真故不常。又一即異故不斷。異即一故不常。既無定執.故非虛妄。  △二答。 善男子。世諦者即第一義諦。 【疏】善男子下.如來直答。二諦相即.不斷不常.定非虛妄。  △二問答二。初問。 世尊。若爾者。則無二諦。 【疏】世尊下.第二番問答。初問意者。還成一諦.故云則無二諦。如長在短中則失長.真在俗中則失真.只成一諦。  真在俗中者。亦應云俗在真中等。  △二答二。初略明大意。 佛言。善男子。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 【疏】佛答有二。初略明大意。理實中道唯有一體.善巧方便.為緣說二。  唯有一體者。事即理故.故云世諦即第一義。  △二廣說二諦三。初依經文列數。 【疏】若隨言說下.第二廣說。凡有八種。一世出世。二名無名。三實不實。四定不定。五法不法。六燒不燒。七苦不苦。八和合。  凡有八種下.初一通.下七別。世即凡心所解.出世即聖智所證。下七皆然.故云通也。二下.藏教。俗則有名.真則無名。三下.通教。幻有不實.即空則實。四下.別接通。但中則定.俗則不定.以隨兩真轉故。五下.圓接通。實相名法.俗名不法。六下.別教。地前無常故燒.登地見常故不燒。七下.圓接別。教道有苦.圓中無苦。八下.圓教。真俗不二.故稱和合。於此預知.使義無壅。至下消文.則同指掌。  △二他亦下。斥他解違經二。初正破他解二。初斥古違經。 【疏】他亦作六種二諦。若言空有虛實等諦.皆言有虛有實。兩理鏗然.故非經意。  他亦六種者。六名如前疏列。  △二今文下。引文顯意。 【疏】今文云。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如隨醉人說.則有轉日。當用此意以釋經文。  隨順下.理體唯一.情計有二。如日唯一.醉醒見殊。若見此旨.則下八重豈分二體.故云當用此意以釋經文。  △二一師下。更出二師。 【疏】一師云。七種一統.隨緣說異。一師言。七種各異。  七種一統者。除初世出世.故唯七種。隨緣說異者。意云但是一種二諦.隨緣異說而有七名。  △三今明下。依師義隨釋三。初引義述意二。初引智者立義二。初明總有七番二。初章安引義。 【疏】今明智者大師有七二諦。名雖不同.其義可會。一生滅。二無生。三單俗複真。四單俗單中。五複俗單中。六複俗複中。七圓二諦。  今明下.章安引義。今明智者等者.指法華玄義也。  △二若依下。荊溪會同。 【疏】若依法華玄文.名相稍別.義意必同。讀者應知。  若依下.荊溪會同。名相稍別等者。彼文明七種者。一藏教二諦。謂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二通教二諦。謂幻有為俗.幻有即空為真。此二種名單俗單真二諦。三別接通二諦。謂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共為真。四圓接通二諦。謂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此二種名.含中入真二諦.亦名單俗複真二諦。五別教二諦。謂幻有.幻有即空.共為俗.不空不有為真。六圓接別二諦。謂幻有.幻有即空.共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此二種名含真入俗二諦.亦名複俗單真二諦。七圓教二諦。謂幻有.幻有即空.共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此一種名不思議真俗二諦。已上皆是法華玄文名相也。當逐一比對.自曉義同。是故四正三接.合有七種。夫論接者.有始無終.有終無始故也。不通三藏者。何也。三祇百劫.來入別教。但在十信.圓在五品。是故但成後教初心。從初至後.有始有終。雖從藏來.仍同當教.故不論接。又雖接通.若從乾慧性地來者.亦不名接。義同三藏.初後心故。故四念處云。通有三種。一者因果俱通.即通教是。二者因通而果非通.即被接者是。三者通別通圓.即別圓用於通教而為方便.便成別圓因果人也。是故菩薩據位.雖同乾慧性地.觀慧猶劣.是故亦復不受接名。然通別二教.三根受接.約位可知。  △二就一下。示各具三種。 【疏】就一種中復各三種。謂隨情.隨智.隨情智。  就一下.示各具三種。隨情約全與.則凡夫豈但有俗.亦能知真。隨智約全奪.則二諦唯聖智所證.凡心全無。經云。凡夫行世間.不知世間相。是知尚無於俗.何況有真。隨情智約半與半奪.凡夫隨情.雖亦有真.以未證故.但得俗諦。聖人隨智.雖亦照俗.以證理故.俱名真諦。此於凡夫奪其真.而與其俗也。  △二今欲下。明疏主述意。 【疏】今欲以彼七種二諦來釋此文。佛旨難知.且出一師之見。八種不同.即為八文。  且出一師之見者。即指智者。  △二初約下。隨文解釋八。初隨情智二諦。 善男子。若隨言說則有二種。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 【疏】初約世出世兩人判二諦者。通冠下七.一一二諦各有此意。世情多想.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為真諦。此即隨情智判二諦。  世情多想者。謂凡夫隨情.解俗解真.俱念想故.故云多想。聖智多知者。謂聖人隨智.觀真觀俗.俱智照故.故云多知。知祇是照.此之一番既冠下七.則情智之言該乎四教。悉以凡位為情.聖位為智。  △二生滅二諦。 善男子。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 【疏】次善男子五陰和合者。約名無名判。攬陰名生.即世諦。即陰離陰.如性知之.性即真諦。此約有作四諦立之。  次善下.釋生滅即藏教也。即陰離陰等者。經云。解陰無有某甲名字。此謂即陰也。即於陰處.不見我人名字。如即五指處.不見拳名。離陰亦無名字者。如離五指.亦無拳名。如性知之者。准經應云。如性相即.達陰即離。性相俱空.名第一義也。此既推五陰無有名字.而但是生空。一家所明小教.奚嘗無法空義。今文蓋是如來略舉生空而已。不同他宗.謂二乘但得人空也。若大小影奪.此或可然。  △三無生二諦。 復次善男子。或復有法有名有實。或復有法有名無實。善男子。有名無實者即是世諦。有名有實者是第一義諦。 【疏】三復次善男子或有法有名有實者。他云。世諦有名.名召於體。物應於名.真諦但有名而無實。今文反此。世但虛名而無真實。不生不滅與法相稱.即是真諦。不能即色而空.故有名無實。能即色是空.故有實有名。此依無生四諦立之。  三復下.釋無生二諦.即通教也。他云下.引古。此師立義非釋今文.疏主因便引之耳。今文反此者。經明真有名有實。世有名無實.與他義相反.驗他所立顯違佛意。世但下.正示今經義。初句可知。不生不滅等者。此明真諦有名有實也。謂不生不滅之名.與不生不滅法體相稱也。法即實體也.故經云有名有實。不能下.此明藏教析法之真也。故知他云真諦有名無實者.但得此意。能即下.此明通教.體法之真.正是今文所辨也。  △四單俗複真二諦。 善男子。如我眾生。壽命知見。養育丈夫。作者受者。熱時之炎。乾闥婆城。龜毛兔角。旋火之輪。諸陰界入。是名世諦。苦集滅道。名第一義諦。 【疏】四善男子眾生壽命如旋火輪。此約襌俗複真以論二諦。假名幻化.熱焰火輪.但有其名而無其實。稱世流布.即是世諦。真與中合.共為真諦。若襌以真為第一義者.不得言苦集滅道是第一義。俱指四諦.即真中合。此明無量四聖諦中.若真若中同為第一義諦。前文云。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說。  四善下.明別接通二諦也。假名幻化者。假名即十六知見.經云我眾生等是也。經無幻化之語.直是炎城毛角.旋輪無實.通名幻化耳。此名單俗.以但觀分段虛幻故。真與中合者。即利根者.於空見不空故。不空又二.此見但中之不空也。既名複真.故云共為真諦。若單下.正釋經文.是複真義。不得言苦集等者。以藏通當教.道滅是真.苦集非真故也。今但指四諦者。以通教道滅.正是無明別惑.變易生死.故於別人全是苦集。今既被接.故四俱真。以別苦集是當教偏真。別教道滅.即是中道.故云即真中合。此明無量下.正示此義是別接也。  △五單俗單中二諦。 善男子。世法有五種。一者名世。二者句世。三者縛世。四者法世。五者執著世。善男子。云何名世。男女瓶衣。車乘屋舍。如是等物是名名世。云何句世。四句一偈。如是等偈是名句世。云何縛世。捲合繫結。束縛合掌。是名縛世。云何法世。如鳴椎集僧。嚴鼓誡兵。吹貝知時。是名法世。云何執著世。如望遠人有染衣者。生想執著。言是沙門非婆羅門。見有結繩橫佩身上。便生念言。是婆羅門非沙門也。是名執著世。善男子。如是名為五種世法。善男子。若有眾生於如是等五種世法。心無顛倒。如實而知。是名第一義諦。 【疏】五善男子世法五種去.此約襌俗襌中以明二諦。上以熱焰火輪五譬.以譬人我而為世諦。今以五法而為世諦。五法如焰輪.焰輪譬法。法譬互舉.同是襌俗。心無顛倒.如實知之。即襌指中道以為如實。此明有作無生等苦集為俗.指下一實諦為真。  單俗單中者。此即圓接通也。別教中道在偏空外.故受複真之名。圓教達邊即中.故云單也。若法華玄.通教二接.並稱複真.乃是一往細分.如今文也。此明有作無生等者。通無別俗.祇於生滅之俗.達如幻化.所以雙指。指下一實者。以下圓真即今通教利根所見.故但指之。經鳴椎者。具云楗椎.上巨寒反.下音地。此云信鼓.律通多種.今意指鐘。楞嚴云。眾集撞鐘也。  △六複俗單中二諦。 復次善男子。若燒若割。若死若壞。是名世諦。無燒無割。無死無壞。是名第一義諦。 【疏】六善男子若燒若割去.此約複俗襌中以明二諦。若燒若死.此明體法始終。若割若壞.此明析法始終。即以兩始為有.兩終皆無。此之有無.合之為俗.即是複俗。襌指中道.非有非無.故無燒割.即第一義。明上有作無生之真俗.同名為俗。指下一實諦而以為真。  複俗單中者。此別教二諦也。體法始終者。始死終燒.事皆滅盡.對體法為便。析法始終者。始割終壞.有由破析.對析法為便。兩始為有者。二教初心.俱觀生死故。兩終皆無者。二教後心.俱證涅槃故.而此始終.俱為別俗。單指中道者。離邊之中.故曰單中。單名雖與前同.而單義則別.比前記可了。指下一實者。證道同圓.故得指下。  △七複俗複中二諦。 復次善男子。有八苦相名為世諦。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愛別離。無怨憎會。無求不得。無五盛陰。是名第一義諦。 【疏】七善男子八苦有無去.此約複俗複中以明二諦。複俗如向。言複中者.非襌指理.即事而理.法界圓備.名為複中。此合上來有作無生.真之與俗皆名為俗.指下一實不可思議而為真諦。文雖不顯.義推自成。然此一番猶是複俗複中二諦。  此約複中者。即圓接別也。問。向圓接通.則單中。今圓接別.何云複中。又與別接通複真.何別。答。前云單中.簡複真故。今云複中.簡單中故。雖單複名同.而取義各別.尋疏可曉。文雖不顯者。以經但云八苦故。前既約別義顯.後又明圓義顯。準七種次第則當圓接別.故云義推自成。應知八苦通界內外.則俗複也。猶是下.言此番既明圓接別.則猶帶教道.未是純圓之相也。至第八番.方乃明之。有本云。猶是單俗者。文悞。  △八圓二諦二。初分科。 【疏】八復次善男子下.先譬次合.明圓二諦。  先譬次合者。雖分二文.至解釋時.還以二文混為一釋者。以法譬所明二諦.撮其大旨.義不出三。謂真俗相即共明.及真俗各明。所以疏文參互牒經.蓋從義便。  △二真俗下。隨釋二。初譬。疏總釋。 復次善男子。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時則名走者。若收刈時復名刈者。若作飲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則名工匠。鍛金銀時言金銀師。如是一人有多名字。  △二合。疏總釋。 法亦如是。其實是一而有多名。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為世諦。十二因緣和合生者。名第一義諦。 【疏】真俗相即.皆不可思議。譬如父母和合生子.一人多能.以譬圓俗。十二緣和合三道.即是三德.即第一義.以顯圓真。是名不可思議二諦.一切二諦悉入此中。  父母和合生子者。俗諦如父.真諦如母.真俗不二.故云和合。此境發智.故云生子。若據經文.父母生子是合譬文。約父母緣生.名為世諦。事釋易見.故疏主更作附法門解釋。故云真俗相即等.亦是託事觀心意也。此是共明二諦。一人下.明俗。十二下.明真。一人多能者。一人譬真.多能譬俗。一人即多能.譬即真而俗.三千具足.故云圓俗。是名下.總結。一切二諦等者。融前七重.悉歸一實。如河入海.失本名字。  △三方便下。結意斥古。 【疏】方便隨俗說諸二諦.無量無邊。止論七種.何足驚怪。能如是知.名慧聖行。古來皆迷此二諦文。今用天台大師七種二諦義.來釋八番。義則相應.真順聖慧。  △四一實諦慧二。即無作四諦慧也。初懸示二。初敘意釋疑二。初敘意。 【疏】文殊師利下.第四明一實諦慧聖行。若前文中舉四舉二.共顯一實。  第四明一實諦慧等者。此即前四諦慧中.第四無作四諦也。前作兩向科之.意如前記。然此雖明一實.還是次第慧中所收。始從生滅至今無作.始從四諦至今一諦.自淺階深.存次第故。前二諦中明圓者.其意亦爾。須至下文直就圓融.方名圓慧。然別既俱是大涅槃心所修.則次第圓融更相成顯。文雖異轍.意乃同歸.故次第中不妨明圓.圓融中自收歷別。又若一往以次第對別者.亦有其義。以別教自行化他.俱學四故。  △二何不下。釋疑二。初疑。 【疏】何不從四至三.而超至二。  何不下.問。  △二非無下。釋。 【疏】非無三諦。但此中文束四為二.其義則便。束四為三.義少不便。故不言三。  非無下.答。束四為二者。或云苦集是俗.道滅是真。或云三皆是俗.唯滅是真。具如前疏。雖有異釋.以四對二.名義俱便。義少不便者。以真中二諦.同是滅故。若以道滅總對者.則道是真中之因.滅是真中之果。定不可云道是真.滅是中也。以三對四.滅既含二.則名之與義少有不便。故佛從顯易.且束四為二.束二為一耳。  △二解者下。引古示義二。初引三家立義。 【疏】解者不同。此間以常住佛果是一.依一實諦。引勝鬘云。一苦滅諦即是真實。地人云。除妄顯黎耶.即是實諦。中假師云。除斷常顯中道.為一實諦。  此間等者。謂此中明一實諦慧.正指佛果為能依慧.實諦即所依理。故云依一實諦。引勝鬘者。以彼滅諦.即今一實。言苦滅者。滅苦證真.故云苦滅。地人下.地論明第八阿黎耶.是真常淨識.不立第九。故顯黎耶即是實諦。若依攝大乘論.黎耶是無沒無明隨眠之識.九識乃名淨識。中假師者。暹師云多是三論師。今謂恐假字誤.應作論字。  △二引興皇立義二。初備破三家。 【疏】興皇悉不用。佛果所依能依.焉是一實。妄惑與黎耶.為一為異。若一.既除妄惑.亦除黎耶。若異.待妄說實.豈是一實。對邊說中.中還是邊.亦非一實。  興皇下.初備破三家.次自立正義。其理有歸.故今引用。初破三家者。佛果下.破第一師。妄惑下.破地人。對邊下.破中假師。由此三家.義非融即.豈是今經一實諦耶。初師能所不融.次師真妄不融.後師中邊不融。故此三家悉為所破。  △二然一下。正立自義四。初理本無名。 【疏】然一切法本無所有.畢竟清淨.實無所有。何曾有實.及以不實.諦與不諦。  然一下.立自義也。  △二為緣下。隨機立稱。 【疏】為緣方便.假設言教。依文正以一道清淨為一實諦.此正真法。  △三故華下。引經破執。 【疏】故華嚴云。法性遠離。是故今明.若非彼是此.非一實諦。  故華嚴下.法性遠離者。遠離能所.彼此相故。非彼是此者。如前三師捨能取所.捨妄取真.捨邊取中.咸名非彼是此。  △四若隨下。得意指文。 【疏】若隨緣異說.得意無咎。文顯一實.甚自分明。  若隨緣.例同今家.以四悉意作種種異名別說.如下經約境約心等。凡以七義釋一實諦.此即隨緣。故云文顯一實.甚自分明也。  △二就文下。文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二。一標宗.二論義。初標有問有答。  △二答中下。隨釋二。初標宗二。初問。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言實諦。其義云何。  △二答二。初敘意。二一境下。正釋七。初約境。 佛言。善男子。言實諦者.名曰真法。善男子。若法非真。不名實諦。 【疏】答中有八善男子。初二共成初義.則有七不同。一約境。  一約境者.境即所觀三諦也。經名曰真法者。計情自妄.妙理常真.凡聖一如.自他互攝.六而復即.理在茲焉。是故初心修觀.應須達妄即真。他宗偏指真如.既非圓義.近人秖云妄念全屬計情。捨此二途.依稀識理。  △二約心。 善男子。實諦者無顛倒。無顛倒者。乃名實諦。 【疏】二約心。  二約心者。即能觀觀也。經云無顛倒者。是則二教.捨生死求涅槃。別教離二邊.觀中道。以至於圓起著.悉名顛倒。無此顛倒.始曰圓修。  △三約言說。 善男子。實諦者無有虛妄。若有虛妄。不名實諦。 【疏】三約言說。私謂亦可約言行。  亦可約言行者。意謂文中已有境觀人教因果.唯闕於行。又此約言說.下又約教。教即言說.於義似重。荊溪準下佛答。既約斷惑.故判為言行。謂三教言行.悉是虛妄。問。雖加行義.此既有言.與下約教何別。答。教約佛言.言唯自語.內行外言.故云言行。  △四據人。 善男子。實諦者名曰大乘。非大乘者。不名實諦。 【疏】四據人。  據人者。謂大人所乘.故曰大乘。  △五約教。 善男子。實諦者是佛所說。非魔所說。若是魔說。非佛說者。不名實諦。 【疏】五約教。  經非佛說者。前三教法.魔悉能說。  △六約因體。 善男子。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 【疏】六約因體。  △七約果體。 善男子。有常有樂。有我有淨。是則名為實諦之義。 【疏】七約果體。  因體果體者。道是因義.果顯四德。然此七科.能所宛然.同名實諦。向云隨緣異說.得意無咎.良在於茲。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文殊白佛下.第二論義.還論七章。初約境論義。有問有答。  △二先領下。正釋七。初約境二。初問。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真實為實諦者。真實之法即是如來虛空佛性。若如是者。如來虛空及與佛性。無有差別。 【疏】問中.先領問。一往似問如來.虛空.佛性.三種有何差別。尋下答意.正是問此三種與一實諦.有何差別。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有三。一倡兩章門。二釋。三結。  △二初唱下。隨釋三。初唱兩章門二。初分科敘古。 【疏】初倡章門又二。初倡昔四諦.次倡今一實。興皇名初為實滅章門.次為滅實章門。取教為實滅.取理為滅實。亦以四諦教中之實.即是實諦。若虛空佛性皆是理實.即為諦實.故名為諦。  取教為實滅者。謂昔二乘四諦之教。解苦無苦.故名實滅。即經云。昔者為無常想.是可斷相。取理為滅實者。以大乘理.滅二乘之實教.故云滅實。即經云。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等。然則小豈無理.大豈無教.亦互舉耳。亦以下.更約實諦.諦實以分大小教理。小教實苦.其義審諦.故云諦實。大理審諦常住.而是真實.故云實諦。此以諦實而分小大者.以二乘未窮理實.故奪其實。既解苦無苦.與其諦名.如下問答。皆是理實者。此理非權.故云理實。即為諦實者。諦只是理.此理審諦真實.故云諦實。諦名雖同.而有大小教理之異.故以實字上下顯之。  △二今此下。依今正釋二。初唱昔四諦。 佛告文殊師利。有苦有諦有實。有集有諦有實。有滅有諦有實。有道有諦有實。 【疏】今此初倡昔四諦章者.各有三句。苦是苦境。諦是苦教.亦是苦智。實是苦諦之理.不二為實。又云。除苦一句.餘二亦得判實。又但取實.除兩句.祗用實為諦。  是苦境者。苦境即逼迫之事。苦教苦智者。教詮智照.悉審諦故.諦含二義也。實是苦諦之理者。實既是理.則是境之所依.教之所詮.智之所照.故云苦諦之理。不二下.釋實義也。以境教雖殊.所依是一.故云不二。又云下.明判句不同。除苦等者。苦是事境.事境虛假.故非實。餘二謂教理.教既稱理而說.故俱得名為實諦.故云亦得判實。祗用實為諦者。祇以理為實諦.故除境教兩句。前義約教能詮理故.教亦得名實。後約教是言說教.置教存理.理方是實。故除兩取實.此並約二乘四諦也。  △二唱今一實。 善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虛空非苦非諦是實。佛性非苦非諦是實。 【疏】次如來非苦下.第二倡一實章門.三種皆是實。非苦者非境.非諦者非教.是實者是理。後三諦亦爾。如來.虛空.佛性亦爾。顯時名如來.隱名佛性.虛空取隱顯不二。  三種皆是實者。謂如來.虛空.佛性之三也。此三皆理.故云是實。後三諦亦爾等者。應云如來非集非諦是實等。顯時下.釋三種義.雖同是理.不無差別。顯謂出纏.隱謂在纏。又此三種.義含六即。上二明隱顯位殊.是六義。下一明隱顯不二.是即義。是知隱謂四即.顯謂分真及以究竟。又亦應云如來佛性是法.虛空是喻。法別喻通.法別故隱顯兩分.喻通二義同合。  △二釋兩章門四。初苦二。初釋昔實諦。疏總釋。 文殊師利。所言苦者為無常相。是可斷相。是為實諦。 【疏】所言苦者下.第二釋兩章門。只約四諦即為四別。一一諦中皆先釋實諦。實諦即是昔四諦中之實。次釋諦實。皆如文。  釋兩章者。四諦之文.一一皆先舉昔諦.次舉今教一實。即云如來非苦等.故云皆先釋實諦.至次釋諦實也。經是可斷相者。昔教皆由斷煩惱生死.而得真實。所以今皆非之.方成今實。  △二釋今諦實。 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非可斷相。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二集二。初釋昔實諦。 復次善男子。所言集者。能令五陰和合而生。亦名為苦。亦名無常。是可斷相。是為實諦。  △二釋今諦實。 善男子。如來非是集性。非是陰因。非可斷相。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三滅二。初釋昔實諦。 善男子。所言滅者。名煩惱滅。亦常無常。二乘所得。名曰無常。諸佛所得。是則名常。亦名證法。是為實諦。  經諸佛所得(至)實諦者。先舉諸佛以顯二乘非實.與下如來無別。  △二釋今諦實。 善男子。如來之性不名為滅。能滅煩惱。非常無常。不名證法。常住無變。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四道二。初釋昔實諦。 善男子。道者能斷煩惱。亦常無常。是可修法。是名實諦。  △二釋今諦實。 如來非道。能斷煩惱。非常無常。非可修法。常住不變。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三結兩章門二。初分科。 【疏】復次言真實者即是如來下.第三結章門。又二。先結三法與真實相即.更無異體。次從有苦有苦因下.更結是非。又兩。初結三法異於四諦.故是諦實。次結三法異於有為有漏.是故是實。  更無異體者。以如來等三.是一實異名故也。更結是非者。謂結今教如來等三.異昔四諦.故是諦實.昔非諦實也。  △二所言下。隨釋二。初結三法與真實相即。 復次善男子。言真實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虛空。虛空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實。  △二更結是非二。初結三法異於四諦故是諦實二。初正釋。 文殊師利。有苦。有苦因。有苦盡。有苦對。如來非苦。乃至非對。是故為實。不名為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疏】所言有苦即苦諦.苦因即集諦.苦盡即滅諦.苦對即道諦。  苦對即道諦者。對治於苦也。  △二問下。釋疑。 【疏】問。非虛非實稱為實者.非虛非實亦應稱諦。答。如所問。  問非下.釋疑。以由經明實理.皆云是實非諦。故此問之。非虛.非凡夫生死。非實.非二乘涅槃也。為實者.指中道妙理也。中道既得稱實.亦應稱諦。以諦是審實義故.是故實之與諦.同出異名。答如所問者。此順問答也。以實與諦.其義既一.互稱無咎。 【疏】問。二義若齊.何故二乘稱諦.如來稱實。答。與奪之殊。二乘審知是苦.又解苦無苦.與其諦名。未窮理實.故奪其實。  問二下.此問由答而生。既二義俱齊.經文何故簡小為諦.顯大稱實.而云非諦是實耶。文云二諦若齊者。諦字誤.應云二義。答意可解。是知圓理名實名諦.小教奪其實名.與彼諦稱。既簡偏小.所以圓理從勝名實。若約義同.實諦通稱。  △二結三法異於有為有漏。故是諦實。 苦者。有為有漏無樂。如來非有為非有漏。湛然安樂。是實非諦。  △二約心二。初分科。 【疏】文殊白佛言如佛下.釋第二據心章門。先問次答。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不顛倒者名為實諦。若爾者。四諦之中有四倒不。如其有者。云何說言。無有顛倒名為實諦。一切顛倒。不名為實。 【疏】初問意云。諦攝倒不。如其攝者.云何得言不倒為實。若不攝者.復違前言攝法皆盡。進退兩望.悉皆有過。  △二答。 佛告文殊師利。一切顛倒皆入苦諦。如諸眾生有顛倒心。名為顛倒。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受父母尊長教勅。雖受不能隨順修行。如是人等名為顛倒。如是顛倒非不是苦。即是苦也。 【疏】然下文具明是苦集攝。此中但明是苦諦者.偏據果報酬因之義。  △三約言說二。初問。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不虛妄者即是實諦。若爾者。當知虛妄。則非實諦。 【疏】第三問答.釋約言說章門。其中二事可見。  二事可見者。一眾生欺誑.二聖人斷除也。  △二答。 佛言。善男子。一切虛妄皆入苦諦。如有眾生欺誑於他。以是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如是等法名為虛妄。如是虛妄非不是苦。即是苦也。聲聞緣覺諸佛世尊。遠離不行。故名虛妄。如是虛妄。諸佛二乘所斷除故。故名實諦。 【疏】私謂。準佛答文.既約斷惑.知是約行。  既約斷惑者。以經云諸佛二乘所斷除故.故知虛妄是惑。既明斷德.則約行為便。經一切皆入苦諦攝者。天魔外道等.皆虛妄故。若准虛妄.欺誑是集.何云苦諦耶。以集能招苦.故從果以說。  △四就人二。初問。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大乘是實諦者。當知聲聞辟支佛乘則為不實。 【疏】文殊言如佛所說下.第四就人為問云。二乘所說為實不實。  △二答。 佛言。文殊師利。彼二乘者亦實不實。聲聞緣覺斷諸煩惱。則名為實。無常不住是變易法。名為不實。 【疏】佛不定判實與不實。約斷惑邊是實。而非常住.義當不實。  △五就教二。初問。 【疏】文殊魔說下.五就教為難。魔所說者.聖諦攝不。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若佛所說名為實者。當知魔說則為不實。世尊。如魔所說聖諦攝不。  △二答二。初正釋。 佛言。文殊師利。魔所說者二諦所攝。所謂苦集。凡是一切非法非律。不能令人而得利益。終日宣說。亦無有人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名虛妄。如是虛妄。名為魔說。 【疏】佛答意云.四諦之中苦集諦攝。  △二問外下。料簡二。初徵起。 【疏】問。外道二十五六等諦.為屬何諦。又外道所說四諦之中.為壞幾諦。  二十五六等者。以一切外人所計.不過二天三仙。言二天者。摩醯首羅天.毗紐天。三仙者。一迦毗羅.此云黃頭。說經有十萬偈.名僧佉論.此云數術.用二十五諦計一為宗。言二十五諦者。一者從冥初生覺.過八萬劫前.冥然不知。但見最初中陰初起.以宿命力.常憶想之.名為冥諦.亦云世性。謂世間眾生冥初而有.即世間本性也。亦曰自然.無所從故。從此生覺.亦名為大.即是中陰識也。次從覺生我心者。此我慢之我.非神我也.即第三諦。從我心生色聲香味觸。從五塵生五大.謂四大及空。塵細大麤.合塵成大.故云從塵生大。然此大生.多少不同。從聲生空大。從聲觸生風大。從色聲觸生火大。從色聲味觸生水大。五塵生地大.地大藉塵多故.其力最薄。乃至空大藉塵少故.其力最強。故四輪成世界.空輪最下.次風.次火.次水.次地。從五大生十一根.謂眼等。能覺知故.故名為五知根。手足口大小遺根.能有用故.名五業根。心平等根.合十一根。心能徧緣.名平等根。若五知根.各用一大.謂色塵成火大.火大成眼根.眼根還見色。空塵成耳根.耳根還聞聲。地成鼻.水成舌.風成身亦如是。此二十四諦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為主諦。能所合論.即二十五。至下陳如品中明之。  二者優樓僧佉.此云鵂鶹。以晝藏山谷.以造經書。夜則遊行.說法教化.如彼鳥故。計徧造.但眼根火多.乃至身根風多.如金七十論說。造論有十萬偈.名衛世師.此云無勝。以六諦為宗。一陀羅驃諦.此云主諦。謂五大.及時.方.神.意.此九為萬物所依.故名為主。二者求那.此云依諦。謂色等五塵.一異離合.數量好醜.愚智愛憎.苦樂勤墮.此二十一依前九法.故名依諦。三者羯磨諦.此云作。謂俯仰屈伸.出入去來等.故名為作。四者三磨若諦.此云總相。謂總收萬法為一大有.故名總諦。五者毗尸沙諦.此云別相諦。謂森羅萬像.各各不同.故名別相。六者摩婆夜諦.謂塵成瓶不妨礙。  三者勤沙婆.此云苦行。用六障四濁為法.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亦一亦異為宗。六障者。方便心論云。一不見諦。二愚癡。三受苦。四命盡。五性障。六名言。四濁謂嗔慢貪諂.此三外道皆出在佛前。  疏云二十五六等者。等取第三六障四濁也。為屬何諦者。問於佛四諦.攝屬於何。又外下.問外道所說教法.於佛四諦之中.壞佛幾諦也。  △二今明下。答釋。 【疏】今明但壞苦集.不壞道滅。何者。彼云冥初生覺.後生五大五微等。生覺是因.壞佛集諦。大微是果.壞佛苦諦。二十五六.為佛苦集二諦所攝。  壞佛集諦者。以彼不知煩惱無始.而計冥初生覺故。壞佛苦諦者。不知此身惑業所感.苦空無常.而但云五大四微之所成就故。  △六約因體二。初問。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一道清淨。無有二者。諸外道等亦復說言。我有一道清淨無二。若言一道是實諦者。與彼外道有何差別。若無差別。不應說言一道清淨。 【疏】文殊師利言如佛下.第六釋約因體章門。文殊牒佛.一道清淨是實諦者。外道亦云一道清淨.應是實諦。  △二答二。初正釋。 佛言。善男子。諸外道等有苦集諦。無滅道諦。於非滅中而生滅想。於非道中而生道想。於非果中而生果想。於非因中而生因想。以是義故。彼無一道清淨無二。 【疏】佛答意明外道但有苦集.無道滅。於非滅中而生滅想者.即橫計非想以為涅槃。非道道想者.計雞狗戒而以為道。非果果想者.計於萬物微塵世性之果。非因因想者.計微塵世性是萬物因。  △二問前下。料簡二。初重。 【疏】問。前云不壞滅道.今計非想雞狗等戒.豈非壞耶。答。此起橫計.橫壞道滅。前則不爾。彼明二十五諦.直言冥初生覺等。六諦之中但言主諦依諦.何處云計非想之與狗戒。故知不壞道滅二諦。  △二重。 【疏】又問。外道有苦諦者.前何故云凡夫有苦無諦。答。直言有苦境.以為苦諦.非謂苦智。  △七約果體二。初分科。 【疏】文殊言如佛所說下.釋第七據果體章門。先問次答。問為三。一唱外道有四德。二釋。三結。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問三。初唱外道有四德。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有常有我。有樂有淨。是實義者。諸外道等應有實諦。佛法中無。 【疏】此初唱有。如文。  △二釋二。初分科。 【疏】何以故下.釋。凡有二十四復次。計有常樂我淨.即為四別。初八復次.計有常。二五復次.計有樂。三三復次.計有淨。四八復次.計有我。  △二此下。隨釋四。初計有常八。初通以因果。 何以故。諸外道輩亦復說言。諸行是常。云何是常。可意不可意。諸業報等受不失故。可意者。名十善報。不可意者。十不善報。若言諸行悉皆無常。而作業者於此已滅。誰復於彼受果報乎。以是義故。諸行是常。 【疏】此初八復次計常。文在初者.通以因果.故知有常。  △二例殺生得惡果。 殺生因緣。故名為常。世尊。若言諸行悉無常者。能殺可殺二俱無常。若無常者。誰於地獄而受罪報。若言定有地獄受報者。當知諸行實非無常。 【疏】二列殺生因.必得惡果.故常。  △三據能專念。 世尊。繫心專念亦名為常。所謂十年所念。乃至百年。亦不忘失。是故為常。若無常者。本所見事。誰憶誰念。以是因緣。一切諸行非無常也。 【疏】三據能專念.故常。  △四舉憶想據所念。 世尊。一切憶想亦名為常。有人先見他人手足頭項等相。後時若見。便還識之。若無常者。本相應滅。 【疏】四舉憶想.據所念。  △五舉修習。 世尊。諸所作業。以久修習。若從初學。或經三年。或經五年。然後善知。故名為常。 【疏】五舉修習。  △六舉算數。 世尊。算數之法。從一至二。從二至三。乃至百千。若無常者。初一應滅。初一若滅。誰復至二。如是常一。終無有二。以一不滅。故得至二。乃至百千。是故為常。 【疏】六舉算數。  △七據讀誦。 世尊。如讀誦法。誦一阿含。至二阿含。乃至三四阿含。如其無常。所可讀誦終不至四。以是讀誦增長因緣。故名為常。 【疏】七據讀誦。  經誦一阿含等。翻名如前疏。阿含有四。一增一.明人天因果。二長.破邪見。三中.明真寂深義。四雜.明禪定。涉師云。阿含此云傳.傳所說義至彼也。正云阿笈多。  △八據形相。 世尊。瓶衣車乘。如人負債。大地形相。山河樹林。藥木草葉。眾生治病。皆悉是常。亦復如是。世尊。一切外道皆作是說。諸行是常。若是常者。即是實諦。 【疏】八據形相。皆如文。  據形相者。如瓶以眾塵所成故常。眾縷成衣。眾木成車。既有所成.故知是常。如負債者.若不常者.初得財已.後不應索。後既有索.驗知是常。餘皆可例。  △二計有樂五。初據因果。 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樂。云何知耶。受者定得可意報故。世尊。凡受樂者必定得之。所謂大梵天王。大自在天。釋提桓因。毗紐天。及諸人天。以是義故。必定有樂。 【疏】次計樂有五復次。一據因果。  經毗紐天.亦韋紐.亦韋糅.此云徧勝.亦徧問.徧淨。阿含云。是色天。俱舍云。第三禪頂天。淨影云。處在欲界之極。  △二據有求。 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樂。能令眾生生求望故。饑者求食。渴者求飲。寒者求溫。熱者求涼。極者求息。病者求差。欲者求色。若無樂者。彼何緣求。以有求故。故知有樂。 【疏】二據有求。  經極者求息。謂疲極之人.求止息也。  △三據樂因。 世尊。有諸外道復作是言。施能得樂。世間之人好施沙門。諸婆羅門。貧窮困苦。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象馬車乘。末香塗香。眾華屋宅。依止燈明。作如是等種種惠施。為我後世受可意報。是故當知決定有樂。 【疏】三據樂因。  △四據樂緣。 世尊。有諸外道復作是言。以因緣故。當知有樂。所謂受樂者。有因緣故。名為樂觸。若無樂者。何得因緣。如無兔角則無因緣。有樂因緣則知有樂。 【疏】四據樂緣。  △五據三品。 世尊。有諸外道復作是言。上中下故。當知有樂。下受樂者。釋提桓因。中受樂者。大梵天王。上受樂者。大自在天。以有如是上中下故。當知有樂。 【疏】五據三品。  △三計有淨三。初據淨因。 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淨。何以故。若無淨者。不應起欲。若起欲者。當知有淨。 【疏】三三復次計有淨。一據淨因。  △二據淨緣。 又復說言。金銀珍寶。琉璃頗梨。車璩馬瑙。珊瑚真珠。璧玉珂貝。流泉浴池。飲食衣服。華香末香塗香。燈燭光明。如是等物悉是淨法。 【疏】二據淨緣。  △三據淨器。 復次有淨。謂五陰者即是淨器。盛諸淨物。所謂人天諸仙。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諸佛。以是義故。名之為淨。 【疏】三據淨器。  △四計有我八。初據造作。 世尊。有諸外道復言有我。有所覩見。能造作故。譬如有人入陶師家。雖復不見陶師之身。以見輪繩。定知其家必是陶師。我亦如是。眼見色已。必知有我。若無我者。誰能見色。聞聲乃至觸法亦復如是。 【疏】四八復次計有我。一據造作。  △二據相貌。 復次有我。云何得知。因相故知。何等為相。喘息視眴。壽命役心。受諸苦樂。貪求瞋恚。如是等法。悉是我相。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疏】二據相貌。  △三據別味。 復次有我。能別味故。有人食果。見已知味。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疏】三據別味。  △四據作業。 復次有我。云何知耶。執作業故。執鐮能刈。執斧能斫。執瓶盛水。執車能御。如是等事。我執能作。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疏】四據作業。  △五據求乳。 復次有我云何知耶。即於生時欲得乳哺。乘宿習故。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疏】五據求乳。  △六據名字。 復次有我。云何知耶。和合利益他眾生故。譬如瓶衣。車乘田宅。山林樹木。象馬牛羊。如是等物。若和合者則有利益。此內五陰亦復如是。眼等諸根有和合故。則利益我。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疏】六據名字。  △七據有遮。 復次有我。云何知耶。有遮法故。如有物故。則有遮礙。物若無者。則無有遮。若有遮者。則知有我。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疏】七據有遮。  △八據伴類。 復次有我。云何知耶。伴非伴故。親與非親非是伴侶。正法邪法亦非伴侶。智與非智亦非伴侶。沙門非沙門。婆羅門非婆羅門。子非子。晝非晝。夜非夜。我非我。如是等法。為伴非伴。是故當知必定有我。 【疏】八據伴類。  據伴類者。同類是伴.異類非伴。  △三結。 世尊。諸外道等種種說有常樂我淨。當知定有常樂我淨。世尊。以是義故。諸外道等亦得說言我有真諦。 【疏】世尊諸外道等下.第三總結外道應有實諦。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言下.二如來答文。為三。初略。次廣。三結。初文二。初非.後釋。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略答二。初非。 佛言。善男子。若有沙門婆羅門。有常有樂。有淨有我者。是非沙門。非婆羅門。 【疏】初如文。  △二釋。 何以故。迷於生死。離一切智大導師故。如是沙門婆羅門等。沈沒諸欲。善法羸損故。是諸外道繫在貪欲瞋恚癡獄。堪忍愛樂故。是諸外道雖知業果自作自受。而猶不能遠離惡法。是諸外道非是正法正命自活。何以故。無智慧火不能消故。是諸外道雖欲貪著上妙五欲。貧於善法。不勤修故。是諸外道雖欲往至正解脫中。而持戒足不成就故。是諸外道雖欲求樂。而不能求樂因緣故。是諸外道雖復憎惡一切諸苦。然其所行未能遠離諸苦因緣。是諸外道雖為四大毒蛇所纏。猶行放逸。不能謹慎。是諸外道無明所覆。遠離善友。樂在三界無常熾然大火之中。而不能出。是諸外道遇諸煩惱難愈之病。而復不求大智良醫。是諸外道方於未來。當涉無邊險遠之路。而不知以善法資糧而自莊嚴。是諸外道常為婬欲災毒所害。而反抱持五欲霜毒。是諸外道瞋恚熾盛。而復反更親近惡友。是諸外道常為無明之所覆蔽。而反推求邪惡之法。是諸外道常為邪見之所誑惑。而反於中生親善想。是諸外道悕食甘果而種苦子。是諸外道已處煩惱闇室之中。而反遠離大智炬明。是諸外道患煩惱渴。而復反飲諸欲醎水。是諸外道漂沒生死無邊大河。而復遠離無上船師。是諸外道迷惑顛倒。言諸行常。諸行若常。無有是處。 【疏】次何以故下.釋非。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六。 聖行品第十九下(會疏卷第十三)  △二廣答二。初分科。 【疏】聖行品下。起卷。是如來次廣答所問.破前四執。文為三。一廣破計常。二略破樂淨。三廣破計我。常我是執之端首.故廣破之。初破常。文為三。一明外道理非。二明其言謬。三正答所問。初又三。一明非。二舉過。三結非。  常我是執之端者。由起我執而計於常.謂樂謂淨。此二既重.所以廣破。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廣破計常三。初明外道理非三。初明非。 善男子。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有諸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  【疏】初文者。何故名非。橫計有常.常非緣生.緣生無常。然諸外道有計自然.應不從緣。若自然者.法塵對意而起.此計豈非緣生。是故外道悉是無常。  初文下.釋初段。凡兩重問答.何故名非者。問也。意問何故判初段經名.明非耶。橫計下.答也。以諸行體實無常.而外道橫計是常也。常非下.此明真常妙理.不從緣生。今外人所計.既屬緣生.是無常法.而妄計為常.故云明非也。然諸下.重問。應不從緣者.自然非緣生故.既不從緣.應是常住。若自下.答也。法塵對意起者。明實非自然.妄作自然之計。祇以意之所思.作自然解.豈非根因塵緣.生此解乎。  △二舉過。 善男子。佛性無生無滅。無去無來。 【疏】善男子佛性無生下.二舉過.即舉是對非。舊云。當果佛性.故不生滅。若是緣生.即是生滅。此不應然.今是舉正以對邪計。  舊云下.此謂果常.而因無常也。若是緣生者。謂因中猶是緣生之法。此不下.今破。舉正對邪者。舉圓正明因果俱常.對斥邪計之常.是無常故。若如舊謂因是無常者.何以對斥邪計。故知舊師但是別教意耳。  △三結非。 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陰界入之所攝持。是故名常。善男子。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法即是常。善男子。常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僧。僧即是常。以是義故。從因生法。不名為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因生。 【疏】三結非者。正是一道清淨之理。佛性之性.不生不滅.豈得唯作當果釋耶。以是義故.故須結非。  結非中經有八句。一明佛性非三世攝.不流變故。二明佛性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生因生.故非因作。為了因了.故非無作。三明佛性非作非作者。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名非作。亦不使他生涅槃果.名非作者。四明佛性非相非無相。眾相永絕.所以非相。具足諸法.故非無相。五明佛性非有名非無名。理實無名.隨緣有名。六明佛性非名非色。非四陰之名.非一陰之色也。七明佛性非長非短。離色相故。八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實不同相.所以不攝。是故名常.總以結之。正是清淨等者。即是非因非果正性也。  △二明其言謬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是諸外道下.第二明外道言謬。又為三。一論其言謬。二破其所執。三舉是顯非。  △二初言下。隨釋三。初論其言謬。 善男子。是諸外道。不見佛性。如來及法。是故外道所可言說。悉是妄語。無有真諦。 【疏】初言謬者。以不見佛性三寶真理.故有所說.謬而非真。若見此理.言即真實。  不見佛性(至)非真者。三教不達.咸名說謬.豈唯邪外而已。  △二破其所執。 諸凡夫人。先見瓶衣。車乘舍宅。城郭河水。山林男女。象馬牛羊。後見相似。便言是常。當知其實非是常也。 【疏】諸凡夫人下.第二破執。前文殊舉邪計中.第八復次執於大地.形相衣服.及車乘等.皆計有常。今破此執。  △三舉是顯非。 善男子。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虛空無為。是故為常。佛性無為。是故為常。虛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為。無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無為。無為者即是常。 【疏】一切有為下.第三顯非。  △三正答所問三。初分科。 【疏】善男子有為之法下.第三正答所問。又為三。一雙辨色心兩章門。二偏明心無常。三偏明色無常。  △二舊云下。破古四。初舊用三聚分文。 【疏】舊云。總有三聚。引梵行云。色法非色法.非色非非色法。以非色非非色.為無作聚。又引聖行云。白四羯磨.然後得者.得於無作。  舊云下.三聚者。依成論明一切法.凡有四位。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非心聚。四無為聚。前三是有為法。舊見此文.明心及色.便引梵行雙非之文.足成三聚.故云總有。然成論明非色非心.是不相應行。有十七法謂得非得.乃至第十七無作也。又引聖行文證成梵行雙非.是明無作義也。言得無作者。白四是作戒。由作戒發得無作.故經云然後得也。所言作者。作謂為作.亦造作也。即運動身口.陳辭乞戒等.故名為作。言無作者。謂以無簡作.對作得名。而無作是作起之相。一發續現.始末恒有.不藉緣辨.即任運為義。而無作以非色非心.不相應行為體者。則顯作戒.定與色心相應也。外則耳聆羯磨.目視衣鉢.此與色相應也。內則建志領納.要期盡形.此與心相應也。作法既謝.耳無羯磨之聲.不與色相應也。心或在於餘性.不與心相應也。而由前作法.戒善常存。故云以非色非心.不相應行為體也。廣明其義.如戒體章。今粗陳梗概.俾識大綱。  △二是義下。今破違義謬引。 【疏】是義不然。非色非無色.乃是中道雙忘兩捨.豈是無作。無作有為.此過非小。白四羯磨然後乃得。此受得戒.不足證於中道無作。何者。作與無作.皆有漏善。闡提信作.不信無作。若依小乘.無作有漏。若依今意.無作無漏。如向引戒聖行受戒無作.為證何等無作耶。  是義下.今破彼師有違義謬引之失也。梵行雙非之文.正談佛性中道.而彼謂是小乘無作。且無作是生死有為.尚非小乘無漏。既以有漏之義.抑此談中之文.故云此過非小。若依今意者。謂梵行雙非之文.借使名為無作者.乃是中道.不作二邊.云無作耳。故云無作無漏也。故知無漏之名.亦約中道涅槃.不漏落二邊生死以說。為證何等無作者。為證小乘受得之無作.為證中道之無作耶。  △三彼救下。舊師徵經作證救。 【疏】彼救云。若不許有無作義者.下文那云言無作是諍論耶。  下文那云等者。引下迦葉品二十一番諍論文.以救前義。下文既云或言有無作色.或言無無作色。經文既談無作.何妨於此總明三聚乎。  △四答數下。今約義異文別斥二。初明諍非今經二。初明經敘數論。 【疏】答。數人云無作是色.論人云無作無色。各執不同.致成諍論。  答數下.重斥彼救也。下云無作色之有無.蓋是如來懸記滅後.數論二家立義成諍.豈是今經明耶。數人云無作是色者。即不可見.無對色也。毗曇論云。戒是四大所造.無色界無四大.故無戒。又根品云。四大所造.善不善等色.如生欲界.受律儀戒.教無教成就善不善色。教無教即作無作也。此宗薩婆多立義.故以色為無作戒體。論人下.成論明無作戒.是第三聚不相應行.故云無色。此宗曇無德立義也。  △二我今下。明今經無常。 【疏】我今設云。有無作者.終不計於色與無色.況各計耶。又我設云。有無作者.終不定執小有大無.則無諍論。  我今下.我今既得此經圓融之旨.則一切無非佛性。設有云無作者.乃是中道.不作二邊。既知色香無非中道.尚不計色與無色之異。豈同數論.各計成諍耶。小有大無者。終不定執小乘有無作戒.大乘無無作戒也。以小大一如.咸同佛性故。  △二又準下。引現文結破。 【疏】又準文只云色之與心.何以強說作與無作。  又准下.祇據現文三段。初則雙辨色心.後二偏明色心。故曰祇云色之與心。何以探取諸文.強談三聚乎。  △三若數下。正釋三。初雙辨色心。 善男子。有為之法凡有二種。色法非色法。非色法者。心心數法。色法者。地水火風。 【疏】若數人心是心王.數隨王起。又識是心王.數是想等。色有十一.謂五根五塵并無教色。論人明五根五塵四大為十四色。  若數下.正釋經文也。然明王數.亦數論二家所說不同。疏文但引數義。初句明王數同起。又識下.上雖云王數.未辨體狀.故此明之。謂王數者.祇是四陰。一陰是王.三陰是數。或可云四陰是數.以色陰亦是心數所攝故。止觀云。數人說五陰同時.識是心王.四陰是數。此約有門明義.故王數相扶.同時而起。故疏云數隨王起。若約論人明義.則識先了別.次受領納.想取相貌.行起違從.色由行感。約空門明義.故次第相生。經云。心是識陰.心數法是三陰。色有下.引二家明色不同。并無教色者。即法入中.無作之色也。 【疏】然此但明四大色.下文明十一色。所以然者。互現一邊.不專一處。  然此下.正示今文。以經但云色法者地水火風.故云但明四大色。有本大字下多五字.應以四大中.義含無教.故云五色。檢未治本則無五字。十一色者。下偏明心無常中.既根境識三.則五根五塵及法界少分.共成十一色也。互現一邊者。此明四而不云十一.下明十一而不云四。具足而論應十四色也。若取法界少分.則成十五。淨影云。此文偏說四大者。准依成實.四大是塵果.復是根因。舉因知果.故不說根。舉果收因.故不說塵。若依毗曇.四大是其造色之本.故偏舉之。舉本收末.故不說餘。若依佛陀提婆所立.色唯四大.四大之外.更無造色。今經所說似彼佛陀。然一往消文.其義甚美。下經偏明心中既涉根塵.則依今師互現之說.斯盡善也。  △二偏明心無常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心名無常下.第二偏明心是無常。又為四。一無常。二破常執。三重明無常。四重破常執。  △二初明下。隨釋四。初明無常四。初攀緣異。 善男子。心名無常。何以故。性是攀緣。相應分別故。 【疏】初明無常。為四復次。一攀緣異。  △二六識異。 善男子。眼識性異。乃至意識性異。是故無常。 【疏】二六識異。  △三六塵異。 善男子。色境界異。乃至法境界異。是故無常。 【疏】三六塵異。  △四相應異。 善男子。眼識相應異。乃至意識相應異。是故無常。 【疏】四相應異。  △二破常執四。初識不應獨緣。 善男子。心若常者。眼識應獨緣一切法。 【疏】善男子心若常者下.第二破執常四復次。一明識不應獨緣。  一明識不應獨緣者。此有二字誤。明合作眼.應合作能。即經云。心若常者.眼識應獨緣一切法也。此謂心若常者.眼識應獨能徧緣六塵。既但見色.知心無常。且徵眼識.餘可例知。此就凡夫妄事以責.若六根互用則是得常用也。或可但除不字.其義自成。應云。一明識應獨緣也。  △二六識不應異。 善男子。若眼識異。乃至意識異。則知無常。以法相似。念念生滅。凡夫見已。計之為常。 【疏】第二六識不應異。  第二六識下.三復次。皆云不應.其義允合。  △三所因不應異。 善男子。諸因緣相可破壞故。亦名無常。所謂因眼因色。因明因思惟。生於眼識。耳識生時。所因各異。非眼識因緣。乃至意識異亦如是。 【疏】第三所因不應異。  經因眼因色等者。眼是根.色是境.思惟是作意。謂眼識從根.境.明.作意四緣而生。經耳識(至)各異者。耳但三緣.除明緣也。若依新經論.則眼識從空.明.根.境等九緣而生。故頌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等(云云)。今但四緣.比望九緣.乃是佛言廣略之異。  △四諸名不應異。 復次善男子。壞諸行因緣異故。心名無常。所謂修無常心異。修苦空無我心異。心若常者。應常修無常。尚不得觀苦空無我。況復得觀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外道法中不能攝取常樂我淨。善男子。當知心法必定無常。 【疏】第四謂名不應異。  經壞諸行因緣者。觀行之心.能壞生死有為諸行。故名彼觀以破壞諸行因緣。壞行緣異.說心無常。  △三重明無常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下.第三重明無常。五復次。一明三聖心異。二三凡夫心異。三三受心異。四三毒心異。五三外道心異。  △二初如下。隨釋五。初三聖心異。 復次善男子。心性異故。名為無常。所謂聲聞心性異。緣覺心性異。諸佛心性異。 【疏】初如文。  △二三凡夫心異。 一切外道心有三種。一者出家心。二者在家心。三者在家遠離心。 【疏】次三凡心中云在家遠離者。身在居家而心離遠。  △三三受心異。 樂相應心異。苦相應心異。不苦不樂相應心異。  △四三毒心異。 貪欲相應心異。瞋恚相應心異。愚癡相應心異。  △五三外道心異。 一切外道心相亦異。所謂愚癡相應心異。疑惑相應心異。邪見相應心異。進止威儀其心亦異。  △四重破執常二。初章安對執懸示二。初疏主正明。 【疏】善男子心若常者下.第四重破常.正是破於前八復次。文還有八。雖不相對.或破前.或生後不破。  △二私謂下。治者助顯。 【疏】私謂。前七破前.後一生後。又出沒不同。沒四謂不破因果殺生算數形相。而賸生後已作今作.非冤非親.及我物他物。最後第八復次.總結無常。  △二私謂下。荊溪隨文點辨二。初正點辨文相八。初破第三專念。 善男子。心若常者。亦復不能分別諸色。所謂青黃赤白紫色。 【疏】私謂。是則但有第一破第三專念。  △二破第四憶想。 善男子。心若常者。諸憶念法不應忘失。 【疏】第二破第四憶想。  △三破第七讀誦。 善男子。心若常者。凡所讀誦不應增長。 【疏】第三破第七讀誦。  △四剩有已今當作。 復次善男子。心若常者。不應說言已作今作當作。若有已作今作當作。當知是心必定無常。 【疏】賸有四五六。  △五剩有非怨非親。 善男子。心若常者。則無怨親。非怨非親。  △六剩有我物他物。 心若常者。則不應言我物他物。若死若生。  △七破第五修習。 心若常者。雖有所作不應增長。 【疏】第七破第五修習。  △八生後。 善男子。以是義故。當知心性各各別異。有別異故。當知無常。 【疏】第八生後.亦是賸文。  第八生後者。生起後段.結前心無常文也。  △二名有下。示佛意隨機。 【疏】名有出沒者。皆是隨宜.非凡所測。  △三偏明色無常二。初結前生後。 善男子。我今於此非色法中演說無常。其義已顯。復當為汝說色無常。 【疏】我今於此非色法中下.第三偏明色是無常。又二。先結前生後。  先結前生後者。結前心.生後色。如經。  △二正辨無常二。初分科。 【疏】次是色無常下.正辨無常。自有十句。一初生異。二時異。三味異。四力異。五形狀異。六果報異。七名字異。八壞合異。九次第生異。十次第滅異。  △二皆舉下。隨釋十。初初生異。疏總釋。 是色無常。本無有生。生已滅故。內身處胎歌羅邏時。本無有生。生已變故。外諸芽莖本亦無生。生已變故。是故當知一切色法悉皆無常。  經歌羅羅.亦云羯羅藍。此翻雜穢.狀若凝酥.此託胎後初七日也。  △二時異。 善男子。所有內色隨時而變。歌羅邏時異。安浮陀時異。伽那時異。閇手時異。諸皰時異。初生時異。嬰孩時異。童子時異。乃至老時各各變異。所有外色亦復如是。芽異莖異。枝異葉異。華異果異。  安浮陀.亦云案部曇。此翻疱.狀若瘡疱.即二七日也。伽那亦云健男.此翻凝厚.漸堅硬.即四七日也。閇手亦云閇尸.此翻凝結.狀若就血.即三七日也。諸皰即第五七也.梵云鉢羅奢佉.此翻形位.具諸根形.諸根差別故。今云諸皰者.即初生五匏.一頭.二手.二足。次生二十皰.謂手足指也。又今經四七位.在三七之前者。或恐古譯.以伽那為三七之名.閇手為四七之號。向之釋義.且約新翻。  △三味異。 復次善男子。內味亦異。歌羅邏時。乃至老時。各各變異。外味亦爾。芽莖枝葉華果味異。  △四力異。 歌羅邏時力異。乃至老時力異。  △五形狀異。 歌羅邏時狀貌異。乃至老時狀貌亦異。  △六果報異。 歌羅邏時果報異。乃至老時果報亦異。  △七名字異。 歌羅邏時名字異。乃至老時名字亦異。  △八壞合異。 所謂內色壞已還合。故知無常。外諸樹木亦壞已還合。故知無常。  經壞已還合者。內色則如髮爪等.除已還生。樹木則伐已還生。  △九次第生異。 次第漸生。故知無常。次第生歌羅邏時。乃至老時。次第生芽。乃至果子。故知無常。  △十次第滅異。疏總釋。 諸色可滅。故知無常。歌羅邏滅時異。乃至老滅時異。芽滅時異。乃至果滅時異。故知無常。凡夫無智。見相似生。計以為常。以是義故。名曰無常。 【疏】皆舉外對辨.中間或略.前後皆對。  皆舉外對辨者。約內色身分.外色草木也。中間或略者。即第四力異.至第七名字異四文.但約內色。  △二略破樂淨二。初分科。 【疏】若無常即是苦下.第二總破前五復次計樂。三復次計淨。又二。先正破.後指上已答。  △二若無下。隨釋二。初正答。 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是不淨。 【疏】若無常即是苦.破其計樂。若苦即是不淨.破其計淨。  △二指上已答。 善男子。我因迦葉上問是事。於彼已答。 【疏】因迦葉上問已答者.有三解。一開善云。前四諦慧聖行.初說苦諦明五陰皆苦。迦葉以設諸難.明有樂緣樂因.理應有樂.不應皆苦。佛答於下苦中橫生樂想.是已答竟。二冶城云。前性品中佛有真我之性。迦葉即十二難.責覓現用。佛舉力士額珠等譬答竟。三諸師多用長壽品末迦葉問。世間亦說梵天是常.與佛說何殊。佛答外道皆是竊得此言.如偷牛之喻。故言已答。河西記中云。即是第七卷中已答。觀師云。是四倒品中具說淨樂等倒。此中不復委悉.但略破樂淨.故指上也。  第七卷中已答者。此卷有三品。謂邪正四諦四倒.故觀師定指四倒。  △三廣破計我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下.第三明無我.以答前八復次計我。文為二。初總明無我.二正破彼執。  △二初總下。隨釋二。初總明無我二。初分科對辨。 【疏】初總唱色非色二章.次釋二章。前破常中亦先標次釋.釋之則廣。此中釋章門即略。前亦就色心破常.今破我亦就色心。  △二色非下。隨文釋義二。初標。 復次善男子。諸行無我。善男子。總一切法。謂色非色。  △二釋二。初釋色章。 色非我也。何以故。可破可壞。可裂可折。生增長故。我者不可破壞裂折生長。以是義故。知色非我。 【疏】色非我下.釋初章門中。先明色非我。色何故非我.可壞可破故也。  △二釋非色章。 非色之法亦復非我。何以故。因緣生故。 【疏】非色之法下.釋非色章。非色是心。心則無定.從境生故。樂緣觸心.心即便樂。苦及不苦不樂亦爾。既其從緣.故無常無我。  △二正破彼執九。初剩有專念。 善男子。若諸外道以專念故知有我者。專念之性實非我也。若以專念為我性者。過去之事則有忘失。有忘失故。定知無我。 【疏】若諸外道下.二正破所執。上有八復次.今有九復次.亦不正相對。今是隨機不同.不破第一造作.第四作業。賸第一專念.第二憶想.第七三法。是則第三破第七.第四破第八.第五破第六.第六破第五.第八破第二.第九破第三。不次第者.但隨舉而破.應無別意。  若諸(至)正破所執者。講者應引前卷.文殊難文.對此破執.消釋令顯。有本云第二破第六者。文誤.二應作五。第七破第二.第八破第三者。七應作八.八應作九。  △二剩有憶想。 善男子。若諸外道以憶想故知有我者。無憶想故。定知無我。如說見人手有六指。即復問言。我先何處共相見耶。若有我者不應復問。以相問故。定知無我。  △三破第七有遮。 善男子。若諸外道以有遮故知有我者。善男子。以有遮故定知無我。如言調達。終不發言。非調達也。我亦如是。若定是我。終不遮我。以遮我故。定知無我。若以遮故知有我者。汝今不遮。定應無我。  經破有遮中.先牒彼所計.遮故知無.反其所立.下廣顯之。於中初明有我不遮.如言調達終不言非.此舉事類顯也。我亦如是.我終不遮.此當法正辨也。下明有遮.定知無我下.就不遮明無我中.若以遮故知有我者.牒其所立。汝今不遮.定應無我.即取其義.反以破之。  △四破第八伴類。 善男子。若諸外道以伴非伴知有我者。以無伴故。應無有我。有法無伴。所謂如來虛空佛性。我亦如是實無有伴。以是義故定知無我。  經破有伴中.有法無伴下.舉如來等三.徧一切處。獨一無侶.既稱真我.故汝有伴.定無我也。此以真我破妄我。  △五破第六名字。 復次善男子。若諸外道以名字故知有我者。無我法中亦有我名。如貧賤人名字富貴。如言我死。若我死者。我則殺我。而我實不可殺。假名殺我。亦如矬人名為長者。以是義故。定知無我。  經破名字中.前文殊明諸外道.取彼世人所說諸事.和合益我之言.執定有我。故今破之.明但假名.都無實事。於中先牒其所立.下對破之。無我法中.亦有我名。彰名無實.如貧賤等.舉事類顯。如我死下.破名有實。如言我死.舉世人語。若我死者.我則殺我.依名徵實。若諸外道聞言益我.即謂有我。如言我死.我亦應死。若我死者.此我便是可殺之我.是故說言我則殺我.而我叵殺。簡異實名.假名殺我.結名無實。餘文可知。經矬人.才戈反。廣雅。矬.短也。  △六破第五求乳。 復次善男子。若諸外道以生已求乳知有我者。善男子。若有我者。一切嬰兒。不應執持糞穢火蛇毒藥。以是義故。定知無我。  △七剩有三法。 復次善男子。一切眾生於三法中悉有等智。所謂婬欲飲食恐怖。是故無我。  △八破第二相貌。 復次善男子。若諸外道以相貌故知有我者。善男子。相故無我。無相故亦無我。若人睡時。不能進止。俯仰視眴。不覺苦樂。不應有我。若以進止俯仰視眴知有我者。機關木人亦應有我。善男子。如來亦爾。不進不止。不俯不仰。不視不眴。不苦不樂。不貪不恚。不癡不行。如來如是真實有我。  △九破第三別味。 復次善男子。若諸外道以見他食果。口中生涎。知有我者。善男子。以憶念故。見則生涎。涎非我也。我亦非涎。非喜非悲。非欠非笑。非臥非起。非饑非飽。以是義故。定知無我。  經生涎.詳延反。字林。慕欲口液。三蒼。涎.小兒唾也。經非欠.嚬欠也。  △三結過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是諸外道下.三結過呵責。凡舉兩譬。初小兒.後生盲。初小兒譬行非.生盲譬教非。  △二如嬰下。隨釋二。初譬教非。 善男子。是諸外道癡如小兒。無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於佛法中取少許分。虛妄計有常樂我淨。而實不知常樂我淨。 【疏】如嬰孩唐戲終日.不營家業。外道亦爾.無益苦身.不成淨行故。文云。無慧方便。  △二譬行非。 如生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貝聲耶。答言不也。復問貝色為何似耶。答言如稻米末。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復何所似。答言如雪。盲人復言。彼稻米粖冷如雪耶。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鶴。是生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喻。終不能得識乳真色。是諸外道亦復如是。終不能識常樂我淨。善男子。以是義故。我佛法中有真實諦。非於外道。 【疏】次如生盲人徒聞四譬.不識真乳。外道亦爾.闇信韋陀.寧知常樂。故文云。而問他言(云云)。  他言下云云者。無始本迷.如彼生盲。乳喻四德之理.貝末雪鶴喻四德之教。同顯白色.如教詮理。外道闇信韋陀.妄執邪四以為己行.如謂聲軟冷動。經文譬合分明。經猶如白鶴下.而無盲人領解之語。若准前義立.應云彼雪如鶴動耶。  △二明圓慧行二。初敘舊分科二。初敘舊二。初敘。 【疏】文殊白佛下.第二明圓慧行。舊云。破迷四諦二諦一諦之著。又云。破前分別心.明畢竟盡淨.無所住著。  圓慧行者。前七種二諦中.圓及一實諦.並由次第相帶而明.故非圓慧。若約別位.則利受圓接。又化他學圓.十向修圓.初地證圓.故於次第慧中.得有圓義。又今經俱知佛性.以大寂滅心修前次第.豈離圓融。次顯不次.義合相在。約文顯示.須分二別。舊人不了.乃云破著。既昏大旨.故招今斥。在文可尋。  △二是義下。斥二。初奪斥。 【疏】是義不然。前標章說次第五行.戒定兩行尚無破著.何獨慧耶。  △二慧行下。縱斥二。初斥破修證俱壞。 【疏】慧行被破.戒定自破。三行破者.即破聖行。聖行破.五行亦破。五行若破.即無所修。無修即無證.無證則破十功德。此義不然。  △二當知下。顯今正是立行。 【疏】當知此文.明圓慧行。  △二文為下。分科。 【疏】文為四。一發起。二正說。三領解。四結章。  △二初發下。隨文釋義四。初發起。 文殊師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於今臨般涅槃。方復更轉於無上法輪。乃作如是分別真諦。 【疏】初發起中.不稱四二.但稱一實。何以知之。昔初教中析法四諦.摩訶衍中相即二諦。先已曾說.非為希有.又非無上。今臨涅槃.方復更轉一實真諦.是為希有.名為無上。故次第後發起圓慧。  △二正說二。初分科。 【疏】正說為二。一明不般示圓慧.二約不更示圓慧。不般又為三。一直示。二約不轉.橫歷事示。三約如來.虛空豎示。就直示又二。初止其云何.二示其真理。  一明不般者。明佛常身.不般涅槃.以破文殊臨般涅槃之說。二明不更者。明今昔事別.故非更說。又法輪名同.亦非更說。以破文殊方復更轉.無上法輪之說。然前段中亦破轉法輪者。因明不滅.相帶而來。  △二云何下。隨釋二。初明不般示圓慧三。初直示二。初止其云何。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云何故於如來生涅槃想。 【疏】云何有二意。一寄文殊嗟於未達.故言云何。二難文殊.為是未達。為發起故.故言云何。  △二正其真。 善男子。如來實是常住不變。不般涅槃。 【疏】次示真理。如文。  △二約不轉橫歷事示七。初非果。疏總釋。 善男子。若有計我是佛。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即是法。法是我所。我即是道。道是我所。我即世尊。世尊即是我所。我即聲聞。聲聞即是我所。我能說法令他聽受。我轉法輪。餘人不能。如來終不作如是計。是故如來不轉法輪。善男子。若有人作如是妄計。我即是眼。眼即是我所。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我即是色。色是我所。乃至法亦如是。我即是地。地即是我所。水火風等亦復如是。 【疏】二從善男子若計有我去.明不轉。橫歷諸事.以示圓慧。明不轉者.凡歷七事。謂非果.非因.非轉.非生.非出.非作.非造。皆即事而理.悉是常住。  橫歷事者。七無優劣.約事以破.故得橫名。謂非果下.列七事。經初文是明圓理非果。經我即是信去.二明非因。經若言常住無有變易去.三明非轉。經譬如因眼去.四明非生。經譬如因酪去.五明非出。經譬如因子去.六明非作。經譬如因鼓下.七明非造。而第七文.譬云不出聲.合云不作.皆不造也。又復應知造作義同。今依下竪示文.既云非作非造.故於作後.科為非造。又後四皆有譬合.皆即事而理者。而此七文皆破文殊請轉法輪之見。見即我執.故於諸法.若果若因.乃至作造.皆成我所。諸法是事.達事即理.無常即常.不起事執.故云如來終不作如是計。經初非果中.先約大小.明真果。次約六根四大.明妄果。於此果事.而見妙理.餘並可尋。  △二非因。疏總釋。 善男子。若人計言。我即是信。信是我所。我是多聞。多聞即是我所。我是檀波羅蜜。檀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尸波羅蜜。尸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羼提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毘梨耶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禪波羅蜜。禪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四念處。四念處即是我所。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亦復如是。善男子。如來終不作如是計。是故如來不轉法輪。  △三非轉。疏總釋。 善男子。若言常住無有變易。云何說言佛轉法輪。是故汝今不應說言如來方便轉於法輪。  △四非生。疏總釋。 善男子。譬如因眼緣。色緣明緣。思惟因緣和合。得生眼識。善男子。眼不念言我能生識。色乃至思惟。終不念言我生眼識。眼識亦復不作念言我能自生。善男子。如是等法因緣和合。得名為見。善男子。如來亦爾。因六波羅蜜。三十七助菩提法。覺了諸法。復因咽喉舌齒脣口言語音聲。為憍陳如初始說法。名轉法輪。以是義故。如來不名轉法輪也。善男子。若不轉者。即名為法。法即如來。善男子。譬如因燧。因鑽因手。因乾草牛糞而得生火。燧亦不言我能生火。鑽手牛糞各不念言我能生火。火亦不言我能自生。如來亦爾。因六波羅蜜。乃至憍陳如。名轉法輪。如來亦復不生念言我轉法輪。善男子。若不生者。是則名為轉正法輪。是轉法輪即名如來。  經因燧.辭醉反.火母也。論語云。鑽燧改火。  △五非出。疏總釋。 善男子。譬如因酪。因水因鑽。因瓶因繩。因人手捉而得出酥。酪不念言我能出酥。乃至人手亦不念言我能出酥。酥亦不言我能自出。眾緣和合故得出酥。如來亦爾。終不念言我轉法輪。善男子。若不出者。是則名為轉正法輪。是轉法輪即是如來。  △六非作。疏總釋。 善男子。譬如因子。及地水火風。沃壤時節。因人作業而芽得生。善男子。子亦不言我能生牙。乃至作業亦不念言我能生牙。牙亦不言我能自生。如來亦爾。終不念言我轉法輪。善男子。若不作者。是則名為轉正法輪。是轉法輪即是如來。  △七非造。疏總釋。 善男子。譬如因鼓。因空因皮。因人因桴。和合出聲。鼓不念言我能出聲。乃至桴亦如是。聲亦不言我能自生。善男子。如來亦爾。終不念言我轉法輪。善男子。轉法輪者。名為不作。不作者即轉法輪。轉法輪者即是如來。  經因桴。按詔定古文官書.枹桴二字體同.扶鳩反.謂鼓椎也。若云屋棟作按.鼓椎作枹.近人分耳。  △三約如來虗空豎示。 善男子。轉法輪者。乃是諸佛世尊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虛空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為法。如來亦爾。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為法。如如來性。佛性亦爾。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為法。 【疏】三從善男子轉法輪佛境界去.是豎結圓慧.無非常住。或云如來約果理.佛性約因理.虛空通因果(云云)。  竪結圓慧者。直就虛空等三.顯佛境界。非前橫七.故云竪結。於非七中.但闕非轉。非有為法.即是非因果二事也。通因果下云云者。如前疏約隱顯.釋此三名也。隱則是因.顯則是果.具如前記。  △二約不更示圓慧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語有二種下.是第二明不更。為二。先明異故不更.次明同故不更。初異故不更者。既其兩異.何得言更。異有八。一語異。二眾異。三根異。四德異。五利益異。六請主異。七所說異。八聲徧異。  第二明下.正破文殊更轉無上法輪之說。先明異.是破更轉。次明同.是破無上。既其兩異者。若是一法重復宣說.可名為更。今昔全異.何得言更。  △二初轉下。隨釋二。初明異故不更八。初語異。 善男子。諸佛世尊語有二種。一者世語。二者出世語。善男子。如來為諸聲聞緣覺說於世語。為諸菩薩說出世語。  △二眾異。 善男子。是諸大眾復有二種。一者求小乘。二者求大乘。我於昔日波羅奈城為諸聲聞轉於法輪。今始於此拘尸那城。為諸菩薩轉大法輪。  △三根異。 復次善男子。復有二人。中根上根。為中根人。於波羅奈轉於法輪。為上根人人中象王。迦葉菩薩等。今於此間拘尸那城轉大法輪。善男子。極下根者。如來終不為轉法輪。極下根者即一闡提。  △四德異。 復次善男子。求佛道者復有二種。一中精進。二上精進。於波羅奈為中精進。轉於法輪。今於此間拘尸那城為上精進。轉大法輪。  德異者。精進是德行也。  △五利益異。 復次善男子。我昔於彼波羅奈城初轉法輪。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今於此間拘尸那城。八十萬億人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初轉法輪為五比丘。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跋提。四頞鞞。五摩男拘利。今總言之。  初轉法輪下.據經但云八萬天人得果。而疏明五人者.五人是正.八萬是傍。經總據也。文列五人.與法華疏異。彼云一拘隣。三頞鞞.亦云濕鞞.亦云阿說.亦云馬星。三跋提.亦云摩訶男。四十力迦葉。五拘利太子。跋提與摩訶男祇是一人耳.恐今文錯也。馬星.摩訶男.拘利.此三是佛父親。十力迦葉.拘隣.此二人是佛母親。  △六請主異。 復次善男子。波羅奈城大梵天王稽首請我轉於法輪。今於此間拘尸那城。迦葉菩薩稽首請我轉大法輪。  △七所說異。 復次善男子。我昔於彼波羅奈城轉法輪時。演說無常苦空無我。今於此間拘尸那城轉法輪時。如實演暢常樂我淨。  △八聲徧異。 復次善男子。我昔於彼波羅奈城轉法輪時。所出音聲聞於梵天。如來今於拘尸那城轉法輪時。所出音聲徧於東方二十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二明同故不更二。初分科。 【疏】復次凡有所說下.二明同故不更。又三。法.譬.結。  明同故不更者。此破文殊無上之說。明佛所說.皆是法輪。何得偏歎今為無上。同名法輪.何須更轉。  △二初法下。隨釋三。初法。 復次善男子。諸佛世尊凡有所說。皆悉名為轉法輪也。 【疏】初法中明同.故無更。  △二譬三。初生善滅惡。 善男子。譬如聖王所有輪寶。未降伏者能令降伏。已降伏者能令安隱。善男子。諸佛世尊凡所說法亦復如是。無量煩惱未調伏者能令調伏。已調伏者令生善根。 【疏】譬如下.譬釋無更。凡三譬。初譬生善滅惡。二偏滅惡。三偏生善。此等義同.是故無更。  此等義同是故無更者。問。今昔二說.小大永異.生善滅惡.深淺應殊.何云同耶。答。且據生滅名同.又約開小即大.以破文殊分別之計。若明今昔.灼然義異。又應文殊據先小後大.以為發起.故云更轉。今佛據圓機所見先後俱大.以破文殊。例如純陀難五果(云云)。故云義同.是故無更。  △二偏滅惡。 善男子。譬如聖王所有輪寶。則能消滅一切怨賊。如來演法亦復如是。能令一切諸煩惱賊皆悉寂靜。  △三偏生善。 復次善男子。譬如聖王所有輪寶上下迴轉。如來說法亦復如是。能令下趣諸惡眾生上生人天。乃至佛道。  △三結。 善男子。是故汝今不應讚言。如來於此更轉法輪。 【疏】是故汝今下.是第三結無更。  △三領解。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於此義非為不知。所以問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世尊。我已久知。轉法輪者實是諸佛如來境界。非是聲聞緣覺所及。 【疏】爾時文殊下.第三領解發迹。  △四結章。 爾時世尊告迦葉菩薩。善男子。是名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所行聖行。 【疏】爾時世尊下.第四結。初先對迦葉。中間對文殊。今慧行竟.還對迦葉.善始令終。  △三釋一實慧(虛科。按依前釋次第慧下分科有三)。  △二釋圓慧(虛科。按依前釋釋慧行下分科有二)。  △二釋慧行名二。初對辨有無。 【疏】迦葉白佛下.是第二釋行名。問。何故戒慧之後俱釋行名.定行無耶。答。初後既釋.中間略無。  △二今文下。隨文正釋四。初迦葉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復以何義名為聖行。 【疏】今文為四。前佛復宗通結竟.今初迦葉問。  前佛復宗者。即前第四結章.還告迦葉.故云復宗。  △二如來答。 善男子。聖名諸佛世尊。以是義故名為聖行。 【疏】次則如來別結。  △三迦葉更問。 世尊。若是諸佛之所行者。則非聲聞緣覺菩薩所能修行。 【疏】三迦葉更問。  △四如來開結次第五行。 善男子。是諸世尊安住於此大般涅槃。而作如是開示。分別演說其義。以是義故名曰聖行。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如是聞已。則能奉行。故名聖行。 【疏】四如來開結次第五行。此之五行.本為五人有病行處說此法門.二乘之人得有修義。即聲聞緣覺如是聞已.則能奉行.故名聖行。又有別根性拙度菩薩.約次第修亦名聖行。  開結下.初釋經聲聞緣覺。本為五人有病行處等者。即現病末.明五病人.謂四果及支佛也。得有修義者。引小歸大.即現病品云從佛聞法發心也。又有下.釋經及諸菩薩。此正指別菩薩戒定慧三.次第而修.不能圓修.故云拙度。而不明藏通菩薩者.同二乘故。 【疏】若是諸佛世尊之所行者.名為聖行.此結圓行。如來行之.故作不治。遇與不遇悉皆得差.正結此人及此法門。古來不見此結束意.是故不作別圓兩釋。若二乘人及別根性.有病行處。聞佛說者.修之則差.不修不差.此結次第。  若是下.出前別結之意。此結圓行者。即品初云.復有一行.名如來行也。如來行之者。是佛自己所行之法故。治與不治等者。即現病品云。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皆悉可差。有一種人亦復如是。或值三乘聖人.或不值.或值佛.或不值.聞法不聞.悉自成道。此謂圓機也。故知別結。正結此人及此法門者。即結品初.如來行也。不作別圓兩釋者。但云前正明慧行.後是遣著。修之則差等者。即現病品云。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則可令差。若無此三.則不可差。  △二明慧行果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是菩薩下.二明慧行果。文為五。一倡地名。二釋地義。三明地體。四明地用。五結下地況上地。  △二隨釋五。初唱地名二。初破古解二。初古分二地高下。 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得是行已。則得住於無所畏地。 【疏】初文者。舊明慧果得二地。謂無畏地.從初至六地。從七地至法雲.名自在王地。所以得二地果者.慧行斷煩惱.通道疾利。  舊明慧果得二地者。舊見經文二段.前有無畏地名.後有自在地名.而不曉名異體同.遂將十地.分對二果。從初下.謂前六地是無畏果。從七下.謂後三地是自在果。所以下.舊師對前戒定釋妨也。以戒定但各一果者.以由不能斷惑通道故。  △二今謂下。今以戒定竝難三。初牒師立義。 【疏】今謂不然。且戒定兩行不斷惑.通道鈍者。  今謂下.今以戒定並難。分三。初牒古師立義。今謂不然者.總非也。且戒下.正牒破義。彼云慧行疾利.故有二果。則戒定遲鈍.但得一果。  △二云何下。引前釋反質。 【疏】云何舊解.不動堪忍皆是初地.一體異名。  云何下.二引前釋反質。且汝前解戒果不動地.定果堪忍地.同在初地。初地是斷惑證真位也。故能斷惑.則是疾利.何云鈍耶。  △三若其下。以自在地竝。 【疏】若其同是戒定之果.何不二地通至法雲。  若同下.三以自在地並.此有二意。一者戒定二果.既同在初地.則與慧果無別。以斷煩惱.通道疾利義等故。自在慧果既至法雲.此二何但在初。二者慧行一等疾利.何故優劣不等。自在既至法雲.無畏何但六地。其第二意文雖不顯.義合並之。  △二今明下。明今義。 【疏】今明只是一地。自在往生.乃是無畏用.不應更開。  今明下.明今義。戒定慧同在初地.故云祇是一地。自在下.雖於慧果立二地名.但是內外體用之異。由內無五畏.而外用自在.隨意受生。既是內外殊稱.不應分位淺深.故云不應更開。  △二釋地義。 善男子。若有菩薩得住如是無所畏地。則不復畏貪恚愚癡。生老病死。亦復不畏惡道地獄。畜生餓鬼。善男子。惡有二種。一者阿修羅。二者人中。人中有三種惡。一者一闡提。二者誹謗方等經典。三者犯四重禁。善男子。住是地中諸菩薩等。終不畏墮如是惡中。亦復不畏沙門婆羅門。外道邪見。天魔波旬。 【疏】善男子若有菩薩去.是第二釋地義。此文與十地經合。彼解初地離五怖畏.今文亦然。在名小異.意義則同。不畏貪恚下.無不活畏.無死畏。不畏惡道下.無惡道畏。惡有二種下.無惡名畏。亦復不畏沙門下.無大眾威德畏。無死畏即常.無不活惡道畏即樂.無惡名畏即淨.無大眾畏即我。具四德.無五怖。是故此地名無畏地。  與地經合等者。十地經.地持論.並明初地離五怖畏。故地持云。修無我智.我想不生.云何當有我愛眾具愛.是離不活畏。不於他人有所求欲.常饒益一切眾生.是離惡名畏。於我見我.想心不生.是離死畏。此身命終.於未來世必與佛菩薩共會.是離惡道畏。觀於世間無與等者.況復過者.是離大眾畏。今文亦然者。彼此皆在初地.故用彼義以消此經。在名小異者。不畏惡道.其名全同。餘四小異.如彼名不活畏.此云不畏貪恚等。無不活畏無死畏者。經云不畏貪恚癡.是無不活畏。以世人貪求利養.以資生活。得喜失嗔.故不畏三毒.即無不活畏也。故法華玄云。活者依身所用眾具.能資於生.名資生。生為活也。經云不畏生老病死.是無死畏。初地菩薩.已出二死故。無惡道畏者。尚不墮二乘惡道.況有分段惡道畏耶。無惡名畏者。真智顯發.終無修羅好諍.闡提謗大犯重之惡名也。無大眾畏可解。  △三明地體二。初分科。 【疏】亦復不畏受二十五有去.第三明地體。文為三。初出體所入位。次善男子住無畏下.出體所證。三是名下.結。  △二隨釋三。初出體所入位。 亦復不畏受二十五有。是故此地名無所畏。 【疏】初如文。  △二出體所證二。初疏主約義正釋二。初正釋。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善男子。得無垢三昧能壞地獄有。得無退三昧能壞畜生有。得心樂三昧能壞餓鬼有。得歡喜三昧能壞阿修羅有。得日光三昧能斷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能斷瞿耶尼有。得熱炎三昧能斷欝單越有。得如幻三昧能斷閻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動三昧能斷四天處有。得難伏三昧能斷三十三天處有。得悅意三昧能斷炎摩天有。得青色三昧能斷兜率天有。得黃色三昧能斷化樂天有。得赤色三昧能斷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能斷初禪有。得種種三昧能斷大梵王有。得雙三昧能斷二禪有。得雷音三昧能斷三禪有。得澍雨三昧能斷四禪有。得如虛空三昧能斷無想有。得照鏡三昧能斷淨居阿那含有。得無礙三昧能斷空處有。得常三昧能斷識處有。得樂三昧能斷不用處有。得我三昧能斷非想非非想處有。 【疏】次所證者。此地得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即是中道第一義三昧.總攝諸三昧。所謂俗諦三昧.真諦三昧.皆來攝屬.故得稱王。一諦三諦即是其體。  名諸三昧王者。三昧梵語.此云調直定也。真諦以空無漏為調直。出假以稱機為調直。中道以遮二邊為調直。故二十五皆具三諦.通稱三昧。又稱王者.空假調直.未得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調直.二邊攝屬.故得稱王。一一三昧皆有中道.悉稱為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者.一切即二邊也。即邊而中.故云悉入。  經無垢三昧者。地獄是重垢報處。報因則是垢.謂惡業垢.見思垢.塵沙垢.無明垢.此名過患也。菩薩先見此過。為破諸垢.修前來所明根本戒.破惡業垢。修前來所明背捨等定.伏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生滅無生慧.破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無量慧.破塵沙垢。修前來所明無作慧.破無明垢。此名本法功德也。三惑破故三諦顯.名無垢三昧成.此名結行成也。菩薩自破地獄諸垢時.句句皆有慈悲誓願。彼地獄有.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動而往應之.還令眾生破此三垢.即名慈悲破有也。下二十四番例此可見。又此且約次第明之.故一一有中三惑各破。若論圓頓.一心三惑.攝無不周。一心破時.諸有咸破。二十五種.無差而差。經無退.如前記。經心樂者。餓鬼多苦.故以心樂破之。經歡喜者。修羅多猜疑怖畏.故以歡喜破之。經日光月光。如前記。經熱燄者。北方陰地.氷結難消.以喻北洲氷執無我。若非智火慧燄.無以銷融.故以熱燄破之。經如幻者。南天下果報雜.壽命不定.猶如幻化.故以如幻破之。經不動者。四王天守護國土.遊行世界.故用不動破之。經難伏者。三十三天是地居之頂.果報三惑難伏.故用難伏破之。經悅意者。此天處空.無脩羅戰鬪.以之為悅.故用悅意破之。經青色者。真諦三藏云此天果報樂青.宮殿服玩皆青.故以第一義非青之青破之。經黃色赤色白色者。皆是果報.白等例青色三昧可解。經種種者。梵王主領大千.種類既多.故用種種破之。經雙者。二禪獨有內淨支喜支為雙.餘支與諸禪共.故用雙破之。經雷音者。此禪樂最深.如氷魚蟄蟲.故用雷音驚駭以破之。經注雨者。四禪如大地.具一切善根種子.得雨乃生.故用注雨破之。經如虛空者。外道非空.妄計涅槃.故用如空破之。經照鏡者。此勝無漏天.雖得淨色.未盡色空.如鏡未極明.未知色假。如鏡未有影.未知色中。如未達鏡圓.故以照鏡破之。經無礙者。此天得出色籠.即果報無礙.未是三諦無礙.故用無礙破之。經常者。如前記。經樂者。此天如癡.癡故是苦.故用樂破之。經我者。頂天謂是涅槃.猶有細煩惱等不自在.故用自在破之。  △二破古二。初敘古。 【疏】舊言二十五三昧斷三界惑故.六地菩薩名無畏地.與羅漢齊。  △二今不下。今破二。初明別圓不齊羅漢二。初明小無王稱。 【疏】今不用之。若二乘斷二十五有得稱王者.可言其齊。既不是王.何得云齊。  既不是王者。以經結文云。菩薩得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不云二乘也。  △二文云下。明經斥二乘。 【疏】文云聖行者.諸佛所行。非諸聲聞緣覺境界.何得云齊。  △二又六下。明六地但是通人。 【疏】又六地菩薩斷三界惑.是通菩薩。非此文意。諸師謬用.全不相關。  又六地等者。六地即已辦地。以合八人見地為一.故當第六。  △二釋二下。治者引文助顯。 【疏】釋二十五三昧.具如法華玄文第四卷中。彼釋二十五名.具四悉意。雖二十五.無非是王.為辨異故.立名不同.即世界意。於二十五中.如日光月光等.即為人意。如不退心樂等.即對治意。如常樂等.即第一義意。  釋二下.治者引文助顯。問。荊溪凡有補助.皆言私謂私云.今何闕言。答。若立己義與疏主微異者.乃有私謂之言。今既直指玄文.且非己義.故闕之爾。前後倣此。文中先示隨機立名.次明通具四意。初文中云如日光等者。日光三昧破東洲有.但取日出於東.以譬智光是生善意也。月夕初現於西.其義亦爾。如不退者。此三昧破畜生有.以畜生無慚愧.退失善道.故以不退而對破之.即破惡意也。如常樂者。常三昧破識處有.此天謂識相續不斷為常。而直約真常理體以破之.故屬入理。 【疏】一一三昧通皆四意。一明諸有過患.所謂三惑。二本法功德.即修三諦三昧。三結行成。即三昧成.入於初地。四慈悲破有.謂得入初地。即能現於十法界身.徧入諸有.令他破有。古人釋此全無片意(云云)。  次明一一三昧皆具四意。如文。片意下注云云者。廣釋二十五法在法華玄文行妙中.今依彼文略示名義。  △三結。 善男子。是名菩薩得二十五三昧。斷二十五有。善男子。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  △四明地用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菩薩入如是等諸三昧王下.第四明地用。又二。初明力用自在.次明生用自在。初力用中三雙。  △二一依下。隨釋二。初明力用自在三。初依正。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入如是等諸三昧王。若欲吹壞須彌山王。隨意即能。欲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心之所念。亦悉能知。 【疏】一依正為一雙。須彌是依.眾生心是正。  △二自他。 欲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內於己身一毛孔中。隨意即能。亦令眾生無迫迮想。若欲化作無量眾生。悉令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者。亦能隨意。 【疏】二自他為一雙。內他入己.化己為他。  △三少多。 能分一身以為多身。復合多身以為一身。雖作如是。心無所著。猶如蓮華。 【疏】三少多為一雙。可見。  △二明生用自在二。初總生。疏總釋。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得入如是三昧王已。即得住於自在之地。菩薩住是自在地者。得自在力。隨欲生處。即得往生。善男子。譬如聖王領四天下。隨意所行。無能障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生處。若欲生者。隨意往生。 【疏】次生用者。初總生諸處.即十界處。  初總生諸處者。即經云隨欲生處等。此即隨可化機.應生十界。雖生處之言.不出十界.而言總意含.不談名相.故云總生。  △二別生。疏總釋。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見地獄一切眾生有可化令住善根者。菩薩即時往生其中。菩薩雖生。非本業果。菩薩摩訶薩住自在地力因緣故。而生其中。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雖在地獄。不受熾然碎身等苦。 【疏】次別生處.即是十界。壞須彌.包世界。散合十方而不染.遊處地獄而不苦。即地之用。  次別生下.於十界中且明地獄.以例餘九。顯出名相.故云別生。壞須彌下.通前結顯功。結力用中三文。壞須彌.即初依正。包世界.是第二自他。散合十方.是第三少多。以經云分一為多.合多為一.故云散合。而不染者。即經云雖作如是.心無所著也。遊處下.結生用。即地之用者。以不染不苦.顯無畏用。  △五結下況上二。初略示。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所可成就如是功德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尚不可說。何況諸佛所有功德而當可說。 【疏】善男子菩薩成就去.是第五結下況高。如文。  結下況高者。下謂菩薩.高即諸佛。  △二問下。釋疑。 【疏】問。是諸菩薩功德悉等.云何復有高下不同。舊云。等中等.悉同無別。等中不等.故復淺深。興皇釋云。橫論一地具諸功德.豎論則有高下。橫豎亦復何定。亦如一物.推倒即橫.捧起即豎(云云)。  問是諸菩薩下.問意者。菩薩既入此地.用應齊等。何故經中.明諸菩薩高下不同。如無邊身來時.此諸菩薩.悉皆戰慄.豈非力用高下耶。舊云下.答釋。等中等者。謂聖位既等.住地又等.如彼此俱在初地.則作用悉齊.故悉同無別。等中不等者。同是聖位名等.而初地二地階級淺深.故云不等。所以深位作用.淺位不測。興皇下.橫論則功德悉等.此與前等中等義殊。今約一地具諸地.故為等也。前約位齊為等.竪則與前等中不等.其義稍同。亦如一物下.舉喻。推倒如一地具諸地。捧起如高下位別。二釋俱要.故今用之。  △二歎經二。初述意分科。 【疏】爾時眾中下.是第二章歎經。經詮聖行.依教奉行.革凡成聖.故可稱歎。文為四。一無垢歎教。二如來述歎。三迦葉自誓。四如來述誓。歎教為二。先經家敘.次正歎教。  △二初經下。隨文釋義四。初無垢歎教二。初經家敘。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住無垢藏王。有大威德。成就神通。得大總持。三昧具足。得無所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掌白佛言。 【疏】初經家敘內德外儀。初內中有大威德者。總論無畏地之體用.威是外用.德是內證。備內外德.故言具大威德。大神通者。即歎外用.如自在地有吹山覆海之用。得大總持者。得二十五三昧王.持諸三昧。得無所畏者。備如佛說。上諸功德皆悉具足。即從座起是敘外儀。  威是外用者.即下神通也。德是內證者.內證三德也。外有大用.必由內德.故言威德。此是總歎內外.成就神通即別歎外用。  △二正歎教二。初領佛旨。 世尊。如佛所說。諸佛菩薩所可成就功德智慧。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實不可說。 【疏】世尊下.是正歎教。又二。先領佛旨.結下況高.百千功德。  △二歎上說。 我意猶謂。故不如是大乘經典。何以故。因是大乘方等經力故。能出生諸佛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次歎上說.次第不次第.別圓之教。何故謂佛菩薩不如大乘。大乘是佛母.母能生子.則教可尊崇。文云。方等力故.能生諸佛。若就道不自弘.佛能說教.則佛勝於教。佛能弘教.此就化他。教能生佛.此就自行。藏王所歎.舉自行邊。  母能生子者。稟教生智.故佛如子。藏王所歎下.以聖行是自行故。病兒兩行.方屬化他。故使藏王.就自行為歎。  △二如來述歎二。初分科。 【疏】時佛讚言下.二如來述歎。為三。謂述.釋.結。  △二隨釋三。初述。 時佛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疏】述如文。  △二釋二。初破古釋二。初敘四。初開善二。初約般若是法華異名釋。 是諸大乘方等經典。雖復成就無量功德。欲比是經。不得為喻。百倍千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疏】釋中.法說。  經欲比是經不得為喻等者。以法華涅槃已前.偏圓相隔.故使功德不及斯經。 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 【疏】開譬。 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疏】合譬。開善謂譬五時教。佛合牛.出十二部經.指初教。修多羅.指般若。言修多羅是法本.般若是行本故。方等指淨名思益.稱歎菩薩故。般若是法華.法華明平等大慧.大慧只是般若。涅槃可解。  譬五時教者。始阿含.終涅槃.以為五時。古以華嚴為頓.五時屬漸.由是華嚴在五時外。又以般若在方等前者.以錯消此文。從佛出十二部.以為阿含.而見方等居于第三.遂以多羅用對般若.致在方等之前。又不了法華與今經味同.故合文不出.而強將般若用對法華.故使一代教門.此經大旨.參差乖各。多羅法本者。以古翻修多羅為法本故.智能導行.故云行本。由智起行.亦名行本。為本義同.知是般若。大慧是般若者。以般若.翻智慧故。  △二又云下。明般若指本部釋二。初示般若通後。 【疏】又云。般若始在十二年中.終則隣於涅槃.乃在法華之後。引釋論畢竟品為證。  又云下.開善次釋也。直指經云般若者.是無相教。言始在等者。此明般若正在初時.即經云從佛出十二部也。故云十二年中.後分隣於涅槃。故經云。從般若出涅槃也。事如後破。畢竟品為證者。釋論第九十五.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必定。餘經有退不退.是故今問為必定.為不必定。彼引此文.證般若在法華後也。  △二若爾下。再徵釋經義。 【疏】若爾.修多羅是淨名.方等即法華.般若即般若。  若爾下.再徵釋經義。謂若約般若作前後分者.則經云從佛出十二部.是般若前分。從十二部出多羅.是淨名等諸經。從多羅出方等.是法華。從方等出般若.即般若後分也。故從般若便至涅槃.此是開善第二義。比前更迂.非但不攝華嚴.兼亦不攝有相。以將十二部.作般若前分故。  △二招提。 【疏】招提云。前三明教.後二明理。前三教者。十二部即小乘藏.修多羅即雜藏.方等即菩薩藏。佛教不出此三故。後二理者。般若是因.涅槃是果。行般若因.得涅槃果。  前三明教者.三藏是能詮教故。後二明理者.因果能顯於理故。以能從所.故云依理。十二部者。此約小乘十二部.故云即小乘藏。修多羅是契經.經通大小。大小合論.故稱雜藏。方等是大乘廣平之法.故屬菩薩藏。佛教不出此三者。意謂諸經多說此三。以此為三.則收攝一代大小義故.故云不出。後二理者下.因即初顯於理.果即後顯於理。應知招提以教理消文.豈但迷經大旨.而乃義不主對。何者。教本詮理.如何教含大小.而理唯在大耶。餘如下破。  △三興皇。 【疏】興皇云。佛說法即是十二部經.學此十二即了修多羅。知諸法本.即達方等。達方等故.生於般若。般若生故.能了涅槃。  興皇唯約生解次第以釋。即以十二部為教。修多羅翻法本.即是教下之義。雖十二部中已有法本.但名通體總。既得名經.故由學十二.則知經義。方等是理.既學教知義.尋義得理.則生智慧。故云達方等故.生於般若也。智慧證理.故了涅槃。  △四觀師。 【疏】觀師云。此並從多之少.從廣至略。初歎十二部.十二部通於小大.此則是總。更別歎修多羅.修多羅又通。更別歎方等.方等未為希有。復別歎般若.於般若中更別歎涅槃.一句佛性。如從牛出乳.乃至醍醐.則涅槃為最。  從多之少.從廣至略者。之.往也。多少祇是廣略。約經五句.而後後略於前前。又十二部最廣.涅槃最略。中三望前為略.望後為廣。又廣略只是通別.故使文中以通別釋義。通大小者。此約大小各有十二.故云通也。十二部義如前記。別歎多羅者。除餘十一部.別指契經。多羅又通者。大小俱名經故.故以方等顯之.則知唯在於大。未為希有者。方等是教.必須依教發慧.方稱希有。別歎涅槃者。般若通因.涅槃唯果。三德涅槃.同名佛性。如從下.牒喻貼合。  △二義皆下。破二。初正破。 【疏】義皆不然。何者。十二部經通於大小.豈獨是小乘。又十二部謂是初者。小非初說.故不可用。復何故以修多羅為般若.餘經豈無長行耶。復何故以般若為法華。名不相應.義云何會。假使以般若隣於涅槃.般若則是第四時教.復違爾五時次第。  義皆下.歷破四師。初破開善五時義。何者下.破。以十二部對阿含初教.文出二過。一者。十二部名既通大小.況今經正指華嚴.則義唯在大。今且縱之.云通大小。二者。縱以十二部作小釋之.其如小教且非初說。若據小經及諸律部.云鹿苑為初者.既在小乘.得作此說。今經大教通結一代.最初說者定指華嚴。義既無歸.故不可用。餘經豈無長行耶者。以十二部中長行直說者.名修多羅故。名不相應者。經云從方等出般若.而卻云是法華.此即名不相應也。假使下.破開善第二釋也。般若隣涅槃者。彼約後分為釋.故般若居法華後.則是第四時教者。汝立五時.乃云。一有相。二無相.即般若。三褒貶抑揚.即方等。四萬善同歸.即法華。五常住.即涅槃。今既自以般若隣於涅槃.則般若翻居第四.故云復違爾五時次第也。爾.汝也。 【疏】招提三教兩理者。此文是述其歎教.何故喻理。縱如招提所說.乃歎他經.非歎今教。  乃歎他經者。以前三既是三藏.故歎其教.即是他經。 【疏】興皇所說乃生解次第.復非歎教。藏王云。諸佛雖有無量功德.故不如是大般涅槃。從教生解.非文所歎。  興皇下.初斥非。藏王下.引文顯非。從教下.結非。 【疏】若觀師所說.從廣至略而為最勝。文云。醍醐最上.一切諸藥悉入其中。廣豈過此.既其是廣.可不被歎。  若觀下.先牒彼立義。文云下.引文顯非。彼以略為勝.經以廣為勝。此既下.結非。此經既廣.今乃歎略.則屬他經。  △二諸師下。結斥。 【疏】諸師皆欲包括收攝。不覺咫尺.漏失正宗。邯鄲學步.兩無所獲(云云)。  諸師下.結斥。文有三段。初出諸師意.各立己義.意存包括無遺。不覺下.斥諸師失。釋此七行之文.不覺失經大旨。咫尺者。八寸曰呎.十寸曰尺。言其消此少文.因而失旨。邯鄲下.引事類結。邯鄲.音寒丹。莊子外篇第十七曰。壽陵餘子.聞趙國邯鄲徙步徐行.遂往學之不得.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故云兩無所獲。今類諸師解釋此經.如學步於邯鄲之地。釋經失旨.如學不得。翻違己義.如失故行。如開善自立五時.以般若為第二時。及釋此經.反令般若卻居第四。既違己義.如失舊行。餘例可知。廣破諸師.如法華玄教相章。  △二今但下。明今解二。初約一經釋義二。初徵文敘意二。初明前文藏王歎兩教。 【疏】今但依經.即如藏王.聞佛說於次第之別.不次第圓。次第之教.能生漸行菩薩功德。不次第教.能生一切諸佛功德。歡喜踊躍.雙歎兩教。  今但下.明今解中.初約一經釋義.次約一期釋義。二釋雖別.同顯今經。初譬五行.則五一相即.歎述俱成。次譬五時.則一代宗歸.涅槃為極。又初釋則橫在一經.次釋則竪該一化。而復橫中有竪.五行次第自淺至深故。竪中有橫.今經醍醐是詮五行故。故茲二釋妙盡文心。初約一經中.初徵文敘意二。初明前文.藏王歎兩教。  △二佛助下。明此段如來雙述成。 【疏】佛助其喜.還述歎之。若次第相生.窮玄極妙.更加稱美。  二佛助下.明此段雙述成。次第相生者.即下約次第義。窮玄極妙.即下約不次義。佛讚善哉.意存於此.故云更加稱美。  △二牛者下。正釋譬義二。初正釋二。初約次第義釋。 【疏】牛者即涅槃教主。乳者戒聖行。酪者定聖行。生酥者.四諦慧聖行。熟酥者.二諦慧聖行。醍醐者.一實諦慧聖行。如五味次第.宗於醍醐。五行轉深.極於一實。故言最勝最上。此即述其歎次第教。  牛者下.約次第義釋。乳者下.戒學居首.如乳味在初。由戒成定.如從乳出酪。向下三味.以譬對法生起例爾。而生酥譬四諦慧等者。以四諦在入空位.二諦在入假位.一實在入中位。此皆一往.義乃互通。為成次第.不取互義。五行轉深者。戒定為二.慧行分三。極於一實者。極於證中也。  △二若單下。約不次第義釋。 【疏】若單說實慧.一慧一切慧。慧為法界.攝一切慧.不由次第。佛即醍醐.最上最妙.一切諸藥悉入其中.如來即是人醍醐也。一實諦者是法醍醐。醍醐之人說醍醐法。醍醐之法.或醍醐人.人之與法.一而無二。中間諸法無不醍醐。次第一實.一而無二。歎五行之一實.即是歎一實之五行。  若單下.約不次第義釋。不由次第者。初後不二.俱修一實。佛即下.引文。諸藥悉入.喻為法界等也。中間諸法者。且約前次第文.則如來是涅槃教主.如牛在初。一實是涅槃之慧.如醍醐在後。中間即戒定.及四諦二諦也。無不醍醐者。實慧融之.無非法界.即同牛若食者.純出醍醐。一而無二者。以次第顯一實.一實融次第.故知一行五行.其體無殊。  △二作此下。總結。 【疏】作此釋者。次第歎教.二義皆成。  作此下.總結。約五味以譬五行.則次第義成。今經祇是詮行之教.則歎教義成。故云二義皆成。 【疏】若望一期教次第者。從佛出十二部者.即指華嚴.華嚴最初是十二部。修多羅者.即三藏中之一藏。物不堪大.即為說小。方等之教.折小彈偏.歎大褒圓。般若之教.三人同聞.專歸一實。引小歸大.接偏成圓。  若望下.約一期釋義。三人同聞者。所聞之法有共不共.即空名共.中名不共.而有但中不但中之殊。是知雖談通別.意在圓中.故曰專歸一實。二乘轉教.義當成別.故云引小歸大。通別菩薩利受圓接.故云接偏成圓。方等部中非無此意.且約彈呵義強.故且偏說。 【疏】及住方便.未證小果.許其通學摩訶衍道.大般涅槃尊極之教。已住小果.斥廢三修.說勝常樂。  及住(至)小果者。即藏教內外凡位也。許其通學等者。許彼通學.即色明空.斷惑證聖。又許其通學者。未入無為正位.猶在七賢.故許迴心修菩薩道。故大品云。二乘若能發菩提心.我皆隨喜。此約凡位二乘.未是敗種.故般若容發。若在聖位.須至法華及以今經.在般若中但能領業。大般下.明今經也。超一代上故曰尊.談常顯實故稱極。又談常顯實.超出眾經.故稱尊。一代化終.故稱極。由尊故極.由極故尊。已住下.二乘至此.敗種還生.斥廢三修.如哀歎品。  △二若爾下。徵文釋妨二。初約不說立妨。 【疏】若爾.何以不說法華。  若爾下.問意者。此文法喻既該五時.何故般若之後.便云涅槃.而不云法華耶。  △二法華下。約三義答釋三。初明滅小義同故不說。 【疏】法華破小果.滅化城.引入寶所.與涅槃同。  法華破小下.答有三意。一約滅小義同。今既正說涅槃.故佛言從省.不言法華.祇由義同.故可從省。  △二又迦下。約極唱義同故不說。 【疏】又迦葉如來.二萬燈明.皆說法華.以為極唱.不說涅槃。今此釋迦.惡世垂迹.宜以異名.顯於常樂。兩教同極.不言法華意在於此。  又迦下.二約極唱義同.極唱雖同.而彼出淨土.談常則足。乃法華已是涅槃之異稱.世間相常.常在靈鷲.略如今佛。此出穢土.將護物機.既廣談常.仍須扶律.隨彼機宜.異名斯立.涅槃之號由是而生。名義雖殊.化意必等.故使佛語且略法華。  △三又前下。示般若通後故不說。 【疏】又前番小熟者.以法華熟之。後番未熟.更以般若洮汰.今涅槃熟之。釋論云。般若至法華後。即此義也。  又前下.三約般若通後.則兩番機緣.前後別故。前則般若洮汰.法華成熟。後番則還用般若洮汰.涅槃成熟。故使今經.於般若後.便至涅槃。是知次第五時.極乎法華者.據一番機緣以說。若論化人不息.故使鹿苑亦至涅槃。五時互通.義在於此。具如法華玄.第十所明。釋論下.如法華玄問云。何意知鈍者.於法華不入.更用般若洮汰。答。釋論云。須菩提何故更問菩薩畢定不畢定。答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諸菩薩受記作佛。今於般若中更問.當知法華之後更明般若也。  △二又歎下。對今教合義二。初約行對時。 【疏】又歎此教.與一期教亦不相乖。戒是聖行之首.又戒廣攝.如文所說。與華嚴中.初照義同。定聖行.正與修多羅中定藏義合。四諦慧行.以大涅槃三修斥小無漏之非.與方等彈呵義合。二諦慧行.真俗相即.正與摩訶衍即色即空義合。一實諦慧行.即涅槃教。可知。  又歎下.對今教合義。如文所說者。如前戒聖行中.明五枝十戒攝一切法.則與華嚴初照大機.說法界周徧義齊。義同有二。一者居首義同.二者廣攝義同。  △二一期下。雙結義順。 【疏】一期一經.次第皆成.義不相違。  △三結。 善男子。以是義故。說言如來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疏】以是義故下.第三結歎。  △三迦葉自誓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三迦葉自誓。文為三。一領旨。二憫他。三自誓。  △二自誓下。隨釋三。初領旨。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讚大涅槃經。猶如醍醐最上最妙。若有能服。眾病悉除。一切諸藥悉入其中。  △二憫他。 我聞是已。竊復思念。若有不能聽受是經。當知是人為大愚癡。無有善心。  △三自誓四。初誓以正報傳持。 世尊。我於今者。實能堪忍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如是大涅槃經。書已讀誦。令其通利。然後為人廣說其義。 【疏】自誓為四。一誓以正報皮骨.以為紙筆.傳持五行。  自誓下.敬請後學.觀茲自誓.幸冀思齊。嗚呼。人根漸鈍.大法將漓.競名利為己懷.視流通猶兒戲。命同過隙.百年幾何。浪死虛生.從暝入暝。每一思及.誠可哀傷。  △二誓以依報充足。 世尊。若有眾生貪著財物。我當施財。然後以是大涅槃經勸之令讀。 【疏】二誓以依報財力.充足飽滿.令得宣行。  △三誓以智力折攝。 若尊貴者。先以愛語。隨順其意。然後漸當以是大乘大涅槃經勸之令讀。若凡庶者。當以威勢逼之令讀。若憍慢者。為作僕使。隨順其意。令其歡喜。然後復以大涅槃經而教導之。若有誹謗方等經者。當以勢力摧之令伏。既摧伏已。然後勸令讀大涅槃。 【疏】三誓以智力.折伏攝受。  △四誓於同好宗事。 若有愛樂大乘經者。我當躬往。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疏】四誓於同好傾盡三業.而宗事之。  △四如來述誓二。初分科。 【疏】爾時佛讚下.第四佛述其誓。又為三。一讚。二記。三證。  △二此初下。隨釋三。初讚。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汝甚愛樂大乘經典。貪大乘經。愛大乘經。味大乘經。信敬尊重。供養大乘。 【疏】此初讚也。  △二記三。初記超越行。 善男子。汝今以此善心因緣。當得超越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大菩薩。 【疏】汝今下.是記。記文有三。一記超越行。  △二記成道果。 在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二記成道果。  △三記轉法輪。 汝亦不久。復當如我。廣為大眾演說如是大般涅槃。如來佛性。諸佛所說祕密之藏。 【疏】三記轉法輪。  △三證二。初分科。 【疏】三乃往下.引證。一引昔.次證今。初舉昔中有三。一陳菩薩昔行。二者諸天謀議。三者逼試陳解。  △二隨釋二。初引昔三。初陳菩薩苦行。 善男子。乃昔過去。佛日未出。我於爾時作婆羅門。修菩薩行。悉能通達一切外道所有經論。修寂滅行。具足威儀。其心清淨。不為外來能生欲想之所破壞。滅瞋恚火。受持常樂我淨之法。周徧求索大乘經典。乃至不聞方等名字。我於爾時住於雪山。其山清淨。流泉浴池。樹林藥木充滿其地。處處石間有清流水。多諸香華。周徧嚴飾。眾鳥禽獸不可稱計。甘果滋繁。種別難計。復有無量藕根甘根。青木香根。我於爾時獨處其中。唯食諸果。食已繫心。思惟坐禪。經無量歲。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 【疏】初昔行。如文。  經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者。雖不聞名.由發宿習.見四德理。  △二諸天謀議三。初一天子。 善男子。我修如是難行苦行時。彼帝釋諸天人等。心大驚怪。即共集會。各各相謂而說偈言。   各共相指示 清淨雪山中 寂靜離欲主 功德莊嚴王   已離貪瞋慢 永斷諸愚癡 口初未曾說 麤惡等語言 爾時眾中有一天子。名曰歡喜。復說偈言。   如是離欲人 清淨勤精進 將不求帝釋 及以諸天耶   若是求道者 修行諸苦行 是人多欲求 帝釋所坐處 【疏】我修如是下.諸天謀議。  我修下.經應總分二段。初集會歎德.次三天謀議。初一天子。二一仙天子。三如汝言下.帝釋。  △二仙天子。 爾時復有一仙天子。即為帝釋而說偈言。   天主憍尸迦 不應生是慮 外道修苦行 何必求帝處 說是偈已。復作是言。憍尸迦。世有大士為眾生故。不貪己身。為欲利益諸眾生故。而修種種無量苦行。如是之人見生死中諸過咎故。設見珍寶。滿此大地諸山大海。不生貪著。如視涕唾。如是大士棄捨財寶。所愛妻子頭目髓腦手足支節。所居舍宅象馬車乘奴婢僮僕。亦不願求生於天上。唯求欲令一切眾生得受快樂。如我所解。如是大士清淨無染。眾結永盡。唯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帝釋天。 釋提桓因復作是言。如汝言者。是人則為攝取一切世間眾生。大仙。若此世間有佛樹者。能除一切諸天世人及阿修羅煩惱毒蛇。若諸眾生住是佛樹陰涼中者。煩惱諸毒悉得消滅。大仙。是人若當未來世中作善逝者。我等悉當得滅無量熾然煩惱。如是之事實為難信。何以故。無量眾生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見少微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便動轉。如水中月。水動則動。猶如畫像。難成易壞。菩提之心亦復如是難發易壞。 大仙。如有多人以諸鎧仗牢自莊嚴。欲前討賊。臨陣恐怖。則便退散。無量眾生亦復如是。發菩提心。牢自莊嚴。見生死過心生恐怖。即便退散。大仙。我見如是無量眾生。發心之後皆生動轉。是故我今雖見是人專修苦行。無惱無熱。住於撿道。其行清淨。未能信也。我今要當自往試之。知其實能堪任荷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重擔不。大仙。猶如車有二輪則能載用。鳥有二翼堪任飛行。是苦行者亦復如是。我雖見其堅持禁戒。未知其人有深智不。若有深智當知則能堪任荷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重擔也。大仙。譬如魚母多有胎子。成就者鮮。如菴羅樹華多果少。眾生發心乃有無量。及其成就少不足言。 【疏】二輪者.福慧也。  福慧也者。經堅持禁戒是福.深智是慧。如車二輪.方能致遠。如鳥兩翼.始可翔空。經討賊。漢書音義曰。討.除也。禮記云。討.誅也。經道撿。蒼頡篇。撿.法度也。撿亦攝也。  △三逼試陳解二。初譬三試。 大仙。我當與汝俱往試之。大仙。譬如真金。三種試已。乃知其真。謂燒打磨。 【疏】大仙我當與汝俱往下.是第三逼試。先譬燒打磨三試。  △二合三試二。初懸示三意。 【疏】次合三試者。一說半偈.試有智無智。若知文義未盡.即是有智。若不知者.即是無智。二示可畏身.試有畏無畏。若心堅固.不生怖畏。若其浮弱.即生怖畏。三從索身.試其能捨不捨(云云)。  不捨下注云云者。於逼試時.既見菩薩有智.無畏能捨.則知分證深智。五怖已除.達苦法界。能捨身命.則顯次位.乃分真人。應以此三法.次第合燒打磨義。  △二半偈下。隨文正釋三。初試有智無智二。初釋半偈名義。 試彼苦行者。亦當如是。爾時釋提桓因自變其身。作羅剎像。形甚可畏。下至雪山。去其不遠而便立住。是時羅剎心無所畏。勇健難當。辯才次第。其聲清雅。宣過去佛所說半偈。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疏】半偈者。但說無常一邊.不說常邊.故言半偈。  △二有為下。立問答解妨二。初約偈文解妨四。初問。 【疏】有為三相.何故但明生滅.而不言住。  △二一解下。答。 【疏】一解。四句偈迮.是故略之。  △三徵。 【疏】問。若略.何不略餘字。  △四釋。 【疏】答。此復有義。住法不顯生滅遷謝。但明始終.中間宜略。  遷謝顯者。謂無常義顯也。以無常是遷謝義故。  △二問三下。約遷流解妨三。初問。 【疏】問。三相遷流.那得有住。住即是常.常即不遷.又與無常異。  △二答。 【疏】答言。是無常之住.並三相自是無常。  △三竝。 【疏】而有無常之住.亦應有無住之常(云云)。  無住之常下云云者。許有此義也。謂無常故無住。既妄執為住亦無住.故無常而妄執為常。  △二試有畏無畏二。初舉文立妨。 說是半偈已。便住其前。所現形貌甚可怖畏。顧眄徧視。觀於四方。是苦行者。聞是半偈。心生歡喜。譬如賈客於險難處夜行失伴。恐怖推索。還遇同侶。心生歡喜。踊躍無量。亦如久病未遇良醫。瞻病好藥。後卒得之。如人沒海。卒遇船舫。如渴乏人遇清冷水。如為怨逐。忽然得脫。如久繫獄。卒聞得出。亦如農夫炎旱得雨。亦如行人還得歸家。家人見已。生大歡喜。善男子。我於爾時聞是半偈。心中歡喜亦復如是。即從座起。以手舉髮。四方顧視而作是語。向所聞偈誰之所說。爾時四顧不見餘人。唯見羅剎。即說是言。誰開如是解脫之門。誰能雷震諸佛音聲。誰於生死睡眠之中而獨覺寤。唱如是言。誰能於此示導生死饑饉眾生無上道味。無量眾生沈生死海。誰能於中作大船師。是諸眾生常為煩惱重病所纏。誰能於中為作良醫。說是半偈。啟悟我心。猶如半月。漸開蓮華。善男子。我於爾時更無所見。唯見羅剎。復作是念。將是羅剎說是偈耶。覆復生疑。或非其說。何以故。是人形容甚可怖畏。若有得聞是偈句者。一切恐怖醜陋即除。何有此人形貌如是。能說此偈。不應火中出生蓮華。非日光中出生冷水。善男子。我於爾時復作是念。我今無智。而此羅剎或能得見過去諸佛。從諸佛所聞是半偈。我今當問。即便前至是羅剎所。作如是言。善哉大士。汝於何處得是過去離怖畏者所說半偈。大士。汝於何處而得如是半如意珠。大士。是半偈義。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之正道也。一切世間無量眾生。常為諸見羅網所覆。終身於此外道法中。初不得聞。如是出世十力世雄所說空義。 【疏】文云。所說空義.此偈明無常.那得是空。  經顧眄.亡見反。說文。眄.邪視也。經船舫。通俗文。連船曰舫.併兩舟也。經後卒得者。卒謂蒼卒.猶云忽得等也。經覆復生疑.覆音福。或非二字是下句首。  △二舊解下。二家答釋。 【疏】舊解。無常未是空.但是空方便.後方得空。一解。不然.只無常即是空之異名。大品云。無常即動相.動相即空相。淨名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今亦無常是不生不滅義。  今亦無常是不生不滅義者。正與淨名義合。以此半偈是大涅槃一邊之用故。初師所解云是方便者.全是小義.與經意反。經炎旱。爾雅。炎炎謂熏也.謂旱氣熏灼人也。  △三試能捨不捨二。初釋寂滅二。初據體反難。 善男子。我問是已。即答我言。大婆羅門。汝今不應問我是義。何以故。我不食來已經多日。處處求索。了不能得。饑渴苦惱。心亂謬語。非我本心之所知也。我今力能飛行虛空。至欝單越乃至天上。處處求食而不能得。以是義故。我說是語。善男子。我時即復語羅剎言。大士。若能為我說是偈竟。我當終身為汝弟子。大士。汝所說者。名字不終。義亦不盡。以何因緣不欲說耶。夫財施者則有竭盡。法施因緣不可盡也。法施無盡。多所利益。我今聞此半偈法已。心生驚疑。汝今幸可為我除斷。說此偈竟。我當終身為汝弟子。羅剎答言。汝智太過。但自愛身。都不見念。今我定為饑苦所逼。實不能說。我即問言。汝所食者為是何物。羅剎答言。汝不足問。我若說者令人多怖。我復問言。此中獨處更無有人。我不畏汝。何故不說。羅剎答言。我所食者唯人暖肉。其所飲者唯人熱血。自我薄祐。唯食此食。周徧求索。困不能得。世雖多人皆有福德。兼為諸天之所守護。而我無力不能得殺。善男子。我復語言。汝但具足說是半偈。我聞偈已。當以此身奉施供養。大士。我設命終。如此之身無所復用。當為虎狼鴟梟鵰鷲之所噉食。而復不得一毫之福。我今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捨不堅身。以易堅身。羅剎答言。誰當信汝如是之言。為八字故。棄所愛身。善男子。我即答言。汝真無智。譬如有人施他瓦器。得七寶器。我亦如是捨不堅身。得金剛身。汝言誰當信者。我今有證。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及四天王能證是事。復有天眼諸菩薩等為欲利益無量眾生。修行大乘。具六度者。亦能證知。復有十方諸佛世尊利眾生者。亦能證我為八字故。捨是身命。羅剎復言。汝若如是能捨身者。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其餘半偈。善男子。我於爾時聞是語已。心中歡喜。即解己身所著鹿皮。為此羅剎敷置法座。白言。和上。願坐此座。我即於前。叉手長跪而作是言。唯願和上。善為我說其餘半偈。令得具足。羅剎即說。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爾時羅剎說是偈已。復作是言。菩薩摩訶薩。汝今已聞具足偈義。汝之所願為悉滿足。若必欲利諸眾生者。時施我身。善男子。我於爾時深思此義。然後處處。若石若壁。若樹若道。書寫此偈。即便更繫所著衣裳。恐於死後身體露現。即上高樹。爾時樹神復問我言。善哉仁者。欲作何事。善男子。我時答言。我欲捨身以報偈價。樹神又言。如是偈者何所利益。我時答言。如是偈句。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說開空法道。我為此法棄捨身命。不為利養名聞財寶。轉輪聖王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人天中樂。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故捨此身。善男子。我捨身時。復作是願。願令一切慳惜之人悉來見我捨離此身。若有少施起貢高者。亦令得見我為一偈捨此身命。如棄草木。我於爾時說是語已。尋即放身。自投樹下。下未至地時。虛空之中出種種聲。其聲乃至阿迦尼吒。爾時羅剎還復釋身。即於空中接取我身。安置平地。爾時釋提桓因。及諸天人。大梵天王。稽首頂禮於我足下。讚言善哉善哉。真是菩薩。能大利益無量眾生。欲於無明黑闇之中然大法炬。由我愛惜如來大法。故相嬈惱。唯願聽我懺悔罪咎。汝於未來必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見濟度。爾時釋提桓因。及諸天眾頂禮我足。於是辭去。忽然不見。善男子。如我往昔為半偈故。捨棄此身。以是因緣。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得如是無量功德。皆由供養如來正法。 【疏】文云。寂滅為樂者.涅槃之體非生非滅。今此既云寂滅為樂.亦得生滅生已.寂滅生為樂不。  經薄祐.胡古反。爾雅。祐.福也。天之福也。經開空法道者。謂此偈是開顯空法之道也。此指中道不思議空。文云下.釋寂滅義二。初據體反難。寂滅生為樂不者。意問且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是則體非智斷.而智斷宛然。既約斷德.乃云寂滅為樂.此即諸法不生也。還可約智德云。寂生為樂否。此即般若生也。  △二答下。舉義順答二。初縱奪。 【疏】答。任道者是例.不任則不例。  答任下.舉義順答二.初縱奪。任道是例者。謂若縱任無方之說者.則誠如所並.故云是例。不任下.若不縱任無方.為消釋偈文.區別真妄.則不如所並.故不例。言任道者。任謂縱任.道即言說也。  △二生起下。正答。 【疏】生.起相。滅.除相。正取除生除滅.是寂滅樂。生是起相.涅槃無生.是故不例。  生起下.正答。正取除生除滅等者。謂涅槃是斷德故。此明引昔證求涅槃故。若求般若.可云寂生為樂。今約涅槃.故云不例。  △二釋超越。 【疏】超越十二劫者。出曜佛藏等經.皆云超九劫。或云根緣不同.佛為增減說之。  △二證今。 善男子。汝今亦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已超過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菩薩上。善男子。是名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修於聖行。 【疏】次善男子汝今亦爾下.證今(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一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二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七。 梵行品第二十之一(會疏卷第十四)  △二梵行品明梵行二。初題目二。初敘古解二。初敘古三。初第一師以四心為體。 【疏】梵行品。諸師謂梵行四心為體.聖行三品為體。引經云。說四無量是梵天道.名轉梵輪。說四諦是第一義天道.名轉法輪。  四心謂慈悲喜捨。三品謂戒定慧。引經下.此師意謂梵行淺.聖行深。故修四心但能通至梵天.觀四諦則能通至真理。道即能通義。所以引經云四諦者。能觀四諦.即慧學也。此證聖行.以三品為體。  △二又師下。第二師以三品為體二。初正示梵行體。 【疏】又師言。慧定戒為梵行體。七善悉知.知即慧也。四心是十二門禪.即定也。後明持戒得失.即是戒也。  十二門禪者。謂四禪.四心.四空名十二門。今四無量心.是十二中四故。  △二若然下。與聖行辨異二。初徵起。 【疏】若然.與聖行何異。  若然下.聖行辯異。初且徵起。意問聖行已明三品.今梵行復明此三。所說既同.何故有聖梵二品之別。  △二異者下。答釋三。初自他異。 【疏】異者。梵是化他.聖是自行。  異者下.答釋。  △二傍正異。 【疏】聖以慧為正.戒定相成。梵以戒為正.慧定相成。  戒定相成者。謂戒定是傍.扶成於慧也。下句例爾。  △三凡聖異。 【疏】聖是聖人所行.梵是淨道。道通凡聖。聖先戒後慧.梵先慧後戒.是為梵聖異也。  道通凡聖者。聖行豈不通凡.而云聖人所行者非也。聖先戒下.聖行梵行.雖戒慧先後有異.而定行皆在中間。梵先慧者。指七善為慧也。  △三第三師以因果為體。 【疏】又師言。因果是梵行體。梵者言淨.是涅槃因能得涅槃.故以因果為梵行體。  因果下.聖行同前.以三品為體.故此不言。  △二義皆下。今破三段破前三師。 【疏】義皆不然。若四心為體.斯乃梵天道.非大涅槃。若三品為體.雖異聖行.不出二乘.非大涅槃。因果為體者。尚存因果.云何名淨.非大涅槃。若非大涅槃.是誰梵行。名義無取.故皆不用。  義皆下.今破。初句總斥。若四下.別破三師。皆云非大涅槃者。以前經云.菩薩修行大般涅槃.有五種行。故初師.但是梵天生死之道。次師但是二乘偏空之道。三師但得因果之事。俱非三德涅槃.圓融之道。若非下.結斥。是誰梵行者。以此梵行.是菩薩修大涅槃故。諸師所解.既非涅槃.故責云是誰梵行也。  △二今言下。明今釋三。初標名。 【疏】今言梵者名淨。淨義有三。謂淨淨.不淨淨.非淨淨非不淨淨。  今言下.今釋。謂梵行只是初心修無緣慈.達三諦理.名梵行因。初地分證.名梵行果。因果不二.三諦俱融。淨義有三下.即三諦也。淨淨者.謂以無緣淨心.淨於出世淨法.令契不思議空。不淨淨者.即以無緣淨心.出假利他.淨六凡染法.令成不思議假。非淨淨非不淨淨者.即以無緣淨心.雙非二邊.成不思議中。又淨淨是因中自行。不淨淨是果上化他。非淨淨非不淨淨.即雙非因果自他。又淨淨是四聖淨法。不淨淨是六凡染法.雙非染淨之事.以顯中道之理。  △二云何下。釋義。 【疏】云何淨淨。所謂七善.四無量心.三品.六念。如是等法.悉是出世涅槃淨道。今以梵行徧淨諸淨。文云.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是名淨淨。  徧淨諸淨者。以大涅槃.融四聖淨法也。當言慈是者。無緣慈是能淨.四聖法是所淨。是則諸善是枝.無緣是本。即枝而本.無緣統收。慈心既然.悲等咸爾。故向云.今以梵行徧淨等也。故知梵行.只是佛界四心。 【疏】云何不淨淨。我說是慈有無量門。所謂神通.調象.調狂.治眼.治創。慈游世間.悲入湯鑊。慈善根力無所不現.使諸不淨悉皆得淨。是名不淨淨。  慈有無量門者。從體起用.垂形六道.隨機攝化.故有無量。所謂下.正示無量門也。略列六種.並在品文。調象.謂現師子調醉象。調狂謂婆羅女.子死發狂.佛化為子.女得本心。治眼謂賊被挑眼.歸佛得之。治瘡謂女人施肉瘡痛.佛為塗藥。斯皆慈力.見如是事。慈遊下.即迦葉讚云。我今當以一法讚.所謂慈心行世間。悲入下.即經云菩薩見一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俱生地獄中。 【疏】云何非淨淨非不淨淨。所謂大乘大般涅槃。非因非果.非自非他.非染非淨.畢竟清淨.即是如來常樂我淨。文云.慈若有無.是有是無.是聲聞慈。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如是之慈是如來慈。如來慈者.乃是非淨淨非不淨淨。  非因非果(至)非淨者。即中道無緣.非前二種.義如向釋。  △三若此下。結示二。初結融即。 【疏】若此三慈.縱橫並別.非妙非淨。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議。乃得名為清淨梵行。  若此下.結融即。言三慈者。淨淨即法緣慈。不淨淨即生緣慈。雙非即無緣慈。文中先斥偏。次即一下.顯圓。顯前三淨.體咸不二。從三下.示得名。既即一而三.故立三號。既即三而一.其體常融。  △二從三下。示得名。 【疏】從三得名.名梵行品。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文為二。初明梵行.次歎經。初梵行為三。先七善。次四心。三持戒。初七善中二。初徵.次釋。釋中三。標.釋.結。  △二標則下。隨釋二。初明梵行三。初七善二。初徵。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梵行。 【疏】標則標章.唱數.列名。  △二釋三。初標。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義。三者知時。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眾。七者知尊卑。 【疏】此七善者。前三通自他.次兩專自行.後兩是化他。若旁正言之。正是化他.旁是自行。  經住七善法得具梵行者。具足應云.住七善.四心.持戒等法.得具梵行。今隨便略標.且云七善。若傍下.通以七善.明傍正義。以梵行修四心故.正在化他。聖行修三品故.正在自行。故今七善既是梵行之首.故以化他為正.自行為傍。而通自行者。以七善即慧.四心即定.持戒是戒。既含三品.故通自行。  △二釋二。初分科。 【疏】釋中二。初明別七善.次明圓七善。別七善中即為七章。  △二初釋下。隨釋二。初別七善七。初釋知法二。初敘意分科。 【疏】初釋知法者。法通自他。以知法故.能自行化他。此章亦有標.釋.結。  以知法故下.示通自他義.只由知法.故能內進己道.外化眾生。  △二初標下。隨文釋義三。初標。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法。 【疏】初標如文。  △二釋二。初分科。 【疏】次釋中二。先列.次釋。釋中十二部經.為十二段。  △二初云下。隨釋二。初列。 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知十二部經。所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達磨。優波提舍。  △二釋十二。初修多羅。 善男子。何等名為修多羅經。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 【疏】初云修多羅者。舊云無翻.五義訓釋。或云契經是用此代彼。或云契經是正翻。開善云但通無別。莊嚴云。有別即是偈頌長行。引成論云。祇夜頌修多羅。  五義訓釋。謂修多羅之名.含多義故.故不可翻.但可以五義訓釋而已。言五義者。如雜心論以五義解經。一涌泉義.義味無盡故。二顯示義.能示真理故。三出生義.能生妙善故。四繩墨義.楷定邪正故。五結鬘義.令不散失故。此乃非直翻名.但是以五義.訓釋修多羅耳。或云下.凡出兩家。初謂契經是義翻.故云以此代彼。以此間先聖之書名經.賢者所述為子史。以代彼土.佛說名經.菩薩稱論。言義翻者。此方既無佛出.則無佛教.但可以此代彼.故謂義翻。若如娑伽翻海.則是正翻。以彼此二方.俱有海故。或云是正翻者.第二家釋義也。此謂西土有佛.此有先王。先王之言既名為經.正可以此而翻修多羅也。契謂契理.契機.契時.契當之義。佛所說教.契當此二.必無虛授。但通無別者。意謂餘十一部則有別體.修多羅無別體。但總十一部為修多羅耳。以始從如是.終至奉行.皆名經故。即是偈頌長行者。此明各有別體也。謂祇夜是偈頌.修多羅是長行.指所頌名修多羅也。成論下.引證。只是以偈頌長行耳。是則論文明指長行為修多羅.豈得云無別體耶。然廣釋十二部義.在妙玄說法妙中.須者宜尋。今開善莊嚴各得片意。若順經文.且就通義.故經云從如是等。  △二祇夜。 何等名為祇夜經。佛告諸比丘。昔我與汝愚無智慧。不能如實見四真諦。是故流轉。久處生死。沒大苦海。何等為四。苦集滅道。如佛昔日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便問人。如來向者為說何事。佛時知已。即因本經以偈頌曰。   我昔與汝等 不見四真諦 是故久流轉 生死大苦海   若能見四諦 則得斷生死 生有既已盡 更不受諸有 是名祇夜。 【疏】祇夜者。具足應云路伽祇夜。祇夜翻為句.亦云頌。開善云等句。莊嚴云等頌。光宅云重頌。是頌長行之偈。  經利根後至者。以根利故.不假長行廣說。應知先在會者.不簡利鈍。俱聞長行。  △三受記。 何等名為授記經。如有經律。如來說時為諸天人授佛記莂。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儴佉。當於是世而成佛道。號曰彌勒。是名授記。 【疏】受記者。梵云和伽羅那。論云解義經。此翻受記。即授六道三乘等記。  經儴佉者。亦餉佉.或霜佉。此譯云。貝也.亦珂之異名耳。號曰彌勒者。經中從別.疏文從通。故云授六道等。當知授記有二。若與菩薩授佛記.是大乘中授記。若記近因近果.是小乘中授記。聖言說與.名授。果為心期.名記。或云受記者.上與下曰授.下領上曰受。故使經疏.二名互出。  △四伽陀。 何等名為伽陀經。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是名伽陀。 【疏】伽陀經。一云不等句。二云不等頌。三云直偈.即孤起偈。所言除修多羅者.除別相被頌長行。又言及諸戒律者.又除戒律中有此偈。知前有長行.無長行者即是孤起。  不等句者。謂與長行言義.俱不齊等.孤然而說也。准此。祇夜亦應云等句也。以言義.與長行齊等故。下云頌者。義與句同.以句通長短故。除別相被頌長行者.即是簡去祇夜也。戒律亦然。無長行者。此謂孤起.不是重頌.故云無長行爾。  △五優陀那。 何等名為優陀那經。如佛晡時。入於禪定。為諸天眾廣說法要。時諸比丘各作是念。如來今者為何所作。如來明旦從禪定起。無有人問。以他心智即自說言。比丘當知。一切諸天壽命極長。汝諸比丘。善哉為他。不求己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靜。如是諸經無問自說。是名優陀那。 【疏】優陀那。論云。無頌之長行。經云。無問自說。  無頌之長行者。此言下有重頌.則前之長行.名修多羅。若無重頌.單有長行.則名優陀那也。經云下.此經自結云無問自說.是名優陀那。故須依經言。無問自說者。不因咨啟.而自宣唱也。一者理深意遠.人無能問。二者非不可問.但聽者宜聞.佛為不請之師.不待問自說也。  △六尼陀那。 何等名為尼陀那經。如諸經偈所因根本為他演說。如舍衛國有一丈夫。羅網捕鳥。得已籠繫。隨與水穀而復還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緣。而說偈言。   莫輕小惡 以為無殃 水渧雖微 漸盈大器 是名尼陀那。 【疏】因緣。此偈出法句。尼陀那。論云。本末次第.即因緣經。  因緣下.釋尼陀那義也。謂莫輕小惡等偈.出在法句經上卷。今佛引昔明因緣義。謂藉現事緣.有所宣唱.名因緣經。論云下.成論第一十二部品云。尼陀那者.是名因緣經。所以者何。諸佛賢聖所說法要.皆有因緣。此諸因緣或在修多羅中.或在餘處.是尼陀那。此解十二部中凡言論云.悉指成實。  △七阿波陀那。 何等名為阿波陀那經。如戒律中所說譬喻。是名阿波陀那。 【疏】阿波陀那。論云。即譬喻經。  即譬喻經者。立喻顯法也。  △八伊帝曰多伽。 何等名為伊帝目多伽經。如佛所說。比丘當知。我出世時所可說者。名曰界經。鳩留秦佛出世之時名甘露鼓。拘那含牟尼佛時名曰法鏡。迦葉佛時名分別空。是名伊帝目多伽。 【疏】伊帝目多伽。論云。一竹伊帝目多伽。開善翻如是語。莊嚴翻為本事。言我所說名界經者.各有界別。欲明各有封印.名如是語。  伊帝曰多伽者。曰音越。開善下.此約本事本生.合為一部。故此第八.翻如是語。莊嚴下.約本事本生.開為二部.則本事第八.本生第九.則無如是語也。本事者.宣說他人往古之事故。本生者.自說己身往昔之事故。各有界別者。界以隔別為義.謂所說事義不同也。欲明下.釋經中賢劫四佛.於此本事各立一名者.其猶封疆不同.印信亦別也。  △九闍陀伽。 何等名為闍陀伽經。如佛世尊本為菩薩修諸苦行。所謂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麞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諸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 【疏】闍陀伽。論云本生。然本生本事不異。即合第九為本生.第八為如是語。開異者。第八名本事.第九名本生。  合第九為本生者。自他往事.同名本生.不開二別。若開二異.則無如是語也。  △十毗佛略。 何等名為毘佛略經。所謂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猶如虛空。是名毘佛略。 【疏】毘佛略者。論云廣。今經方廣。亦云鞞佛略。直廣是小乘中名.方廣是大乘中名。  毗佛略。大論注文作口夜反。今經方廣者。即經云。方等經典其義廣大.故云方廣也。理正名方.包富名廣。理融無二.亦名為等。理正則生佛一如.包富則三千具足。教從理顯.名方廣經。直廣下.此約大小.通有十二部也。偏空之理.顯非中正.故不名方。空於六界且得名廣.此乃半奪。若全與者.對邪名正.亦得稱方。若全奪者.不徧十界.亦非廣義。  △十一阿浮達磨。 何等名為未曾有經。如彼菩薩初出生時。無人扶持即行七步。放大光明。徧照十方。亦如獼猴手捧蜜器以獻如來。如白項狗佛邊聽法。如魔波旬變為青牛。行瓦鉢間。令諸瓦鉢互相掁觸。無所傷損。如佛初生入天廟時。令彼天像起下禮敬。如是等經名未曾有。 【疏】阿浮達磨即未曾有。  即未曾有者。謂佛現種種神力.眾生怪未曾有。如經無人扶持.行七步等。  △十二優波提舍。 何等名為優波提舍經。如佛世尊所說諸經。若作議論。分別廣說。辨其相貌。是名優波提舍。 【疏】優波提舍。即論義。亦云大教。亦云解義。大乘中沒解義名。光宅.以前和伽羅那名解義.謂解受記義(云云)。  亦云解義者。解音解釋之解。謂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廣說諸義。如是等問答解義.皆名優波提舍也。大乘中下.此約大乘.唯有九部以說.謂除因緣.譬喻.論議。大乘根利不假此三。小乘亦但有九部.則無方廣.自說.授記。或云十一.但無方廣。此並別論.大小通論各具十二。光宅下.此明光宅但翻提舍為論議.而謂解義之名.自屬受記。解.音解了之解.以解了劫國等義故。  △三結。 菩薩若能如是了知十二部經。名為知法。 【疏】菩薩若能下.是第三總結。  △二釋知義。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義。菩薩摩訶薩若於一切文字語言廣知其義。是名知義。 【疏】次釋知義者。即知十二部經所詮之理。今明此解極略.應言解十二部經.空平等義。又於一句解無量義。又解畢竟清淨義。若解三義.義勢則周。  應言下.明三諦義。平等即空.無量即假.畢竟即中。經文既云廣知其義.須達三諦.方名廣知。  △三釋知時。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時。善男子。菩薩善知如是時中任修寂靜。如是時中任修精進。如是時中任修捨定。如是時中任供養佛。如是時中任供養師。如是時中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具足般若波羅蜜。是名知時。 【疏】第三知時。如是時中任布施善.即是化他。餘句多是自行。  △四釋知足。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足。善男子。菩薩知足。所謂飲食衣藥。行住坐臥。睡寤語默。是名知足。 【疏】四釋知足下.兩善是自我。  △五釋自知。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自知。是菩薩自知我有如是信。如是戒。如是多聞。如是捨。如是慧。如是去來。如是正念。如是善行。如是問。如是答。是名自知。 【疏】五自知者。諦視善不善。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諦視善不善者。即經云如是信等也。謂如是信邪名不善.如是信正名善。信偏名不善.信圓名善。戒等準說。當須內訟.使捨邪得正.捨偏歸圓。曾子下.論語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乃曾子自省.有類菩薩自知.故得引證。經明自知.凡有十句.前五知己五品善根.後五知己三業所作.去來.身業.正念.善行.意業.問答.口業。自知問答勝負是非也。  △六釋知眾。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眾。善男子。是菩薩知如是等是剎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應於是眾如是行來。如是坐起。如是說法。如是問答。是名知眾。 【疏】六云何知眾下.兩善皆屬化他。知眾者。應備知十法界眾。文中略舉人及二乘。於一一眾施三業化.但略舉身口。又化他多用身口.少用意.是故略之。  略舉人及二乘者。剎利等三.是人界。沙門是二乘界。但略舉身口者.行來坐起是身。說法問答是口。具論應備十界.界界三業。佛語從要.故並略舉。少用意者。然意業知機.方施身口.但意潛密.故略不言。  △七知尊卑。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人尊卑。善男子。人有二種。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薩當知。信者是善。不信者不名為善。復次信有二種。一者常往僧坊。二者不往。菩薩當知。其往者善。其不往者不名為善。往僧坊者復有二種。一者禮拜。二不禮拜。菩薩當知禮拜者善。不禮拜者不名為善。其禮拜者復有二種。一者聽法。二者不聽。菩薩當知聽法者善。不聽法者不名為善。其聽法者復有二種。一至心聽。二不至心。菩薩當知至心聽者是則名善。不至心者不名為善。至心聽法復有二種。一者思義。二不思議。菩薩當知思議者善。不思議者不名為善。其思議者復有二種。一如說行。二不如說行。如說行者是則為善。不如說行不名為善。如說行者復有二種。一求聲聞。不能利安饒益一切苦惱眾生。二者迴向無上大乘。利益多人。令得安樂。菩薩應知。能利多人得安樂者。最上最善。 【疏】七知尊卑者。應備知十界尊卑.文亦簡略。不信是闡提.即地獄界.此則極卑。不往僧坊.無事中福德.即餓鬼界。不禮拜是憍慢.即畜生界。不聽法.不受法訓.諂曲很戾.即修羅界。不至心聽.散善不專.即人界。不思義者.雖至心聽.不能思義.是天法界。不能修行.但有聞思.無有修慧.是二乘方便道.淺劣皆卑。但求小乘.無大志願。雖復發真.此亦為卑。若求大乘.此乃為尊。次第相望.乃至圓別.是佛菩薩界。如是節節迭為尊卑。  乃至別圓等者。謂求大乘.義通四教。事度大乘義卑.通教理度為尊。理度為卑.別教次第為尊。此三悉是菩薩界。次第為卑.圓融為尊。圓融即佛界.故云是佛菩薩界也。  △二圓七善二。初敘意分科。 【疏】善男子去.即第二明圓七善。舉兩譬者。如意珠譬圓生善.甘露譬圓滅惡。一善一切善.無善不備。一滅一切滅.無惡不除。故舉兩譬。先譬。次合。  圓七善者。了前七善唯心.無非三諦.故名圓七善也。一善一切善者.三諦善生。一滅一切滅者。三惑惡滅.正在分真.義通三即。  △二譬可下。隨文釋義二。初譬。 善男子。如諸寶中。如意寶珠最為勝妙。如諸味中。甘露最上。 【疏】譬可見。  △二合。 如是菩薩。於人天中最勝最上。不可譬喻。 【疏】次如是下.合譬云。於人天中最尊最勝。若直以世人天解者.未為允當。於賢聖人天中尊勝.乃應合文。  於賢聖人天中等者。謂圓名字已上.雖具煩惱.如無煩惱.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故於前三教賢聖人天中最為尊勝。故妙玄云。彼家之極極.不如我家之初初也。  △三結。 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住七善法。菩薩住是七善法已。得具梵行。 【疏】善男子是名下.第三總結。能具七善.即梵行中之一品。  即梵行中之一品者。謂七善於戒定慧三品中.是慧品也。  △二四心三。初辨異名。 【疏】第二明四無量心者。亦名四等。無量從境.四等從心。何者。前境非一.故名無量。在境雖多.我心一相.故名為等。通而為言.境亦名等.心亦無量(云云)。  無量從境者。以所緣眾生.數無量故。四等從心者。不擇怨親.等皆與樂拔苦故。故下釋云.我心一相也。境亦名等者。以境從心.俱得樂故。心亦無量者。以心從境.分別不同。故法界次第云。以所緣眾生無量.故能緣之心亦隨境無量.故悉受無量心名。  △二分經文。 【疏】文為二。初明四心.後明心果。初辨四心又二。先明次第四.後明圓四。次第又三。一略標。二論義。三領解。  △三初標下。正解釋二。初明四心二。初明次第三。初略標。 復次善男子。復有梵行。謂慈悲喜捨。 【疏】初標如文。  △二論義二。初分科二。初離分五難。 【疏】次迦葉下.論義。先問次答。問開五難。一難四心應三。二難四心應一。三重難四心應三。四難四心應二。五重難四心應一。  △二合分三難。 【疏】合而言之.亦成三難。第一與第三難四令三。第二與第五難四令一。第四一難難四令二。且依經文而分五難。  △二第下。隨釋二。初問五。初難四心應三。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多修慈。能斷瞋恚。修悲心者亦斷瞋恚。云何而言四無量心。推義而言。則應有三。 【疏】第一以兩心無異.同能治瞋.應同是一。喜能與樂.捨能除癡。是故但三.不應有四。  △二難四心應一。 世尊。慈有三緣。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悲喜捨心亦復如是。若從是義唯應有一。不應有四。眾生緣者。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法緣者。緣諸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無緣者。緣於如來。是名無緣。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法亦如是。以是義故。緣如來者。名曰無緣。 【疏】慈有三緣下.第二皆同有三.難令唯一。先唱三緣.次釋三心。三緣深淺.但為一義。然約境雖異.緣心無別。如緣貧窮.即眾生緣。知此貧人應須衣食.即是法緣。若知眾生須.知如來受第一樂.則無所須.即是無緣。能緣既一.不應有四.故只是一緣。  皆同有三等者。悲喜捨心.既同慈心而有三緣.故知三心同成慈義。若唯慈心.則但一無四.故云難令唯一。然約境下.釋上但為一義也。謂約境雖有生法無緣之異.而能緣慈心唯是一種.故云無別。若爾.則成難三應一.何名難四應一。答。四同有三.俱成慈義.故應一也。然此段明三慈義。若約三諦.唯在於俗。 【疏】五陰名眾生緣者。五陰從何而生。緣所須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若緣如來.不須此物.即是無緣。欲明緣境心徧.乃至上緣於佛.況復餘境。  五陰從何而生者。謂觀四趣陰.從惡因緣生。人天陰.從善因緣生等。但觀緣生.則名生緣慈也。五陰是正.所須是依。故觀依正.名法緣也。無緣約佛.其義可見。是故三緣同歸俗諦。況復餘境者。況九界也。經是名無緣.句絕。慈者二字.下句之首。  △三重難四心應三。 世尊。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眾生緣。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悲喜捨心亦復如是。是故應三。不應有四。 【疏】慈之所緣下.第三舉三緣難。眾生境淺.法空則深。無緣兩無.是故極深。既有三緣.寧得有四.只應有三。成論人云。緣生是生空.緣法是法空.緣如來是平等空。此失文意。文云緣眾生者。緣於父母妻子.願與其樂。何時云空。  第三下.此明三緣即是三諦。故此生緣含前三義。猶同親屬.故施所須。乃知如來不假供給。既但在俗.故云眾生境淺也。法空則深者。即經云不見父母等.以但見緣生之法.當體即空.故云不見。既是真諦.故云則深。無緣兩無者。不住法相.則無涅槃之空。不住眾生相.則無生死之俗。中道雙遮.故云極深。只應有三者。三慈之體.既是三諦。悲等各三.俱成三諦。三諦無別.據體唯三.何須論四。  △四難四心應二。 世尊。人有二種。一者見行。二者愛行。見行之人多修慈悲。愛行之人多修喜捨。是故應二。不應有四。 【疏】人有二種下.第四難。人有二種。見行利根.愛行鈍根。利人好瞋。為教鈍者十徧不解.是故生瞋。為此義故.須修慈悲以捨瞋心。鈍見利者恒生嫉妬。所以令其修於喜捨.即除嫉妬。若爾.只見有二.不應有四。  △五重難四心應一。 世尊。夫無量者。名曰無邊。邊不可得。故名無量。若無量者則應是一。不應言四。若言四者。何得無量。是故應一。不應四也。 【疏】夫無量者下.第五以名字離合作難。既言無量.豈得唯四。既其但四.不應無量。若無量者.唯應是一。  名字離合作難者。以通別合標.名四無量。四即別稱.謂慈悲喜捨也。無量即通稱.以此四心通名無量故。所以離其通別.互難合名。既言下.以通難別。既其下.以別難通.有四可數.故非無量。若無下.結成。執一無量之名.只合是一.不可云四。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如來答。為二。先破定四之執。次答無四之難。初有三。一明教門廣略不定。二明反常不定。三明治惑不定。既其不定.何必須四。  △二初約下。隨釋二。初破定四之執三。初明教門廣略不定。 佛告迦葉。善男子。諸佛如來為諸眾生所宣法要。其言祕密。難可了知。或為眾生說一因緣。如說何等為一因緣。所謂一切有為之法。善男子。或說二種。因之與果。或說三種。煩惱業苦。或說四種。無明諸行。生與老死。或說五種。所謂受愛取有及生。或說六種。三世因果。或說七種。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及以愛取。或說八種。除無明行及生老死。其餘八事。或說九種。如城經中除無明行識。其餘九事。或說十一。如為薩遮尼犍子說除生一法。其餘十一。或時具說十二因緣。如王舍城為迦葉等具說十二。無明乃至生老病死。善男子。如一因緣。為眾生故種種分別。無量心法亦復如是。善男子。以是義故。於諸如來深祕行處不應生疑。 【疏】初約十二因緣不定為答。或十一乃至二一因緣.隨機利益.不可為定。除生一法者。河西云。薩遮尼揵聰明鍱腹.頭戴火冠.來至佛所。其心高逸.不聽佛法。密迹杵擬.怖方聽法。其父是梵志.母是尼揵.俱共出家。以從非法父母生故.唯此為恥.餘無所憚。佛將護之.故除生一法.唯說十一。為迦葉說.以辟支根利.復無忌諱.具說十二。  經一因緣者。總彼十二.唯一有為。因緣及果者。謂十二支中.五支是因.七支是果.故唯二法。三種者。以十二支配三道可知。四種者。無明行收二世因.無明攝現在愛取.行攝現在有支.生攝識.老死攝名色六入觸受。或說五種者。舉受攝彼識名色等.舉愛舉取攝彼無明.舉有攝行.舉生攝彼老病死等。或說六種。則三世各論因果也。或說七種者。舉彼識等攝生老死.舉愛取攝彼無明.略無行有。或說八種者。舉彼識等攝生老死.舉愛取有攝無明行.所以除之。或說九種.餘前三支.攝入餘中。亦應說十支.經略不明.如城經者。茅城經廣明因緣.故此指之。或十一.除生一法.攝入餘中。疏引河西.明其所以。以從非法父母生者。謂私通而有此子.故憚難也。難去聲。辟支根利者。謂佛若不出.迦葉即能自悟道成獨覺人。則十二支中.無明及與愛取俱是煩惱。何故過去偏說無明.現說愛取。答。理實齊等.為分世別.隱顯互論。既為分世.非無所以。解有兩義。一本末分別.無明是本.故偏過去。愛取是末.故在現說。二強弱分別.迷其本際。迷集生死.無明力強.是以先說。牽生當果.愛取力強.是以後辨。問。行有同是業道.何故過去名行.現在說有。答。理齊世別.故隱顯互論。過去之業.集起已竟.是故當相.說之為行。未來之果.由業故有.是故就能說之為有。問。識等同是苦果.何故現在說識名色等.未來說生死。答。理齊世別.現在世.果起已竟.是故當相宣說識等。未來未起.令人生厭.故說生死。而俱舍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者.據理齊以說也。  △二明反常不定。 善男子。如來世尊有大方便。無常說常。常說無常。說樂為苦。說苦為樂。不淨說淨。淨說不淨。我說無我。無我說我。於非眾生說為眾生。於實眾生說非眾生。非物說物。物說非物。非實說實。實說非實。非境說境。境說非境。非生說生。生說非生。乃至無明說明。明說無明。色說非色。非色說色。非道說道。道說非道。善男子。如來以是無量方便。為調眾生。豈虛妄耶。 【疏】善男子如來方便下.第二反常不定.或謂口密不定。佛實具足常樂我淨.亦說無常不淨。生死實是無常不淨.亦說常樂我淨。  反常不定者。反於平常所說.以彰不定也。佛果本常.反云無常。生死無常.反談常住。樂等例爾。故曰反常。經中凡有十二對.初四對約生死涅槃分別。生死之法.實無常苦無我不淨.如來隨化.為眾生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如來實是常樂我淨.隨化宣說無常苦等。次下兩對.依正分別。於非眾生等是正報。五陰非生.如來隨俗說為眾生。即彼世俗假名眾生.如來就實.說非眾生。亦可如來體真常住.名非眾生。隨化生故.說為眾生。生死凡夫實是眾生.佛破我人.說非眾生。非物說物等是依報。於理非物.隨俗說物。世俗諸物.就理說非。次下兩對.理事分別。就理分別.世俗虛假.名為非實。如來隨俗.說為世諦。四真諦等.名為說實。即此實者.如來就理.說為非實。又復妄法.情有理無。如來於中說為二諦.名為說實。佛性是實.隨妄流轉.說為生死.名說非實。非境下.就事分別。三界虛妄.但一心作。心外無法.故曰非境。隨心妄取.如來說境.即彼妄境.就實言無.名說非境。次下兩對.就十二緣分別。先觀生支.起老病死。次第逆推.乃至最後.觀彼無明能超於行。今約此義.以舉因緣。非生說生等.是初觀也。於理非生.隨俗說生。隨俗之生.就理說非.乃至無明等者.是後觀也。越其餘支.故曰乃至。癡暗之心.體是無明.妄取分別.如來說明.即彼妄明.體是癡暗。故無明下有兩對.境智分別。就境分別.於理非色.隨俗說色。世諦之色.就理言非也。非道下.就智分別.類色可解。如來以是下.總結上十二對.悉是隨機反常之說。類四無量.義亦不定。  △三明治惑不定。 善男子。或有眾生貪於財貨。我於其人。自化其身作轉輪王。於無量歲。隨其所須種種供給。然後教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貪著五欲。於無量歲。以妙五欲充足其情。然後勸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榮豪自貴。我於其人。無量歲中為作僕使。趨走給侍。得其心已。即復勸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性戾自是。須人訶諫。我於無量百千歲中。教呵敦喻。令心調順。然後復勸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來如是於無量歲。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豈虛妄耶。諸佛如來雖處眾惡。無所染污。猶如蓮華。善男子。應如是知四無量義。 【疏】善男子或有眾生下.第三治惑不定。謂身密不定。作轉輪王施財是捨。與五欲樂是喜。作僕使趨走是慈。呵諫是悲。  治惑者。經文四段皆云安住菩提.即是破貪欲憍慢。前二是貪欲.後二是憍慢。經性戾.字林。力計反.乖也。說文。戾.曲也。敦喻.都肫反。爾雅。敦.勉也.謂相勸勉。趨走是慈者。給侍於彼.令得樂故。訶諫是悲者。拔彼佷戾之苦故。是知隨彼眾生有何等惑.而用慈等治之.故有四也。  △二答無四之難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是無量下.第二答無四之問。又二。前總後別。總又二。初舉二事.次總非前問。舉二事者。前舉體異.次明用異。  △二初體下。隨釋二。初總二。初舉二事二。初體異。 善男子。是無量心體性有四。若有修行生大梵處。 【疏】初體異者。得報不同。慈得徧淨.悲得空處.喜得識處.捨得不用處。處異故治惑不同。  經體性有四者。明其四心.主質體異.不可改慈為悲.改捨為喜.是故有四。是知憐愛之心.是慈之性。惻愴之懷.是悲之性。慶悅之意.是喜之性。亡懷之慮.是捨之性。心無存著.故曰亡懷。由茲四性.得報不同。徧淨等者。大論第二十云。問曰。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徧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生梵天上。答曰。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此說。又三界中.徧淨最樂.故言福極徧淨。復次從悲定起.迴向空處易。從喜定起.入識處易。從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復次初禪有覺觀分別.修悲易.喜支修喜易.樂支修慈易.一心支修捨易。復次初禪修悲易.二禪修喜易.三禪修慈易.四禪修捨易。此即修四無量定之處所也。而疏中但引一文。  △二用異。 善男子。如是無量伴類有四。是故名四。夫修慈者能斷貪欲。修悲心者能斷瞋恚。修喜心者能斷不樂。修捨心者能斷貪欲瞋恚眾生。 【疏】如是無量伴類下.第二明用異者。貪取人物.慈與人物。瞋與人苦.悲拔人苦。嫉忌人樂.喜與人樂。癡長憎愛.捨亡愛憎。  △二總非前問。 善男子。以是義故。得名為四。非一二三。 【疏】以是義故下.二總結前非。非一者。非第二第五。非二者。非第四。非三者。非第一第三。  總結前非者。非前迦葉五重難也。  △二別五。初答第一治惑難。 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斷瞋。悲亦如是。應說三者。汝今不應作如是難。何以故。善男子。恚有二種。一能奪命。二能鞭撻。修慈則能斷彼奪命。修悲則能除彼鞭撻。善男子。以是義故。豈非四耶。復次瞋有二種。一瞋眾生。二瞋非眾生。修慈心者斷瞋眾生。修悲心者斷瞋非眾生。復次瞋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修慈心者斷有因緣。修悲心者斷無因緣。復次瞋有二種。一者久於過去修習。二者於今現在修習。修慈心者能斷過去。修悲心者斷於現在。復次瞋有二種。一瞋聖人。二瞋凡夫。修慈心者斷瞋聖人。修悲心者斷瞋凡夫。復次瞋有二種。一上二中。修慈斷上。修悲斷中。善男子。以是義故。則名為四。何得難言應三非四。 【疏】如汝所說下.第二別答五問.即為五章。此初答第一治惑難.唯三無四。今明雖同治瞋.瞋有輕重.是故成四。有六復次如文。  瞋有輕重者。六番中皆有輕重.而初番云恚.後四云瞋.互現其名.更無別說。而六番中.經文例皆三段.先舉二瞋.次列兩名.後明治法。初番中.奪命重瞋.麤易捨.故慈能斷。鞭撻輕忿難離.修悲方治。二番中.瞋眾生者.應生瞋處.或容浮薄.故慈能治。瞋非眾生.不應處起.性必深重.修悲方治。非眾生者.即無情物。如虛舟之觸.飄瓦之擊也。三番中.有緣生瞋.性容輕薄.故慈能治。無緣生瞋.性必深利.故悲能治。四番中.若藉過去久遠因緣而生瞋者.去因玄遠.瞋容輕微.故慈能治。若藉現在內緣而生瞋者.覩相起發.瞋必增強.修悲方治。五番中.瞋聖人者.不應處生.易可除捨.故慈能治瞋。凡夫者.可瞋處生.難可除遣.修悲方治。六番中.上瞋易斷.故慈能治。中瞋難遣.修悲方治。極細者修慧方斷.是以不論。  △二答第二同緣難。 是故迦葉。是無量心伴侶。相對分別為四。 【疏】是故迦葉是無量下.答第二同緣難。治惑不同.伴類有四。何得令同有三緣.但共為一。  △三答第三淺深難。 復以器故。應名為四。器若有慈。則不得有悲喜捨心。以是義故。應四無減。 【疏】復以器下.答第三淺深難。難令有三。今明隨用有四.豈逐行為三。或言器是境。  豈逐行為三者。不應以皆修生緣等.淺深不同.以為三法也。或言下.引他釋也。  △四答第四據人利鈍難。 善男子。以行分別。故應有四。若行慈時無悲喜捨。是故有四。 【疏】以行分別下.答第四據人利鈍難。欲明雖有兩人.而有四行.不得為二。  雖有兩人者。即見行利根人.愛行鈍根人也。而有四行者。利人見鈍不解.欲與彼解了之樂.拔於暗鈍之苦.故有慈悲二行。鈍者見利人速解.必起隨喜心.捨離嫉妬意.故有喜捨二行。故使二人各有兩行.還成四法。故經云以行分別也。  △五答第五名字難二。初列四章門。 善男子。以無量故。亦得名四。夫無量者則有四種。有無量心。有緣非自在。有無量心。自在非緣。有無量心。亦緣亦自在。有無量心。非緣非自在。 【疏】以無量故下.答第五名字難。為二。初列四章門。  △二廣解釋。 何等無量有緣非自在。緣於無量無邊眾生。而不能得自在三昧。雖得不定。或得或失。何等無量自在非緣。如緣父母兄弟姊妹。欲令安樂。非無量緣。何等無量亦緣亦自在。謂諸佛菩薩。何等無量非緣非自在。聲聞緣覺不能廣緣無量眾生。亦非自在。善男子。以是義故。名四無量。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乃是諸佛如來境界。善男子。如是四事。聲聞緣覺雖名無量。少不足言。諸佛菩薩乃得名為無量無邊。 【疏】次廣解釋。欲明無量有四句.何妨得有四種無量。  廣解釋中.經文四段例皆先問後釋。初門中緣多眾生.故名為緣。而不能自在三昧.與樂艱難.故非自在。釋第二中云。如緣父母兄弟眷屬.與樂心易.故名自在。所緣狹少.故非無量。既非無量.云何上言是無量心有四種乎。蓋是無量中分.故名無量。如一比丘.眾僧中分.亦名眾僧。此亦如是。後二門可知。  △三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實如聖教。諸佛如來所有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疏】迦葉白佛下.第三領解。如文。  △二明圓二。初分科簡示。 【疏】世尊頗有菩薩下.第二明不次第.即圓四心。又二。初料簡小慈.次顯大慈。此之大小.小亦不小。不可以凡夫為小.二乘為大。二乘為小.菩薩為大。何以故。凡夫二乘俱不住於大涅槃故。今以次第慈為小.不次第慈為大.此兩俱住大涅槃故。有人以似為小.真為大.此亦不然。次第似真俱小.不次第似真俱大。故簡小有兩問答。  此兩俱住大涅槃故者。以別圓二教俱有中道.故云住大涅槃。次第似真俱小者。似即三十心.真即十地。以存始終教道.故望圓俱小。不次第似真者。似謂十信.真謂登住。  △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二。初料簡小慈二。初問答二。初問。 世尊。頗有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得慈悲心。非是大慈大悲心不。 【疏】初問有菩薩住大涅槃.有慈悲心.非是大慈心不。此正問次第梵行。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佛答為三。一唱有。二釋有。三結有。  △二初唱下。隨釋三。初唱有。 佛言有。 【疏】初倡如文。  △二釋有二。初分科。 【疏】次釋有中二。先出境.次明觀。  △二初境下。隨釋二。初出境。 善男子。菩薩若於諸眾生中三品分別。一者所親。二者怨憎。三者中人。於親人中復作三品。謂上中下。怨憎亦爾。 【疏】初境有九品。冤親中人各有三品。或謂中人唯一但七。中人於我無冤無親.不須開三。一往如此。然此中人.不無愚智貴賤之殊。故可分三.便成九境.即有九慈。  或謂唯一但七者。他人見經文但怨親各分三品.中人不分.故但有七。毗婆沙論亦但七品。中人於我下.他人釋中人.不開所以也。一往下.今師判有九品。謂經文一往不開中人.故知但七。約義細論.中非無三。然此下.正示中人三義。謂雖非我親及怨.而其人既有愚智等異.豈免於上智者起愛.下愚者起惡.中庸者不愛不惡。貴賤亦爾。以此而推.世人之心於非怨親.孰免三過。分為九境.義實可憑。無文有義.智人所用.斯之謂乎。  △二明觀二。初約義具明二。初約未修。 是菩薩摩訶薩。於上親所與增上樂。於中下親亦復平等與增上樂。於上怨所與少分樂。於中怨所與中品樂。於下怨所與增上樂。菩薩如是轉增修習。於上怨所與中品樂。於中下怨等與增上樂。轉復修習。於上中下等與上樂。若上怨所與上樂者。爾時得名慈心成就。菩薩爾時於父母及上怨所。得平等心。無有差別。 【疏】次是菩薩下.正明修觀。若全未修.但欲與其三親三樂.三冤三苦.三種中人不與苦樂。  但欲下.三親三怨者。親中三品。一上親.謂師僧父母.生我法身肉身故。二中親.謂兄弟姊妹同學等。三下親.謂惠我財物或朋友等。怨中三者。一上怨.奪我父母性命等。二中怨.奪我兄弟同學性命財物等。三下怨.奪我朋友性命財物等。中人三品如向明。三樂者。諸佛樂為上.菩薩樂為中.諸天樂為下。三苦例應可見。若全未修等者。此明人之常情.皆欲與親之樂.與怨之苦也。  △二若初修下。約正修二。初併對。 【疏】若初修慈.於三親中與三品樂.於三中人與三品樂.於三冤人.上冤與下樂.中冤與中樂.下冤與上樂。第二修時.上冤與中樂.中下兩冤與其上樂。第三修時.三冤併與上樂.未是親中三種之樂。第四修時.即以中人下樂併與三冤。第五修時.以中人中樂併與三冤。第六修時.以中人上樂併與三冤。第七修時.以三親下樂併與三冤。第八修時.以三親中樂併與三冤。第九修時.以三親上樂併與三冤.是名上冤與增上樂。爾時得名慈心成就。  若初下.明修相。然此慈觀.佛為眾生多於違情境上起瞋.行相增盛.故令修慈.不擇怨親.平等與樂。問。自身有樂.可施於他。忽若自身無樂.將何施與。答。自身若無樂可施.即但運心.將他人諸天菩薩等樂而惠施之。願彼怨親同皆受樂。文中先併對.次直對。初併對中於三親與三樂者.此初起觀時.且順行人之心.於親生愛.故以三樂與彼三親.即上親與上樂等也。中人三品於我無怨.與樂亦易.故次與之。上怨與下樂等者。若與上中之樂.則頓違本心。以昔於重怨.但欲與苦.故今初起觀.且與下樂。於下怨境.起瞋既輕.故可頓與上樂。然此上樂.只下品上樂耳。未是親中三種之樂者.以人既九品不同.故使三樂不無親疏之異。是以第三修時.併與三怨下品上樂也。須知第二修時.中上之樂亦是下品中上耳。第四修去.例應可了。至于第九修時.三怨尚得三親上樂.而況三品中人。是則九境咸霑上樂。故知修觀從易至難.故至第九修時怨親平等.名慈心成。是則一州一國.一世界乃至十方.所有怨親悉皆平等。然此疏符經.作此釋義.對經研覈.方知有旨。故不可以諸論.七品行慈義.來此會同。  △二直對。 【疏】又直取三品樂.與九種境。初入觀時.三親與三樂。第二時.中親與上樂.下親與中樂。第三時.下親與上樂。第四時.下中人與下樂。第五時.下中人與中樂。第六時.下中人與上樂。第七時.上冤與下樂。第八時.上冤與中樂。第九時.上冤與上樂。是名慈心成就。  又直下.對也。以人有九種.樂有二十七品。何者。如初入觀時.上親併得三樂。中親已得下中二樂。下親唯得下樂。所以第二入觀.中親與其上樂.下親與其中樂。第三入觀.下親方得上樂。文中.中人三品.但出下中三品.中上中中例然。怨人亦但出上怨耳.中下可例。疏云初入觀時三親與三樂者。應云上親.三字恐誤。  △二今文下。示經存略。 【疏】今文中但略有四番入觀。初番三親.等與上樂。此總三親以為一番.別開三冤以為三番。若明修觀.實有九品修習不同。而今文中.但明三品。  今文中下.示經存略。可解。  △三結有。 善男子。是名得慈非大慈也。 【疏】善男子是名得慈下.第三結有。  經得慈非大慈也者。得歷別慈.非圓頓慈也。  △二問答二。初分科。 【疏】世尊何緣下.是第二番。亦先問.次答。答為三。一唱難成。二釋。三結。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問。 世尊。何緣菩薩得如是慈。猶故不得名為大慈。  △二答三。初唱難成。 善男子。以難成故。不名大慈。 【疏】初文唱。  初文唱者。以次第心.離事求理.不能達惑法界.所以難成。  △二釋二。初法。 何以故。久於過去無量劫中。多集煩惱。未修善法。是故不能於一日中調伏其心。 【疏】次何以故下.釋先法。  △二舉四譬。四段經。疏總釋。 善男子。譬如豌豆乾時。錐刺終不可著。煩惱堅硬亦復如是。雖一日夜繫心不散。難可調伏。又如家犬不畏於人。山林野鹿見人怖走。瞋恚難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是故此心難可調伏。以是義故不名大慈。復次善男子。譬如畫石。其文常在。畫水速滅。勢不久住。瞋恚難除。譬如畫石。諸善根本如彼畫水。是故此心難得調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電光之明不得暫停。瞋如火聚。慈如電明。是故此心難得調伏。 【疏】次譬。凡舉四譬如文。惑彊慈弱.不得名大。達惑慈成.方名大慈。  惑彊慈弱者。別人次第斷惑。外凡菩薩三惑全在.尚未成就眾生緣慈.而況無緣。故云慈弱。達惑慈成者。圓教初心雖有煩惱.如無煩惱。達惑即理.不緣二邊.名曰無緣。住前尚爾.何況分真。經豌豆.一丸反。  △三結。 以是義故。不名大慈。 【疏】以是義下.第三結。  △二顯大慈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菩薩住初地下.是第二顯大。明圓四心.方是大慈。文為二。一明大慈.二明虛實。初大慈又三。一正明大慈。二明兼用。三明善本。初正明大慈又三。謂唱.釋.結。  第二顯大者。經中從勝而說.偏就分真.以明四心.顯其大義。住地從略。  △二初唱下。隨釋二。初明大慈三。初正明大慈三。初唱。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名曰大慈。 【疏】初唱。如文。  經菩薩住於初地者。以別初地.證道同圓故。次文云初住菩薩.豈非別圓證同。是故並列。又地約所依.住約能依。若然者.雖云初地.只是初住.約所依說耳。  △二釋。 何以故。善男子。最極惡者名一闡提。初住菩薩修大慈時。於一闡提心無差別。不見其過。故不生瞋。 【疏】次釋中意者。上來於上冤與上樂.未於闡提與其上樂。今此圓慈.緣於闡提.但見實相.不見其過。故不生瞋.方是大慈。  但見實相等者。闡提雖不是菩薩大怨.而違佛法.名為大惡。圓修菩薩.見彼闡提.不斷性善。以一心三慈.始從名字位已上.但見佛心眾生三無差別.同一涅槃.故云不見其過。  △三結。 以是義故。得名大慈。 【疏】三結。如文。  △二兼用。 善男子。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無所擁護名為大捨。若不見我法相己身。見一切法平等無二。是名大捨。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捨。 【疏】善男子為諸眾生下.是第二明慈兼用者。若慈但與樂.悲唯拔苦.則非兼用。今明慈亦拔苦.悲亦與樂。捨中亦二。如文。  今明慈亦拔苦者。經云除無利益.是顯慈亦拔苦也。顯悲亦與樂者。經文煥然。捨中亦二者。經約三義明捨.前二是拔苦。初顯生已離苦.故不須擁護。次顯己他離煩惱苦.悟空平等.故此二義屬拔苦也。第三捨有與樂.義如文。但經明大喜.唯有一文.故疏不釋。據義亦應含二.以見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心生歡喜.是則四心皆具拔苦與樂二義也。  △三明善本三。初為六度本。 善男子。唯四無量。能令菩薩增長具足六波羅蜜。其餘諸行不必能爾。 【疏】唯四無量心下.第三明善本。為三。初為六度本。  六度本者。以一心三慈.為無作六度之本。達施等五.無非三諦法界.方名具足。  △二為發心本。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先得世間四無量心。然後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間者。 【疏】次為發心本。  發心本中.經先得世間等者。世間即梵天之因.達禪法界.故曰然後發心。此即名字.觀行.相似三即.同名發心。得出世者。即轉似入真.於初住位.出離分段變易二種世間.分真無緣大慈也。  △三自相本。 善男子。因世無量。得出世無量。以是義故。名大無量。 【疏】三自相本。  自相本者。經云因世得出世者。良由世禪即是佛性故。至初住方能顯發.乃知世間事禪.本相是理。  △二明虗實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明虛實。開善謂為實觀。亦先問.次答。問為三。一奪難。二縱難。三遮難。初奪難者又二。先法.次譬。  開善為實觀者。他見遮難中.明往昔行慈.得為梵主.故謂為實。  △二初法下。隨釋二。初問三。初奪難二。初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除無利益與利樂者。實無所為。如是思惟。即是虛觀。無有實利。 【疏】初法者。明雖欲拔苦.實未拔苦.皆是虛言。雖欲與樂.實不得樂。此是假說。  △二譬。 世尊。譬如比丘觀不淨時。見所著衣悉是皮想。而實非皮。所可食噉皆作蟲想。而實非蟲。觀好美羮作穢汁想。而實非穢。觀所食酪猶如髓腦。而實非腦。觀骨碎末猶如麨想。而實非麨。四無量心亦復如是。不能真實利益眾生。令其得樂。雖口發言與眾生樂。而實不得。如是之觀非虛妄耶。 【疏】次舉譬顯。亦如比丘作假想觀.觀羹為穢而實非穢。雖言與樂.實不得樂。  △二縱難。 世尊。若非虛妄。實與樂者。彼諸眾生何故不以諸佛菩薩威德力故。一切受樂。 【疏】世尊若非虛妄下.第二縱難。縱有實益.何以不見得安樂者。若實與樂.今佛菩薩無量無邊.何以不見與眾生樂。  △三遮難。 若當真實不得樂者。如佛所說。我念往昔獨修慈心。經此劫世七返成壞。不來此生。世界成時生梵天中。世界壞時生光音天。若生梵天。力勢自在。無能摧伏。於千梵中最勝最上。名大梵王。有諸眾生皆於我所生最上想。三十六返作忉利王釋提桓因。無量百千作轉輪王。唯修慈心。乃得如是人天果報。若不實者。云何得與此義相應。 【疏】若當真實下.第三遮難。佛若答言是虛無實。如來亦由往昔行慈.得為梵主.最勝最上.何得無益。是故遮云不得無益.故名遮難。  經世壞生光音者。以初禪梵天.為火災所壞故。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佛言善男子下.答前三難。初答遮難。次答奪難。三答縱難。初答遮難為二。先歎其遮。次正答。答中四偈為三。  △二初一下。隨釋三。初答遮難二。初歎其遮。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真勇猛。無所畏懼。  歎其遮者。汝是下位.能於我前無所畏懼.而遮行慈無有利益.真是勇猛.故以歎之。  △二正答三。初大慈。 即為迦葉而說偈言。   若於一眾生 不生瞋恚心 而願與彼樂 是名為慈善 【疏】初一行明大慈。  經願與彼樂者。大論云.菩薩因時.但是普欲與之.至果方能徧與其樂。  △二大悲。   一切眾生中 若起於悲心 是名聖種性 得福報無量 【疏】次一行大悲。  經聖種性.同佛種性故。  △三格量。   設使五通仙 悉滿此大地 有大自在主 奉施其所安   象馬種種物 所得福報果 不及修一慈 十六分中一 【疏】三兩行格量。實能與樂.功福無量。  經不及修一慈者。不及一生緣.何況法緣無緣耶。  △二答奪難二。初唱真實。 善男子。夫修慈者。實非妄想。諦是真實。若是聲聞緣覺之慈。是名虛妄。諸佛菩薩真實不虛。 【疏】善男子夫修慈者下.二答奪難。又二。初唱真實。故舉聲聞假想之非.顯菩薩是實。  聲聞假想之非者。二乘未得真實.所行之慈但名假想。  △二廣明是實二。初分科。 【疏】云何知耶。第二廣明是實。又五。一實能轉境。二實能治惑。三實能善本。四實能徧諸法。五實不可思議。初為三。一唱。二釋。三結。  △二初如下。隨釋五。初實能轉境三。初唱。 云何知耶。 【疏】初如文。  △二釋二。初疏主正解二。初泛引常徒所解。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觀土為金。觀金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水作火相。火作水相。地作風相。風作地相。隨意成就。無有虛妄。觀實眾生為非眾生。觀非眾生為實眾生。悉隨意成。無有虛妄。 【疏】釋中意者。解此有二。一實能轉境.二但能令見。若轉金為土.則可實轉。若令眾生為非眾生.但能令見。  經修行如是大涅槃者。只是了達.色由心造.全色是心.心具三千.依正攝盡.故能轉境.自在無礙。釋中下.疏釋經文。凡有二段。初疏主正解.二治者助釋。初文二.初泛引常徒所解。可實轉者。意謂金土可永轉故。但能令見者。意謂但可令機熟者.見變眾生為草木.變草木為眾生。而其體實不可轉.以不可令有情作無情等。  △二一師下。正舉智者釋義二。初斥違經。 【疏】一師云。經云能成.云何二解。  二一師下.正舉智者。釋義二。初斥違經。一師即指智者.對前他解.故云一師。經文於金土文下.結云隨意成就。依正文下.結云悉隨意成。是則皆是實轉.古人那得違經而謂一實一不實耶。  △二菩薩下。正釋義二。初直明依正互轉。 【疏】菩薩非但能轉金成土.亦轉眾生成非眾生。非眾生者即是草木。轉非眾生.成於眾生。  二菩薩下.正釋義二。初明依正互轉。如文。  △二若言下。釋出互轉義趣二。初約事理正釋。 【疏】若言眾生本來虛妄無所有者。當知眾生.有非眾生。若言諸法有安樂性.即非眾生.亦是眾生。  二若言下.釋出互轉義二。初約事理正釋.當知眾生有非眾生。若輔行云。若論無情.何獨外色.內色亦然.以有情正報之身.本是四大和合.虛妄而立。則與草木其體無殊。故淨名云。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轉正為依.義在此也。若言下.諸法之言.豈隔草木。安樂性者.即是佛性。既云諸法有性.則知一切無非眾生。故輔行云。若論有情.何獨眾生。一切唯心.是則一塵具足一切眾生。佛性亦具十方諸佛。佛性轉依為正.義在此也。故云即非眾生.亦是眾生。  △二情與下。約性徧結示。 【疏】情與無情.有性無性。準此可知。  二情與下.約性徧結示。若言有情有性.性徧一切.草木咸有。輔行云。一切萬法攝屬於心.心外無餘.豈復甄隔。但云有情.心體咸徧。若云無性.何但依報.正報之身亦同草木.故云准此可見。然依智者釋義.通論性體.美則美矣.而於事用互轉之說.其義尚隱.故使荊溪更加助釋。  △二治者助釋二。初牒文雙徵。 【疏】私問。若眾生與非眾生.實更互轉。情作無情.無情作情.是義難信。若不實轉.聖力徒施。  二私問下.治者助釋二。初牒文雙徵。是義難信者。菩薩變人.以為草木。變草木以為人.若其永變.不近人情.故云難信。聖力徒施者。既不實轉.則同妖幻。聖果之力乃成空設。  △二總而下。約義答釋二。初約理事二轉以正明二。初約內證即事而理明永轉。 【疏】總而言之。只是諸佛菩薩自既依正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能令眾生亦復如是。此則永轉。  二總而下.約義答釋二。初約理事二轉以正明二。初約內證.即事而理.明永轉。諸佛即妙覺究竟.菩薩即真因分顯。自既下.正明二人內證混融.即理而事.依正兩殊.故不二而二。即事而理.依正一體.故二而不二。即十不二門云。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也。然其事理體一.凡聖何殊。但理具情迷.於凡自異。理顯智悟.於聖常同。能令下.即是聖人說己所證.以示凡夫.令彼下凡亦達此理.故云亦復如是.轉迷成悟。金不為礦.故云此則永轉。即楞嚴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也。約義則有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等轉。今云永轉.乃是稟教悟理.得相似已上方是永轉。以相似去.不退轉故。五品已還.容有退失.不成永轉。  △二若暫下。約外用即理而事明暫轉。 【疏】若暫轉者.不無斯義。亦令轉者.不自覺知。  二若暫下.約外用。即理而事.明暫轉。此由聖人本具自他.依正不二之理.故至果位.自即益他.隨順物機.宜見轉形而得益者.故有變化眾生為彼草木。變彼草木為他眾生.而令彼眾生亦不覺知為聖所變.但有緣者見之耳。然須深推其本.不由理性不二.何能暫轉者乎。  △二況復下。舉理事互融以結示。 【疏】況復慈即如來.如來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諸法。敬請後德思之思之。  二況復下。舉事理互融以結示。文中先引經文.明互融相。次勸後學當思經旨。初文者.於一理上而立三名。謂無緣大慈.法身如來.正因佛性。雖有三名.實無三體.故皆云即。而此理即事.故云佛性即諸法。故諸法之言.統收十界依正之事。事理相即.永轉何疑。神用化他.暫轉可信。是則芥納須彌.毛藏巨海.亦是暫作.令彼不知。以此類同.義旨無異。故勸後人.再思此義。  △三結。 善男子。當知菩薩四無量心。是實思惟。非不真實。  △二實能治惑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下.第二明實能治惑。又三。謂唱.釋.結。  △二舊云下。隨釋三。初唱。 復次善男子。云何名為真實思惟。謂能斷除諸煩惱故。 【疏】舊云。四等但是功德.猗樂相伏.非究竟斷。此中四等即是般若.即是能斷。  但是功德者。他謂四心但是梵福。即是禪中功德.暫伏瞋等.失禪還生.故非究竟。猗樂者。於宜反。文選音義云。猗.美也。顧野王曰。歎美之詞。字又作禕。郭璞注爾雅云。禕謂佳麗輕美之貌。今謂慈定成就.伏彼瞋躁.安和輕美.故云猗樂相伏。此中下.今經四等即是大涅槃心之所修習。達禪定實相.三智圓融.能斷諸惑.故云即般若等也。  △二釋。 善男子。夫修慈者能斷貪欲。修悲心者能斷瞋恚。修喜心者能斷不樂。修捨心者能斷貪恚及眾生相。  △三結。 以是故名真實思惟。  △三實能善本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四無量下.第三明實為善本。又二。先明能為大乘善本.次明能為三乘善本。初又二。初明通為一切善本.次明能為布施之本。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明能為大乘善本二。初明通為一切善本。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四無量心。能為一切諸善根本。 【疏】初文可見。  △二明能為布施之本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菩薩下.二偏明為布施之本。又五。一正施本。二無相為得。三有相為失。四明一心即四心。五廣發誓願。  △二初明下。隨釋五。初正施本。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不得見貧窮眾生。無緣生慈。若不生慈。則不能起惠施之心。以施因緣。令諸眾生得安隱樂。所謂飲食。車乘衣服。華香床臥。舍宅燈明。 【疏】初明施本。舉八事.為下八事作本。  舉八事者。即經云。飲食等八.為下發誓中八事作本也。  △二無相為得二。初分科。 【疏】如是施時下.第二明無相為得。又三。初總。次別。三結。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總。 如是施時。心無繫縛。不生貪著。必定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初如文。  △二別。 其心爾時無所依止。妄想永斷。不為怖畏。名稱利養。不求人天所受快樂。不生憍慢。不望反報。不為誑他。故行布施。不求富貴。凡行施時。不見受者持戒破戒。是田非田。此是知識。此非知識。施時不見是器非器。不擇日時。是處非處。亦復不計饑饉豐樂。不見因果。此是眾生。此非眾生。是福非福。 【疏】次別中云.不見因果者。施時是因.得報是果。得果是常.不得是斷。菩薩皆不作如此施。  經是田非田者。謂持戒者是福田.破戒者非福田。經是器者。施財食等.必用篋器.故吉時吉日乃施.是處清淨.僧藍應可施。不計饑饉豐樂者。不於年豐則施.年飢則止。又是不見彼人貧窮饑饉.受施豐樂之相也。如是簡擇.則心有依止.全是妄想.皆非菩薩。故疏云.皆不作如此施。即向經云。其心爾時無所依止也。  △三結。 雖復不見施者受者。及以財物。乃至不見斷及果報。而常行施。無有斷絕。 【疏】三雖復下.結。如文。  經不見施者等者。即是以圓不思議空中二觀.泯蕩三事相著。而空中即假.故常行布施.則因果不亡.善惡斯在。  △三有相為失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菩薩若見下.第三明有相為失。為三。法.譬.合。  △二法如下。隨釋三。初法。 善男子。菩薩若見持戒破戒。乃至果報。終不能施。若不布施。則不具足檀波羅蜜。若不具足檀波羅蜜。則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法如文。  △二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被毒箭。其人眷屬欲令安隱。為除毒故。即命良醫而為拔箭。彼人方言且待莫觸。我今當觀。如是毒箭從何方來。誰之所射。為是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復更作念。是何木耶。竹耶柳耶。其鏃鐵者。何冶所出。剛耶柔耶。其毛羽者。是何鳥翼。烏鵄鷲耶。所有毒者為從作生。自然而有。為是人毒。為蛇毒耶。如是癡人。竟未能知。尋便命終。 【疏】譬中.人譬淺行菩薩。箭譬慳起。眷屬請醫.譬知識勸施。言且待者.譬不肯時施。我當觀者.取相分別.毒箭誰射.譬分別福田。若持若犯.何箭竹柳.譬分別施物。何物可捨.何物不可.所有毒者.譬執施之人竟不知施。而命終者。既不得施.為慳所蔽.斷善根命。  經其鏃。字林。子木反.箭鏑也。  △三合。 善男子。菩薩亦爾。若行施時。分別受者持戒破戒。乃至果報。終不能施。若不能施。則不具足檀波羅蜜。若不具足檀波羅蜜。則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合譬。如文。  △四明一心即四心。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於諸眾生慈心平等。猶如子想。又行施時。於諸眾生起悲憫心。譬如父母瞻視病子。行施之時。其心歡喜。猶如父母見子病愈。既施之後。其心放捨。猶如父母見子長大。能自存活。 【疏】復次善男子下.第四一心即四.顯圓慈相。明行施時具有四等。施時生慈.及以起悲。施時心喜.施已是捨。  顯圓慈相者。經明四等皆云眾生如子者.則是菩薩觀生佛性.與我相關.故如子也。同體之慈.義斯現矣。  △五廣發誓願二。初分科。 【疏】菩薩於慈心中下.第五廣發誓願。凡有八重.初明施食.乃至燈明。  凡有八重者。華嚴淨行品.雖有一百四十.皆是單願。今雖八重.於一食等.而有多願。是知行檀必須誓願導之.方有所至。  △二初三下。隨釋八。初施食。 是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布施食時。常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得大智食。勤進迴向無上大乘。願諸眾生得善智食。不求聲聞緣覺之食。願諸眾生得法喜食。不求愛食。願諸眾生悉得般若波羅蜜食。皆令充滿。攝取無礙。增上善根。願諸眾生悟解空相。得無礙身。猶如虛空。願諸眾生常為受者。憐憫一切為眾福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慈心時。凡所施食。應當堅發如是等願。 【疏】初三如文。  △二施漿。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布施漿時。當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趣大乘河。飲八味水。速履無上菩提之道。離於聲聞緣覺枯竭。渴仰志求無上佛乘。斷煩惱渴。渴仰法味。離生死愛。愛樂大乘大般涅槃。具足法身。得諸三昧。入於甚深智慧大海。願諸眾生得甘露味。菩提出世。離欲寂靜。如是諸味。願諸眾生具足無量百千法味。具法味已。得見佛性。見佛性已。能雨法雨。雨法雨已。佛性徧覆猶如虛空。復令其餘無量眾生得一法味。所謂大乘。非諸聲聞辟支佛味。願諸眾生得一甜味。無有六種差別之味。願諸眾生唯求法味。無礙佛法所行之味。不求餘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布施漿時。應當堅發如是等願。  經飲八味水者。謂涅槃河具足八味。一常.二恒.三安.四清涼.五不老.六不死.七無垢.八快樂。經得一甜味者。如四相品初云。說苦酢味.無常醎味.無我苦味.樂為甜味.我為辛味.常為淡味.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今願眾生.皆得大般涅槃安樂之法.無有大小六味之殊.故云甜也。以世漿味甜.故因事表理。  △三施車。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車乘時。應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普令眾生成於大乘。得住大乘。不退於乘。不動轉乘。金剛座乘。不求聲聞辟支佛乘。向於佛乘。無能伏乘。無羸乏乘。不退沒乘。無上乘。十力乘。大功德乘。未曾有乘。希有乘。難得乘。無邊乘。知一切乘。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車乘時。常應如是堅發誓願。  △四施衣。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布施衣時。當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得慚愧衣。法界覆身裂諸見衣。衣服離身一尺六寸。得金色身。所受諸觸柔軟無礙。光色潤澤。皮膚細軟。常光無量。無色離色。願諸眾生皆悉普得無色之身。過一切色。得入無色大般涅槃。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布施衣時。應當如是堅發誓願。 【疏】第四施衣.云離身一尺六寸者。一依理云。裂諸見衣.除十六知見。二依事云。面各四寸.即一尺六。  面各四寸者。如來著衣.離身四寸.四面各離.總成尺六。  △五施華香。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修慈中。布施華香。塗香末香。諸雜香時。應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一切皆得佛華三昧。七覺妙鬘繫其首頂。願諸眾生形如滿月。所見諸色微妙第一。願諸眾生皆成一相百福莊嚴。願諸眾生隨意得見可意之色。願諸眾生常遇善友。得無礙香。離諸臭穢。願諸眾生具諸善根無上珍寶。願諸眾生相視和悅。無有憂苦。咸備眾善。不相憂念。願諸眾生戒香具足。願諸眾生持無礙戒。香氣馚馥。充滿十方。願諸眾生得堅牢戒。無悔之戒。一切智戒。離諸破戒。悉得無戒。未曾有戒。無師戒。無作戒。無穢戒。無污染戒。竟已戒。究竟戒。得平等戒。於香途身及以斫刺等無憎愛。願諸眾生得無上戒。大乘之戒。非小乘戒。願諸眾生悉得具足尸波羅蜜。猶如諸佛所成就戒。願諸眾生悉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智之所薰修。願諸眾生悉得成就大般涅槃微妙蓮華。其華香氣充滿十方。願諸眾生純食大乘大般涅槃無上香饌。猶蜂採華但取香味。願諸眾生悉得成就無量功德所薰之身。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華香時。常當堅發如是誓願。 【疏】第五施華香中.云無戒者。是無戒之戒。非是不受.及受不得之無。華嚴云。如虛空戒.無所依戒。大集云。無所住戒.見住戒非故。  第五下.經明戒義甚廣.而疏但釋無戒及無作戒者。以此二名有濫.故須簡示。餘皆可見.故不須釋。無戒下.簡非。一非不受名無。以大乘戒.必須作法受故。二非是不發無作名無.故云及受不得之無。此謂無殷重心.雖作法受.而不發戒體也。華嚴下.顯是。凡引二經.皆是精持禁戒.而持無持相.故云如虛空等。故大集云。見住戒非故也。是則前三教人不達持犯法界.俱名住戒之非也。 【疏】言無作戒者。非是非色非心之無作.乃是此戒不作生死涅槃之戒。  言無作下.亦先簡非。謂此大乘中道之戒.名為無作。非同小教成宗所談.第三聚之無作也。乃是下.顯是。可知。  △六施牀敷。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床敷時。應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得天中天所臥之床。得大智慧。坐四禪處。臥於菩薩所臥之床。不臥聲聞辟支佛床。離臥惡床。願諸眾生得安樂臥。離生死床。成大涅槃師子臥床。願諸眾生坐此床已。復為其餘無量眾生示現神通師子遊戲。願諸眾生住此大乘大宮殿中。為諸眾生演說佛性。願諸眾生坐無上床。不為世法之所降伏。願諸眾生得忍辱床。離於生死饑饉凍餓。願諸眾生得無畏床。永離一切煩惱怨賊。願諸眾生得清淨床。專求無上正真之道。願諸眾生得善法床。常為善友之所擁護。願諸眾生得右脇臥床。依因諸佛所行之法。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床敷時。應當堅發如是誓願。 【疏】餘如文。  經天中天所臥之牀者。即妙覺如來以究竟三德為牀。又同法華.如來座者.諸法空是。菩薩所臥.即是分證。  △七施舍宅。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舍宅時。當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處大乘舍。修行善友所行之行。修大悲行。六波羅蜜行。大正覺行。一切菩薩所行道行。無邊廣大如虛空行。願諸眾生皆得正念。遠離惡念。願諸眾生悉得安住。常樂我淨。永離四倒。願諸眾生悉皆受持出世文字。願諸眾生必為無上一切智器。願諸眾生悉得入於甘露屋宅。願諸眾生初中後心。常入大乘涅槃屋宅。願諸眾生於未來世常處菩薩所居宮殿。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舍宅時。常當堅發如是誓願。  經初中後心.常入涅槃宅者。只是圓因圓果.俱觀實相耳。  △八施燈。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燈明時。當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光明無量。安住佛法。願諸眾生常得照明。願諸眾生得色微妙。光澤第一。願諸眾生其目清淨。無諸翳網。願諸眾生得大智炬。善解無我。無眾生相。無人無命。願諸眾生皆得覩見清淨佛性。猶如虛空。願諸眾生肉眼清淨。徹見十方恒沙世界。願諸眾生得佛光明。普照十方。願諸眾生得無礙眼。皆悉得見清淨佛性。願諸眾生得大智明。破一切闇及一闡提。願諸眾生得無量光。普照無量諸佛世界。願諸眾生然大乘燈。離二乘錠。願諸眾生所得光明。滅無明闇。過於千日竝照之功。願諸眾生得大光明。悉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黑闇。願諸眾生具足五眼。悟諸法相。成無師覺。願諸眾生無見無明。願諸眾生悉得大乘大般涅槃微妙光明。示悟眾生真實佛性。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燈明時。常應堅發如是誓願。  經離二乘錠者。錠音定.錠亦燈也。呂靜韻集云。有足曰燈.無足曰錠。  △二明能為三乘善本二。初科分敘意。 【疏】善男子一切聲聞下.第二為三乘本。又三。初明三乘。次一切法。三總結。以此章用慈攝一切法.無法不徧。圓慈之義轉更明顯。然善本者。即是利他.利他之中慈悲最勝。  為三乘本者。則總攝四教也。前為大乘本.即別語別圓也。良由無緣大慈.即三諦理。一心三諦.十界統收。四聖法界.則攝四教.若大若小.若權若實。次一切法者。只三乘教中所具種種法門而已。故云用慈攝一切法.無法不徧也。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初明三乘。 善男子。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 【疏】初文即是三乘。  初文即是三乘者。經云菩薩諸佛.只是於大乘中具舉因果耳。  △二一切法。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習慈心。能生如是無量善根。所謂不淨出息入息。無常生滅。四念處。七方便。三觀處。十二因緣。無我等觀。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見道修道。正勤如意。諸根諸力。七菩提分。八道四禪。四無量心。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入。空無相願。無諍三昧。知他心智。及諸神通。知本際智。聲聞智。緣覺智。菩薩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為根本。 【疏】菩薩摩訶下.第二別列一切法。不淨與出入息.即是二甘露門。七方便者。數師云。一不淨.二別相.三總相.四煖.五頂.六忍.七世第一。論師云。一色苦.二色集.三色滅.四色道.五色過.六色味.七色出。  不淨與出入息者。即五停心觀中.二種停心也。謂一者多貪眾生.教修不淨觀。二多瞋修慈。三愚癡修十二緣。四思覺修數息。五著我修界分別。雖有五門.然其要者.其唯二種。故俱舍云.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數息.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故使今經但舉此二。言甘露門者。涅槃如甘露.此二能通.故名門。甘露之門.名甘露門。應以甘露.喻四教理。  經無常生滅等者。北遠云。無常生滅是總相.法念處觀四念處是別相.謂觀身不淨等。論師下.且就色說七.餘陰可類。若依成實判位.此七同在聞思修地中。而毗曇亦說此七.判位則與前異。謂前四在四善根乃至見道.後三修道。 【疏】三觀處者。謂苦無常無我.此小乘名。若大乘者.觀十二因緣.苦業.煩惱.以為三觀。又瓔珞云。明三觀者。二諦觀.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觀(云云)。  三觀下.先准小乘。今文乃依成論也.約位在四善根。若依毗曇.則以觀陰入界.名三觀處.約位在總相念。若大乘下.即是達三道即三德.名三觀也。瓔珞所明.則別教次第三觀。二諦觀是空觀.因觀生死而證真空.俗是入空之筌.故云二諦位在十住。平等觀是假觀。前十住位.已破假用空。今十行中復破空用假.二邊各有破用.故名平等。以此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觀也。修中十向.證中初地。注云云者。一心三觀如大論。此則已當徧四教.釋三觀也。前約苦等.即是藏通。經八解脫.如下第二十八經中說。 【疏】無諍有三解。一云。慈心成故無諍。二云。空解明故無諍。三云。隨心覺照.與物不諍。本際智者。二解。一空解為本際.故阿若憍陳如名了本際。二以邊際智.緣延促自在.為本際智。  無諍下.三解中初義屬藏.次義屬通.後義收別圓。經諸神通.六種不同.故云諸也。亦是修發不同.或漏無漏.故云諸。  △三總結。 善男子。以是義故。慈是真實。非虛妄也。若有人問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以是義故。慈是真實。非虛妄也。 【疏】以是義下.第三總結。  △四實能徧諸法二。初科分。 【疏】善男子能為善者下.是第四實徧。即是諸善.亦是徧於一切善法.明圓慈轉顯。又二。先明即大乘諸善.一十五句。次明即小乘諸善.有十六句。  實徧下二句。上句云即是諸善.下云徧於諸善者。由即故徧.由徧故即。而即顯體同.徧顯廣攝。先明即大乘善者。是實相.隨淨緣.故有十五句異。即小乘善者。是實相隨染緣.故有十六句異。而皆隨緣不變.即事而理。以佛界名淨.九界名染.故知小乘是染緣也。  △二初十下。隨釋二。初明即大乘諸善。 善男子。能為善者名實思惟。實思惟者即名為慈。慈即如來。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來。如來即慈。善男子。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者能為一切眾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即是慈也。當知慈者即是如來。善男子。慈者即是眾生佛性。如是佛性久為煩惱之所覆蔽。故令眾生不得覩見。佛性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大空。大空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虛空。虛空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樂。樂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淨。淨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我。我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甘露。甘露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者即是一切菩薩無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者即是諸佛世尊無量境界。無量境界即是慈也。當知是慈即是如來。 【疏】初十五句。句句中.皆結是如來慈。  △二明即小乘諸善。 善男子。慈若無常。無常即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是苦。苦即是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不淨。不淨即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無我。無我即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妄想。妄想即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不名檀波羅蜜。非檀之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善男子。慈若不能利益眾生。如是之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不入一相之道。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不能覺了諸法。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不能見如來性。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見法。悉是有相。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有漏。有漏慈者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有為。有為之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不能住於初住。非初住慈。當知即是聲聞之慈。善男子。慈若不能得佛十力四無所畏。當知是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能得四沙門果。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疏】慈若無常下.是第二徧小乘善法十六句。亦句句後皆結是聲聞慈。  △五實不可思議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慈若有無下.第五明實不可思議。又四。一歎大慈體。二歎行慈人。三歎詮慈教.即大涅槃。四歎說慈主。  △二初歎下。隨釋四。初歎大慈體二。初破古解二。初敘三解。 善男子。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如是之慈。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能思議。善男子。慈若不可思議。法不可思議。佛性不可思議。如來亦不可思議。 【疏】初歎慈體。舊有三解。一云。眾生慈緣有。法緣緣無。無緣緣非有非無。二云。初地至三地.空心多.故是無。四地至七地.有心多.故是有。八地至十地.有無並觀.故云非有非無。三云。同據佛果妙有.故是有。無生死界.故是無。冥真.故非有非無。  二云下.以十地判三慈。古人雖用歡喜等十地之名.而此釋義.乃屬通位。良由不分四教.所以致此淆混。若是別位.則始終顯中.豈得云空心等耶。今師於妙玄明通位.義與此同。疏云空心多者。妙玄云。通菩薩從乾慧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四地下.玄云。從薄地用遊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八地下.玄云。從支佛地學二觀雙照.入菩薩地.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今云並觀.只是雙照.而云是雙非者。以照俗則非真.照真則非俗.故於雙照得雙非名.是知古釋不出通意。冥真故非有非無者。以佛果妙有.冥合真空.故非有無。  △二今言下。次第破。 【疏】今言不然。緣五陰法.如何是無。若是無者.即應入真。既不入真.何得是無。有若是無.無緣何異。  今言下.今破緣五陰等者。破初師。疏主意以生緣法緣.與假實名同。謂生緣即眾生假名.法緣即五陰實法。假實俱是生死有法.初師豈得云法緣緣無耶。故云五陰法如何是無也。又若下.縱破。若謂法緣是無.又與無緣如何區別.故云無緣何異。此由古人但明二諦.以配三慈。雖有雙非之言.但約空假互奪。故使疏主順彼立義.以法緣是有.無緣屬無.並而破之。若約今家.以此三慈.敵對三諦.則無此難。 【疏】又初地至三地.豈一向空。又非有無.豈皆佛地。今文歎於行慈之人。但行慈者皆有雙非.不必唯佛。  又初下.破第二師。豈一向空者。若是別位.則見中道.故非空。若是通位.乾慧性地實未證空.亦非一向。又非下.正破第二師云八地至十地是雙非也。以第十是通教佛地故。以今經明行無緣慈者.正是因人.豈是佛地。此亦兼破第三家.同據佛義也。  △二此乃下。明今釋三。初歸宗明義。 【疏】此乃正明梵行中意。若緣淨.淨是無。若緣不淨.淨是有。若緣非淨非不淨.是非有非無。不並不別。  此乃下.明今釋也。若緣等者.即前三慈各具此三.故無有無之難。然亦不妨以此三慈.敵對三諦。今於一一慈中各有三者.乃即一而三。  △二又緣下。約諦釋成。 【疏】又緣於三諦。緣真故無緣.俗故有緣.中故非有非無。  又緣於三諦等者。此以三諦釋三淨義.以前三淨即三諦故。  △三中論下。引論通證二。初引論。 【疏】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道義。  引中論者。通證三慈.各具三諦。  △二問下。釋疑。 【疏】問。四句是戲論.何以釋經。答。定性四句即是戲論.假名四句非是戲論。  假名四句者。謂此四句無定四執.其體互融。故以有無雙非.以判三慈.而非戲論。  △二歎行慈人。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修如是慈。雖復安於睡眠之中而不睡眠。勤精進故。雖常覺寤亦無覺寤。以無眠故。於睡眠中諸天雖護亦無護者。不行惡故。眠不惡夢。無有不善。離睡眠故。命終之後。雖生梵天亦無所生。得自在故。善男子。夫修慈者能得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 【疏】菩薩住於下.第二歎行慈人。  經覺寤.居効反。寤.亦覺也。蒼頡篇。覺而有言曰寤。  △三歎詮慈教。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能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 【疏】是大涅槃下.第三歎詮慈之教。  △四歎說慈主。 諸佛如來亦得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 【疏】諸佛如來下.第四歎說慈之主。  △三答縱難二。初標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三追答第二縱難。  △二前難下。隨釋二。初牒問請答。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所有思惟悉是真實。聲聞緣覺非真實者。一切眾生。何故不以菩薩威力等受快樂。若諸眾生實不得樂。當知菩薩所修慈心為無利益。 【疏】前難云。慈悲若實.應有利益。故更牒問請答.還復進退兩難。一就實修慈為難。若佛實修.應與眾生。何以眾生不得慈益。若慈不能與眾生益.慈即無用。  若佛實修下.經云菩薩.疏云佛者.因果互舉。  △二正答二。初分科。 【疏】答又三。初明實有益。二引事證。三結歎不思議。初又三。前倡有益。次善男子下.釋益。三以是義故下.結益。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明實有利益三。初唱有益。 佛言。善男子。菩薩之慈非不利益。 【疏】初如文。  △二釋益。 善男子。有諸眾生或必受苦。或有不受。若有眾生必受苦者。菩薩之慈為無利益。謂一闡提。若有受苦不必定者。菩薩之慈則為利益。令彼眾生悉受快樂。善男子。譬如有人遙見師子。虎豹豺狼。羅剎鬼等。自然生怖。夜行見杌。亦生怖畏。善男子。如是諸人自然怖畏。眾生如是見修慈者。自然受樂。 【疏】次釋益。若定業不轉.則不得益。若不定業.則得益也。雖是定業.若修善者還成不定。如定壽八十.此不可轉。若中間非橫.慈即益之.云何定業。  中間非橫者。謂合得八十壽.而或夭折。故假慈力.除橫死夭折.而得定壽也。念佛作福能延壽者.應知但是免橫而已。今文據長.且云八十。其或定壽二十三十等.中間亦有非橫.則慈能益之。然亦假機緣樂善.慈方為益.感應道交.因緣和合.非孤然也。顏子行仁.而壽三十者。此乃得其定壽.安可謂行仁.反招短折耶。故知三十之壽.自由往因.中無非橫.功由現善.行仁之益明同指掌。楊子法言曰。或問壽可益乎。曰。德。曰。回牛之行德矣.曷壽之不益也。曰。德故爾。如回之殘.牛之賊也.焉得爾。李軌注云。言復甚也。 【疏】如初興殺.起重毒害。殺時決定.殺後暢快.並起恚心。此業即定.則不能與樂。若不定者.慈能與樂。  如初下.以不殺是長壽因.殺害是短命因。故舉殺業.三時無悔以明定業。一時有悔.則成不定。殺業既爾.盜等例然。惡業既爾.善業亦然。且如不殺放生.三時無悔.則後受果報.乃獲長壽.而無橫夭。此乃定業感定報也。一時有悔者。雖感長壽.不免橫死.故假佛慈.益之免橫。 【疏】問。業自不定.自應得樂.何須慈與。答。業雖不定.或轉成定。若得慈益.轉重為輕。見虎豹等自然生怖者.喻行慈者人見生喜。  問業自下.據惡業為問耳。轉重為輕者。例如小般若云。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亦同十住婆沙論云。願今身償.不惡道受也。  △三結益。 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修慈是實思惟。非無利益。  △二引事證二。初標科敘意。 【疏】善男子我說是慈有無量門下.第二引事為證。凡舉八事.慈運神通.以救眾生。  △二初事下。隨文釋義八。初伏醉象。 善男子。我說是慈有無量門。所謂神通。善男子。如提婆達教阿闍世欲害如來。是時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闍世王即放護財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諸弟子。其象爾時蹋殺無量百千眾生。眾生死已。多有血氣。是象嗅已。狂醉倍常。見我翼從被服赤色。謂呼是血。而復見趣我弟子中。未離欲者四散馳走。唯除阿難。爾時王舍城中一切人民。同時舉聲。號哭流淚。作如是言。怪哉。如來今日終沒。如何正覺一旦散壞。是時調達心生歡喜。瞿曇沙門滅沒甚善。從今已往。真是不現。快哉此計。我願得遂。善男子。我於爾時為欲降伏護財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其心怖畏。尋即失糞。舉身投地。敬禮我足。善男子。我時手指。實無師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調伏。 【疏】初事中文云謂呼是血者。有三解。此是十二年前未制壞色.故純著赤。二云。五部不同。十誦.一衣三種雜點。五分四分.三隨著一。謂青泥木蘭.木蘭赤色。三云。三色衣中一衣即用三色點之.如大豆許。但諸弟子併著點衣.但其點雖小.遙望猶赤。  青泥者。青謂銅青等染.泥謂雜泥等染.即黑色也。然此青黑實非正色。木蘭赤色亦然.木蘭謂菓汁染等。南山云。予於益郡親見木蘭.樹皮赤黑.色鮮明.可以為染。但其點小等者。謂著木蘭.雖以青黑點之.遙望還是赤色。有本其點下或剩雖字者非。  △二降力士。 復次善男子。我欲涅槃始初發足向拘尸那城。有五百力士於其中路平治掃灑。中有一石。眾欲舉移。盡力不能。我時憐憫。即起慈心。彼諸力士尋即見我以足拇指舉此大石。擲置虛空。還以手接。安置右掌。吹令碎末。復還合之。令彼力士貢高心息。即為略說種種法要。令其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如來爾時實不以指舉此大石。在虛空中還置右掌。吹令碎末。復合如本。善男子。當知即是慈善根力。令諸力士見如是事。 【疏】次五事可見。  △三化盧至。 復次善男子。此南天竺有一大城名首波羅。於是城中有一長者。名曰盧至。為眾導主。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植諸善本。善男子。彼大城中一切人民。信伏邪道。奉事尼犍。我時欲度彼長者故。從王舍城至彼城邑。其間相去六十五由旬。佛與大眾步行而往。為欲化度彼諸人故。尼犍聞我欲至彼城。即作是念。沙門瞿曇若至此者。此諸人民便當捨我。不復供給。我等窮悴。如何存活。諸尼犍輩各各分散告彼城人。沙門瞿曇今欲來此。然彼沙門委棄父母。東西馳騁。所至之處。能令土地五穀不登。人民饑饉。死亡者眾。病瘦相尋。無可救解。瞿曇無賴。純將諸惡羅剎鬼神以為侍從。無父無母孤窮之人。而來諮啟為作門徒。所可教詔純說虛空。隨其至處。初無安樂。彼人聞已。即懷怖畏。頭面敬禮尼犍子足。白言。大師。我等今者當設何計。尼犍答言。沙門瞿曇性好叢林。流泉清水。外設有者宜應破壞。汝等便可相與出城。斬伐林木勿令有遺。流泉井池填以臭穢。堅閉城門。各嚴器仗。當壁防護。勤自固守。彼設來者。莫令得前。若不前者。汝當安隱。我等亦當作種種術。令彼瞿曇復道還去。彼諸人民聞是語已。敬奉施行。斬伐樹木。污辱諸水。莊嚴器仗牢自防護。善男子。我於爾時至彼城已。不見一切樹木叢林。唯見諸人莊嚴器仗。當壁自守。見是事已。尋生憐憫。慈心向之。所有樹木還生如本。復更生長其餘諸樹。不可稱計。河池泉井其水清淨。盈滿其中如青琉璃。生眾雜華彌覆其上。變其城壁為紺琉璃。城內人民悉得徹見我及大眾。門自開闢。無能制者。所嚴器仗變成雜華。盧至長者而為上首。與其人民俱共相隨。來至我所。我即為說種種法要。令彼諸人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化作種種樹木。清淨流水盈滿河池。變其本城為紺琉璃。令彼人民徹見我身。開其城門器仗為華。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能令彼人見如是事。  經南天竺者。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賢豆.皆訛也。正言印度。印度.月名。良以彼土聖賢.相繼開悟羣生.照臨如月.因以名也。經馳騁.丑領反。廣雅。馳.奔也。騁.走也。  △四度女人。 復次善男子。舍衛城中有婆羅門女。姓婆私吒。唯有一子。愛之甚重。遇病命終。爾時女人愁毒入心。狂亂失性。裸身無恥。遊行四衢。啼哭失聲。唱言。子子汝何處去。周徧城邑。無有休已。而是女人已於先佛植眾德本。善男子。我於是女起慈憫心。是時女人即得見我。便生子想。還得本心。前抱我身。如愛子法。我時即告侍者阿難。汝可持衣與是女人。既與衣已。便為種種說諸法要。是女聞法。歡喜踊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非彼子。彼非我母。亦無抱持。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  經私吒.竹嫁反。  △五途割瘡。 復次善男子。波羅奈城有優婆夷。名摩訶斯那達多。已於過去無量先佛種諸善根。是優婆夷夏九十日。屈請眾僧。奉施醫藥。是時眾中有一比丘身嬰重病。良醫診之。當須肉藥。若得肉者病則可除。若不得肉。命將不全。時優婆夷聞醫此言。尋持黃金徧至市里。唱如是言。誰有肉賣。吾欲買之。若有肉者當等與金。周徧城市。悉不能得。是優婆夷尋自取刀割其股肉。切以為羹。下種種香。施病比丘。比丘服已。病即得差。是優婆夷患瘡苦惱不能堪忍。即發聲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於爾時在舍衛城聞其音聲。於是女人起大慈心。是女尋見我持良藥途其瘡上。還復如本。我即為說種種妙法。聞法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往至波羅奈城。持藥塗彼優婆夷身。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  經割其股肉者。運曆曰。唐開元二十七年.明州俚人陳藏器.撰本艸拾遺云。人肉治羸疾。自是閭閻相効割股。藏器葢依此經也。  △六摩調達。 復次善男子。調達惡人貪不知足。多服酥故。頭痛腹滿。受大苦惱。不能堪忍。發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時住在優禪尼城。聞其音聲。即生慈心。爾時調達尋便見我往至其所。手摩頭腹。授與鹽湯而令服之。服已平復。善男子。我實不往提婆達所。摩其頭腹。授湯令服。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提婆達見如是事。  △七救群賊。 復次善男子。憍薩羅國有諸群賊。其數五百。群黨抄劫為害滋甚。波斯匿王患其縱暴。遣兵伺捕。得已挑眼。逐著黑闇叢林之下。是諸群賊已於先佛植眾德本。既失目已。受大苦惱。各作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等今者無有救護。啼哭號咷。我時住在祇洹精舍。聞其音聲。即生慈心。時有涼風吹香山中。種種香藥滿其眼眶。尋還得眼。如本不異。諸賊開眼。即見如來住立其前而為說法。賊聞法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作風吹香山中種種香藥。住其人前而為說法。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群賊見如是事。 【疏】第七事初云憍薩羅舍衛者。或有言是一國異名.或云憍薩是附庸國。其國有賊.故波斯遣兵。  是附庸者。此謂五等諸侯列國.外不滿百里小國也。庸.用也。謂國邑微小.不能自通於天子.以國內稅賦附用於大國諸侯也。  △八醫釋女。 復次善男子。琉璃太子以愚癡故。廢其父王。自立為主。復念宿嫌。多害釋種。取萬二千釋種諸女。刖劓耳鼻。斷截手足。推之坑塹。時諸女人身受苦惱。作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等今者無有救護。復大號咷。是諸女人已於先佛種諸善根。我於爾時在竹林中。聞其音聲。即起慈心。諸女爾時見我來至迦毘羅城。以水洗瘡。以藥塗之。苦病尋除。耳鼻手足還復如本。我時即為略說法要。悉令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於大愛道比丘尼所如法出家。受具足戒。善男子。如來爾時實不往至迦毘羅城以水洗瘡。藥塗止苦。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悲喜之心亦復如是。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慈思惟。即是真實非虛妄也。  經復念宿嫌者。稚年被釋種.罵為妾子故。經劓.魚器反.割鼻也。  △三結歎不思議。 善男子。夫無量者不可思議。菩薩所行不可思議。諸佛所行亦不可思議。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疏】善男子下.第三結歎。夫無量者不可思議.乃是通歎。菩薩所行不可思議.歎次第慈。諸佛所行.即歎圓慈。是大乘典即是歎教.皆不思議.俱會一圓。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說不可量。 梵行品之二(會疏卷第十五)  △二明四心果二。初分科懸釋二。初分科。 【疏】梵行品之二。起卷。是第二明四心果。又為二。初明三心極愛地果.次明捨心空平等地果。  △二舊二下。懸釋二。初敘舊解二。初舊解二。初約未成已成釋。 【疏】舊二解。一云。三心未成.但共一果。一心已成.獨得一果。  一心已成者。即捨心離著也。古人意謂.見他離苦得樂而生歡喜。若不離著.梵行不成.故云一心已成也。  △二約有行空行釋。 【疏】二云。三心同是有行.故共一果。一心空行.獨得一果。  △二義皆下。今破二。初破初義。 【疏】義皆不然。三心未成.何以得果。  △二又四下。破次義。 【疏】又四心同緣眾生.同緣於法.同是有行。同緣無緣.同是無行。有無既同.三一應等。  △二今亦下。明今釋。 【疏】今亦一往別圓兩判。別者即理而事。慈悲喜三.與愛相扶.故制一果。捨心扶空.故獨一果。若圓判者.上明一慈即悲喜捨.圓慈即徧一切諸法。無法不收.果豈隔別。特是文略.亦是互現(云云)。  今亦一往者。且以三一各立一果.義當歷別。四心互通.義當圓融。若二往者。不應兩判.但是文略及互現耳。即理而事者。內證三德之理.而外運四心之事。與愛相扶者。以慈等被物.如母愛子.故制其果.名為極愛。捨心下.可解。是則雖有四心.但成二類。前三屬有.後一符空.故但二果。果豈隔別者。既四心互具.理合一心皆有二果。經明三一各有一果者。蓋是佛言隱略.故云文略。又是佛言巧妙.互現其名。三心得極愛果.非無平等果。捨心得平等果.非無極愛果。故云互現。  △二一子下。隨文解義二。初明三心極愛地果二。初分科。 【疏】一子地.文為二。初明地果.後論義。初先唱章門.次解釋。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明地果二。初唱章門。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慈悲喜已。得住極愛一子之地。 【疏】初文。舊云是性地。二云八地已上。三云是初地。今明不然。先明聖行.即是自行。已云初地.此明梵行.即是化他。先之自行已入初地.化他何容但是性地.何容超至八地已上。斯皆若過若不及。正是初地.證化他果。  若過若不及者。今明梵行之果.正在別初地.即圓初住。若云八地是太過。若云性地.乃通教內凡.是不及。俱不得中也。  △二解釋二。初標兩章。 善男子。云何此地名曰極愛。復名一子。 【疏】云何此地去.是解釋。先標兩章.謂極愛一子。然極愛故一子.一子故極愛.不應有異。而今分別.極愛就心.一子就境。子非我內.故言外境。  子非我內者。子是所愛境.非能愛心也。  △二解釋二。初分科。 【疏】次釋中凡舉五譬。初譬釋極愛.四譬釋一子。結判分明。  結判分明者。初文末結云名曰極愛.後四文末皆結云名一子.分明若此也。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一譬釋極愛。 善男子。譬如父母見子安隱。心大歡喜。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視諸眾生同於一子。見修善者。生大歡喜。是故此地名曰極愛。 【疏】初如文。  △二四譬釋一子四。初第二譬。 善男子。譬如父母見子遇患。心生苦惱。憫之愁毒。初無捨離。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眾生為煩惱病之所纏切。心生愁惱。憂念如子。身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為一子。 【疏】譬如父母下.第二譬。菩薩見諸凡夫起惡.因是生悲。  見諸凡夫者。即是見人天道.起四趣惡因也。  △二第三譬。 善男子。如人小時拾取土塊。糞穢瓦石。枯骨木枝。置於口中。父母見已。恐為其患。左手捉頭。右手挑出。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眾生法身未增。或行身口意業不善。菩薩見已。則以智手拔之令出。不欲令彼流轉生死。受諸苦惱。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疏】如人小時下.第三別譬。發心學人起於取著。土塊等譬五陰.下文合云身口意業。左譬實智.右譬權智。又左譬定觀.右譬智拔。捉頭救其身非.挑出救其口過。  別譬發心等者。謂依四教發心學人.即是四聖法界初心也。故兼前文.則慈被十界.怡然理順。 起於取著者。四教四門.各執成著。譬五陰者。皆由緣陰.執有我身.於是便計我解為是.他學為非。諸惑浩然.潤彼三業.招感生死.何莫由斯。左譬實等者。西方君父師.皆面東.故左在北屬陰.陰靜譬實。右在南屬陽.陽散譬權。定觀智拔.義亦如是。定止散動.譬父母見已.及與左手.故云定觀。觀.見也。智能破惑.譬右手。總上權實定慧.是拔彼意業之惡。既雙以左右配拔意業.故單以捉頭譬救身.挑出譬救口。  △三第四譬。 善男子。譬如父母所愛之子捨而終亡。父母愁惱。願與并命。菩薩亦爾。見一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俱生地獄中。何以故。是一闡提若受苦時。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當為說種種法。令彼得生一念善根。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疏】譬如父母下.第四別譬。眾生感於苦果.故言同生地獄。  別譬苦果者。以前二文俱譬惡因.故此別明所感之果。  △四第五譬。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其子睡寤。行住坐臥。心常念之。若有罪咎。善言誘諭。不加其惡。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見諸眾生若墮地獄畜生餓鬼。或人天中造作善惡。心常念之。初不放捨。若行諸惡。終不生瞋以惡加之。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疏】譬如父母下.第五通譬救因果。  第五通譬.則兼前三文。經若墮地獄是果.造作善惡是因。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去.第二論義。兩番問答。初番論義.次番領解。初中先問次答。初問為二。一直申不解。次若諸菩薩下.正是論義。或云五難.或云三難。一難殺婆羅門。二難罵提婆達多。三舉須菩提為況。初殺婆羅門。又三。  直申不解者。如佛向舉五譬.皆住極愛.及一子地。復云殺婆羅門.其義秘密.故我淺智不解。或云五難者。即開初殺婆羅門難為三.并下二文.故有五也。  △二一何下。隨釋二。初論義二。初問二。初直申不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其言祕密。我今智淺。云何能解。  △二正論義三。初難殺婆羅門三。初何故殺。 【疏】一何故殺。 若諸菩薩住一子地能如是者。云何如來昔為國王行菩薩道時。斷絕爾所婆羅門命。  △二應護念。 若得此地。則應護念。 【疏】二應護念。  經則應護念者。既住一子地.則應護念.何故行殺。  △三何不墮獄。 若不得者。復何因緣不墮地獄。 【疏】三何不墮獄。  經若不得等者。若不言住此地.應同凡夫.行殺墮獄.又何不墮。  △二難罵達多。 若使等視一切眾生。同於子想。如羅羅。何故復向提婆達多說如是言。癡人無羞。食人涕唾。令彼聞已。生於瞋恨。起不善心。出佛身血。提婆達多造是惡已。如來復記當墮地獄一劫受罪。世尊。如是之言。云何於義不相違背。 【疏】若使等視者.是第二罵調達。  △三舉須菩提為況。 世尊。須菩提者住虛空地。凡欲入城求乞飲食。要先觀人。若有於己生嫌嫉心則止不行。乃至極饑猶不行乞。何以故。是須菩提常作是念。我憶往昔於福田所生一惡念。由是因緣。墮大地獄。受種種苦。我今寧饑終日不食。終不令彼於我起嫌。墮於地獄。受諸苦惱。復作是念。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若有眾生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行臥亦爾。是須菩提護眾生故。尚起是心。何況菩薩。菩薩若得一子地者。何緣如來出是麤言。使諸眾生起重惡心。 【疏】三舉須菩提.小乘況大。小乘尚乃護生若此.況佛果滿.猶有殺罵。若慈.何故令人增長煩惱。  △二答三。初分科。 【疏】汝今不應下.第二佛答.答前三問.但不次第。初答況難。次答殺難。三答罵難。  △二問何下。述意。 【疏】問。何故不次。答。只是逐近.何必須次.是例甚多。然況難最劇.何者。說師無慈.不及弟子。是故前遣仍呵責之.言其不應。先總呵。次舉七事.別別呵之。  不及弟子者。弟子即須菩提。  △三初言下。隨釋三。初答況難二。初總呵。 佛告迦葉。汝今不應作如是難言。佛如來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  △二舉七事別呵七。初呵。 善男子。假使蚊嘴能盡海底。如來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 【疏】初言蚊嘴者。鳥口尖者曰嘴。蚊口似此.以類名之。  △二呵。 善男子。假令大地悉為非色。水為乾相。火為冷相。風為住相。三寶佛性及以虛空作無常相。如來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  △三呵。 善男子。假使毀犯四重禁罪及一闡提謗正法者。現身得成十力無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來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  △四呵。 善男子。假使聲聞辟支佛等常住不變。如來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  △五呵。 善男子。假使十住諸菩薩等犯四重禁。作一闡提誹謗正法。如來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  △六呵。 善男子。假使一切無量眾生斷滅佛性。如來究竟入般涅槃。如來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 【疏】中五可見(云云)。  △七呵。 善男子。假令擲羂能繫縛風。齒能破鐵。爪壞須彌。如來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寧與毒蛇同共一處。內其兩手餓師子口。佉陀羅炭用洗浴身。不應發言如來世尊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善男子。如來真實能為眾生斷除煩惱。終不為作煩惱因緣也。 【疏】最後文中更有多事。於中云寧與毒蛇等。總寄迦葉.誡制愚蒙。  經佉陀羅炭者。僧亮云。一燒六日乃滅.堅利傷人。總寄迦葉者。由迦葉問故.寄而斥之。以誡後代無智.謂佛實罵實殺之者。  △二答殺難二。初標示。 【疏】善男子如汝所言下.第二答殺難.還酬三意。  △二今初下。隨釋三。初答何故殺三。初牒問。 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往昔殺婆羅門者。 【疏】今初答何故殺。而實非殺.廣舉六度。文為三。先牒問。  △二正答。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乃至蟻子尚不故殺。況婆羅門。菩薩常作種種方便。惠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夫施食者則為施命。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常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修不殺戒。得壽命長。菩薩摩訶薩行尸波羅蜜時。則為施與一切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慎口無過。得壽命長。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常勸眾生莫生怨想。推直於人。引曲向己。無所諍訟。得壽命長。是故菩薩行羼提波羅蜜時。已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精勤修善。得壽命長。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常勸眾生勤修善法。眾生行已。得無量壽命。是故菩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已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修攝心者。得壽命長。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勸諸眾生修平等心。眾生行已。得壽命長。是故菩薩行禪波羅蜜時。已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於諸善法不放逸者。得壽命長。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勸諸眾生於諸善法不生放逸。眾生行已。以是因緣得壽命長。是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已施眾生無量壽命。 【疏】次正答。  △三結實不殺。 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終無奪命。 【疏】三結實不殺。  △二酬其護念問三。初牒問。 善男子。汝向所問。殺婆羅門時得是地不。 【疏】汝向所問下.酬其護念問。亦三。先牒問。  △二正釋二。初對上辨異。 善男子。我時已得。以愛念故。斷其命根。非惡心也。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愛之甚重。犯官憲制。是時父母以怖畏故。若擯若殺。雖復擯殺。無有惡心。菩薩摩訶薩為護正法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謗大乘者。即以鞭撻苦加治之。或奪其命。欲令改往。遵修善法。菩薩意常作是思惟。以何因緣能令眾生發起信心。隨其方便要當為之。諸婆羅門命終之後。生阿鼻地獄。即有三念。一者自念我從何處而來生此。即自知從人道中來。二者自念我今所生為是何處。即便自知是阿鼻獄。三者自念乘何業緣而來生此。即便自知乘謗方等大乘經典。不信因緣。為國主所殺而來生此。念是事已。即於大乘方等經典生信敬心。尋時命終。生甘露鼓如來世界。於彼壽命具足十劫。 【疏】次我時已得下.是正釋。上迦葉問.未得不動地時.得破戒不。佛答言得。此中答云。殺時已得一子之地。二文云何一解云。上問家問未得.佛答云得地及破戒。二解云。上言未得.未得於真。此中言得.即得於真。  上迦葉問等者。引聖行文與此辯異。一解下.出二家釋義。初家全非上佛答意。且上答意者.謂雖未得不動地.為護法故.為驅遣惡人故.破戒無罪。而云得地及破戒者.非上答意.人師妄說。若然者.則是未得地.不許破戒也。二解下.次師解義與上文合。只由得地入真.則可見機破戒.其理必然。故前但問未得真時有緣得破否.故佛答云得。是知前云破戒.是未得入真。凡位遇弘法緣.則許破戒。此破殺戒是入分真聖位.見機因殺得益故破.故云即得於真也。  △二舊解下。正釋行殺二。初敘三師二解。 【疏】舊解云。是見機殺.故云無罪。河西云。一大悲心.恐其墮獄。二為護法。其既謗法.是故殺之.令免謗罪。三為滅邪見。四生其信心。作此觀之.亦似實殺。興皇云。是示現殺。如前童子盜聽.如後罵於調達。  △二今問下。歷破示義二。初三師解義偏局違經。 【疏】今問。若是化殺.豈有地獄三念.甘露十劫之事。若皆是化.如來所作為利益誰。若俱非化.童子死已.後生何處。故知二解不可偏用。  △二若得下。權實隨文不可一例。 【疏】若得意者.理在其間。  理在其間者。前殺聽戒童子是化.今云殺婆羅門是實.不可一例局文.謂二俱是實.及二俱是化也。經憲制。爾雅。憲制.法則也。廣雅。制.禁也。  △三結。 善男子。以是義故。我於往昔乃與是人十劫壽命。云何名殺。 【疏】三以是義下.結。  △三酬不墮問三。初反問。 善男子。若人掘地。刈草斫樹。斬截死屍。罵詈鞭撻。以是業緣。墮地獄不。 【疏】善男子若人掘地下.三酬其不墮問。又三。一更反問。  △二迦葉答。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應墮地獄。何以故。如佛昔為聲聞說法。汝諸比丘於諸草木莫生惡心。何以故。一切眾生因惡心故墮於地獄。 【疏】二迦葉答。如文。  △三正答二。初分科。 【疏】佛讚下.第三正答。又三。一歎述。二簡內外諸殺。三會通所問。  △二此下。隨釋三。初述歎。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應善受持。善男子。若因惡心墮地獄者。菩薩爾時實無惡心。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乃至蟲蟻。悉生憐憫利益心故。所以者何。善知因緣諸方便故。以方便力。欲令眾生種諸善根。善男子。以是義故。我於爾時以善方便。雖奪其命而非惡心。 【疏】此初歎述。明惡心殺草.尚得罪者。若無惡心.殺人無罪。  △二簡內外諸殺。 善男子。婆羅門法。若殺蟻子滿足十車。無有罪報。蚊虻蚤虱。猫狸師子。虎狼熊羆。諸惡蟲獸。及餘能為眾生害者。殺滿十車。鬼神羅剎。拘槃茶。迦羅富單那。顛狂乾枯諸鬼神等。能為眾生作嬈害者。斬奪其命。悉無罪報。若殺惡人則有罪報。殺已不悔。則墮餓鬼。若能懺悔。三日斷食。其罪消滅。無有遺餘。若殺和尚。害其父母。女人及牛。無數千年在地獄中。 【疏】婆羅門法下.次簡內外。初簡外殺。如文。  經熊羆.胡弓彼宜反。說文。熊如豕.山居冬蟄。爾雅。羆如熊黃白。經和尚.外道名師也.故和尚之名內外通有。僧傳云。郁波弟耶.此云常近受持者。苑法師云。西域流俗謂之殟社。于闐疏勒云鶻社。此方訛略.云和尚也。羅什翻為力生。 善男子。佛及菩薩知殺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蟻子。乃至一切畜生。唯除菩薩示現生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願因緣示受畜生。是名下殺。以下殺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具受下苦。何以故。是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殺者具受罪報。是名下殺。中殺者。從凡夫人至阿那含。是名為中。以是業因。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具受中苦。是名中殺。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是名為上。以是業因。墮於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上苦。是名上殺。 【疏】佛及菩薩下.簡內。  △三會通所問。 善男子。若有能殺一闡提者。則不墮此三種殺中。善男子。彼諸婆羅門等一切皆是一闡提也。譬如掘地。刈草斫樹。斬截死屍。罵詈鞭撻。無有罪報。殺一闡提亦復如是無有罪報。何以故。諸婆羅門。乃至無有信等五法。是故雖殺。不墮地獄。 【疏】善男子若有能殺下.第三會通。言殺無罪者。下文云。施一闡提得千倍報.施一餓狗得百倍報。而此中云殺闡提言無罪者.互明與奪。若據闡提.現在無善.害之無罪。過去五戒.感報人身.勝於畜生.故報千倍。  經譬如掘地(至)無有罪報者。瞋心掘地.寧有罪報。慈心殺闡提.的無罪也。  △三答罵難二。初分科。 【疏】汝上所言下.第三答其罵難。亦為三。牒問.正釋.結會。  △二隨釋三。初牒問。 善男子。汝上所言。如來何故罵提婆達多癡人食唾。 【疏】初如文。  經癡人食唾者。調達化為小兒.坐闍王床上.王以唾飼之。  △二正釋二。初總略述意。 汝亦不應作如是難。何以故。諸佛世尊凡所發言不可思議。善男子。或有實語為世所愛。非時非法不為利益。如是之言我終不說。善男子。或復有言麤獷虛妄。非時非法聞者不愛。不能利益。我亦不說。善男子。若有語言雖復麤獷。真實不虛。是時是法能為一切眾生利益。聞雖不悅。我要說之。何以故。諸佛世尊應正徧知知方便故。 【疏】次釋中引昔七事為證。又為二。初總略述意。  △二別舉七事。 善男子。如我一時遊彼曠野。聚落叢樹。在其林下。有一鬼神即名曠野。純食肉血。多殺眾生。復於其聚日食一人。善男子。我於爾時為彼鬼神廣說法要。然彼暴惡。愚癡無智。不受教法。我即化身為大力鬼。動其宮殿。令不安所。彼鬼於時將其眷屬出其宮殿。欲來拒逆。鬼見我時。即失心念。惶怖躄地。迷悶斷絕。猶如死人。我以慈憫手摩其身。即還起坐。作如是言。快哉今日還得身命。是大神王具大威德。有慈憫心赦我愆咎。即於我所生善信心。我即還復如來之身。復更為說種種法要。令彼鬼神受不殺戒。即於是日曠野村中。有一長者次應當死。村人已送付彼鬼神。鬼神得已。即以施我。我既受已。便為長者更立名字。名手長者。爾時彼鬼即白我言。世尊。我及眷屬唯仰血肉以自存活。今已受戒。當何資立。我即答言。從今當勅聲聞弟子。隨有修行佛法之處。悉當令其施汝飲食。善男子。以是因緣為諸比丘制如是戒。汝等從今常當施彼曠野鬼食。若有住處不能施者。當知是輩非我弟子。即是天魔徒黨眷屬。善男子。如來為欲調伏眾生。故示如是種種方便。非故令彼生怖畏也。善男子。我亦以木打護法鬼。又於一時在一山上。推羊頭鬼令墮山下。復於樹頭撲護獼猴鬼。令護財象見五師子。使金剛神怖薩遮尼犍。亦以針刺箭毛鬼身。雖作如是。亦不令彼諸鬼神等有殘滅者。直欲令彼安住正法。故示如是種種方便。 【疏】次如我一時下.別舉七事。  七事中明降曠野鬼。即比丘出生本起也。今佛寺圖於門壁二神像者.即曠野鬼及佛化身。其為居士形立於後者.即手長者。其女像即鬼子母。亦是出生本緣。見十誦律。故古人并而圖之。寄歸傳云。或圖門屋下.或畫食厨邊。經唯仰.語向反。韻集云。仰.恃也。謂取資於人曰仰.仰亦望也。  △三結會。 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罵辱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亦不愚癡食人涕唾。亦復不生惡趣之中阿鼻地獄受罪一劫。亦不壞僧。出佛身血。亦不違犯四重之罪。誹謗正法大乘經典。非一闡提。亦非聲聞辟支佛也。善男子。提婆達多者。實非聲聞緣覺境界。唯是諸佛之所知見。善男子。是故汝今不應難言。如來何緣呵責罵辱提婆達多。汝於諸佛所有境界。不應如是生於疑網。 【疏】我於爾時下.三結會所問。  △二領解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領解。又二。先領.次述成。  △二四味下。隨釋二。初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譬如甘蔗。數數煎煮得種種味。我亦如是。從佛數聞。多得法味。所謂出家味。離欲味。寂滅味。道味。世尊。譬如真金。數數燒打。鎔銷鍊冶。轉更明淨。調和柔軟。光色微妙。其價難量。然後乃為人天寶重。世尊。如來亦爾。鄭重諮問。則得聞見甚深之義。令深行者受持奉修。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後為諸人天所宗。恭敬供養。 【疏】四味者。即四諦味。出是出苦味.離是離集味.滅道如文。  △二述成。 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菩薩摩訶薩為欲利益諸眾生故。諮啟如來如是深義。善男子。以是義故。我隨汝意。說於大乘方等甚深祕密之法。所謂極愛如一子地。  △二明捨心空平等果二。初總分辨示。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明捨心果。文為二。初明空平等.二辨知見。所以然者。即寂而照.即空而有.即實而權。上三心果.即事而理。而後結云諸佛境界.即事而理.與今互顯。  所以然下.示生起意也。所以初明平等.次辯知見者。只由平等是法性寂義.知見是法性照義。既是即寂而照.故有二文。空是寂義.有是照義。權實亦然。上三下.更對上果以辯互顯.三心是事.佛境是理。既即事而理.故於文末結云。汝於諸佛所有境界不應生疑。即事(至)互顯者。前明即事而理。今明即理而事。故先示平等.次說知見.故云互顯。向三雙中.寂空實是理.照有權是事。  △二初又下。別分解釋二。初明空平等二。初分科。 【疏】初又三。一明平等果。二辨空義。三明利益。初文先問後答。答中二。初略明空門果.後廣明空門果。  △二歎須下。隨釋三。初明平等果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修慈悲喜得一子地者。修捨心時。復得何地。  △二答二。初略明空門果。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善知時。知我欲說。汝則諮問。菩薩摩訶薩修捨心時。則得住於空平等地。如須菩提。 【疏】歎須菩提者。於聲聞中解空第一.舉小況大.以明地體。舊有二解。一云七地。引經云。七地能入寂滅。二云八地。空有並觀.故是平等。今云。初地與一子地.理同能異.故立別名.何得淺深。例聖行中戒定之果.同在初地。  七地入寂滅者。華嚴十地品云。解脫月言。佛子.菩薩何地未能入寂滅。金剛藏言。六地未能入。今住七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是菩薩成就不思議身口意業行。然此乃是別教教道.故今不用。理同能異者。佛性理同.功能則異。前是照用.此是寂用也。何得淺深者.責古人也。例聖下.須知五行之果.同在初地。  △二廣明空門果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第二廣明空門果。又三。法.譬.合。  △二隨釋三。初法。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空平等地。則不見有父母。兄弟姊妹。兒息親族。知識怨親中人。乃至不見陰界諸入。眾生壽命。 【疏】初法說.具明人法二空。不見父母等.即是生空。不見陰界.即是法空。而復言眾生壽命者.更牒前生空。  △二譬。 善男子。譬如虛空。無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無有眾生壽命。 【疏】次譬。如虛空下.舉事空為譬。  三合。 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父母乃至壽命。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亦復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虛空。何以故。善能修習諸空法故。 【疏】一切諸法下.合。  △二辨空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廣辨空門義。又二。先問.後答。答又三。一列十一空章。二一一解釋。三結。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  △二答三。初列章。 善男子。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 【疏】初文者。若大品明十八空.或論七空。今處中說.故但十一。  大品明十八空者。大論三十四廣釋其相.今依彼略消名義。一內空。所謂內六入空.無我無我所。二外空。所謂外六入空.無我無我所。三內外空。所謂內外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內外法。四空空。謂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如淨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故名空空。五大空。所謂十方相空.故名大空。以十方無邊.故空。六第一義空。所謂諸法中第一義者.名涅槃。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空即第一義空也。七有為空。有為法者.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今有為法.