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道源長老 講述  林秀卿 敬記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記 (二0二二年十月修訂版)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目次 圓覺經講記序 五 介紹注解 七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 一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上 八一 正釋經文 九九  文殊師利菩薩章 一三九  普賢菩薩章 二二二  普眼菩薩章 二六五  金剛藏菩薩章 三六八  彌勒菩薩章 四一四  清淨慧菩薩章 四七五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下 五一六  威德自在菩薩章 五一六  辯音菩薩章 五四八  淨諸業障菩薩章 五八六  普覺菩薩章 六六六  圓覺菩薩章 七○四  賢善首菩薩章 七五二 附件一:圓覺經參考資料 七九三 附件二:能仁佛學院第四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題目 八七三 圓覺經講記序   十界不離一心,一心不離圓覺。圓而覺者諸佛也,覺而未圓者菩薩也,終日圓而渾然不覺者,芸芸有情也。   諸佛「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遍十方上至極聖,下至泥梨苦趣,何處不圓乎,何處又圓乎。盡三世何時不覺乎,何時又覺乎。若於覺不覺、圓不圓處商量,不免依舊迷惘,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竊謂:一翳在目空華繽紛者,眾生也。知是空華離幻即覺者,菩薩也。「若諸如來因地修圓覺,於中無起無滅、無來無去、無得無失、無縛無脫,畢竟無證,亦無證者。」奈何眾生,無始無明種種顛倒,妄認四大六塵緣影為身心相。病目空華交相輪轉,執持不捨,大作夢幻之寐,塵劫迷封從未曾知。勞我世尊宏願應世,雖然一語道出,少有當下承擔。圭峯大師,一聞便知此事。吾輩障重迷深,幸得圓覺會上十二大士,慈悲觀機,請問如來因地法行,遠離諸病永斷無明之方。世尊開示,當離一切幻化虛妄愛憎境界。蓋生死輪迴,恩愛貪欲為本。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正念遠離諸幻。而後,世尊次第廣說頓漸修行法要,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遠離諸病,得正住持可免輪轉。   本經文約義圓,脈絡清楚,漸次有序,機教相扣。源公院長譽與華嚴、法華三經,同為圓頓教三經之一。老人家理性解經,條理分明圓融無礙。感性訓誨勉勵,苦口婆心切中時病,同學聞之每感愧赧。年初海會寺常住,授此講記初稿令學人先睹,三十年後猶如昨夢。並命為序,野干之語徒增眩惑,諸方知識一笑置之可也。 民國九十九年歲次庚寅仲春受業弟子心會敬敘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九年講於基隆海會寺能仁佛學院|| 林秀卿敬記 介紹注解   在講經之前,先介紹幾本《圓覺經》的注解,一部是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一部是憨山大師的《圓覺經直解》,兩本要對著看。我們當學生是來求學問的,將來當法師注解要自己看,不看怎麼講呢?所以用功就是要看注解。《圓覺經》前面有一篇序文,是一位護法大居士裴休作的,這一篇序文已經請同學寫鋼板油印發給各位。這是一篇古文,最好多讀幾遍,這一篇是《圓覺經略疏》的序文。《圓覺經》現在找到兩部注解,解釋得最好的是《圓覺經大疏》,作者是華嚴宗的五祖圭峰大師,他隨眾僧趕上一位居士請吃齋,一個人送給一部經,各式各樣的經,圭峰大師當時剛出家,分到的是一本《圓覺經》,他一看好像已經開悟了,回去向他的師父報告讀經以後的心得,他的師父很讚歎,鼓勵他趕快去外面參學學教法,將來好弘揚佛法。因為他對《圓覺經》有心得,就專門研究《圓覺經》,著了一本《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因為解釋的內容太多,怕大家看不懂,他自己再作一本《圓覺經略疏》,這兩本臺灣都有出版。   還有一部是《圓覺經析義疏》,是達天老人通理大師作的,也就是《賢首五教儀開蒙增註》和《金剛經新眼疏》的作者,通理大師我們欽佩他不抄別人的注解。現在剛出家不久的年輕師父,或者剛學佛法不久的居士,就一本一本的出書,看其內容沒有新的見解,真是不道德。抄人家的注解還沒關係,打看你書的人閒岔,人家不僅多花了一份錢,而且得不到新的見解,現在形成風氣,出家不出幾本書好像資格上不夠,於是剛學佛法也要出書。《圓覺經大疏》什麼道理都講完了,通理大師不抄人家的,可以作另外的見解,而且作得很好很恰當。現在臺灣沒有出版,為此,我特別到去台北佛教書局接洽,請出版《圓覺經析義疏》,他們說沒有這本書,我說《佛教大藏經》上有,可抽出來單獨影印。後來沒有結果,我又恰普門文庫和大乘印經會,推薦請印《圓覺經析義疏》是有價值的書,大乘印經會後來出版了憨山大師注的《圓覺經直解》。我建議說,沒有印《圓覺經析義疏》,可以印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也很好。大乘印經會後來出版了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也寄來海會寺,所以《圓覺經大疏》《圓覺經略疏》一定要看,將來有因緣《圓覺經析義疏》能出版廣為流通最好。   民國以來出版的,還有諦閑法師的《法彙》裏面有兩部注解,一部《圓覺經講義》,一部《圓覺經親聞記》,都可拿來作參考研究。最標準的注解是《圓覺經大疏》《圓覺經略疏》《圓覺經析義疏》就夠了。現在找不到,就看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他是依據古人的注解編的,不抄人家的文章,也沒有新的發現,依著他的《講義》講不會錯誤。   《講義》裏面的科文一定要看,《圓覺經》裏面的文法整齊得很,十二個菩薩,十二個問答,分開十二章,科目很容易瞭解。我請同學抄經文沒有抄科,科文我沒有辦法講,你們一定要自己看。開學我就跟同學一再強調,你要學會分科,不能學會分科也不能當法師,科文是經文的段落,不會分科,講到哪裡了,你不知道。而且講到後面,忘了前面,所以一定要看科文,這是我所知道的《圓覺經》注解介紹給各位參考。此外,在講經文之前,先講解《圓覺經略疏序》,這是很好的一篇序文,請大家留心諦聽!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裴休撰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這是全經的題目,我們中國人說話愛簡單,就叫《圓覺經》,實際整個的題目,就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這篇序文是載在《略疏》本上的。這是個題目,叫做序文題目。作序文的這一個人姓裴名休,叫「裴休」。   前邊好多的官銜:「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這是他的官銜。「光祿大夫」,是他實實在在的職務。大字,要念「大」,但是他上面還有別名,就等於我們都是法師一樣,另外還有一個別名,你是道源法師,他是顯明法師一樣,他叫光祿大夫。   「金紫」二個字,是皇上另外賞的一個莊嚴品,你們看柳公權的《玄秘塔碑》那篇上就有。紫,是可以穿紫衣服。金,是個金魚袋。要把紫衣服穿上,再佩上金魚袋,這就比別個光祿大夫特別光榮。都是光祿大夫,不只一個人,可是別人沒有紫金魚袋,他有,所以標上金紫二個字。   「守中書侍郎」,這個官銜,要按頭品、二品說,中書侍郎是二品官。「尚書門下」,是宰相一品官。「平章事」,就是辦事務。他是二品官,辦的是頭品官的事務。按現在說,他是個行政院副院長,可是辦的是行政院正院長的事,就是這個意思。   「充」是任,責任、充任。「集賢殿大學士」,再加一個官銜,皇宮裏面不是只有一個大殿,好多的大殿,這是個集賢殿,集賢殿裡得有一個管理人,這個人就了不得,這個人就稱為「大學士」。這樣的官銜一直到清朝還都有,什麼殿的大學士、什麼殿的大學士。前邊一直講到這裡,就是二品官去做頭品官的事,而且還充任集賢殿的大學士。   「裴休撰」,姓裴名休,撰是注解,寫這篇文章叫做撰,撰不是客氣之言,而是自己寫作的自己稱撰,這是作序文這個人的人題。   下邊你看這篇序文就知道,他不是光做大官,還有大學問,並且對於佛法研究得非常高深、非常透徹。譬如我們現在要出一本書,我認識有個做大官的,請他作篇序文,訂到我那本書前面很光榮。或者我不認識,轉託一個人請某一個大官,就說請現在的行政院院長給我作一篇序文,或者提幾個字也好,這就是光榮,實際他懂不懂佛法是另外一個問題。而這位裴休是真正懂佛法的一個大居士,不是光講大官。   作序文,有序文文章的題材,文章的章法。作序文都是分兩大段,前邊一大段叫做理序,敘理的;後邊一大段叫做事序,敘事相的。我講過賢首國師作的《大乘起信論》序,和那個體裁一樣的。將來你們的文章作得好,有哪一個人要出一本書,請你作篇序文,要知道作序文的體裁分兩大段,前面敘理,後面敘事。這篇序文還是這樣,前邊敘理,序的什麼理呢?   它是《圓覺經》的序文,要序《圓覺經》,他要讚歎圓覺,直接讚歎圓覺沒有幾句話,文章發展不開,所以真正修行用功,又不執著文字相,就是這樣的。作文章都是沒有話找話,跟了生死成佛道,完全不相干的事。所以真正修行,不要著文字相,就是這樣,你沒有事,天天寫作文章,生死也不能了脫。這個道理,就是你要弘揚佛法,你還離不開文字,是不是?你不要著相就對了。你懂得這個意思,就會作文章了。作文章怎麼作呢?沒有話找話,可是你找的話不是廢話,這篇文章就是好文章了。大意是這個樣子,本來是讚歎圓覺的,先把它佈局、把它展開,把一切大乘經上所有講本體的名字,都把它拉到來,這樣你就知道,作文章的方法是這個樣子作的。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   「夫血氣之屬」,夫是發語之詞,講《起信論》序的時候講過了。血氣,有血有氣,就是一切眾生,一切有情,按現在的名詞,叫一切動物。屬,作「類」講,凡是有血氣之類,這個眾生「必有知」,他一定得有知覺。沒有知覺,就叫做無情,就叫做草木,山河大地,石頭土塊,那都屬於無情,它沒有知覺。   「凡有知者必同體」,這就說到佛法上了,一切動物都有知覺,社會上的學問也知道,但是畢竟不同體。各人知覺不一樣,懂佛法的人,才會說到這一句。眾生的知覺不一樣,是他的第六識知覺不一樣,但是他總是有知覺。就是一隻蚊蟲、一隻螞蟻,下等的動物,牠也知道貪生怕死,那就是牠的知覺!一隻蚊子,牠爬到你頭上咬,你一下沒有打到,牠就飛了,牠是有知覺呀!一隻螞蟻,你一動牠,牠跑得很快就逃命,牠有知覺啊!知覺不一樣,就是第六識的知覺不一樣,第六識他是依著第八識起的,第八識依著真如起的,真如沒有兩樣。「同體」,不是同六識、八識,是同一個本性之體,凡有知覺的眾生一定是同體。 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   同體是什麼體呢?不是同六識的體,八識的體,是同一個佛性的體。佛性什麼樣呢?佛性沒有個相,說它、形容它,「真淨明妙」,真、真而不妄,淨、淨而不染,明、明而不暗,妙、妙則不可思議。這個本體,一切眾生所同的體是真淨明妙,還「虛徹靈通」,佛性像虛空,融徹、靈鑑(靈知靈覺)、通達,這是讚歎的文。   「卓然而獨存者也」,卓然,就是超然的意思,超出一切萬事萬物而獨存,它不被生死所轉動。眾生在六道輪迴,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一時餓鬼,一時畜生,它卓然獨存,不轉動的,這就是眾生所具的這個本體。這再說到這個本體與我們有什麼相干,那有相干!前邊是眾生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啊! 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底下再說,「是眾生之本源」,這個卓然而獨存的體,是一切眾生的本源。一切眾生從哪兒來的呢?一切眾生都從八識來的。八識打哪兒來的?它是真如隨緣來的。真如這個本體,才是一切眾生的本源。下邊把一切大乘經上說眾生本體自性不同的名字,都把它蒐集來加以解釋。為什麼講這篇序文有這點好,佛性就叫佛性好了,取那麼多的名幹什麼?真如就叫真如,還解釋的這麼多,弄得名愈多,愈不好懂!但是看在什麼地方說,就什麼義理解釋。你看「裴休」是個在家居士,他都有認真的研究,每一個本體的自性的名字,他都加一個很恰當的注解。   「故曰心地」,大乘經上有這個名字,心地是什麼呢?心地,就是眾生的本源,真心之地,不是妄心。為什麼叫心地?它能生一切法,就像大地一樣,一切萬物都從大地上生出來。眾生的心,跟大地一樣,所以叫心地。它能使一切眾生,都從它那邊生出來,是一切眾生的本源,故曰心地。 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   「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菩提,中國話翻成覺,翻成道,就是佛所證得的智慧果,叫做智果,必須在佛那一方面講,它才叫做智慧果。我們眾生呢?你發菩提心,沒有得到菩提果呀!所以是諸佛之所得,諸佛得到什麼?得到智慧果,叫做菩提。   「交徹融攝,故曰法界」,法界者,按界限上講,是諸法之界,一切萬法,各有一個界限,叫做法界。但是法界又作法性講,萬法都是交徹融攝,互融互攝,等於因陀羅網一樣,所以才取名叫法界。 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   「寂靜常樂,故曰涅槃」,像《涅槃經》說的本體就叫涅槃。涅槃,中國話翻為寂滅,所以它就是寂。涅槃這個寂滅,它又清淨無染,所以有個靜,叫寂靜。常樂,涅槃有四德,叫常、樂、我、淨,這就有常、樂、淨三個了。那個「寂」字,就配到「我」字上也可以,涅槃的我,是真我,是寂滅之我,所以寂靜常樂,叫做涅槃。   「不濁不漏,故曰清淨」,有的大乘經上給它取的名叫做清淨法,清淨為什麼清淨?它不渾濁,而不漏失,是超三界而獨存,所以叫做清淨。   「不妄不變,故曰真如」,像《起信論》這個本體給它取名叫做真如。不妄謂之真,不變謂之如,真實不虛妄,如是不變易,所以它不妄不變,名字就叫做真如。   「離過絕非,故曰佛性」,離一切過錯,絕一切非,故叫做佛性,佛性那有過,那有非?所以取名叫做佛性。   「護善遮惡,故曰總持」,有的大乘經上給它取名叫做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它是護一切善法,自然有遮惡的妙用,總護一切善,總遮一切惡,所以叫做總持。   「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法身在纏,名字叫如來藏,在眾生份上叫做如來藏,如來藏者含藏如來,誰看見?沒有看見。在眾生份上叫無明煩惱給它蓋覆住了,所以隱護之義,它能以含攝如來,如來可在裡邊含藏著的,所以叫做如來藏。等於一個寶藏,一個裝七寶的一個櫃子,裡邊含藏著七寶,你沒有看見,隱覆住的。   「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你看《密嚴經》,它叫密嚴國。「超越玄閟」,不是平常講玄閟之義,它是超越玄閟的,所以叫做密嚴國,有秘密的莊嚴。   以上把一切大乘經這些本體的不同名字,都把它搜羅來,加以注解。 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   底下說到圓覺上了,「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他的名相,都是用一句解釋,這個地方用兩句,就知道他注意是在解釋圓覺,是在讚歎圓覺,怎麼叫做圓?德無不備謂之圓。「統眾德而大備」,一切功德把它總統起來,沒有不具備的。   「爍群昏而獨照」,爍,光照的意思,照了一切凡夫之法。凡夫是群昏,眾生都是昏冥,昏暗不明,能以照破眾生的昏暗。圓覺是單獨照了,不被群昏所障蔽。   這就是覺的意思,所以「故曰圓覺。」「其實」,文法上把它結起來了,「皆一心也」,就是眾生那個自覺心。   作序文本來是作《圓覺經略疏》的序,他不能先讚歎《略疏》,先讚歎圓覺。要讚歎圓覺,當然沒有話找話,把一切大乘經上說到本體不同的名詞,都把它蒐集來加一個注解,這在文法上叫做賓。到最後這兩句,「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這叫主,有賓有主,「其實皆一心也」,歸到前邊說「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就是有知覺的眾生同於那一個體,那一個體就叫做一心。   底下再舖展下去,由一心,再講到一法、一道,不然這文章沒有了,讚歎圓覺讚歎完了不是?那文章不夠氣派,文章要講文章的氣,叫做氣勢,它有文章的氣勢,只講到這裡文章還不夠,底下再說下去。 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這是沒有話找話嗎?不是沒有話找話,這是說佛法,眾生不了解圓覺一心之法,所以我現在才讚歎圓覺,讚歎一心。你明白了圓覺一心,可知道怎麼叫做凡夫,怎麼叫做聖人,怎麼在迷,怎麼在悟,怎麼樣流轉生死,這個關係大了。   「背之則凡」,背之,你就叫做凡夫,你違背了圓覺一心之法,就叫做凡夫。「順之則聖」,你學了佛法,懂得圓覺一心之法,順著圓覺修行,你一定當聖人。凡夫與聖人沒有多大分別,一個違背,一個順從,所以古人讚歎西方,西方在哪裡?轉個面就是,日日向東走,回頭便是西。這差多遠呢?不是十萬億佛士以外,就差你一回頭。你天天往東走,天天走凡夫路,你一回頭就是西方。你天天往東走,你不是背了圓覺嗎?你回過頭就順,順了圓覺你就是個聖人,凡夫與聖人就差這麼一個背,一個順。   所以研究大乘經典,乃至於我們中國禪宗講的開悟,一言之下,就大徹大悟,就是在這個地方。一個字,你只要會到你心裡,馬上你就明心見性了。圓覺在哪裡?圓覺在你一心裡,你沒有學佛法不知道,天天走的凡夫路,與圓覺相違背;把它順過來,你就是個聖人。   「迷之則生死始」,你迷了這個圓覺,可不得了了,生死從此開始。生死從哪一天生死呢?無始,沒有個頭;有個頭,就在你迷那一天。就你一迷,一迷你的生死就開始了。   「悟之則輪迴息」,悟之,你一開悟,輪迴就息了,無始劫來流轉生死,流轉到現在完了沒有?沒有完,盡未來際,也沒有完,生死無窮。怎麼樣能把輪轉超出去?就在你這一悟:「我的心就是圓覺」,一開悟你就是個聖人,輪迴止息了。因為你迷了才造業,迷就是起了惑,迷惑,你起惑就造業,造業就流轉生死。我今天開了悟了,我不迷惑就不造業,不造業就不生死輪迴,息止了,就在一迷、一悟之關係。 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   這是文章氣勢,我到現在聽說我有個圓覺,聽說有個圓覺我沒有悟呀!沒有悟你要求呀!求圓覺。   「親而求之」,要親切的求,從哪裡下手呢?「則止觀定慧」,先修止觀,因位上叫止觀,果位上叫定慧。由止而得定,由觀而生慧,這是最親切求圓覺的方法。一悟,輪迴就息。不悟呢?不悟,你去求開悟;沒有悟到圓覺,你去求圓覺。聽過《起信論》了,六度合成五行,五行最後一個就是止觀門,先修止後修觀,再修止中得觀、觀中得止,再止觀不二,你就得到定慧了,這是親切的求圓覺的方法。   「推而廣之」,由這止觀定慧的功夫,把它推廣開來,「則六度萬行」,就是六度萬行。《起信論》上五種行門就是六度,由止觀定慧把它推廣開來六度,六度再推廣開來萬種行門,你修六度萬行,就得了圓覺。 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   「引而為智」,你就把圓覺引進來,當成你自己的智慧。「然後為正智」,就是正當的智慧,那就是般若智慧。   你依著圓覺修行,「依之為因,然後為正因」,那就是成佛的正因。不然,你天天修行,你因不正不會成佛。《楞嚴經》上譬喻,等於蒸沙做飯,沙子不是飯的正因,你蒸到百千萬劫還是沙子,它不成飯;你依著圓覺修行,那就是成佛的正因。   「其實皆一法也」,在文法上又結束了,由前面結束到各種名字不同,其實就是一心。再由止觀定慧,六度萬行,正智、正因合起來,就是一個法,什麼法呢?圓覺法。   這再說,一方面也就是鼓勵我們,一方面也就是警策我們。 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   「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人人都有一個圓覺本體,沒有離開圓覺,終日圓覺,實際未嘗圓覺,圓覺在哪裡也不知道。我們學佛法依文解義,還知道一點點影像;不學佛法連一點影子也不知道,連個名字也沒有聽到,這就叫做凡夫。所以每一天穿衣吃飯,依著圓覺穿衣吃飯;每一天脫了鞋子上床睡覺,依著圓覺睡的覺,結果跟圓覺不相干,所以你就叫做凡夫。   「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學了大乘佛法,曉得自己有個圓覺妙性,想證得圓覺而沒有極得,沒有證到最究極圓滿那個地位,這就叫做菩薩。證到究竟圓滿就叫做佛了,不叫做菩薩了。   這個地方為什麼沒有說聲聞、緣覺?聲聞、緣覺不知道圓覺這個名字,把他貶低一點,歸於凡夫,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聲聞、緣覺,他這個覺是十二因緣之覺,不是圓滿之覺,把他說高一點合到菩薩裡頭。他也是天天修行用功,所證得的只是圓覺的一部份,而沒有極得,實際他不知道圓覺這個名字,所以不說聲聞、緣覺,只說菩薩。   「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把圓覺具足圓滿的證得了,前邊證而未極,這個時候證到極點了,具足圓滿證得了圓覺,而能以住持圓覺,安住在圓覺本位上而能以住持圓覺上,這就叫做如來。   這個地方就是一方面警策我們,一方面鼓勵我們,我們一切眾生都有個圓覺自性,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禪宗門下有兩句話:「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佛在哪裡?你每天夜裡抱著佛睡覺,你不知道佛嗎?睡醒了你同著佛起來,你還不知道佛嗎?唉!那就是不知道「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這就是真正可憐愍者。你沒有成佛的本錢,成不了佛;你有成佛的本錢,為什麼不成佛呢?所以自己要自己迴光反照,好好用功修行,不然真是空過光陰。下邊還有的,「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身為人你不修行,裴休也沒有辦法,實際十方諸佛也沒有辦法,你有資格成佛不去成,十方諸佛對你也沒辦法。 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   「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這圓覺是一切凡聖的本體,沒有兩個圓覺,把圓覺的本體要是離開,還沒有六道的凡夫。六道凡夫哪兒來的?就是真如不守自性隨緣生出來的,離真如沒有六道。《起信論》上叫真如,《圓覺經》就講離開圓覺沒有六道凡夫,六道凡夫統統是依著圓覺起惑造業,造的業有善有惡,分出來三善道、三惡道。   「捨圓覺無三乘」,「捨」跟「離」字一樣,捨離了圓覺,沒有三乘聖人,這個地方就把聲聞、緣覺包含進去了。聖人知道六道凡夫的苦惱,他要求證圓覺,沒有證到最究極的地方,沒有成佛之前,就叫三乘聖人。所以你捨離了圓覺,還沒有三乘聖人,那麼九法界凡夫都離不開圓覺了。   「非圓覺無如來」,哪來的如來呢?他具足了圓覺,才叫做如來;要是沒有圓覺,沒有這個本體自性,哪個眾生也成不了佛。哪來的如來呢?非圓覺就沒有如來。   「泯圓覺無真法」,泯,是泯滅、沒有。沒有圓覺,根本就沒有真法,一切法都是妄法,唯有圓覺是真法。   「其實皆一道也」,只有一個道,所以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一個涅槃大道,沒有兩個道。你認不清涅槃大道,永遠當六道凡夫;你認清了涅槃大道了,走了一段到化城,還沒有到寶所,就叫做二乘人。知道前邊還有一段,寶所還沒有到,然而知道後邊還有一段,還沒有走到尾,那就叫做菩薩。走到寶所了,這一條大道走到盡頭了,這就叫做佛。實際走的還是一個道,成佛沒有兩個道。 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詮此也;   講到這裡,再接著講,「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把圓覺意義講完,以及十法界的關係都講完,再說出圓覺的重要性。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所證的是什麼?證的就是圓覺,所以非圓覺無如來。   「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為什麼大事?令眾生證得圓覺,沒有比這個事大了。眾生本具有圓覺,但是眾生不知道,所以如來就告訴你們,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在圓覺上。就講你們人人皆有圓覺,有圓覺你就可以成如來,就為這個事才出現於世。   「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修多羅是梵語,翻為中國話叫契經,就是經典,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蓋詮此也」,詮是表顯的意思,也就是注解的意思。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都是詮表的圓覺,也就是注解圓覺,也就是《圓覺經》的注解,都是解釋圓覺的。 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立義有廣略,乘時有先後,當機有深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來於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密說而顯演,潛通而廣被,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   如來說《圓覺經》說一個圓覺就好了,為什麼釋迦如來說那麼多的經,說了三藏十二部呢?這就是說,「如來垂教」,垂是垂留下來的教法,叫做垂教。「指法有顯密」,指是指示,如來說法所指明的、所指示的佛法,則有顯明的指,有秘密的指,所以有各種經典不同。   「立義有廣略」,有的一部經典上建立這義理是廣說,有的經典上建立這義理是簡略的說,有廣有略。   「乘時有先後」,乘時,時間上則有先有後,比如按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法的時間,也有先有後。   「當機有深淺」,如來說法是為眾生說,每一部經都有每一部經的當機者,這一個當機者他是甚深的資格,如來說這個法就深了;這一個當機者他是淺的資格,說深的他不懂,就得說淺的。所以各種經有深有淺,不是佛法有深有淺,因為當機的根機不同。   「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要不是上等的根機,圓滿的智慧的當機者,對於圓覺之法怎麼能夠大通,大通就是完全貫通。   「故如來於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因為眾生當機者必須是上根圓智,才能以說得究竟,才能說得高深。圓覺大法,是一切法的根本,要說這個圓覺大法,非得有上根圓智的當機者不行。所以如來就在光明藏裡說,光明藏是個清淨國土,在清淨國土向這十二位法身大士說法。下邊講《圓覺經》你就看出來,十二位大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來請問,佛就替他們答覆。   「密說而顯演」,在光明藏是清淨國土,法身大士都是等覺菩薩,佛給他們說法,眾生沒有聽到,叫密說。不是祕密不傳人,因為眾生聽不懂、看不見,叫密說。但是在光明藏為十二個法身大士說了以後,就把它流傳到世間了,顯演,還是顯明的把它演說出來。   「潛通而廣被」,那十二位法身大士他潛通,潛就是祕密,通就是通達,由密說而潛通。祕密就通達了,但是要顯演廣被一切眾生,是大乘根性都可以領略到《圓覺經》的道理。   「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由這十二位法身大士來印定如來說的圓覺大法,是一切經的根本,宗者本也。   講到這兒,序文的章法一大段講完了,這叫理序,也叫序理。發給你們的憨山大師著《圓覺經直解》前邊的大字,大一號的字,有一篇序文到這裡,這下邊的事序,它沒有載上。這序文要敘圭峰大師注的《圓覺經略疏》,他不敘述這個事怎麼辦?下邊的序文的下一段章法序事。 圭峰禪師,得法於荷澤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一日隨眾僧齋於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經,遇圓覺了義。卷未終軸,感悟流涕!歸以所悟告其師,師撫之曰: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此經諸佛授汝耳!   「圭峰禪師」,就是宗密大師,我們講《起信論》時講過《法界宗五祖略記》,華嚴宗的第五位祖師就是宗密大師,在禪宗裡他還是稱禪師的。圭峰,是一座山峰的名字,在中國的禮貌上不能直稱其名,稱其名則不恭敬。跟印度不同,跟現在的歐洲、美洲都不同。古時候印度以稱師長的名字、父母的名字為光榮,不是不敬;現在的歐洲、美洲也是的,以稱父母師長的名字為之最尊敬、最恭敬,各國的風俗禮貌不同。但是在中國講中國,雖然說是順著歐美的潮流,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變更過來,一直到了民國,那些大老官,尤其大總統都不敢稱他的名,袁世凱稱袁項城,徐世昌叫徐東海,乃至於我們國父孫文,他的別號逸仙,孫逸仙誰也不敢稱孫文,他是廣東中山縣的人,稱孫中山;那早幾年稱我們的先總統,他沒有做總統之前,他就是一個大人物,也稱他為蔣奉化,他是奉化的人。以後歐洲、美洲風氣普遍開來了,大家認為這是個囉嗦事,直接稱他的名並沒有什麼不恭敬,這以後再不稱蔣奉化了。你懂得這道理了,這就是恭敬尊重圭峰宗密大師的,稱他為圭峰禪師,實際不是他的名字,是座山。他在終南山住的一個茅蓬,住的一個寺院,後邊一座山峰,山峰像圭板那麼樣子,叫做圭峰以這山峰彰名,圭峰大師要知道就是宗密大師。   這再說他禪宗的來源,他得到正法,「得法於荷澤嫡孫」,荷澤,就是神會童子,六祖大師門下大德很多,有一個小孩子才十四歲稱為童子,就是神會童子。你看《六祖壇經》上有他的名,他是荷澤的人,不敢稱他神會,就稱荷澤。禪宗分南宗、北宗,就從禪宗五祖會下,神秀大師在北方弘揚禪宗,叫北宗;六祖慧能大師到了廣東的曹溪,就弘揚南宗。神會童子跟著六祖大師在那兒得了法,到了北方來弘揚南宗,所以胡適之雖然常常毀謗佛教,他對於神會大師,可是崇拜得不得了,給他送了一個德號叫北閥總司令,像我們的蔣總統那個時候北閥成功了,北閥總司令。禪宗的南宗把北宗消滅,就是神會大師,也就是荷澤大師的功勞。講荷澤這個名字,不講那麼多了,是他的嫡孫,他傳下來。那麼要論祖師位,中國只有第六祖,下邊都稱禪師了,要接祖師位傳下來,慧能大師六祖,荷澤大師是七祖,下邊傳下來的法子叫第八祖。   「南印上足道圓和尚」,荷澤有個嫡孫,叫南印禪師,南印是個名字,不是南印度,是個法名,或者是個寺名,我們沒有考察,就是第九祖了。南印禪師的上足,他的法子叫道圓和尚,就是第十祖了。荷澤第七,他的法子是誰,這裡沒有寫,要去查禪宗的歷史才知道,是第八,南印第九,道圓和尚就第十了,算到圭峰大師是第十一祖,這就是圭峰禪師出家就跟道圓和尚出的家。   「一日隨眾僧齋於州民任灌家」,一日,有這麼一天。州民,就是在他本州,是哪一個州,現在我眼睛看不見沒有去考,你們去考察,州民就是像我們基隆本市的人這樣子。本州的一個人民,姓任名灌,是一個大居士,他要請眾僧到他家吃齋。道圓和尚就派他寺院的眾僧去應供,可能道圓和尚也領眾去的。「居下位」,圭峰禪師才出家不久,所以坐在最末的座位。   「以次受經,遇圓覺了義」,這個居士請出家人吃齋,他家裡存了很多的經典,經典不是一種,各種的經典。可能上座分的是大部的,或者中座分的是中部的,這《圓覺經》只有一卷,所以以次受經,挨到圭峰禪師,給他一本叫圓覺了義經,到圓覺了義這裡為止,這是一句。遇到圓覺了義經,這下邊說他開悟。   「卷未終軸,感悟流涕」,他得到《圓覺經》就打開認真的看,那個時候不叫冊,也不叫本子,現在我們讀書不是叫讀冊嗎?一冊一冊的,上冊、下冊,一本一本的。那個時候不是冊、不是本,那時沒有印刷術,都是抄寫的,寫下來一張紙一張紙,都把它接起來,接好了用一個小棍子把它捲起來。這《圓覺經》沒有多少,只有一軸,現在你懂得一軸就是一本。「卷未終軸」,這一本經還沒有念完,未終其卷。「感悟流涕」,一下子感動開悟,馬上眼淚流出來,哎呀,佛法之妙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要懂得,他當然是上根圓智的人,根機不同,但是這裏面有一個要緊的:要重法。我們現在上哪個地方去應供吃齋,比方我們到台北,人家請我到北城素菜館請我們吃齋。備了好菜吃了了,吃了了一個人供養一個紅包,最好一個大紅包,大家歡喜。他不是送紅包,一個人送一部經,經典太多了,送經幹什麼,拿了很囉嗦!這樣你決定不會感悟流涕,為什麼?你根本對於佛法沒有尊重心,所以根機是一個問題,重法是一個問題。當然是前生有大根機的一個人嘛!但是他今生尊重佛法,得了圓覺了義經就打開認真看!深入其義,一下就感悟,悟到裏面最深的道理,所以馬上眼淚鼻涕,眼睛流的水是眼淚,感悟流涕,不是光流鼻涕,也有流眼淚,哎呀!太好了!太好了!   「歸以所悟告其師」,這個時候就在那吃齋,打開看就得了這麼一個境界。回來了,回到了自己的寺院裡,以他所悟的道理報告他師父道圓和尚。「師撫之曰」,撫,是撫慰、安慰他。道圓和尚是大徹大悟的禪師,馬上就安慰他。「汝當大弘圓頓之教」,你不是個平常的出家人,一看到《圓覺經》就悟到甚深的道理,你是上根利智的人,你應當弘揚圓頓大教。大乘法有權教大乘,實教大乘,圓頓是實教大乘,你應當弘揚實教大乘之法,該當大法師了。   「此經諸佛授汝耳」,這部《圓覺經》是諸佛給你的,怎麼沒有分給你其他部經,就分給你這一部《圓覺經》呢?這就是冥冥之中,你看是看不見,是諸佛傳授給你,你應該在這經上開悟的。 禪師既佩南宗密印,受圓覺懸記,於是閱大藏經律,通唯識、起信等論。然後頓轡於華嚴法界,宴坐於圓覺妙場,究一雨之所霑,窮五教之殊致,乃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並行於世。   「禪師」,指著圭峰禪師。「既佩南宗密印」,讚歎圭峰禪師宗教雙通。佩是佩帶,佩帶南宗的密印,南部的禪宗叫南宗。密印,祕密法印傳給了他,這是宗通,就是六祖慧能大師將南宗的祕密法印傳給了圭峰禪師。   「受圓覺懸記」,又受了圓覺懸記,懸記,等於如來傳授給他的《圓覺經》,等於如來在世的時候就預先給他授了記,這就是教通。宗教雙通,讚歎他禪宗也通,教下也通。   「於是閱大藏經律」,並不貢高不我慢,我通,通到禪宗的道理;我通,通到《圓覺經》這一部經的道理。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律論,都還沒有通,閱藏,經、律都看,論也看。「通唯識、起信等論」,唯識:《成唯識論》;起信:《大乘起信論》,統統貫通。再一句話,是經律論完全貫通,成為一個三藏法師,這是讚歎宗密大師。   「然後頓轡於華嚴法界」,頓轡是形容詞,轡是你騎到馬身上,手拿勒馬頭的繩子,叫馬轡頭。騎著馬,馬在跑,你管不住怎麼行呢?你得有繩子拉住牠叫轡。頓轡,是慢慢的走,轡頭並沒有拉緊,也沒有特別放鬆,不是跑得很快,這就是騎著馬遊玩遊玩的形容詞。在哪裡遊玩呢?在華嚴法界,你看《法界宗五祖略記》就知道,他沒有見到華嚴四祖清涼國師,先看見華嚴四祖作的《華嚴經疏鈔》,就感悟得不得了,也是感悟流涕!他在講華嚴疏鈔時,有一個聽講經的學人要去朝五台山,這時候他正在講經不能走,就託這個學人帶了一封信,要拜清涼國師為法師。清涼國師一看他寫的信,對於華嚴要旨都通了,沒有見他的面給他回信,就稱他為真正的法子。以後他還是親近清涼國師、親見清涼國師,所以他對於華嚴法界的道理,可以在裡頭遊玩遊玩,頓轡,就是遊玩的意思。   「宴坐於圓覺妙場」,道場,稱為妙場,不可思議的道場,是圓覺道場。「宴坐」,宴是安然,坐是打坐,安然打坐。打坐在哪裡呢?在圓覺妙場。宴坐也是形容之詞,跟頓轡一樣,就是遊玩遊玩,走來走去在華嚴法界,等到休息休息,宴坐是在圓覺妙場。   「究一雨之所霑,窮五教之殊致」,《法華經》上:「一雨所霑,三草二木,悉皆蒙潤。」這雨沒有兩種雨,下的雨只有一種。「究」跟「窮」字一樣,要窮究雨的道理,不同是眾生的根機不同,三種草兩種木不同,實際下的雨沒有兩樣,這就是一乘妙法,他統統把它窮究再窮究,究也是窮,窮也是究。   「窮五教之殊致」,華嚴宗判釋如來一代時教為小、始、終、頓、圓,殊是差別,差別不同。致是道理,那差別不同的道理他都窮究。五教雖然不同,說不同道理,沒有兩個道理,他都把它研究透徹,叫做窮究。   「乃為之疏解」,裴休作這篇序文,是《圓覺經略疏》的序文,他要讚歎《圓覺經略疏》,先讚歎《圓覺經》;《圓覺經》讚歎好了,你才知道這部《略疏》有價值,這《略疏》是誰作的?圭峰大師做的,他才讚歎作《略疏》的圭峰大師,圭峰大師了不得,宗教雙通的人。你才知道他做的《略疏》一定重要的,作文章的方法,就在這地方。   說到他把三藏十二部都貫通,佛的最高深的道理都窮究、通達了,才下筆作注解的,所以《圓覺經》的《大疏鈔》《略疏鈔》都有價值就在這裡。不像現在學佛法一知半解,還沒有通就要作疏出版,結果打了人家閒岔,真不道德,這就是為之疏解,疏就是解。   「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他《圓覺經》的《大疏》作了三卷,怕人看不懂,再加以鈔解,疏是解經的,鈔是解疏的,《大鈔》有十三卷。這三卷《大疏》,十三卷《大鈔》,又怕人嫌繁,眾生的根機不同,一看那麼多,他不要看。於是由《大疏》再把它簡略下來,簡成《略疏》兩卷,《小鈔》六卷,就減省了一半的文字。這就是眾生的根性不等,看《大疏鈔》,一看那麼多解釋《圓覺經》,《圓覺經》沒那麼多,注解那麼多,哎呀!不要看,這就是根性不夠。根性不夠他得應機啊,於是就作《略疏鈔》,就是小疏鈔,《略疏》二卷,《小鈔》六卷,這樣你可以看了。   台北大乘印經會的《大疏》也出版,《略疏》也出版,是不是有鈔不記得了。眾生根性不一樣,我在台北講過《大乘起信論》,我讚歎《華嚴經》,就讚歎《華嚴經疏鈔》,我說你要懂得全部的佛法,一定要研究《華嚴經》,那是圓頓大教,你要懂得《華嚴經》,必須看《華嚴經疏鈔》。   這時候有一個大陸上的居士,帶來了一部《華嚴經疏鈔》,我就說現在台灣沒有出版,大陸上有這個版,而且還有這個彙本。過去《華嚴經》是《華嚴經》,《華嚴疏》是《華嚴疏》,《華嚴鈔》是《華嚴鈔》三本,初學的人對不上頭。上海有一班居士組織一個《華嚴經疏鈔彙本》編纂會,編了六年把它彙在一起,第一段《華嚴經》的正文,第二段《華嚴經》的疏,第三段《華嚴經》的鈔,再把它刻上木版印出來,那可省事,不要對著看,看了一部就有了。可惜這個本我沒有帶來,是不是你們有人帶來,就有個居士帶來了,怎麼樣呢?在這兒聽經的有一個王居士,就是先總統的表兄弟,先總統的媽媽不是王夫人嗎?王夫人娘家的姪兒子,跟先總統是表兄弟。那個人就是根性大了,《華嚴經疏鈔》看一遍都不容易,他把它抄下來,他沒有聽過很多經,就只在台北聽過我講完兩部經,他會分科,會本上沒有甲、乙、丙、丁,他都把它安上。   等到我在台北十普寺講了《圓覺經》,我又讚歎《圓覺經大疏鈔》了不得!你們最好能找出這個本看看,就有一個人在大陸上帶來一部,王居士又借去抄,他把《圓覺經大疏鈔》又抄下來一遍,所以眾生的根性不一樣,他要大的,小的他還不高興。   說到這兒,就是勉勵諸位,你最好看《華嚴經大疏鈔》,難得有出家的因緣,你在家,太太、孩子生活擔子,擔在你肩膀上,你天天行倒差的孝順,怎麼倒差的孝順,應該孝順父母啊!父母你不孝順,要孝順你的太太,孝順你的兒女,不是倒過來孝順嗎?你不行這個孝不行,他們要吃飯、穿衣服,那麼你天天給他們當奴隸,從早到晚上,一天到晚忙得團團轉,哪有功夫看經,哪有功夫看《疏鈔》!   我們難得出了家,還有這點善根,上面父母不要我們養,中間沒有結婚,很好,沒有太太、兒女要飯吃,這不是很好嗎?你有了工夫,不去看這些法寶,不是辜負了你出家的善根嗎?所以出了家要是不研究教典,真是對不起自己。   我今年八十一歲了,我自己很慶幸沒有離開經本子,現在眼睛看不見,還在跟諸位講經,我很慶幸,辛苦再累,精神上很愉快。你不講經,放燄口不要累嗎?你拜梁皇懺不要累嗎?這不是批評人家,不是造口業。現在出了家,天天南無南無、頂禮頂禮、縛日囉縛日囉的,一天忙到晚,是不是把出家的善根給糟蹋了?你為什麼不去研究教典?   所以我心裡很著急,不是毀謗人,不是造口業,諸位你不要走錯了路,不要以為研究來研究去,結果沒有一個錢好用。想到拜一天梁皇懺,最少有八百塊;晚上又放一壇燄口,又八百塊,一千六百塊拿出來好用,哎呀!那太好了,明天還有一千六百塊進賬呢!你迷頭轉了向,跟在家人行倒過頭來孝順一樣,你天天為人家拜懺,為人家放燄口,你可為自己拜過懺?為自己放過燄口?沒有,就是為那幾百塊錢的鈔票。不說太多了,造口業。現在就是勸諸位,你要看,有這個注解,有這個法寶,等到末法一萬年過去,什麼經都沒有了,那時候再出世為人,你想看都沒有了。現在講到他注的大疏鈔、略鈔上了。   還有「《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圓覺經》告訴我們怎麼修,修三種禪觀,要自己建立道場,自己要修證,證得圓覺,怎麼修法,他有親身經驗,道場修行的儀軌有一十八卷。你要是想要自己建立圓覺道場,自己修行,必須得看看人家過來人,圭峰大師怎麼修的,看看他修的十八卷。   「並行於世」,在唐朝的時候,沒有印刷術都得抄寫,要想流通很困難。抄寫,你得一個人抄寫,請人家抄寫得花錢啊,可是他有個大護法,就是裴休宰相的一品大員,錢不成問題,所以都流通開了。《圓覺大疏鈔》《圓覺略疏鈔》《圓覺道場修證儀》統統並行於世,這都是裴休的功德。 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其入觀也明若秉燭;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虛騁;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   這再讚歎他作的注解裡頭有什麼好,「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他敘述教理都是敘述到最圓滿的地方,圭峰大師本人見到佛法見得最通徹。   「其釋義也端如析薪」,他作疏、作鈔,要解釋經的義理,像劈柴,整理柴草一樣,端端正正,一把一把的,一捆一捆的。端如析薪,就是條分縷析,很詳細、很清爽。析是分析,薪是柴草,柴草本來亂糟糟,把它整理得一把一把、一捆一捆的,端如析薪。   「其入觀也明若秉燭」,他要修證要入觀想,入觀想說得明明白白,他是有親身的經驗,古時候在夜裡看不見,點個蠟燭就看見了,等於現在開電燈,若秉蠟燭修觀就很明了。   「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他做《大疏鈔》《略疏鈔》有文句,文句就是言辭,把理說明而已。「不虛騁」,不隨便多說,騁就是跑馬,不放野馬。有的文筆流利,一說說一大堆,他不說那麼多,把理說明為止。   「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他作《大疏鈔》,當然會做文章,但是圭峰大師的文章只是輔佐教理,不苟且裝飾,不弄華美的文句,不求其華美,說得很老實。   古文你不懂,讀了沒有意思。你懂了,古文比現在的白話文不同,你愈讀愈有意思,要讀一讀啊!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前天講到這裡,「然後頓轡於華嚴法界,宴坐於圓覺妙場,究一雨之所霑,窮五教之殊致,乃為之疏解」,這一段就是說到圭峰禪師要注《圓覺經》的《大疏》《略疏》,他自己先看了《圓覺經》,開了悟以後看《大藏經》,經、律、論三藏都看,尤其是《華嚴經》研究的最好,所以「頓轡於華嚴法界」;《圓覺經》研究的更好,所以「宴坐於圓覺妙場」。那麼「究一雨之所霑」,下雨只有一個雨,一切眾生都沾光,就是三草二木都能沾到雨的光。「窮五教之殊致」,小始終頓圓五教,殊是不同,致是理,不同之理,他都研究到家叫窮。然後「乃為之疏解」,這就是作一部注解,要自己把佛法研究好,再來作注解。「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這就是講他作的《大疏鈔》《略疏鈔》也叫《小疏鈔》。我昨天說過了,眾生的根機不一樣,有的歡喜看大部的經,大部的注解。你要是歡喜看大部的注解,就看《大疏鈔》;你要是嫌多,這《略疏鈔》一定要看。前天我介紹的還有通理大師的《圓覺經析義疏》,你看了《圓覺經略疏》,看了他的《小鈔》,再看《析義疏》,這部《圓覺經》你決定可以懂了。   現在有《圓瑛法師講義》,他也是依著《大疏鈔》《略疏鈔》,乃至於《析義疏》,看了以後編的,編得很好,尤其利益我們初學的人。你要是看《大疏鈔》嫌多,《略疏鈔》還看不動,就看《圓瑛法師講義》,分科分得清清爽爽,你再看憨山大師的《圓覺經直解》,《圓覺經》的文也可以消通了。「《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圓覺經》講到下邊你就知道了,要腳踏實地的修行,要入道場修行,怎麼修呢?要看他道場修證儀規,一共十八卷之多。「並行於世」,在當時唐朝,印刷術沒有發明,要想流通一部經、一部注解都是很困難,必須得抄寫,抄寫一遍,那麼多。一個人抄怎麼抄得了?請人抄,不要花錢嗎?好在有裴丞相護他的法,都能流通開了。這再讚歎他的注解,就是他作這篇序文,目的是讚歎大疏鈔、小疏鈔的,那麼前邊就先讚歎《圓覺經》,讚歎了《圓覺經》,再讚歎作疏鈔的圭峰禪師。   你就知道《圓覺經》這一部經,圓滿深奧;就相信這部注解一定很好,再看看他讚歎圭峰禪師這個人了不得!更要相信他這部注解很好。實際他作序文目的還在這幾句,就是要讚歎《圓覺經》的《大疏鈔》、《略疏鈔》。   「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讚歎注解還是要讚歎這個人,這個人他作的好,怎麼樣好法呢?他要是敘教理,一直要說到圓教,圓滿無缺,圓融無礙。「其見法也徹」,他對於圓覺大法徹底瞭解,你自己不明白徹底,注解怎麼能注得徹底呢?「其釋義也端如析薪」,他解釋文句的義理,條分縷析,就像整理柴草一樣,一捆一捆,一把一把的,端端正正的都給整理出來。端如析薪,端也就是頭,頭緒都是清清爽爽。   「其入觀也明若秉燭」,他自己腳踏實地修行過,所以他才作《道場修證儀》,作了十八卷,他入觀非常的清爽明了,像夜晚點了蠟燭,古時候「明若秉燭」,就是很光明,現在說就是明若開電燈。   再講他的文辭,「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虛聘」,他作注解,有一句一句的文辭,把道理說清爽就極於理。「不虛聘」,不隨便的寫,就是騎著馬走到目的地,不隨便放野馬,不虛聘。   「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整篇注解的文章能輔佐教義就可以了,叫人家一看,看了教義明白了,這就是他輔佐的功德。「不苟飾」,不苟且裝飾,不求其華美。這篇文章要做得怎麼樣好,弄些好的字眼把它裝飾裝飾,他不這樣,說得很老實。前天講到這裡,今天再接著講。 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   「不以其所長病人」,這兩句讚歎之詞,我們學法師的人更要學到,他不以自己的長處來病人,病字現在說就是批評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就是叫做病人,他不說別人的毛病。「故無排斥之說」,他只講他的理,譬如在當時天臺宗和賢首宗成天打筆墨官司,但是他沒有說天臺宗不好;當時還有法相宗也興起來,他也不說法相宗不好,所以沒有排斥之說。   「不以其未至蓋人」,蓋人,就是壓迫人,還帶著好像是欺騙人的意思在裏邊。未至,這個功夫我沒有用到這裡,我沒有用到這裡我不說。我還沒有成佛,當然有未至的地方,我功夫沒有用到這裡,不隨便拿文章裝飾我的功夫來壓迫人,或欺騙人。   「故無胸臆之論」,胸臆,就是打自己心裡想說什麼就說什麽,也叫臆說,他所說的都有根據,經、律、論上都有根據,不自己隨便瞎說。   我們學法師的看到這兩句讚歎之辭,就得學到,學到怎麼樣子呢?   第一、你講經只管講經,你作文章你就作文章,不要批評人,批評人沒有一點好處。你批評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就要招怨樹敵,沒有怨家,你招了怨家出來;沒有敵人,你樹了一個敵人出來。人家聽見你在批評他、毀謗他,他不要毀謗你嗎?他也是凡夫啊!結果法師與法師互相對罵,作文章怎麼打筆墨官司呢?都是這樣子引起來的。你弘揚佛法的文章儘管作,不要批評人。你批評人,別人要反駁,這就打起筆墨官司出來。   第二、不隨便談起自己的功夫,你這胸臆之論,你沒有功夫,沒有用到這裡,自己隨便瞎說,你說要講戒,還犯大妄語戒,你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嘛,所以不要裝模作樣冒充老修行。這是很淺顯的解釋,講經你知道到那裡,講到那裡就好了。這讚歎好了,再總讚歎: 蕩蕩然,實十二部經之眼目,三十三祖之骨髓,生靈之大本,三世之達道。   「蕩蕩然」,就是很偉大,現在讚歎都是用偉大二個字,很偉大的意思,廣闊高深,蕩蕩然!他作的《大疏鈔》《略疏鈔》,「實十二部經之眼目」,實實在在是一切經的眼目,你把《大疏鈔》《略疏鈔》看了以後,三藏十二部你都會懂了,所以實實在在是十二部經,就是一切經的眼目。   「三十三祖之骨髓」,禪宗的祖師,一共有三十三個,印度二十八祖,到了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到慧能大師叫六祖,這就六個祖師了。在中國,實際初祖達摩就是印度第二十八祖,中國只有五個祖師,五個加二十八個不是三十三嗎?一共三十三個祖師傳禪宗。《大疏鈔》《略疏鈔》實實在在是禪宗的骨髓,骨髓二個字形容人身上最要緊的精華就在骨髓,就是最精華的要理都在這裡邊。   「生靈之大本,三世之達道」,這還是總讚歎,說來說去得利益眾生呀!他說明什麼道理呢?「生靈之大本」,生靈,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的根本。「三世之達道」,過去三世諸佛,走這個道走到佛位;三世的菩薩,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菩薩,還是得走這個道成佛,這是三世諸佛、三世菩薩一個通達的道路。 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其四依之一乎,或淨土之親聞乎,何盡其義味如此也。   「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就是在裴丞相那時候他也看見過其他法師作《圓覺經》的注解,世就是當世,雖然還有作者,不能過矣,不能再超過圭峰禪師的《大疏鈔》《略疏鈔》了,這話還可以推到後世,世是當世,當世不能超過,就是說後世還有作者,也不能超過,那就讚歎到極點了。   這再把它總結讚歎!「其四依之ㄧ乎」,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為如來使者,為眾生之依止,這就是令眾生依止的善知識有四種人,查《佛學大辭典》判這四依各有不同,依著印度天親菩薩判的都是地上菩薩,初地菩薩為初依,六地、七地為二依,八地、九地為三依,十地菩薩為四依。這一句話就說,在這四種依止之人,圭峰禪師一定是一種,就是一定是個地上菩薩。他怎麼用「乎」字呢?他的地位沒有超過圭峰大師,他不能大打妄語啊!他不能印證圭峰禪師的地位,他推測所以用「乎」,只是讚歎之辭而已。   「或淨土之親聞乎」,淨土,釋迦如來說《圓覺經》,是在大光明藏清淨國土說的,除了十二個大菩薩為首,還有十萬個大菩薩都在那兒聽。圭峰禪師作《圓覺經》的疏作得這麼好。「或」是不定之詞,或者是在大光明藏親聽釋迦世尊說過《圓覺經》嗎?還是用「乎」,不是他親自印定,一定是這個樣子,還是個讚歎之詞。   「何盡其義味如此也」,你怎麼把圭峰禪師讚歎那麼高呢?或者是四依之一,是地上菩薩;或者是在釋迦如來講《圓覺經》那個清淨國土裡頭,他親自參加聽講呢?因為他作《大疏鈔》《略疏鈔》,何盡其義味如此也,把《圓覺經》的義理,味是氣味,都說盡了,那不是地上菩薩,說不了這麼好啊!不是淨土親聞,也說不了這麼完備啊!所以還加個「何」字,還是推測讚歎之詞。 或曰:道無形,視者莫能覩;道無方,行者莫能至,況文字乎?在性之而已,豈區區數萬言而可詮之哉?對曰:噫!是不足以語道也。前不云乎: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   這是假設一個問答,有人提出反面的道理來問,則答覆他。這在作文章的方法上,叫起承轉合的轉,不轉沒有話講了,讚歎完就結束了,這文章不起波浪,就像那海邊要起波浪,才看著雄偉,所以假設一個問答把它轉開來,增加文章的氣勢。   「或曰:道無形」,其實沒有人問,他自己假設一個問答,有人來問,我們修的道,是無形之法,誰也看不見。「視者莫能覩」,視者,要想看看,看不見,覩也是視,視也是看。   「道無方」,這道究竟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啊?他沒有個方向「行者莫能至」,你走到哪裡才走到,見到道呢?你走不到這個道,它沒有個方向,你怎麼樣能走得到?這道無形,道無方,行者莫能至,「況文字乎?」你用文字怎麼能把它說清爽呢?文字是文字相,要怎麼樣才能以見到道呢?才能以走到道這個地方,「在性之而已」,性,指著悟,你得開悟。悟道,你就見道了;悟道了,你就走到了。   「豈區區數萬言而可詮之哉」,圭峰禪師作注解不過幾萬字,研究這數萬言幾萬字,就能把佛的大道詮表出來嗎?道無形,道無方,必須要親悟實證才可以!文字怎麼能以把道表顯出來,銓表出來呢?詮就是把它表顯出來,假設有這個人來問。   「對曰:噫!」你提出反對意見,我就先慨嘆一聲。噫!是驚嘆、慨嘆之詞。「是不足以語道也」,你認為你說得很高,實實在在你不高,不足跟你說這真正的大道。   先批駁他一句,「前不云乎」,我前邊講的話你沒有聽到嗎?「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把前邊說的話引證過來,這在文法上叫合,起承轉合,假設這問答,轉開了再把它合攏來,也叫做首尾照應。你前邊開頭說的話,到尾上得照應到,跟你前邊說的話要首尾呼應,這是文章的方法。你不會作文章,前邊說了,後邊跟前邊不相干,甚至你自己忘記前邊說的什麼,人家看你的文章,怎麼看得懂?所以把它合到前邊開始讚歎圓覺這兩句話,圓覺是「統眾德而大備」,叫做圓!德無不備曰圓,要是還欠一點、還少一點,不叫圓滿功德。「爍群昏而獨照」,爍是光明,照是覺照,照明一切眾生的黑暗群昏,而獨獨顯出圓覺的光明,能覺照一切眾生,遠離黑暗,就是圓覺的智果。 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今夫經律論三藏之文,傳於中國者五千餘卷,其所詮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張萬行而求之者何?眾生之根器異也。   「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你知道我解釋圓覺這個名詞嗎?圓覺是一切法的大本,一切法的母親,它能以出生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還合著前文「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一切法都不能離開圓覺。   現今,叫「今夫」。「經律論三藏之文」,佛經文字傳到我們中國五千多卷,這是在唐朝的三藏經。唐朝的三藏經一直到宋朝刻版的時候,有五千零四十八卷,所以「傳於中國者五千餘卷」。宋朝以後再翻譯愈來愈多,還有其他的注解加上去,也入了藏,現在《大藏經》裡有兩萬多卷了,這是唐朝的三藏經五千餘卷。   「其所詮者何也」,那五千多卷經律論,所詮表的是什麼義理呢?何也?「戒定慧而已」,經是詮定,律是詮戒,論是詮慧,佛的三無漏學,不出於戒定慧。三藏十二部,所講來講去的詮表義理,也不出於戒定慧三個字而已。   「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要修戒定慧,持戒修定,啟發智慧,修戒定慧求什麼呢?求的就是圓覺,圓覺只有一個法,沒有兩個法。   「張萬行而求之者何?」三藏十二部經律論,說的修行方法,有六度萬行。圓覺只有一種法,有一種法去求它就好了,為什麼「張」?張就是把它擴張開來,把它展開來,擴張成萬種行門。而來求這一個圓覺法,是什麼道理?它一個法,用一個行門就好了,為什麼要萬種行門?在眾生的根機不同,因為「眾生的根機異也」,異者不同。 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豈不至簡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斷言語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滅影像,然後為得也,固不在詮表耳。   「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這再讚歎《圓覺經》,再讚歎圭峰禪師的《圓覺經》注解。這樣我們就了解圓覺這一法,就是《大藏經》全部經律論所說的,圓覺就是大藏,大藏經就是圓覺之經。無論一切經,無論一切律、一切論,都是說的圓覺。再講到圭峰禪師的注解,這注解所解的是全部大藏經的。他是部《圓覺經》啊!這圓覺是一切經的圓覺,他所解《圓覺經》,也就是所解全部大藏經。   「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羅,就是把它分開來,也就是前面那個「張」字一樣,把五千軸,軸字前邊講過,在唐朝的時候沒有多少卷,多少本,多少冊,一軸一軸的,就是一卷一卷的。全部大藏經,五千零四十八卷,總說就是五千軸,把這五千軸之文張羅開,把它分開來有這麼多。現在圭峰禪師拿數卷之疏,《大疏鈔》才十三卷,《小疏鈔》才六卷,《大疏》一共三卷,《略疏》才二卷,這是數卷之疏解,而把五千卷的《大藏經》都疏通了,「豈不至簡哉!」不是太簡略了嗎?「何言其繁也?」怎麼來問的人,你還嫌繁多呢?我覺得是太簡略了,那裡會繁多呢?你把這幾卷《圓覺經》的注解看懂了,全部大藏你都懂了嘛。   「及其斷言語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滅影像,然後為得也,固不在詮表耳。」前邊對著答覆他,「在性之而已」,性就是要自己親證實悟,親自證得。親自悟得,那你就要離文字相,文字相圭峰禪師也懂,裴休居士也懂。至於說「及其斷言語之道」,不許開口,不許說話,開口便錯,言語之道斷。「息思想之心」,動念即乖,你動個念頭就錯,把思想之心滅了。這就是斷言語之道,息滅思慮之心。「忘能所」,你一動念,就有能有所,有能念有所念;你一開口,就有能所,就有能解有所解。要把能所二字把它忘記了,忘就是把它空掉了,空掉這能所。「滅影像」,你說出來是語言相,你心裡一動念就是個影像,心裏所想的叫六塵緣影,就是影像。「然後為得也」,然後才能得,謂之真得。「固不在詮表耳」,那固然不在於文字的詮表,你還是去親證實悟吧! 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狘之悲。修羅多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嗚呼」,這底下再加一個驚歎!「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生靈,就是凡夫,凡夫往來生死有六個道路,這六個道路誰能以修行呢?這底下就說了,這一段道理很要緊。   「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狨之悲。」鬼神,包括地獄、餓鬼這二道。他沉淪於鬼神之道叫做沉,鬼神之道都是幽暗沒有光明叫做幽,愁者憂愁不樂叫做愁。鬼神沉沒於幽愁之苦,苦無間然,沒有辦法修行。   再講鳥獸,「鳥獸懷獝狨之悲」,獝狨,上邊獝字,念「獝」,下邊狨字念「狨」,驚苦的意思。鳥獸二字,包括一切畜生道,牠常常心裡懷著驚苦之念,牠有這個悲。畜生,除了家庭裏養的畜生,是人給牠作保障,牠這個獝狨之悲少一點。要是山上的野獸,弱肉強食,大的吃小的,誰個活到哪一天,誰個活到哪一個時辰,牠都不知道。比如說山上的走獸,普通的走獸很多,一下子過來一隻老虎,大家沒命的逃,抓住就把你吃掉。這就是驚苦之悲,都是大的吃小的,強的吃弱的,一切畜生道常懷獝狨之悲,牠怎麼能修行辦道呢?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惡道的眾生,不能修行。   再講到三善道,「修羅多瞋,諸天正樂」,三善道裏,阿修羅道不能修行,一天到晚動瞋恨、發脾氣,他怎麼能修行呢?天上的眾生享天福,他的五欲之樂很多,因為五欲之樂太多了,他正在享受五欲之樂怎麼修行?這就是我們三善道的眾生,阿修羅、天道不能修行。   阿修羅什麼樣子,我們沒有看見;天什麼樣子,我們沒有看見。我們拿人間的譬喻說,富貴之人修道難,作了大官,發了大財,你叫他修行,不能修行,為什麼?他的樂事太多了,他從早到晚都排定節目,要去享受他的快樂,也是忙得團團轉,弄到夜裡不能回來,弄到天亮才回來睡覺,幹什麼呢?享受五欲之樂去了,他怎麼能修行?阿修羅什麼樣能看見,人中有人中阿修羅,歡喜發脾氣動瞋恨,就像土匪流氓,他怎麼能修行?六道裏面,五道的眾生都不能修行。   這底下說到人道了,這一句要注意,「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我最初看裴休的序文,就這一句,我看得很動心,我們以為我們這一個人總想……,比如外道,天天想生天,生不上去;人沒有什麼高明,不曉得可以把自己的心慮整理整理,可以整心慮;人是凡夫,他的心慮,就是有妄想,他可以把他自己的妄想整理整理,不應該打的妄想,我不打;應該想什麼?「趣菩提」,應該趣向於菩提大道。   「唯人道為能耳」,在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諸佛出現於世,為什麼要示現於人道。天道高,他為什麼不示現天道?天道的眾生不能整心慮,趣菩提,他的樂事太多了,忙得不可開交,他怎麼能以整心慮,趣菩提呢?你不要說是生到哪一天,就是生到欲界第二層天那個釋提桓因,光他的夫人,有九十億之多!他得顯神通,分身變化來應酬九十億的那些夫人,光享受女人的樂,他就來不及,忙得不可開交,怎麼能修行呢?在人間發大財的人,他娶一個太太不行,娶了好幾個太太,外面還找些不相干的女人,他忙得團團轉,怎麼修行?所以享受五欲之樂,不是好事。   「人而不為,吾未如之何也已矣!」這是感嘆之詞,六道的眾生,三惡道受苦受得不得開交,他沒有辦法學佛法,也沒有辦法修行;三善道,修羅多瞋,諸天正樂,也沒有方法學佛法修行;只有人道可以學佛法,可以修行,「人而不為,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我簡直沒有辦法,這是極勸眾生的意思,你可以研究佛法,你可以修行,為什麼不去做呢?   講到這裡,我時常勸勉諸位同學,你要好好的發菩提心,佛法不興,在等著你興;眾生沒有人度,在等著你去度。你可以興佛法,可以度眾生,你不去做這個事,那我有什麼辦法?出家難得,難得有閒之身。哪一個眾生,他都得求生活,你在家、在社會上,天天為生活忙得團團轉,哪有時間來修行用功?沒有工作,還要去找個工作;找到工作,都得把時間賣掉,早起八點鐘上班,下午五點鐘下班,這一天在外頭忙了一天,回來疲乏得不得了!尤其台灣是亞熱帶的地方,還得洗澡、吃晚飯,那麼這個時候就要睡覺了,哪有時間研究經典?經典不能研究,哪有時間修行呢?所以我們出家,上不養老,下不養小,一個嘴巴插到大眾飯鍋裡,吃了肚子不會挨餓,這就可以看經,可以修行,難得有閒之身。誒!你不去看、不去修,把寶貴時間都給空過了,那麼這麼樣勸你,你不做,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在家人讀書,他有讀書樂,你要讀書,讀書有一種快樂,比五欲之樂好。我們佛法講有法樂,你學佛法,得一種快樂,那個五欲之樂,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你為什麼不求點讀書樂,多讀點書;為什麼不求點法樂,研究研究佛法,你得道,不是很快樂,是不是?你們不出家,男的女的都得結婚,結了婚生小孩子,男人你得負責任,去掙錢養活太太;女人在家裡當家庭主婦,也得照應幾個孩子,哪有時間研究佛法修行!現在上不養老,下不養小,難得清閒之身,你不好好的學,不是對不起你自己嗎? 休常遊禪師之閫域,受禪師之顯訣,無以自效,輒直讚其法,而普告大眾耳!其他備乎本序云。   這是裴休來勸我們,這下邊是文章快結束了,「休常遊禪師之閫域」,閫域,是形容詞,閫,門檻子。域,門檻子裏邊的地方。就是我常常遊玩於圭峰禪師的道場。「受禪師之顯訣」,顯是顯明,訣是訣要,佛法有最要緊的道理,我接受過禪師的開示,這就表示不是密宗的秘訣,這是顯教的顯訣。學佛法有個最要緊的道理,我受禪師開示過,「無以自效,輒直讚其法」,效是報效,我想報效禪師的法恩,沒有法子報,怎麼報他的法恩呢?「輒直」,輒字作「但」字講,我現在只是直接的讚歎他《圓覺經》的法,讚歎他作的注解。   「而普告大眾耳」,給你們大家知道,只有這個樣子做,稍盡綿薄之力,算是報效了禪師。   「其他備乎本序云」,其他的道理,我這篇序文還有沒有說的,你看圭峰禪師作的本序,他作的《圓覺經大疏》有本序,《略疏》也有本序,你看看就好了。講到這裡,把這篇序文講完。   這篇序文前天講時,就跟諸位說,這是一篇古文,你要讀。你沒有聽講,還有一些名詞句斷都弄不清,讀的都不得其樂。你聽講聽懂了,把它讀一讀,愈讀愈有滋味,愈讀愈得了快樂,這叫讀書樂,這就叫法樂。古文跟白話文不同,讀白話文等於吃甘蔗,把甘蔗咬一口非常甜,可是愈嚼愈不甜,嚼到最後一口渣子,非把它吐出來不行。讀古文,等於吃甘欖,文句很艱澀,等於橄欖往口裡一含澀澀苦苦,可是你愈嚼愈有滋味,嚼到最後還捨不得吐出來,把它嚼碎嚥下去。這篇古文你聽懂了以後要讀,讀的時候,不會高聲朗誦的讀古文,你得不到法樂;你高聲朗誦大聲讀,上自修課,各人讀各人的,是不是?   現在開始講《圓覺經》的正文。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上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 譯 懸談   分給同學們兩本注解,《圓覺經講義》,是圓瑛法師注的,簡單明瞭很好,分科分得很清爽。你自己去分科,現在我的眼睛看不見,找個同學把《圓覺經》的正文大字給抄寫出來了,科沒有抄上去。我要是講科,得對著注解看,看不見,眼睛壞到這麼樣子!以前看不見,把眼鏡取下來,擱近一點就看見了。現在戴了眼鏡看不見,取了眼鏡還是看不見,所以沒有辦法。諸位同學,有在這兒讀三年的,有讀二年的,最少讀一年多的,大概可以會看科文了。一定要看科文,甲、乙、丙、丁,圓瑛法師都安得好好的。你不看科文,段落分不清爽。還沒有講以前,我去傳戒的時候,就跟諸位說,這幾天我不講了,你有自修時間,把《圓覺經講義》的懸談,都把它看一看。   中國教下分四大宗派,天臺、賢首、三論、法相,講經最多,而方式都確定的就是天臺宗與賢首宗,你打開注解一看,前面是五重玄義,那是天臺宗的注解。你打開注解一看,前邊是十門分別,那是賢首宗的注解。圓瑛法師是依著賢首宗講的,還是十門分別,他前邊說明了,賢首宗的十門分別,前八門是懸談,談本經的大意的。後面兩門,第九門是總釋名題,解釋題目。第十門別解經文,是解釋經文的文句的。圓瑛法師把它變更一下,把第九門列成第一門,使大家一看,解釋這個題目。解釋清爽了,底下再講八門的懸談,講到第十門才別解文義。你們都要看懸談,都把它看看,我是一再跟諸位說,說得都不怕煩了,你不會看注解,什麼時候也不會當法師,因為再辦佛學院辦三年,就辦四年,能講幾部經呢?你不會看注解,怎能當法師,當法師你曉得人家請你講什麼經?是不是?你得學會看注解,差不多的經論都有注解,佛法傳到中國二千多年了,古人都替我們用過功,都著有注解,這一本經注多少種注解,你找個兩種三種對著看,沒有個不懂的。   現在先講題目,「大方廣圓覺」,這部經叫《圓覺經》,「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理,這圓覺一法,含的有大方廣這三種義理。你聽過《起信論》知道三大:體大、相大、用大。   「大」是體大,《大乘起信論》上的注解,怎麼解釋體大呢?「大者當體為名」,不是比較的大,不是對著小乘叫做大乘,對著小乘叫大乘是比較的大,大外頭還有一個小,那大不是絕待的大。「大者包含為義」,一切法都在這個大體裏邊包含著,大外頭沒有法,這才叫絕對的大。這個大的法體就是圓覺,也就是《起信論》上講的真如,也就是《般若經》上講的實相般若,名字不同,它的本體只有一個。體大,它是包含一切法,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按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豎窮三際;按空間上講,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橫遍十方,無不包含,所以才叫做體大。   「方」是相大,什麼相呢?功德之相。你聽過《起信論》就知道,這就是《起信論》講的真如,講的真心,真心哪有個相呢?真如哪有個相呢?這叫功德之相,功德之相是最方最正。方者正也,怎麼樣正呢?不偏不斜,大體之中,所有的功德之相,不偏不斜,所以是方正之相。   「廣」是用大,三世諸佛,都依著圓覺而成的佛;三世的菩薩,都依著圓覺修行,而證得菩薩的果位;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將來能以轉凡成聖,了生脫死,還是依著圓覺,那就是圓覺的妙用。你聽過《起信論》,它有內熏的功能,有外熏的功能,內熏、外熏,誒!叫你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結果斷煩惱、了生死、成菩提。那個用就是《起信論》上真如的妙用,這個地方就是圓覺的妙用。其用「廣」,能以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這個用不是太廣了嗎?   再講「圓覺」二字,依著裴休序文上的解釋:「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統眾德而大備謂之圓,爍群昏而獨照謂之覺。圓滿覺悟叫圓覺,圓滿覺悟其體甚大,其相自方,其用最廣,所以叫做「大方廣圓覺」。   把「大方廣圓覺」五個字講好了,再講「修多羅」,梵語修多羅,翻到中國話叫契經,契理契機,契者合也,上邊說,上契諸佛之理,是佛說的經,跟十方諸佛,跟過去的諸佛所說的道理沒有兩樣都是相合的,叫做契合。下契眾生之機,下邊與眾生的根機相契合。   有人嘆說:「佛經好呀!難懂!我的業障深重,我的根機不夠!」那是你自暴自棄,你研究了佛經了嗎?你了聽佛經了嗎?人家講經你不聽,聽了不研究,怎麼能合你的根機?孔夫子的門人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夫子,就是稱孔子。有一個門人冉求跟孔子說:夫子你這個道可是太好,我真是歡喜!「說」就是悅,歡喜。我不是不歡喜你老人家這個大道,力不足,我的根機不夠,我的力量不夠。孔子呵斥他,力不足者,半途而廢,今女畫,力不足,是走到半路,走不動了,半途而廢。你還沒有開步走,先說走不動,你這叫力不足嗎?所以你自己自暴自棄,自卑自賤,本來可以學你不學,本來可以成佛你不成,唯人道為能耳,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夫子沒有辦法,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辦法,你不聽,聽了不用功,叫你看注釋不看,送你注解不要錢,還嫌囉嗦,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嗎?   經上沒有看不懂的,看不懂不會在世界上流通,怎麼看不懂?它上契諸佛之理,下不契眾生之機,那不叫修多羅,不叫契經,一定要跟眾生的根機相合。看不懂是你沒有看,也沒有聽,聽了也不研究,這樣才不懂的。所以你要自己想到,你自己能以成佛,不要自暴自棄,你難得有出家的因緣,好容易出了家。你沒有看見嗎?別人想出家,生多少氣,生多少煩惱,而出不了家;你很容易就出了家,不是善根深厚嗎?你怎麼說你善根不夠呢?出了家了有幾個人到佛學院裡天天聽佛法?你既然到了,天天聽佛法,不是你的善根深厚嗎?你不好好研究,不好好用功,不是太對不起你的善根嗎?你善根深厚,你不要說你善根淺薄;你業障不重,不要說你業障太重,你說那些都是推債的話。人家找你要錢,你能說沒有錢還債,你說你沒有錢,能說這個話嗎?梵語修多羅叫做契經,契理契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再說「了義」,佛說的法,是應眾生之機說的,了義者,是究竟的義理,了是究竟之義,有究竟之義的經,有不究竟之義的經。比方人天乘法,他連出三界的根機也沒有,佛要度眾生,先把他度出三惡道,那麼你修人乘及天乘。但是人乘天乘之法,不是究竟之義,為什麼?沒有出六道輪迴。有的眾生感覺到生死苦了,要發心了生脫死,脫出輪迴,叫他發菩提心,成佛度眾生,他發不起來。佛沒有辦法,就跟他說二乘法,說四諦、十二因緣,還是度眾生,把他度出六道輪迴!實際還是不了義,為什麼?三界以外還有變易生死,還有塵沙惑、無明惑還沒斷呢!他根本聽也沒有聽到,那怎麼叫做究竟之義呢?   所以要學大乘法,才是了義經,但是大乘裏邊,還有真實大乘,還有權巧大乘。權巧大乘之法,義理還不究竟;要真實大乘之法,義理才究竟,那才叫做了義經。前天寫在黑板上,「其四依之一乎」,講人四依,有四種人可以給我們作依止的,還有法四依,法四依裏邊有一句,「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我們要依靠著經典來研究佛理,你要依了義經,不要依不了義經,「了義」二個字講好了。   再講「經」之一字,經就是梵語修多羅,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因為中國人說話愛簡略,翻譯經典迎合眾生根性,把契字略掉,單說一個經字,這是經的意思。   由題目就知道,有點重覆,「修多羅」是梵語,「經」字是中國話,就是修多羅翻過來的。既然翻過來,上面為什麼還是翻譯叫修多羅呢?你要懂得這個道理,前邊「修多羅」三個字,是指著一切經;下邊翻成中國話這個「經」,就指著《圓覺經》,指著了義經。再合起來講,「修多羅了義經」,一切經中的了義經,這麼樣就通順了。   再合起來,前邊「大方廣圓覺」,這「修多羅了義經」,是一切經中究竟了義之大乘經,究竟了義大乘經多得很,這是哪一部呢?是「大方廣圓覺經」。「大方廣圓覺經」,是諸經中了義經的一種,所以合起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共十一個字,上面十個字是別名。「經」之一字是通名,通一切經。《華嚴經》《法華經》都叫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這是別名。上面十個字,是所詮之義,下面經字,是能詮之文。由能表詮的經文,所詮表的是什麼?詮表的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   「卷上」二個字,就是《圓覺經》分成兩卷,卷上卷下,這是講的卷上,也就是現在叫做上冊下冊,這是講的上冊,法題講完了。再講人題。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唐」是唐朝,就在唐朝武則天的時候,有個罽賓國的沙門。「罽賓國」,在北印度,印度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印度,它屬於北印度,梵語叫做「罽賓」,中國話翻成阿誰入,翻成賤種。只要看罽賓國的歷史,看到末田底迦尊者,你也應該發個大心。釋迦佛涅槃以後,度眾生最多的就是末田底迦尊者,具足叫末田底迦,他自己到處行腳遊方。古早的時候,就是釋迦佛涅槃以後,那個地方地廣人稀,地面廣大得很,人很稀少。人多,是一直到了最近才多的。比如過去台灣的人少得很,地面很寬,現在台灣也人滿為患,人口愈來愈多。在那個時候,就是釋迦佛涅槃以後,末田底迦尊者那個時候,這地方很寬大,人很少,他行腳走路,發現了一個地方周圍都是山,中間是一大片平原,就像蓮花形一樣,哎呀!這個地方太好了,要能在這地方開道場修行用功,那真是個好地方。這就是要去行腳、去朝山,有這個好處。末田底迦尊者心量之大,我們也得學,這個地方不是建立一個道場那麼一個空地,這個地方等於建一個國,那個地方寬大得很,要建道場,一個兩個道場把這個地方站不起來,他發願要建立五百個大道場,你看心量多麼偉大!建立五百個大道場,建築,要搬運材料,建立道場你是供養出家人嘛,出家人不能搬磚運土,也不能開荒呀!那怎麼樣呢?他找在家人來做工,你說在哪裡呢,古時候交通不便,誰也沒聽說那個地方有要做工的人,就說現在的名詞吧!找木匠,找泥水匠,誰也不去。這離家太遠,到哪兒去,在哪裡呢?不曉得,誰也不去。   印度國的種族,分得很嚴格,貴族是貴族,賤種是賤種。賤種的人,都是屬於奴隸,可以拿錢買的。末田底迦尊者發現了這個事,他去買賤種的人,買來都運到那裡去,叫他開荒建築道場,把道場建成功,出家人都到那裡修行用功。做事還叫在家人做嗎?都是買來的賤種人做的,賤種人沒有出家,男的女的就結婚生孩子,愈生愈多,這個地方人口愈來愈多,變成一個罽賓國。可是別個國家,瞧不起他們,完全是賤種,所以给它取名字叫罽賓。可是他不能稱自己是賤種是不是?他自己很有自信力量,我這個國家非常險要,四圍都是山,哪一個國家也打不進來,所以叫阿誰入,你想打我的國家,你進不來,什麼人能到我的國裡來,你來不了,所以自己稱阿誰入,這叫罽賓國。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前天經題「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過了,這是法題,人題「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講到唐朝時北印度,今天接著講「沙門」,梵語沙門,此云勤息。勤者,勤修戒定慧;息者,息滅貪瞋癡,是出家人的通稱。翻譯這部經典的人,不是在家人是出家人,所以稱沙門。在印度,外道出家人也叫沙門,在印度釋迦佛的弟子,得加上釋子二個字,就是沙門釋子,揀別不是外道沙門。在中國的外道不稱沙門,所以不必再加釋子二字,稱沙門就知道是釋迦佛的出家弟子。   聽懂得了這二個字,你就知道出家人應該做什麼事。常常勸勉同學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怎麼發呢?你要觀眾生苦,而眾生太多了,好像離我們太遠,你感覺不太親切。你觀察出家人也是眾生,出家人現在都不懂佛法,不是太苦了嗎?你要發菩提心教化他們。現在台灣出家人不能算少,出了家不知道出家人應該做什麼事,你想苦惱不苦惱,你出家做什麼呢?想想,出家就是呷菜,所以出家人叫呷菜人,呷菜錯了嗎?沒有錯,要錯了怎麼各寺院都呷菜呢?呷了菜還做什麼呢?不知道,可憐,可憐到這樣,就是連沙門二個字,也沒有聽見講過。出家人叫沙門,沙門是梵語,翻做中國話叫勤息,勤是勤修戒定慧,息是息滅貪瞋癡,你願意修行才出家,結果不知道應該做什麼事,這不是太苦了嗎?所以佛經不能不講,佛經不能不聽;不講,不知道沙門二個字怎麼講,不知道出家人該做什麼事;不聽,不知道沙門二個字怎麼講,不知道出家人該做什麼事。出了家就是呷菜,在家居士也有呷菜的居士,你跟他們有什麼不同?所以可憐到出了家不知道做什麼事。你出了家修戒、定、慧,而且還要注意勤字,勤是精進,要精勤的修,修戒、修定、修慧。   釋迦牟尼佛說了四十九年法,三大科:就是戒學、定學、慧學,你持戒,要精進的持戒;修定,要精進的修定;求智慧,要精進的求智慧,這樣就有事情做了,精勤修戒定慧作什麼呢?息滅貪瞋癡。先把貪瞋癡息止下來,再把它滅除掉,你不是了生死成佛道了嗎?所以說是你懂得沙門二個字的含意,啊!我聽得太多了,我老早就懂了!請問你聽到耳道裏了嗎?你聽到你心裏了沒有?你沒有聽到心裏,等於沒有聽一樣,你比別的出家人好一點,別的出家人,還沒有聽到沙門二個字怎麼講,你聽過了,比別的出家人好一點。但是你沒有聽到心裏,你沒有勤修戒定慧,你沒有息滅貪瞋癡,你沒有修,所以說你聽了等於沒有聽。戒定慧怎樣修?貪瞋癡怎麼能把它息滅?歷代的祖師給我們訂了早晚兩堂共修的功課,就是修行方法。你依著早課隨文作觀來做,晚課隨文作觀來做,你把兩堂功課做得好,就是真正的修行。你把兩堂功課做好,還能犯戒嗎?你天天晚上念《八十八佛懺悔文》,懺悔都懺悔不清淨,還敢犯新的戒嗎?你自然持戒清淨,你自然就會修定,自然就開智慧。但是到現在我們的出家同袍還是這樣的苦惱,功課要做的,為什麼要做這兩堂功課呢?認為這是常住的公事。常住要你做這公事作什麼?你去念念經、拜拜懺,還賺幾個錢回來,叫你做這兩堂功課作什麼?所以可憐!那兩堂功課,正是教我們修行的方法。你念《楞嚴經》,一開頭念阿難尊者發的願,你沒聽過《楞嚴經》,不曉得怎麼發這個願,你聽了《楞嚴經》懂了,隨文作觀,就是發菩提心的大願,發了菩提心就念《楞嚴經》。下面你依著十大願王,再發菩提心,再發大願。晚上你就迴向淨土,念《阿彌陀經》,念《八十八佛懺悔文》懺罪,放蒙山施食跟眾生結緣,你就把兩堂功課隨文做觀,就是真正的修行。但是你得懂得這個道理,不懂這道理,天天早上四點鐘,人家在家社會的人正睡好覺呢,我們一大早打了早板就起來,跑到大殿來「ㄎㄧㄣ ㄎㄧㄣ ㄎㄨㄤ、ㄎㄧㄣ ㄎㄧㄣ ㄎㄨㄤ」弄了一點多鐘,一邊念,一邊打妄想,不打妄想就打瞌睡,這不是冤枉嗎?所以做早晚課,你得隨文作觀。息滅貪瞋癡,自己迴光返照,你的煩惱有一個偏重,要會隨時作觀,你貪煩惱重,要對治貪煩惱;你歡喜發脾氣,瞋煩惱重,自己控制不住,就讓他去嗎?你得自己對治你的瞋煩惱。你的愚癡煩惱重,要對治愚癡,不能隨它去。   現在的新名詞:我的「個性」是這樣,你的個性是個凡夫,隨你的個性走,你何必學佛呢?你何必出家呢?隨你的個性走,就走到三惡道去,你要改過自新,對治你的貪瞋癡。我給同學開導,講了兩、三年了,你是頓超的根機,不必我講了;要是跟我差不多,是漸次的根機,你得考慮考慮:我學了一年了,我的貪瞋癡,是不是比去年好了?我的貪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輕了一點?我的瞋恨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輕了點?輕了點,那你進步了。依然故我,要大生慚愧!不然你學三年也是這個樣子,你是要對治你的煩惱,是不是?這是今天給同學上課,講的沙門,帶著講幾句開示,說是要講經,要聽經,你不講,大家不懂沙門;你不聽,你自己也不了解沙門,出家人做什麼事都不知道。你學會講整部經,可以跟眾生結緣;不會講經,講沙門二個字一樣可以弘法。譬如你到一個寺院,沒有信徒,都是出家人,人家請你講開示,你就講沙門:今天大家聽我來講幾句話,這裡出家人多,我講幾句我們出家人該做什麼事,這就是臨時的題目嘛,應該說什麼呢?我們出家人梵語叫沙門,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就是我們該做的事,你不是講了一篇很好的開示了嗎?   再講「佛陀多羅」的名字,出家人都叫沙門,這位沙門叫佛陀多羅,「佛陀」是覺,「多羅」是救,叫覺救,取此名就是上求諸佛覺道,下救一切眾生,就是個菩薩的意思,本經就是他翻譯的,今天把人題講完。 正釋經文   解經的方式,天臺宗是五重玄義,賢首宗是十門分別,前八門是懸談,第九門總釋名題,第十門講解經文。說十門分別,實際只有八門,圓瑛法師的《講義》,為了便利初學,他把第九門總釋名題,列為第一門,先解釋題目,讓大家了解《圓覺經》的大意,再講八門懸談。還沒開講時我就跟同學講,把《圓覺經講義》發給同學先看,現在勸諸位同學分科,大家可以看《圓覺經講義》。分科判教,懸談裏面有一門叫判教「所被機宜」,這本經的教義深淺到什麼地方,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他是應機說法,就有淺有深。結集經藏的弟子,將釋迦佛講的道理結集出來,研究佛經的印度大德到了中國,尤其是天臺宗、賢首宗研究得最好,每部經都照著它深淺的義理,判屬於哪個教。天臺宗判四教:藏、通、別、圓。賢首宗判五教:小、始、終、頓、圓。《圓覺經》解釋得最好就是華嚴宗第五祖圭峰大師,他解釋得最好,他判的教當然也是最標準,圓瑛法師也是依著他的教判的。《圓覺經》判成什麼教呢?頓教大乘,兼攝的有漸教。頓漸一對,頓是頓超,漸是漸次。最高深的道理是頓超法門,可是裏邊含的有漸次法門。光說頓教怕攝機不廣,有頓教的根機才得利益;不是頓教的根機,就不得利益,所以也有漸教的道理在裏邊。這就是圓瑛法師的《講義》,判教就這樣判,圓瑛法師判屬頓教,圭峰大師《略疏》也判屬頓教,由此可知,圓瑛法師是根據圭峰大師判的。   講到這裡諸位同學注意,頓教大乘,不是小始終頓圓的頓,諸位聽過《賢首五教儀開蒙》,小始終頓圓的頓,是專攝中國頓教禪宗,決不談法相,決不講次第,一超直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就是中國頓教禪宗。《圓覺經》不是這樣,圓覺經講頓超的道理,還是講道理的,講的是頓超的道理,所以叫頓教大乘。並不是中國禪宗,決不許開口,決不許動念。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才叫頓超,不是那個道理。圭峰大師判《圓覺經》為頓教,圓瑛法師也判為頓教,是哪來的一個頓呢?就是屬於《華嚴經》圓頓大教的「頓」,《華嚴經》是圓教,圓教也有頓教的意思,有頓超的意思。《華嚴經》頓超的意思,不是禪宗不許開口的頓,是圓頓大教的頓。古人還有解釋,《圓覺經》等於略本的《華嚴經》,那就是歸於圓教。《華嚴經》判屬於圓教,但是《華嚴經》太廣太多,《圓覺經》很簡略,意思講的和《華嚴經》的道理一樣,等於略本華嚴。你們再看看圓瑛法師的懸談,裏邊的解釋所含的道理的地方,含有一真法界的道理,一真法界裏頭四個法界統統有: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圓覺經》裏面講的四種法界的道理都有,那就是《華嚴經》的道理。《華嚴經》就是以一真法界為體,一真法界裏面具有四法界,所以等於略本華嚴。諸位學教,當然將來要學《華嚴經》,因為現在沒有時間講《華嚴經》,講《圓覺經》可以引你入門,入於圓頓大教。你能把《圓覺經》全部圓頓大教的道理,攝持到自己心裏,將來你研究《華嚴經》也是大幫助,等於入門了。現在講的就是《圓覺經》判教的道理,《圓覺經》講大乘的深義,深到什麼地方?深到頓教大乘,兼攝有漸教。但是這個頓不是中國禪宗的頓,這個頓就是《華嚴經》圓頓大教的頓,裏面有一真法界,有四法界的道理,還是要講要說。中國頓教禪宗不許講、不許說,不許開口、不許動念,這《圓覺經》不是中國禪宗的頓。把這判教的道理,解釋清楚,你要把它記明白。   開始講《圓覺經》的正文,要判教分科,每一部佛經都要分三大科,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又分二大科:一、證信序、二、發起序。證信序就是六種成就,每部佛經一打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那一段經文,就是六種成就,一切法從因緣生,佛講這一部經,得有六種因緣才能成就,所以六種成就是佛教哲學的大要。   現在講序分,先講證信序,講經文,先消文後釋義。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解釋經文,都有個文法、有個文氣,這一句一定要念到這個地方。「如是我聞」,跟一切經上的解釋一樣,「如是」,是信成就,六種成就第一你得發信心,如是者,是信順之詞。你不信順,就不能研究佛經,也不能了解佛理,要有信心才能成就。最淺顯的解釋,如是二字,是指法之詞,就指著這部《圓覺經》,這部《圓覺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   「我聞」,我,是阿難尊者自稱。聞,是親耳所聞,如是這部《圓覺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這叫聞成就。   這一句話包括兩個成就,有了信心而不多聽經,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信了以後要聞。以前講過大家都記得,小乘的經藏,小乘三藏:經藏、律藏、論藏,是阿難尊者結集的;大乘的經藏,也是阿難尊者結集的。在佛教的歷史上說,文殊師利菩薩把阿難尊者帶到鐵圍山,去結集的大乘經典。這個時候阿難尊者換了個名字叫阿難海,海是讚歎之詞,就是平常知道阿難尊者是一個阿羅漢,也是小乘弟子,到結集大乘經典的時候,才知道他是個大菩薩。阿難海尊者的智慧廣大甚深,廣大,等於海;甚深,等於海。那麼「如是」為信成就,「我聞」為聞成就。   「一時」,以前講過多少次了,不能分年月日,其原因:第一、印度的年月日,跟我們中國的年月日時間不同,不能翻。第二、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法,他並不是一個時間把一部經講完,比如一部《法華經》講了八年,期間,他也講其他的經。等到結集經藏的時候,《法華經》一類的都結集到《法華經》,《圓覺經》亦復如是,故不能定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說的。尤其是講大乘經典,更是玄奧不可思議,到鐵圍山結集,鐵圍山是什麼年月日,跟你說出來,你也不知道,而且愈說愈費解,所以結集經藏的阿難尊者有大智慧,當時諸大菩薩及諸大阿羅漢有大智慧,不用年月日,只用一時二個字。一時,藕益大師解釋的最簡單恰當,就是師資道合,說聽究竟這一個時間。師,是釋迦牟尼佛我們的本師;資,是聽法的弟子,其道相合了,釋迦佛要說法,弟子要聽法,師資之道相合這一個時間。這一個時間一時還不圓滿,叫說聽究竟,說法,說究竟了;聽法,聽究竟了,這一時完成、圓滿了,就是師資道合,說聽究竟這麼一個時間,叫一時,這叫時成就。   下面講「婆伽婆」,與別部經不同,別部經都是佛,《圓覺經》上是翻譯婆伽婆,有其他經上也翻婆伽梵,大梵天的梵,這就是梵音輕重不同。因為印度地方很大,有五印度,都是念的梵文,地方太大了,傳過中國來,南印度的法師,跟北印度的法師傳過來的梵音,決定不同。現在交通便利,念英文都是跟美國人學的,南美的人跟北美的人念的絕對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有地方翻婆伽婆,有地方翻婆伽梵,梵音的輕重,翻出來不一樣。按它的含義,你們看《圓瑛法師講義》解釋的有,具足六種義叫婆伽婆,婆伽婆有六種義理:   一、自在義:不為煩惱所障,生死所繫故。   佛稱為婆伽婆,婆伽婆得了自在,怎麼叫自在?再解釋:不為煩惱所障,生死所繫故。我們眾生怎麼不得自在?第一、繫縛於生死,在人說人,你活到歲數了就得死,死了以後還得生,你想不生還不行,生了以後還得死,死了以後還得生,被生死之法所繫縛住,不得自在。自從無始以來,就被生死繫縛到了,哪來的生死?煩惱所障。煩惱是生死之因,生死是煩惱之果,你沒事就動貪瞋癡,那就是煩惱。動了貪瞋癡,就發動身口二業,身體造身業,口裡造口業,你造了業,可要知道,那就是生死之因。哪來的生死之果呢?你自己造的。你沒事就動煩惱,沒有事就造業,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不動煩惱,不會造生死之業,生死根本就不會繫縛你了。