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楞嚴經灌頂疏 目次 上冊 大佛頂首楞嚴經灌頂疏重校翻刊敘 7 楞嚴經疏緣引 9 楞嚴經疏凡例 12 楞嚴總目 16 楞嚴經灌頂疏科文 19 楞嚴經疏序釋 84 序 205 首楞嚴圓譚綱目 207 首楞嚴經灌頂疏圓譚卷上 219 首楞嚴經灌頂疏圓譚卷下 303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一上 397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一下 478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二上 563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二下 662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三上 753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三下 845 中冊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四上 951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四下 1044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五上 1151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五下 1288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六上 1409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六下 1540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七上 1671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七下 1801 下冊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上 1925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中 2063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下 2202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上 2320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中 2447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下 2555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十上 2659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十下 2787 附錄:《首楞嚴經灌頂疏》古字、異體字改通用字一覽表 2938 大佛頂首楞嚴經灌頂疏重校翻刊敘 大佛頂如來密因了義首楞嚴經者。乃窮理盡性。微密觀照之玄籍也。統萬法而歸元。攝群經而會極。理超言象之表。道越三乘之境。脩因則以不生滅性為本。慧覺定觀。遮照全體。大開明心見性之門徑。裨有志佛學者。直入圓通。救末劫。拔沉淪。則有道場心咒。落落焉。建法幢之高廣。恢恢焉。暢玄化於十方。而要其會使貪嗔癡迷同出火宅。則惟此首楞嚴王三昧而已。悲凡夫外道之所以終日行為顛倒者。具此三摩提而不自悟也。聲聞緣覺之所以墮於深坑不能自拔者。迷此三摩提而別修習也。菩薩之慈悲渡世圓覺妙明永久自在者。證圓通而得此三摩提也。如來之所以常樂我淨聖力無比者。住此三摩提也。蓋行因果德莫不由此三摩提而成。蕩蕩乎。可謂出世之津梁。修佛乘之弘軌。 自玄文東被。年代渺遠。遺佚甚多。今得以知其名者。僅有數家。至清之世。有慈雲灌頂法師者。傳賢首之圓宗。佩瑜伽之密印。遇此尊經。特深慶幸。傾心鑽仰。著為章疏。發微旨於寰中。闢幽關於未悟。而歷時既久。傳本尤稀。汲汲乎。有湮沒之慮。幸有半悟老人。宿植善本。勵精行願。曾授潭柘山五戒。既敬心而奉持。廣宣法藏。尤竭誠而忘瘁。慨此章疏未能廣被。爰捨家財。將垂危之灌頂章句全部二十五本。重校翻刊。捐刷百部。分散流通。使十方同受清淨海眼。可謂法輪遐軫。甘露重流。其為功也。蓋不可得而思義也。至導引贊助之善。實賴京師拈花寺住持全朗法師者為多。經云。若復有人。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地獄成極樂國。若居士之嚴持淨律。深入佛學內典。化五濁惡世所有塵剎皆成淨土。其為宏揚佛法之願力。巍巍乎。尚有量哉。丹慶憑宿福。歸心覺道。值斯勝緣。敢忘讚喜。輒率鄙懷而記其事。惟冀大悟通家覽而詳焉。 佛曆二千九百四十八年庚申七月 即中華民國九年 杭縣 許丹敘 楞嚴經疏緣引 華嚴法界。涅槃佛性。法華知見。教王智種。深密圓成實。般若寂滅空。梵網心地戒。楞伽真如禪。觀經是心作佛。圓覺心本是佛。此佛經之談心性也。南山律己身心。達摩直指人心。遠公念佛念心。不空持咒持心。天台性具。賢首性起。慈恩識心。提婆空心。此列祖之傳心性也。今經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圓照法界。此楞嚴中具示佛祖之心性也。至論始終綱領。金玉理條。顯密共唱。宗說雙通。無為心佛演咒。金剛密跡呈空。舉臂申拳。屈指非指。殺。活。縱。奪以全施。震聲咄破。是心非心。置。別。向。詰而盡露。舒光示見。見猶離見。擊鐘驗聞。聞所未聞。他方菩薩。齊聽二種根本。塵沙諸佛。同證六根門頭。上智領悟。中下驚疑。文殊代問是非。世尊重明曲直。見性。則無非不非。緣相。則無是非是。同別引例於災眚。進退合明於界人。陰處本妙真如。入界徧周法界。悟根結之橫豎。知一六之脫纏。用聞思之三昧。取微密之觀門。十二類。八萬想。層疊互具。十二位。十重察。行布圓融。四相八相。炳若影形。十心一心。皎如燈鏡。究七趣之降升。覈三乘之住出。五陰濁之成破。超歷悟脩。五魔想之滅除。事理頓漸。二果依轉。三覺歸圓。則此經中。信解行證。莫不囊括。教行理果。靡不包羅。故知楞嚴也。是五部之總持。八藏之頂首。宗乘之腹心。教儀之喉吻也。迨夫叔季。去佛逾遠。世衰道微。邪說暴行。不直不信。似泰似盈。喜誇喜詐。自專自成。云誰知之。難與言矣。吁予孩孺。齠齔投師。十五歲時。聞覆再四。詎謂來今。猶未精純。義天教海。彌高益深。 幸我 雪山伯亭老師。作佛遣使。運大悲心。徇諸方知識之懇命。酬及門義學之慇求。年已衰耄。憤發古稀。正法眼藏。開佛知見。遂立星明之科。爰出日麗之疏。判一經為四分七周。分大部為五道三會。淆訛者定之。狐疑者決之。得意者彰之。失旨者隱之。隨解隨化。即施即刊。 欣值 天王有道。聖壽無彊。經藏流傳於三千界內。佛法弘揚於萬億國中。人人忠孝。綱常倫理為心。里里賢良。戒善仁慈成性。俾七眾化道無方。四民脩行離障。深沐洪恩。先標疏首。并述法緣。永垂不朽。 康熙五十六年 歲次丁酉 新正元宵旦辰 雲棲第六代弘傳賢首教觀 崎山東明住持證文 拜識於興福丈室 楞嚴經疏凡例 ●序釋一卷。序文。頂格書。釋語。低一格。圓談二卷。門名。頂格標。註文。低一格。經疏二十二卷。經文頂格書。科疏。低一格。 ●未疏經前。圓談十門。前八談圓義。後二釋題文。但有長疏。無短鈔者。以前八門義例。詳諸教章。後二名句。廣如本經。又疏已大明。不煩細註。 ●古來疏鈔。皆前詳後略。惟賢首。清涼。圭峯。長水。正脈。合轍。首尾調句。今疏亦爾。全部始終。不繁不簡。 ●經中文長義易者。隨文粗略消之。文短義難者。多意詳細訓之。不難不易者。依經句義以發揮之。普令四輩三根。各得明經見性。觀心正覺。 ●疏中多問難者。以諸家解有違本經文義。不獲已也。層層會通。實非好辯。而起法諍也哉。如見。識。二大等。 ●阿含等經。凡外小教。乘等。皆依六識脩行。大乘相宗權教。亦兼六識作觀。惟此楞嚴性宗。一乘圓教。用見。不用識。用性。不用心。七處徵破。十番開顯。出二本。決二義。他宗諸解。取六識妄心。不取六根見聞真性者。實與本經佛旨相背。故盡斥擇去。例同文殊揀選意也。 ●經中隨一句語。眾說不同。斯各依自家義。人不了他宗者。莫之決擇適從。如十卷。聲聞背清淨道一句。六師異釋。今疏悉與會通。任人取捨而已。前後例知。 ●經開三會。七周。四分。正遵清涼華嚴疏鈔式判。 ●圓談不解。序文重自釋者。通序一經大旨意故。藏性為經宗。故首顯。圓義是經趣。次敘。若不標釋。奚知佛法要妙。堂奧淺深。 ●經疏中隱而不發者。序釋內廣為闡析。如三定。三藏。詳引經論。根結。陰想。綰巾喻上。橫頓豎漸。類生。聖位。因果中。數定十二。趣魔種性。有無不定。證諸楞伽涅槃經等。 ●華嚴。楞嚴。圓頓實同。如住位十身。諸天十王。三漸獲忍。十信灌頂等。有以彼此相非者。豈可謂其通教理耶。 ●舊行經疏科分上頂。或列經後疏前。今隨時宜。先科。次經。後疏。令閱者觀科。了經解疏矣。一線貫通。不使疑滯。 ●正脈科文。巨細俱悉。茲恐時人厭繁。採其大科。細科摘含疏內。對檢自知。至於七處破識。十番顯見。並依交光大師分判。 ●科配干支排者。原本交師正脈。今家準繩。毋令紊亂。 ●二十五圓通。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直秉本經文立。 ●文長不分科者。人易了故。如六卷揀選頌。句少細分者。義難明故。如五卷解結偈等。 ●疏科有與諸解同者。長水等設。合佛經旨。隨即分錄。然有與昔異者。亦順經文改換。非杜撰也。 ●七趣疏中。鬼畜仙不排者。為學法憚煩故。科文中並列者(註:今為較小號字)。俾綱目易領故。 ●藏典原無圈點鈎畫。今經疏內。句用圈○。文用鈎 └(註:今未用)。科用橜│(註:今用△)。以便初機新學。標釋章段條然。心眼頓豁。教理圓通。 ●集經疏初。歲七十一。七年而後。始得成功。因學者請。強勉應酬。每一頁解。勞費多番。臨謄刻候。添補再三。倘有差脫。希垂正示。老加貧病。募諸鐫印甚艱。凡見聞講習者。作難遭想。無以粗浮輕忽觀也。傳法印人。成佛慶生。藉斯舉耳。珍重是懇凡例終。 楞嚴總目 緣引一篇五頁(註:此中頁數為木刻版線裝本所用頁數,今版已不適用。) 凡例二十則三頁 總目十七則一頁 科文一卷。三十四頁 序釋一卷。九十二頁 圓譚目錄六頁。序文三頁。皈命偈十句。上卷。前八義門。七十三頁。 下卷。後二題文。七十七頁 經疏二十二卷 第一卷上卷五十八頁。釋題一頁。經疏。如是我聞。至四破內外末。 下卷五十九頁。五破合處阿難言。至息滅歟。 第二卷上卷七十一頁。爾時阿難。至二皆遣拂。 下卷七十頁。阿難白佛。至陰末重贅。 第三卷上卷六十五頁。復次阿難六入。至意法圓明無畏。 下卷七十八頁。阿難白佛七大。至解行證焉。 第四卷上卷六十四頁。爾時富樓那。至非從外得。從他求也。 下卷七十四頁。即時阿難。至擊鐘。故此結示。 第五卷上卷九十七頁。第二義門。至須菩提意根。 下卷八十八頁。舍利弗眼識。至大勢至根大。 第六卷上卷九十一頁。觀音座起。至第一不思議。 下卷八十九頁。第二不思議。至妄語終。 第七卷上卷九十頁。初汝問攝心。至咒三會。 下卷八十七頁。第四會咒。至非無想結。 第八卷上卷九十六頁。初漸。至頂位。 中卷九十五頁。忍位。至聞報末。 下卷七十五頁。齅報。至六天結末。 第九卷上卷八十一頁。梵眾天。至四空天結末。 中卷七十五頁。修羅。至受陰魔第四多狂。 下卷七十一頁。第五受陰。至想陰魔終。佛道也必矣。 第十卷上卷八十九頁。第一行陰。至識陰第七仙魔。 下卷一百四頁。第八天魔至作禮而去。廻向頌八句。 通共二十六卷 楞嚴經灌頂疏科文 清 浙水慈雲寺 顯密沙門  續法 分判崎山興福寺 住持沙門  證文 排定   前【表1】釋通下,解序科文。後【表8】大部下,疏經科文。       甲初 略明藏性為宗 【表1】  甲二 詳顯本經圓旨二  乙初 總讚能詮   丙初 先出教主說經所以二【見表2】 釋通序文              乙二 別明所詮三  丙二 統論一經義旨圓妙二【見表3】 科分為四  甲三 感慶遇成教德二  乙初 感遇時教   丙三 結歎所被法益廣大                   乙二 慶成功德     丙初 歎經深學淺       甲四 愧述弘闡情由二  乙初 別述弘闡情意四  丙二 顯為法忘陋                   乙二 總結經疏法緣   丙三 愧微明製疏                               丙四 懼無裨多失 【表2】          丁初 教主普益難思 丙初 先出教主說經所以二  丁二 眾生種類不等                                    己初 略標                                    己二 廣釋三【見表4】 【表3】          丁初 當機啟請   戊初 明前一大會三  己三 總結 丙二 統論一經義旨圓妙二  丁二 如來投教二  戊二 明後二時會三  己初 總明二【見表6】                                    己二 別示二【見表7】                           壬初 破妄識   己三 結顯                           壬二 顯真見                   辛初 別明四  壬三 開藏心         庚初 奢摩見道二  辛二 總結   壬四 起用相 【表4】              辛初 正脩二【見表5】 己二 廣釋三  庚二 三摩脩道二  辛二 助行                   辛初 別明二  壬初 能歷漸行         庚三 禪那證道二  辛二 總結   壬二 所歷階位 【表5】    壬初 返聞多益二  癸初 脩斷 辛初 正脩二  壬二 選根應機   癸二 果用 【表6】    庚初 先出凡小所由 己初 總明二  庚二 正明隨機說法 【表7】    庚初 超七趣   辛初 略標能脩定慧 己二 別示二  庚二 破五魔三  辛二 詳釋所斷陰魔                  辛三 總結助道圓成                                           戊初 明位數                        丙初 略標五種   丁初 聲聞眾三  戊二 歎德行               乙初 證信序二  丙二 廣列二眾二  丁二 辟支眾   戊三 出名號       甲初 序分二  乙二 發起序八【見表9】 【表8】           乙初 詳開三定始終。信極楞嚴大理分亦名正開三定三藏。勸令依理成信分三【見表10】 大部經文  甲二 正宗分四  乙二 略示一經名目。解徹楞嚴大教分亦名結示五名五義。勅令順教發解分二【見表170】 科文分三           乙三 警悟七趣升沉。行盡楞嚴大行分亦名覺悟七趣七支。誡令行戒起行分二【見表171】                乙四 辯入五魔成敗。證到楞嚴大果分亦名析入五魔五想。誨令隨位證果分二【見表194】       甲三 流通分二   乙初 極顯一經功德二【見表218】                乙二 總結大眾法喜                           戊初 標密求       丙初 比丘自恣   丁初 知時先會三  戊二 顯妙應       丙二 菩薩求集二  丁二 聞音後來   戊三 結勝益       丙三 匿王請佛   丁初 別請未還 【表9】  丙四 臣民飯僧   丁二 獨歸無供   戊初 次第遊乞   己初 發心 乙二    丙五 阿難示墮四  丁三 循乞行化三  戊二 平等行慈三  己二 出意 發起序八            丁四 示墮幻術   戊三 加意嚴整   己三 遵行                 丁初 咒攝其形       丙六 登伽現術二  丁二 躬毀其戒       丙七 如來歸說二  丁初 鑒機旋歸       丙八 文殊往救   丁二 化佛說咒 【表10】               丙初 阿難哀請 乙初 詳開三定始終。信極楞嚴大理分三  丙二 大眾願聞                     丙三 如來委答三【見表11】 【表11】  丁初 說妙奢摩定。即六根照見藏心一名三藏圓顯因果周。亦名真妄洞徹周見道二【見表12】 丙三     丁二 說妙三摩定。從一門深入藏心二名一門聞思因果周。亦名境觀圓通周三名四戒咒心因果周。亦名顯密總持周修道二【見表107】 如來委答三  丁三 說妙禪那定。歷六位超出藏心四名六位脩正因果周。亦名初後該徹周證道二【見表153】                             己初 說空如來藏心以破妄二【見表13】 【表12】     戊初 別顯三如來藏心。破妄顯真三  己二 說不空如來藏心以顯真二【見表31】 丁初 說妙奢摩                     己三 說空不空如來藏心以雙融二【見表98】 即六根照見藏心二                    己初 正彰三藏圓融。窮理盡性以起信二【見表103】           戊二 圓彰三如來藏心。窮理斷疑二  己二 別釋二種疑難。除因滅緣以勸修二【見表104】                            辛初 初番問發心三【見表14】 【表13】          庚初 先以兩問審定二  辛二 次番問見愛二【見表15】 己初 說空如來藏心以破妄二              辛初 七徵破妄識無處七【見表16】                庚二 正為三破妄識三  辛二 一咄破妄識非心二【見表28】                            辛三 三詰破妄識無體二【見表30】 【表14】      壬初 如來問 辛初 初番問發心三  壬二 阿難答   癸初 正判迷真用妄            壬三 如來判二  癸二 結勸直心詶問 【表15】      壬初 如來問     癸初 躡詞徵處 辛二 次番問見愛二  壬二 阿難答     癸二 因問引答              壬初 破在內五  癸三 舉喻定法   子初 就喻反難                       癸四 出定慰心   子二 隨詰直答                       癸五 按喻以破三  子三 正與決破三【見表17】              壬二 破在外二  癸初 立喻轉計二【見表18】                       癸二 引事例破二【見表19】              壬三 破根裡二  癸初 計喻根裡三【見表20】 【表16】                 癸二 約法推破三【見表21】 辛初 七徵破妄識無處七  壬四 破內外二  癸初 承前轉計                       癸二 隨計逐破二【見表22】              壬五 破合處二  癸初 引教謬計                       癸二 牒計推破二【見表23】              壬六 破中間二  癸初 引教立中二【見表24】                       癸二 據理徵破三【見表25】              壬七 破無著二【見表27】 【表17】     丑初 先為合定   寅初 在內不見內謬 子三 正與決破三  丑二 詳申其謬三  寅二 不能先後見謬           丑三 遂與決破   寅三 因何得見外謬 【表18】     子初 謬計居外 癸初 立喻轉計二  子二 取喻釋成 【表19】     子初 引事明不相干   丑初 例斥無干 癸二 引事例破二  子二 例破心不在外三  丑二 轉驗相知 【表20】     子初 轉計在根     丑三 遂與決破 癸初 計喻根裡三  子二 舉喻申義           子三 合法出過 【表21】     子初 正辨不齊二  丑初 喻中實見瑠璃 癸二 約法推破三  子二 轉開二謬   丑二 法中不見眼根           子三 遂與決破 【表22】     子初 正破二  丑初 約外見。破所見之暗不成在內 癸二 隨計逐破二  子二 結破   丑二 約內對。破能見之眼不能返觀                          寅初 破無體   卯初 正破無從 【表23】  子初 正破二  丑初 直破二體二  寅二 破有體二  卯二 轉破妄救 癸二             丑二 轉破四相二  寅初 總開   卯初 破一體 牒計推破二  子二 結破             寅二 別破四  卯二 破多體                                  卯三 破徧體 【表24】     子初 引教成證                卯四 破不徧 癸初 引教立中二  子二 揀顯中間                丑初 雙徵身處以定中位   寅初 在身非中破 【表25】  子初 正破二  丑二 別破兩在以示不成二  寅二 在處無定破 癸二     子二 轉破二  丑初 阿難以識生根塵中為救 據理徵破三          丑二 如來以兼二不兼二為破二  寅初 徵開兩途        子三 結破                   寅二 破二俱非二【見表26】 【表26】     卯初 兼二則成兩立 寅二 破二俱非二  卯二 不兼則無中相 【表27】    癸初 引教成立   子初 正破二  丑初 雙徵 壬七 破無著二  癸二 依理析破二  子二 結破   丑二 逐破              壬初 阿難責迷心際。求示真途二  癸初 責迷心際 【表28】                         癸二 求示真途 辛二 一咄破妄識非心二                   癸初 示二本體二【見表29】              壬二 如來示二本體。咄一非心二  癸二 咄一非心           子初 舉示真妄二本二  丑初 現瑞表顯   寅初 總明迷倒 【表29】                 丑二 詳言指示四  寅二 別出眾由 癸初 示二本體二              丑初 三徵真見   寅三 正示二本           子二 推徵真妄二體二  丑二 一徵妄心   寅四 結斥枉受 【表30】     壬初 阿難驚疑請示   癸初 慰示真心有體 辛三                    癸二 三詰妄想虛偽 三詰破妄識無體二              癸三 會眾知非無辯           壬二 如來安慰詰發四  癸四 結責執妄過誤 (續表12)                辛初 舉一眼。別顯見性本妙覺明二【見表32】 【表31】     庚初 如來顯示真性三  辛二 會四科。歷顯藏性真常不動二【見表73】 己二 說不空                辛三 彰七大。圓顯藏性徧周法界二【見表88】 如來藏心以顯真二  庚二 阿難悟謝發心二【見表97】                        癸初 悲己無修 【表32】      壬初 阿難捨妄求真二  癸二 述迷求示 辛初 舉一眼                 癸初 放光表顯   子初 告許 別顯見性本妙覺明二  壬二 如來顯真離妄二  癸二 許言宣示二  子二 廣宣二【見表33】                   寅初 顯見是心二【見表34】                   寅二 顯見不動二【見表36】                   寅三 顯見無滅四【見表39】                   寅四 顯見不失二【見表42】         丑初 指見顯真十  寅五 顯見無還二【見表46】                   寅六 顯見不雜二【見表48】 【表33】             寅七 顯見無礙二【見表51】 子二 廣宣二            寅八 顯見不分二【見表54】                   寅九 顯見超情二【見表58】                   寅十 顯見離見二【見表59】         丑二 辨見離妄二  寅初 阿難述請                   寅二 如來許說二【見表61】 【表34】  卯初 舉前拳見問答              巳初 辯無眼有見顯其不假眼緣【見表35】 寅初                 辰初 顯見不假根塵二緣二  巳二 辯矚暗成見顯其不假明緣 顯見是心二  卯二 正顯眼見是心二  辰二 顯見是心離緣獨立二  巳初 例明見是其眼訛謬                               巳二 結顯見唯是心正義 【表35】             午初 取例令審   未初 斥所答之非 巳初 辯無眼有見。顯其不假眼緣二  午二 斥非顯見二  未二 顯無眼有見 【表36】  卯初 默希開悟             巳初 徵眾悟由二【見表37】 寅二               辰初 辯定客塵三  巳二 述己領解二【見表38】 顯見不動二                      巳三 印可所說        卯二 顯垂誨勅三  辰二 正顯不動二  巳初 依外境開合。顯見不動                  辰三 會通總責   巳二 就內身搖動。顯見不動 【表37】     午初 標現相示誨 巳初 徵眾悟由二  午二 徵原悟所由 【表38】     午初 總標得解 巳二 述己領解二  午二 別為喻明二  未初 喻解客義                     未二 喻解塵義 【表39】  卯初 會眾領悟通請           巳初 顯身有遷變二【見表40】 寅三     卯二 匿王斷疑別問   辰初 開顯二  巳二 顯見無生滅三【見表41】 顯見無滅四  卯三 如來徵顯不滅二  辰二 合顯二  巳初 三顯二性滅不滅        卯四 王眾慶喜法益           巳二 單斥二師見非見 【表40】      午初 略論變相   未初 問答老幼盛衰 巳初 顯身有遷變二  午二 詳較變相二  未二 問答時年遷易 【表41】      午初 牒定許示 巳二 顯見無生滅三  午二 引昔觀河   未初 彰所見不變        巳初 定臂之倒相 (續表33)     午三 詳彰不滅二  未二 顯能見不變        巳二 定臂之正相 【表42】     卯初 阿難悟今疑昔   辰初 喻中以臂倒無失為譬三  巳三 明倒換非失 寅四 顯見不失二  卯二 如來因倒說失二  辰二 法上以心倒無失為合三【見表43】                     午初 標定 【表43】    巳初 定身之正倒三  午二 徵處 辰二 法上以              午三 迷在 心倒無失為合三  巳二 定心之正倒二  午初 標示   未初 引昔教以明正相二【見表44】          巳三 合倒喻非失   午二 詳釋二  未二 責遺認以明倒相二【見表45】 【表44】        申初 萬法唯心 未初 引昔教以明正相二  申二 心包萬法 【表45】        申初 舉法二  酉初 遺真認妄 未二 責遺認以明倒相二  申二 合喻   酉二 以妄為真 (續表33) 【表46】  卯初 阿難求決取捨              巳初 破所緣之法 寅五                 辰初 破緣心有還二  巳二 破能緣之心 顯見無還二  卯二 如來正與破顯二  辰二 顯見性無還二  巳初 求示                               巳二 與顯三【見表47】 【表47】   午初 指示許與 巳二 與顯三  午二 正明性相二  未初 備彰八相皆還二  申初 具列八相         午三 結判嘆愍   未二 獨顯見性無還   申二 各還本因 【表48】     卯初 以物見混雜。疑自性為問   辰初 列能所差別二【見表49】 寅六 顯見不雜二  卯二 以物見分明。顯自性為答二  辰二 揀物見分明二【見表50】 【表49】      巳初 列能見之性 辰初 列能所差別二  巳二 列所見之物                 午初 總揀   未初 正明物不是見 【表50】   巳初 正示三  午二 別顯二  未二 正明見不是物 辰二              午三 結答 揀物見分明二  巳二 反辯二  午初 別顯二  未初 反辯見不是物                 午二 總答   未二 反辯物不是見 (續表33) 【表51】     卯初 阿難疑見不定有礙   辰初 總示大略   巳初 喻明不定三【見表52】 寅七 顯見無礙二  卯二 如來顯見隨緣無礙二  辰二 別為詳釋二  巳二 直示無礙二【見表53】 【表52】     午初 正喻不定隨緣 巳初 喻明不定三  午二 答顯義性無在           午三 重喻離緣自徧 【表53】     午初 斥其謬難 巳二 直示無礙二  午二 示礙無礙 【表54】     卯初 執身見各體。而疑見在前   辰初 正辨無是非見三【見表55】 寅八 顯見不分二  卯二 約萬法一體。而破無前相二  辰二 重明一真無二二【見表56】                                  未初 如來問 【表55】       巳初 辨無是非二見二  午初 無是見二  未二 阿難答 辰初 正辨無是非見三  巳二 學眾惶悚失守   午二 無非見二  未初 如來問             巳三 如來憐愍安慰            未二 阿難答 【表56】       巳初 文殊述問   午初 示一真絕待二【見表57】 辰二 重明一真無二二  巳二 如來委答二  午二 明迷悟得矢                         申初 指人引例 【表57】      未初 正明一真無是非   申二 合前起後 午初 示一真絕待二  未二 例喻釋成其絕待三  申三 以月喻顯 (續表33)                       巳初 約外道而疑自然 【表58】     卯初 別遣情計二  辰初 遣自然二  巳二 用隨緣以破妄計 寅九 顯見超情二            辰二 遣因緣二  巳初 對世諦而疑因緣 (續表33)    卯二 總與迭拂            巳二 約不變以破轉計 【表59】     卯初 以今教質昔宗   辰初 斷昔宗是隨情。非第一義 寅十 顯見離見二  卯二 辨實教異權乘三  辰二 舉世說明不了。即俗顯真二【見表60】                       辰三 示今教是隨智。為第一義 【表60】            巳初 舉世說以定俗諦中義 辰二 舉世說明不了。即俗顯真二  巳二 明不了以顯真見離緣 (續表33)                        巳初 同別各明二【見表62】 【表61】     卯初 懸應勅聽   辰初 釋其迷悶二  巳二 進退合明二【見表64】 寅二 如來許說二  卯二 正為開示二  辰二 開其未明二  巳初 牒前未明                               巳二 正為開破二【見表72】 【表62】  午初 略標二見               申初 立喻以明別見 巳初               未初 喻明別業妄見三  申二 徵破以顯虛妄二【見表63】 同別各明二                        申三 結示以出妄因三   酉初 正釋        午二 廣陳二喻二  未二 喻明同分妄見二  申初 總舉洲國明其同分    酉二 重喻                              申二 別舉二國明其妄見    酉三 合顯 【表63】       酉初 即燈見破其妄 申二 徵破以顯虛妄二  酉二 離燈見破其妄            申初 進別合同二【見表65】 【表64】     午初 總標   未初 進別例同。以喻合法二  申二 結示釋疑二【見表67】 巳二 進退合明二  午二 別釋二  未二 退同例別。以喻合法二  申初 退同合別二【見表68】                                  申二 結示釋疑二【見表71】                                    亥初 密例所見似有之喻 【表65】  酉初 牒舉前法   戌初 舉別喻密例同喻。進合於法三  亥二 密例能見亦虛之喻 申初                                 亥三 密例真見非病之喻 進別合同二  酉二 正為密例二  戌二 示別法密例同法。