二因緣故空。一者無我無所.及常相不變異.不可得故空。二者有為法相空.不生不滅.無所有故空。八無為空。無為法者.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故。今待有為.故說無為。若有為法不可得.則無無為之可著.即是無為空。九畢竟空。謂以前八空.破諸法畢竟盡淨.名為畢竟。若無諸法.亦無畢竟之可著.名畢竟空。十無始空。一切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無明覆愛.往來生死.始不可得.破是無始.於無始中無執著故.名無始空。十一散空。所謂五眾和合.故有人。若智慧一一分別破散.人與五眾.及所破散皆無所有.是名散空。十二性空。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名為作法。今諸法中皆無自性.性不可得.名為性空。十三自相空。一切諸法有二種相。一者總相.如無常等。二者別相.諸法雖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有堅相.火為熱相。如是二相皆空.故名相空。十四諸法空。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法.皆入種種門。一切法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依相等.一切皆空.空無實故.名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一切法及因緣.畢竟不可得.名不可得空。十六無法空。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十七有法空。所謂諸法因緣和合故有。今皆空.名有法空。十八無法有法空。亦以觀無法有法空.故名之為空。又九十二云。是十八空性.亦自空。即是能空亦復皆空。以二經互顯.故得引同。  或論七空者。楞伽俱列七空。一者相空。分析自他共.不能生故。二者自性空.空於諸法.自性不生故。三者無行空。陰本涅槃故。四者行空。陰入和合.離我我所故。五者不可得空。諸法妄計.無可說故。六者第一義空。自證聖智.離過習故。七者彼彼空。空中最下.無復彼此故。亦是合十八為七空耳。今處中說.非十八之廣.非七空之略.故今十一名為處中。 【疏】然大品廣空而略性.此經廣性而略空。總其二經.互顯其美。  然大品下.彼經正蕩相著.故明空則廣。今經正談性徧.故明空則略。且對大品故受略名。總其下.明二經文異義等。以彼不共般若.即今佛性。今經十一即是彼空.況復空即佛性.佛性即空.故云互顯。但彼兼帶.與此為異。今雖有少.同知圓常。  △二解釋三。初懸判大旨二。初諸師異解。 【疏】菩薩云何下.解釋十一空。舊有二說。冶城云。前六空是互無空.性空下五空是住理空。住理是真諦空.互無是世諦空。莊嚴用之。開善皆是理空.而廣斥冶城。仍分為四。初六是假名空.次二是實法空.次一是平等空.次二是佛果空.以修行有漸故。觀師云。此十一空皆是破病。引釋論云。如藥有十一.破十一病。空十一有.名十一空.亦得皆明理。亦得言前八是破病.後三是顯真。  互無空者。說內空時無外空.說外空時無內空.餘五皆爾.名互無空。住理空者.謂自性是空也。皆是理空者.謂此十一並是真諦。修行有漸故者。初觀生空.次觀法空.次第漸深.至于佛果。觀師破病.得今家對治義。  △二四悉被機。 【疏】今明羅列十一。界分不同.即世界。緣宜十一.說之生善.是為人。治十一病是對治。聞一一空.即能見理.是第一義。通方融冶.豈應定執。私謂。經論不同.不逾四悉。該括漸頓.融通顯密.豈逾於斯。此十一空即為十一段。  融冶.音野。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十一。初內空。疏總釋。 菩薩摩訶薩云何觀於內空。是菩薩摩訶薩觀內法空。是內法空謂無父母怨親中人。眾生壽命。常樂我淨。如來法僧所有財物。是內法中雖有佛性。而是佛性非內非外。所以者何。佛性常住無變易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觀於內空。  △二外空。疏總釋二。初正釋二空二。初二師明義。 外空者亦復如是。無有內法。 【疏】初文明內空云無外法.外空無內法。冶城呼為互無空。開善明外空時.例解內法亦空。內空時.亦例解外法亦空。知有為是空時.例知無為亦空。知無為時.有為亦空。  △二評其得失二。初正評二師。 【疏】有人評此二解。謂冶城於文為得.於理為失。開善於理為得.於文不便。  有人評下.消名貴在區分.宜依冶城.故云於文為得。詮理孰分內外.宜依開善.故云於理為得。雙取兩家.乃成正義。  △二有師下。更攝異解。 【疏】有師言。待內明外。既無內.即無外。此還扶開善解。  △二文解下。對下妨釋二。初舉文立妨。 【疏】文解內空無有常樂三寶等。後文又云。如來法僧不在二空。  △二解言下。申義答釋。 【疏】解言。前云無者.無理外橫計。後言不無者.即理內正法。  理外橫計者.乃至於圓融四德.同體三寶.而起定執.亦名邪計。理無定執.定執乖理.故云理外。理內正法者。即名字已上.順理生解.無定四執.故名理內。經從內空者。無父母至財物.是所空境。次從是內法中下.舉能空體。經外空.但云亦復如是者。謂前內空時.無外空所空之境.即名內空。今外空時.無內空所空之境.即名外空。所以疏文共為一釋。  △三內外空。 內外空者亦復如是。善男子。唯有如來法僧佛性不在二空。何以故。如是四法常樂我淨。是故四法不名為空。是名內外俱空。 【疏】若釋內外空作互無釋.極不相應。若作相待.意則易見。既待內外.得離內外.以為二空。既無內外.即無內外.合為一空。  經內外空者。先出所空境。次唯有如來下.出能空體。  △四有為空。 善男子。有為空者。有為之法悉皆是空。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常樂我淨空。眾生壽命如來法僧第一義空。是中佛性非有為法。是故佛性非有為法空。是名有為空。 【疏】有為空者。如內外空。  經有為空者。先出所空境。次是中下.出能空體。  △五無為空。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觀無為空。是無為法悉皆是空。所謂無常苦。不淨無我。陰界入。眾生壽命相。有為有漏。內法外法。無為法中佛等四法。非有為非無為。性是善故非無為。性常住故非有為。是名菩薩觀無為空。 【疏】無為空者。而言佛等四法.非有為非無為.即中道正法。  經無為空者。先出所空境。次從佛等四下.出能空體。  △六無始空。 云何菩薩摩訶薩觀無始空。是菩薩摩訶薩見生死無始皆悉空寂。所謂空者。常樂我淨。皆悉空寂。無有變易。眾生壽命。三寶佛性。及無為法。是名菩薩觀無始空。 【疏】無始空者。一云。破外道冥初.故言無始。二云。遠計其根.無初來處.非今始空。始破明無.無無有始。  始破明無者。以上非今貫之。謂非今修此空觀.始破執著明空。應知本來自空.非始今日。昔由妄計.執之成有。故知空理無有始也.故云無無有始。上無訓空.下無訓非.義則易見。經從生死無始.是所空境。次從皆悉空寂下.出能空體。  △七性空。 云何菩薩觀於性空。是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本性皆空。謂陰界入。常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觀如是等一切諸法。不見本性。是名菩薩摩訶薩觀於性空。 【疏】性空。一云破性說性空。二云本性皆空。如貧窮人.一切皆空。  破性說性空者。謂內因外緣.破四性計.故得證空。二云下.由本性空故.性執可破。如貧下.此乃無有空中喻。而引著此中者.由性本空.故無所有。所以疏文不釋後義.以可見故。  △八無所有空。 云何菩薩摩訶薩觀無所有空。如人無子。言舍宅空。畢竟觀空。無有親愛。愚癡之人言諸方空。貧窮之人言一切空。如是所計。或空或非空。菩薩觀時。如貧窮人一切皆空。是名菩薩摩訶薩觀無所有空。  經無所有空。先出所空境。次從菩薩觀時下.出能空體。愚癡人譬外道.貧窮人譬二乘。次云貧窮乃正譬菩薩.語同意異.思之可知。  △九第一義空二。初正解二。初舊人解二。初舊人義。 云何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時。是眼生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去無所至。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推其實性。無眼無主。如眼無性。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何等名為第一義空。有業有報。不見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義空。是名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 【疏】舊云。從眼生滅去.就法空明第一義。從何等去.就人空明第一義。  △二開善破。 【疏】開善云。何得用於淺近生法兩空.釋大涅槃。又諸經無不前明生空.何故此中前明法空。  △二觀師釋。 【疏】觀師云。眼生時無所從來.即不生義。滅時無所去.即不滅義。還是中論兩不之義。若眼是有.不應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推其實性.無眼無主。推一切法.亦應如是。  兩不之義者。論八不明中.今則與彼不生不滅義同。無眼是實法空.無主是假名空。假實之名雖通於小.義即大乘不生不滅。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八。  △二問第下。釋疑。 【疏】梵行品二之餘。問。第一義空何得有業有報。答。此寄有以明無.寄無以明有.不有不無.即第一義。  △十空空二。初分科。 【疏】空空者為三。謂歎.釋.結。  △二歎者下。隨釋三。初歎。 云何菩薩摩訶薩觀於空空。是空空中。乃是聲聞辟支佛等所迷沒處。 【疏】歎者。此是凡小所迷沒處。  凡小所迷沒處者。經既云支佛等.即等取凡夫空見.故云凡小  △二釋三。初二家分文異解。 善男子。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善男子。十住菩薩尚於是中通達少分。猶如微塵。況復餘人。 【疏】是有是無.正釋也。一云。是有是無是二章門。後言是是.還牒上兩是。又言非是者.兩是皆空。二云。上明有無兩境皆空.下明權實二智皆空。是是即權智.非是即實智。  是是.即權智分別.故云是是。實智冥空.故云非是。  △二今更下。今師責問顯圓。 【疏】今更作三句責。為空境.名空空。為空來空智.名空空。為空來空能空之法.名空空耶。若直空境空智.此猶是偏.未得名圓。若將空來空空.乃是圓正中道之空。  三句責下.空境亦空.故云空空。即了所觀.不可得也。空來下.觀空之智亦空.故名空空。即了能觀.不可得也。此乃偏小乘中.皆達能所俱空。故下云.空境空智.此猶是偏也。空能空之法者。謂以圓中不思議空.來亡偏小能空境智之空.故名空空。若直下.判前三句。若將空空空者。凡三空字.謂若將圓空.來空於偏小之空也。  △三大品下。引經助顯今義二。初引大品文。 【疏】大品云。一切諸法悉皆是空.是空亦空。  △二明二師解二。初二師解彼經文。 【疏】有兩師不同。一云。一切法空者。空猶未妙.今更將空.來空此空。二云不爾。前一切法已是妙空.今空亦空.只能空之法亦空。  △二河西下。河西同後。 【疏】河西同後解。故云或謂萬法雖空.而智體不空。遣破惑情.故曰空空。  河西下.皆道朗疏文中語也。而智體不空者。即存著能觀.謂我能觀空.此由執空.翻成於有.故須推檢能觀至不可得。故云遣破惑情.能所俱空.得空空號。  △三結。 善男子。如是空空。亦不同於聲聞所得空空三昧。是名菩薩觀於空空。 【疏】是有亦空.是無亦空。下句即云。前計既空.智不獨有。真悟之心.理無並照。雖無並照.遣義可知。  是有下.結成上義。是有.結上萬法。是無.結上智體。亦空.結上遣破。下句即云四字.即章安語.指明彼義.故云下句等。前計既空者.萬法既空也。智不獨有者.智體亦空也。真悟下.若論真悟.豈存能所。故云理無並照。雖無下.謂真悟雖爾.而初心修觀取理難當.必須遣破.方得真悟.故云可知。 【疏】有漏空.無漏空。人多重無漏空.將有漏空輕。有漏空無漏空.二空體一.豈應輕重。萬法既寂.智體又空.蓋謂妙空。非二乘所及。  有漏下.二法雖殊.能空體一.其猶木火草火.木草自異.燒滅本同。以破常情執事分理.故重無漏而輕有漏。豈知空義一揆.何重何輕。萬法既寂下.正示二空體一義。萬法是有漏.智體是無漏。蓋謂妙空者。能所俱亡.中空不二.故非二乘智力所及。  △十一大空。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觀於大空。善男子。言大空者。謂般若波羅蜜。是名大空。 【疏】有人言。大空即般若空者.色大故般若大。釋論解大空有事理。事者.東方空乃至十方空。理者.即涅槃第一義空。大品指涅槃.涅槃般若更互相顯。  涅槃般若更互相顯者。彼經指此.此經指彼.以顯實相般若。性淨涅槃.名異體同.是故互指。  △三今約下。結歸三諦二。初通明三諦。 【疏】今約三諦釋十一空。內空者.真諦空。外空者.俗諦空。內外空者.即二俱空。有為空者.生死俗空。無為空者.涅槃真空。無始空者.三諦相即.不見元祖.名無始空。性空者.三諦體性本來自空.故名性空。第一義空者.真即是中.中即是真.名第一義空。空空者.一空一切空。大空者.三諦俱空。  今約下.結歸三諦也。其文雖廣.義不出三.三一互融.即心而具。結歸之意妙在斯乎。此則已成觀心解也.故不可以前文義局今諸名。今消諸名俱順諦義.而以內外為真俗者。真諦亡泯.望俗為內。俗諦建立.望真如外。即二俱空者。中諦雙遮.二邊俱泯。不見元祖者。即真是俗.故真無始。即俗是真.故俗無始。中即二邊.故中亦無始。本來自空者。一一互融.本無定執。闕無所有空.應云三諦俱寂.名無所有。真即是中等者。以真中二體.二無二也.俱亡泯故。  △二後歎下。追釋空空。 【疏】後歎文.亦約三諦為歎。三諦相即.諸凡小聖所迷沒處。是有是無者。雙照二諦.故言兩是。一一諦悉備真中.故言空空。是是非是者。單照一諦.即具空假。空故是是.假故非是。即備中道.故言空空。  後歎下.追釋空空義。以前經文.文相難解。今以諦消.宛然易見。故此廣明前經有三段。謂初歎。次釋。後結。今云後歎.恐是字悞。凡小聖所迷沒處者。謂圓融三諦凡小不知.名為迷沒。一一諦悉備真中者。既即一而三.故三諦各三。於一一諦但取真中者.以明空空義故.謂真空及中空.故云空空。單照一諦.即具空假。而未云中者.以明是及非是義。故下結空空.還約中道.義同向說。 【疏】若雙若隻.若三若一.皆不可思議。具足無缺.故非凡小所議。  若雙下.總結。若雙即前云雙照.若隻即前云單照.若三即前云三諦相即。若一義與隻同。皆不思議者。只由三一互攝.一心所具.故使雙隻三一自在無礙.皆非凡小心思言議所及。  △三結。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空門。則得住於虛空等地。 【疏】善男子菩薩下.第三結歎。  △三明利益二。初明悟空。 善男子。我今於是大眾之中。說如是等諸空義時。有十恒河沙菩薩摩訶薩。即得住於虛空等地。 【疏】我今於下.第三明利益。又二。一明悟空。  △二說功能。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地已。於一切法中無有滯礙繫縛拘執。心無迷悶。以是義故。名虛空等地。善男子。譬如虛空於可愛色不生貪著。不愛色中不生瞋恚。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於好惡色。心無貪恚。善男子。譬如虛空廣大無對。悉能容受一切諸物。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廣大無對。悉能容受一切諸法。以是義故。復得名為虛空等地。 【疏】二住是地已下.說功能。即是前離後得之意。  前離後得者。經有二段。前段有法譬合.以明離著。後段但有譬合.以明得法.即廣大無對已下文是。  △二廣辨知見二。初分章生起。 【疏】善男子菩薩住是地中去.第二廣辨知見。知見廣遠.良由空寂.亦是即寂而照。文為四。一明知見。二無所得。三會通。四結歎。即寂而照.故明知見。即照而寂.故無所得。得無所得.其性不二.是故會通。此法奇特.是故稱歎。  △二初文下。隨文解釋四。初明知見二。初分科。 【疏】初文為三。一知十三法。二得八種知見。三得四無礙智。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知十三法。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於一切法亦見亦知。若行若緣。若性若相。若因若緣。若眾生心若根。若禪定若乘。若善知識。若持禁戒。若所施。如是等法。一切知見。 【疏】初文云。行即是心.緣即是境。性即是內.相即是外。親者為因.疏者為緣。  經於一切法亦知亦見者。謂於十界法.以三智知.五眼見也。經若行下.列十三法。行即是心者。心謂四教能觀.境即四教所觀.性則自分不改.相謂覽而可別.俱約十界。經若眾生心者.十界色心。若根者.四教根機。若禪.謂界內外禪。若乘.謂三五一乘。施開不同。若善知識.亦四教異。若持禁戒.大小篇聚。若所施.四教行檀也。一一分別不同.故云一切知見。謂肉天二眼見十界麤細色.慧見十界性相俱空.法見根緣差別.佛見無非心性。五眼既爾.三智可知。五眼五智開合之異。  △二得八種知見二。初分科。 【疏】復次知而不見下.第二明八知見。一知非處。二知是處。三知共行。四知因果。五知轉障。六知佛性。七知二諦。八知二智。  △二知外下。隨釋八。初知非處。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知而不見。云何為知。知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常翹一腳。五熱炙身。常臥灰土。棘刺編椽。樹葉惡草。牛糞之上。衣麤麻衣。塚間所棄。糞掃氀毼。欽婆羅衣。麞鹿皮革。芻草衣裳。茹菜噉果。藕根油滓。牛糞根果。若行乞食。限從一家。主若言無。即便捨去。設復還喚。終不迴顧。不食鹽肉。五種牛味。常所飲服糠汁沸湯。受持牛戒。狗雞雉戒。以灰塗身。長髮為相。以羊祠時。先呪後殺。四月事火。七日服風。百千億華供養諸天。諸所欲願因此成就。如是等法能為無上解脫因者。無有是處。是名為知。云何不見。菩薩摩訶薩不見一人行如是法得正解脫。是名不見。 【疏】知外道邪法.是知非處。  經編椽者.聲類.以繩次物曰編。大毼.力于反.聲類.毛布也。茹菜.攘舉反。廣雅云。茹.食也.啜啗茹食之也。  △二知是處。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見亦知。何等為見。見諸眾生行是邪法必墮地獄。是名為見。云何為知。知諸眾生從地獄出。生於人中。若能修行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諸波羅蜜。是人必得入正解脫。是名為知。 【疏】知善惡報.是知處。  △三知共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亦見亦知。云何為見。見常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是名為見。云何為知。知諸如來定不畢竟入於涅槃。知如來身金剛無壞。非是煩惱所成就身。又非臭穢腐敗之身。亦復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名為知。 【疏】知常無常四德等.是知共行。  △四知因果。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亦知亦見。云何為知。知是眾生信心成就。知是眾生求於大乘。是人順流。是人逆流。是人正住。知是眾生已到彼岸。順流者謂凡夫人。逆流者。從須陀洹乃至緣覺。正住者謂菩薩等。到彼岸者。所謂如來應供正徧知。是名為知。 【疏】求大乘.是知因。到彼岸.是知果。  知因果中.經有二段。初知出世因果.如疏文釋。 云何為見。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涅槃典修梵行心。以淨天眼。見諸眾生造身口意三業不善。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見諸眾生修善業者。命終當生天上人中。見諸眾生從闇入闇。有諸眾生從闇入明。有諸眾生從明入闇。有諸眾生從明入明。是名為見。  次從以淨天眼去.知世間因果。善惡業是因.三塗人天是果。闇謂三塗.明謂人天。  △五知轉障。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亦知亦見。菩薩摩訶薩知諸眾生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今世惡業成就。或因貪欲瞋恚愚癡。是業必應地獄受報。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現世輕受。不墮地獄。云何是業能得現報。懺悔發露所有諸惡。既悔之後更不敢作。慚愧成就故。供養三寶故。常自呵責故。是人以是善業因緣。不墮地獄。現世受報。所謂頭痛目痛。腹痛背痛。橫羅死殃。呵責罵辱。鞭杖閉繫。饑餓困苦。受如是等現世輕報。是名為知。云何為見。菩薩摩訶薩見如是人。不能修習身戒心慧。造少惡業。此業因緣應現受報。是人少惡。不能懺悔。不自呵責。不生慚愧。無有怖懼。是業增長。地獄受報。是名為見。 【疏】身戒心慧.是知轉障。  身戒心慧者。修是四法.能轉業障.重業輕受。下師子吼品云。若不觀身無常不淨.名不修身。不觀戒是一切善法梯隥.名不修戒。若不觀心躁動制伏.名不修心。不觀智慧有力.能斷業惑.名不修慧。是故不修此四.輕業重受。  △六知佛性三。初據凡夫。 復有知而不見。云何知而不見。知諸眾生皆有佛性。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不能得見。是名知而不見。 【疏】佛性為三。一據凡夫。  佛性為三者。凡夫謂理等四即.十住分證.諸佛究竟。理同故等有.事異故差別。  △二據十住。 復有知而少見。十住菩薩摩訶薩等知諸眾生皆有佛性。見不明了。猶如闇夜。所見不了。 【疏】二據十住。  △三就諸佛。 復有亦見亦知。所謂諸佛如來亦見亦知。 【疏】三就諸佛。  △七知二諦。 復有亦見亦知。不見不知。亦見亦知者。所謂世間文字。言語男女。車乘瓶瓫。舍宅城邑。衣裳飲食。山河園林。眾生壽命。是名亦知亦見。云何不見不知。聖人所有微密之語。無有男女乃至園林。是名不見不知。 【疏】不知不見.是知真。亦知亦見.是知俗。  △八知二智。 復有知而不見。知所惠施。知所供處。知於受者。知因果報。是名為知。云何不見。不見所施供處。受者及以果報。是名不見。菩薩摩訶薩知有八種。即是如來五眼所知。 【疏】惠施等是知權.不見所施等是知實。  經五眼所知者。應云五眼所見.三智所知。佛語互現  △三得四無礙智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三明四無礙智。又二。前問.次答。答為三。一章門。二釋。三料簡。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何等利。  △二答三。初章門。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 【疏】初如文。  △二釋二。初科分。 【疏】次釋為五。一就世諦釋。二就出世釋。三就無著釋。四就譬釋。五就往因釋。  △二隨釋五。初就世諦釋。 法無礙者。知一切法及法名字。義無礙者。知一切法所有諸義。能隨諸法所立名字而為作義。辭無礙者。隨字論。正音論。闡陀論。世辯論。樂說無礙者。所謂菩薩摩訶薩凡所演說無有障礙。不可動轉。無所畏懼。難可摧伏。善男子。是名菩薩能如是見知。即得如是四無礙智。 【疏】初世諦釋者。法者。知法及法名字。義者。知法下義及名下義。詞者。音聲清雅.分別了亮。樂說者。能宛轉變換.無窮無盡。隨字論者。定其文字.善識字體。正音論者。正其音詞.分明切齒。闡陀者。法句論亦言合聲.如合聲唄。河西云。即是此間詠歌聲也。又言唯是外法。未必全爾.乃是偈聲通於內外。  △二就出世釋。 復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徧知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之法。義無礙者。乘雖有三。知其歸一。終不謂有差別之相。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於一法中作種種名。經無量劫說不可盡。聲聞緣覺能作是說。無有是處。樂說無礙者。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為諸眾生演說諸法。若名若義。種種異說。不可窮盡。 【疏】復次下.次就出世釋者。知三乘義.悉皆歸一。  出世釋中經云。菩薩俱指分真。  △三就無著釋二。初分科。 【疏】三就無著釋。為二。初釋.次論義。  △二他云下。隨釋二。初釋。 復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諸法而不取著。義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諸義而不取著。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名字而亦不著。樂說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樂說如是最上而亦不著。何以故。善男子。若取著者。不名菩薩。 【疏】他云。是遣執釋。今依難意.為無著釋。  今依難意為無著釋者。只由佛說.菩薩於四無著故。迦葉以不著則不知為難也。且今文正說.地住菩薩自然無着.何關遣執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迦葉下.論義。先問.次答。  △二初迦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不取著則不知法。若知法者則是取著。若知不著則無所知。云何如來說言知法而不取著。 【疏】初迦葉難意云。知即是著。  △二答。 佛言。善男子。夫取著者。不名無礙。無所取著。乃名無礙。善男子。是故一切諸菩薩等。有取著者。則無無礙。若無無礙。不名菩薩。當知是人名為凡夫。何故取著名為凡夫。一切凡夫取著於色。乃至著識。以著色故則生貪心。生貪心故為色繫縛。乃至為識之所繫縛。以繫縛故。則不得免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是故取著名為凡夫。以是義故。一切凡夫無四無礙。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知見法相。以知見故。則知其義。以見法相及知義故。而於色中不生繫著。乃至識中亦復如是。以不著故。菩薩於色不生貪心。乃至識中亦不生貪。以無貪故。則不為色之所繫縛。乃至不為識之所縛。以不縛故。則能得脫於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以是義故。一切菩薩得四無礙。善男子。以是因緣。我為弟子十二部中說繫著者。名為魔縛。若不著者。則脫魔縛。譬如世間有罪之人為王所縛。無罪之人王不能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有繫著者為魔所縛。無繫著者魔不能縛。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而無所著。 【疏】佛答。以無著故知。  △四就譬釋。 復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善知字持而不忘失。所謂持者。如地如山。如眼如雲。如人如母。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義無礙者。菩薩雖知諸法名字而不知義。得義無礙則知其義。云何知義。謂地持者。如地普持一切眾生及非眾生。以是義故名地為持。善男子。謂山持者。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以何義故名山為持。山能持地。令無傾動。是故名持。何名眼持。眼能持光。故名為持。何名雲持。雲名龍氣。龍氣持水。故名為持。何名人持。人能持法及以非法。故名為持。何名母持。母能持子。故名為持。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名字句義亦復如是。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以種種辭演說一義。亦無有義。猶如男女。舍宅車乘。眾生等名。何故無義。善男子。夫義者乃是菩薩諸佛境界。辭者凡夫境界。以知義故。得辭無礙。樂說無礙者。菩薩摩訶薩知辭知義。故於無量阿僧祇劫。說辭說義而不可盡。是名樂說無礙。 【疏】四就譬釋中.初舉六譬.釋法無礙解。還指六譬.釋義無礙解。言地持者。持眾生非眾生。勝鬘云。大地持四重擔。謂山海草木眾生。彼廣此略。山取壓地.地取安山.互相持故。眼能持光.有二解。優樓迦計眼光與意合時能見.借此為譬。二云。非借外義。眼有清淨四大之色.因外光能見。  優樓迦.外道名也。  △五就往因釋。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修行世諦。以修行故知法無礙。復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第一義諦。故得義無礙。亦於無量阿僧祇劫習毘伽羅論。故得辭無礙。亦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習說世諦論。故得樂說無礙。善男子。聲聞緣覺若有得是四無礙者。無有是處。 【疏】善男子菩薩下.五就往因釋。  △三料簡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聲聞緣覺下.第三料簡。又二。初料簡.後論義。初為三。一明二乘無無礙。二別釋。三總結。  料簡論議中各三段.皆是以圓斥小.故二乘人無四無礙。若約當教.各自有文。尋文可知。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料簡三。初明二乘無無礙。 善男子。九部經中我說聲聞緣覺之人有四無礙。聲聞緣覺真實無有。 【疏】初如文。  △二別釋二。初緣覺。 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為度眾生。故修如是四無礙智。緣覺之人修寂滅法。志樂獨處。若化眾生。但現神通。終日默然無所宣說。云何當有四無礙智。何故默然而無所說。緣覺不能說法度人。令得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不能令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善男子。緣覺出世世間無有九部經典。是故緣覺無辭無礙。樂說無礙。善男子。緣覺之人雖知諸法無法無礙。何以故。法無礙者名為知字。緣覺之人雖知文字無字無礙。何以故。不知常住二字故。是故緣覺不得法無礙。雖知於義無義無礙。真知義者。知諸眾生悉有佛性。佛性義者。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緣覺之人不得義無礙。是故緣覺一切無有四無礙智。 【疏】次別釋中.先釋緣覺。  △二聲聞。 云何聲聞無四無礙。聲聞之人無有三種善巧方便。何等為三。一者必須軟語。然後受法。二者必須麤語。然後受化。三者不軟不麤。然後受化。聲聞之人無此三故。無四無礙。 【疏】次釋聲聞。  經無有三種善巧者。謂二乘不能觀機說法也。宜攝受故軟語.宜折伏故麤語.宜中庸者則不讚不訶。又圓為軟語.藏通麤語.別是不軟麤語.則是二乘不能觀四教機也。  △三總結。 復次聲聞緣覺不能畢竟知辭知義。無自在智知於境界。無有十力。四無所畏。不能畢竟度彼十二因緣大海。不能善知眾生諸根利鈍差別。未能永斷二諦疑心。不知眾生種種諸心所緣境界。不能善說第一義空。是故二乘無四無礙。  △二論義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聲聞緣覺之人一切無有四無礙者。云何世尊說舍利弗智慧第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摩訶拘絺羅四無礙第一。若其無者。如來何故作如是說。 【疏】迦葉下.二論義。先問。  △二答三。初正答。 爾時世尊讚迦葉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譬如恒河有無量水。辛頭大河水亦無量。博叉大河水亦無量。私陀大河水亦無量。阿耨達池水亦無量。大海之中水亦無量。如是諸水雖同無量。然其多少其實不等。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四無礙智亦復如是。善男子。若說等者。無有是處。 【疏】次答。答為三。一正答。  △二開昔權。 善男子。我為凡夫說摩訶拘絺羅四無礙智為最第一。汝所問者其義如是。 【疏】二開昔權。  二開昔權者。此是施開之開。  △三顯今實。 善男子。聲聞之人或有得一。或有得二。若具足四。無有是處。 【疏】三顯今實。如文。  三顯今實者。經舉昔小不具.今菩薩具.名顯實也。  △二明無所得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下.第二明無所得知見。又三。一明無所得。二引偈證。三無得而得。初又三。一問。二答。三領解。問又三。  △二初領下。隨釋三。初明無所得三。初問三。初領指前文。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上說梵行品中菩薩知見得四無礙者。 【疏】初領指前文。前文已遠.故言梵行。  前文已遠者。應問云。既是當品.何須指名。答云。近者不指.前文已遠.故須指之。此即指前大章第三.明四無礙智也。故前經云。迦葉白佛.菩薩能如是知.得何等利。佛言。菩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故指梵行。  △二正難。 菩薩知見則無所得。亦無有心言無所得。世尊。是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若使菩薩心有得者。則非菩薩。名為凡夫。 【疏】次菩薩知見下.正難。  正難者。前明即寂而照.故約妙空而論知見。今明即照而寂.須指知見即是真空。故使迦葉以有得同凡為難。  △三結難。 云何如來說言菩薩而有所得。 【疏】三云何如來下.結難。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又二。初歎其問.次正答。又二。先正答.次結正簡邪。  △二初正下。隨釋二。初歎其問。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我將欲說而汝復問。  △二正答二。初正答。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無所得者。名四無礙。善男子。以何義故。無所得者名為無礙。若有得者則名為礙。有障礙者名四顛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四倒故。故得無礙。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則名為慧。菩薩摩訶薩得是慧故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無明。菩薩永斷無明闇故。故無所得。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薩永斷二十五有。得大涅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為大乘。菩薩摩訶薩不住諸法。故得大乘。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聲聞辟支佛道。菩薩永斷二乘之道。故得佛道。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方等經。菩薩讀誦如是經。故得大涅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十一部經。菩薩所修純說方等大乘經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有者名為虛空。世間無物名為虛空。菩薩得是虛空三昧。無所見故。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常樂我淨。菩薩摩訶薩見佛性。故得常樂我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菩薩摩訶薩斷是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第一義空。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悉無所見。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五見。菩薩永斷是五見。故得第一義空。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悉無所見。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為聲聞緣覺菩提。菩薩永斷二乘菩提。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疏】初正答中凡十復次.得無得相對。得者非謂得中之得.乃是無得之得。此無非是析滅之無.是體達無。十對者。所謂得無得.倒無倒.智慧無明.涅槃諸有.大乘小乘.方等三藏.真空生死.常無常.真空五見.菩提二乘。  凡十下.先釋初對。次十對者下.通示十文。先釋初對.非謂得中之得者。謂以有所得心.起四顛倒。無得之得者。由證妙空而得四辯.故此四辨當體即空。據義合.更云得之無得.文略耳。次通示十文者。得無是總.下九是別。只是以九.釋得無得。故知總具下別.別還釋總。倒無倒者。應約界內外明倒.是則開之成八.合但名四。下云生死.例亦內外。方等三藏者。方等即十二中方廣部.三藏謂小教十一部也。此約大唯方廣.小有十一以說.委如前記。五見謂身邊等五.此亦通界內外。  △二結正簡邪。 善男子。汝之所問亦無所得。我之所說亦無所得。若說有得。是魔眷屬。非我弟子。 【疏】次善男子汝之所問下.結如文。大品明諸有二者.是有所得。諸無二者.名無所得(云云)。  名無所得下注云云者。既云無二名無所得.則知向明十對.則迷成二法.悟唯一貫.以配十雙俱有迷悟。又即理而事.二法甄分.故迷悟相對。即事而理.其體無二.謂得即無得.乃至二乘即是菩提。  △三領解二。初領解。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為我說是菩薩無所得時。無量眾生斷有相心。 【疏】迦葉白佛下.三領解。又二。有領解。  △二得益。 以是事故。我敢諮啟無所得義。令如是等無量眾生離魔眷屬為佛弟子。 【疏】有得益。  △二引偈證二。初懸示釋疑。 【疏】次引偈證者。如來上云於此正在雙樹.云何更指雙樹。解言。直是語法.未必別處指此雙樹。二云。見聞不同.寧有定所。假使異處.指此何妨。  △二此偈下。分文正釋二。初分科。 【疏】此偈是第二出釋得無得。文為二。一舉偈請問.二釋偈為答。答為三。一別釋。二總釋。三結釋。別又三。一略標。二重問。三正釋。釋中二。先誡許.次正答。  △二答中下。隨釋二。初舉偈請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上於娑羅雙樹間。為純陀說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世尊。是義云何。  △二釋偈為答三。初別釋三。初略標。 佛言。善男子。我為化度諸眾生故而作是說。亦為聲聞辟支佛故而作是說。亦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故而作是說。不但正為純陀一人說是偈也。時文殊師利將欲問我。我知其心而為說之。我既說已。文殊師利即得解了。  △二重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文殊等。詎有幾人能了是義。惟願如來更為大眾廣分別說。  △三正釋二。初誡許。 善男子。諦聽諦聽。今當為汝重敷演之。  △二正答二。初總解八番文二。初六番正釋六段經。 言本有者。我昔本有無量煩惱。以煩惱故。現在無有大般涅槃。言本無者。本無般若波羅蜜。以無般若波羅蜜故。現在具有諸煩惱結。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有煩惱者。無有是處。 【疏】答中凡有八番。前六番正釋。  八番等者。八番經文例皆三意。先釋本有今無.次釋本無今有.後釋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初番經云本有煩惱者。以三藏佛.因中不斷惑。故本有煩惱.所以今在鹿苑無大涅槃。本無者。在三藏本無大乘般若.以不即惑成智故.所以現今唯有煩惱。若有沙門下.釋下半偈。謂本有煩惱.今有煩惱.皆非三世所攝.以於如來無非法界.不見本今三世之異。 復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昔本有父母和合之身。是故現在無有金剛微妙法身。言本無者。我身本無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本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現在具有四百四病。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有病苦者。無有是處。  次番。父母和合之身.即王宮太子身也。無有金剛等者。但有小乘五分法身.故無大乘金剛等身。本無三十二相等者。此約大乘應身相好。現在具有下.即鹿苑寒風索衣.熱病求乳等身。若有下.例前。 復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昔本有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以有無常無我無樂無淨故。現在無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言本無者。本不見佛性。以不見故。無常樂我淨。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無常樂我淨者。無有是處。  三番。我昔在樹下時.唯有無常等觀。今斷結成道.無大乘菩提。本無者。由本不見佛性故.今在小時.致無常樂我淨。 復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本有凡夫修苦行心。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事故。現在不能破壞四魔。言本無者。我本無六波羅蜜。以無六波羅蜜故。修行凡夫苦行之心。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有苦行者。無有是處。  四番。本有凡夫修苦行等者。以在小時但修苦行禪定.謂是菩提.致使在昔現在不能究竟破界外四魔。本無六度者。昔無無作六度.但有苦行之心.所以現在不得大乘無上菩提。 復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昔本有雜食之身。以有食身故。現在無有無邊之身。言本無者。本無三十七助道法。以無三十七助道法故。現在具有雜食之身。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有雜食身者。無有是處。  五番。雜食身即受乳靡身。現在無有等者。於昔現在無大乘無邊法身。本無者。無無作三十七品等。今有者。以無無作道品.故於昔現在但有雜食之身.而無大乘無邊法身。 復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昔本有一切法中取著之心。以是事故。現在無有畢竟空定。言本無者。我本無有中道實義。以無中道真實義故。於一切法則有著心。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說一切法是有相者。無有是處。  六番。本有者。但有捨離生死.取著涅槃之心。今無者。故昔現在無首楞嚴定。本無者。昔但有偏真偽法.而無中道實義。  △二兩番明不果得說二段經。 復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有諸鈍根聲聞弟子。以有鈍根聲聞弟子故。不得演說一乘之實。言本無者。本無利根人中象王迦葉菩薩等。以無利根迦葉等故。隨宜方便開示三乘。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畢竟演說三乘法者。無有是處。 【疏】後兩明不果得說。一一並前釋上半.後釋下半。又須望下總釋之意。  七番。本有者。初坐道場.實得一乘菩提。眾生根鈍.不果即說一乘.是今無也。本無下.以無大乘利根為本無.昔日施三為今有。 復次善男子。言本有者。我本說言却後三月於娑羅雙樹當般涅槃。是故現在不得演說大方等典大般涅槃。言本無者。本昔無有文殊師利大菩薩等。以無有故。現在說言如來無常。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是無常者。無有是處。  八番。以小機見佛實滅.為本有。不得說大.為今無。又昔無大機.為本無。演說無常.為今有。  已上八番.明前兩句悉在昔教.釋後兩句悉在今經。以圓融涅槃.聖凡一貫.解惑體同.實無今本之異。故知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也。又前兩句下.應云。三世有法.斯有是處。以小乘教.體不相即.故有今本之異。下二句上.應云非今非本。方乃結云。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以體性本一.故非三世。文略義含.佛言之巧。此皆一往消文。講者請以疏主正釋.預示文意.令聽者無壅。  △二舊釋下。古今釋偈義二。初破古解。 【疏】舊釋此偈。本有煩惱.即是昔本。今無涅槃.即是昔今。不得云是今日之今。何者.今有涅槃故。若天魔梵說言如來有煩惱者.無有是處。此乃今日佛果.不為三世所攝。  舊釋下.凡引二家。前記釋經.且依舊師。向言一往.良在此也。初敘舊義。 【疏】如此釋文.一往得去.不遣他難。只為昔日有無無常.後乃是常。還是本無今有.焉能遣疑。  如此釋文下.疏主破。一往得去者。消文可然.義猶未允.尚未遣迦葉三世之難.故云未遣他難。只為下.正示難意。還是本無今有者。昔無常住.今有常住也。今昔宛然.安能遣三世之疑也。 【疏】興皇云。本無今有.皆是隨緣。本有煩惱.非有說有。今無涅槃.非無說無。若天魔梵能解此者.說言如來有煩惱者.無有是處。遣難釋文.二途俱了。今謂。乃是總答中意。若別釋文.猶自未去。  興皇下.先敘.次破。敘中云非有說有者。意謂實無煩惱.方便隨緣說有煩惱。非無說無者。意謂實有涅槃.方便隨緣說無涅槃。遣難下.興皇總結。謂作上釋則遣迦葉之難.釋前經文俱無滯礙.故云俱了。今謂下.今破。總答中意者。興皇云非無說無等.即下如來總答。雖知諸法.說言不知等意也。若以總答意.來消八番別答之文.義實相反.故云猶自未去。問。向疏主示前八番.乃云又須望下總釋之意.今何不許興皇。答。應須分釋別答.令文不亂.然以總意貫而通之。興皇一向用總.云何消釋別文.今昔俱在鹿苑之義。  △二此之下。明今釋二。初章安正示二。初示義。 【疏】此之偈意.為化眾生。眾生唯作善惡之見.謂昔有惡.今則有善。二乘作真俗不一之見。菩薩作三諦各別之見。文殊作三諦相即之解。  為化眾生者。眾生之言.通該十界。眾生唯作下.示十界異解。此云眾生.別指六凡。若論機緣.多在三善。謂昔有惡等者。凡夫謂佛.昔則因中有惡.今則果上唯善。二乘下.謂四聖法界也。二乘謂佛.昔有生死之俗.今有涅槃之真.故云不一。別教菩薩謂昔因中本有二諦.今於果上則有中道.故云三諦各別。故知九界所見.但上半差別之義。又疏中且約有邊.故云昔有惡.今有善等。應知昔有.必對今無。今有必對昔無。細思可知.不煩委記。文殊圓解.即佛界人.三諦既融.故非今昔。三世不攝.正屬下半.亦能具前兩句。何者。即真而俗.則本無今有。即俗而真.則本有今無。二邊即中.今本俱泯.則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二亦是下。結顯。 【疏】亦是四門四悉等解.豈可只作如上諸人一種解耶。  亦是四門等者。既解三諦.四門可知。空有只是真俗.後二只是中道遮照。以消偈文亦應可見。又復應知四悉被機.諸說無爽.義既包富.豈同諸師各執一解。  △二荊溪助顯三。初舉經總斥。 【疏】私謂。如來自作八重解釋。佛意乃將此八為式.當知其義徧一切法。若如諸師各一種見.佛何不唯一種釋耶。  △二欲許下。與奪破執。 【疏】欲許諸師一一皆是。若欲非之.假使諸釋.寧得佛意。略如章安.四悉故悉是.離悉故俱非。故知四出則四是.各計亦四非。四非故一切俱非.四是故八番皆是。  略如章安四悉者。即向云亦是四門四悉等也。以有世界等益.稱彼所好.故諸家悉是。離悉下.若執一非諸.以己為是.名為離悉.故俱非佛意。故知下.既明諸解是非.例識四出進否。  △三故更下。徵文顯意。 【疏】故更總釋.以總冠別.方稱佛旨。四悉四門.具如前釋。  故更下.徵下總文.以顯別意。收別歸總.佛意惟明。  △二總釋。 善男子。如來普為諸眾生故。雖知諸法。說言不知。雖見諸法。說言不見。有相之法。說言無相。無相之法。說言有相。實有無常。說言有常。實有有常。說言無常。我樂淨等亦復如是。三乘之法說言一乘。一乘之法隨宜說三。略相說廣。廣相說略。四重之法說偷蘭遮。偷蘭遮法說為四重。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輕罪說重。重罪說輕。何以故。如來明見眾生根故。善男子。如來雖作是說。終無虛妄。何以故。虛妄之語即是罪過。如來悉斷一切罪過。云何當有虛妄語耶。善男子。如來雖無虛妄之言。若知眾生因虛妄說得法利者。隨宜方便則為說之。 【疏】如來普為下.第二總釋.總成前意。故知言有不有.言無不無.皆為利益.悉皆無定。隨國土人其相不同.是故輕重.犯不犯異。  總釋中經文先明經.次明律。經略相說廣者。如開色心為三科等一切法。廣相說略者。如指三科只是色心.餘諸名相.例之可解。皆為利益者。欲令眾生得四悉益.故所說無定。是以昔日法實無相.而作有相之說。今經事實有相.而作無相之談。隨國土下.即釋經中.次明律也。而云隨國土者。意謂五天之境.國人喜犯則制重.國人稀犯則制輕。以佛制皆隨王法故.事如前記。故僧祇盜人四錢三角.即犯波羅夷.四分為偷蘭。經犯說非犯等者。如四分說犯重.僧祇非犯重。僧祇說犯蘭.四分非犯蘭。又如八不淨.儉畜非犯.豐則成犯。輕罪說重等者。四分著白色衣犯提.不點而畜犯吉。僧祇著白色衣犯吉.不點而畜犯提。然此且約小乘部執不同.以消經文。亦應大小對辯。以菩薩十夷四十八輕.與小乘四重已下諸篇.以論輕重.犯不犯等異。且如小乘殺畜得提則輕.大乘得夷則重。又小乘燒指犯吉.燒身犯蘭。大乘無犯.不燒不名出家菩薩。餘准可知。  △三結釋。 善男子。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何以故。諸佛世尊為第一義故。說於世諦。亦令眾生得第一義諦。若使眾生不得如是第一義者。諸佛終不宣說世諦。善男子。如來有時演說世諦。眾生謂佛說第一義諦。有時演說第一義諦。眾生謂佛說於世諦。是則諸佛甚深境界。非是聲聞緣覺所知。 【疏】善男子一切世諦下.第三總結釋。皆以生死為世.涅槃為第一義。有時說世謂第一義。或說諸法空寂即是生死.謂說第一義。或說妙有常住即是第一義.人謂是生死。如來說空.欲明不空。說有.欲明不有。眾緣皆作有無之見。  生死為世諦者。即二種生死.屬偈上半。涅槃為第一義者。即三德涅槃.屬偈下半。有時下.先牒經。或說下.釋義也。諸法空寂等者。如前兩教.偏真即是變易生死.而小乘謂是涅槃.故云謂說第一義。或說妙有下.釋經有時演第一義.眾生謂世諦也。圓教所談世間常住.諸法本寂.正是第一義諦。而偏小之機但謂世間諸法是生死法.故云人謂是生死。如來說空下.重用上意。上約機見不同.此明佛意融會.空即第一義.有即世諦。說空欲明不空者.真空即妙有故。說有欲明不有者.妙有即真空故。佛意雖融.機見各別.故云皆作有無之見.得佛意者其唯圓人乎。作有無見者.即偈上半。得佛意者.即偈下半。  △三無得而得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是故汝上不應難言下.第三明無得而得。又三。先標。次問。三答。  △二初標下。隨釋三。初標。 善男子。是故汝先不應難言菩薩摩訶薩無所得也。菩薩常得第一義諦。云何難言無所得耶。 【疏】初標。如文。  △二問二。初分科。 【疏】次問中二。先問.次難。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復言。世尊。第一義諦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若有菩薩言有得道。菩提涅槃即是無常。何以故。法若常者。則不可得。猶如虛空。誰有得者。世尊。如世間物。本無今有。名為無常。道亦如是。道若可得。則名無常。法若常者。無得無生。猶如佛性。無得無生。 【疏】初問者。若有得.應是無常。自有法.譬.合。  經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者。若以菩提翻道.名則重出。故知菩提翻覺.末伽翻道.則三義不濫。是知道謂中道.即法身德。菩提翻覺.即般若德。涅槃滅度.即解脫德。第一義諦是一心之總名.而此一心具足三德.故曰亦名等。問。古云佛陀翻覺.何故新云菩提翻覺耶。答。菩提單云覺。佛陀云覺者.即人也。謂覺悟之人稱為佛陀。古來翻譯混濫不分.具如佛道論衡中說。法譬合者。即是舉虛空.及世間物也。  △二難。 世尊。夫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長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滅。非赤非白。非青非黃。非有非無。云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疏】夫道者非色下.次難。若常則應無得。  △三答二。初分科。 【疏】三佛答。為二。先答初問.次答後難。  △二隨釋二。初答初問二。初泛明。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菩提之相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涅槃亦爾。外道道者。名為無常。內道道者。名之為常。聲聞緣覺所有菩提。名為無常。菩薩諸佛所有菩提。名之為常。外解脫者。名為無常。內解脫者。名之為常。 【疏】初文先汎明.道有二種。常道雖得.而非無常。  常道雖得而非無常者.即是得而無得。以因果雖殊.始終理一故。  △二正答。 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槃。悉名為常。一切眾生常為無量煩惱所覆。無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眾生為欲見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以涅槃。是名菩薩得道菩提及涅槃也。道之性相。實不生滅。以是義故。不可捉持。 【疏】道與菩提悉皆名常下.第二正答。今云。道定圓常.本來有之.為惑所覆。斷惑復本.義言其得.得而是常。  △二答後難二。初分科。 【疏】次善男子道者雖無色像下.答後難。為三。法.譬.合。  △二隨釋三。初法。 善男子。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 【疏】初法說。  △二譬。 善男子。如眾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麤非細。非縛非解。非是見法。而亦是有。以是義故。我為須達說言。長者心為城主。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若護心者。則護身口。以不善護是身口故。令諸眾生到三惡趣。護身口者。則令眾生得人天涅槃。得名真實。其不得者。名不真實。 【疏】次如眾生心下.譬說。  △三合。 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若其無者。云何能斷一切煩惱。以其有故。一切菩薩了了見知。 【疏】然實是常。能修者得.不修不得。  經一切菩薩了了見知者。問。前後經文皆云十住菩薩見不了了.今何得云了了耶。答。以究竟望分真.尚未了了.此乃奪論。若與而明之.則分證了了也。  △三會通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見有二種下.第三會通。又為二。一會通.二論義。  △二隨釋二。初會通。 善男子。見有二種。一相貌見。二了了見。云何相貌見。如遠見烟。名為見火。實不見火。雖不見火。亦非虛妄。見空中鶴。便言見水。雖不見水。亦非虛妄。如見華葉。便言見根。雖不見根。亦非虛妄。如人遙見籬間牛角。便言見牛。雖不見牛。亦非虛妄。如見女人懷妊。便言見欲。雖不見欲。亦非虛妄。又如見樹生葉。便言見水。雖不見水。亦非虛妄。又如見雲。便言見雨。雖不見雨。亦非虛妄。如見身業及以口業。便言見心。雖不見心。亦非虛妄。是名相貌見。云何了了見。如眼見色。善男子。如人眼根清淨不壞。自觀掌中阿摩勒果。菩薩摩訶薩了了見道菩提涅槃。亦復如是。雖如是見初無見相。善男子。以是因緣。我於往昔告舍利弗。一切世間。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所不知不見不覺。唯有如來悉知見覺。及諸菩薩亦復如是。 【疏】初會通者。會前所說知見等法.皆有似真。似是相貌.了了即真。真又為二。一菩薩了了.二如來了了。此下盡卷是會通兩章。如文。  皆有似真者。相貌見.喻六根似解。了了見.喻分證究竟。似位尚非虛妄.何況真位。一菩薩下.分證。二如來下.究竟也。即經云如來悉知見覺.菩薩亦復如是等文也。故知經約三位明見義.相似.分真.究竟。而不論名字觀行者。三千未顯故.三惑全在故.尚有退轉故.未得事用故。經知見覺者。謂三智知.五眼見.而覺通二義。是故三名不出智眼。故究竟得名如來.分得名為菩薩。 舍利弗。若諸世間所知見覺。我與菩薩亦知見覺。世間眾生之所不知不見不覺。亦不自知不知見覺。世間眾生所知見覺。便自說言我知見覺。舍利弗。如來一切悉知見覺。亦不自言我知見覺。一切菩薩亦復如是。何以故。若使如來作知見覺相。當知是則非佛世尊。名為凡夫。菩薩亦爾。  經世間眾生下.指九界為眾生.不得種智佛眼.故云不知等。亦不自知等者。以在迷故.各自謂實.故云不自知不知等。經眾生所知見下.明其九界有四眼二智.不免取著也。疏云會通兩章者。即前.初明知見.二無所得.二章也。今明有知覺.即初章。從若使如來作下.明次章。謂雖有知見覺而不得其相.即是會通。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二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三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梵行品之三(會疏卷第十六)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梵行品之三。起卷。是第二論義。有問答。  △二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問同世間。 迦葉菩薩言。如佛世尊為舍利弗說。世間知者。我亦得知。 【疏】問為二。一問同世間。  △二問異世不知。 世間不知。我亦悉知。其義云何。 【疏】二問異世不知。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為二。先正答.次結。初答為三。初明異世間。二明同世間。三非世非出世。  初明異世間下.世間不知十二部等.菩薩能知故異。二明下.世人橫計.而菩薩知彼所解.故云同。三非下.謂涅槃等體.不當世與出世.故謗此人法.獲罪至重。於此預知.至文易見。  △二異故下。隨釋二。初正答三。初明異世間。 善男子。一切世間不知不見不覺佛性。若有知見覺佛性者。不名世間。名為菩薩。世間之人亦復不知不見不覺十二部經。十二因緣。四倒四諦。三十七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涅槃。若知見覺者。不名世間。當名菩薩。善男子。是名世間不知見覺。 【疏】異故即世間不知.不知十二部經。  經世間之人。即指九界。經十二因緣等者。不思議因緣.三道即三德.四倒通界內外.無作四諦.無作道品.圓頓菩提.涅槃二果。經當名菩薩者。即正指分真菩薩.以此明空平等果故。意同前說。  △二明同世間二。初正釋經文邪計相。 云何世間所知見覺。所謂梵天。自在天。八臂天。性時微塵。法及非法。是造化主。世界終始斷常二見。說言初禪至非非想名為涅槃。善男子。是名世間所知見覺。 【疏】或同者。世間橫計微塵等生.計世界有邊為終.無邊為無終。皆墮斷常。  經梵天等者。涉公云。梵天初禪主.自在天四禪主.八臂天護世主。性者。即數論計冥初性也。時者。謂計時生萬物。微塵者。即順世外道說細微塵生麤果色。法及非法是勝論師計善惡行.生苦樂受.各計所執為萬物因.名造化主。世終始即邊見。初禪等為涅槃是見取。此是世間所知見覺.謬執為正。  △二舊下。因出舊解無明義二。初二師解義。 【疏】舊云。無始無終有兩解。一云。無始無明.全無始終。二云。無始無明.有始有終。無有一始.在此無始之初者。故知有始.而復終於佛果。  舊云下.因明古人解無明義.全同此文邪執。無有一始(至)知有始者。謂無明本有.既無一物在此無明之先.故無明最在其初.即當有始。至果既破.即是有終。  △二此下。疏主判結二。初判同邪。 【疏】此之兩解.同於此中橫計斷常。  此之(至)斷常者。作無始終釋者.墮於常。計有始有終者.墮於斷。  △二十一下。結為所破。 【疏】十一空中.明無始空.為破此始.亦破此終。  △三非世非出世。 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事亦知見覺。菩薩如是知見覺已。若言不知不見不覺。是為虛妄。虛妄之法則為是罪。以是罪故。墮於地獄。善男子。若男若女。若沙門。若婆羅門。說言無道菩提涅槃。當知是輩名一闡提。魔之眷屬名為謗法。如是謗法名謗諸佛。 【疏】於如是事下.第三明非世出世。若菩薩知謗言不知.即是謗人。言無菩提.即是謗法。  △二結。 如是之人。不名世間。不名非世間。 【疏】次結。如文。  △四結歎二。初古今分文。 【疏】爾時迦葉下.第四說偈結歎。他云。初半行歎大慈。次一行半歎大悲。後兩偈結歎。今謂初半行如前。次半行歎大悲。次世醫者一行半歎大喜。喜之所離.故言不發。喜之所得.故言甘露。眾生既服下半行.是歎大捨。次一行結歎。  喜之所離者。謂見彼離苦.故喜也。喜之所得者。謂見彼得樂.故喜也。歎大捨者。眾生雖已究竟離苦得樂.而我不求恩報.故是捨心。  △二如文下。隨文略指二。初正歎四。初歎大慈。 爾時迦葉聞是事已。即以偈頌而讚歎佛。   大慈憫眾生 故今我歸依 【疏】如文。  △二歎大悲。   善拔眾毒箭 故稱大醫王  △三歎大喜。   世醫所療治 雖差還復生 如來所治者 畢竟不復發   世尊甘露藥 以施諸眾生  △四歎大捨。   眾生既服已 不死亦不生  經云不死不生.即明眾生得常住樂.以顯如來大捨之心。  △二結歎。   如來今為我 演說大涅槃 眾生聞祕藏 即得不生滅  △三持戒二。初破古述意。 【疏】說是偈下.是第三明戒為梵行。開善云。前明深梵行.此明淺梵行。是義不然。以戒為本.故能化他。  開善下.意謂前七善四心是深.今持戒在初心故淺。是義下.今斥。謂戒亦非淺也。以戒為本者。由持淨戒.發生定慧.故能化他。又下經云。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不動。是知持戒.通於深位.非淺梵行。  △二就文下。分文解釋二。初列章生起。 【疏】就文為三。一持戒。二護法。三六念。以持戒故能護法.以護法故能修念。次第相成.法爾故也。  △二持戒下。隨文釋義三。初持戒二。初分科。 【疏】持戒為二。初略明持戒.次廣明得失。初文有問答。問為二。初領旨.後正難。難中為兩。  △二先難下。隨釋二。初略明持戒二。初問二。初領旨。 迦葉菩薩說是偈已。即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世間不知見覺。菩薩悉能知見覺者。  △二正難二。初難同世。 若使菩薩是世間者。不得說言世間不知不見不覺。而是菩薩能知見覺。 【疏】先難同世。若世間不知見覺.菩薩亦應不知見覺。  △二難異世。 若非世間。有何異相。 【疏】次難異世。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有二。先開兩章.次釋兩章。汝言有何異下.釋兩章門。  △二先明下。隨釋二。初開兩章。 佛言。善男子。言菩薩者。亦是世間亦非世間。不知見覺者名為世間。知見覺者不名世間。  △二釋兩章二。初釋同。 汝言有何異者。我今當說。善男子。若男若女。若有初聞是涅槃經。即生敬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則名為世間菩薩。一切世間不知見覺。如是菩薩。亦同世間不知見覺。 【疏】先明不異.即釋同章。有同有異.不一向同。如文。  釋同章者。即是名字位人也。有同有異者。圓信成就.故與世異。即經云初聞是涅槃經已下文是。煩惱全在.觀行未立.故與世同。即經云一切世間不知已下文是。  △二釋異二。初分科。 【疏】菩薩聞是下.第二釋異章門。又二。先明聞經.故得三法。次明三法相資。  釋異章者。即觀行.相似.分真位人也。聞經得三法者。即是依經修戒定慧.即觀行相似位也。故經云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正是從五品入六根.麤垢自落.與空相應.故與世異。亦是分真證中道.空二邊。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明聞經得三法。 菩薩聞是涅槃經已。知有世間不知見覺。應是菩薩所知見覺。知是事已。即自思惟。我當云何方便修習得知見覺。覆自念言。唯當深心修持淨戒。善男子。菩薩爾時以是因緣。於未來世在在生處。戒常清淨。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戒淨故。在在生處。常無憍慢邪見疑網。終不說言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是名菩薩修持淨戒。戒既清淨。次修禪定。以修定故。在在生處正念不忘。所謂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十二部經諸佛世尊常樂我淨。一切菩薩安住方等大涅槃經。悉見佛性。如是等事憶而不忘。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是名菩薩修清淨定。戒定已備。次修淨慧。以修慧故。初不計著身中有我。我中有身。是身是我。非身非我。是名菩薩修習淨慧。 【疏】初文具明三法.皆戒為本。  △二明三法相資二。初慧資戒。 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不動。善男子。譬如須彌不為四風之所傾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為四倒之所傾動。善男子。菩薩爾時自知見覺。所受持戒無有傾動。是名菩薩所知見覺。非世間也。 【疏】以修慧下.第二明三法相資。文略故但言二。初明慧資戒。  文略但言二者。不言定也。慧資戒等者。此之二文正明分真人也。既出二死.故二文皆云非世間.及云明見佛性也。異義可知。  △二戒資慧。 善男子。菩薩見所持戒牢固不動。心無悔恨。無悔恨故。心得歡喜。得歡喜故。心得悅樂。得悅樂故。心則安隱。心安隱故。得無動定。得無動定。故得實知見。得實知見故。厭離生死。厭離生死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明見佛性。是名菩薩所知見覺。非世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不知見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疏】二明戒資慧。  經所持戒牢固不動者。即初住中道.道共戒也。  △二廣明得失二。初分科。 【疏】迦葉復言下.第二廣辨得失。有問有答。答又二。先舉不淨持戒.不能相資。次明淨戒.正答問。初文又二。初明不淨.次無相資。  △二有四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復言。云何菩薩修持淨戒心無悔恨。乃至明了見於佛性。  △二答二。初舉不淨持戒不能相資二。初明不淨。 佛言。善男子。世間戒者不名清淨。何以故。世間戒者為於有故。性不定故。非畢竟故。不能廣為一切眾生。以是義故。名為不淨。 【疏】有四不淨。一為有如難陀(云云)。二性不定.或時能持.或不能持。三非畢竟.不能從始至終永永長持。四不為眾生.無廣大意。自局在己.不兼利他。  如難陀下云云者。難陀為求生天五欲樂.故持戒是為有造業也。緣起如法華疏弟子章.及止觀呵五欲中。三非下.且約事釋。亦應達止作法界.方名畢竟。故下疏釋戒非戒義.正對此文.亦是互現。  △二明無相資。 以不淨故。有悔恨心。以悔恨故。心無歡喜。無歡喜故。則無悅樂。無悅樂故。則無安隱。無安隱故。無不動定。無不動定故。無實知見。無實知見故。則無厭離。無厭離故。則無解脫。無解脫故。不見佛性。不見佛性故。終不能得大般涅槃。是名世間戒不清淨。  △二明淨戒正答問二。初分科。 【疏】菩薩摩訶薩下.第二明於淨戒.正答其問。亦二。先明淨戒.次明相資。  △二初淨下。隨釋二。初明淨戒。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清淨戒者。戒非戒故。非為有故。定畢竟故。為眾生故。是名菩薩戒清淨也。 【疏】初淨中.四淨對前四不淨.戒非戒即對前無始終。戒非戒.非是五戒律儀等.乃以無戒無持為戒.此是畢竟淨戒。  四淨對前四不淨者。翻前不淨成淨.故云對也。今第一翻前第三非畢竟。今第二翻前第一為有。今第三翻前第二不定。第四為眾生.如文。非是下.釋經非戒二字。謂今明圓融之戒.非是人天小乘執著之心.所持五十及篇聚等戒.故云戒非戒。乃以下.釋經戒字也。無戒無持者。戒即所持戒.持謂能持心。達能所唯心.心本自空.孰云能所。如是體達.名圓持戒.故云為戒。故知經云戒非戒者.上戒字是顯圓.下非戒是斥小  △二明相資二。初分科懸示。 【疏】於戒淨中下.第二明相資之力。又二。初三法相資.次五法佐助。相資中.次第傳傳釋前句。於中二。  次第傳傳釋前句者。謂初釋無悔恨.次釋歡喜.後釋悅樂。如答迦葉問也。  △二初因下。隨文釋義二。初三法相資二。初釋不悔三。初法。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淨戒中。雖不欲生無悔恨心。無悔恨心自然而生。 【疏】初因戒.故釋不悔。又有法.譬.合。  △二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執持明鏡。不期見面。面像自現。亦如農夫種之良田。不期生芽而芽自生。亦如然燈。不期滅闇而闇自滅。 【疏】譬有三譬。  △三合。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堅持淨戒。無悔恨心自然而生。亦復如是。  △二釋歡喜二。初分科。 【疏】次以淨戒故下.次釋歡喜。又二。先明三相.次明悅樂。初文為三。初明持喜。二明毀憂。三雙明二義。  △二前二下。隨釋二。初明三相三。初持喜。 以淨戒故。心得歡喜。善男子。如端正人。自見面貌。心生歡喜。持淨戒者。亦復如是。 【疏】前二各有法.譬.合。  △二毀憂。 善男子。破戒之人。見戒不淨。心不歡喜。如形殘者。自見面貌。不生喜悅。破戒之人。亦復如是。  △三雙明二義二。初分科。 【疏】於第三雙明持犯中二。先譬.次合。  △二初中下。隨釋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牧牛。有二女人。一持酪瓶。一持漿瓶。俱共至城而欲賣之。於路腳跌。二瓶俱破。一則歡喜。一則愁惱。 【疏】初中牛譬經教。女譬稟者。酪缾譬破戒。漿缾譬持戒。至城欲賣譬俱求當果.以因貿果(云云)。脚跌譬命終。二缾俱破譬身壞。憂喜譬持毀。漿缾者已得酥.止餘漿汁.所直不多.不得亦閑。譬持戒人已修得道.只餘殘命.命存亦善.不存亦閑。若也。酪缾全未酥.失酪酥亡。譬破戒人.未得修道。此命若終.其道亦失.是故憂畏。  以因貿果下云云者。以因貿果.如酪易錢。  △二合。 持戒破戒亦復如是。持淨戒者。心則歡喜。 【疏】次持戒下.合。如文。  △二明悅樂二。初分科。 【疏】次心歡喜故則便思惟下.釋悅樂。又二。初正釋.後論義。論義中.先問後答。  △二答中下。隨釋二。初正釋。 心歡喜故。則便思惟。諸佛如來於涅槃中。說有能持清淨戒者則得涅槃。我今修習如是淨戒亦應得之。以是因緣。心則悅樂。  △二論義二。初問。 迦葉復言。喜之與樂有何差別。  △二答。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作惡時名為歡喜。心淨持戒名之為樂。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於生死。則名為喜。見大涅槃名之為樂。下名為喜。上名為樂。離世共法。名之為喜。得不共法。名之為樂。以戒淨故。身體輕柔。口無麤過。菩薩爾時。若見若聞。若臭若甞。若觸若知。悉無諸惡。以無惡故。心得安隱。以安隱故。則得靜定。得靜定故。得實知見。實知見故。厭離生死。厭生死故。則得解脫。得解脫故。得見佛性。見佛性故。得大涅槃。是名菩薩清淨持戒。非世間戒。 【疏】答中有四重解釋。後展轉深入成大涅槃.皆由於戒。然五受根中.則樂淺喜深。禪定之中.則喜淺樂深。各有所據.今同禪支。  五受根者。謂苦樂憂喜捨也。此既先樂後喜.故云樂淺喜深。禪定之中等者。如初禪五支.覺、觀、喜、樂、一心。此既喜前樂後.故知喜淺樂深。今同禪支者.以經明先喜後樂故。經心得安隱下.由戒發定.得實知見。即因定發慧.由茲三法.故解脫二種生死.分見三德佛性。  △二五法佐助。 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所受淨戒。五法佐助。云何為五。一信。二慚。三愧。四善知識。五增敬戒。離五蓋故。所見清淨。離五見故。心無疑網。離五疑故。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僧。四者疑戒。五者疑不放逸。菩薩爾時即得五根。所謂信念精進定慧。得五根故。得五種涅槃。謂色解脫。乃至識解脫。是名菩薩清淨持戒。非世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之所不知不見不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疏】次明五法佐助中.言得五涅槃者。即脫五陰。涅槃非五.脫五陰縛.名五涅槃。  五法佐助者。信慚等五是能佐.前三法是所佐。五蓋見疑是佐之所離.五根是佐之所得。涅槃非五者。釋妨也。應問云涅槃是一法.云何言五。故答云脫五陰縛等.即初住分真涅槃。經中五蓋五見等.皆須深釋.以符初住。  △二護法二。初敘意分科。 【疏】善男子若我弟子下.第二明護法。護法即是護戒。護戒既牢.即是持戒。持戒不牢.由無護法心。又二。先呵毀法.次勸護法。  △二初呵下。隨文釋義二。初呵毀法二。初分科懸示三。初科分經文。 【疏】初呵毀又三。一正呵破戒。二呵求有作業。三呵是處非處。  △二然猥下。敘意釋妨二。初敘意。 【疏】然極猥人.無過破戒.一無所用。文云。寧當不受不持.不用毀戒而受讀之。  極猥者。猥.惡也。一無所用者。尚失人天善果.何能革凡成聖。  △二問下。釋妨。 【疏】問。上文為僕趨令讀誦.今文寧可不受不持。兩言相反者.何耶。答。此各有意。前明汲引.百方令入。今誡人師.令無瑕犯。  問上文下.即第十三卷聖行品。若憍慢者.為作僕使.隨順其意.令其歡喜.然後以此經而教導之。此乃不簡前人持毀.但令受持.故與今反。答意者。前明所化.故不簡。今約人師.故須持。故知前之能化亦應持.此之所化亦不簡。文雖互現.義必兼通。  △三初呵下。屬當三業。 【疏】初呵毀中不出三業。初是呵身。次是呵心。三是呵口。  不出三業者。次第對三科可見。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初正呵破戒。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大涅槃經。有破戒者。有人呵責輕賤毀辱而作是言。若佛祕藏大涅槃經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毀所受戒。若人受持是涅槃經毀禁戒者。當知是經為無威力。若無威力。雖復讀誦為無利益。緣是輕毀涅槃經故。復令無量無邊眾生墮於地獄。受持是經而毀戒者。則是眾生大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如是之人我亦不聽受持是典。寧使不受不持不修。不以毀戒受持修習。 【疏】初文者。若人受持戒.所有弟子亦學。是師自既不正.號令不嚴。  號令不嚴者。論語曰。身不正.雖令不從。楊子曰。鼓舞萬物者.雷風乎。鼓舞萬民者.號令乎。  △二呵求作業。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演說涅槃經者。當正身心。慎莫掉戲。輕躁舉動。身為掉戲。心為輕動。求有之心名為輕動。身造諸業名為掉戲。若我弟子求有造業。不應受持是大乘典大涅槃經。若有如是受持經者。人當輕呵而作是言。若佛祕藏大涅槃經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求有造業。若持經者求有造業。當知是經為無威力。若無威力。雖復受持。為無利益。緣是輕毀涅槃經故。復令無量無邊眾生墮於地獄。受持是經求有造業。則是眾生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 【疏】次當正身心下.第二呵求有。若求三有.名為輕躁。不求果報.名為沈審。望有修因.是則名為為有造業。  不求果報者。不求三有生死果報也。然既唯求大涅槃果.則求九界果報.悉名為有造業。況三有之名.義通界外。求有由心.故屬意業。  △三呵是所非所。 復次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大涅槃經。莫非時說。莫非國說。莫不請說。莫輕心說。莫處處說。莫自歎說。莫輕他說。莫滅佛法說。莫熾然世法說。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是經非時而說。乃至熾然世法說者。人當輕呵而作是言。若佛祕藏大涅槃經有威力者。云何令汝非時而說。乃至熾然世法而說。若持經者作如是說。當知是經為無威力。若無威力。雖復受持。為無利益。緣是輕毀涅槃經故。令無量眾生墮於地獄。受持是經非時而說。乃至熾然世法而說。則是眾生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 【疏】三莫非時說下.第三呵離是處非處。審能弘宣.須離此等諸非法處。莫不請者。然與不請之友相乖。釋云。事須適時.今正須請.莫滅法說。不持戒說.不護法說.是滅法說。熾然世法說者。即是求有造業而說。他解多以世典詩書添足.令他不信.名熾世法。今不爾。於所說中.增長苦集.是熾世法。  經莫非時說者。機緣信樂之時.方堪說也。事須適時者。若利根重法之人.則不須待請。若鈍根輕法之人.事須待請。鈍根重法.利根輕法.斟酌隨時。  △二勸護法。 善男子。若欲受持者。說大涅槃者。說佛性者。說如來祕藏者。說大乘者。說方等經者。說聲聞乘者。說辟支佛乘者。說解脫者。見佛性者。先當清淨其身。以身淨故。則無呵責。無呵責故。令無量人於大涅槃生清淨信。信心生故。恭敬是經。若聞△一偈一句一字。及說法者。則便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人則是眾生真善知識。非惡知識。是我弟子。非魔眷屬。是名菩薩非世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之所不知不見不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疏】善男子若欲受持下.第二勸讚護法。他云。先列十智.次勸淨心。今初言自他欲受持者。信故名受.不忘為持.即是自行。口所說者謂化他也。涅槃宗體.行教用果。前說佛性為宗.後說見性為果。兩途並使三業清淨。  先列十智者。謂若欲受持.至見佛性者.凡有十事.悉是智人所為。次勸淨心.即先當清淨已去文是。今初下.今師以前段為自他.後段為三業清淨。文具自他.而但言十智。文具三業.而但云淨心。故知古義非也。故初段十句中.初句自行.後九化他.以皆云說故。涅槃下.示九句義也。涅槃總名.餘八即宗等。謂說佛性是宗.此約尊極名宗.非宗用之宗也。祕藏是體.佛性祕藏.總別之異.別名三性.總具名藏。故知宗體.名異理一。說大乘是行.說方等是教。說聲聞至解脫是用。說二乘是即實而權用。說佛及解脫.是即權而實用。見佛性即初住分果也。故知說佛性是涅槃之宗.祕藏是涅槃之體.大乘是涅槃之行.方等是涅槃之教.聲聞乘等是涅槃之用.見性是涅槃之果。故知宗等.不出涅槃。故知涅槃一名.貫下宗等。兩途等者。即上自他二途.並使三業清淨。豈同古人.但云淨心而已。經云先當淨身業.無呵責即口業.生清淨信即意業。文含自他.尋之可了。  △三六念二。初辨異述意二。初明大小異說。 【疏】復次善男子下.第三明六念。大品中明十念八念。小乘亦有六念.即是晨朝唱者。一念何年月日。二念戒臘年月。三念施食法。四念三衣.長應說淨。五念不別眾食。六念有病應治。皆各有意。  八念者。於六更加七念阿那.八念死。如法界次第。十念者。如阿含.佛告比丘當修十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到于涅槃。一念佛.乃至第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小乘亦有六念者。准律鈔.第二念知食處.第三念知受持時夏臘。而文中念戒臘居第二.施食法居第三者。乃是鈔宗四分.此依十誦.致有參差。雖云元魏法聰者講四分.自唐已前.其道未純。故行事者.或准他部。今據說行.略依律鈔明其相狀。則疏自可見。鈔云。第一念知日月。應言今朝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以純大故.不云大小。若黑月有大小.故須分之。此謂識布薩遠近.出家日月.法式如此。若據律文.為俗士問.令使識知。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數法。准此.方不論黑白。若答俗人.唯得通相云正月小。今是某日。此則道俗通知為允。二念知食處.於中有三。若全不受請者.云我今自食已食。有言食僧常食。有言我常乞食。若受請者.云我今自食.無請處。又云我今食僧食.無請處。又云我今乞食.無請處。若有請者.有背不背.應云今有請處.念自去。若背者(謂迦提月病及施衣等緣).今有某緣得背請(若無緣一日有眾多請者.應對人云)。今日有多請.自受一請.餘者施與長老.在某處(應覓五眾捨之.若無人時心念捨)。我某甲.今朝檀越施我正食.迴施比丘某甲。檀越於我不計.我得自恣食(三說。此念法謂獨住蘭若.遠行.長病.饑時.依親里住五種。十誦開之)。第三知受戒夏臘。云我於某年中.月日某時.一尺木若干影時.受具戒。我今無夏.後若有者.隨夏言之。第四知衣鉢有無受淨等。應云我三衣鉢具.有長已說淨(後隨有無.衣鉢藥等隨有者.念說淨)。第五念同別食。云我今依眾食(必有別眾.九緣隨開).云我今有某緣.應別眾食。六念康羸。云我無病.堪行道(有病念療治之)。  疏云皆各有意者。已如向引鈔文釋也。故知古者.行事著述.各依律部不同.故有小異。如止觀持戒清淨明十受云。邊方依第五律師受戒。而今時明律者.皆謂文悞.合云五人。若見十誦十受之文.方委止觀騰寫。彼義乃是五人中一人.須是第五律師.可從此人受戒.餘但足數而已。言第五律師者。一誦戒至三十。二至九十。三誦比丘戒本。四誦二部戒本。第五廣誦二部律。  △二述今文意義。 【疏】今此六念。為梵行者居於林野.有懷恐怖.令修六念。前三念他.後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遠果(云云)。  今此下.述今文義意。六通言念者。念即內心存憶之異名.專心存憶六念功德.故名六念。天有近遠果者。生天華報名近.第一義天果報名遠。  △二就文下。隨段消文二。初唱數列章。 復次善男子。云何復名一切世間所不知見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所謂六念處。何等為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疏】就文為二。先唱數列章。  △二解釋六念二。初總標。 【疏】云何下.解釋六念.即為六章。  △二念佛下。隨釋六。初念佛二。初分科定義。 【疏】念佛章為二。先念佛果.後念佛因。念因是念往因。念果是念現果.由何因得今果。念果為四。謂兩章兩釋。初立十號眾德兩章門.次釋十號眾德兩章。釋十號是釋名下義.釋眾德是釋體下義。  △二先列下。隨段消文二。初念佛果四。初立十號章二。初正釋開合。 善男子。云何念佛。如來。應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疏】先列十號章門。成論與阿含.皆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至世尊十數方滿。今經與釋論.開無上士與調御為兩.至佛則十名已足。總結上德十號.具足為世所尊。  先列十號者。然一切法皆有通別兩號.佛亦如是。釋迦彌勒等是別名.如來等十是通名。化相須分.故立別名。實德齊同.故立通稱。道德無量.依德施名.名亦無邊.今據一門.且論十種。  △二就別下。預示下文。 【疏】就別釋中不稱世尊.但言婆伽婆。此是佛之總名.將代世尊。  △二立眾德章。 常不變易。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大師子吼。名大沙門。大婆羅門。大淨畢竟到於彼岸。無能勝者。無見頂者。無有怖畏。不驚不動。獨一無侶。無師自悟。疾智大智。利智深智。解脫智。不共智。廣普智。畢竟智。智寶成就。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龍王。人中丈夫。人中蓮華。分陀利華。調御人師。為大施主。為大法師。 【疏】常不變易下.二列眾德章門。  經十力等者。十力降天魔。四無畏伏外道。決定說.名師子吼。息無明惡.名沙門。眾行淨.名婆羅門。滅三障.名大淨。三德究顯.名畢竟到岸。破八魔.名無勝。超賢聖.名無見頂。離五怖.名無怖畏。生死不能驚.毀譽不能動.無與等故.名獨一無侶。達自心故.名無師自悟。一念知一切法.名疾智。橫達法界.名大智。無境不照.名利智。豎窮如理.名深智。自在離縛.名解脫智。高出餘人.名不共智。平等利物.名普廣智。究竟圓極.名畢竟智。總具諸智.名智寶成就。荷負眾生.故喻象牛。興慈雲注法雨.故喻龍。四魔不能屈.故名丈夫。出離二乘清水.凡夫淤泥.故喻蓮華。聖中最上.喻分陀利。能調眾生.名調御。以法惠人.名施主。法師次文自釋。  △三釋眾德章。 以知法故名大法師。以知義故名大法師。以知時故名大法師。以知足故名大法師。以知我故名大法師。知大眾故名大法師。以知眾生種種性故。名大法師。以知諸根利鈍中故。名大法師。說中道故。名大法師。 【疏】三以知法下.釋眾德章。前文皆略直釋。最後大法師一事.還以前七善為釋。知我能持戒.能說大乘.復知中道.名大法師。知小乘徧道.皆非法師。  前文皆略者。謂十力等名.佛皆不釋。七善為釋者。五名全同.但以第五自知.為知我。以第七知尊卑.為知種種性.即十界性也。次云知根.只是尊卑。說中道.只是知法。二義重出耳。經利鈍中故者。利即上根。鈍即下根。不利不鈍是中根也。  △四釋十號章十一。初釋如來二。初指梵敘舊。 云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爾。故名如來。諸佛世尊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也。諸佛世尊為眾生故。隨宜方便開示三乘。壽命無量不可稱計。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也。 【疏】云何名如來下.第四釋十號。梵云多陀阿伽度。舊但以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一義.以釋如來。  △二依論消經。 【疏】釋論四義釋如來。謂如來.如去.如解.如說。依三世佛學十二部經.修十一空而得成佛.故名如來。去離生死.永免諸惡.即是如去。如如而解。如如而說。亦是說我所解.解我所說。  釋論四義者。謂如來義中.復有餘三義也。來約智.去約斷.解約自行.說約化他。依三下.釋義也。當以智斷自他配釋.則坦然明白。如如而解等者。猶云依理而解.依理而說也。上如猶云依也.下如猶云理也。此約自他對釋。解是自行.說是化他。亦是下.純約化他.能所以釋。說我所解者。即是如解而說.此約化他能。解我所說者。即是如說而解.此約機緣。解佛所說.此約化他所。中一是如來義者。即經云諸佛世尊從六波羅下.去至大涅槃也。 【疏】此中三復次。前後二復次.是如說義。中一是如來義。如去在善逝中.如解在世間解中。  經無復次之語.恐是疏文隨便.以此經節段多言復次故。餘皆倣此。  △二釋應。 云何為應。世間之法悉名為怨。佛應害故。故名為應。夫四魔者是菩薩怨。諸佛如來為菩薩時。能以智慧破壞四魔。是故名應。復次應者名為遠離。為菩薩時應當遠離無量煩惱。故名為應。復次應者名樂。過去諸佛為菩薩時。雖於無量阿僧祇劫為眾生故。受諸苦惱。終無不樂而常樂之。如來亦爾。是故名應。又復應者。一切人天應以種種香華瓔珞。幢幡伎樂而供養之。是故名應。 【疏】云何為應。梵云阿羅呵有三義。謂殺賊.不生.應供。此中但云應.不言供。有五復次。為兩。前四以殺賊為釋.後一以應供為解。前殺賊兼不生.以破陰魔.故即是不生。  以破陰魔等者。應云破陰死二魔。即經云破壞四魔也。破煩惱是因滅.即殺賊義。破陰死是果亡.即不生義。  △三釋正徧知二。初分科。 【疏】云何正徧知下.是第三號。又二。初正釋。次云何不徧下.反釋。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正釋。 云何正徧知。正者名不顛倒。徧知者。於四顛倒無不通達。又復正者名為苦行。徧知者。知因苦行定有苦果。又復正者名世間中。徧知者。畢竟定知修習中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復正者名為可數可量可稱。徧知者。不可數不可量不可稱。是故號佛為正徧知。善男子。聲聞緣覺亦有徧知。亦不徧知。何以故。徧知者名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聲聞緣覺亦得徧知。是名徧知。 【疏】初文者。梵云三藐三佛陀。有五復次。前四是佛.能知四法皆悉徧故。言因苦行定得苦果者.外道苦行。後一斥小。  △二反釋。 云何不徧知。善男子。假使二乘於無量劫觀一色陰。不能盡知。以是義故。聲聞緣覺無有徧知。  經觀一色陰不能盡知者。以不達百界之色.若因若果故。  △四釋明行足。 云何明行足。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者名為腳足。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腳足者名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為明行足也。又復明者名呪。行者名吉。足者名果。善男子。是名世間義。呪者名為解脫。吉者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者名為大般涅槃。是故名為明行足也。又復明者名光。行者名業。足者名果。善男子。是名世間義。光者名不放逸。業者名六波羅蜜。果者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復明者名為三明。一菩薩明。二諸佛明。三無明明。菩薩明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諸佛明者即是佛眼。無明明者即是畢竟空。行者於無量劫為眾生故修諸善業。足者明見佛性。以是義故名明行足。 【疏】云何明行足.是第四號。梵云毘侈遮羅那。有四復次。前一就腳足釋.後三就滿足釋。皆先舉世譬.次用佛合。明者名呪。般若是大明呪。因呪得解.即解脫也。吉者菩提.果名涅槃。因於菩提得涅槃故。三明者。菩薩明是因.佛明是果。無明明三解。一云無明是惑.明是解。用明解斷無明故.云無明明。二云畢竟空境.不當明與無明。而能生明及以無明.故言無明明。又一解。前分菩薩佛者.作異解。後舉無明明.作不異解。佛與菩薩俱是無明明.無明即明(云云)。  梵云毗侈.尺氏反。而能生明及以無明者。謂空理唯一.而悟成智明.迷成無明。蓋真如隨緣也。佛與菩薩下.謂佛則究竟達無明即明.菩薩分達無明即明。故知無明明句.總前兩句也。  △五釋善逝。 云何善逝。善者名高。逝名不高。善男子。是名世間義。高者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高者即如來心也。善男子。心若高者不名如來。是故如來名為善逝。又復善者名為善知識。逝者善知識果。善男子。是名世間義。善知識者即初發心。果者名為大般涅槃。如來不捨最初發心得大涅槃。是故如來名為善逝。又復善者名好。逝者名有。善男子。是名世間義。好者名見佛性。有者名大涅槃。善男子。涅槃之性實非有也。諸佛世尊因世間故。說言是有。善男子。譬如世人實無有子。說言有子。實無有道。說言有道。涅槃亦爾。因世間故。說言是有諸佛世尊成大涅槃。故名善逝。 【疏】云何善逝.第五號。梵名阿耨多羅.亦言修伽陀.亦言修伽度。有三復次。最後復次有法譬合。初中云善名高者.辨於高勝。逝名不高者。雖出生死而不捨.就佛心為言。善知識者。即是道品。  就佛心為言者。以無緣慈.常入生死.化眾生故。  △六釋世間解。 云何世間解。世間者名為五陰。解者名知。諸佛世尊善知五陰。故名世間解。又世間者名為五欲。解名不著。不著五欲。故名世間解。又世間解者。東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一切聲聞緣覺不知不見不解。諸佛悉知悉見悉解。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是故號佛為世間解。又世間者一切凡夫。解者知諸凡夫善惡因果。非是聲聞緣覺所知。唯佛能知是。故號佛為世間解。又世間者名曰蓮華。解名不污。善男子。是名世間義。蓮華者即是如來。不污者。如來不為世間八法之所污染。是故號佛為世間解。又世間解者。諸佛菩薩名世間解。何以故。諸佛菩薩見世間故。故名世間解。善男子。如因食得命。名食為命。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見世間故。故名世間解。 【疏】云何世間解.第六號。梵云路伽憊。世間有三。謂五陰.眾生.國土。此中六復次.即六世間。一五陰。二五欲。三國土。四眾生。五詺佛為世間。六照世名世間。  伽憊.蒲界反。世間有三下.三種世間名出大論。六種名義.出在今經。然六種雖廣.義不出三。五陰眾生國土三名全同。五欲即別立因法.名世間也。此即三種世間之因.即八界中如是性相.至因緣也。五陰等三.別約果報。若依大論.總收因果。五詺佛者。即經云蓮華也。別喻佛界三種世間。而輔行注云。蓮華是二乘者.恐誤。六照世者。即經云諸佛菩薩見世間故.此約佛菩薩能照之智以說。此佛界兼收菩薩.故知六種.於彼三中.別明二聖及開因法.故成六也。五陰等三.統乎八界。  △七釋無上士。 云何無上士。上士者名之為斷。無所斷者名無上士。諸佛世尊無有煩惱。故無所斷。是故號佛為無上士。又上士者名為諍訟。無上士者無有諍訟。如來無諍。是故號佛為無上士。又上士者名語可壞。無上士者語不可壞。如來所言。一切眾生所不能壞。是故號佛為無上士。又上士者名為上座。無上士者名無上座。三世諸佛更無過者。是故號佛為無上士。上者名新。士者名故。諸佛世尊體大涅槃。無新無故。是故號佛為無上士。 【疏】云何無上士.第七號。梵云富樓娑。有五復次。開斷惑不斷惑義。文云。體大涅槃。無新無故者。過去諸佛已成名故.眾生是當成名新。無新無故.即無已當.此任理之體達也。若為緣.云有新故.已當也。  開斷惑不斷惑者。等覺尚有一品可斷.名上士。唯佛無斷.名無上士。  △八釋調御丈夫二。初分科。 【疏】云何調御下.第八號。梵云曇藐波羅提。先明丈夫.次明調御。丈夫又二。  △二先下。隨釋二。初釋丈夫二。初開二章門。 云何調御丈夫。自既丈夫。復調丈夫。 【疏】先明能調.開二章門。能調即如來.所調即眾生。  △二釋二章門二。初釋能調。 善男子。如來者實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調丈夫故。故名如來為丈夫也。 【疏】後釋兩章。如來實非下.釋能調。實非丈夫.方便示為能調丈夫。  △二釋所調。 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何等為四。一善知識。二能聽法。三思惟義。四如說修行。善男子。若男若女具是四法。則名丈夫。善男子。若有男子無此四法。則不得名為丈夫也。何以故。身雖丈夫。行同畜生。如來調伏若男若女。是故號佛為調御丈夫。 【疏】一切男女下.釋所調丈夫。具足四法.乃名丈夫。若無四法.行同畜生。大論亦云。人頭鹿.鹿頭人(云云)。  具足四法乃名丈夫者。雖有前三.若不修行.亦非丈夫也。孟子云。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今亦爾.居法界之廣居.立法界之正位.行法界之大道.得機緣與眾生由之.不得機緣獨行其道。涅槃不能淫.生死不能移.四魔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  鹿頭人下云云者。大論云。昔波羅奈王入山遊獵.見二鹿群.數各五百.各有一主.一是釋迦菩薩.一是調達。鹿主見王殺其群黨.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跪白王言。王以小事.一時令鹿受於死苦。若以供膳.當差次送。王善其言。於是二主.各差次送。次當調達.群中有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當.而我懷子.子非死次。屈垂料理.使生者不濫.死者得次。王怒之曰。誰不惜命.次來但去。母思惟言.我王無慈.橫見嗔怒。即至菩薩鹿王所.具以事白。菩薩王言.唯我當代。即自送身.到其王門。眾人見之.怪其自來。以事白王.王亦怪之。王問。群鹿盡耶.而忽自來。鹿王白言。大王仁慈.人無犯者.但有滋茂.無有盡時。但彼鹿母.歸告於我.我愍之故。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縱而不救.無異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其德無量。若人無慈.與虎狼何別。王聞是語.即從座起.而說偈言。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汝雖是畜生.名曰鹿頭人。以理而為人.不以形為人。  △二釋調御。 復次善男子。如御馬者凡有四種。一者觸毛。二者觸皮。三者觸肉。四者觸骨。隨其所觸。稱御者意。如來亦爾。以四種法調伏眾生。一為說生。便受佛語。如觸其毛隨御者意。二說生老。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隨御者意。三者說生及以老病。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隨御者意。四者說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骨隨御者意。善男子。御者調馬。無有決定。如來世尊調伏眾生。必定不虛。是故號佛為調御丈夫。 【疏】如御馬者。以此四種法.釋能調。利鈍不同.如快馬見鞭.鈍馬痛手。利人說生.鈍說老死。如大論野干(云云)。  野干者。大論十三云。譬如野干.在林樹間.依諸師子.及虎狼等.求其餘肉.以自存活。時間空闕.夜半踰城.深入人舍.求肉不得。避走睡息.不覺竟夜.惶怖無計。始欲起行.慮不自免。住懼無濟.便詐死在地。眾人來見.有一人言.須野干耳.即便截去。野于自念.截耳雖痛.但令身在。次一人來.言須其尾。復自念言.截尾小事。次一人言.須野干牙。野干自念.取者轉多.儻取我頭.則無活路。即從地起.奮力絕勇.間關歷涉.徑得自濟。行者之心.求脫苦難.亦復如是。生不修如失耳.老不修如失尾.病不修如失牙.豈更至死.則如失頭。  △九釋天人師。 云何天人師。師有二種。一者善教。二者惡教。諸佛菩薩常以善法教諸眾生。何等善法。謂身口意善。諸佛菩薩教諸眾生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遠離身不善業。何以故。以身惡業是可遠離得解脫故。是故我以此法教汝。若此惡業不可遠離得解脫者。終不教汝令遠離也。若諸眾生離惡業已。墮三惡者。無有是處。以遠離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涅槃。是故諸佛菩薩常以此法教化眾生。口意亦爾。是故號佛為無上師。復次昔未得道。今已得之。以所得道為眾生說。從本已來未修梵行。今已修竟。以己所修為眾生說。自破無明。復為眾生破壞無明。自得淨目。復為眾生破除盲冥。令得淨眼。自知二諦。復為眾生演說二諦。既自解脫。復為眾生說解脫法。自度無邊生死大海。復令眾生皆悉得度。自得無畏。復教眾生令無怖畏。自既涅槃。復為眾生演大涅槃。是故號佛為無上師。天者名晝。天上晝長夜短。是故名天。又復天者名無愁惱。常受快樂。是故名天。又復天者名為燈明。能破黑闇而為大明。是故名天。亦以能破惡業黑闇。得諸善業而生天上。是故名天。又復天者名吉。以吉祥故。得名為天。又復天者名日。日有光明。故名日為天。以是義故。名為天也。人者名為能多恩義。又復人者身口柔軟。又復人者名有憍慢。又復人者能破憍慢。善男子。諸佛雖為一切眾生無上大師。而經中說為天人師。何以故。善男子。諸眾生中唯天與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修十善業道。能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號佛為天人師。 【疏】云何天人師.第九號。梵云舍多提婆魔舍喃。有十二復次。初兩復次釋師.次五復次釋天.並用勝義釋天。次四復次釋人。言驕慢者。非惡驕慢。欲立丈夫.弘護三寶.復能破慢。次一復次總釋天人師。如文。  經唯天與人能發等者。餘趣非無.其事少故。黑人白厭.不名白人。  △十釋佛二。初釋名二。初翻通二音。 云何為佛。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善男子。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菩薩摩訶薩能覺一切無量煩惱。既覺了已。令諸煩惱無所能為。是故名佛。 【疏】云何名佛.釋第十號。前釋名.後歎德。梵云佛陀耶.亦云佛陀呬耶。此翻覺者.亦言覺寤。  此翻覺者者。覺音角.者即是人.謂覺了之人.名為覺者。詩云。有覺德行。覺.大也.又明也.曉也.直也。今亦如是。十號具足.種智圓明.三惑頓盡.大夜斯曉.二死永除.無復迴曲。亦言覺寤者。覺音教.即佛。地論云。開覺有情.如睡夢覺也。既梵言佛陀.含斯二義.此方覺字.復通二音.故使人師取音釋義。  △二前緣下。準例去取。 【疏】前緣覺者.亦同此義。故覺應是正。如支佛翻為獨覺.不言獨教。地人云自覺覺他.復言他覺。此太煩矣。  如支佛下.以此為例.欲取角音。  △二歎德。 以是覺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  △十一釋婆伽婆二。初懸敘三。初敘他明非。 【疏】婆伽婆下.釋第十一。或謂是世尊彼此之異。何者。前列章云世尊.釋章釋婆伽婆.故知是也。此恐不爾。世尊梵云路伽那他.此稱世尊。  △二龍下。依論釋義二。初敘論配經。 【疏】龍樹釋婆伽婆為四。一能破煩惱。二有功德。三巧分別。四好名聲。今具四義。初一復次釋破煩惱。次一復次釋有功德。三一復次釋巧分別。四一復次釋好名聲。  △二初是下。分經的示。 【疏】初是釋破煩惱。可見。次又能成就下.釋有功德.成就善法正是功德。三又能善解下.釋巧分別。四有大名聞下.釋有聲名。餘三復次屬釋功德。  餘三復次屬釋功德者。謂能惠施.及吐女根.并前第四有大功德等三文也。  △三當下。結示重斥。 【疏】當知婆伽婆有無量功德.功德據內。世尊者。為世所尊.此即據外。今將婆伽婆代世尊.非即名世尊。  △二文有下。隨釋二。初釋四義。 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又能成就諸善法故。又能善解諸法義故。有大功德無能勝故。有大名聞徧十方故。又能種種大慧施故。又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 【疏】文有二義。前七釋四義。  △二勸修。 善男子。若男若女能如是念佛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晝若夜。若明若闇。常得不離見佛世尊。 【疏】後一復次勸修。  △二念佛因二。初敘意分科。 【疏】善男子何故下.是二念佛因。欲明得果.謂久修因。文為二。前徵起.次正釋。釋中二。  △二先明下。隨文釋義二。初徵起。 善男子。何故名為如來應正徧知。乃至婆伽婆。而有如是無量功德大名稱耶。  △二正釋二。初六度四等為因。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於無量劫常為眾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 【疏】先明六度四等為因。  經上座長老.如釋序中記。  △二五十四心為因。 又復菩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修習進信念定慧根。於諸師長恭敬供養。常為法利。不為食利。菩薩若持十二部經。若讀若誦。常為眾生令得解脫。安隱快樂。終不自為。何以故。菩薩常修出世間心及出家心。無為之心。無諍訟心。無垢穢心。無繫縛心。無取著心。無覆蓋心。無無記心。無生死心。無疑網心。無貪欲心。無瞋恚心。無愚癡心。無憍慢心。無穢濁心。無煩惱心。無苦心。無量心。廣大心。虛空心。無心。無無心。不調心。不護心。無覆藏心。無世間心。常定心。常修心。常解脫心。無報心。無願心。善願心.無誤心。柔軟心。不住心。自在心。無漏心。第一義心。不退心。無常心。正直心。無諂曲心。淳善心。無多少心。無堅心。無凡夫心。無聲聞心。無緣覺心。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心。是故今得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常樂我淨。是故得稱如來。乃至婆伽婆。是名菩薩摩訶薩念佛。 【疏】後明五十四心為因。於中云無為心者。非謂常住.謂無所為作。無心無無心.雙捨此二。非但無心.亦無無心。無無記心.光宅云。常住佛果有二無記。一知解無記.二果報無記。即違今經。修因之時尚無無記.云何佛果猶有無記。無報心者.不求果報。不住心者.無住著。無常心者.無所定執。無多少心者.不厚此薄彼。界知心者.分別諸法各有界分。生界知心者.即生滅界。住界知心者.知常住不滅界。自在界心者.於常無常皆悉不生.通達自在。生界者知俗。住界是知真。自在是知中。  五十四心者。一一皆約佛心.無九界心.方是佛因。無所為作者.不作九界因也。雙捨此二者.常住中道也。知解無記者。玄義引光宅云。常住佛果有兩種無記。一知解無記。如棊書射馭.闡提亦有.故非是善。佛果亦有.故非是惡.即是無記性也。二果報無記者。如生死苦無常報.既非是惡.止是無記。涅槃地常樂我淨.亦非是善.直是無記。前疏已破.此中再舉.顯彼違經。不求果報者。三因開發.任運契極.不求九界之果報。經無語心者。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多聞。無所定執者。三諦互融.故無定執。無常即無定也。  △二念法。 云何菩薩摩訶薩念法。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思惟諸佛所可說法最妙最上。因是法故。能令眾生得現在果。唯此正法無有時節。法眼所見。非肉眼見。然不可以譬喻為比。不生不出。不住不滅。不始不終。無為無數。無舍宅者為作舍宅。無歸作歸。無明作明。未至彼岸令至彼岸。為無香處作無礙香。不可覩見。不動不轉。不長不短。永斷諸樂而安隱樂畢竟微妙。非色斷色。而亦是色。乃至非識斷識。而亦是識。非業斷業。非結斷結。非物斷物。而亦是物。非界斷界。而亦是界。非有斷有。而亦是有。非入斷入。而亦是入。非因斷因。而亦是因。非果斷果。而亦是果。非虛非實。斷一切實。而亦是實。非生非滅。永斷生滅。而亦是滅。非相非非相。斷一切相。而亦是相。非教非不教。而亦是師。非怖非安。斷一切怖。而亦是安。非忍非不忍。永斷不忍。而亦是忍。非止非不止。斷一切止。而亦是止。一切法頂。悉能永斷一切煩惱。清淨無相。永脫諸相。無量眾生畢竟住處。能滅一切生死熾火。乃是諸佛所游居處。常不變易。是名菩薩念法。 【疏】云何念法下.第二念。舊云。二。先念別體法。唯此正法下.念一體法。今不爾。文云。最上最妙.能令眾生得現在果。若準藏通.能得現果.而非上妙。別是上妙.而非現果。動經無量阿僧祇劫.唯圓上妙能得現果.當知是圓一體之法。  經諸佛所可說法者。能詮教法也。圓頓無過.故云最上最妙。依教修行得初住果.故云因是乃至得現在果。得現果而非上妙者。以藏通於一生中現得四果.不達中道.故非上妙。別是下.以初地分果.於地前經歷塵劫修行.斷滅九界.方乃得之。故於父母生身.終無現得之者。圓人一生可超十地.現得初住.斷不疑也。故知古謂別體.屈抑經文。又經中諸句皆先舉法體.次出功能。如云非色斷色。非色.法體也。能令眾生斷色.功能也。然而即事而理.實無可斷.故云而亦是色。餘句例爾。經中具約三科.以示法相。  △三念僧。 云何念僧。諸佛聖僧如法而住。受正直法。隨順修行。不可覩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無能嬈害。不可思議。一切眾生良祐福田。雖為福田。無所受取。清淨無穢。無漏無為。廣普無邊。其心調柔。平等無二。無有嬈濁。常不變易。是名念僧。 【疏】云何念僧下.即第三念。舊亦為二。先明別體事和僧。不可覩見下.次明一體理和僧。今明不爾。文云。受正直法。三教非直.唯有圓僧是正直法。  經諸佛聖僧如法而住者。雖具舉三寶.但成念僧。何者。諸佛說法.僧能稟法.依法而住.名分真僧。唯有圓僧是正直者。藏通著空.別教次第.悉邪曲故。經廣普無邊者。以徧應法界.令入佛道.名良福田。  △四念戒二。初牒文。 云何念戒。菩薩思惟有戒不破不漏。不壞不雜。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得具足。無有過咎。諸佛菩薩之所讚歎。是大方等。大涅槃因。善男子。譬如大地。船舫瓔珞。大姓大海。灰汁舍宅。刀劍橋梁。良醫妙藥。阿伽陀藥。如意寶珠。腳足眼目。父母陰涼。無能劫盜。不可嬈害。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大山梯蹬。諸佛菩薩妙寶勝幢。若住是戒得須陀洹果。我亦有分。然我不須。何以故。若我得是須陀洹果。不能廣度一切眾生。若住是戒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亦有分。是我所欲。何以故。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為眾生廣說妙法而作救護。是名菩薩摩訶薩念戒。 【疏】云何念戒.是第四念。雖無形色.而可護持者。  經有戒不破等者。明菩薩只於小乘篇聚.以大涅槃心修.一一無非法界法性.即成菩薩律儀.故云不破不漏等。  △二或下。解義二。初依小釋文。 【疏】或謂以為無作之戒。自有三釋。一云。僧祇部謂無無作色。故自無無作.亦無無作色。但有其心.故言而可護持。  或謂下.他謂無形色等言.是明小乘無作.故使各引一宗以明其義。自無無作者。猶云本無無作也。亦無無色者。次無字下欠作字。應云亦無無作色。謂僧祇但以心為戒體.指心誓不為惡.即名受戒。不同多德二宗各立無作.故云自無無作。既唯在心.亦不同多宗.而云無作是色.故云亦無無作色。意謂經云。雖無形色而可護持.正是僧祇.約誓心為無形色也。 【疏】二薩婆多謂無作是色。即數人所用.故自有無作.而復有色。色非質礙.而有無教假色.故須護持。  色非質礙者.簡異可見有對色。然亦非不可見有對色.但是不可見無對色也。無教假色者。無教即無表也。菩薩戒疏云。若毗曇義.戒是色聚。無作假色.亦言無教.非對眼色.既是色法.故須護持。故破戒.則無作謝也。 【疏】三曇無德部。成論所用無作.是非色非心。  成論所用者。成論宗於曇無德義。故成論無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然無作戒義.略如前記.廣如今家梵網疏出體中.止觀方便初.及南山戒疏律鈔緣集篇等所明。近世二家別出戒體章.文甚委悉.學者宜覽.擇善從之。  △二如此下。斥小顯大二。初斥小。 【疏】如此等說並是爭論。乃是小乘自論有無.大乘之中都不明此。  如此下.斥小。都不明此者.不說別有無作也。問。小乘何故明無作耶。答。梵網疏云。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輕慢因果.權言重心.能別生一法無作牽報。善法欲行.惡法欲止.行一則有兩力.豈可不慎。方便假說.適會一時耳.故云大乘都不明此。若准大乘.但以心為體。法鼓經云。心無邊故.戒亦無邊。又瓔珞經云。一切聖凡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或言教為戒體.或云真諦為戒體.或言願為戒體.無別無作。是知大乘亦有說色聚是戒體者。  △二故上下。引證顯大。 【疏】故上文云。有漏之法凡有二種.謂色非色。非色法者.心心數法。色法者.地水火風。何時云有無作色耶。  故上下.引證。謂五陰名.教通大小乘.但有一色四心也.總成二法。四大是色.四大之外更別無色法.故云何時云有無作色耶。是知經云雖無形色.正指於心而可護持.不妄要制。然大乘師亦有說大乘有無作者。備載梵網疏中。總而言之.若大若小.說有說無.咸順機緣.令得四益。失斯意者.執之成諍。  經大地等者。能生眾善.喻之大地。度生死流.故如舡舫。莊嚴法身.如瓔珞。離九界卑賤.如大姓。含納萬德.如大海。除煩惱垢.如灰汁。初心依託.如舍宅。斷截惡法.如刀劍。超越生死.如橋梁。善治惑病.如良醫。所服必差.如妙藥。徧治諸惡.喻阿伽陀藥。出生佛果.喻如意寶珠。從凡入聖.如腳足。能見聖道.如眼目。生養定慧.如父母。除生死熱惱.如陰凉。戒寶在身.誰能劫盜.餘句可知。經住須陀洹我亦有分者。寄小蘇息.以助大乘。  △五念施。 云何念施。菩薩摩訶薩深觀此施。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諸佛菩薩親近修習如是布施。我亦如是親近修習。若不惠施。不能莊嚴四部之眾。施雖不能畢竟斷結。而能除破現在煩惱。以施因緣。常為十方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世界眾生之所稱歎。菩薩摩訶薩施眾生食則施其命。以是果報成佛之時。常不變易。以施樂故。成佛之時則得安樂。菩薩施時。如法求財。不侵彼施此。是故成佛得清淨涅槃。菩薩施時。令諸眾生不求而得。是故成佛得自在我。以施因緣令他得力。是故成佛獲得十力。以施因緣令他得語。是故成佛得四無礙。諸佛菩薩修習是施為涅槃因。我亦如是修習布施為涅槃因。廣說如雜華中。 【疏】云何念施下.第五念.謂修善因。言雜華者。觀佛三昧海經云。我於雜華已為普賢.賢首等說。此土無雜華經.唯有華嚴。或謂別有雜華.不來此土。一云。觀佛三昧云。雜華者是華嚴。  經諸佛菩薩親近修習者。諸佛昔修習.菩薩今修習。經而能除破現在煩惱者.破現在慳貪之心也。若究竟斷結.唯在智度。  △六念天。 云何念天。有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若有信心得四天王處。我亦有分。若戒多聞布施智慧得四天王處。乃至得非想非非想處。我亦有分。然非我欲。何以故。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是無常。以無常故。生老病死。以是義故。非我所欲。譬如幻化誑於愚夫。智慧之人所不惑著。如幻化者。即是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愚者即是一切凡夫。我則不同凡夫愚人。我曾聞有第一義天。謂諸佛菩薩常不變易。以常住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我為眾生精勤志求第一義天。何以故。第一義天能令眾生除斷煩惱。猶如意樹。若我有信乃至有慧。則能得是第一義天。當為眾生廣分別說第一義天。是名菩薩摩訶薩念天。善男子。是名菩薩非世間也。是為世間不知見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疏】云何念天下.即第六念。或謂當果第一義天.今謂不爾。通念諸天.直是念天.不云當果。當果天與前佛果無異.正是通念。此世天境.隨義別立.故名為天。  或謂當果等者。他人謂此念天.正是念自己當來佛果.名第一義天。今謂下.今釋乃是行人.通念三界諸天。雖是信心等果.而皆無常.非我所欲。故云直是念天。當果天等者。此破他釋。若謂念天是第一義當果者.何殊念佛。故云與前佛果無異。若爾.不應重出。正是下.此是釋伏難也。應難云。若謂念天非當果者.何故經云。我曾聞有第一義天等耶。故答云。正是通念世天之境無常.故隨天義.別立第一義天是常住法.故知當果非文正意。以念當果.已屬在念佛中故。  △二歎經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即大段第二歎經。文為二。初盡此卷.歎經生善。後兩卷.歎能滅惡。  △二初生下。隨釋二。初歎經生善二。初分科生起。 【疏】初生善。文為三。一正歎經。二歎弘經人。三歎興衰。此三次第者。良由五行能顯於道.復有亡身弘道之人。人弘故興.不弘故衰。初正歎經。又二。初如來歎.次迦葉領。  △二初佛下。隨文釋義三。初正歎二。初如來歎。 善男子。若我弟子謂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十二部經。及以受持讀誦。書寫敷演。解說大涅槃經。等無差別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一切諸佛世尊甚深祕藏。以是諸佛甚深祕藏是則為勝。善男子。以是義故。大涅槃經甚奇甚特。不可思議。 【疏】初佛歎中云十二部經所不及者。二解。一云小乘十二部.二云大十二部.亦不及涅槃。大乘方等.當機故勝。又涅槃之中有十二部.十二部中未必有涅槃.是故勝也。今明圓經勝於歷別十二。  二云(至)不及涅槃者。他人意謂涅槃已前.諸部大乘皆未扶律談常.不稱滅後機緣.故云亦不及也。大乘下.明勝之所以。由此經中開權顯實.扶律談常.稱最後機.故勝諸教。又涅槃下.謂涅槃經中具十二部.並是圓常。諸大乘教有十二部.而非圓常.故知涅槃為勝.此並他義也。今謂下.今師且橫約四教.以圓勝別.用消經文.則義通諸味。以乳及二酥俱談圓故.復應更約五味簡之。則今經開顯之圓.勝前兼帶圓也。方顯今經.超出眾典。  △二迦葉領。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知是大涅槃經甚奇甚特。不可思議。佛法眾僧不可思議。菩薩菩提。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疏】迦葉白佛下.是第二領解。  △二歎弘經人二。初分科。 【疏】從世尊以何義故下.第二歎弘經人。文為三。一問。二答。三領。  △二問下。隨釋三。初問。 世尊。以何義故。復言菩薩不可思議。 【疏】問如文。  △二答二。初列章釋名二。初列章段。 【疏】次佛答。歎菩薩.有十三不可思議。一能發心。二受生死苦。三受地獄苦。四旋還赴救。五終不退轉。六度生死海。七能稱量生死。八能說常住。九生死不惱。十在胎不亂。十一於法不悋。十二遠離十惡。十三忘於功用。  △二不思下。釋通名二。初敘舊斥非。 【疏】不思議者。舊云人所不測。是義不然。如人間事咸所不測.豈可以此亂於聖賢。  如人間事咸不測等者。人間吉凶晴雨等.皆不可測。豈可以此.便同三賢十聖菩薩.所證不思議理耶。  △二今明下。正示今釋。 【疏】今明三諦相即.不可以一二三思。心行處滅.亦不可作三二一說。言語道斷.雖列十三.實非是數.名不可思議。  今明下.正明圓教賢聖所證不思議也。只是三諦互融耳。  △二初不下。隨文解義十三。初能發心。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有教者。而能自發菩提之心。既發心已。勤修精進。正使大火焚燒身首。終不求救。捨念法心。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常自思惟。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人中天上。為諸結火之所燒然。初未曾得一決定法。決定法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護惜身心與命。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使碎身猶如微塵。終不放捨勤精進也。何以故。勤精進心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善男子。如是菩薩未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能如是不惜身命。況復見已。是故菩薩不可思議。 【疏】初不思議中云無有人教自能發心者。緣真發心則墮聲聞.理須人教。緣俗發心則墮分別.須境教之。皆不得稱不可思議。  理須人教者。以依佛四諦聲教.而見真故.得聲聞名.故云人教。須境教者。由依俗境.發道種智。境發於智.義當教也。此二發心.已簡三教。 【疏】若緣中道.三諦相即.則非真俗。不從人境.故言無人教者。明了佛性.故言自發。不雜名精.入流名進。地獄是舉生死果。諸結是舉生死因。累劫為此因果所燒.今了生死即是涅槃。又了諸結.即是菩提。非復二邊.故名為一。動寂不壞.故名決定。燒身碎首.無非正道。內不捨道.外不求救。此約三諦發心明不思議.與止觀中發心意同。  若緣中下.明圓。圓融三諦.本自有之。所有慧心.不由他悟。既不因外境.不由他人.故云無教。明了佛性.義通四即。今在住前。故下文云。此經明初心菩薩未入位時.不可思議。故知不可約分真釋。發心意同者。生死諸結.此二是下化境。涅槃菩提.此二是上求境。故與發心意同。  △二受生死苦。 又復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所見生死無量過患。非是聲聞緣覺所及。雖知生死無量過患。為眾生故。於中受苦不生厭離。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次第二不可思議。文云所見生死無量過患.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不生厭離者。二乘但知分段少分.而不知於變易過患。菩薩過之.故言不及。即俗真中.故言不厭。即中真俗.故言不離。約照三諦智.明不思議。此與止觀.安心意同。  即俗真中等者。即百界俗.是真是中.故不厭於自行。即中真理.是百界之俗.故不離於化他。安心意者。以三智安三諦。智即是觀.觀必有止.故云同也。  △三受地獄苦。 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雖在地獄受諸苦惱。如三禪樂。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三不思議。文云受地獄苦如三禪樂者。其文甚略.亦應更言受三界苦如涅槃樂。此約三諦上障.明不思議。此與止觀.通塞意同.亦似大慈。  通塞意同者。三界生死是塞。三德涅槃是通。如涅槃樂.於塞得通也。亦似大慈者。即如三禪樂.同發心中與樂義也。  △四旋還赴救。 善男子。譬如長者其家失火。長者見已。從舍而出。諸子在後。未脫火難。長者爾時定知火害。為諸子故。旋還赴救。不顧其難。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知生死多諸過惡。為眾生故。處之不厭。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四不可思議。文云如長者救子。宅譬中道.故言旋還。燒譬於俗.故言火起。出譬於真.故言出舍。此約三諦行.明不思議。此與止觀.真正悲心意同。  故言旋還者。自外還家.如中雙照。赴救者。滅二邊惑也。此約三諦行者。依諦起行.自他俱拔二邊之苦.故與悲心意同。  △五終不退轉。 善男子。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見生死中多諸過惡。心即退沒。或為聲聞。或為緣覺。若有菩薩聞是經者。終不退失菩提之心。而為聲聞辟支佛也。如是菩薩雖復未階初不動地。而心堅固。無有退沒。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五不可思議。文云。見眾生厭生死過.退為二乘。菩薩不爾。知生死常.不見其過。知涅槃近.不退取小。此約三諦證.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道品意同。  生死常.涅槃近者。達生死即涅槃.故常。即涅槃是生死.是故云近也。約三諦證者。既不退沒.即相似證三諦.故得位行不退。如經云。未階初不動地.故知未得分證.念不退也。與道品同者.由修道品.故得入證。  △六度生死海。 善男子。若有人言我能浮渡大海之水。如是之言可思議不。世尊。如是之言或可思議。或不可思議。何以故。若人渡者則不可思議。阿修羅渡則可思議。善男子。我亦不說阿修羅也。正說人耳。世尊。人中亦有可思議者。不可思議者。世尊。人有二種。一者聖人。二者凡夫。凡夫之人則不可思議。賢聖之人則可思議。善男子。我說凡夫。不說聖人。世尊。若凡夫人實不可思議。善男子。凡夫之人實不能渡大海水也。而是菩薩實能渡彼生死大海。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六不可思議。文云聖人神通.譬體法智。修羅長大.譬次第智。人無兩種而能得度.譬圓教智。非通非次.即圓智度。此約三諦位.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次位意同。  聖人神通譬體法者。通教聖位.體色證空.如以通力.度則不難。修羅下.歷劫修行.次第破九.如修羅本長.度之應易。人無兩種者。經舉凡夫之人也。無聖人神通.無修羅長大.故無兩種。以喻圓人.始從名字.圓觀三諦.理事不二.如人度海。既在凡心.故非聖證。既在當念.不同歷劫。次位意者。應約名字度生死海.乃至分證度生死海.即是判次位也。  △七能稱量生死。 善男子。若有人能以藕根絲懸須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一念頃悉能稱量一切生死。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七不可思議。文云藕絲懸山.一念稱量生死者.即是稱量。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是約三諦法.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妙境意同。  一中無量.真即俗故.百界宛然。無量中一.俗即真故.一念頗得。非一非無量.顯中道故.心性不動。又即中而邊.故云一中無量。即邊而中.故云無量中一。非中非邊.故云非一非無量.亦是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如是三重.並成三諦。一念具足.如絲懸山。一切生死豈逾百界。  △八能說常住。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已於無量阿僧祇劫常觀生死無常無我。無樂無淨。而為眾生分別演說常樂我淨。雖如是說。然非邪見。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八不可思議。文云無常樂我.說常樂我者。隨病說藥.逗會得所。此約三諦教.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對治意同。  三諦教者。無常等四.二邊教也。常樂等四.中道教也。以無常對破邪常.助開常住涅槃.三脫之門.故與對治意同。  △九生死不惱。 善男子。如人入水。水不能溺。入大猛火。火不能燒。如是之事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處生死。不為生死之所惱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九不可思議。文云不溺不燒者。雖在生死.不為所害。  △十在胎不亂。 善男子。人有三品。謂上中下。下品之人。初入胎時作是念言。我今處廁。眾穢歸處。如死屍間。眾棘刺中大黑闇處。初出胎時復作是念。我今出廁。出眾穢處。乃至出於大黑闇處。中品之人作是念言。我今入於眾樹林中。清淨河中房室舍宅。出時亦爾。上品之人作是念言。我昇殿堂在華林間。乘馬乘象登陟高山。出時亦爾。菩薩摩訶薩初入胎時。自知入胎。住時知住。出時知出。終不生於貪瞋之心。而亦未得初住之地。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十不可思議。文云在胎不亂者。前是死不能滅.此是胎不能生。此約三諦報.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安忍意同。  此約三諦報者。以入五品位.故獲斯華報.所以在胎.不惱不亂。安忍意同者。內有觀法.故外無惱亂.此即內外安忍也。  △十一於法不悋。 善男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不可以譬喻為比。善男子。心亦不可以方喻為比。而皆可說。菩薩摩訶薩無有師諮受學之處。而能得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法已。心無慳悋。常為眾生而演說之。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十一不可思議。文云菩提與心皆不可說.說之無悋。此約三諦說默.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通塞意同。  通塞意同者。菩提約悟是通.心則約迷是塞。經云。得是法已.心無慳吝。即於塞得通也。  △十二遠離十惡。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身遠離非口。有口遠離非身。有非身口而亦遠離。身遠離者。謂離殺盜婬。是名身遠離非口。口遠離者。謂離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是名口遠離非身。非身非口亦遠離者。所謂遠離貪嫉瞋恚邪見。善男子。是名非身非口而是遠離。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見一法是身是業及與離主。而亦有離。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口亦如是。善男子從身離身。從口離口。從慧遠離非身非口。 【疏】第十二不可思議。文云從身離身等(云云)。此約三諦業.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破法徧意同。  三諦業者。即是三業與三諦相應.故離十惡。十惡徧破.故與破法徧同。經及與離主.謂能離主宰之心也。  △十三忘於功用二。初例前對義二。初正對經文。 善男子。實有此慧。然不能令菩薩遠離。何以故。善男子。無有一法能壞能作。有為法性異生異滅。是故此慧不能遠離。善男子。慧不能破。火不能燒。水不能爛。風不能動。地不能持。生不能生。老不能老。住不能住。壞不能壞。貪不能貪。瞋不能瞋。癡不能癡。以有為性異生異滅故。菩薩摩訶薩終不生念。我以此慧破諸煩惱。而自說言我破煩惱。雖作是說。非是虛妄。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第十三不可思議。文云終不說言我破煩惱。此約三諦無能無所.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離愛意同。  經是故此慧不能遠離者。於能觀慧若起計著.是故不能遠離生死。經終不生念我以此慧等者。達了三惑.全是法性。所觀既泯.能觀亦無。故於似證之法不生愛著。故云與離愛同。  △二通前結示。 【疏】此經明初心菩薩未入位時不可思議。意與止觀圓教菩薩十觀相應.故用釋此。  初心菩薩者。名字位正觀不思議.乃云次位。安忍在觀行。無愛在相似。故云初心。止觀十乘唯在住前.故云未入位時等。然准經文.約略對當.義趣相應.故以十觀釋也。  △二文云下。牒經消文二。初敘古解義。 【疏】文云。慧不能破.火不能燒。他云。如是實法.元用實慧。是一心故.故不能破。相續之法.即是兩心。前滅後起.故能破惑.復伐於慧。若斷惑已.無所攻伐。故於實法而不能斷。  文云下.他人以假實二觀.以消其文。如是實法等者。他見經明四大.即屬色陰.陰即實法。相續下.釋異生異滅去文也。經云終不生念.我以此慧破諸煩惱等。不起我心.即假名空也。即是兩心等者。此釋前段異生異滅句.是故此慧不能遠離也。前滅後起者。前雖起觀滅惑.而起後能觀之著也。故經云不能遠離。復伐於慧者。伐.攻治也。既破於惑.復治於慧.則能所俱空。若斷惑已等者。若謂我能破惑.則於觀起著。觀翻成惑.如將翻成賊。故破能觀.亦名斷惑。能所俱破.故云無所攻伐。故於下.此明向云實慧是一心也。他人意云。如經文所列修行次第.假既破已.則達五陰唯一法性.更無兩心。故經結云終不生念等.此皆他師解義也。  △二然此下。斥古明今。 【疏】然此中歎菩薩弘經.何須假實。但是推求慧不可得.故言慧不能破。倒如求貪癡.不可得故.故無貪癡。又生來生滅.滅不能滅。滅來滅生.生不能生。又生若是常.生不應滅。滅若是滅.滅不應滅。諸法例爾。此中直歎一切諸法皆無所有。智慧亦然.不存其相。  又生來下.釋經異生異滅義也。故知經云異生異滅.還是結上.慧不能破.乃至生不能生等。只由滅已還生.故滅非滅.故云生來生滅等。只由生而復滅.故生非生.故云滅來滅生等。此則法無定性.以顯本空。以例能觀之慧.亦不可得.故云智慧亦然。  △三領。 迦葉菩薩白言。世尊。我今始知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佛法眾僧。大涅槃經。及受持者菩提涅槃。不可思議。 【疏】三迦葉下.領如文。  △三歎興衰二。初分科。 【疏】世尊無上佛法下.第三歎興衰。又四問答。一釋尊佛法。二迦葉佛法。三一切佛法。四重結釋迦佛法。初問答。  △二問如下。隨釋四。初釋尊佛法二。初問。 世尊。無上佛法住當久近。幾時而滅。 【疏】問如文。  △二答二。初明修五行則興。 善男子。若大涅槃經。乃至有是五行。所謂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演說其義。為諸眾生之所恭敬尊重讚歎。種種供養。當知爾時佛法未滅。 【疏】答中二。先明修五行則興。  △二明多犯戒則滅。 善男子。若大涅槃經具足流布。當爾之時。我諸弟子多犯禁戒。造作眾惡。不能敬信如是經典。以不信故。不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其義。不為眾人之所恭敬。乃至供養。見受持者輕毀誹謗。汝是六師。非佛弟子。當知佛法將滅不久。 【疏】多犯戒則滅。  △二明迦葉佛法二。初分科。 【疏】次迦葉復白下.明迦葉佛法。亦有問答。初問又二。先領旨.次問。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問二。初領旨二。初疑。 【疏】初文者。賢劫經云。迦葉佛法住世二十年。今言七日。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我親從佛聞如是義。迦葉佛法住世七日。然後滅盡。  △二答七下。釋。 【疏】答。七日之時.與佛在無異。七日之後.佛法訛替.不如在時。二十年者.明住久近。  △二問二。初難定有不。 世尊。迦葉如來有是經不。 【疏】迦葉如來下.第二問。又二。先難定有不。  △二雙難。 如其有者。云何言滅。如其無者。云何說言大涅槃經是諸如來祕密之藏。 【疏】次雙難。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先汎明有滅不滅.次正答所問。初汎答中又二。先許.次正汎答。  △二初中下。隨釋二。初泛明有滅不滅二。初許。 佛言。善男子。我先說言。唯有文殊乃解是義。今當重說。至心諦聽。 【疏】初中云文殊乃解者。指本有今無偈.欲明滅是不滅.不滅而滅。  滅是不滅者.本無今有也。不滅而滅者.本有今無也。是則約事.則應身有滅.法身不滅。約理則法應體一.非滅非不滅。即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也。故舉文殊解前偈義.即於生滅無所疑矣。  △二正泛答。 善男子。諸佛世尊有二種法。一者世法。二者第一義法。世法可滅。第一義法則不壞滅。復有二種。一者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二者常樂我淨。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則有壞滅。常樂我淨。則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二乘所持。二者菩薩所持。二乘所持則有壞滅。菩薩所持則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外。二者內。外法者則有壞滅。內法者則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之法則有壞滅。無為之法無有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可得。二者不可得。可得之法則有壞滅。不可得者無有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共法。二者不共。共法壞滅。不共之法無有壞滅。復有二種。一者人中。二者天中。人中壞滅。天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十一部經。二者方等經。十一部經則有壞滅。方等經典無有壞滅。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方等經典。恭敬供養。尊重讚歎。當知爾時佛法不滅。 【疏】次汎答中.文相可見。  泛答者。泛約多番.通途而答。未的答迦葉佛時.是經有無也。經外法者。能詮教也。內法者。所詮理也。經天無壞滅者。十聖之天.以分證常.故無壞滅。人即三賢。  △二正答所問二。初分科。 【疏】次善男子汝向所問下.第二正答所問。於中又四。一明先佛有經。二明不須演說。三今佛對辨。四法實不滅。  今佛對辨者。對前迦葉出淨土.故不說。我今出穢土.故說也。  △二此初下。隨釋四。初明先佛有經。 善男子。汝向所問。迦葉如來有是經不者。善男子。大涅槃經悉是一切諸佛祕藏。何以故。諸佛雖有十一部經。不說佛性。不說如來常樂我淨。諸佛世尊不畢竟涅槃。是故此經名為如來祕密之藏。十一部經所不說故。故名為藏。如人七寶不出外用。名之為藏。善男子。是人所以藏積此物為未來事故。何等未來事。所謂穀貴。賊來侵國。值遇惡王為用贖命。道路涉難。財難得時。乃當出用。善男子。諸佛如來祕密之藏亦復如是。為未來世諸惡比丘畜不淨物。為四眾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讀誦世典。不敬佛經。如是等惡現於世時。如來為欲滅是諸惡。令得遠離邪命利養。如來則為演說是經。若是經典祕密之藏滅不現時。當知爾時佛法則滅。善男子。大涅槃經常不變易。云何難言。迦葉佛時有是經不。 【疏】此初明先佛有經。  △二明不須演說。 善男子。迦葉佛時所有眾生。貪欲微薄。智慧滋多。諸菩薩摩訶薩等調柔易化。有大威德。總持不忘。如大象王。世界清淨。一切眾生悉知如來終不畢竟入於涅槃。常住不變。雖有是典。不須演說。 【疏】次善男子迦葉佛時下.二明不須演說。  △三今佛對辨。 善男子。今世眾生多諸煩惱。愚癡喜忘。無有智慧。多諸疑網。信根不立。世界不淨。一切眾生咸謂如來無常遷變。畢竟入於大般涅槃。是故如來演說是典。善男子。迦葉佛法實亦不滅。何以故。常不變故。善男子。若有眾生我見無我。無我見我。常見無常。無常見常。樂見無樂。無樂見樂。淨見不淨。不淨見淨。滅見不滅。不滅見滅。罪見非罪。非罪見罪。輕罪見重。重罪見輕。乘見非乘。非乘見乘。道見非道。非道見道。實是菩提。見非菩提。實非菩提。謬見菩提。苦見非苦。集見非集。滅見非滅。實見非實。實是世諦見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見是世諦。歸見非歸。非歸見歸。以真佛語名為魔語。實是魔語以為佛語。如是之時。諸佛乃說大涅槃經。 【疏】今世眾生下.三今佛對辨。  △四法實不滅。 善男子。寧說蚊嘴盡大海底。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說口吹須彌散壞。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言以索繫縛猛風。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言佉陀羅火中生蓮華。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說阿伽陀藥而為毒藥。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不可說言如來法滅。寧說四大各捨己性。不可說言如來法滅。 【疏】寧說蚊嘴下.四明法實不滅。  經四大各捨己性者。寧說火捨熱性而冷等。  △三一切佛法二。初標示。 【疏】善男子若佛初出下.第三通明一切佛法。有六雙對辨。  △二初解下。隨釋六。初解義不解義。 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未有弟子解甚深義。彼佛世尊便涅槃者。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佛雖涅槃。當知是法久住於世。 【疏】初解義不解義。  經未有弟子解甚深等者。謂但稟小乘.未聞開會.如多寶佛.但說四時.不說法華涅槃.而便滅度。又如須扇多佛.朝成正覺.暮入涅槃。此皆弟子未解深義.而佛入滅也。然六重經文展轉深細.當知後後難於前前。謂雖有解義.無檀越不得。雖有檀越.為利不得。雖不為利.起諍不得。雖不起諍.說過不得。雖不說過.作種種說不得。種種說者.謂空引異說.不能融會。既迷佛旨.於道無益。是非鋒起.是法滅相。  △二有檀越無檀越。 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雖有弟子解甚深義。無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便涅槃。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多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雖涅槃。當知佛法久住於世。 【疏】二有檀越無檀越。  △三為利不為利。 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雖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諸弟子演說經法。貪為利養。不為涅槃。佛復滅度。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諸弟子。凡所演說不貪利養。為求涅槃。佛雖滅度。當知是法久住於世。 【疏】三為利不為利。  △四起諍不起諍。 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雖有弟子解甚深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諸弟子多起諍訟。互相是非。佛復涅槃。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諸弟子修和敬法。不相是非。互相尊重。佛雖涅槃。當知是法久住不滅。 【疏】四起諍不起諍。  △五說過不說過。 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雖有弟子解甚深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諸弟子為大涅槃而演說法。互相恭敬。不起諍訟。然畜一切不淨之物。復自讚言。我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佛復涅槃。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諸弟子為大涅槃演說經法。善修和敬。互相尊重。不畜一切不淨之物。亦不自言得須陀洹。乃至得阿羅漢。彼佛世尊雖復滅度。當知是法久住於世。 【疏】五說過不說過。  △六種種說不種種說。 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乃至不畜不淨之物。又不自言得須陀洹乃至阿羅漢。各執所見。種種異說而作是言。長老諸佛所制四重之法。乃至七滅諍法。為眾生故或遮或開。十二部經亦復如是。何以故。佛知國土時節各異。眾生不同。利鈍差別。是故如來或遮或開。有輕重說。善男子。譬如良醫為病服乳。為病遮乳。熱病聽服。冷病則遮。如來亦爾。觀諸眾生煩惱病根亦開亦遮。長老我親從佛聞如是義。唯我知義。汝不能知。唯我解律。汝不能解。我知諸經。汝不能知。彼佛復滅。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乃至不言我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亦不說言諸佛世尊為眾生故或遮或開。長老。我親從佛聞如是義。如是法。如是律。長老。當依如來十二部經。此義若是我當受持。若其非者我當棄捨。彼佛世尊雖復涅槃。當知是法久住於世。 【疏】六種種說.不種種說。  △四重結釋迦佛法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我法滅時下.第四重結釋迦佛法。又三。一明將滅起諍。二明拘睒彌國佛法遂滅。三大眾悲歎。  △二隨釋三。初明將滅起諍。 善男子。我法滅時。有聲聞弟子或說有神。或說神空。或說有中陰。或說無中陰。或說有三世。或說無三世。或說有三乘。或說無三乘。或言一切有。或言一切無。或言眾生有始有終。或言眾生無始無終。或言十二因緣是有為法。或言因緣是無為法。或言如來有病苦行。或言如來無病苦行。或言如來不聽比丘食十種肉。何等為十。人蛇象馬。驢狗師子。猪狐獼猴。其餘悉聽。或言一切不聽。或言比丘不作五事。何等為五。不賣生口。刀。酒。洛沙。胡麻油。其餘悉聽。或言不聽入五種舍。何等為五。屠兒。婬女。酒家。王宮。旃陀羅舍。餘舍悉聽。或言不聽憍奢耶衣。餘一切聽。或言如來聽諸比丘畜衣食臥具。其價各直十萬兩金。或言不聽。或言涅槃常樂我淨。或言涅槃直是結盡。更無別法名為涅槃。譬如織縷名之為衣。衣既壞已。名為無衣。實無別法名無衣也。涅槃之體亦復如是。善男子。當爾之時。我諸弟子正說者少。邪說者多。受正法少。受邪法多。受佛語少。受魔語多。 【疏】初文如迦葉品明。洛沙者。河西云。從波羅奢樹出。出時純蟲.外國以染毛。  經或說有神等者。如犢子部說有神我.自餘諸部說無神我。或說有中陰等者。薩婆多部有中陰.大眾部說無中陰。或說有三世等者。薩婆多部說有三世.一說部說無三世。或說一切有等者。薩婆多部說一切有.一說部說一切無。或言眾生有始等者。化地部說有始有終.經部師說無始無終。或言十二因緣是有為等者。大眾部化地部說是無為.自餘部說是有為。或言如來有病苦行等者。薩婆多部說有病.六年苦行.大眾部說無。或言如來下比丘(至)十種者。如四相品初說。或言一切不聽者。化地部說一切不聽。  △二明拘睒彌國佛法遂滅。 善男子。爾時拘睒彌國有二弟子。一者羅漢。二者破戒。破戒徒眾凡有五百。羅漢徒眾其數一百。破戒者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我親從佛聞如是義。如來所制四重之法。若持亦可。犯亦無罪。我今亦得阿羅漢果四無礙智。而阿羅漢亦犯如是四重之法。四重之法若是實罪。阿羅漢者終不應犯。如來在世制言堅持。臨涅槃時皆悉放捨。時阿羅漢比丘言。長老。汝不應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我知如來常不變易。如來在世及涅槃後。犯四重禁罪無差別。若言羅漢犯四重禁。是義不然。何以故。須陀洹人尚不犯禁。況阿羅漢。若長老言我是羅漢。阿羅漢者終不生想我得羅漢。阿羅漢者唯說善法。不說不善。長老所說皆是非法。若有得見十二部經。定知長老非阿羅漢。善男子。爾時破戒比丘徒眾即共斷是阿羅漢命。善男子。是時魔王因是二眾忿恚之心。悉共害是六百比丘。爾時凡夫各共說言。哀哉佛法於是滅盡。而我正法實不滅也。爾時其國有十二萬諸大菩薩善持我法。云何當言我法滅耶。當於爾時。閻浮提內無一比丘為我弟子。爾時波旬悉以大火焚燒一切所有經典。其中或有遺餘在者。諸婆羅門即共偷取。處處采拾。安置己典。以是義故。諸小菩薩。佛未出時。率共信受婆羅門語。諸婆羅門雖作是說我有齋戒。而諸外道真實無也。諸外道等雖復說言有我樂淨。而實不解我樂淨義。直以佛法一字二字。一句二句。說言我典有如是義。 【疏】爾時拘睒彌下.第二明佛法遂滅因。六百起諍.相害致滅。  △三大眾悲歎二。初分科。 【疏】爾時拘尸下.第三大眾悲歎。又三。初大眾悲歎。次迦葉慰撫。三大眾悲止發心。  △二言聞下。總釋三。初大眾悲歎。 爾時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無量無邊阿僧祇眾聞是語已。悉共唱言。世間虛空。世間虛空。  △二迦葉慰撫。 迦葉菩薩告諸大眾。汝等且莫憂悲啼哭。世間不空。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法僧亦爾。  △三大眾悲止發心。 爾時大眾聞是語已。啼哭即止。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言聞滅則悲.聞不滅即悲止。達非滅非不滅.即發心。故知非滅非不滅.而滅而非滅.大作利益。  而滅而非滅者。示生示滅.皆為拔與.引偏入圓.作大利益.齊此.明淨淨文已盡。非淨非不淨文.寄在淨淨文中.雙非釋者是。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九。 梵行品之四(會疏卷第十七)  △二歎能滅惡二。初懸示義旨三。初標示能所二。初標所破之惡。 【疏】梵行品之四。起卷。是第二歎經滅惡之能。惡即闡提.四重.五逆。皆能滅之。  △二舊解下。示能造之人二。初一往許舊師解。 【疏】舊解。闍王是實逆。經力能滅.非無此義。  △二而密下。正明權人引實。 【疏】而密迹經云。闍王是方便示現滅逆之方。例知調達破僧.定非實破。亦如善星示為闡提.實非闡提。那提犯重.亦非實犯。  提那犯重者。如律明須提那.與本二行婬.因制初篇。今以闍王調達為例.則知彼亦權人。  △二此經下。復宗顯意。 【疏】此經威力能除重惡。令實犯者決定歸依.即顯梵行令不淨淨。  △三出梁武失。 【疏】梁武不見。謂此段文非經次第.名為客品。若得不淨淨意.正是梵行.不名客品。  名為客品者。梁武意謂.既是梵行.只應明清淨生善之法。既談重逆.與梵相乖。乃是他品文寄安梵行中耳。故云客品。  △二就文下。隨文正釋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二。前明起惡。次明滅惡。初起惡。文為三。  △二一惡下。隨釋二。初明起惡三。初惡因。 爾時王舍大城阿闍世王。其性弊惡。喜行殺戮。具口四過。貪恚愚癡。其心熾盛。唯見現在。不見未來。 【疏】一惡因。即喜行殺戮.具口四惡。其心熾盛.具十惡因。  具十惡因者。身但行殺.則唯七八惡.具舉云十經不見未來者。不信來報也。  △二惡緣。 純以惡人而為眷屬。 【疏】二惡緣。純以惡人而為眷屬。  惡緣者。外助為緣.即調達等助王為惡也。  △三正明造惡。 貪著現世五欲樂故。父王無辜。橫加逆害。 【疏】貪著現世去.是三正明造惡因。  △二明滅惡二。初分科。 【疏】害父已去.是第二明滅惡。又三。一滅惡因。二滅惡緣。三正滅惡。初滅惡因。又四。  △二一深下。隨釋三。初滅惡因四。初深生悔熱。 因害父已。心生悔熱。身脫瓔珞。妓樂不御。心悔熱故。徧體生瘡。其瘡臭穢不可附近。 【疏】一深生悔熱。  經妓樂不御者。御.進也。  △二深信因果。 尋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華報。地獄果報將近不遠。 【疏】二深信因果。  △三母以藥塗。 爾時其母。韋提希后。以種種藥而為塗之。其瘡遂增。無有降損。 【疏】三母以藥塗。  △四深自鄙悼。 王即白母。如是瘡者從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眾生有能治者。無有是處。 【疏】四深自鄙悼。  △二滅惡緣二。初分科。 【疏】時有大臣下是.第二滅惡緣又二。先明惡人為緣.後明善人為緣。  △二問下。隨釋二。初明惡人為緣二。初懸示分經三。初釋疑妨四。初問。 【疏】問。為惡可以惡人為緣。今論滅惡.何用惡人。  △二答。 【疏】答。惡人勸惡.不從惡教.亦滅罪緣。  △三徵。 【疏】若爾。善人勸善.不從善勸而作惡者。善人亦是作惡緣耶。  △四釋。 【疏】一往亦例。如大涅槃.亦名甘露.亦名毒藥。二往不例。原佛本心.不為眾生作煩惱緣。汝不受勸.自是惡緣。惡勸不受.於汝成善.亦由於汝。當知一切皆由自心。  △二惡人下。分經文。 【疏】惡人緣約六臣為六章.各為四別。一臣來朝白。二王報答。三奏王明滅罪處。四唱歸依。  △三舊或下。判闍王。 【疏】舊或云世王是實.此即不可。或言是應.或法界用。然此皆是聖人權謀。世王開逆方便.顯經威力能滅諸惡。  或言是應等者。此之二解.立名不同.而應之與用.其義無別.徧法界應.無所不為.故現造逆。今師許此二解.故云皆是聖人權謀等。但他不明應用之意.而今明之.故云開逆方便等。開謂施開.蓋言世王權施造逆.引彼實行.令知此經滅罪之功大也。經明六臣皆是滅惡遠緣.故科為惡人為緣也。然六臣所說.與佛法有同者.亦有計業所為。其言雖同.要云殺父無罪無報等。  △二刪闍下。隨文略釋六。初月稱緣四。初臣來朝白。 時有大臣。名曰月稱。往至王所。在一面立。白言。大王。何故愁悴。顏容不悅。為身痛耶。為心痛乎。  △二王報答。  王答臣言。我今身心豈得不痛。我父無辜。橫加逆害。我從智者曾聞是義。世有五人不脫地獄。謂五逆罪。我今已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罪。云何身心而得不痛。又無良醫治我身心。經無辜。爾雅。辜.罪也.古胡反。  △三奏王滅罪處。 臣言。大王。莫大愁苦。即說偈言。   若常愁苦 愁遂增長 如人喜眠 眠則滋多   貪婬嗜酒 亦復如是 如王所言。世有五人不脫地獄。誰往見之。來語王耶。言地獄者。直是世間多智者說。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身心者。今有大醫名富蘭那。一切知見得自在定。畢竟修習清淨梵行。常為無量無邊眾生演說無上涅槃之道。為諸弟子說如是法。無有黑業。無黑業報。無有白業。無白業報。無黑白業。無黑白業報。無有上業及以下業。是師今在王舍城中。唯願大王屈駕往彼。可令是師療治身心。  經富蘭那等者。什曰。迦葉.母姓。富蘭那.母字也。計一切法猶如虛空.不生不滅。肇云。其人計一切法斷滅如空.無有君臣父子忠孝之道。經下業者。下劣心作業為下業.增上心造即為上業。  △四唱歸依。 時王答言。審能如是滅除我罪我當歸依。  △二藏德緣四。初臣來朝白。 復有一臣名曰藏德。復往王所而作是言。大王。何故面貌憔悴。脣口乾燋。音聲微細。猶如怯人見大怨敵。顏色慘變。將何所苦。為身痛耶。為心痛乎。  △二王報答。 王即答言。我今身心云何不痛。我之癡盲。無有慧目。近諸惡友而為親善。隨提婆達惡人之言。正法之王橫加逆害。我昔曾聞智人說偈。   若於父母 佛及弟子 生不善心 起於惡業   如是果報 在阿鼻獄 以是事故。今我心怖。生大苦惱。又無良醫而見救療。  △三奏王滅罪處。 大臣復言。唯願大王。且莫愁怖。法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王法。王法者。謂害其父則王國土。雖云是逆。實無有罪。如迦羅羅虫。要壞母腹然後乃生。生法如是。雖破母身。實亦無罪。騾等懷妊。亦復如是。治國之法法應如是。雖害父兄。實無有罪。出家法者。乃至蚊蟻。殺亦有罪。唯願大王。寬意莫愁。何以故。   若常愁苦 愁遂增長 如人喜眠 眠則滋多   貪婬嗜酒 亦復如是 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身心者。今有大師。名末伽梨拘舍離子。一切知見。憐憫眾生猶如赤子。已離煩惱。能拔眾生三毒利箭。一切眾生於一切法無知見覺。唯是一人獨知見覺。如是大師常為弟子說如是法。一切眾生身有七分。何等為七。地水火風。苦樂壽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毀害。如伊師迦草。安住不動。如須彌山。不捨不作。猶如乳酪。各不諍訟。若苦若樂。若善不善。投之利刀。無所傷害。何以故。七分空中。無妨礙故。命亦無害。何以故。無有害者及死者故。無作無受。無說無聽。無有念者及以教者。常說是法。能令眾生滅除一切無量重罪。是師今在王舍大城。唯願大王往至其所。王若見者。眾罪消滅。  經末伽梨等者。什曰。末伽梨.字也。俱賖梨.母也。計眾生罪福.無有因緣。肇云。其計眾生苦樂.不由因緣.自然而爾。  △四唱歸依。 時王答言。審能如是除滅我罪。我當歸依。  △三實得緣四。初臣來朝白。 復有一臣名曰實得。復到王所。即說偈言。   大王何故 身脫瓔珞 首髮蓬亂 乃至如是   王身何故 戰慄不安 猶如猛風 吹動華樹 王今何故容色愁悴。猶如農夫下種之後。天不降雨。愁苦如是。為是心痛。為身痛耶。  △二王報答。 王即答言。我今身心豈得不痛。我父先王。慈愛仁惻。特見矜念。實無過咎。往問相師。相師答言。是兒生已。定當害父。雖聞是語。猶見瞻養。曾聞智者作如是言。若人通母及比丘尼。偷僧祇物。害發無上菩提心者。及害其父。如是之人畢定當墮阿鼻地獄。我今身心豈得不痛。  經仁惻。廣雅。惻.悲也。  △三奏王滅罪處。 大臣復言。唯願大王。且莫愁苦。如其父王修解脫者。害則有罪。若治國法。殺則無罪。大王。非法者名為無法。無法者名為無罪。譬如無子名為無子。又如惡子亦名無子。雖言無子。實非無子。如食無鹽名為無鹽。食若少鹽亦名無鹽。如河無水名為無水。若有少水亦名無水。如念念滅言曰無常。雖住一劫亦名無常。如人受苦名為無樂。雖受少樂亦名無樂。如不自在名為無我。雖少自在亦名無我。如闇夜時名為無日。雲霧之時亦言無日。大王雖言少法名為無法。實非無法。願王留神。聽臣所說。一切眾生皆有餘業。以業緣故。數受生死。若使先王有餘業者。今王害之竟有何罪。唯願大王。寬意莫愁。何以故。   若常愁苦 愁遂增長 如人喜眠 眠則滋多   貪婬嗜酒 亦復如是 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身心者。今有大師。名刪闍耶毘羅胝子。一切知見。其智深廣猶如大海。有大威德。具大神通。能令眾生離諸疑網。一切眾生不知見覺。唯是一人獨知見覺。今者近在王舍城住。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一切眾中。若是王者。自在隨意。造作善惡。雖為眾惡。悉無有罪。如火燒物。無淨不淨。王亦如是與火同性。譬如大地。淨穢普載。雖為是事。初無瞋喜。王亦如是與地同性。譬如水性。淨穢俱洗。雖為是事。亦無憂喜。王亦如是與水同性。譬如風性。淨穢等吹。雖為是事。亦無憂喜。王亦如是與風同性。如秋杌樹。春則還生。雖復杌斫。實無有罪。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此間命終。還生此間。以還生故。當有何罪。一切眾生苦樂果報。悉皆不由現在世業。因在過去。現在受果。現在無因。未來無果。以現果故。眾生持戒。勤修精進。遮現惡果。以持戒故。則得無漏。得無漏故。盡有漏業。以盡業故。眾苦得盡。眾苦盡故。便得解脫。唯願大王速往其所。令其療治身心苦痛。王若見者。眾罪得除。 【疏】刪闍耶者。淨名云夜.輕重音耳。此是刪詩定禮之字.借音。胝者。陟遲反。  經刪闍夜等者。什曰。刪闍夜.字也。毗羅胝.母也。計要經生死彌歷劫數.然後任運.自盡苦際。肇曰。其計道不須求.如縷丸轉於高山之上.縷盡則止.何假須求。今經云。眾生苦樂.由前世因。現在無因.未來無果.與彼不同。經杌樹.北本作髠.口昆反。廣雅。髠.截也。  △四唱歸依。 王即答言。審有是師能除我罪。我當歸依。  △四悉知緣四。初臣來朝白。 復有一臣。名悉知義。復至王所作如是言。王今何故形不端嚴。如失國者。如泉枯涸。池無蓮華。樹無枝葉。破戒比丘。身無威德。為身痛耶。為心痛乎。  △二王報答。 王即答言。我今身心豈得無痛。我父先王慈惻流念。而我不孝不知報恩。常以安樂安樂於我。而我背恩反斷其樂。先王無辜。橫興逆害。我亦曾聞智者說言。若有害父。當於無量阿僧祇劫受大苦惱。我今不久必墮地獄。又無良醫救療我罪。  △三奏王滅罪處。 大臣即言。唯願大王放捨愁苦。王不聞耶。昔者有王名曰羅摩。害其父已。得紹王位。跋提大王。毘樓真王。那沙王。迦帝迦王。毘舍佉王。月光明王。日光明王。愛王。持多人王。如是等王。皆害其父得紹王位。然無一王入地獄者。於今現在毘琉璃王。優陀那王。惡性王。鼠王。蓮華王。如是等王皆害其父。悉無一王生愁惱者。雖言地獄餓鬼天中。誰有見者。大王。唯有二有。一者人道。二者畜生。雖有是二。非因緣生。非因緣死。若非因緣。何有善惡。唯願大王勿懷愁怖。何以故。   若常愁苦 愁遂增長 如人喜眠 眠則滋多   貪婬嗜酒 亦復如是 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身心者。今有大師。名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一切知見。觀金與土平等無二。刀斫右脇。左途栴檀。於此二人心無差別。等視怨親。心無異相。此師真是世之良醫。若行若立。若坐若臥。常在三昧。心無分散。告諸弟子作如是言。若自作若教他作。若自斫若教他斫。若自炙若教他炙。若自害若教他害。若自偷若教他偷。若自淫若教他婬。若自妄語。若教他妄語。若自飲酒。若教他飲酒。若殺一村一城一國。若以刀輪殺一切眾生。若恒河已南布施眾生。恒河已北殺害眾生。悉無罪福。無施戒定。今者近在王舍城住。願王速往。王若見者。眾罪除滅。 【疏】阿耆多是名。翅舍是弊壞衣。欽婆羅是古貝衣。  經阿耆多等者。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欽婆羅.麤衣也。非因計因.著麤皮.拔髮.烟薰鼻等.以諸苦行.而為其道。肇曰。今身苦行.後身常樂。  △四唱歸依。 王言大臣。審能如是除滅我罪。我當歸依。  △五吉德緣四。初臣來朝白。 復有大臣。名曰吉德。復往王所作如是言。王今何故面無光澤。如日中燈。如晝時月。如失國君。如荒敗土。大王。今者四方清夷。無諸怨敵。而今何故如是愁苦。為身苦耶。為心苦乎。有諸王子常生此念。我今何時當得自在。大王。今者已果所願。自在王領摩伽陀國。先王寶藏具足而得。唯當快意縱情受樂。如是愁苦何用經懷。  △二王報答。 王即答言。我今云何得不愁惱。譬如愚人但貪其味。不見利刀。如食雜毒。不見其過。我亦如是。如鹿見草。不見深穽。如鼠貪食。不見猫狸。我亦如是。見現在樂。不見未來不善苦果。曾從智者聞如是言。寧於一日受三百矛。不於父母生一念惡。我今已近地獄熾火。云何當得不愁惱耶。 【疏】穽有二音。一靜.二淨。多用淨音。字有二體。一阜邊.二穴下。多用穴下。  △三奏王滅罪處。 大臣復言。誰來誑王言有地獄。如刺頭尖。誰之所造。飛鳥異色。復誰所作。水性潤澤。石性堅硬。如風動性。如火熱性。一切萬物自死自生。誰之所作。言地獄者。直是智者文辭造作。言地獄者為有何義。臣當說之。地者名地。獄者名破。破於地獄。無有罪報。是名地獄。又復地者名人。獄者名天。以害其父。故到人天。以是義故。婆藪仙人唱言。殺羊得人天樂。是名地獄。又復地者名命。獄者名長。以殺生故。得壽命長。故名地獄。大王。是故當知實無地獄。大王。如種麥得麥。種稻得稻。殺地獄者。還得地獄。殺害於人。應還得人。大王。今當聽臣所說實無殺害。若有我者實亦無害。若無我者復無所害。何以故。若有我者。常不變易。以常住故。不可殺害。不破不懷。不繫不縛。不瞋不喜。猶如虛空。云何當有殺害之罪。若無我者。諸法無常。以無常故。念念壞滅。念念滅故。殺者死者皆念念滅。若念念滅。誰當有罪。大王。如火燒木。火則無罪。如斧斫樹。斧亦無罪。如鐮刈草。鐮實無罪。如刀殺人。刀實非人。刀既無罪。人云何罪。如毒殺人。毒實非人。毒藥無罪。人云何罪。一切萬物皆亦如是。實無殺害。云何有罪。唯願大王莫生愁苦。何以故。   若常愁苦 愁遂增長 如人喜眠 眠則滋多   貪婬嗜酒 亦復如是 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惡業者。今有大師。名迦羅鳩馱迦旃延。一切知見。明了三世。於一念頃能見無量無邊世界。聞聲亦爾。能令眾生遠離過惡。猶如恒河。若內若外。所有諸罪皆悉清淨。是大良師亦復如是。能除眾生內外眾罪。為諸弟子說如是法。若人殺害一切眾生。心無慚愧。終不墮惡。猶如虛空不受塵水。有慚愧者即入地獄。猶如大水潤濕於地。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喜。眾生安樂。自在天瞋。眾生苦惱。一切眾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天之所為。云何當言人有罪福。譬如工匠作機關木人。行住坐臥。唯不能言。眾生亦爾。自在天者譬如工匠。木人者譬眾生身。如是造化誰當有罪。如是大師。今者近在王舍城住。唯願速往。如其見者眾罪消滅。  經迦羅鳩馱等者。什曰。外道字也。其人應物起見。若人問有.其即答有.無等皆然。肇曰。迦旃延姓.餘是字。計諸法亦有亦無。經若內若外者。計恒河水.能滅身觀二病也。  △四唱歸依。 王即答言。審有是人能滅我罪。我當歸依。  △六無畏緣四。初臣來朝白。 復有一臣。名無所畏。往至王所說如是言。大王。世有愚人。一日之中百喜百愁。百眠百寤。百驚百哭。有智之人悉無是事。大王何故憂愁如是。如失侶客。如墮深泥無救拔者。如人渴乏不得漿水。猶如迷人無有導者。如困病人無醫救療。如海船破無救接者。大王。今者為身痛耶。為心痛乎。  經深穽.慈性反。三蒼。穽.穿地為壍.所以張禽獸也。  △二王報答。 王即答言。我今身心豈得不痛。我近惡友。不觀口過。先王無辜。橫興逆害。我今定知當入地獄。復無良醫而見救濟。  經不觀口過者。以王口勑令殺父故。  △三奏王滅罪處。 臣即白言。唯願大王。莫生愁毒。夫剎利者名為王種。若為國王。若為沙門及婆羅門。為安人民。雖復殺害。無有罪也。先王雖復恭敬沙門。不能承事諸婆羅門。心無平等。無平等故。則非剎利。大王。今者為欲供養諸婆羅門。殺害先王。當有何罪。大王。實無殺害。夫殺害者。殺害壽命。命名風氣。風氣之性不可殺害。云何害命而當有罪。唯願大王。莫復愁苦。何以故。   若常愁苦 愁遂增長 如人喜眠 眠則滋多   貪婬嗜酒 亦復如是 如王所言。世無良醫而療治者。今有大師。名尼乾陀若提子。一切知見。憐憫眾生。善知眾生諸根利鈍。達解一切。隨宜方便。世間八法所不能污。寂靜修習清淨梵行。為諸弟子說如是言。無施無善。無父無母。無今世後世。無阿羅漢。無修無道。一切眾生。經八萬劫。於生死輪自然得脫。有罪無罪悉亦如是。如四大河。所謂辛頭恒河。博叉私陀。悉入大海。無有差別。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得解脫時。悉無差別。是師今在王舍城住。唯願大王速往其所。若得見者。眾罪消除。  經尼乾若提子等者。尼乾是字.若提母名。計罪福苦樂.盡由前世.要必當償.與今不同。此計無修無道.經八萬劫自然得脫也。此之六師皆悉躶形.自稱一切智人.所計不出因中有果.因中無果等。而經明六師所執.與什肇或有不同者.恐是六臣改轉師義。  △四唱歸依。 王即答言。審有是師能除我罪。我當歸依。  △二明善人為緣二。初分科。 【疏】爾時大醫下.第二明善人緣。又二。一兄.二父。初為四。一耆婆問。二王答。三勸往佛所。四羞恥未從。  △二隨釋二。初兄四。初耆婆問。 爾時大醫名曰耆婆。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得安眠不。 【疏】初文者。耆婆此翻固活。童子生時.一手把藥囊.一手把針筒。昔誓為醫.善能治他。從德立號.翻為固活。菴羅女之子。  此翻固活者。以藥治病.堅固彼身.活彼命也。菴羅女之子者。奈女即世王姨母.固活即世王庶兄。緣起見奈女經等。  △二王答二。初分科。 【疏】第二王以偈答。偈有十七行半.并少長行。分為三。初十一行半偈.汎明安眠者。次六行.汎明不安眠者。第三少長行.正明王不得安眠。初文又四。初四行明佛得安眠。次五行半明菩薩得安眠。三一偈結佛。四一偈結菩薩。初就佛中二。初兩偈.明離生死得涅槃。次兩偈.明離惡過得常住。  △二但佛下。隨釋三。初泛明安眠者四。初明佛得安眠二。初明離生死得涅槃。 王以偈答言。   若有能永斷 一切諸煩惱 不貪染三界 乃得安隱眠   若得大涅槃 演說甚深義 名真婆羅門 乃得安隱眠 【疏】但佛實無眠。以無煩惱住安樂性.義說安眠。  △二明離惡過得常住。   身無諸惡業 口離於四過 心無有疑網 乃得安隱眠   身心無熱惱 安住寂靜處 獲致無上樂 乃得安隱眠  △二明菩薩得安眠。 【疏】心無有取著下.五行半.明菩薩得安眠。   心無有取著 遠離諸怨讐 常和無諍訟 乃得安隱眠   若不造惡業 心常懷慚愧 信惡有果報 乃得安隱眠   敬養於父母 不害一生命 不盜他財物 乃得安隱眠   調伏於諸根 親近善知識 破壞四魔眾 乃得安隱眠   不見吉不吉 及以苦樂等 為諸眾生故 輪轉於生死   若能如是者 乃得安隱眠  △三結佛。   誰得安隱眠 所謂諸佛是 深觀空三昧 身心安不動 【疏】三四如文。  △四結菩薩。   誰得安隱眠 所謂慈悲者 常修不放逸 視眾如一子  △二泛明不安眠者二。初分科。 【疏】眾生無明冥下.第二辨不得安眠。又二。  △二初三下。隨釋二。初法。   眾生無明冥 不見煩惱果 常造諸惡業 不得安隱眠   若為於自身 及以他人身 造作十惡業 不得安隱眠   若言為樂故 害父無過咎 隨是惡知識 不得安隱眠 【疏】初三行.法說。  △二譬。   若食過節度 冷飲而過差 如是則病苦 不得安隱眠   若於王有過 邪念他婦女 及行曠路者 不得安隱眠   持戒果未熟 太子未紹位 盜者未獲財 不得安隱眠 【疏】次三行.譬說。太子未紹位者。即是先帝已崩.嗣主未立。四方未寧.不得安眠。非謂東宮不得安眠。  先帝已崩者。糓梁傳曰。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上。非謂東宮等者。經明先帝既崩.寶位未定.故太子憂戚不得安眠。非謂父王未崩.太子在東宮時不得安眠也。言東宮者。東方朔神異經曰。東方東明山有宮.青石為牆.題曰天地長男之宮。因名太子所居為東宮.亦曰青宮.春宮。皆准神異經也。  △三正明王不得安眠二。初分科。 【疏】耆婆我今下.第三少長行.正自明不得眠。又二。初標次釋。  △二初標下。隨釋二。初標二。初標病重。 耆婆。我今病重。於正法王興惡逆害。 【疏】初標又二。初標病重。  △二無醫。 一切良醫。妙藥呪術。善巧瞻病所不能治。 【疏】次言無醫。  △二釋二。初釋病重。 何以故。我父法王如法治國。實無過咎。橫加逆害。如魚處陸。當有何樂。如鹿在弶。初無歡心。如人自知命不終日。如王失國逃迸他土。如人聞病不可療治。如破戒者聞說罪過。我昔曾聞智者說言。身口意業若不清淨。當知是人必墮地獄。我亦如是。云何當得安隱眠耶。 【疏】何以故下.釋此兩事。又二。先釋病重。  經在弶.渠向反。字書曰。施罥於道.謂之弶.其形似弓。或作摾者.俗字也。  △二釋無醫。 今我又無無上大醫演說法藥。除我病苦。 【疏】次釋無醫。  △三勸往佛所二。初分科。 【疏】耆婆答言下.第三耆婆慰喻.勸往佛所。文為二。初酬前兩意.次勸往佛所。初酬王意者。又二。初明王罪輕.次示王醫藥。初文又四。一王有五德故輕。二他無五德故重。三結無五德是一闡提。四結王有五德.非一闡提。  △二初有下。隨釋二。初酬前兩意二。初明王罪輕四。初王有五德故輕。 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雖作罪。心生重悔而懷慚愧。大王。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有慚愧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說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慚愧。大王且聽。臣聞佛說。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雖先作惡。後能發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猶如濁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為清。亦如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王若懺悔。懷慚愧者。罪即除滅。清淨如本。大王。富有二種。一者象馬種種畜生。二者金銀種種珍寶。象馬雖多。不敵一珠。大王。眾生亦爾。一者惡富。二者善富。多作諸惡不如一善。臣聞佛說。修一善心破百種惡。大王。如少金剛能壞須彌。亦如少火能燒一切。如少毒藥能害眾生。少善亦爾。能破大惡。雖名少善。其實是大。何以故。破大惡故。大王。如佛所說。覆藏者漏。不覆藏者則無有漏。發露悔過是故不漏。若作眾罪。不覆不藏。以不覆故。罪則微薄。若懷慚愧。罪則消滅。大王。如水渧雖微。漸盈大器。善心亦爾。一一善心能破大惡。若覆罪者。罪則增長。發露慚愧。罪則消滅。是故諸佛說有智者不覆藏罪。善哉大王。能信因果。信業信報。唯願大王。莫懷愁怖。 【疏】初有五德中但四.略無近善友一事者。以下望上.上理應有。然耆婆正當善友之事.故讓不言。言四德者。一王有慚愧。二王能懺悔。三王能發露。發露與懺悔大勢相似.不無小異。懺是懺謝.悔是悔愆。言發露者.向人說過。四明王有信心。然四事已定.而未信耆婆之言。若定信者.即是善友。為未定故.但言其四。  以下望上者。下三文皆具五.例此合爾。然耆下.明此文但四文意。不無小異者。懺悔約心.發露約口.故云小異。懺是下.示小異相。然梵語懺磨.此云悔過。今分字解義.故作異釋。若合字釋者.悔諐即是謝過。應言梵語懺磨.此云悔愆.亦曰謝過。是知光明疏六番釋懺悔者.其意亦爾。他人不曉.便謂天台不知華梵。且十六觀疏中彰灼翻名.豈五品菩薩迷斯小事。覆藏者漏者。謂漏落三塗也。  △二他無五德故重。 若有眾生造作諸罪。覆藏不悔。心無慚愧。不見因果及以業報。不能諮啟有智之人。不近善友。如是之人。一切良醫。乃至瞻病所不能治。如迦摩羅病。世醫拱手。覆罪之人亦復如是。 【疏】若有眾生下.第二明他無五德.故罪重。造罪即無發露德。覆藏不悔.無懺悔德。魯扈抵突.無慚愧德。不見因果.無信心德。不能諮啟.無知識德。  經迦摩羅.此云癩病。魯扈抵突者。不慚則內無羞恥.不愧則不發露向人。止觀音云。魯扈。即遲鈍無知之貌也。  △三結無五德是闡提。 云何罪人。謂一闡提。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誡。如是之人名一闡提。諸佛世尊所不能治。何以故。如世死屍醫不能治。一闡提者亦復如是。諸佛世尊所不能治。 【疏】云何罪人下.第三就無五德.結一闡提。  △四結王有五德非闡提。 大王。今者非一闡提。云何而言不可救療。 【疏】大王今者下.第四就王有五德.結非一闡提。  △二示王醫藥二。初分科。 【疏】如王所言下.第二示王醫藥。文為二。初示良醫.次示妙藥。  △二初示下。隨釋二。初示良醫。 如王所言無能治者。大王當知。迦毘羅城淨飯王子。姓瞿曇氏。字悉達多。無師覺悟。自然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一切知見。大慈大悲。憐憫一切如羅羅。隨善眾生如犢逐母。知時而說。非時不語。實語淨語。妙語義語。法語一語。能令眾生永離煩惱。 【疏】初示良醫中.言字悉達多者。此翻成利。  初示良醫。經文二意。初歎自德。大慈下.歎利他。初又二。初歎身德。次具十力下.歎智德。利他又二。初歎利他心。次隨善下.歎利他行。行中具身口二行.如犢逐母.歎佛身行。次歎口業。初知時者.善達機緣.應病授藥等。實語者.離虛妄語也。淨語者.離不淨語。妙語者.離麤惡語。義語者.離無義語。法語者.離非法語。一語者.言無二也。又實語淨語.明無妄語。妙語.明無惡口。義語法語.明無綺語。語能益人.名為義語。語能稱法.故曰法語。一語.明無兩舌。  △二示妙藥三。初述意。 【疏】善知眾生諸根下.第二示於妙藥。藥即勝法妙藥。良醫灼然在近.云何言無。  △二藥文下。分科。 【疏】藥文為二。一明知根。次從去此十二由旬.是明說法。又二。初總次別。初文是總說法。次若有若無.是別說法。別說又二。初約二法.次約三法。  △三初二下。隨釋二。初明知根。 善知眾生諸根心性。隨宜方便無不通達。其智高大如須彌山。深邃廣遠猶如大海。是佛世尊有金剛智。能破眾生一切惡罪。若言不能。無有是處。  △二明說法二。初總說。 今者去此十二由旬。在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廣為無量阿僧祇等諸菩薩僧。演種種法。  經諸菩薩僧者。偏小知常.通名菩薩。  △二別說二。初約二法。 若有若無。若有為若無為。若有漏若無漏。若煩惱果。若善法果。 【疏】初二法者。有無即二諦。有為無為.是煩惱涅槃。有漏無漏即四諦。煩惱果亦是苦集.善法果亦是道滅。  有無即二諦者.此不思議真俗也。是煩惱涅槃者。有為是煩惱.無為是涅槃。即四諦者。無作四也。苦集是有漏因果.道滅是無漏因果.故云四諦。亦是苦集者。煩惱即集諦.果謂苦諦。善法即道諦.果即滅諦。  △二約三法二。初釋色非色二。初敘他解。 若色法若非色法。若非色非非色法。若我若非我。若非我非非我。若常若非常。若非常非非常。若樂若非樂。若非樂非非樂。若相若非相。若非相非非相。若斷若非斷。若非斷非非斷。若世若出世。若非世非出世。若乘若非乘。若非乘非非乘。若自作自受。若自作他受。若無作無受。大王。若當於佛所。聞無作無受。所有重罪即當消滅。 【疏】若色法非色法下.次說三種法。色.非色.非色非非色。數人云。色是十一種色.非色即是心心數法.非色非非色即是十四不相應行。論人云。色是十四種色.非色只是心法.非色非非色即是無作。觀師云。色是色法.非色是心.非色非非色即是兩捨.第一義諦中道之法。  十一種色者。謂五根五塵及無表色。非色非非色者。他人謂是十四不相應行中.得得一行也。十四種色者。謂五相五塵及四大。即無作者。無作處是不相行也。而成論明不相應行.凡十七種.此當無作一行也。即是兩捨者。謂捨色捨心.即是中理。  △二此之下。斥古明今。 【疏】此之兩捨只是俗諦.豈成中道。今明不爾。前明二諦.次明三諦。色即俗諦.非色即真諦.非色非非色即是中道第一義諦。  此之下.今師斥。只是俗諦者。觀師只云兩捨是中道無體.以所捨色心但是俗諦。是知能捨唯是偏空.豈成法性中道耶。以此消釋.抑挫圓經。今明下.出今義.二諦三諦開合之殊。若二諦者.有無二法同名為俗.中理名真。三諦則開俗出真.中道名中.故成三也。非色是破生死之有.非非色是破涅槃之空。  △二釋自作他受二。初述經敘古。 【疏】自作自受可解。自作他受下文云。無有我作.他人受果。兩文相害.各各有據。今且明自作他受。他云。如因諸人發心.令王罪除。又諸菩薩所作功德悉施眾生.眾生得樂亦是他受。  △二今明下。斥古明今。 【疏】今明不爾。自作自受.是從假入空。自作他受.是從空出假。無作無受.即是中道。諸文例然。下文云。若於佛所.聞無作無受.罪即除滅。故是中道。  是從假入空者。入空是自行.破生死故。是從空出假者。出假是化他.益眾生故。即是中道者。妙理湛然.無二邊之作受也。諸文例然者。皆應以三諦釋之也。  △二勸往佛所二。初分科生起。 【疏】王今且聽下.第二勸往佛所。又三。一廣引昔十三事勸。二明佛心平等勸。三格量福德勸。次第者。昔為惡者.眾皆見佛得除。佛心平等.不厚昔薄今。  不厚昔薄今者。今謂闍王也。  △二初列下。隨文釋義三。初列十三事二。初正列事。 王今且聽。釋提桓因命將欲終。有五相現。一者衣裳垢膩。二者頭上華萎。三者身體臭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樂本座。時天帝釋。或於靜處。若見沙門若婆羅門。即至其所而生佛想。爾時沙門及婆羅門見帝釋來。深自慶幸。即說是語。天主。我今歸依於汝。釋聞是已。乃知非佛。復自念言。彼若非佛。不能治我五退沒相。是時御臣名般遮尸。語帝釋言。憍尸迦。乾闥婆王名敦浮樓。其王有女。字須跋陀。王若能以此女見與。臣當示王除衰相處。釋即答言。善男子。毘摩質多阿修羅王。有女舍脂。是吾所敬。卿若必能示吾消滅惡相處者。猶當相與。況須跋陀。憍尸迦。有佛世尊。字釋迦牟尼。今者在於王舍大城。若能往彼諮稟未聞。衰沒之相必得除滅。善男子。若佛世尊審能滅者。便可迴駕至其住處。御臣奉命。即迴車乘。到王舍城耆闍崛山。至於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天人之中誰為繫縛。憍尸迦。慳貪嫉妬。又言慳貪嫉妬因何而生。答言。因無明生。又言無明復因何生。答言。因放逸生。又言放逸復因何生。答言。因顛倒生。又言顛倒復因何生。答言。因疑心生。世尊。顛倒之法因疑生者。實如佛教。何以故。我有疑心。以疑心故則生顛倒。於非世尊生世尊想。我今見佛。疑網即除。疑網除故。顛倒亦盡。顛倒盡故。無有慳心乃至妬心。佛言。汝言無有慳妬心者。汝今已得阿那含耶。阿那含者無有貪心。若無貪心。云何為命來至我所。如阿那含實不求命。世尊。有顛倒者則有求命。無顛倒者則不求命。然我今者實不求命。所欲求者。唯佛法身及佛智慧。憍尸迦。求佛法身及佛慧者。將來之世必當得之。爾時帝釋聞佛說已。五衰沒相即時消滅。便起作禮。遶佛三匝。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即死即生。失命得命。又聞佛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更生。為更得命。世尊。一切人天云何增益。復以何緣而致損減。憍尸迦。鬪諍因緣人天損減。善修和敬則得增益。世尊。若以鬪諍而損減者。我從今日更不復與阿修羅戰。佛言。善哉善哉。憍尸迦。諸佛世尊說忍辱法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爾時釋提桓因即前禮佛。於是還去。大王。如來以能除諸惡相。是故稱佛不可思議。王若往者。所有重罪必當得除。 【疏】初列十三事。又二。先正列事。  經御臣者。御車之臣也。經憍尸迦等者。佛且從末而答。經因疑生者。以天主本疑於命.故云實如佛教。 大王且聽。有婆羅門子。字曰不害。以殺無量諸眾生。故名鴦崛魔。復欲害母。惡心起時。身亦隨動。身心動者即五逆因。五逆因故。必墮地獄。後見佛時。身心俱動。復欲生害。身心動者即五逆因。五逆因故。當入地獄。是人得遇如來大師。即時得滅地獄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稱佛為無上醫。非六師也。 大王。復有須毘羅王子。其父瞋之。截其手足。推之深井。其母矜憫。使人牽出將至佛所。尋見佛時手足還具。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以見佛故。得現果報。是故稱佛為無上醫。非六師也。 大王。如恒河邊有諸餓鬼。其數五百。於無量歲初不見水。雖至河上。純見流火。饑渴所逼。發聲號哭。爾時如來在其河側欝曇鉢林。坐一樹下。時諸餓鬼來至佛所。白佛言。世尊。我等饑渴。命將不久。佛言。恒河流水。汝何不飲。鬼即答言。如來見水。我則見火。佛言。恒河清流實無火也。汝惡業故。心自顛倒。謂為是火。我當為汝除滅顛倒。令汝見水。爾時世尊廣為諸鬼說慳貪過。諸鬼即言。我今渴乏。雖聞法言都不入心。佛言。汝若渴乏。先可入河。恣意飲之。是諸鬼等。以佛力故即得飲水。既飲水已。如來復為種種說法。既聞法已。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捨餓鬼形而得天身。大王。是故稱佛為無上醫。非六師也。 大王。舍婆提國群賊五百。波斯匿王挑出其目。盲無前導。不能得往至於佛所。佛憐憫故。即至賊所。慰喻之言。善男子。善護身口。勿更造惡。諸賊爾時聞如來音微妙清徹。尋還得眼。即於佛前合掌禮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今知佛慈心普覆一切眾生。非獨人天。爾時如來即為說法。既聞法已。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如來真是世間無上良醫。非六師也。 大王。舍婆提國有旃陀羅名曰氣噓。殺無量人。見佛弟子大目犍連。即時得破地獄因緣。而得上生三十三天。以有如是聖弟子故。稱佛如來為無上醫。非六師也。  經大目連者。舉資以顯師。 大王。波羅奈城有長者子。名阿逸多。婬匿其母。以是因緣殺戮其父。其母復與外人共通。子既知已。便復殺之。有阿羅漢是其知識。於此知識復生愧恥。即便殺之。殺已即到祇桓精舍。求欲出家。時諸比丘具知此人有三逆罪。無敢聽者。以不聽故。倍生瞋恚。即於其夜放大猛火焚燒僧坊。多殺無辜。然後復往王舍城中。至如來所求哀出家。如來即聽。為說法要。令其重罪漸漸輕微。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稱佛為世良醫。非六師也。 大王。王本性暴惡。信受惡人提婆達多。放大醉象欲令踐佛。象既見佛。即時醒悟。佛便伸手摩其頂上。復為說法。悉令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畜生見佛。猶得破壞畜生業果。況復人耶。大王當知。若見佛者。所有重罪必當得滅。  經大王畜生見佛者。此舉下類.以況於人。 大王。世尊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魔與無量無邊眷屬至菩薩所。菩薩爾時以忍辱力。壞魔惡心。令魔受法。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有如是大功德力。  經云大王世尊未得阿耨菩提者。此舉因行.以顯果德。阿之言無。耨多羅云上。三藐者此云正。次三者此云等。菩提此云覺。即無上正等覺也。覺有二義。一正覺.即正觀中道。二等覺.即等照二邊。三諦俱照.皆至極無過.故云無上也。 大王。有曠野鬼多害眾生。如來爾時為善賢長者。至曠野村為其說法。時曠野鬼聞法歡喜。即以長者授於如來。然後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經有曠野鬼者。此顯佛慈普度。 大王。波羅奈國有屠兒。名曰廣額。於日日中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夜。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毘沙門子。如來弟子尚有如是大功德果。況復佛也。  經如來弟子尚有如是等者。此舉資以況於師。 大王。北天竺有城。名曰細石。其城有王。名曰龍印。貪國重位而殺其父。殺其父已。心生悔恨。即捨國政。來至佛所。求哀出家。佛言善來。即成比丘。重罪消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當知。佛有如是無量無邊大功德果。  經而殺其父。殺或作弑.同尸至反。左傳曰。自虐其君曰弑。周易云。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朝一夕.其所由來漸也。釋名云。下弑上曰弑。弑.伺也。伺間而後得施便也。 大王。如來有弟提婆達多。破壞眾僧。出佛身血。害蓮華比丘尼。作三逆罪。如來為說種種法要。令其重罪尋得微薄。是故如來為大良醫。非六師也。  △二總結證意。 大王。若能信臣語者。唯願速往至如來所。若不見信。願善思之。 【疏】次大王若能下.總結證意。  △二明佛心平等。 大王。諸佛世尊大悲普覆。不限一人。正法弘廣。無所不包。怨親平等。心無憎愛。終不偏為一人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人不得。如來非獨四部之師。普是一切天人龍鬼地獄畜生餓鬼等師。一切眾生亦當視佛如父母想。大王當知。如來不但獨為豪貴跋提迦王而演說法。亦為下賤優波離等。不獨偏受須達多阿那邠坻所奉飯食。亦受貧人須達多食。不但獨為舍利弗等利根說法。亦為鈍根周利槃特。不但獨聽大迦葉等無貪之性出家求道。亦聽大貪難陀出家。不但獨聽煩惱薄者優樓頻螺迦葉等出家求道。亦聽煩惱深厚造重罪者波斯匿王弟優陀耶出家求道。不以莎草恭敬供養拔其瞋根。鴦崛魔羅惡心欲害捨而不救。不但獨為有智男子而演說法。亦為極愚判合婚者女人說法。不但獨令出家之人得四道果。亦令在家得三道果。不但獨為富多羅等捨諸怱務閑寂思惟而說法要。亦為頻婆娑羅王等統領國事理王務者而說法要。不但獨為斷酒之人。亦為耽酒郁伽長者荒醉者說。不但獨為入禪定者離婆多等。亦為喪子亂心婆羅門女婆私吒說。不但獨為己之弟子。亦為外道尼乾子說。不但獨為盛壯之年二十五者。亦為衰老八十者說。不但獨為根熟之人。亦為善根未熟者說。不但獨為末利夫人。亦為婬女蓮華女說。不但獨受波斯匿王上饌甘味。亦受長者尸利多雜毒之食。大王當知。尸利多往昔亦作逆罪之因。以遇佛聞法。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次大王諸佛世尊下.第二明佛心平等不隔也。  經邠坻.鄙旻直饑反。正云阿那他擯茶陀。阿那他.此云無依.亦名孤獨。擯茶陀.此云團施.言此長者.好施貧獨.因以名焉.本名須達多。經判合.普旦反。周禮。媒氏掌萬民之判。鄭玄曰。判.半也。得偶而合曰判。喪服云。夫妻判合是也。  △三格量福德。 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恭敬一切眾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大王。假使鍛金為人車馬載寶。其數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發心向佛舉足一步。大王。假使復以象車百乘。載大秦國種種珍寶。及其女人身佩瓔珞。數亦滿百。持用布施。猶故不如發心向佛舉足一步。復置是事。若以四事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猶亦不如發心向佛舉足一步。復置是事。若使大王供養恭敬恒河沙等無量眾生。不如一往娑羅雙樹。到如來所誠心聽法。 【疏】大王假使下.第三格量福勝。  經大秦國者。十二遊經云。閻浮提中有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城。有八國王.四天子。東有晉天子.人民熾盛。南有天竺國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國天子.土地饒金璧玉。西北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馬。  △四羞耻未從。 爾時大王答耆婆言。如來世尊性已調柔。故得調柔以為眷屬。如栴檀林。純以栴檀而為圍遶。如來清淨。所有眷屬亦復清淨。猶如大龍。純以諸龍而為眷屬。如來寂靜。所有眷屬亦復寂靜。如來無貪。所有眷屬亦復無貪。佛無煩惱。所有眷屬亦無煩惱。吾今既是極惡之人。惡業纏裹。其身臭穢。繫屬地獄。云何當得至如來所。吾設往者。恐不顧念接敘言說。卿雖勸吾令往佛所。然吾今日深自鄙悼。都無去心。 【疏】爾時大王答下.是第四鄙恥.未肯信從。  經鄙悼者。鄙恥傷悼也。  △二父二。初分科。 【疏】三爾時空中下.第二父王為緣。文為四。一空中出聲。二王反問。三父王說實。四世王悲毀。初文為三。  △二一佛下。隨釋二。初正釋四。初空中出聲三。初佛法將滅故勸。 爾時虛中尋出聲言。無上佛法將欲衰殄。甚深法河於今欲涸。大法明燈將滅。不久法山欲頹。法船欲沈。法橋欲壞。法殿欲崩。法幢欲倒。法樹欲折。善友欲去。大怖將至。法餓眾生將至不久。煩惱疫病將欲流行。大闇時至。渴法時到。魔王欣慶。解釋甲冑。佛日將沒大涅槃山。大王。佛若去世。王之重惡更無治者。 【疏】一佛法將滅.故勸。  經甲冑.除救反。說文。冑.兜鍪也。  △二罪重必招地獄故勸。 大王。汝今已造阿鼻地獄極重之業。以是業緣。必受不疑。大王。阿者言無。鼻者名間。間無暫樂故名無間。大王。假使一人獨墮是獄。其身長大八萬由旬。徧滿其中。間無空處。其身周匝受種種苦。設有多人。身亦徧滿。不相妨礙。大王。寒地獄中。暫遇熱風以之為樂。熱地獄中。暫遇寒風亦名為樂。有地獄中。設命終已。若聞活聲即便還活。阿鼻地獄都無此事。大王。阿鼻地獄四面有門。一一門外各有猛火。東西南北交過通徹。八萬由旬周匝鐵牆。鐵網彌覆。其地亦鐵。上火徹下。下火徹上。大王。若魚在鏊。脂膏焦然。是中罪人亦復如是。大王。作一逆者。則便具受如是一罪。若造二逆。罪即二倍。五逆具者。罪亦五倍。 【疏】大王汝今下.二明罪重必招地獄.故勸。  經名間間無樂故者。上居莧反.間隔也。下古閑反.間中也。  △三雙結勸令急往。 大王。我今定知王之惡業必不得免。唯願大王速往佛所。除佛世尊餘無能救。我今憫汝。故相勸導。 【疏】大王我定知下.三雙結兩事.勸令急往。  △二王反問。 爾時大王聞是語已。心懷怖懼。舉身戰慄。五體掉動。如芭蕉樹。仰而問曰。汝為是誰。不現色像而但有聲。 【疏】二王反問。  △三父王說實。 大王。吾是汝父頻婆娑羅。汝今當隨耆婆所說。莫隨邪見六臣之言。 【疏】三父王實答。  △四世王悲毀。 時王聞已。悶絕躄地。身瘡增劇。臭穢倍前。雖以冷藥途而治之。瘡烝毒熱但增無損。 【疏】四世王悲毀。皆如文。  △二問下。釋疑。 【疏】問。父王已死.何由出聲。答為二。一云父王得道。雖殺不死.是故能勸。二云非是本父.乃是諸聖託為父言。 梵行品之五(會疏卷第十八)  △三正滅罪二。初分科。 【疏】起卷。是第三正明滅罪。又二。前為住世.後為滅罪。前文又二。一為住世.二論義。論義中二。先問.次答。答為二。一正答.二密語。  △二初答下。正釋二。初為住世二。初為住世。 爾時世尊在雙樹間。見阿闍世悶絕躄地。即告大眾。我今當為是王住世至無量劫。不入涅槃。  △二論義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當為無量眾生不入涅槃。何故獨為阿闍世王。  △二答二。初正答。 佛言。善男子。是大眾中無有一人謂我必定入於涅槃。阿闍世王定謂我當畢竟永滅。是故悶絕自投於地。 【疏】初答意者。同在雙林之眾.咸知不滅。唯世王謂滅.故須云為。  唯王謂滅者。王在法華.雖預列眾.然障未除.機未動。故於彼會未悟圓常.而於今日尚謂實滅。雖是權行.且依實釋.方顯今經。  △二密語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如我下.第二明如來密語。又三。一唱密語。二解釋。三結歎。  △二隨釋三。初唱密語。 善男子。如我所言為阿闍世不入涅槃。如是密義汝未能解。 【疏】唱密語如文。  △二解釋二。初釋初番。 何以故。我言為者。一切凡夫。阿闍世者。普及一切造五逆者。又復為者。即是一切有為眾生。 【疏】解有六番。初明此語多含.即是通為一切。  六番者。中四番皆云又復.第六番即善男子已去.尋經可見。  △二二云下。釋第二番二。初通敘四解。 我終不為無為眾生而住於世。何以故。夫無為者非眾生也。阿闍世者。即是具足煩惱等者。又復為者。即是不見佛性眾生。若見佛性。我終不為久住於世。何以故。見佛性者非眾生也。阿闍世者。即是一切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又復為者。即是阿難迦葉二眾。阿闍世者。即是阿闍世王後宮妃后及王舍城一切婦女。又復為者。名為佛性。阿闍者名為不生。世者名怨。以不生佛性故。則煩惱怨生。煩惱怨生故。不見佛性。以不生煩惱故。則見佛性。以見佛性故。則得安住大般涅槃。是名不生。是故名為為阿闍世。善男子。阿闍者名不生。不生者名涅槃。世名世法。為者名不污。以世八法所不污故。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入涅槃。是故我言為阿闍世無量億劫不入涅槃。 【疏】二云不為無為。無為三解。一云。八地已上是無為眾生。二云。登地已上真證乃是無為。三云。此文自說.無為者非眾生也。當知佛果方乃稱為無為眾生。又說理內眾生皆是無為。  此文自說無為者。謂不作眾生.故曰無為眾生。故以佛果釋之。理內眾生者。此約地前.內外凡也。  △二然非下。疏主研詳。 【疏】然非但眾師不同.經亦不定。文云為者為一切。又云為五逆。五逆與一切不同。又云為未發心者。下文又云汝於毘婆尸佛已曾發心。發心與未發心不同。又云闍王者.不見佛性.具煩惱人。又云闍王者名不生。不生者名涅槃.涅槃者寧不見性。  然非下.今師釋也。經亦不定者。正以經釋不定.破彼眾師作定淺深之解也。然據經文.義似不定。准今圓位.高下有歸.是知有為即住前.無為即登住。又名字已上.悉名無為。以知祕密藏.雖有煩惱.如無煩惱故。為一切者.通收善惡。為五逆者.別指惡人.此雖不同.同歸理即。未發心則是理即.已發心則或在假名。不見性則通住前.不生則別指分證。一等解闍王名.而或聖或凡.或迷或悟者。正明權實難知.高下莫測。密語之義.美在其中。 【疏】他云。夫密語者所解不同。今謂如來密語.豈可定作深淺遠近。  他云下.明他人總許前三家義也。意謂既是密語.何妨有為無為.三解不同。今謂下.反破前義。夫密之為義.高下難量.豈可定作八地初地等.深淺遠近釋耶。故知他人以密義救前三家.今疏主還以密義破前三家。淺深既非.則救者亦破。四家同壞.今義唯明。經八法者。謂八風也。王未發心前.常為八法所汙。殺父當四違.貪國當四順。  △三結歎。 善男子。如來密語不可思議。佛法眾僧亦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不可思議。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疏】如來密語下.第三結歎不可思議。  △二為滅罪二。初分科敘意。 【疏】爾時世尊下.第二正為滅罪。文為二。先身次心。故云先治王身.然後及心。以其前言.無有良醫治身心者。是故放光治身.說法治心。初治身。文為二。先放光.次論光。  △二初放下。隨文釋義二。初治身二。初放光。 爾時世尊大悲導師。為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入三昧已。放大光明。其光清涼。往照王身。身瘡即愈。欝蒸除滅。 【疏】初放光。如文。  △二論光二。初分科。 【疏】次王覺瘡愈下.是第二問答。論光有五文。於中又二。初四番論光.後一番解月愛。初四番中各有問答。  △二前三下。隨釋二。初論光四。初問答。 王覺瘡愈。身體清涼。語耆婆言。曾聞人說劫將欲盡。三月並現。當爾之時。一切眾生患苦悉除。時既未至。此光何來照觸吾身。瘡苦除愈。身得安樂。耆婆答言。此非劫盡。三月並照。亦非火日。星宿藥草。寶珠天光。 【疏】前三如文。  △二問答。 王又問言。此光若非三月並照寶珠明者。為是誰光。大王當知。是天中天所放光明。是光無根。無有邊際。非熱非冷。非常非滅。非色非無色。非相非無相。非青非黃。非赤非白。欲度眾生。故使可見。有相可說。有根有邊。有熱有冷。青黃赤白。大王。是光雖爾。實不可說。不可覩見。乃至無有青黃赤白。  經是光無根者。根以能生為義。中道法界.無能生所生.故云無根。經非熱非冷者。王身蒸熱.蒙光所照.則得清涼。事益雖然.論其理體.不當冷熱。經非常非滅下諸句.皆約中道釋之。經實不可說者。光即法界.無可說覩也。  △三問答。 王言耆婆。彼天中天以何因緣放斯光明。耆婆答言。今是瑞相將為大王。以王先言世無良醫療治身心。故放此光。先治王身。然後及心。  △四問答二。初解七子二。初敘他三師。 王言耆婆。如來世尊亦見念耶。耆婆答言。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大王。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則生慈念。不放逸者心則放捨。何等名為不放逸者。謂六住菩薩。大王。諸佛世尊於諸眾生。不觀種姓。老少中年。貧富時節。日月星宿。工巧下賤。僮僕婢使。唯觀眾生有善心者。若有善心則便慈念。 【疏】最後番亦先問次答。答中七子中一子遇病者。三解。一云。通譬六道眾生.以有罪者譬於一子。二云。六住菩薩并外凡為七.外凡是病者。三云。四果支佛菩薩為六.合取外凡為七。一子遇病.即譬外凡起惡者是。  并外凡者.十信是外凡位。上云六住則是內凡。然下六住.自有兩釋。若約今宗.別位十信未斷見思.故稱病者。三云下.若望今宗.只是通位。此云外凡.即指乾慧。  △二今明下。斥彼明此。 【疏】今明不爾。文云七子之中一子遇病.何曾的云是外凡病。又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如前諸解。或進或退.收義不盡。今取圓家.七方便根性為七子。子之中起逆過者.心則偏重(云云)。  或進或退者。進取於別.退取於通。望今四教.收義不盡。今取下.正釋也。七方便即人天.二乘.三教菩薩。若在當教.各自謂實。今論佛意.意令悟圓.雖說偏乘.悉作入圓之方便.故云圓家七方便也。注云云者。七人未悟圓伊.佛皆慈念。其或於人天中及三教凡位.造五逆罪.翻墮三塗。故於此人悲心最切。以喻病子.其義皎如。  △二釋六住。 【疏】六住二解。一云即真解六地.二云似解六心。  六住下.雖有二解.望今並是別位。真解即別地.似解六心即別六住。六住是內凡.已破思惑.終不為逆.或是通位。  △二解月愛三。初指如來所入。 大王當知。如是瑞相。即是如來入月愛三昧所放光明。 【疏】後番解月愛。先指如來所入三昧。  △二問。 王即問言。何等名為月愛三昧。 【疏】次問。  △三釋六段。 耆婆答言。譬如月光能令一切優鉢羅華開敷鮮明。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眾生善心開敷。是故名為月愛三昧。大王。譬如月光能令一切行路之人心生歡喜。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修習涅槃道者心生歡喜。是故復名月愛三昧。大王。譬如月光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形色光明。漸漸增長。月愛三昧亦復如是。令初發心諸善根本漸漸增長。乃至具足大般涅槃。是故復名月愛三昧。大王。譬如月光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形色光明。漸漸損減。月愛三昧亦復如是。光所照處。所有煩惱能令漸減。是故復名月愛三昧。大王。譬如盛熱之時一切眾生常思月光。月光既照。欝熱即除。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除貪惱熱。大王。譬如滿月。眾星中王。為甘露味。一切眾生之所愛樂。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諸善中王。為甘露味。一切眾生之所愛樂。是故復名月愛三昧。 【疏】次釋出。於中皆先舉月為喻.凡六番如文。  六番如文者。初開敷鮮明.譬發心。次能令一切行路之人.譬修行。此即發心修行為一雙。次智斷一雙。漸增譬智德.損減譬斷德。三滅惡生善為一雙。除貪惱是滅惡.為甘露味是生善。  △二治心二。初明滅罪緣四。初自未發二。初番二。初王不能發。 王語耆婆。我聞如來不與惡人同止坐起。語言談論。猶如大海不宿死屍。如鴛鴦鳥不住圊廁。釋提桓因不與鬼住。鳩翅羅鳥不棲枯樹。如來亦爾。我當云何而得往見。設令見者。我身將無陷入地耶。我觀如來寧近醉象師子虎狼猛火絕焰。終不接近重惡之人。是故我今思惟如是。當有何心往見如來。 【疏】王語耆婆.第二滅其心罪。又二。先明滅罪緣.次正滅罪。初文為四。一自未發。二受勸而往。三如來稱歎。四至佛所。初明未發。有二番問答。一王不能發.耆婆勸往。  滅其心罪者。從此向下.一一問答.皆是耆婆顯如來冥應益物之相。又一一問答.皆將闡提以並闍王.令王節節勝於闡提。以由王具五德.及能發心故。且闡提無善.佛尚矜憐。王具五德.佛寧棄捨。故宜速往.以治心病。  △二耆婆勸往。 耆婆答言。大王。譬如渴人速赴清泉。饑者求食。怖者求救。病者求醫。熱者求涼。寒者求衣。王今求佛亦應如是。大王。如來尚為一闡提等演說法要。何況大王非一闡提。而當不蒙慈悲救濟。  △二論一闡提二。初分科。 【疏】第二番論一闡提。先問次答。答中先譬次答。初譬中為四。一闡提斷善。二根緣感佛。三善不可生。四而為說法。就初文又二。先明起五鈍.後明起五利。初又二。初起惡.次失善。初又二。初總起惡.後別明五鈍。  △二初總下。隨釋二。初問。 王言耆婆。我昔曾聞一闡提者。不信不聞。不能觀察。不得義理。何故如來而為說法。  △二答二。初譬四。初闡提斷善二。初起五鈍二。初起惡二。初總起惡。 耆婆答言。大王。譬如有人身遇重病。是人夜夢昇一柱殿。 【疏】初總中兩句。初是病.譬闡提有重惡。次句云夜夢者.譬無明心。升一柱殿.譬闡提斷現未善盡。唯有過去少善所感報身.譬如大殿唯有一柱.將頹不久。  有重惡者。撥無因果故。斷現未善者。由現是惡.故無未善。若改惡等.則非闡提。故知闡提.無現未善。過去少善等者。由昔五戒.感此人身。  △二別明五鈍。 服酥油脂及以塗身。臥灰食灰。攀上枯樹。或與獼猴遊行坐臥。沈水沒泥。 【疏】次服酥油脂下.別起五鈍。夫愛使黏膩.譬若酥油。貪欲浸潤.譬之於脂。在口為服.在身為塗.意通身口。臥灰食灰.譬起瞋使。瞋體碎裂躁急.譬之如灰。發瞋運身如臥灰.縱毒在口如食灰.意通身口。攀上枯樹.譬於起慢。自舉陵人如上樹.何不攀上茂華之樹。若賢聖自高.可譬茂華。以惡自高.故言枯樹。或與獼猴下.譬起疑。疑使不定.如獼猴騰擲。從枝至枝.捨一取一.譬疑心求理。計有計無.或我無我。又獼猴似人而實非人.譬疑。謂得理.實不得理。沈水沒泥下.譬於無明。輕者如沈水.重者如沒泥。  捨一取一者。謂捨有執無等.約單複具絕言等.展轉說之。  △二失善二。初分科。 【疏】墮墜樓殿下.第二明失善。又二。先失三品.次失三乘。  △二隨釋二。初失三品。 墮墜樓殿。高山樹木。 【疏】初文者。墜樓譬失慧。樓是高觀.譬於智慧.升出照達。而今墜者是失慧品。高山譬失戒品。樹木譬失定品。  高觀者.去聲。觀亦樓也。釋名曰。觀者.於上觀望也。山譬者。山能生草木.如戒能生眾義。樹木譬者。樹依山有.如定由戒生。  △二失三乘。 象馬牛羊。 【疏】次象馬牛羊.譬失三乘。案此之意.應有四乘相承.但云失三乘耳。四乘皆有墜落之言.但是文略。  案此(至)三乘耳者。故知象喻圓乘.即同法華大白牛也。馬牛羊喻三教三乘.即法華羊鹿牛也。若約力勢.則牛喻菩薩.馬喻支佛.羊喻聲聞。而馬在上者.隨語便耳。若約貴賤.則馬喻菩薩.牛喻支佛。故馬居前。偏圓對論.四乘義足。經文顯喻.冥合法華.相承云三.人情之昧。  △二起五利二。初分科。 【疏】身著青黃下.第二起利使。又二。初起利使.二雜起惡緣。  △二初身下。隨釋二。初起利使。 身著青黃赤黑色衣。喜笑歌舞。或見烏鷲狐狸之屬。齒髮墮落。裸形枕狗。臥糞穢中。 【疏】初身著衣.譬起我見。如人計我四種不同。婆羅門計黃.剎利計赤.毘舍計青.首陀計黑。喜笑歌舞.譬起見取。於無樂中而生樂心.於無勝中而生勝想.譬之喜笑。烏鷲狐狸.譬起邪見。此之四類皆悉食肉.故譬邪見.吞啖善根。齒髮墮落.譬邊見。即斷常兩邊.今偏言斷見。裸形枕狗譬戒取。即持狗戒。狗為信首.故言枕狗。私謂全計五陰.故云臥糞穢中。  計我四種不同者。此外道推計。姓既貴賤四別.故其神我.有四色不同。亦猶此方俗書所明.魂清魄濁之類也。我見即身見也。執有我身.方起諸使.故知身見為諸見本。於無樂下.見取即非果計果。無想有頂.實非涅槃安樂之處.而彼謬計以為涅槃.故云無樂。無勝等邪見.謂執劣為勝.自執己法.謂我道真.遂使出世善根悉皆吞噉。邊見謂計我是斷是常。今喻執斷.故言墮落。以斷見過重.故偏喻之。戒取謂非因計因.實非涅槃之因.而謬計為因也。狗戒下.依狗為戒.謂得生天。信此居初.如頭枕狗。私謂下.此之五利.全計陰身.以起見故。故九種陰中.名汙穢五陰.故以臥糞為喻。  △二雜起惡緣。 復與亡者。行住坐起。携手食噉。毒蛇滿路而從中過。或復夢與被髮女人共相抱持。多羅樹葉以為衣服。乘壞驢車。正南而遊。是人夢已。心生愁惱。以愁惱故。身病轉增。 【疏】復與亡者下.第二雜起惡緣.值惡知識。亡即死人.譬斷善盡。私謂。四儀動運.無生善處.故云行住坐起。善纔欲生.邪念尋起.故云携手。以邪自資.故云食啖。蛇譬多瞋。私謂。心所行處常與瞋俱.故云滿路而從中過。被髮女人譬多愛人。樹葉為衣.譬無慚愧人。乘壞驢車譬.惡法自運。正南者三解。一云南是離地.北是坎地。去坎就離.譬失善起惡。二云就諸方為語。北是上方.譬斷善人從上墜下。三云天子南面.殺活自在。此人邪見.判無因果。此心自在.身病轉增.譬諸惡向重。  樹葉為衣者。雖著此衣.不免裸露.故譬無慚。惡法自運者。其車既壞.仍是驢駕。體既破弊.復非平正.既惡且邪.喻意在此。正南下.三解中.初後順此方釋義。中一順西土釋義。南是離地者。周易離卦明兩作離字。皆此作單作离者.後代曲分。失善起惡者。南離屬火.北坎屬水。火猛喻惡.水柔喻善。北方是上者。西土君父東向.故北是上方.委如前記。  △二根緣感佛。 以病增故。諸家親屬遣使請醫。所可遣使。形體缺短。根不具足。頭蒙塵土。著弊壞衣。載故壞車。語彼醫言。速疾上車。 【疏】以病增故下.第二明根緣感佛。病增.譬斷善心重。諸家親屬者。三解。一云過去戒善感此人身。唯此善在.譬之親屬。二云闡提斷過現善盡。而當善方生.皆應作佛.名未生善以為親屬。三云不然。自有善感佛.自有惡感佛。闡提無善.但以惡感惡為親屬。即是遣使請醫.形體缺短者。若以善為使.此善為惡所瘵.故云缺短。若將惡為使.此惡道理自是痤陋。善根微弱.故言缺。信不具故.故言短。私云。信等不具.故云根不具足。頭蒙塵土者。五住所覆。著敝壞衣者。被無慚愧。載故壞車者。藉先世善.感此人身.殘缺善根。私云。冥機冥叩.故云語醫速疾。上車者.立望感應。  冥機冥扣者。宿有善根.今不覺知.故曰冥機。藉茲宿善以感聖應.故曰冥扣。  △三善不可生二。初分科。 【疏】爾時良醫下.第三觀善不可生。又二。初觀察.二許應。初又二。一一往觀機.二重觀察。  初觀察者。皆冥觀冥許。  △二初觀下。隨釋二。初觀察二。初一往觀機。 爾時良醫即自思惟。今見是使相貌不吉。當知病者難可療治。 【疏】初觀機不得善根。佛未欲捨.故重更觀。  △二重觀察二。初分科述意。 【疏】二復作是念下.即是重觀。又二。先觀現世.二觀過去。現在為三。一觀日譬上根。次觀星譬中根。三觀時譬下根。時言夜者.最下闡提。星劣於日.中品闡提。雖復三品.俱斷善根。  △二初觀下。隨文釋義二。初觀現在三。初觀日譬上根。 復作是念。使雖不吉。復當占日。為可治不。若四日六日八日十二日十四日。如是日者病亦難治。 【疏】初觀日中.四日譬四倒。六日六蔽。八日八邪。十二日撥無十二因緣.亦十二我見。十四日撥無十四諦.十四諦出華嚴。十四.相.差別.示成事.生起.盡無生。說.入道.如來智等。  十四諦出華嚴經者。彼經第三十六云。佛子.此第五地菩薩摩訶薩如實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苦滅道聖諦。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成立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知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此菩薩隨眾生心樂.令歡喜故。知俗諦.通達一實相故。知第一義諦.覺法自相故。知相諦.了諸法分位差別故。知差別諦.善分別蘊界處故。知成立諦.覺身心苦惱故。知事諦.覺諸趣生相續故。知生諦.一切熱惱畢竟滅故。知盡無生智諦.出生無二故。知入道智諦.正覺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相續成就.乃至如來智成就諦。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以闡提人無信解力.撥無此善.名斷善根。  △二觀星譬中根。 復作是念。日雖不吉。復當占星。為可治不。若是火星金星昴星閻羅王星濕星滿星。如是星時。病亦難治。 【疏】二觀星之中.凡占六星。譬受六師教。  △三觀時譬下根。 復作是念。星雖不吉。復當觀時。若是秋時冬時。及日入時。夜半時。月入時。當知是病亦難可治。 【疏】三觀時中.凡占五時。或云斷於五乘善根。  △二觀未來。 復作是念。如是眾相雖復不吉。或定不定。當觀病人。若有福德皆可療治。若無福德。雖吉何益。 【疏】復作是念下.第二觀過去善根。觀二世善.皆無善根。  過去善根者。以福德本有.故喻過去善根。  △二許應二。初分科。 【疏】從思惟是已下.第二許應。又二。一許應.二正應。初許應又二。初正許應.二更觀察。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許應二。初正許應。 思惟是已。尋與使俱。 【疏】初文云與使俱者。一往許應.感應道交.故言與俱。  感應道交者。亦冥有此義。  △二更觀察二。初分科。 【疏】在路復念下.第二更觀察。又二。初觀現在.次觀未來。  △二隨釋二。初觀現在。 在路復念。若彼病者有長壽相。則可療治。短壽相者。則不可治。即於前路見二小兒。相牽鬪諍。捉頭拔髮。瓦石刀杖共相撩打。見人持火自然盡滅。或見有人斫伐樹木。或復見人手曳皮革隨路而行。或見道路有遺落物。或見有人執持空器。或見沙門獨行無侶。復見虎狼烏鷲野狐。見是事已。復作是念。所遣使人。乃至道路所見諸相。悉皆不祥。當知病者定難療治。復作是念。我若不往則非良醫。如其往者不可救療。復更念言。如是眾相。雖復不祥。且當捨置。往至病所。思惟是已。 【疏】初現在中云二小兒者。即是斷常有無等。見持火滅者。火無光用.譬失慧品。斫樹木譬定盡。曳皮革譬失戒品。闡提雖受.既不遵承.猶如枯皮。遺落物者。出世善盡.唯有憐愛妻子之善.聖人所棄。空器者。雖有身器.無道可受。沙門獨行.譬出世法獨一無侶。復見虎狼.是啖肉獸.譬現在惡.食善都盡。  獨一無侶者。謂佛雖欲應.闡提無機。出世之善.無人可受.故稱獨一。經往至病所者。闡提雖無三世善根.以無緣慈而冥應之.細察機緣.故云往至。  △二觀未來二。初分科。 【疏】復於前路下。第二觀未來。又二。一觀未來因.次觀未來果。  △二隨釋二。初觀未來因。 復於前路聞如是聲。所謂亡失死喪。崩破壞析。剝脫墮墜。焚燒不來。不可療治。不能拔濟。 【疏】前路者。次此身後.亦未生善。  △二觀未來果。 復聞南方有鳥獸聲。所謂烏鷲舍利鳥聲。若狗若鼠。野狐猪兔。聞是聲已。復作是念。當知病者難可療治。 【疏】復聞南方下.觀未來果。即三塗報.鳥獸聲譬聞受苦之聲。  △二正應二。初分科。 【疏】爾時即入下.第二正應。又二。先正應譬.次更觀察。  △二隨釋二。初正應譬。 爾時即入病人舍宅。 【疏】初譬即入宅。捨本地.入生死.故言入病人舍。  △二更觀察二。初分科。 【疏】見彼病人下.第二更觀察。又二。先觀現在.後觀過去。現在為四。一三毒。二五根。三十使。四三業。  後觀過去者。現既無善.過去無始.復有善不。  △二隨釋二。初觀現在四。初三毒。 見彼病人。數寒數熱。 【疏】初三毒者。寒凝結譬癡。熱躁變譬貪。略無瞋。  △二五根。 骨節疼痛。目赤流淚。耳聲聞外。咽喉結痛。舌上裂破。 【疏】次骨節疼痛譬五根。骨節是身根。目赤是眼根。耳聲是耳根。咽喉是舌根。略無鼻根。  譬五根者。五根無善.如骨等皆病。  △三十使。 其色正黑。頭不自勝。體枯無汗。大小便利閉隔不通。身卒肥大。紅赤異常。 【疏】三其色正黑下.是十使。黑色譬無明使。頭不自勝譬慢使.欲將慢自舉而不得高。體枯無汗譬瞋使。無有潤澤.便利不通.譬斷常二見。身卒肥大譬我見。  欲將慢等者。貪欲性卑。憍慢高舉。方起於慢.復起欲心.故使慢心不得高舉。將.去聲.禦也。譬斷常二見。以大小便利.以譬斷常二見。相破如不通。  △四三業。 語聲不調。或麤或細。舉體斑駁。異色青黃。其腹脹滿。言語不了。 【疏】四語聲不調下.譬三業。語聲是口業。舉體斑駁即身業。其腹脹滿即意業。  譬三業者.亦譬無善。  △二觀過去二。初檢根緣。 醫見是已。問瞻病言。病者昨來意志云何。 【疏】醫見是已.第二更觀過去。又二。先檢根緣。既云昨來.豈非過去。  經問瞻病者。闡提以惡為機.名瞻病人。意志云何者。為過去有善根可發.為都無耶。  △二根緣對。 答言。大師。其人本來敬信三寶及以諸天。今者變異。敬信情息。本喜惠施。今者慳悋。本性少食。今則過多。本性弊惡。今則和善。本性慈孝恭敬父母。今於父母無恭敬心。 【疏】次根緣對。凡五句。初一失出世善.後四失世間善。一失信三寶之善。二失惠施之善。三失少食無廉讓之善。四失弊惡之善。五失慈孝之善。既云三寶.知是出世.餘是世間。四善如文。本性弊惡.今和善者。但有憐妻愛子和純之善。弊惡是剛烈.失護法之善。  根緣對者。謂根緣所對.皆無其善。  △四而為說法二。初分科。 【疏】醫聞是已下.第四為說法。又三。第一說法。第二息化。第三絕應。說法為二。初一往為說.二窮源重說。  △二隨釋三。初說法二。初一往說。 醫聞是已。即前嗅之。優鉢羅香。沈水雜香。畢鉢羅香。多伽羅香。多摩羅跋香。欝金香。栴檀香。炙肉臭。蒲桃酒臭。燒筋骨臭。魚臭。糞臭。知香臭已。 【疏】初文者。嗅之.譬一往為說。知七香五臭。七香譬七漏.五臭譬五欲。  七漏者。謂見.思.根.惡.親近.受.念也。  △二窮源說。 即前觸身。覺身細軟。猶如繒綿。劫貝紗華。或堅如石。或冷如冰。或熱如火。或澁如沙。爾時良醫見如是等種種相已。定知病者必死不疑。然不定言是人當死。 【疏】觸身下.第二譬窮源之說。轉復相近.如觸身.唯見三毒。  經然不定言當死者。未來時寬.應有發義.故云不定。  △二息化。 語瞻病者。吾今遽務。明當更來。隨其所須。恣意勿禁。即便還家。 【疏】語瞻病者下.第二息化。遽務者。更餘方化。明當更來者。現在無善.化緣已息.且遙指將來。恣意勿禁.非佛教所制。  非佛教所制者。善機未發.任起斷常及三業惡.故云非制。  △三絕應。 明日使到。復語使言。我事未訖。兼未合藥。智者當知。如是病者必死不疑。 【疏】明日使到下.第三絕應。使到.譬復更感佛。善既不生.故言我事未訖。  △二合二。初分科。 【疏】大王世尊下.第二合譬。文為三。一正合。二簡闡提。三住三塗救拔。  △二此初下。隨釋三。初正合二。初合第四說法。 大王。世尊亦爾。於一闡提輩善知根性而為說法。何以故。若不為說。一切凡夫當言如來無大慈悲。有慈悲者名一切智。若無慈悲。云何說言一切智人。是故如來為一闡提而演說法。 【疏】此初正合.略合大意。若望前譬.唯合後兩.不合前二。初合第四.而為說法。  △二合第三善不生。 大王。如來世尊見諸病者。常施法藥。病者不服。非如來咎。 【疏】次合第三.觀善不可生。  △二料簡闡提。 大王。一闡提輩分別有二。一者得現在善根。二者得後世善根。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後世得者亦為說法。今雖無益。作後世因。是故如來為一闡提演說法要。一闡提者復有二種。一者利根。二者中根。利根之人於現在世能得善根。中根之人後世則得。諸佛世尊不空說法。 【疏】闡提輩下.第二料簡闡提。而此中言現在生.或後世生。若即事為言.三世皆無。若方將遠望.有生善義。又二。初因時教化.次果時濟拔。  △三往三塗拔救。 大王。譬如淨人墜墮圊廁。有善知識見而憫之。尋前捉髮而拔出之。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惡道。方便救濟。令得出離。是故如來為一闡提而演說法。 【疏】譬如淨人下.第三往三塗拔救也。  △二受勸而往。 王語耆婆。若使如來審如是者。明當選擇良日吉星。然後乃往。耆婆白王。如來法中無有選擇良日吉星。大王。如重病人不擇良日時節吉凶。唯求良醫。王今病重。求佛良醫不應選擇良時好日。大王。如栴檀火及伊蘭火。二俱燒相。無有異也。吉日凶日亦復如是。若至佛所俱得滅罪。唯願大王。今日速往。爾時大王即命一臣名曰吉祥。而告之言。大臣當知。吾今欲往佛世尊所。速辦供養所須之具。臣言。大王。善哉善哉。所須供具一切悉有。阿闍世王與其夫人。嚴駕輦乘一萬二千。巨力大象其數五萬。一一象上各載三人。齎持幡蓋華香伎樂。種種供具無不備足。導從馬騎有十八萬。摩伽陀國所有人民。尋從王者。其數足滿五十八萬。爾時拘尸那城所有大眾滿十二由旬。悉皆遙見阿闍世王與其眷屬尋路而來。 【疏】王語耆婆下.第二受勸而往。如文。  △三如來稱歎二。初分科。 【疏】爾時佛告下.第三如來稱歎。又為四。一王歎疑。二佛為決定。三持一切問。四佛答。  △二隨釋四。初王疑。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一切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近因緣者。莫先善友。何以故。阿闍世王若不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墮阿鼻獄。是故近因莫若善友。阿闍世王復於前路。聞舍婆提毘流離王乘船入海。遇火而死。瞿伽離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獄。須那剎多作種種惡。到於佛所眾罪得滅。聞是語已。語耆婆言。吾今雖聞如是二語。猶未審定。汝來耆婆。吾欲與汝同載一象。設我當入阿鼻地獄。冀汝捉持。不令我墮。何以故。吾昔曾聞得道之人不入地獄。爾時佛告諸大眾言。阿闍世王猶有疑意。 【疏】初言疑者。疑於佛智.能除不能除。疑己罪.可除不可除。  經如是二語者。一聞伽離入獄。二聞剎多.見佛罪除。雖聞二語.意猶未審。  △二佛為決定。 我今當為作決定心。 【疏】次我今下.佛作決定。以能除智.除可除罪。  △三持一切問。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持一切。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說。一切諸法皆無定相。所謂色無定相。乃至涅槃亦無定相。如來今者云何而言。為阿闍世作決定心。 【疏】三爾時下.持一切問。佛說一切無定.云何為王而作定說。  △四佛答。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今定為阿闍世王作決定心。何以故。若王疑心可破壞者。當知諸法無有定相。是故我為阿闍世王作決定心。當知是心為無定定。善男子。若彼王心是決定者。王之逆罪云何可壞。以無定相。其罪可壞。是故我為阿闍世王作決定心。 【疏】四佛言下.答。王自謂可除不可除。我為其除.除其不定為定。  經為無定定者。了知無定.名決定心.故云無定定也。除其不定為定者。罪性若定.不能除之。由罪性不定.佛有能除之智.定能除之.故云為定。  △四至佛所四。初王來至。 爾時大王即往娑羅雙樹間。至於佛所。仰瞻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猶如微妙真金之山。 【疏】爾時大王下.第四到佛所。又四。一王來至。  △二佛慰問。 爾時世尊出八種聲告言大王。時阿闍世左右顧視。此大眾中誰為大王。我既罪逆。又無福德。如來不應稱為大王。爾時如來即復喚言。阿闍世大王。時王聞已。心大歡喜。即作是言。如來今日顧以愛言。真知如來於諸眾生大悲憐憫。等無差別。即白佛言。世尊。我今疑心永無遺餘。定知如來真是眾生無上大師。 【疏】二佛慰問。總喚猶惑.別喚欣喜。  經八種聲者。梵摩喻經云。一最好聲。二易了聲。三調和聲。四柔軟聲。五不誤聲。六不女聲。七尊慧聲.無戰怯故。八深遠聲.如雷震故。然今雖不別列.與彼所出聲同.是故引之。  △三迦葉騰疑。 爾時迦葉菩薩語持一切菩薩言。如來已為阿闍世王作決定心。 【疏】三迦葉騰述。  △四王獻供。 阿闍世王復白佛言。世尊。假使我今得與梵王釋提桓因坐起飲食猶不欣悅。得遇如來一言顧命深以欣慶。即以所持幡蓋香華伎樂供養。前禮佛足。右繞三匝。禮敬畢已。却坐一面。 【疏】四王獻供。如文。  △二正滅罪二。初分科。 【疏】爾時佛告下.第二正是滅罪。為二。前略說法.次廣說法。初略文又二。初略說.次領解。略說又三。初許誡。次正說。三結。  △二正說下。隨釋二。初略說二。初略說三。初許誡。 爾時佛告阿闍世王言。大王。今當為汝說正法要。汝當一心諦聽諦聽。  △二正說二。初標。 凡夫常當繫心觀身有二十事。 【疏】正說中.先標二十事。  經常當繫心等者。此二十事令凡夫託事觀察.折伏其心.達事見理。正助合行.方成妙觀。  △二釋二。初隨文略消十。初真似。 一我此身中空無無漏。二無諸善根。 【疏】次釋。釋中為十雙。初明無無漏真法.次明無有漏似解。此真似為一雙。  △二惡因惡果。 三我此生死未得調順。四墮墜深坑。無處不畏。 【疏】次初通明有生死惡因.後明墮三途惡果為一雙。  △三無慧定。 五以何方便。得見佛性。六云何修定。得見佛性。 【疏】三初明無道前智慧方便.次明無道前修定之力為一雙。  無道前智慧等者。無觀行相似定慧也。此以分真為道中.妙覺為道後。  △四倒難。 七生死常苦。無常我淨。八八難之難。難得遠離。 【疏】四初明四倒.生死唯苦無常.後明不脫八難。倒難為一雙。  經難得遠離者。分段八難.似位方遠。變易八難.分真乃離。  △五冤讎。 九恒為怨家之所追逐。十無有一法能遮諸有。 【疏】五冤讎為一雙。  經無有一法者。於出世法中.未霑少分.是故未能遮止二十五有.生死因果。  △六子果兩縛。 十一於三惡趣未得解脫。十二具足種種諸惡邪見。 【疏】六初不免三途苦果.後不免苦因子果。兩縛為一雙。  △七無終始。 十三亦未造立度五逆津。十四生死無際。未得其邊。 【疏】七無始無終為一雙。  經度五逆津者。未能造立六度之法橋.度五逆之長津。此語正歸王身。經生死無際者。若入初住.分得其邊。  △八空有。 十五不作諸業。不得果報。十六無有我作。他人受果。 【疏】八空有為一雙。  空有為一雙者。經不作業不得果者。由法性本空故.即淨名無我無造無受者也。無有我作等者。此明有因有果.即淨名善惡之業不敗亡也。  △九因果。 十七不作樂因。終無樂果。十八若有造業。果終不失。 【疏】九因果為一雙。  因果一雙。經上句是善因果.下句是惡因果。  △十癡逸。 十九因無明生。亦因而死。二十去來現在。常行放逸。 【疏】十癡逸為一雙。  經因無明生死者。猶如一手.覆之與仰.俱不離手。生死亦爾.俱不離癡。  △二重約三諦。 【疏】今約三諦釋二十觀。一無無漏.無善根者。此無真諦中真似之法。生死未調.深坑怖畏者。此俗諦中因果有畏。兩句佛性者。此無中道.道前慧定方便。四倒是煩惱道。八難是苦道。冤家諸有是業道(云云)。  兩句佛性者。即第五六二句。業道下云云。束前二十事不出三道.而此三道本是三德。  △三結得失。 大王。凡夫之人當於此身常作如是二十種觀。作是觀已。不樂生死。不樂生死則得止觀。爾時次第觀心生相住相滅相。定慧進戒亦復如是。觀生住滅已。知心相乃至戒相終不作惡。無有死畏。三惡道畏。若不繫心觀察如是二十事者。心則放逸。無惡不造。 【疏】凡夫之人下.第三結得失。作二十種觀者為得.不觀為失。如文。  △二領解。 阿闍世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我從昔來。未曾觀是二十事。故多造眾惡。造眾惡故。則有死畏三惡道畏。 【疏】阿闍世言下.第二領解。  △二廣說二。初分科。 【疏】世尊自我招殃下.第二廣說。又三。一世王起執。次佛廣破。三王奉教行。  第二廣說者。前之事觀文義並略.故使世王執情尚在。故更廣說無生理觀.以遣以蕩.令悟佛性。  △二隨釋三。初世王起執二。初略示經文四。初執重罪。 世尊。自我招殃。造茲重惡。 【疏】初起執有四。一執重罪。  △二執父王。 父王。 【疏】二執父王。  △三執無辜。 無辜。橫加逆害。 【疏】三執無辜。  △四執定墮。 是二十事。設觀不觀。必定當墮阿鼻地獄。 【疏】四執定墮。  △二堅執下。結今起後。 【疏】堅執此四.妨於入道。故須破之。  △二佛廣破二。初分科。 【疏】佛告下.第二佛破。又三。初別破。次總破。三結勸。  △二初別下。隨釋三。初別破二。初敘意。 【疏】初別破.即破上四執.但不次第。初破第四定墮。又三。  △二初正下。隨釋四。初破第四定墮執三。初正破。 佛告大王。一切諸法性相無常。無有決定。王云何言必定當墮阿鼻地獄。 【疏】初正破者。殺無定相。如普賢觀云。一切諸罪業.皆從妄想生.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達妄想.則罪業釋然.無業故無墮。  普賢觀下.初二句推業起處。一切業即九界業也。皆由無明心起.故云從妄想生。次一句破業觀法。端坐者。示其身儀。念實相即明其觀境。坐於四儀中勝.故且舉之。應知端坐既念.餘三亦然.使造次顛沛.出處語默.心懸妙理.無所間然。如是修行.何罪不滅。念即能觀之三觀.實相即所觀之三諦。實相者何.即妄想是。故觀妄念即真三德。三千宛爾.空中泯然.十乘圓運.名念實相。故此一句乃止觀之宏綱.祕藏之要術(音隧)。故妙勝定經云。但能直心坐禪.即是第一懺悔。直心只是念實相也。眾罪下二句.喻觀成罪滅。若達下.結示經意也。故禪門云。一切萬法.悉屬於心。心性尚空.何況萬法。若無萬法.誰是罪業。若不得罪.不得不罪.觀罪無生.破一切罪。根本性空.性清淨故。是知佛示闍王無有決定者.旨在茲焉。  問。既是圓觀。何故經云。性相無常。答。無常即常.豈同小法。故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是知體彼生滅無常.即是圓頓不生之理。達斯旨者.唯在佛界智人.非七方便愚者所解.故不為說。  △二世王領。 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無定相者。我之殺罪亦應不定。若殺定者。一切諸法則非不定。 【疏】次世王領。  △三佛述成。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諸佛世尊說一切法悉無定相。王復能知殺亦不定。是故當知殺無定相。 【疏】三如來述成。  △二破第二父王執二。初敘意分科。 【疏】大王如汝所言下.第二破第二父王之執。雖雙牒父王無辜.而先破父王。先明因緣假有.故無父。次明念念生滅.故無父。  △二隨文釋義二。初明因緣假有故無父。 大王。如汝所言父王無辜橫加逆害者。何者是父。但於假名眾生五陰。妄生父想。於十二入十八界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陰應非。若四是父。色亦應非。若色非色合為父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色與非色。性無合故。大王。凡夫眾生於是色陰妄生父想。如是色陰亦不可害。何以故。色有十種。是十種中唯色一種。可見可持。可稱可量。可牽可縛。 【疏】初中以於諸法推求撿覓.父不可得。若就世諦.天性尊重.父子炳然。若就真空.諸法平等.無有差別。既無父子之殊.寧有能殺所殺之色。色有十種者。即五根五塵。乃至應有四大.文略。亦是相攝五塵成四大.四大成五根。四大成五根.即是四大攝十色。五塵成四大.即十色攝四大。故不廣說。  經色與非色.性無和合者。非色即四陰也。色性質礙.心性虛通。性既相反.故無和合。  △二明念念生滅故無父。 雖可見縛。其性不住。以不住故。不可得見。不可捉持。不可稱量。不可牽縛。色相如是。云何可殺。若色是父。可殺可害。獲罪報者。餘九應非。若九非者。則應無罪。大王。色有三種。過去未來現在。過去現在則不可害。何以故。過去過去故。現在念念滅故。遮未來故名之為殺。如是一色。或有可殺。或不可殺。有殺不殺。色則不定。若色不定。殺亦不定。殺不定故。報亦不定。云何說言定入地獄。 【疏】雖可見縛下.第二明念念生滅.故無罪。  △三破第一定重執。 大王。一切眾生所作罪業凡有二種。一者輕。二者重。若心口作則名為輕。身口心作則名為重。大王。心念口說。身不作者。所得報輕。大王。昔日口不勅殺。但言刖足。大王。若勅侍臣立大王。一切眾生所作罪業凡有二種。一者輕。二者重。若心口作則名為輕。身口心作則名為重。大王。心念口說身不作者所得報輕。大王。昔日口不勅殺。唯言刖足。大王。若勅侍臣立斷王首。坐時乃斷。猶不得罪。況王不勅。云何得罪。王若得罪。諸佛世尊亦應得罪。何以故。汝父先王頻婆娑羅。曾於諸佛種諸善根。是故今日得居王位。諸佛若不受其供養則不為王。若不為王。汝則不得為國興害。若汝殺父當有罪者。我等諸佛亦應有罪。若諸佛世尊無有罪者。汝獨云何而得罪耶。 【疏】大王一切眾生下.第三破其第一定重之執。混高下之心.泯分別之見。  混高下之心等者。曲推無罪.以蕩執情。不應分別殺父定重.然此皆為執情不去.悔箭入心。既妨正觀.聖果難階.故佛廣談無罪.以示本空。若論善惡不亡.會遇須受。嗚呼。濫學大乘語人.設見此文.豈量奧旨。往往執為心要.無惡不造.謂達無生。且達無生者.善尚不為.豈縱作惡。當知此輩.八熱之獄不待召而至.三惡之塗不由步而到。自謂達道.一何謬哉。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寄語來學.審而思之。  △四破第三無辜執二。初引昔事。 大王。頻婆娑羅往有惡心。於毘富羅山遊行獵鹿。周徧壙野悉無所得。唯見一仙五通具足。見已即生瞋恚惡心。我今遊獵所以不得。正坐此人。驅逐令去。即勅左右而令殺之。其人臨終生瞋惡心。退失神通。而作誓言。我實無辜。汝以心口橫加戮害。我於來世亦當如是還以心口而害汝命。時王聞已。即生悔心。供養死屍。是王如是尚得輕受。不墮地獄。況王不爾。而當地獄受果報耶。先王自作。還自受之。云何令王而得殺罪。 【疏】大王頻婆下.第四破其第三無辜之執。又二。先引昔事。  經正坐此人。坐.慈臥反。案坐罪也。謂相緣罪也。鹽鐵論曰。親戚相坐是也。經況王不爾者。世王口不云殺.但令削足故。  △二牒執破之。 如王所言父王無辜者。云何言無。夫有罪者則有罪報。無惡業者則無罪報。汝父先王若無有罪。云何有報。頻婆娑羅於現世中。亦得善果及以惡果。是故先王亦復不定。以不定故。殺亦不定。殺不定故。云何而言定入地獄。 【疏】次牒執破之。  經亦得善果惡果者。由昔殺仙.故今被殺。由昔供屍.今得初果。  △二總破二。初分科。 【疏】大王眾生狂惑下.第二總破。又三。初舉四狂等.袪其定執實有。次如王宮中下.破其無慈不等。三譬如涅槃下.破其滯邊失理。初四狂中二。先法.次譬。  △二法中下。釋三。初舉四狂等袪其實有二。初法。 大王。眾生狂惑凡有四種。一者貪狂。二者藥狂。三者呪狂。四者本業緣狂。大王。我弟子中有是四狂。雖多作惡。我終不記是人犯戒。是人所作不至三趣。若還得心。亦不言犯。王本貪國興此逆害。貪狂心作。云何得罪。 【疏】法中貪狂猛盛.倒亂尤甚。藥狂迷悶.衝突水火。呪狂被詛.縱橫非法。業狂業持.令其失心。王無三狂.但有貪狂。貪狂所作.貪之過耳。  縱橫非法者。恣任為惡也。經我弟子(至)犯戒者。以由狂故犯.本無心故.故不結罪。  △二譬二。初分科。 【疏】次譬中二。先醉.次幻。初醉又二。先譬.次合。  △二隨釋二。初醉譬二。初譬。 大王。如人醉酒而害其母。既醒寤已。心生悔恨。當知是業亦不得報。 【疏】初舉醉人譬。若本時相瞋.寄酒後罵者.不名為醉。若從此義.作罪得罪。若其醉後.全無所知.都無避就。如此作罪.是則無罪。  △二合。 王今貪醉。非本心作。若非本心。云何得罪。 【疏】王今下.合王亦如是.猶如醉人。  △二幻化等九譬。 大王。譬如幻師。四衢道頭幻作種種男女象馬。瓔珞衣服。愚癡之人謂為真實。有智之人知非真有。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譬如山谷響聲。愚癡之人謂之實聲。有智之人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人有怨。詐來親附。愚癡之人謂為實實。智者了達。乃知虛詐。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人執鏡自見面像。愚癡之人謂為真面。智者了達。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熱時燄。愚癡之人謂之是水。智者了達。知其非水。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乾闥婆城。愚癡之人謂為真實。智者了達。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如人夢中受五欲樂。愚癡之人謂之為實。智者了達。知其非真。殺亦如是。凡夫謂實。諸佛世尊知其非真。大王。殺法殺業。殺者殺果。及以解脫。我皆了之。則無有罪。王雖知殺。云何有罪。大王。譬如有人主知典酒。如其不飲則亦不醉。雖復知火。亦不燒燃。王亦如是。雖復知殺。云何有罪。大王。有諸眾生於日出時作種種罪。於月出時復行劫盜。日月不出則不作罪。雖因日月。令其作罪。而此日月實不得罪。殺亦如是。雖復因王。王實無罪。 【疏】次大王譬如幻師下.次舉幻化等九譬.破其實有。皆先譬次合。初譬正舉幻化.以破實有。  △二破其無慈不等。 大王。如王宮中常勅屠羊。心初無懼。云何於父獨生懼心。雖復人畜尊卑差別。寶命重死二俱無異。何故於羊心輕無懼。於父先王生重憂苦。大王。世間之人。是愛僮僕。不得自在。為愛所使而行殺害。設有果報。乃是愛罪。王不自在。當有何咎。 【疏】如王宮中下.第二破其無慈不等。重死者。何人重死而輕生.今不言故重於死。莫問人獸.皆以死苦為重.故言保命重死.人獸無異。若就結戒者。人犯重.獸犯輕。此就往業善惡別論.不可相類。若就施食.此就施心.同緣實相故等。此復別論。  寶命重死者。寶亦重也。尚書序云。歷代寶之.以為大訓。有改作保傅之保者非。若就施食者。如有經云。如人持食欲上如來.路逢餓狗而便施之。與供養佛其福無別.此由畜心佛心.法身平等.故云同緣實相等。  △三破其滯邊失理二。初正釋經文二。初譬。 大王。譬如涅槃。非有非無。而亦是有。 【疏】大王譬如涅槃下.第三破其滯邊失理。又二。先舉涅槃為譬。  破其滯邊失理者。以業體非有非無.而王偏滯於有.故佛破之。舉涅槃為譬者。問曰。殺父義淺.涅槃義深.云何以深而況淺乎。答。是中以易況難。就涅槃法.明非有無.理在易知。就殺辨之.相在難識。故今舉彼易知涅槃.以況殺也。經涅槃非有非無。涅槃之體.離相非有.具德非無。又復於迷非有.於解非無.而亦是有。以可證故.此明用也。  △二合三段。 殺亦如是。雖非有無而亦是有。慚愧之人則為非有。無慚愧者則為非無。受果報者名之為有。 【疏】次將殺來合譬。凡三番合。如文。  三番合中.於初文中又應分二。初句是總。從有慚下.三番是別。雖非有無而亦是有.是其總也。非有非無.論其業體而亦是有。彰其業能.能有果故。慚愧下.是別。此初番就事義中.慚愧之人則是非有.能除滅故。無慚愧者則為非無.不能滅故。此論業體。受果報者名之為有.彰其業能.能得果故。 空見之人則為非有。有見之人則為非無。有有見者亦名為有。何以故。有有見者得果報故。無有見者則無果報。  次番就破有入空.空見非有.能滅除故。有見非無.不能滅故.此明業體。有有見者.亦名有等.彰其業能.能得果故。於中初舉.何以下.釋。有有見者得果報故.正解有義。於有見有.名有有見也。無有見者.則無果報。舉無顯有。 常見之人則為非有。無常見者則為非無。常常見者不得為無。何以故。常常見者有惡業果故。是故常常見者不得為無。  後番就破空顯實。常見之人則為非有.能斷滅故。證見常理.名曰常見。證常之時.見法本寂.無罪可起.所以能滅。無常見者則為非無.不能滅故。取著空義.名無常見。不能見實.永除妄想.令罪息滅.所以非無.此論業體。常常見者不得為無下.彰其業能.能得報故。於中初舉。何以下.釋。於常法性.計為定常.名常常見。執取之心.悉是煩惱。能助殺業.得惡報故.名有惡果。是故下.結。空空見者。亦有惡報。故前宣說.無常見者則為非無。今據細論.麤類可知。是故偏言.常常見者有惡果矣。 以是義故。雖非有無而亦是有。大王。夫眾生者名出入息。斷出入息故名為殺。諸佛隨俗亦說為殺。  以是義下.總結前三番也。大王夫眾下.明有殺罪。生王愧心.令王作其慚愧非有也。已上三番經文.疏雖無釋.當須細辨。  △二三番下。結前起後。 【疏】三番破竟。結勸其觀(云云)。  △三結勸二。初勸作無常等觀。 大王。色是無常。色之因緣亦是無常。從無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識是無常。識之因緣亦是無常。從無常因生識。云何常。以無常故苦。以苦故空。以空故無我。若是無常苦空無我。為何所殺。殺無常者得常涅槃。殺苦得樂。殺空得實。殺於無我而得真我。 【疏】大王色是無常下.第三結勸觀行。又二。先勸作無常等觀。  △二勸作常樂等觀。 大王。若殺無常苦空無我者。則與我同。我亦殺是無常苦空無我。不入地獄。汝云何入。 【疏】次若殺無常下.勸作常樂等觀。  勸作常樂等觀者。以圓破偏.名之為殺。此即殺無明癡愛父母也。  △三王奉教行二。初分科。 【疏】爾時阿闍世下.第三奉行。又二。前明觀行.次辨發心。初觀行為三。一正作觀。二諮佛。三自慶。  △二隨釋二。初明觀行三。初正作觀。 爾時阿闍世王如佛所說觀色。乃至觀識。 【疏】初文中明作無常.又作常。何者。若不作常.不解無常。觀常無常.達非常非無常。  △二諮佛。 作是觀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無常。乃至識是無常。我本若能如是觀者則不作罪。 【疏】二作是觀已.即是諮佛。  △三自慶三。初蒙佛覆蔭。 世尊。我昔曾聞諸佛世尊常為眾生而作父母。雖聞是語。猶未能審。今乃定知。 【疏】三世尊我昔曾聞下.歡喜自慶。又三。初明蒙佛覆廕。  △二明仰同佛解。 世尊。我亦曾聞須彌山王四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若有眾鳥。隨所集處則同其色。雖聞是言。亦不審定。我今來至佛須彌山。則與同色。與同色者。則知諸法無常苦空無我。 【疏】次須彌山王下.明仰同佛解。  △三正是自慶。 世尊。我見世間從伊蘭子生伊蘭樹。不見伊蘭生栴檀樹。我今始見從伊蘭子生栴檀樹。伊蘭子者。我身是也。栴檀樹者。即是我心無根信也。無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來。不信法僧。是名無根。 【疏】三我見世間下.正是自慶。無根信者。本時五根未立.今遂得信.故曰無根。  △二辨發心二。初分科。 【疏】世尊我若不遇下.第二辨其發心。又三。一偏明王發心。二夫人眷屬發心。三辭退。王發心又三。  △二一王下。隨釋三。初偏明王發心三。初王發心。 世尊。我若不遇如來世尊。當於無量阿僧祇劫在大地獄受無量苦。我今有幸得見如來。以是見佛所得功德。悉壞眾生煩惱惡心。 【疏】一王發心。  王發心者。此是發自行心.入初住位。故下經中王語耆婆.我今捨無常身而得常身也。  △二如來印。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壞眾生惡心。 【疏】二如來印。  △三王重發心。 世尊。若我審能破壞眾生諸惡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獄。無量劫中為諸眾生受大苦惱。不以為苦。 【疏】三王重發心。  重發心者。即發化他心也。故云使我常在地獄等。  △二通明王及夫人眷屬發心二。初分科。 【疏】二爾時摩伽陀國下.通明王及眷屬發心。又三。一發心。二供養讚歎。三如來述成。正發心又三。一國人。二王夫人。三王慶喜。  △二國人下。隨釋三。初正發心三。初國人。 爾時摩伽陀國無量人民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無量人民發大心故。阿闍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 【疏】國人發心令王罪輕者。以是滅罪之疏緣故。何以故。由眾生病.故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若依此文.從毘婆尸佛所.發心不墮。若依世王經.已於七十二億佛所發菩提心。  △二王夫人。 王及夫人。後宮婇女。悉皆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三王慶喜。 爾時阿闍世王語耆婆言。耆婆。我今未死。已得天身。捨於短命而得長命。捨無常身而得常身。令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天身長命常身。即是一切諸佛弟子。  △二供養讚歎二。初身業供養。 說是語已。即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華瓔珞。微妙伎樂而供養佛。 【疏】說是語已下.第二供養讚歎。又二。初少長行.身業供養。  △二口業供養二。初分科。 【疏】次偈口業供養。偈有十五行半。為二。初九行半稱歎.次六行發願。就九行半又三。前七行半.歎口密。次一行.歎意密。三一行.歎身密。  △二初口下。隨釋二。初稱歎三。初歎口密二。初分科。 【疏】初口密。又三。初三行.歎實語。次一行半.歎軟語。三三行.歎義語。  △二實語下。隨釋三。初歎實語。 復以偈頌而讚歎言。   實語甚微妙 善巧於句義 甚深祕密藏 為眾故顯示   所有廣博言 為眾故略說 具足如是語 善能療眾生   若有諸眾生 得聞是語者 若信及不信 定知是佛說 【疏】實語對虛語。  實語下.釋經口密是離四過.文雖有三.義則兼四。應知實軟義三.唯在圓教。虛麤綺三.通指三教。  △二歎軟語。   諸佛常軟言 為眾故說麤 麤語及軟語 皆歸第一義   是故我今者 歸依於世尊 【疏】軟語對麤語。  軟語中初兩句.經明隱實施權.故云為眾故說麤。次兩句明開權顯實.故云皆歸第一義。是則四時三教.悉曰麤言。醍醐圓融.方名軟語。實義二語.例說可見。  △三歎義語。   如來語一味 猶如大海水 是名第一義 故無無義語   如來今所說 種種無量法 男女大小聞 同獲第一義   無因亦無果 無生亦無滅 是名大涅槃 聞者破諸結 【疏】義語對綺語。應有和合語.對兩舌語。無者文略。又實語兼和合語。  △二歎意密。   如來為一切 常作慈父母 當知諸眾生 皆是如來子 【疏】二如來為一切下一行.歎意業大慈之德。  △三歎身密。   世尊大慈悲 為眾修苦行 如人著鬼魅 狂亂多所為 【疏】世尊大慈悲下一行.歎身為物示現。  △二發願二。初標示。 【疏】我今得見佛下.第二六偈.發願懺悔。即五悔意。  即五悔意者。經文少不次第.若准餘經.應先懺.二勸.