凡夫愚癡,他沒事找事,沒有煩惱要動煩惱,不該造業要造業,造了業,業怎能饒你?業是業因,厲害得很,誰叫我們流轉生死呢?既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羅王,是我們自己造的業。   業力不可思議,你看《地藏經地獄名號品》:「業力深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業的力量大得很,怎樣大法呢?須彌山高,它比須彌山還高;大海甚深,它比大海還深。這兩句是形容詞,直接講到業力,能障礙聖道,你想修行,它叫你修不成功。剛才說,凡夫沒事找事,要動煩惱要造業,造了業了,現在學了佛法發了道心,你修修看,修不成功,不是這個障礙,就是那個障礙,誰障礙你呢?你自己的煩惱障礙了,障礙了還自在嗎?不自在。所以講婆伽婆的六種道理,第一、自在,我們都要聽到心裏,啟發你的道心,要好好求懺悔,不要被業力所轉。我們凡夫最苦惱的是起我執,我要這麼樣,我要那麼樣,你一點作不了主,是你的煩惱叫你這個樣,你就得這個樣;叫你那個樣,你就得那個樣。所以你隨時要起觀照,觀照我們凡夫苦惱,一點不得自在。佛叫婆伽婆,因為他得了自在,三界以內的煩惱,他斷掉了;三界以外的煩惱,他也斷掉了,煩惱障礙不住他,生死因斷,生死苦沒有了。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沒有了,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也沒有了,不為生死所繫縛,得了自在,這是真正的法樂了,這就是婆伽婆第一種義理。   消文釋義完,帶著講幾句開示,你們聽佛法聽了二、三年了,光聽到耳朵裡不行,一定要聽到心裡去,隨時激發自己的道心。道心不發起來,天天被煩惱所障,生生被生死所繫縛,永遠不得自在,不得解脫。   二、熾盛義:身光之與智光,熾然照耀故。   熾盛,就是很光明很茂盛的意思,哪來的光明呢?佛的身體都有光明,這叫身光。佛的心換個名叫「智」,他的心也放光,心的光叫智光,身光與智光熾然照耀,這是婆伽婆的第二種義理。   我們凡夫本來具足有般若智慧,本來具足有大智慧光明義,《起信論》講的有,我們人人都有真如,真如自然具足有大智慧光明義,但是被業障障到了,心裡的光明放不出來,也就是智慧光放不出來,身體上的光放不出來。放的什麼光呢?都是業光。有帶神眼的人看見了業重的人頭上冒黑煙。他說這話,我還很相信,那就是業嘛,他造盡惡業,不冒黑煙怎麼行?他怎麼不冒白光呢?白光屬於智慧,他沒有冒出智慧光出來。所以眾生可憐,本來有的智慧光明放不出來,可是婆伽婆放出來,身光與智光常常熾然照耀。這就是婆伽婆的第二種義理。   三、端嚴義:端正莊嚴,具足微妙相好,端正莊嚴故。   應化身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起信論》上講的有,報身佛不能按數目字講,按無量來形容,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而且非常的端正。我們業障重,報身佛看不到,應身佛也看不到。這就是說,應身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端正莊嚴,應身佛的相並不稀奇特別,他是轉輪聖王的相,示現於人間,是人的相。人的相他具足了,怎麼具足?端正莊嚴,眼睛,眼睛長得端正莊嚴,鼻子,鼻子長得端正莊嚴,每個地方都端正莊嚴。我們現在是轉個人了,就說是馬馬虎虎轉個人的相,不能上考較,上考較三十二相一相也沒有,為什麼?沒有一個地方端正,沒有一個地方莊嚴。看著像個人,實際不夠人的相,應該生慚愧。婆伽婆是報身佛的相,端正莊嚴,這就是婆伽婆端嚴之義。   四、名稱義:名聞普遍十方,稱揚無盡故。   名是名聞,稱是稱揚,有大名稱,十方世界都聽到他的大名,而且都在稱揚他的功德。你曉得天天念的《阿彌陀經》,六方諸佛都在讚歎我們的釋迦牟尼佛,這就是釋迦佛名聞到六方佛那裏去了,六方佛都在稱揚他的功德,這叫大名稱。   這地方得料揀一下,我們學法師的要知道,馬鳴菩薩說的有三關: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恭敬,怎麼這地方求名呢?你弄錯了,釋迦佛的名不是求來的,名者實之賓,實是主,賓是賓客,你得到真實的功德,自然會有名,不是我們凡夫求名求利求到的名。   現在我們學法師一定要打破這三關,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恭敬,你只要認真的學法師,認真的去講給眾生聽,你天天講,年年講,愈講愈好,大家都知道你的大名,雖然還沒到名聞十方世界,可能這個小地球都會知道你的名。名是你求出來的嗎?不是。求也求不到的,你愈求名還愈糟糕,因為你沒有真實的功德,粗氣點講你沒有真實的本事,硬要這個假名字,別人非毀謗你不可。你愈求愈沒有名,而且名字愈大愈挨罵,所以你只要好好腳踏實地的求解求行,講經說法,你功德做到了,名自然就大了,婆伽婆就是這樣得到的名稱,不是求名求出來的,名者實之賓,這就是婆伽婆名稱之義。   五、吉祥義:威德冥加顯護,消災滅罪故。   婆伽婆的功德大,就怕眾生沒有一點點善根,你要是有點善根,聽到佛的名,婆伽婆就是佛,你要是念念佛、拜拜佛,就能得到吉祥的利益。怎麼得到吉祥利益?消災,你的災難就消了;滅罪,你的罪就滅了。冥加顯護,你不曉得怎樣就把災消了,就把罪滅了,是佛加被,你沒看見,這叫冥加。   有時候會很顯明的,你會覺照出來,要是善根深厚,就真正能見到佛的現相,佛給你說法。雖然不能見到佛,你也能很顯明的感覺到是佛加被你。要不是佛加被我,我這個災難不能消,我這個罪不能滅,自己相信,很顯明的加護,這就是婆伽婆的吉祥之義。   學了佛法,不去拜佛,不去求佛,去求外道,求什麼神,求什麼鬼,這還不說。現在佛教亂得厲害,到末法時代,很多的魔都混到佛教裡來。人總有不滿意的地方,現在台灣的生活很好過,大家生活水準都提高了,錢好賺了,社會上流通一句話很好,以前是呷飯配菜,現在日子好過,是呷菜配飯,你看說得很粗氣,還有事實的道理。現在錢多了,社會上的人誰不享受,多買點菜,菜太多了,不配點飯還不行,所以呷菜配飯。以前呷飯配菜,沒有錢買菜,吃不下飯,只有買一點菜,拼命得呷飯,配一點點菜。就是現在社會上生活提高了,但是總有不滿意的地方,人家做生意都賺錢,你做生意沒賺錢,這就是共業之中有別業。他不學佛法,不知道好好求懺悔,多念佛、多拜佛。他要去問因果,哪個地方說未來先知,就去問。我們佛教就出這些寶貝,我就聽說好幾檔子,最近聽到得更厲害,說他是古佛再來,有一萬八千多年了,釋迦牟尼佛才二千多年,那算什麼!我比釋迦佛高得多,我一萬八千多年,你看看有多高,這轟動了全台灣。他住在高雄,台北的信徒就找他去問,一問聽他說神話,他說他比釋迦佛還大,他敢講,你就聽了相信,聽了相信還好,他要求道場,有個辦法,他要起大道場,怎麼化緣呢?一個人給他出三萬塊錢,出三萬有什麼方法呢?他造西方三聖,你跟他問因果,問前因後果問完了,臨走送你西方三聖佛像,要三萬塊錢,規定陰曆初一、十五你來繳錢,不繳你家裏出了事可不要找我!怪怪,這一句話簡直嚇死人,回來心慌了,你一定要出三萬塊錢,不然家裏出事了。本來是做生意賠錢,家裏出了不如意的事,才跑到高雄去找他問因果,這下子又要出三萬塊錢給他。所以佛教弄到今天這樣,這要怪魔王嗎?怪我們佛學院同學,你們不發心講經,你們大家發心去講,你講因果報應,最吉祥的是佛,你求佛、拜佛、念佛,就消災滅罪,你不要去問什麼因果,誰有神通,都是騙人的,就像這樣去上當,所以大家同學也知道,現在佛教徒的魔王很多。   六、尊貴義:乃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故。   在天比起來,欲界六層天,誰也沒有佛高;色界天十八層天,誰也沒有佛高,這是說佛是天中之天。講到聖人,世間講的聖人,我們佛教根本不承認他是聖人,他都是凡夫,他不出三界。佛教講的聖人,超出三界:包括聲聞、緣覺,大乘菩薩,三賢十地。不但聲聞、緣覺沒有佛高,你證到十地圓滿,證到等覺,也沒有佛高,叫聖中之聖。   具此六種義,就叫婆伽婆。按最後這一種義,你就知道尊貴義,為世出世間之所尊,直接簡單的翻譯就翻為世尊。婆伽婆具六種義,其他經上翻譯的很少,都翻做佛,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婆伽婆具六種義,也是含多義不翻,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六種成就,「如是」,信成就第一;「我聞」,聞成就第二;「一時」,時成就第三;「婆伽婆」,是主成就第四,在其它經上講是佛,說法的主人。   下面講處成就,講經得有處所,得有講堂,《圓覺經》跟其他的經不同,是在淨土講的。「入於神通大光明藏」,先消文後釋義,這個時候我們的世尊婆伽婆入「三昧」,梵語三昧,翻中國話翻作「正受」,正受者不受一切諸受。受者領納為義,領納心外的境界,有能受有所受,大別或者受苦,或者受樂,或者受不苦不樂。入於三昧的境界,他這個境界,不是心外的境界,不受一切諸受的境界,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統統不領納。另一種翻譯為正定,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他入了正定。釋迦佛這時候入了定,「三昧正受」,是梵華並舉的名詞,三昧是梵語,正受是華言,就是入了三昧,入了大定。三昧是通名,別名很多,在講《圓覺經》是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   「神通」二字,神是神妙莫測,通是通達無礙。佛的境界,不但凡夫猜測不到,二乘人猜測不到,連菩薩也猜測不到,叫做神。神者不可思議,叫神妙,神妙莫測,通達無礙,他這個境界怎樣神妙莫測呢?他通達無礙,通達無礙也就是前面講婆伽婆自在的意思。   這個時候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入大定,大定是個什麼樣子呢?統統是光明,「大光明藏」,就是這個境界裏面沒有一點黑暗的境界。為什麼沒有黑暗呢?因為他沒有煩惱、沒有生死。三界以內,三界以外的煩惱斷盡;三界以內,三界以外的生死了脫。煩惱生死是個黑暗的境界,他煩惱斷盡,生死了脫了,沒有黑暗境界,完全是個大光明藏。這大光明藏是個什麼樣子?神妙莫測、通達無礙,唯有佛與佛才知道,等覺菩薩還不知道,所以叫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翻中國話叫正受。   這個地方再釋義,注意「入」字,入是無入而入的入,沒有出入之相的入。我們平常要修定,入不了定,等到入了定了,要想出定還不簡單、還出不來。等你練功夫練得自在了,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出入自在了。有入相、有出相,入了定是什麼相?出了定是什麼相?他有出入之相。佛入定是在菩薩那邊看見的,在佛的本身上沒有入沒有出,因為佛是行住坐臥常在定。你們聽《楞嚴經》,楞嚴大定就是這個樣子,他行住坐臥常在定,沒有所謂的什麼時候不在三昧之中。常在三昧,常在三昧還入個什麼三昧?這個地方的入,是那些大菩薩們看見的,在菩薩還有出入之相,就等於我們的應化身佛有生死之相。四月初八,摩耶夫人在藍毘尼園手扶著無憂樹,打右脇裏出生一個太子,這生了;講經說法到了八十歲,到雙林樹下入涅槃,滅了。生相、滅相是凡夫二乘人看到的,佛沒有生滅之相,入字就是這麼解釋。這叫無入而入的入,沒有出入之相的入。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他入神通大光明藏,跟一切如來相同,這叫佛佛道同,不是釋迦佛才會入這個定,一切如來都會入這個定,佛佛道同,他的三昧就相同。我們的佛入了這個三昧,一切如來光明莊嚴,都住持這個三昧,這就是與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相同的,平等無差別。   「是諸眾生清淨覺地」,這句話特別注意,前面講明白了、聽明白了,那沒有什麼稀奇,釋迦佛入了神通大光明藏,他是佛嘛當然神妙莫測,通達無礙,十方諸佛都光嚴住持,這一句與我們眾生什麼相干?釋迦佛住的神通大光明藏的三昧,就是我們諸眾生的清淨覺地。在《圓覺經》上叫圓覺心地,也叫本覺理體,像《起信論》上,一切眾生有個本覺,本覺是在講理,講事實,事實上我們是個凡夫,本覺在哪裡看不見,所以在理上講有本覺理體,《圓覺經》上叫圓覺心地。這個圓覺心地,並不是諸佛所專有,一切眾生統統有。「是諸眾生」,不是少數一個二個眾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的清淨覺地,所以這叫做頓教大乘。   解釋要解釋到這裏,你聽要聽到這裏,你要迴光反照,悟到這裏,釋迦如來入的神通大光明藏,就是我本來具有的圓覺心地,跟釋迦佛無二無別,跟十方諸佛也無二無別,你就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就會悟到圓覺心地,悟到你的圓覺心地,一下就放光,也是神通大光明藏,所以大乘經的要義,就在這個地方。   可是講要講到這裏,聽也要聽到這裏,不然最要緊的一句道理,你把它忽略過去,這叫做「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華嚴經》上的要義,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是佛的圓覺妙心,佛的心跟眾生的心沒有兩個樣子,十方諸佛是這個樣子,一切眾生也是這個樣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可是你不會往這個地方用功,不會往這個地方去追究,去求個悟處,儘管具足的有清淨覺地,不得妙用,還是苦惱凡夫。所以一定要好好用功,要好好的追究它,本來有個清淨覺地,怎麼不能悟出來,忽然一旦貫通,就悟到了。   下面再讚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是個什麼境界。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他入了三昧,身體入三昧,心也入三昧了,但是沒有身相,也沒有心相。寂滅者不生不滅,釋迦佛成了佛,哪有個身體之相,哪有個心念之相。入了三昧,是無入而入,是一個平等的本際。本際者,就是本來的一個理體,這個本來的理體就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平等不二,叫做平等本際。   這個大光明藏到了什麼地方為邊際呢?「圓滿十方」,有大光明藏就有黑暗那一方面;有入三昧,就有出三昧的相,他統統沒有,平等無差別,平等叫不二,無差別叫不二,於不二的境界是隨順的。講《起信論》我們最後把生相無明斷掉,就是把最初一念妄動的無明斷掉了,是個什麼樣子?立刻遍滿十方。本來它就遍滿十方,我們眾生硬要起我執、起法執,把它愈執愈小,在人道裏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把它執著到這個臭皮囊裏面來。這個時候你把生住異滅四種無明之相統統斷盡,最後生相無明斷盡,就立刻遍滿十方。「不二隨順」,與十方諸佛平等,與十方諸佛無差別。上面這四句是讚歎婆伽婆入神通大光明藏的境界。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土」字要念「度」,這是個世界,是個國土,但是是佛的清淨國土,清淨國土就是個境界,可是這個境界不是凡夫二乘的境界,也不是諸大菩薩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在「身心寂滅,不二隨順」的境界之中現出來一個世界的相,現出個清淨國土。怎麼樣不二隨順?身心不二,正報與依報不二,這叫不二隨順。   在不二的境界中示現出來一個淨土,講這一段文要配上如來的三身四土。如來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依報的國土有四種:第一、常寂光土,第二、實報莊嚴土,第三、方便有餘土,第四、凡聖同居土。這是依報的國土有這四種,拿如來的三身配這四種國土:   第一、如來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   如來的法身佛,是住在常寂光土,常寂光,常寂而常光,常光就是個大光明藏,但是它沒有相,唯有光明藏,這叫常寂。如來的身心不二,依正不二,並不是有一個正報的法身佛,還依止常寂光的依報。這是在我們凡夫研究道理是這麼說,有這個名詞,實際在佛的本際上,沒有正報,也沒有依報。要研究他的正報,叫法身佛;要研究他的依報,他住在常寂光土。   第二、如來的報身住在實報莊嚴土。   菩薩呢,菩薩住的實報莊嚴土,菩薩修六度萬行,修的大乘實教,他有實報莊嚴。   第三、如來的三身都不住方便有餘土。   二乘人呢,他叫方便有餘土,二乘人修的是方便道,生死有餘,煩惱有餘。三界以內的煩惱斷了,三界以外的煩惱沒斷,煩惱有餘;三界以內的生死了了,三界以外的生死沒有了,生死有餘。因為他的根機不夠,如來給他說的方便法門,修的方便道,所以叫方便有餘土,是二乘人住的。   第四、如來的應化身住在凡聖同居土。   凡夫住的凡聖同居土,我們住的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再分成六道:三善道、三惡道,這就叫凡夫住的國土。可是這裡邊有聖人:佛、菩薩、聲聞、緣覺四種聖人,也都在我們這三界以內隨緣度化,所以叫凡聖同居土。   如來的三身,配這四種國土,如來的法身,是住在常寂光土,剛才講過了。這個地方「現諸淨土」,現的什麼淨土呢?現的實報莊嚴土,那麼如來的報身住在那裏呢?如來的報身住在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菩薩住的,如來的報身是菩薩看見的,法身無相,佛與佛無有彼此身相迭相見,《起信論》上不是有這一句嗎?你注意《起信論》上那一句話,就知道《地藏經》裏一開頭,十方如來都到了忉利天,各遣侍者,問訊世尊,佛與佛見面,怎麼不說句寒喧話客氣客氣呢?佛與佛沒有彼此身相迭相見,他沒有兩個身相,怎麼樣說話呢?所以各遺侍者,問訊世尊。懂得這一句《地藏經》,《大涅槃經》上,十方如來都這樣說的,你看《大涅槃經》也懂了。哪一個佛才有相呢?報身佛。報身佛的相是菩薩看見的,菩薩住的實報莊嚴土,所以報身佛為度這些菩薩,也住在實報莊嚴土。二乘人住在方便有餘土,入的偏空涅槃,他以為所作皆辦,具諸佛法,再不要聽了,再不要學了,他證了四果阿羅漢的無學位了,所以佛把他攝受不了,他的方便有餘土,佛不去,三身佛都不去。應化身佛住在那裏呢?應化身佛住在凡聖同居土,誰看見的應化身呢?凡夫二乘,有善根的凡夫看見應化身佛,二乘人看見的佛。應化身佛,就是在印度示現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個樣的佛。二乘人也看見,但是他到了無學位,入了方便有餘土,他不要親近佛,所以應化身佛住在凡聖同居土。   把佛的三身配四土,現在「於不二境,現諸淨土」怎麼講?於不二境,就是依常寂光土那個不二境,現諸淨土,現出實報莊嚴土來。上面叫處成就,六種成就第五種。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第六種叫眾成就,講經要有聽經的大眾,有什麼人在聽呢?那可不簡單,「與大菩薩摩訶薩」,大菩薩,揀別不是權教菩薩,是實教菩薩,實教菩薩裏面的摩訶薩,就是實教菩薩裏面的等覺菩薩。菩薩就叫菩薩,怎麼叫大菩薩呢?菩薩有權教菩薩,有實教菩薩,實教菩薩叫大菩薩。實教裏面還有三賢、十地、等覺、妙覺,等覺是最高位,叫摩訶薩,摩訶是大,叫大菩薩。   「十萬人俱」,有多少大菩薩在這兒聽《圓覺經》呢?十萬人,消文就是十萬人。俱者同在,同在淨土裡聽經。但是不能呆板的講十萬個人,十萬個大菩薩,它是無盡之數的大菩薩。這是《華嚴經》上的十個數目,《華嚴經》上說十,表無盡,叫做事事無盡。說十萬人俱,也就是有無量數的大菩薩聚在這兒。底下標出來首領的名字,一共有十二位大菩薩,這都是眾成就。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   一共十二位首領,也就是我們同學裏的學長一樣,有這十二位。這十二位的數目,就是前面十位大菩薩各有一份功德,合起來就是個圓覺菩薩,第十一位。賢善首菩薩,善就是好,首就是第一,賢哉善好第一的菩薩,就是說你具足前面十種功德成了圓覺菩薩,那是最賢最善最第一。「而為上首」,這就是所謂學長,最上首領。   第一位、「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梵語文殊師利,中國話翻成妙德、妙吉祥,他的功德最妙,妙者不可思議,因為文殊師利菩薩,示現菩薩身,實在他是七佛之師,過去一代一代給佛作老師的,在釋迦牟尼佛示現當大乘弟子,所以他的功德妙叫妙德。妙吉祥,還是按著婆伽婆吉祥的意思解,冥加顯護,消災滅罪,多念文殊菩薩的名號,多拜文殊菩薩的相,就能消災,就能滅罪。哪一個菩薩都能消災滅罪,為什麼獨標舉他?因為他是大智慧第一的菩薩,在聲聞乘的弟子之中,舍利弗智慧第一;在菩薩弟子之中,文殊菩薩智慧第一。最吉祥的莫過於智慧,智慧就是光明,你有什麼災難,有什麼罪過,見了智慧光以後就會消掉。所造的罪業,等於下的霜雪,太陽一出來統統溶化,所以他獨標吉祥之意。   第二位、普賢菩薩,行彌法界曰普,位臨極聖曰賢。要解說《華嚴經》等覺菩薩的普賢菩薩,普是普遍,他是大行第一的菩薩,他的行門彌滿於法界,遍法界都是他行菩薩行的地方,怎樣普遍呢?普遍的行菩薩行。賢人不是聖人,但是他不是三賢位的菩薩的賢人。位鄰極聖,跟佛相比他是個賢,他與極聖,最究極的聖人就是佛,他跟佛的地位相鄰近,鄰近於聖人,不是聖人就叫賢。所以這個賢,解釋到最高的地方,叫大行普賢菩薩。《華嚴經》上叫華嚴三聖,中間的佛,是毘盧遮那佛,上首就是文殊菩薩,下首就是普賢菩薩,表大智、大行。   第三位、普眼菩薩,普是普遍,眼是眼睛,菩薩的眼睛是觀察眾生,救度眾生的眼,他是普遍觀察一切眾生,普遍救護一切眾生,等於觀音菩薩現千眼那個意思。   第四位、金剛藏菩薩,聽過《金剛經》就知道,金剛是譬喻般若智慧。這位菩薩得到般若智慧,等於得到金剛寶藏,因為金剛能壞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壞金剛。你得到般若智慧,能破除一切煩惱,一切煩惱破壞不了般若智慧。這位菩薩得到般若智慧,所以叫金剛藏菩薩。    第五位、彌勒菩薩,這就是我們娑婆世界再來成佛的,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翻成中國話叫慈氏,他姓慈叫慈氏,是大慈彌勒菩薩。要是跟觀音菩薩對著,觀音菩薩是大悲觀音,彌勒菩薩是大慈彌勒。   第六位、清淨慧菩薩,清淨慧也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中無妄染叫做清淨,不是對著妄染之法叫做清淨,本來沒有虛妄之法,沒有染污之法,本來清淨,所以叫做清淨慧菩薩。   第七位、威德自在菩薩,威嚴、功德都自在無礙。   第八位、辯音菩薩,怎麼叫菩薩?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你要利益眾生才叫菩薩。怎麼利益眾生呢?弘法就是菩薩的家務,利生就是我們的事業。你出了家做什麼事呢?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還做什麼呢?弘法利生,那是菩薩的家務,菩薩的事業。你弘法利生,得具足辯才,辯才有四種,叫做法、義、詞、樂說。你們去查《教乘法數》《佛學大詞典》。   第一、法無礙辯:說法無礙,說世間法,說出世間法。出世間法,說小乘法,說大乘法,統統不障礙,不起障礙就是很自在的意思,這叫做法無礙辯。   第二、義無礙辯:每一個法相裏面,都含著有義理,你說法相,解釋義理,自在無礙。你說世間法,說得頭頭是道;你說出世間法,說得頭頭是道,那就叫做義無礙辯。   第三、詞無礙辯:言詞無礙,你要是前生前世有弘法的善根,生來嘴巴皮很流利,就是詞無礙辯的本錢,這樣你學講經說法最好,因為你口齒流利,說話說得很清爽,咬字很清爽,這就叫作詞無礙辯。假若你說話很笨,不要退心,練習多講,講多就流利了。這跟你學唱讚一樣,你最初結結巴巴唱不好,一唱唱掉板,等你唱久了不是唱得很流利嗎?跟你學英文一樣,你最初學起英文,不是結結巴巴說不出來外國話嗎?等你說得多了,說外國話不是跟台灣話一樣嗎?你講經講得多了就流利,就叫詞無礙辯。詞無礙辯還不是光說話流利,一種法相,講一種義理,講得滔滔無盡,重重無盡的道理,都屬於詞無礙辯。   第四、樂說無礙辯,就是自己歡喜說,令人家歡喜聽。你講的滔滔無盡的道理,說話很流利,人家不愛聽,不是冤枉費力嗎?要講的都是眾生歡樂聽的道理。我的《佛堂講話》講十大願王裏面講四種無礙辯才,講得很詳細,你們注意看看。   具足四種辯才,就叫做辯音,要是再講佛的音聲,有八種音聲,音聲也要好聽。佛的八種音聲到哪裡求出來的呢?我們學講經的音聲不可以太粗氣,講得太粗氣不好聽;也不能講得太細,講得太細人家聽不太清爽,而且聽得很費力氣、很累。音聲要講得不高不低,而且非常的莊嚴,講經不是講笑話,不是聊天,講的都是很莊嚴的道理。你講得不莊嚴,聽者不起尊重心,所以音聲還要莊嚴,合起來叫做八音四辯。佛是八音四辯,這位菩薩雖然還沒有具足八音四辯,但是也跟佛差不多了,所以叫做辯音菩薩。   第九位、淨諸業障菩薩:一切業障都清淨了,剛才講婆伽婆的道理,講業的障礙力很大,你不把它消掉,它處處給你生障礙。菩薩用功修行,消業怎麼消呢?先不造新業,再懺悔舊業,懺悔就依著《八十八佛大懺悔文》,那都是《華嚴經》上的道理,你誠誠懇懇的念,過去的業,什麼都業都會消掉。《懺悔文》是《華嚴經》上的道理,三十五佛,五十三佛是兩部經上合起來的。三十五佛,出自《大寶積經》;五十三佛,出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念一個佛的名字,什麼重業大罪都能消掉,八十八佛,加上阿彌陀佛,實際是八十九佛。你們算算看,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萬劫生死重罪,八十萬億劫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就能消掉,什麼業不能消?有人說:我念多少佛了,業都不能消!那是你念得不夠誠懇,而且你還不知道佛號含有這麼大的功德,所以你要誠誠懇懇的依著大懺悔文來懺悔,無始劫來的業障都能給淨除,這位菩薩,是淨諸業障菩薩。   第十位、普覺菩薩:普遍覺悟,自己普遍覺悟,覺悟眾生,也是普遍覺悟。   第十一位、圓覺菩薩:講的是《圓覺經》,就有一位圓覺菩薩,圓滿覺悟,十二位法身大士,這是第十一位。要是依著《華嚴經》的道理,具足前面那十位菩薩的功德。那十位大菩薩,每一位大菩薩都有一個偏德,菩薩哪有偏心,怎麼有偏德呢?他在度眾生所表現出來的各有一部份功德,文殊菩薩偏於智慧,普賢菩薩偏於行門,把前面十位大菩薩的功德合起來,就是圓覺菩薩。   第十二位、賢善首菩薩:這是最賢、最善、最第一的一個菩薩。具足前面那十位大菩薩的功德,你成就了一個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是最賢、最善、最第一的一個菩薩。   以上一共十二位,「而為上首」,上首就是我們現在叫學長,是在諸大菩薩最上的首領、大學長。 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與諸眷屬」,這十二位大菩薩,各人都帶來他的眷屬,就是他教化的這些菩薩。前面說十萬人俱,這裡才說出來十二個人,那十萬個人都是他們帶來的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十二位大菩薩與諸眷屬統統入了三昧,才能同住於如來的平等法會。   因為如來的法會,是平等無二的法會,菩薩還沒有成佛,他就有差別,有差別就不平等。所以你得入三昧,入了三昧了跟佛平等平等了,這就叫做加持之力。這個入有出入之相的入,跟前面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的入不一樣的解釋,佛的入是無入之入,沒有出入之相的入。菩薩有入相、有出相,將來聽完《圓覺經》還要出三昧,所以現在正在入三昧。   那麼菩薩的境界不是太高了?我們在講堂聽講經的時候,你要把心定下來,既不要打妄想,也不要打瞌睡,那就是入於平等法性,定下心來聽,沒有一個聽不懂的。你怎麼聽不懂?一邊聽,一邊打妄想,怎麼聽得懂呢?剛剛不打妄想,又打起瞌睡,我講了一點鐘下來,你們瞌睡還沒醒來,怎麼聽得懂?所以現在就學到,聽經要定下心來,定下來就是三昧。這些菩薩是十二位法身大士,他當然可以跟佛同住平等法會。可是眷屬非得入三昧不行,都已入定了,大家都入了平等之相,才能以參加如來平等法會。   這個道理初聽好像很高昂,就是你入了佛學院了,決定不能貪名貪利貪恭敬,你來求佛學的,貪名貪利貪恭敬,你心裏起了分別,講什麼經也聽不進去,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講到這裏,序分分兩科,第一證信序六種成就講完了。下面第二科發起序,把《圓覺經》發起來。 文殊師利菩薩章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於是」,於作在字講,是作此字講,於是,在此,就是在這個時間。這諸大菩薩,十二個首領,可是以「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第一,所以由文殊菩薩出來發起。在這平等法會之中,本來沒有差別相,但是於不二境,現諸淨土,佛菩薩是沒有差別的。但是理不礙事,事相的禮節,還是不可廢除,所以你學大乘佛法,學到徧空那一邊,大錯特錯,它理與事不相礙,事與理不相礙。你著了事相,學佛法學錯;你著了空,也是學錯,所以既不可執著空理,也不可執著事相,這就是在平等空理之法會中,還是不避禮貌,請法有請法的規矩。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從他的本座而起,「頂禮佛足」,以自己最尊最貴的頭頂,禮拜佛最卑最下的兩隻腳,這叫做最敬禮。「繞佛三匝」,還是個禮數,我們現在上早晚殿為什麼繞佛繞三圈?一匝就是一圈,那是個禮,所以你造佛殿,一定後邊可以繞得過去。台灣在日本時代,被日本佔領,沒有人講佛法,大家只知道造佛殿,要使它空間大,把佛像都貼到後牆壁去,繞佛繞不過去,繞佛三匝的禮不能行了。要記得這個規矩,這是個禮數,跟頂禮叩頭一樣。你把佛像做到後牆壁,怎麼能繞得過去?一定要後邊可以繞。   「長跪」,在其他的經上是右膝著地,單膝蓋跪下來,這是佛的方便慈悲,因為兩個膝蓋齊跪不能持久,一個膝蓋跪下,可以持久。但是這個地方是個平等法會,都是法身大士,他沒有執著身相,兩個膝蓋都跪下叫長跪,他不會疲疺,不會腿疼,他沒有執著身相,所以這長跪是兩個膝蓋跪下去。   「叉手」,就是合掌,合掌有種種方式,把十個指頭叉起來叫合金剛掌,金剛掌是堅固不壞的意思,那麼十個指頭叉起來叫叉手,叉手叫合掌。還要記得規矩,十個指頭叉起來不能叉過頭,叉過頭就不懂規矩了。十個指頭叉起來,叉得剛剛好,還是合掌,你叫它叉過去了,這不稱合掌。現在只有學密宗的人,還有叉手合掌,我們顯教只合掌而不叉手,消文你要消得通,你懂得了,合掌就合掌了,為什麼叫叉手,叉手叫合金剛掌,密宗的不是古怪,那是禮數。   「而白佛言」,弟子跟佛說話叫仰白,佛跟弟子說話叫下告,在文字上是一種恭敬。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大悲世尊!」世尊本來具足大悲大智,悲智雙運,現在為請法要救度眾生,要表大悲之德,不稱大智而稱大悲。世尊也就是前面梵語的婆伽婆,為世出世間之所尊,為九法界之所尊。   「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諸來者,是諸方而來。法眾,即聞法的大眾。文殊菩薩請法不是為他個人請,為法會之中諸方來聽法的法眾而請。   「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請法要會請,非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不會請,問得問到根本上的問題。如來成了佛不是外道,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如來最初跟我們一樣是凡夫,他怎麼樣成的佛呢?修行成的佛,修的什麼法門呢?「法行」,行就是行門,修的什麼法門,也就是法行,修的是他的清淨因地法行。如來現在成了佛了叫果地,在他最初發心叫因地,因地修行的法門,叫「因地法行」,因地法行是清淨的。「本起」,是根本發起,也就是最初發起。問到根本問題了,如來成了佛,你從最初發起修行成佛的法門是什麼樣呢?跟我們大家說說,所以沒有文殊大智慧,問不到這個問題上。   你們聽過《楞嚴經》,你找不出因地法行,修行都是修的無益苦行,就是你做飯沒有找到米,做飯的本因就是米,米才能作飯,做成飯是果。你沒有找到米要做飯,把沙子當成飯的因,等於蒸沙作飯,你蒸到無量阿僧祇劫也不會成飯,因為不是飯的本因。所以外道修行叫無益苦行,苦得還不可開交,他不怕苦,要想苦成佛出來,從哪兒苦出來,他找不到佛的因。外道不說,我們佛弟子出了家,今天修、明天修,亂修一氣,叫盲修瞎練,這不是無益苦行嗎?不得利益的苦行。尤其台灣佛弟子,根本不知道怎麼修,要呷菜才叫修行,呷菜要呷得清,才叫修得好,呷得清還要呷苦菜。台灣有些佛門裏面的外道,著相著得不得開交,叫呷苦菜,苦不苦呢?真苦,他連飯都不吃,南部還有吃地瓜的,要是吃地瓜能成佛,那不是很容易嗎?結果苦是苦,不得利益,因為沒有找著成佛的本因,這個很要緊、很要緊。所以諸位同學要慶幸自己,你有善根上了能仁佛學院,聽了大乘經典,跟你講這些道理,你要認為是稀有,要認為是聞所未聞。不然你發了道心,天天在那兒修,結果不會成佛,你沒有找著成佛的因行。   文殊問了,就是在到會的大眾發大乘心,要修大乘行一定要知道,如來當初在因地用的什麼行門,找到成佛的正因,才能得到成佛的正果。四聖六凡十法界,各有因果,三藏十二部,離不開因果二個字。不懂因果的人開口,就說我們迷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有什麼迷信呢?那不是玄妙之理,是事實問題,你看見西瓜好吃,你得種西瓜的種子,你種其他的種子,想結西瓜怎麼能結的出來,種瓜才能得瓜;你要想吃豆,你得種豆,才能得豆;你想成佛,得修成佛的正因,就問這個道理,只有文殊菩薩大智慧才問到,不然都是盲修瞎練,無益的苦行,等於蒸沙作飯,把沙子當成作飯的因,怎麼蒸也蒸不成飯,因果不對。   還有一個問題,修大乘行門的菩薩,修起來他在心裡上有一種病,講到《圓覺經》後面會講到作、止、任、滅四種病,只有《圓覺經》講這最細微的病,只有菩薩才有這個病,並及問到末法時代眾生修大乘的,叫他不墮於邪見。這就是文殊菩薩不但有大智慧,還有大慈悲,關念末法時代的眾生,所以佛就讚歎他善哉,現在講到正宗分,如來因地修的什麼行門,佛就先答覆這個答題。問題當然是對文殊菩薩說,也是對十二大菩薩說,也是對十萬大眾說,也就是跟末法時代發大乘心的我們說。   「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下面講到《圓覺經》,菩薩請大乘法有四種病,講到後邊會講,問如來的本起因地法行有清淨二個字,清淨就是不許你有修行的病出來,你著一點點相,就是一個病,請如來給我們說,我們都發清淨心,修行不要出病,請如來給我們說,這是為現在法會而請,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為我們請,如來在示現的淨土與法身大士講的大乘佛法,我們怎麼會得到利益呢?是文殊菩薩替我們請求的,《圓覺經》他們在法會當時聞到就得到利益了,《圓覺經》要結集起來流通在世間,本來是在實報莊嚴土說的法,要流通在凡聖同居土;由正法流通到像法,像法流通到末法。到末法時代的眾生,還有發大乘心的,一學起了邪見,本來天天學佛法,實際在那學外道,所以要怎樣能使末法時代的眾生修大乘者,不墮落邪見。因為一起邪見,所修的行門都成了無益的苦行。這是請求的兩種,一種是說給當時法會的菩薩聽,一種是要流通到末世給我們聽。   「作是語已」,請求法以後,「五體投地」,就是倒身下拜,整個身體拜下去,一個身體,分開有五個地方,一個頭,兩隻手,兩隻腳,四肢加頭叫五體,倒身下拜,五體投到地下去了,一下子倒下去。要不跟同學說,現在學密宗的還行這個禮,西藏、蒙古的喇嘛活佛還行這個禮,他說我們拜的佛,不是五體投地。你看見很奇怪,由奇怪起仰慕心,還要學他的五體投地。我們拜的都不是五體投地,這就是沒有跟你講清爽。佛法初到中國,也是這樣倒身下拜的,我們中國的儒教家講禮貌,禮樂之事,先講禮節,再講音樂。講禮節,拜是屈身磕頭,兩個膝蓋跪下來,把頭磕到地下,叫磕頭。我們是最恭敬,他說我們不是行禮,是野蠻不懂禮節,是在摔跟斗,毀謗我們。那些弘法的大德想想不對,才想起方便解釋,一個頭、兩個手、兩個膝蓋,還是五體,叫屈身下拜,把身體彎曲起來拜,這是第二種禮節。在我們中國只能行第二種禮節,你行第一種禮節,人家看見要毀謗,說你在那摔跟斗,不是行禮。   「作是語已」,請法的語言說完了,「五體投地」,再磕頭頂禮。「如是三請,終而復始。」這是表示重法,最極的恭敬,請三遍。   講到這裡,把發起序講完了。由文殊師利菩薩啟請,就把這部經發起來,發起序誰來請法,這個菩薩就叫當機眾。但是《圓覺經》則不同,不是文殊師利菩薩一個人請法,它分十二章,也就是十二個菩薩當機。《金剛經》很清爽,就是須菩提一個人請法,全部《金剛經》只他一個人是當機眾。這當機不只文殊師利一個菩薩,有十二大菩薩,記著有這一點不同。   正宗分分科,我不能分,因為小字的科文,我看不見。圓瑛法師《圓覺經講義》的科文,可能是依著圭峰大師的《略疏》,你們就依著圓瑛法師《圓覺經講義》的科看。科文一定要看,科文不看清爽,經文的段落就分不開。每一個科文有四個字、六個字,科文就是那一段經文簡單的綱要解釋。你把科文記到,那一段經文的大意都記到了,所以你得把科文看清爽,還要看懂,把它記到心裡。下面是講正宗分。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剛才說過,請法叫白,佛講法叫言,也叫告,白是仰白,告是下告,文殊師利菩薩請,世尊就告。但佛告訴文殊師利請法的當機者,實際是告訴法會的大眾,也是告訴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   「善哉!善哉!」善就是很好,讚歎他,連說兩句善哉,現在翻成的白話,就是:「你很好!你很好!」怎樣很好很好呢?你不但替現在法會的大眾,請求如來的因地法行,而且還關念到末法時代求大乘的眾生,不墮邪見,真是好上加好,善哉!善哉!所以連說兩句善哉。   「善男子!」叫他一聲。「汝等」,說法是跟文殊菩薩說,實際是跟當會的十萬大眾說法。要為《圓覺經》當機者,這個「等」,等於其他十一位大菩薩,因為有十二位大菩薩請法,所以用等。「汝等乃能為諸菩薩」,文殊菩薩為諸菩薩請法,乃至於下面十一位大菩薩,都是為諸菩薩請法,「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諮詢,就是請問,諮也是問,詢也是問。請問如來的因地法行,就是在本因地中所修的法門,這是一個善根。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並且你這位請法的菩薩慈悲無量,能以關念到末法時代求大乘的眾生,叫他能以得正當的住持,於大乘因地法行之中,不偏墮於邪見。這個地方還要料揀一下,末法時代的眾生,為什麼單為求大乘者說法?如來應該發心平等,文殊菩薩也是發心平等,因為不求大乘的眾生,佛菩薩都度化不了,所以在末法時代有求大乘的眾生,叫他不要墮於邪見,你問得太好了。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諦者詳審為義,詳是詳細,審是審實,你要詳詳細細的聽,實實在在的聽。諸位同學聽法,諦聽二字聽懂,你就學會聽法,你要詳詳細細的聽,還要實實在在的聽。詳詳細細的聽,沒有一個聽不懂的;實實在在的聽,聽了則不會妄記。你坐那裡就打瞌睡,不瞌睡就打妄想,你諦聽了嗎?沒有。聽了,耳朵裡儘聽見法師在那講,呼隆、呼隆,像颳風。下課了,你的瞌睡剛睡醒,妄想還沒打完,你耳朵裡都沒聽進去,怎麼能聽到心裡去呢,所以聽了不懂,也不記得。既不詳也不審,既不詳細也不實在,聽法就要諦聽,把心靜下來,不要瞌睡,不要打妄想,一句一句聽到耳朵裡,聽到心裡,這樣子叫諦聽。所以如來說法,先要開示當機者,你要諦聽,應當為你說;你不諦聽,不跟你說,說了冤枉費力氣。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時」,是當時,世尊答應說法的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奉如來的教命,而大生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文殊菩薩默然而聽,在會大眾十萬菩薩都默然而聽,默然而聽就是諦聽,默然叫做三業默然:口默然,不說話,現在我們佛學院,你不諦聽,我還要開示你不要儘打瞌睡。社會上學校上課儘講話,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講,講的聲音比老師上課的聲音還大,他口不默然,要講話。身默然,身體不要動,要坐得端端正正,不要把一隻手置到桌子上,另一隻手托住腮巴子,你這準備睡覺。要坐得端端正正,身體默然,不要亂動。意默然,不要打妄想,不要打瞌睡。不是昏沉,就是掉舉,都是意不默然。身、口、意三業都默然,這樣子就諦聽了,大家用功精進,恭恭敬敬地聽。   下面應該是「佛言」,翻譯的人略掉了,我們看經的人看得出來,下面是佛說的話。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善男子!」稱呼當機者是善男子。「無上法王」,是佛自稱,王字怎麼講?王者自在之義,於法自在稱為法王。這些大菩薩都於法自在,但是他們有上,初地菩薩上面還有二地菩薩,十地菩薩上面還有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上面還有佛,這叫有上的自在。成了佛才叫做無上的自在,於一切法得自在,叫做無上的法王。我們學的太少,講這個法講不通,講那個法講不通,就是於法不自在。等你講得通,講得不圓融,不圓融就有障礙,還是於法不自在。所以一直到成佛,那叫真正於法自在,稱為無上法王了。那麼佛是不是自己讚歎自己呢?不是,令眾生對於世尊起敬仰之心。   「有大陀羅尼門」,梵語陀羅尼,翻成中國話叫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門是個法門,法譬喻是個門,門者,能通之義。台灣叫窗門,外省叫窗戶,那個不叫門,它不通出入。這個門能以出入,才叫做門。佛的法叫法門,入此門能得到自利,出此門能利益眾生,所以叫做法門。   法門有凡夫法─人天乘,二乘法─聲聞、緣覺,菩薩法還有權教菩薩、實教菩薩,那個法門都不是陀羅尼門,因為它不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要說一個根本法門,總一切法,一切法統統在這個法門裏面。持無量義,這個法門裏面能含攝無量的義理,叫做總持法門。總持法門叫做陀羅尼,那麼叫個什麼名?「名為圓覺」,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叫圓覺。   講到這裡,我們八大宗派裏面有密宗,密宗所念的真言叫陀羅尼,譬如我們念的《大悲咒》,叫《大悲心陀羅尼》,怎麼講呢?不能講,它裏面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這叫做陀羅尼。學密宗的人要尊重法,就說密宗的陀羅尼,才是最高的法門,這樣令眾生生信仰,說比顯教高明,顯教儘是說名說義。你懂得《圓覺經》說這兩句,就知道顯密圓融,密是陀羅尼,顯就叫圓覺。如來說法還有兩種法,兩種法有了二,有了二有了差別了,那還叫平等嗎?如來說的法是平等法門,在顯教的就叫做圓覺,在密宗就叫做陀羅尼,沒有二種法門。把這些道理聽懂了,我們不輕視密宗,它是八宗之一,但是你不要迷信密宗。現在我們顯教的法師傳密宗的可以說沒有,除了蒙古、西藏的喇嘛,他們是活佛在傳,剩下的不是男居士,就是女居士。你迷信了他們,一個堂堂的比丘,拜一個老太婆作師父,去給她瞌頭下跪,這不是顛倒嗎?   他說我們是顯教,顯教是方便法門,我們連合掌都不會,他會合掌,會叉手,結果你不懂規矩把手指都叉過了頭,你還沒有學好,他說五體投地才是頂禮,我們顯教兩個膝蓋,跪下來頂禮,這不叫五體投地。你根本不懂得過去祖師的方便法門,為什麼在中國行屈身禮的,所以你迷信了他,聽他說的,我們顯教一個銅錢也不值。懂得《圓覺經》這兩句,你就說《圓覺經》就是密教,因為圓覺就叫陀羅尼,密宗的陀羅尼就叫圓覺。   「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圓覺才叫做陀羅尼門,才叫做總持法門,在《起信論》上最高的一個法門叫真如,在《涅槃經》上最高的名字叫涅槃,在《勸發菩提心文》上最高的文叫菩提,在《大般若經》裏面最高的法門叫般若波羅蜜,實際都是從圓覺裏面流出來的。你看見這幾句經文,就知道斐休作的那篇序文,他不是偏讚圓覺,而是偏讚圭峰大師作的《圓覺經疏鈔》,他是依著《圓覺經》的經文作的。他前面說:為什麼叫做真如,為什麼叫做菩提,為什麼叫做涅槃,最後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叫圓覺,把圓覺說到最後好像偏了,不是!《圓覺經》本來這樣說的,這才叫陀羅尼,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切真如、菩提、涅槃,一切諸波羅蜜,都是從圓覺裏面流出來的,那叫比較的圓覺,圓覺是根本的法門,其他的都是佛性的名字,但是還屬於枝末。講圓覺就好了,流出來這些法門作什麼呢?因為應機說法,教授這些諸大菩薩,有的菩薩聽真如聽得好,有的菩薩聽菩提聽得好,有的菩薩聽涅槃聽得好,有的菩薩聽六度波羅蜜聽得好。   「教授菩薩」,菩薩的根機不一等,名詞都不一等了,但是圓覺還是最根本的一個名詞。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這是佛答覆他的問題,文殊問佛的因地法行,如來怎麼成的佛,你最初發心修行修的什麼行門?現在佛就答覆這個問題:不是我一個如來這個樣子,一切如來無不如是,「一切如來本起因地」法行,根本發起在因地中修行的法門。「皆依圓照清淨覺相」,他下手用功,都得有一個下手處,下錯了,不對了。「圓照清淨覺相」,圓滿覺照自己本有的一個清淨覺相,這就是《起信論》上的本覺,人人都有個本覺。修止觀法門,先打坐,坐下來不是叫你打瞌睡,不是叫你打妄想的,坐下來你得迴光返照,就是圓照,要照得圓滿,照自己的本覺的相貌,它本來無相。為令眾生了解,說有一個覺相,你要圓滿覺照,怎樣叫圓滿呢?不要有一點相,有一點相就不清淨,叫圓照清淨覺相。   「永斷無明」,把無明永遠斷掉。佛跟眾生什麼不同,多了無明,有無明叫做眾生,沒有無明叫做佛,把無明永遠斷滅了,才能成就佛道,入因地心,而成果地覺。要是按釋迦如來給我們作的示範,在菩提樹下打坐,就用這個功,從陰曆臘月初一坐到菩提樹下,坐到臘月初八早起,天還沒有亮,忽然看見東方出現一顆明星,一下子照到自己的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成了佛。釋迦如來在菩提樹下打坐就是用的這個功,但是永斷無明是永遠斷,一斷永斷,這叫頓超法門,頓超不是一下子頓的,還是由漸次修得,修到這個時候才頓的。《起信論》告訴我們斷無明有四個步驟、有四個相,分成生、住、異、滅。先斷除滅相無明,再斷異相無明,再斷住相無明,再斷生相無明。到了等覺菩薩,就是釋迦佛坐到菩提樹底下還有無明未斷,它還有什麼無明未斷?住相無明、異相無明、滅相無明,這三個步驟的無明他統統斷了,就存了個生相無明,就是最初一念妄動,無明生起,叫生相無明。等到夜覩明星成正覺的時候,圓照清淨覺相,生相無明斷了,《起信論》上說得很清爽,斷了是什麼樣子呢?斷了沒有初相可得,最初生起是個什麼?沒有個樣子,無明本來沒有本體,沒有自性,是你一念妄動的,它沒有個東西,一念迷,就無明生出來了;一念覺,無明沒有了,這個時候生相無明斷了,沒有個初相可得到,可是心境馬上遍滿十方,遍虛空界,這個時候才方成佛道。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文殊菩薩在發起序上請問,在當會的大眾發大乘心,要修大乘行,一定要知道如來當初在本起因地用的什麼行門,找著成佛的正因,才能得到成佛的正果。四聖、六凡十法界,各有因果,三藏十二部,離不開因果二個字。因果二個字,不懂因果的人,開口就罵我們是迷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有什麼迷信呢!那不是玄妙之理,那是事實的問題,你看著西瓜好吃,得種西瓜種子,你種其他的種子想要結西瓜,怎麼能結得出來?種瓜才能得瓜。你想吃豆,種豆才能得豆;你想成佛,得修成佛的正因。只有文殊菩薩有大智慧才問這個道理,不然就是盲修瞎練,無益的苦行,等於蒸沙作飯,把沙子當是做飯的因,怎麼蒸也蒸不成飯,因果不對嘛!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修大乘行門的菩薩,修起來他在心裡上還有一種病,《圓覺經》下邊還會說到:作、止、任、滅四種病,只有《圓覺經》講這最細緻的病,只有菩薩才有這個病,並及問到末法時代眾生修大乘行,叫他不墮於邪見。這就是文殊菩薩不但有大智慧,還有大慈悲,關念著末法時代的眾生,所以佛就讚歎他善哉!善哉!現在講到正宗分,佛就答覆他這個問題,先答覆他如來的因地是修的什麼行門,答覆這個問題當然是跟文殊菩薩說,也就是跟十二大菩薩說,也就是跟十萬眾大菩薩說,也就是跟末法時代發大乘心的我們說。   前天講到佛開始說法:「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要修這個法,修總持法門,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叫做陀羅尼,梵語陀羅尼,華言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什麼法才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圓覺法。《圓覺經》說明淨法的根本叫圓覺,由圓覺法門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起信論》諸位聽過了,淨法的根本就是真如,在《圓覺經》上它還不是根本,根本還是圓覺,真如法還是由圓覺法流出來的。於是菩提、涅槃,還有波羅蜜,在《圓覺經》上,都是圓覺法門流出來的,這叫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教授這些諸大菩薩。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因圓照清淨覺相,他問的就是這個根本問題,先答覆這個根本問題,一個佛如是,個個佛皆然,「一切如來本起因地」,根本發起大乘心,他的因地行門皆依這個法門。「皆依」,統統依這個法門,沒有一個佛不依這個法門成佛的。他怎麼用功成佛呢?「圓照清淨覺相」,圓覺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前文講過,如來入大光明藏三昧,是一切眾生的因地心,一切眾生都有圓覺,因為被無明給障蔽住看不見了,你想成佛,就得圓照清淨覺相。前天跟諸位同學講過,要是按釋迦如來示範給我們作的樣子,他修行到菩提樹下打坐,就是用的這個功,圓照清淨覺相。這個時候無明,《圓覺經》沒分得那麼清爽,《起信論》分得清爽,把它分成四種無明:生、住、異、滅,先斷滅相無明,再斷異相無明,再斷住相無明,最後斷生相無明,就是一念妄動生起來的無明。這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他的生相無明未斷;到了臘月初八,天快亮時,東方出現一顆明星,忽然照著自己的心光,這一照,照到自己的圓覺相,清淨圓覺相圓滿照了,把生相無明斷了。接著經文:「永斷無明」,永斷,是永遠斷滅,斷滅了,無明到那兒去了?無明沒有本體,沒有自性,《起信論》上說得很清爽,把最初動念頭的生相無明斷了,沒有初相可得,一照,沒有了,空了,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虛妄之法照空了。這個時候「方成佛道」,才能成佛,你不這樣用功,不要說三大阿僧祇劫不能成佛,無量阿僧祗劫也不能成佛。今天接著講。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云何無明?」佛自問自答,《圓覺經》上說淨法的根本名字叫圓覺,染法的根本叫無明,聽過《起信論》很容易了解,《起信論》淨法的根本叫真如,染法的根本也是叫無明,染法的根本沒有二個,先把無明認識,就是我們要遠離惡人,你得先認識誰是個惡人。你惡人、善人分不清爽,天天嚷嚷我要遠離惡人,誰是惡人也弄不清爽,你怎麼遠離?這就是我要斷除無明,得先把無明認識清爽,什麼叫無明,才能永斷無明,所以這都是根本問題。文殊菩薩沒有問,可是釋迦佛清爽得很,就自問自答,云何叫無明呢?   「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文殊菩薩,也就是叫十二大菩薩,也是叫十萬眾的大菩薩,也就是叫末法時代我們學大乘的人,叫我們注意聽到。叫一句當機者都是這個意思,叫我們注意聽著,就是叫你諦聽,什麼叫無明,這底下解釋了。   「眾生從一切無始來,種種顛倒」,無明二個字很好了解,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就是無知、愚癡,說個土話叫做糊里糊塗,就叫無明。無明從什麼時候起的呢?在眾生分上,它沒有個開始,說無始以來就有,所謂最初一念妄動,什麼時候妄動的呢?《起信論》上說:「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忽然一念不覺,叫做無明。但是《起信論》上的注解解釋忽然,不是在時間上的忽然,忽然者無前之義,沒有以前的時間,還是無始二個字。可是既然說忽然而起,好像要找忽然這個時間。   底下說這個譬喻說得很好,因為你無始以來有無明,有了無明一切法你都不明白,就「種種顛倒」,虛妄之法,你都把它當成真實之法,顛倒到什麼樣子呢?以苦為樂。苦樂二字,分不清白,《地藏經》中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開地藏法會,說什麼妙法呢?叫眾生知苦樂法,你看這不是太淺顯了嗎?苦樂二字還有什麼不明白呢?眾生之顛倒,苦樂二字就分不清白,分不清白就叫無明。他還顛倒,明明是苦,他認為是快樂,所以眾生叫可憐愍者,種種顛倒,顛倒得以苦為樂。   底下說個比方,「猶如迷人,四方易處」,猶如迷了方向的那個人,迷了一個方向,四個方向都變更了。不要說把東方當成西方,把東方當成南方,統統轉了個圈,四方都變了,易處了,東西南北都搬了家。那一念迷,迷就是無明,就是不覺,那一念迷,東西南北四方都變更了方向。這個譬喻最好,我們研究要深入,不能光在文字面上研究,你得研究無始以來的無明,就是一念不覺,一念不覺什麼無始來都不覺。由這個譬喻你就知道,《起信論》上講的忽然,你迷了方向什麼時候迷的?它沒個時間性,忽然就迷了,這一迷四方都顛倒了。拿我自己說吧!我從三十八年到台北十普寺,不曉得什麼時候迷了方向,到現在轉不過來,我到了台北十普寺,東南西北,我轉不過來,那一念不覺,四方都易處,你就知道無明什麼時候有的,忽然起的。按時間上,找不著一個時間,推到前生前世,多生多劫,無始以來種種顛倒,種種顛倒是個什麼樣子呢?猶如迷了方向的人,四方都易處。怎麼樣會生顛倒的呢?底下再說眾生的苦惱。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眾生不認得圓覺,不認得佛性,可以原諒,你沒有聽大乘佛法,怎麼知道什麼圓覺?什麼佛性呢?可是不認得自己,這個眾生可憐了,個個眾生都執著有個我,我是什麼樣的呢?外面得有身體,內邊得有知覺的心,身心二法合起來,才成為我相。光一個身體不能叫我,人一口氣不來,失去了知覺,心停了知覺的作用,那個人還有我嗎?光有身體不叫我。但是知覺離開了身體,單有知覺沒有身體,也沒有我。一定內裡邊有個知覺的心,外邊有個身體,合起來身心二法才叫個我。根本沒有個我相,他起了顛倒知見,叫做「妄認」,認就是他認識了,就是他知道了,實際是妄認、妄執。我們自己的身體的相貌,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的,這個名詞諸位同學聽了二、三年,都很熟悉了,但是你一定要深入研究,不然身相不容易破。我們的身體就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組合起來的假相,有沒有身體之相呢?有,除了堅硬性的骨頭,屬於地大;熱氣、煖氣,屬於火大;血液水份,屬於水大;出入的鼻息,手腳能夠動彈,就叫做風大。除了地水火風這四種元素以外,再找個身體還找得到嗎?這四種元素組合起來的一個假相,可是死執著這是我的身體,有個真真實實的身體之相,這就叫做妄認,這是一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內裡邊還有能知能覺的心呢,還是妄認的,根本沒有個心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我們的知覺心是個妄想心,妄想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都是無明的作用。因為你有了身體,就有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六根對著外面的六塵,就起六個識,由這六個識就攀緣外面的六塵,攀緣外面六塵把影子落下來了,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心相,叫做「六塵緣影」,緣就是緣慮,拿自己的心分別叫緣慮,你分別六塵境界落下來的影子。這就譬喻現在的照相機,一照外面的境界,底片上落了個影子,有了個東西,實際沒有個東西,就是你照的外面境界留下來的影子。你得再深入研究,你自己想,你的心是個什麼樣子?除了色、聲、香、味、觸、法的念頭以外,沒有個心。你晚上睡前,在你的床打坐半點鐘用功,你迴光反照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是個什麼相?除了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念頭以外,你找不出個心相。色、聲、香、味、觸、法有一樣真實的嗎?都是外邊六塵落下來的影子,但是他認為這是我的心,我有知覺,我知道這個事。   這就是我執分開:一個身相,一個心相,合起來還是個我執,都是虛妄認的,叫做「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於是起了我執,才種種顛倒,根本顛倒就是沒有個身,硬執著有個身;沒有個心,硬執著有個心,其他的顛倒都從這裡生出來。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說個譬喻,這個人的眼睛生了病,目是眼睛,病目就是眼睛生了毛病,他看是虛空裡生了花,見到虛空有花,虛空裡什麼時候有個花呢?他眼睛生了病親眼看見的。你說虛空裡沒有花,他說是我親眼所見的。眾生就是這種執著,跟你抬槓到底,他親眼所見,實際不知道自己眼睛生了病,是病眼見的。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我們眾生認為有自己的身相,有自己的心相,認為實實在在有的,等於生病的眼睛,他看見空中花,認為實在有的一樣。   接著講,「及第二月」,天上只有一個月亮,他眼睛生了病,看見天上是兩個月亮。你說沒有兩個月亮他不相信,他說我親眼看見的,空中有兩個月亮,眾生的妄認,虛妄認識,就是這個譬喻。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再叫一聲當機者。「空實無華,病者妄執。」叫我們注意,虛空之中實實在在沒有個花,是眼睛生病的人虛妄執著的,這是第一個迷。   「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眾生是一迷再迷三迷,他因為有虛妄執著,虛空之性他迷惑了,虛空之性是清淨之性,虛空裡邊沒有實花,他迷了認為虛空裡有花,這是第二個迷。   第三個迷呢?「亦復迷彼實華生處」,虛空花本來虛妄的,他認為是真實的,真實的虛空花從哪裡生出來的呢?他不知道是由他的病眼裡生出來的,妄認是虛空裡生的。這就是我們眾生的種種顛倒,圓覺自性本來清淨,由一念無明,生起種種顛倒,由無明顛倒才生起來身相、心相,種種的妄執。眾生不知道都是從無明妄心生出來的,等於眾生不知道虛空花是由病眼睛生出來的。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眾生最大的苦惱,就是生死大苦,生死大苦一生一死不算大苦,輪轉生死才是苦的。死了還要生,生了還要死,輪轉在三界以內有六個道,叫做六道輪迴。六個道:三善道、三惡道。這些普通的常識,同學都很熟悉,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一時餓鬼、一時畜生,輪迴流轉,輪轉就是輪迴,輪轉輪迴的輪字我講過,過去的譬喻,是井打水的兩個桶,井上面搭了一個架子,吊了一個輪子叫滑車,輪子滑車上面一條繩子,吊兩個水桶,這一個水桶下去,提了一個水桶上來;那一個水桶下去,一上一下,這叫輪轉。   現在井裡打水的水桶沒有人看見了,說這個譬喻,就是你要是看到其他注解,如井輪上下,你不知道,我給你講就知道了。現在就是車輪子轉,無論是馬車、汽車,還離不開一個輪子,大家都看見的,車輪子轉有一個頭嗎?沒有個頭,車輪在上面,一轉,轉到下面;車輪在下面,一轉轉到上面,叫做輪迴,輪迴則不息,這才是生死大苦,你想休息休息則不可能。所以眾生怕死,菩薩怕生,眾生一提起死,死之一字,我不願聞,你怎麼說死呢!尤其早上起來,真是不吉祥,真是該倒霉,大早起怎麼說死呢?為什麼你這樣害怕呢?死太苦了,一切眾生都怕死,不曉得死了饒不了你,死了還要生,生了還要死,死了還要生,這叫做生死輪迴。生死輪迴是不是真實的呢?妄見的,妄有的,統統從病眼見空花而起,他迷惑了虛空之性,虛空裏面沒有花,他認為有花。虛空的花,他不知道實在是自己病眼生的,他在迷,就妄執有我,再妄執有個我所,身心是我,起了我執,再起我所執,身外之物都是我所有的。於是動了貪心,貪不到動瞋恨,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就動了愚癡。   社會上人與人爭,世界上國與國爭,都是病眼見空華,虛妄執著。古人有兩句話形容得最好:「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天下本來太太平平,你眾生貪生怕死,你好好的活著,他不好好的活著要鬥爭。人與人爭,弄得社會不安;國與國爭,弄得世界不太平。本來大家都想著生,結果都把人殺死,這都是眾生的愚癡顛倒,死了,死了不完,死了還要生,生出來了還是這樣鬥爭,永遠沒完沒了,是不是有真實的輪迴生死?沒有,妄有的。   「故名無明」,把無明解釋清楚,這些生死輪迴從哪兒來的?從無明來的。起的我執,妄見身相,妄見心相,都是從無明來的,這叫根本無明。無明者不明白,不明白就是迷,就是糊塗,眾生就是這麼糊塗生糊塗死,都是無明支配的。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善男子!」再叫一聲當機者。「此無明者,非實有體」,生死輪轉都是由無明起的,無明可太厲害了!你不要害怕,你可以把它觀空的,因為它沒有實在的本體自性。一念不覺,不覺就是無明,這一念不覺就是個妄念,就是一念妄動,那麼這一動再動,《起信論》上有九個相,第一個相是動相,三細六粗,第一個相就是業相,業就是動的業,你一動,無明生起了;你不動,無明沒有了。善男子!你要注意,無明不是實在有本體自性。   再說個譬喻,「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這個譬喻更切近,無明說了半天,我們還是不了解,作夢你都作過了,凡夫各個都作過夢,你在夢中可知道它是虛妄不實的嗎?悲歡、離合都把它當成真的。你作個可悲的夢,會痛哭流涕;你作個歡喜的夢,會哈哈大笑。或是有情有愛的人,不要分離要分離;有怨有仇的人,不應結合要結合,這些悲歡離合的境界,在夢中能說沒有嗎?「夢時非無」,不是沒有,可是等你醒來的時候,有所得嗎?你就作觀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上講六個譬喻,第一個譬喻就是如夢,你作夢中觀想,我們夜裡是閉著眼作夢,白天是睜著眼作夢,在夢中你爭我奪,甚至跟人家拼命打架,等到醒了,你想想這是幹什麼呢?根本沒有冤家對頭,跟誰拼命打架呢?根本沒有可愛的實在的東西,你貪什麼、奪什麼呢?所以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愚癡,愚癡才作夢,現在都在睜著眼作夢。我們學了大乘佛法,依著聖言量的教理,才恍恍惚惚知道這個意思。不學佛法的人,誰知道在那作夢,可是都在這紛紛擾擾,都在那你爭我奪。你看報紙,世界上一天到晚,不都在那作夢嗎?結果你要作夢,作個好夢還好,結果都把人給害死。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等你知道有無明,圓照清淨覺相,把無明照空了,無明沒有了,因為它沒有自體。要照空,還得有個自體把它照空;它沒有自體,像作夢一樣,你圓照清淨醒了,夢境可得嗎?不可得。   再回過來說第一個譬喻像空中花,空中花等到滅了的時候,你不要認為一定有實在的滅處。這虛空花滅到虛空裡,滅到什麼地方去呢?沒有個滅處。為什麼?根本沒有個生處,虛空裡從來不生花,沒有生處,怎麼有滅處?虛空花是你的病眼妄見的。所以無明在圓覺的本性上,根本沒有個生處,等你把它滅掉了,它也沒有個滅處。就像作夢醒了,這一醒,夢境作夢的時候,實在什麼境界都有。等你醒了,了無所得,根本是作夢,它沒有生處,怎麼有滅處呢?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這不但說一切眾生,連二乘人都包括在內,二乘人怕生死,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見三界如牢獄,他用功急急忙忙的為了生脫死,超出三界,從牢獄出去了,誰願意再回牢獄?視生死如冤家,生死了脫了,和冤家脫離關係了,誰願意再跟冤家碰頭呢?你叫他發菩提心度眾生,他才不幹,他不認得生死是虛妄的。都是像病眼見空花一樣,在無生滅處,妄見生滅。生滅本來空,這是大乘至極的道理,也是圓頓大法,你都這樣觀照,才能以頓悟,頓了生死。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這個名字叫做輪轉生死,像車輪子轉的一樣,轉來轉去,生了死,死了生,實在是虛妄之相,只有生死的名字,它沒有生死的本體。生死也就是生滅,生滅也就是無明,都是虛妄而有,虛妄而滅。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善男子!」再叫一聲當機者。「如來因地修圓覺者」,佛再答覆文殊菩薩問的根本問題,如來你成佛,最初修行怎麼下手呢?「如來因地」,最初本因之地,都是依圓照清淨覺相,修圓覺行門。   「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八個字要注意,每部經有兩句最要緊的話,叫做經眼,也叫做經心。譬如人的五官,最重要的兩個眼睛;譬如人的五臟,最重要的是心臟。一部經有兩句經文最重要,譬如人的眼睛,譬如人的心,所以也叫做經眼,也叫做經心,譬如《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是《金剛經》的經眼,是《金剛經》的經心。你研究《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沒有研究清爽,全部《金剛經》你不會懂,前面說來說去,說的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後面《金剛經》說來說去,還是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八個字,就是《圓覺經》的經眼,《圓覺經》的經心。判教判《圓覺經》為頓教大乘,也是依這八個字判的,頓超法門的功夫就在一個「知」字上。先消文後釋義,知,就是知道,知道就是明了。空華,前面有譬喻解釋,解釋得很清爽,空中花:病眼生出來的虛空花,這是譬喻三界以內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金剛經》最後有六個譬喻,這再加上一個虛空花的譬喻。你不知道是虛空花,把它當成真實的東西,才起貪,才生瞋。你把虛空花,當成是真實的花,就有可愛的花,有不可愛的花。可愛的花,你要把它摘取過來,這就生了貪心,造了貪的業;有不可愛的花,你要把它去除掉,這就動了瞋恨心,造了瞋的業,實際都是愚癡。你天天動貪瞋癡,就是生死的業。   「知是空華」,現在你知道了,一切有為法,都等於虛空花,你知道是虛空花,不動貪瞋癡的念頭,你不起迷惑,還會造業嗎?你不造業,還能輪轉生死嗎?「即無輪轉」,生死了脫了,頓超法門!   但是這兩句是《圓覺經》的經眼,《圓覺經》的經心,你得好好進一步的研究。這八個字最重要的就在「知」,你不知它是虛空花,把這一切有為法都當成真實的,就起了惑,可愛的花要貪,不可愛的花要瞋。貪瞋癡生起來,就要造業,起惑造業,結果得了苦果,惑、業、苦三法輪轉,這叫輪轉不息。那麼不知是虛空花,不知包括一個惑,包括一個業,起惑、造業,起惑造業受苦報。受苦報的時候,還起惑還造業,所以惑、業、苦三法輪轉,生死不息。現在就用功,一切如來都在這兒圓照清淨覺相,先要知道有為法不實在的,是空中花。這一知道,你不起迷惑了,虛空根本沒有花,有什麼可愛,動貪心;有什麼不可愛,動瞋恨。你不迷、不愚癡了,貪瞋癡把它一下子照空了,不造業了。不起惑,不造業,苦果了脫,「即無輪轉」,用功就在這一「知」。   再進一步解釋到我們本份上,不聞佛法的眾生,叫做不知,他沒有聽過佛法,他不知道什麼叫做虛空花,什麼叫做有為法、無為法。根本這些名詞都沒聽過,所以他天天起惑造業,弄得社會不安,世界不太平。眾生本來苦,苦上再加苦,都是眾生在那庸人自擾,因為眾生不知是虛空花。外道都想求了生脫死,想得道,但是他邪知,不知道一切有為法,從哪裡生出來的,一切有為法由你的妄心生出來的。妄心就是無明,由無明生出來的,他不知道。比方像印度的婆羅門,他說人及一切萬物,都是大梵天生的。像現在的耶穌教,認為人人物物,都是上帝造的,他不知道是無明生的。他在那求知,結果求個邪知邪見,他能了生死嗎?他不會,因為他無明煩惱破不了。   我們學了大乘佛法的佛弟子,拿講堂的諸位同學,連我道源都算上,我們算知道不算?我們算知道,我們不是不知,不是邪知,我們叫正知正見,誰聽見都相信,這講的道理很對,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我們知道了是正知,但是你起惑造業、不起惑造業呢?知道歸知道,見了可愛的東西,還是要動貪心;不順心的事,照樣動瞋恨,起惑要造業,造業不還是要受報嗎?還是要輪轉生死嗎?那我們這個正知正見,算什麼正知正見呢?你要依著《起信論》去研究,小、始、終、頓、圓,《起信論》判成終教,終教是大乘的漸教,有漸次、有步驟,把無明分成四個,把知也分成四個,知就是始覺智,依著師教之緣,以前不知,今天開始知道了;以前不覺,今天開始覺了,這叫始覺。始覺的智慧生出來了,看你的根機如何了,你要是頓超的根機,當時大徹大悟,了脫生死;不是頓超的根機,要分四個步驟,始覺智分四個:名字覺、相似覺、分證覺、究竟覺。如來的知,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叫究竟覺。菩薩是分證覺,三賢位的菩薩是相似覺。十信位的菩薩,也就是我們學大乘的凡夫是名字覺,名字覺只有名字叫做覺,實在還不是覺。你能說他不覺嗎?道理他都知道了,聽得很明白,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沒有什麼難解,這是依著聖言量知道的,聖言量就是佛的道理,我們自己還是不覺。   所以不要說你聽明白了,讓你學會講經說法,講得很明白,好像開了悟,說時是悟,對境還迷,境界不現前,境界一現前,照樣被境界轉。因為你才初發信心,十個信心不但沒修圓滿,可能第二個信還沒有到。初發信心的菩薩,我們相信大乘道理確切是不錯,這是初信,叫做名字覺,實際只是名字而已,還是不覺。你不努力精進,就認為你覺了,你自己打自己的閒岔,你見了可愛的境界還動貪心,不可愛的境界還動瞋恨,起惑造業,不受報嗎?起惑造業受報,不輪轉生死嗎?怎樣能即無輪轉呢?「即無」,當下就沒有。所以我們聽懂了要認清自己的知,這叫名字知,實際不是真知,正知,再給它加個名字。真實的知道了,你不起惑、不造業,自然沒有輪轉了。   再說一個譬喻,有一位禪師去參訪一位禪宗的祖師,請問和尚如何是佛性呢?我們看大乘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什麼樣,我們學教理的人,之乎者也,給他講了一大篇。禪宗的人是一言半句,直截了當!那位禪宗的祖師怎樣開導他呢?「放下貪瞋癡,就是佛性。」你看,直截了當,人人都有佛性,你怎麼不認識自己的佛性呢?因為你有貪瞋癡障蔽到了,你把貪瞋癡放下來,不就佛性現前了嗎?這個禪師一聽到這兩句話,當下把貪瞋癡放下來,當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當下」就是「即無輪轉」的「即」,那都是頓超的根性。我們不是頓超的根性,這樣說也許太武斷了,可能同學也有頓超的根機,但是多數是漸次的根機。你知道貪瞋癡在那作怪,叫你放下貪瞋癡,一點也放不下,你怎麼能見到佛性呢?這個地方叫圓覺,你怎麼能見到圓覺呢?你真能以放下,徹底的放下,圓覺就現前,為什麼?那貪瞋癡合起來就是無明,無明沒有自體,你把它觀空了,不是圓覺自性現前了嗎?圓覺自性一現前,哪有生死輪轉呢?那個本來是虛空華。雖然我們不是頓超根機,你一定要深入研究,我為什麼要動貪瞋癡?我為什麼明知故犯?要自己呵責自己,本來無可貪,你為什麼要貪?本來無可瞋,你為什麼要瞋?自己迴光返照,照自己的煩惱,把煩惱照空了,無明照空了,圓覺自性現前了。動貪心,你還被貪所轉;動瞋心,你還被瞋所轉,你還不認錯,不認錯怎麼肯求懺悔呢?不肯求懺悔不是錯上加錯嗎?一錯再錯,一貪再貪,一瞋再瞋,煩惱無止境,生死還有個完還有個了嗎?還有個止境嗎?永遠流轉下去。   我們學大乘佛法,是有善根才學到,對得起自己的善根嘛!所以你得深入研究,雖然我們不是頓超根性,總要往這個地方追,往這個地方究,可能有那麼一旦,忽然貫通,圓覺自性現前。你不往裏面深究,什麼時候能明心見性呢?所以學了大乘佛法,你學會了講經說法,貪名、貪利、貪恭敬,增加些貪瞋癡煩惱,另外加上一套新的貪瞋癡煩惱。不會講經說法的人,那些根本沒聽聞到佛法的人,他是愚癡現前,才動貪動瞋,他那一套是眾生的熟路。我們當法師的學了佛法,不認真的追究,貪名、貪利、貪恭敬,加上一套新的貪瞋癡煩惱,這個法師要是動了貪瞋癡,起了貪名、貪利、貪恭敬的心,他不可挽救的。是哪一本經上,還是菩薩戒上,我記不清了,水裏生火,這真是不可熄滅,起了火了用什麼熄滅?用水。水裡生了火,你看難滅不難滅呢?所以你起了貪瞋癡,用什麼法來停止貪瞋癡呢?學佛法嘛!可是學了佛法增加一些新的貪瞋癡,等於水裏面出火,你看怪哉不怪哉!我昨天說,希望我的同學能有一個接班的出來,能學會講經說法,但是你要把貪瞋癡的煩惱觀空,不貪名、不貪利、不貪恭敬,名利恭敬的境界現前,你才動煩惱呢!不是在講堂裏面講經說法,我不動貪瞋癡,不動名利恭敬心,境界不現前,這個很容易。現在說個比方,假若是總統請你講經,行院政長請你說法,你歡喜不歡喜?恐怕你作夢都歡喜,為什麼?這個名太大了,報紙上大字標題,是不是?再說個譬喻:來了個大護法,遞個紅包,一百塊,兩百塊台幣,我見過就是,那不動貪心。擺著大的紅包,裏面新台幣一千塊錢的一張有一百張,那有你算的,算半天,歡喜不歡喜?名利現前了。恭敬呢?受皈依弟子磕頭禮拜恭敬,這個我不動心,我跟眾生結緣,你皈依我,我就給你授皈依,皈依了就好了,是佛教弟子,不是我個人的。有一個大老闆,或者是個做大官的,或者是個發大財的來皈依你了,你歡喜不歡喜,動心不動心?那個恭敬不是普通人的恭敬了,所以名利恭敬的境界現前,你不生心動念,那才是真實的功夫。為什麼用這個功夫?都是空中花,無可貪。不動貪心,就不動瞋恨,所以知是空華,即無輪轉。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接著解釋前面輪轉生死,也是空中花,沒有身相,沒有心相;有了身相,有了心相,才會受生死之苦;身相、心相都是空中花,把它觀空了,哪有生死的果報呢?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這叫徹底觀空,不是你用功修行把它修無的,因為它本來沒有。虛空裡生了花,我要怎樣把把虛空花都掃除掉?你用不著掃除,虛空花不是你掃除才沒有,它本來就沒有,你根本把它觀空就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前天講的「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從這個地方念下去。「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前天講到這裡,這段文很要緊,前天講的時候,我已經跟諸位同學說過要注意,尤其是「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二句,分判《圓覺經》為頓教大乘,也就是依照這二句的意思。是頓超法門,功夫就在「知」字上,「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學佛分四個步驟:信、解、行、證。第一步,你我大家都有了信心,第二步功夫你得求解,解分頓超法門、漸次法門。這個地方就要注意,這是頓超法門,你要了解頓超法門的道理,頓超法門怎麼樣?它即解、即修、即證,後面三個步驟一下子都圓滿了。「知是空華」的「知」,就是瞭解,信、解、行、證的解。可是它即解、即修,就是行,即解、即行、即證,「即無輪轉」,不是已經了生脫死了嗎?已經成了佛道了嗎?這個時候身心之相皆空了,所以「亦無身心,受彼生死。」生身死大苦,一旦了脫。   底下再告訴我們「非作故無」,作,就是修行,不是你修行才無、才沒有,身心沒有生死,它本性就沒有,身心之相是空花,生死輪轉,還是空花。空中本來沒有花,並不是你用什麼功夫把虛空裡打掃清淨了,怎樣把空中花除掉,才空中沒有花,空中根本沒有花。空中的花是你病眼睛生的,你把病眼睛治好,生死輪轉這些身心之相,由你的妄心生出來的。你現在一知,這一知不但是正知,而且是真知,把妄心一下子空掉了,哪還有身心之相呢?哪還有生死輪轉呢?那都是些空中花嘛,所以不是你作出來的要它無。   佛法之高,佛法之深,大家都聽說過這個話,除了外道毀謗佛教的,其他相信佛教的也都是仰之彌高,哎呀,佛教太高太深了,怎麼太高太深呢?信了佛了,不見得修行;天天修行用功,不見得是會修行,修行用功作什麼呢?修行用功是斷煩惱、破無明的,不是修圓覺妙性的,圓覺妙性不是你修出來的。無明煩惱是你修斷了不是呢?是你修斷的,無明煩惱都從你的妄心生出來的。你要會用功,先降伏你的妄心,斷除你的妄心,妄心沒有了,無明煩惱皆空了。怎麼樣空呢?還是你修行出來的?不是的,它本來空,沒有本體、沒有自性,佛法之高之深,就高在這裡了。今天再接著講。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這兩句文光消文就要注意,這兩句文差不多,但是一個是空外境的,一個是空內心的。翻譯的人沒有翻譯得很顯明,所以我們研究《圓覺經》得注意消這兩句文,注意這兩個者字,者,之、乎、者、也,就是虛字,虛字就是帶著說話的口氣。這個不是,要作實字講,實實在在的意思講。上面的者字,是指著外面的虛妄之境;下面的者字,是指著你起的正智之心,不指著虛妄之心,而是起正智正慧的心。   再消文,「彼知覺者」,彼所知覺的加個「所」字,彼所知覺的妄境,「者」字改成「妄境」,彼所知覺的妄境,「猶如虛空」,本來沒有妄境。   下面再空正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下面不說彼,說知,你能知道一切外境猶如虛空那是個正智,那個正智也得把它空掉,那也是空花之相。   前面講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佛法的高深就在這裡,還沒有高到地方;這兩句才是高才是深呢!我們用功修行,妄境把它空不掉,所以前天講,我們是不是知空花相,有這個知呢?要不知,講到這個地方,我們怎麼會了解呢?一定是正知,不是凡夫之不知,也不是外道之邪知,真正起的正知正見,可是外邊的境界空不掉!不要說你聽明白,讓你講經說法,會講,講得很好,大家都覺得你這個法師是開悟了,要不怎麼講這麼好呢?對於外境還是空不掉,說時是悟,對境還迷,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境界現前,就被它轉,就這個妄境就不容易空掉。現在知道了,外面的境界是空花,把它空掉了,是頓超的根機。空掉了內裏面還有個能知空花的心,可是這個心,不是貪圖外境的妄想心,是知於一切外境猶如虛空的正智慧,你把正智慧保存著,還是個空花相。   佛法之高,佛法之深,就在這裡,所以講《楞伽經》,「八識二無我俱遣,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應該把它遣除掉,八識都是妄想心。二無我呢?二無我是智慧,我空智,法空智叫二無我。我無我,法無我,叫二無我,也要把它空掉。「五法」,一相、二名、三妄想,這是凡夫的境界,應該把它空掉,把它遣除掉。四、正智、五、如如,這是佛法,學佛法還難了解這正智,也要把它空掉,不空掉還是個空花相,佛法的高佛法的深,就在這裡。   講那麼高、講那麼深作什麼呢,根本聽不懂,聽不懂是你聽得少,非聽懂不行,聽都聽不懂,怎麼樣能悟到這裡;悟不到這裡,怎麼樣修到這裡,怎麼樣證到這裡。這就是宗門下說:「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聽過《起信論》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真如法中,空一切相。這是《圓覺經》講圓覺妙心,圓覺妙心是空空洞洞,一無所有,你把妄境空掉了,存著一個正智的心在裏面,那個圓覺妙心不空啊?也就是圓覺妙心本來就知道,何必你再加個正智上去?聽《圓覺經》比聽般若經好,不會讓你落到空那一邊。下面兩句,再一個大翻身。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到這裡是一段,這就比「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的意思,又高深了一步。你不能存留一個正智,你也不能存留一個無正智,叫有無俱遣。《心經》每天作早課作晚課都要念,因為《心經》很要緊,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心,《心經》裏面不是有「諸法空相,不增不減」嗎?是諸法空相,般若經是講空的,諸法的空相,就是《起信論》上的真如,就是圓覺妙心的圓覺,圓覺妙心不能增加一分,也不能減少一分,它是平等之相。   愈說愈高深,愈說愈難懂,大乘經聽多了很容易了解,先說個譬喻,圓覺妙心什麼樣子呢?你們聽講過轉八識成四智,轉了第八識成了大圓鏡智,拿大圓鏡作一個譬喻,大圓鏡是個鏡子,鏡子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呢?它有本體,本體上有光明,有體,有相,有鏡子的相,還有它的用,能照人照物。它不是個大圓木板子,木材是個板子不能作譬喻。譬喻一個大圓鏡,大圓鏡本身有光明,能照人照物,你不要再給它加上一個照,加上一個光明,這叫增益,它是不增。你說它沒有光明,沒有智慧,這叫做無,叫減少,也叫減損。說謗佛法有兩種:一個增益謗,一個減損謗。你說有,增加一部分,叫增益謗,你還是毀謗佛法;你說是空,空就是無,是減損謗,你還是謗佛法。圓覺妙心像什麼樣子?像大鏡子,這一個大鏡子本身具有光明,能照人照物,你不要再給它加上一部分能照的東西在上面,加上去就不對了,你把鏡子體破壞,它不平等了嘛!可是也不能把它減少一部分,你把鏡子扣掉一塊也不行,扣掉一塊鏡子沒有光明不能照物,那還叫鏡子嗎?你把那鏡子破壞了。所以我們圓覺妙心是什麼個樣子?你在聽的時候,要靜下來聽,沒有聽不懂的,我們本來具足有圓覺妙心,怎麼聽不懂呢?聽不懂,你不是在打瞌睡,就是在打妄想,只要靜下心來聽,沒有聽不懂的。聽懂了你打坐時,再迴光返照,圓覺妙性,也就是真如妙性,是什麼樣子呢?也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空。得深入研究,聽懂了就是聞慧,深入研究叫思慧,再依著它修行叫修慧,聞思修三慧,圓覺妙性是平等平等,你空外境的時候,當然得用智慧,用知是空華的「知」把它空掉。但是你保存了知是空華的「知」,多餘了一部分,還是空花相,要把它空掉。   再說個譬喻,你要治病得吃藥,藥是寶貝,病好了你把藥保存著,天天還吃藥,另外生一種病,因藥加病,加了一部分吃藥的病。有病不能不吃藥,病好了,藥不要了,不然你執藥成病,哎呀,這個藥太好了,天天吃,結果又生了一種執著藥的病。   說得太高太深,大家緊張,現在台灣生活好過,醫院增加了一種營養太多的病,以前都是營養缺乏,現在生活好過,除了吃好東西以外,還要吃補養品,打補養的針,補過了頭又生病了,又要到醫院了,得營養太多的病。所以你要空外境,不用正智空不掉,知是空華的「知」是寶貝。你知是空華以後「知」也不要了,那個知也是個空花相。病是假的,藥也是假的,但是你不可以說連那個正智也沒有,你說沒有還是錯的,因為它有功用。你治病吃的藥,你不能說沒有藥,但是你不能起執著。到這個時候,有無俱遣,有把它遣除,無也把它遣除掉,這個地方你就會用功了。   「是則名為淨覺隨順」,前面文殊菩薩問,如來因地怎麼修行的?第一句答覆他,「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圓滿觀照清淨的覺相,從這個地方下手修行,結果一切如來都成了佛;你不這樣用功,修無量劫也成不了佛,那是成佛的本起因行。現在就告訴我們,圓照清淨覺相怎麼樣照呢?你不可執著有,也不可執著無,「有無俱遣」,這個時候你本來具有的圓覺妙性,是清淨的覺相,有個妄境不清淨,有個正智,還是不清淨。再說大圓鏡子,你弄黑墨染上去,鏡子不清淨,等於妄境不空。你說黑的顏色不好,染污我的鏡子,你把白粉抹上去,鏡子清淨嗎?鏡子本來清淨的,你抹上黑顏色,被黑顏色所染污;你抹上白顏色,被白顏色所染污,你執著虛妄的境界,被妄境所染污;你執著智慧,被智慧所染污。佛法的高深,就高深在這裡,學佛法的誰懂得有個智慧是什麼?好不容易懂得了,那你得到了,一起執著就變成空花相,圓覺不清淨被正智所染了。   這個高深的道理講到最高深,可是它真是個妙法,講得沒有錯誤,你聽經也是對的,怎麼叫清淨覺相呢?清淨是一無所有,一無所有不是無。你執著有,被有所染;你執著無,被無所染,為什麼?你心裡還是有妄念,有正智,是妄念;無正智,還不是妄念嗎?所以你執著有,被有所染;執著無,被無所染,它不清淨。   你懂得這個道理,「有無俱遣」,圓覺妙性才把它打掃得清清淨淨,這樣才隨順了圓覺妙性,「淨覺隨順」是梵語文法,倒過來就是「隨順淨覺」。你這樣修行,決定不跟你的圓覺妙性相違背,一定很快會開悟,很快會證得。頓超法門,即知、即修、即證,你與淨覺沒有絲毫的相違;沒有違背,完全隨順它的妙性,這樣修、這樣證。佛法的高深就在這個地方,下面再徵問。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連說了好幾個故,什麼道理要有無俱遣呢?虛妄的境界應該遣,正智也要遣,還不可說無,為什麼要有無俱遣?這就告訴我們這個緣故,就是它的因由。   「何以故呢?」為什麼要這樣講?「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圓覺妙性說個譬喻,像虛空的性,虛空的性沒有空花,也沒有無的空花。空花是從你的病眼生出來的,眼睛好了,空花沒有了,跟虛空從來不相干,它常不動。你病眼見到虛空生了花,虛空的本性可沒有動;你的病眼好了,虛空花沒有了,虛空的性常不動,你不要去增加,也不要減少。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圓覺經》上告訴我們的如來藏,是進一步的解釋,什麼叫作如來藏呢?真如在纏,叫如來藏;真如出纏,名曰法身。那是判到小始終頓圓的終教漸次的修行,漸次的解釋,斷了煩惱,證了法身。纏就是煩惱,真如出了纏,出了煩惱,證得了法身,這個時候就叫做法身。在凡夫分上,真如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可是它在纏,被煩惱所纏縛,被煩惱纏縛的真如性是不是沒有?有啊,叫做如來藏,藏者含藏,如來含藏到煩惱裏面去。《起信論》給我們解釋,你要解釋如來藏,是帶煩惱的真如。《圓覺經》上,你把它解釋成帶煩惱的圓覺,那你解錯了,因為如來藏從來沒有起沒有滅,有起有滅,是你的妄想,是你的煩惱,也就是纏縛的纏。如來藏從來不動,真如在纏,名如來藏,這個地方叫圓覺在纏,名字叫如來藏。可是圓覺沒有起沒有滅,真如沒有起沒有滅,有起有滅是你的煩惱。   「無知見故」,怎麼不可用正智呢?圓覺妙性,在眾生分上叫做如來藏,如來藏本具足靈知靈覺,就像鏡子本來具足的有光明,不是你修行修出來的光明,如來藏中根本沒有知見這個法、這個知見,還不講邪知邪見,叫正知正見。你加上正知正見,還是增益謗,還是多餘的,所以要正智也空掉,圓覺妙性,也就是如來藏性,根本沒有起滅,也就是沒有生死,也沒有知見。它既然是個鏡子,它本具的有光明,能以照人照物,要不然怎麼叫鏡子呢?圓覺妙性本來具有的有正知正見,並不是你修出來的正知正見,它具足的有知見的功用。但是它裏面沒有知見之相,你給它一執著,多了一個知見的相,圓覺妙性不清淨了。所以如來藏在凡夫分上叫做如來藏,它本性沒有起滅,就是沒有生死,本性沒有知見,本性就這樣。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如法界性的如,不作譬喻講。「如法界性」,正如法界的本性,法界的本性是一切法的本性,也就是圓覺妙性,它是究竟圓滿,無欠無缺,也就是不增不減,本來遍滿十方。再拿《起信論》證明:「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就是離念的境界,妄念只要究竟把它離清淨了,真如妙性馬上遍滿十方。   講到這裡,我們要把無明認清爽,前面講因為有了無明,才流轉生死,什麼叫無明解釋了半天,把無明要認清爽,還得把《起信論》研究清爽,它是漸次法門,把無明分四種相:生、住、異、滅。我們初學佛法才知道有貪瞋癡的煩惱,不學佛法你完全不知。才知道有無明煩惱這個名詞,於是一說起來無明煩惱,把無明跟煩惱貫成了一個名詞,我們本來是粗心,解釋的道理都很粗淺,一提起無明,就是煩惱;一提起煩惱,就是貪瞋癡。因為貪瞋癡是根本煩惱,但是要清楚貪瞋癡的根本煩惱是滅相無明。   貪瞋癡的無明煩惱,是我們欲界眾生有的,所謂:「上二不行瞋」,色界、無色界的眾生,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只有貪癡二個煩惱,瞋煩惱不起。他是修四禪八定,才生到上二界,沒有瞋恨心。你要懂得清爽,欲界的眾生才具足貪瞋癡三根本煩惱,上二界都沒有瞋恨,上二界的貪心、愚癡心,也跟欲界輕重大不相同,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欲界的眾生,貪五欲之樂,貪六塵之境。上二界的眾生,叫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他是愛色界的禪定,愛無色界的禪定,愛就是貪,財色名食睡,他不貪;色聲香味觸法,他不貪,他貪禪定,四禪四空,空也是定。色界,叫作色愛住地;無色界,叫無色愛住地。有了愛就是貪,那個貪愛之心,貪煩惱輕得很,生死難了。   欲界的眾生的煩惱重得很,你得研究小乘證初果,三界的邪知邪見的煩惱,一下子把它轉過身來了,起了正知正見,把見惑破掉了,三界的見惑,一破一起破,證初果。到了二果破思惑,這思惑難破分九地,每一地分九品,分九九八十一品思惑。欲界這九品可費功夫了,要破了前六品,才能證二果,還要一番生死,欲界還要來一次。