退合於喻二【見表66】 【表66】             亥初 總以合明   天初 密例合明所見似有之法 戌二 示別法密例同法。退合於喻二  亥二 別以合明三  天二 密例合明能見亦虛之法                             天三 密例合明真見非病之法 【表67】     酉初 牒答釋疑 申二 結示釋疑二  酉二 結告開悟 【表68】     酉初 牒舉前法   戌初 舉同喻顯例別喻。退合於法二【見表69】 申初 退同合別二  酉二 正申顯例二  戌二 示同法顯例別法。退合於喻二【見表70】 【表69】             亥初 顯例別業二  天初 單以法例法 戌初 舉同喻顯例別喻。退合於法二  亥二 通結同妄   天二 雙以喻例喻 【表70】             亥初 合明顯例別業 戌二 示同法顯例別法。退合於喻二  亥二 合明通結同妄 【表71】     酉初 密答釋疑 申二 結示釋疑二  酉二 結真示本 (續表61)                     未初 總舉疑情   申初 破和 【表72】     午初 破和合以顯見。性相非一二  未二 別申破斥二  申二 破合 巳二 正為開破二  午二 破不和合以顯見。性相非異二  未初 承示轉惑   申初 破非和 (續表31)                      未二 牒問逐破二  申二 破非合 【表73】            癸初 舉四塵。剖相出性     丑初 色陰三【見表74】 辛二     壬初 總為會通二  癸二 歷四科。剖相出性     丑二 受陰三【見表75】 會四科                      子初 總徵   丑三 想陰三【見表76】 歷顯藏性             癸初 五陰二  子二 別釋五  丑四 行陰三【見表77】 真常不動二                    子初 總徵   丑五 識陰三【見表78】        壬二 別為會通四  癸二 六入二  子二 別釋六【見表79】                           子初 總徵                  癸三 十二處二  子二 別釋六【見表84】                           子初 總徵                  癸四 十八界二  子二 別破六【見表85】                      卯初 舉喻 【表74】   寅初 法喻標起其性相二  卯二 合法 丑初 色陰三  寅二 就喻詳辨其相妄二  卯初 標非二處   辰初 破空來         寅三 依法結歸其性真   卯二 依處別破二  辰二 破目出                      卯初 舉喻 【表75】   寅初 法喻標起其性相二  卯二 合法 丑二 受陰三  寅二 就喻詳辨其相妄二  卯初 標非二處   辰初 破空來         寅三 依法結歸其性真   卯二 依處別破二  辰二 破掌出                      卯初 舉喻         寅初 法喻標起其性相二  卯二 合法 【表76】                卯初 標非二處   辰初 破梅生 丑三 想陰三  寅二 就喻詳辨其相妄三  卯二 依處別破二  辰二 破口耳         寅三 依法結歸其性真   卯三 比類發明   卯初 舉喻 【表77】   寅初 法喻標起其性相二            卯二 合法 丑四 行陰三  寅二 就喻詳辨其相妄二  卯初 標非即離   辰初 非即二  巳初 非即空         寅三 依法結歸其性真   卯二 依門別破二  辰二 非離   巳二 非即水                      卯初 舉喻 【表78】   寅初 法喻標起其性相二  卯二 合法 丑五 識陰三  寅二 就喻詳辨其相妄二  卯初 標非二處   辰初 非彼方來         寅三 依法結歸其性真   卯二 依處別破二  辰二 非此方入                 寅初 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卯初 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丑初 眼入三  寅二 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  卯二 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見表80】                 寅三 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續表73)          寅初 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卯初 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表79】   丑二 耳入三  寅二 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  卯二 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見表80】 子二 別釋六          寅三 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寅初 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卯初 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丑三 鼻入三  寅二 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  卯二 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見表80】                 寅三 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丑四 舌入三【見表81】         丑五 身入三【見表82】         丑六 意入三【見表83】 【表80】          辰初 舉法總標   巳初 破境生 卯二 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  辰二 徵起別破三  巳二 破根生                          巳三 破空生 【表81】   寅初 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卯初 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丑四 舌入三  寅二 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  卯二 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見表80】         寅三 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表82】   寅初 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卯初 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丑五 身入三  寅二 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  卯二 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見表80】         寅三 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表83】   寅初 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卯初 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丑六 意入三  寅二 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  卯二 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見表80】         寅三 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續表73)           寅初 標舉二處相   卯初 雙徵   辰初 破見生色         丑初 眼色處三  寅二 徵破其相妄二  卯二 別破二  辰二 破色生見                  寅三 結妄以歸真                  寅初 標舉二處相   卯初 雙徵   辰初 破聲至耳         丑二 耳聲處三  寅二 徵破其相妄二  卯二 別破三  辰二 破耳至聲                  寅三 結妄以歸真           辰三 破無來往                  寅初 標舉二處相   卯初 雙徵   辰初 破從鼻生         丑三 鼻香處三  寅二 徵破其相妄二  卯二 別破三  辰二 破從空生 【表84】            寅三 結妄以歸真           辰三 破從木生 子二 別釋六           寅初 標舉二處相   卯初 雙徵   辰初 破從舌生         丑四 舌味處三  寅二 徵破其相妄二  卯二 別破三  辰二 破從食生                  寅三 結妄以歸真           辰三 破從空生                  寅初 標舉二處相   卯初 雙徵   辰初 破頭手二         丑五 身觸處三  寅二 徵破其相妄二  卯二 別破二  辰二 破空生                  寅三 結妄以歸真             巳初 約二觸破                  寅初 標舉二處相             巳二 約一觸破         丑六 意法處三  寅二 徵破其相妄二  卯初 雙徵   辰初 破即心所生                  寅三 結妄以歸真   卯二 別破二  辰二 破離心別有 (續表73)            寅初 標舉三界                   寅二 雙以徵起   卯初 破因眼生         丑初 眼色識界四  寅三 開合難破三  卯二 破因色生                   寅四 結妄歸真   卯三 破共相生                   寅初 標舉三界                   寅二 雙以徵起   卯初 破因耳生         丑二 耳聲識界四  寅三 開合難破三  卯二 破因聲生                   寅四 結妄歸真   卯三 破共相生 【表85】             寅初 標舉三界             辰初 總詰 子二 別破六            寅二 雙以徵起   卯初 破因鼻生二  辰二 別破二         丑三 鼻香識界四  寅三 開合難破三  卯二 破因香生  巳初 約浮勝色根相破                   寅四 結妄歸真   卯三 破共相生  巳二 約齅知心根性破                   寅初 標舉三界   卯初 破舌生                    寅二 雙以徵起   卯二 破味生          丑四 舌味識界四  寅三 開合難破四  卯三 破空生                   寅四 結妄歸真   卯四 破共生         丑五 身觸識界四【見表86】         丑六 意法識界四【見表87】           寅初 標舉三界 【表86】     寅二 雙以徵起   卯初 破身生 丑五 身觸識界四  寅三 開合難破三  卯二 破觸生           寅四 結妄歸真   卯三 破共生           寅初 標舉三界 【表87】     寅二 雙以徵起   卯初 破意生二  辰初 以無法破色根 丑六 意法識界四  寅三 開合難破二  卯二 破法生   辰二 以同異破心根           寅四 結妄歸真 【表88】     壬初 阿難轉疑雙非   癸初 責迷許說 辛三 彰七大圓顯  壬二 佛與進示圓旨三  癸二 阿難佇聽   子初 總喻性相  藏性徧周法界二              癸三 正與開示二  子二 別詳七大七【見表89】 (續表31)    丑初 地大三【見表90】           丑二 火大三【見表91】 【表89】     丑三 水大三【見表92】 子二 別詳七大七  丑四 風大三【見表93】           丑五 空大三【見表94】           丑六 見大三【見表95】           丑七 識大三【見表96】 【表90】   寅初 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三  卯初 標明緣生性空 丑初 地大三  寅二 約理以顯體用無礙   卯二 牒破合非合相         寅三 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卯三 結顯合非合性 【表91】   寅初 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  卯初 緣生   辰初 牒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丑二 火大三  寅二 約理以顯體用無礙   卯二 性空二  辰二 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寅三 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表92】   寅初 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  卯初 緣生   辰初 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丑三 水大三  寅二 約理以顯體用無礙   卯二 性空二  辰二 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寅三 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表93】   寅初 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  卯初 緣生   辰初 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丑四 風大三  寅二 約理以顯體用無礙   卯二 性空二  辰二 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寅三 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卯初 緣生   辰初 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表94】   寅初 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  卯二 性空二  辰二 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丑五 空大三  寅二 約理以顯體用無礙二  卯初 會通前義         寅三 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卯二 正顯理性                       卯初 緣生   辰初 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表95】   寅初 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  卯二 性空二  辰二 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丑六 見大三  寅二 約理以顯體用無礙二  卯初 會通前義         寅三 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卯二 正顯理性                       卯初 緣生   辰初 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表96】   寅初 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  卯二 性空二  辰二 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丑七 識大三  寅二 約理以顯體用無礙二  卯初 會通前義         寅三 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卯二 正顯理性   癸初 身蕩然 (續表31)               壬初 略敘示悟    癸二 心無礙 【表97】    辛初 總敘承示悟謝三  壬二 廣顯益相二         丑初 發三願心 庚二                   壬三 結申禮謝          丑二 立四弘誓 阿難悟謝發心二              壬初 標起   癸初 讚德   子初 正發誓願二          辛二 別說偈讚發心二  壬二 正陳二  癸二 發心二  子二 結成不退 (續表12)                          壬初 讚歎妙示   癸初 自疑 【表98】     庚初 滿慈躡起二疑三  辛初 總敘疑情二  壬二 正舉疑情二  癸二 眾疑 己三 說空不空               辛二 別陳二難二  壬初 真本無妄。云何三科生續難 如來藏心以雙融二              辛三 通為請示   壬二 妄不是真。云何五大融徧難           庚二 如來次除二惑三【見表99】 【表99】    辛初 許宣                  癸初 正答初問五【見表100】 庚二       辛二 欽受   壬初 答迷真起妄以釋三科生續難二  癸二 兼釋轉難二【見表101】 如來次除二惑三                         癸初 牒定所疑          辛三 正說二  壬二 答妄隨真轉以釋五大融徧難二  癸二 正答次問三【見表102】        子初 牒其所疑                       卯初 能成四大        子二 舉示真源                       卯二 所成四居 【表100】 子三 詳真妄本   丑初 初之忽生   寅初 世界相續三  卯三 結成種續 癸初                                   卯初 總成六入 正答初問五  子四 正明生續二  丑二 後之相續三  寅二 眾生相續三  卯二 別成四生                                      卯三 結成生續                                      卯初 開成三果        子五 雙關結答             寅三 業果相續三  卯二 合成二常                                      卯三 結成根續 【表101】    子初 滿慈執因疑果   丑初 喻妄不復生二  寅初 喻無明本空 癸二 兼釋轉難二  子二 佛分真妄喻釋二  丑二 喻真不復變   寅二 喻萬法現無 【表102】    子初 舉喻二  丑初 標列性相喻 癸二 正答次問三  子二 釋疑   丑二 難釋相妄喻           子三 法合二  丑初 合標列性相喻     壬初 約染緣起。出有礙由                   丑二 合難釋相妄喻     壬二 約淨緣起。出無礙由 【表103】(續表12)        辛初 依迷悟心對辨二重緣起二 己初        庚初 極顯藏心二                  壬初 空如來藏心 正彰三藏圓融              辛二 依本來心圓彰三種藏性三  壬二 不空如來藏心 窮理盡性以起信二  庚二 結責迷情                   壬三 空不空如來藏心 (續表12) 【表104】               辛初 問索妄因而擬修斷 己二        庚初 釋滿慈因疑二  辛二 答喻無因而示頓歇二【見表105】 別釋二種疑難               辛初 躡執因緣而疑請 除因滅緣以勸修二  庚二 釋阿難緣疑二  辛二 拂責執悋以答示二【見表106】                                 癸初 引喻 【表105】        壬初 喻妄本無因。令識迷體元空三  癸二 顯法 辛二 答喻無因而示頓歇二                    癸三 結合               壬二 喻真亦無得。示知狂性頓歇二  癸初 法說                                 癸二 喻合                     癸初 即喻推情   子初 約頭雙破 【表106】    壬初 拂破執情四  癸二 就執雙拂二  子二 約狂雙破 辛二                  癸三 悟本俱非   子初 結法申意 拂責執悋以答示二            癸四 合法結意三  子二 拂情簡非                     癸初 斥戲論速捨  子三 非盡方是           壬二 切責執悋三  癸二 誡聞說無功                     癸三 勸真修有益  庚初 領悟感謝                     己初 領謝述請二  庚二 述請修入                               庚初 分定二義二【見表108】           戊初 選根直入三  己二 教示修門四  庚二 證釋二疑二【見表118】 (續表11)    (此名一門聞思              庚三 綰巾示次二【見表124】 【表107】     因果周)                庚四 冥授選根四【見表128】 丁二 說妙三摩定                      庚初 當機了悟 從一門深入藏心二            己三 承開悟入四  庚二 普會眼淨           (此名四戒咒心              庚三 登伽進果            因果周)                庚四 眾生發心           戊二 道場加行二  己初 初請略說二【見表140】                     己二 重請詳示二【見表147】 【表108】    辛初 愍開修路   壬初 標徵   癸初 決定以因同果三【見表109】 庚初 分定二義二  辛二 建立義門二  壬二 分判二  癸二 決定從根解結四【見表110】                    丑初 示法          子初 正令審觀二  丑二 設喻   寅初 剋示濁體                    丑初 總標二  寅二 喻明濁相                            寅初 劫濁 【表109】                     寅二 見濁 癸初       子二 明所除濁二  丑二 別釋五  寅三 煩惱濁 決定以因同果                     寅四 眾生濁 澄濁頓入涅槃義三                   寅五 命濁                    丑初 擇去取法          子三 定無生性三  丑二 喻明清濁                    丑三 結合證果                    丑初 示法 【表110】   子初 正令審詳二  丑二 設喻 癸二       子二 明根結數二【見表111】      丑初 令驗六悟圓 決定從根解結   子三 教從一解二             丑二 令入一解六 脫黏圓通菩提義四 子四 因問委示二【見表114】 【表111】    丑初 總指六根結處   寅初 約生界涉變。總明性德數量三【見表112】 子二 明根結數二  丑二 別顯六根數量二  寅二 約六根優劣。別示用功數量二【見表113】 【表112】            卯初 徵釋世界 寅初 約生界涉變。總明性德數量三  卯二 涉成數量                   卯三 總結性德                   卯初 總令克定   辰初 眼根缺劣 【表113】                      辰二 耳根具優 寅二 約六根優劣。別示用功數量二            辰三 鼻根缺劣                   卯二 別示具缺六  辰四 舌根具優                             辰五 身根缺劣                             辰六 意根具優           丑初 躡前發問   寅初 申惑執尚深   卯初 直以法明 【表114】              寅二 申一六由妄二  卯二 舉喻合顯 子四 因問委示二                       卯初 別明六【見表115】           丑二 就問重申四  寅三 申根結由塵二  卯二 總結                                卯初 正申解結以酬問二【見表116】                     寅四 申塵亡結盡二  卯二 兼成二妙以證驗二【見表117】         辰初 攬色成眼         辰二 攬聲成耳 【表115】  辰三 攬香成鼻 卯初 別明六  辰四 攬味成舌         辰五 攬觸成身         辰六 攬法成意 【表116】       辰初 統論離塵無結 卯初 正申解結以酬問二  辰二 正教脫一盡五                             巳初 先示妙用 【表117】       辰初 情界脫纏。成互用妙二  巳二 證不循根 卯二 兼成二妙以證驗二                 巳初 先示妙化 (續表107)      辰二 器界超越。成純覺妙二  巳二 驗不藉緣 【表118】    辛初 驗釋根性斷滅疑。以通初義二【見表119】 庚二 證釋二疑二  辛二 證釋別有結元疑。以通次義二【見表121】                                  癸初 因果相違 【表119】            壬初 阿難錯解佛語以謬難三  癸二 後先異說 辛初 驗釋根性斷滅疑。以通初義二                 癸三 要求開示                   壬二 如來即事驗常以釋疑四【見表120】             癸初 許以除疑   子初 兩番問答二  丑初 問聞答聞             癸二 擊鐘驗常四  子二 責其矯亂   丑二 問聲答聲                       子三 破申正義二  丑初 破無聞之迷執 【表120】                子四 斥迷誡謬   丑二 申聞性之真常 壬二                    子初 驗夢不昧 如來即事驗常以釋疑四  癸三 引夢驗常三  子二 離塵不昧                       子三 形銷不昧             癸四 申迷教守二  子初 普責迷常。故墮苦輪                       子二 教令守常。必成正覺                      癸初 就喻索元   子初 愍眾摩頂 【表121】   壬初 阿難別求結元三  癸二 引人合喻   子二 動十方界 辛二                   癸三 哀求指示   子三 感諸佛瑞 證釋別有結元疑              癸初 諸佛同證四  子四 聞同證音 以通次義二                癸二 本師解釋二  子初 阿難未悟述問          壬二 如來證我他物三  癸三 大眾開悟   子二 如來解釋除疑二【見表122】                            寅初 標檢 【表122】      丑初 長行三         寅二 釋成 子二 如來解釋除疑二  丑二 偈頌二【見表123】  寅三 結歸                   卯初 頌標檢二  辰初 超頌檢識虛妄 【表123】  寅初 重頌前文二  卯二 頌釋成   辰二 追頌標處一體 丑二 偈頌二            卯初 略開後義   辰初 理性精密         寅二 孤起後偈二  卯二 詳顯法勝四  辰二 觀行簡要                             辰三 教相尊勝 (續表107)                     辰四 果位究竟 【表124】    辛初 阿難敘請   壬初 巧立喻本   癸初 答六解一亡二【見表125】 庚三 綰巾示次二  辛二 如來巧示二  壬二 分答二問二  癸二 答舒結倫次二【見表126】 【表125】     子初 示從至同而遂成至異 癸初 答六解一亡二  子二 示除至異而仍成至同 【表126】     子初 結之倫次。法喻合明   丑初 求問 癸二 答舒結倫次二  子二 舒之倫次。