三喜.四向.五願。既皆名悔.莫非治罪.應無次第.則如今文。若依餘經存次第者.不無生起。謂若舊罪不除.徒施勸請。既勸請已.覩相聞教.依教修行。若嫉妬不除.自善微劣.尚不喜他.何能迴向。四法具足.以願導之。若論破罪者.應知懺悔破三業.遮性等罪。勸請破謗法罪。昔聞諸法而生誹謗.今請佛說.令一切聞.是故能翻謗法之罪。隨喜破嫉妬罪。昔對境生嫉.今隨喜一切.故得翻破昔嫉妬心。迴向破諸有罪。昔所作福.但順生死.為諸有因.不能自免.豈能令他離於有因。今具二迴向.自免免他.是故迴向.順涅槃門。發願破邪.願即導前四.令至所在。故知闍王對佛陳辭.明乎五悔.其有旨哉。故文殊問經云。晝夜六時.勤行五悔.不假苦行.能得菩提。  △二初一下。正釋五。初迴向。   我今得見佛 所得三業善 願以此功德 迴向無上道 【疏】初一行明迴向。  △二勸請。   我今所供養 佛法及眾僧 願以此功德 三寶常存世 【疏】次一行明勸請。  經三寶常存世者。此請住世也。  △三隨喜。   我今所當得 種種諸功德 願以破一切 眾生四種魔 【疏】次一行隨喜。  經願以破一切等者。眾生破魔.我則隨喜。  △四懺悔。   我遇惡知識 造作三世罪 今於佛前悔 願後更不作 【疏】次一行明懺悔。  △五發願二。初願悉發始心。   願諸眾生等 悉發菩提心 繫心常思念 十方一切佛 【疏】後兩行.發願。初行.願悉發始心。  願悉發始心者。應指初住.以為始心.以始見佛性故。亦應通指住前。  △二願終見佛性。   復願諸眾生 永破諸煩惱 了了見佛性 猶如文殊等 【疏】次行.終見佛性。  經繫心思念等者。即達諸佛法身與己泯合.三無差別.妙性湛然。如是觀察.名常思念。終見佛性者。文殊等覺.惑盡非遙.極果顯發.故云了了。問。何故獨指文殊.不言餘聖。答。文殊是菩薩上首故.此會受佛付囑故.與世王有因緣故.直從佛性彰名故。諸菩薩不爾.故不指焉。文殊翻妙德.謂三德佛性不縱不橫.故名為妙。  △三如來述成二。初隨文正釋三。初述現在。 爾時世尊讚阿闍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則為莊嚴諸佛大眾。 【疏】爾時世尊下.第三述成。又三。一述其現世。  經莊嚴諸佛大眾者。以發心菩薩.誓化眾生.故能增添佛眾.故曰莊嚴。  △二述過去。 大王。汝昔已於毘婆尸佛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是已來。至我出世。於其中間未曾墮於地獄受苦。大王當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無量果報。 【疏】二汝昔已於下.述其過去。  經毗婆尸.此云勝觀。當賢劫前九十一劫時出世.闍王發心既久.未曾墮獄。豈於今日.頓為逆罪。故知前云未發心者.迹也。今云已發.即顯本也。  △三述未來。 大王。從今已往常當勤修菩提之心。何以故。從是因緣。當得消滅無量惡故。 【疏】三從今已往.述其未來。亦是勸修。  △二世王下。別示他經。 【疏】世王經中明佛為說.文殊為說。王之重罪如須彌山.一切皆滅。所不滅者如芥子許.猶入賓吒地獄。雖復在中而無苦痛。又為授記成佛.名惟首陀惟沙耶。此言淨其所朗。  世王經者。別有阿闍世王經一卷.備明事跡。猶入賓吒者。以顯因果不亡.但在聖位償之.即是淨佛國土。富人還債.理應不難.故無痛苦。  △三辭退。 爾時阿闍世王及摩伽陀國一切人民。從座而起。繞佛三匝。辭退還宮。 【疏】三辭退。如文。  △四指雜華明天行(此在現病品初大分。請見2650頁)。 天行品者。如雜華說。 【疏】天行懸指雜華。  雜華經.即華嚴經也。釋論云。不思議經。 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三明嬰兒行二。此即現病品初。大分第五段也。初題目二。初他師以權智為體。 【疏】嬰兒行品。此是第三明嬰兒行。有師言。借譬得名.權智為體.化物為用。  嬰兒者。蒼頡篇云。男曰兒.女言嬰。今言嬰者.通男女也。劉熙釋名曰。嬰兒者.胸前曰嬰.接之嬰前而乳養之也。此喻果上之用.現勝劣身.說權實法.悉名嬰兒行也。故下經明五種嬰兒.義在此矣。  △二今家以涅槃為體。 【疏】今明涅槃非大小.亦得論大小。小即嬰兒行.大即如來行。權智為體.可施黃葉。此不得在如來之行。  大即如來行者。謂圓嬰兒也。是故須約涅槃為體.方能起於大小兩用。權智下.破他師。黃葉即人天嬰兒.若以權智為體.則但能起於人天之用也。  △二本文三。初大分三科。 【疏】文為三。初明嬰兒。次釋嬰兒意。三結嬰兒果。  △二上聖下。準上破古。 【疏】上聖梵兩行皆爾。此不應無。  兩行皆爾者。謂皆明因果.及以偏圓。例知此品應具此義.故云此不應無。問。嬰兒既是果用.何故作因釋耶。答。果由因剋。因修偏圓之行.果獲大小之用。今約義兼通.故收於因.而正在果。亦如聖梵正在於因.而亦通果。若爾.天行雖專在果.理亦通因。既指雜華.義准可見。  △三就初下。隨文別釋三。初明嬰兒二。初分科斥古。 【疏】就初為二。一明圓行嬰兒.二明偏行嬰兒。他解。不起不語是本地嬰兒。此義不然。汝云嬰兒是化他行.本地化誰。今明本地非大非小.能起大小兩化.作大小嬰兒。  △二就圓下。隨文釋義二。初明圓行嬰兒二。初分科。 【疏】就圓嬰兒為二。一譬.二合。譬為四。一不能起。二不能住。三不能來。四不能語。  △二不起下。隨釋二。初譬二。初正釋經文四。初不起。 善男子。云何名為嬰兒行。善男子。不能起住來去語言。是名嬰兒。 【疏】不起.譬常。不起邊中諸法之相。  △二不住。 【疏】不住者.譬淨。不著生死涅槃。  △三不來。 【疏】不來.譬我。不從淺至深。動搖彼此。  △四不語。 【疏】不語.譬樂。寂滅涅槃不可言說。  △二此圓下。結示圓義三。初牒經結示。 【疏】此圓嬰兒.從初發心常觀涅槃四德行道。故言不能起住來去語言.呼此嬰兒為如來行。  從初發心(至)行道者。此指名字為發心。  △二佛作下。對根結示。 【疏】佛作此行引上根者。能化所化.皆行四德。悉如來行.故名如來嬰兒行。  能化所化等者。佛是能化.證果四德。上根是所化.修因四德。故云皆行。對彼偏小.圓稱上根。  △三上聖下。例前結示。 【疏】上聖梵兩行.皆先釋次第行.後釋圓行。今品先明圓行.後明次第。當是前後赴緣自在。  △二合四。初合不起。 如來亦爾。不能起者。如來終不起諸法相。 【疏】從如來亦爾去.是合向四譬。合前三為三。如文。  △二合不住。 不能住者。如來不著一切諸法。  △三合不來。 不能來者。如來身行無有動搖。不能去者。如來已至大般涅槃。  △四合不語三。初正釋經文四。初究竟故不語。 不能語者。如來雖為一切眾生演說諸法。實無所說。何以故。有所說者名有為法。如來世尊非是有為。是故無說。 【疏】次合不語中為四。一究竟故不能語.已至大涅槃故。  一究竟故不能語者。還取第三不能來經文.以成今意。  △二說即無說故不語。 又無語者。猶如嬰兒語言未了。雖復有語。實亦無語。如來亦爾。 【疏】二明說即無說.故不能語。  △三祕密不解故不語。 語未了者。即是諸佛祕密之言。雖有所說。眾生不解。故名無語。 【疏】三祕密之言眾生不解.故不能語。  △四隨他非語故不語。 又嬰兒者。名物不一。未知正語。雖名物不一。未知正語。非不因此而得識物。如來亦爾。一切眾生方類各異。所言不同。如來方便隨而說之。亦令一切因而得解。 【疏】四明隨類不同。隨他言音.於我非語.非語故不能語。  隨他言音.即是隨順機緣.說偏說小.談常無常.然後引權歸實。故經云。亦令因而得解。經名物不一者。小兒召物.多好重呼故。  △二究竟下。結成四德。 【疏】究竟是樂。說即無說是常。祕密不解是淨。隨類是我。  △三不能下。例三有義。 【疏】不能語中.還具四德。餘三譬亦應如是。  不語還具四德者。前合不起等四.敵對四德.則不語譬樂。今於不語復有四德.故云還具。以此例前.各應具四。佛語雖略.准義合有。乃是四一互融.體無二故.得作此說。故云餘三亦應如是。  △二明偏行嬰兒二。初分科。 【疏】從又嬰兒者能說大字去.是第二明偏行嬰兒。文為五。一大字嬰兒。二無知嬰兒。三不作嬰兒。四黃葉嬰兒。五欣厭嬰兒。初大字中二。有譬有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正釋經文五。初大字明六度嬰兒。 又嬰兒者能說大字。如來亦爾。說於大字所謂婆和。和者有為。婆者無為。是名嬰兒。和者名為無常。婆者名為有常。如來說常。眾生聞已。為常法故斷於無常。是名嬰兒行。 【疏】初譬中言大字者。婆和是也。正取和字而為大字.即是六度菩薩嬰兒。此菩薩三僧祇劫.百劫種相.志求作佛。此佛是有為半字無常之佛。故知是和字嬰兒。合文自釋.文甚分明。  婆和.是小兒學語之聲也。正取和字者。和淺婆深.以三藏菩薩對當教二乘.得名大乘。既非無漏.是故今文以婆對衍。合文自釋者。以經合云。和者名無常故。然據合文.約開偏入圓以說.故云聞已為常法等。疏主且指所開.判屬六度。  △二無知明道教嬰兒三。初正釋。 又嬰兒者。不知苦樂晝夜父母。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為眾生故。不見苦樂無晝夜相。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故無父母親等相。 【疏】二從又嬰兒者不知苦樂下.是無知嬰兒。有譬有合。譬中舉六字。無苦樂.是不取捨。無晝夜.是無憎愛。尋譬文.似自行。合文中.合菩薩化他。當是互現。  舉六字者。苦樂晝夜父母也。是無憎愛者。不憎夜愛晝也。應以父母喻境智.文略不釋。玄義云。不知苦樂是泯憂喜。不知晝夜是齊明暗。不知親疏是等憎愛。不作大小是亡巨細。合菩薩化他者。以經云。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故。  △二前後下。辨異。 【疏】前後皆以如來合譬.中間兩種以菩薩合譬.亦是互出。佛與菩薩皆能具行諸嬰兒行。下文云迦葉及九十三萬人.悉皆得此五行(云云)。  △三無知下。結示。 【疏】無知是通教菩薩嬰兒。達幻化相.苦樂平等.冤親不二。合文分明。  △三不明作別教嬰兒。 又嬰兒者。不能造作大小諸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菩薩不造生死作業。是名不作大事。大事者即五逆也。菩薩摩訶薩終不造作五逆重罪。小事者即二乘心。菩薩終不退菩提心而作聲聞辟支佛乘。 【疏】三從又嬰兒者不能造作去.是不作嬰兒。有譬有合。初譬中云。不作大逆.不作小乘。此是別教菩薩嬰兒。次合文云。無五逆二乘等心。即是非生死非涅槃.行於中道菩薩之行。  初譬云不作大逆等者。即解譬文.不能造作大小諸事也。行於中道者。離二邊.中也。  △四黃葉明人天嬰兒。 又嬰兒行者。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木牛木馬木男木女。嬰兒見已。亦復生於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實非男女。以作如是男女想。故名曰嬰兒。 【疏】四從又嬰兒者啼哭之時下.是黃葉嬰兒。有譬有合。初譬中云楊樹譬妄常.黃葉譬妄淨.木牛馬譬妄樂.木男女譬妄我。  譬妄常者。楊樹常在故。譬妄淨者。謂是金故。譬妄樂者。牛馬可乘.無徒行之苦故。譬妄我者。男女是人.人必有我故。 如來亦爾。若有眾生欲造眾惡。如來為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端正自恣。於妙宮殿受五欲樂。六根所對無非是樂。眾生聞有如是樂故。心生貪樂。止不為惡。勤作三十三天善業。實是生死。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為度眾生。方便說言常樂我淨。 【疏】次合文中.合於天上常樂我淨。此中義推應有人中四倒.常樂我淨。文略不出。  △五欣厭明支佛嬰兒二。初分科。 【疏】五又嬰兒者下.欣厭嬰兒。直法說.無譬。文為二。初略標.二釋。厭生死時.說於二乘.即是標。然實無有者.是釋。又二。初略釋.二廣釋。  △二初略下。隨釋二。初標。 又嬰兒者。若有眾生厭生死時。如來則為說於二乘。  △二釋二。初略。 然實無有二乘之實。以二乘故。知生死過。見涅槃樂。 【疏】初略者。知生死過.是識苦集。見涅槃樂.是識道滅。  △二廣二。初正解。 以是見故。則能自知有斷不斷。有真不真。有修不修。有得不得。 【疏】次廣者。有斷不斷.此約集諦。正使有斷.習氣不斷。有真不真.此約苦諦。生死中無涅槃.則不真。離生死有涅槃.此則有真。有修不修.此約道諦。四倒惑等是不修.四念處等是修。有得不得.此約滅諦。利使鈍使.名不得。見道修道.名為得。  利使鈍使者。緣滅諦下起惑也。見道修道者。皆分證滅故。  △二然此下。釋妨。 【疏】然此中先明道.次明滅者。若鈍根小乘.望果修因.滅前道後。中乘利根.道前滅後.此亦無在。  △二問此下。對前料簡二。初約聖梵立難。 【疏】問。此中偏明五種嬰兒。上何不明五梵行.五聖行。  △二據文義答釋二。初標。 【疏】答。彼之兩行.依文則無.義推則有。  △二所言下。示二。初示義有指歸二。初推聖行具五。 【疏】所言義者.以大涅槃心修於三品.即別菩薩聖行。諸佛說已.聲聞緣覺則能奉行.則是二乘聖行。二乘既能奉行.例知六度.通別人天等.亦能隨分隨說奉行.故則有也。  △二推梵行具五。 【疏】梵行中九品增修.即是別菩薩梵行。慈為一切善法根本。自然攝得聲聞六度.通教人天等四無量心.一切梵行。  九品增修者。即冤親中人.各開三品也。  △二何以下。示文無所以二。初明嬰兒和光文須具五。 【疏】何以知然。此嬰兒行.同他小善。小善不一.故具列五.偏嬰兒行。  △二明聖梵體別文唯有二二。初明聖是自行故但二。 【疏】聖行正是自行.但明次第不次第.故不列餘行。  △二明梵是淨義故無四二。初唯二因依。 【疏】梵行是淨行化他.但列佛菩薩次第不次第梵行。  △二六度下。無四所以二。初明乖淨行義故無。 【疏】六度通教雖有化他。一是具惑.二是半惑.非淨梵行.故不列。  二是半惑者。通菩薩但破界內煩惱.界外煩惱全在.故云半惑。惑既染汙.故乖淨義。  △二二乘下。明乖化他義故無。 【疏】二乘及以人天.皆無化他.故不列之。有無之意大旨如此。  △二釋嬰兒意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如彼嬰兒下.第二釋嬰兒譬意。文為三。一牒譬。二合。三釋。  △二隨釋三。初牒譬。 善男子。如彼嬰兒於非金中而生金想。如來亦爾。於不淨中而說為淨。如來已得第一義故。則無虛妄。如彼嬰兒於非牛馬作牛馬想。若有眾生於非道中作真道想。如來亦說非道為道。非道之中實無有道。以能生道微因緣故。說非道為道。如彼嬰兒於木男女生男女想。 【疏】初牒。金譬妄淨。木牛馬譬妄樂。非道譬妄常。木男女譬妄我。  △二合。 如來亦爾。知非眾生。說眾生想。而實無有眾生想也。 【疏】二如來亦爾.但合木男女一意。餘三可解。  △三釋。 若佛如來說無眾生。一切眾生則墮邪見。是故如來說有眾生。於眾生中作眾生想者。則不能破眾生想也。 【疏】三若佛如來下.釋。既知是妄.何以誑彼眾生。若不以妄引.墮邪因果.無由得出。今以妄引.破彼邪因.則因縛眾生想破。破彼邪果.則果縛眾生想破。是名破眾生相。眾生相破.由此妄引。人天嬰兒其意既爾.顯餘可解。  △三結嬰兒果二。初釋文斥古。 若於眾生破眾生想者。是則能得大般涅槃。以得如是大涅槃故。止不啼哭。是名嬰兒行。 【疏】若於眾生中下.第三明嬰兒行果。若於眾生作眾生想者。但是嬰兒.非嬰兒行。以於眾生不作眾生想.故能破眾生相.即嬰兒行成。以行成故.止不啼哭。以果成故.得大涅槃。得果之文.分明若此。古來不見.如何如何。  但是嬰兒者。起想著故.但是凡夫.非是化用。以行成故等者。此則自淺階深.從權入實.故始與人天小善.終歸大般涅槃。應知自爾已前.皆名啼哭.故啼哭之義.不獨三塗。得果下.結責古人。經文顯云。得大涅槃。而不知是果.如何如何者.謂責古人.明文若是.如何不見也。詩云。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二前聖下。示位去執。 【疏】前聖行梵行立果.近在初地。今嬰兒行立果.遠到涅槃。近遠互現.勿起偏執。又初地亦具常樂我淨.亦呼為大涅槃(云云)。  亦呼為大涅槃者。初地分得也。若爾.今云得大涅槃.亦是初地。與前聖梵二果.其位正等。  △三單結次第五行三。聖行品初初二三也。初總結。 善男子。若有男女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是五行者。當知是人必定當得如是五行。 【疏】善男子下.是大段第三單結次第五行。文為三。一總結。  第三單結者。即聖行品初.大分三文也。  △二迦葉領。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我亦定當得是五行。 【疏】二迦葉領。  △三佛述。 佛言。善男子。不獨汝得如是五行。今此會中九十三萬人。亦同汝得是五行。 【疏】三佛述。如文。  △三梵行品明梵行(此於聖行品初重分當第二段。請見1834頁)  △四指雜華經明天行(梵行品末。請見2650頁)  △五嬰兒行品明嬰兒行(此於聖行品初重分當第三段。請見2650頁)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三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四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 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一(會疏卷第十九)  △二德王品證十功德二。初題目二。初破古解二。初敘。 【疏】高貴德王品。瑤亮云。五行是略.十功德廣。一二功德.廣聖行。乃至九十功德.廣病行。  瑤亮謂小山瑤。靈味亮也。乃至九十等者。餘三從省.故云乃至。具明應云。三四廣梵行.五六廣天行.七八廣嬰兒行也。 【疏】太昌宗云。從初至六.廣前三行.主對相應。後四廣後兩.全不相應。  太昌下.僧宗判前二家。後四廣後兩等者。第七功德始發心.至第十功德修三十七品.見佛性.此皆自行。而病兒兩行.俱是化他。故云全不相應。 【疏】光宅云。五行十德.體一義異.同是因善。起自外凡.終於窮學。感後集果.謂之為行。酬前習因.謂之功德。是則行因德果。開善云。五行據淺.十德據深。五行始於聞經.終於初地。十德始於初地.終金剛心。故品初則歎.不與聲聞辟支佛共。聞者驚怪。第六功德.以金心為體。  光宅釋中.文有二段。初雙標.次同是下.雙釋。初釋體一.謂五行十德同是因善.非是極果。外凡.十信.窮學.等覺。感後下.釋義異。若望妙覺報果.則十地已還.同名為因。而此因中.自有習果。感後習果者。地前習因.感地上習果也。故名能感之因為五行。酬前習因者。地上習果.酬五行習因也。故名能酬之果為功德。是則五行是地前之習因.十德是地上之習果.此即義異也。若望妙覺.二俱是因。向云體一.良在於此。斯乃別教始終教道之說.如何消釋圓經.若謂不然.豈初地已上.而無人得報果耶。故下破云。乃菩薩之位也。 【疏】河西云。五行是涅槃因。其趣深遠.恐憚不修。故舉十德莊嚴.獎勸令學。  以金心為體者。彼見第六功德.有入金剛三昧之言.便謂用等覺金心為體也。  △二今皆下。破。 【疏】今皆不然。前兩家以廣略主對.義不相應.如其所說。光宅云。習因習果乃菩薩之位.不關佛乘。開善云。行淺德深。文云第九功德初發五事.悉得成就。此不應深。聖行以大涅槃心修嬰兒行.云得大涅槃。此那忽淺。河西云。是獎勸之語。獎勸則通.何處不勸。研其遺文.不與經會。皆不用之。  兩家即瑤亮。如其所說者。如太昌破也。開善下.初敘彼義。文云下.引文並破。何處不勸者。五行文後皆有勸修.何待德王方明獎勸。研其遺文者。謂研覈諸師所遺疏義.如向所破.皆不與經旨契會.故引而駮之。  △二今依下。明今釋二。初據文定義。 【疏】今依經文。菩薩當修五種之行.行即是修。文云。菩薩修行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德。豈非是證。  今依下.明今釋。先依文定義.五行云修.在因明矣.此語地前。十事云得.得即是證.在果明也.此語登地。  △二前三下。釋疑顯意。 【疏】前三聖行.各說行果.亦是於證.其文則少。後十功德非不明修.而證文多。其事顯故.判行為修.以德為證。  前三下.釋疑顯意。其文則少者。所明行果.其文不多。非不明修者。如向引第九功德.初發五事即是修也。乃是捨少從多.去傍取正.故以修證.判其行德。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三。一佛明十功德。二高貴領解。三總結。初又二。一總唱十數.二別釋。初唱數為三。有對告。唱數。稱歎。  △二隨釋二。初佛明十功德二。初唱數三。初對告。 爾時世尊。告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 【疏】初對告者。光明徧照.論外化廣。高貴德王.辨內行深。又光明是般若.高貴是法身.德王是解脫。解脫攝法故如王。般若理周故徧照。法性尊極故高貴。三德具足.以目一人。從德名人.從人題品。  釋德王名中.初以自行化他釋.次約三德釋.顯上自他不出三德.故有次釋。初云外化廣者.徧照十界故。內行深者.位居等覺故。是則位隣妙覺.故稱高貴。證過十地.故號德王。德即所證三德也。又光下.次約三德釋名.如文。法性尊極者.應云法身。從人題品者。若從所證.應云十功德品。今約能證之人者.意明人已證法.顯法不虛。  △二唱數。 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德。 【疏】次唱數者。直唱十數.不別列名。下別釋中一一出名。  經修行如是至功德者。修行即是依經.修前五行而證此十德也。問。天行是果.病兒是用.何云修前五行耶。答。五行俱通因果.而有傍正之殊。今約通因以說.況復三諦圓觀.五行具足.義如前記。  △三稱歎。 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不可思議。聞者驚怪。非內非外。非難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無有相貌。世間所無。 【疏】三稱歎者。河西云。梵本云希有奇特。鈍根小智.聞則驚怪。翻者略希奇.但存九句。獨佛境界.不與小共。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不可思議。深無底故驚。廣無邊故怪。不真故非內。不假故非外。分別智所不知.故非難。泥洹智所不洎.故非易。無色故非相。無心故非非相。無去來今.故非世法。無邊無中.故無相貌。絕四離百.故世間所無。  分別智所不知等者。通別菩薩出假.分別智難生。兩教二乘入空.泥洹智易得。中道佛性.非此二智能知.故云非難非易。無邊無中者。即邊而中.故無邊。即中而邊.故無中。中邊互無.孰為相貌。  △二別釋二。初分科。 【疏】何等為十下.第二是歷別解釋。先徵起.次正釋。即為十章。  △二舊分下。隨釋二。初徵起。 何等為十。  △二正釋二。初破古分判二。初破古分節。 【疏】舊分此不同。冶城為兩周。初功德不聞而聞.從淺至深。至第六功德.金剛三昧為一周。第七功德.又始發心。至第十功德修三十七品.見佛性為一周。開善作三周。初周如前。第七第八為二周。謂從善友生即是外緣。第九第十為一周。由信心得.即是因由。今謂若望法華明三周義。初法。次譬。後因緣。皆重說前義.故言三周。今之功德名義永異.豈同三周。  △二今但下。明今判文。 【疏】今但為十。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十。初明第一功德二。初分科。 【疏】初文為三。先明五事。次論義。三結。初文又三。先標五章。次列。三別解。  △二舊明下。隨釋三。初明五事三。初標。 一者有五。 【疏】舊明五事為三慧。初一聞慧。次一思慧。後三是修慧。  △二列二。初章安約義正明二。初敘古立義二。初二家約三慧。 何等為五。一者所不聞者而能得聞。二者聞已能為利益。三者能斷疑惑之心。四者慧心正直無曲。五者能知如來密藏。是為五事。 【疏】有云。初兩是聞思二慧.中間二是聞思功用.後一是修慧。  △二興皇約相由。 【疏】興皇以初一是本.後四相成。由聞得益.益故斷疑.疑除故直.直故知祕。  △二今明下。破古顯今二。初歷破三家。 【疏】今明不然。三慧似道。此文明證修大涅槃得十功德.真證炳然。尚不得以別真道釋.何用小共似道釋之.去文逾遠。興皇以五法相由.是亦不然。夫入證在懷.非復前後.說非行時。何況證時猶在次第。  三慧似道者。即小乘四善根位.在通即性地也。尚不下.別教初地證道同圓.由地前次第.今尚不用。古人何得用通教共乘.三慧似道而釋此耶。故去圓文.其義逾遠。  △二文明下。結成十失二。初明違文成失。 【疏】文明證得.而作修解。文明不共.而作共解。文明不聞聞.而作從他聞解。文明不思議.作思議解。文明祕密.作顯露解。文明圓備.作偏缺解。文明驚怪.作尋常解。文明無差.作差別解。文明中道.作邊窮解。  文明下.結前三家.共成十失。文明不聞等者。初事顯云不聞.而翻作聞慧釋義.故成失也。作思議解者。小乘三慧可思議故。作顯露解者。今文十德正是圓乘祕藏.而他作小乘顯露釋之。作偏缺解者。小乘偏真三慧.非圓備三德也。尋常解者。小教三慧.昔日已明.是尋常法.如何今聞.翻更驚怪。作差別解者。五法圓證無差.豈得相由差別。邊窮者。小乘偏真是空邊.非三德無窮之法也。  △二若依下。示依文無過。 【疏】若依文者.無十過失。不知何故.拒抗佛經(云云)。  佛經下云云者。拒抗之愆.即前十失。  △二荊溪徵文助顯二。初助成約證。 【疏】私諮後學.請觀初德五法之文。不聞而聞.猶參因相。聞已利益等四.全是果上之名。初既多立果名.餘九縱似修因.亦是證中之行。章安置多少之言.意亦如是。乃至細尋九句之文.皆悉順於若修若證。  猶參因相者。以而聞之言.雖是約證.一往似從他聞.故云猶參因相也。參.雜也。亦是證中之行者。如初地復起二地之行.此則真因.已是分果.故知十德.唯約證得。  △二故知下。顯今斥古。 【疏】故知凡諸釋經.若尋文取義.若依義判文。不然.則罔象消文.必招眾失。  若尋文取義者。如今師尋此品聞已等文.知是證相。依義判文者。如前五行.既正約修因.則知此十德.必明證得。故依此義.以判其文。不然下.斥古人也。罔像亦可云仿像.未實貌也。  △三別解二。初分科。 【疏】三解五法。文自為五。初釋不聞聞。為三。標.釋.結。  △二標不下。隨釋五。初釋不聞聞三。初標。 何等不聞而能得聞。 【疏】標不聞聞者。乃是圓證妙悟.發解稱聞.非他邊領。若從他聞即是聞聞.何得是不聞聞。  非他邊領者。即華嚴云。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剎說塵說無有窮盡。即其相也。此亦是斥古人.約聞慧解也。即是聞聞者。既從他聞.則有能聞所聞.故曰聞聞。何得下.不聞是理.聞則是智.從理發智.故云不聞聞也。  △二釋三。初敘佛意分經。 【疏】次所謂甚深下.此即是釋。釋此圓聞.一聞一切聞.不可具說。略舉三種。初不聞聞第一義諦。二不聞聞俗諦。三不聞聞真諦。  略舉三種者。具說無量.不出三諦.故此略舉.已收具說。三諦皆云不聞聞者.即是依三諦理.發三種智也。  △二此之下。徵文歎顯義。 【疏】此之三諦.三法一心。非前非後.不淺不深.故言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二乘之人永不證中.故不與共。亦不證俗.復不與共。其雖證真.不知真之祕密.亦不與共。如此不共.是故驚怪。乃至非是世法.上所稱美.正歎於此。  此之下.顯前。說雖前後.證必同時。故云三法在一心也。不同別教.前空次假後中.及二觀淺.中道深也。尚不同別.豈與兩教二乘共耶。其雖下.但證偏真.不達真空本具諸法.而當體即中.故云不知祕密。  △三今初下。約三諦正釋三。初不聞聞第一義中諦二。初分科。 【疏】今初就不聞聞第一義中為二。初通列.次通釋。  △二隨釋二。初通列。 所謂甚深微密之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法眾僧無有差別。三寶性相常樂我淨。一切諸佛無有畢竟入涅槃者。常住不變。如來涅槃。 【疏】初列中。一佛性。二一體三寶。三四德。四涅槃常住。五如來涅槃。  經三寶性相者。相別故三.性同故一.是故名為一體三寶。經一切諸佛(至)無變者。舉深顯淺。良由菩薩同諸佛證。故舉諸佛以顯菩薩。經如來涅槃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即是不來而來.義當於始。涅槃謂所證所入.即是不去而去.義當於終。此以始終.合一句也。  △二通釋。 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非有漏非無漏。非色非不色。非名非不名。非相非不相。非有非不有。非物非不物。非因非果。非待非不待。非明非闇。非出非不出。非常非不常。非斷非不斷。非始非終。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陰非不陰。非入非不入。非界非不界。非十二因緣。非不十二因緣。如是等法甚深微密。昔所不聞而能得聞。 【疏】次通釋一一事中.無非中道甚深.凡二十句。餘亦如是。  一一事無非中道者。謂五事既皆中道異名.故能各具二十句義。經中二十句.欲略消其名者。初非有非無.中道非二諦也。非有為非無為者.非於四諦.有為苦集也.無為道滅也。非有漏無漏者.非於證真不證真也。非色非不色者.非於色心也。非名者.非四陰。非不名者.非色陰。非相者.非於生住異滅四相。非不相者.非真也。非有非不有者.非二十五有之有.非二十五空也。非物者.非六根所覩.隱顯情塵。非不物者.非真諦也。非因非果者.非分段變易二處因果。非待者.非二邊相待.以顯絕待。非不待者.此絕亦絕.方名絕待。非明非闇者.非佛果智明.非凡夫闇惑。非出者.非二乘運出三界。非不出者.非人天.不出生死。非常者.非出假菩薩.及外計邪常。非不常者.非二乘滯空之無常。非斷者.非於斷惑位。非不斷者.非於不斷惑位。非始非終者.非於外計冥初之始.八萬劫已滅沒之終.此即非斷常二計也。又非發心之始.究竟之終.非過去等可解。餘亦如是者。下九功德亦爾。  △二不聞聞俗諦二。初分科。 【疏】次從復有不聞聞一切外道經書下.是第二不聞聞俗諦。又二。初列俗諦法.二明祕密。  △二隨釋二。初列俗諦法。 復有不聞。所謂一切外道經書。四毘陀論。毘伽羅論。衛世師論。迦毘羅論。一切呪術醫方技藝。日月薄蝕。星宿運變。圖書讖記。如是等經。 【疏】初俗法者。然根本有三外道.各有經書。此但列迦毘羅優婁佉.不明勒沙婆者.略。又迦毘羅計一.即陰是我。優婁計二.異陰是我。勒沙婆計亦一亦二.亦即陰.亦異陰。與二人略同.故不說。  經所謂一切外道經書者。而此經書.元是涅槃不思議俗諦之法.故前文字品云。是佛所說.非外道說。法華云。治世語言.皆順正法。即此意也。但外道不知.執為己法。二乘不達.謂是邪書。菩薩悟之.無非俗諦。故下經云。祕密之義.今得知之。經四毗陀論。澤州疏云外國有四大論師。一婆耶婆.造四毗陀論.亦名韋陀.此云智論。一億力毗陀.明事火懺悔法。二耶爰毗陀.明布施祠祀法。三阿他毗陀.明一切鬪戰法。四三摩毗陀.明知異國鬪戰法。知此生智.故名智論。第二論師名婆尼尼.造毗伽羅論.此名記論.明一切音聲.名字.章句等法。第三論師名伽毗羅.是黃頭仙.造僧佉經.此云數.是所造論名。論中辨二十五法.用通大地中慧數為體。二十五諦如前記.及下陳如品。第四論師名優樓佉.是青目仙。彼造衛世師經.此名最勝.明六諦義。  疏云根本有三外道者。然一切外人所計.不過二天三仙。二天者.謂摩醯首羅天.毗紐天.此云徧淨。俱舍云。是第三禪頂天。大論云。徧淨天者.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鳥.有大神力.而多恚害。時人畏威.遂加尊事。摩醯首羅天者.此云大自在。色界頂天.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有大威力.能傾覆世界.舉世尊之.以為化本.廣如止觀第十記。三仙者。一迦毗羅.此翻黃頭.頭如金色.說經有十萬偈.曰僧佉論.此云數術。用二十五諦.明因中有果.計一為宗。二優樓僧佉.此云鵂鶹仙。其人晝藏山谷.以造經書。夜則遊行.說法教化.猶如彼鳥.故得此名。說論亦有十萬偈.名衛世師.此云無勝。計因中無果.以六諦為宗。三勒沙婆.此云苦行。以算數為聖法.造經亦有十萬偈.名尼乾子。此人斷結.用六障四濁為法.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亦一亦異為宗。六障四濁.及六諦名義.並如前第十一記。疏云但列迦毗羅.優樓佉者。衛世師即婁佉所造論也。今疏據三宗外道消經.則經中但見二仙而無勒沙婆者.但是從略。又迦下.此據勒沙所計不出向二.故經不明。若約四大論師.則經文已足。如向引澤州所釋。  △二明祕密。 初未曾聞祕密之義。今於此經而得知之。  經初未曾聞者.即不聞。今於此經而得知之者.即聞。此謂不聞聞也。  △三不聞聞真諦二。初分科。 【疏】復有十二部經去.是第三不聞聞真諦法。亦二。一聞真諦法.二聞祕密。  不聞聞真諦法者。小乘十一部.但詮偏真.故經云十一部.知是真諦。  △二皆下。隨釋二。初聞真諦法。 復有十一部經。除毘佛略。亦無如是深密之義。 【疏】皆言因此經而得聞之。即是圓證之義。毘佛略中.明三寶一體.佛性常住涅槃。小乘所無.是故除之。  即是圓證者。了二乘真空.即具三德.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悟小即大.故云圓證。是知若曉十界一心.則三諦俱融.何所致惑。不聞聞義.豁若披雲.經深密之義不聞者.今因此經聞也。  △二聞祕密。 今因此經而得知之。  △三結。 善男子。是名不聞而能得聞。 【疏】三結。如文。  △二釋聞已利益二。初分科。 【疏】次釋聞已利益者。為三。標.釋.結。  △二標證下。隨釋三。初標。 聞已利益者。 【疏】標證得之益.非是思慧之益。文云得近三菩提。思慧猶未發真.豈近義耶。  非是思慧之益者。重破他解也。文云下.引下廣釋經文.以證古非。言近菩提者。乃是分真.十地近於究竟菩提也。  △二釋二。初分科。 【疏】次釋為二。一略.二廣。略中又二。  △二先提下。隨釋二。初略二。初提緣由。 若能聽受是大涅槃經。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經典甚深義味。 【疏】先提緣由.故言聽受。  先提緣由者。謂聽受是經.即是獲分真利益之緣由。緣起因由.故曰緣由。  △二顯真證。 譬如男女於明淨鏡。見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鏡亦復如是。菩薩執之。悉得明見大乘經典甚深之義。亦如有人在闇室中執大炬火。悉見諸物。大涅槃炬亦復如是。菩薩執之。得見大乘深奧之義。亦如日出有千光明。悉能照了諸山幽闇。令一切人遠見諸物。是大涅槃清淨慧日亦復如是。照了大乘深邃之處。令二乘人遠見佛道。所以者何。以能聽受是大涅槃微妙經故。 【疏】次顯真證。是一心三智.舉三譬譬之。真智照理.如鏡內淨。假智照事.如炬了外物。中智圓照.如日徧朗。而三番說者.令人易解。證時.一心俱得三智。  假智照事者。問。假智了達性具三千.正是照理.何名照事。答。由達性具.遂知諸法咸自我心。故觀外事.唯見性具.故云假智照事耳。夫尋言教.必識根源.不可逐名而迷其旨。故知三觀.體雖融即.較其功用.不無差殊。是則徧攝諸法.以歸心境.則莫盛乎假。遣蕩計著.入於無生.不越空中.三觀圓觀.佛道可復。經遠見佛道者。即小見大.何名為遠耶.此言見深遠之佛道.非二乘之淺近耳。  △二廣二。初正釋經文二。初敘緣由。 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聽受如是大涅槃經。得知一切諸法名字。 【疏】二若有菩薩去.是廣明利益。又二。初敘緣由。  △二歷四法明益。 若能書寫讀誦通利。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知一切諸法義理。善男子。其聽受者唯知名字。不知其義。若能書寫。受持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能知義。復次善男子。聽是經者。聞有佛性。未能得見。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得見之。聽是經者。聞有檀名。未能得見檀波羅蜜。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能得見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聽是大涅槃經。則知法知義。具二無礙。於諸沙門婆羅門等。若天魔梵。一切世中。得無所畏。開示分別十二部經。演說其義。無有差違。不從他聞而能自知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次歷四法明益。如文。  歷四法者。謂一書寫。二讀誦通利。三為他說。四思惟其義。初是身業.二三口業.四是意業。又三是自行.為說化他。經凡舉四雙八隻.校量四法.超於聽受。須知聽受之言.並約賢位。書寫等四.俱在聖位。他師不曉.謂是思慧者.謬矣。經中四雙者。初義理一雙。次善男子下.名義一雙。三復次下.解行一雙。四善男子下.法義一雙。經得見檀者。無明分破.見檀法界也。  △二不從下。徵文斥古。 【疏】不從他聞.是真證之益。而能自知近三菩提.故知非思慧明矣。  △三結。 善男子。是名聞已能為利益。 【疏】三結。如文。  △三釋斷疑心二。初分科。 【疏】三釋斷疑心者。為三。標.釋.結。  △二隨釋二。初標。 斷疑心者。 【疏】標如文。  △二釋二。初敘意斥古。 【疏】前利益是內證。斷疑是外論.亦名為離.亦稱智斷。明生暗滅.雖前後互明.同顯圓證功德。故舊云是聞思功能。若小乘聞思.何曾聞思佛性之義。若大乘聞思.未見佛性。今作離斷之義.於證義便。  斷疑是外論者。由內證利益.故於外境.斷離疑心.故云是外論也。亦稱智斷者。前章內證利益是智德.此斷疑是斷德。明生下.喻智斷同時。前後互明者.前明智德必具此斷。此明斷德必具前智。明暗之喻.思之易知。未見佛性者。以別圓聞思修.位在地住之前。故而今文云。了知一切悉有佛性。向利益中云。則得見之。況利益斷疑.其義互現。故知今云了知.即前見性。須約地住.方順經文。聞思之釋.一何謬也。今作下.正示今義。  △二釋文下。隨文釋義二。初分科。 【疏】釋文為二。初略釋離.二廣釋離。略有三番。初離名義兩疑。次離八倒之疑。三離權實之疑。  △二初名下。隨釋二。初略釋離三。初離名義兩疑。 疑有二種。一者疑名。二者疑義。聽是經者。斷疑名心。思惟義者。斷疑義心。 【疏】初名義可見。  △二離八倒疑。 復次善男子。疑有五種。一者疑佛定涅槃不。二者疑佛是常住不。三者疑佛是真樂不。四者疑佛是真淨不。五者疑佛是真我不。聽是經者。疑佛涅槃則得永斷。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四疑永斷。 【疏】次疑八倒。云疑佛涅槃.是無常倒。次明常倒.理須具八而文略。將三單對一雙.是五種(云云)。涅槃四倒.總別之殊。  疑佛涅槃是無常倒者。謂佛定滅.故屬無常。三單對一雙者。三單即樂我淨.一雙即涅槃與常。注云云者。應云疑佛是真樂.疑佛是苦等.則義當有八。然此疏主所釋自是一途。若依荊溪.文義甚便.即私謂下是也。但總別分其五句.既知涅槃是總名.四德是別號.於總起疑則成倒也。問。若依荊溪消文.則八倒不足。答。今助釋之。初疑定涅槃否.即是總疑四枯。下之四疑.即是別疑四榮。總別消文.八倒宛足。  △三離權實疑。 復次善男子。疑有三種。一疑聲聞為有為無。二疑緣覺為有為無。三疑佛乘為有為無。聽是經者。如是三疑永滅無餘。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能了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三疑有三下.離權實上疑。疑三乘是疑權。了眾生佛性是實理。須具列佛性.今但互現。  須具列佛性者.於三乘文下.盡合云為有佛性.為無佛性。前疑從略.但云為有為無。至解實理.方言佛性.故云互現。經了知一切眾生者.即前三乘人。  △二廣釋離二。初分科。 【疏】復次下.二是廣離。又三。一離眾多疑。以無常為首者.即離實法上疑。次復次色是我去.即是離假名上疑。三四重五逆下.是離依正兩報上疑。五逆四重.就正報論重惡。有佛性無佛性.就正報論極善。世界有邊無邊.是依報。  即離實法上疑者。以無常即是四念觀.謂觀色不淨等。既約五陰.故屬實法。而經言眾生非眾生者.以眾生是攬陰而成.是知雖有眾生之語.而正在除五陰實法上疑也。命非命亦爾。離假名上疑者。以計五陰.起我見故。  △二初如下。隨釋三。初離實法上疑。 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不聞如是大涅槃經。疑心甚多。所謂若常無常。若樂不樂。若淨不淨。若我無我。若命非命。若眾生非眾生。若畢竟不畢竟。若他世若過世。若有若無。若苦若非苦。若集若非集。若道若非道。若滅若非滅。若法若非法。若善若非善。若空若非空。聽是經者。如是諸疑悉得永斷。 【疏】初如文。  △二離假名上疑。 復次善男子。若有不聞如是經者。復有種種眾多疑心。所謂色是我耶。受想行識是我耶。眼能見耶。我能見耶。乃至識能知耶。我能知耶。色受報耶。我受報耶。乃至識受報耶。我受報耶。色至他世耶。我至他世耶。乃至識亦如是。生死之法有始有終耶。無始無終耶。聽是經者。如是等疑亦得永斷。 【疏】次假名中云生死之法.有始有終者。有始有終.是邪外所計。內亦有之。一云。生死都無終始.十二因緣輪轉無際。二云。無明一念.即是其始。金剛後心.即是其終。三云。無始而有終。經云無始無明.即是無始。佛果即是有終。若定作三執.即是爭論。真證之時.即便得離。  △三離依正上疑。 復有人疑。一闡提人犯四重禁。作五逆罪。謗方等經。如是等輩有佛性耶。無佛性耶。聽是經者。如是等疑悉得永斷。復有人疑。世間有邊耶。世間無邊耶。有十方世界耶。無十方世界耶。  △三結。 聽是經者。如是等疑亦得永斷。是名能斷疑惑之心。 【疏】聽是經下.三結。如文。  △四釋慧心正直二。初分科。 【疏】四釋慧心正直無曲。亦三。標.釋.結。  △二隨釋三。初標。 慧心正直無邪曲者。 【疏】初標。前明內證三智.外離諸疑.未知何智。今標正直之智.非是二邊。所以雙舉正直邪曲兩章。  △二釋。 心若有疑。則所見不正。一切凡夫若不得聞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所見邪曲。乃至聲聞辟支佛人所見亦曲。云何名為一切凡夫所見邪曲。於有漏中見常樂我淨。於如來所見無常苦不淨無我。見有眾生壽命知見。計非有想非無想處以為涅槃。見自在天有八聖道。有見斷見如是等見。名為邪曲。菩薩摩訶薩若得聞是大涅槃經。修行聖行。則得斷除如是邪曲。云何名為聲聞緣覺邪曲見耶。見於菩薩。從兜率下化。乘白象降神母胎。父名淨飯。母名摩耶。迦毘羅城處胎滿足十月而生。生未至地。帝釋捧接。難陀龍王及婆難陀吐水浴之。摩尼跋陀大鬼神王執持寶蓋。隨後侍立。地神化華以承其足。四方各行滿足七步。至於天廟。令諸天像悉起承迎。阿私陀仙抱持占相。既占相已。生大悲苦。自傷當終不覩佛興。詣師學書。算計射御。圖讖伎藝。處在深宮。六萬婇女娛樂受樂。出城遊觀至迦毘羅園。道見老人。乃至沙門法服而行。還至宮中。見諸婇女形體狀貌猶如枯骨。所有宮殿塚墓無異。厭惡出家。夜半踰城。至欝陀伽阿羅羅等大仙人所。聞說識處及非有想非無想處。既聞是已。諦觀是處是非常苦。不淨無我。捨至樹下具修苦行。滿足六年。知是苦行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復至阿夷羅跋提河中洗浴。受牧牛女所奉乳糜。受已轉至菩提樹下。破魔波旬。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波羅奈。為五比丘初轉法輪。乃至於此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如是等見。是名聲聞緣覺曲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聽受如是大涅槃經。悉得斷除如是等見。若能書寫。讀誦通利。為他演說。思惟其義。則得正直無邪曲見。 【疏】次釋出。既識二邊.正直自顯。菩薩修聖行時.已能除凡夫二乘邪曲。當知五行是修.曲見既除.所見則正。當知十德是證.明矣。釋聲聞曲見如文。  經圖讖者。說文。讖.驗也。謂占後有效驗也。經見老人等者。即是東門見老.南門見病.西門見死.北見沙門。事載瑞應經上卷.略如前記。  △三結。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經。諦知菩薩無量劫來。不從兜率降神母胎。乃至拘尸那城入般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正直之見。 【疏】三修行如是下.結。可解。  △五釋祕密義二。初分科。 【疏】五釋祕密義。亦三。標.釋.結。  △二隨釋三。初標。 能知如來深密義者。 【疏】初能知者.標也。前無二邊邪曲.而有正直中道之慧。此慧能知深密之義。  △二釋二。初分科。 【疏】次釋中為三。一果深密。二因深密。三不思議深密。  △二隨釋三。初果深密。 所謂即是大般涅槃。 【疏】初所謂下.即是如來大般涅槃.即果深密。  △二因深密。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祕密之義。 【疏】次一切下.是約因。  △三不思議深密。 復次善男子。云何復名甚深之義。雖知眾生實無有我。而於未來不失業果。雖知五陰於此滅盡。善惡之業終不敗亡。雖有諸業。不得作者。雖有至處。無有去者。雖有繫縛。無受縛者。雖有涅槃。亦無滅者。 【疏】三復次下.約不思議。實無有我而於未來不失業果下二句.此寄無而言有。次諸業下四句.寄有而言無。寄有無而言非有非無.寄非有非無而言有無。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復不可思議。玄而復玄.約不思議而論深密。  寄有無而言非有非無等者。示經深意也。文寄有無.意在雙非。文意兩全.則三諦義顯。文意無滯.故並云寄。不可下.結歎三諦。上兩不可思議.是歎真俗。復不可思議.即歎中道.三一互融.故俱不思議。玄而下.有無相即.已是於玄。又即中道.故云復玄。  △三結。 是名甚深祕密之義。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為四。一德王論。二琉光論。三無畏論。四德王重論。初為兩。先問.次歎。問為兩。  △二初領下。隨釋四。初德王論二。初問二。初領旨仰非。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聞不聞義。是義不然。 【疏】初領旨仰非。  經聞不聞義者。只是不聞聞.此乃德王謬領之非.德王意謂若云不聞.不應言聞。若聞不應言不聞.故成謬領。  △二正難二。初敘意分科。 【疏】二正難。上雖說五事.今正難初事。凡作三雙。初一雙作奪門。次作縱門。三作況門。初奪門為兩。先法次譬。法說為三。初通約有無奪。次正就不聞聞奪。三結。初有無奪又二。初奪次遮。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初作奪門二。初法三。初通約有無奪二。初奪。 何以故。法若有者。便應定有。法若無者。便應定無。 【疏】初文奪.分使成兩。  分使成兩者。奪聞成有法.奪不聞成無法。有無性別.故須成兩。如來向者.何故以不聞聞為一義也.故次文以生滅遮之。  △二遮。 無不應生。有不應滅。 【疏】次無不應下.遮生滅不得作一。  生滅不得作一者。不聞是無.聞即是有。有無碩乖.定是二法。是故不聞.不得有聞。故經云。無不應生。此乃舉不聞遮聞也。言聞不得有不聞.故經云有不應滅。此乃舉聞遮不聞也。  △二正就不聞聞奪。 如其聞者是則為聞。若不聞者則為不聞。云何而言聞所不聞。 【疏】次如其下.就不聞聞奪。  正就不聞聞奪者。前通約有無者.意在以聞屬有.不聞屬無.有無相奪。其義既立.故今正舉佛說奪之。  △三結二。初結定成兩。 世尊。若不可聞是為不聞。若已聞者則更不聞。何以故。已得聞故。 【疏】三世尊若不下.正結。先結定成兩。  結定成兩者。聞與不聞異.故成兩。  △二結定不應一。 云何而言聞所不聞。 【疏】次云何下.結定不應一。  定不應一者。現見不聞與聞異.如何而言不聞而聞是一義耶。  △二譬二。初分科。 【疏】譬如下.是第二譬說。先譬.次合。  △二正釋二。初譬。 譬如去者。至則不去。去則不到。亦如生已不生。不生不生。得已不得。不得不得。 【疏】譬中奪凡累三譬。至是住相.何因有去。去既未至.所以須去。生已生故.故不更生。若其不生.即不生不生。不得不得例爾.皆定奪為兩。  凡累三譬者。謂一去。二生。三得。以此三事共顯聞不聞義。亦可去至.喻聞涅槃。生不生.喻顯佛性。得不得.喻顯菩提。觀下縱門.義勢應爾。然此三喻疏文略釋。若欲委消者.初喻中以去喻聞.至喻不聞。經譬如去者.喻能聞人。經至則不去者.類顯初句。如彼世人已得至者.不可言去。合法者.諸佛菩薩已得涅槃。不聞法竟.不得言聞。經去則不至.類顯後句。如彼世人在路去時.不得名至。合法者.已得聞者.則更不得聞於不聞。次喻中以生喻聞.不生喻不聞。經生已不生.類顯後句。如彼生相.生諸法時.不得說言生於不生。合法者.已得聞時.不得宣說聞於不聞。經不生不生.類向前句。如世虛空不可生故.正名不生.不得言生。合法者.不可聞法.正名不聞.不得言聞。第三喻中以得喻聞.不得喻不聞。經得已不得.類向後句.如彼十四不相應行中有非色非心之得.能得諸法。今取為喻.如彼諸得。得諸法時.不得名為得於不得。合法者.已得聞時.不得說為聞於不聞。不得不得.類顯前句。是兔角等不可得法.正名不得.不可說之為不得得。合法者.不可聞法.正名不聞.不得說之為不聞聞。舉此三喻.以顯不聞與聞二義宛別.如何世尊言.聞所不聞是一義耶.故疏云皆定奪為兩也。疏云即不生不生者。謂終不生於不生之法也。  △二合。 聞已不聞。不聞不聞。亦復如是。 【疏】次聞已下.合譬不得為一。譬中無不一譬.但是開合互現耳。  合譬不得為一者。前法中有二。初結定成兩.次結定不應一。譬中但譬定成兩.故云至則不去等。今合但以定不應一合之.故云聞所不聞等。譬中下.點示譬文所闕。但是下.和會兩文。開合互現者。開譬則明定兩.合譬但合不一.此名互現。若依法文.必須雙具。若於譬中立不應一譬者.如初譬下應云。云何而言至而去.乃至第三譬下應云。云何而言得不得。合中若據世行經本.正是合前定兩譬。疏主云是合不一者.恐今時經本訛錯。若依疏作不一合者.經但應云。聞所不聞亦復如是。智者詳之。  △二作縱門二。初分科。 【疏】從世尊若不聞聞下.第二一雙。是縱難。難有三。  縱難者。許其不聞聞是一也。  △二隨釋三。初縱眾生二。初縱。 世尊。若不聞聞者。一切眾生未有菩提。即應有之。未得涅槃。亦應得之。未見佛性。應見佛性。 【疏】初縱眾生.有三縱一徵。  △二徵。 云何復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未得明了。  經十住菩薩者。反徵也。若言凡夫.未有菩提.未得涅槃.未見佛性.是有是得是見者.則凡夫與佛事無差別.何故如來.向言十住見性未了了耶。十住尚爾.何況凡夫。驗知不聞聞二.云何言一。  △二從佛果二。初縱。 世尊。若不聞聞者。如來往昔從誰得聞。 【疏】次縱佛果。有一縱一徵。  經如來往昔等者。若從他聞.即是於聞.此縱也。  △二徵。 若言得聞。何故如來於阿含中復言無師。  復言無師者。反徵也。既言無師.則不從他聞。是則從他則聞.不從他則不聞。故知二法本異.何故說言不聞聞是一義耶。  △三更結兩縱。 若不聞不聞。如來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不聞不聞。亦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若當不聞如是大涅槃經見佛性者。一切眾生不聞是經亦應得見。 【疏】三更結兩縱。如文。  結兩縱者。既生佛不同.是則定成兩法。故知聞則得道見性.不聞則不得不見。經皆並難如文。  △三作況門二。初分科。 【疏】從世尊凡是色者下.第三一雙.是況難。前就色聲況.次就三世況。  色聲況者。色聲是可見可聞之法.尚有不可見聞。況涅槃妙理.豈有見聞.而云不聞聞耶。  △二隨釋二。初就色聲況。 世尊。凡是色者。或是可見。或不可見。聲亦如是。或是可聞。或不可聞。是大涅槃非色非聲。云何而言可得見聞。 【疏】初文者。障內色可見.障外不可見。麤可見.細不可見。質柱一邊見.餘邊不見。世間之色尚有可見不可見.況涅槃微妙云何可見。聲亦類爾。  初文下.釋色聲義。但取色在障內.復是麤顯則可見。聲在近處則可聞.反此不可。或引色法有三.謂可見.有對等.全非文意。障謂山壁等.故文中舉柱以明之.質應作祇。  △二就三世況。 世尊。過去已滅則不可聞。未來未至亦不可聞。現在聽時則不名聞。聞已聲滅。更不可聞。是大涅槃亦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說。若不可說則不可聞。云何而言菩薩修是大涅槃經。聞所不聞。 【疏】次三世者。三世有為尚不可見。涅槃無為.何可見聞。  △二歎答。 爾時世尊讚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知一切諸法如幻如焰。如乾闥婆城。畫水之跡。亦如泡沫。芭蕉之樹。空無有實。非命非我。無有苦樂。如十住菩薩之所知見。 【疏】爾時世尊下.第二歎答。舊云稱歎.此非是答。今明亦是答。其以定相難.佛明幻等豈可得定。眾疑皆息.是為歎答。  第二歎答下.先斥古。今明下.兼取下文.共成三答。謂一歎答。二瑞答。三兼答也。初一是當文.後二在流光論中。定相難者。謂聞與不聞.其義兩別.以難如來不聞聞義.故云定相也。佛明幻等者。佛以幻空幻假幻中答之.故云一切諸法皆如幻化。是則三諦互攝互無.故皆如幻。汝何定執聞不聞義異耶。應云假即空中.聞即不聞。空中即假.不聞即聞。所以但明如幻.定執自除.眾疑皆息。以歎為答.良在於茲。 【疏】琉璃光光來.非青見青。非黃見黃.豈非不聞而聞。即是瑞答。  琉璃下.明瑞答。非青等.不聞也。見青等.聞也。故云豈非不聞而聞也。 【疏】後琉璃光答問.即兼答。德王無疑.為眾興問。凡此三答.三根釋然。河西亦言歎是總答.下別答。  後琉下.明兼答。應云後答琉璃光之問。文逸答字。即兼答者。謂正答放光.兼答不聞聞之問也。下答放光.其有二段。初明本.即不聞義。次明迹.即是聞義。即本而迹.不聞即聞。即迹而本.聞即不聞。兼答之旨.坦然明白。德王下.明問意。德王等覺.實無所疑。為彼三根.發起斯問.俾佛三答.各令悟解。文義鈎鎻.其若是乎。三根釋然者。上根聞歎答即悟.中根見瑞答乃解.下根聞兼答則了。群疑須消.喻以冰釋.故曰釋然。下別答者。即指向瑞答.兼答為別也。  △二琉光論二。初分科。 【疏】時大眾中下.第二琉璃光論義。為二。一從遠來.二至已論義。初又二。先現來相.次正明來。初現相中.先放光.次問答。  △二初放下。隨釋二。初從遠來二。初現來相二。初放光。 時大眾中忽然之頃有大光明。非青見青。非黃見黃。非赤見赤。非白見白。非色見色。非明見明。非見而見。爾時大眾遇斯光已。身心快樂。譬如比丘入師子王定。 【疏】初放光者。乃是奇異。仍釋前問.名為瑞答.以示來相。放光是光體。大眾遇光是光用。師子王定.即自在定。迹既自在.乃顯光體不可思議(云云)。  △二問答二。初分科。 【疏】爾時文殊下.二問答。又二。先明其本.次明其迹。初本又二。先無言辯本.次寄言辯本。  △二隨釋二。初明其本二。初無言辨本。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今此光明誰之所放。爾時如來默然不說。迦葉菩薩復問文殊師利。何因緣故。有此光明照於大眾。文殊師利默然不答。爾時無邊身菩薩復問迦葉菩薩。今此光明誰之所有。迦葉菩薩默然不說。淨住王子菩薩復問無邊身菩薩。何因緣故。是大眾中有此光明。無邊身菩薩默然不說。如是五百菩薩皆亦如是。雖相諮問。然無答者。 【疏】初四菩薩相問皆默者。一顯諸法無言。二顯此疑.應從文殊得解.故餘人不答。文殊問佛.佛默然。眾見佛默答.咸謂文殊玄解。所以迦葉復問文殊.文殊又默。眾謂迦葉已解.如是傳傳乃至五百。  △二寄言辨本二。初分科。 【疏】爾時世尊下.第二寄言明本。先問次答.凡有七番。前六皆破定相.次一明因緣。  皆破定相者。即兼破德王定執之疑.此光不屬因緣.故無定相。  △二私謂下。隨釋二。初問。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何因緣故。是大眾中有此光明。  △二答二。初六番破定相六。初約智慧。 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無有因緣。云何佛問。何因緣故有是光明。  △二約涅槃。 是光明者名大涅槃。大涅槃者則名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佛問。何因緣故有是光明。  △三約如來。 是光明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如來問於因緣。  △四約慈悲。 光明者名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者名為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如來問於因緣。  △五約念佛。 光明者即是念佛。念佛者是名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如來問於因緣。  經念佛者。念法身也。六段經.皆說光體所以.一一悉云常住。  △六約不共。 光明者即是一切聲聞緣覺不共之道。聲聞緣覺不共之道即名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如來問於因緣。  △二一番約因緣二。初治者述文旨。 世尊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熾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燈。 【疏】私謂。此因緣答.是破是立。因滅無明.即是破也.如前皆默。熾然菩提.即是立也.如後世俗。又前是自行破立.故眾皆默。後是為他破立.故答光緣。故知光之本者.莫逾菩提之燈。是故此光.非色現色.從真起應。自彼而來.放光召機.故非現而現。  私謂下.釋後一番.明因緣義也。疏有二段。初治者述文旨.次疏主立問答。自行破立者。四菩薩自破無明.自立菩提燈。此既內證.所以皆嘿。  △二疏主立問答。 【疏】問。菩薩放光豈是常住。一云。藉彼佛力.故有常光。二云。彼菩薩是佛.自有此光。  豈是常住者。若論分常.菩薩已得。今約究竟.則金心菩薩尚是無常。一云下.答有二義。一約受加.則智光同果。二約本高.則常住何疑。  △二明其迹二。初分科。 【疏】佛言文殊下.第二辨光迹。亦有問答。  △二佛言下。隨釋二。初問。 佛言。文殊師利。汝今莫入諸法甚深第一義諦。應以世諦而解說之。 【疏】佛言莫入.即止其本。應以世諦.宜明其迹。  應以世諦者。甚深是本體.即不聞。世諦是迹用.即聞。應約迹用.以逗物宜.不須冥本.故云莫入。古經及疏琉璃光字皆單作流離。古字通用.義如前記。  △二答三。初此述彼土。 文殊師利言。世尊。於此東方過二十恒河沙等世界。有佛世界名曰不動。其佛住處縱廣正等。足滿一萬二千由旬。其地七寶。無有土石。平正柔軟。無諸溝坑。其諸樹木四寶所成。金銀琉璃及以頗梨。華果茂盛。無時不有。若有眾生聞其華香。身心安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周匝復有三千大河。其水微妙八味具足。若有眾生在中浴者。所得喜樂譬如比丘入第二禪。其河多有種種諸華。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香華。大香華。微妙香華。常華。一切眾生無遮護華。其河兩岸亦有眾華。所謂阿提目多伽華。占婆華。波吒羅華。婆師羅華。摩利迦華。大摩利迦華。新摩利迦華。須摩那華。由提迦華。檀迦利華。常華。一切眾生無遮護華。底布金華。有四梯陛。金銀琉璃雜色頗梨。多有眾鳥遊集其中。復有無量虎狼師子。諸惡鳥獸。其心相視猶如赤子。彼世界中一切無有犯重禁者。誹謗正法及一闡提五逆等罪。其土調適。無有寒熱饑渴苦惱。無貪欲恚。放逸嫉妬。無有日月晝夜時節。猶如第二忉利天上。其土人民等有光明。各各無有憍慢之心。一切悉是菩薩大士。皆得神通。具大功德。其心悉皆尊重正法。乘於大乘。愛念大乘。貪樂大乘。護惜大乘。大慧成就。得大總持。心常憐憫一切眾生。其佛號曰滿月光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隨所住處有所講宣。其土眾生無不得聞。為琉璃光菩薩摩訶薩。講宣如是大涅槃經。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修行大涅槃經。所不聞者皆悉得聞。彼琉璃光菩薩摩訶薩問滿月光明佛。亦如此間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所問。等無有異。 【疏】迹文為三。初此述彼土。  △二彼述此土。 彼滿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菩薩言。善男子。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佛土。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其土多有山陵堆阜。土沙礫石。荊棘惡刺。周徧充滿。常有饑渴寒暑苦惱。其土人民不能恭敬沙門婆羅門。父母師長。貪著非法。欲於非法。修行邪法。不信正法。壽命短促。有行姦詐。王者治之。王雖有國。不知滿足。於他所有生貪利心。興師相伐。枉死者眾。王者修行如是非法。四天善神心無歡喜。故降災旱。五穀不登。人民多病。苦惱無量。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悲淳厚。憫眾生故。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為諸大眾敷演如是大涅槃經。彼有菩薩名光明徧照高貴德王。已問斯事。如汝無異。佛今答之。汝可速往。自當得聞。 【疏】次彼述此土。  經興師相伐者。白虎通曰。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師二千五百人。左傳.有鐘鼓曰伐。經五糓不登。周禮。以歲時登。鄭玄曰。登.成也。  △三明菩薩欲來。 世尊。彼琉璃光菩薩聞是事已。與八萬四千菩薩摩訶薩欲來至此。故先現瑞。以是因緣有此光明。是名因緣。亦非因緣。 【疏】三明菩薩欲來。  經是名因緣等者。從本垂迹.事光宛然.故云是名。即迹而本.於事達理.故云亦非。故此二句.總前本迹.是名結迹.亦非結本。  △二正來二。初正釋來義。 爾時琉璃光菩薩與八萬四千諸菩薩俱。持諸幡蓋。香華瓔珞。種種伎樂倍勝於前。俱來至此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以己所持供養之具供養於佛。頭面禮足。合掌恭敬。右繞三匝。修敬已畢。却坐一面。 【疏】爾時琉光下.第二彼菩薩正來。非彼佛不能答.示佛道同。欲生此土善.滅此土惡.令見性得道.是故遣來。  不能答下.文具四悉可見。  △二釋疑料簡二。初明彼此二佛互遣菩薩二。初問。 【疏】問。若諸佛道同.彼土遣來.此應遣往。  △二答。 【疏】答。亦應遣往.但略不說。又隨化主所舉.此佛舉彼菩薩.故菩薩來。彼亦應舉.此但略不舉。  此佛舉彼菩薩者。即經云。佛告文殊.何故有此光明。即是釋迦舉彼菩薩也。  △二明淨穢主俱說涅槃四。初引迦葉不說例難。 【疏】問。迦葉好世.不說此經。今佛惡世.對治無常.故說常經。滿月如來.亦出好世.何以說之。問難皆與德王同耶。  △二明顯常俱說正答。 【疏】答。常治無常.其土應無。若逗常機.任理而說.是故云同。並云昔所不聞.而今得聞.可非對治。  任理而說者。直談大理.不斥小乘。  △三徵經文舉例再竝。 【疏】又迦葉如來亦有常機.何故不說。  △四約三悉俱談通解。 【疏】今解不爾。彼土雖無對治之說.亦三悉說。迦葉亦爾。  彼土雖無下.是則穢土具四.淨土但三。據三益同.則淨穢俱說。  △二至已論義二。初分科。 【疏】爾時世尊問下.第二至已論義。為二。初旁論去來.二正問上義。  △二隨釋二。初傍論去來二。初懸示二。初明問答隨緣。 【疏】初文者。然問答前後隨緣不定。此中佛先問.次菩薩問。  隨緣不定者。夫問答之法.是下問於上。而佛問於流光.則上問於下。蓋隨順物機.故無定式。  △二此中下。示人法傍正。 【疏】此中旁論與純陀異。上文對佛而文殊旁難.即是人旁而法不旁。此中正應問不聞聞而問去來.即是法旁而人不旁。  即是人傍者。上純陀對佛論常.而文殊橫來難之.故云人傍。而所論之法.還是常法.故云法不傍。即是法傍者。正論不聞聞法.而且問去來.所以成傍。此據語異.故云法傍。若約義同.此傍即正.以去來之法即不聞聞故。人不傍者。初佛問.流光答。次流光問.佛答。更無他人橫難.故云人不傍也。  △二佛問下。正釋二。初佛問。 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為至來。為不至來。 【疏】佛問意者。汝見諸法.有去來故來.無去來故來。  汝見諸法有去來故來者。此解經汝為至來也。至謂去彼至此。有去來相.即是約俗諦為問。無去來故來者。此解經為不至來也。不至謂不從彼至此.即是約真諦為問。下流光初二番答中.乃約二諦俱冥中道.俱無去來。  △二琉光答二。初分科。 【疏】琉光答十番。初兩就前境明無來。後八番約迷悟.悟無去來.迷有去來。  就前境者。以從彼來.此正是前境。直約此說.名就前境。  △二琉光下。總釋二。初兩番就前境。 琉璃光菩薩言。世尊至亦不來。不至亦不來。我觀是義都無有來。世尊。諸行若常。亦復不來。若是無常。亦無有來。 【疏】琉光明理不去來.而迹有去來。  而迹有去來者。迹謂事用。是故流光至此是事迹.故有去來。今流光答佛.直談理本。故此兩番之義.俱無去來。經至亦不來者。此明來即不來。不至亦不來者。此明不來亦不可得.以俱冥中道故。經諸行若常等者。常即是俗.無常即真.真俗即中.故並不來。  △二八番約迷悟。 若人見有眾生性者有來不來。我今不見眾生定性。云何當言有來不來。有憍慢者見有去來。無憍慢者則無去來。有取行者見有去來。無取行者則無去來。若見如來畢竟涅槃則有去來。不見如來畢竟涅槃則無去來。不聞佛性則有去來。聞佛性者則無去來。若見聲聞辟支佛人有涅槃者則有去來。不見聲聞辟支佛人有涅槃者則無去來。若見聲聞辟支佛人常樂我淨則有去來。若不見者則無去來。若見如來無常樂我淨則有去來。若見如來常樂我淨則無去來。 【疏】迷悟亦爾。兼答高貴.不聞而聞。  迷悟亦爾者。據後八番通約迷悟.而義亦小異。初云有眾生性等.是約果。次憍慢下.約因。三有取行下.約有取著無取著。未見大涅槃理.皆名取行。四若見如來下.約二乘見去來。五不聞佛性下.約能破明去來。六若見聲聞下.重約二乘明去來。七若見聲聞支佛下.約名明去來。以二乘真諦.亦有四德之名.而體不同.故須簡遣。八若見如來下.約雙非明去來。而此八番.文義雖殊.不出迷悟。迷有去來.悟無去來。兼答高貴不聞聞者。理本不聞.事迹有聞。悟故不聞.迷則有聞。應知本迹俱在於聖。迷悟則凡聖對論。又凡夫執迹迷本.則本迹俱迷。  △二正問上義二。初分科。 【疏】世尊且置下.正論義為四。一請許。二問答。三重研。四結難。  △二隨釋四。初請許。 世尊。且置斯事。欲有所問。唯垂哀憫。少見聽許。佛言。善男子。隨意所問。今正是時。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所以者何。諸佛難值如優曇華。法亦如是難可得聞。十二部中方等復難。是故應當專心聽受。 【疏】請許如文。  經且置斯事者。且置去來之事.我今正欲問不聞聞義也。此乃置傍明正。  △二問答二。初琉光問二。初對三異立疑。 時琉璃光菩薩摩訶薩。既蒙聽許兼被誡勅。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有能修行大涅槃經。聞所不聞。 【疏】次琉光下.問。若具足問.應如德王三雙六隻。此中直問.聞所不聞。凡有三異。一德王問廣.琉光問略。二德王問證.琉光問修。三德王問不聞聞.琉光問聞所不聞。云何會通。  △二解云下。據理同答釋。 【疏】解云。琉光在本土亦作三雙之問。眾已聞廣.是故但略。德王通問五行之證。證是內悟.不由外聞.故言不聞聞。琉光問證中之修.即是天行。天行任運.念念增明.故言聞所不聞。詞異理同(云云)。  琉光在本下.謂在本國問滿月佛.亦同德王作奪縱況三雙之問也。證是內悟者.證理名不聞.發智名聞.故云不由外聞也。證中之修者.謂真修也。故此真修即是分證。當位名證.望上起行名修。念念增明者。進入名聞.常契理性名不聞。  △二佛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初緣起.二正答。初緣起中二。有讚許.誡聽。  △二許下。隨釋二。初緣起二。初讚許二。初牒文具義。 爾時如來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盡如是大乘大涅槃海。正復值我能善解說。汝今所有疑網毒箭。我為大醫能善拔出。汝於佛性猶未明了。我有慧炬能為照明。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為汝作大船師。汝於我所生父母想。我亦於汝生赤子心。汝心今者貪正法寶。值我多有能相惠施。 【疏】許有六句。似如六度.而不次第。  似如六度者。佛意多含.未敢定判.故曰似如。而不次第者。若依次第.應初施.二戒.三忍.四進.五禪.六智。而今文初進.乃至六施.故云不次第。應是如來明圓六度.展轉相攝.故以不次而現其旨。  △二汝下。牒文正示三。初示進戒義。 【疏】汝欲盡海.我能善說.此約精進。許拔毒箭.此約戒度許。  此約精進許者。若非精進.安能善說無怠。約戒度許者。若無畢竟戒.安能拔除二邊毒箭。戒以止惡為義.拔毒即止惡也。  △二慧下。示般若義二。初示義述意二。初明不聞聞即佛性。 【疏】慧炬照明.此約般若.許其問不聞聞。佛許汝於佛性未得明了.我有慧炬能為照明。當知廣說不聞聞.即廣佛性。上文云。云何不聞聞.得聞常樂我淨。復是其義。  上文云下.即卷初經云何等不聞而能得聞.乃至云三寶性相常樂我淨等也。既明四德.即是佛性異名.此證不聞聞.是廣明佛性義.故云復是其義。  △二若琉下。對德王問再會同。 【疏】若琉光問與德王同.琉光得了因.高貴亦然。下文云。我因是事.即得悟解一句半句.得見佛性.入大涅槃。  高貴亦然者。謂佛今既許流光得了因智慧.乃云我有慧炬.能為照明。故知高貴亦得了因。以所問既同.佛許亦等。下文云下.引證得了因也。  △二若聞下。約性釋疑二。初舉一疑三。 【疏】若不聞聞是佛性者.三句云何。  若不聞下.以總名佛性.而總中含別.故有三性之別。故今舉總.以徵其別。不聞下.正約四句以對.三性乃五性也。言五性者.於三性上.更加二種。而諸說不同.或云加境界性及果性.或云加果性及果果性.或云加因性及因因性。若釋義者.般若空慧.名了因性。無量功德.低頭舉手之善.名緣因性。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名正因性。善惡事異.名境界性。單論智德菩提.名果性。兼論斷德涅槃.名果果性。單約十二因緣事境.為因性。兼取觀因緣智.名因因性。諸說不同.數必至五。若作境界性.即沒果果.為果性所攝。若開果果性.即沒境界性.為緣因所攝。若沒因性及因因性者.因性為正因所攝.因因性為了因所攝。其義可知。今文對五性.且泛據一說。  △二不聞下。對性答釋。 【疏】不聞聞是了因。聞不聞是緣因。不聞不聞是正因。聞聞是境界.又是因性。聞不聞是因因性(云云)。例來不來.生不生.至不至等.亦復如是。  不聞聞是了因者。以聞屬智故.即諸法不聞而般若聞也。聞不聞是緣因者。以緣是福德.體非智照.故曰不聞。正因可見。是境界者。善惡事境不相濫故.故曰聞聞。若將境界望正因以辨同異者.正因在理.境界屬事.一切諸法即境界也。安樂性即正因也。然理既即事而理.事乃即理而事.故知三性五性.若開若合.或性或修.大有所開.安可卒具。下注云云。意亦在此。若解修性不二門意.義則易知。又是下.以聞聞及聞不聞二句.義兼通故.故更對之。是因因性者.十二因緣屬事.故是聞。復起觀智.體達三道本無.故是不聞。以聞不聞對者.義在此矣。亦復如是者。謂以來不來等.三種四句例對五性也。  △三作船下。示餘三義。 【疏】作船師.此約忍度許。生赤子心.此約禪度許。惠施.此約檀度許。  此約忍度者。若不安忍二死.豈能為他種智船師。約禪度許者。若非住如來禪.以四無量心普覆法界.安能等視眾生同於赤子。約檀度許者。三檀中即法施也。此之六度皆約一心實相.隨義立名.故有六別。文不次者.由互融故。  △二誡聽三。初分科。 【疏】次諦聽去.是誡聽又二。初誡未聞.次誡聞已。  △二誡未下。正解二。初誡未聞。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宣釋。善男子。欲聽法者。今正是時。 【疏】誡未聞有三。諦聽.令不覆器。善思.令不漏器。念之.令不污器。不覆故能受。不漏故不失。不污故堪飲。  △二誡聞已二。初分科。 【疏】誡聞已亦三。初三事誡覆。次二事誡漏。次五事誡污。初標覆。次釋覆。  △二當生下。正釋三。初三事誡覆二。初標覆。 若聞法已。當生敬信。至心聽受。恭敬尊重。 【疏】當生敬信.標法。至心聽受.標己。恭敬尊重.標師。  △二釋覆。 於正法所莫求其過。莫念貪欲瞋恚愚癡。莫觀法師種姓好惡。 【疏】莫求其過.釋覆法。莫起三毒.釋覆己。不觀種姓.釋覆師。若無三事.即器不覆。  莫求其過者。執偏毀圓也。釋覆己者。起三毒則不進己道.其猶覆器。不觀種姓者。以西土有四姓.剎利淨志是好姓.毗舍首陀是惡姓。無以貴姓見重.賤姓見輕。但取其法.唯德是與。故野干說法.帝釋修敬也。亦猶文王生於西羗.大禹生於東夷.太公本於屠釣.傅說始乎坂築.甯戚飯牛.初平牧羊。豈以種類卑賤.而棄其聖賢之德哉。在儒尚然.何況於釋。故佛誡之.莫觀種姓。  △二二事誡漏。 既聞法已。莫生憍慢。莫為恭敬名譽利養。當為度世甘露法利。亦莫生念。我聽法已。先自度身然後度人。先自解身然後解人。先自安身然後安人。先自涅槃然後令人而得涅槃。 【疏】從既聞法已下.二是誡漏。莫生驕慢去.是勿漏生死。亦莫生念去.勿漏涅槃。無此二邊.即是不漏。  勿漏生死者。以憍慢等是凡夫心故.不起此心則真空發明.故不漏落生死也。勿漏涅槃者。以自度等是二乘心故.不起此心則弘誓滿足.故不漏落涅槃也。經云自度.乃至自涅槃.對四弘誓可知。  △三五事誡汙二。初順釋。 於佛法僧應生等想。於生死中生大苦想。於大涅槃應生常樂我淨之想。先為他人。然後為身。當為大乘。莫為二乘。於一切法當無所住。亦莫專執一切法相。於諸法中莫生貪想。常生知法見法之想。善男子。汝能如是至心聽法。是則名為聞所不聞。 【疏】從於佛法僧去.誡勿污。一勿污一體。二勿污四德。三勿污大乘。四勿污無住。五勿污法相。  勿污大乘者。先人後己.乃是大乘。自調自度.名之為污。  △二若作下。反顯。 【疏】若作別體污.即不能尊師。若起四倒污.即不能尊法。若起小乘住著生貪污.即不能尊自。無此五失.即是不污。凡行十法.結是至心(云云)。  若作別體者。見三寶差別無常.即污一體。不能尊法者。大涅槃是所稟之法也。若起小乘下.明後三污同在自己.故云即不能尊自。凡行十法者。初誡覆有三。次誡漏有二。聞敬師一事.義開應三。今且從文.故但二法。并誡污中五.故合成十法。又一一法皆先遮次行.專取行為十法也。結是至心者。即經云。汝能如是至心聽法。是總結文也。  △三問琉下。釋疑。 【疏】問。琉光放光.光即常住.安被斯誡。答。椎堪叩物.寄聖誡凡。  △二正答三。初分經文。 【疏】善男子有不聞聞下.第二正答。即為二。初約不聞聞四句。次廣開不生生.兩番四句。  △二南下。破古解二。初敘古二。初三家通分三番三。初約法譬。 【疏】南方舊解。初四句是法說.後兩四句是譬說。  南方謂江南也。後兩四句是譬說者。古人見有如字.即名為譬.而不知不生生等.是轉釋不聞聞故。  △二約教證。 【疏】地論人。初四句是教相.次二是證相。  初四是教相者。彼謂既云不聞聞等.必聞聲教也。次二是證相者。彼謂生生等是能證之行.至至等是所證之理。  △三約三根。 【疏】觀師云。諸四句無異.為逗三根.三番說之。  △二四師解初四句四。初約二諦。 【疏】舊解初番四句.諸師不同。一師約二諦云。不聞聞.即真為俗.故真得有聞。不聞不聞.此但真諦.絕無見聞。聞不聞.即俗為真.無所聞也。聞聞.但是俗中有於見聞。  △二約真應。 【疏】一師約真應。不聞聞者.法身起應。不聞不聞.法身嶷然。聞不聞者.攝應還真。聞聞.應迹聞見。  法身起應者。法身是不聞.起應是聞。法身嶷然者。謂不起應時也。  △三約生死涅槃。 【疏】一師約生死涅槃。涅槃真寂.不聞不聞。有感便應.不聞而聞。生死紛糺.若能修道.則聞不聞。若不修道.常是聞聞。  生死紛糾下.生死是聞.修道斷生死是不聞。  △四約始終。 【疏】一師云。聞聞四句非是正意.後重研不生四句方是正意。宜就不生等解。不聞不聞.是涅槃無始無終。不生生.是涅槃無始而始。生不生.是涅槃無終而終。  非是正意者。謂聞聞四句.但為生生四句作哢引故。所以但釋生生.自曉前義。不聞不聞是涅槃等者。合云不生不生。古師欲顯前句.故且牒之。下之三句.直約生等。無始無終者。以涅槃理體不當始終.是則一不聞為無始.一不聞為無終無始而始者。理雖無始.而有初地證得之始。故不生即無始.生即而始。無終而終者。理雖無終.而有妙覺證得之終。故生即無終.不生即而終。種智已圓.無智可生.故云不生也。 【疏】生死亦然。生生.是生死無始無終。不生生.是無始而始。生不生.是無終而終(云云)。  生死亦然者。謂生死亦約始終等說。須知彼約生死涅槃各有三句。不生不生定屬涅槃.生生定屬生死.餘二句其義互通。是生死無始無終者。輪迴無際.故無始終。不生生下.迷真理之不生.起妄惑之生.故生死有始。生不生下.謂生死之生.初地分破。妙覺究盡.故曰不生.故生死有終。  △二今謂下。今破三。初舉法體總斥偏解。 【疏】今謂義皆不然。何者。此三番四句圓冠諸法.靡不該通。用圓釋經.猶懼不會.安得偏作.若教行證法譬解耶。非但方不會圓.兼復屠割傷體。  今謂下.今破初句.總斥諸家。何者下.歷破多解。方不會圓者。諸師偏解.欲釋圓經.何殊方柄而入圓鑿.故云不會。屠割傷體者。三番四句.法理圓通.諸師以分限釋之。何殊屠割四支.傷割身體。  △二又一下。歷諸師別示過失。 【疏】又一師依於一諦.以釋四句。雖言親密.彌益疎遠。況作二諦.疣累轉多。真應生死涅槃等二.亦復如是。況作生生等三句解者.損失事深。況作互無.只是小乘少分意耳。不關大道.今皆不用。  依於一諦以釋四句等者。彼謂皆由證一實諦.而能不聞而聞.乃至聞聞。前古釋中.不出此解。今破諸師.因便而引.故云又一師也。雖言親密者。比望諸師.此無屠割之咎.故云親密。以專執一諦.不知諸法互融.故云彌益疎遠。此解最勝.尚有疎遠.況二諦等釋.屠割傷體耶。況作互無者。即第四師約終始釋也。謂涅槃無生死中三句.生死無涅槃中三句.故云互無。此乃理事體殊.但得小乘析法之意.尚無體法小乘之意.故云少分意耳。  △三又此下。明顯證重彈失意。 【疏】又此十事皆是內證。德王難不聞聞.琉光難聞不聞。二詞雖異.而同問證。答正廣明四句。若欲釋之.千途萬轍同顯斯證.猶懼不當。而諸師蓬飛野外.萍流海表。偏據事相.執一害諸。非但乖圓.永不關證。  又此十事者。即十德也。千途萬轍者。如今師約四法.五行五性.三涅槃.大小律論等釋.猶慮不契。當內證圓通.普該諸法之旨。而況諸師偏執一義耶。蓬飛等者。此喻諸師偏執事相.於圓融理全無依託。只似蓬飛大野之外.萍流滄海之表耳。文選班叔皮北征賦云。飄萍浮而蓬轉。注云。如浮萍轉蓬.無所依託。  △三若以下。今正釋二。初約不聞聞四句二。初正釋二。初正約四法解三。初標示。 善男子。有不聞聞。有不聞不聞。有聞不聞。有聞聞。 【疏】若以四句通釋諸義.觸處皆通。欲解初四句.應扶佛語。  觸處皆通者。如下約五行等釋是也。應扶佛語者。經中佛自解釋.故今更伸明佛語.使義顯然。故無別途.故云應扶佛語。  △二佛雖下。正釋。 【疏】佛雖答證.意在通修。初入證道.修道忽謝.無所可有.名為不聞。真明豁開.無所不照.即是於聞.故名不聞聞.證得如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無有聞相.故名不聞不聞。證起惑滅.名聞不聞。寂而常照.隨扣則應.名曰聞聞。  意在通修者。以由住前緣修.得入初地真證.故不聞聞等.須對修論。修道忽謝者。住前智行名為修道。智三即名字位。行三即觀行相似位。今轉似解.登住真證.故云忽謝。故名不聞不聞者.涅槃無能聞所聞相故。名聞不聞者。聞即是惑.證起斷惑.名聞不聞。隨扣則應者。隨機現應.說法無盡.故曰聞聞。此之四句.前三約自行.後一約化他。又前三中初句是智.次句是理.後句是斷。智即般若.理即法身.斷即解脫。  △三今取下。結顯二。初結依佛意。 【疏】今取佛解不生生中四句釋此。既是佛解.非徒穿鑿。初句明證智。次句明證理。第三句明證斷。第四句明證應。若事若理.智斷自他.於初證中具足無缺。  明證智等者。謂證家之智.乃至證家之應也。若事下.事即是應.理等對句可解。自他者。理智斷是自行.應是化他。  △二如此下。結歎斷疑。 【疏】如此之證.不與小共.不可思議.聞則驚怪。盡涅槃海.此一妙證.釋二人疑。  釋二人疑者。二人即德王及流光也。  △二復次下。更約三義釋三。初約五行釋。 【疏】復次.不聞聞是證聖行。聞不聞是證梵行。不聞不聞是證天行。聞聞.是證嬰兒行病行。一證一切證.圓證具足。故上文佛告迦葉.不獨汝得如是五行。今此眾中五十三萬人.悉皆同得如是五行。即其義也。  復次下.約五行釋。是證聖行者。聖行是智慧莊嚴.即不聞聞也。是證梵行者。梵行是福德莊嚴.即聞不聞也。此皆一往以分福慧。證天行者。天行是理.理非福慧.故是不聞不聞。嬰兒同善.病行同惡.隨機現應.故是聞聞。  △二約五佛性釋。 【疏】復次.不聞聞是證了因。聞不聞是證緣因。不聞不聞是證正因。聞聞是證境界。故佛答琉光云。汝於佛性猶未明了.我有慧炬能為照明。即其義也。  復次下.約五佛性釋。不聞聞對了因等者。只由了因是慧.緣因是福.正因是理.故此對之。然此五性.至初住時一時分顯.即一即五.非一非五.思之可曉。  △三約三涅槃釋。 【疏】復次.不聞聞是證圓淨。不聞不聞是證性淨。聞不聞.聞聞.是證方便淨。故佛答琉光云。汝今欲盡大涅槃海.我能為汝具足解釋。即其義也。  復次下.約三涅槃釋。以性淨等三.皆不生不滅.故名涅槃。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不染不淨.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名圓淨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此滅非滅.名方便淨涅槃。對句其義易見。  △二若得下。結廣。 【疏】若得此意.於一證中自在廣說(云云)。  △二應開不生生兩四句二。初顯同示義。 善男子。如不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生。如不到到。不到不到。到不到。到到。 【疏】第二廣明四句。從如不生生去.明兩種四句。云何名如.是不異義。彼此四句不可異故。於彼四句更立名義.互相顯釋。類例可通。略舉兩種.顯廣義端。徧冠一切內外諸法.那言此四是譬說耶。  云何名如者.是問起。是不異義者.即答釋。  △二興下。例通解釋二。初興皇約本文三偈例通。 【疏】興皇例以此四句.通於本有今無.雪山割肉等偈。不生生.是本無今有。生不生.是本有今無。生生.即是三世有法。不生不生.即是無有是處。生不生是諸行無常。不生生是是生滅法。生生即是生滅滅已。不生不生是寂滅為樂。不生生是如來證涅槃。生不生是永斷於生死。生死即是生生。若能志心聽.常得無量樂.即是不生不生。  雪山割肉等偈者。諸行無常等是雪山偈.如來證涅槃是割肉偈。生不生是諸行無常者。生即諸行.不生即無常。不生生是是生滅法者。不生即滅也。即是生滅滅已者。生生是所滅故。是如來證涅槃者。此約能證之智.故對不生生.即諸法不生而般若生也。生不生下.生是生死.永斷即不生。即是生生者。生死即上所斷也。生而復死.死已還生.故曰生生。若能下.無量樂是所得之理.故是不生不生。  △二今師約大小律論例通二。初例通小乘律。 【疏】今明。初約圓證根本.其義既立.徧通一切內外之法。何但通諸大經.亦通小律。生生是諸惡.生不生即是莫作.不生生是諸善奉行.不生不生是自淨其意(云云)。  自淨其意下云云者。此偈於小乘.則是防止三業。上二句是身口七支.淨意是意地三支。若演小歸大.則成十界。諸惡是三惡法界.諸善是三善法界.淨意是四聖法界。謂析空淨意.即空淨意.即假淨意.即中淨意也。  △二例通大乘論。 【疏】非但通於大小經律.亦得通於菩薩之論。生生是因緣所生法.生不生是我說即是空.不生生是亦名為假名.不生不生是亦名中道義(云云)。  大小經律者。如上所引大經小律也。道義下注云云者。亦應與地論四句同。謂空有不二.不異不盡。又云云者.諸文或以生生四句.及中論四句對教。自是別途.非此中意。此中正明分真內證.則四並在圓。又若約內證圓通.則對教無爽。以四聖法界.性本具故。小律但在人天.向文尚對四句.而況四教耶。  △三重研二。初敘意分科。 【疏】世尊云何不生生下.第三重研。何故重研。良由不聞聞等.義猶難解。更研不生生等.重助釋之。若了不聞聞等.則不重研不生生等。今欲類例通之.使徧一切.故重研也。又為二。一約內四句.二約外四句。內四句中.句句皆先問次答。  △二安住下。隨文釋義二。初約內四句三。初釋安住世諦。 世尊。云何不生生。善男子。安住世諦。初出胎時。是名不生生。云何不生不生。善男子。是大涅槃無有生相。是名不生不生。 【疏】安住世諦者.有二義。若就生死外法.即是初念託胎來.名安住世諦。若就涅槃內法.修習方便位.名安住世諦。從修發證.無明豁破.即是初出胎時。亦是涅槃無始.而言於始。將此類通.不聞聞等.即是圓證.其義轉明。  有二義者。謂外法內法也。外法約凡夫生死.內法約聖人理觀。或云外法.約聖人現應。初念託胎.即託摩耶胎也。此釋不可。如下約外法釋世諦死時.乃云福命俱盡。此豈是聖應滅耶。當知但是約凡夫生死.為外法耳。修習方便等者。以修習解安住義也。世諦者。無明共法性.出生一切.隔歷分別.故名世諦。今云修習方便.乃是以止觀安於世諦.令成不思議境。觀行位成.故名安住。以安住故.名託聖胎。從修發證者。即是初住.開佛知見.得無生忍.名出聖胎。不見無明世諦.故言不生。獲佛知見.故名為生。故云無明豁破等。此不生生句.位在初住.即自行因也。經無有生相者。斷德已圓.無明不生。智德已圓.般若不生。故言不生不生.位在妙覺.此說自行果也。  △二釋世諦死時。 云何生不生。善男子。世諦死時。是名生不生。云何生生。善男子。一切凡夫是名生生。何以故。生生不斷故。一切有漏念念生故。是名生生。 【疏】世諦死時.亦有二義。若就生死外法.福命俱盡.名世諦死。若就涅槃內法.即是無明盡時.名世諦死。亦是生死無終而終。  經世諦死時等者。無明是其根本。既破無明.故言世死。世死故名生不生。此釋初句也。上緣於理.智德成故.言不生生。此句下破於惑.斷德成故.言生不生。不生名雖同.事理大異。初句詺智慧開發為生.此句詺結業起動名生。生名雖同.而縛脫大異。此同初句.是自行因耳。經釋生生.云一切有漏念念生故者.此明化他之所。菩薩何意不生而生。良由一切有漏眾生相續不斷.是故菩薩而起大悲.示自在生而度脫之。  △三釋四住菩薩。 四住菩薩名生不生。何以故。生自在故。是名生不生。善男子。是名內法。 【疏】四住菩薩。舊云。十住中第四生貴住.於生自在。又云。十地中第四地斷見諦盡.不生三途.能以神力示自在生。今觀二解。一似別義.一似通義.未會此文。尋此義意.但令菩薩四住惑盡.非是結業牽生三界.而能示現.名生自在。地經有六住義。第四住與此義相應。具如止觀第五。是引彼.亦引證不生生等。  經重釋第三句.云四住菩薩(至)生自在者。前解說自行之惑滅.今重釋明化道之興。何者。菩薩斷四住時.破結業生.即能自在生.況斷五住耶。以劣顯勝.彌彰化道。二乘斷惑沉空.不能如此.故標菩薩也。此即化他能也。故此四句.總攝自行因果。化他能所.皆悉具足。疏解四住菩薩.先引古釋.次明今解如文。地經六住者。還是別義。向佛尚以通劣.而顯圓勝。豈無以別.顯於圓耶。故地經云。從初發心住至十地.束為六住。一種性住。二解行住。三淨心住。四行道迹住。五決定住。六究竟住。種性住者.若人無有種性.雖生善道.數退數進.不得在菩薩六人數中。若種性處成就.無有退失.數數增進.得是一人也。解行人是初地方便。淨心住是入初地.得出世間心.離凡夫我相障.故名淨心住。行道迹住者。從二地至七地.住修道也。決定住者。八地九地也。已得報行.不還不退.故名決定。究竟住者。第十地學行窮滿.故言究竟。第四(至)相應者。經稱四住.正是行道迹住。從二地已上.正是入假化他之位。處處現生.而非實生。將別顯圓.初出胎時即能利他.化生自在。於圓義雅合.故云與此義相應。具如下.即破法徧初文也。  △二約外四句。 云何外法。未生生。未生未生。生未生。生生。善男子。譬如種子未生牙時。得四大和合。人功作業。然後乃生。是名未生生。云何未生未生。譬如敗種及未遇緣。如是等輩名未生未生。云何生未生。如芽生已而不增長。是名生未生。云何生生。如芽增長。若生不生則無增長。如是一切有漏。是名外法生生。 【疏】第二約外法四句。而言未生生者.未之與不.各隨義便。  △四結難二。初敘意分科。 【疏】琉璃光下.第四結難。於三四中.但難不生生等。於不生生等四句中.但難生生。欲因生生.廣解諸句。就文為三。一難。二解。三領。就難為六隻三雙。初就常無常難。次就自生生他難。三就本有本無難。皆難生生。為常故生.無常故生。為自生.為他生。為本有生.為本無生。  欲因生生廣解諸句者。諸句即生不生等三句.及不聞聞.不至至等.各四句也。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初難三。初就常無常難。 琉璃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有漏之法若有生者。為是常耶。是無常乎。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則無有生。生若無常。則有漏是常。 【疏】初文常無常者。生若是常.有漏之法應無此生。生若無常.則有漏是常。生自無常.無常則滅。不能自固.豈生有漏。有漏既其不為生之所生.故應是常。  有漏之法應無此生者。有漏是所生法.故且以有漏之法.定是無常。今能生既是於常.則所生有漏.定無此生也。故經云則無有生。此約四相遷物以難。四相中生相居初.易起常計.故先云常也。若無(至)常者。牒下句經也。生自下.釋出經義。不能自固者。能生之相既是無常敗滅.尚不能自固其體.豈能生於有漏耶。不為生之所生者。此顯有漏自然獨立.既非因緣生法.非常如何。  △二就自生生他難。 世尊。若生能自生。生無自性。若能生他。以何因緣不生無漏。 【疏】次世尊若生自生下.第二結自生生他難。生若自生.生無自性者。言生既自是所生.非復能生.無能生性.故言生無自性。二云生本假緣.未有自性.何能自生。若無自性.何能生他。能生他者.等是生他.何故但能生於有漏之他.而不能生無漏之他。有漏無漏.望自俱他。  言生既自是所生者。釋經生若自生句也。此是牒計。謂此生相.自是所生法.更別有能生也。非復下.釋經生無自性句。此是正難。非復能生等者。謂既自是所生.豈能更為能生。既非能生.是不見有能生自性也。二云下.釋經若能生他下文也。望自俱他者。望能生是自.故所生俱他。  △三就本有本無難。 世尊。若未生時有生者。云何於今乃名為生。若未生時無生者。何故不說虛空為生。 【疏】世尊若未生時.第三難。若本有者.未生之時已是於生.何故於今方名為生。於今乃是緣合之時。若本無生而可生者.虛空是無.那不復云虛空生耶。  △二解二。初分科。 【疏】佛言下.第二解釋。為三。先非六問。次釋六非。三答六問。合有六非一是.為七章門。  非六問者。即非前常無常等三雙也。六非一是者。前六句皆云不可說.故曰六非。第七乃云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名為一是。  △二初非下。隨釋三。初非六問二。初總示意。 【疏】初非六問者。若定如汝問.則皆不可說。  △二初言下。正釋文二。初釋六非。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 【疏】初言不生生不可說.即非初難.生定是常。生生不可說.非第二難.生定無常。生不生不可說.非其第三.自生則失自性.故是生不生。不生不生不可說.非其第四生他之難。前云若能生他.何不生無漏.故言不生不生不可說。生亦不可說.非其第五本有之難。不生不可說.非其第六本無之難。  第四生他之難等者。下不生二字.即是無漏。不生無漏.故云不生不生。  △二釋一是。 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疏】後一結有因緣.亦可得說。即是顯四悉檀因緣.而可得說。  △二釋六非二。初隨文正釋七。初釋第一不生生。 云何不生生不可說。不生名為生。云何可說。何以故。以其生故。 【疏】云何不生生不可說下.第二釋上六非章門。釋第一云。自云是生.復云不生。不生即常.兩事相乖.故不可說。  云何不生生下.疏釋六非有二段。初隨文正釋.二約義廣示。然此六句總而言之.不出界內外通別解惑也。觀乎佛答.其義幽遠.方顯流光所難玄深。兩事相乖者。不生是常.此指法性真理。生即無常.此指無明妄惑。真妄義別.故曰相乖。此乃二乘已證界內不生.無明既在.猶受變易之生.故云不生名為生。此語界外附體之惑不生.而名為生.生即顛倒。顛倒即不顛倒.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故不可說.以酬琉光定常之難也。  △二釋第二生生。 云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說。 【疏】釋第二章。生若無常.則生復生生。為生所生.舉體皆生。復為滅所滅.舉體皆滅。生生故生.即舉體皆生。生生故不生.即舉體皆滅。故不可說。  為生所生者。即是大生生小生.八相所遷有漏之法.故是無常.此即界內見思惑也。惑即是事.全理成事.故云舉體是生.故經云生生故生也。復為滅所滅等者。此滅即寂滅常住之理也。以因緣生法.即空即中.無常即常.全事是理.故云舉體皆滅.即經云生生故不生也。既即惑是理.無常即常.故不可說.以酬流光定無常難也。  △三釋第三生不生。 云何生不生不可說。生即名為生。生不自生。故不可說。 【疏】釋第三章門。生不自生.本取生死。  本取生死者。此指經中生字是生死之生.非般若生也。疏主意謂諸法不生.故云生不自生。是則生死本無.不從四句生。略舉不自生一句。既生死不生.則真空理顯.即界內解也。界內之解.止遣分段.故言生不生。既不見從四句生.故不可說.以酬流光定作自生之難。若止觀釋生不自生.乃約般若生。與疏主意小異。以二義並通.故彼此互現。豈章安尊者反破大師耶。  △四釋第四不生不生。 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說。不生者名為涅槃。涅槃不生。故不可說。何以故。以修道得故。 【疏】釋第四章門。涅槃亦有生義.不可定言涅槃不生。前難云。等是生他.何不生於無漏。無漏只是涅槃.涅槃亦有生義。而是修道得故.故復是生。是生不為滅之所滅.此生即常.故不可說。  而是修道得故者。此由緣修真修之因.而得極果所證.此即界外之解。酬流光意.疏文明矣。  △五釋第五生。 云何生亦不可說。以生無故。 【疏】釋第五章門。本無有生.豈可言未生已是有。  釋第五下.此是總結破內外之惑。界內生生亦是生.界外不生生亦是生.只是無明生生必假緣生.緣生即空即中。故經云以生無故也。緣生是有.此有即無。此酬流光定有之難。  △六釋第六不生。 云何不生不可說。以有得故。 【疏】釋第六章門。不可定言有於不生.而復有於可得之事。所以復生.不同虛空一向無生。  釋第六。此是總結破內外之解。界內之解.亦是修道得故。界外之解.亦是修道得故。故云有於可得之事也。得即詣理.理絕心口.故不可說。以酬流光定無之難也。  △七釋第七可說二。初釋十因緣二。初正釋因緣。 云何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十因緣法為生作因。以是義故。亦可得說。 【疏】第七可說章門。十因緣者.除後兩支。前十為生而作因緣.故可得說。  第七可說下.明一是也。前六非即破.此一是即立。破故非不生生.乃至非不生。立故隨彼機緣.說四教解惑.則是不生生.乃至不生。除後兩支者。除生老死也。以未來未至故。為生作因緣者。過去於無明心中.造作析法等行。於行業心中.已具四教機緣。復由無明潤業.成今識名色.乃至取有。於愛取心中善根將發.由昔善緣成機.感佛為說四教之法。則是十因緣法.為生作因.故云亦可得說。  △二此只下。通結指廣。 【疏】此只消文。止觀中釋四句稍廣。私謂。準彼釋意.與今大經文理雅合深會。彼文無生之觀.咸契涅槃無生之文。  無生之觀等者。彼破法徧.是依今經無生教門.修無生觀行.則彼觀此教.展轉契會。故義例明止觀.指的唯依二經。一依法華顯實。二依涅槃顯常。旨在斯也。  △二釋莫入空定。 善男子。汝今莫入甚深空定。何以故。大眾鈍故。 【疏】莫入空定.大眾鈍故。有二解。一云。眾實是鈍.不解空定.故言莫入。二云。若作空定之說.眾解則遲。空義深隱.取解為難。以遲難為鈍。  △二然經下。約義廣示二。初重廣一是二。初敘意。 【疏】然經文偈六句.皆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佛六番釋不可說竟.又指因緣亦可說竟.此義猶略。今更兩番.說有因緣皆可得說。具於一句.作四句說。  然經文下.約義廣示也。  △二所謂下。正示二。初約說默正辨二。初明可說。 【疏】所謂不生生.生生.生不生.不生不生四句.皆如此說。是為因緣亦可得說。  △二亦應下。明不可說。 【疏】亦應言有因緣故.皆不可說。何以故。一句具四.何可偏作一二三說。為此因緣則不可說。乃至四句悉具四句.那可偏作一二三說。為是因緣皆不可說。  一句具四者。如生生是藏教。當教復有四門.有門即生生。空門即生不生。兩亦門.即不生生。雙非門.即不生不生。乃至以不生不生是圓。圓教四門.即是不生不生句中具四句也。況復圓中四門.門門互融.復各四句。況復即權而實.三教即圓.一一融通.安可偏說。明其內證.妙盡於斯.若得此意.下明事理.皎在目前。  △二又四下。約事理重明二。初泛明相即明事可說。 【疏】又四句即事而理.理皆不可說。又四句即理而事.事皆可說。  即事而理者。四句即是智斷因果.化他能所.故名為事。  △二何以下。正例經文明理不說。 【疏】何以故。下文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多聞。今例此義。若知四句即事而理.即是說。  若知(至)即是說者。無說是理.若解理者.方名真說。故妙玄云。口無言聲.徧誦眾典也。  △二地師下。再釋六非二。初暫許地師。 【疏】地師名前三種四句.約教行證。一往而言.非無此義。  約教行證者。謂不聞聞等約教。不生生等約行。不至至等約理。非無此義者。一往許之.而復不用。  △二今欲下。正明今義二。初總標。 【疏】今欲分別此之六句.似如單複通別惑解。  △二初兩下。別釋。 【疏】初兩句明通別惑。次兩句明通別解。不生生是別惑單。生生是通惑複。生不生是通解單。不生不生是別解複。  初兩下.先標。通別惑者。通惑謂界內見思枝末.別惑謂界外無明根本。通別解者。通解謂偏真智.別解謂中道智。不生生下.次釋。別惑單者。理體不生.而惑是生.故云不生生。此惑則單約無明也。通惑複生者。界外之惑已是於生.從生惑上復生於惑.故云生生.即是根本枝末二惑重論.故云複也。通解單者。界內止遣分段.故言生不生.此則單有空解也。別解複者。界外雙遣分段變易.故言不生不生。是則空解之上.復有中解.故言複也。 【疏】次生句。結前單生複生.同是惑生。次不生句。結前單不生複不生.同是解故。如此單複惑解.皆不可說。因緣可說.具如前辨(云云)。  次生句下.後之二句只是結前。若准止觀文.大師以前四句是思議解惑.後二句是不思議解惑。與今疏不同。以二說俱通.彼此互現.意如前示。  △三答六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有為之法下.第三答.即正答六問。答前六句為兩。初答前兩問.次答後四問。答前又二。先別就四相.次合就四相。  △二初別下。隨釋二。初答前兩問二。初別就四相答四。初生。 善男子。有為之法。生亦是常。以住無常。生亦無常。 【疏】初別就四相.即為四。初言生是常者。當其分部守其自性.故得是常。言無常者。住來住生.生即改變.復是無常。  當其分部(至)是常者。只是四相當體部類.各自一性.未為餘相所變之時.以常有故.而得常名。經云生亦是常者。正指未為住相.所變時也。言無下.釋無常義。可見。  △二住。 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無常。 【疏】住亦如是。為生所生.不得是常。  △三異。 異亦是常。以法無常。異亦無常。 【疏】異亦如是。而言法無常者。前生中云。住若無常.生亦無常。今舉法對異。還是前生.住無常法。異亦有常無常義.具如生住。  亦有常無常義者。還是當其部分是常.變易生住.故為無常。故經云。以法無常.異亦無常也。  △四壞。 壞亦是常。以本無今有故。壞亦無常。 【疏】壞亦如是。文云。本無今有.壞亦無常者。本無今有.只是生義。已生來生壞.壞不得是常。本有今無.復是無常。  已生來生壞者。謂生相已生.壞相則改.故云壞不得是常也。壞即本無.今已生故.即是今有。本有今無等者。若約本有壞相.今已生故.今無壞相.亦是無常。經文雖舉本無今有.準義合具本有今無.故疏明之。  △二合就四相。 善男子。以性故。生住異壞皆悉是常。念念滅故。不可說常。是大涅槃能斷滅故。故名無常。 【疏】善男子以性故下.合明四相。各守性分.皆得是常。以二義故.不得是常。近論念念遷變。遠望涅槃.即復非常。為涅槃所斷.是故非常。  涅槃所斷者。四相是妄.涅槃是真。達生死即涅槃.不見四相.唯一涅槃.名為所斷.斯則不斷而斷也。  △二答後四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有漏之法下.二答後四難。又為二。一正答第五兼答第六.二正答第四兼答第三。  後四難即自生.他生.本有.本無也。正答第五者。即本有難.第六即本無難。三四可知。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正答第五兼答第六。 善男子。有漏之法。未生之時已有生性。故生能生。 【疏】此初答第五問者。上問。若本有者.云何於今乃名為生。今答云。本有生理.非是已有.今方是生。即兼答第六等是無生。何故不說虛空為生。今答亦云。有可生之理.方得有生。虛空無可生之理.何得說空以之為生。  △二正答第四兼答第三二。初分科。 【疏】無漏之法下.答第四難。有法.譬.合。  △二隨釋三。初法。 無漏之法。本無生性。是故生不能生。 【疏】初文者。初難云。若能生他.應生無漏。今答無有生於無漏之理.故不能生。有漏之法.有生性故.故可得生。兼答第三生無自性難。若有自性.生能生之。既無自性.豈可得生。兼答兩意.自然懸去。  △二譬二。初正因譬意。 如火有本性。遇緣則發。眼有見性。因色因明因心故見。 【疏】次譬中舉火眼者.各有其性。火性能生.眼性能見。  △二此中下。解妨例前。 【疏】此中言有生性.故生能生者。即是破性義竟.然後說性。是則無爽.如前非性執竟。後方云。有因緣時.則可得說。  此中言有下.解妨也。初立妨.應問云。既四相俱無.何故向經自云。有生性等耶。若然者.豈非定性之執乎。即是下.釋妨也。以定執已遣.隨機說有能生之性.則無所失。如前下.舉前經為例。非性執竟.即四句俱不可說.例今四相俱無。後方下.例今。後說有能生性也。  △三合。 眾生生法亦復如是。由本有性。遇業因緣。父母和合。則便有生。 【疏】合如文。  △三領二。初分科。 【疏】爾時琉光下.第三領解。又二。初經家敘相.次正陳解。  經家敘相者。已聞法竟.增道損生.寂光分顯.故以踊空表其內解。  △二陳下。隨釋二。初經家敘。 爾時琉璃光菩薩及八萬四千菩薩摩訶薩聞是法已。踊在虛空。高七多羅樹。恭敬合掌而白佛言。  △二正陳解二。初自陳。 世尊。我蒙如來慇懃教誨。因大涅槃始得悟解聞所不聞。 【疏】陳解又二。自陳.陳眾。初陳自云聞不聞。  △二陳眾。 亦令八萬四千菩薩深解諸法不生生等。 【疏】陳眾云不生生.此即陳其得解之門.只為不至至四句有未解者。無畏更問.生不動國。德王更論.不至至等。  陳其得解之門者。琉光上根.於聞不聞悟。大眾中根.於不生生得。下根尚未解不至至義.況前二四。故假無畏發起.然方悟入。是知三種四句.雖一一互攝.而其領悟.三根自殊。  △三無畏論二。初分科。 【疏】世尊我今已解下.第三無畏論義為三。一請許。二論義。三請答德王之問。  △二隨釋三。初請許。 世尊。我今已解斷諸疑網。然此會中有一菩薩名曰無畏。復欲諮稟。唯垂聽許。爾時世尊告無畏菩薩。善男子。隨意問難。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疏】請許如文。  △二論義二。初分科敘意。 【疏】二無畏論義。有三。問.答.領解。問中又二。初問此生彼.次問彼利根。此兩相成.轉側為異。  此兩相成者。初問此生彼.即是問修因。二問彼利根.即是問得果。修因必得果.得果由修因.二義同歸.其猶一身無殊。因轉側故.乃分彼此。  △二問經下。隨文釋義三。初問二。初問此生彼。 爾時無畏菩薩與八萬四千諸菩薩等。俱從座起。更整衣服。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此土眾生當造何業而得生彼不動世界。  △二問彼利根。 其土菩薩云何而得智慧成就。人中象王有大威德。具修諸行。利智捷疾。聞則能解。 【疏】問。經說淨穢二土菩薩互有勝負.今云何通。答。若敵對相望.淨土則勝。若權實相望.若入實.淨土勝。若入權.穢土勝。  若入實淨土勝者。如淨名經說。香積土菩薩坐香樹下.即獲德藏三昧。今無動國例爾。是故自行入實.則淨土為勝。經云利智捷疾.則此義也。穢土則勝者。若化他入權.備諳藥病.則穢土為勝。如備歷文武.方入將相。如淨名中香積國中菩薩.而來此土.學雙流行。  經不動世界者。即琉光本國也。清淨莊嚴之相.如上經文。由琉光自彼至此.論不至至等義.故今無畏舉以問佛.即是為下根廣明不至至義之弄引也。  △二答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佛答。正答初問.兼遣後問。偈有二十一行為兩。初十行是止善.後十一行明行善。  兼遣後問者。兼遣第二彼利根問也。是止善下.止謂止惡.如不殺等。行謂行善.如放生等。而經中前段亦有行.後段亦有止。但約多少.旁正分之.各從一善。  △二然淨下。隨文釋義二。初是止善。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不害眾生命堅持諸禁戒 受佛微妙教則生不動國   不奪他人財常施惠一切 造招提僧坊則生不動國   不犯他婦女自妻不非時 施持戒臥具則生不動國   不為自他故求利及恐怖 慎口不妄語則生不動國   莫壞善知識遠離惡眷屬 口常和合語則生不動國   如諸菩薩等常離於惡口 所說人樂聞則生不動國   乃至於戲笑不說非時語 謹慎常時語則生不動國   見他得利養常生歡喜心 不起嫉妬結則生不動國   不惱於眾生常生於慈心 不生方便惡則生不動國   邪見言無施父母及去來 不起如是見則生不動國 【疏】然淨土之業即菩提心。今論別行.乃是總別不異。  總別不異者。四弘是總.十善是別。總別相濟.淨業斯成。止善中十行經文.即是十善.每一行明一善.次第在文。經招提者。訛略梵語也。正云招闌提奢.此翻四方.謂處所為四方僧所住也。或云招引提携.此乃謬說。經不惱眾生者。思益云。此土眾生.從旦至中.無瞋礙心.勝於淨土百千萬年修行六度等。此由穢土境惡.瞋心難防故也。  △二是行善。   曠路作好井種殖果樹林 常施乞者食則生不動國   若於佛法僧供養一香燈 乃至獻一華則生不動國   若為恐怖故利養及福德 書是經一偈則生不動國   若為悕利福能於一日中 讀誦是經典則生不動國   若為無上道一日一夜中 受持八戒齋則生不動國   不與犯重禁同共一處住 呵謗方等者則生不動國   若能施病者乃至於一果 歡喜而瞻視則生不動國   不犯僧鬘物善守佛財供 途掃佛僧地則生不動國   造像若佛塔猶如大拇指 常生歡喜心則生不動國   若為是經典自身及財寶 施於說法者則生不動國   若能聽書寫受持及讀誦 諸佛祕密藏則生不動國  經僧鬘者。梵語也。此云對面施。  △三領解。 爾時無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已知所造業緣。得生彼國。 【疏】三領解。如文。  △三請答德王五問二。初敘意分章。 【疏】是光明徧照下.第三請答德王之問。上中已解.為未悟者更請。先問.次佛答。  △二釋中下。隨文釋義二。初問。 是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普為憐憫一切眾生。上所諮問。如來若說。則能利益安樂人天阿修羅。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 【疏】問如文。  △二佛答二。初讚誡。 爾時世尊即告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於此當至心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疏】佛答為二。先讚誡聽。  △二正答二。初舉未至不至二。初牒至不至章。 有因緣故未至不至。有因緣故不至至。有因緣故至不至。有因緣故至至。 【疏】次正答。答中先舉未至不至.次牒聞不聞。初又二。初標至不至章。  △二解釋二。初通敘大意二。初結前生後。 【疏】次解釋。釋中意者。然德王初問有三種六種。佛說六喻及光瑞.答不聞聞竟。次琉光論義.已答不生生竟。今更重牒.不至至爾。  三種六種者。即前德王.凡作三雙難。謂一奪.二縱.三況也。佛說六喻.即如幻如炎等。  △二初聞下。約根述意。 【疏】初聞不聞四句.上根已了。次不生生四句.中根又悟。今為下根釋不至至。緣之所宜.故前後間出爾。  △二就此下。正釋經文二。初分文述意。 【疏】就此四句.前兩句明涅槃有至不至。修道除惑則至.不爾不至。下兩句明生死有至不至。若修道背厭則不至.不爾則至。還重反覆.成上諸句。  △二然此下。隨句解釋二。初明涅槃有至不至二。初未至不至二。初例上顯同。 何因緣故。未至不至。善男子。夫不至者。是大涅槃凡夫未至。以有貪欲瞋恚愚癡故。身業口業不清淨故。及受一切不淨物故。犯四重故。謗方等故。一闡提故。五逆罪故。以是義故未至不至。 【疏】然此中解釋.還須望前。前云不生不生即大涅槃。此言不至.還是不生.更無別異。  △二若爾下。對前釋妨。 【疏】若爾.何以不同前明不至不至。答。為緣單複。不至者.即是凡夫。不能修習.所以不至。  若爾下.問意者。既不至與不生同名涅槃.何故前則重言不生不生.今則單言夫不至耶。答意者。前複此單.機緣宜爾。不至者即凡夫下.正釋經中未至義。未還是不.故云不至。或恐字誤.應牒云未至者。當知經云未至不至者。不至直約涅槃之理.未至乃云凡夫未至涅槃。故知未至二字.即約凡夫不修圓因以說。前複云不生不生.而俱名涅槃.智斷兩不生也。向云單複.義在此矣。  △二不至至。 善男子。何因緣故不至至。不至者名大涅槃。何義故到。永斷貪欲瞋恚愚癡身口惡故。不受一切不淨物故。不犯四重故。不謗方等經故。不作一闡提故。不作五逆罪故。以是義故。名不至至。須陀洹者八萬劫至。斯陀含者六萬劫至。阿那含者四萬劫至。阿羅漢者二萬劫至。辟支佛者十千劫至。以是義故名不至至。 【疏】不至至者。亦望前初出胎時.名不生生。此中言不至至.於生死互舉一邊。  於生死互舉一邊者。前云不生生.是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此以智德釋生字。今云不至至.則是不至生死.至於涅槃。涅槃是斷德.此以斷德釋至字。故知前約般若生.此明世諦死。然智生必惑死.惑死必智生.故云互舉一邊也。  △二明生死有至不至二。初至不至。 善男子。何因緣故名至不至。至者名為二十五有。一切眾生常為無量煩惱諸結之所覆蔽。往來不離。猶如輪轉。是名為至。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已得永離。故名不至。為欲化度諸眾生故。示現在中。亦名為至。 【疏】至不至者。亦須望前。世諦死時.名生不生.亦是互舉。  亦是互舉者。前解生不生有二意。初云世諦死時.名生不生。次云四住菩薩.名生不生。初明自行惑滅.次顯化他道成。今釋至義.但約化他道成。故經云。為欲化度故示現在中等也。既能化他道成.必由自行惑滅.故云亦是互舉。此約釋至字義.與前釋生字義.辨同異也。若釋不至.與前釋不生義同.以俱約世諦死故。即經云三乘已得永離.故名不至也。  △二至至。 善男子。何因緣故名為至至。至者即是二十五有。一切凡夫。須陀洹乃至阿那含煩惱因緣。故名至至。 【疏】至至亦須望前。前云生生不斷.此中還論生死.故與前同。  經阿那含者。以三果上界惑在.猶居分段.故名至至。  △二牒聞不聞二。初列四章。 善男子。聞所不聞亦復如是。有不聞聞。有不聞不聞。有聞不聞。有聞聞。 【疏】次牒聞所不聞。又二。前列四章。  △二但釋一句。 云何不聞聞。善男子。不聞者名大涅槃。何故不聞。非有為故。非音聲故。不可說故。云何亦聞。得聞名故。所謂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名不聞聞。 【疏】次釋中但釋一句。前已釋竟.不欲煩文。地人別分教證淺深之異。然今文意只是緣宜.宜作三說。但是悟有前後.非關法有淺深。何以故.語異義同故。  △四德王重論二。初分科。 【疏】爾時光明下.第四德王重論。為二。初單問果.次雙問因果。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單問果二。初問二。初約三問分經三。初問涅槃始有即是無常。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大涅槃者不可得聞。云何復言常樂我淨而可得聞。何以故。世尊。斷煩惱者名得涅槃。若未斷者名為不得。以是義故。涅槃之性本無今有。若世間法本無今有。則名無常。譬如瓶等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名無常。涅槃若爾。云何說言常樂我淨。 【疏】初問為二。一問二答。問為三。一問涅槃始有.即是無常。  初文中下.凡兩番分文。初分三段.次分七段。欲應答文.依三為正。  △二問因莊嚴故有復是無常。 復次世尊。凡因莊嚴而得成者。悉名無常。涅槃若爾。應是無常。何等因緣。所謂三十七品。六波羅蜜。四無量心。觀於骨相。阿那波那。六念處破析六大。如是等法皆是成就涅槃因緣。故名無常。 【疏】二問因莊嚴.故復是無常。  經凡因莊嚴等者。既假外嚴.則非本具.故屬無常。經阿那波那.此云遣來遣去.謂出入息也.此即數息觀。經破析六大者。維摩經云。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如空.離我我所.觀空大也。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觀識也。六大觀破我執.此皆據小教修因以難也。  △三問涅槃若有亦是無常五。初是有故無常。 復次世尊。有名無常。若涅槃是有亦應無常。如佛昔於阿含中說聲聞緣覺諸佛世尊皆有涅槃。以是義故。名為無常。 【疏】三問涅槃若有.亦是無常。於第三問中復有四章。  於第三問復有四章別者。謂於第三問下.子分五章。初章正明是有.與大科名同。餘四別有異名.謂二是可見.故無常等.即分七段中後四文也。合論應云五章。今據名別者.故曰四章別耳。  △二可見故無常。 復次世尊。可見之法名為無常。如佛先說。見涅槃者。則得斷除一切煩惱。  △三不平等故無常。 復次世尊。譬如虛空。於諸眾生等無障礙。故名為常。若使涅槃是常等者。何故眾生有得不得涅槃。若爾。於諸眾生不平等者。則不名常。  經譬如虛空者。虛空則平等皆得.不擇賢愚。涅槃有得不得.分於迷悟.故不同空。  △四有須待故無常(疏云第三問復有四章別者。謂一章正明是有。餘四別有異名。合論即五章也)。 世尊。譬如百人共有一怨。若害此怨則多人受樂。若使涅槃是平等法。一人得時。應多人得。一人斷結。應多人亦斷。若不如是。云何名常。譬如有人。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國王王子。父母師長。則得利養。是不名常。涅槃亦爾。不名為常。何以故。如佛昔於阿含經中告阿難言。若有人能恭敬涅槃。則得斷結。受無量樂。以是義故。不名為常。  經一人得時.應多人得等者。此由德王不達性體不同而同.彼彼互徧。故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同而不同.彼迷此悟.宛爾差殊。一室千燈.喻意可識。  △五有名字故無常。 世尊。若涅槃中有常樂我淨名者。不名為常。如其無者。云何可說。  △二不爾下。約七問分經(今對答文且依三段)。 【疏】不爾者.直作七問。一問本無今有.故無常。二問因莊嚴.故無常。三問若是有.故無常。四問可見故無常。五問不平等故無常。六問有須待故無常。七問有名字.故無常。初問又三。謂領旨.略問.廣問。廣問有法譬合。第二第三第四如文。第五有兩重譬合。第六有譬.有合.引昔。第七如文。  初問又三者。經從爾時不可得聞.是領旨。云何下.是略問。何以故下.是廣問。法譬合可尋。第五有兩重譬合者。初虗空譬。二害冤譬。各有合如文。第六有譬.有合.引昔者。譬合可知。如佛昔於下.是引昔也。  △二佛答二。初分科。 【疏】爾時世尊下.第二佛答三問。初答本無今有。有法.有譬.有合。  △二地人下。隨釋三。初答本無今有三。初法。 爾時世尊告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熏修其心。斷煩惱已。便得見之。當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是故為常。  △二譬。 善男子。如闇室中井種種七寶。人亦知有。闇故不見。有智之人善知方便。然大明燈。持往照了。悉得見之。是人於此終不生念水及七寶本無今有。  △三合。 涅槃亦爾。本自有之。非適今也。煩惱闇故。眾生不見。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燃智慧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常樂我淨。是故智者於此涅槃不應說言本無今有。 【疏】地人作真緣兩修釋。言真修是本有.緣修是始有。三論師用正因緣因釋。正因是本有.緣因是始有。  地人下.釋經本自有之也。真修謂登地顯理。緣修謂地前修行。三論謂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古人盛弘三論.名三論師。  △二答因莊嚴二。初法。 善男子。汝言因莊嚴故得成涅槃應無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涅槃之體非生非出。非實非虛。非作業生。非是有漏有為之法。非聞非見。非墮非死。非別異相。亦非同相。非往非還。非去來今。非一非多。非長非短。非圓非方。非尖非斜。非有相非無相。非名非色。非因非果。非我我所。以是義故。涅槃是常恒不變易。是以無量阿僧祇劫修集善法。以自莊嚴。然後乃見。 【疏】從汝言因莊嚴故下.答第二。有法。  經非生非出者。非凡夫生死.故非生。非二乘涅槃.故非出。非墮非死者。非墮謂不墮三無為坑。非死謂非二種生死。非圓非方者。非別故非方。非通故非圓。非空故非尖。非有故非邪。  △二譬三。初譬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地下有八味水。一切眾生而不能得。有智之人施功穿掘。則便得之。 【疏】有譬。譬中三重譬合。如文。  △二合。 涅槃亦爾。  △二譬二。初譬。 譬如盲人不見日月。良醫療之則便得見。而是日月非是今有。  △二合。 涅槃亦爾。先自有之。非適今也。  △三譬二。初譬。 善男子。如人有罪繫之囹圄。久乃得出還家。得見父母兄弟妻子眷屬。  經久乃得出(至)父母者。雖經久方出.父母等終不謂其子是今始有也。  △二合。 涅槃亦爾。  △三答涅槃是有二。初敘妨述意。 【疏】從汝言因緣故下.答第三涅槃是有。一往問答.似不相應。問。直云涅槃是有.即應無常。今舉五因者。明涅槃不同五因之有。後舉生了.而復簡生.但同於了。只答此問.即兼餘四。  即兼餘四者。謂可見故無常等四問也。  △二前舉下。隨文釋義二。初舉五因。 善男子。汝言因緣故。涅槃之法應無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因有五種。何等為五。一者生因。二者和合因。三者住因。四者增長因。五者遠因。云何生因。生因者。即是業煩惱等。及外諸草木子。是名生因。云何和合因。如善與善心和合。不善與不善心和合。無記與無記心和合。是名和合因。云何住因。如下有柱。屋則不墮。山河樹木因大地故而得住立。內有四大。無量煩惱眾生得住。是名住因。云何增長因。因緣衣服飲食等。故令眾生增長。如外種子。火所不燒。鳥所不食。則得增長。如諸沙門婆羅門等。依因和上善知識等而得增長。如因父母。子得增長。是名增長因。云何遠因。譬如因呪。鬼不能害。毒不能中。依憑國王無有盜賊。如芽依因地水火風等。如水攢及人為酥遠因。如明色等為識遠因。父母精血為眾生遠因。如時節等悉名遠因。善男子。涅槃之體非如是五因所成。云何當言是無常因。 【疏】前舉五因.似四緣三因。生因即報因.但長有草木。和合因即是習因.善惡自然相似。住因即依因。增長因即增上緣。遠因即緣緣。但無次第緣。  似四緣三因者。意云今經五因.似成論中四緣三因。彼論四緣者。一因緣.具足三因故。二次第緣.謂心心數法.次第而生。三緣緣.如色生眼識。四增上緣.謂諸餘緣也。三因者.成論以所作因即是增上緣.故不別立。但立報因.即今生因也。自分因.即今習因也。共因.即今依因也。所以今五.似彼四緣三因也。疏云但無次第緣者。以因緣具足三因.故前三因已是因緣.故於四緣但闕次第。若俱舍論云。能作及俱有.同類與相應.徧行并異熟。許因唯六種。又大論三十二云。言六因者。所作因.相應因.共因.自種因.徧因.報因。釋曰。所作因者.不礙於他。相應因者.心心數法同時相緣.以心心法共相應故.名相應因。如親友知識.和合成事。共因者.一切有為法.各共生故.更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濟。自種因者.過去善法與現在善法為因.現在善法與未來善法為因。惡無記法亦復如是。徧因者.苦集諦下十一徧使.名為徧因。謂苦下五見.及無明.疑.為七。集下四.邪見.見取.及無明.疑。此十一使是生死根本.能徧為五部作因.名為徧使。報因者.行善惡因.得無記報.名為報因。新名異熟因.謂異類而熟.名異熟因。  四緣者.如上五因.名為因緣。心心數法託緣生故.名為緣緣。新名所緣緣。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今五復與大論等.六因四緣似同也。即是習因者。謂自種因也。新名同類因。  △二舉二因。 復次善男子。復有二因。一者作因。二者了因。如陶師輪繩。是名作因。如燈燭等照闇中物。是名了因。善男子。大涅槃者不從作因而有。唯從了因。了因者。所謂三十七助道法。六波羅蜜。是名了因。善男子。布施者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檀波羅蜜乃得名為大涅槃因。三十七品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無量阿僧祇劫助菩提法。乃得名為大涅槃因。 【疏】後二因者。不同作因.同於了因。如文。以後二因.簡前五因.皆作因故。  △二雙問因果二。初問二。初問因。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布施不得名為檀波羅蜜。云何布施而得名檀波羅蜜。乃至般若云何不得名為般若波羅蜜。云何得名為般若波羅蜜。 【疏】爾時光明下.第二雙問因果。問中二。先六度.即是問因。  △二問果。 云何名涅槃。云何名大涅槃。 【疏】次問涅槃.即是問果。  △二佛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又二。一雙答因果.二別答因果。  初雙答因果者。經明六度是因.明涅槃是果。因果雜明.故云雙答。  △二隨釋二。初雙答因果。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方等大般涅槃。不聞布施。不見布施。不聞檀波羅蜜。不見檀波羅蜜。乃至不聞般若。不見般若。不聞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聞涅槃。不見涅槃。不聞大涅槃。不見大涅槃。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知見法界。解了實相空無所有。無有和合覺知之相。得無漏相。無所作相。如幻化相。熱時炎相。乾闥婆城虛空之相。菩薩爾時得如是相。無貪恚癡。不聞不見。是名菩薩摩訶薩真實之相。安住實相。菩薩摩訶薩自知此是檀。此是檀波羅蜜。乃至此是般若。此是般若波羅蜜。此是涅槃。此是大涅槃。 【疏】初雙答如文。  經中三段。初明修習。二從大涅槃下.明觀成。三爾時得如是相下.明入證.即初住也。  △二別答因果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云何是施下.二別答因果。又二。先因次果。初因中又二。初明順因.次明違因。初文又二。初正答.次歎經。  △二初正下。隨釋二。初因二。初順因二。初正答二。初少分涅槃五。初約有乞無乞。 善男子。云何是施非波羅蜜。見有乞者然後乃與。是名為施。非波羅蜜。若無乞者。開心自施。是則名為檀波羅蜜。 【疏】初正答為六.辨度非度。前五是少分涅槃。  前五者。初約有乞無乞。二約時施常施。三約生悔不悔。四約生怖不怖。五約望報不報。第四文中.但言生四怖.是波羅蜜者。例知不生怖者.則非度義。少分涅槃者。未能於一一施.體達無相無得.是故但為涅槃少分之因。  △二約時施常施。 若時時施是名為施。非波羅蜜。若修常施。是則名為檀波羅蜜。  △三約生悔不悔。 若施他已。還生悔心。是名為施。非波羅蜜。施已不悔。是則名為檀波羅蜜。  △四約生怖不怖。 菩薩摩訶薩於財物中生四怖心。王賊水火。歡喜施與。是則名為檀波羅蜜。  △五約望報不望。 若望報施是名為施。非波羅蜜。施不望報。是則名為檀波羅蜜。  △二判度。 若為恐怖。名聞利養。家法相續。天上五欲。為憍慢故。為勝慢故。為知識故。為來報故。如市易法。善男子。如人種樹為得蔭涼。為得華果。及以材木。若人修行如是等施。是名為施。非波羅蜜。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者。不見施者受者財物。不見時節。不見福田及非福田。不見因。不見緣。不見果報。不見作者。不見受者。不見多。不見少。不見淨。不見不淨。不輕受者己身財物。不見見者。不見不見者。不計己他。唯為方等大般涅槃常住法故。修行布施。為利一切諸眾生故。而行布施。為斷一切眾生煩惱故。行於布施。為諸眾生不見受者施者財物故。行於布施。善男子。譬如有人墮大海水。抱持死屍則得度脫。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布施時亦復如是如彼死屍。善男子。譬如有人閉在深獄。門戶堅牢。唯有廁孔。便從中出至無礙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布施時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貴人恐怖急厄。更無恃怙。依旃陀羅。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於布施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病人為除病苦得安樂。故服食不淨。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於布施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婆羅門值穀踊貴。為壽命故。食噉狗肉。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於布施亦復如是。善男子。大涅槃中如是之事。從無量劫來不聞而聞尸羅。尸羅波羅蜜。乃至般若。般若波羅蜜。如雜華經中廣說。 【疏】後一正是判度。有相有得.則非度義。無相無得.乃名為度。其中廣舉一檀為首.餘五悉指雜華。  後一正是判度者。經從若為恐怖名聞去也。應有三段。謂先舉非。二從修行如是下.顯是。三譬如有人下.舉譬。舉非中.云為恐怖者。問。前說生怖行施是波羅蜜。此亦生怖.何故非耶。答。前約少分.故得度名。既存相著.故今云非也。故疏云。有相有得.則非度義。  △二歎經二。初分科。 【疏】云何菩薩不聞十二歎經。先結菩薩為歎.次結三乘為歎。  △二隨釋二。初結菩薩為歎。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不聞而聞。十二部經其義深邃。昔來不聞。今因是經得具足聞。先雖得聞。唯聞名字。而今於此大涅槃經乃得聞義。 【疏】初文中云十二部經.其義深邃者。昔十二部但明於空.比生死為深而非邃。此經明生生即不生生.即生不生.即不生不生.故為深邃。亦是即有不有.即空不空.即非空非不空。是故深邃(云云)。  亦是即有不有等。顯前生生等四.是三諦義。生生是因緣生法.達此生法即不思議空.故云即有不有.即生不生句也。點空即有.百界宛然。故云即空不空.即不生生句也。心性不動.雙非二邊.故云非空非不空.即不生不生句也。三諦圓融.四句具足。深而復邃.義在斯焉。  △二結三乘為歎。 聲聞緣覺唯聞十二部經名字。不聞其義。今於此經具足得聞。是名不聞而聞。善男子。一切聲聞緣覺經中。不曾聞佛有常樂我淨。不畢竟滅。三寶佛性無差別相。犯四重禁。謗方等經。作五逆罪。及一闡提。悉有佛性。今於此經而得聞之。是名不聞而聞。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一。 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二(會疏卷第二十)  △二違因二。初分科。 【疏】德王品之二。起卷。德王問。若犯重下.第二明違因。於中為三。謂問.答.領解。冶城為六問.開善為五問.只是三意。初兩.問四罪。次兩.問一闡提。三一問不定。  △二初問下。隨釋三。初問三。初兩問四罪。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犯重禁。謗方等經。作五逆罪。一闡提等有佛性者。是等云何復墮地獄。世尊。若使是等有佛性者。云何復言無常樂我淨。 【疏】初問四罪者。若有佛性.不應墮地獄。如其退落.佛性不持。第二問。若有佛性.云何復言無常樂我淨。若無四德.豈有佛性。  四罪者。謂一犯。二謗。三逆。四闡提。佛性不持者。既有佛性.應任持此人.令不墮獄。  △二兩問一闡提。 世尊。若斷善根名一闡提者。斷善根時。所有佛性云何不斷。佛性若斷。云何復言常樂我淨。如其不斷。何故名為一闡提耶。 【疏】第三問。闡提斷善.應斷佛性。第四問。不斷佛性.何名闡提。  △三一問不定二。初正釋經文。 世尊。犯四重禁名為不定。謗方等經作五逆罪及一闡提。悉名不定。如是等輩若決定者。云何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須陀洹乃至辟支佛亦名不定。若須陀洹至辟支佛是決定者。亦不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若犯四重不決定者。須陀洹乃至辟支佛亦不決定。如是不定。諸佛如來亦復不定。若佛不定。涅槃體性亦復不定。至一切法亦復不定。云何不定。若一闡提。除一闡提則成佛道。諸佛如來亦應如是。入涅槃已。亦應還出。不入涅槃。若如是者。涅槃之性則為不定。不決定故。當知無有常樂我淨。云何說言一闡提等當得涅槃。 【疏】第五問。四罪與闡提等不定.還生善根。涅槃不定.還成凡夫。難文小廣。入涅槃已.若還出者.聖還成凡。若爾.佛無四德。若不爾者.闡提亦無成佛之義。  △二前難下。牒前述意。 【疏】前難.令涅槃無常。佛答.非無常。此中作不定難。一切不定.則一切無常。則涅槃亦是一切之限.亦應無常。此難難一切人悉令皆轉(云云)。  前難令涅槃無常者。指前卷末.德王重論文也。悉令皆轉者。既轉凡作聖.應轉聖作凡。既轉小成大.應轉大成小.故云難一切人等。尋經可曉。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兩。先歎問.次答問。初歎問為四。  △二一歎下。隨釋二。初歎問四。初歎現德。 爾時世尊告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為欲利益無量眾生令得安樂。憐憫慈念諸世間故。為欲增長發菩提心諸菩薩故。作如是問。 【疏】一歎現德。  △二歎往因。 善男子。汝已親近過去無量諸佛世尊。於諸佛所種諸善根。久已成就菩提功德。降伏眾魔令其退散。已教無量無邊眾生。悉令得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久已通達諸佛如來所有甚深祕密之藏。已問過去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佛世尊如是甚深微密之義。 【疏】二歎往因。  △三歎所問超踰人天。 我都不見一切世間若人若天。沙門婆羅門。若魔若梵。有能諮問如來是義。 【疏】三歎所問.超逾人天。  △四誡聽許說。 今當誠心。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演說。 【疏】四誡聽許說。如文。  △二答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一闡提下.正答為三。一答第五不定問。第二答第三斷善問.即兼答第一第二罪人問。第三重答第五不定問.兼答第四問。  △二初答下。隨釋三。初答第五不定問三。初標。 【疏】初答第五中三。先標。 善男子。一闡提者亦不決定。  △二答。 若決定者。是一闡提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次答。  △三結。 以不決定。是故能得。 【疏】三結。  △二答第三斷善問兼答第一第二罪人問二。初正答第三。 如汝所言。佛性不斷。云何一闡提斷善根者。善男子。善根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佛性非內非外。以是義故。佛性不斷。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佛性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復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疏】從如汝所言下.第二正答第三。有三番。一約內外。二約漏無漏。三約常無常。佛性中道.非此二邊.故不可斷。人天是善.三途是惡。凡法為外.聖法為內。世間是漏.出世無漏。有為無常.無為是常。佛性悉非此之兩邊。故不可斷。  △二兼答第一第二。 若是斷者則應還得。若不還得則名不斷。若斷已得名一闡提。 【疏】若是斷者下.兼答第一第二罪人問。彼雖作罪.終不斷性.明罪不定。以不定故.得三菩提。本取斷已.名一闡提。性非已得.云何可斷。既非定有.豈能遮墮.答第一問。若非定有.遣第二問。又斷已得.方名闡提。今性非已得.亦遣第四問。  本取斷已.名一闡提者。謂斷已得之善.方名闡提。事善斷已.復應還得.佛性常理.不當已還.故云性非已得。又斷已得下.消經中若斷已得。  △三重答第五不定問兼答第四問二。初分科。 【疏】犯四重下.第三重答第五問。為三。初汎明不定。二廣明不定。三結不定。初文又四。一明惡人不定。二明諸法不定。三明善人不定。四明如來不定。  惡人不定等者。以若惡若善.悉由心變.心性隨緣.善惡何定。如來不定者。亦由如來證得心性.故能隨機.權變無定。  △二此即下。隨釋三。初汎明不定四。初明惡人不定。 犯四重者亦是不定。若決定者。犯四重禁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謗方等經亦復不定。若決定者。謗正法人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五逆罪亦復不定。若決定者。五逆之人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此即惡人不定也。  △二明諸法不定二。初分科。 【疏】色與色相下.第二明諸法不定。有法.譬。  △二隨釋二。初法。 色與色相。二俱不定。香味觸相。生相至無明相。陰入界相。二十五有相。四生。乃至一切諸法皆亦不定。 【疏】初法如文。  經色與色相者。青黃等是色.方圓等是相。  △二譬三。初幻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幻師在大眾中。化作四兵車步象馬。作諸瓔珞嚴身之具。城邑聚落。山林樹木。泉池河井。於彼眾中有諸小兒無有智慧。覩見之時悉以為實。其中智人知其虛誑。以幻力故惑人眼目。 【疏】次譬中凡三譬三合。如文。  △二合。 善男子。一切凡夫乃至聲聞辟支佛等。於一切法見有定相亦復如是。諸佛菩薩於一切法不見定相。  △二炎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小兒於盛夏月見熱時焰。謂之為水。有智之人於此熱焰。終不生於實水之想。但是虛焰誑人眼目。非實是水。  △二合。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見一切法亦復如是。悉謂是實。諸佛菩薩於一切法不見定相。  △三譬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山澗。因聲有響。小兒聞之。謂是實聲。有智之人解無定實。但有聲相誑於耳識。  △二合。 善男子。一切凡夫聲聞緣覺。於一切法亦復如是見有定相。諸菩薩等解了諸法悉無定相。是無常相。空寂等相。無生滅相。以是義故。菩薩見一切法是無常相。善男子。亦有定相。云何為定。常樂我淨。在何處耶。所謂涅槃。 【疏】而言亦有定相.謂常樂我淨者。為其前難不定云。如來入已.亦應出聖成凡.即無常樂。今答不爾。無定之中.亦有定相。謂如來常樂我淨.故言亦有定相。  無定之中亦有定相者。生死不定.涅槃則定.如礦可成金.金不為礦。  △三明善人不定。 善男子。須陀洹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八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斯陀含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六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那含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四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羅漢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二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辟支佛道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十千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須陀洹下.第三明善人不定。  △四明如來不定。 善男子。如來今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示現倚臥師子之床。欲入涅槃。令諸未得阿羅漢果眾弟子等。及諸力士生大憂苦。亦令天人阿修羅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羅迦等。大設供養。欲使諸人以千端纏裹其身。七寶為棺。盛滿香油。積諸香木。以火焚之。唯除二端不可得燒。一者襯身。二者在外。為諸眾生分散舍利以為八分。一切所有聲聞弟子。咸言如來入於涅槃。當知如來亦不必定入於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不變易故。以是義故。如來涅槃亦復不定。 【疏】如來今於下.第四明如來不定。方便道中.如來不定。法身本地.定不為凡.是名為定。二端不可得燒者。兩解。一云。襯身譬本地.在外譬迹應.此二不滅。二云。襯身譬佛智觀機.在外譬神通應物。物機無窮.故神通不盡.是故不燒。襯音者非.應言親音。此衣在裏.名為襯衣。  方便道中如來不定者。方便謂應迹.權巧示生示滅.所以不定。是故不燒者。又涉公解。內則護身.外障塵坌。亦表如來內心堅淨.外相臧美。中間壞者.萬累俱消。  △二廣明不定二。初懸談義旨二。初破古二家釋義二。初舊師真應釋二。初敘彼義。 【疏】善男子當知如來下.第二廣明不定。舊解諸句.作一存一亡。非鬼至亡法身.非非鬼至存應身。  △二明今破。 【疏】今謂法應兩分.還是定義.豈是不定。  △二興皇互非釋二。初敘彼義。 【疏】興皇云。非鬼法身不定.法身則亡非亡。非非鬼應身不定.應身則存非存。存非存能.鬼能非鬼。亡非亡能.非鬼能鬼。  △二明今破。 【疏】今謂皆未免定。何者.鬼定能非鬼.非鬼定能鬼。雖言不定.亦名為定。  舊師及興皇解鬼非鬼義。非不一途.但不互融.及聞遮照.故今不用。  △二今明下。今約三諦互融。 【疏】今明鬼即非鬼.亦即非鬼非非鬼。非鬼即鬼.亦即非鬼非非鬼。非鬼非非鬼.亦即鬼非鬼。是一即三.是三即一。無一無三.一三不定。斯則真不定義。餘句例然。  今明鬼即非鬼下.於鬼上具足三諦。非鬼下.於非鬼上亦具三諦。非鬼非非鬼下.於雙非上.亦具三諦。鬼是俗.非鬼是真.雙非是中。既一一互融.故各論三諦。所以俗不定俗.真不定真.中不定中。不定之義.如指諸掌.豈與舊解興皇為同年耶。是一下.結顯互融也。問。既三諦互融.何故經中止作雙照以釋耶。答。良由三諦互融.故能雙照。  △二今先下。隨文釋義二。初分科辨示。 【疏】今先唱章門.次解釋。凡二十章門.但解十六.不釋四門。  △二於第下。隨文正釋二。初唱章門。 善男子。當知如來亦復不定。如來非天。何以故。有四種天。一者世間天。二者生天。三者淨天。四者義天。世間天者。如諸國王。生天者。從四天王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淨天者。從須陀洹至辟支佛。義天者。十住菩薩摩訶薩等。以何義故。十住菩薩名為義天。以能善解諸法義故。云何為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善男子。如來非王。亦非四天。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從須陀洹至辟支佛。十住菩薩。以是義故如來非天。然諸眾生亦復稱佛為天中天。是故如來非天非非天。非人非非人。非鬼非非鬼。非地獄畜生餓鬼。非非地獄畜生餓鬼。非眾生。非非眾生。非法非非法。非色非非色。非長非非長。非短非非短。非相非非相。非心非非心。非有漏。非無漏。非有為。非無為。非常非無常。非幻非非幻。非名非非名。非定非非定。非有非無。非說非非說。非如來。非不如來。以是義故。如來不定。  △二解釋十六。初釋天非天。 善男子。何故如來不名世天。世天即是諸王。如來久於無量劫中已捨王位。是故非王。非非王者。如來生於迦毘羅城淨飯王家。是故非非王。非生天者。如來久已離諸有故。是故非生天。非非生天。何以故。昇兜率天。下閻浮提故。是故如來非非生天。亦非淨天。何以故。如來非是須陀洹乃至非辟支佛。是故如來非是淨天。非非淨天。何以故。世間八法所不能染。猶如蓮華不受塵水。是故如來非非淨天。亦非義天。何以故。如來非是十住菩薩故。是故如來非義天也。非非義天。何以故。如來常修十八空義故。是故如來非非義天。  △二釋人非人。 如來非人。何以故。如來久於無量劫中離人有故。是故非人。亦非非人。何以故。生於迦毘羅城故。是故非非人。  △三釋鬼非鬼。 如來非鬼。何以故。不害一切諸眾生故。是故非鬼。亦非非鬼。何以故。亦以鬼像化眾生故。是故非非鬼。  △四釋三惡非三惡。 如來亦非地獄畜生餓鬼。何以故。如來久離諸惡業故。是故非地獄畜生餓鬼。亦非非地獄畜生餓鬼。何以故。如來亦復現受三惡諸趣之身。化眾生故。是故非非地獄畜生餓鬼。  △五釋眾生非眾生。 亦非眾生。何以故。久已遠離眾生性故。是故如來非眾生。亦非非眾生。何以故。或時演說眾生相故。是故如來非非眾生。  △六釋法非法。 如來非法。何以故。諸法各各有別異相。如來不爾。唯有一相。是故非法。亦非非法。何以故。如來法界故。是故非非法。  △七釋色非色。 如來非色。何以故。十色入所不攝故。是故非色。亦非非色。何以故。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是故非非色。  △八釋長非長。 如來非長。何以故。斷諸色故。是故非長。亦非非長。何以故。一切世間無有能見頂髻相故。是故非非長。  △九釋短非短。 如來非短。何以故。久已遠離憍慢結故。是故非短。亦非非短。何以故。為瞿師羅長者示三尺身故。是故非非短。 【疏】於第九短非短門中.云現三尺身者。河西云。其家無兒。產一子.長三尺而死.父母悲苦失性。佛現兒像。父母見子.還得本心。謂兒言.我言汝死.汝何處來。答言從死處來.因緣暫會。身屬眾緣.四大假合。徧觀眾緣.何者是身。種種說法.惑心即斷。便現三尺佛身光明色相.長者得阿那含。  △十釋相非相。 如來非相。何以故。久已遠離諸相相故。是故非相。亦非非相。何以故。善知諸相故。是故非非相。  △十一釋心非心。 如來非心。何以故。虛空相故。是故非心。亦非非心。何以故。有十力心法故。亦能知他眾生心故。是故非非心。  △十二釋非有為無為。 如來非有為。何以故。常樂我淨故。是故非有為。亦非無為。何以故。有來去坐臥示現涅槃故。是故非無為。如來非常。何以故。身有分故。是故非常。  △十三釋非常非無常。 云何非常。以有知故。常法無知。猶如虛空。如來有知。是故非常。云何非常。有言說故。常法無言。亦如虛空。如來有言。是故無常。有姓氏故。名曰無常。無姓之法。乃名為常。虛空常故。無有姓氏。如來有姓。姓瞿曇氏。是故無常。有父母故。名曰無常。無父母者。乃名曰常。虛空常故。無有父母。佛有父母。是故無常。有四威儀。名曰無常。無四威儀。乃名曰常。虛空常故。無四威儀。佛有四儀。是故無常。常住之法。無有方所。虛空常故。無有方所。如來出在東天竺地。住舍婆提。或王舍城。是故無常。以是義故。如來非常。亦非非常。何以故。生永斷故。有生之法。名曰無常。無生之法。乃名為常。如來無生。是故為常。常法無性。有性之法。名曰無常。如來無生無性。無生無性故常。有常之法徧一切處。猶如虛空無處不有。如來亦爾。徧一切處。是故為常。無常之法。或言此有。或言彼無。如來不爾。不可說言是處有。彼處無。是故為常。無常之法有時是有。有時是無。如來不爾。有時是有。有時是無。是故為常。常住之法無名無色。虛空常故。無名無色。如來亦爾。無名無色。是故為常。常住之法無因無果。虛空常故。無因無果。如來亦爾。無因無果。是故為常。常住之法三世不攝。如來亦爾。三世不攝。是故為常。  △十四釋幻非幻。 如來非幻。何以故。永斷一切虛誑心故。是故非幻。亦非非幻。何以故。如來或時分此一身為無量身。無量之身復為一身。出壁直過無有障礙。履水如地。入地如水。行空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聚。雲雷震動。其聲可畏。或為城邑。聚落舍宅。山川樹木。或作大身。或作小身。男身女身。童男女身。是故如來亦非非幻。  △十五釋定非定。 如來非定。何以故。如來於此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示現入於般涅槃故。是故非定。亦非非定。何以故。常樂我淨故。是故如來亦非非定。  △十六釋漏非漏二。初敘意分科。 【疏】非漏非無漏是第十二章而最在後釋.何故爾。佛欲廣釋此章.故留在後。又私謂諸門之中.若漏無漏.凡夫聞之多易解故。又二。初明非有漏.其文極廣。後明非無漏.其文甚少。廣略相望.亦應可見。初非有漏。文為二。先明三漏.後明七漏。  而最在後者。章安明在後之意。私謂下.荊溪明廣釋所以。  △二問何下。隨文釋義二。初明非有漏二。初明三漏。 如來非有漏。何以故。斷三漏故。故非有漏。三漏者。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是名欲漏。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是名有漏。三界無明名無明漏。如來永斷。是故非漏。 【疏】問。何不取三界煩惱為三漏.而取色無色為有漏.通取無明為無明漏。答.佛說無定.或轉三漏以為四流。然作三漏者.欲重故獨為一。色無色小輕.故合為一。無明是根本.通共為一。但數家稱為漏落生死。論家稱為漏失道理。今經意者.只是煩惱.則名為漏。  轉三漏為四流者。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二明七漏二。初懸示二。初列名示義。 【疏】復次一切凡夫下.第二明七漏。一見。二思惟。三根。四惡。五親近。六受。七念。前兩是漏體.後五是漏緣。見是利使。思是鈍使。根是內五根。惡是外惡法。近是惡人。受是受取色欲等法。念是晝夜念念不斷。  明七漏者。文中所列.全依成論。  △二今文下。對辨異同。 【疏】今文無思漏。又惡漏作離漏名。能離是道.所離是惡。  △二初解下。隨釋六。初釋第一見漏二。初敘闕略意。 【疏】初解見漏中.應具十使。但舉疑見者.欲明貪瞋癡慢四使.通於見思五見及疑。但在見諦思惟門中.則為慢攝。  △二文又下。分文正釋二。初分科。 【疏】文又二。先廣明疑心.後別明見使。  △二疑乃下。正釋二。初廣明疑心。 復次。一切凡夫不見有漏。云何凡夫不見有漏。一切凡夫於未來世悉有疑心。未來世中當得身耶。不得身耶。過去世中身本有耶。為本無耶。現在世中是身有耶。是身無耶。若有我者。是色耶。非色耶。色非色耶。非色非非色耶。想耶。非想耶。想非想耶。非想非非想耶。是身屬他耶。不屬他耶。屬不屬耶。非屬非不屬耶。有命無身耶。有身無命耶。有身有命耶。無身無命耶。身之與命有常耶。無常耶。常無常耶。非常非無常耶。身之與命自在作耶。時節作耶。無因作耶。世性作耶。微塵作耶。法非法作耶。士夫作耶。煩惱作耶。父母作耶。我住心耶。住眼中耶。徧滿身中耶。從何來耶。去何至耶。誰生耶。誰死耶。我於過去是婆羅門姓耶。是剎利姓耶。是毘舍姓耶。是首陀羅姓耶。當於未來得何姓耶。我此身者過去之時。是男身耶。是女身耶。畜生身耶。若我殺生。當有罪耶。當無罪耶。乃至飲酒。當有罪耶。當無罪耶。我自作耶。為他作耶。我受報耶。身受報耶。如是疑見。無量煩惱覆眾生心。 【疏】疑乃非見。但疑見相關.故言疑見。  △二別明見使三。初莊嚴。 因是疑見生六種心。決定有我。決定無我。我見我。我見無我。無我見我。我作我受我知。是名邪見。如來永拔如是無量見漏根本。是故非漏。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大涅槃修聖行者。亦得永斷如是諸漏。諸佛如來常修聖行。是故無漏。 【疏】生六種心者.具列諸見。莊嚴云。只是五見。開邊為斷常.故言六。  開邊為斷常者。於五見中.開邊見為斷常二見.故有六也。莊嚴意云。經文但標六種.但是廣明身邊見相。我即身見.有無即邊見。以執此劣解.自謂勝智.復是邪見。  △二開善釋二。初列數。 【疏】開善云。決定有我.決定無我。未是六數.但總唱決定。從我見我下.即是六數。一我見我。二我見無我。三無我見我。四我作。五我受。六我知。  開善所解.則謂經文標釋具足。先標六數。我見下.次釋六種。故其所立全異莊嚴。然六種雖足.要其所歸.只身邊耳。  △二所言下。示義。 【疏】所言六者。一於假我.計有真我.故言我見我。二於假我上.計無此我.故言我見無我。三於陰身上.計有真我.故言無我見我。我作下三種.即十六知見中三。  假我者。攬五陰以立主宰.名為假我。真我者。只是神我耳。  △三河西釋。 【疏】河西以決定有無為二。我見我者.本計有我。入定之時.見妙光明.猶如日月。即以所見.證定有我.故言我見我。我見無我者.計現有我.過未無我.即斷見外道。無我見我.謂諸有情悉無有我。離五陰外.別見有我.如麻麥等。我作我受者.謂始終常有.即是常見。謂我能作因.我能受果.及以能知。  △二釋第三根漏二。初分科。 【疏】從凡夫不能善攝下.三釋根漏。又三。一明凡夫因根起漏。二明菩薩不爾。三結如來無漏。  △二隨釋三。初明凡夫因根起漏。 善男子。凡夫不能善攝五根則有三漏。為惡所牽至不善處。善男子。譬如惡馬。其性狠悷。能令乘者至險惡處。不能善攝此五根者亦復如是。令人遠離涅槃善道至諸惡處。譬如惡象。心未調順。有人乘之不隨意去。遠離城邑至空曠處。不能善攝此五根者亦復如是。將人遠離涅槃城邑。至於生死曠野之處。善男子。譬如佞臣教王作惡。五根侫臣亦復如是。常教眾生造無量惡。善男子。譬如惡子。不受師長父母教勅。則無惡不造。不調五根亦復如是。不受師長善言教勅。無惡不造。善男子。凡夫之人不攝五根。常為地獄畜生餓鬼之所賊害。亦如怨盜害及善人。善男子。凡夫之人不攝五根。馳騁五塵。譬如牧牛。不善守護。犯人苗稼。凡夫之人不攝五根。常在諸有。多受苦惱。 【疏】凡夫如文。  △二明菩薩不爾。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聖行時。常能善調守攝五根。怖畏貪欲瞋恚愚癡憍慢嫉妬。為得一切諸善法故。善男子。若能善守此五根者。則能攝心。若能攝心則攝五根。譬如有人擁護於王則護國土。護國土者則護於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得聞是大涅槃經。則得智慧。得智慧故。則得專念。五根若散。念則能止。何以故。是念慧故。善男子。如善牧者。設牛東西噉他苗稼。則便遮止。不令犯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念慧因緣故。守攝五根。不令馳散。菩薩摩訶薩有念慧者。不見我相。不見我所相。不見眾生及所受用。見一切法同法性相。生於土石瓦礫之相。譬如屋舍。從眾緣生。無有定性。見諸眾生四大五陰之所成立。推無定性。無定性故。菩薩於中不生貪著。一切凡夫見有眾生。故起煩惱。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有念慧故。於諸眾生不生貪著。復次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經者。不著眾生相。作種種法相。善男子。譬如畫師。以眾雜彩畫作眾像。若男若女。若牛若馬。凡夫無知見之。則生男女等相。畫師了知無有男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法異相觀於一相。終不生於眾生之相。何以故。有念慧故。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或時覩見端正女人。終不生於貪著之心。何以故。善觀相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五欲法無有歡樂。不得暫停。如犬囓枯骨。如人持火逆風而行。如篋毒蛇。夢中所得。路邊果樹。多人所擲。亦如段肉。眾鳥競逐。如水上泡。畫水之迹。如織經盡。如囚趣市。猶如假借。勢不得久。觀欲如是多諸過惡。復次。菩薩觀諸眾生為色香味觸因緣故。從昔無數無量劫來常受苦惱。一一眾生。一劫之中所積身骨如王舍城毘富羅山。所飲乳汁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復多四海水。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命終哭泣所出目淚多四大海。盡地草木斬為寸籌以數父母。亦不能盡。無量劫來或在地獄畜生餓鬼。所受行苦不可稱計。摶此大地猶如棗等易可窮極。生死無量不可得盡。菩薩摩訶薩如是深觀一切眾生欲因緣。故受苦無量。菩薩觀是生死行苦。故不失念慧。善男子。譬如世間有諸大眾滿二十五里。王勅一臣持一油鉢。經由中過。莫令傾覆。若棄一渧。當斷汝命。復遣一人拔刀在後。隨而怖之。臣受王教。盡心堅持。經歷爾所大眾之中。雖見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著彼邪欲。當棄所持。命不全濟。是人以是怖因緣故。乃至不棄一渧之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雖見五欲。心不貪著。若見淨色。不生色相。唯觀苦相。乃至識相亦復如是。不作生相。不作滅相。不作因相。觀和合相。菩薩爾時五根清淨。根清淨故。護根戒具。一切凡夫五根不淨。不能善持。名曰根漏。菩薩永斷。是故無漏。 【疏】菩薩下.二明雖復因根不起諸漏。行苦者。二解。一云即三苦中之行苦.此苦最通。二云行是無常.苦但是報.不得為一。言二十五里者.譬二十五有。鉢譬色心。油譬於戒。不棄一滴.譬不犯一戒。王譬佛。臣譬行人。拔刀在後.譬於無常。  行苦者者。即經云。或在地獄畜生餓鬼所受行苦也。此苦最通者。三界皆有故。俱舍云。譬如以睫毛置掌而不覺.若置眼睛上為損極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不得為一者。以無常遷謝.身為苦聚。二事合論.故云行苦。此非三苦中行苦也。  △三結如來無漏。 如來拔出。永斷根本。是故非漏。 【疏】如來拔出下.第三結如來無漏也。  △三釋第四惡漏二。初釋名分科。 【疏】復有離漏下.第四釋惡漏。當體名惡.從治道名離。又二。先明能離之道.後明所離之惡。初又二。先明菩薩修行.後引昔證今。  △二初文下。隨科釋義二。初明能離之道二。初明菩薩能離。 復次。善男子。復有離漏。菩薩摩訶薩欲為無上甘露佛果。故離於惡漏。云何為離。若能修行大涅槃經。書寫受持讀誦解說。思惟其義。是名為離。何以故。善男子。我都不見十二部經能離惡漏如此方等大涅槃經。善男子。譬如良師教諸弟子。諸弟子中有受教者心不造惡。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心不造惡。善男子。譬如世間有善呪術。若有一聞。却後七年不為一切毒藥所中。蛇不能螫。若有誦者。乃至命盡。無有眾惡。善男子。是大涅槃亦復如是。若有眾生一經耳者。却後七劫不墮惡道。若有書寫讀誦解說。思惟其義。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見佛性。如彼聖王得甘露味。善男子。是大涅槃經有如是等無量功德。善男子。若有人能書寫是經。讀誦解說。為他敷演。思惟其義。當知是人真我弟子。善受我教。是我所見。我之所念。是人諦知我不涅槃。隨如是人所住之處。若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房舍田宅。樓閣殿堂。我亦在中常住不移。我於是人常作受施。或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婆羅門梵志。貧窮乞人。云何當令是人得知如來受其所施。善男子。是人或於夜臥夢中夢見佛像。或見諸天沙門之像。國主聖王師子王像。蓮華形像。優曇華像。或見大山。或大海水。或見日月。或見白象。及白馬像。或見父母。得華得果。金銀琉璃。頗梨等寶。五種牛味。爾時當知即是如來受其所施。寤已喜樂。尋得種種所須之物。心不念惡。樂修善法。善男子。是大涅槃悉能成就如是無量阿僧祇等不可思議無邊功德。善男子。汝今應當信受我語。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見我者。欲恭敬我。欲同法性而見於我。欲得空定。欲見實相。欲得修習首楞嚴定。師子王定。欲破八魔。八魔者。所謂四魔。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欲得人中天上樂者。見有受持大涅槃經。書寫讀誦。為他解說。思惟義者。當往親近。依附諮受。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洗手足。布置床席。四事供給。令無所乏。若從遠來。應十由旬路次奉迎。為是經故。所重之物。應以奉獻。如其無者。應自賣身。何以故。是經難遇過優曇華。 【疏】初文有五種法師。而言一經於耳.七劫不墮者。前名字功德品云。若聞常住二字.生生不墮者。聞有多種。若深能思惟.如說行者.即生生不墮。若不能深思惟行者.只得少益。八魔者。舊云。無常等四.各有其因.是為八魔。又一解。煩惱等四.及無常等四.為八。  煩惱等四者。等取陰.死.天子也。  △二引昔證今二。初釋偈文二。初舊人解二。初牒文配義。 善男子。我念過去無量無邊那由他劫。爾時世界名曰娑婆。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諸大眾宣說如是大涅槃經。我於爾時從善友所。轉聞彼佛當為大眾說大涅槃。我聞是已。其心歡喜。欲設供養。居貧無物。欲自賣身。薄福不售。即欲還家。路見一人。而復語言。吾欲賣身。君能買不。其人答言。我家作業。人無堪者。汝設能為。我當買汝。我即問言。有何作業。人無堪能。其人答言。吾有惡病。良醫處藥。應當日服人肉三兩。卿若能以身肉三兩。日日見給。便當與汝金錢五枚。我時聞已。心大歡喜。即復語言。汝與我錢。假我七日。須我事訖。便還相就。其人答言。七日不可。審能爾者。當許一日。善男子。我於爾時即取其錢。還至佛所。頭面禮足。盡其所有而以奉獻。然後誠心聽受是經。我時闇鈍。雖得聞經。唯能受持一偈文句。   如來證涅槃 永斷於生死 若能至心聽 常得無量樂 受是偈已。即便還至彼病人家。善男子。我時雖復日日與三兩肉。以念偈因緣故。不以為痛。日日不廢。足滿一月。善男子。以是因緣。其病得差。我身平復亦無瘡痍。我時見身具足完具。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偈之力尚能如是。何況具足受持讀誦。我見此經有如是利。復倍發心。願於未來得成佛道。字釋迦牟尼。善男子。以是一偈因緣力故。令我今日於大眾中為諸天人具足宣說。善男子。以是因緣。是大涅槃不可思議。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乃是諸佛如來甚深祕密之藏。以是義故。能受持者斷離惡漏。 【疏】善男子我念過去下.第二引昔證今。於中有偈。舊解。上半明果.下半辨因。證涅槃是果.至心聽是因。果中有得離二事。證涅槃是得.永斷是離。因亦有二。至心是修行.無量樂是得果。  △二言得下。簡示樂體二。初舊師約因義解。 【疏】言得樂果者。非常樂果.乃是行因.得因中之樂果。  △二有人下。他人徵二事破。 【疏】有人評之.比太近局.全無所以。若只有此事.何能賣身。復云何聞此而得成佛。  △二觀師釋三。初歎廣敘義。 【疏】觀師云。偈意無量.不可得盡。所該甚廣.義味無竭。且出十義。一三寶。二四諦。三三德。四四德。五生不生等四句。六本有今無偈。七雪山偈。八四悉檀意。九中論偈。十四種佛性。  所該甚廣者。該謂該通。  △二隨義釋通十。初三寶。 【疏】所言偈含三寶者。只如來證涅槃.此一句即是佛法三寶。能證之人是如來.即是佛寶。所證之法是涅槃.即名法寶。永斷一句只是助語。若能至心.即是僧寶。能至心聽.即是秉行之眾.豈非僧寶。但此一句亦得兩望。至心亦得是法寶。至期何處.即是聽法.今且屬僧。得無量樂亦是助句。明三寶者只是兩句。且置兩句。  只是助語者。以證涅槃.必斷生死.故與上句義一.故云助語。下云助句.例此可知。至期何處者。凡云至心.即至到心源.源即三德妙理.期於極果究竟開發。極果是所期之處.故云至期何處。  △二四諦。 【疏】言四諦者。不取諦義.但取行證。證此法者。佛證涅槃.即是證滅。何故知爾。涅槃翻滅.豈非滅諦。永斷於生死.即是除集。集是煩惱及以結業.今生死亦是煩惱及以結業。若能至心聽.即是道諦。由至心聽.故即證道。常得無量樂.即是苦諦。何以故。苦果既遣.便獲樂報。  今生死亦是煩惱等者。以業惑是生死因故。  △三三德。 【疏】三三德者。即是摩醯首羅三目.亦是伊字三點。如來證涅槃.即法身德。永斷於生死.即解脫德。至心聽.即般若德。更須一一釋之。四依品中明三德者。一法身。二解脫。三般若。四相品中不爾。一者涅槃。二者解脫。三者般若。即取涅槃代法身。今此中既云涅槃者.豈非法身。永斷生死是解脫者。有生死.即有累不脫。今既斷除.即是無累.寧非解脫。至心聽即是般若者。由聽法故.能生智慧。智慧既生.寧非般若。不至心者.容可不生。今既至心聽.即能生智。復得法樂自娛.非復世間之樂。  △四四德。 【疏】言四德者。即常樂我淨。如來證涅槃.即常德。問。為將如來為常.涅槃為常。今明人法皆常。故前文云。以法常故.人亦是常。永斷.即淨德。生死是可惡.不淨充盈。既除不淨.便得淨法.豈非淨德。至心聽.即我德。由我能聽.無我誰聽。常得無量樂.自是樂德。亦云復是重明常德。  △五生不生偈。 【疏】生不生等四句者。前已委悉解竟.今不復釋(云云)。  今不復釋下云云者。指前疏文。  △六本有今無偈。 【疏】應本有今無偈者。如來證涅槃.即本無今有。未證涅槃.即是本無。今既證竟.即是今有。永斷生死.即是本有今無。如來未斷生死之時.由有煩惱.即本有義。既證法身.無復煩惱.豈非今無。下之兩句不可分張。只此三世是無有是處.故直合是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何者是三世法耶。只證此法涅槃常果.即是三世無有是處。  直合等者。以下兩句只是一義.故向云不可分張也。只證此法下.以證常故.故無三世。然此但以今偈上半.對前四句.其義已周。故知言至心聽等.只是明聽受今偈二句.前偈四句.所詮之法耳。  △七雪山偈。 【疏】雪山偈者。文小交加.須善分別。上半不應此中文義.但取下半。而復不全應今四句.但應今兩句。生滅滅已.即是永斷於生死。寂滅為樂.即是常得無量樂。此兩偈相望.互有所無。此偈望彼.即無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彼偈望此.即無如來證涅槃。  △八四悉檀。 【疏】若能至心聽.亦應四悉。如來證涅槃.即第一義。有時說涅槃為第一義。永斷於生死.即對治。論中云。以三觀治三漏。今正斷生死.豈非對治。若能至心聽.即是世界。世界之中.或言有我.或言無我.皆當至心領受此我無我。常得無量樂.即各各為人。論中云。一法分為兩種說之。為計我者.即說無我。計無我者.即說有我。著苦說樂.執樂說苦。今此為除計無常苦者.故明常樂等法。  亦應四悉者。大論第一云有四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違背。三觀治三漏者。慈心.不淨.因緣.三觀也。瞋恚.貪欲.愚癡.三漏也。廣如大論明對治悉檀中說。或言有我等者。大論明世界悉檀云。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法性實際.世界故無.第一義故有。即各各為人者。得樂是生善義故。  △九中論偈。 【疏】中論偈者。因緣所生法.即如來證涅槃。涅槃只是因緣之法。若非因緣.即成性義。我說即是空.是永斷生死。既斷生死.故得是空。亦名為假名者.即是至心聽。若有假我.方能聽受。亦是中道義.即是常得無量樂。中道即是非有非無.亦是非常非無常.結之為常。無苦無樂.結為大樂。今此常樂.即是中道之常樂也。  涅槃只是因緣法者。如經云。四法是涅槃近因緣也。謂近善知識等。即成性義者。即同外道計自然性也。  △十四種佛性。 【疏】四種佛性者。除正因性。但取果果因因四緣佛性。如來證涅槃.即是果果性。故下文云。果果者謂大涅槃。永斷生死即因因性。下文云。因因者.十二因緣所生之法.亦斷十二因緣。煩惱盡者。生觀智解.豈非因因。至心聽者.即了因性。三十七品六度四等.並是了因。常得無量樂.是菩提果。以常樂故.豈非果性。  四種佛性下.言除正因等者。准下配釋.即是一果果.二因因.三了因.四果性。今云除正因.至四緣佛性者。恐文誤.以偈明證得.故無正因義.正因在迷故。亦斷十二等者。亦.纔也。纔猶僅得.惑僅盡故屬因.究竟盡屬果也。  △三觀師下。結示該博。 【疏】觀師云。聊爾思惟.即便得此十科大義。是故當知.其理無量.非可述盡。  △二前梵下。釋不痛。 【疏】前梵行中言痛.此中云不痛。舊解云。只是淺深(云云)。  只是淺深者。前品猶是淺位菩薩.今不痛即深位菩薩。  △二明所離之惡。 所謂惡者。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毒蛇住處。惡刺土地。懸崖嶮岸。暴水洄澓。惡人惡國。惡城惡舍。惡知識等。如是等輩。若作漏因。菩薩即離。若不能作則不遠離。若增有漏則便離之。若不增者則不遠離。若作惡法則便離之。若能作善則不遠離。云何為離。不持刀杖。常以正慧方便而遠離之。是故名為正慧遠離。為生善法則離惡法。菩薩摩訶薩自觀其身。如病如瘡。如癰如怨。如箭入體。是大苦聚。悉是一切善惡根本。是身雖復不淨如是。菩薩猶故瞻視將養。何以故。非為貪身。為善法故。為於涅槃。不為生死。為常樂我淨。不為無常無樂我淨。為菩提道。不為有道。為於一乘。不為三乘。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微妙之身。不為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身。為法輪王。不為轉輪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常當護身。何以故。若不護身。命則不全。命若不全。則不能得書寫是經。受持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是故菩薩應善護身。以是義故。菩薩得離一切惡漏。善男子。如欲渡水。善護船筏。臨路之人。善護良馬。田夫種植。善護糞穢。如為瘥毒。善護毒蛇。如人為財。護旃陀羅。為壞賊故。養護健將。亦如寒人愛護於火。如癩病者求於毒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見是身無量不淨具足充滿。為欲受持大涅槃經故。猶好將護。不令乏少。菩薩摩訶薩觀於惡象及惡知識等無有二。何以故。俱壞身故。菩薩摩訶薩於惡象等心無怖懼。於惡知識生畏懼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是惡象等唯壞一身。惡知識者壞無量善身。無量善心。是惡象等唯能破壞不淨臭身。惡知識者能壞淨身及以淨心。是惡象等能壞肉身。惡知識者壞於法身。為惡象殺。不至三趣。為惡友殺。必至三趣。是惡象等但為身怨。惡知識者為善法怨。是故菩薩常當遠離諸惡知識。如是等漏。凡夫不離。是故生漏。菩薩離之。則不生漏。菩薩如是。尚無有漏。況於如來。是故非漏。 【疏】次明所離之惡。謂惡象惡馬.諸惡獸等能害人者。能生惡念.動身口惡。惡城惡舍無情之物.何能為惡。如在邊城.持弓執箭.警柝遏道.豈不生人殺害心耶。惡舍亦爾。此是惡緣。惡知識者。甘談詐媚.巧言令色。牽人作惡.是故須離。  警柝.他各反。周易。重門擊柝.以待暴客。左傳。魯擊柝.聞於邾。鄭玄曰。手持兩木以相敵.是為擊柝.守備警戒。漢書中宮衛城門.擊刁斗.傳五更.衛士周廬.擊柝皆談(按。疑為擊木柝護)。論語.巧言令色鮮矣仁。  △四釋第五親近漏。 云何親近漏。一切凡夫受取衣食臥具醫藥。為身心樂。求如是物。造種種惡。不知過患。輪迴三趣。是故名漏。菩薩摩訶薩見如是過。則便遠離。若須衣時。即便受取。不為身故。但為於法。不長憍慢。心常卑下。不為嚴飾。但為羞恥。障諸寒暑。惡風惡雨。惡蟲蚊虻。蠅蚤蝮螫。雖受飲食。心無貪著。不為身故。常為正法。不為膚體。但為眾生。不為憍慢。為身力故。不為怨害。為治饑瘡。雖得上味。心無貪著。受取房舍。亦復如是。貪慢之結不令居心。為菩提舍。遮止結賊。障惡風雨。故受屋舍。求醫藥者。心無貪慢。但為正法。不為壽命。為常命故。善男子。如人病瘡。為酥麨途。以衣裹之。為出膿血。酥麨途傅。為愈瘡故。以藥坌之。為惡風故。在深屋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身是瘡。故以衣覆。為九孔漏。求索飲食。為惡風雨。受取房舍。為四毒發。求覓醫藥。菩薩受取四種供養。為菩提道。非為壽命。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我若不受是四供養。身則磨滅。不得堅牢。若不堅牢。則不忍苦。若不忍苦。則不能得修習善法。若能忍苦。則得修習無量善法。我若不能堪忍眾苦。則於苦受生瞋恚心。於樂受中生貪著心。若求樂不得。則生無明。是故凡夫於四供養生於有漏。菩薩摩訶薩能深觀察。不生於漏。是故菩薩名為無漏。云何如來當名有漏。是故如來不名有漏。 【疏】次釋第五親近漏。如文。  經若須衣(至)受取者。佛言施時不取.後頓難得。仲尼曰。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經為四毒發者。四大不調.能害身命.故名毒也。  △五釋第六受漏三。初釋惡覺即受。 復次善男子。一切凡夫雖善護身。心猶故生於三種惡覺。以是因緣。雖斷煩惱。得生非想非非想處。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於大海。垂至彼岸。沒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垂盡三有。還墮三途。何以故。無善覺故。何等善覺。所謂六念處。凡夫之人善心羸劣。不善熾盛。善心羸故。慧心薄少。慧心薄故。增長諸漏。菩薩摩訶薩慧眼清淨。見三覺過。知是三覺有種種患。常與眾生作三乘怨。三覺因緣乃令無量凡夫眾生不見佛性。無量劫中生顛倒心。謂佛世尊無常樂我。唯有一淨。如來畢竟入於涅槃。一切眾生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顛倒心故言有常樂我淨。實無三乘。顛倒心故言有三乘。一實之道真實不虛。顛倒心故言無一實。是三惡覺常為諸佛及諸菩薩之所呵責。是三惡覺常害於我。或亦害他。有是三覺。一切諸惡常來隨從。是三覺者即是三縛。連綴眾生無邊生死。菩薩摩訶薩常作如是觀察三覺。菩薩或時有因緣故。應生欲覺。默然不受。譬如端正淨潔之人不受一切糞穢不淨。如熱鐵丸人無受者。如婆羅門性不受牛肉。如飽滿人不受惡食。如轉輪王不與一切旃陀羅等同坐一床。菩薩摩訶薩惡賤三覺。不受不味。亦復如是。何以故。菩薩思惟。眾生知我是良福田。我當云何受是惡法。若受惡覺。則不任為眾生福田。我自不言是良福田。眾生見相。便言我是。我今若起如是惡覺。則為欺誑一切眾生。我於往昔以欺誑故。無量劫中流轉生死。墮三惡道。我若惡心受人信施。一切天人及五通仙悉當證知而見呵責。我若惡覺受人信施。或令施主果報減少。或空無報。我若惡心受檀越施。則與施主而為怨讐。一切施主恒於我所起赤子想。我當云何欺誑於彼而生怨想。何以故。或令施主不得果報。或少果報。我常自稱為出家人。夫出家者不應起惡。若起惡者則非出家。出家之人身口相應。若不相應則非出家。我棄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出家修道。正是修習諸善覺時。非是修習不善覺時。譬如有人入海求寶。不取真珠。直取水精。亦如有人棄妙音樂。遊戲糞穢。如捨寶女。愛念婢使。如棄金器而用瓦盂。如棄甘露。服食毒藥。如捨親舊賢善良醫。反從怨憎求藥自療。我亦如是。捨離大師如來世尊甘露法味。而服魔怨種種惡覺。人身難得如優曇華。我今已得。如來難值過優曇華。我今已值。清淨法寶難得見聞。我今已聞。猶如盲龜值浮木孔。人命不停。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云何縱心令住惡法。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云何恃怙而生憍慢。猶如惡鬼伺求人過。四大惡鬼亦復如是。常來伺求我之過失。云何當令惡覺發起。譬如朽宅垂崩之屋。我命亦爾。云何起惡。我名沙門。沙門之人名覺善覺。我今乃起不善之覺。云何當得名為沙門。我名出家。出家之人名修善道。我今行惡。云何當得名為出家。我今名為真婆羅門。婆羅門者名修淨行。我今乃行不淨惡覺。云何當得名婆羅門。我今亦名剎利大姓。剎利姓者能除怨敵。我今不能除惡怨敵。云何當得名剎利姓。我名比丘。比丘之人名破煩惱。我今不破惡覺煩惱。云何當得名為比丘。世有六處。難可值遇。我今已得。云何當令惡覺居心。何等為六。一佛世難值。二正法難聞。三怖心難起。四中國難生。五人身難得。六諸根難具。如是六事。難得已得。是故不應起於惡覺。菩薩爾時修行如是大涅槃經。常勤觀察是諸惡心。一切凡夫不見如是惡心過患。故受三覺。名為受漏。菩薩見已。不受不著。放捨不護。依八聖道推之令去。斬之令斷。是故菩薩無有受漏。云何當言如來有漏。以是義故。如來世尊非是有漏。 【疏】復次一切凡夫下.第六釋受漏。文云覺.覺即受也。聖行品云。受為覺相。因三受後.起三煩惱.故名受漏。  因三受起三煩惱者。即依苦受起瞋.樂受起貪.不苦不樂起癡。北遠疏云。一是欲覺.思求一切可意之事。二是瞋覺.亦名恚覺.念他違己.思欲瞋彼。三者惱覺.亦名害覺.念欲加害。經連綴.張衛反。說文。綴.合著也。經云何恃怙。恃.負也。怙.賴也。  △二其中下。示沙門等義。 【疏】其中復釋沙門等名。皆有多義.不可定執。  △三此中下。辨六難同異二。初正辨異。 【疏】此中六難與上純陀有異。上以檀為難.哀歎品以羅漢果為難.此中以怖心為難。  △二何故下。釋異意二。初問。 【疏】何故三處辨難.而五同一異。  △二純陀下。釋。 【疏】純陀品對俗.故云最後檀難。哀歎對道.故羅漢難。此中通對著有凡夫.故怖心難。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四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五   (按。三德指歸缺第十五卷。唐行滿道暹二師.各有涅槃私記十卷.即三德指歸之所本也。謹采滿暹二師之文以補之。) 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三(會疏卷第二十一)  △六釋第七念漏二。初分科。 【疏】德王品之三。起卷。釋第七念漏。又二。先明漏相。次明菩薩無漏.能斷念漏。  △二行心下。隨釋二。初明漏相。 復次善男子。凡夫若遇身心苦惱。起種種惡。若得身病。若得心病。令身口意作種種惡。以作惡故。輪迴三趣。具受諸苦。何以故。凡夫之人無念慧故。是故生於種種諸漏。是名念漏。 【疏】行心邪念為漏。理應具三受中生念漏.今偏據苦中生念漏.起貪瞋等過。  滿曰。行心邪念者。餘之四心非不造漏。以行心細故.名之為念.能造諸漏也。經云作種種惡者。謂起十惡業道也。  暹曰。經云無念慧者。念中無慧故也。偏據苦中生念者。今之念偏於四心中.偏據行心麤故。亦是行心中細.剎那剎那常起.故屬行心。於三受中偏據苦受.餘三心二受非無念漏.心稍輕微.且不論之。又由餘三心二受助成行心故爾。起貪嗔等者。具十惡業.故云作種種惡。  △二明菩薩無漏二。初分科。 【疏】菩薩下.第二明菩薩無漏。又三。法.譬.結。  △二隨釋三。初法。 菩薩摩訶薩常自思惟。我從往昔無數劫來。為是身心造種種惡。以是因緣流轉生死。在三惡道具受眾苦。遂令我遠三乘正路。菩薩以是惡因緣故。於己身心生大怖畏。捨離眾惡。趣向善道。 【疏】初少許法說。正明菩薩思惟能斷念漏.凡夫愚人不能思惟.令其漏滅。  滿曰。經云趣向善道者。即是菩薩怖於生死.能修八正道也。  暹曰。初少許法說者。譬說八文.法但一段.名為少許。  △二譬二。初分科。 【疏】從譬如有王下.第二譬說。為二。先譬次合。初譬者。說之不同.或七八九。望下合文應是八譬。一四蛇。二五旃陀羅。三詐親。四聚落。五六賊。六大河。七草筏。八到岸。束八為三。初六譬道緣。次一譬修道。後一譬得果。  滿曰。初六譬道緣.謂為修道之強緣.觀於四大五陰等以為空聚。為被末代.從於凡夫修於事觀.皆以涅槃心修二鳥雙遊。能知常無常理.故云緣也。次一譬修道者。以無作四十七品.依之而得.以為其因.因能趣果.故云到岸也。  暹曰。初六譬道緣者。若能深心思惟.得入方便道.名為道緣。  △二初言下。隨釋二。初譬八。初四蛇。 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養食。瞻視臥起。摩洗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當準法戮之都市。爾時其人聞王切令。心生惶怖。捨篋逃走。 【疏】初言王者。三解。一云。佛說眾生身中四大。二云。無明能構眾生四大之身。三云。此經詮眾生四大。各相違害.譬之如蛇。篋譬一身。養食譬摩洗。準法者。依所作惡.品有輕重。戮之都市者。斷善根.絕慧命.其事顯然.故云都市。切令者。敦惡莫作.誡善奉行。逃走者。若得真解.彰顯而去。今初伏惑.故言逃走。  滿曰。無明能構眾生者。謂無明為王.四大喻四蛇也。品有輕重者。或破初戒為重.餘三為輕。四重為重.已下為輕等也。若得真解者.初住之位也。今初伏惑.故言逃走者。善根微弱.煩惱惑強.喻之如逃也。  暹曰。無明能構眾生四大者。由無明構造.養育此身.所以無明譬之如王。餘二解非無一意.稍不順經。顯然者。斷非私隱.故云顯然。  △二五旃陀羅。 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其人迴顧見後五人。遂疾捨去。 【疏】次王時復遣下.五旃陀羅.用譬五陰。刀譬無常苦。迴顧者。欣涅槃為逃走.厭生死為迴顧。  滿曰。厭生死為迴顧者。非謂境本生死為迴。以怖故迴.迴而復顧也。  暹曰。為迴顧者。此即走中迴顧也。  △三詐親。 是時五人以惡方便。藏所持刀。密遣一人。詐為親善。而語之言。汝可還來。 【疏】三是時五人下.詐親譬。藏刀者。以虛妄我.覆於無我。妄樂覆苦。密遣一人.一人譬愛。五陰行心.有此貪愛。能惑眾生.故言詐親。  滿曰。藏刀者。謂藏正慧之刀.說於邪我。故云覆於無我.無我即空慧也。  △四聚落。 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中。闚視諸舍都不見人。執諸缻器悉空無物。既不見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 【疏】四其人不信下.聚落譬。譬於五根。五根即是識所棲託.如人居聚落。缻器者。舊云。是重口罌.譬五根重沓。字書為洪音。既不見人.即人空。求物不得.即法空。坐地者.安心空境。  滿曰。經缻器.缻字下江反。說文。似甖.長頸.受十升也。安心空境者。用四念處觀也。五根即是識所栖託者。以清淨四大為識所託也。  暹曰。五根至棲託者。五根取境.流入意地。是故五根為識棲託。即人空者。於外凡位中修習人空觀.方便也。安心空境者。安心念處境也。  △五六賊。 聞空中聲。咄哉男子。此聚空曠。無有居民。今夜當有六大賊來。汝設遇者。命將不全。汝當云何而得免之。爾時其人恐怖遂增。復捨而去。 【疏】五聞空中聲下.六賊譬.譬於六塵能劫善財。空聲譬於聞佛教中.說有六塵。夜來者。無明闇心.蔽此六塵。  暹曰。經云咄哉男子者。驚覺令發也。六塵能劫善財者。正由內六根取境.致令失財。若內根不出.塵則不入。今偏名塵為賊也。無明闇心者。由無明闇.為六塵蔽。  滿曰。六賊譬於六塵者。六塵非賊.由內六根.六塵得入.名之為賊也。經云復捨而去者。恐為六塵所染.即修八正.故云而去也。能劫善財者.世出世之善財也。  △六大河。 路值一河。河水漂急。無有船筏。以怖畏故。 【疏】六路值一河下.譬遇惑流。但諸眾生恒在煩惱.那忽云值一。然都未修道.則不知惑過。今始研心.知其為礙.故名為值。斷常衝擊.譬之漂急。乏戒定慧.故無船筏。  滿曰。經云路值一河者。以惑多故.常在生死。今修八正.被生死礙.故云值也。經云無有船筏者。筏字肤目反。論語。乘桴浮於海。馬融曰。桴編竹木也。大者曰筏.小者曰桴。桴音返于反。江南名潬.文佳反。經文從木.作非體也。  暹曰。斷常衝擊者。於五陰上更起斷常.名為漂急。漂字去聲呼。  △七草筏。 即取種種草木為筏。復更思惟。我設住此。當為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者及六大賊之所危害。若渡此河。筏不可依。當沒水死。寧沒水死。終不為彼蛇賊所害。即推草筏置之水中。身倚其上。運手動足。截流而去。 【疏】七即取種種下.筏譬修道。運手動足譬道用。筏不可依。慮善微弱.不能勝濟。身倚者。心依此善.截流而去。草木譬眾善法。兩手譬權實二智。兩足譬戒定二善。  滿曰。筏不可依者。正修道品未到彼岸.猶在中流.恐不得過也。兩手譬權實二智者。以俗諦為權智.真諦為實智.即是圓一體權實也。運手動足譬道用者。以戒定慧等.正是修觀功能.名之為用也。  暹曰。筏不可依者.初心恐道品微弱故云也。譬眾善法者.諸助涅槃善法也。兩手譬權實二智者。觀俗名權智.觀真名實智。戒定二法.對上二智。三學具足道品之法.此三攝盡。經云截流而去者.漸漸入無漏也。  △八到岸。 即達彼岸。安隱無患。心意泰然。恐怖消除。 【疏】八即達彼岸下.譬得涅槃果。在此在流.多有所畏。既度到果.必無所怖。  暹曰。在此在流者。未斷生死煩惱為此岸。菩薩修行.伏惑未斷.及未至極果.俱名中流。今又文八譬.通於四教二乘菩薩所觀。  △二合八。初四蛇。 菩薩摩訶薩得聞受持大涅槃經。觀身如篋。地水火風如四毒蛇。見毒觸毒。氣毒齧毒。一切眾生遇是四毒。故喪其命。眾生四大亦復如是。或見為惡。或觸為惡。或氣為惡。或齧為惡。以是因緣。遠離眾善。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四毒蛇有四種姓。所謂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是四大蛇亦復如是有四種性。堅性濕性熱性動性。是故菩薩觀是四大與四毒蛇同其種性。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是四大如四毒蛇。云何為觀。是四毒蛇常伺人便。何時當視。何時當觸。何時當噓。何時當齧。四大毒蛇亦復如是。常伺眾生求其短缺。若為四蛇之所殺者。終不至於三惡道中。若為四大之所殺害。必至三惡。定無有疑。是四毒蛇雖復瞻養。亦欲殺人。四大亦爾。雖常供給。亦常牽人造作眾惡。是四毒蛇。若一瞋者則能殺人。四大之性亦復如是。若一大發亦能害人。是四毒蛇雖同一處。四心各異。四大毒蛇亦復如是。雖同一處性各別異。是四毒蛇。雖復恭敬難可親近。四大毒蛇亦復如是。雖復恭敬亦難親近。是四毒蛇若害人時。或有沙門婆羅門等。若以呪藥則可療治。四大殺人。雖有沙門婆羅門等神呪良藥。皆不能治。如自喜人。聞四毒蛇氣臭可惡。則便遠離。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聞四大臭即便遠離。爾時菩薩復更思惟四大毒蛇。生大怖畏。背之馳走。修八聖道。 【疏】次合八譬。初合四蛇.即是四大。大有內外.內身四大正合四蛇。四大共造眼根.合見毒。共造身根.合觸毒。共造鼻根.合氣毒。共造舌根.合齧毒。  暹曰。次合八譬者。一一合文皆先云觀身如篋等.次皆云菩薩觀是四等通於毒蛇等。尋文可見。四大有內外者。外四大與內四大同.故但合內。  △二五旃陀羅。 五旃陀羅者即是五陰。云何菩薩觀於五陰如旃陀羅。旃陀羅者。常能令人恩愛別離。怨憎集會。五陰亦爾。令人貪近不善之法。遠離一切淳善之法。復次善男子。如旃陀羅種種器仗以自莊嚴。若刀若楯。若弓若箭。若鎧若矟能害於人。五陰亦爾。以諸煩惱牢自莊嚴。害諸癡人令墮諸有。善男子。如旃陀羅。有過之人得便害之。五陰亦爾。有諸結過常能害人。是故菩薩深觀五陰如旃陀羅。復次菩薩觀察五陰如旃陀羅。旃陀羅人無慈憫心。怨親俱害。五陰亦爾。無慈憫心。善惡俱害。如旃陀羅惱一切人。五陰亦爾。以諸煩惱常惱一切生死眾生。是故菩薩觀於五陰如旃陀羅。復次菩薩觀察五陰如旃陀羅。旃陀羅人常懷害心。五陰亦爾。常懷諸結惱害之心。如人無足刀杖侍從。當知必為旃陀羅人之所殺害。眾生亦爾。無足無刀。無有侍從。則為五陰之所賊害。足名為戒。刀名為慧。侍從名為善知識。無此三事。故為五陰之所賊害。是故菩薩觀於五陰如旃陀羅。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察五陰過旃陀羅。何以故。眾生若為五旃陀羅之所殺者不墮地獄。為陰殺者則墮地獄。以是義故。菩薩觀察五陰過旃陀羅。作是觀已。而作願言。我寧終身近旃陀羅。不能暫時親近五陰。旃陀羅者。唯能害於欲界癡人。是五陰賊徧害三界凡夫眾生。旃陀羅人唯能殺戮有罪之人。是五陰賊。不問眾生有罪無罪。悉能害之。旃陀羅人不害衰老婦女稚小。是五陰賊。不問眾生老小女弱一切悉害。是故菩薩深觀五陰過旃陀羅。是故發願。寧當終身近旃陀羅。不能暫時親近五陰。復次善男子。旃陀羅者。唯害他人。終不自害。五陰之賊自害害他。旃陀羅人可以善言錢財寶貨求而得脫。五陰不爾。不可強以善言誘喻錢財寶貨求而得脫。旃陀羅人於四時中不必常殺。五陰不爾。常於念念害諸眾生。旃陀羅人唯在一處。可有逃避。五陰不爾。徧一切處。無可逃避。旃陀羅人雖復害人。害已不隨。五陰不爾。殺眾生已。隨逐不離。是故菩薩寧以終身近旃陀羅。不能暫時親近五陰。有智之人以善方便得脫五陰。善方便者。即八聖道。六波羅蜜。四無量心。以是方便而得解脫。身心不為五陰所害。何以故。身如金剛。心如虛空。是故身心難可沮壞。以是義故。菩薩觀陰成就種種諸不善法。生大怖畏。修八聖道。亦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羅。涉路而去。無所顧留。 【疏】次合五旃陀。如文。  △三詐親。 詐親善者。名為貪愛。菩薩摩訶薩深觀愛結如怨詐親。若知實者則無能為。若不知者。必為所害。貪愛亦爾。若知其性。則不能令眾生輪轉生死苦中。若不知者。輪迴六趣。具受眾苦。何以故。愛之為病。難捨離故。如怨詐親難可遠離。怨詐親者常伺人便。令愛別離。怨憎合會。愛亦如是。令人遠離一切善法。近於一切不善之法。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深觀貪愛如怨詐親。見不見故。聞不聞故。如凡夫人見生死過。雖有智慧。以癡覆故。後還不見。聲聞緣覺亦復如是。雖見不見。雖聞不聞。何以故。以愛心故。所以者何。見生死過。不能疾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觀此愛結如怨詐親。云何名為怨詐親相。如怨不實。詐現實相。不可親近。詐現近相。實是不善。詐現善相。實是不愛。詐為愛相。何以故。常伺人便。欲為害故。愛亦如是。常為眾生非實詐實。非近詐近。非善詐善。非愛詐愛。常誑一切輪迴生死。以是義故。菩薩觀愛如怨詐親。怨詐親者但見身口。不覩其心。是故能誑。愛亦如是。唯為虛誑。實不可得。是故能惑一切眾生。怨詐親者有始有終。易可遠離。愛不如是。無始無終。難可遠離。怨詐親者遠則難覺。近則易知。愛不如是。近尚難知。況復遠耶。以是義故。菩薩觀愛過於詐親。一切眾生以愛結故遠大涅槃。近於生死。遠常樂我淨。近無常苦無我不淨。是故我於處處經中說為三垢。於現在事。以無明故。不見過患。不能捨離。愛怨詐親終不能害有智之人。是故菩薩深觀此愛生大怖畏。修八聖道。猶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羅及一詐親。涉路不迴。 【疏】三合詐親。親只是愛.愛能諛諂.誘害眾生。但前三心不能生愛.唯行心中能生親愛。然此五陰盡能為惡。但起愛取.要在行心.故云一怨。文云。怨詐親者.有始有終。愛心不爾.無始無終。復有二義。一者如十二緣.猶如車輪.無有始終。愛心亦爾.無有始終。然十二因緣復有始終.即無明為始.老死為終。言無始終義者。求愛來處.永不可得.即無始義。去處無從.復是無終。  滿曰。但前三心者。色等麤故.未能生染。行心細故.念念生著.名之為愛也。  暹曰。誘引眾生者。修觀慧時.方知誘引。但前三心者。受想識三心也。無明為始者。此約一期報身以說。經云三垢者。貪瞋癡三垢也。  △四聚落。 空聚落者即內六入。菩薩摩訶薩觀是六入空無所有。猶如空聚。如彼怖人既入聚已。乃至不見有一居人。徧捉缻器不得一物。菩薩亦爾。諦觀六入。空無所有。不見眾生一物之實。是故菩薩觀內六入。空無所有。如彼空聚。善男子。彼空聚落。群賊遠望。終不生於空虛之想。凡夫之人亦復如是。於六入聚不生空想。以其不能生空想故。輪迴生死。受無量苦。善男子。群賊既至。乃生空想。菩薩亦爾。觀此六入常生空想。生空想故。則不輪迴生死受苦。菩薩摩訶薩於此六入常無顛倒。無顛倒故。是故不復輪迴生死。復次善男子。如有群賊入此空聚。則得安樂。煩惱諸賊亦復如是。入此六入則得安樂。如賊住空聚。心無所畏。煩惱群賊亦復如是。住是六入亦無所畏。如彼空聚乃是師子虎狼種種惡獸之所住處。是內六入亦復如是。一切眾惡煩惱惡獸之所住處。是故菩薩深觀六入空無所有。純是一切不善住處。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內六入。空無所有如彼空聚。何以故。處誑不實故。空無所有。作有想故。實無有樂。作樂想故。實無有人。作人想故。內六入者亦復如是。空無所有而作有想。實無有樂而作樂想。實無有人而作人想。唯有智人乃能知之。得其真實。復次善男子。如空聚落。或時有人。或時無人。六入不爾。一向無人。何以故。性常空故。智者所知。非是眼見。是故菩薩觀內六入多諸怨害。修八聖道。不休不息。猶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善及六大賊。怖著正路。 【疏】次合第四空聚落者。即內六入。外世間聚.人所住處.無人故空。六根即是我之棲託.求不可得故空。如人望舍.謂內有人.比至進覓.都不見有。菩薩亦爾。觀於六根.皆空無我。但此六入即為六根.并外六塵.內外十二。六根亦名六情.亦云六識。根以能生為義.情從生識得名。然六根無情.識即有情。從能受名.故云六情。識取和會。根塵和會.故能生識。  暹曰。如人望舍者。初心修觀.觀於五陰。未見陰理.猶如望舍。六根無情者。清淨四大.名為無情。  滿曰。比至進覓都不見有者.謂觀慧故也。六根亦名六情等者。此且一往通論。若依法相.根約能生.情約染著.識約了別.故是不同也。  △五六賊。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如六大賊能劫一切人民財寶。是六塵賊亦復如是。能劫一切眾生善財。如六大賊若入人舍。則能劫奪現家所有。不擇好惡。令巨富者忽爾貧窮。是六塵賊亦復如是。若入人根。則能劫奪一切善法。善法既盡。貧窮孤露。作一闡提。是故菩薩諦觀六塵如六大賊。復次善男子。如六大賊欲劫人時要因內人。若無內人則便中還。是六塵賊亦復如是。欲劫善法。要因內有眾生知見常樂我淨不空等相。若內無有如是等相。六塵惡賊則不能劫一切善法。有智之人內無是相。凡夫則有。是故六塵常來侵奪善法之財。不善護故。為其所劫。護者名慧。有智之人能善防護。故不被劫。是故菩薩觀是六塵。如六大賊等無差別。復次善男子。如六大賊能為人民身心苦惱。是六塵賊亦復如是。常為眾生身心苦惱。六大賊者。唯能劫人現在財物。是六塵賊常劫眾生三世善財。六大賊者夜則歡樂。六塵惡賊亦復如是。處無明闇則得歡樂。是六大賊唯有諸王乃能遮止。六塵惡賊亦復如是。唯佛菩薩乃能遮止。是六大賊。凡欲劫奪。不擇端正。種姓聰哲。多聞博學。豪貴貧賤。六塵惡賊亦復如是。欲劫善法。不擇端正乃至貧賤。是六大賊。雖有諸王截其手足。猶故不能令其心息。六塵惡賊亦復如是。雖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截其手足。亦不能令不劫善法。如勇健人乃能摧伏是六大賊。諸佛菩薩亦復如是。乃能摧伏六塵惡賊。譬如有人多諸種族。宗黨熾盛。則不為彼六賊所劫。眾生亦爾。有善知識。不為六塵惡賊所劫。是六大賊。若見人物則能偷劫。六塵不爾。若見若知。若聞若嗅。若觸若覺。皆悉能劫。六大賊者。唯能劫奪欲界人財。不能劫奪色無色界。六塵惡賊則不如是。能劫三界一切善寶。是故菩薩諦觀六塵過彼六賊。作是觀已。修八聖道。直往不迴。如彼怖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善及六大賊。捨空聚落。涉路而去。 【疏】次合第五六賊.即是六塵。賊從外來.劫人資財。六塵之賊.劫人善法。但此六塵生三種法。四事能生細煩惱者.名為四微。所生者麤.故名四大。言四事者.色香味觸。四大各四.亦不具四。五事生者.名為五欲。言五事者.足一聲塵。六事生者.即名六塵。塵是滓累之名。  滿曰。經云涉路而去者。譬修八正.從因至果.到於彼岸也。生三種法者.謂四事五事六事等法也。名為四微者.約能生得名也。所生者麤故名四大者.此言應到能告麤也。四大各四亦不具四者.如風大無色及觸等二.又約強弱論四三二等也。五事者足一聲塵者.前四微成五事也。  暹曰。亦不具四者。地具四微.其力薄故。水具三微.無香。火具二微.無香味。風但一觸.力最大故。此由外人所計。若佛法中.一大皆具四微。塵是滓累者.二乘為變易六塵滓累喆(音哲)。  △六大河。 路值一河者即是煩惱。云何菩薩觀此煩惱猶如大河。如彼駛河能漂香象。煩惱駛河亦復如是。能漂緣覺。是故菩薩深觀煩惱猶如駛河。深難得底。故名為河。邊不可得。故名為大。其中多有種種惡魚。煩惱大河亦復如是。唯佛菩薩能得底故。故名極深。唯佛菩薩得其邊故。故名廣大。常害一切癡眾生故。故名惡魚。是故菩薩觀此煩惱猶如大河。如大河水能長一切草木叢林。煩惱大河亦復如是。能長眾生二十五有。是故菩薩觀此煩惱猶如大河。譬如有人墮大河水無有慚愧。眾生亦爾。墮煩惱河無有慚愧。如墮河者。未得其底即便命終。墮煩惱河亦復如是。未盡其底。周迴輪轉二十五有。所言底者。名為空相。若有不修如是空相。當知是人不得出離二十五有。一切眾生不能善修空無相故。常為煩惱駛河所漂。如彼大河唯能壞身。不能漂沒一切善法。煩惱大河則不如是。能壞一切身心善法。彼大暴河唯能漂沒欲界中人。煩惱大河乃能漂沒三界人天。世間大河。運動手足則到彼岸。煩惱大河。唯有菩薩因六波羅蜜乃能得渡。如大河水難可得渡。煩惱大河亦復如是。難可得渡。云何名為難可得渡。乃至十住諸大菩薩猶故未能畢竟得渡。唯有諸佛乃畢竟渡。是故名為難可得渡。譬如有人為河所漂。不能修習毫釐善法。眾生亦爾。為煩惱河所漂沒者。亦復不能修習善法。如人墮河為水所漂。餘有力者則能拔濟。墮煩惱河為一闡提。聲聞緣覺乃至諸佛不能拔濟。世間大河劫盡之時。七日並照。能令枯涸。煩惱大河則不如是。聲聞緣覺雖修七覺。猶不能乾。是故菩薩觀諸煩惱猶如暴河。譬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善及六大賊。捨空聚落。隨路而去。 【疏】次合第六一河。河是煩惱。但此開二河.六河不暇併述。有生死河.涅槃河.善法河.佛性河(云云)。但此經中三河不同。師子中明生死河。迦葉中明涅槃河。此中明煩惱河。  滿曰。但此開二河者.即是煩惱生死二河相關也。六河不暇併述者.文中具列五河。生死涅槃煩惱等三.各有所出也。經云駛河者。駛字山家反。三蒼。古文使字。蒼頡篇。駛.疾也。字從吏.經文作史作駃.古穴反。駛騠.駿馬也。列女傳曰。生三日超其母.是駃非字義也。  暹曰。但此開二河者。若從因說.名煩惱河。若從果說.名生死河。又破煩惱河.入涅槃河.到於彼岸。六河如下。第十二疏釋第七譬。(按。下獅子吼品疏云。此經前後凡說六河。謂生死.涅槃河。煩惱.佛性河。善法.惡法河。)  △七草筏。 既至河上。取草為筏。菩薩亦爾。畏四大蛇。五陰旃陀羅。愛詐親善。六入空聚。六塵惡賊。至煩惱河。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六波羅蜜。三十七品。以為船筏。依乘此筏渡煩惱河。 【疏】既至河上取草為筏下.合第七譬.戒定智慧以為三品。  暹曰。戒定智慧者。及第八到彼岸.皆須通四教道品。  △八到岸。 到於彼岸。常樂涅槃。菩薩修行大涅槃者。作是思惟。我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則不能令一切眾生渡煩惱河。以是思惟。雖有如是身心苦惱。默然忍受。以忍受故則不生漏。 【疏】到於彼岸下.合第八到彼岸。譬常樂涅槃。  滿曰。譬常樂涅槃者。譬別圓四德也。  △三結。 菩薩如是尚無諸漏。況佛如來而當有漏。是故諸佛不名有漏。  △二明非無漏二。初數論異解。 云何如來非無漏耶。如來常行有漏中故。有漏即是二十五有。是故聲聞凡夫之人言佛有漏。諸佛如來真實無漏。 【疏】云何如來非無漏下.第二釋非無漏半句。文云。如來常行有漏者。數人云。有漏無漏逐境為判。若緣漏境.名為有漏。緣無漏境.即名無漏。  △二此中下。今師正義。 【疏】此中明如來有漏.似數人解。何故爾。文云。如來常行有漏.有漏即是二十五有。故知是從二十五有境為名。論人從心.何時逐境。我體清淨無煩惱時.雖緣漏境.心不成漏。此之兩解為鬪爭本。此中具明如來非有漏非無漏。非有漏者.乃明如來無復諸漏。非無漏者.明佛猶有漏。此漏無漏.欲明佛是非有漏非無漏。漏無漏雙非.何曾云是有漏無漏。  滿曰。心不成漏者.以心無漏也。故知是從二十五有境為名者。即是如來權應入二十五有生死.示作有漏故也。乃明如來無復諸漏者。此通論前後諸文.明無漏也。何曾云是有漏無漏者。責前數論二師.各執有無也。  暹曰。鬪諍本者。由各定執.故爾佛猶有漏者。示同有漏者。有漏也。  △三結不定。 善男子。以是因緣。諸佛如來無有定相。善男子。是故犯四重禁。謗方等經及一闡提。悉皆不定。 【疏】善男子以是因緣下.第三結不定。  △三領解。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如是如是。誠如聖教。一切諸法悉皆不定。以不定故。當知如來亦不畢竟入於涅槃。 【疏】爾時德王下.第三領解(云云)。  △二明果二。初敘意分科。 【疏】如佛上說下.第二德王更請答上果問者。前問既遠.故重牒之。就上第二雙問因果中.先雙答因果.次別答因果。別答中.如來既廣答因竟.今德王更騰果問。文為二。先騰果問。爾時佛讚下.第二如來答。又二。一歎問.二正答。  △二初但下。隨文釋義二。初騰果問。 如佛上說。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聞不聞中有涅槃。有大涅槃。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  暹曰。經云有涅槃大涅槃者。此二涅槃俱在滿果。  △二如來答二。初歎問。 爾時佛讚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菩薩得念總持。乃能如汝之所諮問。 【疏】初但歎問.即有二意。一歎其有憶持不忘。既經長時.猶憶前問.能請佛答.故是得念總持之力。二者。此涅槃中多有所含.汝今併欲而總持之.是故復云得念總持。  滿曰。既經長時者。文中述意.時亦不長.只是一問答耳。因中隔越兩卷經文.義為長也。多有所含者。不出權實.因果.事理之說.故歎能持也。  暹曰。既經長時者。亦不出從晨朝至中夜。若據請答.聞不聞中有涅槃.但是從德王初至今為長時爾。多有所含者。含於大小涅槃二理.及世間涅槃辨通五時.名為多含。  △二正答二。初分科敘意。 【疏】如世人言下.第二正答。又二。一者。舉大小相對.是就相待義答。二者。就絕待義.答其大涅槃問。初明相待.即有十對。絕待義者。如下文中.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空。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為大相。  △二就相下。隨文釋義二。初就相待答二。初舉譬。 善男子。如世人言。有海大海。有河大河。有山大山。有地大地。有城大城。有眾生大眾生。有王大王。有人大人。有天天中天。有道大道。 【疏】就相待中.先舉十對.以為十譬。  △二合二。初分科。 【疏】次合。合中為二。先總合.次別舉譬帖合。總合又兩。先列大小兩章門。次云何涅槃下.釋兩章。先釋小.次釋大。  △二初釋下。隨釋二。初總合二。初列大小兩章。 涅槃亦爾。有涅槃。有大涅槃。云何涅槃。  △二釋兩章二。初釋小二。初舉少分滅苦。 善男子。如人饑餓。得少飯食名為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病得差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人怖畏。得歸依處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貧窮人。獲七寶物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人觀骨。不起貪欲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是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何以故。以饑渴故。病故。怖故。貧故。生貪著故。是名涅槃。非大涅槃。 【疏】初釋小。又二。先舉五事。少分有滅苦之義.名為涅槃.非大涅槃。  暹曰。經云如人觀骨者.假想觀也。  △二舉斷伏五滅二。初分科。 【疏】若凡夫人下.第二舉斷伏之滅.名為涅槃。先出凡聖兩章門.次釋中二。先釋.次釋成。  △二初從下。隨釋二。初出凡聖兩章。 善男子。若凡夫人及以聲聞。  △二釋二。初釋。 或因世俗。或因聖道。斷欲界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能斷初禪。乃至能斷非想非非想處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 【疏】初從或因世俗下.釋上凡夫。或因聖道下.釋上聲聞。世俗即是外道得禪伏惑之人。聖道即是小乘斷惑之人。  △二釋成。 何以故。還生煩惱有習氣故。云何名為煩惱習氣。聲聞緣覺有煩惱氣。所謂我身我衣我去我來我說我聽。諸佛如來入於涅槃。涅槃之性無我無樂唯有常淨。是則名為煩惱習氣。佛法眾僧有差別相。如來畢竟入於涅槃。聲聞緣覺諸佛如來。所得涅槃等無差別。以是義故。二乘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無常樂我淨故。 【疏】何以故下.二釋成上兩。還生煩惱.即釋凡夫。有習氣者。即釋小乘。次文中具出習氣之義。通論十使皆有習氣.如舍利.難陀.畢陵伽等(云云)。今偏就我見明習。無我無樂.唯有常淨。無我樂者。此是與其常淨.奪則皆無常樂我淨。  暹曰。如舍利弗等者。二乘之人雖斷正使.不斷習氣。有習氣故.感變易身。不得如來常樂法身.非大涅槃也。言習者。身子有瞋習.難陀有貪習.畢陵有慢習.槃特有癡習。如牛呞比丘齋後嚼飯.如迦葉阿難聞大樹緊那羅王鼓七寶琉璃琴.迦葉起舞.阿難歌吟。皆由習氣使爾.如止觀第四及法華疏記第二廣說。就我見明習者.正是二乘別惑。  滿曰。畢陵伽等注(云云)者。廣釋如法華中疏.各出經緣起故也。與其常淨者.約真諦之理為常淨也。  △二釋大。 常樂我淨。乃得名為大涅槃也。 【疏】常樂我淨下.此三句合十二字.釋上大涅槃章門。  △二別舉譬帖合二。初分科點示。 【疏】善男子譬如下.第二舉譬帖合。上有十譬.今但別合七.餘三則兼合。王城地三事共一合。此三事相兼.王即有城.城即有地.義勢相隨。人天又共合。  △二於別下。隨文釋義七。初別合海。 善男子。譬如有處能受眾流。名為大海。隨有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入之處。名大涅槃。四禪。三三昧。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隨能攝取如是無量諸善法者。名大涅槃。 【疏】於別合中.先合海。  △二別合河。 善男子。譬如有河。第一香象不能得底。則名為大。聲聞緣覺至十住菩薩不見佛性。名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見於佛性。則得名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盡其底。大象王者謂諸佛也。 【疏】次合河。  △三別合山。 善男子。若摩訶那伽及鉢建提大力士等。經歷多時所不能上。乃名大山。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摩訶那伽大力士等所不能見。如是乃名大涅槃也。 【疏】三合山。摩訶那伽鉢建提者。大論云。大龍大象.天中力士。梁武翻為極牡。  △四併合王城地。 復次善男子。隨有小王之所住處。名為小城。轉輪聖王所住之處。乃名大城。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名為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槃。以是故名大般涅槃。 【疏】隨小王下.第四併合三譬。大王.大城等也。  滿曰。大城等也者。等取大地.如經。住處.處即是地也。  △五合眾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見四種兵不生怖畏。當知是人名大眾生。若有眾生。於三惡道煩惱惡業不生怖畏。而能於中廣度眾生。當知是人得大涅槃。 【疏】四種兵下.第五合前第七眾生.大眾生譬。  △六併合人天。 若有人能供養父母。恭敬沙門及婆羅門。修治善法。所言誠實。無有欺誑。能忍諸惡。惠施貧乏。名大丈夫。菩薩亦爾。有大慈悲憐憫一切。於諸眾生猶如父母。能度眾生於生死河。 【疏】若有人能下.六併合前人大人.天大天兩譬。  △七合道。 普示眾生一實之道。是則名為大般涅槃。 【疏】普示眾生一實下。七合前有道大道。  △二就絕待答二。初分科。 【疏】大名不可思議下.第二釋大涅槃.即絕待釋。又二。先總.次別。  △二初總下。隨釋二。初總二。初不可說。 善男子。大名不可思議。若不可思議。一切眾生所不能信。是則名為大般涅槃。唯佛菩薩之所見。故名大涅槃。 【疏】初總釋。又二。初明不可說。  △二明可說。 以何因緣復名為大。以無量因緣然後乃得。故名為大。善男子。如世間人以多因緣之所得者。則名為大。涅槃亦爾。以多因緣之所得故。故名為大。 【疏】次可說。  滿曰。經云以多因緣之所得故故名為大者。上文中舉于種大以對於小.故云多也。  △二別二。初明略常所以。 【疏】次別釋中.但約三德。不言常者。二義。一云。前開宗廣明常竟.故略不言。二云。名字品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更明大.不復言常。  滿曰。一云前開宗廣明常竟者。意指純陀品廣明常也。  暹曰。前開宗者。指前純陀品。  △二就三下。隨文解釋二。初標科。 【疏】就三德中亦各有二。初大我中二者。先不可思議釋大.次多因緣釋大。即可說不可說也。  △二今文下。隨釋三。初釋大我二。初不可思議釋大二。初釋我無我二。初牒經文。 云何復名為大涅槃。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無我大自在故。名為大我。云何名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則名為我。何等為八。一者能示一身以為多身。身數大小猶如微塵。充滿十方無量世界。如來之身實非微塵。以自在故現微塵身。如是自在則為大我。二者示一塵身滿於三千大千世界。如來之身實不滿於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以無礙故。直以自在故滿三千大千世界。如是自在名為大我。三者能以滿此三千大千世界之身。輕舉飛空。過於二十恒河沙等諸佛世界。而無障礙。如來之身實無輕重。以自在故能為輕重。如是自在名為大我。四者以自在故而得自在。云何自在。如來一心安住不動。所可示化無量形類各令有心。如來有時或造一事。而令眾生各各成辦。如來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見。如是自在名為大我。五者根自在故。云何名為根自在耶。如來一根亦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如來六根亦不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以自在故令根自在。如是自在。名為大我。六者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如來之心亦無得想。何以故。無所得故。若是有者。可名為得。實無所有。云何名得。若使如來計有得想。是則諸佛不得涅槃。以無得故。名得涅槃。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得諸法故。名為大我。七者說自在故。如來演說一偈之義。經無量劫義亦不盡。所謂若戒若定。若施若慧。如來爾時都不生念我說彼聽。亦復不生一偈之想。世間之人四句為偈。隨世俗故。說名為偈。一切法性亦無有說。以自在故。如來演說。以演說故。名為大我。八者如來徧滿一切諸處。猶如虛空。虛空之性不可得見。如來亦爾。實不可見。以自在故。令一切見。如是自在。名為大我。如是大我。名大涅槃。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疏】今文中云。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云。涅槃無我。  △二舊有下。出古解二。初出二師。 【疏】舊有二解。一云無我者。絕名冥真故.涅槃無我。俗諦寄名故.涅槃有我。二云無我者。涅槃中無我者.無生死妄我。有我者.有常樂之我。  △二觀師破二。初破初解三。初破。 【疏】觀師難此二解。若絕名冥真名無我者.亦應絕名冥真名為無常。  △二救。 【疏】彼解云。不得無常.涅槃是常故。  滿曰。涅槃是常故者。此師意以明常竟.不得更明無常也。  △三竝。 【疏】以冥真四絕.名為無我。更並冥真四絕.故無常(云云)。  △二破第二解二。初正破五。初今正破。 【疏】難次家云。既言無生死中我.亦應無生死中常。  △二彼反難。 【疏】彼即反難。生死中何處有常。  △三今反問。 【疏】即應反問。生死中何得有我。  △四彼答義。 【疏】彼若解云。生死無真我.而有假我者。  △五今竝難。 【疏】又並無凝然常.有相續常。  暹曰。無凝然常者。純陀品中.古人有四種常。今但引二。  △二若爾下。結破。 【疏】若爾。非但無生死之我.亦無生死之常。並之無窮。  △二釋八自在。 【疏】八自在者。一一多。二小大。三輕重。四色心。五根。六得。七說。八見。如文。  △二多因緣釋大。 復次善男子。譬如寶藏多諸珍異。種種具足。故名大藏。諸佛如來甚深奧藏亦復如是。多諸奇異具足無缺。名大涅槃。復次善男子。無邊之物乃名為大。涅槃無邊。是故名大。 【疏】復次譬如寶藏下.第二釋多因緣.故名大我。  △二釋大樂二。初分科。 【疏】次大樂。又二。一明不可說大樂。次世間下.明多因緣大樂。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不可說大樂四。初無苦樂樂。 復次善男子。有大樂故名大涅槃。涅槃無樂。以四樂故名大涅槃。何等為四。一者斷諸樂故。不斷樂者則名為苦。若有苦者不名大樂。以斷樂故則無有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涅槃之性無苦無樂。是故涅槃名為大樂。以是義故名大涅槃。復次善男子。樂有二種。一者凡夫。二者諸佛。凡夫之樂無常敗壞。是故無樂。諸佛常樂無有變異。故名大樂。復次善男子。有三種受。一者苦受。二者樂受。三者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是亦為苦。涅槃雖同不苦不樂。然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 【疏】初文釋四樂。於中初樂之中有三復次.明無苦無樂之樂。  △二大寂靜樂。 二者大寂靜故。名為大樂。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何以故。遠離一切憒閙法故。以大寂靜。名大涅槃。 【疏】二大寂靜下.即是明無喧無靜名大寂靜.名之為樂。  滿曰。無喧無靜者。謂無凡夫六道之喧.無二乘真諦之靜.名大寂靜也。  △三大知樂。 三者一切知故。名為大樂。非一切知。不名大樂。諸佛如來一切知故。名為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 【疏】三一切下.釋非知非無知乃名大知.名之為樂。  △四不壞樂。 四者身不壞故。名為大樂。身若可壞則不名樂。如來之身金剛無壞。非煩惱身。無常之身。故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 【疏】四釋身不壞者。即是非生死非涅槃之身.是故不壞名為大樂。  △二多因緣大樂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世間名字下.第二釋有因緣。還對無緣以之為釋.故分有因無因二文釋之。先明有因緣.次辨無因緣。涅槃即同無有因緣.還是前絕待之意。  △二初有下。隨文釋義二。初明有因緣。 善男子。世間名字或有因緣。或無因緣。有因緣者。如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字。故名舍利弗。如摩鍮羅道人。生摩鍮羅國。因國立名。故名摩鍮羅道人。如目犍連。目犍連者即是姓也。因姓立名。故名目犍連。如我生於瞿曇種姓。因姓立名。稱為瞿曇。如毘舍佉道人。毘舍佉者即是星名。因星為名。名毘舍佉。如有六指。因六指故。名六指人。如佛奴天奴。因佛因天故。名佛奴天奴。因濕生故。故名濕生。如因聲故。名為迦迦羅。名究究羅。呾呾羅。如是等名是因緣名。 【疏】初有因緣中云迦迦者.烏聲。究究者.雞聲。怛怛者.雉聲。  暹曰。經云即是星名者。二月星現.生長萬物。名毗舍佉星。  滿曰。經云名為迦迦羅者。迦字腳法反.是烏聲。迦迦此云烏。究究羅者。究字居求反.此是雞聲。鳩鳩吒此云雞。呾咀羅者。呾字都達反.此是雉聲.或言鵒也。  △二明無因緣。 無因緣者。如蓮華地水火風虛空。如曼陀婆一名二實。一名殿堂。二名飲漿。堂不飲漿。亦復得名為曼陀婆。如薩婆車多名為蛇蓋。實非蛇蓋。是名無因。強立名字。如坻羅婆夷名為食油。實不食油。強為立名。名為食油。是名無因。強立名字。善男子。是大涅槃亦復如是。無有因緣。強為立名。善男子。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 【疏】次無因緣中云曼陀等者。河西云。曼陀婆者。梵本一音二物.一者高座敞堂.二者藥湯。而出經者言殿堂飲漿。薩婆車多云似馬芹.一音二名。坻羅婆夷是燕雀.亦一音二名。  △三釋大淨三。初就不可量釋淨。 善男子。譬如有法。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名為大。涅槃亦爾。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得名為大般涅槃。 【疏】次有法不可稱量下.第三就不可量釋淨。初釋中文多因緣.但是文略。  △二以純淨名大。 以純淨故。名大涅槃。 【疏】次以純淨.故名為大。  △三舉四義釋。 云何純淨。淨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二十五有名為不淨。能永斷故。得名為淨。淨即涅槃。如是涅槃亦得名有。而是涅槃實非是有。諸佛如來隨世俗故說涅槃有。譬如世人非父言父。非母言母。實非父母而言父母。涅槃亦爾。隨世俗故。說言諸佛有大涅槃。二者業清淨故。一切凡夫業不清淨。故無涅槃。諸佛如來業清淨故。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三者身清淨故。身若無常則名不淨。如來身常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四者心清淨故。心若有漏。名曰不淨。佛心無漏。故名大淨。以大淨故。名大涅槃。 【疏】後釋淨義.凡舉四淨義。如文。  △三總結。 善男子。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如是大涅槃經。具足成就初分功德。 【疏】善男子是名下.大章第三總結也。 德王菩薩品之四(會疏卷第二十二)  △二明第二功德約五通二。初懸談義旨三。初舉餘章示體同二。初他人約事故體異。 【疏】德王品之四。起卷。明第二功德。他釋十功德各各論體。謂初功德以五事為體.今此功德以五通為體。  △二今師約理故體同。 【疏】今云不爾。此文云。以得大涅槃威神力故。當知十功德皆以涅槃而為其體。隨事分別.種種不同。體應根本.豈從枝末。而言十德五通者。皆約無分別中而論分別.若十若五。  滿曰。隨事分別種種不同者.謂十功德不同也。皆約無分別者。此之五通.初地已上證得此通.故無分別也。若十若五者。十謂華嚴十種六根.五即五通也。  暹曰。皆約無分別等者。無分別謂證大乘涅槃.而論分別十種功德.五神通等別.故云若十若五。  △二舊云下。約初德明義二。初敘古明事殊。 【疏】舊云。初功德深.第二功德淺。  △二此不下。約今示義等二。初述常情。 【疏】此不應爾。上以四句開拓.人謂為深。此中直說.人謂為淺。  滿曰。此中直說者。直約五通也。  △二若欲下。示正義。 【疏】若欲開此為四句者。不得得.得不得.不得不得.得得。餘章亦爾.何淺之有(云云)。  暹曰。若欲開此為四者。今還列上聞聞等三種四句.其體無殊.故云何淺之有。  滿曰。何淺之有。末略斥他釋.此明四句也。  △三舊云下。顯今文具六通二。初章安正解二。初舊釋唯具五通。 【疏】舊云。大乘異小.唯佛乃具漏盡。菩薩乃是因人.故但五通.不說漏盡。  △二此乃下。今解分證無漏二。初判舊釋。 【疏】此乃一往以因讓果。  滿曰。此乃一往者。且約菩薩.因人五通。二往菩薩.分證漏盡通也。  △二若具下。明今義二。初約奪與正示。 【疏】若具足論.唯佛世尊有真天眼.不以二相見諸佛國。他心宿命.究竟在佛。菩薩既其分得五通.何以不云分得無漏。今此文中雖列五章.六通意足。  暹曰。不以二相見者。世尊天眼非但唯見細色.亦於細色即見佛性。五眼皆然.故云不二。  △二舊用下。舉經文釋成二。初斥古顯今二。初斥古明今。 【疏】舊用不得而得.是總標五通。今云不爾。不得得者.得大涅槃。大涅槃者.中道佛性.非漏非無漏之無漏。  △二故文下。牒文顯義。 【疏】故文中非外道即非漏.非二乘即非無漏。而言得大涅槃.即非漏非無漏之無漏。  △二釋云下。釋名簡小。 【疏】釋云。所謂神通者.不如小乘十八變化之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即是中道.無二邊漏名大涅槃。指此而為無漏通也。  滿曰。不如小乘十八變化之神通者。如者.同也。謂不同小乘也。天然之慧者。第一義天不思議慧也。指此而為無漏通也者。此之無漏為本.能生於五也。  △二荊溪助釋三。初約證互通。 【疏】私謂驗此十德.皆證初文。既有知於密藏.豈有不能分證六通。故知德文.皆悉互通。  △二為辨下。述意對位。 【疏】為辨不別而別.故十相不同。別而不別.同一涅槃。是故對地亦應無失.況復十地義通圓別。別而不別.圓義也。不別而別.別義也。  滿曰。是故對地亦應無失者。十德對地.不同他釋淺深.故云無失也。  暹曰。對地亦應無失者。既是圓融十德.橫竪對地.亦應無失。  △三若依下。結示契會。 【疏】若依此意.以此十德中之法門一一皆挾十地。帶圓法門.作通別釋.彌益其美。此則與經部會.與五時會.與諸教會.與逗機會。  滿曰。一一皆挾十地帶圓法門者.且作次第約別為言。若作不次第.圓須依六即判位.如前聖行文中皆約地前次第。登地同圓.故云帶耳。此之帶義不同前之兩教。前教謂帶人法隔.此之帶法人同。何者。皆知常住故。以大真以修.於中且取小果.仍不證於果頭.即是帶圓修偏也。此則與經部會者。經謂今經.皆知圓常.次不次別部.即醍醐無非常住也。五時會者。同於法華開前四味.同成醍醐也。與諸教會者。此經即具四機.皆知常住.故通諸教也。與逗機會者.逗漸圓機皆同一實也。又前未會者.來至今經.皆悉會之故也。  暹曰。帶圓法門者。今經專明以大涅槃心修五行.而證十德.證有次與不次。若以十德竪對十地.義當於別。十德互融.無非圓證.名之帶圓。又今經帶實明權.如次第修證.證已同圓.復名為帶。又帶權明實.顯權力故。是則前三助圓.皆知常住。若據此意.是則始證圓修.卻成圓帶於別。與經初會者。今經部中尚兼藏通.何況於別。雖具四教.共知圓常佛性。但修行時.有次不次.互相兼帶.則是部中正意。與五時會者。今經明開權顯實與法華同.又同名醍醐。若用權顯實.與前四味同。何者。由具次不次二行故爾。與諸教會者。今經具明次第不次第.則同前教。咸知佛性.復不同前。與逗機會者.逗四種機。前三助圓.咸歸秘藏。  △二就文下。隨文解釋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四。初標。次列章門。三解釋。四結。  △二二列下。隨釋四。初標。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  △二列章門二。初名異故簡小。 【疏】二列六名。既異小乘.當知六通不與彼共。文中解釋.一一簡出。  滿曰。此列六名者。經文具五.約開合說.故云六也。即開不知.而令知為他心宿命.為二故也。  △二列名下。義同故具六。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見而今見之。昔所不聞而今聞之。昔所不至而今得至。昔所不知而今知之。 【疏】列名雖異.今指此文亦名六通。不得而得.即漏盡通。不聞而聞.即天耳通。不見而見.即天眼通。不至而至.即如意通。不知而知.即他心宿命二通。  △三解釋五。初釋不得得二。初敘意科分。 【疏】三解釋。文即為五。然列章與解釋小不次第.緣宜不同是故耳。就初不得得章為三。一標。二簡顯。三結。  滿曰。緣宜不同者.隨逐文便取意釋也。  △二標者下。隨文解釋三。初標。 云何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謂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 【疏】標者即標神通。神是大涅槃天然之理。此理融通.自在無礙.故稱神通。其名雖同.其理永別。故簡除凡小.顯出中道圓具自在。故知漏盡方名神通。  滿曰。即標神通者.謂神通語通。此即通中之別.以神通為總也。故簡凡小者。凡謂外道五通.小即二乘不同也。故知漏盡方名神通者。斥他何得以淺深判之。今是分得初地無作道品.無漏通也。  △二簡顯二。初分科。 【疏】從通有二種去.是簡顯。即為二。標.釋。釋中二。一簡非.二顯是。  △二初簡下。隨釋二。初標。 通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  △二釋二。初簡非。 所言外者。與外道共。內復有二。一者二乘。二者菩薩。菩薩修行大涅槃經所得神通。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云何名為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二乘所作神通變化。一心作一。不得眾多。 【疏】初簡非中.即簡出外道二乘。如文。  暹曰。經云一心作一等者。二乘欲作神通.要先入定.於定心中方能作所期事。若欲更為別事.須出定已.更作期心。然後入定.方能為之。故云不得眾多。  △二顯是二。初分科。 【疏】顯是為兩。一明一心中.神通圓滿具足。如文。二顯身心自在具足。就其體圓自在.明其用妙。  △二就自下。隨釋二。初明一心具足。 菩薩不爾。於一心中則能具足現五趣身。所以者何。以得如是大涅槃經威神力故。是則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二顯身心自在二。初簡出不自在。 又復云何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謂身得自在。心得自在。何以故。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隨身。或身隨心。云何名為心隨於身。譬如醉人酒在身中。爾時身動。心亦隨動。亦如身懶。心亦隨懶。是則名為心隨於身。又如嬰兒其身稚小。心亦隨小。大人身大。心亦隨大。又如有人身體麤澁。心常思念欲得膏油潤漬令軟。是則名為心隨於身。云何名為身隨於心。所謂去來坐臥。修行施戒。忍辱精進。愁惱之人身則羸悴。歡喜之人身則肥悅。恐怖之人身體戰動。專心聽法身則怡懌。悲苦之人涕淚橫流。是則名為身隨於心。 【疏】就自在。文又二。先簡出不自在。  △二明自在。 菩薩不爾。於身心中俱得自在。 【疏】次明自在。  △三結。 是則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疏】第三結文。可解。  △二釋不至至三。初明遠到。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所現身相猶如微塵。以此微身悉能徧至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佛世界。無所障礙。而心常定。初不移動。是則名為心不隨身。是亦名為昔所不到而今能到。 【疏】復次所現身相下.二釋不至至章門.即是身通。文為三。一明遠到。  暹曰。經云所現身相等者。一一文中皆言數量者.為存方便教意.以顯不次故爾。  △二簡異二乘。 何故復名昔所不到而今能到。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到。菩薩能到。是故名為昔所不到而今能到。一切聲聞辟支佛等。雖以神通。不能變身如細微塵徧至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界。聲聞緣覺身若動時。心亦隨動。菩薩不爾。心雖不動。身無不至。是名菩薩心不隨身。復次善男子。菩薩化身猶如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大身入一塵身。其心爾時亦不隨小。聲聞緣覺雖能化身令如三千大千世界。而不能以如此大身入微塵身。於此事中尚自不能。況能令心而不隨動。是名菩薩心不隨身。 【疏】二簡異二乘。  △三明自在。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一音聲。能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聞。心終不念令是音聲徧諸世界。使諸眾生昔所不聞而今得聞。而是菩薩亦初不言我令眾生昔所不聞而今得聞。菩薩若言因我說法。令諸眾生不聞聞者。當知是人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眾生不聞我為說者。如此之心是生死心。一切菩薩是心已盡。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所有身心不相隨逐。善男子。一切凡夫身心相隨。菩薩不爾。為化眾生故。雖現身小。心亦不小。何以故。諸菩薩等所有心性常廣大故。雖現大身。心亦不大。云何大身。身如三千大千世界。云何小心。行嬰兒行。以是義故。心不隨身。菩薩摩訶薩已於無量阿僧祇劫。遠酒不飲。而心亦動。心無悲苦。身亦流淚。實無恐怖。身亦戰慄。以是義故。當知菩薩身心自在。不相隨逐。菩薩摩訶薩唯現一身。而諸眾生各各見異。 【疏】三明自在。如文。  △三釋不聞聞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男子下.三釋不聞而聞.即是天耳通。文為二。初釋.次論義。釋文為四。一修。二得。三簡。四無著。  △二三有下。隨釋二。初釋四。初修。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昔所不聞而今得聞。菩薩摩訶薩先取聲相。所謂象聲馬聲。車聲人聲。貝鼓簫笛。歌哭等聲。而修習之。 【疏】前二如文。  暹曰。經云先取聲相者。此由敘昔.皆須先緣聲相而修。今則轉用大涅槃心修.所以先述在昔修相。  △二得。 以修習故。能聞無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音聲。復轉修習。得異耳根。異於聲聞緣覺天耳。何以故。二乘所得清淨耳根。若依初禪淨妙四大。唯聞初禪。不聞二禪。乃至四禪亦復如是。雖能一時聞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音聲。而不能聞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世界音聲。以是義故。菩薩所得異於聲聞緣覺耳根。以是異故。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三簡。 【疏】第三文中云。復轉修習得異耳根者。明其修得皆異小外。轉修即是大涅槃心.無礙自在之修。又雖聞音聲.無音聲想.是名轉修。得異耳根者.不與小共。  滿曰。轉修即大涅槃心者。簡異小乘不自在也。  △四無著。 雖聞音聲。而心初無聞聲之相。不作有相。常相樂相。我相淨相。主相依相。作相因相。定相果相。以是義故。諸菩薩等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疏】第四無著中云。主相依相者.不同外道陀驃求那。不作果相等者.不以禪定為因.神通為果。簡異於小。餘文可見。  滿曰。不同外道陀驃求那者。此之外道.以計定心所修而得也。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有二番問答。初問為兩。  △二一領下。隨釋二。初問答二。初問二。初領旨仰非。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如佛所說。不作定相。不作果相。是義不然。 【疏】一領旨仰非。  △二作兩難二。初難善聲。 何以故。如來上說。若人聞是大涅槃經一句一字。必定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於今復言無定無果。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定相。即是果相。云何而言無定無果。 【疏】何以故下.作兩難。一難善聲.二難惡聲。皆作定難。  △二難惡聲。 聞惡聲故則生惡心。生惡心故則至三途。若至三途則是定果。云何而言無定無果。  △二答二。初歎問。 爾時如來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作是問。 【疏】佛答為二。初歎問。  △二正答二。初總答二。初皆不定二。初重三。初法。 若使諸佛說諸音聲有定果相者。則非諸佛世尊之相。是魔王相。生死之相。遠涅槃相。何以故。一切諸佛凡所演說。無定果相。 【疏】次正答。答又二。初總答.次別答。就初總復二。初皆不定.次復明定。還是不定中之定。初有二重。皆先法。次舉譬。後結。  △二譬。 善男子。譬如刀中照人面像。竪則見長。橫則見廣。若有定相。云何而得竪則見長。橫則見廣。  △三結。 以是義故。諸佛世尊凡所演說無定果相。  △二重三。初法。 善男子。夫涅槃者實非聲果。若使涅槃是聲果者。當知涅槃非是常法。  △二譬。 善男子。譬如世間從因生法。有因則有果。無因則無果。因無常故。果亦無常。所以者何。因亦作果。果亦作因。以是義故。一切諸法無有定相。若使涅槃從因生者。因無常故。果亦無常。而是涅槃不從因生。體非是果。是故為常。  滿曰。經云因無常故果亦無常者。從緣生法.皆悉無常也。  暹曰。經云體非是果者。非果之果.故得是常。  △三結。 善男子。以是義故。涅槃之體。無定無果。  △二復明定。 善男子。夫涅槃者亦可言定。亦可言果。云何為定。一切諸佛所有涅槃常樂我淨。是故為定。無生老壞。是故為定。一闡提等犯四重禁。誹謗方等。作五逆罪。捨除本心。必定得故。是故為定。  △二別答二。初答善聲。 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人聞我說大涅槃一字一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汝於是義猶未解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更分別說。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聞相。不作佛相。不作說相。如是義者。名無相相。以無相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次如汝言下.別答為兩。初答善聲。  暹曰。經云不作佛相者。不作能說人相也。經云以無相相者。於觀於四德.無非法界而得涅槃.故云無相相。  △二答惡聲。 善男子。如汝所言。聞惡聲故至三途者。是義不然。何以故。非以惡聲而至三途。當知是果乃是惡心。所以者何。有善男子善女人等。雖聞惡聲。心不生惡。是故當知非因惡聲生三趣中。而諸眾生因煩惱結。惡心滋多。生三惡趣。非因惡聲。若聲有定相。諸有聞者一切悉應生於惡心。或有生者。有不生者。是故當知聲無定相。以無定相。雖復因之。不生惡心。 【疏】次答惡聲。欲明原由惡心.不關惡聲。  滿曰。原由惡心不關惡聲者。謂由心起惡令墮三途.不關惡聲令墮。今以大涅槃修聲為法界.豈令墮惡難耶。  暹曰。原由惡心者。亦有人聞惡聲.能觀此惡.增其觀慧故也。  △二問答二。初問。 世尊。聲若無定。云何菩薩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疏】世尊聲若無定下.第二番問答。先問。  △二答。 善男子。聲無定相。昔所不聞。令諸菩薩而今得聞。以是義故。我作是說。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疏】次答。如文。  滿曰。經云昔所不聞而今得聞。問意聲既不定.云何而今得聞也。次答者。如經.聲無定相。只緣無定.能令惡聲即是善聲.故云得聞也。  △四釋不見見二。初科分。 【疏】善男子下.四釋不見而見.是天眼通。文為六。一修。二得。三簡。四不著。五明異知。六結。  △二此有下。隨釋六。初修。 善男子。云何昔所不見而今得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先取明相。所謂日月星宿。庭燎燈燭。珠火之明。藥草等光。  暹曰。經云庭燎.力召反。詩云。庭燎.火燭也。廣雅云。燎.燒也。  滿曰。經云珠火之明者。菩薩初修之時.附事修相.觀一室之明。乃至一國十方.以為其相也。  △二得。 以修習故。得異眼根。  △三簡。 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云何為異。二乘所得清淨天眼。若依欲界四大眼根不見初禪。若依初禪不見上地。乃至自眼猶不能見。若欲多見極至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摩訶薩不修天眼。見妙色身悉是骨相。  滿曰。經云不修天眼見妙色耳者。約證初地能發得故.故云不修也。  △四不著。 雖見他方恒河沙等世界色相。不作色相。不作常相。有相物相。名字等相。作因緣相。不作見相。不言是眼微妙淨相。唯見因緣非因緣相。云何因緣。色是眼緣。若使是色非因緣者。一切凡夫不應生於見色之相。以是義故。色名因緣。非因緣者。菩薩摩訶薩雖復見色。不作色相。是故非緣。以是義故。菩薩所得清淨天眼。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以是異故。一時徧見十方世界現在諸佛。是名菩薩昔所不見而今得見。以是異故。能見微塵。聲聞緣覺所不能見。以是異故。雖見自眼。初無見相。見無常相。見凡夫身三十六物不淨充滿。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以是義故。昔所不見而今得見。  △五明異知。 若見眾生所有色相。則知其人大小乘根。一觸衣故。亦知是人善惡諸根差別之相。以是義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疏】此有數番明知。非是後知.乃借知明見。  △六結。 以一見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此知故。昔所不見而今得見。 【疏】後結文。乃借天眼文助結.以不共故。  滿曰。乃借天眼者。意云此菩薩分得慧眼.未有真天。故借小乘天眼.助釋於見。故與小乘共也。  暹曰。乃借天眼文助結者。只是指於昔所不見.而今得見。正是結文.以顯不與二乘共相。無別借文。  △五釋不知知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云何下.五釋不知而知.即是他心宿命兩通。文為四。一知他心。二知宿命。三重明他心。四以是義故下.結。  △二初他下。隨釋四。初知他心二。初知他心。 善男子。云何菩薩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薩摩訶薩雖知凡夫貪恚癡心。初不作心及心數相。不作眾生及以物相。修第一義畢竟空相。何以故。一切菩薩常善修習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云何為知。知無有我。無有我所。 【疏】初他心。又二。先知他心。  滿曰。經云不作眾生及以物相者。物是依報.修畢竟空.依正不二.故云不作也。  △二知佛性。 知諸眾生皆有佛性。以佛性故。一闡提等捨離本心。悉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此皆是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菩薩能知。以是義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疏】次知佛性(云云)。  滿曰。次知佛性下(云云)者。意明菩薩能知闡提有佛性.故後方發心與一切同也。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二。  △二知宿命二。初正明宿命。 復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念過去世一切眾生所生種姓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怨憎。 【疏】復次下.二明知宿命。又二。初正明宿命。  △二簡異。 於一念中得殊異智。異於聲聞緣覺智慧。云何為異。聲聞緣覺所有智慧。念過去世所有眾生種姓父母乃至怨憎。而作種姓至怨憎相。菩薩不爾。雖念過去種姓父母乃至怨憎。終不生於種姓父母怨憎等相。常作法相空寂之相。是名菩薩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疏】次念過去簡異。準前可知.略不具說也。  △三重明他心二。初別解二。初橫知六道。 復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得他心智。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云何為異。聲聞緣覺以一念智知人心時。則不能知地獄畜生餓鬼天心。菩薩不爾。於一念中徧知六趣眾生之心。是名菩薩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疏】復次云何下.三重釋他心。又二。先橫知六道。  滿曰。先橫知六道者。菩薩於一心中.具知十法界心。先約六道.次竪對二乘故也。  暹曰。先橫知六道者。具足知十法界眾生心念。縱讓佛果.須云知九法界心。今云六道者.且依現文。  △二堅知十六心二。初引數論解。 復次善男子。復有異知。菩薩摩訶薩於一心中。知須陀洹初心次第至十六心。 【疏】次竪知十六心。此文明十六心.扶順數義。論云。見道無量心。此心疾利.名無間心。  暹曰。次竪知十六心者。此就遲速并異。菩薩之人欲知初心.即能知之。餘心心亦爾。  △二引成論解二。初正示。 【疏】成論云。聲聞欲知第三心.乃見十六心。緣覺欲知第三心.乃見第七心。唯菩薩能備知。小乘根鈍欲知第三心來去.併欲知後諸心。比欲知已至第十六心。中乘人小利。欲知第三心去.得知第七心。菩薩不爾。併知逐之.無有一心而不知者。  滿曰。欲知第三心乃見十六心者。聲聞根鈍.欲觀他入無漏心。從初心欲知他第三心為速疾故。已至十六心始知.前十五心猶不知也。何故觀第三心為入見道速疾。臨觀不著.所以從第三觀也。欲知第三乃見第七心者。支佛根利.觀他第三已至第七心.即知七心之前。及七心後欲知.更須入觀故。不同菩薩備知也。  暹曰。聲聞人欲知第三苦類忍心.至第十六道類智心方始得知。支佛欲知第三苦類忍心.至第七集類忍心方乃知之。問。何故偏言欲知第三心耶。答。其他心通.依上界禪起。欲知他人無漏心時.還緣觀上無漏之心。同地易知。於彼觀上無漏心中.苦類為首.故偏言之。言至第七心者。以緣覺人欲知他苦類忍心.擬意觀察。彼心已謝.起苦類智。緣覺尋觀.追而不及。即於上界集上伺之.故偏言第七。  △二此乃下。斥非。 【疏】此乃是三乘共義.而有三人不同而同。此十六心非今經意。  △二前知下。通釋。 【疏】前知六道.是知有邊。次十六心.是知無邊。以非有非無中道之體.能知有無。  暹曰。前知六道下.今家判釋。  △四結。 以是義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四結。 是為菩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二功德。  △三明第三功德二。初分科。 【疏】復次下.明第三功德。舊言。此中明慈.成上梵行品(云云)。於中先標.次釋。釋中二。先釋.次結。  滿曰。成上梵行品(云云)者。廣破如前。何者。修證不同故也。  暹曰。慈成上梵行者。此明初地菩薩無緣之慈.與上各別.何得成。  △二初釋下。隨釋三。初標。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二釋二。初懸敘分科。 【疏】初釋中意者。然此中功德應具明四心.而偏明慈者。一云。特是文略.義應具有。二云。慈尚是一切善法根本.何意不得。即是三心.捨偏得圓。舉一知三.略不說之。釋文為二。先唱捨得.二章門次釋。  滿曰。舉一知三者。謂今但論一圓慈.以具餘三故也。  △二釋中下。隨文釋義二。初唱捨得二章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捨慈得慈。得慈之時不從因緣。  △二釋二。初徵起。 云何名為捨慈得慈。 【疏】釋中.先徵起。  △二釋五。初約二諦。 善男子。慈名世諦。菩薩摩訶薩捨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不從緣得。 【疏】次釋。釋中凡有五番。初約二諦。  滿曰。初約二諦者。如經.捨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初地已上任運而得.故云不從緣得也。  暹曰。經云慈名世諦者。二乘之慈.名為世諦。經云不從緣者。捨偏得圓.不屬眾生緣.法緣故也。  △二約凡聖。 復次云何捨慈得慈。慈若可捨。名凡夫慈。慈若可得。即名菩薩無緣之慈。 【疏】次約凡聖。  滿曰。經云名凡夫慈者。菩薩之慈乃是證得。不同世間四無量心.作意而修也。  △三約善惡。 捨一闡提慈。犯重禁慈。謗方等慈。作五逆慈。得憐憫慈。得如來慈。世尊之慈。無因緣慈。 【疏】三約闡提。對如來即是善惡。  滿曰。經云捨一闡提慈者。謂闡提雖無現世之善.有憐妻愛子之慈也。經又犯重禁慈乃至作五逆慈者.皆是所作惡境。於境生著.名之為慈。非謂善心之慈也。又憐愍慈者.即世間慈也。  暹曰。經云闡提慈者。有憐妻愛子之慈。經云犯重禁等慈者。由慈愛於惡境.名之為慈。  △四約勝劣。 云何復名捨慈得慈。捨黃門慈。無根二根女人之慈。屠膾獵師畜養雞猪如是等慈。亦捨聲聞辟支佛慈。得諸菩薩無緣之慈。 【疏】四約卑鄙。對菩薩即是勝劣。  滿曰。經云捨黃門慈者。以無至故.隨境生慈也。女人之慈者。多生愛染.以之為慈。又畜養等諸惡之慈。皆約惡境愛著以之為慈耳。  暹曰。經云捨黃門慈者。黃門無志屠等.愛於惡境名慈。  △五無著。 不見己慈。不見他慈。不見持戒。不見破戒。雖自見悲。不見眾生。雖有苦受。不見受者。何以故。以修第一真實義故。 【疏】五無著。  暹曰。經云不見持戒者。此約畢竟戒說也。  △三結。 是名菩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疏】次結。如文。  △四明第四功德二。初分科。 【疏】次明第四功德。文為二。初明功德.次論義。初為四。初標。次列章門。三解釋。四結。  △二冶城下。隨釋二。初功德四。初標。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  △二列章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有十種事。何等為十。一者根深難可傾拔。二者自身生決定想。三者不觀福田及非福田。四者修淨佛土。五者滅除有餘。六者斷除業緣。七者修清淨身。八者了知諸緣。九者離諸怨敵。十者斷除二邊。 【疏】治城云。前兩是地前.後八配八地。前言根深即性地.亦是生空。決定心入初依.亦是法空。後八初不觀福田.即初地檀滿。第十斷除二邊.即八地。是義不然。今並是真證功德。  滿曰。入初依亦是法空者。今略斥此。臨證得功德.云何更取具煩惱性.生法二空來釋功德沒。是何教生法二空.故不用也。即初地檀滿者。意對十地明十波羅蜜.故云初地。今十事皆是初地.何用分張故也。  暹曰。亦是生空等者。初依具煩惱.誰云證於生法二空。性地屬通.此不可用。  △三解釋二。初標。 【疏】云何根深下.第三解釋。文中第五第六合為一釋。  △二釋初下。隨釋九。初第一根深難拔二。初分科。 【疏】釋初章文為三。標.釋.結。初事中具足五義。一根本。二根深。三根廣。四根長。五根勝。  △二不放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根深難可傾拔。  △二釋六。初根本。 所言根者名不放逸。 【疏】不放逸即是根本。若通途行善.皆不放逸。若別論者.以初檢心為不放逸。具此兩意以為根本。  滿曰。以初檢心者。菩薩摩訶薩以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名之為檢也。具此兩意者。謂通別不放逸之意也。  暹曰。以初檢心者。以大涅槃心檢之。  △二根深。 不放逸者為是何根。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 【疏】次阿耨三菩提根者。即是根深.深窮實相。到際即真.是菩提根.故言深也。  △三根廣。 善男子。一切諸佛。諸善根本。皆不放逸。 【疏】一切諸佛諸善根本皆不放逸.即是根廣。  △四根長。 不放逸故。諸餘善根展轉增長。 【疏】以能增長.即是根長。  △五根勝。 以能增長諸善根故。於諸善中最為殊勝。善男子。如諸跡中象跡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最為殊勝。善男子。如諸明中日光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最為殊勝。善男子。如諸王中轉輪聖王為最第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第一。善男子。如諸流中四河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上為最。善男子。如諸山中須彌山王為最第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第一。善男子。如水生華中青蓮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陸生華中婆利師華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諸獸中師子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飛鳥中金翅鳥王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大身中羅阿修羅王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一切眾生。若二足四足。多足無足中。如來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善法中為最為上。善男子。如諸眾中佛僧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善法中為最為上。善男子。如佛法中大涅槃法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以是義故。不放逸根深固難拔。 【疏】諸善中勝.即是根勝。凡舉十三譬.譬其勝相。  △六重釋根長二。初章安正解。 云何不放逸故。而得增長。所謂信根。戒根施根。慧根忍根。聞根進根。念根定根。善知識根。如是諸根不放逸故而得增長。以增長故。深固難拔。 【疏】云何不放逸下.凡舉十根重釋根長。具此十義.深固難拔。  滿曰。經云謂信根等者。以信為本.能生餘九故也  △二荊溪例示。 【疏】私謂。長勝既以多義解釋.驗三亦然。餘四皆十皆十三。  滿曰。驗三亦然者。謂根本深根廣等.皆具多義也。餘四皆十三者。謂除根長.餘根本廣深勝等四也。十是物對.十三徧對。根本等五皆具十三譬也。  暹曰。驗三亦然者。根勝既具十三.根增長既具十.根本.根深.根廣等三.亦須具十三具十。餘四者。根勝既具十三及十.根本乃至根長等四.一一皆具十三及十。  △三結。 以是義故。名為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根深難拔。  △二第二自身定想二。初分科。 【疏】云何於身下.釋第二章門。文為三。標.釋.結。標如文。釋為二。一定身.二定心。  △二初定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於身作決定想。  △二釋二。初定身。 於自身所生決定心。我今此身於未來世。定當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器。 【疏】初定身中.觀身是有.是生死器。觀身是無.是涅槃器。今觀身非有非無.正顯中道。即三菩提器.名身決定。  滿曰。即三菩提器者。初地菩薩能受中道.乃至妙覺究竟菩提.名之為器也。  △二定心。 心亦如是。不作狹小。不作變易。不作聲聞辟支佛心。不作魔心。及自樂心。樂生死心。常為眾生求慈悲心。是名菩薩於自身中生決定心。我於來世當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器。 【疏】次心亦如是。若狹小者.即自為心。變易二義。若論修因.生滅無常名為變易。若論受果.變易生死名為變易。聲聞支佛從人標心.此屬無為邊。魔心即魔天.自樂心通諸天.樂生死心通三界。此三心是有邊.非決定。求慈慈於無.求悲悲於有.是為決定。  滿曰。若論受果者.謂報身果也。求慈慈於無者.謂無緣慈與樂也。求悲悲於有者.拔九界苦也。  △三結。 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於自身中生決定想。  △三第三不觀田非田二。初分科。 【疏】云何不觀福田下.釋第三章。文為三。標.釋.結。  △二上四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菩薩不觀福田及非福田。  △二釋。 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諸佛。是名福田。若有念言。如是等輩是真福田。當知是心則為狹劣。菩薩摩訶薩悉觀一切無量眾生無非福田。何以故。以善修習異念處故。有異念處善修習者。觀諸眾生無有持戒及以毀戒。常觀諸佛世尊所說。施雖四種。俱得淨報。何等為四。一者施主清淨。受者不淨。二者施主不淨。受者清淨。三者施受俱淨。四者二俱不淨。云何施淨受者不淨。施主具有戒聞智慧。知有慧施及以果報。受者破戒。專著邪見。無施無報。是名施淨受者不淨。云何名為受者清淨施主不淨。施主破戒。專著邪見。言無慧施及以果報。受者持戒。多聞智慧。知有慧施及施果報。是名施主不淨受者清淨。云何名為施受俱淨。施者受者俱有持戒多聞智慧。知有慧施及施果報。是名施受二俱清淨。云何名為二俱不淨。施者受者破戒邪見。言無有施及施果報。若如是者。云何復言得淨果報。以無施無報。故名為淨。善男子。若有不見施及施報。當知是人不名破戒專著邪見。若依聲聞。言不見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為破戒邪見。若依如是大涅槃經。不見慧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為持戒正見。菩薩摩訶薩有異念處。以修習故。不見眾生持戒破戒。施者受者。及施果報。是故得名持戒正見。 【疏】上四依品匡持佛法.須簡持犯。此中自修.宜用平等。又前誡出家.令遵戒行。今誡在家修亡相檀。異念處者。異於二邊.正觀中道。持戒外道者。非但持戒.又得上定。下文云。施斷結外道.勝持戒比丘。持戒比丘.止伏欲界惡.比之言勝。施雖四種俱得淨報者.以無施無報乃為淨報。  滿曰。持戒比丘伏欲界惡者。據修善邊為伏.其實未能伏也。以無施無報者。以無相檀大涅槃心泯之.俱淨報也。  暹曰。 修亡相檀者。令修亡三檀也。止伏欲界惡者。且約持戒.伏身口惡為劣。外人例如上答。  △三結。 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不觀福田及非福田。  △四第四修淨佛土二。初分科。 【疏】云何淨佛土下.釋第四章。文亦三。標.釋.結。  △二標如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名為淨佛國土。 【疏】標如文。  △二釋。 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殺害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眾生得壽命長。有大勢力。獲大神通。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得壽命長。有大勢力。獲大神通。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偷盜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國土地所有純是七寶。眾生富足。所欲自恣。以此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得國土純是七寶。眾生富足。所欲自恣。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婬欲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無有貪欲瞋恚癡心。亦無饑渴苦惱之患。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眾生遠離貪婬瞋恚癡心。一切無有饑渴苦惱。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妄語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常有茂林華果香樹。所有眾生得妙音聲。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有國土常有茂林華果香樹。其中眾生悉得清淨上妙音聲。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兩舌。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常共和合。講說正法。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悉共和合。講論法要。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惡口。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地平如掌。無有砂石荊棘惡刺。所有眾生其心平等。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得國土地平如掌。無有砂石荊棘惡刺。所有眾生其心平等。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無義語。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無有苦惱。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無有苦惱。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貪嫉。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一切眾生無有貪嫉惱害邪見。以此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悉無貪嫉惱害邪見。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惱害。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悉共修習大慈大悲。得一子地。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世界所有一切眾生悉共修習大慈大悲。得一子地。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邪見。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悉得摩訶般若波羅蜜。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世界眾生悉得受持摩訶般若波羅蜜。 【疏】釋中但淨土業.菩提為本。此中十善者。非直十善.與菩提心和合而行.例如上答無畏之問。然十善者。明相似因.得相似果。離妄語得華果者。明妄無實.如華無果。今不妄語.有實果報。受報之時.感好華果。  滿曰。例如上答無畏之問者。此之十善業.以菩提為本。亦以止行二善為因.得生淨土。廣如淨名所釋。為化眾生.而取佛土。凡修一戒一施.皆須迴向一切眾生作淨土因。後成佛時.同生其國也。明相似因.得相似果者。亦名同類因.等流果。何者。布施為因.後成佛時.能捨眾生來生其國。即感果也。  暹曰。無畏者。如前則生不動國文.皆具止行二善。又夫修淨立行者.皆先為求涅槃心為本。即以此心攝於眾生.同生其國。  △三結。 是名菩薩修淨佛土。  △五第五滅有餘及第六斷業緣二。初敘異解分科。 【疏】云何滅除下.合釋第五第六兩章。義勢相關.合為一釋。解者不同。一云。此中開章明三種有餘。初兩事釋第五滅除有餘.後一事釋第六斷除業緣。二云。煩惱餘報.釋滅除有餘。餘業釋上斷除業緣。餘有一事.但是賸出。就文為三。先唱三章門。二次第釋。三結。  滿曰。義勢相關者。為煩惱餘報及餘業緣。以有煩惱.即有所潤之業也。煩惱餘報者。即現世造業.未來受報。後世猶有餘煩惱在.故云餘報.即是順後受業也。  △二初釋下。隨經文釋義三。初唱三章門。 云何菩薩摩訶薩滅除有餘。有餘有三。一者煩惱餘報。二者餘業。三者餘有。  △二次第釋三。初釋煩惱。 善男子。云何名為煩惱餘報。若有眾生習近貪欲。是報熟故。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受畜生身。所謂鴿雀。鴛鴦。鸚鵡。耆婆耆婆。舍利伽鳥。青雀。魚鼈。獼猴。麞鹿。若得人身。受黃門形。女人。二根。無根。婬女。若得出家。犯初重戒。是名餘報。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以殷重心習近瞋恚。是報熟故。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受畜生身。所謂毒蛇。具四種毒。見毒觸毒。齧毒噓毒。師子虎狼。熊羆猫狸。鷹鷂之屬。若得人身。具足十六諸惡律儀。若得出家。犯第二重戒。是名餘報。復次善男子。若有修習愚癡之人。是報熟時。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受畜生身。所謂象猪。牛羊水牛。蚤虱蚊虻。蟻子等形。若得人身。聾盲瘖啞。癃殘背僂。諸根不具。不能受法。若得出家。諸根闇鈍。喜犯重戒乃至五殘。是名餘報。復次善男子。若有修習憍慢之人。是報熟時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受畜生身。所謂糞蟲。駝驢犬馬。若生人中。受奴婢身。貧窮乞匃。或得出家。常為眾生之所輕賤。破第四戒。是名餘報。如是等名煩惱餘報。如是餘報。菩薩摩訶薩以能修習大涅槃故。悉得除滅。 【疏】二釋三章中.初釋煩惱。若以習報分門.則習因為煩惱.報因為業。今分習報之異.故言煩惱餘報。然感報由業.煩惱但能滋潤此業。若大論中.只任煩惱亦能得報。  滿曰。習因為煩惱者。謂習因果也。今分習報之異者。習約現在.報約隔世.故云異也。  △二釋上除業緣。 云何餘業。謂一切凡夫業。一切聲聞業。須陀洹人受七有業。斯陀含人受二有業。阿那含人受色有業。是名餘業。如是餘業。菩薩摩訶薩以能修習大涅槃故。悉得斷除。 【疏】云何餘業下.第二釋上除業緣.總明凡夫與二乘業。言須陀洹人受七有業者。然須陀洹人雖斷見盡.猶有思惟。潤生人天.七人七天往還。合數只是七有.往還離數即十四有。斯陀含人受二有業者。斯陀含人但人天中各有一生.此則兩生離數。若合數者.只是一有。問。何故初果合數.二果離耶。解云。只是互現。阿那含人受色有業者。阿那含人斷欲界思盡.餘色惑在.故云受色有業。然那含有五種.但出一上流者。上流有二.一者至阿迦尼吒.二至無色。所以經云。樂論義者.生五淨居。樂禪定者.生無色界。然生尼吒即徧歷四禪。若於初禪不得滅者.復生二禪。二禪不滅.生第三禪。三禪不滅.復生第四禪方滅。於中復三。超.半超.徧沒。若生無色.名無色般(云云)。若生無色.即不更生。亦生即滅.不同色界四禪受生。故略不云受無色業.只云受色業。不云中生故。亦不云有行無行.生同於色.故亦不云。  滿曰。總明凡夫者。謂二十五有業.受報不同也。即十四有者。約人間天上.往反各經一。中陰成二十八有。今明離數.且約人天.仍合中陰也。只是互現者。約離中有合.合中有離.前後不同耳。樂論義者生五淨居者.只是樂修慧故也。生無色者.樂修定故.禪相從來耳.即是徧沒那含也。於中復三。謂超.半超.徧沒。超者.從初禪超第四禪等。半超者.或超二三禪等。徧沒者.從初禪至色究竟.徧歷諸禪也。中生不生者。中謂中陰般.生謂生槃.不生謂不生色界。即名中般那含也。不云受無色業者。以菩薩為化眾生.約有形聞法修行.不云無色也。此果得除.灰身故除也。  暹曰。十四有者。各經中有.則為二十八生。樂論義者.樂慧人也。樂禪定者。只應云樂定禪.語濫色界四禪。然生尼吒等者。此名徧沒.始從初禪.經歷十七天處.捨初天生次天.如是傳傳至色究竟超者。從欲界超至色究竟.此正是全超也。若生無色者.此即無色般也.無色亦有勤修速進二行。方般涅槃者.今文不論。不云中生者。以中般但名為中.不名於生。故不論之。  △三釋上除餘有。 云何餘有。阿羅漢得阿羅漢果。辟支佛得辟支佛果。無業無結而轉二果。是名餘有。 【疏】云何餘有下.第三釋上除餘有。無業無結而轉二果者。莊嚴云。羅漢轉為六地菩薩.支佛轉為七地菩薩.故言而轉二果。今明此乃通教之義.非釋今經。開善云。無此事。轉者.本是鈍根羅漢轉為利根。支佛亦爾.數習故轉為二果。今明還是二乘.全非今經。河西云。上句二果得道得向.轉羅漢向.得羅漢果。支佛亦然。文中自云得及果者.豈可不作此釋。今明還是二乘之義.非今經意。又一解云。煩惱因盡.果報亦亡。而今不滅者.只是輪轉餘勢。然業既除.唯此二果於菩薩為累.是故言轉。轉即是捨.還是他義.不關今經。興皇云。轉二果者.二乘果身有寒熱饑渴。此果得除.故言轉二果.亦小乘義。今明此果不生.任盡則止。何用因經轉之。答。三界果雖盡.界外果方生。言轉果者.轉界外果。今明此是別教義.亦非圓意。  暹曰。輪轉餘勢者。然果報未亡者.但是酬因之餘勢耳。非圓意者.今須依開權顯實.以大涅槃心修。達生死身.即法身常身。何況二乘.而不即法身耶。寧待入於變易.方得轉矣。須依六即甄之。  滿曰。亦非圓意者。略斥上來.謂釋皆未與圓相應。今云轉者.若論今經羅漢支佛二果.即是菩薩之道.名開為轉耳。如法華中隨其所習.各道本願也。  △三結。 如是三種有餘之法。菩薩摩訶薩修習大乘大涅槃經。故得滅除。是名菩薩摩訶薩滅除有餘。  △六第七修清淨身二。初分科。 【疏】云何修清淨身下.釋第七章。亦三。標.釋.結。  △二次釋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菩薩修清淨身。 【疏】初標如文。  △二釋二。初辨異分科。 【疏】次釋中.師子吼品.明或一業一相.或一業二相三相。此中明百福成一相。文為二。先明相業.次明好業。  滿曰。先明相業.次明好業等者。相約麤.好約細。若無此業.菩提不顯故也。  △二外道下。隨文釋義二。初明相業。 菩薩摩訶薩修不殺戒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上。上中上。乃至正見亦復如是。是五十心名初發心。具足決定成五十心。是名滿足。如是百心名百福德。具足百福成於一相。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名清淨身。  暹曰。經云上中上者.亦名上勝上。經云初發心者.初修十五心成就滿足。又五十心因果.合成一百心也。  △二明好業二。初正消經文。 所以復修八十種好。世有眾生事八十種神。何等八十。十二日。十二大天。五大星。北斗。馬天。行道天。婆羅墮跋闍天。功德天。二十八宿。地天。風天。水天。火天。梵天。樓陀天。因提天。拘摩羅天。八臂天。摩醯首羅天。半闍羅天。鬼子母天。四天王天。造書天。婆藪天。是名八十。為此眾生修八十好以自莊嚴。是名菩薩清淨之身。何以故。是八十天一切眾生之所信伏。是故菩薩修八十好。其身不動。令彼眾生隨其所信各各得見。見已宗敬。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於淨身。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請大王。要當莊嚴所有舍宅。極令清淨。辦具種種百味餚饍。然後王乃就其所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輪王故。先當修身。極令清淨。無上法王乃當處之。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要當修於清淨之身。善男子。譬如有人欲服甘露。先當淨身。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服無上甘露法味般若波羅蜜。要當先以八十種好清淨其身。善男子。譬如妙好金銀寶器。盛之淨水。中表俱淨。菩薩摩訶薩其身清淨亦復如是。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水。中表俱淨。善男子。如波羅捺素白之衣易受染色。何以故。性白淨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身淨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外道所事.各指一相。佛集眾相.備在一身。十二日者。即子丑等十二日。河西云。一年有十二吉日.堪祠祀求福。  滿曰。經云十二大天者。此天之名不出欲色二界。馬天等即欲界天。梵天即色界。鬼子母天即是欲界天也。  暹曰。經云八十者。初兩十二為二十四。五大星.東方歲星.南熒.西太白.北辰星.中鎮星.為二十九。北斗星為三十。馬天三十一。行道三十二。婆羅三十三。功德三十四。二十八宿者。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北方七宿。斗牛虗危室壁。為六十二。地水火風為六十六。梵.陀.提.拘.臂.首.半.母為七十四。四天王為七十八。造書.婆藪為八十。世人所事或名為天.或名為神。經云大至火天.多屬四天王處。梵天.八臂天.首羅天.屬色界。樓陀天等皆屬欲界天。經云中表俱淨者。中謂法身.表謂應身。  △二然修下。通示四悉。 【疏】然修相好亦四悉意。一者法王之體.應以相好而自嚴身。諸佛皆爾.是為世界。令人見者.生信起善.是為為人。一身具眾好.對破外道.是為對治。色淨故般若淨.般若淨故色淨.是第一義。文舉四譬.或當主此(云云)。  滿曰。文舉四譬者。如經譬如有人欲請大王等.乃至素白之衣是也。或當主此(云云)者。文中不定對之。若欲對者.初即世界.王即五陰不同故。甘露生善.能生理善故。寶器除穢.即對治意。素白易染疾得菩提.即第一義故也。  暹曰。色淨故者。緣因資般若.名為色淨故般若淨。般若了緣因.故云般若淨故色淨。四譬或當主此者。四譬次第對四悉.隨文釋相可見。  △七第八了知諸緣二。初分科。 【疏】云何了知諸緣下.第八章。此中亦三。標.釋.結。  △二釋中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菩薩了知諸緣。 【疏】初如文。  △二釋。 菩薩摩訶薩不見色相。不見色緣。不見色體。不見色生。不見色滅。不見一相。不見異相。不見見者。不見相貌。不見受者。何以故。了因緣故。如色一切法亦如是。 【疏】釋中.他云知因緣和合.即是世諦。是義不然。不見色相.是行支滅。不見色緣.是無明滅。不見色體.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滅。不見色生.是愛取有生等滅。不見色滅.是老死滅。不見一相.是不見十二因緣空。不見見者.是不見因緣假。真俗雙亡.二諦俱泯.亦不見中。如是通達.了知因緣為若此.云何只是世諦耶。一切法亦如是。  滿曰。不見色相是行支者。謂行能造作身口等業.名之為相也。不見色緣是無明滅者。無明潤業.為行作緣。以相滅故.無明亦滅也。不見色生者。生即是因.因既不生.果亦隨滅.故云色滅也。不見十二因空者。觀此三道即是三德.是畢竟空。故云不見等也。亦不見中者。雙照真俗.即中而邊也。  暹曰。不見色相者。作業外彰身口.名為色相。又十二因緣俱屬於色.故皆云色。不見色緣者。煩惱潤業.名為色緣。不見十二因緣空者。空即不空.故云不見。不見因緣假者。假即是空.故云不見。亦不見中者。即二諦雙亡.中亦俱寂.故云亦不見中。一切法亦如是者。四諦六度等.悉具三諦.亡泯雙照.故云如是。  △三結。 是名菩薩了知諸緣。  △八第九離諸怨敵二。初分科。 【疏】云何菩薩下.釋第九章。文為三。標.釋.結。標如文。次釋文為二。初明離怨.次簡出怨。初離怨又二。初自離怨.次為他離怨。  暹曰。次為他離怨者。以煩惱是菩薩大慈之境.故不名怨。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菩薩離諸怨敵。  △二釋二。初明離怨二。初自離怨。 一切煩惱是菩薩怨。菩薩摩訶薩常遠離故。是名菩薩壞諸怨敵。 【疏】初文者。遠離煩惱是自離怨。  △二為他離怨。 五住菩薩視諸煩惱不名為怨。所以者何。因煩惱故菩薩有生。以有生故。故能展轉教化眾生。以是義故不名為怨。 【疏】次五住者。是為他離怨。  滿曰。次五住者者.是次第意。第五住菩薩斷界內通惑盡.能伏界外.出假化物.用煩惱潤生。能入生死.不以為怨.令他得離煩惱故也。或作不次第.菩薩即是斷第五住.或從法身地.能入生死。用煩惱潤生.教化眾生也。  暹曰。五住菩薩者。即別教五住菩薩上能出假也。  △二簡出怨。 何等為怨。所謂誹謗方等經者。菩薩隨生。不畏地獄畜生餓鬼。唯畏如是謗方等者。一切菩薩有八種魔。名為怨家。遠是八魔。名離怨家。 【疏】次何等為怨下.是簡出怨敵。河西.釋八魔者。謗方等等四惡.是四魔即生死魔。無常無我等四.即涅槃魔(云云)。  暹曰。經云八魔者。菩薩昔以分離界內四.今則破於界外四.名為離八。河西所釋.自是一途。非應大道.今所不用。  滿曰。 涅槃魔下(云云)者。今意不依他人以判八魔。菩薩為眾生.故能破界內四魔.界外四魔也。  △三結。 是名菩薩離諸怨敵。  △九第十斷除二邊二。初分科。 【疏】云何遠離是第十章。亦有標.釋.結。  △二標如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菩薩遠離二邊。 【疏】標如文。  △二釋。 言二邊者。謂二十五有及愛煩惱。菩薩常離二十五有及愛煩惱。 【疏】釋文中.以二十五有愛煩惱為二邊.即是因果二法。私謂.破二十五有中三種惑故.故離二邊。河西以業與煩惱為二邊。私謂.若云三惑有三種業.方會今意。直以界內惑業以為二邊.全非今意。既得此意.例一切法。有無.常斷.垢淨.縛脫等.皆是二邊。  滿曰。因果二法者。謂煩惱為因.二十五有生處為果.故云二法也。私謂破二十五有中三種惑者.謂無明見思為三也。約界內見思為有邊.破二十五有生處.得二十五三昧為空邊。能斷一品界外無明.證於中道.故云離也。若云有三種業方會今經意.即是謂界內有漏業.界外無漏業.中道非有漏非無漏業。即會圓意也。直以界內下.略斥他解不得圓也。例一切法有無常斷垢淨等者。謂界內為有.界外為無。界內為斷.界外為常。界內為垢.界外為淨。縛脫例之。準今意.皆須雙非雙用.方會經意也。  暹曰。 三種業者。有漏.無漏.非漏非無漏三也。例一切等者。有謂生死.無謂二乘。常為有邊.斷為空邊。垢為有邊.淨是空邊。縛脫亦爾。菩薩修大涅槃中道.雙非諸二也。  △三結。 是名菩薩遠離二邊。  △四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四功德。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有問答。  △二問意下。隨釋二。初問。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如佛所說。若有菩薩修大涅槃。悉作如是十事功德。如來何故唯修九事。不修淨土。 【疏】問意者。若菩薩具修十事.如來何故不修淨土。  滿曰。經云不修淨土者。意難如來若修淨土.即不合來穢土受生。如前文無畏問淨業.則生不動國等。故合不修也。  △二答四。初我修十事眾聖亦然。 佛言。善男子。我於往昔亦常具修如是十事。一切菩薩及諸如來。無有不修是十事者。 【疏】佛答為四。一我因具十事.眾聖亦然。  滿曰。眾聖亦然者。意云非但我因中獨修淨土.十方諸佛因中皆修。故以為證也。  △二呵其所問。 若使世界不淨充滿。諸佛世尊於中出者。無有是處。善男子。汝今莫謂諸佛出興不淨世界。當知是心不善狹劣。汝今當知。我實不出閻浮提界。譬如有人說言此界獨有日月。他方世界無有日月。如是之言無有義理。若有菩薩發如是言。此佛世界穢惡不淨。他方佛土清淨莊嚴。亦復如是。 【疏】二若使世界下.呵其所問。  滿曰。呵其所問者。如經諸佛世尊於中出者無有是處。如淨名中.身子見穢.梵王見淨。為欲度斯下劣人.故云現穢耳。眾生煩惱.是故不見也。  暹曰。經云我實不出閻浮提者。且約方便教意.我自有淨土.權示在此導利眾生。  △三示其無勝淨土。 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恒河沙等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無勝。彼土何故名曰無勝。其土所有莊嚴之事悉皆平等。無有差別。猶如西方安樂世界。亦如東方滿月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 【疏】三西方下.示其無勝淨土。  △四為化眾生出穢土。 為化眾生故。於此界閻浮提中現轉法輪。非但我身獨於此中現轉法輪。一切諸佛亦於此中而轉法輪。以是義故。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善男子。慈氏菩薩以誓願故。當來之世令此世界清淨莊嚴。以是義故。一切諸佛所有世界無不嚴淨。 【疏】四為化眾生下.為化眾生出穢土。悉如文。  滿曰。經云慈氏菩薩以誓願故者。重引未來.證此穢即淨。由有願故.我令穢耳。  暹曰。經云慈氏菩薩者。明土本淨.穢由於生。如淨名中.如來足指按地.即其例也。  △五明第五功德二。初分科。 【疏】復次下.第五功德。文為三。標.釋.結。標如文。釋中二。先釋.次論義。  △二初釋下。隨釋三。初標。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五功德。  △二釋二。初敘古懸解二。初三師解義。 【疏】初釋者。舊解五事有三說。冶城云。通外凡及三十心。既言不生邊地諸根完具.即是其證。二云。此德不淺。何者。登地已上.皆因事表裏。言諸根完具者。非耳眼等.乃是出世信首諸根。邊地者。非世間邊陲無佛法處.乃是離斷離常。諸天護念者.以佛為天。四眾恭敬者.為物福田。三開善云。此乃登地菩薩。猶生欲界.故言完具等。若論無漏.得變易報。而此菩薩猶有有漏.故今受生。雖有此五.心不存著.正以不著為體。  滿曰。信首諸根者。信等五根也。乃是離斷離常者。復是何教斷常.若約界內未遠也。是證道意者。又不云與圓同.仍未會今經功德也。  暹曰。信首諸根者。如華嚴十種六根。  △二今評下。評其所歸。 【疏】今評之。開善全是三藏菩薩義。初家通地前.是別教初心.不關經意。中間登地是證道意。  暹曰。開善全是三藏菩薩者。既云猶生欲界具於五事.只成三藏菩薩義.以此菩薩根具.位在第一祇初。中間登地者。亦未知為屬何教。今須在圓。  △二就文下。隨文正釋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二。先明功德.後論義。初功德者。有標.釋.結。  △二標如下。隨釋二。初明功德三。初標。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五功德。有五事。 【疏】標如文。  △二釋。 何等為五。一者諸根完具。二者不生邊地。三者諸天愛念。四者常為天魔沙門剎利婆羅門等之所恭敬。五者得宿命智。 【疏】釋者。此五前四是報果.後一是習果。  滿曰。經云二者不生邊地者。此之五事.皆約初地已上證得功德。離於二死之地.名之為邊。得五功德.離五怖畏故也。後一是習果者。約現發得此宿命也。  暹曰。前四是報果等者。若入初地.俱名習果.俱名報果.不須分之。  △三結。 菩薩以是大涅槃經因緣力故。具足如是五事功德。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次論義中.先問.次佛答。又二。先贊問.次正答。答中有二。初是勝劣章。次善男子下.是顯勝劣相。  △二初舉下。隨釋二。初問。 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言。如佛所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於布施。則得具成五事功德。今云何言因大涅槃得是五事。  △二答二。初讚問。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之事其義各異。今當為汝分別解說。  滿曰。經云其義各異者。或因布施得五功德.或因涅槃得五功德。故云異。  暹曰。經云其義各異者。自有持戒布施得五事.自有依大涅槃修行得五事.汝何以將淺而難於深。  △二正答二。初勝劣。 施得五事。不定。不常。不淨。不勝。不異。非無漏。不能利益安樂。憐憫一切眾生。若依如是大涅槃經。所得五事。是定是常。是淨是勝。是異是無漏。則能利益安樂。憐憫一切眾生。 【疏】初舉五章。定是樂.勝是我.常淨可見。異是中道不共.無漏是證中道.利益安樂等是化他。  滿曰。異是中道不共者。異於二邊.不共二乘故也。  △二顯勝劣相二。初正釋經文。 善男子。夫布施者得離饑渴。大涅槃經能令眾生悉得遠離二十五有。渴愛之病。布施因緣令生死相續。大涅槃經能令生死斷不相續。因布施故。受凡夫法。因大涅槃。得作菩薩。布施因緣能斷一切貧窮苦惱。大涅槃經能斷一切貧善法者。布施因緣。有分有果。因大涅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分無果。 【疏】次文云。離渴愛.是釋定釋樂。生死斷不相續.是釋常。得作菩薩.是釋淨。斷一切貧善法.是釋勝釋我。無分無果.是釋異釋不共.兼得釋無漏利益眾生。  暹曰。經云有分果者。以世間施招人天.依報正報皆有限量.名為有分。感生死根.名為有果。修大涅槃證大涅槃.正報依報體周法界.無數無量.名為無分。永超二死.名為無果。而獲中道大般涅槃.無因無果之果也。  滿曰。無分無果者。不同布施.修因當有感果.故果世間名為無果等也。  △二佛說下。舉經斥勸。 【疏】佛說五事因大涅槃得.人師解通內外三十心.當知地前不名為得。佛自說是無漏。開善云。是有漏。既公抗佛語.豈不疑誤後生。故知人解全不可信.將來學者但自依經。  滿曰。將來學者者.略勸人師莫生他見也。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五功德。  △六明第六功德二。初示三昧次位二。初敘古。 【疏】善男子下.第六功德。舊解金剛三昧。若論十地.是最後終心。若論三忍.即是上忍。退非菩薩名等覺。進非妙覺是金剛心菩薩。一釋云。具空有二解。二云。但取照有之解.不取空解.空解未足。莊嚴云。金心斷惑盡。引此文由乾陀山七日並照.一切燒盡。故知等覺斷惑盡。開善解.金心但伏無明。至妙覺佛時.斷此一念輕惑.即得成佛。勝鬘云。佛菩提智能斷。此文說伏為盡。金心有解乃滿.空解未足。引二十二遊經及夫人經證.廣論其義。觀師云。不可定判其位.應例如般若通貫諸地。又十地太高。第五功德復是何地.不應懸殊。但使與三昧相應.亦不簡高下。舊又解.十地得百三昧已.方得首楞嚴。方入金剛三昧者。進非佛果.退非下地.唯在窮學。  滿曰。若論十地是最後終心者。此不立等覺.十地是等覺之位.故云終也。若論三忍者。古人判初地為下忍.十地為中.等覺為上忍也。故知等覺斷惑盡者。今意不爾。何者。且如四十二品無明之惑。約圓位判.如從初住終乎等覺.猶有一品在。至於妙覺前.名為盡故。大論云。有所斷者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即妙覺佛。云何言盡也。金心有解乃滿空解未足者。此是今家正釋無明為有.無明盡為空解.故云未足也。但使與三昧相應者。此是今意。金剛三昧通證前後.初地之時亦名金心.故云相應也。  暹曰。三忍者。等覺為上忍.十地為中忍.八地已下為下忍。退非菩薩者.非第十地菩薩也。佛菩提智者。等覺用佛菩提智.斷最後品.入妙覺。例如住前修觀.斷一品無明.即入初住。此義非為難見.然古人解要有進退。不應懸殊者。應如前第五功德。冶城云通外凡及三十心.乃至對登地等.故云不應懸殊。窮學者。等覺也。  △二此亦下。今釋二。初明該通初後。 【疏】此亦不然。此一三昧亦有通別。別據窮學通亘諸地.亦通似道.何異金剛般若通初後地。般若既通.三昧寧別。何者。舉體堅如金剛.舉體定如三昧.舉體利如般若。故經云。金剛三昧有三種名。下文亦云.佛性五名。  暹曰。此一三昧者。金剛三昧也。何異金剛般若者。引彼經意者.破古人金剛三昧.不應一向唯在等覺。如金剛經云。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此則猶通初心.何況不通諸地。  滿曰。何異金剛般若者。謂降伏其心.亦通前後也。舉體定如三昧者。即是首楞嚴定.亦云健相三昧也。  △二若言下。結斥古師二。初雙斥莊嚴開善。 【疏】若言終心有斷無斷.乃是二家相扼。為緣利益.故作斷不斷說。而其實理.非斷不斷(云云)。  △二今謂下。單斥莊嚴引譬。 【疏】今謂.莊嚴家引由乾陀山譬偏。何者。夫七日現時.非但能燒由乾陀山.一切洞然。而今不以洞然為諭。但燒草存山者.非譬十地終心斷惑。取七日初出.先照由乾陀.故其草然。明此三昧是初地功德。最初斷惑.故以燒草為譬。  滿曰。但燒草存山者。草喻煩惱.山喻初地法身功德也。七日初出先照由乾者.日喻於智。得此三昧.一心三智猶如於日.即證初地.故出先照。無明分破.名之為燒故也。  暹曰。以燒草為譬者。初地斷惑如燒草.以顯中道如存山。  △二標釋下。隨經文釋義二。初分科。 【疏】標.釋.結。初如文。次釋中為三。一略明三昧。二廣明三昧。三釋其名略。中又二。前明自德.次辨化他。自德又二。初明能斷.次舉非。  △二悉能下。隨釋三。初標。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六功德。  △二釋三。初略明三昧二。初明自德二。初明能斷。 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得金剛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諸法。 【疏】悉能破散.是能斷。  滿曰。經安住是中者。論證初地時.地為所依.故云安住也。悉能破壞一切諸法者。所有偏漸諸權法等.悉皆破也。  △二舉非。 見一切法皆是無常。皆是動相。恐怖因緣。病苦劫盜。念念滅壞。無有真實。一切皆是魔之境界。無可見相。 【疏】見一切法.是舉非。  △二辨化他。 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雖施眾生。乃至不見一眾生。實為眾生故。精勤修習尸波羅蜜。乃至修習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菩薩若見有一眾生。不能畢竟具足成就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般若波羅蜜。 【疏】住是三昧雖施眾生下.第二明化他也。  滿曰。經云乃至不見一眾生實為眾生者.行無相檀。能化所化.無非法界故也。  △二廣明三昧二。初分科。 【疏】譬如金剛下.第二廣明。又二。初廣自行.後廣化他。廣自行又三。初能斷。次能見。三重明能斷。  △二初能下。隨釋二。初廣明自行三。初能斷二。初一譬能斷。 善男子。譬如金剛所擬之處。無不碎壞。而是金剛無有折損。金剛三昧亦復如是。所擬之法無不碎壞。而是三昧無有折損。 【疏】初能斷中.凡舉八譬。初一譬能斷。  暹曰。經云無有折損者。無有能摧破此三昧者。  △二後七譬稱歎。 善男子。如諸寶中金剛最勝。菩薩所得金剛三昧亦復如是。於諸三昧為最第一。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修是三昧。一切三昧悉來歸屬。善男子。如諸小王悉來歸屬轉輪聖王。一切三昧亦復如是。悉來歸屬金剛三昧。善男子。譬如有人為國怨讎。人所厭患。有人殺之。一切世人無不稱讚是人功德。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菩薩修習能壞一切眾生怨敵。是故常為一切三昧之所宗敬。善男子。譬如有人其力盛壯。人無當者。復更有人力能伏之。當知是人世所稱美。金剛三昧亦復如是。力能摧伏難伏之法。以是義故。一切三昧悉來歸屬。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諸餘一切三昧。善男子。如香山中有一泉水名阿耨達。其泉具足八味之水。有人飲之。無諸病苦。金剛三昧亦復如是。具八正道。菩薩修習斷諸煩惱瘡疣重病。善男子。如人供養摩醯首羅。當知是人已為供養一切諸天。金剛三昧亦復如是。有人修習。當知已為修習一切諸餘三昧。 【疏】後七譬稱歎。  滿曰。後七譬稱歎者。歎其能斷也。  △二能見二。初一譬能見。 善男子。若有菩薩安住如是金剛三昧。見一切法無有障礙。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菩薩雖復得如是見。終不作想見一切法。 【疏】善男子若有菩薩安住下.第二廣明能見。初一譬能見。  △二三譬稱歎。 善男子。譬如有人坐四衢道。見諸眾生來去坐臥。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見一切法生滅出沒。善男子。譬如高山有人登之。遠望諸方皆悉明了。金剛定山亦復如是。菩薩登之。遠望諸法無不明了。善男子。譬如春月天降甘雨。其渧微緻。間無空處。淨眼之人見之明了。菩薩亦爾。得金剛定清淨之目。遠見東方所有世界。其中或有國土成壞。一切皆見。明了無障。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疏】次三譬稱歎。  △三重明能斷二。初一譬能斷。 善男子。如由乾陀山七日並出。其山所有樹木叢林一切燒盡。菩薩修習金剛三昧亦復如是。所有一切煩惱叢林即時消滅。 【疏】善男子如由乾陀山下.第三重明能斷.亦有三譬。初一譬能斷。  △二二譬亡功。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能摧破一切有物。終不生念我能摧破。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菩薩修已能破煩惱。終不生念我能壞結。善男子。譬如大地能持萬物。終不生念我力能持。火亦不念我能燒物。水亦不念我能潤漬。風亦不念我能動物。空亦不念我能容受。涅槃亦復不生念。言我令眾生而得滅度。金剛三昧亦復如是。雖能滅除一切煩惱。而初無心言我能滅。 【疏】次二譬亡功。  △二廣明化他四。初變身如佛。 若有菩薩安住如是金剛三昧。於一念中變身如佛。其數無量。徧滿十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如是菩薩雖作是化。其心初無憍慢之想。何以故。菩薩常念。誰有是定。能作是化。唯有菩薩安住如是金剛三昧乃能作耳。 【疏】若有菩薩安住下.第二廣明化他。為四。一變身如佛。  △二還本處。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金剛三昧。於一念中徧至十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還其本處。雖有是力。亦不念言我能如是。何以故。以是三昧因緣力故。 【疏】二還本處。  △三斷他惑。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金剛三昧。於一念中能斷十方恒河沙等世界眾生所有煩惱。而心初無斷諸眾生煩惱之想。何以故。以是三昧因緣力故。 【疏】三斷他惑。  △四三密示現四。初口密。 菩薩住是金剛三昧。以一音聲有所演說。一切眾生各隨種類而得解了。 【疏】四三密示現。示現又四。一口密。  △二身密。 示現一色。一切眾生各各皆見種種色相。安住一處。身不移易。能令眾生隨其方面各各而見。 【疏】二身密。  △三重口密。 演說一法。若界若入。一切眾生各隨本解而得聞之。 【疏】三重明口密。前則一音異適.今明一法異適。  △四意密。 菩薩安住如是三昧。雖見眾生。而心初無眾生之相。雖見男女。無男女相。雖見色法。無有色相。乃至見識。亦無識相。雖見晝夜。無晝夜相。雖見一切。無一切相。雖見一切煩惱諸結。亦無一切煩惱之相。見八聖道。無聖道相。雖見菩提。無菩提相。見於涅槃。無涅槃相。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諸法本無相故。菩薩以是三昧力故。見一切法。如本無相。 【疏】四菩薩下.意密。  △三釋其名三。初不定譬無相。 何故名為金剛三昧。善男子。譬如金剛。若在日中。色則不定。金剛三昧亦復如是。在於大眾。色亦不定。是故名為金剛三昧。 【疏】何故名為下.第三釋名。譬有三。初不定.譬無相。  暹曰。經云在於大眾.色亦不定者.此明一行隨於眾行。大論三十八云。如頗利珠隨前色變.自無定色。諸法亦爾.或常無常。諭以一理.應於眾理。釋曰。理行如珠.教法如日。情如眾物.觀如現色。  △二不平價譬無苦。 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世人不能評價。金剛三昧亦復如是。所有功德一切人天不能評量。是故復名金剛三昧。 【疏】次不平價.譬無苦。  △三離苦毒譬無畏。 善男子。譬如貧人得金剛寶。即得遠離貧窮困苦。惡鬼邪毒。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是三昧。則能遠離煩惱諸苦。諸魔邪毒。是故復名金剛三昧。 【疏】後離苦毒.譬無畏。  △三結。 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六功德。 【疏】結如文。 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五(會疏卷第二十三)  △七明第七功德二。初破古分文二。初敘古分文。 【疏】德王品之五。起卷。明第七功德。開善用此下兩功德為第二周。由近善友.初聞正法.於位則淺。下第八功德九事為體.辨心慧解脫.明義深極。  滿曰。初聞正法於位則淺者。見初聞之言.謂之為淺。今論功德.乃至等覺亦須聞故.故非淺也。明義深極者。他謂深.從淺至深為一用。今意不爾。慧即真空理為體故深。今聞正法.亦顯中道。同是所獲功德故也。  暹曰。於位則淺者。以初聞正法及是第二周始.故云位淺。  △二今謂下。顯正斥謬。 【疏】今謂不爾。悉是初證不聞聞時.所獲功德。佛作第七第八番說.明其洞識涅槃近因之法.堪為眾生作善知識。那忽棄其內德化他之功.而作外求師範.自行之解。縱令自求善知識者.亦是寄事而表於理。例如淨名念佛之時.師子嚮等皆來說法.說已而去。如此知識.聞法思修.何得是淺。  滿曰。洞識涅槃近因者。猶聞正法.能如說行.以之為近也。寄事表於理者。求善知識名之為事.證初地時名之為理也。例如淨名等者。謂方丈託疾世尊大慈等.名之為念。文殊承旨.十方諸佛皆來說法等.為真善知識.何得為淺相耶。  暹曰。初證不聞聞者。下九功德.並與初功德證同.故云也。棄其內德等者。由內證實理.能外化他.不可偏作自行以釋。寄事而表理者。寄求善知識等事.而表諸地證法淺深不同。亦如善才求善知識得法淺深.即其例也。例如淨名者。例.同也。彼經觀眾生品云。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燄.寶月.寶嚴.乃至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以顯登地已上.須近善友聽法。不同古人專在淺位。  △二就文下。隨經釋義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三。初標章。次釋。三結。標如文。次釋又二。初明四事.次論義。初又二。一標章.二解釋。標章又三。一明是。二舉非。三正列名。  △二明是下。正釋三。初標。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  △二釋二。初明四事二。初標章三。初明是。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作是思惟。何法能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薩即知有四種法為大涅槃而作近因。 【疏】明是。如文。  滿曰。經云作是思惟者。即初地菩薩作是觀時.有四種法也。  △二舉非。 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緣者。是義不然。所以者何。若離四法得涅槃者。無有是處。 【疏】次舉苦行非中兩解。一云。外道無益苦行。二云。只佛法中直修苦行不能得道。要須慧品為正.餘行相資。  滿曰。要須慧品為正者。即是真了因.以為慧品。證住即是如說修行。餘行即善友聽法等為緣因。同資於正也。  暹曰。經云而作近因者。今此四法通於別圓.前之二教並不談中。為此義故.不任為今經近因.故須先簡。若開顯已.無作圓常.何簡之有。又今明四法.須具二義。一示地前.可修得入登地。二入地已.仍須四法策發.令疾入後位。慧品為正者。大涅槃了因種智為正行.緣因為助行。  △三正列名。 何等為四。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專心聽法。三者繫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 【疏】三列名。如文。  △二解釋二。初分科懸敘。 【疏】譬如有人下.第二解釋。又二。先總釋.後別釋。初總中舉三譬。初兩譬菩薩.後一譬凡夫。  滿曰。先總釋者。一一釋中皆具四法.名之為總。別釋者。四法一一別釋故也。  △二初菩下。隨文釋義二。初總釋二。初譬菩薩二。初譬自行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眾病。若熱若冷。虛勞下瘧。眾邪鬼毒。至良醫所。良醫即為隨病說藥。是人至心善受醫教。隨教合藥。如法服之。服已病愈。身得安樂。 【疏】初菩薩譬中.初譬自行亦具四事。菩薩居因.聖法未滿。亦須善友.聽法修行(云云)。  滿曰。經云身遇眾病者。即是無始已來具足煩惱.故云眾病。病多不出十使故也。  暹曰。經云有人身遇眾病者。三惑重病也。  △二合。 有病之人譬諸菩薩。大良醫者譬善知識。良醫所說譬方等經。善受醫教。譬善思惟方等經義。隨教合藥。譬如法修行三十七助道之法。病除愈者。譬滅煩惱。得安樂者。喻得涅槃常樂我淨。  △二譬化他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有王欲如法治。令民安樂。諮諸智臣。其法云何。諸臣即以先王舊法而為說之。王既聞已。至心信行。如法治國。無諸怨敵。是故令民安樂無患。 【疏】次一譬.譬菩薩化他。化他亦須四事。諸佛起發.如教奉行(云云)。  滿曰。諸佛起發者。如華嚴中菩薩住空。諸佛語言莫起二乘心等。即是善知識意也。經云先王舊法者。即是過去諸佛常樂我淨之法故也。  暹曰。諸佛起發者。如華嚴中八地菩薩欲沉空.十方諸佛同時而勸。正明化他.亦須自近善友.令他近善友等。  △二合。 善男子。王者譬諸菩薩。諸智臣者譬善知識。智臣為王所說治法。譬十二部經。王既聞已至心信行。譬諸菩薩繫心思惟十二部經所有深義。如法治國。譬諸菩薩如法修行。所謂六波羅蜜。以能修習六波羅蜜。故無諸怨敵。譬諸菩薩已離諸結煩惱惡賊。得安樂者。譬諸菩薩得大涅槃常樂我淨。  △二譬凡夫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遇惡癩病。有善知識而語之言。汝若能至須彌山邊。病可得差。所以者何。彼有良藥。味如甘露。若能服者。病無不差。其人至心信是事已。即往彼山採服甘露。其病除愈。身得安樂。 【疏】後譬譬凡夫。凡夫罪重.故言如癩(云云)。  △二合。 惡癩病者譬諸凡夫。善知識者譬諸菩薩摩訶薩等。至心信受譬四無量心。須彌山者譬八聖道。甘露味者譬於佛性。癩病除愈譬滅煩惱。得安樂者譬得涅槃常樂我淨。 【疏】如是三譬一一有合。初譬中.熱譬愛.冷譬癡.勞譬慢.下譬瞋.瘧譬疑.眾邪通譬五利(云云)。問。菩薩利鈍俱盡.寧有此病。答。寄通指別耳。菩薩別惑至佛方盡.寧得無病。私云。通別之惑.名同體異。  滿曰。熱譬愛者。由如熱病能起狂念愛.即是貪如火燒薪等也。冷譬癡者。由如冷病解境不知也。勞譬慢者。勞病長時而起於慢。下譬嗔者。下病滑利觸境生嗔也。瘧譬疑者。此病寒熱.以不定故.名之為疑也。寄通指別者。別謂別惑.此之利鈍名通。界外見思從別.故云寄也。名同體異者。廣如淨名疏。淨妙五塵以為思惑等.即同體見思也。  暹曰。熱譬愛者。熱病之人貪一切食.故喻於愛。次冷譬癡者。病冷之人.身體痺死。無所覺知.如癡無識。勞譬慢者。勞人諸事不能.狀如於慢。下譬嗔者。痢病不可禁制.故譬於嗔。瘧譬疑者。或發不發.又或寒或熱。如疑猶影.疑自疑他等。通別之惑名同體異者。通惑於見思上.立利鈍名。別惑於塵沙無明上.立利鈍見思之名.故云也。  △二別釋二。初分科。 【疏】譬如畜弟子下.第二別釋四事。又二。先略後廣。初略釋知識。又四。一善知識。二聽法。三思惟。四修行。初又四。  △二先稱下。隨釋二。初略四。初釋知識四。初稱歎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畜諸弟子聰明大智。是人晝夜常教不倦。 【疏】先稱歎.有譬有合。如文。  △二合。 諸菩薩等亦復如是。一切眾生有信不信。而常教化無有疲厭。  △二出其人。 善男子。善知識者。所謂佛。菩薩。辟支佛。聲聞。人中信方等者。 【疏】善知識者下.第二出其人。人有五別。一菩薩。二佛。三緣覺。四聲聞。五人中信者。  滿曰。人中信者者。即是為大涅槃故修行之人.亦得為善知識也。  △三辨其位。 何故名為善知識耶。善知識者。能教眾生遠離十惡。修行十善。以是義故。名善知識。復次善知識者如法而說。如說而行。云何名為如法而說。如說而行。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教人正見。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亦能教人信戒布施多聞智慧。復以是義名善知識。善知識者有善法故。何等善法。所作之事不求自樂。常為眾生而求安樂。見他有過。不訟其短。口常宣說淳善之事。以是義故。名善知識。 【疏】何故名為下.第三辨其位。初明五位。一教離惡行善。二如說如行。三修菩提。四行戒施。五不自為為他。或以配前五人.未必須爾。  滿曰。經云自能修行信戒施等者。自既得於七聖財.亦令他得.故云人信戒等也。未必須爾者。或亇人中皆五也。  暹曰。經云離十惡等者。此並是雙流之行。修行十善者。十善為諸行之本.故令修行十善。四行戒施者。此即乘戒俱急也。配前五人者。一菩薩.二佛等五。今明不爾。只一人身.具此五法.不須配前。  △四得善知識益。 善男子。如空中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漸漸增長。善知識者亦復如是。令諸學人漸遠惡法。增長善法。善男子。若有親近善知識者。本未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即便有之。未具足者則得增廣。何以故。以其親近善知識故。因是親近。復得了達十二部經甚深之義。 【疏】如空中下.第四得善知識益。夫初月雖不可見.不得言無。初近知識.謂未有益而實已潤。  滿曰。經云戒定慧解脫等者。此之五分即大乘戒定五分.不同於小也。而實已潤者。謂九層之臺起於累土.為得益緣也。  暹曰。而實已潤者。縱未顯獲.已得冥資。  △二釋聽法人二。初分科。 【疏】若能聽下.是第二釋聽法人。又二。先聽三經.後得三解。  △二隨釋二。初聽三經。 若能聽是十二部經甚深義者。名為聽法。聽法者則是大乘方等經典。聽方等經名真聽法。真聽法者即是聽受大涅槃經。大涅槃中聞有佛性。如來畢竟不般涅槃。是故名為專心聽法。 【疏】三經者。謂十二部方等大乘此經。尋此文意.似如一化.初中後教(云云)。  滿曰。似如一化者。文不的配。謂十二部經且約小乘.若從佛出十二部經等即非小乘。以華嚴為初.故阿含攝入方等般若之流。大乘即是今經大涅槃教也。  暹曰。似如一化者。十二部對華嚴方等.兼鹿苑部中有小涅槃.即後教。  △二得三解。 專心聽法。名八聖道。以八聖道能斷貪欲瞋恚愚癡。故名聽法。夫聽法者。名十一空。以此諸空。於一切法不作相貌。夫聽法者。名初發心。乃至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因初心得大涅槃。不以聞故得大涅槃。以修習故得大涅槃。 【疏】次專心聽法下.明三解。謂八聖道.十一空.大涅槃。有人以三解對前三教。今明未必全爾。於一一教中具生三解。文以修習故得大涅槃。若有能修八聖道者.即見佛性.得大涅槃。徒聞涅槃不修習者.豈有能得三菩提耶。  滿曰。經云夫聽法者名初發心者。夫者通於一切。彈指合掌.無非佛因。謂大小諸乘皆令得此涅槃。十一空解.即是開顯之意故也。  暹曰。謂八聖道者。此無作道品用畢竟空修.以大般涅槃。經云夫聽法。所言夫者.下蘊深旨。今亦如是。始於彈指小善.終至圓常通一切法.皆為顯於十一空涅槃極理.故云夫也。  △三釋思惟。 善男子。譬如病人雖聞醫教及藥名字不能愈病。要以服故乃得除差。雖聽十二深因緣法不能斷滅一切煩惱。要以繫念善思惟故能得除斷。是名第三繫念思惟。復以何義名繫念思惟。所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空者。於二十五有不見一實。無作者。於二十五有不作願求。無相者。無有十相。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住相滅相。男相女相。修習如是三三昧者。是名菩薩繫念思惟。 【疏】譬如病人下.釋第三思惟。下文以五塵四相無常為十相.今以五塵三相男女為十。只是教門不同。  暹曰。經云要以繫念等者。同前三解而修於行.故云思惟。經云三三昧者。皆以大涅槃心修.一一無非法界。達二十五有.而見一實等。  △四釋修行。 云何名為如法修行。如法修行即是修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知陰入界真實之相。亦知聲聞緣覺諸佛同於一道而般涅槃。法者即是常樂我淨。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饑不渴。不苦不惱。不退不沒。善男子。解大涅槃甚深義者。則知諸佛終不畢竟入於涅槃。 【疏】云何名如法下.釋第四如文。  暹曰。經云如法修行者.此文專約開權以釋。經云不生不老者。離分毀變易二種生死等。  滿曰。經云知陰界入真實之相者。謂三科法門.皆是實相故也。經云不病不死等者。常故不死.樂故不歇.我故不惱.淨故不沒也。  △二論廣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第一真實下.第二廣釋四法。亦為四。此是初明善知識.人略而文廣。先法說.次舉七譬。  滿曰。人略而文廣者。上略說中.明其五人。此中但云菩薩諸佛.故云人略也。  △二初法下。隨釋四。初廣釋善知識二。初法說。 善男子。第一真實善知識者。所謂菩薩諸佛世尊。何以故。常以三種善調御故。何等為三。一者畢竟軟語。二者畢竟呵責。三者軟語呵責。以是義故。菩薩諸佛即是真實善知識也。 【疏】初法說中有三種語.悉是如來善達根機。應以軟語.為說善法。應須呵責.為說苦切。應須兩說.即便雙用。  滿曰。經云真善知識者。謂證實相者.名之為真。除此之外.皆非真實也。即便雙用者。宜令生善破惡.故用軟語呵責亦是觀誡二門。即四悉檀隨機皆令入道.三種之語皆是涅槃之法。故文云。麤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也。  暹曰。經云軟語及呵責語者。即勸誡二門。二門具於四悉.如法華疏第五說。  △二舉七譬。 復次善男子。佛及菩薩為大醫。故名善知識。何以故。知病知藥。應病授藥故。譬如良醫善八種術。先觀病相。相有三種。何等為三。謂風熱水。風病之人授之酥油。熱病之人授之石蜜。水病之人授之薑湯。以知病根。授藥得差。故名良醫。佛及菩薩亦復如是。知諸凡夫病有三種。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貪欲病者教觀骨相。瞋恚病者觀慈悲相。愚癡病者觀十二因緣相。以是義故。諸佛菩薩名善知識。善男子。譬如船師。善渡人故名大船師。諸佛菩薩亦復如是。度諸眾生生死大海。以是義故名善知識。復次善男子。因佛菩薩令諸眾生具足修得善法根本故。善男子。譬如雪山乃是種種微妙上藥根本之處。佛及菩薩亦復如是。悉是一切善根本處。以是義故名善知識。善男子。雪山之中有上香藥。名曰娑呵。有人見之得壽無量。無有病苦。雖有四毒。不能中傷。若有觸者。增長壽命滿百二十。若有念者。得宿命智。何以故。藥勢力故。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若有見者。即得斷除一切煩惱。雖有四魔。不能干亂。若有觸者。命不可夭。不生不死。不退不沒。所謂觸者。若在佛邊聽受妙法。若有念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諸佛菩薩名善知識。善男子。如香山中有阿耨達池。由是池故有四大河。所謂恒河。辛頭。私陀。博叉。世間眾生常作是言。若有罪者。浴此四河。眾罪得滅。當知此言虛妄不實。除此已往。何等為實。諸佛菩薩是乃為實。所以者何。若人親近。則得滅除一切眾罪。以是義故名善知識。復次善男子。譬如大地所有藥木。一切叢林百穀甘蔗華果之屬。值天炎旱。將欲枯死。難陀龍王及婆難陀。憐憫眾生。從大海出。降澍甘雨。一切叢林百穀草木滋潤還生。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所有善根將欲消滅。諸佛菩薩生大慈悲。從智慧海降甘露雨。令諸眾生具足還得十善之法。以是義故。諸佛菩薩名善知識。善男子。譬如良醫善八種術。見諸病人。不觀種姓。端正醜陋。錢財寶貨。悉為治之。是故世稱為大良醫。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見諸眾生有煩惱病。不觀種姓。端正醜陋。錢財寶貨。生慈憫心。悉為說法。眾生聞已。煩惱病除。以是義故。諸佛菩薩名善知識。以是親近善友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疏】七譬之中。或前喻.或後喻(云云)。  暹曰。經云若有觸者。喻身業。若有念者。喻意業。說業.說即口業.具譬三業修行。經云眾罪得滅者。喻能生善滅惡也。經云不觀種性者。譬不擇機緣。錢財者。譬為眾生已.不求恩報。  滿曰。或前喻或後喻者。唯明菩薩佛等.前後不同。初文即前喻.次文即後喻也。  △二廣釋聽法二。初分科。 【疏】云何聽法下.第二廣釋聽法。又二。先釋.後引證。釋中有法有譬。譬中有四譬。是故我於下.第二引證。又二。先引諸經.後引兩事。初汎引諸經。二從以聽法故須陀洹下.引二事證。  △二先明下。隨釋二。初釋二。初法。 云何菩薩聽法因緣而得近於大般涅槃。一切眾生以聽法故。則具信根。得信根故。樂行布施戒忍精進禪定智慧。得須陀洹果。乃至佛果。是故當知得諸善法皆是聽法因緣勢力。  △二譬。 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遣至他國市易所須。示其道路通塞之處。而復誡之。若遇婬女。慎莫親愛。若親愛者。喪身殞命及以財寶。弊惡之人亦莫交遊。其子敬順父之教勅。身心安隱。多獲寶貨。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敷演法要亦復如是。示諸眾生及四部眾諸道通塞。是諸眾等以聞法故。遠離諸惡。具足善法。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明鏡照人面像無不明了。聽法明鏡亦復如是。有人照之。則見善惡明了無翳。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商人欲至寶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其人隨語即至寶渚。多獲諸珍不可稱計。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欲至善處採取法寶。不知其路通塞之相。菩薩示之。眾生隨已。得至善處。獲得無上大涅槃寶。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醉象。狂逸暴惡。多欲殺害。有調象師以大鐵鉤鉤斵其頂。即時調順。惡心都盡。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貪欲瞋恚愚癡醉故。欲多造惡。諸菩薩等以聞法鉤斵之令住。更不得起造諸惡心。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二引證二。初引諸經。 是故我於處處經中說。我弟子專心聽受十二部經。則離五蓋。修七覺分。以是修習七覺分故。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二引兩事二。初引初果事。 以聽法故。須陀洹人離諸恐怖。所以者何。須達長者身遭重病。心大愁怖。聞舍利弗說須陀洹有四功德十種慰喻。聞是事已。恐怖即除。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何以故。開法眼故。世有三人。一者無目。二者一目。三者二目。無目之人常不聞法。一目之人雖暫聞法。其心不住。二目之人專心聽受。如聞而行。以聽法故。得知世間如是三人。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疏】先明初果事。即是須達得病.聞身子四說十慰喻.便得病愈。四種即是此中四法。十慰喻者。舊云。八正道.盡無生智。然初果無兩智。彼救云。見諦盡為盡智.見諦不生即無生智。此言無據。河西云。八正.正智.正解脫。此出阿含.不得作餘解。無目謂凡夫.一目謂法眼.二目謂法慧。又無目謂散心凡夫.又一目謂天眼.二目謂天慧(云云)。  滿曰。初果無兩智者.今略破舊解。盡知無生皆是無礙解脫羅漢所得.何以初果釋之也。此出阿含者。河西所解脫有文證。今且依用智解.只是初果斷惑耳。一目謂法眼者。且約能分別邊.故云法也。二目謂法慧者.且約真俗二眼也。  暹曰。無據者。盡無生二智教門.唯云羅漢得之。不曾云初果亦得.故云無據。此出阿含者。如中阿含.舍利弗教化病經中說。有長者.字須達多.身重有病。于時遣使.問信世尊.并請舍利一顧.舍利遂往。須達見來.即欲下床.舍利便止。別坐一床.慰喻長者.莫怖莫怖。所以者何。諸凡夫人成就不信.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長者今日已有上信.以是信故能滅苦痛.生極樂處。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長者先已得須陀洹果.故不說之。此初慰喻。善戒二。多聞三。惠施四。善思五。正見六。正志七。正解八。正脫九。正智十。一一慰喻.辭同初。初十中前五是世間善.後五出世間。就出世中.正見正志是無礙道。慧名正見.正思惟名正志.正解正脫是解脫道。然河西所引復不與此全同。一目謂法眼及法慧者。此釋為勝.今亦用之。且約專心聽受屬於法眼.修行屬慧。以慧觀察.令見佛性故也。 一目為天眼者。此釋無意。為是修得.為是報得耶。  △二引身子事。 善男子。如我昔於拘尸那城。時舍利弗身遇病苦。我時顧命阿難廣為說法。時舍利弗聞是事已。告四弟子。汝舉我床往至佛所。我欲聽法。時四弟子奉命舉往。即得聞法。聞法力故。所苦除差。身得安隱。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疏】如我昔下.二引身子事。佛遣阿難為其說法。阿難是初果.上果不伏聽下果法。令人舉床.往佛所聽法便愈。  滿曰。上果不伏聽下果法者。意引此文.親近聽法應須簡師故也。  暹曰。上果不伏聽下果法者。意云凡近善友.須簡劣從勝.故爾。  △三廣釋思惟二。初分科。 【疏】云何思惟下.第三廣釋思惟為五。一離五欲。二離四倒。三離四苦。四知住因。五解常法。  △二隨釋五。初離五欲。 云何菩薩思惟因緣而得近於大般涅槃。因是思惟。心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常為五欲之所繫縛。以思惟故。悉得解脫。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疏】初文者。心思於法.寧復有心緣於五欲。  暹曰。寧復(至)五欲者。無心思五欲.五欲任運亡。故云寧復有心。  △二離四倒。 復次善男子。一切眾生常為常樂我淨四法之所顛倒。以思惟故。得見諸法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如是見已。四倒即斷。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疏】若未聞法.橫計我常。既已思惟.我常倒遣。  暹曰。經云四顛倒即斷者。須云八倒斷也。  △三離四苦。 復次善男子。一切諸法有四種相。何等為四。一者生相。二者老相。三者病相。四者滅相。以是四相能令一切凡夫眾生至須陀洹。生大苦惱。若能繫念善思惟者。雖遇此四。不生眾苦。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疏】此中明滅.滅只是死。  滿曰。經云至須陀洹生大苦惱者。即是界內外二種八苦也。  暹曰。經云能令一切凡夫(至)苦惱者。從凡夫至須陀洹.皆為四苦所苦。不云後三果者。上果輕微.且略不說。  △四知往因。 復次善男子。一切善法無不因是思惟而得。何以故。有人雖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專心聽法。若不思惟。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五解常。 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信佛法僧無有變易而生恭敬。當知皆是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因得斷除一切煩惱。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滿曰。五解常法者。謂信佛法僧一體三寶.名之為常也。  △四廣釋修行二。初分科。 【疏】云何如法下.第四廣釋修行。又三。一明止行二善。二明空無常解。三明七種知見。知見又三。先標章門。次釋。三料簡。  暹曰。一明止行二善者。此是雙流之行.徧滅法界惡.徧生法界善。二明空無常解者。此即乘戒雙修。達常樂我淨無非法界.名一切空。  滿曰。二明空無常解。然於止行善上達空.即常無常等雙流行也。  △二初標下。隨釋三。初明止行二善。 云何菩薩如法修行。善男子。斷諸惡法。修習善法。是名菩薩如法修行。  暹曰。經云如法修行者。稱法性而修行也.又是稱教法而修行也。  △二明空無常解。 復次。云何如法修行。見一切法空無所有。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以是見故。寧捨身命。不犯禁戒。是名菩薩如法修行。  △三明七種知見三。初標章門。 復次云何如法修行。修有二種。一者真實。二者不實。不實者。不知涅槃佛性。如來法僧。實相虛空等相。是名不實。云何真實。能知涅槃佛性。如來法僧。實相虛空等相。是名真實。 【疏】初標章門。次略列中.舉實不實兩章。實即有七知見.不實中無。  △二釋二。初分科。 【疏】云何名為知下.第二釋也。第一知涅槃。又二。先略出三涅槃.後解釋。一佛涅槃。二凡夫。三聲聞。後二皆少分滅耳。  △二初明下。隨釋七。初知涅槃二。初略出三涅槃三。初佛涅槃。 云何名為知涅槃相。涅槃之相凡有八事。何等為八。一者盡。二善性。三實。四真。五常。六樂。七我。八淨。是名涅槃。 【疏】初明佛涅槃者。然佛具萬德.略言八耳。盡謂一切煩惱盡.善性謂如來所作一切皆善.實是不虛.真是不偽。餘四如文。  暹曰。佛具萬德者。以實而言.只四德攝法無外.何略之有。善實是不虗者。實外無法.故曰不虗。  滿曰。盡謂一切煩惱盡者。即三惑俱盡也。善性謂如來所作者。即善之極.徧於依正也。  △二凡夫。 復有八事。何等為八。一者解脫。二者善性。三者不實。四者不真。五者無常。六者無樂。七者無我。八者無淨。 【疏】外道涅槃八事者。若散心外道.不涉此文。今取得非想定.能脫下地惑.故名解脫。即有善性.但非究竟真實常樂我淨.是故言無。  暹曰。故名解脫者。此明得禪外道.望下不得禪者.得解脫名。  滿曰。即有善性者。用世智斷惑.名之為善。計非想為涅槃.名之為性也。  △三聲聞。 復有六相。一者解脫。二者善性。三者不實。四者不真。五者安樂。六者清淨。 【疏】聲聞六事者。互有與奪.不及佛故。奪其常我.只有六事。勝外道故.與其樂淨。此據有餘涅槃.故云無漏八聖道。有身智在.故云安樂。斷於子縛.故言清淨。  暹曰。互有與奪者。實而言之.與故有真實.奪故非但無常樂我.真實亦無。  △二解釋二。初敘意。 【疏】若有眾生下.二釋上章門。不釋前一.唯釋後二。以佛涅槃此經盛談.無俟更廣。後二須解。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釋凡夫涅槃。 若有眾生。依世俗道斷煩惱者。如是涅槃則有八事解脫不實。何以故。以不常故。以無常故。則無有實。無有實故。則無有真。雖斷煩惱。以還起故。無常無我。無樂無淨。是名涅槃解脫八事。 【疏】此初釋凡夫涅槃。  暹曰。經云依世俗道者。依世智欣厭心.斷下八地惑.名依世道。  滿曰。經云以還起故者。外道斷惑.世醫所治.雖差還復生.故云起也。  △二釋二乘。 云何六相。聲聞緣覺斷煩惱故。名為解脫。而未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不實。以不實故。名為不真。未來之世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無常。以得無漏八聖道故。名為淨樂。善男子。若如是知。是知涅槃。不名佛性如來法僧實相虛空。 【疏】云何六相下.釋二乘文中.明不真不實。以得無漏八聖道故.故言淨樂。未來當得大涅槃故.所以無常。後仍結異。  暹曰。所以無常者。謂現在未有於常.但有無常。後仍結異者.從不名佛性下是。  △二知佛性。 云何菩薩知於佛性。佛性有六。何等為六。一常。二淨。三實。四善。五當見。六真。復有七事。一者可證。餘六如上。是名菩薩知於佛性。 【疏】次釋第二知佛性章門。下迦葉品中明五種性異。一者佛佛性。有七事。一常。二我。三樂。四淨。五真。六實。七善。二者後身佛性。有六。一常。二淨。三真。四實。五善。六少見。三者九住佛性。亦六。五不異前.第六可見。今此所明.皆非佛佛性.心義異故。開善云。此二皆是九地佛性。若迦葉品則是約位分別。初地至五地有五性。六地至七地有五性。八九二地有六性。十地亦六性。後身佛性有七性。即分判之。今此文不約位明六七。通據十地因位.不可分別以配諸地。然須直知通辨十地。當見與可證.並未具得。降佛已還.通作此說。四者八住下至六住有五事.與常名不異。五者五住至初住有五事.善與不善異耳。  滿曰。六少見者。謂等覺菩薩猶有一品無明.名之為少.故云後身也。第六可見者。九住菩薩.謂住為地.地為所依。與等覺近.故云可見.當得究竟見也。今此所明皆非佛佛性.心義異故者。非佛謂非究竟妙覺果地之性心.即菩薩因心。煩惱未盡.故云義異也。今此文不約位者。今正釋意.謂一地功德即具諸地.故不可分別.以配諸地。四者八住下至六住有五事。除一常性.餘與九住同也。善與不善異耳者。謂與八住名同.但四善上加不善耳。此意與下文并同異.謂知佛性也。  暹曰。後身佛性者。等覺佛性闕我樂剩見。言六少見者。現在未見未成.一轉即入妙覺全見.所以現在名少見也。五善者.涅槃分果善也。以義異故者。此辨因位菩薩心中佛性.由有煩惱.與佛果地佛性不同。開善云此二者.即指今經六七二文。即分判之者。古人判之.只前所列文是。八住至六住有五者。一真.二實.三淨.四善.五可見。此闕第九住中第一常名.若與常名則不異也。五住初住有五者。一真.二實.三淨.四可見.五善不善。謂修者善.不修者不善。善與不善異者。前八住單善在第四.此文善不善存第五.故云異也。經云一者可證者。若能修者.方乃分證。  △三知如來相二。初一體。 云何菩薩知如來相。如來即是覺相善相。常樂我淨。解脫真實。 【疏】次釋第三知如來相.具有一體別體。先明常樂之體。  △二別體。 示道可見。是名菩薩知如來相。 【疏】次言示道可見.即別體。  滿曰。次言示道可見者。由有相故.名之為見。即是有道之相.名為別體也。  △四知法。 云何菩薩知於法相。法者若善不善。若常不常。若樂不樂。若我無我。若淨不淨。若知不知。若解不解。若真不真。若修不修。若師非師。若實不實。是名菩薩知於法相。 【疏】次釋第四知法章。亦具二義。一云。常樂我淨一體法.後無常等即別體。  暹曰。知法章具二義者。經中句句皆具一體別體二義.故云若善不善等。應身佛即別體也。  滿曰。經云師非師者。師是一體之法。諸師所師.所謂法也。非師即別體法也。後無常等即別體者。此之無常相帶而釋.更不別開也。  △五知僧。 云何菩薩知於僧相。僧者常樂我淨。是弟子相。可見之相。善真不實。何以故。一切聲聞得佛道故。何故名真。悟法性故。是名菩薩知於僧相。 【疏】次釋第五知僧章。常樂即一體僧.是弟子相即別體僧。  △六知實相。 云何菩薩知於實相。實相者。若常無常。若樂無樂。若我無我。若淨無淨。若善不善。若有若無。若涅槃非涅槃。若解脫非解脫。若知不知。若斷不斷。若證不證。若修不修。若見不見。是名實相。非是涅槃佛性如來法僧虛空。是名菩薩因修如是大涅槃。故知於涅槃佛性如來法僧實相虛空等法差別之相。 【疏】次釋第六知實相。實相之體.則非因非果.非有非無。若據用者.徧通諸果.皆有異義。  暹曰。知實相者。覽前三寶等.無非實相.非因非果之體.所以更約實相釋之。是故經中句句雙非.以顯於體。又句句皆有別體.謂初住已上而有徧於諸德之用。又前五知見.及正行二善空解等.皆是果上所有證之法。故有別體差別不同等用.故云徧通諸果皆有異義。經云若善者.涅槃善也。經云若知不知者。知一體.小外不知。經云若修不修者。修者善.不修者不善。一一並是雙流之行.皆對小外簡之。  滿曰。徧通諸果皆有異義者。謂常無常等七種知見不同.故云諸果皆約非因非果而論因果。約體論用.用即雙流差別.故云異義。體即無差.同虛空性也。  △七知虗空二。初分科敘意。 【疏】次釋第七知虛空。此前未說.而有行結之言。又三。一明真空。二辨事空。三明涅槃空。空乃無異.約法為三。又唯有二空.涅槃自屬第一故也。  滿曰。此前未說而有行結之言者。謂別諸釋中未法虗空.今實相文後以虗空結之。虗空猶當第七.故云行結衡音故也。又唯有二空者。約真俗說涅槃。第一義中道空也。  暹曰。此前未說(至)之言者。此前未說虛空實相.文後已有行結之相.從是名菩薩修因下文是。又前未說者。應知今實相泯.今五文無非實相.非因非果.及非有非無.悉明雙流之行。又前未說者。復以真空蕩前六文.無非虛空。真空者.即畢竟空理.異二乘空。事空者.將事空以顯畢竟空。涅槃空者.偏約所證。又此又三空.即約三諦明空。若合三為二.即二諦明空。又真空是法說.事空是譬說.涅槃空是合。  △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三。初明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不見虛空。何以故。佛及菩薩。雖有五眼。所不見故。唯有慧眼乃能見之。慧眼所見。無法可見。故名為見。若是無物名虛空者。如是虛空乃名為實。以是實故。則名常無。以常無故。無樂我淨。 【疏】初明真空。故言慧眼見.此見無見。  暹曰。經云不見虛空者。真空之體不可見故。經云雖有五眼所不見者。此即見而不可見。經云慧眼見者。真空唯慧眼見.即不可見而見。經云若是無物下.簡出世間之空.非其真空。以世間空.除物方有。若除物有空.空乃名有.故云乃名為實。經云以常無者。只由無常.致無真空常樂我淨。  滿曰。經云無法可見故名為見者。不見而見.為眾生故。如法華中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等.故名為見也。經云若是無物名虛空者。此不名真空.是所計空。空即無常.亦無我淨等也。此見無見者。即是真空之性.見而不見。如真天眼.不以二相見諸佛土等。雖有肉眼.又攝入天眼之中.故云無見也。  △二辨事空。 善男子。空名無法。無法名空。譬如世間無物名空。虛空之性亦復如是。無所有故。名為虛空。 【疏】善男子空名無法下.第二明事斷之空。舉此為譬。  △三明涅槃空。 善男子。眾生之性與虛空性俱無實性。何以故。如人說言。除滅有物。然後作空。而是虛空實不可作。何以故。無所有故。以無有故。當知無空。是虛空性。若可作者。則名無常。若無常者。不名虛空。善男子。如世間人說言虛空無色無礙。常不變易。是故世稱虛空之性為第五大。善男子。而是虛空實無有性。以光明故。故名虛空。實無虛空。猶如世諦實無其性。為眾生故。說有世諦。善男子。涅槃之體亦復如是。無有住處。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涅槃即是常樂我淨。 【疏】善男子眾生之性下.三明涅槃空。文云光明故名虛空者。二解。一云。虛空不可見.但有通光明之用。若但空者.無光明色。色若因空.故得見色。若有障者.即不見色。因空無障.即見光色。二云。虛空非識心所見。識心見光.導生行心.方得見空。  滿曰。經云眾生之性與虛空性.俱無實性者。世間之法皆假因緣.性不可得.故云無實也。經又善男子如世間人下.說言虛空無色者。即外人所計之空.正約事以辨也。經又善男子而是下.虛空實無有性者.結別真空性不可得也。以光明故者.即是空之體用。因有光明得空名.一體之性實不可得。為眾生故.說於別體。猶如光明.得見空虛之性故也。若但空者者.外所計空也。若因空故得見色者.即是別體之色。因真空故.令眾生見。若有障礙者。即是煩惱。猶如虛空.礙故不見也。導生行心方得見空者.意云真空不可見光者。如為說於別體.依之修行.為色所導.令得見空也。  暹曰。一云虛空不可見者。此釋順經.今用之。二云(至)識心見者。明虛空.非六七識心之所見。如實相體.非六七識所見。六七識心.但見光明。如由別體三寶.導此識心成行.得見一體三寶。故云方得見空。  △三料簡四。初簡涅槃。 涅槃雖樂。非是受樂。乃是上妙寂滅之樂。 【疏】涅槃雖樂下.第三料簡。簡前四種.即為四文。初簡涅槃是別德故.唯寂滅樂。  滿曰。簡前四種者。別文有七虛空.總結前六.合六為四.故云四文也。是別德者。涅槃對四.名之為別。即別而總.具四德故也。  △二簡佛。 諸佛如來有二種樂。一寂滅樂。二覺知樂。 【疏】次簡佛是人。人總於法.故有二樂。證於涅槃.有寂滅樂。有智照境.有覺知樂。  滿曰。人總於法者。如來是人.真是謂將人對法.故有二樂。寂滅即涅槃之法.覺知即如來之人。人法和合.名之為僧。即合上二文也。  暹曰。人總於法者。法謂常樂我淨。  △三簡實相。 實相之體有三種樂。一者受樂。二寂滅樂。三覺知樂。 【疏】三簡實相既通.故有三樂。  滿曰。經云一者受樂者。實相之體.徧受一切.名之為樂。故云受也。實相既通.故有三樂者。能通涅槃如來.故對三樂也。  暹曰。實相既通者。通於涅槃如來佛性.故有三樂。  △四簡佛性。 佛性一樂以當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菩提樂。 【疏】四簡佛性。中道當來可見.故有菩提之樂。此據正因為言。  滿曰。當來可見者。即約眾生正因之性.雖有緣了.在眾生時同成正因。約修而說.故云可見也。  暹曰。此據正因者。此即合理性三因為正性。以未見故.但名正性。  △二論義二。初問二。初分科。 【疏】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問為二。一正問.二結難。初正問為三。一問斷煩惱處是涅槃。二問斷煩惱處非涅槃。三重問斷煩惱處是涅槃。  暹曰。問斷煩惱處。然德王問言.如來昔說身智盡處以為涅槃.今說煩惱盡處是其涅槃。二言相乖.故須重問。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正問三。初問斷煩惱處是涅槃二。初分科敘意。 【疏】初文又二。初領旨仰非.次正難。難又二。初據答魔.二據菩薩亦斷此惑。此難從前云。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準理只應難斷煩惱.而言處非涅槃者.恐佛轉宗。逆遮佛意.以處作難。  △二初下。隨文正釋二。初領旨仰非。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煩惱斷處是涅槃者。是事不然。  △二正難二。初據答魔。 何以故。如來往昔初成佛道。至尼連禪河邊。爾時魔王與其眷屬到於佛所而作是言。世尊。涅槃時到。何故不入。佛告魔王。我今未有多聞弟子善持禁戒。聰明利智能化眾生。是故不入。 【疏】初據答魔者。若斷煩惱為涅槃者。初成道時.已斷煩惱.便是涅槃。何故待有多聞弟子.方乃涅槃.及云却後三月是涅槃者。當知初斷煩惱.未是涅槃。答魔之詞出長阿含。  滿曰。及云卻後三月是涅槃者者。探取下文.共為前難故也。  暹曰。未是涅槃者。當知初斷煩惱處.未是涅槃言處者.約身上斷煩惱盡處也。答魔之詞.出長阿含。長阿含第二云。又告比丘.吾今所以誡汝者何。天魔波旬向來請我.佛意無欲.可般泥洹。今正是時.宜速滅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時。須我諸比丘集.乃至諸天並見神變。波旬復言。佛昔於鬱鞞羅尼連禪水邊.阿由波尼俱律樹下.初成佛道。我時白佛.佛意無欲.可般涅槃。今正是時.宜速滅度。爾時如來即報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時。如來今未取滅度.須我諸弟子集.乃至天人見神變化。今正是時.宜可滅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時.不久住也.是後三月當般涅槃。時魔即念.佛不虛言.今必滅度。歡喜踊躍.忽然不現。魔去未久.我即於遮波羅塔.定意三昧.捨壽住命。據此捨壽.猶是隨機。  △二答菩薩之難。 若言煩惱斷處是涅槃者。諸菩薩等。於無量劫已斷煩惱。何故不得稱為涅槃。俱是斷處。何緣獨稱諸佛有之。菩薩無耶。 【疏】二引菩薩為難者。若必斷煩惱是涅槃者。菩薩亦斷.應是涅槃。  △二問斷煩惱處非涅槃。 若斷煩惱非涅槃者。何故如來昔告生名婆羅門言。我今此身即是涅槃。 【疏】若斷煩惱非涅槃下.第二難。此遮佛意.非是正難.故文不多。若斷惑非涅槃者。何故昔告婆羅門云。我今此身即是涅槃。身若是者.斷非涅槃。斷若是者.身處即非。  △三重問斷煩惱處是涅槃三。初據答魔。 如來又時在毘舍離國。魔復啟請如來。昔以未有弟子多聞持戒。聰明利智能化眾生。不入涅槃。今已具足。何故不入。如來爾時即告魔言。汝今莫生悒遲之想。却後三月吾當涅槃。世尊。若使滅度非涅槃者。何故如來自期三月當般涅槃。 【疏】如來又時下.第三重難斷處是涅槃。又三。一還據答魔。云三月者。月令不同.亦得言却後二月三月四月。四月是周時.三月是殷時.二月是夏時。此云三月用殷時。二云不爾。如今年十一月中.魔催佛去。佛答却後三月.我應涅槃。  滿曰。三月是殷家時者。即是諸家立年不同.月有增減.故用三月。即用十一月為年.故云却後三月。若依佛出世.即是周家周昭王時生.到周穆王時入滅。後至漢時.方始佛法至此。若取周時.應云四月.以十一月為年故也。二云不爾者。今依後釋十一月中魔催為定.即是二月涅槃也。  暹曰。不同月令者。此是舊月令.新月令無此說。周家時者。周家十一月是年朝.所以二月即成於四月.三月即是十二月為歲朝。不得用。此聞立月增減以釋。此時與彼不同.但依第二釋。  △二據在道場時。 世尊。若斷煩惱是涅槃者。如來往昔初在道場菩提樹下。斷煩惱時便是涅槃。何故復言却後三月當般涅槃。 【疏】二據在道場時。  △三據語力士等。 世尊。若使爾時是涅槃者。云何方為拘尸那城諸力士等。說言後夜當般涅槃。 【疏】三據語力士等為難。爾時者。二解。一云。爾於道場時.爾時既是涅槃.何須今日後夜涅槃。二云。爾者.爾於二月十五日朝已是涅槃.何故方云後夜涅槃。  △二結難。 如來誠實。云何發是虛妄之言。  滿曰。經云云何發是虛妄之言者。意結如來何故.或云卻後三月入於涅槃.或云中夜.或時待有多聞弟子等。虛妄不定耶。  △二答二。初直答結其過。 爾時世尊告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言如來得廣長舌。當知如來於無量劫已離妄語。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凡所發言。誠諦無虛。 【疏】佛答為二。先直答結其過。直是誠諦之言.已是不虛。況乃出廣長舌.寧當妄語。又復如來善識機緣.適時逗益。或說斷為涅槃.或說斷非涅槃。皆是佛教.無非實者。  △二正答二。初標示。 【疏】後正答三難.但不次第。前答初難。第二答後難。第三答中間難。答初為二。  △二先答下。隨釋三。初答第一斷是涅槃問二。初答答魔。 善男子。如汝所言。波旬往昔啟請於我入涅槃者。善男子。而是魔王真實不知涅槃定相。何以故。波旬意謂不化眾生。默然而住便是涅槃。善男子。譬如世人見人不言。無所造作。便謂是人如死無異。魔王波旬亦復如是。意謂如來不化眾生。默無所說。便謂如來入般涅槃。 【疏】先答魔。答魔不識涅槃.謂默為滅。佛隨其情.豈是涅槃之體。  暹曰。謂默為滅者。滅即涅槃也。 經云波旬意謂等者。波旬嫉佛化人.恐奪其徒屬.空其宮殿。欲得佛不化人.即是涅槃。  滿曰。佛隨其情者。謂隨魔意.未有多聞弟子等耳。  △二答菩薩之難。 善男子。如來不說佛法眾僧無差別相。唯說常住清淨二法無差別耳。善男子。佛亦不說佛及佛性涅槃無差別相。唯說常恒不變無差別耳。善男子。佛亦不說涅槃實相無差別相。唯說常有實不變易。無差別耳。 【疏】善男子下.二答菩薩之難。明佛菩薩同而有異者。佛有涅槃.菩薩即無。是僧寶故.故云三寶各有別相.但言常住清淨二事無異。後兩釋亦爾。  滿曰。菩薩即無者。謂菩薩與佛.差別不同故。如經不說佛法眾僧無差別相等。菩薩同僧.故云眾僧.即是三寶差別。云何難同如來涅槃也。後兩釋亦爾者.如經中後兩善男子是。佛亦不說佛及佛性者。菩薩猶同因性.果未具故。云何得同真也。  暹曰。是僧寶故者。菩薩但僧寶無涅槃.故簡僧異佛法也。  △二答第二難斷處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爾時我下.第二答第三重難斷處問。先明滅惡故唱涅槃.後明生善故唱涅槃。  △二初滅下。隨釋二。初滅惡故唱涅槃二。初法說。 善男子。爾時我諸聲聞弟子生於諍訟。如拘睒彌諸惡比丘。違反我教。多犯禁戒。受不淨物。貪求利養。向諸白衣而自讚歎我得無漏。謂須陀洹果。乃至我得阿羅漢果。毀辱他人。於佛法僧戒律和上。不生恭敬。公於我前。言如是物佛所聽畜。如是等物佛不聽畜。我即語言。如是等物我實不聽。復反我言。如是等物實是佛聽。如是惡人不信我言。為是等故。我告波旬汝莫悒遲。却後三月當般涅槃。善男子。因如是等惡比丘故。令諸聲聞受學弟子不見我身。不聞我法。便言如來入於涅槃。唯諸菩薩能見我身。常聞我法。是故不言我入涅槃。聲聞弟子雖復發言如來涅槃。而我實不入於涅槃。善男子。若我所有聲聞弟子說言如來入涅槃者。當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伴黨。邪見惡人。非正見也。若言如來不入涅槃。當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伴黨。正見之人。非惡邪也。善男子。我初不見弟子之中有言如來不化眾生默然而住名般涅槃也。 【疏】初滅惡中.先法說。  滿曰。經云我初不見弟子之中者。即是初於菩提道場之時.何故來至鹿苑.方云嘿然也。  △二廣舉五譬。 善男子。譬如長者多有子息。捨至他方。未得還頃。諸子咸謂父已長逝。而是長者實不終沒。諸子顛倒。皆生沒想。聲聞弟子亦復如是。不見我故。便謂如來已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而般涅槃。而我實不般涅槃也。聲聞弟子生涅槃想。善男子。譬如明燈。有人覆之。餘不知者。謂燈已滅。而是明焰實亦不滅。以不知故。生於滅想。聲聞弟子亦復如是。雖有慧眼。以煩惱覆令心顛倒。不見真身。而便妄生滅度之想。而我實不畢竟滅度。善男子。如生盲人不見日月。以不見故。不知晝夜明暗之相。以不知故。便說無有日月之實。實有日月。盲者不見。以不見故。而生倒想言無日月。聲聞弟子亦復如是。如彼生盲不見如來。便謂如來入於涅槃。如來實不入於涅槃。以倒想故。生如是心。善男子。譬如雲霧覆蔽日月。癡人便言無有日月。日月實有。直以覆故。眾生不見。聲聞弟子亦復如是。以諸煩惱覆智慧眼。不見如來。便言如來入於滅度。善男子。直是如來現嬰兒行。非滅度也。善男子。如閻浮提日入之時眾生不見。以黑山障故。而是日性實無沒入。眾生不見。生沒入想。聲聞弟子亦復如是。為諸煩惱山所障故。不見我身。以不見故。便於如來生滅度想。而我實不畢竟永滅。是故我於毘舍離國告波旬言。却後三月我當涅槃。 【疏】次廣舉五譬。  滿曰。經云譬如明燈有人覆之者。謂涅槃之燈.為煩惱覆。汝言涅槃.實非涅槃也。  △二生善故唱涅槃。 善男子。如來懸見迦葉菩薩却後三月善根當熟。亦見香山須跋陀羅竟安居已。當至我所。是故我告魔王波旬。却後三月當般涅槃。善男子。有諸力士其數五百。終竟三月。亦當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為是故告波旬言。却後三月當般涅槃。善男子。如純陀等及五百離車菴羅果女。却後三月無上道心善根成熟。為是等故我告波旬。却後三月當般涅槃。善男子。須那剎多親近外道尼犍子等。我為說法滿十二年。彼人邪見。不信不受。我知是人邪見根栽。却後三月定可拔斷。我為是故告波旬言。却後三月當般涅槃。善男子。何因緣故。我於往昔尼連河邊告魔波旬。我今未有多智弟子。是故不得入涅槃。我時欲為五比丘等於波羅奈轉法輪故。次復欲為五比丘等。所謂耶奢。富那。毘摩羅闍。憍梵波提。須婆。次復欲為郁伽長者等五十人。次復欲為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等無量人天。次復欲為優樓頻螺迦葉門徒五百比丘。次復欲為那提迦葉。伽耶迦葉兄弟二人及五百弟子。次復欲為舍利弗。大目犍連等二百五十比丘轉妙法輪。是故我告魔王波旬不般涅槃。 【疏】次善男子如來懸見下.是生善之時.故唱言涅槃。  △三答中間斷非涅槃問二。初敘意。 【疏】善男子有名涅槃下.第三答中間難斷處非涅槃.明有是有非。若不見佛性.唯斷煩惱.得名涅槃.非大涅槃。若見佛性.斷煩惱者.是大涅槃。是非既爾.何得一向。又為二。  △二初分下。隨釋二。初分別是非。 善男子。有名涅槃。非大涅槃。云何涅槃非大涅槃。不見佛性而斷煩惱。是名涅槃。非大涅槃。以不見佛性。故無常無我。唯有樂淨。以是義故。雖斷煩惱不得名為大般涅槃。若見佛性。能斷煩惱。是則名為大般涅槃。以見佛性故。得名為常樂我淨。以是義故。斷除煩惱。亦得稱為大般涅槃。 【疏】初分別是非。  △二廣解大涅槃。 善男子。涅者言不。槃者言織。不織之義名為涅槃。又槃言覆。不覆之義乃名涅槃。槃言去來。不去不來乃名涅槃。槃者言取。不取之義乃名涅槃。槃言不定。定無不定乃名涅槃。槃言新故。無新故義乃名涅槃。槃言障礙。無障礙義乃名涅槃。善男子。有優樓迦迦毘羅弟子等言。槃者名相。無相之義乃名涅槃。善男子。槃者言有。無有之義乃名涅槃。槃名和合。無和合義乃名涅槃。槃者言苦。無苦之義乃名涅槃。善男子。斷煩惱者不名涅槃。不生煩惱乃名涅槃。善男子。諸佛如來煩惱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於法無礙。是為如來。如來非是凡夫聲聞緣覺菩薩。是名佛性。如來身心智慧徧滿無量無邊阿僧祇土。無所障礙。是名虛空。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名曰實相。以是義故。如來實不畢竟涅槃。 【疏】二廣解大涅槃.凡十一復次。由來人引此中初文云。般涅言不.槃那言織.將此為翻。文中了無槃那之語。又是織識二字.經本不同。餘之十文.文相可見。  滿曰。經云槃者言織.不織之義者。此之涅槃皆大小相對。織是煩惱.斷煩惱盡.方名涅槃。大乘涅槃.本無煩惱.故云不織。織識二字經本不同者。有本作識字。以識不識者.識者以了別為義也。乃至十一復次.苦具二義故也。  暹曰。餘之十文者。一一皆對二乘.簡出大涅槃相。又二乘對外道非涅槃。二乘亦得不織不覆等名涅槃。若對如來.二乘涅槃即名織覆等。織覆只是繫縛。經云不生煩惱乃名涅槃者。二乘雖得涅槃.猶生別惑.非大涅槃。  △三結。 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 【疏】三結。如文(云云)。  △八明第八功德二。初分科。 【疏】釋第八功德有三。標.釋.結。初如文。次釋中有九事。文為二。先明功德.後論義。初為二。先列九事章門.後次第釋。  △二釋初下。隨釋三。初標。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  △二釋二。初明功德二。初列章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除斷五事。遠離五事。成就六事。修習五事。守護一事。親近四事。信順一實。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疏】列章門。如文。  △二次第釋九。初除斷五事二。初敘意科分。 【疏】釋初除斷五事.即是五陰。而菩薩實未全除五陰.而復不為陰之所蓋。初釋陰中二。先總釋.次別釋。  暹曰。而菩提實未全除者。縱破一品無明.變易五陰而未全除。又縱示同六道之陰.而亦不為陰所覆蓋。  滿曰。而復不為陰之所葢者。證得初地.不為界內外陰身之所葢也。  △二初總下。隨文釋義二。初總釋。 善男子。云何菩薩斷除五事。所謂五陰。色受想行識。所言陰者其義何謂。能令眾生生死相續。不離重擔。分散聚合。三世所攝。求其實義。了不可得。以是諸義。故名為陰。 【疏】初總言陰蓋及重擔等。  △二別釋。 菩薩摩訶薩雖見色陰。不見其相。何以故。於十色中推求其性悉不可得。為世界故。說言為陰。受有百八。雖見受陰。初無受相。何以故。受雖百八。理無定實。是故菩薩不見受陰。想行識等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深見五陰是生煩惱諸惡根本。以是義故。方便令斷。 【疏】雖見陰下.第二別釋色陰。五根五塵以為十色.皆是因緣.故言無性。受有百八。有二釋。一云受陰之中無百八語。但行陰中有諸煩惱九十八使.及以十纏。足為百八。二依釋論.只受陰中自有百八。通約六根.一根有三.即成十八。就一根中復有善不善.即成三十六。復約三世合成百八。  暹曰。皆是因緣者。只由三世因緣和合所成.無有自性。又若約圓說者。皆由法性為因.無明為緣.而生於陰。一根有三者。苦.樂.平平三受也。  滿曰。一根有三者。謂三受也.故成十八。善不善各具十八.故云三十六也。  △二遠離五事。 云何菩薩遠離五事。所謂五見。何等為五。一者身見。二者邊見。三者邪見。四者戒取。五者見取。因是五見生六十二見。因是諸見。生死不絕。是故菩薩防護不近。 【疏】云何遠離下.釋第二章門。謂離五見。又云因是五見生六十二。兩解。一云。合我邊二種為六十二。我見有五十六.邊見有六。我見五十六者。欲界五陰各有即離四見.為二十。色界亦爾.為四十。無色但有四心各四見.為十六.足前為五十六。邊見有六者。三界各有斷常.為六。二云。但約邊見為六十二.不論身見。約三世辨.現在有我無我四見.約五陰為二十。未來邊無邊為二十。過去如去不如去為二十.即有六十。俱不離斷常.以斷常足為六十二。中論觀涅槃品明佛滅度後.依佛起於斷常二見。約過去未來.不明現在.計如來如去不如去.約五陰為二十.常無常為二十.未來邊無邊為二十。斷常足之.為六十二。  滿曰。經云防護不近者。見從身起.云何不近。今論不著.名為不近耳。各有即離四見為二十者。謂即陰是我.離陰是我。我大色小.色住我中。色大我小.我住色中等。餘四陰亦爾.故云二十也。色界亦爾者。即是各計得禪.以之為我也。約三世辨者。此計現在不同.或常無常等.四句為二十也。中論觀涅槃品者。皆約過去涅槃.是常為是無常.如去不如去等。故不論現在也。  暹曰。即離四見者。一即色是我.二離色是我.三色大我小我住色中.四我大色小色住我中。四陰例爾.各有四句。現在有我者。謂色有我.色無我.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以為四句.一一皆云神及世間常等。餘文但云現在常無常等四。其名雖異。而義是同。經云身見者。謂計我如麻豆及母指.或計徧身計.計我不妄.亦名我見。此見依身.故名身見。計我斷常.名為邊見。由計斷常.不信因果。復計此我.以為自然。冥初世性.即二十五諦。又計從父母微塵梵天等生.皆名邪見。執邪為道.名非因計因.名為戒取。復因此見通至非想.信此非餘.名為見取。  △三成就六事。 云何菩薩成就六事。謂六念處。何等為六。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天。五者念施。六者念戒。是名菩薩成就六事。 【疏】云何成就下.釋第三章成就六念。與梵行品同.但小不次第。  暹曰。小不次第者。前三同彼。四戒.五施.六天。  △四修習五事。 云何菩薩修習五事。所謂五定。一者知定。二者寂定。三者身心受快樂定。四者無樂定。五者首楞嚴定。修習如是五種定。心則得近於大般涅槃。是故菩薩勤心修習。 【疏】云何修習下.釋第四章。即修習五定.前是四禪.後是般若。知定即初禪.以有覺觀故。寂定即二禪.無覺觀故。亦名聖默然.故名為寂。受快樂即三禪.樂受極故。無樂定即四禪.已斷苦樂.是捨受故。首楞嚴者。自有通別.通則亘於十地乃至地前.別則於十地中更修百八三昧.方得此定。  暹曰。前是四禪者。以大涅槃心.修此四禪.為入涅槃方便。通則(至)前者。通於初心.即體達五陰無非法界。更修百八三昧者.如大品經中廣說。  滿曰。後是般若者.謂楞嚴是般若之異名也。以有覺觀故者。覺只是知.故云知定也。無樂定即四禪者。以有捨受故.故云無也。乃至地前者。若約圓修.以六即判之。始從名字乃至相似.分得此定。故云地前也。  △五守護一事。 云何菩薩守護一事。謂菩提心。菩薩摩訶薩常勤守護是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子。亦如瞎者護餘一目。如行曠野守護導者。菩薩守護菩提之心亦復如是。因護如是菩提心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常樂我淨具足而有。即是無上大般涅槃。是故菩薩守護一法。 【疏】云何守護下.釋第五章門。謂護菩提之心.隨所修善.皆菩提行。有法.譬.合。  暹曰。經云守護導涅槃之心。涅槃之心能導行人.至於樂果。如世導者.善知前途通塞之相。若不護之.焉至寶所。  △六親近四事。 云何菩薩親近四事。謂四無量心。何等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捨。因是四心。能令無量無邊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菩薩繫心親近。 【疏】云何親近下.釋第六章。即四無量心。  △七信順一實。 云何菩薩信順一實。菩薩了知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謂大乘也。諸佛菩薩為眾生故。分之為三。是故菩薩信順不逆。 【疏】云何信順下.釋第七章門。即是一乘.一乘為實。法華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滿曰。經云為眾生故分之為三者。故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也。餘二則非真者。一實之外.皆名為餘故也。  △八心善解脫。 云何菩薩心善解脫。貪恚癡心永斷滅故。是名菩薩心善解脫。 【疏】云何心善下.釋第八章門。心慧異者。二解。一冶城云。緣俗諦心無復貪恚.是心解脫。緣真諦心無復無知.是慧解脫。二云。斷貪恚等.故心解脫。斷除無明.故慧解脫。引論云。煩惱趣心.無明趣慧。  暹曰。心慧異者。準法華疏云。定具足名心自在。慧具足名慧自在。定慧具足名俱解脫人。故大論云。慧得好解脫.心得好解脫。無復無知者.無取相無知二煩惱也。煩惱趣心者.謂煩惱覆心覆慧也。  滿曰。無復無知是慧解脫者。無知謂塵沙煩惱.亦云是所知障也。  △九慧善解脫。 云何菩薩慧善解脫。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知無障礙。是名菩薩慧善解脫。因慧解脫。昔所不聞而今得聞。昔所不見而今得見。昔所不至而今得至。 【疏】云何慧善解脫下.釋第九章門。如上釋。所言因慧解脫昔所不聞等三句者。二解。一云。聞即天耳.見即天眼.至即身通。二云。九地為聞見佛性.十地為眼見佛性.具足明了。今因慧解脫至第九地.是不聞而聞。因九地至十地.即不見而見。因十地至佛地.為不至而至。  暹曰。二云九地等者。不須離對.但上下文。初地已下.位位皆具三種四句為定。  △二論義二。初標示分科。 【疏】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論前第八章心解脫。先問.次答。初問有三。先就本無奪難。次就本有縱難。三就不定難。皆令縛解。初文者又二。先領旨仰非.次正問。  暹曰。皆令縛解者。難意皆令本是解.本是縛。又為心即是解.為待緣方解耶。  △二問中下。隨文正釋二。初問二。初領旨仰非。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世尊。如佛所說心解脫者。是義不然。  △二正問二。初敘三難意。 【疏】問中意者。若心本有煩惱.此亦不可。本無煩惱.此亦不可。定有煩惱.此亦不可.定無亦不可。  滿曰。經云是義不然者.謂心性無縛無解故也。若心本有煩惱此亦不可等者。謂有無定作有定無皆不可也。何者。本性淨故.本自無縛.云何言解也。  暹曰。若心本有煩惱者。若本有者.不能令心得解。若本無者。本已是解.如何今日方云解脫定有。下二句.準此正難。  △二就初下。正釋經文三。初就本無奪難二。初分科。 【疏】就初立本無難中.有九世尊。為三意。初一雙明心無縛無脫。次有五偏明無縛。後三偏明無脫。  滿曰。有九世尊者。難文唯八.并前作非.故云九也。  △二此即下。正釋三。初明心無縛無脫。 何以故。心本無繫。所以者何。是心本性不為貪欲瞋恚愚癡諸結所縛。若本無繫。云何而言心善解脫。 【疏】此即初文.正難無縛無脫。  暹曰。無縛無脫者。既無縛無脫.如何復言心得解脫。  △二偏明無縛二。初明無所縛。 世尊。若心本性不為貪結之所繫者。何等因緣而能得繫。如人角。本無乳相。雖加功力。乳無由出。於乳者。則不如是。加功雖少。乳則多出。心亦如是。本無貪者。今云何有。若本無貪。後方有者。諸佛菩薩本無貪相。今悉應有。世尊。譬如石女。本無子相。雖加功力無量因緣。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無貪相。雖造眾緣。貪無由生。世尊。如鑽濕木。火不可得。心亦如是。雖復鑽求。貪不可得。云何貪結能繫於心。世尊。譬如壓沙。油不可得。心亦如是。雖復壓之。貪不可得。當知貪心二理各異。設復有之。何能污心。 【疏】若心本性下.第二五中偏明無縛。又二。前四明無所縛。  暹曰。前四明無所縛者。此明心性不為貪等所縛。  △二明無能縛。 世尊。譬如有人安橛於空。終不得住。安貪於心。亦復如是。種種因緣不能令貪繫縛於心。 【疏】後一明無能縛。舉安橛.譬木卓空中.無因倚住(云云)。  滿曰。經云如人搆角本無乳相者。喻心性無貪也。經今云何有者。如角本無於乳也。前四明無所縛者。謂本性無所縛之體也。後一無能縛者。謂無能縛貪心也。  暹曰。後一明能縛者。此明貪等不能繫縛於心故也。  △三偏明無脫三。初明無解。 世尊。若心無貪名解脫者。諸佛菩薩何故不拔虛空中刺。 【疏】若心無貪下.第三三者偏明無解。為三。初明無解。  滿曰。經云何故不拔虛空刺者。謂心性如空.本無貪縛。猶如虛空無刺.云何可拔。何故不拔.反無難有也。  暹曰。明無解者。諸佛菩薩既不拔虗空中刺.驗知無貪不名為解。  △二明無得解者。 世尊。過去世心不名解脫。未來世心亦無解脫。現在世心不與道共。何等世心名得解脫。 【疏】二明無得解者。  滿曰。二明無得解者者。謂三世求心皆不可得.誰受於解。故云無也。  暹曰。明無得解者.此明無因也。  △三明無得解道。 世尊。如過去燈不能滅闇。未來世燈亦不滅闇。現在世燈復不滅闇。何以故。明之與闇二不並故。心亦如是。云何而言心得解脫。 【疏】三明無得解道。  滿曰。三明無得解道者。道者.因也。如經燈本無明闇。三世求滅.既不可得滅.即是因本自不然.今則無滅也。  暹曰。明無得解道者。既其無因.寧得有果。經云如過去燈者。如大論云。燈來時無闇.有闇時無燈.故云燈不滅闇。今明惑即是智.智即是惑.故無能破。  △二就本有縱難二。初分科。 【疏】世尊貪亦是有下.第二據本有作縱問。又二意。一明若本有者.應善心中有貪。二譬如鑽火下.明應前境中有貪。初中又二。先法說.次舉二譬。  △二初法下。隨釋二。初明應善心中有貪二。初法說。 世尊。貪亦是有。若貪無者。見女相時不應生貪。若因女相而得生者。當知是貪真實而有。以有貪故。墮三惡道。 【疏】初法說中意者。若言心本有貪.是亦不可。本有則不從因緣。既借他色而生貪者.當知非有。又心本有貪.不可令無。應不得脫.心應常貪。  滿曰。心應常貪者。何故還令得解脫也。  △二舉譬。 世尊。譬如有人見畫女像亦復生貪。以生貪故得種種罪。若本無貪。云何見畫而生於貪。若心無貪。云何如來說言菩薩心得解脫。若心有貪。云何見相然後方生。不見相者則不生耶。我今現見有惡果報。當知有貪。瞋恚愚癡亦復如是。世尊。譬如眾生有身無我。而諸凡夫橫計我想。雖有我想。不墮三趣。云何貪者於無女相而起女想。墮三惡道。  △二明應前境中有貪。 世尊。譬如鑽木而生於火。然是火性眾緣中無。以何因緣而得生耶。世尊。貪亦如是。色中無貪。香味觸法亦復無貪。云何於色香味觸法而生貪耶。若眾緣中悉無貪者。云何眾生獨生於貪。諸佛菩薩而不生耶。 【疏】次以境對心.亦如是難。  △三就不定難三。初心不定。 世尊。心亦不定。若心定者。無有貪欲瞋恚愚癡。若不定者。云何而言心得解脫。 【疏】世尊心亦不定下.第三據不定為難。又三。初明心不定。  △二貪不定。 貪亦不定。若不定者。云何因之生三惡趣。 【疏】次明貪不定。  △三俱不定。 貪者境界二俱不定。何以故。俱緣一色。或生於貪。或生於瞋。或生愚癡。是故貪者及與境界二俱不定。若俱不定。何故如來說言菩薩修大涅槃。心得解脫。 【疏】三明貪及境亦俱不定。  △二答二。初分科二。初對問汎分。 【疏】爾時世尊下.第二佛答。有云即次第答前三問.即為三別。初答本無之問。有諸外道下.答第二本有之問。善男子諸佛終不定下.答前第三不定之問。  △二又謂下。斥前正分。 【疏】又謂不然。次第安處.似相主對。亦觀文意.全不相關。但隨義為三。先據正義。第二破執。第三廣辨因緣中道。  暹曰。但隨義為三者。但隨經文次第.以判為三。非專次第.答前三問。據正義者。佛立中道正義.非德王邪義。因緣中道者.因緣即是中道也。  滿曰。先據正義者。但非邪執.名之為正。正義只是中道不有不無之意也。  △二此即下。隨釋三。初據正義。 爾時世尊告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心亦不為貪結所繫。亦非不繫。非是解脫。非不解脫。非有非無。非現在非過去非未來。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諸法無自性故。 【疏】此即第一明心體.非有非無.非心非不心.非貪非不貪。事事雙非兩捨.寧非中道正義。  暹曰。經云善男子心亦不為貪等者。上難云。若心有慧.可云心得解脫。心既無慧.如何云心得解脫耶。佛答意者。心體本非有非無.本來無繫。為是義故.說心得解脫。經云亦非不繫者。遇緣即為所繫也。非心者。非無心也。雙非兩捨者。今為顯出中道心體.本無繫縛。所以雙非.兩捨邪小二邊。不云即邊而中.意在此也。  滿曰。經云善男子心亦不為貪結所繫者。真如之體本性清淨。如水為冰.濕性不改.故云亦非不繫等。又云非是解脫非不解脫者。為眾生說心解.解性本非脫也。經又云一切諸法無自性故者。夫有心者皆從緣生.故無自性。因緣和合.心得解脫也。非貪非不貪者。無自性故非貪.緣生故非不貪.為猶中道也。  △二破定執二。初分科。 【疏】次有諸外道下.第二破於定執。又二。先破計有.次破執無。汝若謂心定有貪.定無貪.則同尼乾。初文又二。  △二先廣下。隨釋二。初破計有二。初廣出所計。 善男子。有諸外道作如是言。因緣和合則有果生。若眾緣中本無生性而能生者。虛空不生亦應生果。虛空不生。非是因故。以眾緣中本有果性。是故合集而得生果。所以者何。如提婆達欲造牆壁則取泥土。不取彩色。欲造畫像。則集彩色。不取草木。作衣取縷。不取泥木。作舍取泥。不取縷綖。以人取故。當知是中各能生果。以能生果故。當知因中必先有性。若無性者。一物之中應當出生一切諸物。若是可取可作可出。當知是中必先有果。若無果者。人則不取不作不出。唯有虛空無取無作故。能出生一切萬物。以有因故。如尼拘陀子住尼拘陀樹。乳有醍醐。縷中有布。泥中有瓶。 【疏】先廣出所計。  滿曰。經云如尼拘陀子者。謂計因中有果。若無有果.不應生於五丈之質故也。乳有醍醐等.亦復如是也。尼拘陀樹者。此云楊樹也。  △二結過呵之。 善男子。一切凡夫無明所盲。作是定說。色有著義。心有貪性。復言凡夫心有貪性。亦解脫性。遇貪因緣。心則生貪。若遇解脫。心則解脫。雖作此說。是義不然。 【疏】一切凡夫無明所盲下.二結過呵之。  △二破計無二。初出所執。 有諸凡夫復作是言。一切因中悉無有果。因有二種。一者微細。二者麤大。細即是常。麤則無常。從微細因轉成麤因。從此麤因轉復成果。麤無常故。果亦無常。善男子。有諸凡夫復作是言。心亦無因。貪亦無因。以時節故。則生貪心。 【疏】有諸凡夫下.第二破其執無。亦二。先出所執。  滿曰。經云一者微細.二者麤大者。謂計微塵是常.身是無常。從微細因下.破因既無常.果亦無常.何得言無也。經云以時節故則生貪者。謂外計時中有貪。廣如百論。時來眾生就時者。則催促也。  暹曰。經云細即是常者。計隣虛塵也。經云以時節者。外人計時為心因.由某時故而生其貪。故彼計云。時來眾生熟.時去相摧促.時能覺悟人.故說時為因。  △二正呵責結過二。初法。 如是等輩以不能知心因緣故。輪迴六趣。具受生死。 【疏】如是等輩下.正是呵責結過。有法說。  滿曰。 經云以不知心因緣者。即是全迷心性.如水成氷。執迷為有.不免輪迴。若遠緣生.皆無自性.即不隨也。  暹曰。經云以不能知心因緣者。不知心性中道本淨因緣.而為無明繫縛。輪迴六趣.受二十五有生死。  △二譬。 善男子。譬如枷犬繫之於柱。終日繞柱。不能得離。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被無明枷繫生死柱。繞二十五有。不能得離。善男子。譬如有人墮於圊廁。既得出已而復還入。如人病差。還為病因。如人涉路值空曠處。既得過已而復還來。又如淨洗。還塗泥土。一切凡夫亦復如是。已得解脫無所有處。唯未得脫非非想處。而復還來至三惡趣。何以故。一切凡夫唯觀於果。不觀因緣。如犬逐塊。不逐於人。凡夫之人亦復如是。唯觀於果。不觀於因緣。以不觀故。從非想退還三惡趣。 【疏】譬說。  滿曰。經云善男子譬如枷犬下.下有兩重譬。前譬一切凡夫.次譬斷結外道故也。經云如人涉路值空曠處者。喻斷欲界煩惱盡.名之為空。而復還來者。雖至非想.還生欲界.故云來也。  暹曰。經云被無明枷下.明不斷惑凡夫。次從有人墮於圊廁下.四譬斷結外道。經云一切凡夫唯觀於果者。唯計即陰是我.離陰是我等。不觀因緣者。一不觀世間末因緣.二不觀本因緣。本因緣者.即法性因無明為世間。因緣即法性.人而不逐之。但逐無明塊.而不放捨二十五有.終無出期。  △三廣辨因緣中道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諸佛菩薩下.第三廣說中道因緣之義.無所定執。又二。一明因果諸法非有非無.因緣故有。第二明心之有貪.亦非有非無.因緣故有。初文為三。一明離於四句。若言因中先定有果下.第二定執為非。諸佛菩薩下.第三正顯中道之法。  暹曰。一明因果(至)故有者。中道心性非因非果.依性而修.便獲於果。貪心亦爾。  △二善男下。隨釋二。初明因果諸法非有非無因緣故有三。初離四句。 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因中有果。因中無果。及有無果。非有非無果。  △二定執為非。 若言因中先定有果。及定無果。定有無果。定非有非無果。當知是等皆魔伴黨。繫屬於魔。即是愛人。如是愛人不能永斷生死繫縛。不知心相及以貪相。  滿曰。經云即是貪起於貪愛.名為愛人。不能知貪從緣生.故各作定執.即非佛弟子也。  △三正顯中道。 善男子。諸佛菩薩顯示中道。何以故。雖說諸法非有非無。而不決定。所以者何。因眼。因色。因明。因心。因念。識則得生。是識決定不在眼中。色中明中。心中念中。亦非中間。非有非無。從緣生故。名之為有。無自性故。名之為無。是故如來說言。諸法非有非無。  滿曰。經云諸佛菩薩顯示中道者。佛能體達貪愛之心皆是中道。何者。以四句推之.皆無自性。無自性故非有.從緣生故非無。以雙非故.顯於中道也。  暹曰。經云識則得生者。因率爾五識.生第六意識也。  △二明心之有貪亦非有非無因緣故有二。初明心性本淨不定非有非無三。初標。 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心有淨性及不淨性。淨不淨心無住處故。從緣生貪。故說非無。本無貪性。故說非有。 【疏】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下.第二章。正明心之有貪.非有非無.因緣故有。又二。第一明心性本淨不定.非有非無。第二明心性本淨.無有和合。初文有三。一標。二釋。三結。  暹曰。二明心性(至)和合者。心性本淨.無有和合。由無明故.致有和合。又由略因緣而有和合。譬如氷有和合.故有團圓。水無和合.故無團圓。經云諸佛菩薩(至)不淨性者。若言心性本淨.為惑所覆。猶屬教道.且順權說。若云本心清淨.眾生聞者.趣於邪見。謂心即是.不肯修道。為令眾生斷除貪等.方見佛性。故云終不定說等。若依實理.心性本來未淨。猶如無始.唯冰無水。雖全是冰.則不得云冰不是水。眾生心性亦復如是.雖本是無明.則不得云非是三德秘藏。是故圓人唯觀無始.三道即三德故。不同權人.却覆方見。  △二釋三。初唱二章門。 善男子。從因緣故心則生貪。從因緣故心則解脫。 【疏】釋中又三。先唱章門。從緣生貪.從緣解脫.二章門。  △二釋兩章門。 善男子。因緣有二。一者隨於生死。二者隨大涅槃。 【疏】因緣有二下.第二釋兩章門。  △三四句料簡。 善男子。有因緣故。心共貪生。共貪俱滅。有共貪生。不共貪滅。有不共貪生。共貪俱滅。有不共貪生。不共貪滅。云何心共貪生。共貪俱滅。善男子。若有凡夫未斷貪心。修習貪心。如是之人心共貪生。心共貪滅。一切眾生不斷貪心。心共貪生。心共貪滅。如欲界眾生一切皆有初地味禪。若修不修。常得成就。遇因緣故即便得之。言因緣者。謂火災也。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若修不修。心共貪生。心共貪滅。何以故。不斷貪故。云何心共貪生。不共貪滅。聲聞弟子有因緣故生於貪心。畏貪心故修白骨觀。是名心共貪生。不共貪滅。復有心共貪生。不共貪滅。如聲聞人未證四果。有因緣故生於貪心。證四果時貪心得滅。是名心共貪生。不共貪滅。菩薩摩訶薩得不動地時。心共貪生。不共貪滅。云何不共貪生。共貪俱滅。若菩薩摩訶薩斷貪心已。為眾生故示現有貪。以示現故。能令無量無邊眾生諮受善法。具足成就。是名不共貪生。共貪俱滅。云何不共貪生。不共貪滅。謂阿羅漢緣覺諸佛。除不動地。其餘菩薩。是名不共貪生。不共貪滅。 【疏】有因緣故下.第三四句料簡也。  暹曰。經云云何心共貪生者。此句明一切凡夫.與貪俱生俱死。經云謂火災者.亦應云無明法性因緣。達此因緣.即得大般涅槃。下三句.若斷盡則不共貪滅。初地菩薩為眾生.示有俱滅。經云除不動地者。初地菩薩猶有煩惱.名共貪生。永無有滅.故云不共貪滅。  滿曰。經云修習貪心者。是即未有觀行凡夫.起貪起滅也。  △三結。 以是義故。諸佛菩薩不決定說。心性本淨。性本不淨。 【疏】三以是義故下.因緣結。  滿曰。經云以是義故者。以是上來如是義故.皆約因緣說心解脫也。又云心性本淨本不淨者.謂為惑所覆。此據方便教.有一機緣宜作此說。若論圓教.本性清淨.猶如靜水為風所動.水即成波。波之與水.其體不變也。  △二明心性本淨無有和合二。初明無和合。 善男子。是心不與貪結和合。亦復不與瞋癡和合。善男子。譬如日月雖為烟塵雲霧。及羅羅之所覆蔽。以是因緣令諸眾生不能得見。雖不可見。日月之性。終不與彼五翳和合。心亦如是。以因緣故。生於貪結。眾生雖說心與貪合。而是心性實不與合。若是貪心即是貪性。若是不貪即不貪性。不貪之心不能為貪。貪結之心不能不貪。善男子。以是義故。貪欲之結不能污心。 【疏】善男子是心不與下.第二明心性本淨.故無和合。又二。先明無和合。次明因緣和合.故有縛脫。此即初文.明畢竟清淨.故無和合。  滿曰。經云日月之性終不與彼五翳和合者。即喻佛性不與五住煩惱相合.雖有無明而不能合也。經云若是貪心即是貪性者。謂全貪是性.冰即水故。全性是貪.水即冰故。達此貪性畢竟清淨.故無和合也。  暹曰。經云譬如日月等者。此文譬顯.亦順教道。若依實理.烟等即是日月。經云不貪之心者.本淨心也。  △二明因緣和合故有縛脫二。初明縛脫之境二。初標。 諸佛菩薩永破貪結。是故說言心得解脫。一切眾生從因緣故生於貪結。從因緣故心得解脫。 【疏】諸佛菩薩下.第二明因緣和合.得有縛脫。又二。先明縛脫之境.次明縛脫之人。就境中又二。先標.次釋。標出境章。除貪欲是解境.有貪欲是縛境。  △二釋二。初分科。 【疏】次譬如雪山下.釋二章門又二。初釋縛境。先譬.次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釋縛境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雪山懸峻之處。人與獼猴俱不能行。或復有處。獼猴能行。人不能行。或復有處。人與獼猴二俱能行。善男子。人與獼猴能行處者。如諸獵師純以黐膠置之案上。用捕獼猴。獼猴癡故。往手觸之。觸已粘手。欲脫手故。以腳蹋之。腳復隨著。欲脫腳故。以口齧之。口復粘著。如是五處悉無得脫。於是獵師以杖貫之。負還歸家。 【疏】初譬中.山譬八正道.懸險譬難行苦行。人譬魔.獼猴譬外道。俱不能行.悉不修聖道。獼猴能行.即是得上界定外道人。不能行.即魔住欲界。二俱能行.即五塵六欲俱能行之。獵師者還譬魔邪。黐膠譬愛欲之境。置案上.譬五欲置果報上.以誑眾生。手觸譬眼耳等觸色聲等。黏手者.於行心中以起繫著。五處皆著者.五根起染。杖貫之者.魔邪化行。負還歸者.將入三塗。  滿曰。譬難行苦行者.謂修八正道之苦行也。  暹曰。難行苦行者。中道之行難行也。  △二合。 雪山險處譬佛菩薩所得正道。獼猴者譬諸凡夫。獵師者喻魔波旬。黐膠者譬貪欲結。人與獼猴俱不行者。譬諸凡夫魔王波旬俱不能行。獼猴能行。人不能行者。譬諸外道有智慧者。諸惡魔等雖以五欲不能繫縛。人與獼猴俱能行者。一切凡夫及魔波旬。常處生死。不能修行。凡夫之人五欲所縛。令魔波旬自在將去。如彼獵師擒捕獼猴負之歸家。 【疏】合譬如文。  △二釋得解境。 善男子。譬如國王安住己界。身心安樂。若至他界。則得眾苦。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能自住於己境界則得安樂。若至他界則遇惡魔。受諸苦惱。自境界者謂四念處。他境界者謂五欲也。 【疏】譬國王下.第二釋得解境。即四念處。  滿曰。釋得解境即四念處者。明一色三心.合為色心。即此色心即具四德.故云解境也。  △二明縛脫之人二。初分科。 【疏】云何繫屬下.第二明縛脫之人。為二。先明縛人.次明脫人。縛人為四。一起倒故縛。二取相故縛。三我見故縛。四非法故縛。如文。  滿曰。一起倒故縛者.謂四倒八倒等。廣如經文也。  △二最後下。隨釋二。初縛人四。初起倒故縛。 云何名為繫屬於魔。有諸眾生無常見常。常見無常。苦見於樂。樂見於苦。不淨見淨。淨見不淨。無我見我。我見無我。非實解脫。妄見解脫。真實解脫。見非解脫。非乘見乘。乘見非乘。如是之人名繫屬魔。繫屬魔者。心不清淨。  暹曰。經云無常見常等者。實是無常計為邪常.實是真常計為無常。餘三亦爾。實是脫法即計為縛.實是縛法即計為脫。經云非乘見乘者。非乘為天人乘.又是三乘。實是一乘.計為三乘。實是三乘.計為一乘。  滿曰。經云非乘見乘乘見非乘者。人天之乘計為一乘.一乘三乘見於非乘也。  △二取相故縛。 復次善男子。若見諸法真實是有總別定相者。當知是人若見色時便作色相。乃至見識亦作識相。見男男相。見女女相。見日日相。見月月相。見歲歲相。見陰陰相。見入入相。見界界相。如是見者名繫屬魔。繫屬魔者。心不清淨。  滿曰。經云有總別定相者。總即是心.別即心心所法也。  暹曰。經云總別之相者。總為計我.別謂計所。故云便作色相等。經云見日月等相者.此計壽者見也。  △三我見故縛。 復次善男子。若見我是色。色中有我。我中有色。色屬於我。乃至見我是識。識中有我。我中有識。識屬於我。如是見者繫屬於魔。非我弟子。  暹曰。經云若見我是色者。即色計我以為一句。色中有我者。色是我虛空.色大我小也。第二句我中有色者。色是我瓔珞.我大色小也。第三句色屬於我者。色是我僮僕.繫屬於我也。第四句初一我見.後三我所。執我我所.名身見。色陰既然.餘四類爾。總執五陰為二十身見。  △四非法故縛。 善男子。我聲聞弟子遠離如來十二部經。修習種種外道典籍。不修出家寂滅之業。純營世俗在家之事。何等名為在家之事。受畜一切不淨之物。奴婢田宅。象馬車乘。驢騾雞犬。獮猴猪羊。種種穀麥。遠離師僧。親附白衣。違反聖教。向諸白衣作如是言。佛聽比丘受畜種種不淨之物。是名修習在家之事。有諸弟子不為涅槃。但為利養。親近聽受十二部經。招提僧物及僧鬘物。衣著貪噉。如自己有。慳惜他家。及以稱譽。親近國王及諸王子。卜筮吉凶。推步盈虛。圍碁六博。摴蒱投壺。親比丘尼及諸處女。畜二沙彌。常遊屠獵酤酒之家。及旃陀羅所住之處。種種販賣。手自作食。受使隣國通致信命。如是之人當知即是魔之眷屬。非我弟子。以是因緣。心共貪生。心共貪滅。乃至癡心共生共滅亦復如是。善男子。以是因緣。心性非淨。亦非不淨。是故我說心得解脫。 【疏】最後文中云慳惜他家者。此家與我最為親厚.不許他往。稱譽者。唯應稱我.不許稱他。  滿曰。經云畜二沙彌者。昔有沙彌同共被臥.死入鐵被地獄.亦由師不能訓.致此墮苦。若依之修行.不結其過也。  暹曰。經云畜二沙彌者。如僧護經云。二沙彌共被相抱臥.死入鐵被地獄。若不共臥.畜亦無過。  △二脫人。 若有不受不畜一切不淨之物。為大涅槃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書寫解說。當知是等真我弟子。不行惡魔波旬境界。即是修習三十七品。以修習故。不共貪生。不共貪滅。 【疏】若有不受下.第二明得解之人。文略但一。  暹曰。經云修習三十七品者。舉因行法.以顯初住已上所證。  △三結。 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 【疏】後結。如文。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五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六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三。 德王菩薩品之六(會疏卷第二十四)  △九明第九功德二。初懸示分科二。初懸示文意二。初古人釋義。 【疏】德王品之六。起卷。第九功德。開善云。第一至第六.始不聞聞至金心。第七第八.始於善友至慧解脫。第九第十.始於信心至三十七品。此卷即是第三周。又有師言不爾。而此十德兩兩莊嚴前之五行.乍淺乍深。  △二今師正明二。初斥古顯今。 【疏】今皆不然。前五行是修.今十德是證。證中功德淺深非一。  今皆不然者。總斥二家。前五下.別斥二家。至是證.斥次家。證中下.斥開善。淺深非一者。雖有淺深.同明證義。  △二若爾下。釋疑示義。 【疏】若爾.何以前深後淺。答。亦有此義。如初功德已言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最後而言三十七品。聞道品名.謂其初淺。論其義理.超絕二乘(云云)。  △二分節科段。 【疏】於中先標。次釋。三結。  △二隨文釋義三。初標。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 【疏】初標。如文。  △二釋二。初明五事三。初列二。初徵。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初發五事悉得成就。何等為五。 【疏】次釋中為二。初明五事.次論義。初又三。一列。二釋。三歎。初文二。先徵。  △二列。 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親近善友。五者多聞。 【疏】次列名者。信由內發.得見聖性。直起中懷.不為緣由。戒是性成。友全具菩提。聞於不說。如此五事多就理明.豈可言淺。在文可見。  次列名下.皆引經文明五事.多分約理.以成深證.用斥他師。見聖性者。即經云。因是信故得聖人性。直起下.經云於諸眾生作質直心。作.猶起也。中懷即心。不為緣由者.謂直心不由外緣所動也。經云雖見眾生諸惡過咎.終不說之.恐生煩惱故。戒是性成者。佛性顯故.淨戒具足。經云受持菩薩戒.得具足戒。友全下.經云具足梵行.名善知識。聞於不說者。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亦名菩薩具足多聞。如此下.結意斥古也。  △二釋二。初分科。 【疏】云何為信下.第二解釋。即為五章。初信又三。前出信體。次釋信德。三結。  △二初信下。隨釋五。初信三。初出信體二。初總示經文。 云何為信。菩薩摩訶薩信於三寶。施有果報。信於二諦一乘之道。更無異趣。為諸眾生速得解脫。諸佛菩薩分別為三。信第一義諦。信善方便。是名為信。 【疏】初信體者。信何等法.凡舉五種。一信三寶。二信因果。三信二諦。四信一乘。五信三諦。  二信因果者。經施有果報.施即是因。如純陀施食.得五常果。五信三諦者。經信第一義是信中道.信善方便是雙照二邊。古人不曉.故有穿鑿.乃作二身二智消之。  △二師下。別出古釋二。初引三家異解。 【疏】一師云。信第一義是信真.信善方便是信俗。一師云。前已二諦竟.何容重說。依華嚴經云。若歎菩薩作二智名.若歎佛者作二身名。只是一體.隱顯為異。有言.第一義諦善方便者。即是二身.亦是二智。  隱顯為異者。他謂因人理隱.受二智名。果人理顯.受二身名。  △二明今師正釋二。初舉經斥古。 【疏】今明此文自稱第一義諦。何容改諦為智.復改為身。今作三諦.自異二諦.不成重說。  △二而文下。示義例通。 【疏】而文約一乘顯其信意。為眾生故.分別說三。知無異趣.是故說一。準此一條.例通四法。三寶亦爾。為眾生故.分別二體。知歸至極.故說一體。因果亦爾。為眾生故.說因致果。到於彼岸.無施無受。二諦三諦.亦復如是。  分別二體者。即別體也。無施無受者。理顯無復果名.豈可仍存因號。亦復如是者。理非二三.為眾生故.作二三說。  △二釋信德。 如是信者。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一切眾生所不能壞。因是信故得聖人性。修行布施若多若少。悉得近於大般涅槃。不墮生死。戒聞智慧亦復如是。是名為信。雖有是信。而亦不見。 【疏】次如是信者下.釋信德。釋有四意.相次而來。此信堅固.無能壞者。何故不壞。得聖人性以為根本.即是見性之信深固難拔。以根深故.即能增長。近大涅槃.成就戒等。初一切諸法.從於聖性。近大涅槃.即是豎高。戒聞智慧等.即是橫廣。雖有橫豎深廣之異.而亦不見橫豎之相.彌著彌亡。如此明信.那忽云淺。  釋有四意者。一堅固。二根本。三增長。四不見。如疏次第配釋。得聖人性者。即初住聖人.所顯佛性也。彌著.去聲.顯也。照之則深廣顯然.亡之則橫竪寂爾。遮照體一.故並云彌。  △三結。 是為菩薩修大涅槃成就初事。 【疏】三結。如文。  △二直心二。初分科。 【疏】云何直心.釋第二事。又三。標.釋.結。初標如文。次釋中文為兩。初以不諂為直.後以懺悔為直。初明不諂中二。先釋.次論義。初中二。初正釋.次釋疑。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標。 云何直心。  △二釋二。初以不諂為直二。初正釋二。初正釋。 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作質直心。一切眾生若遇因緣則生諂曲。菩薩不爾。何以故。善解諸法悉因緣故。 【疏】初文者。以解因緣.故不諂。  解因緣故不諂者.達因緣虛假故。  △二釋疑。 菩薩摩訶薩雖見眾生諸惡過咎。終不說之。何以故。恐生煩惱。若生煩惱則墮惡趣。如是菩薩若見眾生有少善事則讚歎之。云何為善。所謂佛性。讚佛性故。令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次雖見惡下.釋疑。左右解之。初見惡不說.後見善則歎。疑者云。見惡應說而不說者.乃是不直。何名直心。即釋云。恐生煩惱。即復疑云。既見惡不說.見善亦應不說.乃是直心。次明不爾。即釋云。讚佛性故.令得菩提。  △二論義二。初分科敘意。 【疏】次論義中有問答。初問有六.而為三雙。初兩從現病生.彼明三種五種病人。次兩從初功德生。後兩從此文生。就初兩中.初一又為三。  △二先非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三。初雙二。初前難三。初非佛旨。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讚歎佛性。令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義不然。 【疏】先非佛旨。  △二領初開經時說。 何以故。如來初開涅槃經時。說有三種。一者。若有病人得良醫藥及瞻病者。病則易差。如其不得則不可愈。二者。若得不得。悉不可差。三者若得不得。悉皆自差。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妙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其不遇則不能發。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二者。雖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妙法亦不能發。若其不遇亦不能發。謂一闡提。三者。若遇不遇。一切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謂菩薩。 【疏】次領初開經時說。  初開經時者。指現病品中.說三種病人也。以在第三.顯示涅槃行章之初.故云初開。若約前章.則非初也。  △三正難。 若言遇與不遇。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如來今者云何說言。因讚佛性。令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若言遇不遇下.第三正難。既能自發菩提之心.何須歎於佛性.令得菩提。是取第三病人為難。  △二後難二。初領旨仰非。 世尊。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妙法。及以不遇。悉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義亦復不然。 【疏】初中第二又兩。先領旨仰非。  初中第二者。初雙中第二難也。  △二正難。 何以故。如是之人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一闡提輩以佛性故。若聞不聞。悉亦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疏】次正難。明闡提人亦應發心.何故爾。其既有性.應自發心.何俟須歎。此是取第二病人為難。  △二雙二。初敘意分科。 【疏】如佛所說下.是第二兩難.從初功德生。第二十卷中明五難。初兩難據四種罪人.中兩難據闡提.後一難據不定。佛答中.明佛性非內非外.非常非無常.所以不斷。今還因此生問。  △二先領下。隨文釋義二。初領旨仰非。 世尊。如佛所說。何等名為一闡提耶。謂斷善根。如是之義亦復不然。 【疏】先領旨仰非。  △二正難二。初前難。 何以故。不斷佛性故。如是佛性理不可斷。云何佛說斷諸善根。 【疏】次正難。正言不斷佛性.云何言斷善根。只此佛性.即是善根。既其斷善.即斷佛性。云何復言佛性非內非外。  △二後難。 如佛往昔說十二部經。善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常者不斷。無常者斷。無常可斷。故墮地獄。常不可斷。何故不遮。佛性不斷。非一闡提。如來何故作如是說言一闡提。 【疏】如佛往昔下.後難。若佛性不斷.何故不遮.令不墮地獄。既不斷佛性.但斷善根。由有佛性.應能遮惡。答未了.故更論義。  △三雙二。初前難。 世尊。若因佛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故如來廣為眾生說十二部經。世尊。譬如四河出阿耨達池。若有天人諸佛世尊說言是河不入大海。當還本源。無有是處。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有佛性者。若聞不聞。若戒非戒。若施非施。若修不修。若智非智。悉皆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如優陀延山日從中出。至于正南。日若念言我不至西還東方者。無有是處。佛性亦爾。若不聞不戒。不施不修。不智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無有是處。 【疏】若因佛性下.第三復有兩難.近從此生。若歎佛性令發心者.何須復說十二部經。直歎佛性.其義自足。有法.有譬合。  經日從中出者。從山中東方而出也。  △二後難。 世尊。諸佛如來說因果性非有非無。如是之義。是亦不然。何以故。如其乳中無酪性者。則無有酪。尼拘陀子無五丈者。則不能生五丈之質。若佛性中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樹者。云何能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樹。以是義故。所說因果非有非無。如是之義。云何相應。 【疏】諸佛如來下.即是後難。從第八功德.佛答貪心非有非無.非因非果.或即因中有果.或因中無果。今還取此為難。若爾.乳應無酪.樹無五丈。若乳有酪.樹有五丈者。當知因中有果.不得汎言或無。  △二答二。初分科。 【疏】爾時世尊下.佛答為二。初讚.次答。初又二。初讚問.次舉五句歎其功用。  △二初六下。隨釋二。初讚二。初讚問。 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世有二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華。一者不行惡法。二者有罪能悔。如是之人甚為希有。復有二人。一者作恩。二者念恩。復有二人。一者諮受新法。二者溫故不忘。復有二人。一者造新。二者修故。復有二人。一樂聞法。二樂說法。復有二人。一善問難。二善能答。善問難者汝身是也。善能答者謂如來也。 【疏】初六種二人。歎其能開發大眾.能令得解。非但能除現世者疑.亦使未來無有滯閡。實為希有.是故歎之。初兩人。一者本不造惡.二者作已能悔。即是前二健兒。第二知恩報恩.他與我恩.我復須報。第三聽受新法.二者直溫故不忘。書云。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第四造創新好.二者治葺故壞。第五樂說樂聽。若無說者.聽何所聽。若無聽者.說為誰說。第六能難能答。正意在此二人.前之五雙乃為弄引。善問是汝身.善答即我是。若無汝精問.何得我善解。無我巧答.何得汝能問。自有人身左能右能.口辯通敏.能主能客。自有人專一無二。昔莊嚴門下有淨藏法師.唯能並難.答無所以。有善解釋.不便論義者.即彭城正公(云云)。  書云下.即論語文也。何晏解云。溫.尋也。尋繹故者.又知新者.可以為師矣。通敏者。敏.達也。能主能客者。客謂能問.主謂能答。故楊雄解嘲等.皆立主客.以為問答。昔莊嚴下.舉二人明專一.事備本傳.故注云云。  △二舉五句歎初用二。初推前成後。 【疏】今推前六雙.成後五句。能問能答.能聽能說.成後轉于法輪句。造新修故.成枯十二因緣大樹。取有是新.無明是故。不生生是新.世諦死時是故。以新破新名造新.以故破故名修故。作恩念恩.成度海句。作恩為他舟航.念恩自運舟航.故成度海句。不作惡悔惡.成摧魔幢句。魔以惡為幢.今能倒之。復自能建.故前後相成。  五句者。即一句生善.四句滅惡.共有五也。取有是新者.是現在因.故云新。無明是故者.是過去因.故云是故。不生生是智德後發.故新。世諦死是煩惱前除.故故。暗謝明生.雖無前後.而義當暗前去.明後來。以新破新者.般若破取有也。以故破故者.斷德斷無明。此乃一往.就義分釋。為他舟航.恩及物故。自運舟航.報他恩故。  △二歎生下。隨文正釋二。初分科。 【疏】歎生善.即初一句。歎滅惡.即後四句。  △二既言下。隨釋二。初歎生善。 善男子。因是善問。即得轉於無上法輪。 【疏】既言因此善問即能轉於無上法輪.寧非生善。  △二歎滅惡二。初分科。 【疏】後四句。復為二。初兩句歎能滅惡.次兩句歎摧惡。於初二句又二。  △二上句下。隨釋二。初歎能滅惡二。初歎不生。 能枯十二因緣大樹。 【疏】上句即歎枯十二因緣大樹者。十二因緣枝條森聳.喻之大樹。今枯此樹.使華葉不生。  因緣大樹者。過去二支如根.現在五支如質。現在三支如華.未來二支如果。故喻之以樹。  △二歎無畏。 能度無邊生死大海。 【疏】能度無邊生死大海者。即此生死海中.勇浪可畏。今得度此.永免驚懼.無復可畏。  △二歎摧惡二。初歎始摧。 能與魔王波旬共戰。 【疏】能與魔王共戰者。此明其始。  △二歎終摧。 能摧波旬所立勝幢。 【疏】摧波旬所立勝幢者。此明其終.舉終攝始。外國亦戰得勝樹幢麾.不勝者即倒此麾。今魔戰敗.即摧其幢。  外國亦戰等者。外國即天竺也。彼纔戰勝.即竪幢麾。麾.許為反。尚書牧誓云。王左杖黃鉞.右執白旄以麾。孔傳曰。鉞以黃金飾斧。左手杖鉞.示無事於誅。右手把旄.示有事於教。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就答中.次第答三雙六問。初答前舉三病.二問。次答舉初功德.兩問。後答此中兩問。  △二但答下。隨釋三。初答舉前三病人二問。 善男子。如我上說三種病人值遇良醫瞻病好藥。及以不遇病悉得差。是義云何。若得不得。謂定壽命。所以者何。是人已於無量世中修三種善。謂上中下。以修如是三種善故得定壽命。如欝單越人壽命千年。有遇病者。若得良醫好藥瞻病。及以不得悉皆得差。何以故。得定命故。善男子。如我所說。若有病人得遇良醫好藥瞻病。病得除差。若不遇者。則不得差。是義云何。善男子。如是之人壽命不定。命雖不盡。有九因緣能夭其壽。何等為九。一者知食不安而反食之。二者多食。三者宿食未消而復更食。四者大小便利不隨時節。五者病時不隨醫教。六者不隨瞻病教勅。七者強耐不吐。八者夜行。以夜行故惡鬼打之。九者房室過差。以是緣故。我說病者若遇醫藥病則可差。若不遇者則不可愈。善男子。如我上說。若遇不遇俱不差者。是義云何。有人命盡。若遇不遇。悉不可差。何以故。以命盡故。以是義故。我說病人若遇醫藥及以不遇。悉不得差。眾生亦爾。發菩提心者。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諮受深法。若不遇之。皆悉當成。何以故。以其能發菩提心故。如欝單越人得定壽命。如我所說。從須陀洹至辟支佛。若聞善友諸佛菩薩所說深法。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不值遇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則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不定命。以九因緣。命則中夭。如彼病人值遇醫藥病則得差。若不遇者病則不差。是故我說遇佛菩薩聞說深法則能發心。若不值遇則不能發。如我上說。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若不值遇俱不能發。是義云何。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法故。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善男子。以何緣故。說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命盡者。雖遇良醫好藥瞻病不能得差。何以故。以命盡故。 【疏】但答前兩問.不次第答。直解三種病人竟.即是答第一兩問了。依理只應解於初後二種病人.而今復解中間者.不用此為答。只為中間舉來.今還次第為釋。彼不舉來.今亦不解。  經若能發心(至)不復名一闡提者。以既改先惡.則是善人。佛據正起惡心.的不能發.故云不差耳。  △二答舉初功德兩問二。初答第三難。 善男子。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闡提。佛性非信。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一闡名善方便。提名不具。修善方便不具足。故名一闡提。佛性非是修善方便。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一闡名進。提名不具。進不具故。名一闡提。佛性非進。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一闡名念。提名不具。念不具故。名一闡提。佛性非念。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一闡名定。提名不具。定不具故。名一闡提。佛性非定。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一闡名慧。提名不具。慧不具故。名一闡提。佛性非慧。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一闡名無常善。提名不具。以無常善不具足故。名一闡提。佛性是常。非善非不善。何以故。善法要從方便而得。而是佛性非方便得。是故非善。何故復名非不善耶。能得善果故。善果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善法者。生已得故。而是佛性非生已得。是故非善。以斷生得諸善法故。名一闡提。 【疏】一闡名信下.二答第三難。前言若不斷佛性亦應不斷善根。只善根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善根。今答佛性中道.不同善根。何者。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佛性非信.亦復非具.云何可斷。佛性非善非惡。闡提但能斷善.云何斷性。其中諸句例爾。古來云闡提具含眾惡.不知的翻。唯河西翻為極欲.言極惡欲之邊。此乃於總惡之內.取一事為翻。例如涅槃名含眾德.亦無的翻。而翻為滅度者.亦是總中取此一事為翻。又善法者.名生已得。依數人義.善有二種。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世間慈孝名生得善。闡提亦無.故言已斷。  佛性不同善根者。佛性是性善.善根是修善。德王以修性混難。故善與佛性.俱應不斷。今佛以修性分答.則闡提斷修善.故不差。不斷性善.故有佛性。當知修性善惡.出自今宗.妙盡教源.深窮佛旨。古今諸師豈窮其妙。故普門玄義云。如來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以不斷性善.故緣因本有。彼文又云。了是顯了智慧莊嚴。緣是資助福德莊嚴。由二為因.佛具二果。元此因果本是性德。性德緣了.本自有之。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緣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是故他解.唯知闡提不斷正因.不知不斷性德緣了。故知善惡不出三千。彼又問云。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答。具有。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善.但有性善在。如來斷修惡.但有性惡在。問。性德善惡.何以不斷。答。性德但是善惡法門.故不可斷。一切世間無能毀者.如魔燒經卷.豈令性善法門盡。縱燒惡譜.亦不能令性惡法門盡。問。闡提不斷性善故.後時還起善。如來不斷性惡故.應當後時還起惡。答。闡提不達性惡故.後時還起於修惡。不了性善故.後時還為修善染.是故修善還得起。即以修善治修惡.則令修惡不得起。佛雖不斷於性惡.而能了達於性惡.而於惡法得自在.不為修惡之所染.是故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於修惡.自在用於惡法門。闡提若能達修惡.則與如來無差別。故知於善於惡.善達修性.方曉今經。德王約善義同難.如來據修性別答。極惡欲之邊者。以惡極故.名之曰邊。  △二答第四難三。初法。 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一闡提有佛性者。云何不遮地獄之罪。善男子。一闡提中無有佛性。 【疏】如汝所言下.答第四難。前難云何不遮墮。今牒問作答.明闡提佛性非有非無。即事求而叵得.故非有。而有是理.故非無。又善巧方便則非無.無巧方便則非有。  善巧方便.則非無者。由住前修得緣了.以為方便。故於發住.顯出理性正因。  △二譬。 善男子。譬如有王聞箜篌音。其聲清妙。心即耽著。喜樂愛念。情無捨離。即告大臣。如是妙音從何處出。大臣答言。如是妙音從箜篌出。王復語言。持是聲來。爾時大臣即持箜篌置於王前。而作是言。大王當知。此即是聲。王語箜篌。出聲出聲。而是箜篌聲亦不出。爾時大王即斷其絃。聲亦不出。取其皮木悉皆析裂。推求其聲。了不能得。爾時大王即瞋大臣。云何乃作如是妄語。大臣白王。夫取聲者。法不如是。應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耳。 【疏】故舉箜篌喻此有無。先譬.次合。初譬中.所言王者譬眾生。箜篌譬眾生身。音聲譬佛性。大臣譬佛菩薩能善說之。斷絃譬就此身盡命終。皮木析裂譬五根四大。求之叵得.即無方便故非有也。  箜篌者。風俗通曰。箜篌一名坎侯。漢武帝祠太一后土.令樂人侯調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應節奏也。侯以姓冠章也。或曰空侯.取其空中。釋名云。箜篌.師延所作。靡靡之樂.葢空國之侯所好。而今經引喻.則西域有之久矣。  △三合。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以可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不見佛性。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趣。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趣。墮三趣故。名一闡提。 【疏】合譬者。佛性無有住處.即非有。以善方便故可得見.即是非無。  △三答此中兩問三。初正解。 善男子。如汝所說。若乳無酪性。不應出酪。尼拘陀子無五丈性。則不應有五丈之質。愚癡之人作如是說。智者終不發如是言。何以故。以無性故。善男子。如其乳中有酪性者。不應復假眾緣力也。善男子。如水乳雜臥至一月。終不成酪。若以一渧頗求樹汁投之於中。即便成酪。若本有酪。何故待緣。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假眾緣故。則便可見。假眾緣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待眾緣然後成者。即是無性。以無性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常讚人善。不訟彼缺。名質直心。 【疏】如汝所說若乳無酪下.第三答第五第六兩難.明應有定性。答意非定有性.因緣故有。若乳定有酪.即應自生.不假頗求樹汁。既其假緣.當知因中無果。  經不訟彼缺。訟.責也。  △二然前下。釋疑。 【疏】然前作六難.今但舉一呵者。何也。答。與奪適時.皆為利益。正言此難是計性義.與外道同。寄正呵邪.云是癡人.實不呵德王。  但舉一呵者。即經云。愚癡之人也。是計性義者。同外道執因中有果.自性之計也。  △三此答下。結示。 【疏】此答即兼答第五歎善自足.何須說十二部經。今明既無定性.因緣而有.是故須說十二為緣。  歎善自足者。歎佛性善也。  △二以懺悔為直二。初敘意。 【疏】次以懺悔明直心者。若有失不悔.則非直心。犯愆發露.乃名直心。文為三。  △二初設下。正釋三。初正悔。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質直心耶。菩薩摩訶薩常不犯惡。設有過失。即時懺悔。 【疏】初設有過下.正懺悔。  △二發露。 於師同學。終不覆藏。 【疏】次於師同學下.即是發露。  經於師同學等者。於師前同學前.發露自罪也。  △三斷相續心。 慚愧自責。不敢復作。於輕罪中生極重想。若人詰問。答言實犯。復問是罪為好不好。答言不好。復問是罪為善不善。答言不善。復問是罪是善果耶。不善果耶。答言是罪實非善果。又問是罪誰之所造。將非諸佛法僧所作。答言非佛法僧。我所作也。乃是煩惱之所構集。以直心故。信有佛性。信佛性故。則不得名一闡提也。以直心故。名佛弟子。若受眾生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種各十萬。不足為多。 【疏】三慚愧自責下.即斷相續心。  △三結。 是名菩薩質直心也。 【疏】結如文。  △三戒二。初離惡戒。 云何菩薩修治於戒。菩薩摩訶薩受持禁戒。不為生天。不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雞戒。牛戒雉戒。不作破戒。不作缺戒。不作瑕戒。不作雜戒。不作聲聞戒。 【疏】云何修戒下.第三釋戒。文為二。一離惡戒。即牛狗等.並取其相而為護持。外道得通者.見牛狗等死後生天。便學彼行.望得生天。餘皆例爾。  經不為生天者.不為躭天樂也。不為恐怖者.不為畏三塗苦也。不作破戒者.不犯四重。不作缺戒者.不犯十三。不作瑕戒者.不犯三十已下。不作雜戒者.不犯定共。不作聲聞戒者.不自調自度也。此皆惡戒也。  △二得善戒。 受持菩薩摩訶薩戒。尸羅波羅蜜戒。得具足戒。不生憍慢。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具第三戒。 【疏】次得善戒。如文。  經得具足戒者。達止作法界也。不生憍慢者。不見持犯相。故不以大慢小.以持慢犯也。  △四親近善友二。初分科。 【疏】云何菩薩親近下.第四釋善友為四。一明是。二辨非。三證非。四證是。初明是為二。一菩薩是.二如來是。  △二剎多下。隨釋四。初明是二。初菩薩是。 云何菩薩親近善友。菩薩摩訶薩常為眾生說於善道。不說惡道。說於惡道非善果報。  △二如來是。 善男子。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是故能斷富伽羅婆羅門所有邪見。善男子。若有眾生親近我者。雖有應生地獄因緣。即得生天。如須那剎多等應墮地獄。以見我故。即得斷除地獄因緣。生於色天。 【疏】剎多見佛得生天者。二解。數義必須上定乃得生天。今見佛力.發昔修定.故得生天。二云。但令伏下界惡.隨有散善.皆得生天。  必須上定者。必得四禪.方生色界。  △二辨非。 雖有舍利弗目犍連等。不名眾生真善知識。何以故。生一闡提心因緣故。 【疏】雖有舍利下.第二明非。既未識機.不能稱緣.是故云非。如來稱緣.知病識藥.是故名是。  △三證非。 善男子。我昔住於波羅柰國時。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觀白骨。一令數息。經歷多年皆不得定。以是因緣。即生邪見。言無涅槃無漏之法。若其有者。我應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於爾時見是比丘生此邪心。喚舍利弗而呵責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顛倒說法。汝二弟子其性各異。一主澣衣。一是金師。金師之子應教數息。澣衣之人應教骨觀。以汝錯教。令是二人生於惡邪。我於爾時為是二人如應說法。二人聞已。得阿羅漢果。是故我為一切眾生真善知識。非舍利弗目犍連等。 【疏】我昔住於下.第三證非。觀白骨者即背捨禪。數息即根本禪。舊云。金師子善取火色.故應教數息。今明不爾。金師之子.善解調椎。宜扶其習.故教數息。私云。準莊嚴論云。善解韛囊.善知息相。澣衣之人.善取淨相.故教骨觀。今明不爾。澣人厭穢.作背捨易。  白骨即背捨禪者。以初二背捨.內觀骨人故。厭穢作背捨易者。謂背欲捨著.是厭穢義故。  △四證是。 若使眾生有極重結。得遇我者。我以方便即為斷之。如我弟難陀有極重欲。我以種種善巧方便而為除斷。鴦掘魔羅有重瞋恚。以見我故瞋恚即斷。阿闍世王有重愚癡。以見我故癡心即滅。如婆熙伽長者。於無量劫積集成就極重煩惱。以見我故即便斷滅。設有弊惡廝下之人。親近於我作弟子者。以是因緣。一切人天恭敬愛念。尸利多邪見熾盛。因見我故邪見即滅。因見我故斷地獄因。作生天緣。如氣噓旃陀羅。命垂終時。因見我故還得壽命。如憍尸迦。狂心錯亂。因見我故還得本心。如瘦瞿曇彌。屠家之子。常作惡業。以見我故即便捨離。如闡提比丘。因見我故寧捨身命。不毀禁戒。如草繫比丘。以是義故。阿難比丘說半梵行。名善知識。我言不爾。具足梵行乃名善知識。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具足第四親善知識。 【疏】若使眾生下.第四證是。如文。  經尸利毱多者。涉公云。尸利毱多火坑陷佛.毒藥食佛。如來于時履火不燒.食毒不損。彼捨邪見.為佛弟子。  △五多聞二。初分科顯示。 【疏】云何具足多聞下.釋第五章。文為五。前一就文言.後四就義理。  △二十二下。隨文正釋五。初約十二部。 云何菩薩摩訶薩具足多聞。菩薩為大涅槃十二部經。書寫讀誦。分別解說。是名菩薩具足多聞。  △二約毗佛略。 除十一部經。唯毘佛略。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亦名菩薩具足多聞。 【疏】十二文多而義奢.佛略文少而義要。義要故是多聞。  十二文多者.合云十一。於十二中簡出方廣.故二字誤也。文少義要者。以方廣部直談妙理.不涉餘事故。  △三約大涅槃及四句。 除十二部經。若能受持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書寫讀誦。分別解說。是名菩薩具足多聞。除是經典具足全體。若能受持一四句偈。 【疏】又除十二.唯此涅槃者。不言涅槃之理出十二外.正言十二文言浩博。除廣就略.其理存焉。即是多聞.何必在言。故復除全體.但取四偈。  十二文言浩博者。以十二部.通該一切大乘經故。故今除前三味.兼帶十二部之廣。就此經開顯談常之略.即是除他經十二部.令受持此經十二部也。復除全體者。始終一經.其文尚廣。要言妙詞.止取四句.義該法界.如雪山四柱偈等。  △四約常住。 復除是偈。若能受持如來常住。性無變易。是名菩薩具足多聞。 【疏】又除四偈.但取常住。  但取常住者。四句猶繁.但云常住。理無不統.義無不攝。  △五約寂默。 復除是事。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亦名菩薩具足多聞。何以故。法無性故。如來雖說一切諸法。常無所說。是名菩薩修大涅槃。成就第五具足多聞。 【疏】復除常住.取寂默。故知損之又損.遂至無為。但貴其理.以為多聞。不取博言.而為多聞。  復除常住等者。向雖從廣之狹.始從十二終至常住.皆逐名言.未能悟理.尚同數寶.豈識自心。若能達事即理.說即無說.則涼池坐到.寶所匪遠。心攝一切.故曰具足多聞也。損之又損等者。周易云。以至無損。肇云改用.今且依之。損之又損。即前四段.從廣之狹也。遂至無為.即今但取寂默也。一家宗教.於諸文下皆約觀心.豈非承躡有由.深符佛旨。若不觀心.安契寂默。經法無性故者。以無四性故.說即無說。法華云。知法常無性。與此同也。  △三歎二。初分科。 【疏】次善男子若有下.第三稱歎又二。一法說歎.二譬說歎。  △二法說下。隨釋二。初法說歎二。初唱三章門。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大涅槃具足成就如是五事。難作能作。難忍能忍。難施能施。 【疏】法說為二。一唱三章門。  △二解釋二。初釋三事。 云何菩薩難作能作。若聞有人食一胡麻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信是語故。乃至無量阿僧祇劫常食一麻。若聞入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無量劫在阿鼻獄入熾火聚。是名菩薩難作能作。云何菩薩難忍能忍。若聞受苦手杖刀石斫打因緣。得大涅槃。即於無量阿僧祇劫身具受之。不以為苦。是名菩薩難忍能忍。云何菩薩難施能施。若聞能以國城妻子頭目髓腦惠施於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於無量阿僧祇劫。以其所有國城妻子頭目髓腦惠施於人。是名菩薩難施能施。 【疏】二解釋。解釋為兩。一釋三事。  △二不存著。 菩薩雖復難作能作。終不念言是我所作。難施能施亦復如是。 【疏】二不存著。如文。  不存著者。以達法界無性故.於難作等不作難想.謂不矜其功也。儒宗尚云善世不伐.老子亦曰功成不居。而況大士以法界心為心.豈著於功用哉。  △二譬說歎三。初為難施作譬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愛之甚重。以好衣裳。上妙甘饍。隨時將養。令無所乏。設令其子於父母所起輕慢心。惡口罵辱。父母愛故不生瞋恨。亦不念言我與是兒衣服飲食。 【疏】譬為三。初為難施作譬.亦有合。  △二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視諸眾生猶如一子。  △二為難忍難作作譬二。初譬。 若子遇病。父母亦病。為求醫藥。勤加救療。病既差已。終不生念。我為是兒療治病苦。 【疏】次為難忍難作作譬.亦有合。  △二合。 菩薩亦爾。見諸眾生遇煩惱病。生愛念心而為說法。以聞法故諸煩惱斷。煩惱斷已。終不念言我為眾生斷諸煩惱。若生此念。終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作是念。無一眾生我為說法。令斷煩惱。  △三為無著作譬三。初法。 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不瞋不喜。何以故。善能修習空三昧故。菩薩若修空三昧者。當於誰所生瞋生喜。 【疏】三為無著作譬。有法.譬.合。  △二譬。 善男子。譬如山林猛火所焚。若人斫伐。或為水漂。而是林木當於誰所生瞋生喜。  △三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諸眾生無瞋無喜。何以故。修空三昧故。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兩番問答。初問又二。先兩定.次兩難。  △二先兩下。隨釋二。初番二。初問二。初兩定。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一切諸法性自空耶。空空故空。 【疏】先兩定者。一定自空.二定空空。  △二兩難二。初結初為難。 若性自空者。不應修空。然後見空。云何如來言以修空而見空耶。 【疏】若性自是空.此結初定為一難。  △二結後為難。 若性自不空。雖復修空。不能令空。 【疏】若性自不空.此結後定為一難。  △二答二。初敘意。 【疏】善男子下.答。為二。先答初定者。性本自空.何以故下.明一切法不可得故。既不可得.豈不是空。次答後定。亦須修空.然後見空。而其本性.理本是空.但不能見。要修於空.方乃見空。既答兩定.二難自遣。  但不能見者。本性雖空.執之成有。故須稱其本理.而修於空。  △二答初下。隨釋二。初答初定三。初略標。 善男子。一切諸法。性本自空。 【疏】答初定中為三。一略標。  △二廣釋。 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善男子。色性不可得。云何色性。色性者非地水火風。不離地水火風。非青黃赤白。不離青黃赤白。非有非無。云何當言色有自性。以性不可得。故說為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疏】次何以故下.廣釋。  經色者非地水火風者。色即是空.故非四大。經不離地等者。空即是色.故亦不離。色空相奪.故無自性。  △三舉得失致結三。初舉凡夫失。 以相似相續故。凡夫見已。說言諸法性不空寂。 【疏】三相似相續下.舉得失致結。於中又三。初舉凡夫失。  △二菩薩得。 菩薩摩訶薩具足五事。是故見法性本空寂。 【疏】次菩薩得。  經具足五事者。初信.二直心等五也。  △三更呵凡夫失。 善男子。若有沙門及婆羅門。見一切法性不空者。當知是人非是沙門。非婆羅門。不得修習般若波羅蜜。不得入於大般涅槃。不得現見諸佛菩薩。是魔眷屬。 【疏】三更呵凡夫失。  經不得現見諸佛菩薩者。不得現與諸佛菩薩.而為眷屬也。  △二答後定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一切諸法下.答第二定。意明雖復本空.復須修習.然後乃見。有無常性故.滅能滅之。有空性故.修空得空.當知本空。具有法.譬.合。  △二譬下。隨釋三。初法。 善男子。一切諸法。性本自空。亦因菩薩修習空故。見諸法空。  △二譬二。初舉內法為譬。 善男子。如一切法性無常。故滅能滅之。若非無常。滅不能滅。有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滅相故。滅能滅之。一切諸法有苦相故。苦能令苦。 【疏】譬有二。初如一切下.舉內法為譬。  舉內法為譬者。內法謂正報.即色心等一切法也。  △二舉外法為譬。 善男子。如鹽性醎。能醎異物。石蜜性甘。能甘異物。苦酒性酢。能酢異物。薑本性辛。能辛異物。呵梨勒苦。能苦異物。菴羅果淡。能淡異物。毒性能害。令異物害。甘露之性令人不死。若合異物。亦能不死。 【疏】如鹽下.舉外法為譬。  外法謂依報也。即鹽蜜等.皆依報故。  △三合。 菩薩修空亦復如是。以修空故。見一切法性皆空寂。 【疏】菩薩修空下.合也。  △二番二。初問二。初問觀空是倒。 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復作是言。世尊。若鹽能令非醎作醎。修空三昧若如是者。當知是定非善非妙。其性顛倒。 【疏】光明下.第二番論義。還從鹽譬生問。為二。一問觀空是倒。何者。本來不空.而修空見空。是於不空見空.寧非顛倒。例如實常而見無常.無常見常.皆是顛倒。亦有譬合。還轉鹽譬。來此為譬。  △二問空既是無為何所見。 若空三昧唯見空者。空是無法。為何所見。 【疏】二問空既是無.為何所見。若有可見.即非是空。若無可見.不應言見。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兩問為二章。答初為三。一總標。二廣釋。三重結。初總標中有法.譬.合。  △二佛答下。隨釋二。初答初問三。初總標三。初法。 善男子。是空三昧。見不空法能令空寂。然非顛倒。 【疏】佛答意云。見不空法.能令其空.而非顛倒。但就理論無非空者。而於眾生.乃是不空。只滅其謂情.故云能令不空作空。是故非倒。  △二譬。 如鹽非醎作醎。  △三合。 是空三昧亦復如是。不空作空。  △二廣釋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貪是有性下.第二廣釋。又二。先廣釋非空作空.後廣釋非是顛倒。初文云非空者.於緣是有。又二。  於緣是有者。隨因緣假立故。  △二一明下。隨釋二。初廣釋非空作空二。初貪欲於其是有。 善男子。貪是有性。非是空性。貪若是空。眾生不應以是因緣墮於地獄。若墮地獄。云何貪性當是空耶。 【疏】一明貪欲.於其是有。  △二明色性於其是有。 善男子。色性是有。何等色性。所謂顛倒。以顛倒故眾生生貪。若是色性非顛倒者。云何能令眾生生貪。以生貪故。當知色性非不是有。 【疏】次明色性.於其是有。若不是有.云何貪著。今言非空使空者.是法皆空。  貪是有法.非空使空者。能貪之心.所貪之色.於妄是有.於真是無。今即妄達真.故非空使空。是法者。即貪心及色境也。  △二廣釋非是顛倒二。初標非倒。 以是義故。修空三昧非顛倒也。 【疏】以是義故下.第二廣釋非倒。又二。初標非倒。  △二正廣釋二。初不生貪故非倒。 善男子。一切凡夫若見女人。即生女相。菩薩不爾。雖見女人。不生女相。以不生相。貪則不生。貪不生故。非顛倒也。以世間人見有女故。菩薩隨說言有女人。若見男時。說言是女。則是顛倒。是故我為闍提說言。汝婆羅門若以晝為夜是即顛倒。以夜為晝是亦顛倒。晝為晝相。夜為夜相。云何顛倒。 【疏】一切凡夫下.正是廣釋。又二。一不生貪相.故非倒。  經闍提者。暹師云。數論外道也。  △二見佛性故非倒。 善男子。一切菩薩住九地者見法有性。以是見故不見佛性。若見佛性。則不復見一切法性。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見法性。以不見故。則見佛性。 【疏】次見佛性.故非倒。問。入初地時已能見空.此文云住九地者見法有性。其義云何。解云。約二忍明義。初地至十地是無生忍.唯佛地是寂滅忍。今約二忍.九地望佛寂滅則見法有性。雖比於佛.非究竟空.亦分有空。故華嚴云。七地菩薩能入寂滅。寂滅即空。赴緣異說.不應迷執。  經則不復見一切法性者。既見佛性.混融唯一.故不見有諸法差別之性。地持明二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別故。二實法性.性真實故。經云一切法性.是事法性也。  △三重結。 諸佛菩薩有二種說。一者有性。二者無性。為眾生故說有法性。為諸賢聖說無法性。為不空者見法空故。修空三昧。令得見空。無法性者亦修空故空。以是義故。修空見空。 【疏】諸佛菩薩下.第三重結。佛亦有時說有說無.當知為緣故。今皆說以為空也。  △二答後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汝言見空下.第二答後難。又二。先牒問。善男子下.第二正答。正答又二。初正答.次引昔證。  △二隨釋二。初牒問。 善男子。汝言見空空是無法為何所見者。  △二正答二。初正答。 善男子。如是如是。菩薩摩訶薩實無所見。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即一切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於一切法悉無所見。若有見者。不見佛性。不能修習般若波羅蜜。不得入於大般涅槃。是故菩薩見一切法性無所有。善男子。菩薩不但因見三昧而見空也。般若波羅蜜亦空。禪波羅蜜亦空。毘梨耶波羅蜜亦空。羼提波羅蜜亦空。尸波羅蜜亦空。檀波羅蜜亦空。色亦空。眼亦空。識亦空。如來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薩見一切法皆悉是空。 【疏】初文者。以無見為見。例如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者。無妄想慮知.故曰無知。而有照理之知.故曰無所不知。以例空本無見.無所不見。即是無妄想執有之見.而具照空之見也。  △二引昔證。 是故我在迦毘羅城告阿難言。汝莫愁惱悲泣啼哭。阿難即言。如來世尊我今親屬。悉皆殄滅。云何當得不悲泣耶。如來與我俱生此城。俱同釋種。親戚眷屬。云何如來獨不愁惱。光顏更顯。善男子。我復告言。阿難。汝見迦毘真實是有。我見空寂悉無所有。汝見釋種悉是親戚。我修空故悉無所見。以是因緣。汝生愁苦。我身容顏益更光顯。諸佛菩薩修習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惱。 【疏】是故我下.廣引昔證。如文。  引昔證者。即釋種為琉璃所誅.阿難愁惱也。  △三結。 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成就具足第九功德。  △十明第十功德二。初標。 【疏】次明第十功德。亦先標。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最後第十功德。  △二釋二。初懸示義旨二。初示二家明體。 【疏】次釋。釋中舊用三十七品為體。興皇云。涅槃佛性為體。舊以菩薩行因.道品是因.故以前文為體。興皇云。前諸功德未以涅槃為體。最後義深.故取後文為體。  △二問此下。示所用法門二。初古釋。 【疏】問。此中何不用六度而用道品。一解云。但是略耳。一解云。釋論云。六度是遠因.道品是近因。  △二今解。 【疏】今明不爾。道品攝度.捨覺攝檀.餘皆可見。婆沙文中.以十一法攝於道品。十一與六.名體相當。但餘二念.通於諸度。  餘皆可見者。檀攝二覺.謂除.捨也。尸攝三.謂正語.業.命。忍攝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正念。進攝八.謂四正勤.進根.進力.進覺分.正精進。禪攝八.謂四如意.定根.定力.定覺分.正定。慧攝十.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覺.喜覺.正見.正思。此則六度.攝三十五也。餘有二信.通三十五。一切諸法.信為本故.謂信根.信力。婆沙文中下.婆沙以實體十一.攝三十七。先以七覺收餘六科。謂四念處.及慧根.慧力.正見.入擇法覺分。四正勤.進根.進力.及正方便.正方便是正精進.入進覺分。四如意足.及定根.定力.正定.入定覺分。念根.念力.正念.入念覺分。是即二十四法.攝入七覺。餘不入者.謂二信為一.及正思惟一。語業命實但二.并根本七覺.成三十七。正命入語業中。然於七攝中.攝喜入擇.攝捨入捨。又俱舍中.實體但十。以合語業命三.為一戒支故。  △二就文下。隨文正釋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二。初明功德.次論義。初又二。先明道品入涅槃.次簡得失。信者為得.不信者為失。  △二隨釋二。初明功德二。初明道品入涅槃二。初對初德示理齊。 善男子。菩薩修習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樂我淨。為諸眾生分別解說大涅槃經。顯示佛性。 【疏】初功德云不聞聞者。常住祕藏即是中道.不聞聞。外道經書.毘伽羅論.即俗諦.不聞聞。十一部經即真諦。三諦一心中.不聞而聞。今第十功德亦如是。三十七品.即真諦。入大涅槃.即中道。為諸眾生分別演說.即俗諦。此亦一心三諦.始終不異。若能信者.入大涅槃。意謂此解.方近於理(云云)。  初功德云下.對初德示始終理齊。文中徵初德中.經以示三德。不聞聞下.有本多者字.誤也。意謂此解等者。以十德始終.同歸三諦。橫論則地地具十.竪論則對地無乖。橫竪任殊.三諦無爽。以十地位.只是分證三諦故也。既曉分證.地前可知。既許橫論.則知理具.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咸具十德。以十德即三諦故。若然者.雖高下兩殊.修證有別.而聖凡一貫.理體無差。故知疏主釋經.鈎深索隱。豈同古說.謬判淺深.故云方近於理。  △二興皇下。舉興皇以斥失。 【疏】興皇以最後功德.涅槃為體.第九已上皆不如此。此解大失.已如前難。  第九已上皆不如此者。謂前皆淺也。  △二簡得失。 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信是語者悉得入於大般涅槃。若不信者輪迴生死。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論義為二。一問.二答。答為二。先舉惡人為誡.次舉善人為勸。惡人為三。先法說。次舉五譬。三還合五譬。先別合.後總合。  △二初譬下。隨釋二。初問。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眾生於是經中不生恭敬。  △二答二。初舉惡人為誡三。初法說。 善男子。我涅槃後有聲聞弟子。愚癡破戒。憙生鬪諍。捨十二部經。讀誦種種外道典籍文頌手筆。受畜一切不淨之物。言是佛聽。  △二舉五譬。 如是之人以好栴檀貿易凡木。以金易鍮石。銀易白鑞。絹易氀褐。以甘露味易於惡毒。 【疏】初譬栴檀貿凡木者。二車並載一炭一檀.值冬炭售。檀者遂乃燒香為炭.雖得易售而無所直。持戒者貧寒饑渴。見破戒者富煗飲啖.即毀於戒.甘嗜飲食。所利無幾.所失者大。次譬中云金易鍮石者。昔人乘馬腰著金帶.見乘驢者著驢絛帶。即便問之.市中何物貴。彼即答云驢絛甚貴.其即易之。人為色聲而棄正法.其猶如是。餘三譬如文。  二車並載者。譬喻經云。有長者子不別貨.父令往外國興易。初載栴檀往他國賣.久久不售。便問他言.市頭何者貴耶。他人答言炭貴.便燒栴檀為炭。昔人下.引此方事類。未治本云。見乘驢者著縚帶。問楊州何物貴.答驢縚甚貴等。但云著縚帶.不云驢縚也。答驢縚貴者。謂所乘驢所繫縚也。即以馬易驢.以金帶易縚也。  △三還合五譬二。初別合。 云何栴檀貿易凡木。如我弟子為供養故。向諸白衣演說經法。白衣情逸。不喜聽聞。白衣處高。比丘在下。兼以種種餚饍飲食而供給之。猶不肯聽。是名栴檀貿易凡木。云何以金貿易鍮石。鍮石譬色聲香味觸。金以譬戒。我諸弟子以色因緣破所受戒。是名以金貿易鍮石。云何以銀易於白鑞。銀譬十善。鑞譬十惡。我諸弟子放捨十善。行十惡法。是名以銀貿易白鑞。云何以絹貿易氀毼。氀毼以譬無慚無愧。絹譬慚愧。我諸弟子放捨慚愧。習無慚愧。是名以絹貿易氀毼。云何甘露貿易毒藥。毒藥以譬種種利養。甘露以譬諸無漏法。我諸弟子為利養故。向諸白衣若自譽讚言得無漏。是名甘露貿易毒藥。 【疏】別合。如文。  △二總合。 以如是等惡比丘故。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廣行流布於閻浮提。當是之時。有諸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是經。廣說流布。當為如是諸惡比丘之所殺害。時惡比丘相與聚會。共立嚴制。若有受持大涅槃經書寫讀誦分別說者。一切不得共住共坐。談論語言。何以故。涅槃經者。非佛所說。邪見所造。邪見之人即是六師。六師所說非佛經典。所以者何。一切諸佛悉說諸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若言諸法常樂我淨。云何當是佛所說經。諸佛菩薩聽諸比丘畜種種物。六師所說不聽弟子畜一切物。如是之義。云何當是佛之所說。諸佛菩薩不制弟子斷牛五味及以食肉。六師不聽食五種鹽。五種牛味及以脂血。若斷是者。云何當是佛之正典。諸佛菩薩演說三乘。而是經中純說一乘。謂大涅槃。如此之言。云何當是佛之正典。諸佛畢竟入於涅槃。是經言佛常樂我淨。不入涅槃。是經不在十二部數。即是魔說。非是佛說。善男子。如是之人雖我弟子。不能信順是涅槃經。  經五種鹽者。案四分律藥犍度中.有兩五種鹽。初五謂黑鹽.丸鹽.樓鹽.摩鹽.支頭鞞鹽(鞞府移反)。後五者謂鹵鹽.灰鹽.新陀婆鹽.施遽鞞鹽.海鹽。此等名或約色辨.或約處明。若此土五鹽.謂顆.綠.赤.白.印也。鹽有多類.大略五耳。  △二舉善人為勸。 善男子。當爾之時。若有眾生信此經典乃至半句。當知是人真我弟子。因如是信。即見佛性。入於涅槃。 【疏】善男子當爾之時下.二舉善人。  △二高貴領解。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今日善能開示大涅槃經。世尊。我因是事即得悟解大涅槃經一句半句。以解一句至半句故。少見佛性。如佛所說。我亦當得入大涅槃。 【疏】次光明下.領解者。是品中第二領解段。如文。  △三總結。 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十功德。 【疏】三是名下.總結。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一(會疏卷第二十五)  △四師子吼品問答涅槃義二。初題目二。初正釋題目二。初敘諸師單約能問釋名。 【疏】師子吼品之一。諸師咸言.此品譬能問者得名。  △二非為下。明今家雙取能問能答二。初徵文略示二。初引古縱奪。 【疏】非為不爾.不一向然。此俱譬能問能答.雙題品目。  雙題品目者。菩薩能問.既如師子吼。如來能答.亦譬師子吼也。  △二何者下。徵文正示。 【疏】何者。菩薩與佛皆二莊嚴。下文中有師子王及師子子。若師子子.足滿三年則能哮吼。又若能師子吼.讚於大悲.能吼無量師子吼。徵文據義.二種雙明。講者因何只作一解。  皆二莊嚴者。福故能問.慧故能答。又慧故能問.福故能答。徵文據義者。上云皆二嚴是據義。下文中去.是徵文。因何下.責他人但約能問釋題也。  △二惑者下。釋難廣解二。初惑者立難。 【疏】惑者云。題中只稱師子吼菩薩品.云何強作兩種釋之。  △二今師答釋二。初約題正釋二。初明依文得題。 【疏】答。依題則失文。依文不失題.廣能兼略。師子擬王.菩薩擬子.吼通兩處。二義炳然.更何所惑。  廣能兼略者。文廣題略也。吼通兩處者。王及子俱能吼也。  △二又師下。明字義兼具二。初正示字義。 【疏】又師字邊安帀.言師居左位。事理皆帀.則自行圓滿。又師字訓帥。帥.師也。師有他化之能。故知師者擬佛明矣。子者訓資。弟子之禮.受稟於師。若從師者.日新月益。故知子字者.擬菩薩明矣。  又師下.約字義釋。𠂤.多迴反。帀.子合反。事理皆帀者。帀謂周帀。事帀則萬德俱圓.理帀則三諦究顯。訓帥者。帥音率。師能帥眾為善也。訓資者。資.取也。弟子取法於師.故謂弟子為資。  △二吼通下。六即明吼。 【疏】吼通兩處者。吼是口密.通有六位(云云)。今明究竟與分.吼通兩處。身口意密皆有六位。  六位下云云者。九界眾生即是佛故。理具口密.聞名識體.能為他說。名字口密.如說而行.如行而說。觀行口密.能以一音滿三千界。相似口密.分真究竟口密可知。前五在因.後一是果。今明能問是真因.能答是極果。即兩處也。身口下.三密俱約六即。今順品題.且約口密。  △二口密下。結成悉檀。 【疏】口密通六.此是世界。單約子者.此從為人。單約吼者.此從對治。單約師者.從第一義。故題具多意。  此是世界者。因果異故.問答令他歡喜故。此從為人者。弟子從師稟法.為生善故。此從對治者。決定說.破偏小惡故。從第一義者。師居極位.悟理周帀故。  △二地人下。分節章段二。初三師分節。 【疏】地人呼此品是入證分。開善云。答安樂性問。河西興皇.同為佛性門。  △二今悉下。今師正明二。初歷破三師。 【疏】今悉不用。若是入證.入證則無說。若說入證.非菩薩說。若答安樂性問.安樂性問為是誰問.而今以此品答之。若明佛性.佛性誰說.而以此品用目說人。諸說乖舛.故皆不用。  若是入證下.次第破前三師。證則無說者。今云師子吼品.正說法化他.何謂入證。若說下.縱計轉破也。汝若云是說所證法.名入證分者。佛應自說.何以菩薩題品。為是誰問者。前問既是迦葉.何故今品.佛答師子吼耶。況經文次第答迦葉.但齊大眾問品。廣如前釋。佛性誰說者。佛性既是佛自說之.何故却以菩薩題品。三師所釋.背義乖文.故云乖舛。  △二今明下。正明今義。 【疏】今明此品是第四問答涅槃義。是師子子問.是師子王答。若從其文.應言問答佛性義。前章皆稱涅槃.相從稱為涅槃義。涅槃只是佛性.佛性只是涅槃。涅槃名總.佛性名別。總攝於別。  今明下.既云問答涅槃義。則是師子吼菩薩問.如來說佛性義以答之。若得此意.無他三失。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就品又為二。初明佛性.後歎經。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明佛性二。初分科生起。 【疏】初文又四。一明佛性。二明中道。三明縛解。四明修道。佛性是基本。由佛性故.中當通達。不識故縛.識之則解。欲得解縛.應須修習。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四。初明佛性二。初分科。 【疏】初文有問有答。問為四。一勸問。二求問。三許問。四正問。勸問中.先舉諸法門.後正勸。  △二初舉下。正釋二。初問四。初勸問二。初舉諸法門二。初正解三。初正約六門釋。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無佛。有法無法。有僧無僧。有苦無苦。有集無集。有滅無滅。有道無道。有實無實。有我無我。有樂無樂。有淨無淨。有常無常。有乘無乘。有性無性。有眾生無眾生。有有無有。有真無真。有因無因。有果無果。有作無作。有業無業。有報無報者。 【疏】初舉諸法中有六門。一舉三寶。次舉四諦。三舉實諦。四舉四德。五舉五佛性。六舉因果等。有乘無乘.是舉了因性。何者。萬善一乘.皆屬了因。有性無性.是舉果性果果性。有眾生無眾生.是舉正因性。有有無有.有真無真.舉境界性。何者。夫二諦是智所緣境。境又生智.故是境界性。  初舉下.先標經六門。有乘下.釋出五六二門義。初釋第五門義。皆屬了因者。萬善本屬緣因.由一乘了達萬善.致使萬善.亦屬了因也。經云有乘無乘者。謂有一乘是智.無一乘即萬善也。餘句皆云有無.倣此可見。是舉果性等者。即有性句。是有菩提涅槃之性也舉正因性者。亦取有眾生為正因.謂但有心者即具正因也。釋五性名義.如前記。 【疏】有因無因者.單舉因果。一解云。先兩句明習因因果.又三句明報因因果。有作無作.是煩惱因。業非煩惱.是善惡業.報是煩惱業果。二解云。上兩句明出世因果.下三句明世間因果。  有因無因下.釋第六門義。習因因果。有因句是習因.有果句是習果。又三句者。取有作有業.為報因。取有報為報果。習報義委如前記。有作無作下.釋出三句義。是煩惱因者。煩惱能造作業報故。業非煩惱等者。三業十支非煩惱。故經云有業以簡之。報是煩惱業果者。由惑潤業.此二為因.招生死報。出世因果即道滅。謂有因是道.有果是滅。世間因果是苦集。有作有業句.是集。有報句.是苦。而云有因無因者。謂有出世因.則無世間因也。有無相對而來.餘句例爾。  △二復次下。直約二諦釋。 【疏】復次舉法門勸者。總論是舉二諦法門。有佛即世諦.無佛即真諦。乃至有報是世諦.無報是真諦。文但二諦。  △三若準下。徧約三番釋二。初引勸辭述意。 【疏】若準恣汝所問.寧只二諦。二門四門等一切諸法.豈止二諦。  △二且通下。約三番廣解。 【疏】且通三諦.乃至四門。通三諦者。有佛俗.無佛真.非有佛非無佛中道。乃至報亦如是。通二門者。有佛是有門.無佛是空門.乃至有報無報亦如是。若準恣汝所問.應有四門。兩門如上。亦有佛亦無佛.是兩亦門。非有佛非無佛.是雙非門。乃至亦有報亦無報.非有報非無報亦如是。  △二問佛下。釋疑二。初立疑。 【疏】問。佛勸問諸法門.何不依佛所勸而別問佛性。  △二答下。解釋二。初疏主正解二。初配釋。 【疏】答。諸法門雖別.通入佛性。若問佛性.總能攝別。何者。依有乘無乘五句之勸.即是問五種佛性。又依三寶.是問云何為佛性果。依苦集二諦.即問境界佛性。依道滅.即問緣了。依實無實.即問正性。依因果.即問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依作無作.即是問因性。依業無業.即問緣性。復次依乘無乘.是問云何為佛性體。依報依三寶四諦等.即是問何義故名佛性。依四德.即是問何故名佛性。依有因無因.即問菩薩何眼不了了見。依有果無果.即問佛以何眼能了了見。依有作無作等二句.即問眾生何故不見。依報無報.即問正性。  依報無報即問正性者。報是五陰.五陰即佛性.乃正因性也。  △二佛有下。結斥。 【疏】佛有十八條勸。菩薩依此勸門.起六種問。同異若此.而人不見。  十八條者。但依前列六門.細數即足。同異若此者。同謂不出佛性.異即如上諸意。是則同而不同.不同而同也。  △二治者助釋。 【疏】私謂。勸別問別.實稱佛言.但未為得意。總勸別問.收法不徧.未為得意。總勸總問.亦稱佛意。但恐時眾不曉總中之別。故佛別勸.而設總問。深得佛旨.時會易曉。故佛別勸.而師子吼總問.良由此也。  私謂下.荊溪研詳文旨.以申如來別勸一十八條.師子吼總問佛性一義之意也。但未為得意者。佛舉六門.意存佛性。若備問六門.雖稱佛言.未得佛意也。總勸下.此釋伏難也。應難云。既許別勸總問.何不總勸佛性.別問六門耶。今釋云。收法不徧。一者佛若總勸佛性.則於諸名相有所遺失.故云不徧。二者菩薩若別問六門.且法實無邊.何止於六。故云不徧。不如從要.且問佛性.以總攝別.義無不該.是故斥云。未為得意。亦稱佛意者。如來意在佛性.故總勸。菩薩承旨.故總問。此雖稱佛意.但恐時機.聞總迷別。故佛別勸下.開總出別.故佛別勸。攬別歸總.故師子吼總問。是則總別體一.故得互明.令眾易解。  △二正勸二。初正勸。 今恣汝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疏】此從今恣汝問下.即是正勸。正勸中有正勸.敦勸。佛殷勤令眾得益。  △二敦勸。 善男子。我實不見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二求問二。初分科。 【疏】爾時會中下.即是第二求問。先經家敘.次正發言。  △二斂字下。隨釋二。初經家敘。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即從座起。斂容整服。前禮佛足。長跪叉手。 【疏】歛字亦為檢字.皆是恭敬之貌。  斂字亦為檢字者。斂謂收斂。檢謂檢束。語異義同.互存無在。  △二正發言。 白佛言。世尊。我適欲問。如來大慈。復垂聽許。 【疏】次正發言。  △三許問二。初分科。 【疏】爾時佛告下.即是第三許問。先勸供養.次正許。初勸中三。先正勸。次釋。三結。  △二初勸下。隨釋二。初勸供養三。初正勸。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諸善男子。汝等今當於是菩薩深生恭敬。尊重讚歎。應以種種香華伎樂。瓔珞幡蓋。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房舍殿堂而供養之。迎來送去。 【疏】初勸供中備勸三業。尊重是意.讚歎是口.迎送是身。  △二釋三。初分科。 【疏】所以者何下.二釋勸文。有法.譬.合。  △二法中下。隨釋三。初法二。初明過去德。 所以者何。是菩薩已於過去諸佛深種善根。福德成就。 【疏】法中.先明過去德。  △二明現在德。 是故今於我前欲師子吼。 【疏】次明現在德。  △二譬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如師子下.譬說又二。先為佛作譬.次為菩薩作譬。佛譬中.先譬法身.次譬應迹。法身又為三。先總。次別。後結。  譬法身者。謂十力無畏等法所成之身也。  △二初一下。隨釋二。初為佛作譬二。初譬法身三。初總。 善男子。如師子王。 【疏】初一句總譬。  經如師子王者。梵云僧伽羅.此翻師子。爾雅曰。狻猊如虥猫.食虎豹。郭璞注云。即師子也。虥.音士姧反。漢書西域傳曰。有師子似虎正黃.尾端毛大如斗。司馬彪續漢書云。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師子符枝.形似麟而無角。  △二別。 自知身力。牙齒鋒芒。四足據地。安住巖穴。振尾出聲。 【疏】自知身力下五句.別譬諸德。身即六度。力即十力。牙齒即智慧斷截煩惱。四足即四如意。地即尸羅。巖穴即禪定境。尾即大悲。大悲俯救.如尾下垂。聲即八音說法。  地即尸羅者。戒為萬善之基故。  △三結。 若有能具如是諸相。當知是則能師子吼。真師子王。 【疏】三若有能具下.總結。  △二譬應迹二。初分科。 【疏】晨朝出穴下.二明應身方便。又三。  △二一正下。隨釋三。初正應。 晨朝。 【疏】一正應。晨朝是暗終明始.譬惡滅善生之機而能應之。  譬惡滅善生之機者。謂三障惡滅.三德善生.乃今經圓機也。  △二從法身起。 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為十一事。何等十一。一為欲壞實非師子詐作師子故。二為欲試自身力故。三為欲令住處淨故。四為諸子知處所故。五為群輩無怖心故。六為眠者得覺悟故。七為一切放逸諸獸不放逸故。八為諸獸來依附故。九為欲調大香象故。十為教告諸子息故。十一為欲莊嚴自眷屬故。 【疏】次出穴.即是從法身起。頻伸為滅惡。欠呿為生善。四望即四無閡。發聲即說法。有十一事。  經欲壞實非師子者。前三教皆不能為師子吼.故下合云。為諸眾生而師子吼.謂說佛性也。經令住處淨者。下合云。開佛行處。即三德秘藏.是佛所行所住之處。今開示眾生.令三惑不染.故云住處淨也。  △三眾生得道。 一切禽獸聞師子吼。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藏伏窟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怖走失糞。 【疏】三一切禽獸下.即是眾生得道。水性譬凡夫愛染。陸行譬二乘高原。飛譬降眾魔。香象譬制外道。  △二為菩薩作譬二。初舉非。 諸善男子。如彼野干。雖逐師子至于百年。終不能作師子吼也。 【疏】如彼野干下.第二為菩薩作譬。野干者。先舉非。  先舉非者。即以野干喻二乘。雖常隨侍如來.終不能說佛性。故經云雖逐師子等言。野干者。子虛賦中作射干.射音夜。似狐而小.能緣木。  △二明是。 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疏】次明是。三年譬三行。然下合文.於五行中略說此三。又梵行是化他。化他中.同其斷惑是病行.同其生善是嬰兒行。梵行兼之.故不具說。  譬三行者。聖梵天也。  △三合二。初分科。 【疏】如來正覺下.合譬。初合佛譬.次合菩薩譬。初文二。先合妙本為眾生.次合應迹。  △二合下。隨釋二。初合佛譬二。初合妙本。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羅蜜滿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為尾。安住四禪清淨窟宅。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示眾十力。開佛行處。為諸邪見作歸依所。安撫生死怖畏之眾。覺悟無明睡眠眾生。行惡法者為作悔心。開示邪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為令二乘生悔心故。為教五住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為令正見四部之眾於彼邪見四部徒眾不生怖畏故。 【疏】合初小不次第。備合十一事。合前欲壞實非師子.詐作師子。合云。為諸眾生而師子吼。前文云。欲試身力。合云。示眾十力(云云)。  十力下云云者。餘事法合.尋經可見。  △二合應迹二。初合從法身起。 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頻申而出。為欲令彼諸眾生等破憍慢故。欠呿為令諸眾生等生善法故。四向顧望為令眾生得四無礙故。四足據地為令眾生具足安住尸波羅蜜故。故師子吼。 【疏】從聖行下.第二合正應.但不合晨朝。  △二合眾生得道。 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疏】師子吼者下.第二合前眾生得益。前有四句.今合直言決定說。所以降魔制外.兼釋師子吼義。  前有四句者。一水性。二陸行。三飛者。四香象。  △二合菩薩譬二。初合舉非。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隨逐如來世尊無量百千阿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師子吼。 【疏】次聲聞緣覺下.合菩薩譬。亦前合舉非。  △二合明是。 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子吼。 【疏】次合明是。如文。  △三開譬下。結責。 【疏】開譬合譬.明佛菩薩二義宛然.豈可單釋品耶。  開譬下.結責他人.單以菩薩釋品題也。  △三結。 諸善男子。是師子吼菩薩。今欲如是大師子吼。是故汝等應當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疏】諸善男子下.第三結勸供養。  △二正許。 爾時世尊告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若欲問。今可隨意。 【疏】爾時世尊下.二正許問。  △四正問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白佛下.第四正問。凡發六問.但為兩意。前三問問法。後三問問人。  前三問問法等者。前問所見之性.後問能見之人。  △二初三下。隨釋二。初問法二。初敘古解。 【疏】初三問者。舊解。初一問果性.次問因性.後雙問因果性。觀師云。此與文不相應。直依文者。初問佛性體.次問佛性義.後問佛性名。河西意亦爾。  一問果性者。他見經云云何為佛性.謂是果性。次問因性者。見經云以何義故名佛性.謂約義立名.即是因性。雙問者。意謂四德通因果。此釋乖文.故觀師不許。  △二今將下。今正釋三。初問理佛性體。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 【疏】今將後人來問前法。初問理佛性體。  今將下.今用觀師.體義名三.以成六即。將後人問前法者。即將後段能見之人.來此問所見佛性高下差別。初將一切眾生.問理佛性體。此言理者.收前四即。以住前未顯.通受理名。次將十住菩薩.問分佛性義。後將如來.問究竟佛性名。又名義體三.位位皆有。今捨旁取正.各就一種。謂理具未顯.則名義未彰。初住開發.則分有其義。唯佛究竟.公灼揚名。  △二問分佛性義。 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疏】次問分佛性義。  △三問究竟佛性名。 何故復名常樂我淨。 【疏】後問究竟佛性名。  △二問人二。初問不見性人。 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疏】若一切眾生下.問見不見人。初一問.問不見性人。  △二問見性人二。初問何法有了不了。 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見。 【疏】後兩問.問見性人。於中又二。初問何法有了不了。  △二問何眼有了不了。 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疏】次問何眼有了不了。法據性體.眼約性用。  眼約性用者。問。眼是能見.何名性用。答。全能見眼.是所見性。若離所有能.則性體攝法不徧。若混然唯一.則能所奚分。寄語後賢.彌須介意。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兩。初歎問.次正答。歎問又兩。初歎.次論義。  △二初歎下。隨釋二。初歎問二。初歎二。初歎二莊嚴。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人能為法諮啟。則為具足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 【疏】初歎又二。初歎二莊嚴。  △二歎解六義。 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復解知。名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疏】次歎解六義。汝自解六.為他故問。歎六義中.歎初後各二.中兩則略。  歎解六義者。即前六問也。  △二論義二。初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智慧莊嚴。云何名為福德莊嚴。 【疏】師子吼下.第二論義。兩番問答。初問如文。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中為四。前三就勝劣義解.智莊嚴勝於福德。後一就平等解。  △二有云下。隨釋二。初前三就勝劣解二。初他解。 善男子。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福德莊嚴者。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復次善男子。慧莊嚴者。所謂諸佛菩薩。福德莊嚴者。謂聲聞緣覺九住菩薩。復次善男子。福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有有有果報。有礙非常。是凡夫法。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 【疏】有云。初番以空解為智慧.有解為福德。十地為智.五度為福。直言般若即是有中智慧.故屬福德。若識波羅蜜即是空解.屬智慧。次番又取九住已還為福德.十住及佛屬智慧。後以果地為智慧.因中為福德。此就法體相望.如此勝劣。若此土則福勝慧.若淨土慧勝福。令樹出衣食.但企尚智慧.故言慧勝耳。究論具足者善也。  此土福勝慧者。以穢土人多薄福.至有食不給.衣不供者。故以福為勝.淨土反是。企尚者。企.去智反.望也。  △二今明下。今釋。 【疏】今明三番應約三教而分別之。十地發真破無明.故是智慧者.此別教意。十住菩薩與佛同為智慧者.通教意。因中為福.果上為智者。六度因中都不斷惑.故是福德。佛斷惑故是智慧。而文云常住者.此非全是六度菩薩。若消此文.應云利根人於三藏中宜聞常住.聞即得解。如初轉法輪時.八萬天子得無生忍。最下既然.例餘亦爾。乃是密教意。但差別不定.不可執一。  十住菩薩(至)通教者。住為能依.地為所依。以通教第十地菩薩.同於通佛.俱能八相.故云十地菩薩為如佛。所以菩薩同佛.俱屬智慧莊嚴。九地已下.俱屬福德。若消此文者。謂既是三藏菩薩.何故云無礙常住耶。故須作於彼初教.密解圓常消之。故引天子為證。最下既然者。天人既容密入.二乘菩薩豈不然乎.故云例餘亦爾。故誡講者消文.不可定執。以今經重施.故如來作前三教以釋二嚴。  △二後一就平等解。 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是故能問甚深妙義。我亦具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 【疏】汝今具足下.就平等答。故云。汝之與我各具二莊嚴。故能問能答.寧非平等無差別義。今謂此釋似約圓教。  次就平等.則是會偏入圓。主伴一如.生佛互徧。故云汝之與我.各具二嚴也  △二番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下.第二番問答。問為三。正難。釋難。結過。  △二初正下。隨釋二。初問三。初正難。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不應問一種二種。云何世尊說言能答一種二種。 【疏】初正難者。我若二嚴則不應問.佛若二嚴則不應答。以問答非二嚴故。  以問答非二嚴者。我若具二嚴.亦應能答.不應但問。佛若具二嚴.亦應能問.不應但答。二義既齊.問答不成.故云非也。  △二釋難。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無一二種。 【疏】所以者何下.釋難。明諸法無有一種二種。  一種二種者。涅槃理同.故名一種。生死事異.故云二種。如下疏釋。  △三結過。 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 【疏】一種二種下.結過。是凡夫相。  △二答三。初酬正難。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無二種莊嚴。則不能知一種二種。若有菩薩具二莊嚴。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疏】佛答還酬其三。一酬初難。只由具二莊嚴.一能問.二能答。  △二酬釋難。 若言諸法無一二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無一二。云何得說一切諸法無一無二。 【疏】二若言下.酬其釋難。只由解一二.無一二。故能問一二.能答一二。眾生不解一二.無一二。今示其一二.令知無一二。非是一二於一二.乃是無一二之一二。亦是言於無言.非是言於言。  只由解一二.無一二者。由解生死非妄.涅槃非真.體性一如.故云無一二也。菩薩分解.佛究竟解.故能問答.令他眾生亦解此法.故云眾生不解等。非是下.結顯也。佛謂我言一種二種.非是定計生死涅槃差別之相.故云非是一二於一二。乃是約一體無差.而談事理差別.故云無一二之一二。亦是言於無言者。以言詮辨無差之理也。非是言於言.非是以言分別名相一二差別也。  △三酬結過二。初唱兩章門。 善男子。若言一二是凡夫相。是乃名為十住菩薩。非凡夫也。何以故。一者名為涅槃。二者名為生死。 【疏】善男子若言下.酬其結過。翻其前難(云云)。前云是凡夫相.今云是十住相。先唱生死涅槃兩章門。  翻其前難下.有本注云云。文誤。  △二釋二。初略示。 何故一者名為涅槃。以其常故。何故二者名為生死。愛無明故。常涅槃者非凡夫相。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以是義故。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疏】次釋一名涅槃是常.常即無二。次釋二名生死。愛無明過現.故為二。二則非一.此之一二非凡夫相。  愛無明過現者。愛是現惑.無明是過惑。  △二解為下。廣釋二。初敘古解。 【疏】解為兩。一云。正須此語。其云一二是凡夫相.佛言一二非凡夫相。二解云。凡夫不知一.亦不知二。雖在生死.不識生死。若知一二者.非凡夫相。  △二今解下。明今釋三。初釋非凡所知。 【疏】今解不爾。一者是常。此大涅槃常故.非凡夫相。二者生死。無明與愛.此即二乘涅槃。未除無明沈空之愛.即是生死之二。此二非凡夫。  △二菩薩下。示菩薩能知。 【疏】菩薩能知此二此不二。無一二過.則非凡夫。福慧平等.是圓教義。  能知此二此不二者。了生死涅槃.染淨事異.故云能知此二。復了體同.故云此不二。以能知貫下句。了事異.故無一過。了體同.故無二過。  △三今師下。復宗顯義二。初顯師子以雙亡問。 【疏】今師子吼難此圓義。圓教雙亡.無一無二。那忽能問一二.能答一二。  今師子下.復宗顯義也。初顯師子以雙亡問。  △二佛還下。顯如來以雙照答三。初顯雙照答正難。 【疏】佛還以圓教雙照答之。良以雙亡一二則能雙照一二.雙照一二即能雙答一二。  次佛還下.顯如來以雙照答。良由即照而亡.即亡而照。亡照體一.故使主伴各據一邊。  △二還以下。顯雙照答釋難。 【疏】還以雙照答其釋難。良以一二故.能無一二。若無一二.何能無一二。  次文三段.尋科語可解。言若無一二.何能無一二者。意云先有一二.方可雙亡一二。若無一二.無法可亡。  △三又以下。顯雙照答結過。 【疏】又以雙照答其結過。汝言一二是凡夫相.我言一二非凡夫相。雙照一二.豈是凡夫相。不作圓教問答.此義難解。  △二正答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第二正答五問.兼答一問。答初問又二。先牒問誡聽。如文。次佛性者下.正答。初問又二。一明佛性體.二簡不見者。初明體又三。一標名。二釋相。三結體。  正答五問兼答一問者。前約法約人.總有六問。一問理性體。二問分性義。三問究竟名。四問不見性人。五問何法有了不了。六問何眼有了不了。今佛正答前二後三。於答第二問舉解惑中.明解者能見.即兼答第三。  △二標者下。正釋五。初答初問二。初牒問誡聽。 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二正答初問二。初明佛性體三。初標名。 善男子。佛性者。名為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疏】標者。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慧是有.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空則三諦皆空。一空一切空.乃是第一義空。名智慧者。三諦皆照.一照一切照.乃是智慧。當知空有.非空非有。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即空故盡一切相.即智故照一切境。即非空非智.故云一切中。是故名為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名為佛性。如此標名.貴在得意.不可言盡。  當知空有.非空非有者。空則三諦俱亡.有則三諦俱照。即照而亡智慧.是第一義空.故曰非有。即亡而照.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故曰非空。良由空有體同.不離妙性.故名中道。故使三一展轉互融.三諦俱亡.故云盡一切相。三諦俱照.故云照一切境。故云一切中者。以亡照同體故也。文剩云字。是故下.牒經示三諦義。名為佛性者.佛性即中道也。經文佛性居先.今存三諦次第.故以佛性在後。故知經文.三諦義足。  △二釋相二。初分科。 【疏】次所言空者下.釋相者。為二。先釋空.次釋智。  △二初釋下。釋相二。初釋空。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疏】初釋空則三諦皆空。文云。空者不見空與不空。不見空者.不見空邊。不見不空.是不見中。無邊無中.是第一義空。  不見空邊者。字誤.應云二邊。下疏云空者即是二邊。須知經言空不空者.約中邊相對。故未治本乃是二邊.知此云空邊誤也。  △二釋智。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疏】次釋智。智則三諦皆照。文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見空是見邊.見不空是見中。見邊見中.是第一義智慧。若此空智.非前非後.不淺不深。即空即智.即智即空。亦即非空非智.而空而智。是為佛性之相。文又釋不空者.即是四德。空者即是二邊.無有四德。對非顯是.解釋分明。  見邊見中者。中邊俱見.即三智圓照.名第一義智慧也。若此下.明三智互融.一時具足.故非前後。邊即中.故不淺。中即邊.故不深。即空下.以寂照體一.結成三觀。空是三諦俱寂.智是三諦俱照。今以寂為空.以照為假。在文可見。無四德者。即經云。乃至見一切無我也。此於四中.略舉其一.對無四德見空之非.以顯有四德見中之是。  △三結體。 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 【疏】三結體者。佛性名中道。中道之法.常恒無變。如文。  △二簡不見者二。初分科。 【疏】從無明覆故下.第二簡不見者。又二。先簡二邊異.故不見。次簡起中道見.故不見。  △二隨釋二。初簡二邊異故不見。 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疏】初文者。無明所覆。此簡生死有邊異.故不見第一義空。次簡二乘偏證空邊異.故不見第一義空。如文。  △二簡起中道見故不見二。初明他解。 善男子。不見中道者凡有三種。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定樂行者。所謂菩薩摩訶薩憐憫一切諸眾生故。雖復處在阿鼻地獄。如三禪樂。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謂聲聞緣覺。聲聞緣覺行於苦樂。作中道想。 【疏】次從善男子去.是簡起中道見.故不見。有人解云。兩種不見.一種見。而皆言不見者.以隨情故。  兩種不見者。彼謂凡夫二乘。一種見者。彼謂菩薩。以隨情者。彼謂菩薩隨情.見不了了。故經總結云。雖有佛性.而不得見耳。  △二是義下。明今釋二。初斥古解略明二。初示起見義。 【疏】是義不然。前唱中道見.凡有三種。全未見而言見中道者。此乃名同.而於名起見。  而於名起見者。唱云見中道者.乃是於中名上.妄起中道之見.非證見也。三人並然。他謂一種見者非也。  △二後結下。引結文證。 以是義故。雖有佛性而不能見。 【疏】後結.以是義故不見佛性。當知三種並不見性。將後驗前.前是唱中道見。  △二凡夫下。示三人不見。 【疏】凡夫惑心.雖作中道想.而因苦果苦是定苦行。是故不見第一義空。二乘自行勝於凡夫.化他邊劣於菩薩。雖作中道之想.名定苦樂行。二乘偏空.故不見第一義空。菩薩慈悲.甘苦如樂。是定樂行.即是偏假.故不見第一義空。如此三種.雖同名中道.與上名相違。相違故無圓徧之義.是故不見。  凡夫下.凡夫於所著生死.起中常之見。又俗亦明中。如書云。中庸之德.民協于中等。二乘以離斷常.謂得中道。菩薩以出假.於機中適.以為中道。如此三人.皆非佛性中道。是知中道名同.其體永異。定苦樂行者。二乘厭生死之苦.求涅槃之樂.故云定苦樂行。甘苦如樂者。甘受其苦.如三禪樂。  △二答第二問二。初敘義分科。 【疏】如汝所言下.正答第二問。舊云此答因性。觀師云此具明五性.豈獨因耶。就文為兩。初答第二問.後論義。初答問為二。先牒問.次正答。  △二初具下。隨文解釋二。初答問二。初牒問。 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義故名佛性者。 【疏】初具提其問。其問何義。義者.名之所以。有何所以.稱為佛性。  △二正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三。初總舉圓義。二別舉徧義。三結歎。  △二初總下。隨釋三。初總舉圓義二。初通別正解。 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種子。 【疏】初總答意者。善得圓旨.是其所以。佛是圓人.性是圓法。人法合稱.故言佛性。又一切諸佛是圓人.菩提是圓果.兼得涅槃之果果也。既言果與果果.即知此果從因因生.此果果從因生。  佛是下.次第釋經三句。初釋一切諸佛.至三菩提句。次釋中道句。後釋種子句。釋初句中.言兼得涅槃之果果也者。既有菩提智德.必具涅槃斷德.故云兼也。此果從因因生者.佛性境為因性。具能觀智為因因性。由觀智之因因.成菩提之智果。此果果從因生者。由福定之因性.成涅槃之斷果。 【疏】中道者。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皆顯現者.悉由佛性為種子.故知此中道即是佛性。佛性既為種子.種子能生兩因兩果。此兩因果又是種子.能顯中道。即是更互以為種子。不作此釋.無奈此文何。通途雖爾.別說即是佛性以為種子。  中道下.釋經次句也。中道是理性正因.故雙非四性。皆顯下.釋經後句也。皆顯現者者。謂四性分顯.實由凡心正因本具.故悉由佛性為種子。此指理具為種.非修得種也。種子能生等者.由性發修故。此兩(至)中道者。此以修得為種。由修照性.故指修得因果.為顯性之種。更互為種子者。修為顯性種.性為發修種.故云更互。無奈此文何者。以經云菩提則是修。又云中道則屬性。下云種子.則兼修性。若不作更互釋之.無以消通經旨。通途下.雖修性互通種子.若別說之.定以性具為種.以修從性生故。  △二問答釋妨。 【疏】問。佛性既為四性種子.何獨是於菩提種子。答。特是略出.又是旁正。如十二因緣.非無旁義。正發觀智.生於菩提.種子義彰。餘之三性.其義則旁。譬如胡瓜.正能發熱.是熱病緣。  問佛性下.問意者。下經既明因.因因.果.果果四種之別.種子即是正因之理.則為四性之種。經文何獨指正因為菩提果性之種耶。答中具二意。一據從略.且云正因為果性種.廣明則為四性種也。二約旁正.應問云。一等從略.何故獨存果性.略餘生耶。即答云。正因生為果性種.旁為餘性種。略旁存正.故指菩提。如十二下.釋出旁正義也。十二因緣三道即三因.合性為一.但名正因。正因之理.亦為餘性種.故云非無旁義。而達三道即是三因.正發觀智.故至果上名菩提果。所以正因為果性種.其義彰顯。正能發熱者.亦旁發餘病故。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四。  △二別舉徧義二。初懸示屬當三。初敘意分章。 【疏】師子吼品之一下。復次善男子下.二別舉徧義.應徧一切。別舉四種徧有中道。一顛倒上下。二生死。三斷常。四因果。  △二他解下。二師異解。 【疏】他解。此四是中論八不。不上不下.是不來不出。不因不果.是不一不異。餘兩可知。一師云。法門無量.何必如此。  是不一不異者。因是不一.果是不異。  △三今明下。今家屬當。 【疏】今明.初以上下屬當凡夫.顛倒橫計上下.不見中道。諸佛體之.不上不下.得見中道。次生死.約六度偏行。既不斷於無明愛惑.惑心求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不見中道。諸佛體之.不生不死.得見中道。三斷常.約二乘。厭生死是背常.入涅槃是向斷.不見中道。諸佛體之.非常非斷.於二乘法得見中道。四者十二因緣。觀智是因.得菩提是果。修因克果.次第淺深。此約別教地前.不見中道。諸佛體之.知非因果.於菩薩法能見中道。上文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普賢觀云。毘盧遮那徧一切處。譬如耆婆執草成藥。佛亦如是。徧一切法無非中道.中道即是佛性。汝問何義.其義如是。  今明下.屬當四科。不出九界.即是佛界。故皆云諸佛體之也。汝問何義者。汝即師子吼也。  △二略屬下。帖文正釋二。初結前生後。 【疏】略屬當竟.今更帖文。  △二初云下。隨文釋義四。初不上不下二。初唱三章門。 復次善男子。道有三種。謂下上中。 【疏】初云道有三種者。先唱三章門。  △二解釋。 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常。上者。生死無常。謬見是常。三寶是常。橫計無常。何故名上。能得最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第一義空不名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不名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諸佛菩薩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疏】次下者下.解釋。下者。外道邪見.謬謂梵天以為涅槃。實非涅槃.還是生死.故名為下。所言上者.即是凡夫。未免八倒.無常計常。常是上法.當得上果.故名為上。所言中者.第一義空智慧。無常見無常.如理而見。不同外道.故不名下。不同凡夫.故不名上。而是兩邊之上.故言是上。又言與佛不異.故言是上。  而是兩邊之上者。此釋經中.何以故即是上故文也。此指第一義空.出過前凡夫外道二人之上。  △二不生不死二。初分科。 【疏】復次生死本際下.第二明不生不死.中道之義。文為二。初明中道.次舉解惑。初為三。一唱中道。二明能破生死。三結是佛性。  △二隨釋二。初明中道三。初唱中道。 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  經生死本際者。即無明愛二種煩惱.是現未生死之本也。  △二明能破生死。疏總釋二。初牒初文總徵。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  △疏總釋二。初牒初文總徵。 【疏】無明有愛下.但中間只是行識名色六入等。何以云有生老死耶。  △二解云下。隨二文別釋二。初他解二。初正釋初文。 【疏】解云。後文云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六入等.名未來老死。中間即是生死義。言中道者。兩因夾一果.一果居中。  兩因夾一果者。識等五支.是現在果也。  △二如此下。結示次文。 【疏】如此論中.方是妙中.破生死義。  方是妙中者。達苦果生死.即涅槃佛性.故曰妙中。故使二死.不破而破。  △二云何下。今釋二。初責他約事。 【疏】云何只以因緣因果不生不滅.名為中道。  △二今作下。示今約理。 【疏】今作易解。無明與愛.即是現過煩惱道也。點煩惱道即是般若。中間是苦道.即是法身。法身即中道。若是中道.則無生死。無生死故.名破生死。  △三結是佛性。 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是故佛性常樂我淨。 【疏】以是義故下.第三結為佛性。既是中道.寧非佛性。  △二舉解惑二。初分科。 【疏】以諸眾生下.第二舉解惑。有法.譬.合。  △二隨釋三。初法。 以諸眾生不能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佛性實非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疏】法中.初明惑者不見.則是無常。後明解者能見.則非無常。正用此語兼答第三難。難云。以何義故名常樂我淨。以見佛性故.常樂我淨。  △二譬。 善男子。譬如貧人家有寶藏。是人不見。以不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有善知識而語之言。汝舍宅中有金寶藏。何故如是貧窮困苦。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即以方便令彼得見。以得見故。是人即得常樂我淨。 【疏】譬如下.為惑解者作譬。與上貧女譬同。  △三合。 佛性亦爾。眾生不見。以不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有善知識諸佛菩薩。以諸方便。種種教誥。令彼得見。以得見故。眾生即得常樂我淨。 【疏】合如文。  △三不斷不常二。初分科。 【疏】復次眾生起見下.是第三不斷不常明中道。又三。一唱章門。二釋。三結。  △二隨釋三。初唱章門。 復次善男子。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疏】初章門中.明凡夫菩薩二乘。前後舉非.中間明是。  中間明是者。經云無常無斷去.是列菩薩章。菩薩觀中.故云明是。此圓菩薩.及圓接通別人也。  △二釋三。初釋凡夫。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疏】次佛性雖常下.即釋也。又三。先釋凡夫。為無明所覆.故起斷常。  △二釋二乘。 又未能度十二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 【疏】次又未能度下.釋二乘。只為兔馬.不盡河底。二乘智偏.沈空取證.不見佛性無常無斷。  △三釋菩薩。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 【疏】是觀十二因緣下.第三釋菩薩章。十二因緣即是觀境。菩薩觀境生智.合取境智.皆名中道。  △三結。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四不因不果三。初分科。 【疏】善男子佛性者下.第四約因果明中道。為三。一明有因有果。二明非因非果。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  △二只應下。釋妨。 【疏】只應明非因非果.何得云因果。若不明因果.何所辨非。初文有法.譬。  △三法說下。隨釋三。初明有因有果二。初法二。初標名。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疏】法說中.論兩因兩果。兩因者謂因因因。兩果者謂果果果。  兩因兩果者。共為四性。一因性。二因因性。三果性。四果果性。  △二尋下。簡示二。初總簡。 【疏】尋此文意。不得以因家之因為因因.不得以果家之果為果果。得以因家之果為因因.得以果家之果為果果。  尋此下.簡示。凡四句。先二句簡非.次二句顯是。初句云。不得以因家之因為因因者.能觀智已是於因。境能發智.則境是智因.故曰因家之因.故所觀境只是單因而已.故云不得為因因也。次句云不得(至)果果者.文多一果字.只合云果家之果為果。謂菩提智德已是果.更加涅槃斷德.乃是果上之果.故云果家之果.故不得以此重果為單果。上句是不得以單因為重因.此句是不得以重果為單果。以義思之.方知文誤。或改不得為而得者.亦非。得以下二句.顯是因家之果者。境能發智.則境是智因。智從境發.則智是境果。又以此智望於菩提.復名為因.故云因因。果家之果.類前可解。  △二何故下。示義。 【疏】何故爾。單因是境.重因是觀。單果是菩提.重果是涅槃。境但是因.不從因至於因.但因非因因。觀智從因至於因故.得是因因。菩提但是果.不從果至於果.但果非果果。涅槃從果至於果故.得是果果。  何故爾下.釋義。觀智從因至於因者。從理境之因.發觀智之因.故云從因至因。菩提但是果者。請觀此文.方驗前列句中.多一果字。  △二譬二。初對法辨異。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疏】譬說中意.是則不然。譬中以無明為因因。無明當體是因.而復為行作因.故是因因。識當體是果.復為行作果.故是果果。以譬例法。境是因因.菩提應是果果。而不例者。境體非因 不從因至於因.但是因非因因。觀智體非果.不從果至於果。  △二若然下。問答釋妨二。初章安釋妨。 【疏】若然.譬與法乖。答。取少分譬。  譬與法乖者。法中則舉二法為二因。譬文則以一事為二因。二果亦爾。今但取法譬俱有二因二果名同為譬.故云少分。  △二荊溪助顯二。初明譬與法異。 【疏】私謂。亦非全取無明行識.以為境智菩提涅槃之譬。但是先舉無明行識等.亦有因果.因因果果之名。故下文中具舉四句。佛性涅槃為初二句.十二因緣為第三句。言少分者。名同義異.故云少分。  故下文中下.引經證十二因緣.支支相望.各通因果義也。  △二若欲下。明將法例譬。 【疏】若欲將境智為二因.菩提涅槃為二果。是則境體是因.復為智作因.故名因因。智體是因.復為二果作因。例二果亦爾。準因作之.亦應可見。  例二果亦爾者。菩提當體是果.復為觀智作果.故亦名果果。涅槃當體是果.復為菩提作果.故名果果。此以法就譬.二因二果.各各相望.俱有因因果果之名也。此亦荊溪一往約義釋之耳。  △二明非因非果。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疏】以是義故下.第二明非因非果.即中道正性。此中十不。剩中論中有不因不果。  △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二。初敘古四。初開善釋。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 【疏】從是因非果下.第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開善作五性。是因非果.即境界性。是果非因.即果果性。是因即了因.是果即菩提果.非因非果即正性。而彼家用眾生為正性.與非因非果義不相應。  彼家用眾生為正因等者。眾生是妄事.此定在因。今云非因非果.乃是真理.故不相應。良由他人不曉即妄而真.故使但指妄事.以為正因。  △二莊嚴釋。 【疏】莊嚴作四性。是因即了因.是果即涅槃。是因即正因.是果即菩提。非因非果.非復是性.但非前義。  △三觀師釋。 【疏】觀師亦作五性。是因非果即境界性。是果非因即果果性。是因是果.即了因性及菩提性。言了因者。以望境界為果.望菩提是因。若爾.菩提性亦應兩望。望了因是果.望果果是因。非因非果即正性。  △四興皇釋。 【疏】興皇但名正法正性.不許稱為正因。今經中有正因之名。何以不許。  △二然此下。今釋。 【疏】然此五性乃是開合之異。正性不二.緣性則二。二是因果。開因出因因.開果出果果。合四為二.所謂因果。合二為一.合緣為正.正無復數。  然此五性下.今師正釋也。緣性則二者。以因果二法.能顯於正.通名緣性。是則正性是理.緣性是事。合二為一者。合因果為緣也。合緣為正者。即因果事.是心性理故。正無復數者。正是一性.一尚無一.豈有數量哉。  △三結歎甚深二。初分科。 【疏】以是義故下.第三結歎甚深。又為三。一略歎。二廣歎。三總結。  △二隨釋三。初略歎。 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疏】初略歎者。簡凡小不見.唯佛能見。  經無知無見者。不可以二智知.不可以四眼見。又以一切種智知.而知無知相。佛眼見.而見無見相。  △二廣歎二。初分科。 【疏】以何義故下.二廣釋甚深。有六。一明因緣甚深。二明凡夫不見故甚深。三唯佛能見。四重明甚深難見。五重明能見。六雙明見與不見。  廣釋甚深者六門。一一皆明十二因緣.即是中道佛性。凡小及偏菩薩.自體雖具.而不能見。唯佛明了.故曰甚深。  △二初中下。隨釋六。初明因緣甚深。 以何義故。甚深甚深。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無有慮知。和合而有。 【疏】初中云不常不斷者。諸句例作中道以明甚深。雖念念滅.即是不常。而無所失.即是不斷。不斷不常.即中道甚深。雖無作者.即不有。而有作業.即不無。即不可思議中道甚深。  △二明凡夫不見。 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而不見知。不見知故。無有終始。 【疏】一切眾生下.二明凡夫不見。  經無有始終者。三世輪轉故。  △三明唯佛能見二。初略釋。 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 【疏】十住下.三唯佛能見。菩薩少見.如來具見。然十住既少見於終.亦應少見其始。今互顯沒者。正言十地一轉.即便作佛。去終處近.故言能見其終。始則杳然.故言不見。  今互顯沒者。於佛則顯始沒終.於菩薩則顯終沒始。正言十地者.即經十住也。一轉等者。即第十地是等覺人.破最後無明.即入妙覺.故云終處。近據此釋.即經云十住是第十地也。始則杳然者。謂無明無始.非等覺智所知故。以一品細惑猶存故.故向但云去終處近。若佛已到於終.則見終復勝。則此最後所斷.是最初起者。且寄次第說之.起惑如著衣之法.從內至外。斷惑如脫衣之法.從外至內。故最終脫者.是最始著者。當知見終是約斷惑說.不見始是約起惑說。  △二舊云下。廣釋二。初敘古解。 【疏】舊云。十住破元品無明。當果不起.故云知終。生死久遠.其始難知。興皇云。自性無所有為易。因緣所起.不有而有則難。  十住破元品者。謂第十地後心.能破始起之惑.則變易果報究竟不起。自性(至)為易者。達事即理則易。因緣(至)則難者。約事推尋.元始則難。  △二今言下。明今釋二。初章安順釋。 【疏】今言。十住有治道.能分斷。則分見其終.而不能分見其始。譬如健人破賊.而不知賊起根元。  今言下.章安順釋。今言十住者。乃指一一住位.皆分破無明.望於元品.悉是後起.故云分見其終。  △二荊溪反釋四。初明初住亦見始。 【疏】私謂。亦可云初住所斷.斷其始故.故云見始。並始斷故.亦云見始。故知賢位非但不見中道.亦不見於無明。故從初斷始邊.名為見始。  私謂下.荊溪反釋。經云菩薩不見始.而荊溪作見始義釋之.故云亦可云等。顯義多含.非違經也。斷其始故者。此據斷說.故得見始。經約惑起.故但見終。故知賢位等者。此指地前.住前也。  △二明等覺不見終。 【疏】等覺菩薩餘一品在.在者名終。由未斷終.故不見終。斷之終故.亦名見終。故知等覺非但不見最後真如.亦不見於終品無明。  △三明諸佛見始見終。 【疏】故唯佛斷.唯佛方見。諸佛見始見終者.究竟知無始終.究竟鑑其始終。  知無始終者。達惑法界.故鑒其始。終者達事緣起故。  △四文中下。示初住不見始意。 【疏】文中從惑起邊.是故反此。始謂元品.終謂終末.最麤著故。見謂知見.有智能治.故名為見。初住智淺.但見終末.故云見終。未有治於元品之智.故云不見。  最麤著者。著去聲。元品者。爾雅.肇祖元胎.始也。  △四重明甚深難見。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自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見佛性。故自造結業流轉生死。猶如拍。 【疏】一切眾生下.四重明不見。  重明不見者。九法界人.悉皆不見。若爾.圓名字已上亦可云見。今為簡出聖位.故使圓教賢人悉在不見之數。前文類此。  △五重明能見。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疏】是故我下.五重明能見。  △六雙明見與不見二。初唱四章門。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疏】觀十二緣智下.六雙明見不見。又二。先唱四章門。  △二釋四章二。初對前文示義。 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疏】次釋四章。三種不見.唯上上能見。可將此義.類前定樂行等三皆不見。於義明矣。  類前定樂行等三者。然此下中上下三.但與前二同耳。以前三中.定苦是凡夫故。應於苦樂行中開二乘人.對今下中二智定樂。同今上智.而復有異。前約出假.此據分真。然一家教門.多引此文以對四教.則以上上為圓。準今經文.乃以上上為究竟.上智為分真。雖有小異.得意無在。  △二問十下。約少見釋疑二。初疑問。 【疏】問。十住少見者。為唯第十住少見.九住至初住亦少見耶。  △二舊下。答釋二。初敘舊解二。初敘二解。 【疏】舊解為二。一云。唯第十住分見.九住至初住皆不分見。二云。初住至十住皆少分見.而須兩望。初至九住望二乘為少見.望十住為不見。  △二難初家。 【疏】有人難前解云。二乘不見.各得菩提。九住既不見.得何等菩提。進不同佛.退非二乘。應當別得一箇菩提(云云)。  別得一箇菩提者。經文但有四智菩提。汝既謂九住不見.與十住異.則經應明五種菩提也。反經非聖.過莫大焉。  △二今下。明今釋。 【疏】今明。若指住是地.而言十住皆分見者.此是別義。若住非地.十地則見。十住不見.此亦別義。若言十住即十地.地住皆少見者.此即圓義。若言十住非十地.十住亦少見者.此亦圓義。若言十住非十地.而言九住不見.十住少見者.此是別接通義。人不識此.於文於義往往不通(云云)。  △三總結。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疏】以是義故下.第三總結甚深.即五佛性。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者.結因性。第一義空.結因因性。中道者結正因性。即名為佛.結果性。涅槃結果果性。文義具足。此結甚妙。  △二論義二。初問二。初對答分問。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疏】爾時師子下.第二論義。此義起上結眾生行業甚深甚深。若眾生與佛平等不二.何用修道。初似是一問.佛為兩答.則成二問。下佛答中.一答佛與佛性平等.二答修道。故知兩問。  △二地人下。敘古反經三。初敘二師立義。 【疏】地人云。眾生是佛.具足在妄。便不用修道.正當此難。若成論人云。佛果在當。則不當此難.而不得言即是佛。  △二此應下。明今家會通。 【疏】此應作無差別差別答。無差別故即是佛.差別故未具足。如父生子.姓無差別。用未具足.故須莊嚴。莊嚴故.後則具足。  △三然但下。述經意結攝。 【疏】然但明佛性.何關具足不具足。具足既藉緣而具.佛性亦應藉緣而具。若言佛性在當.此據果性果果性。若言佛性在現.此取因性因因性。若言佛性非當非現.此取正因性。若各以為是.如盲觸象。若見此意.無當現之爭。  非當非現者。正因之性.眾生現有.故非當。未顯發.故非現。無當現之諍者。以五性收之.說當說現.各有所主.諍計自消。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三。一非問。二正答。三引證。非問如文。正答為兩。一答無差別亦有差別.二答何用修道。初答為三。一正答。二引偈。三舉乳酪而譬。此意者。據體不殊.約緣成異。初文有法有譬。  此意者下.通示上三段文意也。謂體性不殊.故生佛平等。迷悟緣別.故生佛不同。  △二法說下。隨釋三。初非問。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  △二正答二。初答無差亦差三。初正答二。初法。 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疏】法說中云未具足者。但有其理.事用未足.故言不具。非謂悉無.名為不具。  事用未足者。全未有用.亦名未足。分有其用.亦名未足。  △二譬二。初分科。 【疏】譬如下.二譬。為二。先譬.次合。初譬又二。先舉惡譬.次引善惡例。  △二隨釋二。初譬二。初舉惡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害已生悔。三業雖善。是人故名地獄人也。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是人雖無地獄陰界諸入。猶故得名為地獄人。 【疏】初文者。必定當墮.如害母者悔。身雖未墮.必去不疑。眾生亦爾。有佛性理.未來必得。  △二引善惡例。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見有人修行善者名見天人。修行惡者名見地獄。何以故。定受報故。 【疏】次佛復引云。行十善者名見天人.行十惡者名見地獄。亦是當報。  △二合二。初敘異解。 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疏】一切眾生下.二合譬。一切眾生未有相好.以當得故。一解云。當得相好之果。一解云。當得果佛性。  △二佛性下。明今破。 【疏】佛性云何是當。若是當者.為三世攝.即是無常.則不應言當果佛性。  △二引偈三。初通示所出。 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是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疏】二引偈答者。略釋偈意.已如前文。此偈四出。初答常無常。二答得無得。下二十六答.破定性。今答有無不定.以明中道。  四出者。初出菩薩品。二出梵行品。  △二若但下。斥非顯是。 【疏】若但以有無別解.俱不會偈旨。常無常等亦應如是。此中準經.應作差無差.亦差亦無差.非差非無差。不一不異.不思議釋。乃會偈旨。餘常無常等.亦復如是。  准經應作等者。偈文上半是差.故屬俗。下半是無差.故屬真。俱存則兩亦.是中道雙照。俱遣則雙非.是中道雙遮。故知偈旨.不出三諦互融.不一不異也。  △三今長下。徵文廣釋二。初舉長行為式二。初正引長行。 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諸結。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疏】今長行釋本。有云。三世皆本有。如文。  △二準文分義。 【疏】準此而言。生死與涅槃.各應本有.各應今無。  △二若生下。例佛意雙解二。初約差無差解二。初正解三。初各開成四。 【疏】若生死本有者。具足無量煩惱。生死本無者。本無涅槃。涅槃本有者。涅槃本有.非適今。涅槃本無者。久已成佛.無諸煩惱。  若生死下.開成四句.以明生死涅槃.各有本有今無也。本無涅槃者。執事迷理故無。  △二生死下。攝牒為二。 【疏】生死雖復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悉束為有。以涅槃望生死.生死有所得故。涅槃雖復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悉束為無。以生死望涅槃.無所得故。  △三又即下。結示有無。 【疏】又即本有是今無.不離有而論無。即本無是今有.不離無而論有。  不離有而論無者。如本有生死.即是今無涅槃。本有涅槃.即是今無生死。句雖各立.義乃一揆。  △二此前下。結判。 【疏】此前三句.即是差別三世所攝。本有之有非有.今無之無不無。不有不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此一句是無差別.不為三世所攝。  此前三下.結。四句唯雙非句.是無差。  △二約本末重明三。初正明四句二。初列。 【疏】更約本末重明四句。自有兩本兩末。一本一末。末而不本。本而不末。非本非末。  △二上文下。釋四。初明兩本兩末。 【疏】上文云。寄生一子.舍主驅逐。舍主是境.豈非生死為本。一子正觀.豈非涅槃為末。文云。大般涅槃本自有之。又如來藏依持建立.豈非涅槃為本。迷理起惑.豈非生死為末。若各有其本.則各有其末。為是義故.兩本兩末。  上文下.兩本兩末句中.初約反迷成悟。事必先迷後悟.故生死為本.涅槃為末。次約背理起惑。義似先理後惑.故涅槃為本.生死為末。  △二又生下。明一本一末。 【疏】又生死無終.將涅槃之始為生死之終。涅槃無始.將生死之終為涅槃之始。二河相望.互作終始。是為一本一末。  涅槃始為生死終者。中道始顯.名涅槃始。無明破處.名生死終。二河相望者。生死河.涅槃河也。互作始終者。生死終是涅槃始.涅槃始是生死終。故云互作。然生死定無始.涅槃定無終.故此二句文中不出。  △三又生下。明末而不本本而不末。 【疏】又生死若本若末.皆束名為末。以其虛妄無根本.故末而不本。涅槃若本若末.皆名為本。以其真實無偽.故本而不末。  △四末本下。明非本非末。 【疏】末本非本。本末非末。非本非末。三世不攝。  末本非本者。生死之本.非涅槃之本也。本末非末者。涅槃之末.非生死之末也。非本非末者。生死涅槃之本非本.本即末故。生死涅槃之末非末.末即本故。故不屬三世。然此本末四番釋之.大體不出差與無差。何者。前三釋上半差.第四雙非釋下半無差。  △二分別下。結例類通。 【疏】分別本末.四句既成。例具不具.得無得.常無常.皆悉不定。不可思議亦復如是。  △三四句下。復宗顯諦。 【疏】四句不定.不可思議.即是三諦不並不別。如前說。  即是三諦者。於前二句各取涅槃本末為真.生死本末為俗。第三第四二句.只是中道遮照。三諦互攝.即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等。  △三舉乳酪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譬如有人下.第三舉乳酪譬.以證當有。此謂約有心.論有佛性。不即心為佛性.何異眾生有佛性之理.後得佛時不取眾生為佛心。佛心亦爾。只云有心為佛性.心不即為佛性。  不即心為佛性者。此據離義以說.則未來當見.故云有耳。要須修行.方乃見之。故經云。以巧方便.定當得故。不取眾生為佛心者。當來成佛是真心.非今日妄心也。佛心亦爾者。果佛真心.亦非本作凡夫時妄心也。  △二答何用修道三。初敘意。 【疏】畢竟有二種下.第二應須修道。正答前何用修道之問。眾生等有一乘正性.應須修於六度莊嚴。若不修.不得正性。  △二他云下。破古。 【疏】他云。一乘是萬善。今此文中則以一乘為中道正性。此一道清淨能運眾生作佛.故名一乘。豈同萬善。  他云一乘是萬善者。即光宅謂法華一乘.為萬善同歸也。猶是無常.涅槃佛性乃是常住。今因經明一乘是佛性.因便破之。  △三文中下。正釋二。初分科。 【疏】文中為二。先唱章門.次解釋。  △二隨釋二。初唱章門。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一者莊嚴畢竟。二者究竟畢竟。一者世間畢竟。二者出世畢竟。 【疏】初章門有兩雙四隻。  △二解釋二。初以六度為莊嚴一乘為究竟三。初法。 莊嚴畢竟者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疏】次釋中.先釋以六度為莊嚴.一乘為究竟。次釋世間出世間。初六度與一乘更無別體.但隨義異釋。  六度為莊嚴等者。六度是能嚴之福慧.一乘是所嚴之理體.故云究竟。更無別體者。全能是所.全所是能.理體本同。隨義異釋者。事異故分能所。  △二譬。 善男子。如欝單越三十三天果報覆故。此間眾生不能得見。 【疏】其間有譬有合。初譬云。忉利欝越果報雖勝人.不得見佛性。既為無明所覆.不能得見。故須修道。  △三合。 佛性亦爾。諸結覆故。眾生不見。  △二釋世間出世間二。初分科。 【疏】復次佛性下.釋後兩隻。又二。先偏釋出世畢竟.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初又三。一出體。二釋名。三舉類。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偏釋出世畢竟三。初出體。 復次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初如文。  經眾生悉有首楞嚴者。此約理具。  △二釋名。 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 【疏】次釋名中云首楞嚴.翻為堅固。和闍黎翻修治心。而此三昧有通有別。別在終心.通通諸地。  修心者。三止圓修.十乘妙運.名為修治。此則正指名字觀行.亦攝真修。通通諸地者。六即俱名楞嚴故也。經有五種名者。首楞是定.般若是慧。金剛喻定.師子吼喻慧。佛性是定慧之體。故此五名.還是三德。  △三舉類。 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種種名。如禪名四禪。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覺名定覺。正名正定。八大人覺名為定覺。首楞嚴定亦復如是。 【疏】如一三昧下.三舉類。覺名定覺.即七覺中定覺分。正名正定.即八正中正定。又云覺名定覺.即八大人中定覺。楞嚴亦爾.有五種名(云云)。  三舉類者。舉事定.以類例楞嚴理定也。八大人覺.如前疏記。  △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一切眾生下.第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下中即世間畢竟.上定即出世畢竟。於中二。先具釋三定.後重釋上定。  △二初釋下。隨釋二。初具釋三定。 善男子。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謂上中下。上者謂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眾生具足初禪。有因緣時則能修習。若無因緣則不能修。因緣二種。一謂火災。二謂破欲界結。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中定。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數定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具下定。 【疏】初釋三定中.先釋上定即是佛性.或云了因.或云正因。中定即色界定。下定即心數定。數人云。十數並起.呼為大地。通五品謂善惡.無記.不共.穢污等。成論云。法起十數.義說為十。或云欲界十居止.是十數。三塗.人.六天。  呼為大地者。俱舍頌云。受想思欲觸.