破了後三品,才證三果,證了三果超出欲界,他到了色界天,色界天第四禪最高,有五層天,叫做五不還天,不還果的聖人住的天。三果聖人住那兒作什麼?他三界出不去,還有八地八九七十二品思惑未斷。八九七十二品思惑是怎麼斷呢?不是分前六品、後三品,是一列的沒有分,很容易就把八九七十二品思惑斷掉了,因為到了色界天,他的煩惱輕得很,很容易斷掉,很容易證四果。   你懂得這個道理,就知道我們不可以學大乘佛法,學到這也空,那也空,結果你一空也不空,講過《梵綱經》,你能講會說,「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看你的行為,一空也不空,為什麼?欲界的煩惱重。讓你說的時候好像開悟了,對著境界還迷,天天在那講空,天天在那動貪瞋癡。三界以內的煩惱,都是屬於枝末無明,三界以外的煩惱叫根本無明,二乘人不知道,大乘菩薩知道了,講無明,不講煩惱了。   根本無明在《起信論》上再分異相、住相、生相,三界以外的煩惱是什麼煩惱?他我執都空了,才能超出三界,三界以外是法執的煩惱。他既然我執空了,只一個法執,都是大菩薩用功,容易空。空到最後還有一個生相無明,這是十地圓滿等覺菩薩,因為三賢位的菩薩破異相無明,十地位的菩薩叫分證覺,始覺智分四個相,分證覺他破的住相無明。十個地都圓滿,到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分,還有一點點,叫做生相無明,生相無明是個什麼煩惱呢?就是正知,留著正知還是生相無明。   前面講過,貪瞋癡的煩惱,是欲界眾生的煩惱,上二界沒有瞋恨心,只有貪煩惱,他的貪煩惱很輕,只貪愛四禪八定,五欲六塵都不貪。他有愚癡,不知道四禪八定不可執著,他的愚癡煩惱也很輕。等到證到四果,超出三界破除我執,還有法執煩惱。三賢位的菩薩,任運的先破我執,我執煩惱破掉了,還有法執煩惱,法執煩惱哪裡還有貪瞋癡呢?貪瞋癡都是三界以內的眾生才有的。說到三界以外的我執煩惱統統空了,只剩一個法執,法執煩惱不是分分空嗎?空到等覺菩薩,還沒有成佛的時候,還有生相無明,這個時候還有個什麼呢?還有法執,他執著還有真智。我們一個薄地凡夫,具足貪瞋癡,我們就知道不應該執著,他怎麼還執著?他不是執著,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斷不掉,所以釋迦如來給我們示現,最後坐在菩提樹下發大願,再不成正覺,坐死那個地方不起來,加功進行七天七夜才把它斷掉,不是不知道,而是斷不掉。斷掉了生相無明,離念了,《起信論》說:「離念境界,等虛空界」,就是證了法界性,遍滿十方。生相無明,才是根本無明的根本,說到正知正慧,你一執著那就是生相無明。你們聽到《楞嚴經》上有二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大乘佛法的高深,就高深到這個地方,圓覺妙性本來具有的正知正慧,《起信論》上有明文:「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它具足有大智慧光明義,有遍照法界義。不是你修出來的,本來有的正知正見,你給它加上一個知,這就是最初一念妄動,這就是生相無明,這就是無明從這裡開始。《楞嚴經》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你給它加上一個知,這就是無明根本,愈來愈深,等到動貪瞋癡,變成欲界的眾生。   《起信論》把凡夫的相,分三細六粗九個相,不是前面三個細相,後面六個粗相,也不是智相、相續相,從執取相起,愈來愈深,計名字相,才起業相,這個時候才起貪瞋癡煩惱。最初動凡夫相的時候,是三個細相,最初就是業相,業相就是動,最初那一念動,哪有貪瞋癡?就是你知見加上個知,那就是動,動了不是個念嗎?   我剛才說,你不要以為佛法太高太深難懂,你只要研究得透澈,講得明白,沒有聽不懂的,聽不懂就是你在打瞌睡、打妄想,你動貪瞋癡是妄念,你動智慧,加了個正知正見,是不是個妄念?所以《楞伽經》,連如如還要遣掉,由正知正慧跟如如理,契合到一起了,叫如如智證如如理,叫如如。你存了個如如,是不是還是個念呢?有個念,你沒有離開念啊!沒有離開念,有念就是眾生,無念才是如來。等覺菩薩還叫眾生,所以到最後連如如的念,也得去掉。《圓覺經》上講去正知正見,就是知空華相的「知」也得去掉。但是你也不可以說它無,這還是個念;你說有知,是有知的念;你說無知,不又起無知的念嗎?清淨圓覺,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可不是無,無,生個無的念。你細心的聽,沒有聽不懂,你坐那思惟,叫思慧,圓覺妙性是清淨覺相,不可以有,也不可以無,這才清淨了。   再看經文,「是則名為因地法行。」正答覆文殊菩薩的問題,這就是一切如來在本因地中起的修行的行門,你不這樣修行,不隨順清淨圓覺,成不了佛。   諸位同學,要慶幸自己,你種的有大乘善根,而且是圓頓善根,才能聽到《起信論》,才能聽到《圓覺經》,不然盲修瞎練,無益苦行。前天不是跟你說過嗎?講這些道理,講的太緊張了,你聽得心裡也緊張。我在屏東看見一個呷苦菜的,我出家六十年了,到了台灣三十年,大陸叫吃素,台灣話叫呷菜,這個我懂了。呷苦菜,我頭一次聽到,怎麼叫呷苦菜?他來了就給我「展」他的功夫咧,他只呷蕃薯,不吃飯,也不吃饅頭,白菜豆腐什麼菜也不吃,油鹽也不吃,儘吃蕃薯,你說苦不苦呢?這樣叫呷苦菜,哎呀!真苦啊!能不能苦出個佛出來?呷蕃薯,不是成佛的正因,要是呷蕃薯能呷出個佛出來,成佛太容易、太簡單了。我是發願成佛的人,大家都呷蕃薯呷苦菜,呷幾十年成了佛,不是很容易嗎?結果是無益的苦行,連油鹽都不吃,受這個苦一點利益得不到,你怎麼能成佛呢?你得隨順清淨圓覺,叫它遠離一切相,還遠離一切念,外面的相離開,內裏邊還有個相叫念,都把它離開,這樣修才是成佛的正因。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下面還是答覆文殊菩薩問的問題,你問如來的因地法行,我給你說清白了,就是前天講的這些道理,你們當菩薩的要修行不生病。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要隨順清淨圓覺,不許執著有,不許執著無,才不落修大乘的病相。講到下邊有四種病:作、止、任、滅,這才叫清淨心,才能證得清淨圓覺,才叫圓照清淨覺相。「末世眾生以此修行,不墮邪見。」你就依著《圓覺經》所講的文殊章,才不落於邪見,不然你都起邪見。   長行講完,再講偈誦。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就是偈誦,偈頌在十二分教裏邊,叫十二分經,有三分,長行是一分,偈頌有二分,一種叫孤起頌,孤起頌就是不說長行,單獨起的偈頌,孤是單獨的意思,叫孤起頌。一種叫重頌,是頌長行文的。這個屬於重頌,為什麼要重頌呢?普通講有三種意思:   第一種道理,以應機故:眾生根機不一樣,有人歡喜長行文,有人歡喜偈頌文,就像我們中國研究文學的人,有人歡喜作文章,有人歡喜作詩。偈頌等於作詩一樣,各人的性格不一樣,根機不一樣,愛偈頌的根機,跟他說偈頌。   第二種道理,易攝持故:長行文太多,偈頌文很簡單,而且句子整齊,五個字一句,都是五個字一句;七個字一句,都是七個字一句,容易攝持長行文的義理。   第三種道理,便後人聽故:使後來的人再聽一遍,如來講經,講著講著又來些人來聽,如來不捨一個眾生,剛才講過的道理,再重覆一遍,聽過的人不要聽了,所以變個文題說個偈頌給你聽聽。   這三種道理在《圓覺經》只能講兩種,為什麼呢?佛是在示現的淨土裏邊說的法,十萬大菩薩統統來了,沒有再來的。開講《圓覺經》,大家都入了三昧,如來入了三昧來說法,菩薩入了三昧來聽法。等到《圓覺經》說完、聽完,大家都出了三昧,沒有再來的眾生,所以只能說兩種道理,一種為應機,菩薩的根機也不同,尤其是要流通到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的根機更不同,有愛長行的,有愛偈頌的。第二種,容易攝持,長行的文太長,偈頌的文短,而且句法整齊,容易攝持,《圓覺經》講這兩種道理就夠了。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   「文殊汝當知」,叫一聲當機者文殊菩薩,你應當知道,其實就是叫我們應當知道。文殊菩薩在長行中的問題,在偈頌上把問詞略掉了,答覆是依著他的問詞答的,你問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的法行,「一切諸如來」,沒有兩個樣子,佛佛道同。「於本因地」,就是根本最初發心,那個心叫做因地。「皆以」,統統都是這個樣子,沒有兩個樣子。「皆以他的智慧覺,了達於無明。」把無明先認識清白,無明是染法的根本,最初本因地上,還是先起正知正慧,了達無明,最後才把它取消的。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輪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輪轉」,眾生輪轉生死是個大苦,他不知道一切法如空花,現在你依了正知正慧了達於無明,由無明生出來一切法都是空中花,無明根本他本體都沒有,所生出來的法哪有實在的?無明就是個夢心,由夢心而生出來的夢境,哪有實在的?你了達一切法都等於虛空花,那你不起惑,不造業,怎麼會輪轉生死?不會受報了。   「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這一切法明明在中,哪裡不有呢?是你的無明心在那用事,等於你作夢,夢中人一切都實實在在有的;等你醒時,你可得嗎?沒有,所以我們現在無明沒斷,被無明所轉,你看見一切法都有,人人物物都有,一樣也空不掉。可是等你把無明斷掉的時候,一切法皆空,本來都是虛空花。又譬喻作夢的人,夢中是有的,等你醒時,了不可得,就是究竟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再進一步的功夫,從今天起講的長行文,先覺外面的妄境如空花,再裏面能知空華相的知,叫做覺者,還是空花相,也不可以執著。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者如虛空,不說如虛空花,因為它是虛空性,那個妄境等於虛空花。覺者呢,你要覺悟是虛空之性,虛空之性本來沒有花生沒有花滅,覺性常常不動,等於虛空性不動一樣。   你如是覺,就「覺遍十方界」,就證得了法界性,遍滿十方界。遍滿十方界,證得法界性「即得成佛道」,你就成佛道了。 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眾幻滅無處」,再進一步講,滅無明,滅空花,一切都如幻如化,「幻」就是幻術變化出來的。印度有這一種幻術,什麼東西都能把它幻化出來,他拿一條手巾,一變就會變一匹馬出來,或者給你變隻狗出來,你看不是有真的馬、真的狗嗎?他把法術一結,還是條手巾,什麼也沒有了,這叫「眾幻滅」。滅到哪裡去了?本來沒有生處,哪有滅處?空中花滅了,滅到哪裡呢?根本虛空沒有生花,哪有滅處呢?所以眾幻滅了,沒有滅處。   「成道亦無得」,前面講到究竟成佛道,你執著成佛道,執著有所得,還是妄念。所以《楞嚴經》上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等你成了佛,了無所得;有個所得,你沒有成佛。為什麼?成佛是離開一切念才成佛的,我得到佛,不是個念嗎?當然不是貪瞋癡的念,但還是個念,念沒有完全離開,怎麼成佛呢?所以成了佛道,也不可以執著有個佛道可得。   「本性圓滿故」,成了佛道,怎麼沒有所得呢?因為成了佛道,也就是證得本性,本性具足佛道,本性圓滿,無欠無缺。過去一念妄動生了無明,由根本無明起些枝末無明,這樣才流轉生死。現在一空一切空,把無明都給空乾淨了,連成佛道最後一個念也空掉了,這個時候你的本性才圓滿,本性圓滿有什麼可得呢?你過去要是有所失,今天才有所得;本性本來具足,本來圓滿,雖然流轉生死,本性不動,從來沒有失,怎麼有所得呢?所以只能說是證得,不能說是有所得。過去不知道,今天知道了,並不是新得了一個佛道,本來成佛道的。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菩薩於此中」,菩薩修行就照這個法修,於此中,就是於此大乘行中。「能發菩提心」,你這樣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道心,才是發真正的覺心、道心,不會為修大乘行門而起毛病。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末世諸眾生,正指著我們,我們是末世眾生,你懂得《圓覺經》的道理,如實修行,決定不會落於邪見。   講到這裡,文殊章講完,也就是《圓覺經》十二大章講了第一章。前面講過,「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是《圓覺經》的經心,今天講的再深一步,連知是空華的「知」,也把它空掉,還不可以執著無,這是《圓覺經》最要緊的道理。這文殊章是第一章,也就是全部《圓覺經》十二章的總綱,你把第一章懂得了,下面十一章都懂得了,下面十一章都是跟著前面第一章發起問題。因為我們是薄地凡夫,尤其是末世的凡夫,執著心大得很,聽到文殊章,就會起心動念,這樣對嗎?那樣對嗎?所以菩薩知道,要替我們請問,請佛來解釋,好流通到末世,我們好得圓頓大法的利益。再講到第二章,就是普賢菩薩這一章了。 普賢菩薩章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是請法的儀式,前面講過,這裡不要再講。《圓覺經》叫做略本《華嚴經》,佈局與《華嚴經》一樣,《華嚴經》以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為首領,華嚴有華嚴三聖,中間的佛是毘盧遮那佛,左輔右弼兩位大菩薩,一個是大智文殊菩薩,一個是大行普賢菩薩,這叫華嚴三聖。《圓覺經》圓覺三聖呢?中間是婆伽婆,就是報身佛。兩邊兩個大菩薩還是文殊、普賢,跟這華嚴三聖一樣,所以佈局跟《華嚴經》一樣,稱為略本華嚴就在這樣,有文殊菩薩的大智,再有普賢菩薩的大行,有大智大行合起來才能成佛,普賢菩薩替我們來請法。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大悲世尊!」稱呼一聲。「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請問,第一是為當會的大眾諸菩薩請問,實際那些菩薩都懂這些道理,實在為末法時代的眾生請問。末法時代有大乘根性的眾生,他想要修大乘法,他看到了《圓覺經》聽到文殊章,要修清淨的覺行,不可以執有,也不可以執無,這叫清淨的境界。清淨的境界怎樣的修行法呢?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你知就好了,那是上根利智的眾生,末法時代不是沒有善根的眾生,善根太少了。中下之根,他也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中根、下根的人,根本就不能知,他怎麼樣下手修行呢?這就請問漸次,光頓超頓超不來,總得有個漸次,下邊請問了。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下面連著問三個問題,這是第一個問題,聽到文殊章,一切都是空中花,心外的境界是幻化不實在的。文殊章也講:「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體是四大假合,心是六塵緣影,也是幻化不實在。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要去修,不是得依著他的身體、依著他的心去修嗎?眾生的身體是幻化的,眾生的心是幻化的,他所修的行門,也是幻化的行門,依著如幻的身心,怎麼還修如幻的行門呢?所以這樣眾生不了解,普賢菩薩不是不了解,替我們請問,怎樣依著如幻的身心,還修如幻的行門呢?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   這是第二個問題,說身相如幻,心相如幻,要把它空掉,一切都把它滅盡,心外的幻境,內邊的身心,都是一些諸幻之性,都把它斷掉、滅盡了,外面的境界沒有了,身心也沒有了。身體沒有了,心也沒有了,沒有了心,誰修行呢?修行不是得用心修嗎?心也滅了,為什麼滅呢?如幻嘛!滅掉了怎麼修呢?沒有心,沒有能修的眾生了,怎麼有所修的如幻行門呢?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說一切外境如幻,身心也如幻,一切如幻,都是一切假的,也就是一切本來空,本來空還修什麼呢?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本不修壞了!「於生死中常居幻化」,假若眾生本來不修行,他本來還在流轉生死,他居於幻化的境界。「曾不了知」,曾字念「曾」,曾是從來,從來不了知。「如幻境界」,他不了知如幻的境界,就貪著境界,他認為境界是實有的。為什麼起貪瞋癡呢?他把境界當成真實的,他不知道境界如幻,天天起貪瞋癡。「令妄想心云何解脫?」他的妄想心,什麼時候能得到解脫呢?   這就是前面說,要修得用真心來修,幻心,怎麼以幻來修幻?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要把幻心都滅掉,外面的幻境滅了,內邊的幻心也滅了,都滅完,沒有心了,誰修呢?第三個問題,一切本來如幻,用不著修,可是眾生不知道如幻,流轉生死,得受這如幻的苦惱。他不知道如幻,把它當成境界,在受苦還是真苦,他什麼時候得解脫呢?不修不行,那麼成了問題了。末法時代的眾生聽到文殊章,起這三個疑問,普賢菩薩不是不知道,替我們請問的。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這是結問,還是結那三個問題,專指著末世眾生起的這三個疑惑,頓超的人,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沒有什麼問題,上根的人可以,但是太少,中根、下根的人得加方便。如來大悲,你得告訴我們方便方法,告訴漸次的法門,怎麼一步一步的修呢?不能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很簡單,那不知怎麼辦呢!得有下手的方便,得有漸次的修習,請世尊為末世眾生說,才能遠離這些諸幻。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還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   下面普賢章就說漸次,下面講有四個步驟,第一步怎麼樣,第二步怎麼樣,第三步怎麼樣,第四步怎麼樣,說了漸次呢,沒有漸次還是頓超的,再合到文殊章頓超的法門,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楞伽經》五法三自性,講五法,我們平常講名相說慣了,一名、二相、三分別、四正智、五如如,後來想想不對,昨天特別請同學查《佛學大辭典》,我現在看不見,你查查看,查到了,一查真是錯了,是一相、二名、三分別、四正智、五如如,我不更正,這是名相顛倒一下,你錄了音寫了筆記,不查《辭典》,以訛傳訛,永遠錯下去,記著:一相、二名,因為凡是一切事物,先有一個相,然後才給它加上名字。(按,前已更正)   現在開始講經,先把普賢章講過的念它一遍,為什麼要念下去呢?用功的同學用了,差一點功夫的,你不曉得人家普賢菩薩怎麼問的,那麼問都不知道怎麼問的,答覆怎麼樣答覆,你弄不著馬頭!把它念一下子啊!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這是總問,從這文殊章問起的,「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圓照清淨覺相很簡單,清淨覺相怎樣圓照呢?圓照就是修行,所以普賢菩薩替我們問,說是替當會的菩薩問,實際當會的菩薩都是法身大士都會修行,就是為我們末世眾生問的。「世尊!」這下邊就問了:「若彼眾生知如幻者」,一切法都如幻化,就像變戲法的變出來的一樣,看著是真的,實際是假的,這叫如幻者。那麼「身心亦幻」,前面文殊章講,一切境界如幻,身心也如幻,四大是身相,六塵緣影是心相,身不是真實,心也不是真的,身心都是幻化。「云何以幻還修於幻?」你修行,得用你的身心修行,可是身心就是假把戲,拿幻化的假身心,怎麼還修如幻的行門呢?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這是問第二個問題,前面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身心觀空了,沒有身相,沒有心相,一切都是幻化,都斷滅,沒有眾生了,誰在修行呢?那麼沒有眾生修行了,怎麼世尊又說修行如幻呢?這是第二個疑問。   第三個疑問:「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不修還不行,要說不開導眾生,眾生本來不修,在生死道中轉來轉去,常居幻化生死之中,他居於幻化假的不要緊,他不知道是假的。「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修他怎麼知道境界如幻呢?你看一切不聞佛法的眾生,他如幻二個字還沒有聽過,他怎麼知道呢?「令妄想心云何解脫?」眾生的心是妄想心,妄想心要解脫,怎樣解脫法,他根本不知道是如幻的,他怎麼能解脫呢?那永遠流轉生死,永遠當眾生了,所以有這三個別問請求世尊。   下面再總問一下,「願為末世一切眾生」,所以前邊是為當會菩薩是帶著說的,實實在在為我們關心,末世眾生去佛太遠,親近個善知識都親近不到,聞法的因緣很難,所以假如末世有善根眾生修大乘,他不會修怎麼辦呢?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這個總結的問詞有兩個,第一問作何方便,第二問作何漸次。前邊文殊章是頓超法門,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很簡單,一下子頓超過去了。可是其他的中下根的眾生夠不上,不假方便怎麼行,方便就是下手的方法得有個次第。作何漸次?第一步怎麼樣,第二步怎麼樣,第三步怎麼樣,得有次第,漸次。這樣末世眾生才能永離幻化,不然幻化就是幻化,永遠不能解脫。這是個結詞,問這兩個問題,要把它記清爽,一個問方便,一個問漸次。「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行禮行完,表示恭敬,表示好了,世尊正式答覆他,先讚歎他問得好。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還是叫修行如幻,就是修行如幻的三昧,修行三昧也是如幻的。「方便漸次」,如來是答覆他的問題,他問的兩個問題:一個方便,一個漸次。如來答覆,一個方便、一個漸次。為什麼我給你重念一遍,一再的給你說呢?不然下邊你弄不清楚,「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有了下手的前方便,再有次第,有修行的步驟,就可以用功進步,永遠得離諸幻。   「如今諦聽!當為汝說。」你要詳細的聽,你要實在的聽,我再給你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時候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都三業默然,靜靜的諦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前面念的是前天講過的,重新溫習溫習。現在講今天的,今天的第一句經文就不好消,怎麼樣呢?多了「如來」二個字,翻譯的人,當時的譯經場組織很嚴密,翻譯了,還有證義的人,義理對不對得證明一下,沒注意到圓覺妙心,是一切眾生的本性,不必要加上「如來」二個字。加上「如來」二個字有什麼錯誤呢?大家以為是成了佛以後,圓覺妙心還會生起來一切幻化,就是成了佛以後還當眾生,這是大大的錯誤。下面講到彌勒菩薩章,單替我們請問這個問題,就是成佛以後什麼時候再當眾生,所以這個名詞一定要把它研究清爽,翻譯的人是依著梵文翻譯的,梵文上一定有如來二個字。圓瑛法師注的《講義》注意到了,他不按佛那個人解釋,不指著佛說,是個「指」義。如者,不變謂之如;來者,隨緣叫做來。圓覺妙心它不變隨緣,所以叫做「如來圓覺妙心」。這是解釋對了,不會生錯誤,但是不懂的人,還是不知道圓瑛法師的意思,就是你指著此佛,如來圓覺妙心,是變成成佛以後的圓覺妙性,那麼成佛以後再生幻化,那不是成佛以後再變眾生嗎?剛才講這是大大的錯誤,那麼解釋這二個字義還是不大明瞭。   我有一個方法解釋,為什麼加上「如來」二個字?圓覺妙性,人人本有,但個個不知,唯如來盡知,所以叫做「如來圓覺妙心」。還是指著一切眾生的本性,一切眾生的圓覺,但是眾生不知道,唯有如來知道,所以叫做「如來圓覺妙心」。譬如天文學家,在虛空之中發現了一個新的星座,在過去天文學史上記載的星座,沒有發現,這位天文學家發現了,他的研究報告一發表,大家都注意了,都用天文鏡來觀察,不錯,真是有這個星座,這是某人發現的,那這個星座取名,就以他的名取名,就是這個意思。那個星座是本來有的,過去沒有人知道,有這個天文學家他發現的,所以就替這個星座取個名,叫某人的星座,就這樣個意思。你懂得這個意思,「如來」二個字不指著佛那個如來,是指著佛發現的圓覺妙心。   還有一個道理,帶著上面那一句要解釋,「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這個要把它注意解釋,不解釋一定解釋顛倒,種種幻化的境界,幻化的眾生,都是依著圓覺妙心生的,生於圓覺妙心,不是從圓覺妙心生出來的,要注意這個解釋。下邊有一個譬喻。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從」字也要注意解釋,「從」只能做「依」字講,猶如虛空花,是依靠著虛空而有的,沒有個虛空,顯不出來虛空花,它得依靠著虛空,但是虛空裡不生空花。從這譬喻你就明白,一切幻化諸法,是依著圓覺妙心生的,而圓覺妙心,可不生幻化諸法。一切大乘經都是這個道理,切不可以解釋顛倒解錯了,圓覺妙心也生幻化諸法,成了佛以後還得當眾生,成了佛了你證了圓覺,圓覺要生幻化之法,永遠生的沒完沒了。那麼虛空裡生空花,有虛空就生空花嗎?空花不從虛空裡生,空花是由你病眼生的,但是沒有虛空可生不出來,它得依著虛空才有的,「從」不作「由」字講,由空而生就錯了,是依空而生。下面就答覆他問的問題了。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這答覆他依著幻來修幻。幻化諸法,這些虛幻的境界滅盡了,幻心也滅了,幻心都滅了誰修行呢?這裡就答覆他,等於空中花是幻化的,空中花滅了,空性不斷滅,虛空之性本來清淨不壞,一切眾生的幻心滅了,怎麼滅呢?還得依著如幻的修行才能滅,眾生的幻心,或依著如幻的修行,才能把它滅盡。   「諸幻滅盡」,幻心、幻境都滅盡了。「覺心不動」,覺心是圓覺清淨妙性不動,等於虛空不動一樣。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再把覺把它取消,「覺心不動」,你執著覺還是幻,你要曉得一切名詞都是對待假立的。「依幻說覺,亦名為幻」,依著幻法才說有個覺,沒有幻了,覺也建立不起來。《楞嚴經》講的,「同於交蘆」,像兩枝蘆葦搭了個架,你把這邊蘆葦拆掉了,那邊蘆葦站不住也倒下來。說覺是依著幻建立的,佛教的哲學,就是這個地方高深,你不聽到高深的地方,這些最高的哲理你不會明白。但是沒有聽不明白,你只要諦聽,決定聽明白,什麼叫做覺呢?不是幻就是覺,現在沒有幻了,你對誰說覺呢?說不來了。   譬如社會上有好人,有壞人,什麼叫做好人呢?不是壞人,就叫好人。社會上沒有壞人了,好人也沒有了,怎麼沒有了呢?統統變成好人了,好人的名詞建立不起來了。再進一步的講,對著不出家的人,我們叫做出家人。要是全世界的人都出了家,比方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了,你不能說誰叫做出家人,怎麼回事?那裡沒有在家人,沒有在家人,出家人的名字怎麼建立?就是這樣解釋的。你把幻法滅盡了,覺也是如幻的,也是幻化不實的。   再進一步,「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佛法的高深,要高到這個地方,深到這個地方。一切眾生的法,都是幻化不實的,眾生的法滅盡了,覺性不動,你執著還有個覺性,還是個幻法,不過這個幻法太高明了就是了,再高還是幻法啊!譬如我們的眼睛是清淨無塵,一點沙子不能放進去,再細的沙子飛到你眼睛裡不行,眼睛裡不容許有沙子。說我這裡有一點點金屑,也就是最細的金粉,這不是沙子,是最名貴的金粉,點到你眼睛裡,受得了受不了?你照樣受不了。所謂:「金屑雖貴,落眼成塵。」金屑雖然名貴,屑就是很細很細的末,落到你眼睛裡,還是變成微塵。清淨覺性,不容許有幻,也不容許有個覺。那這個高深的我聽明白了,叫做是一法不立,一切皆空,要把它空得乾乾淨淨。   幻法沒有,覺性也沒有,你又錯了,「說無覺者,亦復如是。」為什麼?你執著個有,叫增益謗;你說個無,叫滅損謗。覺性,不但清淨而且平等,你給它增加一部份不可以,你給它減少一部分也不可以,誰說有,誰說無呢?你心裡動個有的念,動個無的念,你沒有離開念,有念就是凡夫,無念才是如來;有念就是個眾生,你還是個凡夫眾生。你說你了解了,實際沒有了解,你說有覺不對,說無覺也不對。這就是禪宗說的:「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一開口,講是這樣,你錯誤;你動了念頭,說不是這麼樣?還是錯。佛法不是你說的,佛法不是你想的,你開口就錯,動了念頭就錯,乖還是錯。圓教大乘,高就高到這裡,深就深到這裡,但是不落於斷滅,你落於斷滅,還是大錯。   「是故幻滅,名為不動。」解釋不動,不被有所動,不被無所動。你生個心動個念,一動就是業,《起信論》三細六粗,第一個相就是業相,業相就是動相,你一動個念,妄心生起了。覺性不動,怎麼叫做不動?不為幻法所動,不為覺法所動,不為有覺所動,不為無覺所動,才清淨平等。你聽到這裡,聽明白,要思維思維,深究深究,尤其打坐的時候,要研究研究,究竟我的圓覺妙性怎麼不動?不動是什麼樣子?你動個念它就動,你想出來這麼個樣子,全是你在打妄想,都不是圓覺妙性。講到這兒,再叫他注意。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   下邊告訴他總結的問詞,問如何方便下手?方便是前方便,下手的方法叫方便。如何的漸次?下面告訴他漸次。告訴他方便,所以前面昨天講過的我再念一段,叫你再注意。這兩個問題,你把它忽略了一個,注解上沒講清楚,那你可糊塗一輩子,第一、先離妄境,對著心叫境,心外之物,山河大地,一切人人物物,這都叫做境界。對著心的法,不是心就叫境,境都是幻化不實的,都是虛幻不真的,要遠離,遠離就是空把它空掉,也就是無把它無掉。   這個時候,恐怕你執著空,恐怕你執著無,再換個字眼,形容一下,叫遠離,離之又離叫遠離。「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句號要圈到這裡,不要圈到下一句,這是一句告訴我們的方便,你把這一句帶到下一句去,把下手的方便方法忽略過去了,末世眾生簡直沒辦法用功。因為講的圓覺妙行,一空一切空,講的都是玄妙之法,你得玄得來,妙得來才行,忽略了什麼方便呢?「堅執持」三個字,要堅固執持,你最初第一步,要離開虛妄的境界,你不腳踏實地用點真功夫,怎麼離得開呢?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你說得很簡單,《圓覺經》還能說錯了嗎?沒有錯,那是佛的境界。你把佛的境界,當成你的境界,你知是空華了,你把空華空掉空不掉?你沒有空掉,怎麼即無輪轉呢?所以儘說的容易不行,你得做出來,做出來可不容易。要把虛空花的境界把它遠離了,你得堅固執持,堅固執持遠離幻境的心,這就叫做發道心,道心要堅固執持,不能叫他動搖。   把你聽過的《起信論》用上,注意修行信心分,大乘起信,起大乘的信心,大乘的信心修成功,一下就超一萬大劫,你四個信心不成功,不能入住位,大乘菩薩的生死沒有了脫。我們都有善根,沒有善根生在末法時代,怎麼聞到大乘佛法呢?有善根怎麼還當凡夫呢?你四個信心沒有修圓滿,可能都是初發信心的菩薩,大乘經聽過,沒有堅固執持遠離心,沒有腳踏實地真實用一番功,虛妄的境界,你離不開。   《起信論》告訴我們,修行信心怎麼修法呢?先發四種信心,再修五種行門。第一、你得信根本,《起信論》上的根本法就是真如,這個地方就是圓覺,你要相信你自己有圓覺妙性,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十方諸佛由這圓覺妙性成了佛,我也能成佛,一定要相信自己,這叫做自信力,這就叫做自尊心。再相信佛、法、僧三寶,合起來四種信心。這四種信心要堅固執持,叫它不要動搖。   你再修這五種行門,就是六度法門,合成五度。   第一、你先修布施度,布施遠離慳貪,慳貪是虛妄的境界,虛妄的境界我們怎麼離不開?明明是空花,你遇到境界怎麼還是要貪呢?幾張鈔票,都是假的,怎麼還慳吝捨不得呢?你沒有腳踏實地的修真功夫,你沒有堅固執持遠離心,要修布施,一定要把慳貪虛幻的境界把它離開。   第二、你要持戒,我們都受了戒了,不受戒還著急,出了家怎麼還不能受戒呢?受戒再辛苦不怕,一定要受,受了怎麼又犯戒呢?你沒有堅固執持受戒的心。受戒是遠離毀犯的境界,是犯齋、毀戒的事情,統統要遠離開,要堅固執持遠離心,才能一切惡不作。防非止惡是戒的功能嘛,你怎麼犯戒了呢?遠離心不堅固,也就是道心不堅固。   第三、你修忍辱行,忍辱是遠離瞋恨心,有人欺侮你,或者打你,或者罵你,或者嫉妬你、障礙你,你忍不得。它是虛幻的境界,你怎麼把它當成真的呢?因為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忍不得,忍不得是你沒有用堅固執持的功夫,不要說人家打你、罵你、欺侮你,你忍不得;說你一句不順耳的話,你就動氣,這樣還能成佛嗎?要大生慚愧,要堅固執持忍辱心,怎樣的侮辱,不能忍?這叫忍辱。   第四、精進行,為什麼要懈怠放逸呢?你道心不堅固。道心堅固了,妄身妄心,還有什麼懈怠放逸?   第五、禪定、般若,合起來叫做止觀門。先修止,坐著修止,止一切境界相,為什麼止一切境界相?一切境界如幻如化,這就合到第一步的次第,遠離一切如幻境,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前面講到:「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一切境界都把它觀空,都是幻化不實,虛妄不真,但是告訴我們下手的方便方法,「由堅執持遠離心故」,你得把遠離幻境的心,叫做道心。你得堅固執持,你不堅固執持,境界幻化不實是佛經上說的,你可離不開,怎麼離不開?它無始劫來的習氣,所以我們在大陸上住叢林有句笑話:「老修行最怕如意齋!」老修行是什麼苦的境界都不怕,談起來功夫,誰都有兩下子,但是今天打如意齋,他可要現原形了,為什麼?因為大陸叢林茶飯太苦了,天天吃些臭腌菜、臭冬瓜,啊!苦的想吃個豆腐找不到。今天有個大齋主來打如意齋,不但有白菜、粉絲、黃瓜、木耳,還有冬菇。大鍋的菜一煮特別有味,一進齋堂就聞見香,坐那念供養咒的時候,就直嚥口水。等到行堂師添菜添到碗裡,一看見更不得了!添飯來了,拿筷子比一下,飯不要,儘吃菜。再聽見糾察師一表堂:「今天有齋主打如意齋,常住準備很多,諸位師父發心吃。」叫你發心吃,真正發心吃,平常吃一碗菜,今天吃了三碗,不能輕易放過,再來一碗,天熱吃得身透大汗,汗流浹背,不怕!熱也忘記了,功夫呢?功夫都忘記了,都被如意齋轉了去了。如意齋有多大的境界,那不是虛幻不實的境界嗎?無始劫來的習氣,見了好吃的還是好吃,是不是?   我前年在基隆大覺寺講《維摩詰經》,有台灣的信徒送米粉去打齋,當家師說這個東西我不會煮,你們發心去煮吧!給大家煮點心。我們去聽經的有本省人的很多,好,就煮點心煮米粉湯,大家都吃得很歡喜。吃完了,有一個外省的法師就來跟我「展」功夫說:「法師啊,我今天吃了七碗!「第一名,了不得!」這米粉湯有多大的境界?就轉不過去,所以說時是無,對境還迷,幻化的境界,虛妄的境界,我們只要境界現前,幻化不來,虛幻不來。你得用點真實的功夫,要堅固執持道心,堅固執持遠離心,腳踏實地用一番真功夫。第一個步驟,就是第一個次第,你才能把境界把它觀空、打破。這是把「堅固執持遠離心」這一句話,你把它忽略了,或是你把它念到下一句,解釋的沒有實在,只有漸次沒有方便。所以得堅固執持遠離心,這是個方便,才能把第一步漸次的功夫達到目地。再講第二個漸次。 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心如幻者,亦復遠離」,第二步,把幻境離開了,還有一個幻心,心也不幻嗎?所以你應該迴光返照,照自己的心,心也如幻如化,應該遠離開,這是第二個漸次。你把聽過的《金剛經》用上,《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空那些虛妄的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都是空外境。到了後半卷,空妄心,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你心裡還存著空我等四相的見,那還是幻化的,把妄心也空掉。不但外面凡夫的境界要空掉,連佛的境界、法的境界都把它空掉,所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個心才把它空得乾乾淨淨,合到《圓覺經》就是第二步的漸次。再講第三步。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這是第三個漸次,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在呢?還有遠離幻心的智慧在,智慧也是如幻的智慧,你存了智慧在,還是幻化不實的,遠離幻心的幻智,叫「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這是第三個漸次。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第四個漸次,離第三步的遠離,「離遠離幻」,上面的離字是第四步的功夫,中間離字是第三步的功夫,第三步遠離幻心的幻智,叫做遠離智。第四步的功夫,「離遠離幻」,要配到《圓覺經》裡,這就是「覺」。幻智離開了,還有個覺,覺圓覺妙性,這時候是不動的,你一執著,它可就動了,所以那個覺也不能要,也應該遠離,一共四步功夫。到《圓覺經》下邊還有這個樣子四步功夫,第一、離幻鏡,第二、離幻心,第三、離幻智,第四、離幻覺。覺是圓覺妙心怎麼如幻?你一執著,就變成幻。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到究竟無所得的境界,沒有可離的了,幻境也離了,幻心也離了,幻智也離了,幻覺也離了。諸幻都離了,到了無所離的功夫,用到無功用的時候了,這個功夫太高太深了,那怎麼樣的高,怎麼樣的深呢?底下說個譬喻,你就懂了。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這是解釋前面四步漸次的功夫,也答覆到為什麼以幻修幻,以幻心來修幻法。「譬如鑽木」,這個鑽字念動詞念「鑽」,念名詞念「鑽」,古時候沒有發明火柴,取火的方法很笨,還是伏羲氏發明的,中國是伏羲氏發明的鑽木取火,印度不曉得那一位發明的,可能佛在世時要取火不容易,還是鑽木取火的。   「兩木相因」,這個譬喻不大好懂,這個因字,圓瑛法師的《講義》作「依」字講,能鑽的是木,所鑽的也是木,兩木相依,才能鑽出火來。名詞念「鑽」,現在我們看木匠用的鑽都是鋼鐵的,釋迦佛在世的時候,可能還沒發明鋼鐵的鑽,還是用木頭鑽木頭,要是有也不能用鐵鑽,因為鐵鑽不會被火燒掉,跟以幻修幻,兩個都滅掉的法不合。一定能鑽的是木,所鑽的也是木材,兩木相因,這一鑽鑽出火來了。   「火出木盡」,把火鑽出來了,所鑽的木材也燒掉燒完了,能鑽的也是木,也被鑽出的火燒掉了。木盡,是兩個木都盡了,這就是以幻修幻,依著幻心修幻法,把幻境滅掉,幻心也滅掉了。火出木盡,就譬喻兩個漸次,幻境滅了,所鑽的木材燒掉了;幻心也滅了,能鑽的木材也燒掉了,兩個木燒掉,譬喻兩個漸次都遠離了。   這再譬喻第三個漸次、第四個漸次,「灰飛煙滅」,過去解釋《圓覺經》的,有人說是翻譯的人梵語沒有顛倒過來,應該是「煙滅灰飛」,圓瑛法師也是這樣解釋,其實沒有顛倒,他把煙執著成是木材燒成炭的煙,炭也變成灰,先把炭燒成灰了,煙先滅,還剩下灰,風一吹,灰也飛盡了。   我的解釋,不必要顛倒,順著經文講,還是譬喻煩惱愈輕愈輕,幻心、幻境,都是粗重的煩惱,是凡夫的心。「灰飛」是譬喻「幻智」,它的份量很輕,木已經燒成炭,炭已經燒成灰,份量很輕,但是還是染污法,它還是如幻的,風一吹它可飛掉了,怎麼能風一吹就飛呢?它的份量很輕。這個時候,虛空之中飄飄渺渺,還存在個「煙」,譬喻第四個漸次那個「覺」,那個覺的份量更輕,譬如空中餘留的餘煙,不是木炭的煙。這個時候,空中飄飄渺渺還剩的餘煙,微微的風都吹掉了,煙也滅了,這是第四個漸次,那個「幻覺」也滅了。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以幻修行,亦復如是」,幻心怎麼來修幻法呢?跟兩木相鑽一樣,能鑽的也是一個木,所鑽的也是一個木,能修的是幻心,所修的也是幻法。   「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幻心、幻境都滅了,幻智、幻覺都滅了,一切都滅了。「不入斷滅」,這個時候,還存留清清淨淨的虛空在。你擺上兩個木頭,你把木頭燒掉了,還有一些灰,還是不清淨;灰沒有了,還存點煙,還是不清淨;煙也沒有了,這個時候,虛空清淨了,這才叫清淨圓覺,不是沒有了,入於斷滅了。你執著有,是大邪見;你執著無,是斷滅,還是大邪見。所以「不入斷滅」,不落於有,也不落於無,也就是不落於空。   講到這裡,把方便漸次,為什麼以幻修幻,修了了才能清淨,清淨了圓覺妙性現出來了,不落於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再把漸次的行門,合到文殊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接到頓超的法門上,還是接兩個的,還是有方便,還是有漸次。所以你解釋四步漸次的時候,你把「堅執持遠離心」方便下手的功夫解掉了,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不能用功,盡說大話,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結果盡說些空,你做起來,一空也不空,就是《梵網經菩薩戒》上講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為什麼?你沒有方便下手的功夫,盡說空,就空得掉了嗎?可是你用功有這四步漸次,你懂得這個道理,下手用功,用到「諸幻雖盡,不入斷滅。」這個時候,你迴光返照,再照那方便漸次還是多餘的,為什麼?就怕你不知道是幻化的,「知幻即離」,作什麼方便?就怕你不是真知,所以知是空華的知,我解釋的很詳細,知就是始覺智,不是十信位的始覺,那叫名字覺。我們知道我們是十信位的菩薩,那是聖言量是佛的境界,我們知道了,轉不過來境界呀!境界都轉不過來,你怎樣了生死,能沒有輪轉呢?所以我們的知叫名字覺,名字覺就是不覺,《起信論》上不是下了注解嗎?名字是覺,其實不覺。也不是三賢位,三賢位叫相似覺。那是什麼知呢?那個知就是分證知,就是分證覺,是菩薩的覺,菩薩的覺就是從初地菩薩,一直到等覺菩薩,最高就是等覺菩薩的知。他到這個時候,「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一下子就離開了,你做什麼方便呢?   「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覺性本在,為什麼要修行用功呢?修行用功是離幻的,也就是破無明斷煩惱的,圓覺妙性是本來現現成成,不欠不缺,不是你沒有的圓覺,修出來個圓覺,你離了幻法,覺性現前。可是要有功夫才行,沒有頓超的根機,你就得用漸次,佛還是說四個步驟。比如你要上大殿,得上四個台階,你得一步一步走那四個台階,才能到佛殿。但是你不能說沒有人一步就超過四個台階,你不能這樣武斷說沒有這種人。會武術的人,一步超過四個台階是很容易的,不會武術的年輕有力的人,一步也能邁過四個台階。我們沒有力氣,只好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往上走,但是你不能說沒有那個人一步能邁過四個台階,有這種根機。這就是說,你能以知道這個幻就離開,還作什麼方便?你離了幻,即是覺,還有什麼漸次?   還合到文殊章頓超法門上,「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幻境離開,幻心離開,幻智離開,諸幻離開,講到這兒長行講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再說偈頌,要重宣此義,叫重頌。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   這跟長行文一樣,翻譯的人沒有注意,圓覺妙心不應該加上如來二個字,前面解釋長行文詳細解過了,圓覺妙心是一切眾生的圓覺妙心,但是眾生不知,不叫眾生的圓覺心;如來皆知,所以叫諸如來的圓覺心。建立,就是生出來的,但只作「依」字講,依圓覺心而建立,並不是由圓覺心生出來的虛幻無明,無明不從圓覺心生,它是依著圓覺心建立的,這叫做無真還不成妄,有真的圓覺心,才有虛妄的無明,下面再說譬喻。 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偈頌上用「依」字用對了,前面說從空生,從者由也,由虛空生,虛空怎麼能生空花呢?空花是由病眼生的,但是它是依著虛空才有相,沒有虛空,還現不出空花相。你儘管有病眼,沒有虛空,可看不出來空花。所以無明雖然不是圓覺心生的,可是依著圓覺心建立的,有圓覺心才能建立無明。   「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一切都滅盡了,還修什麼呢?滅是滅幻化的空花,滅是滅幻性的無明,把無明空花滅盡了,虛空之性本來不生,本來不滅。空花是由你病眼生的,你把眼睛治好,空花滅了,滅是從你眼睛滅的,虛空從來沒有生花,哪有滅花呢?所以說虛空之性從來不動,你一念妄執生了無明,無明滅了,無明生、無明滅,圓覺心沒有動。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從字一定要作「依」字講,一切諸幻法,都是依著諸覺生出來的,依著一切覺性生出來的,要是幻法都滅了,幻滅覺性可圓滿了。你最後有一個幻智存在,覺性不圓滿;有一個幻覺存在,覺性不圓滿。   「覺心不動故」,因為圓覺妙心,從來沒有被無明所動,無明生,它也不動;無明滅,它也沒動。這時候幻化的無明,一切幻化都滅盡了,覺性圓滿了,覺心本來不動。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這就是你是當會的諸大菩薩,乃是末世修大乘的眾生,你應當遠離諸幻。按次第,先離幻境,要發堅固遠離心,把虛幻的境界遠離開。第二個次第,再離幻心。第三個次第,離幻心的智慧,也得遠離開。第四個次第,還有個離幻的覺心在,你一執著覺心,不是圓覺,還是幻覺,還要離開。這個時候諸幻悉皆離,統統離開了。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再說個譬喻,「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木中生火,等到木盡,火也滅了。「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譬如那四個漸次,兩木相因,能鑽是木,所鑽的也是木,能鑽的木,譬如遠離心;所鑽的木,譬如遠離境。結果火鑽出來,兩個木都燒盡,兩個次第都空掉了。那麼還有鑽木的智慧在,就是「灰飛」,還有點灰在;灰飛了,「煙滅」,還有個覺在,還有個飄飄渺渺的輕煙餘留在虛空,灰飛了,煙也滅了。   這個時候清淨了,「覺則無漸次」,還是因為你的根機不夠,由不覺才說漸次說方便,就怕你不覺。一覺,「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都是用這個知,這個地方知就是覺。你只要一覺,一切幻化諸法統統離開,有什麼漸次呢?有什麼一步一步的步驟。   「方便亦如是」,所以偈頌上還是兩步功夫,還有方便,第一個虛幻的境界,你離不開,非假方便功夫不行。「堅固執持遠離心」,就是方便,方便作什麼?因為你不覺才加方便,覺了還有什麼方便呢?講到這兒偈頌講完。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上來講了文殊、普賢兩章,今天講第三章普眼章,普眼章經文很長,先把大意說一下,普眼菩薩慈悲,請佛權巧方便詳細的演說方便次第。佛大慈大悲,從凡夫最初下手說起,一直說到成佛的境界,就像我們坐長途的車,從起點站,一直說到終點站,中間一站一站什麼樣子,連中途站境界都說明白。前邊開始說凡夫著相,我們還容易瞭解,說到後面佛菩薩的境界,尤其修到法界觀,一點相不許著,已經入到玄奧之門了,很難懂!   我告訴同學,你聽了以後,要看《圓瑛法師講義》,尤其要注意科文,等到空法相的時候,世間法相、出世間法相那些名詞兩三年以來都講過了,不能每一個法相都詳細的講,要開開來一個法相一個法相的講,講三天、一個禮拜都講不完,可是圓瑛法師慈悲得很,他注的《講義》都有解釋出來,你要詳細的看。把圓瑛法師的《講義》普眼章看完了,再看《憨山大師直解》,他簡單的解釋,把《直解》再看一下作參考。看完了以後再回頭第二遍看《圓瑛法師講義》,再對著經文一段一段研究。《圓瑛法師講義》至少要看兩遍,能看三遍更好。   我昨天很可憐,戴著眼鏡看不見,把眼鏡拿下來,《圓瑛法師講義》的注解小號的字,平常我左眼焦點好像不對,都是用右眼看注解,把右眼看瞎了,完全看不見。只能用焦點不對的左眼硬看,看了一行,一下錯過了兩三行,還是硬看,一行一行的看下去,看得上火牙床都腫起來。我講經幾十年,《圓覺經》講了好多遍,研究得很熟有心得,我還是這樣看,你們是來求學的怎能不看呢?把眾生愚癡導之正路,《佛遺教經》說:「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我指導你,我是導師,你不知道那是生路,指導叫你走正路,但是我指導你以後不走,不是我導師的過錯,你們不會用功,我只能指導你,用功只能你自己用,《圓瑛法師講義》的注解我看了,你不看還是不知道。所以普眼菩薩章,《圓瑛法師講義》至少要看兩遍,能看三遍更好,不然我講到後面你聽不懂,簡直像在念《大悲咒》一樣,籠統就過去了,這些開示都是勸修的話,接著講下面經文。 普眼菩薩章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下面是普眼菩薩,替我們出來請問。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這請問是帶著說為當會的諸菩薩,諸大菩薩來參加法會也是來聽法的,他們雖然會了還是要聽,聽了可以去轉法輪。實在是關念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去佛遙遠,想要親近善知識親近不到,要想修行怎樣修,下手找不到地方。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演說,就是詳細的說一說,演是開演,開演詳說。因為前面文殊菩薩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就好了,普賢菩薩聽了不對,不是普賢菩薩不懂,尤其末法的眾生怎麼懂呢?就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就算了生死嗎?所以要普賢菩薩替我們請求,怎樣的方便?怎樣的漸次?如來就說四個漸次,第一、遠離幻境,第二、遠離幻心,第三、遠離幻智,第四、遠離幻覺。覺對著前面一切幻法,它還是幻,你執著有一個覺還是不對,也要離開。   說了四個漸次,底下漸次怎麼解釋呢?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結到頓超上,就怕你不知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就怕你不知道是幻化,你知道是幻化還不遠離嗎?知幻即離,不作什麼方便,離幻即覺。為什麼不能覺悟呢?因為你執著幻化是真實的,現在遠離了幻化,不就覺悟了嗎?還有什麼漸次呢?所以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文講得很好,菩薩都聽得懂,末世眾生能否聽得懂呢?前面說有四個漸次,裏面有一句方便文,就是第一個漸次,要遠離幻境,先離開身心所對的境界,也就是六塵境界如幻如化要遠離。怎麼遠離法呢?「堅執持遠離心」,堅固執持遠離的道心,能把幻境遠離開,這是個方便。怎樣堅固執持法呢?還沒有詳細的說明,何況你堅持說是: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就算有那四個漸次,你還是沒法下手。我要堅持我的道心,怎樣下手法?末法時代的眾生沒有智慧,普眼菩薩請佛開示演說,開演詳細的說一說菩薩修行的漸次,上面開出來就是總問,下面是別問。   第一個別問,「云何思惟?」這思惟不是六時分別的思惟,就是要作觀想,也叫觀行,聽明白是聞慧,這兒用思慧,云何思惟?怎樣修觀想,怎樣修觀行呢?   第二個別問,「云何住持?」怎樣能安住任持,保持不退步、不失掉,安住在正法上,只有進步不會退步,這叫住持。   下面第三個別問,「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要修行證果,先要悟理,悟後起修,開了悟就是開了眼睛,認識路認識得很清爽,開步走不會走錯路。沒有開悟,盲修瞎練,走錯路不知道;墮坑落塹,更不知道,眼睛沒開,所以用功修行先求開悟。中國八大宗派有一個宗派禪宗,禪宗有頓禪、漸禪。頓禪,就是六祖大師這一派,你來修行要了生死,先求開悟,開了悟就了生死,開悟悟了理再起修,那很容易!知是空華的知,也就是開了悟的知;知幻即離的知,還是開了悟的知,那他還不會修嗎?所以信解行證的解念「解」,就是解悟,不是依文解義的解,不是分別心的解。解悟以後再起修,才是真修,真修還不是實證,你得去證果,一定會證到。所以先求開悟,求開悟也不是簡單容易,有什麼方便方法令眾生開悟呢?都是替我們請問的。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為什麼我請佛慈悲要說方便?要說思惟?因為世尊如果不開示正當的方便,到了末法時代眾生不是沒有道心,有道心不知道如來開示的正當的方便,隨便瞎摸著一個方便。前天我舉個例子,呷苦菜,油鹽都不吃,盡呷蕃薯,那也是方便,那方便不是正方便,正思惟更不知道,隨便打妄想想出來一個道理。要學密宗,即生能成佛;要學密宗,可以吃眾生肉,怎麼可以吃?發菩提心吃眾生肉就可以。不曉得那是為草菜不生,五穀不長的地方的方便開食。到了我們內地,蔬菜、五穀、米麵都有,你還要發菩提心吃眾生肉,你的思惟是正思惟嗎?就是你吃眾生肉的偷心不死,假藉蒙古、西藏方便開食,帶到內地裡來還講。   所以我前天在圓通寺傳菩薩戒,圓滿了要告假作臨別贈言,我就講這兩句,因為裏面有好多戒子都是學密宗的,皈依的就是密宗的師父,密宗的師父就吃肉的。他說得很高,不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要吃素,你斷貪瞋癡就成佛,這話對不對呢?完全對,斷了貪瞋癡一定成佛。請問:你斷貪瞋癡了沒有?第一、我先問你,斷了吃肉的心了沒有?你貪吃眾生肉,你斷了貪瞋癡,騙誰?要是你發了菩提心可以吃肉,可以度眾生,你有這本事吃了眾生肉才來度牠嗎?我問他:我發菩薩心的,你肯讓我吃你的肉嗎?這簡直騙自己、騙眾生,我重重的呵斥,誰叫你來受菩薩戒作什麼?這不是正思惟。我們不是批評人,不是隨便罵人,這就是令諸位要去正思惟。   「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前面是跟普賢菩薩講,修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第一、離幻境,第二、離幻心,第三、離幻智,第四、離幻覺。「心生迷悶」,迷,迷而不知。悶,悶而不通,不能了知,不能通達,怎樣的下手法呢?離幻境怎麼離?我講方便講得很清爽,你要堅固執持遠離心,怎樣堅固執持遠離幻境呢?「即於圓覺不能悟入。」要開悟,先悟入圓覺之理,再修圓覺之行。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我等輩,就是當會的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假」字作「權巧」講,「假」字就是「權巧」的「權」字,就是權說方便。前面因為聽佛開示普賢菩薩: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眾生迷悶不知,還是請如來大慈大悲,本來沒有方便,說一個方便,權巧的說。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又是請法的恭敬,下面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先讚歎他,「善男子」,善哉是讚歎之詞。「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如來修行,他的因地法行,修圓覺說出來了,圓覺怎麼悟入?怎麼修行?有漸次,要請問漸次。還要問「思惟住持」,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乃至你請求我大慈大悲權巧的說有種種的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好好的聽,我應該給你說。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兩句跟前面一樣,不必解釋了,下面是佛言: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善男子!」叫一下當機者。「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前面說請求是為當會的諸菩薩,當會的諸菩薩都到淨土入三昧來聽法,可知並不是為他們,他們聽了出了法會還要去轉法輪。為當時也是新學的菩薩,所以這地方註明為當時新學的菩薩,還為末世的眾生,有發大乘心要求如來的清淨圓覺妙心。求證如來的圓覺妙果,要先發清淨的圓覺妙心,所以求如來的淨圓覺心,「應當正念」,八正道以正念為體,你的念不正,下邊七個道都不正。第一、先求正念,什麼叫做正念?求圓覺心,求清淨圓覺心,這個念就是正念。「遠離諸幻」,這就是正念,這一切幻化的境界要遠離,再遠離幻化的心,遠離幻智,連幻化的覺,都要遠離。這告訴我們方便中的方便,完全告訴我們初發菩提心的,要學圓覺妙行的人,下手的次第。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告訴我們末法時代的凡夫,你要修行用功從哪裡下手,這裡要問清爽了,「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先依如來所開示的奢摩他行,梵語奢摩他,此云止,止觀的止,就是修定,還要持戒,下邊才能開智慧,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應該說先持戒,後修定,持戒是時時都要持,你發心要修止,修奢摩他行,你隨時就要持戒,而持戒要「堅持禁戒」,要堅固執持禁戒。奢摩他的他字一定要念「他」,社會上古音這個字也念「他」,後來這個他(他)就是他(他),以後都念「他」不念「他」。可是梵音得依著他(他),有很多同學還念奢摩他(他)的,我一再的糾正。比方現在最普通的名詞維那師,那(諾)字,就是那字,你不能念維那(那)師,一定要念維那(諾)師,要合梵音。一定要學著念奢摩他(他)行就是止,要堅持禁戒,《圓瑛法師講義》上,把禁戒二個字分開,禁是禁止,就是止持,戒是戒法,包含有作持,戒律有止、作二持。   前面講到普賢菩薩那一章,你要注意堅執持三個字,那就是方便,不然普賢菩薩章只有漸次,四個漸次,他請問開示的方便在哪裡。「堅執持遠離心」就是方便,於是我就講怎麼樣堅執持。你們聽了《起信論》,我就把《起信論》修行信心五種行門引出來,我告訴你將來當法師的方法,該開的要開,不該開的不能濫開。我那個地方就是該開:堅執持遠離心是方便,是我研究出來,不是我開悟悟出來的,還是依文解義研究的。就是在普眼菩薩這一章研究出來的,我開示《起信論》的修行信心五種行門,也是依著普眼菩薩這兩句說的,不是隨便濫開。   當法師的看的注解多了,講經講得多了,想到哪裡,講到哪裡,亂開一通,開了還不合經文,還合不起來,不負責任,尤其是歡喜罵人。那剛才我不是也在批評嗎?不是批評他們,我是警策諸位同學。密宗不可以輕視,但是你不要迷信,也是依著這個地方說的,你要堅持禁戒。剛才批評學密宗的人要吃肉,吃肉還要你學嗎?不學佛的什麼人不會吃肉,還要你學?可是我們很多學顯教的都吃素,去學密宗,吃了幾十年常素開葷,這不是罪過嗎?為什麼要去開,想即身成佛,就是偷心不死,吃肉的心沒有死。那麼沒有學密宗的,沒有吃肉,吃雞蛋,現在很多出家人吃雞蛋,說現在養的雞是生雞蛋的雞,根本沒有跟雄雞交合,那是生不出小雞的蛋。戒律的大律上有講,哪樣的可以當牛奶吃,牛奶也是治病的,不是隨便濫吃牛奶,何況你去吃雞蛋呢?你為什麼要去吃不生雞子的雞蛋呢?還是偷心不死。受了菩薩戒,五辛不吃,有的五辛馬馬虎虎,不害生命,喜歡吃韭菜的吃韭菜,喜歡吃蔥的吃蔥,為什麼?就是不能堅持禁戒。要堅固持執持,你不能隨便把持戒的心使它活動,動搖、動搖,動搖、動搖怎麼樣呢?一濫百濫,統統濫下去!   我剛才說,當法師的隨便批評人罵人,不可以這樣,為什麼要說呢?還是警策諸位同學的,不是批評別人,不是批評哪一個出家人吃雞蛋,是怕諸位同學吃雞蛋。諸位同學在這裏住了三年了,沒吃雞蛋不也過得很好嗎?為什麼要吃雞蛋就長得胖一點嗎?現在營養夠了,以前醫藥不發達有藉口,現在你吃多種維他命藥丸,不是比吃雞蛋好嗎?為什麼要去吃雞蛋呢?沒有第二個理由,就是偷心不死。不曉得你一吃雞蛋的心一開就濫了,慢慢慢慢你就會偷偷的吃肉。你要營養,吃雞蛋哪有吃雞腿來得營養呢?吃雞腿哪有喝雞湯來得營養呢?你慢慢的濫,何必出家呢?到社會上不是什麼都可以吃嗎?有誰說你不對,是不是?出了家就要堅持禁戒。你們諸位當了法師要記得,該開的開,不能濫開,不能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不能隨便批評人,隨便罵人,想起來就罵人家一頓,尤其現在在台北有幾位法師專會罵出家人,那麼道源也在罵出家人了嗎?不是,道源不敢罵,是警策諸位同學的,你要堅持禁戒,要修止。你不堅持禁戒,止修不來,天天在打妄想,怎麼修得來?   「安處徒眾,宴坐靜室。」宴座,也是安坐,也是靜坐。靜室,現在在我們中國禪宗修行的禪堂。安處徒眾這一句要記著,行菩薩道,要修大家修,你們同學發心上佛學院,常常跟諸位開示,挽救現在的佛教,除了辦佛學院,沒有第二個方法。說的方法很多,都不是根本辦法,根本辦法就是辦佛學院。你看現在幾個知名的法師,沒有一個不是佛學院出身的,離開佛學院沒有地方求佛學,連佛學都不知道,怎樣弘法呢?所以現在是叫你修奢摩他,修止,你得安處徒眾,在中國是開禪堂,這個地方不是參禪,是修止,所以叫靜室。帶徒眾可是打閒岔了,一個人去住山、住洞、住茅蓬不好嗎?不好,怎麼不好呢?因為我們是末法時代的凡夫,你沒有善知識親近,沒有徒眾一起修行。你一個人去住茅蓬,最初是精進,定的功課很多,你用不了一段時間,第一你先是打妄想,打著打著,妄想剛落下來,你就打瞌睡。我要修止,我要修奢摩地,我一天最少靜坐三支香,現有鐘點了,我靜坐三小時,一次坐一點鐘。不盤腿瞌睡不來,盤上去就瞌睡,一點鐘過去了,一支香坐完了,瞌睡也睡醒了。你一天靜坐了三支香,也是靜坐了三點鐘,實際是坐在那裡睡覺睡了三點鍾。每天如此,弄成習慣,永遠不能用功,瞌睡是愈睡愈多,叫做睡魔。說我瞌睡睡完就好了,不會好的,愈睡瞌睡愈多,所以你要隨時警策自己,要帶領徒眾做什麼呢?這叫依眾靠眾。你是個住持,你是大和尚,開一個道場,開一個禪堂,誰願意靜坐跟我來,你定了規矩了,一天坐幾支香,都跟你去坐,你叫別人坐,你不坐行嗎?大陸上知名的叢林,上殿,過齋堂叫過堂,上殿過堂,大和尚都得親自到,大叢林才能維持規矩。上殿你不去,這個殿上不好了;過齋堂,你不去,這個齋堂過不好。所以你既然想修行辦道,得守規矩,你定的規矩,叫你的徒眾守,你得領著徒眾守。要依眾靠眾,依著大眾靠著大眾,你是管徒眾的,徒眾無形之中管教了你,有這個好處。你定的規矩,一天坐幾支香,按中國禪堂的規矩,有行香的看著,誰打瞌睡,走過去就打一下香板。規矩是你是大和尚定的,你自己還敢打瞌睡嗎?你自己打瞌睡,人家看到禪堂的大和尚在打呼,那還像話嗎?你自己就要管自己,誰管了你了,不是徒眾管了你,有這個好處。就是你辦學堂,你在發菩提心;你辦禪堂,也在發菩提心,這樣才叫菩薩。要安處徒眾,安處徒眾是利益大眾,實際是利益自己,大乘要以利他為自利。 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濃、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恆作是念」,常常這樣叫恆,不是念了一下不念了,下面先作二空觀,我也空,法也空,小乘怎麼叫做小呢?他用功只作我空觀,不了解法空,如來沒有跟他說法空的道理,就是小學課程,沒有講到這個地方他不知道。大乘菩薩聽到了我也空、法也空,他一下手就修二空觀,我也空、法也空一起修,修起來還是先空我,後空法。這個我怎樣把它空掉?前面說把幻身、幻心都要遠離,幻身怎麼樣離法?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安處徒眾,宴坐靜室。」大家修奢摩他行,怎麼修法?「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這是作二空觀,我也空、法也空,但是先空我,後空法。空我,我就是外面的一個身體,內邊一個心,合起來是我。先空身,後空心,先把身體把它觀空。眾生執著一個我,就是身見厲害,見就是知見,執著身體就是我,先把身體觀空。前面說:「妄認四大為自身相」,我這個身體是什麼成功的呢?四大和合的,地水火風叫做四大種,大者是普遍之意,它不但給一切眾生的身體作種子,它予一切世界山河大地作種子,內四大、外四大,統統是四大種合成的,所以叫做大。種呢,種子能生之意,能生出身體出來,地水火風四大和合。先觀察,身體把它觀空了,前邊是總說,「妄認四大為自身相」,這底下你得打坐,靜坐坐下來觀想,這叫做正念,正思惟。   「所謂髮、毛、爪、齒」,這是堅硬性的東西,都屬於地大。頭髮,身上的毛,除了頭髮以外,身體上有很多的細毛。爪,手指甲,腳指甲。齒,牙齒。「皮、肉、筋、骨」,連皮膚帶長肉,連裏面的筋,現在叫血管,還有骨頭。「髓、腦、垢色」,骨頭裏邊有一種的油質叫骨髓,還有腦子。垢色,就是身體上的一種塵垢之色。「皆歸於地」,歸是歸納,都把它分開來,把這些東西歸到地大。「唾、涕」,唾就是口水,涕就是鼻水。「膿血」,身體裏面有濃、有血。「津、液、涎、沫」,口裡舌頭下面生出來的水叫津液。涎沫,是吐的口水,也就是總說前面的唾,再詳細的分,有津液、涎沬。「痰、淚、精氣」,你咳嗽吐的叫痰,眼睛流的水叫淚。精氣,就是精液。「大小便利」,大便小便是水份,「皆歸於水」,皆歸於水大,這一部份有水性的東西,皆歸於水大。還有火大,還有風大,就簡單了,「暖氣歸火」,身體上有暖氣,暖氣歸到火大。「動轉歸風」,出入的鼻息叫風大,四肢會動,也屬於風大。你的一隻手一隻腳不會動,這叫中風了,就是風大出了毛病,所以身體能動轉,也屬於風大。「四大各離」,你把身體分開分成四大分,把它分離開了。   「今者妄身當在何處?」修觀想,自己提出疑問,自己追究,在中國禪宗也叫話頭,你提出來問,現在我的身體,你當成是真實的,佛說是幻妄的,現在你知道幻妄,就是不實在,我這妄身應當在那裡呢?這叫做析空觀,析是分析,把它分析開來觀想,這身體是在什麼地方?身體把它觀空了,這就是我們初發心的凡夫一個下手處。前面說:妄認四大為自身相,應當遠離幻境,身體也是幻境,怎麼遠離?這麼樣遠離,一個初發心的菩薩修大乘行,開示一個下手的方法,這真是一個方便,權巧假說的方便。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你恆作是念,今天這樣觀想,明天也這樣觀想,你畢竟知道身體當體就是空的,這叫體空觀。體是體會一下,不一定要像西醫醫院給你解剖,把你的身體解剖成四大分。那叫分析、析空觀,我們不是醫學,是佛學,也是心裡觀想分析的。分析好了,你一體會就知道,叫體空觀,你應當會知道身體,沒有實在的身體,沒有本體自性。   「和合為相」,沒有身體,我怎麼現出來一個身相呢?是四大種和合起來的假相,不能說沒有身體之相,但是身體不是真實的。「實同幻化」,跟會幻術的人念幻術的咒,變化一個人出來一樣,他變化一個人出來不是也會動,也會做事,也會說話。你看像真的一樣,當體就是空的,它幻化出來的,所以叫做幻身,就這樣觀想,如幻術叫幻化。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下面再觀妄心,「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體觀空,我還沒有空,為什麼?裏面還有一個能執著的心在,這是什麼心?叫六識。得有六根,才能生出來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由這六根對著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中間才生識的,六個識就是我們的心相。   先說「四緣假和」,四大種因緣假合起來的,一切法從因緣生,四大種怎麼成了我的身體呢?也有合成我身體的因緣,叫做四緣,由四大種的因緣假合起來的一個身體。「妄有六根」,六根生在哪裡呢?生在我身體上,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的,六根還能真的嗎?所以是虛妄而有,有沒有六根?有啊!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都有啊!有是妄有有的,是妄有六根。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中」作「內」字講,內外合成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身體上的六根。這四大,不指著身體上的四大,是外面六塵境界的四大,這是外四大。內外合成,內邊的六根,外邊的六塵,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是四大種生出來的,所以中外合成,就是內外合成。   「妄有緣氣,於中積聚」,虛妄有個心相,就是前邊六塵的緣影,這邊說有個東西,說實在一點,再翻譯成氣,實實在在的心沒有個東西,前邊說緣影,這邊說緣氣,虛妄而有的。於中積聚起來的,它不散滅,積聚起來有個緣氣。   「似有緣相,假名為心。」緣,是緣慮,攀緣思慮,能攀緣外邊的六塵境界,能思慮外邊的六塵境界叫緣,有能攀緣思慮的相,叫做假名為心。   這是佛教講的心,講的什麼心?就是六識心,眼、耳、鼻、舌、身、意生起來六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個識實實在在就是第六識,因為前五識只能緣慮現境,不能分別。眼能觀色,是什麼色分別不出來,但是沒有眼識可不行,沒有眼識瞎子根本看不見,還分別什麼?眼識只是見色的一種助緣,他看見色法,看見色塵了,什麼色塵,得有第六識跟它同時而起,叫同時意識。耳識呢,耳識緣於聲塵,聾子聽不見聲音,他沒有耳識起作用,耳根壞了,耳根才能發耳識,發出來耳識才能緣慮聲塵,是什麼聲塵,得第六識跟它同時走出去,喔!聽見了,是法師在講經,或者是聽到在打大鼓、打鐘,分別是第六識的同時意識。沒有跟前五識同時起分別作用,單單一個人起分別打妄想,這叫獨頭意識。說是六個識,實實在在功力最強的是第六識,第六識就是妄想心。第六識是什麼東西呢?前面說六塵緣影,它沒有個東西,攀緣六塵落下的影子,這個地方說實在一點是緣氣,有一個氣體跟著,哪有個氣跟著呢!實實在在不屬於色法,不是我們心臟的肉團心,肉團心屬身體上的一部分,屬於色法。   講到這裡,跟同學再說一兩句現代的學問,現在的科學家研究出來,知覺不屬於心臟的心,完全屬於腦子,腦子還分大腦、小腦,科學家分析得很清楚,腦子裏面有一部分是屬於知覺的,要是把那一部分割掉,這個人完全沒有知覺了,跟木頭、石頭一樣。那不是第六識,我有一個思想,要想現在的佛教昌明,非要度科學家變成佛教徒,要度科學家變成佛教徒,必須我們佛教徒研究科學,把科學研究通了,我們給它融會貫通,才能把科學家說服。我們現在不懂科學,只能講我們的佛學,你現在叫我道源,我可以講到這裡為止,我不敢批駁科學家不對,科學家是實證的。佛學說得再玄再妙,你拿證據來,緣影,你拿個證據來?緣氣,你拿個證據來?拿不出來,就是叫玄學,只說玄奧之理而已,不是科學,科學得有個東西證明才行。但是我們不敢毀謗科學,科學一天到晚在進步,科學家很用功,要找證據,一天到晚在化驗室裡用功,他研究心是什麼東西,不是腦子,還有個什麼東西?科學得有個東西發明,證明六塵緣影、六塵緣氣及第六識的心,得拿出證明。我們現在不懂科學,根本腦子是怎麼知覺的,我只說個大意,因為我也沒有去專門研究科學,我只看過書知道,不是全部腦子有知覺,只有一個地方屬於知覺,你把那個地方切除掉了,人一點知覺都沒有,科學家得有證據。我們現在不管,因為我們不懂科學,融會貫通,穿鑿附會,瞎講一氣,講的結果,科學不是科學,佛學不是佛學,完全扯爛了。我們現在講佛學,依著佛學講,不屬於腦子,腦子屬於身體,它是色法。按現在屬於精神,精神有個什麼東西嗎?沒有,它有個精神的作用。按西洋學說,科學進步,哲學也進步,哲學家另外研究他的哲學,他不完全迷信科學,科學家盡管批評哲學拿不出東西來,他也不能不承認哲學有道理,哲學一天到晚進步,分各門各派,我也不懂,看點常識哲學也記不清爽。我看見有一本西洋哲學叫本體論,道理跟我們佛教講的本體一樣,但也不能拿它來穿鑿附會,隨便去解,把哲學家說服,叫他歸依佛學。我們也不能投降哲學家是不是?哲學的本體論,只有一部份對,還有不對的,我來講講你聽,這樣才能把他說服。我們不懂全體哲學的本體論,你怎麼說服它呢?我們不去穿鑿附會,過去在印度弘揚佛法的人,沒有不懂外道法的,尤其是婆羅門,當國王的行灌頂禮,得請婆羅門灌頂,他的地位比國王地位還高,你不懂他的道理還行嗎?但是把他的道理都懂了還是外道,懂婆羅門外道法才能把婆羅門說服,很多婆羅門都跟著佛出家的。   佛法到了中國,那些弘揚佛法的大法師,沒有不懂得孔孟老莊之學的,儒教家孔孟之學沒有不懂得的,道家老子莊子哲學沒有不懂的。但是懂得了,拿它方便解說,最後才拿出來佛學道理,叫你相信,叫你佩服,很多儒家道家都出家來當和尚的很多。最有名的朱子,也是偷偷研究佛學的,不過他我執太深,要執著他的儒教,人家研究學問的,一看就知道這完全是偷佛教的東西,是不是?現在你一定得懂得科學、懂得哲學,才能教化這些科學、哲學學者。我們現在缺這種人材,缺這樣的法師,所以當法師光研究學問,前程遠大得很,大家要發大心,道源有這個思想,但年齡老,六根不伶利,眼睛都壞了,看經都看不清楚,看什麼科學、哲學!我說給諸位聽,你們還年輕發大心,我們講只講佛學,不穿鑿附會。但是你不要迷信科學,不要說現在還講什麼六塵緣影、六塵緣氣,第六識的妄緣,科學家老早證明是腦筋。我們開口也是講印象,寫起文章也印象,印象是什麼?腦子裡的印象,根本不是佛學。我剛才說,現在的法師隨便批評,隨便罵人,罵出家人,道源不敢。我說都是警策諸位同學的,我公開講經時,用不著講這些話。   香港出版佛教雜誌,第一篇論文叫做「火頭僧」,他就迷信了現在的科學,他硬說:沒有「去後來先作主翁」的第八識,因為人是精蟲轉的,是科學家證明的。硬說沒有個西方極樂世界,地球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轉了一個轉,根本沒有個東方、西方,哪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把佛學整個打倒推翻了,這要你寫論文作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我跟諸位說過,我已經證明他錯,但是人是精蟲轉的,我們講到「去後來先作主翁」,還是講第八識轉的,我們不能講精蟲轉的。我們不懂科學、生理學,但是我們還是要研究,我研究了一部份跟同學說過,就是精蟲跟卵子合起來成胎的時候,它把尾巴脫掉了,我找出這點證據。拿證據來,要把整個精蟲去投胎,它怎麼把尾巴脫掉呢?它的尾巴可不簡單,因為它除了頭就是尾巴,尾巴就是整個的身體。它把整個的身體脫掉,入胎只假藉精蟲頭的部分。我還要再跟生理學家請教,看看卵子有生命嗎?要是證明卵子也有生命,那兩個生命合起來才成了一個胎,更不是精蟲轉的。還沒有問出來卵子有生命沒有?就說精蟲有生命,也是藉它頭的一部分,得藉它的有機體是不是?不能藉石頭、木頭是不是?得藉個有生機的機質嘛,就是藉它的頭。但是我現在也不懂,跟同學的說,就是你們注意研究,你不要迷信科學,只是精蟲轉的不是八識轉的。還要研究究竟人是怎麼轉生的?我們不反對科學,不迷信科學,這樣你才能研究學問。不然你一講,你自己把佛教破壞,現在我們講這些話都是勸告同學的,希望同學發大心研究,研究科學、研究哲學,來幫忙宏揚佛法。   這個地方,我們依著佛學講佛學,什麼叫做心?就是六根起了六種的作用叫做緣,緣是攀緣思慮,攀緣思慮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分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妄有,虛妄而有,有一個緣氣於中積聚起來,好像有一個相,看著經文,叫做「似有緣相」,攀緣思慮有一個作用,這就是「假名為心」,假名字叫做心,實際沒有心。   講到這裡,你就把身體觀空,把心觀空,下面再叫一聲當機者。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這個妄心還沒有觀空,還得進一步觀,要是外面把助緣六塵取消了,沒有六塵根本不能生起來緣氣,因為攀緣思慮六塵落下來影子,好像有個東西,似有,要是沒有六塵,根本不會有個思慮的心。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這是外四大,身體以外的四大,六塵是地火水風合成的。你把四大分解,跟分解身體一樣,作析空觀,析就是分析、分解開,把外面的六塵,把四大種分解開,沒有六塵了,無塵可得,沒有六塵實體可得。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在這個中間,外邊所緣的六塵,內邊能緣的六識心,各歸散滅了。「畢竟無有緣心可見」,你再去觀察六塵緣影的影,也沒有了;似有緣氣的氣也沒有了,究竟沒有能緣之心可得,可以令你見到,觀到這裡才把心觀空。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善男子!彼之眾生」,彼之眾生是誰呢?就是發心修圓覺行的這個眾生,「安處徒眾,宴坐靜室」的這個眾生,在那「恆作是念」的這個眾生。他在作觀想,把幻身觀空,身相滅了;再觀幻心,幻心也滅了,這個眾生死了沒死?還在那修觀想嘛,他沒有死,他把它觀空了。   「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它是彼此對待生起的,前面說:「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沒有幻化的六塵,根本沒有幻心;要是沒有幻心,根本不知道有外面的幻塵,他說道理,一句話不能頓說,得按次第說,實實在在是頓時生起的,彼此互相為助緣,沒有外面六塵,不能生起六識;沒有六識,不知道有外面的六塵。這個時候觀想,把能攀緣能思慮的幻心滅了,幻境也滅了,沒有幻心,誰去分別了?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這個時候再觀察到前邊普賢菩薩章第三個次第,第一個次第,先滅幻境,這個地方先作空身體,身體對著心說,它還是個境界,外面的六塵也是外境,這是普賢章第一個次第。第二個次第,遠離幻心,第三個次第,遠離幻智。這個時候幻滅亦滅,就是能作觀想身體滅,觀想心滅的幻智。幻滅亦滅,能以滅前邊如幻之身,如幻之心,都把它觀滅了的幻智也滅,因為病好,藥不要了。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這個時候,能觀想的智慧心,也把它空掉了,這個人死了沒有?這個人還在那修觀想,誰支持他呢?他有個圓覺心在,圓覺心不是幻化的,非幻則不滅。因為談的就是二空觀,先空一個我,就不簡單,底下怎麼樣幻滅滅了,不是幻的就不滅,這說個譬喻。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磨鏡,是古時的鏡子,不是玻璃鏡是銅鏡,銅鏡上面生了鏽叫做垢,照人照物照不見。磨鏡子,鏡子上生了繡,你把鏡子上的垢磨盡,幻化不實在的才能把它磨滅,鏡子的光明是本來有的,不是你磨出來的。垢盡,光明就顯現了,這時候叫非幻不滅,圓覺妙性顯出來了,智慧統統顯出來了。所以修行是滅除幻化的塵垢,圓覺妙性本來有,圓覺妙性具有的智慧光明,也是本來有,不是你修的。等於磨鏡子是磨垢,要不具足光明,它不叫鏡子。你不相信,古時候有個譬喻,磨磚作鏡,你磨磚頭,能磨成鏡子嗎?怎麼磨也不會磨成鏡子,因為它沒有光明嘛!既然叫鏡子,它有本體,有光明在,不過現在有垢看不見光,垢盡了明現叫非幻不滅。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等於鏡子上生了垢,垢是幻化不實在的東西,你先把身觀空、心觀空。「垢相永滅,十方清淨」,身、心這兩個垢相,障礙到我們的圓覺妙性。圓覺妙性本來遍滿十方界,現在我們看不見遍滿十方界的真心妙性,就是你執著有個我,有我的身體、有我的心,被這兩個東西給障蔽到了。你把垢磨盡,就是把執著身心的妄念去掉,馬上圓覺妙心現出來,遍滿十方界,一點染垢都沒有,它本來清淨,十方都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暎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再說個譬喻,圓覺妙心怎樣生出來差別相?譬如摩尼寶珠,它是清淨本體,一點顏色都沒有,隨著五方,五種顏色,現出來五色,這五種色就譬喻五趣眾生。六道,把阿修羅道分開叫五道,五道的眾生各有身心,人道是什麼樣子,天道是什麼樣子,愚癡人把它都認為真實有的,他認為摩尼寶珠實在有五種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這個圓覺,聽過《起信論》,就知道在《起信論》叫做真如,真如有兩種義理,一種不變,二種隨緣。它本體不變,但是能隨緣,隨眾生之緣,而現其相。「圓覺淨性」,圓覺之心,本來是清淨之性。「現於身心」,把身心之相隨眾生之緣,現出身心之相。「隨類各應」,隨著天上的眾生,現出來個天上眾生的身心;隨著人道的眾生,現出人道的身心;隨著畜生道的眾生,現出畜生道的身心;隨餓鬼道的眾生,現餓鬼道的身心。   「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愚癡人認為淨圓覺心,實實在在有身心之相。「亦復如是」,等於愚癡人認為摩尼寶珠實在有五種顏色,也是這個道理。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眾生怎麼不能遠離幻化呢?他執著身心是實有的,就這麼一認真執著,他就起了惑,起了惑就造業,造業受報,永遠流轉生死。你一把它觀空,就不起惑,不起惑就不造業,不造業就不受報,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下邊還有一句結詞,「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大科要把它記到,前面講第一章文珠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就好了,頓教大乘,頓超法門,要上上根才夠得上,上根人恐怕就夠不上,何況中下根。   於是第二章普賢菩薩還請問,一定要說方便,要說漸次。世尊慈悲,有問必答,就說了四個漸次,裏面含了一個方便。第一個漸次,就是你要遠離一切幻化的外境,幻境是無始劫來執著慣了,怎麼能以遠離掉?得加一個方便,你要堅固執持遠離心,才能遠離幻境,不然五欲的境界,六塵的境界,你怎麼能離開呢?第二個漸次,要離幻心,離幻境、離幻心要用智慧,但是你執著有智慧還是錯誤的,第三個漸次,遠離智慧。第四個漸次,有了智慧就證得圓覺,但是你證得圓覺不能執著,你說有覺,還是如幻;說無覺,則有無字,這個地方先離開有覺,說覺還是幻化,這樣才把它遠離得清清淨淨,這個時候圓覺才清淨,不然你留個覺在還不清淨。那麼結詞結上:「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希望我們頓超。   等到普眼菩薩第三章替我們請求,不但說方便,說漸次,還得說下手的方法,初發心菩薩從哪裡下手呢,尤其到了末法時代的眾生,沒有方便,沒有漸次,怎樣能入圓覺呢?所以普眼菩薩請問,怎麼樣思惟,怎樣住持,怎樣能開悟,問了好幾個問題。如來給他解答,把普眼菩薩這一章的大科記到,下手的方便,第一持戒,第二修定,這是下手的方便,「堅持淨戒,安處徒眾,晏坐靜室」,是持戒,修定。第三、觀慧,戒定慧三無漏學。講到觀慧,就是你安處徒眾,宴坐靜室,在那打坐,坐在那兒作什麼?不是在打妄想,不是打瞌睡,你得觀想,也叫觀行。先觀二空,作二空觀,就是我空,就是法空,再作法界觀。   前天經文講到二空觀,還有幾句結詞還沒結上,第一、先觀我空,第二、再觀法空。觀我空,我就是外邊一個身體,內邊一個心,你觀我身體是個什麼東西,四大假合的,身體空了。心是六塵緣影,你怎麼會知道有六塵呢?身體上有六根,對著六塵發的六識,這樣一執著六塵,攀緣六塵,落下虛幻的影子,好像有個東西,「似有緣氣,於中積聚」,這就叫心,你把身體都觀空了,六根沒有地方立腳!沒有六根誰去對六塵呢?所以外邊四大空了。你身體空了,六塵也是外四大,六塵空了根本沒有心,身空、心空,這合起來叫我空觀。   我空,還有法呢,法也空,這就告訴你法空的道理,到最後是講得玄奧一點,清淨圓覺裏邊沒有一切法。我們眼見都有法,尤其我們是凡夫的境界,這五趣的凡夫都在,說一個譬喻,像摩尼寶珠本身沒有顏色,它對著五種顏色,就現五種顏色。愚癡人執著摩尼寶珠有五種色,實際摩尼寶珠本身沒有色。我們圓覺妙性裏面,本來沒有五趣眾生之相,沒有學到大乘佛法的這些愚癡眾生,他認為是實有這五趣的眾生。你這樣觀,把法觀空了,可是你執著有五趣的相,結詞前天講到最後,因為你執著圓覺妙性裏面實實在在有身心之相,明明白白有我的身體、有我的心,怎麼沒有呢?你這一執著,不能遠離了。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明明是如幻如化的境界,你把它當成是實實在在的境界,這樣子起惑,起惑就造業,造業受報,輪轉生死。前天就講到這兒,大科的意思講過了。   今天再接著,「是故我說身心幻垢」,身心本來是幻化的,幻化的變成了染垢之法,等於鏡子上生了垢一樣。本來清淨的圓覺,被你執著幻化的身心,變成一個染垢,染得不清淨。這樣你把身心幻化都觀空,我也空、法也空。   這是圓頓大教,底下還要再進一步,你在此地上佛學院,你要是聽到《金剛經》《起信論》,這道理並不難懂。「對離幻垢」,對治遠離一切幻垢,這一個眾生,不是普通的眾生,他能對治遠離一切幻垢,「說名菩薩。」這就叫做菩薩,下面菩薩的相給它取消了。 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垢盡對除」,你把幻垢統統斷盡,垢盡了,對治幻垢的觀行、法門還要不要呢?不要了,就是病好了,對治病的藥也不要了。對除,對治的觀行不要了,也除掉了。   到這裡怎樣呢?「即無對垢」,對治幻垢的觀行的智慧統統沒有。「及說名者」,圓瑛法師解釋者字,是指人之詞,就是前面「說名菩薩」,者就是菩薩,說名叫做菩薩的那個人的名字也沒有了。   這個道理常常講,會聽得懂的,不是普通的凡夫,他在對治幻垢,這個人叫做菩薩,而且他不是小乘人,他是教化一切眾生,對治幻垢的人叫做菩薩。等到沒有凡夫,沒有眾生了呢?菩薩的名,還安立得住嗎?建立不起來了。這一句話就是《金剛經》上「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哪裡有實實在在的法叫做菩薩呢?沒有,這都是些對待的假名詞。   有人常常問:極樂世界沒有女人,盡是男人?那當然啦!對於不學經的人,只好這麼說,實實在在極樂世界既沒有女人,則男人的名字怎麼建立起來呢?那麼極樂世界都是什麼人呢?都是菩薩。不但極樂世界,上二界男人的名字都建立不起來。欲界天有天女的,有天女就有天男。色界、無色界是修四禪八定化生上去的,不是女人生出來的,上二界沒有女人,沒有女人哪有什麼叫男人的呢?這個名字建立不起來。那麼色界、無色界叫什麼的呢?天人。所以這些名字都是假的,都是對待安立的。你把那一方面的對相觀空,這邊能對的這一方面自然空,講到這裡二空觀講完。   下面就講法界觀,先講一真法界觀,再講三重法界觀,第一、先觀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華嚴經》上講的本體,無二謂之一,不妄謂之真,一切法的本體自性叫做法界,沒有差別,叫做無二;沒有妄法對待,絕對的真。法界就是法性,一切法的本性,《華嚴經》上說名本體,《圓覺經》就是圓覺妙心。先做一真法界觀,還是依著《華嚴經》取的名字,所以《圓覺經》叫略本華嚴,實實在在就是圓覺妙心的法性,再看著經文: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此菩薩及末世眾生」,此菩薩,就是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法時代學大乘的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這一切身心,有沒有一個身心呢?有,如幻如化,都是影像。有沒有一切法呢?有,如幻如化,所以我也空、法也空,說個有,如幻如化。這個時候,這個菩薩修觀行修二空觀,我也空,法也空了,末世的眾生修行修到這裡,證得二空的理了。於是證得諸幻,一切我、一切法都如幻,他證得這個理了。滅影像,以前執著實有的,現在知道是影像,都把它滅除了。   「爾時」,正證得二空理的時候,「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到這裡為止,這叫一真法界觀。   「便得無方清淨」,無方,就是下面無邊,沒有邊際的,按空間說有十方,怎麼不說十方,說無方呢?沒有邊際的清淨,因為說十方還在虛空之內,虛空還在圓覺性裏邊,所以沒有邊際、沒有方向的清淨。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虛空之大,一切眾生都在世界裡,一切世界都在虛空裡,虛空包羅萬象,除了虛空大,沒有更大了,不曉得無邊的虛空,由圓覺妙心給顯發出來。在《楞嚴經》上形容虛空更小:「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虛空大不大呢?在大覺性裏面,它像大海裡的水泡一樣,這是《楞嚴經》的形容詞。所以這裡說「無方清淨」,這就是證得一真法界的本體。下邊再講這三重法界。   第一、真空絕相觀:先要觀真空,佛教講空,不是講頑空,虛空是頑空,也不是斷滅空,不是沒有了,它是真空。真空絕一切相,一切相都要遠離,都要斷絕,叫真空絕相觀。   第二、理事無礙觀:真空之理,與一切事相不發生障礙,叫理事無礙觀。   第三、周遍含容觀:一法含容多法,多法含容一法。   這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一真法界裏面有四個法界:一、事法界,就是眾生的境界,一切事相都是差別不同,這不用作觀想,眾生觀想成就了,你要作觀想,先把事法界空掉。二、理法界,一切事相雖然差別不同,但都是同一個理體。三、理事無礙法界,理不礙事,事不礙理。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第一個觀想,真空絕相觀,先要觀真空之理,絕除一切事相,把事法界空掉,依著那四個法界的理法界,修真空絕相觀。   第二個觀想,理事無礙觀,依著理事無礙法界,修理事無礙觀。   第三個觀想,周遍含容觀,依著事事無礙法界,修周遍含容觀。   