法喻開明二  丑二 詳明二【見表127】                    卯初 就喻巧示 【表127】  寅初 授舒之方法三  卯二 明法不謬 丑二 詳明二             卯三 勸修必證         寅二 示舒之倫次二  卯初 問答喻悟                    卯二 乘悟合明 (續表107)   辛初 大眾悟明得益   壬初 佛問諸聖   癸初 諸聖略說四【見表129】 【表128】    辛二 阿難請示本根   壬二 眾說本因二  癸二 觀音廣陳三【見表132】 庚四 冥授選根四  辛三 佛勅諸聖各說三  壬三 佛現瑞應   癸初 先示諸說平等           辛四 佛勅文殊揀選二  壬初 如來勅選二  癸二 後出揀選本意                       壬二 文殊偈對二  癸初 奉命集儀                                 癸二 詳偈應對三【見表137】                     丑初 陳那聲塵悟入三                     丑二 優波色塵悟入三   寅初 作禮陳白           子初 六塵圓通六  丑三 香嚴香塵悟入三   寅二 述悟入因                     丑四 藥王味塵悟入三   寅三 結答圓通                     丑五 跋陀觸塵悟入三 【表129】              丑六 迦葉法塵悟入三 癸初 諸聖略說四                   丑初 那律眼根悟入三                            丑二 周利鼻根悟入三   寅初 作禮陳白           子二 五根圓通五         丑三 憍梵舌根悟入三   寅二 述悟入因                            丑四 畢陵身根悟入三   寅三 結答圓通           子三 六識圓通六【見表130】  丑五 空生意根悟入三           子四 七大圓通七【見表131】           丑初 舍利眼識悟入三 【表130】    丑二 普賢耳識悟入三   寅初 作禮陳白 子三 六識圓通六  丑三 孫陀鼻識悟入三   寅二 述悟入因           丑四 富樓舌識悟入三   寅三 結答圓通           丑五 波離身識悟入三           丑六 目連意識悟入三           丑初 烏芻火大悟入三           丑二 持地地大悟入三 【表131】    丑三 月光水大悟入三   寅初 作禮陳白 子四 七大圓通七  丑四 瑠璃風大悟入三   寅二 述悟入因           丑五 空藏空大悟入三   寅三 結答圓通           丑六 彌勒識大悟入三           丑七 勢至根大悟入三                     丑初 值佛授教   寅初 立所聞之性境 【表132】    子初 作禮陳白   丑二 依教修觀二  寅二 起能聞之觀門三【見表133】 癸二 觀音廣陳三  子二 述悟入因四  丑三 行成證果   寅初 三十二應三【見表134】           子三 結答圓通   丑四 由證起用三  寅二 十四無畏三【見表135】                               寅三 四不思議二【見表136】 【表133】      卯初 聞盡根塵觀 寅二 起能聞之觀門三  卯二 思照覺空觀    辰初  佛身   辰十七  比丘             卯三 修圓寂滅觀    辰二  獨覺   辰十八  尼眾           卯初 總標所起慈用     辰三  緣覺   辰十九  善男                         辰四  聲聞   辰二十  信女                         辰五  梵天   辰二十一 女主                         辰六  帝釋   辰二十二 童男                         辰七  欲頂   辰二十三 童女 【表134】                  辰八  色頂   辰二十四 諸天 寅初 三十二應三  卯二 別釋能應說相三十二  辰九  天將   辰二十五 龍眾                         辰十  四天   辰二十六 藥叉                         辰十一 王子   辰二十七 闥婆                         辰十二 人王   辰二十八 修羅                         辰十三 長者   辰二十九 緊那                         辰十四 居士   辰三十  摩呼                         辰十五 宰官   辰三十一 人眾                         辰十六 梵裔   辰三十二 非人           卯三 結由三昧力體           卯初 總標所起悲用    辰初 苦惱                        辰二 火燒                        辰三 水溺                        辰四 鬼風                        辰五 刀兵 【表135】                 辰六 鬼視 寅二 十四無畏三  卯二 別釋能施德相十四  辰七 枷鎖                        辰八 劫賊                        辰九 貪欲                        辰十 瞋恚                        辰十一 癡暗                        辰十二 求男                        辰十三 求女           卯三 結成名體福益    辰十四 持名 【表136】    卯初 總標所起行用   辰初 同體形咒不思議。令得自在 寅三 四不思議二              辰二 異體形咒不思議。令獲無畏           卯二 別釋能發德相四  辰三 施財求受不思議。今捨慳貪                       辰四 供佛利生不思議。令究因果                     丑初 一真不變   寅初 隨染緣。從真起妄           子初 略標真妄三  丑二 隨緣起妄二  寅二 隨淨緣。滅妄歸真                     丑三 真妄須揀   寅初 揀六塵 (續表128)                       寅二 揀五根 【表137】              丑初 總揀諸行四  寅三 揀六識     卯初 法妙 癸二 詳偈應對三  子二 別詳揀選二            寅四 揀七大     卯二 人勝                     丑二 獨選耳根二  寅初 顯二超勝二   卯初 圓真實                               寅二 明三真實三   卯二 通真實                               寅初 略指當根    卯三 常真實                     丑初 顯行當根二  寅二 備悉行法三【見表138】                               寅初 勸眾普修           子三 結答當根三  丑二 普勸修持二  寅二 引證共由                               寅初 結答復命二【見表139】                     丑三 結答請加二  寅二 請求加被   午初 情界脫纏                                         午二 器界超越 【表138】    卯初 出名教以反聞   辰初 法說二  巳初 歷示次第超脫二 寅二 備悉行法三  卯二 法喻詳明修證三  辰二 舉喻   巳二 進顯迷妄難干           卯三 結示因果究竟   辰三 法合 【表139】    寅初 結答復命二  卯初 觀音最合聖心 寅初 結答復命二  寅二 請求加被   卯二 諸門未孚佛旨 (續表107)            辛初 述己意願 【表140】    庚初 阿難請二  辛二 正請道場 己初 初請略說二           辛初 讚許   壬初 總舉三學           庚二 如來說二  辛二 正宗二  壬二 別明三義二【見表141】                       子初 正教持戒二【見表142】 【表141】    癸初 歷明預先嚴戒二  子二 助誦心咒二  丑初 勸持讚勝 壬二 別明三義二              子初 因戒生定   丑二 顯益速成           癸二 略示場中定慧二  子二 因定發慧                             卯初 正辯損益之相三【見表143】                     寅初 斷婬二  卯二 結判邪正之說           丑初 徵釋四重四          卯初 正辯損益之相三【見表144】 【表142】              寅二 斷殺二  卯二 結判邪正之說 子初 正教持戒二                    卯初 正辯損益之相三【見表145】                     寅三 斷盜二  卯二 結判邪正之說                     寅四 斷妄語二  卯初 正辯損益之相三【見表146】           丑二 結絕諸魔            卯二 結判邪正之說 【表143】      辰初 首陳持犯利害 卯初 正辯損益之相三  辰二 預辯魔佛教儀             辰三 確定菩提成壞 【表144】      辰初 首陳持犯利害 卯初 正辯損益之相三  辰二 預辨魔佛教儀             辰三 確定解脫得否 【表145】      辰初 首陳持犯利害 卯初 正辯損益之相三  辰二 預辨妖佛教儀             辰三 確定三昧得否 【表146】      辰初 首陳持犯利害 卯初 正辯損益之相三  辰二 預辯真妄教儀             辰三 確定菩提成壞 (續表107)              辛初 阿難重請   壬初 別示二【見表148】 【表147】    庚初 重請說道場二  辛二 世尊重說二  壬二 總結 己二 重請詳示二             辛初 會眾同請   壬初 正說神咒三【見表149】           庚二 重請說神咒三  辛二 如來重說二  壬二 明咒勝益二【見表150】                      辛三 會眾願護二  壬初 外眾保護                                壬二 內聖救護                            丑初 正用牛糞和香泥地                   子初 建場儀二  丑二 別用黃土和香塗場                            丑初 莊嚴儀         癸初 道場儀軌三  子二 結界儀   丑二 方鏡儀                            丑三 供養儀                   子三 施設儀八  丑四 飲食儀 【表148】                     丑五 奉享儀 壬初 別示二                     丑六 懸掛儀                            丑七 聖像儀                            丑八 空鏡儀                   子初 三七漸成定慧二  丑初 正明三七修行         癸二 修行法則二  子二 百日頓證聖果   丑二 揀防最初戒缺           癸初 咒前現相             丑初 第一會真言 【表149】                        丑二 第二會真言 壬初 正說神咒三  癸二 大眾欽聽   子初 五會真言五  丑三 第三會真言                               丑四 第四會真言           癸三 頂光說咒二  子二 十句咒心   丑五 第五會真言                     子初 總示名體 【表150】    癸初 諸佛要用三  子二 別詳十用 壬二 明咒勝益二            子三 結顯無盡   丑初 初修托賴以勸持           癸二 眾生利賴二  子初 略出勝名   丑二 中詳護助以出由二【見表151】                     子二 詳顯威德三  丑三 後位承益以保證                                  辰初 救護災難 【表151】    寅初 總標二益   卯初 約眾生以顯各益三  辰二 助成道業六【見表152】 丑二                               辰三 稱遂願求 中詳護助以出由二                         辰初 諸難消除           寅二 別列多功二  卯二 約國土以顯普益三  辰二 兆民豐樂                                  辰三 惡星不現           巳初 資發通明 【表152】    巳二 遠離雜趣 辰二 助成道業六  巳三 常生佛前           巳四 眾行成就   午初 滅現在罪           巳五 諸罪消滅二  午二 滅過去罪           巳六 悟證無生 【表153】    戊初 阿難謝教請位二  己初 述過謝益 丁三 說妙禪那定              己二 請位拜瞻 歷六位超出藏心二              己初 讚許 (續表11)    戊二 如來對示緣起三  己二 誠聽   庚初 總標                       己三 正說二  庚二 別釋二【見表154】                        壬初 總標勸識         辛初 詳示染緣起徧成二倒三  壬二 別開徵釋二【見表155】 【表154】                 壬三 雙結詳示二【見表156】 庚二 別釋二                 壬初 正答修證聖位十【見表158】         辛二 詳示淨緣起圓成十位二  壬二 結示楞嚴定心三【見表169】                       子初 標牒眾生倒名           癸初 徵釋眾生顛倒三  子二 總釋二顛倒因 【表155】                子三 別釋生倒業相 壬二 別開徵釋二              子初 標牒世界倒名           癸二 徵釋世界顛倒三  子二 別釋界倒報相                       子三 總釋二顛倒果 【表156】    癸初 總結二倒因果二         子初 結二倒因 壬三 雙結詳示二  癸二 別詳十二類生二【見表157】  子二 結二倒果                      丑初  卵生                      丑二  胎生             子初 別列十二  丑三  濕生                      丑四  化生                      丑五  有色 【表157】               丑六  無色 癸二 別詳十二類生二           丑七  有想                      丑八  無想                      丑九  非有色   癸初 漸次三位三【見表159】             子二 總結    丑十  非無色   癸二 乾慧一位                      丑十一 非有想   癸三 十信十位十【見表163】                      丑十二 非無想   癸四 十住十位十【見表164】                                癸五 十行十位十【見表165】 【表158】                         癸六 回向十位十【見表166】 壬初 正答修證聖位十                     癸七 加行四位二【見表167】 (續表154)                        癸八 十地十位十【見表168】                                癸九 等覺一位                                癸十 妙覺一位 【表159】    子初 結倒真成妄             寅初 除助因三【見表160】 癸初 漸次三位三  子二 教立位翻染   丑初 徵起列名   寅二 刳正性三【見表161】           子三 示所立位次二  丑二 條分別釋三  寅三 違現業三【見表162】 【表160】   卯初 徵起   辰初 總明四食 寅初 除助因三  卯二 詳釋二  辰二 別斷五辛二  巳初 直教斷辛          卯三 結成             巳二 廣示過患 【表161】   卯初 徵起   辰初 正教持戒 寅二 刳正性三  卯二 詳釋二  辰二 戒成獲益          卯三 結成 【表162】   卯初 徵起   辰初 正違現業 寅三 違現業三  卯二 詳釋二  辰二 承違獲益          卯三 結成           子初 信心     子六 不退心 【表163】    子二 念心     子七 護法心 癸三 十信十位十  子三 精進心    子八 迴向心 (續表158)   子四 慧心     子九 戒心           子五 定心     子十 願心 (續表158)   子初 發心住   子六 正心住 【表164】    子二 治地住   子七 不退住 癸四 十住十位十  子三 修行住   子八 童真住           子四 生貴住   子九 王子住           子五 具足住   子十 灌頂住           子初 歡喜行    子六 善現行 【表165】    子二 饒益行    子七 無著行 癸五 十行十位十  子三 無瞋行    子八 尊重行           子四 無盡行    子九 善法行           子五 離癡亂行   子十 真實行           子初 離相回向   子六 平等回向 【表166】    子二 不壞回向   子七 等觀回向 癸六 回向十位十  子三 等佛回向   子八 真如回向           子四 至處回向   子九 無縛回向           子五 無盡回向   子十 無量回向                     丑初 煖位 【表167】    子初 結前起後   丑二 頂位 癸七 加行四位二  子二 正明四位四  丑三 忍位                     丑四 世位 (續表158)           子初 歡喜地           子二 離垢地           子三 發光地 【表168】    子四 燄慧地 癸八 十地十位十  子五 難勝地           子六 現前地           子七 遠行地           子八 不動地           子九 善慧地   丑初 結前顯後           子十 法雲地二  丑二 正明本地 【表169】      癸初 通以十門止觀 壬二 結示楞嚴定心三  癸二 略以三漸成位             癸三 總以二觀結判                             戊初 從理智為名 (續表8)                       戊二 從機益為名 【表170】              丁初 答名五  戊三 從性修為名 乙二 略示一經名目。解徹楞嚴大教分二          戊四 從因果為名                     丁二 答持   戊五 從教行為名 (續表8)                         戊初 總明所聞法義 【表171】    丙初 阿難請問二  丁初 敘聞悟證二  戊二 別顯能獲悟證二【見表172】 乙三                  丁二 述益陳問二  戊初 述謝前益 警悟七趣升沉                        戊二 正陳後問二【見表173】 行盡楞嚴大行分二                      戊初 讚請許宣                     丁初 許說備明二  戊二 正為開示二【見表174】           丙二 如來詳答二  丁二 結妄判決二  戊初 總結妄真二【見表193】                               戊二 判決邪正 【表172】      己初 同悟禪那 戊二 別顯能獲悟證二  己二 自證斷果 【表173】    己初 總問諸趣   庚初 略舉墮人 戊二 正陳後問二  己二 別詳地獄三  庚二 雙質同別                     庚三 求示戒見                           庚初 標釋情想二分二【見表175】           己初 總明二分略示生墜始終三  庚二 備說臨終二習二【見表176】                           庚三 結答同別定地 【表174】                    庚初 獄趣因果二【見表177】 戊二 正為開示二                  庚二 鬼趣因果三【見表182】                           庚三 畜趣因果四【見表183】           己二 別明七趣詳示墜升因果七  庚四 人趣因果三【見表184】                           庚五 仙趣因果三【見表185】                           庚六 天趣因果二【見表186】                           庚七 修羅因果二【見表192】 【表175】      辛初 標依真妄分內外   壬初 內分因情成墜 庚初 標釋情想二分二  辛二 釋因情想成墜升二  壬二 外分因想成升             辛初 總明順逆                 癸初 純想無情 【表176】                壬初 善想多。升而不墜二  癸二 想多情少 庚二 備說臨終二習二            壬二 情想均。不墜不升   癸初 六情四想             辛二 別判升墜三  壬三 惡情多。墜而不升四  癸二 七情三想                                     癸三 九情一想                                     癸四 純情無想                       壬初 躡前標後 【表177】    辛初 發明因習果交三  壬二 開因示果二【見表178】 庚初 獄趣因果二              壬三 總結妄造           辛二 分析因殊果別二  壬初 約惡業根境以分重輕二【見表181】                       壬二 結別造同受以明妄發 【表178】    癸初 列十習因。以明招感十【見表179】 壬二 開因示果二  癸二 陳六交果。以明報應二【見表180】                子初 婬習                子二 貪習                子三 慢習  【表179】        子四 瞋習 癸初 列十習因。以明招感十  子五 詐習                子六 誑習                子七 冤習                子八 見習                子九 枉習                子十 訟習                子初 徵標   丑初 見報 【表180】                 丑二 聞報 癸二 陳六交果。以明報應二          丑三 齅報                子二 列釋六  丑四 味報                        丑五 觸報                        丑六 思報                           子初 極圓極重阿鼻 【表181】         癸初 依圓別以判二  子二 稍別稍輕無間 壬初 約惡業根境以分重輕二             子初 具三入重獄                癸二 依具缺以判三  子二 缺一入中獄                           子三 缺二入輕獄 【表182】    辛初 躡前起後  壬初怪鬼、壬二魃鬼、壬三魅鬼 庚二 鬼趣因果三  辛二 詳列十類  壬四蠱毒、壬五癘鬼、壬六餓鬼 (續表174)   辛三 結妄推無  壬七魘鬼、壬八魍魎、壬九役使、壬十傳送           辛初 躡前後起  壬初梟類、壬二咎徵、壬三狐類 【表183】    辛二 詳列十類  壬四毒類、壬五蛔類、壬六食類 庚三 畜趣因果四  辛三 結妄推無  壬七服類、壬八應類、壬九休徵、壬十循類           辛四 通前結答 【表184】    辛初 躡前警起  一頑類、二異類、三庸類、四狠類 庚四 人趣因果三  辛二 詳列十類  五微類、六柔類、七勞類          子初 四王天           辛三 總結可憐  八文類、九明類、十達類          子二 忉利天 【表185】    辛初 躡前標後  一地行、二飛行、三遊行、四空行      子三 燄摩天 庚五 仙趣因果三  辛二 正列十仙  五天行、六通行、七道行、八照行      子四 兜率天           辛三 結判同輪  九精行、十絕行   癸初 分欲重輕六   子五 變化天                     壬初 六欲二    癸二 判欲界名    子六 他化天 (續表174)                     癸初 正分四禪四【見表187】           辛初 正列諸天三  壬二 四禪二  癸二 結屬色界 【表186】                      癸初 標岐除聖   子初 空無邊處天 庚六 天趣因果二                    癸二 正列四天四  子二 識無邊處天                     壬三 四空五  癸三 聖凡出墜   子三 無所有處天                             癸四 通分凡聖   子四 非非想處天           辛二 通前總結           癸五 結屬無色           子初 初禪三天二【見表188】 【表187】    子二 二禪三天二【見表189】 癸初 正分四禪四  子三 三禪三天二【見表190】           子四 四禪九天二【見表191】                      寅初 梵眾天 【表188】    丑初 示三天別相三  寅二 梵輔天 子初 初禪三天二  丑二 結苦離漏止   寅三 大梵天                      寅初 少光天 【表189】    丑初 示三天別相三  寅二 無量光天 子二 二禪三天二  丑二 結憂離漏伏   寅三 光音天                      寅初 少淨天 【表190】    丑初 示三天別相三  寅二 無量淨天 子三 三禪三天二  丑二 結安隱喜具   寅三 徧淨天                                卯初 福生天                                卯二 福愛天                                卯三 廣果天                     寅初 示四天別相四  卯四 無想天 【表191】    丑初 四勝流天二  寅二 結不動純熟   卯初 無煩天 子四 四禪九天二            寅初 標聖果寄居   卯二 無熱天                     寅二 示五天別相五  卯三 善見天           丑二 五不還天三  寅三 結四王不見   卯四 善現天                                卯五 色究竟天 【表192】    辛初 總標名數   壬初 卵生鬼攝 庚七 修羅因果二            壬二 胎生人攝 (續表174)   辛二 別釋趣攝四  壬三 化生天攝                     壬四 濕生畜攝 (續表171)             庚初 總舉妄相 【表193】    己初 迷妄有相二  庚二 結迷妄本 戊初 總結妄真二            庚初 悟真常寂           己二 悟真無妄四  庚二 妄生無因                     庚三 結勸修斷                     庚四 真本無妄 (續表8)                     丁初 普告魔境當識四【見表195】 【表194】    丙初 無問自說五陰魔境利害三  丁二 會眾頂禮欽承 乙四                        丁三 正陳五魔始終三【見表196】 辯入五魔成敗                              戊初 領前二法 證到楞嚴大果分二                  丁初 躡前請問三  戊二 請後三問                                     戊三 願利眾生           丙二 因請重明五陰想心起滅二  丁二 酬請具答二【見表215】 【表195】   戊初 將罷迴告 丁初       戊二 結前生後   己初 不識害 普告魔境當識四  戊三 正示魔害二  己二 取少害          戊四 勅聽許宣                      己初 驚動諸魔因定二【見表197】          戊初 總標動成因由二  己二 成就破亂由迷三【見表198】 【表196】               己初 色陰魔相三【見表199】 丁三                   己二 受陰魔相三【見表200】 正陳五魔始終三  戊二 別詳五魔現境五  己三 想陰魔相四【見表201】                      己四 行陰魔相三【見表202】                      己五 識陰魔相三【見表211】          戊三 結勸超證遵脩二  己初 正示超證三【見表213】                      己二 勸誡遵脩三【見表214】                          辛初 明生佛體同   壬初 迷真妄生 【表197】      庚初 推真妄生滅相關二  辛二 示迷悟成異二  壬二 悟真妄滅 己初 驚動諸魔因定二               辛初 定合聖流             庚二 示大定致魔發相三  辛二 諸有壞動                          辛三 邪魔惱亂                          辛初 示喻客不成害 【表198】      庚初 分客主而推破亂二  辛二 正推迷亂由主 己二 成就破亂由迷三  庚二 約悟迷而示勝敗二  辛初 悟則必能超勝             庚三 舉前墮而較淺深   辛二 迷則必成敗墮                     辛初 始修未破區宇二  壬初 初入銷念為本           庚初 具示始終二  辛二 終破顯露妄源   壬二 正修住定行相                     辛初 外礙能出                     辛二 內徹拾蟯                     辛三 空聞法義 (續表196)             辛四 境變佛現 【表199】              辛五 空羅寶色 己初 色陰魔相三  庚二 中間十境十  辛六 暗室見物                     辛七 同草同木                     辛八 覩界覩佛                     辛九 遙見遙聞                     辛十 變形變相  辛初 示因交互           庚三 結害囑護三           辛二 迷則成害                              辛三 囑令保護 (續表196)                     辛初 始初未破區宇二  壬初 躡前色陰盡相           庚初 具示始終二  辛二 終破顯露妄源   壬二 狀示受陰區宇                     辛初 抑己悲生                     辛二 揚己齊佛                     辛三 定偏多憶                     辛四 慧偏多狂 【表200】              辛五 覽險多憂 己二 受陰魔相三  庚二 中間十境十  辛六 覺安多喜                     辛七 見勝慢他                     辛八 慧安自足                     辛九 著空毀戒                     辛十 著有恣婬                     辛初 示因交互           庚三 結害囑護三  辛二 迷則成害                     辛三 囑令保護 (續表196)                     辛初 始初未破區宇二  壬初 躡前受陰盡相           庚初 具示始終二  辛二 終破顯露妄源   壬二 狀示想陰區宇                     辛初 貪求善巧四                     辛二 貪求經歷四                     辛三 貪求契合四                     辛四 貪求辯析四   壬初 定發愛求 【表201】              辛五 貪求冥感四   壬二 魔遣邪惑 己三 想陰魔相四  庚二 中間十境十  辛六 貪求靜謐四   壬三 出名示害                     辛七 貪求宿命四   壬四 教悟戒迷                     辛八 貪求神力四                     辛九 貪求深空四                     辛十 貪求永歲四           庚三 示勸末世二  辛初 預示魔事                     辛二 深勸悲救                     辛初 示因交互           庚四 結害囑護三  辛二 迷則成害                     辛三 囑令保護 (續表196)             辛初 始初未破區宇二  壬初 躡前想陰盡相           庚初 具示始終二  辛二 終破顯露妄源   壬二 狀示行陰區宇                     辛初 二種無因三【見表203】                     辛二 四種徧常三【見表204】                     辛三 四常無常三【見表205】                     辛四 四有無邊三【見表206】 【表202】              辛五 四種矯亂三【見表207】 己四 行陰魔相三  庚二 中間十計十  辛六 十六有相三【見表208】                     辛七 八種無相三【見表209】                     辛八 八種俱非三【見表210】                     辛九 七際斷滅三   壬初 標由示墜                     辛十 五現涅槃三   壬二 具顯行相                     辛初 示因交互    壬三 結成外論           庚三 結害囑護三  辛二 迷則成害                     辛三 囑令保護 【表203】    壬初 標由示墜 辛初 二種無因三  壬二 分條詳釋二  癸初 本無因           壬三 結成外論   癸二 末無因 (續表202) 【表204】    壬初 標由示墜   癸初 心境計常 辛二 四種徧常三  壬二 分條詳釋四  癸二 四大計常           壬三 結成外論   癸三 八識計常                     癸四 想盡計常 【表205】    壬初 標由示墜   癸初 雙約自他 辛三 四常無常三  壬二 分條詳釋四  癸二 約他國土           壬三 結成外論   癸三 約自身心                     癸四 雙非自他 【表206】    壬初 標由示墜   癸初 約三際 辛四 四有無邊三  壬二 分條詳釋四  癸二 約見聞           壬三 結成外論   癸三 約彼我                     癸四 約生滅 【表207】    壬初 標由示墜   癸初 八亦矯亂 辛五 四種矯亂三  壬二 分條詳釋四  癸二 惟無矯亂           壬三 結成外論   癸三 惟有矯亂                     癸四 有無矯亂 (續表202) 【表208】    壬初 標由示墜   癸初 正成本計 辛六 十六有相三  壬二 詳釋行相二  癸二 轉出二計           壬三 結成外論 【表209】    壬初 標由示墜   癸初 正成本計 辛七 八種無相三  壬二 詳釋行相二  癸二 更成轉計           壬三 結成外論 【表210】    壬初 標由示墜   癸初 正成本計 辛八 八種俱非三  壬二 詳釋行相二  癸二 更成轉計           壬三 結成外論 (續表196)                        庚初 具示始終二  辛初 始初未破區宇二  壬初 躡前行陰盡相 【表211】              辛二 終破顯露妄源   壬二 狀示識陰區宇 己五 識陰魔相三  庚二 中間十執十【見表212】                     辛初 示因交互           庚三 結害囑護三  辛二 迷則成害                     辛三 囑令保護           辛初 因所因執三           辛二 能非能執三           辛三 常非常執三   壬初 明所執解           辛四 知無知執三   壬二 判墮同類 【表212】    辛五 生無生執三   壬三 結名異種 庚二 中間十執十  辛六 歸無歸執三           辛七 貪非貪執三   壬初 明偏小解           辛八 真無真執三   壬二 判墮同類           辛九 定性聲聞三   壬三 結名異種           辛十 定性辟支三   壬初 明淺近解                      壬二 判墮同類 (續表196)              壬三 結名異種 【表213】    庚初 諸佛先證 己初 正示超證三  庚二 破識盡超           庚三 後圓佛果 【表214】    庚初 總敕辯魔   辛初 勸利根識破 己二 勸誡遵脩三  庚二 別勸二脩二  辛二 勸鈍根咒護           庚三 結誡遵脩 (續表194)                        庚初 總標妄想之由四【見表216】                     己初 答妄想生起三  庚二 別詳五重妄想五【見表217】 【表215】    戊初 具答三問三  己二 答陰界淺深   庚三 結答妄想所成 丁二 酬請具答二            己三 答滅除頓漸           戊二 結勸傳示             辛初 顯真本無陰 【表216】      辛二 明陰皆妄生 庚初 總標妄想之由四  辛三 斥二計俱妄             辛四 結妄想成陰             辛初 色陰妄想 【表217】      辛二 受陰妄想 庚二 別詳五重妄想五  辛三 想陰妄想             辛四 行陰妄想             辛五 識陰妄想 (續表8)                   丁初 審問其多 【表218】      丙初 舉喻施福無邊二  丁二 較答其勝 乙初 極顯一經功德二             丙二 況顯經益超勝三【見表219】 【表219】      丁初 說經化他者。離苦得樂。以成福德門二【見表220】 丙二 況顯經益超勝三  丁二 持法自行者。洞密徹顯。以成智慧門             丁三 圓成三覺者。行教證果。滿足定慧門 【表220】                戊初 重苦消成樂報四【見表221】 丁初 說經化他者。離苦得樂。以成福德門二  戊二 得福轉勝前施             己初 示佛誠言起信 【表221】      己二 極舉惡因苦果 戊初 重苦消成樂報四  己三 略明暫爾弘經             己四 結顯離苦得樂 楞嚴經疏序釋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撰述 崎山興福寺東明蓮昉沙門 證文 較閱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 魯心齋重校 獨力捐刊 △釋此序文。大分為四。準清涼疏。一大部文。前後科分。總亦開四。一通序大意。即此初一序也。二皈敬請加。序後次二偈也。三開章釋文。第三十門圓譚。開義章也。十卷經疏。釋經文也。四回向佛生。經疏末後二偈頌也。若依三分。一二為序分。三即正宗分。四為流通分。今是通序意耳。甲初。略明藏性為宗。 性覺真空。元澄明妙。一多毛剎而互容。小大塵身而即入。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如來藏性歟。 藏性為一經宗體。故首先標舉也。初句體大。二句相大。三四句用大。五句絕待。末句結屬。根本曰性。靈知曰覺。如實曰真。虛寂曰空。空如來藏性也。三卷空大云。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此空藏性。本自天然。獨立不改。故曰性空。始初曰元。淨湛曰澄。朗徹曰明。精微曰妙。不空如來藏性也。六卷頌云。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此不空藏性。首從太初。萬法資始。故曰元明。又上即性覺妙明。次即本覺明妙。空不空藏。性體元相。一一全備。真空元澄。體。空也。性覺明妙。相。不空也。 一多小大。事也。毛剎塵身。相也。事得理融。故能互容。相依性轉。故能即入。不空而空。空而不空。空不空藏性也。四卷云。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於一毛端現寶王剎。不動道場徧十方界。上句義也。又云。小中現大。大中現小。坐微塵裡轉大法輪。身含十方無盡虛空。下句義也。理事法界釋之。理。一也。事。多也。互為者。理成事。事顯理也。事。小也。理。大也。相現者。事含理。理徧事也。事事法界釋之。一大。剎身也。多小。塵毛也。為即一多相容。現即廣狹即入。又毛剎塵輪。場界身空。皆事也。毛端現剎。正中現依。小中現大也。輪轉塵裡。依中現正。大中現小也。場徧十界。依中現正。一為無量也。身含十空。正中現依。無量為一也。此無涯用。全性體起。經後結云。故發真如妙覺明性。又云。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不容。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四大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俱現等。三云。如來藏中。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用既性起。不從緣發。故此即入無礙用相。全是空不空如來藏性也。 度量曰思。論說曰議。不可得者。莫能及也。上約三大。是相待釋。此離言思。是絕待釋。經云。法性本空寂。不可得思量。又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論云。是心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下云。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非絕待而何一。 又云。言有方分。理無窮盡。今約藏心理性。故言不及。又云。意中所緣。善惡無記。生成法則。今約真如藏心。非彼三性。故思不及二。 又世間法相。可思可議。下云。世間因緣及自然性。皆識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出世法性。絕思絕議。下云。陰入界處。本如來藏。非因非緣。非自然性三。 四云。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四。故云不可思議得也。 其。此也。惟。獨也。藏性。結指。定在曰歟。如是三大不思議者。的是何法。此惟藏性乃爾。非餘法也。藏者。一具足恒沙性功德故。二出生世出世間一切法故。三含吐十界。無方所故。四藏在眾生染淨心故。亦名真如藏。佛性藏。自性藏。法界藏。如即空藏。來即不空藏。藏即空不空藏。離真性外。別無三藏可得。故惟如來藏性。下文三科。七大。世出世法。皆顯歸於此也。又如來藏融拂雙該。如。拂義。論云。此真如性無有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即如實空。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來。融義。論云。此真如性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即如實不空。具足無漏性功德故。藏者。雙該義。融拂自在。遮照無礙。論云。真如性者。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惟一心性。故名真如。又云。所言空者。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故此融拂互收。獨在後一空不空藏性矣。下云。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義悉四卷三藏文中。一經所宗。故此詳釋。 △甲二。詳顯此經圓旨二。乙初。總讚能詮。 破妄顯真。背塵合覺。斷倒想於類生八萬。證法身於聖位十三。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大佛頂首楞嚴經歟。 經旨是一部要義。故次即詳顯也。初句理。二句教。三句行。四句果。五句離言。末句結歸。分剖曰破。虛偽法相曰妄。如破識無體。非心。七處。三番。下云。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等。開彰曰顯。一實理性曰真。如顯見是心不失。十番。八還。乃至四科七大。皆昭明於藏性真如也。違逆棄捨曰背。塵者。色聲六塵。相及五欲等。故佛斥云。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順從趨向曰合。覺者。覺知六根性及三覺等。故佛教云。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是故於中。一為無量。小中現大。如來圓照。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滅除曰斷。倒想者。顛倒夢想也。寤即想心。寐為諸夢。般若云。遠離顛倒夢想。佛咄破云。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故須斷滅。類生八萬者。謂十二類生。一一各有八萬四千亂想。又一一類。復各互具十二倒想也。乃至七趣妄想凝結。五陰妄想生成。若非聞思三昧。禪那觀行。不能脩斷淨盡也。斷此惑想。有頓有漸。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上根者如阿難。消我億劫顛倒想也。中根者如性尼。斷盡三界見愛想也。下根者如會眾。聞經名後。心慮虛凝。斷諸沉細惑惱想也。下下根者。如有學眾。聞十卷末。七趣五陰。一切妄想種習。始得斷盡無餘也。 成就曰證。法身者。法性為身也。五分。四智。三身。十身等。起信云。破和合識相。顯現法身。佛開示云。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隨汝諦觀。比類發明。故須成正。 聖位十三者。一約諸教聖位者。華嚴初信即佛。六位皆聖也。圓覺頓教。起信終教。皆以初住入聖位也。十三者。謂十聖三賢。如唯識論。仁王經等。始分教也。海慧禪師云。一切賢聖。至佛而極。一切教位。至圓而極。此則證法身於華嚴圓教聖位。超諸權漸三賢十聖上上位也。二依本經圓教。聖位者。六十聖位也。十三者。十二聖位前。加一凡夫初發大心位也。七云。求大乘者。從於凡夫始覺位。終大涅槃妙覺位。正脩行路三漸至等覺一。八云。汝今脩證佛三摩地。於是本因十二類生。凡夫初發心時。依本覺位。起始覺也。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二。九云。從是凡身凡位初心位也。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因果共有六十位也三。佛經三說。證有凡夫初心一位。明矣。此則圓證佛果法身。超歷於十二類生。凡夫本因初心一位。并諸漸等聖位中十二階級。上之又上也。三就諸教本經。論聖位者。唯識論諸斷證。十地等妙。十二品位。起信論諸斷證。初住至妙。四十二位。圓覺頓超權漸十品。初住證妙。五十二位。華嚴初信。楞嚴三漸。圓超頓漸。共有六十二品果位此約位論。若五教橫判。如五教儀。若非四相密淨妙圓。十心涉入互融。何能超證如此圓頓耶。又此證位。有圓融。有行布。行布則六十聖位差別。圓融則一位即攝一切位。今經圓教。二無礙故。下云。地如佛地。覺齊佛覺。於同佛地。取涅槃道。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又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又三漸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獲無生忍。上根者。七大後。身心蕩然。不歷僧祇獲法身。中根者。揀選後。身心了然。獲法眼淨。下根者。經名後。頓悟禪那。脩進聖位。增上妙理。下上根者。色受陰盡。上歷六十聖位。下下根者。行識陰盡。乃超信等聖位。圓滿菩提。歸無得也。 亦不可思議者。上四法門是依言釋。此絕言歎也。經云。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不誑。無容議。不妄。無容思一。又云。今為開示第一義諦。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纏繞二。偈云。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一切祕密門。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三。當知是經義亦不可思議也。 其惟楞嚴經者。如是四門不思議者。實是何經。惟此佛頂楞嚴大經足以當之也。佛頂者。五名中。初一大佛頂也。顯經最尊勝故。神咒從頂宣故。楞嚴者。五名中。後一首楞嚴也。翻云。一切事究竟堅固。法法本真如法界藏性。堅固義也。處處入佛之知見種智。究竟義也。又翻健相三昧。謂住此楞嚴大定中。身口意三。不惟斷十惡業。而且行十善行。直前無畏。永無退轉力也。佛云。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元菩提體。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盡有首楞嚴定。亦名般若。能觀照實相故。亦名金剛三昧。斷惑證真。最堅利故。亦名獅子吼。決定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力無畏故。亦名佛性。無性闡提皆有佛性。盡成佛故。佛性。理。大佛頂也。般若。果。如來密因也。獅子吼。教。脩證了義也。金剛三昧。行。諸菩薩萬行也。具上四名。成後楞嚴大定名也。如是五名。總含一切圓頓法義。非此楞嚴一經。誰能溥博該攝耶。 對上揀顯。前是性起德。今是脩顯德。上是自性淨。此是離垢淨也。互融不二。如教圓示。 △乙二。別明所詮三。丙初。先出教主說經所以二。丁初。教主普益難思。 故我世尊。不生滅性。合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令諸佛心內眾生。成眾生心內諸佛。 初句舉覺王。故者。承上經有如是不思議德。故佛乘時說此經也。我者。法身真我。無我之我也。真常淨樂。八自在故。世尊者。世出世間所尊重也。釋迦文佛。情。器。覺。三世間中。莫不欽仰故。 不下四句。明自覺。文出四卷。不生滅性。始覺智性也。合如來藏。本覺理性也。妙覺圓照者。究竟覺性也。妙即空藏。明即不空藏。圓即空不空藏。覺即如如智也。法界者。理事無障礙三法界。如如理也。照者。契也。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故云。妙覺照法界也。 令下二句。顯覺他。下云。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令者。普令十界一切眾生皆利益故。成者。一成一切成也。正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諸佛心內生者。華嚴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佛性論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下云。即以己心。成佛所履。眾生心內佛者。華嚴云。一切眾生心。悉有如來成等正覺。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作諸佛相好。下云。即以佛覺。用為己心。清涼疏。開四句。一佛心外無眾生。二生心外無諸佛。三佛心生心齊現。四生心佛心雙泯。下經亦云。心佛二同。善得中道。數量銷滅。二無所目。今且約前二句明也。華嚴云。如來智慧無量無礙。具足在於眾生身中。普能利益。偈云。佛智亦如是。徧在眾生心。令其除妄想。普皆得饒益。下云。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隨順等觀。故云令成。 △丁二。眾生種類不等。 間有根機類別。種熟品殊。 先究根種。間有者。就上眾生世間而論。揀非覺器二世間也。根有上中下。機有頓漸。類有邪正。故云別異。華嚴會上。普欲眾生入一乘道。其奈積行菩薩曝鰓龍門。二乘聲聞如聾若啞。不得已也。於一乘道。隨宜說三。遊於鹿苑等處。開說阿含。深密等經。法華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又以淨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豈非機分小大別乎。 下種過去。成熟現在。解脫當來。未種善根者。今當令種。已種善根者。今令增長。未成熟者。今令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或多時會種熟。或一時會熟脫。種熟脫三。時時不廢。故云品殊。經云。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眾生聞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其有眾生。不自覺知。惟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脩何事。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脩。以何法得。得何法。眾生住於種種之地。惟有如來如實見之。豈非如來隨諸眾生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種種籌量而分別乎。 逮於般若時後。妙智會中。觀人天之戒緩乘急。審二乘之定少慧多。 逮下。次論時宜。上二句時會。逮。及也。至也。時會有五。謂華嚴。阿含。深密。妙智。法華也。般若妙智。時當第四。故云逮於後中。以楞嚴經佛於六十二歲說也。儀註頌曰。華嚴三七日。阿含十二年。深密二十六。妙智後四年。法華涅槃會。初終有八年。自後說法後。通共五十年。楞嚴說歷三會。長至涅槃。亦屬般若之通時也。詳五教儀。 下二句機宜。戒緩乘急者。大品般若。談十八空及二十空。人天聞之。起斷滅見。撥無因果。不持齋戒。夭殤慧命。是故乘急而戒緩也。定少慧多者。金剛心經。談諸法空。菩提亦空。二乘聞之。無常無我。真空寂滅。禪定不脩。喪失法身。是故慧多而定少也。八部般若。以空慧水。蕩其執情。觀慧偏多。故人天二乘戒定並缺耳。 觀審者。佛云。如來觀知諸法歸趣。亦知眾生深心所行。而唱是言。我是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汝等天人皆應到此。爾時人天二乘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如來於時觀諸眾生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故須審觀機宜。投以三乘教也。 妄識妄想以為因。真見真知而瞢昧。既無佛力以顯加。安有咒心而密護。 妄下。後察藥病。上二句受病。妄識。六識也。妄想。六塵識中虛妄相想也。根本曰因。取用事識為根本因。一切見愛惑惱。二種生死苦報。皆招感矣。縱以事識脩我空觀。見應身佛。聞諦善法。住於偏真法性理也。前云。聲聞緣覺。外道天魔。皆以無始生死根本。用攀緣心為自性者。猶如煮砂欲成嘉饌。終不能得。錯亂脩習。安成菩提。無明曰瞢。昏暗曰昧。見知。六根門頭。見聞覺知真性也。若不瞢昧。取用業識。脩三空觀。見真身佛。聞藏心法。住於中道第一義諦法性理也。常在楞嚴性定。圓證菩提果矣。前云。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為本。則如今者識精元明。此二根本不可不知。故佛初卷普為曉諭。四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今既瞢真知見。而以識想為因。豈非行人身心大病。 既下二句。法藥。上句佛寶仙丹。長法身也。下句法寶靈丹。活慧命也。顯加者。楞伽云。如來以二持力。加諸菩薩。一者三昧。二者摩頂。為令遠離魔業故。得法倍增故。不墮二乘故。速入佛地故。佛不加持。彼諸菩薩便墮外道二乘魔境。則不能得無上菩提。密護者。下云。我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汝等有學。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末云。一心勸持佛頂心咒。若未能誦。寫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今則外無佛加。內無咒護。豈能超二生死。轉二依果。故墮凡小魔外惡趣耶。起信論云。眾生雖有正因之力。若不遇佛菩薩說法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丙二。統論一經義旨圓妙二。丁初。當機啟請。 假登伽之發起。興阿難之現權。 上半。列當會機宜。清涼疏明聽眾有十。謂常隨。雲集。輔揚。影響。發起。當機。結緣。證法。嚴護。供養也。今初二句。即五六二眾。登伽。翻本性。據戒因緣。鄧伽經等。亦是大權示現。故與阿難世世不離。不墮三途。且成四果。與彼婆須密女。離貪欲際。無礙解脫。境界同也。維摩云。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 假。借也。美也。假婦女之婬愛。引發圓乘之戒定。借梵天之邪術。開起佛頂之明咒。如是攝入大權業行。豈非嘉樂君子女了佛性。名女丈夫。亦稱內君。愛君等。憲美德乎。下云。乃至婬女。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羅漢。 興者。動作啟建也。又悅也。阿難。翻慶喜。現權者。內祕菩薩之行。外現聲聞之跡。隱去大乘之實。顯出小乘之權。因乞食次。誤墮婬室。現無定慧。遭大幻術。將毀戒體。興啟戒咒。若不行權。楞嚴教息。現未眾生。奚成正覺。如斯動作不亦悅乎。法華云。我與阿難。空王佛所。同時發菩提心。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若謂阿難實是小乘初果。下何消億劫想。獲法身乎。佛何又勸誡云。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留願末法。度眾生乎。 請三摩之方便。成十佛之菩提。 下半。請成佛教道。經云。阿難見佛。泣向多聞。未全道力。啟請奢摩。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奢摩。止也。三摩。觀也。禪那。靜慮也。舉一攝三。云三摩耳。方便者。巧便方法也。見道。破識顯見為初方便。脩道。咒戒耳根為方便。證道。三漸乾慧為方便。助道中。七趣。持戒除惑為方便。五魔。覺悟無惑為方便。下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十佛菩提者。專請圓教菩提覺道果也。經云。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又十佛者。此楞嚴說。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如說咒心。報身頂中現諸化佛。無為心佛以宣演也。餘詳華嚴經疏。 上四句意。當序文也。下入正宗。如法思知。 △丁二。如來投教二。戊初。明前一大會三。己初。略標。 是以如來。覿指常住之真心。首出楞嚴之性定 是以者。承前起後之詞。由上人天登伽等之戒缺。二乘阿難等之定灰。以是釋尊說此楞嚴一大教也。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法身義也。如來身者。金剛之體。報身義也。乘如實道。來度眾生。化身義也。覿面親為指見。稱曰覿指。佛初示云。阿難當知。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過去不遷曰常。現在不動曰住。未來不變曰真。此惟當人圓覺藏心也。謂本覺。始覺。妙覺。不落成住壞空劫數。下云。清淨本心。本覺常住。又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不涉十世古今際限。下云。如來藏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頭首最先舉出。稱曰首出。易曰。首出庶物。萬國咸亨。今佛初便提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楞嚴。翻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事法界。究竟堅固。理法界。合即事理無礙法界。又堅固。奢摩。止也。究竟。三摩。觀也。合即禪那。靜慮。圓覺偈云。寂靜奢摩他。如幻三摩提。禪那惟寂滅。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如來得成道。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若能勤脩習。是名佛出世。又涅槃經云。奢摩他。名寂靜。遠離。能清。能滅。能調。故名為定。毘婆舍那。名正見。了見。能見。徧見。次第見。別相見。是名為慧。憂畢叉。名不諍。不行。不觀。亦名平等。是名為捨。捨諸法相。定慧平等也。起信論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鉢舍那觀義故。以此二義。脩習不離。雙現前故。下文亦云。奢摩他中。用諸毘婆舍那。清淨脩證。漸次深入。 如是三定。皆此楞嚴究竟堅固所攝。而云一切事者。謂九法界。三世間。七大三科。橫徧十方聖凡法界。莫不具此楞嚴性定。自性本定。無不定時。是則世出世間上上禪。百八三昧。八萬四千禪波羅蜜皆名為別。從此出生。以是楞嚴性定。能總攝一切法。即一真如法界藏性。大總相法門體。故下云。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一切事。總持也。究竟。妙湛也。堅固。不動也。三藏三定。皆攝生於楞嚴王定。稱世希有者也。 又此性對上心。心。用也。智也。性。體也。理也。實則體用不二。理智一如。華嚴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下云。一真如心。發真如用。真得所如。十方無礙。清涼云。體寂於萬化之域。用動於一虛之中。四句並離。百非俱絕。如來覿指首出。良有以也。真心生定。為一經之綱領。大部所全顯。佛乘正宗。圓教根本。故此開章。頂先表揭。 △己二。廣釋三。庚初。奢摩見道。謂見破妄顯真。藏心三大法道。以證奢摩本性定也。分二。辛初。別明四。壬初。破妄識。 三重破識以無體。 此下細詳三會五道法義之條目也。今明初會見道經旨。破識無體者。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惑道。業業道種苦道自然。如惡叉聚。諸脩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脩習。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枉入諸趣。釋曰。攀緣心。六識心也。緣六塵故。起諸分別計度。而為生死根本。識精元明。藏識性也。在六根門即名見聞覺知。無別分析。故為菩提根本。由諸行人。用識不用見。生死煩惱為根。故在七趣輪轉不休。 三重破者。一破六識無處。共有七番。一破在內。二破在外。三破根裡。四破內外。五破合處。六破中間。七破無著。二破六識非心。三破六識無體。則知六識虛妄相想。不可用為脩行本也。今云無體。取第三重。該前二也。 △壬二。顯真見。 十番顯見以為心。 見性。六根中之第一。體是菩提涅槃根本。諸脩行人。依之斷證。頓超六位。離二死矣。下云。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涅槃常樂我淨。應當依不生滅性成。得元明覺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脩證一。又云。