慧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徧於一切心。釋曰。前三句標列.第四句釋得名。受者謂領納苦樂.不苦不樂相也。想者取像.謂於前境取差別想也。思者造作.謂能令心有所造作也。觸者謂觸對。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能有觸對。欲者謂希求所作事業。慧者於法有能簡擇。念者謂於緣明記不忘。作意者作動於意.謂能令心警覺為性。勝解者謂能於境印可.此事如是.此事不如是.起殊勝解。三摩地者.此云等持。持心於一境轉.亦持心所.從強說心。徧於一切心者.釋得名也。此十心所.徧通三性四心.三界九地.有漏無漏一切心品.故名大地。地即心王.此十法依心地起.名大地法。法起十數者。十前後而起.不得俱時.故云義說為十。或云下.三塗并人為四.合修羅在鬼趣也。并六天為十。並是有情所依.故名居止。  △二重釋上定。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十住菩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而不明了。善男子。首楞者名一切事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疏】一切眾生悉有下.重釋出世即首楞嚴。釋論名為健相三昧。  釋論名健相者。論第四十七云。首楞嚴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故名健相。  △三引證二。初敘意分科。 【疏】善男子我於一時下.第三引證答。此明如來觀機可不。或說佛與佛性無差。或時說異。或說修道。或說不修。例如知外道機.應須說我.應說無我(云云)。文為二。先正引昔證今.次更會通。初引昔證今又二。先引昔.次證今。引昔又三。  會通者。有即說無.無即說有.名為會通。  △二一明下。隨文釋義二。初正引昔證二。初引昔三。初明洗浴。 善男子。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告阿難言。我今欲洗。汝可取衣及以澡豆。我既入水。一切飛鳥水陸之屬悉來觀我。 【疏】一明洗浴。  △二外道論義。 爾時復有五百梵志來在河邊。因到我所。各相謂言。云何而得金剛之身。若使瞿曇不說斷見。我當從其啟受齋法。善男子。我於爾時以他心智。知是梵志心之所念。告梵志言。云何謂我說於斷見。諸梵志言。瞿曇先於處處經中說諸眾生悉無有我。既言無我。云何而言非斷見耶。若無我者。持戒者誰。破戒者誰。佛言。我亦不說一切眾生悉無有我。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者豈非我耶。以是義故。我不說斷。一切眾生不見佛性。故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如是則名說斷見也。 【疏】二外道論義。  △三時眾得益。 時諸梵志聞說佛性即是我故。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尋時出家。修菩提道。一切飛鳥水陸之屬亦發無上菩提之心。既發心已。尋得捨身。 【疏】三時眾得益。  △二證今。 善男子。是佛性者實非我也。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疏】是佛性下.二證今。正言佛性非我.而說為我。不應定執.酬修道之問。  △二更會通。 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說無我為我。真實無我。雖作是說。無有虛妄。善男子。有因緣故。說我為無我而實有我。為世界故。雖說無我而無虛妄。佛性無我。如來說我。以是常故。如來是我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疏】如來有因緣下.二是會通。如來自在.或以我為無我.無我為我。又一解。在因佛性.故言無我。在果佛性.故言有我(云云)。  △三答上第四問二。初分科。 【疏】爾時師子下.第三答上第四問。為二。先申問.次正答。  △二初申下。隨釋二。初申問。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金剛力士者。以何義故。一切眾生不能得見。 【疏】初申問。長有金剛力士語。  △二正答下。正答二。初正答二。初分科生起。 【疏】正答為兩。初正答.後結歎。初正答中凡舉七譬.大為三意。初三譬.譬有而不見。中間一譬.譬平等皆有。第三三譬.譬待緣故見。三意次第而來。雖復云有.而復不見。未知定有故不見.定無故不見。次一譬.譬其定有。既其定有.何故不見。次答須待因緣.然後乃見。初三譬.一一皆先譬次合。  △二初是下。隨文解釋三。初三譬譬有而不見三。初盲人譬二。初譬。 佛言。善男子。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長短質像。盲者不見。雖復不見。亦不得言無青黃赤白長短質像。何以故。盲雖不見。有目見故。 【疏】初是盲人譬。譬底下凡夫.如盲故不見。色譬佛性。數人解色.有二十種。青黃赤白.高下邪正.方圓長短.光影明闇.烟雲塵霧。或加虛空為空一顯色。  有二十種者。俱舍云。色有二種。一顯.二形。或開二十如疏。日燄名光。月星火藥.諸燄名明。可見名影.翻此為闇。形平等為正.不平等曰邪。  △二合。 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十住菩薩所見佛性如夜見色。如來所見如晝見色。  △二眼病譬二。初譬。 善男子。如眼膚翳。見色不了。有善良醫而為治之。以藥力故得了了見。 【疏】如眼膚翳.第二眼病譬。譬諸菩薩眼有少翳.不得見色。譬諸菩薩有煩惱故.不見佛性。不同前盲。  △二合。 十住菩薩亦復如是。雖見佛性。不能明了。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能得明了。善男子。若有人見一切諸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見非一切法亦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如是之人不見佛性。一切者名為生死。非一切者名為三寶。聲聞緣覺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亦見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以是義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分見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十分之中得見一分。諸佛世尊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見常樂我淨。以是義故見於佛性。如觀掌中阿摩勒果。以是義故。首楞嚴定名為畢竟。 【疏】合譬中先舉十住菩薩。後更舉四人。凡夫.二乘.十住.如來。如來全見.菩薩少見.兩全不見。  △三初月譬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初月雖不可見。不得言無。 【疏】譬如初月下.第三譬。亦譬眾生未斷惑者不見.斷惑者見。如初日月則不可見.漸漸可見。佛性亦爾。本有此理.眾生煩惱不能得見。惑稍稍盡.稍稍得見。  △二合二。初釋眾生悉有二。初引古解二。初二師解。 佛性亦爾。一切凡夫雖不得見。亦不得言無佛性也。善男子。佛性者。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一切眾生悉有三種破煩惱故。然後得見。一闡提等破一闡提。然後能得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文云。大悲十力等一切眾生.悉有性者。舊云。當有即事未有。引下文云。破一闡提.然後乃得。地人解云。真神佛性.如敝帛裏金。大慈大悲.十力相好。此事具有.為惑所覆。若除煩惱.即得見之。除敝帛已.即得黃金。  △二觀師釋二。初破前二解。 【疏】觀師云。此二解相害。若當有。此經文云。大悲十力四無所畏.眾生有之。既言悉有.寧得言當。若言現有.如金為所覆者。夫佛性雄猛.何不排惑。若執當現.便是諍論。  △二只具下。正出己義。 【疏】只具此理.不可推當。修道乃得.不可言現。  △二彼三下。明今釋三。初總破古義。 【疏】彼三解偏據.未會圓旨。  △二何者下。正明今解二。初明隨機四說。 【疏】何者。佛性非一二三.而為眾生作四門分別。或言第一義空.迦毘羅城空。或言不空者.即是智慧貧藏額珠。或言亦空亦有.如水酒瓶。或言非有非無.名為中道。  佛性非一二三者。前三師各執.墮於三門。既執己非他.故不能通理.但成諍論。  △二欲使下。示悟理同歸。 【疏】欲使因四.悟於不四。捨執四.以求通。  △三論人下。結偏斥失二。初結示偏執。 【疏】論人指當.此執則無。地人或覆.此執即有。觀師所說.此執亦有亦無門。  △二今明下。舉喻斥失。 【疏】今明佛性.如王見象。眾師所覩.全同盲觸(云云)。  如王見象者。今家解釋.達四無四.如大王見象.六分同是一身。諸師各執.如彼羣盲競觸尾牙.謂為全象。  △二合最下。釋三種破煩惱二。初敘古解三。初莊嚴。 【疏】合最後譬中.言三種破煩惱者。舊有二解。一云。二國煩惱.見思二。或是界內穢土煩惱.習氣是兩國中間淨土煩惱.無明是界外煩惱。七地菩薩斷二國中間煩惱。莊嚴所用。  兩國中間者。界內界外.兩楹之中也。  △二二解下。開善。 【疏】二解云。見諦為一煩惱.思惟為二煩惱.習氣是三煩惱。無明元品.品數與習氣是同。故不別說。初地至三地斷見諦.四地至六地斷思惟.七八地者並斷習氣無明。此是開善解。  品數與習氣同者。意謂習氣即是無明。言元品者。元.頭也。謂頭數品秩也。左傳。歸先軫之元。曲禮。一元大武。注云。元.頭也。  △三又一下。觀師二。初斥二師失意。 【疏】又一師難此二解。文云三種破煩惱.竟不出破煩惱意。但出三種名.與經乖較。  竟不出破煩惱意者。經文止明.破已見性。而向二師但出其名。須知見性.是破意也。故引本業纓絡經。得入中道.以明破惑之意。  △二若論下。示己義符經。 【疏】若論破意.應如釋論三觀.治三種病。亦如瓔珞本業.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用是三觀.能破煩惱。又世諦破性病.真諦破假病.此二諦但說伏為斷。若非真非有.即是中道觀。雙除性假二病.名斷煩惱。  釋論等者。彼以慈心不淨因緣等三.治貪等三也。此義亦恐未與經會.故更引纓絡.以明三觀。二諦觀者。因觀妄俗.得證真空故也。平等觀者。前觀破俗用真.此觀破真用俗。破用既均.故稱平等。  △二今明下。明今釋二。初歷破三家二。初總斥。 【疏】今明是義不然。前二解乖經.觀師破其違經.今難其義僻。  觀師破違經者。即第三解.是觀師義。  △二若三下。歷破三。初破莊嚴。 【疏】若三種破煩惱已見佛性。破見思穢土煩惱.及破中間淨土煩惱.為見性不見性。若見性者。二乘之人亦破見思.何故不見。若不見性.與經相違。  若不見性與經相違者。經云。破煩惱故.然後得見。若云不見.故與經違反。  △二破開善。 【疏】開善云。破見為一.破思為二。須陀洹人乃至四果.悉破見思.為見性不。若見性者.無有此義。若不見者.與經相違。  △三又二下。破觀師二。初正破。 【疏】又二諦觀平等觀.皆是方便。不入中道.亦不見性.復與經違。世諦破性.真諦破假。是伏非斷.又不見性。此亦違經。唯非真俗斷煩惱者.乃得見性。  △二雖唱下。結斥。 【疏】雖唱三種破煩惱名。二種破者.則不見性。唯一種破得見。經稱三種破於煩惱.皆見佛性。若一種破見.二種破不見者.寧得相應。  △二今明下。正明今義二。初正釋二。初別對三教明破。 【疏】今明。七地修方便.八地道觀雙流.破無明見佛性者。此以別接通.是一種破煩惱得見佛性。若入理般若名為住。破四住惑.出生功德名十行。破塵沙惑.未見佛性。十迴向伏無明。登地破無明.見佛性。此是別教次第破惑.又是一種破煩惱見佛性。若圓觀法界.煩惱即菩提。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入銅輪位.登初住時.破無明.見佛性。三種破惑.其義炳然。而皆見性.與經文會。諸德寧知。  此以別接通者。此約下根受接.即破無明見佛性也。三種破惑者。一別接通。二別初地。三圓初住。此三皆是見性之位.如文所列。而不云圓接通別者.蓋同止觀.兩理交際.止論一接也。以接歸初地.即初住故。  △二又一下。圓論三觀明破。 【疏】又一空一切空.三諦皆空。此觀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又一假一切假.三諦皆假。此觀亦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又一中一切中.三諦皆中。此觀亦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如此三種.數之與義.正與經合。諸德亦未能知。  又一下.唯約圓教三人以釋。雖知三諦圓融.而隨宜樂.或宜用空見性.如止觀用無生門破徧。或宜用假見性.如用生門破徧。或宜用中見性.如用亦生亦不生.非生不生門破徧也。以一破一切破.故俱破五住。此文一空一切空等.語似通相.而是一心。若通相觀.即前接義也。故淨名疏明三種三觀。一別相.即次第三觀也。二通相.亦謂一空一切空.無中假而不空。其但在空.不能即假即中.一假一切假等亦然.故謂通相三觀也。三一心三觀。問。此三何教所修耶。答。淨名記云。別相三觀的在別教.歷別觀三諦。通相一心.的屬圓教。問曰。此兩觀既並是圓教.何意為兩。答曰。通相三觀約通論。此恐是方等教.帶方便之圓.非如法華所明也。釋曰。言帶方便之圓者.乃部中圓接通別人所修也。如於入空位受接者.乃能達空.即假即中。雖三諦圓融.而從本受稱.但通名空觀也。例如聲聞至法華後.已是菩薩.而從舊立號.且曰羅漢.出假修中.二位被接.類空可知。故淨名記又云。通相雖圓.然帶方等.乃成圓中之別相耳。有謂通相三觀是修漸次止觀者。且淨名記自云。通相三觀是方等教.非如法華所明。今漸次止觀.是法華行.故不相類。問。荊溪既云通相是方等圓.大師何故但於淨名疏中.出此觀相。而光明等疏.全不明耶。答。淨名經中有三品之文.正明此觀.故得明之。諸經無文.但有其義.故餘疏不說。又既云通相是帶方便圓.例知華嚴般若部中悉應有之.以皆有被接人故。  △二前三下。結示。 【疏】前三種破惑.是就別意。後三種觀.是約圓意。  是就別意者。非指別教。蓋前別對三教以釋.故云別耳。  △二一譬譬平等皆有二。初分科述意。 【疏】善男子十二因緣下.二有一譬.譬平等皆有。先譬後合。前譬就外.今譬就內。即為四。一唱等有。二出因緣體。三明有具不具。四結等有。  前譬就外者。即前盲不見色等三.皆就外法為譬。以色像及月.悉是依報外法.舉此以喻佛性。今譬就內者。以十二因緣是舉正報內法.以喻佛性故也。  △二初明下。隨文解釋二。初譬四。初唱等有二。初疏主齊文解。 善男子。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 【疏】初明平等皆有.而言亦內亦外者。此唯在人.非謂外物。心則為內.色則為外。具有色心.故云內外。又云在胎為內.出胎為外。  此唯在人非謂外物者。此疏主消經亦外之言.非是山河外色。蓋約十二因緣中.正報之色為能喻耳。此乃疏主辨能喻之物.非謂所喻佛性不徧外物也。荊溪恐他強執章安之語.謂性不徧無情。故探取喻意.以顯內外之言該乎依正。與所喻之性.法合㳷齊。然但依章安.義亦無爽。荊溪為時人故.重更申釋。又云下.疏主再出異義。既以在胎出胎為內外.則亦但正報而已。  △二治者取意釋二。初探取喻意顯內外普該。 【疏】私謂。文中自云內外貪求及為內外事。然此文中.非謂以十二緣而為觀境.但取十二以為佛性。例如十二因緣.支支別辨.為令眾生識於三世輪迴之相。豈可無明之時.唯有無明。故知乃至老死.常具十二。  內外貪求及為內外事者。既云外貪外事.是則兼於依報塵境也。但取十二以為佛性者。為字恐誤.應云以喻佛性。支支別辨者。如云無明是惑.行是業等。為令下.明別辨之意.令識三世因果相生.故分惑業等別。豈可下.明互具也。如無明時.亦具行識.乃至老死。老死亦具餘十一支.中間類爾。是故十二各具色心。如無明雖在於心.既具名色等支.當知亦有於色.而色兼依正。文云。亦內亦外.蓋謂此也。以例佛性.界界互具。  △二故下。探居合文顯內外普該二。初引合文示性非局色心。 【疏】故下合云。佛性亦爾。豈可在眾生時.唯是眾生。  △二況下。明一念三千該收依正。 【疏】況一切眾生.一一無不念念具足十界百界.依正因緣。故界界中.無非佛性。故內外之言.意兼多義。  況一切下.正明所喻佛性.一念凡心.十界具足也。一切眾生者。一切之言.不出十界.此事造十也。念念具足十界百界等者。此明理造也。依正即三種世間。一一世間各具十如因果.故成三千。既具十如.即具十二因緣。以十二因緣.即十如故。故云依正因緣。指理具三千.依正收盡.在凡在聖.數無增減。此性顯時.依正融通.能為大用。眾生隱故.而無事用.但有理性。因人具果人之性.故名佛性。故內下.經云亦內亦外之言.雖約正報因緣.不妨兼於外色.以喻佛性體徧。其義善成.故云意兼多義。  △二出因緣體二。初通示大綱。 何等十二。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是名為行。 【疏】何等十二下.二出因緣體.具解十二支。過去具有因果.何以取二因而不取果。然過去之果自酬前因.是故不取。是則二因.生今五果。取今三因.生後二果。  △二識支下。逐支釋義。 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為識。 【疏】識支二解。一云。初受胎七日為識。爾時有色.色未顯現。識義已顯.故受識名。二云。但取託胎初念。雖即有色.色乃未足。而名識者.識是報主.是故言識。亦至第二念.即是色支。此解稍勝。 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 【疏】入胎五分.釋第四名色支。亦云五胞.二手二脚及頭。四根未具者。但有身意.未有眼耳鼻舌。言名色者。二解。一云。色陰是色.四陰名名。二云。只此色與眾生之名.故言名色。  入胎五分者。毗婆沙釋.從識至於現身死來.合有十時。胎內五時.胎外五時.名為五分.與今經不同。此色與眾生之名者。謂攬色之實法.立眾生假名也。 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 【疏】次具足四根.即第五支。既具四根.六根都具.故言六入。從此已去.有麤細相生。若細相生.即是胎內識心.未有想受。若麤相生.即是初出胎時。未能捉火觸毒.如一兩月小兒。  未有想受者。未能想像前境.領納苦樂也。 未別苦樂。是名為觸。 【疏】未別苦樂下.第六觸支。若細相生.是胎內想心.未知苦樂。若麤相生.即一兩歲.已能捉火觸毒而未有所知。手內有物.未辨貴賤。 染習一愛。是名為受。 【疏】染習一愛.第七受支。五果之後。若細相生.即胎內受心。言一愛者.於一樂緣而生想著。若麤相生.即三四歲。但知食愛.未知五欲。  五果之後者。受是五果最後支也。 習近五欲。是名為愛。 【疏】習近五欲.第八愛支。即三因之初。若細相生.即胎內行心之初。就行心為三。初名愛。中名取。後名有。若麤相生.即八九歲.稍知欲愛。  胎內行心之初者。於胎內能起貪瞋之時也。初名愛下.此約胎中以說。中名取者。以愛故.而起貪求之心。後名有者。貪求心增長.名為有也。 內外貪求。是名為取。 【疏】內外貪求.第九支。即十餘歲.稍復長大。轉能貪求.行中稍增。 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 【疏】為內外事下.第十支起。即十餘歲.身成長大.盡屬百年。 現在世識。名未來生。 【疏】現在世識下.第十一支。即未來二果之初.還同現在識支時節。即初託胎一念。 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緣。 【疏】現在名色下.第十二支。還同現在名色等時.即未來老死支。識名色六入等.並是未來二果。未來二果.還是現在識名色六入等。但轉名名之。  但轉名名之者。以在未來故.故轉識名色等名.而名生等。  △三明有具不具。 善男子。一切眾生雖有如是十二因緣。或有未具。如歌羅邏時死。則無十二。從生乃至老死。得具十二。色界眾生無三種受。三種觸。三種愛。無有老病。亦得名為具足十二。無色眾生無色乃至無有老死。亦得名為具足十二。 【疏】三具不具中.約色界言無三受者。二解。一云。於三受中不具苦受.故言無三。亦無苦受家想.故言無三種觸。亦無苦受家行.故言無三種愛。若色無色不具十二.云何文云亦得名為具足十二。然歌羅邏死.及色無色界生.雖復不具十二而苦輪未息。往還三界.終具十二。二解。據第四禪至無色界.無復苦樂.亦無中容之捨.故言無三受。無色既無色.不具十二。  不具苦受等者。但有餘二.不具三故.名無三受。經歌羅邏時死者。謂六入未具.一歌羅邏。二阿浮陀。三閉尸。四伽那。五波羅奢呵。翻名辨相.如前記。如是等時.名名色。於此位時死者.但具前四支而已。無中容之捨者。不苦不樂名捨受故。  △四結等有。 以定得故。故名眾生平等具有十二因緣。 【疏】以定得故下.第四總結皆具十二。既未息苦輪.始終長望.故云皆具。  始終長望者。有二意。一三界長望.更互受生故。二支支長望.各具十二故。此乃三界眾生.等有十二。  △二合。 善男子。佛性亦爾。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佛性亦爾.第二合譬。六道四生皆有十二.譬諸眾生等有佛性。  眾生等有佛性者。一一眾生心地.各具三千依正.三諦之法。與佛心地.更無差別。彼彼互徧.何所不收。  △三三譬譬待緣故見三。初雪山譬二。初譬。 善男子。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說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 【疏】雪山有草下.第三三譬。明待緣方見。即為三。初文譬合。  待緣方見者。待教行緣.方至初住.見佛性也。故下經云。若能聽受咨啟大般涅槃.則見佛性。此即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入圓位也。  △二合二。初正合。 佛性亦爾。雪山者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眾生若能聽受諮啟大般涅槃。則見佛性。十二部中雖不聞有。不可說言無佛性也。 【疏】合中二。先正合。  經十二部中雖不聞有者。此敘昔小乘十二部也。  △二明理三。初唱九章問。 善男子。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非常非斷。非非常非非斷。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亦盡非盡。非盡非非盡。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亦義非義。非義非非義。亦字非字。非字非非字。 【疏】次明理。明理又三。初唱九章門。門門有三句.合二十七句。  △二解釋。 云何為色。金剛身故。云何非色。十八不共非色法故。云何非色非非色。色非色無定相故。云何為相。三十二相故。云何非相。一切眾生相不現故。云何非相非非相。相非相不決定故。云何為一。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說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無數法故。云何非常。從緣見故。云何非斷。離斷見故。云何非非常非非斷。無終始故。云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故。云何為無。從善方便而得見故。云何非有非無。虛空性故。云何名盡。得首楞嚴三昧故。云何非盡。以其常故。云何非盡非非盡。一切盡相斷故。云何為因。以了因故。云何為果。以決定故。云何非因非果。以其常故。云何為義。悉能攝取。義無礙故。云何非義。不可說故。云何非義非非義。畢竟空故。云何為字。有名稱故。云何非字。名無名故。云何非字非非字。斷一切字故。云何非苦非樂。斷一切受故。云何非我。未能具得八自在故。云何非非我。以其常故。云何非我非非我。不作不受故。云何為空。第一義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為善法作種子故。 【疏】第二解釋。釋中長出三事。非章所列.合三十六句。  長出三事者。即下云何為樂句。但有雙非一句。准諸句.合有苦非苦二句.則成三十六句。又章門及解釋.大體專明眾生本具此理.諸法具足皆是三諦。與諸佛菩薩更無差別.修習即得。  △三總結。 善男子。若有人能思惟解了大涅槃經如是之義。當知是人則見佛性。佛性者。不可思議。乃是諸佛如來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佛性者。非陰界入。非本無今有。非已有還無。從善因緣。眾生得見。 【疏】後兩善男子.是第三總結(云云)。  △二黑鐵譬二。初譬。 譬如黑鐵入火則赤。出冷還黑。而是黑色非內非外。因緣故有。 【疏】第二舉黑鐵譬。  △二合。 佛性亦爾。一切眾生煩惱火滅。則得聞見。  △三種子譬。 善男子。如種滅已。芽則得生。而是芽性非內非外。乃至華果亦復如是。從緣故有。 【疏】第三舉種子譬。前二譬皆先譬後合.後譬無合文。  △二結歎。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成就具足無量功德。佛性亦爾。悉是無量無邊功德之所成就。 【疏】是大涅槃下.第二結歎。如文。  △四答第五問二。初分科。 【疏】爾時師子下.答第五問。先騰上兩問.後作兩答以答前問。答文為二。初唱十章.後解釋。  △二其八下。隨釋二。初騰上兩問。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菩薩具足成就幾法得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世尊成就幾法得了了見。  △二作兩答以答前問二。初唱十章。 善男子。菩薩具足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云何為十。一者少欲。二者知足。三者寂靜。四者精進。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脫。九者讚歎解脫。十者以大涅槃教化眾生。 【疏】其八是八大人覺.屬自行。後兩章是化他。八覺是小乘名教.云何是菩薩行。一解云。法門無定.在大即大。二解云。只八大人自行為小。復有化他.故得是大。今明以大涅槃心修.即異小乘。  今明以大涅槃心修者。雖是小行.以圓頓觀了之.即小而大.即偏而圓。前云有化他故是大.未能簡偏。  △二解釋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下.第二解釋。十法有五番。  △二初番下。隨釋五。初番九。初釋第一少欲第二知足二。初懸示。 【疏】初番有問答。答但以少欲知足共為一解.以義相帶故。餘者各解。  △二就初下。正釋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少欲知足有何差別。  △二答二。初約善惡共解。 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時心不悔恨。少欲者少有所欲。知足者。但為法事心不愁惱。善男子。欲有三種。一者惡欲。二者大欲。三者欲欲。惡欲者。若有比丘心生貪欲。欲為一切大眾上首。令一切僧隨逐我後。令諸四部悉皆供養恭敬讚歎尊重於我。令我先為四眾說法。皆令一切信受我語。亦令國王大臣長者皆恭敬我。令我大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上妙屋宅。為生死欲。是名惡欲。云何大欲。若有比丘生於欲心。云何當令四部之眾悉皆知我得初住地乃至十住。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羅漢果。乃至須陀洹果。我得四禪。乃至四無閡智。為於利養。是名大欲。欲欲者。若有比丘欲生梵天魔天自在天轉輪聖王。若剎利若婆羅門。皆得自在。為利養故。是名欲欲。若不為是三種惡欲之所害者。是名少欲。欲者名為二十五愛。無有如是二十五愛。是名少欲。不求未來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而不著。是名知足。不求恭敬。是名少欲。得不積聚。是名知足。 【疏】就初釋少欲知足。復數番。初約善惡共解。  △二約小大共解。 善男子。有少欲不名知足。有知足不名少欲。有亦少欲亦知足。有不少欲不知足。少欲者謂須陀洹。知足者謂辟支佛。少欲知足者謂阿羅漢。不少欲不知足者。所謂菩薩。善男子。少欲知足復有二種。一者善。二者不善。不善者所謂凡夫。善者聖人菩薩。一切聖人雖得道果。不自稱說。不稱說故。心不惱恨。是名知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習大乘大涅槃經。欲見佛性。是故修習少欲知足。 【疏】後有少欲下.約小大共解。文為四句。初句少欲是須陀洹。前云少欲知足為善.今釋不少欲不知足為善。法華云。得少便為足。自保守小.謂是為足。今釋少欲是須陀洹.知足是中乘。皆是保非為極.少欲知足。即知四果最極.對菩薩不少欲不知足。菩薩上求佛果無窮.故不知足。下化無窮.復不知足。餘如文。  保非為極者。化城涅槃.非是究竟.執為究竟也。  △二釋第三寂靜。 云何寂靜。寂靜有二。一者心靜。二者身靜。身寂靜者。終不造作身三種惡。心寂靜者。亦不造作意三種惡。是則名為身心寂靜。身寂靜者不親近四眾。不預四眾所有事業。心寂靜者終不修習貪欲恚癡。是則名為身心寂靜。或有比丘身雖寂靜。心不寂靜。有心寂靜。身不寂靜。有身心寂靜。又有身心俱不寂靜。身寂靜心不寂靜者。或有比丘坐禪靜處。遠離四眾。心常積集貪欲瞋癡。是名身寂靜心不寂靜。心寂靜身不寂靜者。或有比丘親近四眾國王大臣。斷貪恚癡。是名心寂靜身不寂靜。身心寂靜者。謂佛菩薩。身心不寂靜者。謂諸凡夫。何以故。凡夫之人身心雖靜。不能深觀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以是義故。凡夫之人不能寂靜身口意業。一闡提輩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如是之人亦不得名身心寂靜。  △三釋第三精進。 云何精進。若有比丘欲令身口意業清淨。遠離一切諸不善業。修習一切諸善業者。是名精進。  △四釋第五正念。 是勤進者。繫念六處。所謂佛法僧戒施天。是名正念。  △五釋第六正定。 具正念者。所得三昧是名正定。  △六釋第七正慧。 具正定者。觀見諸法猶如虛空。是名正慧。  △七釋第八解脫。 具正慧者。遠離一切煩惱諸結。是名解脫。  △八釋第九讚歎解脫。 得解脫者。為諸眾生稱美解脫。言是解脫常恒不變。是名讚歎解脫。解脫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疏】第八釋解脫。即是無上涅槃者。二解。靈味令正.翻涅槃為解脫.此明涅槃與解脫異。開善云。涅槃翻滅度.解脫翻無累。觀師云。涅槃與解脫同是斷德。因滅煩惱.故得解脫。得解脫故.得大涅槃。即是不異。  靈味.寺名。令正.人師。前云靈味皆指寶亮。故今云令正.以別之。解脫翻無累者。此說無憑。解脫是此方之語.如何更用翻譯。  △九釋第十以涅槃化眾生。 涅槃者即是煩惱諸結火滅。又涅槃者名為屋宅。何以故。能遮煩惱惡風雨故。又涅槃者名為歸依。何以故。能過一切諸怖畏故。又涅槃者名為洲渚。何以故。四大暴河不能漂故。何等為四。一者欲暴。二者有暴。三者見暴。四無明暴。是故涅槃名為洲渚。又涅槃者名畢竟歸。何以故。能得一切畢竟樂故。若有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疏】又云四暴河者。即前三漏.長有見暴河。即通覽三界見.為見暴河。  △二番約出家人釋。 復次善男子。出家之人有四種病。是故不得四沙門果。何等四病。謂四惡欲。一為衣欲。二為食欲。三為臥具欲。四為有欲。是名四惡欲。是出家病。有四良藥能療是病。謂糞掃衣能治比丘為衣惡欲。乞食能破為食惡欲。樹下能破臥具惡欲。身心寂靜能破比丘為有惡欲。以是四藥除是四病。是名聖行。如是聖行則得名為少欲知足。寂靜者有四種樂。何等為四。一出家樂。二寂靜樂。三永滅樂。四畢竟樂。得是四樂名為寂靜。具四精進。故名精進。具四念處。故名正念。具四禪故。故名正定。見四聖實故。故名正慧。永斷一切煩惱結故。故名解脫。呵責一切煩惱過故。是名讚歎解脫。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疏】復次出家之人下.第二番約出家人釋十法。但有八文。前合少欲知足.後但釋解脫。不明涅槃.是故略耳。四樂者。大樂即出家人樂.應是戒樂。寂靜即禪定樂。永滅即智慧斷惑樂。畢竟即菩薩樂。四精進即四正勤。  大樂即出家人樂者。此釋經一出家樂也。以出家最樂.故以大樂釋之。故經云。在家不樂猶如牢獄。應是戒樂者。出家以戒學居先故。畢竟即菩薩樂者。以分見畢竟之理故。又菩薩雖是因人.望彼權小.得畢竟名。  △三番據菩薩釋。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聞是經已。親近修習。遠離一切世間之事。是名少欲。既出家已。不生悔心。是名知足。既知足已。近空閑處。遠離憒閙。是名寂靜。不知足者不樂空閑。夫知足者常樂空寂。於空寂處常作是念。一切世間悉謂我得沙門道果。然我今者實未能得。我今云何誑惑於人。作是念已。精勤修習沙門道果。是名精進。親近修習大涅槃者。是名正念。隨順天行。是名正定。安住是定。正見正知。是名正慧。正見知者能得遠離煩惱結縛。是名解脫。十住菩薩為眾生故稱美涅槃。是則名為讚歎解脫。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疏】復次菩薩下.第三番據菩薩釋十法。但有九者。菩薩以涅槃心修.故不說之。隨順天行為正定者。此明天行.以定為體。今寄一並。若正定隨順天行.天行遂以定為體。應身隨順眾生.眾生應以應身為體。今明天行是理。以理為本.故言正定。  但有九者。無第十以涅槃化眾生故。  △四番。 復次善男子。夫少欲者。若有比丘住空寂處。端坐不臥。或住樹下。或在塚間。或在露處。隨有草地而坐其上。乞食而食。隨得為足。或一坐食。不過一食。唯畜三衣糞衣毳衣。是名少欲。既行是事。心不生悔。是名知足。修空三昧。是名寂靜。得四果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休息。是名精進。繫心思惟如來常恒無有變易。是名正念。修八解脫是名正定。得四無礙是名正慧。遠離七漏是名解脫。稱美涅槃無有十相。名歎解脫。十相者。謂生老病死色聲香味觸無常。遠離十相者名大涅槃。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安住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疏】復次夫少欲者下.第四番解十法。文亦可解。八解脫為正定者。數人云。八解脫以定為體。論人.八解脫以慧為體。私云皆不爾(云云)。  私云皆不爾者。今經以大涅槃為體.豈用小論以釋。  △五番。 復次善男子。為多欲故。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自稱我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為利養故。行住坐臥。乃至大小便利。若見檀越猶行恭敬接引語言。破惡欲者名為少欲。雖未能壞諸結煩惱。而能同於如來行處。是名知足。善男子。如是二法乃是念定近因緣也。常為師宗同學所讚。我亦常於處處經中稱美讚歎如是二法。若能具足是二法者。則得近於大涅槃門及五種樂。是名寂靜。堅持戒者名為精進。有慚愧者名為正念。不見心相名為正定。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無有相故。煩惱則斷。是名解脫。稱美如是大涅槃經。名讚解脫。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安住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疏】復次善男子下.第五番。但解九。五種樂者。河西云。一因樂.受樂.斷樂.遠離樂.菩提樂。因樂者。因內外緣得樂。受樂者。從內外緣身得增長.心得安隱.名為受樂。修習聖道.斷除諸受。令道增長.名斷受樂。永離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樂。以常樂故.名菩提樂。五樂皆從淺至深。出菩薩地經。  因內外緣者。應以聞法為外緣.思修為內緣。藉三慧因緣.得未來涅槃之樂。又戒為外緣.定慧為內緣。出菩薩地經者。即菩薩善戒論.一名菩薩地經。故彼經第二云。云何名快樂義。快樂義有五種。一者因樂。因行善法.得他世樂.是名因樂。二者受樂。從因因緣.身得增長.心得安隱.是名受樂。三者斷受樂。修習聖道.斷諸受故.道得增長.無有諸受.名斷受樂。四者遠離樂。永離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樂。五者菩提樂。受常樂故.名菩提樂。始從修因.終至佛果.故云從淺至深也。有本云菩薩樂者.文誤。  △五答第六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如汝所言下.答第六問。先牒問.後正答。答為二。先答.後勸。初答又為兩。先明了與不了.次明眼見聞見。  △二初了下。隨釋二。初牒問。 善男子。如汝所言。十住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而不了了。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得明了。  △二正答二。初答二。初明了與不了。 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為菩提行故。則不了了。若無行故。則得了了。住十住故。雖見不了。不住不去。故得了了。菩薩摩訶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一切覺者名為佛性。十住菩薩不得名為一切覺故。是故雖見而不明了。 【疏】初了不了中有五番。最後釋一切覺者。一心三智照一諦三諦.名一切覺。十住亦得此覺.比佛猶昧.故不了了。地前十住全不見性.是故不論了與不了。  地前十住全不見性者。此簡別位.顯經云十住是圓位。住即地故.同見佛性。  △二明眼見聞見。 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雖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疏】次眼見聞見中有兩番。初以十住為聞見.佛地為眼見。次番以九地已還為聞見.第十住為眼見。此中應作四句。第十住亦聞見亦眼見.九地已下但有聞見.佛地但有眼見。文中自出此之三句。若眾生聞不信者.非聞見.非眼見(云云)。若十住與十地異者。非唯初住不見.十住亦不見.即是別位。若十住與十地同者。豈第十住見.初住亦見。今文云住.又復云地。故知此中住地不異.即是圓位。而簡九地是聞者。以其見不了了.抑之為聞。第十住勝.加之以眼。蓋是圓位.得作此釋。餘位不得(云云)。  經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者。名字位人尚知他有.豈十住菩薩而不知耶。此亦抑之云不能知耳。聞見者。謂聞佛所說.因而得解也。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五。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二(會疏卷第二十六)  △二勸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品之二。起卷。是第二勸修。初勸修.後論義。  △二上云下。隨釋二。初勸修。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見如來。應當修習十二部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 【疏】上云十住聞見.至佛眼見。若欲聞見眼見.應當受持十二部經。故有勸修。  若欲聞見者。勸於凡夫.令依教而聞.稱教而見。受持十二部經者。此約今經十二部.故依教修習.而得見性。前云十二不見.乃約偏小耳。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下.第二論義。六番問答。初一番明見義。中間四番明能見之行。後一結成。  明見義者。若能依教觀察.得有見義。復須中四明能見之行.方得正見。  △二隨釋三。初一番明見義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一切眾生不能得知如來心相。當云何觀而得知耶。 【疏】初文者。先問.次答。初問文者。上云如來妙絕.凡夫云何見聞。是故興問。  經眾生不知如來心相者。眾生妄心.則三惑喧動。如來真心.則三諦寂滅。云何以妄而得知真。  △二答二。初明實不可知。 善男子。一切眾生實不能知如來心相。 【疏】次善男子下.答。中二。初明實不可知。  △二明亦有可知二。初對上辨異。 【疏】次若欲觀察下.明亦有可知。上就究竟證為眼見.分證為聞見。今約凡夫修習中.取聞見得道力強.眼見色身則弱。上德王品說.見佛初生出家.不達妙本.悉是曲見。今覩如來生行七步。知是方便.則得見佛。各有所據.不得一槩。  上就下.對上辨異。先對上卷辨異。上明眼見勝.聞見劣。今明聞見勝.眼見劣。故須釋意。上則究竟佛.眼見理性故勝。分真從他聞說故劣。今則凡夫聞法.能悟道故勝。肉眼但見應色故劣。上德下.次對德王辨異。德王明執迹迷本.故成曲見。今知迹從本現.故名見佛。妙本者.法身也。法身為本.應身為迹。  △二於中下。分科隨釋二。初分科。 【疏】於中三。先標章。次解釋。三結。  △二第六下。隨釋三。初標。 若欲觀察而得知者。有二因緣。一者眼見。二者聞見。 【疏】初標。如文。  △二第六下。釋六。初身口二業。 若見如來所有身業。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觀如來所有口業。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 【疏】就解釋。文有六番。初身口二業。次形聲兩勝。三身通心通。四受身說法。五身口忍。六身形聲說。前五可見。  △二形聲兩勝。 若見色貌一切眾生無與等者。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聞音聲微妙最勝。不同眾生所有音聲。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  △三身通心通。 若見如來所作神通。為為眾生。為為利養。若為眾生。不為利養。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若觀如來以他心智觀眾生時。為利養說。為眾生說。若為眾生不為利養。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  △四受身說法。 云何如來而受是身。何故受身。為誰受身。是名眼見。若觀如來云何說法。何故說法。為誰說法。是名聞見。  △五身忍口說法。 以身惡業加之不瞋。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眼見。以口惡業加之不瞋。當知是則為如來也。是名聞見。  △六身形聲說。 若見菩薩初生之時。於十方面各行七步。摩尼跋陀富那跋陀鬼神大將執持幡蓋。震動無量無邊世界。金光晃曜。彌滿虛空。難陀龍王及跋難陀。以神通力浴菩薩身。諸天形像承迎禮拜。阿私陀仙合掌恭敬。盛年捨欲。如棄涕唾。不為世樂之所迷惑。出家修道。樂於閑寂。為破邪見六年苦行。於諸眾生平等無二。心常在定。初無散亂。相好嚴麗。莊飾其身。所遊之處丘墟皆平。衣服離身四寸不墮。行時直視。不顧左右。所食之物物無完過。坐起之處草不動亂。為調眾生。故往說法。心無憍慢。是名眼見。若聞菩薩行七步已。唱如是言。我今此身最是後邊。阿私陀仙合掌而言。大王當知。悉達太子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在家作轉輪王。何以故。相明了故。轉輪聖王相不明了。悉達太子身相炳著。是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老病死。復作是言。一切眾生甚可憐憫。常與如是生老病死共相隨逐。而不能觀。常行於苦。我當斷之。從阿羅邏五通仙人受無想定。既成就已。後說其過。從欝陀仙受非有想非無想定。既成就已。說非涅槃。是生死法。六年苦行無所剋獲。即作是言。修是苦行空無所得。若是實者我應得之。以虛妄故我無所得。是名邪術。非正道也。既成道已。梵天勸請。惟願如來當為眾生廣開甘露。說無上法。佛言。梵王。一切眾生常為煩惱之所障覆。不能受我正法之言。梵王復言。世尊。一切眾生凡有三種。所謂利根中根鈍根。利根能受。惟願為說。佛言。梵王。諦聽諦聽。我今當為一切眾生開甘露門。即於波羅柰國轉正法輪。宣說中道。一切眾生不破諸結。非不能破。非破非不破。故名中道。不度眾生非不能度。是名中道。非一切成。亦非不成。是名中道。凡有所說。不自言師。不言弟子。是名中道。說不為利。非不得果。是名中道。正語實語。時語真語。言不虛發。微妙第一。如是等法是名聞見。 【疏】第六文中於聞見文末.云為梵王說中道者。約顯露教說四諦.五人得初果。約密教說中道.無量菩薩得無生忍.乃至補處。又鈍根聞生滅四諦.中根聞無生四諦.則不聞說中道。利根聞說無量無作四諦.即說中道。明中道有五番。或雙捨論中道.或相成論中道.或雙照論中道。私云。兩捨是兩教.相成是別教.雙照是圓教。在文可尋。  兩捨是兩教者。前兩教但離斷常.假立中名而無中體。所以初不破諸結.屬兩捨。相成是別教者。即不度眾生句.及非一切成句。此二屬別。謂地前二觀成.登地中道.名曰相成。雙照者。即凡有所說.及說不為利二句.屬雙照也。經六年苦行。十二遊經云。佛以二十九出家.三十五得道.故云六年苦行也。經波羅奈.十二遊經翻鹿野。經正語等者。軟言合法.名正語。離妄不虛.名實語。稱機即說.名時語。言無綺飾.稱當法體.名真語。  △三結。 善男子。如來心相實不可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見如來。應當依是二種因緣。 【疏】如來心相下.第三結成。如文。  經二種因緣者。聞見眼見名二因緣。以此二種依教修行.必見如來心相。  △二四番明能見之行二。初分科。 【疏】爾時師子吼下.第二有四番問答.明能見之行。初番先問次答。問又二。先舉僧寶問.次舉佛說難。  △二隨釋四。初番二。初問二。初舉僧寶問。 爾時師子吼菩薩白佛言。世尊。如先所說。菴羅果喻四種人等。有人行細。心不正實。有人心細。行不正實。有人心細。行亦正實。有人心不細。行亦不正實。是初二種云何可知。 【疏】初文者。即四依人問。心是內本.行是外迹。言初二種者。以初二濫後二.故不可知。  即四依人問者。意云四依因人或示麤細.我等尚自難知。何能依教.知如來果人心相耶。初二濫後二者。初人行細.濫第三人。次人濫第四人。以眾生但見外迹.不測內本.故見初人謂是第三人.見第二人謂是第四人。細與正實.義歸一揆。佛言之巧.綺互其文。又復應二三是四依.初四非四依。  △二舉佛說難。 如佛所說。唯依是二。不可得知。 【疏】如佛所說下.第二正舉佛難。直置僧寶.尚已難知。況乃如來。但見色身聞說法.云何依此二事.知是如來。  直置僧寶等者。謂四依與凡.尚自難別也。依此二事者。謂見佛色身.聞佛說法.云何知佛心相乎。  △二答二。初答僧三。初結問。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菴羅果喻二種人等實難可知。 【疏】佛答又二。先答僧.次答佛。初答僧為三。一結問。  經菴羅果喻等.此喻生熟難知。或外熟內生.或外生內熟.或俱熟俱生。  △二以四緣故知。 以難知故。我經中說當與共住。住若不知。當與久處。久處不知。當以智慧。智慧不知。當深觀察。以觀察故。則知持戒及以破戒。 【疏】以難知下.次以四緣故知。  △三結成可知。 善男子。具是四事。共住久處智慧觀察。然後得知持戒破戒。 【疏】具足四事下.三結成。可知。  △二答佛六。初持戒究竟不究竟。 善男子。戒有二種。持者亦二。一究竟。二不究竟。有人以因緣故受持禁戒。智者當觀。是人持戒為為利養。為究竟持。善男子。如來戒者無有因緣。是故得名為究竟戒。以是義故。菩薩雖為諸惡眾生之所傷害。不生恚礙。是故如來得名成就畢竟持戒。究竟持戒。善男子。我昔一時與舍利弗及五百弟子俱。共止住摩伽陀國瞻婆大城。時有獵師追逐一鴿。是鴿惶怖。至舍利弗影。猶故戰慄。如芭蕉樹。至我影中身心安隱。恐怖得除。是故當知如來世尊畢竟持戒。乃至身影猶有是力。善男子。不究竟戒尚不能得聲聞緣覺。何況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戒有二種下.第二答佛問。復有六番。初番持戒究竟不究竟。  經舍利弗影猶故戰慄者。此明戒之功用.以驗究竟不究竟也。  △二為利不為利。 復有二種。一為利養。二為正法。為利養故受持禁戒。當知是戒不見佛性及以如來。雖聞佛性及如來名。猶不得名為聞見也。若為正法受持禁戒。當知是戒能見佛性及以如來。是名眼見。亦名聞見。 【疏】復有二種下.第二番為利不為利。  經為利養者。乃至捨邊求中.去凡取聖.咸名利養。故云當知是戒.不見佛性。經若為正法者。即以大涅槃心.達邊即中.無取無捨也。經是名眼見者。見如來色也。亦名聞見者。聞佛性能解也。前疏云聞見強.眼見弱者。此文是也。  △三根深根淺。 復有二種。一根深難拔。二根淺易動。若能修習空無相願。是名根深難拔。若不修習是三三昧。雖復修習為二十五有。是名根淺易動。 【疏】後四番。悉如文可尋。  △四為自為眾生。 復有二種。一為自身。二為眾生。為眾生者能見佛性及以如來。  經為眾生者能見佛性者。達自他不二.心性無差.方能利他。如此利他.即見佛性。  △五自持須他教。 持戒之人復有二種。一者性自能持。二者須他教勅。若受戒已。經無量世初不漏失。或值惡國。遇惡知識。惡時惡世。聞邪惡法。邪見同止。爾時雖無受戒之法。修持如本。無所毀犯。是名性自能持。若因師僧白四羯磨。然後得戒。雖得戒已。要憑和尚諸師同學善友誨喻。乃知進止。聽法說法。備諸威儀。是名須他教勅。善男子。性能持者。眼見佛性及以如來。亦名聞見。  經若因師僧者。師謂三師.僧謂七證。和尚諸師者。諸師即羯磨教授師.及七證也。  △六聲聞菩薩。 復有二種。一聲聞戒。二菩薩戒。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戒。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涅槃。  △二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何因緣故。受持禁戒。 【疏】師子吼言下.是次番問答。前云持菩薩戒.得見佛性。為作要求.為不要求。要求者是市易法。若不要求.行而無願。未知云何.故有此問。  為作要求者。要平聲。是市易法者。以凡求聖.如以賤易貴也。  △二答二。初番。 佛言。善男子。為心不悔故。何故不悔。為受樂故。何故受樂。為遠離故。何故遠離。為安隱故。何故安隱。為禪定故。何故禪定。為實知見故。何故為實知見。為見生死諸過患故。何故為見生死過患。為心不貪著故。何故為心不貪著。為得解脫故。何故為得解脫。為得無上大涅槃故。何故為得大般涅槃。為得常樂我淨法故。何故為得常樂我淨。為得不生不滅故。何故為得不生不滅。為見佛性故。是故菩薩性自能持究竟淨戒。 【疏】佛答有兩。初發起十四句。法性自爾.而相隣接。任運法爾.非作要求。若心不悔.持戒不淺。  任運法爾者。十四法.相成任運.始從持戒.至為見佛性也。法爾者。爾.此也。謂不假搆造.其法自如是也。猶云自然也。持戒不淺者。由見佛性.心則不悔。所以持戒.任運契理。故十四句展轉相釋.而無淺深。向云隣接.良在此也。然雖無深淺.而深淺宛爾。故持戒為因.不悔為果等。  △二番。 善男子。持戒比丘雖不發願求不悔心。不悔之心自然而得。何以故。法性爾故。雖不求樂。遠離安隱。禪定知見。見生死過。心不貪著。解脫涅槃。常樂我淨。不生不滅。見於佛性。而自然得。何以故。法性爾故。 【疏】次持戒下.心任運成.得見佛性.住大涅槃(云云)。  住大涅槃下云云者。謂十四句.法性自具.不假修成。由昔不知.故成迷倒。今既知已.何在要求。故經云自然而得也。  △三番二。初問三。初領旨。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因持戒得不悔果。因於解脫得涅槃果者。 【疏】第三番問答。問中又三。先領旨。次作難。三結。初如文。  △二作難。 戒則無因。涅槃無果。戒若無因。則名為常。涅槃有因。則是無常。 【疏】次難中.初難戒是眾行之本。有果而無因.應是真是常。涅槃居在諸行之末。有因而無果.應是無常。  有因無果者。問。前明十四句.涅槃但當第十一句。而經明第十二句云。何故為得大般涅槃.為得常樂我淨法故。豈非四德是涅槃果耶。答。後之四句只是涅槃異名。故疏云。居在眾行之末。言異名者。涅槃必具德.具德故無生滅。無生滅由見佛性.故知後四同在涅槃。涅槃之上更無餘法.不同中間諸句展轉互明。故以有因無果為責.但舉涅槃為難.意在此也。  △三結。 若爾者。涅槃則為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是為無常。猶如然燈。涅槃若爾。云何得名我樂淨耶。 【疏】後偏結一邊。可見(云云)。  偏結一邊者。偏就涅槃是無常結難。向雖雙舉.意但在一。言戒是常者。意並涅槃成無常.以難如來四德之義。經云何得名我樂淨耶者。既是無常.亦無三德。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先歎.次答。歎中為三。一歎因深。二歎持力。三誡聽。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歎三。初歎因深。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曾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能問如來如是深義。 【疏】初如文。  △二歎持力。 善男子。不失本念乃如是問也。我憶往昔過無量劫。波羅柰城有佛出世。號曰善得。爾時彼佛三億歲中。演說如是大涅槃經。我時與汝俱在彼會。我以是事諮問彼佛。爾時如來為眾生故。三昧正受。未答此義。善哉大士。乃能憶念如是本事。 【疏】次文中善得時長.釋迦日短者。以緣宜故也。例如日月燈明六十小劫.此間食頃(云云)。  釋迦日短者。從晨朝至中夜也。食頃下云云。即法華云。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此由機緣.慕法情深.雖長謂短。亦是如來延促之智.宜促長令短.以例此經。機緣宜長.故善得演短令長.三億歲說。機緣宜短.故釋迦促長令短.止齊半夜。當知善得亦短.釋迦亦長。佛佛道齊.斯之謂也。故舉法華一往為例。  △三誡聽。 諦聽諦聽。當為汝說。  △二答二。初分科。 【疏】二佛答。初答持戒無因之問。有法.譬.合。法中為二。一唱有因.二遮無盡。  △二初有下。隨釋二。初答持戒無因果三。初法二。初唱有因。 戒亦有因。因聽正法。聽正法者是亦有因。因近善友。近善友者是亦有因。因有信心。有信心者是亦有因。因有二種。一者聽法。二者思惟義。 【疏】初有因者。以聽法善友等。為作戒因。  △二遮無盡。 善男子。信心者因於聽法。聽法者因於信心。如是二法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疏】從信心因於聽法下.二遮恐無窮之難。故指二法互為因果。  經亦因亦因因者。信心是因.聽法復為信心之因.故云亦因因。又聽法是因.信心復為聽法之因.故云亦因因。此由有信故聽法.聽法必生信.故得互為因也。經亦果亦果果者。聽法為信心之果.信心復為聽法之果.乃至互說.例因可解。  △二譬三。初立拒舉瓶譬。 善男子。譬如尼乾立拒舉瓶。互為因果。不得相離。 【疏】次譬如下.凡舉三譬。初為遮無窮作譬。諸師多言.尼乾淨行不以瓶著地。三木為拒.以支一瓶。瓶由拒立.拒藉瓶成。二梁武云。尼乾口啖牛糞.身裸穢根。有何淨行而可稱耶。拒者。今之渴舄取水者是.亦名栒虡。井上施之.更互上下.即是互為因果之義。而言尼乾者.指其家有此拒。  三木為拒者。此外道瓶圓.如瓠無足。以三杖交之.舉於瓶也。諸經中或言執三奇立拒.或言三叉立拒.皆是也。以支一瓶者。支合作搘.拄也。渴烏者。謂井上𣚃槹衡.上下低昂.若渴舄飲水也。亦名栒虡者。音笋巨。釋名曰。所以懸鐘。橫曰栒.縱曰虡。此非井上之物。又立拒字.非栒虡字合云。亦名桔槹。恐寫誤。或云亦名轆樓者。亦誤。更互上下者。謂一頭低.則一頭昂。上為下因.下為上果。例前互說。經云立拒舉瓶.若依後釋.即𣚃槹之端.懸瓶取水也。  △二十二因緣譬。 善男子。如無明緣行。行緣無明。是無明行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乃至生緣老死。老死緣生。是生老死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疏】次舉十二因緣譬。若剋定三世.譬此不便。取輪迴不窮.更互義成。  若剋定三世等者。若取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二果.則顯因因果果之義不便。今但取更互相緣.顯成其義。  △三小乘八相譬二。初章安解。 善男子。生能生法。不能自生。不自生故。由生生生。生生不自生。賴生故生。是故二生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疏】三舉小乘中八相為譬。大生直名為生.小生言生生。成論人破毘曇大小生義。解此文云。一期之壽是大生.念念生滅是小生。由一期有念念.由念念有一期。解文不了.而復不許用毘曇義。此不應然。破立適時.借譬何爽。  釋八相譬中.先出正義.次破論人。正義者。謂佛自舉昔小乘中八相互相因起.以顯今經互為因果之義。大生直名(至)生生者。疏釋猶略。若悉釋經者.於八相中.且就大小二生明相因起。餘類可知。經生能生法.不能自生者。彼大生相.但能生於色心等法.不能自生。其猶世間.眼不自見.指不自觸。經不自生故.由生生生者。明其大生.由小生生。小生偏能生於大生.故名生生。大生為此生生所生.名生生生。經生生不自生.賴生故生者。明其小生由大生生。小生雖復能生大生.不能自生。不自生故.賴大生生。如是二生.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成論下.破論人也。成師意云。此經是大.不應用小八相義。故自立一期念念.以釋今經。此不應然者.破成師也。破立適時者。謂今經雖破小明大.而立小喻大.令物開解.正適時機。云何論人不許用毗曇義耶。  △二荊溪釋。 【疏】私謂。古人以一期與念念更互相生.何以不得。然不及剎那。八相只一剎那.是生是生生。故一剎那中.大相是因.小相是因因。小相是果.大相是果果。是則更互為因.更互為果。如一信心。即此信心是聽法心.即聽法心是於信心。雖同一念.而更互相因。既互相因.即互成果。  大相是因者。能引起小相故.所以小相為果。言小相是因因者。大相已是於因.小相復為大相作因.故云因因。以小生能生大生故.亦可云小相是因.大相是因因。例說可解.果義亦然。又大相於八有能.但舉一相.即具八相。小相於一有能.只能生一大相故。  △三合。 善男子。信心聽法亦復如是。 【疏】信心聽法下.合譬。答前初難.明戒有因。  △二答涅槃有因難二。初述意。 【疏】從是果非因下.答後難。明涅槃是果而無因。答後又三。  △二初唱下。正釋三。初唱兩章門。 善男子。是果非因。謂大涅槃。 【疏】初唱兩章門。一是果.二非因。  △二釋兩章門二。初釋是果。 何故名果。是上果故。沙門果故。婆羅門果故。斷生死故。破煩惱故。是故名果。為諸煩惱之所呵責。是故涅槃名果。煩惱者名為過過。 【疏】次何故名果下.釋是果章門。是出世果.故言上果。是習果故.故是沙門。婆羅門果是佛果故.故言斷生死。是絕待果故.故言破煩惱。煩惱名過過者。體是死因一過.復得苦果.故言過過。又無明能迷理.復能障智.故是過過。  是習果者。謂種智已圓.三德究顯.故屬習果。沙門婆羅門即佛也。眾惡永盡名沙門.諸善普會名婆羅門。下疏云。指佛果為沙門婆羅門果。斷生死者。斷二種生死而有分證究竟.俱稱佛果。體是死因者。煩惱是生死之因也。  △二釋非因。 善男子。涅槃無因。而體是果。何以故。無生滅故。無所作故。非有為故。是無為故。常不變故。無處所故。無始終故。 【疏】從涅槃無因下.二釋非因章門。無生滅者。無世間因。無所作者。無報因。非有為者。無生因。常不變等三句.是無相待因。  無報因者。行善惡因.得善惡報.名報因。今涅槃無之。無生因者.涅槃是了因所感故。生因是福德莊嚴.牽生死報故。無相待因者.涅槃是絕待因所感故。問。若爾.涅槃應是了因及絕待因耶。答。涅槃是果.定非是因。但正為了因及絕待因所感.故不簡耳。  △三結無因緣。 善男子。若涅槃有因。則不得稱為涅槃也。槃者言因。般涅言無。無有因故。故稱涅槃。 【疏】三善男子下.結無因義。  △四番二。初分科。 【疏】次第四番問答。問為三。初領旨仰非。次舉六無為難。三結。  △二次畢下。隨釋二。初問三。初領旨仰非。 師子吼菩薩言。如佛所說。涅槃無因。是義不然。  △二舉六無為難。 若言無者。則合六義。一畢竟無故。故名為無。如一切法無我無我所。二有時無故。故名為無。如世人言河池無水。無有日月。三者少故。故名為無。如世人言食中少醎名為無醎。甘漿少甜名為無甜。四無受故。故名為無。如旃陀羅不能受持婆羅門法。是故名為無婆羅門。五受惡法故。故名為無。如世人言受惡法者不名沙門及婆羅門。是故名為無有沙門及婆羅門。六不對故。故名為無。譬如無白。名之為黑。無有明故。名為無明。 【疏】次畢竟無。但是語勢.非是正意。正取有時無故為難。言有因者。有習因了因。言無因者。無生因報因.故舉有時無.以之為難。如池沼之雨旱.如日月之籠散。因之有無.似同於此。少無者。以少故無.非是全無。不受無者。只是不受為無.非無彼法。不受惡亦如是.不對亦爾。後之三無.俱是互無之意。  但是語勢者。以無義通有六種.故且列之。以畢竟無.正同涅槃.豈得為難。正取下.即提下結文.以申今意。下結云。有時無因.故名涅槃。是知雖舉六無.但以一無為難。若然.豈但畢竟無是語勢.後之四無亦語勢也。池沼雨旱者。雨時有水.旱時無水。日月籠散者。雲籠似無.雲散則有。互無之意者。如旃陀羅.無婆羅門法。娑羅門.無旃陀羅法。互望云無.非畢竟無也。  △三結。 世尊。涅槃亦爾。有時無因。故名涅槃。 【疏】三結。如文。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先明無因.次明有因。初答無因。為三。先非五就一。次六喻併非。三結無因。  △二初非下。隨釋二。初明無因三。初非五就一。 佛言。善男子。汝今所說如是六義。何故不引畢竟無者以喻涅槃。乃取有時無耶。善男子。涅槃之體畢竟無因。猶如無我及無我所。 【疏】初非五就一者。汝以畢竟無.以為正難。尚不全是.有少分是。是故就之。況以五喻.寧得會耶。  畢竟無為正難者。汝所舉六無.借使以畢竟無為正難者。尚不全是涅槃.但有少分是義。故佛且就此義責之.乃云何故不引等。況以下.畢竟最勝.尚不全是。況汝以互無為其正難.豈得契會涅槃耶。問。云何少分是耶。答。畢竟無.無我我所。以涅槃無因.俱是寂滅。而涅槃體具常樂我淨.與畢竟有殊。故使次文併非六喻。  △二六喻併非。 善男子。世法涅槃終不相對。是故六事不得為喻。 【疏】次併非六喻。六是世法.不可對於出世之法。而復重非畢竟無者。以其墮斷.無我無我所.故與涅槃乖。涅槃有我.故重說之。  △三結無因。 善男子。一切諸法悉無有我。而此涅槃真實有我。以是義故。涅槃無因而體是果。 【疏】三善男子下.結意。如文。  △二明有因二。初分科。 【疏】是因非果下.二答涅槃是因而非於果。文為二。初標章.次釋。  △二隨釋二。初標章。 是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生故。是因非果。非沙門果。故名非果。何故名因。以了因故。 【疏】標者。明涅槃是因。以佛性為因.即是了因。復簡出非因.即非生因。標其非果.非沙門小果。前云沙門果者。指佛果為沙門.婆羅門果。  以佛性為因者。由了佛性.故證涅槃。云何能了.謂一心三觀也。沙門小果者。四沙門果也。  △二釋三。初明有生了二因。 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疏】因有二種下.釋文為三。一明有生了二因。  △二舉三譬譬之。 能生法者。是名生因。燈能了物。故名了因。煩惱諸結。是名生因。眾生父母。是名了因。如穀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糞等。是名了因。 【疏】二舉三譬譬之。  二舉三譬者。經從能生法者已下文是。三譬者。一燈.二父母.三穀子地水。然經中三雙六句.明二因義。初句猶是約法。能生法者者。謂福德能招報.故名生因。福德是能生.勝報是所生也。經燈能了物者。喻智慧能照了本理.故名了因。經煩惱名生因者。結惑能生苦果.故喻生因。父母名了因者。由二親和合.方能了畢.成辦果身.故喻了因。經穀子等者。穀雖能生.必假水潤。福能牽報.必須智導。故以穀子喻生.地水喻了。  △三三番舉法門合之二。初懸談敘意。 【疏】三三番舉法門合之。合中悉用親為生因.疏為了因。此雖明不可思議之法.略須分別。前一番事理相對。云六度是事為生因.佛性是理為了因。次定散相對。後橫豎相對。  悉用親為生因者。以福德招報義強為親。智慧不爾故疏。橫豎相對者。了因是八正及三菩提。八正是因.菩提是果。因果相對故豎。生因是六度.因中橫修故屬橫。欲明因取果等者。以六度因.取菩提果.則因是果家之因。舉菩提果.成六度因.則果是因家之果。  △二而初下。隨文正釋二。初正釋三。初事理相對。 復有生因。謂六波羅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了因。謂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而初文中云菩提者。此欲明因取果.又舉果成因。  △二散定相對。 復有了因。謂六波羅蜜佛性。復有生因。謂首楞嚴三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橫豎相對。 復有了因。謂八正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生因。謂信心。六波羅蜜。  △二問下。料簡四。初問。 【疏】問。涅槃無因而義說生因.了因。亦應義說生了二果。  △二答。 【疏】答。了因所成.即是了果。生因所出.即是生果。  答了下.了果即智德.生果即斷德。此乃生了二因.成智斷二果。從因立稱.名生了果。  △三竝。 【疏】何不得並。別有二果。生果即是無常.了果即是於常。  生果即是無常等者。此以二果體別為難。意謂生是福德.不能契理.故屬無常。了是智慧.與理冥合.故是常也。  △四釋二。初標世謂難通。 【疏】世人謂屈此並。  謂屈此並者。講者皆謂生果是無常.而與涅槃常住義反.所以屈也。屈謂屈伏。蓋不知福智理同.無常即常.常即無常之旨也。  △二此乃下。引二經解釋。 【疏】此乃不思議法門.何所不得。且用首楞嚴通之。譬如術人於眾前死.得財物已.而復還生。今經二鳥雙遊.即是其義。近是下文云佛身二種。一常。二無常(云云)。  此乃下.疏主引首楞嚴三昧經及今經.咸明二果.事異理同.以通前並。楞嚴下.術人喻佛。人前幻死.即生而死.喻常即無常。而復還生.即死而生.喻無常即常。二鳥下.雌喻無常.雄以喻常。斯皆明涅槃果.有斯二用.體性一如.何妨生果無常.了果是常也。  △三一番結成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見於如來及以佛性。是義云何。世尊。如來之身無有相貌。非長非短。非白非黑。無有方所。不在三界。非有為相。非眼識識。云何可見。佛性亦爾。 【疏】師子吼下.第三有一番問答.結成本宗。此問從前眼見聞見如來佛性生。夫佛性之性.絕色非色。云何可見。  △二答二。初番。 佛言。善男子。佛身二種。一常。二無常。無常者。為欲度脫一切眾生方便示現。是名眼見。常者。如來世尊解脫之身。亦名眼見。亦名聞見。佛性亦二種。一可見。二不可見。可見者。十住菩薩諸佛世尊。不可見者。一切眾生。眼見者。謂十住菩薩諸佛如來眼見眾生所有佛性。聞見者。一切眾生九住菩薩聞有佛性。 【疏】佛答此為二者。皆悉再答.悉開兩意。故有可見不可見。如文。  △二番。 如來之身復有二種。一是色。二非色。色者如來解脫。非色者如來永斷諸色相故。佛性二種。一是色。二非色。色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色者凡夫乃至十住菩薩。十住菩薩見不了了。故名非色。善男子。佛性者復有二種。一是色。二非色。色者謂佛菩薩。非色者一切眾生。色者名為眼見。非色者名為聞見。  經色者如來解脫等者。此段言色.皆指真善妙色也。  △二明中道二。初標示分科。 【疏】佛性非內非外下.是品中第二大段。前作佛性說.此作中道說。文為三。一略標中道。二廣破邊執。三結歎佛性。  此作中道說者。中道即佛性異名。佛性雙非.說為中道。  △二隨文釋義三。初略標中道三。初標雙非二。初敘古。 佛性者。非內非外。 【疏】初標中道有三句。初句云非內非外者。舊解云。不定在眾生身內.故言非內。復不離眾生.即此識神而得成佛.故言非外。觀師解云。非在眾生身內.故言非內。亦不在眾生身外.故言非外。  △二今皆下。正釋二。初斥二師。 【疏】今皆不然。舊說取捨.如步屈蟲。次說如鳥除二翅。  如步屈蟲者。既云不定在身內.則捨內取外。又云即識神成佛.則捨外取內。捨一取一.如彼蟲行。觀師內外俱捨.如鳥除翅。  △二何者下。示正義二。初正釋今文。 【疏】何者。眾生五陰是因緣生法.即是空。不在俗諦.故非外。此法即假.不在真諦.故非內。此法即中.故不俱在二諦。此法徧一切處.故不獨在中道諦。此法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豈作單能說之。  何者下.正約三諦圓融.示雙非義。不在俗諦者。三千依正.咸名俗諦.故非外之言何所不收。問。文云五陰是緣生法.何關依報耶。答。色陰之言該內外色.即依正也。三千空故.說名真諦。雖云真俗.心性一如.說為中道。故約三諦以解.則見有情無情.佛性咸徧。豈可三諦局在陰質。三千徧攝.何竢復言。  △二上文下。引上證成二。初引文竝釋。 【疏】上文云。一切覺者名為佛性。諸師單說.非一切覺則非佛性.不名中道。三點具足.名一切覺.是名佛性.乃是中道。  △二只以下。舉一況斥。 【疏】只以即空非外.不在俗諦。只依此意.任運破諸師所說。  任運破諸師者。舊解不在身內及成佛.但是俗諦一邊。觀師內外俱捨。所捨內外.亦只是俗。尚未知二諦體一.豈曉三德互融。故但舉即空.二師自壞。  △二標不失三。初標示。 雖非內外。然非失壞。 【疏】標。第二句云。雖非內外而不失壞。此還成上意。  △二舊下。破古二。初敘。 【疏】舊云。非外故不失.非內故不壞。若定在外.應東西散失。若定在內.應同於死.身有臭壞。故言非失非壞。觀師云。其本無成.所以不壞。其本無得.所以非失。  △二斥。 【疏】今明二師解初句未成.釋後句無託。  初句未成者。初句即上雙非句。  △三此下。正釋。 【疏】此句釋成上非內非外.而復即中.故言不壞。而復雙照.故言不失。  △三標悉有。 故名眾生悉有佛性。 【疏】標。第三句云故名眾生悉有者。觀師云。雖非內外.亦不有無.而假名為有。今明釋上不失不壞.即徧一切處.故名悉有。  △二廣破邊執二。初分科敘意。 【疏】師子吼言下.第二廣破邊執。文為二。先破因中有果執.成上非內。次破因中無果執.成上非外。此執若除.不失不壞.佛性中道.悉皆可解。  △二就破下。隨文正釋二。初破因中有果三。初分科。 【疏】就破因中有果.更為四。一據佛教。二據世情。三據緣因。四據正因。  △二初據下。述意。 【疏】初據教者。近據前文.故名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遠據前品.貧女寶藏.力士額珠。此皆內有.寧言非內。世情者。世人求酪取乳.求油取麻。若無油酪.人何故取。舉緣因者。內若無正.何須外緣。如穀無芽.不須水土。舉正因者。由外有緣.使正得生。此皆據於因中有果.顯眾生中悉有佛性.性應在內。  世人求酪取乳者。世人求酪.則取於乳。若求佛性.必觀五陰。如何而言.佛性非內。性應在內者.何故而言佛性非內耶。  △三就初下。正釋四。初據佛教六。初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乳中有酪。金剛力士諸佛佛性如清醍醐。云何如來說言佛性非內非外。 【疏】就初據教.有六番問答。初引品初及如來性品為問。  △二答。 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說乳中有酪。酪從乳生。故言有酪。 【疏】佛答。明乳即是空.故不定說有。但言酪從乳生.乳即是假.故從因緣有。如文。  經我亦不說乳中有酪者。我亦不說乳中已有酪果.但云有酪性耳。乳即是空者。以乳藉緣而有.緣生非實故空。  △二番二。初問。 世尊。一切生法各有時節。 【疏】第二番問答.問一切法各有時節。乳中有酪.待時而生。如穀有芽.春來方出。  如穀有芽者。穀喻因.芽喻果。春來喻反妄。穀內有芽.如因中有果.遇淨緣時.其果則現.如春來方出。此師子吼所執之意也。  △二答三。初奪破。 善男子。乳時無酪。亦無生酥熟酥醍醐。一切眾生亦謂是乳。是故我言乳中無酪。 【疏】佛答為三。初作即空奪破.故言乳時無酪。  即空奪破者。以即空故.乳本無酪。若約即假.本具酪性。今破定執.以空蕩之。  △二縱答。 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種名字。如人二能。言金鐵師。酪時無乳。非生酥熟酥及以醍醐。眾生亦謂是酪非乳。非生熟酥及以醍醐。乃至醍醐亦復如是。 【疏】二作縱答。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種名字。如文。  經金鐵師者。乳若已有酪者.眾生有性及已是佛.則如一人有其二能。既無二種名字.云何難言乳已有酪。  △三更示。 善男子。因有二種。一正因。二緣因。正因者。如乳生酪。緣因者。如醪煖等。從乳生故。故言乳中而有酪性。 【疏】三從因有二種下.更示乳即是假.是故言有。  經醪煖.音勞。三蒼說文皆云。有滓酒也。字應作酵。韻集。古孝反.酒酵也.謂起麯酒也。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乳無酪性。角中亦無。何故不從角中生耶。 【疏】第三番問答。若乳無酪.何不從角而生。此舉非因作難。  △二答。 善男子。角亦生酪。何以故。我亦說言緣因有二。一醪。二煖。角性煖故。亦能生酪。 【疏】佛一往縱答.角亦生酪。  一往縱答者。但約角具四大.煖即火大。煖既能為出酪之緣.故知角中亦有酪性。是則乳為酪因.煖為酪緣也。  △四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若角能生酪。求酪之人何故求乳而不取角。 【疏】第四番問答。即取此為難.求酪之人何不取角。  △二答。 佛言。善男子。是故我說正因緣因。 【疏】佛答乳是正因.是故取之。角是緣因.是故不取。  △五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若使乳中本無酪性。今方有者。乳中本無菴摩羅樹。何故不生。二俱無故。 【疏】第五番.舉非果為難。  舉非果為難者。酪是乳果.菴摩非乳果.以為乳果之難。  △二答二。初縱答。 善男子。乳亦能生菴摩羅樹。若以乳灌。一夜之中增長五尺。以是義故。我說二因。 【疏】佛先縱答.乳亦生樹。如文。  經乳灌者。乳為樹緣因.樹子是正因。  △二奪答。 善男子。若一切法一因生者。可得難言乳中何故不能出生菴摩羅樹。善男子。猶如四大為一切色而作因緣。然色各異。差別不同。以是義故。乳中不生菴摩羅樹。 【疏】次則奪答。若一因生者.可得如難。須兩因乃生.乳非樹之正因。因緣各異.何得生樹。尋文可見。  須兩因者.正因緣因也。經舉四大明一因也。  △六番二。初問。 世尊。如佛所說有二種因。正因緣因。眾生佛性為是何因。 【疏】第六番問答。直問眾生佛性復有幾因。  復有幾因者。此釋經為是何因義也。意問為只用一因.為總用二因.故云幾因。  △二答二。初敘古解。 善男子。眾生佛性亦二種因。一正因。二緣因。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 【疏】佛答亦具二因。正謂眾生.緣謂六度。莊嚴家據此文.明假名是正因佛性。觀師不用.云緣因不但唯有六度.復有境界及道品等.皆是緣因。正因何得但是假名.亦有五陰及心神等。  正謂眾生者。眾生五陰即正因性.此約不離義也。莊嚴(至)假名者。他見經云。正因者謂諸眾生。即云假名是正因佛性。  △二今明下。明今釋二。初竝斥二師。 【疏】今明莊嚴覽陰成眾生.此據外。觀師取五陰.此即據內。豈可然耶。上文云。佛性非內非外.不失不壞。  △二今謂下。正明今義。 【疏】今謂眾生是正因時。眾生假名.為定在內.為定在外。內外求不可得.還是非內非外。雖非內外而有六度生其陰軀.則不失不壞。一切眾生悉有於陰。還是向義.不應餘解。雖作此消文.可更思之。  生其陰軀者。謂六度能為陰身正因作緣.顯於佛性。非謂六度生於陰身也。不應餘解者。還須如前.非內非外而解。可更思之者。雖非內外.而內而外.令依三諦思之。  △二據世情二。初隨文消釋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我今定知下.二據世情執有為難。佛答為二。初正破執.次示正義。初文二。初作三番.次更重破。  △二初三下。隨釋二。初正破執二。初作三番三。初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我今定知乳有酪性。何以故。我見世間求酪之人。唯取於乳。終不取水。是故當知乳有酪性。 【疏】初三番者。初番問取乳不取水.據乳有酪為問。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先非問.次並難。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非問。 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 【疏】初如文。  △二竝難。 何以故。譬如有人欲見面像。即便取刀。 【疏】次難中云。汝言求酪取乳.不取水者。並云如人求面而取於刀。不舉鏡者。欲作橫竪並之。又鏡亦得為刀。仙人孫博屈刀為鏡.伸鏡為刀(云云)。  仙人下.葛稚川神仙傳曰。孫博.河東人。學道治墨子之術.能吞刀劍.引鏡為刀.屈刀為鏡。後入林慮山.合丹仙去。  △二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以是義故。乳有酪性。若刀無面像。何故取刀。 【疏】第二番。即執刀有面為問。  △二答。 佛言。善男子。若此刀中定有面像。何故顛倒。竪則見長。橫則見闊。若是自面。何故見長。若是他面。何得稱言是己面像。若因己面見他面者。何故不見驢馬面像。 【疏】佛答。若定有面.何故顛倒.竪長橫短。若有己面.何故狹長。實不狹長.而見狹長。若因己面見他面者.何故不見驢馬面。  若有己面者.自生求不可得。見他面者。他生求亦不可得。二求皆不可得.定知乳中無於酪果。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眼光到彼。故見面長。 【疏】第三番。仍併通佛並。眼光到刀中.則見己面像.不見驢馬面像。又眼光到刀中.同刀竪而長.同刀之橫闊。是故見之。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三。一奪破光實不到。二縱破假到則多過。三結奪。  △二隨釋三。初奪破。 佛言。善男子。而此眼光實不到彼。何以故。近遠一時俱得見故。不見中間所有物故。 【疏】初奪。如文。  初奪如文者。此奪破中.經自有二意。初以遠近一時能見.明光不到。眼光若到.遠應遲見.近應疾見。如天月為遠.地瓶為近。舉眼雙觀.一時俱見。既無遲疾.知非光到方見。二以不見中間諸物.證光不到。如月瓶相去.兩楹之間.物象何量。光既到者.則應盡見。既不能見.知非光到。  △二縱破四。初番。 善男子。光若到彼而得見者。一切眾生悉見於火。何故不燒。 【疏】光若到下.縱破。有四過。一若光到火.火應燒眼。眼既不燒.知光不到火。  △二番。 如人遠見白物。不應生疑。鵠耶幡耶。人耶樹耶。 【疏】二若光到遠.那忽生疑。  △三番。 若光到者。云何得見水精中物。淵中魚石。 【疏】三光若到者.不應見水精中物。水精閡眼.不見內物。淵中魚石.水應閡眼。眼何得到。  △四番。 若不到見。何故得見水精中物。而不得見壁外之色。 【疏】四光若不到能見者.何故不見壁外。若見壁外.應見外物。  四若不到能見者。謂若光不到水下.能見魚石者.則應光不到壁外.應見壁外物也。  △三結奪。 是故若言眼光到彼而見長者。是義不然。 【疏】是故下.第三結奪。  △二更重破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二重破。上未委悉.故更重破。文亦為三。一縱。二奪。三結呵。  △二初縱下。隨釋三。初縱二。初分科敘意。 【疏】初縱為三。一應責酪駒。二應壞子孫。三應含五丈。其既舉世情為執.佛亦用世情破之。  △二若乳下。隨文釋義三。初應責酪駒。 善男子。如汝所言乳有酪者。何故賣乳之人但取乳價。不責酪直。賣騲馬者但取馬價。不責駒直。 【疏】若乳有酪.賣乳之人應責酪直。縱若有酪.亦應五味一時。若無醍醐.那獨有酪。賣騲馬者應責駒直。駒復有駒.駒駒無已。如其不然.知馬無駒。  騲馬者。音草.壯馬也。  △二應懷子孫。 善男子。世人無子。是故娉婦。婦若懷妊。不得言女。若言是女有兒性故。故應娉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有兒性。亦應有孫。若有孫者。則是兄弟。何以故。一腹生故。是故我言女無兒性。若其乳中有酪性者。何故一時不見五味。 【疏】世人為子娉妻。妻若有子.不得名女。女則無子.有子非女。若女有子.子復有孫.孫孫無窮。一腹所生.併是兄弟.世豈然乎。如其不然.知女無子。  △三應含五丈。 若樹子中有尼拘陀五丈質者。何故一時不見芽莖枝葉。華果形色之異。 【疏】子中有樹.應具五丈.已是亭亭雲外。交柯接葉.布護八方。如其不然.知子無樹。  亭亭者。高貌。文選云。亭亭高山柏。布護者。文選琴賦作布濩。注云。布濩.長多貌。從言從水並通。  △二奪。 善男子。乳色時異。味異果異。乃至醍醐亦復如是。云何可說乳有酪性。 【疏】乳色味異下.二是奪破。色異者。乳白酪黃。味異者。乳甜酪酢。果異者。乳治熱.酪治冷。既無此等.云何有酪。  △三結呵。 善男子。譬如有人明當服酥。今已患臭。若言乳中定有酪性。亦復如是。 【疏】譬如服酥下.第三結呵。明當服酥.今已患臭。亦當明當酵煗.今已飽飫.得酪食用.何有是事。  今已患臭者。如有人明日欲服酥.今日應已聞酥香.世無此理。驗知此中定無酪果。臭亦香也。易曰。其臭如蘭。明當酵煗者。明日方當酵煗於乳.以取於酪。而今日預已飽足於酪.世亦無此理也。飫.依倨切.亦飽也。左傳序曰。饜而飫之。  △二示正義二。初分科。 【疏】譬如有人下.第二示正義。文為四。一舉譬示正義。二引偈證。三下約眾生。四高推佛境。初舉三譬。又二。先譬.次合。  △二初譬下。隨釋四。初舉譬示正義二。初舉三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有筆紙墨。和合成字。而是紙中本無有字。以本無故。假緣而成。若本有者。何須眾緣。譬如青黃合成綠色。當知是二本無綠性。若本有者。何須合成。善男子。譬如眾生因食得命。而此食中實無有命。若本有命。未食之時。食應是命。 【疏】初譬中.示於無性.假緣而有。譬如文。  △二合。 善男子。一切諸法。本無有性。 【疏】一切諸法下.合譬。  △二引偈證。 以是義故。我說是偈。   本無今有 本有今無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善男子。一切諸法。因緣故生。因緣故滅。 【疏】以是義故下.第二引偈證成。但取初二句證無性足。若定有性.不應本無而今有.亦不應本有而今無。本有應常有.本無應常無。既其不定.云何而言乳有酪性。下二句相仍而來。此偈是第四出.以證今義。  既其不定者。師子吼於不定中.作定問。佛於定中.作不定答。由定與不定.俱無性故。亦是師子約即假.理具諸法為問。佛約即空.泯蕩情著為答。問答似異.其體一同。厥或契理忘情.則若定不定.即照即亡.自在無礙。下二句相仍而來者。雖曰相仍.若欲消釋.應云佛性非生非滅.即是三世有法.無有是處。然須約三諦以消偈旨.方為盡理。經因緣故生者.即本無今有。因緣故滅.即本有今無。  △三下約眾生四。初法。 善男子。若諸眾生內有佛性者。一切眾生應有佛身。如我今也。眾生佛性不破不壞。不牽不捉。不繫不縛。 【疏】若諸眾生下.第三約眾生身空.以示正義。自有法.譬.合.重譬。如文。  經一切眾生(至)身如我者。此破定執有性.故以果事並之。既若有性.應同我身萬德莊嚴.云何眾生不爾耶。經不牽.謂不可牽引。不捉.謂不可捉持。此約不可得.以破定有之執。  △二譬。 如眾生中所有虛空。一切眾生悉有虛空。無罣礙故。各不自見有此虛空。若使眾生無虛空者。則無去來行住坐臥。不生不長。以是義故。我經中說一切眾生有虛空界。虛空界者是名虛空。  經虛空界者。眾生之身.六界所成.四大及空識也。若無空界.一切風血悉不得行。轉動俯仰.皆悉不得。故以眾生等有虛空.喻性體徧.而不定有。  △三合。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四重譬。 十住菩薩少能見之。如金剛珠。  經金剛珠者。不可毀壞故。  △四高推佛境。 善男子。眾生佛性諸佛境界。非是聲聞緣覺所知。一切眾生不見佛性。是故常為煩惱繫縛。流轉生死。見佛性故。諸結煩惱所不能繫。解脫生死得大涅槃。 【疏】眾生佛性諸佛境界下.第四高推在佛。如文。  △二觀上下。總示三諦二。初章安正示。 【疏】觀上經文。縱奪破竟.明佛性即空。次舉三譬.明佛性是假。次引偈.證佛性即空即假。次明眾生身空.譬於佛性徧一切處。引諸佛境界.明佛性即中。觀文甚會。亦與上文佛性名為第一義空.空名智慧等.義甚相應。  觀上下.總攬前文.以示三諦。次引偈下.明中道雙照.故云即空即假。次明下.即中道雙遮。言徧一切處者。即一切處寂。寂是遮義。  △二荊溪述意。 【疏】私謂。章安依經.具知佛性徧一切處.而未肯彰言。以為時人尚未信有.安示其徧。佛性既具空等三義.即三諦。是則一切諸法無非三諦.無非佛性。若不爾者.如何得云眾生身中有於虛空。眾生既有.餘處豈無。餘處若無.不名虛空。思之思之。  私謂下.荊溪述成疏主之意。此由疏主前後諸文.但釋眾生佛性.而不明言徧於無情.故使荊溪申明其旨。以為時人(至)其徧者。此明章安不談無情有性之意。時人謂傳五性宗者.而云佛性三無二有。初一闡提。二定性聲聞。三定性緣覺。謂此三人無佛性.定不作佛。四不定性。五菩薩性。此之二人有性作佛。此五皆是有情。而稟權宗者尚執三無.故云尚未信有.焉可點示佛性徧無情耶。故金錍云。古人尚云一闡提無.云無情無.未足可怪。且今經多處明佛性徧一切處。又章安傳天台心要.而達三千依正在乎一心。豈一切之言不收草木.三千之說寧隔墻壁。故知章安具了體徧。佛性既具下.荊溪正述徧意。即三諦者.三諦是佛性異名故。餘處豈無者。餘處謂無情草木等。思之思之者。世人多昧其旨.聞無情有性.惑耳驚心。故勸依經義.深自思之。  △三據緣因二。初敘意分科。 【疏】師子吼下.第三據緣能發因中之果。若都無者.何用緣耶。又有五番問答。  據緣能發因中之果者。緣了二因.俱能照性.通名為緣也。因謂正因。正因本具之性.由緣顯發.故云能發因中之果。若都下.示師子難意。因中若都無果.則緣因無用.故云何用緣耶。良由本具.待緣方發。  △二初番下。隨文釋義五。初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一切眾生有佛性性。如乳中酪性。若乳無酪性。云何佛說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緣因者。一醪二煗。虛空無性。故無緣因。 【疏】初番問意。若乳無酪性.何用緣因。虛空無性.不俟二因。  經有佛性性者。暹云。有自佛及有果佛之性.故云性性。此釋非也.乃是眾生有佛性之性耳。  △二答。 佛言。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酪性者。何須緣因。 【疏】答如文。  經何須緣因者。既由緣有酪.故知乳中本無酪性。  △二番二。初問二。初舉三譬。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以有性故。故須緣因。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者即是了因。世尊。譬如闇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燈照了。若本無者。燈何所照。如泥中有瓶。故須人水輪繩杖等而為了因。如尼拘陀子。須地水糞而作了因。 【疏】第二番轉緣因.作了因名。問中有三譬。  轉緣因作了因名者。只由緣名.含二因故。故於此段.作了因說。  △二引乳譬合。 乳中醪煗亦復如是。須作了因。是故雖先有性。要假了因然後得見。以是義故。定知乳中先有酪性。 【疏】次引乳譬合。如文。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四。一明性即是了因。二明了應自了。三應能兩了。四舉正因為決。  △二隨釋四。初明性即是了因。 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酪性者。即是了因。若是了因。復何須了。 【疏】初言性即是了者。了本了其令出。若己有性.性自是了.何須他了。乳已有酪性.性自是了.何須酵煗而了出之。  性自是了者。既本具正因.則已是了義.何須智慧而照了之。以性望修.以境望智.則性境名自.智修名他.故云他了。  △二明了應自了。 善男子。若是了因性是了者。常應自了。若自不了。何能了他。 【疏】次若是了因下.正言酵煗為了.應能自了。若不自了.何能為乳而作了因。初若自了者.應能自了而出於酪。不須了乳.令乳出酪。  應能自了者。應於酵煗之中.自出別酪。何故於乳中出酪。  △三應能兩了。 若言了因有二種性。一者自了。二者了他。是義不然。何以故。了因一法。云何有二。 【疏】若言了因有二下.第三應能兩了。只酵煗自能了出於酪.復能了乳出酪。  △四舉正因為決。 若有二者。乳亦應二。若使乳中無二相者。云何了因而獨有二。 【疏】若有二者下.第四舉正為決。欲明酵煗能兩了者.乳亦應能作於兩正。自作酪正.復為酵煗作正。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如世人言我共八人。了因亦爾。自了了他。 【疏】第三番。問意.前雖四難.正執第三自了了他故。言我共八人者。如數他為七.己足為八。此是自數他數.他亦如是自了了他。  己足為八者。以我足他.我則為了.他則是正。故云此是自數。他數於我.我則是正.他則為了。他數我時.他還為自.我則為他。故云自數他數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先破執.二示正義。初破又二。  △二初破下。隨釋二。初破執二。初破。 佛言。善男子。了因若爾。則非了因。 【疏】初破。若爾.則非了因。  △二釋。 何以故。數者能數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而此色性自無了相。無了相故。要須智性乃數自他。是故了因不能自了。亦不了他。 【疏】次何以故下.釋。夫智能自數己色.復數他色。色不能自數數他。了因如色.何能自了.復能了他。別有一法自了了他.故言了因即非了因。  別有一法等者。了因既不能自了了他.理當別更有法也。  △二示正義。 善男子。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修習無量功德。若言修習是了因者。已同酪壞。若言因中定有果者。戒定智慧則無增長。我見世人本無禁戒禪定智慧。從師受已。漸漸增益。若言師教是了因者。當師教時。受者未有戒定智慧。若是了者。應了未有。云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長。 【疏】一切眾生下.第二示正義。欲明非本定有.藉緣能有。  經已同酪壞者。同前酪喻中.若有性了.何須外緣。破此同彼也。  △四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了因無者。云何得名有乳有酪。 【疏】第四番。更復轉難.還引佛言。明有乳有酪.故知是有。  △二答二。初泛舉三答。 善男子。世間答難凡有三種。一者轉答。如上所說。何故名戒。以不悔故。乃至為得大涅槃故。二者默然答。如有梵志來問我言。我是常耶。我時默然。三者疑答。如此經中。若了因有二。乳中何故不得有二。 【疏】佛答為二。先汎舉三答。轉答即隨問答.默答即置答.疑答即不定答。  泛舉三答者。正在轉答.餘二非正。故云泛舉。  △二正用轉答。 善男子。我今轉答。如世人言有乳有酪者。以定得故。是故得名有乳有酪。佛性亦爾。有眾生有佛性。以當見故。 【疏】後正用轉答。如文。  經以當見故者。以可修可顯.在未來故.故云有性。而因中實無有果。  △五番二。初問二。初仰非。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是義不然。 【疏】師子吼下.第五番。不許當有之說.故設此難。問為二。先仰非。  △二正問三。初法。 過去已滅。未來未到。云何名有。若言當有名為有者。是義不然。 【疏】次正問。為三。法.譬.合。  △二譬。 如世間人見無兒息。便言無兒。  △三合。 一切眾生無佛性者。云何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先譬.次合。譬為四。  △二一明下。隨釋二。初譬二。初正釋經文四。初明過去有。 佛言。善男子。過去名有。譬如種橘。芽生子滅。芽亦甘甜。乃至生果。味亦如是。熟已乃醋。善男子。而是醋味。子芽乃至生果悉無。隨本熟時形色相貌則生醋味。而是醋味本無今有。雖本無今有。非不因本。如是本子雖復過去。故得名有。以是義故。過去名有。 【疏】一明過去有。  △二明未來有。 云何復名未來為有。譬如有人種植胡麻。有人問言何故種此。答言有油。實未有油。胡麻熟已。取子熬烝。擣壓乃得。當知是人非虛妄也。以是義故。名未來有。 【疏】二明未來有。  經擣壓乃得者。佛性亦爾.緣了資發.必當得故。  △三重明過去有。 云何復名過去有耶。善男子。譬如有人私屏罵王。經歷年歲。王乃聞之。聞已即問。何故見罵。答言。大王。我不罵也。何以故。罵者已滅。王言。罵者我身二俱存在。云何言滅。以是因緣喪失身命。善男子。是二實無而果不滅。是名過去有。 【疏】三重明過去有。  △四重明未來有。 云何復名未來有耶。譬如有人往陶師所問有瓶不。答言有瓶。而是陶師實未有瓶。以有泥故。故言有瓶。當知是人非妄語也。 【疏】四重明未來有。  △二未來下。料簡釋妨二。初正料簡。 【疏】未來有即是當有。答問即足.而復更明過去者。當由異部不同.眾計非一。薩婆多計三世皆有.曾有.當有.正有。曇無德計過去未來是無.唯現在為有。已上破有竟。今若用之.但是假名隨俗之用。且法王所為.豈可以人情測。  曾有等者。曾有即過去有.正有即現在。且法王所為者。如來隨機.說有說無.豈以凡情定執。  △二釋橘牙。 【疏】前云種橘.芽甜熟酢。後之酢味本在前甜.證過去有。今時此橘初酢後甜者。或是國土物異.或是取爛熟時為後。此時味酢。  △二合。 乳中有酪。眾生佛性亦復如是。欲見佛性。應當觀察時節形色。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實不虛妄。 【疏】眾生佛性下.合譬。正明當有.即眾生當得。  眾生佛性下.合譬者。應云乳中有酪下。經應當觀察者。眾生若修緣了.必當得見。  △四據正因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下.第四據正因執有。凡四問答。初番又四。一法。二譬。三合。四結。  據正因執有者。前執由緣了顯發.則知本有果性。既被破訖.故今直執本有正因。  △二隨釋四。初番二。初問四。初法。 師子吼言。一切眾生無佛性者。云何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正因故。故令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正因。所謂佛性。 【疏】初法中言正因佛性者.即中道正性。  △二譬四。初正舉譬。 世尊。若尼拘陀子無尼拘陀樹者。何故名為尼拘陀子。而不名為佉陀羅子。 【疏】尼拘陀下.舉譬。又四。一正舉譬。  △二傍舉瞿曇姓。 世尊。如瞿曇姓不得稱為阿坻耶姓。阿坻耶姓亦復不得稱瞿曇姓。 【疏】二傍舉瞿曇姓。  △三合譬。 尼拘陀子亦復如是。不得稱為佉陀羅尼子。佉陀羅尼子不得稱為尼拘陀子。 【疏】三合譬。  △四以譬帖佛性為難。 猶如世尊不得捨離瞿曇種姓。 【疏】四猶如下.以譬帖姓為難。難意。若尼拘陀子無樹性者.云何得名尼拘陀子.應名佉陀羅子。乳無酪性.亦不名乳.應別生餘事。  △三合。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疏】佛性亦復下.合。  △四結。 以是義故。當知眾生悉有佛性。  △二答二。初舉八事不可見。 佛言。善男子。若言子中有尼拘陀者。是義不然。如其有者。何故不見。善男子。如世間物。有因緣故不可得見。云何因緣。謂遠不可見。如空中鳥跡。近不可見。如人眼睫。壞故不見。如根敗者。亂想故不見。如心不專一。細故不見。如小微塵。障故不見。如雲表星。多故不見。如稻聚中麻。相似故不見。如豆在豆聚。尼拘陀樹不同如是八種因緣。如其有者。何故不見。 【疏】佛答為二。初舉八事不可見。尼拘陀子若有樹性.何故不見。  經雲表星。三蒼曰。表.外也。言此星在雲外.故不見。經不同如是八種等者。樹性若有.既無八緣.則應可見。  △二更破二事二。初分科。 【疏】次若言細障下.更破二事。又二。先總非。次何以故下.正破。破中又二。先破細.次破障。  △二隨釋二。初總非。 若言細障故不見者。是義不然。  △二正破二。初破細。 何以故。樹相麤故。若言性細。云何增長。 【疏】初破細者。夫樹相甚麤.何得不見。若本細者.後不應大。後若大者.初亦應大。  △二破障。 若言障故不可見者。常應不見。本無麤相。今則見麤。當知是麤本無其性。本無見性。今則可見。當知是見亦本無性。子亦如是。本無有樹。今則有之。當有何咎。 【疏】次破障者。若尼拘陀子障尼拘陀樹不可見者.障常應障.常不可見。  △二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如佛所說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了因。尼拘陀子以地水糞作了因。故令細得麤。 【疏】第二番問答。問中還舉兩因。了因了無.正云何無耶。良以了細成大.所以可見。  了因了無等者。了因外助.可云本無於樹。正因子中.云何無耶。  △二答五。初明本有本無皆不須了。 佛言。善男子。若本有者。何須了因。若本無性。了何所了。 【疏】佛答有五重。一明本有本無.皆不須了。  △二舉非果為難。 若尼拘陀中本無麤相。以了因故乃生麤者。何故不生佉陀羅樹。二俱無故。 【疏】若尼拘陀下.二舉非果為難.難於本無。尼拘陀子本無尼拘陀樹麤相者。亦無佉陀羅之麤相.何故不生佉陀羅樹。  經二俱無故者。尼拘陀子中.無尼拘陀樹及無佉陀羅樹也。非果為難者。佉陀樹非是尼拘陀子之果也。  △三難麤應可見。 善男子。若細可不見者。麤應可見。譬如一塵則不可見。多塵和合則應可見。如是子中麤應可見。何以故。是中已有芽莖華果。一一果中有無量子。一一子中有無量樹。是故名麤。有是麤故。故應可見。 【疏】若細下.三難麤應可見。  △四舉幾相為竝。 善男子。若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性而生樹者。眼見是子為火所燒。如是燒性亦應本有。若本有者。樹不應生。 【疏】四舉燒相為並。若樹本有性.後生樹者。亦應本有燒相.後時可燒。子性被燒.不應生樹。  △五更取意破。 若一切法本有生滅。何故先生後滅。不一時耶。以是義故。當知無性。 【疏】五更取意破其先生後滅。文舉一切法生滅一時。且就尼拘陀子生滅一時者.云何先生而後方滅。既生滅一時.遂得先生後滅.亦應先滅後生。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尼拘陀子本無樹性而生樹者。是子何故不出於油。二俱無故。 【疏】第三番問答.舉非因為問。等是無性.何不出油。  何不出油者。既不出油.驗知子有於樹。  △二答。 善男子。如是子中亦能出油。雖本無性。因緣故有。 【疏】次佛答云。亦得出油。壓子汁出.汁即是油。  經因緣故有者。以水土因緣.故生樹。以擣壓因緣.故出油。  △四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何故不名胡麻油耶。 【疏】第四更問。亦應得稱為胡麻油。  △二答。 善男子。非胡麻故。善男子。如火緣生火。水緣生水。雖俱從緣。不能相有。尼拘陀子及胡麻油亦復如是。雖俱從緣。各不相生。尼拘陀子性能治冷。胡麻油者性能治風。善男子。譬如甘蔗因緣。故生石蜜黑蜜。雖俱一緣。色貌各異。石蜜治熱。黑蜜治冷。 【疏】佛答隨緣各異.受名不同。不得名麻油.得名尼拘陀油。眾生佛性亦爾.眾生中有佛性。草木中無佛性.而有草木等性。  草木中無佛性者。夫言佛性徧一切處者。但是一一有情心徧性徧.心具性具.則草木瓦石全是己心.乃云草木有性。非謂一一草木各一佛性.故云草木中無佛性。若不爾者.豈章安疏主不達性徧耶.荊溪治定而無私釋耶。故金剛錍野客領解云。仁所立義.灼然異僕於昔所聞。僕初聞之.乃謂一草一木.一礫一塵.各一佛性.各一因果.具足緣了。若其然者.僕實不忍。何者。草木有生有滅.塵礫隨劫有無。豈唯不能修因得果.亦乃佛性有滅有生。世皆謂此以為無情.故曰無情不應有性。僕乃誤以世所傳習.難仁至理.失之甚矣.過莫大矣。余曰。子何因猶存無情之名。客曰。乃僕重述初迷之見.今亦粗知仁所立理.只是一一有情.心徧性徧.心具性具。猶如虛空.彼彼無礙.彼彼各徧。身土因果.無所增減。故法華云。世間相常住。世間之言.凡聖因果.依正攝盡。請觀今疏及金錍文.所談性徧.足曉指歸。不可纔聞色香俱具.便謂一一草木各具三千。遂不許即色是心.色具即心具之義。乃云非但心具.色亦自具。今問。有情心具.則能隨緣變造十界之事。草木既具.胡不起善作惡.造十界耶。救曰。各具是理.隨緣是事。安得以事難理乎。破曰。若爾.眾生之心則具二造.草木之性但有理造。闕具既異.豈稱理融。是則草木之處.有性無修.具理闕事.但因無果。當知無情成佛之談.剎塵俱說之旨.不輕唯禮眾生之義.今經但明有心作佛之文.一切皆失。若曉心外無境.諸義皆成。各具灼然.己性常徧。凡尋遺教.須認大途。諸文凡云善惡俱理.真妄並融.凡聖無差.色心各具.意令遷善遠惡.反妄歸真.革凡成聖.體色即心耳。豈聞融具.便欲縱惡沉妄.守下凡.滯外境耶。若了其旨.則諸聖設教皎然可識。幸請諸德試為精詳。言或有中.無以人廢。了一心已色香各具.復何疑焉。由心本融.云色香具。而有草木等性者。此約事明性.如藥草冷熱不同也。  △二破因中無果二。初敘意分科。 【疏】師子吼言下.第二破因中無果執。既非外義.唯一番問答。問為三。一領旨。二正難。三結難。  既非外義者。前因中有果.是外道義.故多番問答破之。今此但是佛弟子修行起計.故止一番。  △二領旨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三。初領旨。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其乳中無有酪性。麻無油性。尼拘陀子無有樹性。泥無瓶性。一切眾生無佛性者。如佛上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故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義不然。 【疏】領旨仰非者。領無果之旨.不復致疑。因中既其不得有果.眾生之中亦無佛性。此義可信.眾生即執定無為實。既其定無.不復得言一切有性.故云是義不然。不然者.豈非執無。  △二正難二。初分科。 【疏】何以故下.第二正難。又二。先難.次答。初文凡作七番。一據業行。二據斷善。三據發心。四據退轉不退轉。五據修萬行六度。六據退萬行。七據僧寶。  △二初就下。隨釋七。初據業行。 何以故。人天無性。以無性故。人可作天。天可作人。以業緣故。不以性故。菩薩摩訶薩以業緣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初就行業為難者。人天無性.但有業緣。五戒得人.十善得天。天得作人.人得作天。菩薩亦爾。但以業緣而得成佛.非謂佛性。  △二據斷善。 若諸眾生有佛性者。何因緣故。一闡提等斷諸善根。墮於地獄。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提等不應能斷。若可斷者。云何得言佛性是常。若非常者。不名佛性。 【疏】次就斷善作難者。若眾生有性善.不可斷墮於地獄。以佛性力.應止地獄。夫佛性是常.常何可斷。既斷於善.即知無常。若無常者.則無佛性。  △三據發心。 若諸眾生有佛性者。何故名為初發心耶。 【疏】三據初發心難者。若本有性.應本發心。心既始發.知本無性。又佛性無發.發則非性。  三據下.進退作難。初約佛性發心俱是善法.既本有性.則已發心.何須今發。次又佛下.明佛性是理是常.發心是事是無常。故云發則非性。  △四據退不退。 云何而言是毘跋致。阿毘跋致。毘跋致者。當知是人無有佛性。 【疏】四據退不退為難者。若本有性.不應毘跋致.只應阿毘跋致。唯應不退.不應有退。既其有退.知無佛性。  △五據修萬行六度。 世尊。菩薩摩訶薩一心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慈大悲。見生老死煩惱過患。觀大涅槃無生老死。煩惱諸過。信於三寶及業果報。受持禁戒。如是等法名為佛性。若離是法有佛性者。何須是法而作因緣。世尊。如乳不假緣必當成酪。生酥不爾。要待因緣。所謂人功水瓶攢繩。眾生亦爾。有佛性者。應離因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五據萬行難者。若本有性。何須萬行。修萬行者。知無佛性。  △六據退萬行。 若定有者。行人何故見三惡苦。生老病死。而生退心。亦不須修六波羅蜜。即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乳非緣而得成酪。然非不因六波羅蜜。而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當知眾生悉無佛性。 【疏】六據退萬行為難者。佛性是常.何得有退。既見三惡而有退者.知無佛性。  △七據僧寶。 如佛上說僧寶是常。如其常者。則非無常。非無常者。云何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僧若常者。云何復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七據三寶為難者。如佛所說三寶是常。僧既是常.只應常住。何得進修.令後成佛。進修則無常.無常故無性。何故云一切眾生悉有。  △三結難。 世尊。若使眾生從本已來無菩提心。亦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方有者。眾生佛性亦應如是本無後有。以是義故。一切眾生應無佛性。  經世尊若使下.第三結難也。經無菩提心者。明本無因心.亦無阿耨多羅。明本無果心.故將例性以結難辭。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佛言下.正答七難.但不次第。第一答第一業行問。第二答第三發心問。第三答第六退轉萬行問。第四答第二斷善問。第五答第五萬行問。第六答第七僧寶問。第七答第四退不退問。  △二此答下。隨釋七。初答第一業行。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知佛性之義。為眾生故。作如是問。一切眾生實有佛性。 【疏】此答第一問。止有八字.具答問意。舉人天由業.不關佛性。亦應由業致佛.不關佛性。佛答人天不須佛性.只由於業.致有往反.不關佛性。佛性常故.作佛亦常。知有佛性。  止有八字者。即經云一切眾生實有佛性。人天不須佛性者。若只求人天.但唯世善.不用知性。求佛果者.必在知性。以知性故.則無往反。既無往反.則得常住。  △二答第三發心二。初牒問。 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不應言有初發心者。 【疏】汝言下.第二超答第三發心。先牒問。  △二正答。 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無常。佛性常故。 【疏】次正答。  經心是無常者。然心雖依性發.發未稱性.故屬無常。止觀大意曰。不變隨緣名心.隨緣不變名性。隨緣故無常.不變故常住。  △三答第六退行。 汝言何故有退心者。實無退心。心若有退。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遲得故。名之為退。 【疏】汝言何故有退下.第三超答第六退轉萬行.明實無退。只是遲得.謂之為退。而不答萬行.為下答可酬之。  △四答第二斷善。 此菩提心實非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斷於善根墮地獄故。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提輩則不得名一闡提也。菩提之心亦不得名為無常也。是故定知菩提之心。實非佛性。 【疏】此菩提心實非佛性下.第四追答第二斷善問.明菩提心非佛性。闡提不發菩提心.而佛性不斷。  △五答第五萬行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汝言下.第五答第五萬行之問。為二。一正答.二更取意難。  △二前無下。隨釋二。初正答。 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不應假緣。如乳成酪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言五緣成於生酥。當知佛性亦復如是。譬如眾石有金有銀有銅有鐵。俱稟四大一名一實。而其所出各各不同。要假眾因緣。眾生福德。爐冶人功。然後出生。是故當知本無金性。眾生佛性不名為佛。以諸功德因緣和合。得見佛性。然後得佛。  經五緣成者。牒前難中.生酥要得因緣.所謂人功水瓶鑽繩.方成酥也。經鑪冶.餘者切。說文。冶.銷也。三蒼。冶.銷鑠也。遭熱即流.遇冷即合。與氷同意.故字從冰。  △二更取意難。 汝言眾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見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以諸因緣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義故。我說二因。正因緣因。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提心。以二因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疏】前無此言。一解云。前應有此問.翻者脫落。二解云。本無此問.直是取意。  前無此言者。謂無眾生佛性.何故不見之言也。直是取意者。佛知師子難辭之下有此難意.故今牒之。經緣因者發菩提心者。若作三因分之.發心屬了.加行名緣。今合三為二.則發心加行同能資發正因.所以合受緣稱。以例諸文.其意自曉。  △六答第七僧寶四。初二種和合。 善男子。汝言僧常一切眾生無佛性者。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有二。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義和合。世和合者名聲聞僧。義和合者名菩薩僧。世僧無常。佛性是常。如佛性常。義僧亦爾。 【疏】善男子汝言僧寶下.第六答第七問.有四復次。初有二種和合。次十二部經和合。三十二因緣和合。四諸佛和合。皆明僧常。乃是一體之僧.非今事僧。  △二十二部經和合。 復次有僧謂法和合。法和合者謂十二部經。十二部經常。是故我說法僧是常。  △三十二因緣和合。 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者名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中亦有佛性。十二因緣常。佛性亦爾。是故我說僧有佛性。  △四諸佛和合。 又復僧者。諸佛和合。是故我說僧有佛性。  經諸佛和合者。理與真如法界和.事與十界眾生和。彼彼互融.名諸佛和合。  △七答第四退不退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下.第七追答第四退不退問。文為二。先牒問誡聽.次正答。  △二其難下。隨釋二。初牒問誡聽。 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云何有退有不退者。諦聽諦聽。我當為汝分別解說。 【疏】其難云。若有佛性.豈合跋致阿跋致異。  △二正答二。初分科述意。 【疏】答文為四。一明退轉行。二明不退願。三雙明退不退兩人。四重明不退行。佛答意者。不關佛性有退不退.只由志願彊弱不同.致退不退。雖退非失.遲得名退。初論退行又為四。一明十三法。二明六法。三明五法。四明二法。  △二初十下。隨文釋義四。初明退轉行四。初十三法。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三法則便退轉。何等十三。一者心不信。二者不作心。三者疑心。四者悋惜身財。五者於涅槃中生大怖畏。云何乃令眾生永滅。六者心不堪忍。七者心不調柔。八者愁惱。九者不樂。十者放逸。十一者自輕己身。十二者自見煩惱無能壞者。十三者不樂進趣菩提之法。善男子。是名十三法。令諸菩薩退轉菩提。 【疏】初十三法。如文。  經不作心者。無菩提志願及行也。經疑心者。疑自為有佛性為無佛性.疑涅槃為有為無等。經恡惜身財者。如前若聞入地獄.經無量劫方得菩提.亦不為善等。今聞此說.起懈退心。經於涅槃(至)永滅者.示有退之人。謂言涅槃.令一切眾生永入滅度.名為涅槃。所以生於怖畏.不意涅槃是永不滅之法。經心不堪忍者。不能堪忍修習故。經心不調柔者。或樂人天.或樂二乘.或樂出假.皆是不調柔心。餘例可知。經自輕己身者。不自信己身有佛性。  △二六法二。初事釋。 復有六法壞菩提心。何等為六。一者悋法。二者於諸眾生起不善心。三者親近惡友。四者不勤精進。五者自大憍慢。六者營務世業。如是六法則能破壞菩提之心。善男子。有人得聞諸佛世尊是人天師。於眾生中最上無比。勝於聲聞辟支佛等。法眼明了。見法無礙。能度眾生於大苦海。聞已即復發大誓願。如其世間有如是人。我亦當得。以是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復為他之所教誨。發菩提心。或聞菩薩阿僧祇劫修行苦行。然後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聞已思惟。我今不堪如是苦行。云何能得。是故有退。 【疏】次六法中有營世務者。出家學道.經營俗法.巨有所妨。言俗法者.真修之外皆名為俗。春秋中.臧文仲有三不仁。使妾編蒲席賣.為外邦所彈曰。汝國之大夫失德.與百姓爭利。俗人尚誡貪.況驅馳耕販.必應休道。設使彈呵.何足以言。  巨有所妨者。大妨於道也。真修之外等者。三學之外.至於文辭讚詠.咸名俗務。若準下觀解.則圓修之外.偏小之學悉俗務也。三不仁者。春秋左氏傳曰。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展禽.柳下惠。文仲知柳下惠之賢而使在下位)。廢六關(塞關揚關之屬。凡六關.所以禁絕未遊而廢之)。妾織蒲(家人販席.言其與民爭利)。三不仁也。作虛器(居蔡山櫛藻梲也。有其器無其位.故曰虗)。縱逆祀(聽夏父躋僖公)。祀爰居(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外。文仲以為神.國人祀也)。三不知也。疏云被異邦彈之等者。左氏及公羊穀三梁傳.俱無此說。但明文仲為仲尼所貶.不云異邦彈之。而此言者.蓋疏主出仲尼所貶之意耳。然此雖指三不仁.意取販賣一事以誡僧也。俗人下.舉况也。文仲俗士.食祿於君.而事販賣.貪求財利.尚為君子所譏。况物外真僧.本期出離.而乃驅役馳騁.耕種販賣。違佛之制.妨道之愆.其可知也。尚應下.與俗對辨過失重輕。據前經說.僧有違戒.佛勅國王種種苦治。乃至第一卷中.明令罷道還俗等。豈但如春秋中彈貶而已.故云何足及言。是知販賣之失.於僧彌重.於俗尚輕。以此事人多喜犯.故疏主於六事中委細釋出。  △二又句下。觀解二。初疏主正解。 【疏】又句句應論觀慧。文煩不書.得意自在。夫觀解者。非但執耒運斤.名為俗務。坐馳五塵六欲.即是世務。又專念空無相願.亦是世務。又念蒼生途炭.慈悲慰拔.亦是世務。  得意自在者。若了三觀一心.無所不統。則於前經文.凡明事相法相之處.悉當懸覽.反照自心.使無封文滯事之愆.知依解起行之旨矣。執耒運斤者。耒耜.田器也。斤.斧也。坐馳者。莊周貴坐忘遺照.故曰坐馳無益。言坐忘遺照者。若能知天之所為者.能會其物理.體其變化.靜坐而忘其事.棄遺所照之物.任其自然之真理。不以他事係繫心.端然懸寂。如此者乃能知天地之所為.言天之道亦如此也。此坐忘等語.出莊子大宗師篇。今以凡夫心緣五塵.未嘗暫息.故曰坐馳。若能體塵即空.名坐忘也。自坐馳已下.是簡出五乘九界.悉名世務。五塵六欲是人天乘.亦是六道六界。又專念下.是聲聞緣覺乘。又念蒼生下.是菩薩乘。總前是五乘九法界也。 【疏】若能無念.念於無念.非念非無念。一心中覺.方非世務。  若能下.明修一心三觀.名為佛乘。是佛法界.方名出俗.不壞道心。若能無念者.明三諦俱亡。念於無念等者。明三諦俱照.念是假.無念是空.非念非無念是中。  △二治者述意。 【疏】私謂。如大師釋經.句句之中依文消竟.即句句觀解。於文非要.但為法行者隨語起觀.故處處明之。  私謂下.治者述疏中少明觀心之意。句句觀解者。如法華疏等。於文非要者.於消釋文義非要也。但為下.使隨聞一句.攝事成理.即聞而修。故妙玄明一家釋義.凡伏二人。一約事釋.為伏文字法師。二約觀釋.為伏坐禪人。然疏主既云得意自在.是則今疏觀心一科.無文有義。況復至解世務.委而明之。及前釋通序中.文亦略示。若爾.復成有文有義。以一例諸.一部可曉。  △三五法。 善男子。復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為五。一者樂在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師過罪。四者常樂處在生死。五者不喜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是名五法退菩提心。  △四二法。 復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為二。一者貪樂五欲。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寶。以如是等眾因緣故。退菩提心。  △二明不退願二。初他解。 云何復名不退之心。有人聞佛能度眾生生老病死。不從師諮。自然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菩提道是可得者。我當修習必令得之。以是因緣發菩提心。所作功德若多若少。悉以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誓願。願我常得親近諸佛及佛弟子。常聞深法。五情完具。若遇苦難。不失是心。復願諸佛及佛弟子。常於我所生歡喜心。具五善根。若諸眾生斫伐我身。斬截手足。頭目支節。當於是人生大慈心。深自喜慶。如是諸人為我增長菩提因緣。若無是者。我當何緣而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發是願。莫令我得無根二根。女人之身。不繫屬人。不遭惡主。不屬惡王。不生惡國。若得好身。種姓真正。多饒財寶。不生憍慢。令我常聞十二部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若為眾生有所演說。願令受者敬信無疑。常於我所不生惡心。寧當少聞多解義味。不願多聞於義不了。願作心師。不師於心。身口意業不與惡交。能施一切眾生安樂。身戒心慧不動如山。為欲受持無上正法。於身命財不生慳。不淨之物不為福業。正命自活。心無邪諂。受恩常念小恩大報。善知世中所有事藝。善解眾生方俗之言。讀誦書寫十二部經。不生懈怠懶墮之心。若諸眾生不樂聽聞。方便引接令彼樂聞。言常柔軟。口不宣惡。不和合眾能令和合。有憂怖者令離憂怖。饑饉之世令得豐足。疫病之世作大醫王。病藥所須財寶自在。令疾病者悉得除愈。刀兵之劫有大力勢。斷其殘害令無遺餘。能斷眾生種種怖畏。所謂死畏。閉繫打擲。水火王賊。貧窮破戒。惡名惡道。如是等畏悉當斷之。父母師長深生恭敬。怨憎之中生大慈心。常修六念。空三昧門。十二因緣生滅等觀。出息入息。天行梵行。及以聖行。金剛三昧。首楞嚴定。無三寶處。令我自得寂靜之心。若其身心受大苦時。莫失無上菩提之心。莫以聲聞辟支佛心而生知足。無三寶處。常在外道法中出家。為破邪見。不習其道。得法自在。得心自在。於有為法了了見過。令我怖畏二乘道果。如惜命者怖畏捨身。為眾生故樂處三惡。如諸眾生樂忉利天。為一一人於無量劫受地獄苦。心不生悔。見他得利。不生嫉心。常生歡喜。如自得樂。若值三寶。當以衣服。飲食臥具。房舍醫藥。燈明華香。伎樂幡蓋。七寶供養。若受佛戒。堅固護持。終不生於毀犯之想。若聞菩薩難行苦行。其心歡喜。不生悔恨。自識往世宿命之事。終不造作貪瞋癡業。不為果報而集因緣。於現在樂不生貪著。善男子。若有能發如是願者。是名菩薩終不退失菩提之心。亦名施主。能見如來。明了佛性。能調眾生度脫生死。善能護持無上正法。能得具足六波羅蜜。善男子。以是義故。不退之心不名佛性。 【疏】二云何下.第二明不退之願。願作心師有二解。一云。只是前後兩心。前心起惡.後心隨流者.此非心師。前心起惡.後心能止.是則心師。二解。以假人制心.不隨心作。所作假人.人是心師。  此非心師者。以後心隨前惡心.則是後心為前心所教。乃成弟子.師於前心也。後心能止者。知前心之過.改惡為善.則前心是所教弟子.後心是能教之師.名曰心師。以假人制心者。妄心內動.由人制伏也。不隨心作者。以制伏故.不隨惡心.造身口業。制心在人.則人為心師。此不約他人.但約自己。  △二今解。 【疏】今明太近。上文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心緣於法.法為心師.深淺自在。  心緣於法者。心謂能觀之智.法謂所觀之理。制心依理.理為心師。始從名字.終乎究竟.悉有心師義.故云深淺自在。又淺依他解.深依今釋。義並無妨.故云自在。  △三雙明退不退兩人二。初譬。 善男子。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言諸眾生無有佛性。譬如二人俱聞他方有七寶山。山有清泉。其味甘美。有能到者。永斷貧窮。服其水者增壽萬歲。唯路懸遠。嶮阻多難。時彼二人俱欲共往。一人莊嚴種種行具。一則空往。無所齎持。相與前進。路逢一人。多齎寶貨。七珍具足。二人便前問言。仁者。彼土實有七寶山耶。其人答言。實有不虛。我已獲寶。飲服其水。唯患路險。多有盜賊。沙礫棘刺。乏於水草。往者千萬。達者甚少。聞是事已。一人即悔。尋作是言。路既懸遠。艱難非一。往者無量。達者無幾。而我云何當能到彼。我今產業粗自供足。若涉斯路或失身命。身命不全。長壽安在。一人復言。有人能過。我亦能過。若得果達。則得如願。採取珍寶。飲服甘水。如其不達。以死為期。是時二人。一則悔退。一則前進。到彼山所多獲財寶。如願服水。多齎所有。還其所止。奉養父母。供給宗親。時悔還者見是事已。心復生熱。彼去已還。我何為住。即便莊嚴。涉路而去。 【疏】善男子不可以下.第三雙明退不退。兩人正酬其問。有譬.有合。如文。  經涉路而去者。即前遲得.名退人也。  △二合。 七寶山者喻大涅槃。甘味之水喻於佛性。其二人者喻二菩薩初發心者。險惡道者喻於生死。所逢人者喻佛世尊。有盜賊者喻於四魔。沙礫棘刺喻諸煩惱。無水草者喻不修習菩提之道。一人還者喻退轉菩薩。其直往者喻不退菩薩。善男子。眾生佛性常住不變。猶彼嶮道。不可說言人悔還故令道無常。佛性亦爾。善男子。菩提道中終無退者。善男子。如向悔者。見其先伴獲寶而還。勢力自在。供養父母。給足宗親。多受安樂。見是事已。心中生熱。即復莊嚴復道還去。不惜身命。堪忍眾難。遂便到彼七寶山中。退轉菩薩亦復如是。善男子。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經中說一切眾生乃至五逆。犯四重禁。及一闡提。悉有佛性。  △四重明不退行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云何菩薩有退不退。 【疏】師子吼下.第四重明不退之行。先問。  不退之行者。位.行.念.三不退也。  △二答。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習如來三十二相業因緣者。得名不退。得名菩薩摩訶薩。名不動轉。名為憐憫一切眾生。名勝一切聲聞緣覺。名阿毘跋致。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持戒不動。施心不移。安住實語如須彌山。以是業緣。得足下平。如奩底相。若菩薩摩訶薩於父母和上師長。乃至畜生。以如法財。供養供給。以是業緣。得成足下千輻輪相。若菩薩摩訶薩不殺不盜。於父母師長常生歡喜。以是業緣得成三相。一手指纖長。二足跟長。三其身方直。如是三相。同一業緣。若菩薩摩訶薩修四攝法。攝取眾生。以是業緣。得網縵指。如白鵝王。若菩薩摩訶薩父母師長若病苦時。自手洗拭。捉持按摩。以是業緣。得手足軟。若菩薩摩訶薩持戒聞法。惠施無厭。以是業緣。得節踝傭滿。身毛上靡。若菩薩摩訶薩專心聽法。演說正教。以是業緣。得鹿王膞。若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不生害心。飲食知足。常樂惠施。瞻病給藥。以是業緣。其身圓滿。如尼拘陀樹。立手過膝。頂有肉髻無見頂相。若菩薩摩訶薩見怖畏者。為作救護。見裸跣者。施與衣服。以是業緣。得陰藏相。若菩薩摩訶薩親近智者。遠離愚人。善喜問答。掃治行路。以是業緣。皮膚細軟。身毛右旋。若菩薩摩訶薩常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香華。燈明施人。以是業緣。得身金色。常光明曜。若菩薩摩訶薩行施之時。所珍之物能捨不悋。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以是業緣。得七處滿相。若菩薩摩訶薩布施之時。心不生疑。以是業緣。得柔軟聲。若菩薩摩訶薩如法求財。以用布施。以是業緣。得缺骨充滿。師子上身。臂肘傭纖。若菩薩摩訶薩遠離兩舌惡口恚心。以是業緣。得四十齒白淨齊密。若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修大慈悲。以是業緣。得二牙相。若菩薩摩訶薩常作是願。有來求者隨意給與。以是業緣。得師子頰。若菩薩摩訶薩隨諸眾生所須飲食。悉皆與之。以是業緣。得味中上味。若菩薩摩訶薩自修十善。兼以化人。以是業緣。得廣長舌。若菩薩摩訶薩不訟彼短。不謗正法。以是業緣。得梵音聲。若菩薩摩訶薩見諸怨憎。生於喜心。以是業緣。得目睫紺色。若菩薩摩訶薩不隱他德。稱揚其善。以是業緣。得白毫相。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習如是三十二相業因緣時。則得不退菩提之心。 【疏】次答。通論六度.皆是不退之行。今趣舉三十二相業。約求佛心便。上文明百福成一相。今文或一業成一相.或多業得多相。此就相似因果為語。一業一相.多業多相.示因果不差。佛實有四牙.而文但二牙者。二牙大.二牙白。兩白為一.兩大為一。故言二牙。又一解。若論牙則有四.若論邊則有二。今明二邊牙.故言二牙。  經奩底.力占反。蒼頡篇。盛鏡器也。經傭滿.勅龍反。爾雅。傭.均也.齊等也。經文作傭.俗字也。經身毛上靡。靡.偃也。經七處滿者。大品經云。兩手.兩足.兩肩.及項也。經缺骨充滿者。即項下橫骨.繞項至咽喉處二寸.強曲凹下.如盆緣缺.名缺盆骨。求佛心便者.三十二相正是佛果所得故。然相好無別.但由四教觀慧淺深.故成四別。三藏可知。達相本空.通教。達相即假.別教。達相即中.雙遮雙照.圓教。八十種好.經文不釋。廣如大論及法界次第。然相之與好.同是色法.但相總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好嚴於相.令人愛樂欲親近也。既相好相須.故知經文存略。  △三結歎佛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可思議。諸佛境界。業果佛性。亦不可思議。何以故。如是四法皆悉是常。以是常故不可思議。一切眾生煩惱覆障。故名為常。斷常煩惱。故名無常。若言一切眾生常者。何故修習八聖道分為斷眾苦。眾苦若斷則名無常。所受之樂則名為常。是故我言一切眾生煩惱覆障。不見佛性。以不見故不得涅槃。 【疏】善男子一切眾生下.第三結歎佛性。此文具五種佛性。眾生即正因。諸佛境界.即果性果果性。業果即了因。佛性即境界性。又一解。眾生是正因。諸佛境界是境界性。業是了因性。果是果性果果性。後佛性是總結章耳。又一解。一切眾生明凡夫。諸佛明聖人。業即是因性因因性。果即是果性果果性。佛性即正因性。  業果即了因性者。了因觀智.是非有漏非無漏之業。此業能招菩提之果.故云業果。正指能招之業.故屬了因。 【疏】下總結四法.即指此為四。皆稱不可思議者.不可以定相取。即一性是五性.五性即一性。非一五性.而一五性。不縱橫.不並別。如是乃名不可思議。  下總結四法者。即經云如是四法。是總結上文也。 【疏】若得此意.望上兩番破義。無性即有性.有性即無性。非有性非無性.而有性而無性。即是非內非外。雖非內外.而不失壞。名諸眾生悉有佛性。若失此意.全非祕藏之宗。文理抗行.焉釋涅槃。  兩番破義者。一破因中有果。二破因中無果。無性即有性下.以有無互融.即三諦理.故不可作有無定執。一切眾生皆有此性.故云悉有佛性。文理抗行者。既失圓融之理.意欲消秘藏之宗教。是則次第之理.不應秘藏之文。秘藏之文.豈詮次第之理。抗行之誚.胡以逃之。 【疏】文云四法者。眾生.諸佛.境界.業果.是為四法。文云眾生煩惱覆障故常者。只名此為常.以其煩惱起故是常。又一解云。只眾生中有佛性之理.是故名常。今謂此解淺近.常義亦不成。眾生煩惱障覆即是常者。眾生是生死.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既言即是.寧不是常。  以煩惱起故是常者。煩惱是妄.常是真理。即妄而真.故惑起處.當體真常。此謂煩惱即菩提也。此解淺近者。以直指佛性為常.此則偏指於真.不能達妄即真.何殊別義.故云淺近。以所覆佛性雖是常住.而能覆煩惱.還是無常.故云常義不成。眾生下.正示常義.此則廣上初解耳。 【疏】問。果果了因萬善.如何是常。一解云。能了佛性.故云是常。今謂此不然。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常。明文在茲.何勞餘解。不可思議故常.此是圓義。無常覆障.破無常已.得受樂故。此是別義(云云)。  如何是常者。正因屬理.容可為常。且果及果果.是果上所得。緣了是因中修成.悉是本無今有.無常之法.何得五性俱常住耶。萬善即緣因.能了佛性者。意謂因中了正因佛性.故有緣了二性。果上了正因佛性.故有果及果果性。所以因果並常。然此解雖優.而但云了佛性.則能了所了.理事宛然。既不明理事互融.因果不二.尚是可思可議之法.故云今謂不然也。不思議故常者。則能所.因果.事理.俱不二也。此是別義者。地前以無常為能覆.常理為所覆。破九界二邊之無常.登地分顯佛界中道之常住.即別教也。前第二解云。眾生中佛性是常。但得此義。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六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七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六。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三(會疏卷第二十七)  △三明縛解二。初敘意分科。 【疏】師子吼品之三。起卷。第三明縛解。眾生雖有佛性.為惑所覆.不能得見。須修萬行.解生惑盡.佛性理彰.故明縛解。文有五番問答。初問答中.初問為二。  眾生雖有佛性者。前卷廣破因中有果無果.為建立眾生悉有佛性竟。眾生以何因緣而得見之。故次明於縛解。迷故縛.悟故解。  △二先領下。隨文正釋五。初番二。初問二。初領旨唱無。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有二種因。一正因。二緣因。以是二因。應無縛解。 【疏】先領旨唱無。  △二生滅為難三。初法。 是五陰者。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縛誰解。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此陰自滅。不至彼陰。雖不至彼。能生彼陰。 【疏】次是五陰下.生滅為難。若正性不生不滅.故無縛解。緣性念念不住.又無縛解。此惑體性即起即滅.云何此惑能縛眾生。既其無縛.即亦無解。有法.有譬.有合。  此惑體性者。惑即依五陰所起也。而其體性.念念不住.故云即起即滅。  △二譬。 如因子生芽。子不至芽。雖不至芽而能生芽。  △三合。 眾生亦爾。云何縛解。  經眾生亦爾云何縛解者。眾生即前五陰.念念生滅.以攬陰成生。故前法云陰.此合云生.亦是互現。既前滅後生.生已復滅。云何此陰.能縛眾生。又縛故有解.本既無縛.對誰說解。故云云何縛解。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為二。初誡許.次正答。又二。初明縛.後明解。就初縛為三。一死陰。二中陰。三生陰。就初死陰中三。有法.譬.合。  △二初法下。隨釋二。初誡聽。 善男子。諦聽諦聽。我當為汝分別解說。  △二正答二。初縛三。初死陰三。初法。 善男子。如人捨命受大苦時。宗親圍繞。號哭懊惱。其人惶怖。莫知依救。雖有五情。無所覺知。肢節戰動。不能自持。身體虛冷。煖氣欲盡。見先所修善惡報相。 【疏】初法。如文。  經雖有五情無覺知者。以五情將謝.勢分羸弱.故無覺知。  △二譬。 善男子。如日垂沒山陵。堆阜影現東移。理無西逝。 【疏】次譬中云日既西沒.雖殘光東照.終不歸東。人命將盡.雖有餘氣.終不更生。此陰滅已.彼陰續生。此乃即死明生。  經理無西逝者。日既沒西.則反照於東。故山陵等影但得東移.終不西去。日沒喻此陰滅.東移喻彼陰生。疏云終不歸東.且約日說。以山影東移.經語顯故.故疏不釋。此乃即死明生者。此取合文.成於譬意。  △三合二。初正合。 眾生業果亦復如是。此陰滅時。彼陰續生。 【疏】眾生下.合。又二。先正合。  △二更引譬。 如燈生闇滅。燈滅闇生。 【疏】次如燈生闇滅.重更引譬。  △二中陰二。初分科。 【疏】次如蠟印印泥下.第二明中陰。又二。先譬.後合。  △二隨釋二。初譬二。初正釋。 善男子。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而是蠟印不變在泥。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 【疏】蠟譬死陰.泥譬中陰。印滅文成者。譬死陰若滅.中陰即起。文非泥出者.此身非是中陰所出。又非無因.亦不餘來。藉於死陰.而得現也。不可求其處所.但因緣故有。  此身非是中陰所出者。此身即指中陰身也。謂中陰之身.非是中陰自有.由於死陰因緣故有。經文非泥出者。文由蠟印故。經不餘處來者。亦由泥蠟和合.而有文現故。  △二問下。料簡二。初問。 【疏】問。亦有不受中陰者不。  △二答二。初通有。 【疏】答。通論皆受。如大理獄責定行刑。中陰亦爾。覈定善惡.惡墜善升。  如大理獄者。即九寺中.大理寺也。齊職儀曰。大理.古官也。唐虞以皐陶作士.即大理官也。初秦置廷尉。應劭曰。古官兵獄官多以尉稱。尉者罻也。言以兵獄.羅罻奸非也。古之聽訟.必質於朝廷。與眾共之.故曰廷罻。漢因之。景帝改曰大理。此以世之獄官類於中陰.定斷善惡.方可受生。又善惡過去已定.至中陰時.但是責定其事。或云住中陰.或經七日.或經多日。多日義強.為受胎因緣難會故。  △二別無。 【疏】若有別從猛利善惡.如五逆者徑墜.十善者徑昇。鉾離手.遂到彼方。則不論中陰。  逕墜逕昇者。直捨此身.便受生陰.不經中陰也。以現起善惡猛利故。準此。生淨土人不經中陰。攢鉾者。麤官反。  △二合二。初分科。 【疏】現在陰滅下.第二合譬。初正合.次二眼三食。初又二。初正合.次舉譬帖合。  △二二料下。隨釋二。初正合二。初正合。 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  △二舉譬貼合。 如印印泥。印壞文成。名雖無差而時節各異。  △二料簡二眼三食。 是故我說中陰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是中陰中有三種食。一思食。二觸食。三意食。中陰二種。一善業果。二惡業果。因善業故得善覺觀。因惡業故得惡覺觀。 【疏】二料簡二眼三食者。自無揣食。既是改報.寧得有飯而揣。既有想陰.則有思食。有身故則有觸食。以有意故則有識食。俱舍中廣明中陰等。古人有四食章等.於此非要。  揣食.揣音團。古人有四食章者。古人章疏.解經至此.出四食章門也。於此非要者。今經因說中陰.略簡四食。若也廣明.非經綱要。然食以資益為義.中陰身得住.由茲三食。若欲略知四食體狀者.如成實所明.餅果飯食等名揣食。思求揣食.令命不絕.名思食。冷暖等觸.名觸食。心識持身.令不滅壞.名為識食。若依毗曇.一切色法持身不壞.悉名揣食。心數法中.思為思食.觸為觸食.六識心王名為識食。此經所說多同毗曇。今從多說.中陰但有三食。理實於中.亦有揣食。如雜心論云。如人中陰.還食人中所食香氣也。但現陰麤故.多藉揣食。中陰細故.多藉三食耳。  △三生陰。 父母交會判合之時。隨業因緣。向受生處。於母生愛。於父生瞋。父精出時。謂是己有。見已心悅而生歡喜。以是三種煩惱因緣。中陰陰壞。生後五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生時諸根有具不具。具者見色。則生於貪。生於貪故。則名為愛。狂故生貪。是名無明。貪愛無明二因緣故。所見境界皆悉顛倒。無常見常。無我見我。無樂見樂。無淨見淨。以四倒故作善惡行。煩惱作業。業作煩惱。是名繫縛。以是義故。名五陰生。 【疏】父母交會下.第三明生陰。通論六道並有生陰.且就人道。初明起三煩惱.次明具四顛倒.所以為縛。不得難言.念念滅故.故無有縛。三煩惱者。一愛。二瞋。三謂己有。此是我見.亦即是癡。  經判合者。得偏而合曰判.如前記。經於母生愛者。男子受生.於母生愛.於父生嗔。見父是其競色。女人受生.於父生愛.於母生嗔。此是我見者。父精出時.謂是我有.故屬我見。  △二解。 是人若得親近於佛及佛弟子諸善知識。便得聞受十二部經。以聞法故。觀善境界。觀善境界故。得大智慧。大智慧者名正知見。得知見故。於生死中而生悔心。生悔心故。不生歡樂。不生歡樂故。能破貪心。破貪心故。修八聖道。修八聖道故。得無生死。無生死故。名得解脫。如火不遇薪。名之為滅。滅生死故。名為滅度。以是義故。名五陰滅。 【疏】是人若得下.第二明解。又四。初明近聽思行。皆如文。  近聽思行者。次第尋經可見。  △二番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空中無刺下.第二番。先問後答。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逆喻。 師子吼言。空中無刺。云何言拔。 【疏】初問又二。初作逆喻.舉空中無刺。  空中無刺者。生死五陰本空.無煩惱刺。云何令修聖道斷之。  △二舉陰無繫者。 陰無繫者。云何繫縛。 【疏】後舉陰無繫者云何繫縛。上德王云心本無貪.云何貪欲能繫於心。即是此義。  △二答二。初法。 佛言。善男子。以煩惱鎖繫縛五陰。離五陰已。無別煩惱。離煩惱已。無別五陰。 【疏】答為二。謂法.譬。初法者。就理為論.謂縛故不斷.壞故不常。不斷不常.非縛非解。若未達斯理.即有縛解。  △二譬。 善男子。如柱持屋。離屋無柱。離柱無屋。眾生五陰亦復如是。有煩惱故名為繫縛。無煩惱故名為解脫。善男子。如拳合掌。繫縛等三。合散生滅。更無別法。眾生五陰亦復如是。有煩惱故名為繫縛。無煩惱故名為解脫。善男子。如說名色繫縛眾生。名色若滅則無眾生。離名色已。無別眾生。離眾生已。無別名色。亦名名色繫縛眾生。亦名眾生繫縛名色。 【疏】舉屋舉拳。約掌合時論縛.掌離時論開。本不合時.論不縛不開。繫縛等三.即此意也。縛即論假.脫即論真.不縛不脫即論中道。乃是三諦相即之相。  繫縛等三即此意也者。此釋經云等三.只是縛.開.不縛不開之三也。舉此三種.以喻三諦。經合散生滅者。合生即縛.散滅即開。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如眼不自見。指不自觸。刀不自割。受不自受。云何如來說言名色繫縛名色。何以故。言名色者即是眾生。言眾生者即是名色。若言名色繫縛眾生。即是名色繫縛名色。 【疏】師子吼言如眼下。第三番。先問次答。此問躡前答文作難。前云名色縛眾生.眾生縛名色。名色只是眾生.云何自縛。如刀不自割.故後復難。若其眾生只是名色者.還是名色縛於名色.云何名色能縛眾生。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二手合時。更無異法而來合也。名之與色亦復如是。以是義故。我言名色繫縛眾生。若離名色則得解脫。是故我言眾生解脫。 【疏】答如文。  △四番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若有名色是繫縛下.第四番問答。問如文。答中有法.譬.合。  △二初法下。隨釋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若有名色是繫縛者。諸阿羅漢未離名色。亦應繫縛。  △二答三。初法。 善男子。解脫二種。一子斷。二果斷。言子斷者。名斷煩惱。阿羅漢等已斷煩惱。眾結爛壞。是故子結不能繫縛。未斷果故。名果繫縛。諸阿羅漢不見佛性。以不見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可言果繫。不得說言名色繫縛。 【疏】初法說中.羅漢子爛故無縛.報在故有縛。而言未見佛性者。大乘望之.子果俱縛。小乘不爾。  大乘望之.子果俱縛者。既未見佛性.則無明全在.界外子縛也。小乘不爾者.已斷煩惱子縛故。  △二譬。 善男子。譬如然燈。油未盡時。明則不滅。油若盡者。滅則無疑。 【疏】次譬合。如文。  △三合。 善男子。所言油者喻諸煩惱。燈喻眾生。一切眾生煩惱油故。不入涅槃。若得斷者。則入涅槃。  △五番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燈之與油下.第五番.亦先問次答。  △二隨釋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燈之與油二性各異。眾生煩惱則不如是。眾生即是煩惱。煩惱即是眾生。眾生名五陰。五陰名眾生。五陰名煩惱。煩惱名五陰。云何如來喻之於燈。 【疏】初問意者。佛前言燈喻眾生.油喻煩惱.今難此語有兩解。一云。燈覽眾法.明油器等共成一燈。明名燈明.器名燈器。二云。明與油異.正取明為燈。燈是火性.油是濕性。正取後意為難。燈之與油二性各異.眾生煩惱本來不異。云何為喻。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初舉八喻.後合燈喻。八喻為二。初列章.次解釋。  △二從小下。隨釋二。初舉八喻二。初列章。 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種。一順喻。二逆喻。三現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後喻。七先後喻。八徧喻。  △二解釋。 云何順喻。如經中說。天降大雨。溝瀆皆滿。溝瀆滿故小坑滿。小坑滿故大坑滿。大坑滿故小泉滿。小泉滿故大泉滿。大泉滿故小池滿。小池滿故大池滿。大池滿故小河滿。小河滿故大河滿。大河滿故大海滿。如來法雨亦復如是。眾生戒滿。戒滿足故。不悔心滿。不悔心滿。故歡喜滿。歡喜滿故遠離滿。遠離滿故安隱滿。安隱滿故三昧滿。三昧滿故正知見滿。正知見滿故厭離滿。厭離滿故呵責滿。呵責滿故解脫滿。解脫滿故涅槃滿。是名順喻。 【疏】從小向大為順喻。 云何逆喻。大海有本。所謂大河。大河有本。所謂小河。小河有本。所謂大池。大池有本。所謂小池。小池有本。所謂大泉。大泉有本。所謂小泉。小泉有本。所謂大坑。大坑有本。所謂小坑。小坑有本。所謂溝瀆。溝瀆有本。所謂大雨。涅槃有本。所謂解脫。解脫有本。所謂呵責。呵責有本。所謂厭離。厭離有本。所謂正知見。正知見有本。所謂三昧。三昧有本。所謂安隱。安隱有本。所謂遠離。遠離有本。所謂喜心。喜心有本。所謂不悔。不悔有本。所謂持戒。持戒有本。所謂法雨。是名逆喻。 【疏】從大向小為逆喻。 云何現喻。如經中說。眾生心性猶若獼猴。獼猴之性捨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取著色聲香味觸法。無暫住時。是名現喻。 【疏】現者取現事為現喻。前逆順亦是現事。除逆順邊.取餘現事。 云何非喻。如我昔告波斯匿王。大王。有親信人從四方來。各作是言。大王。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王若聞者。當設何計。王言。世尊。設有此來。無逃避處。唯當專心持戒布施。我即讚言。善哉大王。我說四山即是眾生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常來切人。云何大王不修戒施。王言。世尊。持戒布施得何等果。我言。大王於人天中多受快樂。王言。世尊。尼拘陀樹持戒布施。亦於人天受安樂耶。我言。大王。尼拘陀樹不能持戒修行布施。如其能者。則受無異。是名非喻。 【疏】非者。都非其類。 云何先喻。我經中說。譬如有人貪著妙華。採取之時為水所漂。眾生亦爾。貪著五欲。為生老死之所漂沒。是名先喻。 【疏】先者。先喻後合。 云何後喻。如法句經說。   莫輕小惡 以為無殃 水渧雖微 漸盈大器 是名後喻。 【疏】後者。先法後譬。渧此是帝音。滴此是的音。 云何先後喻。譬如芭蕉生果則死。愚人得養亦復如是。如騾懷妊。命不久全。 【疏】先後可解。此中應作養音。上看下為養.下看上為樣音。  此中應作下.釋經愚人得養也。 云何徧喻。如經中說。三十三天有波利質多樹。其根入地深五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葉熟則黃。諸天見已。心生歡喜。是葉不久必當墮落。其葉既落。復生歡喜。是枝不久必當變色。枝既變色。復生歡喜。是色不久必當生皰。見已復喜。是皰不久必當生嘴。見已復喜。是嘴不久必當開敷。開敷之時香氣周徧五十由旬。光明遠照八十由旬。爾時諸天夏三月時。在下受樂。善男子。我諸弟子亦復如是。葉色黃者。喻我弟子念欲出家。其葉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鬚髮。其色變者。喻我弟子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初生皰者。喻我弟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嘴者喻於十住菩薩得見佛性。開敷者喻於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香者喻於十方無量眾生受持禁戒。光者喻於如來名號無礙周徧十方。夏三月者喻三三昧。三十三天受快樂者。喻於諸佛在大涅槃得常樂我淨。是名徧喻。 【疏】徧喻者。盡其始末。 善男子。凡所引喻不必盡取。或取少分。或取多分。或復全取。如言如來面如滿月。是名少分。善男子。譬如有人初不見乳。轉問他言乳為何類。彼人答言如水蜜貝。水則濕相。蜜則甜相。貝則色相。雖引三喻。未即乳實。善男子。我言燈喻喻於眾生亦復如是。善男子。離水無河。眾生亦爾。離五陰已。無別眾生。善男子。如離箱輿輪輻轂輞。更無別車。眾生亦爾。  △二合燈喻。 善男子。若欲得合彼燈喻者。諦聽諦聽我今當說。炷者喻於二十五有。油者喻愛。明喻智慧。除破黑闇喻破無明。煖喻聖道。如燈油盡明焰則滅。眾生愛盡則見佛性。雖有名色不能繫縛。雖復處在二十五有。不為諸有之所污染。  △四明修道三。初總敘來意。 【疏】師子吼言眾生五陰下.大段第四明修道。既其有縛.云何得脫。故論修道.而脫其縛。  △二分科生起。 【疏】文有四問答。初明道可修。二正明修道。三修道之用。四勸修。此四次第者。諸法雖畢竟空.而道可修.是故正修。修能斷惑.是故有勸。初番有三問答。  修能斷惑者。斷惑即用也。  △三初問下。隨文正解四。初明道可修三。初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眾生五陰空無所有。誰有受教修習道者。 【疏】初問。五陰眾生人法皆空.何故有修。  △二答。 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皆有念心。慧心。發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念生滅。猶故相似相續不斷。故名修道。 【疏】佛答。諸心念念.相續不斷。雖念念滅.煩惱連接.所以有修。  △二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如是等法皆念念滅。是念念滅。亦相似相續。云何修習。 【疏】是故第二更問。心念念滅.何有修道。  △二答三。初得論修道。 佛言。善男子。如燈雖念念滅。而有光明除破闇冥。念等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如眾生食雖念念滅。亦令饑者而得飽滿。譬如上藥。雖念念滅亦能愈病。日月光明雖念念滅。亦能增長樹林草木。 【疏】佛答。雖念念滅.得論修道。如燈雖念念滅.而能破闇。  △二取意解。 善男子。汝言念念滅云何增長者。心不斷故。名為增長。 【疏】汝言念念滅下.更復取意解。汝言無增長者不爾。  △三舉六譬。 善男子。如人誦書。所誦字句不得一時。前不至中。中不至後。人之與字及以心想。俱念念滅。以久修故而得通利。善男子。譬如金師。從初習作至于皓首。雖念念滅。前不至後。以積習故所作遂妙。是故得稱善好金師。讀誦經書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種子。地亦不教汝當生芽。以法性故。芽則自生。乃至華亦不教汝當作果。以法性故。而果自生。眾生修道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數法。一不至二。二不至三。雖念念滅而至千萬。眾生修道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燈念念滅。初滅之焰不教後焰我滅汝生。當破諸闇。善男子。譬如犢子。生便求乳。求乳之智實無人教。雖念念滅而初饑後飽。是故當知不應相似。若相似者不應異生。眾生修道亦復如是。初雖未增。以久修故。則能破壞一切煩惱。 【疏】後舉六譬.皆明有增長。如文。  經以法性.故芽則自生者。此事法性也。謂草木性自生故。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須陀洹人得果證已。雖生惡國。猶故持戒。不殺盜婬兩舌飲酒。須陀洹陰即此處滅。不至惡國。修道亦爾。不至惡國。若相似者。何故不生淨妙國土。若惡國陰。非須陀洹陰。云何而得不作惡業。 【疏】第三番問.更躡前六譬為難。雖念念滅而能破闇等。修道亦爾。初雖未圓.久能破惑。師子吼承此更難。如初果人.善法五陰亦應相似相續.生淨國土。那忽至於惡國.生殺羊家。  初雖未圓者。未圓滿也。生殺羊家者。由前世惡緣未盡.而生此家.非無漏使爾。大論十五云。初果生屠羊家.年向成人.不肯殺生。父母與刀.并羊一口.閉著屋中。語言.若不殺羊.不令汝出。其兒便以刀自殺.即生天上。  △二答二。初敘意。 【疏】佛答。雖生惡國不失名者。名謂無漏.無漏恒在。陰則不爾。善陰惡陰由業所得.非無漏法之所招也。故佛答不相似。雖生惡國不作惡者.由無漏力持故。  陰則不爾下.釋經陰不相似也。  △二答中下。正釋二。初法。 【疏】答中先法。 佛言。善男子。須陀洹者雖生惡國。終不失於須陀洹名。陰不相似。是故我引犢子為喻。須陀洹人雖生惡國。以道力故。不作惡業。  △二兼出六譬。 善男子。譬如香山有師子王。是故一切飛鳥走獸絕跡此山。無敢近者。有時是王至雪山中。一切鳥獸猶故不住。須陀洹人亦復如是。雖不修道。以道力故不作諸惡。善男子。譬如有人服食甘露。甘露雖滅。以其力勢能令是人不生不死。善男子。如須彌山有上妙藥名楞伽利。有人服之。雖念念滅。以藥力故不遇患苦。善男子。如轉輪王所坐之處。王雖不在。無人敢近。何以故。王威力故。須陀洹人亦復如是。雖生惡國。不修習道。以道力故不作惡業。善男子。須陀洹陰於此而滅。雖生異陰。猶故不失須陀洹陰。善男子。譬如眾生為果實故。於種子中多役作業。糞治溉灌。未得果實。而子復滅。亦得名為因子得果。須陀洹陰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有人資產巨富。唯有一子。先已終沒。其子有子復在他土。其人忽然奄便終沒。孫聞是已。還收產業。雖知財貨非其所作。然其收取無遮護者。何以故。以姓一故。須陀洹陰亦復如是。 【疏】兼出六譬。香山譬初身。師子譬見諦無漏。雪山譬惡五陰。飛鳥走獸譬諸惡法。又香山譬善陰。雪山譬惡陰。雪山鳥獸並不敢住.譬在善惡兩國之中皆不生惡法。此關習報兩因之義。習因種類.相似常生.終不為惡。報因牽於異類之果.故生惡國。  兼出六譬者。疏中但釋初後二譬。香山譬初身者.應云初果身。雪山譬惡陰者。其山凜冽.人居不安.可喻惡陰。又香山下.重約二陰以對兩山。雪山鳥獸並不敢住者。應云兩山鳥獸.雪字誤也。習因種類等者。初果由無漏習因也。報因牽異類果者。由往昔有漏報因也。 【疏】有人譬須陀洹身。貲產巨富.譬見諦無漏斷惑之功。唯有一子者.四果中之初果也。又見思兩道中唯是見道.故言一子。先已終亡者。見諦無漏而不現前.出觀則無。其子等者。思惟無漏.因見諦生.故言其子有子。復在他土者。思惟無漏.望於見諦.名為他土。奄便終亡者.須陀洹人七生終沒。孫聞是已還收產業者。思惟道中.還承接前見諦之功。雖知財貨非其所有者。見諦無漏.非思惟中無漏。無遮護者。見思雖別.同一無漏。  有人譬下.釋第六譬。出觀則無者。以十六心.俱不出觀故。同一無漏者。以修道只是重緣見道所證無漏也。故小乘中謂之重慮緣真也。  △二正明修道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如佛說偈下.第二正明修道。又二。初明修道.次明修道因緣。初又二。先釋.次論義。  △二初舉下。隨釋二。初明修道二。初釋二。初問二。初牒偈問。 師子吼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偈。   比丘若修習 戒定及智慧 當知是不退 親近大涅槃 【疏】初舉偈問者。上兩句修道.下兩句得果。能修三品.不退得果。三品是因.近大涅槃是果。初牒偈問。  三品是因者。即戒定慧也。  △二一一請答。 世尊。云何修戒。云何修定。云何修慧。 【疏】次一一請答。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中三番解釋。初番真偽對辨。次番偏為破惡。後番偏為生善。就真偽為二。先偽.次真。  △二初偽下。隨釋三。初真偽對辨二。初偽。 佛言。善男子。若有人受持禁戒。但為自利。人天受樂。不為度脫一切眾生。不為護持無上正法。但為利養。畏三惡道。為命色力安無礙辯。畏懼王法。惡名穢稱。為世事業。如是護戒則不得名修習戒也。 【疏】初偽為三品。下下一向不能持戒。下中畏於惡道之苦.是故持戒。下上為度眾生苦惱.是故持戒。此三並偽。今取此人尚不可得。  初偽為三品者。若真偽對明.應為上下二品。上品是真.下品是偽。而於上下各分為三。下下即破戒者.屬三塗。下中持事戒.屬人天。下上為度眾生.屬六度菩薩。若二乘人應亦在下中品攝.以自畏三界苦.不能利他。義同人天.文無者略。今取此人等者。謂今世於偽三品中.尚無中下二人.況真中三品也。此乃疏主傷感時人也。然經於偽三品中.但出中品。疏主約義.委出上下品人。  △二真。 善男子。云何名為真修習戒。受持戒時。若為度脫一切眾生。為護正法。度未度故。解未解故。歸未歸故。未入涅槃令得入故。如是修時。不見戒。不見戒相。不見持者。不見果報。不觀毀犯。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則名為修習戒也。 【疏】次真者。知諸法空而能持戒.為諸眾生而求佛果。果不可得.眾生尚無。況有佛果.名真持戒。  次真者下.真是上品.亦應開三.疏文從略。上下謂通菩薩。上中謂別菩薩。上上謂圓菩薩。知諸法空等者。即解經不見戒.不見戒相等文也。此語義通三教.多分在通.以大乘初門故.通別通圓故。此經部兼偏漸.而皆見佛性.同會圓常。但就圓釋亦應無爽。又經中備歷三學明之。戒既真偽各開三品.定慧例然.得意自在。又若準經文.應先分三段.謂戒定慧。於此三文各分二段.先偽後真。疏文從省.且約戒分。 云何復名修習三昧。修三昧時。為自度脫。為於利養。不為眾生。不為護法。為見貪欲穢食等過。男女等根九孔不淨。鬪訟打刺互相殺害。若為此事修三昧者。是則不名修習三昧。善男子。云何復名真修三昧。若為眾生修習三昧。於眾生中得平等心。為令眾生得不退法。為令眾生得聖心故。為令眾生得大乘故。為欲護持無上法故。為令眾生不退菩提故。為令眾生得首楞嚴故。為令眾生得金剛三昧故。為令眾生得陀羅尼故。為令眾生得四無礙故。為令眾生見佛性故。作是行時。不見三昧。不見三昧相。不見修者。不見果報。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則名為修習三昧。 云何復名修於智慧。若有修者作是思惟。我若修習如是智慧。則得解脫。度三惡道。誰能利益一切眾生。誰能度人於生死道。佛出世難如優曇華。我今能斷諸煩惱結。必得解脫果。是故我當勤修智慧。速斷煩惱。早得度脫。如是修者。不得名為修習智慧。云何名為真修習智慧者。若觀生老死苦。一切眾生無明所覆。不知修習無上正道。願我此身悉代眾生受大苦惱。眾生所有貧窮下賤破戒之心。貪瞋癡業。願皆悉來集於我身。願諸眾生不生貪取。不為名色之所繫縛。願諸眾生早度生死。令我一身處之不厭。願令一切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修時。不見智慧。不見智慧相。不見修者。不見果報。是則名為修習智慧。善男子。修習如是戒定智慧。是名菩薩。不能如是修戒定慧。是名聲聞。  △二偏為破惡。 復次善男子。云何復名修習於戒。若能破壞一切眾生十六惡律儀。何等十六。一者為利養食羔羊。肥已轉賣。二者為利買已屠殺。三者為利養食猪豚。肥已轉賣。四者為利買已屠殺。五者為利養食牛犢。肥已轉賣。六者為利買已屠殺。七者為利養雞令肥。肥已轉賣。八者為利買已屠殺。九者釣魚。十者獵師。十一劫奪。十二魁膾。十三網捕飛鳥。十四兩舌。十五獄卒。十六呪龍。能為眾生永斷如是十六惡業。是名修戒。 【疏】次能破十六惡律儀者。此就滅惡更釋三品。魁儈者。舊云。是販魚肉典軍之人.又云是行杖者。  是販魚肉者。此約膾字釋義。膾謂切割之也。典軍之人者。此約魁字釋義。魁.師也。典.主也。尚書云。殲厥渠魁。經養食羔羊者。養上聲.食去聲。 云何修定。能斷一切世間三昧。所謂無身三昧。能令眾生生顛倒心謂是涅槃。又無邊心三昧。淨聚三昧。世邊三昧。世斷三昧。世性三昧。世丈夫三昧。非想非非想三昧。如是等定。能令眾生生顛倒心謂是涅槃。若能永斷如是三昧。是則名為修習三昧。 【疏】無身三昧者。空定滅色.故言無身。無邊心者.即識處定。淨聚者.即不用處。世邊者非想。此定能知八萬劫.以此為邊。又非想在三界表.故言世邊。世斷者。八萬劫外既不能知.便謂為斷。世性者。即是冥初.是世之本性。世丈夫者。以此定力.能見劫初水中丈夫.即韋紐天。非想非非想者。即是存亡.觀為定體。  即識處定者。緣三世之識無邊.名無邊心。即不用處者。緣無邊識.緣多則散.能破於定。故捨識轉心.依無所有法。以無心識散亂.故名淨聚。知八萬劫者。過去未來悉知八萬。便謂為斷者。謂八萬後.自然還無.如放縷丸等。冥初者。既不知八萬劫外.便謂已前冥然。忽生覺知.乃有二十五諦等.即指冥諦為世之本。水中丈夫者。謂成劫之初.此天在水中坐。因有眾生.外道觀見.名為水中丈夫。即是存亡者。凡夫外道得此定.謂證涅槃.無一切想.故言非有想。此則是亡。佛弟子如實知.有細想依四聚而住.故云非無想。此則是存。存亡合論.故云非有想非無想。 云何復名修習智慧。能破世間所有惡見。一切眾生悉有惡見。所謂色。即是我。亦是我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乃至識亦如是。色即是我。色滅我存。色即是我。色滅我滅。復有人言。作者名我。受者名色。復有人言。作者名色。受者名我。復有人言。無作無受。自生自滅。悉非因緣。復有人言。無作無受。悉是自在之所造作。復有人言。無有作者。無有受者。一切悉是時節所作。復有人言。作者受者悉無所有。地等五大名為眾生。善男子。若能破壞一切眾生如是惡見。是則名為修習智慧。  △三偏為生善。 善男子。修習戒者為身寂靜。修習三昧為心寂靜。修習智慧為壞疑心。壞疑心者為修習道。修習道者為見佛性。見佛性者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為得無上大涅槃故。得大涅槃者。為斷眾生一切生死。一切煩惱。一切諸有。一切諸界。一切諸諦故。斷於生死。乃至斷諦。為得常樂我淨法故。 【疏】修習戒者為身寂靜下.第三就生善釋三品。諸有者。即是三有二十五有。諸界者。即是三界及十八界等。諸諦者。即二十五諦及以六諦。  △二論義二。初分科敘意。 【疏】師子吼言不生不滅下.第二論義。因前修道.故見佛性.得菩提涅槃。今難涅槃及以佛性.凡七番問答。初三番難涅槃.次四番難佛性。  △二初云下。隨文釋義二。初三番難涅槃三。初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若不生滅名大涅槃。生亦如是不生不滅。何故不得名為涅槃。 【疏】初云若不生滅為涅槃者。只凡夫人亦不生滅.應是涅槃。凡人一期.從生至老.不更生故.故名不生。而復未滅.亦是不滅。此不生滅.是涅槃不。又云。若以三相中生相為難.只此一念.生已生故.故是不生。復未滅故.故是不滅。是涅槃不。  初云下.凡兩番解經中.生亦如是句。初明生謂眾生.故云只凡夫也。次明生謂生相也。傍通次義.故云若以三相等。三相謂生住滅也。異與滅同.合為一相。  △二答。 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是生雖復不生不滅而有始終。 【疏】答中先印述之。後解既非涅槃.為始終故。亦須更通上之兩解.成始終義。初生為始.命盡為終。一念三相.生相亦爾。初起為始.念滅為終。  為始終故者。為有始終.故非涅槃也。通上兩解者。即上一期及念念也。  △二番二。初問。 世尊。是生死法亦無始終。若無始終則名為常。常即涅槃。何故不名生死為涅槃耶。 【疏】世尊下.第二難。明生死法.亦無始終。十二因緣輪轉不住.何有始終。  △二答。 善男子。是生死法悉有因果。有因果故。不得名之為涅槃也。何以故。涅槃之體無因果故。 【疏】佛答者。生死之法有因有果。十二因緣輪轉不住.過去二因.現在五果.故非涅槃。  過去二因等者。亦應更云。現在三因.未來二果.方見輪轉之相。疏文從省。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夫涅槃者亦有因果。如佛所說。   從因故生天 從因墮惡道 從因故涅槃 是故皆有因 如佛往昔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沙門道果。言沙門者。謂能具修戒定智慧。道者謂八聖道。沙門果者所謂涅槃。世尊。涅槃如是。豈非果耶。云何說言涅槃之體無因無果。 【疏】第三番難。明涅槃之中亦有因果。戒定慧等能得涅槃.豈非因果。  △二答。 佛言。善男子。我所宣說涅槃因者。所謂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是故我言涅槃無因。能破煩惱。故名大果。不從道生。故名無果。是故涅槃無因無果。 【疏】佛答涅槃有因而非果.又復是果而非所得。又佛性為涅槃因.復不能生涅槃之果(云云)。  佛答涅槃有因非果者。釋經我所宣說至所謂佛性。又復下.釋經佛性之性(至)大果。又佛性下.釋經不從道生故名無果也。經是故涅槃等是.總結也。次第對經可見.故注云云。有因而非果者。只眾生本具正因佛性.即是涅槃.不假修成.故云非果。蓋非修成之果也。是果非所得者。究竟顯出本具之理.不從他來.故云而非所得。經佛性之性不生涅槃等者。佛性即是涅槃.非謂佛性是因.能生涅槃之果也。佛性既即涅槃.故涅槃無因。經能破煩惱等者。性雖本爾.迷故不知.轉迷成悟.名破煩惱.故得果名。經不從道生者。夫言果者必從因生.今此涅槃是本具法.故非所生.故名無果。  △二四番難佛性二。初分科。 【疏】第二有四番問答.論佛性義。初番就共有不共有為難。先標兩章門.後釋。如文。佛答又二。先法.次譬。  △二初法下。隨釋四。初番二。初問二。初標兩章門。 師子吼言。世尊。眾生佛性為悉共有。為各各有。  △二釋。 若共有者。一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切眾生亦應同得。世尊。如二十人同有一怨。若一人能除。餘十九人皆亦同除。佛性若爾。一人得時。餘亦應得。若各各有。則是無常。何以故。可算數故。然佛所說眾生佛性不一不二。若各各有。不應說言諸佛平等。亦不應說佛性如空。  經是可算數者。人人各得.是可數法故。  △二答二。初法二。初牒文正釋。 佛言。善男子。眾生佛性不一不二。諸佛平等猶如虛空。一切眾生同共有之。若有能修八聖道者。當知是人則得明見。 【疏】初法中言不一不二。不一故非共.不二故非各。雖爾.終是一切眾生同共有之。  不一故非共者。約事則彼彼自異.迷悟兩分。不二故非各者。約理則一一常同.生佛共貫.其猶千燈一室。約燈則燈燈不雜.約光則光光互徧.以喻觀(平聲)法。大旨可知。雖爾下.釋經一切眾生同共有之也。雖事理兩別.然即事而理.必也體同。  △二地人下。破古例成二。初破古立義。 【疏】地人云。一切眾生同梨耶識.法界體性。若爾.一人得時.應多人得。成論師云。眾生各有佛性。但成佛時.權智齊等.同一法身。力無畏等亦復如是。若爾.佛性可數.即是無常。正當此難。  一人得時應多人得者。一切既同法界體性.一人悟時.應餘人同悟.何故此悟彼迷耶。此由地人但得不二之言.全昧不一之旨也。成論下.彼師謂因中性異.果上事同。但成佛時等者。彼但知十方果佛同一法身.力無畏等。豈曉生佛亦同法身.力無畏等。是則一心一塵.無非三身三德之性種也。若爾下.且破因中性異。  △二然佛下。明今例成二。初正明今義。 【疏】然佛性平等.非一非二.非共非各。  然佛性下.今師正明佛性義也。略如向記。  △二亦如下。引二例成二。初引持戒例成。 【疏】亦如今之持戒修行之人.不可一.不可異。人人各修.豈得是一。我解彼解.彼解我解.是故不異。  人人各修.喻彼彼事異。我彼俱解.喻一一理同。言我解彼解者。謂解持戒成益.毀戒成損.人人無異也。  △二引五性例成二。初正引例成。 【疏】又如五種佛性並不一異。眾生等有.豈可異。五種不同.豈可一(云云)。  豈可一者。謂五性有因果能所之異故。 【疏】問。眾生於五佛性中為具幾許。答。盡有盡無。眾生無觀智之了.則不能發境。發境之智既無.亦無觀境。因既無因.寧別得果及以果果。既無因果.云何非因非果。盡有者.必當得故。從緣現故.故言盡有。今時雖無.必當有之。  問眾生下.因便料簡五性之義。盡有盡無者。理具必得.故五性盡有。在迷未現.故五性盡無。眾生無觀智下.先示盡無.次明盡有。亦無觀境者.無所觀境界因性也。非因非果.謂正因性也。從緣現者。此之五性隨教行淨緣.悉能顯現。此明修之必證也。  △二譬。 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則成醍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疏】次譬。如文。  次譬如文者。雪山譬眾生陰身。忍草譬同有佛性。牛食譬修八聖。成醍醐譬則得明見.成佛果也。經眾生佛性下.合法。  △二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如佛所說。忍辱草者一耶多耶。如其一者。牛食則盡。如其多者。云何而言眾生佛性亦如是耶。如佛所說。若有修習八聖道者則見佛性。是義不然。何以故。道若一者。如忍辱草。則應有盡。如其有盡。一人修已。餘則無分。道若多者。云何得言具足修習。亦不得名薩婆若智。 【疏】第二番難忍辱草譬。若一者。一人修已.餘人亦得。  經不得名薩婆若智者.果智唯一。各各得者.智不名一。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平坦路。一切眾生悉於中行無障礙者。中路有樹。其蔭清涼。行人在下憩駕止息。然其樹蔭常住不移。亦不消壞。無持去者。路喻聖道。蔭喻佛性。善男子。譬如大城唯有一門。雖有多人經由入出。都無有能作障礙者。亦復無人破壞毀落而齎持去。善男子。譬如橋梁。行人所由。亦無有人遮止障礙。毀壞持去。善男子。譬如良醫徧療眾病。亦無有能遮止是醫治此捨彼。聖道佛性亦復如是。 【疏】佛答。佛性是一。隨多人修.各各得之.不相妨閡。  各各得之等者。各各得故不一.不相妨礙故不異。經憩駕.却厲反。爾雅。憩.息也。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所引諸喻。義不如是。何以故。先者在路。於後則妨。云何而言無有障礙。餘亦皆爾。聖道佛性若如是者。一人修時。應妨餘者。 【疏】第三番問。如多人在路.於後為妨。佛性亦爾.前人修時亦妨後者。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義不相應。我所喻道是少分喻。非一切也。善男子。世間道者則有障礙。此彼之異。無有平等。無漏道者則不如是。能令眾生無有障礙。平等無二。無有方處此彼之異。如是正道能為一切眾生佛性。而作了因。不作生因。猶如明燈照了於物。善男子。一切眾生皆同無明因緣於行。不可說言一人無明因緣行已。其餘應無。一切眾生悉有無明因緣於行。是故說言十二因緣一切平等。眾生所修無漏正道亦復如是。等斷眾生煩惱。四生諸界有道。以是義故名為平等。其有證者。彼此知見無有障礙。是故得名薩婆若智。 【疏】佛答者。如路橋醫.並是少分。聖道之路則不如是。橋等亦然。  經無漏正道者。中道無漏之理.心佛眾生同共有之.無有障礙。修者皆得.不同世道障礙之喻。橋等亦然者。皆是分喻.非偏喻也。經諸界有道者。謂三界二十五有.六道也。煩惱是因.四生諸界有道是果。  △四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一切眾生身不一種。或有天身。或有人身。畜生餓鬼地獄之身。如是多身差別非一。云何而言佛性為一。 【疏】第四難。天人六道.其相非一。云何共有一佛性耶。  △二答。 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置毒乳中。乃至醍醐皆悉有毒。乳不名酪。酪不名乳。乃至醍醐亦復如是。名字雖變。毒性不失。徧五味中皆悉如是。若服醍醐亦能殺人。實不置毒於醍醐中。眾生佛性亦復如是。雖處五道。受別異身。而是佛性常一無變。 【疏】佛答。置毒乳中.隨其五味.毒能徧殺。佛性亦爾.徧一切處(云云)。  △二明修道因緣二。初分科。 【疏】十六大國下.第二明修道因緣。又二。初明道緣.二明道因。初道緣又三。一處緣。二時緣。三人緣。非處非時.非善知識.皆不能得。故云待處.待時.待伴。就處又二。先城處.二樹處。城處又二。先問.次答。  △二問意下。隨釋二。初明道緣三。初處緣二。初城處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十六大國有六大城。所謂舍婆提城。婆枳多城。瞻婆城。毘舍離城。波羅柰城。王舍城。如是六城世中最大。何故如來捨之。在此邊地。弊惡極陋隘小拘尸城。入般涅槃。 【疏】問意。言十六大國有六大城.如來何故在此小城。  十六大國名出長阿含經。一央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憍薩羅。五跋祇.六末羅。七支提。八跋沙。九居樓。十槃闍羅。十一阿濕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婆。十四軋陀羅。十五劍浮沙。十六阿槃提。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為二。先呵.次正釋。  △二隨釋二。初呵。 善男子。汝不應言拘尸城邊地弊惡最陋隘小。應言是城微妙功德之所莊嚴。何以故。諸佛菩薩所行處故。善男子。如賤人舍。王若過者則應讚歎。是舍嚴麗。福德成就。乃令大王迴駕臨顧。善男子。如人重病。服穢弊藥。服已病愈。即應歡喜讚歎是藥最上最妙。能愈我病。善男子。如人乘船在大海中。其船卒壞。無所依倚。因倚死屍得到彼岸。到彼岸已。應大歡喜讚歎是屍。我賴相遇而得安隱。拘尸城亦復如是。乃是諸佛菩薩行處。云何而言邊地弊惡隘陋小城。 【疏】初呵問者。佛所居處.不應言小。舉三譬況。如來世尊是人中之尊。居止之處.其處則尊。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所居等者。論語云。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馬融注曰。君子所居則化.而況法王大聖所居住乎。  △二正釋二。初分科。 【疏】我念往昔下.第二正釋。又二。一報地恩.二驅邪黨。  △二初報下。隨釋二。初報地恩三。初報發心。 善男子。我念往昔過恒河沙劫。劫名善覺。時有聖王。姓憍尸迦。七寶成就。千子具足。其王始初造立此城。周匝縱廣十二由旬。七寶莊嚴。土多有河。其水清淨。柔軟甘美。所謂尼連禪河。伊羅跋提河。熙連禪河。伊搜末堆河。毘婆舍那河。如是等河其數五百。河此彼岸樹木繁茂。華果鮮潔。爾時人民壽命無量。時轉輪聖王過百年已。作是唱言。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皆悉無常。若能修習十善法者。能斷如是無常大苦。人民聞已。咸共奉修十善之法。我於爾時聞佛名號。受持十善。思惟修習。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復以是法轉教無量無邊眾生。言一切法無常變壞。是故我今續於此處。亦說諸法無常變壞。唯說佛身是常住法。我憶往昔所行因緣。是故今來在此涅槃。亦欲酬報此地往恩。以是義故。我經中說。我眷屬者受恩能報。 【疏】初報恩又三。一報發心。二報四無量。三報弘誓。如文。  經奉修十善者。達善法界.故發大心。經諸法無常.佛身是常者.此約離義以簡顯。若約即義以會歸者.則諸法即佛身。毗盧之體.徧一切處。無常即常.常即無常.雙非兩照.無非三諦。  △二報四無量。 復次善男子。往昔眾生壽無量時。爾時此城名拘舍跋提。周匝縱廣五十由旬。時閻浮提居民隣接。鷄飛相及。有轉輪王名曰善見。七寶成就。千子具足。王四天下。第一太子思惟正法得辟支佛。時轉輪王見其太子成辟支佛。威儀庠序。神通希有。見是事已。即捨王位如棄涕唾。出家在此娑羅樹間。八萬歲中修習慈心。悲喜捨心各八萬歲。善男子。欲知爾時善見聖王則我身是。是故我今常樂遊止如是四法。是四法者名為三昧。以是義故。如來之身常樂我淨。善男子。以是因緣。今來在此拘尸那城娑羅樹間。三昧正受。  經鷄飛相及.言其近也.以鷄飛不遠故。經常樂遊止四法者。從本四心.垂迹四心.以化眾生也。  △三報弘誓。 善男子。我念往昔過無量劫。此城爾時名迦毘羅衛。其城有王名曰白淨。其王夫人名曰摩耶。王有一子名悉達多。爾時王子不由師教。自然思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大目犍連。給侍弟子名曰阿難。爾時世尊在雙樹間。演說如是大涅槃經。我時在會。得預斯事。聞諸眾生悉有佛性。聞是事已。即於菩提得不退轉。尋自發願。願未來世成佛之時。父母國土名字弟子。侍使之人。說法教化。如今世尊等無有異。以是因緣。今來在此。敷揚演說大涅槃經。  △二驅邪黨二。初分科敘意。 【疏】次驅邪黨又二。初徧六大城.後明至此降伏。既了邪窮正盡.即寂滅涅槃。  邪窮正盡者。鳥喪弓藏.機度應滅.故於此城般涅槃也。  △二六城下。隨文釋義二。初徧六大城六。初至王舍。 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頻婆娑羅王遣使而言。悉達太子。若為聖王。我當臣屬。若不樂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願先來至此王舍城。說法度人。受我供養。我時默然已受彼請。善男子。我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向竭闍國。時伊連禪河有婆羅門。姓迦葉氏。與五百弟子在彼河側求無上道。我為是人故往說法。迦葉言。瞿曇。我今年邁。已百二十。摩伽陀國所有人民。及其大王頻婆娑羅。咸謂我已證羅漢果。我今若當在於汝前聽受法者。一切人民或生倒心。大德迦葉非羅漢耶。幸願瞿曇速往餘處。若此人民定知瞿曇功德勝我。我等無由復得供養。我時答言。迦葉。汝若於我不生殷重大瞋恨者。見容一宿。明當早去。迦葉言。瞿曇。我心無他。深相愛重。但我住處有一毒龍。其性暴惡。恐相危害。我言。迦葉。毒中之毒不過三毒。我今已斷。世間之毒我所不畏。迦葉復言。苟能不畏。善哉聽住。善男子。我於爾時故為迦葉現十八變。如經中說。爾時迦葉及其眷屬五百等輩。見聞是已。證羅漢果。是時迦葉復有二弟。一名伽耶迦葉。二名那提迦葉。師徒眷屬復有五百。亦皆證得阿羅漢果。時王舍城六師之徒聞是事已。即於我所生大惡心。我時赴信。受彼王請。詣王舍城。未至中路。王與無量百千之眾悉來奉迎。我為說法。時聞法已。欲界諸天八萬六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頻婆娑羅王所將營從十二萬人得須陀洹果。無量眾生成就忍心。既入城已。度舍利弗。大目犍連及其眷屬二百五十。令捨本心。出家學道。我即住彼。受王供養。外道六師相與聚集。詣舍衛城。 【疏】六城為六。初即至王城。然外道潰亂.誘引眾生令墮三惡.故須來此而驅遣之。又國主有請.佛不違言.故往王城。外道自知其術淺薄.仍奔舍衛。佛因化三迦葉及通慧二人。  潰亂者。潰散。言外道眾多散亂行化也。三迦葉者。優樓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經中但出二弟名.但云迦葉氏.即優樓也。通慧二人者。謂神通目連.智慧身子.昔並事外.佛於王舍而化度之。經苟能不畏.公厚反。廣雅。苟.誠也.且也。韓詩。苟.得也。經如經中說者.如阿含經也。  △二往舍衛二。初分科。 【疏】時彼城中有一長者下.是第二往舍衛逐外道。就文為二。一明往之緣起.二共試神力。正論往彼。  △二然諸下。隨釋二。初明往之緣。 時彼城中有一長者名須達多。為兒娉婦詣王舍城。既達彼城。寄止長者珊檀那舍。時此長者中夜而起。告諸眷屬。仁等可起。速共莊嚴掃治宅舍辦具餚饍。須達聞已。尋自思惟。將非欲請摩伽王耶。為有婚姻歡樂會乎。思惟是已。尋前問言。大士。欲請摩伽陀王頻婆娑羅耶。為有婚姻歡樂會乎。怱務不安乃如是耶。長者答言。不也。居士。我明請佛無上法王。須達長者初聞佛名。身毛皆竪。尋復問言。何等名佛。長者答言。汝不聞耶。迦毘羅城有釋種子。字悉達多。姓瞿曇氏。父名白淨。其生未久。相師占之。定當得作轉輪聖王。如菴羅果已在手中。心不願樂。捨之出家。無師自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貪恚癡盡。常住無變。不生不滅。無有憂畏。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猶如父母等視一子。所有身心眾中最勝。雖勝一切而無憍慢。途割二事。其心無二。智慧通達。於法無礙。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五智三昧。大慈大悲及三念處。故號為佛。明受我請。是故怱怱未暇相瞻。 【疏】然諸外道在王舍城.不敢拒抗。行至舍衛.仍求面論。珊檀那者.是王舍城人.此翻護彌。  經婚姻。說文。昏.婦家也。姻.壻家也。爾雅。婦之父為昏.壻之父為姻。禮記。娶婦以昏時入.故曰昏。經五智者。成論第六五智品云。一法住智。知諸法生起.名法住智。如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以有佛無佛.此性常住.故曰法住。二泥洹智者。知此法滅.名泥洹智.如生滅故老死滅.乃至無明滅故行滅。三無諍智者。隨以何智.不與他諍.此名無諍智。四願智者。於諸法中無障礙智.名為願智。五邊際智者。隨行者得最上智.以一切法禪定熏修增長。若於增損壽命等中得自在力.名邊際智。又如第二十八卷.明五智三昧。經十力.四無畏.三念處等。如法界次第中說。 須達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無上。今在何處。長者答言。今在此間王舍大城。住迦蘭陀竹林精舍。時須達多一心念佛所有功德。十力無畏。五智三昧。大慈大悲及三念處。作是念時。忽然大明。其明猛盛猶如白日。即尋光出至城門下。佛神力故。門自然開。既出門已。路有天祠。須達經過禮拜致敬。尋還黑闇。心生惶怖。復欲還返所止之處。時彼城門有一天神。告須達言。仁者若往如來所者多獲善利。須達多言。云何善利。天言。長者。假使有人真寶交絡。駿馬百匹。香象百頭。寶車百乘。鑄金為人。其數復百。端正女人。身珮瓔珞。眾寶廁填。上妙宮宅。殿堂屋宇。彫文刻鏤。金盤銀粟。銀盤金粟。數各一百以施一人。如是展轉盡閻浮提。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發意一步詣如來所。須達多言。善男子。汝是誰耶。天言。長者。我是勝相婆羅門子。是汝往昔善知識也。我因往日見舍利弗大目犍連。心生歡喜。捨身得作北方天王毘沙門子。專知守護此王舍城。我因禮拜舍利弗等。生歡喜心。尚得如是妙好之身。況當得見如來大師禮拜供養。須達長者聞是事已。即還復道。來詣我所。到已頭面敬禮我足。我時即為如應說法。長者聞已。得須陀洹果。既獲果證。復請我言。如來大慈。唯願臨顧至舍衛城受我微供。我即問言。卿舍衛城頗有精舍相容受不。須達多言。若佛哀憫必見垂顧。便當自竭營辦成立。善男子。我於爾時默然受請。須達長者已蒙聽許。即白我言。我從昔來未為此事。唯願如來遣舍利弗指授儀則。我即顧命勅令營佐。時舍利弗與須達多共載一車。往舍衛城。我神力故。經一日夜便到所止。時須達多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外何處有地。不近不遠。多饒泉池。有好林樹。華果蔚茂。清淨閑曠。我當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言。祇陀園林不近不遠。清淨寂寞。多有泉流。樹木華果隨時而有。此處最勝。可立精舍。時須達多聞是語已。即往祇陀大長者所。語祇陀言。我今欲為無上法王造立僧坊。唯仁園地可以造立。吾今欲買。能見與不。祇陀答言。設以真金徧布其地猶不相與。須達多言。善哉祇陀。林地屬我。汝便取金。祇陀答言。我園不賣。云何取金。須達多言。若意不了。當共往詣斷事人所。時二長者即共俱往。斷事者言。園屬須達。祇陀取金。須達長者即時使人車馬載負。隨集布地。一日之中唯五百步。金未周徧。祇陀言曰。長者若悔。隨意聽止。須達多言。吾不悔也。自念當出何藏金足。祇陀念言。如來法王真實無上。所說妙法清淨無染。故使斯人輕寶乃爾。即語須達。餘未徧者不復須金。請以見與。我自為佛造立門樓。常使如來經由出入。祇陀長者自造門坊。須達長者七日之中成立大房足三百間。禪坊靜處六十三所。冬屋夏堂各各別異。厨坊浴室。洗腳之處。大小圊廁無不備足。所設已訖。即執香爐。向王舍城遙作是言。所設已辦。唯願如來慈哀憐憫。為諸眾生受是住處。我時懸知是長者心。即與大眾發王舍城。譬如壯士屈伸臂頃。至舍衛城祇陀園林須達精舍。我既到已。須達長者以其所設奉施於我。我時受已。即住其中。 【疏】祇陀.此翻勝氏。須達多者是舍衛人.此翻善溫。問。佛名聞十方.須達亦是六大居士.何以聘婚夜宿.始聞佛名。答。初非不聞.孟浪飄瞥。今道機時熟.聞則衣毛徧竪。  翻勝氏者。父王戰勝.因立子名。六大居士者。言是六大城中居士也。孟浪飄瞥者。孟浪而聞.飄瞥而見.皆未真也。經清廁.廣雅作圊。釋名曰。或曰清.言至穢之處宜修治.使潔清也。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四(會疏卷第二十八)  △二共試神力正論往彼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品之四。起卷。是第二至城共試神力。文為三。一試緣。二正試。三眾益。初又四。一求試。二王不許。三重求。四王許。  △二所以下。隨釋三。初試緣四。初求試二。初敘意分科。 【疏】所以求者。前於王城已被斥逐.今復更來舍衛城中。奪名失利不可容忍.訴王求試。  △二就初下。隨文釋義二。初褒美於王。 是時六師心生嫉妬。悉來集詣波斯匿王。作如是言。大王當知。王之土境清夷閑靜。真是出家住止之處。是故我等為斯事故而來至此。大王。以正法治。為民除患。 【疏】就初為二。一褒美於王.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者。巧.好也。令.善也。謂好其言語.善其顏色.皆欲人悅之。經清夷.夷.平也。  △二貶挫於佛。 沙門瞿曇年既幼稚。學日又淺。道術無施。此國先有耆舊宿德。自怙王種。不生恭敬。若是王種。法應治民。如其出家。應敬宿德。大王善聽。沙門瞿曇真實不生王種之中。瞿曇沙門若有父母。何由劫奪他人父母。大王。我經中說。過千歲已。有一妖祥幻化物出。所謂沙門瞿曇是也。是故當知。沙門瞿曇無父無母。若有父母。云何說言諸法無常。苦空無我。無作無受。以幻術故誑惑眾生。愚者信受。智者捨之。大王。夫人王者天下父母。如稱如地。如風如火。如道如河。如橋如燈。如日如月。如法斷事。不擇怨親。沙門瞿曇不聽我活。隨我去處追逐不捨。唯願大王。聽我與彼捔其道力。若彼勝我。我當屬彼。我若勝彼。彼當屬我。 【疏】二貶挫於佛.動容劇謗。年既幼穉者。佛既三十成道.于時只可年三十餘.苦行止六年而已.故言學淺。真實不生王種中者。彼言佛是幻化.必非王種。劫奪他人父母者。佛教令人離俗出家.即是劫奪父母之兒.亦是斷他父母子胤。不許妻娶.亦是劫奪家他父母(云云)。  劇謗者。劇.奇逆反.增也。經若有父母者。外人意云。佛若從父母生者.則應令人供侍其親.不應奪他父母兒息為己弟子.及斷人妻娶.令無子胤。亦是令他不得為人父母.名劫奪他人父母。疏中具有二釋。子胤.胤.嗣也.續也。妻娶者.妻去聲。謂女妻於夫.男娶於婦。經如稱.謂斗稱之稱。  △二王不許。 王言。大德。汝等各各自有行法。止住之處亦各不同。我今定知如來世尊於汝無妨。 【疏】王言大德下.是二王不許。  △三重求。 六師答言。云何無妨。沙門瞿曇以幻術法。誘誑諸人及婆羅門。歸伏已盡。王若聽我與捔道力。王之善名流布八方。如其不者。惡聲盈路。王言。大德。汝等未知如來道力威神巍巍。故求捔試。若定知者。恐不能也。大王。汝今已受瞿曇幻耶。唯願大王。留神聽察。莫輕我等。搆之虛言。不如驗之以實。 【疏】六師答言云何無妨.是第三重求。  △四王許。 王言。善哉善哉。六師之徒歡喜而出。時波斯匿王即勅嚴駕。來至我所。頭面禮敬。右繞三匝。退坐一面。而白我言。世尊。六師向來求捔道力。我不量度。敢已許之。 【疏】王言善哉下.是第四王許。王雖私許.又須咨佛。  △二正試二。初命王多造。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但當更於此國處處造立僧坊。何以故。我若與彼捔其神力。彼眾之中受化者多。此處狹小。云何容受。 【疏】佛言善哉下.是第二正試。又二。初命王多造。  △二正現神變。 善男子。我於爾時為六師故。從初一日至十五日。現大希有神通變化。 【疏】二正現神變。如賢愚經(云云)。  如賢愚經者。彼經第二卷中.緣起甚廣.即是臘一日至十五日。故西國于今.謂臘月為大神變月也。賢愚經說至第八日.受帝釋請.如來昇師子座.徐伸臂以手按坐。欻然有大聲.如象鳴吼。應時即有五大神鬼.摧滅拋抴。六師驚怖.奔突而走。慚此重辱.投河而死。四分律云。斯尼外道自經而死.六師徒類九億人眾.皆來歸佛出家.得羅漢果。於十五日中.佛在試場.日日現變不同.委在彼經。故注云云。然今經所明六師悉於俱尸降伏.不言投河等.只是機見有異。  △三眾益。 當是時也。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於三寶所生信不疑。六師徒眾。其數無量破邪見心。正法出家。無量眾生於菩提中得不退心。無量眾生得陀羅尼諸三昧門。無量眾生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 【疏】三時眾得益。此中不明交論往復.直爾示於希有奇異。外道覩變.自知不逮.仍奔至於婆枳多城。問。何不交論。答。三輪之中宜神通輪.當是時也。時眾及以外道徒屬得益.其外道師猶未信伏。  △三至婆枳多。 爾時六師內心慚愧。相與圍繞至婆枳多城。教彼人民信受邪法。瞿曇沙門但說空事。善男子。我時為母處忉利天波利質多樹安居說法。是時六師心大歡喜。唱言。善哉。瞿曇幻術今已滅沒。復教無量無數眾生增長邪見。爾時頻婆娑羅波斯匿王及四部眾。白目連言。大德。此閻浮提邪見增長。眾生可憫。行大黑闇。唯願大德至彼天上稽首世尊。如我言曰。譬如犢子。其生未久。若不得乳。必死無疑。我等眾生亦復如是。唯願如來哀憫眾生。還來住此。時目犍連默然而許。如大力士屈伸臂頃。往彼天上至世尊所。白佛言。閻浮提中所有四眾渴仰如來。思見聞法。頻婆娑羅波斯匿王及四眾等。稽首足下。此閻浮提所有眾生邪見增長。行大黑闇。甚可憐憫。譬如犢子。其生未久。若不得乳。必死不疑。我等亦爾。唯願如來。為眾生故。還來在此閻浮提中。佛告目連。汝今速還至閻浮提。告諸國王及四部眾。却後七日。我當還下。為六師故。復當至彼婆枳多城。過七日已。佛與釋天梵天魔天無量天子。及首陀會一切天人。前後圍繞至婆枳多城。大師子吼。作如是言。唯我法中獨有沙門及婆羅門。一切諸法無常無我。涅槃寂靜。離諸過患。若言他法亦有沙門及婆羅門。有常有我。有涅槃者。無有是處。爾時無量無邊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時六師各相謂言。若我法中實無沙門婆羅門者。云何而得世間供養。 【疏】爾時六師內心下.是第三佛復向彼城。問。佛有大悲.不惱眾生。云何處處追逐六師.不得停足。答。欲摧異見.救無量人。令出邪濟.除生死縛.得大涅槃。此非哀憫.更以何等為慈悲耶。  △四向毗舍離。 於是六師復相集聚。詣毘舍離。善男子。我於一時住毘舍離菴羅林間。時菴羅女知我在中。欲來我所。我於爾時告諸比丘當觀念處。善修智慧。隨所修習。心莫放逸。云何名為觀於念處。若有比丘觀察內身。不見於我及以我所。觀察外身及內外身。不見於我及以我所。觀受心法亦復如是。是名念處。云何名為修習智慧。若有比丘真實而見苦集滅道。是名比丘修習智慧。云何名為心不放逸。若有比丘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是名比丘心不放逸。時菴羅女即至我所。頭面作禮。右繞三匝。修敬已畢。却坐一面。善男子。我於爾時為菴羅女如應說法。是女聞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彼城中有梨車子。其數五百。來至我所。頭面作禮。右繞三匝。修敬已畢。却住一面。我時復為諸梨車子如應說法。諸善男子。夫放逸者有五事果。何等為五。一不得自在財利。二惡名流布於外。三不樂惠施窮乏。四不樂見於四眾。五不得諸天之身。諸善男子。因不放逸。能生世法出世間法。若有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勤修不放逸法。夫放逸者。復得十三果報。何等十三。一樂為世間作業。二樂說無益之言。三常樂久寢睡眠。四樂說世間之事。五常樂親近惡友。六懈怠懶惰。七常為他人所輕。八雖有所聞尋復忘失。九樂處邊地。十不能調伏諸根。十一食不知足。十二不樂空寂。十三所見不正。是名十三。善男子。夫放逸者。雖得近佛及佛弟子。猶故為遠。諸梨車言。我等自知是放逸人。何以故。如其我等不放逸者。如來法王當出我土。時大會中有婆羅門子。名曰無勝。語諸梨車。善哉善哉。如汝所言。頻婆娑羅王已獲大利。如來世尊出其國土。猶如大池生妙蓮華。雖生在水。水不能污。諸梨車子。佛亦如是。雖生彼國。不為世法之所滯礙。諸佛世尊無出無入。為眾生故出現於世。不為世法之所滯礙。仁等自迷。耽荒五欲。不知親近往如來所。是故名為放逸之人。非佛出於摩伽陀國。名放逸也。何以故。如來世尊猶彼日月。非為一人二人出世。時諸梨車聞是語已。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作是言。善哉善哉。無勝童子。快說如是善妙之言。時諸梨車各各脫身所著一衣以施無勝。無勝受已。轉以奉我。復作是言。世尊。我從梨車得是衣物。唯願如來哀憫眾生。受我所獻。我於爾時憫彼無勝。即為納受。時諸梨車同時合掌作如是言。唯願如來於此土地一時安居。受我微供。我時默然。受梨車請。 【疏】於是六師復相集下.是第四向毘舍離。如來復往為菴羅女及離車等種種說法。此即耆婆之母瓶沙夫人。既有麗色.誡諸比丘觀身念處。次為離車說不放逸.破其憍慢。國法每選智能為主.餘者參議。是故翻之為邊地主.亦云傳參國事。  △五至波羅奈。 是時六師聞是事已。師宗相與詣波羅柰。爾時我復往波羅柰住波羅河邊。時波羅柰有長者子。名曰寶稱。耽荒五欲。不知非常。以我到故。自然而得白骨觀法。見其殿舍宮人婇女悉為白骨。心生怖懼。如刀毒蛇。如賊如火。即出其舍。來詣我所。隨路而言。瞿曇沙門。我今如為賊所追逐。甚大怖懼。願見救濟。佛言。善男子。佛法眾僧安隱無懼。長者子言。若三寶中無所畏者。我今亦當得無所畏。我即聽其出家為道。時長者子復有同友其數五十。遙聞寶稱。厭離出家。即共和順。相與出家。 【疏】是時六師下.第五復至波羅奈城。  △六至瞻婆。 六師聞已。展轉復詣瞻婆大城。時瞻婆國一切人民。悉共奉事六師之徒。初未曾聞佛法僧名。多有諸人作極惡業。我於爾時為眾生故往瞻婆城。時彼城中有大長者無有繼嗣。供事六師以求子息。於後不久其婦懷妊。長者知已。往六師所。歡喜而言。我婦懷妊。男耶女耶。六師答言。生必是女。長者聞已。心生愁惱。復有知識來謂長者。何故愁惱乃至是耶。長者答言。我婦懷妊。未知男女。故問六師。六師見語。如我相法。生必是女。我聞是語。自惟年老財富無量。如其非男。無所付囑。是故我愁。知識復言。汝無智慧。先不聞耶。優樓頻螺迦葉兄弟為誰弟子。佛耶。六師耶。六師若是一切智者。迦葉何故捨之為佛弟子。又舍利弗目犍連等。及諸國王頻婆娑羅等。諸王夫人末利夫人等。諸國長者須達多等。如是諸人非佛弟子耶。曠野鬼神。阿闍世王。護財醉象。鴦掘摩羅。惡心熾盛。欲害其母。如是等輩斯非如來所調伏耶。長者。如來世尊於一切法知見無礙。故名為佛。發言無二。故名如來。斷煩惱故。名阿羅呵。世尊所說終無有二。六師不爾。云何可信。如來今者近在此住。若欲實知。當詣佛所。爾時長者即與是人來詣我所。頭面作禮。右繞三匝。合掌長跪。而作是言。世尊。於諸眾生平等無二。怨親一相。我為愛結之所繫縛。於怨親中未能無二。我今欲問如來世事。深自愧懼。未敢發言。世尊。我婦懷妊。六師相言。生必是女。是事云何。佛言。長者。汝婦懷妊。是男無疑。其兒生已。福德無比。爾時長者聞是語已。生大歡喜。便退還家。爾時六師聞我懸記生者必男。有大福德。心生嫉妬。以菴羅果和合毒藥。持往其家語長者言。快哉瞿曇。善說其相。汝婦臨月可服此藥。服此藥已。兒則端正。產者無患。長者歡喜受其毒藥。與婦令服。服已尋死。六師歡喜。周徧城市高聲唱言。沙門瞿曇記彼長者婦當生男。其兒福德天下無勝。今兒未生。母已喪命。爾時長者復於我所。生不信心。即依世法殯殮棺蓋。送至城外。多積乾薪以火焚之。我以道眼明見此事。顧命阿難。取我衣來。吾欲往彼摧滅邪見。時毘沙門天告摩尼跋陀大將言。如來今欲詣彼塚間。卿可速往平治掃灑。安師子座。求妙香華莊嚴其地。爾時六師遙見我往。各相謂言。瞿曇沙門至此塚間欲噉肉耶。爾時多有未得法眼諸優婆塞。各懷愧懼而白我言。彼婦已死。願不須往。爾時阿難語諸人言。且待須臾。如來不久當廣開闡諸佛境界。我時到已。坐師子座。長者難言。所言無二。可名世尊。母已終亡。云何生子。我言。長者。卿於爾時都不見問母命脩短。但問所懷為是男女。諸佛如來發言無二。是故當知定必得子。是時死屍火燒腹裂。子從中出端坐火中。猶如鴛鴦處蓮華臺。六師見已。復作是言。妖哉瞿曇。善為幻術。長者見已。心復歡喜。呵責六師。若言幻者。汝何不作。我於爾時尋告耆婆。汝往火中抱是兒來。耆婆欲往。六師前牽語耆婆言。瞿曇沙門所作幻術未必常爾。或能不能。如其不能。脫能相害。汝今云何信受其語。耆婆答言。如來使入阿鼻地獄。所有猛火尚不能燒。況世間火。爾時耆婆前入火聚。猶入清涼大河水中。抱持是兒。還詣我所。授兒與我。我受兒已。告長者言。一切眾生壽命不定如水上泡。眾生若有重業果報。火不能燒。毒不能害。是兒業報非我所作。時長者言。善哉世尊。是兒若得盡其天命。唯願如來為立名字。佛言。長者。是兒生於猛火之中。火名樹提。應名樹提。爾時會中見我神化。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六師聞已下.第六復至瞻婆城。  經殯殮.力艷反。釋名。斂也.藏不復見也。禮.小殮戶內.大殮於阼階。  △二至此降伏二。初敘意分科。 【疏】爾時六師周徧六城下.二明至拘尸。皆被追逐.不知何去。正言拘尸陜小.且自保而住.不意佛來。就此文為三。一邪教。二正教。三邪正論義。  一邪教下.此乃大權垂迹.成熟眾生.令入祕藏.所以示為邪人也。故知六師由分證涅槃義.故非邪現邪。如來由究竟涅槃義.故非正示正。眾生由性具涅槃義.故感乎師弟.邪正論議。砧搥互扣.成圓頓器.是知邪正.始終不出同答涅槃義也。義即三德.三德一心.生佛互融.豈離當念。指歸之功.蓋在此矣。  △二初是下。隨文釋義三。初邪教。 爾時六師周徧六城。不得停足。慚愧低頭。復來至此拘尸城。既至此已。唱如是言。諸人當知。沙門瞿曇是大幻師。誑惑天下。徧六大城。譬如幻師幻作四兵。所謂車兵馬兵。象兵步兵。又復幻作種種瓔珞。城郭宮宅。河池樹木。沙門瞿曇亦復如是。幻作王身。為說法故。或作沙門婆羅門身。男身女身。小身大身。或作畜生鬼神之身。或說無常。或說有常。或時說苦。或時說樂。或說有我。或說無我。或說有淨。或說無淨。或時說有。或時說無。所為虛妄故名為幻。譬如因子。隨子得果。瞿曇沙門亦復如是。摩耶所生。母既是幻。子不得非。沙門瞿曇無實知見。諸婆羅門經年積歲。修習苦行。護持禁戒。尚言未有真實知見。何況瞿曇年少學淺。不修苦行。云何而有真實知見。若能具滿六年苦行。見猶不多。況所修習不滿六年。愚人無智。信受其教。如大幻師誑惑愚者。沙門瞿曇亦復如是。善男子。如是六師於此城中。大為眾生增長邪見。 【疏】初是外道至拘尸城.廣談佛過.令人起邪。文云。母既是幻.子不得非。此有何意。意言人之生法自有常儀.何因乃從右腋而生.豈非幻母而生幻子。  △二正教。 善男子。我見是事。心生憐憫。以其神力請召十方諸大菩薩。雲集此林。周彌滿四十由旬。今於此中大師子吼。善男子。雖於空處多有所說。則不得名師子吼也。於此智人大眾之中。真得名為大師子吼。師子吼者。說一切法悉無常苦。無我不淨。唯說如來常樂我淨。 【疏】二佛至說正。撥邪歸正.則邪正各行。  △三邪正論義二。初分科。 【疏】爾時六師復作下.第三邪正合論.凡七番問答。前六番正論.後一番降伏。  △二此即下。隨釋二。初正論六。初番二。初立邪義。 爾時六師復作是言。若瞿曇有我。我亦有我。所言我者。見者為我。瞿曇。譬如有人向中見物。我亦如是。向喻於眼。見者喻我。 【疏】此即初番。先立邪義.以見者為我。即十六知見中一。  經向中見物者。向.牕也。即十六知見中一者。謂第十五是知者.第十六是見者。法界次第云。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有眼根.故能見一切色。亦計我能起邪見.我起正見.名見者。  △二佛破三。初六根俱用。 佛告六師。若言見者名我。是義不然。何以故。汝所引喻因向見者。人在一向六根俱用。若定有我。因眼見者。何不如彼一根之中俱伺諸塵。若一根中不能一時聞見六塵。當知無我。 【疏】佛破有三。初令六根俱用。其上舉向為譬.今還難之。人在向中見色聞聲.俱取六塵。汝以我在眼中只能見色.不能徧取諸塵者.當知汝非。  △二老少不殊。 所引向喻。雖經百年。見者因之。所見無異。眼根若爾。年邁根熟亦應無異。 【疏】次令老少不殊。如在向中.乃至一百年.見外分明。我在眼中.百年見物亦應分明。若老我在眼.不及少者。何得用向而為譬耶。  △三內外俱見。 人向異故。見內見外。眼根若爾。亦應內外一時俱見。若不見者。云何有我。 【疏】第三令內外俱見。人在向中.內外俱見。我在眼中.何不見內。  何不見內者.何不見自內根也。此以見者名我。百論云。是一識外道所計。今經但云六師。  △二番二。初問。 六師復言。瞿曇。若無我者。誰能見耶。 【疏】六師復言若無我者下.第二番進問.此非正難。為前難甚.故更問我。  為前難甚者。前立邪義.被佛詰難既甚。未能解救.故且問之。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言有色下.答又三。一示因緣。二破邪我。三結正我。  △二此即下。隨釋三。初示因緣。 佛言。有色有明。有心有眼。是四和合。故名為見。是中實無見者受者。眾生顛倒。言有見者及以受者。以是義故。一切眾生所見顛倒。諸佛菩薩所見真實。 【疏】此即初示藉諸因緣而得見色。曾非我見.但橫見言有。  藉諸因緣者。經中闕一空緣.但有四緣。餘五根但用四緣。經所見真實者。見色緣生無我也。  △二破邪我三。初唱不然。 六師若言色是我者。是亦不然。 【疏】六師若言下.第二破其邪我。又三。初標唱不然。  △二別出諸過。 何以故。色實非我。色若是我。不應而得醜陋形貌。何故復有四姓差別。不悉一種婆羅門耶。何故屬他。不得自在。諸根缺陋。生不具足。何故不作諸天之身。而受地獄畜生餓鬼種種諸身。若不能得隨意作者。當知必定無有我也。 【疏】次何以故下.別出諸過。我以自在為義。只應唯作婆羅門種.何故復受六道不同。色既無我.受想行識悉無有我。  婆羅門種下.文略。具足應云。何故復有四姓不同.只應唯作天身。何故復受六道不同。四姓中.婆羅門最為清貴.時所尊崇。故西域記中天竺通稱婆羅門國.彼國沙門亦稱婆羅門僧。  △三結過。 以無我故。名為無常。無常故苦。以苦故空。空故顛倒。以顛倒故。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疏】以無我下.三結過。  △三結正我二。初分科。 【疏】六師如來下.第三結示正我。又二。初略示.次對辨。  △二隨釋二。初略示。 六師。如來世尊永斷色縛。乃至識縛。是故名為常樂我淨。 【疏】初文意者。前既破色受等無我。其即更問.如來為是色等已不。今懸取其意答云。如來我者.無復色縛.亦無受想行識之縛.具於四德。汝所言我.不免四縛。  △二對辨。 復次色者即是因緣。若因緣者則名無我。無我者名為苦空。如來之身非是因緣。非因緣故則名有我。有我者即常樂淨。 【疏】次更結。亦與外對辨。外道言我.從因緣故.是故無常。如來我者。非因緣得.故常樂我淨。  我從因緣者。以眼根為因.見色為緣.我見則是所生之法。如來我者者。妙理虛通.徧一切處.名如來我。  △三番二。初改宗。 六師復言。瞿曇。色亦非我。乃至識亦非我。我者徧一切處。猶如虛空。 【疏】六師言瞿曇下.第三番外道改宗。或云別部。以徧一切處為我.不取色為我。  外道改宗者。前以見者為我.既已被破.故今轉計徧處為我。故曰改宗。或云別部者。別是一部外道所計.非是前六改宗。但見前既被破.謂己義勝.故此陳之。而經但云六師者.總舉耳。不妨六人.宗計各別。  △二佛破二。初分科。 【疏】佛言下.如來破之。有二意。初直就徧破.後更就一異檢。初文又兩復次。  △二初復下。隨釋二。初直就徧破二。初責徧。 佛言。若徧有者。則不應言我初不見。若初不見。則知是見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是名無常。若無常者。云何言徧。 【疏】初復次責徧。我既徧者.不應初不見.應常見也。  △二責我。 若徧有者。五道之中應具有身。若有身者。應各受報。若各受報。云何而言轉受人天。 【疏】次責我徧者。應徧五道.何故畏三惡道。為人天身.持於戒善。  △二更就一異檢二。初分科。 【疏】次就一異者。又二。初先唱兩章門.次一一釋。  △二就一下。隨釋二。初唱兩章門。 汝言徧者。一耶多耶。  △二二釋二。初就一責。 我若一者。則無父子怨親中人。 【疏】就一責。如文。  △二就多責。 我若多者。一切眾生所有五根悉應平等。所有業慧亦應如是。若如是者。云何說言根有具足不具足者。善業惡業愚智差別。 【疏】就多責者。一一身中各有一我。我是自在.云何利鈍愚智不等。  △四番二。初外道救。 瞿曇。眾生我者無有邊際。法與非法則有分齊。眾生修法則得好身。若行非法則得惡身。以是義故。眾生業果不得無差。 【疏】瞿曇眾生我下.第四番外道重救。我則是一.又亦恒徧。眾生修業.自有差別業果不同。  △二佛破。 佛言。六師。法與非法若如是者。我則不徧。我若徧者則應悉到。如其到者。修善之人亦應有惡。行惡之人亦應有善。若不爾者。云何言徧。 【疏】佛破云。我既徧而且常。豈得善惡迭謝.便應罪福俱有。故言行惡應有善.行善應有惡。若不俱有.即是不徧。又我是自在.應善惡自行(云云)。  經則應悉到者。惡應到善中.善應到惡中。應善惡自行者。善惡應自然而有.不假作為。  △五番二。初外道救。 瞿曇。譬如一室然百千燈。各各自明。不相妨礙。眾生我者亦復如是。修善行惡不相雜合。 【疏】瞿曇譬如一室下.是第五番。外道復救.以然燈譬。雖同一明.而燈體各異。我終是徧.但善惡用異。如一室中然百千燈(云云)。  百千燈下云云。與佛法喻同.而彼是邪計。其猶自然之名.內外俱有。  △二佛破二。初分科。 【疏】佛破又二。先唱不然.次三種破。一從緣破。二就明出異處破。三就明闇共住破。  △二初破下。隨釋二。初唱不然。 汝等若言我如燈者。是義不然。  △二三種破三。初從緣破。 何以故。彼燈之明從緣而有。燈增長故。明亦增長。眾生我者則不如是。 【疏】初破云汝燈譬於法.明譬我者。明由於燈。多油炷者.燈則明盛。若爾.我由於業.業滅我死。業既狹小.我則不徧。  燈譬於法者。法即是業。  △二就明出異處破。 明從燈出。住在異處。眾生我者。不得如是從身而出。住在異處。 【疏】第二責處者。明從燈出。若爾者.我從業出.則業有我.非我有業。  △三就明暗其住破。 彼燈光明與闇共住。何以故。如闇室中然一燈時。照則不了。及至多燈。乃得明了。若初燈破闇。則不須後燈。若須後燈。當知初明與闇共住。 【疏】第三明初燈時與闇共住。若爾.汝之常我.皆應在於無常我中。無常之我.亦應在於常我之中。  與暗共住者。暗喻無常我.明喻常我。  △六番二。初更請問。 瞿曇。若無我者。誰作善惡。 【疏】瞿曇若無我者下.第六番。外更請問。  外更請問者。被破既極.自疑己解。又疑佛說.故更請問。若實無我.誰作善惡。  △二佛答二。初破邪我。 佛言。若我作者。云何名常。如其常者。云何而得有時作善。有時作惡。若言有時作善惡者。云何復得言我無邊。若我作者。何故而復習行惡法。如其我是作者知者。何故生疑眾生無我。以是義故。外道法中定無有我。 【疏】佛答又二。一破邪我。我既是常.云何能作.常何有作。設令有作.何不作善而或作惡。既善惡不定.則無常也。  △二明正我。 若言我者則是如來。何以故。身無邊故。無疑網故。不作不受故名為常。不生不滅故名為樂。無煩惱垢故名為淨。無有十相故名為空。是故如來常樂我淨。空無諸相。 【疏】次明正我。即是如來常住無閡。  △二降伏。 諸外道言。若言如來常樂我淨。無相故空。當知瞿曇所說之法。則非空也。是故我今當頂戴受持。爾時外道其數無量。於佛法中信心出家。 【疏】第七一番。外道歸伏如來。結章如文。  經無相故空者。無二邊相故。經則非空也者。具四德故.非空非有.即是中道。  △二樹處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以是因緣下.第二明樹處。又二。先結前生後.次正明處。  △二隨釋二。初結前生後。 善男子。以是因緣故。我於此娑羅雙樹大師子吼。師子吼者名大涅槃。 【疏】初如文。  △二正明樹處三。初表理。 善男子。東方雙者。破於無常。獲得於常。乃至北方雙者。破於不淨而得於淨。 【疏】東方雙者下.第二正明樹處。為三。一表理。二護法。三法味利益。初表理.理即四德。何意以東譬常無常等。一解云。趣取一事.無的所在.亦可以東譬樂無樂。二河西云。二株枯乾表應化身滅.二株敷榮表法身常存。然菩提樹亦一觚生.一觚枯。至佛法滅.二株皆枯。若爾.何必定破常無常等。然佛隨緣化.應有所以。河西云。東方雙表常無常者。外道所事大自在天在東方住.教行於西。今佛法常.破其無常.故言東方雙者表常無常。南方表我者。南是右方.右手作便.譬我用自在。西方表樂者。西方行佛教即得樂.表佛法樂。北是淨方.又是出家之處.故表佛法中淨。又云自在天面向東.即右手在南。皆是為破外道四倒.表佛法四德.故作此配。  菩提樹者。佛於此下得菩提故.因此立名。如來好居樹下.故降生無憂樹下。得道菩提樹下。轉法輪吉祥樹下。入涅槃娑羅樹下。西方行佛教者。西天竺國也。出家之處者。即雪山也。以雪山在北.故西域記明.天竺之境三垂大海.北背雪山。  △二護法。 善男子。此中眾生為雙樹故。護娑羅林。不令外人取其枝葉。斫截破壞。我亦如是。為四法故。令諸弟子護持佛法。何等為四。常樂我淨。此四雙樹。四王典掌。我為四王護持我法。是故於中而般涅槃。 【疏】此中眾生為雙樹故下.第二護法。先舉事.後明理。事者。佛在樹下入於涅槃。四天大王常護此樹.不令外人侵毀其枝葉。昔召伯治理有善政.常聽訟於小棠之下。及其既沒.百姓思其仁.愛其樹.而作勿剪勿伐之詩。況復如來娑羅樹耶。  昔召伯等者。召伯姬姓.名奭。食采於召.作上公.為二伯。召伯之教.美於南國。聽男女之訟.不重煩勞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聽斷焉。國被其德.說其化.思其人.敬其樹.故有甘棠之詩焉。詩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毛傳云。蔽芾.小貌。甘棠.杜也。翦伐.擊也。鄭箋云。苃.草舍也。言得仙者。未知所據.應是謂登假為得仙也。曲禮曰。告喪曰天王登假。鄭玄注云。告。赴也。登.上也。假.已也。上已者.若仙去云爾。然此是天子所稱。今召伯言得仙者或可借用.即是名薨為得仙也。  △三法味利益。 善男子。娑羅雙樹華果常茂。常能利益無量眾生。我亦如是。常能利益聲聞緣覺。華者喻我。果者喻樂。以是義故。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疏】從華果常茂下.第三明法味利益。先譬.次合釋。華果者。華敷嚴飾.見者生愛.譬法身湛然.常住無變.故用華表我。果表樂者。其味甘甜.色香具足。見聞嗅觸.嘗食徧樂。法身亦爾.一切眾生皆同此樂。  次合釋者。經從我亦如是去也。見聞等者。謂見色.聞香.嗅氣.觸形.嘗味.皆得樂也。法身亦爾者。諸佛已證.眾生理具。生佛雖異.法身體同。生若覺知.六根咸契法身常住之樂。如上見聞嗅觸等。  △二時緣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如來何故下.第二時緣。又二。初二月時.次十五日時。  △二隨釋二。初二月時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如來何故二月涅槃。 【疏】前二月時。有問答。  △二答二。初舉喻明事。 善男子。二月名春。春陽之月萬物生長。種植根栽。華果敷榮。江河盈滿。百獸孚乳。是時眾生多生常想。為破眾生如是常心。說一切法悉是無常。唯說如來常住不變。善男子。於六時中孟冬枯悴。眾不愛樂。陽春和液。人所貪愛。為破眾生世間樂故。演說常樂。我淨亦爾。如來為破世我世淨。故說如來真實我淨。 【疏】答為二。初舉喻明事.次合譬明理。初文者。若依夏時即是二月.若依周時即是四月。眾生悅時.皆保常故.破著悟道。又云。六時中者二解。河西云。外國二月為一時.年有六時。是則春夏冬三時各有前後。金光明云。若二二說.足滿六時。三三而說.一歲四時。今此正取二二足滿六時。招提云。舉春冬兩時各有孟仲季.故言六時。文中舉孟冬對陽春(云云)。  三時各有前後者。西土俗有四時.佛法沒秋.但立三時.則一時四月。各有前後者。以前兩月為春前分.以後兩月為春後分。夏冬並然.故前有六時。招提所釋.一往符經。經孚乳.上匹付.匹于二切.下而注切。通俗文。卵化曰孚。蒼頡篇。乳.字也。字.養也.謂養子也。經和液.夷石反。說文。液.津潤也。  △二合譬明理。 言二月者。喻於如來二種法身。冬不樂者。智者不樂如來無常入於涅槃。二月樂者。喻於智者愛樂如來常樂我淨。種植者喻諸眾生聞法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種諸善根。河者喻於十方諸大菩薩來詣我所。諮受如是大涅槃典。百獸孚乳者。喻我弟子生諸善根。華喻七覺。果喻四果。以是義故。我於二月入大涅槃。 【疏】言二月者下.第二合譬明理。二法身者即是真應。河西云。常身無常身.俱為照世。果喻四果。一云是小乘四果.大能兼小故也。二云是四德。  即是真應者。真身則理可軌則.應身則事可軌則.故使真應並號法身。或解云。真法身即平等法身.應法身即五分法身.此與前釋語異義同。俱為照世者。現常無常.皆為破眾生惑闇也。經二月樂者。樂去聲。  △二十五日時二。初問。 師子吼言。如來初生出家。成道轉妙法輪。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獨十五日。 【疏】師子吼言下.第二明日時。亦先問.次答。問者。長阿含說.八日出家.八日入涅槃。此云十五日.蓋由感見不同.亦是如來身密自在。  △二答二。初就本。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無虧盈。諸佛如來亦復如是。入大涅槃無有虧盈。以是義故。於十五日入般涅槃。 【疏】次佛答為二。初就本.次就迹。初本者。欲明妙本圓極.故以十五日為譬。  初就本.次就迹者。以月體無虧盈.喻法身之本。月光十一事.喻應身之迹。經月無虧盈者。以十五日.光已極圓.故無前十四日之漸盈.後十五日之漸虧也。以喻如來智斷具足.入於涅槃。亦喻如來非常非無常也。虧喻無常.盈喻於常。此無虧盈.正喻法身妙本.不可涉應以解。  △二就迹。 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盛滿時。有十一事。何等十一。一能破闇。二令眾生見道非道。三令眾生見道邪正。四除欝蒸得清涼樂。五能破壞螢火高心。六息一切賊盜之想。七除眾生畏惡獸心。八能開敷優鉢羅華。九合蓮華。十發行人進路之心。十一令諸眾生樂受五欲。多獲快樂。善男子。如來滿月亦復如是。一破壞無明大闇。二演說正道邪道。三開示生死邪嶮。涅槃平正。四令人遠離貪欲瞋恚癡熱。五破壞外道無明。六破壞煩惱結賊。七除滅畏五蓋心。八開敷眾生種善根心。九覆蓋眾生五欲之心。十發起眾生進修。趣向大涅槃行。十一令諸眾生樂修解脫。以是義故。於十五日入大涅槃。而我真實不入涅槃。我弟子中愚癡惡人。定謂如來入於涅槃。譬如母人多有諸子。其母捨行至他國土。未還之頃。諸子各言我母已死。而是母人實不死也。 【疏】如十五日下.即是就迹。  △三人緣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何等比丘下.是第三明人緣。於中又二。先出人.次論義。初明人中有問答。  △二言莊下。隨釋二。初出人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何等比丘能莊嚴此娑羅雙樹。 【疏】言莊嚴者。此人具德具行.多知多見.巧示巧說.故能莊嚴雙樹。亦是德行具足.堪可依憑.故得是緣。  言莊嚴下.非但以法嚴樹.由人得法.故以人嚴。若無人嚴.樹不端美。具德者。分證四德也。具行者。圓修五行.自利利他也。三智一心中得.名多知。五眼具足成菩提.名多見。不思議通.隨機設化.名巧示。妙辨縱橫.通達深義.名巧說。下佛舉因果七人.悉皆具此德行知見說示之美.故能莊嚴雙樹。因六人是分具.果一人是究竟具。又復應知。因中六人雖各具其德行等美.而不無旁正。若捨旁取正.則各唯一事。故知疏云德行等六.對下六人。具德即迦葉.具少欲知足之德。具行即善吉.具無諍空行聖行。多知即身子.具大智慧。多見即樓馱.天眼普觀。巧示即目連.神通示現。巧說即阿難.為人開說。各具一德.皆可莊嚴.故云故能莊嚴雙樹也。然疏具德等六.對下六人.尋經貼釋.方見深旨.始識章安著述之巧。亦是下.更約人人各具六事以說。  △二答二。初明因中六人。 善男子。若有比丘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正其文句。通達深義。為人解說初中後善。為欲利益無量眾生。演說梵行。如是比丘則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阿難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阿難比丘受持讀誦十二部經。為人開說正語正義。猶如瀉水置之異器。阿難比丘亦復如是。從佛所聞。如聞轉說。善男子。若有比丘得淨天眼。見於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如觀掌中菴摩勒果。如是比丘亦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阿尼樓馱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阿尼樓馱天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乃至中陰。悉能明了無障礙故。善男子。若有比丘少欲知足。心樂寂靜。勤行精進。念定慧解。如是比丘則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迦葉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迦葉比丘善修少欲知足等法。善男子。若有比丘為益眾生。不為利養。修習通達無諍三昧。聖行空行。如是比丘則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須菩提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須菩提者善修無諍聖行空行故。善男子。若有比丘善修神通。一念之中能作種種神通變化。一心一定。能作二果。所謂水火。如是比丘則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目連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目犍連者善修神通無量變化故。善男子。若有比丘善修大智。利智。疾智。解脫智。甚深智。廣智。無邊智。無勝智。實智。具足成就如是慧根。於怨親中心無差別。若聞如來涅槃無常。心不憂慼。若聞常住。不入涅槃。不生欣慶。如是比丘則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舍利弗比丘即其人也。何以故。舍利弗者善能成就具足如是大智慧故。 【疏】佛答為二。初明因中六人。六人者。或是略說.或是物宜.或是對上六師.故舉六耳。問。何不取菩薩莊嚴雙樹。答。菩薩遊化無定.不常隨佛。此六人者常隨侍佛.得是人緣。又此比丘即是菩薩(云云)。文云。身子聞涅槃不憂.聞常住不喜者。阿含中云。身子聞佛欲涅槃.不忍見佛去世.乃前入滅。云何言聞涅槃不憂。佛答中述其德果.知正是菩薩之義.不可作小乘意釋。  或是略說下.次第對三悉.唯闕第一義。常隨侍佛者。以常隨故.備歷五時.在枯在榮。來至今經.方能究竟。不可作小乘意釋者。准此.前之五人神通空行等.皆須約中道釋之。經大智等.凡十句歎智。大智是總.利等是別。於理速入.名為利智。於事速解.說為疾智。斷障自在.名解脫智。於理窮照.名甚深智。世義博通.稱曰廣智。窮佛教海.名無邊智。高出餘人.名無勝智。所知不謬.名為實智。具足慧根.總以結之。  △二明果人。 善男子。若有比丘。能說眾生悉有佛性。得金剛身無有邊際。常樂我淨。身心無礙。得八自在。如是比丘則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唯有如來是其人也。何以故。如來之身金剛無邊。常樂我淨。身心無礙。具八自在故。世尊。唯有如來乃能莊嚴娑羅雙樹。如其無者。則不端嚴。 【疏】若有比丘能說下.第二明果人.即如來是。前出人竟。  △二論義二。初分科。 【疏】次唯願下.是論義。有三番問答。初雖非正難.亦得稱問。佛言下.答為二。先明本.次辨迹。本為兩。一略無住.二廣無住。又二。先法.次譬。初法中二。先釋住.次釋無住。  △二於中下。隨釋三。初番二。初問。 唯願大慈。為莊嚴故。常住於此娑羅樹林。  經惟願大慈等者。師子乘前請住.唯有如來乃能嚴林.無則不端。惟願大慈.為嚴常住。既具大慈.則應常住。如其不爾.何名大慈。  △二答二。初明本二。初略無住。 佛言。善男子。一切諸法。性無住住。汝云何言願如來住。  經性無住住者。只我此身.本性空寂.無住而住.何須請住。梵行云無定定。德王云不生生。語勢與此同也。  △二廣無住二。初法二。初釋住。 善男子。凡言住者名為色法。從因緣生故名為住。因緣無處故名無住。如來已斷一切色縛。云何當言願如來住耶。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善男子。住名憍慢。以憍慢故不得解脫。不得解脫故名為住。誰有憍慢。從何處來。是故得名為無住住。如來永斷一切憍慢。云何而言願如來住。住者名有為法。如來已斷有為之法。是故不住。住者名為空法。如來已斷如是空法。是故獲得常樂我淨。云何而言願如來住。住者名為二十五有。如來已斷二十五有。云何而言願如來住。住者即是一切凡夫。諸聖無去無來無住。如來已斷去來住相。云何言住。  經住名憍慢者。汝今請住.不達無住。則同二乘凡夫.俱是憍慢。  △二釋無住。 夫無住者。名無邊身。身無邊故。云何而言唯願如來住娑羅林。若住此林則是有邊身。若有邊則是無常。如來是常。云何言住。夫無住者。名曰虛空。如來之性同於虛空。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金剛三昧。金剛三昧壞一切住。金剛三昧即是如來。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則名為幻。如來同幻。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無始終。如來之性無有始終。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無邊法界。無邊法界即是如來。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知一切法而無所著。以無著故名首楞嚴。如來具足首楞嚴定。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處非處力。如來成就處非處力。云何言住。又無住者。名檀波羅蜜。檀波羅蜜若有住者。則不得至尸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以是義故。檀波羅蜜名為無住。如來乃至不住般若波羅蜜。云何願言如來常住娑羅樹林。又無住者。名修四念處。如來若住四念處者。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不住住。又無住者。名無邊眾生界。如來悉到一切眾生無邊界分而無所住。又無住者。名無屋宅。無屋宅者名為無有。無有者名為無生。無生者名為無死。無死者名為無相。無相者名為無繫。無繫者名為無著。無著者名為無漏。無漏即善。善即無為。無為者即大涅槃常。大涅槃常者即我。我者即淨。淨者即樂。常樂我淨即是如來。 【疏】於中云名虛空者。妙體非有.故言虛空。金剛三昧即是如來者。舊解云。十地窮學乃未是佛。相續道中.轉金剛心.即名為佛。今依此文.云是如來。此名通於因果。例如首楞嚴通因果。檀波羅蜜等者。非謂六行能成於果。上文云。六波羅蜜滿足之身。道品亦然。  道品亦然者。以四念處類上六度.並在於果。不應以六度念處就因以釋.以經云滿足之身故。  △二譬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虛空。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疏】譬如虛空下.二就譬說無住。又二。先譬.次合。初譬如文。  △二合。 如來亦爾。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善男子。若有說言身口意惡得善果者。無有是處。身口意善得惡果者。亦無是處。若言凡夫得見佛性。十住菩薩不得見者。亦無是處。一闡提輩犯五逆罪。謗方等經。毀四重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無是處。六住菩薩煩惱因緣墮三惡道。亦無是處。菩薩摩訶薩以真女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無是處。一闡提常。三寶無常。亦無是處。如來住於拘尸城。亦無是處。 【疏】次合中.反以差別簡空.空即無住。於中云六住菩薩煩惱因緣墮三惡道者。或言六心.或言六地。私云恐是六地。  反以差別簡空者。經中明若有惡得善報者.無有是處。請住拘尸.其例亦爾。以身如虛空.不住東南西北故。或言六心者.第六信也。恐是六地者。通教六地與羅漢齊.煩惱已盡故。經真女者.以成佛悉是男身故。又三祇菩薩已離女身。此簡示現為女.故云以真女身等。若有此事.可言請住。  △二辨迹。 善男子。如來今於此拘尸城。入大三昧深禪定窟。眾不見故。名大涅槃。 【疏】善男子如來今於此下.第二明迹。方便道中.還歸寂定。眾生不見.謂佛入涅槃。  △二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如來何故入禪定窟。 【疏】師子吼下.第二番問答。如來何故不常利生而入寂耶。  △二答。 善男子。為欲度脫諸眾生故。未種善根令得種故。已種善根得增長故。善果未熟令得熟故。為已熟者說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輕賤善法者令生尊貴故。諸有放逸者令離放逸故。為與文殊師利等諸大香象共論議故。為欲教化樂讀誦者深愛禪定故。為以聖行梵行天行化眾生故。為觀不共深法藏故。為欲呵責放逸弟子故。如來常寂。猶尚樂定。況汝等輩。煩惱未盡而生放逸。為欲呵責諸惡比丘受畜八種不淨之物。及不少欲。不知足故。為令眾生尊重所聞禪定法故。以是因緣。入禪定窟。 【疏】佛廣答其意。不共法藏者。不與二乘人共。其中或為滅惡.或為生善。即四悉意.須入寂定。  或為滅惡等者。輕賤善法.令生尊貴等.即對治滅惡意。未種善根.令得種等.即為人生善意。文相雖廣.不出此二.故云即四悉意。又若約生善滅惡不同.令物歡喜即世界。滅理惡.生理善.即第一義。是知文顯唯二.義必含四。  △三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無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為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 【疏】師子吼言下.第三番問答。問云何名涅槃為無相耶。  △二答三。初直明無十相。 善男子。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味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 【疏】佛答為三。初直明十無相。  △二明有相之失。 善男子。夫著相者則能生癡。癡故生愛。愛故繫縛。繫縛故受生。生故有死。死故無常。 【疏】次明有相之失。  經夫著相下.癡愛是惑.繫縛是業.生死是報。上二是因.下一是果.亦是三障。  △三明無相之得。 不著相者則不生癡。不生癡故。則無有愛。無有愛故。則無繫縛。無繫縛故。則不受生。不受生故。則無有死。無有死故。則名為常。以是義故。涅槃名常。 【疏】三明無相之得。  △二明道因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何等比丘下.第三明修道之用。文為三。初明三法。次辨二法相資。三明力用。初文前略問答.後廣問答。略問答如文。  第三明修道之用者。文誤.應云第二明修道之因。前明處時人.悉外助之緣。今此稟教.修定慧捨三.即內修其因也。力用者。即修三法.能感樂離苦耳。  △二然三下。隨釋三。初明三法二。初略問答。 師子吼言。世尊。何等比丘能斷十相。佛言。善男子。若有比丘。時時修習三種相者。則斷十相。時時修習三昧定相。時時修習智慧之相。時時修習捨相。是名三相。 【疏】然三法不同。若聖行以戒定慧為三法。今文以定慧捨為三法。定慧為正.捨是調停。而言時時者.非專一品.應時時調均.令得自在。  捨是調停者。了定慧不二.不得異相.名曰調停。故下經云。不見三昧智慧異相.是名捨相。又或時捨定修慧.或時捨慧修定.各隨所宜.名曰調停。時時調均者。如是時中.宜修即照而寂。如是時中.宜修即寂而照。如是時中.宜修寂照。如止觀善巧安心中說.方名調均。又定即解脫.慧即般若.捨即法身。  △二廣問答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云何名下.第二廣問答。問中二。初通問.云何為定慧捨相耶。次別問三法。為二。初廣約定問.次以慧捨例。初問定為三。初據本有。次就一境。三就一行。  △二初本下。隨釋二。初問二。初通問。 師子吼言。世尊。云何名為定慧捨相。  △二別問二。初廣約定問三。初據本有。 定是三昧者。一切眾生皆有三昧。云何方言修習三昧。 【疏】初本有中言皆有者.謂一切眾生皆有三昧。數師明十大地中有三摩提是定數。此定本有.何須修習。河西云。取造事心專.不必十大地中定數。  造事心專者。只以專注之心.便名為定。眾生皆有此心.故云本有。  △二就一境。 若心在一境則名三昧。若更餘緣則不名三昧。如其不定。非一切智。非一切智。云何名定。 【疏】次心在一境者。若但行一境為定者。更復緣餘.便非是定。若不餘緣.云何得名一切智人。  △三就一行。 若以一行得三昧者。其餘諸行亦非三昧。若非三昧則非一切智。若非一切智。云何名三昧。 【疏】三就一行為問者。若一行是三昧行.餘行時即非三昧。若不行餘行.非一切智。  △二以慧捨例。 慧捨二相亦復如是。 【疏】次慧捨二事。例亦如是。  △二答二。初分科。 【疏】問佛答中.先答別問.次答通問。先答別問中二。先答定.次答慧捨。先答定中前問定有三。今先答第二問.以第三問例。次追答第一本有之問。  △二隨釋二。初答別問二。初答定二。初先答第二問以第三問例。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緣於一境得名三昧。其餘諸緣不名三昧。是義不然。何以故。如是餘緣亦一境故。行亦如是。 【疏】今初第二。云如是餘緣亦是一境.謂心專一緣。此是定境.以定緣之.無境不定。非謂猶是問境之一。蓋是定心緣境.非是散心。以定一於一切.名一切智。若是散心緣境.為境所牽。若定心緣境.設改緣易觀.非境牽心.故得是定。行亦如是者。即兼答第三一行之問。若以散心而行諸行.行牽於心。若以定心行於諸行.令諸行一。  非謂猶是問境之一者。謂不同前問.唯約所緣一境為定也。蓋是下.謂約能緣定心是一。所緣之境雖多.而境隨心轉.諸境咸一.故云以定一於一切也。一切即境也。經云餘緣亦一境者.義在此矣。然此定心即首楞大定.亦名一心三止。慧心即實慧般若.亦名一心三觀。捨心只是雙亡二相.是故定慧徧融.諸法咸一。  △二追答第一問。 又言眾生先有三昧不須修者。是亦不然。所以者何。言三昧者名善三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云何而言不須修習。 【疏】又言眾生下.追答第一本有之問。善三昧者。不取大地。通三性定.乃取善修之定。  善修之定者。謂達心本具.三止圓修.名曰善修。眾生不覺.故云未有。  △二答慧捨二。初答慧相。 以住如是善三昧中。觀一切法。名善慧相。 【疏】次以住如是下.答慧捨。又二。先答其慧相。  先答其慧相者。此明即定而慧。故經云以住善三昧中等。  △二答捨相。 不見三昧智慧異相。是名捨相。 【疏】不見三昧慧異.答其捨相。  答其捨相者。定慧均調.即中道體也。  △二答通問二。初分科。 【疏】復次若取色相下.第二答前通問。文為四。一略標三法體。二釋三法名。三更廣三法體。四明功用。初略標體為三。先標定體。  △二言取下。隨釋四。初略標三法體三。初標定體。 復次善男子。若取色相。不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三昧。 【疏】言取色相者。非定執色相之心.乃是禪定門戶入住出相。不能觀色常無常者。正作靜攝.不作照知.故不能觀。  非定執色相之心。非同散心取著色相也.乃是息慧修定.名取色相。禪定方法.名為門戶。入住出相者。謂入禪住禪出禪也。亦如法華疏釋善入出住.而以諸禪對之。如彼說。正作靜攝者。正修於定.即上取色相也。不作照知.即息慧也。故云不觀色常無常相。  △二出慧體。 若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慧相。 【疏】次若能觀色下.出於慧體。常無常俱照.故非偏慧。  △三明捨體二。初分科。 【疏】三三昧慧等下.明捨體。二事合調.故云平等。又三。先法。次譬。三合。  △二法如下。隨釋三。初法。 三昧慧等觀一切法。是名捨相。 【疏】法如文。  △二譬。 善男子。如善御駕駟。遲疾得所。遲疾得所。故名捨相。 【疏】次譬者。偏定是遲.偏慧是疾。二法均平.故以駕駟為喻。  △三合二。初河西解。 菩薩亦爾。若三昧多者則修習慧。若慧多者則修習三昧。三昧慧等則名為捨。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如觀掌中菴摩勒果。見佛性者。名為捨相。 【疏】三菩薩亦爾下.合。合中云。十住菩薩智慧多三昧少者。河西云。十住進求勝地.方建大乘。嚴土化人.智用偏起.故不見性。二乘自調自淨.志求證得。定多智少.亦不見性。於二平等.則能見性。  △二今師釋。 【疏】今明入空多.則是遲相。入假多.是疾相。空假雙亡.是平等相。能見性者.是別教意。即空即假即中.乃不遲不疾.是善駕駟。即圓教意.乃能見性。  △二釋三法名。 奢摩他者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又奢摩他者名曰遠離。能令眾生離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貪欲瞋恚愚癡三濁法故。以是義故。故名定相。毘婆舍那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徧見。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憂畢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諍。又名不觀。亦名不行。是名為捨。 【疏】奢摩他下.第二釋名。先釋定名。一本云陀.亦云舍。皆梵音輕重.翻名不同。一翻為止.止息惡緣。或名為定。此名多訓.故留本音.不可偏判。毘婆舍那此翻為觀.亦云見。憂畢差翻為捨相.亦平等不諍等。  經名為正見等者。正見中道.了見二邊.能見佛性。即三而一.名徧見。即一而三.名次第見。三一俱照.名別相見。斯皆一心三智之異稱也。經不諍等者。定慧等修.名不諍。不偏修慧.名不觀。不偏修定.名不行。  △三更廣三法體二。初廣定體。 善男子。奢摩他者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復有二種。一成就。二不成就。成就者所謂諸佛菩薩。不成就者所謂聲聞辟支佛等。復有三種。謂下中上。下者謂諸凡夫。中者聲聞緣覺。上者諸佛菩薩。復有四種。一退。二住。三進。四能大利益。復有五種。所謂五智三昧。何等為五。一無食三昧。二無過三昧。三身意清淨一心三昧。四因果俱樂三昧。五常念三昧。復有六種。一觀骨三昧。二慈三昧。三觀十二因緣三昧。四阿那波那三昧。五念覺觀三昧。六觀生滅三昧。復有七種。所謂七覺分。一念覺分。二擇法覺分。三精進覺分。四喜覺分。五除覺分。六定覺分。七捨覺分。復有七種。一須陀洹三昧。二斯陀含三昧。三阿那含三昧。四阿羅漢三昧。五辟支佛三昧。六菩薩三昧。七如來覺知三昧。復有八種。謂八解脫三昧。一內有色相。外觀色解脫三昧。二內無色相。外觀色解脫三昧。三淨解脫身證三昧。四空處解脫三昧。五識處解脫三昧。六無所有處解脫三昧。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解脫三昧。八滅盡定解脫三昧。復有九種。所謂九次第定。四禪四空及滅盡定三昧。復有十種。所謂十一切處三昧。何等為十。一地一切處三昧。二水一切處三昧。三風一切處三昧。四青一切處三昧。五黃一切處三昧。六赤一切處三昧。七白一切處三昧。八空一切處三昧。九識一切處三昧。十無所有一切處三昧。復有無數種。所謂諸佛菩薩。善男子。是名三昧相。 【疏】奢摩他有二種下.第三更廣三法體。皆增數辨之。初廣定中.增至十法。能大利益者。百論云達分三昧。因果俱樂者。河西云。謂佛所得定.入出自在.始終常樂。念覺觀者。善惡覺觀俱是過患。觀生滅者。人多於生滅起斷常觀。十一切處者。但列地水風.不明火者。有人言經本誤失火字。河西云。行人觀身內四大.非觀外四大。身內三大顯.骨肉等是地.洟唾等是水.氣息是風。此三顯現。火大劣有少煖.所以但三。而言不用處者.明自下地至不用處。招提云。火大不恒.假薪而有.無薪不發。三大恒有.所以用之。不用處者。明此觀成.窮不用處。故數為一。  經復有四種者。遠師解云。下品淨定.喜為下地煩惱所敗.名為退分.非是已退。又為自地煩惱所雜.亦名退分。中品淨定.堅守自地.不為下地煩惱所敗.名住分。又為自地煩惱之所陵雜.亦名為住。上品淨定.能厭自地.欣求上靜.名勝進分。能作大益.是決定分。有漏心中學觀諦理.趣向聖道.名決定分。能生聖道.名作大益。百論云達分三昧者。彼判禪有五分.謂退.護.住.進.達。於今四中闕彼護分。大利益.即彼達分。謂達所得禪定之淺深也。失火字者.此解非也。況經十數整足.豈是誤失。澤州解云。與餘處少異.無火一切.加無所有.是其異也。何故如是.此乃為破事火外道.是故除火一切。為成十數.加無所有。疏引河西及招提解.義皆可見。  經無食三昧者。是初禪離揣食。寶法師云是未至定。厭段食.名無食三昧。經無過三昧者。亦是初禪.離欲界惡。經身意清淨者。是二禪。離六識中覺觀麤.名身清淨。內淨一處.名為一心。經因果俱樂者。是三禪。修因招果.與樂受相應.名為俱樂。經常念三昧者。是四禪已上。唯一捨受相應.無喜樂受.故名常。經觀骨三昧者。即不淨觀.治貪。慈三昧者。慈悲觀.治瞋。十二因緣者。即緣生觀.治癡。阿那波那者。即數息觀.治散亂也。念覺者。即是記持尋伺十八界性差別.求我叵得.即無我觀。已上是五停心觀.即菩薩方便觀也。經觀生滅者。即無常觀也。  △二廣慧體。 善男子。慧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復有三種。一般若。二毘婆舍那。三闍那。般若者。名一切眾生。毘婆舍那者。一切聖人。闍那者。諸佛菩薩。又般若者名為別相。毗婆舍那者名為總相。闍那者名為破相。復有四種。所謂觀四真諦。 【疏】慧有二種者下.廣出慧體。般若正是慧。毘婆正是觀.亦名見。闍那正是智。釋般若云。名一切眾生者。顯般若是慧.能知一切眾生數故。又釋毘婆是總相.亦言是三昧.所以三昧慧能總知也。常途解云。慧是不癡.故在凡夫。見名小勝.故在聖人。智是決斷最勝.在諸佛。別相總相破相.亦據優劣。興皇云。凡夫分別是別相.二乘聖人總。前諸法無常是總相.諸佛菩薩皆破此.故是破相。今明不然。斯乃論一心三智。破相是照空.別相是照假.總相是照中。三智一心中得。論不思議慧.不云捨者.異體非故。  異體非故者。定慧相即.則名為捨。定慧異體.非是捨義。故闕不論。  △四明功能。 善男子。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為三。一不放逸故。二莊嚴大智故。三得自在故。復次。為三事故修毘婆舍那。何等為三。一為觀生死惡果報故。二為欲增長諸善根故。三為破一切諸煩惱故。 【疏】四功用。如文。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七。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五(會疏卷第二十九)  △二辨二法相資二。初簡示分科。 【疏】師子吼品之五。起卷是第二.明定慧相資。亦是相即.亦應言捨.但是略耳。又捨無別法.定慧均平即名為捨。文中先問後答。  定慧相資者。以法互助.故曰相資。法體無二.名為相即。  △二隨文釋義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如經中說。若毘婆舍那能破煩惱。何故復修奢摩他耶。 【疏】問意云。慧能斷惑.何須用定。舉偏別之難.以祈圓融之說。初師子吼引佛經為難。果知不破外人亦非破問者。只是破佛為緣之經。佛經不出四教。觀此義意.正用圓破別。別既被破.餘例可知。  果知不破外人等者。師子既非自立其疑.但是引佛偏教設難。故知向下佛約總別二破.悉是自破昔時偏說。非破外道.及師子吼也。  △二答二。初總破。 佛言。善男子。汝言毘婆舍那破煩惱者。是義不然。 【疏】次佛答中.初文為兩。初總破.次別破。初總中總唱。是義不然.何所不該。若邪執若小教.若共教若漸次.皆墮不然之中。但是治內之流滯.非破外之閑邪。  何所不該者。不然之語.該收邪執及以三教。若小下.小共漸如次對三教.皆墮不然之中者。以前三教定慧體異.不相即故。但是下.明佛總別兩破。但破內法偏漸之留滯.非破外道之閑邪也。此語出僧肇中論序。彼云。百論冶外以閑邪.斯文祛內以留滯。然閑訓習訓防。周易。閑邪存其誠。閑.訓防也。今云閑者蓋取習義.謂外道習邪。  △二別破二。初分科。 【疏】次別破為二。先以法料簡.後示圓融無方定慧。於初文中為七。一約無異。二約無有。三約無所。四約無缺。五約無動。六約無能。七約無作。初約無異破者。文為二。一論體同。次舉譬.譬體同也。  △二何者下。隨釋二。初以法料簡七。初約無異二。初論體同二。初正釋二。初敘以別為難。 何以故。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有煩惱時則無智慧。云何而言毘婆舍那能破煩惱。 【疏】何者。惑者咸謂煩惱與智慧其猶水火怨賊。須修智慧.故破煩惱。自別教已還.莫不如此。故師子吼挾此設難.祈於異聞。  何者下.先敘師子以別為難。次佛以下.明如來以圓為答。其猶水火等者。智明惑暗.若水火冷熱大異。煩惱如冤賊.能害智慧之命也。自別已還等者。前三教皆謂惑智大異。挾此為難者。挾偏難圓也。明文雖約定慧體異為難.其實兼難惑智兩殊。以定慧是能破.煩惱是所破。故前經云。若毗婆舍那能破煩惱也。祈於異聞者。祈.告也。謂求告也。  △二佛以下。明以圓為答二。初懸敘圓意。 【疏】佛以圓破別。何者智慧.何者煩惱。蓋是法界之解惑。解惑同體.無二無別。若惑時.舉體是惑.惑外無智。若解時.舉體是解.解外無惑。經言。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又經言。出法性外.更無有法。出外有法.即非法界。  法界之解惑者。法界即唯心之理。解惑既唯一心.一心豈分能所。  △二若然下。牒經結示。 【疏】若然.有煩惱時則無智慧.何所論破。若有智慧.無復煩惱.復何所破。而言智慧能破煩惱。故舉明時無闇.闇時無明.喻此圓法。  若然下.在迷全智是惑。既離惑外無智慧.故無能破。若有智下.在悟時.全惑成智.故無所破。言何所論破.復何所破者。非能所之所。言所者.處也。既無能所.何處論破。  △二斯理下。結勸。 【疏】斯理斯文.彪炳灼然。不應餘解。  彪炳.文彩分明也。  △二舉譬。 善男子。譬如明時無闇。闇時無明。若有說言明能破闇。無有是處。  △二約無有二。初分科。 【疏】從誰有智慧下.第二約無有以破。文為二。先責人法.次結無破。  △二隨釋二。初責人法。 善男子。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能破煩惱。 【疏】初文者。自三藏已上.別教已還。不能法界圓融.虛己忘物。二乘猶存我衣我鉢。菩薩則嚴土化人。彼我雙存.智斷俱證。此則有誰.不得無誰。佛以圓法責之。只此智慧是煩惱.誰以煩惱斷於煩惱。只此煩惱是智慧.誰以智慧斷於智慧。尚無煩惱斷於煩惱.何得智慧斷於智慧。  自三藏下.先出師子難意。不能虛己亡物者。虛亦亡也。若達自他互徧.即空即中.則物我俱亡.誰論惑智。偏小不爾.故曰不能。二乘下.明兩教二乘.不能虛己。菩薩下.明三教菩薩不能亡物。彼我雙存下.總結三乘有自他智斷之主宰。此則有誰者。誰即主宰之稱。佛以下.次示如來答意.即正釋現文也。誰以煩惱斷於煩惱者。智慧既即煩惱.若云以智斷惑.豈非以煩惱斷煩惱耶。  △二結無破。 如其無者。則無所破。 【疏】是故結云。如其無者.則無所破。  △三約無所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若言智慧下.第三約無所以破。文為二。先雙明不到到.次雙結無破。  △二何者下。隨釋二。初雙明不到到。 善男子。若言智慧能破煩惱。為到故破。不到故破。若不到破者。凡夫眾生則應能破。若到故破者。初念應破。若初念不破。後亦不破。若初到便破。是則不到。云何說言智慧能破。 【疏】何者。智慧是法界。縱令出法界外有煩惱.用法界內智慧破外煩惱.為不到彼所能破.為到彼所能破。若不到彼所能破.凡人不到亦應能破。若到彼所即能破者。為初念能破.後念能破。若初念不能.後亦不能。  智慧是法界者。法界無外.攝無不周.豈有煩惱出法界外。縱令下.明佛發到不到之言.是縱彼歷別所計.作此破之。彼所.猶彼處也。凡夫不到者。謂凡夫在迷.無法界內智.故不到外惑。初念破等者。初念謂智之前心.後念謂智之後心。若初念下.若云初念是伏.後念方破者。且念體是一.初既不破.後何能破。後既能破.初亦應破。經初到便破.是則不到者。初念是初修觀智伏惑.猶是凡心。若便能破.即同上云凡夫應破也。是則若到不到.初念後念.皆不能破。此由別人理外有事.則是法界外別有煩惱.故須非之。今明圓融.不破而破.破而不破。惑智相即.體本無二。六即甄之.有伏有斷。  △二雙結無破。 若言到與不到而能破者。是義不然。 【疏】是故結云。到與不到若能破者.是義不然。法界之外更無復法.是故無所。  △四約無缺二。初分科。 【疏】從復次毘婆下.第四約無缺以破。文為二。先約法正破.次舉譬。  △二隨釋二。初約法正破。 復次毘婆舍那破煩惱者。為獨能破。為伴故破。若獨能破。菩薩何故修八正道。若伴故破。當知獨則不能破也。若獨不能。伴亦不能。 【疏】初法意者。智慧是法界.圓滿具足.無有缺減。智慧即是戒定等.而無有異。那忽法界外而猶有伴.共破法界外之煩惱。既無伴破.獨亦不能。  智慧是法界(至)無有異.釋經若獨能破也。謂獨修於慧.不須別修戒定.以智慧體即戒定故。那忽下.釋經菩薩何故修八正道等。八正中有戒定.即是慧之伴侶。既慧即戒定.那忽慧外別修。故云法界外.而猶有伴等。既無伴破者.謂伴不能破也。獨亦不能者。以三學體一故.戒定既不破惑.則慧亦不能。經云若伴故破等者。謂破惑既由戒定.當知獨修於慧則不能破惑。疏既無伴破.乃是反釋。  △二舉譬。 如一盲人不能見色。雖伴眾盲亦不能見。毘婆舍那亦復如是。 【疏】故舉盲譬。若獨若伴.俱不見色。若獨若伴.是缺減義。  若獨若伴是缺減義者。如盲與伴俱不能見.