這是《華嚴經》上講的,我們中國華嚴宗用功就修這三種觀想,你們聽過《賢首五教儀開蒙》,最後講到圓教,圓教講到華嚴宗的三觀,你們不妨把它揀出來溫習一下。所以《圓覺經》叫略本《華嚴經》,也就是按這一段經文上講的,跟《華嚴經》上所修的觀法一樣的道理,下面三種觀想的科,你們自己對,一真法界觀到這兒為止,下面很長的一段文,是真空絕相觀。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這個時候,是由一真法界觀起的,你把那些幻化的影像都滅除掉了,你的圓覺妙性變成光明之體,圓滿光明,它是無邊清淨。這是「覺圓明故」,你的覺性圓滿光明之故,「顯心清淨」,顯出來覺心周遍圓滿,無邊清淨。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這兩句經文是開始的一個功夫,要記清楚記實在,這個心是個什麼心呢?八識心,妄想心的根本,也是生死的根本。你聽過《起信論》就是九相的第一個相業相,也叫業識,就是第八識的本體。「覺圓明故,顯心清淨」,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圓明,是大圓鏡智,跟相宗講的一樣,第八識本來是一切種子,像一個倉庫一樣,紛亂擾相。到這時候都把它觀空了,覺性圓明,把第八識的妄想心的紛亂擾相統統清淨了。覺心一清淨,則「心清淨故,見塵清淨。」這個見要注意,不是眼識起的見,它在眼識前面,跟著心清淨來的。這就是第八識的見分,第八識分四分,證自證分是多添上去的,實際它的本體就是自證分。見分、相分、自證分,這就是見分,就是《起信論》上第二個相叫做見相,也叫能見相,它起一個能見的功能,這一能見,起了相分,一切相都生出來。先是在內心裡起了境界相,再執著執著到心外面去了,所以一切法都是唯識變現的。這是唯識宗講的高深的道理,它叫唯識,唯是唯獨,唯獨一個第八識,沒有外境,叫唯識無境。外面我們看見的境界,都是你的第八識變出來的。八識的相分,怎麼執著一個相分?有個能見的見分在裏面,八識紛擾不清,見也紛擾不清,沒有相硬執著一個相,這就一切煩惱都生出來了。這個時候他的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轉成圓覺妙性了。覺圓明故,就顯八識心清淨,這個識清淨,它的本體清淨了,見分清淨了,見就是見塵,它是染污性的見。能見的見清淨了,這時候見塵不染污,變成清淨了。下邊的文都是這樣下來的,只要把這兩句記清爽。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說次第說得很囉唆,因為你能見見分已清淨了,你所起的相分,先說眼睛眼根,也是你第八識現出來的。這時候眼根變清淨了,「根清淨故,眼識清淨」,眼根一清淨,眼識清淨了。你用功最初就得天眼通,就是沒有完全清淨,清淨了一部分,就得天眼通,上觀天堂,下觀地獄,無遠弗見,得天眼通,就是眼識清淨,眼識怎麼會清淨?因為眼根清淨了,清淨了眼根,把眼識也清淨了。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要講方便、講次第,就是《楞嚴經》上選一門深入,六根你找出一個根用功深入,把這一個根清淨了,六個根都帶著清淨了。下面一大串的經文,對著《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研究,二十五個圓通下手不同,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再加七大,結果都得圓通。如觀音菩薩從耳根下手,耳根一圓通,統統圓通了,就是這樣子,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眼識清淨了,怎麼聞塵也清淨了呢?這就是用功要問次第,先找一個根下手。這地方先說眼根,因為是由「見塵清淨故」說下來的,跟眼睛能見是通的。按《楞嚴經》,文殊菩薩抉擇是耳根第一,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第一,觀音菩薩是由耳根下手用功的,「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你一個根得了圓通,六根統統解脫了。《楞嚴經》上還有兩句話:「原依一精明,分為六和合。」本來是一個精明心,把它分開來分成六識,實際分而不分,六個還是六和合。所以凡夫用功一門深入,找著一個根下手,一根返本源,六根都得解脫了。心法現在說是精神體,不是物質,不是像我們切西瓜切成六塊,再把它合合不攏來,不是這個樣子。觀音菩薩是從耳根下手的,聽了《楞嚴經》了,耳根圓通,文殊菩薩抉擇為第一,所以他說的很清爽、很詳細,耳根怎麼樣得圓通呢?「反聞聞自性,入流亡所。」就這麼用功。我們的耳根發耳識,是聞所聞的聲塵,愈聞愈起分別,好的聲音,就起貪心,起愛心;不好的聲音,就起憎惡心,起瞋恨心,就起惑造業,造業就受報。現在用功反聞,我不要往外聞,我叫它聞到我的自性上,反聞聞到自性上,入了流就亡所。把所聞的聲塵空掉了,外面所聞的聲塵,現在我聽不到了。聽到哪裡去了?聽到自性上。等你聽到自性,得到圓通了,這是耳根得圓通,六根統統圓通了。這地方跟那個道理一樣的,你眼識清淨了,聞塵清淨了,都是這個道理。   「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這是總說,應該一個識一個識,一個根一個根說,這個「覺」是包括見、聞、覺、知那個覺,除了眼、耳,下面還有四個:鼻、舌、身、意,都屬於覺。(按: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   「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六根統統清淨了,鼻子所聞的香塵:鼻根、鼻識;舌頭所嚐的味塵:舌根、舌識;身體上的觸塵:身根、身識;意根所緣的法塵,意根清淨了,意識也清淨了。這四個根、四個識、四個塵統統亦復清淨,這就六根、六塵、六識都清淨了。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這是說根、塵、識,還沒有說到外面的色塵清淨。而我們看見外面的色塵是染污性,因為我們眼根發的眼識,都不清淨。你的眼根、眼識清淨,外面的色塵都變成清淨,所以我們看見娑婆世界,是染污世界,佛看見是清淨的。「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這六塵都清淨了。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六塵是外四大,身體是內四大,因為外面六個塵都清淨了,那四大種都清淨。先說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四大種都清淨了。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三界以內的凡夫法,不出於十二處、十八界。前邊說六根、六塵,這叫十二處,再加上六識,這叫十八界,這十八界清淨了,一切眾生都清淨。   三界的眾生叫有,記著這專門名詞,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叫三有。我們念經、拜懺,下邊有個迴向的結詞:「四恩總報,三有均資」,那三有是什麼?三界的眾生,我統統迴向給他們,有字怎麼講呢?有因有果,有生有死,三界以內的眾生,造什麼因,結什麼果,有因有果,有生有死,它是輪迴的一個範圍,凡夫超不出這個範圍。   三有再分,分為九有,三界分九地,欲界叫五趣雜居地,上二界分八個地,色界分四個,無色界分四個。色界分四個: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分四個: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一共九地。九地都沒有出三界,都有因有果,有生有死,所以叫九有。我們天天做早課,不是念迴向偈:「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毘盧性海。」這就是替三界的眾生迴向,三界的眾生受生方法,不出胎生、卵生、溼生、化生四種,按得的果報,不出於九地叫九有。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華藏玄門就是《華嚴經》最高最深的玄妙之門,都叫他證入華藏玄門。   三界再詳細分,分二十五有,有一個偈子:「四洲四惡趣,六欲大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阿那含。」這一共二十五有,不講有時候文還消不通,四洲是講人,三界以內人的果報,不出東西南北四大部洲。四惡趣,三惡趣大家都知道,地獄、餓鬼、畜生,加上阿修羅。阿修羅可以說三善道,也可以說是惡趣的眾生,因為他瞋恨心重,只有墮落,不能超生。三惡趣加上阿修羅,就是四趣了,連人趣四洲,加上四惡趣,就是五趣八有了。   說六道的時候,六趣,還有一個天趣,「六欲大梵天」,欲界有六層天,再加大梵天,不是七個嗎?前面八有,七加八,就十五有了。下面還有「四禪四空處」,色界天四禪,無色界四空,這八個。前面十五個有,再加這八個二十三。   這個地方消文,第一句怎麼用四惡趣?阿修羅、三惡趣。第二句「六欲大梵天」,下面一個四禪,大梵天是誰呢?大梵天是初禪天的天王,他執著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兒孫,他的我執特別大,所以另外加上一個有,實際他是初禪,這樣分的。天趣裏面還有特別的,第四句「無想阿那含」,前面二十三個有,再加上無想天,再加上阿那含天,二十五有。   第四禪天裏面有個外道天,外道修無想定生到那裡去的,叫無想天。四禪天最高有五層,是三果聖人住的,三果聖人就是阿那含,翻中國話叫不還,也叫不來,三果聖人住在第四禪的天頂,詳細分五層,分成五有,實際就是三果那一有。他沒有出三界,還有生有死,還有因有果,證到四果阿羅漢超出三界才無生。二十五有,就是總指三界一切的眾生。 三界九地 (三界九地開之成二十五有,合之又名六道。) 三界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眾生生死往來的境界 九地 五趣雜居地 離生喜樂地 定生喜樂地 離喜妙樂地 捨念清淨地 空無邊處地 識無邊處地 無所有處地 非非想處地 九地又言地者,住著生死不肯捨離故。 二十五有 地獄 傍生 餓鬼 修羅 東勝神洲 南瞻部洲 西牛貨洲 北倶盧洲 四王天 忉利天 夜摩天 兜率天 化樂天 他化天 梵天王 初禪天 二禪天 三禪天 四禪天 無想天(外道) 無煩天 無熱天 善見天 善現天 色究竟天 空無邊處天 識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二十五有偈曰 四洲四惡趣,六欲併梵天 四禪四空處,無想五那含 所言有者,有善惡因果,故名為有。 三果聖人所居即五不還天,此五合為一數。 四惡趣 四洲 六欲天 四禪天 五那含天 四空天 六道 地獄 傍生 餓鬼 修羅 人道 天道 六道輪轉相通,故名為道。   真空絕相觀,把這三界一切眾生的相,都把它觀成真空的境界,一切凡夫統統清淨了,清淨就不是凡夫了。所以拿佛的眼睛看眾生,一切眾生都是佛,就是這個道理。他看到一切眾生都是清淨的,都是佛,這個道理好像是佛的境界,下面講到佛的境界,更玄更妙,佛的境界沒有什麼高。我們要拿慈悲的眼睛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好人,這個道理很好了解。人家說社會上學職業,不要學捉賊的職業,政府的訓練這一班人捉賊,說你要學捉賊,這份職業,你看一切人都是賊,他一看你都不順眼,就像個賊一樣。所以這樣你就知道佛的眼,他怎麼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這個道理好了解。這個時候還沒成佛,菩薩修觀想,修真空絕相觀,三界以內的凡夫都清淨了。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彼清淨故」,三界以內的凡夫統統清淨了,下面佛的法都清淨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前面給諸位介紹過,你要看圓瑛法師《講義》的注解,他是講經的老法師,按老規矩消文釋義,法相統統要消通,你不要去查《佛學大辭典》,也不用去查《教乘法數》,他都給給你解出來。   「十力」,是佛的十種智慧之力,佛證得根本智以後,就是證得實相智以後起十種的功用。智慧只有一個,力,就是力用,按它的妙用上有十種,十力名詞我現不要開開來講,一點鐘也講不完。   「四無所畏」,佛有四種無所畏。   「四無礙智」,也叫四無礙辯才,叫做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詞無礙辯、樂說無礙辯。得之於心叫智慧,發之於口叫辯才,這是先講內心的智慧,叫做四無礙智,也叫四無礙辯。   「佛十八不共法」,佛跟三乘聖人不共,不但跟六道凡夫不共,跟三乘聖人也不共,佛獨獨有十八種法,叫佛十八種不共法。   「三十七助道品」,三乘共修的,二乘人專修這個法,叫做三四、二五、支七、單八。三個四: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在娑婆世界修行下手,先修四念處。佛臨涅槃的時候,叫阿難尊者去請問四種依住,佛世尊在世,我們依世尊而住,世尊涅槃之後,我們佛弟子依何人為住呢?依四念處住,所以我們現在出了家了,不修四念處,沒有個住處的地方,最要緊先修四念處。詳細的名相,你們去看圓瑛法師的《講義》。   下面的名詞你們都會背,《阿彌陀經》有五根、五力,兩個五。支七、單八,支也是單,不是一雙叫一支,一個七、一個八,就是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你念佛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念佛不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你一心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三個四的功夫都有了,不要修了,就從五根、五力修起。所以《阿彌陀經》上三十七道品,從五根、五力說起,前面的三個四怎麼不說呢?因為注解上講不著這個道理。四念處,頭一個觀身不淨,生到西方去了,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身,他還要觀身不淨嗎?由這個道理你就統統明白,一生到西方,前面三個四不要修,就從五根五力下手,這個道理你們將來開講《阿彌陀經》要講出來,現在不要開的太遠,三十七助道品,二乘人專修這個法就證道。大乘菩薩,三十七道品是助道,也從這個地方修起,但是他接著再修六度萬行。   「如是乃至」,乃至是超略之詞。「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一切總持法門,統統清淨。這就是一切世間法清淨,一切出世間法清淨,這是真空絕相,不但世間的法相要絕,出世間法的法相也要絕。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由法再說到正報上,一切實相名詞要會消文,實相只有一個,怎麼叫一切實相呢?一切法的實相。一切法有差別相,但是它的本體叫做實相只有一個,就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的實相清淨了,一切法都清淨了,一個眾生的正報,他的身體清淨了。   「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你修真空絕相,把自己的身相觀空,自己的身體清淨了,其他的眾生,多身都清淨。   「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一切實相,就是圓覺,從本體上觀,一切眾生染污的身相,都是如幻如化,觀到它的本體觀到它的圓覺上,統統是清淨的,眾生相都是清淨相。所以我們發大願度眾生,《楞嚴經》上有一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地藏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按事相發願,到現在不能成佛。阿難尊者先成佛,他坐楞嚴大定作觀想,觀到這裡眾生度盡了。這就是我們念蒙山施食,先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結果自性眾生誓願度,把自性眾生度盡,你看著十方眾生都圓覺清淨了。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你得觀到依報上,依報像娑婆世界,本來是染污的國土,染污國土是眾生的眼,以眾生的心分別看見的。你修真空絕相觀,看見娑婆世界就清淨,這一個世界清淨了,多世界都清淨了。   「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裹,是包含之義,在十方,講空間。在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講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你講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不平等有差別相,它不清淨;你講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上有三際,有差別相,它不清淨。現在絕相,一切差別相都斷絕,完全觀在真空理體上,一切平等都是清淨的。   「清淨」還「不動」,它怎麼會動呢?講正報,一個凡夫的身體,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講依報,講世界,成、住、壞、空,都在那動,就是你第八識的本體,業相就是動相。現在把第八識心清淨過來,圓覺妙性現前,清淨不動,眾生也清淨,世界也清淨。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虛空也是如幻如化的,虛空也叫一顯色,現在你觀想到虛空平等,你要知道,根本的問題在你的覺性平等不動。   「四大不動故」,四大種也是有生、住、異、滅,有成、住、壞、空。現在你觀四大種清淨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也是因為圓覺妙性平等不動。   「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所以你要觀想真空絕相觀,真空理體就是圓覺妙性,絕一切相,世間法的相,出世間法的相,都把它遠離斷絕,這個時候真空理體現前,就是圓覺妙性平等不二。下面說的是理事無礙觀。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前邊只講清淨不動,還沒有講到它的普遍圓滿,覺性不但清淨不動,而且普遍圓滿。「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際,是邊際,比如十方,東方,東方的邊際;南方,南方的邊際;西方,西方的邊際;北方,北方的邊際。時間,過去一個邊際,現在一個邊際,未來一個邊際。這個沒有邊際,叫做圓滿無際。「當知六根遍滿法界」,眼、耳、舌、身、意六根,眼睛不是耳朵,各有個界限,這個時候六根遍滿,根根遍滿法界。   「根遍滿故」,六根遍滿於法界。「當知六塵遍滿法界」,色、聲、香、味、觸、法,塵塵遍滿法界。   「塵遍滿故」,六塵遍滿之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四大種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陀羅尼門,經文略掉「八萬四千」這數目字,應該還是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哪一個法都遍滿法界。下面說的是周遍含容觀。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六根六塵怎麼會遍滿法界呢?你觀到圓覺妙性上,因為圓覺妙性遍滿法界。「根性塵性無壞無雜」,這裡去除我們的疑惑,我們的眼根遍法界,耳根怎麼遍法界呢?耳根一遍把眼根壞掉了?不壞掉,也混雜在一起了,無壞無雜才妙呢!   「根塵無壞故」,六根、六塵,無壞無雜。「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每一個法門都遍滿法界,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還是無壞無雜,底下說個譬喻。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舉一個譬喻也是要大智慧的,講的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一個眼睛遍法界,一個耳朵遍法界,結果還無壞無雜,怎樣無壞無雜遍滿法界呢?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燈燈的燈光,都遍滿一個室,你說哪一盞燈光沒有遍滿?百千燈,我們講堂開了三盞燈、四盞燈,哪一盞燈光不是遍滿一個講堂呢?但是它不壞,這一盞燈光遍滿,把那一盞燈光壞掉了?不,不壞,還不混雜,各各的燈光,還是各各的燈光,所以就拿這個事相上,它就微妙不可思議。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   「善男子!覺成就故」,到這個時候,你修圓覺的行門成就了。「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前面講三重法界觀,第一、真空絕相觀,第二、理事無礙觀,第三、周遍含容觀。講到最後就是周遍含容觀,像百千燈光,遍照一室,周遍含容。下面觀行成就了,頓同佛境,你本來還沒有成佛,是個菩薩,你的境界跟佛一樣,現在境界同了。到你觀行成就要知道,往往學大乘經,學到這個文,學得不修行,說「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嘛!不曉得是觀行成就以後佛的境界,「不與法縛」,不與一切法所繫縛,佛能給一切法所繫縛嗎?「不求法脫」,佛已解脫成了佛,還求什麼解脫呢?到這個時候菩薩的境界,與佛的境界一樣。   「不厭生死,不愛涅槃」,厭,是憎厭、厭惡,菩薩對於生死不害怕,不厭惡生死。二乘人為什麼不度眾生呢?他見生死害怕得厲害,視生死如冤家。菩薩為什麼要去度眾生呢?他對生死已經觀空了,他不怕生死,不厭惡生死,也不愛慕涅槃,因為厭惡生死,才去求證涅槃;這個時候生死涅槃都是空的,既不厭惡生死,也不去愛求涅槃。   「不敬持戒,不憎毀禁」,對於持戒的人,不特別加以恭敬;對於毀犯禁戒、破戒的人,也不去憎惡。「不重久習,不輕初學」,對久習佛法的老修行不特別尊重,初學佛法的人也不輕視。   「何以故?一切覺故。」這個時候,他已覺行成就,才有平等的境界,這個境界我們還沒到,很難懂,再說一個譬喻。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說這個譬喻,不學唯識的人還難懂呢!「譬如眼光」,它不說眼識,這就是眼識,眼識只緣現境,他打開眼睛看見色境,是眼識所對的,它不起分別,起分別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跟著眼識同時起的作用,叫做同時意識。前五識都是這個樣子,只緣現量境,不起分別,起分別就是第二念的功能,都是同時意識跟著起的。這個時候單講眼識,就是眼睛發出了光,照了前境,看見現量境界,就是看見了色境。「其光圓滿」,這個光是圓滿的,「得無憎愛」,對於所緣的境界,既不起憎惡心,也不起愛樂心。   「何以故?光體無二」,眼睛的光沒有兩個。「無憎愛故」,眼睛的光,不起憎愛二念的分別,有憎有愛,是第六意識起的分別。這個菩薩的覺行成就,他把憎愛心斷掉,憎愛煩惱,這個俱生煩惱,它與身俱來的這個厲害。我們在人說人,一個小孩子剛出胎,帶來了就是這兩個煩惱,什麼境也分別不出來,但他有憎愛兩個心在,合他的心就愛,不合他的心就憎。他怎麼表示呢?小孩會笑,小孩會哭,合著他的愛心,他就發笑;合著他的憎心,他要哭,這是與生俱來的兩個煩惱。你能把憎愛二心,不要說斷掉,能降伏就不增加新煩惱了。外面的境界千差萬別,不出一個逆境,不出一個順境。逆鏡,就是違逆妄想心的境界,不順就起憎惡、討厭;這一討厭事來了,起嫉妒、起障礙、起憎恨、起瞋恨,統統都來了。順境,順你的妄想心的境界,先起了愛心,這一愛,愛的煩惱統統現出來了,最後動貪心。觀行成就的菩薩,跟佛的境界一樣,他沒有憎愛兩個煩惱,所以前邊為什麼對那些差別境界,他不起分別?他沒有憎愛二心。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善男子!此菩薩」,就是觀行成就的菩薩。「及末世眾生」,就是修圓覺行成就的眾生。   「修習此心得成就者」,修這三重法界觀的心得成就了以後,與佛同等的境界。「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到了這個時候,他不起分別,跟佛的心一樣,沒有修,也沒有成就。   修這個因,成就這個果,這跟著經文要把它記清爽,此菩薩以及末世眾生,他修習三重法界觀的心得成就了,才不修不證的。前邊那句文:「修習此心得成就者」不講,就認定無修無證,你懂得圓覺圓頓大教的道理了,你不要修,也不要成就,結果你是大凡夫,打自己的閒岔,還要開導眾生,害一切人。這是修覺行成就的境界,才說無修、無成就。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這叫照寂不二,佛的境界是寂照不二,佛住的世界,叫常寂光土,常寂而常光,就是寂而常照。   菩薩是照而常寂,菩薩用功觀行成就的時候,是圓覺普照,他不動念,不動能照的念,它是「寂滅」的。「無二」,不二就是圓覺普照與寂滅,並沒有差別。要講智與理,「普照」是圓覺智慧,「寂滅」是圓覺的理體。這個時候,如如智照如如理,一如無二如,沒有兩個。 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這個時候,現這個境界可玄妙了,先說「諸佛世界」,你看見的多了,每一個佛教化的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算一個佛世界。這不是一個佛世界、二個佛世界,而有「恆河沙諸佛世界」。不是一個恆河沙、二個恆河沙數的佛世界,而有「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不可說」是大數目,不是一個不可說恆河沙數世界,二個不可說恆河沙數佛世界,而是有「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阿僧祇」是無量數,還不是一個阿僧祇、二個阿僧祇,而是「百千萬億阿僧祇」。你接著算下去這個數目多了,有「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那麼多的「諸佛世界」,圓覺菩薩統統看見了。看見了什麼境界呢?   「猶如空華亂起亂滅」,像空中花那樣亂起亂滅,由亂字形容紛紛然的意思,就是很多很多的生起,很多很多的滅無。由這四個字就證明菩薩的觀行是親證的,佛的境界是親證的,決不是空談理論推想出來的,推想你怎麼想也想不到這個境界。   再料揀一下,虛空之內世界無數,前面說那個數目很大很大,還是有個數目,實際是無數的世界,無數的世界都有佛在教化,叫佛世界。佛世界分兩種,一種清淨世界,一種染污世界。清淨世界像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那也是佛世界,是清淨世界,它不生不滅,常住不動。像我們釋迦佛這個娑婆世界,它有成、住、壞、空,成住壞空的世界在我們凡夫境界更長了,二十個小劫成,二十個小劫住,二十個小劫壞,二十個小劫空,合起來八十個小劫成、住、壞、空。說它亂起來,就是這一個世界成了;說它滅了,這個世界空了,這一個世界成住壞空有八十個小劫的長時間,在虛空之內染污的世界無數之多,你這一個觀照,統統觀照下去了,紛紛然,亂起亂滅。   前面講過,我們不懂科學,不拿科學跟佛學來比配,講得穿鑿附會,佛學不是佛學,科學不是科學。這個地方我要講一科學實證的境界,叫我們證明相信。現在科學家分各種科,天文學是一科,天文學家的境界,也就像《華嚴經》《圓覺經》的境界,都是不可思議,他看多大的虛空呢?拿光來算年,按光的年來算里程、算個單位,光走多快,你們去查《辭典》《辭海》,一秒鐘走多少里,一分鐘有六十秒,一點鐘有六十分,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這麼合起來一年光所走的里數算個單位,那這個數起來多少的光年?就是現在天文學家看到虛空的境界,但是他還沒有看見亂起亂滅的境界。我們說諸佛的境界,就拿科學家來證明現在的星球吧,它有成、住、壞、空。天文學家在天文鏡上看見什麼境界呢?太空之中,有隕星落下來,像下雨那麼多。我們到了夏天,看到空中擦過一道光,我們就叫墜星,那就是隕石墜下來了,擦到空氣擦著光,曉得落不到地上,空氣把它磨擦完了,大的會落到地上。尤其你查隕石典故,能把地球打個坑,落到我們地球上的隕石是少之又少,在太空之中像下雨那麼多。但是都是星球爆炸,他只看到幾個隕石,叫做隕石雨,像下雨那麼多的星球爆炸,天文學家看不見。一個、二個看見了,亂滅,天文學家也看不見,因為天文鏡沒有那麼大,天文學家的境界還不夠那麼大,亂起,更看不見。據我看報紙,看見日本一個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稀奇的星星,還沒有成功,他一提出報告,天文學家都證明了,叫某某星,剛一個世界生起,他只看見那一個,不是亂起。所以這個境界是佛的境界,不是拿科學穿鑿附會,叫我們證明相信亂起亂滅,說到這個地方作什麼呢?我們還沒有修滅,不跟你說完不行,不跟你說完,等你觀行成就看見這個境界,不知道是佛的境界,證到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了,我們要曉得《楞嚴經》上:「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的狂心妄心,頓時歇了下來,菩提心顯現了,一歇永歇,永遠菩提心現前。有時候你只要在那用功打坐的時候,會碰到歇了那麼個短時間,在禪堂裡叫做坐一支好香,你這時候狂心忽然間歇了那麼幾秒鍾,這個佛境界現前了,你看見虛空之中,佛世界無量數亂起亂滅。你沒有學過《華嚴經》《圓覺經》,那是魔境,還是佛境呢?你知道嗎?所以你學了就是看地圖,一直看到佛的境界,你看見了,不是魔境,是佛境。   「不即不離,無縛無脫」,是看見這個境界,虛空無邊,世界無數,每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個佛世界。那麼清淨的佛世界是常住不動的,像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娑婆世界是染污國土,它有成住壞空。因為境界看的寬大,遍法界的世界都看到了,這個世界是成,叫做起;這個世界是空,叫做滅;看見的世界很多,叫亂起亂滅。看見這個境界,這個菩薩觀行成就,頓同佛境,他不動心,怎麼不動心呢?他「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他照而常寂,亂起亂滅的無量數的諸佛世界都看到了,他知道「不即不離」,不即是圓覺,因為圓覺是妙性,圓覺妙性是清淨的,哪有這些亂起亂滅的世界呢?不即圓覺。不離圓覺,一切空花都是依虛空而有的,空花不屬於虛空,但是它也不離虛空,所以這一切幻化的世界,也是依著圓覺妙性的本體生出來的,所以它不離圓覺。   「無縛無脫」,前面講的是「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他證得的境界,跟諸佛的境界相同,平等無二,沒有修法界觀之前,就觀到一切法空。「不與法縛」,這個亂起亂滅還是一切法,他不會被法所繫縛。也「不求解脫」,他的觀行成就已經解脫了,還求什麼解脫?到這時候怎麼樣呢?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這句經文很要緊,在藏經裏面那麼多的經,只有兩部經有這句話,一部是《華嚴經》,一部是《圓覺經》,眾生本來成佛的,以前不知道,要修行用功、要求成佛道,到現在才知道一切眾生本來就成佛。那怎麼叫做眾生呢?眾生有生死啊!那諸佛怎麼成了佛呢?他證得大涅槃,不是小乘的涅槃,不是偏空的涅槃,是證得大乘的大涅槃,圓滿寂滅的涅槃。   但是到現在才知道「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就像昨天夜裡作了個夢一樣,在別個地方講,我記不得是哪一部經了,菩薩修行,如夢渡大河,菩薩發心要修行,他為什麼要修行呢?因為有煩惱,有生死。譬如他作夢,夢見有惡人、有惡獸來追逐,要害他,他就拼命的要逃命。惡人,譬喻是見惑;惡獸,譬喻是思惑,有見思二惑的煩惱,叫你流轉生死,害眾生,所以要逃命。逃到前面一條大河,非得游泳過去生命不保,就一下子跳到河裡,拼命的游泳,盡量的掙扎,好容易游泳到對岸上去了。上了岸了,忽然醒了,怎麼樣呢?作了個夢,根本也沒有什麼惡人,也沒有什麼惡獸,煩惱本空嘛!根本也沒有掉到河裡去,生死本空嘛;根本也沒有上岸,涅槃也本空。所以菩薩發心修行了了生死,證得涅槃,哈哈!才知道,我昨天夜裡作了個修行的夢,本來成佛,本來沒掉到河裡,本來就在岸上嘛!   記著,這是佛的境界,看大乘經,上當就在就裡,他以為看懂了,這句話太好了:「哼!煩惱本空,生死本空,涅槃本空,都是像作大夢,修行作什麼呢?不是跟自己找麻煩嗎?」他不要修了,不曉得你頓同佛境了沒有?你的觀行成就了嗎?你不修,你還不是個大凡夫嗎?看大乘經打自己的閒岔,就在這些地方。不曉得這經文是在觀行成就,頓同佛境,到了成佛,五住究竟,二死永亡,證得圓滿寂滅的大涅槃以後,還有什麼生死,什麼涅槃呢?他才可以說這話,這就是頓同佛境的話,可是眾生本來成佛,是令眾生懷疑的事情。下邊接著金剛藏菩薩就問這個問題,現在不講。現在就說你修法界觀修成功,你的境界跟佛的境界一樣,雖然你沒有成佛,你已經跟佛的境界一樣,才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下面再叫一聲當機者。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到這兒你才知道,生死涅槃,等於夜裡作了一個夢,你現在是醒了以後回想那夢裡的境界,哪有一個實在的!所以生死與涅槃,涅槃沒有起,生死也沒有滅。「無起」,涅槃根本沒有生起;「無滅」,生死也沒有滅除。「無來無去」,按時間性上講,涅槃來了,生死去了,根本沒有來沒有去,作夢的時間哪有真的!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這是講能證所證,所證的圓覺之理,圓覺之理本來現成,這個地方說眾生本來成佛,他根本沒有失掉。有所失,今天你才說有所得;從來沒有失,你怎麼好說得呢?得失是對待的名詞,無失說個什麼得呢?所以《起信論》上,圓覺妙性叫做本覺,在眾生份上本覺是本來覺,它沒有失掉,你怎麼好說得呢?所以在你所證的圓覺之理,無得無失。   「無取無捨」,你最初發心,要取得佛法,要捨棄凡夫法,要好好的修行用功,取得修行用功,捨棄一切煩惱。到這時候才知道無取無捨,有取有捨還是差別相,這個時候平等境界現前了,沒有差別,無所取,無所捨。因為生死涅槃,都是像昨天作的一個夢,你取,取得涅槃,捨,捨棄生死,都是作夢的境界,有什麼好取,什麼好捨的呢?   「其能證者」,前邊是講所證之理,無得無失,無取無捨。能證的是智慧,能證的也屬於觀行,那麼你起了智慧來修觀行,才能證得圓覺之理啦,這個能證的智慧,以及能證的觀行哪,「無作無止」,作就是我要修行用功,我起了智慧,始覺智起起來了,我要修觀行,要修行用功,要有作為,作就是要去修行。止是止一切煩惱。到這時候才知道修行也本空,煩惱也本空,修行也沒有作,煩惱也沒有止。   「無任無滅」,任,是任運自然的就可以斷除煩惱,證得涅槃,不要著相,我任他去,叫任其自然,叫這是無任。無滅,證得涅槃,滅除生死,這個時候才得到觀行,才叫能證者。根本也無任無滅,作、止、任、滅是修大乘菩薩行的四種病,在下邊有一章專問這個問題,再詳細解釋。大乘菩薩修行用功,作、止、任、滅這四種病根本也本空。   「於此證中」,包括前邊能證所證,能證的觀行,所證的理體,於這個中間,「無能無所」,沒有能證的觀行,也沒有所證的理體。   「畢竟無證,亦無證者」,畢竟無所證,亦無能證者,能證者指著觀行、指著智慧,指人也可以,指著這個菩薩,根本菩薩這個人也是本空的,也可以講亦無能證之人。因為這個時候是平等的境界,你什麼相都空掉了,你存能證所證,有能所兩個相在,還是差別相,根本不能平等。平等境界之中,沒有能、沒有所。能所二個字,是佛經上的專門名詞,關係很重要,能所是一對,沒有能證,也沒有所證。   「一切法性,平等不壞。」一切法的本性,在眾生分上、在有情分上,叫做佛性;在一切法上說,叫做法性。佛性這個名詞意義來的窄,單指著有情眾生講,都有佛性。法性的意義包括的寬,包括一切有情、一切無情,都叫做一切法性。一切法性,也就是一切法的本體,在《圓覺經》上講叫做圓覺妙性,本來平等,沒有損壞、沒有破壞。可是有能有所的時候不平等,你證不了圓覺妙性,是你自己把它損壞,但是破壞的是虛幻之相,它的法性還是本來平等不壞。這時你證得了平等不壞了,連能所二個字,你都把它空掉了。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總結起來答覆普眼菩薩前面問的問題,前面普眼菩薩問了一大串的問題,把它總結起來一個一個的答覆。你不是問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世修大乘的眾生怎麼樣修行嗎?就照著我前面說的那麼樣修行。   你不是問漸次嗎?「如是漸次」,照我前面說的漸次,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在圓頓大教裏面沒有漸次,說個漸次。你不先修二空觀,你修法界觀修不成。修二空觀,先修我空,再修法空,有個次第。修法界觀,先修一真法界觀,再修三重法界觀。三重法界觀,先修真空絕相觀,再修理事無礙觀,再修周遍含容觀,有個漸次,照我前面說的漸次。   「如是思惟」,怎樣思惟呢?思惟就是觀想。你宴坐靜室,就這麼樣思惟,不是凡夫在那兒分別妄想的思惟,這叫正思惟,思惟到大乘觀行上。   「如是住持」,你如是思惟、如是用功,就不會再退步,不會再退轉,就安住不動,就攝持了圓覺大法。   「如是方便」,沒有方便,你叫我假說方便,前面說你修法界觀之前,要修二空觀,這是漸次。修二空觀之前,有個方便下手處,你要堅持淨戒,你要宴坐於靜室,你要持戒,要修定。二空觀法,屬於觀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有個漸次。學佛要求開智慧,但是前邊一個方便,你得持戒、得修定;你不持戒,根本不能得定。所以前天我講到持戒,講到堅持淨戒,不說空,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一空一切空。持戒不講空,持戒你得堅持淨戒,修大乘法不要著相,持戒非著相不可,不著相怎麼叫堅持呢?堅固執持。為什麼?你得下手嘛,你剛入小學的學生,說考博士論文的話幹什麼?什麼不著相,你得修到不著相才不著相,到最後有個能所的相,還是不能存在,都把它空掉了。可是你最初下手的方便,非堅持淨戒不可。你戒律不清淨,修定不能得定,得了定都是魔加持的,非著魔不可。你的戒律不清淨,無始劫來的生死冤家多得很,天人有五種神通,鬼神也有五種通,你那些冤家對頭在鬼神道裡,或者到天道裡去,他看得很清爽,哦,你想修定,想開智慧,而你根本不持戒,哼!好,你要求定,叫你入定,結果就得了個定。你看《起信論》著魔的境界,魔來加被你;你再看《楞嚴經》,魔加被你使你得定。得了定,說你開智慧了,甚至還得神通,結果就得了精神病。我們佛教叫著了魔,中西醫都治不好,古時沒有西醫,現在有西醫醫藥進步了,治不好精神病。著了魔,那才害你呢!因為「不怕千生不悟,但怕一生著魔!」你一千生沒有開悟不要緊,還可以修行,這一生著了魔,就是神經出了病,在佛教上叫失心,你修行辦道的心失掉了,平常的知識都亂了,哪能修行用功?那麼害了,這一魔魔下去,不曉得你墜落到哪裡去。所以古人警策我們用功要先求理解,求了理解,解釋明白了,你得精進用功。不求理解,單去用功修行,這叫無解去修行,結果是盲修瞎練,墮坑落塹,前面一個坑,你墮落下去;前面一個很深的水溝,你跌落下去,為什麼?你不求理解,你不了解路程,方向不知道,你就亂走,盲修瞎練,等於瞎子一樣,非墮坑落塹,非著魔不行。   但是現在我們在講堂裡講,犯一個什麼毛病呢?盡求解不修行,好!真用功,這個學生真好,天天在那研究用功,頗發道心。一開學先給你講《勸發菩提心文》,你發了菩提心再學佛法,你發了菩提心儘學些佛教的道理,讓你能說會道,能講講說說,結果你不修行,自己得不到實在利益,也不能引導眾生得到實在的利益,這叫做有解無行。所以如是方便,要把它記清楚,先要持戒,堅持淨戒,再講修定,修了定了才能修觀慧,定都定不下來,怎麼觀想呢?觀慧,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但是持戒修定,是觀慧的方便,這就是「如是方便」。   「如是開悟」,前面問怎麼開悟呢?小悟,你悟到二空之理,悟到我空之理,悟到法空之理,這還是小悟。大悟呢,悟到一真法界之理,就那樣開悟。下邊三重觀想呢,悟後起修,所以你只要開悟,悟到一真法界之理,再來修行都不著相,他是大澈大悟的人,悟後起修,那才是真修行。   「求如是法,亦不迷悶」,你前面說,不跟他講方便、不講漸次,這個眾生聽了「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這是文殊菩薩章。講到普賢菩薩章說四個漸次,結果歸到「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要頓超。這初發心的人,不是上上根的人就迷悶,迷而不了達,悶而不通。這個法太高了,道理恍恍惚惚知道一點點,怎麼下手呢?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樣就算了嗎?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樣就算了嗎?不行呀,這沒法子下手啊!所以依著這一章前邊佛開示的,依戒修定,再修觀慧,這樣子你就不會迷悶了。講到這裏,把長行文講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   「普眼汝當知」,叫一聲普眼,普眼是當機,是他請問的嘛。「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先要把我觀空,我是什麼呢?外邊一個身,內邊一個心,你要曉得都是幻化不實在,身體四大假合,心是六塵緣影,好像有知覺在裏邊,實際它是六塵緣影,似有緣氣,於中積聚。你把身相觀空了,心相容易空。   修行用功最難的是破我執,我執一破,法執容易破。說這話要記住,二乘人怎麼只破我執呢?他沒有聽到這個法,他只上小學,沒有上大學,他不知道。他要是知道了,他破法空很容易,我執難破,法執容易破。我執要破起來,身見難破,心見還容易破。所以執著我,先執著這個身體,身見最難破。講大乘佛法,什麼都空了,結果身見不空,叫你犧牲生命,為法忘軀,你都可以作得到,說空話,拔你一根毫毛你都不肯,為什麼?拔著我的毫毛了,你執著身見執著得厲害。你把身見觀空了,它是四大假合的,天天這個樣思惟,你是頓超根機,一聽就可以開悟。你不是頓超根機,是漸次根機,天天這樣觀想,把身相真觀空了。地、火、水、風,把它做析空觀,分成四個方向,這裏是地大,那裏是水大,這裏是火大、風大,還有身相嗎?天天這樣觀想,把它空掉了。   空掉身相做什麼呢?身相是內裏邊有六根,外邊有六塵,中間起了六識,這就是妄想心的心相。你把身相觀空,六根沒有立腳的地方,六根是在身體上生出來的,身相空了,六根端到那裏,六根自然空了。六塵是對著六根起的,你內裏邊的六根空了,外邊的六塵它怎麼不空呢?而且你把身體上四大觀空,外邊六塵很容易空,它叫外四大。所以身相最難空,身相觀空了,心相容易空,都觀成如幻如化,身體是四大假合,你不要妄認有個身體;心是六塵緣影,你不要妄認有個心,身心一空,我空了。   「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身體怎麼如幻如化?怎麼觀法呢?你叫它歸屬,屬是歸屬,把它歸屬到四大種那裏,把它分析開那就空了。那空了怎麼有個身體呢?像那變戲法的變出來的,像那學幻術的幻出來的。心性把它歸到六塵,沒有外邊的六塵境界,你不會攀緣六塵;不會攀緣六塵,不會落不下個影子,它沒有心性,這個心性不是心的本性,記到,就是那個幻化的心性,不要解錯了,不要解到心性本性上。   「四大體各離」,四大,是四大種和合起來而有的假相,沒有實在的身體,沒有本體自性,它是幻化之體,內四大把它分開,各離。「誰為和合者」?我身體是四大和合的假相,但四大分開了,誰來和合身體呢?自然把它觀空了。內四大觀空,外四大把它觀空,哪有六塵?沒有六塵,怎麼會生起來幻化之心呢? 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   「如是漸修行」,你不是問漸次嗎?這就是漸次,慢慢慢慢一步步的修行,打哪裡下手呢?先觀身空,再觀心空,合起來就是我空,再觀法空,這樣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你自己一個身體清淨,結果一切眾生都清淨;你再觀到依報,一個世界清淨,一切世界都清淨。 不動遍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   「不動遍法界」,到你用功到頓同佛境,悟到一真法界這個地方,才曉得我的本性,也就是圓覺妙性,本來不動,遍於法界。   「無作止任滅」,這個菩薩用功有四個方法,叫作止任滅,到這時候根本用不著你這四個方法,這四個方法成了修行的病,根本沒有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所證的這個理體,根本無所證。能證的智慧,或者能證的觀行,也指能證的人,根本沒有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這個時候看見亂起亂滅的境界,一切世界都像虛空花一樣。   「三世悉平等」,世界是方向,十方世界,十方世界平等;按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也是平等的,圓裏三世嘛。   「畢竟無來去」,現在修行用功,證得了涅槃,涅槃了,生死去了,根本時間是平等的。空間平等、時間平等,你要觀想圓覺秒性它是圓滿周遍的。這個圓滿周遍的,我們說得粗氣點是個東西,這圓滿周遍的東西,哪有十個方向,哪有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它這圓滿周遍的東西,哪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所以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平等沒有差別,所以畢竟無來無去。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在圓覺法會裏,能以入三昧的那些菩薩,他們都知道了。初發心的菩薩應當曉得,這個修行的方便漸次,以及到了佛的境界什麼樣子,全部的地理圖都給你畫出來了,你要看清爽。還有末世眾生修大乘的更要知道,末世眾生去佛遙遠,想親近個善知識親近不到。   「欲求入佛道」,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世的眾生,欲,是發願,願欲發願想求佛的道,求如佛的道,第一是悟入,第二是證入,先求開悟,再求證得,要悟入證入於佛道。   「應如是修習」,應當這個樣子修行,這如是二個字就是指著前文,就是如是方便,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   把普眼菩薩這一章,你要把文讀熟,把義理研究熟,把它記到心裡,你走路知道打哪裏開步走,你知道打哪個地方是終點站。二乘人不用功,全部的地理圖他沒有看。走五百由旬,他走到三百由旬,走到化城他不走了,他以為到寶所了,不曉得前面還有二百由旬的路程,全部的地圖他沒有看完,看了一半。比如從高雄出發到總統府,總統府在台北,到台北市才到寶所,可是他到台中,一看這兒不錯就下車了,就這麼誤了事。所以大乘菩薩給你把大乘法從凡夫發心,初發心菩薩,一直說到佛的境界,你統統要把它研究清爽,記到心裡,不要拿著佛的見解,當成你的見解;不要拿聖言量,當成你開了悟,結果那不是開悟的悟,是躭誤的誤,你躭誤自己,打了自己的閒岔。儘說些大話,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結果你一個也空不掉;一切都是幻化的,結果你幻化不掉,儘說些空話。學大乘法,犯這個病要記到,我一再地說,因為諸位都是學大乘的同學,你們學大乘的教理,是教你們把教理看明白,把路程地圖看明白。你開步走,還得持戒、修定、修觀慧,腳踏實地的走,無始劫來的生死一旦了脫,談何容易!也容易,你是上上根人則可以,不然,上根人就差,何況中根人,何況下根人!   講到這裡,知道如是修習,下邊金剛藏菩薩出來,問第四章。 金剛藏菩薩章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下面是金剛藏菩薩,替我們出來請問。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陀羅尼叫總持法,前面文殊章講過「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大陀羅尼的圓覺法門,如來善於解說,這先讚歎。圓覺大陀羅尼解釋與我們什麼相干呢?這是一切如來的因地法行,那一切如來他怎麼成佛呢?最初在他的本因地之中,發心修的什麼法行呢,現在如來善說,都跟我們說請爽了,漸次方便,也給我們解釋清爽了。你不是頓超的根機,慢慢的修,這麼樣下手一步一步的來,下手修行要假方便,都給你說清爽了。   「與諸眾生開發蒙昧」,蒙是初學,昧是無知,這些眾生,都是初學蒙昧無知的眾生,都給他開發,都開智慧了。   「在會法眾」,在圓覺法會的法眾,都是等覺菩薩,他還沒有成佛,還是要聽,在會的法眾,今天也得了利益。「承佛慈誨」,承蒙佛的慈悲教誨。「幻翳朗然」,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等於眼睛生翳子,還沒有完全好,那個翳子是如幻如化,不是實在的,翳子不是眼珠子,眼睛裏生了翳子,可以治好的。這個時候最後一層薄薄的翳子,幻翳朗然,統統清淨了。   「慧目清淨」,這個智慧眼完全清淨了,就是在會的法眾,也得了大利益。   底下他提出問題來了,前邊是讚歎如來善說圓覺妙行、因地法行、漸次修行,讚歎完,讚歎了了,還有疑問,佛前邊講到眾生本來成佛,可能懷疑的眾生很多,這個時候金剛藏菩薩不懷疑,他是替我們請問,底下這一段,提出來三個疑問,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眾生與諸佛的不同就是多了無明,我們修行破無明、斷無明,斷了無明成佛,這個道理好懂。現在佛說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成佛怎麼樣會有這一切無明呢?一切無明,與根本無明,包括一切枝末無明,這叫一切無明,這是第一個疑問。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說是無明眾生本來有,所以叫眾生啊!眾生本來有無始無明嘛,他無明沒有開始的頭,有眾生就有無明,本來有,什麼因緣如來又說眾生本來成佛呢?這是第二個疑問。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假若十方異生,異生也是眾生的別名,就是一切凡夫。異生怎麼樣消這名詞呢?異生者,異於聖人之生,不是聖人之生,異者不同,不同於聖人之生,就是凡夫另外一個翻譯。十方凡夫,也可以叫十方眾生,因為沒有看見這個名詞不曉得怎麼解,異生者,異於聖人之生,就是凡夫,就是眾生。   說假若十方凡夫,本來成佛道,後起了無明,成了佛以後又起了無明,那麼這個問題大了,這一切如來都是成了佛道的人,都是聖人之生了,那麼這一切如來在何時,什麼時間,再生起來一切煩惱呢?再變成異生呢?這是第三個疑問,第三個問實際就跟著問:本來成佛,怎麼又起了無明?那麼諸佛是本來成了佛了,什麼時候再生無明?再生煩惱呢?煩惱也是無明的別名。 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無遮大慈,就是沒有遮止的大慈,有問必答,唯願世尊你不捨離無遮大慈之心,我問的雖然不得當,還是希望世尊解。因為眾生起這一懷疑的一定很多,不解釋清爽,則貽誤眾生,所以特別請求不捨無遮大慈,遮作止字講,不遮止的大慈,有問必答。   「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如來知道,菩薩還有不知道的,叫做秘密藏。佛法沒有說有秘密的,佛法都是公開演講的,因為不但眾生不知,菩薩也不知,唯佛與佛才能以知道究竟,所以叫秘密藏。惟願如來、世尊,把秘密寶藏打開,跟我們說清爽、說明白。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修多羅叫契經,就是佛的經,如來說了之後記到經本上叫經教。你為我們還沒成佛的菩薩,打開你的秘密寶藏,說給我們聽。還要為末法時代求大乘的眾生,聽到了你的經教了義的法門。佛經有了義的經,有不了義的經;佛法有了義的法,不了義的法。要說了義的法門,了義就是究竟明了之義,也就是圓滿之義。「永斷疑悔」,生疑才生悔啊,把眾生的懷疑斷掉,永遠不會生悔。 作是語已,五體投體,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面如來就開示。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你問我,叫我開甚深的秘密法門,開究竟方便法門,為諸大菩薩開一個最上的教導訓誨,了義大乘,就是最究竟圓滿的大乘了義。   「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毀。」你是替現在初發心菩薩請問,也是替末世學大乘的眾生請問,我把甚深的秘密法門講清爽,把最圓滿的了義大乘講請爽,不是光為這圓覺法會的十萬大眾,十方的諸菩薩都能得利益,及末世一切的眾生都得利益,得什麼利益?「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有疑有悔,他的心動搖,沒有疑悔,信心決定了。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還是讚歎他問的好,到了最後結詞就呵斥他問的不得當,現在說他還是問得好,因為他是替初發心的菩薩及末世的眾生請問。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面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先說眾生受輪迴生死,他是取了輪迴知見,他的心是輪迴的心,輪迴的心就是妄想分別。打世界上說起,一切世界打依報說起,「始終生滅」,這一個世界開始生出來,叫成劫;暫時有這世界,叫住劫;住不能久住,叫壞劫;壞的結果,叫空劫,滅了,有始有終,有生有滅,都是眾生的妄想分別。「前後有無」,既然有始有終,有生有滅,就有前有後,有有有無。世界生起來了,這就是前著有;世界壞了空了,就是後著無。有始有終,有前有後,有有有無,有聚有散。「聚散起止」,這個世界怎麼樣子成功的呢?一切微塵聚集起來的;這個世界怎麼壞了,怎麼空了呢?微塵散了。有聚有散,有起有止,最初聚的生起,等到壞空,壞到完了,靜止了。   前邊講依報,講世界,再講到眾生份上,講眾生的正報,他的心是妄想心,妄想心念念不停,什麼時候打妄想,無始劫來就打妄想,打到現在完了沒有?沒有完。「念念相續」,白天打妄想,夜裏睡覺還在打妄想,它是念念相續不斷的,想的什麼呢?「循環往復」,就是從它起頭到它結尾,就是由他開始到了終了,終了再開始。「種種取捨」,著了心外之相,內心起了分別,順境就取,逆境就捨。「皆是輪迴」,眾生念念相續的心念,是輪迴之心。外邊世界成、住、壞、空,輪迴的世界統統是輪迴,統統輪迴就是「循環往復」那四個字,統統在那裏繞圈子。先說出來眾生的心,這個心要不得,你得要把妄心分別的心停止下來,才能學佛法,打這個地方答覆起的。 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你沒有出輪迴,你的心還是妄想分別的心,你要想辨明圓覺的妙性,圓覺妙性跟著你輪迴心轉,圓覺本來不生不滅,本來不循壞往復的,這是跟著你輪迴心轉,即同流轉。   「若免輪迴,無有是處」,你想免除輪迴,證得圓覺,沒有這個道理,就是妄想分別,愈分別愈遠,圓覺妙性本來不是輪迴的,跟著你輪迴。   我們當小孩子時,有一種遊戲叫轉矇矇轉,小孩子的話,大家閉眼睛轉圈,轉一會兒,把頭轉暈了,嘴裏還念:「天轉地轉,不叫我轉!」嘴裏還念這個咒,結果咒沒有靈,還是天轉地轉,自己把頭轉暈了,天也轉、地也轉,四周房子統統轉。我們當小孩子的遊戲,這就是天地本來不動,房屋還是不動的,房屋都沒有動啊!但是你把頭轉暈了,才看到天也轉,地也轉,房屋都在轉,就是你用妄想分別心來分別,都成分別妄想,你怎麼能辨到圓覺呢?   我是堅定我的信心,我當小孩子有這個遊戲說給你們聽,佛那時候的小孩子可能沒有這個遊戲,他說了幾種給我們聽,底下跟你解釋。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搖,是動搖。湛水,是不動的水,湛作一個安靜的解,就是止靜的靜,不是清淨的淨,止靜的靜,安靜不動的水,叫湛水。不動的水,用動目一看,還是在動,就是動目。要是眼睛沒有出毛病,你一直在那兒開合,合了開,開了合,它那水也跟著動了。這個地方就說有人眼睛有了毛病,他的眼睛是一直在動,這叫做動目,有這種病眼。他這病眼是一直在動,沒有什麼東西不動的,他去看靜水,靜水也起了波浪。   「又如定眼」,前邊兩句譬喻文詞好懂,下邊名詞不大好消好懂,這定眼不是禪定的眼,是病眼。這一種人是眼睛珠子不會動,我們那地方的土話叫死眼珠子,有這種人我們都看見過。他的眼睛珠子是不會動的,叫死眼睛珠子,這定眼就是眼根遲鈍,眼珠子不容易轉動,這麼樣子定眼。「由迴轉火」,這句也不好消,由字就是上邊能搖湛水的「能」字。迴轉火,就是他看見火都在那裏轉圈,那麼這文怎麼消呢?「由此定眼,火即迴轉」,這樣才順中國文,由作「因」字講,因為定眼,他來看火,火都跟著迴轉,譬如我們點的燈,或是點的蠟燭,一盞火;大殿供的佛燈,一盞火,他一看都是在那裏轉圈。定眼他看見的,和我們好眼看見的不一樣,他看到那盞蠟燭火,也在轉轉轉;他看到佛燈的火,也在那裏轉轉轉,這就兩個譬喻了。   再說兩個譬喻,「雲駛月運」,駛,是走得很快,運,也是在運動在走。譬如到晚上月亮出來了,本來虛空之中是晴天,可是這個時候,飛過來一大片雲彩,這雲彩走得很快叫雲駛,它是東風吹著往西飛,雲彩走得快像飛的一樣,這個地方叫雲駛。這雲彩怎麼看見的?是天空的月亮照著發亮,你看見了雲彩,可是雲彩一大片。這個時候你看見一個特別的境界怎麼樣呢?看見月亮往東運。可奇怪了,日頭月亮都是由東往西走,今天晚上他看見月亮往東走,走得很快,這就是雲駛月運的道理。那麼拍電影的人,懂得雲駛月運的道理,他要是拍一個片子,比方一個人會在空中飛,他把這人懸到空中不要動,後頭用一塊布景,大布拉著走,拍電影的鏡頭一開,使背景的大布拉著走,走得很快。我們看電影,看見人在天空飛,飛得很快,就是他悟到雲駛月運的道理。   「舟行岸移」,你人上了船,船開了,咦!你一看,這岸移動往後走,這個境界我親自經驗過,因為我們那時候出門都是坐輪船,船要開的時候,岸上有送行的人客,還要打個招呼嘛,我們不能進到裏邊去,就在船邊上等著大家打個招呼,船好開走。一聽輪船開了,機器轟隆、轟隆一開,這境界來了,怎麼樣?這輪船很大,覺得它沒有動,送我們的人都往後退,這就是舟行岸移。「亦復如是」,什麼樣子呢?跟動目能搖湛水,定眼能看火轉圈的一樣。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   先解釋那個譬喻,你要知道現在世間的事項,我舉幾個比喻,「諸旋未息」,你那旋轉往復的心沒有停止下來。可是「彼物先住」,水是湛水不動的水,它跟著你動;火沒有打圈轉,你就看見打圈轉;月亮都是由東往西走,走得很慢,我們看不出,今天卻看到它往東跑,跑得很快,月亮沒有動呀;舟行岸移,岸沒有移呀,你就看見岸,也在那裏移。彼物那個岸也在那裏住,「先住」,你尚且不可得水、火、月、岸的住相。   「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又何況你是輪轉生死的凡夫,你這種染垢之心,從來沒有清淨,你來觀看想辨明佛的圓覺妙性,那圓覺妙性不跟你旋復嗎?不跟你打圈轉嗎?這要證明,你先把分別妄想心放下來,才能研究佛的圓覺妙性,這一段就解決這個道理。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是故汝等」,他是替大家請問的,所以包括一切菩薩,一切末世的眾生。「便生三惑」,出生三個疑惑:第一,眾生本來成佛,怎麼會生了無明呢?第二,無明眾生本來有,何緣故如來說眾生本來成佛呢?第三,成了佛再當眾生,諸佛都成佛了,什麼時候再生煩惱呢?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你眼睛生了翳子,眼睛生了病,起了一個東西叫做翳子。翳子是本來如幻如化,叫做幻翳,他妄見空花,看到虛空裏生了花。   「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這就呵斥他,他問這三個問題,最得不當的就是問:諸佛成了佛,何時再生一切煩惱?你問的實在是不得當,不應該這樣問,但是金剛藏菩薩大慈大悲是替眾生請問的,如來還是要呵斥他。譬如眼睛生了翳子,他看見空中生了花,這個時候他請大丈夫治療,把翳子的眼睛治好了,變清淨眼,空中沒有花了。你不應該問說:這個人的眼睛好,變成清淨眼了,他什麼時候再生翳子來?你這問得不得當,他翳子好了就好了,你不應該再問他什麼時候再生翳子。就是佛成佛了,你為什麼再問他什麼時候生煩惱呢?   「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為什麼他問得不得當呢?因為眼睛的翳子跟虛空花,這兩個法不是相待之法,不是有空中花,就生翳子;因為有了翳子,才生空中花;翳子好了,空中花沒有了;空中花沒有了,再也不會生翳子,它兩個法,不是相待之法。 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   你的眼睛好了,空中花滅了,你不應該再問:虛空的空花,什麼時候再生?問得還是不得當,何時再生?眼睛生了翳子治好了,何時眼睛再生翳子?根本都是問得不得當的問題。 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因為虛空之中,根本就沒有空花,它沒有空花生起,什麼時候有滅處?沒有滅處你怎麼問:什麼時候再生起呢?這就是煩惱性空,無明性空,他把本空的無明煩惱滅除掉了,圓覺裏根本沒有無明煩惱,你不應該問:佛什麼時候再生無明,再生煩惱?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生死涅槃」,生死與涅槃,猶如昨夢。「同於起滅」,同於空中花之生起,空中花之滅,同於空花一樣,生死也空,涅槃也空,猶如昨夢。可是有個不空叫做「妙覺圓照」,妙覺圓滿普照,「離於華翳」,離於空中花,也離於眼睛的幻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在一切生滅法中,虛空算是最長久,所以眾生容易了解,這虛空不是暫時有的,也不是暫時無的。   「況復如來圓覺隨順」,圓覺隨順,是在眾生份上說,叫做圓覺隨順。實在如來證得的是圓覺的本體,圓覺的妙用,順著眾生用功叫做圓覺隨順。   「而為虛空平等本性」,虛空在一切法之中,是最長久的,不是暫有不是暫無。又何況以此虛空作平等本性的圓覺,當然更不是暫有暫無。既然不是暫有不是暫無,成佛永遠成,怎麼會再生無明煩惱呢?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鑛,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鑛字古音本來念「公」,現在都念「礦」,開金鑛、開銀鑛,我們當小孩的時候,這個字念「公」叫開鑛,我們是念古音。金礦,就是金的礦石,金子要經過銷鎔,在鍋子鍊化了,叫銷。把它熔化了,叫熔。要經過銷熔,把鑛金練化成純金,鍊了怎麼樣呢?把鑛石、鑛沙鍊掉了。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這一句話還沒消完,它既然叫個金礦,金是非經過銷不能成金,但是金可不是銷才有的。這就是眾生本來成佛,問題就在這裡,眾生的佛性,不是他修出來的,本來有的。等於金鑛,它已經成了金鑛,要是沒有成金鑛,你怎麼樣銷也銷不出金來。既然能以銷出金子來,可不是因為銷才有,是它本來成的金子。   「既已成金」,金鑛經過了銷化,已成純金了,「不重為鑛」,你不應該再問,純金什麼時候再變鑛石?你問的話問得不得當,它已經成了金子,永遠不會再變成鑛石;就是已經成佛了,永遠再不會生煩惱,當眾生。   「經無窮時,金性不壞」,金子是世間七寶之一,它怎麼成寶呢?經無窮時,金性不會再壞,不會再變成鑛石。「不應說言本非成就」,你不應該說金子不是在金鑛裏頭本來成就的,它要是本來不成就,你怎麼樣鍊也鍊不出金來,本來沒有成金子嘛,就是鑛石還沒有長成功,是不是?既然能以銷成金子,不應該說它不是本來成就的。眾生有佛性,還沒修成佛,還沒有成就?不是,本已成佛;等於金子雖然在鑛石裏邊,它本來成就金子。   「如來圓覺,亦復如是。」如來的圓覺妙性,在眾生份上亦復如是,說他本來成佛,一點也沒有錯。   在這一段解釋,就是要去除我們的疑惑,我們本來成佛,本來我們有圓覺妙性,圓覺妙性從來沒有一點兒損失,沒有減少一點兒,雖然在那裏輪轉生死,圓覺妙性沒有減少,本來成就的。但是你還得經過修行,就是金子雖然本來成就了,還是鑛金,還得經過銷化把它鎔鍊一番,把沙子鎔鍊掉。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下邊有這一句,你不經過銷化,沙子、石頭沒有去掉,不能成純金。就是相信我們本來成佛,可是相信你還得修行,修行做什麼?斷無明煩惱,修行不是修圓覺妙性,圓覺妙性本來成就的。因為有無明煩惱,你才去修行,就是這鑛金本來成了金子,但是你還得經過銷化銷鎔。   這個道理,再有一種好的注解,你要去研究研究天臺宗的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天臺宗的六即佛,你把它研究一下,我們本來成佛是什麼佛,是理即佛,在我們理性上本來就是佛。你學了經教之後,懂得這些成佛的名字,叫名字即佛。你得依著如來解釋的這些名字道理去修觀行,叫觀行即佛。你證得相似三賢的位子,叫相似即佛。你證得十地菩薩的位子,叫分證即佛。究竟成了佛了,叫究竟即佛。   解釋了六即佛,它有兩個解釋,叫做「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說這個六,一、二、三、四、五、六:一個漸次,漸次就是行布,圓融不礙行布,這就是圓頓不礙漸次,要說六,下邊都有個即,理即佛,乃至究竟即佛,說這個即,就是行布不礙圓融,漸次不礙圓頓,可以頓超,為什麼?你理即佛,就是究竟即佛,不是不即,而是相即的。   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相信自己本來是成佛的,而還要經過修行用功,不修行用功還是不行。那麼懂了這個道理,現在要得利益,我們本來是佛,你為什麼不修行呢?你要是沒有成佛的本錢,沒有成佛的資格,要想成佛,在打妄想了。你既然有成佛的本錢,有成佛的資格,為什麼不去成佛,為什麼要當苦惱眾生呢?天天被煩惱轉,天天起無明,不是可惜了自己的本性嗎?又是可惜了自己的善根。末法時代,有幾個人聞到佛法的?有幾個人聞到圓頓大教的?我們不是前生修來的善根嗎?你不好好修行,在那裏天天起無明動煩惱,要做凡夫的事,對得起自己的善根嗎?更不要說對不起自己的本性。大家好好的觀照觀想,依文解義,依義顯理,自己依著所明白的道理好好用功修行修行,不但對得起諸佛,也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等著你們去度的,話說多了打閒岔,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鑛,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前天講到這裏。他問這三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問得實在是不應當問,就是成了佛,什麼時候還生煩惱?什麼時候還當眾生呢?他最後一個問題,也是由前邊一個問題來的。你說眾生本來成佛,他怎麼會有無明呢?既有無明,就不應該說他本來成佛嘛,那麼既然說是他成了佛了,再做眾生,十方如來都成了佛,什麼時候再當眾生呢?一連串問了三個問題,最後的一個問題就是不應該問的,說成了佛了,什麼時候還生煩惱,什麼時候還當眾生呢?那麼他第三個問題還是跟著第一個問題來的,眾生他本來成佛,他怎麼會本來成佛呢?這就是答覆他這個理論,比如銷金鑛一樣,金子是當然要銷過,但是金子一定在金鑛裏面已經成就,金不是經過銷鎔才有的,既已成了金了,它不復再變成鑛石,經無數劫金性都不壞。你不應該問說鍊成的黃金,它什麼時候再變成鑛石呢?你根本問的不成問題,所以你不應說言本非成就。雖然金子還沒有經過銷鎔,沒有經過化鍊,可是它在金鑛裡,已經長成了鑛了,我現在說金子已經成就了,這句話有錯誤嗎?我沒有錯誤啊,沒有錯誤你要說它本非成就,可是你錯誤了。如來的妙圓覺性也是這個樣子,一切眾生的佛性本來成就的嘛,本來成就,本來成佛嘛!前天講到這裡,今天再接著講。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這一段文就是佛教的最高的哲理,一切如來的妙圓覺心裏邊,也就是一切眾生本來具的妙圓覺心裏邊,這裏邊沒有一切相,本來沒有菩提,也沒有涅槃。成了佛了,有兩個果:一個智慧果,叫菩提果;一個理性果,叫涅槃果。但是在圓覺妙心裏邊,根本沒有菩提,也沒有涅槃,在眾生沒有成佛,辛辛苦苦修行要成佛,在圓覺妙心裏邊也沒有成佛及不成佛。不聽圓頓大教,這最高的哲理聽不到,所以古人有兩句話:「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在平等無差別的一真法界的境界上,佛本來不度眾生,為什麼?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有佛、有眾生,就是差別相,差別相都不是平等,不是一真法界的境界,也就是不是妙圓覺心了。所以到了妙圓覺心裏邊,沒有成佛與不成佛,不成佛,就是九法界的眾生,沒有成佛,也沒有九法界的眾生。   「無妄輪迴及非輪迴。」也沒有妄輪迴,噢,說輪迴虛妄流轉,眾生受生死道,圓覺妙心根本沒有這個東西。現在要修行,要了生死出輪迴,也沒有非輪迴。   佛教最高的哲理,有一點迷信哪,但是我們現在的佛教呢,社會上批評我們就是迷信二個字,佛教的寺院,佛教徒在那做法會,表現出來的完全是迷信,社會上批評,就批評我們這二個字叫做迷信,所以佛教被迷信的毀謗實在冤枉!那麼這個最高的哲理,可並不是最深的哲理,說是現在叫作哲學之理,實際就是佛理,是最高的佛教道理,不是最深,這只說是華嚴三觀的第一個觀——真空絕相觀,按五教分配,它是始教的空宗,屬於般若宗。全部般若經你們沒有看到,《金剛經》聽過了,這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講到第二十六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以三十二相來求佛,你以會說法的聲音來求佛,這就著了佛相,著了法相,走了邪道,你怎麼樣也見不到佛,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眾生相虛妄的,佛相也是虛妄的,若見諸相非相,你才見到如來,那個法身如來,也就是這個地方的妙圓覺心。始教空宗屬於大乘的初門,它比小乘教高就是,但它高不深,它屬於真空絕相觀,絕相,不但絕一切眾生,連佛相都要把他絕掉了。   怎麼樣深呢?你悟到理事無礙觀才深,理不礙事,事不礙理,這個深還沒有到玄妙呢!到玄妙的地方,到到事事無礙的法界,到到華嚴第三觀——周遍含容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前邊在普眼章上,講修法界觀講了,先叫他修,修到六根清淨,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統統清淨,一切凡夫都清淨。清淨了,六根都遍滿法界,不亂不雜,這叫理不礙事,事不礙理。講到最後,一即一切,一個人修成了功清淨了,一切眾生都清淨了。正報,一切眾生都清淨了;依報世界,一切世界都清淨了,這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周遍含容,那才是玄奧呢!   就說這個深的理,玄奧的理不講,單講高的理吧,高而不深,圓覺妙心裏邊沒有這個差別相,怎麼沒有呢?這都是對待的名詞,什麼叫做菩提呢?斷了煩惱才叫菩提,跟煩惱對著說的。什麼叫做涅槃呢?了了生死,證了涅槃,它對著生死說的。什麼叫做佛呢?不是眾生,就叫做佛,它對著眾生說的。什麼叫做「妄輪迴」,什麼叫做「非輪迴」呢?在那流轉生死,在佛的境界上是虛妄不實的,可是在眾生虛妄不來,他就在那受輪迴之苦。那麼超出三界,脫出輪迴,叫「非輪迴」,都是對待的假名言相,你講這個道理,超不過這個範圍去。你叫這些對待的名相把你範圍到了,你處處起分別,拿分別心來研究圓覺,圓覺跟著你變成分別性。就是這個人頭暈了,你看見天也轉,地也轉,都跟著你轉。這就是如來告訴他,一切如來的妙圓覺心,也是一切眾生的妙圓覺心是什麼樣子,平等無差別,一切對待的相,那些假名詞統統沒有。那麼要說是怎麼樣的一個相呢?不是對待的,是個絕得的,還是錯的。什麼叫做絕待呢?不是對待就叫做絕待,那個絕待並不是真絕待,所以「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就是這麼個境界。   這就是你要修行用功,研究如來的圓覺,你不要拿你的分別心來研究。《起信論》上信成就發心,要發三種心:第一種你先發直心,直心正念真如,《起信論》上一切法的本體叫做真如,就是這個地方的妙圓覺,你一直念到無相的圓覺上就對了。講到這裡,就是你根本不應當用分別心,來問妙圓覺的道理,再看經文。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測度」,度字念「度」,我們是三界以內的凡夫有分別心,你去測度如來的圓覺境界,測度不到。二乘聖人超出三界,脫出輪迴了,但是他所圓的那個境界,就是他證了四果阿羅漢這個境界,身心、語言,統統斷滅了,身相也空,心相也空,語言之相也空,但是他終不能以到達彼之親證所現的涅槃境界。他也是想求涅槃啊!他不能說我想求小涅槃,他也想求大涅槃,但是他終不能證得大涅槃,只證得偏空涅槃,身心語言之相都斷滅了,他還不能證得大涅槃,就是圓覺的境界。又何況你一個薄地凡夫,用你的思惟心,思惟心就是分別妄想,拿你的分別妄想心,來測度如來的圓覺境界,怎麼能測度得到呢?底下再說個譬喻。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螢火,夏天天熱的時候,到了晚上有飛出帶光的小蟲,那叫螢火蟲,牠那個光是個火,但是牠那個火不是燒東西的火,是牠身上有的一種光體。須彌山是四寶所成的,你拿燒東西的火,還點不著,何況你拿根本不是燒東西的螢火來燒須彌山,終不能著,著就是燃著,終不會燃著。就等於打有思惟心來測度圓覺境界,你怎麼測度,愈測度愈遠、愈開。   「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你拿輪迴心,就是分別妄想的旋復心,轉來轉去那個心,這麼個道理嘛,那個道理嘛,愈分別愈遠。以輪迴心,你起個輪迴的知見,你想悟入證入如來的大寂滅海,寂滅就是不生不滅叫寂滅。這個寂滅,不生不滅的境界,寬廣甚深,等於大海一樣,叫做大寂滅海,也就是妙圓覺的境界。你想到達妙圓覺的境界,終不能至,你到達不了。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一切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你要想先悟入如來的圓覺,再證入如來的圓覺,打那裡下手呢?先斷你的輪迴根本,輪迴根本沒有個開始,叫做無始輪迴根本。這問題下一章彌勒菩薩會替我們請問,什麼叫做輪迴根本?你先把輪迴根本先把它斷掉,你不求圓覺,自然證得圓覺。「先斷無始輪迴根本」,所以我說:你們初發心的菩薩乃至末世的眾生,你們修大乘,要求如來的圓覺,先斷你無始以來的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你有作,就是有所作為,這個有作的思惟,就是你有個心,要想研究這個道理,這就有作思惟,從那裡起呢?從你有心起,有心不是空心,有心就是第六識心。   「皆是六塵妄想緣氣」,前邊說過,我們第六識的心是什麼東西呢?六塵緣影,是六塵妄想的一個緣氣,緣氣不是真實有,似有緣氣,你把六塵取消,第六識心沒有了。你拿虛妄的第六識心來研究,怎麼研究得到呢?   「非實心體」,它不是真心實有的心體,是妄想緣氣嘛!「已如空華」,我們第六識分別妄想,歡喜研究道理的心,已經是空花,它不是真實之體,等於空中花。   「用此思惟」,你用虛妄緣氣,像空中花那麼個第六識的心,來研究這個道理,用此來思惟。「辨於佛境」,圓覺境界是佛的境界,你想把它辨明、辨論。「猶如空華復結空果」,等於虛空花,還想結虛空果出來,空中根本沒有花,空花是虛妄不實的花,怎麼會給你結出果來呢?   「展轉妄想」,結果想來想去,轉轉,都是增加妄想。「無有是處」,沒有一點真實的道理,沒有一點對的地方。就是一下手就錯誤,用你的妄想分別,來研究佛經,還想證得佛果,哪能證得?   所以二乘人他不起分別、不起思想,身心也斷掉了,他翻不過身來,真空翻不出妙有出來,就說是超出三界,脫出輪迴,還不能到達。現在我們就知道一切外道沒有不修行啊,還是真修,結果都是展轉妄想,無有是處,他用什麼心修的呢?統統用有作思惟的心修,用第六識心修的,所以錯誤就錯誤在這裡。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再加以呵斥,就說你問這個道理問得不對。「虛妄浮心」,虛妄之心是輕浮的,不純淨,不真實。「多諸巧見」,嘿,他巧見還多了,巧怎麼講?巧是小巧,不是大之見,小巧之見,也就是機巧,問些道理,問得很巧妙,但是從機巧之心來的。這就是佛教說的八難之一的世智辯聰,世間的智慧,世間的辯才,世間的聰明,結果他學不到佛法。這就是世間一切有世間學問的人,你叫他學佛法很難,他問不完的道理,結果你還答不出來,他多諸巧見,也就是孔子說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你用小巧的智慧,學孔子之道還學不來,怎麼學佛的道理呢?所以你不能成就圓覺的方便。你想證圓覺,當然得有方便下手處,下手之處你就不要錯誤了,你不要用輕浮心,不要用小巧的智慧。 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嚴厲的呵斥,你這樣分別,說如來成了佛,什麼時候還當眾生,不是正當提出來應問的問題。   講到這裡,講到我們自己修行用功,道源總算有一點善根,善根不深厚。二十歲出家不能算晚,但是出了家,我小廟裡沒有人懂佛法,連我師父也不懂,我師父會念經,不會講經。出了家叫我上了三年僧學,僧學學什麼呢?天天學唱讚,學打鬧缽,儘學這些。到二十四歲,去湖北歸元寺受戒,哎呀!那個生活苦啊,吃的窩米飯,就是臭腌菜,湖北叫窩米,我們河南叫糊米,台灣叫臭脯。天天吃米飯叫窩米飯,就是醃菜,臭醃菜、醃菜就醃菜,還叫臭,不怕苦,出了家要學佛、要修行,小廟裏天天念經、打鬧缽,這怎麼回事,不怕苦,一定要住常住,要討單、要修行,結果怎麼樣呢?就逼著教念早晚課誦,沒有講就念。到了夏天教焰口,規矩很嚴,今天教這一段,我們維那師,也是我受戒的大師父,規矩嚴得很,今天告訴你這一段要背,明天叫你背,你背不到,不打香板,就跪凳,背不到打你兩個香板,再叫你跪到凳子上去念,你看那規矩多嚴!教你唱,唱到明天,問你,你唱不好,唱不好還是要打要罰,結果一句也不懂。平常他那裏做佛事,就念《金剛經》,叫念藏經。在湖北歸元寺念藏經,不是全部藏經念,就念《金剛經》一種。念經,四十八卷叫一藏,做佛事,天天去念《金剛經》,也沒人講,也不懂。可是我還有點善根,到了二十四歲受了戒住常住,戒常住的規矩。到了二十五歲,來了一個受戒的新戒,這一個新戒有點兒學問,他也是找不著人說話,碰到我,我們倆一談,可有點兒談頭,就說我們出家年紀不算老,想學點佛法沒地方學,有點兒善根就碰見這個人。這個人也不懂佛法,可是人家的善根比我厚,他受了戒,就到北京去上藏文學院了。那個時候北平還叫北京,因為我們倆有聯絡告訴通信地址嘛,說你學了佛法得告訴我呀!我這時候就回到我的小廟裏去了。他給我寄了一本《大乘起信論》,一看名字不錯,大乘起信,這個很好,打開看,一點也看不懂,看不懂也要看,要學佛法嘛,欸,看到前邊「非為世間名利恭敬故」,這一句我看懂了,學佛法不能貪世間的名,不能貪世間的利,不能貪世間的恭敬,我就打那兒就種了這麼個善根。看到後邊我解錯了,解錯了還想得通,怎麼樣呢?要發三種心: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正念真如,但是我根本不曉得什麼叫真如,解不到那兒,我懂得直心就是不要彎曲的心,你要學佛法,你的心不要叫它彎彎曲曲。我又對著前邊,你貪名貪利貪恭敬,這個心都是彎彎曲曲的心,那麼我把它解釋好了,怎麼解釋好了,你學佛法,你怎麼學呢?你得學傻瓜,啊哈!我自己下了個注解。所以最初我這個人,也是輕浮之心,多諸巧見的人,我後來怎麼樣呢?我硬學傻瓜,怎麼樣學傻瓜呢?遇著名現前的時候,你爭名讓你爭;利益現前的時候,你爭利益讓你爭;恭敬還沒有遇到,這境界也不懂。名利二個字我懂,不貪名不貪利,我在學傻瓜這裏邊又加個注解,怎麼樣學法?學吃虧。所以我從二十五歲那一年起就用功,要想修行,學傻瓜;要想修行,學吃虧,一直學到現在,覺得還沒有出錯。   講這些話幹什麼?不是開的太遠,講給諸位同學,你用功打哪裡下手?你不要用分別心,不貪名、不貪利,名利境界現前,你貪不貪,名利境界現前你就動念頭,所以該我的名,叫你給我爭了去了,那我吃虧了,我就要學吃這個虧。利境現前,叫人家把我的利養奪了去,我學吃虧。這樣子你就會修行用功。所以再說一句注解,你修行怎麼修呢?要老實,老實就不是輕浮,不是巧見,這樣就與佛道相近了。不然說的太玄太妙,距離得太遠了,下面再說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爾時,世尊欲寶宣此義,而說偈言:金剛藏當知!」叫一聲當機者金剛藏,你應當知道。「如來寂滅性」,妙圓覺心是不生不滅的本性,寂滅者,不生不滅。「未曾有終始」,終始、始終,是對待的名詞,是在時間性上才講這兩個,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在不生不滅的妙圓覺性裏邊沒有時間性,前邊說「圓裹三世」,妙圓覺性哪有終,哪有始呢?   「若以輪迴心」,就是妄想分別之心,你想來想去。「思惟即旋復」,你這樣思惟不是正思惟,就是妄想分別的思惟,圓覺性、寂滅性,都跟著你旋復,跟著你打圈轉了。   「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你思惟來思惟去,研究來研究去,只能研究到輪迴所在,你逃不出輪迴的圈套。因為你在那旋復!你在那跟著轉!怎麼樣用功修行也不能入到如來妙圓覺大寂滅海。   下邊這個偈頌,佛答覆他問的問題,這個地方就說了。 譬如銷金鑛,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鑛。   「譬如銷金鑛,金非銷故有」,譬喻銷金鑛,金可不是你銷出來的,不是因為你銷出來才有的,它本來在鑛裏面就長成了金,它才叫金鑛,它要是沒有成鑛,你怎麼銷也銷不成金子不是?   「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長行上沒有這一句,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利益,學大乘經往往落空,怎麼樣呢?啊,本來是佛,修什麼呢?你本來是佛,你是理即佛;本來是金,你還是鑛石,雖然它是本來成了金,終以銷成就,還得經過銷溶化鍊,把那些石頭沙子都練淨了,它才成金的,這叫做理不礙事,悟不礙修。不要說你還沒有開悟,你在那兒說理,就是大徹大悟以後,悟的還是理,你還要悟後起修。金子不能說它不是本來的金子,但是它還是金鑛,你還得拿到化金爐裡邊,把那些石頭砂子都銷化掉,就是煩惱無明都斷盡,才能現出你的圓覺妙心,底下再答覆他問題,成了佛什麼時候當眾生?   「一成真金體」,銷過以後的金子,成了真金之體。「不復重為鑛」,不會再變為鑛石,說成了佛,什麼時候還生煩惱,你問這個問題,不是正問。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說個生死,了了生死,證得涅槃;說是個凡夫,凡夫修行,才能成佛,這些名相都是些對待的假名言相,你學佛當然得先了解這些名相,眾生根本不曉得生死之苦,也不曉得涅槃之樂,所以跟你說,要了脫生死之苦,要證得涅槃之樂。你是個薄地凡夫,你要成佛,要先打這裡講,但是你一執著這些名相,這叫做是執著不消化,這些對待的假名言相,根本沒有真實之體,只是虛空花相。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詰,現在都念「詰」,就是問。根本你一起分別心,就是你一思惟,已經落於幻化空花之相,何況你再問那虛妄之相呢?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你拿分別妄想心去研究圓覺,悟不到圓覺,證不到圓覺。你先把分別妄想的心把它了脫了,然後再去修圓覺,才能證得。你有能求的心,有所求的圓覺,還是錯誤。所以佛法之難學,也就在這裡,要理不礙事,事不礙理。   金剛藏這一章講完,下面講彌勒菩薩章。 彌勒菩薩章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這是彌勒菩薩這一章,彌勒是他的姓,翻到中國話叫慈氏,就是張氏、王氏的氏。他姓慈,慈悲的慈,他的名字叫阿逸多,我們天天念《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裏他的名叫阿逸多菩薩,就是彌勒菩薩。這個菩薩在《圓覺經》裏面他不算第一名、第二名,但是在我們這娑婆世界,當來下生成佛,就是這位菩薩。   彌勒菩薩的姓名講過了,還有供彌勒菩薩的像,我們中國供那個胖和尚,臉肥肥、耳朵大大、大肚子,一天到晚在那笑,那就是彌勒菩薩像?那不是彌勒菩薩像,那是唐朝的布袋和尚像,因為布袋和尚到臨命終時說了個偈子:「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常不識。」我分身分得很多,時時刻刻示現給世間人看,但是當時的人,誰也不認識我,他說了這偈就圓寂了。噢,大家知道了,這是彌勒菩薩化身,所以就把布袋和尚相供起來,就供彌勒菩薩相。說這個幹什麼呢?我們認得那個胖和尚就是彌勒菩薩,你到日本國去,日本國供的彌勒菩薩是天人像,我們要說不是人家見笑,彌勒菩薩住在第四天,當然示現的是天人相。我們說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人家也不相信,他說是我們中國的故事,說點常識,現在不要扯得太遠!   「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就是要請法,要行禮這底下開口請問,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這個如來秘密寶藏打開,而且廣為打開,說了很多聞所未聞的道理。「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聞所未聞的道理今天聞到了,我們現在甚深的悟到什麼叫做輪迴,我們受生死輪轉是果報法,怎麼會受生死輪轉?從你有思惟心起,你在那兒打妄想起分別,那就是輪迴的根本。現在甚深的悟到了,你在那邊打妄想起分別,分別五欲六塵,那根本要起惑、要造業,你分別研究佛法用分別心,還是輪迴根本。現在說甚深的悟到,能以分別什麼叫做邪?什麼叫做正?現在不是佛教都叫邪教,是佛教才是正教,但是邪正二字也有深淺的辨別。都是信佛教的,你一著相,就落於邪;不要說你著了相,落了邪,你一起分別心,就落於邪,所以到現在什麼叫做邪、什麼叫做正,這二個字才分別清爽。   「能施來世一切眾生」,施,是佛布施的,這叫法布施,布施給我們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我們學圓教大乘,才不生畏懼,怎麼樣會生畏懼?你不信佛,才勸你信佛;你不念佛,才勸你念佛;你不拜佛,才勸你拜佛。等到好容易發了道心,信了佛了,也知道念佛,說現在無有佛道可成,你看他害怕不害怕!你說個佛的名字,就落於邪道,你看他害怕不害怕!到現在聽了《圓覺經》了,才得了無畏道眼,用不著害怕,講到究竟的真理上,應該是這樣講。   「於大涅槃生決定信」,如來所證得的涅槃叫大涅槃,大涅槃生起決定的信心,涅槃翻成圓寂,圓滿寂滅,前邊說菩提涅槃都是幻化之相,都是空花結空果,不能執著。這個時候生了決定信心,因為大涅槃不許你執著,一執著就錯誤了,所以在不執著上而起信心才叫決定信心。   「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再不要隨著分別妄想往返旋復,再不會隨著輪迴的境界打轉了,我知道學佛應該怎樣學,《起信論》叫直心正念真如,這裡叫直心正念圓覺。你隨著輪迴的境界,起循環往復的知見,分別過來分別過去,都不出輪迴,就是空花還要結空果。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前面是讚歎世尊跟金剛藏菩薩說的法說得太好,我們都聽明白了,知道什麼叫做輪迴知見。但是聽了跟金剛藏菩薩講的佛法之中,還有些不了解的地方要請問,就是為這些初發心的菩薩,尤其是末法時代的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圓覺的境界,不生不滅的境界,這叫大寂滅海,要想到大寂滅海來遊玩遊玩。   「云何當斷輪迴根本?」《圓覺經》是一章跟著一章來,就是我們要是有所疑惑的地方,菩薩都替我們問。前邊說你想求如來圓覺,不要用妄想分別的心,什麼叫圓覺,什麼都不是圓覺,都是你的妄想分別,你想求如來圓覺,先斷輪迴的根本,這個問題就有先後。先斷輪迴的根本,什麼叫輪迴的根本,金剛藏菩薩那一章沒有說出來,彌勒菩薩要替我們請問,不是彌勒菩薩不知道,他替我們請問。要想證得如來的妙圓覺心,要想遊於大寂滅海,要斷輪迴,怎麼斷法,什麼叫輪迴的根本呢? 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   「於諸輪迴有幾種性?」前邊是問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就是輪迴根本,這再問枝末無明有幾種呢?「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前邊說菩提涅槃,還是分別妄想,都是假名言相,但是眾生想成佛得求菩提,菩提翻成中國話叫覺道,求佛的覺道,成了佛證得菩提果,就是智慧果,要想修佛菩提,修智慧,在沒成佛的中途道中,有幾等差別呢?這是一個問題。第一、先問生死輪迴之法,根本輪迴、枝末輪迴是什麼,有幾種?第二、再問佛法,修佛菩提沒有成佛在中途道中,有幾種差別?   再問第三個問題,「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我們學佛菩提是學大乘法,不是學小乘法,小乘人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他不管眾生。