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六根性德也。數量如是眼八百德乃至意千二百德等。十方如來。依根脩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二。識大文云。識動見澄。非和非合三。根大文云。見聞覺知。本如來藏四。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五。命濁云。汝等見聞。元無異性。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六。偈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釋曰。真即見性。非真即識心。今依真見性一分也七。十方佛云。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惟汝六根。更非他物八。釋尊印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九。乃至六入文云。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准知識精元明。見聞知精。真是菩提涅槃本矣。故下六根。佛云。於妙圓中。粘湛發見。及聞覺知。凡脩行者。宜當用根。見聞知性。毋用六識妄想心也。 十番者。一顯見是心。二顯見不動。三不滅。四不失。五無還。六不雜。七無礙。八不分。九超情。十顯見離見。為心者。即第一是心也。翻前六識非心。明矣。 見見非見。標光影於獨明心月。合然非然。蠲戲論於第一義天。 見見二句。先法。第十顯見文也。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上二句。同前見明之時。見非是明等。下二句。同後偈云。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又下文云。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汝六根性亦復如是。 標下。次喻。上一見字。即妙覺明心。如天一真月。光也。下之非見。即見精明元。如捏目二月。耀也。前之六識。即前塵妄想。如水現三月。影也。下云。淨圓真心。妄為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二月光耀。尚涉是非。況水月影。故云非見。標光影也。下云。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謂一真精妙覺明性。如天獨一輪月。有何是非干涉。故云見見獨明月也。 合然二句。第九顯見超情文也。合者。和合因緣也。然者。不合自然也。非然者。謂此真見覺體。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也。蠲者。遣。拂。滅。盡也。戲論者。種種妄見邪思。徧計情也。法華云。蠲除諸法戲論之糞。第一義者。謂本覺心。是第一義。真勝義性也。天者。法喻雙通。法則性天。喻則蒼天。悉皆真空寂靜。蕩無纖塵者也。下云。見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虛空云何隨汝執捉。阿難言。云何佛說見性四緣。因空。明。心。眼耶。佛言。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阿難又言。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因緣自然二俱排擯。佛言。我今為汝開示中道第一義諦。無戲論法。何將世間戲論。因緣。和合。自然。而自纏繞。故此見精覺明心中。瀰滿清淨。戲論蠲盡也。 △壬三。開藏心。 離一切相。空藏心。真空寂寂。 三藏心文。詳如四卷。此是萬法資始。生佛全體。六根自性。七大底源。通經宗尚。圓教旨歸。真如德相。楞嚴定本。圓通實際。賢聖安宅。故此備列。 初二句。空如來藏心也。一切相者。具十法相。一性相。二色心。三勝劣。四根境。五親疎。六因果。七染淨。八事理。九真應。十權實。今云離者。空如來藏本妙心中。非七大。非五陰。非六入。非十二處。非十八界。非四諦。非十二因緣。非六度。非十號。非涅槃四德。十對法界。如實空無相也。故云真空寂寂。寶積云。空如來藏。離不解脫一切煩惱。勝鬘云。空如來藏。脫離一切煩惱藏。法界論云。空如來藏智。一切煩惱若離若脫智。即起信論離言真如。如實空體。論云。真如體者。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一。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二。以如來藏。從本已來。雖有過恒沙等煩惱染法。惟是妄有。性自本無。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無有是處三。亦即楞嚴堅固。奢摩寂靜之定性也。 即一切法。不空藏。妙有如如。 即下。次二句。不空如來藏心也。一切法者。即上性相等十對法界。而云即者。以不空如來藏圓明心中。即七大。即五陰。即六入。即十二處。即十八界。即四諦。即十二因緣。即六度。即十號。即四德。如實不空實相也。故云妙有如如。寶積云。不空如來藏。具河沙佛不思議法。勝鬘云。不空如來藏。具過恒沙不思議佛法。法界論云。不空如來藏智者。過恒河沙不思議諸佛法。不離不脫智。即起信論依言真如。如實不空相。論云。真如相者。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一。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佛法身二。以如來藏。從本已來。惟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三。亦即楞嚴究竟。三摩憶持之定性也。 無非不非。無是非是。空不空藏心。性相圓融。空有無礙。 無下。後五句。空不空如來藏心也。非。離也。無者。無離無不離也。是。即也。無者。無即無不即也。下八卷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論云。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又二卷云。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皆明三藏圓融具德。空不空之義也。四卷空不空如來藏心文云。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泯絕二邊曰離。離即者。拂上即義。空藏心也。非性相法界對。乃至非權實法界對。離非者。遣上非義。不空藏心也。即性相法界對。乃至即權實法界對。會融兩頭曰是。是即者。收上即義。不空藏心也。即七大法界。乃至即四德法界。是非即者。取上非義。空藏心也。非七大法界。乃至非四德法界。如實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故云性相圓融。空有無礙。性空融相而不礙有。相有融性而不礙空也。寶積云。空不空如來藏者。隨為色空。普應一切。勝鬘無者。合上空不空二如來藏。即成第三一藏義也。 法界論義。例上可知。論云。諸佛法身。有功德法。譬如燈有光明熱色。不離不脫。摩尼寶珠光色形狀。亦復如是。如來法身。智功德法。不離不脫。所謂過恒河沙諸佛法也不空藏義。非如來藏。有生老死。若沒若起。以如來藏。過有為相。寂靜常住。不變不斷故空藏義。頌曰。如光明熱色。與燈無異相明喻不空。離暗喻空。如是諸佛法佛法合不空。惑業合空。於法性亦然。煩惱性相離。空彼客煩惱空藏智也。淨法常相應。不空無垢法不空藏智也。法界論頌。合明義爾。勝鬘影顯。義例准知。即起信論。總相真如。如實空不空用。論云。依一藏心法有二門。一心真如門空。二心生滅門不空。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是二門。即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真如用者。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謂諸佛因地。發大慈悲。脩諸波羅蜜行。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未來劫。以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有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空藏。見本法身不空藏。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總相真如。空不空藏徧一切處全體起用。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以諸如來。惟自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攝用歸體。 問曰。真如體既平等。離一切相空。云何復說體有種種功德不空。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不空。而無差別之相空。等同一味體用一如。惟一真如空不空藏。總相真如。詳如彼論。亦即楞嚴究竟堅固。禪那靜慮之定性也。 問。本經三文。但有義相而無三名。今立三名。恐違佛意。答。四卷後列空藏。顯有不空及空不空名矣一。既開三義。何妨三名二。寶積三名。勝鬘二名。義例標明。合佛語意三。智論釋法施云。依隨經論。廣作義理。為立名字。皆成法施。今依佛說三義列名。融會一切經論意旨四。真正圓通。非比凡愚徧計執也。 △壬四。起用相。 解脫十境。全體攝入於十界。德相五門。大用發起於五乘。 上詳三藏。性起。性淨也。此舉三大。緣起。脩淨也。前二句性境。後二句用相。就分為二。先體性攝入十界。三覺圓證。經云。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文中二十二句。名為十不思議解脫境界。我下六句。一名總別無盡境一如來藏。總也。十法界境。別也。猶辰圍於眾星。是下二句。二名一多互容境比室列於七燈。無量句。三名純雜相即境一即純。多即雜也。象金成之十物。小句。四名小大齊現境若隙現之太虛。大句。五名廣狹圓通境鏡鑑千里。不動二句。六名動靜不違境舟移兩岸。身含二句。七名攝入周徧境身。攝也。空。入也。海印森羅。於一二句。八名隱顯交成境月分明暗。坐微二句。九名同異合明境塵定。同輪。轉異。空含萬象。滅塵三句。十名自他並起境真覺體性。自也。發大用相。他也。日捧五雲。此是諸佛性淨境也。若會華嚴十解脫門。我以妙明。淨觀察解脫也。不滅不生。通達三世解脫也。合如來藏。如來藏解脫也。惟妙覺明。光明輪解脫也。圓照。普照明解脫也。法界。法界藏解脫也。一多小大。無障礙解脫也。不動八句。不思議解脫也。故發二句。無餘境界解脫。滅塵句。隨順無礙輪解脫。中各有僧祇解脫門。 十界者。十法界事。一法性理。二皆無障礙故。全體攝入者。佛性論。三如來藏。一隱覆藏。為煩惱覆藏。眾生不見故。二所攝藏。一切眾生。悉在如來如智境內。並為如來所攝持故。三能攝藏。果地功德。一切盡攝故。初藏。佛為能入。生為所攝。二藏。佛為所攝。生為能入。即如來藏圓照法界義也。三藏。又三。一正境藏。如如境也。二正行藏。如如智也。三正果藏。如智境果也。此即我以不滅妙明合如來藏義也。 我以妙明。妙覺。不滅不生。因地始覺。合如來藏。本覺。 而如來藏。本覺。惟妙覺明。妙覺。圓照法界。果徹因源。始覺。 我以三句。自覺。而如三句。覺他。前後連合。成究竟覺。 又是故中。本覺。一多小大。始覺合究竟覺。滅塵始覺。合覺。本覺。妙覺。圓覺也。 又於中。自覺。一多小大等。覺他。合成圓覺。滅塵合覺。自覺。故發明性。覺他。合成妙覺。三覺滿也。 今此上對二句。且約自覺體性而說。故清涼云。冥真體於萬化。智周鑒而常靜。下云。一真如心。盡真如際。故云體全攝入。法界論云。此心性明潔。與法界同體。如來依此心。說不思議法。云何無差別。法身眾生中。本無差別相。不淨眾生界。染中淨菩薩。最極清淨者。是說為如來。即此法身。為無邊煩惱藏隱覆藏所纏。生滅流轉。名眾生界。即此法身。厭生死苦。為求菩提。脩諸波羅密行所攝藏。名菩薩界。即此法身。解脫一切煩惱藏。離一切苦。最極清淨。住於法性能攝藏。名如來界。是故眾生界不異法身。法身即是眾生界。我依此自性清淨心。即是法界。說不思議法。故云十境全攝於十界也。問。與淨名解脫同否。答。彼是菩薩解脫。作用解脫。神力解脫。此是諸佛一。稱性二。圓證三。大解脫也。 德下。次用相。發起五乘。三覺頓成。就上二十二句文中。開為十相圓融。合成五對。不滅不生合如來藏。空有圓融相也不生。空也。不滅。有也。如珠呈於六色。惟妙覺明。圓照法界。總別圓融相也覺明。總也。法界別也。似屋穿於萬木。一為二句與不動四句。一多圓融相也身場。一也。空界。多也。譬海流於百川。小中二句及一毛四句。小大圓融相也塵毛。小也。輪剎。大也。喻並現於四天。滅塵合覺。發真如用。背合圓融相也滅壞。背也。順成。合也。類樂奏於八音。此是諸佛恒河沙性功德相也。淮彼華嚴。六相圓融。此有十相。惟妙覺明。圓照法界。總別相也。一為無量。一雜相也。無量為一。多少相也。小中現大。小大相也。大中現小。巨細相也。下八卷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亦含十相。初句同異相。一切。異也。如來。同也。密含顯相。圓含偏相。淨含染相。妙含麤相。會通釋之總同。別異可知。一眾。即密顯。多少。即圓偏。小大。即淨濁。大細。即麤妙妙者。精微也。 此十相中。各具十對。謂人法。色心。教義。理事。境智。定慧。性脩。斷證。行位。因果。我以妙明。人法相也。剎塵身。如來藏。色心相也。坐塵裡轉法輪。教義相。一法身中含無盡空。理事相。圓照法界。惟妙覺明。境智相。不動道場而徧十方。定慧相。不生滅性。合如來藏。性脩相。滅塵合覺。故發明性。斷證相。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毛端現剎。行位相也。小中現大。大中現小。圓徹法界。因果相也。斯十對法。該盡世出世間一切法相。且舉理事對相言之。理隨事變。一多緣起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無礙。由此事事無礙。理事對爾。人法等知。即是楞嚴性定。一切事究竟堅固相也。信論云。具足過恒沙等不思議佛法。滿無所少。名如來藏。是亦諸佛緣起淨法界中。理實性淨之相。法華云。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下云。種類出生。同中顯異。異中見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一一真性本然故。 五乘。有二。一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二三乘小乘聲聞。中乘辟支。大乘菩薩。大乘上三乘空相二宗。權教人。此乃性宗。終頓實教人也菩薩。及一乘化也以教一佛乘。大用發起者。因有德相。始發功用。德相苟無。功用何起。如日月具光明相。方能照物破暗。寶杵堅利。用自摧山割物也。圓覺疏。三如來藏云。一隱覆義。謂覆藏如來故。二含攝義。謂如來法身。含攝身土神通用相。無量功德。一切眾生皆攝如來藏內故。三出生義。謂此法身既含眾德。了達證入。即能出生故。初藏。佛為能入眾生身中。為生所攝。二藏。佛為能攝佛生諸法。生為所入。即我以妙明照法界也。三藏出生。即是滅塵合覺。發明真如妙覺性也。始妙同本。自他覺滿。義例如上。配對可知。 然此下對二句。且約覺他用相以說。故清涼云。顯德相於重玄。用繁興以恒如。下云。性德圓成。發真如用。故云德相妙用大發起也。起信論云。雖有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惟一真如。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謂一切法。本惟一心。實無諸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一。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徧照法界義故二。若心有動。非真識知三。無有自性四。非常非樂。非我非淨五。熱惱衰變則不自在六。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七。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總含五種淨德。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德相。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八。名為法身如來之藏上證德相。真如用者。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見本法身。故有不可思議種種業用。此用有二。一依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二依業識。菩薩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菩薩地盡。其用轉勝。見之究竟。說名法身。徧一切處。無有分齊。以真如自在用義故上證大用。華嚴離世間品。廣顯剎。身。境界。神通。力無礙用。五十門。詳彼文明。故云五門大發於五乘也。 問。十境五門。十界五乘。文法同一。何分二義釋耶。答。上約體性攝入。下約用相發起。論云。依三藏心。即示摩訶衍自體相用義也。故開二對句義上略釋。下詳顯。先約教釋。權漸教中。如起信論。三覺豎說。三大開明。今經圓教。三覺橫彰。三大合顯。如清涼疏並如上引。次依經文。我以六句。依自覺體性。縱圓照用。攝用歸體。以體上帶顯其用。依主釋也。是故下十六句。依覺他用相。縱云於中真如性體。理實依體起用。用上顯其體耳。持業釋也。總統二十二句。體用一如。三覺不二也。又我以三句。理奪事。事非理。而如三句。理徧事。事即理。一多二句與一毛十界四句。理成事。事顯理。小大二句及微塵大空四句。事含理。理徧事。開明如此。合顯不惟理事無礙。亦且事事無礙也。後出疏意。有三。一依經上下文義。開合判釋無傷。承前三藏義來。三藏心既圓融。三大理宜交涉。徧容無礙。二經文二十二句。連合開列十境五門義著。為顯圓教十玄門故。三十境五門。文法雖同。而上顯體性攝入。下明用相開發。義旨實不一也。問。上引論證。有分別否。答。法義證別。前華嚴解脫。證十性境。後信論法華。並證德相。佛性論三藏。證體攝入。法界論。證攝入十界。意易例知。圓覺疏三藏。證發用相。重後出生。至信論文。先相。後用。起發五乘。亦易可思。是則證意各有別也。問。二十二句文中。三覺兩種雜出。意義云何。答。本。始。圓。三覺。如信論。自。他。滿。三覺。出本經。體中判云自覺者。三覺功德圓滿已後。方成諸佛內證自覺。用相判云覺他者。自證三覺功德圓滿果後。始如諸佛覺他應世。如是圓融行布。判釋二無礙也。如法會通。何云混雜。問。淨名解脫。華嚴何攝。答。離世間品。十種神力無礙用中所攝。檢覈彼文。自了今釋。 問。上明境相。眾生有否。答。眾生亦有。但由惑業障覆。智慧德相不顯。如華嚴說。若能滅塵合覺。返染歸淨。用同諸佛。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問。染淨二緣。生佛同否。答。同中有異。同者。生佛因地。同一性起。無染無淨。迷心性後。起無明惑。妄依真起。緣分染淨。眾生久迷。在纒不出。惟染無淨。名染緣起。經云。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諸佛發悟。出纏離垢。惟淨無染。名淨緣起。經云。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問。生佛界中。起有三耶。答。三少不同。一性起。二緣起。染淨二起。緣生佛說。諸法性中。總離垢淨。三性緣二起。圓融無礙。亦可性起即空藏心。緣起即不空藏。世出世間染淨法相。皆含藏故。圓融即空不空藏也。如華嚴宗。理實。緣起。無障礙。三法界。起信論。真如。生滅。一心三門。意旨無異。 問。經明先染。次淨。後藏。何今序中。先藏。次大耶。答。信論。摩訶衍乘總說有二。一者法。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二者義。依此心法顯示摩訶衍乘。自體相用三大義也。則三藏能顯能立。為法本也。三大所依所顯。是義相也。經中先緣次藏者。無不還歸此法界藏心故。序中先藏次大者。無不從此法界藏心流故。具此二意。經序稍別耳。 △辛二。總結。 奢摩他定始成。微密觀照方就。 上句。止也。定也。安住曰止。停義。不動曰定。寂義。覺心寂靜。不散亂故。證成楞嚴堅固定性。故云始成。下句。觀也。慧也。鑒徹曰觀。察義。覺智曰慧。了義。覺心明朗。不昏迷故。圓就楞嚴究竟慧性。故云方就。當句對顯。即為寂照雙流。止觀無礙。下云。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脩證深入。是也。 望上見性。藏大。論之。是所止觀。此名能止觀也。先舉見性而言。經云。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即時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語言。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曜。阿難言。今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驚怖疑惑。則豎臂拳曜。心推目動。非止觀也。妙淨見精。迥脫根塵。真止觀也。又下。如來屈手飛光。阿難目盼首迴。非定慧也。見性常寂。無動無舒。真定慧也。若會通說。心境雙融矣。見性寂照。心也。拳光首眼。境也。單見性辯。見性。體也。止觀。用也。性脩不同。見性本然。寂常不動。性上止也。旋見循元。動靜不移。脩中止也。現前知見。了了常然。性上觀也。迴光返照。密密細察。脩中觀也。合則體用無礙。見性真止觀也。 見性既爾。藏大例知。藏則空有徧觀。大則用相皆寂。會則理智一如。融則定慧均等。下佛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今為開示。故此結云。奢摩成就。 △庚二。三摩脩道。謂脩選根。返聞。正助道品。以證三摩自性定也。分二。辛初。正脩二。壬初。返聞多益二。癸初。脩斷。 了斯體用。性起本根。 先躡前起後。斯體用者。牒上。藏心三大義也。性。指見聞覺知。根。謂眼耳六根。起者。四云。於妙圓中。黏湛發見發聽。乃至發覺發知。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至於六識。又從六根性起。三云。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識性無源。因六根出。牒上顯見。生後聞性義也。 旋聞聲脫。六根之結盡解。淨極光通。五濁之染頓清。 旋下。次正明脩斷。二對。並上句脩。下句斷。旋。反也。聞。耳根聞性也。下云。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聲。塵境。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脫。亡也。下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流。聲塵也。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六根結盡解者。六根。謂眼。耳。鼻。舌。身。意根也。六結。謂動。靜。根。覺。空。滅結也。如五卷明。結則佛手豎巾。漸成初後。如觀音圓通耳門六結。偈云。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則華巾橫案。頓開分列。如文殊揀選。但以此根脩。圓通超餘者。如來示云。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偈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解結豎漸。脫根橫頓。故云盡也。詳引佛經。根結自了。五卷文中。引手於几。取巾綰結。分二。先別喻豎橫六結。六根縈之。漸生頓發纏縛相也。有四段。一眾前綰下。豎巾手綰六結。喻動。靜。根。覺。空。滅。結之豎窮漸次生起也。二我初綰下。橫巾問綰六結。喻眼。耳。鼻。舌。身。意。根之橫徧頓時分發也。三此寶華下。使其審知橫巾六結。喻明眼等六根頓發。四於意云下。令其意推豎巾六結。喻明動等六結漸起。佛言如下。以喻合法也。先顯喻六結豎漸。密例六根橫頓。則汝六根四句。次顯合六根橫頓。密例六結豎漸。法喻如理合知。佛告阿下。次總喻豎橫六結六根舒之漸生頓發解脫相也。有二段。一汝必嫌下。一。通明。統示六根。顯喻六根中。一六結豎漸解脫。密例六根中。六六結橫頓解脫。中又分二。先解結漸次。又二。初喻明六結解之豎漸。先喻也。佛言六下。次合也。由汝無下。二法示六結縛之豎漸。法喻縛脫。豎漸例知。此勞同結下。次解結方法。分三。初喻示。顯以六結中隨取一結。以明解法。密例六根中六六結。皆同此一解法也。佛告下。二印證。阿難我下。三法顯。是故阿下。二局說。單選一根。顯喻耳根中一六結豎漸解脫。密例六根中六六結橫頓解脫。分三。一法示選根解結。阿難我下。二喻明解結漸次。佛言六下。三合證漸解法益。 淨。空寂也。極者。空結除也。光。覺明也。通者。覺結離也。合則寂滅理現。妙覺智顯。故云通極。滅結殞也。上之旋脫。前三結。粗分始初解脫。況後三結乎。此之通極。後三結。細分末極。淨滅無餘。況前三結乎。偈云。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能脫。覺慧也。誰名。空性也。合即寂滅現前。又云。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聞復。根結除也。塵銷。動靜二結銷也。聞復。覺慧即圓。塵銷。覺性即淨。覺結不生矣。塵境淨極。即空性現。聞心光通。即空慧顯。空結滅盡矣。空性現。即寂滅理圓。空慧顯。即覺照智滿。故云。寂照含空。此則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滅結豈不蕩絕者乎。世事如夢。超世間也。却來觀世。超出世也。 五濁者。空見妄織。名劫濁。根大妄織。名見濁。性相相織。名煩惱濁。惑業相織。名眾生濁。體用相織。名命濁。染。不清也。即混濁意。四大纏擾六根心性。如取砂土投清水中。汩為染濁貌也。頓清者。除動靜根三結。則超劫見二濁。解覺空二結。則超煩惱眾生二濁。盡滅一結。即超命濁。由此轉眾生五濁惡世。而成觀音五清佛土。經云。欲令見聞覺知。契佛常樂我淨。擇去死生根本。伏還元明覺性。如澄濁水。貯於靜器。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今約圓斷。故云頓清。 問。根結濁染。同耶。異耶。答。義同無異。五大六塵。六根精性。織成濁染。五濁為名。五染是體。染曰五織虛妄塵惑。或稱五種妄織相想。初屬麤分。後屬細分。生因命有。滅從劫除。理則頓悟。五濁橫徧頓列。例彼六根五陰。如華巾橫鋪几上。頓開列也。事非頓除。五染豎窮漸起。例彼六結五想。如華巾豎取手中。漸次綰也。詳後陰文。義意自了。問。前判根結縈之頓漸。四番明矣。次後舒之根結頓漸。請示幾番。答。顯密共有六番。一汝必嫌此段文。初巾元放几上。密示六根橫頓。次巾提捏手中。顯示六結豎漸。喻法合明其解縛也。二此勞同結段文。中亦含二。初巾手提牽掣。顯示六結豎漸。佛告下。次巾安放几上以問。答當結心解散。此即密示六根諸結橫頓解也。三是故阿難文中。亦二。先巾原安在寶几審問。顯示六根橫頓令選。次我今問汝下。佛提花巾在手問答。顯示六結豎漸解脫。是則三文具六轉矣。前四例知。問。十多動靜。臆見以說。非佛經旨。答。佛何取巾六綰六問。後又以手將所結巾。掣左牽右。末復以手左右各牽。如是動靜。豈亦今家胸臆釋耶。經初舉臂屈指為拳。輪掌開合。飛光左右。豈佛靜坐。惟務寂默。全不動耶。則此動靜。正是如來全體大用。為人方便。俾法喻合明。理事無礙者也。例彼同別妄見。以眚災事。顯身界理。前後進退。合明法喻。意旨一耳。何不貫通。作斯疑為。 △癸二。果用。 五忍三空。證入於無生。 先果證。五忍者。仁王經謂。一伏忍。三賢。二信忍。初二三地。三順忍。四五六地。四無生忍。七八九地。五寂滅忍。十等妙覺地也。每一忍位各分下中上三品故。又彼三賢位中。獲三慧三空。十向得無生忍等。依仁王實教。凡小權乘粗淺。止到三賢。大乘圓實細深。超登九地。今楞嚴圓頓。賢聖隨機無礙。三空者。唯識論云。一我空無分別慧。證我空真如性理。二法空無分別慧。證法空真如性理。三俱空無分別慧。證俱空真如性理。證入者。五忍依行位成證。三空約理智契入也。無生者。無生法性忍也。四卷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謂從聞慧。解動靜根三結。超劫見二濁。以生空智。證生忍性。從思慧。解覺空二結。超煩惱眾生二濁。以法空智。證法忍性。又從脩慧。解滅一結。超出命濁。以俱空智。證徹俱空無生法忍性也。今依楞嚴圓判。三漸獲忍。頓超等妙。行布圓融。二無礙故。如八卷說。 二用四德。圓通於真實。 二下。次德用。二用者。六卷觀音云。我從聞思脩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同一慈力。遂起三十二應妙用。二者。下合六道眾生。同一悲仰。遂起十四無畏妙用也。四德者。觀音又云。我以聞脩金剛三昧。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一同體形咒。令得自在德。二異體形咒。令獲無畏德。三施財求受。令捨慳貪德。四供佛利生。令成因果德。 圓通者。四德法財如意前二德。法。後二德。財。曰圓。二用生佛合同。曰通。觀音云。我獲耳根圓通。脩證無上道故。得此二用四德不思議也。真實者。文殊偈明。圓通常。三種真實也。十方俱撃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是則通真實。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是則常真實。謂以聞熏三昧。證空如來藏性。破色受陰想。獲通真實。上同諸佛慈心。三十二應大用。思惟三昧。證入不空如來藏性。破想行陰。獲常真實。下合眾生悲心。十四無畏大用。脩持三昧。證空不空如來藏性。破識陰想。獲圓真實。中脩證己深心。四種圓妙德也。 △壬二。選根應機。 在觀音大士。機固合於此方。而二十四聖。緣皆宜於他土。 初取捨隨方。合此方機。取觀音也。宜他方緣。捨諸聖也。隨於機緣云爾。觀音合者。偈云。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又云。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是則大士。耳根圓通。聞思三昧。當此方機。無不稱合也。 而下。緣皆宜者。本經佛明。四科陰。入。處。界常住。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徧周。諸聖圓通非不是也。但宜他土。此不取耳。入楞伽云。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說。或有佛土瞪視顯法。或現異相。或復揚眉。或動目睛。或示微笑。嚬呻謦欬。憶念動搖。以如是等而顯於法。如不瞬世界。妙香世界。及普賢佛土。但瞪視不瞬。令諸菩薩獲無生忍。及諸勝三昧。大慧。此世界中。蠅蟻等蟲。雖無言說。成自事故。此以六根宣教也。維摩經云。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或佛化人。或菩提樹。或佛衣服臥具。或以園林臺觀。或以飯食。或佛相好。或以虛空。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或以夢幻影響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有以寂寞無作無為。