以喻慧與戒定俱不能破。  △五約無動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如地堅性下.第五約無動以破。文為二。先舉類破.次結破。  △二如四下。隨釋二。初舉類破。 善男子。如地堅性。火熱性。水濕性。風動性。而地堅性乃至風動性。非因緣作。其性自爾。如四大性。煩惱亦爾。性自是斷。若是斷者。云何而言智慧能斷。 【疏】如四大性不可動轉。更無一物改動四大.令失本性。煩惱亦爾.與智同性。智性自斷.煩惱之性亦自是斷。云何以斷.能斷於斷。  不可動轉者。不可令火性冷.水性熱等。與智同性者.智以能斷為性。惑既即智.亦是自斷.知火性本熱等也。  △二結破。 以是義故。毘婆舍那決定不能破諸煩惱。 【疏】次結文云。毘婆舍那決定不能破諸煩惱。  決定不能破煩惱者。以惑智性無能所故.不同師子吼所執別義.有能斷所斷之殊也。  △六約無能二。初分科。 【疏】從善男子如鹽性鹹下.第六約無能以破。文為四。前奪。次縱。三更奪。四復縱。  △二隨釋四。初奪。 善男子。如鹽性鹹。令異物鹹。蜜本性甘。令異物甘。水本性濕。令異物濕。智慧性滅。令法滅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法無滅。云何智慧強能令滅。 【疏】初舉鹽蜜.轉他同己.即奪智慧不能如鹽蜜。不滅之法.智慧不能彊令其滅.此奪智慧無斷惑之功。  此奪智慧無斷惑之功者。正奪師子吼所引偏智.無斷惑用。下之縱奪.悉約偏智。  △二縱。 若言鹽鹹令異物鹹。慧滅亦爾。能令異法滅者。是亦不然。何以故。智慧之性念念滅故。若念念滅。云何而言能滅他法。以是義故。智慧之性不破煩惱。 【疏】次若言下.引鹽能鹹者。縱於智慧能滅他者。智慧自念念滅.豈令他滅。如溺人自沈.何得浮他。  自念念滅者。謂藏通智及別緣修智.悉是無常.故云念念滅。  △三更奪。 善男子。一切諸法有二種滅。一性滅。二畢竟滅。若性滅者。云何而言智慧能滅。 【疏】三善男子有二種下.更奪。正以性滅奪之。智是性滅.不能令煩惱滅。  正以性滅奪之者。經列二種滅。一性滅.謂體性念念自滅。二畢竟滅.斷惑證滅也。佛雖舉二.正斥偏智。性自是滅.滅故無常.豈能斷惑。  △四復縱。 若言智慧能滅煩惱。如火燒物。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火燒物。則有遺燼。智慧若爾。應有餘燼。如斧伐樹。破處可見。智慧若爾。有何可見。慧若能令煩惱離者。如是煩惱應餘處現。如諸外道離六大城。拘尸城現。若是煩惱不餘處現。則知智慧不能令離。 【疏】四若言智慧能滅下.復重縱之。舉火燼斧伐.求其滅處不可得也。前一縱奪.明無常苦空及緣修等智慧自是無常.何能斷惑。歷然可見。後一縱奪.責不見能斷所斷方所。此破法界外別有於惑.為智所斷。何以不見處所.如火燼.如斧痕。既無燼痕.則無惑可破。既其無惑.智慧破誰。用圓破別.文義明矣。  前一縱奪者。應云前一縱一奪。即前二科也.文略耳。無常苦空.是藏通。緣修是別。後一縱奪者。謂後一更奪.一復縱也。不見能斷所斷方所者。方所猶處所也。智慧破誰者。明無惑可破也。經遺燼。說文。火之餘木也。  △七約無作。 善男子。一切諸法。性若自空。誰能令生。誰能令滅。生異滅異無造作者。 【疏】從善男子一切下.第七約無作以破.亦呼此為總結於前。此中明一切諸法性自空者.誰令生滅。無造作者.那得智慧破於煩惱。  △二示圓融無方定慧三。初敘意分科。 【疏】若修習定下.第二示圓融無方定慧.皆是法界。非但慧能斷惑.定亦斷惑。文為四。一明定慧相具.亦具一切法。二明定慧相即。即寂能斷.即斷能寂。三明定慧名相。四明自在適時。  無方定慧者。圓融自在.雖相具相即.而二法名相宛然。四悉適時.有斷有證。不定繫於一方.故曰無方。周易曰。神無方.易無體。  △二開此下。結成四悉。 【疏】開此四科.即四悉意。定慧具足三菩提.即第一義。即寂能斷.即對治。定慧名相.即是世界。適時利益.即是為人。  △三就初下。隨文釋義四。初定慧相具三。初即定具慧。 善男子。若修習定。則得如是正智正見。 【疏】就初定慧相具。文為三。一即定具慧.謂正智見也。  即定具慧者。即寂而照.三智宛然。故經云得正智正見也。  △二定具世間等法。 以是義故。我經中說。若有比丘修習定者。能見五陰生滅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間之事尚不能了。況於出世。若無定者。平處顛墜。心緣異法。口宣異言。耳聞異聲。心解異義。欲造異字。手書異文。欲行異路。身涉異徑。 【疏】二定具世間生滅無常等法.引證是也。  定具世間等者。楞嚴妙定.即理而事.即實而權.故具九界生滅等法。故觀九界.但見性具.方知諸法有所依本。引證是者.即經云我經中說已下文。此是佛引他經所談五陰生滅.是今圓定所具。經善男子下.明舉損顯益.不修則致損也。經世間之事尚不能了者。以有漏五通是世間事.若不修禪.尚不能得。經平處顛墜者。不修圓融定行.則於本具佛界平處起偏小解.猶如顛墜。經心緣異法下.(至)身涉異徑.不出三業皆為不修圓定.致使迷實執權.名異法等。隨文配釋.亦應可見。  △三具三菩提。 若有修習三昧定者。則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三具三菩提是也。定為法界包含。既爾.慧捨亦然。  具三菩提者。菩提之果.亦是圓定本具之法也。文似闕略.應云三具菩提.三菩提是也。初句標科.次句指經.文方委悉。定為下.疏主結例。  △二定慧相即二。初敘意分科。 【疏】次菩薩具足二法下.明定慧相即。若言相資.此義則疏。又為二。初即定而慧.次即慧而定。初文中凡舉八譬。即定而慧.妙能斷惑。次復調攝五根去.明即慧而定。在危而安.處損能益(云云)。  此義則疏者。以定慧相資.猶成異體.似濫偏權。若云相即.方顯性融.圓義斯著。妙能斷惑者。惑智體同.不斷而斷.故名妙斷。在危能安等者。此明即慧而定.故能安能益。由心冥寂理.故下經云調攝五根.堪忍眾苦等。即在危能安。經云不為利養下.即在損能益也。  △二初譬下。隨文釋義二。初即定而慧。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定。二智。善男子。如刈菅草。執急則斷。菩薩摩訶薩修是二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善男子。如浣垢衣。先以灰汁。後以清水。衣則鮮潔。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先讀誦。後則解義。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勇人先以鎧仗牢自莊嚴。然後御陣能壞怨賊。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工匠甘鍋盛金。自在隨意撓攪融消。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明鏡照了面像。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先平地。然後下種。先從師受。後思惟義。菩薩定慧亦復如是。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是二法能大利益。 【疏】初譬如刈菅草者。字音姦。詩云。白華菅兮。又云無棄菅蒯。爾雅云。白華野菅。郭璞云。茅類也。甘鍋者。融金之器.土釜也。字當作𩰭.並音戈。而言甘者。謂口歛也。  經執急則斷.都管反。定如手.急執慧.如用刀斷。菅草.經本作葌。說文。葌.香草也。葌非此用。甘鍋者。字體作鬲.古和反。方言。秦云土釜也。今皆作鍋。  △二即慧而定二。初正明。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是二法。調攝五根。堪忍眾苦。所謂饑渴寒熱。打擲罵辱。惡獸所嚙。蚊虻所螫。常攝其心。不令放逸。不為利養行於非法。客塵煩惱所不能污。不為諸邪異見所惑。常能遠離諸惡覺觀。不久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成就利益眾生故。 【疏】次文又二。先正明。  △二功能。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是二法。四倒暴風不能吹動。如須彌山。雖為四風之所吹鼓。不能令動。不為外道邪師所拔。如帝釋幢不可移轉。眾邪異術不能誑惑。常受微妙第一安樂。能解如來深祕密義。受樂不欣。逢苦不戚。諸天世人恭敬讚歎。明見生死及非生死。善能了知法界法性。身有常樂我淨之法。是則名為大涅槃樂。 【疏】次善男子下.明功能。並如文。  △三定慧名相。 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無願三昧。捨相者名無相三昧。 【疏】定相下.第三明名相者。無名而名。緣一實相.而言三相。約三相立三名。名相皆是法界.具一切法。定無定相.故名空。慧達清淨法.故無願求。捨無能所.故有無相。  慧達清淨者。圓慧普照.不滯二邊.不著中道.故清淨。三一相即.生佛一如.故云無願求也。  △四自在適時二。初分科。 【疏】若有菩薩下.第四自在適時巧用。文為二。先唱時非時.後更問答。  △二答中下。隨釋二。初唱時非時。 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善知定時。慧時。捨時及知非時。是名菩薩行菩提道。  △二更問答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云何菩薩知時非時。  △二答。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因於受樂生大憍慢。或因說法而生憍慢。或因精勤而生憍慢。或因解義善問答時。而生憍慢。或因親近惡知識故而生憍慢。或因布施所重之物而生憍慢。或因世間善法功德而生憍慢。或因世間豪貴之人所恭敬故而生憍慢。當知爾時不宜修智。宜應修定。是名菩薩知時非時。若有菩薩勤修精進。未得利益涅槃之樂。以不得故。生於悔心。以鈍根故。不能調伏五情諸根。諸垢煩惱勢力盛故。自疑戒律。有羸損故。當知爾時不宜修定。宜應修智。是名菩薩知時非時。善男子。若有菩薩定慧二法不平等者。當知爾時不宜修捨。二法若等。則宜修之。是名菩薩知時非時。善男子。若有菩薩修習定慧起煩惱者。當知爾時不宜修捨。宜應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捨。是名修捨。 【疏】答中明三法時非時.即是自行四悉。受樂等生慢.宜修定者。此巧用為人。精進等起悔心.宜修慧者。此巧修對治。二法平等.宜修捨者。此巧修第一義。起煩惱.宜讀誦六念者。此巧修世界。經云。修習三相.以是因緣成無相涅槃。既言因緣.即是巧修悉檀.以為因緣成大涅槃。又宜修於定.即是有門。宜修於慧.即是空門。宜修於捨.即非空非有門。宜修十二部六念等.即亦空亦有門。從四門因緣.成大涅槃。復應巧作.化他四悉。不能煩文.修者須具(云云)。  此巧用為人者。修定則生恭敬之善。巧修對治者。修慧能破悔心等惡。然修定亦破慢惡.修慧亦生理善。但定有寂靜之樂.生善義強。慧有破暗之功.故對治義強。定即有門者。依定有支林功德.故屬有門。慧即空門者。以慧蕩諸相著.故屬空門。捨謂不著二法.故屬雙非。十二部經雙詮定慧.故屬兩亦。化他四悉者。謂他人若因受樂生慢等.應教修定等.皆如前說。但是以此教彼.名化他耳。修者須具者。圓修行人必具自行化他之德.方名菩薩。  △三明力用(併入下科)。  △三明修道力用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若有菩薩修習下.第三修道力用。文為二。初明感樂得涅槃.後明離苦轉障。初文又二。初明得涅槃.次論義。  第三修道力用者。此科兩處分之。於前修道中.大科當第三。復於子科修道因中.亦當第三文。既相涉.故兩分之。今依大科次第也。  △二隨釋二。初感樂得涅槃二。初明得涅槃。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習如是三法相者。以是因緣。得無相涅槃。  △二論義二。初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無十相故名大涅槃為無相者。復以何緣。名為無生。無出。無作。屋宅。洲。歸。安隱。滅度。涅槃。寂靜。無諸病苦。無所有耶。 【疏】論義有兩番問答。初問。躡修三法能得涅槃.故問其相。文為二。初牒無十相.名大涅槃。佛因答竟.此旨已領。未解其餘.更以十法為問。  佛因答竟等者。前卷佛已答師子吼云。涅槃無十相故.名為無相。雖已領無相之旨.未曉無生無出等一十二法之義.故此問之。疏云十法者。文逸二字。  △二答。 佛言。善男子。無因緣故。故名無生。以無為故。故名無出。無造業故。故名無作。不入五見。故名屋宅。離四瀑水。故名為洲。調眾生故。故名歸依。壞結賊故。故名安隱。諸結火滅。故名滅度。離覺觀故。故名涅槃。遠憒鬧故。名曰寂靜。永斷必死。故名無病。一切無故。名無所有。善男子。若菩薩作是觀時。即得明了見於佛性。 【疏】開善取此諸結火滅.名為滅度.以翻涅槃。莊嚴取離諸覺觀.名為涅槃。以彈開善云。子縛盡名滅度.果縛盡名涅槃。云何取子縛之文.翻涅槃之果。開善救云。具存外國.子果縛盡俱名解脫。有餘無餘二滅.俱名滅度。而出經者巧互其詞。以子縛盡.存此音為滅度。果縛盡.存彼音為解脫。然此中十答.皆答涅槃之圓德。兩師各執一句而起於爭。此是因於解義而起煩惱.又同觸象(云云)。  皆答涅槃之圓德者。圓融無礙.因果通收。云何二師各執因果。  △二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成就幾法。能見如是無相涅槃至無所有。 【疏】師子吼下.師子吼重問。已聞十義.未知修者。為修幾法得涅槃耶。  △二答三。初標。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十法。則能明見涅槃無相至無所有。 【疏】次佛言下.佛答。答意者。向之十法.但是涅槃果果之異耳。若欲修行.復具十法。於中三。標。釋。結。  但是涅槃果果之異者。涅槃即果果。向十二法.皆是果果異名。欲剋此果.復須十法為因也。  △二釋。 何等為十。一信心具足。云何名為信心具足。深信佛法眾僧是常。十方諸佛方便示現一切眾生及一闡提悉有佛性。不信如來生老病死及修苦行。提婆達多真實破僧出佛身血。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正法滅盡。是名菩薩信心具足。二淨戒具足。云何名為淨戒具足。善男子。若有菩薩自言戒淨。雖不與彼女人和合。見女人時或共嘲調言語戲笑。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復有菩薩自言戒淨。雖不與彼女人身合。嘲調戲笑。於壁障外遙聞女人瓔珞環釧種種諸聲。心生愛著。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復有菩薩自言戒淨。雖復不與女人和合。言語嘲調。聽其音聲。然見男子隨逐女時。或見女人隨逐男時。便生貪著。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復有菩薩自言戒淨。雖復不與女人和合。言語嘲調。聽其音聲。見男女相隨。然為生天受五欲樂。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善男子。若有菩薩。清淨持戒。而不為戒。不為尸羅波羅蜜。不為眾生。不為利養。不為菩提。不為涅槃。不為聲聞辟支佛。唯為最上第一義故。護持禁戒。善男子。是名菩薩淨戒具足。三者親近諸善知識。善知識者。若有能說信戒多聞布施智慧令人受行。是名菩薩善知識也。四者樂於寂靜。寂靜者。所謂身心寂靜。觀察諸法甚深法界。是名寂靜。五者精進。精進者。所謂繫心觀四正諦。設頭火然。終不放捨。是名精進。六者念具足。念具足者。所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捨。是名念具足。七者軟語。軟語者所謂實語妙語。先意問訊。時語真語。是名軟語。八者護法。護法者所謂愛樂正法。常樂演說。讀誦書寫。思惟其義。廣宣敷揚。令其流布。若見有人書寫解說。讀誦讚歎。思惟義者。為求資生而供養之。所謂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為護法故不惜身命。是名護法。九者菩薩見有同學同戒有所乏少。轉從他乞。熏鉢染衣。瞻病所須。衣服飲食臥具房舍而供給之。十者具足智慧。智慧者。所謂觀於如來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觀法二相。所謂空不空。常無常。樂無樂。我無我。淨不淨。異法可斷。異法不可斷。異法從緣生。異法從緣見。異法從緣果。異法非緣果。是名具足智慧。  經而不為戒.乃至唯為第一義等。明捨諸相.唯求實義。謂不著此出世戒.及化他利養.智斷二乘等相.唯為三德。一心無取無著.一止一作無非法界.名為唯為最上護持禁戒也。經身心寂靜.五陰即涅槃.名身心寂靜。又四禪名身寂靜.四空名心寂靜。經時語者。離非時語。儒書尚云。寢不語.食不言。又云。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北遠曰。實語者.即離口四過也。實語即不妄語。妙語問訊.即不惡口。時語謂合時善言.即不兩舌.真語.不綺語。  △三結。 善男子。是名菩薩具足十法。即能明見涅槃無相。  △二離苦轉障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如佛先告下.第二明離苦轉障。又二。先明所轉之業障.次明能轉之治道。初有二番問答。初番明業不定.故障可轉。次明業不定.故道可修。初問答為二。先問善業.次問惡業。初問善業為五。一明無窮。二明必定。三重無窮。四重必定。五舉況結問。初又三。一語端。二領旨。三結問。  先問善業.次問惡業者。以善惡二業.受報俱無盡.故云何當得成佛。語端者。託佛告純陀之言.以為問端。  △二初告下。隨釋二。初明所轉之業障二。初明業不定故障可轉二。初問二。初問善業五。初無窮三。初語端。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先告純陀。汝今已得見於佛性。得大涅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義云何。 【疏】初告純陀者.此欲設問之由漸。  △二領旨。 世尊。如經中說。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一闡提得千倍報。施持戒者百千倍報。若施外道斷煩惱者。得無量報。施四道向及以四果至辟支佛。得無量報。施不退菩薩及最後身諸大菩薩如來世尊。所得福報無量無邊。不可稱計。不可思議。 【疏】如佛下.領旨。施畜生百倍.闡提千倍者。畜生前因惡.今報卑。闡提取前因善.今報勝。故有百千之殊。上文殺畜生得下罪.殺闡提無罪.此復云何。答。畜無斷善謗法之愆.闡提有此之失。  △三結問。 純陀大士。若受如是無量報者。是報無盡。何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純陀大士下.結問。  經是報無盡者。純陀施佛.既受無邊人天福報.應礙成道。故經云何時當得菩提。  △二必定二。初領旨。 世尊。經中復說。若人重心造善惡業。必得果報。若現世受。若次生受。若後世受。 【疏】次世尊經中復說下.問必定。又二。先領。  △二正問。 純陀善業重心作故。當知是業必定受報。若定受報。云何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復得見於佛性。 【疏】次正問。純陀心重而因勝。此業決定.何得成佛。  △三重無窮。 世尊。經中復說。施三種人果報無盡。一者病人。二者父母。三者如來。 【疏】三世尊經中說下.重明無窮。  △四重必定。 世尊。經中復說。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如其無有欲界業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色無色業亦復如是。世尊。如法句偈。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業 【疏】四世尊經中說下.重明必定。  經如法句偈者。十誦律說。有一金鏘從地而出.欲鏘佛足.佛作神通.上昇虛空至色究竟.鏘亦不捨。佛便入海.鏘亦隨逐。潛入須彌.鏘還逐入。周徧十方.處處逃避.鏘恒不捨。還復本坐.鏘乃傷足.因說此偈。  △五舉況結問。 又阿尼樓馱言。世尊。我憶往昔以一食施。八萬劫中不墮三惡。世尊。一食之施尚得是報。何況純陀信心施佛。具足成就檀波羅蜜。 【疏】五又阿尼樓馱下.舉況結問。  △二問惡業。 世尊。若善果報不可盡者。謗方等經。犯五逆罪。毀四重禁。一闡提罪。云何可盡。若不可盡。云何能得見於佛性。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次世尊若善果下.第二舉四人惡業無窮.云何能得菩提。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言下.答。又為二。一讚問.二答。答又二。初緣起.次正答。  △二初歎下。隨釋二。初讚問。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唯有二人。能得無量無邊功德。不可稱計。不可宣說。能竭生死漂流瀑河。降魔怨敵。摧魔勝幢。能轉如來無上法輪。一者善問。二者善答。  △二答二。初緣起。 善男子。佛十力中。業力最深。 【疏】初歎業力深.是答問緣起。然佛十力亦無優降.特是宜爾。又業輕重.定不定等難知。餘人不解.故稱為大。  業力者。即十力中第二力也。謂佛知眾生三世諸業果報等。名業力。故稱為大者。即經云業力最深也。  △二正答二。初分科。 【疏】有諸眾生下.正答。又四。一開權。二顯實。三釋權。四釋實。  △二隨釋四。初開權。 善男子。有諸眾生於業緣中心輕不信。為度彼故。作如是說。 【疏】初開權者。為不信人.唱言決定。  初開權者。作決定說.且順權機。此是施開之開也。  △二顯實。 善男子。一切作業有輕有重。輕重二業復各有二。一決定。二不決定。 【疏】一切作業下.第二顯實。業法不同.有輕有重.有定有不定.安得一向決定。  △三釋權。 善男子。或有人言惡業無果。若言惡業定有果者。云何氣噓旃陀羅而得生天。鴦掘摩羅得解脫果。以是義故。當知作業有定得果。不定得果。我為除斷如是邪見。故於經中說如是語。一切作業無不得果。 【疏】或有人下.釋權。只緣邪者不信.為其定說。  △四釋實四。初出二人。 善男子。或有重業可得作輕。或有輕業可得作重。非一切人。唯有愚智。是故當知非一切業悉定得果。雖不定得。亦非不得。 【疏】或重業下.釋實。又二。先出愚智二人。  △二出二轉。 善男子。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智人。二者愚人。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獄極重之業現世輕受。愚癡之人現世輕業。地獄重受。 【疏】從一切眾生下.二雙出二轉。智轉重為輕.定為不定。愚轉輕為重.不定為定。  智轉重為輕者。俱舍云。愚智所犯.輕重不同。愚作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丸鐵小.亦沈水。為鉢鐵大.亦能浮。  △二明業不定故道可修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若如是者。則不應求清淨梵行及解脫果。 【疏】若如是下.第二番問答。明業不定.可得修道。問意有兩。一以惡業不定.何用梵行求於涅槃。二以善業不定故.亦何用梵行求於涅槃。  一以惡業不定者。惡自改為善。善業不定者。善或當為惡.既俱不定.何須修梵行求涅槃。  △二答二。初敘意分科。 【疏】佛答此問.其文甚廣。所破疑惑處多.故不可不委。若不曉此.一切行不成。是故此文.文相稍長。文為四。一正明業不定.故修道。二明業定有多過。三雙明業定不定。四結不定.故修道。初又二。先明不定.次善惡相奪。初又二。  一切行不成者。若不曉此.由業不定必須修道之旨.則如來之行不得成就。  △二先若下。隨文釋義四。初正明業不定故修道二。初明不定二。初若定不勞修道。 佛言。善男子。若一切業定得果者。則不應求梵行解脫。 【疏】先若定者.不勞修道。  △二不定可得修道。 以不定故。則修梵行及解脫果。 【疏】二以不定.可得修道。  △二善惡相奪。 善男子。若能遠離一切惡業。則得善果。若遠善業。則得惡果。 【疏】若能遠離下.明善惡相奪。以惡不定故.可得為善。善不定故.可得為惡。  △二明業定有多過二。初分科。 【疏】若一切業定得果下.二明定則多過。又二。初明定則無修道.次明定故則有多過。就初又二。前略.次廣。略中二。  △二初明下。隨釋二。初明定則無修道二。初略二。初明若定不須修。 若一切業定得果者。則不應求修習聖道。 【疏】初明若定.則不須修道。  △二明不修無解脫。 若不修道則無解脫。一切聖人所以修道。為壞定業得輕報故。不定之業無果報故。 【疏】次明若不修道.則無解脫。  △二廣二。初定不須修。 若一切業定得果者。則不應求修習聖道。 【疏】若一切業下.二明廣說。亦二。先廣明定.則不須修。  △二不修無脫期。 若人遠離修習聖道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不得解脫得涅槃者。亦無是處。 【疏】次若人遠離下.廣明若不修.則無解脫期。  經遠離修習聖道者。謂不修為遠離也。經不得解脫等者。若不解脫二死.云何得證三德。  △二明定故有多過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一切業定下.是第二明業定多有過。又二。初明業定過.次明人時定過。前文又二。  △二初正下。隨釋二。初業定過二。初正明有過。 善男子。若一切業定得果者。一世所作純善之業。應當永已常受安樂。一世所作極重惡業。亦應永已受大苦惱。 【疏】初正明有過.則應一作善惡業.永受善惡.永無息期。  △二結無修道。 業果若爾。則無修道解脫涅槃。 【疏】次業果若爾下.結無修道。  結無修道者。既永永定受善惡果報.如何轉迷為悟.修習聖道耶。由不定故.故迷可轉。  △二人時定過二。初分科。 【疏】人作人受下.第二明人時定過。又二。初正明過.次結不須修道。前又二。  △二初明下。隨釋二。初正明過二。初人定過。 人作人受。婆羅門作婆羅門受。若如是者。則不應有下姓下有。人應常人。婆羅門應常婆羅門。 【疏】初明人定之過。業若定者。人天六道.貴賤好醜.永應常爾.不可改動。  △二時定過。 小時作業應小時受。不應中年及老時受。老時作惡生地獄中。地獄初身不應便受。應待老時然後乃受。若老時不殺。不應壯年得壽。若無壯壽。云何至老。業無失故。 【疏】小時作業下.二明時定之過。小時作業.還小時受。壯老亦爾。  △二結不須修道。 業若無失。云何而有修道涅槃。 【疏】次業若無失下.結無修道。  △三雙明業定不定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業有二種下.第三廣明業有定不定。又二。初唱定不定兩章.次解釋。  △二然業下。隨釋二。初唱兩章二。初束四為二。 善男子。業有二種。定以不定。 【疏】然業有四句。一報定.時不定。二時定.報不定。三俱定。四俱不定。今合為兩章。報定時不定.時報俱定.同入定章門。時定報不定.時報俱不定.同入不定章門。  △二所以下。結示正意。 【疏】所以然者。正意皆據報定為正。  △二解釋二。初分科。 【疏】定業有二下.第二釋章門。又二。初釋定章門甚多。次釋不定章門極少.止十二字。初釋定門更為兩章。一報定.時定。二報定.時不定。  △二緣合下。隨釋二。初釋定章二。初報定時不定。 定業有二。一者報定。二者時定。或有報定而時不定。緣合則受。或三時受。所謂現受生受後受。 【疏】緣合則受下.即釋。先釋報定.時不定。時不定者。於現生後.三時應受。而不受者.此永不受.必時不定。報定者。善惡報具.唯待緣合。緣合即受.無有毫差。  現生後三時應受者。現世即受.名順現報。捨此陰身.次生即受.名順生報。第二生去.至無數劫.其間受者.名順後報。緣合即受者。受報之時.亦不出現生後也。  △二報定時定二。初分科。 【疏】若定心作下.第二釋俱定。又三。一釋報定。二釋時定。三雙結。初文又三。一明定業。二還復不定。三釋疑證轉。  △二此初下。隨釋三。初釋報定三。初定業。 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惡等業。作已深生信心歡喜。若發誓願供養三寶。是名定業。 【疏】此初正明定。復有四事莊嚴。一信心。二歡喜。三發願。四供養。此據善業四事飾之。惡亦例爾。一信惡。二歡喜。三發願。四供養惡黨。以此嚴於惡。  △二還復不定三。初智轉重為輕。 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為輕。 【疏】智者善根下.第二明此業復遇緣迴轉.還復不定。又三。一智人轉重為輕。  △二愚轉輕為重。 愚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報。 【疏】二愚人轉輕為重。  △三結不定。 以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 【疏】三結是不定。  △三釋疑證轉二。初釋疑。 菩薩摩訶薩無地獄業。為眾生故。發大誓願。生地獄中。 【疏】菩薩無地獄業下.第三釋疑證轉。恐物情疑.見諸聖人而生地獄.豈非業定.故今釋之。實無彼業.但是願力而生其中.為度眾生故。結云。非現生後.受是果報。  △二證轉二。初略。 善男子。往昔眾生壽百年時。恒沙眾生受地獄報。我見是已。即發大願受地獄身。菩薩爾時實無是業。為眾生故受地獄果。我於爾時在地獄中經無量歲。為諸罪人廣開分別十二部經。諸人聞已。壞惡果報。令地獄空。除一闡提。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疏】所言證轉者。前文雖言愚智轉業.未見其證。今明聖人入惡化物。若業不轉.則在彼無益。既其有益.當知可轉。其中又二。初略。  既其有益者。如經云。諸人聞已.壞惡果報.令地獄空。是有益也。初略。經從往昔眾生已下是。  △二廣。 復次善男子。是賢劫中無量眾生。墮畜生中受惡業果。我見是已。復發誓願。為欲說法度眾生故。或作麞鹿羆鴿。獼猴龍蛇。金翅魚鼈。狐兔牛馬之身。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如是畜生惡業。以大願力為眾生故。現受是身。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復次善男子。是賢劫中復有無量無邊眾生生餓鬼中。或食吐汁。脂肉膿血。屎尿涕唾。壽命無量百千萬歲。初不曾聞漿水之名。況復眼見而得飲耶。設遙見水。生意往趣。到則變成猛火膿血。或時不變。則有多人手執矛矟。遮護捉持。不令得前。或天降雨。至身成火。是名惡業果報。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如是諸惡業果。為化眾生令得解脫故。發誓願受如是身。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善男子。我於賢劫。生屠膾家。畜養鷄猪牛羊。摾獵羅網漁捕。旃陀羅舍作賊劫盜。菩薩實無如是惡業。為度眾生令得解脫。以大願力受如是身。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善男子。是賢劫中復生邊地。多作貪欲瞋恚愚癡。習行非法。不信三寶後世果報。不能恭敬父母親老耆舊長宿。善男子。菩薩爾時實無是業。為令眾生得解脫故。以大願力而生其中。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善男子。是賢劫中復受女身惡身。貪身瞋身癡身。妬身慳身。幻身誑身。纏蓋之身。善男子。菩薩爾時亦無是業。但為眾生得解脫故。以大願力願生其中。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善男子。我於賢劫受黃門身。無根二根及不定根。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如是諸惡身業。為令眾生得解脫故。以大願力願生其中。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善男子。我於賢劫復習外道尼乾子法。信受其法。無施無祠。無施祠報。無善惡業。無善惡報。無現在世及未來世。無此無彼。無有聖人。無變化身。無道涅槃。善男子。菩薩實無如是惡業。但為眾生令得解脫。以大願力受是邪法。是名菩薩摩訶薩非現生後受是惡業。 【疏】次廣。  次廣。經從是賢劫中下是。然此段經.通明垂形三趣.及惡人身。而疏以地獄為略證.諸趣為廣證也。經摾獵.渠向反。字書。施罥於道曰摾.正作弶。  △二釋時定二。初分科。 【疏】我念往昔與提婆下.第二釋時定。又二。先釋現報.次雙結生後。現報又二。  △二前明下。隨釋二。初釋現報二。初為調達所弊。 【疏】前明為調達所弊是現事。 善男子。我念往昔與提婆達多俱為商主。各各自有五百賈人。為利益故。至大海中採取珍寶。惡業緣故。路遇暴風。吹破船舫。伴黨死盡。爾時我與提婆達多不殺果報。長壽緣故。為風所吹。俱至陸地。時提婆達多貪惜寶貨。生大憂苦。發聲啼哭。我時語言。提婆達多。不須啼泣。提婆達多即語我言。諦聽諦聽。譬如有人貧窮困苦。至塚墓間。手捉死尸而作是言。願汝今者施我死樂。我當施汝貧窮壽命。爾時死尸即便起坐語貧人言。善男子。貧窮壽命汝自受之。我今甚樂。如是死樂。實不欣汝貧窮而生。然我今日既無死樂。兼復貧窮。云何而得不啼哭耶。我復慰喻。汝且莫愁。今有二珠價直無數。當分一枚以相惠施。我即分與。復語之言。有命之人能得此寶。如其無命。誰能得耶。我時疲弊詣一樹下。止息眠臥。提婆達多貪心熾盛。為餘一珠即生惡心。刺壞我目。劫奪我珠。我時患瘡。發聲呻號。時有一女來至我所而問我言。仁者何故呻號如是。我即為其廣說本事。女人聞已。復重問我。汝名字何。我即答言。名為實語。女言。云何知汝為實語耶。我即立誓。若我今於提婆達多有惡心者。目當如是永為盲瞎。如其無者。當還得眼。言已其目平復如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說現世報。  經賈客。白虎通。賈.固也。固其物.待民來.以求其利也。經說現世報者。以現世無惡心是因.現世得眼目是報。  △二為迦羅富所弊。 善男子。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富單那城婆羅門家。是時有王名迦羅富。其性暴惡。憍慢自大。年壯色美。耽著五欲。我於爾時為度眾生在彼城外寂默禪思。爾時彼王春末華敷。與其眷屬宮人婇女出城遊觀。在樹林下五欲自娛。其諸婇女捨王遊戲。遂至我所。我時欲為斷彼貪故。而為說法。時王尋來。即見我時。便生惡心而問我言。汝今已得羅漢果耶。我言。不得。復言。獲得不還果耶。我言不得。復作是言。汝今若未得是二果。則為具足貪欲煩惱。云何自恣觀我女人。我即答言。大王當知。我今雖未斷貪欲結。然其內心實無貪著。王言。癡人。世有諸仙服氣食果。見色猶貪。況汝盛年未斷貪欲。云何見色而當不著。我言。大王。見色不著。實不因於服氣食果。皆由繫心無常不淨。王言。若有輕他而生誹謗。云何得名修治淨戒。我言。大王。若有妬心則有誹謗。我無妬心。云何言謗。王言。大德。云何名戒。大王。忍名為戒。王言。若忍是戒者。當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即截其耳。時我被截。顏容不變。時王群臣見是事已。即諫王言。如是大士不應加害。王告諸臣。汝等云何知是大士。諸臣答言。見受苦時容色不變。王復語言。我當更試知變不變。即劓其鼻。刖其手足。爾時菩薩已於無量無邊世中。修習慈悲。憫苦眾生。時四天王心懷瞋忿。雨沙礫石。王見是已。心大怖畏。復至我所。長跪而言。唯願哀憫。聽我懺悔。我言。大王。我心無瞋。亦如無貪。王言。大德。云何得知心無瞋恨。我即立誓。我若真實無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復如故。發是願已。身即平復。是名菩薩摩訶薩說現世報。 【疏】次為迦羅富所弊。小般若云歌利.賢愚經云迦利.釋論云迦梨。同是一人.梵音不同。忍辱名戒者。次第六度相攝.皆不言忍是戒。今云忍名為戒者.何也。此是戒忍更互相成。忍若內明.戒亦外淨。於忍只是忍於殺盜婬妄.戒只防此。是故忍有成戒之力.故言忍名為戒。今明忍為法界.具一切法。不能具說.且舉一端.故言忍名為戒。說文云。劓者割鼻.刖者斷足。  不能具說者。忍為法界.具餘五度。經文從要.且舉忍度.具戒度之一端耳。劓刖者。於此方即古五刑之二也。  △二雙結生後。 善男子。善業生報後報。及不善業。亦復如是。 【疏】善業生報後報下.第二雙結兩報。  △三雙結二。初分科。 【疏】菩薩得菩提下。第三雙結報時兩定。又二。初雙結.次偏結時。  △二隨釋二。初雙結。 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切諸業悉得現報。不善惡業得現報者。如王作惡。天降惡雨。亦如有人示獵師羆處及寶色鹿。其手墮落。是名惡業現受果報。生報者。如一闡提犯四重禁及五逆罪。後報者。如持戒人深發誓願。願未來世常得如是淨戒之身。若有眾生壽百年時。八十年時。於中當作轉輪聖王教化眾生。 【疏】初文者。闡提犯五逆.惡業雖不可現報.復不得受後報.應生報。此時報定。文云得菩提時.一切諸業悉得現報者。此時菩薩斷一切惑.無生後報。唯一生在.即得佛果.故云得現報。又解。若以一生之言同於分段.則不名現報。以增一品智斷.名為一生。故雖一生.仍名現報。一云。只法身佛有此現報。二云。是迹身佛有此現報。即指應身。  雖不可現報者。以地獄之報必須改陰.非即世受故。復不得受後報者。以惡業厚重.纔捨此身.當生即受.故云應生報。此時菩薩者。約等覺說也。同於分段等者。必捨身兜率.下降閻浮。此名順生.不名現報。雖一生仍名現報者。但是因移果易.既非捨身受身.故是現報。  △二偏結時。 善男子。若業定得現世報者。則不能得生報後報。菩薩摩訶薩修三十二大人相業。則不能得現世報也。 【疏】若業定得現世報下.第二偏結時定。正為時定.故只得現報.不得生後。又修三十二相業不得現報者。以此業難成.必為佛因.故都無現報。  △二釋不定章。 若業不得三種報者。是名不定。 【疏】若業不得三種下十二字.即釋不定章門。對前可知.故不廣說。  △四結不定故修道二。初結定則為失。 善男子。若言諸業定得報者。則不得有修習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屬。若言諸業有定不定。定者。現報生報後報。不定者。緣合則受。不合不受。以是義故。應有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屬。 【疏】若言諸業定得下.第四結成不定.故有修道。又二。初結定則為失。  經緣合則受.迷染因緣和合故受。不合不受者。即反迷成悟.轉染為淨.則染緣不合.故不受生死惡報。故經云。以是義故.應有梵行等也。  △二結不定為得。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定業多。決定業少。以是義故。有修習道。修習道故。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不定之業非生報受。 【疏】次一切眾生下.結不定為得。  不定為得者。以不定故.則能修道得涅槃。即經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也。  △二明能轉障治道二。初分科。 【疏】有二種人下.第二明能轉障治道。又三。初轉障人。次轉障行。三明轉相。初人又二。先法說.次舉十二譬。初後二譬有合.中十無合。  △二中下。隨釋三。初轉障人二。初法說。 善男子。有二種人。一者不定作定報。現報作生報。輕報作重報。應人中受。在地獄受。二者定作不定。應生受者迴為現受。重報作輕。應地獄受。人中輕受。如是二人。一愚二智。智者為輕。愚者令重。  △二舉十二譬。 善男子。譬如二人於王有罪。眷屬多者其罪則輕。眷屬少者應輕更重。愚智之人亦復如是。智者善業多故。重則輕受。愚者善業少故。輕則重受。善男子。譬如二人。一則肥壯。一則羸瘦。俱沒深泥。肥壯能出。羸者則沒。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共服毒。一有呪力及阿伽陀。一者無有。有呪藥者毒不能傷。無呪藥者服時即死。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多飲漿。一火勢盛。一則微弱。火勢多者則能消化。火勢弱者則為其患。善男子。譬如二人為王所繫。一有智慧。一則愚癡。其有智者則能得脫。愚癡之人無有脫期。善男子。譬如二人俱涉險路。一則有目。一則盲瞽。有目之人直過無患。盲者墜落。墮深坑險。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共飲酒。一則多食。一則少食。其多食者飲則無患。其少食者飲則成患。善男子。譬如二人俱敵怨陣。一則鎧仗具足莊嚴。一則白身。其有仗者能破怨敵。其白身者不能自免。復有二人糞穢污衣。一覺尋浣。一覺不浣。其尋浣者衣則淨潔。其不浣者垢穢日增。復有二人俱共乘車。一有副軸。一無副軸。有副軸者隨意而去。無副軸者則不移處。 【疏】中十譬中第十譬云。無副軸者。二說。一云。乘車遠行.須儲軸為副.擬備折傷。如天子御車.有副牛代倦。二解云。此字誤.應是輻軸。若欲乘車.須此輻軸。  儲軸為副者。儲亦副也。蔡邕獨斷曰。乘輿之車.皆副轄者。施轄於外.乃復設轄者也。若如經云則不移處者.即是中途折傷。既無副軸.則不移處。故知初解為優。 復有二人俱行曠路。一有資糧。一則空往。有資糧者則得度險。其空往者則不能過。復有二人為賊所劫。一有寶藏。一則無藏。有寶藏者心無憂戚。其無藏者心則愁惱。愚智之人亦復如是。有善藏者。重業輕受。無善藏者。輕業重受。  △二轉障行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下.第二明轉障之行。有問有答。初問中二。先領旨.次正問。  △二問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領旨。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非一切業悉得定果。亦非一切眾生定受。  △二正問。 世尊。云何眾生令現輕報。地獄重受。地獄重報。現世輕受。 【疏】問意。何等輕業重受.何等重業輕受。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又三。先出愚智二人.輕重不定。次舉六復次。次以十四善男子譬說.及多雜喻。初文又二。初出人。次法說.廣明其相。  △二云身下。隨釋三。初出愚智輕重不定二。初出人。 佛言。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有智。二者愚癡。若能修習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若不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愚癡。 【疏】云身戒心慧者。合束為言.只是戒慧二事。若然.修此戒慧能令重業為輕。無此二事.令輕為重。離而為語.故云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身是七支.戒防意地.修心靜攝.修慧者是般若。  合束為言等者。持戒撿身.學慧照心.故唯二也。今以禁防身口七支.為修身。禁防意地三支.為修戒。修禪那為修心。學般若為修慧。故開成四。若論十支.俱名戒修。禪為發慧.故合之唯二。  △二法說。 云何名為不修身。若不能攝五情諸根。名不修身。不能受持七種淨戒。名不修戒。不調心故名不修心。不修聖行名不修慧。 【疏】七種淨戒者。即七支戒。不修心.謂不修三種相.即是入住出三相。又不能觀生住滅三相.無生無住無滅。不修慧者.謂不修梵行。梵行中具三法.以慧為正。  入住出三相者。謂修善入出住百千三昧也。梵行具三法者.四心各具三法也。何者。若無戒防三障.慧蕩三惑.定安其心.不名淨行。然疏釋經.有二義相反。經以不修七支為不修戒.疏以為不修身。經以不修聖行為不修慧.疏云不修梵行。雖似違現文.而得意無在。下六復次中.悉具此義。  △二舉六復次。 復次不修身者。不能具足清淨戒體。不修戒者。受畜八種不淨之物。不修心者。不能修習三種相故。不修慧者。不修梵行故。復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不能觀色及觀色相。不觀身相。不知身數。不知是身從此到彼。於非身中而生身相。於非色中而作色相。是故貪著我身身數。名不修身。不修戒者。若受下戒。不名修戒。受持邊戒為自利戒。為自調戒。不能普為安樂眾生。非為護持無上正法。為生天上受五欲樂。不名修戒。不修心者。若心散亂。不能專一守自境界。自境界者謂四念處。他境界者所謂五欲。若不能修四念處者。名不修心。於惡業中不善護心。名不修慧。復次不修身者。不能深觀是身無常。無住危脆。念念滅壞。是魔境界。不修戒者。不能具足尸波羅蜜。不修心者。不能具足禪波羅蜜。不修慧者。不能具足般若波羅蜜。復次不修身者。貪著我身及我所身。我身常恒無有變易。不修戒者。為自身故作十惡業。不修心者。於惡業中不能攝心。不修慧者。以不攝心。不能分別善惡等法。復次不修身者不斷我見。不修戒者不斷戒取。不修心者作貪瞋業。趣向地獄。不修慧者不斷癡心。復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雖無過咎而常是怨。 【疏】次六復次者。第一可見。第二文中身數者。五陰五根四大等數。下戒者。即雞狗牛雉等戒。又言為天五欲而持戒者。即是下戒。邊戒者。河西云。外道五戒非佛法內。內方名中.故名曰邊。或言窮惡欲邊。持樂戒者。即是窮於樂邊。持苦戒者。即窮於苦邊。餘四如文。  △三以十四善男子譬說。 善男子。譬如男子有怨常逐。伺求其便。智者覺已。繫心慎護。若不慎護則為所害。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常以飲食冷煖將養。若不如是將護守慎。即當散壞。善男子。如婆羅門奉事火天。常以香華讚歎。禮拜供養承事。期滿百年。若一觸時尋燒人手。是火雖得如是供養。終無一念報事者恩。一切眾生身亦如是。雖於多年以好香華。瓔珞衣服。飲食臥具。病瘦醫藥而供給之。若遇內外諸惡因緣。即時滅壞。都不憶念往日供給衣食之恩。 【疏】十四善男子中第二云火天者。火是天口。若供養之.無燒魚肉.煙氣至天。天得此氣.故是天口。又外道事火.以火為師。又用此火供養於師。以尊師故.呼火為天口。  無燒魚肉者。恐穢氣至天.天食此氣故。 善男子。譬如有王畜四毒蛇。置之一篋以付一人。仰令瞻養。是四蛇中。設一生瞋則能害人。是人恐怖。常求飲食。隨時守護。一切眾生四大毒蛇亦復如是。若一大瞋則能壞身。善男子。如人久病。應當至心求醫療治。若不勤救。必死不疑。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常應攝心不令放逸。若放逸者即便滅壞。善男子。譬如坏瓶。不耐風雨打擲搥壓。一切眾生身亦如是。不耐饑渴。寒熱風雨。打繫惡罵。善男子。如癰未熟。常當善護不令人觸。設有觸者即大苦痛。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如騾懷妊。自害其軀。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內有風冷。身即受害。善男子。譬如芭蕉。生實則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亦如芭蕉內無堅實。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如蛇鼠狼各各相於常生怨心。眾生四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鵝王不樂塚墓。菩薩亦爾。於身塚墓亦不貪樂。善男子。如旃陀羅。七世相繼不捨其業。是故為人之所輕賤。是身種子亦復如是。種子精血究竟不淨。以不淨故。諸佛菩薩之所呵責。善男子。是身不如摩羅耶山生於栴檀。亦不能生優鉢羅華。芬陀利華。瞻婆華。摩利迦華。婆師迦華。九孔常流膿血不淨。生處臭穢。醜陋可惡。常與諸虫共在一處。善男子。譬如世間雖有上妙清淨園林。死尸至中則為不淨。眾共捨之。不生愛著。色界亦爾。雖復淨妙。以有身故。諸佛菩薩悉共捨之。善男子。若有不能作如是觀。名不修身。  經種子精血究竟不淨者。此五不淨中.略舉初後。 不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觀戒是一切善法梯隥。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悉是一切樹木所生之本。是諸善根之最導首。如彼商主導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勝幢。如天帝釋所立勝幢。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道。能療惡病猶如藥樹。戒是生死險道資糧。戒是摧結破賊鎧杖。戒是滅結毒蛇良呪。戒是度惡業行橋梁。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戒。 不修心者。不能觀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念念迅速如彼電光。躁擾不住猶如獼猴。如幻如炎。乃是一切諸惡根本。五欲難滿如火獲薪。亦如大海吞受眾流。如曼陀山草木滋多。不能觀察生死虛妄。耽惑致患。如魚吞鉤。常先引導諸業隨從。猶如貝母引導諸子。貪著五欲。不樂涅槃。如駝食蜜。乃至於死。不顧芻草。深著現樂。不觀後過。如牛貪苗。不懼杖楚。馳騁周徧二十五有。猶如疾風吹兜羅茸。所不應求。求無厭足。如無智人求無熱火。常樂生死。不樂解脫。如絍婆虫樂絍婆樹。迷惑愛著生死臭穢。猶如獄囚樂獄卒女。亦如廁猪樂處不淨。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心。 【疏】最後雜喻中云兜羅茸者。楊華。  經如駝食蜜者。涉公云。外國有草.狀如枸杞.其刺如蜜。駝貪蜜味.而受其刺.至死不顧。兜羅茸.楊華者。疏翻為楊華也。未治本云此言楊華。然楊華但翻兜羅之名.以彼綿細軟.如此方楊華故也。眊則此方語。眊.仁志反。通俗文。毛飾曰眊。矟上垂毛亦曰眊。經絍婆者。女林如深二切.樹名。葉苦。如此間苦楝樹。言此蟲甘之耳。楝.音力見反。 不修慧者。不觀智慧有大勢力。如金翅鳥。能壞惡業。壞無明闇。猶如日光。能拔陰樹如水漂物。焚燒邪見猶如猛火。慧是一切善法根本。佛菩薩母之種子也。若有不能如是觀者。不名修慧。 善男子。第一義中。若見身。身相。身因。身果。身聚。身一。身二。此身。彼身。身滅。身等。身修。修者。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身。 【疏】身者.八尺。相者.五胞也。因者.飯食等也。果者.過去五戒感身為果。聚者.色陰聚也。身一者。總彼假實.合成一身。身二者.四大和合所得。此身.自身。他者.彼身。又此身者.業力所得。他身者.即遺體。身滅者.念念不住。身等者.有人觀身與虛空等。又言六道各有身.故言等。身修.即所修之法。修者.能修之人.還是人法。  五胞者。頭四體.是身之相。四大和合者。由四大成六根.致有假名實法之異.故名身二。此身自身.他者彼身者。具足應云。此身者自身。彼身者他身。所修之法者。所修即三品。 善男子。若見戒。戒相。戒因。戒果。戒上。戒下。戒聚。戒一。戒二。此戒。彼戒。戒滅。戒等。戒修。修者。戒波羅蜜。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戒。 【疏】後戒慧.例應可解。  經若見戒者。見有戒體.防止戒相。修時名因.成時名果。聖上凡下。多戒名聚。總一別二。自此他彼。息過名滅。餘善名等。修上七門.名為戒修。修人名者。戒能到果.名波羅蜜。見如是相.名不修戒。 若見心。心相。心因。心果。心聚。心及心數。心一。心二。此心。彼心。心滅。心等。心修。修者。上中下心。善心。惡心。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心。  經若見心等者。遠云。見有心體.攀緣心相。往業名因.報心名果。多心名聚.心王名心.想等名數。總一別二。自此他彼。斷離名滅。心法名等。 善男子。若見慧。慧相。慧因。慧果。慧聚。慧一。慧二。此慧。彼慧。慧滅。慧等。上中下慧。鈍慧。利慧。慧修。修者。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慧。  經若見慧者。見慧體.體謂慧數.覺知慧相。餘並準前。 善男子。若有不修身戒心慧。如是之人。於小惡業得大惡報。以恐怖故。常生是念。我屬地獄。作地獄行。雖聞智者說地獄苦。常作是念。如鐵打鐵。石還打石。木自打木。火虫樂火。地獄之身還似地獄。若似地獄。有何苦事。譬如蒼蠅為唾所粘。不能自出。是人亦爾。於小罪中不能自出。心初無悔。不能修善。覆藏瑕疵。雖有過去一切善業。悉為是罪之所垢污。是人所有現受輕報。轉為地獄極重惡果。善男子。如小器水置鹽一升。其味醎苦難可得飲。是人罪業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有人負他一錢。不能償故。身被繫縛。多受眾苦。是人罪業亦復如是。  △三明轉相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言是人下.第三明業轉之相。二番問答。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番二。初問。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是人何故令現輕報轉地獄受。 【疏】初問.云何轉輕為重。  △二答。 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若具五事。令現輕報轉地獄受。何等為五。一者愚癡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惡業深重故。四者不懺悔故。五者不修本善業故。復有五事。一者修習惡業故。二者無戒財故。三者遠離善根故。四者不修身戒心慧故。五者親近惡知識故。善男子。是故能令現世輕報地獄重受。  △二番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何等人能轉地獄報現世輕受。 【疏】後問.云何轉重為輕。  △二答。 善男子。若有修習身戒心慧。如上所說。能觀諸法同如虛空。不見智慧。不見智者。不見愚癡。不見愚者。不見修習及修習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則能修習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獄果報現世輕受。是人設作極重惡業。思惟觀察能令輕微。作是念言。我業雖重。不如善業。譬如疊華。雖復百斤。終不能敵真金一兩。如恒河中投一升鹽。水無醎味。飲者不覺。如巨富者雖多負人千萬寶物。無能繫縛。令其受苦。如大香象能壞鐵鎖自在而去。智慧之人亦復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惡業羸弱。我能發露懺悔除惡。能修智慧。智慧力多。無明力少。如是念已。親近善友。修習正見。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見有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臥具。病藥華香而供養之。讚歎尊重。所至到處。稱說其善。不說其短。供養三寶。敬信方等大涅槃經。如來常恒無有變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獄重報現世輕受。善男子。以是義故。非一切業悉有定果。亦非一切眾生定受。 【疏】答如文。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六(會疏卷第三十)  △四勸修二。初分科。 【疏】師子吼品之六。起卷。第四勸修。文為二。一舉法勸.二舉人勸。初舉法中先問次答。問為三。一問佛性力故.應同得涅槃.那有六道差別。二問既有佛性.應自得菩提.何用修道。三問既有佛性.即能吸得菩提。  那有六道差別者。既皆有佛性.應以理具之力.自然俱能修道.皆得涅槃.同一佛界.何故猶有六道耶。經云。一切眾生即六道也。亦可云九界。即能吸得者。既有佛性.合自得菩提。如磁石自然吸鐵。吸鐵既非作意.得道何假修成。  △二初問下。隨釋二。 初舉法勸二。初問三。初問佛性力故應同得涅槃那有六道差別二。初領旨。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一切業不定得果。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應當修習八聖道者。 【疏】初問。先領旨。  △二作問。 何因緣故。一切眾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尊。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即當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須修習八聖道耶。 【疏】次作問。如文。  △二問既有佛性應自得菩提何用修道四。初領經。 世尊。如此經中說有病人。若得醫藥及瞻病人。隨病飲食。若使不得。皆悉除差。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遇聲聞及辟支佛。諸佛菩薩。諸善知識。若聞說法修習聖道。若不遇不聞不修習道。悉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 【疏】世尊下.第二問又四。一領經。  世尊下.經有兩世尊.此指後也。牒現病品.正取不遇不聞為難。  △二作譬。 世尊。譬如日月。無有能遮令不得至頞多山邊。四大河水不至大海。一闡提等不至地獄。 【疏】二作譬。三合。四結難如文。  二作譬者。作日月.四河.闡提三譬也。  △三合。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無有能遮令不得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 【疏】三合。  △四結難。 世尊。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不須修道。以佛性力故。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修習聖道力故。 【疏】四結難。如文。  △三問既有佛性即能吸得菩提三。初法。 世尊。若一闡提犯四重禁。五逆罪等。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須修習。以因佛性定當得故。非因修習然後得也。 【疏】若一闡提下.第三問。又為三。法.譬.合。如文。  △二譬。 世尊。譬如磁石。去鐵雖遠。以其力故。鐵則隨著。  △三合。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是故不須勤修習道。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佛答為二。初正答.次總結。初為四。一答同得涅槃難。二答吸取菩提難。三答不須修道難。四重答吸取難。答初有譬合結。  △二譬中下。隨釋二。初正答四。初答同得涅槃難三。初譬二。初分科。 【疏】譬中先總大意。河邊七人咸備手足。手足雖同.而有度與不度。次別列七人。  咸備手足等者。以喻同有佛性.而有得涅槃.不得涅槃之殊。  △二初七下。隨釋二。初總大意二。初釋恒河七人二。初釋七種人二。初示七人。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邊有七種人。 【疏】初七人者。前二是外凡。次一是內凡。後四是聖人。外凡窮惡闡提。次將立而退.故為二人。內凡有五方便。同為一者。雖復優劣.俱未發真。聖人為四者。聲聞不侵習。支佛侵習。菩薩侵習.復化眾生。佛習氣盡。若不作此解.無以取異。  初七人下.釋七種人是通義。以此經兼偏.故佛以通教義答。既談佛性.同了圓常。五方便者。謂四念為一.并四善根為五。然四念猶是外凡。  △二上說下。述佛意。 【疏】上說眾生皆有佛性.眾生何故不同得涅槃。欲令分明.更作一河.七人不同。  △二此經下。釋恒河二。初通示六河。 【疏】此經前後凡說六河。謂生死涅槃河。煩惱佛性河。善法惡法河。兩兩相對。生死.論得出不得出。涅槃.論得入不得入。煩惱.論能斷不能斷。佛性.論能見不能見。惡法.論能離不能離。善法.論至極不至極。  兩兩相對者。雖六不同.唯是一河。若不修道品.則不出生死.不入涅槃.是生死河。若修道品.則出生死.入涅槃.即涅槃河。故知只是一河。佛性亦爾。修者.能斷煩惱.則能見性.即佛性河。不修者.不斷煩惱.不見佛性.即煩惱河。惡能離.善至極.名善法河。不能離.不至極.名惡法河。又此六河還是三德。生死即涅槃.法身德也。煩惱即佛性.般若德也。惡法即善法.解脫德也。即六而三.即三而一.一心三德.六河同歸。  △二此中下。簡出今品二。初正簡今品。 【疏】此中正明恒河譬生死。  △二迦葉下。對下辨異。 【疏】迦葉品以大涅槃為河.河中七人離合不同。此文明七人.後品明七眾生。此中合四果為一。第四離三乘為三人。後品離四果為四人。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至下當更分別。  合四果為一第四者。合四果為一人.當第四也。 若為洗浴.恐畏寇賊。或為采華則入河中。  △二言洗下。隨洗浴等文。 【疏】言洗浴者。譬出家受戒.自身清淨。怖畏寇賊者。譬煩惱。采華者二解。一云。七淨華即是求因。二云。遊諸覺華即是求果。出家應是出河.而言入河者。欲明生死涅槃非迢然別.須於生死中而求涅槃。  七淨華者。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斷疑淨。五知道非道淨。六道迹知見淨。七道迹智斷淨。委釋七義如前記。即是求因者。七淨.後四是果.而言求因者.且據前二通因以說。諸覺華者。還是七淨.謂之七覺淨華。即是求果者。且約後四在果以說。又淨義約因.覺義約果.故此配釋。出家應是出河者。下經合云。欲度生死大河.出家剃髮。而此譬文合云出河.而言入者.何以相反。故釋云。欲明生死涅槃體性不二.故云非迢然別也。  △二別列七人。 第一人者入水則沒。何以故。羸無勢力。不習浮故。第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復沒。何以故。身力大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還沒。第三人者沒已即出。出更不沒。何以故。身重故沒。力大故出。先習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徧觀四方。何以故。重故則沒。力大故還出。習浮則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去。何以故。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即住。何以故。觀賊近遠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賊。受大快樂。 【疏】第一人者下.別列七人.沒即闡提。過去乏善.宿因既劣。現在無信.故不習浮。第二人是將立而退。身力大者。過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習浮.能斷善根。第三人即是得住.以譬內凡。沒已出者.昔日經沒。第四人即是四果.以譬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諦.非今用譬。文云。不知出處故觀方。以昔不知出處.故不觀。今知出處.故言觀方。又不知大乘出處.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亦云觀方。過於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但為自證.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第六人即菩薩。去不住者。不住生死。淺處住者。心安生死。從其心邊.故言淺處。第七人即是佛。  將立而退者。將入內凡名立.而今起惡名退。今生不修者。顯過去世時.已修五停四念。今既無信.不重修習.故能斷善。經雖沒還出.是過世。出已復沒.是今生。昔日經沒者。未入內凡已前.曾起惡故。不知大乘出處者.不了佛性也。而去者。度生死河而去也。從其心邊者。安心利物.雖有生死.如無生死.故云淺耳。  △二合二。初合總譬。 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是。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出家剃髮。身披法服。 【疏】善男子生死大河下.第二合譬。先合總譬。畏煩惱賊.合前怖畏。發意欲度.合前入河。出家剃髮.合前洗浴。身披法服.合前采華。  △二合別譬四。初合常沒二。初略合。 既出家已。親近惡友。隨順其教。聽受邪法。所謂眾生身者即是五陰。五陰者即名五大。眾生若死。永斷五大。斷五大故。何須修習善惡諸業。是故當知無有善惡及善惡報。如是則名一闡提也。一闡提者名斷善根。斷善根故。沒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惡業重故。無信力故。如恒河邊第一人也。 【疏】既出家已下.第二合別譬七人。初合常沒.即一闡提。此中略合。  經即名五大者。謂色大乃至識大。或云外人.計四大及虛空為五大者.非今經意。經明五大是五陰異名.故云即名五大。  △二廣合。 善男子。一闡提輩有六因緣。沒三惡道。不能得出。何等為六。一惡心熾盛故。二不見後世故。三樂習煩惱故。四遠離善根故。五惡業障隔故。六親近惡知識故。復有五事沒三惡道。何等為五。一於比丘邊作非法故。二比丘尼邊作非法故。三自在用僧祇物故。四母邊作非法故。五於五部僧互生是非故。復有五事沒三惡道。何等為五。一常說無善惡果故。二殺發菩提心眾生故。三喜說法師過失故。四法說非法。非法說法故。五為求法過而聽受故。復有三事沒三惡道。何等為三。一謂如來無常永滅。二謂正法無常遷變。三謂僧寶可破壞故。是故常沒三惡道中。 【疏】有六因緣下.廣合。五部僧者。二解。一云。五眾向五眾邊.更互說過。二云。是五部律。佛滅度後.一百餘年.育王設會。上座他鞞羅立義。摩訶僧祇大眾不同.分為二部。  一云五眾者。謂出家五眾也。摩訶僧祇大眾不同者.僧祇即上座部。謂於畢鉢羅窟內.迦葉等上座與五百無疑解脫羅漢結集.名上座部。大眾.謂于時大眾有不得預五百數者.乃於窟外結集.名大眾部。然摩訶僧祇.此翻大眾.則名與窟外何別。應云窟內大眾.窟外大眾.即涇渭自分。而言上座者.別從迦葉.以彰其稱。他鞞羅是窟內結集之門人.故取迦葉等上座之號。大天是窟外之後裔.故立大眾之名。育王設會等者。宗輪論云。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提國王號無憂.統攝贍部.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遂破言.大天者.其未出家.犯三逆罪。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造三罪已.深生憂悔.欲求滅罪。適逢窟外結集大眾部僧。既不知其犯逆.便與出家。登具之後.以聰明利智.大為無憂王所宗。後與上座乖爭。大天謂戒經中.若滅諍者.依多人語。時上座部中耆德雖多.而人甚少。大天黨內耆德雖少.而人甚多故。王以大天為是.故二部抗行。 【疏】後上座部更生二部。謂雪山.薩婆多。雪山絕後。薩婆多更習僧祇.生於三部。謂彌沙塞.曇無德.迦葉遺。就婆多僧祇為五部。如來預見.互相是非。大集經亦預指五部。如宗輪論.廣明分部.以為二十。非今文要.故不引。  大集經亦預指五部者。大集第二十七云。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顛倒解義.顛倒宣說。以倒說故.覆隱法藏。人名曇摩毱多.此云法密部。經言覆隱即是密義。或云法藏。藏即密義.法名四分。經言而復讀誦書寫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內外.破壞外道.善能論議。說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故名為薩婆多.此云一切有。此部計三世有實.三性悉得受戒.法名十誦。經言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為迦葉遺.此云重空觀。數論外道.執有實受用塵境.名為受者。轉.猶捨也.故喻死屍。法名解脫.此有戒本.相同五分。經言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虛空識相.名彌沙塞.此言不著有無觀.法名五分。經言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是故名為婆蹉富羅。婆蹉.此翻犢。富羅.此翻子。名犢子部也。此部計我非是即蘊.亦不離蘊.而有實我。律本不來。經言廣博徧攬五部經書.是故名為摩訶僧祇.此云大眾。此有律本。首疏云。總別有其六部。僧祇是總.前五是別。此僧祇部眾.行解虛通.不生偏執.徧順五見。以通行故.故知是總。  如宗輪論者。彼論云。至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假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鷄胤部。言一假說者。真諦云。此部執世出世法.無有實體.但一假名.名一假說部。二說出世者。此部明世間法從顛倒生.皆是虛妄.故非實有.悉是假名。出世之法不從倒起.有道果。二空境是真實.二空智亦真實。真實境能生真實智.真實智能通真實境.故是實有也。三鷄胤者。上古有仙.染鷄生子.是此之族。文殊問經云。是律主姓。次第二百年.從大眾部.又出一部.名得多聞部。以部主學通三藏.深悟佛旨.故曰多聞。次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說假部。大乘基云。此部所說世出世法.有假有實。次第二百年滿.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非造逆大天也。於大眾部中出家受戒.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者。此云靈廟。謂初生.成道.轉法輪.涅槃.四處皆有靈廟供養故也。二西山住部。制多山西.名西山住。三北山住部。制多山北.名北山住。本末別說.合成九部。  二上座部。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於上座出家.盛弘一味法.少弘經律。既乖部旨.遂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者。有二。一有為三世。二無為離世.即虛空.擇滅.非擇滅。其體皆有.名一切有.亦名說因部。謂此部立義.廣出所因也。此執前五部中十誦為宗。二上座部。轉名雪山部。上座弟子本弘經教.說因部起.多弘對法。既閑義理.能伏上座。上座部弱.遂移入雪山避.從所住處為名也。次第三百年.從說一切部流出.名犢子部。上古有仙染犢生子.自後仙種皆云犢子.即婆羅門姓。執前婆麤富羅部為宗。次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有法可上.故名法上。二賢胄部。賢者部主之名.胄者苗裔之義。是阿羅漢之苗裔.故言賢胄。三正量部。謂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故言正也。即明了論所宗也。四密林山部。即近林蓊鬱繁密。部主居此.從所居為名也。次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部主昔作國王.化霑地上人庶。後捨國出家.從本為名.名化地部。執前彌沙塞部為宗。次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或名法密.亦云法護部。此羅漢是目連弟子。目連滅後.法護習師所說.以為五藏。一經藏。二律藏。三論藏。四呪藏。五菩薩藏。化地部中有同共所立五藏者.別為一部.名法護部。執前四分為宗。次第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飲光部。梵云迦葉波.此云飲光。迦葉是姓.上古有仙人.身光極盛.飲蔽餘光.令不現故。此部主是彼苗裔也。執前解脫律為宗。至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此師唯依經為比量.不依律及對法。凡所解義.以經為證。此從部主為名也。本末別成十一部.并前大眾九部.合二十部也。上座部中雖分十一部異.每一一部中皆含五部宗計。其中一切有部偏執薩婆多部為宗。化地部偏執彌沙塞五分為宗。犢子部偏執婆麤富羅部為宗。飲光部偏執迦葉遺部為宗。法藏部偏執四分曇無德為宗。然此分部雖非經要.後之學者.不可不知。  △二合將立而退。 第二人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沒不能出。所言出者。親近善友則得信心。信心者。信施施果。信善善果。信惡惡果。信生死苦無常敗壞。是名為信。已得信心修習淨戒。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常行惠施。善修智慧。以鈍根故。復遇惡友。不能修習身戒心慧。聽受邪法。或值惡時。處惡國土。斷諸善根。斷善根故。常沒生死。如恒河邊第二人也。 【疏】第二人下.合將立而退。即外凡人亦能斷善.而不同恒沒。  經信施等者。亦信一體三寶。經略不說。  △三今得住。 第三人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得名為出。信於如來是一切智。常恒無變。為眾生故。說無上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非滅。法僧亦爾無有滅壞。一闡提等。不斷其法。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當遠離。然後乃得。以信心故修習淨戒。修淨戒已。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為諸眾生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如恒河邊第三人也。 【疏】第三人者下.此合內凡得住之人。小大兩位俱在中者.豈非通教三人共位。若作別義.大乘教異.不應同位。文云。信如來是一切智.常恒無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云。此是三乘。初業不愚於法.如勝鬘說。此文多有所關。若信如來常不變易.眾生有佛性.則似別義。以大涅槃心.修方便行.入方便位。下文須跋得果.即是其義。  小大兩位俱在中者。此第三人是四善根內凡位.正當小教。而云信於如來常恒不變.則成大義.故云兩位俱在中也。二乘是小.菩薩是大.故云三人共位。大乘教異者。以別教是獨菩薩法.不應與二乘同位。況下明第四第五人是二乘故.是以不可作別義消釋。一云下.引勝鬘以申今意。通教內凡.正當初業。既信常住.則是不愚於法。如勝鬘說者。彼經一乘章云。羅漢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羅漢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餘地.必當得阿耨菩提。何以故。二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彼是方等密談.二乘往昔元發大心.故云初業不愚。或是爾前密解於常.豈同今經顯露之說。三並知圓.故使三乘咸信不變。多有所關者。只由今經重施偏小.所以釋義通於四教。前約三乘初業.已是藏通.故今更約別義以釋。多有所關.義在於此。則似別義者。別人初心.知常住理為惑所覆。以大下.謂圓頓之心修入歷別行位.則豈唯別義即圓.藏通亦爾。須跋得小乘果.即是藏通。而云因無常.而果是常.復當別義。  △四合四人。 第四人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為出。得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為眾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徧觀四方。四方者四沙門果。如恒河邊第四人也。第五人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為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為眾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前進者謂辟支佛。雖能自渡。不及眾生。是名為去。如恒河邊第五人也。第六人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故。名之為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為眾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復前進遂到淺處。到淺處已。即住不去。住不去者。所謂菩薩。為欲度脫諸眾生故。住觀煩惱。如恒河邊第六人也。第七人者。發意欲渡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為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為眾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既前進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離諸恐怖。多受安樂。善男子。彼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 【疏】第四人者。合四為一。但斷正.不侵習。第五人是支佛.但侵少許習。第六人是菩薩。能侵多習.復化眾生。第七人是佛.習究竟盡。為此義故.分四人之異。此是通義。既具兩文.未可專是。今作一種推之.只是通義。俱指分段生死為河。以大涅槃心發意求度.而有七種差別不同。同有佛性義.同成涅槃義亦成。答問宜作此說。  既具兩文者。經明第三人具大小二義.而疏文約通別釋之。以此一文.貫通初後。七段皆然.俱關兩教。未可專是者。不可偏就一教釋義也。今作下.且作通教釋之。問。既云未可專是.何故但作通義釋耶。答。以經文明三人共位.義顯現故。故下文云。答問宜作此說。以大涅槃心等者。以圓頓觀心.寄通教行位而修也。若出分段河.則正齊六根淨位。答問宜作此說者。前問同有佛性.應同得涅槃.那有六道差別.故今約通位答之。以通教人雜.足顯差別之義。同證即真.足顯佛性是同.但修之必得.不修不得。  △三結二。初敘意分科。 【疏】是恒河邊下.第三結譬.酬其應同涅槃之問。手足俱備.答其佛性是同。習浮不習浮.得度不得度.答其不同得涅槃之問。文為二。  △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明不修不得非如來咎。 善男子。是恒河邊如是諸人。悉具手足而不能渡。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實有佛寶法寶僧寶。如來常說諸法要義。有八聖道。大般涅槃。而諸眾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聖道眾生等過。當知悉是煩惱過惡。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不得涅槃。 【疏】初明不修不得.非如來咎。譬合如文。  △二修者必得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良醫知病說藥。病者不服。非醫咎也。善男子。如有施主以其所有施一切人。有不受者。非施主咎。善男子。譬如日出。幽冥皆明。盲瞽之人不見道路。非日過也。善男子。如恒河水能除渴乏。渴者不飲。非水咎也。善男子。譬如大地普生果實。平等無二。農夫不種。非地過也。 【疏】次明修者必得。舉三譬譬之。又二。先譬.次合。如文。  舉三譬者。文誤。應云五譬。一良醫。二施主。三日出。四河水。五大地也。  △二合。 善男子。如來普為一切眾生廣開分別十二部經。眾生不受。非如來咎。善男子。若修道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答吸取菩提難二。初牒問褒貶。 善男子。汝言眾生悉有佛性。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磁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性因緣力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須修聖道者。是義不然。 【疏】汝言眾生下.第二超答第三問。又二。初牒問褒貶。若能修者.必得不疑.是故褒歎。若不肯修.自恃有性.欲令吸取者.故貶之為非。  自恃有性等者。世有濫學大乘語者.自謂本來具足.毀呰造修.正當斯貶.故十不二門云。可由事不移心.則令迷修成了.故須一期迷了.照性成修.見性修心.二心俱泯。欲令吸取者者。石不動而鐵自來.名之為吸。以喻執己有性.不假修道而菩提自證.義當吸取。  △二正答二。初修者必得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行於曠野。渴乏遇井。其井極深。雖不見水。當知必有。是人方便求覓罐綆。汲取則見。 【疏】次譬如有人下.正答。中二。初答修者必得.故舉汲井喻之。井譬五陰身。渴乏譬厭苦求樂心。井深譬身性理遠.雖不見而必有。汲取譬因修見性。  經罐綆.罐.汲器也。綆.說文。汲井繩也。  △二合。 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復有之。要須修習無漏聖道。然後得見。 【疏】佛性亦爾下.合。如文。  △二不修不得二。初譬。 善男子。如有胡麻則得見油。離諸方便則不得見。甘蔗亦爾。善男子。如三十三天。北欝單越。雖是有法。若無善業神通道力。則不能見。地中草根及地下水。以地覆故。眾生不見。 【疏】次胡麻下.譬不修則不得。  △二合。 佛性亦爾。不修聖道故不得見。 【疏】合如文。  △三答不須修道難二。初呵其引經謬。 善男子。如汝所說。世有病人。若遇瞻病。良醫好藥。隨病飲食。及以不遇。悉得差者。善男子。我為六住諸菩薩等。說如是義。 【疏】如汝所說世有病人下.第三追答第二問。又二。初呵其引經謬。解六住不同。一云是十住中之第六住。二云是十地中第六地。此地般若現前.有自差之義。佛呵云。我言遇與不遇病自差者.為六住菩薩說.不為凡人。示其僻引。  此地般若現前者。暹說云。古人以十度竪對十地.故般若當第六現前地。  △二正答三。初虗空譬。 善男子。譬如虛空。於諸眾生非內非外。非內外故。亦無罣礙。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疏】次譬如虛空下.正答。凡舉三譬。有人云。此舉世間眼所見空以之為喻。有取真諦空為喻。有云即是理內非內非外之空。中論云。虛空非有非無.非內非外。此譬佛性。  即是理內等者。中道不思議空.名理內空。以所證中空.譬在迷佛性也。  △二財物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財在異方。雖不現前隨意受用。有人問之。則言我許。何以故。以定有故。眾生佛性亦復如是。非此非彼。以定得故。言一切有。 【疏】次文中云財物者。財在他方.雖不現用.往取即得。譬佛性雖未能見.修之即會。  △三造業譬二。初譬二。初造業。 善男子。譬如眾生造作諸業。若善若惡。非內非外。如是業性非有非無。亦復非是本無今有。非無因出。 【疏】後文中云造業者。造譬初心.業譬修習.果譬見性。其中有六句。一非內。二非外。三非有。四非無。五非本無今有。六非無因出。  造譬初心等者。初心即名字位智三也。修習即觀行相似位行三也。見性即分真位證三也。有六句者。澤州釋云。造已謝往.身內即無.名非內。繫屬造人.名非外。業謝在往.現無法體.名非有。成在過去.所以非無。先造已竟.非是本無今始有也。由造故有.故非無因。  △二修者必得。 非此作此受。此作彼受。彼作彼受。無作無受。時節和合而得果報。 【疏】非此作此受下.二明修者必得。有五句.次第釋之。一云非此陰作業.此陰受果。若此作此受則是一陰.一即是常。又不由此陰而有後陰.此則為斷。第二句非字冠下.即非此作彼受者。非此陰作業.彼陰受果。河西云。人作天受者.則有因而無果.有果而無因。有果無因是常見.有因無果是斷見.亦應有彼作此受。無者可解。彼作彼受.同第一句。第四無作無受.都無因果.是則不可。時節和合是第五句。  不由此陰等者。但有現因.而於後果.故屬斷見。人作天受者。非謂人中作業.天上受果。蓋言此人作業.彼天受之。有因無果者。此人作業.不獲果故。有果無因者。彼天受之.昔無因故。是常見者。不假修因.而果常現。是斷見者。人非其因.不招來果.故是斷見。亦應有下.彼天作業.此人受之。同第一句者。與此作此受句義同也。謂彼陰作業.彼陰受果.則是一陰.一即是常等。餘皆例前。時節和合者。即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也。  △二合二。初合造業。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亦復非是本無今有。非內非外。非有非無。 【疏】眾生佛性下.合譬。初合造業六句。但合五.不合非無因出。初合第五句。非內非外合第一雙.非有非無合第二雙。  △二合修者必得。 非此非彼。非餘處來。非無因緣。亦非一切眾生不見。有諸菩薩時節因緣和合得見。時節者。所謂十住菩薩摩訶薩。修八聖道。於諸眾生得平等心。爾時得見。不名為作。 【疏】非此非彼下.合第二修者必得感果之相。前有五句.今備合。初非彼非此.即合兩句。非彼.是合非彼作彼受。非此.即合非此作此受。非餘處來.即合非此作彼受。非無因緣.合上無作無受。亦非一切眾生下.合前時節和合而有。  △四重答吸取難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第四重答第三問。前問答有法說譬說.今直答譬。初非其問.次答。  △二初非下。隨釋二。初非其問。 善男子。汝言如磁石者。是義不然。 【疏】初非者。夫磁石不能吸鐵。  △二正答二。初釋二。初總敘意。 何以故。石不吸鐵。所以者何。無心業故。善男子。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無有作者。無有壞者。 【疏】次何以故下.釋不吸意。又二。先釋次譬。初文者。石無心識.寧能吸取。如葵藿無心.而隨日東西。芭蕉無耳.聞雷出華。皆異法出生.能隨能聽。琥珀吸芥亦復如是。安得以此例佛性耶。  琥珀吸芥者。吸芥子也。玄中記云。松脂淪入地.千年為琥珀。  △二今釋下。別釋文。 【疏】今釋異法出生。異法滅壞者。異法有故.異法出生。諸法皆為因緣所起。因緣於諸法.名之為異。有異因緣.便有諸法.故言異法有故異法出生。亦如水土為芽緣。芽與水土何時有心領解生法。云我與汝生.汝可受生。但有此異緣.芽則得生。亦如水因緣故.火便盡滅。水火亦無更相領解.我起汝滅。  水土為芽緣者。子是芽因.水土為緣。子與水土.於芽乃是異法。  △二譬二。初譬。 善男子。猶如猛火不能焚薪。火出薪壞。名為焚薪。善男子。譬如葵藿隨日而轉。而是葵藿亦無敬心。無識無業。異法性故而自迴轉。善男子。如芭蕉樹因雷增長。是樹無耳無心意識。異法有故。異法增長。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阿叔迦樹。女人摩觸。華為之出。是樹無心。亦無覺觸。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橘得屍。果則滋多。而是橘樹無心無觸。異法有故。異法滋多。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安石榴。塼骨糞故果實繁茂。安石榴樹亦無心觸。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 【疏】次舉葵藿.東西向日。豈應有心而作此事。故更為譬作譬。凡舉五譬。  為譬作譬者。為磁石譬.作猛火等六譬。文云凡舉五譬者.字誤。  △二合二。初以譬合譬。 善男子。磁石吸鐵亦復如是。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 【疏】次磁石吸下.又二。初還以譬合譬。  △二更以法合所譬之法二。初分科。 【疏】次眾生佛性下.更以法合所譬之法。即是佛性。文為三。一明因不吸果。二明佛性無有住處。三廣辨佛性。初文又三。  △二初正下。隨釋三。初因不吸果三。初正合磁石譬。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不能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初正合磁石之譬。  △二顯無吸之義。 善男子。無明不能吸取諸行。行亦不能吸取識也。亦得名為無明緣行。行緣於識。 【疏】次舉十二因緣.顯無吸之義。無明為因.諸行為果。乃至生因死果.無明豈能吸諸行耶。亦如佛性不能吸菩提。  無明豈能吸諸行耶者。離緣不生.餘亦如是。經亦得名為無明緣行者。得緣能生.餘亦例爾。  △三正顯不吸。 有佛無佛。法界常住。 【疏】三有佛下.正顯不吸。  正顯不吸者。理性無遷故.有佛不增.無佛不減。法華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斯之謂乎。  △二佛性無有住處三。初法。 善男子。若言佛性住眾生中者。善男子。常法無住。若有住處。即是無常。 【疏】次善男子若言佛性下.第二明佛性無住處。有法.譬.合。法可見。  經若言佛性住眾生中者。乃至云即是無常。世謂佛性不徧無情.豈逃斯責。  △二譬二。初正舉譬。 善男子。如十二因緣無定住處。若有住處。十二因緣不得名常。 【疏】如十二因緣下.譬又二。先正舉譬。  經十二因緣無定住處等者。相生之理.無所定屬.故無住處。相生理定.未曾暫無.故名為常。故約因緣.以喻佛性。  △二舉如來貼譬。 如來法身亦無住處。法界法入。法陰虛空。悉無住處。 【疏】次舉如來帖譬。如來是舉顯.佛性是舉隱。  △三合。 佛性亦爾。都無住處。 【疏】次佛性下.合譬。如文。  經都無住處者。此無住之性.而眾生皆有。  △三廣辨佛性二。初分科。 【疏】譬如四大下.第三廣明佛性。為四。一明非當非現而說當有。第二明非即非離。第三簡邪正。第四廣出體性。  △二隨釋四。初非當非現而說當有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四大。力雖均等。有堅有熱。有濕有動。有重有輕。有赤有白。有黃有黑。而是四大亦無有業。異法界故。各不相似。 【疏】初非當非現。約眾生當得.故名當有。有譬有合。然四大無的一業能感地大.復有一業能感火大。餘二亦爾。但聽業緣.總能感得。佛性亦爾。時至即現.故以四大為譬。譬云有輕有重者。風火輕.地水重。又言赤白黃黑者.此配其色。火赤.風白.地黃.水黑。若配五行.火赤.金白.地黃.水黑.木青。又小乘中明風無色.大乘明風有色。五行中金在西方.主白又主秋。秋氣白.秋風蕭飋故。言風白未詳。  但聽業緣者。聽.許也。但許過去業緣.總感現在四大果身。故經云。而是四大亦無有業。時至則現者。修道時至也。如四大受身.時至則現。大乘明風有色者。如仁王經有六色風.黑赤青天地火也。法華云。假使黑風。斯皆大乘.言風有色。秋氣白者。梁元帝纂要云。秋曰白藏.氣白而收藏萬物。  △二合。 佛性亦爾。異法界故。時至則現。善男子。一切眾生不退佛性故。名之為有。阿毘跋致故。以當有故。決定得故。定當見故。是故名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合。如文。  經異法界故等者。四大不同.名異法界.故令堅等.各不相似。經佛性亦爾等者。以佛性異彼兔角之無.是故眾生修道時至.即便顯現。又復妄法.修至則滅。佛性異彼.修至則現.名異法界。  △二非即非離二。初譬二。初定字體。 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勅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善男子。如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若是眾相悉非象者。離是之外更無別象。 【疏】譬如有王下。二明佛性.非即非離。有譬有合。初文中言萊茯根者。爾雅作蘆菔.郭注為蘿茯。蘿茯為正。  爾雅作蘆菔者。爾雅釋草云。葖.蘆萉。郭景純注曰。萉宜為菔。蘆菔蕪菁屬.紫華大根。俗呼雹葖。疏引小異。蘆菔。字林。上力何反.下蒲北反。經本或萊茯.音與上同.講者或以來伏二音呼之.謬之何甚。  △二牽象下。正解釋三。初破古解二。初古解。 【疏】牽象示眾盲者。他作一存一亡釋之。頭足等皆非.象亡也。不離頭足等.是象存也。佛性非六法.亡也。六法之外.無別佛性。還用六法.存也。  △二如此下。今破二。初據義破。 【疏】如此釋者.不得出於即離兩句。況得絕於四句.離百非耶。  不得出於即離兩句者。一存是即義。一亡是離義。而佛性之理.不即不離.故知汝解尚未出即離二句.況能出兩亦雙非句乎。故云況得絕於四句。若絕四計.則離百非。四句不亡.百非豈離。  △二此文下。引文破。 【疏】此文雙彈即離。非頭足為象.此彈即也。離是無象.此彈離也。  △二頭足下。明今釋。 【疏】頭足之中既無有象.不可即也。頭足之外既無別象.不可離也。非即非離.非內非外.而得言象。眾生佛性亦復如是。非即六法.非離六法。非內非外.故名中道.名為佛性。  頭足下.今師正釋。非即六法等者。五陰及神我名六法。非內非外者。非內六根.非外六塵。根是正報.塵是依報。  △三若取下。結得失二。初結古失。 【疏】若取六法為佛性者.乃是眾盲之佛性。若離六法為佛性者.如指虛空為佛性。如諸婆羅門所謗.為仙豫所害。  如諸婆羅門所謗者。如前經說。仙豫勸婆羅門發大乘心。彼云大乘是無所有.云何大王令人同虛空等。若謂佛性離六法者.全同彼謗。  △二取不下。結今得二。初正結。 【疏】取不即不離中道為佛性者。如大王智臣.所見佛性。  取不即不離等者。修道方證.故不即。六法即是.故不離。如水非水.亦即是水。思之可知。  △二若得下。例廣。 【疏】若得不即不離意.廣歷諸法悉是佛性。四無量.六度等.悉如文。  △二合二。初總合。 善男子。王喻如來應正徧知。臣喻方等大涅槃經。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 【疏】於合文中又二。先總合。  △二別合三。初正合六。初色三。初正合。 是諸眾生聞佛說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是色雖滅。次第相續。是故獲得無上如來三十二相如來色常。如來色者常不斷故。是故說色名為佛性。 【疏】次是諸眾生下.別合。於中又三。先正合。次更舉本盲帖合。三結。初正合中六.一一皆三。先合六法。次舉譬帖。三結。悉如文。  一一皆三者。前五皆三.後一但二.闕結文。若例前五.應云以是故.說我為佛性。  △二舉譬帖。 譬如真金。質雖遷變。色常不異。或時作釧。作蛇作盤。然其黃色初無改易。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質雖無常。而色是常。  △三結。 以是故說色為佛性。  △二受三。初正合。 或有說言。受是佛性。何以故。受因緣故。獲得如來真實之樂。如來受者。謂畢竟受。第一義受。眾生受性雖復無常。然其次第相續不斷。是故獲得如來常受。  △二舉譬帖。 譬如有人姓憍尸迦。人雖無常而姓是常。經千萬世無有改易。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三結。 以是故說受為佛性。  △三想三。初正合。 又有說言。想是佛性。何以故。想因緣故。獲得如來真實之想。如來想者名無想想。無想想者。非眾生想。非男女想。亦非色受想行識想。非想斷想。眾生之想雖復無常。以想次第相續不斷故。得如來常恒之想。  △二舉譬帖。 善男子。譬如眾生十二因緣。眾生雖滅而因緣常。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三結。 以是故說想為佛性。  △四行三。初正合。 又有說言。行為佛性。何以故。行名壽命。壽因緣故。獲得如來常住壽命。眾生壽命雖復無常。而壽次第相續不斷。故得如來真實常壽。  △二舉譬帖。 善男子。譬如十二部經。聽者說者雖復無常。而是經典常存不變。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三結。 以是故說行為佛性。  △五識三。初正合。 又有說言。識為佛性。識因緣故。獲得如來平等之心。眾生意識雖復無常。而識次第相續不斷。故得如來真實常心。  △二舉譬帖。 如火熱性。火雖無常。熱非無常。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三結。 以是故說識為佛性。  △六我二。初正合。 又有說言。離陰有我。我是佛性。何以故。我因緣故。獲得如來八自在我。有諸外道說言。去來見聞悲喜。語說為我。如是我相雖復無常。而如來我真實是常。  △二舉譬帖。 善男子。如陰入界。雖復無常而名是常。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二更舉本盲帖。 善男子。如彼盲人各各說象。雖不得實。非不說象。說佛性者亦復如是。非即六法。不離六法。  △三結。 善男子。是故我說眾生佛性非色不離色。乃至非我不離我。  △三簡邪正二。初簡邪我。 善男子。有諸外道。雖說有我而實無我。 【疏】有諸外道下.第三簡邪正。為二。初簡邪我.非外道所計。或言常徧.或言如芥子.並是邪執。  或言常徧者。謂我徧虛空.此即計我大色小。或言如芥子者。此計色大我小。  △二明正我二。初分科。 【疏】次明正我。又二。初明假我.次明真我。初明假我文為二。初法.次譬。  △二譬下。隨釋二。初假我二。初法。 眾生我者。即是五陰。離陰之外。更無別我。  △二譬。 善男子。譬如莖葉鬚臺合為蓮華。離是之外更無別華。眾生我者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牆壁草木和合名之為舍。離是之外更無別舍。如佉陀羅樹。波羅奢樹。尼拘陀樹。欝曇鉢樹。和合為林。離是之外更無別林。譬如車兵象馬步兵和合為軍。離是之外更無別軍。譬如五色雜綖和合名之為綺。離是之外更無別綺。如四姓和合名為大眾。離是之外更無別眾。眾生我者亦復如是。離五陰外。更無別我。 【疏】明譬中有六。初後有合.中四無合。開善假名有用.有名無體。莊嚴名用體俱有。此兩皆不可。若名用體皆有者.何謂為假。開善雖無體.既有名用.亦復非假。觀師引中論無我無無我。無我破常.無無我破斷.亦破即離。為破此等.故言我與無我。雖說此二.皆是假名。故文中舉六譬.譬於假我。  經和合為軍者。周禮夏官大司馬曰。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此乃眾人和合而得成軍。以喻五陰和合.而得有我。假名有用有名無體者。開善謂假名之我.雖有其名及宰主之用.而無實體.以攬陰而成故。亦猶拳.有名有用而無體.由攬指而成故。莊嚴意謂既有名用.豈得無體。此兩下.今破。亦復非假者。既有名用.則同實法.何謂假名。觀師下.今引觀師.以為正義。亦破即離者。無我破即.無無我破離。皆是假名者。我與無我皆假名也。無我尚是假名.豈應計我有用體耶。  △二真我。 善男子。如來常住。則名為我。如來法身無邊無礙。不生不滅。得八自在。是名為我。眾生真實無如是我及以我所。但以必定當得畢竟第一義空。故名佛性。 【疏】如來常住下.第二明真我。此之真我.對破妄我.畢竟清淨。即無我無無我。眾生亦應得此真我。  △四廣出體性二。初分科。 【疏】大慈大悲下.第四廣出佛性。又三。初明佛性.有八復次。次如我上說下.還結是當。三我若說色下.結非五陰。  △二前四下。隨釋三。初明佛性。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一切眾生必定當得大慈大悲。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如來。大喜大捨名為佛性。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若不能捨二十五有。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諸眾生必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喜大捨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薩摩訶薩則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一切眾生必定當得大信心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佛性者名一子地。何以故。以一子地因緣故。菩薩則於一切眾生得平等心。一切眾生必定當得一子地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子地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疏】前四如文。 佛性者名第四力。何以故。以第四力因緣故。菩薩則能教化眾生。一切眾生必定當得第四力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第四力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疏】第五云第四力者。一云是十力中第四根力。知物根緣.化道之要。二云別有名教。一信力。二忍力。三定力。四善權力。善權力者。化道便故.故言第四力。  別有名教者。諸經中別有此四名數也。 佛性者名十二因緣。何以故。以因緣故如來常住。一切眾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緣。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十二因緣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疏】第六云十二因緣即佛性者。於他兩解.並皆不便。一云十二因緣是觀智.何得有境界性。二云是果性.此亦不可。今明十二因緣是佛性.別有所出(云云)。  十二因緣是觀智者.但是因因性也。別有所出者。如法華玄等.明十二因緣。三道即是三德.可申此義。 佛性者名四無礙智。以四無礙因緣故說字義無礙。字義無礙故能化眾生。四無礙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佛性者名頂三昧。以修如是頂三昧故。則能總攝一切佛法。是故說言頂三昧者名為佛性。十住菩薩修是三昧未得具足。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一切眾生必定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餘二如文。  餘二如文者。第七第八二文也。然此八文.始自慈悲.終頂三昧.皆指眾生理性本具.所以修之必得。經頂三昧者。實相極理.如人頭頂.最尊貴故.觀此理故.名頂三昧。  △二還結是當。 善男子。如上所說。種種諸法。一切眾生定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三結非五陰。 善男子。我若說色是佛性者。眾生聞已。則生邪倒。以邪倒故。命終則生阿鼻地獄。如來說法為斷地獄。是故不說色是佛性。乃至說識亦復如是。  △二總結三。初結問不須修道。 善男子。若諸眾生了佛性者則不須修道。十住菩薩修八聖道。少見佛性。況不修者而得見耶。善男子。如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已無量世修習聖道。了知佛性。云何聲聞辟支佛等能知佛性。 【疏】善男子若諸眾生下.第二總結酬前問。又三。初結問不須修道。  △二結勸。 若諸眾生欲得了了知佛性者。應當一心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涅槃經。見有受持。乃至讚歎如是經者。應當以好房舍衣服。飲食臥具。病瘦醫藥而供給之。兼復讚歎禮拜問訊。善男子。若有已於過去無量無邊世中。親近供養無量諸佛。深種善根。然後乃得聞是經名。 【疏】次若諸眾生下.結勸。  △三結歎二。初佛歎。 【疏】三佛性不可思議下.結歎。為二。初佛歎。 善男子。佛性不可思議。佛法僧寶亦不可思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不能知。是亦不可思議。如來常樂我淨之法。亦不可思議。一切眾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  △二師子吼歎。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眾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經不可思議者。世尊。是大眾中有八萬五千億人。於是經中不生信心。是故有能信是經者。名不可思議。善男子。如是諸人。於未來世亦當定得信是經典。見於佛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次師子吼歎。  △二舉人勸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云何不退菩薩自知決定有不退心。 【疏】師子吼言云何不退下.第二以見佛性人勸修。有問有答。問如文。  △二答二。初分科點示。 【疏】佛答有三。一自試其心。二為物受苦。三用六度化他。初一是自行.後二是化他。  △二隨文正釋三。初自試其心。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當以苦行自試其心。日食一胡麻經一七日。粳米綠豆麻子粟及以白豆。亦復如是。各一七日。食一麻時作是思惟。如是苦行都無利益。無利益事尚能為之。況有利益而當不作。於無利益。心能堪忍。不退不轉。是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日修苦行時。一切皮肉消瘦皺減。如斷生瓠。置之日中。其目却陷。如井底星。肉盡肋出。如朽草屋。脊骨連現。如重綖塼。所坐之處如馬蹄跡。欲坐則伏。欲起則偃。雖受如是無利益苦。然不退於菩提之心。 【疏】初自試者。猶是淺行.深者不俟言。粟者。人讀為和音.非也。復云黎音。復云音。尋檢無此字。  尋檢無此字者。若依應法師音義云。亡皮反。禾.稔也。關西謂之𢇲。冀州謂之穄。  △二為物受苦。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為破眾苦施安樂故。乃至能捨內外財物及其身命。如棄芻草。若能不惜是身命者。如是菩薩自知必定有不退心。我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菩薩為法因緣。剜身為燈。纏皮肉。蘇油灌之。燒以為炷。菩薩爾時受是大苦。自呵其心而作是言。如是苦者。於地獄苦百千萬分猶未及一。汝於無量百千劫中。受大苦惱都無利益。汝若不能受是輕苦。云何而能於地獄中救苦眾生。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身不覺苦。其心不退。不動不轉。菩薩爾時應深自知我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菩薩爾時具足煩惱。未有斷者。為法因緣。能以頭目髓腦手足血肉施於眾生。以釘釘身。投巖赴火。菩薩爾時雖受如是無量眾苦。若心不退不動不轉。菩薩當知我今定有不退之心。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為破一切眾生苦惱。願作麤大畜生之身。以身血肉施於眾生。眾生取時。復生憐憫。菩薩爾時閉氣不喘。示作死相。令彼取者。不生殺害疑網之想。菩薩雖受畜生之身。終不造作畜生之業。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既得不退心已。終不造作三惡道業。菩薩摩訶薩若未來世有微塵等惡業果報不定受者。以大願力為眾生故。而悉受之。譬如病人為鬼所著。藏隱身中。以呪力故即時相現。或語或喜。或瞋或罵。或啼或笑。菩薩摩訶薩未來之世三惡道業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受羆身時。常為眾生演說正法。或受迦賓闍羅鳥身。為諸眾生說正法故受瞿陀身鹿身。兔身象身。羖羊獮猴。白鴿金翅鳥。龍蛇之身。受如是等畜生身時。終不造作畜生惡業。常為其餘畜生眾生演說正法。令彼聞法。速得轉離畜生身故。菩薩爾時雖受畜身。不作惡業。當知必定有不退心。菩薩摩訶薩於饑饉世見餓眾生。作龜魚身無量由旬。復作是願。願諸眾生取我肉時。隨取隨生。因食我肉離饑渴苦。一切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發願。若有因我離饑渴者。未來之世速得遠離二十五有饑渴之患。菩薩摩訶薩受如是苦心不退者。當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菩薩於疾疫世見病苦者。作是思惟。如藥樹王。若有病者。取根取莖。取枝取葉。取華取果。取皮取膚。悉得愈病。願我此身亦復如是。若有病者聞聲觸身。服食血肉乃至骨髓。病悉除愈。願諸眾生食我肉時。不生惡心如食子肉。我治病已。常為說法。願彼信受思惟轉教。復次善男子。菩薩具足煩惱。雖受身苦。其心不退不動不轉。當知必定得不退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為鬼所病。菩薩見已。即作是言。願作鬼身大身。健身多眷屬身。使彼聞見。病得除愈。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勤修苦行。雖有煩惱。不污其心。 【疏】善男子菩薩為破下.二明為物受苦。  經不生惡心如食子肉者。不生貪殘殺害之心。但為治病.事不獲已.強而食之。猶如飢窮食子.心無有歡。  △三用六度化他。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雖復修行六波羅蜜。亦復不求六度之果。修行無上六波羅蜜時。作是願言。我今以此六波羅蜜施一切眾生。一一眾生受我施已。悉令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亦自為六波羅蜜勤修苦行。受諸苦惱。當受苦時。願我不退菩提之心。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作是願時。是名不退菩提之相。 【疏】復次菩薩下.三明六度化他。如文。  △二歎經二。初分科敘意。 【疏】復次菩薩下.品中大段第二歎教。為三。一歎弘經人.即菩薩也。二歎所弘法.即涅槃教也。三歎說教主.即是如來。教不自弘.弘之在人。教不自宣.宣之由佛。故相因而歎.亦是稱歎三寶。初文二。前總略歎.次廣釋。  亦是稱歎三寶者。弘經人是僧.故成三寶。前總略歎.次廣釋者。經文但有通別二段.略廣分文恐誤。  △二初略下。隨文釋義三。初歎弘經人二。初總略歎二。初分科敘意。 【疏】初略歎中二。初通歎菩薩.次別歎補處。諸大士謙勞勤苦.利益眾生.是故歎之。補處方紹尊位.是故別歎。  △二初有下。隨文釋義二。初通歎。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深知生死多諸罪過。觀大涅槃有大功德。為諸眾生處在生死。受種種苦。心無退轉。是名菩薩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有因緣而生憐憫。實不受恩而常施恩。雖施於恩而不求報。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或有眾生為自利益修諸苦行。菩薩摩訶薩為利他故修行苦行。是名自利。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復次菩薩具足煩惱。為壞怨親所受諸苦。修平等心。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復次菩薩若見諸惡不善眾生。若呵責。若軟語。若驅擯。若縱捨。有惡性者現為軟語。有憍慢者現為大慢。而其內心實無憍慢。是名菩薩方便不可思議。復次菩薩具足煩惱。少財物時。來求者多。心不迮小。是名菩薩不可思議。復次菩薩於佛出時知佛功德。為眾生故。於無佛處受邊地身。如盲如聾。如跛如躄。是名菩薩不可思議。復次菩薩深知眾生所有罪過。為度脫故常與共行。雖隨其意。罪垢不污。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復次菩薩了了知見無眾生相。無煩惱污。無修習道離煩惱者。雖為菩提。無菩提行。亦無成就菩提行者。無有受苦及破苦者。而亦能為眾生壞苦行菩提行。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初有九復次。通歎如文。  △二別歎。 復次菩薩受後邊身。處兜率天。是亦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兜率陀天欲界中勝。在下天者其心放逸。在上天者諸根闇鈍。是故名勝。修施修戒。得上下身。修施戒定。得兜率身。一切菩薩毀呰諸有。破壞諸有。終不造作兜率天業。受彼天身。何以故。菩薩若處其餘諸有。亦能教化成就眾生。實無欲心而生欲界。是故復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生兜率天。有三事勝。一者命。二者色。三者名。菩薩摩訶薩實不求於命色名稱。雖無求心而所得勝。菩薩摩訶薩深樂涅槃。然有因亦勝。是故復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如是三事。雖勝諸天。而諸天等於菩薩所。終不生於瞋心妬心。憍慢之心。常生喜心。菩薩於天亦不憍慢。是故復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不造命業。而於彼天畢竟壽命。是名命勝。亦無色業。而妙色身光明徧滿。是名色勝。菩薩摩訶薩處彼天宮不樂五欲。唯為法事。是故名稱充滿十方。是名名勝。是故復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下兜率天。是時大地六種震動。是故復名不可思議。何以故。菩薩下時。欲色諸天悉來侍送。發大音聲。讚歎菩薩。以口風氣。故令地動。復有菩薩。人中象王。人中象王名為龍王。龍王初入胎時。有諸象王在此地下或怖或。是故大地六種震動。是故復名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知入胎時。住時出時。知父知母。不淨不污。如帝釋髮青色寶珠。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疏】次受後邊身下.別歎。有七復次。第二文中云三事勝者。欲天之中此天命定.人中欝單越命定.將梵足之為七。此天處中.文中云或怖或。舊云盍音.是教音。中寺安法師問王儉。儉是僧達之子.博學有名。古人作教字.穴下竪心邊安吾.今人省穴單作耳。  經有因亦勝者。謂欲有之因.即生兜率天因也。此天處中者。上有三天.下有三天故。又佛生中天.表證中道。中寺者。寺名.在建業。王儉.南齊宰相也。古人作教字者。應作覺字.音教.謂睡覺也。  △二廣釋(虗科)。  △二歎所弘法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下.二歎經。為二。先歎.次料簡。初文.法譬合。  △二法可下。隨釋二。初歎經三。初法。 善男子。大涅槃經亦復如是不可思議。 【疏】法可見。  △二譬。 善男子。譬如大海有八不思議。何等為八。一者漸漸轉深。二者深難得底。三者同一醎味。四者潮不過限。五者有種種寶藏。六者大身眾生在中居住。七者不宿死尸。八者一切萬流。大雨投之。不增不減。善男子。漸漸轉深有三事。何等為三。一眾生福力。二順風而行。三河水入故。乃至不增不減亦各有三。 【疏】次譬中云深難得底者。人解云。竪論唯常樂我淨.不得有無常苦等。橫論具常無常等.故言深難得底。此亦不然。經但云深.那作單解。今謂常無常.非常非無常。不一不三.不可思議。是故云深耳(云云)。  那作單解者。經既云深.乃是一三相即.不縱不橫.名為深也。若作單橫單竪釋之.則是縱橫之義.淺而非深。經潮不過限者。海潮之事諸經多說.且據正法念經云。有海名大波.廣五千由旬.水下風起。眾生因緣.一切大海.及與洲渚.海波出過二由旬.閻浮人說名海潮。王充論衡曰。以水者地之血脈.隨氣進退而為潮。經順風而行者。波濤鼓激.令大海漸深也。  △三合。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有八不可思議。一漸漸深。所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菩薩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是涅槃經說是等法。是名漸漸深。是故此經名漸漸深。二深難得底。如來世尊不生不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轉法輪。不食不受。不行惠施。是故名為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非色。不離於色。非受想行識。乃至不離識。是常可見。了因非作因。須陀洹乃至辟支佛。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煩惱。亦無住處。雖無煩惱。不名為常。是故名深。復有甚深。於是經中或時說我。或說無我。或時說常。或說無常。或時說淨。或說不淨。或時說樂。或時說苦。或時說空。或說不空。或說一切有。或說一切無。或說三乘。或說一乘。或說五陰即是佛性。金剛三昧及以中道。首楞嚴三昧。十二因緣。第一義空。慈悲平等。於諸眾生願智信心。知諸根力。一切法中無罣礙智。雖有佛性。不說決定。是故名深。三同一醎味。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四潮不過限。如是經中制諸比丘不得受畜八不淨物。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分別是大涅槃微妙經典。寧失身命。終不犯之。是名潮不過限。五有種種寶藏。是經即是無量寶藏。所言寶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嬰兒行。聖行。梵行。天行。諸善方便。眾生佛性。菩薩功德。如來功德。聲聞功德。緣覺功德。六波羅蜜。無量三昧。無量智慧。是名寶藏。六大身眾生所居住處。大身眾生者。謂佛菩薩。大智慧故。名大眾生。大身故。大心故。大莊嚴故。大調伏故。大方便故。大說法故。大勢力故。大徒眾故。大神通故。大慈悲故。常不變故。一切眾生無罣礙故。容受一切諸眾生故。是名大身眾生所居之處。七不宿死尸。死尸者。謂一闡提。犯四重禁。五無間罪。誹謗方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受畜八種不淨之物。佛物僧物隨意而用。或於比丘比丘尼所犯非法事。是名死尸。是涅槃經離如是等。是故名為不宿死尸。八不增不減。無邊際故。無始終故。非色故。非作故。常住故。不生滅故。一切眾生悉平等故。一切法性同一性故。是名無增減。是故此經如彼大海有八不思議。 【疏】合。如文。  △二料簡二。初問。 師子吼言。世尊。若言如來不生不滅名為深者。一切眾生有四種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四種生人中具有。如施婆羅比丘。優婆施婆羅比丘。彌迦羅長者母。尼拘陀長者母。半闍羅長者母。各五百子同於卵生。當知人中則有卵生。濕生者如佛所說。我於往昔作菩薩時。作頂生王及手生王。如今所說菴羅樹女。迦不多樹女。當知人中則有濕生。劫初之時一切眾生皆悉化生。如來世尊得八自在。何因緣故。不化生耶。 【疏】師子吼言下.二料簡。有問有答。問。從前深難得底.不生不滅。不三種生.獨一種耶。  獨一種耶者。何故獨是胎生也。  △二答二。初總明不受卵濕二生。 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四生所生。得聖法已。不得如本卵生濕生。 【疏】佛答。初總明不受卵濕二生。  △二別明不受化生。 善男子。劫初眾生皆悉化生。當爾之時。佛不出世。善男子。若有眾生遇病苦時須醫須藥。劫初之時眾生化生。雖有煩惱。其病未發。是故如來不出其世。劫初眾生身心非器。是故如來不出其世。善男子。如來世尊所有事業勝諸眾生。所謂種姓眷屬父母。以殊勝故。凡所說法。人皆信受。是故如來不受化生。善男子。一切眾生父作子業。子作父業。如來世尊若受化身。則無父母。若無父母。云何能令一切眾生作諸善業。是故如來不受化身。善男子。佛正法中有二種護。一者內。二者外。內護者所謂禁戒。外護者族親眷屬。若佛如來受化身者。則無外護。是故如來不受化身。善男子。有人恃姓而生憍慢。如來為破如是慢故。生在貴姓。不受化身。善男子。如來世尊有真父母。父名淨飯。母名摩耶。而諸眾生猶言是幻。云何當受化生之身。若受化身。云何得有碎身舍利。如來為益眾生福德。故碎其身而令供養。是故如來不受化身。一切諸佛悉無化生。云何獨令我受化身。 【疏】次別明不受化生(云云)。  經云何得有碎身舍利者。以化生必化滅.故無骨分。俱舍云。如滅燈光.則無所見。  △三歎說教主三。初請求說。 爾時師子吼菩薩合掌長跪。右膝著地。以偈讚佛。   如來無量功德聚 我今不能廣宣說   今為眾生演一分 唯願哀憫聽我說 【疏】爾時師子吼下.三偈歎說經主。四十行偈。初兩行請求說。  △二歎。   眾生無明闇中行 具受無邊百種苦   世尊能令遠離之 是故世稱為大悲   眾生往返生死繩 放逸迷荒無安樂   如來能施眾安樂 是故永斷生死繩   佛能施眾安樂故 自於己樂不貪樂   為諸眾生修苦行 是故世間興供養   見他受苦身戰動 處在地獄不覺痛   為諸眾生受大苦 是故無勝無有量   如來為眾修苦行 成就具足滿六度   心處邪風不傾動 是故能勝世大士   眾生常欲得安樂 而不知修安樂因   如來能教令修習 猶如慈父愛一子   佛見眾生煩惱患 心苦如母念病子   常思離病諸方便 是故此身繫屬他   一切眾生行諸苦 其心顛倒以為樂   如來演說真苦樂 是故稱號為大悲   世間皆處無明 無有智嘴能破之   如來智嘴能沮壞 是故名為最大子   不為三世所攝持 無有名字及假號   覺知涅槃甚深義 是故稱佛為大覺   有河洄澓沒眾生 無明所盲不知出   如來自渡能渡彼 是故稱佛大船師   能知一切諸因果 亦復通達盡滅道   常施眾生病苦藥 是故世稱大醫王   外道邪見說苦行 因是能得無上樂   如來演說真樂行 能令眾生受快樂   如來世尊破邪道 開示眾生正真路   行是道者得安樂 是故稱佛為導師   非自非他之所作 亦非共作無因作   如來所說苦受事 勝於一切諸外道   成就具足戒定慧 亦以此法教眾生   以法施時無妬 是故稱佛無緣悲   無所造作無因緣 獲得無因無果報   是故一切諸智者 稱說如來不求報   常共世間放逸行 而身不為放逸污   是故名為不思議 世間八法不能污   如來世尊無怨親 是故其心常平等 【疏】中三十七行歎。  經無明㲉。口角反。  △三結。   我師子吼讚大悲 能吼無量師子吼 【疏】三一行結(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七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八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八。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一(會疏卷第三十一)  △五迦葉陳如及後分四品半明折攝涅槃用二。後分四品明化周掩迹。但在第五用章所收。此乃示滅之用也。後分疏云第六化周掩迹者。此於第五別數之子科二段。故當第六。故知章安之世雖無後分。經義已圓。故疏釋通序但序五章。故無更立六章之理。詳之。初折惡攝邪用二。初題目二。初正釋題目。 【疏】迦葉品之一。此是善始發問.今欲令終.是故更請。前隨義題品.今從人立名.故云迦葉。迦葉如前說。  此下迦葉陳如及後分二卷.俱屬涅槃用章.而分二段。初二品明折惡攝邪用。次後分明化周掩迹用。若爾.後分疏何故云是第六化周掩迹章耶。答。此於用章別數子科.則當第六。謂一召請常眾。二開演常施。三顯示常行。四問答常義。五折邪攝惡。六化周掩迹。故有六章。今合五六.只是常用。常家之用.故曰常用。常即涅槃之理也。故知章安之世雖無後分.經義已圓。故前釋通序.但以五事主對五章.是知更無別立六章之理。如其不然.則章安立義便成殘缺。況曇無讖云。此經義足而文未盡。豈非經義不出五章.任有餘文.當在用攝。  善始等者。前發三十四問.稱可佛懷。開演常施.故云善始。今更請問.卒顯常用.故云令終.令亦善也。前隨義題品者。前雖是迦葉發問.其義包廣.但隨義類.題為長壽等一十四品之別.悉無迦葉之號。今從等者。今之所問.唯在折攝。其義既約.故使品名但從人立。  △二開善下。懸示分章二。初四師分章。 【疏】開善用此答安樂性問。地師為慈光善巧住持分。河西興皇同為佛性門。  地師等者。即地論師用天親七分判經也。此品明佛慈悲方便.持善星闡提之惡.住佛性之善.故曰慈光善巧住持分也。  △二今家分章三。初標示章名。 【疏】今明第五涅槃用。  △二此經下。廣釋辨異。 【疏】此經初後.通論佛性。此品與前有何同異。異略為五。一義用異。前品明中道佛性義.為菩提種子。今品明佛性勝用.能攝極惡闡提.偏邪外道。二因果異。前品明因性在因不在果.果性果果性.在果不在因。此品明一切惡陰皆是佛性.此即因性。從惡五陰生善五陰.此亦果性。又云佛性有三世.有非三世。聖人果性通三世.不通三世。由來解果性.通三世是應身佛性.不通三世是法身佛性。  義用異者。義約自證.用乃化他。菩提種子者。性為修種.亦是修性.互為種子。如前疏.此亦果性者。即下經云。從無明行及諸煩惱.得善五陰.是名佛性。此則捨無常色獲得常色等。當知前品因果各明.此品轉因成果.故與前異。由來解下.古人皆作此釋也。是應身佛性等者。應同萬類之身.故有三世。法身凝然.故非三世。聖人果性.既有二別。凡夫本有.此二亦然。故向云。佛性有三世.有非三世.此凡夫本有也。 【疏】此不然。只說果性通於因果.何須分應法兩身。若善五陰佛性通因果.因中佛性即三世攝.果佛性即非三世。三開合異。前品生死河合四果.離三乘。此品涅槃河離四果.合三乘。四通別異。前品通明五種佛性.天人六道皆有佛性。此品專明正因佛性.闡提由正因故.還生善根。前品別據萬善了因佛性.今品通據善惡皆是佛性。故云善根人有.闡提人無。闡提人有.善根人無。五者前品對告一人.今品再對迦葉。  此不然下.今師正釋。因中佛性即三世攝者。雖三身之性並常.自金心已前未究竟故.猶是無常.故為世攝。至果究顯.故非世攝。合三乘者。前取習氣有侵有盡故離.今約同到彼岸故合。又非但開合異.亦應云真妄異。前生死河是妄.今涅槃河是真。六道皆有佛性者.一一皆具五佛性也。別據萬善了因者。前品明生因了因義甚廣。又廣破定業示不定.令修道品.使見佛性。即別約修得以說.故屬了因。通據善惡者。今品修性俱明.故善惡皆是佛性。故云下.引品文四句為證。善根人有等者。善人有修得緣了之善.闡提則無。闡提人有等者。闡提有修惡.善人則無。然此但引二句.應云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則成四句。謂二人俱有性德三因.俱無不退性.以未入相似位故。  △三諸異下。總結從初。 【疏】諸異乃多。起品初明用異。從初意立章.故言涅槃用。  從初意者。五異中從義用異.故題大章為涅槃用也。  △二本文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二。初明攝惡.後明攝邪。就攝惡中二。先明佛性用.二歎經。  △二初明下。隨釋二。初迦葉品折惡二。初明佛性用三。初分科敘意。 【疏】初明用又二。先明斷善.後明生善。以虛妄力故斷善.以佛性力故生善。  以虛妄力者。佛性即無明.心隨境轉.故能起惡。以佛性力者。無明即佛性.理具內熏.故能生善。斷善由背理起惑.生善由反迷成悟。  △二舊解下。破古異釋三。初破解善惡人二。初兩師異解。 【疏】舊解云。作惡生善.兩人更遞.然不相關。又一師云。只是一人。前顛倒故起惡.後遇知識故生善。  兩人更遞者。謂作善作惡各是一人。謂此人作惡.彼人作善。彼人作惡.此人作善。更迭對論.故成一雙。非約一人.以論先後善惡.故云然不相關。又一下.約一人說.如文。    △二疏主會通。 【疏】今明不然。或是一人.或是多人。如河中七種即是多人。若一人始沒乃至成佛.即是一人。  今明下.二師各執成非.今家雙取為是。故引河中七人釋成其義。  △二破立接識義二。初古義立義。 【疏】舊云。生善有接識義。眾生從界外無明識窟中.始起一品無明而來.未起四住。有佛接去.即得成佛。  未起四住者。謂方有無明.未有見思.其迷尚淺.故於中間接去成佛。  △二此義下。今家委破二。初推經縱奪。 【疏】此義大妨。設有此經.亦是一時改惡為緣。若無此經.全不堪依。若言必須起五住竟.方能改惡作善。亦無一經定作此說。設有此經.亦以一時為緣而已。  亦是一時改惡為緣者。機緣宜聞.故且隨機方便權說。夫本迷無始.故無次第起惑之事。  △二若爾下。約義正破三。初總斥同彼外計。 【疏】若爾.任惡極而任運被接.何須修道。與八萬劫得道何異。  若爾下.總斥同彼外道。既云始起一品無明.有佛接去成佛者.是則不假修道.自然成佛。例此亦應今時造惡之人.至惡極時.亦須有佛接去。是亦不假修道。若然者.則與外道邪計八萬劫後.自入涅槃.如放縷丸.縷盡則止。既同邪計.豈是佛法。  △二若言下。歷難令義無歸二。初以始起例未起破。 【疏】若言從識窟中來者。即是從無明中來.云何言始起一品無明。若未起惑.應在別處。  若言下.以始起例未起破也。應在別處者.應在無煩惱處也。若爾.應元是果佛.後漸起惑.卻作眾生也。顛亂之說莫甚於此。  △二若從下。無明例四住破二。初以始起品例後起品破。 【疏】若從窟中來.始起一品而被接者。自後起品.乃至四住.何不被接。  若從下.以始起品.例後起品破也。自後起品等者。且諸經教.凡說無明.或十二品.或四十二品。既許最初起一品時.有佛接去。則後起諸品.例應有接。起無明既被接.起四住時亦應被接.何故只云起一品時被接耶。故云何不被接。  △二若無下。以無明窟例四住窟破。 【疏】若無明窟中既被接.四住窟中何不接之。故是難信。  若無下.以無明窟例四住窟破.此亦縱計轉破也。縱彼計云。由初起一品.其迷猶輕.故有接去成佛者。後起漸重.故無接義。故今轉破云。且小乘教所談破四住盡.則得成佛及羅漢果。是知四住亦有初起。何故不云。從四住窟始起非想惑時.有佛接去成佛及羅漢等耶。此非想惑.於界內最輕故。其義既非.故結云故是難信。  △三若爾下。牒執為經所破。 【疏】若爾.併不須修。上數破此義。若佛性力.任得菩提不須修者.正破於此。  若爾下.牒執正為今經所破。若爾者。借使無明後品及四住窟.悉有接去成佛者。是則大小果證.悉皆不假修道而自得之。上師子吼品.頻破此義。若佛下.正引破文。汝謂接去不修.則同任得菩提也。  △三破善星非權二。初舊謂善星非權。 【疏】舊言。善星無發迹處.是實惡人。  △二是義下。今例善星是權。 【疏】是義不然。雖未見經.義推是權。何者。佛兩弟子各行善惡。阿難為善.調達作惡.悉皆是權。今羅云為善.善星作惡.例知是權。  佛兩弟子者。阿難調達是兩弟。羅云善星是兩子。兩弟是權.法華已顯。以例兩子.非是實人。  △三斷善下。隨文正解二。初斷善二。初分科顯示。 【疏】斷善文為三。一明斷善人。二明斷善相。三明斷善見。斷善人者。即善星是。斷善相者。不定根性是聞不定教執成定解。斷善見者。分別推求諸法道理。  聞不定教執成定解者。不了如來隨宜之說.而定執一義.以破諸餘。  △二初就下。隨文正解三。初斷善人二。初分科。 【疏】初就人。中二。先問.次答。問為二。先緣起.次正問。緣起中二。先明佛有能化之德.次明善星有可化之緣。就佛又二。初內有慈悲.二外有方便。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問二。初緣起二。初明佛有能化之德二。初內有慈悲。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憐憫一切眾生。 【疏】初文者。憐即大慈.憫即大悲。  △二外有方便。 不調能調。不淨能淨。無歸依者能作歸依。未解脫者能令解脫。得八自在。為大醫師。作大藥王。 【疏】次不調能調下.有七句。即外方便。  七句者。前四化他能。不調能調.拔惡始也。不淨能淨.拔惡終也。無歸作歸.救苦始也。未脫能脫.救苦終也。後三化他德。具八自在.救苦之德。醫師藥王.拔惡之德。知病如醫.差病以藥。  △二明善星有可化之緣二。初明是子。 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 【疏】善星比丘下.第二明有可化之緣。又二。初明是子。即羅云庶兄.此緣則重。  即羅云庶兄者。異母之子.故曰庶兄。則顯羅云是耶輸所生.是佛嫡子也。遠法師云。此應是佛堂弟庶兒.故說為子。  △二具三德。 出家之後。受持讀誦分別解說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得四禪。 【疏】次出家之後.是有信戒。受持十二部經.是慧。壞欲界結.獲得四禪.是定。具足三德.豈非因深。  具足三德者。即戒定慧也。  △二正問二。初分科。 【疏】次云何如來下.正問。先作兩難。後作兩結。初難何故記是惡人。後難何故不先為說法。  △二初又下。隨釋二。初作兩難二。初難何故記是惡人二。初難何故記是闡提。 云何如來記說善星是一闡提。廝下之人。 【疏】初又二。初難何故記是闡提。即惡因。  經廝下.音斯.賤役也。  △二難何故地獄劫住。 地獄劫住。不可治人。 【疏】次難何故地獄劫住。是惡果。  △二難何不先為說法。 如來何故不先為其演說正法。後為菩薩。 【疏】如來何故下.是第二難。與佛緣重.何不先為說法。  △二作兩結二。初結初難明無慈悲。 如來世尊若不能救善星比丘。云何得名有大慈憫。 【疏】如來世尊下.結兩難。云何得名有大慈憫下.結初難。佛有慈悲.云何為此廝下劫住。既云廝下.當知佛無慈悲。  △二結後難明無方便。 有大方便。 【疏】次有大方便下.結後難。佛既不先為其說法.云何名為有大方便。若有方便.應為說法。  △二答二。初標示分科。 【疏】佛答中.不答緣起.但答兩難兩結。先答後.後答前。前答後中凡七譬。前六譬明緣有淺深.故說有次第。後一譬明佛心平等.等說無偏。前六譬中例有三。一舉譬問。二述事奉答。三合譬作解。  緣有淺深.說有次第者。緣深者先為說.緣淺者後為說。  △二何以下。隨文正釋二。初答兩難二。初超答後不先說法難二。初明緣有淺深故說有次第六。初教三子譬三。初舉譬問。 佛言。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三子。其一子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速了知。其第二子不敬父母。無信順心。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速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信順心。鈍根無智。父母若欲教告。應先教誰。先親愛誰。當先教誰知世間事。 【疏】何以有此三之次第。解云。如佛初為提謂.文鱗瞽龍.說人天五戒。次赴鹿苑.為二乘人轉四諦法。後明方等.教諸菩薩。自是一途.約小為初。  何以下.約經。先菩薩.次聲聞.後闡提.以徵問。解云下.答釋.凡有三段。初明小機次第。二約大機次第。三顯今經包括統前大小。初文中提謂文鱗.如前說。此小機次第.以人天教為最初.小乘為中.菩薩為後。略舉方等。具足應云。般若法華引小歸大.悉是教菩薩也。此則小機所見.先小後大。與今經三子喻不同.故云自是一途等。 【疏】若初成佛道.以舍那教。初照山王.次照平地。此復一途.約大為初。  若初下.約大機論次第也。初照山王者。即喻如日出.先照高山.是說華嚴先教菩薩也。次照平地者。即方等已去三味大乘.俱教菩薩。不言照幽谷者。以鹿苑說小.大機一向不用故。此則大機所見始終俱大.亦與今經三子等喻不同.故云此復一途。以由今經三子等喻.皆後教闡提故。 【疏】今此文意包括始終。以山王為初.文鱗為中.雙林為後。然第三子雖復極惡.以體同故.是故須教。  今此下.顯今三喻包括。以山王為初者。華嚴先教菩薩也。文鱗為中者。始以歸戒接誘.次說生滅.令證小果。彈斥洮汰.至于法華.會小歸大.悉為二乘.此即次教聲聞也。雙林為後者。此經明闡提有性.若能改惡.定得成佛.即後教闡提也。故知三喻.始自華嚴.終至涅槃。五時之教.包收並足。問。此之三喻既攝五時.如為聲聞.始從人天小教.終至法華開顯。何故經云。淺近之義為聲聞說耶。又為闡提.正在今經.談常顯性.超出二死。經何以云世間之義為闡提說乎。答。悉據初說.故云淺近等也。以小教機必先小故。闡提之人.必先令信善惡因果故。若約會歸.同是微細之義也。以二乘闡提.俱成菩薩故。  △二述事奉答。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應先教授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知世事者。其次第二。乃及第三。而彼二子雖無信順恭敬之心。為慈念故。次復教之。  △三合譬作解。 善男子。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初喻菩薩。中喻聲聞。後喻一闡提。如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已為諸菩薩說。淺近之義為聲聞說。世間之義為一闡提五逆罪說。現在世中雖無利益。以憐憫故。為生後世諸善種子。  △二種三田譬三。初舉譬問。 善男子。如三種田。一者渠流便易。無諸沙鹵瓦石棘刺。種一得百。二者雖無沙鹵瓦石棘刺。渠流險難。收實減半。三者渠流險難。多諸沙鹵瓦石棘刺。種一得一。為藁草故。善男子。農夫春月。先種何田。 【疏】下田雖瘠.以家業故.是故不廢。  以家業故者。諸佛以化人為事.所以最後不棄闡提。經藁草.古老反.禾稈也。  △二述事奉答。 世尊。先種初田。次第二田。後及第三。  △三合譬作解。 初喻菩薩。次喻聲聞。後喻一闡提。  △三用三器譬三。初舉譬問。 善男子。譬如三器。一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欲盛置乳酪酥水。先用何者。 【疏】下器雖破.防急用故。  △二述事奉答。 世尊。應用完者。次用漏者。後及破者。  △三合譬作解。 其完淨者喻菩薩僧。漏喻聲聞。破喻一闡提。  △四治三病譬三。初舉譬問。 善男子。如三病人俱至醫所。一者易治。二者難治。三不可治。善男子。醫若治者。當先治誰。 【疏】下病雖必死.以親屬故。  △二述事奉答。 世尊。應先治易。次及第二。後及第三。何以故。為親屬故。  △三合譬作解。 其易治者喻菩薩僧。其難治者喻聲聞僧。不可治者喻一闡提。現在世中雖無善果。以憐憫故。為種後世諸善種子故。  △五乘三馬譬三。初舉譬問。 善男子。譬如大王有三種馬。一者調壯大力。二者不調。齒壯大力。三者不調。羸老無力。王若乘御。當先何者。 【疏】下馬雖老.以代倦故。  △二述事奉答。 世尊。應當先乘調壯大力。次乘第二。後及第三。  △三合譬作解。 善男子。調壯大力喻菩薩僧。其第二者喻聲聞僧。其第三者喻一闡提。現在世中雖無利益。以憐憫故。為種後世諸善種子故。  △六施三人譬三。初舉譬問。 善男子。如大施時有三人來。一者貴族聰明持戒。二者中姓鈍根持戒。三者下姓鈍根毀戒。善男子。是大施主應先施誰。 【疏】下人雖卑.以等施故。  義兼無差者。雖有前後.必等教故。  △二述事奉答。 世尊。應先貴姓利根持戒。次及第二。後及第三。  △三合譬作解。 第一喻菩薩僧。第二喻聲聞僧。第三喻一闡提。  △二明佛心平等等說無偏。 善男子。如大師子殺香象時。皆盡其力。殺兔亦爾。不生輕想。諸佛如來亦復如是。為諸菩薩及一闡提演說法時。功用無二。 【疏】前六譬中雖差別答.義兼無差.意猶未顯。第七譬中文轉分明。舉師子王.不重象輕兔.俱盡壯勢。譬佛不厚善薄惡.等運大悲。若巨細而觀.象不足.兔有餘。若量力而觀.象須疾.兔須徐。獸王不爾.等一無殊。就緣而觀.菩薩教深細.聲聞教淺近.闡提教世間。佛不二三.大悲平等。  象不足等者。象身巨大.師子殺之.力似不足。兔身微細.師子殺之.力必有餘。量力下.象力強.兔力弱.故殺之合有徐疾之異。今獸王一等.皆盡其力.不以巨細量力.而有輕重之殊也。就緣下.經文但合菩薩闡提.略無聲聞.疏文具出。佛不二三等者。合師子王也。  △二追答前記是惡人難二。初分科敘意。 【疏】我於一時住王城下.二追答記彼之問。問有二句。初答闡提.次答記意。初答闡提.自謂有信慧定。盡非其問.不許有之。明無信又三。一不信佛是無所畏人。我於一時在迦尸下.二明不信佛是無妄語人。我於一時與善星下.三明不信佛是無嫉妬人。  △二初文下。隨文正釋二。初答闡提三。初無信三。初不信佛是無所畏人。 善男子。我於一時住王舍城。善星比丘為我給使。我於初夜為天帝釋演說法要。弟子之法。應後師眠。爾時善星以我久坐。心生惡念。時王舍城小男小女若啼不止。父母則語。汝若不止。當將汝付薄拘羅鬼。爾時善星反被拘執而語我言。速入禪室。薄拘羅來。我言。癡人。汝常不聞如來世尊無所畏耶。爾時帝釋即語我言。世尊。如是人等亦復得入佛法中耶。我即語言。憍尸迦。如是人者得入佛法。亦有佛性。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雖為是善星說法。而彼都無信受之心。 【疏】初文者。汝言出家.表其有信。今以三事顯其無信。  經反被拘執者。反著毛衣.詐為鬼狀也。拘執.即古貝垂毛衣。第十一經云。拘執.䩸衣是也。  △二不信佛是無妄語人。 善男子。我於一時在迦尸國尸婆富羅城。善星比丘為我給使。我時欲入彼城乞食。無量眾生虛心渴仰欲見我跡。善星比丘尋隨我後而毀滅之。既不能滅。而令眾生生不善心。我入城已。於酒家舍見一尼乾踡脊蹲地。餐食酒糟。善星比丘見已而言。世尊。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是人最勝。何以故。是人所說無因無果。我言。癡人。汝常不聞阿羅漢者不飲酒。不害人。不欺誑。不盜不婬。如是之人殺害父母。食噉酒糟。云何而言是阿羅漢。是人捨身必定當墮阿鼻地獄。阿羅漢者永斷三惡。云何而言是阿羅漢。善星即言。四大之性猶可轉易。欲令是人必墮阿鼻。無有是處。我言。癡人。汝常不聞諸佛如來誠言無二。我雖為是善星說法。而彼絕無信受之心。 【疏】第二佛行時足離地四寸.千輻印文常現迹中。人皆欲見.其常滅之。既不能滅.取死蚯蚓置佛迹中.令無量人起踐害想(云云)。  △三不信佛是無嫉妬人。 善男子。我於一時與善星比丘住王舍城。爾時城中有一尼乾。名曰苦得。常作是言。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解脫亦無因緣。善星比丘復作是言。世尊。世間若有阿羅漢者。苦得為上。我言。癡人。苦得尼乾實非阿羅漢。不能解了阿羅漢道。善星復言。何故羅漢於阿羅漢而生嫉妬。我言。癡人。我於羅漢不生嫉妬。而汝自生惡邪見耳。若言苦得是羅漢者。却後七日當患宿食。腹痛而死。死已生於食吐鬼中。其同學輩當舁其尸置寒林中。爾時善星即往苦得尼乾子所。語言。長老。汝今知不。沙門瞿曇記汝七日當患宿食腹痛而死。死已生於食吐鬼中。同學同師當舁汝尸置寒林中。長老。好善思惟。作諸方便。當令瞿曇墮妄語中。爾時苦得聞是語已。即便斷食。從初一日乃至六日。滿七日已。便食黑蜜。食黑蜜已。復飲冷水。飲冷水已。腹痛而死。死已。同學舁其尸喪。置寒林中。即受食吐餓鬼之形在其尸邊。善星比丘聞是事已。至寒林中。見苦得身受食吐形。在其尸邊踡脊蹲地。善星語言。大德死耶。苦得答言。我已死矣。云何死耶。答言。因腹痛死。誰出汝尸。答言。同學出置。何處。答言。癡人。汝今不識是寒林耶。得何等身。答言。我得食吐鬼身。善星諦聽。如來善語。真語。時語。義語。法語。善星。如來口出如是實語。汝於爾時云何不信。若有眾生不信如來真實語者。彼亦當受如我此身。爾時善星即還我所。作如是言。世尊。苦得尼乾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我言。癡人。阿羅漢者無有生處。云何而言苦得生於三十三天。世尊。實如所言。苦得尼乾實不生於三十三天。今受食吐餓鬼之身。我言。癡人。諸佛如來誠言無二。若言如來有二言者。無有是處。善星即言。如來爾時雖作是說。我於是事都不生信。善男子。我亦常為善星比丘說真實法。而彼絕無信受之心。 【疏】第三文者。夫人鬼報別.而宛然相見。酬往問答.豈實惡人所能為也。驗知是權(云云)。  經何故羅漢於阿羅漢者。善星謂如來苦得.彼此皆是羅漢。何故如來羅漢.妒嫉苦得羅漢耶。上言羅漢.下言阿羅漢者.闕具互顯.不須異說。經踡脊者。巨員反.曲脊也。驗知是權下云云.豈但善星是權.而彼尼犍亦是權也。若是實人.豈能以食吐鬼身.讚如來之德耶。  △二無慧。 善男子。善星比丘雖復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義。 【疏】善星雖復讀誦下.二明其無慧。但得文字.不解其義。是則非慧。  △三無定二。初明雖得後失故言無定。 親近惡友。退失四禪。 【疏】親近惡友下.第三明無定。又二。初明雖得後失.故言無定。  △二總結起邪所以記之。 退禪定已。生惡邪見。作如是說。無佛無法。無有涅槃。沙門瞿曇善知相法。是故能得知他人心。我於爾時告善星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其言巧妙。字義真正。所說無雜。具足成就清淨梵行。善星比丘復作是言。如來雖復為我說法。而我真實謂無因果。 【疏】次退禪下.總結起邪。所以記之。  △二答記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汝若不信下.第二答其前問記意。又二。先明記意.次明不可治。  △二隨釋二。初明記意。 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近在尼連禪河。可共往問。爾時如來即與迦葉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遙見佛來。見已。即生惡邪之心。以惡心故。生身陷入墮阿鼻獄。 【疏】初文者。以其必入.故我記之。顯必入相.故往見之。見佛起惡.即入地獄.必入明矣。往善星所者。或謂舉往事。或難思力.不動而往(云云)。  △二明不可治三。初法。 善男子。善星比丘雖入佛法無量寶聚。空無所獲。乃至不得一法之利。以放逸故。惡知識故。 【疏】善星雖入佛法下.二答不可治人。由彼放逸.故不可治.憫之而已。有法.譬.合。  △二譬。 譬如有人雖入大海。多見眾寶而無所得。以放逸故。又如入海雖見寶聚。自戮而死。或為羅剎惡鬼所殺。  △三合二。初番二。初正合。 善星比丘亦復如是。入佛法已。為惡知識羅剎大鬼之所殺害。善男子。是故如來以憐憫故。常說善星多諸放逸。 【疏】合中二番。各二。皆先正合.次以譬帖合。  △二以譬帖合。 善男子。若本貧窮。於是人所雖生憐憫。其心則薄。若本巨富。後失財物。於是人所生於憐憫。其心則厚。  △二番二。初正合。 善星比丘亦復如是。受持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然後退失。甚可憐憫。是故我說善星比丘多諸放逸。多放逸故。斷諸善根。我諸弟子有見聞者。於是人所無不生於重憐憫心。  △二以譬帖合。 如初巨富。後失財者。我於多年。常與善星共相隨逐。而彼自生惡邪之心。以惡邪故。不捨惡見。  △二答兩結二。初分科。 【疏】我從昔來下.二答其兩結。初答先結無慈悲心。又二。先正答.次料簡。初正答中有法.譬.合。二更問答料簡。於中二。先問.次答。答中二。先正答。  △二次善下。隨釋二。初答先結無慈悲心二。初正答三。初法。 善男子。我從昔來見是善星。若有善根如毛髮許。終不記彼斷絕善根。是一闡提廝下之人地獄劫住。以其宣說無因無果無有作業。爾乃記彼永斷善根。是一闡提廝下之人地獄劫住。  △二譬。 善男子。譬如有人沒圊廁中。有善知識以手撓之。若得頭髮便欲拔出。久求不得。爾乃息意。  △三合。 我亦如是。求覓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濟。終日求之。乃至不得如毛髮許。是故不得拔其地獄。  △二料簡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何故記彼當墮阿鼻地獄。  △二答二。初正答。 善男子。善星比丘多有眷屬。皆謂善星是阿羅漢。是得道果。我欲壞彼惡邪心故。記彼善星以放逸故墮於地獄。  △二引昔顯實。 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所說真實無二。何以故。若佛所記當墮地獄。若不墮者無有是處。聲聞緣覺所記莂者。則有二種。或虛或實。如目揵連在摩伽陀國徧告諸人。却後七日天當降雨。時竟不雨。復記牸牛當生白犢。及其產時。乃產駮犢。記生男者。後乃產女。 【疏】次善男子下.引昔顯實。於中引目連記事.非全不著。但見前雨.不見後接。但見頭白.不見體駮(云云)。如來不爾。是故無二。  不見後接者。但見定當有雨.不見後為修羅以手接之入海也。夫五緣故.雖布陰雲.而雨不降。一火大焦。二風大吹。三為修羅所接。四惡王治化。五眾生業感。如經律異相中說。  △二答後無方便結。 善男子。善星比丘常為無量諸眾生等。宣說一切無善惡果。爾時永斷一切善根。乃至無有如毛髮許。善男子。我久知是善星比丘當斷善根。猶故共住滿二十年。畜養共行。我若遠棄。不近左右。是人當教無量眾生造作惡業。是名如來第五解力。 【疏】善星比丘常為無量下.答後方便之結。明我令其恒在左右.不令遠去,恐其為惡.云何是無方便。第五解力.即是欲力。知眾生欲解也。  即是欲力者。十力中當第五也.謂知他眾生種種欲解也。  △二斷善相二。初分科。 【疏】世尊一闡提輩下.第二斷善之相。文為三。初正明斷善。二明根性不定.故斷善。三明說教不定.故斷善。初有五番問答。初番先問。  △二次佛下。隨釋三。初正明斷善五。初番二。初問。 世尊。一闡提輩。以何因緣無有善法。  △二答。 善男子。一闡提輩斷善根故。眾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闡提輩永斷滅故。以是義故。殺害蟻子猶得殺罪。殺一闡提無有殺罪。 【疏】次佛答中以斷善根故.所以無善。依數人解。闡提起惡邪.無礙斷此善根。如無漏無礙道斷煩惱。  如無漏無礙等者。若約今宗.但是分例。無漏一發.永無失沒。闡提遇緣即發善心.故非全例。若依五性宗.此成全例。彼明闡提無佛性.不得成佛故。是知數人義符五性。 【疏】若爾。當知畢竟不復生善.云何能得還生善根。是義不然。闡提身中有重惡障.善不並興.名此被障.善不得生。後惡稍滅.善復得生.故言還生善根。  若爾下.今師牒斥。闡提下.今師明義。善不並興者。善惡相反.如水火故.此修善也。若論性善.常自有之。善不得生者.修善不生也。亦是性善不顯.故令修善不生。故知邪惡由蔽理性.故障事善。若解佛性.事善還生故。後惡稍滅等者。由解本性.故事惡滅。稍滅猶漸滅也。約位則名觀似真等滅。 【疏】問。闡提為有善可斷.無善可斷。答。具有兩義。其曾作善.後遇惡友斷滅此善.故言有善可斷。無善可斷者。向時作惡.全未有善。而惡業將滅.善業應生.而復起障.善不得起.名無善可斷。文云。眾生悉有信等五根.闡提永斷者。相承釋云。理內眾生有信等五根。理外顛倒虛妄.故無信等五根。此義不然。只此理外.亦有信等。闡提既是理外.起惡斷此五根。但作惡眾生既有佛性.應生五根.而即事未有.義說應有。故云一切眾生悉有。文云。殺闡提無罪.殺蚊蟻有罪者。闡提有重惡在身.殺之無罪。蚊蟻無重惡.故殺之有罪。文云。施畜生得百倍報.施一闡提得千倍報者。闡提過去五戒感人.施之福重。畜生先世惡業感此畜身.施之福輕。  答具有兩義者。一有善可斷.二無善可斷。其曾下.次第釋出。無善可斷者。還成斷善之義.以未生善.不得起故。理內眾生即圓名字已上.悟解佛性之人。理外即前三教人.違於本性故曰理外。顛倒虛妄者。離二邊求中道.捨生死取涅槃.欣樂人天。不畏惡道。此之九界.悉名顛倒。不稱實相.咸名虛妄.是故無圓融信等五根也。此釋太漫.故斥云此義不然也。只此下.正釋理外者。自別已還.至于人天.節節皆有五根.故云亦有信等。闡提下.明彼起三塗惡.尚斷人天等理外五根.況佛界五根耶。以彼撥無世間出世間因果故。既有佛性等者。由性本具.故能起修。以偏圓五根悉理具故。只由理具.所以遇緣善發。而即事未有者.由修惡為障故。然此修惡.非指撥無.故異闡提。言不斷善.修性善惡.廣在前記。  △二番二。初問。 世尊。一闡提者終無善法。是故名為一闡提耶。 【疏】世尊一闡提者下.第二番問答。問中定宗。  定宗者。終無善法.是闡提之宗。  △二答。 佛言。如是如是。 【疏】答可見。  △三番二。初問。 世尊。一切眾生有三種善。所謂過去未來現在。一闡提輩亦不能斷未來善法。云何說言斷諸善法名一闡提耶。 【疏】世尊一切眾生下.第三番問答。問中明闡提不斷未來.云何斷善。  △二答。 善男子。斷有二種。一者現在滅。二者現在障於未來。一闡提輩具是二斷。是故我言斷諸善根。善男子。譬如有人沒圊廁中。唯有一髮毛頭未沒。雖復一髮毛頭未沒。而一毛頭不能勝身。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未來世當有善根而不能救地獄之苦。未來之世雖可救拔。現在之世無如之何。是故名為不可救濟。以佛性因緣則可得救。佛性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佛性不可得斷。如朽敗子不能生牙。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疏】佛答斷有二種。一現滅.二障未來。若現起惡.善法不生.故是現滅。既現作惡.復遮未來。善不得起.故斷未來.亦具斷三世。過去作惡而復不悔.即無復善。未來復有.還生善義。但自微弱.不能救之。  但自微弱者。善在未來.現在未有.於今無益.故云微弱。經如朽敗子等者。且據現在以說.若約未來.朽子還生。 世尊。一闡提輩.不斷佛性.佛性亦善。云何說言斷一切善。善男子。若諸眾生.現在世中.有佛性者。則不得名一闡提也。如世間中眾生我性。佛性是常三世不攝。三世若攝名為無常。佛性未來以當見故。故言眾生悉有佛性。以是義故。十住菩薩具足莊嚴乃得少見。  △四番二。初問。 世尊。一闡提輩不斷佛性。佛性亦善。云何說言斷一切善。 【疏】世尊一闡提輩下.第四番問答。明不斷佛性。佛性是善.此善不斷.名不斷性。又佛性是常.實不可斷。  佛性是善(至)不可斷.是釋迦葉問也。言佛性是善是常者。悉約正因。  △二答。 善男子。若諸眾生現在世中有佛性者。則不得名一闡提也。如世間中眾生我性佛性是常。三世不攝。三世若攝。名為無常。佛性未來以當見故。故言眾生悉有佛性。以是義故。十住菩薩具足莊嚴。乃得少見。 【疏】所言如世間眾生我性佛性者。三解。一云。借外道我.以之為譬。都無邪我.故三世不攝。真我是常.三世不攝。二云。不爾。只是世間眾生我性.即是佛性。是佛性故.三世不攝。三云。即是真我.語勢牽令佛性是常。  都無邪我者。即空見外道所執之我也。諸法皆空.故曰都無。然其所計.自謂非三世攝.故舉此我以喻常我。語勢牽令佛性是常者。謂相帶而來.只由真我是佛性異名故。 【疏】後文云。佛性未來。前云。非三世攝。兩語相違.今須會通。前云三世所不攝者.就佛性體。後言未來.約眾生修。一切眾生未來當得清淨之身.故言未來。  經現在世中(至)闡提者。此據緣了佛性以說。若具修得緣了.豈是闡提人耶。是知言斷善者.正約緣了.不據正因。  △五番二。初分科。 【疏】迦葉言佛性下.第五番問答。初問佛性。次問闡提。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問佛性。 迦葉菩薩言。世尊。佛性者常。猶如虛空。何故如來說言未來。 【疏】初問者。佛性既其三世不攝.云何言未來。  △二問闡提。 如來若言一闡提輩無善法者。一闡提輩於其同學。同師。父母。親族。妻子。豈當不生愛念心耶。如其生者。非是善乎。 【疏】如來若言下.次問闡提。若言闡提全無善法.何以得有憐愛等心。若有此心.即是有善。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言下.答。先答初問。又二。先答問.次論義。初答中二。先歎問.次正答。  △二性非下。隨釋二。初答初問二。初答問二。初歎問。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發斯問。  經快發斯問者。能多利益.令後世眾生而得正解故。  △二正答。 佛性者猶如虛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一切眾生有三種身。所謂過去未來現在。眾生未來具足莊嚴清淨之身。得見佛性。是故我言佛性未來。善男子。我為眾生或時說因為果。或時說果為因。是故經中說命為食。見色名觸。未來身淨。故說佛性。 【疏】性非三世。約未來得.故言未來。故下舉例.說因為果.說果為因。佛性亦爾。云未來者.因中說果。言食及觸者。食可見.觸名不同。或以識為觸.或根為觸。今具二義。故論云。觸不定故.故無別法。若意識在緣名觸.此觸在識。若言眼識眼觸.此觸在想。今言見色名觸.此謂識心以之為觸。色是前塵.能生識觸.故謂色為觸。亦因中說果。  約未來得等者。正因之性.究竟顯發在未來故。食可見者。因食得命.食即是因.命即是果。說命為食.即果中說因也。經文下句云。見色名觸.色是因.觸是果.此即因中說果。觸名不同下.備釋見色名觸義。論云者。成論也。  △二論義二。初問。 世尊。如佛所說。義如是者。何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世尊下.第二論義。先問.次答。問因前生。果性既非三世.云何言眾生有。  問因前生者。因前答云。佛性者猶如虛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故經牒云。義如是者。既非三世.何故如來前文處處說眾生有佛性。既云眾生有佛性.則屬三世。佛語相反.故此問之。  △二答。 善男子。眾生佛性雖現在無。不可言無。如虛空性。雖無現在。不得言無。一切眾生雖復無常。而是佛性常住無變。是故我於此經中說。眾生佛性非內非外。猶如虛空非內非外。如其虛空有內外者。虛空不名為一為常。亦不得言一切處有。虛空雖復非內非外。而諸眾生悉皆有之。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疏】佛答性非內外.猶如虛空。而諸眾生.定有此性。文云。悉皆有之。  眾生定有此性者。眾生是妄.佛性是真。妄即是真.故眾生有性。既如虛空.何所不攝.豈遺草木獨無性耶。應知彼生既然.我心亦爾。彼我俱迷.同立生號。心生既爾.諸佛咸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一互徧.彼彼自殊。  △二答次問二。初分科。 【疏】如汝所言下.答次問。初牒問非之。何以故下.正答。有法.譬.合。  △二法說下。隨釋二。初牒問非之。 如汝所言。一闡提輩有善法者。是義不然。  △二正答三。初法。 何以故。一闡提輩若有身業口業意業。取業求業。施業解業。如是等業悉是邪業。何以故。不求因果故。 【疏】法說。雖有孝慈等善.文云皆是邪業。雖有見聞.皆是無記。既無正善.皆名邪惡。取業求業者。對翻於善。善中先生善欲.次生善思。今以取業對善欲.求業對善思。雖皆言善.猶是無記。  皆是無記者。雖有見聞憐愛之善.不能牽善果.故屬無記業。既無下.據無正信善邊.正屬惡業。此於三性.但有其二.定無善性。取業對善欲者。取著於善.由樂欲故。求業對善思者。夫身口作善.皆由意思故。經身業口業意業者.業所依也。取業求業者.業相應也。施業解業者.業自性也。給養親友.自相染愛。奉事師長.但為人情。設施外人.唯祈恩報。由斯施等.皆邪業也。又澤州疏釋云。闡提若有身口意業.就具以舉。見心造業.名取業。愛心造業.名求業。施業解業.當相以舉。闡提亦有捨財名施.亦有讀誦分別名解。如是下.結明無善。何以下.釋。此解亦通。經不求因果者。世間因果.出世間因果.皆撥無故。  △二譬。 善男子。如呵梨勒果。根莖枝葉華實悉苦。 【疏】次舉譬云。如呵梨勒.味唯是苦.色香非苦。然前難闡提.豈得無善。其有憐愛.即名為善。故佛答云。悉是邪惡。  色香非苦者。闡提但有憐愛之善.喻如色香非苦。莊嚴下.凡三家解義.於三性中各據一性以釋。莊嚴謂闡提亦有善性。光宅謂是無記性。開善謂惡性。三家釋義.開善為優.故道場惠觀亦同此釋.而與今師立義符合。前二師義.一往亦通。 【疏】莊嚴云。無出世善.有憐愛善。光宅云。設有憐愛.並無記性.不名善性。如棊書等是工巧無記。開善云。斷善作惡.設有憐愛.並屬惡邪.何得有善。觀師同開善云。重惡居身。如種苦瓠.根葉悉苦。  並無記性者。以憐愛之善.不能牽人天善果故。如棊下.以憐愛心亦屬工巧無記所攝也。然無記有四。一異熟。二威儀路。三工巧處。四通果。異熟者.謂三界五道果報五陰.即異時熟故.變異熟故.異類熟故。具此三義.故名異熟。二威儀。有二。一威儀事。謂行住坐臥.四塵為性。二威儀心。即意識強盛.能引發威儀。眼等五識自性羸劣.雖緣威儀.不能引起威儀。第七末那惟執賴耶為內我.既不緣色等四塵.所以不發威儀。第八賴耶雖緣色等諸塵.亦性是羸劣.不能引發威儀。言路者.謂威儀行路也。工巧者。一工巧事。謂彩畫彫鏤.五塵為體。二工巧心。即是意識眼等.非威儀准前。四通果者.謂證果有於通用.亦名變化無記。一變化事。謂改易形質.無而欻有。小乘以五塵為性.大乘以五陰為性。二變化心.即是意識。  △三合。 一闡提業亦復如是。 【疏】合。如文。  △二根性不定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如來具足下.第二明根性不定.或惡或善。又二。初正明不定.後更問答論義。初又二。初明不定.次斷善根。初明不定又三。一知不定根。二出不定相。三結不定。  △二初如下。隨釋二。初正明不定二。初不定三。初知不定根。 善男子。如來具足知諸根力。是故善能分別眾生上中下根。 【疏】初如文。  △二出不定相。 能知是人轉下作中。能知是人轉中作上。能知是人轉上作中。能知是人轉中作下。 【疏】次文者。數習則利.轉下為中上。不習則鈍.轉上為中下(云云)。  上為中下注云云者。謂更有中為上下也。或注云云在如文下者非。  △三結不定。 是故當知。眾生根性無有決定。 【疏】三結。如文。  △二斷善根三。初明不定斷善。 以無定故。或斷善根。斷已還生。 【疏】以無定故下.二明不定故.故斷善根。又三。初明不定斷善。  △二若定則不爾。 若諸眾生根性定者。終不先斷。斷已復生。亦不應說一闡提輩墮於地獄壽命一劫。 【疏】次明若定則不爾。  若定則不爾者。若是定者.不應斷已還生.及得四禪而墮地獄也。  △三證不定。 善男子。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有定相。 【疏】三是故下.證不定。  △二問答論義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具足知諸根力。定知善星當斷善根。以何因緣聽其出家。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云云)。問可見。  經具足十力者。即是十力中.第四知根力也。  △二答二。初分科敘意。 【疏】佛答為二。初就善星答.後就餘人答。非但知善星根性.亦知餘人根性。初又三。  △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就善星答三。初明居王位能破滅。 佛言。善男子。我於往昔初出家時。吾弟難陀。從弟阿難。提婆達多。子羅羅。如是等輩皆悉隨我出家修道。我若不聽善星出家。其人次當得紹王位。其力自在。當壞佛法。以是因緣我便聽其出家修道。 【疏】初明其居王位.即能破滅。  △二出家不出家俱斷善。 善男子。善星比丘若不出家。亦斷善根。於無量世都無利益。今出家已。雖斷善根。能受持戒。供養恭敬耆舊長宿有德之人。修習初禪乃至四禪。是名善因。如是善因能生善法。善法既生。能修習道。既修習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聽善星出家。 【疏】善星若不下.二明出家不出家俱能斷善。出家增其敬長.讀誦修定等善。具如上說。  △三結知根力。 善男子。若我不聽善星比丘出家受戒。則不得稱我為如來具足十力。 【疏】若我不聽下.三結知根力。  △二就餘人答二。初分科。 【疏】次佛觀眾生下。約餘人為答。又二。初明不定.次辨升沈。初又二。有斷善.生善。  約餘人為答者。顯如來具足根力。非但知善星.一切眾生上中下根悉能知也。  △二法可下。隨釋二。初明不定二。初斷善三。初正斷善。 善男子。佛觀眾生具足善法及不善法。是人雖具如是二法。不久能斷一切善根。具不善根。 【疏】初斷善又三。一正斷善。  △二出斷善之行。 何以故。如是眾生不親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行。 【疏】次何以故下.出斷善之行。  △三結其斷善。 以是因緣。能斷善根。具不善根。 【疏】三以是因緣下.結其斷善。  △二生善三。初法。 善男子。如來復知是人現世。若未來世。少壯老時。當近善友。聽受正法。苦集滅道。爾時則能還生善根。 【疏】次如來復知下.二明生善。有法譬合。法可見。  △二譬。 善男子。譬如有泉去村不遠。其水甘美。具八功德。有人熱渴。欲往泉所。邊有智者。觀是渴人必定無疑。當至水所。何以故。無異路故。 【疏】譬中.泉譬佛性。村譬陰身。熱渴譬苦逼。欲往譬求樂心。邊智者譬佛菩薩。  經無異路者。若發菩提心.必至佛性泉也。  △三合二。初合。 如來世尊觀諸眾生亦復如是。 【疏】合譬中二。先合。  △二結知根力。 是故如來名為具足知諸根力。 【疏】次結知根力。  △二辨昇沈三。初舉事問。 爾時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葉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地土多乎。 【疏】爾時世尊取地少土下.二明升沈不同.沈多升寡。又三。初舉事問。  △二領旨奉答。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爪上土者。不比十方所有土也。 【疏】次領旨奉答。  △三合三。初就果合。 善男子。有人捨身還得人身。捨三惡身。得受人身。諸根完具。生於中國。具足正信。能修習道。修習道已。能修正道。修正道已。能得解脫。得解脫已。能入涅槃。如爪上土。捨人身已。得三惡身。捨三惡身。得三惡身。諸根不具。生於邊地。信邪倒見。修習邪道。不得解脫常樂涅槃。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疏】三合。又三。初就果合。  △二就因合。 善男子。護持禁戒。精勤不懈。不犯四重。不作五逆。不用僧鬘物。不作一闡提。不斷善根。信如是等涅槃經典。如爪上土。毀戒懈怠。犯四重禁。作五逆罪。用僧鬘物。作一闡提。斷諸善根。不信是經。如十方界所有地土。 【疏】次就因合。  經僧鬘.此云對面施。  △三結知根力。 善男子。如來善知眾生如是上中下根。是故稱佛具知根力。 【疏】三結知根力。  △三說教不定二。初敘意分科。 【疏】迦葉白佛如來具足下.第三明說教不定。佛照根不同.說教則異。眾生不達根教之殊.執成諍論.能斷善根。為二。先問.次答。初問為三。一明知根。二明執諍。三結問。何故作不定說.致令起諍。  說教不定者。由機不定.致令如來說教不定。佛如明鏡.普現眾像.故云照根不同。眾生不達者。未得教法深益之人.致有斯諍。  △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三。初明知根。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具足是知根力。是故能知一切眾生上中下根利鈍差別。知現在世眾生諸根。亦知未來眾生諸根。 【疏】初明知根。亦應知過去.特是略耳。  特是略耳者。過去已謝.是故不說。又由過去善根.生今善根。說現知往.是故略之。  △二明執諍。 如是眾生於佛滅後作如是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或不畢竟入於涅槃。或說有我。或說無我。或有中陰。或無中陰。或說有退。或說無退。或言如來身是有為。或言如來身是無為。或有說言十二因緣是有為法。或說因緣是無為法。或說心是有常。或說心是無常。或有說言。受五欲樂能障聖道。或說不遮。或說世第一法唯是欲界。或說三界。或說布施唯是意業。或有說言即是五陰。或有說言有三無為。或有說言無三無為。復有說言或有造色。復有說言或無造色。或有說言有無作色。或有說言無無作色。或有說言有心數法。或有說言無心數法。或有說言有五種有。或有說言有六種有。或有說言八戒齋法。優婆塞戒。具足受得。或有說言不具受得。或說比丘犯四重已。比丘戒在。或說不在。或有說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皆得佛道。或言不得。或說佛性即眾生有。或說佛性離眾生有。或有說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一闡提等皆有佛性。或說言無。或有說言有十方佛。或有說言無十方佛。 【疏】如是眾生下.次明執諍。因茲廣出諍論之相。開善云。二十諍論。冶城云。二十一諍論(云云)。  諍論下云云者。開善合第二十犯重人有性無性.在第十九一乘三乘中.故但二十。冶城謂與前義不同.故別開為一.故有二十一。今師依之。  △三結問。 如其如來具足成就知根力者。何故今日不決定說。 【疏】三如其如來下.結難(云云)。  △二答二。初分科。 【疏】次答中.佛具答三問。此卷內.答前兩問。後卷初.答第三問。答初為二。初正明說教不定.次廣明不定法。初文為四。一明理深難解。二出愚智兩人。三明須不定說。四結知根力.即四悉意。  △二初言下。隨釋三。初答知根問二。初正明說教不定四。初明理深難解。 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如是之義非眼識知。乃至非意識知。乃是智慧之所能知。 【疏】初言理深者.非六凡識所知。唯聖智能解.故是理深。此第一義意。  非六凡識所知者。非凡夫六識所知也。  △二出愚智兩人二。初出智。 若有智者。我於是人終不作二。是亦謂我不作二說。 【疏】次愚智中又二。先出智.次出愚。初智人聞有知無.聞無知有。聞有無知非有無.一二等亦如是。  初智人聞有等者.此約二諦相即。聞有無等者。聞說雙照.即達雙亡。若聞雙亡.亦知雙照。此則聞佛四門之說.解四無四.而皆互通。疏文且據四門.亦可權實大小相對以說。謂聞權知實.聞實知權。聞權實.知非權實等。須知權實四教各有四門.而疏不約權實者.應是直就圓實以說。是則言有是權.攝前三教。言無是實.獨在圓融。有無不二.即權實不二也。一二等者。於一法中.作二種說。應知二說即一法.一法即二說。  △二出愚。 於無智者作不定說。而是無智亦復謂我作不定說。 【疏】次愚人聞有執有.以拒無。聞無是無.而非有。聞亦有無.以封雙存。聞俱棄.而著兩捨。面聞尚然.末世轉尤。斯由不解對治悉意。  面聞下.面從佛聞尚有是執.末世滅後執之更甚.故曰轉尤。不解對治意者。說有治無執.說無治有執。愚人不解.因起定著.豈能破有無之惡邪。  △三須不定說三。初法。 善男子。如來所有一切善行悉為調伏諸眾生故。 【疏】三如來所有下.須說不定。此總據不定。有法譬合。初法者。為度眾生.須說不定。本令得益.不令其執不定為諍。  △二譬。 譬如醫王。所有醫方悉為療治一切病苦。 【疏】次譬中如醫用藥.元為差病.終不願其服藥成病。  △三合。 善男子。如來世尊為國土故。為時節故。為他語故。為人故。為眾根故。於一法中作二種說。 【疏】合譬中.為國土封疆不同.豈可一類。一類則無益。國土者。如多寒國.用毛褥.著皮鞾。時節者。饑饉時乞.唯得肉食。為他語者。如九住言不見.十住言少見。為人者。隨人根性.此即為人意也。  國土下.隨方也。時節下.隨時也。唯得肉食者。雖開.食之如食子肉.不應貪味。又得和肉糜飯.當以水洗.令與肉別。九住等者。九住亦應少見.十住比於後果.亦成不見。以後望前.得云少見。以前望後.得云不見。他所宜故.與奪說之.故名為他語也。  △四結知根力。 【疏】四結知根力.即世界意(云云)。有一經文無結.應是遺漏。  世界意下云云者。知彼根性差別.故作不定而說。令聞者歡喜.故屬世界。應是遺漏者。今世行本皆無結文。應於作種種說下結云。是故如來名為具足知諸根力。  △二廣明不定法二。初分科。 【疏】於一名下.二廣出不定法。又三。初正明不定法。次引證。三結非二乘所知。初文又二。初名義不定.後廣略不定。初名義中二。初列章門.次解釋。  廣出不定法者。即前所說教法也。  △二初列下。隨釋三。初正明不定法二。初名義不定二。初列章。 【疏】初列中.列三章門。如經。若欲對明.應有六句。對一名說無量名.應云對無量名說一名。對一義說無量名.應云對無量義說一名。對無量義說無量名.應云對無量名說無量義。今文略舉一邊。  略舉一邊者。經中但列三句也。  △二解釋二。初分科。 【疏】云何一名下.釋出。先釋三章門.後重釋第二門。  △二釋初下。隨釋二。初釋三章門三。初釋一名含眾名。 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於無量義說無量名。云何一名說無量名。猶如涅槃。亦名涅槃。亦名無生。亦名無出。亦名無作。亦名無為。亦名歸依。亦名窟宅。亦名解脫。亦名光明。亦名燈明。亦名彼岸。亦名無畏。亦名無退。亦名安處。亦名寂靜。亦名無相。亦名無二。亦名一行。亦名清涼。亦名無闇。亦名無礙。亦名無諍。亦名無濁。亦名廣大。亦名甘露。亦名吉祥。是名一名作無量名。 【疏】釋初章.舉涅槃一名.具含眾名。大亮云。涅槃.八味之都名.眾德之總稱。意在於此。而諸師種種翻涅槃者.亦只因此而生諍論。  涅槃八味者。如前名字功德品說。  △二釋一義說無量名。 云何一義說無量名。猶如帝釋。亦名帝釋。亦名憍尸迦。亦名婆蹉婆。亦名富蘭陀羅。亦名摩佉婆。亦名因陀羅。亦名千眼。亦名舍脂夫。亦名金剛。亦名寶頂。亦名寶幢。是名一義說無量名。 【疏】次釋一義說無量名。舉帝釋釋者.與前何異。前寄法.後寄人。下重釋中復寄五陰者。此寄果法.亦是一義.而復多名.種種分別令易解故。河西翻婆蹉婆為好嚴飾。昔好衣布施.今報得麗服。富闌陀羅.翻為調伏諸根。明天帝外以麗服嚴容.內以善法調意。摩佉婆.翻為無勝無過.超諸天故。因陀羅.翻為光明.光明最勝。千眼者。一時知千義.斷千事。金剛者。身相堅固。  經帝釋者.此云能作天主。憍尸迦者。過去世時.波羅奈國有婆羅門.姓憍尸迦.好修福業.與其同友三十二人共為邑義。憍尸命終為忉利王.餘為輔臣。佛依本姓呼之。經寶頂者。從髻中明珠為名。寶幢者。與修羅戰勝.遂立勝幢.因以為名。  △三釋無量義說無量名。 云何於無量義說無量名。如佛如來。名為如來。義異名異。亦名阿羅呵。義異名異。亦名三藐三佛陀。義異名異。亦名船師。亦名導師。亦名正覺。亦名明行足。亦名大師子王。亦名沙門。亦名婆羅門。亦名寂靜。亦名施主。亦名到彼岸。亦名大醫王。亦名大象王。亦名大龍王。亦名施眼。亦名大力士。亦名大無畏。亦名寶聚。亦名商主。亦名得脫。亦名大丈夫。亦名天人師。亦名分陀利。亦名獨無等侶。亦名大福田。亦名大智慧海。亦名無相。亦名具足八智。如是一切義異名異。是名無量義中說無量名。 【疏】三釋無量義.說無量名者。就如來萬德具足釋之.即是無量義。一義一名.即是無量名。八智有三解。一云。常等無常等八。二云。四諦各有法比為八。數人就欲界論法.色無色為比。論家就現在論法.過未為比。三云。優婆塞戒經有八智。七如梵行中七善法.足一知根。  論家(至)為比者。只是過未四諦智.比於現在.故得比名。今意在大.須依初解。澤州亦云。佛知生死無常.苦.無我.不淨。知涅槃常樂我淨.為八。七如梵行者。此釋可依.以七善在大故。  △二重釋第二門。 復有一義說無量名。所謂如陰。亦名為蔭。亦名顛倒。亦名為諦。亦名四念處。亦名四食。亦名四識住處。亦名為有。亦名為道。亦名為時。亦名眾生。亦名為世。亦名第一義。亦名三修。謂身戒心。亦名因果。亦名煩惱。亦名解脫。亦名十二因緣。亦名聲聞辟支佛。亦名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亦名過去現在未來。是名一義說無量名。 【疏】四復有一義下.重釋第二章門。前約帝釋.止就善義有無量名.名不通惡。為顯斯意.重約五陰。此是有漏.復名顛倒。陰是苦諦境.為念處所觀。觀色不淨.受苦.想行無我.識無常。復名四念處。但除色陰.餘四陰即是四識住處。陰通內外.故名四食。能通名道。因於實法.有假名時.故云時。體即無相.名第一義。三修即身戒心。煩惱者.正在行陰。解脫者.即有為解脫。亦名十二因緣者.即以五陰為因緣體。亦名三乘者.能成三乘之身。餘皆可解.不復釋(云云)。  止就善義者。皆約天主具眾德.故以立多名.故云善義。重約五陰者.以五陰通善惡故。經亦名為諦者。遠師云。有漏五陰是苦諦.無漏五陰是道諦。但除色陰者。以四陰名心.心即識故。雖有王數之殊.通得名識。澤州釋云。有漏陰中.陰識一種.自餘四陰為識所依.名四識住。所謂識住色中.乃至住行中.以無二識.故不云識住識中。與今釋異者.恐各有所據。經中四識住.列在四食之後。疏文隨便.故先釋之。陰通內外者。段食在外.思觸識三食在內。所謂色陰中有段食.識陰有識食.行陰中有思觸二食.受想不論。能通名道者。由觀五陰即佛性故.反迷成悟.通至佛果。亦可云道.謂六道.以五陰通六道故。此亦兼釋.亦名為有也。二十五有.即六道故。此亦兼釋.亦名眾生.五陰和合.成六道眾生故。體即無相者。此即兼釋亦名為世.五陰之相名世.體即無相。名第一義。三修者。色名身戒.餘四名心。經名因果者。善惡五陰名習因.報陰名果。正在行陰者。以起三毒等.正屬行陰故。亦可云有漏五陰從煩惱生.能生煩惱故名煩惱。有為解脫者。五陰身在故。為因緣體者.十二因緣不出色心故。亦名三乘等者。即釋經中亦名聲聞等三也。有本作三修者.文誤。以和合色心.成三乘身故。餘皆可解者。即經亦名地獄等.以五道三世俱有五陰.其義易明.故不釋也。  △二廣略不定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如來世尊下.第二明廣略不定。為三。初列四章門。次云何下.釋出。三結。  △二隨釋三。初列四章門。 善男子。如來世尊為眾生故。廣中說略。略中說廣。第一義諦說為世諦。說世諦法為第一義諦。  △二釋出。 云何名為廣中說略。如告比丘我今宣說十二因緣。云何名為十二因緣。所謂因果。云何名為略中說廣。如告比丘我今宣說苦集滅道。苦者所謂無量諸苦。集者所謂無量煩惱。滅者所謂無量解脫。道者所謂無量方便。云何名為第一義諦說為世諦。如告比丘。吾今此身有老病死。云何名為說世諦為第一義諦。如告憍陳如。汝得法故。名阿若憍陳如。 【疏】釋中云世諦為第一義者。阿之言無.若之言智.謂其得無生智。此即約世諦.說第一義諦。餘可意推。  此即約世諦說第一義者。以阿若但是人名.故屬世諦。  △三結二。初分科。 【疏】三是故隨人下.結。又二。先結不定。  △二次何下。隨釋二。初結不定。 是故隨人隨意隨時。故名如來知諸根力。  △二結知根二。初明佛知非淺識。 善男子。我若當於如是等義作定說者。則不得稱我為如來具知根力。善男子。有智之人當知香象所負非驢所勝。一切眾生所行無量。是故如來種種為說無量之法。 【疏】次我若當於下.結知根力。又二。初明佛知。有智人下.明非淺識所知。  △二明為人不定。 何以故。眾生多有諸煩惱故。若使如來說於一行。不名如來具足成就知諸根力。是故我於餘經中說。五種眾生不應還為說五種法。為不信者不讚正信。為毀禁者不讚持戒。為慳貪者不讚布施。為懈怠者不讚多聞。為愚癡者不讚智慧。何以故。智者若為是五種人說是五事。當知說者不得具足知諸根力。亦不得名憐憫眾生。何以故。是五種人聞是事已。生不信心。惡心瞋心。以是因緣。於無量世受苦果報。是故不名憐憫眾生。具知根力。 【疏】次何以故下.明為人不定。不為五人說五種法者。不用對治.但用為人。只教慳人.戒忍禪慧.自能行施。破戒之人.令禪慧等.自能持戒。  △二引證。 是故我先於餘經中。告舍利弗。汝慎勿為利根之人廣說法語。鈍根之人略說法也。舍利弗言。世尊。我但為憐憫故說。非是具足根力故說。 【疏】是故我先下.第二引證。  △三結非所知。 善男子。廣略說法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疏】廣略說法下.第三結非二乘所知。  △二答執諍問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如汝所言下.第二答第二執諍之問。又二。先略答.次廣答。  △二隨釋二。初略答。 善男子。如汝所言。佛涅槃後。諸弟子等各異說者。是人皆以顛倒因緣不得正見。是故不能自利利他。善男子。是諸眾生非唯一性。一行一根。一種國土。一善知識。是故如來為彼種種宣說法要。以是因緣。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為眾生故。開示演說十二部經。善男子。如來說是十二部經。非為自利。但為利他。是故如來第五力者名為解力。是二力故。如來深知是人現在能斷善根。是人後世能斷善根。是人現在能得解脫。是人後世能得解脫。是故如來名無上力士。 【疏】初略中言第五解力。亦云欲力.是知眾生欲解之法。文又云是二力者。由第四力名根力.第五名解力.以成二力。  △二廣答二。初敘意總標。 【疏】善男子若言如來下.第二廣答中明佛赴緣異說。眾生不解.致成諍論。凡二十一條。  眾生不解致成諍論者。如小乘凡二十部.執計各殊。大乘一性五性.宗承兩別。若不曉解赴緣之意.豈免諍論之失。如來略舉二十一事.以明不解之端。以此例知像末之時.東西二土.大小兩乘.凡有各執.悉由不解赴緣之意。  △二一是下。隨文別釋廿一。初涅槃不涅槃二。初懸示部執三。初正示部執。 【疏】一是涅槃不涅槃。須解異部。菩薩婆多.據事明畢竟涅槃。曇無德及僧祇.據理云不畢竟涅槃。  初明涅槃不涅槃中。疏文先懸示部執.次隨文正解。下文例爾。婆多據事者。此是有宗.多據現事。以現見如來灰身入滅.故云畢竟涅槃。  △二古來下。古師評判。 【疏】古來評云。婆多非而短.無德是而長。  △三皆失下。總斥成非二。初疏主總斥。 【疏】皆失佛意。文云。若言如來畢竟涅槃.不畢竟涅槃.同是諍論.不得我意。云何評之.妄判長短。  △二河西下。兩師示義二。初河西。 【疏】河西云。畢竟是斷.不畢竟是常。言斷常者豈是斷常。乃是非斷非常.能斷能常。言斷不違常.言常不違斷。斷常不相異.斷常俱圓滿。  △二觀師。 【疏】觀師云。佛赴機說.何得是非.則失佛意。如醫治病.授藥不同。弟子不解.妄執失旨。  △二此初下。隨文正解二。初分科。 【疏】此初諍論,又二。初章門.次解釋。釋中又二。初釋執定涅槃.次釋執不定涅槃。前文又二。先釋.次結。初文者。佛為五事說涅槃。一為諸仙。二為力士。三為純陀。四為須跋。五為世王。  諸仙者。釋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云。精液腠理.筋骨致堅.眾邪闢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  △二先為下。隨釋二。初章門。 善男子。若言如來畢竟涅槃。不畢竟涅槃。是人不解如來意故。作如是說。  △二解釋二。初釋執定涅槃二。初釋五。初為諸仙。 善男子。是香山中有諸仙人五萬三千。皆於過去迦葉佛所修諸功德。未得正道。親近諸佛。聽受正法。如來欲為是等人故。告阿難言。過三月已。吾當涅槃。諸天聞已。其聲展轉乃至香山。諸仙聞已。即生悔心。作如是言。云何我等得生人中不親近佛。諸佛如來出世甚難如優曇華。我今當往至世尊所聽受正法。善男子。爾時五萬三千諸仙即來我所。我時即為如應說法。諸大士。色是無常。何以故。色之因緣是無常故。無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識亦如是。爾時諸仙聞是法已。即時獲得阿羅漢果。 【疏】先為諸仙者。然仙生香山而言展轉者。從於諸天.轉至山上仙人住處.皆得羅漢.有權有實。破其保常.故說無常。  有權有實者。權人為引實行故。故說無常者.此大涅槃之用也。而無常即常.亦即雙非。  △二為力士。 善男子。拘尸那竭有諸力士三十萬人。無所繫屬。自恃憍恣。色力命財。狂醉亂心。善男子。我為調伏諸力士故。告目連言。汝當調伏如是力士。時目犍連敬順我教。於五年中種種教化。乃至不能令一力士受法調伏。是故我復為彼力士告阿難言。過三月已。吾當涅槃。善男子。時諸力士聞是語已。相與集聚。平治道路。過三月已。我時便從毘舍離國至拘尸那城。中路遙見諸力士輩。即自化身為沙門像。往力士所。作如是言。諸童子作何事耶。力士聞已。皆生瞋恨。作如是言。沙門。汝今云何謂我等輩為童子耶。我時語言。汝等大眾三十萬人。盡其身力不能移此微小之石。云何不名為童子乎。諸力士言。汝若謂我為童子者。當知汝即是大人也。善男子。我於爾時以足二指掘出此石。是諸力士見是事已。即於己身生輕劣想。復作是言。沙門。汝今復能移徙此石令出道不。我言。童子。何因緣故嚴治此道。諸力士言。沙門。汝不知耶。釋迦如來當由此路。至娑羅林入於涅槃。以是因緣我等平治。我時讚言。善哉。童子。汝等已發如是善心。吾當為汝除去此石。我時以手舉擲高至阿迦尼吒。時諸力士見石在空。皆生驚怖。尋欲四散。我復告言。諸力士等。汝今不應生恐怖心各欲散去。諸力士言。沙門。若能救護我者。我當安住。爾時我復以手接石置之右掌。力士見已。心生歡喜。復作是言。沙門。是石常耶。是無常乎。我於爾時以口吹之。石即散壞猶如微塵。力士見已唱言。沙門。是石無常。即生愧心而自考責。云何我等恃怙自在色力命財而生憍慢。我知其心。即捨化身。還復本形而為說法。力士見已。一切皆發菩提之心。 【疏】拘尸那下.第二為力士。  △三為純陀。 善男子。拘尸那竭有一工巧。名曰純陀。是人先於迦葉佛所發大誓願。釋迦如來入涅槃時。我當最後奉施飲食。是故我於毘舍離國顧命比丘優婆摩那。善男子。過三月已。吾當於彼拘尸那竭娑羅雙樹入般涅槃。汝可往告純陀令知。 【疏】有一工巧下.第三為純陀。  △四為須跋。 善男子。王舍城中有五通仙。名須跋陀年百二十。常自稱是一切智人。生大憍慢。已於過去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我亦為欲調伏彼故。告阿難言。過三月已吾當涅槃。須跋聞已當來我所生信敬心。我當為彼說種種法。其人聞已當得盡漏。 【疏】王舍城下.第四為須跋。  △五為世王。 善男子。羅閱耆王頻婆娑羅。其王太子名曰善見。業因緣故生惡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爾時惡人提婆達多。亦因過去業因緣故。復於我所生不善心。欲害於我。即修五通。不久獲得。與善見太子共為親厚。為太子故現作種種神通之事。從非門出。從門而入。從門而出。非門而入。或時示現象馬牛羊男女之身。善見太子見已。即生愛心喜心敬信之心。為是事故。嚴設種種供養之具而供養之。又復白言。大師聖人。我今欲見曼陀羅華。時提婆達多即便往至三十三天。從彼天人而求索之。其福盡故。都無與者。既不得華。作是思惟。曼陀羅樹無我我所。我若自取當有何罪。即前欲取。便失神通。還見己身在王舍城。心生慚愧。不能復見善見太子。復作是念。我今當往至如來所。求索大眾。佛若聽者。我當隨意教詔勅使舍利弗等。爾時提婆達多便來我所作如是言。唯願如來以此大眾付囑於我。我當種種說法教化。令其調伏。我言。癡人。舍利弗等聰明大智。世所信伏。我猶不以大眾付囑。況汝癡人食唾者乎。時提婆達多復於我所倍生惡心。作如是言。瞿曇。汝今雖復調伏大眾。勢亦不久。當見磨滅。作是語已。大地即時六返震動。提婆達多尋時躄地。於其身邊出大暴風。吹諸塵土而污坌之。提婆達多見惡相已。復作是言。若我此身現世必入阿鼻地獄。我要當報如是大怨。時提婆達多尋起往至善見太子所。善見見已即問。聖人。何故顏容憔悴有憂色耶。提婆達言。我常如是。汝不知乎。善見答言。願說其意。何因緣爾。提婆達言。我今與汝極成親愛。外人罵汝以為非理。我聞是事豈得不憂。善見太子復作是言。國人云何罵辱於我。提婆達言。國人罵汝為未生怨。善見復言。何故名我為未生怨。誰作此名。提婆達言。汝未生時。一切相師皆作是言。是兒生已。當殺其父。是故外人皆悉號汝為未生怨。一切內人護汝心故。謂為善見。韋提夫人聞是語已。既生汝身於高樓上。棄之於地。壞汝一指。以是因緣。人復號汝為婆羅留枝。我聞是已。心生愁憒。而復不能向汝說之。提婆達多以如是等種種惡事。教令殺父。若汝父死。我亦能殺瞿曇沙門。善見太子問一大臣名曰雨行。大王何故為我立字作未生怨。大臣即為說其本末。如提婆達所說無異。善見聞已。即與大臣收其父王閉之城外。以四種兵而守衛之。韋提夫人聞是事已。即至王所。所守王人遮不聽入。爾時夫人生瞋恚心。便呵罵之。時諸守人即告太子。大王夫人欲見父王。不審聽不。善見聞已復生瞋嫌。即往母所。前牽母髮。拔刀欲斫。爾時耆婆白言。大王。有國已來。罪雖極重。不及女人。況所生母。善見太子聞是語已。為耆婆故即便放捨。遮斷父王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過七日已。王命便終。善見太子見父喪已。方生悔心。雨行大臣復以種種惡邪之法。而為說之。大王。一切業行都無有罪。何故今者而生悔心。耆婆復言。大王。當知如是業者罪兼二重。一者殺父王。二者殺須陀洹。如是罪者。除佛更無能除滅者。善見王言。如來清淨無有穢濁。我等罪人云何得見。善男子。我知是事。故告阿難。過三月已。吾當涅槃。善見聞已即來我所。我為說法。重罪得薄。獲無根信。 【疏】羅閱祇下.第五為世王。失通墮而不死者。以餘勢故。頻婆娑羅王亦云瓶沙。國曰摩伽陀.亦云摩竭提。羅閱祇此翻王舍城。  以餘勢故者。神通雖失.餘勢猶爾.故墮不死。摩竭提.此云不害.以國無刑殺故。經食唾者乎者。以達多化為小兒.在闍世膝上.闍世以唾飼之口中.故佛以此為責。經二者殺須陀洹者。以父王幽閉七日之中.目連飛往為說法要.得初果故。如十六觀經說。  △二總結。 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故作是言。如來定說畢竟涅槃。 【疏】後總結。可解。  △二釋執定不涅槃二。初分科。 【疏】菩薩二種下.第二釋執定不涅槃。又二。先釋.次結。  △二隨釋二。初釋。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實義。二者假名。假名菩薩聞我三月當入涅槃。皆生退心。而作是言。如其如來無常不住。我等何為為是事故。無量世中受大苦惱。如來世尊成就具足無量功德。尚不能壞如是死魔。況我等輩當能壞耶。善男子。是故我為如是菩薩而作是言。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疏】初文者。為假名菩薩.言不涅槃。真實菩薩.即不言涅槃及非涅槃。此菩薩能知如來非常.非無常。豈偏作常無常解。  假名菩薩.即前三教人.皆謂定滅。如來說常.令達圓頓真實.即圓人。  △二結。 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定言如來終不畢竟入於涅槃。  △二有我無我二。初懸示部執三。初正示部執。 【疏】善男子有諸眾生下.第二諍論明有我無我者。須善異部意。數人宗薩婆多.純明無我。破諸外道.謂之邪我。無假名我.一向明無。雖明無我.終了無我無常而得入道.不同外道。論人同曇無德.明有假我。破諸外道.即陰離陰。有相續假我.因成假我。  須善部意者.此亦二部不同。婆沙明有門義.故宗婆多。成論明空門義.故宗無德。不同外道者。以了無常.不同外道計常。破諸(至)離陰者。以外道計我是實.故以假我破之。有相續下.正示假我義.釋三假如前記。不言相待者。依經且二.具足必三。 【疏】復言實法.念念遷滅。無復假名.相續假我.因成假我。復言實法念念滅.故無我。假名相續不斷.故有我。又云。真諦無我.世諦有我。此即一向明有我義。而此二家不得佛意.故成諍論。  復言實法下.實法五陰也。以攬五陰成我.故五陰既滅.假我亦無。如指既滅.拳名亦滅也。復言下.實法滅故無.但約假則有。如血肉之指.雖念念滅.不妨相續以立拳名.是故有我。此一向明有我者。雖或說無.次還明有。  △二招提下。古師評判二。初招提判二部義。 【疏】招提解云。此之二文明我無我者.以破兩病。言有我者.破邪見無我。不言假我.言無我者.破即離我常見之人.直說無我.亦不言假。  △二真諦難招提師二。初直爾據難二。初定。 【疏】真諦難云。若我無我.破我無我者.有此理不。  若我無我.破我無我者。即招提明以我破無我.以無我破我也。有此理不者。真諦意云。中理非我.非無我故。  △二理中下。破。 【疏】理中若不得有我無我者.亦應不得用我無我破病。  理中下.正破。然彼但執雙遮.豈知雙照。二鳥俱遊.何曾理中不得有我無我耶。然二宗執我有無是小義。真諦依今經意.用大理以破之。不得用無常等者。正是一鳥窮高之涅槃.一鳥在下之生死。雙遊並息.義俱不成。是知真諦但見黃雀在前.豈知挾彈居後也。  △二更約涅槃竝二。初雙定。 【疏】更並生死之中既用我無我破病.涅槃中亦應用常無常破病。  △二若涅下。例破。 【疏】若涅槃唯有常.不得有無常者。生死中唯得是無我.不得有我。  △三若中下。疏主示義。 【疏】若中論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應將此意.例諸諍論。  若中下.疏主正依龍樹中論.以申其義。說我無我.雙照之用。諸法實相.雙亡之體。亡照互融.體用相即。是則相破義既成.兩非義亦成.故知招提真諦.各得片意。例諸諍論者。若例次文者.應云諸佛或說有中陰.或說無中陰。諸法實相中.無陰無非陰。前後諸番悉應例作。  △二就文下。隨文正解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二。先明有我.次明無我。初又二。前明相續假我.以破邪見無我。次又我一時下.明因成我。又二。初正明因成.次明因成所成。  前明相續假我者。以說善惡果報有受故.此由相續故.從因至果。  △二隨釋二。初明有我二。初明相續假我以破邪見無我。 善男子。有諸眾生生於斷見。作如是言。一切眾生身滅之後。善惡之業無有受者。我為是人作如是言。善惡果報實有受者。云何知有。善男子。過去之世。拘尸那竭有王名曰善見。作童子時經八萬四千歲。作太子時八萬四千歲。及登王位亦八萬四千歲。於獨處坐。作是思惟。眾生薄福。壽命短促。常有四怨而隨逐之。不自覺知。猶故放逸。是故我當出家修道。斷絕四怨。生老病死。即勅有司。於其城外作七寶堂。作已便告群臣百官宮內妃后諸子眷屬。汝等當知我欲出家。能見聽不。爾時大臣及其眷屬各作是言。善哉。大王。今正是時。時善見王將一使人獨往堂上。復經八萬四千年修習慈心。是慈因緣。於後八萬四千世。次第得作轉輪聖王。三十世中作釋提桓因。無量世中作諸小王。善男子。爾時善見豈異人乎。莫作斯觀。即我身是。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有我及有我所。  △二明因成我二。初正明因成。 又我一時為諸眾生說言。我者即是性也。所謂內外因緣。十二因緣。眾生五陰。心界世間。 【疏】初文者。文云。我者即性。舊有二解。一云是佛性之性。引前文云。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云云)。二還以假名性為我性。性即是體.體即因成。三假之中.唯因成是體.續待是用。內謂四陰.外謂四大。十二緣者。色心之總名。眾生者。假名性也。此等成身.即因成假。若為其作佛性義者.眾生具為五陰所成。佛性.正約眾生身內五陰實法性也。心界者。五陰中心王也。  唯因成是體等者。相續但是因成.經時前後.得相續名。相待但是因成.橫待豎待.得相待名.故此二假.並名為用。色心總名者。以十二支.不出色心故。若為其作佛性義者。前次第釋經.皆躡次師假名性義。今更依初師佛性之義.次第用釋下句經。具為五陰所成等者。五陰即佛性故。故經云所謂內外.乃至五陰也。  △二因成所成。 功德業行。自在天世。即名為我。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有我。 【疏】功德業行下.次明因成所成。業行即因.自在天即果.修因得果。言自在者。不止但標欲自在天。總語諸天.升舉自在。世者。餘四趣也。  因成所成者。所成即續待也。  △二明無我二。初分科。 【疏】復於異時下.第二明無我。又二。先佛說.後起執。初為三。一假問。二假答。三觀無我得益。問為三。  △二一問下。隨釋二。初佛說三。初假問三。初問名。 善男子。復於異時有一比丘來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云何名我。 【疏】一問名。云何名我。  △二問體。 誰是我耶。 【疏】二問體。誰是我。  △三問何緣故我。 何緣故我。 【疏】三問何緣故我。  △二假答二。初分科。 【疏】我時即為下.二假答。答為三。初總大意答。次別答。三結無益。  △二大意下。隨釋三。初總答大意二。初舉章門。 我時即為比丘說言。比丘。無我我所。 【疏】大意為二。先舉章門。  △二釋出。 眼者即是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其生之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雖有業果。無有作者。無有捨陰及受陰者。 【疏】次釋出。  △二別答二。初述意。 【疏】如汝所問下.二別答三問。大意已足.何須別答。然總論無我。次答別假名.假體.假因緣。  △二初答下。隨釋三。初答假名。 如汝所問。云何我者。我即期也。 【疏】初答假名中而言期者。河西云。如人期契.應期而來.即是合義。不應期者是不合義。五陰和合即成假名.故是期義。  即是合義者。合.會也。  △二答假體。 誰是我者。即是業也。  △三答假因緣。 何緣我者。即是愛也。 【疏】次舉業以答體問。次舉愛以答緣問。業正能成果.故是體義。愛是煩惱潤生.於業復是緣義。  復是緣義者。煩惱潤業.令得受生.即資助義。  △三結無益四。初假名故有二。初譬。 比丘。譬如二手相拍。聲出其中。 【疏】譬如二手下.三結無。又四。一明假名故有。即先譬。  △二合。 我亦如是。眾生業愛三因緣故。名之為我。 【疏】次合。二手能出聲。其聲譬體.相拍譬愛。  二手能出譬期者。二手合能出於聲.譬五陰合.能出於我。聲譬體者。聲從二手而出.如業從色心而起。相拍譬愛者。雖有二手.不拍無聲.拍故有聲.拍是出聲之緣.故譬煩惱。經眾生業愛者。生合二手.業合聲.愛合拍。  △二即離皆無。 比丘。一切眾生色不是我。我中無色。色中無我。乃至識亦如是。 【疏】比丘一切下.第二明即離皆無。  △三簡。 比丘。諸外道輩雖說有我。終不離陰。若說離陰別有我者。無有是處。 【疏】諸外道下.第三簡也。文云。終不離陰者。外道起於即離之計。此中云。離陰無是處者。云何解此。為兩。一云。元本皆計即陰是我.無計離陰於草木計我。佛破即陰無我.即更計離陰有我。今此中存破。故云若離陰有我.無有是處。二云。佛法小乘亦有計即陰我義。所以破之.亦不得計離陰有我。  無計離陰於草木計我者。若離陰身.別有我者.義當草木外物是我也。亦不得計離陰有我者。此正明經意。佛恐即陰被破.轉計離陰.故云終不離陰等耳。  △四結無我。 一切眾生。行如幻化。熱時之焰。比丘。五陰皆是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疏】一切眾生下.第四結無我。  △三觀無我得益。 善男子。爾時多有無量比丘。觀此五陰無我我所。得阿羅漢果。 【疏】爾時多有下.第三觀無我得益。當時說此會機得益。  △二起執。 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無我。 【疏】後執成諍(云云)。  △三有中陰無中陰二。初懸示部執。 【疏】善男子我於經中下.第三有中陰無中陰諍論。婆沙云。育多提色婆說.色地受生定有中陰。毘婆闍婆云。定無中陰。薩婆多亦言定有。論家亦云有。舉業利鈍.如矛離手。惡業強者直入地獄.善業強者徑生人天。並無中陰。  △二文中下。隨文正解二。初定有。 善男子。我於經中復作是言。三事和合。得受是身。一父。二母。三者中陰。是三和合得受是身。我時復說阿那含人現般涅槃。或於中陰入般涅槃。或復說言中陰身根具足明了。皆因往業如淨醍醐。善男子。我或時說弊惡眾生所受中陰。如世間中麤澁氀毼。純善眾生所受中陰。如波羅奈所出白。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有中陰。 【疏】文中前說定有.有三復次。  △二定無。 善男子。我復為彼逆罪眾生而作是言。造五逆者。捨身直入阿鼻地獄。我復說言。曇摩留枝比丘捨身直入阿鼻地獄。於其中間無止宿處。我復為彼犢子梵志說言。梵志。若有中陰則有六有。我復說言。無色眾生無有中陰。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定無中陰。 【疏】後說定無.有四復次。若說有中陰.即有六有。又六有者只是六道。佛為帝釋別開修羅。修羅只是鬼道.則但五而不六。  即有六有者。以中有.足五道為六。此正當計無中陰家.遮計有中陰義也。若許有中陰.應有六道。既但有五道.驗無中陰。經云無色眾生.無有中陰者。毗曇法中說.除四空.餘一切處定有中陰。以無色界無處所故。向疏云。色地受生.定有中陰是也。  △四有退無退二。初懸示部執。 【疏】善男子復說有退下.第四諍論。數人明無漏有退。如初果見諦.一向無退入思惟中。二果用等智斷惑.即有退義。羅漢無漏.理應不退。前兩果退.牽羅漢退。舉沙井喻。上下有塼.中間有沙。中沙既頹.上去到下。論家云。無漏不退.但禪定退。修得欲界電光之定.此定難捉.有時退失.名之為退。無漏無退。  二果用等智斷惑者。二三兩果也。等智即世智.謂欣厭之心也。凡聖等有.故名等智。牽羅漢退者。而現生必得.遲者至死還得羅漢.終不隔生。沙井喻等者。上塼喻羅漢.下塼喻初果.沙喻中二。上去到下者.喻羅漢退為初果也。有時退失者。若據次第修人.得電光定.從欲界入初禪.不云有退。今云退者.應約超果。  △二隨文正解二。初退三。初法三。初通明比丘退二。初通明。 善男子。我於經中復說有退。何以故。因於無量懈怠懶惰諸比丘等不修道故。 【疏】文中先明退。次執無退。初退又三。法.譬.合。法又三。先通明比丘退。二別明羅漢。三通舉六人。初通明中二。先通明。  △二退緣。 說退五種。一者樂於多事。二者樂說世事。三者樂於睡眠。四者樂近在家。五者樂多遊行。以是因緣。令比丘退。 【疏】次明退緣.有五因緣。  △二別明羅漢二。初直云羅漢有退。 說退因緣復有二種。一內。二外。阿羅漢人雖離內因。不離外因。以外因緣故生煩惱。生煩惱故則便退失。 【疏】次復有二種下.是別明羅漢。又二。初直云羅漢有退。  經一內二外者。應以五義分別。一約惑。復有二種。一受生煩惱.於受生時起貪等結。二障道煩惱.現起染汙.妨礙聖道。彼阿羅漢.受生煩惱一向不起.名為不退。障道煩惱得有起義.名為有退。二約惑因緣。惑起有三。一性使不斷為因故起。二以不正思惟故起。三緣力故起.如見女色生貪欲等。羅漢無前二因而起煩惱.名為不退。緣力生結.名為有退。謂見增上可貪境界.暫爾生貪.還即攝心.斷之令滅。三約道。道有二種。一者有漏。等智斷結。二者無漏。聖道斷結。等智則有退.無漏則無退。四約住。散亂有退.專修無退。五就根。鈍根有退.利根無退。義既如是.不得偏執。  △二別舉瞿坻。 復有比丘名曰瞿坻。六返退失。退已慚愧。復更進修。第七即得。得已恐失。以刀自害。 【疏】次別舉瞿坻.即是死想羅漢。  △三通舉六人。 我復或說有時解脫。或說六種阿羅漢等。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有退。 【疏】我復或說下.三通舉六人。一退。二不退。三慧。四俱。五時。六不時。時鈍好退.不時利不退。  經有時解脫者。以要待時.方得解脫。時有六種。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臥具。四得好處。五得好說法人。六得好同學。待此六時.名為鈍根。不假此六.得解脫者為利根。六人者。疏釋可知。遠師云。舉六羅漢.證成有退。謂退.思.護.住.勝進.不動.是六羅漢。  △二譬。 善男子。經中復說。譬如焦炭。不還為木。亦如瓶壞。更無瓶用。 【疏】次善男子下.舉譬。  舉譬者。觀經譬合二文似明不退.而疏主科在初退中.未詳所以。  △三合。 煩惱亦爾。阿羅漢斷。終不還生。亦說眾生生煩惱因凡有三種。一者未斷煩惱。二者不斷因緣。三者不善思惟。 【疏】三煩惱亦爾下.是合譬。因緣者。即外惡緣。  △二無退。 而阿羅漢無二因緣。謂斷煩惱。無不善思惟。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無退。 【疏】而羅漢下.二正明不退。內無惡因.外不能亂.所以無退。  △五佛身有為無為二。初有為。 善男子。我於經中說。如來身凡有二種。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應化之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長短黑白。是此是彼。是學無學。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佛身是有為法。 【疏】善男子我經中下.第五諍論明佛身有為無為。薩婆多說有為。僧祇說無為。成論兩說。絕言故無為.寄言故有為。應身有為.真身無為。文中先明有為。  寄言故有為者.以可說故。  △二無為。 法身即是常樂我淨。永離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長非短。非此非彼。非學非無學。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無有變易。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定說佛身是無為法。 【疏】次明無為。  △六因緣有為無為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我經中說十二因緣下.第六諍論。先明執.次解釋。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示部執。 【疏】初文者。薩婆多執因緣是有為.僧祇說是無為。言有為者。謂三世因果輪轉無窮.寧非有為。言無為者。十二因緣.理是無為。雖因果無常.而其理無為。  而其理無為者。直約因緣相生之理。古今常定.無一念間.故是無為。不得云三道即三德是無為也。此約因緣妄事說無為故。請觀經文。  △二初執下。正解二。初明執二。初執有為。 善男子。我經中說云何名為十二因緣。從無明生行。從行生識。從識生名色。從名色生六入。從六入生觸。從觸生受。從受生愛。從愛生取。從取生有。從有生生。從生則有老死憂苦。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十二緣定是有為。 【疏】初執。文中二。先執有為。  △二執無為。 我又一時告喻比丘而作是言。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 【疏】次執無為。  △二解釋二。初唱章門。 善男子。有十二緣不從緣生。有從緣生非十二緣。有從緣生亦十二緣。有非緣生亦非十二緣。 【疏】次解釋中.先唱章門。  △二釋。 有十二緣非緣生者。謂未來世十二支也。有從緣生非十二緣者。謂阿羅漢所有五陰。有從緣生亦十二緣者。謂凡夫人所有五陰十二因緣。有非緣生非十二緣者。謂虛空涅槃。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十二緣定是無為。 【疏】次釋。初句云不從緣生。謂未來十二支者。然未來但有生死兩支.云何言十二耶。即事未有.輪轉必然。雖不從緣.十二義足.豈非無為。用此一句證是無為.餘三句便來。釋第二句云。從緣生非十二者。即是羅漢已壞三因。復無生死.即是已破十二緣竟。而此身五陰.從十二緣得(云云)。釋後兩句可見(云云)。  餘三句便來者。謂正在初句.餘三因便而說。壞三因者.壞愛取有也。復無生死者。現因滅.來果亡。云云者。有餘羅漢已斷子縛.而果身猶在.是過去二因所感.故云從十二緣得。可見云云者。凡夫五陰是過去因所感.故云從緣生。現在復起三因牽二果.故云亦十二緣。  △七心常無常二。初示部執。 【疏】我經中說一切眾生下.第七諍論心常無常。薩婆多云。心無相續即是無常。僧祇云。心有相續即是常義。成論用薩婆提義.心有相續即是常也。  △二正解文二。初分科。 【疏】文為二。先執心常.次執無常。  △二隨釋二。初執心常。 善男子。我經中說。一切眾生作善惡業。捨身之時。四大於此即時散壞。純善業者心即上行。純惡業者心即下行。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心定常。 【疏】初執常云。四大散壞.是身破滅。作善業者.心即上行.即生好處。還將此心至於好處.豈非常義。作惡亦爾。  經上行.生天也。下行.三塗也。  △二執無常。 善男子。我於一時為頻婆娑羅王而作是言。大王當知。色是無常。何以故。從無常因而得生故。是色若從無常因生。智者云何說言是常。若色是常。不應壞滅。生諸苦惱。今見是色散滅破壞。是故當知色是無常。乃至識亦如是。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心定斷。  △八五欲障道不障道。 善男子。我經中說。我諸弟子受諸香華。金銀寶物。妻子奴婢。百不淨物。獲得正道。得正道已。亦不捨離。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定言如來說受五欲。不妨聖道。又我一時復作是說。在家之人得正道者無有是處。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受五欲。定遮正道。 【疏】我經中說下.第八諍論五欲障道不障道。薩婆多云障道。僧祇云不障。成論有障不障。皆有其義。  有障不障者。五欲不障下二果.能障那含及羅漢果。故知曇無德義.與成論同。以論宗彼部故。多祇二部.各據一邊。經獲得正道者.正道聖果也。  △九世第一在欲界通三界。 善男子。我經中說。遠離煩惱未得解脫。猶如欲界修習世間第一法也。善男子。我諸弟子聞作是說。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第一法唯是欲界。又復我說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在於初禪至第四禪。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第一法在於色界。又復我說。諸外道等先已得斷四禪煩惱。修習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觀四真諦。得阿那含果。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第一法在無色界。 【疏】我經中說遠離下.第九諍論世第一在欲界.通三界。若薩婆多云。色界四根本禪能發世第一法。曇無德人云。色欲兩界通發五方便.無有論明無色界發五方便者。唯犢子部云。三界併發。在凡夫時.已作等智斷惑。至無色界而後時更修無漏斷惑。至無色界仍前所斷.即發方便。故云三界併發。文中為三。即各執一界。  在凡夫時者。即得禪外道.後學佛法也。經遠離煩惱者.以伏惑名遠離。經斷四禪煩惱者.用世智斷也。故佛三說三界不同.並是隨機.貴在得入。  △十施通三業不通三業二。初示部執。 【疏】我經中說四種施下.第十諍論.施通三業不通三業。成論云。唯在意地。以捨財相應思為正體.亦以身口暢之。毘曇用薩婆多云。施定三業。但意地善.故身口亦善。  相應思為正體者。夫施者皆以意思割捨.方能有施.故以意思為體。由意思故.即以身口助之.令所作成就.暢其意也。  △二正解文二。初執在意。 善男子。我經中說四種施中有三種淨。一者施主信因信果信施。受者不信。二者受者信因果施。施主不信。三者施主受者二俱有信。四者施主受者二俱不信。是四種施。初三種淨。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施唯意。 【疏】文為二。先執在意.次通五陰。明四句施主信因果等.並是意地。  △二通五陰。 善男子。我於一時復作是說。施者施時以五事施。何等為五。一者施色。二者施力。三者施安。四者施命。五者施辯。如是因緣。施主還得五事果報。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施即五陰。 【疏】後明色力等是身.辨是口.命是意。  △十一有三無為無三無為二。初疑問。 善男子。我於一時宣說涅槃即是遠離煩惱。永盡滅無遺餘。猶如燈滅。更無法生。涅槃亦爾。言虛空者即無所有。譬如世間。無所有故。名為虛空。非智緣滅即無所有。如其有者。應有因緣。有因緣故。應有盡滅。以其無故。無有盡滅。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無三無為。善男子。我於一時為目楗連而作是言。目連。夫涅槃者即是章句。即是足跡。是畢竟處。是無所畏。即是大師。即是大果。是畢竟智。即是大忍無礙三昧。是大法界。是甘露味。即是難見。目連。若說無涅槃者。云何有人生誹謗者墮於地獄。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有涅槃。復於一時我為目連而作是說。目連。眼不牢固。至身亦爾。皆不牢固。不牢固故名為虛空。食下迴轉消化之處。一切音聲皆名虛空。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決定說有虛空無為。復於一時為目連說。目連。有人未得須陀洹果住忍法時。斷於無量三惡道報。當知不從智緣而滅。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決定說有非智緣滅。 【疏】我於一時下.第十一諍論.有三無為.無三無為。然諸部中不見計無三無為者.何有此文。  三無為者。一虛空無為。頌云。此中空無礙。明虛空無為.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名為虛空。二擇滅無為。頌云。擇滅謂離繫。擇者。慧也.由慧簡擇四聖諦故。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三非擇滅無為。頌云。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言當生者。當來生法.緣會則生.緣闕不生。於不生時.得非擇滅。此非擇滅.礙當生法.令永不起.名畢竟礙。言別得者。謂非擇滅有實體性.緣闕位中起別得。得故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名非擇滅。論云。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不見聞等。色聲香味觸落謝過去.畢竟不起.得非擇滅名。經不從智緣者。智緣即擇滅也。以於內凡忍位.便滅三惡.故知不從初果無漏擇力所滅也。即此計無擇滅無為。  △二此亦下。答釋。 【疏】此亦有意。若成論人云。三無為既同是無為.寧有異體。此即是計無三無為。數人計三無為別有異體。既言三種.豈無異體。此即計有三無為義。  △十二有造色無造色二。初示部執。 【疏】我又一時為跋波下.第十二諍論.有造色無造色。毘曇定有。因四大故.有形顯等色。成論則無。  毗曇定有等者。四大是本.名為能造.餘青黃等是所造。成論則無者。彼謂四大是假.色香味觸四塵集成.不造諸色。  △二正解文二。初有造色二。初能造四大。 善男子。我又一時為跋波比丘說。若比丘觀色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近若遠。若麤若細。如是等色非我我所。若比丘如是觀已。能斷色愛。跋波又言。云何名色。我言四大名色。四陰名名。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決定說言色是四大。 【疏】文即為二。初明有者。又為二。初明能造之四大。  △二所造色觸。 善男子。我復說言。譬如因鏡則有像現。色亦如是因四大造。所謂麤細澁滑。青黃赤白。長短方圓。斜角輕重。寒熱饑渴。煙雲塵霧。是名造色。猶如響像。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有四大則有造色。 【疏】譬如因鏡下.第二出青黃等是所造色。輕重澁滑是所造之觸。  經所謂麤細下.列所造色。澀滑是所造觸。青黃至斜角復是色.輕重寒熱飢渴復是觸。煙雲塵霧復是色。依毗曇更有高下光影.明暗正不等.並是造色。此中略無。經如響像者。能造四大.如鏡如谷。所造之色.如響如像。  △二無造色。 或有四大。無有造色。 【疏】次明無造。文極略不廣者。以就事為言.多因四大則有造義。故不廣明無。  △十三有無作色無無作色二。初示部執。 【疏】往昔一時下.第十三諍論.有無作色無無作色。薩婆多定云。無作有色。成論曇無德定云。無作非色。僧祇總云無作.不可言有色無色。  定云無作非色者。具足應云非色非心.以德宗用不相應行為戒體故。僧祇異前兩師立。應云以心為體.如前念戒中已釋。  △二正解文二。初明有。 善男子。往昔一時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護持禁戒。若發惡心。當知是時失比丘戒。我時語言。王子。戒有七種。從於身口有無作色。以是無作色因緣故。其心雖在惡無記中。不名失戒。猶名持戒。以何因緣名無作色。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有無作色。 【疏】文中先執有色。非異色因果者。異色是心.言無作不為心作因。又不作心果.故知是色。河西云。不生餘色。文亦二。先明有。  不作心果者。明無表色不為心果。何者。以無表自以身口作色為因.發於無表色為果。但是以色因發色果.故非心因果也。不生餘色者。以無作色非顯等色也。經戒有七種。七支戒也。經其心雖在惡者。此明無作色不屬於心。何者。以心在善惡無記中。既不失戒.驗知不屬於心。  △二明無。 善男子。我於餘經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制惡法。若不作惡。是名持戒。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決定宣說無無作色。 【疏】次明無。  △十四有心數無心數二。初示部執。 【疏】我於經中下.第十四諍論.明有心數無心數。薩婆多別有異體心數.一時俱起。僧祇說無心數。佛陀提婆無異體.起亦相次。前起為心.後起為數。成論同之。  別有異體者。以彼部中宣說.同時別有諸數.與心別體相應造緣。僧祇下.但有心王故。無異體者。唯說一心.隨用分為多數.不說同時別有諸數。斯皆不達如來隨緣之說.執之成諍。應曉心數亦有亦無.唯一知性隨用分多。非全心外.別有諸數.故言非有。譬如一金作種種器.非是金外別有器體。隨用分別.想受行等.各守自相.得言有數。如金與器.非無差別。金器雖別.時無先後。心行如是.安可各執。  △二正解文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二。前明無心數.次明有心數。就明無中二。先舉聖人十二因緣.次正明凡夫十二因緣。於中又二。先明後即前.次明前生後。既其相即.即是一也.故無心數。  先舉聖人十二因緣者。謂變易土中.界外十二因緣也。皆是根本無明所出。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無心數二。初舉聖人十二因緣。 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聖人色陰乃至識陰。皆是無明因緣所出。  經聖人色陰等者。以行等一一支.不出色心。如是色心皆從根本無明所起。此乃但明過去之因也。  △二正明凡夫十二因緣二。初明後即前。 一切凡夫亦復如是。從無明生愛。當知是愛即是無明。從愛生取。當知是取即無明愛。從取生有。當知是有即是無明愛取。從有生受。當知是受即是行有。 【疏】初文可細尋之。  次明凡夫中.經明十二因緣.少異餘處。餘處所辯.過去因中無明行。今此具論無明愛取.及與行有。又復餘處現在果中說識名色六入觸受。今此唯說受及名色。又復餘處現在因中說愛取有。今此通說無明愛取.及以行有。又復餘處未來果中說生老死。此說受觸識與六入。十二因緣齊通三世.隱顯互論.於義皆得。故俱舍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  次正明凡夫中.初明後即前。經有二段.先明過去因。經從無明生愛.當知愛即無明者。無明之心.對境染著.即名為愛.是故此愛即是無明。經從愛生取等者。即前愛心取著境界.即名為取。體性不殊.是故此取即無明愛。經從取生有下.即前取心起業.名有。是故此有即無明等。次論現果。經從有生受下.此名識支.以之為受。識支即是現報之體.從因納得.故名為受。即前有支轉為此受.是故此受即前行有。亦應即前無明愛等.就近言之也。科為後即前者.以後後支不離無明故。故知心外無別心數。細尋之者.令尋文釋義也。  △二明前生後。 從受因緣。生於名色無明。愛取有行。受觸識六入等。是故受者即十二支。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無心數。 【疏】從受因緣下.二明前生後。須細尋釋。此中言受。或謂以未來生支為受.非今世支。  次明前生後者。以經云生於名色等故。然亦明其心法展轉相生.更無別數。經從受因緣生名色者。受增為名.所託精血說之為色。從受生於無明愛取有及行者。從現報受.起後因也。從受因緣生受觸識六入等者。從現報識.轉起未來生死果也。此中文雖相生.義本相即。亦應云名色即受.乃至六入即受。經是故受者下.總結無別受心。向前即於過去無明愛等.向後即名色等故.即十二支。或謂未來生支為受者.疏主出他釋也。正解如前記  △二有心數。 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從眼色明惡欲四法。則生眼識。言惡欲者即是無明。欲性求時即名為愛。愛因緣取。取名為業。業因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想受愛。信精進定慧。如是等法因觸而生。然非是觸。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有心數。 【疏】我於經中作如是說下.二執有心數。亦具約五陰十二緣.明其相可見。雖復相生而不相即.故是別有心數不同。  執有心數者。疏文可解。然經文應明其過因現果.現因當果。而此文中略無當果。辨過因中.初言眼色明欲四法.生眼識者。雖舉四法為取惡欲為無明支.欲即無明.正顯其相.此是過去無明支也。欲性求時即名愛者.過去愛也。愛緣取者.過去取也。取名業者.過去行也。此言略。若具應言。取緣有者名之為業。次明現果。業緣識者.生現識支。識緣名色.起名色支。名色緣六入者.起六入支。六入緣觸.起現觸支。此心法中觸數名觸.亦依此觸生諸心法。觸緣想受.起現受支.通想說之。觸緣愛者.起現愛支。觸緣信進定慧等法.起現有支。如是等法.因觸而生。然非觸者.結明其異。由言非觸.故諸弟子執有別數。  △十五有五有六有。 善男子。我或時說唯有一有。或說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至二十五。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有五有。或言六有。 【疏】我或時說下.第十五諍論.明五有六有。餘部多說五道。唯犢子部說有六道。釋論亦言有六。然修羅一道.婆沙二釋。一云天攝。二云鬼攝。言一有者.通是一有為。私謂。通是二十五有中一有。所言通者.如下三趣亦只通為一有。不同人天各離.為多有。即人四.天十七。  婆沙二釋者。又正法念經中攝入鬼畜。羅是師子兒.攝入畜中。通是一有為者。總其三界是一有為果故。二十五有中一有者。以二十五有但是細開六道.故有爾許。然於六中有開不開。如地獄趣.但通總而為一有.更不細開八熱八寒等殊。鬼畜修羅品類俱多.而通總各為一有而已。故云如下三趣等。應云四趣。以二十五有.開四趣故。人天各離等者。人之一趣.開成四有。天之一趣.開成十七。言十七者。一無想。二五那含。六欲并梵成九.四禪四空處.通前為十七。此蓋治者釋經中一有義.意取四惡趣.不細開為一也。然依疏主.其義頗長。既通餘義.故更助釋。 【疏】二即因果善惡。三即三界。四即四生。五即五道。六即六道。七即七識處。河西云。色無色足五道為七。八即八福。河西云。色無色足六道為八福。此不應然.三途云何是福。九即九眾生.居二十五有等。河西云。九即八禪及欲界。  因果者。二十五有不因因果也。善惡者。三善三惡也。七識處下.河西於欲界分五道並上二界為七。謂此處是心王住處.故若出三界.真空涅槃則非識心住處也。又澤州解云三空為三.初二三禪為三.欲界人天為一.故合為七。論云。識不樂住三途及無想.五淨居.非想處。三惡有苦煎迫.識不樂安。第四禪有無想.殘害識心.故不樂居。又有五淨居.趣入涅槃.不欲久安.故非識住。非想及滅定.亦殘害心識.識不樂居.故非識住。此不應然下.破河西。而今師不出正義。今准遠師云。人中富貴為一.六欲天為六.初禪已上合為一.是為八。  △十六五八戒具受不具受二。初明五戒不具。 善男子。我往一時住迦毘羅衛尼拘陀林。時釋摩男來至我所。作如是言。云何名為優婆塞耶。我即為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諸根完具。受三歸依。是則名為優婆塞也。釋摩男言。世尊。云何名為一分優婆塞。我言。若受三歸及受一戒。是名一分優婆塞也。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優婆塞戒不具受得。 【疏】我往一時下.第十六諍論.五戒八戒具受不具受。薩婆多具受乃得。成論不具亦得。如優婆塞戒經云。直受三歸.未受一戒.即名無分優婆塞。如是二分多分滿分。又人師解云。併受五.但持一二.名一二分(云云)。文為二。先明五戒不具。  名無分優婆塞等。如第一疏釋列眾中。又人師下.此即澤州解也。彼云如毗曇五戒要須具受乃得。但就持中持一戒者.名為一分。持二名少分等。  △二明八戒具。 善男子。我於一時住恒河邊。爾時迦旃延來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我教眾生令受齋法。或一日或一夜。或一時或一念。如是之人成齋不耶。我言。比丘。是人得善。不名得齋。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八戒齋具受乃得。 【疏】次明八戒具。但是互出。  次明八戒者。如前記。但是互出者。點示經文.五戒約不具說.而有執具受者為諍。八戒約具受說.亦有執不具受為諍。經不名得齋者。一日一夜是齋分故。所以減此.但名得戒善.不名得齋。  △十七犯重失不失二。初示部執。 【疏】我於經中下.第十七明犯重失不失。四卷毘曇有犯重捨即是失。故毘曇云。調御戒律儀有五時捨。一邪見增。二法滅盡。三命根斷。四犯重禁。五罷道時。  故毗曇下.四卷毗曇業品偈云。調御威儀戒.是捨於五時.禪生及無漏.二時覺所說。長行釋云。威儀戒五時捨.罷道.犯戒.死時.邪見增.法沒盡。禪戒二時捨.退.及上生。無漏戒亦二時捨.退.及得果。 【疏】若雜心毘曇更增損之。但是穢戒.除法滅盡.及犯重禁.並言不捨。二根生時.不入僧數。又非尼攝。餘部多言不失。  更增損之者。謂雜心中四捨.望四卷毗曇.則無法沒盡捨.及犯戒捨.是損也。而有二根生捨.是增也。故雜心業品偈云。別解脫調伏.是捨於四時。若捨及命終.斷善二根生。長行釋云。謂捨戒身.種類滅.善根斷.二形生。律者云。法沒盡時.彼說戒.結界.羯磨.一切息。阿毗曇者說法沒盡時.先所受律儀相續生不捨。未曾得律儀不得.是故說一切息。有說犯初眾罪名捨律儀。此則不然。若捨律儀者.犯根本罪已.還俗應得更出家.已捨律儀故。佛言非比丘者.以非第一義比丘故。此說無過也。犯初眾罪.於別解脫律儀是比丘.於無漏律儀非比丘。盡壽律儀四時捨。齋律儀至明相起時捨。謂住律儀而犯律儀者.是犯戒非捨戒.故疏云但是穢戒也。除法下.正示雜心所損二捨也。謂雜心無此二捨.故云除也。並言不捨者。謂法滅犯重.並不捨戒.如向引論。二根下.即雜心所增一捨也。餘部下.謂二根生亦不捨戒也。若準四分.二根生失戒。以四分四捨與雜心同。故謂一命終.二作法.三斷善根.四二形生。故四分中罷道還家.須作法捨。其不作法者.戒體還在。犯重亦不失戒.以餘支餘境猶轉故。若根轉人.僧轉為女.則懸發尼戒。尼轉為男.則懸發僧戒。故根轉者不失.不同二根生。  △二正解文二。初執定失。 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若有比丘。犯四重已。不名比丘。名破比丘。亡失比丘。不復能生善芽種子。譬如焦種不生果實。如多羅樹。頭若斷壞。則不生果。犯重比丘亦復如是。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諸比丘犯重禁已。失比丘戒。 【疏】文為二。初執定失。  △二執不失。 善男子。我於經中為純陀說四種比丘。一者畢竟到道。二者示道。三者受道。四者污道。犯四重者即是污道。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諸比丘犯四重已。不失禁戒。 【疏】次執不失。到道即真無漏。示道即相似無漏。受道即持戒。污道即犯戒。  即真無漏者.見修二道也。相似無漏.四善根也。受道下二.即餘凡夫於戒持犯也。犯者但名汙道.乃至知不失。  △十八一乘三乘三。初明非小部執。 【疏】我於經下.第十八明一乘三乘。諸部之中無此計。何者。一三皆是大乘所說。非其境界.所以無此。  一三皆大乘說者。此即大乘初心不達佛旨.或言二乘得作佛.或言不作佛。世有定執五性一性宗義者或似之.以五性家謂定性二乘不作佛故。非其境界者.非小乘諸部境界也。  △二文云下。釋妨會通。 【疏】文云。一乘一道一因等。並云。不解我意者。法華明解一乘一道.即知三乘同還一理。即是此乘.何得言非。解云。前文亦云能得常住二子.不墮惡道。此那更云。執常不解佛意。何異執一乘一道.不解佛意耶。又若言三乘同歸一乘.得成佛者。大論何故問云。聲聞人成佛不成佛。論主答云。此事非論義者所知。若爾.豈可得言.同歸一理為定是耶。  若爾.豈可(至)定是耶者。故知於一於常.起定執者.則執實謗權。豈知權是實權.實是權實。執水非波.豈非顛倒。是故金鐵二鏁.貴賤雖殊.繫縛一也。於一起執.其金鏁之謂乎。龍樹所謂非論議者所知。蓋凡夫易起執著.故論主闕之也。  △三文中下。分文正解二。初一乘。 善男子。我於經中告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緣。如是一乘乃至一緣。能為眾生作大寂靜。永斷一切繫縛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眾到於一有。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皆得佛道。 【疏】文中二。初明皆得佛道.即是一乘。  △二三乘。 善男子。我於經中說。須陀洹人間天上七返往來便般涅槃。斯陀含人一受人天便般涅槃。阿那含人凡有五種。或有中間般涅槃者。乃至上流般涅槃者。阿羅漢人凡有二種。一者現在。二者未來。現在亦斷煩惱五陰。未來亦斷煩惱五陰。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至阿羅漢不得佛道。 【疏】後明不得.即是三乘。言羅漢二種.現在未來者。現在正斷.未來不生。  現在正斷者。子縛斷也。未來不生者。果縛斷也。  △十九佛性離眾生即眾生二。初示執生近代。 【疏】我經中下.第十九明佛性離眾生即眾生。諸部亦無.並是近代所計即離。當果與真神.即是離眾生有。心及眾生.即眾生有。並不得佛意。  並是近代者。指此方齊梁已來人師.於此經文隨語各執也。當果與真神者。佛果在當.真神非妄。即是離眾生有者。以眾生是現是妄故.未有佛果及真神也。心及眾生等者。凡有心者皆當作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聞此說者.於即起執。並不得佛意者。以於即離.各起定執故。若解今宗.六而復即.則起於即離.有定執耶。是故聞即不驚.聞離不怪。善得佛意.吾宗之謂乎。  △二文中下。分文正解二。初舉六事三文明離。 善男子。我於此經說言。佛性具有六事。一常二實。三真四善。五淨六可見。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眾生佛性離眾生有。善男子。我又說言。眾生佛性猶如虛空。虛空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內非外。非色聲香味觸攝。佛性亦爾。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眾生佛性離眾生有。善男子。我又復說。眾生佛性猶如貧女宅中寶藏。力士額上金剛寶珠。轉輪聖王甘露之泉。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眾生佛性離眾生有。善男子。我又復說。犯四重禁一闡提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皆有佛性。如是眾生都無善法。佛性是善。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眾生佛性離眾生有。 【疏】文中二。先舉六事及三文明離。  及三文者。猶如虛空等三段也。  △二說眾生即是佛性。 善男子。我又復說。眾生者即是佛性。何以故。若離眾生。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與波斯匿王說於象喻。如盲說象。雖不得象。然不離象。眾生說色。乃至說識是佛性者。亦復如是。雖非佛性。非不佛性。如我為王說箜篌喻。佛性亦爾。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作種種說。如盲問乳。佛性亦爾。 【疏】後說眾生即是佛性。  △二十犯重人有佛性無佛性。 以是因緣。或有說言。犯四重禁。謗方等經。作五逆罪。一闡提等。悉有佛性。或說為無。 【疏】以是因緣下.第二十犯四重人有佛性無佛性。開善云。二十者.此還屬第十九佛性即離之義。若冶城云二十一。此是第二十.何故屬前。前云即眾生離眾生。此中云作五逆犯重.佛性有無。云何是同.故為異。  經一闡提等悉有佛性或說無者。一性宗言闡提有.五性云無。應知言有約性.言無約修。言有約未來定作佛故.言無據現在斷盡善根故。得今經意.冰執自消。  △二十一有十方佛無十方佛。 善男子。我於處處經中說言。一人出世。多人利益。一國土中二轉輪王。一世界中二佛出世。無有是處。一四天下八四天王。乃至二他化自在天。亦無是處。然我乃說從閻浮提阿鼻地獄。上至阿迦膩吒天。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說無十方佛。我亦於諸大乘經中說有十方佛。 【疏】我於處處下.第二十一有十方佛無十方佛。薩婆多明無。僧祇明有。成實一世界則無.多世界則有。  婆多明無者。如十誦戒本序文.但云稽首釋師子也。成實宗曇無德故。四分戒本序云。稽首禮諸佛也。多世界則有者。薩婆多.無十方佛。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九。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二(會疏卷第三十二)  △三答結問二。初敘意分科。 【疏】迦葉品之二。起卷。酬其第三結問。如來善知根性。何故作不定說.使其諍論。文為二。初歎理深.次簡疑執。初歎又二。  △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歎理深二。初明不定之說是佛境界。 善男子。如是諍訟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疏】初明不定之說是佛境界.故是理深。非佛故作不定相違之說.令其諍論。由其不達.所以執諍。  △二誡勸二。初分科敘意。 【疏】若人於是下.次誡勸。又二。先勸生疑.次誡勿執。聞不定說而生疑者。必牽於解.是故有勸。若聞不定.執之為是.必成惑本.是故有誡。  △二初文下。隨文正解二。初勸生疑。 若人於是生疑心者。猶能摧壞無量煩惱。如須彌山。 【疏】初文者。夫疑是解津.復是惑本。若十使中.疑者是見疑。此疑非解津.不能破惑。如須彌山者。一云。煩惱高廣.如須彌之隆闊.疑能破之。又云。煩惱磐固.如須彌之安峙.疑能拔之。故以為喻。  疑是解津者。津謂津濟.由疑故得解.則疑是解家之津濟也。此疑非解者。以因邊邪之見而有.非因佛教異說而生故。疑者。猶豫不決也。  △二誡勿執。 若於是中生決定者。是名執著。  △二簡疑執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二簡疑執為二。前兩番問執.後四番問疑。  △二前兩下。隨釋二。初問執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執著。 【疏】前兩番各有問答。如文。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若從他聞。若自尋經。若他故教。於所著事不能放捨。是名執著。  △二番二。初問。 迦葉復言。世尊。如是執著為是善耶。是不善乎。  △二答。 善男子。如是執著不名為善。何以故。不能摧壞諸疑網故。  △二問疑四。初番二。初問。 迦葉復言。世尊。如是人者本自不疑。云何說言不壞疑網。 【疏】後問意者。未見涅槃.那忽疑之為有為無。  △二答。 善男子。夫不疑者即是疑也。 【疏】佛答。生死名苦.涅槃非苦。其必因苦.以疑非苦。定有非苦能斷苦耶。  △二番二。初問。 世尊。若有人謂須陀洹人不墮三惡。是人亦當名著名疑。 【疏】第二番舉現事問疑。若見苦疑非苦者。人見初果.應疑墮苦。  △二答四。初責。 善男子。是可名定。不得名疑。 【疏】佛答中四。初責。斯乃定義.不合疑之。我唯定說此果不墮.未嘗說墮。亦如言佛定一切智.何得於定生不定疑。  △二出疑心相。 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先見人樹。後時夜行。遙見杌根。便生疑想。人耶樹耶。善男子。如人先見比丘梵志。後時於路遙見比丘。即生疑想是沙門耶。是梵志乎。善男子。如人先見牛與水牛。後遙見牛。便生疑想。彼是牛耶是水牛乎。 【疏】次何以故下.出疑心相.以顯不疑。中有三譬。並云先見後疑。  △三結定疑執。 善男子。一切眾生先見二物。後便生疑。 【疏】三一切眾生先見二物下.結定疑執。  △四釋出疑由。 何以故。心不了故。我亦不說須陀洹人有墮三惡。不墮三惡。是人何故生於疑心。 【疏】四何以故下.釋出疑由。  釋出疑由者。即經心不了故等也。  △三番二。初分科。 【疏】次第三番問。有二。先問涅槃。次問濁水。  △二如此下。隨釋二。初問二。初問涅槃。 迦葉言。世尊。如佛所說。要先見已然後疑者。有人未見二種物時亦復生疑。何等是耶。所謂涅槃。  △二問濁水。 世尊。譬如有人路遇濁水。然未曾見而亦生疑。如是水者深耶淺耶。是人未見。云何生疑。 【疏】如此事理.並未曾見而亦生疑。何必先見.後生疑耶。  如此事理者。涅槃理也.濁水事也。  △二答二。初答涅槃。 善男子。夫涅槃者即是斷苦。非涅槃者即是苦也。一切眾生見有二種。見苦非苦。苦非苦者。即是饑渴。寒熱瞋喜。病瘦安隱。老壯生死。繫縛解脫。恩愛別離。怨憎聚會。眾生見已。即便生疑。當有畢竟遠離如是苦惱事不。是故眾生於涅槃中而生疑也。 【疏】佛答。亦先想度涅槃生死。生死是所治.涅槃是能治。故使比度能治為有為無。  比度能治者。即經云。眾生見已.即便生疑等。經見有二種者。見生死苦.故云見苦。以厭苦故.疑有治苦之樂.故見非苦。苦非苦下.釋二種相。先釋苦。眾生見已下.釋非苦。  △二答濁水二。初牒問非之。 汝意若謂是人先來未見濁水。云何疑者。是義不然。 【疏】汝意若謂下.答後濁水。又二。先牒問非之。  △二正答。 何以故。是人先於餘處見已。是故於此未曾到處而復生疑。 【疏】次何以故下.正答。將餘先見.有淺有深。以疑此中.深之與淺。  △四番二。初問。 世尊。是人先見深淺處時。已不生疑。於今何故而復生疑。 【疏】次第四番問答。如文。  △二答。 佛言。善男子。本未行故。所以生疑。是故我言不了故疑。  △三斷善見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大段第三明斷善之見。又三。一更出其人。二明起見。三能斷善根。  △二前已下。隨釋三。初更出其人。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疑即是著。著即是疑。為是誰耶。善男子。斷善根者。迦葉言。世尊。何等人輩能斷善根。善男子。若有聰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別。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斷善根。 【疏】前已出善星.今更出者。將明起見.故更舉人。  △二明起見二。初分科總述二。初分科。 【疏】離是四事下.第二出其起見。文為四。一有六復次明無施業。二六復次明無父母。三三復次明無因果。四九復次明無聖人。  經離是四事者。即上離善友等四也。  △二夫福下。總述二。初徵初文述意。 【疏】夫福從緣生。施受緣合.自能生福。如種良田。天雨地水因緣具足.則能生芽。豈容施貧還得貧報。貧是劣果.施得勝報。不應種穀而變為稗。田瘠收少.置而不論。  如種良田等者。雨水喻所施之物.田即能受之人。下種喻能施之心.生芽喻所感之福。下種是因.雨水是緣.因緣具足.故生芽收穀。貧是劣果者.如田本無穀。施得勝報者.如種之獲穀。田瘠下.若約田有肥瘠.則收有多少。乃喻施悲敬兩田.報有優劣。今且通喻。既並獲福.通號良田.故云置而不論。  △二私謂下。約義理助顯。 【疏】私謂。若施貧得貧.應下種於地.冬收水土。若起見斷善.斷善起見者。多在閻浮。三洲柔弱。諸天著樂.地獄苦重.皆無剛決。故少此心。  私謂下.先牒邪執。應下種(至)水土.舉喻破也。如下種於田.冬必收穀。施物於貧.後必勝報。如水土無穀.我種之而獲穀。若貧窮非富.我施之而果富。  △二初六下。隨文釋義四。初六復次明無施業六六段經。 離是四事。心自思惟無有施物。何以故。施者即是捨於財物。若施有報。當知施主常應貧窮。何以故。子果相似故。是故說言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是則名為斷善根也。復作是念。施主受者及以財物。三事無常。無有停住。若無停住。云何說言此是施主受者財物。若無受者。云何得果。以是義故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復作是念。施者施時有五事施。受者受已。或時作善。或作不善。而是施主亦復不得善不善果。如世間法。從子生果。果還作子。因即施主。果即受者。而是受者。不能以此善不善法令施主得。以是義故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復作是念。無有施物。何以故。施物無記。若是無記。云何而得善果報耶。無善惡果即是無記。財若無記。當知即無善惡果報。是故無施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復作是念。施者即意。若是意者。無見無對。非是色法。若非是色。云何可施。是故無施無因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復作是念。施主若為佛像天像。命過父母。而行施者。即無受者。若無受者。應無果報。若無果報是為無因。若無因者是為無果。若如是說無因無果。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疏】初六復次中.先一復次。以子果相似.以明無因。第二復次。能施所受.財物皆無。第三復次.施與前人。前人得物作善作惡。作惡既其不資施主.善亦不資。若有施主施其利刀令殺前人.此惡寧不資於施主。第四復次.施既施物。物既無記.焉得善果。第五復次.作不可見。推施由意.意不可見。施豈可見.但見於善惡之果。第六復次.無作無受。若為過去亡者修福.何處有人而受此福。  若有施主施利刀等者。以惡資施主.反破邪執。經有五事施者。謂色.力.辯.安.壽命。此偏約施食以說。第六復次下.疏文消經.自是一意。經意以供養佛像乃至亡父母.雖有能施之人及所施之物.而無受者。以佛像等非生人故。既無受者.云何有報。  △二六復次明無父母。 復作是念。無父無母。若言父母是眾生因生眾生者。理應常生無有斷絕。何以故。因常有故。然不常生。是故當知無有父母。復作是念。無父無母。何以故。若眾生身因父母有。一人應具男女二根。然無具者。當知眾生非因父母。復作是念。非因父母而生眾生。何以故。眼見眾生不似父母。謂身色心。威儀進止。是故父母非眾生因。復作是念。一切世間有四種無。一者未生名無。如泥團時未有瓶用。二者滅已名無。如瓶壞已是名為無。三者各異互無。如牛中無馬。馬中無牛。四者畢竟名無。如兔角龜毛。眾生父母亦復如是同此四無。若言父母眾生因者。父母死時。子不必死。是故父母非眾生因。復作是念。若言父母眾生因者。應因父母常生眾生。然而復有化生濕生。是故當知非因父母生眾生也。復作是念。自有眾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長。譬如孔雀。聞雷震聲而便得娠。又如青雀。飲雄雀淚而便得娠。如命命鳥。見雄者舞即便得娠。作是念時。如其不遇善知識者。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疏】無父無母下.第二六復次.明無父母.如文。  △三三復次明無因果。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無善惡果。何以故。有諸眾生具十善法。樂行惠施。勤修功德。是人亦復疾病集身。中年夭喪。財物損失。多諸憂苦。有行十惡。慳貪嫉妬。懶惰懈怠。不修諸善。身安無病。終保年壽。多饒財寶。無諸愁苦。是故當知無善惡果。復作是念。我亦曾聞諸聖人說。有人修善。命終墮三惡道。有人行惡。命終生人天中。是故當知無善惡果。復作是念。一切聖人有二種說。或說殺生得善果報。或說殺生得惡果報。是故當知聖說不定。聖若不定。我云何定。是故當知無善惡果。 【疏】第三三復次.明無因果。第二文中云。行善死生三惡.行惡者死生天人。解云。皆由臨終一念善惡而墮而昇。餘未償者。終不敗亡。以現生後三世分別.理則可思。餘悉可見。  臨終一念者。如阿蓍達王行十善業.垂終之際.宮女墮扇面上.一念重瞋.便受蛇身(云云)。惡念既爾.善念例然。而墮而昇者。惡念墮三塗.善念昇天人。餘未償等者。如石勒前身於罽賓施羅漢.以有雞業.且墮雞中。後以施羅漢因故.報為國王。不達此等.即成邪執。故經出邪執.疏以正見釋之.顯彼邪也。  △四九復次明無聖人。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無有聖人。何以故。若言聖人應得正道。一切眾生具煩惱時修正道者。當知是人正道煩惱一時俱有。若一時有。當知正道不能破結。若無煩惱而修道者。如是正道為何所作。是故具煩惱者。道不能壞。