學大乘法,先學佛發大悲心,他得了佛法以後要迴入塵勞,塵勞就是凡夫眾生的境界,六塵境界是受勞碌之苦的境界,就是回到凡夫眾生來度眾生,有幾種教化眾生的方便法門呢?因為眾生以差別為性,眾生的根性不一,一個眾生一個性,你拿一種佛法去教化眾生,決定不行,應該用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呢?就問出來這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輪迴的根本,輪迴的差別性。第二個問題:學佛的弟子有幾種性。第三個問題:度眾生要用幾種方便。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成佛之前,都發個救度眾生的大悲心,惟願世尊不捨棄救世的大悲心。「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我都是為眾生請問的:為一切初發心的菩薩,尤其是為了末法的眾生。   「慧目肅清」,要令他的智慧眼睛肅清,肅清,就是把它淨潔起來,叫它一塵不染。「照耀心鏡」,眾生的心,根本像個大圓鏡子一樣,被分別妄想無明煩惱蓋覆生了垢,現在把智慧眼清淨了,也把自己的心鏡擦抹乾淨了。「圓悟如來無上知見」,如來的知見,不是凡夫的知見,不是二乘知見,不是菩薩知見,叫做無上的知見,叫做圓滿悟得開佛的知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是表示恭敬,請法要虔誠,世尊就跟他說法了。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祕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先讚歎他問的好。「善男子!」叫彌勒菩薩一聲。「汝等」,當會的大眾都是當機者,不是彌勒菩薩一個人,所以叫汝等。「乃能為諸菩薩」,為初發心的菩薩,「及末世眾生」,末世求大乘學大乘的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請問甚深玄奧而且秘密,眾生不知,連菩薩都不知叫做秘密。微妙,很精微、很玄妙,玄妙到不可思議的義理。   「令諸菩薩潔清慧目」,令初發心的菩薩,他的智慧眼「潔清」,就是前邊的「肅清」,眼睛裏邊本來是一粒微塵都不能容納的,有了微塵眼睛就要生病,這個時候就要給它清潔,把它肅清,叫它一塵不染。「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前邊說要斷輪迴根本,什麼叫輪迴的根本呢?你替他們請問,我要跟你解釋,能令末世眾生永遠斷除輪迴。   「心悟實相」,實相者是無相之相,就是諸法的本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圓覺是真實之相,所以叫他悟得無相之相。   「具無生忍」,無生忍是專門名詞,一切法皆有生有滅,是幻化不真實的。這是個空花相,等於虛空開花,虛空的花滅,等於死了,有生有滅,有生有死,這都是一切幻化之法。你要是悟了圓覺實相,對於無生法開了一種智慧,得了一種定力,得了一種忍,叫做無生法忍。忍者是忍可,忍者是安忍,就是以前對於無生法,聽了佛說一切法本來不生本來不滅,不能完全了解,這個時候完全了解了,叫忍可,這就是在無生法上開了智慧。開了智慧了解一下又迷糊了,這就是沒有得到住持,沒有得到定力,沒有得到安忍的功夫。安忍,是安住不動了。所以無生法,按菩薩的位子上,你入了初住,就分證無生忍;登了初地,又再分證無生忍;到了八地菩薩,才究竟證得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是不是佛給我們的,佛只是告訴我們說明一下是眾生本具的。這個時候開悟了,悟到本具的無生法忍,無生法的智慧,無生法的定力本來具有的,就是圓覺妙性本來具有。你替眾生請問:能令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世求大乘的眾生得到利益,就是能悟到實相理體,能悟到本具的無生法忍,得到這個利益。「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靜靜的聽佛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今生當眾生,前生當眾生,再前生還當眾生,推不出個開始,所以叫無始,從無始的邊際。說有個邊際叫無始之際,實際沒有個開頭的邊,叫做無始之際。   從無始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告訴你什麼叫做輪迴根本,所以《圓覺經》前面講的道理,「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都太高太深。講到普賢章說了四個次第:一、離幻境,二、離幻心,三、離幻智,四、離幻覺,結論還是要叫你頓超,「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超直入就對了。   等到普眼菩薩這一章,就告訴你,從哪裡下手,持戒、修定、起觀慧,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還是顯得高深。   等到講到金剛藏這一章,告訴你不要起妄想分別,妄想分別,圓覺跟著你變成輪迴法,你應該先把輪迴根本斷掉,才真正找到下手的方法。什麼叫做輪迴根本呢,還沒有說出來。   彌勒菩薩替我們請問,到這時才說到我們眾生份上,不高談理論,從事相上說起,因為有種種恩愛貪欲,才有輪迴。凡夫從哪裡流轉生死,從哪裡受輪迴?先起愛心,你愛我,我愛你,這一愛就要你給我好處,我給你好處,這叫恩惠。得了對方的好處,就受了對方的恩;受了對方的恩,就要報對方的恩;因為要報恩,更要愛對方,這叫恩愛。恩愛從哪裡起,從貪欲心起的,貪欲心這地方叫執著,光說五欲六塵,實際是就指著婬欲,從有恩愛,有貪欲,才有輪迴生死。你根本不動恩愛貪欲之心,就不起惑;不起惑就不造業,不造業怎麼受輪迴的果報法呢!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種性,就是種類,一切種類的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世界上一切種類的眾生,受生的方法不出這四種:胎、卵、濕、化,講《金剛經》都講過了。   「卵生」,我們看見的如雞、鴨、鳥之類,都是先放一個蛋,雞蛋、鴨蛋,就是雞卵、鴨卵,然後才生小雞、小鴨,叫卵生。   「胎生」,人是胎生,畜生之類,牛、馬、羊、狗、貓都是胎生。   「濕生」,由濕氣而生,由水而生,沒有水、濕氣,就生不出來。   「化生」,比方三界以內,上二界都是化生,不用婬欲生,是從禪定化生的。在欲界,我們看見的,像夏天在樹上叫得很大聲的蟬是化生的,不是由蟬母親生出來的小蟬,是由土裡的蟲變化出來一個小蟬,屬於化生。還有叮人的蚊子,不是由蚊子母親生出來的,是由水裏面的小蟲變化生出來的,這都屬於化生之類。   這些無論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最初怎樣會受生死的,說這輪迴的根本。「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婬欲是生命之正法,正作「成」字講,怎麼成就眾生的生命的?都是從婬欲造來的,要是沒有婬欲心,根本沒有胎、卵、濕、化這四種眾生。   「當知輪迴,愛為根本。」一針見血,有什麼難懂?說的太玄太妙難懂,這對我們凡夫不是一針見血的話嗎?輪迴根本是什麼呢?是婬欲。怎麼會起婬欲?因為你有愛心,愛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愛心就是根本無明,叫做發業的無明,能發動婬欲之業,但是它還不能潤生死,能令生死相續的是潤生的無明,叫做枝末無明,枝末的無明叫做潤生的無明,要看《圓覺經直解》,講這兩個名詞講得很清爽。有了愛,結了生死就好了,怎樣令它生死相續,不但今生還有來生,從無始劫來到現在,生死不斷?因為外面有種種的欲境,這包括六塵的境界,它能助發你的愛性,單指在人說人,男的愛女的,女的愛男的,男女對象,就是婬欲之境。男的女的都是凡夫,本來內有愛性,男人又見了女人,女人見了男人,見了欲境了,把愛心助發起來,就造婬欲業。這叫做潤生死,就像在小樹上填水一樣,是故能令生死相續不斷。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前面說「皆因婬欲而正性命」,性命就是生命。我們眾生執著有個我,內裡邊一個知覺的心,外邊一個身體,先執著這個身體,愛這個身體,愛得最厲害,莫過於愛命。命從哪裡來?從婬欲而來,沒有婬欲不會成就生命。婬欲從哪裡生的呢?從你有愛心,欲因愛才生,命因為有婬欲才有。   「眾生愛命」,在生死因果上講,生命從婬欲有,眾生沒有不愛他的生命的。「還依欲本」,欲本,就是愛。因為生命是由婬欲而生,婬欲是由愛而生,它還依著欲本,還依著愛,由愛再生婬欲,由婬欲再結生命,所以生死相續不斷。   「愛欲為因」,由愛而生欲是因,結果成了一個生命。前面「而正生命」的「正」,作「成」字講,成了生命。「愛命為果」,眾生愛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只要順他的妄心,他無不愛,這是廣泛的愛。粗重的愛:財色名食睡,愛財、愛色、愛名、愛吃東西、愛睡覺,這個五欲之愛,愛得最厲害的莫過於色,色就是婬欲之色,男女之色,結果成就一個生命。   愛命愛的最厲害,他什麼都愛,比方愛名、愛利,到了他生命受了危險,名利他不顧了,要逃命。還愛家親眷屬,上邊父母,中間兄弟姊妹,乃至於夫婦,下邊兒女都是他愛的。但是都沒有愛命要緊,等到大難臨頭時要逃命,家親眷屬他都不顧,現在普通名詞是眾生的弱點,也叫劣根性。平常顧這個、顧那個,到危險的時候什麼都不顧,他自己要逃命,就是他愛命愛得最厲害,這是眾生的結果。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光一個愛的煩惱,還不會起這些差別的種性,這是煩惱愛心起了差別,為什麼煩惱愛心起了差別呢?「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因為欲境不等違背了他的愛心,順乎他的愛心,境界叫做逆境、順境,也叫違境、順境,跟他的愛心相違相順。   「境背愛心」,背就是違字,違背了他的愛心,生起了憎惡之心,生起討厭的憎心,由這憎心而起嫉妬,不愛了就憎,憎了就嫉妬。從這地方要斷煩惱,你就知道,先把愛心斷掉,這是輪迴的根本,一切煩惱都斷掉。你怎麼會起嫉妬心?因為你有憎惡心。你怎麼會有憎惡心?因為你愛的不順心,叫做無愛不生憎。憎愛兩個煩惱,與生俱來,前生帶來的,但是比較起來,愛為根本,沒有愛心,根本不會起生憎心,所以愛,愛得厲害;恨,恨得厲害;恨就是憎,就是嫉妬。再說粗氣一點,愛,愛得要命;恨,恨得要死,無愛不起憎,這個地方講得很清楚。   於是就「造種種業」,前邊是起惑,內邊妄想心起的迷惑,起了迷惑他不了解,要造業,該愛的他就去愛,愛的不順心,要憎惡、要嫉妬,就造這些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他要造業,造什麼業呢?造惡業,惡業詳細分十種,以前常常的講,由身口意再分成十種惡業。他造了惡業,要墮入三惡道,由人道為根本,於是又生出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於是三惡道生出來了,這就是問輪迴有幾種性,凡夫有幾種種類。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知欲可厭」,他知道婬欲可以厭離,這個不好的東西,尤其依著婬欲心,愛得不順,而造惡業,要墮入三惡道。「愛厭業道」,於是把婬欲之愛,換了厭離惡業的道,就是十善道。   這個愛得高明還是個愛,於是「捨惡樂善」,捨離惡業,而好樂善業,修十善法。「復現天人」,哪裡來的天人?由修十善道而現出來的天人。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惡念惡,惡就是很討厭,就是「厭」字。他又知道諸愛都是令人厭惡的法,就是不但惡業應該厭惡,連善業也應該厭惡。   「棄愛樂捨」,把欲界之愛把它捨去,欲界的三惡道,人道,連天道,欲界六層天,婬欲之愛不好,把它捨去;連愛十善業道的愛也不好,諸愛都可厭惡,把欲界之愛捨去了。好「樂捨」,樂修捨法,捨指著上二界的四禪八定,好樂四禪定、四空定。   「還滋愛本」,佛法的高深,由最淺處講到最高處,講到了上二界四禪八定,已經講得很高了,這就超出一切世間法,超出一切外道法。外道都求生天,他厭惡人道,生到天道,他不弄清白天道多大的範圍。天道要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他生了天都超不出欲界,要按耶穌教生的天,就是我們欲界第二層天;要按印度婆羅門生的天就高了,高到大梵天。但是他不曉得捨棄了欲界之愛,就好「樂捨」,捨就是禪定,還是滋養你的愛本。你的根本愛心沒有去掉,不愛婬欲,愛禪定不還是愛嗎?佛教是講理的,現在的名字叫哲理,哲學之理是講理的,講得愈高愈深就是了。你愛禪定是不是愛?愛心不除,將來還是會墮落,所以沒有超出三界六道輪迴,還要輪迴下來。   「便現有為增上善果」,因為還滋養他的愛本,可是他不知道要修捨,修四禪八定,於是又現出來上二界的善果。上二界的善果叫增上善果,增加向上的善果,比欲界高上,但是他還是有作有為,有為增上善果,在佛教叫有漏的善果。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   他沒有超出三界,但是他修四禪八定,修色界、無色界的增上善果。「皆輪迴故」,把三界的果報都說完了,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沒有超出輪迴的範圍,所以不學佛法,根本不知道輪迴這個名詞;學了外道,輪迴的範圍有多麼大,還是不知道,不成聖道。皆是在受輪迴果報之故,就是轉來轉去,像車輪轉的一樣叫輪迴。「不成聖道」,聖道是指佛道,你成不了佛。 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告訴我們一個下手的方法,你求圓覺,不許你思惟,思惟就輪迴,那是高深的玄奧之理。你先斷輪迴根本,輪迴根本是什麼?彌勒菩薩替我們請問,佛說得很清爽,說眾生想解脫你的生死,「免諸輪迴」,就是要超出三界,先斷貪欲心,貪欲心來自婬欲,婬欲從哪裡來?由愛而來。   「及除愛渴」,渴字是形容詞,愛如渴思飲,像你嘴渴得厲害,想要喝水的心,釋迦牟尼佛沒輕視愛法,說得很嚴重、很實在,等於如渴思飲的愛心,要把它除掉,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前天講到這裡,這就是佛答覆彌勒菩薩問,輪迴的根本是什麼?問了它的根本問題,再問它的枝末問題,輪迴有幾種性?佛就答覆彌勒菩薩,愛為生死本,欲界的愛,就是貪欲之愛;上二界,色界、無色界,是禪定之愛,還是愛。欲界的愛最粗重,欲界的愛不是愛禪定,完全是愛婬欲,欲界的欲就指著婬欲,這個地方「先斷貪欲」,就是指著婬欲。下邊這句「及除愛渴」,這兩句話分開來,帶著前邊的經文講,貪欲,就指著外面的欲境。「及除愛渴」,就是內裏邊的婬心,心境是一對,前面經文上講,因為有外面種種欲境,能助發愛性,愛是無始劫來帶來的,今生今世再遇到外面種種的欲境,能給你助發起來,你是凡夫,自己作不了主,被境界所轉。   講到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給我們定出家制度,就是你先把欲境遠離開,男的遠離女的,女的遠離男的。出家人不結婚,就是為斷貪欲,斷了貪欲,就是遠離開欲境,你再用功,把無始以來的愛渴的心,把它先降伏後斷掉,生死了脫,輪迴脫出了。   你就懂得我們出家的戒律,無論是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統統要斷婬欲,男女不許結婚,就是為了生死,出輪迴。可是這種問題只要學佛法的人都會知道,不要說學圓頓大乘,就是學權教的大乘也會知道;不要說學大乘,就學二乘法也會知道,聲聞、緣覺要斷貪欲。   但是社會上一般不學佛法的人不會知道,看見我們出家人不結婚,認為我們是大大的不對,第一個問題,都像你們一樣,人種不是要斷滅嗎?所以你跟他解釋,解釋不清白,你跟他說我們要斷貪欲,要除愛渴,要了生死,出輪迴,他怎麼會懂得這些道理,你跟他說半天,等於對牛彈琴,所以這種問題很難答覆。   我以前想了很多答覆他的問題,現在全世界的人都為貪欲熾盛,人口增加,全世界的人口都要爆炸,我們台灣過去幾年政府還不敢提倡減少人口的問題,可是台灣的人口也要爆炸,政府也不得不提倡節育人口了。現在要有人再問你,你們出家人為什麼不結婚呢?出家不結婚,都像你們這樣,人種不是要斷滅了嗎?不要答覆他,我們反過來問:現在人口爆炸的問題,你懂不懂?報紙上常登載,無論什麼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現在要在台灣提倡家庭計劃,你知道不知道?答覆不出來這個問題,他就不要再問了。你還怕人種斷滅嗎?人口現在就要把地球弄爆炸,容納不下了。這樣就答覆他問題,實際不是為減少人口的問題,是為了生死出輪迴。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這是斷除眾生的疑惑,因為佛教講人類來受生死,前面講胎卵濕化,都是由婬欲才來受生死的。單講人轉生,叫三法和合來轉生,有父精、母血,再加上自己的八識,也就是所謂婬欲心,入了胎才受生。眾生聽到《圓覺經》這裡就起疑惑,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世間,也有父親母親,是不是動了婬欲心來入胎的呢?這是問化身佛。其他的諸大菩薩來人間的呢?《圓覺經》不講化身佛,講一切菩薩,這一切菩薩到人世間,是不是都以愛為本呢?解除這個疑惑。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不要說是化身佛,就是登了初地以後的地上菩薩,他來人世間,都是變化示現於世間。   「非愛為本」,小乘聖人把愛心都斷除掉了,他才能了生死脫輪迴,超出三界,何況是菩薩呢?不是以愛為本。   「但以慈悲」,他是以慈悲為本,示現於世間,跟人一樣,也有父親,也有母親,等到出世以後示現八相成道,他要示現出家。「令彼捨愛」,這個彼,先指著家親眷屬,自己的父親、母親,自己的兄弟姊妹,乃至於自己結婚的太太,出生來的兒女,像釋迦佛一樣,都要勸他的家親眷屬出家。再指著一切眾生,示現出家之相,說出家的道理。「令彼」,廣指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捨除愛渴。他不以愛為本,而是以慈悲為本。   「假諸貪欲,而入生死。」假是假藉,菩薩示現於人間,就是來入於生死道中,他也得示現貪欲之相,也得有父親、母親,要懷胎十個月,也要娶妻生子。是假藉貪欲而來入於生死之道,但是菩薩老早了了生死,就等於會游泳的人,他到水裡是救渡落水的眾生,他老早學會游泳術,水不會淹死他。所以他老早了了生死,是示現入於生死,老早斷了貪欲,他是假藉貪欲而入生死。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再講到我們本份上,末世一切眾生,你要「能捨諸欲」,先要遠離一切欲境,六塵之境,最粗重的財色名食睡,你統統要遠離。前邊「捨諸欲」是除欲境,最後要除欲心,「及除憎愛」,前邊講過,無愛不生憎,這兩個煩惱與生俱來,前生前世就有,再前生前世也有,無始以來就有,有愛就有憎,憎在後邊,愛在前邊。這地方你就曉得,發揮得最重的時候,就是貪心、瞋心,這個地方你把外邊的欲境能遠離了,你得再迴光返照,照自己心裡還有煩惱嗎?遇見不順心的事,你是不是還在那動憎呢?遇見順心的事,你是不是在那動愛呢?要是還在生心動念,你這功夫還是沒有把握。你說你遠離了欲境,你沒有碰到欲境,碰到欲境你就隨著境界轉了。眾生跟諸佛有什麼差別?功夫上的差別,什麼功夫呢?眾生是被物轉,物指著一切眾生、一切境界。你見了眾生,被眾生轉;見了境界,被境界轉,你就叫做眾生。諸佛能轉物,不被眾生轉,他能轉眾生;不被境界轉,他能轉境界。所以佛了了生死,脫出輪迴,遇見什麼眾生,什麼境界,他不起煩惱。我們是學佛的,不可以生自卑感,啊!我是苦惱凡夫,我是末法時代的眾生嘛,你就這樣賴下去嗎?這樣賴下去呀,你憎愛兩種煩惱,愈來愈粗重,煩惱紛煩惱亂,攪得你愈紛愈煩,愈惱愈亂,這樣子你就要造業,何必要出家呢?   前天跟諸位講過,你不是辜負了自己的善根嗎?在末法時代,人口要爆炸不講其他眾生,單講人;不講其他的世界,單講我們小地球,人口都要爆炸,這麼多的人,才有幾個出家人呢?這麼多的出家人,才有幾個聞到圓頓大教呢?我們天天聽,家常便飯,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不是一生二生的善根。你不好好用功修行,斷除你的煩惱,還要隨著煩惱轉,還要自暴自棄:「哎呀!我是末法時代的眾生呀,我不能斷煩惱!」不能斷煩惱,你到哪裡去呢?沒有退步的地方,你只有往前進。退步不但你出家的本位要失掉,善根要叫你辜負掉,你連人身都保持不住,一定會退落到三惡道去,那可是你自己害了你自己。所以你得聽佛的慈悲開示,你既然有善根,既然出了家,既然聞到圓頓大教,要腳踏實地用功修行,要捨諸欲,除憎愛。   「永斷輪迴」,你把外面的諸欲境離開,就不造新的業,你把憎愛二心斷除掉,無明煩惱斷掉了,不是超出輪迴了嗎?而一斷永斷,要勤求如來圓覺境界。   「勤求如來圓覺境界」,你把欲境離開,憎愛二心斷除掉,不是學小乘法,自己超出三界,你還要度眾生,要成佛呢!成佛作什麼?不是成阿羅漢,成辟支佛,要度眾生,所以要勤求如來的圓覺境界,圓覺境界是清淨境界。   「於清淨心便得開悟」,前面問怎麼開悟,就這樣開悟。你天天動憎動愛,就像攪渾水,憎愛二心是無始劫來帶來的,本來就一桶渾水,你要把它澄清,不要攪它嘛!你天天攪,愈攪愈渾,你怎麼開悟?覺的時候,遠離了外邊的欲境,內裡邊遠離了自己的憎愛二心,這個心清淨了,心清淨了可能碰到就開悟了,怎麼那麼快?本來具有的圓覺境界嘛,不是諸佛一個人有的,不是諸佛給我們的,是我們本來有的,開悟就這麼開的。   怎樣遠離諸欲呢?怎麼樣斷除憎愛呢?持戒修定,前邊下手的功夫不要忘記,你持戒修定,犯戒的事不做,修定把心定下來,憎愛二心不是不起了嗎?慢慢先降伏,後斷滅,把煩惱斷了,不開悟到哪裡去呢?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眾生本來就有愛心,有愛心就生起來貪欲心,成了本來的貪欲,助發無明,助發愛心,這叫發揮無明,把他變成一個薄地凡夫。前邊說要修行,發修佛的菩提有幾等的差別?下邊有五種性,答覆他這個問題,差別不等有五種。   「依二種障而現深淺」,眾生由本來的貪欲發揮了無明,要想修佛菩薩的圓覺,這個時候不是容易的,因為有兩種障礙。這兩種障礙眾生不一樣,有的深、有的淺,於是眾生求圓覺大道,都是一樣的求,顯出差別不等。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云何二障?」這兩個障礙《起信論》上也講過,「一者理障,礙正知見。」第一就是理障,在唯識宗講叫做所知障,它能礙你的正知見,所知不是障,它能障所知。你要是想開佛的正知正見,開不開,被理障給障礙到了,下面說礙,上面說障,障即是礙,礙即是障。   「二者事障」,也叫煩惱障,煩惱即是障,它能「續諸生死」,你不斷煩惱,生死流轉,永遠不會斷滅,因為這兩種障有深有淺,才顯出來五性差別。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這是第一種的差別,叫凡夫性,這還是求佛菩提的弟子,也就指著我們。我們都在學大乘佛道,但是我們兩種障一障也沒有除,未得斷除叫未成佛,未成佛叫什麼呢?未成佛就叫做凡夫,這是第一個種性。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這是第二種的種性,圓瑛法師的科上叫聞緣性,聲聞、緣覺,這個名字太專門,而且減少幾個字,我就給它取名叫二乘類,就是小乘,也就是小乘類,它有聲聞、緣覺二個名字,就叫二乘。   「永捨貪欲」,他能永遠捨除貪欲,三界以內的貪欲都捨了。「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就是我執已經斷了,法執還沒有除,這樣他悟入了偏空的理境,證得了偏空的湼槃,這就叫做聲聞、緣覺之類。依著四諦法證得四果阿羅漢叫聲聞,依著十二因緣法而得道的叫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他理障未除,法執未斷,不能顯明的住持於菩薩的境界,這是第二種的種性,叫做二乘之類。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末世也有這一類的眾生,說不要自暴自棄,看不起自己。「泛」就是遊玩,遊玩,前邊講「遊於如來大寂滅海」,這裡是泛遊於如來大圓覺海。   「先當發願勤斷二障」,先發願再修行,依願引行,以行填願,先發大願最要緊。發大願要斷除理障、事障,兩個障都要把它斷掉,而且說斷沒有修行,這還是空願。要腳踏實地修行,精勤辦道,要精勤的斷除二障,拿行門來填滿發的大願,還是發大願在先。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要勤斷二障,先伏後斷,先降伏叫它不起來,再把它斷掉。說個譬喻,降伏,如同石頭壓草,它不會生起來,因為用石頭把它壓住了。斷除掉呢,等於拔草除根,把草根除掉,永遠不會生。用功要斷除二障,它是無始劫來的習氣,要斷不容易,先把它降伏住,叫它不起,你就能開悟。因為理障、事障不現其行,你的心就清淨了,你的心一清淨,馬上就開悟,開悟就這麼開的。總而言之,你心裡紛煩惱亂,不會開悟,非要心裡清淨了才開悟。還要記著下手的方法,持戒、修定,心就定下來,一定下來,二障不起,就伏住了,你就能開悟,悟後再起修。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這兩種障先伏後斷,永遠斷滅了。「即入如來微妙圓覺」,這個入是證入,前邊叫悟入,斷煩惱,先伏煩惱,淺深的次第把它記清楚,先伏後斷。證聖果,先悟入後證入,悟後再起修,那才是真修,所以先求開悟。   我們懂得這些道理,就是把全部地理圖看清爽了,你修行不會到到化城,認為是到寶所了。你把二障伏住,煩惱不起現行,認為斷滅了,還是打自己的閒岔,你草根沒有除掉,所以你還得精進辦道,要除滅二障。   你開悟了,悟得跟諸佛的境界一樣,頓同佛境,悟後還要起修,不起修還是打自己的閒岔。在中國大乘八個宗派裏邊的禪宗,到六祖以後完全成了頓教的禪宗,要了生死,得先求開悟,它不分階級,不分次第,結果它裏面不分,自然分階級、分次第。禪宗有三關,第一關,開了悟,叫做是透了頭,頭一關,也叫破本參。開了悟,還要修呢!還有第二關還沒有透過,第二關,透重關。還有第三關,末後牢關。禪宗開悟的人過去很多,現在禪宗都沒有了,誰再去開悟破本參,上哪兒找呢?你看禪宗歷史,在過去很多開了悟的,就是破了本參,透過了頭一關,他什麼道理都明白,這個明白不是依文解義的明白,是他心裡真明白了,但是他不修了,這就打自己的閒岔了。你悟的是理,事相上還是凡夫,所以還要去除滅、斷滅它,這個時候,才能證入佛的微妙圓覺。   「滿足菩提及大湼槃」,這個時候,你發了菩提心,證了菩提果,要了生死,證得湼槃果。十方諸佛都證得這兩個果,前邊最初開始講《圓覺經》,《圓覺經》是根本的淨法,菩提、湼槃還是枝末的淨法,由大圓覺流出來的。又講到後邊,菩提、湼槃都是幻化的,等於作夢一樣。但是你這個夢還是要作,這是作成佛的夢,你沒有成佛以前,你這個夢不作還不行。所以你還要求滿足你的菩提果,叫智慧果;你要滿足你的大湼槃果,叫理性果,就是一個智慧、一個理性,這兩個果,你還得「滿足」,圓滿具足。講到這裡,這就是第三種,菩薩種性。下邊講到第四種,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這個皆證圓覺,不是證入了圓覺,而是求證圓覺,一切眾生都發願求證圓覺。   「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你想著求證圓覺,得親近善知識。既然當個善知識,就是弘法利生的人,他都有下手的一套功夫,有他的因地法行。依彼,指著你所親近的善知識,他所作的因地法行。譬如你是親近參禪的善知識,他就教給你參禪;你親近修淨土的善知識,他就教給你念佛,那是他的因地法行。   「爾時修習,便有頓漸。」你發願要求證圓覺,這個願心是平等沒有次第的,可是你親近的善知識,他們修行的因地法行不同,你跟他學著修行,就分出來有頓有漸,這叫做不定性。   「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假若你要是遇到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你的根機,不管你大,不管你小,第一、你發的願發得對,我要求證佛的圓覺。第二、你還遇到善知識,告訴你如來的無上菩提正修行路,你的根機無論大、無論小,都能成佛果,不過是有頓有漸,有的很快成佛果,那是頓;有的很慢成佛果,那是漸次。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這是第五種,叫做外道類,外道的種性,他也是想求著修道,他遇到的善友,也就是善知識,他沒有遇到正知正見的善知識,遇到邪知邪見的人,遇見外道老師,怎麼能開正悟呢?沒有得到正悟,這就叫做外道種性。   「邪師過謬」,謬,就是過錯。雖然他入於外道種性,那是他邪師的過錯。「非眾生咎」,咎,是罪過,不是眾生的罪過,眾生他求道,他怎麼碰到外道老師,把他引到邪道上去了呢!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第一、凡夫性,第二、二乘性,第三、菩薩性,第四、不定性,有頓、有漸。第五、外道性。眾生分這五大類,有五種差別。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前邊說菩薩以慈悲為本,他是普遍的慈悲,叫做大慈大悲,唯以大悲為度化眾生的方便,入諸世間來化導眾生。「開發未悟」,令眾生開悟,眾生沒有開悟使他開悟。   「乃至示現種種形相」,菩薩以大悲為本,依著大悲心而起的方便不一,因為眾生以差別為性,菩薩的大悲心沒有差別,方便就有了差別。所以在世間度化眾生示現種種的形相,像化身佛,有隨類化身,像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   「逆順的境界」,要度眾生,有示現順境的善知識,有示現逆境的善知識,像提婆達多,幫助釋迦佛修道,到《法華經》,佛給提婆達多授成佛之記,說提婆達多是我的逆境善知識,不是提婆達多示現的逆境,種種跟我為冤作對,我的道心還不那麼堅固,精進還不那麼勇猛,那叫逆境善知識。記到這句話,有人跟你結冤結仇過不去,你不要報復他,要感謝他,他是你的逆境善知識。   「與其同事」,或者與眾生同事,這就是四攝法的同事攝。菩薩能隨類示現,他能與眾生示現同事,我們沒有神通變化,我們現的是出家相,只能度見出家相而得開悟的那種人。有的眾生根本不見出家人,甚至於提起出家人,就好像很討厭,那你怎麼能度得了他呢!所以有神通的菩薩,就隨類變化,示現種種形相,給他現同事攝。譬如屠夫,殺豬宰牛的,他什麼時候能聞到佛法呢!非有這些佛菩薩神通變化,示現與他同事,你殺牛,我也跟著你殺牛;你殺豬,我也跟著你殺豬,這樣才能跟他種善根,這就是四攝法的同事攝。   「化令成佛」,給他種了善根,教化他統統成了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這是菩薩的行門,他是依願引行,皆是依著無始以來發的清淨願力,才現在度一切眾生,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眾生同事。這些行門,都是依著他清淨願力而引發出來的。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單指著我們末世一切眾生,你聽了《圓覺經》,於大圓覺起了增上的信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我們要學佛,先學菩薩,菩薩先發大願,我們也先發大願,這叫菩提大願。   「應作是言:」世尊大悲叫一切菩薩都發大悲心,我們末世眾生,教我們發大願,你不會發,世尊就告訴我們就這樣發,應當作是言,應當說這些話,這就是發願,下邊就告訴我們發菩提大願。   「願我今者」,我指著我本人,我就指著我道源,你們指著你們各人。「今者」,現在。「住佛圓覺」,願我現在能安住於佛的圓覺境界。   「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我發願,我要安住於佛的圓覺境界,我要求佛的圓覺大法,當然要親近善知識,我發願不要教我遇到外道的善知識,不要遇到二乘的善知識。遇見外道,他教你起邪見;遇見二乘,他教你發小乘心,教我不要遇到他們。   「依願修行」,依著我的菩提大願,引導我的大行,依著願來修行。「漸斷諸障」,要是頓超根機,諸障一下子就斷掉了;我不是頓超根機,我也願意斷諸障,理障、事障,漸漸的把它斷滅。「障盡願滿」,我把理障、事障斷盡,菩提大願就滿願了。   「便登解脫清淨法殿」,法殿,就是指著清淨圓覺的境界,清淨佛法寶殿,我要登到清淨佛法寶殿裡去。「證大圓覺妙莊嚴域」,域跟殿一樣,就是境界,我親證大圓覺不可思議妙莊嚴的境界。   現在如來告訴我們發菩提大願,我們能仁佛學院一開始,就先講《勸發菩提心文》,這是學佛法的根本,諸位同學不曉得真正發了菩提心了沒有?真正發了菩提大願了沒有?要是你已經發了,今天聽了《圓覺經》再發一次,發願要天天發,要是你還沒有發,你今天就發。現在我把發願文念一遍,我念一句,你們跟著我念一句,釋迦世尊教我們發願,我們就學著發,諸位同學合起掌來:「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這是佛教我們發願的文,我令諸位發一次。最簡單的發願:「我弟子某某,從今日起,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菩提心是什麼心呢?梵語菩提,翻成中國話,翻成覺道,覺道就是菩提道,求佛的道,不是求二乘道,所以求佛的道,要上求佛道,一定要下化眾生。先發這個願,再依著願來修行,修行的行字,本來念「橫」,你發的願不夠大,修的行門就不會大,實際你修了沒修?還是在修,證的果都不是佛果。二乘人不在修嗎?他不修怎麼能了生死,出三界,結果他證了小乘果。外道不修嗎?外道修起來還真正用功,結果是無益苦行,就是他發的願不對,修的行全錯誤。   一定要發菩提大願,讓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天天這樣發願。我們天天作早課,阿難尊者不是發了菩提大願了嗎?我們天天不是依著願文念嗎?這是教我們學著他發願,想著是我發的願。你不發菩提大願,修的行門,都不是成佛的行門,由願力能引導我們修行,你發的願不真實、不懇切,大行你引導不起來,因為度眾生你要受辛苦呢!你能代眾生受苦,是你的菩提大願引起來的;你發願不真實、不懇切,代眾生受苦的行門都修不來。到熱天你怕熱,你還能講經嗎?到了冷天你怕冷,你能講經嗎?稍微有一點小小的毛病不舒服,你還能講經嗎?所以你處處顧你自己,把眾生忘記了,顧你自己不是我執我見嗎?所以跟你的菩提大願根本就相違背。   有人說:我發過大願。你發得不真實,發得不懇切,所以天天要發,要真實的發願,懇切的發,才能引起來菩薩大行,我要上求佛道,研究佛法時間還不夠,修行用功時間還不夠,哪有時間去生煩惱呢?哪有時間去動貪欲呢?你的時間多得很,沒有事生個煩惱,沒有事起個貪欲心,都是證明你沒有修行。   你出了家怎麼不修行?上了佛學院,天天聞佛法,你沒有發菩提心,你說我發了,發得不真實、不懇切。發願就是孔老夫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志,志願。他不是到十五歲才學認志,十五歲而立志求聖人之學,他要做聖人。下邊說他的修行,他要修聖人的行門,從十五歲到了三十歲,「三十而立」,十五歲就是認真修行腳踏實地,修什麼行?修世間聖人的行。到了「四十而不惑」,在我們佛教來講就是開悟了,他對於聖人之理完全明白。「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一切因果報應,他統統明白。「六十而耳順」,六十歲,他一聽你說話,心裡決不會答不出來,心裡所答覆的跟耳朵聽的相順,不起違逆,一問一答,十問十答,百問百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歲,他心裡所想的,都跟聖人之道相合不逾矩。就是從十五歲立了志願,孔夫子一生都在受苦,他要推行仁道,仁、義、禮、智、信的仁,一車兩馬,周遊列國,又沒有錢,還有一班的弟子跟著他,走在路上遇到難事,跟弟子被人家沖散了,有人從他門口經過,看見他的形相如喪家之犬,像狗沒有家一樣,那不苦嗎?他不苦,甘心受的苦,他是為眾生受的,一生一世不懈怠。到了七十歲以後,他研究《易經》,還想多活幾年,因為《易經》還沒有研究透徹,就是一生求學一直到死,他不起懈怠。   我前天講圓瑛老法師著《圓覺經講義》,是一九五0年,就是民國三十九年,大陸淪陷以後一年多才開始著,著了以後他就生病,可能也是七十五歲或七十六歲圓寂(一九五三年)的,我記不清爽了。一直到他死的時候,他還在著《圓覺經講義》,他哪裡懈怠放逸,這都是有菩提大願支持住的。   這是佛勸我們,我帶著勸諸位同學,學佛法從哪裡下手?先發菩提大願,依著你的菩提大願來修行,依著行門來填願,因為他有菩提大願來領導,前邊說「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這是講幾句勸修的話,現在說偈頌,再重宣偈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一切眾生為什麼不能得到大解脫?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嘛,這就說出病在哪裡了。「皆由貪欲故」,就是由你的貪欲心給障礙到了,於是就「墮落於生死」。前邊講到一真法界得起三個法界觀,第一真空絕相觀,就夠高的了,再理事無礙觀更深,再事事無礙觀,再修周遍含容觀,更是玄妙莫測。這個道理好懂,我們怎麼流轉生死呢?怎麼墮落於生死道呢?由你的貪心起的。   那麼你怎麼修行呢?「若能斷憎愛」,一切諸欲是外面的境界,內裡邊有憎愛二心,順乎你的愛心,就愛;不順乎你的愛心,就憎。憎在後邊,愛在前邊,所以愛為生死本。現在因為有憎有愛,得先斷憎再斷愛。   「及與貪瞋癡」,有憎、愛兩個心起來,就起貪瞋癡這三個根本煩惱,這樣說起來,好像貪瞋癡在先,憎愛在後。不是的,先有憎愛二心以後才起貪瞋癡。愛,愛得厲害,就變成貪;憎,憎得厲害,就變成瞋。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就是愚癡,這三個根本煩惱都把它斷掉。   「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前邊說有五種種性,五種種性不以差別性,皆得成佛道。只要你發了菩提心,了解無明生死的根本,你先斷憎愛二心,再斷除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不管你什麼根性,根無大小,都得成佛道。你不斷煩惱,不除憎愛二心,你修什麼道怎麼妙,一方面騙眾生,一方面騙自己。 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   「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你修行用功,要斷除二障,消滅二障,事障、理障,也就是煩惱障、所知障,要把它永遠消滅掉。你要勤求善知識,你要發願,不要遇到外道的師父,不要遇到二乘的師父,要真正遇到大乘的善知識,可以得正當的開悟。   「隨順菩薩願」,善知識引導你先發了菩提大願,他指導你的行門,是不是隨順你的菩薩大願,隨順真正的善知識,你一定得開到正悟。   「依止大湼槃」,以大乘的湼槃,為你的依止,要求證大湼槃。前邊說:「生死湼槃,猶如昨夢」,那是在佛的境界上說的。我們沒有成佛之前,是凡夫眾生,在生死當中,你不要求小乘湼槃,要依止大湼槃。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十方諸菩薩都是這樣子,依著他最初發的大悲願,示現入於生死道中。「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現在修圓覺大行的人,以及末世求大乘的眾生。   「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修行用功,煩惱多得不可開交,都是枝枝葉葉,最根本的煩惱,就是一個愛心,無愛不起憎,憎還在後邊。無愛、無憎,不起貪瞋癡,由貪瞋癡生起來種種枝枝葉葉,八萬四千煩惱,一片樹葉、一片樹葉摘掉,這棵樹很難拔掉;一根樹枝、一根樹枝的斷,這棵樹很難拔掉。找出它的樹根,一下子就截掉。樹根在哪裡呢?貪瞋癡三個根本,還有一個總根,就是愛。欲界的眾生,愛婬欲;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愛禪定;到了三界以外,二乘眾生,愛他的偏空湼槃;大乘菩薩,還愛他的法,名字叫做法愛,就是愛見,你把愛見斷得乾乾淨淨,就成佛了。   這個地方有個料揀,什麼叫做九法界的眾生,什麼叫做佛,佛沒有愛見,九法界的眾生愛見都沒有完全斷除,要把它認清爽。佛的大悲心,不是愛見,我們眾生要發大悲心要度眾生,你要記得,不要叫愛見給你的大悲心轉掉了。我們發了大悲心去度眾生,結果不是大悲,而是愛見,怎麼知道呢?大悲心是平等的,對於眾生不起分別,就是不起愛、不起憎。你發大悲心要去接引眾生,這個眾生很順乎你的心,你對於他生了歡喜心,這就變成愛見;那個眾生不順乎你的心,你就憎惡、討厭他,憎是由愛見起的,所以你的大悲心變成愛見了。   講到這裡,我們是欲界眾生,我們是愛婬欲的,前面我講過,釋迦佛為什麼給我們定出家制度呢?斷婬欲,這把彌勒章講完。   再談一點現在世界上的邪說,講這個話不合時代,因為現在是提倡愛的時代,有它一套理論:「眾生要是沒有了愛,世界社會就發生了停頓,大家沒有進取心,所以要提倡這個學說,要獎勵眾生要發展愛。把愛心發展開了,這一切人類都有了進取心,它能刺激人類進取心,一切人類都有進取心了,文明會進步,不然文明停頓、文明要退化。文明一進步怎樣呢?生活提高,享受增加,大家都享了人類的福了。」   這一套理論,叫做邪知邪見,怎樣邪知邪見?依著佛教講,當然是邪知邪見。就依世間法講,現在還拿事實證明,一切世界上的人類生活都提高,享受都增加,我們住的房子跟以前不同,我們穿的衣服,吃的東西,用的傢俱,都跟以前不同,都有了進步,這就是文明進步,生活提高,享受增加,人類都享了福。怎樣能得到福氣呢?就因為提倡人類的愛,才得到好的結果。那麼我們依著世間法講,怎樣說這是邪知邪見呢?   他不曉得文明進步,生活提高,享受增加,不是提倡愛的結果,那是研究科學,科學家的功勞。不依著佛法講,但依著世間法講,證明它是邪知邪見,住的房子,有一層樓、二層樓,現在可以住在幾十層樓,上樓梯不走台階,可以乘電梯,都是科學家發明的。我們現在煮飯,不要燒柴、燒炭,有瓦斯、有電爐,都是科學家發明的。現在織布,不要人手來紡棉線,不要手穿梭子,愈織愈快,愈織愈好,穿衣服進了步,這是科學家發明的,不是提倡愛的人發明的。   相反的研究科學的人,都沒有時間研究愛,愈是大科學家,差不多都是獨身主義,為什麼?因為他一天到晚在化驗室裡化驗,白天沒有時間講愛,到了夜晚睡在床上,還在想化驗室的問題,到夜晚也沒有時間講愛。所以他要是結婚娶了太太,太太也不能跟他過著好日子,討厭他討厭死了,白天不能跟他談情說愛,晚上也不能談情說愛,所以他乾脆不娶太太,都是獨身主義。不但科學家如是,什麼大文學家、大哲學家,差不多都是獨身主義。生活提高,文明進步,享受增加,是科學家的功勞,不是你提倡愛的結果。   提倡愛的結果是怎樣呢?在美國產生出來些嬉皮,在台灣發生很多輪暴案,這是提倡愛的結果,除了增加罪惡以外,沒有一點兒利益可得。這叫做邪說,這叫做邪知邪見,由邪知邪見而提倡的邪說,這邪說增加了人欲橫流,用這個字眼來形容,別的字眼沒有法形容,叫甚於洪水猛獸,不足以形容。猛獸最厲害,老虎吃人,這個地方發生老虎,只有這個地方受損害,但是他的這個損害全球。洪水,我們中國發生洪水,在西洋過去也發生過洪水,洪水犯濫於天下。在中國的天下,就是中國一個內部;西洋的洪水之災,也只是淹到一個西洋,它不能以犯濫於全球。   現在提倡性欲之愛,這個邪說,這個害流,流遍於全世界,它是依著眾生的根本煩惱性才發展開的。所以現在要想阻止它,用什麼學說,把這個邪知邪見的邪說挽扭過來,很不容易。怎麼樣?它是眾生的生死根本,把它發展開了,他根本不接近佛教。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儒教家,他要打倒你,儒教家講禮教,可以範圍人類的性欲。他給儒教加個罪名,叫吃人的禮教,它要打倒孔家店,所以不行儒教。西洋是依著宗教而行,現在西洋的宗教頗差,誰也不去禱告上帝,誰也不去禱告耶穌,簡直沒法範圍,就讓他洪流下去了,所以洪流的結果怎麼樣?簡直不堪設想,這就是邪說害人。   我們學了佛法,慶幸自己有點善根,不會學它的邪說,我們要度眾生,也得度有善根的眾生,有緣的眾生。我們不能說挽救不過來,就不要弘法了,眾生難度,我們還是要度,隨我們的力量,隨我們的本分,我們學多少,就弘揚多少,度一個眾生,也盡了責任;度二個眾生,也盡了本分。發菩提大願要緊,依著菩提大願修行要緊,成佛不是一天的事,隨我們的菩提大願修行,盡未來際的修就對了。   這是依著彌勒菩薩這一章,講愛為生死本,說不合時代,當然不合時代。合時代,佛法不老早興起來了嗎?但是要證明它是邪說,你不要迷信它。   現在彌勒章講完,接著再看下一段。 清淨慧菩薩章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市,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如來說《圓覺經》是為當時的大菩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廣說,不可思議的事情說的很多。「本所不見,本所不聞。」初發心的菩薩根本沒有見到這個道理,根本沒有聞到這個道理。   「我等今者」,我等現在聽到了。「蒙佛善誘」,善誘,是善巧引導我們,循循善誘。我們現在聽到這個道理,「身心泰然」,身心很安定、很自在,叫做泰然。「得大饒益」,饒就是多,我們得到大而且多的利益。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願為諸來」,諸來,就是諸方來者,「一切法眾」,一切學大乘法的眾弟子等。「重宣法王圓滿覺性」,還請世尊慈悲再說說,如來就是法中之王,於法自在,稱為法王,圓滿的覺性再跟我們說一說。「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說什麼呢?清淨慧菩薩也是替我們請問,請如來說一說,一切發大菩提心的眾生,一切修行的諸大菩薩,還有一切成了佛的如來世尊,他所證得、所得到的。   「云何差別?」前邊彌勒菩薩問的輪迴有幾種性?輪迴的根本問題是什麼?枝末問題是什麼?修佛菩提幾等差別?這是問有眾生發了菩提大願起,以及成菩薩,以及成佛,中間有何等的差別?   「令未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請如來還是把眾生發了菩提願要修菩薩行,一直成菩薩、一直成佛,這個地理圖再說一遍,好令末世的眾生不見佛,有此聖教在,聖教就是《圓覺經》。能叫他隨順《圓覺經》的道理,能叫他大開圓解,圓解就是大徹大悟。「漸次能入」,先開悟,漸次再能證入。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是清淨慧菩薩替我們請問的,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前天講到清淨慧菩薩出來替我們請問,講到佛的究竟道理,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但是現在眾生是有眾生相,有眾生相就得有佛相,都是對待而起的。現在一般初發心的菩薩,以及到了末法時代,求大乘法的眾生,從他發菩提心求菩薩道,一直到成佛,中途路上有多少差別呢?也就是諸佛如來都是過來人,你們最初也是凡夫,也是眾生,到你們成佛中間有多少差別相呢?還是替我們請問,現在佛就先讚歎清淨慧菩薩,你問得好:「善哉!善哉!善男子!」叫他一聲。   「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清淨慧菩薩前面請問的是為諸菩薩以及末世眾生,這個地方佛讚歎他,就說:「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單指著末世眾生,就是與佛同時的那些菩薩已經都知道,末世的眾生苦惱離佛太遠,親近個善知識親近不到。要修行用功,中途路上有多少漸次差別?你問得好,「請問如來漸次差別」,頓超的沒有漸次、沒有差別,可是頓超也是由漸次才能頓超的,所以一定要問由凡夫位,到佛的位子上,有多少漸次的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大家都靜靜的聽,底下佛就開始解釋,科文你們自己去對,我只說個大意,我眼睛看不見,前邊是略標大意,後邊才詳細解釋漸次差別,前邊這一段經文,就是把大意說一說。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圓覺自性,也就是圓覺的本體,在圓覺本體的自性上「非性」,它沒有差別性。可是在眾生分上,差別「性」是「有」的。圓覺在《起信論》上就叫真如,真如有兩種義:一種不變,一種隨緣。圓覺也有這兩種義:本體自性不變,它不隨著眾生起變化,但是它能隨緣,它本來非是差別性,可是現在在眾生沒有成佛這個中間,差別性有了,叫做非性性有。   「循諸性起」,循作順字講,起是緣起,順著眾生的差別性而緣起。可是「無取無證」,在圓覺自性上它不變的,在修行用功之中,它沒有取相;在證果的時候,它沒有證果之相,圓覺自性它不變。雖然循順著眾生的差別性而緣起有差別相,但是在圓覺本體自性上,它是無取無證的。   「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實相,就是圓覺之相,圓覺之相是真實之相。《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是真實的,真實它是無相之相,圓覺實相之中,實實在在沒有一個菩薩,沒有一個眾生。順著上一章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也就是《金剛經》上的道理:「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裡有菩薩相,哪裡有眾生相,所以圓覺自性,本來是清清淨淨。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解釋實相之中,為什麼實實在在沒有菩薩,沒有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菩薩眾生是對待假名言相,像變化術幻化出來的一樣,有個相沒有呢?有,眾生相有眾生相。你發了菩提心修菩薩道,你叫做菩薩,有菩薩相了,但不是真實之相,是幻化之相,既然是幻化,就根本沒有真實之相。   「幻化滅故,無取證者。」等到幻化之相完全斷滅,就是成佛的時候,沒有能取的菩薩,也沒有所證的佛果,沒有取相者,也沒有證得者,無能也無所,這個道理很不容易懂,打個比喻,說個比方。   「譬如眼根自不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譬如我們的眼根,能觀一切色法,眼根是能見,色法是所見。但是你自己的眼根,就是我們的眼睛珠子,你看見自己的眼睛珠子沒有?沒有看見,為什麼呢?單在眼根上講,它不分能所,沒有能見,沒有所見。   先用比喻,下邊再用法來合,「性自平等,無平等者。」圓覺自性沒有差別相,是平等相,它本性自然平等,沒有一個什麼菩薩把它平等,沒有平等的人,也不是佛把它平等的。怎麼成了佛?完全發現的,這叫證得,證得了圓覺。可是在眾生份上一點兒沒有減少的圓覺;成了佛,它也沒有增加一點。那麼是不是在眾生份上,圓覺性起了差別,到成了佛,佛都把它平等起來?不是這個樣子,是完全發現它平等自性,這個樣子成了佛,不是佛把圓覺自性把它平等的,它本性自然平等,無平等者。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上面說既無菩薩相,也沒有眾生相,現在怎麼有菩薩、有眾生,有了差別相呢?這就說出來大意,眾生怎麼叫做眾生?他迷惑顛倒。   「眾生迷倒」,現在他聞到佛法,悟到佛理,要修行,這個眾生迷惑顛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未能除滅幻化之相,一切幻化他不能除滅,你說是假的,他不知道是假的;知道是假的,要把它除滅,還真不是容易的事,為什麼?無始劫來的習氣,還真不容易把它除滅。   這樣佛就告訴我們用功的方法來修行,這就顯出差別相了。「於滅未滅」,於將要滅除還沒有滅除,這就是在菩薩位中,還沒有成佛之前,從你初發心起,有十信位的菩薩、三賢位的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還沒有成佛,這叫將滅還沒有滅的中途路中。「妄功用中,便顯差別。」在用功修行的中途道中,顯出差別相來了,怎麼說妄功用呢?這就是前邊講的,一切都是幻化的。菩薩,怎麼叫菩薩?他在修行用功,修行用功也是幻化的,虛妄不實的。在普眼菩薩章講,等你真正成佛那一天,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菩薩修行等於夢渡大河,所以在修行用功之中,叫做妄功用中。妄功用這一句名詞裏面你要記著,既不可以執著有,也不可以執著空,一執就錯。哦!原來用功修行,都是幻化不實,我今天明白了佛理,一切都是幻化,修行作什麼?你著了空還不是佛境哪!著了斷滅空,那麼不修行你是個什麼呢?不修行你是個凡夫。前邊講過,若不修行,本來就是個大凡夫。開示我們用功修行就好,修行為什麼說是妄功用呢?怕你起法執。佛法難學就在這裡,你著就錯,著就不是。不執著中,你還要用功修行,這樣對的。夢渡大河,你上了岸了沒有呢?你了上岸了,你這個夢才醒。你還沒有上岸,不還得努力的游泳,不上岸不行嘛!所以你還要修行用功,但是你不要起執著。起執著有什麼不好呢?你說我執著五欲六塵生煩惱,那麼我執著修行用功,那問題多了,為什麼呢?一著了法相,你修行用功,就拿我們現在的佛弟子說吧,或者你參禪,或者你念佛,乃至於你拜懺,乃至於你打坐,你只要一著相,就增加無明、增加煩惱。不是貪圖五欲六塵之境,在修行用功上起的煩惱,這才是真冤枉事。所以你說你在那修行用功,實實在在你在養無明。這個話跟同學講三、四年了,大概都聽得差不多,都記到了,不許你起法執。所以用功修行有的,但是給你加一個妄,本來是幻化的是虛妄不實,可是這中間起了差別相,這是說大意。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寂滅這個名詞,不生不滅叫做寂滅,你要得到如來的寂滅隨順,這是一個功夫的名詞,就是與寂滅的境界完全不相違,這叫寂滅隨順。到這時候你就知道,「實無寂滅及寂滅者」,沒有寂滅之法,也沒有能寂滅之人,所以叫做無取無證。可是中間在妄功用之中,還是有差別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前邊大科是略標大意,本來沒有差別相,但是在妄功用的途中,是顯出差別相出來。下邊就分差別相分四個位:第一、十信位,第二、三賢位,第三、十聖位,第四、佛果位,這四個位屬於終教漸次的道理,跟《起信論》一樣,圓瑛法師的《講義》就是依著《起信論》講的。諸位同學聽過《起信論》了,把《起信論會閱》找出來研究,我們現在是依文解義,學這些名相,學這些教理。我們當了法師沒有什麼困難,並不一定開了悟才能當法師,你名相熟、教理熟,就可以講給別人聽了。但是你不要怕用功,圓瑛法師著《圓覺經講義》是一九五0年著的,好像是七十五歲了,我記不清爽了,大概是這個年齡,他著完《圓覺經講義》就圓寂了,一直到臨命終的時候,他還在研究。當然作注解,他能把《起信論》引證出來,他是記得《起信論》的道理。但是要著《講義》,必須把《起信論》找出來,那些名相不對正怎麼行呢?有一個字錯誤就不對,七十五歲的老人也沒有嫌麻煩,你們年紀輕輕怎麼怕麻煩呢?我時常勸修,都是勉勵同學用功,你不要怕麻煩,就是我們認清自己是在作什麼的,我們是在學佛法的,是在讀佛學院的,你怕看參考書,什麼時候能學會法師出來呢?   所以我勸諸位,我不能替諸位看,你要自己把《起信論》找出來對著看,《起信論》的道理,我能記到,能背下來,它把無明分四種:生、住、異、滅四個相。要滅除無明,由本覺理而起始覺智,還不是容易起來的,遇見師教之緣,才起起來的。一切眾生都有本覺,怎麼沒有起始覺智呢?沒有遇見善知識,沒有聞到佛教,遇到師、遇到教,遇到師教之緣,以前不知今天知,就開始起了智慧,叫始覺智。由始覺智就分四個:名字覺、相似覺、分證覺、究竟覺,就分四個位次有差別相。十信位子,就是滅滅相無明,十信位子怎麼入了十住位的?他也得用功修行,滅掉最初的滅相無明。三賢位的菩薩,叫做相似覺,他用功修行,就滅異相無明。到了登地以後,就稱聖人,十地菩薩,也叫十聖位的菩薩,他用功修行,叫做分證覺,一地、二地……,分分證得,分證覺滅了住相無明。到了成佛,叫究竟覺,滅的是生相無明,跟《圓覺經》講的道理次第一樣的。前邊判教的時候,《圓覺經》屬於頓教大乘,但是兼帶的有漸次的教理,就是在這個地方。用功修行,從眾生到成佛,先說眾生,什麼叫做眾生一直說到成佛。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怎麼樣叫做眾生呢?前生是眾生,再前生也是眾生,推不出開始,所以叫做無始以來。由無始以來就叫做眾生,怎麼叫做眾生呢?「由妄想我及愛我者」,前邊講過,眾生他有個身體有個心,眾生身體跟心都是幻化不實在,但是他把它當成真的,「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的,他妄認為真實;心是六塵緣影,也是幻化不實,他認為是真有個知覺的心。外邊有真實的身體,內裡邊有真實的心,這個我成就了。我是怎麼來的?是妄想出來的,根本沒有我,取個名詞,就叫妄想我,由妄想我,他起我執我見。「及愛我」,愛我就起了我執我見,執著有我,要愛我,就起了我見,一切煩惱都從這裡生出來。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佛經上給我們說明白了,我們這個心是妄想心,沒有一個本體,沒有一個自性,完全是生、住、異、滅這些念頭,念念生滅,把住相、異相包括在生相、滅相裏面。生、住、異、滅,把它斷了,就叫滅相。一生一滅,一念裏邊含有九十個小念頭,一念具足九十剎那;一剎那裏邊含有九百個小念頭,一剎那就是九百個生滅。一剎那具足九百個生滅,我們知道不知道呢?我們是依著佛經講的,你坐在那打坐,你觀想看看,能觀想得出來嗎?沒有,一剎那具足九百個生滅那個小念頭觀察不到。一念具足九十個剎那,可以觀察到嗎?你坐在那兒打坐靜下心來,迴光返照照照看,還是照不到。九十剎那的念還觀不到,那麼講一念一念的粗念,念念生滅的念,觀察得到嗎?還是觀察不到。他怎樣觀察不到?粗心粗慣了,粗心怎麼粗呢?天天攀緣外境,白天想來想去,想的心外的六塵境界;晚上睡覺作夢,還是想著心外的六塵境界,從來沒有迴光返照,照過自己的心,所以你怎麼樣打坐,我的心念念生滅,你觀照不出來。等你觀照出來念念生滅了,那你一定用功大進步了。   所以「曾不自知」,從來他不知道「念念生滅」的妄想心。「故起憎愛」,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是妄想心,哪裡知道我是妄想我呢?於是就起了憎、愛兩個煩惱,這叫與生俱來的煩惱,有眾生就有這兩個煩惱,順乎妄心,就起愛;不順妄心,就起憎。憎愛兩個煩惱與生俱來,還是先有愛後有憎,無愛不起憎,這個話說得太多了,你要記到。我們用功修行,你要斷煩惱,先斷哪個煩惱?你把愛斷掉,根本不起憎,無愛不起憎,這個愛很厲害!前邊說「及愛我者」嘛!   「耽著五欲」,耽是堅固,著是執著,堅固執著五欲之境,心外之境界是假的,他假不了,把它當成真的,色、聲、香、味、觸這五個境界,叫做五欲,能引發你的欲心。眼睛,堅固執著好看的顏色;耳朵,堅固執著好聽的聲音;鼻子,堅固執著好聞的香氣;舌頭,堅固執著好吃的滋味;身體,堅固執著好的接觸,叫做觸塵。色、聲、香、味、觸這五欲之境,他認為是五欲之樂,眾生要求快樂,求五欲之樂,真正順著他的妄想心,他覺得很快樂,所以他執著不捨,叫做耽著五欲。愛的不順,他起憎惡,就這樣根本的煩惱,愛為生死本,底下告訴我們要學佛法。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若遇善友」,善友,就是好的道友,教你佛法的道友,我們現在就說老師是我們的善知識,佛經上不分的,善友就是善知識,善知識就是善友,不一定坐在法座上給你講經說法,才是你的善知識,你的同學能幫助你了解佛法,那就是你的善知識,你遇到了。   「教令開悟」,第一步功夫還是先悟佛理,教令你開悟,悟什麼呢?悟「淨圓覺性」,清淨圓覺妙性不從外來,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所以佛法者,心法也。圓覺妙性在我們自己心裡,心外求法,名曰外道。佛法的高,隨便提出來一句,都是高的道理。一切世間上的無論什麼宗教,都是心外求道;無論什麼哲學,都是心外求法,沒有從自己心裡去找。佛法,在自己心裡,台北送人的有一本語錄,是大珠和尚的《頓悟入道要門論》,我看過一遍,他講有兩句話:「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愚癡的人,求佛不求心。」外道,心外求道;我們是佛弟子,你得心內求道,愚癡人天天求佛不求心,愚癡人叫求佛不求心。你求開悟嘛,他不求,這是在佛門裡修外道,你是心外求佛。佛在哪裡?佛在你心裡,所以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佛法的道理高,就高在這裡。   於是「發明起滅」,等你一開悟,悟到淨圓覺性了,才發明你念念生滅的妄念,起滅,就是生起滅無,起也是生。「即知此生」,到你開悟的時候,你悟了淨圓覺性,悟了教理,才知道你此生,包括無始以來的生,也就是眾生生。「性自勞慮」,按圓瑛法師的《講義》上,圓覺自性本來沒有起滅,你在圓覺妙性中自生勞慮。勞慮,就是起滅,你在那兒自生勞慮,所以眾生在受苦,是冤枉受苦,本來是佛,圓覺妙性一點沒有欠少,你為什麼要在那勞慮呢?單講勞慮這二個字,眾生的狀態,分開來講,身勞心慮,身體奔波勞碌,高上的人是為名,中下的人為利,乃至於貪圖五欲,從早起到晚上奔波勞碌,身體上受勞,心裡邊憂愁思慮,再說粗氣點,天天在打算盤,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們現在就說鈔票,那只是五欲之一,貪財,實際其他的五欲,沒有得到,都再那起憂愁,憂愁叫做患,憂患,要怎樣能得到,既得到了又怕失掉,還是在憂愁思慮,所以永遠心裏面沒有快活。你看社會上沒有鈔票的人,天天在那憂愁思慮;發大財的人可得到快樂嗎?還是在那邊憂愁思慮,未得患得,既得患失,要憂愁思慮,身體沒有得到自在,心裡也沒有得到自在,這都是冤枉事,圓覺妙性本來沒有勞慮,你在自生勞慮。   你怎麼知道了呢?遇到善友、善知識,給你開示佛理,你依著佛理開悟,悟到自己的圓覺妙性以後才知道的。現在我們彷彿知道,是依文解義,依著佛說的話我們知道了,你不依文解義知道,怎麼會修行用功、會開悟呢?但是這個知道,不是真知,一定要開了悟以後才算真知。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把勞慮的妄念,永遠的把它斷滅了。「得法界淨」,這個時候十信位的菩薩就圓滿了,他的勞慮永斷,就是把滅相無明滅掉了。前邊是開悟,這個地方更是加一個深的悟,忽然間遍法界清淨,這個理他悟到了,得了法界淨了,這時候他剛十信圓滿,還沒入住位,他起了一個執著,就是起了一個法愛。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解字念「解」,解字作開悟的「悟」字講,法界淨的解悟,我今天得到了。就這一念起了愛,所以愛為生死本,是分斷生死之本,也是變易生死之本。沒有成佛之前,愛弄不清楚,欲界眾生是貪圖五欲,上二界的眾生愛禪定、愛空定,還是愛。超出三界以外的菩薩呢,是法愛。哈哈!我今天可好,得了法界淨,這就一念愛心生了障礙。所以還要進步,要看地理圖一樣,你不要走到這一站就下車,前面還遠,還有好幾站路呢!「即彼淨解」的「彼」,就指著十信位的菩薩,法界淨的解悟,他一起執著,便生障礙了。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他悟到圓覺性,有淺有深,所以到這個時候對於圓覺自性不能得自在,不自在就是生障礙了。「此名凡夫隨順覺性」,這個名字叫做十信位的菩薩,十信位的菩薩在大乘上叫教外凡夫,他還是凡夫位。在《起信論》的始覺智叫名字覺,名字覺《起信論》跟著下注解,即是不覺。他還是個凡夫,可是他能隨順覺性,已經悟到法界性,也不是簡單的事,也要好好用一番功夫,還得努力用功。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見,就是三賢位菩薩起的正知正見。解,就是前面「淨解為自障礙」的「解」,他現在觀察到了,解悟還成了個障礙。三賢位的菩薩精進用功,「雖斷解礙,猶住見覺」,住就是執著,他用功修行,把十信位菩薩的解礙斷掉了,雖然進了步,又起了個執著,執著「見解為礙」的見覺。「覺礙為礙」,見覺,是覺到前面「雖斷解礙」的礙,這個覺了不得,但是你一起執著,又住於見覺,你一執著,覺變成了礙。「而不自在」,順著前文說,對於圓覺妙性,他還是不得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沒有證入十地的菩薩,什麼菩薩呢?三賢位:十行、十住、十迴向,有三十個位子,都包括在一個階段裏面。按《起信論》,叫做相似覺,滅的是異相無明,還要用功修行、還要進步。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照,就是前邊十信位解悟法界淨淨解的「解」,這個地方換個字叫照。有了十信位的照,有了三賢位見覺的覺,俱名為障礙。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由十信位的菩薩,講到三賢位的菩薩;由三賢位的菩薩,講到十地位的菩薩,十地位的菩薩用功怎麼用法呢?   「是故菩薩」,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薩,「常覺不住」,住就是執著,常常求覺,但他不執著。登地以上的菩薩,豁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他功夫來的正確,常覺而不起執著,只用功修行,決不中途停止。   「照與照者」,能照的智慧,與所照的理境,「同時寂滅」,沒有能照者,也沒有所照者,底下再說一個譬喻。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這個譬喻譬喻得好像粗氣一點,但是不打這個譬喻,你還有點把能所放不下。譬如有人自殺,拿一把快刀把自己頭斬斷了,頭已經斷下來,人也死了,還有能斷的人嗎?所斷的頭已經斷了,能斷的人也沒有了,所以能所雙亡,同時寂滅。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菩薩用功還沒有成佛,他還有障礙的心在,十地菩薩跟地前的菩薩障礙的心當然微細,微細他還是有礙心,以他的礙心來滅諸礙(解礙、覺礙)。就是前邊十信位的礙,三賢位的礙,乃至初地菩薩、二地菩薩滅的礙,地地精進,這叫做滅以前的諸礙。   「礙已斷滅」,他所要斷滅的障礙,已經滅除了。「無滅礙者」,也就等於「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沒有能斷的人了。   講到這裡,把十地位的菩薩用功講清爽,他是能所雙亡的,底下恐怕我們生疑惑,又舉了一個譬喻。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修多羅教」,修多羅就是契經,佛說的一切經教。「如標月指」,因為眾生不知道天上有月亮,用手標指給他,天上有月亮,你看見沒有?沒有,你視著我的指頭看,一看,看到了,如標月指。   「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真正見了天上的月亮,你就知道所標的指頭,畢竟不是月。這是個譬喻,我們放燄口,至心信禮……,等到皈依法的時候,它就如標月指,就是依著這譬喻說的。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就是一切的經教,是「開示菩薩」的,開示菩薩做什麼?叫你悟到自己的淨圓覺性,等於標月指,沒有見到天上的月亮,用指頭標指給你。等你見到天上月亮,標月指可不是月亮,你不要再執著經教。說這一段話作什麼呢?就是你不要起法執,經典都是標月指,你不學經典,不明白佛理,學了經典要迴光返照,照你自己的心,照你自己的圓覺妙性,你不要執著到經典上去。   好像是在《五燈會元》上有這麼一段,我現在記不得了,這個老師收了個徒弟,徒弟到外面去參學,學大乘的禪宗開了悟,要報他剃度恩師的恩,他心裡想:我師父還沒有開悟,就回來給他師父要講他所學禪宗的道理,師父聽到是不錯,但是也聽不到心裡去。這個師父是用功的老修行,歡喜看藏經,一本一本的在看,不看可放不下。這一天他師父在那看藏經,古時候的窗戶,都是用紙糊的,有一隻蜜蜂要出去出不去,蜜蜂的智慧少,他看見窗戶上的亮光糊紙的,以為是空的地方,怎樣碰,也碰不出去!他的徒弟看見這個境界,就在旁邊說話,說外面的境界這麼樣寬廣,你為什麼儘在這裡鑽故紙呢?窗戶糊的紙,是故舊的紙,你為什麼不到外面去,但為這窗戶上鑽故紙呢?他師父聽了這句話,聽到心裡了,忽然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站起來就向他徒弟頂禮:「你是我徒弟,今天你可是我的善知識!」就是你天天在那看經典,著這法相,等於蜜蜂在那裡鑽古紙,經典是標月指,開示來開示去,都是開示我們自己的心,你不迴光返照,照自己的心,大徹大悟了,不是寬廣世界你都見到了嗎?你在那裡鑽故紙作什麼?這就是要不要看經看教呢?不要你怎麼明白佛理呢?但是你不要著經教之相起法執,這再把它接起來。 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這個位子的菩薩「已入地」,入是證入,證入十地以上的菩薩,他們「隨順覺性」,在《起信論》上講叫隨分覺,隨他的地位一分一分的覺,初地菩薩覺一分,二地菩薩覺一分,斷了無明,叫住相無明。   最後講到佛的位子,叫究竟覺,斷了無明,叫生相無明,再看著經文。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到了佛的境界,佛的境界不是對待的名言相。一切障礙,無不是究竟覺,這就等於理即佛,即是究竟即。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就是你得了正念,或是失去了正念,都是解脫的境界。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你證得涅槃,成就了佛法;你破壞了佛法,根本不能證得涅槃,可是皆名涅槃,成法、破法,不出涅槃的境界。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智慧是本來具有的智慧,現在對著愚癡而起的智慧,愚癡不是智慧,但是同是本具的般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菩薩是佛的弟子,他成就的法才是佛法;外道是心外求道,他所成就的法不是佛法。但是到佛的境界上都平等了,菩薩、外道所成就的法,都是覺智,梵語叫菩提。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妄法的根本叫無明,淨法的根本叫真如,兩個是敵體、對待的。到了佛的境界上,無明真如沒有差別的境界,「無異」是差別,沒有兩個樣子,無明沒有本體自性,當體就是真如。開悟怎麼開呢?凡夫沒有開悟以前無明用事,他怎麼開悟?無明沒有自性,當體就是真如。   「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沒有成佛以前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貪這個地方,貪得最重的就是婬。瞋,表現出來就是怒。再加個愚癡,就是貪瞋癡,又叫婬怒癡。到了成佛的境界了,婬怒癡跟戒定慧都是清淨的梵行,這個道理都是佛的境界,很不容易懂。   譬如成了佛了,他有時候要示現婬欲之相,拿我們釋迦佛作例子,他不能從天上走下來就是個佛,他要度人間的眾生,得示現於人道之中成佛。他有父親、母親,前邊說過,他是以慈悲為本,不是以愛欲為本,他來入胎,在大乘佛法,他在母親肚子裡還轉法輪度眾生。他長大了,父親給他結婚,釋迦佛是太子,一娶就娶了三個太太,一個正夫人,二個差侍,他結了婚,有婬欲,你說釋迦佛有婬欲,不是謗佛嗎?他結了婚與太太行婬欲,也是清淨梵行。所以如此類推,他表現的貪瞋癡,也是清淨的梵行。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沒有依報,沒有正報之分,在眾生分上,他的覺性叫佛性,國土叫法性。但是眾生的佛性,也就是法性,眾生是正報,國土是依報,眾生、國土,正報、依報,同一個法性,都是一個圓覺本體。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我們作惡,造十惡業,造了上品十惡,最粗重的十惡,你得的果報到哪裡去呢?到地獄裡去。你修十善,生天堂,這個地方叫天宮,你生到天宮裡去享天福,墮到地獄受無量苦,但是同為清淨國土。佛到地獄度眾生,地獄不是佛的淨土嗎?在我們中國最有名的地藏王菩薩,常在地獄中度眾生,地藏菩薩到地獄裡去度眾生,地獄不是淨土嗎?這個道理你都懂了,所以地獄跟天宮沒有兩個分別,而同是清淨國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有性,是有佛性的,佛性就是指著信心,信仰三寶的心。無性,就是闡提,他對三寶不發生信仰,叫做一闡提,一闡提他不能成佛。到了佛境界,管你是有信仰的佛性,或是無信仰的闡提性,皆成佛道,齊成佛道。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煩惱有自性嗎?煩惱性沒有自性,你一執著,它可是昏亂腦亂,真能以轉人;你不執著,當下把它觀空了,不當下解脫嗎?所以一切煩惱,都是解脫境界。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成了究竟覺成了佛,他證得的智慧,是遍法界的智慧,廣大甚深,猶如於海,這叫做「法界海慧」。「照了諸相」,他有法界海慧,來照了一切諸法之相,就是對待的這些名相,「猶如虛空」,等於虛空一樣,虛空裏面根本沒有一切相。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這是成了佛、成了如來的隨順覺性,這叫究竟覺,把生相無明滅掉了。   大概小科到這裡為止,下邊還有亡心頓證的科,你們自己對。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這是叫我們把分別心忘掉,你就可以頓時悟到圓覺。你有一個心它就起分別,因為我們的心本是妄想心,就是分別心,所以有初發心的「諸菩薩及末世的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居作「在」字講,在一切時不要起妄念。「於諸妄想亦不息滅」,不要起妄念,就是要一直觀想到一念不生的境界。有了妄想,你不要求著息滅它,妄念本空嘛,妄想心你再求個息滅,就是妄想上加妄想。「在妄想境不加了知」,遇到妄想的境界,也不要起分別,不要加以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在無了知的境界,也不去辯論是真實、不是真實。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你聽到頓超的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你對前邊說亡心頓證的法門,信仰了解,如是受持,觀想一念不生的境界,對於前邊所說的道理不驚、不畏,這就是《金剛經》上說的不驚、不畏、不怖。「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圓覺自性上根本沒有那些差別相,你這樣用功,頓時就與覺性相隨順了。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尤其今天到了末法時代,聞到頓超法門不驚、不怖、不畏,能如是修行用功這個人很少,怎麼樣很少?這個人為什麼會亡心頓證呢?他種的善根深厚,過去無量劫以來,他統統親近過、供養過百千萬億恆河沙數諸佛,供養過大菩薩,就是供養過大乘僧。「植眾德本」,植是種植,德本是善根,種了大善根。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智慧分三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二乘的智慧;道種智,菩薩的智慧;一切種智,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怎麼叫一切種智呢?就是一切種種類之諸法,佛無不了知。他得了一切種智,佛說這個人一定成佛,他已經得到佛的智慧了。   講到這裡,最後一科,還是希望我們亡心頓證,這就是次第,即是無次第。再合到前邊,「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這個道理。再合普賢章,「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所以前面說十信位,三賢位,十地位、究竟位怎樣,那是漸次差別,你能一念不生,於此頓超佛境,隨順覺性。這是最後的一段道理,長行文講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清淨慧當知」,這是清淨慧菩薩出來請問的,告訴清淨慧菩薩,你應該知道。「圓滿菩提性」,菩提,就是佛的覺,佛的智慧,圓滿菩提之性。「無取亦無證」,取、證,包括能所。沒有能取所取,也沒有能證所證。「無菩薩眾生」,在圓覺妙性裏邊,沒有這些差別相,根本也沒有眾生相,也沒有菩薩相。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   可是說平等相,是按佛的境界,究竟的道理,在你要求覺,還沒有完全究竟覺,前面長行文上「於滅未滅」時,指著無明說,你要滅除無明,還沒有完全滅除掉,就有漸次差別。這個是指著佛的覺說,你還沒有到了究竟覺的時候,就有漸次差別之相。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這裡要對著長行文看,這個眾生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叫教外的凡夫,是凡夫眾生,十信位的菩薩他解悟了,解悟了一執著起了障礙,叫做解礙。「菩薩未離覺」,這菩薩是三賢位的菩薩,他見到十信位菩薩的解礙,把它斷滅了,起了能覺的心,能覺的心他沒有離開,還起障礙(覺礙)。 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   「入地永寂滅」,入地是登入菩薩地,證入菩薩地,永遠寂滅,解礙、覺礙,都滅了。「不住一切相」,常覺不住。「大覺悉圓滿」,到了究竟覺、到了成佛,叫大覺,一切都圓滿。「名為遍隨順」,遍法界性的隨順。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   「末世諸眾生」,單指著我們。「心不生虛妄」,這就是要用亡心頓證,你不要生虛妄心,生了虛妄心就有能有所。「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佛說這個人,現世就是菩薩,這個菩薩就是等覺菩薩,他決定成佛,才叫做一切種智。 供養恆河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供養恆河佛,功德已圓滿」,末世的時候,怎麼有這麼個大善根的人呢?善根是前生培來的,前生前世供養過恆河沙數的諸佛,功德都圓滿成就了,底下是總結起來。   「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雖然有多種方便,統統叫做隨順智慧,隨順圓覺的智慧統統名字叫始覺智,始覺智有差別,但統統是隨順覺性。   講到這裡,把這一章講完,《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上》講完,《圓覺經》分卷上、卷下,卷上講完。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下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威德自在菩薩章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這是威德自在菩薩這一章,「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市,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先讚歎佛在前章的開示,「承佛圓音」,佛說法音聲叫圓音,就是圓滿周遍的音聲,圓音裏邊分別開來有八種音,這裡不講八音,就講圓音。佛前面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佛前面的開示,亡心頓證,次第即是無次第。你能一念不生,頓超佛境,隨順覺性,已經識得自己的心即是圓覺,不因修觀行,而得到如斯善利。這裡威德自在菩薩讚歎完了還要請問。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譬如有一座大城,外邊有四個城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隨著東西南北四方來入城的人,那就不止是一條路,他由東方來的,就入東門;由西方來的,就入西門;南方北方來者,亦復如是。不能城只開一個門,叫各方來的人在那打圈轉,非轉到那個門進來不行。這就是《楞嚴經》上說的:「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沒有兩條路,但是方便有多種門,其目地都在入城,但是諸方來的眾生,各種根機不同,得有個方便。   「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這一切菩薩想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來莊嚴佛的淨土,及成就自己的菩提大道,那就不能只有一種方便。因為菩薩不是一個菩薩,一切菩薩根機根性決定不一樣,所以非一方便,就請問世尊了。 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并修行人總有幾種?   「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再跟我們說方便、說漸次的法門。「并修行人總有幾種?」再跟我們說明,都是修圓覺妙行的,修行人修起來,他的根性不一,究竟有幾種人呢?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令現在法會的菩薩,還是先求開悟,悟佛理。「遊戲如來大寂滅海」,大寂滅海,就是如來的大涅槃境界,也就是圓覺的境界,能到如來大寂滅海的圓覺境界之中遊戲遊戲。「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先讚歎威德自在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再為初發心的菩薩,為我們請問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答應給他說。 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邊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   佛說了:「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無上妙覺」,就是佛的覺,佛的覺不可思議叫妙覺,佛的覺沒有再在上的了。「遍諸十方」,如來的無上妙覺,是遍滿十方的。「出生如來,與一切法」,一切佛,一切法,都從無上妙覺流出來的。   「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一切佛統統從妙覺性流出來,妙覺性是平等的,十方佛都是平等的。這一切法都是從妙覺性裡流出來的,妙覺性跟一切法沒有差別,也是平等的。開示你們修行的法門,哪有差別,哪有漸次,如是修行實實在在沒有二,沒有差別,就是沒有兩個樣子。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也講方便,講方便是隨眾生機,不是在佛的圓覺妙性上這一邊講。佛經這些道理要學著講,怎麼一會這麼說,一會那麼說,是不是自相矛盾?沒有,你沒有聽懂,沒有研究通,講起來也講不清爽。在佛的無上妙覺上是平等的,無二,一切法沒有兩樣,沒有差別。   要方便隨順,是隨順眾生之機,在眾生那一方面可就有差別了,那就「其數無量」,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還是總其大數,實實在在無量數。因為眾生無量,根機無量,佛的法門也無量,現在要說的大家得利益。   「圓攝所歸」,現在把無量數的方便,把它圓滿收攝起來、歸納起來。「循性差別」,把無量數的方便,既然是應眾生之機有差別性,而就其大概的差別性,循者順也,順著一切方便法門的差別性,把它歸納起來,「當有三種:」應該有三種:下面就說三種法門,都是方便法門,第一、奢摩他,修止。第二、三摩鉢提,《起信論》上叫做毘鉢舍那,是修觀,這個地方就是修如幻的三昧。第三、禪那。這一章就是講這三種,先說第一種。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善男子!若諸菩薩」,包括末世學大乘的眾生在內。「悟淨圓覺」,這句記到!下面統統是從這地方開始的,先悟圓覺之理,悟後再起修。   「以淨覺心」,先求開悟,悟到清淨的圓覺,你依著清淨的圓覺心,再去修行。「取靜為行」,你下手修行,前邊是悟理,這是事修,在事相上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走,這得取相,取什麼相呢?取靜的相,要靜下來。就是在無量數的差別方便之中,歸納起來有這一類的法門,也就是有這一類的眾生歡喜靜。以靜為他的行門,記到!取靜為行,不怕著相,為什麼呢?他是悟後起修,曉得這是方便不會著相,他開悟悟到圓覺之理才起的事修。在那事相上,你不能講一空一切空,還是腳踏實地的修行。你歡喜靜的,不妨從靜入手,那要取著靜為行門。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這三個觀,圓瑛法師《講義》上用三個科目,都是依著圭峰大師取的名字,這叫泯相澄神觀,滅除掉叫泯,泯一切相,你看《起信論》上修止,止一切境界相。澄神,澄字有二個音,一個它本來清淨,叫做澄清,譬如我們晚上念阿彌陀佛的讚佛偈,「紺目澄清四大海」,佛的眼睛是紺青色叫做紺目,紺目澄清,它是本來清叫做澄清,但是眼睛很大,像四大海那麼大。這個澄字念「澄」,是眾生的心念本來渾濁不清,要把它靜下來,要把它澄清。眾生這一盆水,本來是有泥沙的,叫做渾水。渾水你把它靜下來,就澄清了,「取靜為行」,就是為澄清諸念。我們苦惱,苦惱在哪裡?本是一盆渾水,天天用手來攪,它怎麼渾濁不清?貪瞋癡,你天天還去動新的貪瞋癡,等於用手來攪渾水,愈攪愈渾。到這個時候,他用功修行,把一切妄念都停止下來,用這個靜功,要取靜為行,也不是簡單的事。   你最初打坐靜不下來,要強制叫它靜,我們現在早起上早殿下來,叫你坐三十分鐘,有的同學不耐煩,大眾的規矩,也不好意思不坐,腿盤不上去就不盤,盤上去痛嘛!怕痛就把它放下來,你什麼時候才學會盤腿呢?一個出家人連半點鐘都不能坐,你不慚愧嗎?不慚愧,那有什麼辦法,千佛出世也沒有辦法,不要說我道源了,誰的腿不是娘生的呀!自己的娘生出來的腿,都是肉造的,哪個人的腿不疼!你得練習練習就不疼了。出家人雙腿不能盤,盤單腿總要的啊!半跏趺坐,你總會坐兩個小時腿不疼!打禪七現在台灣很少,打念佛七的很多,參加了念佛七,現在出家人少,是出家人都是僧寶。人家居士很多要來打念佛七,請你出家人去領導,你的腳盤不上去,這叫什麼話!盤上去連三十分鐘都不能坐,這叫什麼話!你不慚愧嗎?要練習,腿練不疼了,這還是調身。你還要學會要調息,調鼻息,還要學會調心。    這是第三步調心的功夫,把妄念停止下來,你坐那個地方,要打妄想。你不打坐還沒妄想,一打坐,妄想就來,東想西想,不曉得打哪兒那麼多的事都想起來了。你不用功,那就隨它亂想一氣;想得不想了,打瞌睡了。兩個大煩惱,一個掉舉,一個昏沈,聽了三、四年了,沒有聽懂這兩個名詞嗎?聽不到你的耳朵裡去,聽不到你的心裏去。你耳朵都不聽,怎麼能聽到心裡呢?打我們閒岔的煩惱很多,最大的一個掉舉,一個昏沈。你不用功不知道,你坐那個地方就掉舉,掉舉就是打妄想,東想西想;剛剛不想了,瞌睡來了,昏沈,這個樣子就能了生死,就能成佛道嗎?要生慚愧呢!    這個時候,就是悟淨圓覺的菩薩,當然不是沒有慚愧的人,他已經開過悟的,他會調身、會調息,現在就是調心了,他要把妄念澄清下來,澄清下來了找到自己的妄想心了。   「覺識煩動」,我前天跟諸位說過,念念生滅,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都是妄想心。我們坐下來迴光返照,照照看,一剎那九百個生滅,觀照不出來;一念九十剎那,也觀照不出來,就說念念生滅的粗念頭,還是觀照不到,為什麼觀照不到呢?我們的妄想心,從來就是攀緣外邊的六塵境界,習慣了!你坐那兒要打坐,閉著眼睛,沒有看到外面的境,耳朵也沒聽到什麼聲音,還是要打妄想,想的不是法塵嗎?你得用功,把聽到的法相都對上,你說我沒有對著外塵,你沒有對著五塵境界,你的分別妄想卻是法塵,妄想心緣的法塵還是外境,沒有觀照到自己的心。   這個時候觀照到了,怎麼觀照到了?「由澄諸念」,把妄念伏下去了,喔!「覺識煩動」,覺到自己的妄想心,就是第六識在那兒煩動,一覺到它,它就沒有了。再對《起信論》,你覺到異相無明了,念無異相;覺到住相無明了,念無住相;你覺到生相無明了,心無初相,沒有初相可得。就怕你沒有覺照到它,你覺照到它,就被你觀空了,妄想心本來是六塵緣影,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等你覺到妄識在那煩動的時候,它空了。 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妄想心一空,「靜慧發生」,學佛法學的是心法,般若智慧在那裡?不是佛給我們,本來具有的,這個時候發生出來了,因為修靜功,所以叫靜慧,靜慧就發生出來了。你學佛法能學到這裡,才得到真正的法樂,才曉得佛說的法,都是我的心法,般若智慧本來現成。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執著身體、執著心,前邊聽過了,四大假合的身體,把它執著到是自己的身相;六塵緣影,把它執著是自己的心相。不曉得四大種以及六塵,都是客塵。客,不是主人,不是我,是我圓覺自性以外的一個東西,客是從外面來的。你不覺識煩動,不靜慧發生,你把它滅不掉,它也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所以我們學佛法,若不腳踏實地的用點功,說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儘在那裡說,打你一巴掌,就受不了,還沒有拿刀子刺你一下呢!身相假的嘛!假的打到了你,就假不了!