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於諸佛法生清淨心。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此以六塵演教也。 清涼云。香積世界。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國土。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相如調文君之女。終獲隨車史記。目撃之以傳道。宣尼見溫伯雪子。寂無一言莊子。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花香雲樹即法界之教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於何非教義耶。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此則總示四科七大皆教也。 既七大明理。五塵顯義。六識了心。六根見性。諸聖因緣。圓通悉宜。但不利於此方。文殊故不取也。偈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如來亦云。二十五無學。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脩習真實圓通。彼等脩行。實無優劣。我今欲令阿難開悟。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彼此校計籌量。宜耳。不宜餘也。 文殊揀選。海眾無疑。 文下。二揀選稱機。揀者。偈云。自餘諸二十四聖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塵勞。非是長脩學。淺深同說法。選者。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但以此根耳門脩。圓通超餘者。文殊者。偈云。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敕諸末劫。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海眾無疑者。偈云。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脩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辛二。助行。 三昧雖精。還應戒體以堅持。 先顯戒明持。初句定。次句戒。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受。亦云調直定。圭峯云。不受諸受。名為正受。遠公云。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略開為四。一常坐。如文殊問般若等。本經云。汝坐道場。銷落諸念。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又云。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得須陀洹。二常行。如般舟佛立三昧等。惟專行旋。本經云。恒於六時。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徧。又云。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自現身。三半行半坐。如方等法華。本經觀音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不動道場。涉入世界。不壞世界。能徧十方。耳心含容。周徧法界。又云。一行一住。悉同清淨。四非行非坐。如諸經行法。雖通行坐。不專行坐故。即隨自意三昧。本經云。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又云。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菩薩羅漢。第三七中。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心無間斷。今謂楞嚴三昧。若性若脩。精真純潔。四種俱通。遠諸留患。不離藏心聞性故。經云。如是脩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常坐。及餘經行常行。合此二種。即是半行半坐。乃至散心。遊戲聚落即隨自意。非行坐也。我等徒眾金剛王眾。常隨侍衛。 戒體者。菩薩心地戒品。體是無漏。不思議故。亦名無作戒體。還應堅持者。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如六卷末。四根本戒。又云。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又云。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戒成已後。然後結界。建立道場。 道力未全。必須咒心而迴顧。 道下。次密咒暗加。道者。三學二果道也戒定慧學。菩提湼槃果品。力者。脩證功德力也。全者。具足圓成也。未者。如阿難云。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啟請如來菩提方便。又云。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無勞我脩。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若不脩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故云道未全也。 咒心者。一謂佛頂心咒。二謂諸咒中心。必須迴顧者。諸佛母故。菩薩果故。般若智故。金剛種故。法界體故。禪定性故。眾生心故。藏本源故。統萬行故。具沙德故。經云。令破戒者戒根清淨。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作福者佛與沙德。不清淨者六根通利。求長命者即得長壽。求果報者速得圓滿。縱不作壇。亦不行道。誦持此咒。功德無異。所有積業。猶湯消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又云。金剛藏王。恒沙徒眾。常隨此咒。救護末世正脩行者。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恒沙法藏。故云咒迴顧也。 △庚三。禪那證道。謂證三漸。九位因果聖道。以八禪那真性定也。分二。辛初。別明二。壬初。能歷漸行。 由此三聚律身。三漸安位。五根不行。五欲消滅。 上半脩證行位脩也。行也。下半止持心境斷也。止也。由此者。承前起後義也。由上因戒生定。因咒發慧。故此律身安位。根旋欲滅也。 初句能脩行。三聚者。一攝律儀戒。惡無不斷。二攝善法戒。善無不脩。三攝眾生戒。生無不度。此名大乘三聚淨戒也。瑜伽論云。持戒有三心。一厭有為。二欣菩提。三愍有情。同三聚意。小乘亦三。一律儀戒。二定共戒。三道共戒。如戒疏明。律者。有三名。一名毘尼。正翻為律。法也。詮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詮量。律例不定。亦翻為滅。從功能為名。清涼疏三義。一滅業非。二滅煩惱。三得滅果。什云。秦言善治。謂自治淫怒癡。亦能治眾生惡也。二名波羅提木叉。此翻解脫。大論。道戒名解脫。事戒名別脫三業七支。各別防非止惡故。隨分果德。寄以明之道性虛通。舉法類遣。不隨緣別。但名解脫。事緣萬境。行亦隨徧。據行凌犯。名別得脫。三名尸羅。翻戒。防止為義。防惡律儀。止三業非故。梵語三婆羅。此名禁戒。禁約一切非為。戒止三業惡法。音義翻止得。止惡得善也。大論云性善。亦云清涼。性好善道。心地清涼故。而曰身者。遺教經云。木叉有三。一身。節身清淨自活。二口。乞食不四邪命。三意。端心正念求度。本經。三聚律身者。六云。汝教世人。脩三摩地。先斷心婬。次斷殺生盜妄。初句攝生。次句攝善。後二律儀戒也。又云。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豈非三業止惡得善義耶。盜戒文云。衣鉢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衣鉢下。攝生也。必使下。律儀也。不將下。善法也。殺戒文云。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身不服。身善也。口不食。口善也。心念斷。心善也。七云。入三摩地。脩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婬。殺。盜。妄四根本戒。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入三二句。善法戒。菩薩句。攝生戒。要先三句。律儀戒。不生。身善。心三。意善。口四。口善。豈非三聚律三業耶。 次句所成位。安位二義。一安自三位。二安後九位。三漸者。發心脩證佛三摩地。於本因上。立三漸次。一者脩習。除其助因。永斷五辛。依四食住段。觸。思。識。名初漸位。二者真脩。刳其正性。身心持戒。六根清淨。名二漸位。三者增進。違其現業。心無貪婬。境不流逸。身土皎然。獲無生忍。名三漸位。此名從一至三。增進脩行漸次也。在六十中。亦稱聖位。如想陰說。楞嚴圓教。非如權漸。分內外凡。聖賢分列。從是漸脩。隨所發行。安立地前。地後。佛地。三聖果位。故云三漸安位。 三句反內心。五根者。根通色心二種。色即眼耳鼻舌身。心即見聞齅嘗覺。外五攝內。不言意知。經云。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流逸奔色等。不行者。三漸文云。持禁戒人。內心無貪。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身心快然。獲大安隱。 四句亡外境。五欲者。色聲香味觸。五欲塵境也。色有明暗。聲有動靜。香有違順。味有恬變。觸有合離。不言法者。五塵謝影。攝前五塵境中。亦兼色財名食睡。五欲境也。消滅者。經云。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明暗。生滅。諸有為相。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又云。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瑠璃。內懸明月。不言五識六識者。識緣六種根塵出生。根性不行。從何發識。塵境相滅。識從何發耶。 △壬二。所歷階位。 十心涉入於一心。行布不礙圓融。一觀妙明於十觀。圓融不礙行布。 先理智不礙。亦即寂照雙融也。初二句如如理。十心者。信。念。精進。慧。定。不退。護法。迴向。戒。願。十種心也。即十信位所發。經云。即以此心。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初住文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一心者。一真如心。一真無為也。涉入者。無為真如。發真如用也。經云。十心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一心。體也。十心。相也。十用。用也。行布。十心。漸也。事則漸盡。圓融。一心。頓也。理則頓悟。不礙漸頓交涉也。異各見同。十不礙一。同中見異。一不礙十。現異現同。不相留礙。故云涉入不礙也。此約十信初住以釋。若依四加。四十一心。乃至等妙。共有五十七心。漸頓涉入。例此思知。 一下二句。如如智也。上即以如如理發如如智。下即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故云觀即智也。釋分四。一略解。一觀妙明者。謂一金剛觀察智也。十觀者。謂如幻十種深喻觀也。經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二詳引。金剛具十德。謂久埋不變。百陶不輕。色相不改。體淨不染。轉作不礙。富足不貧。尊貴不賤。數煉不晦。光耀不暗。堅利不壞。如諸經論。觀察開十心。謂覺了諸法。善根照耀。莊嚴佛土。化度眾生。回向徧供。聞法不著。廣行忍辱。長劫行化。自行滿足。悲他願滿。如華嚴明十金剛心。彼經結云。若諸菩薩。安住此十金剛心法。則得如來金剛性智。如幻十喻者。大品般若云。觀一切業如幻。觀一切法如燄。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妙音如響。諸佛國土如乾城。佛事如夢。佛身如影。報身如像。法身如化。以了諸法。不可取捨。一切空故。不但有為法空。即觀無為亦如幻夢。則金剛觀法及如幻喻。各有一與十也。三別配。覺法不變。觀業如幻。乾慧也。善根不輕。觀法如燄。十信也。嚴佛不改。身如水月。十住也。度生不染。觀色如空。十行也。徧供法音。不礙如響。十向也。行忍不貧。佛土乾城。四加也。行化貴煉。身事夢影。十地也。自行光滿。報身如像。等覺也。悲願不壞。法身如化。妙覺也。四總證。華嚴十地皆云。譬如金師。善巧煉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十地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一。教化眾生二。皆為脩行三。清淨地法四。所有善根五。悉以回向六。一切智地七。轉轉明淨八。調柔成就九。隨意堪用十。本經觀音云。授我如幻一。聞熏二。聞脩三。金剛四三昧五。四云。是名妙蓮華一。金剛王二寶覺三。如幻三摩提四。彈指超無學五。六云。宣說金剛王一。如幻二不思議三。佛母四真三昧五。結顯法喻。並開一一十也。 圓融。一觀。金剛察也。行布。十觀。如幻喻也。又法喻二十種中。隨取一首。圓融。頓也。餘九伴從。行布。漸也。前前該於後後。後後徹於前前。徧容即入。故云不礙。 二六類生。障緣冰釋。 二下。次凡聖一如。亦即性緣不二也。凡即染緣。聖即淨緣。染淨二起。不離一性起故。上二句染轉淨緣。二六。十二也。類生。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也。楞伽經名凡夫種性。生死乘性及非乘等。種類趣生有十二者。經云。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 障緣者。障有煩惱。業。報三種。緣有內因外緣。內以妄想為因。外以塵境為緣。經云。此是前塵虛妄相外緣想內因。三障者。七云。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卵生。胎。濕。化生。乃至非無想等。釋曰。是故世界。因動有聲等。由惑起業也。乘此輪轉等。由業起報也。又云。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曇皰狀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由因三句。惑也。和合三句。業也。如是五句。報也。餘十一類例此胎知。緣因者。八云。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釋曰。如是四句。由報起惑業也。顛倒。類生因緣俱通。猶如二句。喻也。前後兼明。捏目喻顛心。亂華喻倒想。顛倒心句。內因也。具亂想句。外緣也。望上說緣約自。因緣雙攝。以此四句。由惑起業報。故而曰。一一類中各具十二倒者。一類十二倒。兼餘十一類一百三十二倒。共有一百四十四倒。十二類生。一類八萬四千亂想。各類具共百萬八千虛妄亂想。十二類中一一互具。積有一千二百九萬六千想數也。 冰釋者。義有二。一返聞聞性。成無上道。四云。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釋曰。動靜者。聲塵中二相也。妙圓者。真如藏心。本妙圓明也。黏湛者。即一識精元明。恒澄湛寂者也。聽精者。六精中一精也。心根內明二精性。謂識精聽精。見。齅。嘗。覺。知精。及一識精。例聽可了。體用成十二也。根者。耳之色根。亦二。一清淨四大。勝義根也。二浮根四塵。浮塵根也。則六根塵。每一有二。各具十二數也。又以六根塵。配列六大。眼見明暗。空大。覺明空昧。迥顯一色故。耳聞動靜。風大。相待成搖。起止不常故。鼻齅香臭。火大。爐爇沉檀。聞氣通塞故。舌嘗恬變。水大。心憶珍饈。身口流液故。身覺違順。地大。麤細合離。冷熱不定故。意知寤寐。識大。夢想憶忘。生滅無恒故。由塵發知。因根奔法。窮十二變。為一旋復。經云。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又云。今汝諸根。若圓拔已。浮塵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故云冰釋。 二本覺心中。滅盡亂想。八云。汝今脩證佛三摩地。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釋曰。本因者。一本覺因地。發起始覺智心。二倒想本因。發起觀行道心。三漸。脩行漸增位也。如下。喻也。淨器。喻因地心。根性不生滅體。毒蜜。三毒十惡。十二倒想等。灰喻戒咒。香喻禪觀。水喻法界性定。湯喻聞熏三昧。洗滌。三漸位中正助道品對治法也。甘露。聖位果德。無生法性忍也。由此二義。類生十二倒想障緣。豈不冰釋。 六十聖位。因果徹該。 六下二句。淨歸性起。染淨。緣起法界。性起。理實法界也。六十者。開廣位說。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五十。並三漸。四加。乾慧。等覺。妙覺十位也。九云。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釋曰。凡身者。即前十二類生。本覺因地。初發心時。博地凡夫位也。 問。無色無想。何能發心。答。華嚴地獄天子。法華龍女成佛。本經無色稽首。舜若現身。如來按指。海印發光。觀音應說。三途八難。咒心拔濟災橫。菩薩遊化空天。惡人弘經變獄。闡提隳彌戾車。何云類生不能發心。轉凡成聖耶。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 合總數言。十二位也。八云。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釋有二。一依文消。專指因位菩薩。不配果地佛說。一曰單。十曰複。單有七。漸。乾。煖。頂。忍。世。等也。複有五。信。住。行。向。地也。故曰十二。方盡妙覺佛果。二約類生。因果雙通。開二。一今家明單亦七。初二三漸。乾。加。等。妙。複五如上。信。住。行。向。地也。二長水不開三漸。而開四加。謂乾。煖。頂。忍。世。等。妙。名單七。信。住。行。向。地。名複五也。重重單複十二者。位各一位為單。一位具十為複。先以漸乾之單。次以信住行向之複。三以四加重單。四以十地重複。五又等妙重單。故重重焉。十二類生。轉染成淨。轉凡成聖。何者。世界相涉。成十二類。妄想業性。窮十二變。輪迴生報。十二旋復。今既返妄歸真。從因趨果。單複重重。位數亦十二也。問。妙覺佛果。亦入數耶。答。多因證一果故。佛在十界數故。 因果該徹者。有二義。一。六十位中。前五十九皆因。後一妙覺屬果。隨一因位。該後一果。後一果位。徹前一因。二。十二位內。前前為因。後後為果。前前因該後果。後後果徹前因。因果行布也。該徹圓融也。清涼云。一地具攝一切諸地。信該果海。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賢首品。通有三義。一約當位。一舉初攝後。二以後攝初。三初後攝中。四初攝中後。二約異位。又二。一。舉一位攝五位。如初信攝初住。行。向。地。乃至十信攝十住。行。向。地。此別明五位互攝也。二。舉一位總攝五十二位盡。頓圓佛果。即得灌頂。然此因果二位該徹無礙者。以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故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無量為一。如是徹該。緣即性起。本經云。皆以三增進故。能成五十五位。因該果也。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果徹因也。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單複十二。方盡妙覺無上佛果。即是因果該徹。二無礙也。位雖因果十二。真如覺心一故。 △辛二。總結。 毘婆之寂照。明相精純。 先智心精純。八云。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舍那。清淨脩證。釋曰。奢摩他。止也。寂也。定也。毘婆舍那。觀也。照也。慧也。莊嚴論云。安心於正定。此即名為止。所謂奢摩他。正住法分別。是名為觀相。謂毘鉢舍那。寂照者。由其定慧均等。止觀雙融。故能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偈云。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淨。寂也。光。照也。經云。清淨脩證者。瑜伽論云。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清淨尸羅。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善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從初地至佛地。究竟脩證無著無礙一切知見。成滿最極清淨法身。 明相者。般若。觀照智也。深密經云。佛以無分別觀為奢摩他。以差別觀為毘婆舍那。十云。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毘婆舍那。覺明分析。曰精純者。精真純潔。無雜無間也。舜傳禹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易曰。大哉乾元。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今經四云。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皆合涅槃真淨妙德。又云。精明妙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云何覺明不成圓妙。八云。妙圓純真。真精發化。觀音亦云。聞熏精明。明徧法界。純一圓融。精心寶覺。 禪那之妙理。本覺常住。 禪下。次理性真常。禪那云靜慮。儒云。定而後能靜。安而後能慮。今則緣真重慮。性定成終也。理者。一真法界。三如來藏。第一義諦。中道了義。真勝義性也。妙者。真俗融通。性相即入。三一徧容。理事無礙也。八云。頓悟禪那。脩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脩心六品細惱。釋曰。經文六句。略則四門。初句教。次句行。三四句理。五六句果。三界前後六品障惱皆斷。即成十地羅漢果也。詳開十法。頓悟。頓也。三六。漸也。禪那。定也。心慮。慧也。脩進。脩也。斷除。斷也。聖位。真也。三界。俗也。妙理。理也。細惱。障也。 以始合本。名曰本覺。成究竟覺。名曰常住。八云。本覺湛然。覺齊佛覺。自覺覺他。得無違拒。二云。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圓覺經云。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覺徧十方界。即得成佛道。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己三。總結。 正會說周。經名結顯。 正會者。一經分三會。第一名正說大經。前分會也。中開三定三道。并四周也。初奢摩定。見道。真妄洞徹。三藏圓顯周。照見楞嚴藏心也。二三摩定。脩道。境觀圓通。一門聞思周。脩進楞嚴藏心也。三禪那定。證道。三名顯密總持四戒咒心周。四名初後該徹六位脩證周。超證楞嚴藏心也。說周者。正宗四分。初名詳開三定始終。信極楞嚴大理。亦名正開三定三藏。勸令依理成信分。上已廣釋竟也。 經名者。文殊問。如來答有五。一曰大佛頂。理智立名。二曰救護親因。因果立名。三曰脩證了義。性脩立名。四曰大方廣。體用立名。五曰首楞嚴。教行立名。於四分中。二名略示一經名目。解徹楞嚴大教。亦名結示五名五義。勅令順教發解分。五道中。第四名化道也。七周中。五名教乘了義。亦名行持周也。故云結顯。 △戊二。明後二時會三。己初。總明二。庚初。先出凡小所由。 第愚乘八部。乘急戒緩。已缺禪善於靈臺。升沉七趣何休。 前四句明凡夫所以。第者。但也。次第也。愚乘者。入楞伽云。有諸愚夫。分別妄法。種種事物決定如是。決定不異。此則成就生死乘性。又云。若分別妄法。是倒非倒。彼則成就二種種性。謂聖人種性。凡夫種性。偈云。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為愚夫少智。樂寂諸聖說。則此愚乘名為生死乘性。凡夫種性非乘愚夫乘也。八部者。謂天。龍。夜叉勇健。乾闥婆香陰。阿脩羅非天。迦樓羅金翅。緊那羅歌神。摩睺羅伽蟒神也。此八部中。通三種性。一無種性。二有種性。三不定種性。入楞伽云。有一闡提於解脫中。不生欲樂。以捨一切善根故。謂謗菩薩藏。言此非隨順契經。調伏解脫之法。作是語時。善根悉斷。不入涅槃。此屬無種性也。又楞伽云。捨善根一闡提。以佛威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佛於一切眾生。無捨時故。此名有種性也。不定可知。今是有性。乘急戒緩四句揀之。一乘戒俱急。人天聞法悟道。二乘急戒緩。四趣見佛聞法。三乘緩戒急。人天不聞佛法。四乘戒俱緩。四趣苦無聞法。今屬第二句也。 靈臺。心也。靈明心臺。如明鏡臺當於日中。隨方現色也。缺禪善者。謂缺四禪八定。不升諸天。元缺十善五戒。不生人道。圓覺經云。捨惡樂善。復現天人。七趣何休者。亦四句揀。善則天仙。惡則地獄。亦善亦惡。人道脩羅。非善非惡。畜生神鬼。就人道論。一從冥入冥。貧賤作惡。後墮三途惡趣。二從冥入明。貧賤行善。後生人天善道。三從明入冥。富貴造惡。後墮四惡趣中。四從明入明。富貴脩善。後升人天善道。九云。輪迴經劫。由殺盜婬。反此三種。無殺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若得妙發三菩提者。則妙常寂。今既不盡三惑。不發三摩。不悟本心。不得菩提。七趣升沉。何能休息耶。 增慢四眾。慧多定少。寧存觀照於幽室。墮落五魔為伴。 增下。後四句明小聖所以。四眾者。法華云。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護惜其瑕玼。眾中之糟糠。慧多定少者。凡小。四句揀之。慧多定少。人乘聞法。定多慧少。天乘不聞。亦定亦慧。三乘聞脩。無定無慧。四趣無聞。今三句中。小於大乘。聞不脩也。就大乘揀。方廣。定多慧少。如圓覺等佛入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威德。辯音。普覺。圓覺皆明三定法。般若。慧多定少十八空。二十空等。華嚴。亦定亦慧佛依三昧。定後說法。楞伽。非定非慧不說定慧法相。但辨真性唯心。小乘阿含。保證偏真。杜順云。二乘偏空執為是。嫌憎大乘為莾湯。法華須菩提云。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本經阿難亦云。將謂如來惠我三昧。雖有多聞。與不聞等。則二乘等。聞大乘定慧諸法。亦不深脩實證。徒多聞慧。無定功也。入楞伽云。聖種性有三種。謂聲聞。緣覺。佛乘。大慧。云何愚夫分別妄法。生聲聞乘種性。所謂計著自相共相。復有愚夫分別妄法。成緣覺乘種性。謂即執著自共相時蘊處界。內外法。名自相。同一無常苦空無成。名共相。離於憒鬧。何謂智人分別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種性。了達一切惟是自心分別所見。無有外法。證知二乘亦名愚夫。惟一佛乘始稱智者。故佛斥二乘云。此輩罪根深重。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統名增上慢也。 觀照者。大乘觀照般若實相。禪定。智也。方寸心曲名為幽室。本經。意根云。因名意思。如幽室見。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照空。定也。度苦。慧也。又云。諸法空相。不生滅等。法空。定也。不滅。慧也。二乘不如觀音行深般若。定慧並缺。故云寧存。金剛魏譯本與圭峯疏。須菩提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行本有云。應云何住。有云。云何應住。今依魏秦二譯并圭峯疏本。皆云。應云何住。與後十七分。云何應住。義意各別無混。佛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住者。住於真心。定也。降者。降於妄心。慧也。如是。釋分二意。一指下二分度生邊。度無度相。心應如是降也。布施上。住無住相。心應如是住也。二如。真諦。是。俗諦。心應住於真俗二諦理性。應發真俗二諦智心。降伏妄想。此二句句皆略答也。五分文後。始為詳答住降二問。末又結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如。住定義也。不取。降慧義也。此金剛經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小乘不能住降。無有大乘定慧。寧存觀照實相般若於心室也。 五魔。五陰魔也。未空五陰諸法。故云墮落為伴。起信論云。二乘鈍根。如來但為說人無我。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楞伽云。聲聞緣覺。未能滅除智障及業習氣。未覺法無我。未斷變易生死。此無大乘慧也。頌曰。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相禪。攀緣真如禪。如來清淨禪。脩行者在定。觀見日月形。虛空火及畫。深險種種相。墮於外道法。亦墮於二乘。捨離此一切。住於無所緣。是則能隨入。如如真實相。二乘但有愚夫禪。而無後三禪。如彼長文。此無大乘一乘定也。金剛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以色相聲求。是行邪道。故云墮耳。 △庚二。正明隨機說法。 阿難覩瑠璃異變。重請於後時。 佛有三語。一隨自意說。說自所證。一實等故。華嚴經等。二隨他意語。一向方便。引眾生故。阿含經等。三隨自他意語。半稱自證。半隨機故。方等般若等。今楞嚴經。三語並通。局會配對。初會隨自他意語。次會隨他意語。後會隨自意語。雖隨自他似異。實稱大小機宜。寶積頌曰。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名隨機說法也。 上半。因請答說第二會。阿難。當機眾也。目擊曰覩。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皆逆天理。稱異變事。瑠璃。乃匿王太子。廢父自立。佛記七日當墮阿鼻。如阿含說。故云覩異變也。重請者。正會結經名畢。重請問佛說也。後時者。楞嚴一說。歷三時會。對前稱後。望末會時。居次中也。匿王經初。設齋問法。今忽去世。過後一時。故此中時。第二稱名說竟。另請後分會。於四分中。三名警悟七趣升沉。行盡楞嚴大行。亦名覺悟七趣七支。誡令行戒起行分。七周中。六名行位超出。七趣有無周也。 如來因無聞罔證。迴譚於末會。 下半。無問自說第三會。如來本尊。楞嚴教主也。無聞罔證者。經云。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迴譚者。