不具煩惱。道則無用。是故當知一切世間無有聖人。復作是念。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八聖道者。其性平等亦應如是。一人得時。一切應得。一人修時。應一切苦滅。何以故。煩惱等故。而今不得。是故當知無有正道。復作是念。聖人皆有。同凡夫法。所謂飲食。行住坐臥。睡眠喜笑。饑渴寒熱。憂愁恐怖。若同凡夫如是事者。當知聖人不得聖道。若得聖道。應當永斷如是等事。如是等事如其不斷。當知無道。復作是念。聖人有身受五欲樂。亦復罵辱撾打於人。嫉妬憍慢。受於苦樂。作善惡業。是因緣故。知無聖人。若有道者應斷是事。是事不斷。當知無道。復作是念。多憐憫者名為聖人。何因緣故名為聖人。道因緣故名為聖人。若道性憐憫。便應憫念一切眾生。不待修已。然後方得。如其無憫。何故聖人因得聖道能憐憫耶。是故當知世無聖道。復作是念。一切四大。不從因生。眾生等有是四大性。不觀眾生是邊應到。彼不應到。若有聖道。性應如是。然今不爾。是故當知世無聖人。復作是念。若諸聖人有一涅槃。當知是則無有聖人。何以故。不可得故。常住之法。理不可得。不可取捨。若諸聖人涅槃多者。是則無常。何以故。可數法故。涅槃若一。一人得時一切應得。涅槃若多。是則有邊。如其有邊。云何名常。若有說言涅槃體一。解脫是多。如蓋是一。牙舌是多。是義不然。何以故。一一所得非一切得。亦有邊故。是應無常。若無常者。云何得名為涅槃耶。涅槃若無。誰為聖人。是故當知無有聖人。復作是念。聖人之道非因緣得。若聖人道非因緣得。何故一切不作聖人。若一切人非聖人者。當知是則無有聖人及以聖道。復作是念。聖說正見有二因緣。一者從他聞法。二者內自思惟。是二因緣。若從緣生。所從生者。復從緣生。如是展轉有無窮過。若是二事不從緣生。一切眾生何故不得。 【疏】第四九復次。悉如文。  經如蓋是一者。腦蓋也。  △三能斷善根二。初正釋經文二。初明斷善。 作是觀時。能斷善根。善男子。若有眾生。深見如是無因無果。是人能斷信等五根。 【疏】作是觀時下.第三能斷善根。又為二。初明斷善。  △二料簡利鈍。 善男子。斷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鈍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惡道。破僧亦爾。 【疏】次料簡利鈍。悉如文。  經非是下劣等者。簡闡提但在人中.唯是利根。諸天著樂.三惡苦重.皆無剛決。故少此心。  △二問答釋妨二。初問。 【疏】問。闡提昔有智慧習因.應有習果。何以斷善。  應有習果者。今世亦應有智慧也。有智不應斷善.以斷善邪執.是無智故。  △二答二。初正答。 【疏】答。但有世智.無出世智。以世智慧斷出世善.亦能斷於清昇善根。  答意者。亦有習果而是世智.不妨斷善也。清昇善根者。人天善也。以彼撥無世間因果.故唯有三塗之惡因耳。  △二引證。 【疏】世間此例其實不少。昔徐僕射.理人甚善。為上虞令.犯事不閑答問。如天柱瑜.極解深義.不曉世語。此上智人闇於世事。而是闡提.雖有世智.何必能知出世之法(云云)。  徐僕射理人者.善能決斷他人是非。己身有犯.而不閑答問也。南史云。徐陵.摛之子也。字孝穆。母臧氏.嘗夢五色雲化為鳳.集肩上。已而誕陵。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寶誌。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雲法師.嗟陵早就.謂之顏回。八歲屬文.十三通莊老義.及長博涉史籍.有口辯。父摛為普安王諮議.乃引陵參寧蠻府軍事。王為皇太子東宮置學士.陵充其選.稍遷上虞令。御史中丞劉孝綽.與陵先有隙。風問劾陵在縣贓汙.因坐免之.為通直散騎侍郎。天柱瑜者。天柱山在會稽。瑜.名也。時號頓悟禪師。不曉世語者。未治本云。瑜常身病。尼問疾云。闍梨無所苦。已就靈姑卜云。無苦。即問靈姑是誰.答言是剡。更問汝向剡耶。答云是夜行。汝夜行耶。而竟不知越俗.名鼠為靈姑等。故云不曉世語也。而是下.合例也。有世智.如理人甚善。極解深義。不知出世法.如不閑答問.不曉世語。  △二生善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是大段中第二明生善。文為三。初雙明中道生善。二單明中道。三單明生善。初有五番問答。亦可為三。初一番明生善時節。次一番明不斷佛性。三三番因性生善。佛答中二。先明時節.次明生善。初番問如文。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雙明中道生善三。初明生善時節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之人何時當能還生善根。  △二答二。初明時節。 佛言。善男子。是人二時還生善根。初入地獄。出地獄時。 【疏】初文者。利人初入.鈍者後出。道理應有中根之人.在中生善。在獄受苦.無暇能生.是故不說。  利人初入者。以自然有三念故。如前說。  △二明生善二。初敘意分科。 【疏】善有三種下.更對生善而論斷善。但斷現善.不斷過未。由有此善.令善得生。又三。先唱三世。次釋。三結。  △二釋中下。隨文釋義三。初唱三世。 善男子。善有三種。過去現在未來。  △二釋。 若過去者。其性自滅。因雖滅盡。果報未熟。 【疏】釋中二。過去之善.善已隱伏.不可得斷。因雖滅盡.果未熟者。未來未起.復不可斷。  釋中二者。標過未二善也。過去下.釋出二相。  △三結二。初分科。 【疏】三是故不名下.雙結。又二。初明過未世不可斷.次明現善可斷。  △二隨釋二。初明過未世不可斷。 是故不名斷過去果。 【疏】初文者。過未二世皆不可斷。過去即結過去不斷。又言果字.即結未來不斷。  果字即結未來不斷者。以過去善因.若今未受果.必在未來.即順後報也。  △二明現善可斷。 斷三世因。故名為斷。 【疏】次斷三世下.正明斷三世因者。正斷現在善因。現善因滅.即無當善。當善不起.義說為斷。既無現未.過去亦息.義說為斷。即是具斷三世之善。習因既盡.亦不能牽三世習果。  既無現未.過去亦息者。以未來望今.現在為過去。又直約今生已前為過去.以今不作善因故.不資發過善。以過善不得起故.故云亦息。  △二明不斷佛性二。初分科。 【疏】第二番問答.明佛性不斷。問為二。初問佛性是三世不.次問佛性是可斷不。初先領旨。次定宗。後結難。於定宗中有四問。即是通別三世結難.但難別三世義。  通別三世者。前三問是別.後一問是通。  △二初難下。隨釋二。初問佛性是三世否三。初領旨。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斷三世因。名斷善根。  △二定宗四。初問過去。 斷善根人即有佛性。如是佛性。為是過去。  △二問現在。 為是現在。  △三問未來。 為是未來。  △四通問三世。 為徧三世。  △三結難三。初結過去。 若過去者。云何名常。佛性亦常。是故當知非過去也。 【疏】初難云。若過去者。佛性若常.即非過去。云何乃言過去斷耶。  △二結未來。 若未來者。云何名常。何故佛說一切眾生必定當得。若必定得。云何言斷。 【疏】若未來者。即有兩難。一難令非未來。二難令在未來。佛性既常.常非未來。若非未來者。未來皆當得三菩提.豈非未來。  △三結現在。 若現在者。復云何常。何故復言必定可見。 【疏】現在亦兩難。初難令非現在.以其常故。二難令是現在。何者。性既可見.寧非現在。  △二問佛性是可斷否二。初分科。 【疏】如來亦說下.第二問可斷不可斷。又二。先舉六事.次方正問。  △二初之下。隨釋二。初問二。初舉六事。 如來亦說佛性有六。一常。二真。三實。四善。五淨。六可見。 【疏】初之六事.為問緣起。六義二解。一云是了因。二謂正因。望下法性.即是九地佛性。故其數相應。  經如來亦說佛性有六者。此據佛於上第七功德中.說此六種也。是了因者。據可見之言.即判屬了。二謂正因者。據一常.二真等.謂是正因。望下下.今意謂與九地佛性相當.即九地中了因正因也。  △二方正問三。初問若有性不應斷善。 若斷善根有佛性者。則不得名斷善根也。 【疏】若斷善根下.第二正問中三問。初問。闡提若有佛性.不應斷善。此從六事中第四佛性是生善。  △二問若性斷云何言一切悉有。 若無佛性。云何復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疏】若無佛性下.第二問。若斷佛性.云何說言一切悉有。此從六中第六可見生。既一切可見.云何斷耶。  △三懸取答意難。 若言佛性亦有亦斷。云何如來復說是常。 【疏】若言佛性下.第三問。懸取答意難。若謂往時等有.後自被斷者。則亦有亦斷.云何言常。此從六中第一常生。  懸取答意者.恐佛作此答也。若謂往時者。未斷善前.名為往時。  △二答二。初唱四章門。 佛言。善男子。如來世尊為眾生故。有四種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別答。三者隨問答。四者置答。 【疏】佛答為二。初唱四章門。  △二解釋二。初分科。 【疏】次解釋。釋中先解三門。仍重釋分別.後方釋置。  △二釋前下。隨釋三。初解三門三。初解定答。 善男子。云何定答。若問惡業得善果耶。不善果乎。是應定答得不善果。善亦如是。若問如來一切智不。是應定答是一切智。若問佛法是清淨不。是應定答必定清淨。若問如來弟子如法住不。是應定答有如法住。是名定答。 【疏】釋前三答即為三文。  △二解分別答。 云何分別答。如我所說四真諦法。云何為四。苦集滅道。何謂苦諦。有八苦故名曰苦諦。云何集諦。五陰因故名為集諦。云何滅諦。貪欲瞋癡畢竟盡故。名為滅諦。云何道諦。三十七助道法名為道諦。是名分別答。  △三解隨問答。 云何隨問答。如我所說一切法無常。復有問言。如來世尊為何法故說於無常。答言。如來為有為法故說無常。無我亦爾。如我所說一切法燒他。又問言。如來世尊為何法故說一切燒。答言。如來為貪瞋癡說一切燒。  △二重釋分別二。初分科敘意。 【疏】就重釋分別答.正用遣問。所以重釋.前答後問.後答前問。  正用遣問者。雖通舉四種.而正以分別答.遣迦葉之問.故重釋也。  △二初答下。隨文正釋二。初前答後問四。初舉佛性七事。 善男子。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三念處。首楞嚴等八萬億諸三昧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五智印等三萬五千諸三昧門。金剛定等四千二百諸三昧門。方便三昧。無量無邊。如是等法是佛佛性。如是佛性則有七事。一常。二我。三樂。四淨。五真。六實。七善。是名分別答。 【疏】初答後問有四。一從如來十力下.舉佛性七事。  △二後身六事。 善男子。後身菩薩佛性有六。一常。二淨。三真。四實。五善。六少見。是名分別答。 【疏】次舉後身六事。若七若六.皆是答之緣由。  △三正牒問。 如汝先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 【疏】如汝先問下.三正牒問。其問有三。今牒初問。  △四正答。 是人亦有如來佛性。亦有後身佛性。是二佛性障未來故。得名為無。畢竟得故。得名為有。是名分別答。 【疏】亦有如來下.正答。初明雖有而無.後明雖無而有.即通答前三。  雖有而無者。雖有佛及等覺之性.由煩惱故常果未顯.屬於三世.故云而無。雖無而有者。必定當得常果.故云而有。通答前三者。初明即有而無.何妨斷善.即答第一問。次明即無而有.何妨一切悉有.即答第二問。總此二意.即答第三。以斯一文.答前三問。故云通答。  △二後答前問二。初敘意分科。 【疏】如來佛性非過去下.第二追答前三世問。前問佛性是常.則非三世。佛今答之。先分別如來九八五住等佛性不同。然斷善人悉皆有此七種六種等性。未來當得故.不得言非三世法。當相即非三世所攝。而未來得.復云未來。文為五。一如來及後身佛性。二九住佛性。三八住至六住佛性。四五住至初住佛性。五結其所問。初又四。  當相即非三世所攝者。約理則凡聖體一.故非三世。而未來得復云未來者。約事則因果位殊.未來方證.即前不即不離義也。  △二一如下。隨文釋義五。初如來及後身佛性四。初如來非三世。 如來佛性。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疏】一如來性.則非三世。  如來則非三世者。究竟證常住故。自金心已還.雖分證常.猶有無常.故屬三世。下經明後身九住.同有六事而有常者.與而言之。  △二後身有三世。 後身佛性。現在未來少可見故。得名現在。未具見故。名為未來。 【疏】二後身性.則有三世。現在少見.未來全見。  未來全見者。至具見時.即是妙覺。  △三重明如來。 如來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性因故。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則不爾。有是三世。有非三世。 【疏】三重明如來因是三世.果有是非。若善五陰.猶是三世。若菩提果.則非三世。  若善五陰者。四果十地。菩提果者。究竟果。如下疏釋。  △四重明後身。 後身菩薩佛性因故。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疏】四重明後身.皆是三世。可見。  重明後身者。真因分果.皆屬三世。  △二九住佛性。 九住菩薩佛性六種。一常。二善。三真。四實。五淨。六可見。佛性因故。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疏】九住下.第二九住六事。但言可見.與前為異。  但言可見與前為異者。對前後身六事辨異。前云六少見.今云可見。可見則未得少見也。  △三八住至六住佛性。 八住菩薩下至六住。佛性五事。一真。二實。三淨。四善。五可見。佛性因故。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疏】八住下.第三明八住至六住。但有五事.不與常名。  不與常名者。八住至五住.比於九住已上.所證淺故.奪其常名。  △四五住至初住佛性二。初正示現文。 五住菩薩下至初住。佛性五事。一真。二實。三淨。四可見。五善不善。 【疏】五住下.第四明五住至初住。但有五事.言善不善異前。  言善不善異前者。五住至初住所證復淺.無明尚多.故云善不善。不同六住已上.得純善名。下文詳之矣。  △二後身下。通前簡顯四。初通約四料簡少見可見義。 【疏】後身六事。言少見者。其位既高.能得少見。隨分見性.故言少見。九地至初地.其位既下.未能見性。當應得見.故言可見。  後身下.通前簡顯也。  △二五地下。別約第四簡善不善義。 【疏】五地至初地.言善不善者。善有修不修義。修得是善.不修不善。並云。亦應真不真。解云。真實是佛性體.不有而已.有即真實。只為此真.所以有於善不善異。舊解。六地般若現前.有時失念。失念不善.不失是善。  修得是善者。於當位見中道故。不修不善者。未破上地無明故。並云亦應真不真者。具足合云。亦應修得是真.不修不真。失念不善者。若約今宗.圓位初住.已得念不退。別乃初地.並不應失念.故此釋非也。  △三問後下。通約四料簡常無常義二。初牒事問。 【疏】問。後身與九地同有六事.六事之中同有常之一事。八地至初地同有五事.何故無常一事。  △二人解下。約義答四。初古師解。 【疏】人解云。後身位高.九地位下。故長有常。  △二仍未下。今家竝。 【疏】仍未遣難。故更並五地至初地.位下同有無常一事。後身望佛.亦應無常。  △三有人下。他人救。 【疏】有人答云。佛隨自意語.不可彊分別。  △四難亦下。疏主斥。 【疏】難亦未去。  難亦未去者。若欲去難.如向記中隨文釋也。  △四問後下。別約初料簡德有無二。初古師釋義二。初問。 【疏】問。後身有常淨.何意無我樂。  △二答。 【疏】答。菩薩常具二慧。化物故言常。境智俱明故言淨。真是對偽.實是待虛。無惡名善.分見故少。無八自在.是故無我。有報身在.是故無樂。  △二今謂下。今家指文。 【疏】今謂。此解非圓.後當別釋。  △五結其所問。 善男子。是五種佛性。六種佛性。七種佛性。斷善根人必當得故。故得言有。是名分別答。 【疏】是五種六種下.五結酬前問。  △三釋置二。初正釋。 若有說言。斷善根者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名置答。 【疏】若有說言下.釋置答。先正釋。  經定有佛性等者。若言定有.現在未見。若言定無.未來必得。不許定執.即名置答。  △二明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我聞不答乃名置答。如來今者何因緣答而名置答。 【疏】後明問答。  △二答。 善男子。我亦不說置而不答乃說置答。善男子。如是置答復有二種。一者遮止。二者莫著。以是義故。得名置答。 【疏】置答有二。置而不答.是置答。反質答之.亦是置答。私云。以置為答.名為置答。  置而不答。釋一者遮止.反質答之。釋二者莫著。質.問也。反問其義.不令執著.名為置答。佛以莫著.名置答。迦葉以遮止難之。私云下.置謂棄置。遮止莫著.悉是棄置所問。是故但云以置為答.通收二意。前疏主釋義.別就兩途.通別相關.其義方顯。  △三因性生善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是第三明因於佛性而生善者。為三番問答。初明因果性。次正明因性生善。三釋疑。  △二初番下。隨釋三。初明因果性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云何名因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過去現在未來。非是過去現在未來。 【疏】初番問意言。如來果性非三世攝.可是佛性。因中因果是三世者。何名佛性。  因中因果者。無明煩惱是因中因.四果十地是因中果。經亦過去現在未來.則是因中果也。亦非等者.究竟果也。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先正答.次結性為惑隱。初為三。一分別因果二性.有是三世.有非三世。次出因果性體。三引證。初又二。初明因果章門.次則解釋。  △二初章下。隨釋二。初正答三。初分別因果二。初因果章門。 佛言。善男子。五陰二種。一者因。二者果。 【疏】初章門中.所言五陰有因果者。五陰之中.惑業為因.善陰是果。因中二乘.即是三世。若大菩提.則非三世。前文云。如來未得菩提時.因性即是過去未來。果性不爾。有是過未.有非過未。今至此中方始解釋。  因中二乘即是三世者。因中果也。若大菩提等者。究竟果也。前文下.重牒前文.示今釋義。果性不爾者。以有因中果及究竟果故。  △二解釋。 是因五陰。是過去現在未來。是果五陰。亦是過去現在未來。亦非過去現在未來。 【疏】次釋因者。一切無明煩惱結業惡五陰者.因佛性也。從於無明煩惱等生善五陰者.即是果性。惡法五陰.一向因性。善五陰者.即通因果。因即三世.果非三世。前文云。果性亦三世.亦非三世。有人解云。應身果性是三世.法身果性非三世。  善五陰者即通因果者。小乘四果.十地分果.所有善陰.望佛並因.唯佛名果。向云生善五陰即是果性者。且約通說.分證究竟及以小乘.俱名果故。前文下.引前文證今義.亦三世是四果十地.非三世是究竟。有人下.出他人釋義。既疏主已約因果釋之.故知他義未當。  △二出因果性體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一切無明下.第二出因果體。為二。初出因體.次出果體。  △二隨釋二。初出因體。 善男子。一切無明煩惱等結。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 【疏】初文者。欲明中道性即諸法。若約煩惱.即名為因。  若約煩惱即為因者。以煩惱即佛性故。  △二出果體二。初善陰果性通因。 從無明行及諸煩惱。得善五陰。是名佛性。 【疏】從無明行下.第二出果體。又二。初明善陰果性通因.即是四果。十地之果.即是三世。  善陰果性通因者。以四果十地究竟.悉名善陰。經云得善五陰.即是四果十地也。而疏云十地之果者.望凡名果.望佛名因。向經云果亦過去未來者.望凡以說。  △二陰果唯果。 從善五陰。乃至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次明陰果唯在於果.即非三世。  唯在於果者。經云獲得菩提.是究竟菩提也。從善五陰得菩提果.故名陰果。  △三引證二。初證因三。初法。 是故我於經中先說眾生佛性。 【疏】是故我於經中下.第三引證。又二。初證因。有法譬合。  △二譬。 如雜血乳。  △三合。 血者即是無明行等一切煩惱。乳者即是善五陰也。  △二證果三。初法。 是故我說從諸煩惱及善五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是故我說下.二證果。亦有法譬合。就果中.備有因中之果及菩提果。  備有因中之果及菩提果者。初法中善五陰.是因中果也。菩提果如文。  △二譬。 如眾生身。皆從精血而得成就。  經如眾生身等者。以眾生身喻菩提。精血喻諸煩惱及善陰。  △三合。 佛性亦爾。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斷少煩惱。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羅漢人。猶如生酥。從辟支佛至十住菩薩。猶如熟酥。如來佛性。猶如醍醐。  經佛性亦爾。前四味.因中果也.此亦三世。醍醐.菩提果也.此非三世。  △二結性為惑隱三。初法。 善男子。現在煩惱為作障故。令諸眾生不得覩見。 【疏】現在煩惱下.第二結性為惑隱。還明中道.而被惑覆。又為三。法.譬.合。  △二譬。 如香山中有忍辱草。非一切牛皆能得食。  △三合。 佛性亦爾。是名分別答。  △二正明因性生善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五種六種下.第二番正明因性生善。先問。次答。  △二問中下。隨釋二。初問二。初牒前。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五種六種七種佛性。若未來有者。 【疏】問中先牒前七六五佛性。  △二正問。 云何說言斷善根人有佛性耶。 【疏】次正問中意.既在未來.云何言有而能生善。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三。一雙譬。二雙合。三雙結。初又二。  △二先舉下。隨釋三。初雙譬二。初舉過去業。 佛言。善男子。如諸眾生有過去業。因是業故。眾生現在得受果報。 【疏】先舉過去業.故現受樂報。  △二舉未來業。 有未來業。以未生故。終不生果。 【疏】次舉未來業未生故.終不生果。  △二雙合二。初合過去業。現在樂果。 有現在煩惱。 【疏】有現在煩惱下.二雙合。又二。初一句.合前過去業.現在樂果。即合現在以煩惱故.能令斷善必由過去。今言現在煩惱者。本是過去.今來現在。  即合現在以煩惱故能令斷善者。以現斷善.合樂果也。必由過去者.合過去業也。由昔無信.今斷善根。無信即煩惱也。今言下.釋妨。既由過惑而今斷善.何故經云現在煩惱耶。故此釋之。  △二合未來業未生。終不生果。 若無煩惱。一切眾生應當了了現見佛性。 【疏】次若無煩惱下.合第二譬。未來業未生.終不生果。即合未來佛性因緣故.能生善根。  合第二譬(至)不生果者。未來若修緣了.方能得果。故云佛性因緣能生也。  △三雙結。 是故斷善根人。以現在世煩惱因緣能斷善根。未來佛性力因緣故。還生善根。 【疏】是故斷善根人下.三雙結。如文。  △三釋疑二。初問。 迦葉言。世尊。未來云何能生善根。 【疏】迦葉言未來云何下.第三番釋疑。疑云。未來未有.云何生善。  △二答二。初譬。 善男子。猶如燈日雖復未生。亦能破闇。未來之生能生眾生。 【疏】佛答又二。先譬.次合。初文先舉燈日譬。若鏗然固執燈日未出.不能破闇。若因緣假名.燈日未生.亦能破闇。  若鏗然固執者。若定執正因佛性在迷.未具緣了。如執燈明未出.不能破闇。若因緣假名者。若曉未來因緣會時.則能得見。如了燈日雖復未至未出.不可定執不能破闇。經未來之生能生眾生者。然此段經凡立二譬。一燈日譬.二生支譬。疏但釋燈日.後譬略無。謂十二緣中.未來生支能生眾生。  △二合。 未來佛性亦復如是。是名分別答。 【疏】次佛性亦爾下.合眾生皆有未來之善.能生佛性。  能生佛性者。能生初住.及後身等佛性。  △二單明中道二。初敘意分科。 【疏】迦葉白佛若言五陰下.第二單明中道.為成生善。眾生若無中道之理.何能生善。由有佛性.依持建立。文為三。一明非內非外中道。二非有非無中道。三約諸法廣明中道。亦得言前兩正明中道體.後一廣明中道用。初文兩番問答。  △二初番下。隨文釋義三。初非內非外中道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言五陰是佛性者。云何說言眾生佛性非內非外。 【疏】初番如文。  經若言五陰是佛性者。若陰是性.則性在身內。云何說言非內非外。  △二答。 佛言。善男子。何因緣故。如是失意。我先不說眾生佛性是中道耶。  經我先不說眾生佛性為中道耶者。此指師子吼品中.廣釋佛性為中道義。故今指之。  △二番二。初迦葉自申。 迦葉言。世尊。我實不失意。直以眾生於此中道不能解故。故發斯問。 【疏】次番先迦葉自申.非是我意.專為利物。  △二佛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佛答有六復次。一就解惑明中。二約內外道明中。三就果內外明中。四就內外因緣明中。五就內外行明中。六就身內外明中。六中為二。初一略明大意.故約解惑。後五廣此非內非外。初略明又三。一標是中道。二釋。三結。  △二此初下。隨文正釋二。初略明大意二。初章安正釋現文三。初標。 善男子。眾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時有解。或有不解。 【疏】此初標。  △二釋。 善男子。我為眾生得開解故。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何以故。凡夫眾生或言佛性住五陰中。如器中有果。或言離陰而有。猶如虛空。是故如來說於中道。眾生佛性非內六入。非外六入。內外合故。名為中道。 【疏】善男子我為眾生下.第二釋.總明為物。非內者。非內六根。非外者。非外六塵。但後五別為破兩執。  非內六根等者。內六根即正報.外六塵是依報。為破兩執者.內外之執也。  △三結。 是故如來宣說佛性即是中道。非內非外。故名中道。是名分別答。 【疏】是故如來下.第三結。  △二私謂下。荊溪通示結難二。初通示經旨三。初顯一經始末同歸佛性。 【疏】私謂。此之一經大分五章.皆稱涅槃。涅槃只是佛性。即三而一.即正因性。即一而三.即三德性。  即一而三即三德性者。即中是法身性.即空是般若性.即假是解脫性。  △二今明下。示章安得旨結示顯文。 【疏】今明眾生有佛性者.備此二義。章安至此稱為中道。豈有無真俗之中.名佛性耶。是故佛性中道.佛性咸徧。故上下文多處論徧。所以至此云非內非外。  備此二義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也。豈有無真俗之中等者。圓融中道.即遮而照.故具二諦。佛性咸徧者。中既具俗.俗攝三千。事理依正.無所不統.故云是故佛性(至)咸徧也。多處論徧者。所出非一.故云多處。所以至此等者。多處論徧是雙照.此言雙非是雙遮。應知言說雖殊.理體無異。多處論徧者.是即遮而照。此非內外.是即照而遮。遮照一如.諸文義等。  △三言雙下。明即寂而照以論體徧。 【疏】言雙非者。不唯雙非.復應雙是。故下諸文云亦內亦外。若無雙是.云何言徧。  復應雙是者.即雙照也。  △二故文下。斥難傷勸二。初結難三。初斥所計同邪。 【疏】故文斥云。凡夫眾生或言佛性在五陰中.如器中果及如虛空。世言佛性唯有情者.如器中果耳。尚未能計猶如虛空.安能曉了非內非外。  尚未能計猶如虛空等者。尚未如外道之勝者.安曉圓中之大義乎。  △二況經下。牒經文顯過。 【疏】況經文自釋.根塵合故乃名中道。根塵合者.豈非體一.豈非相即.豈非性徧.豈同器果。  根塵合等者。經但云內外合.荊溪以根塵釋之也。豈非體一等者。凡有三句.結責他師。體一則依正體一。相即謂依即是正.正即是依。既一既即.則曉依正俱徧.故云豈非性徧。豈同計性唯在有情身中.如器中有果耶。  △三今問下。舉無情結難。 【疏】今問牆壁為是根耶.為是塵耶。為二合耶.為雙非耶。若雙非者.亦非五陰.何但牆壁。  今問下.只由經云內外合故.所以歷根塵責問.顯彼違經。先以四句定。次若雙非者下.正難。於四句中且牒雙非以破。恐他見此明中道為佛性.而執此義.言無情無佛性者。以經云非外六入故.故今以非內難之。五陰即內六根.既云非內非外.則有情五陰亦無佛性.何但牆壁無情無佛性耶。若約雙照.則依正皆有。  △二哀哉下。傷勸。 【疏】哀哉世人。苦哉講者。請細將六門以括一部。願以一部統收一期。釋迦以望十方三世.理無二是.事弗毫差。所失不輕.故勤勤耳。  哀哉下.傷勸也。傷彼迷愚.故云哀苦。請細下.勸曉經旨。六門即今明中道六段也。以括一部者。以一部之文豈離中道。文雖異說.理必常融。此為世人好執下文墻壁無性之義.故令以此遮照之旨.統括諸文。統收一期者。此經談理.既然諸部圓經固無異轍.但由兼等.故分五時。釋迦以望等者。出世之意.指歸此性。佛佛道齊.五佛無別.一以貫之.故云理無二是。五時無別.故云事無毫差。所失下.只由世人不了性徧.則使大教徒施.圓修虛設.故云不輕。釋迦等。即五佛也。一釋迦。二十方。而以三世為三.成五也。  △二廣明中道二。初先出二執。 復次善男子。云何名為非內非外。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外道。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在外道中斷諸煩惱。調伏其心。教化眾生。然後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外道。或言佛性即是內道。何以故。菩薩雖於無量劫中修習外道。若離內道。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內道。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名內外。是名中道。名分別答。 【疏】復次下.第二廣明中道。有五復次.皆明非內非外。於中二。初一復次.先出二執。  先出二執者。執外道內道也。  △二正結中道。 復次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如來金剛之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何以故。不虛誑故。或言佛性即是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及三念處。首楞嚴等一切三昧。何以故。因是三昧生金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名內外。是名中道。復次善男子。或有說言。佛性即是內善思惟。何以故。離善思惟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內善思惟。或有說言佛性即是從他聞法。何以故。從他聞法則能內善思惟。若不聞法則無思惟。是以佛性即是從他聞法。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名內外。是名中道。復次善男子。復有說言。佛性是外。謂檀波羅蜜。從檀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以說言檀波羅蜜即是佛性。或有說言佛性是內。謂五波羅蜜。何以故。離是五事當知則無佛性因果。是以說言五波羅蜜即是佛性。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內亦外。是名中道。復次善男子。或有說言佛性在內。譬如力士額上寶珠。何以故。常樂我淨如寶珠故。是以說言佛性在內。或有說言佛性在外。如貧寶藏。何以故。方便見故。佛性亦爾。在眾生外。以方便故而得見之。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內亦外。是名中道。 【疏】次四復次.正結中道。  次四復次等者。經中約果約修.以談佛性。然修由性成.果由因得。良由本具.方論修果.故使理具轉成修具。一一修具.無非理具。當用此意.以尋經文。  △二非有非無中道二。初明宗三。初明非有非無三。初唱兩非。 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 【疏】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下.第二。文二。一明宗.二廣破執。初明宗又三。先明非有非無。次明亦有亦無。三結非有非無。初又三。先唱兩非。  △二釋兩非。 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何以故。世間虛空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是故雖有。非如虛空。佛性雖無。不同兔角。何以故。龜毛兔角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雖無。不同兔角。 【疏】次釋兩非。  經佛性雖有非如虛空者。虛空說無為有.故有難見.而佛性可見。  △三結兩非。 是故佛性非有非無。 【疏】三結兩非。  △二明亦有亦無三。初雙唱。 亦有亦無。 【疏】次亦有亦無。文為三。雙唱。雙釋。雙結。唱釋如文。  △二雙釋。 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諸眾生不斷不滅。猶如燈焰。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無。一切眾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常樂我淨。是故名無。  經猶如燈焰者。從初焰至後焰.相續不斷故。  △三雙結。 有無合故。即是中道。 【疏】有無下.結。  △三結非有非無。 是故佛說眾生佛性非有非無。 【疏】是故佛說下.三結兩非。如文。  △二廣破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若有人問下.二廣破乖中之執.多寄譬文。文為三。初種子譬破。次乳酪譬破。三舉鹽鹹譬破。初種子中三。譬.合.結。  △二私謂下。隨釋三。初舉種子譬破三。初譬。 善男子。若有人問是種子中有果無果耶。應定答言亦有亦無。何以故。離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芽。是故名無。以是義故亦有亦無。所以者何。時節有異。其體是一。  △二合二。初示。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若言眾生中別有佛性者。是義不然。 【疏】私謂。合文為二。先示.次釋。初示中言眾生別有佛性。是義不然。  △二釋。 何以故。眾生即佛性。佛性即眾生。直以時異。有淨不淨。 【疏】次釋云。眾生即性.性即眾生。既非內外.又亦內外.內外不二。亦可云色即佛性.佛性即色。故前第二復次.以相好為外.力無畏等為內。若色等無.相好亦無。下三復次.準此可知。  色即佛性等者。此明墻壁外色.即佛性也。金錍云。色何以徧.色即心故。又云若不唯色.色非心耶。若色等無者。若謂墻壁等色無佛性者。相好色身亦應無性.以俱是色法故。若俱無者。則有情亦無.何但無情。  △三結。 善男子。若有問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應定答言亦生不生。  △二舉乳酪譬破二。初正作乳譬三。初正定中道二。初問。 世尊。如世人說乳中有酪。是義云何。 【疏】次乳酪譬中二。先正作乳譬.次更為乳作生識譬。初又三。先正定中道。次破偏執。三結就性理。初正定中.先問。  △二答三。初定。 善男子。若有說言乳中有酪。是名執著。若言無酪。是名虛妄。 【疏】次答。答中為三。初定。  △二結假說。 離是二事。應定說言亦有亦無。 【疏】二結假說.亦有亦無。  二結假說者。經云定說.非定執也。故以假說明之。  △三釋。 何故名有。從乳生酪。因即是乳。果即是酪。是名為有。云何名無。色味各異。服用不同。熱病服乳。冷病服酪。乳生冷病。酪生熱病。 【疏】三釋。  △二破偏執二。初敘意分科。 【疏】善男子下.二破偏執。亦應雙破有無.今但破有。文為三。初作因果同時互出難。次明因中有果例並難。三明果中有因例並難。  △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三。初作因果同時互出難。 善男子。若言乳中有酪性者。乳即是酪。酪即是乳。其性是一。何因緣故乳在先出。酪不先生。若有因緣。一切世人何故不說。若無因緣。何故酪不先出。若酪不先出。誰作次第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是故知酪先無今有。若先無今有。是無常法。 【疏】初明乳酪。既其同時.亦應酥醍醐等一時而出。以同時故.是故更責。若不時出.誰作次第。  △二因中有果例竝難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若有下.第二因中有果難。又二。先作例並.次難不例。  △二隨釋二。初例竝。 善男子。若有說言。乳有酪性。能生於酪。水無酪性。故不生酪。是義不然。何以故。水草亦有乳酪之性。所以者何。因於水草。則出乳酪。若言乳中定有酪性。水草無者。是名虛妄。 【疏】初例並者。乳是酪因.而能出酪。水草乳因.亦應生乳(云云)。  △二難不例。 何以故。心不等故。故名虛妄。 【疏】次何以故下.不例。  經心不等故者。既知酪因乳生.則乳中有酪。何故不許乳由水草.而水草中有乳耶。兩物既俱本有.而偏執一有一無.名心不等。  △三果中有因例竝難二。初正難。 善男子。若言乳中定有酪者。酪中亦應定有乳性。何因緣故乳中出酪。酪不出乳。 【疏】善男子若言乳中下.第三果中有因例並難。言例並者。乳為酪因.酪為乳果.乳為酪因。因中有果者。酪為乳果.果應有因。其中又二。先正難。  △二結難二。初結本無。 若無因緣。當知是酪本無今有。 【疏】次結難。於中二。先結本無。  △二結非有非無。 是故智者應言乳中非有酪性。非無酪性。 【疏】次結非有非無。  △三結就性理二。初結離偏。 善男子。是故如來於是經中說如是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是名為著。若無佛性。是名虛妄。 【疏】善男子是故如來下.第三結性理。又二。先結離偏。  △二結中道。 智者應說眾生佛性亦有亦無。 【疏】後結中道。  △二更為乳作生識譬二。初分科。 【疏】次善男子四事和合下.二舉生識譬為譬。作譬又二。  △二先正下。隨釋二。初正舉生識譬。 善男子。四事和合生於眼識。何等為四。眼色明欲。是眼識性。非眼非色。非明非欲。從和合故。便得出生。如是眼識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是故當知無有本性。 【疏】先正舉生識譬。  經四事和合者。此明眼識從四緣生.新經論明九緣生。如前記。  △二還以乳酪合譬二。初正合。 乳中酪性亦復如是。 【疏】次乳中酪性下.還以乳酪合譬。又二。初正合。  △二破執二。初牒執。 若有說言水無酪性。故不出酪。是故乳中定有酪性。 【疏】次破執。破執又二。先牒執。  △二正破二。初兩章門二。初異因異果章門。 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諸法異因異果。 【疏】次正破。破中二。先兩章門.次釋章門。初一異因異果.是初章門。  初一異因異果者。一因生一果.故云異因異果。故以一字明之。  △二一因生一切果章門。 亦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 【疏】次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是第二章門。  △二釋章門二。初先釋後章。 善男子。如是四事生於眼識。不可復說從此四事應生耳識。善男子。離於方便。乳中得酪。酪出生酥。不得如是。要須方便。善男子。智者不可見離方便從乳得酪。謂得生酥亦應如是離方便得。 【疏】如是四事下.二釋兩章門。先釋後章。然眼識者。但生眼識.即不能生耳鼻等識。豈是一因生一切果。乳能生酪亦復如是.必待眾緣。眾緣生者即是無常門。  經離於方便等者。以乳久停.或自變為酪故。如師子吼品。經要須方便者。要須人工也。  △二追釋前章。 善男子。是故我於是經中說。因生故法有。因滅故法無。 【疏】次是故我於下.追釋前異因異果章門。因生故計有.因滅故計無。有滅不滅.即異因異果。  △三舉鹽鹹譬破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如鹽下.第三舉鹽鹹破。又二。初正舉譬.次更破執。破執為二。先牒執.次破執。初牒中凡牒二執。一牒鹽中有鹹執.二牒種子中有四大執。次鹽性亦爾下.正破二執。又二。先破不鹹中有鹹.次破四大。初破又二。先非。次何以故下.正破。又二。先責難.次例餘物。  △二正責下。隨釋二。初正舉譬。 善男子。如鹽性醎。能令非醎使醎。若非醎物先有醎性。世人何故更求鹽耶。若先無者。當知先無今有。以餘緣故而得醎也。  △二更破執二。初牒執二。初牒鹽中有鹹。 若言一切不醎之物皆有醎性。微故不知。由此微性。鹽能令醎。若本無性。雖復有鹽不能令醎。  △二牒種子中有四大。 譬如種子自有四大。緣外四大而得增長芽莖枝葉。  △二正破二。初不鹹中有鹹二。初非。 鹽性亦爾者。是義不然。  △二正破二。初責難。 何以故。不醎之物先有醎性者。鹽亦應有微不醎性。是鹽若有如是二性。何因緣故。離不醎物。不可獨用。是故知鹽本無二性。 【疏】正責難意者。若鹽置不鹹而鹹者.當知即無本性。本來無鹹而今鹹者.豈非本無。次並之。將一升鹽置多水中.失本鹹性.而水中又無鹹性。既兩處皆無.何有鹹性。  經鹽亦應有微不醎性者。難意者.不醎之物既有醎性.鹽醎應有不醎性耶。此即互難。難有令無.難無令有也。經不可獨用者。以鹽性醎苦.獨用則人不堪食。若本有淡性.何故爾耶。  △二例餘物。 如鹽。一切不鹹之物亦復如是。 【疏】次例一切皆爾。  △二破四大二。初破。 若言外四大種力能增長內四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次第說故。不從方便。 【疏】若言外四大下.二破四大.即破其後執。亦二。先破。  經不從方便者。不從外四大.而增長內也。  △二例。 乳中得酪生酥。乃至一切諸法皆不如是。非方便得。四大亦復如是。若說從外四大增內四大。不見從內四大增外四大。如尸利沙果。先無形質。見昴星時。果則出生。足長五寸。如是果者。實不因於外四大而增。 【疏】後例(云云)。  △三約諸法廣明中道二。初敘意分科。 【疏】如我所說十二部下.第三約諸法廣明中道。亦云明用。為三。一依理起教用。二明修因趣果用。三習解除惑用。初教用中又二。先標。次釋。釋中又二。初通明三語。次別明自意語。初又兩。一就昔教明三語。次就今教明三語。初昔教中具解三語為三文。  一依理起教用者。即如來依佛性理.起權實教。二明下.即機緣稟教立行.故曰修因。行成證理.故曰趣果。三習下.修因必習於圓解.趣果定除於結惑。故此三科.初一在應.後二屬機。別明自意者。自意是今經正意.故更別釋。  △二初隨下。隨文釋義三。初依理起教用二。初標。 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  △二釋二。初通明三語二。初就昔教明三語三。初隨自。 云何名為隨自意說。如五百比丘問舍利弗。大德。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諸大德。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應識之。何緣方作如是問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獲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復有說言。大德。我未獲得正解脫時。謂愛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或有說言。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飲食五欲。即是身因。爾時五百比丘各各自說己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佛足。右繞三匝。禮拜畢已。却坐一面。各以如上己所解義向佛說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諸人誰是正說。誰不正說。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一一比丘無非正說。舍利弗言。世尊。佛意云何。佛言。舍利弗。我為欲界眾生說言父母即是身因。如是等經名隨自意說。 【疏】初隨自者。如諸比丘各說身因.佛亦自說。即隨自意語。  △二隨他。 云何名為隨他意說。如巴吒羅長者。來至我所作如是言。瞿曇。汝知幻不。若知幻者即大幻人。若不知者非一切智。我言。長者。知幻之人名幻人耶。長者言。善哉善哉。知幻之人即是幻人。佛言。長者。舍衛國內波斯匿王。有旃陀羅名曰氣歔。汝知不耶。長者答言。瞿曇。我久知之。佛言。汝久知者可得即是旃陀羅不。長者言。瞿曇。我雖知是旃陀羅。然我此身非旃陀羅。佛言。長者。汝得是義。知旃陀羅非旃陀羅。我今何故不得知幻而非幻耶。長者。我實知幻。知幻人。知幻果報。知幻伎術。我知殺。知殺人。知殺果報。知殺解脫。乃至知邪見。知邪見人。知邪見果報。知邪見解脫。長者。若說非幻之人名為幻人。非邪見人說邪見人。得無量罪。長者言。瞿曇。如汝所說我得大罪。我今所有悉以相上。幸莫令彼波斯匿王知我此事。佛言。長者。是罪因緣不必失財。乃當因是墮三惡道。是時長者聞惡道名。心生恐怖。白佛言。聖人。我今失意。獲得大罪。聖人。今者是一切智。應當了知獲得解脫。我當云何得脫地獄餓鬼畜生。爾時我為說四真諦。長者聞已。得須陀洹果。心生慚愧。向佛懺悔。我本愚癡。佛非幻人而言是幻。我從今日歸依三寶。佛言。善哉善哉。長者。是名隨他意說。 【疏】如長者稱幻.佛隨其說幻。即隨他意語。  經知殺解脫者。知殺貪愛母.無明父等.得解脫也。又是知因殺得解脫.如殺五百婆羅門等。經乃至邪見者。於十惡中略其八種.故曰乃至。知邪見解脫者。知因邪見.識達正道.名為解脫。得無量罪者。澤州云。波斯匿王先有誠教.有犯佛者罸財入官。彼聞得罪.謂招此坐(才過反).故求與財。  △三隨自他。 云何名為隨自他說。如我所說。如一切世間智者說有。我亦說有。智者說無。我亦說無。世間智人說五欲樂有無常。苦。無我可斷。我亦說有。世間智人說五欲樂有常我淨無有是處。我亦如是說無是處。是名隨自他意說。 【疏】隨自他意。可知(云云)。  隨自他意可知者。智人說有.我亦說有。隨智人是隨他。我亦自說是隨自。前隨愚人說幻.一向是隨他。  △二就今教明三語三。初隨他語。 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住菩薩少見佛性。是名隨他意說。何故名少見。十住菩薩得首楞嚴等三昧三千法門。是故了了自知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見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說十住菩薩少分見佛性。 【疏】善男子如我下.二就今教明三語。文亦自三。如文。  經不見一切眾生定得菩提者。此赴宜之說.圓人初心定知.豈十住不見耶。然應比下實見.比上則名不見。與奪論之.義自可了。  △二隨自語。 善男子。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名隨自意說。一切眾生不斷不滅。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隨自意說。  △三隨自他語。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我說如是。汝說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說。  經我說如是.汝說亦爾者。彼此同知.名隨自他意語。  △二別明自意語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如來或時下.次別明隨自意。為三。初廣略隨自意。次明七種隨自意。三明有無隨自意。  △二隨釋三。初廣略隨自意。 善男子。如來或時為一法故說無量法。如經中說。一切梵行因善知識。一切梵行因雖無量。說善知識則已攝盡。如我所說。一切惡行邪見為因。一切惡行因雖無量。若說邪見則已攝盡。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信心為因。是菩提因雖復無量。若說信心則已攝盡。善男子。如來雖說無量諸法以為佛性。然不離於陰於入界也。 【疏】初文者。就一法即略.就無量法即廣。  經然不離於陰入界也者。無量諸法不離三科。三科不離色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一家立行唯能陰界.美在斯也。  △二七種隨自意二。初分科。 【疏】次七種又二。先列.次釋。釋中自為七文。  △二初因下。隨釋二。初列。 善男子。如來說法為眾生故。有七種語。一者因語。二者果語。三者因果語。四者喻語。五者不應說語。六者世流布語。七者如意語。  經七種語者。因中說果.名為因語。果中說因.名為果語。說現在法.望前為果.望後為因.名因果語。立喻顯法.名為喻語。假舉世間不應有事.而顯諸法.名不應語。隨世流布.說男女等.名世流布語。有所宣說.令他眾生從己化意.名如意語。雖有七語.正約後一。明己為生.說性之意。  △二釋七。初因語。 云何名因語。現在因中說未來果。如我所說。善男子。汝見眾生樂殺。乃至樂行邪見。當觀是人即地獄人。善男子。若有眾生不樂殺生乃至邪見。當觀是人即是天人。是名因語。 【疏】初因中說果者。行善見天人.行惡見地獄是也。  △二果語。 云何果語。現在果中說過去因。如經中說。善男子。如汝所見。貧窮眾生顏貌醜陋。不得自在。當知是人定有破戒。妬心瞋心。無慚愧心。若見眾生多財巨富。諸根完具。威德自在。當知是人定有戒施。精勤慚愧。無有妬瞋。是名果語。 【疏】次果中說因者。見貧知慳.見富知施是也。  △三因果語。 云何因果語。如經中說。善男子。眾生現在六入觸因。是名過去業果。如來亦說名之為業。是業因緣得未來果。是名因果語。 【疏】餘五如文。  經眾生現在六入觸因者。謂現六入及觸.是過世業行家果。現所造業.復為來因.名因果語。  △四喻語。 云何喻語。如說師子王者即喻我身。大象王。大龍王。波利質多羅樹。七寶聚。大海須彌山。大地大雨。船師導師。調御丈夫。力士牛王。婆羅門沙門。大城多羅樹。如是喻。經名為喻語。  △五不應說語。 云何不應語。我經中說。天地可合。河不入海。如為波斯匿王說四方山來。如為鹿子母優婆夷說。若娑羅樹能受八戒。則得受於人天之樂。寧說十住菩薩有退轉心。不說如來有二種語。寧說須陀洹人墮三惡道。不說十住有退轉心。是名不應語。  △六世流布語。 云何世流布語。如佛所說男女。大小去來。坐臥車乘。房舍瓶衣。眾生常樂我淨。軍林城邑。幻化合散。是名世流布語。  △七如意語。 云何如意語。如我呵責毀禁之人。令彼自責。護持禁戒。如我讚歎須陀洹人。令諸凡夫生於善心。讚歎菩薩。為令眾生發菩提心。說三惡道所有苦惱。為令修習諸善法故。說一切燒。唯為一切有為法故。無我亦爾。說諸眾生悉有佛性。為令一切不放逸故。是名如意語。  經說諸眾生悉有佛性(至)不放逸者。寶性論云。為眾生於自身中生怯弱心.謂己無性.絕分不求。故說眾生有佛性。義與此同。  △三有無隨自意二。初分科。 【疏】三如來復有下.明有無隨自意。為三。一正明有無。二明眾生不解。三作四句分別。就有無又二。初就如來佛性有無.二明闡提佛性有無。初明如來又二。初明有無.次類例釋。初又二。初明無所有.次明有所無。  △二初文下。隨釋三。初正明有無二。初就如來佛性有無二。初明有無二。初明無所有。 善男子。如來復有隨自意語。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有者。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等無量三昧。是名為有。 【疏】初文者。十力無畏等.並是無有而有。  初明無所有者。由證法身真空之理.而外有力無畏相好等.即真而應.故云無所有。無家之有.名無所有。  △二明有所無。 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 【疏】次明有所無者。不善無記一切煩惱等.並是昔有今無。  次明有所無者。謂不善無記.昔有今無.故云有所無。又前一顯智德所成.後一明斷德所離。  △二類例釋。 善男子。如有無善不善。有漏無漏。世間非世間。聖非聖。有為無為。實不實。寂靜非寂靜。諍非諍。界非界。煩惱非煩惱。取非取。受記非受記。有非有。三世非三世。時非時。常無常。我無我。樂無樂。淨無淨。色受想行識。非色受想行識。內入非內入。外入非外入。十二因緣非十二因緣。是名如來佛性有無。 【疏】次如有無善不善下.舉二十二雙法.雙類前二事。有漏無漏者。有漏類有所無.無漏類無所有。世間類有所無.非世間類無所有。下去皆爾。  △二就闡提佛性有無。 乃至一闡提佛性有無。亦復如是。 【疏】次一闡提佛性下.是明闡提佛性有無。皆悉反上如來有無。如來有善.闡提即無。如來無惡.闡提即有(云云)。  闡提即有下云云者。此修善修惡.互論有無。如下四句料簡.故注云云。  △二眾生不解二。初分科。 【疏】我雖說下.次明眾生不解如來是語。又二。初正出不解.次引昔證。初文有二。  △二初不下。隨釋二。初正出不解二。初不解。 善男子。我雖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不解佛如是等隨自意語。 【疏】初不解。  經眾生不解(至)自意語者。七方便眾生執偏疑圓.故云不解。  △二舉深況淺。 善男子。如是語者。後身菩薩尚不能解。況於二乘其餘菩薩。 【疏】次舉深況淺。深行菩薩尚自不了.況復淺人。  經後身(至)不能解者。藏通後身。若別教約行教道.則初地已解。約教教道.等覺猶迷。若以究竟望之.則圓教補處亦名不解。自等覺已還.悉名其餘菩薩。況復淺人者.二乘及餘菩薩也。  △二引昔證二。初正解義。 善男子。我往一時在耆闍崛山。與彌勒菩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疏】次我往一時下.引證。佛說世諦.聲聞不解者。二解。一云。世諦種別.事關業行。因果深隱故難解。二云。應身為世諦.故二乘不了。  世諦種別者。即別圓俗諦中.十法界業行因果差別.故非二乘所解。應身為世諦者。化迹難量.不可思議.故非二乘能了。上文云現病是佛境界.非二乘所知。即其例也。  △二問下。示說處二。初引古師異釋。 【疏】問。佛於何處說世諦.五百不解。一云。華嚴中說五百聾啞。二云。外國經多.度此者少(云云)。  △二指智者所解。 【疏】天台大師.解此別有所關(云云)。  別有所關者。此如法華玄義明七種二諦中.引此經文明別教二諦也。故彼文云。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者。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聾瘂。大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即此意也。若約時部.或在華嚴.或通二酥。  △三作四句分別二。初分科。 【疏】或有佛性下.第三四句分別。此為二。先正約四句.次勸分別。  △二舊下。隨釋二。初正約四句二。初引古解二。初引二師。 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 【疏】舊解者。闡提人有.有於惡邪境界性。善根人有.有萬善了因.亦名緣因。二人俱有.併有正性.或眾生性。俱無者.無果.果果性。河西云。闡提有.有惡五陰不善性。善根人有.有善五陰善性。二人俱有者。俱有無記五陰性。俱無者。俱無妙絕涅槃果性。此與舊語異意同。  境界性者。惡邪堪為佛所觀境.未有一毫之智.名境界性。萬善了因者。了因了於萬善.名了因性。亦名緣因者。指上萬善也。或眾生性者。五陰和合.名眾生性也。俱有無記五陰性者。陰果之身既酬昔因.故是無記。現起善惡能作未來世因.名善惡陰。所謂因通善惡.果唯無記也。語異意同者。三句意同.其義可見。而俱有句。舊云併有正性.或眾生性。今云俱有無記五陰性.云何同耶。答。五陰即佛性.豈非正因。色心和合豈非眾生.故知義同舊說。  △二引興皇二。初引彼釋義二。初七句通收。 【疏】興皇釋此從一句至七句。一句只是中道。二句是如來闡提佛性.若有若無。三句是三種語。佛自語闡提有性.他語闡提無性。自他語亦有亦無。四句是此中四句。七句是七眾生。前二人是惡.後五人是善。  一句至七句者。此通就今中道大章共釋.總有五段。謂初一句。二二句。三三句。四四句。五七句。故云一句至七句也。自他語亦有亦無者。闡提現在未有佛性.名亦無。當必得故.名亦有。此古人義。不可用修性善惡.消此兩亦。以修性善惡.出今宗故。七眾生在下文。  △二三種正解。 【疏】復作三種釋。一總就諸義。二就理內外。三單就理內。通就諸義者。理非善惡.而有善惡二用。善根人有.有善用。闡提人有.有惡用。俱有者.各有一邊。俱無者.各無一邊。次就理內外者。佛性本非得無得。約緣故有得無得。理外闡提是有得.理內是無得。善根人有無得之性.闡提有有得之性。俱有俱無如上說。次單約理內。闡提即是善星.善根人即是羅云。此是順逆二化。闡提有逆化不善之性.善根人有順化善法之性。俱有俱無如上說。  各有一邊者。善人有善邊.闡提有惡邊.兩人對待.故稱俱有也。俱無例爾。約緣故有得無得者。取著迷心名得.故闡提有之。信理悟心名無得.故善人有之。如上說者。還將二人相對.明俱有等。單就理內者。以善星羅云皆權人.而內已證理故。順逆二化者。善星逆化.羅云順化。  △二謂下。引彼結歎。 【疏】謂此為能解難解之說。  謂此為能解難解者。興皇自謂此釋得意也。  △二今明下。明今釋二。初依經文釋四句二。初正約出沒。 【疏】今明欲依此文.作四句者。闡提人有.但有於沒。善根人有.但有於出。二人俱有.俱在恒河。二人俱無.俱不到岸。  今明下.明今釋。欲依此文者。顯前古人違經背義也。故今約下文.七眾生出沒以釋.順經也。次約三諦.是順義也。俱在恒河者。同有正因性也。俱不到岸者。俱未到分證彼岸也。  △二欲思下。結略指廣。 【疏】欲思作者.亦應無量。略出如此(云云)。  △二約三諦釋四句。 【疏】又約三諦者。闡提人有者.世諦惡因。善根人有者.出世善因。二人俱有.俱有世諦果報之身。二人俱無.俱無中道因果。  中道因果者。真因極果也。以善人於圓位.但在名字觀行中故。  △二勸分別。 善男子。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若言眾生悉有佛性。是名如來隨自意語。如來如是隨自意語。眾生云何一向作解。 【疏】次我諸下.勸分別。如文。  △二修因起果用二。初敘意分科。 【疏】如恒河中下.第二修因趣果用.亦是約譬明中道。有譬.合.結。譬說二。先總.次別。  △二舉七下。隨文釋義三。初譬二。初總。 善男子。如恒河中有七眾生。  △二別。 一者常沒。二者暫出還沒。三者出已則住。四者出已徧觀四方。五者徧觀已行。六者行已復住。七者水陸俱行。言常沒者。所謂大魚。受大惡業。身重處深。是故常沒。暫出還沒者。如是大魚受惡業故。身重處淺。暫見光明。因光故暫出。重故還沒。出已即住者。謂坻彌魚。身處淺水。樂見光明。故出已住。徧觀四方者。所謂魚。為求食故徧觀四方。是故觀方。觀已行者。謂是魚遙見餘物。謂是可食。疾行趣之。故觀已行。行已復住者。是魚趣已。既得可食。即便停住。故行已復住。水陸俱行者。即是龜也。 【疏】舉七眾生不同.而佛性是一。  而佛性是一者。如七類有異.同在一河。經坻彌。三蒼。音低.下音迷。具云帝彌祇羅.此云大身魚也。其類有四.此第四最小者。經䱜魚.且各反。異物志云。鐇䱜有鐇骨在鼻前.狀如斧斤。江東呼斧斤為鐇.故謂鐇䱜也。  △二合二。初敘意。 【疏】如是微妙下.合譬具合。前品以河譬生死.今以河譬涅槃。  合譬具合者。具合上總別二譬也。前品下.對前品辨異。  △二初合下。正釋二。初合總。 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河。其中亦有七種眾生。從初常沒。乃至第七或入或出。 【疏】初合總。如文。  △二合別二。初標示。 【疏】次常沒者下.合別譬。  △二合初下。正釋七。初合常沒四。初合背善。 言常沒者。有人聞是大涅槃經。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常樂我淨。終不畢竟入於涅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當得成菩提之道。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聞是語已。生不信心。即作是念。 【疏】合初常沒闡提為四。初合背善。  △二合向惡。 作是念已。便作是言。是涅槃典即外道書。非是佛經。是人爾時遠離善友。不聞正法。雖時得聞。不能思惟。雖復思惟。不思惟善。 【疏】次作是念下.合其向惡。  △三合住惡。 不思惟善故。如惡法住。惡法住者則有六種。一者惡。二者無善。三者污法。四者增有。五者惱熱。六受惡果。是名為沒。何故名沒。無善心故。常行惡故。不修對治故。是名為沒。所言惡者。聖人呵責故。心生怖畏故。善人遠離故。不益眾生故。是名為惡。言無善者。能生無量惡果報故。常為無明所纏繞故。樂與惡人為等侶故。無有修善諸方便故。其心顛倒常錯謬故。是名無善。言污法者。常污身口故。污淨眾生故。增不善業故。遠離善法故。是名污法。言增有者。如上三人所行之法。能增地獄畜生餓鬼。不能修習解脫之法。身口意業不厭諸有。是名增有。言惱熱者。是人具行如上四事。能令身心二事煩熱。遠離寂靜。則名為熱。受地獄報。故名為熱。燒諸眾生。故名為熱。燒諸善法。故名為熱。善男子。信心清涼。是人不具。是故名熱。言受惡果者。是人具足行上五事。死墮地獄餓鬼畜生。善男子。有三惡事復名惡果。一者煩惱惡。二者業惡。三者報惡。是名受惡果報。 【疏】三如惡法住下.合住惡。  △四合是斷善人。 善男子。是人具足如上六事。能斷善根。作五逆罪。能犯四重。能謗三寶。用眾僧物。能作種種非法之事。是因緣故。沈沒在於阿鼻地獄。所受身形。縱廣八萬四千由延。是人身口意業重故。不能得出。何以故。其心不能生善法故。雖有無量諸佛出世。不聞不見。故名常沒。如恒河中大魚。 【疏】四是人具足下.合是斷善人。  △二合暫出還沒二。初分科。 【疏】我雖復說下.合第二暫出還沒人。亦四。初起行背理.即是為有修善。次何故名沒下.是第二釋出沒義。是人雖信下.第三明行不具足。出還沒下.第四別出其人。就行不具足又二。初正出其人五事.次結。初五事者。一信不具。二戒不足。三聞。四施。五慧。  △二信可下。隨釋四。初起行背理。 善男子。我雖復說一闡提等名為常沒。復有常沒非一闡提。何者是耶。如人為有修施戒善。是名常沒。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一者為勝他故讀誦經典。二者為利養故受持禁戒。三者為他屬故而行布施。四者為於非想非非想處故。繫念思惟。是四善事得惡果報。若人修集如是四事。是名沒已還出。出已還沒。  △二釋出沒義。 何故名沒。樂三有故。何故名出。以見明故。明者即是聞戒施定。何故還沒。增長邪見。生憍慢故。是故我於經中說偈。   若有眾生樂諸有 為有造作善惡業   是人遂失涅槃道 是名暫出還復沒   行於黑闇生死海 雖得解脫雜煩惱   是人還受惡果報 是名暫出還復沒 善男子。如彼大魚因見光故。暫得出水。其身重故。還復沈沒。如上二人亦復如是。善男子。或復有人樂著三有。是名為沒。得聞如是大涅槃經。生於信心。是名為出。何因緣故名之為出。聞是經已。遠離惡法。修習善法。是名為出。  經雖得解脫雜煩惱者。非想等為解脫也。  △三行不具足二。初正出其人五。初信。 是人雖信。亦不具足。何因緣故。信不具足。是人雖信大般涅槃常樂我淨。言如來身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如來則有二種涅槃。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涅槃無常樂我淨。無為涅槃有常樂我淨。雖信佛性是眾生有。不必一切皆悉有之。是故名為信不具足。善男子。信有二種。一者信。二者求。如是之人雖復有信。不能推求。是故名為信不具足。信復有二。一從聞生。二從思生。是人信心從聞而生。不從思生。是故名為信不具足。復有二種。一信有道。二信得者。是人信心唯信有道。都不信有得道之人。是故名為信不具足。復有二種。一者信正。二者信邪。言有因果。有佛法僧。是名信正。言無因果。三寶性異。信諸邪語。富蘭那等。是名信邪。是人雖信佛法僧寶。不信三寶同一性相。雖信因果。不信得者。是故名為信不具足。 【疏】信可見。  經雖信佛性是眾生有.不必一切皆悉有之者。或謂闡提無性.或云草木無性。正坐此失。學者知之。  △二戒。 是人成就不具足信。所受禁戒亦不具足。何因緣故名不具足。因不具故。所得禁戒亦不具足。復何因緣名不具足。戒有二種。一威儀戒。二從戒戒。是人唯具威儀等戒。不具從戒戒。是故名為戒不具足。復有二種。一者作戒。二者無作戒。是人唯具作戒。不具無作戒。是故名為戒不具足。復有二種。一從身口得於正命。二從身口不得正命。是人雖從身口。不得正命。是故名為戒不具足。復有二種。一者求戒。二者捨戒。是人唯具求有之戒。不得捨戒。是故名為戒不具足。復有二種。一者隨有。二者隨道。是人唯具隨有之戒。不具隨道。是故名為戒不具足。復有二種。一者善戒。二者惡戒。身口意善是名善戒。牛戒狗戒是名惡戒。是人深信是二種戒俱有善果。是故名為戒不具足。 【疏】第二戒中言威儀戒者。內無實德.外揚廉儉.欲人恭敬。從戒戒者。內外相稱.不為人事。但求實利而持戒者。謂從戒戒也。求戒者。求三有也。捨戒者。捨三有也。  但求實利者。謂求菩提也。經二者隨道者。順涅槃持戒也。  △三聞。 是人不具信戒二事。所修多聞亦不具足。云何名為聞不具足。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唯信六部。不信六部。是故名為聞不具足。雖復受持是六部經。不能讀誦為他解說。無所利益。是故名為聞不具足。又復受是六部經已。為論議故。為勝他故。為利養故。為諸有故。持讀誦說。是故名為聞不具足。善男子。我於經中說聞具足。云何具足。若有比丘身口意善。先能供養和上諸師有德之人。是諸師等於是人所生愛念心。以是因緣。教授經法。是人至心受持誦習。持誦習已。獲得智慧。得智慧已。能善思惟。如法而住。善思惟已。則得正義。得正義已。身心寂靜。身心寂已。則生喜心。喜心因緣。心則得定。因得定故。得正知見。正知見已。於諸有中心生厭悔。悔諸有故。能得解脫。是人無有如是等事。是故名為聞不具足。 【疏】第三聞中云信六部.不信六部者。河西云。修多羅.祇夜.毘伽羅.優陀那.伊帝目多伽.優波提舍。此六顯現易解故信.餘六深隱難解故不信。復有人言.但於十二中信六.不信六。餘者可見。  餘六深隱者。伽陀此云重頌。尼陀那此云因緣。阿波陀那此云譬喻。闍陀伽此云本生。毗佛略此云方廣。阿浮陀達磨此云未曾有。此六深隱難解.故不信。今意應如法華玄文第六引達磨鬱多羅云。不信六部.互不相通。謂小無廣問記.大無緣喻議(按。議一作義。議釋籤作事)。但信六部.其互相通。謂修多羅.祇夜.伽陀.伊帝目多伽.闍陀伽.阿浮陀達磨。以消今文.其理雅合。  △四施。 是人不具如是三事。施亦不具。施有二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是人雖復行於財施。為求有故。雖行法施亦不具足。何以故。祕不盡說。畏他勝故。是故名為施不具足。財法二施各有二種。一者聖。二者非聖。聖者施已。不求果報。非聖施已。求於果報。聖者法施為增長法。非聖法施為增諸有。如是之人為增財故而行財施。為增有故而行法施。是故名為施不具足。復次是人受六部經。見受法者而供給之。不受法者則不供給。是故名為施不具足。  △五慧。 是人不具如上四事。所修智慧亦不具足。智慧之性性能分別。是人不能分別如來是常無常。如來於此涅槃經中說言。如來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解脫。於是義中不能分別。梵行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即是解脫。解脫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慈悲喜捨。於是義中不能分別。是故名為智不具足。復次不能分別佛性。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一切不共之法。不共之法即是解脫。解脫即是涅槃。涅槃即是不共之法。於是義中不能分別。是故名為智不具足。復次不能分別四諦苦集滅道。不能分別四真諦故。不知聖行。不知聖行故。不知如來。不知如來故。不知解脫。不知解脫故。不知涅槃。是故名為智不具足。  △二結示。 是人不具如是五事。則有二種。一增善法。二增惡法。云何名為增長惡法。是人不見己不具足。自言具足而生著心。於同行中自謂為勝。是故親近同己惡友。既親近已。復得更聞不具足法。聞已心喜。其心染著。起於憍慢。多行放逸。因放逸故。親近在家。亦樂聞說在家之事。遠離清淨出家之法。以是因緣增長惡法。增惡法故。身口意等起不淨業。三業不淨故。增長地獄畜生餓鬼。是名暫出還沒。 【疏】是人不具下.第二結。  △四別出其人。 暫出還沒者。我佛法中其誰是耶。謂提婆達多。瞿迦離比丘。惋手比丘。善星比丘。坻舍比丘。滿宿比丘。慈地比丘尼。曠野比丘尼。方比丘尼。慢比丘尼。淨潔長者。求有優婆塞。舍勒釋種。象長者。名稱優婆夷。光明優婆夷。難陀優婆夷。軍優婆夷。鈴優婆夷。如是等人名為暫出還沒。譬如大魚見明故出。身重故沒。  經惋手比丘.烏喚反.驚異也。未詳何義立名。  △三合得住人二。初定位分科。 【疏】第二之人下.第三合得住之人。準理應言第三.那云是第二人耶。解云。此第二人習行.應得作第三人。故言第二。師子品通五方便三十心.皆是得住。今此中但據初得位.且據小乘.即前二方便念處煖法。若作七方便.即前四方便。從頂法忍法已上至初果.便屬觀方人。若據大乘.則通三十心為觀方人。登地已上.屬到彼岸。文為四。一本起。二出其人。三明得住。四辨行法。前三在此卷末。  通五方便三十心者。小乘四念為一.及煖等四.為五方便。大乘住行向.為三十心.俱內凡也。七方便者.即小乘七也。於五上更加五停.開四念為兩.謂總念別念.故有七。通三十心者。且依別位以釋.則住行對四方便.十向對世第一。  △二今第下。隨文釋義四。初本起。 第二之人深自知見行不具足。不具足故。求近善友。近善友故。樂諮未聞。聞已樂受。受已樂善思惟。善思惟已。能如法住。如法住故。增長善法。增善法故。終不復沒。是名為住。 【疏】今第一明本起.因前第二為今第三。或改為第三者非。  因前第二等者。用前第二人為緣也。  △二出其人。 我佛法中其誰是耶。謂舍利弗。大目犍連。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耶舍等五比丘。阿樓陀。童子迦葉。摩訶迦葉。十力迦葉。瘦瞿曇彌比丘尼。波羅華比丘尼。勝比丘尼。實義比丘尼。意比丘尼。跋陀比丘尼。淨比丘尼。不退轉比丘尼。頻婆娑羅王。郁伽長者。須達多長者。釋摩男。貧須達多。鼠狼長者子。名稱長者。具足長者。師子將軍。優波離長者。刁長者。無畏優婆夷。善住優婆夷。愛法優婆夷。勇健優婆夷。天得優婆夷。善生優婆夷。具身優婆夷。牛得優婆夷。曠野優婆夷。摩訶斯那優婆夷。如是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名為住。 【疏】我佛法中下.第二出其人。應出似解之人.而今身子目連並是真解者。舊有二義。一云。此第三人位通.上至羅漢.所以通舉其人。二者。取其昔初是似解人.修得入真。今仍本似位.所以列之。  仍本似位者。此釋為正。經刁長者。鳥跳反。  △三明得住二。初對前文立疑。 云何為住。常樂覩見善光明故。以是因緣。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等人終不造惡。是名為住。如坁彌魚樂見光明。不沈不沒。如是等眾亦復如是。是故我於經中說偈。   若人善能分別義 至心求於沙門果   若能呵責一切有 是人名為如法住   若能供養無量佛 則能無量世修道   若受世樂不放逸 是人名為如法住   親近善友聽正法 內善思惟如法住   樂見光明修習道 獲得解脫安隱住 【疏】云何為住下.第三明得住。問。涅槃河中四人同得涅槃。羅漢.支佛.菩薩.佛。生死河中唯佛一人是第七人.餘三未度。  △二有人下。引古今答釋二。初出古解。 【疏】有人解云。涅槃河中三乘同得涅槃.所以皆是第七人。生死河中.四果未免生死河.故不得度也。羅漢後雖無生而猶有此生在.故是不度。所以得涅槃.未必免生死。度生死已.必得涅槃(云云)。  而猶有此生在者。苦依身在故.所以未度生死。  △二今評下。今師釋二。初評古義。 【疏】今評此解。解語似去.其理未明。今更問。涅槃河中四人同得涅槃者.四人同見佛性不。彼若答云同見性者.此殊不見理。若答不同見者.亦不同得涅槃。那忽前文.同為第七。既同第七.有見性不見性者。故知涅槃有異.生死不同。  此殊不見理者。不知理有真中之別.偏真涅槃非佛性.中道涅槃是佛。三人未見中道.云何見性耶。亦不同得涅槃者。既佛性有見不見.例應涅槃有得不得。那忽前文以四人同為第七到岸耶。涅槃有異者.真中別也。生死不同者.分段變易二種別也。  △二今下。今正義二。初約界內外正釋。 【疏】今觀經意。生死河者.亘於變易。唯佛得度.餘悉河中。涅槃河者.專在分段.通於四人.即小乘七人。故釋論云。阿羅漢地名為佛地。又迦葉共佛.同解脫床。即是其義。  即小乘七人者.開四為七也。開聲聞為四果.并支佛.菩薩.佛.故知有七。是知前明涅槃是通教義。故引釋論.證成通義也。  △二通別結示隨機。 【疏】通別互舉.適悅時宜.不可定執。  通別互舉者。今說涅槃河是通教義。前說生死河是別教義。只由今經重施四教.故稱四悉機。前說於通.今明於別而復會歸佛性。故與前部不同。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八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九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三(會疏卷第三十三)  △四辨行法二。初分科。 【疏】迦葉品之三。起卷。是第四辨行法。又五。一修行。二通別。三名體。四人數。五結住。  △二初文下。隨釋五。初修行二。初列章敘意。 【疏】初文又四。一不淨觀。二念處觀。三因緣觀。四煖法觀。然得住人但具二方便.何用四耶。不淨因緣是念煖前方便。開則列四.合只是念煖。  不淨因緣是念煖前方便者。不淨是念處方便.因緣是煖法方便。故知開成四法.合還是二。此不淨因緣.非五停中二也。  △二初又下。隨文正釋四。初不淨觀二。初明緣起。 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 【疏】初又二。先明緣起中云智不具足有五事者.即前信戒施聞慧。  △二正明四法。 如是善友當觀是人。貪欲瞋恚愚癡思覺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貪欲多者。即應為說不淨觀法。瞋恚多者為說慈悲。思覺多者教令數息。著我多者當為分析十八界等。是人聞已。至心受持。心受持已。如法修行。 【疏】次正明四法.而以不淨當名。若依雜心三度門.此中剩有著我多者.說十八界。依地持五度門.則足因緣。  三度門者。以不淨慈悲數息.對治貪瞋思覺.令得入理.故名度門。則足因緣者。地持乃爾。若約禪經.則無界分別觀.而加念佛為五停心。以因緣觀中.二世因緣已破我見故。今云十八界者.即界分別觀也。然此經意.非五停外凡位。  △二念處觀。 如法行已。次第獲得四念處觀身受心法。 【疏】次如法行已下.是念處觀。觀有總別.總深別淺(云云)。  總深別淺者。凡有四種。一境觀俱別。二境別觀總。三境總觀別。四境觀俱總。前一則淺.未自在故。後三則深.漸純熟故。解釋如餘文。  △三因緣觀。 得是觀已。次第復觀十二因緣。 【疏】得是觀下.第三因緣觀。  △四煖法觀二。初明得煖法。 如是觀已。次得煖法。 【疏】如是觀已下.第四煖法觀。通論前二方便.亦皆得住。別論正據煖法空解成時.決定不退.名為住人。  空解成者。只煖法觀成.已有無漏氣分.名為空解。煖法之名.經自釋云。譬如鑽火.先有煖氣也。  △二通別料簡二。初問二。初問人通舉煖觸為問。 【疏】次迦葉白下.明通別料簡煖法。先問次答。初問又二。初問人.通舉煖觸為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悉有煖法。  △二引佛說為證。 何以故。如佛所說。三法和合名為眾生。一壽。二煖。三識。若從是義。一切眾生應先有煖。云何如來說言煖法因善友生。 【疏】次引佛說為證。  經一壽二煖三識者。大集經云。歌羅邏時即有三事。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名之為煖。即是業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爛也。此中心意.名之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三法和合.從生至長.無增無減。經一切眾生應先有煖者。此據名同為難。  △二答二。初非其問。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有煖法者。一切眾生至一闡提皆悉有之。如我今者所說煖法。要因方便然後乃得。本無今有。以是義故。非諸眾生一切先有。是故汝今不應難言一切眾生皆有煖法。 【疏】佛答為二。初非其問。汝之所據.非我所說。  汝之所據等者。汝據眾生火大為煖.我以無漏似解為煖。故云非我所說。  △二正答二。初分科敘意。 【疏】次如是煖法下.正答又二。初明地別.次明人別。初地別者。色有欲無。次人別者。我弟子有.外道則無。  △二文云下。隨文正釋二。初明地別。 善男子。如是煖法是色界法。非欲界有。若言一切眾生有者。欲界眾生亦皆應有。欲界無故。當知一切不必悉有。 【疏】文云煖法以色有欲無。仍作三義釋之。一多用色定發煖法觀.從多為言。二據中間。三界皆能發於煖法.而色界居中.言色界有。三據勝處為語。色發煖為易.欲界為難。  欲界為難者。欲是散心故。  △二明人別。 善男子。色界雖有。非一切有。何以故。我弟子有外道則無。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不必悉有。善男子。一切外道唯觀六行。我諸弟子具足十六行。是十六行一切眾生不必悉有。 【疏】色界雖有下.第二明人別。簡除外道.唯佛弟子。外六行觀者。攀上勝妙出.厭下苦麤重。佛弟子十六行者。即十六諦.亦是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比智等。此中既未斷惑.只是十六諦觀。私謂。緣此諦觀而修欣厭。是佛弟子.亦修欣厭。若外道修.唯約地也。  六行觀者。於初禪覺觀支中.厭離覺觀。以初禪為苦麤障.二法動亂定心故苦。從二法生喜樂故麤.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禪異此.名勝妙出。若進三禪.例初可見。十六諦如前見。既未斷惑者。此煖法觀正在似位.不應用苦法忍等見道十六心釋之。  △二通別。  大科二通別者。即前段料簡文也。義既兼涉.兩向分之。  △三名體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三定名體。先問次答。問中二。先問名.次問體。如文。  △二佛答下。隨釋二。初問二。初問名。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言煖法。云何名煖。  △二問體。 為自性煖。為他故煖。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中.先答後問.後答前問。初答體為二。初正答。次料簡中.先問次答。  △二初引下。隨釋二。初答體二。初正答。 佛言。善男子。如是煖法。自性是煖。非他故煖。  經自性煖非他故煖者。煖體是慧.慧性是煖.非是同時更有煖體.因之說煖。問。下經說煖者即是聖道火相。此則因他.云何說言非因他煖。釋言。煖法用慧為體。智慧之體.因他聖火.名之為煖。非因他煖.方名為煖.名非因他。  △二料簡二。初問。 【疏】初引佛明馬師無信.即是無煖。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先說馬師滿宿無有煖法。何以故。於三寶所無信心故。是故無煖。當知信心即是煖法。  △二答。 善男子。信非煖法。何以故。因於信心。後得煖故。善男子。夫煖法者即是智慧。何以故。觀四諦故。是故名之為十六行。行即是智。 【疏】次佛答。我亦不取信心為煖。信是煖因.煖者從觀四諦智生。言十六者.即四諦下之十六也。  △二答名二。初分科。 【疏】如汝所問何因緣下.次答名。又二。前正答.次重論。初又二。初牒煖略答.明從譬得名。次譬如下.第二廣答。又二。先譬次合。如文。次重問答。初問中二。先領旨。次若是有為下.正問。  △二所言下。隨釋二。初正答二。初牒煖略答從譬得名。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因緣故名為煖者。善男子。夫煖法者即是八聖道之火相。故名為煖。  △二廣答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鑽火。先有煖氣。次有火生。後則煙出。  △二合。 是無漏道亦復如是。煖者即是十六行也。火者即是須陀洹果。煙者即是修道斷結。  △二重論二。初問二。初領旨。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煖法亦是有法。亦是有為。是法報得色界五陰。是故名有。是因緣故。復名有為。  △二正問。 若是有為。云何能為無漏道相。 【疏】所言報得色五陰者。若依數師。實用煖法得色界報.但不為受身.為無漏業.即是滅報。論師解。煖焦生死.不復受報。但是色定得報.故從之受名。  但不為受身者。以修無漏因故.自然得此色報。非求生此天.故云不為受身。以修無漏業故.必出生死.故云滅報。然那含猶生色界.豈煖位能滅報耶。但望未來至羅漢時.必俱滅故.故云即是滅報。又只此煖法觀於色報.達無常等.無取著心.便名滅報。故下經云。愛故受生.厭故觀行。但是色定得報者。意謂依色定.得煖法故。受報由定.不由煖法。以觀十六諦.不為有因故。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中二。先然其問。如是煖法下.正答有三。法譬合。  △二意同下。隨釋二。初然其問。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二正答三。初法。 善男子。如是煖法。雖是有為有法。還能破壞有為有法。是故能為無漏道相。  △二譬。 善男子。如人乘馬。亦愛亦策。  △三合。 煖心亦爾。愛故受生。厭故觀行。是故雖復有法有為。而能與彼正道作相。 【疏】意同數解。以想心為愛.愛故受生。厭故觀行。為無漏相。  △四人數二。初引古三。初莊嚴。 得煖法人七十三種。欲界十種。是人具足一切煩惱。從斷一分至於九分。如欲界初禪。乃至無所有處亦復如是。是名七十三種。 【疏】得煖法人下.第四明人數。言七十三者。三解。一莊嚴云。欲界十善相應心.名電光定。時得時失.故名電光。此人名具煩惱性.而不開品數。若論方法.定有九品.惑亦九品。以九定斷九惑.足電光人合成十人。色界四禪.無色三空.一一地中皆有九品惑.九品定。七九六十三.足前十人合七十三。  若論方法者。謂修行次第也。  △二開善。 【疏】二開善云。無別電光異方法.亦無方法異電光。只電光定以對九惑.而成九定。初一品定只是實法.未賴於假。猶與惑抗行.未能伏惑。第二品定.與初品定作相續假.共為力用.方乃能伏初一品惑。第三品定.伏第二品惑。乃至第九品定.即伏第八品惑。餘有欲界一品惑在.牽於初禪一品定起.而共伏之。并四禪三空.一一皆有九惑九定。乃至不用處第九品定.伏第八品惑.猶餘第九品惑在。更將非想定.來伏不用處第九品惑。八九七十二。復取非想定足之.合為七十三。引欝頭藍弗得非想定.即其義也。此中云欲界初禪.乃至無所有處。前文得非想定.斷不用處惑.皆是良證。  只是實法者。此初品定未能伏惑.但名實法。既在於初.前更無定可相續故.故云未賴於假。言未賴者。不同後定.須與初品作相續假故。牽於初禪者。以欲界第九品定.引起初禪一品.而與欲定.共伏欲界第九品惑也。取非想定足之者。非想定但能斷不用處惑。當地是有漏.不能發無漏.故不取非想當地九品也。但合為一.以足前數。引藍弗者。證凡夫有得此定者。故以非想足前.成七十三人也。  △三數人。 【疏】三數人解者.亦二不同。事障未來.性障根本。一云。分為九品解.一品解對一品惑。復有十善相應心.即具煩惱性.足前成十。具煩惱人與初品定.共斷一品惑。後去一品解.對斷一品惑。四禪三空.一一九定九惑。亦成七十三人。  事障未來者。身及牀鋪等.得未來定則破之。言未來者。此定已離欲界.未來初禪.故名未來.亦名未到。性障者。修惑是也。 【疏】第二解云。性障根本者。未來禪九品定.斷欲界九品惑。取欲界具煩惱性一人.足九品.合成十人。如是八人皆有未來。二禪未來定.斷初禪九品惑。三禪未來九品定.斷第二禪九品惑。乃至非想未來定.斷不用處九品惑。亦得七十三人。  第二解下.此師明未來定.非止欲界。只已離初禪.未至二禪.亦名未來。三禪已上皆爾.故未來定.節節有之。然此皆據諸部宗計不同。或云未來止在欲界.而四禪皆有中間禪。或云未來通諸禪有。故使人師引用不同。  △二問前下。釋疑。 【疏】問。前云煖是色界法。何得通三界.作七十三人。答。初學之人須依四禪。據後利時.則通三界。又昔在凡夫外道.曾得七十三定。今入佛法中.作煖法觀。  △五結住。 如是等人得煖法已。則不復能斷於善根。作五逆罪。犯四重禁。 【疏】如是等人下.第五結。得住人不復斷善根.不犯四重。  △四合觀方人二。初分科。 【疏】是人二種下.合第四觀方之人。又二。前列觀方人體.次更問答論初果義。初又二。此先牒前.次正合。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列觀方人體二。初牒前。 是人二種。一遇善友。二遇惡友。遇惡友者暫出還沒。遇善友者徧觀四方。 【疏】初文者。牒前第二暫出還沒人。若遇惡友.即恒為此人。若遇善友.則進為住人.復成觀方。是故先還論於前人。  △二正答。 觀四方者即是頂法。是法雖復性是五陰。亦緣四諦。是故得名徧觀四方。得頂法已。次得忍法。是忍亦爾。性亦五陰。亦緣四諦。是人次得世第一法。是法雖復性是五陰。亦緣四諦。是人次第得苦法忍。忍性是慧。緣於一諦。如是忍法緣一諦已。乃至見斷煩惱。得須陀洹果。是名第四徧觀四方。四方者即是四諦。 【疏】次觀四方者下.第二出觀方人體。或謂從苦忍去至於初果.方是此中人。文意不然。凡有五人。一頂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忍至十五心。五初果至第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觀四諦.並名觀方。  文意不然者。文中既列五人.豈得唯取苦忍已去。一頂法等者。然今經雖明小乘行位.而同歸佛性。踐言而修.則解圓行漸。其伏斷之位.頂忍等義.一如小乘.不能委釋.如他宗五位。析玄記詳矣.學者請尋。 【疏】然前煖法亦觀四方。且從得住立名.沒觀方義。頂法已上.方受其名。明此五位即為五章.文悉可見。但前二文皆云性是五陰。實論頂法.唯是行陰。而言五者.以其未免陰之所蓋.是故通以五陰為言。而能觀四諦.得世第一。言五根者.以最深勝.近生真解.顯是根義。別本亦云陰。次得苦忍.即是真解。緣一諦者.得於平等真空一諦。師子吼中.則以四方用譬四果。今譬四諦者.各有所據。而婆沙云。東方是苦.乃至北方為道。  唯是行陰者。以煖位中.初學觀方.後觀增長.即名為頂。以觀行勝前.故是行陰。未免陰之所蓋者。定共無作.即為色陰。心王識陰。受數受陰。想數想陰。其餘心法.名為行陰。觀四諦者。即觀四方也。得世第一下.以經本不同.或云五根.或云五陰.俱有其理.故存二釋。最深勝者。世間七方便人皆是有漏.故名世間。此第七人於世間中最殊勝故.名為第一。亦云陰者。義如向釋.頂法記說。緣於一諦者。即見道所證真空也.故云得於平等真空。亦名觀四方者。由觀四諦.證真空故。雖緣一諦.亦名四方。  △二更問答論初果義二。初分科。 【疏】次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即初果義。三番問答。初番中先問。有四。一問斷惑。二問觀方。三問名義。四問譬喻。  △二見思下。隨釋三。初番二。初問四。初問斷惑。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說。須陀洹人所斷煩惱。猶如縱廣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此中云何說斷三結名須陀洹。一者我見。二者非因見因。三者疑網。 【疏】見思共有九十八使。見諦有八十八.思惟有十。八十八先盡.但有十使.故言輕也。有經言須陀洹夢八十八頭蛇死.即表此意。如四十里水者。如池喻經(云云)。  見諦有八十八者。以見諦能斷.故名見惑。凡有十使。約三界四諦論之.故有八十八。俱舍頌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除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今還以七字頌釋之.俾名義易見。  苦諦十使皆具足身見唯從苦境生  集諦癡業有漏因滅體無為無漏果 皆非身見所緣境邊見并及戒禁取  此二隨身亦不生是故集滅除三見 道諦本為無漏因是故身邊亦不起  邪見既撥無聖道戒禁還隨邪見生 執取非道為真道是故道諦但除二  集滅雖復有邪見邪見但撥無二諦 不能非道計道故是故則無戒禁取  四諦具惑有親疏苦下疏三親有七 執我我所為身見邊見從身計斷常  邪見撥無因果法見取執劣以為勝 禁取於非因計因疑則猶豫而不決  無明迷闇不了故此等皆依苦境起 是故七惑號親迷貪嗔與慢三種惑  不從苦諦境上起但緣前七背上生 是故亦名重緣惑貪唯愛著慢高舉  嗔以憎恚而為性皆緣前七惑上生 是故三得疏迷號集七四親三種疏  邪見撥集疑猶豫見取執劣癡暗迷 三疏名目亦如前貪等則依四法起  滅則三親四是疏疏則前三添見取 苦諦是劣執為勝是故見取得為親  今滅諦是勝玅法不可更言劣為勝 但從邪見背上起執劣為勝名見取  是故滅諦疏有四親疏行相悉如前 道八三親五種疏親則疑癡與邪見  疏法望前加戒取苦諦戒禁則為親 有漏果非無漏道妄執為因為果故  則有禁戒親緣起道諦真因真道故 不可親緣非因道但緣邪見起非道  故以戒取屬疏法道滅俱是無漏法 非是執劣以為勝見取同前亦屬疏  但從邪見起其執上界但除嗔恚一 餘諸行相悉皆同  思惟有十者。入思惟道.能斷此惑.故名思惑。亦名修惑.修道斷故。約三界共有十使。欲界有四.謂貪瞋癡慢。上二界各三.以無瞋故.各三成六.并四為十。問。修所斷中.何故無疑。答。見道已斷.於理無疑。四十里水者。見惑爛漫徧於三界.隨處起著.故喻四十里。以四諦對四十里.以見依四諦起故。思惑正使不障諦理。既不橫起.則輕微易斷.如一渧水。池喻經者。未檢。  △二問觀方。 世尊。何因緣故。名須陀洹徧觀四方。  △三問名義。 復何因緣。名須陀洹。  △四問譬喻。 復何因緣。說須陀洹喻以魚。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四問。為四。先答斷惑之問。為二。初正答.次明所為。初又二。先唱兩章門.次釋。初又二。一重章門.二攝一切煩惱章門。譬如下.次釋兩章門。  △二先釋下。隨釋四。初答斷惑二。初正答二。初唱兩章門二。初重章門。 佛言。善男子。須陀洹人雖復能斷無量煩惱。此三重故。  △二攝一切煩惱章門。 亦攝一切須陀洹人所斷結故。  △二釋二。初超釋攝章二。初譬。 善男子。譬如大王出遊巡時。雖有四兵。世人但言王來王去。何以故。世間重故。 【疏】先釋攝章.有譬有合。此三煩惱能攝一切。如王行多從.世人但言王來王去。三是惑本.徧攝諸惑。  能攝一切者。以此三結生惑增上.故能徧攝諸惑。身見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於過未一切處.生猶豫故。所以此三能攝一切。  △二合。 是三煩惱亦復如是。  △二追釋重章二。初分科。 【疏】何因緣下.次釋初重章門。凡有五句。一常所起故。二微難識故。三難斷除故。四為惑困故。五是三對治諸怨敵故。  △二隨釋五。初常所起故。 何因緣故。名之為重。一切眾生常所起故。 【疏】初言常所起者。恒存有我.即是我見。皆信邪神.即戒取。猶豫未了.即疑心。  常所起者下.通約一切眾生以明三結.不獨在外道也。恒存有我者。一切眾生攬陰成身.常立宰故.云恒存有我。皆信邪神者。捨佛已外.悉曰邪神。  △二微難識故。 微難識故。故名為重。 【疏】次難識者。我見似正見.戒取似正戒.疑心似正解。  次難識下.豈但難識於他.亦乃自心所起.不易可識。  △三難斷除故。 如是三結。難可斷故。 【疏】三四可見。  △四為惑因故。 能為一切煩惱因故。  經能為一切煩惱因者。即身見能生六十二等。如向記。  △五是三對治怨敵故。 是三對治之怨敵故。謂戒定慧。 【疏】五是三對治怨者。我見乖見慧.戒取乖正戒.疑心乖正定。  三對治怨者。怨以侵害為義.此三結能侵害三品也。我見乖正慧者。正慧則了人法本空.我見則妄立宰主.故乖正慧。止觀輔行又云。是三三昧近對治法。疑是無相三昧近對治法.身見是空三昧近對治法.戒取是無願三昧近對治法。  △二明所為。 善男子。有諸眾生聞須陀洹能斷如是無量煩惱。則生退心。便作是言。眾生云何能斷如是無量煩惱。是故如來方便說三。 【疏】有諸眾生下.第二明所為。即是為引物故.略言此三。若言斷無量煩惱者.眾生或當生於退意.故不說多。  引物故略者。廣則八十八使.中則二十身見.略則三結。今對略機.故言三結。設樂廣中.豈得不說。  △二答觀方二。初牒問。 如汝所問。何因緣故須陀洹人喻觀四方者。 【疏】次答觀方又二。先牒問。  △二正答。 善男子。須陀洹人觀於四諦。獲得四事。一者住堅固道。二者能徧觀察。三者能如實見。四者能壞大怨。堅固道者。是須陀洹所有五根無能動者。是故名為住堅固道。能徧觀者。悉能呵責內外煩惱。如實見者。即是忍智。壞大怨者。謂四顛倒。 【疏】次善男子下.正答。答中言五根者.即信首五根。言呵內外煩惱者。以三毒為內.疑及諸見為外。  信首五根者。即信進等.此約道品位位橫論.故有五根。若豎對位.此即七覺。以三毒為內者。利中之鈍為內.非修道中三毒也。  △三答名義二。初分科。 【疏】次答第三名義。又二。初正答.次重顯。初正答中二。先牒問.次正答。正答中二。先釋修無漏名。次二種下.釋逆流名。  次二種下.釋逆流名者。分經應從復有須者去.疏科從便耳。問。須陀洹是梵語.何得用無漏修習等釋之。答。須陀總名.含諸別義。譯者以總名存梵.別義從華。諸有此例.其意咸爾。  △二流有下。隨釋二。初正答二。初牒問。 如汝所問。何因緣故。名須陀洹者。  △二正答二。初釋修無漏名。 善男子。須名無漏。陀洹名修習。修習無漏故名須陀洹。  △二釋逆流名。 善男子。復有須者名流。流有二種。一者順流。二者逆流。以逆流故。名須陀洹。 【疏】流有二種。一生死流。須陀洹人即逆此流.眾生順之。二者道流。須陀洹人順入此流。小般若云。名為入流.而無所入。  △二重顯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若從是義。何因緣故。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不得名為須陀洹耶。 【疏】次論義重顯。初問通義。若逆流者.後三果人亦皆逆流.盡名須陀洹不。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又二。初正答.次明根別。初正答中二。先明下名通上.次明上名通下。下名通上又二。初明修無漏名通.次明逆流名通。  △二所以下。隨釋二。初正答二。初明下名通上二。初修無漏名通。 善男子。從須陀洹乃至諸佛。亦得名為須陀洹。若斯陀含乃至諸佛無須陀洹。云何得名斯陀含乃至佛。一切眾生名有二種。一者舊。二者客。凡夫之時有世名字。既得道已。更為立名名須陀洹。以先得故名須陀洹。以後得故名斯陀含。是人亦名須陀洹。亦名斯陀含。乃至佛。亦復如是。 【疏】所以下名通上者。以初得故.名須陀洹。後得者名斯陀含(云云)。  以初得故者。最初證無漏故.最初逆生死故。後雖亦證亦逆.更從新義以立別名。故云後得者.名斯陀含。經一者舊二者客者。位位例說.如須陀洹是舊名.斯陀是客名。是以二果雖亦逆流.更從新得一來.以立別稱。  △二逆流名通。 善男子。流有二種。一者解脫。二者涅槃。一切聖人皆有是二。亦可得名須陀洹。亦名斯陀含。乃至佛亦復如是。  經一者解脫二者涅槃。解脫是智德.涅槃是斷德。  △二明上名通下二。初菩薩名通下。 善男子。須陀洹者亦名菩薩。何以故。菩薩者即是盡智無生智。須陀洹人亦復求索如是二智。是故當知須陀洹人得名菩薩。 【疏】須陀洹者亦名菩薩下.是第二上名通下。又為二。初明菩薩名通下。  上名通下者。名雖通下.解惑宛殊。以初果求索二智菩提.與菩薩上求義同.故名菩薩。以覺知義同.故名為佛。此約義同.非譚理等。然亦密表.以接小乘。  △二佛名通下。 須陀洹人亦得名覺。何以故。正覺見道斷煩惱故。正覺因果故。正覺共道及不共道故。斯陀含乃至阿羅漢亦復如是。 【疏】次明佛名通下。佛只是覺.能見理故。今須陀洹覺知諸法.斷惑見理.豈不名佛。  經正覺見道等者。正觀諦理.斷煩惱故。正覺因果者。能覺知苦果集因.滅果道因。正覺共道及不共道者。所觀聖行.望陰是共.望諦不共。於四諦下行義各別.故名不共。前三諦下一一諸行皆通五陰.故名為共。  △二明根別二。初分科。 【疏】是須陀洹下.第二明根別。又二。先唱兩根.次別釋。別釋中二。  △二先釋下。隨釋二。初唱兩根。 善男子。是須陀洹凡有二種。一者利根。二者鈍根。  △二別釋二。初釋鈍根。 鈍根之人人天七反。是鈍根人復有五種。或有六反。五四三二。 【疏】先釋鈍根。極鈍七反.生死乍減.無出鈍中。又有六五四三二也。  生死乍減無出鈍中者。謂或減至六五等.悉在鈍根中收。  △二釋利根。 利根之人現在獲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 【疏】次釋利根。即生至第四果。  △四答譬喻二。初牒問。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因緣故。須陀洹人喻以魚者。 【疏】次答第四譬喻。又二。先牒問。  △二釋二。初標。 善男子。魚有四事。一者骨細故輕。二者有翅故輕。三者樂見光明。四者銜物堅持。 【疏】次釋。於中二。標.釋。  △二釋。 須陀洹人亦有四事。骨細者喻煩惱微。有翅者喻奢摩他毘婆舍那。樂見光明喻於見道。銜物堅持喻聞如來說無常苦無我不淨堅持不捨。猶如魔王化作佛像。首羅長者見已心驚。魔見長者其心動已。即語長者。我先所說四真諦者是說不真。今當為汝更說五諦六陰。十三入十九界。長者聞已。尋觀法相都無此理。是故堅持。其心不動。 【疏】釋中堅持者。如魔說五諦.長者不信。是為堅持。  △二番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番先問次答。先問中有兩定.兩結難。初兩定。如文。若先得道下.結兩難。先結初難。  △二若初下。隨釋二。初問二。初兩定。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是須陀洹先得道故。名須陀洹。以初果故。名須陀洹。  △二兩結二。初結初難。 若先得道名須陀洹者。得苦法忍時。何故不得名須陀洹。乃名為向。 【疏】若初得道則名須陀洹者。得苦忍真解.亦應名須陀洹.不應名向(云云)。  不應名向者。若言初得道即名須陀洹者.何故前十五心猶名為向.十六心方名初果耶。  △二結次難。 若以初果名須陀洹。外道之人。先斷煩惱至無所有處。修無漏道得阿那含果。何故不名為須陀洹。 【疏】次結次難。舉外道昔斷煩惱.得上定伏下結。後迴心時.齊所伏而斷.即成那含。既是初果.應名須陀洹。  既是初果等者。此約初得為難。若以初得名陀洹者。如伏惑外道捨邪歸正.便得三果。既亦初得.應名陀洹。  △二答二。初答初難。 善男子。以初果故名須陀洹。 【疏】佛答有二。此答初難。本以初果名須陀洹.苦忍之時未得初果。由是向故.是故非也。  △二答後問二。初牒問。 如汝所問。外道之人先斷煩惱至無所有處。修無漏道得阿那含。何故不名須陀洹者。 【疏】如汝所問下.答後問。又二。初牒問。  △二正答。 善男子。以初果故名須陀洹。是人爾時具足八智及十六行。 【疏】後正答。可見。  經爾時具足八智者。佛意但云得法在初.名須陀洹.不論於人。猶未答三果之向.所以迦葉次更問起。  △三番二。初問。 迦葉言。世尊。得阿那含人亦復如是。亦得八智。具十六行。何故不得名須陀洹。 【疏】迦葉言得阿那含下.第三番。先問次答。問云。那含亦具八智十六行。  亦具八智十六行者。此還據超越那含以難也。  △二答二。初行異三。初釋有漏三。初毗曇解。 善男子。有漏十六行有二種。一者共。二者不共。無漏十六行亦有二種。一者向果。二者得果。八智亦二。一者向果。二者得果。須陀洹人捨共十六行。得不共十六行。捨向果八智。得得果八智。阿那含人則不如是。是故初果名須陀洹。 【疏】佛答又二。初明行異.次明境異。此先明行異。所言十六行.即觀十六諦。言有漏者。即似解。有共不共者。三解。一毘曇師云。前十五心共觀。十六不共.一時併觀。若觀苦時只得觀苦.不通餘諦.乃至道亦爾.故言共。若得十六心.一時獨觀十六諦者.故言不共。  佛答又二等者。經中偏約次第那含辨釋陀洹為初果義。超越那含.一向不論。彼非常行之次第故。有漏即似解者。即四善根位.無漏即初果已上真解也。一毗曇師者。釋甚無理.一時併觀.正當於共.卻云不共。然此師意以併觀一諦.不通於餘為共。觀十六諦.則別涉四諦.故云不共.終是不便。  △二愛師解二。初敘彼義。 【疏】第二愛師言。有漏十六與凡夫共.無漏十六不與凡共。  △二斥乖文。 【疏】此解不然。經本云。有漏有共有不共。何以無漏釋之。  △三河西。 【疏】第三河西云。以七方便中前三方便亦觀十六.是則名共。後四方便則是不共。若初果次第行.則備作七方便觀.捨共得不共。若超越人.但作後四方便.仍證三果.故言不爾。  前三方便.即停心及總別念處.猶是外凡.未得似解.故共也。後四方便者。即煖等四.似解已明.不與外凡共.故曰不共。若初果下.正消經文.捨共十六行得不共等。是約次第行人.捨外凡入內凡位.名捨共得不共。此是有漏心中.次第捨也。若超下.消經阿那含人則不如是。蓋約超越人也。但作後四者。以於外道法中.無煖法等故.故須修習。既已伏八地惑.故入見道.即證三果。  △二釋無漏。 【疏】無漏十六行亦有二種。一向二得者。論家解云。初果前未有果.故言捨向得果。那含前已有二果超越者。雖不取證.皆從中過.故云不爾。若依數義.超越之人懸得那含.亦不從前二果而過。則從方便道.入十六心。十五心是那含向.十六心證那含果。亦是捨向得果.解此不便。彼亦釋云。若初果定爾.那含不定。若超越者亦爾.次第者不爾。既其不定.故言不爾。  無漏下.釋捨向果八智.得得果八智也。故言捨向得果者。捨十五心.得十六心。那含下.釋經阿那含人則不如是也。以此句是雙結前有漏無漏之二.故今隨兩文.下牒句釋之。皆從中過者。無漏心速疾.雖從中過而不取果。又如神通人飛行雖速.里數非無。解此不便者。以經云那含則不如是。若如向解.還是捨向得果.則與須陀洹同.豈是超越人耶。彼亦下.此即數義。既不符經.故使人師進退重釋。初約次第.以初果對三果釋。初果定爾者。以初果之前更無果故.所以定當捨向得果。那含不爾者。以那含豈但捨向得果.亦乃捨果得果。以三果前.有二果故。若超下.次以超越人.對次第人釋。超越亦爾者。以入十六心.便得三果故.還是捨向得果。既其下.牒經結示。以那含有超.次二人不同。故經云則不如是。然此釋甚迂.不如論家。向云解此不便.其言不誣。  △三釋八智。 【疏】八智亦二者。即四諦各有比現.故為八。非十智之八。若依數師.則向中但有七智.果唯一智。此亦不便。  各有比現者。欲界四諦下各有法智.故云現也。上二界四諦下各有類智.故云比也。非十智中之八者。八謂世智.他心.苦集滅道.法.比也.并盡無生.故為十。果唯一智者。但取道類智.是第十六心為初果也。  △二境異。 善男子。須陀洹人緣於四諦。阿那含人唯緣一諦。是故初果名須陀洹。以是因緣。喻以魚。 【疏】須陀洹人緣於四諦下.第二明境別。所言初果緣四諦.那含緣一諦者。初果入道之初.方便之時具遊十六行觀.故備緣四諦。那含在思惟道.擇法覺支.隨得一諦為緣.故言一諦。  方便之時具遊十六者。即內凡時也。  △五合徧觀已行二。初正合。 徧觀已行者。即是斯陀含繫心修道。為斷貪欲瞋癡憍慢。 【疏】徧觀已行者。合第五譬.即是斯陀含果。若攝諸賢聖者。即攝得那含向.復攝得斯陀含向.并自地果。攝此三事.何故攝阿那含向。那含本取觀已即住。汝在向時猶行非住.所以攝得。已上向屬下果攝故。若得那含.便名行已復住。例如羅漢向屬那含果攝。若依此例.斯陀含向應屬初果攝。而不然者.以初果但明正位.不說進行。又見思道異.故不相攝。今斯陀含果位則有一果兩向。文云為斷四惑三毒及慢者.乃應具言十使。以思惟道中五見及疑.皆攝入慢.所以不述。文有二。先正合。  若依此例者。四向既屬三果.二向應屬初果也。但明正位者。初果是無漏首故。見思道異者。初果是最初見諦.二向是重慮緣真.故初果不攝二向。四惑即三毒及慢。二向則斷五品四惑。二果斷六。三向斷八。俱是欲界四惑也。乃應下.應問云見惑有十思惟.何以但四。以思惟下.釋出。以見諦時.五見及疑皆先斷故。雖有餘氣.攝入慢中.故思但四。如畢陵有慢習.以過去為外道故。豈非五見及疑.在慢中耶。  △二舉譬帖。 如彼魚徧觀方已。為食故行。 【疏】次舉譬帖。  △六合行已復住二。初分科。 【疏】行已復住下.合第六譬阿那含人。又四。第一章門。第二解釋。第三簡中滅。第四釋復住。  △二此初下。隨釋四。初章門四。初列二人。 行已復住。喻阿那含得食已住。是阿那含凡有二種。一者現在得阿那含。進修即得阿羅漢果。二者貪著色界無色界中寂靜三昧。是人不受欲界身。故名阿那含。 【疏】此初章門中又四。一列二人。二列五人。三列六人。四列七人。此初先列二人.即經生不經生。經生者.即上行人。  即上行人者。即上流般也。不經生即現般。  △二列五人。 是阿那含復有五種。一者中般涅槃。二者受身般涅槃。三者行般涅槃。四者無行般涅槃。五者上流般涅槃。  △三列六人。 復有六種。五如上。六現在般涅槃。  △四列七人。 復有七種。六如上。七無色界般涅槃。 【疏】問。依莊嚴即有十一那含。於九人中即更明信解與見得人.足成十一。開善師但云有九。又彈莊嚴云。此簡利鈍.非是二人。今只問。此文於九何故但出其七.不言身證及轉世人。答。有三義。一者不言轉世與身證者。以轉世人竟不出觀.故不說。身證人乃入滅盡定.大乘不說此定.故無二人。二者只是廣略不同。三者身證與轉世.目足論所明.我大乘所無。  九人者。七名如經.并轉世.身證.故成九。信解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鈍根憑信進發真解.故名信解。見得者。是法行人轉入修道名為見得。是利根人.自以智熏見法得理.故名見得。故開善彈云。此簡利鈍.非是二人。謂此非二種那含也。身證者。還是信解見得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上下分結.發四禪四無色定。即是用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事障.滅緣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故.名身證那含。何者。入滅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內.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想受滅.故名身證。又云但有身在.心如水魚蟄蟲.是故奪之.但名身證。又俱舍云。不還果修得滅定.轉名身證。滅定無心由身證得.故名身證。轉那含.修羅漢向.更不出觀.斷八九七十二品修惑.亦未即證羅漢。  經無色界般涅槃者。即上流般中有於二人。一雜修者.即樂慧.即生五淨居。二無雜修者.即樂定.即生無色。言雜修者。謂修多念有漏無漏等。  △二解釋三。初標示釋不。 【疏】行般涅槃復有二種下.第二釋章門。上雖有四.今但釋兩。先釋二人.次釋五人。六七兩章門並略不釋。  △二此初下。隨文釋義二。初釋二人二。初示闕略意。 【疏】此初釋二人。於二人中第一現滅人。雖在章門前章已釋.又現在身得那含已.亦更進修.即得羅漢竟.不滅此身。於現身上即得兩果.極是利根。易解故不釋。但釋上行之人。又二。初明生數.次辨行別。  於現身上者。於欲界身.即得那含羅漢二果也。  △二此即下。正釋文二。初生數。 行般涅槃復有二種。或受二身。或受四身。若受二身是名利根。若受四身是名鈍根。 【疏】此即初文。言行般.即上流貪著色無色人也。或受二身者。初禪死.生二禪。四身者。徧四禪受生。二身為利.四身為鈍.利鈍亦不正關生數。今約多少明之。利根那含.初禪死.生二禪.即得羅漢果。鈍人本從初禪生二禪.不得羅漢.復更生三禪。不得已.復生四禪。爾時始名得羅漢果。今約四禪.故作此說。  徧四禪受生者。此即徧沒人.餘文徧十八天處.委如第十五記。今經據其大分.但指四禪。利根亦不正關生數者。未必生數多者。便為鈍根。只一生中亦有利鈍.例如身子利.盤特鈍.豈由生數耶。今以生數論之.則生少者.利鈍俱利。生多者.利鈍俱鈍。故結云。今約四禪.故作此說。  △二行別。 復有二種。一者精進無自在定。二者懈怠有自在定。復有二種。一者具精進定。二者不具。 【疏】復有二種下.二明行別。并言二種.即是四句。約進定兩行有無。  即是四句者。以兩種二句.合為四句也。一有進無定。二有定無進。三但真。四俱無。經無自在定者。謂勤修觀解.名精進。從心難現.名不自在。懈怠有定.翻前可知。  △二釋五人二。初標科。 【疏】從欲色界眾生有二業下.釋第二五人章門。即為五。  △二此下。隨釋五。初中滅人二。初釋名分科。 【疏】此先釋中陰滅人。何者是耶。即已離欲.未及色界.於中即得阿羅漢果。又三。初明用業。二釋中陰名。三明入滅。  △二此初下。釋文釋義三。初明用業。 善男子。欲色眾生有二種業。一者作業。二者受生業。中涅槃者唯有作業。無受生業。是故於中而般涅槃。 【疏】此初明用業中.言二業者。業即散業.受生即上界定業。  經唯有作業無受生業者。即多修慧解.故云唯有作業能於中陰般涅槃。上界定微.故云無受生業.所以不至色界.此亦慧多定少人也。疏云即散業者。謂慧解為散業。  △二釋中陰。 捨欲界身未至色界。以利根故。於中涅槃。 【疏】又捨欲界身下.第二釋中陰名.在兩生中間故。私謂是於色界中陰.而入涅槃。既不受正生.故言利根。  私謂下.謂已捨欲界.雖未至色.而此中陰已屬色收。即下經云。離欲界已.至色界邊.乃得涅槃。既不受正生者.未至色界受生也。  △三明入滅二。初釋四種心二。初出古解二。初解。 是中涅槃阿那含人有四種心。一者非學非無學。二者學。三者無學。四者非學非無學。入於涅槃云何得名中般涅槃。善男子。是阿那含四種心中。二是涅槃。二非涅槃。是故名為中般涅槃。 【疏】是中涅槃下.第三明入滅之心。言四種心者。二解。一云前兩是那含果.空有二心。後兩即羅漢果.空有二心。一非學非無學者.即那含緣世諦心。二者學.即那含緣真諦心。三無學.即羅漢緣真諦心。四非學非無學.即羅漢緣世諦心。以那含得滅.即是羅漢果。故就兩果明之。  一云下.初標。一非學下.釋出。緣世諦心者。世諦非前三果故非學.非四果故非無學。緣真諦心者。三果正在學地故。  △二解。 【疏】二解云。此四句同就那含果上明之。一非學非無學.即被導心。二學.即緣真心。三無學.即修舊心。四非學無學.即失念心。  即被導心者。謂所導心也。非學非初果.非無學非羅漢.正是那含.能導前世諦心至三果也。緣真心者。即更緣理而修.成四果向.故名為學。修舊心。即當位證真.自名無學。失念心者。一退果.名失念。二出觀.同散心.亦名失念。  △二出他解二。初破後取初。 【疏】有師云。此解不可。其見文云阿那含四心。應言那含自有此四心。前解當理。初二心是那含.後兩心是羅漢。  此解不可見文云等者。此解指後解也。不可見經云阿那含人有四種心.便將四心純約那含釋也。此破後解。前解下.取初師解義也。  △二問答釋妨二。初問。 【疏】問。既其二果共四心者.何得云那含四心。  △二解。 【疏】解云。今云那含四心者.此是帶本為語。此中是釋中滅人。只滅已是羅漢。  △二又言下。釋二是二非。 【疏】又言。一是二非.還應兩解。若前解者。則言羅漢兩心是涅槃.那含兩心非涅槃。羅漢得無餘極果.所以是涅槃。那含未得無餘.非極果故非涅槃。若後解則世諦兩心是.真諦兩心非。更須釋之。  又言一是二非者。即約四句.二句是涅槃.二句非涅槃也。還應下.釋出其義。羅漢兩心者。即空有兩心俱極果.故是涅槃。那含反此。若後解下.此明四心俱在那含。世諦即被導心.失念心。真諦即緣真心.修舊心。世諦兩心可滅.故是涅槃。真諦兩心不可滅.故非涅槃。  △二受身人二。初正釋。 受身涅槃復有二種。一者作業。二者生業。是人捨欲界身。受色界身。精勤修道。盡其壽命。入於涅槃。 【疏】次釋第二受身涅槃。又二。初正釋.次論義。此初正釋。即生滅之人.生初禪滅。  即生滅之人者。滅謂般涅槃.猶云生般之人也。  △二論義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若言盡命入涅槃者。云何而言受身涅槃。 【疏】次論義。先問次答。可見。  △二答。 佛言。善男子。是人受身。然後乃斷三界煩惱。是故名為受身涅槃。  △三行滅人。 行般涅槃者常修行道。以有為三昧力故。能斷煩惱。入於涅槃。是名行般涅槃。 【疏】次釋第三行滅。常修行者.即是鈍根。言三昧者。慧心靜故.作三昧名。  常修行者。生色界已.長時修行.方般涅槃。但有勤修.無速進道。俱舍名有行般也。  △四不行人。 無行涅槃者。是人定知當得涅槃。是故懈怠。亦以有為三昧力故。壽盡則得入於涅槃。是名無行般涅槃。 【疏】次釋第四不行滅。不待自勤.然後得滅.故是利也。  不待自勤者。謂不候精勤修道也。大論云。生色界.不經久修無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進.二道俱無.故云無行。然疏以行滅為鈍.不行為利者。且約一義.亦可互為利鈍。  △五上流人二。初分科。 【疏】次釋第五上流人。又二。初單就色界.次徧就上二界。  △二此即下。隨釋二。初單就色界。 上流般涅槃者。若有人得第四禪已。是人生於初禪愛心。以是因緣退生初禪。是有二流。一煩惱流。二者道流。以道流故。是人壽盡生二禪愛。以愛因緣生於二禪。至第四禪亦復如是。 【疏】此即初文。所言得第四禪已.退生初禪者。解云。實無聖人得上界定.生上界已.退生下者。有此言者。以曾懸修得上定已而退.故生下。非身在上界而退。又言以道流故上生者。即是方便.非實煩惱受生。  △二徧就上二界三。初略釋。 是四禪中復有二種。一者入無色界。二者入五淨居。如是二人一樂三昧。二樂智慧。樂智慧者入五淨居。樂三昧者入無色界。如是二人。一者修第四禪有五階差。二者不修。云何為五。下中上。上中。上上。修上上者處無小天。修上中者處善見天。修上品者處善可見天。修中品者處無熱天。修下品者處小廣天。如是二人。一樂論議。二樂寂靜。樂寂靜者入無色界。樂論議者處五淨居。復有二種。一者修熏禪。二者不修熏禪。修熏禪者入五淨居。不修熏禪者生無色界。盡其壽命而般涅槃。是名上流般涅槃。若欲入於無色界者。則不能修四禪五差。若修五差。則能呵責無色界定。 【疏】是四禪中下.第二徧上二界。從此分流.生於兩界。樂論義者.即生尼吒。樂三昧者.生不用處。  生尼吒等者。尼吒即色究竟天。不用處即無所有處也。雖生無色.不名無色般.但名上流.以涉色界來故。  △二問下。料簡二。初問。 【疏】問。自有人從於初禪即生尼吒.即得入滅。復有人生不用處.方得入滅。有人未至阿尼吒即滅.未至不用處即滅。此屬何人。  △二答。 【疏】答云。此屬見得信解兩人.不名上流。  答云(至)不名上流者。若準俱舍.正是上流中.全超半超人也。即生尼吒.是樂慧全超。生不用處.是樂定全超。未至即半超也。  △三凡四下。廣解三。初依文列數。 【疏】凡四義相對。初據樂定樂慧。二明修五差.不修五差。三明樂寂靜.樂論義。四修熏禪.不修熏禪。  △二此之下。點示成前。 【疏】此之四義還成兩意。第三還成第一樂智慧.樂三昧。第四還成前.有五差無差之異。前三如文。  第三成前第一者。外能論議.由內具智慧。樂寂靜故.能修三昧。第四還成前有五差等者。修熏禪有五品差別.故生五淨居不同。  △三於第下。別釋熏義。 【疏】於第四中所言熏者。二解。一數師云。兩無漏心.挾熏一有漏心。二者論師云。以慈悲心而熏此定。  於第四下.此第四番既成前五差.故須對前辨釋.其義方顯。文中二解。初引數師。次引論師。應以數義為正。言兩無漏挾熏等者。應有五種差別。俱舍云。由雜修五品.生有五淨居。言五品者。一下。二中。三上。四上勝。五上極。然此五品所資業體是一。由能資因.行相不同.故此五品心資時.皆有加行根本。且初下品心資者。謂此行者先入第四禪定已.於此定中.先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後又起多念有漏心相續現前.後又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如是漸漸減少.至二念無漏.二念有漏.二念無漏時.名為雜修加行圓滿。又起一念無漏.一念有漏.一念無漏.至此名為根本成滿。謂前後是無漏.中間是有漏.間雜修故.名為雜修。由此資於廣果天故業.從廣果沒.便生無煩.此乃下品夾熏也。其中品等.委如析玄記。  經云無小天即色究竟。善可見即善現天.小廣即無煩天.餘名並同。  △三所以下。明闕略意。 【疏】所以不釋後兩章門者。前六人本加現滅人。上章門已解現滅人竟.故今不釋。前七人本加上行人.至無色處滅。上已兼釋第五人竟.故不須解。  上已兼釋第五人竟者。即於上流中明樂定人.入無色已.當兼釋無色般也。委論體狀.如第十五記。  △三簡中滅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下.第三論義料簡中滅。先問次答。問中有二。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中涅槃者則是利根。若利根者。何不現在入涅槃耶。 【疏】初問中.滅既是利根.何不現滅.即得羅漢。  △二問。 何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則無。 【疏】二問何故欲界有中.色界則無。  △二答二。初答初問三。初羸劣。 佛言。善男子。是人現在四大羸劣。不能修道。 【疏】佛答為二。此答初問。以三義故.故不現滅。一羸劣。二乏眾緣。三喜作世俗悤務等事。餘皆可見。初如文。  △二乏眾緣。 雖有比丘四大康健。無有房舍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眾緣不具。是故不得現在涅槃。善男子。我昔一時在舍衛國阿那邠坻精舍。有一比丘來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我常修道而不能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我時即告阿難言。汝今當為是比丘具諸所須。爾時阿難將是比丘至祇陀林。與好房舍。是時比丘語阿難言。大德。唯願為我莊嚴房舍。淨潔修治。七寶嚴麗。懸繒幡蓋。阿難言。世間貧者乃名沙門。我當云何能辦是事。是比丘言。大德。若能為我作者善。若不能者。我當還往至世尊所。爾時阿難即往佛所作如是言。世尊。向者比丘從我求索種種莊嚴七寶幡蓋。不審是事當云何耶。我於爾時復告阿難。汝今還去。隨比丘意。所須之物為辦具之。爾時阿難即還房中。為是比丘事事具辦。比丘得已。繫念修道。不久即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善男子。無量眾生應入涅槃。以所乏故。妨亂其心。是故不得。 【疏】二乏眾緣。事出婆沙。彼云。天須菩提非今解空須菩提。  天須菩提等者。此名待時解脫人也。由資緣備足.乃得道果。然則或奢或儉.去就在人。故渾俱羅.衣直五錢。天須菩提.房嚴七寶。雖豐約有異.而俱證聖果。既是機宜.則從所好。雖然.與其奢也.寧儉。  △三喜作世務。 善男子。復有眾生多喜教化。其心怱務。不能得定。是故不得現在涅槃。  △二答次問二。初分科。 【疏】如汝所問下.答第二問。又二。初明緣別.次明根別。初緣別中又二。初明欲界多在緣.二明性勇健故。  △二色界下。隨釋二。初明緣別二。初明欲界多在緣。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因緣故捨欲界身有中涅槃。色界無者。善男子。是人觀於欲界煩惱因緣有二。一者內。二者外。而色界中無外因緣。欲界復有二種愛心。一者欲愛。二者食愛。觀是二愛至心呵責。既呵責已。得入涅槃。是欲界中能得呵責諸麤煩惱。所謂慳貪瞋妬。無慚無愧。以是因緣能得涅槃。 【疏】色界中為無外諸苦.所以不得。欲界既有外諸煩惱.以厭此故.即修道品.名修為勇。若依數解.上界全無初入道者。論師亦有同前云無。或云上界亦有初入。故普曜經云。八萬諸天得法眼淨。是則上界亦證初果。而有此文者。以信法行人.初在方便.可得出觀上生.故言得果。非元發始.從凡至聖。  論師亦有下.引論家。自有二師釋義不同。亦有同數人義.說上二界無初入人。故云亦有同前云無.即同前數解也。或云下.此亦論師明上界有初入人也.故引普曜為證。而有此文下.此數家對普曜和會。謂信法行人.在欲界時已在四善根位.故云初在方便。出觀之後.生於色界.值佛聞法.小得道果。故知元始發心還在欲界。八萬諸天得法眼淨.蓋此人也。  △二性勇健。 又欲界道其性勇健。何以故。得向果故。是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中無。 【疏】次明根性勇健。  △二明根別。 善男子。中涅槃者凡有三種。謂上中下。上者捨身未離欲界。便得涅槃。中者始離欲界。未至色界便得涅槃。下者離欲界已。至色界邊乃得涅槃。 【疏】次有三種下.明根不同。如文。  △四釋復住 喻以魚得食已住。是人亦爾。云何名住。處在色界及無色界得受身故。是故名住。不受欲界人天地獄畜生餓鬼。是故名住。已斷無量諸煩惱結。餘少在故。是故名住。復何因緣名之為住。終不造作共凡夫事。是故名住。自無所畏。不令他畏。是故名住。遠離二愛。慳貪瞋恚。是故名住。 【疏】喻以魚下.第四釋行已復住。  △七合到彼岸。 善男子。到彼岸者喻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猶如神龜水陸俱行。何因緣故喻之以龜。善藏五故。是阿羅漢乃至諸佛亦復如是。善覆五根是故喻龜。水陸者。水喻世間。陸喻出世。是諸聖等亦復如是。能觀一切惡煩惱。故到於彼岸。是故喻以水陸俱行。 【疏】到彼岸者.合第七人。又有四人。一羅漢。二支佛。三菩薩。四佛。前三皆分到.佛究竟到。  △三結三。初正結譬三。初通結七人二。初結七人二。初譬。 善男子。如恒河中七種眾生。雖有魚龜之名。不離於水。 【疏】如恒河中下.第三結譬。又三。初正結譬。次明得失。三辨同異.還成前意。初正結中又三。一通結七人。二更問答論義。三偏結到彼岸人。初文又兩。初結七人.即見佛性人。次結七法.法即佛性。此初明七人悉皆不離佛性之水。有譬.有合。  △二合。 如是微妙大涅槃中。從一闡提上至諸佛。雖有異名。然亦不離於佛性水。  △二結七法。 善男子。是七眾生。若善法。若不善法。若方便道。若解脫道。若次第道。若因若果。悉是佛性。是名如來隨自意語。 【疏】是七眾生下.第二明七法即佛性。一善。二不善。三方便。四解脫。五次第。六因。七果。前後可見。中間三者即婆沙三道。方便是似解.解脫是解脫道.次第是無礙道。故論文念處品云。如次無礙.必生解脫。然此七法為佛性者.即有二意。一次第合上七人.二總合。次第合者。若善法即合第二人.凡夫眾生有少善根。不善者即合第一常沒人。極重闡提無善可論.故言不善。方便道者。即是第三得住人.具四念處煖法二方便也。若解脫道.即合第四觀方之人。從頂法去至十六心是真解脫人.故名解脫道。次第道者.即合第五觀已行.從見諦道次入思惟.得斯陀含.故云次第。因者.即是行已復住.未得羅漢。始是那含.故云因也。果者.即是第七到彼岸人.羅漢中乘.菩薩.佛四人。二總合七人者。於前善惡兩人.故是河中常沒.及出已沒。若因者.即從得住至阿那含.並皆是因。果者.即羅漢等四人盡皆是果。前方便道者.盡是因位。  羅漢中乘者。中乘支佛也。經悉是佛性者。始自闡提三障即三德.終乎如來究竟三德。雖善惡等七人之殊.而不離於佛性水也。  △二更問答論義二。初問答二。初問二。初問涅槃無因那得名果。 迦葉菩薩言。世尊。若有因則有果。若無因則無果。涅槃名果。常故無因。若無因者。云何名果。 【疏】迦葉菩薩言下.第二論義。為二番問答。初問有二。前問涅槃無因.那得名果。  涅槃無因.那得名果者。此據如來於經師子吼品.廣明涅槃是果無因.故今舉為難。若無因者.云何名果。為此難者。欲使如來辨因顯果.令人修證。  △二問云何涅槃復名沙門。 而是涅槃亦名沙門。名沙門果。云何沙門。云何沙門果。 【疏】次問云何涅槃.復名沙門果。  經亦名沙門是因.下句是果。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先答初問.次答後問。此先答初問。又二。  △二先明下。隨釋二。初答初問二。初明果。 善男子。一切世間有七種果。一者方便果。二者報恩果。三者親近果。四者餘殘果。五者平等果。六者果報果。七者遠離果。方便果者。如世間人秋多收穀。咸相謂言得方便果。方便果者名業行果。如是果者有二種因。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者所謂種子。遠因者謂水糞人功。是名方便果。報恩果者。如世間人供養父母。父母咸言我今已得恩養之果。子能報恩名之為果。如是果者因亦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者即是父母過去純善之業。遠者即是所生孝子。是名報恩果。親近果者。譬如有人親近善友。或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是人唱言。我今已得親近果報。如是果者因有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者信心。遠者善友。是名親近果。餘殘果者。如因不殺得第三身延年益壽。是名殘果。如是果者有二種因。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者即是身口意淨。遠者即是延年益壽。是名殘果。平等果者謂世界器。如是果者亦二種因。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者所謂眾生修十善業。遠因者所謂三災。是名平等果。果報果者。如人獲得清淨身已。修身口意清淨之業。是人便說我得果報果。如是果者因有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者所謂現在身口意淨。遠因者所謂過去身口意淨。是名果報果。遠離果者即是涅槃。離諸煩惱。一切善業是涅槃因。復有二種。一者近因。二者遠因。近因者即是三解脫門。遠因者即無量世所修善法。 【疏】先明七果。涅槃是遠離果。  先明七果等者。為顯涅槃異前六也。而經中皆對果.辨遠近之因。皆以親的為近因.疎助為遠因.不約時為遠近也。經餘殘果中.第三身延年益壽.是其果體。下名遠因.復言即是延年益壽。謂所施衣食能延他之年.益他之壽.故指衣食以為遠因.不論壽體。經平等果。即淨土果.故以十善為近因。復以三災為疎因.三災起時.眾生能改惡修善.故為增劫之種。  △二明因。 善男子。如世間法或說生因。或說了因。出世之法亦復如是。亦說生因。亦說了因。善男子。三解脫門。三十七品。能為一切煩惱作不生生因。亦為涅槃而作了因。善男子。遠離煩惱則得了了見於涅槃。是故涅槃唯有了因。無有生因。 【疏】次明二因。涅槃有了因。汎論亦得義說不生.名為生因。其實是了。文云三解脫門能為煩惱作不生生因者。令煩惱不生而善法得生.即是義說三解脫了因而為生因.而復能為涅槃作了因。此即正義。  △二答後問。 善男子。如汝所問。云何沙門。云何沙門果者。善男子。沙門那者即八正道。沙門果者。從道畢竟永斷一切貪瞋癡等。是名沙門沙門果。 【疏】如汝所問下.答其後問。具於三義。一斷乏。二樂靜。三上人。  答其後問.具於三義者。此之三義在下問答文.但以此中已含三意.迦葉不曉.故更問之。於是如來顯示三義也。經即八正道等者。沙門等名.該乎偏小.要其所歸.無越一實.故八正即無作道品.是住前圓因。經永斷一切貪瞋癡等.此分破無明及究竟破.是因果也。經是名下.雙結是名沙門.結前八正。沙門果.結前永斷。  △二問答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何因緣故八正道者名沙門那。 【疏】迦葉言下.第二番問答。初問者.更論前意。  △二答。 善男子。世言沙門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斷一切乏。斷一切道。以是義故。名八正道為沙門那。從是道中獲得果。故名沙門果。善男子。又沙門那者。如世間人有樂靜者亦名沙門。如是道者亦復如是。能令行者離身口意惡邪命等。得樂寂靜。是故名之為沙門那。善男子。如世下人能作上人。是名沙門。如是道者亦復如是。能令下人作上人故。是故得名為沙門那。 【疏】佛答云。翻那即道.沙門名乏。斷餘乏餘道.名八正道。即兩非意。  經斷一切乏者。一切眾生.在生死中饉乏無漏財食。今修八正得無漏財.能斷此乏.故云斷乏。則道是能斷.乏是所斷。經斷一切道者。偏教能斷之道.今亦斷之。是知斷乏是斷生死.斷道是斷涅槃。則正顯中道無作八正.是沙門義。故疏云。斷餘乏乃至即雙非意也。  △三偏結到彼岸人二。初分科。 【疏】阿羅漢人下.第三偏結到彼岸四人。又二。前結羅漢支佛.次結菩薩佛。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結羅漢支佛二。初約支佛向問。 善男子。阿羅漢人修是道者得沙門果。是故得名到於彼岸。阿羅漢果者即是無學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因是五分得到彼岸。是故名為到於彼岸。到彼岸故。而自說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善男子。是阿羅漢永斷三世生因緣故。是故自說我生已盡。亦斷三界五陰身故。是故復言我生已盡。所修梵行已畢竟故。是故唱言梵行已立。又捨學道亦名已立。如本所求。今日已得。是故唱言所作已辦。修道得果亦言已辦。獲得盡智無生智故。唱言我已盡諸有結。以是義故。名阿羅漢得到彼岸。如阿羅漢。辟支佛亦復如是。 【疏】初文者。問。支佛是果.屬到彼岸。其向屬何所攝。  經永斷三世生因緣者.明其因亡。亦斷三界五陰身者.彰其果喪。其向屬何所攝者。支佛雖一坐斷惑.而有果向之異。婆沙云。緣覺先離八地惑.一坐證覺。更於九地次第而修.更起無間解脫二隨。下八地中雖不斷惑.觀行次第法爾故也。地地各有一十八心.九地便成一百六十二心。先道十六.合一百七十八心。故知先離八地惑時.名支佛向也。故今問之.於七人中為屬何攝。  △二據前經義答二。初反舉前文。 【疏】答。前既云那含向.屬第五觀已即行。本取住為第六.向中猶行.那不屬第五行人。  答中二。初反舉前文。二亦是下.例成今義。本取住為第六者。正取那含果.為第六人也。  △二亦是下。例成今義。 【疏】亦是本果為第七人。向猶是因.所以屬第六行已復住。  亦是本果等者。前那含既取本果為第六.例今支佛亦取本果為第七人。故支佛之向.在第六攝。問。第六是三果.支佛一坐斷惑.豈有三果耶。答。且據一坐斷中.欲惑盡時以說。若通而言之.支佛向亦屬三四等。  △二結菩薩佛二。初問。 菩薩及佛具足成就六波羅蜜。名到彼岸。是佛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名為具足六波羅蜜。何以故。得六波羅蜜果故。以得果故。名為具足。 【疏】問。本用得果為第七人。菩薩未得果.云何是第七人。  △二答二。初古答。 【疏】答。經中解云。何故為菩薩.以行六波羅蜜。波羅蜜者.翻度彼岸。又十地是十波羅蜜.云何非度彼岸人。  △二今謂下。今斥。 【疏】今謂此答未遣難。別有意也(云云)。  此答未遣難者。雖云波羅蜜翻到彼岸.然六度之名還是因稱.故未遣難。別有意也者。此既三乘共位.即是別圓接通。及別圓地住俱是分證三德.名到彼岸。故經云。菩薩及佛具足成就。又云得六波羅蜜果故。是知菩薩分果.佛究竟果。若地住已前及通菩薩.雖行六度.不名具足成就。非是果也。  △二明得失二。初分科。 【疏】是七眾生不修身下.第二明得失。又三。初更結中道不定。次正明得失。三總結大宗。初文又四。  △二此第下。隨釋三。初更結中道不定四。初沒人三。初牒經立疑。 善男子。是七眾生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不能修習如是四事。則能造作五逆重罪。能斷善根。犯四重禁。謗佛法僧。是故得名常沈沒。 【疏】此第一明沒人。言七人皆不能修身戒心慧者。四種果人正是能修.云何不能。  △二解下。古人答釋。 【疏】解云。初皆不修.後時佛菩薩修.故得到彼岸。闡提不能修.即不到彼岸。佛性亦有亦無.得此亦有亦無。即是兩破(云云)。  佛性亦有亦無者。未來必得.亦有。未有現用.故亦無。即是兩破者。若云闡提得菩提.名染著。不得名虛妄.能破此二故也。  △三今謂下。今師破顯二。初破古釋。 【疏】今謂不應作此解。七人初皆未修.未修之時非是第七人.修已方名第七人。經文現云七人皆不能修.云何言初非第七人。  △二今明下。明今解。 【疏】今明此是以別破通.故七人皆不能修身戒心慧。此中以通涅槃為河。明文在此.不須致惑。  以別破通者。以通別二教隣接故。且以別破通.具論亦是以圓破通也。別約證道.義與圓同.故且約別。故七人等者。通教非但因位不修無量三學.佛亦未修。悉須改觀.所以破之.令其改觀。雖云果上無人.為接初機.且作實說。故通教佛亦在不修之數。以通涅槃為河者。明此七人但過分段河.未度變易河也。經作五逆.犯四重者。由未見佛性.則成逆中道理.犯中道戒也。其第七人未出變易.通名沈沒。  △二出人。 善男子。是七人中有能親近善知識者。至心聽受如來正法。內善思惟如法而住。精勤修習身戒心慧。是故得名度生死河到於彼岸。 【疏】是七人中下.第二明出人。  第二出人者。即是改觀人也。經近善知識等。即是近圓知識.發圓三慧.修圓三品.度變易河.分到三德。如經。  △三明偏執不可。 若有說言一闡提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名染著。若言不得是名虛妄。 【疏】若有說言下.第三明偏執不可。  經是名染著者。若云闡提不修.自得菩提.作此說者名染著人。若言闡提永不成佛.名虛妄人。染著謂執理迷事.故謂闡提自得。虛妄謂執權謗實.故謂不得。若言闡提不斷善性.若改修惡則得菩提.乃能離斯二過。  △四正明中道不定。 善男子。是七種人或有一人具七。或有七人各一。 【疏】是七種人下.第四正明中道不定。或一人具七.則始終為語。初雖作惡.後漸修行.成第二三及以第七。或七人各一.則當分為言。  △二正明得失二。初單明失二。初就三法明失三。初就闡提。 善男子。若人心口異想異說。言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人心口異想異說。言一闡提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 【疏】若人心口下.第二正明得失。又二。初單明失.次雙明得失。初又二。先就三法明失.次結於失。初為三。初就闡提。次就聖道。三就佛性.定皆不可。  經異想異說者。由想不當正理.故令口異說。經謗佛法僧者。謗身中一體三寶也。  △二就聖道。 善男子。若有說言八聖道分凡夫所得。是人亦名謗佛法僧。若有說言八聖道分非凡夫得。是人亦名謗佛法僧。  △三就佛性。 善男子。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人亦名謗佛法僧。  △二結於失四。初唱二人能謗。 善男子。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有二種人謗佛法僧。一者不信。瞋恚心故。二者雖信。不解義故。 【疏】是故我於契經下.第二結失義。又四。初唱二人能謗。  △二唱信慧互無。 善男子。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 【疏】若信心下.第二唱信慧互無。  △三結皆是謗。 善男子。不信之人瞋恚心故。說言無有佛法僧寶。信者無慧。顛倒解義。令聞法者謗佛法僧。 【疏】不信之人下.第三結皆是謗。  △四結互無。 善男子。是故我說不信之人瞋恚心故。有信之人無智慧故。是人能謗佛法僧寶。 【疏】是故我說下.第四結互無。  △二雙明得失二。初分科。 【疏】若有說言下.第二雙明得失。又二。先就闡提成佛不成佛.次就眾生有佛性無佛性。各有三句。  △二初三下。隨釋二。初就闡提成佛不成佛。 善男子。若有說言一闡提等。未生善法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若復有言一闡提人捨一闡提。於異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若復說言一闡提人能生善根。生善根已。相續不斷。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言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是人不謗三寶。 【疏】初三者。前兩是謗.後一不謗。何故爾。各據一邊.取有取無.故兩句成謗。若以從容中道之解.故一句不謗。有人云。闡提不捨惡心.即得成佛.是謗義。復言闡提只即此身不得成佛.於異身中乃得成佛.復是謗義。有人云。闡提改惡修善.善心相續不斷.即非謗義。  △二就眾生有佛性無佛性。 善男子。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故破兔角。無故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 【疏】佛性義亦爾。有人云。眾生有佛性.身中已有相好.常樂具足.斷惑即得者.亦是謗義。若言眾生全無佛性.亦名為謗。今時有說.當果佛性.則墮此中。後之三句。初二是謗.後一不謗。如文。  後之三句等者。即是就眾生.有佛性無佛性三句。疏文解釋連接上科.故至此中.指云後之三句耳。  △三總結大宗四。初明佛性之理。 善男子。夫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萬法。 【疏】夫佛性者不名下.第三總結大宗。又四。一明佛性之理。  總結大宗者。佛性是一經之宗主.故今總以結之。佛性之理者。若是數法.則屬三世。由非數故.是常住也。  △二明約法因中說果。 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切善不善無記盡名佛性。 【疏】未得菩提下.二明約法.因中說果。  經一切善不善等者。因通善惡.果唯無記。謂九界因果.即佛界性。故云盡名佛性。  △三引證。 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 【疏】三引證。明如來或因中說果.果中說因。  或因中說果等者。只由因果理同.生佛不二.故作此說。  △四結隨自意語。 是名如來隨自意語。隨意語故。名為如來。隨意語故。名阿羅呵。隨意語故。名三藐三佛陀。 【疏】是名如來下.四結隨自意語。  四結隨自意語者。以三號結示也。  △三辨同異二。初分科敘意二。初分科。 【疏】迦葉菩薩言下.第三明異同。又三。初明佛性同虛空。次明異虛空。三破外道執虛空。  初明佛性同處空等者。初明同.則顯心性體徧.以一切萬法攝屬於心.心外無餘.豈復甄隔。故虛空周徧.以喻斯理。次明異虛空者。以此佛性只是有情本具.真性周徧.故須簡異木石及妄惑小乘。此則似異虛空.有所不徧。然妄惑小乘及以瓦石.悉由心變.當體是心故。次雖說異.未常不同。初雖說同.未常不異。三破外道等者。既以虛空喻性.須知能喻之空.不同外人所執。金錍論判此經初同虛空文為實.次異虛空為權。今疏主意.同異咸實.各有深致.如顯性錄和會。  △二佛性下。敘意。 【疏】佛性言同異者。肇云。為好同者說同.雖同而異。為好異者說異.雖異而同。前明佛性有同虛空.不同虛空。此乃法王正典.有同不同。破外道虛空者。此乃破世性.眼所見之虛空。  此乃法王正典者。同異悉佛說故。眼所見虛空者。外道不達虛空之性.乃於所見空一顯色.妄有推度.如下十番。亦猶此方.丘光庭等推度海潮.悉隨情見。  △二初明下。隨文正釋三。初明佛性同虗空二。初分科。 【疏】初明同義。先問.次答。答中有三。先明佛性同虛空.非三世攝。次明同虛空.非內非外。三明同虛空.無罣礙。  △二初文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眾生佛性猶如虛空。云何名為如虛空耶。  △二答三。初同虗空非三世。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佛性亦爾。善男子。虛空非過去。何以故。無現在故。法若現在。可說過去。以無現在。故無過去。亦無現在。何以故。無未來故。法若未來。可說現在。以無未來。故無現在。亦無未來。何以故。無現在過去故。若有現在過去則有未來。以無現在過去故。則無未來。以是義故。虛空之性非三世攝。善男子。以虛空無故。無有三世。不以有故無三世也。如虛空華非是有。故無有三世。虛空亦爾。非是有。故無有三世。善男子。無物者即是虛空。佛性亦爾。善男子。虛空無故。非三世攝。佛性常故。非三世攝。善男子。如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以是義故。無有三世。猶如虛空。 【疏】初文廣明三世相待是無.故不得有三世。三世既無.虛空即不為三世所攝。文云。虛空無故.非三世攝。其相如何。空只是無.無即是常。佛性是有而復是常.故三世所不攝。虛空是無而常.亦非三世攝。問。若爾。即應佛性是有.不為世攝。何因云常非三世耶。解云。佛性不全有.故不云有。  是無故不得有三世者。虛空是無.則無對待。對待既絕.故無三世。無即是常者。以體性虛無.絕遷改故。佛性是有者。虛空雖常.以百千方便終不能見.故是無。佛性亦常.以修道方便.則得見之.故是有。佛性不全有者。但約可證.故云是有.非是有法.故不全有。經如虛空華者。全空是華.華處即空.故非三世。  △二同虗空非內外。 善男子。虛空無故。非內非外。佛性常故。非內非外。故說佛性猶如虛空。 【疏】又虛空無故非內外下.第二佛性同空.非內非外。  △三同虗空無罣礙。 善男子。如世間中無罣礙處名為虛空。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一切佛法無有罣礙。故言佛性猶如虛空。以是因緣。我說佛性猶如虛空。 【疏】如世間中下.第三佛性同虛空.無罣礙。不復細開。  不復細開者。此段經有標釋結。以可見故.不更細開。經得菩提已.於一切法無罣礙者。楞嚴云。發真還源.十方虛空一時消殞。金錍曰。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此皆佛性究竟開發也。又此三文顯常雖同.義或小別。初非三世.約豎明常也。次非內外.約橫明常也。三無罣閡.約非橫非豎明常也。又迦葉以眾生佛性為問.而佛於三文悉約果地為答者。意明因果不二.生佛無差.故問因而答果也。此之深旨不可不了。此文既然.餘皆倣此。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一。  △二明異虗空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佛性涅槃非三世攝而名為有。虛空亦非三世所攝。何故不得名為有耶。 【疏】迦葉白下.第二明異虛空義。又兩番問答。此初番問者。正言佛性涅槃虛空等.並非三世。虛空非三世而名為有.涅槃非三世而名為常。同無三世.何不同有。  虛空非三世而名為有者。應云而不名為有。文逸不字.或恐文誤.但改有為空.其義自便.非逸字也。以向經云。虛空無.故非三世。今云名為有者.訛也。而名為常者。向經云。佛性常故.非三世攝。佛性是有.非世故常。同無下.結難。虛空涅槃同無三世.何不虛空同涅槃是有.故云何不同有。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三。一章門。二解釋。三結酬。先唱章門。如文。  △二云何下。隨釋三。初章門。 佛言。善男子。為非涅槃名為涅槃。為非如來名為如來。為非佛性名為佛性。  △二解釋二。初章安正解。 云何名為非涅槃耶。所謂一切煩惱有為之法。為破如是有為煩惱。是名涅槃。非如來者。謂一闡提至辟支佛。為破如是一闡提等至辟支佛。是名如來。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 【疏】云何名下.次釋三門皆有所以。涅槃等三.為利益故相待而說。空無利益故無相待.但得是無.不名為常。  △二荊溪助顯。 【疏】私謂。言利益者。只為將護末代權機者.不宜聞於生死是涅槃.二乘是如來.瓦礫是佛性。忽有機緣.不可不說。但依下答.其言有歸。法華已說.豈可固違。故經云。世間相常住。世間之言.豈過五陰國土等耶。況陰界入色.大小兩乘.不唯正報。  只為將護等者。此荊溪助顯章安之意也。故知佛性異虛空義.非但對於圓機.亦為滅後別機.故作此說。言將護者。謂好權者聞實必謗.謗則起惡。故佛為將調攝護此機緣故.所以且作異義釋之。若謂不然.如云瓦石永非.豈二乘煩惱亦永非耶。以世人共許煩惱即菩提.小乘即大乘故。忽有機緣者.圓頓機也。不可不說者。既對圓機.應云煩惱即涅槃.乃至瓦石即佛性。但依下答者。即下經云。無非虛空對於虛空也。既虛空無對.正明佛性一如。不唯正報者。大小兩乘所談色陰則收內外之色。內謂六根即正報也。外謂六塵即依報也。世人既許五陰即佛性.若云瓦石無性者.即是不信陰有佛性也。世人不曉旨.妄執瓦石非性之談.以拒一切唯心之義。廣如金錍論中說。  △三結酬二。初正解。 善男子。一切世間。無非虛空。對於虛空。 【疏】一切世間下.第三結酬。以虛空無待故.所以名無。涅槃有待.故名為常。  以虛空無待者。即解經無非虛空對於虛空。謂一切世間.無有一處不是虛空.而與虛空作對待者。故云無非等.可喻佛性徧一切處.若依若正.無非佛性。此乃以虛空之絕待.喻佛性之絕待也。故不二門云。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徧。誰云內外.色心.己他。然空及佛性各有待絕二義.下問答當明。今以佛性待義對虛空絕義.故有不同.故云虛空無待.涅槃有待等。若依金錍論.即判前文瓦石非佛性者.是權教緣了之性。此明虛空周徧者.是用實教正因結難。與疏主釋義不同.不須用彼釋此。然則章安荊溪兩釋並通.故無優劣.如顯性錄明之。  △二釋疑二。初問。 【疏】問。涅槃對非涅槃.虛空亦對非虛空。何故非待。  虛空亦對非空者。對森羅萬像說有太虛.即是相待義.何謂虛空是絕待耶.故云何故非待。  △二解下。答。 【疏】解云。欲互顯故。涅槃本絕.而名為待。虛空本待.而名為絕。涅槃相待故得是有.明是妙有。虛空絕待故得是無.明是妙無。此即不例。  解云下.據斯釋義.足見章安深曉經旨.乃知涅槃虛空.法合本齊。但對機宜.且作異說。應知涅槃虛空各具待絕。即絕而待.故成妙有。即待而絕.故是妙無。既待體即絕.則佛性豈除於瓦石。絕體具待.則性徧還指於有情。故知疏文微而顯.宛而成章。非疏主聖師.誰能述之。涅槃本絕而名為待者。涅槃等三.全煩惱等.是故云本絕。而欲令斷惑證理.故折挫凡夫云。煩惱非涅槃。欲令不起小志.及以撥無。故折挫二乘等云。闡提支佛非如來。欲敦逼眾生.令反觀自心.故云瓦石非佛性。此皆對治之意.故云而名為待也。虛空本待者。太虛對於萬象.故曰本待。今據萬象之虛亦不離空.故云而名為絕。是知法喻各具待絕二義。佛對機宜.法且約待.喻但約絕。故使涅槃虛空.常住則同.有無乃異。妙有等者。由待絕相即.故得妙名。此即不例者。經文且約絕待之喻.對相待之法以明義異.故不可以相即為例。又復應知.經云涅槃等三.只是同體異名而已。故前經云。涅槃即如來.如來即佛性。若欲分別.不無差別。是明涅槃是果證寂滅之法.故非煩惱喧動之法。如來即能證圓極之人.故非二乘偏小之人。佛性即因中所具之理.故非瓦石頑礙之事.此乃相待義也。若絕待明之.涅槃即解脫.如來即般若.佛性即法身。又涅槃攝三涅槃.如來攝三身.佛性攝三因。是則展轉總別.悉皆具三。此三即一.一三三一.因果咸然.生佛無殊.依正何別。虛空絕待可得喻之。尋此經文.宜知此意。  △二番二。初問二。初示立問意趣二。初以大例空。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世間亦無非四大對。而猶得名四大是有。虛空無對。何故不得名之為有。 【疏】後番迦葉因佛上答.即設並云。如來向云涅槃有對.是故名有。虛空無對.即是無者。四大無對.亦應是無。四大無對而是有者。虛空無對.亦應是有。此文不易。  涅槃有對者。即對有為煩惱.說涅槃寂滅也。即是無者下.只由虛空是無.四大是有。有無雖異.而並無待對.故以無待之義互難令同。初難令四大同空。次難令空同四大。初云四大無對等者。若佛宣說世間無有一處無空.不得對無說空為有者。且世間色處悉有四大.亦無一處而無四大.無無可對。亦應不得說大為有.故云亦應是無。四大無對等者。若謂世間無有無四大處可以形對.而猶得名四大為有。世間雖復無處無空可以形對.何為不得說空為有.故云亦應是有。此文不易者。以四大並空.義旨幽隱.誡學者宜在研詳.故云不易。  △二故一下。明大體徧。 【疏】故一切世間無非四大對.猶名四大有者。一切世間凡所有物.皆是四大.即皆是有。無非四大.對於四大。  無非四大對於四大者。謂唯是色法.俱是四大。無有一物不是四大而為待對也。  △二雖復下。明不答所以二。初總標示。 【疏】雖復作並.佛竟不答。但牒虛空以對涅槃。  △二問何下。明所以二。初疑問。 【疏】問。何故不答。  △二亦有下。答釋。 【疏】亦有深意。迦葉本云。四大無對.是故名有。虛空亦應無對是有。今明四大.雖無外許非四大來對於四大.而四大中自有相對.如地水等各自相對。而虛空中更無有物自相對者.所以是無。此並虛出.故佛不答。  雖無外許等者。許.處也。謂無外處非四大物.來與是四大物作對.以四大徧故也。名自相對者。對火熱有水冷.對風輕有地重.待對宛然。豈同虛空.但一而已。  △二答三。初牒問非之。 佛言。善男子。若言涅槃非三世攝。虛空亦爾者。是義不然。 【疏】佛答有三。初牒問非之。  △二釋。 何以故。涅槃是有。可見可證。是色足跡。章句是有。是相是緣。是歸依處。寂靜光明。安隱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攝。虛空之性無如是法。是故名無。 【疏】何以故下.二釋。明涅槃有十五句.所以有。虛空無十五句.故所以無。  涅槃有十五句(至)所以無者。此正以涅槃待義.對虛空絕義.以示不同。問。胡不約涅槃絕義.令與喻齊。又胡不約虛空待義.令與法合。答。舉待對絕以示不齊者。蓋時機所宜.因茲得益.故佛作此明。問。虛空待絕.其義易明。涅槃二義.若為分判。答。待義約修約事.故離煩惱。絕義約性約理.無所不徧。以修冥性.以性達修。文雖兩分.理終一貫。  經涅槃是有。總明異空.次別顯之。為智所照.名為可見。為心契會.說為可證。具足平等法門之身及不思議變化之身.故云是色。可為行者尋求趣入.名為足迹。可以言論.稱曰章句。體備萬德.稱之為有。德狀殊分.說之為相。為心攀歷.故名為緣。眾生同趣.名歸依處。離世紛動.說為寂靜。體無暗障.名曰光明。永絕危怖.稱曰安隱。究竟所到.故云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攝者。總以結之。總別及結.共十五句。  △三正答五。初應同四大。 若有離於如是等法。更有法者。應三世攝。虛空若同是有法者。不得非是三世所攝。 【疏】若有離於下.第三正答。有五句。先明虛空若有.應同四大有三世攝。  △二應同心數。 善男子。如世人說虛空名為無色無對不可覩見。若無色無對不可見者即心數法。 【疏】如世人說下.第二明虛空若有.應同心數。自有三句。  △三是三世攝。 虛空若同心數法者。不得不是三世所攝。 【疏】虛空若同下.第三明若有待者.是三世攝。  △四應是四陰。 若三世攝即是四陰。 【疏】若三世攝下.第四明應是四陰.但同四陰。除色一事.餘名四陰。四陰非見.虛空亦然。陰三世攝.空亦然耶。  △五結非有。 是故離四陰已。無有虛空。 【疏】是故離四陰下.第五結非有。此意正明法若是有.可論相待。空既是無.無何所待。  △三破外道執虗空二。初分科。 【疏】復次諸外道言下.第三破外道計空。又二。初正破執.次結同異。就正破又二。先別破八執.次總舉五大例破。初別破八執。一破空是光明。二破空是住處。三破空是次第。四破空在三處。五破空是可作。六破空在無閡處。七雙破兩執。八重破空是住處。  第三破外道計空者。世性眼所見空.不堪為佛性喻.故廣破之。  △二初破下。隨釋二。初正破執二。初別破八執八。初破空是光明二。初斥同分科。 【疏】初破空是光明者。數家亦謂二十一色.空屬明色。於中又二。先牒執.次破之。  空是明色者。此顯數義.全同外計虛空。  △二文云下。隨文釋義二。初牒執。 復次善男子。諸外道言。夫虛空者即是光明。 【疏】文云。亦可說言虛空是常者。具足應云。亦不可說是常。文中略故.而無不字。  △二破之。 若是光明即是色法。虛空若爾是色法者。即是無常。是無常故三世所攝。云何外道說非三世。若三世攝則非虛空。亦可說言虛空是常。 【疏】虛空雖無.不可說常.終是無常。但此外道不解空義.云空是色。乃是空中容於光色.何得乃言空是色耶。言亦可者。應言不可.語略故爾。  雖無不可說常者。解有二義。一者空實是常。以外道不達空性.妄計為光明故.則成無常。二者太虛空性.於世間為常。以實理說.亦是無常。何者。由妄心變造故.由妄心分別故。故楞嚴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又一人發真還源.十方虛空一時消隕。故云終是無常也。雖通兩說.前義為正。言亦可下.恐人作常住義釋.更重示之。尚書云。雖悔可追.蓋言不可追也。與今意同。  △二破空是住處三。初牒。 善男子。復有人言虛空者即是住處。 【疏】復有人言下.第二破空是住處。亦先牒。次破。三結。光宅云。既言真諦有重數.亦言虛空有處所。如東西二室.一滿一空。當知有處.亦同此破。  真諦有重數者。光宅者謂小乘所證。大乘所證既殊.即是重數.則同虛空。滿處即無.空處乃有。  △二破。 若有住處即是色法。而一切處皆是無常三世所攝。虛空亦常非三世攝。  △三結。 若說處者。知無虛空。  △三破空是次第二。初牒。 復有說言虛空者即是次第。 【疏】復有說言下.第三破空是次第。言次第者。如簫管中及門向內。數人云。窓內見於外間之空。先於第一窓櫺中見.復於第二第三中見。此是次第。亦先牒.次破。  簫管下.舉事顯空是次第法。亦如去除牆壁.空相漸現.豈非虛空次第而得。簫者。風俗通云。舜作簫.其形參差以象鳳翼。五經通經云。編竹為之.長尺有五寸。爾雅云。簫大者二十三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門向者。向.牕也。詩云。塞向墐尸。  △二破。 若是次第即是數法。若是可數。即三世攝。若三世攝。云何言常。  △四破空在三處二。初牒。 善男子。若復說言。夫虛空者不離三法。一者空。二者實。三者空實。 【疏】若復說言下.第四破空在於三處.即有三計。亦二。先牒.次破。彼計一云。空還在空處.有中無空。二云。空在有處.無處無空。三云。在有無處。如濕爛物.當爛未爛.即名有空。  有中無空者。有物質閡.則不得空。故知空在空處。空在有處者。如鑿石為窟.於中得空。和土為缾.圍空在內.豈非空在有處。於無物處.無由取空.故云無處無空。如濕爛等者。此約虛空是滅壞義。當爛故無.未爛故有。故於此物以顯空義。若本無物.滅壞何施。物若尚堅.未有壞相。故單有單無.俱無空也。故經云二處無故。  △二破。 若言空是。當知虛空是無常法。何以故。實處無故。若言實是。當知虛空亦是無常。何以故。空處無故。若空實是。當知虛空亦是無常。何以故。二處無故。是故虛空名之為無。 【疏】破執。如文。  △五破空是可作二。初牒。 善男子。如說虛空是可作法。如說去樹去舍而作虛空。平作虛空。覆於虛空。上於虛空。畫虛空色如大海水。是故虛空是可作法。 【疏】如說虛空可作下.第五破空是作法。亦先牒執。  經畫虛空至海水者。畫作虛空.如漫漫海水之相。此顯虛空.既其可畫.則知可作。  △二破。 一切作法皆是無常。猶如瓦瓶。虛空若爾。應是無常。 【疏】次破之。今時數論等各計穿地斫樹等悉皆得空.並是作空。  △六破空在無礙處二。初分科。 【疏】世間人說下.第六破無閡處。先牒執.次破彼執。於中二。  △二初具下。隨釋二。初牒。 善男子。世間人說一切法中無罣閡處名虛空者。  △二破二。初兩句定。 是無閡處。於一法所。為具足有。為分有耶。 【疏】初具不具下.先兩句定。  △二難。 若具足有。當知餘處則無虛空。若分有者。則是彼此可數之法。若是可數。當知無常。 【疏】次若具下.難。只問無閡處為空者。此空為具足容十方空.為不具足容十方空耶。若具十方虛空者.當知十方無有虛空。若不併著者.亦是此有彼無。  △七雙破兩執二。初分科。 【疏】若有人說下.第七雙破兩執。一執空與有並.二執虛空在於物中。先牒兩執。二俱不然下.正破。先總唱不然。次何以故下.雙破兩執。又二。前破空與有並.次破器中。初文又二。先作三章門.次次第解釋。  △二三章下。隨釋二。初牒兩執。 善男子。若有人說虛空無閡。與有並合。又復說言虛空在物。如器中果。  △二正破二。初總唱不然。 二俱不然。  △二雙破兩執二。初破空與有竝二。初作三章門三。初釋異業合。 何以故。若言並合。則有三種。一異業合。如飛鳥集樹。 【疏】三章門者。一異業合.如飛鳥集樹。唯鳥來棲樹.樹不來棲鳥。亦如物來合空.空不來合物。  一異業合等者。空靜物動.兩聚一處.名異業合。鳥喻物業.樹喻空業。  △二釋共業合。 二共業合。如兩羊相觸。 【疏】二二業共合.如兩羊相觸。空亦合物.物亦合空。  二業共合等者。空物俱動.兩聚一處.名共業合。空亦合物等。物前空縮.物退空進。故知亦業亦動.故以兩羊喻之。  △三釋已合共合二。初分解二。初就物體用示一雙。 三已合共合。如二雙指合在一處。 【疏】三已合共合。如二雙指合者.物用與物已合。物只是體.用是物家動用。此二事體用已合。  物只是體等者。如人身是體.而有去來之用。有體則有用.故云此二事體用已合也。  △二就空體用示一雙。 【疏】空用與空已合。空即是空體.用即是空所容受。  空即是體等者。如室中空.空即是體.而有容受牀榻人物等用。  △二用下。結示。 【疏】用此體用已合.復更以物合空。如兩指先已合.後更兩兩共合。  用此體用已合者。即空體用及物體用.有空必能容受.有物必能移動.故云已合。後更兩兩共合者。兩兩即四指.以喻空物各有體用。如身入室中.則是兩兩共合也。思之甚易見。  △二次第解釋二。初分科。 【疏】若言異業下.次釋上三章。先釋第一文。自有三。一無常難。二常難。三亦常無常難。  △二今初下。隨釋三。初釋異業合三。初無常難三。初正解。 若言異業共合。異則有二。一是物業。二虛空業。若空業合物。空則無常。若物業合空。物則不徧。如其不徧。是亦無常。 【疏】今初先作無常難中.言一是物業即是動業.二虛空業即是空業。言空業合物.空則無常。物既無常.而空與其合.豈不無常。若物來合空.物則不徧者。此既合彼.應隨空亦徧.復應物隨空是常。  △二百論論引例。 【疏】百論中或心神等覺.以覺等神破(云云)。然今在言小異。  或心神等覺者。百論第一云。外曰實有神.如僧佉經中說.覺相是神。內曰神覺為一耶.為異耶。外曰神覺一也。內曰覺若神相.神無常。若覺是神相者.覺無常.故神應無常。譬如熱是火相。熱無常故.火亦無常。然今所計與彼意同.是故引之。  △三而其下。結示。 【疏】而其還於此執。正言物既不徧.云何合空。言則是無常者.空亦無常耶。  △二常難二。初牒執非。 若言虛空是常。其性不動。與動物合者。是義不然。 【疏】若言虛空是常下.第二作常難。又二。先牒執非之。  △二正難。 何以故。虛空若常。物亦應常。物若無常。空亦無常。 【疏】次正難。難意並之.令併無常。  △三亦常亦無常難二。初顯執意。 若言虛空亦常無常。無有是處。 【疏】若言虛空亦常無常下.第三作常無常難。彼意或言.合物之空自是無常。不合物空.恒自是常。云亦常無常者。  △二今直下。示今難。 【疏】今直難云。無有是處。謂法相中無有一法.半常半無常者。  △二釋共業合二。初分科。 【疏】若共業合下.釋第二章門。又二。此初牒執非之。何以故下.正破。  △二言若下。隨釋二。初牒執非之。 若共業合。是義不然。  △二正破。 何以故。虛空名徧。若與業合。業亦應徧。若是徧者。應一切徧。若一切徧。應一切合。不應說有合與不合。 【疏】言若空與業合.業亦應徧者。謂空體與用合.用亦應徧。若空用徧.則應徧與物合。不得更有離物之空.不應說有合與不合。  △三釋已合共合二。初分科。 【疏】若言已合共合下.釋第三章門。又二。此先牒章門非之。何以故下.正破。其中有法譬合。  △二言先下。隨釋二。初牒章非之。 若言已合共合。如二雙指合。是義不然。  △二正破三。初法二。初約現文正破後雙合二。初正示。 何以故。先無有合。後方合故。先無後有是無常法。是故不得說言虛空已合共合。 【疏】言先無後有者。謂空之與物.先時不合.後時方合。則是本無今有.應是無常。  △二然此下。結顯二。初標去取。 【疏】然此唯破後合.不破前合。  唯破後合者。既云先無後有.則是破兩兩相合.不破前空體用及物體用自合也。  △二所以下。示所以。 【疏】所以然者。前空體與空業用.物體與物業用。不有則已.有則俱時。豈可得言先時無合.後時方合。  有則俱時者。既有於空.必能容受。既有於物.必能動移。豈可言先有空時.無容受用等耶。故前合不可作無常破之。問。若然.應前合是常住耶。答。體實無常。且以彼體用同時.作先無後有破義不顯.故且置之。  △二據淺識傍破前單合二。初約淺識人明體異時。 【疏】而淺識者謂空是體有。若來時方有空用.物亦如是。體移動時.方有動用。  而淺下.據世間淺識之人說空物體用。既有前後.還屬無常。故先無今有之言.亦破前合。  △二只此下。約無常文即具破前後二合二。初正明能破。 【疏】只此前合.亦是本無今有。破則應云無常。  △二只此下。結示傍正。 【疏】只此先無今有破者.即具破於前後二合。正破後雙合.旁破前單合。  △二譬。 如世間法。先無後有。是物無常。  經如世間法。即是舉譬也。  △三合。 虛空若爾。亦應無常。  △二破器中二。初分科。 【疏】若言虛空在物下.破其後執.明空在物中。又三。初牒執非之。次正難。後結句。  △二此初下。隨釋三。初牒執非之。 若言虛空在物。如器中果。是義不然。 【疏】此初牒執非之。  △二正難二。初分科。 【疏】何以故下.正難。又二。初作理責.次作並難。初又為三。  △二隨釋二。初作理責三。初正責。 何以故。如是虛空。先無器時。在何處住。 【疏】此初正責。若言有器空在器中者。本無器時.空在何處。  △二難應有多空。 若有住處。虛空則多。 【疏】若有住處下.第二難應有多空。未有器時已有一空.後有器時復有一空.寧非多空。  △三結過。 如其多者。云何言常言一言徧。 【疏】如其多者下.第三結過。凡結三過。一不得言常。謂先是無器之空.今是有器之空.寧得是常。二者不得言一。可解。三者不得言徧。有器時空.非無器時空.空寧得徧。  不得言一可解者。如前難.應有多空也。  △二作竝難。 若使虛空離空有住。有物亦應離虛空住。 【疏】若使虛空離空有住下.第二並難。若謂無器時空.離有器時空.而有住處者.物亦離空而有住處。  △三結句。 是故當知。無有虛空。 【疏】是故當知下.第三結句。可見。  △八重破空是住處二。初牒。 善男子。若有說言指住之處名為虛空。 【疏】若有說言指住下.第八重破空是住處。亦先牒。  △二破。 當知虛空是無常法。何以故。指有四方。若有四方。當知虛空亦有四方。一切常法都無方所。以有方故。虛空無常。若是無常不離五陰。要離五陰是無所有。 【疏】次破。所言指住處者。若言即指一切住處為虛空住處。既有四方.方若異者.空應四方.隨空住處。  △二總舉五大例破。 善男子。有法若從因緣住者。當知是法名為無常。善男子。譬如一切眾生樹木因地而住。地無常故。因地之物次第無常。善男子。如地因水。水無常故。地亦無常。如水因風。風無常故。水亦無常。風依虛空。虛空無常故。風亦無常。若無常者。云何說言虛空是常徧一切處。 【疏】有法若從因緣下.第二總結。舉五大住.例破可尋。  舉五大住例破可尋者。五大即四大并空.而經中不明火大。正言嚴世土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空也。經中皆舉本顯末.明其所依是無常.故能依無常。於中四對。一草木依地。二地依於水。三水依於風。四風依於空。為顯第四.舉餘類之。一一對中.皆初明其末依於本。後就本中辨明無常.類顯於末。是中宣說虛空無常.令風無常。從他意說.非佛自義。論佛自義.虛空無法.不為物依。經若無常下.以空無常.破常破徧。此乃反難.非顯正義。若論正義.空是常徧.則非無常。非無常故.非物所依。  △二結同異三。初明空非三世。 虛空無故。非是過去未來現在。 【疏】虛空無故非是過去下.破外道執中.次結同異。所言同者。涅槃虛空.同無三世。所言異者。涅槃是常.虛空是無。又三。初明空非三世。  △二舉兔角亦非。 亦如兔角是無物故。非是過去未來現在。 【疏】次舉兔角亦非。  △三結同異。 是故我說佛性常故。非三世攝。虛空無故。非三世攝。 【疏】是故我說下.三結同異。  △三習解除惑用二。初敘意分科。 【疏】善男子我終不與下.明用中第三習解除惑之用.亦言無諍之用。何以除惑。已得中道觀.故能去之。若無此觀.何由能斷。大分為二。先明如來習解已滿.故不與世諍。二明諸菩薩等觀解除惑。前文又三。一觀解。二論義。三結成不諍之用。  習解除惑用者。即廣明中道中第三段也。若無此觀者。二乘及偏菩薩.無中道觀.不能破大煩惱.所以於世有諍。先明如來.二明菩薩者。此舉極果真因.俱無有諍。  △二此即下。隨文釋義二。初明如來習解已滿故不與世諍三。初觀解。 善男子。我終不與世間共諍。何以故。世智說有。我亦說有。世智說無。我亦說無。 【疏】此即初文。世間智人.體中道理.雙說有無。佛亦如是.不違彼說。復是由佛得中道故.故與物和.所以不諍。豈非中道觀解之用。世間愚人所述乖理.不當法相。言有言無.違於佛旨。如與佛諍.況世間人。  世間智人者。即圓解成就之人。故與物和者。稱機適會.故名為和。違於佛旨者。如前二十一雙諍論。況世間人者。尚與佛諍.況復世人.寧不與諍。  △二論義四。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不與世諍。不為世法之所沾污。 【疏】迦葉菩薩言下.第二論義。有四番問答。此初番。先問。  △二答三。初唱十法。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十法不與世諍。不為世法之所沾污。 【疏】次答。答中有三。初唱十法。次列十法。三結不諍。唱結二文之中皆有沾字.須作點音。  △二列十法。 何等為十。一者信心。二者有戒。三者親近善友。四者內善思惟。五者具足精進。六者具足正念。七者具足智慧。八者具足正語。九者樂於正法。十者憐憫眾生。  次列十法者。經明十法.並須約圓釋之。信三障即三德.方名無諍。下九例爾。又此十法.與前師子吼中修十相義同.文或小異。即今內善思惟.前名寂靜。是中智慧。前為第十.此為第七。今云憐愍眾生.前名惠施。  △三結不諍。 善男子。菩薩具足如是十法。不與世諍。不為世法之所沾污。如優鉢羅華。  △二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世智說有。我亦說有。世智說無。我亦說無。何等名為世智有無。 【疏】次第二番問答.論世智所說有無。問可見。  △二答二。初明有。 佛言。善男子。世智若說色是無常苦空無我。乃至識亦如是。善男子。是名世智說有。我亦說有。 【疏】答中定於法體。又二。先明有。  △二明無。 善男子。世智說色無有常樂我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善男子。是名世智說無。我亦說無。 【疏】次明無。  △三番二。初問二。初正作相違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世間智者即佛菩薩一切聖人。若諸聖人色是無常苦空無我。云何如來說佛色身常恒無變。世間智者所說無法。云何如來說言是有。如來世尊作如是說。云何復言不與世諍。不為世法之所沾污。 【疏】次第三番問中二。先正作相違之問。  △二結佛有顛倒。 如來已離三種顛倒。所謂想倒。心倒。見倒。應說佛色實是無常。今乃說常。云何得名遠離顛倒。不與世諍。 【疏】次結佛有顛倒。  △二答。 佛言。善男子。凡夫之色從煩惱生。是故智說色是無常苦空無我。如來色者。遠離煩惱。是故說是常恒無變。 【疏】答中明不相違.各有所據。眾生之色從煩惱生.故色是無。佛色不然.故得是有。  △四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為色從煩惱生。 【疏】次第四問答.明色常無常相。問含二意。一問云何色陰從煩惱生.而是無常。二問云何色不從煩惱生.而得是常。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中具明二義。今問中略故.但舉色從煩惱生.是無常一邊。佛答有三。一明觀與不觀為常無常之本。二正明常無常果。三結所屬之人。初文又二。初總明觀與不觀.次單明觀者。亦可云先略後廣.廣中唯明一義。前文又四。此即.一明生三漏是所觀境。智者應當下.二出能觀人。如人將盲下.三出不能觀者。有四種人下.第四雙舉二人。前二如文。  △二第三下。隨釋三。初明觀與不觀為常無常之本二。初總明觀與不觀四。初明三漏是所觀境。 善男子。煩惱三種。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  △二出能觀人。 智者應當觀是三漏所有罪過。所以者何。知罪過已。則能遠離。譬如醫師先診病脈。知病所在。然後授藥。  △三出不能觀者。 善男子。如人將盲至棘林中捨之而還。盲人於後甚難得出。設得出者。身體壞盡。世間凡夫亦復如是。不能知見三漏過患。則隨逐行。如其見者則能遠離。知罪過已。雖受果報。果報輕微。 【疏】第三文中不觀之人。人譬三漏.盲譬眾生.棘譬惡道。欲明三漏牽諸眾生.令墮惡道。縱出惡道.法身破壞。法身破壞.故三身盡壞。  法身破壞者。以迷惑故.法身不顯.名之為壞。法身不顯.由無觀智.即壞報身。境智不顯.豈有應用.即壞應身。故云三身盡壞。  △四雙舉二人。 善男子。有四種人。一作業時重。受報時輕。二作業時輕。受報時重。三作業時重。受報亦重。四作業時輕。受報亦輕。 【疏】四雙結兩人。中有四句。前二即是觀不觀者.後二即是任業之人。  即是觀不觀者。觀即初句.不觀即第二句。  △二單明觀者二。初單出人。 善男子。若人能觀煩惱罪過。是人作業受報俱輕。 【疏】若人能觀下.第二單出能觀人。又二。先單出人。  △二廣明其人二。初總二。初正明觀漏。 善男子。有智之人作如是念。我應遠離如是等漏。又復不應作如是等鄙惡之事。何以故。我今未得脫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報故。我若修道。當因是力破壞諸苦。是人觀已。貪欲瞋恚愚癡微弱。既見貪欲瞋癡輕已。其心歡喜。 【疏】次廣明其人。又二。初總.後別。總中又二。此初正明觀漏。有六句。  △二自能勤修。 復作是念。我今如是皆由修道因緣力故。令我得離不善之法。親近善法。是故現在得見正道。應當勤加而修習之。是人因是勤修道力。遠離無量諸惡煩惱。及離地獄餓鬼畜生人天果報。 【疏】復作是念下.二明其自能勤修。亦有五句。  △二別二。初正明觀漏三。初觀因三。初法。 是故我於契經中說。當觀一切有漏煩惱及有漏因。何以故。有智之人若但觀漏。不觀漏因。則不能斷諸煩惱也。何以故。智者觀漏從是因生。我今斷因。漏則不生。 【疏】是故我於下.第二別明觀漏。亦二。初正明觀漏.次明能自勤修。前文有三。此初先觀因。有法譬合。  △二譬。 善男子。如彼醫師先斷病因。病則不生。  △三合。 智者先斷煩惱因者亦復如是。  △二觀果報。 有智之人先當觀因。次觀果報。知從善因生於善果。知從惡因生於惡果。觀果報已。遠離惡因。 【疏】有智之人下.次觀果報。  △三觀輕重。 觀果報已。復當次觀煩惱輕重。觀輕重已。先離重者。既離重已。輕者自去。 【疏】觀果報已下.三觀於輕重。  △二能自勤修三。初法。 善男子。智者若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是人爾時精勤修道。不息不悔。親近善友。至心聽法。為滅如是諸煩惱故。 【疏】智者若知下.二明自能勤修。亦有法譬合。  △二譬。 善男子。譬如病者自知病輕。必可除差。雖得苦藥。服之不悔。  △三合。 有智之人亦復如是。勤修聖道。歡喜不愁。不息不悔。  △二正明常無常果二。初不從煩惱生得常果。 善男子。若人能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為除煩惱故。勤修聖道。是人不從煩惱生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疏】若人能知煩惱下.二正明常無常果。又二。先明不從煩惱生.則得常果。  △二從煩惱生得無常果。 若不能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不勤修習。是人則從煩惱生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疏】次明從煩惱生.得無常果。  △三結所屬之人二。初結得常果是如來。 善男子。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為斷煩惱修行道者。即是如來。以是因緣。如來色常。乃至識常。 【疏】知煩惱煩惱因下.三結所屬人。又二。先結得常果者.即是如來。  △二結得無常果是凡夫。 善男子。不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不能修道。即是凡夫。是故凡夫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悉是無常。 【疏】次明得無常果者.是凡夫。  △三結成不諍之用。 善男子。世間智者。一切聖人菩薩諸佛說是二義。我亦如是說是二義。是故我說不與世間智者共諍。不為世法之所沾污。 【疏】世間智者下.第三還結成不諍之用。  經說是二義者。有無二義也。  △二明諸菩薩等觀解除惑二。初敘意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明菩薩除惑。即是諸菩薩等習此觀解.離諸結漏。若無中道力用.云何能令惑使俱盡。又四。一觀漏體。二觀漏因。三觀漏果。四結觀智。初觀漏體有三番問答。此初文。先問三漏之體。佛答中.三漏為三。初明欲漏。又三。一出體。二引證。三結名。  離諸結漏者。既是中觀.所治漏義通於界外。  △二初出下。隨文釋義四。初觀漏體三。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三有漏者。云何名為欲漏。有漏。無明漏耶。  △二答三。初欲漏三。初出體。 佛言。善男子。欲漏者。內惡覺觀。因於外緣。生於欲漏。 【疏】初出體。內惡覺觀即內心.因於外緣即是外境。  因於外緣者。五塵境也。  △二引證二。初指所出。 是故我昔在王舍城告阿難言。阿難。汝今受此女人所說偈頌。是偈乃是過去諸佛之所宣說。 【疏】是故我昔下.第二引證。此偈出出曜經。佛將阿難共行。見一女人將兒汲水.見一男子遂生染心.瞻目不已。因繫兒頸.內兒井中。乃說偈自責云欲欲。我知汝根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不得生。說者或小不同。  說者或小不同者。偈云。欲欲知汝過.皆由思覺生.若能斷思覺.知汝即無有。經云如來昔住王舍城中.阿難乞食。有女攜兒.就井汲水。女見阿難容儀端正.心生愛著.注目不捨。不覺以索繫兒死.因生悔心.故說斯偈。乞食還以白佛.佛令阿難受持是偈.云是過去佛宣說.彼女嘗聞.非女智力而能演說。故云或小不同。疏云欲欲二字.是問起之辭.不在偈文之內。  △二但明下。辨同異。 【疏】但明三漏.兩處不同。前德王品以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是欲漏。上二界煩惱.除無明.是有漏。總三界無明是無明漏。今文所明以欲界中愛為欲漏.上二界愛為有漏。無明與我見合為無明漏。  無明與我見合者。無明與三界見惑合為一。  △三結名。 是故一切內惡覺觀。外諸因緣。名之為欲。是名欲漏。 【疏】是故一切下.第三結名。  △二有漏三。初出體。 有漏者。色無色界。內諸惡法。外諸因緣。 【疏】次明有漏中亦三。初出漏體。  △二簡異欲漏。 除欲界中。外諸因緣。內諸覺觀。 【疏】次簡異欲漏。  簡異欲漏者。明上二界.一一禪地各自緣於塵境.能生漏心。故經云除欲界中因緣。又一心支為內.四支為外。  △三結名。 是名有漏。 【疏】三結名。  △三無明漏二。初出體。 無明漏者。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別內外。名無明漏。 【疏】次明無明漏中又二。初出體.次明能生諸漏。此初一行餘.出體。  經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別內外者。正辨無明之相也。澤州云。我及我所.汎解有四。一神主為我.諸陰為所。二假人為我.假法為所。三內法名我.外法為所。四佛性名我.真中所有德義差別.說為我所。故上經云。知我我所。是人出世不知前三本無.不識第四本有.名曰無明。內外解亦多種。一眾生名內.外法名外。二陰界等事相為外.苦無常等法相為內。三有法為外.空理為內。四真法為內.情想為外。五真性為內.真用為外。不識此等.名曰無明。  △二能生諸漏三。初唱。 善男子。無明即一切諸漏根本。 【疏】從無明即一切下.第二明能生諸漏。文有三。唱.釋.結。  △二釋。 何以故。一切眾生無明因緣。於陰入界憶想作相。名為眾生。是名想倒。心倒。見倒。以是因緣生一切漏。  △三結。 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無明者即是貪因瞋因癡因。  △二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昔於十二部經說言。不善思惟因緣。生於貪欲瞋癡。今何因緣乃說無明。 【疏】迦葉言如來下.第二番問答。先問何以異說。  △二答三。初唱兩章門。 善男子。如是二法互為因果。互相增長。 【疏】如是二法下.佛答有三。初唱兩章門。一互因果.二互增長。  △二釋二。初互因果。 不善思惟生於無明。無明因緣生不善思惟。 【疏】不善思惟下.第二釋章門。先釋互為因果。  先釋互為因果者。不善思惟.生於無明.則不善是因.無明是果。無明生不善思惟.則無明為因.不善為果。  △二互增長。 善男子。其能生長諸煩惱者。皆悉名為煩惱因緣。親近如是煩惱因緣。名為無明。不善思惟。 【疏】其能生長下.釋增長。  釋增長者。以此二法.同能生長一切煩惱故。  △三譬結。 如子生芽。子是近因。四大遠因。煩惱亦爾。 【疏】如子生芽下.第三譬結。  譬結者。如子生芽.子是近因.四大遠因。煩惱亦爾。不善思惟以為近因.無明生煩惱為遠因。又由無明故.不善思惟.即以無明為近因。先起思惟亦爾。  △三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無明即漏。云何復言。因無明故生於諸漏。 【疏】迦葉白佛下.第三番問答。問意言佛前說第三漏.云是無明。今復云何從無明生。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言如我所說下.佛答又三。先唱有兩無明。若說無明下.第二釋兩無明。又二。  先唱有兩者。經是內無明.即獨頭。  △二先明下。隨釋三。初唱有兩無明。 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說。無明漏者是內無明。因於無明生諸漏者。是內外因。  經因於無明(至)內外因.即相應名外無明。  △二釋兩無明二。初內無明。 若說無明漏是名內倒。不識無常苦空無我。 【疏】先明無明漏.是內無明。  經若說(至)無我.是釋內無明。直爾障理.名獨頭無明。既云不識無常等.豈非障理。  △二外漏。 若說一切煩惱因緣。是名不知外我我所。 【疏】次解從生是外漏。內心不了.是一無明。而外復生煩惱.是外無明。  經從若說(至)我所.是釋外無明。謂與諸使相應而起.名相應無明。既為一切煩惱因緣.豈非相應。疏云從生是外漏等者.但解外無明義也。謂從內無明.生諸煩惱.復受外名.而無明但是一也。又下疏云。內心不了.名內無明。不別外事.即外無明。  △三結兩果。 若說無明漏。是名無始無終。從無明生陰入界等。 【疏】若說無明漏下.第三結兩果。言無明漏名無始終者。謂得無始無終果。十二因緣.無明最初.而能生於行識等果。如是因緣三世輪轉.名無始終。若得中觀.能焦因緣.成有始終。翻彼生死.歸涅槃終。從無明生陰入等者。謂從無明生於諸漏.亦招陰果。  結兩果者。即二無明感生死果.故云兩果。能焦因緣者。以中道觀火.燋因緣之炷。雖涅槃無始.而令有始。故初住證乎三德。雖生死無終.而令有終。故初住破彼無明.故云成有始終。翻彼生死歸涅槃終者。終字誤。應云歸涅槃理。未治本亦作理字。且涅槃無終而有始.不應云終。亦招陰果者。諸漏是惑因.能招生死陰果。  △二觀漏因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有智之人。知於漏因。云何名為知於漏因。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觀漏因。有兩番問答。此即初問。  △二答四。初外因。 善男子。智者當觀何因緣故。生是煩惱。造作何行。生此煩惱。於何時中生此煩惱。共誰住時。生此煩惱。何處止住。生此煩惱。觀何事已。生於煩惱。受誰房舍臥具飲食衣服湯藥。而生煩惱。 【疏】智者當觀下.佛答有四。此初明外因。  △二內因。 何因緣故。轉下作中。轉中作上。下業作中。中業作上。 【疏】何緣轉下作中下.第二明內因。  △三為觀得道。 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則得遠離生漏因緣。如是觀時。未生煩惱。遮令不生。已生煩惱。便得除滅。 【疏】菩薩作是觀時下.第三明為觀得道。  △四引證。 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智者當觀生煩惱因。 【疏】是故我於下.第四引證。  △二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眾生一身。云何能起種種煩惱。 【疏】迦葉言眾生一身下.次番問答。初問。  △二答二。初譬。 佛言。善男子。如一器中有種種子。得水雨已。各各自生。 【疏】次如一器中下.佛答。先譬.次合。初譬中言如一器者.譬一神明。有種種子者.譬成就諸惑。得雨各生者.謂得取相.各自相生。若取好相生貪.取惡相生瞋。  欲自相生者。欲字誤。應云各自相生。  △二合。 眾生亦爾。器雖是一。愛因緣故。而能生長種種煩惱。 【疏】次合譬。云愛因緣故生煩惱者。還復取相.名之為愛。或復說愛.未必明取相。  還復取相下.兩義釋經。初約取好惡相生貪瞋者.名愛因緣。次或復下.明愛在心.未是取相。但取相之惑.由內愛而生。故經云。愛因緣故.而能生長等。  △三觀漏果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云何觀於果報。 【疏】迦葉言下.第三觀漏果。亦兩問答。此初問。  △二答二。初分科。 【疏】答中又二。先明報果.次明習果。  △二就報下。隨釋二。初報果。 善男子。智者當觀。諸漏因緣能生地獄餓鬼畜生。是漏因緣得人天身。即是無常苦空無我。是身器中得三種苦。三種無常。 【疏】就報果中有三種苦及三無常者。二解。一云三苦即苦苦.行苦.壞苦。三無常者。一生滅。二流動。三大期。二云此謂三界為三苦。三無常者.即是三界皆無常也。  △二習果。 是漏因緣。能令眾生作五逆罪。受諸惡報。能斷善根。犯四重禁。誹謗三寶。智者當觀。我既受得如是之身。不應生起如是煩惱。受諸惡果。  △二番二。初分科。 【疏】迦葉言佛有無漏下.第二番簡無漏果報。問中有二。初略次廣。初略問。又三。一唱有無漏果。二明智者斷果。三問斷無漏果不。諸得道人下.第二廣問。亦三。此初唱有無漏之果。如其智者下.第二明云何言斷。如其斷者下.第三問云何言有。  △二問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略三。初唱有無漏果。 迦葉菩薩言。世尊。有無漏果。  △二明智者斷果。 復言智者斷諸果報。  △三問斷無漏果。 無漏果報在斷中不。  △二廣三。初唱有無漏之果。 諸得道人有無漏果。  △二云何言斷。 如其智者求無漏果。云何佛說一切智者應斷果報。  △三問云何言有。 如其斷者。今諸聖人云何得有。 【疏】問意云。有有漏果.復有無漏果。聖人若當斷無漏果者.云何能得聖人果報。  △二答二。初分科。 【疏】然佛答有二意。一云當體為言。即無漏無有果報。今言有者.是因中說果。佛答有三。初舉因果互說。次明無漏無果。三明無煩惱果。前文三句。初唱如來有兩種說。如世間人下.第二明世人之說。我亦如是下.第三出如來之說。  無漏無果報者。修無漏者.無生死果報也。下文自釋。  △二言身下。隨釋三。初舉因果互說三。初唱如來有兩種說。 善男子。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  △二明世人之說。 如世間人說泥即瓶。縷即是衣。是名因中說果。果中說因者。牛即是水草。人即是食。  △三出如來之說。 我亦如是因中說果。先於經中作是說言。我從心身 (因心運身。故名心身)至梵天邊。是名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此六入者名過去業。是名果中說因。 【疏】言身從心至梵天邊者.是因中說果。謂色界為身.初禪之定為心。定是意業.所以名心。所以常謂色界為心生身.是為定心。心實非身.但能得身.故名為身。即是因中說果。果中說因.可見。  是因中說果者。心是因.身是果。由修初禪定心為因.故感梵天身果。今因中說果.乃名初禪為心身也。故經我從心身至梵天邊.只是從修初禪得生梵天耳。但引心身之名.以證因中說果。當以此意.細尋疏文.坦然明白。或有經本注云。因心運身故言心身者。人師謬注.非是正翻。  △二明無漏無果。 善男子。一切聖人。真實無有無漏果報。一切聖人。修道果報更不生漏。是故名為無漏果報。 【疏】一切聖人下.第二明無漏無果。果謂三界中.但以漏業得報.故云無無漏果。下句復云無漏果者。此是因中說果.因此無漏能得佛果.因實非果。能得果故.名因為果。  下句復云等者。即經云一切聖人.修道果報等也。既云修道.正約因中。但此之因必克佛果.所以因中說果。故經結云。名為無漏果報。  △三明無煩惱果二。初明斷惑。 善男子。有智之人如是觀時。即得永滅煩惱果報。 【疏】有智之人下.第三明無煩惱果。又二。初明斷惑。  △二明修道。 善男子。智者觀已。為斷如是煩惱果報。修習聖道。 【疏】次智者下.明修道。  △四結觀智。 聖道者。即空無相願。修是道已。能滅一切煩惱果報。 【疏】聖道者下.第四結觀智。 迦葉菩薩品之第二十四之四(會疏卷第三十四)  △三單明生善用二。初分科。 【疏】迦葉品之四。起卷是第三單明生善。兩番問答。初為三。一緣起。二正問。三結問。  △二緣起下。隨釋二。初番二。初問三。初緣起三。初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皆從煩惱而得果報。言煩惱者所謂惡也。從惡煩惱所生煩惱。亦名為惡。如是煩惱則有二種。一因二果。因惡故果惡。果惡故子惡。 【疏】緣起中法譬合(云云)。  經從惡煩惱者。即惡性非善故。  △二譬。 如絍婆果。其子苦故。華果莖葉一切皆苦。猶如毒樹。其子毒故。果亦是毒。  經絍婆。經典釋文作尼林反。  △三結。 因亦眾生。果亦眾生。因亦煩惱。果亦煩惱。煩惱因果即是眾生。眾生即是煩惱因果。  △二正問。 若從是義。云何如來先喻雪山亦有毒草微妙藥王。 【疏】若從是義下.二正問。用煩惱為眾生.眾生復是煩惱。煩惱為眾生.即是因苦而無善。眾生復是煩惱.即是果苦不善。若爾俱不善.云何而得生於善法.何得復有妙藥王耶。  △三結問。 若言煩惱即是眾生。眾生即是煩惱。云何而言眾生身中有妙藥王。 【疏】若言下.三結問。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三。初歎問。次合前譬。三結.能修之人即佛性力。  △二初歎下。隨釋三。初歎問。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無量眾生咸同此疑。汝今能為啟請求解。我亦能斷。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疏】初歎。如文。  △二合前譬。 善男子。雪山喻者即是眾生。言毒草者即是煩惱。妙藥王者即淨梵行。 【疏】雪山下.次合前譬。然前妙藥譬於佛性.今云藥王.即淨梵行.在言少異。  △三結能修之人。 善男子。若有眾生能修如是清淨梵行。是名身中有妙藥王。 【疏】若有眾生下.三結。如文。  △二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眾生有清淨梵行。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問答.正出所生之行。此更問前意.何等眾生有清淨梵行。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為二。初總答所問.次別答。初總中.先譬次合。  △二佛答下。隨釋二。初總答二。初譬。 善男子。猶如世間從子生果。是果有能與子作因。有不能者。有能作者。是名果子。若不能作。唯得名果。不得名子。  △二合。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皆有二種。一者。有煩惱果是煩惱因。二者。有煩惱果非煩惱因。是煩惱果非煩惱因。是則名為清淨梵行。 【疏】佛答意者。眾生亦不盡具有此梵行。如世果子.其已是果.但此果不必併生於子。鳥食火燒水爛則不能生.不被三事即能生子。眾生亦爾。不能修者.是煩惱果。而於果上.復生惑因。若修善者.即但有惑果.無有惑因。即此眾生身中有清淨梵行。  △二別答二。初總別分科。 【疏】眾生觀受下.第二別答明修觀解。文為五。一觀受。二觀想。三觀欲。四觀業。五觀十二因緣。此之五觀但成兩科。前四觀五陰.後一觀因緣。  △二觀五下。隨文釋義二。初觀五陰二。初懸示經意二。初示不觀色識所以。 【疏】觀五陰中.何故不觀識色兩陰。識初起時.未別苦樂。論人云。識得實法.想得假名。未能分別.是故不觀。色陰麤淺.故亦不觀。三陰猛盛.所以觀之。  識初起時等者。以識剏起.但懸青等總相故。想得假名者。次取境像.即是想心。未能分別者。即是識陰率爾而見.未能分別.即屬無記。色陰麤淺者.以色陰顯現易解故。然此但觀三陰.亦是隨機之說。三陰猛盛者。想心如向釋。次領納前境.即是受心。次起貪等煩惱.即是行心。  △二於三下。示開行陰所以。 【疏】於三陰中受想不開.行陰開二.謂欲業是。所以然者。行陰過重.是故開之。  行陰過重者。然三雖並猛盛.而行陰過重。以由受想流入行陰.成業招報也。所以開為欲業者。謂由貪欲五塵而起於業故.此二種並屬行陰。  △二觀中下。隨文正釋四。初觀受二。初分科。 【疏】觀中一一例皆有四。一觀受體。二觀受因。三觀受果。四明修道。  △二初觀下。隨釋四。初觀受體。 善男子。眾生觀受。知是一切漏之近因。所謂內外漏。受因緣故。不能斷絕一切諸漏。亦不能出三界牢獄。眾生因受著我我所。生於心倒想倒見倒。是故眾生先當觀受。如是受者為一切愛而作近因。是故智者欲斷愛者。當先觀受。善男子。一切眾生十二因緣所作善惡皆因受時。是故我為阿難說言。阿難。一切眾生所作善惡皆是受時。是故智者先當觀受。 【疏】初觀受體。夫受心者.只是果報。言近因者.以受是五果之末。從於此處復起三因.生諸煩惱.名觸因緣。  只是果報者。以五陰是現報故。五果之末者。此十二因緣.現在五果.受最居後.故云末也。從於此處者。從受支處.復起愛取有三因也。 【疏】言因緣者.觸名不定.無別自體。亦可說識為觸.亦可說想為觸。此是次第因緣。言無明觸.即是煩惱前心。言明觸者.即是無漏前心。言非明無明觸者.即是有漏諸善前心。  言因緣者下.此是疏主超取下修道中三觸文.來釋成此中復起三因之義也。次第因緣者。即從受復生三因也。即是煩惱前心等者。俱舍頌曰.明無明非二。彼疏釋云。無漏相應觸.名為明觸。染汙相應觸.名無明觸。與有漏善無記相應觸.名非明非無明觸.故云非二也。今正明無明是愛取前心.八聖道是無漏前心.有漏善無記謂人天善心也。經所謂內外漏者。無明三倒名為內漏.餘名為外。  △二觀受因。 既觀受已。復當更觀如是受者何因緣生。若因緣生。如是因緣復從何生。若無因生。無因何故不生無受。復觀是受。不因自在天生。不因士夫生。不因微塵生。非時節生。不因想生。不因性生。不從自生。不從他生。非自他生。非無因生。是受皆從緣合而生。因緣者即是愛也。是和合中非有受。非無受。是故我當斷是和合。斷和合故。則不生受。 【疏】復當更觀下.第二觀受因。前討受因.無所從生。後明從和合生。  經非有受等者。四句求受不可得.但有假名故也。經斷是和合者。三假四句推之.令契佛性中理.名斷和合。  △三觀受果。 善男子。智者觀因已。次觀果報。眾生因受受於地獄餓鬼畜生。乃至三界無量苦惱。受因緣故受無常樂。受因緣故斷於善根。受因緣故獲得解脫。作是觀時。不作受因。云何名為不作受因。謂分別受。何等受能作愛因。何等愛能作受因。善男子。眾生若能如是深觀愛因受因。則便能斷我及我所。 【疏】次觀果報下.即第三觀果。  △四修道。 善男子。若人能作如是等觀。則應分別愛之與受在何處滅。即見愛受有少滅處。當知亦應有畢竟滅。爾時即於解脫生信。生信心已。是解脫處何由而得。知從八正。即便修習。云何名為八正道耶。是道觀受有三種相。一者苦。二者樂。三者不苦不樂。如是三種俱能增長身之與心。何因緣故能增長耶。觸因緣也。是觸三種。一者無明觸。二者明觸。三者非明無明觸。言明觸者即八正道。其餘二觸增長身心及三種受。是故我應斷二種觸因緣。觸斷不生三受。善男子。如是受者亦名為因。亦名為果。智者當觀亦因亦果。云何為因。因受生愛。名之為因。云何名果。因觸生故。名之為果。是故此受亦因亦果。智者如是觀是受已。次復觀愛。受果報故。名之為愛。智者觀愛復有二種。一者雜食。二者無食。雜食愛者。因生老病死一切諸有。無食愛者。斷生老病死一切諸有貪無漏道。智者復當作如是念。我若生是雜食之愛。則不能斷生老病死。我今雖貪無漏之道。不斷受因。則不能得無漏道果。是故應當先斷是觸。觸既斷已。受則自滅。受既滅已。愛亦隨滅。是名八正道。善男子。若有眾生能如是觀。雖有毒身。其中亦有微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善男子。如是眾生雖從煩惱而得果報。而是果報更不復為煩惱作因。是則名為清淨梵行。 【疏】若人能作如是下.第四修道。文云觸有三種。一無明觸者。若行心作惡.即識想受三名無明觸。行心起善.即前三心名為明觸。行在無記.非善非惡.即前三心名非明無明觸。又一解如前。文云明觸.即八正道。餘之二觸.增長諸惡。  觸有三種者。觸是觸數.生一切法。今隨所生.開分為三。若行心作惡等者。於四心中.行心後起。若作惡者.則顯前三心是無明觸。作善等例爾。又一解如前者。即指前疏.約煩惱前心等。文云下.意指經文義通兩解。  △二觀想二。初約陰簡示。 【疏】復次善男子下.第二觀想.例前為四。此言想者。非謂想陰.以行心中別有想倒。又思惟中名想倒心倒。見諦之中.名為見倒。今乃總論.不得名見.通名為想。又云無色界為一切想者。無色界中乃有不用處.非謂一切。但前二是一切.故以為名。  行心中別有想倒者。由受想流入行心.致令行心起於想倒。乃有不用處.非一切者。以第三天無想心故。又十一切處但至空識二處.有一切想。不用處則無。故云但前二是一切。非字下.多謂字。  △二觀想下。隨文釋義四。初體二。初分科。 【疏】觀想體中又二。先正觀體.次問答(云云)。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正觀體。 復次善男子。智者當觀受愛二事何因緣生。知因想生。何以故。眾生見色亦不生貪。及觀受時亦不生貪。若於色中生顛倒想。謂色即是常樂我淨。受是常恒無有變易。因是倒想生貪恚癡。是故智者應當觀想。云何觀想。當作是念。一切眾生未得正道。皆有倒想。云何倒想。於非常中生於常想。於非樂中生於樂想。於非淨中生於淨想。於空法中生於我想。於非男女大小晝夜歲月衣服房舍臥具。生於男女乃至臥具想。是想三種。一者小。二者大。三者無邊。小因緣故生於小想。大因緣故生於大想。無量緣故生無量想。復有小想。謂未入定。復有大想。謂已入定。復有無量想。謂十一切入。復有小想。所謂欲界一切想等。復有大想。所謂色界一切想等。復有無量想。謂無色界一切想等。三想滅故。受則自滅。想受滅故。名為解脫。  經十一切入。即十一切處也。如法界次第。  △二問答二。初問二。初敘異解二。初數人。 迦葉菩薩言。世尊。滅一切法名為解脫。如來云何說想受滅名解脫耶。 【疏】初問中云滅受想名解脫者。數人云。得解脫者.不止滅此二心.滅一切心乃得解脫。今偏言二心者.過患多故。受心修禪.想修無色。受心味禪.想計無色.以為涅槃。  △二論家。 【疏】論家不爾。緣世諦名想受.緣真諦名慧心。世諦想心可滅得脫.真諦慧心不可滅。與數大同。  與數大同者。數人雖不明慧心.亦指緣世諦名想受耳。  △二故迦下。明今釋二。初依經文顯義。 【疏】故迦葉難云。滅一切法名為解脫.豈滅兩心得解脫耶。佛答須滅一切.方得解脫。  △二佛或下。示總別相攝。 【疏】佛或時總說.即攝一切。或時別說。今說受想二滅即得解脫.此則總論已說一切。  佛或時總說等者。即總舉想受二心.以攝餘心。或時別說者.一一別說諸心也。想受二滅等者。正指今文是總說.以包於別也。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來或時因眾生說。聞者解法。或時因法說於眾生。聞者亦解說於眾生。云何名為因眾生說聞者解法。如我先為大迦葉說。迦葉。眾生滅時。善法則滅。是名因眾生說聞者解法。云何因法說於眾生。聞者亦解說於眾生。如我先為阿難說言。我亦不說親近一切法。亦復不說不親近一切法。若法近已。善法衰羸。不善熾盛。如是法者不應親近。若法近已。不善衰滅。善法增長。如是法者是應親近。是名因法說於眾生。聞者亦解說於眾生。善男子。如來雖說想受二滅。則已總說一切可斷。 【疏】文中初云。因眾生說.聞者解法者。即是因於眾生說善惡等法.聞即得解。又云。因法說眾生.眾生得解者。先說善法須近.惡法須捨。眾生聞此.即能得解。此兩意正酬前問。  此兩意正酬前問者。謂因人說法.則舉人知法。因法說人.則舉法知人。以類說想受滅.即知一切煩惱皆滅。故云正酬前問。  △二因二。初正觀因。 智者既觀如是想已。次觀想因。是無量想因何而生。知因觸生。是觸二種。一者因煩惱觸。二者因解脫觸。因無明生名煩惱觸。因明生者名解脫觸。因煩惱觸生於倒想。因解脫觸生不倒想。觀想因已。次觀果報。 【疏】次觀想因亦二。先正觀因。  △二問答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煩惱之想生於倒想。一切聖人實有倒想而無煩惱。是義云何。 【疏】次兩番問答。  △二答。 佛言。善男子。云何聖人而有倒想。  △二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一切聖人牛作牛想。亦說是牛。馬作馬想。亦說是馬。男女大小舍宅。車乘去來亦爾。是名倒想。  △二答。 善男子。一切凡夫有二種想。一者世流布想。二者著想。一切聖人唯有世流布想。無有著想。一切凡夫惡覺觀故。於世流布生於著想。一切聖人善覺觀故。於世流布不生著想。是故凡夫名為倒想。聖人雖知。不名倒想。  △三果。 智者如是觀想因已。次觀果報。是惡想果。在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中受。如我因斷惡覺觀故。無明觸斷。是故想斷。因想斷故。果報亦斷。 【疏】三觀果。  △四修。 智者為斷如是想因。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能作如是等觀。則得名為清淨梵行。善男子。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疏】四修道。悉如文。  △三觀欲四。初體。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欲。欲者即是色聲香味觸。善男子。即是如來因中說果。從此五事生於欲耳。實非欲也。善男子。愚癡之人貪求受之。於是色中生顛倒想。乃至觸中亦生倒想。 【疏】復次智者觀欲下.第三觀欲.即是煩惱門.亦例有四。此初觀欲體.正是內心。今但舉外塵者。能生心欲.故名塵為欲。此即因中說果。  即是煩惱門者。以外塵內根.通入煩惱故。正是內心者。欲即貪瞋癡心.正是行陰.故云正是內心。能生心欲者。以三毒心依前境而起故。因中說果者。三毒依塵而得成就.故塵即是因。  △二因。 倒想因緣便生於受。是故世間說因倒想生十種想。欲因緣故。在於世間受惡果報。以惡加於父母沙門婆羅門等。所不應作而故作之。不惜身命。是故智者觀是惡想因緣。故生欲心。 【疏】倒想因緣便生於受下.第二觀欲因。  經十種想者。謂五塵及生住滅男女想。依前倒想.生十種想。  △三果。 智者如是觀欲因已。次觀果報。是欲多有諸惡果報。所謂地獄餓鬼畜生人中天上。是名觀果報。若是惡想得除滅者。終不生於此欲心也。無欲心故不受惡受。無惡受故則無惡果。是故我應先斷惡想。斷惡想已。如是等法自然而滅。 【疏】次觀下.三觀果報。  △四修。 是故智者為滅惡想。修八正道。是則名為清淨梵行。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疏】是故下.四修道。  △四觀業四。初體。 復次。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是欲已。次當觀業。何以故。有智之人當作是念。受想觸欲即是煩惱。是煩惱者能作生業。不作受業。如是煩惱與業共行。則有二種。一作生業。二作受業。是故智者當觀於業。是業三種。謂身口意。善男子。身口二業亦名為業。亦名業果。意唯名業。不名為果。以業因故。則名為業。善男子。身口二業名為外業。意業名內。是三種業共煩惱行。故作二種業。一者生業。二者受業。善男子。正業者即意業也。期業者謂身口業。先發故名意業。從意業生名身口業。是故意業得名為正。 【疏】復次智者下.第四觀業。亦為四。先觀體。文云受想觸欲是煩惱者。數論二解。一云。受想觸欲.心王起時.數即隨起。此中云受想者.即是十通心數中四數.受即痛數。既屬通心.俱通善惡。心數起善.即名為善。心數起惡.即名煩惱。今據起惡言之。論云無王數異。此中云受想四者.即是四心.但無色陰。觸即是識.欲即行陰。若行起善.即名為善。若行起惡.即名煩惱。此中正明作惡義也。  數論二解者。初是數解。次是論解。然此二家明王數同異.如前二十一番諍論中疏記。受即痛數者。受十數之初.而云痛數者。古翻名受為痛。 【疏】又言能作生業.不作受業者。二釋。一云由此煩惱因緣不絕.故云生業。而不能分別五蓋果報.諸受差別.故不作受。二云由此煩惱潤業得生.故言能作生業.而不能招捨受。二捨中容捨心.既是煩惱.云何能潤生。於受樂受.正是樂心.復不能潤。此並論潤業生義。與業共行則有二種者.欲出業體。比論業時.猶有於惑.故言與業共行。而業法不同.故具為生受二業。又云。身口二業亦名為業.亦名果者。其能造作即名為業。復暢口意即名為果。意但是業.無自暢義.故不名果。又云正業是意.以意正是業體故也。期業為身口業者。以身口自然符會.有若期契.故云期業也。  作生不作受者。澤州云。初發善惡.能生後果.名作生業。未潤受果.名不作受業。疏中第二解語義未詳。餘皆可見。  △二因。 智者觀業已。次觀業因。業因者即無明觸。因無明觸。眾生求有。求有因緣即是愛也。愛因緣故。造作三種身口意業。  △三果二。初分科。 【疏】第三觀果報。又二。初正解四業.次兩番問答料簡。初如文。  △二答中下。隨釋二。初正解四業。 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業因已。次觀果報。果報有四。一者黑黑果報。二者白白果報。三者雜雜果報。四者不黑不白不黑不白果報。黑黑果報者。作業時垢。果報亦垢。白白果報者。作業時淨。果報亦淨。雜雜果報者。作業時雜。果報亦雜。不白不黑不白不黑果報者。名無漏業。  經黑黑果報者。上黑字自為一句.是業因。下黑果報自為一句.是業果。白白等例爾。黑謂十惡。白謂十善。雜謂善惡間作。不黑不白是無漏。總此四種乃成二法。前三世間.後一出世。  △二問答料簡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先說無漏無有果報。今云何言不白不黑果報耶。 【疏】初番問。如文。  △二答。 佛言。善男子。是義有二。一者亦果亦報。二者唯果非報。黑黑果報亦名為果。亦名為報。黑因生故。得名為果。能作因故。復名為報。淨雜亦爾。無漏果者。因有漏生。故名為果。不作他因。不名為報。是故名果。不名為報。 【疏】答中云無漏名果不名報者。或時云果報.不異此中判別。私謂。無漏是習果。故但云果.不得云報。  無漏是習果者。小乘謂入無餘.無報果故.是故但有現在習果。  △二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是無漏業非是黑法。何因緣故。不名為白。 【疏】次番問。如文。  △二答。 善男子。無有報故。不名為白。對治黑故。故名為白。我今乃說。受果報者名為黑白。是無漏業不受報故。不名為白。名為寂靜。如是業者有定受報處。如十惡法定在地獄餓鬼畜生。十善之業定在人天。十不善法有上中下。上因緣故受地獄身。中因緣故受畜生身。下因緣故受餓鬼身。人業十善復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因緣故生欝單越。中因緣故生弗婆提。上因緣故生瞿陀尼。上上因緣生閻浮提。 【疏】答中云。又言十不善法有上中下。重苦入地獄.輕苦入餓鬼.不重不輕在畜生。十善有四報在四洲。閻浮年命果報.最劣下業之果。而言上上者.取其修道行善邊勝。  經鬱單越等四洲名.如前記翻釋。重苦輕苦者。苦應作黑字.誤也。重黑即上品十惡.故入地獄。  △四修。 有智之人作是觀已。即作是念。我當云何斷是果報。復作是念。是業因緣無明觸生。我若斷除無明與觸。如是業果則滅不生。是故智者為斷無明觸因緣故。修八正道。是則名為清淨梵行。善男子。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疏】四有智之人下.修道。  △二觀十二因緣二。初懸談義旨三。初例有四段二。初依經例示二。初疏主例示。 【疏】復次智者觀業煩惱已下.第五是觀十二緣。文亦有四。謂煩惱業有苦。但今文準前.受想等皆具四門。今文但云煩惱等。  皆具四門者。即體因果修之四也。但云煩惱等者。等取業有苦也。雖亦有四.而與前四義殊。  △二治者助顯。 【疏】私云。十二緣中.體因果報三義具足.能觀之智即是修道。且依現文.即是果報。  私云下.荊溪示此文亦具前四門義。下分經為此四段者.荊溪所分也。且依現文等者。且依現文是明果報.則例前四門但有其三。以經云愛果名取。智者當觀愛因緣取等。據此現文.即是果報。若約智者.當觀之語.故屬修道。故知約文約所.故屬果報。約義約能.故屬修道。  △二以此下。推義斥謬。 【疏】以此文推.煩惱得苦.業亦得苦。不應云煩惱不能招報。  煩惱得苦者。即經云。煩惱因緣生苦。又云業因緣生苦也。不應云(至)招報者。小乘但云業招報。故今云煩惱得苦.苦即報也。  △二十地下。對明三四二。初他經唯三。 【疏】十地經分十二因緣為三道。謂煩惱業苦。無明愛取是煩惱道.行有是業道.識等及老死是苦道。  △二此中下。今文有四二。初標示長出。 【疏】此中為四.長出於有。即指現在五果為有.生死為苦。  △二苦之下。點示所以。 【疏】苦之與有.此亦無定。而上文明八苦。不取識名色.但取老死.故作此說。  △三然此下。四句相生二。初對經辨示二。初約句正辨二。初各開四句。 【疏】然此四句.若具存其相。一從煩惱生煩惱。二從煩惱生業。三從煩惱生有。四從煩惱生苦。次更約業。一從業生業。二從業生惑。三從業生有。四從業生苦。後兩句亦爾。  然此四句下.並是懸釋經文。後兩句亦爾者。有為頭亦具四句.苦為頭亦具四句.例前二句說之。  △二即應下。結數示經。 【疏】即應十六句。今文但九句。亦有經本說十二句者。  今文但九句等者。今世行本皆十二句。未詳九句者闕何三句。  △二但九下。研詳去取二。初研詳正辨二。初準理唯十一。 【疏】但九句少.十二句多。準理應有十一句。何者。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如因無明生行.因行生識。乃至因生.生老死.老死不知.更生何等。若爾.只十一句。  準理下.今師定義。若直依十二因緣次第相生者。始從無明生行.終至生生老死.但十一句。今經家不取此義.而以惑業有苦四法.展轉相生成十二句。以表因緣輪轉.有十二句。若以四法盡理而論.定須十六.如下疏。  △二但出下。結集安十二。 【疏】但出經者.安十二時。意欲彰於十二因緣。  △二今此下。對經結示。 【疏】今此不足.只是廣略不同。  △二夫相下。正示相生二。初標示儀式。 【疏】夫相生者。有前生後.後逆生前.復有跨節相生。  有前生後者。如云煩惱生業.即是無明生行也。後逆生前者.如行生無明等。跨節相生者。如因無明生愛取.即跨越中間行等六支。下四四句.明相生義不出此。於此預示.尋文易曉。  △二且作下。依式廣明四。初煩惱四句。 【疏】且作初句.煩惱生煩惱。無明是本.即是煩惱而生愛取。煩惱生業.即是無明生行。煩惱生有者.即是無明生識等。煩惱生苦.即生老死。  △二業四句。 【疏】第二句從業生業者.從行生有。從業生煩惱者.從行生無明。從業生有者.行生識等。從業生苦者.即是行生生老死。  △三有四句。 【疏】第三句從有生有者.識生六入等。從有生煩惱者.即識生無明。從有生業者.識生行。從有生苦者.即識生老死。  △四苦四句二。初正示四句。 【疏】第四句從苦生苦.是從生生老死。從苦生煩惱者.從老死生無明。從苦生業者.即老死生行有。從苦生有者.即識等五果。  △二文云下。懸示下文。 【疏】文云。內外愛則有愛苦者。經有二文。一云受苦。二云愛苦。愛義稍弱.義解皆通。言受者。由此受故.則受於苦。言愛苦者。經中多言恩愛為苦。  文云內外愛等者。此探示下明果報經文也。皆通者。雖二義並通.必以受苦為正。故上云愛義稍弱也。  △二就觀下。隨文正解四。初體二。初分科。 【疏】就觀因緣.今亦準前四觀不同。體中為四。一明因果相生。二觀五道皆苦。三觀三界皆苦。四觀八苦。初又二。  體中為四者。因緣之體不出因果。故此四文.初明相生.則因果並舉。次之三文.並就果說。  △二初正下。隨釋四。初明因果相生二。初正辨相生。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業觀煩惱已。次觀是二所得果報。是二果報即是苦也。既知是苦。則能捨離一切受生。智者復觀煩惱因緣生於煩惱。業因緣故亦生煩惱。煩惱因緣復生於業。業因緣生苦。苦因緣故生於煩惱。煩惱因緣生有。有因緣生苦。有因緣生有。有因緣生業。業因緣生煩惱。煩惱因緣生苦。苦因緣生苦。 【疏】初正辨相生.後結十二義。相生九句.並相關如文。  經觀業(至)是二果報者。當知此因緣文正明果報。然報必由因.故十二中.二道屬因.以正明果故。故明體後三.皆在於果。以此例前五陰文中.雖明於果而正說因。故至此中經乃結云。智者觀業觀煩惱已也。凡尋經文.須識傍正.方見義趣鈎鎖相連。厥或昧之.文旨纔絕。  △二結十二義。 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當知是人能觀業苦。何以故。如上所觀。即是生死十二因緣。若人能觀如是生死十二因緣。當知是人不造新業。能壞故業。  △二觀五道皆苦。 善男子。有智之人觀地獄苦。觀一地獄乃至一百三十六所。一一地獄有種種苦。皆是煩惱業因緣生。觀地獄已。次觀餓鬼畜生等苦。作是觀已。復觀人天所有諸苦。如是眾苦皆從煩惱業因緣生。善男子。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其身體柔軟細滑。見五相時極受大苦。如地獄苦等無差別。 【疏】有智之人觀地下.第二觀五道苦。就五道中具有十二因緣。中煩惱等四。地獄即是苦.煩惱即是煩惱.業即是業.體即是有。例餘道亦然。  體即是有者。地獄眾生.體是色心.即識名色等.故云是有。經一百三十六所者。大獄有八。一活。二黑繩。三眾合。四叫喚。五大叫喚。六熱。七大熱。八阿鼻。是八大獄.一一各有十六眷屬.通本合有一百三十六。如前現病品委記。  △三觀三界皆苦。 善男子。智者深觀三界諸苦。皆從煩惱業因緣生。善男子。譬如坏器則易破壞。眾生受身亦復如是。既受身已。是眾苦器。譬如大樹華果繁茂。眾鳥能壞。如多乾草。小火能焚。眾生受身為苦所壞。亦復如是。 【疏】智者深觀三界下.第三觀三界皆苦。然三界未必皆苦.唯三途是苦。人天至第三禪皆樂.第四禪是捨.此且一邊。若依如來初成道時.手指上下.三界皆苦。  三界皆苦者。法華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四觀八苦。 善男子。智者若能觀苦八種如聖行中。當知是人能斷眾苦。 【疏】智者若能下.第四觀八苦。  △二因。 善男子。智者深觀是八苦已。次觀苦因。苦因者即愛無明。是愛無明則有二種。一者求身。二者求財。求身求財二俱是苦。是故當知愛無明者即是苦因。善男子。是愛無明則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內能作業。外能增長。又復內能作業。外作業果。斷內愛已。業則得斷。斷外愛已。果則得斷。內愛能生未來世苦。外愛能生現在世苦。智者觀愛即是苦因。 【疏】智者深觀下.第二觀苦因。文云苦因即愛無明者。小乘中業煩惱為苦因.大乘中即愛有無明為苦因。小乘業為苦本.無明為傍。是故文云愛為集諦.皆用煩惱為苦本。文云愛無明有內外者.有二義。且出愛內外者。見外色境生心想著.名為外愛。自心起染.名為內愛。見他人身是外愛.見自己身是內愛。無明者。內心不了.名內無明。不別外事.即外無明。文云愛因緣取.取因緣愛者。此如十二因緣。順則愛緣取.逆則取緣愛。此二義者。還是取愛.互相因待。如無明緣行.行緣無明.亦因亦果。  大乘即愛無明為苦因者.正取煩惱能招報也。即愛字下.多有字。小乘下.小乘雖云業惑為苦因.而正取業能招報.故云無明是傍。是故下.引經證成大義.即聖行品文也。亦因亦果者。無明緣行.則無明是因.行是果。行緣無明.則行是因.無明是果。  △三果。 既觀因已。次觀果報。苦果報者即是取也。愛果受取是取因緣。即內外愛則有愛苦。善男子。智者當觀愛因緣取。取因緣愛。若我能斷愛取二事。則不造業。受於眾苦。 【疏】三觀果報。  △四修。 是故智者為斷受苦。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觀者。是則名為清淨梵行。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疏】四智者下.修道。如文。  △二歎經二。初分科述意。 【疏】迦葉白佛云何下.品中第二歎經。分文為三。一正就教歎。二就行歎。三就佛歎。初正歎教。能生中道佛性.遂使闡提還生善根.是故歎教。依教而行.此行希有.是故歎行。佛是教主.是故歎佛。此即歎三寶也。初教中.文有二番問答。  能生中道佛性等者。闡提性善.雖本具足.此經方說.故曰還生。依教下.偏小不行.故曰希有。即歎三寶者。教即是法.行行即僧。  △二初問下。隨文正解三。初正就教歎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清淨梵行。 【疏】初問意者。云何梵行之緣。此非正問梵行之體。  云何梵行之緣者。教能詮行.依教修行.故教是行緣。此示迦葉正問於教.非是問行。言行體者。即四無量心.是梵行體。此明行之當體.非所契之理體也。  △二答。 佛言。善男子。一切法是。 【疏】佛答一切法是。此乃通答。一切諸法.皆能生行。此文意在涅槃滿教.含一切法。後義自顯。  經善男子一切法是者。由迦葉汎爾通問.佛亦通途而答。語通意別。別指今經.但由語通.故引起迦葉歷別廣問。皆能生行者。權法生權行.實法生實行。今佛正約開權顯實法.生一行一切行.即如來行。故云滿教含一切法。  △二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一切法者。義不決定。何以故。如來或說是善不善。或時說為四念處觀。或說是十二入。或說是善知識。或說是十二因緣。或說是眾生。或說是正見邪見。或說十二部經。或說即是二諦。如來今乃說一切法為淨梵行。悉是何等一切法耶。 【疏】第二番問答.正是歎經。問意者。經能生行.云何通言一切法是。  經能生行等者。只應此經能生梵行.何故佛答云一切法耶。  △二答二。初分科。 【疏】佛答二。先歎.後答。答中意者.只此涅槃是一切法。又二。先廣舉二十五譬。後善男子下.結指涅槃歎此經也。  只此涅槃是一切法者。今經開昔九界三教之權.顯今佛界圓融之實。權即實故.善惡等法悉是梵行。  △二第二下。隨釋二。初歎。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經。乃是一切善法寶藏。  △二答二。初廣舉二十五譬。 譬如大海是眾寶藏。是涅槃經亦復如是。即是一切字義祕藏。善男子。如須彌山眾藥根本。是經亦爾。即是菩薩戒之根本。善男子。譬如虛空是一切物之所住處。是經亦爾。即是一切善法住處。善男子。譬如猛風無能繫縛一切菩薩行。是經者亦復如是。不為一切煩惱惡法之所繫縛。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壞者。是經亦爾。雖有外道惡邪之人不能破壞。善男子。如恒河沙無能數者。如是經義亦復如是無能數者。善男子。是經典者為諸菩薩而作法幢。如帝釋幢。善男子。是經即是趣涅槃城之商主也。如大導師引諸商人趣向大海。善男子。是經能為諸菩薩等作法光明。如世日月能破諸闇。善男子。是經能為病苦眾生作大良藥。如香山中微妙藥王能治眾病。善男子。是經能為一闡提杖。猶如羸人因之得起。善男子。是經能為一切惡人而作橋梁。猶如世橋能渡一切。善男子。是經能為行二十五有者遇煩惱熱而作陰涼。如世間蓋遮覆暑熱。善男子。是經即是大無畏王。能壞一切煩惱惡魔。如師子王降伏眾獸。善男子。是經即是大神呪師。能壞一切煩惱惡鬼。如世呪師能去魍魎。善男子。是經即是無上霜雹。能壞一切生死果報。如世雹雨壞諸果實。善男子。是經能為壞戒目者作大良藥。猶如世間安闍陀藥善療眼痛。善男子。是經能住一切善法。如世間地能住眾物。善男子。是經即是毀戒眾生之明鏡也。如世間鏡見諸色像。善男子。是經能為無慚愧者而作衣服。如世衣裳障蔽形體。善男子。是經能為貧善法者作大財寶。如功德天利益貧者。善男子。是經能為渴法眾生作甘露漿。如八味水充足渴者。善男子。是經能為煩惱之人而作法床。如世乏人遇安隱床。善男子。是經能為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而作瓔珞香華。途香末香燒香。清淨種性具足之乘。過於一切六波羅蜜受妙樂處。如忉利天波利質多羅樹。善男子。是經即是金剛利斧。能伐一切煩惱大樹。即是利刀。能割習氣。即是勇健。能摧魔怨。即是智火。焚煩惱薪。即因緣藏。出辟支佛。即是聲聞藏。生聲聞人。即是一切諸天之眼。即是一切人之正道。即是一切畜生依處。即是餓鬼解脫之處。即是地獄無上之尊。即是一切十方眾生無上之器。即是十方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父母也。 【疏】第二十五中云割習氣者.輕品同斷。今斷最輕無明.以習氣為言。若三藏通教皆先斷正.後斷習.正是界內正習。若依別教.先斷界內正習.次斷界外正.次斷界外習。依圓教.界內外正習一時同斷。今文云斷習者.即是歎圓教同斷之意.非方便也。  今斷最輕等者。即指界外根本微細無明.名為最輕。簡異界內枝末麤重也。一時同斷者。雖觀三惑本無.不妨麤垢先落。  △二結指涅槃。 善男子。是故此經攝一切法。  △二就行歎二。初分科敘意二。初分科。 【疏】如我先說下.第二就行為歎。為二。初明道品.次明十想。  △二此有下。敘意二。初標。 【疏】此有兩義。一為行之要.二皆是大行。  △二言下。釋。 【疏】言行要者。菩薩應修六度四等.為行之要。何得以聲聞道品十想為要。此明道品.取真解之位已上。十想取方便之位.此是似解。正觀是入道宗.寧非要耶。又以大涅槃心修.則非二乘法。言大行者。欲攝眾善.無非大士之所行故。  △二初明下。隨文正釋二。初明道品二。初分科懸敘二。初科分經文。 【疏】初明道品。於中為二。初正明道品體.次明道品因緣。初體又三。一明真解為是。二明有漏則非。三還結真是。  △二莊嚴下。懸示名位三。初兩家異釋。 【疏】莊嚴解道品云。三四是外凡所觀。二五是內凡能觀。八七是真聖作觀。開善云。不爾。三十七品通內外凡。三四二五並是內凡似解之觀.八七皆是真聖觀之。八正是見諦.七覺是思惟。  開善下.明三十七品外凡通修.故云通外凡。文中云通內外者.文賸內字。未治本云。三十七品通外凡所行。故下觀師破云。云何外凡而能觀之。知此內字非也。開善意云。外則通修諸品.內凡已去則更別修.故云三四二五並是內凡等。八正下.明見修二道皆是真聖。  △二觀師雙彈。 【疏】觀師彈莊嚴云。大品明三十七品是出世法.云何三四是外凡。彈開善云。此文世第一法非淨梵行.三十七品是清淨梵行.云何外凡而能觀之。  觀師下.彈彼二家立義.意明道品唯是出世聖人所行。如是釋者.還是一途.非通方說。豈可凡夫不修道品。若不修者.如何革凡。  △三天台下。疏主和會。 【疏】天台明道品多種.具在止觀道品文中。莊嚴據約位道品.開善據通修道品.皆是一途(云云)。  故引天台明義。道品多種.方無局執。具在止觀等者。即彼文陰境.第六道品中明也。故彼文云。道品有四。一當分。二相攝。三約位。四相生。一明當分者。未必具品.方能得道。三四二五.單七隻八.當分是道.故云當依念處得道。又云是道場。又云是摩訶衍。念處既爾.餘品亦然。是為當分道品.而非調停也。二明相攝者。如念處一法.皆攝諸品。引釋論文云。念處既攝餘品.餘品亦攝念處.是為相攝道品.亦非調停。三約位者。如念處當其位.正勤是煖位.如意足是頂位.五根是忍位.五力是世第一位.八正是見諦位.七覺是修道位。此是約位.亦非調停也。四相生者。如修念處.能生正勤.正勤發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覺.七覺生八正道.是為善方調適。戒定慧等皆名為正。清淨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是為相生.亦是調適。開善據通修道品者。即止觀第四相生意也。且據彼外凡通修三十七.故此判之。若彼明內凡已上.還似約位。  △二就初下。依文正釋二。初正明道品體三。初明真解為是四。初明三十七品為梵行之宗。 如我先說。此經雖攝一切諸法。我說梵行即是三十七助道之法。 【疏】就初明是有四。第一明三十七品為梵行之宗。  △二明離道品則不得果。 善男子。若離如是三十七品。終不能得聲聞正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不見佛性及佛性果。 【疏】若離如是下.第二明離道品.則不得果。  離道品則不得果者。止觀云。真法名無漏.道品是有漏。有漏能作無漏方便。方便失所.真理難會。下經明梵行唯在無漏.且從別說.准理並通。當知分會真理.故得分果。究竟會理.故得極果。經明小果大果.皆由道品。於大果中.義含分極。經見佛性即菩提果.及佛性果即涅槃果果。  △三結是。 以是因緣。梵行即是三十七品。 【疏】以是因緣下.第三結是。  △四釋是之意。 何以故。三十七品性非顛倒。能壞顛倒。性非惡見。能壞惡見。性非怖畏。能壞怖畏。性是淨行。能令眾生畢竟造作清淨梵行。 【疏】何以故下.第四釋是之意。  經能壞顛倒者。能壞八倒也。能壞惡見者。前二教壞三界見.後二教壞同體見。能壞怖畏者。入地住已.離五怖畏。  △二明有漏則非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有漏之法下.第二明非。有四番問答。此初番問中.明有漏善非。  △二問意下。隨釋四。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有漏之法亦復能作無漏法因。如來何故不說有漏為淨梵行。 【疏】問意云。有漏之善.亦資生無漏。何故不說以為梵行。  △二答。 善男子。一切有漏即是顛倒。是故有漏不得名為清淨梵行。 【疏】答。以其體是倒故.是故不得言是。倒者不明有漏之善.有常無常等倒。但既是有漏.則有執心。不能無得.故名為倒。  △二番二。初問。 【疏】迦葉白佛世第一法下.第二問答。問意欲舉世法為難.故先定義宗。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世第一法為是有漏。為是無漏耶。  △二答。 佛言。善男子。是有漏也。 【疏】佛言有漏者.佛答。開善云。五方便皆帶取相.實是有漏。然又是相似無漏.但未能斷漏。不攝無漏之果.故言有漏。然其體實不執。故難文即云。性非倒也。  △三番二。初問。 世尊。雖是有漏。性非顛倒。何故不名清淨梵行。 【疏】世尊雖是有漏下.第三問答正難。問意云。雖復謂為有漏而能生解.體非顛倒。既其若是.何故非梵行。  而能生解者。生相似無漏解也。  △二答二。初明向無漏故非倒。 善男子。世第一法無漏因故。似於無漏。向無漏故。不名顛倒。 【疏】佛答有二。此初言向無漏故不名倒者。明此觀發無漏.故不名倒.而自體有執。  △二明唯一心非梵行。 善男子。清淨梵行發心相續。乃至畢竟。世第一法唯是一心。是故不得名淨梵行。 【疏】次又言世第一法唯是一心者。正取隣於苦忍為第一法.則唯一剎那心。今佛答意.明我說梵行.本令眾生發心相續。世法即唯一心.是故不取。  發心相續者。梵行之法.令於眾生.從初發心上求下化.念念相續至于極果.方名梵行。世唯一心.故不取之。  △四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眾生五識亦是有漏。非是顛倒。復非一心。何故不名清淨梵行。 【疏】迦葉白佛眾生五識下.第四問答。問中舉五識為問。文云眾生五識非是顛倒者.諸解不同。有說識陰未有取相。或言識心有相.但輕後三心。而今問家云五識非倒者.謂但一往得境。未分別三假參差之相.故說非倒。而復云非一心者。如眼見色.即心心相續。若爾者.不得不為梵行。  但輕後三心者。以識心最先起故。雖有取相.而輕於受等三心。但一往得境者。明五識但是率爾總相緣境.未成三假。至第二剎那.和合流入想心.方名因成。前念續於後念.名相續假。待餘無心.知此有心.名相待假。此明三假唯住三心.此亦從重而說。  △二答。 善男子。眾生五識雖非一念。然是有漏。復是顛倒。增諸漏故。名為有漏。體非真實。著想故倒。云何名為體非真實著想故倒。非男女中生男女想。乃至舍宅車乘瓶衣亦復如是。是名顛倒。 【疏】佛答云。然是有漏.復是顛倒。故知識心.已有取相。又云。體非真實.著想故倒。下文釋云。生男女想.乃至舍宅缾衣等想者。識心未得男女形心缾衣等解.此乃想心。而有此文者.欲明想時何故有執。正由前識心已著色聲.故生今想著。舉果明因也。  故知識心已有取相者。前問對三心之重.云識非倒。今答據輕.識亦有倒.是知識心亦有三假。舉果明因者。以識心為因.以想心為果。想既有執.而想從識生.故知識亦有執。  △三還結真是。 善男子。三十七品性無顛倒。是故得名清淨梵行。 【疏】善男子三十七品下.第三結是也。  △二明道品因緣二。初懸示體性二。初總示。 【疏】善男子若有菩薩於三十七品下.第二明道品因緣.即能知九義。九義即是道品之用。  △二婆下。別顯二。初依婆沙標示。 【疏】婆沙中明道品有九性.此則是性。若論其體.各有所據。言九性者。一戒。二定。三慧。四念。五信。六精進。七喜。八猗。九捨。  若論其體各有所據者。以體別故.成三十七。研其種性.則唯有九。  △二約道下。歷道品分別。 【疏】約道品中惟三是戒.即正語業命。八種是定。四如意為四定.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覺.八正定。九種是慧。四念處為四.慧根慧力為六.擇法覺分為七.正見正思惟為九。四種是念。念根.念力.正念.念覺分。兩種是信。信根.信力。八種是精進。四正勤為四.根力為六.正精進及精進覺分為八。所餘各一。  根力為六者。身.根.進.力.足.正勤為六。所餘各一者。於七覺中餘有三覺.即後三性。七即喜覺.八即猗覺.九即捨覺。  △二此文下。分科正解二。初分科。 【疏】此文有五。一列名。二明體。三釋義。四約法。五料簡。  △二此第下。隨釋五。初列名。 善男子。若有菩薩於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攝知增。知主知導。知勝知實。知畢竟者。如是菩薩則得名為清淨梵行。 【疏】此第一列名。然此九義即為三別。初四是道品之因.中三是道品之體.後二是道品之果。言前四因者。根是欲.欲發心求於菩提。因是明無明。善因是明.惡因是無明。攝是收攝.不令散失。增是善思惟.思惟作善。所以此四是因。主是念.導是定.勝是慧。既云念定慧.寧非是體。實是解脫.即少分。畢竟即涅槃果。此二豈非是果。  此第下.今經九義.與婆沙論九數雖同.名義永異。今經之九.一一皆含三十七品。實是解脫即少分者。謂四沙門果.畢竟即圓別分果極果。  △二明體二。初分科。 【疏】迦葉白佛下.第二明體。先問.次答。答又二。先讚問.次正答。  △二答中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知根。乃至知畢竟耶。  △二答二。初讚問。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菩薩發問為於二事。一者為自知故。二者為他知故。汝今已知。但為無量眾生未解。啟請是事。是故我今重讚歎汝。善哉善哉。  △二正答。 善男子。三十七品。根本是欲。因名明觸。攝取名受。增名善思。主名為念。導名為定。勝名智慧。實名解脫。畢竟名為大般涅槃。 【疏】答中云因名明觸者。即善知識之緣。  △三釋義九。初釋欲為根本二。初釋二。初答。 善男子。善欲即是初發道心。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是故我說欲為根本。 【疏】善男子善欲即是下.第三釋九義.即為九文。此先釋欲為根本。又二。先釋.次料簡。釋中二。先答.次譬。  △二譬。 善男子。如世間說一切苦惱愛為根本。一切疾病宿食為本。一切斷事鬪諍為本。一切惡事虛妄為本。  △二料簡二。初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先於此經中說。一切善法不放逸為本。今乃說欲。是義云何。 【疏】次料簡中.有兩番問答。  經如來先於此經中說者。指德王品。  △二答。 佛言。善男子。若言生因。善欲是也。若言了因。不放逸是。如世間說一切果者子為其因。或復有說子為生因。地為了因。是義亦爾。  △二番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先於餘經中說。三十七品佛是根本。是義云何。  △二答。 善男子。如來先說眾生初知三十七品佛是根本。若自證得。欲為根本。  經眾生初知者。由佛說故知.則佛為根本。  △二釋觸二。初總示文意。 世尊。云何明觸名之為因。善男子。如來或時說明為慧。或說為信。善男子。信因緣故。親近善友。是名為觸。親近因緣。得聞正法。是名為觸。因聞正法。身口意淨。是名為觸。因三業淨。獲得正命。是名為觸。因正命故。得淨根戒。因淨根戒。樂寂靜處。因樂寂靜。能善思惟。因善思惟。得如法住。因如法住。得三十七品。能壞無量諸惡煩惱。是名為觸。 【疏】世尊云何明觸下.第二釋觸。最有多句.以觸無定。然則隨有觸對之義.皆得說也。  以觸無定等者。正示釋觸有多句義也。皆得說也者。謂近善知識.聞正法等.悉是觸對義。故悉是菩提之因.俱名明觸也。  △二文云下。別釋淨相二。初牒文徵難。 【疏】文云。因正命故得淨根戒。前明正命.已是木叉。木叉云戒。此中又未明定共道共.何以知然。下文自云。因淨根戒得樂寂靜.始是得定。能善思惟.始是得慧。既未明定慧.云何已有道定戒耶。  △二而今下。引義解釋二。初牒義。 【疏】而今得木叉竟。在道定前而說淨根戒者。  △二有二下。解釋。 【疏】有二釋。初云。前明正命是木叉戒.正是堅持不犯。此復明淨根者.更明此戒漸細.乃能攝護五根不令起過.故謂淨根。二云。不言淨於五根.但菩薩自有信等諸根。戒有能生之義.即戒為根。此戒既淨.能生定慧等法.故謂淨根戒。十住論.優婆塞戒經.並有淨根之說。  △三釋攝受。 善男子。受名攝取。眾生受時能作善惡。是故名受為攝取也。善男子。受因緣故生諸煩惱。三十七品能破壞之。是故以受為攝取也。 【疏】受名攝取下.第三釋攝受。前明觀受.受是生煩惱之始.攝取煩惱。今明受生道品.故還謂受為攝取。  △四釋增二。初唱。 因善思惟。能破煩惱。是故名增。 【疏】因善思惟下.第四釋增。謂因思惟.故心解增進.故名為增。其中先唱.次釋。  △二釋。 何以故。勤修習故。得如是等三十七品。  △五釋念三。初法。 若觀能破諸惡煩惱。要賴專念。是故以念為主。 【疏】若觀能破下.第五釋念。有法譬合也。  △二譬。 如世間中一切四兵。隨主將意。  △三合。 三十七品亦復如是。皆隨念主。  △六釋導。 既入定已。三十七品能善分別一切法相。是故以定為導。 【疏】既入定已下.第六釋導。謂定能導生於智.故有導名。  △七釋勝三。初法。 是三十七品分別法相。智為最勝。是故以慧為勝。如是智慧知煩惱已。智慧力故煩惱消滅。 【疏】是三十七品下.第七釋勝。有法譬合。意言慧能正斷.故名為勝。  △二譬。 如世間中四兵壞怨。或一或二。勇健者能。  △三合。 三十七品亦復如是。智慧力故能壞煩惱。是故以慧為勝。  △八釋實二。初舉定伏非實。 善男子。雖因修習三十七品。獲得四禪神通安樂。亦不名實。 【疏】雖因修習下.第八釋實。先舉定伏非實。  △二正明智斷是實。 若壞煩惱。證解脫時。乃名為實。 【疏】次正明智斷是實。  △九釋畢竟二。初分科。 【疏】是三十七品下.第九釋畢竟。其中二。先明四沙門果猶非畢竟.後正明得大涅槃乃為究竟。  △二而文下。隨釋二。初明四沙門果猶非究竟。 是三十七品發心修道。雖得世樂及出世樂。四沙門果及以解脫。亦不得名為畢竟也。  △二正明得大涅槃乃為究竟。 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是名涅槃。是故我說。畢竟者即大涅槃。 【疏】而文言除斷三十七品所行之事。謂得果之日.因中有為諸慧悉捨。  因中有為諸慧悉捨者。入分真時.則捨住前相似等慧。以未破無明.悉曰有為。亦捨權四沙門果等二邊之慧也。  △四約法二。初分科。 【疏】復次善愛念心下.第四明約法。又三。一約法。二約人。三就譬。  △二此初下。隨釋三。初約法。 復次善男子。善愛念心即是欲也。因善愛念親近善友。故名為觸。是名為因。因近善友故名為受。是名攝取。因近善友能善思惟。故名為增。因是四法能生長道。所謂欲念定智。是即名為主導勝也。因是三法。得二解脫。除斷愛故。心得解脫。斷無明故。慧得解脫。是名為實。如是八法畢竟得果。名為涅槃。故名畢竟。 【疏】此初就法明。其中九法為三意。前四是因.中三是體.後二是果。  九法為三意等者.尋經配釋可見。然經云。因是四法能生長道.欲.念.定.智。舉法太多.長一欲字。當以念心共欲相隨.并伴通舉.故有此欲。與禪支中憶念相似。彼正明念.通憶而舉.此亦同然。經心得解脫。心即定也。  △二約人。 復次善男子。欲者即是發心出家。觸者即是白四羯磨。是名為因。攝者即是受二種戒。一者波羅提木叉戒。二者淨根戒。是名為受。是名攝取。增者即是修習四禪。主者即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導者即是阿那含果。勝者即是阿羅漢果。實者即是辟支佛果。畢竟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疏】復次欲者即發心下.第二就人。此中九法為二。前四就因.後五就果。然因中通內凡.果地通學與無學。  因中通內凡者。應以淨戒及修習四禪.通內凡位。出家白四.正是外凡。通學無學者。亦應云通大小果.以第九畢竟是菩提故。  △三就譬。 復次善男子。欲名為識。觸名六入。攝名為受。增名無明識。主名名色。導名為愛。勝名為取。實名為有。畢竟名生老病死。 【疏】復次欲名為識下.第三就譬。此又三解。一開善云。此舉十二因緣是九法之境.道品緣此境也。二者今之所用。此是就譬明此九法次第.如十二緣相生。此九法亦爾次第相生。然此十二緣有三事難解。一不具足。二識支重出。三不次第。所以不具者.正為存略。而略行.不略無明者.以無明是因緣根本。所以識支重出者.一正是識支.二謂觸為識。所以不次第者.正欲明因緣輪轉無窮.不定次第。  二識支重出者。即經云增無明識。上已云欲名為識.故成重出。古今經本無明字下.皆無識字者.蓋昧者削之。故北遠疏解此句云。無明迷惑.增長業行.故名為增。名無明心.為無明識。以此驗之.則遠解北本經中亦有識字。二謂觸為識者.指無明觸為識也。若欲委消經文者。如澤州疏云。識心緣境.義說為欲。六入觸對六塵境界.義說為觸。受能領納.故名為識。無明迷惑.增長業行.故名為增。名無明心.為無明識。名之與色是報體性.故說為主。愛能生導諸煩惱結.故名為導。愛中增彊.方名為取.故說為勝。有業不虛.名之為實。生老病死.因緣中極.名曰畢竟。  △五料簡二。初分科。 【疏】迦葉菩薩言根本因增下.第五料簡。先問次答。答有五復次。  第五料簡者。根本因增.此三法麤而復相似.故須料簡。  △二初復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根本因增。如是三法云何有異。  △二答。 善男子。所言根者即是初發。因者即是相似不斷。增者即是滅相似已。能生相似。復次善男子。根即是作。因即是果。增即可用。善男子。未來之世雖有果報。以未受故。名之為因。及其受時是名為增。復次善男子。根即是求。得即是因。用即是增。善男子。是經中根即是見道。因即修道。增即是無學道也。復次善男子。根即正因。因即方便因。從是二因獲得果報。名為增長。 【疏】初復次云根者初發。可解。因者即是相似.是即初後兩心相續不斷。增者滅相似得相似者。即滅前相似心.更復得後相似之心。而但簡三法.其中有三道之說。見道即見諦道。修道即思惟道.唯除羅漢果。無學即羅漢。  唯除羅漢者。謂但除第四果.二三兩果並屬修道。  △二明十想二。初分科。 【疏】迦葉菩薩言如佛所說下.第二就十想明行。先問次答。答中有三。初總標。次解釋。三總結。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畢竟者即是涅槃。如是涅槃云何可得。  △二答三。初總標二。初標。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修十想。當知是人能得涅槃。 【疏】此初總標十想。  △二列三。初定體示位。 云何為十。一者無常想。二者苦想。三者無我想。四者厭離食想。五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者死想。七者多過罪想。八者離解脫想。九者滅想。十者無愛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習如是十種想者。是人畢竟定得涅槃。不隨他心。自能分別善不善等。是名真實。稱比丘義。乃至得稱優婆夷義。 【疏】次列。然論其體.實是慧也。以想名說之。初作觀時.未能明了想像其事。後觀成時.從方便立名.亦名為想。若論其位.則通淺深。以其初習.亦名十想。  後觀成(至)亦名為想者。觀成稱慧而猶名想者。從因立名.方便即因也。  △二大品下。對辨異同。 【疏】大品中亦有十想。釋論云。初習名九想.成就名十想。名數大略與此是同.但有兩異。一者大品剩有不淨想斷想.二者大品無有多過罪想及無愛想。其中離惡想即離解脫想.盡想即滅想。  初習名九想者。釋論云。九想如縛賊.十想如殺賊。通言想者.能轉心想也。能轉計常樂等諸顛倒等想.故名為想。大品十想修通三位。前三想為斷見惑說.中四想為斷思惑說.後三想為修無學道者說。今則不爾。如向疏云。若論其位則通淺深.以其初習亦名十想。故知此十.初心通修。又大品十想通小所修。今唯在大。名數大略者.大略猶云大綱也。大品十想在法界次第中。學者欲知同異.檢對之。  △三但此下。約文顯義二。初分科。 【疏】但此十想為二。前六明觀行.後四明出離。就前六為二。初三是正觀.謂苦無常無我。後之三想.相成而已。  △二古來下。隨義二。初前六明觀行二。初別主對二。初標對。 【疏】古來二解。一云別相主對。以死想成無常.不可樂想成苦.厭離食想成無我。  △二言厭下。示義。 【疏】言食厭成無我者。然世間人於食生貪者。只由計我.欲美其色故。佛知無我.即不貪求精好飲食.故知厭食成無我想。不可樂成苦想者。所以瑞應經云。三界皆苦.何可樂者。死想成無常者。此最易見.以死故無常。  △二通相成。 【疏】二通相成者。只由食厭不可樂.死故無我。亦只由食厭不可樂.死故苦。由食厭不可樂.死故無常。  △二後四明出離。 【疏】後四想者。多過罪想.通厭世間。離解脫想與滅想為異者。三解。一云斷因盡為離.斷果盡為滅。二云分知為離.全盡為滅。三云伏惑為離.斷除為滅。無愛想者。既離滅之後.故心無愛著。文云稱比丘義。可知。故下云。稱可沙門之相。  △二解釋二。初分科。 【疏】迦葉言云何名為下.第二解釋。又三。初別解六想。次總歎六想。三略標四想。此初先別解六想.無常為初。先問.次答。答中六想自為六文。初無常中二。先標.次釋。釋中二。先麤.次細。  △二言二下。隨釋三。初別解六想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菩薩乃至優婆夷等修無常想。  △二答六。初無常想二。初標。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初發心。二已行道。無常想者亦復二種。一麤。二細。  △二釋二。初麤。 初心菩薩觀無常想時作是思惟。世間之物凡有二種。一內。二外。如是內物無常變異。我見生時小時。大時壯時。老時死時。是諸時節各各不同。是故當知內物無常。復作是念。我見眾生或有肥鮮。具足色力。去來進止自在無礙。或見病苦。色力毀悴。顏貌羸損。不得自在。或見財富庫藏盈溢。或見貧窮。觸事斯乏。或見成就無量功德。或見具足無量惡法。是故定知內法無常。復觀外法。子時芽時。莖時葉時。華時果時。如是諸時各各不同。如是外法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故當知一切外物定是無常。既觀見法是無常已。復觀聞法。我聞諸天具足成就極妙快樂神通自在。亦有五相。是故當知即是無常。復聞劫初有諸眾生。各各具足上妙功德。身光自照。不假日月。無常力故光滅德損。復聞昔有轉輪聖王統四天下。成就七寶得大自在。而不能壞無常之相。復觀大地。往昔之時安處布置無量眾生。間無空處如車輪許。具足生長一切妙藥。叢林樹木果實滋茂。眾生薄福。令此大地無復勢力。所生之物遂成虛耗。是故當知。內外之法一切無常。是則名為麤無常也。  經復觀聞法者。諸天及劫初皆聞他說.非眼見故。  △二細。 既觀麤已。次觀細者。云何名細。菩薩摩訶薩觀於一切內外之物乃至微塵。在未來時已是無常。何以故。具足成就破壞相故。若未來色非無常者。不得言色有十時差別。云何為十。一者膜時。二者泡時。三者疱時。四者肉團時。五者肢時。六者嬰孩時。七者童子時。八者少年時。九者盛壯時。十者衰老時。菩薩觀膜。若非無常。不應至泡。乃至盛壯非無常者。終不至老。若是諸時非念念滅。終不漸長。應當一時成長具足。無是事故。是故當知定有念念微細無常。復見有人諸根具足。顏色暐曄。後見枯悴。復作是念。是人定有念念無常。復觀四大及四威儀。復觀內外各二苦因。饑渴寒熱。復觀是四。若無念念微細無常。亦不得說如是四苦。若有菩薩能作是念。是名菩薩觀細無常。如內外色。心法亦爾。何以故。行六處故。行六處時。或生喜心。或生瞋心。或生愛心。或生貪心。展轉異生。不得一種。是故當知。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無常。善男子。菩薩若能於一念中。見一切法生滅無常。是名菩薩具無常想。善男子。智者修習無常想已。遠離常慢常倒想倒。 【疏】言二苦因者。二解。一云因內生內苦.因外生外苦。二云出在文中。饑渴為內.寒熱為外。言行六處者。即是六塵。  經明十時差別者.前五在胎中。若依俱舍.在胎有七位。初七日名雜穢.狀如凝酥.此云膜時是也。二七名疱.狀如瘡疱.此云疱時是。三七名凝結.狀如就血.此云皰時是也。四七名凝厚.漸堅硬故.此云肉團時是也。五七名形位.具諸根四肢差別故。六七名髮毛爪齒位。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今總此三位名肢時.取四肢圓備也。若依俱舍.則前五七雖有身根及意根.由未有眼等餘四.故六處未圓.於十支中.在名色攝。經煒燁。于匪為獵反。方言。盛貌也。三蒼。光華也。  △二苦想。 次修苦想。何因緣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於無常。因無常故受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因緣故名為無常。無常因緣故受內外苦。饑渴寒熱。鞭打罵辱。如是等苦皆因無常。復次智者深觀此身即無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復是苦。 【疏】次修苦想下.第二解苦想。云深觀此身即無常器者。身中三苦八苦.皆在身內.故言苦器。文又云無常故苦者。數人云。無常力切故苦.若無無常所逼則不苦。論師云。不爾。苦必無常.無常未必有苦。如一切草木.亦無常而不苦。有情之類.有苦必無常。三聚為色與無記.並皆無常而不苦。唯心一事是苦。  三聚為色與無記者。謂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無記即第三聚。  △三無我想。 善男子。智者復觀生即是苦。滅即是苦。苦生滅故即是無常。非我我所。修無我想。智者復觀苦即無常。無常即苦。若苦無常。智者云何說言有我。苦非是我。無常亦爾。如是五陰亦苦無常。眾生云何說言有我。復次觀一切法有異和合。不從一和合生一切法。亦非一法是一切和合果。一切和合皆無自性。亦無一性。亦無異性。亦無物性。亦無自在。諸法若有如是等相。智者云何說言有我。復作是念。一切法中無有一法能為作者。若使一法不能作者。眾法和合亦不能作。一切諸法性終不能獨生獨滅。和合故滅。和合故生。是法生已。眾生倒想。言是和合從和合生。眾生想倒無有真實。云何而有真實我耶。是故智者觀於無我。又復諦觀。何因緣故眾生說我。是我若有。應一應多。我若一者。云何而有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人天地獄。餓鬼畜生。大小老壯。是故知我非是一也。我若多者。云何說言眾生我者是一是徧。無有邊際。若一若多。二俱無我。 【疏】從智者復觀下.第三無我想。可見。  △四食厭想二。初分科。 【疏】次明食厭想。又三。初正明。次論義。三結成。  △二文中下。隨釋三。初正明。 智者如是觀無我已。次復觀於厭離食想。作是念言。若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云何為食起身口意三種惡業。若有眾生為貪食故。起身口意三種惡業。所得財物眾皆共之。後受苦果無共分者。善男子。智者復觀一切眾生為飲食故。身心受苦。若從眾苦而得食者。我當云何於是食中而生貪著。是故於食不生貪心。復次智者當觀因於飲食身得增長。我今出家受戒修道。為欲捨身。今貪此食。云何當得捨此身耶。如是觀已。雖復受食。猶如曠野食其子肉。其心厭惡。都不甘樂。深觀摶食有如是過。次觀觸食。如被剝牛為無量虫之所啑食。次觀思食如大火聚。識食猶如三百鉾。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四食已。於食終不生貪樂想。若猶生貪。當觀不淨。何以故。為離貪愛故。於一切食善能分別不淨之想。隨諸不淨。令與相似。如是觀已。若得好食及以惡食。受時猶如塗癰瘡藥。終不生於貪愛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觀者。是名成就厭離食想。  經𥎞鉾。麤亂反。  △二論義。 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觀食作不淨想。為是實觀。虛解觀耶。若是實觀。所觀之食實非不淨。若是虛解。是法云何名為善想。佛言。善男子。如是觀者亦是實觀。亦是虛解。能壞貪食故名為實。非虫見虫故名虛解。善男子。一切有漏皆名為虛。亦能得實。善男子。若有比丘發心乞食。預作是念。我當乞食。願得好者。莫得麤惡。願必多得。莫令尠少。亦願速得。莫令遲晚。如是比丘不名於食得厭離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漸當增長。善男子。若有比丘欲乞食時。先當願言。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我若得食。