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沒有打你,人家罵你兩句就受不了,說你兩句不好聽一點,心裏面起了分別,心是六塵緣影,那是說說,心還是我的心。他說我的壞話,我還是聽見起煩惱嘛!所以客塵沒有滅,你要用功修行,身心客塵,從此永滅,把它滅掉了。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這是功夫的名字,輕安者,身心輕安,得一種自在的法樂。你不用功,不曉得這身體之重,不曉得心裏面的煩;等到你用功,才知道這個身體臭皮囊一百多斤,天天背著它走路,你看苦惱不苦惱!心裏面呢,它不會安,你愈叫它安,它愈不安;你愈不叫它打妄想,它愈打妄想,它不會安,身不輕,則心不安。到這個時候,得一種寂靜輕安,心裡不動,身體份量沒有了,輕飄飄的,好像會駕雲到天空那樣的境界,叫做寂靜輕安。從哪兒來的呢?外道師父說,是外道師父傳授給你的。這是內發的智慧,也不是佛給我們的,這叫做一種定功的前方便,叫做輕安,是內發的。   前邊說你能自己內發般若智慧,就能得到真正的法樂。還沒有得到輕安的享受,自在解脫,解脫自在,那都是法樂的形容詞,怎麼解脫?把身體粗重的煩惱解脫掉了,把心裡頭煩動的煩惱解脫掉了,身體不重了,變成輕的;心裏面不動,變成安了。身心輕安,就是解脫自在,佛法不儘講空理,得兌現,你得腳踏實地用功。佛只是告訴我們他走的路,不能替我們修行。   這話跟諸位講夠多了,修行你自己修,才能得到真正的法樂。在家當居士沒有修行,那真是可憐,他得去顧生活,北平話叫奔生活,奔就是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有了飯吃才能修行,他不是一個人吃飯,一大家人生活的重擔,擔不動,也得擔。我們出家人,上不養老,下不養小,就你一個人,把嘴巴插到大眾飯鍋裡,不要買米買菜就有飯吃了,好修行嘛!嘿,有飯吃了正好睡覺,不要奔了!有生活了,還奔啥勁,那麼完了!剛才說了好幾遍,千佛住世也沒有辦法!你有飯吃,你的目地就在吃飯,那還有什麼問題好商量呢?所以你要好好用功,我們不要去奔忙生活,靠三寶加被,我們有碗飯吃,不好好的修行用功?修行用功怎麼修?沒有聞到圓頓大教,你還有點善根,不要對不起自己的善根,你聽到圓頓大教,開示的多清爽呀!你怎麼不好好用功?打坐、修靜,這有什麼弄不清爽?,你不要修,有什麼辦法呢!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   這是第三步功夫,第一步、內發智慧,第二步、內發輕安,第三步、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的心,跟我的心通了。所以前邊引證大珠和尚的語錄:「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愚癡的人,求佛不求心。」天天去求佛,不知道求自己的心,求來求去佛還在心外,在佛門裡學外道,心外求道,名曰外道。你求自己的心,我們的心跟佛的心,無二無別,沒有兩個樣子。怎麼有了兩個樣子呢?被無明煩惱給障蔽到了,這個時候用靜功,把那一盆渾水澄清,跟十方諸佛的心通了。   「於中顯現」,於什麼中?於我自己的心中顯現出來,顯現什麼樣子?如鏡中現出來的像那個樣子,這個時候看見一個特別境界,不給你先說清白,到你打坐時,忽然有這個境界,是佛境、是魔境,你弄不清了。你要修靜功,修到這時候,就是佛境現前,這個方便叫什麼名字呢?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這叫修止,就叫修靜,這是一類。你們同學哪一個根性歡喜修靜的,就照這一段用功。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這是開了悟以後,悟了理再修。這是第二大類,它是總攝歸納起來的,有人歡喜修行要弘法利生,先行菩薩道,先來度眾生,有這一類的根性,照這個修,他悟了淨圓覺之理明白了。   「知覺心性及與根塵」,這個「知覺」是悟出來的,不是分別心分別出來的,我自己的心性以及六根、六塵。心性,就指著圓覺妙性(就指著六識);根塵,指著六根、六塵。「皆因幻化」,統統是幻化的。圓覺妙性怎麼是幻化的?對著根塵說,說個覺也是幻化的,前邊有明文,都是因幻化而有的。   他明白這個理了,「即起諸幻,以除幻者」,他就起幻化的行門,要行菩薩道,除幻者,除這一切幻化,幻者就是幻化的境界。這就是前面菩薩問過的,這叫以幻修幻,以幻除幻。   於是他就「變化諸幻」,他變化一切幻化的法門。「而開幻眾」,他去教化眾生,講經說法,弘法利生,眾生如幻如化,要開示、開悟他,叫開幻眾。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妄」,他得了一種功夫,也得了輕安的境界,這個輕安的境界叫大悲輕安,他是由大悲心來行菩薩道,他自己知道一切幻化,眾生不知道,天天為這些眾生辛苦,是由他的大悲心而起的菩提心,觀眾生苦發菩提心,你看《普賢行願品》裏邊加了一個功夫,觀眾生苦起大悲心,由大悲心而起菩提心,起了菩提心就要講經說法利益一切眾生,一切如幻如化他知道,眾生不知道。廣設一切道場,安處一切徒眾,開大道場,建大叢林,有眾生出家,有多有少,統統收來。不能出家的,先皈依三寶、受五戒,受在家萻薩戒,天天做如幻如化的事。古人有兩句話:「廣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開了道場,就像水中的月亮,我知道還要廣開,就怕我因緣不夠、福報不夠,我開不開,開第一個道場,開第二個道場,開第三個道場。   像民國最近幾年,出的大善知識很多,一個虛雲老和尚,他把這個道場興建好了就走,比方他去修鼓山湧泉寺,興建好了就走;他到曹溪去修六祖的道場南華寺,修好又走了;再去中興雲門,這就是替我們作的榜樣。   還有一個倓虛老法師,這兩個人,虛雲老和尚出家得早,二十歲出家,但是他出透很晚,到了七十歲以後才出透。倓虛老法師出家晚,四十三歲才出家,你看他的《影塵回憶錄》,出了家就去到寧波觀宗寺,親近諦閑老法師上佛學院,天天吃臭冬瓜,真是苦的要命。他在那裏住三年,畢了業才出來,出來了他就修營口楞嚴寺,他是營口的人,要報地方上的恩,楞嚴寺修好,請人當住持,他就走了。去修長春般若寺,修好了就到青島修湛山寺,後來時局亂了不能住,才到香港。這都是給我們作榜樣,廣開水月道場,就怕沒有因緣,有因緣你盡量去開,大作夢中佛事,這都是眾生在作夢,菩薩修行如夢渡大河,夢中佛事還要大作,不作這個夢不會醒呢!你天天去講經說法,度這如幻的眾生。這樣你度來度去,自己得了利益,由大悲心,而得了大悲輕安。   「一切菩薩」,就指著修毘鉢舍那,如幻三昧的菩薩,天天去講經說法,度如幻眾生。「從此起行」,他天天去做度如幻眾生的行門。「漸次增進」,愈做愈多。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他是悟了淨圓覺的人,知道一切幻化不實,來說幻化的法,來度幻化的眾生。他是觀幻術的人,人家在變戲法,他在那兒看,他不是變戲法的人,也不是被變的戲法,「非同幻故」,他不同於跟眾生一起幻化的。   這再進一步,「非同幻觀,皆是幻故」,非同幻法的觀想,也是不實在的,也同幻。再進步,到「幻相永離」,觀幻者的幻相也離開了。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這才實在呢,要種菩提樹生菩提苗,得種在好土裏邊,像土裏邊生個菩提苗出來。   「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梵語三摩鉢提,翻成等至,等持一切法,能至無上菩提。但是《圓覺經》上講的功夫,跟普通梵語的翻譯都不一樣,所以圓瑛法師不翻譯,他消文釋義不消這個文,跟普通講的等至不一樣,他叫做「如幻三昧」。   圓瑛法師《講義》上用的科目,還是用三個觀行的名字,名字是圭峯大師取的,圓瑛法師就說了,第一個觀,叫泯相澄神觀,神就是心神,把一切相都泯滅,把你的心神澄清起來,開發了智慧,內發了輕安,就與十方諸佛的心相通了。第二個觀,叫起幻銷塵觀,你起如幻的行門,結果把自己的塵勞消滅了,塵勞就是煩惱,這是第二個觀想。「三摩鉢提」翻成等至,跟《圓覺經》上講的意思不相同就不翻,就叫起幻銷塵觀,這叫三摩鉢提,要是好說一點,就叫如幻三昧。   下邊第三個觀門,也就是第三大類把它歸納、圓攝起來,這是第三種,下邊解為禪那,圭峯大師取個名字叫絕待靈心觀,絕諸對待,自己的靈性現前。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悟了圓覺之理之後,悟後起修。「以淨覺心」,你悟了清淨圓覺之理的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不取第二個觀門,不取幻化的三昧,也不取第一個觀門,「奢摩他」,奢摩他是修止,這地方叫做「靜相」。前邊兩個觀行,他都不要。   「了知身心皆為罣礙」,了達了知,知道自己的身心,都是一種罣礙的東西。「無知覺明,不依諸礙」,無知覺之明,也就是無明,不依著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這是第三個行門的高明,永遠超過礙者與無礙者這兩方面,礙者與無礙者是對待的,所以圭峯大師是絕待,礙與無礙都要超過。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你所受用的依報世界,以及你正報的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他知道身心如幻如化,是一種塵勞妄想,可是我身心之內,有一個靈知靈覺的心。這就是第三類修禪那觀的人,相是在塵域之中,等於器中鍠,器是樂器,樂器中有個發出聲音的東西叫做鍠。笙簫、笛管的笙,是一根一根小竹竿對起來的樂器,裏面有個小銅片,名字就叫做鍠。我學過吹笙,你把小銅片弄掉,吹不響了。鋼琴裏面有一個滑輪,也叫做鍠。就是樂器裏有個發聲音的東西叫做鍠,這是個譬喻,器中的鍠在器之內,它的聲音就超出器外,不被樂器所障礙住;笙裏面鍠,銅片的聲音,不會被小竹竿給障礙;你按鋼琴裏邊的鍠,也不會被鋼琴障礙。「相在塵域」,就是我們靈知靈覺的心,在塵勞幻相之中。「聲出於外」,但是它的功用可以發出塵域之外。   「煩惱涅槃,不相留礙。」凡夫,為煩惱所留礙;二乘,為涅槃所留礙,都是著相著出來的。凡夫,你不執著煩惱,就不叫做凡夫;二乘,你不執著涅槃,就不叫做二乘。所以煩惱與涅槃,你一執著,它就留礙;你不執著,它不相留礙。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這個名詞跟前邊名詞都要記著,前邊叫做寂靜輕安,這裡叫做寂滅輕安。寂滅,連靜相也滅掉,幻化之相,前邊兩個觀想都把它滅掉。寂滅者,不生不滅,這個名詞梵語叫做禪那,翻成中國話叫靜慮,跟《圓覺經》講的也不對,就叫做寂滅。   「妙覺隨順寂滅境界」,這個時候與妙圓覺性相隨順,寂滅的境界,不生不滅的境界現前了。「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自己的身心之相,達不到這個境界。他,是指一切眾生的身心之相,也達不到這個境界。這就是像器中鍠,聲出於外,一切身心之相,障礙不住靈心。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一切眾生相,壽命相又叫做壽者相,都是浮想,不實在的妄想,叫做輕浮之想。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解釋第三個觀想的名詞,禪那翻成中國話叫做靜慮,跟前邊講的功夫不一樣,而且講到下面二十五輪的時候,很多的地方就指著靜觀,叫靜慮更不對,所以不能翻譯,要翻譯就翻成寂滅。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善男子!此三法門」,把它大類歸納,圓攝起來有這三種方便行門。第一個奢摩他,第二個三摩鉢提,第三個禪那。「皆是圓覺親近隨順」,等到說到第三個,把前面兩個都駁掉了嗎?不是,它是各自適合一類的根機,實實在在這三個法門,都是圓覺的親近隨順。你一用功,就證圓覺,不叫你繞遠路。這就告訴我們都是圓覺的親近隨順,就是一定走到城門口,再一邁步,就進城門。   「十方如來因此成佛」,也是如來的因地法行,如來是眾生成的佛,他的根性也不一樣,歸納起來不出這三大類,都是因這三個行門成佛。   「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一切菩薩來行菩薩道,他的方便法門多了,他要度無量的眾生,就有無量的方便。種種方便,有同的,有異的,這個菩薩與那個菩薩相同,這個菩薩與那個菩薩不相同,一切同一切異,但是歸納起來不出這三種,都依這三種法門為根本方便,其他都是枝末方便。   「若得圓證,即成圓覺。」這三個方便,無論你用哪一個,因為親近隨順,結果你只要精進用功,都能成就你的圓覺。這就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無論你從哪那一個城門進來,結果都進到城裏面。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假若有這個人發了心要修聖道、修佛的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你這個人發心要弘揚佛法,要弘揚佛的聖道,但是你沒有依著前邊這三個法門來教化眾生,你是依著四諦、十二因緣法門來教化眾生,教化得的結果很好,有百千萬億的眾生,都成了阿羅漢果,成了辟支佛果,你的功德大嗎?不大。   「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都沒有我們的功德大,我們有什麼功德呢?我們現在就得了功德,前邊開示這三個法門,你都聽到了,「一剎那頃」,很短的念頭、很短的時間。「隨順修習」,不是長時間的修習,聞就是聽,聽了相信,就是聞慧;聽了如實思惟,這叫思慧;就如是修行,這叫修慧。很短的一剎那頃,隨順修習,你沒有違背教理,講到那裏,你信到那裏,這就是隨順,隨順就是修習用功。那你的功德,就是我們現在講堂大家的功德,就超過教化百千萬億眾生成阿羅漢、辟支佛果那一個人的功德。為什麼超過他呢?你種了成佛的種子,決定能以成佛;你去弘法利生,皆能令眾生成佛,你決定不會弘揚小乘佛法。前邊那個人,教化眾生百千萬億眾生,證了阿羅漢、辟支佛,沒有一個成佛的,他入到偏空涅槃,掉到死水坑裏去了,就是禪宗說的:死水裏邊不藏龍,永遠不會成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   「威德汝當知」,威德自在菩薩,你應該知道。「無上大覺心」,也就是無上妙覺心,也就是圓覺心。「本際無二相」,在它的本際上,就是在圓覺妙心的本位上,沒有差別相,沒有兩個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隨順眾生的根機,方便就多了,就有無量數的方便。 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   「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把它歸納圓攝起來,便有三種種類。「寂靜奢摩他」,這是第一種。「如鏡照諸像」,結果能得到十方諸佛的心,就像鏡子裏現像。「如幻三摩提」,他修如幻三昧,三摩鉢提,「如苗漸增長」像土裏面種的種子生苗,菩提苗漸漸的增長。「禪那唯寂滅」,修不生不滅的行門,不生不滅的寂滅,不是小乘家的偏空寂滅。「如彼器中鍠」,像樂器裏面的鍠一樣,結果聲音超出器外。 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這三種微妙的法門,皆是圓覺的親近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十方如來,因此三個行門成佛道,一切諸大菩薩,將來成佛也是依著它。「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這個三種事,就是前邊三種觀想圓滿證得,這就叫做究竟涅槃,得了佛的大涅槃。   威德自在菩薩這一章講完,這一章是總開示,三個親近的隨順妙行,第一奢摩他,第二、三摩鉢提,第三禪那。 辯音菩薩章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下面是辯音菩薩,替我們出來請問。 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   先讚歎世尊說法說得好,「希有」,就是少有,聞所未聞,從來沒聽見過。 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   歸納起來有這三種,修行用功的時候,還要有方便,再問「此諸方便」,就是這三種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一切菩薩於圓覺法門之中,有幾種的修習?不是三種以外再問,就是這三種是一個人統統要修三種?還是三種法門,三種人修,一個人只修一種?是不是有個前、有個後,一定要依著前邊說的,第一、第二、第三這樣修,還是可以超越過去修呢?是一次修的,還是越級修呢?問這些修習的方便,好令我們末法的眾生知道。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問這些修習的方便,好令法會大眾和末法的眾生知道,使眾生開悟圓覺妙性真實之相。「實相」,也就是圓覺妙性,圓覺妙性是真實之相。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還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面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問如來如是修習」,就是要修這三種觀行的時候,是怎麼修法?是一個人三種都要修?或是三種人修三種?或是一次的修,或是越次的修?「越」是超越。 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面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先說根本的道理,怕我們著了相,這一切圓覺清淨的妙行,怎麼叫做清淨呢?遠離諸相,才叫清淨。沒有修行的人,也沒有所修行的法,沒有能所之相,沒有修習及修習者。要是「修習」,指著能修習的人。「修習者」,就是指著修習的法。往往「者」字,是指人之詞,就是上邊指著法,下邊指著人,也可以。沒有所修習的法,也沒有修習者,也沒有能修習的人。無論怎樣講,只要意思不講反就可以,總而言之,無能無所,才叫圓覺清淨。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一切初發心菩薩以及末世求大乘法的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還沒有證得圓覺之前,他修習用功,都是依著幻化之力修習。   「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有這三個觀門把它交絡起來,就有二十五種,這二十五種都是圓覺的行門,圓覺清淨沒有相,這二十五種法輪也沒有相。這二十五種叫二十五種觀行,觀就是定,也叫定輪。「輪」字,怎麼不叫觀叫輪呢?輪有兩種義:一種是摧輾義,二種是運載義。輪就是車輪子,底下有亂七八糟的東西把它輾平了,叫摧輾義。是車輪子就有一個車,車能運載物品,運載眾生,由此路到彼路,這是運載義。如來的法叫法輪,觀行也叫法輪,它能摧輾一切煩惱。你修這觀行做什麼呢?斷煩惱,它能給你摧輾掉,能運載你由凡夫位到佛位,這是運載義。雖然有二十五種觀輪,觀即是定,都是定輪,二十五個定輪都是清淨的,都是圓覺隨順,圓覺無相,定輪也不能著相。   這二十五種定輪,記著大綱,就是前邊三個觀門把它套起來的,單修三種,不是一個人修三種,一個人修一種就可以。有三個,單修奢摩他,單修三摩鉢提,單修禪那,就有三個。   下邊第一大段,依著奢摩他,依著靜觀為首,把它交絡起來有七種。第二大段,依三摩鉢提,依幻觀為首,交絡起來有七種。第三大段,依著禪那,寂滅為首,交絡起來有七種,這三、七,二十一,再加前面三種單修的就二十四,最後圓修三觀,叫二十五。   這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就是二十五種觀門,都有一個名字,《圓瑛法師講義》都把它定成一個科目,這二十五個科目的名字是依著圭峯大師的《疏鈔》抄過來的。在圭峯大師的《圓覺經大疏鈔》上,他講不是他取的,是古人舉出來的二十五種譬喻,就是在圭峯大師注《圓覺經大疏鈔》、《圓覺經略疏鈔》以前,也有注《圓覺經》注解的法師,依著二十五種定輪,找出來二十五種譬喻。   現在就說二十五種定輪,因為我眼睛看不見科目,不能講科,只好依文解義,把文消過去。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極靜」就是奢摩他,翻成中國話就是寂靜的意思。「由靜力故,永斷煩惱」,修行做什麼?三種行門方法不一樣,目的只有一種,都是斷煩惱的。它有什麼力量?有極靜之力,極靜,靜到極處了,發生一種力量,把煩惱給斷掉,永斷了。   「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究竟成就大涅槃,不要起座,就入了大涅槃,就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沒有起坐就成佛了,就這麼快。   「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這是第一個法輪,第一個定輪,單修奢摩他,不是一個人要修三種,修一種就夠了,他不起於坐,入了大涅槃,就成了佛了。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這就是三摩鉢提的意思,不能翻成「等至」,他是觀察如幻,修的如幻三昧。「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他是悟了淨圓覺的人去修觀行,再趁佛力的加被,所以依著佛力,能變化世界種種的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備」就是完備,就是圓滿修行,是菩薩的清淨妙行,他都行了。   「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在陀羅尼總持法門之中,他的寂靜之念,並不為外邊如幻的境界而失掉,就是他觀幻者,不同於幻化,他度如幻的眾生,不被眾生所轉。我們現在末法時代,學著發心弘法利生,這個功夫要記得,你弘法利生是度眾生的,不要被眾生把你度了,你去度眾生的,結果被眾生轉了,你沒有度到眾生,眾生把你度了。你要度眾生成佛的,眾生把你度了,把你度到三惡道裡去。   「及諸靜慧」,他修的是三摩鉢提如幻三昧,但是他修如幻三昧是總持法門,這陀羅尼門,不失於寂念,不失於禪那之念,也不失於奢摩他的靜行,他動中有靜。「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他一切幻化都滅,也「不取作用」,他不去行幻化法門,去度幻化眾生。「獨斷煩惱」,就是一門深入,專為斷煩惱,先把煩惱斷掉再來度眾生。「煩惱斷盡」,他獨斷煩惱,把煩惱斷盡了。「便證實相」,結果實相證得。「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這二十五個定論有三個了,單修,看你是什麼根機,跟哪個相應,就修哪一種。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下邊有七個定輪,都是依奢摩他為首領、為第一,中國的意思就叫「至靜」,先取於至靜,依這個為頭,由至靜就發生了智慧,靜中得的慧,以靜慧之心,再去照諸幻者,再去度如幻的眾生。「便於是中,起菩薩行」,起了菩薩行度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先修至靜的功夫,開了智慧,內發了智慧了,再來修如幻三昧,度如幻的眾生,這一個人修兩種。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記著,都是以靜慧為首的,一共有七個,這是第二個。「證至靜性」,證得了至靜之性,也就是內發了輕安。「便斷煩惱」,獨斷煩惱是禪那的功夫,他有至靜的功夫把煩惱斷掉,禪那的功夫他也得到。「永出生死」,超出生死了。「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 還是以寂靜為首,以寂靜之慧。「復現幻力」,再現出來第二種的如幻三昧之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變化種種世界,變化種種如幻的法門,度如幻的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後來而斷煩惱,而入於寂滅,這就是第三種觀門叫做禪那,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先修奢摩他,中間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還是以靜力為首,「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把煩惱斷了,再修菩薩清淨妙行,度如幻如化的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鉢提、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還是以靜為首。「心斷煩惱」,把煩惱斷掉,就屬於禪那了。「復度眾生」,同時的斷煩惱度眾生。「建立世界」,要度眾生,就建立種種變化的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就是先修靜功,修了靜功,下邊兩個一起修,「齊修三摩鉢提,禪那。」就是一方面斷煩惱,一方面度眾生。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還是先修靜功。「資發變化」,「資」是助,助發了變化,助發了如幻三昧。「後斷煩惱」,斷煩惱是禪那的功夫。以他的靜慧,至靜的力量,來助發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兩個一起修的,「後修禪那」,最後才斷煩惱。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還是以靜力為首。「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兩個一起修,用至靜力,來資助寂滅禪那之力,後再起變化的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這二十五輪,前面單修的三個講完,下面有三段,以至靜為首的七個講完,這就講了十個了,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繼續講辯音菩薩這一章,辯音菩薩請問修持前邊這三個觀門,修持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有沒有方便次第,或者一個人必須修三種,或者是一個人修一種就可以,或者是按次第修這三個觀,或者可以超次的修,問這方便次第。如來就說,展轉交絡起來有二十五個法輪,法輪也叫定輪,一個人單修一種就可以,前邊叫做單三。這個中間,一個人修兩種也可以,修三種也可以,展轉交絡起來就有二十一種。就是第一個,是以奢摩他為首,有七種。第二個,就是第二個階段,以三摩提為首,有七種。第三個,以禪那為首,有七種。三、七,二十一種,再加上前邊單修的三種,二十四。最後一種,是圓修三觀,一共二十五種。前邊單修的三個觀,以奢摩他為首的這七個講過了,接著講以三摩鉢提為首,有七個定輪。看著經文。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下邊七個定輪,統統以三摩鉢提為首,三摩鉢提修的是如幻三昧,他由神通變化,以變化力來教化眾生,他能變化世界,變化道場,都能變化出來。他以種種的方便,而來隨順至靜,至靜就是奢摩他。「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這是七種的第一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還是從三摩鉢提為首,以變化力變化出來的「種種境界」。「而取寂滅」,寂滅就是禪那。「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所謂:「廣建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種種都是變化出來的,做出來度眾生的事,都叫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這中間這個寂靜,也就是至靜,就是奢摩他;斷煩惱是禪那的功用,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他有種種神通妙用,沒有障礙的作用。「斷煩惱故」,他斷煩惱也不起障礙,斷煩惱就是禪那。「安住至靜」,就是安住在奢摩他。「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他以變化力方便作用,這是三摩鉢提的作用,再同時修至靜,就是奢摩他;寂滅,就是禪那。「二俱隨順」,「至靜」的奢摩他,「寂滅」的禪那,兩個觀門統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齊修奢摩他,禪那。」「齊修」,後邊兩個觀門:奢摩他,禪那,一起修的。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以三摩鉢提,種種變化的作用,來資助、資發奢摩他的至靜,後來再斷煩惱,再修禪那,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奢摩他,後修禪那。」他是以變化力資助資發奢摩他,所以齊修三摩鉢提、奢摩他二個,後再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寂滅就是禪那,以三摩鉢提的變化力,而來資助資發禪那的寂滅,這兩個一起修的。「後住清淨」,後住於清淨的境界,「無作靜慮」,清淨到沒有作為,無所作為的靜慮。前天講過,禪那就翻靜慮,但是在《圓覺經》則不能翻,這個「靜慮」,就是奢摩他,所以翻了反而不對。「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禪那」,這兩個一起修的。「後修奢摩他」。   前邊講了七個了,就是第二個七個,以變化力為首,以三摩鉢提為首,七個講完了。再最後的七個,就是第三個七個,講以禪那為首,禪那就是寂滅。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這個定輪以禪那寂滅之力,「而起至靜」,起發出來奢摩他的至靜力。「住於清淨」,這個至靜,叫無所作為清淨的境界。「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還是以禪那為首。「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以寂滅力的「種種自性」。「安於靜慮」,靜慮還指著奢摩他。「而起變化」,就是三摩鉢提。「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沒有作為的自性。「起於作用」,起了作用,就是妙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清淨的境界,歸到奢摩他上。「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這就是以禪那寂滅之力,住於奢摩他的清淨靜慮的境界,再起變化,起三摩鉢提的神通妙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這是齊修禪那,奢摩他,資助資發至靜,就是奢摩他。「而起變化」,最後修三摩鉢提,起變化妙用。「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一起修禪那,奢摩他兩個,最後再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至靜」,就是清淨,也是清明,清明境界的靜慮之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前邊以禪那、以寂滅力的這七個講完了,這個三、七,二十一,再加上前邊三個單修,二十四講完。最後講到圓修三觀,就是二十五輪最後一個。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把這三個觀門,也就是三個定輪,圓合起來。「於諸性相」,這三個觀門的法性、法相。「無離覺性」,統統不遠離圓覺妙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就是三種觀門的自性清淨隨順。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這是總結,前邊二十五個定輪說完了。「一切菩薩修行如是」,過去的一切菩薩修行都這樣修的。   先給諸位道歉,這二十五個輪,只是消文,把它消過去了,連釋義也沒有釋。要消文釋義,為什麼沒有釋義?前邊那一章,三個觀的意思都講過了,所以二十五輪,只順著文消一消,不必要再釋其義。這樣等於念過去一樣,這跟同學講則可以,要是公開跟四眾弟子講,這個樣子則不可以,怎麼不可以呢?四眾弟子聽你這樣子消文,連釋義都沒有就念過去了,他們跟著經文還看不來,不曉得你念到哪裡去了。而且聽一座經,聽了一個半小時,聽不出來一點興趣,可能第二天他不來了,所以在公開演講的時候,這個樣講法則不可以。   以前我跟諸位講講經的方法:消文、釋義、顯理、勸修、舉證,這是五個大綱,裏邊消文、釋義,你的字句要清楚,開合要顯明,這都是些講經的方法。講經的方法裏邊還有一種叫做技巧,怎麼叫做技巧呢?就是你講的使聽眾能啟發他的興趣,所以你這樣只消文不釋義,把文念過去,他聽不出興趣就不來了。   那麼這二十五輪怎麼樣消文釋義呢?依著科文當作注解來解釋。我怎麼不依科文給諸位解釋,我眼睛看不見,只好跟諸位道歉。你們將來講《圓覺經》則不可以偷懶,你得消文,還得釋義,前邊那一章已經釋義,一個一個的觀都釋義釋好了。這個地方有古時候的大祖師,給我們舉出來二十五個譬喻,你就依著科文來解釋,聽者才有興趣。還有一種技巧使他起興趣,這二十五個科文,是二十五個故事,你消文是簡單的消過去,這二十五個故事裏邊,你看哪一個故事最有興趣,把故事發揮一下,這二十五輪能以挑出來三個,乃至於到五個故事,詳細的解釋解釋,聽經的人就會啟發興趣,而且聽著你講得很熱鬧。不會這麼樣簡單消文,消的他聽不懂,跟著念也念不來。   這是個技巧,釋義沒有釋的,你照著科文解釋,而科文不是普通的科文,是古時候祖師給我們找出來二十五個公案,就是二十五個故事。你看著故事裏面,最有興趣的故事,你講一個、講二個,乃至於三個到五個已經夠了,不必要詳細說二十五個故事。二十五個都詳細說,又說得嫌多了,講好幾天講不完。講到這裏,我就跟諸位道歉,看不見二十五個故事的科文,你們的眼睛看得見,不可學我這樣講。   現在把它結束起來,尤其是末法時代的眾生,你要想依著這二十五個定輪來修行,得有個下手的前方便。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就是現在初發心,以及末法時代修大乘的眾生。「依此輪者」,依著這二十五輪來修。「當持梵行」,告訴我們下手的方便,先持戒。「寂靜思惟」,再修定。這二十五個定輪,本來是定,但是裏面包括的有觀慧,你修這觀慧的二十五輪,必須先持戒後修定。前邊都有,都講過了,這再告訴我們,下手非要持戒修定不行。梵行,就是清淨行,清淨行最嚴重的就是不可以犯婬戒,因為在戒律上,婬戒叫做不淨行;梵行,才是清淨行,那是的即相違的,絕對不能犯婬戒。在家的二眾弟子,平常持的不邪婬戒,但是你要是發心要修這二十五輪,這個時候你得持出家不婬戒。不婬,不然你不叫梵行。這個記到,出家人是絕對不許犯婬戒,在家弟子,不邪婬的戒,要改成出家的不婬戒,這是梵行。這是的指,的的確確指著不許犯婬戒叫梵行。再廣持一切戒,你出家受比丘、比丘尼戒,一條不能犯,犯了就不清淨。你是一切戒律,都要嚴格的守持,叫做當持梵行。戒律的功用,就是防非止惡,你犯了戒,就是為非做惡。你一方面為非作惡,一方面想修觀行,怎麼樣能成功呢?你不修還好,一修,非著魔不行。因為戒律不清淨,你無始劫來的冤家對頭,他看得很清爽,不要說天上的魔王來魔你,那鬼神魔很厲害,鬼神都有五通,他看見你戒律不清淨,還要修行用功,非魔你不行,所以你不用功則已,用功就著魔。那麼你再靜下來打坐,坐下來思惟,叫做寂靜思惟,這就是修定。   「求哀懺悔,經三七日」,這一句更要緊,要經過三七日,在你沒有修二十五輪之前,你要先打三個七,懺悔七。懺悔者,懺其前愆,悔其後過,愆也就是罪過,以前造的罪過,都把它懺掉。悔其後過,以後的新罪業我不造。這個樣子懺悔二十一天,你再去修二十五個定輪,這是很要緊的下手方法,我們聽《楞嚴經》也是這樣,你要修楞嚴大定,也得先二十一天求懺悔。   有人問:要懺悔,我怎麼懺悔法呢?我跟諸位同學說過,你就依著作晚課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作得最好的懺悔法,而且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一共八十八佛,犯五逆大罪,都能給你懺掉;犯四根本大戒,當然也能懺掉,其他的輕罪,更能以懺掉。《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最後一個法界藏身阿彌陀佛,那是八十九個佛,你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除八十萬億劫生死重罪,《十六觀經》上說的有,佛的金口良言還能有錯誤嗎?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消八十萬億劫生死重罪,什麼罪都可以懺掉。   不過你要真想修學二十五輪,你要是拜懺拜八十八佛,不要像作晚課跪著念,每一尊佛,每一尊佛,你都拜。一個佛名,拜一拜,拜八十八佛,連阿彌陀佛八十九佛拜完,跪下來再念懺悔文,就這麼樣做,一天最少作六枝香,就是拜六次。那麼作二十一天,除了《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以外,什麼懺都可以,古時候作懺,都是叫我們求懺悔,叫我們用功的。拜《水懺》也可以,拜《梁皇懺》,又叫《慈悲懺》也可以,《大悲懺》也可以,看你跟哪一個懺起興趣,就拜哪一種懺。   現在到了末法時代,到了今天,我們出家人很可憐,過去祖師費了好多的心血,給我們作的懺本,教我們求懺悔的,我們現在給人家去天天拜、天天念,賺幾個錢回來,真是對不起過去的祖師。尤其對不起自己寶貴的光陰,你自己不去求懺悔,天天給人家求懺悔,求習慣了,有人請我拜懺,我才拜。拜《梁皇懺》,一拜七天,拜三個《梁皇懺》二十一天,沒有人請我拜,他一天也不拜。這麼好好的休息休息,拜懺累死了,拜懺就是為拿錢,這個樣子不是太對不起自己寶貴的光陰嗎?所以你依著哪一部懺法都可以,這是用功的前方便。最要緊,持戒、修定、求懺悔。   再拿我自己閉關,不懂這個方便,當時要閉關,就要精進用功,這個道理我懂。我閉的是閱藏關,要看《大藏經》看三年,結果沒有看到三個月,就得吐血病,要治呀,差一點沒斷了氣。把吐血治好了,不能看經,看經頭疼,我要看《大藏經》根本不能看,頭疼!這就拜佛,才想起來要求懺悔,拜佛不能拜,這一拜拜下去,頭要炸開,轟!疼一下子,頭彷彿要炸開的那樣疼。哎呀!我現在才知道了,業障發現了不說,魔魔倒我了,我就跟佛菩薩求哀懺悔,我說:「弟子業障發現,藏經不能看,我要拜佛求懺悔,這麼不能拜,不能拜我懺悔不能懺,就等著墮地獄嗎?佛菩薩一定要加被我,也就是三寶要加被我,讓我弟子拜佛求懺悔。」禱告了拜下去,頭還是疼啊!我的關房是地板,地板上攤蓆子用功的,不要用拜墊,用蓆子在那拜,拜著頭就疼!我想著懺悔不能懺,要等著墮地獄,墮到什麼地獄,恐怕比頭疼還要厲害!赫,這個色穀子,就是這個臭皮囊我不要了。你疼,疼死吧!我把頭拜下去了,轟隆一下子頭疼,我就把頭扣著地板上撞下去。鼓咚!鼓咚!撞下去,疼!好好的疼,疼個死,等到疼一陣子了,好一點起來,再拜下去,再疼,再撞下去。耶!撞這麼幾天,三寶加被我了,好像把魔趕走了,頭不疼了,看經還是不行,看經還疼,拜佛不疼了。拜佛不疼就好了?於是我最初一天拜十二拜,拜三回,都不行。後來我閱藏關,改成拜佛的關。愈加愈多,後來一次能拜三百拜,一天拜四回,拜一千二百拜,拜佛我有功夫了。可能是真實求了懺悔,業障消除,我身體本來不健康,二十幾歲就病奄奄要死,等我閉關圓滿,身體還變好了一點。那麼一直活到今天八十一歲,可能是那時候拜佛的功德。我說給諸位聽,就是不知道先懺悔這二十一天,要先懺悔這二十一天,可能閉關閱藏不發生病魔。諸位聽了要記到,你要是用功的時候,一定要先打三個懺悔七,二十一天的懺悔七以後怎麼樣呢? 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你用紙條把這二十五輪的名字都把它寫上,把它捲成卷,這就是二十五輪各安標記了。「至心求哀」,以至誠心求哀懺悔,求得痛哭流涕,叫求哀。怎樣子求佛加被?我弟子不曉得修哪一輪合我的機。「隨手結取」,結就是標記,還有個名字平常叫拈鬮,你把紙捲成一個卷、一個卷叫鬮,拈鬮,這個地方叫結。隨手,就是信手拈一個出來。「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你依著結裏邊的開示,叫你修哪一個,你就修哪一個,就知道是頓修、是漸修。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這時候完全靠信仰力,既不能作空觀,也不能起疑惑,完全靠信仰力,我相信三寶會開示我,開示我修哪一個,我就修哪一個。就像藕益大師一樣,他禱告:「我要弘揚佛法,現在中國有大乘八宗,我應該依著哪一宗來弘揚?」他把八個宗,都寫成一個紙條,把它捲個卷,就是準備了八個結,他禱告了,隨手拈個結,結果要弘天臺宗。所以藕益大師的注解,完全依著天臺宗解釋,就是他拈結拈出來的,決不起疑惑,是三寶開示的。但是藕益大師那時候門戶之見很重,尤其是天臺宗跟賢首宗互相毀謗。他注解、講經、寫文章,統統依著天臺宗的法嗣,他不承認是天臺宗的子孫,就是你們打仗,我不參加,我是弘揚佛法的。這就是藕益大師決不生疑,拈出那個結就那個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長行說完,說偈頌。「辯音汝當知!」這是辯音菩薩請問的,佛叫一聲當機者,你應當知道。「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一切諸菩薩,他的智慧清淨,都不起障礙。「皆依禪定生」,那個智慧不是世智辯聰,不是依文解義求學問,我的學問大了,我以前不會作文章,現在會作了;我以前不會講經,現在我會講了。你開悟了沒有?沒有,你那個智慧就叫世智辯聽,切不可執著,一執著變成八難之一,學佛法遭了難。所以你要曉得清淨無礙的智慧,從哪裏生出來呢?統統依禪定生出來的。你們聽過《楞嚴經》:「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沒有禪定,你發的智慧,就叫狂慧。什麼禪定呢?底下有:「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就是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這是偈頌,所以略了一個「鉢」字。這三個定輪,就是定功,都依這個生的。「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或頓或漸,交絡起來一共有二十五種法輪,二十五種定輪。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頓覺人,并法不隨順。   「十方諸如來」,過去的十方諸佛,沒有一個不是依著這個法成菩提,得了菩提大道的。「三世修行者」,就是過去的菩薩、現在的的菩薩、未來的菩薩,你們還沒有成佛以前,沒有其他的法,統統都依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并法不隨順。」有兩種人不要用這二十五輪,一種是頓超的根機,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修什麼二十五輪呢!用不著這二十五輪。到了普賢章說了四個次第: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頓超的人,也用不著這二十五輪。除了頓覺的人,頓時可以覺悟,上根的利智的人,不要用這個二十五輪,其他修行的都用。還有一種怎麼?「并法不隨順」,他不相信這個法,叫一闡提,又叫做信不具,根本不相信,他怎樣用這個法呢,當然把他除開。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那麼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除了是頓超根機,你統統得依著這二十五輪拈個結出來作開示,「隨順勤修習」,隨順開示精勤的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成了佛得兩個果,一個叫菩提果,一個叫涅槃果,菩提果,叫智果、智慧果;涅槃果,叫理果、理性果,實際就是一個佛果。成菩提、成涅槃一樣,你依著這二十五輪精勤修習,還有佛的大悲力加持你,一定會成功。辯音菩薩這一章講完。 淨諸業障菩薩章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一章是淨諸業障菩薩當機,這些菩薩的名字,都是他的德號,他一切業障都淨除了,才成為一個菩薩,同時他的德號也是給我們講開示的,我們要想成一個菩薩,你得淨諸業障。你要懂得這個道理,這一句話也就夠你修行,夠你成個菩薩了。這就是說,你天天在為非作惡在造新業,舊的業沒除,造一些新業,怎麼當菩薩?新業不造,前生前世無始劫來帶來的業,都把它淨除掉,這個時候成菩薩道,成菩薩道後還要成佛呢!「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覩見調御,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輩者類也,就是我等之類。「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來只有三個觀門就聽得很清爽,展轉交絡起來有二十五輪,真是不可思議。「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你廣說不思議事,也就是廣說一切如來在因地中,所修的行門相貌,一切如來最初也是凡夫,他就在本因地中,因地,就是最初發心,他修的行門是什麼樣子,相,就是樣子、相貌。「令諸大眾」,我們都聽得很明白,「得未曾有」,就是從來沒有聽到過,今天才聽到。   「覩見」,就是看見,我們今天聽到,也就是等於看到了。「調御」,就是佛,就是如來,稱為調御師,十個德號之一,佛能調順駕御一切眾生,等於調御師。佛怎麼成的佛?也是苦修出來的。長時間苦修,「歷恆沙劫」,經歷過恆河沙數這麼長劫,「勤苦境界」,勤苦修行的境界。「一切功用」,怎麼用功,怎麼修行的?「猶如一念」,恆河沙數劫的長時間的境界,我們今天在短短的時間,猶如一念之間,都聽明白了。   「我等菩薩深自慶慰」,我們今天大家都很歡喜,很慶幸自己得了大安慰,就是出家以來,沒有聽過《圓覺經》,不知道圓頓大法什麼樣子,《圓覺經》講的才真正是佛法,我們今天聽到了,也是深自慶幸!前邊是讚歎世尊說的法,我們都得到大法的利益,現在還要替眾生請問,下邊是淨諸業障菩薩請問的。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惟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前面我們聽明白了,一切眾生本具的有清淨圓覺妙性,圓覺妙性本來清淨,怎麼到眾生份上染污了,是什麼因緣給它染污的呢?第二個問題,末法時代的眾生,初發心學佛法的菩薩,想悟圓覺悟不到,開悟悟不來,我們迷悶不入,為什麼我們不能悟入圓覺境界呢?   「惟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我們沒有開悟,佛多說說使我們開悟,悟到諸法的本性,也就是圓覺妙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佛一開始,就是開發我們的智慧眼,現在初發心的菩薩不會走錯路,為什麼?因為他開了眼了嘛。尤其末法時代的眾生,去佛遙遠,離開佛離開得太遠了,他想修行,得先開智慧眼,所以作一個將來的眼目,也就是慧眼。這就是你想修行,就像走路,由凡夫的此地,走到佛的涅槃寶所,到達目的地。要走路,你得先開眼睛,沒有眼睛走路,盲修瞎練,墮坑落塹。外道不是不用功,他還真不怕苦呢,都沒有開到真智慧,結果都不會成佛,因為他沒有開智慧眼,他要走路,就是要修行,都在盲修瞎練。 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說是語已」,他明知故問,是替我們請問的。不是淨諸業障菩薩不知道,「五體投地」,行禮。「如是三請」,表示恭敬。「終而復始」,請三遍。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先讚歎淨諸業障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就是現在初發心的菩薩們,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諮,也就是問,諮問如來的如是方便,就是請問如來,清淨圓覺是什麼因緣給它染污的?眾生想開悟悟不到,怎麼迷悶不入的?這就是請問這個方便開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邊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這就是《金剛經》上說的四個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地方叫做壽命相,也就是《金剛經》上說的壽者相。但是你要注意看科文,先講迷識的四相,後面還是這四個相,那個意義高深了,叫做迷智四相。你要不看科文,就看淨清業障菩薩這一章,佛的開示你簡直弄不明白,怎麼前面、後面講的不一樣?這四個相,前邊是從我們凡夫份上說起,我們是迷識,對於第六識是妄想心,我們不知道就起了迷,起了迷就生這四個相,這叫迷識的四相。到下邊講到的是修行的菩薩,他起了始覺智慧,還沒成佛,還有迷,是迷智的四相,淺深大不相同,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你要注意科文,先講迷識的四相,清淨圓覺怎麼樣染污的?先答覆這個問題。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前生還有前生,前世還有前世,推不出個開始,所以從無始以來就是個凡夫。「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因為他一開始就執著這四個相,四個相都是妄想出來的,本來沒有四個相,他妄想執有。   「認四顛倒為實我體」,這四個相本來沒有,他妄想執著實實在在有的,這就是顛倒執著,本來是空的,他妄想執著是有的。   把這四個相的名字解釋一下,迷識的四相:   第一、我相:他執著這身心,以為有個我,就是前邊講的「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外邊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合成的假相,他認為是真實的身體;內邊的心,是六塵緣影,他認為是真實的心。這麼身心組合起來,就執著一個我。心要再開,就有受、想、行、識四種作用,合起來叫五蘊。《心經》上觀音菩薩用功,照見五蘊皆空,本來是空的,我們凡夫執著是有的,這就執著五蘊和合的假相為我。把受、想、行、識合起來叫心相,內邊執著個心,外邊執著個身,身心合起來的一個假相,認為有一個我。   第二、人相:人相怎麼解釋呢?他執著一個我,也知道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都是我在那兒轉生的。對著我,叫做人相,流轉於諸趣的相,就叫做人相。   第三、眾生相:在那流轉諸趣,有盛、衰、苦、樂種種的差別相。譬如我們在人說人,你轉一個人,有的升官發財,這就很盛。有的貧窮下賤,這就是個衰;富貴則生樂,貧賤則生苦,這是盛、衰、苦、樂等等的相,就是眾生相。   第四、壽命相:一期命根不斷,叫做壽命相,他執著這個命執著得厲害,我要活著,這就是壽命相。這一期,在人說人,不過一百年,執著這一期命根住世不斷,所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認為他要活一千年,這麼樣子就是壽命相。怎麼樣執著呢?我們是依著佛經上解釋的道理,懂得這四個相,才不應當執著,實際我們無始劫來執著習慣了,這就是壽命相。人家一見面,我們台灣話說:「你吃一百二十歲!」你聽見以後歡喜不是?是不是你能活到一百二十歲,他不知道,但是他願意聽順耳朵的話。要是有人說你:「恐怕你快死了!」你高興聽這個話嗎?本來是假的,本來壽命相本空,無始劫來執著習慣了,誰說你能活得壽命長遠,活到一百二十歲,或活到二百四,你愛聽。說你馬上就死,你一聽見,就不高興!就知道這個東西厲害,是無始劫來的執著。   這個四個相都是妄認出來的,本來沒有,本來空,他執空為有,這就是四個顛倒相。把這四個顛倒相合起來,就是一個我執,本來沒有我,妄執有我,執四顛倒為真實的我體。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要是順著前文講是憎愛二心,這個地方講憎愛二境,境界都是從心裡生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境界都是《起信論》上三種細相:業識、轉識、現識,這三個細相都在心裡,可是有了現識現出相來,就變到心外出去了。外邊的境界,都是我們唯識變現的,但是眾生不知,他內裏邊執著一個我,外邊執著一個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有。外邊的境界,就是五欲的境界,順他的妄想心,他就愛;不順他的妄想心,他就憎。眼睛看見色,順他的妄想心,他認為是好色,就起愛心;不順他的妄想心,這個色是惡色,就起憎心。耳朵裡聽的聲音,順他的妄想的聲音,他就愛;不順他的妄想心,他就憎。如此類推,五欲六塵的境界,都是這個樣子,合起來就是憎愛二境。這就是由執著有個實實在在的我,又執著外面有個實實在在的順境、不順境這兩種境,可愛的境、可憎的境。   「於虛妄體,重執虛妄」,我這個體本來是虛妄不實的,在這個虛妄體上,重,重字念「重」,重是更加執著有個虛妄的境界,於是愈來妄想愈深了。   「二妄相依,生妄業道」,兩個虛妄相依起來,由虛妄之體,而起來虛妄之境;由虛妄之境,再資發你虛妄之心,於是這二妄相依,二妄相依這還屬於起惑。起惑要造業,愛的境界,我要取得;憎惡的境界,我要把它除掉,於是要造業,一造業,就生出來虛妄不實的業道。   「有妄業故,妄見流轉」,苦果,流轉生死的苦果,造的業本來虛妄不實的,由虛妄不實的業,而生出虛妄不實的流轉生死出來。「妄」字都是釋迦佛給我們加上的,叫我們警覺,實際眾生根本不知道是虛妄的,他要是知道是虛妄的,又何必造業呢?他不造業,還受什麼流轉之報呢?不知道。說到《圓覺經》上,要叫我們成佛的,從凡夫性上說起,處處加上一個妄字,處處叫你開悟,你知道圓覺的心清淨,怎麼會染污的呢?就是你執著有個實實在在的我,再執著心外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境界,這個樣子清淨圓覺染污了。   再講到為什麼迷悶不入,想開悟悟不了呢?再由凡夫,講到二乘的境界。「厭流轉者,妄見涅槃。」二乘人他看見生死流轉太苦了,厭惡流轉生死,要了生脫死,他就取得一個涅槃,他不曉得涅槃跟生死,是對待的假名言相。前面講到,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生死是假的,等於作夢;證得涅槃,還是假的,等於作夢。但是凡夫不知,二乘人也不曉,妄見一個涅槃可得,於是他要厭惡生死,要求證涅槃。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他怎麼迷悶不入呢?起了虛妄的知見,本來是虛妄不實的境界,他都當成真實的。凡夫執著生死,二乘人執著涅槃,一起執著,想悟清淨圓覺,不能入了,解釋不能入的所以。   「非覺違拒諸能入者」,再反過來解釋,你說為什麼圓覺妙性本來都有的,怎麼迷悶不入?不是圓覺違拒到諸能入者,諸能入者,包括凡夫、二乘。不是凡夫二乘人要入圓覺,圓覺不叫他入,不是這個樣子。清淨圓覺沒有相,沒有生死之相,也沒有涅槃之相,它才叫清淨;也沒有出相,也沒有入相,它才清淨。不是圓覺拒絕你不要入,不是圓覺不叫你入。諸能入者,包括凡夫二乘。   「有諸能入,非覺入故。」這兩句消文你可要注意,我的眼睛看不見,還要負責任,我看了好多種注解,看過圓瑛法師的《講義》,憨山大師的《直解》,跟我會的意思不大一樣,心裡不踏實。找圭峯大師的《疏鈔》看,找出來根據了;又看諦閑法師的《講義》,更找出來根據,找出什麼根據?「有諸能入」這一句話,有諸,有能入的那個人,他才入圓覺的,就是有能入圓覺的本事,才入圓覺的。「非覺入故」,既不是覺性,拒絕你不入,也不是圓覺能牽引叫你入。圓覺是個理體,它沒有出入之相,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入圓覺呢?「有諸能入」者,有這個本事,什麼本事呢?在圭峯大師《疏鈔》上,有信、解、行、證這個人,就是依著前邊開示的,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決定能入圓覺。這信解行證,不說證,證就是入了嘛,信解行等入圓覺。又看見諦閑老法師《講義》更找出根據,「有諸能入」,是有能入的這個人,這個人有入圓覺的本事,什麼本事呢?圓修三觀的這個人,就是前邊你修奢摩他,修三摩鉢提,修禪那,可是圓修三觀,這一個圓字,有點語病,諦閑大師說得很明白,圓修三觀是二十五輪最後一個輪,其實前邊單修一個觀也可以。這就是說,你能修前邊三個觀門,而不著相的這個人,就是個能入者。我想用白話作個注解,能修前邊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三個觀,而不著相這個人,是個能入者,他能入者,一定入圓覺。是這個能修行的人能入,不是圓覺把他接引起來,牽引起來,不是覺入。就是你不入圓覺,或者你入圓覺,圓覺不負責任。不入,是你自己著相,著了凡夫相,著了二乘相,凡夫著生死的相,二乘人著涅槃的相,都不能入;你大乘菩薩、權教菩薩也不能入;你修三觀,著了三觀的相,也不能入;修三個觀想,無論你修哪一個,或者單修一觀,或者圓修三觀,而不著相,這個人能入。   「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為什麼迷悶不入?凡夫天天在那兒打妄想、動念頭,他不能入。二乘人要息滅他的念頭,他要修滅盡定,一念不生。他一念不生,不是像中國禪宗講的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他要反轉過來,一念不生變成佛了。二乘人一念不生把它滅盡,他要灰身泯智,灰身,他證得四果的時候,覺得身體很討厭,他入了三昧,放了三昧火把身體燒掉。泯智,能證四果的智慧,他也把它滅掉,這個眾生沒有了,歸入偏空涅槃,二乘人以為他得了大涅槃,大乘者說他證得偏空涅槃,那叫息念。你動念,你也迷悶;你息念,你也迷悶,不是圓覺叫你迷悶,你自己迷悶不入。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這再推到你無始以來,妄執有個我,他怎麼會妄執?由你無始以來本起的無明,這就是生相無明,最初生起的無明它給你做的主,在眾生份上這就是八識,它是「無量劫來生死本,癡兒喚作本來人。」生死流轉就是無明,就是阿賴耶識,它替你作主的。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我們眾生都有一個生盲,生盲就是母親生出來就是瞎子,天地日月,他都沒看見什麼樣子,五顏六色怎麼分辨?我們眾生的眼睛不好使喚,生來就沒有智慧眼。   「身心等性皆是無明」,因為生無慧目,我們身體的性,我們心裡的性,都是虛妄之性,不是圓覺之性。虛妄之性,統統是無明的本體,由生相無明那個根本無明,再起枝末無明,這麼起出來身相、心相,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統統是無明,但是眾生不知道。   「譬如有人不自斷命」,譬如有個人他貪心執著,五欲六塵他都貪都執,但是沒有執著他自己的命厲害。你看見社會上的人,你拿這個經來對,貧苦下賤的人,已經沒有人生的樂趣,他不肯死,他愛他的命,要活下去。命就是他的命根子,所以叫做命根,什麼都可以不貪,命得活著。這就是眾生以無明為主宰,什麼都捨掉,可捨不掉他的無明。眾生不知道命是假的,當成真的,他才執著。我們也不曉得無明沒有自性,本體是空,所以被無明所轉,不肯斷無明。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怎麼知道你有個我執呢?考驗一下,你要學佛法,佛經上說的你得兌現,你是無明用事,妄想執著有個我,你還不承認,試驗看看,一試驗就試驗出來,「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我本來有愛心,要愛人,人家要是愛了我,我就跟他隨順。你沒有個我,怎麼跟人家隨順?這一試驗,就試驗有個我。   再試驗一下,「非隨順者,便生憎怨。」對方那個人不愛我,就是非隨順者,不隨順就憎惡、討厭、怨恨他,就起憎怨,就是合起來一個恨。你沒有個我,怎麼恨?這憎愛二境,就試驗你憎愛二心,那不是個我是什麼呢?   「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不看《圓覺經》不知道,我們不是學外道,是學佛法。我們依著中國大乘來修行,或者參禪,或者念佛,或者學密宗持咒子,或者天天依著懺法來拜懺,或者天天來拜佛,或者念佛、念菩薩的聖號,這都是大乘法門。你以無明為主宰,一著相,結果你不是在那兒用功修行,用功修行是要破煩惱,斷無明,才能證菩提入圓覺。你在那兒著相用功修行,都在養無明,愈養愈高,愈養愈深,這才真正是可憐愍者!   不懂佛法的人,他天天起惑造業,貪圖五欲之樂造了業,他不懂佛法嘛!我們懂了,五欲之樂不貪,要出家要修行,五欲之樂沒有得到,天天修行用功,在那兒養無明,不會用,你看冤枉不冤枉!你貪圖五欲之樂,五欲之樂我貪了,將來墮落到三惡道裏受苦,也還值得。我們出了家,五欲之樂都不貪,不貪了,修行用功不修行,天天在養無明,已經跟諸位講了三、四年了,我們在大陸上佛門有兩句土話:「當法師的架子大,老修行的鼻子長!」這是個經驗之談,講經說法的法師不好款待,架子大,一聽說請法師講經都頭疼,這樣招待不好,那樣招待不好,法師發脾氣,講經的法師架子大!   老修行不會講經,他會用功,或者參禪,或者念佛,或者拜佛,或者持咒,老修行鼻子長,身體上碰到哪裡,他還不發脾氣,碰者他的鼻子,他要發脾氣。這個老修行的鼻子特別長,離他很遠,怎麼就碰到他的鼻子了,喔!發起脾氣來,無明火燒了三十三天,怎樣跟他求懺悔,他還不答應呢!   當法師不是在講經說法嗎?下邊會講的,講經說法,你怎麼愈講愈架子大呢?架子大,不是貢高我慢的煩惱嗎?我慢,是五根本煩惱之一,你天天貢高我慢,不是養無明是什麼?愈養架子愈大,愈養貢高我慢愈高,就是你在那裡養無明。   老修行你天天參禪、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拜佛,修行煩惱會減少,你怎麼動不動就發脾氣?你在養無明,愈養無明火愈大,發起來還站不好,你給他求懺悔,他還不答應,你看看無明火多大,都是不會用功真是可憐!   所以《圓覺經》你要聽,我平常跟諸位講三、四年了,你考驗一下,我們聽佛法,聽了一年了,是不是比聽佛法以前,我的貪瞋癡減少了一點?各人的煩惱不一樣,或者貪心重,或者瞋心重,或者愚癡心重。我的貪心重,是不是聽了一年佛法,我的貪心減少了一點,減少,那就進步了。愈來貪心愈大,這顛倒了!我的瞋恨心重,動不動發脾氣,管不了我自己。現在聽了大乘經,我求懺悔,再不要動瞋恨了,聽了一年,比去年瞋恨心減輕一點,這就進步了。他愈來瞋恨心愈大,這不是在養無明,養的什麼?   學佛法不要學顛倒,聽到這些文要聽到心裡去,要會用功,怎麼用功?天天修行,不要著相;不著相,還要天天修行,這樣就對了。你要天天在那兒養無明,無明相續不斷,就這麼相續下去了,你修什麼法,求什麼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下邊講迷智的四相,前邊是講的凡夫二乘四個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迷識,迷第六識,迷妄想心而起的,不知道自己是妄想心,隨妄想心轉,動念、心念,都是迷悶不入。這個地方講到大乘菩薩起了始覺智慧,對於智慧上還要起迷,迷智的四相。佛法之高,佛法之深,就在這裡。講那麼高那麼深作什麼?迷識的四相還沒有轉過來,不跟你說完,到這裡你還起執著。把這四個相文消一下,怎樣叫做我相?菩薩迷智,他有個所證,你不修行用功則已,修行用功則就有個所得,境界有一個聖境現前,有一個所得,一得執著,執著有一個所證的,你有個所證,有個能證的我,這叫做我相。這個菩薩怎麼有我等四相?你修行用功有個證得的聖境,你一起執著,就是個我相,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淨諸業障菩薩這一章,淨諸業障菩薩替我們請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圓覺是本來清淨,什麼因緣把它染污了?第二個問題,我們聽了佛法,想著悟入圓覺,證入圓覺,怎麼迷悶不入?怎麼悟也悟不了,證也證也不了呢?提出這兩個問題,現在佛就答覆他。前天已經講了一段,再溫習一下。   佛叫「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這就是眾生執著有四個相,《圓覺經》上這四個相,前天跟諸位說,你要注意科文,先講的凡夫、二乘迷識的四相,對於自己第六識不明白不了解,起這四個相。到後邊講到菩薩還有四個相,叫迷智的四相,這兩個科你要把它看清爽,才能消文消得通。   現在先講凡夫、二乘迷識的四相,迷識什麼時候迷的呢?自從無始以來就迷,找不出開始的時間,今生迷,前生也迷,再前生也迷,推不出個開始,所以叫無始。無始以來,一切眾生都一樣,不是說哪一個迷,哪一個不迷,一切眾生統統迷,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壽命這四相。   第一、他執著有個我相,就是我自己有個身體,我自己有個心,這就是前邊講的:「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心合起來,就叫我。第二、執著一個我,相信六道輪迴,是我在那轉六道輪迴,我生天堂,我墮地獄,對著我,這就叫人相。第三、在這流轉生死,有盛、衰、苦、樂種種差別的感受,這就叫眾生相,眾生相就是種種差別相。第四、種種的差別相,每一期有一期住世的壽命,比方我們一個人住世一百年,他都執著我有一個命在,這就叫做壽命相。   這四個相都是顛倒,本來沒有我、人、眾生、壽命,眾生妄執出來的。「認四顛倒為實我體」,這是真實我的本體,本來虛妄不實,他執著實是我體,不是起顛倒嗎?執著有四個相,就四顛倒。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順乎你的妄想心,就起愛心;不順你的妄想心,就起憎心,為什麼要愛、要憎?因為外面的境界有這兩個境界,有可愛的境界與不可愛的境界。前天跟諸位講過,你要注意,憎愛二境,是由憎愛二心生出來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初聽大乘佛法聽不懂,聽習慣了很平常,除了心,沒有外邊的境界。你把這些名相聽懂了,要深一步的研究,聽懂了是聞慧,你深一步的研究要起思慧,怎樣這個境會由我的心生出來的呢?這樣追究一下,你就追究到心裡去了。這外邊的境界,沒有什麼可愛、不可愛,可愛、不可愛是由你心裡起的分別。比如同是一個人,你認為他可愛,這就變成你的愛境;你認為這個人很討厭,憎惡就是討厭,你就起憎惡心,實際是你內裏面有憎惡心,外面還是那一個人呀!所以外面的境界沒有個境界,完全由我們的心生出來的。   再拿社會上說,社會上的人穿衣服,時常變顏色變花紋,今年流行什麼顏色,流行什麼花紋,你看人家都穿這種衣服,就起了愛心,你認為這種顏色、這種花紋很可愛,那個衣服是你的境界你可愛;等到明年變了,或者說得太快,明年還沒來,就說去年你做了這一件衣服,是因為社會上都流行這種顏色、這種花紋,你就覺得可愛,這件衣服太好。等到今年社會上流行變了,變了另一種顏色,變另一種花紋,這件衣服你穿不出去,不合時代、不流行了,你就覺得這件衣服可憎,太討厭了,實際還是那一件衣服,境由心生,就是從這兒起的。境界沒有什麼憎愛二境,是內裡邊有憎愛二心,你把你的憎愛二心降伏住,境界不是沒有憎愛二境了嗎?我們修行用功都從這個地方用的,不然,大乘佛法聽了再熟,這些名相一聽都懂,沒有聽到自己心裡,不能降伏煩惱,先伏後斷,伏都不能伏,還能斷嗎?   再接著講,因為起了四個顛倒,這四個顛倒合起來就是個我執,內裏邊有了我執,外邊就生出來憎愛二境,「便生」二個字講了半天你要注意,是由你心裡生出來的。   「於虛妄體」,你認為有個真實的我體,這就是個虛妄不實的,由虛妄不實的起分別心,生出來憎愛二境,憎愛二境是虛妄的,也執著當成真的。「重執虛妄」,這就是虛妄上加虛妄,內裏邊虛妄是我,外邊的虛妄是境。   「二妄相依,生妄業道。」二妄,有個虛妄的我體,再起個虛妄的境界,由虛妄的境界助發我執,由我執更要執著外面的妄境,二妄相依,要造業了。可愛的把它取過來,不可愛我把它除掉,於是就要造業,造業還是虛妄不實的。   「由妄業故,妄見流轉」,就起惑,本來沒有我,你執有個我;本來沒有外境,你執著個外境,這就迷惑,起惑你要造業,造了業要受報,流轉生死,都是虛妄不實的。但是眾生可在這個圈套裏邊出不去。在流轉生死,你還起惑,起惑還造業,造了業還得流轉下去,盡未來際永遠沒完沒了,這叫做惑、業、苦三法流轉,就是苦報。惑業苦三法流轉,沒有多大的問題,只有三個法,三個法都是虛妄的,你把它觀空了,不是天下太平了嗎?但是眾生觀不空,起惑造業受流轉之報,這是說凡夫說到這裡。   再說到二乘,「厭流轉者,妄見涅槃。」厭,就是憎,討厭流轉生死,我要了生脫死,了生脫死你得求得涅槃啊,不曉得涅槃也是假名言相,對著生死,才叫做涅槃,生死本空,哪有涅槃呢?但是因為妄見生死,才妄見涅槃,這是二乘的境界。   前邊講到「妄見涅槃」,這一套這一大套的妄,就把清淨的圓覺給染污了,佛答覆淨諸業障菩薩的問題,淨諸業障菩薩替我們問,叫我們明白,我們人人都有一個圓覺自性,圓覺自性本來清淨,何因緣故把它染污了呢?你先執著一個我,再執著一個我所,我所就是外邊一個我所有的境界,可愛、不可愛,這就造業,造業就受報,就這樣把它染污了。那麼二乘人高明一點,妄見生死,再妄見涅槃,本來沒有涅槃,妄見個涅槃,圓覺自性還是不清淨呀!到妄見涅槃這裡為止,佛正答覆他,何因緣故,不能入清淨圓覺。   底下這兩句是結詞,就是佛答覆第二個問題,怎麼樣不能入清淨圓覺,想悟不能悟入,想證不能證入。「由此不能入清淨覺」,你執著有個我,你執著有個我所,這是凡夫不能入。二乘執著有生死,執著有涅槃,他不能入。   底下再告訴你,「非覺違拒諸能入者」,圓覺清淨自性沒有分別,不是清淨圓覺違拒我們,現在普通名詞叫拒絕你,好像把門關起來,不讓你進來。圓覺自性沒有分別,不是圓覺自性,違拒了諸能入者,不叫你入。那麼怎麼樣入?怎麼樣不入呢?「有諸能入,非覺入故。」你不入,不是圓覺違拒;你入,也不是圓覺叫你入的。有諸能入者,就是有入圓覺的本事這個人,他就入圓覺,也不是圓覺叫你入的。那麼是什麼本事呢?前天我就講過了,就是你依著前邊開導的修那三個觀行: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還要不著相的修,那三個觀行就是悟淨圓覺以後修的,開悟以後再修,他怎麼能著相,他能入,他能入的時候,不是圓覺叫他入的,入不入跟圓覺不發生關係。   「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眾生怎麼迷悶不入呢?你動念,想入圓覺,迷悶不入;你息念,想入圓覺,也是迷悶不入。動念是凡夫,息念是二乘,圓覺本來沒有個念,沒有個念,並不是息念沒有個念,息念是動了念才息念的。圓覺根本沒有動念,也沒有息念,它是清淨圓覺,所以凡夫動念迷悶不入,二乘息念迷悶不入。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你動念是怎麼動的?由你根本無明動的,根本無明什麼時候起的?無始以來就起的,說個一念妄動,起了無明,一念從什麼時候妄動的,還是無始。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就當凡夫,凡夫就有無明,無明無始。無始以來本起的無明,也就是生相無明,也就是《起信論》上三細六粗九個相,第一個相,業識。由業識,而轉識而現識,這三個細相還是八識的本體。再轉到智識、相續識,轉到心外出去了,變成心外的境界了。可是為己作主的主宰,就是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就是本起無明。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一切眾生生來就沒有開智慧眼。「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身體的性是四大種,心的性是六塵緣影,這都是虛妄不實的,統統是無明生出來的。由本起無明,而再生出來身相、心相,這就屬於枝末無明了。「譬如有人不自斷命」,這個譬喻,譬喻有個人怎麼樣堅難困苦,他捨不得自己這一條命。這譬喻你修行用功,用無明用功,這本起無明可最難斷,等於眾生愛命一樣,怎麼樣艱難痛苦,他還是要活下去,愛命厲害!我們用功修行,不知道觀照無明,來破無明,你以無明作主來用功,你什麼時候能證到圓覺呢?可是無明最難斷,等於眾生不自斷命一樣。前天就講到這裏。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外邊憎愛二境,是由你內心生的,內心就是你的無明在作主,你得考驗考驗,試驗試驗,有愛我的人,我就跟他隨順,我就跟他好,他很愛我;非隨順著,也就是跟我不隨順很厭的這個人,可憎惡的,於是便生憎怨。憎怨合起來就是一個恨,我要恨他,恨心從哪兒生來的呢?因為有不隨順的境界我才恨。這麼一考驗就知道,你天天在那修行用功,你的憎愛二心降伏不住,不要說斷,降伏都降伏不住,你常被境界轉。有個愛我的,我就跟他隨順;不愛我的,我就起憎怨,那不是無明在那兒作主嗎?你天天用功修行,用的什麼呢?這就是開示我們這些話。   「為憎愛心養無明故」,你自己天天用功,依著無明作主來用功,憎愛二心,這就講到心裡了,不講憎愛境,由憎愛心,養你的無明,你依著憎愛心來用功修行,愈養無明愈高,愈養無明愈深,這就不會用功了。   「相續求道,皆不成就。」怎樣我要求悟入圓覺悟不了?證入圓覺證不了?你用無明心來用功來求道,求證圓覺,怎麼能成就?   所以講到這兒,我們自己要迴光返照,聞慧要起思慧,我是不是天天生憎愛二心?你天天生憎愛二心,你怎麼樣用功,我天天念多少阿彌陀佛,天天念多少觀世音菩薩,我拜懺拜多少懺,念經念多少經,結果在那兒養無明,為什麼?你用無明心來求道,怎麼能成就呢?所以要降伏憎愛二心,降伏怎麼降?我們凡夫外面的境界觀不空,這個人可愛,我不要愛;這個人討厭,我不要討厭,這慢慢會用功,就會把心降伏住了。先伏後斷,能降伏住,不起憎愛二心,慢慢就把生相無明給斷掉了。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這講到迷智的四相了,前邊起憎愛二心,以無明為主宰,都是迷識的四相,從凡夫的境界講到二乘,還高了一步,帶著說凡夫、二乘。大乘菩薩呢?大乘菩薩起了始覺智,他沒有究竟覺還是迷,所以《起信論》始覺智,要分四個階級:名字覺,相似覺,分證覺,才究竟覺。他起了智慧才開悟,怎麼還迷呢?講到講到高深的地方,尤其是末法的眾生,去佛漸遠,想親近個善知識,親近不到,《圓覺經》看看你就明白了,不然下面會講到,得了一點點小小的境界,就認為你成佛了,不是打你自己閒岔嗎?所以說的不是我們的境界,但是要預先告訴我們。我們的什麼境界呢?你先降伏你的憎愛二心,你得用那個功,現在還沒有,先告訴你。你要用功,可能就會起這個境界,菩薩的我相是什麼我相呢?他心有所證,你不用功則已,用功就有所得,它就現一個特別的境界。譬如說,我們念佛,要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什麼樣子呢?天天念,有這麼一個時間,念著念著,怎麼樣呢?與一心不亂的境界相應了,怎麼樣一心不亂呢?按事相上講,一心不亂,不念自念,我沒有念呀,心裡好像有個錄音機錄出來的阿彌陀佛,那錄音帶在開著一樣,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外面什麼境界都走不進來,打不了我的閒岔,不念自念,這就是事一心不亂了。念著念著,忽然間明白了,明白了什麼呢?哦!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這叫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明白了這個就開悟了,這就是理一心不亂現前。這就有所證,你一起執著,可就不對。但是凡夫執著慣了,哎呀,得了個好境界,參禪,坐了一支好香,就認為大徹大悟,就是心有所證,這就是我相。你要是沒有個我,誰能證得?道理是高深,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你要沒有個我,哪有我所,哪有我所證的,你得有個能證的心呀!能證的心不就是個我。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善男子!譬如有人」,這再給你舉個證明,心有所證,證得什麼呢?證得我空,這是初步的境界,你的我相可沒有斷,給你說個譬喻,你就知道,「百骸調適」,骸,是身體,百骸,就是通身、全身。調適,很舒服。「忽忘我身」,忽然間把我這個身體忘記了,他以為沒有我了。   「四肢弦緩」,四肢,兩隻手、兩隻腳,忽然筋發了弦,弦就是急起來、緊起來;緩,忽然間不大活動,就是遲緩,怎麼了?手腳出了毛病,你「攝養乖方」,平常百骸調適,你攝養得很好,飲食起居,樣樣都調養得很好,才百骸調適,才忘了我身。忘了我身了,你可不調養、不攝養了。「攝養乖方」,飲食不照規矩,睡覺也不照規矩,飲食起居都乖了方,這就出毛病了,不是手腳發緊急的弦,就是發遲慢的緩。   「微加針艾,即知有我」,考驗一下,你說你沒有我了,沒有我了再來考驗一下,試驗、試驗,先說針艾二個字,針,就是中國醫生扎針。艾,叫做艾灸,現在這個名詞大家叫針灸,其實針灸是這兩個治療的方法,現在中國醫生扎針很普通,艾灸就不大見到。先講針艾,消這個文,扎針是講穴道的,這一個身,什麼穴什麼穴都有名字,按穴道扎的,札錯了不得了。艾灸也是講穴道的,灸是上邊一個久,底下加個火字,艾灸怎麼灸的呢?講穴道,譬如你的腿不隨和,走路不方便,醫生叫你躺下來,找出那個穴道,把生薑切成片,艾,漢藥店有賣的,把艾揉一揉,揉碎了,粗的桿子、莖都不要,單要艾絨,細的留下來,團成一個灸,像藥丸一樣,擱在生薑片上,把火點上。我看見過還問過,說起來給諸位同學一個常識,不然你就針灸針灸,針是針,灸是灸,怎麼灸法你不知道,就這麼灸的,灸是火燒的,用艾燒的,把艾團成一個丸子,就像一個藥丸擱在生薑片上,生薑片貼在你的穴道上,點上火,燒,耶,把病燒好了,這就叫灸法。   把這二個字消文消好了,你懂了,現在就考驗你有我沒有我?扎你一針,哦!你疼了;用艾點個火,灸你一下,你疼了,知道有個我了!這是個比方,比方什麼呢?這就是說你用功修行,你有所證,證得我空了,剛把我相伏住,我沒有斷,給你考驗一下就知道,你還有個我在。下邊還有文,你遇見憎愛二境,還生憎愛心,哪裡會斷了我呢。   「是故證取,方現我體。」這麼給你考驗證明一下,叫你知道還有個我體在,才能把我體給現出來。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這就是我們證得了如來清淨涅槃,你有所證,就有能證,有能證那就是個我相。所以真正證得了如來的涅槃,他不會起我執,也不會起法執,我法二執都空掉,才能證得清淨涅槃。你認為現在證得如來清淨涅槃,實際你是我執執著出來的,這就是有所證,一定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相未除。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善男子!云何人相?」對著我相叫人相,這是對待的名詞,不是有一個人對待我就叫做人相。   「謂諸眾生心悟證者。」悟證者,這是兩步功夫,人相,就是他悟到了前邊第一步那個證者,有所證就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相未除,他現在開悟,進了一步。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他把第一步的錯誤把它糾正過來,悟有我,你有所證必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那麼他不復認我了。   「所悟非我」,你所悟的那個證不是我,可是你現在執有個悟,「悟亦如是」,悟也應該非我,但是他執著有個悟。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前邊那個證者,證得淺、證得深,我統統給它超過了,我統統悟到了。「悉為人相」,這就是你這個悟也不是我,悟不是我,可是你一起執著,不是我相,變成人相,這是第二步。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再更進一步說,你乃至於圓悟到涅槃,都是我相。前面你證得如來清淨涅槃了,有所證必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相。現在你統統悟到了,悟到那個涅槃也是個我。可是你心裏邊存了一個少少的悟在,悟這個相沒有去掉,少悟不多,存了一點點。「備殫證理」,殫,是盡,把前邊那個證,有所證必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那個道理完全悟盡了,完備殫盡,一點沒有錯誤,可是「皆名人相」,為什麼?因為你錯誤,錯誤在執著心存個少悟。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第三步功夫,你心裡用功,用到什麼樣子呢?用到前邊第一步的證,「不及」,趕不到;用功用到第二步的悟,悟也趕不到,就是超過了。你的心裡用功,超過了第一步的證,第二步的悟,給它取個名字,就叫做眾生相。眾生相費解釋,下面先說個譬喻,說了很多的話,跟這個功夫不相干,是解釋眾生相的名詞,為什麼超過了前邊的兩個功夫,叫做眾生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這個人他說:我是個眾生,那就知道你這個人,不是我,不是彼。   「云何非我?」怎麼說他不是我呢?「我是眾生,則非是我。」這就超過第一步的功夫,超過那個證,證叫我相。   「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他既然說:他是眾生,不是彼那個我了,這就超過第二步悟的人相,所以給它取個名叫眾生相。這一段就是解釋,為什麼第三步功夫叫做眾生相。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前邊是解釋眾生相的名詞,再說到功夫上,第三步功夫,就是這個菩薩用功用到第三步,他明了第一步的證,叫「了證」;明了第二步功夫的悟,叫「了悟」。「皆為我人」,他明了第一步的證,叫我相;第二步的悟,叫人相。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我相、人相,第一步功夫、第二步功夫的證、悟,都趕不上這個菩薩,趕不上這個眾生,這個眾生是用功的菩薩。那麼這個菩薩用功用得很高,他就超過了前邊的證相、悟相的我相、人相。   「存有所了,名眾生相」,可是他心裏邊還存了一個「所了」的相,我用功用到這裡很高深了,我對於前邊的證,我明了了;對於前邊的悟,也明了了,但是心裏邊存了一個「了」,既不是我相,也不是人相,就叫做眾生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這是迷智的第四個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他用功再用功,精進再精進,用到心裏邊用到最高深的地方、最精細的地方,心裡起照了清淨的境界,起了一個覺知。覺知前邊存了個「了」,還是要不得,「覺所了者」,覺是能覺,了者是所覺,覺到第三步的功夫的「了」,還是錯誤的。   「一切業智所不自見」,這就是最細的一個智相,還是個相,叫業智,就是三細六粗的第一個相叫做業相,業相就是生相無明,智是智,但是它還屬於業,叫業智。「猶如命根」,我們人人都愛命,什麼都捨了,捨不了命,你的命,你看見了嗎?誰也沒有看見,就是起第四個覺,還是個業智,自己見不到,就是這個相太細了。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用功用到這個地方,能用智慧照見一切覺者,這個時候完全是覺悟的境界,超過前邊三個功夫,第一超過「證」,第二超過「悟」,第三超過「了」,還有個「覺」還是塵垢,為什麼還是塵垢呢?   「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因為你最後還有能所分別。上邊的「覺」是能覺,有能覺、有所覺,是前邊的證、悟、了,是自己所覺的。你現在有個能覺,統統不離塵,所以還是個塵垢,垢是染污,你的圓覺不清淨。這就譬喻說:「金屑雖貴,入眼成塵。」我們人身上六根,只有眼根最清淨,它一塵不染,眼睛裏邊你放一粒沙子不行,不要放一粒沙子,放一粒很小的微塵,還是受不了,眼睛珠子是最清淨的東西,所以沙塵不能以容受。你說沙塵這是垃圾,金屑是黃金的細粉很名貴,把它放進眼睛裡還是受不了。金屑雖然名貴,可是入眼變成塵,跟沙塵一樣。用功用到這個地方,用到一個證、悟、了、覺,最高的一個覺,你存個能覺所覺,還是塵垢。底下再說個譬喻,譬喻怎麼樣存個覺,還是個塵垢。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水銷者。」湯,就是熱水,有一塊冰,我要把冰銷化,用什麼東西銷化?用熱水、熱湯來銷化。把這一塊冰銷化,冰就沒有了。可是另外還有一塊冰,知道這個冰銷的嗎?沒有了,這一塊冰銷了,沒有另外還有一塊冰知道這塊冰銷的,因為總共只有一塊冰,銷了就沒有冰了。   「存我覺我,亦復如是。」現在你要破我,人我執,法我執,這個地方就是要破法我執,法我執還是我。你存我,你來覺我,上面這個「我」是你所覺,下面這個「覺」是能覺,你有能覺有所覺,亦復如是,總共一塊冰銷了,哪裡另外還有一塊冰,知道冰銷的呢?總共只有一個我,把我空掉了,哪裡另外還有一個知道空我的我呢?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一切聖果,就是佛果。不是說你不用功,也不說你不修行,但是你不會用功不會修行,雖然勤苦修行,經過很長的時間,都是不出有為法。有為法,有所作為,就是有為的心,沒有完全空掉,所以你終不能成就佛果。   毛病就出在你不了迷智的四相,就是證、悟、了、覺這四個相。這四個相是菩薩的境界,先說給我們聽,下邊會有明文,你小小的證得就起執著,這個道理「證」就難得,還是我相;「悟」,更深了一步,還是人相。了證,了悟的「了」,更高深,還是眾生相。最後一個「覺」相,高深到極點,還是壽命相。   說到最高深的地方,你只要細心一思惟,很容易了解,為什麼?因為它都是塵垢之相。怎麼容易了解呢?圓覺是清淨的本體,清淨本體上面放了些「證」,放了些「悟」,放了些「了」,放了些「覺」,亂七八糟,堆了一大堆的好名詞,是不是把清淨理體給染污了呢?這個道理不是很容易懂嗎?我時常講,清淨的覺體,等於一塊鏡子,我們起貪瞋癡,我憎、我愛,這是往上擦黑墨,要不得。現在證、悟、了、覺,是好的佛法,你起執著,還是個相。你現在不往鏡子體上抹黑墨,往上面抹白粉,抹了一個「證」一塊白粉;再抹了個「悟」一塊白粉;再抹一塊「了」一塊白粉;再抹一塊「覺」一塊白粉。證、悟、了、覺,你抹了一大堆的白粉,鏡子還清淨不清淨呢?所以你不學《圓覺經》,不了解最高的四相,你勤苦修道,終不成就,這個道理不是很容易明白嗎?   「是故名為正法末世」,可憐愍者,就是在這兒,末法時代你修正法,末法時代的眾生,誰能修圓覺行呢?你在那想求證、悟、了、覺這個圓覺,你修的是正法,然而你不了四相,起執著,就是法執。你在正法之中,又變成末世,所以叫可憐愍者。不知道修圓覺行的人,不要談他,不足掛齒。修圓覺行,修末法時代的正法,可是正法又變成末法,因為你不了四相。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如來的涅槃,它是清淨的圓覺,沒有一點點相。你把四個相合起來就是我相,這叫做法我。迷智的四相,就是法我執,證、悟、了、覺合起來,還是一個我相。這個我,你把它當成涅槃了,不是正法的末世嗎?   「有證有悟名成就故」,我以前沒有證得,我今天證得了聖境了,得了一個特別的境界,聖人的境界;我今天開了悟,你執著有一個悟,有悟有證,你以為成就了如來的大涅槃,實際你還是在那執著一個我。   這再說個譬喻,「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譬如有個人把一個賊,當成他自己的兒子,那你家的財寶,能不失去嗎?他本來是個賊,你把它當成你的兒子,家裡財寶你都交給他了,那你怎麼能成就呢?結果都給盜了去,就是你認「我」當成涅槃,怎麼能成佛呢? 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圓覺經》說到最高深的地方,實際不見得最高深,這就是對著二乘講的開示,二乘超過了凡夫,他怎麼落到二乘,不能成佛呢?凡夫的生死根本就是愛,愛為生死本,你不曉得愛有深有淺,三界以內都是凡夫,愛為生死本。凡夫的生死本,欲界的愛,是愛婬欲,愛五欲。上二界的愛呢?愛禪定,愛空定,你能說它不是愛嗎?所以前邊說「棄愛樂捨,還滋愛本」,滋養你愛的根本,出不了三界,因為你有個愛。到到二乘人愛涅槃的愛是不是個愛?大乘是講理的,講得最高最深最究竟,你愛涅槃是不是我愛?「有我愛者,亦愛涅槃」,所以你的我愛,是生死之本,你愛心沒有除掉,才愛涅槃。   「伏我愛根為涅槃相」,你用功修行,把我愛根給降伏住,你認為清淨了,實際裏邊潛伏的有我愛的根,降伏了,你以為證得涅槃了,以為這是涅槃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你內裏邊有個憎心,憎愛二心是根本煩惱,與生俱來的煩惱。凡夫的憎愛二心,是憎愛心外之境,現在你有憎心沒有除掉,才去憎惡生死,才討厭生死是不是?   「不知愛者真生死故」,你愛的涅槃,可真正是個愛根,那是真生死。你不怕愛涅槃的心,把它斷除掉了,你別去憎惡生死亦不憎涅槃,你的生死永遠不能了脫。   「別憎生死,名不解脫。」先有愛後有憎,你不去斷除愛涅槃的愛心,別去憎惡生死,永遠得不到解脫,那怕就是二乘人,證了阿羅漢、辟支佛,還是不能成佛。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不是我不解脫,我法二執,這是法我執,法不解脫,就是法我執,云何當知我對於佛法不得解脫呢?   「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不說當時的菩薩,單開示末世的眾生,因末世的眾生去佛太遠,親近不到善知識,所以《圓覺經》上要詳細說明,末世眾生都起惑造業,哪有一個修習菩提的呢?