如來將罷法座。迴紫金山。再來凭倚。普告大眾。末會者。始。中。終間。殿終末也。次會七趣升降說竟。五陰魔想最末垂範。故此三時。名曰迴山再來重說會。於四分中。四名辯入五魔成敗。證到楞嚴大果。亦名析入五魔五想。誨令隨位證果分。七周中。七名智斷究竟。五魔生滅周。五道中。名助道。五魔七趣二時會說。皆助楞嚴禪定。成證法道也。 △己二。別示二。庚初。超七趣。 由眾生妄見妄習。致開為分內分外。 先雜業旋輪。分二。初總標。妄見。惑也。有二。一名別業。二名同分。妄習。業也。亦二。一名不共業。二名共業。別與不共。招根身報。同分與共。感器界報。二云。一切眾生。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別業妄見。二者同分妄見。見生。惑也。當業。業也。輪轉。報也。經以眚現燈輪。喻別業見。成五蘊身。一國災祥。喻同分見。住五濁界。致開分內外者。八云。一切眾生。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內分。即是眾生分內。染惡情也。卑劣見習。下流三惡鬼獄身器。如貪愛五欲五塵情境。外分。即是眾生分外。淨善想也。高上見習。超拔三善天仙身器。如慕想五乘五清淨土也四句料揀。分內。四惡趣類。分外。天仙神道。亦內外分。五乘種性。非內外分。一乘佛性。 八情九想。惟意染淨而墜陞。六報十因。隨身善惡而苦樂。 八下。二別釋。二。一染淨墜陞。情為染業則墜。八情墮下有間獄也。八寒八熱等。想為淨業則陞。九想升上諸天仙也。四王十仙等。十界升沉。皆自心造。故云惟意。六句揀之。純想。諸天。純情。地獄。想多情少。仙神。情多想少。畜鬼。亦想亦情。世間凡夫。非想非情。出世聖人。詳如經列。 六下。二善惡苦樂。六報者。六交報也。屬果。十因者。十習因也。屬因。經云。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善惡苦樂者。身造善業。所感樂報。身造惡業。所感苦報。故云隨身。十習因。謂婬。貪。慢。瞋。詐。誑。冤。見。枉。訟習也。六交報。謂見。聞。齅。味。觸。思報也。據八卷明。十習惡因。受六苦報。文云。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今則因通善惡。果兼樂苦。四句揀之。一。十習善因不婬貪等。招諸天仙。六交樂報。二。十習惡因婬貪惡等。招諸獄鬼。六交苦報。三。十習亦善亦惡中因。招諸人神脩畜金翅。龍蟒。六交亦樂亦苦等報。四。十習非善非惡中因諦。緣。度等。空相。招諸三乘聖人。六交非樂非苦偏空。無住。涅槃等等報。 戒盡三惑。行出三天。 戒下。次淨業超界。上局世間七趣善惡緣起。此通出世三乘脩歸性起也。戒屬律學。止惡也。盡惑。斷妄也。行兼定慧。行善也。出天。證真也。六云。心不婬殺。不隨生死。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戒盡惑也。汝脩三昧。本出塵勞。斷性亦無。菩提可冀。行出天也。三惑。三業因也。盡則脫死。存則有生。經云。不斷三業。各各有私。要除三惡。生妄無因。三天。三界果也。出則成聖。入則為凡。經云。發三摩者。則妙常寂。汝勗脩行。得佛菩提。 三惑三業。不離殺盜婬也。單業四句。有則鬼畜。經云。有名鬼倫。無則天仙。經云。無名天趣。亦有亦無。脩羅人道。經云。有無相傾。非有非無。地獄苦報。經云。非無定處。又以業惑四句對揀。有業。四惡趣類。經云。不斷三業。眾私同分。有惑。三乘聖人。經云。發三摩者。有無二無約業。亦業亦惑。人天魔外。經云。不盡三惑。落於魔道。非業非惑。一乘佛果。經云。欲佛菩提。要除三惑。華嚴云。十不善業。是獄畜鬼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頂處因。又上品十善業。智慧脩習。心狹劣故。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聞乘。上中品十善業。脩治清淨斷除惑惡。不從他教。自覺悟故。成獨覺乘。上上品十善業。求諸佛智。淨治諸地。脩諸度行。成菩薩乘。上上中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十力無畏。一切佛法皆得成就。入一佛乘。九云。不識本心。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出生無殺盜婬。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八云。真淨妙心。本元真如。成佛真體。何有七趣。此真勸離七趣。令超脫也。 △庚二。破五魔三。辛初。略標能脩定慧。 禪飾三摩。用脩三觀。 初脩行。上句定。禪那。三摩。三定中二。加功用行曰飾。經云。汝輩脩禪。飾三摩地。周徧寂湛。寂妙常凝。是也。下句慧。行取曰用。攻習曰脩。三觀。耳門中聞思脩三觀慧也。謂以此聞熏聞脩金剛三種觀照智慧。無作妙力。成就耳門圓照三昧。因入流相。緣心自在。得三摩地。經云。心精通脗。當處湛然。精心現在。純以智慧。是也。 定既發慧。明能破暗。 定下。二法益。上句法。承上生下。故云既發。三定奢摩。三摩。禪那圓通。三慧頓發聞。思。脩慧。經云。澄心不動定。寂湛生光慧。定光定慧發明二光互耀。明性深入。是也。下句益。當處禪那。覺悟無惑。陰銷入明。明能破暗。則彼魔事。近自消殞。經云。三觀熏習。通一精明。惟以精明。進趣真淨。是也。 △辛二。詳釋所斷陰魔。 由斯動靜不移。憶忘如一。 初二句。定慧雙融。由斯者。承前起後語也。動憶。觀也。照也。慧也。靜忘。止也。寂也。定也。不移如一者。均平等持。直中不偏也。有定無慧。名曰枯禪。有慧無定。名曰狂慧。定慧融通。智斷果證矣。經云。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也。 六欲五欲以捐除。三魔五魔而歇絕。 六下。次二句。欲魔捐絕。上句。欲。因也。六欲者。一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欲也。光明空品云。眼著色。乃至意著法。毘曇論。名六愛。二禪要訶欲經。謂色欲。形容欲。威儀欲。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智度。六欲論同色。形貌。威儀姿態。言語音聲。細滑。人相。五欲者。亦二。一即色聲香味觸。五塵欲也。二謂財色名食睡也。又三種欲。飲食。睡眠。婬欲也。又明三種貪欲。一外貪。男。女。身分。互相貪欲。二內外貪。於自他身。起貪欲愛。三偏一切處貪。資生五塵等物。生愛欲想。又四種欲。一顯色。青黃等色。二形色。長短等形。三妙觸。身分細滑。四供奉。祇承適意。捐除者。捐捨除斷也。受中九十。識中第八。想中四七八十。況節節文皆云。破佛律儀。潛行貪欲。故破陰魔。先須斷欲。超出三界。脩離欲定。瑜伽云。自性本體離諸欲。能依此行脫惡趣。又本經云。心無貪婬。於外六塵。多不流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六欲不行。身心國土。皎然清淨。如瑠璃月。獲大安隱。現因捐也。又云。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慧性明圓。鎣十方界。後因除也。 三下句。魔。果也。三魔者。煩惱魔。五眾魔。天魔。法華謂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本經謂天魔。心魔。見魔也。五魔者。罵意經云。一惱魔。二行魔。三罪魔。四死魔。五天魔。本經略名五陰。五種魔。廣開五十種陰魔。法華五者。勸發品云。魔王。魔子。魔女。魔民。魔所著者。瑜伽論明四魔。一蘊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子魔。智度論同。歇絕者。休歇絕滅也。六云。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婬若一斷。三魔自歇。又色受想陰。招諸天魔。行起心魔。識生見魔。五陰破裂。三魔消滅矣。經云。識陰若盡。諸根互用。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心魔除滅。不落邪見見魔消歇。陰魔銷滅心見。煩惱魔。陰即五種魔。天魔摧碎欲頂。天子魔。現報歇也。又受陰云。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聖解。魔入心腑。失於正受。當從淪墜。想陰文云。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墜無間獄。後報絕也。 濁想斷淨。妙覺果圓。 濁下。末二句。想淨覺圓。濁者。五濁。劫。見。煩惱。眾生。命也。如前已明。想者。五陰妄想。色因堅固想。受因虛明想。想因融通想。行因幽隱想。識因罔象虛無顛倒細想。斷淨者。破色陰。超劫濁。斷堅固想。乃至識陰盡。越命濁。淨罔象想。經云。此五陰想。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前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謂五陰六根。如花巾頓橫。鋪几開陳。五想六結。如巾結漸豎。手中次綰。亦前詳釋。茲不煩瑣。 妙覺。菩提道也。果圓者。二果圓也。經云。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智果。無諸乏少。下劣增進。於大涅槃斷果。心不迷悶。法華亦云。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至一切智。故云覺圓。 △辛三。總結助道圓成。 此末後之垂範。助脩證之要道。佛頂三昧。於焉始卒。 末後者。第三會中之最後也。垂範。有二。一誡識五魔。令不墮落。二勸持頂咒。令永護持。經云。汝當恭欽。十方如來。最後垂範。助要道者。內含三意。一近指五魔。勸咒。誡識密顯二法。助破陰魔。證到菩提覺果。二次指七趣。避惡趨善。罪福二門。助脫苦趣。行盡涅槃道岸。三遠指初會。見。脩。證。化。理。教。二分。助成四道。悟入如來藏性。故為一經正宗前後之要道也。經云。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脩進。 佛頂者。初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後云。樂脩三昧。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此即總持三昧。顯密教別。佛頂理同。是故總稱為三昧也。於焉者。於。居也。居於是焉。亦即至焉而已。始卒者。卒。終也。論云。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經末云。十種禪那。中途成狂。於未足中。生滿足證。外道邪魔。業終墮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汝將此法。傳示眾生。無令見魔。作諸沉孽。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直至菩提。八云。從此已往。脩習畢功。功德圓滿。故云卒也。 △己三。結顯。 大覺王之標指。出指非指。 此段文言。出陰魔說。義實次會七趣。通共結也。就分為四。初約教。行陰末云。作大覺王。清淨標指。前喻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云標指也。出指非指者。猶言出是非是也。二云。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行陰。覺王囑云。汝等將如來語。傳示末法。徧令眾生。覺了斯義一。教其身心。開覺真義二。於無上道。不遭枝岐三。此即出是指之意也。又復囑云。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一。保持覆護。銷息邪見二。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三。此即出非指之意也。七趣初云。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身心。快然得益。即今覺王標指意也。真淨妙心。本來徧圓一。地草。本元真如二。蝡動。即佛真體三。又云。精研七趣。於妙圓明。無作本心。元無根緒四。菩提心中。皆為浮虛五。此即出是指意。七趣。為本來有一。為妄習起二。為有定處三。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四。自妄所招。還自來受五。此即出非指意。 楞嚴王之等持。總持遮持。 楞下。二明行。楞嚴定也。三一圓融自在。稱王。中道不偏。名曰等持。總一切善。稱名總持。遮一切惡。稱名遮持。行陰文云。是得正知。奢摩他中。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初二句等持。中一句總持。後二句遮持。又云。是三摩中。凝明正心。魔不得便。三持如次配知。想陰文云。三摩地中。圓定發明。不遭邪慮。三持亦如次配。斯約顯說。若以密咒。秘密三昧言之。末云。未識禪那。樂脩三昧。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初五句等持意。中三句總持意。後二句遮持意。七趣結云。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初二句等持。中一句總持。後二句遮持。七云。此咒保護初學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諸魔鬼神惱害。初三句等持。中二句總持。後二句遮持。又云。讀誦書寫。帶持此咒。如是積業。猶湯銷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三持如次配之。 阿毘達磨。 阿下。三稱理。阿毘達磨。翻無比法。即是三如來藏。一乘佛性理也。五云。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識陰結云。汝等存心。乘如來道。將此法門。傳示末世。覺了斯義。又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本覺圓淨。非留死生。七趣末云。汝脩菩提。要除三惑。 歸無所得。 歸下。後證果。證而非證。是真證也。末云。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八云。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五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法華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圓覺經云。於此證中。無能無所。一切法性。不等不壞。偈云。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丙三。結歎所被法益廣大。 真可謂。諸佛明心之直指。 真可謂者。結歎之詞。貫下六句。一經三會義旨。若此汪洋圓妙。所被機益。亦廣大難思矣。略顯其四。一歎能被之主超勝。直指明心成信益。諸佛者。一本師釋尊。二十方諸佛。初卷。面光。佛現眾聽。胸光。灌諸佛頂。五卷。諸佛頂光。灌佛眾頂。指六根性。六卷。彼此諸佛放光。互灌其頂。歌奏法音。 明心者。四科。七大。十見。三藏等。是則真如法界藏心。無有一佛不說者也。六卷。四戒皆云。是名如來本師先佛過去諸佛世尊十方世界諸佛。第一決定清淨明誨。十卷。識陰文云。此是先佛。奢摩他中。分析魔事。文殊偈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直指者。的指藏心根性。不曲示也。初卷。第一番。舉臂屈指。佛語見不。第二番。佛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言何見。第三番。佛輪掌中。飛光左右。謂言何動。二卷。佛垂金臂。輪手下指。示正倒不。此皆直指眼根見性。是心。不動不失也。三卷末云。大眾阿難蒙佛妙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是諸眾等。各各自知心徧十方。世間諸所有物。皆即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裹十方。二卷。阿難云。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四卷。樓那云。我與如來。寶覺明心。無二圓滿。豈非直指明心益也。 群乘見性之真宗。 群下。二歎所被之機廣多。真宗見性發解益。群乘者。楞伽云。分別妄法。是倒非倒。彼則成就二種乘性。謂聖人種性。凡夫種性。亦名涅槃乘性。生死乘性。大慧。聖人種性。復有三種。謂聲聞。緣覺。佛乘別故。聲聞者。自共相。緣覺離於憒鬧。佛乘了法惟心。此三成就涅槃乘性。大慧。凡夫種性。分別妄法。種種事物。如是不異。此成愚夫生死乘性。復次大慧。有五種種性。謂聲聞乘種性。緣覺乘種性。如來乘種性。不定種性。無種性。大慧。聞蘊界處。自相共相。斷煩惱結。而不斷習。住不思議死。脩習人無我。此是聲聞乘種性。聞緣起相。樂於觀察。離憒鬧緣。無所染著。神通變化。無所違逆。此是緣覺乘種性。聞自性無性法一。內證聖智法二。外諸佛剎法三。自心所現身一財二建立三阿賴耶識不思議境。不驚怖畏。此是如來乘種性。大慧。聞彼三種法時。隨生信解。而順脩習。此是不定種性。復有眾生。言能覺知我人眾生。養者取者。此是涅槃。復有說言。見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彼無解脫。於未出中。生出離想。此名外道種性亦名各別無間種性。有一闡提。捨一切善根。謗菩薩藏。及作惡言。不般涅槃。此名無種性。後二亦名為非乘也。又云。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此一乘道。惟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頌曰。天乘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菩薩如來乘。諸乘我所說。諸乘未究竟。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又云。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為愚少智說。第一義法門。何建立三乘。惟心不可得。法華明四乘。如火宅喻。羊鹿牛車。譬三乘法。露地一乘大白牛車。譬一佛乘。華嚴亦云。或時為說差別三乘。或時為說圓滿一乘。偈曰。若眾生下劣。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諸根小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有大慈悲心。饒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為示於佛乘。說無盡佛法。 見性者。初云。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佛言。我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微密性。二云。而此見精。性未曾皺。又云。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三云。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乃至性色真空。性空真水。性見覺明。性識真知。四云。觀性元真。惟妙覺明等。 真宗者。一乘真勝義性宗中。第一義諦。真勝義性也。經云。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三云。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四云。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得陀羅尼。入佛知見。豈非真宗見性益也。 定慧均運。顯密雙融。 定下。三歎能詮之法圓通。運融無礙起行益。初句。止觀行法益。定。止也。慧。觀也。均運者。寂照等流也。中含二意。一顯教主能住。經云。即時如來敷座晏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上半定也。下半慧也。又云。頂光出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趺坐。定也。說咒。慧也。又云。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緣想相。如虛空花。此見及緣。元菩提體。初四句定也。後四句慧也。法華。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三昧。定也。起告。慧也。頌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華嚴。七處九會多以定後說法。如逝多林。佛入師子頻申三昧。海眾皆得入於如來不可思議甚深三昧。然後演說入法界品。清涼疏。開六義。一定是法體。二非證不說。三法非思境。四觀機審法。五受諸佛加。六成說法儀。圓乘一一三昧。盡底徹法源底。非人天入初禪時。不入二三四等。已上並顯法主定慧均運也。 二明當機所請。阿難初請三定。一奢摩。即慧之定。經云。奢摩他。微密觀照。二三摩。即定之慧。經云。諸三摩提。妙脩行路。三禪那。定慧平等。經云。當處禪那。覺悟無惑。世尊告示。有三摩提。名首楞嚴。具足萬行。楞嚴。定也。萬行。慧也。觀音云。從聞思脩。入三摩地。初句慧。次句定。十地末云。奢摩他中。毘婆舍那。初句定。次句慧。已上並明生機定慧均運也。定者。攝心正道。正住於理。喻如密室。不令風動。慧者。無漏觀智。自照其心。喻如燈火。不令光暗。理觀無間。故云均運。下云。三摩地中。銳其精思。圓定發明。不遭邪慮。是也。受陰三云。智力衰微。入中隳地。定過慧也。四云。慧力過定。失於猛利。慧勝定也。六云。輕安無慧自禁。定勝慧也。八云。因慧獲諸輕清。慧過定也。定慧如是強弱不調。陰想不破。失於正受。即入邪魔。當從淪墜矣。惟以精明慧。進趣真淨定。覺明慧保持定。猶如雙鏡。光明觀慧相對。重重影理定入。此名定慧均運益也。 次句。經咒教法益。顯。經也。密。咒也。雙融者。理果一如也。經名脩多羅。即是密咒。真言字種。一無二故。咒名陀羅尼。即是顯經。教行理果。總不異故。經是顯了明說。令解生慧。滅煩惱障。分為五道。見。脩。證。化。助也。偈云。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如五卷說。咒是祕密真詮。令誦生福。滅罪業障。亦分五會。毘盧。釋迦。觀音。金剛。文殊也。經云。是佛頂咒祕密伽陀。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如七卷說。六云。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又云。汝持諸佛祕密妙嚴。不如一日脩無漏業。此明顯融密也。又云。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地。又云。得陀羅尼。入佛知見。此明密融顯也。將此法門。開示未學。變地獄苦。成安樂國。顯教益也。讀誦書寫。帶持此咒。積業湯銷。得無生忍。密教益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我說功德窮劫不盡。顯密雙融益也。 回因向果之樞機。入聖超凡之關鍵也。 回下。四歎所詮之益高大。回向超入證果益。初句。回向高遠益。回向上乘阿羅漢等。回向因果也。此三回中。舉一向耳。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回因向果義。心光密回。獲佛常凝。安住無為。回事向理義。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回自向他義。又云。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自向他也。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回事向理也。覺齊佛覺。地如佛地。回因向果也。即以佛覺。用為己心。又以己心。成佛所履。心佛二同。善得中道。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初四句回因向果。次二句回事向理。後二句回自向他。迷名九界。覺為佛界。對自並稱他故。八句回向。咸離回向相也。其益豈不高遠。樞機。戶軸也。喻三回向。轉去翻來意。猶轉天門。翻地軸等。下以究竟樞穴。同分生機。喻行識陰。此以樞機。喻回自因事向他果理也。 次句。超入廣大益。即凡心而見佛心。超凡入聖也。經云。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成佛體。又云。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又云。十方眾生。皆我本性。華嚴云。一切眾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覺。涅槃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又四句料揀之。一。闡提人有。善根人無。不善佛性也。二。善根人有。闡提人無。善佛性也。有二。一離欲善根人。離欲斷一切不善故。二五住已上人等。無不善性。此之二人。俱有善性。而無不善性也。三。二人俱有。理及無記性。現有。非過未也。四。二人俱無。謂無佛果性也。清涼疏云。佛性有二。一者理性。二者行性。涅槃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即行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即理性也。圓覺經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本經。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淨妙心。無二圓滿。佛言。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譬如有人。衣中繫珠。窮乞他方。珠不曾失。智者指示。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其益豈不廣大。關鍵。戶鑰也即關鎖義。如多寶佛。塔戶關鑰。開大天關地戶。進入成聖。退出為凡。陞上為佛。墜下成生。戶內門外。在此楞嚴一關耳。 信解行證。如上配釋。若四法門。初二句理。三句行。四句教。五六句果。十對明之。佛乘宗指。人法也。明心。色心也。見性。性脩也。定慧。可知。均運。境智也。顯密。教義也。因果。可知。回向。事理也。凡聖。行位也。超入。斷證也。益不止四。成無盡矣。問。楞嚴繫珠。同法華否。答。楞嚴約本有。法華約修證。以楞嚴云。勝淨明心。不從人得。何藉修證。法華云。佛菩薩時。教發智心。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甲三。感慶遇成教德二。乙初。感遇時教。 續法。恭逢清平盛世。幸值圓頓大經。 先感遇聖世。續法。疏主稱自諱也。莊敬曰恭。際遇曰逢。清平者。大清朝代。統享太平之福也。盛世者。康熙皇帝。盡受無為之樂也。德同天地覆載。恩如日月照臨。感今得逢。聖明天子萬安之時。略顯我主十大法化。一隆重三寶。二建諸佛剎。三印行藏典。四南巡民瘼。五蠲免錢糧。六賜老栗帛。七齋誕息刑。八年豐穀熟。九外國歲貢。十祝慶謳歌。此慶時也。心地觀經。亦彰十德。一能照。慧眼照世間故。二莊嚴。福智莊嚴國故。三與樂。與民大安樂故。四伏怨。怨敵自降伏故。五離怖。能離八難怖故。六住賢。集賢評國事故。七法本。萬姓本法王故。八持世。天法持世間故。九業主。善惡是王主故。十人王。臣民王統屬故。 以是如來。廣勸知報。仁王經明。帝能請百法師。講摩訶般若經。仁王護國。萬姓安樂。佛言。我今五眼。明見三世一切國王。皆由過去。侍五百佛。得為帝主。是為一切聖人羅漢。來生其國。作大利益。我使五大力菩薩。五大士。五千大神王。往護其國。是故我今三寶。付囑一切國王。今逢聖主。國泰民安。欣時難遇。豈不感慶。 次感遇頂經。嘉美曰幸。會迎曰值。滿分曰圓。絕相曰頓。包徧曰大。言詮曰經。此指楞嚴經也。一音具一切音。圓教也。經云。開示圓音。慧覺圓通。一切音即一音。頓教也。經云。理則頓悟。頓悟禪那等。一多無礙。大教也。經云。心精徧圓。含裹十方等。經詮十義。一小大包羅。回小向大等。二三一圓融。三乘獲一乘等。三性相統該。會識歸藏性等。四事理並徹。陰大常徧等。五法喻齊舉。盲人矚暗等。六宗說雙通。臂光顯見等。七顯密總持。經咒交演。是也。八真妄俱絕。妄真同妄。是也。九主伴合明。他方佛告。眾陳圓通等。十本末一轍。三會七周。楞嚴始竟也。 幸會亦十。咒心。佛口不說。化佛頂宣。祕密靈驗伽陀。今得誦持。一慶幸也。五部經中。此灌頂部。此灌諸經頂首。最為尊勝無上。今得頂戴。二慶幸也。楞嚴經咒。五印土王禁為國寶。今得珍藏。三慶幸也。如來滅後。後五百歲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第三五百年。多聞堅固。第四五百年。塔寺堅固。第五五百年。闘諍堅固。如大集經。後當闘諍。末法之中世尊別記。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多此邪魔。云何救護。令其安立。今得楞嚴經咒。決定清淨明誨。救護末劫。安立道場。四慶幸也。智者大師。遇見密諦尊者。談止觀義。尊者語曰。此與西天楞嚴經意大同。大師再四勸請。尊者允許旋歸。智者望西。晝夜拜求一十八年。終不能見。我等凡愚得能聞覩。五慶幸也。密諦尊者請經西來。被追三轉。後書白。割股潛匿。航海至廣。剖膊出經。血凝不散。遇啞女曰。將乳洗淨。始可翻譯。翻竟急迴。解邊官責。密祖受多苦難。今得隨喜捧讀。六慶幸也。翻譯經畢。房相進奏。中宗初嗣。留在宮禁。未暇頒行。法光尚隱。今於聖世。探賾靈詮。七慶幸也。時神秀大通禪師。在內道場。見所奏本。錄行北地。後又謄寫一部隨身。回歸荊州。藏度門寺。今得列剎相傳。眾僧如意。八慶幸也。魏北館陶沙門。慧振法師。渴慕斯典。訪至度門寺而始得之。科判八章。今得靜居學肆。博究廣研。九慶幸也。西京興福寺。惟慤法師。天寶十年。訪於故相房融家中。得其筆受真本。至德初年。撰玄贊疏三卷。今得百藝行傳。萬民供奉。四輩弘揚。七眾高闡。十慶幸也。上之十幸。是慶教也。 心地觀經。亦彰十德。一如金剛。法寶能破生死。二如日宮。法寶能照癡暗。三如寶珠。法寶能救貧乏。四如天鼓。能與喜樂。五如寶階。升天聽法。六如大船。到彼道岸。七如輪王。除三毒賊。八如堅甲。破四怨魔。九如利劍。割五住縛。十如象車。載達寶所。 仁王經明。般若法寶。心識神本一。眾生父母二。亦名神符三。亦名辟鬼珠四。亦名如意珠五。亦名護國珠六。亦名天地鏡七。亦名龍寶神王八。一切國王。講讀般若。七難一日月失度。二星辰失度。三火災。四水災。五惡風。六亢陽。七賊寇即滅。七福即生。萬姓安樂。王臣歡喜。下云。寫佛頂咒。安於禪堂。一切邪魔。所不能動。身上帶持。或安住處。莊宅園館。積業湯銷。安城四門。災厄悉滅。在在處處。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今值天王。乃心頂典。澤被萬方。豈不感慶。 △乙二。慶成功德。 五體傾誠。六根鑽仰。 先略慶能成。五體者。頭及兩手足也。傾渴誠投於佛經。如葵之向日。臣之拱君。六根者。眼耳鼻舌等也。鑽進仰望於心咒。似錐之取火。子之依母。謂於楞嚴藏性。傾心翹佇。誠信敬服。真言種智。鑽之彌堅。仰之彌高。宜若登天涉海。巍巍蕩蕩。叵測其涯量也。 頂則戴灌頂之章。眼則開海眼之見。耳聆妙指之音。舌舐蓮華之味。鼻霑佛母之乳香。身佩金剛之寶印。