為療毒身。修習善法。利益施主。作是願時。所修善法日夜增長。不善之法漸當消滅。  △三結成。 善男子。若有比丘能如是修。當知是人不空食於國中信施。 【疏】文中云。四食.揣.觸.思.識。揣者正是今時人飯食.可分段故。觸食即是依報.衣服臥具.彊軟諸觸。思食是業食。識食只是意食。  可分段故者。可應作有字.誤也。故揣食亦名段食.然四食名相.如第十七記初.已引成實毗曇略辨其相。今依他宗四食章.更為明之。四者。數也。食者。資益也。段食即形段質礙之色也。凡入口時.有變壞相.資身益神。亦能進善長惡.名為段食。觸食者。觸謂觸對。祇將心所起.對前境可樂之法.能生喜樂二受.資身及識.適悅安泰.滋惡發善.故云觸食。疏明觸食且據資身.此依成論也。故彼論云。冷煖等觸名觸食也。思食者。即思量可樂之境。思惡思善.情及無情.境不現前.但由思惟而生喜樂.資身及神.故名思食。四識食者。識謂識心.緣慮了別為義。即取前三食相資命根.一報住世.連持功能.色心相續.便是資益長養之義.故名識食。然此四食.段食唯在欲界.餘三通三界。此四並能資益.故名食也。  △五不可樂想。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樂想。作是念言。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當得離於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於世間。一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無常。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於世。一一眾生周徧經歷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師子。虎兕豺狼。象馬牛驢。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生於世間不可樂想。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謂舍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香華瓔珞。種種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為離苦。而是等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於苦。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已。於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倡伎。香華瓔珞。終不於中生貪愛樂。智者觀已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非歸依處。非解脫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淨之法。若我貪樂如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我樂世。增長黑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結雖是繫縛。然我今者貪於智明。不貪世間。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 【疏】次明不可樂想。如文。  經虎兕。徐里反。爾雅。兕.似牛。郭璞云。一角青色.重千斤。  △六死想二。初分科。 【疏】次明死想。又二。初明大期之死.後明念念死。又二。初問.次答。  △二文云下。隨釋二。初大期死。 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讎所繞。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二念念死二。初問。 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  △二答。 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惜者。如師子王大饑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疏】文云。一息一眴.四百生滅。成論云。一念六十生滅。問云。何兩文不相應耶。解有二意。一云。成論是小乘.明無常猶奢.所以六十生滅。經是大乘.明無常稍切故.所以四百。二云。論云一念者。此念短.故但六十。經云息者。息長.故有四百。  △二總歎六想。 智者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何等名七。一者常修想。二者樂修想。三者無瞋想。四者無妬想。五者善願想。六者無慢想。七者三昧自在想。善男子。若有比丘具足七想。是名沙門。名婆羅門。是名寂靜。是名淨潔。是名解脫。是名智者。是名正見。名到彼岸。名大醫王。是大商主。是名善解如來祕密。亦知諸佛七種之語。名正見知。斷七種語中所生疑網。 【疏】智者具足下.第二總歎六想。明從六想.得於七想。文云一常修想。非觀常境.但常作此修故也。樂修想.作願樂之音.亦是恒樂欲修也。  但作此修者。謂長觀無常等.不曾間斷.故曰常修想也。經是名沙門等者。先歎真人.以能息惡.故名沙門。梵行無染.名婆羅門。離生死喧動.是寂靜。除煩惱染汙.名淨潔。永離眾苦.說為解脫。是名智者下.歎自行德。知過求出.故名智者。識是達非.稱曰正見。到岸可知。名大醫下.歎利他德。可解。是名善解下.謂解上如來隨自等三種語也。諸佛七種語者。知上因語至如意語。如前三語中說。就今知七種中又二。先自知.二斷德。所生疑網者.斷他疑網也。  △三略標四想。 善男子。若人具足如上六想。當知是人能訶三界。遠離三界。滅除三界。於三界中不生愛著。 【疏】若人具足如上六想下.第三略標四想。文云能訶三界.即是過罪想。遠離三界.即離想。滅除三界.即滅想。不生愛著.即無愛想。  △三總結。 是名智者具足十想。若有比丘具足十想。即得稱可沙門之相。 【疏】是名智者下.第三總結。  △三就佛歎二。初分科。 【疏】爾時迦葉下.次偈歎中.第三就佛為歎。三十六行偈大分為三。初兩行總標。次三十行正歎。三四行結歎。  △二靈味下。隨釋三。初總標。 爾時迦葉菩薩即於佛前。以偈讚佛。   憐憫世間大醫王 身及智慧俱寂靜   無我法中有真我 是故敬禮無上尊  △二正歎。   發心畢竟二不別 如是二心先心難   自未得度先度他 是故我禮初發心   初發已為人天師 勝出聲聞及緣覺   如是發心過三界 是故得名最無上   世救要求然後得 如來無請而為師   佛隨世間如犢子 是故得名大悲牛   如來功德滿十方 凡下無智不能讚   我今讚歎慈悲心 為報身口二種業   世間常樂自利益 如來終不為是事   能斷眾生世果報 是故我禮自他利   世間逐親作益厚 如來利益無怨親   佛無是想如世人 是故其心等無二   世間說異作業異 如來如說業無差   凡所修行斷諸行 是故得名為如來   先已了知煩惱過 示現處之為眾生   久於世間得解脫 樂處生死慈悲故   雖現天身及人身 慈悲隨逐如犢子   如來即是眾生母 慈心即是小犢子   自受眾苦念眾生 憫悲念時心不悔   憐憫心盛不覺苦 故我稽首拔苦者   如來雖作無量福 身口意業恒清淨   常為眾生不為己 是故我禮清淨業   如來受苦不覺苦 見眾受苦如己苦   雖為眾生處地獄 不生苦想及悔心   一切眾生受異苦 悉是如來一人苦   覺已其心轉堅固 故能勤修無上道   佛具一味大慈心 憫念眾生如子想   眾生不知佛能救 故謗如來及法僧   世間雖具眾煩惱 亦有無量諸過惡   如是眾結及罪過 佛初發心已能壞  經發心畢竟等者。初住發心是因.妙覺畢竟是果。因果理同.故二不別。妙覺從聖入聖則易.初住從凡入聖則難。故今迦葉禮佛真因。又發心之語.或通住前。  △三結歎。   唯有諸佛能讚佛 除佛無能讚歎者   我今唯以一法讚 所謂慈心遊世間   如來是慈大法聚 是慈亦能度眾生   即是無上真解脫 解脫即是大涅槃 【疏】靈味師云。師子吼歎佛大慈.此品歎佛大悲。今謂不爾。文中自言佛具一味大慈心。復云所謂慈心救世間.寧直大悲。今謂應如靈味。師子吼明佛性.即是大慈與樂。此品明闡提生善.即是大悲拔苦。別說若是。雖明大悲.非無大慈。雖說大慈.非無大悲(云云)。 【疏】大般涅槃經疏疏卷第三十二。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一(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會疏卷第三十五)  △二陳如品攝邪二。初題目二。初正釋題目二。初華梵翻名。 【疏】憍陳如品之一。憍陳如.翻火器.姓也。阿若.翻無知.名也。  火器者。其先事火.從此命族.故姓火器。以其克己苦躬.能受事火之道。如器受物.因立美號。是婆羅門種。夫火有二義。一照。二燒。照則暗不生.以喻惑滅。燒則物不生.以喻果亡。既於佛法始悟無生.故吉兆預彰.而姓以無生為義。翻無知者.乃是知無。蓋西方語倒也。謂以無生智.知無生理.故云知無。既以姓表無生.復以名示斯義。  △二其義下。對告所以二。初為四益故對告。 【疏】其義甚多.且出四意。在先得道.是最初上座。左面右面.前佛滅度。持法領法.于今未來。耆年長德為最後座首.佛欲善始令終.故對其人。  其義甚多者。依法華疏。備因緣.約教.本迹.觀心四釋。而彼文極廣.故曰甚多。今止出因緣一釋而已.故云且出四意。然須曉陳如本是菩薩.示為小乘。故始自鹿苑引接有緣.令得三藏四益。經歷二味.彈訶洮汰.來至法華.已開祕藏。為未入者.今更重開。故知四悉益物.該乎五味。若然者.此文雖復單明因緣.而本迹約教.美在其中。故下四悉.既皆約鹿苑.與今經對明.是以則知義包一代。在先下.四文即四悉。在先得道者。佛於鹿苑.三轉生滅四諦法輪。於初轉時.陳如得初果也。左面下.大論四十五云。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連是左面弟子。以彼土至尊東向.則左北右南。南是陽方.故以智慧居右。北是陰方.故以神通居左。通因定發故也。此二人並前佛七日而入滅。持法迦葉。領法阿難。迦葉在靈鷲山入于三昧.阿難於雙林外為魔所罥.所以皆不在會.故云于今未來。上四弟子聲德普聞。若在會者.理宜對告。既不在會.則今顧命.允屬耆年。善始令終者。初成既為說法.後滅亦宜對告。有始有卒.其惟如來。故令物機.心生歡喜。 【疏】二初轉法輪.最先對之.布衍甘露。後轉法輪.復更對之.以開祕藏。三本行理外.最初翻邪。今因其人.最後破外。四初對之.令五人見諦。後對之.令十仙見理。以是義故.從人得名。  布衍下.甘露喻三藏真理也。淨名云。得甘露.滅覺道成。三本下.先為外道故.昔聞則自己翻邪。今因下.今為上座受告.則引他翻邪。自行化他.始終破惡。四初下.昔對證小.為大方便。今對顯常.體權即實。自行化他.始終入理。然此四意並攝自他.思之可了。言令五人者。應云四人。陳如初悟.是能引之人。四人後解.是所引之輩。能所通舉.且云五人。  △二若作下。為付法故對告。 【疏】若作付法對陳如者。若領受言教.應在阿難。若住持紹繼.應在迦葉。弘闡大旨.應在文殊。而諸大弟子或已滅度.或復未來。耆年長德見佛始終.必藉上座堪任付囑。故對告之.流通遺命。  若作下.若論付法.應付阿難.迦葉及以文殊。但二人未來.餘者已滅.故付陳如。問。文殊在會.何故不付。答。為引小故.為開權故.宜付陳如。  △二開善下。分文不同二。初古師分節三。初開善。 【疏】開善云。翻經未盡.只有序正。正又為三。初開宗略說。二辨宗廣說。此品是第三.攝邪歸正說。  開宗略說者。純陀哀歎二品.初開常宗.略說其義。從長壽已下.即廣說也。  △二光宅。 【疏】光宅云。翻雖未盡.三段且足。此品即是流通段也。又云此品答第三十七。今欲問諸陰.而我無智慧。  △三興皇二。初別破光宅。 【疏】興皇云。若是答問.得前少意.失後諸文。若言流通.得命阿難文.又失其餘。  得前少意等者。但得前正觀.而失後破邪。若依今師.則為全失。以此非答問故。又失其餘者。失前正觀及後破邪。以命阿難.但在破邪文末故。  △二總評諸師二。初評開善。 【疏】若評諸師.各得一意。若引曇無讖言.此經義足而文未盡。若引居士請僧經云。三品未來。又引下文命阿難.則有二事。一令化須跋。二應付囑。命化已竟.未見付囑.當知未盡。  △二言有下。評光宅。 【疏】言有流通者。一攝邪歸正流通.二付囑流通。雖無付囑之文.而有攝邪.故言有流通分。  △二今明下。今家分節二。初對古師示義二。初明用義通收。 【疏】今明此品猶是涅槃用.其義則寬。現在有攝邪攝惡之用.將來有救惡救邪之用。  △二欲為下。和古師異解。 【疏】欲為正說流通.兩途皆得。欲作翻盡不盡.二義無妨。  兩途皆得者。既自迦葉品下.皆為折攝涅槃用.故無正說流通之諍。任彼各據.終成用章。二義無妨者。此之二品已入用章.縱有餘文亦屬用攝。以此推之.則知後分但在用章.不可更開第六章也。  △二今明下。對前品分章。 【疏】今明涅槃用。前品是攝惡用.此品是攝邪用。  前品是攝惡等者。然此二品攝惡攝邪.義雖兩異.而皆從對告人以立品目.悉彰如來善始令終.前品則唯在今經.以明始終。迦葉既於今會始發眾問.故於經終還復對告。此品對昔.以明始終。義如向釋。  △二本文二。初分科敘意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二。第一結正觀行.第二破諸邪說。  △二修行下。敘意。 【疏】修行之要莫過此兩。正觀是自行上求.破邪是利他下化。正觀是行善.破邪是止善。正觀是解生.破邪是惑滅。正觀是智德.破邪是斷德。即四悉意。  △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正結觀行二。初分科。 【疏】初明正觀又二。第一正辨觀行.第二總結褒貶。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正辨觀行二。初正明經意二。初標示列章。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是無常。因滅是識。獲得解脫常住之識。憍陳如。色即是苦。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安樂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獲得解脫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是無我。因滅是色。獲得解脫真我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是不淨。因滅是色。獲得解脫清淨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是生老病死之相。因滅是色。獲得解脫非生老病死相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是無明因。因滅是色。獲得解脫非無明因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乃至色是生因。因滅是色。獲得解脫非生因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者即是四顛倒因。因滅顛倒色。獲得解脫非四倒因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是無量惡法之因。所謂男女等身。食愛欲愛。貪瞋嫉妬。惡心慳心。摶食識食。思食觸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五欲五蓋。如是等法皆因於色。因滅色故。獲得解脫。無如是等無量惡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即是縛。因滅縛色。獲得解脫無縛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即是流。因滅流色。獲得解脫非流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非歸依。因滅是色。獲得解脫歸依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是瘡疣。因滅是色。獲得解脫無瘡疣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憍陳如。色非寂靜。因滅是色。獲得涅槃寂靜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疏】此初雙明常無常觀.皆憑陰為境。不論餘法者.總有四義。一化道始終。二隨物所宜。三結一經首末。四諸法初後。  △二一化下。依章顯義。 【疏】一化道始終者。法華云。昔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五眾即五陰.生滅即無常。今入涅槃.還滅五無常.得五皆常。二隨所宜者可見。三言結一經首末者。此經開宗.便言我今施汝常命色力。今最後經還結此意。辯五陰是常.欲明命色安辯即是五陰。四言結諸法始終者。凡觀行之體.無不先以五陰為始.種智為終。故大品等經.多言色空.受想等空.乃至種智。五陰即其始.涅槃即其終。略其中間。  二隨所宜可見者。謂機緣宜聞五陰即常.故作此說。四言下.今家止觀唯觀陰境.正與此同。只由眾生無不五陰現前.故使諸經舉為觀境。若煩惱病患等法.未必常起。故且不論。五陰是其始者。即經云無常色等。涅槃即其終者。即經云得常色等。涅槃即種智異名。種智從智.涅槃從斷。又種智能證.涅槃所證。智斷能所.其體不二。故知此文與大品同。  △二他解下。破古顯今二。初破古釋佛無色心二。初第一師二。初古義。 【疏】他解。色是閡法.心是緣法。佛無閡無緣.故無色心。若有色者.應覆之以屋.著之以衣。所言色者。辯智明淨.譬之於色。  △二今釋。 【疏】今明此解違經。經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亦應滅於閡色.獲無閡色。亦應滅於緣心.獲無緣心。何得猶存緣心.復呼緣心而為色耶。若以色譬智慧.受想行識復譬何等。豈可以小乘牛迹.乘於大海。  復呼緣心為色耶者。他云辨智明淨.譬之於色.智即緣心也。豈可以小乘等者。小乘灰斷.故無色心。他云佛無色心.全同小義。豈可以灰斷之牛跡.盛常住之海水乎。  △二又一下。第二師二。初明佛無色心二。初古義。 【疏】又一師云。據實論之.佛無色心。引經云。爾時過意界.住在智業中。  據實論之下.應云佛無色心。言不無者。字誤。引經下.證無色心。過意界者。意即是心。心尚過之.何況有色。  △二雖引下。今斥。 【疏】雖引此經.還成自害。智業是何.豈非佛心。  雖引下.斥云還成自害者。經云。過意界.在智業。即是捨無常識.獲得常識.故知智業即是佛心。既許有心.豈得無色。何謂佛無色心耶。此師引過意界言.以證佛無色心。不意下句云住智業.反成其有.故云自害。  △二又言下。明佛無陰名二。初古義。 【疏】又言凡夫名陰.佛豈然乎。佛名五分。何者。陰名蓋覆.佛無蓋覆.故非是陰。例如因名萬行.果名萬德。  △二此亦下。今斥。 【疏】此亦違經。經云。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豈非常陰常色心耶。上文云。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安無閡辯。即常住陰.覆蓋法界。何所妨害.而言非陰。  △二夫法下。顯今義佛有色心二。初示義斥古。 【疏】夫法身者。非常陰.非無常陰。界入亦爾。而能常陰.能無常陰。此中正對陳如說於前義。破無常色.獲得常色.即常色陰。云何違經.言無色陰。  說於前義者。鹿苑所談無常五陰.名為前義。  △二若作下。約圓總結。 【疏】若作圓說.即無常色仍是常色。受等亦爾。即無常陰.是於常陰。界入亦爾。雖別圓二種.同明常陰.常界入等。  雖別圓二種者。前云破無常色.獲得常色。即是別教地前.破九界無常之色。登地獲得佛界常住之色。次云即無常色.仍是常色。謂圓教始終.體達無常即常。雖二種不同.俱明有常色等。云何他人云佛無耶。  △二總結褒貶。 憍陳如。若有人能如是知者。是名沙門。名婆羅門。具足沙門婆羅門法。憍陳如。若離佛法。無有沙門。無婆羅門。亦無沙門婆羅門法。一切外道虛假詐稱。都無實行。雖復作相言有是二。實無是處。何以故。若無沙門婆羅門法。云何而言有沙門婆羅門。我常於此大眾之中作師子吼。汝等亦當在大眾中作師子吼。 【疏】二結成褒貶。其文可見。因此破邪。  結成褒貶者。初文褒也。一切外道下.貶也。  △二破諸邪說二。初分科。 【疏】爾時外道下.第二破邪。又二。初緣起.次正破。就緣起中二。初謀議.次求佛角力。  △二謀議下。隨釋二。初緣起二。初謀議五段經。 爾時外道有無量人。聞是語已。心生瞋惡。瞿曇今說我等眾中無有沙門及婆羅門。亦無沙門婆羅門法。我當云何廣設方便語瞿曇言。我等眾中亦有沙門。有沙門法。有婆羅門。有婆羅門法。 時彼眾中有一梵志。唱如是言。諸仁者。瞿曇之言如狂無異。何可撿校。世間狂人或歌或舞。或哭或笑。或罵或讚。於怨親所不能分別。沙門瞿曇亦復如是。或說我生淨飯王家。或言不生。或說生已。行至七步。或說不行。或說從小習學世事。或說我是一切智人。或時處宮受樂生子。或時厭患呵責惡賤。或時親修苦行六年。或時呵責外道苦行。或言從彼欝頭藍弗阿羅邏等稟承未聞。或時說其無所知曉。或時說言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我不至樹。無所剋獲。或時說言我今此身即是涅槃。或言身滅乃是涅槃。瞿曇所說如狂無異。何故以此而愁憒耶。諸婆羅門即便答言。大士。我等今者何得不愁。沙門瞿曇先出家已。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我諸弟子聞生恐怖。云何眾生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不受其語。今者瞿曇復來至此娑羅林中。為諸大眾說有常樂我淨之法。我諸弟子聞是語已。悉捨我去。受瞿曇語。以是因緣生大愁苦。 爾時復有一婆羅門作如是言。諸仁者。諦聽諦聽。瞿曇沙門名修慈悲。是言虛妄。非真實也。若有慈悲。云何教我諸弟子等自受其法。慈悲果者隨順他意。今違我願。云何言有。若有說言沙門瞿曇不為世間八法所染。是亦虛妄。若言瞿曇少欲知足。今者云何奪我等利。若言種姓是上族者。是亦虛妄。何以故。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大師子王殘害小鼠。若使瞿曇是上種姓。如何今者惱亂我等。若言瞿曇具大勢力。是亦虛妄。何以故。從昔已來亦不見聞金翅鳥王與烏共諍。若言力大。復以何事與我共鬪。若言瞿曇具他心智。是亦虛妄。何以故。若具此智。以何因緣不知我心。諸仁者。我昔曾從先舊智人聞說是事。過百年已。世間當有一妖幻出。即是瞿曇。如是妖惑今於此處娑羅林中將滅不久。汝等今者不應愁惱。 爾時復有一尼犍子言。仁者。我今愁苦。不為自身弟子供養。但為世間癡闇無眼。不識福田及非福田。棄捨先舊智婆羅門供養年少。以為愁耳。瞿曇沙門大知呪術。因呪術力。能令一身作無量身。令無量身還作一身。或以自身作男女像。牛羊象馬。我力能滅如是呪術。瞿曇沙門呪術既滅。汝等當還多得供養。受於安樂。 爾時復有一婆羅門作如是言。諸仁者。瞿曇沙門成就具足無量功德。是故汝等不應與諍。大眾答言。癡人。云何說言沙門瞿曇具大功德。其生七日。母便命終。是可得名福德相耶。婆羅門言。罵時不瞋。打時不報。當知即是大福德相。其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神通。是故當知是福德相。心無憍慢。先意問訊。言語柔軟。初無麁獷。年志俱盛。心不卒暴。王國多財。無所愛戀。捨之出家。如棄涕唾。是故我說沙門瞿曇成就具足無量功德。大眾答言。善哉仁者。瞿曇沙門實如所說。成就無量神通變化。我不與彼捔試是事。瞿曇沙門受性柔軟。不堪苦行。生長深宮。不綜外事。唯可軟語。不知伎藝書籍論議。請共詳辯正法之要。彼若勝我。我當給事。我若勝彼。彼當事我。 【疏】謀議有五番。可見。  謀議有五者。前四番皆順外計.毀謗如來。後一番違外道計.讚歎如來。皆是大權示為毀讚.共熟機緣。或可前是實行故毀.後一是權行故讚。第二番中云。或說生淨飯王家.或說不生等。蓋昧如來隨機異說.故檢其相違.以為謗本。經麤獷.古猛反。說文。犬不可附也。不綜.總宋反.習也。  △二求角力。 爾時多有無量外道。和合共往摩伽陀王阿闍世所。王見便問。諸仁者。汝等各各修習聖道。是出家人。捨離財貨及在家事。我國人民皆共供養。敬心瞻視。無相犯觸。何故和合而來至此。諸仁者。汝等各受異法異戒。出家不同。亦復各各自隨戒法出家修道。何因緣故。今者一心而共和合。猶如葉落。旋風所吹聚在一處。說何因緣而來至此。我常擁護出家之人。乃至不惜身之與命。爾時一切諸外道眾咸作是言。大王諦聽。大王今者是大法橋。是大法礪。是大法秤。即是一切功德之器。一切功德真實之性。正法道路。即是種子之良田也。一切國土之根本也。一切國土之明鏡也。一切諸天之形像也。一切國人之父母也。大王。一切世間功德寶藏即是王身。何以故。名功德藏。王斷國事不擇怨親。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風。是故名王為功德藏。大王。現在眾生雖復壽短。王之功德如昔長壽安樂時王。亦如頂生善見忍辱那沙王。耶邪諦王。尸毘王。一叉鳩王。如是等王具足善法。大王今者亦復如是。大王。以王因緣。國土安樂。人民熾盛。是故一切出家之人慕樂此國。持戒精勤。修習正道。大王。我經中說。若出家人隨所住國持戒。精進勤修正道。其王亦有修善之分。大王。一切盜賊王已整理。出家之人都無畏懼。今者唯有一大惡人瞿曇沙門。王未撿校。我等甚畏。其人自恃豪族種姓身色具足。又因過去布施之報。多得供養。恃此眾事。生大憍慢。或因呪術而生憍慢。以是因緣不能苦行。受畜細軟衣服臥具。是故一切世間惡人。為利養故。往集其所而為眷屬。不能苦行。呪術力故。調伏迦葉及舍利弗目犍連等。今復來至我所住處娑羅林中。宣說是身常樂我淨。誘我弟子。大王。瞿曇先說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我能忍之。今乃宣說常樂我淨。我實不忍。惟願大王。聽我與彼瞿曇論議。王即答言。諸大士。汝等今者為誰教導。而令其心狂亂不定。如水濤波。旋火之輪。猨猴擲樹。是事可恥。智人若聞。則生憐憫。愚人聞之。則生嗤笑。汝等所說非出家相。汝若病風黃水患者。吾悉有藥能療治之。如其鬼病。家兄耆婆善能去之。汝等今者欲以手爪鉋須彌山。欲以口齒齚齧金剛。諸大士。譬如愚人見師子王饑時睡眠而欲寤之。如人以指置毒蛇口。如欲以手觸灰覆火。汝等今者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野狐作師子吼。猶如蚊子共金翅鳥捔行遲疾。如兔渡海欲盡其底。汝等今者亦復如是。汝若夢見勝瞿曇者。是夢狂惑。未足可信。諸大士。汝等今者興建是意。猶如飛蛾投大火聚。汝隨我語。不須更說。汝雖讚我平等如稱。勿令外人復聞此語。爾時外道復作是言。大王。瞿曇沙門所作幻術到汝邊耶。乃令大王心疑不信是等聖人。大王。不應輕蔑如是大士。大王。是月增減。大海醎味。摩羅延山。如是等事誰之所作。豈非我等婆羅門耶。大王。不聞阿竭多仙十二年中恒河之水停耳中耶。大王。不聞瞿曇仙人大現神通。十二年中變作釋身。并令釋身作羝羊形。作千女根在釋身耶。大王。不聞耆兔仙人一日之中飲四海水令大地乾耶。大王。不聞婆藪仙人為自在天作三眼耶。大王。不聞羅邏仙人變迦富羅城作鹵土耶。大王。婆羅門中有如是等大力諸仙。現可撿校。大王。云何見輕蔑耶。王言。諸仁者。若不見信。故欲為者。如來正覺今者近在娑羅林中。汝等可往隨意問難。如來亦當為汝分別。稱汝意答。爾時阿闍世王與諸外道徒眾眷屬。往至佛所。頭面作禮。右繞三匝。修敬已畢。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是諸外道欲隨意問難。唯願如來隨意答之。佛言。大王。且止。我自知時。 【疏】爾時多有下.次欲求角力。  經是大法礪者。其平如礪.故是大法。稱者。能定輕重故。礪.力制反.磨石也。經調伏迦葉等者。以迦葉等昔並外道故。經則生嗤笑.充之反。蒼頡篇。蚩.輕侮也。不能愍汝狂亂而反輕笑.即名愚人。經鉋須彌.蒲交反。齚齧.士白反。通俗文。啖曰齚。經鹵土.音魯。左傳曰。表淳鹵。杜預注曰。淳鹵.埆薄之地也。經往至佛所.頭面作禮者。往至則通彼外道.作禮則唯在於王.以外道未歸伏故。智論云。外道是他法.故輕佛。來至佛所自坐。白衣如客.故命坐。  △二正破二。初總標。 【疏】爾時眾中闍提下.第二正破。十仙即為十章。  △二此是下。隨釋十。初第一外道二。初敘宗分科。 【疏】此是其一。闍提首那宗迦毘羅.執因有果.因果同時。故百論云。迦毘羅弟子誦僧佉經二十五諦。今此具出.故知是也。此章為二。一論義.二歸伏。論義為四。一定義宗。二受定。三正難。四通釋。  △二初定下。隨文釋義二。初論義四。初定義宗。 爾時眾中有婆羅門。名闍提首那。作如是言。瞿曇。汝說涅槃是常法耶。 【疏】初定宗者。我聞瞿曇涅槃常者.為定爾不。  △二受定。 如是如是。大婆羅門。 【疏】次答如是如是.即是受定。然涅槃何曾定是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耶。欲以常破之.故言如是如是。  涅槃何曾(至)常耶者。以三一相即.故皆不定。欲破外計無常之執.故云是常。而此常體.無常即常.常即無常.亦即非常非無常也。  △三正難二。初分科。 【疏】婆羅門言下.第三正難。又三。先非佛義。次正難。三取意結。初如文。次正難中有五難.不出兩意。初四難.同令無常。後一難.非但無常.亦無樂淨我。  △二初明下。隨釋三。初非佛義。 婆羅門言。瞿曇。若說涅槃常者。是義不然。  △二正難二。初難令同無常四。初難。 何以故。世間之法。從子生果。相續不斷。如從泥出瓶。從縷得衣。瞿曇常說。修無常想獲得涅槃。因是無常。果云何常。 【疏】初明修無常想得常涅槃。不應無常因.得於常果。舊當此難。彼云。涅槃是果。修於習因.還生習果。涅槃之果既其是常.復以何等為此常因。乃至我淨亦復如是。彼若答言我之涅槃自是常果.墮自然義(云云)。  舊當此難者。古師立義.正受外道此難也。  △二難。 瞿曇又說。解脫欲貪即是涅槃。解脫色貪及無色貪。即是涅槃。滅無明等一切煩惱。即是涅槃。從欲乃至無明煩惱。皆是無常。因是無常。所得涅槃。亦應無常。 【疏】瞿曇又說解脫欲貪下.第二難。明解脫欲貪.得於涅槃。所脫欲貪.既無常者。能脫涅槃.亦是無常。此難最拙。  △三難。 瞿曇又說。從因故生天。從因故墮地獄。從因得解脫。是故諸法皆從因生。若從因故得解脫者。云何言常。 【疏】瞿曇又說從因故生天下.第三直明從因生故.故是無常。涅槃是果.即從因生。不得是常。  △四難。 瞿曇亦說。色從緣生。故名無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解脫若是色者。當知無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離五陰有解脫者。當知解脫即是虛空。若是虛空。不得說言從因緣生。何以故。是常是一。徧一切處。 【疏】瞿曇亦說色從緣生下.第四開作兩難。若涅槃即陰.陰既無常.涅槃亦爾。若離五陰.與五陰異。猶如虛空.即不可得。云何眾生能得涅槃。  △二難非但無常亦無樂淨。 瞿曇亦說。從因生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云何復說解脫是樂。瞿曇又說。無常即苦。苦即無我。若是無常苦無我者。即是不淨。一切從因所生諸法。皆無常苦無我不淨。云何復說涅槃即是常樂我淨。 【疏】瞿曇亦說從因生下.第五難。明涅槃既是無常.不得是常者。何但無常.亦無樂淨我。  △三取意結。 若瞿曇說亦常無常。亦苦亦樂。亦我無我。亦淨不淨。如是豈非是二語耶。我亦曾從先舊智人聞說是語。佛若出世。言則無二。瞿曇今者說於二語。復言佛即我身是也。是義云何。 【疏】若瞿曇說亦常無常下.第三取意結。難意云。佛見難常.既不可通。恐佛移宗.向亦常亦無常.即成二語。若二語者.即不名佛。  △四通釋二。初分科敘意二。初正示經文。 【疏】佛言下.第四通釋。文為二。初答正難.次答結難。初文又二。初答第一難.次答第三難。  △二所下。示不答意。 【疏】所以不答餘三難者。其難涅槃.令是無常.故餘從例。不答第二所斷欲貪者。欲貪無常.云何能令斷亦無常。不答第四者。涅槃是常.何論即離。不答第五者。涅槃是常.寧無樂淨。  △二今先下。隨文正釋二。初答正難二。初答第一難三。初通釋文旨。 佛言。婆羅門。如汝所說。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婆羅門言。善哉瞿曇。佛言。婆羅門。汝性常耶。是無常乎。婆羅門言。我性是常。婆羅門。是性能作一切內外法之因耶。如是瞿曇。佛言。婆羅門。云何作因。瞿曇。從性生大。從大生慢。從慢生十六法。所謂地水火風空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業根。手腳口聲男女二根。心平等根。是十六法從五法生。色聲香味觸。是二十一法根本有三。一者染。二者麤。三者黑。染者名愛。麤者名瞋。黑名無明。瞿曇。是二十五法皆因性生。婆羅門。是大等法常無常耶。瞿曇。我法性常。大等諸法悉是無常。婆羅門。如汝法中因常果無常。若我法中因雖無常。果是常者。有何等過。 【疏】今先答初難。佛先問之.令出彼義。其向拒抗.不出其義。佛因餘難.遂出其義。我性是常.大等諸法何妨無常。若爾.即是能生之因是常.所生之果無常。佛便並通。如汝法中因常果無常者.何妨我法.因是無常而果是常(云云)。  佛先問之者。即經云汝性常耶.是無常乎。其向拒抗者。應問云。如來何不直答彼難.而反問彼義者.何耶。故疏答云。其向但以五難.拒抗於佛.而不出己義。未知彼計.是常無常.故先問之。佛因餘難者。未即直破我性是常.且難所生二十五法.是常無常.故云餘難。遂出其義者。因佛餘難.即便答云。大等諸法.悉是無常。乃知彼計因常.而果無常也。故云遂出其義。因彼出義.故佛立並.以通其難。若爾即是下.正釋此意。是常下云云者。為破外道因性是常.而果無常。故佛且約別教因無常而果是常.以翻破之。若就圓義.因果並常。  △二此二下。別解二十五諦二。初對百論辨同異二。初正辨。 【疏】此二十五諦與百論中有同有異。總為三。一者名異體同。論云。從冥生覺.從覺生我心。此中云從性生大.從大生慢。即是名異體同者。冥是八萬劫外.冥然不知。此中言性是萬法性。冥伏在於八萬劫外.不可得知。論云。覺者即是覺知八萬劫事。此中言大.只是能大。覺知慢我易見。二者名體俱同。即是五大.五塵.五情.五業.并心平等。三名體俱異者。論云。神我為主.即是一根。此云。染麤黑者亦是一根。此即大異染麤黑三.云何為一。解云。三不並起。貪等後前隨取其一.足二十四。  △二問下。釋疑二。初正明。 【疏】問。此闍提既其宗於迦毘羅義.何故不同。解云。當佛世時.不見三師.但見其徒。其徒改本.故說不同.有染等異。  何故不同者。百論所明二十五諦.正是迦毗羅義.何故與今文有不同耶。解云下.意明百論即是元祖所立名相。今經闍提所說.乃是胄裔改張.故有不同。三師即三仙.名義如前記。  △二如莊下。引例。 【疏】如莊嚴云。佛果無有續待.因成三假。後招提琰是彼學士.即改云佛果無因成.不妨有續待。開善云。二諦同體。後龍光是其學士.即改二諦.各各有體(云云)。  如莊嚴下.引例。此皆弟子於師所立名義.輒有改作.以例闍提改迦毗義。  △二五業下。約現文示旨三。初對百論重辨二根。 【疏】五業中云男女二根。論以大小便為二根。各有所據。論就一體.經就二人(云云)。  論就一體者。就一人身.有大小便故。經就二人者。男女即是兩人之別.義亦互顯.故注云云。  △二但此下。約異解別示性諦。 【疏】但此性諦.或謂即是神我.或謂是冥初.皆有其義。冥初據二十五諦之初.以是冥諦。又言是常乃是神我。未測何異。  △三於中下。牒餘文通顯義旨。 【疏】於中云從慢生十六法者。此未即生一十六法.無有染黑麤三。一時而起.隨從其一.生此不定.故先不說。言十六法者。即是五大.五知根.五業根.心平等根。列五根名乃云觸者.謂身為觸。問平等根者。論家所明意識.以託五根起者為五知根。心既徧緣.故名平等。文言是二十五法皆性生者.其實性生二十四法。能所合數.故二十五。  問平等根者。問字誤.應作心字。  △三準彼下。重示竝盡意。 【疏】準彼義者。性即是常.所生無常。佛以彼義而並通云。何妨我義因是無常.而果是常。  △二答第三難。 婆羅門。汝等法中有二因不。答言有。佛言。云何為二。婆羅門言。一者生因。二者了因。佛言。云何生因。云何了因。婆羅門言。生因者如泥出瓶。了因者如燈照物。佛言。是二種因。因性是一。若是一者。可令生因作於了因。可令了因作生因不。不也瞿曇。佛言。若使生因不作了因。了因不作生因。可得說言是因相不。婆羅門言。雖不因作故有因相。婆羅門。了因所了。即同了不。不也瞿曇。佛言。我法雖從無常。獲得涅槃。而非無常。婆羅門。從了因得。故常樂我淨。從生因得。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疏】從汝等法中有二因不下.第二答彼第三難。亦先一一覈出彼義。文言了因所了即同了不者。謂了因所了之果.必與了同不。如燈是了因.了出缾盆之果。此之了因與缾盆等了果同不。彼云不同.何故爾。如燈名了因.因人息之火滅.豈令缾滅。涅槃亦爾。雖從了出涅槃果常.汝不得云。從因生果即是無常。若答汝義.既有二因。了因所了之果.不同能了之因。我亦如是。此之涅槃.從了因有。了因無常.涅槃果常。  答彼第三難者。謂難從因所生.悉無常也。若答汝義者。今此破意.且用別教破之。由彼計能所法別。故今亦以能所破之。  △二答結難。 是故如來所說有二。如是二語。無有二也。是故如來名無二語。如汝所說。曾從先舊智人邊聞。佛出於世無有二語。是言善哉。一切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無差。是故說言佛無二語。云何無差。有同說有。無同說無。故名一義。婆羅門。如來世尊雖名二語。為了一語故。云何二語了於一語。如眼色二語生識一語。乃至意法亦復如是。 【疏】是故如來所說有二下.第二破其取意結難。明佛無二言.隨根說法.有時說有.有時說無。意欲令解中道正法.寧是二語。後文更取眼色生識釋所說意。佛之二語為了一語者。謂眼色雖二.而同生識。識是一故.故言一語。  △二歸伏二。初分科。 【疏】從婆羅門言下.二歸伏。又六。一請。二說。三述。四印。五歸。六許。  △二隨釋六。初請。 婆羅門言。瞿曇。善能分別如是語義。我今未解所出二語了於一語。 【疏】初更請佛說。  △二說。 爾時世尊即為宣說四真諦法。婆羅門。言苦諦者亦二亦一。乃至道諦亦二亦一。 【疏】爾時世尊下.二佛即答云。苦諦者亦二亦一.乃至道諦亦復如是。此有二解。一愛法師云。以實法苦樂為二。而相續道中.終以苦識研成此樂。故是一義.故言亦二亦一。道諦例爾。  實法苦樂者。謂生死苦.涅槃樂也。終以苦識研成此樂者。謂內凡人觀於相續.即是苦識念念無常。作此研之.得入涅槃.即名為樂。而此得樂.即是證滅。據此師意.謂苦滅相對成二.研苦至滅故一。道諦例爾者。則集道相對成二.治集修道故一。此師釋義.今所不用。 【疏】又有師解。佛說四真諦.首那因此四諦悟道.不應只是相續假義。所以有此文者。如大品差別品中善吉問佛.為以苦諦得度.為以苦智.乃至道智得度。佛答云。不以苦諦.苦智乃至道智。我說四諦平等.名為得道。又云。四諦平等即是涅槃。是則苦諦是境.苦智是智。世諦道中有境智二。若見無生.則不見有境智之別。皆是一相.故亦二亦一。  又有師下.此為正說。四諦平等名為得道者。即是因果不二.境智兩亡.名為平等。  △三述。 婆羅門言。世尊。我已知已。佛言。善男子。云何知已。婆羅門言。世尊。苦諦一切凡夫是二。聖人是一。乃至道諦亦復如是。 【疏】婆羅門言下.三述。言苦諦一切凡夫是二.聖人是一者。若依愛師.寧解此文。後用凡夫分別.故見有境智之二。聖忘境智.皆是一真.故言聖一。  若依愛師.寧解此文者。此斥愛師違經之失。今云聖人是一.豈得約內凡相續道中研苦為樂.以解亦一義耶。  △四印。 佛言。善哉已解。 【疏】四印。  △五歸。 婆羅門言。世尊。我今聞法已得正見。今當歸依佛法僧寶。唯願大慈。聽我出家。 【疏】五歸。如文。  △六許。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汝當為是闍提首那剃除鬚髮。聽其出家。時憍陳如即受佛勅。為其剃髮。即下手時有二種落。一者鬢髮。二者煩惱。即於坐處得阿羅漢果。 【疏】六許。佛告陳如聽其出家者。陳如是最後付囑。汝既上座.須知僧事。得羅漢果者。若依開善.此皆現迹。若依莊嚴.實得羅漢。以佛神力說法之功.即令此人從凡入聖.極為奇特。但前文明已得正見。此中復言.出家之後方得羅漢。故知前明正見.難測淺深。亦可始得初果.亦可只是方便.是故今方得羅漢果。私謂。迴邪入正.即是正見.何論入位之淺深耶。  若依開善此皆現迹者。謂本是大權.示現速證。莊嚴下.謂是實行.若作權釋.豈顯佛力及說法功。然雖二釋.但昔教義未稱今經。須知寄小證果.本了圓常.方是今意。  △二第二外道二。初敘宗分科。 【疏】婆私吒下.第二人。此是優樓僧佉學徒。文亦有二。初論義.後明歸伏。論義有四番。前二文各有問答。可尋。  △二然問下。隨文釋義二。初論義四。初番二。初難。 復有梵志。姓婆私吒。復作是言。瞿曇所說涅槃常耶。  △二答。 如是梵志。  △二番二。初難。 婆私吒言。瞿曇。將不說無煩惱為涅槃耶。  △二答。 如是梵志。 【疏】然問佛涅槃常耶.佛亦答言如是。至論涅槃何曾定常。復問無煩惱為涅槃耶.佛亦答如是。佛何曾云無煩惱為涅槃耶。前文不云已斷煩惱為涅槃.但以不生煩惱為涅槃。今對此外道宜作此說。為其是計斷見之人。  已斷煩惱為涅槃者。破覆理無明.顯本有常住涅槃.此別教義也。但以不生等者。煩惱即涅槃.故曰不生。宜作此說者。宜作斷煩惱說也。  △三番二。初難。 婆私吒言。瞿曇。世間四種名之為無。一者未出之法。名之為無。如瓶未出泥時名為無瓶。二者已滅之法。名之為無。如瓶壞已名為無瓶。三者異相互無。名之為無。如牛中無馬。馬中無牛。四者畢竟無故。名之為無。如龜毛兔角。瞿曇。若以除煩惱。已名涅槃者。涅槃即無。若是無者。云何言有常樂我淨。 【疏】但第三番所舉四無.意以滅無為難。若法滅無.云何復有常樂。未生即是未來之無.滅無即是過去之無。  若法滅無者。即釋經若除煩惱.已名涅槃者也。  △二答。 佛言。善男子。如是涅槃非是先無。同泥時瓶。亦非滅無。同瓶壞無。亦非畢竟無。如龜毛兔角。同於異無。善男子。如汝所言。雖牛中無馬。不可說言牛亦是無。雖馬中無牛。亦不可說馬亦是無。涅槃亦爾。煩惱中無涅槃。涅槃中無煩惱。是故名為異相互無。 【疏】佛答云。同於互無。此亦對於外道故說。若論正理.非全互無。所以然者。本以牛馬互無.名為互無。今明生死之中本有涅槃。是故正理.非全互無。  同於互無者。凡夫煩惱處無涅槃.如牛中無馬。聖人涅槃處無煩惱.如馬中無牛。今明生死下.示正理。以生死即涅槃故.故云本有涅槃。既生死涅槃兩皆相即.正當互有。故牛馬互無.不得為喻。今對外道.且從別說。  △四番二。初難。 婆私吒言。瞿曇。若以異無為涅槃者。夫異無者無常樂我淨。瞿曇。云何說言涅槃常樂我淨。 【疏】其中第四番.彼仍復難。若是互無.亦應無常。雖牛中無馬而言有馬.馬中無牛亦爾。牛馬終是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涅槃中無生死.而有涅槃者.即是本無今有.亦是無常。  雖牛中下.釋出互無.是無常義。牛中無馬而言有馬者。牛處雖無馬.不妨牛外別自有馬.不同兔角之無。終是本無今有者。牛處無馬是本無.牛外有馬是今有。涅槃亦爾者。亦應舉生死合喻.文且從略。若具合者.應云生死中無涅槃.是本無。而有生死.是今有。涅槃例說。  △二答二。初敘意分科。 【疏】佛今答之。雖同互無.而復不同。為異無中有三種無。一是互無。二是先無後有。三已有還無。當知涅槃同是異無.即無此三事.是故常樂。文中有三。此先法說。次舉三病三藥為譬。三舉譬明果。  △二次文下。隨文釋義三。初法說。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是異無者有三種無。牛馬悉是先無後有。是名先無。已有還無。是名壞無。異相無者。如汝所說。善男子。是三種無涅槃中無。是故涅槃常樂我淨。  經異相無者。即互無也。  △二舉三病三藥譬二。初釋蜜能治冷。 如世病人。一者熱病。二者風病。三者冷病。是三種病三藥能治。有熱病者酥能治之。有風病者油能治之。有冷病者蜜能治之。是三種藥能治如是三種惡病。 【疏】次文中云蜜能治冷。依醫者說.蜜性乃冷。是土宜異.不必皆爾。  土宜異者。西土蜜性應熱.故能治冷.不同此方蜜性也。  △二又譬下。釋病中無藥三。初舊師。 【疏】又譬中云。三種病中無三種藥.三種藥中無三種病者。舊以此文證無同體。若使慧中得有無明.藥乃有病。乖於此說。  △二莊嚴。 【疏】然莊嚴舊解.明無漏中實有有無之惑。此言無者.但無取相等惑。  無漏中實有有無之惑者。有無惑即無明。謂執著有無.障中道故.故名有無惑。以小乘無漏智體是無明.故云實有等。但無取相者。謂見思為取相惑。  △三招提。 【疏】若招提解.以真無漏.實不得報。無勞說於無明.以入解體。而勝鬘中說.無明住地緣無漏業為因者。此說相似無漏及被導無漏.不言真無漏。  招提下.真無漏者。此指佛地。或恐但指四果.以云實不得報.豈非小義。無勞(至)解體者。解體即無漏智體也。既無漏無報.故解中無惑。而勝鬘下.此是招提引經釋難也。恐他引勝鬘以難己義.故此釋之。相似無漏者。即四善根位。被導無漏者。謂小乘前三果及大乘佛地已前.雖俱分證無漏.而猶為極果智之所導。故經說無明緣無漏為因也。他人既無四教甄別.故所立義大小混和.所引三家俱未符經。應知經言病中無藥等.亦是約別教以說。例前可知。故疏但引古釋之非.而不明正義。又引古而無破斥者.以是非可見故。  △三舉果明譬。 善男子。風中無油。油中無風。乃至蜜中無冷。冷中無蜜。是故能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有三種病。一者貪。二者瞋。三者癡。如是三病有三種藥。不淨觀者能為貪藥。慈心觀者能為瞋藥。觀因緣智能為癡藥。善男子。為除貪故作非貪觀。為除瞋故作非瞋觀。為除癡故作非癡觀。三種病中無三種藥。三種藥中無三種病。善男子。三種病中無三藥。故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三種藥中無三種病。是故得稱常樂我淨。  △二歸伏。 婆私吒言。世尊。如來為我說常無常。云何為常。云何無常。佛言。善男子。色是無常。解脫色常。乃至識是無常。解脫識常。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觀色乃至識是無常者。當知是人獲得常法。婆私吒言。世尊。我今已知常無常法。佛言。善男子。汝云何知常無常法。婆私吒言。世尊。我今知我色是無常。得解脫常。乃至識亦如是。 【疏】婆私吒言如來為我說常無常下.第二歸伏。其文云色是無常.解脫色常者。有二解。一者色既無常.我解脫色則無復色.故所以常。二云解脫即色.色即是常。故前文云。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後解為勝。  則無復色者。即疏解此卷經初所引.佛無色心家義也。但取無色為常.不許別有常色.故云無復色故.所以為常。此釋違經。經能觀色(至)常法者。即同纓絡經.修二觀方便.得中道第一義諦也。地前二觀是無常.登地證中即常。 佛言。善男子。汝今善哉已報是身。告憍陳如。是婆私吒已證阿羅漢果。汝可施其三衣鉢器。時憍陳如如佛所勅施其衣鉢。時婆私吒受衣鉢已。作如是言。大德憍陳如。我今因是弊惡之身得善果報。唯願大德。為我屈意至世尊所具宣我心。我既惡人。觸犯如來。禰瞿曇姓。唯願為我懺悔此罪。 【疏】此中寄陳如懺悔文。言禰瞿曇姓者。舊為禰音.謂彼呼汝為禰.故言禰瞿曇姓。今依冶城.西房從法師說為苨音。但翻此在北.北人多云苨.亦云禰我之音。大集經中亦用此字.彼經即是人旁作爾。文云。瞿曇姓者。若佛弟子.稱佛為瞿曇。如前現病品偈中云。瞿曇大聖德.願起演說法者。此謂稱歎之詞。明佛雖復七世已來.釋種王世。而其本族.起自瞿曇大姓.世胄殊遠.非始今日。若外道意稱瞿曇者。此不論德.直以姓為言。此是經略之謂。如世人言.不呼人位.但呼姓者.遂為輕略。  苨.奴底反。薺苨.草名。此以汝我之汝.作薺苨音呼。瞿曇翻純熟。十二遊經云。名瞿曇氏.純淑之姓。又翻牛糞種.甘蔗種.日暴種等。世胄殊遠者。胄.胤也。古者地膚既沒.秔粮乃生。夫婦肇興.因立民主以理諍訟。民主有子.名珍寶。珍寶有子.名好味。始自民主草創之後.金輪相繼.迄至善思。從懿摩至淨飯四世.是鐵輪。合有八萬四千二百一十王。十二遊經云。久遠劫有王.早失父母.以國付弟.事一婆羅門。婆羅門言.汝當解衣體.瞿曇姓。因而從之.時號小瞿曇.住甘蔗園。賊盜官物.路由園過。捕賊尋迹.執小瞿曇。王令木貫射之.血流汙地。大瞿曇悲哀.收血土還園.器盛置左右。呪之。此瞿曇若誠心.天神變血為人。逕十月.左為男.右為女。從是姓瞿曇。仁賢劫初.當寶如來出世時.瞿曇識神始託生。若尋此意.民主已來.即姓瞿曇。從懿摩王四子.一面光.二象食.三路指.四莊嚴。被猜徙雪山北直樹林中.園人樂從者如市.鬱為疆國。父王歎曰我子有能.四子因此為姓。又其地釋迦樹甚茂.此翻直林。既於林立國.即以林為姓。外國語多含.釋迦亦直亦能。今淨飯王所承.承莊嚴王後。莊嚴即是烏頭.烏頭生烏頭羅.烏頭羅生尼求羅.尼求羅生尸休羅.尸休羅即師子頰.師子頰生四飯。如來即淨飯之子.故云世胄殊遠也。 我亦不能久住毒身。今入涅槃。時憍陳如即往佛所。作如是言。世尊。婆私吒比丘生慚愧心。自言頑嚚觸犯如來。禰瞿曇姓。不能久住是毒蛇身。今欲滅身。寄我懺悔。佛言。憍陳如。婆私吒比丘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成就善根。今受我語。如法而住。如法住故。獲得正果。汝等應當供養其身。爾時憍陳如從佛聞已。還其身所而設供養。時婆私吒於焚身時作種種神足。諸外道輩見是事已。高聲唱言。是婆私吒已得瞿曇沙門呪術。是人不久復當勝彼瞿曇沙門。 【疏】又云我亦不能久住毒身.今欲入滅者。謂本有神通.即得聖果。用邊際智.故入涅槃。前文云得阿羅漢施三衣者。準理得羅漢已.具足衣鉢。今言無者。若善來羅漢.即有三衣。既自得羅漢.是故須衣。又此人本是出家外道.不俟剃髮。何以知之。前文闍提.云婆羅門。今婆私吒.但言梵志。梵志即是出家外道.所以更須施其應器。  善來羅漢者。由佛呼善來.故鬚髮自落.袈裟著身.鉢盂在手。今婆私吒是聞佛說法.思惟自證.故不同善來。更須施其應器者。梵語鉢多羅.此云應器。非外道所有.故須施之。經頑嚚者。左傳曰。心不則德義之經曰頑.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囂。  △三第三外道二。初辨人分辨。 【疏】爾時眾中復有先尼.是第三外道。外道先尼非止一人.今此非是前卷先尼。如佛弟子中同名迦葉者眾。此章有四。一緣起。二破執。三論義。四歸伏。  △二然佛下。隨文釋義四。初緣起。 爾時眾中復有梵志。名曰先尼。復作是言。瞿曇。有我耶。如來默然。瞿曇。無我耶。如來默然。第二第三亦如是問。佛皆默然。 【疏】然佛說不定。自有先明正義.使外道得解。自有先須默然.待彼立義.然後破之以申正理。今宜先默然.故三問不答。然不答凡有三義。一者根緣所宜。雖復不答.是默然答。二者定問有無.皆是邪意。故大論中有十四難.佛皆不答。有邊無邊.有常無常.如去不如去等.所以不答。三者佛欲對彼自立之義.出其綱宗.然後乃破。如來上答.恒被彼難。竟未得破.所以默然。有此三意。  是默然答者。以宜用默然.令得四悉益故.故默然已是於答。十四難者。大論云。一世界及我常。二世界及我無常。三世界及我.亦有常亦無常。四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無常。五世界及我有邊。六世界及我無邊。七世界及我.亦有邊亦無邊。八世界及我.亦非有邊亦非無邊。九死後有神去後世。十死後無神去後世。十一死後亦有神去.亦無神去。十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後世。十三神異身。十四身異神。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難何以不答。答曰.此事無實.故不答。  △二破執二。初分科。 【疏】先尼言若一切眾生下.第二破執。其中有二。先立宗.次正破。  △二此下。隨釋二。初立宗二。初正釋。 先尼言。瞿曇。若一切眾生有我徧一切處是一作者。瞿曇。何故默然不答。 【疏】此下是立宗。凡有三義。一者立我是徧。二者立我是一。三者立我是作者。我即眾生.士夫.壽命。我既被破。人及士夫眾生自去。作者知者.既被破已。起者即是作者之類.亦皆被破。  我即眾生等者。不出十六知見。文在大品大論廣釋。一生者見.計我能生.如父母生子。二養育見.計能養他。三眾數見.計我有五陰入界。四人者見.計我是行人。五受者見.計我後身當受果報。六起者見.計我能造後世界報。七知者見.計我五根能知五塵。八見者見.計我根塵.能見色及起邪見。九我見.謂橫計五陰名之為我。十眾生見.總攬五陰名為眾生。十一命者見.謂命計連續.恐連續斷。十二作者見.計我能有所作.即士夫見也。謂外人執我有士夫之用。十三壽者見.壽計一期.尋常雖計.病時最切。恐連持斷.恐一期短。十四使作者見.謂驅策由我。十五使受者見.苦樂由我故。十六使起者見.令其還生欲界.名使起使者。然今經中前.破我見有其三。破我徧.及我是一.并我是作者三義。後別破見者.知者.受者。餘有十一知見.例皆自亡.故不俟一一破之。我即眾生士夫等者。尋向十六知見.消之易解。  △二今問下。料簡二。初問。 【疏】今問外計。為是即陰.為是離陰。  △二今謂下。答。 【疏】今謂計我是作者者。作即行陰.計行為我。若計是知者見者.並是計即陰為我。其計我是作者.所作之業雖復不同.而同是作者。  △二正破二。初分科。 【疏】佛言先尼下.第二明正破。有二。初正破前三。次別破餘三.見者知者受者。就初文為三。初破徧。次破一。後破作。初有四番。  △二此初下。隨釋二。初正破前三三。初破徧四。初定彼義。 佛言。先尼。汝說是我徧一切處耶。先尼答言。瞿曇。不但我說。一切智人亦如是說。 【疏】此初第一.先定彼義。  △二正破。 佛言。善男子。若我周徧一切處者。應當五道一時受報。若有五道一時受報。汝等梵志何因緣故。不造眾惡。為遮地獄。修諸善法。為受天身。先尼言。瞿曇。我法中我則有二種。一作身我。二常身我。為作身我修離惡法。不入地獄。修諸善法。生於天上。 【疏】佛言若我周徧下.第二正破。明若我徧者.應在五道。何須修善.欲受天報.離惡道耶。惡與生天.我應常在.不須修善。先尼言。我有二種。一作身我.二常身我者。先尼本計常身之我.為被破故.轉成二我。  惡與生天我應常在等者。我性既徧.在惡無失.何須修善離惡道耶。轉成二我者。謂常我則徧於五道.作我則離惡修善。  △三佛更逐破。 佛言。善男子。如汝說我徧一切處。如是我者。若作身中當知無常。若作身無。云何言徧。瞿曇。我所立我亦在作中。亦是常法。瞿曇。如人失火燒舍宅時。其主出去。不可說言舍宅被燒。主亦被燒。我法亦爾。而此作身雖是無常。當無常時。我則出去。是故我我亦徧亦常。 【疏】佛言如汝說我下.第三佛更逐破。若常身我在作身中.作身無常.常身之我亦應無常。若常身我不在作身.則非徧義。先尼因此更舉舍譬。舍主譬常身.舍譬作身。舍既被燒.主即出去。如作身無常.常身即去。  △四便逐破。 佛言。善男子。如汝說我亦徧亦常。是義不然。何以故。徧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復有二種。一色。二無色。是故若言一切有者。亦常亦無常。亦色亦無色。若言舍主得出不名無常。是義不然。何以故。舍不名主。主不名舍。異燒異出。故得如是。我則不爾。何以故。我即是色。色即是我。無色即我。我即無色。云何而言色無常時我則得出。 【疏】佛言如汝說我下.第四便逐破之。明常身我既其徧在.常即無常在常。既常在無常中.寧不無常。如是徧在色與非色.在非色既即非色.在色寧得不即是色。舍與主異.有燒不燒.不得俱明。舍主可爾.常身作身。此則不然。何以得云作身無常.我即出去。今當問汝.出何處去。常身既常.常體恒徧.出無去處。  常即無常者。我既徧在.所以相即。舍與主異者.解經異燒異出也。乃是舍燒異主出.主出異舍燒.故舍與主異。出無去處者。若有去處.體則不徧。  △二破一二。初分科。 【疏】汝意若謂一切眾生下.第二次破一義。凡有八番。  △二此下。隨釋八。初番。 善男子。汝意若謂一切眾生同一我者。如是則違世出世法。何以故。世間法名父母子女。若我是一。父即是子。子即是父。母即是女。女即是母。怨即是親。親即是怨。此即是彼。彼即是此。是故若說一切眾生同一我者。是則違背世出世法。先尼言。我亦不說一切眾生同於一我。乃說一人各有一我。 【疏】此下初番。我既是一.父我子我.二我何異。次先尼救云。謂一人一我.非一切人同共一我。故有父子二我不同。此既破竟.便轉義宗。  經違世出世法者。世間則父子怨親兩異.出世則此悟彼迷不同。若同一我.何故俱異。經何以下.釋。初明違世。此即是彼下.明違出世。經子女者。子即是男。  △二番。 佛言。善男子。若言一人各有一我。是為多我。是義不然。何以故。如汝先言我徧一切。若徧一切。一切眾生業根應同。天得見時。佛得亦見。天得作時。佛得亦作。天得聞時。佛得亦聞。一切諸法皆亦如是。若天得見。非佛得見者。不應說我徧一切處。若不徧者是則無常。先尼言。瞿曇。一切眾生我徧一切。法與非法不徧一切。以是義故。佛得作異。天得作異。是故瞿曇不應說言佛得見時。天得應見。佛得聞時。天得應聞。 【疏】佛言若言一人下.第二佛便逐破。若一人一我.我有眾多.則不名常。先尼若言一切眾生業報應同。汝言一人各一我者。我既是徧.無處不有。如張人我.亦來在於王人我中。王人之我亦來在於張人我中。若爾者.我既互通.即無愚智.亦無貴賤。亦如天得我.既在佛得眼見。佛得之我.亦在天得。佛得之我既因眼見.天得之我亦應因佛得眼見。天得佛得.是人名也。先尼救云。我徧一切法.而諸法不相徧。故天得佛得.二作不同。  我徧一切法者。即釋經我徧一切也。而諸法不相徧者。釋經法與非法.不徧一切也。  △三番。 佛言。善男子。法與非法非業作耶。先尼言。瞿曇。是業所作。 【疏】佛言法與非法下.第三佛復逐破。法與非法.非業作耶。以定先尼。或釋先尼所計我是作者。業字應作我字。義則可然.不須改字。隨下文業字.既計我是作者。所言業作.即是我作。次先尼答。可見。  義則可然者。若承上文意來.須作我字。義雖若是.准於下文.復不可改。隨下文業字者。即下經云是業所作。  △四番。 佛言。善男子。若法非法是業作者。即是同法。云何言異。何以故。佛得業處有天得我。天得業處有佛得我。是故佛得作時。天得亦作。法與非法亦應如是。善男子。是故一切眾生法與非法若如是者。所得果報亦應不異。善男子。從子出果。是子終不思惟分別。我唯當作婆羅門果。不與剎利毘舍首陀而作果也。何以故。從子出果。終不障礙如是四姓。法與非法亦復如是。不能分別我唯當與佛得作果。不與天得作果。作天得果。不作佛得果。何以故。業平等故。先尼言。瞿曇。譬如一室有百千燈。炷雖有異。明則無差。燈炷別異。喻法非法。其明無差。喻眾生我。 【疏】佛言法非法下.第四又破。既同是我作.故天得作時.即佛得作。二作既同.報應不異。下舉業平等.果亦應同。次先尼舉燈明救。  下舉業平等者。即經云。何以故.業平等故。  △五番。 佛言。善男子。汝說燈明以喻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室異燈異。是燈光明亦在炷邊。亦徧室中。汝所言我若如是者。法非法邊俱應有我。我中亦應有法非法。若法非法無有我者。不得說言徧一切處。若俱有者。何得復以炷明為喻。善男子。汝意若謂炷之與明真實別異。何因緣故。炷增明盛。炷枯明滅。是故不應以法非法喻於燈炷。光明無差喻於我也。何以故。法非法我。三事即一。先尼言。瞿曇。汝引燈喻是事不吉。何以故。燈喻若吉。我已先引。如其不吉。何故復說。 【疏】佛言汝說燈明下.第五逐破彼譬。明在炷邊.復照於室。譬有邊表之處.我亦應有眼識處所。我既徧於法與非法.法與非法亦應徧我.是則相與俱徧。先尼言汝引燈喻下.復救於譬。  譬有邊表之處者。即炷邊及室.是邊表也。我亦下.汝以燈明譬我.明既有邊表處.我亦應爾。明既可見.我亦應可見。故云眼識處所。法與非法者。即罪福等.福是法.罪即非法。經如其不吉者。由被破竟.故名不吉。若定不吉.佛更用者.成佛不吉.非我咎也。  △六番。 善男子。我所引喻。都亦不作吉以不吉。隨汝意說。是喻亦說離炷有明。即炷有明。汝心不等。故說燈炷喻法非法。明則喻我。是故責汝。炷即是明。離炷有明。法即有我。我即有法。非法即我。我即非法。汝今何故但受一邊。不受一邊。如是喻者於汝不吉。是故我今還以破汝。善男子。如是喻者。即是非喻。是非喻故。於我則吉。於汝不吉。善男子。汝意若謂若我不吉。汝亦不吉。是義不然。何以故。見世間人自刀自害。自作他用。汝所引喻亦復如是。於我則吉。於汝不吉。先尼言。瞿曇。汝先責我心不平等。今汝所說亦不平等。何以故。瞿曇。今者以吉向己。不吉向我。以是推之。見是不平。 【疏】善男子我所引喻者則是非喻下.第六又破彼譬。如是喻者則是非喻.故知燈明不得喻我。若喻我者.則於彼不吉.於佛為吉。先尼言汝先責我.又救燈明.佛亦不平。  經是喻亦說下.約喻徵責.凡有四句。一正其喻相.是喻亦說即炷有明.離炷有明.炷盛明盛.炷枯明滅.名之為即。明徧室中亦在炷邊.說之為離。舉此即離.為取即義.破彼先尼我與法異。二汝心不等下.准喻訶責.喻中有即.亦有異義。汝心不等一向立異.說炷別喻法與非法.明別喻我。三是故下.如來重復顯己責意。是汝不等.偏執離故。我今責汝.即炷有明.離炷有等.即離有明.是初句即離之喻。法即有等.准喻類法。喻中既有.即炷有明。法亦應爾。法即有我.我即有法.非法即我.我即非法。四汝今下.據法重責。准喻推法.法中亦有即離之義。汝今何故但受離邊.不受即邊。如是喻者者.牒前段.則是非喻。牒後段.此二段經.通是第六科。經汝先責我等者。即向經云汝心不等也。  △七番。 佛言。善男子。如我不平能破汝不平。是故汝平我之不平。即是吉也。我之不平破汝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平。何以故。同諸聖人得平等故。先尼言。瞿曇。我常是平。汝云何言壞我不平。一切眾生平等有我。云何言我是不平耶。 【疏】佛言如我不平下.第七明我之不平.破汝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平。同諸聖人得平等者。始是大平。先尼救云。一切眾生平等有我.即是我平。  第七明我之不平等者.但釋後句.不釋初句。若具釋者。初將我不平破汝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吉。佛正乖邪.名我不平。破邪同正.名令汝平。是佛化善.名為我吉。次將我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平。邪正相翻.故我與汝俱名不平。以正破邪.名我不平。破汝不平.使彼同正.令汝得平.佛正同彼.名為我平。經何以下.釋。  △八番。 善男子。汝亦說言當受地獄。當受餓鬼。當受畜生。當受人天。我若先徧五道中者。云何方言當受諸趣。汝亦說言。父母和合然後生子。若子先有。云何復言和合已有。是故一人有五趣身。若是五處先有身者。何因緣故為身造業。是故不平。 【疏】汝亦說言下.第八佛更逐破平等之義。既言當受五道之身.我豈得等。  △三破作六。初番。 善男子。汝意若謂我是作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我作者。何因緣故自作苦事。然今眾生實有受苦。是故當知我非作者。若言是苦非我所作。不從因生。一切諸法亦當如是不從因生。何因緣故說我作耶。 【疏】汝意若謂我是作者下.第三破作者。有六善男子。此初文者.約受苦破。若我是作者.那自作苦。若苦非我作.一切諸法應非我作。  △二番。 善男子。眾生苦樂實從因緣。如是苦樂能作憂喜。憂時無喜。喜時無憂。或喜或憂。智人云何說是常耶。 【疏】眾生苦樂下.第二明憂喜。  △三番。 善男子。汝說我常。若是常者。云何說有十時別異。常法不應有歌羅邏時乃至老時。虛空常法尚無一時。況有十時。善男子。我者非是歌羅邏時乃至老時。云何說有十時別異。 【疏】汝說我常下.第三明有十時。  △四番。 善男子。若我作者。是我亦有盛時衰時。眾生亦有盛時衰時。若我爾者。云何是常。 【疏】若我作者下.第四明有盛衰。眾生亦有盛衰。眾生既即我.我應盛衰.豈是常邪。  △五番。 善男子。我若作者。云何一人有利有鈍。 【疏】我若作者下.第五明不應利鈍。那得此人於書利.於棋鈍。彼人於棋利.於書鈍。餘例皆爾。  △六番。 善男子。我若作者。是我能作身業口業意業。若是我所作者。云何口說無有我耶。云何自疑有耶無耶。 【疏】我若作者下.第六明汝自說無我.而疑我有無。  △二別破餘三二。初敘意分科。 【疏】汝意若謂離眼有見下.第二破餘三義.故言別破。此中有三。初破見者。次破受者。三破知者。初破見者.自復有三。  破餘三義者。此經文於十六知見中但舉四種。前已破作者。今破見者受者知者.故云餘三。  △二此初下。隨文釋義三。初破見者三。初正破。 善男子。汝意若謂離眼有見。是義不然。何以故。若離眼已別有見者。何須此眼。乃至身根亦復如是。汝意若謂我雖能見。要因眼見。是亦不然。何以故。如有人言。須曼那華能燒大村。云何能燒。因火能燒。汝立我見亦復如是。 【疏】此初正破。若謂離眼有見者.此謂我是能見。衛世師執神使智知.而神異知。此義同僧佉所計神即能知.故言離眼有見。是義不然。若離眼有我而能見者.何須此眼。若離我見.用眼能見者.如言華能燒村。但因華裹火擲在屋上.故云華燒者。神因眼見.亦復如是。終是眼見.神不能見。  衛世師下.約三仙宗計簡辨也。而神異知者.此是計離神有知也。優樓僧佉所計.即神有知。故言下.顯經是牒僧佉所計也。乃是先尼宗於僧佉耳。因華裹火者。華喻我.火喻眼。  △二救。 先尼言。瞿曇。如人執鎌則能刈草。我因五根見聞至觸。亦復如是。 【疏】先尼言下.第二救云。如人執鎌.則能刈草。譬我因眼則能見色。就正義中.乃是假我令眼能見。必無實我.須因眼見。  執鎌者。獵沽反.刀也。乃是假我者。就佛法正義.謂假根境空明識.眾緣和合.方有其見.名為假我。以此假我.御智而知。必無實我者。必無外人所計.我性自能見也。  △三重破。 善男子。人鎌各異。是故執鎌能有所作。離根之外更無別我。云何說言我因諸根能有所作。善男子。汝意若謂執鎌能刈。我亦如是。是我有手耶。為無手乎。若有手者。何不自執。若無手者。云何說言我是作者。善男子。能刈草者即是鎌也。非我非人。若我人能。何故因鎌。善男子。人有二業。一則執草。二則執鎌。是鎌唯有能斷之功。眾生見法亦復如是。眼能見色。從和合生。若從因緣和合見者。智人云何說言有我。 【疏】善男子鎌人各異下.第三重破。鎌人不同.可得刈草。若離根外.無別有我。故不為例。  △二破受者。 善男子。汝意若謂身作我受。是義不然。何以故。世間不見天得作業。佛得受果。若言非是身作。我非因受。汝等何故從於因緣求解脫耶。汝先是身非因緣生。得解脫已。亦應非因而更生身。如身一切煩惱亦應如是。 【疏】汝意若謂身作我受下.第二破受者。是我身作.即是我作。下乃自顯。  △三破知者二。初明執。 先尼言。瞿曇。我有二種。一者有知。二者無知。無知之我能得於身。有知之我能捨離身。猶如坏瓶。既被燒已。失於本色。更不復生。智者煩惱亦復如是。既滅壞已。更不復生。 【疏】先尼言我有二種下.第三破知者是我。於中有二。此先明執。  △二正破。 佛言。善男子。所言知者。智能知耶。我能知乎。若智能知。何故說言我是知耶。若我知者。何故方便更求於知。汝意若謂我因智知。同華喻壞。善男子。譬如刺樹。性自能刺。不得說言樹執刺刺。智亦如是。智自能知。云何說言我執智知。善男子。如汝法中我得解脫。無知我得。知我得耶。若無知得。當知猶故具足煩惱。若知得者。當知已有五情諸根。何以故。離根之外別更無知。若具諸根。云何復名得解脫耶。若言是我。其性清淨。離於五根。云何說言徧五道有。以何因緣。為解脫故修諸善法。善男子。譬如有人拔虛空刺。汝亦如是。我若清淨。云何復言斷諸煩惱。汝意若謂不從因緣獲得解脫。一切畜生何故不得。 【疏】佛言善男子所言知者下.正破。我因智知.同華喻壞者。還是前義。華能裹火.火能燒屋.名華燒者。神雖能知.而復更用智為知者。終是智自能知.神不能知。前已破竟.故言同華喻壞。佛法正義.亦有假我御智知義。但不同實我.因智能知。  △三論義二。初敘意標科。 【疏】先尼言若無我者下.第三論義。上佛句句破先尼義。邪義既除.今更與佛共論此義。為定有我.定無我耶。一者亦是難佛.無有我義。二者復立我義.難佛無我義。佛義不立.有我義顯。自有五番。  △二此先下。隨文釋義五。初番二。初問。 先尼言。瞿曇。若無我者。誰能憶念。 【疏】此先尼第一問。若無我者.誰能憶念。  △二答。 佛告先尼。若有我者。何緣復忘。善男子。若念是我者。何因緣故念於惡念。念所不念。不念所念。 【疏】佛答。若以憶故.知有我者。今以忘故.知應無我。汝以有念.證有我者。既有忘失.證知無我。若暫時憶顯有我者.亦應暫忘顯無有我。我既自在.云何念惡而不念善。又云念所不念。正在定中應當思惟憶念定境。何故更緣其餘事耶。又云不念所念者。正作惡時.復存善法。既其有我.何得不定。  △二番二。初問。 先尼復言。瞿曇。若無我者。誰見誰聞。 【疏】先尼誰見誰聞下.第二問。若無我者.誰能見聞。  △二答。 佛言。善男子。內有六入。外有六塵。內外和合生六種識。是六種識因緣得名。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木得故名為木火。因草得故名為草火。因糠得故名為糠火。因牛糞得名牛糞火。眾生意識亦復如是。因眼因色因明因欲。名為眼識。善男子。如是眼識不在眼中乃至欲中。四事和合。故生是識。乃至意識亦復如是。若是因緣和合故生智。不應說見即是我。乃至觸即是我。善男子。是故我說。眼識乃至意識一切諸法即是幻也。云何如幻。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善男子。譬如酥麵蜜薑。胡椒蓽茇。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如是和合名歡喜丸。離是和合無歡喜丸。內外六入。是名眾生我人士夫。離內外入。無別眾生我人士夫。 【疏】佛答意者。根塵和合.故有見聞。實不由我.而能見聞。自舉二譬。  自舉二譬者。一幻。二歡喜丸。經桵子.而佳反.木名。叢生有刺.其子可食。  △三番二。初問。 先尼言。瞿曇。若無我者。云何說言我見我聞。我苦我樂。我憂我喜。 【疏】先尼言若無我者下.第三問。意以名責之.云何名為我見我聞。世人並云。我見我聞.我苦樂憂喜等。  △二答。 佛言。善男子。若言我見我聞名有我者。何因緣故。世間復言。汝所作罪非我見聞。善男子。譬如四兵和合名軍。如是四兵不名為一。而亦說言我軍勇健。我軍勝彼。是內外入和合所作亦復如是。雖不是一。亦得說言我作我受。我見我聞。我苦我樂。 【疏】佛答有二意。一者却反還之。言我見聞知有我者。如他作罪.云不見聞.亦應無我。次如四兵下.復舉假名合我見聞。  △四番二。初問。 先尼言。瞿曇。如汝所言。內外和合。誰出聲言我作我受。 【疏】先尼言如汝所說下.第四更問。若內外和合者.誰出聲耶。  △二答。 佛言。先尼。從愛無明因緣生業。從業生有。從有出生無量心數。心生覺觀。覺觀動風。風隨心觸喉舌齒脣。眾生想倒。聲出說言我作我受。我見我聞。善男子。如幢頭鈴。風因緣故。便出音聲。風大聲大。風小聲小。無有作者。善男子。譬如熱鐵投之水中出種種聲。是中真實無有作者。善男子。凡夫不能思惟分別如是事故。說言有我。及有我所。我作我受。 【疏】佛即答言。因無明者.即是因十二因緣和合成身。以有身故.覺觀動風。風擊脣舌.出聲說我。如大論云。風名阿優陀.觸臍而上去.至牙齒脣舌.鼓動故出聲。風鈴熱鐵亦復如是。  十二因緣和合成身.由惑潤業.成苦果身。經愛無明.是二世煩惱。略無取支.業即行有。經從業生有者。以七支果.通名為有。阿優陀者.此云中也。即臍下一脈。請觀音經云。取一中脈是。疏引論偈從省。具足應云。風名優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觸七處.頂及齗齒唇.舌喉及以胸.是中語言生。  △五番二。初問。 先尼言。如瞿曇說無我我所。何緣復說常樂我淨。 【疏】先尼言如瞿曇說下.第五問。明若隨理者.全無有我.如來何緣得有常樂。由有我故.有常等法。若無我者.何得此法。  △二答。 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說內外六入及六識意常樂我淨。我乃宣說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以是常故。名之為我。有常我故。名之為樂。常我樂故。名之為淨。善男子。眾生厭苦。斷是苦因。自在遠離。是名為我。以是因緣。我今宣說常樂我淨。 【疏】佛答意者。得常我者.須滅身後.爾乃得之。豈即此身得常我耶。  須滅身後爾乃得之者。滅九界陰身.得四德分果。謂捨無常色.獲得常色等。此對外人.且就別義。若約圓者.即陰是德.何須滅身。然陰體本虛名滅。滅名雖等.滅義兩殊。  △四歸伏四。初請佛說。 先尼言。世尊。唯願大慈為我宣說。我當云何獲得如是常樂我淨。佛言。善男子。一切世間從本已來具足大慢。能增長慢。亦復造作慢因慢業。是故今者受慢果報。不能遠離一切煩惱。得常樂我淨。若諸眾生欲得遠離一切煩惱。先當離慢。 【疏】先尼言唯願大慈下.第四歸伏。復有四番。此初請佛說。佛廣為說.因說慢義.欲彈斥彼本慢之心。  經受慢果報者。即生死身也。  △二領旨重說二。初領旨。 先尼言。世尊。如是如是。誠如聖教。我先有慢。因慢因緣故。稱如來爾瞿曇姓。我今已離如是大慢。是故誠心。啟請求法。云何當得常樂我淨。 【疏】先尼言如是如是下.第二領旨。  △二重說二。初誡。 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今當為汝分別解說。 【疏】如來因此重說。又二。先誡。  △二說。 善男子。若能非自非他。非眾生者。遠離是法。 【疏】次說。言非自非他非眾生者。明法與眾生.同一平等。  非自他者。由他起慢.名他生。由自起慢.名自生。共離可知.四句破執.遠離於慢。法與眾生同一平等者。五陰之法.假名眾生。既無異體.是故皆從四執所生。破執證空.故云平等。  △三獲解責相。 先尼言。世尊。我已知解得正法眼。佛言。善男子。汝云何知已解已。得正法眼。 【疏】先尼言我已解已下.第三自獲得解。如來因更責出其相。  △四出己所解二。初自述。 世尊。所言色者。非自非他。非諸眾生。乃至識亦復如是。我如是觀得正法眼。世尊。我今甚樂出家修道。願見聽許。 【疏】世尊所言色者下.第四出己所解。又二。先自述。  △二佛命。 佛言。善來比丘。即時具足清淨梵行。證阿羅漢果。 【疏】次佛命善來.得慧眼淨。言法眼者.即是初果。言慧眼淨.是第四果。但其與佛言論之時.已得初果。後命善來.得第四果。  與佛言論(至)初果者。即向經云。我已知解.得證法眼也。  △四第四外道二。初分科。 【疏】外道眾中復有姓迦葉下.第四外道。文為三。初緣起。次論義。後歸伏。  △二此初下。隨釋三。初緣起。 外道眾中復有梵志姓迦葉氏。復作是言。瞿曇。身即是命。身異命異。如來默然。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疏】此初三問.皆默以為緣起.是故不答。如來欲令彼出己義。  △二論義五。初番二。初立義。 梵志復言。瞿曇。若人捨身未得後身。於其中間豈可不名身異命異。若是異者。瞿曇何故默然不答。 【疏】梵志復言下.第二論義。自有五番。此初彼先立義.明身異命異。如人捨身.未及後身.受中陰時。爾時身命.異先身命.非因所得。  異先身命者。謂中陰身異今現陰。此外道正計中陰無因.自然而有.非從因緣.故云非因所得。  △二佛破。 善男子。我說身命皆從因緣。非不因緣。如身命。一切法亦如是。 【疏】次善男子我說身命下.如來破。明萬法從緣。不但身命.諸法悉然。陰死之時.此命假緣.續其中陰。  △二番。 梵志復言。瞿曇。我見世間有法不從因緣。佛言。梵志。汝云何見世間有法不從因緣。 【疏】梵志復言我見世間下.第二番出彼立義。彼明有法不從緣生。如來復責。  △三番。 梵志言。我見大火焚燒榛木。風吹絕焰。墮在餘處。是豈不名無因緣耶。佛言。善男子。我說是火亦從因生。非不從因。 【疏】梵志言我見大火下.第三彼因立事.言風吹絕焰是不從緣。如來復破.明亦從緣。其中榛木之字.或以為臻音.或以為愁申反。今以臻音為正。詩云。樹之榛栗。傳云。榛栗棗羞。說文云。榛似梓.實如小栗。  榛栗棗羞者。羞當作修字.誤也。左傳第三曰。女贄不過榛栗棗修.以告虔也。杜預注云。榛.小栗。修.脯。虔.敬也。曲禮云。婦人之贄.椇榛脯修棗栗。傳禮並作脩字.唯楚詞作羞。楚詞曰。折瓊枝以為羞。王逸注曰。羞.脯也。言榛者。字音雖同.經所云榛非是栗也。廣雅云。木叢生曰榛.草叢生曰薄。  △四番。 梵志言。瞿曇。絕焰去時。不因薪炭。云何而言因於因緣。佛言。善男子。雖無薪炭。因風而去。風因緣故。其焰不滅。 【疏】梵志言絕焰去時下.第四重申明不因薪炭。佛即破之.明因風而至。  △五番。 瞿曇。若人捨身未得後身。中間壽命誰為因緣。佛言。梵志。無明與愛而為因緣。是無明愛二因緣故。壽命得住。善男子。有因緣故。身即是命。命即是身。有因緣故身異命異。智者不應一向而說身異命異。 【疏】瞿曇若人捨身下.第五復出彼難.難兩身中間誰為因緣。佛即答言。終以煩惱而為其緣。言有因緣.身即是命.命即是身。此據一期果報.一業所得有因緣故。身異命異者。據色心連持謂之為命.五陰名身。其義異也。  一業所得者。同一業因.得此身命。以果望因.身命無異。  △三歸伏三。初請說二。初請。 梵志言。世尊。唯願為我分別解說。令我了了得知因果。 【疏】梵志言唯願為我下.第三歸伏。又有三番。此初請說。  △二佛答二。初答。 佛言。梵志。因即五陰。果亦五陰。 【疏】次佛答。又二。先答。  經因即五陰等者。因即善惡五陰.果即無記五陰。故俱舍云。因通善惡.果唯無記。謂現在起善惡.感當來無記陰。  △二牒執非之。 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然火者。是則無煙。 【疏】次牒計非之.亦名印述。  △二領解重徵。 梵志言。世尊。我已知已。我已解已。佛言。善男子。汝云何知。云何解。 【疏】世尊我已知已下.第二領解。次佛重徵。  △三委陳已解。 世尊。火即煩惱。能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燒然。煙者即是煩惱果報。無常不淨。臭穢可惡。是故名煙。若有眾生不作煩惱。是人則無煩惱果報。是故如來說不然火則無有煙。世尊。我已正見。唯願慈矜。聽我出家。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聽是梵志出家受戒。時憍陳如受佛勅已。和合眾僧。聽其出家。受具足戒。經五日已。得阿羅漢果。 【疏】次世尊火即煩惱下.第三委陳已解。經五日已得羅漢果者。說其證果賒促.機悟早晚。  △五第五外道二。初敘意分科。 【疏】外道眾中復有富那下.第五外道。彼之所執即是邊見。雖有其執.恐有屈滯.不敢述之.故且舉問。就文有二。初論義.後歸伏。此初論義.自有四番。  △二此即下。隨文釋義二。初論義四。初番二。初委明六十二見二。初引二解。 外道眾中復有梵志。名曰富那。復作是言。瞿曇。汝見世間是常法已。說言常耶。如是義者實耶虛耶。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是身是命。身異命異。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佛言。富那。我不說世間常虛實。常無常。亦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亦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是身是命。身異命異。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 【疏】此即初番舉六十二見問。六十二見有二解。一云。身見邊見共六十二。何者。身見五十六.邊見有六。約於五陰各有四執。即色離色.亦即亦離.不即不離。餘四例然.則為二十。欲界色界則為四十。無色無色.但說四陰.四四十六。故知身見有五十六。邊見六者。謂三界中各有斷常.以足身見成六十二。故大品云。譬如我見.攝六十二見。二直就邊見.自六十二。現在世中.即色為我.則色滅我斷。離色為我.則色滅我常。亦即亦離.亦斷亦常。不即不離.則不斷不常。四陰亦然.則成二十。去來例然.則成六十。雖有六十.不出斷常。故以斷常而標其首.為六十二。  去來例然者。過去未來.各有二十也。  △二今文下。貼今文。 【疏】今文中云。常無常者則是過去。有邊無邊則據未來。此言邊者.非謂闊狹。竪論分際.故是彼邊。如去不如去者。據佛滅後.乃計如來即色涅槃。畢竟永滅.此是如去。若身不滅.是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等(云云)。足前成六十。復云。是身是命.即常見。身異命異.即斷見。合成六十二見。  今文中下.經中所列正與中論義同。故中論觀涅槃品.明佛滅度後.依佛起於斷常二見.約過去未來.不明現在。計如來如去.約五陰為二十.常無常為二十.未來邊無邊為二十。斷常足之.為六十二。非謂闊狹者.此斥異解也。如大論云。有人云八方有邊.上下無邊。有云上至有頂.下至地獄.而八方無邊。此即約現在方所.闊狹解義。今所不取.故云非謂也。今正以外人求土不得其始.即謂無終名無邊。計有始終.即名有邊。如得禪者.計八萬劫。此乃正約計未來.故云豎論分際也。其常無常.如去不如去.委如前記.引大論文解義也。問。諸文六十二見皆約三世.即取現在為常無常。今經何故不論現在耶。答。今既云約如來涅槃上作四句.故闕現在。又起見多是不了心中所作.過未兩世既不親見.於中不決.所以起見。現在即事可知.所以起見則薄.故經不論。此與中論涅槃品義同也。即色涅槃者。計身神俱滅.即斷見也。若身不滅等者.計身神俱不滅。即常見下兩句.即雙計也。  △二而此下。破古不了經旨。 【疏】而此文云。如來滅後者。他人不見此.既不許約如來作二十計.即自解云。我如色來。即如色去.不如色去.故云如去不如去。佛即答之.我不作此說。  而此文云下.破古不了經旨。他人不見此者。謂外道不合計佛涅槃以為四句。既不許作此解釋.及謂經文如去等四.是外道自謂其身。我如色來(至)不作此說.皆古師義也。問。今師釋義既符經旨.外道云何能計佛果涅槃耶。答。章安本有二解。一云其道如來涅槃者.不約世尊如來涅槃.但道彼家所計.有如來有涅槃。如百論云。或自在天是世尊等.即是彼家之如來.復計非想為涅槃。二云欲明六十二見無內外。非但外道計有六十二.內佛弟子亦計如來涅槃.有如去不如去等六十二。  △二番。 富那復言。瞿曇。今者見何罪過。不作是說。佛言。富那。若有人說世間是常。唯此為實。餘妄語者。是名為見。見所見處。是名見行。是名見業。是名見著。是名見縛。是名見苦。是名見取。是名見怖。是名見熱。是名見纏。富那。凡夫之人為見所纏。不能遠離生老病死。迴流六趣。受無量苦。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亦復如是。富那。我見是見有如是過。是故不著。不為人說。 【疏】梵志言今者見何罪過下.第二問。此有何過而不為說。佛答。明此是見取之過.故不作說。  經是名為見者。若作是說.堅執不移.是名為見。見執所緣.名為見處。見能集起未來苦果.名為見行。造作邪行.名為見業。堅執所緣.名為見著。為見繫縛.常在三有.名為見縛。因見生苦.名為見苦。取非為是.名為見取。由見便有三塗可怖.名為見怖。為見燒然.名為見熱。纏心不離.名為見纏。  △三番。 瞿曇。若見如是罪過不著不說。瞿曇。今者何見何著。何所宣說。佛言。善男子。夫見著者名生死法。如來已離生死法故。是故不著。善男子。如來名為能見能說。不名為著。 【疏】瞿曇若見如是罪過下.第三問如來何所見著.何所說耶。佛答之。先遣見著之言.後明就見能說。  就見能說者。經從如來名為下.是能見能說。不起四執.名為能見。隨機說四.名為能說。就見者。就應作能。  △四番二。初重責見說。 瞿曇。云何能見。云何能說。 【疏】瞿曇云何下.第四重責見說。  △二佛廣答二。初正答。 佛言。善男子。我能明見苦集滅道。分別宣說如是四諦。我見如是。故能遠離一切見一切愛。一切流一切慢。是故我具清淨梵行無上寂靜。獲得常身。是身亦非東西南北。 【疏】佛乃廣答。又二。先正答。  △二反責出相。 富那言。瞿曇。何因緣故。常身非是東西南北。佛言。善男子。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於意云何。善男子。如於汝前然大火聚。當其然時。汝知然不。如是瞿曇。是火滅時。汝知滅不。如是瞿曇。富那。若有人問汝。前火聚然從何來。滅何所至。當云何答。瞿曇。若有問者。我當答言。是火生時賴於眾緣。本緣已盡。新緣未至。是火則滅。若復有問。是火滅已至何方面。復云何答。瞿曇。我當答言。緣盡故滅。不至方所。善男子。如來亦爾。若有無常色乃至無常識。因愛故然。然者即受二十五有。是故然時可說是火東西南北。現在愛滅。二十五有果報不然。以不然故。不可說有東西南北。善男子。如來已滅無常之色至無常識。是故身常。身若是常。不得說有東西南北。 【疏】後更反責.以出其相。  △二歸伏。 富那言。欲說一喻。唯願聽采。佛言。善哉善哉。隨意說之。世尊。如大村外有娑羅林。中有一樹。先林而生足一百年。是時林主灌之以水。隨時修治。其樹陳朽。皮膚枝葉悉皆脫落。唯貞實在。如來亦爾。所有陳故悉已除盡。唯有一切真實法在。世尊。我今甚樂出家修道。佛言。善來比丘。說是語已。即時出家。漏盡證得阿羅漢果。 【疏】富那言欲說一喻下.第二歸伏。譬云如大村外者.此譬佛果涅槃。有娑羅林者。有人譬金剛心.今譬眾生心。中有一樹者。譬佛性。足一百年者。是一數之圓名.譬中道佛性圓滿端正。文云一樹先林而生。一樹既譬佛性.可云佛性在眾生前。無眾生而已.有眾生即有佛性。今何以云先林而生.若言佛性眾生有先有後。若共若離.皆悉不可.並須破之。性執破已.方得假說有前有後。此之前後則不相乖。既不相乖.乍可義說佛性在前。何以故。佛性本有。以本有故.故義云先.即不失理。林主修治者。即修持人。其樹陳朽.皮膚悉脫者。譬煩惱諸惡一切都盡.唯真實在.即是萬德。  一數之圓名者。十十成百.即大數之圓也。圓滿端正者。具足三千.故云圓滿。不縱不橫.故名端正。亦可以百年喻百界。百界必三千.唯心本具.故云足一百年。若共若離者。共謂亦前亦後.離謂非前非後。破四性已.四悉隨機.假說前後。令彼機緣.達無前後。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九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二十   錢唐沙門 釋智圓  述 【疏】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三。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二(會疏卷第三十六)  △六第六外道二。初分科。 【疏】陳如品之二。起卷是第六外道。文為二。初論義.後歸伏。論義有二番。  △二初番下。隨釋二。初論義二。初番二。初問。 復有梵志名淨。作如是言。瞿曇。一切眾生不知何法。見世間常無常。亦常無常。非有常非無常。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 【疏】初番問眾生不知何法故.起常無常等六十二見。  △二答。 佛言。善男子。不知色故。乃至不知識。故見世間常。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 【疏】佛答。不知色故.起常無常。乃至不知識故.起常無常等。夫言色者。先業為因.今世父母衣食為緣。虛偽假合.謂有常性.所以能起常無常等。乃至不知於識.亦起諸見。  △二番二。初問。 梵志言。瞿曇。眾生知何法故。不見世間常。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 【疏】次番更問。知何色.知何識.故不起諸見。  △二答。 佛言。善男子。知色故。乃至知識故。不見世間常。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 【疏】佛言。知色但是因緣和合.無主無我.即無諸見。乃至知識亦復如是。  △二歸伏二。初解新故二。初引古釋二。初正破二釋。 梵志言。世尊。唯願為我分別解說世間常無常。佛言。善男子。若人捨故。不造新業。是人能知常與無常。梵志言。世尊。我已知解。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見。汝云何知。世尊。故名無明與愛。新名取有。若人遠離是無明愛。不作取有。是人真實知常無常。我今已得正法淨眼。歸依三寶。唯願如來聽我出家。佛告憍陳如。聽是梵志出家受戒。時憍陳如受佛勅已。將至僧中為作羯磨。令得出家。十五日後諸漏永盡。得阿羅漢果。 【疏】梵志言唯願為我下.二是歸伏。文云捨故等者.故名無明與愛.新名取有。解者為二。一云。無明與愛是過去.所以名故。取有現在.所以名新。愛是現在.那忽言故。乃強解云由行得愛。此解不然。二云。若據煩惱.無明愛為新。若據業者.取有為故。此亦不可。取是煩惱.那忽為新。無明愛新.那忽屬業。最為不可。又一解云。不須云過現及煩惱業.但論無明與愛.是起身本。取從無明愛起.即是枝末。所以名新.無前諸失。上云。無明為父.貪愛為母。若尊敬此.死入無間。  愛是現在.那忽言故者。彼自立難也。乃強下.恐被他難.故有此釋。由行得愛者。此愛即行.已屬過去.非現在愛.義不符文.名為強解。無明愛為新者。此取始託胎時.潤生無明及現在愛。既俱今世所起.故並屬新。此直據煩惱道說也。而經云故者.乃約業道望之.則惑能潤業。既在業前.乃名為故。取有為故者。直約業道能招苦果.則因故果新。而經云新者.乃以煩惱望之.業是後起.所以名新。此師解義極成迂曲。然又不顧取是煩惱.而謬判為業.故招今破。那忽為新者。忽應作不.蓋字誤也。此責古人.汝若據煩惱.無明愛為新.且取亦煩惱.何得為故.故云那不為新。無明愛新下.此並破也。無明愛取並三煩惱.二既為新.取支那忽屬業為故耶。此乃以惑為業.抑新為故.反違己說.何謬如之.故云最為不可。取從無明愛起者。應云取有.文逸有字。即是枝末者。無明愛是根本.即故.取有乃枝末.是新。無前諸失者。無上二師失也。初師有以現為過失.次師有以惑為業失。  △二又云下。汎引一解。 【疏】又云。生死本際凡有二種.無明與愛。此豈非故。  △二明今解。 【疏】今約三世。現在望過去.無明是故。未來望現在.愛即是故。與觀師同.又不失三世。  與觀師同者。今家用觀師義也。經云取有名新者。此二皆現在因.故云新也。問。愛亦現因.既以未來望現.得名故者。取有何故不爾。答。愛是現惑之始.取是現惑之終。乃以始惑別受故名。有是現因之末.新義自顯。此新故義并前古師.共有四解。今師之美.無得而稱.今更私加一釋.以顯經意多含。言無明屬故.其義可知。愛雖現惑.若望取有.既在前起.故亦屬故。取有望愛.悉名為新。所以但舉惑業以明新故者。此二為因.能招苦果。因滅果亡.故約此二。  △二文云下。釋餘文。 【疏】文云。我今已得正法淨眼。或法眼淨.此應無異.特是左右之異。十五日後得羅漢者.悟有早晚。  △七第七外道二。初分科。 【疏】犢子梵志下.第七外道。文為三。一緣起。二論義。三歸伏。  △二亦以下。隨釋三。初緣起。 犢子梵志復作是言。瞿曇。我今欲問能見聽不。如來默然。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疏】亦以默然為緣起者.不得例前。表其儒雅.是故徐詳.待三方答。  △二論義二。初開問端。 犢子復言。瞿曇。我久與汝共為親友。汝之與我義無有二。我欲諮問。何故默然。爾時世尊作是思惟。如是梵志其性儒雅。純善質直。常為知故而來諮啟。不為惱亂。彼若問者。當隨意答。佛言。犢子。善哉善哉。隨所疑問。吾當答之。 【疏】犢子言下.二是論義。此無自執.但咨正義。故因佛默.先問默意。次佛思默意.乃開問端。  經儒雅者。儒.仁也。雅.正也。經而來諮啟者。左傳曰。訪問於善為咨。乃開問端者。即經云。隨所疑問.吾當答之。  △二正論義二。初分科。 【疏】次犢子言下.正論義。既無自執.但問正義。於中二。先問法.次問人。初問法中二。先問.次佛答。答中又二。先許.次正答三種十種。於中先雙釋.次雙結。  △二於釋下。隨釋二。初問法二。初問。 犢子言。瞿曇。世有善耶。如是梵志。有不善耶。如是梵志。瞿曇。願為我說。令我得知善不善法。  △二答二。初許。 佛言。善男子。我能分別廣說其義。今當為汝簡略說之。  △二正答三種十種二。初雙釋。 善男子。欲名不善。解脫欲者名之為善。瞋恚愚癡亦復如是。殺名不善。不殺名善。乃至邪見亦復如是。 【疏】於釋中云解脫欲者。此是無貪善根。  △二雙結。 善男子。我今為汝已說三種善不善法。及說十種善不善法。若我弟子能作如是分別三種善不善法。乃至十種善不善法。當知是人能盡貪欲。瞋恚愚癡。一切諸漏。斷一切有。  經三種即三毒.十種即十惡。三毒是惑.十惡是業。問。十惡中.意三豈非惑耶。答。與身口相應者屬業.但在意地屬惑。一切有即二十五有也。  △二問人。 梵志言。瞿曇。是佛法中頗有一比丘。能盡如是貪欲瞋癡。一切諸漏。一切有不。佛言。善男子。是佛法中非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無量諸比丘等。能盡如是貪欲恚癡。一切諸漏。一切諸有。瞿曇。置一比丘。是佛法中頗有一比丘尼。能盡如是貪欲瞋癡。一切諸漏。一切有不。佛言。善男子。是佛法中非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無量諸比丘尼。能斷如是貪欲瞋癡。一切諸漏。一切諸有。犢子言。瞿曇。置一比丘一比丘尼。是佛法中頗有一優婆塞。持戒精勤。梵行清淨。度疑彼岸。斷於疑網不。佛言。善男子。我佛法中非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無量諸優婆塞。持戒精勤。梵行清淨。斷五下結。得阿那含。度疑彼岸。斷於疑網。犢子言。瞿曇。置一比丘一比丘尼一優婆塞。是佛法中頗有一優婆夷。持戒精勤。梵行清淨。度疑彼岸。斷疑網不。佛言。善男子。我佛法中非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無量諸優婆夷。持戒精勤。梵行清淨。斷五下結。得阿那含。度疑彼岸。斷於疑網。犢子言。瞿曇。置一比丘一比丘尼盡一切漏。一優婆塞一優婆夷。持戒精勤。梵行清淨。斷於疑網。是佛法中頗有優婆塞。受五欲樂。心無疑網不。佛言。善男子。是佛法中非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無量諸優婆塞。斷於三結。得須陀洹。薄貪恚癡。得斯陀含。如優婆塞。優婆夷亦如是。 【疏】次問能修善斷惑之人者。其欲修習.先訪其人。若有高例.我亦隨修。此中但問出家二眾.兼得四眾。斷一切有者.此明羅漢.即出家二眾。得阿那含者.即問在家二眾。度疑彼岸者.少分稱得度。此中再明優婆塞者.有離欲者.有妻子者。文云。受五欲樂而心無疑網者。是佛皆答非一二三.乃至五百者何。如大品明大數五千分。然諸經中多明五百弟子。此是數方之言。  少分得度者。那含欲惑方盡.分證涅槃.故云少分。  △三歸伏二。初分科。 【疏】從世尊我於今者樂說譬下.第三歸伏。於中五。先請述。次佛許。三述己。四請出家。五佛聽出家。  △二佛令下。隨釋五。初請述。 世尊。我於今者樂說譬喻。  △二佛許。 佛言。善哉善哉。樂說便說。  △三述己。 世尊。譬如難陀婆難陀龍王等降大雨。如來法雨亦復如是。平等雨於優婆塞優婆夷。  △四請出家。 世尊。若諸外道欲來出家。不審如來幾月試之。佛言。善男子。皆四月試。不必一種。世尊。若不一種。唯願大慈聽我出家。 【疏】佛令四月試。優婆塞經明必四月。言四月者.只是一時。根性不同.復不一種。聞不一種.即求出家。  優婆塞經明必四月者。四分亦同。律云。有裸形外道.名布薩.與身子論義。結舌歎云。短小者尚爾.況堂堂者乎。至跋難陀所而求出家。後問其義而不能答。即生念言.沙門釋子愚闇無知.即便休道。比丘白佛。佛言。若有異學來投出家.四月共住。只是一時者。佛法立三時.謂春夏冬.則一時有四月也。根性不同等者。謂根利之人不必四月。  △五佛聽出家。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聽是犢子出家受戒。時憍陳如受佛勅已。立眾僧中為作羯磨。於出家後。滿十五日得須陀洹果。既得果已。復作是念。若有智慧從學得者。我今已得。堪任見佛。即往佛所。頭面作禮。修敬已畢。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有智慧從學得者。我今已得。唯願為我重分別說。令我獲得無學智慧。佛言。善男子。汝勤精進修習二法。一奢摩他。二毘婆舍那。善男子。若有比丘欲得須陀洹果。亦當勤修如是二法。若復欲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亦當修習如是二法。善男子。若有比丘欲得四禪。四無量心。六神通。八背捨。八勝處。無諍智。頂智。畢竟智。四無礙智。金剛三昧盡智。無生智。亦當修習如是二法。善男子。若欲得十住地無生法忍。無相法忍。不可思議法忍。聖行梵行。天行菩薩行。虛空三昧。智印三昧。空無相無作三昧。地三昧。不退三昧。首楞嚴三昧。金剛三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行。亦當修習如是二法。犢子聞已。禮拜而出。在娑羅林中修是二法。不久即得阿羅漢果。是時復有無量比丘欲往佛所。犢子見已問言。大德欲何所至。諸比丘言。欲往佛所。犢子復言。諸大德。若至佛所願為宣啟。犢子梵志修二法已。得無學智。今報佛恩。入般涅槃。時諸比丘至佛所已。白佛言。世尊。犢子比丘寄我等語。世尊。犢子梵志修習二法。得無學智。今報佛恩。入於涅槃。佛言。善男子。犢子梵志得阿羅漢果。汝等可往供養其身。時諸比丘受佛勅已。還其尸所。大設供養。 【疏】出家後.修行得益。言二法者。或言止觀.或定慧。奢摩.舍摩.輕重音異。報佛恩者。依法修行是報佛恩。  或言止觀等者。奢摩他.此云止.或云定。毗婆舍那.此云觀.或云慧。  △八第八外道二。初辨名分科。 【疏】納衣梵志下.第八外道。此亦出家外道。常服此納.因衣名人。此間亦有麻襦杯度之流。文為二。初論義.後歸伏。論義又二。初執.後破。  麻襦杯度者。並東晉時人.而無名字。但見常著麻襦.及能乘杯度水。世人因以立號.事跡如梁傳。襦者。說文。襦.短衣也。  △二初執下。隨文釋義二。初論義二。初執二。初科分懸示二。初三師分經二。初通敘三師。 【疏】初執者。開善分初文為八復次。一據煩惱。二據五大。三據鐶釧。四據自性。五據五塵。六據五根。七據小兒。八據有無。招提分此文為二。初難正義.後立邪義。就初復二。一非業行.後難煩惱。觀師分為四。初一復次.難因緣義。次三復次.立自性義。三一復次.重難正義。四三復次.重立自性。  △二但分下。今家去取。 【疏】但分文在人.孰是孰非.且依觀師。  但分文在人者。經文節段.非佛親分。既屬人情.理宜擇善。故依觀師分為四段。  △二諸師下。諸家敘義二。初諸師對弘廣立流來義。 【疏】諸師多云。納衣正問眾生之始.三界流來。弘廣問終.咨決如來涅槃。問始是問流來.問終是問反出。  弘廣問終者。弘廣是下經.第九外道。古師皆謂與此納衣立義相關.故徵下對辨。問始是問流來等者。此用攝大乘師七種生死義.以配此文。言七種者。一流來。二反出。三分段。四方便。五因緣。六有後。七無後。流來是迷真之始.反出是背妄之初。而云問終是問反出者。謂涅槃之始.是生死之終也。  △二觀師約據現文明因緣義二。初約三義破諸師三。初據佛答非問始。 【疏】觀師據三文推之。一陳如若弘廣云。若人來問常無常.有始有終.佛常默然。若納衣問始.佛何故答。  佛常默然者。如前所引十四難.皆不答也。  △二據現文明行業。 【疏】二其初難眾生無量世中作善不善業.未來還得善不善報。此問行業因果.何關問始。  △三據解釋非問始。 【疏】三可中問於初流來者.佛答不去。何者。界外初起一念流來。此之流來.復何處來。向前推之.永不可得.知答不去。由不作此問.故如來解釋。  復何處來者。如前疏文.破識窟義。知答不去者。以佛答文.不去前難。故知前問不難流來.所以如來隨問解釋。若問流來.佛定不答。  △二納衣下。約因緣示正義二。初立義徵文。 【疏】納衣正問因緣。愛闡生義。惡因緣死.見地獄時.反更生愛而生其中。善因緣死.則見天堂.而生愛者則生其中。  納衣下.正示所問義也。初立義徵文。  △二解此下。數論異解。 【疏】解此數論不同。數人言。於生陰前.起愛潤生.有身有惑.同在一時。亦起愛心.即便得身。此即身先.煩惱在後。論人云。於死陰後.起愛潤生。即煩惱在前.身乃在後。  解此下.二師異解。於生陰前起愛者。謂見地獄.反更生愛.正在中陰故.云生陰前也。有身有惑.皆約中有。亦起愛心者。亦起.纔起也。即便得身者。謂於中有身上起愛.而得生陰之身。身先煩惱在後者。於中有身.起生陰愛故。於死陰後起愛潤生者。此不論中有之身.但約於死後起惑而受生陰。故經云。反更生愛即生其中也。  △二初難下。隨文正釋四。初難因緣義二。初分科。 【疏】初難因緣又兩。初領旨而非。次難煩惱.文又為四。一領旨。二雙難。三別難。四總結。  △二此牒下。隨釋二。初領旨而非。 納衣梵志復作是言。瞿曇。如瞿曇所說。無量世中作善不善。未來還得善不善身。是義不然。  △二難煩惱四。初領旨。 何以故。如瞿曇說因煩惱故。獲得是身。 【疏】此下牒佛所說煩惱與身.故云領旨。  此下牒佛等者。經從何以故去。  △二雙難二。初分科。 【疏】若因煩惱下.第二雙難。又三。先兩定。次兩難。三兩結。  △二初兩下。隨釋三。初兩定。 若因煩惱獲得身者。身為在先。煩惱在先。 【疏】初兩定可見。  △二兩難。 若煩惱在先。誰之所作。住在何處。若身在先。云何說言因煩惱得。 【疏】兩難者。初云。若煩惱在先.全未有身.那得煩惱。煩惱何處住.煩惱因誰生。若煩惱復因煩惱.煩惱則不是先。故言不可。次難身在先者.則不從煩惱而得是身。身既不從煩惱.煩惱亦不因身。此俱不可。  若煩惱在先.全未有身等者。此外道據眾生有始以難。既元未有身.此時煩惱從誰而起。故下荊溪云。諸大乘經云無始者.不獨身.不獨煩惱。若一在前.一則有始。故知古人云問流來者.非不一途.但失始領無量世中作善不善等義。故為今師所破。應知此經正難佛說因緣潤生.傍執外宗有始為難。若煩惱復因煩惱者。若云未有身時.有煩惱不從身生.還從煩惱而起.後起煩惱因先煩惱而有。若然者.煩惱不得為先。以身前煩惱復更因前煩惱而有。如是展轉相因.至于無窮.則身前煩惱不得為最先也。  △三兩結。 是故若言煩惱在先。是則不可。若身在先。是亦不可。  △三別難。 若言一時。又亦不可。 【疏】若言一時下.三別難。既言因果.不應一時。  △四總結。 先後一時。義皆不可。是故我說一切諸法皆有自性。不從因緣。 【疏】先後一時下.四是總結三義。三皆不可.故知諸法不從因緣。  總結三義者。即經云先後一時也。一惑先身後。二身先惑後。三身惑一時。  △二立自性義二。初立自性義。 復次瞿曇。堅是地性。濕是水性。熱是火性。動是風性。無所罣礙是虛空性。是五大性非因緣有。若使世間有一法性非因緣有。一切法性亦應如是非因緣有。若有一法從因緣有。何因緣故。五大之性不從因緣。瞿曇。眾生善身及不善身獲得解脫。皆是自性。不從因緣。是故我說一切諸法自性故有。非因緣生。 【疏】復次瞿曇堅是地性下.次立邪自性之義。有三復次。彼明地性堅.乃至空性無閡。體性如此.非因緣成。五大既爾.一切亦然。即自性義。  △二證成前義。 復次瞿曇。世間之法有定用處。譬如工匠云。如是木任作車輿。如是任作門戶床几。亦如金師。所可造作在額上者名之為鬘。在頸下者名之為瓔。在臂上者名之為釧。在指上者名之為環。用處定故。名為定性。瞿曇。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有五道性。故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若如是者。云何說言從於因緣。復次瞿曇。一切眾生其性各異。是故名為一切自性。瞿曇。如龜陸生。自能入水。犢子生已。能自飲乳。魚見鉤餌。自然吞食。毒蛇生已。自然食土。如是等事誰有教者。如刺生已。自然頭尖。飛鳥毛羽自然色別。世間眾生亦復如是。有利有鈍。有富有貧。有好有醜。有得解脫。有不得者。是故當知。一切法中各有自性。 【疏】復次世間之法有定用處.證成前義。在額名鬘等者.如此土嚴具。故初舉工匠揆木為難。直者任床.曲者任機。復舉五道為難.乃言自性生地獄等。又舉陸龜.生即入水。海裏蚶蛤.誰之刻畫。  如此土嚴具者。鬘等類如此方冠弁鞶帶.嚴身之具也。工匠揆木者。揆.度也。左傳曰。山有木.工則度之。經車輿.與諸反。說文。車.輿也。誰之刻畫者。蚶形誰刻.蛤文誰畫。引此助證自性之說。經中但言龜等.不云蚶蛤。然此外道與此方蒙莊所計.其義頗齊。故莊子云。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又曰雨為雲乎.雲為雨乎。孰降施是.皆其自然也。經釣餌。服虔云。釣魚曰餌。  △三重難正義二。初非佛旨。 復次。瞿曇說貪欲瞋癡從因緣生。如是三毒。因緣五塵。是義不然。 【疏】三舉貪欲。一復次更難因緣。前非佛旨。  △二作難。 何以故。眾生睡時遠離五塵。亦復生於貪欲瞋癡。在胎亦爾。初出胎時。未能分別五塵好醜。亦復生於貪欲瞋癡。諸仙賢聖處閑寂處。無有五塵。亦能生於貪欲瞋癡。亦復有人因於五塵生於不貪不瞋不癡。是故不必從於因緣生。一切法以自性故。 【疏】後乃作難。難有四意。一難貪不對塵。如人睡時.亦不對塵而生欲貪。二難小兒初生無所分別.亦復生貪。三難賢聖在於山林.雖離五塵.亦復生貪。四難自有對塵貪.對塵不貪。並是自性。  △四重立自性三。初復次。 復次瞿曇。我見世人。五根不具。多饒財寶。得大自在。有根具足。貧窮下賤。不得自在。為人僕使。若有因緣。何故如是。是故諸法各有自性。不由因緣。 【疏】第四有三復次.重立邪義。初明五根不具而多財.五根雖具而少祿。根若不具.則過去作惡.今生何以多財。若根具者.過去行善.今生何以貧窮。並是性爾.不關因緣。  △二復次。 復次瞿曇。世間小兒亦復未能分別五塵。或笑或啼。笑時知喜。啼時知愁。是故當知一切諸法各有自性。 【疏】第二復次。可見。  △三復次。 復次瞿曇。世法有二。一者有。二者無。有即虛空。無即兔角。如是二法。一是有故。不從因緣。二是無故。亦非因緣。是故諸法有自性。故不從因緣。 【疏】第三復次.舉有無難。彼以虛空為有.兔角為無。誰作虛空之有.誰使兔角令無。二事既然.一切亦爾.皆是自性。  △二破二。初對問辨異二。初標三異。 【疏】佛言下.答。以答望問.略有三異。一有無。二鄭重。三不次第。  △二釋三異。 【疏】言有無者。前有四難.為八復次。今但七復次.何故爾。佛答七難竟.其即領解。是故不答第八難也。鄭重者。重答第二難。何故爾.性是其宗.故再破之。不次第者。第一答第二。第二答第三。第三答第四。第四答第一。第五重答第二。第六答第五。第七答第六。第八答第七。  性是其宗者。自性義是其宗計故。  △二初答下。隨經正解八。初答第二破自性。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五大性。一切諸法亦應如是。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汝法中以五大是常。何因緣故。一切諸法悉不是常。若世間物是無常者。是五大性。何因緣故不是無常。若五大常。世間之物亦應是常。是故汝說五大之性有自性故。不從因緣。令一切法同五大者。無有是處。 【疏】初答第二.破立自性義者。彼以五大不從緣生.例一切法亦不從緣。佛逐破之。汝立五大不從緣生.是故名常。例一切法不從緣生.亦應是常。  佛逐破等者。以此外道但計五大為常.諸法悉是無常。而云俱無因緣.故招並破。  △二答第三破其證義。 善男子。汝言用處定故有自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皆從因緣得名字故。若從因得名。亦從因得義。云何名為從因得名。如在額上名之為鬘。在頸名瓔。在臂名釧。在車名輪。火在草木名草木火。善男子。木初生時無箭矟性。從因緣故。工造為箭。從因緣故。工造為矟。是故不應說一切法有自性也。 【疏】汝言用處下.是第二答第三.破其證義。彼云。鐶釧無有因緣。佛破云。皆從因緣得名.亦從因緣得義。名鬘名纓.此是從因得名。匠為箭矟.此從因得義。若性是箭.無假工匠。況本是鐶.今打為釧.改釧為鐶。向是曲者.任機熨機直為床。向時直者為床。今熨床曲為機.皆是因緣.何性之有。  △三破第四中七事七。初事。 善男子。汝言如龜陸生。性自入水。犢子生已。性能飲乳。是義不然。何以故。若言入水非因緣者。俱非因緣。何不入火。犢子生已。性能乳素。不從因緣。俱非因緣。何不角。 【疏】汝言如龜陸生下.第三破彼第四復次。中有七事.為破七事。此即初事。何不入火角.正反彼宗。  △二事。 善男子。若言諸法悉有自性。不須教習。無有增長。是義不然。何以故。今見有教。緣教增長。是故當知無有自性。 【疏】若言諸法悉有自性下.第二事。其上復次中全無此語。但言誰有教者.而今有此破者。既云利是性爾.鈍亦如之。豈有教而長耶。  △三事。 善男子。若一切法有自性者。諸婆羅門一切不應為清淨身殺羊祠祀。若為身祠。是故當知無有自性。 【疏】若一切法有自性下.第三事。明婆羅門不應祠祀。  不應祠祀者。爾雅。春祭曰祠。註云。祠之言食。禮曰。禱祠祭祀.供給鬼神。  △四事。 善男子。世間語法凡有三種。一者欲作。二者作時。三者作已。若一切法有自性者。何故世中有是三語。有三語故。故知一切無有自性。 【疏】世間語法有三下.第四事。明皆有造作之語.寧是自然。  △五事。 善男子。若言諸法有自性者。當知諸法各有定性。若有定性。甘蔗一物何緣作漿作蜜。石蜜酒苦酒等。若有一性。何緣乃出如是等味。若一物中出如是等。當知諸法不得一定各有一性。 【疏】若言諸法悉有自性下.第五事。縱則應定。  縱則應定者。經云當知諸法各有定性.即是縱也。經若有下.縱而復難也。甘蔗只合常守自性.何故作漿作蜜等。驗知皆從因緣生也。  △六事。 善男子。若一切法有定性者。聖人何故飲甘蔗漿石蜜黑蜜。酒時不飲。後為苦酒。復還得飲。是故當知無有定性。若無定性。云何不因因緣而有。 【疏】若一切法有定性下.第六事。明既其無定.則應從緣。  經酒時不飲者。謂漿蜜經停.變成酒也。飲則犯提。後為苦酒者。苦酒.醋也。謂酒變為醋.飲之無罪。  △七事。 善男子。汝說一切法有自性者。云何說喻。若有喻者。當知諸法無有自性。若有自性。當知無喻。世間智者皆說譬喻。當知諸法無有自性。無有一性。 【疏】汝說一切法下.第七事。明說喻故.故知無性。若使解則性解.何勞為說。若不解者.性自不解。雖復說喻.無所成益。  △四追破第一二。初對問辨示二。初明外問經有四科。 【疏】善男子汝言身為在先下.第四追破彼第一復次。但前難本有四。一領旨。二雙難。三別難。四總結。今答不一一相對.但總答之。  △二而此下。明佛據正難為答。 【疏】而此四意.但正難中本來有三。一者難身在先。二難煩惱在先。三煩惱與身一時。別難中即無.結難中有之。今亦答三。初答身在先難。次答一時之難。後答煩惱在先難。初又二。先雙非.次正答三難。  別難中即無者。雙難中但難先後.別難但難一時。不具三意.故云即無。結難中有之者。即經云。先後一時義皆不可.即具三意也。次正答三難者.文誤。應云次答正難。  △二此下下。隨文釋義三。初答身在先難二。初雙非。 善男子。汝言身為在先。煩惱在先者。是義不然。  △二正答三難。 何以故。若我當說身在先者。汝可難言汝亦同我。身不在先。何因緣故而作是難。 【疏】此下第一答身在先。然佛之本義.說煩惱為身因。則彼應正難.煩惱在先所以。又難身在先者。相對而來.非其本意。今欲答正.先發遣傍.故先云我無此說。汝義亦然.何忽難此。本欲難我.還成我義。  相對而來等者。此明外道正難煩惱在先。難身在先者。相對傍難.故云非其本意。還成我義者。明佛不曾說身在先。若云在先.是汝自立.還為我破。則成我所立.煩惱為身因之義也。  △二答一時之難二。初分科。 【疏】善男子一切眾生下.第二答一時之難。就文為三。初明一時。次明前後。第三更取意答。  △二隨釋三。初明一時。 善男子。一切眾生身及煩惱。俱無先後。一時而有。 【疏】初言一時者.除彼所計之一時。若是其所解言一時者.此則不可。今言一時.此是前後而一時.亦是一時而前後(云云)。  除彼所計之一時者。非外人定計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之一時也。若是下.彼明一時乃是邪計.故云此則不可。  △二明前後二。初章安正解。 雖一時有。要因煩惱而得有身。終不因身有煩惱也。 【疏】第二文中言其前後者。此是一時中之前後。無前後異一時.亦無一時異前後。今只於一時義中說有前後。即煩惱為前.身屬於後。煩惱是因.身即是果。豈非因前果後。若如中論所明.緣成由果。此有別意(云云)。  此是前後之一時者。雖煩惱為因.以身為果。則因前果後.而煩惱與身一時而有.故云前後而一時。亦是下.雖一時有.要因煩惱而得有身.則似因前果後。故知約理則一時.就事則前後。次文自顯.故註云云。緣成由果者。中論第一觀因緣品云。緣成由於果.以果後緣先故。若未有果.何得名為緣。故論偈云。果先於緣中.有無俱不可。先無為誰緣.先有何用緣。此即總破一切因緣也。今經明一時前後以立因果。彼破此立.其義不同.故云此別有意。  △二荊溪添釋二。初點示義門二。初示破執兼權。 【疏】私謂。諸大乘經云無始者.不獨云身.不獨煩惱。若一在前.一則有始。今經從於對治化機以說.故云要因煩惱故而得有身。仍帶理說.故云雖無前後。雖是不盡之詞.不盡是有餘之說。故知實理.却是權道之有餘。  不獨云身不獨煩惱者。以眾生無始故.則煩惱及身俱無始也。此則實教所談。今經下.以機緣宜聞權說.意令對治破惑.故說煩惱為先。仍帶理說者。理無前後.事有前後.故云雖也。故知實理等者。實不稱機.卻成餘法。  △二實而下。明實無前後二。初正明實理。 【疏】實而言之。非但過去.言無先後。只於現在煩惱為身.而作因時.亦無先後。何以故。因果無二.色心體一。三道三德.一念無乖。五陰五脫.剎那理等。  實而下.約實理明之.則因果唯心.孰分前後。豈但過去.現在亦然。並由理具三千.故使同歸不二。何以故下.徵釋無前後義也。因果無二者。因果之事.豈離十如。界界十如.同在一念。一念無別.豈有兩殊.故云無二。色心體一者。若因若果.不出色心。色由心造.當體即心。色即是心.色外無法。心即是色.心外無法。故云體一。三道(至)無乖者。苦道即法身。煩惱道即般若。業道即解脫。苦道即果.二道是因。百界三道.咸即三德.不縱不橫.剎那理等.故云一念無乖。五陰(至)理等者。色解脫.乃至識解脫.百界五陰咸即解脫。此五解脫.五一互融.一念無乖.故云剎那理等。舉要言之。一念三千.攝無不徧.因果同時.何須致惑。  △二貴在下。結示經意。 【疏】貴在衲衣執破.破已了性同空。空無前後.內外誰施。三十六軸.唯從涅槃。五十二眾.咸成佛性。至此不了.終歸結緣。  貴在下.結示經意。實理本無前後.只由外道執無因果.故明前因後果.以破其執。邪執既破.了一實性.同太虛空.豈有前因後果之殊。亦無內惑外身之別.故云空無前後.內外誰施。三十下.總顯一經咸同此性。當知卷卷品品.名相雖異.要其所歸.不出三德。故使攬別成總.以立首題.故云三十六軸唯從涅槃。從.順也。唯順所詮三德.以立涅槃之稱。五十二下.三十六軸即能詮之教。五十二眾即稟教之人。教詮人證豈出斯理。上云涅槃.此云佛性。名字兩異.理體一同。三滅三因.即是三德。納衣了解.成當機人。守株尚迷.乃結緣眾。  △二此兩下。結示樞要。 【疏】此兩段只有二行。餘經文是釋疑之要也。  兩段者。即初一時。二前後。共有二行文也。一時則正明實理.前後則兼帶權說。執破權亡.一理彌顯。釋疑之要.豈虛言哉。  △三更取意答二。初略釋。 汝意若謂如人二眼一時而得。不相因待。左不因右。右不因左。煩惱及身亦如是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世間眼見炷之與明。雖復一時。明要因炷。終不因明而有炷也。 【疏】從汝意若謂如人二眼下.第三更取意破。若言煩惱與身是一時者.不應前後。如牛二角.左不因右.右不因左。是事不爾。如炷與明是一時有。而要因炷有明.終不因明有炷。煩惱與身亦然。但炷是燈器.因燈有明。而云炷者.但齊火燒者名炷。未燒之時.不得名炷(云云)。明佛此義.正是一時因果。  △二舊說下。廣釋二。初敘舊略斥。 【疏】舊說多謂此明眾生之始.是一時因果。今謂不然。此不明眾生之始。  舊說下.意謂須約眾生之始.乃得因果同時。自餘但是因前果後。  △二但明下。據義廣明二。初簡示正義二。初據經取義。 【疏】但明眾生用業得身.必由煩惱。自有二種。一者潤業.二者潤生。若潤業者.身果為奢。今之所明.正取潤生。  用業得身必由煩惱者。既由煩惱潤業.復由煩惱潤生。潤業故牽果.潤生故受身.故云必由也。故於文中列出二種。言潤業者。由煩惱故.造作三業.如因水潤芽.乃能滋長.故曰潤業。煩惱潤生者。即初託胎時.於母起愛.於父起嗔。乘此煩惱.遂受識名色等報.故曰潤生煩惱。此惑正在生陰之初也。身果為奢者。潤過去業.感現在報。潤現在業.感來世報。隔生賖遠.則非同時。今之下.即經云要因煩惱而得有身者。正明潤生煩惱。如前疏云。惡因緣死.見地獄時.反生愛等。即此類也。  △二若依下。引他證成二。初引他去取二。初取二家用義。 【疏】若依數解。正以生陰之初有染污識.為潤生惑。即結一期果報.是為煩惱與身一時而有。於義為便.但今依後解。若靈味法師亦用生陰.云初起潤生愛。極似數義。  若依下.引諸師明起潤生煩惱之處。數人及靈味.皆約生陰之初.起潤生惑.則得因果一時之義。其餘諸師並約死陰起惑.以潤來生。非一時義.今所不用。但今依後解者.依靈味解也。故下結云。微採靈味之說。  △二其餘下。去諸師所解。 【疏】其餘師並云。死陰之中起潤生愛。  △二得言下。證成今義二。初證義徵文。 【疏】得言一時因果者。此前迦葉章中云。由愛無明二因緣故.得住壽命。十地經云。有漏有取心.生熱惱種子。漸備經云。有漏有取心.生有漏種子。潤生之惑雖在前起.而正由識是有漏.故潤生之愛.所以結之。是為取識有漏.已有即是一時因果之義。  得言下.示今義也。凡引三文。初引迦葉品。次引十地經。後引漸備經。皆證潤生煩惱與識同時.即是因果一時義也。文中先引文。次潤生下.釋義。初引文中愛無明等者。由於父母有憎愛心故.所以託胎。故云得住壽命。有漏有取心.即是識也。熱惱種子.即潤生惑也。由中陰識心起惑.故使現識託胎。故云生熱惱種子.及有漏種子也。潤生下.釋十地及漸備義也。之異者。異應作惑.字誤也。謂潤生之惑.雖在現識前起.而正由中陰妄識是有漏故.所以起惑.令現識託胎.故云是潤生(至)結之也。是為下.結顯二經。明由識起惑.令識託胎.故云有漏有取心.生熱惱種子也。已有下.即顯三經所明皆是生陰之初.有染汙識.即結果報。豈非身惑一時有耶。故云即是(至)之義也。有本作三義者.字誤也。  △二故此下。結示所用。 【疏】故此義意.微采靈味之說。  微採靈味之說者。結示前文.稍依靈味。  △二彼前下。結示文意。 【疏】彼前難云。若言一時.義亦不可。今答一時而有此義.殊堪反於邪難故也。故云汝意若謂如人二眼下.正取彼意破之。明雖俱是同時.實有相因之義。如炷之有明.一時而有而復相因。  彼前至亦不可牒前納衣難問。今答一時而有此義者。雖因果同時.而有因前果後之義。豈同外道自性之計.故云殊堪反於邪難。實有相因之義者。相因即前後也。  △三答煩惱在先難二。初分科。 【疏】汝意若謂身不在先下.第三答煩惱在前難。又二。此先牒彼難。何以故下.正破。  △二但此下。隨釋二。初牒彼難。 善男子。汝意若謂身不在先。故知無因。是義不然。  △二正破二。初正破二。初明讀文不同。 何以故。若以身先無因緣故。名為無者。汝不應說一切法皆有因緣。 【疏】但此中文有兩家讀之。一云。若以身先.無因緣故.名為無者。此是牒於難。汝不應說者.即是非之。汝不應作如此說.一切皆有因緣者。還明一切法實有因緣。然不須如此分句。直云。汝不應說一切法有因緣也。  還明一切法實有因緣者。此即佛法.明正因緣。直云下.即是外人邪因緣.此乃佛反破之。汝既不許我說正因緣.汝亦不應說邪因緣也。  △二然下。示因緣有異。 【疏】然彼是自然之義.無有因緣。而言汝不應說一切法有因緣者。然此三師外道。云有二十五諦皆悉相生.即因緣義。而與佛因緣義異。佛法據過去為因.現在得果。彼家直據現在一世相生以為因緣。又如勒叉婆.有依諦主諦。如五大造五根。五大是主諦.五根是依諦.並是因緣。如火大造眼.令能見色。色是火家之求那。亦如空大造耳.可能聞聲。聲是耳家之求那(云云)。  三師外道者。即迦毗羅.僧佉.勒沙婆.如前說。彼家者。諸外道也。現在一世相生者。外人但計二十五諦.從性生大等。有主有依.以為因緣。不云從過去業力因緣。為此義故。與佛因緣異也。主諦依諦者。梵云陀羅驃.此云主諦。求那.此云依諦。色是火家求那者。即展轉相望.以為主依也。如五大為主.五根為依。由根取塵.則五根為主.五塵為依.故云色是火家求那也。云云者。謂風大造鼻.水大造舌.地大造身.主依亦然。主則是因.依則是緣。故一世相生.有因緣義。  △二取意破。 若言不見故不說者。今見瓶等從因緣出。何故不說如瓶。身先因緣亦復如是。善男子。若見不見。一切諸法皆從因緣。無有自性。 【疏】若言不見下.復取彼意破之。汝若言不見身因.故不說者。今現見缾從泥出.何故不說。見故不說.乃是違心。若見不見下.此明誰論.汝見與不見.但云現論諸法皆從因緣。  △五重破第二五大性難三。初總示經意。 善男子。若言一切法悉有自性無因緣者。汝何因緣說於五大。是五大性即是因緣。善男子。五大因緣雖復如是。亦不應說諸法皆同五大因緣。如世人說。一切出家精勤持戒。旃陀羅等亦應如是精勤持戒。善男子。汝言五大有定堅性。我觀是性轉故不定。善男子。酥蠟胡膠於汝法中名之為地。是地不定。或同於水。或同於地。故不得說自性故堅。善男子。白鑞鉛錫。銅鐵金銀。於汝法中名之為火。是火四性。流時水性。動時風性。熱時火性。堅時地性。云何說言定名火性。善男子。水性名流。若水凍時。不名為地故名水者。何因緣故。波動之時不名為風。若動不名風。凍時亦應不名為水。若是二義從因緣者。何故說言一切諸法不從因緣。善男子。若言五根性能見聞覺知觸。皆是自性。不從因緣。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自性之性性不可轉。若言眼性見者。常應能見。不應有見有不見時。是故當知從因緣見。非無因緣。 【疏】善男子若言一切諸法悉有自性下.第五重破第二五大性難。先且破其地大。佛翻其義。酥蠟等物是彼家地.但酥蠟不定。或時為水.或時名地.是不定。後更破之。白鑞等物舉為五大(云云)。不言三大四大.寧非因緣耶。  破五大性者。彼執地性堅.乃至空性無礙.體性自爾.非因緣成。五大既爾.一切亦然.以成自性之義。今佛以五大隨緣.不守自性.以破邪執。是彼家地者。外道計酥臘等是地大也。故佛約此破自性之執。或時為水等者。遇火則融為水.冷時則凝為地。舉為五大者。佛廣破地火二大。二大既無自性.餘三可例。不言三大等者。即釋經是五大性.即是因緣義也。若無因緣.汝何不說三大四大。既須定說五大.豈非因緣。經如世人等者。舉事類責。汝將五大類一切法者。何異世人說出家之人持戒精進.便謂旃陀羅亦精進持戒也。  △二此中下。依計辨義二。初示前雙。 【疏】此中兩雙。前謂汝義說有五大。後說有香為地.有色為火。如論文香相品中明。衛世師義不言香為水.色為地。寧非因緣耶。  此中兩雙者。此用成論中外道義.以消此文。香相品者。成論第五香相品。初問曰。多摩羅跋等眾香合.故其香異本.為即此等眾香.更生異香否。答曰。因香和合.更生異香.如青黃色雜.更生綠色。有以種種業因緣故.生種種香。又衛世師人謂。白鑞鉛錫金銀銅等皆是火物.而是中有香。故知非唯地有.故云說香為地。  △二示後雙。 【疏】後雙者。前謂汝義云從泥出缾.從縷得衣.寧非因緣。後謂汝義濕是水大。假使由寒緣故凍.汝猶隨濕緣是水.不隨寒緣是地。  從後雙者下.全是彼論第三四大相品文。不隨寒緣是地者。汝謂本是水故.所以不云是地.豈非有因緣耶。  △三又水下。隨釋難詞二。初約二難立義。 【疏】又水凍時.不名為地.故名為水。何故波動時.不名為風者。此是芰角並難。若例難者.應言水本流性.凍時不流而尚名為水者。風本動性.應有物不動.尚不為風。  此是芰角難者。謂菱角斜難也。以風之初動.難水之後凍。以此初難彼後.名芰角也。若例難者。即橫並齊難。謂以此初難彼初。以此後難彼後.名例難。只為經文.義通兩向.故此從容釋之。應有物不動.尚不為風者。不字誤.應作名字。如物不動.則不名風。何故不流者.猶得名水。此橫例以難。  △二而今下。以難釋文二。初作芰角釋文。 【疏】而今此文若作芰角並意者。水本流性.凍時不流尚為水者。風本動性.波既是動.應名為風。波雖是動.不得名風。水既不流.不得名水。  而今下.作芰角釋義.甚符經文。水本下.只是以風之初動.難水之後凍耳。  △二又解下。作例難釋文二。初示難勢。 【疏】又解。此是例難。如水本流.遇寒因緣.凍而不流.而猶隨本為水。風本性動.遇水因緣.激而成波.應猶隨本是風。若波動.遂逐因緣成水.不名為風。凍時亦應逐因緣成地.地非是水。  又解下.約例並。尋文可見。  △二竝意下。釋難意。 【疏】並意云。水本是流濕之性。凍時無流.守本濕性.猶名為水者。風本動性.風激成波.猶自名水不名風者。何異波動時.守本動性應名為風。只為波動名水.凍時名凍.所以得並。動是風大。水為浪時.雖藉風為緣.猶隨因屬水.不隨動為風。寧非因緣。  凍時名凍者。但云凍水.不云是地也。  △六破第五。 善男子。汝言非因五塵生貪解脫。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生貪解脫。雖復不因五塵因緣。惡覺觀故則生貪欲。善覺觀故則得解脫。善男子。內因緣故生貪解脫。外因緣故則能增長。是故汝言一切諸法各有自性。不因五塵生貪解脫。無有是處。 【疏】汝言非因五塵下.第六破彼第五。明五塵但為外緣。復由覺觀內因.善惡覺觀.即生貪瞋。  善惡覺觀即生貪瞋者。應云即生貪瞋解脫。疏闕文。經外因緣故則能增長者。外能助內.故內有善覺.縱對惡境.亦皆增長解脫也。如內修忍辱.外逢逼惱.內忍轉增。猪揩金山.喻意可識。內有惡覺.縱值三寶善境亦只增惡.以毀謗不信故。  △七破第六。 善男子。汝言具足諸根乏於財物不得自在。諸根殘缺多饒財寶得大自在。因此以明有自性故不從因緣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眾生從業而有果報。如是果報則有三種。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貧窮巨富根具不具是業各異。若有自性。具諸根者應饒財寶。饒財寶者應具諸根。今則不爾。是故定知無有自性皆從因緣。 【疏】汝言具足諸根下.第七破彼第六。明業因不同.致果報參差。  果報參差者。應知或時根具是後報.貧窮是生報。貧窮是後報.根具是生報。今雖殘缺.後或根具。今雖貧窮.後或富貴。此乃順經三報以釋.謂因或並具.但受報參差.故有根具貧窮等異。若約修因有偏以說者。富貴由行布施.根具由不瞋害。因中多施而瞋害.故果上根缺而饒富。餘皆例爾。  △八破第七二。初正示現文。 善男子。如汝所言。世間小兒未能分別五塵因緣。亦啼亦笑。是故一切有自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自性者。笑應常笑。啼應常啼。不應一笑一啼。若一笑一啼。當知一切悉從因緣。是故不應說一切法有自性故。不從因緣。 【疏】如汝所言世間小兒下.第八破第七。明兒有啼笑.則知有緣。  △二又不下。出不答第八意。 【疏】又不破第八者。二解。開善舊云。第八是二種無法。無不從緣.則無勞破。二冶城云。此破七竟.彼便領解.是故不破。  二種無法者。前計虛空兔角二法也。  △二歸伏二。初正釋經文二。初泛求解。 梵志言。世尊。若一切法從因緣有。如是身者從何因緣。佛言。善男子。是身因緣煩惱與業。梵志言。世尊。如其是身從煩惱業。是煩惱業可斷不耶。佛言。如是如是。 【疏】梵志言若一切法下.此是第二歸伏。文為二。初作兩問.汎爾求解。  △二正歸伏。 梵志復言。世尊。唯願為我分別解說。令我聞已。不移是處悉得斷之。佛言。善男子。若知二邊中間無礙。是人則能斷煩惱業。世尊。我已知解。得正法眼。佛言。汝云何知。世尊。二邊即色及色解脫。中間即是八正道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二邊。斷煩惱業。世尊。唯願聽我出家受戒。佛言。善來比丘。即時斷除三界煩惱。得阿羅漢果。 【疏】次從唯願為我去.是正歸伏。佛知根利.直說二邊及與中間。彼即領悟。  △二夫破下。示用藥意二。初疏主正示二。初總敘不定次第二意。 【疏】夫破義多方.不唯一種。隨病用藥.不定後前。若棄通從別.須論次第。  棄通從別者。隨機授法.大小適宜.徧乎一代.故曰通。五時次第.前小後大.故曰別。  △二初起下。別示不定次第二相二。初示一期用法次第。 【疏】初起道樹.多用因緣破性。次用無常苦空.以破因緣。次用體破析。次用分別.破析體空。次用中道.破於二邊。次用圓常.破於偏漸。如此等義.徧乎經論。  初起下.示一期用法。次第文中且指小初.故云初起道樹也。多用因緣破性者。如為提謂說五戒等.即人天因.名正因緣.以破外道自性之執。次用無常者。自執雖破.仍滯人天生死.故說無常.令他出離.此皆鹿苑時也。用體破析者。方等雖四教並談.意在轉藏成通故。用分別破析體者.般若意在轉通成別故。中道破二者。法華一實.廢三教故。廢析體是破空邊.廢分別是破有邊。圓常破偏漸者。涅槃談圓常.破三教之偏漸也。圓常即中道.偏漸即二邊.名異義同。法華涅槃所以同味.徧乎經論者。以五時經各有其論。菩薩造論通經.各依本部申義。  △二今大下。示今經隨機不定二。初正示今經。 【疏】今大涅槃圓常極說。而用因緣.破彼納衣自性計者。蓋隨其病.以此初藥而後用之。  今大下.示今經隨機不定。若依次第.則今經但合談圓常.破偏漸。既有外計.還用初教因緣以破之。故云蓋隨其病等。此乃今經重施之意也。  △二初後下。結例諸教。 【疏】初後既然.中間亦爾。於一切處.以智方便.或隨欲隨宜.隨治隨悟。互用無失.而次第宛然。  初後既然者。後教既用初藥.例知初教亦用圓常.但此顯彼密耳。中間亦爾者。謂方等般若.唯除法華。以法華唯是一圓.仍無秘密故也。於一切下.明五時化物.隨四悉機.或顯或密.常用四教。而次第宛然者。約一分先小後大之機.則不失五時次第。但諸味中有新入者.故須互用。  △二治者助釋二。初正釋二。初該收八教。 【疏】私謂。四悉義.兼祕密不定。雖祕不定.次第宛然。若得此意.應具作所以.使文義分明。因緣破性雖具經文.更須懸作無常析空.乃至圓常等義。令法行成就.節目顯然.皆與修多羅合。  更須懸作等者。此段雖無.前後已有.故須於此准義懸作。如哀歎品中比丘說劣三修.即是以無常析空破正因緣。如諸品中說如幻如化等.即是以體破析.說次第五行。菩薩法門.即是以分別破體析。復有一行名如來行.即是以圓常破偏漸。諸如此例.覽經思義.皆可意得.不暇煩文。  △二此義下。結示徧破。 【疏】此義若成.破諸外道邪教邪執。破一切內道.正教正義。破一切小乘聖賢.教行位理。破一切大乘賢聖.教行位理。包括佛法尚盡.況復執性外道耶。  內道正教正義者。即人天教正因緣義。小乘賢聖等者。即析法也。教謂三藏教.行謂析色行.位即七賢七聖.理即偏真涅槃。大乘下.即體法及分別也。以通別二教俱名大故。教行等約二教說之。包括下.舉況。謂展轉相破.或依五時次第而施.或於諸味隨病互用。尚至破別.何況破外.故云況復執性外道邪。  △二於十下。結例。 【疏】於十仙文中一一須作。具載則文煩.故於納衣章中略出此意。得斯問意.將對前後.縱橫用之(云云)。  一一須作者。以十仙俱是外道新入.如來悉用初教正因緣義破之。諸段疏文.悉合具敘不定次第二意。但避煩文.而於此中備述。以例前七.後二皆悉同然。復次應知.雖用偏小而皆會圓.則與前四味.其旨永異。  △九第九外道二。初分科。 【疏】復有婆羅門名弘廣下.第九外道。文為二。初論義.後歸伏。  △二彼無下。隨釋二。初論義二。初敘意。 爾時復有一婆羅門。名曰弘廣。復作是言。瞿曇。知我今所念不。佛言。善男子。涅槃是常。有為無常。曲即邪見。直即聖道。 【疏】彼無所執.直問知心念不。佛知其念.故作異說。  △二其本下。正釋。 婆羅門言。瞿曇。何因緣故作如是說。善男子。汝意每謂乞食是常。別請無常。曲是戶蘥。直是帝幢。是故我說涅槃是常。有為無常。曲謂邪見。直謂八正。非如汝先所思惟也。婆羅門言。瞿曇。實知我心。是八正道悉令眾生得盡滅不。爾時世尊默然不答。婆羅門言。瞿曇。已知我心。我今所問。何故默然而不見答。時憍陳如即作是言。大婆羅門。若有問世有邊無邊。如來常爾默然不答。八聖是直。涅槃是常。若修八聖即得滅盡。若不修習。即不能得。大婆羅門。譬如大城。其城四壁都無孔竅。唯有一門。其守門者聰明有智。能善分別。可放則放。可遮則遮。雖不能知出入多少。定知一切有入出者皆由此門。善男子。如來亦爾。城喻涅槃。門喻八正。守門之人喻於如來。善男子。如來今者。雖不答汝盡與不盡。其有盡者要當修習是八正道。 【疏】其本有四念.佛亦作四句答者。涅槃是常.有為無常。曲即邪見.直即八正。此四義者.與其名同而意則異。故重問之.佛方為說。即云乞食是常.別請無常。曲是戶蘥.直是帝幢。即是以所懷之事默以試佛。佛知其意.乃跨節用所表之理而以答之。答過其表.所以更請。然蘥字應門裏作。說文云。函𨷲下柱。今經中草下作.此乃草名。說文言雀麥也。後問八正.能令滅盡。佛不答者。以此問意.眾生修道皆滅盡者.應無復眾生。然至理中眾生無盡.是故不答。若有可盡.即是有邊。私謂。準文恐且約事。舊用此文.謂弘廣問終。  其本有四念者。謂常.無常.曲.直也。佛亦作四句者。彼但默念淺事.謂乞食等。佛乃顯答深法.謂涅槃等。以淺形深.欲令捨邪入正故也。與其名同者。謂常等四名。而意則異者。我謂乞食為常.佛以涅槃為常。即意異也。佛方為說者。說彼邪執之意也。乃跨節者。彼念世間淺事.佛答大乘深理.故名跨節。所表之理者。謂外道所立常無常曲直之名.密表佛法四義。故佛因彼邪名.示以正義。此亦開邪示正之方軌也.後世化物可以為規。函𨷲下柱者。方言云。關東謂之鍵.關西謂之𨷲。函柱二字並誤。說文。𨷲.關下牡也。牡.亡後反。牡所以封固關.令不可開也。至理中眾生無盡者。以本具十界之性.始終無減。是以在凡不滅性善.故四聖不減。在聖不滅性惡.故六凡不減。凡聖常十.生豈盡乎。私謂準文恐且約事者。荊溪依準經文言眾生無盡者.正是約事。謂眾生無邊.度不可盡。非約理具也。不敢頓違疏義.故云恐且。然亦不違.以事無量者必由理無盡故。所以疏主捨事從理.置文示意。若爾.則章安荊溪兩義相濟。舊用下.復是章安之語.非私謂也。  △二歸伏。 婆羅門言。善哉善哉。大德憍陳如。如來善能說微妙法。我今實欲知城知道。自作守門。憍陳如言。善哉善哉。汝婆羅門。能發無上廣大之心。佛言。止止憍陳如。是婆羅門非適今日發是心也。乃往過去過無量佛。有佛世尊名普光明如來。應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人先已於彼佛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賢劫中當得作佛。久已通達了知法相。為眾生故。現處外道。示無所知。以是因緣。汝憍陳如。不應讚言。善哉善哉汝今能發如是大心。 【疏】善哉善哉下.二此明歸伏。其中發迹.植因已久.賢劫近成(云云)。靈味以此一人例九外道.皆並是權。觀師不許。並云。若見一人發迹.例九非實。亦可九人是實.反例一人非權。但諸人直云證果.不明是迹。此人欲知城知道.自作守門。既發大心.非為小事。隨文判之.不須盡例。  △十第十外道二。初懸談示意二。初他師明異前九章。 【疏】爾時世尊下.第十外道。有人云此章有三與前小異.不止化外。一為付囑。二為降魔。三化須跋。為付囑者。以說經竟.須付囑阿難。為降魔者。正法之障本由天魔.今以呪降.令法無壅。為化須跋者。前諸外道恊邪難佛.佛降伏竟。須跋自恃不來.顧命阿難.喚來得道。  △二今明下。疏主約同前化外。 【疏】今明不然。皆化外道.詞異意同。何者。佛大慈無量.非但當時破執.亦使將來救邪.所以顧命阿難付囑流通。阿難現為魔羂.魔亦能羂障未來.故以神呪呪之.使二世無壅。須跋自很.表將來背化。遣阿難往召.表流通傳法。故須跋來而得道.表於將來咸得歸正。作此消文.化外義成.流通不失。  須跋自很者。很戾不順佛化也。  △二就文下。分文正釋二。初分科。 【疏】就文為四。初顧命阿難。二更論義。三正命阿難。四兼化須跋。初文二。先問.次答。  △二此下。隨釋四。初顧命阿難二。初問。 爾時世尊知已。即告憍陳如言。阿難比丘今為所在。 【疏】此下是問。欲為付囑此經.兼化須跋。所以顧命阿難所在。  經世尊知已者。如來已知阿難為魔所亂.將欲發起付囑.是以故問陳如。問。天魔何以但亂阿難。答。阿難是其傳法藏人。恐佛付法.令傳末代.所以亂之。  △二答二。初分科。 【疏】陳如言下.二答。文為二。初明眾魔為亂.次明阿難受亂。先眾魔亂中二。先眾說為亂.次神通為亂。  △二初說下。隨釋二。初眾魔為亂二。初眾說為亂。 憍陳如言。世尊。阿難比丘在娑羅林外。去此大會十二由旬。而為六萬四千億魔之所嬈亂。是諸魔眾悉自變身為如來像。或有宣說一切諸法從因緣生。或有說言一切諸法不從因生。或有說言一切因緣皆是常法。因緣生者悉是無常。或有說言五陰是實。或說虛假。入界亦爾。或有說言有十二緣。或有說言正有四緣。或說諸法如幻如化。如熱時焰。或有說言因聞得法。或有說言因思得法。或有說言因修得法。或復有說不淨觀法。或復有說出息入息。或復有說四念處觀。或復有說三種觀義。七種方便。或復有說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學無學地。菩薩初住乃至十住。或有說空無相無作。或復有說修多羅。祇夜。毘伽羅那。伽陀。憂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或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或說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遠離空。散空。自相空。無相空。陰空。入空。界空。善空。不善空。無記空。菩提空。道空。涅槃空。行空。得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 【疏】初眾說中云。毘伽羅那即是論文。亦言和伽羅那.梵音不同。然此中魔說.盡明佛法正義.不說魔邪之法。若說魔義.念阿難解之。然其常聞如來所說.纔聞異義.即不信受。若爾.云何為亂。解云。或說十二因緣.或說四緣.復說四諦八諦等.以為惑亂。文云。三觀者有多種。一云苦無常無我。一云觀陰入界。亦云觀三毒。言七方便者。數人云。不淨觀.總別四念處.并煖法頂忍世第一。成論人云。一者觀色苦。二觀苦集。三觀苦滅。四觀苦道。五觀苦過。六觀苦出。七觀苦入。約一切法皆爾。  △二神通為亂。 或有示現神通變化。身出水火。或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左脇在下。右脇出水。右脇在下。左脇出水。一脇震雷。一脇降雨。或有示現諸佛世界。或復示現菩薩初生行至七步。處在深宮受五欲時。初始出家修苦行時。往菩提樹坐三昧時。壞魔軍眾轉法輪時。示大神通入涅槃時。  △二阿難受亂。 世尊。阿難比丘見是事已。作是念言。如是神變昔來未見。誰之所作。將非世尊釋迦作耶。欲起欲語都不從意。阿難比丘入魔羂故。復作是念。諸佛所說各各不同。我於今者當受誰語。世尊。阿難今者極受大苦。雖念如來。無能救者。以是因緣。不來至此大眾之中。 【疏】從世尊阿難比丘見是事已下.二明阿難受亂。而阿難得初果.親為佛侍。而今忽受眾魔所亂.此有二義。一者迹中現受。表神呪功.方能降魔。二者阿難既不在座.欲令如來顧問。文殊往復論其德業.堪為付囑。河西解云。阿難所以為魔所惱.凡有五義。一者陳如應是對揚.化諸外道.所以阿難不來在座。二者謂魔得度.故示在彼。三者欲顯阿難內德八事。四者欲令阿難往召須跋。五者欲折阿難高心。  應是對揚者。尚書說命云。說拜稽首.對揚天子之休命。孔傳曰。對答也。答受美命而稱揚之。欲折阿難高心者。恐阿難自忖是佛親侍.過一切人.故須此折。  △二更論義二。初分科。 【疏】爾時文殊白佛下.第二更論義釋疑。復為二。初問.次答。問中復二。  △二初問下。隨釋二。初問二。初出菩薩自能流通。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此大眾中有諸菩薩。已於一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至無量生發菩提心。已能供養無量諸佛。其心堅固。具足修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成就功德。久已親近無量諸佛。淨修梵行。得不退轉菩提之心。得不退忍。不退轉持。得如法忍。首楞嚴等無量三昧。如是等輩聞大乘經終不生疑。善能分別宣說三寶同一性相。常住不變。聞不思議。不生驚怪。聞種種空。心不怖懅。了了通達一切法性。能持一切十二部經。廣解其義。亦能受持無量諸佛十二部經。何憂不能受持如是大涅槃典。 【疏】初問。具出菩薩.自能流通。  △二問阿難獨蒙顧問。 何因緣故。問憍陳如阿難所在。 【疏】從何因緣故下.此問阿難何為獨蒙顧問。  △二答二。初分科。 【疏】爾時世尊告文殊言下.二答。文為三。初具述本緣。次現前稱歎。三正答二問。  △二此具下。隨釋三。初具述本緣。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諦聽諦聽。善男子。我成佛已。過三十年。住王舍城。爾時我告諸比丘言。諸比丘。今此眾中誰能為我受持如來十二部經。供給左右所須之事。亦使不失自身善利。時憍陳如在彼眾中來白我言。我能受持十二部經。供給左右。不失所作自利益事。我言。憍陳如。汝已朽邁。當須使人。云何方欲為我給使。時舍利弗復作是言。我能受持佛一切語。供給所須。不失所作自利益事。我言。舍利弗。汝已朽邁。當須使人。云何方欲為我給使。乃至五百諸阿羅漢皆亦如是。我悉不受。爾時目連在大眾中作是思惟。如來今者不受五百比丘給使。佛意為欲令誰作耶。思惟是已。即便入定。觀見如來心在阿難。如日初出光照西壁。見是事已。即從定起語憍陳如。大德。我見如來欲令阿難給事左右。爾時憍陳如與五百阿羅漢往阿難所作如是言。阿難。汝今當為如來給使。請受是事。阿難言。諸大德。我實不堪給事如來。何以故。如來尊重如師子王。如龍如火。我今穢弱。云何能辦。諸比丘言。阿難。汝受我語。給事如來得大利益。第二第三亦復如是。阿難言。諸大德。我亦不求大利益事。實不堪任奉給左右。時目犍連復作是言。阿難。汝今未知。阿難言。大德。唯願說之。目犍連言。如來先日僧中求使。五百羅漢皆求為之。如來不聽。我即入定。見如來意欲令汝作。汝今云何反更不受。阿難聞已。合掌長跪作如是言。諸大德。若有是事。如來世尊與我三願。當順僧命。給事左右。目犍連言。何等三願。阿難言。一者如來設以故衣賜我。聽我不受。二者如來設受檀越別請。聽我不從。三者聽我出入無有時節。如是三事佛若聽者。當順僧命。時憍陳如五百比丘還來我所。作如是言。我等已勸阿難比丘。唯求三願。若佛聽者。當順僧命。文殊師利。我於爾時讚阿難言。善哉善哉。阿難比丘具足智慧。預見譏嫌。何以故。當有人言汝為衣食奉給如來。是故先求不受故衣。不隨別請。憍陳如。阿難比丘具足智慧。入出有時。即不能得廣作利益四部之眾。是故求欲出入無時。憍陳如。我為阿難開是三事。隨其意願。時目犍連還阿難所語阿難言。吾已為汝啟請三事。如來大慈皆已聽許。阿難言。大德。若佛聽者。請往給侍。 【疏】此初具述本緣。即是如來昔於僧中.命覓侍者之本緣(云云)。  經入定見如來心在阿難者。佛力所加.故目連下位能知佛心。經如師子等者。無畏如師子.自在如龍.威猛如火.亦是表佛三品究竟也。師子殺獸.如戒防非。龍能潛水.如佛在定。火能破暗.如慧斷惑。如來內證三品.外有三德。我之內外穢弱.豈任為侍。  △二現前稱歎二。初歎八事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阿難事我二十餘年。具足八種不可思議。何等為八。一者事我已來二十餘年。初不隨我受別請食。二者事我已來。初不受我陳故衣服。三者自事我來。至我所時。終不非時。四者自事我來。具足煩惱。隨我入出諸王剎利豪貴大姓。見諸女人及天龍女不生欲心。五者自事我來。持我所說十二部經。一經於耳。曾不再問。如瀉瓶水置之一瓶。唯除一問。善男子。琉璃太子殺諸釋氏。壞迦毘羅城。阿難爾時心懷愁惱。發聲大哭。來至我所作如是言。我與如來俱生此城同一釋種。云何如來光顏如常。我則憔悴。我時答言。阿難。我修空定。故不同汝。過三年已。還來問我。世尊。我往於彼迦毘羅城。曾聞如來修空三昧。是事虛實。我言。阿難。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六者自事我來。雖未獲得知他心智。常知如來所入諸定。七者自事我來。未得願智。而能了知如是眾生到如來所。現在能得四沙門果。有後得者。有得人身。有得天身。八者自事我來。如來所有祕密之言悉能了知。善男子。阿難比丘具足如是八不思議。是故我稱阿難比丘為多聞藏。 【疏】文殊師利阿難下.第二現前稱歎。若阿難在眾.豈得歎美。又二。前歎八事不可思議。  經具足煩惱(至)不生欲心者。阿難是初果人.欲惑全在故。問。或云阿難已證三果.雖具上界煩惱.而欲惑已盡.何故歎其不生欲心。答。慧解脫人.遇好境多退為初果.以至捨戒還家。今阿難不退.正可稱歎。  △二歎希有。 善男子。阿難比丘具足八法。能具足持十二部經。何等為八。一者信根堅固。二者其心質直。三者身無病苦。四者常勤精進。五者具足念心。六者心無憍慢。七者成就定慧。八者具足從聞生智。文殊師利。毘婆尸佛侍者弟子名阿叔迦。亦復具足如是八法。尸棄如來侍者弟子名差摩迦羅。毘舍浮佛侍者弟子名憂波扇陀。迦羅鳩村馱佛侍者弟子名曰跋提。迦那含牟尼佛侍者弟子名曰蘇坻。迦葉佛侍者弟子名葉婆蜜多。皆亦具足如是八法。我今阿難亦復如是具足八法。是故我稱阿難比丘為多聞藏。 【疏】次歎希有。文云毘舍浮佛七佛之名.定應如此。脫有本有舍浮者非。  脫有本有舍浮者。謂毗字誤為有字也。七佛名義如前記。  △三正答二問三。初總示答旨。 善男子。如汝所說。此大眾中雖有無量無邊菩薩。是諸菩薩皆有重任。所謂大慈大悲。如是慈悲之因緣故。各各怱務調伏眷屬。莊嚴自身。以是因緣。我涅槃後不能宣通十二部經。若有菩薩或時能說。人不信受。文殊師利。阿難比丘是吾之弟。給事我來二十餘年。所可聞法具足受持。喻如瀉水置之一器。是故我今顧問阿難為何所在。欲令受持是涅槃經。善男子。我涅槃後。阿難比丘所未聞者。弘廣菩薩當能流布。阿難所聞。自能宣通。 【疏】從如汝所說下.第三正答二問。明菩薩雖能流通.各有重任.調伏眷屬.故不付囑。阿難下果.親為侍者.多聞最上.所以付之。  各有重任者。以慈悲化物.為重任也。  △二長壽下。對前釋妨。 【疏】長壽品初.盛明聲聞不堪.菩薩堪受。今付阿難.不付菩薩。此有三義。一者前呵實行.故言不堪。今明是權.故言其堪。二者對揚大法.弘宣深理.其即不堪。於教文言.受持章段.其即堪能。下文自云。若阿難所不知者.弘廣菩薩.自為宣說。深義正理即付菩薩。三者明聲聞者自有與奪。奪故不堪.與故言堪。  奪故不堪者。以彼元是小乘故。與故言堪者。今已開小入大故。  △三文云下。隨文略解。 【疏】文云是吾弟者.此是從弟。但欲論近.不復言從.直云是吾之弟。所未聞者弘廣菩薩當能流布者。此有三解。一冶城云。十外數中迹居第九.實是菩薩。是故佛言弘廣菩薩自能流布。二者招提云。佛法之中大士何限.而忽取同外道名.謂能弘經。言弘廣者。非據一人.但能弘通教化利益.即是弘廣。故大智論.結集法藏中具明其事。迦葉對阿難.則出修多羅.阿毘曇。對優波離出於毘尼.即是律藏。若文殊師利與彌勒等對阿難出大乘藏.是則文殊彌勒即是弘廣菩薩。第三解。既非外道.又非通說.別有菩薩名為弘廣.如言普賢文殊等之流。  此是從弟者。即堂弟也。但欲論近者。以親近故.則凡有所說.人必信受。故隱從名.但云吾弟.猶己母弟也。既非外道者.破第一解。又非通說者.破第二解。於三解中.第二義長。  △三正命阿難二。初示梵本未周。 【疏】從文殊師利阿難比丘今在他處下.第三正命阿難。舊明三義.而文中唯有降天魔。喚須跋應有付教之事.文少不來。  文少不來者。梵本未至也。至唐麟德中後分適來.而有遺教一品。即其文也。  △二今就下。分文釋義二。初隨釋經文二。初分科。 【疏】今就文有五。一佛命文殊。二如來說呪。三文殊奉命。四魔王發心。五阿難致敬。  △二第一下。隨釋五。初佛命文殊。 文殊師利。阿難比丘今在他處。去此會外十二由旬。而為六萬四千億魔之所惱亂。汝可往彼。發大聲言。一切諸魔。諦聽諦聽。如來今說大陀羅尼。一切天龍。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與非人。山神樹神。河神海神。舍宅等神。聞是持名。無不恭敬受持之者。是陀羅尼。十恒河沙諸佛世尊所共宣說。能轉女身。自識宿命。若受五事。一者梵行。二者斷肉。三者斷酒。四者斷辛。五者樂在寂靜。受五事已。至心信受。讀誦書寫是陀羅尼。當知是人即得超越七十七億弊惡之身。 【疏】第一佛命文殊。令其持呪.以解阿難。文云大陀羅尼者。翻音不同.亦云總持.亦云能持。能持正法不失.邪法不起.故謂為持。亦翻辯才.是梵音兼義.正翻為持。故其文云。聞是持名。其中令持呪人.行於五事斷辛等。悉如文。  以解阿難者。阿難為魔罥繫.以呪解之。梵音兼義者。謂內有持慧.外具辨才.故名兼義。斷辛等者。通俗眾故.故斷辛等。  △二如來說呪二。初點示字音。 爾時世尊即便說之。 阿磨隷 毗磨隷 涅磨隷 瞢伽隷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 娑檀尼 婆羅磨他 娑檀尼 磨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磨 莎隷 富泥富那 摩奴賴綈 【疏】爾時世尊即便說之下.二如來說呪。呪之名義已如前解。但呪中云若竭裨。經本不同.或作衣邊.或為土邊。今以衣邊為正.而有二音。一徐愛音云此是卑音。今以為婢離反。然土邊作亦有二音。又云婆嵐彌.其字山下風。此本是攜字.但讀音為嵐。然亦可山字有邪正.故作字不同。如豈字頭山則斜.巖字頭山則正。今嵐與攜字亦應爾。又賴綈之字或為第音.今為提音。說文云。厚繒也。  名婆嵐彌者。或恐古本經婆字上有名字.或恐字誤。此本携字者。然作携音者.字應作𡸔。纂文云。姓也。與嵐字不同。而下云山字有邪正等.未詳所據。此中字義恐是後人擅添.非疏主親出。荊溪從舊.故且存之。讀音為嵐者.力含切。應法師云。案諸字部.無如此字。惟應璩詩云。嵐山寒折骨。作此字。說文云。夏德也者.或作憂德。並字誤。應作厚繒。切韻註釋分明。知此字誤。然此字音並是梵語.何須訓釋。然因示其音.略指其義.亦應無妨。廣明呪義.如前疏記。  △二然新下。引同類位二。初引同顯阿難位高。 【疏】然新金光明經陀羅尼淨地品.佛為十地菩薩說十篇呪。此之一呪即是彼經第十篇擁護十地.此呪正護第十地菩薩。若爾.當知阿難位行即高.乃是十地菩薩。如來說呪而擁護之。  新金光明者。即指真諦所翻七卷為新經也。  △二彼經下。徵文示十地有畏二。初徵文正示二。初據今迹示義。 【疏】彼經云。得此呪者.不畏毒蛇師子虎狼等。圓教一生.既許超登十地。肉身未免如是等畏.故呪護之。  △二然阿下。明久本同迹。 【疏】然阿難縱非此生始證.本迹何殊。呪護之意.思之可見。  思之可見者。久本始證.亦有肉身.故本中亦假呪護.故云本迹何殊。又雖已久證而無明未盡.可指無明為狼虎畏等。然今疏文不取此釋.但約應迹以解。故下疏云。就應身為論.此當示畏。  △二若不下。反顯釋成二。初反前致問。 【疏】若不爾者.菩薩斷煩惱.無復怖畏。今何得云。得呪方乃免怖。  △二故人下。引他答釋二。初約應釋義。 【疏】故人多釋。或云其事.實是難知.不可淺情所度。而有一義.法身之體而無所畏。就應身為論.此當示畏。  故人多釋下.先示難。次而有下.示義。  △二如來下。結況同前。 【疏】如來道登種覺.尚有九惱.況乃菩薩。皆依前釋。  皆依前釋者。作應迹釋也。  △三文殊奉命。 爾時文殊師利從佛受是陀羅尼已。至阿難所在魔眾中作如是言。諸魔眷屬。諦聽我說所從佛受陀羅尼呪。 【疏】爾時文殊受呪下.第三文殊奉命。  △四魔王發心。 魔王聞是陀羅尼已。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捨於魔業。即放阿難。 【疏】魔王聞是下.第四眾魔發心。  △五阿難致敬。 文殊師利與阿難俱來至佛所。阿難見佛。至心禮敬。却住一面。 【疏】文殊與阿難俱下.第五明阿難致敬。  △二但古下。追示呪義。 【疏】但古來呪文不譯.而有五義。一是三寶名。二四諦名。三空境名。四勝行名。五鬼神名。總此五義.故稱為總。能持善不失.持惡不生.故名為持。三寶名者。請觀音云。南無佛陀達摩僧伽。但三寶名.種種不同。或當如此.所以摩竭大魚聞三寶名.即便合口。  但古來下.追示呪義。但三寶名種種不同者。諸陀羅尼.雖種種密語不同.三寶攝盡。蓋密詮一體三寶也。摩竭大魚者。大論第七云。五百賈客入海採寶.值須摩竭魚王開口.船去甚疾。船師問樓上人何所見邪。答言見三日.及大白山.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船師云。三日者。一是實日.二是魚目。白山是魚齒.水奔是入魚口.我曹了矣。時船中各稱所事.都無徵驗。中有優婆塞語眾人言。吾等當共稱佛名字.佛為無上救苦厄者。眾人一心.共稱南無佛。是魚先世曾受五戒.得宿命智。聞佛名字.即自悔責。魚便合口.眾人命存。 【疏】四諦名者。賢愚經中.聞四諦名.鸚鵡生天。  鸚鵡生天者。賢愚經云。須達長者敬信佛法.一切所須悉皆供給。時諸比丘.日日往來說法教誨。須達家內有二鸚鵡.一名律提.二名賖律提。稟性黠慧.能知人語。諸比丘往來.每先告家內聞知.整理敷具。後時阿難往到其家.見鳥聰黠.愛之在心.而語之言.欲教汝法.二鳥歡喜。授四諦法。偈言。豆佉(苦)三牟提耶(集)尼樓陀(滅)末伽(道)。其家門前有樹.二鳥聞法歡悅.樹上次第上下.七反誦習。其暮宿樹.為狸所食。緣此善心.即生四王天。阿難明日遂到其舍.聞二鸚鵡為狸所殺。還白佛言.須達家內有二鸚鵡.昨教誦四諦法.其夜命終。不審識神生於何所。佛告阿難.緣汝授法.生四王天.乃至第六天.七反生天.無有中夭。阿難又問。六天壽盡.當生何處。佛言。下閻浮提出家.成辟支佛。一名曇摩。二修曇摩。 【疏】空理名者。真境無名.無所不名。故聞此空名.即便悟道.成聖斷惑。  真境無名等者。理本無名.因名會理。故依一理立種種名。 【疏】勝行名者。大品言。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呪.無上明呪。又請觀音明六字章句.即六妙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大品下.彼經第九大明品云。復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受持親近.讀誦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若以毒藥燻.若以蠱道.若以火坑.若以深水.若欲刀殺等.皆不能傷。何以故。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此即一心三智之般若.尚能徧蕩三惑二死之毒.何況世間之毒而能傷耶。照理不虛.名曰大明。更無加過.故稱無上。一數二隨等者。以彼經說三呪。其第三者.名六字章句。而於呪後廣說六道.六根.六妙。乃知前呪只是密說三種六法.故名六字。然六道是所破生死.六根是所破煩惱。以經明六根與六塵相應.各起三毒。故六妙是能破之行。今文略舉行義.以攝餘二。安庠數息.從一至十.名數門。攝心在緣.隨息出入.名隨門。不念數隨.凝寂其心.名止門。於定心中.以慧分別.名觀門。反觀觀心.境觀俱寂.名還門。不起諸垢.心如本淨.名淨門。妙是涅槃之理.六是能入之門。能所合標.名六妙門。廣如別說。 【疏】鬼神名者。一者善神王名.二者惡神王名。  鬼神王名者。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能為害。今此神呪乃是密談三德.則應徧有五能。如阿伽陀藥徧療眾病。若不爾者.豈魔眾暫聞.而能發菩提心耶。  △四兼化須跋二。初分科。 【疏】佛告阿難是娑羅林外下.第四兼化須跋。文為三。一緣起。二論義。三歸伏。  △二隨釋二。初緣起三。初告阿難。 佛告阿難。是娑羅林外有一梵志。名須跋陀。年百二十。雖得五通。未捨憍慢。獲得非想非非想定。生一切智。起涅槃想。汝可往彼語須跋言。如來出世如優曇華。於今中夜當般涅槃。若有所作可及時作。莫於後日而生悔心。阿難。汝之所說。彼定信受。何以故。汝曾往昔五百世中作須跋陀子。其人愛心習猶未盡。以是因緣信受汝語。 【疏】初緣起又三。一告阿難。二阿難奉命。三相隨而來。初文須跋陀羅。此有二翻。一云好賢.二云善賢。雖得五通.未捨憍慢者。慢是散心之惑。既得上定.應伏下惑。而言未捨憍慢者.數論兩解。若依數義.慢從他使背上而起。彼既得非想定.即緣彼地而起慢也.故言未捨憍慢。若依論解.慢是散心煩惱.此實已伏。非想一地猶有慢在。且慢本自高.而彼得下定.我心殊多。以有我心故.得名為未捨憍慢。生一切智起涅槃想者。此是須跋長存之想.謂生一切智想及涅槃想。又云其人愛心習猶未盡者。可有二義。一云此是善愛。謂父慈子孝之愛.此乃由煩惱愛.故生此心。但今判屬世中之善.而謂為習猶未盡者。未必便是習氣.但明數起此善。其事既數習不已.是故便云習猶未盡。二者此論煩惱之習。若煩惱習有二解。舊云要永伏斷.方始起之.即是所用。二解。明凡夫所起之習。而言未盡者。以其得上地定.伏於重惑。餘輕者在.故云習猶未盡。  彼既得非想定等者。即釋背上起義也。得非想定而計為涅槃。即是非果計果.名為見取。自恃所證.輕他得下定者。故知此慢從見取背上起也。以外人但伏思惑.見惑全在故。昔非想地等者。指須跋舊習.故云昔也。非想地自有慢心。非前散心之慢.故云猶有慢在。而彼得下定者。即是他人得下八地定也。我心殊多者。謂我已得非想.故輕慢於他。  △二阿難奉命。 爾時阿難受佛勅已。往須跋所作如是言。仁者當知。如來出世如優曇華。於今中夜當般涅槃。欲有所作可及時作。莫於後日生悔心也。  △三相隨而來。 須跋言。善哉阿難。我今當往至如來所。爾時阿難與須跋陀還至佛所。  △二論義三。初分科敘意。 【疏】時須跋陀到已問訊下.二是論義。文為二。初論業行.後論解脫。初業行者.即是世間。解脫即出世間。具與佛論世出世二事。  △二就前下。隨文正解二。初論業行二。初分科。 【疏】就前文為四。此下第一求聽。佛言今正是時.第二佛許。瞿曇有諸沙門下.第三彼正問佛。四如來答。前二如文。  二第三下。隨釋四。初求聽。 時須跋陀到已。問訊作如是言。瞿曇。我今欲問。隨我意答。  △二佛許。 佛言。須跋。今正是時。隨汝所問。我當方便隨汝意答。  △三問佛二。初據問意略明。 瞿曇。有諸沙門婆羅門等作如是言。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隨往日本業因緣。是故若有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本業。本業既盡。眾苦盡滅。眾苦盡滅。即得涅槃。是義云何。 【疏】第三問佛中.不云是其己義.但言世間有諸沙門等皆作此說。何故不自出己義宗.此亦有意。前來聞佛破諸外道所立之義.所以今時不自立宗.恐為佛破。直舉諸人所解問佛.明一切善惡果報.皆由本業。無有現身起業.及現因緣。  △二有業下。簡邪正再釋。 【疏】有業之義殊近正說。但無現在因緣.即便為邪。只因過去之業.能感苦樂二報。若現在能修.斷苦樂報。既能修道.現在此身便得涅槃。故云一切眾生苦樂果報.皆悉不由現在之業。因在過去.現在受果。現在無因.未來無果。  但無現在因緣者。以不知眾生雖有過去壽業.要賴現在飲食因緣.及現作苦樂因.現受苦樂報等。但云過業以感現果.所以成邪。現在無因等者。經云本業既盡.即現在無因也。眾苦盡滅.即未來無果也。  △四佛答二。初分科。 【疏】若有沙門下.第四佛答。文自為三。初難彼邪說。次責其邪師。後為明正義。  △二此下下。隨釋三。初難彼邪說。 佛言。善男子。若有沙門婆羅門等作是說者。我為憐憫。常當往至如是人所。既至彼已。我當問之。仁者。實作如是說不。彼若見答我如是說。何以故。瞿曇。我見眾生習行諸惡。多饒財寶。身得自在。又見修善。貧窮多乏。不得自在。又見有人多役力用。求財不得。又見不求自然得者。又見有人慈心不殺。反更中夭。又見喜殺。終保年壽。又見有人淨修梵行精勤持戒。有得解脫。有不得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由往日本業因緣。須跋。我復當問。仁者。實見過去業不。若有是業為多少耶。現在苦行能破多少耶。能知是業已盡不盡耶。是業既盡。一切盡耶。彼若見答我實不知。我便當為彼人引喻。譬如有人身被毒箭。其家眷屬為請醫師令拔是箭。既拔箭已。身得安隱。其後十年是人猶憶了了分明。是醫為我拔出毒箭。以藥塗傅。令我得差安隱受樂。仁既不知過去本業。云何能知現在苦行定能破壞過去業耶。彼若復言。瞿曇。汝今亦有過去本業。何故獨責我過去業。瞿曇經中亦作是說。若見有人豪貴自在。當知是人先世好施。如是不名過去業耶。我復答言。仁者。如是知者名為比知。不名真知。我佛法中或有由因知果。或有從果知因。我佛法中有過去業。有現在業。汝則不爾。唯有過去業。無現在業。汝法不從方便斷業。我法不爾。從方便斷。汝業盡已。則得苦盡。我則不爾。煩惱盡已。業苦則盡。是故我今責汝過去業。彼人若言。瞿曇。我實不知。從師受之。師作是說。我實無咎。 【疏】此下先難彼邪說.有四重假設.皆立一彼一我相對。文皆可見。  △二責其邪師。 我言。仁者。汝師是誰。彼若見答是富蘭那。我復語言。汝昔何不一一諮問。大師實知過去業不。汝師若言我不知者。汝復云何受是師語。若言我知。復應問言。下苦因緣受中上苦不。中苦因緣受下上苦不。上苦因緣受中下苦不。若言不者。復應問言。師云何說苦樂之報唯過去業。非現在耶。復應問言。是現在苦過去有不。若過去有。過去之業悉已都盡。若都盡者。云何復受今日之身。若過去無。唯現在有。云何復言眾生苦樂皆過去業。仁者。若知現在苦行能壞過去業。現在苦行復以何破。如其不破。苦即是常。苦若是常。云何說言得苦解脫。若更有行壞苦行者。過去已盡。云何有苦。仁者。如是苦行能令樂業受苦果不。復令苦業受樂果不。能令無苦無樂業作不受果不。能令現報作生報不。能令生報作現報不。令是二報作無報不。能令定報作無報不。能令無報作定報不。彼若復言。瞿曇。不能。我復當言。仁者。如其不能。何因緣故受是苦行。 【疏】從我言仁者下.第二責彼邪師。文中言彼若見答富蘭那。然須跋之師實是欝頭藍弗。故下文云。汝師欝頭藍弗利根聰明。而今言是富蘭那者.是假設之詞。蘭那是六師之宗.其人邪見撥無.實不說業行。但云假使是大師富蘭那者.亦須併責。文云下苦因緣受中上苦不者。實論因果.則下因得下果。亦有轉障隨緣不定.故言下因得中上苦.上因得下果.可有轉障。又云能令樂業受苦果不者。謂行善是樂業.而轉於地獄獲報.人中受果.即是樂業受樂果也。苦業受樂果者。即是為王除賊。此是苦業而得富貴.是苦業受樂果。令無苦無樂業作不受果者。此非無起之業.為無苦無樂。今以下善為捨受之因.即是無苦樂業。隨緣異故.都不得報.故云不受果也。又文云能令無報作定報不者。此非超然無報.正謂無定之報.能令作定報不。  其人邪見撥無者。謂蘭那撥三世因果.亦不許過業感今現果.故云不說業行。正謂無定之報者。謂不定果也。  △三為明正義。 仁者當知。定有過去業。現在因緣。是故我言因煩惱生業。因業受報。仁者當知。一切眾生有過去業。有現在因。眾生雖有過去壽業。要賴現在飲食因緣。仁者。若說眾生受苦受樂定由過去本業因緣。是事不然。何以故。仁者。譬如有人為王除怨。以是因緣多得財寶。因是財寶受現在樂。如是之人現作樂因。現受樂報。譬如有人殺王愛子。以是因緣喪失身命。如是之人現作苦因。現受苦報。仁者。一切眾生現在因於四大時節土地人民。受苦受樂。是故我說。一切眾生不必盡因過去本業受苦樂也。 【疏】仁者當知定有下.第三正義。  △二論解脫五。初示正義。 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得解脫者。一切聖人不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過去本業無始終故。是故我說。修聖道時。是道能遮無始終業。仁者。若受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應得道。是故先當調伏其心。不調伏身。以是因緣。我經中說。斫伐此林。莫斫伐樹。何以故。從林生怖。不從樹生。欲調伏身。先當調心。心喻於林。身喻於樹。 【疏】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下.第二論解脫義。此有五番。此初番也。  經若以斷業因緣(至)不得解脫者。斥彼顯過也。以造業由心.必斷惑心.乃得解脫。  △二述己自陳。 須跋陀言。世尊。我已先調伏心。 【疏】世尊我已先調伏心下.第二述已自陳。  △三重責。 佛言。善男子。汝今云何能先調心。 【疏】佛言汝今云何下.第三重責。  △四答先調心。 須跋陀言。世尊。我先思惟。欲是無常無樂無淨。觀色即是常樂清淨。作是觀已。欲界結斷。獲得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次復觀色。色是無常。如癰如瘡。如毒如箭。見無色常清淨寂靜。如是觀已。色界結盡。得無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次復觀想即是無常。癰瘡毒箭。如是觀已。獲得非想非非想處。是非想非非想即一切智寂靜清淨。無有墮墜。常恒不變。是故我能調伏其心。 【疏】世尊我先思惟下.第四。文云我先觀欲是無常無樂無淨者。然外道所觀.多作六行。謂苦.麤.障.止.妙.離。若佛法弟子作八行觀。謂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如癰如瘡.如毒如箭。今此須跋亦作八觀。但例而為言.應觀欲界為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而今獨不言無我者。以外道為我修禪.令我出離.無無我觀。然此須跋次第斷三界煩惱。得非想處.謂為涅槃。是先謂心。  多作六行等者。謂厭下苦麤障.忻上止妙離.亦曰勝妙出。作八行觀者.亦名八聖種觀。然此八觀有總有別。總者。總以八觀.觀彼四陰和合不實。別者。以無常等治四陰理。無常觀識.苦觀於受.空觀於想.無我觀行。以癕瘡等治四陰事。謂觀受如癕.觀想如瘡.觀行如毒.觀識如箭。若止觀中引用.即云受如病.想如癕.行如瘡.識如刺。又觀空處如病.識處如癕.無所有處如瘡.非想處如刺。其名雖異.其治大同。以有此八.心易生厭.疾能捨離.修習無漏。問。四禪但以苦麤障三而為方便.空等四處何須用八。答。空處定細.不說八過.過患難識。凡夫亦有依六行者.不及聖種之速疾。今此須跋等者。此之經文.即外道修八觀之顯據也。但例等者。若例佛教.應須具八。而今但七.闕無我故。以外道下.釋闕無我之意。然又佛教八觀但破無色。今外用之.通於色界。  △五重破二。初通釋文意。 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能調伏心耶。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猶名為想。涅槃無想。汝云何言獲得涅槃。善男子。汝已先能呵責麤想。今者云何愛著細想。不知呵責如是非想非非想處故名為想。如癰如瘡。如毒如箭。善男子。汝師欝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於惡身。況其餘者。 【疏】佛言汝云何下.第五如來重破。汝雖言調心.而猶有計非想處而為涅槃。涅槃無想.汝自計之.豈是調心。前斷三界思惟煩惱.是除麤想。而復計有涅槃.是存細想。  涅槃無想者。真實涅槃實無想心.汝今妄計非想.以為涅槃.是故存於細想。  △二其中下。別釋惡身。 【疏】其中云汝師欝頭藍弗.後退非想定.作飛貍身。所以然者。此外道本欲界身.得非想定。為眾鳥所鬧.乃發誓願.願作飛貍.殘害魚鳥。後時退定.遂受此身。然其得定.以為涅槃。生大邪見.後墮無間.受是惡身。  後墮無間.受是惡身者。從地獄出.受飛狸身。此乃如來懸記其事。經況其餘者。況劣藍弗外道也。  △三歸伏二。初分科敘意。 【疏】世尊云何能斷諸有下.第三歸伏。文為三。一請說無想之法。二時眾得益。三須跋悟道。私謂。此悟道文少.應如後分卷初。此下請說無想之法又二。先請.次答。答文自二。初略.後廣。  歸伏文為三者。後分未來.故只三段。今有後分.乃有第四須跋出家也。  △二此初下。隨文正解四。初請說無想之法二。初請。 世尊。云何能斷一切諸有。  △二答二。初略。 佛言。善男子。若觀實想。是人能斷一切諸有。 【疏】此初略說實想者。若從境為名.應言實相。若從智為名.即云實想。想是智名.相是境名。  想是智名等者。智即能觀三觀.境即所觀三諦。三諦分顯.則斷分段變易兩種三有。故經云。能斷一切諸有也。  △二廣二。初分科。 【疏】須跋言云何下.第二更請廣說。於中先請.次佛答。  △二答中下。隨釋二。初請。 須跋陀言。世尊。云何名為實想。  △二答。 善男子。無想之想名為實想。世尊。云何名為無想之想。善男子。一切法無自相他相及自他相。無無因相。無作相。無受相。無作者相。無受者相。無法非法相。無男女相。無士夫相。無微塵相。無時節相。無為自相。無為他相。無為自他相。無有相。無無相。無生相。無生者相。無因相。無因因相。無果相。無果果相。無晝夜相。無明闇相。無見相。無見者相。無聞相。無聞者相。無覺知相。無覺知者相。無菩提相。無得菩提者相。無業相。無業主相。無煩惱相。無煩惱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想。善男子。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想。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善男子。是想法界畢竟智。第一義諦。第一義空。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無上菩提。 【疏】答中文云。隨所滅處名真實想者。此有二義。一者以真實智斷諸煩惱.故云隨所滅處。二以此空遣於俗有.故言隨所滅也。又言。名第一義諦.第一義空者。涅槃果上亦有此名.如師子吼初說。今文中則正明真空為第一義。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得緣覺菩提者。古來有解.謂三乘異觀。今此文中明三乘同觀第一義空.但智有下中.成三乘別。例如三獸度河.得水深淺。三乘同觀中道.深智即得無上菩提.淺智但得辟支佛與聲聞菩提。  經一切法無自相等。用衍門四句推檢.令入畢竟實相空理也。此空遣於俗有者。以畢竟空.蕩二死有。三乘異觀者。乃是今家析法三乘耳。三乘同觀者。即衍門體法三乘也。故引大品三獸度河為例。同觀中道者。以今經同了圓常.故同觀中道.則是行漸解圓。若以圓位收之.則聲聞菩提當七信位。支佛菩提當八信位。菩薩菩提是初住已上。雖同觀中道.而隨根利鈍.證入淺深。此與前四智觀因緣.不得相類。前四偏圓解脫.以成四教。今三則行漸解圓.同歸一實。是知前四今三.不無所以。  △二時眾得益。 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一生實相。萬五千菩薩得二生法界。二萬五千菩薩得畢竟智。三萬五千菩薩悟第一義諦。是第一義諦亦名第一義空。亦名首楞嚴三昧。四萬五千菩薩得虛空三昧。是虛空三昧亦名廣大三昧。亦名智印三昧。五萬五千菩薩得不退忍。是不退忍亦名如法忍。亦名如法界。六萬五千菩薩得陀羅尼。是陀羅尼亦名大念心。亦名無礙智。七萬五千菩薩得師子吼三昧。是師子吼三昧亦名金剛三昧。亦名五智印三昧。八萬五千菩薩得平等三昧。是平等三昧亦名大慈大悲。無量恒河沙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恒河沙等眾生發緣覺心。無量恒河沙等眾生發聲聞心。人女天女二萬億人現轉女身得男子身。 【疏】說是法時十千菩薩下.第二明時眾得益。文云。得一生實相.二生法界者。謂十地補處大士以為一生.九地則是二生。若具論者.則如法華經.損生義說。  如法華經損生者。即分別品中.一生至八世界微塵.一一配位以說。而今經有發二乘心者.以重施故。然雖發小心.與前三味不同。今此乃是解圓行漸。但寄二乘法中修行.云發聲聞等心耳。亦可作大乘聲聞釋之。即法華云。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也。  △三須跋悟道二。初正釋現文。 須跋陀羅得阿羅漢果。 【疏】須跋陀羅下.第三明須跋悟道。  須跋悟道者。北凉梵本未足.故此得道之文方有九字。今後分既來.此之九字合在後卷出家文後安之  △二應有下。明經未盡三。初明梵本未來。 【疏】應有正付囑.而文來未盡。  △二開善下。古今傷勸二。初開善哀幸。 【疏】開善云。自斯已後.幾可哀傷。然皆已蒙作得度因緣.故如來滅後.得道不一。  開善下.開善哀幸也。謂如來最後度須跋一人而便入滅.故云自斯至哀傷也。然皆下.其餘雖未得度.而幸聞法結緣。故佛滅後.四依傳法。得聖道者.其人甚眾.斯皆此會下種結緣之人也。  △二今經下。今師勸勉。 【疏】今經教滿足.唯宜自勵。脫復不遇.沒苦如何。  今經下.今師勸勉。涅槃五分.其文已周。所闕其餘.但是用章少分而已.故云經教滿足。故誡後人.逢斯至典.唯宜勉力.自行化他。雖曰未證.必謂之近。脫復下.其有不遇斯典.不達圓常.則三惑浩然.二死重積。方將沒溺苦海.如何可出。故云沒苦如何。  △三居士下。引經證闕。 【疏】居士請僧經云。涅槃後分更有燒身品.起塔品.囑累品。此文三品不來。  居士下.引經證闕。據彼經所談.知此猶闕三品。然今後分乃有四品。遺教還源二品.則當囑累。茶毗廓潤二品.則當燒身。起塔之文.尚未至此。抑又今後分四品與此所指三品.數既不等.前卻亦殊。將非譯人隨情安置.故有不同。或恐天竺梵文由來自異。例如仲尼之教出自此方.尚有齊論魯論.開章各別。況彼佛滅時賖.結集兩異。傳來梵文豈得皆同。凡諸經翻譯前後不同者.皆如此例也。嗚呼。章安祖師未逢後分.顧我眇劣.而覩全文。隨力讚揚.幸莫大矣。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大唐南海波淩國沙門 若那跋陀羅 譯 憍陳如品之末  此後分經者。案譯經圖紀云。沙門若那跋陀羅.唐言智賢.南海波凌國人。麟德年中.益府城都沙門會寧.故遊天竺.觀禮聖跡。汎舶西遊.路經波凌國.遂共智賢譯大般涅槃茶毗分一部二卷。寄經達交州.會寧方之天竺。後儀鳳年初.交州都督梁難敵.遣使附經入京。三年戊寅.大慈恩寺僧靈會.於東宮啟請施行此經。批文云。婆羅門師者.即智賢三藏。以四姓中婆羅門最為清貴.故天竺通稱婆羅門國.其僧亦曰婆羅門僧。出西域記。古來講者.遂以此分二卷.續前大部為三十七三十八也。  △四須跋出家二。文在後分。初正分此品二。初成道三。初求。 爾時須跋陀羅。從佛聞說大般涅槃甚深妙法。而得法眼。見法清淨。愛護正法。已捨邪見。於佛法中深信堅固。即從如來。欲求出家。  此文猶是第五用章。初陳如半品.即歸伏中第四須跋出家也。甚深妙法者。聞上佛說無想之法.乃是實智實境。境智名別.其體元同。境智相冥.三一互攝。故云甚深妙法也。而得法眼.即初果。  △二聽。 佛言。善哉善哉。須跋陀羅。善來比丘。悅可聖心。善入佛道。  △三證四。初聖果現證。 於是須跋陀羅歡喜踊躍。忻慶無量。即時鬚髮自落而作沙門。法性智水。灌注心源。無復縛著。漏盡意解。得羅漢果。  初聖果現證中.初經家敘事。法性智水下.經家歎德。初三句正歎智斷。初二句歎智德中.先歎境能發智.如源出水。則是法性之源.出智慧水.故云法性智水。次句歎智能照境.如水從源出.還溢於源。如智從境發.還照於境.故云灌注心源。後一句歎斷德.即是境智冥合。能斷三惑二死之縛.故云無復縛著。漏盡下.結歎智斷。漏盡結斷德.意解結智德。二德具故.名阿羅漢。行漸解圓.意如前示。  △二悔責往愆。 須跋陀羅既證果已。即前佛所。瞻仰尊顏。頭面禮足。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掌。悲喜交流。深自悔責在昔罪咎。而白佛言。世尊。恨我毒身。久劫已來常相欺惑。令我長沒無明邪見。淪溺三界外道法中。痛哉。苦哉。為害滋甚。  △三感佛恩深。 今大喜慶。蒙如來恩。得入正法。世尊智慧大海。慈愍無量。竊自惟忖。累劫碎軀。未能報此須臾之恩。  蒙如來恩者。佛令阿難召我.殷勤教誨.令我捨邪.故云恩也。世尊下.歎佛悲智之德。由大智故.自出生死.故云智慧大海。由大悲故.令我捨邪.故云慈愍無量。  △四勸請少住三。初請住。 須跋陀羅說是語已。悲泣流淚。不能自裁。復白佛言。世尊。我年老邁。餘命無幾。未脫眾苦。行苦遷逼。唯願世尊。少住教誡。哀愍救護。莫般涅槃。  行苦遷逼者。以苦依身在.未免遷逼。  △二不住。 爾時世尊默然不許。  △三悲惱。 須跋陀羅不果所請。愁憂熱惱。高聲唱曰。苦哉。苦哉。世間空虛。世間空虛。如何於今大怖即至。熱惱流行。哀哉。哀哉。眾生福盡。正慧眼滅。復更流淚。悲號哽咽。徧體血現。發聲大哭。於如來前舉身投地。忙亂濁心。昏迷悶絕。久乃蘇醒。  △二入滅六。初因佛不住須跋入滅。 涕淚哽咽。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不忍見於如來入般涅槃。中心痛切。難任裁抑。我自何能。與此坏器。毒身共住。今前寧可先自速滅。唯願世尊。後當涅槃。爾時須跋陀羅說是語已。悲戀哽咽。於是時頃。即入涅槃。  坏器毒身者。四大無堅.如坏易壞。身如蛇篋.故曰毒身。  △二因佛欲滅大眾起悲。 爾時。不可說不可說無數億恒河沙諸大菩薩。比丘比丘尼。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同聲唱言。苦哉。苦哉。如何正覺一旦捨離。無主無歸。無依無趣。追思戀慕。悲感號泣。互相執手。搥胸悶絕。迷失諸方。哀慟三千大千世界。  無歸無依無趣者。以佛喻君父師。佛今既滅.則臣無主可歸.子無父可依.資無師可趣。上略標無主.下具釋三義。若具標者.應云無主無父無師也。  △三因眾起悲說過勸捨三。初勸修正智以止哀情。 爾時世尊。出八種聲。普告大眾。莫大號哭。猶如嬰兒。各相裁抑。勿自亂心。汝等於此行苦生死大海。勤修淨心。莫失念慧。疾求正智。速出諸有。  八種聲者。一極好。二柔耎。三和適。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竭。  △二毀生死過多令人厭捨。 三界受身。苦輪無際。無明郎主。恩愛魔王。役使身心。策為僮僕。徧緣境界。造生死業。貪恚狂癡。念念傷害。無量劫來常受苦惱。何有智者不反斯源。  徧緣境界等者。緣六塵境.起三種惑。謂於好色起貪.惡色起恚.中庸起癡。聲等皆然。以惑潤業.能感生死.名造生死業。  △三歎菩提絕過令物趣修二。初能證絕過引物同歸。 汝等當知。我曠劫來。已入大寂。無陰界入。永斷諸有。金剛寶藏。常樂我淨。我今於此。顯難思議。現方便力。入大涅槃。示同世法。欲令眾生。知身如電。生戀慕心。生死瀑河。漂流速疾。諸行輪轉。法應如是。  法應如是者。欲令眾生修善斷惡.故方便示滅也。  △二明所證難思唯佛智境界。 如來涅槃。甚深甚深。不可思議。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如來涅槃甚深等者。以滅即不滅.不滅即滅.亦即非滅非不滅.故重言甚深。所以如來示滅.上達其本.下悲其迹.中根處悲達之間.二乘皆在下悲之限。現病品云。下愚凡見.言必涅槃。唯諸菩薩.文殊師利等.能知如來常住不變。  △四因須跋入滅拂迹顯本三。初顯須跋本迹。 佛復告諸大眾。是須跋陀羅。已曾供養恒河沙佛。於諸佛所深種善根。以本願力。常在尼乾外道法中。出家修行。以方便慧。誘進邪見失道眾生。令入正智。須跋陀羅乘本願力。今得遇我。最後涅槃。得聞正法。既聞正法。得羅漢果。既得果已。復入涅槃。  △二序己化終。 自我得道。度阿若憍陳如。最後涅槃。度須跋陀羅。吾事究竟。無復施為。設我久住。無異今也。  △三結歎二。初對無緣以興歎。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即噓長歎。  即噓長歎者。噓.吹也。歎.平聲。無緣者耻躬不逮.所以長歎。  △二對有悟以稱善。 唱言。善哉善哉。  唱言下.有機者能見賢思齊.所以稱善。  △五因讚其本勸供其迹二。初正勸。 須跋陀羅為報佛恩。汝等大眾。應當供養其屍。安立塔廟。  △二受勸。 爾時大眾。惆悵慘結。掩淚裁抑。即依佛教。以香木酥油。茶毘其屍。  △六因其迹用以顯本深四。初為物變現。 須跋陀羅當焚屍時。即於火中放大光明。現十八變。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右脇出火。左脇出水。小復現大。大復現小。滿虛空中。  △二物覩發心。 爾時無量大眾。及諸外道邪見眾生。發菩提心。得入正見。  △三滅迹歸真。 須跋陀羅現神變已。還復火中。  △四起塔利物。 茶毘已訖。是時大眾悲感傷悼。收取舍利。起塔供養。  疏云亦應生起四品者。須跋既得道入滅.則如來化事已周。故以教法遺囑時眾.故有遺教品。既囑累已畢.則聖心無慮。宜入秘藏。故次有還源品。既已還源.須焚應質.故次有茶毗品。火葬既訖.靈骨猶存.故散及人天.令供養獲益.故有廓潤品。  △二此下下。懸示文旨。  此下四品.即第五用章中.次明化周掩迹用也。疏云亦可稱為第六.意如前記。   (案。章安造疏時.後分經未來。荊溪再治.乃合後分釋之。是為後分疏。宋智圓法師治定疏科。其後分經科判.即從疏中錄出。此後分疏一卷.不知何時佚失.訪求未得。今於記釋疏之文仍全錄入.異時求得疏文.重為會錄刻行.則法門之幸也。又案全經第五迦葉陳如品及後分四品半.明折攝涅槃用.分二。初折惡攝邪用。二化周掩迹用。上來自迦葉品起.至此折惡攝邪用竟。下四品即化周掩迹用也。) 遺教品第一  △二化周掩迹用二。初敘章段。  大文第二化周掩迹用。分四。初將滅付囑。二正陳滅事。三滅後荼毗。四分形益物。初中三。初將滅付囑。二將滅遺教。三將滅現身。初又二。初將滅付法.二將滅付人(按。此段文字係依宋圓大師治定疏科補之)。  △二於四下。正分經四。初將滅付囑三。初將滅付囑二。初將滅付法。 爾時佛告阿難。普及大眾。吾滅度後。汝等四眾當勤護持我大涅槃。我於無量萬億阿僧祇劫。修此難得大涅槃法。今已顯說。汝等當知。此大涅槃。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金剛寶藏。常樂我淨。周圓無缺。一切諸佛於此涅槃而般涅槃。最後究竟。理極無遺。諸佛於此放捨身命。故名涅槃。汝等欲得決定真報佛恩。疾得菩提。諸佛摩頂。世世所生不失正念。十方諸佛常現其前。晝夜守護。令一切眾得出世法。當勤修習此涅槃典。  然此四品.總成一對。初品即聲益.以遺教利物故。後三即形益.皆遺身利物故。釋品題者。急就章云。遺者.有餘也。法華玄義云。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遺餘言教付囑群機.故云遺教品。問。此與遺教經同異耶。答。不同。彼小此大。故法華玄義.明遺教經.結阿含部.是小乘也。問。馬鳴遺教論何故判為大乘耶。答。馬鳴據小中之大.判為大乘。即三藏教中聲聞為小乘.支佛為中乘.菩薩為大乘也。而此大乘猶是小教。故知馬鳴天台其義無爽。得四教意.必無乖諍。應知遺教經中不談常辨性.驗是初教耳。  爾時佛告(至)我大涅槃.是標大涅槃難思法體.勸令護持。我於下.釋其難得。以勸修習.利益自他。今已顯說者。自法華前以權覆實.不名顯說。來至法華及以今經.彰灼開權.同入秘藏.故云今已顯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者。亦如法華開權顯實.引五佛化同。所以十方三世諸佛.一一皆為令眾生至一切種智。今亦如是.皆同諸佛住大涅槃。言周圓者。生滅一如.聖凡互具.故曰周圓。放捨身命者.放捨應迹遺軀也。此滅即不滅.亦即非滅非不滅.故名涅槃。諸佛摩頂者。若依經修習.則法身如來以權實不二之手.摩我一心三諦之頂.不起二邊之著.名不失正念。若能如是.諸佛法體常現其前。  △二將滅付人三。初外學入道。 佛復告阿難。吾未成佛。示入欝頭藍弗外道法中。修學四禪八定。受行其教。吾成佛來。毀呰其法。漸漸誘進。最後須跋陀羅皆入佛道。如來以大智炬。燒邪見幢。如乾草葉。投大火焰。  示入外道法中.是外學也。諸佛化邪皆先同後異.故先在外。如乾草葉者。須跋於外道眾中為最上首.一化便歸。猶如乾草投大火燄.況餘劣者耶。  △二內眾猶迷。 阿難。今我親戚。諸釋種子。吾甚憂念。  △三囑令善教。 我涅槃後。汝當精勤。以善教誡我諸眷屬。授與妙法。深心誨誘。勿得調戲。放逸散心。入諸境界。受行邪法。未脫三界世間痛苦。早求出離。於此五濁愛欲之中。應生憂畏無救護想。一失人身。難可追復。畢此一形。常須警察。無常大鬼。情求難脫。憐憫眾生。莫相殺害。乃至蠢動。應施無畏。身業清淨。常生妙土。口業清淨。離諸過惡。莫食肉。莫飲酒。調伏心蛇。令入道果。深思行業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涅槃時至。示教如是。  入諸境界者。不出六師.故云受行邪法。  △二將滅遺教三。初正明遺囑二。初通教四事以住法僧四。初阿難舉體以增悲。 爾時阿難聞佛語已。身心顫動。情識恾然。悲哽喑咽。深沒憂海。舉體迷悶。昏亂濁心。投如來前。猶如死人。  喑咽者。上於金反.切韻.啼無聲也。下嗚結反。  △二阿泥止悲以勸問。 爾時。阿泥樓豆安慰阿難。輕其愁心。而語之言。咄哉。何為愁苦。如來涅槃時至。今日雖有。明旦則無。汝依我語。諮啟如來如是四問。佛涅槃後。六群比丘行污他家。惡性車匿云何共住而得示教。如來在世以佛為師。世尊滅後以何為師。若佛在世依佛而住。如來既滅。依何而住。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安何等語。  六群者。難陀.跋難陀二人.善閑算數.陰陽說法.而性多瞋。迦留陀夷.闡陀二人.深曲財道.善解毗曇.而性多癡。馬師.滿宿二人.善閑音樂戲笑.而性多瞋。迦留陀夷是婆羅門種.餘並王種。此六常為群黨.故號六群。  △三阿難止悲以致問。 爾時。阿難如從夢中。聞阿泥樓豆安慰其心。令致四問。漸得醒悟。哀不自勝。具陳上問而以白佛。  △四如來因問以教示二。初歎其能問。 佛告阿難。何為憂苦悲哀乃爾。諸佛化周。施為已訖。法歸是處。善哉善哉。阿難。汝致四問為最後問。能大利益一切世間。汝等諦聽。善思念之。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然者。禮曰。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鄭玄曰。應辭.唯恭於諾。  △二顯己能答二。初前三住僧。 佛告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六群比丘。惡性車匿。行污他家。云何共住而得示教。阿難。車匿比丘其性鄙惡。我涅槃後。漸當調伏。其心柔和。捨本惡性。阿難。我弟難陀具極重欲。其性鄙惡。如來以善方便。示教利喜。知其根性。以般若慧為說十二因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老死憂悲苦惱。皆是無明憎愛叢林。一切行苦彌滿三界。徧流六道。大苦根本無明所起。以般若慧示以性淨。諦觀根本。即斷諸有過患無明。根本滅故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皆滅。得此觀時。攝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禪。漸漸次第入第四禪。繼心正念。如是修習。然後自當得證上果。離三界苦。阿難。爾時難陀比丘深生信心。依我教法。勤心修習。不久即得阿羅漢果。阿難。我涅槃後。汝當依我教法正觀。教示六群車匿比丘。深心依此清淨正法。不久自當得證上果。阿難。當知皆因無明增長三界生死大樹。飄沒愛河。眾苦長夜。黑闇崖下。繞生死柱。六識為枝。妄念為本。無明波浪心識策使。遊戲六塵種苦惱芽。無能制者。自在如王。是故我言。無明郎主。念念傷害。眾生不覺。輪轉生死。阿難。一切眾生為此無明起諸愛結。我見覆蔽。八萬四千煩惱郎主。役使其身。身心破裂。不得自在。阿難。無明若滅。三界都盡。以是因緣。名出世人。阿難。若能諦觀十二因緣。究竟無我。深入本淨。即能遠離三界大火。阿難。如來是真語者。說誠實言。最後付囑。汝當修行。阿難。如汝所問。佛去世後。以何為師者。阿難。尸波羅蜜戒是汝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觀身性相同於虛空。名身念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  今經明車匿.與大論文異意同。彼云惡口車匿.依梵壇法治。若其心耎伏.教那陀迦旃延經.即得入道。此文異也。今云漸當調伏.即用梵壇法.令觀十二因緣.方得入道。彼舉能詮教.此示所詮行。此但言調伏.彼出調伏之法.即意同也。梵壇謂默擯。觀十二因緣者.達三道即三德也。尸波羅蜜者.達止作法界也。依四念處者。圓四念處.即是用十乘觀觀於陰境.名依念處嚴心而住。若無十乘.何以至道。  △二後一住法。 阿難。如汝所問。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安何等語者。阿難。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是經。  △二別顯佛德令住佛寶二。初別說佛德二。初明供養之物不通餘用。以顯佛德獨絕無雙二。初問。 爾時。阿難復白佛言。若佛在世。若涅槃後。有信心檀越以金銀七寶。一切樂具。奉施如來。云何舉置。  △二答。 佛告阿難。若佛現在。所施佛物。僧眾應知。若佛滅後。一切信心所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華以供養佛。除供養佛。餘不得用。用者即犯盜佛物罪。  犯盜佛物罪者。南山云。盜佛物者.正望佛邊無盜罪。由佛於物.無我所心.無惱害故.但得偷蘭。以同非人物攝.十誦盜天神像衣.結偷蘭。涅槃亦云。造立佛寺.用珠華鬘供養。不問輙取.若知不知.皆犯偷蘭。若有守護主者。三寶物邊.皆結重罪。無守護主.望斷施主福邊結罪。  △二明供養之福以少均多。則顯佛身生滅無二二。初二問答校量。 阿難復白佛言。若佛現在。若復有人以金銀七寶。房舍殿堂。妻子奴婢。衣服飲食。一切樂具。深心恭敬禮拜供養如來。佛涅槃後。若復有人。以金銀七寶。妻妾奴婢。衣服飲食。一切樂具。供養如來形像。深心恭敬禮拜供養。世尊。如是二人深心供養。所得福德何者為多。佛告阿難。如是二人。皆以深心供養。所得福德其福無異。何以故。雖佛滅後。法身常存。是以深心供養。其福正等。阿難復白佛言。若佛現在。若復有人。還以深心。如上供養恭敬如來。佛涅槃後。若復有人。還以深心。如上供養恭敬全身舍利。世尊。如是二人。所得福德何者為多。佛告阿難。如是二人。得福正等。功德廣大。無量無邊。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二一問答結難。 阿難復白佛言。若佛現在。若復有人。如上深心。一切供養。恭敬如來。佛涅槃後。若復有人。如上深心。供養恭敬半身舍利。世尊。如是二人。所得福德何者為多。佛告阿難。如是二人。深心供養。得福無異。所得福德無量無邊。阿難。若佛滅後。若復有人。深心供養如來舍利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恒河沙分之一。乃至如芥子許。皆以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若佛現在。若復有人。深心供養恭敬如來。如是二人。所得福德皆悉無異。其福無量。不可稱計。阿難當知。若佛現在。若涅槃後。若復有人深心恭敬。供養禮拜。尊重讚歎。如是二人。所得福德無二無別。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我涅槃後。天上人間一切眾生。得我舍利。悲喜交流。哀戚欣慶。恭敬禮拜。深心供養。得無量無邊功德。阿難。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見佛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僧。見僧即是見涅槃。阿難。當知以是因緣。三寶常住。無有變易。能為眾生作歸依處。  疏云後一結難者。謂滅後供芥子許舍利.尚與現在供佛無異。況供其多.故不應以優劣差別為難也。  △二教人供養三。初教供養五。初教荼毗二。初問。 阿難復白佛言。佛涅槃後。一切大眾依何法則。茶毘如來。而得舍利。深心供養。  △二答二。初舉凡類聖先示軌則。 佛告阿難。我般涅槃。汝等大眾當依轉輪聖王茶毘方法。阿難復白。轉輪聖王茶毘法則。其事云何。佛告阿難。轉輪聖王命終之後。經停七日。乃入金棺。既入棺已。即以微妙香油注滿棺中。閉棺令密。復經七日。從棺中出。以諸香水灌洗沐浴。既灌洗已。燒眾名香而以供養。以兜羅綿徧體儭身。然後即以無價上妙白千張。次第相重。徧纏王身。既已纏訖。以眾香油滿金棺中。聖王之身爾乃入棺。密閉棺已。載以香木。七寶車上。其車四面垂諸瓔珞。一切寶鉸莊嚴其車。無數華幡。七寶幢蓋。一切妙香。一切天樂。圍繞供養。爾乃純以眾妙香木表裏文飾。微妙香油茶毘轉輪聖王之身。茶毘已訖。收取舍利。於都城內四衢道中起七寶塔。塔開四門。安置舍利。一切世間所共瞻仰。  △二歎輪王堪為軌則二。初歎輪王。 阿難。其轉輪王以少福德紹此王位。未脫諸有。具足五欲。妻妾婇女。惡見三毒。一切煩惱諸結使等。未斷一毫。命終之後。世間猶乃如是法則起塔供養。一切瞻仰。  其轉輪王以少福德下.是歎輪王也。  △二明聖過凡二。初歎德。 阿難。何況如來已於無量無邊無數阿僧祇劫。永捨五欲。妻妾婇女。於世間法已作霜雹。難勤能勤。難行能行。一切菩薩出世苦行。勤苦修習。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行之道。甚深微妙清淨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六波羅蜜。無不具足。修習如來十力。大悲。四無所畏。三解脫門。十八大空。六通。五眼。三十七品。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諸佛壽命。一切淨佛國土。一切成就眾生。一切難行苦行。一切攝善法戒。一切攝眾生戒。一切攝律儀戒。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莊嚴。一切大願。一切方便。如是等不可思議福德智慧。皆已成就。無不具足。斷除一切不善。斷除一切煩惱。斷除一切煩惱餘習。通達四諦十二因緣。於菩提樹降伏四魔。成就種智。如是妙法悉修習已。爾乃一切諸佛唱言。善哉善哉。同以法性智水灌法身頂。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我今號天人師。十力種覺。至極世尊。天上人間無與等者。等視眾生如羅羅。故名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憐憫世間。化緣周畢。為眾生故。今入涅槃。隨世間法。如轉輪王。為令眾生普得供養。  於世間法已作霜雹者。世間苦集因果如禾苗.聖道對治.喻以霜雹。  △二教軌儀。 阿難。我入涅槃。如轉輪王。經停七日。乃入金棺。以妙香油注滿棺中。密蓋棺門。其棺四面應以七寶間雜莊嚴。一切寶幢香華供養。經七日已。復出金棺。既出棺已。應以一切眾妙香水灌洗。沐浴如來之身。既灌洗已。以上妙兜羅綿徧體纏身。次以微妙無價白千張。復於綿上。纏如來身。乃入金棺。復以微妙香油盛滿棺中。閉棺令密。爾乃純以微妙牛頭。栴檀沈水。一切香木。盛七寶車。一切眾寶以為莊嚴。載以寶棺至茶毘所。無數寶幢。無數寶蓋。無數寶衣。無數天樂。無數香華。周徧虛空。悲哀供養。一切天人。無數大眾。應各以栴檀沈水。微妙香油。茶毘如來。哀號戀慕。  △二教起塔二。初起佛塔。 茶毘已訖。天人四眾收取舍利。盛七寶瓶。於都城內四衢道中。起七寶塔。供養舍利。能令眾生得大功德。離三有苦。至涅槃樂。  △二因辨餘三三。初舉三以令起。 阿難當知。一切四眾起佛舍利七寶塔已。應當更起三塔供養。所謂辟支佛塔。阿羅漢塔。轉輪王塔。為令世間知歸依故。  △二阿難謂無福而致疑。 阿難白佛言。如來出世。悲憫眾生。顯示十力大悲。四無所畏。十二因緣。四諦之法。三解脫門。八種梵音雷震三界。五色慈光徧照六道。隨順眾生心業所轉。或得四果二乘所行。或證無漏無為緣覺之道。或入無滅無生菩薩之地。或得無量諸陀羅尼。或得五眼。或得六通。或脫三惡。或出八難。或離人天三界之苦。如來慈力清淨。如來解脫法門不可思議。乃至涅槃。一切世間人天四眾起七寶塔。供養舍利得大功德。能令眾生脫三界苦。入正解脫。以是因緣。佛般涅槃。一切世間人天四眾。報佛甚深無量慈恩。起七寶塔供養舍利。理應如是。世尊。其餘三塔於諸眾生得何等利。而令起立恭敬供養。  △三如來以有益故勸。 佛告阿難。其辟支佛悟法因緣。入深法性。已脫諸有一切過患。能為人天而作福田。以是因緣。起塔供養。所得福德次於如來。能令眾生皆得妙果。阿難。其阿羅漢於三界中生分已盡。不受後有。梵行已立。能為世間而作福田。是故應當起塔供養。所得福德次辟支佛。亦令眾生皆得解脫。阿難。其轉輪王雖未解脫三界煩惱。福德力故。治四天下。而以十善化育群生。是諸眾生之所尊敬。以是四眾起塔供養。所得福德亦復無量。  其轉輪王雖未解脫者。文中不云次羅漢者.以未斷煩惱故。  △三教荼毗處二。初問。 阿難白佛言。佛般涅槃。一切四眾。當於何所茶毘如來。得收舍利。唯願示教。  △二教。 佛告阿難。佛般涅槃。一切四眾若於拘尸城內茶毘如來。其城中人皆紹王位。則相討伐。諍訟無量。亦令一切得福階差。阿難。一切四眾可於城外茶毘如來。為令世間得福等故。  皆紹王位者。以於城中茶毗.故受是福.悉當為王。既各為王.必相討伐.則民受其苦。一不可也。亦令一切下.若於城中茶毗.則福但厚於此城.而薄於諸國。遂令如來.利益不等。二不可也。阿難下.但可城外.福及四方。言討伐者。禮記。叛者君討。鄭注曰。討.誅伐也。左傳。有鐘鼓曰伐。  △四教起塔處二。初問。 阿難白佛言。佛入涅槃。茶毘已訖。一切四眾收取舍利。安置寶瓶。當於何所起七寶塔。一切皆得深心供養。唯願示教。  △二教。 佛告阿難。佛般涅槃。茶毘既訖。一切四眾收取舍利。置七寶瓶。當於拘尸那伽城內四衢道中起七寶塔。一一高十三層。上有相輪。一切妙寶間雜莊嚴。一切世間眾妙華幡而嚴飾之。四邊欄楯七寶合成。一切莊鉸靡不周徧。其塔四面。面開一門。層層間次。窻牖相當。一一安置寶瓶如來舍利。天人四眾瞻仰供養。阿難。其辟支佛塔應十一層。亦以眾寶而嚴飾之。阿難。其阿羅漢塔成以四層。亦以眾寶而嚴飾之。阿難。其轉輪王塔亦七寶成。無復層級。何以故。未脫三界諸有苦故。  阿羅漢塔成以四層者下.三果次第降殺。  △五教分舍利二。初問。 爾時。阿泥樓豆白佛言。佛涅槃後。茶毘已訖。一切天人四部大眾。如何分布如來舍利。而得供養。  △二教均平。 爾時。佛告阿泥樓豆。我般涅槃。汝等天人取佛舍利。以平等心分布三界。一切六道世間供養。  △二請供養。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我今從佛。敬請如來半身舍利。而我深心願供養故。  △三止多許少。 佛告天帝。如來等視眾生如羅羅。汝不應請半身舍利。何以故。平等利祐諸眾生故。佛告天帝。我今與汝右邊上頷一牙舍利。可於天上起塔供養。能令汝得福德無盡。  疏云四佛止請半身者。四應作下.即預指下文.四字誤也。疏云許少者。天帝是佛檀越.得佛一牙.有殊餘眾。但對半身.故稱許少。  △二大眾增悲。 爾時。天人。一切大眾悲哀流淚。不能自裁。  △三如來勸抑二。初敘意(按。有缺文)。  △二於下。分經三。初止眾悲。 爾時。世尊普告四眾。佛般涅槃。汝等天人莫大愁惱。何以故。佛雖涅槃。而有舍利常存供養。復有無上法寶。修多羅藏。毘那耶藏。摩達磨藏。以是因緣。三寶四諦常住於世。能令眾生深心歸依。何以故。供養舍利即是佛寶。見佛即見法身。見法即見賢聖。見賢聖故即見四諦。見四諦故即見涅槃。是故當知三寶常住。無有變易。能為世間作歸依故。  修多羅亦云修妬路.義翻為線.取貫穿攝持義故。毗那耶.亦云毗奈耶.亦云毗尼.此翻為律。摩達磨.亦云阿毗達磨.亦云阿毗曇.此翻無比法。謂無漏之法.慧為最勝故.即是論藏.詮慧學也。  △二勸眾問。 佛復告諸大眾。汝等莫大愁苦。我今於此垂欲涅槃。若戒若歸。若常無常。三寶四諦。六波羅蜜。十二因緣。有所疑者。當速發問。為究竟問。佛涅槃後。無復疑悔。三回告眾。爾時。四眾憂悲苦惱。哽咽流淚。痛切中心。追思戀慕。愁毒悶絕。佛神力故。掩淚寂然。無發問者。何以故。一切四眾已於戒歸。三寶四諦。通達曉了。無有疑故。  愁毒者。毒.苦也。  △三歎眾淨。 爾時。世尊知諸四眾無復餘疑。歎言。善哉善哉。汝等四眾已能通達三寶。四諦無有疑也。猶如淨水洗蕩身垢。汝等當勤精進。早得出離。莫生愁惱迷悶亂心。  △三將滅現身二。初結前生後(按。缺文)。  △二於中下。正分經文三。初益物現相二。初略四。初現胷臆。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以真金手却身所著僧伽梨衣。顯出紫磨黃金師子胸臆。普示大眾告言。汝等一切天人大眾。應當深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爾時。四眾一切瞻仰大覺世尊真金色身。目不暫捨。悉皆快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難生是中。  疏云前滅身益者。前二段皆明滅後利益.故此一文放光現相.益時眾故。入第三禪難生是中者。三禪最難得生故。  △二普放光。 爾時。世尊以黃金身示大眾已。即放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大涅槃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日月所照無復光明。  大涅槃光者。由內證涅槃.故外有大用。又令眾生蒙光所照.咸悟涅槃.故曰涅槃光也。例如思益云。又如來光名曰能捨。佛以此光能破眾生慳貪之心.能令行施等。又臨涅槃時所放之光.名涅槃光。總成三釋.各有意趣。思之。  △三舉因顯果。 放是光已。復告大眾。當知如來為汝等故。累劫勤苦。截身手足。盡修一切難行苦行。大悲本願。於此五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此金剛不壞紫磨色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光明。普照一切。見形遇光。無不解脫。佛復告諸大眾。佛出世難。如優曇華。希有難見。汝等大眾最後遇我。為於此身不生空過。我以本誓願力。生此穢土。化緣周畢。今欲涅槃。汝等以至誠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汝當修習如是清淨之業。於未來世得此果報。  △四三反示眾。 爾時。世尊如是三反。慇懃三告。以真金身示諸大眾。即從七寶師子大床。上昇虛空。高一多羅樹。一反告言。我欲涅槃。汝等大眾。看我紫磨黃金色身。如是展轉。高七多羅樹。七反告言。我欲涅槃。汝等大眾。應當深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從空中下。坐師子床。復告大眾。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爾時。世尊從師子床。復昇虛空。高一多羅樹。復告大眾。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如是展轉。高七多羅樹。七反告言。我欲涅槃。汝等大眾。看我紫磨黃金色身。從空中下。坐師子床。復告大眾。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爾時。世尊從師子床。復昇虛空。高一多羅樹。復告大眾。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如是展轉。高七多羅樹。七反告言。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從空中下。坐師子床。復告大眾。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  △二廣二。初正現相。 爾時。世尊顯出如來紫磨黃金色身。普示大眾。如是三反。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三反從空中下。坐師子床。如是慇懃二十四反。告諸大眾。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金剛堅固不壞。紫磨黃金無畏色身。如優曇華。難可值遇。汝等當知。我欲涅槃。汝等應當以至誠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如熱渴人遇清冷水。飲之令飽。無復餘念。汝等大眾亦復如是。我欲涅槃。汝等大眾應當深心瞻仰。為是最後見於如來。自此見已。無復再覩。汝等大眾瞻仰令足。無復後悔。  △二勸修。 佛復告諸大眾。我涅槃後。汝等大眾應廣修行。早出三有。勿復懈怠。散心放逸。  △二覩相獲益。 爾時。一切世界天人四眾。遇涅槃光。瞻仰佛者。一切三塗八難。世間人天所有煩惱。四重五逆。極惡罪咎。永滅無餘。皆得解脫。  △三事訖復常。 爾時。世尊顯出紫磨黃金色身。慇懃相告。示大眾已。還舉僧伽梨衣。如常所披。 應盡還源品第二  一期化畢.故曰應盡。入秘密藏.故曰還源。即是攝應身之相.歸法身之本也。然法身常徧.豈始還源。神化無方.寧論應盡。特是機緣.宜聞示滅.故此施為。  △二正陳滅事三。初入滅方便二。初如來入禪三。初次第入出二。初入出。 佛復告諸大眾。我今時至。舉身疼痛。說是語已。即入初禪。以涅槃光徧觀世界。入寂滅定。爾時。世尊所言未訖。即入初禪。從初禪出。入第二禪。從二禪出。入第三禪。從三禪出。入第四禪。從四禪出。入虛空處。從空處出。入無邊識處。從識處出。入不用處。從不用出。入非想非非想處。從非非想處出。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還入非想非非想處。從非非想出。入不用處。從不用出。入無邊識處。從無邊識處出。入虛空處。從空處出。入第四禪。從四禪出。入第三禪。從三禪出。入第二禪。從二禪出。入第一禪。  從初禪出.入第二禪等者。但是已離初禪.未入第二.故名為出。非是出散心中也。從三禪出等例爾。准摩耶經.此即無間三昧.亦名練禪.即九次第定。此乃如來以大涅槃心達禪法界.尚非別教次第.況同兩教二乘。  △二說法。 爾時。世尊如是逆順入諸禪已。普告大眾。我以甚深般若。徧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虛空相。無名無識。永斷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可繫縛。不可解脫。無眾生。無壽命。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閑居靜住。無所施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從無住法。法性施為。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眾。應斷無明。滅生死始。  △二間入出二。初入出。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復入超禪。從初禪出。入第三禪。從三禪出。入虛空處。從虛空出。入無所有處。從無所有出。入滅盡想定。從滅盡定出。次第還入。至非想非非想處。從非非想出。入無邊識處。從識處出。入第四禪。從四禪出。入第二禪。從二禪出。入於初禪。  次間入出者。此即薰禪.亦名師子奮迅三昧。猶如師子奮諸塵土.謂奮迅入出.為熟靜散心故。  △二說法。 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摩訶般若。徧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無繫縛者。無解脫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淨無垢。無煩惱。與虛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盡諸動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見此法。名為解脫。凡夫不知。名曰無明。  順入者。其入九定.從初禪以至滅定。逆者。從滅定起.復入非想。如是次第.復至初禪。如是逆順.皆經入一散心。  △三超入出二。初入出。 作是語已。復入超禪。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乃至入初禪。  三超入出者。此入修禪.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起已.入非想。非想起.入滅定。滅定起.入二禪。二禪起.入滅定。上界皆須滅定為主.下則漸漸滅入三四空識.不用處.非想。至非想已.還入滅定.此即順入也。逆者從滅定起.入初禪。初禪起.入非想。非想起.入初禪。此即初禪為主.則上漸漸滅至二禪已.還入初禪。復有逆順相對交過者。從滅定起.入初禪。初禪起.入非想。非想起.入二禪。二禪起.入不用處。不用處起.入三禪。三禪起.入識處。識處起.入四禪。四禪起.入空處。空處起.更入四禪。四禪起.入識處。識處起.入三禪。三禪起.入無所有。無所有起.入二禪。二禪起.入非想。非想起.入初禪。初禪起.還入滅定。入既有三.出亦具三。皆經散心為異也。此依摩耶經.略出其相。然今經語略.大體則同.應如彼廣。  △二說法。 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徧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  三段說法。初云甚深般若。次云摩訶般若。後云佛眼者。前二約智.後一約斷。堅窮三諦.故曰甚深。橫周法界.故曰摩訶。既即智而斷.故佛眼亦應具甚深摩訶二義。是知三智圓明.五眼具足。從勝而說.即種智。佛眼徧照十界.若依若正.當體空中。  △二眾覩生惱二。初阿難悲。 爾時。阿難無極悲哀。憂愁痛苦。心狂慌亂。情識昏迷。如重醉人都無知覺。不見四眾。不知如來已入涅槃。為未涅槃。爾時。世尊如是三反。從超入諸禪定。徧觀法界。普為大眾三反說法。如來如是展轉二十七反。入諸禪定。阿難以不知故。佛入一禪。即致一問。如是二十七反。問阿泥樓豆。佛已涅槃。為未涅槃。阿泥樓豆深知如來入諸禪定。二十七反。皆答阿難。佛未涅槃。  △二大眾悲。 爾時。一切大眾皆悉慌亂。都不覺知如來涅槃。為未涅槃。  △二正入滅二。初示滅。 爾時世尊。三反入諸禪定。三反示誨眾已。於七寶床右脇而臥。頭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後背東方。其七寶床。微妙瓔珞以為莊嚴。娑羅樹林。四雙八隻。西方一雙在如來前。東方一雙在如來後。北方一雙在佛之首。南方一雙在佛之足。  於七寶床右脇而臥者。左陰表實智.右陽表權智。床表寂光.即權智化用已周.究竟安住寂光之土.故右脇而臥也。頭枕北方等者。東集南苦.西道北滅。頭北足南.表證滅離苦。向西背東.表修道斷集。然此乃表如來所證究竟.無作四諦.四而不四。所謂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欲令眾生同悟此理.故枕北方等以表示之。而此諦理.雙非八倒.故在八樹之間。  △二正滅。 爾時世尊。娑羅林下寢臥寶床。於其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於是時頃。便般涅槃。  △三感物增悲二。初感無情六。初雙樹形消。 大覺世尊入涅槃已。其娑羅林。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合為一樹。垂覆寶床。蓋於如來。其樹即時慘然變白。猶如白鶴。枝葉華果皮幹。悉皆爆裂墮落。漸漸枯悴。摧折無餘。  即時慘然變白等者。於集眾時.林已變白。如序品中云。其林變白猶如白鶴。而今又言變者。前謂悲近召遠.一期變白.遠眾既至.其樹還青。故今既滅.其樹永變.而四方雙樹兩兩對合.垂覆寶床.表涅槃八用.同冥一體。用即兩亦.體即雙非。然四枯四榮咸皆變白.即表榮非榮.枯非枯。中間涅槃者。表不生不滅而現生滅。  △二十方地震。 爾時。十方無數萬億恒河沙普佛世界。一切大地皆大震動。出種種音唱言。苦哉苦哉。世界空虛。演出無常苦空哀歎之聲。  △三大山崩倒。 爾時。十方世界一切諸山。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諸須彌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一切大地所有諸山。一時震裂。悉皆崩倒。出大音聲。震吼世界。唱言。苦哉苦哉。如何一旦世間孤露。慧日滅沒大涅槃山。一切眾生喪真慈父。失所敬天。無瞻仰者。  △四巨海奔騰。 爾時。十方世界一切大海。悉皆混濁。沸涌濤波。出種種音唱言。苦哉苦哉。正覺已滅。眾生罪苦。長夜久流生死大海。迷失正路。何由解脫。  △五斷流無照。 爾時。一切江河。溪澗溝壑。川流泉源。渠井浴池。悉皆傾覆。水盡枯涸。爾時。十方世界大地虛空。寂然大闇。日月精光悉無復照。黑闇愁惱彌布世界。  △六風驚木摧。 於是時間。忽然黑風鼓怒驚振。吹扇塵沙。彌闇世界。爾時大地一切卉木。藥草諸樹。華果枝葉。悉皆摧折。碎落無遺。  △二感有情二。初序物悲三。初諸天悲慟。 於是時頃。十方世界一切諸天。徧滿虛空。哀號悲歎。震動三千大千世界。雨無數百千種種上妙天香天華。徧滿三千大千世界。高須彌。供養如來。於上空中。復雨無數天幢。天幡。天瓔珞。天軒蓋。天寶珠。徧滿虛空。變成寶臺。四面珠瓔。七寶鉸絡。光明華彩。供養如來。於上空中。復奏無數微妙天樂。鼓吹絃歌。出種種音。唱言。苦哉苦哉。佛已涅槃。世界空虛。群生眼滅。煩惱羅剎。大欲流行。行苦相續。痛輪不息。  △二阿難悶絕三。初問樓豆。 爾時。阿難心慌迷悶。都不覺知。不識如來已入涅槃。未入涅槃。唯見非恒境界。復問樓豆。佛涅槃耶。  △二樓豆答。 樓豆答言。大覺世尊已入涅槃。  △三現悲相二。初通舉悲相。 爾時阿難聞是語已。悶絕躄地。猶如死人。寂無氣息。冥冥不曉。爾時。樓豆以清冷水灑阿難面。扶之令起。以善方便而慰喻之。語阿難言。哀哉哀哉。痛苦。奈何奈何。莫大愁毒熱惱亂心。如來化緣周畢。一切人天無能留者。苦哉苦哉。奈何奈何。何期今日人天之師為事究竟。無能留者。奈何。我與汝等。且共裁抑。復慰喻言。阿難。佛雖涅槃。而有舍利。無上法寶常住於世。能為眾生而作歸依。我與汝等當勤精進。以佛法寶授與眾生。令脫眾苦。報如來恩。爾時阿難聞慰喻已。漸得醒悟。哽咽流淚。悲不自勝。其拘尸那城娑羅林間。縱廣三十二由旬。天人大眾皆悉徧滿。尖頭針鋒受無量眾。間無空缺。不相障蔽。爾時。無數億菩薩。一切大眾悉皆迷悶。昏亂濁心。都不覺知如來涅槃及未涅槃。唯見非恒變動。一時同問樓豆。佛涅槃耶。爾時。樓豆告諸大眾。一切天人。大覺世尊已入涅槃。爾時。無數一切大眾聞是語已。一時昏迷。悶絕躄地。苦毒入心。隘聲不出。其中或有隨佛滅者。或失心者。或身心戰掉者。或互相執手。哽咽流淚者。或常搥胸大叫者。或舉手拍頭。自拔髮者。或有唱言。痛哉痛哉。荼毒苦哉。或有唱言。如來涅槃一何疾哉。或有唱言。失我所敬天者。或有歎言。世界空虛。眾生眼滅者。或有歎言。煩惱大鬼已流行者。或有歎言。眾生善芽種子滅者。或有歎言。魔王欣慶解甲冑者。或自呵責身心無常觀者。或有正觀得解脫者。或有傷歎無歸依者。中有徧體血現流灑地者。如是異類殊音。一切大眾哀聲普震一切世界。  △二隨人別顯四。初梵王二。初長行敘悲相。 爾時。娑婆世界主。尸棄大梵天王。知佛已入涅槃。與諸天眾。即從初禪飛空而下。舉聲大哭。流淚悲咽。投如來前。悶絕躄地。久乃穌醒。哀不自勝。即於佛前。以偈悲歎。  問。前列眾中.梵王帝釋悉皆在會.何故今始飛下耶。答。前為請住.献供故來。已聞談常辨性.卒度須跋.故歸本宮。今聞佛滅.是故重至。  △二偈頌顯悲情。   世尊往昔本誓願。為我等故居忍土。   乃隱無量自在力。貧所樂法度眾生。   方便逐宜隨應說。眾生無不受安樂。   誘進令出三有苦。究竟皆至涅槃道。   如來慈母育眾生。普飲眾生大悲乳。   何期一旦忽捨離。人天孤露無所依。   痛哉眾生善種芽。無天甘露令增長。   善芽漸漸衰滅已。罪業相牽墮惡道。   奈何世界悉空虛。眾生正慧眼已滅。   既行無明黑闇中。墮落三有淪溺苦。   奈何眾生罪無救。願依舍利得解脫。   勸請如來大悲力。救護令我脫苦地。   何其痛哉此惡世。如來棄我入涅槃。  普飲者。飲去聲.下文同。  △二帝釋二。初長行敘悲相。 爾時。釋提桓因與諸大眾從空而下。唱言。苦哉苦哉。發聲大哭。悲泣流淚。投如來前。悶絕躄地。久乃蘇醒。悲哀哽咽。胡跪佛前。說偈哀歎。  △二偈頌顯悲情。   如來歷劫行苦行。普為我等群生故。   得成無上正覺道。等育眾生如一子。   施法藥中為上藥。療病醫中為勝醫。   大慈悲雲蔭眾生。甘露慧雨雨一切。   慧日光照無明闇。無明眾生見聖道。   聖月慈光照六趣。三有蒙光脫眾苦。   何期於今捨大慈。已入涅槃眾不見。   本誓大悲今何在。棄捨眾生如涕唾。   我等一切諸眾生。如犢失母必當死。   四眾互相執手哭。搥胸大哀動三界。   苦哉苦哉諸有人。如何一旦盡孤露。   我等福盡苦何甚。善芽燋燃無復潤。   唯願法寶舍利光。照我令脫三有苦。   哀哉痛哉我等眾。幾何重得見如來。  △三樓豆二。初長行敘悲相。 爾時。樓豆悲哀號泣。傷悼無量。胡跪佛前。以偈悲歎。  △二偈頌顯悲情。   正覺法王育我等。飲我法乳長法身。   眾生法身未成立。又復慧命少資糧。   應以八音常演暢。令眾聞已悉悟道。   常放大慈五色光。令眾蒙光皆解脫。   如何今日永涅槃。行苦眾生何依趣。   苦哉世尊捨大悲。我等孤窮必當死。   雖知世尊現方便。我等無能不悲哀。   四眾迷悶昏失心。哀動天地震三界。   世尊獨處大安樂。眾生大苦欲何之。   世尊往昔為我等。眾劫捨頭截手足。   得成無上正覺道。不久住世即涅槃。   我及四眾處無明。魔王欣慶捨甲冑。   哀哉世尊願大悲。舍利慈光攝我等。   伏請世尊憫四眾。法寶流潤願不窮。   我等不能即殞滅。苟存餘命能幾何。   苦哉痛切難堪忍。重見世尊無復期。  眾劫即多劫也。  △四阿難二。初長行敘悲相。 爾時。阿難悶絕漸醒。舉手拍頭。搥胸哽咽。悲泣流淚。哀不自勝。長跪佛前。以偈悲歎。  △二偈頌顯悲情。   我昔與佛誓願力。幸共同生釋種中。   如來得成正覺道。我為侍者二十載。   深心敬養情未足。一旦見棄入涅槃。   痛哉哀哉荼毒苦。無極長夜痛切心。   我身未脫諸有網。無明之未出離。   世尊慧嘴未啄破。如何見捨疾涅槃。   我如初生之嬰兒。失母不久必當死。   世尊如何見放捨。獨出三界受安樂。   我今懺悔於世尊。侍佛已來二十年。   四威儀中多懈惰。不能悅可大聖心。   願正覺尊大慈悲。施我甘露令安樂。   我願窮盡未來際。常覲世尊為侍者。   唯願世尊大慈光。一切世界攝受我。   痛哉痛哉不可說。嗚咽何能陳聖恩。  △三大眾增哀。 爾時。無數億恒河沙菩薩。一切世間天人大眾。互相執手。悲泣流淚。哀不自勝。各相裁抑。  △二明辨供三。初大眾。 即皆自辦無數微妙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無數天上人間海岸栴檀沈水。百千萬種和香。無數香泥。香水寶蓋。寶幢寶幡。真珠瓔珞。徧滿虛空。投如來前。悲哀供養。  △二拘尸。 爾時拘尸城內。男女大小一切人眾。悲哀流淚。各辦無數微妙香華幡蓋等。倍勝於前。投如來所。悲哀供養。  △三諸天。 爾時四天王。與諸天眾悲哀流淚。各辦無數香華。一切供養等。三倍於前。悲泣流淚。來詣佛所。投如來前。悲哀供養。五天如是。倍勝於前。色界無色界。諸天亦如是。倍勝供養。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下 機感茶毘品第三  機感在生.茶毗約佛。覩佛神異.誠由機感。機應合辨.以立品名。又示生示滅.說法現通.無非機感。今捨通從別.別指茶毗。茶毗或云闍維.亦耶旬.此云火葬。  △三滅後荼毗三。初荼毗前事三。初入棺掩迹令物興供二。初凡眾獻供障別隱通但拘尸故三。初問阿難荼毗法則。 爾時。拘尸城內一切男女。悲泣流淚。不知茶毘法則云何。問阿難言。如來涅槃。如何法則。可以茶毘。  疏云初更為三者。後二段乃是懸科.無別經文。次出棺現相.即下正茶毗中恩深現足。三入棺潛形.即下化訖掩足也。  △二帝釋答令依輪王。 爾時帝釋。具陳上事。而以答言。如佛所說。依輪王法。  △三依法設則三。初嚴辦供具。 爾時。拘尸城內一切人民。悲泣流淚。總入城中。即作金棺七寶莊嚴。即辦微妙無價白千張。無數細軟妙兜羅綿。辦無數微妙栴檀沈水。百千萬種和香。香泥香水。一切繒蓋幡華等。如雲徧滿在於空中。積高須彌。既辦已訖。悲哀流淚。將至佛所。投如來前。悲咽不勝。而申供養。爾時。拘尸城內一切人民及諸大眾。重復悲哀。哽咽流淚。復持無量香華幡蓋。一切供具。如雲徧滿空中。互相執手。搥胸哽咽。涕泣盈目。哀震大千。投如來前。悲哀供養。  △二舉聖入棺。 爾時大眾。悲哽喑咽。深重敬心。各以細妙白障手。扶於如來入金棺中。注滿香油。棺門即閉。  △三三移聖棺二。初力士三偏意故不前。 爾時拘尸城內一切士女。貪福善心。相欲攝取如來功德。不令天人一切大眾同舉佛棺。即共詳議。遣四力士。壯大無雙。脫其所著瓔珞衣服。期心請舉如來聖棺。欲入城內。自申供養。盡其神力都不能勝。爾時城內復遣八大力士。至聖棺所。脫所著衣。共擎佛棺。皆盡其神力都亦不得。拘尸城內復遣十六極大力士。來至棺所。脫所著衣。共舉佛棺。亦不能勝。爾時。樓豆語力士言。縱使盡城內人。男女大小。舉如來棺。欲入城內。亦不能得。何況汝等而能勝耶。汝等當請大眾及諸天力。助汝舉棺。乃得入城。  不能勝者。勝.平聲。  △二欲色諸天申供。 樓豆所言未訖。爾時帝釋即持微妙大七寶蓋。無數香華。幡蓋音樂。與諸天眾悲泣流淚。垂在空中供養聖棺。至第六天及色界天。皆如帝釋供養聖棺。  △二聖棺昇空障通隱別普利一切二。初敘意。 爾時世尊大悲普覆。令諸世間得平等心。得福無異。於娑羅林即自舉棺。昇虛空中。高一多羅樹。拘尸城內一切人民。及諸世間人天大眾等。共不得舉佛聖棺。爾時帝釋及諸天眾。即持七寶大蓋。四柱寶臺。四面莊嚴。七寶瓔珞。垂虛空中。覆佛聖棺。無數香華幢幡。瓔珞音樂。微妙雜綵。空中供養。至第六天色界諸天。倍前帝釋覆佛聖棺及所供養。爾時拘尸城內一切人民。見佛聖棺昇在空中。搥胸大哭。悲咽懊惱。爾時一切天人。於大聖尊寶棺前路。徧散七寶真珠。香華瓔珞。微妙雜綵。繽紛如雲。地及虛空悉皆徧滿。哀泣流淚。供養如來七寶靈棺。同聲唱言。苦哉苦哉。我等無福。舉佛聖棺。遂不能得。我等孤露。何有善根。  △二文又下。分經二。初入城二。初入城現奇。 爾時。世尊大聖金棺於娑羅林虛空之中。徐徐乘空。從拘尸城西門而入。爾時拘尸城內一切士女。無數菩薩聲聞。天人大眾。地及虛空。悉皆徧滿。隨從如來大聖靈棺。互相執手。號聲大哭。搥胸叫喚。喑咽流淚。各持無數香華。寶幢幡蓋。地及虛空悉皆徧滿。悲號哀歎。供養靈棺。其拘尸那城一面縱廣四十八由旬。爾時如來七寶金棺。徐徐乘空。從拘尸城東門而出。乘空右繞入城南門。漸漸空行。從北門出。乘空左繞。還從拘尸西門而入。如是展轉繞三匝已。乘空徐徐。還入西門。乘空而行。從東門出。空行左繞入城北門。漸漸空行。從南門出。乘空右繞還入西門。如是展轉繞經四匝。如是左右繞拘尸城。經于七匝。  △二覩相興供四。初一切眾。 爾時。七寶聖棺當入城時。一切大眾悲號哽咽。各持無數微妙香木。栴檀沈水。一切寶香。文理香潔。普熏世界。復持無數寶幢幡蓋。香華瓔珞。至茶毘所。悲哀供養。  △二三界天。 爾時四天王及諸天眾。悲泣流淚。各持天上上妙栴檀沈水。表裏香潔。芬馥周徧。各五百根。大如車輪。復持一切寶香。寶幢寶蓋。妙華瓔珞至茶毘所。悲哀供養。第二天各一千根。第三天各二千。第四天各三千。第五天各四千。第六天各五千。及幡華至茶毘所。悲哀供養。爾時色界。無色諸天。惟有香華。至茶毘所。悲哀供養。爾時一切世間大眾。各持微妙栴檀沈水。香華幡蓋至茶毘所。悲哀供養。  △三樓豆。 爾時樓豆涕泣盈目。哀悼無極。從諸天人。乞妙香木。栴檀沈水。足六千根。文理香潔。芬馥周徧。至茶毘所。悲哀供養。  △四香神。 阿耨達池四面縱廣二百由旬。出四大河。佛初成道恒河北岸。一樹栴檀隨佛而生。大如車輪。高七多羅樹。香氣普熏。供養如來。其香樹神與樹俱生。常取此香供養於佛。佛入涅槃。此一檀樹即隨佛滅。皮葉俱落。神亦隨死。有諸異神取此香樹。送茶毘所。悲哀供養。  疏云餘城亦爾者。十六城等皆爾也。餘時亦爾者。七日之中.日日皆如是也。餘迹亦爾者。百億閻浮.悉同此相也。  △二出城四。初歎地靈。 其地乃是三世諸佛茶毘之處。大覺世尊乘本願力。亦於是處茶毘。是處有諸往古諸佛無量寶塔。金剛不壞堅固之處。  其地乃是(至)處者。明三世諸佛.化道悉同.益物事等.皆於此處而闍維之。  △二序時滿。 爾時如來大聖寶棺。漸漸空行。至茶毘所。徐徐乘空下。安七寶床上。其床一切眾妙瓔珞。無價雜綵以為莊嚴。於是時頃。復經七日。爾時拘尸城內一切士女。無數菩薩聲聞。三十三天一切大眾。悲哀哽咽。持諸幡蓋。寶幢香華。隨從佛棺經於七日。以佛神力。一切天人無饑渴想。一無思食。唯見哀泣。戀慕如來。既滿七日。大聖如來將欲出棺。爾時拘尸城內一切士女。無數大眾復大哀泣。震動世界。復持香華。無數幢蓋。微妙天樂。投佛棺前。哀咽供養。  △三香水浴身。 是時大眾悲哽流淚。各以細微白自障其手。深重敬心。從寶棺中扶於如來紫磨黃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堅固不壞金剛之身。安詳而出。置七寶床。爾時大眾重大悲哀。聲震十方普佛世界。復持一切香華。繒蓋音樂。深心供養。悶絕哽咽。投如來前。是時。大眾復更悲咽。盈目流淚。各持無數香水香泥。深重敬心。從頭至足。灌洗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福德。智慧莊嚴。金剛堅固。紫磨黃金不壞色身。復洗寶棺。微妙清淨。既灌洗已。是時大眾復大號哭。悲哀哽咽。燒微妙寶香。散七寶華。無數寶幢幡蓋。地及虛空悉皆徧滿。悲哀號泣。供養如來。  △四繒疊纏體。 是時大眾銜哀喑咽。即持無數妙兜羅綿。從頭至足。纏裹如來金剛色身。既纏身已。復以上妙無價白千張。於兜羅上次第相重纏如來身。纏身已訖。是時大眾重大悲哀。號哭悶絕。復持香華幡蓋。寶幢音樂。哽咽供養。是時。大眾哀泣流淚。深重敬心。各以白障手。喑咽悲哽。共扶如來入寶棺中。注滿香油。棺門尋閉。爾時。大眾重大悲哀。聲震世界。復持香華。幡蓋。音樂。號慟悲泣。供養寶棺。  △二出棺現相令物起悲(懸科。即下正茶毗中恩深現足)。  △三入棺潛形令物增歎(懸科。即下化訖掩足也)。  △二正荼毗二。初昇樓顯滅。 爾時。一切大眾所集微妙香木。高須彌。芬馥香氣普薰世界。相重密次。成大香樓。四面七寶莊嚴。幢蓋幡華。瓔珞雜綵。徧空如雲。以為莊嚴。人天音樂悲哀供養。是時。天人大眾將欲舉棺。置香樓上。復大悲哀。搥胸大叫。聲震大千。復持幢蓋。香華音樂。悲哀供養。是時。大眾哀悼悲結。深重敬心。各以白障手。共舉如來大聖寶棺。置於莊嚴妙香樓上。復大號泣。絕而復穌。唱言。苦哉苦哉。何期孤露。無有依恃。悲咽流淚。復散香華。寶幢幡蓋。音樂雜綵。一切盡心。悲哀供養。  △二滅火現奇二。初滅火待他二。初寶火先滅二。初明所滅。 爾時如來大聖寶棺。既上微妙寶香樓已。將欲舉火。茶毘如來。是時大眾復大號哭。驚震大千。復更深重悲哀。供養大聖寶棺及妙香樓。爾時一切大眾。哀泣盈目。各持七寶香炬。大如車輪。豔彩光明。徧照世界。一時大哭茶毘香樓。哀震大千一切世界。復以香華徧滿供養。是時寶炬至香樓所。自然殄滅。是時一切諸天。復持無上七寶大炬。豔光普照。悲哀流淚。投香樓所。皆悉殄滅。爾時一切海神。持海中火七寶大炬。無數光豔。投香樓所。亦皆殄滅。是時大眾長時號哭。一切供養。不知如來何緣未畢。投火香樓。茶毘不燃。  疏云非今人天火也者。以徧照世界.故非常火。  △二明能滅。 爾時。世尊大悲普潤。待迦葉眾來至乃燃。  △二迦葉後至三。初覩相知滅。 時大迦葉與五百弟子在耆闍崛山。去拘尸城五十由旬。身心寂然。入于三昧。於正受中。倏爾心驚。舉身戰慄。從定中出。見諸山地皆大震動。即知如來已入涅槃。告諸弟子。我佛大師入般涅槃。時經七日。已入棺中。苦哉苦哉。應當疾往至如來所。恐已茶毘。不得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真淨色身。  倏爾心驚者。倏爾即忽爾也。  △二為滅而來。 迦葉以敬佛故。不敢飛空往如來所。即將弟子尋路疾行。悲哀速往。正滿七日。至拘尸城城東路首。  △三為來興供五。初遇華增悲以不食。 迦葉遇見一婆羅門。執一天華。隨路而來。迦葉問言。仁者何來。答曰。佛般涅槃。我於茶毘所來。復問。此是何華。答言。於茶毘所得此天華。迦葉就乞。答言。不得。我期將歸。擬示六親家中供養。迦葉就借著其頂上。便即悶絕。昏迷躄地。喑咽悲哽。良久乃蘇。即自惟忖。於此號泣不見如來八十種好紫磨色身。何所追憶。即與弟子疾共前進。至拘尸城北門而入。於其城中入一僧坊。見諸比丘叢聚一處。語迦葉言。汝等遠來。深勞苦耶。安坐待食。迦葉答言。我之大師已入涅槃。我有何情安此待食。諸比丘言。汝師是誰。答言。汝不知耶。哀哉痛苦。大覺世尊今已涅槃。比丘聞已。各大歡喜。而作是言。快哉快哉。如來在世禁制我等戒律嚴峻。我等甚不堪忍。不能依行。今已涅槃。嚴峻禁戒。已應放捨。汝且待食。有何急耶。佛神力故。掩諸天耳。及大迦葉諸弟子等。皆悉不聞惡比丘語。唯有迦葉獨自聞之。於是。迦葉即將弟子悲泣流淚。疾往佛所。  擬示六親者。父子夫婦兄弟為六親。唯有迦葉獨自聞之者。迦葉於佛滅後.住持佛法.為此等人.因是不令捨雜碎戒。迦葉獨聞良在於此.餘不令聞.恐染惡故。是知餘皆不聞.為生善。迦葉獨聞.為破惡。  △二迦葉銜悲以獻供。 是時迦葉與諸弟子。竊共思念。我等如何得諸供物。將至佛所供養如來。迦葉復言。我自生長在此城中。乞供養物亦應可得。將諸弟子即就城內。次第告乞。得妙白足滿千張。復得無數妙兜羅綿。復得無量寶華香泥。香水香油。寶幢幡蓋。音樂弦歌。瓔珞雜綵。悉皆具足。迦葉與諸弟子悲哀流淚。即持疾往。出城西門。爾時迦葉。即聞茶毘之所。一切大眾悲咽號哭。共問帝釋。已供養訖。如何得火。然此香樓。茶毘如來。帝釋答言。人眾且待。摩訶迦葉即時而至。釋言未訖。一切大眾正於哀中。即見迦葉與諸弟子尋路悲來。眾即停哀。便為開路。迦葉前進。遙見佛棺。將諸弟子一時禮拜。號哭哽咽。悶絕躄地。昏濁亂心。良久乃醒。流淚不勝。漸漸前行。問大眾言。如何得開大聖金棺。大眾答言。佛入涅槃已經二七。恐有損壞。如何得開。迦葉答言。如來之身。金剛堅固。常樂我淨。不可沮壞。德香芬馥。若栴檀山。作是語已。涕泗交流。至佛棺所。爾時如來大悲平等。為迦葉故。棺自然開。白千張及兜羅綿皆即解散。顯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真金紫磨堅固色身。迦葉與諸弟子見已。悶絕躄地。喑咽哀哽。良久乃蘇。涕泣盈目。與諸弟子徐上香樓。近佛棺邊。復更喑咽。號哭悲哽。即以所得香華幡蓋。寶幢瓔珞。音樂弦歌。哀號供養。即以香泥香水。灌洗如來金色之身。燒香散華。哀泣供養。灌洗已訖。迦葉與諸弟子持其所得妙兜羅綿纏於如來紫磨色身。次以舊綿纏新綿上。兜羅纏已。復以所得白千張。次第相重於兜羅上纏如來身。纏白已。復持舊著新上。次第相纏。總纏已訖。棺門即閉。復以七寶瓔珞。一切莊嚴。  復持舊氎著新氎上.而不除舊者。使凡聖普受其福.故不除之。  △三迦葉說偈以敘悲如來恩深以現足。 爾時迦葉復重悲哀。與諸弟子右繞七匝。盈目流淚。長跪合掌。說偈哀歎。   苦哉苦哉大聖尊。我今荼毒苦切心。   世尊滅度一何速。大悲不能留待我。   我於崛山禪定中。徧觀如來悉不見。   又觀見佛已涅槃。倏爾心顫大震驚。   忽見闇雲徧世界。復覩山地大震動。   即知如來已涅槃。故我疾來已不見。   世尊大悲不普我。令我不見佛涅槃。   不蒙一言相教告。我今孤露何所依。   世尊我今大痛苦。情亂迷悶昏濁心。   我今為禮世尊頂。為復哀禮如來胸。   為復敬禮大聖手。為復悲禮如來腰。   為復敬禮如來臍。為復深心禮佛足。   何苦不見佛涅槃。惟願示我敬禮處。   如來在世眾安樂。今入涅槃皆大苦。   哀哉哀哉深大苦。大悲示教所禮處。 爾時迦葉。哽咽悲哀。說是偈已。世尊大悲。即現二足千輻輪相。出於棺外。迴示迦葉。從千輻輪放千光明。徧照十方一切世界。  △四迦葉禮足以說偈。如來化訖以掩足。 爾時迦葉與諸弟子。見佛足已。一時禮拜千輻輪相。即更悶絕。昏迷躄地。良久乃醒。與諸弟子哀號哽咽。右繞七匝。繞七匝已。復禮佛足。悲哀哭泣。聲震世界。復更說偈。哀歎佛足。   如來究竟大悲心。平等慈光無二照。   眾生有感無不應。示我二足千輻輪。   我今深心歸命禮。千輻輪相二足尊。   千輻輪中放千光。徧照十方普佛剎。   我今歸依頭面禮。千輻輪相長光照。   眾生遇光皆解脫。三途八難皆離苦。   我復歸依頭面禮。輪光普救諸惡趣。   世尊往昔無數劫。為我等故修苦行;   今證得此金剛體。足下由放千光明。   悲哀稽首歸命禮。安於眾生千輻輪。   佛修眾德為一切。修道樹日降四魔。   四魔降已伏外道。眾生因此得正見。   稽首歸依頭面禮。眾生正見光明足。   佛為一切真慈父。足光平等度眾生。   我復歸依頭面禮。平等離苦輪足光。   我遇千輻光明足。悲喜交流哀切心。   我復悲哀頭面禮。有感千輻輪光明。   稽首歸依輪足光。乘究竟乘出三界。   敬禮天人歸依足。輪光普照三有苦。   眾生未得脫苦門。皆悉歸命輪光足。   我等輪迴未出離。如何輪足見放捨。   哀哉哀哉諸眾生。長夜莫覩輪足光。   悔過世尊大慈悲。示敬千輻輪光足。   哀哉今遇輪光相。自此當何復再覩。 爾時迦葉與諸弟子。說是偈已。復重悶絕。昏迷躄地。良久漸醒。悲哀哽咽。不能自裁。大覺世尊千輻輪相金剛雙足。還自入棺。封閉如故。  △五大眾覩相而重悲。是故重申於供養。 爾時。城內一切士女。天人大眾。見大迦葉復重號哭。搥胸大叫。哀震大千無量世界。各將所持。悲哽供養。  △二滅火顯自二。初凡火外滅五。初四炬不然。 爾時拘尸城內有四力士。瓔珞嚴身。持七寶炬。大如車輪。焰光普照。以焚香樓。茶毘如來。炬投香樓。自然殄滅。  △二迦葉述意。 迦葉告言。大聖寶棺。三界之火所不能燒。何況汝力而能燒耶。  △三三燒不然。 城內復有八大力士。更持七寶大炬。光焰一切。將投棺所。亦皆殄滅。城內復有十六極大力士。各持七寶大炬來投香樓。亦悉殄滅。城內復有三十六極大力士。各持七寶大炬來投。亦皆殄滅。  △四迦葉重述。 爾時迦葉告諸力士。一切大眾。汝等當知。縱使一切天人所有炬火。不能茶毘如來寶棺。汝等不須勞苦。強欲為作。  △五大眾悲禮。 爾時城內士女。天人大眾。復重悲哀。各以所持。號泣供養。一時禮拜右繞七匝。悲號大哭聲震三千。  △二聖火內然。 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踊棺外。漸漸茶毘。經于七日。焚妙香樓。爾乃方盡。  心胸中火者。以同體慈火.焚權迹軀.利樂眾生。故下偈云。自於心中出慈火也。  △三荼毗事訖二。初競起哀聲。 爾時城內士女。天人大眾。於七日間悲號哭泣。哀聲不斷。各以所持。供養不歇。  △二爭收舍利三。初貪故取。 爾時四天王各作是念。我以香水注火令滅。急收舍利。天上供養。作是念已。即持七寶金瓶。盛滿香水。復將須彌四埵。四大香潔出甘乳樹。樹各千圍。高百由旬。隨四天王同時而下至茶毘所。樹流甘乳。注寫香瓶。一時注火。注已。火勢轉高。都無滅也。爾時海神娑伽羅龍王。及江神河神。見火不滅。各作是念。我取香水注火令滅。急收舍利。住處供養。作是念已。各持寶瓶盛取無量香水。至茶毘所。一時注火。注已。火勢如故。都亦不滅。  △二舉過勸捨。 爾時樓豆語四天王及海神等。汝注香水令火滅者。可不欲取舍利還本所居而供養耶。答言。實爾。樓豆語四天王言。汝大貪心。汝居天上。舍利隨汝。若在天宮。地居之人如何得往而供養耶。復語海神。汝等住在大海江河。如來舍利汝收取者。地居之人如何得往而供養耶。  △三知過生悔。 爾時四天王即皆懺悔。悔已各還天宮。爾時大海。江。河神等。皆亦懺悔。誠如聖言。悔已各還。 聖軀廓潤品第四  所遺靈骨.名曰聖軀。福霑群品.故云廓潤。廓猶廣也。一牙舍利.此云靈骨。即所遺骨分.通名舍利。世人既爇.唯尋碎粟而棄餘骨.一何謬乎。應知粟體大骨.聖凡俱有。但熏修優劣.故堅壞不同.神用有別。非但以碎粟為奇也。  △四分形益物二。初三牙別去。 爾時帝釋。持七寶瓶及供養具。至茶毘所。其火一時自然滅盡。帝釋即開如來寶棺。欲請佛牙。樓豆即問。汝何為耶。答言。欲請佛牙。還天供養。樓豆言。莫輒自取。可待大眾。爾乃共分。釋言。佛先與我一牙舍利。是以我來。火即自滅。帝釋說是語已。即開寶棺。於佛口中右畔上頷取牙舍利。即還天上起塔供養。爾時。有二捷疾羅剎隱身隨帝釋後。眾皆不見。盜取一雙佛牙舍利。  △二餘眾共分二。初眾偏取樓豆不聽三。初眾人欲爭。 爾時城內一切士女。一切大眾。即一時來。欲爭舍利。  △二樓豆抑止。 樓豆告言。大眾當知。且待安詳。如佛所說。應當如法。共分供養。爾時。城內士女。一切大眾不聞樓豆所言。乃各執持矛矟弓箭。刀劍羂索。一切戰具。各自莊嚴。欲取舍利。  △三覩相生悲三。初長行。 爾時。城內人眾即開佛棺。兜羅白宛然不燒。大眾見已。復大號哭。流淚盈目。各將所持。悲哀供養。深心禮拜。流淚長跪。同說偈讚。  △二偈頌讚。   如來以大自在力。於一切世得自在。   大悲本願處斯土。周旋苦海度眾生。   無量智慧神通力。出沒生死無罣礙。   能以一身為多身。多身一身為無量。   神變普應咸皆見。無緣即現入涅槃。   我等福盡無應緣。故乃如來見放捨。   佛於娑羅寶棺中。大力士舉皆不起。   大悲之力自輕舉。昇空高七多羅樹。   乘虛徐繞拘尸城。七日大聖繞七匝。   繞已自臨茶毘所。不共神力所施為。   一切天人莫能測。佛於大般涅槃中。   金剛不壞力自在。一切茶毘火不然。   自於心中出慈火。焚燒七日示現盡。   人天不能滅此火。如來大悲示應力。   帝釋來至火便滅。妙兜羅綿纏佛身。   大火焚燒都不燃。白隨佛寶棺內。   火中儼然而不燒。方知如來自在力。   於法自在為法王。敬禮大悲三界尊。   敬禮聖中無畏者。敬禮普覆大慈力。   敬禮神變自在者。我等從今離世尊。   沒苦無能見救護。哀哉哀哉大聖尊。   方今長別何由見。  △三偈後供養。 爾時大眾說是偈已。重復悲泣。各以所持。盡哀供養。  △二樓豆許分眾人等取二。初出舍利。 爾時樓逗普為天人。一切大眾。與城內人共於棺所。徐舉白及兜羅綿。其迦葉等白千張。火全不燒。其城內人白千張。除外一雙。餘者灰燼。其兜羅綿宛然如故。  千張火全不燒(至)除外一雙者。中間皆燒.表如來常行中道故。  △二正分舍利二。初抱痛而去二。初分綿。 爾時樓豆取此白及兜羅綿。細破分之。與諸大眾。令起寶塔而供養之。樓豆復取灰。亦細分眾。令起寶塔而供養之。其餘燼灰無復得分。眾各自取。起塔供養。  △二分舍利三。初初嚴設而往。 其城內人。先已遣匠造八金壜。八師子座。各以七寶而為莊嚴。其七寶壜各受一斛。各置七寶師子座上。其八師子七寶之座。座別各有三十二力士。各嚴七寶瓔珞。雜綵纏身。共舉七寶八師子座。座上復各有八婇女。身嚴七寶。瓔珞雜綵。持七寶壜。座上復各有八婇女。嚴身瓔珞。執七寶蓋覆金壜上。座上復各有八婇女。身嚴瓔珞。持七寶劍。衛七寶壜。座上復各有八婇女。身嚴瓔珞。執雉毛纛。竪壜四面。座別各有無量人眾。持妙音樂。幢幡寶蓋。香華瓔珞。圍繞供養。座各復有無量人眾。各持弓箭矛矟。羂索長鉤。一切戰具而圍繞之。從拘尸城。前後圍繞向茶毘所。  金壜者。徒含反.甒屬。雉毛纛者。徒倒反。爾雅。纛.翳也。郭璞注云。今之羽葆幢舞者.所以自蔽翳。  △二共禮而來。 其八師子七寶之座出城去後。城內人眾即持無數香泥香水。尋力士後。平治塗地。作香泥路。廣博嚴事。向茶毘所。其路兩邊無數寶幢。幡蓋香華。真珠瓔珞。眾妙雜綵。音樂弦歌。嚴飾路邊。儼然奉待大聖尊舍利而還。其諸力士持八師子七寶之座。圍繞至茶毘所。即大哀泣。號哭哽咽。聲震大千。各以所持。深心供養。  △三如法分布三。初入城。 爾時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剛體成末舍利。惟留四牙不可沮壞。爾時大眾既見舍利。復重悲哀。以其所持流淚供養。爾時樓豆與城內人涕泣盈目。收取舍利。著師子座七寶壜中。滿八金壜。舍利便盡。爾時。一切天人大眾見佛舍利入金壜中。重更悲哭。涕泣流淚。各將所持深心供養。爾時城內諸大力士及諸士女。將欲持佛舍利金壜向拘尸城。爾時大眾復重悲哀。各將所持流淚供養。爾時。城內諸大力士及圍繞眾并城內人悲咽流淚。舉八師子七寶之座。隨香泥路回向拘尸。爾時一切人天大眾復大悲哀。聲震世界。各將所持隨從舍利哀號供養。如來舍利至城內已。置四衢道中。  △二次守諸器仗呪師。 爾時拘尸城人。即嚴四兵。無數軍眾。身著甲鎧。各執戰具。繞拘尸城四面周匝。無數重兵儼然而住。擬防外人來抄掠故。雖為儀式。無戰爭心。復有五百大呪術師。守城四門。為遮難故。復有無數寶幢幡蓋。微妙莊嚴。大雉毛纛。於城四維儼然供養。為標式故。爾時。城內一切士女。天人大眾復大悲哀。各將所持深心供養。其舍利壜置師子座經于七日。於七日中一切大眾。日夜悲號。哀聲不斷。盡以所持深心供養。其八師子七寶之座。各有五百大呪術師各共持之。遮有天龍。夜叉神鬼。來欺奪故。經七日間。  抄掠。俱去聲.奪取也。  △三分布舍利二。初簡無緣二。初對傳文辨異。 爾時如來本生眷屬。迦毘羅國王。諸釋種等。佛神力故。都不覺知佛入涅槃。佛涅槃後經三七日。爾乃方知。時彼國王諸釋種等。悲哭號泣。即共疾來。至拘尸城。見諸兵眾。無數千人圍繞城外。復見寶幢幡蓋。列城四維。映蔽國界。復見大呪術師守城四門。王及釋等。問呪師言。佛涅槃耶。答云。佛涅槃來。過四七日。茶毘已竟。將分舍利。王言。我等是佛所生眷屬。佛神力故。令我不知如來涅槃。我今欲見如來舍利。卿可開路。令我得入。呪師兵眾聞是語已。即聽入城。王及釋種得入城已。見佛舍利在師子座。悲號哽咽。涕淚交流。右繞七匝。繞七匝已。收淚而言。我今欲請如來舍利一分。將還供養。大眾答曰。雖知汝是釋種眷屬。然佛世尊先已有言。分布舍利未見及汝。各有請主。汝如何得。汝可還耶。爾時王及釋種。不果所請。號哭悲哀。悶絕躄地。良久乃醒。悲不自勝。語眾人言。如來世尊是我釋種。憫汝等故。於此涅槃。汝等如何見有欺忽。乃不分我一分舍利。作是語訖。各禮舍利。右繞七匝。悲泣流淚。心生忿恨。慨悼還家。  慨悼者。謂慷慨悲悼也。疏云先是簡無緣.如文所說者。即八王不知佛滅.俱不獲舍利而還也。其文未盡者。謂今經無分舍利之文.則梵本來尚未盡。(案。自迦毗羅等.至下節舍利事已時.共七百四十六字。元明清藏有.而宋麗藏無)。釋種為始者。即迦毗羅王是釋種也。 爾時摩伽陀主阿闍世王。害父王已。深生悔恨。身生惡瘡。既遇世尊月愛光觸。身瘡漸愈。來詣佛所。求哀懺悔。世尊大悲。即以甘露微妙法藥。洗蕩身瘡。極重罪滅。即還本宮。都不覺知如來涅槃。於涅槃夜。夢見月落。日從地出。星宿雲雨。繽紛而隕。復有煙氣從地而出。見七彗星現於天上。復夢天上有大火聚。徧空熾然。一時墮地。夢已尋覺。心大驚戰。即召諸臣。具陳斯夢。此何祥耶。臣答王言。是佛涅槃不祥之相。佛滅度後。三界眾生。六道有識。煩惱橫起。故現大火從天落地。佛入滅度。月愛慈光。慧雲普潤。悉皆滅沒。即夢月落。星落地者。佛涅槃後。八萬律儀。一切戒法。眾生違反。不依佛教。乃行邪法。墮於地獄。日出地者。佛涅槃後。三塗惡道苦聚日光。出現世間。故感斯夢。王聞是語。將諸臣從。夜半即來至拘尸城。見諸無數四兵之眾。防衛拘尸。無量重數。復見城門有呪術師。防止外難。王見是已。即問呪師。佛涅槃耶。呪師答言。佛涅槃來。已經四七。當今大眾將分舍利。王言。佛入涅槃。我都不知。我於夜夢見不祥事。以問諸臣。方知如來入大涅槃。我欲入城。禮拜如來金剛舍利。汝為通路。呪師聞已。即聽前入。王至城內四衢道中。見師子座舍利金壜。復覩大眾悲哀供養。王與徒眾。一時禮拜。悲泣流淚。右繞七匝。哀慘供養。爾時王就大眾。請求如來一分舍利。還國供養。大眾答言。何晚至耶。佛已先說分布方法。舍利皆已各有所請。無有仁分。仁可還宮。阿闍世王不果所請。愁憂不樂。即禮舍利。惆悵而還。爾時毘離外道名王。佛涅槃後經三七已。爾乃方知。即將臣從。疾往拘尸。既至拘尸。即見無數四兵之眾。防衛拘尸。繞無量重。爾時阿勒伽羅王。佛涅槃後經三七已。爾乃方知。即將臣從。疾往拘尸。既至拘尸。即見無數四兵之眾。防衛拘尸。繞無量重。爾時毘耨國不畏王。佛入涅槃經三七已。爾乃方知。爾時遮羅伽羅國王。佛入涅槃經三七已。爾乃方知。爾時師伽那王。佛入涅槃經三七已。爾乃方知。爾時波肩羅外道名王。佛入涅槃經三七已。爾乃方知。即將臣從。疾往拘尸。既至拘尸。即見無數四兵之眾。防衛拘尸。繞無量重。復見城門有大呪師。防止外難。王問呪師。佛涅槃耶。答言。佛涅槃來。已經四七。當今大眾將分舍利。王語呪師。佛入涅槃。我都不知。故今晚至。我欲入城。禮拜供養如來舍利。汝可開路。呪師聞已。即聽前入。至四衢道。見師子座七寶莊嚴。安置七寶舍利金壜。復見大眾悲哀供養。王將從眾。一時禮拜。悲哀流淚。右繞七匝。各齎所持。悽慘供養。王語眾言。佛入涅槃。我都不知。一何苦哉。不得見佛。請眾與我一分舍利。還國供養。眾言。汝何來晚。佛已先說分布法軌。舍利皆已各有所請。無有仁分。仁可還宮。王及臣眾不果所請。愁憂不樂。即禮舍利。悲戀而還。  波肩王當第八.故云終訖。言私謂者。准日本目錄云。後分疏.或云後分科。是荊溪所撰.何故又稱私謂耶。答。和會付法藏云。是先請者.此實無文說是先請。但荊溪約義通之.是故亦稱私謂。  應是下.謂傳中八王與此八王不同也。謂此明八王.不知佛滅.非先請人。付法藏傳.明分舍利為三分.天.海.人。人中一分.復分八國。一拘尸國諸末羅眾。二波波國諸末梨眾。三遮羅國諸跋離眾。四摩伽陀國拘利民眾。五毗提國諸婆羅門眾。六迦維羅國諸釋種眾。七毗舍離國諸離車眾。八摩竭國阿闍世王眾。各云我當於彼求舍利分.各嚴四兵。即勅香姓婆羅門.汝持我名.問訊拘尸諸末羅眾.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吾於諸賢.每相宗敬.隣國敦義.曾無諍言。我聞如來於君國中而入涅槃。唯無上尊.實我所天。故從遠來.請求骨分.冀還本國.起塔供養。香姓受教.白諸末羅.誠如君言。佛此滅度.國內人民.自當供養。遠勞諸君.求舍利分.終不可得。時諸國王.即集諸臣。若不見與.四兵現在.當以力取。時拘尸國.即集諸臣.共以偈答。如來遺形.不敢相許。彼言舉兵.吾斯亦有。是時香姓喻眾人曰。諸賢長者.受佛教勑.口誦法言.心服仁化。豈諍舍利.共相殺害。舍利現在.但當分取。眾咸稱善。尋復語言.誰能分者。眾舉香姓.仁智均平.可分舍利。即分舍利以為八分。瓶塔第九.灰塔第十。生存時髮.天持上天.起塔供養。明星出時.分舍利訖。有餘灰者.畢鉢村人白眾人言.乞地餘灰.起塔供養.皆云與之。諸國各於本處.起塔供養。  △二若從下。就所表解釋。  若從下.約所表釋。當知行人若能達三諦唯心.修無作八正。觀行已上.位位進入.則是常分如來法身舍利。是則遺教遺形.何須遠覓。故一家釋義.唯開五章。眾即證性之人。施即詮性之教。行即能觀之觀。義即所觀之理。理顯有用.折惡攝邪。化周掩迹。結括五章.不離三德。施即解脫。行即般若。義即法身。即一而三.咸具三德。即三而一.各守本章。眾則自證三德.用乃三德化他。五章既即三德.三德即我一心。心性徧融.生佛齊貫。三無差別.其斯謂歟。如此了知.方名開解。若欲修行.必依十乘。委明十乘.在乎止觀。故知摩訶止觀.通為一切圓頓大乘經教之行門也。四種三昧.何經不攝。十乘十境.何教不用。教行相濟.方有所歸。自非一家.未聞斯說。幸哉鄙末.偶此極唱.輙以宵燭.增暉耀靈。辭既不文.義亦無取。惟願一切諸佛涅槃真法.三乘聖賢.攝我以慈悲.加我以福慧。往還五道.周旋十方.常闡斯經.以導含識.同歸秘藏.共了圓伊。虛空有窮.我願無盡。  △二分有緣。梵文未來。 爾時迦毘羅等。七國王臣不果所願。心懷悲憤。慨戀而還。各至本邑。咸遣使臣。同詣拘尸。再求舍利。城人報曰。世尊慈父既於我界而般涅槃。全身舍利應留永劫於此供養。終不分與外邑諸人。諸國答曰。若分者善。若不與者。我等當以彊力奪取。城人告曰。徒事鬥諍。終不可得。闍王復使雨行大臣馳兵請分。告城人曰。若與者善。若不見分。我加兵力彊奪將去。答言任意。爾時拘尸城中。所有壯士男女。並閑弓射。即便總出。嚴整四兵。欲與諸邑交兵合戰。爾時毘離國諸梨車種。遂集四兵。往拘尸城。在一面住。阿勒國諸剎帝利。亦集四兵在一面住。毘耨國諸婆羅門。亦集四兵在一面住。遮羅迦羅國諸釋子。亦集四兵在一面住。師伽國拘樓羅。亦集四兵在一面住。波肩羅國力士。亦集四兵。往拘尸城在一面住。爾時拘尸那城。七軍圍繞。為舍利故。各欲奪取。爾時大眾中有一婆羅門姓煙。在八軍中高聲大唱。拘尸城諸力士主聽。佛無量劫。積善修忍。諸君亦常聞讚忍法。今日何可於佛滅後。為舍利故。起兵相奪。諸君當知此非敬事。舍利現在。但當分作八分。諸力士言。敬如來議。爾時。姓煙婆羅門即分舍利以為八分。作八分竟。高聲大唱。汝諸力士主聽。盛舍利瓶。請以見與。欲還頭那羅聚落起瓶塔。華香幡蓋。伎樂供養。諸力士答言。敬從來請。爾時必波延那婆羅門居士。復以高聲大唱。拘尸城中諸力士主聽。燒佛處炭與我。欲還本國起炭塔。華香伎樂供養。諸力士答婆羅門言。敬從來請。爾時拘尸城諸力士。得第一分舍利。即於國中起塔。華香伎樂。種種供養。波肩羅婆國力士。得第二分舍利。還歸起塔。種種供養。師伽那婆國拘羅樓眾。得第三分舍利。還歸起塔。種種供養。阿勒遮國諸剎帝利。得第四分舍利。還國起塔供養。毘耨國諸婆羅門。得第五分舍利。還國起塔。種種供養。毘離國諸梨車。得第六分舍利。還國起塔。種種供養。遮羅迦羅國諸釋子。得第七分舍利。還國起塔。華香供養。摩伽陀主阿闍世王。得第八分舍利。還王舍城起塔。華香伎樂。種種供養。姓煙婆羅門得盛舍利瓶。還頭那羅聚落起塔。華香供養。必波羅延那婆羅門居士得炭。還國起塔供養。爾時閻浮提中。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如是分布舍利事已。   (按。爾下。時迦毘羅(至)事已。七百四十六字。【磧砂】別付卷末。)  △二銜悲而去。 時諸菩薩及聲聞眾。天人龍鬼。國王長者。大臣人民。一切大眾。悲號涕泣。搥胸大哭。五體投地。作禮而去。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二十(終)   ??      ??      ??      ??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 4    目次 3    刻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序 7    大般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 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