習菩提,就是修菩提,那麼有這一個人,不是有大善根的人嗎?「以己微證為自清淨」,末世眾生沒有佛在身邊,也沒有善知識在身邊,自己修行用功,也是苦修。微證,小小的一點證得,就以為得了清淨圓覺。   這樣的人,我還碰見不是少數,比方參禪的人,因為參禪用功,很容易見得到特別的境界。在禪堂叫坐一枝好香,譬如說禪堂的香,短的三刻鐘,長的一點三刻鐘,尤其五板香最長,一點三刻鐘。止靜,或是打三板一鐘,一天有三枝,四五十天,板不打了,叩木魚,叩三槌木魚,止靜,一槌引磬開靜。不要說坐一點三刻鐘,就是坐一點鐘,也是坐的很久很長。蓬!篷!篷!三槌木魚一叩,止靜了,這一止靜自己就入定。那麼叮……一槌引磬開靜了,哈!剛剛止靜,怎麼就開靜了?這就是有微證,你證得時間相的空,過去、現在、未來,這個時間沒有個時間。一點鐘、一枝香,剎那之際就過去,就以為了不得,以為自己參禪開了悟了。   這樣子的同參,我還不是碰見一位、兩位,很多,都是自己生自己的障礙。你坐了一支好香就開了悟了,這麼樣坐了一支好香,你第二支香還有這個境界沒有呢?那不是真功夫。在禪堂還有句話叫做透消息,給你透點消息,告訴你時間性是空的,給你透這麼一點消息,不是你真正證得的功夫。你要真正的功夫,每一支香都是這個樣子,才是你得到了功夫。根本就不是得到的功夫,就起執著,起執著就不進步了。到末法時代修習菩提大道的人,小小的一點微證,就以為得了清淨的圓覺。   「猶未能盡我相根本」,自己我相的根本沒有斷盡,怎麼知道他已經得了清淨的境界?怎麼知道他還有我相沒有斷呢?考驗考驗他,前邊那個人,百骸調適,忽然忘了我,他以為沒有我了,扎他一針看,艾灸一下看,誒!痛,不是我是誰?這個地方考驗一下,你那個我完全存在,怎麼考驗呢? 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譬如我是個參禪的,來一個人讚歎我:「哎呀,你參禪可太好啦,明心見性,頓時就成佛道啦。」耶!心裡就生歡喜,就覺得這個人真正有善根。「好啊,你也跟我參禪不好嗎?」耶!這就拉親戚,要度他。   「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來了一個人,這個人不順人情,看見你在那參禪用功,他說:「哈!這什麼時候,末法時代你還參禪呢!參禪,自己著了魔還不知道,你還參禪用功呢!」這就毀謗他,毀謗他所得的法,當時就生了瞋恨。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有人讚歎你,就生歡喜;有人毀謗你,就動瞋恨,裏邊不是有個我,有個什麼東西呢?這就是札你一針,艾灸你一下子,當時我相就現出來了,所以就曉得,你的我相沒有除掉,而且堅固執持著。   「潛伏藏識」,你用功修行,怎麼有微少的證得呢?是你用功精進把它伏住,它沒有起現行,我根可沒有拔除掉。等於石頭壓草,把它壓住了,石頭一搬動,草就生出來。拔草要除根,你草根沒有除掉,潛伏於藏識,藏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有我的種子起現行,起了我的現行了。這時候用功修行,把我給降伏住不起現行,你以為我斷掉了,其實它在第八識潛伏住,遇見境界,就起現行,有人讚歎你,就生歡喜;有人毀謗你,就動瞋恨。   「遊戲諸根」,它又起現行了,遊戲諸根就起現行,當時在你的六根門頭,就表現歡喜,表現瞋恨。「曾不間斷」,還從來沒有間斷,因為草根沒有除,隨時就可以發現。   「善男子!彼修道者」,尤其指著末法時代,指著我們要修道的人。「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佛再答覆淨諸業障菩薩問的,怎樣不能入清淨覺呢?凡夫的我相要除,二乘的我相,菩薩的我相也要除。凡夫是我法二執的我執,二乘的我執去掉,還有法執;菩薩的法執沒有完全斷盡,還是法執。不能完全把我相完全除掉(我相包括我法二執的相),你不能入清淨覺,不是覺違拒你,不叫你入。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還是拿前邊考驗你的文,再給你解釋,知,是真正了知。你要真正了知到我空,我也空,法也空,誰毀謗你呢?沒有我,他毀謗虛空啊?有人毀謗你,你動瞋恨,就證明你的我在嘛!   「有我說法,我未斷故。」你存了一個我,你在那兒說法,你這個我根本沒有斷,說法要說,誰在那兒說?我在說法,我在說法你這個我根本沒有斷。   「眾生壽命,亦復如是。」我相不斷,包括人相、眾生相、壽命相都是這個樣子。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末法時代的眾生講經說法,不是講的佛法,天天說的病,把說病當成一個法,說來說去都是增加我執、增加法執,天天說病,當成是說佛法。釋迦牟尼佛說法怎麼說的?《金剛經》上有明文:「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你不起我執,不起法執,我終朝說法,天天說法,年年說法,我不起我執,不起法執,這才叫說法。你一執著有個我、有個法,你在那兒說的法,不是法,說的是病,增加我執、法執嘛!所以這才叫做可憐愍者。   怎麼叫可憐愍者?末法時代眾生,誰聞到佛法呢?聞到佛法就不容易,聞到佛法誰能以講經說法呢?誒!你居然能在末法時代講經說法,這不是稀有中的稀有嗎?可是你不了解我等四相,你起我執、起法執,天天在那說法,結果在那裡養無明,所以叫做法師的架子大,難侍候難招待,因為你說法說犯了過,你天天說的病,你把你當成說法,還擺架子呢!所以真正是可憐愍者。   這說給諸位聽,是勉勵諸位同學的,你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在末法時代要能講經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我天天說,我年年說,不起我執、不起法執,這才叫說法。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當法師不容易當,得勤勤精進,你不好好研究,不好好看注解,怎麼能講經說法呢?也是精進用功嘛。如此類推,你就是念佛也是精進用功,參禪要精進用功,結果你不除我等四相,都是增加諸病,增加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故」才「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這幾句話更要注意,我們求學的同學,你沒有學過大乘經,不曉得如來的境界是什麼樣子,你最初聽聽不懂,聽得久了,家常便飯,什麼你都懂了,你也能說會道,也能講經說法,可是你不了解我等四相,以如來的解釋,為自己的解釋;以如來的修行,為自己的修行。不曉得你所解釋的那些道理,都是聖言量,聖人所說的言語,以聖言量解釋的,並不是我們開了悟的。如來的行處,是經上說的,不是我們修行到的。但是末法的眾生,看了經,學得多了,說得多了,很流利,以為自己開了悟,以為自己證道了,所以以如來的解,為自己解;以如來的行,為自己行,你怎麼能成就呢?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妬。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打大妄語的另外一類的眾生,還是末法時代的眾生,他沒有得到聖人之法,他說他得到了;他沒有證到聖人之果,他說他證到了。譬如念佛,沒有得到一心不亂,他說得到了;沒有得到不退轉,他說他證到了,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參禪,沒有開悟,他說開悟了;沒有證到菩薩果位,他說他證得了;修密宗的,天天吃眾生肉,他說他要斷貪瞋癡,都在大打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考驗你一下,「見勝進者,心生嫉妬」,有一個人超過他的功夫,他就生嫉妬心,你這個法師比他講得好,非嫉妬你、障礙你、破壞你,叫你講不成功,便生嫉妬,嫉妬就生障礙。念佛比你念得好,參禪比你參的好,修密宗比你修的好,見有勝進的,一定要嫉妬他,要障礙他。   「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他怎麼見人勝進,超過他的功夫,就生嫉妬、生障礙,因為他沒有斷我愛,才起我憎,嫉妬是由我憎起出來的,是故他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   這更是開導我們同學,你要學了大乘佛法,教理通了,你要求開悟,悟到自己的心。禪宗的專門求悟,學教的人叫大開圓解,解字念「解」,解就是悟,大開圓悟,你要求悟,不然你所說的道理,都是如來的解,不是你自己的解;你所說那些功夫,都是如來的行,不是你自己的修行。   「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無令求悟者,不令他求開悟。「唯益多聞」,單單增加多聞,天天研究文字,結果增加我見,我見愈來愈大。所以當法師的人要是起了邪見,難得挽救,等於水裏邊生火,起了火用水來澆滅,水裡生火,怎麼燒法?他什麼東西都懂,起了邪見,你去跟他辯論,辯論不過他,他能說會道,所以這就增加了我見,一定要用功修行。   但是不要另外走一條錯路,我們中國禪宗,一下手用功夫要破相、要掃相,掃是掃除,尤其掃除文字相。他們說:「你天天研究經,等於鑽故紙,你為什麼不悟到自己的心呢?」掃文字相掃到什麼樣子呢?掃到連自己的名字他都不認識,一個大字不認識,硬要開悟,這不是拿六祖大師頓教禪宗簡直開大玩笑嗎?說六祖大師就不認識字,六祖大師不認識字,你跟六祖大師的不認識字一樣的善根嗎?   有個人念《法華經》,見六祖大師頂禮頭不挨地,六祖大師一看就曉得毛病,他一定有點功夫生起障礙:「你見我頂禮,為什麼頭不著地,你平常用的什麼功夫呢?」他回答說:「我念《法華經》念了三十年了!」「喲,那你功夫不錯啊,《法華經》裏邊講的什麼道理呢?」他說不來,念了幾十年的《法華經》,就執著貢高我慢,這能學到佛法嗎?六祖說:「《法華經》你會念了,你念給我聽聽!」這個人就念,他念有功夫了會背,背了一段,「啊,好好,夠了!」《法華經》上講的什麼道理,六祖大師明白都給他說出來,他不認識字有這個功夫。你不認識字,念《法華經》會懂嗎?所以弄到不認識字,還要冒充是六祖,禪宗怎麼會興盛呢?   在中國大乘佛教,禪宗是一個核心,現在弄的禪宗一點影子都沒有了,掃文字相,有文字相,就掃文字相,不認得一個字,還在那兒掃,真是盲修瞎練。我們現在是學教的人,學教的人,立意多聞增加我見,你要了解道理,不是不叫你多聞,多聞了你要求大開圓解,要求個悟處,不能以如來解,為自己解;以如來行,為自己行。不是不叫你多聞,不多聞你怎麼知道有如來解、如來行呢?你不要把如來解,作成你自己的解;不要把如來行,當成你自己的行,這個樣子就不會起我見,那麼應該怎麼樣子呢? 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妬,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   末法時代用功,把這一段經文記到,前邊說那些功夫,一直說到成佛的功夫,不過告訴我們地理圖。開步走,你可得一步一步的走,從哪裡走起,把這一段《圓覺經》的經文,當成你的開步走的方法,就不會走錯路,不然你以如來解為自己解,就發狂解了。   末法時代的眾生,「但當精勤降伏煩惱」,你應該精勤用功,要降伏你的煩惱,煩惱就是貪瞋癡,下邊再加我愛、我慢等。你要降伏你自己的煩惱,「起大勇猛」,前邊精勤用功,精進再精進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得令它得到,要求個悟處,我沒有開悟,要悟;我沒有大開圓解,求大開圓解,我們現在還早,你沒有了解的佛理,你要求了解,還是未得令得,但是未悟令他悟,未證令他證。「未斷令斷」,煩惱是應該斷的,你要斷煩惱,我們天天學佛法,學教理,這是未得令得,你的煩惱不斷,它會生障礙,你佛法學不到心裡去。所以你天天研究佛法,天天要修行用功,但是你煩惱應該斷,什麼是你應該斷的?底下再說清爽。   「貪瞋愛慢,諂曲嫉妬」,對末法時代的眾生開示,這就是應該斷的,最粗重的煩惱,貪心、瞋恨心,愛心、慢心。諂曲心,直心是道場,你心裡不直,彎彎曲曲,見了有錢有勢的人,就諂媚人家,都是諂曲心。嫉妬心,看到有人勝進了你,就嫉妬障礙,這些境界現前,你用功要斷,怎麼樣呢?「對境不生」,貪境現前,我不動貪心;瞋境現前,我不動瞋;可愛的境界,我不起愛心;會起我慢的,我不起我慢;會起諂曲的,不諂曲;會起嫉妬的,不嫉妬。這樣功夫進步了,降伏煩惱,對著境界,煩惱都是境界引生的,對著境界從心裡生,但是凡夫用功外邊境界觀不空。觀不空先降伏它,對著境界,不要被境界轉,境界本來是空的,你為什麼把它當成真實的?對境不生!   「彼我恩愛一切寂滅」,前邊說彼我的恩愛,就是生死的根本,把這恩愛心都把它寂滅下來,我要求佛法。「佛說是人漸次成就。」你不是頓超的根機,才跟你詳細的這樣說,你漸次就可以成就了。 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求善知識不墮邪見」,你發這樣的道心,要未得令得,你去求善知識,不會墮落於邪見,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上次講到「求善知識不墮邪見」,這是完全開示我們末世的眾生,末世的眾生應該怎麼樣子呢?應該「勇猛精進,未得令得,未斷令斷。」什麼是應該斷的呢?貪、瞋、愛、慢、諂曲、嫉妬,這一切煩惱都應該斷掉,還有一切恩恩愛愛,都要把它斷掉。這是發心,發了心要修行,恐怕修不好,你得去尋訪善知識,也就是所謂善友,要尋師訪友,佛經上的善友,跟善知識是一樣的。求善知識作什麼呢?恐怕自己修不好,墮落於邪見,所以求善知識,才不墮邪見。   今天接著講:「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你親近善知識,一切就聽善知識的指導,你對於善知識這個人,「若於所求」,前邊那個善知識是你求到的,不指著什麼法、什麼行,完全指著善知識這個人。「別生憎愛」,別是另外,就是你尋訪到善知識了,對於善知識生了另外一個憎愛之心,那你不能入清淨覺海。求到善知識,對於善知識不能另生憎愛之心,這就是不得觀法師的種姓。《梵網經菩薩戒本》第二十二條,你親近一個善知識,親近一個法師,或者法師是卑門、小姓,或者相貌醜陋,而實有德。你就不能看他的相貌怎樣醜陋、不醜陋,他家裡出身高明、不高明,你只講他有德、沒有德。這個地方就是講他的知見正不正,他的知見正那就是個善知識,你尋訪到了。怎麼樣知見正呢?前邊講過,這個善知識他所修的皆不住相,一住相就落於有為,就偏墮於凡夫。而又不偏住著聲聞緣覺的境界,他一住著聲緣覺的境界,就又偏墮於二乘。既不偏墮於凡夫,也不偏墮於二乘,這個善知識就是正知正見,你算是尋訪到了,尋訪到了不要再看他的鼻子、眼睛長得好不好,另外生憎愛之心,那他在說法,你就不耐煩聽啦。所以你對於所求的善知識,不得另生憎愛之心,梵網經上有這一條戒。   這個地方對於尋訪善知識,在沒有親近他之前,你要用抉擇智慧,得用分別心,看看他是不是正知見,是不是個善知識,不是的,我不親近他。有個原則要記著,要是你打齋供眾要齋僧,齋僧得用平等心,你不可以用抉擇智慧。抉擇者,抉斷揀擇,你不可以抉斷揀擇,說哪一個出家人應該受我的供養,哪個出家人不應該受我的供養,那樣你今天齋就供不好了。你對於打齋供眾齋僧,都發平等心,你把他們都當成僧寶來供養,甚至於把他們都當成活佛來供養,你才能求到福。打齋是求福的,齋僧要用平等心,你不可以去較量哪一個出家人有修行,哪一個出家人沒有修行,這完全錯誤。甚至於你今天打齋供眾,有你親近的善知識在那裡應供,也得平等,不可以給你善知識另外弄點好菜,另外多加點供養,這樣就求不到福。在家菩薩戒本上有這一條,恐怕居士起分別心,他的皈依師父在這個地方應供,多給他一份,譬如吃齋,今天打齋,他單挑兩塊苳菇,挾到他師父菜碗裡;分水果,一個人分一個蘋果,給他師父二個;或者一個人分一個,他不敢給師父二個,給師父挑一個最大的,這都求不到福,一定要發平等心。這個原則要記到,打齋供眾,你把出家人都當成是僧寶,甚至於都把他都當成是活佛,不管他修行不修行,只要是出家人,都是僧寶,都是活佛,我以平等供養。可是親近善知識,得用抉擇智慧,就是要抉斷揀擇一下,你不能糊里糊塗。可是怎樣抉斷揀擇?他所修行,不著相,而又不偏墮於二乘境界,揀擇他是正知正見,既不偏於凡夫,也不偏於二乘,這就是大乘菩薩,就是正知正見。下邊還告訴我們,你不惜生命的來供養這個善知識,要親近他,你不可以對他別生憎愛之心,就是看看法師的種姓,他家裡頭是怎樣的出身,或是他的師父並不高明。你是親近他的,不是親近他師父的;你是親近他,你不是親近他的家人;或者長得鼻子眼睛不太好看,都是別生憎愛,不能入清淨覺海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淨業汝當知!」淨諸業障菩薩,你應當知道。「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圓覺本來是清淨的,怎麼會染污了呢?長行上說明白,偈頌上再簡單的說,皆由無始劫來執著有我,由執著我而起愛,由愛而起憎,這樣子就造業,本來沒有我,妄執有我,就妄造一切業,妄造一切業妄去流轉。本來一切皆空,在凡夫份上,他一點都不空。我不空,業不空,流轉也不空,那麼受生死大苦了。   「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你想成菩提大果,得先去除這四種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先把迷識的四相除掉,再除迷智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個相合起來就是一個我執。有我相,才有人相;有我相、人相,才有眾生相;你執著不捨,才有個壽命相,合起來就是一個我執。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這是開導凡夫,因為你執著一個我,外邊就有了境界,有我就有我所,我所是我所有的這一切境界。有可愛、有不可愛的,可愛的,生愛心;不可愛的,生憎心,愛憎兩個煩惱,你生於心裡。   「諂曲存諸念」,諂曲則嫉妬,對於有權有勢的人,你要諂媚人家,曲曲不直。對於人家勝過你的,不耐他榮,而生嫉妬心,就諂曲嫉妬,存於你的心念之中。   「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圓覺屬於一個境界,有一個境界,譬喻是個城。你想入圓覺的大城入不了,迷悶不入。答覆這個問題,為什麼清淨圓覺會染汙呢?你執著有我就染汙了。為什麼迷悶不入?你四相不除,生出來憎愛二心,再諂曲嫉妬,這樣你怎麼能入圓覺呢?不能入覺城。 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   「若能歸悟剎」,悟剎,剎就是一個世界,也就是境界。跟前面的「覺城」對上,是個形容詞。你要開悟,歸到開悟的境界,前邊覺城,本來沒有個城,圓覺的境界就叫做覺城。開了悟,本來沒有個剎,就是你開悟了一個境界,叫做剎。   你假若能要回到開悟這個地方,你得用點功,「先去貪瞋癡」,貪瞋癡是三個根本煩惱。前邊長行文上是「貪瞋愛慢」,貪瞋癡,你得先去掉。去掉了還有事情呢!「法愛不存心」,你把我執去掉,不要起法執。哎呀!佛法太好了,這是起法愛,起了法執。愛為生死本,這一個愛字,徹始徹終,自從你當凡夫,就從愛字起,這樣妄流轉生死。二乘厭生死、愛湼槃,還是個愛。菩薩怎麼還沒有成佛呢?法愛還沒有斷盡。所以徹始徹終就是一個愛,愛為生死本,不但是分段生死之本,也是變易生死之本。超出三界以外的菩薩,還有變易生死,變易生死什麼煩惱呢?法愛。   佛法難學,也就在這裡,最初要告訴你佛可愛,法可愛,換掉你凡夫的愛、二乘的愛。等到你凡夫的愛、二乘的愛,那些貪瞋癡統統去掉了,湼槃也不執著了,還有一個法愛,法愛也不存於心。「漸次可成就」,你要是頓超的根機,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那沒有這些囉唆事了;你要不是頓超的根機,一樣可以成就,就是慢一點,漸次也可以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聽了佛法是聞慧,你得思惟,要起思惟、要觀想:我的身體沒有,憎愛從哪裡生出來的?是因為你執著一個我,順著我,才起愛心;與我不順,則生憎心。我是本來沒有,它是四大假合的,身是四大,心是六塵緣影,身心本空,怎麼會生出憎愛煩惱出來呢?你這樣思惟,這樣就修空觀,把我空觀給他觀成就了,我觀空了,還生什麼憎愛煩惱呢?   「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你發心好好修行,要破我執,要破憎愛,這樣你去求善知識,請善知識再給你作依止,再開導你修行,不會墮落於邪見。   「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你求到善知識,就死心塌地捨生命來供養,不要對於善知識,別生憎愛之心,不要觀法師的種性,不要觀善知識的種性,你要是再別生憎愛之心,他怎麼樣開導你,你不愛聽呀,所以究竟非成就。   到這裡,淨諸業障菩薩這一章講完。 普覺菩薩章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這是普覺菩薩這一章,還有些問題要替我們眾生請問的。「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還是先讚歎後請問。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快,是很暢快,沒有滯礙,說得很暢快,我們現在普通話就是說得很痛快,聽得很痛快,叫做快說。禪病,就是迷識的四相、迷智的四相,都是參禪的病,不然你想開悟,開不了悟。   「令諸大眾得未曾有」,過去只聽說有迷識四相,還沒有聽說有迷智的四相:證、悟、了、覺。這迷智的四相都是我們凡夫求之不得的,我們現在想證,證不得;想悟,悟不得;想了,了不得;想覺,覺不得。可是你求得了,一起執著就是法愛,那就成了病了,所以過去沒有聽見這麼暢快的說法,今天聽到了,真是得未曾有。   「心意蕩然」,因為佛說得暢快,我們聽得很暢快,我們這些聽法的這些菩薩,心意蕩然,蕩然,就是很清淨、很暢快的意思,一點懷疑的地方都沒有了。「獲大安隱」,佛經上過去都是耳朵旁,是個「隱」「隱」,但是古時候,隱就念「穩」,現在都用禾木旁,禾木旁同音同義,現在都用安穩,得到大安隱「穩」,就是兩種生死都可以了脫了,這還要請其後。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世尊!末世眾生」,記著,菩覺菩薩悲心特別重,他不是為現前在法會的菩薩請問,是單為我們請問,這是跟前邊不同的地方。前邊都是「令諸現前諸菩薩以及末世眾生」,為諸菩薩和末世眾生請問。這裡不是,單為末世眾生請問,因為佛在世的那些大菩薩沒有這些問題,專為末世的眾生請問,怎樣關念到末世的眾生呢?   「去佛漸遠」,末世的眾生,去佛愈來愈遠,漸次的遠,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就兩千年,而末法一萬年,入到末世了。釋迦佛湼槃兩千一百年,去佛遠了;兩千二百年,不是去佛更遠嗎?到現在按我們中國佛教歷史,佛入湼槃已經三千年出頭了;按南洋的佛教歷史已經是兩千五百多年,不是去佛漸次的遠,漸漸的遠嗎?   「賢聖隱伏」,正說到現在,賢聖這些大菩薩都隱伏了,因為他們出來說法沒有人聽,眾生的善根不夠,有沒有住世呢?有,你得去尋求、訪問,不容易看見善知識,賢聖就是善知識。   「邪法增熾」,外道增強熾盛,拿我們台灣現在說,弘揚佛法的善知識有幾個人?天主教、基督教合起來就是耶穌教,天天講道,民國三十八年我們到了台灣,信耶穌教的人很少,現在信耶穌教的人愈來愈多,這還是公開傳外道。秘密傳外道的一貫道,也叫鴨蛋教,增熾得厲害,遍地都是。甚至於到我們佛教寺院裡來傳道,甚至於有出家人就去信一貫道的,想起來真是悲痛!出家人怎麼相信一貫道呢?因為佛法沒有人講沒有人說,他雖然出了家,想求道,沒有道。現在好的道場,早晚功課還在做,出了家了做什麼呢?學早課、學晚課,學好都過背了,過背了就做嘛,一句也不懂,還有什麼修行呢?沒有了,就做早晚課就是修行了。那麼剩下來什麼事呢?剩下來的時間抹桌子、掃地、煮飯、洗衣,就做這一套事,修行用功沒有人開導。來了一貫道,根本沒有經,把我們中國三教的好話抄一段一段的,把佛經偷一段去,把儒教好的話抄一段,把道家的話抄一段。一貫道能講,一講一聽很有道理就相信了,這真是害人無邊,這叫做邪法增熾。   諸位同學你們要發菩提心要講佛法給人聽,不要說給所有的人聽,也要說給我們出家人聽嘛,就是我們能仁佛學院,來一個傳一貫道的,你們相信他嗎?絕不會相信,為什麼?因為你聽了佛法了。你要去講給我們出家人聽,你要發菩提心,弘揚佛法。   「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這一連串有五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求何等人?」就是令末法時代親近善知識,這是跟著前邊問下來的,前邊說求善知識,不墮邪見,最要緊是求善知識,求何等樣的人叫做善知識?末法時代的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他自己沒有智慧,不曉得哪個是善知識,碰見一貫道就認為是善知識,所以普覺菩薩替我們請問。佛一開示,你就這樣去找善知識,這個樣的人就叫做善知識,他就不會墮落邪見,這是第一問求何等人。   第二個問題,「依何等法?」要修法,修什麼法呢?   第三個問題,「行(行)何等行(橫)?」這個行「橫」之音,在現在社會上不用這個音,佛經上有,你不能見了一個「行」字都念「橫」,它如果是動詞,要念「行」;如果是名詞,要念「橫」。不是說我們佛經上都念「橫」,不是這樣說。該念「橫」才念「橫」,譬如觀行(橫)、法行(橫)、行(橫)門,都是名詞,所以都念行「橫」。上邊就是行動的行(行),是動詞,譬如修行(行)。「行(行)何等行(橫)呢?」修什麼行(橫)門,修什麼觀行(橫),修什麼法行(橫)。   第四個問題,「除去何病?」末法時代的眾生,修行用功還有病,要去什麼病?   第五個問題,「云何發心?」第一發心要緊,怎樣發心呢?   「令彼群盲,不墮邪見。」這是結問詞,下邊世尊答覆,第一、先告訴他求何等人?要求善知識,求什麼樣的人。中間這三個,是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何等病?是總答覆。最後再答覆怎樣發心?問是有五個問題,佛只答覆三個問題,中間三個是總答覆。由這五個問題,佛說明白了,才令諸末世的這些「群盲」,群,就是眾生,很多叫做群,不是一個、二個。盲,就是不開智慧眼,等於瞎子,才不會墮坑落塹,不會墮落於邪見,普覺菩薩問好了,是單為我們末世眾生請問的。 作是諸己,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下邊世尊要答覆普覺菩薩,先讚歎他問得好。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讚歎普覺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如是修行,就是前面那五個問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你一請問,我一說,等於你們在行法布施,能布施給末世眾生。普覺菩薩專為末世眾生請問的,能布施給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對於修佛道,而不生畏懼,不驚、不怖、不畏,他怎樣對於修佛道不驚、不怖、不畏,他開了智慧眼,對著前面群盲說的,群盲沒有得到無畏道眼,得到無畏道眼就看見正道了。「令彼眾生」,就是令彼末世的眾生,「得成聖道」,得成於佛道。你問得好,「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面佛就答覆他的問題了。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普覺菩薩單為末世的眾生請問,佛也就專為末世眾生開示,將要發大菩提心,想求佛的聖道,你先去求善知識,答覆他第一個問題,「求何等人?」求善知識作什麼呢?「欲修行者」,欲就是他願意,願意要修行。「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前邊說你求善知識不墮邪見,求什麼樣的人才叫做善知識?正知正見的人就是善知識,怎樣是正知正見呢?   「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前邊講求善知識,不墮邪見,我就拿這兩句解釋的,這個地方有明文,善知識正知正見,我們現在抉擇一下,抉斷揀擇,哪一個人是善知識?正知正見的人。怎麼樣是個正知正見的人呢?得有尺寸,我們台灣話叫做寸尺,就是拿尺子量一量,夠尺寸不夠尺寸,第一、他不住相,住也就是著,這個善知識給我們講的修行用功的佛法,都開示我們,教我們不住相,他自己也不住相,不住相用功。修行用功住相不是很好嗎?你一住相,就落於有為,落於有為你得一些人天福報,你想超出三界,都超不出去,何況能成佛呢!所以修行用功,第一、不住相,也就是不著相,不著凡夫相,不著有為相,還不著聲聞、緣覺的境界。   善知識開導你用功,沒有開導你不住相,這個善知識不夠。再者,苦苦巴巴的開導你,教你自己了生死,不要去行菩薩道,不要去弘法利生,這就著了聲聞緣覺的境界。他有個道理,你去弘法利生,不是令眾生了生死,你自己的生死了脫了嗎?這一句就把你問倒,你就跟他去修小乘法了。所以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這是菩薩發心,看看他是不是住著於聲聞緣覺,他不住。既不住有為之相,不落於凡夫,又不落於二乘,這就是正知正見。底下再開導我們,你對於正知正見的善知識,不要另外生憎愛之心。 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雖現塵勞,心恆清淨」,善知識,有出家善知識,有在家善知識。塵勞二個字是塵垢勞慮,就是還沒有出家,在塵垢勞慮之中,他現的是居士身,可是他所行的,心裏邊恆常清淨。   「示有諸過,讚歎梵行」,善知識他的知見正不正,親近了以後還得考慮,他示現有諸過,就是他自己好像是示現一個在家居士,或者是示現一個出家的法師,他對於戒律不完全清淨,有地方犯齋破戒,但是他讚歎梵行,他不引導你去作罪過事。雖然示現有塵勞,他心裡恆常清淨;雖然示現有諸過失,但是他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是親近他的人都是眾生,他不令親近他的眾生,入於不律儀之中。   講到親近的善知識,只要他的知見正,對於行為上,你得有擇法眼,揀擇佛法的眼睛看善知識,不要另起憎愛之心。就是他「雖現塵勞,心恆清淨」,這你有擇法眼了。他「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也是你的擇法眼揀擇出來的。「不令眾生入不律儀」,善知識不使親近他的眾生,入於不律儀之中,不叫你學他的過,他教你學梵行,不叫你入不律儀。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求得如是人作你的善知識,一定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國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的菩提大道,就能成就了。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你要是見了正知正見的人,他自己雖然有點小小的毛病,他開示你決不教你犯小毛病。你遇到善知識了,「應當供養,不惜生命。」你應該供養這個人,怎樣供養呢?不惜身命的來供養。 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摶、財、妻子、眷屬。   「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你得具擇法眼,揀擇善知識,他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常常示現很清淨。你看他有點小小的毛病,那是示現的,四威儀中,實在很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四威儀中,恆常清淨,那是令人欽佩,他示現的有種種過患,有不合戒律的地方。「心無憍慢」,你再考校他的心,沒有憍慢之心,憍傲、我慢沒有。   「況復摶財、妻子、眷屬。」這就是說假若他是在家的善知識,況復摶財,摶「摶」字,就是飲食的食,翻譯的人當時按梵語翻過來,沒有翻清爽,應該翻飲食的食,因為印度人吃飯是用手捏著吃的。你聽過比丘戒都會了解,他是用手捏著吃,就叫摶食,印度人說話多叫搏食,說簡單一點,說一個摶,就知道是食。在我們中國則不同,中國人吃飯用筷子,就不對了,就是翻譯的人沒有注意到,就是吃飯的食。或者他貪吃,或者貪財,或者有妻子眷屬,那麼這個善知識就不對了,他是示現的種種過犯。你只看他是不是心裡恆常清淨,是不是他在讚歎梵行,是不是他叫你也貪吃,也叫你貪財,也叫你娶太太有點眷屬,他沒有叫你做這過患的事,那就是善知識。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善友,就是善知識。你親近了善知識,你已經抉擇過,就是研究過了他的知見很正。等你一親近他,發現他這個毛病、那個毛病,起了惡念,這就是你起了另生憎愛,有了憎心。你對於這個善知識不起惡念,還是照常親近他。   「即能究竟成就正覺」,成就正覺,就是無上正覺,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菩提,也就是佛的大道,一定能成就。   這一段開示,是開示末法眾生,你怎樣去尋訪善友、善知識,考究他的正知正見。你親近他以後,發現他有好多毛病,種種過患,你不要起惡念,只要他不起邪見,不引導你去犯齋破戒,就還是真正的善知識。這是開導末法時代的眾生尋訪善知識,尋訪善友,諸位同學都要學講經說法,你們都要給眾生當善知識,你能把戒律持得完全清淨,沒有一點過患那是難得了。假若你有一條戒、二條戒還不清淨,你可不要護短,不要歪著道理講,講佛制這一條戒,是在二千五百年以前,或者三千年,根本不合時代,這條戒律應該取消,這就是你引導著眾生跟你生過患。   我們要學到,我們怎麼當善知識,譬如我們現在出家人不能持銀錢戒,你沒有銀錢,出去坐公路局的車就坐不上,怎麼到台北;坐火車坐不上,怎麼到台北,台北都到不了,怎麼到高雄呢!你到基隆去,坐市內的車,還得有五塊錢給他,所以沒有錢現在是寸步難行,還得買米、買菜。托鉢乞食的法,在中國根本沒有行通,沒有錢怎麼生活呢?你需要用錢,銀錢戒不能持清淨,你就依著蓮池大師《沙彌律儀要略》的開導:「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他貧乏,常行布施,不營求,不蓄積,不販賣,不以七寶粧飾衣器等物,庶幾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彌重。」就是你破了銀錢戒,已經不得了!你再破見,說佛制戒制錯了,不合時代了,那你得罪重了。   還有持午這條戒,你能持午持得清淨,去開導學人,當然引導他們過午不食。假如你不能持午,不要護短,我們是犯了戒,應該依著蓮池大師在《沙彌律儀要略》上開導我們:「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逸食,庶幾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彌重。」你給他講些歪理,說佛制這一條戒是在印度,印度為什麼叫過午不食?因為要托鉢乞食,上午也托鉢,下午也托鉢,惹得眾生生煩惱,吃一頓可以修行辦道,下午不要出去托鉢,就為這個事。現在中國根本不托鉢,在寺裡煮點晚飯吃,有什麼不對呢?這就是破見,講些歪理。   他還看戒律,每一條戒都有制戒的因緣,有一個大德他寫文章登上香港佛教雜誌,他說過午不食這制戒的因緣,是因為迦留陀夷尊者長得叫漆黑亮光,他叫做黑光尊者,黑得發亮,到晚上肚子餓,要去化飯吃。天已經很暗了,他還要打著人家的門去化飯,這個信徒是個孕婦,肚子懷幾個月的身孕,聽見外面有人叫門,就去開門,天黑得厲害,這個時候天要下雨還沒有下,沒有聽見雷響,先閃了一道電光,碰巧這一道電光照到黑光尊者,黑黑的發亮,孕婦當成是來了鬼了,一驚,驚倒地下,不得了了!把小孩子驚小產了。這就罵出家人,你餓死也不應該晚上出來化飯。有慚有愧的比丘聽見了報告世尊,世尊才制過午不食戒,這只是制戒的因緣而已,實際過午不食,對於修行辦道,尤其參禪打坐,有種種的利益。   不過佛制戒,得有犯戒的因緣,他拿犯戒因緣就扯上了,說我們現在根本不出去托鉢化飯,怎麼會把人家帶著肚子的信徒嚇得小產!我們給我們自己寺院煮點晚飯,根本不會嚇到信徒去流產,講這些歪理還寫到文章上。這就是引導眾生入不律儀,這就是跟佛結冤仇!跟戒律作對頭!認為佛不對,戒律都不對,只有你貪財才對,你貪吃才對,你為什麼說佛制銀錢戒不對?你要貪財;你為什麼說佛制過午不食戒不對?你要貪吃,所以這根本就是惡知識,哪裡叫善知識!   我們現在諸位同學都是學善知識,現在是出家人都是僧寶,出家人少,尤其男眾同學,要給人家當戒師父,你是去傳戒,不是去破戒是不是?因為你不能持午,就講這一條戒佛制錯了,你不是去傳戒,是破壞戒律去了,引導著新戒去吃晚飯,不能給新戒種持戒的善根,你引導去破戒,這個罪過不是很重嗎?所以你自己吃晚飯,一定要知道這是違背佛制,要生大慚愧,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庶幾可耳,決不能說佛制戒制錯。你去傳戒,要開導新戒,叫他過午不食,他出了戒期不能持午,那是他自己的事,他總知道應該過午不食,善根是你給他種的。你在戒期當戒師父不講,受戒的戒子糊里糊塗受了戒,他根本不知道有過午不食這一條戒,他怎麼能引生他過午不食的道心,所以你自己有了什麼過患,不要令眾生入於不律儀。   這是在勸導諸位同學,你們要給眾生當善知識,你自己有什麼戒律不清淨,切不可以護短,破了戒,不要再破見,一定要引導眾生,叫他起持戒的心,叫他要持清淨戒,行住坐臥要合威儀。講太多,扯太遠了,把這一段開示結束。   再講到你遇見這個善知識,只靠正知正見,在示現「摶、財、妻子、眷屬」,在佛經上引證維摩詰居士,簡稱叫維摩居士,有一部《維摩詰經》,他可示現有妻子眷屬,而常行梵行,完全示現的。你得有擇法眼,我就揀擇出來一個善知識,不過現在不在台灣,這個人已經別世了。在北平我遇見一位胡居士,我送他個外號,叫現代的維摩,他沒有出家,完全過的清淨梵行,他長年過午不食。我還勸他,我說:你當居士,這是出家戒,你不應該……。他跟我說:今天沒有第二個人在,我跟你法師說,我持的沙彌戒。我說:你為什麼持沙彌戒?他說:我到日本高野山去學密宗,高野山的規矩很嚴,你要是個在家的人,只傳結緣灌頂跟你結個緣,就是隨便教你一個咒子,一個印名,跟你結個法緣。你要是想傳大灌頂,就是你還可以當灌頂的師父,那你非出家人他不傳,最少你得是沙彌、沙彌尼。他說我想受大灌頂,我可以受沙彌戒,就在高野山受的沙彌戒,沙彌戒有不非時食戒,從那時他就過午不食。我們現在出家人晚上吃飯很多,他是居士,受了戒就不犯,他有個太太,常行梵行這是不知道,但是我們相信他是常行梵行,他過去有兒子、有女兒。兒子跟佛法不太接近,老早離開他。他的三個女兒都教她出家了,有個孫子也教她出家了,除了他和太太,沒有現出家相,等於全家人都出了家,那不是維摩居士是什麼?所以他雖示現的摶、財、妻子、眷屬,心常清淨,而且讚歎梵行。不讚歎梵行,怎麼叫他三個女兒、孫子都出家,你對於他生惡念就不對了。   「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求善知識,要求開悟,心華發明,華是譬喻,心裏邊忽然間啟發出來智慧,等於開了花,這就是大徹大悟,照了十方世界。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   佛在下邊總開示那三個問題,前邊是求何等人?這個問題答覆清爽了。再答覆那三個問題,就是「依何等法?行何等行?去何等病?」這三個問題是合起來答覆。你看善知識他所修的什麼妙法,應該離這四種病。這個善知識他既然是善知識,他一定知道有這四種病,他只開導法,不會開示叫你患病。這四種病,只有《圓覺經》上講,在其他的經上有講,不太具足,只有一條、二條,沒有四條,叫做是作、任、止、滅四種病。 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假如這個善知識說這樣的話,就不成善知識,他就是說病為法。作,是有所作為的作,就是他心裏面分別妄想,打妄想打出來的道理。他這樣講:「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要作種種行,他自己認為是對的,他開示人也是這樣開示。   底下說這成了病,「彼圓覺性,非作得故」,圓覺性是無為法,你有作有為的行門怎麼能得到圓覺?不是你有所作為才能得到的。「說名為病」,所以成了病,叫做作病。   這一條很不容易了解,現在我們聽的大乘法,開導諸位同學,你都要弘法利生,建立道場,安處徒眾,前邊也有這個文,怎麼通呢?這毛病出在哪裡?他是依著前邊三摩鉢提「作」的如幻三昧上過來的,三摩鉢提要「作」,「作」到結果,就成就圓覺。他不曉得三摩鉢提那個「作」,建立種種道場,以如幻的法門,度如幻的眾生,結果成就圓覺,他是悟入淨圓覺以後,開了悟以後才來作的,他的作決沒有執著,決不著相。你看著他有所作為,他無所作為,他是悟了淨圓覺以後作的事。   現在他出這個毛病,出在什麼地方呢?沒有開悟這樣去作,《圓覺經》上也有,沒有開悟之前,也要堅持禁戒,也要宴坐靜室,去行種種的菩薩道,你不要著相。他的毛病出在著相上,比方作種種行,修塔建寺、造佛像、供佛、齋僧,乃至於講經說法,都著相去作。認為這樣就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將來能成就圓覺,結果是有所作為。不能說你做了壞事,你只是作些人天福報,毛病出在他是分別妄想出來的作為,他沒有空相。   我們現在要去作,不要作出病來,怎麼樣呢?你建立寺院,儘管建立;建立寶塔,儘管建立;造佛像,儘管造;供佛齋僧,儘管供佛齋僧;講經說法,儘管講經說法,不要著相。這個樣子做來做去,你就會悟淨圓覺,就會開悟,開了悟了再來打坐,才能成就圓覺。即沒有悟了淨圓覺,就不能作,要作只是學,學怎麼學呢?不住相來作,你一住相來作,就成了病。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二者任病」,任病好了解,就是對於前邊普眼菩薩章的「觀行成就,頓同佛境」那一段經文,他誤解了。前邊是修觀行,觀行成就了,頓時與佛的境界相同。「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他把它誤解了,他不曉得那是觀行成就以後的佛境界,也就是這時他誤解了以後,以凡夫濫同聖人,以佛的見解,為自己的見解;以佛的行持,為自己的行持,他以為了解了大乘佛法。   「任」就是任意,就這麼樣過下去,也就是平常講的隨他去,他開示眾生也這樣開示。「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本空,斷什麼生死?涅槃也是本空,求什麼涅槃?也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我對於生死、涅槃,沒有起滅的念頭,或者生死之起,而涅槃之滅;涅槃生起,生死即滅除,這個念頭我不起。   「任彼一切」,任,就是任意,聽憑自然,這樣過下去就對了。「隨諸法性,欲求圓覺。」隨一切法的差別性,比方像火熱本來熱,水濕本來濕,也就是我餓了,該吃飯,我就吃飯;該睡覺,我就睡覺,用什麼功?修什麼行?這個樣子去求圓覺,你怎麼能證到圓覺呢?   任病,誤解了大乘的空理,誤解到佛境界的法門,在《永嘉大師證道歌》叫做「豁達空,撥因果」,他把因果都撥掉了,「莽莽蕩蕩遭殃禍」,禪門裡叫做莽蕩漢,就是依著證道歌說的。你不去了生死,可是生死永遠在;你不去求涅槃,涅槃永遠不能證得。你是隨諸法性,隨著凡夫法性,你永遠當凡夫,當凡夫儘造業,你不要墮落三途嗎?   「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這一條病,學大乘法學犯了過,很容易犯,但是很容易了解。不像前邊「作」,我們是大乘法門,不要去作一切善事,不要建寺,不要修塔,不要造佛像,不要供佛齋僧,不要講經說法,那「作」不是圓覺,不是這樣講,你著相「作」就不對,就是有所作為就不對。作儘管作,不要著相,一著相就是病。任病好了解,就是你不要發狂就對了。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這一條也不大好了解,這個止,就是前邊的奢摩他觀,你怎麼止,而得到止靜的功夫了,就證到圓覺,那是悟了淨圓覺以後的止。我們現在沒有開悟要不要止呢?你一著相就生病;你不要著相,儘管止,前邊開導我們的《圓覺經》上其他的經文多得很,你不要邊止,邊一天到晚生煩惱,那怎麼能修行呢?所以你要持戒,修定,修觀慧,才能成就觀慧。要持戒、修定,不止怎麼行呢?這文都是對的,但是你一著相,就成了病。應該怎樣呢?   應該:「我今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我應該永息諸念,應該得一切法寂然平等的本性,這樣求圓覺沒有錯誤,錯誤在你著相。你認為這一止,就得到奢摩他,那得不到,這是前方便。你開了悟再來止,才能得到。這樣解釋,你止儘管止,不要著相。   「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圓覺自性本來遠離諸妄念,何必用止念來合圓覺,所以就成了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我要斷除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身是空的,無所有;心是空的,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六根、六塵,是由身心上生出來的,六根六塵更是虛妄的境界,我應該把它寂滅下去。「一切永寂,欲求圓覺」,應當一切永遠寂滅,以求證圓覺。   「彼圓覺性非寂相故」,圓覺性本體上非是寂滅的,它大用現前了,是妙用無方,不完全是寂相,所以「說名為病。」   這個病從哪裡出來的呢?就是他在修禪那,永斷煩惱,就證得圓覺。他不曉得修禪那,也是先悟了圓覺妙性悟淨圓覺之後修的禪那,永遠的寂,寂到結果才能證到的圓覺。   我們沒有悟淨圓覺以前,要不要斷煩惱?要。前邊淨諸業障菩薩章結詞上有開示,你應該勇猛精進,未得的令它得,未斷的令它斷,但是你不要著相。你斷煩惱,要持戒,持戒你一著了相,先起貢高我慢,一起貢高我慢就自讚毀他,你看到別人都不持戒,就只有我持戒;別人出了家不知斷煩惱,只有我知道斷煩惱,這樣怎麼能證圓覺呢?你一著相就成了病,斷煩惱要斷,不可以著相,著相就生病。   以上是講作、任、止、滅這四種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你能遠離作、任、止、滅這四種病,就是修的清淨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前邊開示三個觀想: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這個地方就是說,你一切不能著相,離開了作、任、止、滅這四種病,再去修觀,就是正觀;否則,就是邪觀。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就是末世眾生要修行,「應當盡命供養善友」,前邊說不惜生命的供養,盡你的生命地來供養善友、善知識。「事善知識」,你不惜供養善友,應當盡命的供養善友,應當盡命的承事善知識。   「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善知識,你要請求他,他才給你說法。善知識有時候會作不請之友,有時候會來找著你說法,這時候你不要起憍慢之心,應該慶幸自己有善根,善友、善知識來找我開示嘛,不要起憍慢心。   「若復遠離,應斷瞋恨。」善知識有其他的因緣要離開你,你不要動瞋恨心:善知識怎麼捨棄我呢?善知識有他的弘法因緣,他應該遠離就遠離了,你不要生瞋恨。 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現逆順境猶如虛空」,善知識有順境的善知識,有逆境的善知識,前面都講過。順境的善知識,是教給你怎樣持戒,怎樣修定,怎樣修觀慧;逆境的善知識,示現犯齋破戒,種種不順的境界,跟你為冤作仇,那是逆境的善知識。你要曉得,都是等於虛空,沒有什麼實在的相可以執著。   「了知身心畢竟平等」,應該了知身心之相都如空中花,而且本來平等的。「與諸眾生同體無異」,與諸眾生本來同一個體性,沒有差別相。「如此修行方入圓覺」,你要這樣修行,才能以悟入、證入圓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末世眾生修行的還有,但是能成就佛道的很少,為什麼呢?「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憎愛這兩個煩惱它要起現行,因為有種子才起現行。在無始以來,我們自己八識,等於一個田地,叫做八識田中有這一切憎愛的種子。它遇著境界就起現行,遇見順境,就起愛;遇見逆境,就起憎。你學了《圓覺經》,應該防護著,我自己八識裡邊有憎愛的一切種子,不叫它起現行;你使它起現行,起憎愛心,起了煩惱,永遠不得解脫。 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這是告訴我們觀想,要怨親平等,怨家是有冤仇的人,父母是有恩愛的人,對於父母應該起愛,對於怨家應該起憎。我不起憎,不起愛,心無有二,你就遠離諸病了。   「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對於冤家父母,不起憎、不起愛,如是類推,對於一切諸法,不起憎、不起愛,也是這樣觀想。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這再開示最後問的「怎樣發心?」你這樣發心,就這樣發願,發心就是發願。「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我自己要求證圓覺,我要先發大願,盡於虛空的一切眾生,我發願都把他度成佛,換一句話這樣講:願一切眾生成佛。像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就是願一切眾生都入究竟圓覺,願一切眾生都成佛。   「於圓覺中,無取覺者」,你還不要著相,對於圓覺妙性之中,沒有能滅的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把它除掉。「如是發心,不墮邪見。」你遠離我人一切諸相,發菩提心,就不會墮於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   「爾時,世尊欲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覺汝當知:」叫一聲普覺菩薩。「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先開示求何等人,末世諸眾生,想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的人。「心遠二乘者」,這個善知識,他不偏墮於二乘,還帶著前文講不住相。 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   跟你講經說法,他沒有作任止滅這四種病,偈頌上顛倒一個字「作止任滅」,長行上「作任止滅」,一樣的。 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   「親近無憍慢」,善知識來親近你,你不要起憍慢心。「遠離無瞋恨」,善知識遠離你,你不要動瞋恨心。「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善知識有時候現順境,有時候現逆境,你都作希有想就對了。「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你親近善知識,等於活佛出世一樣,不要犯行住坐臥一切律儀。「戒根永清淨」,戒根,就是根本戒,永遠清淨不犯。 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當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度一切眾生,竟究入圓覺」,要發願度一切眾生,都叫他入淨圓覺。「無彼我人相」,你去度眾生不要起我相、人相等等。「當於正智慧」,依著正智慧,就要遠離我人等相。「便得超邪見」,就不墮於邪見,超出於邪見。「證覺般涅槃」,般涅槃,就是入涅槃,證得圓覺入於大涅槃。    善覺菩薩這一章講完。   《圓覺經》一共有十二位大菩薩當機出來請問,現在講到圓覺菩薩,就是第十一位大菩薩。全經分三大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正宗分剩圓覺菩薩這一章,把這一章講完,就是正宗分講完,最後第十二個菩薩是賢善首菩薩,就判到流通分裏了。 圓覺菩薩章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下邊所說的白詞,還是先讚歎以前的開示,再請問以後的開示。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前邊說了再說,說了很多叫廣說。廣說清淨圓覺如何能悟入,如何能證入,有種種的方便法門,「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尤其是講到前邊普覺菩薩這一章,單為末世眾生請問,前邊是哪一個菩薩,也都沒有忘記了末世眾生,不過兼帶著替末世眾生請問。到普覺菩薩這一章,專為末世眾生請問,所以這個地方接著普覺菩薩那一章讚歎。「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能大大的增長利益,下邊再請示。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我們現在圓覺法會的菩薩統統是開過悟的了,都悟到清淨圓覺。「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這裡還是專為末世眾生請問,世尊住世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過去了,這就入於末世,末世有一萬年的法運,二千年過後入於末世,到末世的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而且邪說橫行,外道猖獗。到了末世眾生怎麼修行呢?一定要請佛多開示開示,到了末世眾生想學佛法,想學《圓覺經》,他還沒有開悟。這個地方就要注意,你想證入圓覺妙性,必須先悟入圓覺妙性,這是第一步功夫,非開悟不可。前邊講到那三種觀行: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都是腳踏實地的修行,但是都是悟了淨圓覺以後的修行,悟後起修,第一步先叫他開悟,他沒有開悟,得用什麼方法叫他開悟呢?要想開悟,云何安居,如何能叫他安居在道場,修道場的加行,能以安居,能住下來,修此圓覺清淨境界?   「此圓覺中三種淨觀」,圓覺菩薩替我們關心,第一、怎樣安居道場,修加行的功夫能以開悟,要修這三種淨觀就是: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以何為首?」記著,下手的方便從哪個地方入手呢?首是最先,以什麼方便法門為這三種淨觀的最先呢?圓覺菩薩關心我們,替我們請問這個功夫。   「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這一句「為諸大眾」是附帶著說的,實在請問是專為「末世眾生」請問,不為現在現前的大眾。前邊說圓覺法會的菩薩已經開悟,只是翻譯經文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裡。我們現在順著文消,就附帶著說為大眾,前邊的那些菩薩問,是問正當機者是現前的菩薩,附帶著替末世眾生問。圓覺菩薩這兩句經文則不是,專為末世眾生請問,附帶著為大眾請問,說這麼一句,「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要行法布施,最大最多的利益叫做饒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世尊就先讚歎他,再許可給他說。你們問如來過去是怎麼修的,如是方便,請佛開示方便法門,就是沒有開悟,有什麼方便使他開悟,修這三種淨觀,前邊問有什麼方便法門為首,「以大饒益施諸眾生」。   在經文上我們要特別注意,菩薩是讚歎如來施大饒益,施諸眾生以大饒益。佛反過來讚歎菩薩,你們請我開示方便法門,我一開示眾生得了大饒益,是我行的法布施,實際就是大菩薩你們行的法布施。你不請問,我不說,我說了眾生得大饒益,是你們布施的大饒益。   這就是徒弟讚歎師父,師父讚歎徒弟,互相讚歎,我們佛門裡有一句流行的話:要得佛法興,還得僧讚僧!在這個經文上,你都要學到,佛法怎麼樣興呢?出家人讚歎出家人,你讚歎我,我讚歎你,佛法興起來了。現在末法時代的現象,互相毀謗,你說我的壞話,我說你的壞話,說誰的壞話呢?說的出家人的壞話,哪一個出家人呢?都是叫出字號來的出家人。坐在那兒閒聊天,一聊就是出家人的壞話,聊沒名沒姓,叫不出字號來,誰聽得沒有興趣,說這個什麼法師,什麼大法師,什麼老法師,大家都知道這個人才愛聽呢!聽了不講好的,儘講壞的,這就那一個出家人,他容易叫出字號來,我說叫出字號是個土話,好容易能以出了名,好容易叫大法師、叫老法師,他有他的功德。不讚歎他的功德,儘說他的壞話,最好這一句話把它打到十八層地獄,那麼你把幾個有名有姓叫出字號來這些老法師、大法師,都給打倒,佛教怎麼不衰落?所以這是一個大病,我們學到這裡,你看世尊讚歎菩薩,菩薩讚歎世尊,這樣佛法就興了。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這許可跟他說。 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邊開始答覆圓覺菩薩的問題,佛開始講開示,叫一聲當機者。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祕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佛講開示了,要是佛住世的時候,現前大眾都跟佛同時住世。「若佛滅後」,佛出世,按我們釋迦牟尼佛,他一共住世八十年;按他成佛說,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涅槃,一共說法四十九年。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這個把它略過去了。「若法末時」,佛滅度二千年以後,佛法垂末,到了末尾。正法時代,與佛住世無二無別。像法時代,與佛住世差了一點,叫相似正法。到二千年以後,佛法就不興,慢慢衰落了,這叫做法末時,也就是末世眾生的時候。   「有諸眾生具大乘性」,在這個地方,你就懂得佛教說的一萬二千年的法運,你要了解得清爽,不是世間上批八字算命的定命論,定命論是獃定的,八字給你算好了,你的命運應該大富大貴,他給你下應該二個字。你八字我給你算了,你的命運應該貧賤,也下應該二個字。應該富貴,決定會富貴,你是富貴命;應該貧賤,活該吃苦,命運是這麼個貧賤命,這叫定命論。佛教裡說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是定命論嗎?你一解解釋錯了,佛教講因緣生法,到了末法時代,還有具大乘根性的眾生,你能不叫他學圓覺行嗎?不是末法時代的眾生都不能成佛,都不能成佛那就沒有佛法了,那還叫做什麼末法!末法,法之垂未,還有佛法在嘛,我們就自己勉勵自己,我們還有大乘性,沒有大乘性怎麼歡喜聽大乘經呢?這是說誰呢?就是說你、說我,我們都是末法時代的眾生具有大乘性,不過你具大乘性了,是不是對圓覺妙行起了信仰,這就要自己勉勵自己了。   「信佛秘密大圓覺心」,秘密二個字,以前這個名詞解釋過,就是九法界的眾生不知,唯佛了知,所以叫秘密。佛教裡無所謂秘密,不像外道,什麼法不傳六耳,什麼不能見三光,這才傳你真法,外道鬼鬼崇崇,法不傳六耳,六耳不能傳,只有他一個人傳,你一個人聽。不能見三光,白天有日光不能傳,晚上有月光不能傳,在房間裡有燈光不能傳,把燈關起來才傳。這都是外道變鬼把戲、不做人事做鬼事,不能見光明嘛。佛教的秘密不是這樣,佛教的秘密就是九法界的眾生皆不了知,唯佛了知,這叫做秘密。所以信佛的秘密大圓覺心,圓覺心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是我們不知,所以算是佛的大圓覺心。現在聽了《圓覺經》,自己相信自己也有圓覺妙性,要發心修行。「欲修行者」,欲就是願意、發願,要修行,他是末世眾生為什麼要修行?他具足有大乘根性、大乘善根,他要發心修圓覺妙行。   「若在伽藍」,伽藍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做眾園,眾是大眾的眾,就是僧伽的翻譯。伽,就是僧伽,藍,翻成花園的園,這裡不作花園的園,也不是種水果的果子園,是大眾僧住的一個道場,是僧伽園。僧伽,中國話翻成眾,你看《金剛經》上「與大比丘『眾』一千一百五十人俱」,就翻譯過來了;《阿彌陀經》上「與『僧』一千一百五十人俱」,眾,就是僧的翻譯,眾園就是僧伽園,叫做伽藍,就是在出家人住的寺院。   「安處徒眾」,寺院裡就不只你一個人,有徒眾,這個徒眾不是死死板板指定你的徒弟,就是大眾僧。你是比丘,與大眾比丘共修;你是比丘尼,與大眾比丘尼共修,這就是清眾,都叫徒眾。   下邊佛還說話,有很多的方便在裏邊,「有緣事故隨分思察」,你既然住在伽藍一個寺院,你雖然出家當了菩薩,你還是凡夫,衣食住都免不了,三寶的事也免不了。譬如供佛,你得造佛殿,得造佛像,還得買香、買花。你供養法寶,你得蓋藏經樓,印藏經,印其他的經,很多的事。你供養僧寶,僧寶要吃飯,你得買米、買菜、買油、買鹽,這都是出家人的有緣事故,不能不辦。你是個凡夫,這些事都要辦,不能專門修行用功,你「隨分思察」,這個經文要注意!把它轉過來講,不能說為「有緣事故,不思察」。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不但去佛漸遠,去善知識也遠,出了家住在寺院裡,儘被這事務打岔,成了一個變相的在家人。大家都要注意,一天到晚就忙這些事務,你怎麼不用功修行呢?沒有空嘛,那麼我們為什麼出家呢?一天到晚柴鹽油米醬醋茶,就忙這些事,那麼何必出家呢?所以你不能把道心忙掉了,你要隨分思察,在你空下來的時候,還要思察思察圓覺妙性。佛說話不是死板的,說你出家當圓覺菩薩,非得專門用功不行,用功修行要了生死,要成佛道,吃飯有什麼關係,不要管,這叫什麼話,那還像佛說的話嗎?佛說的話圓融無礙,有緣事故,你去辦,不過你不要被事務所轉,你要隨力隨分用功,不要把道心給忙掉了。   我們到今天,都是末法時代的眾生,出家都有一點道心,古人給我們形容的,這道心叫做露水道心,像草頭上那點露水珠,像樹葉上一點露水珠,像念珠一樣,還沒有念珠大,圓圓地一點兒露水,太陽一出來就完了。我們出家都有一點露水道心,但是經不得事務打岔,一打岔都給打掉了,天天忙事務去了,這是說當住持的,當當家的。當清眾的呢?忙著趕經懺,把那點露水道心給忙乾掉了。所以要隨分思察,忙裡偷閒,還要用功,思察圓覺妙性,不要對不起自己出家的善根。   「如我已說」,怎樣思察法?照我前面所講過的,跟那十個大菩薩講的,你多溫習溫習,照前邊已經說過的來思察。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沒有其他事因緣打閒岔,正好用功,你就該建立一個道場。建立道場,就是要精進用功的辦道之場,拿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得到的打七,這就叫建立道場。剛才說,有事被事務打岔,把道心給忙掉了。沒有事了,他也不去修行,沒有事了不是難得有閒之身嗎?我前天講經,時常帶著講這些開示,你到社會上天天忙生活,生活擔子很重,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你還怎麼用功修行?可是出了家,生活問題很容易解決,怎麼容易解決?沒有家庭之累,上不養老,下不養小,一個人吃飽了飯,一家人都不餓了,這不是很簡單嗎?那麼你吃飽了飯作什麼呢?你不得修行用功嘛是不是?有人說:啊!我們現在要起大殿,那有事忙呀,有事隨分思察;大殿起好了,欸!休息休息吧!休息休息這麼樣子,你出家一輩子不就完了嗎?有事忙事,沒有事休息,根本沒有用到功。所以你出家是有善根,不容易出家,尤其出了家能聞見圓頓大教,更是有大的善根,更證明自己具有大乘根性,沒有其他緣事,你應該建立道場。   佛是跟我們講開示,我也帶著跟諸位講開示,「建立道場」,這叫加行,加行者加功進行,就是要加點功夫,要精進修行。「當立期限」,另立一個期限。建立道場,不是前邊那個伽藍,沒有一個伽藍建立,伽藍已經有了,道場就是辦道之場,我們現在叫做打七,你得立期限,有個日期的限制。   「若立長期,百二十日」,定一百二十天,這就是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得見的打七,這個地方是講打長七,打一百二十天的長七。「中期百日」,中期一百天。「下期八十日」,下期八十天,自己定出期限來。   「安置淨居」,既然打七,你住的房子,修行的佛堂,都得把它安置好,清淨的居處。前邊還帶著安處徒眾,你看有多少人參加打七,不是七天啊,最短八十天,中期一百天,長期一百二十天,大家宿舍,飯廳我們叫齋堂,參禪叫禪堂,拜佛叫佛堂,這都屬於淨居,你都得安置好。這底下告訴我們怎麼安置。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要是佛還在世,你應該正思惟,不要另外立佛像,起正當的思惟,思惟到佛,也就是觀想到佛就可以。「若佛滅後」,其實前面說「若佛現在」,還是附帶著說的。開示末世的眾生,當然佛滅度以後,而且是正法、像法過去以後。「施設形像」,你就一定要在你道場裏供一尊佛像,供佛像作什麼?「心存目想」,存想二個字是連上的,你心裏面要存想到佛,眼睛看到佛,眼睛看,不是叫你起分別,眼睛就是目,目看到,也是心裡想到,所以叫目想。   「生正憶念」,供佛像對我們修行用功有大幫助,耶穌教毀謗我們拜偶像,因為他們的十條戒名裏邊,有一條不許拜偶像,拿他們的規矩套到我們頭上,說我們拜偶像,再跟著他的道理罵我們,說我們是拜泥塑木雕的假神,結果不知道我們拜的什麼神,他弄不清白。我們不但不拜假神,連你的真神我們也不拜,我們拜的是佛。是佛,你要拜真的佛,你拜泥塑木雕的假佛作什麼?這有妙用,你不懂。心存目想,能引發你的正觀念、正憶念。譬如我們打妄想,你到大殿一看見佛像,你的妄想就歇落下來,妙用就在這裡。末法時代建立道場,一定要供佛像,生正憶念。   「還同如來,常住之日」,等於活佛住世一樣,把泥塑木雕的佛像,當成個活佛在那兒坐著,這樣你的意念就正了。 懸諸幡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還要掛供養品,「懸諸旛華」,旛,就是幢旛寶蓋之類都包括裏頭。華,包括香、塗、燈、果這些供養品之類,用旛華二個字包括四種供養都有了,就是盡你的力量,隨力隨分,懸掛旛蓋,獻諸香花。   「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前邊經文上都有要記到,建立道場行加行,修圓覺觀行,你要先求二十一天的懺悔。   前邊拿我的例證講過,你把懺悔的階段略過去,你用功用不好的,而且還會遭魔事,第一、病魔,我在大陸閉關時,沒有經過懺悔的階段就生病,這叫病魔。第二、事務魔,你不用功修行還沒有事,要用功修行事多了。   我閉關到兩年快圓滿這個時候,河南的淨嚴法師、性徹法師,兩個人寫信要請我出關到察哈爾省涿鹿縣的觀音寺,請我去做住持,有兩千畝種麥子的地,養活三十個學生,不靠外緣,還有兩部大藏經,一部明藏,一部清藏,要請我去作主持。我回信說:「閉關三年,我好容易二年快滿,還有一年就圓滿,等我出了關再商量,現在不能出關。」過了沒有好久,這兩位法師到我關房來,非叫我出關不行,說我們辦佛學院辦不起來,就是因為沒有錢,現在有人家送我們這一個道場,招三十個學生不要化緣,上哪兒去找!在河南佛學院辦不起來,就是因為沒有錢吃飯,法師有了,沒有錢,沒有錢供養學生吃飯,你非去不行。   說什麼我不答應,不答應怎麼樣呢?我關房鎖著門,他們要把鎖給拉掉,把關房的們給打開,要我非出關不行。我說:「這不是勉強的事,請我出去是開道場,開佛學院,這樣勉強,我沒有發心,道場辦不好。我好容易三年關,閉了二年,我吃了多大的苦呀!死沒有死了,到現在還有一年,決不能放棄,可能我這一輩子就閉這一次關,我一定要求圓滿。」他們非叫我出關不行,我是在武昌閉關,回河南得經過漢口坐火車,我說:「你們要是強迫我,要過江,我就跳江去死。」他們說:「不要緊,過江我們一個人捉住你一隻手,叫你跳不下去。」我說:「那可以的,過江要不了一點鐘就過去了,可是由漢口上了火車,就算到了河南開封,要坐兩天兩夜的火車,我說我要跳火車,非死不行,我死了是你們兩個人害死的,你們兩個人不是叫我去開道場,是要我的命!」鬧得這麼僵,看看沒有辦法,兩人是乘興而來,敗興而返,沒有達到他們的目地,這一關過去了呢!太虛大師接了奉化雪竇寺,給我寫了信,叫我去當家,我給他回了信,也是照這樣說:我不能出關。第二天太虛大師派了兩個同學為代表,說:「我們太虛大師辦佛學院辦好,就是沒有道場,沒有錢吃飯,現在接了雪竇寺,有道場可以做我們教育的根據地,可是我們太虛大師的學生,寫文章的人有的是,會當家的人沒有,大家都知道你會打算盤、會寫帳,非你去不可。」說什麼我也不答應,我又寫了信請他們帶回去。到了第三天太虛大師自己上了山,哎呀,那這個當面關過不去呀!(註:當面關:遇到順境就愛,遇到逆境就憎。)沒有辦法的時候,我臨時想了一個辦法,白聖法師跟我一同閉關,我請他給我招待,我有病不見客,叫白老替我去擋了這麼一陣。太虛法師沒有見我的面,也沒有辦法,他算白跑了一趟,這說起來都叫做順境的魔。   那逆境的魔,你還容易觀察到,順境的魔,結果你關閉不圓滿,我閉了三年關很不容易,這些魔事,都是自己沒有誠心求懺悔。所以你們要是發心打七打長期的,這個地方是講《圓覺經》,當然是求悟圓覺、證圓覺,無論你用什麼功都可以。比如你念佛,打七長期念佛;你參禪,起七參禪,一定要經過二十一天求懺悔。怎麼懺悔法呢?   我前天講過,你拜懺,你就依著《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拜,或者祖師做的懺,都是叫我們求懺悔的,不是叫我們給信徒拜懺的。這個地方佛開示的指定,你拜十方諸佛的名字,在現在我們中國有流通的《千佛懺》、《萬佛懺》。《千佛懺》,實際是《三千佛名經》編出來的懺法,不是一千個佛名,是三千個佛名,你就去拜《千佛懺》。《萬佛懺》,裏面一句一句的,有一萬一千一百多句,實際裏邊不是一句一個佛,比如說,頂禮同名同號二十億釋迦牟尼佛,那一句就是二十億個佛,那裏邊的佛,無量數的佛。你拜《千佛懺》也好,拜《萬佛懺》也好,這是《圓覺經》上開示我們的,可是要求哀懺悔,要求世尊哀憐我、憐憫我,我要求懺悔,懺其前愆,悔其後過,可是要至誠懇切求哀懺悔。   「遇善境界,得心輕安。」你在求懺悔的時候,懺其前愆,悔其後過,就會遇到好的境界,好的境界什麼樣?或者見佛現相,聽佛說法;或者見佛放光,或者看見天花亂墜,這都是好的境界。身體上得輕安的境界,身心輕安,輕安這名詞是一步功夫,前邊都講過,正當的功夫沒有現前,先得輕安的境界。我們天天在犯齋破戒,無始劫來的罪業又深重,現在又加些新的罪業上去,不知道求懺悔,罪業無形無相,可是它壓人壓得厲害。罪業深重的人,他的心裡煩亂得厲害,而且身體沉重得厲害,就好像擔了一百二十斤的重擔一樣。身體粗重,心裡邊煩亂,一點事都沒有,他心裡亂七八糟。煩惱二字,是昏煩惱亂,你現在求哀懺悔了,雖然煩惱沒有斷,可是給降伏住了。你在求哀懺悔的時候,當然新的罪業不造,舊的罪業要在那兒懺悔,就等於我們穿的衣服,你天天往上面弄些骯髒的東西,愈來衣服愈髒。現在不弄新的污垢到衣服上,我還在那兒洗,愈洗愈清淨,把舊的污垢都給洗掉了,衣服不是清淨了嗎?求哀懺悔,當下就得利益,第一、遇到善境界,好的境界,或者見佛,或者聽法,或者見光明,見到天花。心裡邊、身體上得了輕安,叫做身輕心安。身體,粗重的煩惱懺悔掉了,好像把一百二十斤的重擔給丟掉,走路很輕鬆,這叫身輕。沒有亂七八糟的妄想,心裏邊很安定,就好用功,這是第一步得到的輕安境界,   「過三七日」,過了三七日,你懺悔這二十一天。「一向攝念」,一向是一直,以後你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要收攝你的妄念,不要叫它打妄想。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先消文怎麼樣叫做夏首,前邊說的三期,注意消文,前邊一百二十天,一百天,或者八十天,不在結夏安居這個時間。這是另外說一個因緣,遇到結夏安居的時間,單講夏首二個字,夏天的開始,首者初也,首、初都是開始,夏令開始,也就是夏天的開始,什麼時候?就是陰曆四月十六。講戒的時候,跟諸位講過,我們中國一年分四季,春天三個月,夏天三個月,四月初一,就是夏首,為什麼結夏安居要在四月十六日?你要把這個道理,這個規矩記清爽,印度一年只有三季,春季、夏季、冬季,沒有秋天。這是印度的風俗習慣,還有一個跟中國不同的,它是一個月、一個月算,要算黑半月,白半月,不是像我們從今年正月初一開始。是按我們的陰曆,在臘月十六,在十二月十六開始就過春天,春天有四個月,把這個帳要算清爽,我講完你自己再算算,然後記清爽,不然為什麼結夏四月十六開始,不在四月初一開始。印度春天四個月,從十二月十六起,到正月十五,一個月;二月十五,兩個月;三月十五,三個月;四月十五,四個月;四月十五,還是屬於春天,到四月十六夏令才開始,夏令有四個月,我們結夏只要三個月,因為夏令有四個月,才有中安居,才有後安居,還是叫結夏,後安居結到八月十五為止。它不叫結秋,為什麼呢?印度沒有秋天。也不叫結冬,因為夏令四個月,要到八月十五夏令才圓滿。這都是印度的風俗習慣,這些事情,就是事相,要把它記清爽。   這就是經過夏首,你這個菩薩想結期用功,正趕上四月十六開始三月安居,這是聲聞眾的規矩,是比丘、比丘尼,他不受菩薩戒,不行菩薩道,都得夏三月安居,那麼你這個菩薩應該怎麼辦?「當為清淨菩薩止住」,你不要參加聲聞的安居,這個記到。   下邊有一句,「心離聲聞」,聲聞平常一個人、一個人的住,像住茅蓬,住山、住洞都可以。到結夏安居這三個月得團體行動,結一個大界,是這個大界以內的比丘、比丘尼,都得集合攏來,這個樣子就叫安處徒眾了。要實行結夏安居的制度三個月,到七月十五,自恣以後,你才能自由行動,不然你就破了夏。這個地方就開示這個菩薩,你行菩薩道,修圓覺行,你不要去參加聲聞的結夏安居,你的心要離聲聞。「不假徒眾」,假是假藉,不要假藉大眾安居。   這個地方跟前邊「安處徒眾」那個文這麼消,記到,這是兩個菩薩,前邊那個菩薩,是有徒眾的菩薩,比如一個大法師,一個大寺院的住持,現成有清眾,你就安處徒眾。這個地方是一個人,沒有清眾,沒有徒眾,你不要假藉徒眾,就你一個去安居就好了,不要參加聲聞的安居,你自己沒有徒眾,也不要去找徒眾。這個兩種菩薩,也就算兩個菩薩。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至安居日」,到安居日四月十六這一天。「即於佛前作如是言:」聲聞就是比丘、比丘尼,他們安居,要白安居文,今年大家安居都白過那個文。我這個菩薩我不參加他們聲聞徒眾的安居方式,自己對著佛像作白詞,這樣講:「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某甲,就是自己的名字。《圓覺經直解》上,單把當時那個出家人安居白詞,寫上個某甲,說是不通知識,「見到善知識,不稱己名,但曰某甲,是無知之甚也。」連某甲二個字都不懂,這個出家人真是可憐到極點。你說憨山大師在明朝那個時候可憐!現在還是的,現在傳戒,把傳戒的文叫新戒念,新戒照著文念某甲,不曉得某甲、某乙,就是某一個人的名字。我比丘道源,你就把某甲換上,我比丘尼仁光,就這麼念。你是男居士優婆塞,你是女居士優婆夷,叫做什麼名,把你的名換上,某甲就是各人的名字。   為什麼前邊說「不假徒眾」,這個地方四眾弟子都有呢?聲聞安居,比丘、比丘尼安居,沙彌、沙彌尼,是隨帶著安居,不能參加安居的儀式。優婆塞、優婆夷更沒有安居的儀式。這是講四眾弟子都受了菩薩戒,菩薩戒叫通受,聲聞戒叫別受,別受是個別受持,各眾受各眾的戒。聲聞一共有七眾,出家有五眾,在家有二眾,出家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五眾,五眾的戒律各各不同,叫分別受持。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跟出家的戒律不同,也是個別受持,叫做別受。菩薩戒通受,七眾弟子受菩薩戒,都可以受,叫做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菩薩優婆塞、菩薩優婆夷。   不是四眾弟子一塊兒安居,這就是你沒有徒眾的這個菩薩,加上或者二個字,或者你是個比丘,或者是個比丘尼,或者你是個男居士,是優婆塞,或者你是個女居士,是優婆夷。你對著佛就做這白詞,比方我比丘道源。   「踞菩薩乘,修寂滅行」,踞,作居住講,或作根據講。我居住在菩薩乘裡,我根據著菩薩乘,修寂滅大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我願意安住攝持在清淨實相之中,清淨實相,也就是清淨圓覺。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這就是前邊聲聞安居,一定得有個伽藍,安居他聲聞的徒眾。前邊那一種菩薩他有徒眾,也得先找個伽藍,安處徒眾。這個是另外一種菩薩,他一個人,不要參加聲聞安居的規矩,自己去找一個用功的道場,或者茅蓬,或者山洞,住山、住洞、住茅蓬都可以。你以什麼為你的伽藍?我以大圓覺為我的伽藍,遍法界都是我的道場。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我身心安居在什麼地方?安居在平等性智上,平等性智,也就是轉八識成四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這就是要空我、空法,要人我、法我都空,住於平等性智。   「涅槃自性無繫屬故」,我安住在平等性智,叫做無差別的性智,涅槃的自性,就是涅槃的本體,涅槃叫做圓寂,圓滿寂滅,本來沒有繫屬。   「今我敬請不依聲聞」,我對著佛說這樣的話,今天請佛加被我,我不依著聲聞的制度安居,不參加他們的團體,我跟誰個安居呢?「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我期限安居,也是定三個月,我不假徒眾,不假聲聞的徒眾,我要同與十方如來安居,我要同十方大菩薩安居,不住聲聞的道場,我以圓覺為伽藍,這樣觀想白詞。   「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我一個人為什麼不參加聲聞安居?怕他們打我的閒岔,因為用功的方法不同,要是大家用功相同,戒和同修。受的戒不一樣,他們受的聲聞戒,我受的是菩薩戒,修的行門不一樣,在一塊兒怎麼修呢?所以我為成就我這個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繫,是繫屬,不繫屬於聲聞大眾僧。徒眾,前邊講過,不是死板的解釋為自己的徒弟,就是大眾。不繫屬於大眾,我一個人去結夏安居三個月,這是對佛的白詞,白好了你就好好的用功三個月。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這個名字叫菩薩示現的安居,離開聲聞之外,另外安居。「過三期日」,你定的不是在結夏安居期限的三個月,或者一百二十天,或者一百天,或者八十天,圓滿了你「隨往無礙」,在結夏安居是三月安居,三個月到七月十五,因為你不是參加聲聞結夏安居,你定的期限三期修圓滿,就可以自由行動,不必等到聲聞的結夏安居圓滿才能離開。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末世的眾生要想行菩薩道,定期限入三期的。「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你懺悔三七二十一天,就有好境界現前,好境界看是不是《圓覺經》說過的?要是《圓覺經》說過的,這個境界是好境界,佛境界;不是《圓覺經》說過的境界,你不可以取著。   這個地方是說三期日,你在懺悔二十一天就有特別的境界發現了,何況你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的精進用功,一定有好境界現前。好境界現前,跟《圓覺經》對對看,《圓覺經》說的有這個境界,你就取;不是《圓覺經》說的可能是魔境,你不要取著。那是警策話,就是你不用功則已,一用功一定有特別的境界發現,要跟《圓覺經》對對看。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佛再答覆他,修這三種境觀,以何為首這個問題。你要是修奢摩他,入手的方便,先修什麼功夫,才能修奢摩他的正行。這是方便行門,你要是修奢摩他,先取至靜,前邊講不可取,這個地方怎麼又要取呢?是依著《圓覺經》說的,你可以取至靜。   「不起思念」,靜,要身靜,心靜,身體入道場,你心裡在打妄想不行,心裡不起思念。「靜極便覺」,你靜,靜到極處,忽然間就覺悟了,可是沒有一定的時間,就在各人的根機不同。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你靜,這個靜也就是入了定,你最初初靜,你最初靜下來的時候,就是這個時候入了定,你一個身的定,乃至於一個世界都入了定,忽然間覺了,覺是開悟,你一個身開了悟,一個世界都跟著你開了悟。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你能悟到覺悟的境界,遍滿一個佛的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世界。「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這是得了他心通,是神通了,起了他心通可大了!就是你修聲聞的觀行,入滅盡定,得六種神通,有他心通,知道眾生的心念,不必開口說話,心裡一動念,你就知道他心裡想什麼,這就叫做他心通,可是只知道一個眾生的心念。要記著聲聞的神通要假作意,不假作意神通不起,就是我一假作意起了觀想,想到你心裡動什麼念,神通就來了。菩薩用功是任運自然,他開悟以後得了神通,不假作意,任運自然,不是知道一個、二個眾生的心念,而是一個世界所有的眾生,每一個眾生只要動一念統統知道。   我看到這裡,特別找《金剛經》出來對,第十八分一體同觀分,五眼圓明下面:「如來有肉眼否?有。如來有天眼否?有。如來有慧眼否?有。如來有法眼否?有。如來有佛眼否?有。」五眼圓明,這是佛的眼睛。下邊跟著說:「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如恆河沙數的佛世界,世界無數,眾生無數,眾生的心念無數,如來悉知,跟這段經文正對到。   你用功修奢摩他,修到這個時候頓同佛境,佛有這麼樣的他心通,你也有,不過還沒有《金剛經》說的恆河沙數世界的眾生那麼多,這是一個世界所有的眾生,他動一念,你都知道。「百千世界,亦復如是。」百千世界,還沒有《金剛經》恆河沙數那麼多,不過既然說百千世界,當然可以推廣下去。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這是說你得了《圓覺經》說過的神通才能取;不是《圓覺經》說過的神通就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鉢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彼非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鉢提」,這是修第二個觀。「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你修三摩鉢提,修如幻三昧的觀想,下手的方便,你先觀想到十方如來,這叫做正憶念,再觀想到十方世界一切的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因為你起如幻的三昧,建立如幻的道場,度如幻的眾生,不假藉一個法門,是大乘法門都可以做,這叫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修如幻的三昧,用功要下手,你可不要怕吃苦頭,精勤受苦,要修如幻三昧。「廣發大願」,前邊有一個正憶念,憶念十方如來,憶念十方菩薩,你不怕勤苦,精進用功,還要發大願。   「自熏成種」,妙處得利益,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凡夫對於外面六塵的境界攀緣落下的影子,這個影子是落到第六識,就結成妄想心。可是它熏到第八識成了種子,種者是能生之意,怎麼叫種子呢?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瓜子、豆子,它能生新的瓜子,能生新的豆子,種子是個譬喻。你熏習到第八識裡去種了個種子,怎麼叫做種子?它能起現行,我們過去的事,怎麼現在又想起來了,就是你過去把種子熏到八識田裡去,種到自己田地裡,現在它起了現行,你又想起來了。會用功就利用自己的第八識熏習,就想十方佛,想十方菩薩,想著要修種種的行門,度這些眾生。你自己熏習,把它熏起清淨的種子,可是「彼非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覩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這是第三個觀門修禪那,從哪裡下手呢?先修數息觀。數門者,是數息的一個法門。諸位同學一開學,我就教你們打坐,坐下來怎麼用功修數息觀,每一個人都發一本書,就是天臺宗智者大師的《小止觀》《六妙門》,學打坐怎麼打,看《小止觀》,數息觀怎麼數,看《六妙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返、六靜。第一個就是數門,先修數息觀的法門。   「心中了知生住滅念」,我們妄想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那麼怎麼有妄想心呢?就是生住異滅生的,這裡把「異」略掉了。「生住滅」,再簡單說是一生一滅,一生一滅的念頭是連續出來。我們現在就去觀照看看,我前天講過,一念還是個粗念頭,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九十剎那,觀照不來;九百個生滅,更觀照不來。生生滅滅的粗念頭,觀照不出來,依著佛經告訴我們,我們的妄想心,就是生滅的念頭,連續不斷,它怎麼生住異滅你觀想看看,觀想不到。因為我們的心攀緣妄境習慣了,你從來沒有迴光返照,觀照自己的心,所以生住異滅念頭,觀察不到。你修的數息觀,把心定下來,你就知道,喔!我的心生出來了;喔!我的心暫時停住;喔!我的心滅了,你觀照的了知,清清爽爽。   「分齊頭數」,分齊,這一個念頭生出來,住一住,滅掉,它有一個分齊,就是有一個邊齊。那麼一個生住滅,一個生住滅,過了多少生住滅,這就是它的頭數,你統統了知。先是數鼻息,這個時候可以數你的妄念,都了知得清清爽爽。   「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先是打坐,坐下來修數息觀,心裡妄念生住滅、生住滅,分齊都觀察到了,了知的清爽。再進一步,四威儀中行住坐臥,都在修數息觀,我一方面走路,一方面做事,一方面在那兒站著,一方面在那兒睡覺臥著,行住坐臥,分別我自己的妄念,這念數都能無不了知,都清清爽爽的。   「漸次增進」,功夫再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百千世界,不只是一個世界,百千世界下雨點,一滴一滴的雨點,下了多少雨點你統統知道。不是拿算數算出來的,一觀照統統知道,等於前邊說百千世界眾生的妄念,他動一個念頭就知道,不是你假作意,是任運自然就知道。   「猶如目覩所受用物」,你了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很容易,就等於你眼睛看見所受用的東西,連所受用的茶杯子,你看茶杯子並不費力,一目了然。你知道百千世界多少雨點,也是這麼容易。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圓覺經》上說的境界,你可以取;不是《圓覺經》上說的境界,現些奇奇怪怪的境界,那是魔境,你不可以取。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這是教修的三個觀,最初下手先修什麼行門。你修奢摩他,先修至靜;你修三摩鉢提,先起正憶念,念十方佛,十方菩薩;你修禪那,先修數息觀,這是初首方便。 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假若你這個眾生,遍修三種淨觀,都能勤行精進,你一定成功,你就是等於活佛出現於世一樣,等於我們釋迦佛在印度出生一樣,你決定成佛。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妬、諂曲,求勝上心。   「若後末世純根眾生」,講得再懇切一點,再慈悲一點,末世具大乘根性的眾生,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我們具大乘根性,我們的根機不是上根,是鈍根。「心欲求道」,修觀想,想修奢摩他,想修至靜,至靜不來。想修三摩鉢提,有下手的方便正憶念,憶念不來。想修禪那,先修數息觀,數息數不來。「不得成就」,這就是根機遲鈍,下等的根機。這是什麼道理呢?我既然想修大乘觀行,一定具有大乘善根,我怎麼修不成功呢?告訴你原因。   「由昔業障,當勤懺悔」,不只懺悔三七二十一天就算了,你得天天求懺悔,往昔造的惡業給你障到了,究竟有多少惡業呢?《普賢行願品》上說的有,造的惡業沒有形相,假設有形相,盡虛空容納不下。怎麼造那麼多的惡業呢?因為時間太久了,無始以來當眾生就造惡業,當眾生當的時間久了,造業當然造得多,你要勤求懺悔。   「常起希望」,希望心不要放下來,哎呀!我的業障太重,用功用不好,退了心。你要曉得,修行用功,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你後退,退到哪裏去,後退你不是退到凡夫位上嗎?無始劫來都在當凡夫,現在還當下去嗎?希望心不要歇下來,要常起希望。   「先斷憎愛,嫉妬諂曲,求勝上心。」前邊講過,你要先斷煩惱,最根本的煩惱,就是憎愛二心。遇見逆境,不要憎;遇見順境,不要愛;見了人家比我好,不要起嫉妬,嫉妬心是不耐他榮生起來的。他人有了榮華,我不要嫉妬;見了人家超過我的人,我不嫉妬。我不嫉妬,不要諂曲,不要巴結他。這些煩惱,你都要把它斷掉,斷掉了還要求勝進心,要勝進,要向上,我一定要修三種淨觀,我一定要成佛,這個心不要放下來。 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三種淨觀,隨學一事」,隨你跟哪一個觀想接近,你就修哪一個。修不成呢?「此觀不得,復習彼觀」,這一個觀修行用功,經過勤苦一個階段,修不成,跟他不相應,再修第二個觀。第二觀又修不成,再修第三個觀。   「心不放捨,漸次求證。」總而言之,這一觀不成,再修那一個觀,永遠不要捨棄,一直要修下去,漸次要求證得。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懺悔無始業」,前邊長行又把它作個偈頌,就很好懂。假若是末世的眾生,你想求無上的佛道,應該先結個期限,或者一百二十天,或者一百天,或者八十天。可是先要經過二十一天的懺悔,懺悔無始的罪業。   經於求懺悔的三七日,「然後正思惟」,起正憶念修這三種淨觀。「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可是你在那懺悔的時候,有特別的境界發現;你在那正思惟的時候,也會有特別的境界發現,不是《圓覺經》裏面所說的境界,你不可以取。 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奢摩他至靜」,修這三種淨觀,有下手的方便,要修奢摩他,先修至靜。「三摩正憶持」,你修三摩鉢提,先正念,正憶念持十方佛、十方菩薩。「禪那明數門」,你修禪那觀,先明數息法門,「是名三淨觀」。   「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修上面三種淨觀,若能精勤修習,那你就是活佛出世。 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鈍根末成者,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鈍根,末世的眾生,你沒有修成就,因為有無始劫來的罪業障到了,要常常求懺悔,懺悔無始劫來的一切罪業。   「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佛的境界你本來具有的,我們跟佛無二無別,就是叫這些罪障業障給你障了,你把罪業懺悔清淨,佛境就現前了。   講到這裡,圓覺菩薩這一章講完,也就是正宗分講完了。十二個菩薩講了十一個菩薩,還有最後一個菩薩,屬於流通分,下次就可以把《圓覺經》講圓滿了,今天就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待來日,請大家站起來迴向。      * * *   全經分為三大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序分,正宗分講演已竟,今當第三分是流通分。在三大分之中,一共有十二位大菩薩當機請問,上來已經講了十一位大菩薩,今當最後一位,也就是第十二位,叫做賢善首菩薩。 賢善首菩薩章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全章都屬於流通分,流通分分五大科,第一科是「慶聞深法,請問流通」,慶是慶幸自己,聞到甚深的圓覺妙法,還要請問流通,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這是第一大科。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不可心思、不可言議,叫做妙法,妙字怎樣講呢?不可思議謂之妙。《圓覺經》處處講到叫我們開悟,開悟就是悟到圓覺妙法的理,悟後再起修,這一步功夫要記清爽。這就是當時大菩薩們都開了悟了,末世眾生看見《圓覺經》也能開悟,所以帶著說末世眾生開悟,都開悟如是不思議事,就是圓覺妙法。下邊還要請問。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   這要請問流通,《圓覺經》應該給它取一個名呀?我們現在知道叫《圓覺經》,是由賢善首菩薩請問,世尊立的名字。「世尊!此大乘教」,就是教法,「名字何等?」這部經應該給他取一個名字呀?這是第一個問題。   「云何奉持?」有了教法了,怎樣奉行,怎樣修持呢?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眾生修習得何功德?」眾生要修習圓覺妙法的時候,能得何等的功德呢?在前邊《圓覺經》上都是講不要住相,不要著相,你所修的功德也不可住相,也不可著相,但是不住相、不著相,任運的有功德。賢善首菩薩不是不知道不著相的道理,而還要請問功德,這是利益初發心的眾生。初發心的眾生對於大乘教法還沒有修習,要先告訴你修習能得無量的功德。等到他要是能修習得無量功德的時候,再告訴他不可以著相,所以為利益眾生流通《圓覺經》,還是要把何等的功德說清爽。   「云何使我護持經人?」第四個問題,云何使我等輩,護持受持《圓覺經》的人,使他不要著了魔,使他不要生退屈的心,一定得有佛菩薩來加護持經的人。   第五個問題,「流布此教至於何地?」若人流通宣布此圓覺大教,此人可至何等地位?一共有五個問題。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第一大科是「慶聞深法,請問流通」,下邊就講到第二大科,「讚許佇聽,交感流通」,經文還是前邊那十一位大菩薩的經文,過去這些祖師、大法師們,就是依著流通的意思分了五科。讚,是讚歎他請問的好。許,是許可跟他講說。佇聽,是及諸大眾默然而聽,這樣子就加了一個科文,叫做「交感流通」,有說法的世尊,有聽經的菩薩,互相交感,大法才能以流通。   按這科文都是給我們聽的,沒有法師講經說法,大法不能流通;沒有人佇心聽法,大法也不能流通。所以要師資道合,師是老師,資是弟子,師資之道相合交感了,交感了大法才能流通。這是第二大科,經文還是跟前邊一樣的章法。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就是指這一部經的教法,有何等的功德?要立何等名字?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這是先讚歎他問得好,再許可跟他說,這就是讚許。 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就是靜聽,聽法必須要默然而聽,講第一章時跟諸位講過,默然而聽,要三業默然,身體不要亂動,身業默然;口裡不要講話,口業默然;心裡不要打妄想,意業默然。身口意三業都把它靜下來,這樣你再聽法,每一句每一個字都要聽到耳朵裡,由耳朵聽到自己心裡去。不然一邊打妄想,一邊講話,一邊身體亂動,講的人講得舌憊唇焦,不要說沒有聽到心裡,連耳朵也沒有聽進去,這個樣子怎麼能流通佛法呢?所以你一定要讚許,讚歎問得好,許可跟你說,但是你要默然而聽,要靜聽,佛法才能流通。這是第二大科。   下邊講到第三大科,「依問宣說,內護流通」,依著賢善首菩薩所問的,如來就宣講演說,這叫內護流通。佛法要流通於世間,有內護、有外護,內護是我們的責任,你要發心講經說法,你要發心聽講聽經說法,佛法就會流通,這叫內護。沒有人發心講,沒有人發心聽,佛法怎麼流通呢?所以內護很要緊,就是我們大家都發心學講經,學會了就去講經;在沒有學會講之前,你要發心聽經,這就是護持佛法,佛法就會流通。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要立經的名字,先要讚歎這部經了不得,這部經是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不是釋迦佛這一尊佛所說,只要你是成了佛,都要說《圓覺經》,那這部經就是一部成佛的經典,你就知道《圓覺經》之重要性。   「三世如來之所守護」,要守護這一部經,這個時候還沒有取出名字來,就說這一部經,過去世的如來,現在世的如來,未來世的如來,三世如來都守護這一部經,要是這部經不住在世間,眾生沒有法子成佛,就知道這部經之重要。   「十方菩薩之所歸依」,你不是學大乘的菩薩,那跟你說不上話,是學大乘法,你是一個菩薩,沒有不皈依《圓覺經》的,此世界,他世界,十方世界的菩薩,統統要要皈依《圓覺經》。   「十二部經清淨眼目」,十二部經以前講過好多次了,部,是部分,也叫十二分教。十二部,是哪十二部呢?《法華經》一部,《圓覺經》一部……,不是這個部,你講這個部被人家見笑說外行話,而是十二個部分,如來說的經一共有十二個部分,就是長行、重頌、孤起、因緣、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論議、無問自說、方廣、記別或授記,以前都寫過黑板,一再的說過,你要是不記得,再去查《教乘法數》,查《佛學大辭典》。十二部經,就是總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換一句話就是一切經的清淨眼目。   我跟諸位同學一再的說,每一部經都有每一部經的經心,也叫做經眼,這個地方就是一個根據,每一部經有每一部經最要緊的兩句話,就是這一部經的經眼。等於一個人身體上五官,最主要的就是在眼睛,眼睛看不見可是大事,眼睛不清淨也不行,所以要清淨的眼目,《圓覺經》就是一切經的清淨眼目,一切經的經眼。你要是把《圓覺經》研究好了,一切經你都通了。   開經的時候都跟諸位說過,判教把《圓覺經》判到頓教大乘,是依著釋迦佛說的,實際不是中國頓教禪宗那個頓,叫做圓頓大法。圓頓大法在中國翻譯的經典之中,只有《華嚴經》與《法華經》。《華嚴經》有六十萬字,不容易攝持;《法華經》雖然有七萬字,也不容易攝持;只有《圓覺經》經文很短,而且章法很整齊,十二個大菩薩請問,一章一章的,很容易了解這圓頓大教。你把《圓覺經》研究好了,很容易受持到心裡,就是納受於心,憶持不忘,這個樣子你就得了一切經的清淨眼目。你再去研究《華嚴經》,再去研究《法華經》,《華嚴經》、《法華經》也容易了解,也容易通達。最圓滿頓超的法門,就是《華嚴經》與《法華經》,《華嚴經》與《法華經》你都容易研究,容易了達,其他的經,什麼經不容易了達?所以《圓覺經》是一切經的清淨眼目。   讚歎了,再立這部經的名字,再答覆第一個問題:「此大乘教,名字何等?」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祕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大方廣,就是體相用,其體最大,其相最方,其用最廣,就是讚歎這個圓覺的。圓覺,是總持法門,梵語叫陀羅尼,翻成中國話叫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總一切法,一切法都在圓覺裏邊;持無量義,一切義理也都在圓覺裏邊。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叫做總持法門,叫做陀羅尼法門。   「亦名修多羅了義」,這是第二個名字,修多羅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做契經,就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簡單翻譯就翻譯一個經字。佛說的經有了義經,有不了義經,了是究竟圓滿,義理究竟圓滿了,叫做了義經。佛說法為什麼不都說了義經,還說不了義的呢?為應眾生之機,沒有辦法而說不了義的。但是《圓覺經》是一切經中的了義經,修多羅,就指著一切經,一切經的了義經。現在我們取這部經的名字,就依著佛說的這兩個名字,把「陀羅尼」略掉,合起來經的題目,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亦名秘密王三昧」,這是第三個名字,三昧,翻成中國話叫做正定,圓覺三昧是三昧之王,叫做王三昧。王三昧是九法界眾生皆不能了知叫做秘密,唯佛與佛乃能了知,等覺菩薩也不能了知,所以叫做秘密,叫做秘密王三昧。   「亦名如來決定境界」,這是第四個名字,《圓覺經》說如來的境界是決定的,決定者就是不可動搖。如來的境界就是《圓覺經》上說的那個樣子,不能隨便變動,所以叫做決定境界。   「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這是第五個名字,頓教大乘,也有漸次的道理,漸次的道理就是說些差別法、差別義,但是都是依著如來藏自性流出來,差別就是無差別,所以叫做如來藏自性差別。   這是答覆他第一個問題,要立個什麼名字,應該立這五個名字。現在我們《圓覺經》,都是依著前邊兩個名字合起來一個題目。   「汝當奉持」,答覆他第二問題:「云何奉持?」我等怎樣奉持?就依著經的名字,你就這樣奉行,這樣受持。這跟《金剛經》上答覆的一樣,「此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你就依著經的名字,奉行受持就對了。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顯,就是唯獨顯明佛的境界。如來的境界什麼樣子?看《圓覺經》就知道佛的境界什麼樣子。   「唯佛如來能盡宣說」,《圓覺經》的道理,只有佛與佛才能盡量地宣說、究竟地宣說。說經不都是佛說的嗎?但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五種人都可以說經:佛可以說、佛的弟子也可以說、天人也可以說、仙人也可以說、變化人也可以說,叫做佛、弟子、天、仙、化人,這五種人都可以說經是佛在世的時候,你說了了,必須經過佛看一看、聽一聽,印證許可,好,可以流通,這叫做經。佛涅槃之後,只可以造論,不可以說經,這是佛教的大規矩。《圓覺經》不是其他四種人可以說的,只有諸佛如來才能究竟宣說。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就是當時的大菩薩,以及末世大乘根性的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再答覆他第五個問題,說依此修行決定成佛。佛說的經不都是叫我們眾生成佛的嗎?這點道理你要明白,有了義經、有不了義經,了義經是成佛的,不了義經,不能成佛。譬如佛說的人天乘的經,你來生來世,包許你還轉一個人,這是人乘法。你依著這個經修行,來生來世包許你可以生天,這叫做天乘法,合起來叫做人天乘法,這是不了義。你依著這麼一部經,可以證阿羅漢果,可以證辟支佛果,這叫做二乘法,也叫小乘法,都不能成佛。唯有佛說的大乘法,才能至於佛地。《圓覺經》可以的,可是這個地方有一句含攝的有漸次的根機。《圓覺經》是頓教大乘,有頓超的根機,它含攝的有漸次的根機。你依此,此就指《圓覺經》,你依此《圓覺經》修行,漸次增進,雖不能頓超,不要退屈,你漸次的增進,一定成佛,因為《圓覺經》是成佛的法門。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羣品。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前邊判教的時候,判《圓覺經》為頓教大乘,是依著佛說的,不敢給它改名字叫圓教大乘,實際它叫頓圓之教,不是頓教禪宗,頓教禪宗根本不講教法,《圓覺經》是講教法的,是佛說的。怎麼叫做頓教大乘呢?眾生的根機不一,有頓機的眾生,頓機,就是頓超,像文殊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字就達到成佛的目地,那就是頓教大乘,頓教的根機。到了普賢菩薩這一章,請問漸次,說了四個漸次,還是結到頓超上: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頓教大乘的道理,就是希望我們一超直入,身心如幻,一切都如幻,一切如幻如化,你一下子知道了,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了嗎?說個土話叫一下子,實際就是頓超成佛,頓教的根機,就從此能以開悟。   「亦攝漸修一切羣品。」羣是多的意思,品者類也,多種多類叫做羣品。漸次的根機,則不一等了。一切羣品,是多種多類的根機,只要你願意成佛,發願成佛,都可以攝持你,攝就是攝持,攝持就是不捨棄。《圓覺經》不捨棄一個眾生,就怕你不發願成佛,發願成佛,漸次增進就至於佛地。 譬如大海不讓小流,及至蚊蝱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譬如大海不讓小流」,大海是廣大甚深,但是小小的流水,它不拒絕,讓,就是拒絕,你是大江的水,它能以容納;你是大河的水,它能以容納;你是小水溝的水,就怕你不流到大海,流到大海,它也不拒絕,如此才見到大海之大,能容納一切眾流。《圓覺經》之大,能攝持一切羣品。   大海之大,不讓眾流,還沒有說完呢!「及至蚊蝱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大海之大,含攝一切根機。蚊蝱,是一個小蟲,大陸上的人都叫蚊子,台灣人就叫蝱,就是這個字,蚊蝱是最小的蟲,牠的肚子、胃很小,牠飲一點點的水。   阿修羅身量可大了,肚子也大,胃囊也大,怎麼大法呢?阿修羅跟帝釋天打仗,帝釋天是住在須彌山頂,他要抱住須彌山搖,把忉利天整個搖倒下來。搖是沒有搖倒就知道他的身量之大,他兩個臂膀子抱住須彌山腰,足見身體有多大!身體大,肚子大,胃囊也大,那飲水飲得多。但是大海的水滿他的願,盡量的飲,能令你充滿,這就顯出大海之大,能攝持一切羣品。   這就是說,你是大根機,你學《圓覺經》,頓超直入;你是漸次的根機,慢慢地修,再漸次、再漸次,只要你肯修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滿你的願,「皆得充滿」,皆令你充滿。這就是答覆他依法修行,皆成佛道。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這是答覆他最後第三個問題:「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修持這個法門得什麼樣的功德,佛告訴他這功德大了,先說個譬喻。   「假使有人」,是假設之詞,事實上沒有這個事實,這是作一個譬喻,作一個比方,假使有這麼一個人。「純以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積滿三千大千世界」,把七寶積聚充滿了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七寶多了,「以用布施」,這個人得功德多不多呢?一定甚多,應該有這個問答,有這個問答把它略掉了。   譬如我們現在有一個人行布施,拿了一百萬新臺幣去上供三寶,下救眾生,我們聽見這個人了不得,發大心啊!新臺幣一百萬不是少數,他就拿出來行布施,這個人功德一定很大,一百萬臺幣不見得充滿這一個講堂,假若有一個人充滿這講堂的臺幣,他都拿出去行布施,這個人的功德不是更大嗎!如此類推,這一個人拿著金銀琉璃七寶充滿了三千大千世界,統統拿來做布施,那這個人的功德大不大呢?當然大了,底下再比較。   「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你聽到《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聽到這部經的名字,這個功德超過前邊七寶布施的功德。你聽到一句經的經義,義是義理,聽到《圓覺經》一句的義理的功德,超過前邊以七寶布施的功德。   這個功德諸位在座的都得到,你不但聽經名一句,全部《圓覺經》都聽到了,是不是佛故意這麼說呢?佛怎麼好打妄語,怎麼能騙眾生呢?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佛說的都是真實之話,怎麼有這麼多的功德呢?我們就得了,怎麼得的?你聽一句義理,就能成佛,什麼功德還能超過成佛的功德呢?   你聽到不了義經,要受持三皈,受持五戒,來生也不過轉個人,那個功德有多大呢?你加修十種善法,不過生天上享點天福,天福享完還要墮落下來,那有多少功德?你聽了不了義的小乘經,能成阿羅漢、辟支佛,不過超出三界,結果證偏空涅盤,掉到死水坑裡,那有多少的功德呢?   所以《圓覺經》是成佛的經,你聽到一個經名,就能種成佛的善根;聽到一句義理,決定叫你成佛,依著那一句義理修行就行,哪一句義理?譬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你把這一句道理明白了,不就能成佛了嗎?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再說個比喻,「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這一個人去行教化,單行小乘的教化,他教化了多少人呢?有一百個恆河沙的眾生,都成了阿羅漢果,你看這個法師功德大不大呢?功德甚大!世尊。這樣答覆他。可是「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的功德。   你去宣說那些小乘經,得到好的成績,眾生都成了阿羅漢果,一個成佛的也沒有。你能宣說這部《圓覺經》,「分別半偈」,就是兩句這部經的義理,就令眾生種成佛的善根,頓超的根機,現在就能成佛;不是頓超的根機,將來也決定成佛,那你的功德就大了。   所以諸位同學,聽了經得了無量的功德,你學講經,尤其學講《圓覺經》,那你功德就不可思議了!得到何等的功德?聽經的功德,不可思議!講經的功德,也不可思議!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還是注意在「聞」,你學講經,得先聽經是不是?聞,就是聞慧,三慧第一個就是聞慧,你不聽,怎麼能開智慧?由聞而思,思而修嘛!現在就是聞經的人太少,也因為講經的人太少了,實際講經也不聞,那麼你怎麼能開智慧?這個地方你怎麼能得到功德?聞到《圓覺經》,不要說全部經文的義理,你都聞到,就是聞到《圓覺經》的經名,信心不惑,你發起來信心,而不起疑惑。   「當知是人」的善根大了,「非於一佛二佛」,不是在一個佛、二個佛的面前「種諸福慧」,就是種諸善根。你親近了佛,當然要供養佛,供養佛你就得到福;你要聽佛說法,就得到慧。大乘善根就包括福慧兩種,等你成了佛了,福慧兩足尊。   「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這個人的善根深厚了,他不是在一個佛、二個佛的面前種的善根,乃至盡於一百個恆河沙那麼多的佛所,在那樣多的佛的所在種諸善根,種諸善根,就是種諸福慧。   「聞此經教」,種植善根再加一句聞此經教,他種福種慧,種這個善根,他親近到佛,聽佛說法,都在佛面前聽佛講經說法,講的什麼經呢?講的《圓覺經》。前邊說沒有哪一個佛不講《圓覺經》的,所以他種善根,親近了百恆河沙那麼多的佛,都在佛的面前聽過《圓覺經》,這是講誰呢?就講我們。   《金剛經》上也有這麼樣的經文,這個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種諸善根,亦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我們聽見,好像我們怎麼有這個善根,這就叫做自卑感,眾生的障礙,自己瞧不起自己是個大障礙。我們的佛性與十方諸佛的佛性無二無別,十方諸佛都能成佛,我怎麼不能成佛呢?你有自卑感,我是薄地凡夫,聽了佛經有這些名詞,聽到了儘把不好名詞套到自己的頭上:「我是末法時代的眾生,我怎麼能成佛!」那你永遠不會成佛。儒教裏面也有這個道理:「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大舜怎麼成了一個大舜呢?他做了大舜的事啊!大舜是人,我也是人,只要做大舜的事,我也可以做大舜。   佛經上也有這句話:「彼既丈夫我亦爾。」十方諸佛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他成佛,我怎麼不能成佛呢?佛經上講的大丈夫,不單指男人,男人你不立丈夫志,你是男人中的女人;女人立丈夫志,你是女人中的大丈夫,因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當成佛,怎麼輕視自己,看不起自己呢?   我們要是善根不深厚,這是末法時代,而且是五欲熾盛的時代,我們怎麼會坐到佛學講堂裡,天天學大乘佛法呢?那個善根淺薄嗎?你要相信自己的善根深厚,你親近過無量諸佛的,親近過無量諸佛現在怎麼還在末法時代當個苦惱凡夫呢?你親近是親近了,聞此經是聞此經了,你沒有頓超,你是個漸次的根性,要慢慢的修。所以自己不要自暴自棄,聞到《圓覺經》,你自己慶幸自己有深厚的善根,努力增進,決定至於佛地。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這再答覆他第四個問題:「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我們怎樣護持持經人,汝等善男子,你們這一般大菩薩都應當護持,護持末世的眾生,修行圓覺大法的人。因為末法時代魔強法弱,環境惡劣,五欲熾盛,誘惑力太強,他剛剛發了一點道心,就是露水道心,經不得太陽曬,一曬把露水給曬乾了,這不是太可惜了嗎?末法時代他既發了菩提心,難得啊!你要護持他,不讓他退心。   剛才是勉勵諸位,鼓勵諸位,你不要輕視自己,同時你還不要粗心大意,我們的環境,不是個好環境;時代,不是個好時代,要自己謹慎,你不要害怕,謹慎就是了,怎麼樣呢?因為有諸大菩薩,下邊還有很多護法護持你。   「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不要令這些惡魔來擾亂末世的修行者,不要叫外道來擾亂他,擾亂就是惱其身心,惱其身,惱其心,令他昏煩惱亂,退屈了他的大乘道心。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   「爾時」,說到這時候,「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下邊就是外護,講到第四科:「稟命加衛,外護流通」,稟受佛的慈命來加以保衛,作一個外護,這樣才能流通《圓覺經》,這是第四大科叫做外護流通。前邊是自己修行、自己聞法、自己講法,內護流通,十方諸佛諸菩薩都來護持內護。這是外護流通,一類一類的,這是金剛類,也叫金剛神類。   火首金剛,他頭上冒火,你們聽過《楞嚴經》都知道二十五圓通,火大圓通它翻釋叫火頭金剛。你聽過《楞嚴經》,更不要輕視自己,火頭金剛的火從哪裡來的呢?是婬欲心化的三昧火,這個眾生婬欲心特別重,他要發心修圓通了,把婬欲之火變成三昧火,在頭上放光,放火苗子出來,一看他頭上冒火,實際是三昧的光明。前邊《圓覺經》上講,我們眾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哎呀,婬欲心太重,怎麼能成佛呢?就怕你不修行,你一修行,婬心變成三昧火,火首金剛就是給我們作一個榜樣。金剛是一類的眾生,叫做金剛神類,他手裡拿一個金剛杵,杵是一個兵器,兵器是金剛寶做成的。金剛寶能壞一切,一切不能壞它;它能摧碎一切物,一切物不能摧碎金剛寶,這就叫做金剛杵。我們現在供的護法神,就是護法韋馱尊天,他是代表之一,他手裡就是拿著金剛杵,金剛神多得很,這叫做火首金剛。   還有「摧碎金剛」,就是摧破粉碎一切邪魔。「尼藍婆金剛」,梵語沒有翻譯,同學將來再查一查,看什麼地方有翻譯的。「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一共約八萬個金剛,這裡說的三個首領,實際有八萬金剛神類。「並其眷屬」,還帶來了很多的眷屬,就是八萬以外的眷屬。   「即從座起」,都在法會聽佛說法的時候,從本座而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行了禮,「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稟受佛的慈命,要護持末世修行人,他們都發了心,末世的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決定大乘,就是實教大乘。大乘法記得,有權教大乘、有實教大乘。權教大乘則不決定,權巧方便的大乘,為接引二乘人,叫他來學大乘法,很多都是方便說法。《圓覺經》是決定大乘,叫實教大乘,要是有能持此實教大乘,決定大乘者,「我當守護」,我們金剛神眾要守護他,要保護他,要護持他,怎麼樣守護?「如護眼目」,人的眼目最寶貴,身體上哪一部分可以碰一下,眼睛碰不得,所以人保護眼睛,是最加小心來保護的。我們保護持《圓覺經》的這個人,如保護自己的眼目那樣保護他。 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   「乃至道場所修行處」,不但保護他這個人,連他修行的道場,我們都保護。「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我等金剛,是八萬金剛自領徒眾及其眷屬。「晨夕守護」,守護他的道場,「令不退轉」,守護他的道場不會遭災遭難,不會遭魔害,令他不退轉,也就是不退屈。 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其家乃至示永無災障」,前邊講道場,這地方怎麼弄了個家呢?你要注意呀,因為修圓覺行的菩薩有四眾弟子,前邊講道場是出家二眾,還有在家眾他在家修行,則保護他的家,叫他家裡永遠沒有災難、沒有障礙。「疫病消滅」,還不叫他得瘟疫、得疾病,什麼病都給它消滅。「財寶豐足」,還叫他發財,這就是在家菩薩,可以有財寶嘛。「常不乏少」,用不完,用不乏少,常不乏少,財寶具足。這是金剛神護法,下邊是天眾,天王護法。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禪天。佛教所說的天,分三界一共二十八天,二十八天的天王都要出來護法。「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須彌山王,就是欲界第二層天忉利天,也叫帝釋天,他是住在須彌山頂,叫做須彌山王。欲界第一層天,就是四天王天,叫做護國天王。   這二十八天王是總說,為什麼前邊說個大梵天王,後邊說個須彌山王,說個護國天王,把這三個又重說呢?因為每一個佛出世,大梵天王與須彌山王,就是忉利天天主,他們都是請法主。眾生不知道請法,他們給眾生作榜樣,他替眾生請佛說法的。護國天王,他的職務是護人護國,也護持三寶,所以把這三個天王特別說一下。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我亦,就是我等,二十八個天王都說上,我亦守護末法時代持《圓覺經》的人,「常令安穩」,叫他無災無難。「心不退轉」,但精進不會退轉,這是天眾出來護法。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爾時有大力鬼王」,下邊鬼王出來護法,鬼王有大力,叫做大力鬼王,說出來幾個首領。「名吉槃茶」,名字叫吉槃茶,說一個首領名,吉槃茶也叫做鳩槃茶,翻成中國話按他的形相,翻成甕形鬼,也翻成冬瓜鬼,他的形相醜陋得很,看不出個頭腦出來,像甕,甕是裝水、裝菜,小口大肚的缸。甕沒有看過,冬瓜你看過了,像個大冬瓜。大力鬼王,人看不見,其他普通鳩槃茶,人時常會看見,在我的家鄉,這種鬼名叫半截缸,半截缸什麼樣?就我們講堂角上那個缸,高的缸是很高,有一半那麼高,就叫   半截缸,就像那樣。你看見了一個半截缸,一拐一拐的,那就是鳩槃茶。《法華經》上說的,他沒有事,找狗逗著玩,狗在那兒臥得好好的,忽然間好像發神經病了,就是鳩槃茶逗的。這個地方不是普通的鳩槃茶,是大力鬼王,還有很多,有十萬的鬼王。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守護是持經人」,我們這些鬼王也來守護他,「朝夕侍衛,令不退屈。」他要是持《圓覺經》,我們早起到晚上都來給他守衛,令他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不但他住的道場我們要守衛,一由旬,就是四十里以內,他在那兒修圓覺行門,這一個人在那兒修道,四十里路以內我們都給他保衛,這還是小由旬,最少四十里以內。   「若有鬼神侵其境界」,前邊說金剛神,說大力鬼王,都是護法善神善鬼。還有惡神、惡鬼,他看你修行故意的來侵害,侵是侵害你,侵害你的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大力鬼王會把這些惡神、惡鬼,粉碎得像微塵那樣。這是第四科,你只要修行,不要害怕有什麼魔,有什麼惡神、惡鬼來擾亂你,諸佛要護持你,諸菩薩要護持你,一切善神善鬼都要護持你。   下邊最後一科第五科:「時眾受持,總結流通」,當時聽經的大眾都要受持《圓覺經》,這樣《圓覺經》就可以流通,叫總結流通,這是最後一科。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此經已」,把《圓覺經》說到這裡說完了。「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聽圓覺大法的一切大菩薩,還有天眾、龍眾、鬼神等眾,分開來說有八部的眷屬,就是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㬋羅迦八部。天龍八部,不是八部以外有天龍,八部以天龍為首,叫做天眾、龍眾以及八部,都是護法神。   「及諸天王梵王等」,總說天眾了,二十八天王都有。梵王等,前邊說過,二十八天王都有,大梵天王也在二十八天王裏面。又說了一句,就是大梵天王是請法主,特別說出來。   「一切大眾」,包括一切聽法的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聽了法,得了法喜,信心堅定而不疑惑,就能受持圓覺大法,叫信受。受持圓覺大法就要奉行,就要依教修行,《圓覺經》等著你流通於世了。   講到這裡,把《圓覺經》講完了。      * * *   首先謝謝諸位同學,怎麼樣謝謝諸位同學呢?就是在這一個學期,我要跟諸位同學講《圓覺經》,卻害起病來,害得很嚴重,不能吃飯,儘咳嗽吐痰,打針吃藥不見效,愈來愈厲害,同學們大家都替我祈禱,替我迴向,替我供長生錄位的牌位,每天作功課課誦以後,都要到牌位前替我迴向。還有諸位同學各人念經拜懺,都替我迴向,有大感應,結果服了一帖湯藥,一下子咳嗽給止住了。不是你們給我迴向的功德,怎麼病好得那麼快呢!病好了,我才能把《圓覺經》給你們講完,我心裏面也得了法樂,就是我發願要跟諸位講《圓覺經》,結果滿了願。今天講圓滿,如釋重負,像一個重擔子放下來了。在害病的時候,身體上害病,心裡想:「我對不起同學,最後一年,我要跟你們講《圓覺經》,罣礙得厲害,其他沒有罣礙,罣礙不能講經。」諸位同學天天給我迴向,吃了藥病很快好了,現在《圓覺經》終於講完了,我心裡很痛快!   在講經時候,都在勸導諸位修行,在末法時代講圓頓大法的人很少,跟諸位同學一再說過,《華嚴經》《法華經》是兩部圓教大乘的經典。講《華嚴經》,沒有這個時間來講,沒有這個道場來講。有時間、有道場,每天講二個小時,也得三年才能講一遍。聽經的則沒有人,誰能發心聽你講三年《華嚴經》呢?講《法華經》,最短的時間,每天講二個小時,得三個月,也不容易。所以最好是《圓覺經》,尤其是容易受持,它有十二章,文法章法很整齊,很清爽,有很多的問題,都是我們要問的。菩薩替我們問出來,我們解除了疑惑,可以增加信心。   所以諸位同學聽了以後好好研究,發給諸位同學兩部注解,一部圓瑛法師的《講義》,一部憨山大師《直解》。在台灣流通的,還有圭峰大師的《大疏鈔》《略疏鈔》。《大疏鈔》太廣了,《略疏鈔》要看,還有諦閑法師的《法彙》裏面有兩部《圓覺經》,一部《講義》,一部《親聞記》,都拿來作參考研究。你把《圓覺經》愈研究愈熟,將來你都發心去講,《圓覺經》講的不要著相,我們不求功德,弘法是我們的責任,你要負起我們弘法的責任來,不要辜負了你我的善根。我們有大善根,為什麼不負起責任來弘法呢?這是勸各位先自修,把它研究好研究熟,再去講。   在研究《圓覺經》,諸位同學聽了經,聽了多了,自然這裏邊的道理都會把它料揀得很清爽。要是有同學還聽不太明白,一會兒說:沒有生死,沒有涅槃,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一會又說:要證得涅槃,證得菩提。怎麼繞來繞去,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呢?這是你聽大乘經聽得太少,說到最高的地方,不著相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是跟我們說,由一位凡夫到成佛什麼樣子,「不與法縛,不與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那是佛的境界。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我們是個初發心的人,你還要持戒清淨,你還要堅持淨戒,你還要認識愛為生死根本,你還要認識婬欲是我們的生命,你要先斷婬欲,再除愛染,你這樣下手。不然你說:「不與法縛,不與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那是佛的境界,就算你我的境界了嗎?你我不吃飯,肚子都餓;不睡覺,你都發睏。我們是個凡夫,看了佛的境界,知道那是講地理圖,你走路,還得從你出發點開始走呀!譬如我們到高雄抵達終點,你從八堵上車,還沒有到高雄嘛,所以一會兒這樣講,一會兒那樣講,講道理,要講到最高最圓的地方。修行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來,這是告訴諸位研究經典的方法,修行的方法。 附件一:圓覺經參考資料 道源長老編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裴休撰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   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   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   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詮此也。   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立義有廣略,乘時有先後,當機有深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來於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密說而顯演,潛通而廣被,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   圭峰禪師得法於荷澤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一日隨眾僧齋於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經,遇圓覺了義,卷未終軸,感悟流涕。歸以所悟告其師,師撫之曰: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此經諸佛授汝耳。   禪師既佩南宗密印,受圓覺懸記,於是閱大藏經律,通唯識、起信等論,然後頓轡於華嚴法界,宴坐於圓覺妙場,究一雨之所霑,窮五教之殊致,乃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並行於世。   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其入觀也明若秉燭。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虛騁,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蕩蕩然,實十二部經之眼目,三十三祖之骨髓。生靈之大本,三世之達道。   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其四依之一乎,或淨土之親聞乎,何盡其義味如此也。   或曰:道無形,視者莫能覩,道無方,行者莫能至,況文字乎,在性之而已,豈區區數萬言而可詮之哉!對曰:噫!是不足以語道也。前不云乎?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   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今夫經律論三藏之文,傳於中國者五千餘卷,其所詮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張萬行而求之者何?眾生之根器異也。   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豈不至簡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斷言語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滅影像,然後為得也,固不在詮表耳。   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狘之悲。修羅多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休常遊禪師之閫域,受禪師之顯訣,無以自效,輒直讚其法,而普告大眾耳。其他備乎本序云。 裴休撰   姓裴(音培)名休,唐憲宗之宰相,華嚴宗第五祖宗密大師之護法也。撰者著述也。(裴休疑是裴度,以裴休乃唐宣宗時之儒者。裴度方是唐憲宗之宰相也。) 血氣之屬   即眾生之類也。 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   謂一切眾生之本體自性,乃真實、清淨、光明、微妙、虛空、融徹、靈鑒、通達者也。「卓然」者,高超於諸法之上也。「獨存」者,謂諸法皆有生滅,唯此體性不生不滅,故能卓然獨存也。 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   閟音閉,關閉也。祕密幽深也。「玄閟」猶言玄關也。玄關者,玄旨之關門也。「密嚴國」者,大日如來所住之依土也。即法性土也。此法性上,超越幽深玄奧之閟門,故名密嚴國也。 爍   音朔,光閃動也。 三藏十二部   此總指佛教一切典籍也。(書冊)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也。十二部者:一、長行,二、重頌,三、孤起頌,四、因緣,五、本事,(佛說弟子過去世之因緣者),六、本生,(佛說自身過去世之因緣者),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論義,十、無問自說,十一、方廣,十二、授記。此總指一切經也。 故如來於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密說而顯演,潛通而廣被,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   「光明藏」者,如來說圓覺經之處所也。「大士」者,菩薩也。運心廣大,能建佛事,故名大士也。   「密說而顯演」者,此圓覺法門,對菩薩為密說,對眾生為顯演也。   「潛通而廣被」者,潛者密也,如來密說圓覺,菩薩已潛自通達也。「廣被」者,以顯演而廣被一切眾生也。如是印定圓覺妙法,實為一切經之宗要、宗本也。 圭峰禪師   圭峰乃山西之外有一終南山之別峰也,以宗密大師住於此,故以圭峰稱大師也。 荷澤   唐洛陽荷澤寺,神會禪師,十四歲為沙彌,謁六祖於曹溪,親得禪宗之頓旨者也。 頓轡(音配,馬韁繩)   「頓轡」者,猶言遊歷也。 四依大士   涅槃經六,舉如來使者,於末世弘經,人天依止者有四人:一、具煩惱性之人。(即三賢、四善根),二、須陀洹,(即預流果)。斯陀含,(即一來果)。三、阿那含,(即不還果)。四、阿羅漢,是內證雖為大乘之菩薩,而外現聲聞之相,傳法化人者也。天臺法華玄義,以地前為初依。初地至五地為二依,六、七地為三依。八、九、十地為四依也。 懸談   講經論者,先於文前,談說一部之要義綱領,謂之「懸談」。懸者預先也,在未講解經論文句之前,預先談說其綱要,故謂之「懸談」也。亦曰「懸談」,玄者深要也,先談其深奧之要義,故曰「懸談」也。天臺宗之懸談,曰五重玄義。(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華嚴宗之懸談,曰十門分別也。(如圓覺經講義) 賢首宗   即是華嚴宗。華嚴宗五祖:一、杜順和尚。二、智儼尊者。三、賢首國師。四、清涼國師。五、圭峰大師。華嚴宗雖創始於杜順和尚,而大成於賢首國師,故又名贀首宗也。   「茫然」者,無知也。「詮」者,詮顯也。詮具也。「循」者依也。「核」者考驗也。「表」者外也。「象」者諸法也。「孤」者獨也。「標」者示也。「豎拂拈槌」者,豎舉「拂塵」,拈起「楗槌」也。 一真法界   華嚴宗所用極理之稱也。其體絕待曰「一」,真實故曰「真」,融攝一切萬法,故曰「法界」也。 如來藏性   一切眾生之性,隱藏如來之功德,謂之「如來藏性」也。 不思議解脫   淨名經,即維摩經。「解脫」者三昧之異名也。「不思議」者,得此解脫法門,能令芥子納須彌,一毛孔容四大海水。於法自在,解脫無礙,故名不思議解脫也。 一乘實相   法華經所明之極理也。超三乘之教法,名曰「一乘」。「實相」即法性也。以諸法皆虛妄之相,故名法性曰「實相」也。 真如實際   真理之體,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際者極也,真實之理至於窮極,故曰「實際」也。 寂滅一心   即涅槃妙心也。其體寂靜,離一切相,故曰「寂滅」。無差別相,故曰「一心」也。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此乃大乘至極之談也,其體不二曰「即」。如波即是水也。為煩惱,為菩提,為生死,為涅槃,只是「實智」與「妄情」所見之異耳。妄情之前,法界總為煩惱,為生死;實智之前,法界悉為菩提,為涅槃也。是則法體本「妙」,而見其「粗」者,由於眾生之妄情也。是故不要斷捨,不要翻轉,要唯破無明之妄情,以啟發實智而已。若妄情破,實智發,則煩惱本無自體,當體即是菩提。生死本無自體,當體即是涅槃也。 紆曲者,屈曲旋繞也。 鑛   音拱,金璞也,謂金屬之未經鎔鍊者也。 見陳嘉饌,未克除饑。   「陳」者排列也。「嘉饌」者,美好之食品也。「克」者能也。「見陳嘉饌,未克除饑」者,謂雖眼見美好之食品,而不肯食用,仍然不能消除饑餓也。 剋期取證,踞菩薩乘。   「剋期取證」者,約定日期以求證得也。踞音據,坐也。「踞菩薩乘」者,坐在菩薩乘上也。 伽藍   僧伽,藍摩之略譯也,此云眾園。為僧眾所住之園庭,寺院之通稱也。即「道場」之稱也。 藏乘攝屬   「攝」者收攝也。「屬」者歸屬也。「藏乘攝屬」者,謂此圓覺經,應收攝於何藏,歸屬於何乘也。 狹隘   「狹」音俠,小也。隘音愛,亦小也。 長壽   唐朝武則天之年號也。 末田底伽   亦譯末田地,此云日中,阿難尊者之弟子也。 羯濕彌羅   亦譯迦濕彌羅,即舊譯之罽(音計)賓國也。在北印度,周七千餘里,四境負山,山極峭峻,雖有門徑,而復隘狹,自古鄰敵,無誰能攻伐,故自稱「阿誰入」也。 東都、神都、皆指河南省洛陽。 白馬寺   在河南省洛陽縣東,舊洛陽城西,漢明帝時,佛教初入中國,創建之第一佛寺也。 龍集   「龍集」者,紀年之語也。猶今之言「歲次」也。 狄鞮(音敵低)   聯芳並彩者,同受讚美也。 五官   「五官」者,眼、耳、鼻、口、心也。但普通皆指「面貌」言之也。 五臟六腑   「五臟」者,心、肝、脾、肺、腎也。「六腑」者,膽、胃、膀胱、三焦、大腸、小腸也。 如是   「如是」者,信成就也。有三釋:   一、信順之詞,如來如是演說,弟子如是信順,故言如是也。   二、顯理之詞,如來說法,但為顯「真如」。唯「真如」無過非,故稱為「是」也。若就當經解者,凡聖因果,不異圓覺,名「如」;唯此因果,方離過非,為「是」也。   三、指法之詞,「如是」者,即指此一部圓覺經也。 我聞   「我」者阿難尊者自稱也。若依纂靈記所說: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也。「聞」者,聞成就也。以有說有聞,方能成就法益也。 一時   「一時」者,時成就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言「一時」也。若約當宗,即說聽之時,心境俱泯,理智互融,凡聖皆如,本始契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也。 婆伽婆   亦譯婆伽梵,薄伽梵,主成就也。具有六義: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他經多譯為「佛」也。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此處成就也。此法性土也。亦名常寂光土。智與理相合曰「入」。「神通大光明藏」即是圓滿覺性也。梵語「三昧」,此云「正受」,不受一切諸受,故曰正受也。此法性土,乃「一切如來」之智「光」莊「嚴」安「住」任「持」者也。亦即「是諸眾生之清淨覺地」也。以諸眾生,迷真起妄,妄見眾生。妄體本空,全是本覺。本覺心地,妄不能染,故曰「清淨覺地」。此顯凡聖同源也。「身心寂滅,平等本際」者,凡夫聖人身心,取相似異。相皆虛妄,當體「寂滅」。以寂滅故,則「平等」不二,皆同「本際」矣。「圓滿十方」者,既與覺體無異,故能圓滿周遍於十方也。「不二隨順」者,隨順不二也。依報則淨穢不二,正報則生佛不二,克體則身心不二,通該則自他不二,與此相應,則是「隨順」矣。   「於不二境」者,佛無現土之念,如明鏡無心也。「現諸淨土」者,雖無念而應緣,如明鏡無心而現像也。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此眾成就也。梵語摩訶,此云大。三賢十聖,皆稱菩薩。「大菩薩」者,地上菩薩也。「大菩薩摩訶薩」者,謂是大菩薩中之大菩薩,指十地以上之等覺菩薩也。「十」者表無盡也。「萬」者表其多也。「俱」者同在也。為初發大心者,標十萬之數,其實與會之菩薩,有無盡數之多也。 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亦譯文殊尸利,新譯曼殊室利。此云妙首,諸大菩薩之首領也。亦云吉祥,以其降生之時,有種種吉祥瑞相也。亦云妙德,智德殊勝也。此菩薩過去為七佛之師,現在示現為釋迦佛之弟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者也。 上首   「上首」者,上座首領也。即今日寺院之「首座」也。 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諸眷屬」者,此十萬大菩薩各各率領其所度之弟子也。「皆入三昧」者,見佛入三昧,故皆入三昧,以表常隨佛學也。   「同住如來平等法會」者,「法會」者,說法之會也。「平等法會」者,於不二之境,所現之法會也。此乃如來之境界,故曰「如來平等法會」也。「同住」者,表凡聖同體也。謂凡能入此圓覺三昧者,皆得住此平等法會也。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請法之儀軌也。「即從座起」者,從法空之體,起悲濟之用也。「頂禮佛足」者,以最尊之頂,禮佛最卑之足,敬之至也。「右繞三帀」者,隨順覺性也。「長跪」者,雙膝著地,表安危不易也。「叉手」者,叉指合掌,表信解合體也。 大悲世尊   諮請法要,本為眾生,故先稱讚如來大悲之德也。如來為世出世間之所尊,故稱「世尊」也。 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請如來講說,如來為凡夫時,最初根本所發起之因地心,所修稱合真法之行也。而曰「清淨」者,即依圓覺妙性而發心而修行,悉皆離相也。 得正住持,不隨邪見。   「住」者安住也。謂安住覺海,永息攀緣也。「持」者任持也,謂任持萬行,無滿無失也。「得正住持」者,謂不著於法相,方名為正也。如是則不墮於邪見矣。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妄認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體,為自己之身相也。 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六塵是境,識體是心。心對塵境,有緣慮之相。此緣慮之相如影,舉體全無。真心靈明,本非緣慮。今妄認此緣慮之影,謂是自己之心相也。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   此拂去覺知妄法之智也。即前文所說「知是空華」之「知」,亦如虛空,而不可執著也。 知虛空者,即空華相,   此又拂其能拂之心也,是不但「知覺」應當拂去,即此能拂「知覺」之心,亦須拂去也。起信論云: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也。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   此遮止其斷滅也。圓覺性中,本具大智慧光明,豈可言無知覺性耶? 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此總離諸過,以顯淨覺也。有亦遣,無亦遣,遣有無之心亦遣,諸過俱離,清淨覺性方顯,故曰:「是則名為淨覺隨順」。淨覺隨順者,隨順淨覺也。 何以故?   此徵問拂遣之所由也。意謂身心是幻妄之法,可以說是全空。知覺合乎真理,因何又拂耶?而且有無俱絕,依何修行耶? 虛空性故,   此明一切法空,本來不生不滅也。謂如上所說,有無相待之法,猶如虛空,本自不生,今無可滅。非為拂之方令空也。 常不動故,   此明一切法寂,本來無去無來也。謂諸法非已去,非未來,非現起,常自寂滅也。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   此二句明諸法,此下明一心也。「如來藏」有二義:一者空如來藏,二者不空如來藏。「無起滅故,無知見故」者,此明空如來藏也。以如來藏自性清淨,不但無所知之生滅諸法,亦無能知之知見也。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此明不空如來藏也。在有情分中,名如來藏,在無情分中,名法界性。謂此如來藏心,如法界之具足眾德,究竟圓滿周遍十方。不須減舊添新,滅惑生智也。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如上三重拂遣,遠離諸過,方與圓覺妙性相合,是即如來因地之中,所修之法行也。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略有三釋:   一、約自體釋: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   二、約諸位釋:曲濟無遺曰普,位鄰極聖曰賢。   三、約當位釋: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曰賢。表於理行也。   今此所問,以及以下九位菩薩所問,皆問修行證入之義也。文殊一章,以明信解。以下十章,以明行證。華嚴一部,亦唯此四矣。故圓覺經得稱華嚴經之略本也。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此喻前文四重離遣也。「兩木相因」者,兩木相因依也。如有一段乾木,以一木燧鑽之,「火出」,則乾木盡,喻離妄也。火出則燧「木盡」,喻離覺也。木盡火息,「灰」亦「飛」去,喻遣離也。即空中之「煙」,已「滅」盡無餘,喻除遣也。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   以後面之幻,修治前面之幻,四重離遣,亦如「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也。 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諸幻離盡,覺體方顯;覺體不空,故不得入於斷滅也。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普賢菩薩請問用心之「方便」「漸次」,意謂理須頓悟,事須漸修也。故佛答以四重離遣,而亦不得入於斷滅,即是方便漸次也。但此方便漸次,乃為不知幻者說之耳。若能真實悟「知」諸法如「幻」者,則「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與漸次」也。佛意仍願眾生,頓悟頓修,頓證佛道也。此處注意「即離」「即覺」之即字,即頓教之義也。 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他建立。   「皆從諸如來」,改作「皆從如來藏」,則義圓理正矣。 普眼菩薩   普者同也,眼者觀也。由此法門,令觀察身心無體。根識塵境,世及出世,自身他身,一切清淨遍滿法界,普同諸佛。觀行成就,頓見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 云何思惟?云何住持?   此問於如幻三昧,修行之漸次也。「云何思惟」者,觀察真妄,即思慧也。「云何住持」者,悟得妙境,安「住」其中,「持」之不失,即修慧也。下佇聽佛說,生聞慧也。從凡入聖,必假三慧,故普眼菩薩為眾咨求也。 對離幻垢,說名菩薩。   以能對治之智,遠離幻化垢染之法,佛說此人即名為菩薩也。 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垢盡對除」者,所對治之幻垢,既已離盡,能對治之幻智亦遣除也。「即無對垢,及說名者。」者字貫上一句,謂有能對治幻垢之智者,佛乃說名此人即為菩薩。今「垢盡對除」,則菩薩之名不可立,是菩薩之相空矣,對於菩薩之分證圓覺,而顯有究竟圓覺之佛。今菩薩相空,則佛亦不可立,是佛相空矣!故無對垢者,亦無說名者也。 二空觀   二空觀者:一、我空觀。二、法空觀也。夫眾生曠劫漂沉,或墮邪小,不成種智者,實由於二障。二障不斷,由於二執。欲除二執,必假二空。執亡、障盡,即圓覺現前,妙用塵沙,名之為佛也。我空觀有二:一、觀身無我。二、觀心無我。初,觀身無我者,以身為諸愛根本,了知虛妄,則一切煩惱自除。如其耽著,則起無量過患!故維摩經因疾廣說無常、苦、空,無我,勸令患厭!涅槃經喻以四蛇,亦令捨離!金光明經、智度論皆云背思,令知其害也!文中二:一、尋伺觀。二、如實觀。先因尋求伺察,方見如實之理也。 觀心無我   夫心無自相,託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故現。根塵和合,似有緣心。內外推之,何是其體?蓋眾生長輪生死,由不了自心!苟能了之,圓覺自現矣。故楞嚴經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妙明,不從人得」也。文中亦二:一、尋伺觀,二、如實觀。 法空觀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此明對待之法,皆無自性,即法空觀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者,以四大分解,故幻身滅也。以根塵分散,故幻心亦滅也。此由上我空觀之成就也。「幻心滅故,幻塵亦滅」者,以既無能緣之心,故無所緣之塵也。「幻塵滅故,幻滅亦滅」者,所滅之幻塵既滅,能滅幻塵之幻智亦滅也,如病既癒,而藥亦無用也。幻智而云「幻滅」者,以其能滅幻塵,故云「滅」,此能滅之「滅」亦如幻,故云「幻滅」也。幻塵滅者,世間法空也。幻滅滅者,出世間法空也。此法空觀成就也。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幻滅滅故」者,如幻之智慧滅也。「非幻不滅」者,圓覺妙性,非對待之法,故非是幻,以非幻故不滅也。「譬如磨鏡,垢盡明現」者,鏡上之塵,喻幻塵也。磨鏡之石,喻幻智也。鏡體,喻圓覺也。能所之垢滅盡,圓覺之光明顯現矣。 實相   「實相」者,無相之相也。即諸法之體性也。以世出世間諸法之相,皆屬虛妄;諸法之體,則屬實;故名此真實之體為「實相」也。曰真如、曰圓覺,皆一體異名也。 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虛空無邊,世界無量,淨土穢土,皆有佛住持,故曰「諸佛世界」也。每一世界,皆有成、住、壞、空之四相。此一世界初成之時曰「起」。終盡空無之時曰「滅」。以虛空之中,同時有無數之新世界生起,無數之舊世界壞滅,故曰「亂起亂滅」也。(現在科學家已證明世界之「亂滅」,以虛空中殞星如雨也。最近又發現一星之初成,名曰「准星」。) 不即不離,無縛無脫。   「不即不離」者,此諸亂起亂滅之世界,不即圓覺,不離圓覺也。如空華之不即虛空,不離虛空也。「無縛無脫」者,以世界本無淨穢,故「無縛」也。以眾生本來成佛,故「無脫」也。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始知」即始覺,由觀行成就,方能知故。「本成」即本覺,知與不知,本是佛故。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生死是虛妄之法,對了生死而證之涅槃,同成虛妄之法,故皆如昨夜之夢也。 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去無來。   迷時,生死無起,涅槃無滅。悟時,亦非滅卻生死,發起涅槃。稱體而觀,都無起滅也。「無去無來」者,聖法非新來,本來覺故。凡法非滅去,本不生故。 金剛藏菩薩   此菩薩從喻為名也。金剛堅而復利,堅則無物可壞,利則能壞一切。此菩薩之智慧亦爾,煩惱不能侵入,外魔不能動,堅也。能破諸障,斷人疑惑,利也。障消疑除,無盡功德悉皆具足,故云藏也。 異生   「異生」者,凡夫之異名也。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別異之果報,又凡夫種種變異而生邪見造惡,故曰異生。又異於聖人之生,故名異生。即舊譯之凡夫也。 無遮大慈   「遮」者止也。「無遮大慈」者,無所遮止,普與法樂也。 開秘密藏   異生不知了義之法,故曰秘密藏。如來具有了義之法,故曰秘密藏。願佛顯了而說,如開秘密藏也。 疑悔   信不決定曰疑,事後懊惱曰悔。 又如定眼,由迴轉火。   「定眼」者,眼識遲鈍,定而不太活動之眼也。燈火本無輪相,因鈍定之眼觀之,由是而迴轉此火成輪矣。 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華雖因翳有,翳不因華生,故云「非相待」也。 虛妄浮心,多諸巧見。   虛妄輕浮之心,多諸不切實際之聰明巧見也。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思惟之心,已猶如幻化而不實,何況以此不實之心,而詰問虛妄不實之理乎?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若能了知此思惟分別之心,乃幻化不實之心,自然不依此心而生巧見。果能如是,然後方可求證圓覺也。 彌勒菩薩   彌勒,此云慈氏,是其姓也。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以其勝德過人也,由此門深究愛根,蕩除細惑,所以五性修證,皆屬輪迴,彌勒是等覺菩薩,一生補處,表除微細惑習,即得妙覺圓明也。 科文:深究輪迴根本   謂深窮其展轉根源,推究其差別種性也。 塵勞   指眾生世間也。「塵勞」即煩惱也。染污故名「塵」,擾亂故名「勞」也。 無生忍   亦名「無生法忍」,謂真性無生,本來清淨,眾生未開悟,妄心見「生」。生即必滅,故是輪迴。今悟實相,了心「無生」。心既不生,輪迴永絕。如是「忍」可,名無生忍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此云貪愛為生死輪迴之根本也。涅槃經云:「因貪生憂,因愛生怖,若離貪愛,何憂何怖?」佛名經云:「有愛則生,愛盡則滅。」故知生死,貪愛為本也。先令斷者,如樹除根也。謂由於五欲(有二:一財色名食睡,二、色聲香味觸。)引起愛心,能令眾生,生死不絕也。言「種種」者:或天屬之恩,如父母等;或感事之恩,如得惠助等;或任運生愛,即自身及名利色味六親等;或因敬成愛,或因恩成愛也。 三種愛   一、惡愛:謂貪愛五欲等。二、善愛:謂貪愛來生好報,而行布施、持戒等。三、法愛:謂樂著名義,貪聖果而修行等。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修善,復現天人。   「知欲可厭」者,知愛欲心,是惡道因,於彼欲境,深生厭離也。「愛厭業道」者,怖彼惡果,不造惡業。於厭離惡業之道,深生愛樂(如五戒轉人、十善生天等),由是而捨惡修善,復現天道人道也。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知其愛惡愛善,俱未免苦。「棄」彼「愛」心,「樂」修「捨」法。「捨法」,即四禪八定也。而不知「樂捨」之心,還同彼愛(愛惡愛善),故還滋生愛之根本也。「便現有為增上善果」者,上二界依正二報,皆較殊勝,故云「增上善果」。以不出三界,仍屬有漏「有為」也。 二障   「理障」即「所知障」。「事障」即「煩惱障」也。 清淨慧菩薩   表在此門修證地位,因果之相中,而智慧不住不著,虛其心而忘其相,不為行位差別之相所染,故名「清淨慧」也。 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   「不思議事」者,謂於一味淨覺之中,說輪迴本末,種性差別,雜染等法,而無乖失於淨覺一味,故為「不思議事」也。 本所不見,本所不聞。   不但未見其理,亦且未聞其教也。謂立相之教(相宗),染淨迢然。破相之宗(空宗),染淨俱絕。今顯出覺性,染淨融通。故此之前,未曾聞見也。 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圓覺自性,非性」者,非前五性,及貪愛等輪迴別之性也。「性有」者,然而差別性中皆有圓覺也。「循諸性起」者,循者隨也。以圓覺隨緣,遍諸差別之性,諸性起時,全覺性起。故法身不增不減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也。以差別之性,即是圓覺之性,故於所取之覺性,所證之聖位,皆無取無證也。既無取無證,故「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也。 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謂圓覺自性,本自平等,非是有人修治平等,故曰「無平等者」也(「者」是指人之詞)。 妄功用   修行之功,有斷煩惱之用,故曰「功用」。此功用而云「妄」者,謂圓證覺性之時,始知煩惱本無,則能斷煩惱之智慧功用,亦是虛妄也。如夢中以藥治病,寢後則藥病俱無,故云「妄功用」也。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謂「若得」與「如來」所證「寂滅」之理相「隨順」,則平等一相,無能無所。「實無」所證「寂滅」之法,亦無能證「寂滅」之人也。 由妄想我,及愛我者。   我體本無,妄想為我。是所謂「我」者,實由妄想而生,故云「由妄想我」也。「及愛我者」者,以既妄執有「我」故,便生愛著之見也。上句是「我體」,即所執也。下句是「我見」,即能執也。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悟時即知此生滅之心,千營萬計,念念不停者,以迷自性,妄自勞役其思慮耳。 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礙得。   此明十信位人也。「勞慮永斷」者,煩勞思慮之心不起也。「得法界淨」者,法性清淨之境現前也。此明所得之法益也。「即彼淨解,為自障礙」者,以淨境現前,即生愛著淨境之見解,如是便生障礙也。此明所生之「淨解」為障也。 猶住見覺,覺礙為礙。   此明三賢位之菩薩也。此菩薩能見前位「淨解」為礙、而斷其「解」。然猶在著於能見之覺,即此「見覺」,復為障礙也。 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此明十聖位中之菩薩,悟知前非也。「有照」者,乃所照之境,即十信位中之「淨解」也。「有覺」者,即三賢位中之「見覺」也。有能有所「俱名障礙」也。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此明十聖位中之菩薩,所證之平等真如也。「常覺」而「不住」者,所照之理與能照之智,「同時寂滅」。所謂「照而常寂」也。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以有妄念,即違覺性,故令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也。此總示安住圓覺妙心之法也。「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但能不起妄念,妄心自然息滅。若加一息滅妄心之念,是欲滅反起妄心矣。此息滅妄心之法也。「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境由妄想生,故名「妄想境」。妄境如夢,何用了知乎?此息滅妄境之法也。「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者,於妄心妄境,不求息滅,不加了知,即「無了知」之真智現前矣!(即根本智,亦名無分別智。)但於此不可動念我真智現前(又錯了),亦不可辨其真實。以一有能辨所辨,則真即成妄矣。此結示住持真心之法也。 威德自在菩薩   有大「威」嚴勢力,足以折伏魔王軍。有大慈「德」,堪能攝濟群品。功由三觀門成就,所以折攝「自在」也。 客塵   形容煩惱之詞也。以煩惱非心性本有之物,故名之為「客」也。而能染污心性,故名之為「塵」也。 寂靜輕安   此初步禪定之相也。以粗重之煩惱歇落,寂靜之境現前,則身輕心安也。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   「以淨覺心」者,用所悟之清淨覺心也。「知覺心性」者,覺知妄心六識之性也。「及與根塵」者,並及覺知六根六塵也。「皆因幻化」者,此根、塵、識三法,皆由無明迷真如而生起,故同於幻化也。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即起諸幻智,以除無明之幻者,隨眾生機變化諸幻之身,說如幻之法,而開示如幻之眾生也。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者,彼能觀幻法之智慧,非同於所觀之幻法也。此先拂除幻法也。「非同幻觀,皆是幻故」者,此非同於幻法之觀智,亦皆是幻也。此次(二)拂去幻智也。以夢中之病是幻,藥亦是幻也。「幻想永離」者,幻法、幻智俱離也。 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   不取著於如幻化之第二觀,及靜相之第一觀也。 了知身心,皆為罣礙。   能了知之智,及所了知之身心,皆為罣礙也。 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   「無知覺明」者,上之「能所」,既皆拂除,故曰「無知」。至此明無知之圓覺妙明之心現前也。此圓覺妙明,不依「能所」諸礙,故得超過礙境也。不但超過礙境,亦且超過無礙之境也。 辯音菩薩   「辯音」有二解:   一、此菩薩已得四無礙辯才(法、義、詞、樂說),以辯才之音,弘法利生,故名「辯音菩薩」也。   二、佛以一音逗於萬類,雖此門統明三觀,而隨機單複不同。故二十五輪,各皆證入圓覺,此菩薩善能「辯」別佛之隨類圓「音」,故名辯音也。 二十五輪 一、單修三觀: 澄渾息用觀:謂以靜力,澄清渾濁之煩惱,息滅分別之妄用也。 庖丁恣刃觀:庖丁是晉時屠子,十九年以一刀解牛,鋒刃不損。喻菩薩利眾生,修萬行,應緣入俗,自智無傷也。 呈音出礙觀:謂器質音融,隨扣應響也。 二、交絡三觀,每以一觀為頭,兼於餘二,交絡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輪。兼前三單,及後一圓,足二十五也。然每一觀為頭,七段之中,皆有四節,初兩段,二二共合。次兩段,三行次第。次有一段,先一後齊。後有兩段,先齊後一。每觀但各舉一字,以論其次,謂初靜、次幻、後寂。寂與靜異,靜是單定,寂含定慧也。文中分三:初七輪,靜觀為首,兼於幻寂。次七輪,幻觀為首,兼於靜寂。後七輪,寂觀為首,兼於靜幻。初中七觀: 運舟兼濟觀:菩薩修定以出塵,即是運舟。發慧以化物,即是兼濟也。 湛海澄空觀:湛海則波瀾不動,先靜觀以反流。澄空則水性清明,後寂觀以顯性也。 首羅三日觀:謂三觀俱修,如摩醯首羅(大自在天)面上三日也。 三點齊修觀:三點者,梵文之伊字()也。俱修三觀,與前相同。但前靜、幻、寂。此則靜、寂、幻也。 品字單雙觀:上單靜觀,如上一口。後雙明寂幻,如下兩口也。 獨足雙頭觀:白澤圖中有山精,頭如鼓,有兩面,前後俱見。此喻靜、幻雙照,二利齊運,如雙頭也。單寂觀,如獨足也。 果落華敷觀:即以靜定之樹,結寂滅中道之果。後敷華者,復以幻觀,入有情界,度諸眾生也。 次中七觀,一一標幻為首,次兼餘二。 先武後文觀:武王伐紂後,鑄戈戟為農器。喻此菩薩,先變化種種已,後入靜觀也。 功成退職觀:漢張良,輔漢高祖,成功後即退職隱修。喻此菩薩發慧利物,即是功成。習寂內修,名為退職也。 幻師鮮術觀:喻此菩薩先起變化,作術法。後歸靜體寂,如解術也。 神龍隱海觀:起幻化生,如神龍布雲雨。歸體入靜,如隱海也。 龍樹通真觀:此菩薩先起幻,後歸靜寂。如龍樹初行幻術,廣化邪途。後習真乘,自階聖果也。 商那示相觀:商那和修(禪宗第三祖)先以神力,降伏優波毱多(第四祖)之慢心,後乃入定歸寂也。 大通宴默觀:大通如來,先化用利物,後自歸寂也。 後中七觀,一一標寂為首,次兼餘二。 寶明空海觀:佛頂經云:「同入如來寶明空海」。今靈心觀,即本覺明,如寶明也。後靜觀如空海也。 虛空妙用觀:靈心之體如虛空,化如妙用也。 舜若呈神觀:舜若即虛空神,遇日光映之暫現。如此先寂、次靜、後幻也。 飲光歸定觀:飲光即大迦葉,先證體,次起神通,後乃歸定也。 多寶呈通觀:多寶如來先成道,證如體。後於塔中,發起法華,如靜幻無礙也。 下方騰化觀:即法華菩薩六萬恆沙,從下方湧現也。 帝青合變觀:帝青寶珠,含諸物像,對物變應,應而還空,如靈心觀成,包含德用,應緣起幻,而復安靜也。 後有一輪,圓修三觀。   此明如意圓修觀:如意寶珠,四方俱照。大智頓覺,三觀齊修也。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以圓覺慧」者,稱圓覺而發慧也。「圓合一切」者,圓合一切性相諸法也。「於諸性相,無離覺性」者,謂依「性」而修「靜觀」。依「相」而修「幻觀」。依「覺性」而修「寂觀」也。又以「圓合一切」,是從體起用。「性相,無離覺性」,是會用歸體。體用無礙,寂照同時,是為圓滿無上妙覺。故此「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也。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   「依此輪者」,謂若有眾生,意欲依此三十五種法輪而修行者。「當持梵行」者,當堅持淨戒也。「寂靜」者定也。「思惟」者,慧也。能依戒定慧,其心方能入於觀門也。如此修行,必定成佛矣。「求哀懺悔」者,求佛哀憐加被,以懺悔累世之業障也。修觀而須先懺悔者,以身心不淨,不能生起淨法也。「經三七日」者,日數若少,慮不精誠也。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求佛感應,全仗信心!若有疑悔,必難成就矣。據根驗理,定在於茲。無乃等閑,輕於事相也。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此有二釋:   一、兩句皆作上根人釋,謂唯除圓頓上根之人,並及於一切定相之人法不隨順者。此乃頓入圓明之機,不可加之繩索,傷乎無瘡也。是前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等類,故除之也。   二、下句作無信下根釋,謂都不信此等方便法輪,故聞之不能隨順也。依此第二種則是上智與下愚不移也。 三摩鉢提(圓覺經)與毗鉢舍那(起信論)   毗鉢舍那,此云觀。謂觀察一切染淨諸法,分別其生滅因緣。如何隨生死之流而起凡夫之因緣。如何反生死之流而起聖人之因緣。觀察分明而知有所抉擇,捨凡夫之染因緣,而取聖人之淨因緣也,然亦不住著於「取捨」之相,以「即止之觀」,能止一切心境相也。   三摩鉢提,亦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等謂齊等,以此觀行,能離昏沉、掉舉,而令定心齊等也。「至」謂到,以此「齊等」之心,能到於勝定也。亦云等持,謂於一心平等之境,而能「持」之不失也,此亦定之一種也。然圓覺經釋此「觀行」之相曰:「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妄識),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智),以除幻者(無明),此乃觀察染法之生滅因緣,而以如幻之智除之也。又云:「變化諸幻,而開幻眾。」此乃觀察淨法之生滅因緣,而以如幻之智取之也。然亦不住著於「取捨」之相,以即定之慧,了知「能所」皆如幻也。是三摩鉢提與毘鉢舍那,名雖異而義實同也。 淨諸業障菩薩   「諸業障」者,通常皆指五逆十惡業言之。此章則廣指三界之惡業、善業、不動業。以及二乘之偏空業。以此諸業,皆能障礙佛道,故名「諸業障」也。然一切業障,皆依「四相」而起。若能去四相,則諸業障自然清淨矣。 為我等輩,廣說如此不思議事。   一向稱理而修,猶可領解。今於一味之中,廣為開張諸輪差別。而差別不乖一味,此理事無礙之義,尤為難見,故為「不思議事」也。 覩見調御(十號之一)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此乃悟佛之因行也,夫果德稱真,約理可照。「因行」治染,體解實難!今聞佛說,而能一念備知,炳然齊現!如瑠璃瓶,盛(音承)多芥子,故深慶慰也。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者,正是結答前問也。前問:云何使諸眾生,迷悶不入?今答云:由認四相,展轉生過,縱離六道,復墮二乘,是故不能入清淨覺也。「非覺違拒諸能入者」者,但由執我,故不能入。非是圓覺違拒諸能入之人,而使之不入也。「有諸能入,非覺入故」者,問曰:何以諸佛菩薩能入覺耶?答曰:有諸能入者,是依信解、行而入,非圓覺使之入也。「是故動念」之凡夫,「及與息念」之二乘,「皆歸迷悶」而不能入圓覺也。 生無慧目   從來未悟之人,終不能認識無明也。故涅槃經說:如生盲之人,不識乳色。他人為之展轉譬喻:貝、米、雪、鶴,竟不能令其得識乳色也。 迷智四相   迷智四相,不同於迷識四相。「迷識」者,初果已除。「迷智」者,乃直就修證之智慧而起之四相,羅漢亦未知也。 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謂「我」難自見,約事證知,但驗自他各殊,即證自中有我也。設令修道,捨妄證真,但覺有心,總名我相也。 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心悟證者」者,謂悟知前非也。以悟知前之「能證」,即是「我相」也。但若存此「能悟」之心,即是「人相」也,以對我相而名人相,非他人之相也。 悟有我者,不復認我。   悟知以前所存能證之智,即是我相,便不再執為我也。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既知所悟以前「能證」之悟,為非我矣。但若存此「能悟」之智,亦同前非也。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即使此「能悟」之智,已超過以前之一切證者,仍然悉為人相也。 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謂能了知,以前若證、若悟,悉皆為非,是此「能了」知之智,為以前之證悟所不及者也。然即此「所不及者」,便是「眾生相」也。 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必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心照清淨」者,「能覺」之智也。「覺所了者」者,覺知以前「所了」之相為非也。然即此「覺者」便是「壽命相」也。   「一切業智」者,此能覺之智,仍是「業相」,故名業智也。但此業智,其相最細,只有「能覺」,已無「所覺」,故曰「所不自見,猶如命根」也。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若心照見」者,能照見之心也。即此便是「壽命相」也。「一切覺者」,指前證、悟、了之三相也。「皆為塵垢」者,雙指其過患也。「覺所覺者,不離塵故」者,前三相是所覺之非,固然是塵垢,即此能覺之心未忘,仍然是塵垢也。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湯(沸水)銷冰盡,同成一水,更無能知其盡者,反明此「業智」能知前三相皆盡,則是我病未盡也。如冰若言「我盡」,即此言盡之冰,便是不盡也。故知「存我覺我,亦復如是」也。 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末世之時,人多取相。今既取修證之相,則正法亦同末世也。若遇此圓頓大教,了達病源,則雖末世,還同正法也。 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夫生死輪迴,本由憎愛而起,欲求解脫者,須斷盡此二惑之源。而今愛涅槃之愛,還是本來之愛。憎生死之憎,還是本來之憎。棄苦欣樂雖殊,憎愛原是本習。帶之修道,佛果豈成?「伏我愛根,為涅槃相」者,伏我愛之根本惑,使之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為真,豈得解脫? 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不知此愛涅槃之愛心,真是生死之根本,而於此愛心之外,「別憎生死」之法,故「名不解脫」也。如不憎家內之賊子,別憎家外之賊人,終不能保家財之不失也。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   云何當知,所愛涅槃之法,為不解脫耶? 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以此我執之種子潛伏於「藏識」(第八識)之中,一遇讚謗之境,便起現行,而生歡喜,瞋恨之心。「遊戲諸根,曾不間斷」也。 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   若真知我空,當無毀我之人,以我相空,人相自空也。今既見有毀我之人,即驗知我執未空也。「有我說法,我未斷故」者,以見有讚我之人,我便歡喜為之說法,即驗知我執未斷也。 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末世眾生」者,謂末世弘法之人也,所說之法,不離我等四相之病。不但自己執著「證、悟、了、覺」之相,而亦勸人發心「證、悟、了、覺」,是不知圓覺妙法即是說病為法也。如是弘法,既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人,「是故名為可憐愍者」也! 普覺菩薩   從前諸過已離,四相又除,然於用意行心,仍餘作止任滅之病,覺猶未普。至此抉擇四病,覺性無瑕,普覺諸病,故當此章之機矣。若具指普覺之義者,則普覺無明之本末,普覺妄心之粗細,普覺法性之淺深也。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快」者,稱心也。「快說禪病」者,謂世尊「依自意語」,稱心而說迷智四相之禪病,能令聞者稱心滿意而大生歡喜也。「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者,聞所未聞也。「心意蕩然」者,四相肅清,心意廣平也。「獲大安穩」者,得大安定也。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獨為「末世眾生」請法者,如人有子,病者偏憂,菩薩大悲,先哀末世也。 一者作病   「作」者,思惟揣度,計校籌量,興心運為,擬作行相也。例如: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經,僧講俗講,端然宴坐,種種施為。止息深山,遊歷世界。勤憂衣食,謂是道緣,故受機寒,將為功德。觀空觀有,愛身厭身,於多行門,隨執其一。託此一行,欲契覺心,既是造作生情,豈合無為寂照?此「病」從前「幻觀」中來,彼觀云:「一切菩薩,從此起行。」至諸輪中,皆云:度生、起行、起用。以不知先悟淨覺,後起幻觀;失彼文意,致成此「作病」也。 二者任病   「任」者,聽憑其自然也。有一類人,自云:妄隨他妄,真任他真,各稱其心,何必改作?作亦任他作,閑亦任他閑,逢飢即餐,遇衣即著,好事惡事,一切不知。睡來即臥,興來即行,東西南北,何定去住?此「病」因前經云:「圓覺清淨,本無修習」。而不知「依於未覺,幻力修習。」失彼文意,自謂已覺,何必作幻?故成「任病」也。前則驅馳覓佛,此則放縱身心,設令善惡不拘,即名「無記」之性,行人至此,溺水沉舟,宜自警懷,勿霑斯病!故前云:「若諸眾生,本不修行,常居幻化,云何解脫」也。 三者止病   以生心恐非,隨情慮失,故謂一向「止」息,即合真性?此「病」從前「靜觀」中來,迷彼「取靜為行」,「及澄諸念」之言。而不知「靜觀」中有一「活潑潑的覺性」在,故成「止病」也。 四者滅病   前但止息心念,此則住著寂「滅」也。此「病」從前「寂觀」中來,不知覺體靈明,不唯寂滅。今住於寂滅,豈得於圓覺相應?故成此「滅病」也。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   將前四行,自驗其心,隨落一門,則知是病。故言離者,則知清淨也。然上四門,皆是諸經勸讚。況前三觀,具有斯文。今此以為病者,有其二意:一者,四中皆無觀慧也。前三觀文中,皆云:「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此四門中,皆云:「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既無觀慧,故皆是病也。二者,但以輕率之心,自以為是也。四門中皆云:「若復有人,作如是言」者,即是生起之妄想也。皆云:「我於本心……我等今者……我今自心……我今永斷……」者,即是所依之我執也,依於我執而起妄想,是妄上加妄也。依此輕率之妄想心而起諸行,故所修皆是病也。若「以淨覺心」修行,則頭頭是道矣。故曰:「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也。 圓覺菩薩   「正宗分」中,諸菩薩等,與佛問答,發揚本意,無非為顯圓覺。但緣節節過患未盡,義意未圓,收機未普,故表法之菩薩,未標圓覺之名也。此章有三章,得名圓覺:   一、前雖病盡理圓,仍恐下根難入。此章曲開方便,三期道場,即上中下機,普皆圓覺,此乃收機圓也。   二、由前節級,解行已圓。至此名為證極,證極之境,更無別體,惟是圓覺,此乃證體圓也。   三、最初標指,圓覺為陀羅尼門者,乃從本起末也。今顯義已周,還至圓覺者,乃攝末歸本也。   此乃顯理圓也。為表此三意,故圓覺菩薩為此章之當機也。 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   若佛法至於末世之時,有諸眾生,因宿世聞大乘法,熏成種子,故今生具有大乘根性也。 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   佛所證之大圓覺心,眾生不知,故曰秘密。以有大乘根性,故聞即信受也。「欲修行者」,菩提心發,欲修圓覺妙行也。 若在伽藍,安住徒眾。   若閑暇無事之時,即在寺內,領眾熏修也。 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有緣事故」者,謂「有」二利因「緣」之「事」也。或修學法門以自利,或廣度眾生以利他,如是便無暇專修。當「隨」其閒暇「分」中,「思」惟觀「察」三觀也。「如我已說」者,總結前文也。 施設形像,心存目想。   「施設形像」者,安立佛像也。「心存目想」者,心中有佛存在,用目瞻像,而觀想如佛住世無異也。孔子曰:「祭神如神在」也。 懸諸旙華   莊嚴壇場以供佛,藉勝境以攝心也。 一、我慢禮。二、唱和禮。此二非儀。   一、「我慢禮」者,身雖禮佛,心懷憍慢也。   二、「唱和禮」者,大家唱佛,我亦和之,隨人起倒,心無敬意也。   三、「非儀」者,此二種非是禮佛之威儀也。 文殊菩薩禮佛偈   能禮所禮性空寂(無相禮也),感應道交難思議(起用禮也)。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懺悔有三種   一、作法懺:依罪之輕重,請大眾僧作羯摩法懺悔之,罪便得滅。   二、取相懺:禮佛拜懺,求取相好,或見佛相好,或見光見花,罪便得滅。   三、實相懺:心觀實相,罪性本空也。 六妙門   一、數息門:從一至十,數出入息。   二、隨門:細心隨息,不數其數。   三、止門:息心靜慮,捨隨修止。   四、觀門:捨止修觀,觀想分明。   五、還門:轉心返照,不起能所。   六、淨門:心無所依,妄波不起。 流通分   大文第三流通分者,謂正宗之分,法義已周。欲使廣益他方,遠霑(思澤所被也)來世,流傳「通」泰,展轉無窮,故有此「流通分」也。都無人傳,是不流,流則不住不滯。傳之遇其障難是不通,通則不壅不塞也。 賢善首菩薩   亞聖曰賢,順理曰善,第一曰首。欲使萬善齊興,俱順真埋;成正因位,亞次聖果者,必藉經教流通。經教流通,是賢善之首也。 流布此教,至於何地?   若人一向於此了義經教,供養,書寫,施贈,聽受,讀誦,說釋,思修,如是分布流傳,未審此人,智慧功德,畢竟至何地位也? 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以此經能推窮迷本,照徹覺源,是以理貫群經,義無不盡。於此若解,則諸經煥然。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曰一切經之清淨眼目也。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   此標舉能說之人是佛,能護之人亦是佛,顯此經無上尊貴也。以佛經有五種人能說,謂佛、佛弟子、天、仙、化人。今標佛說,非餘人說,顯其尊貴也。天龍八部皆能護法,今標佛護,非餘人護,更顯其尊貴也。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   「大方廣」者,體相用也。「圓覺」者,眾生與諸佛同體之圓滿覺性也。此圓滿覺性,其體至大,其相至方(正),其用至廣,故名大方廣圓覺也。此圓覺妙性,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故名陀羅尼也。 亦名修多羅了義。   此經乃圓頓大教,是一切經中之了義經也。 亦名秘密王三昧。   非器不聞名秘,隨器異聞名密,圓覺正定乃一切三昧之根源,故稱王也。 亦名如來決定境界。   此圓滿覺性,乃如來證極之處,故曰決定境界也。反顯佛位之前,所證覺性,尚未圓滿,故不能稱決定境界也。 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   「如來藏」即「圓覺」在纏之名。妄不能變,名為「自性」。隨緣起妄,名為「差別」也。 尼藍婆   此云青金剛。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文殊所問經:有三種義,歡喜奉行:   一、說者清淨,不為名利所染故。   二、所說清淨,以如實知法體故。   三、得果清淨,能令聞者究成佛故。 附件二:能仁佛學院第四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題目   一、何謂如來因地法行?   二、何謂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三、何謂二空觀及法界觀?   四、在修觀慧之前,應作何方便?   五、什麼是輪迴根本?   六、三界內外,共有幾種愛?   七、三種淨觀,以何為起行方便?   八、何謂迷識四相及迷智四相?   九、何謂善知識之正知見?   十、末世眾生欲修行者,在三期道場之前,應作何方便? 按:本講義係基隆海會寺住持宏品法師提供,原稿用鋼板刻成,編輯年代不詳,依道源老法師講經傳戒一覽表,可能民國五十三(一九六四)年結夏安居時,長老(六十五歲)為出家眾講圓覺經之講義。   ??         ??         ??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記 五二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 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