住定三摩之地。自受真常之樂。 頂下。次詳慶所成。釋義有八。一配經題。頂者。經名大佛頂首楞嚴。亦名灌頂章句。眼者。經名十方如來清淨海眼。如十番顯見等。耳者。偈云。此阿毘達磨。彈指超無學。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擊鐘驗聞。聞熏三昧等。舌者。偈云。是名妙蓮華。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鼻者。偈云。佛母真三昧。亦名十方佛母陀羅尼咒。經云。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身者。偈云。金剛王寶覺。亦名般怛羅無上寶印。住定。意也。偈云。如幻三摩地。經云。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緣想相。如虛空華。受樂。心也。經名。得菩提心。入徧知海。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四云。皆獲一乘寂滅場地。七云。隨有此咒。天龍歡喜。兆庶安樂。 二約八端。謂身心耳目。鼻口手足。彌陀經言。汝等當自端正身心。耳目鼻口手足。皆當自端。檢束中外。無隨嗜欲。益作諸善。展轉相教。使彼為善。慈心正意。如是一晝夜。勝彌陀剎中為善百歲。頂身。身端也。經云。奉迎斯咒。頂禮身佩。一切災厄。悉皆消滅。以身行八正道正見。思。語。業。進。定。念。命也。無八邪業故也。耳目鼻。可知。舌。口端也。經云。含此咒心。塵國轉輪。以口正語。無四五邪四邪者。一方口食。曲媚豪勢。通使四方。二維口食。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三仰口食。仰觀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五邪者。一為名譽故。現奇特相。二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卜相吉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說所供養。以動人心。今無漏智。除四五邪。常攝口業。住正語中故也。住定。手足端。經云。執此咒心。降伏魔外。持此咒心。摩頂授記。乘此咒心。應微塵國。隨此咒心。供事如意。受樂。心意端。經云。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入大涅槃。傳此咒心。付佛法事。究竟住持。 三顯性德。八句不離六根。眼目鼻舌可知。頂即身根。住受。意根。起信論云。六根藏性各具恒河沙性功德。四卷經云。六根之中。總括始終。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次復於中。克定優劣。眼鼻身三。八百功德。耳舌意三。千二百德。 四明脩德。法華經云。五種法師。受持一讀二誦三。解說四書寫五法華經者。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今能持誦楞嚴經咒。功德亦然。經云。我今備顯六湛圓明六根本所功德性德。數量如是。十方如來。一一脩行脩德。皆滿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五性脩無礙。四云。汝但不循明等明暗。動靜。通塞。恬變。合離。生滅。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諸餘五黏。應拔圓脫。由是六根。互相為用。若圓拔已修德。內瑩發光。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性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無礙也。三云。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根大。文云。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齅嘗觸覺知。妙德瑩然。並皆徧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起信論云。以如來藏。本來惟有過恒河沙等諸淨功德性脩統該。而過沙等煩惱染法。惟是妄有。性自本無。七云。佛頂光咒。經恒沙劫。說不能盡。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十云。能誦此經。能持此咒。我說福德性脩二德窮劫不盡。 六因果該徹。頂者。華嚴云。頭布施者。如最勝智菩薩。迦尸國王等。為成一切智首。最勝第一首等。頂髻施者。如勝妙身菩薩。寶髻王等。願眾生得無見頂。眼者。華嚴云。眼布施者。如歡喜行菩薩。月光王等。願自與他。得法眼。佛眼。無障礙眼。耳及鼻者。華嚴云。耳鼻施者。如無怨菩薩。勝行王等。願得法界耳。普聞耳。如來耳。隆直鼻。高顯鼻。淨妙鼻。舌者。華嚴云。以舌施者。如不退轉菩薩。端正面王等。願得辯才舌。光明舌。覆面舌。美好面。善見面。圓滿面。身者。華嚴云。身出血施。如法業菩薩。善意王等。皆得法身。智身。身骨節施。如法藏菩薩。光明王等。皆得化身。應身。身肉髓施。如饒益菩薩。一切施王等。願眾生得百福相身。菩提藏身。身皮膚施。如清淨藏菩薩。金脇鹿王等。願眾生得金色皮身。明網皮身。心定真者。華嚴云。心布施者。如無厭悔菩薩。無礙王等。願得金剛藏心。一切智心。菩提心。十力心。手布施者。如常精進菩薩。無憂王等。願得莊嚴具手。寶蓋香手。自在手。妙相手。手足指施。如堅精進菩薩。閻浮自在王等。願得卍字旋指。赤銅甲指。輪相指。光藏指。手足甲施。如不可盡菩薩。求法自在王等。願得大導師爪。一切智爪。潤澤爪。善生爪。今為楞嚴經咒。若自作。教他作。五體歸禮。六根施捨。勸頂經咒。弘首楞嚴。眼捨色愛。教觀見性。耳捨聲欲。勸脩聞思。舌捨五味。談妙法味。鼻捨眾香。示戒定香。身捨諸觸。開行六度萬行。意捨法塵。返照覺地定心。手捨幻財。諭施法寶。足超塵界。入三摩地。願與眾生。一時同得。五分法身。六根清淨。佛頂髻珠。十眼。十耳。十舌。十鼻。十無盡身。十無盡心。十十無量無邊手足指甲並如華嚴。回向品明。本經六根圓通。可例而知也。 七作法事。楞伽。明六根演教。維摩。明六塵演教。華嚴。塵說剎說雲臺寶網。一切盡說。仁王。名如。句如。文字記義。十二部如。本經。二十五聖圓通。四科七大顯性。是也。今約六根。舉一六入根。以攝餘大科耳。 八成佛道。萬佛名經云。眼陀羅尼自在佛。乃至意陀羅尼自在佛。眼光明人勝佛。乃至意光明人勝佛。六塵。四大。六度。三空。四諦。三科。五供。十降。咸兼人法。以顯成佛。今經六入顯性。破陰成佛。四云。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脩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又云。狂性頓歇。歇即菩提。五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七云。求最上乘。決定成佛。今則頂灌頂章。身佩寶印。豈不成佛耶。 上八義門。顯所成德。一一無盡。法爾感慶。七云。讀誦書說。帶藏供養。此諸眾生。縱不作福。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八云。大威德世尊。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如是顯密無遮慈音。學者見聞。應大欣慶。 △甲四。愧述弘闡情由二。乙初。別述弘闡情意四。丙初。歎經深學淺。 緬斯妙典。義邈文長。嗟我下凡。才疎學淺。 上半讚經深。緬者。綢繆遠向也。斯妙典者。謂此佛頂經典。高矣美矣。微妙難思者也。一者義邈。所詮旨趣。幽遠深邃。如海波瀾。浩汗無窮故。二者文長。一字一句。理含不盡。況十軸文言。豈能貫通畢備耶。 下半嘆學淺。嗟者。吁嘆痛惜也。下凡者。謂下愚凡夫。揀非上智聖聰也。一者才疎。既無智辯之才。寧能洞明幽趣。二者學淺。皮膚受學之淺。未可開闡深玄。經云。汝今云何。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 △丙二。顯為法忘陋。 秖是為生為法之情濃。不覺忘己忘人之鄙薄。 初句為法。秖者。但。大當至定也。為生者。出塵比丘。利生為事故。為法者。釋家佛子。弘法是務故。生有七趣三乘。法有六宗五教。若不弘傳。生從何益。情濃者。含二意。一依本經。情愛意。一者法愛。半字滿字等。二者生愛。在塵出塵等。經云。心憶前人。或憐或恨。心憶佛法。有權有實。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又云。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故云濃耳。二準儒典。情欲意。禮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欲即情也。若以情情於性性。則妄動為情。若以性性於情情。則真靜為性。今弘無為之教法。利有情之含識。普令息妄動之欲情。盡皆合天真之靜性。故云濃也。 二句忘陋。鄙薄。醜陋也。不覺者。佛則三覺。今居迷位。自未得度。意欲度他。心起其念。誠不覺耳。失憶為忘。我自曰己。彼眾曰人。狹隘淺少曰鄙。又賤惡也。藐小微忽曰薄。又輕視也。自惟德涼緣寡。慧尠福輕。固可鄙。人見貧窮卑賤。頹老病災。實可薄。又無譽無稱。何樂何利。自他鄙之而賤惡焉。多毀多譏。有衰有苦。人我薄之而輕視焉。今學菩薩四願。大乘三心。內外菲薄。咸捨而不計也。 △丙三。愧微明製疏。 展舒一點之螢明。照燭微言之幽致。 上句螢明。展。轉。開也。舒。申。放也。一點。分寸不多也。螢明者。螢火光明。不如日。月。星三光之明也。長阿含曰。螢火不如燈燭。燈燭不如炬火。炬火不如𧂐火。𧂐火不如四王天光。乃至不如自在天光。佛光明等。維摩云。無以日光等彼螢火。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二乘聖智尚爾。況凡僧末智。豈能測度佛法淵源。其猶以管窺天。用蠡測海也。二卷經云。阿難見於初禪。那律見大千界。菩薩見百千土。如來矚微塵國。眾生洞視。不過分寸。遠近雖差。見性無殊。譬戶牖隙。眼光入中。得見日輪。與虛空處。仰觀日時。等一無異。今以螢火一點靈明之智。熠燿宵行。無邊法界空也。 下句疏經。照。光明也。燭。燈炬也。微言者。微妙言教法也。唯識疏云。激河辯而贊微言。孝經序云。夫子沒而微言絕。並以聖教為微言也。幽者。邃深曠遠也。致者。教理意趣也。法華云。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佛化菩薩而為開示。華嚴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今以燈燭之光。照了首楞義旨。疏通眾生藏心祕密也。 △丙四。懼無裨多失。 宛同捧土。難可培泰山之高廣。竊比掬泉。詎能添滄海之汪洋。 先喻明無裨。宛。依稀。彷彿也。同。通。共。合。齊也。捧。雙手持奉也。培。擁。治。堆。填也。泰岱。東嶽名。眾山之宗。五嶽之長。豎聳曰高。峻峭也。橫濶曰廣。寬大也。私取曰竊。類例曰比。五指相撮曰掬。又一升也。源水曰泉。增益曰添。滄海。四海通名。又東西海曰灜渤。南北海曰滄溟。汪洋。水盛貌。又汪。深也。洋。廣也。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此以山喻佛頂經尊。海喻楞嚴義深。蓋斯經義。回小向大。會三歸一。八師經中。梵志歎曰。吾聞佛道。厥義弘深。汪洋無涯。靡不度生。古文亦云。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今云難可詎能者。正顯一毛一塵智量。何可度思佛法廣深。此述經疏。安能窮盡其涯底耶。如子貢曰。捧土培山。寧有益仞。飲海知飽。安識其深。顏淵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肇公亦云。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故於述作。毫無補益。 不揣甚矣。知罪深焉。 不下。次結示多失。揣。揆。試也。又度量高下。撫摩本末曰揣。甚。過。尤。踰也。約自。開十失。人非貴。根非上。凡非聖。愚非智。器未美。學未優。行未久。道未厚。惑未斷。真未證。望人。四苦纏身。自未度脫。何能疏經以度生乎。一貧苦。無資刻解。何不勸人。齋戒持明。二老苦。耄耋衰頹。何不觀心。樂天知命。三病苦。根朽神昏。何不念佛。聞思三昧。四死苦。無常不定。何不淨業。旋歸樂土。反加註述。勞擾身心。人謂不揣。多失甚焉。孔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正此意也。 知罪深者。約自。亦十失。經非通。義非圓。解非妙。言非典。聞未多。見未高。識未遠。知未深。教未徹。理未窮。望人。有二。如孔子曰。知我罪我。惟春秋乎。今知我者。經開權實。解出是非。法分違順。人別徧圓。褒之有功。榮踰華袞矣。其罪我者。經多古註。解非新說。法不熟閑。人豈先聖。貶之多失。辱過斧鉞矣。又有知者。如孔子曰。民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未見蹈仁而死者也。又曰。述而不作。竊比老彭。今七十七。疏楞嚴者。心願上弘下化。中明藏性而已。非求知於人賞焉。又有罪者。楞嚴一經。古解甚夥。何必汝作蠹魚。蠶蝕聖經沽譽耶。然我之集疏。如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豈期罪於人罰焉。詩曰。好言是口。莠言是口。如斯罪知非一。故結知罪深耳。 總祈三寶神力冥加。法光徧照。罪福如空。俾令法界眾生。見聞隨喜疏者。同得菩提。乃所願也。 △乙二。總結經疏法緣。 將欲援筆。緣起敘端。 上句開筆。將。當。行也。欲。好。樂也。援。抽。拔。舉。捏也。筆。書也。集斯經疏。科目為五。一皈命三寶。二圓譚十門。三略釋一題。四詳解全經。五回向九有。其間引經採論。取顯著密。以明一經大部宗旨。上欲冥合佛心。下將普度含識。筆之於書。流傳塵剎。所有功德。回資法界也。 下句結敘。緣。因。由也。起。興。發也。敘。陳。述也。端。頭。首也。通序大意。綱領有四。一明三藏性為宗。二顯一部經大旨。三感二時教功德。四述四弘闡情由。內中所詮能詮。略敘詳敘。自慶法益。化他因緣。一一條陳於首。欲使後學之者。豁然於心目之間。貫通於始終之末。見性成佛。在此第一緒頭起也。勉旃。   首楞嚴經疏序釋終 序 事有殊途而同指。人有異趨而行。今儒者稱不朽。必曰立德立功立言。而釋氏亦有禪宗學宗律宗之說。禪近於德。律近於功。學近於言。然欲昭德象功以信今而垂後。非言不著。顧儒之立言。吾知之矣。當其發憤於始也。必參之經史百家以盡其變。考之有人性命以通其要。歲月以濡之。而弗預期其速效。夫而後其有獲矣。而獨未能貫也。則實體諸當躬而心解神會。以合乎其原。乃無弗化也。始得上下千百年抉徽剔奧。或近言焉。或遠言焉。復為之旁通曲喻。俾天下曉然於作之者之聖。而我不媿於述者之明。斯其言以立。立可以傳。乃不謂浮圖灌頂師竟有合焉者。師學佛者也。其言與吾儒殊。而生平廢寢忘餐。以求至乎立言之地。其用心亦與吾儒同。師九歲入空門。十九受戒律。二十習講經。越七載。受德水師付囑。為靈棲五世法孫。今行年幾八十矣。固嘗應士大夫之延請。歷聚光天竺諸剎。宣妙諦以昭示聾瞽。仍然草衣木食。幽棲斗室中。手不停批者。已五十年。所著華嚴金剛等解。書二十六種。卷一百五十。皆深入性海。發導師之所欲發。再發其所未發。余窃欲其立意之堅。積功之久。而苟肆力於儒書。將與昌黎廣陵諸君子後先並峙。而獨惜其以浮圖終也。然精修梵行。闡宗風於五濁惡世。而廣開其覺路。是誠法王之嗣子。所謂無盡燈明。明終不盡者也。京師愍忠寺義學僧景靈與余交。不憚數千里參學於師。因悉師生平。裒其鋟木若干。入楞嚴古剎之大藏釋典。而囑寺僧居守。以見師之立言為可傳也。故序之。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清和月 嘉禾守三韓吳永芳 撰並書 首楞嚴圓譚綱目 序三帋 皈命偈十句 圓譚十門二 先總標名稱將疏。次別釋義相分十。 ●一教起因緣二   一略四。酬因。酬請。顯理。度生。    二詳十。開三定。破六識。顯十見。會法性。究藏心。選圓通。說心咒。示聖位。出七趣。脫五魔。 ●二藏乘分攝三   一藏三。先二藏小乘藏。大乘藏。次三藏經。律。論。後四藏三藏。外加咒藏。   二乘三。先三乘小乘。中乘。大乘。次四乘三乘。一乘。後五乘人乘。天乘。三乘。   三分教十二。長行。重頌。授記。孤起。因緣。自說。本事。本性。方廣。未有。譬喻。論議。 ●三辯定時儀二   先時會前後二。 一別三時。開三。 一先照高山時。根本輪。轉同成別。 二轉照山地時。起末輪。轉三成一。轉照又三。初轉黑山時小乘法輪。轉凡成聖。中轉高原時三乘法輪。轉小成大。後轉大地時大乘法輪。轉權成實。     三還照高山時歸本輪。轉偏成圓。     上。三時。下。五會。 一華嚴梵網會名直顯教。二提胃阿含會名隱實教。三方廣深密會名引攝教。四般若妙智會名融通教。五法華涅槃會名開會教。 二通三時。開十。一唯約一念時。二盡該一化時。三徧周三際時。四攝同類劫時。五收異類劫時。六以念攝劫時。七劫念重收時。八異類界劫時。九彼此攝入時。十以本攝末時。 次化儀差別十。一差別。二起末。三歸本。四無礙。五不定。六顯密。七頓演。八寂寞。九三際。十無盡。 ●四教觀深廣二 先教義二。 初教分二。 初顯又二。先法義五教如次。後明兼攝。末正屬圓。內顯十玄。次斷證五教如次。後以行位。斷證人根。教相四義顯圓。 二密五教如次。內中兼示十二法相。五藏。四乘。五部。五字。五法。五頂。五傘。五門。五相。三相。九品。二意。 二義分五。一心一真法界。二門真如。生滅。二義覺。不覺。三細業。轉。現。六麤智。續。執。名。業。苦。 次觀行二。 初顯又四。    先三重藏心觀三。一空如來藏心觀。二不空如來藏心觀。三空不空如來藏心觀。各具十種法界理境一性相。二色心。三勝劣。四根境。五親疎。六因果。七染淨。八事理。九真應。十權實。十相圓融空有。總別。一多。小大。背合。十不思議解脫境界總別無盡境。一多互容境。純雜相即境。小大齊現境。廣狹圓通境。動靜不違境。攝入周徧境。隱顯交成境。同異合明境。自他同起境。   次三重聞性觀三。一聞盡根塵觀。二思照覺空觀。三修圓寂滅觀。   三三種法界觀有為。無為。無礙。   四三空理智觀人空。法空。俱空。 二密亦四。   一遮持諸惡觀。總持眾善觀。圓融無礙觀。   二無字秘密心咒觀。有字顯現心咒觀。有無隱顯心咒觀。   三真言字種觀。   四三密相應觀。 ●五所被機宜二   先顯二。    一能為六。正為。兼為。引為。權為。略為。遠為。    二所被二。     先料揀又二。      一取是器十。一未發心二已發心。三怯劣。四有學。五無學。六聲聞。七緣覺。八定性。九不定性。十菩薩。      二揀非器十。不信。業重。障深。多疑。邪見。恃他。畜聞。背真。守境。違圓。 次普收三。一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二五性菩薩。聲聞。緣覺。不定。無種。三五乘。   次密二。    一十機見聞。隨喜。讀誦。受持。解說。書寫。迎禮。帶供。觀念。行傳。    二四句顯中顯。顯中密。密中密。密中顯。 ●六能詮體性八   一音聲言語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攝所詮體。四諸法顯義體。五攝境唯心體。六會緣入實體。七理事無礙體。八事事無礙體。 ●七宗趣通局三   先此方三。一儒教五常宗。二道教自然宗。三釋教因緣宗。   次西土六。一隨相法執宗。二唯識法相宗。三真空無相宗。四藏心緣起宗。五真性寂滅宗。六法界圓融宗。   後本經二。    一總如來藏心深入楞嚴大定徧照法界為宗。圓滿菩提。發起真如妙覺明性。無涯大用為趣。 二別。五對一教義。二事理。三境智。四修證。五體用。 ●八翻譯傳授四 一時年。二詳傳譯。三出部類。四顯難得。 ●九別釋名題三 一總部題名十。 一五題取捨。 二三種單複人。法。喻。 三華梵雙舉。 四對辨開合十對。 五廣略顯釋二。先略出名義。次廣明法要分三。一總節通明。二別章局配。三法相數解。又三。一約二法相。二約三法相。三約十法相。 六密部逐消二。一通準咒藏。二別依本經。 七賢首四門果。教。行。理。 八台家四解本迹。因緣。約教。觀心。 九相宗三量四。一依相宗論。二準本經意。三六離合釋。四三支比量。 十性宗一理依華嚴性起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義理以釋。 二別行題名。 三譯經人名四。一譯主。二譯語。三證譯。四筆受。 ●十總明經意十   一明科判三。 一序分二。一證信通序。二發起別序。 二正宗分四。 三流通分二。一顯經功益。二結眾法喜。    正宗分中。分為四分。   一詳開三定始終。信極楞嚴大理分。亦名正開三定三藏。勸令依理成信分。   二略示一經名目。解徹楞嚴大教分。亦名結示五名五義。勅令順教發解分。   三警悟七趣生沉。行盡楞嚴大行分。亦名覺悟七趣七支。誡令行戒起行分。   四辯入五魔成敗。證到楞嚴大果分。亦名析入五魔五想。誨令隨位證果分。 又正宗分。分為五道一見道。二修道。三證道。四化道。五助道。又分為七周一三藏圓顯因果周。亦名真妄洞徹周。二一門聞思因果周。亦名境觀圓通周。三四戒咒心因果周。亦名顯密總持周。四六位修證因果周。亦名初後該徹周。五五名行持因果周。亦名教乘了義周。六七趣有無因果周。亦名行位超出周。七五魔生滅因果周。亦名智斷究竟周。又分為三會第一名。正說大經前分會。第二名。說竟另請後分會。第三名。迴山再來重說會。    又四分之初章。復開為三初說妙奢摩定。即六根照見藏心。二說妙三摩定。從一門深入藏心。三說妙禪那定。歷六位超出藏心。 二出疏式分二。 一略。四門約教。觀心。出果。稱理。 二詳。十種消文。出義。設喻。配對。引證。表法。約教。稱理。觀行。證果。 三揀破識八量。 四示顯見三法界。十玄門。 五剖性相根。塵。見。識。性相義別。 六通宗說禪。講。 七別定觀與圓覺涅槃二經同。對天台止觀。略異。 八分藏諦三藏說心如經本文。三諦約境如餘經論 九析顯密四句。二門。兼梵字咒釋。結示三壇。坐法。手印。 十覈偏圓先單屬圓。次兼四教。後出解師。有六十餘家。 首楞嚴經灌頂疏圓譚卷上 清浙水慈雲講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述 杭城昭慶律寺傳戒菩薩比丘 書玉 較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性覺真空。元澄明妙。一多毛剎而互容。小大塵身而即入。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如來藏性歟。破妄顯真。背塵合覺。斷倒想於類生八萬。證法身於聖位十三。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大佛頂首楞嚴經歟。故我世尊。不生滅性。合如來藏。唯玅覺明。圓照法界。令諸佛心內眾生。成眾生心內諸佛。 間有根機類別。種熟品殊。逮於般若時後。妙智會中。觀人天之戒緩乘急。審二乘之定少慧多。妄識妄想以為因。真見真知而瞢昧。既無佛力以顯加。安有咒心而密護。假登伽之發起。興阿難之現權。請三摩之方便。成十佛之菩提。是以如來。覿指常住之真心。首出楞嚴之性定。三重破識以無體。十番顯見以為心。見見非見。標光影于獨明心月。合然非然。蠲戲論于第一義天。離一切相。空藏心。真空寂寂。即一切法。不空藏。妙有如如。無非不非。無是非是。空不空藏心。性相圓融。空有無礙。解脫十境。全體攝入於十界。德相五門。大用發起於五乘。奢摩他定始成。微密觀照方就。 了斯體用。性起本根。旋聞聲脫。六根之結盡解。淨極光通。五濁之染頓清。五忍三空。證入于無生。二用四德。圓通于真實。在觀音大士。機固合于此方。而二十四聖。緣皆宜於他土。文殊揀選。海眾無疑。三昧雖精。還應戒體以堅持。道力未全。必須咒心而迴顧。由此三聚律身。三漸安位。五根不行。五欲消滅。十心涉入于一心。行布不礙圓融。一觀妙明于十觀。圓融不礙行布。二六類生障緣氷釋。六十聖位因果徹該。毘婆之寂照。明相精純。禪那之妙理。本覺常住。正會說周。經名結顯。 第愚乘八部。乘急戒緩。已缺禪善于靈臺。升沉七趣何休。增慢四眾。定多慧少。寧存觀照于幽室。墮落五魔為伴。阿難覩瑠璃異變。重請於後時。如來因無聞罔證。迴譚於末會。由眾生妄見妄習。致開為分內分外。八情九想。唯意染淨而墜陞。六報十因。隨身善惡而苦樂。戒盡三惑。行出三天。禪飾三摩。用修三觀。定既發慧。明能破暗。由斯動靜不移。憶妄如一。六欲五欲以捐除。三魔五魔而歇絕。濁想斷淨。妙覺果圓。此末後之垂範。助修證之要道。佛頂三昧。於焉始卒。大覺王之標指。出指非指。楞嚴王之等持總持遮持。阿毘達磨。歸無所得。真可謂諸佛明心之直指。群乘見性之真宗。定慧均運。顯密雙融。回因向果之樞機。入聖超凡之關鍵也。 續法恭逢清平盛世。幸直圓頓大經。五體傾誠。六根鑽仰。頂則戴灌頂之章。眼則開海眼之見。耳聆妙指之音。舌舐蓮華之味。鼻霑佛母之乳香。身配金剛之寶印。住定三摩之地。自受真常之樂。緬思妙典。義邈文長。嗟我下凡。才疎學淺。祇是為生為法之情濃。不覺忘己忘人之鄙薄。展舒一點之螢明。照燭微言之幽致。宛同捧土。難可培泰山之高廣。竊比掬泉。詎能添滄海之汪洋。不揣甚矣。知罪深焉。將欲援筆。緣起敘端。 稽首釋迦本教主。微塵剎土諸世尊。 大佛頂首楞嚴王。圓通海會聖賢僧。 願以大慈悲智力。加被凡愚成聖明。 俾我言言佛意。契機合理徧圓音。 凡有見聞隨喜者。盡成菩提佛果因。 將疏一大部經。先譚十門圓義。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攝。三辨定時儀。四教觀深廣。五所被機宜。六能詮體性。七宗趣通局。八翻譯傳授。九別釋名題。十總明經意。 △初教起因緣。 初因緣者。華嚴云。如來出現。非以一緣一事。如酬因。酬請。顯理。度生。今經教興。亦若是也。總則以楞嚴心入佛知見。別開為十。 一別開三定。總歸一楞嚴故。阿難泣請。如來開示。名雖列三。法實唯一。三一圓融。是真妙定。中含二義。一性攝。性體本具也。正因佛性是。二緣修。緣起修成也。緣了佛性是。又奢摩。從性起修。即下見道分。三摩。全修即性。即下修道分。禪那。性修不二。即下證道分。舉一即三。言三即一。縱後助道。亦為此耳。然此大定。超出凡小權乘唯依六識心修。今依根性見聞覺修。能成真實圓通。以證無上正等覺也。 二廣破六識。極淨妄想源故。下去七番破處。及破無體非心。并二根本初之用攀緣心。二決定義初之以生滅心。乃至十二類生妄想。最後五陰妄想。皆為生死根本。必須破斥殆盡。故佛初即示言。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三詳顯十見。直入佛知見故。初卷放光後。十番顯見。是心有體。即眼根中見性也。是二根本。識精元明。二決定義。不生滅性。乃至五卷。諸佛證云。生死涅槃。同汝六根。更無他物。釋尊解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故佛初言。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良以妄想識心。權人所用。常住真心。實人所用。下四卷云。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以生滅心。而求佛果不生滅性。無有是處。如何眾生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乃至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是故識心須破盡。見性須極顯也。 四徧收法相。會通真如性故。法相四科。七大也。通真者。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性元真。唯妙覺明。經云。一切浮塵諸幻化法。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又云。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豈非會通四科。即性常住也。又云。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豈非會通七大。即性周徧也。 五究盡藏心。洞照法界境故。藏心。三藏心也。常途二藏。今經開三。故云究盡。法界。四法界也。境者。同如如智。契如如理也。四卷云。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乃至一為無量。小中現大。如來藏心。非一切。即一切。離即離非。空有圓融。互無障礙。發揮至此。罄無餘蘊矣。 六揀選諸門。耳根最圓通故。諸門。二十四聖圓通門也。耳根。觀音耳門圓通也。四卷佛言。若能於此悟圓通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故六卷中。佛敕文殊云。二十五行。誰當其根。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文殊偈云。觀世音為最。方便易成就。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 七宣說頂咒。普施凡聖益故。頂咒者。佛頂化佛所說咒也。亦說此咒名如來頂。亦名灌頂章句。益者。凡如登伽。惡咒銷滅。得那含果。聖如阿難。心清淨故。尚未淪溺。七卷云。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又云。出生十方一切諸佛。是則七趣三乘。離此神咒。莫獲現證無盡益也。 八圓示聖位。該徹因果地故。經云。皆以三增進故。能成五十五位。是因該果。又云。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是果徹因。初信云。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一斷一切斷。三漸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一證一切證。皆圓教義。故云圓示。 九出離七趣。淨滿三聚戒故。九卷云。精研七趣。受此輪迴。皆由隨順殺盜婬故。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七卷云。求菩薩道。持四律根。皎如冰霜。不生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八卷云。禁戒成就。世間不還。遊十方界。得無艱險。則三聚大戒。是菩薩成佛之本因。出離七趣之要道也。 十超脫五魔。疾成二佛果故。十卷云。無令見魔。自作沉孽。消息邪緣。入佛知見。又云。識陰若盡。諸根互用。乃超六位。圓滿菩提。又云。陰魔銷滅。天魔摧碎。直至菩提。無諸乏少。於大涅槃。心不迷悶。五魔一識。五陰皆空。五想既盡。五濁頓清。三昧圓成。二果自得矣。 由此十大因緣。故為說是經也。 △二藏乘分攝。 二藏乘者。先藏。有三。一。二藏。謂聲聞菩薩也。菩薩藏攝。下云。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等。非聲聞也。二。三藏。經律論也。全談大定。正屬經藏。少分說戒。兼攝律也。三。四藏。三藏之外。加一咒藏。今部顯說法門。是經藏攝。密說神咒定。屬咒藏也。 次乘。亦三。一。三乘。小中大也。正大乘攝。兼該小中。經云。恒沙菩薩。及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二。四乘。三乘之上。加一佛乘。如法華說。今ㄧ乘攝。下云。普為會中定性聲聞及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三。五乘。謂三乘外。加人天乘。今正菩薩。兼該餘四。如六卷揀選後。五乘獲益等。 後分。十二。一長行。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因緣。六自說。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廣。十未有。十一譬喻。十二論議。今此經者。正屬長行。使從序文。終至流通說也。兼通餘七。重頌。如五卷世尊重宣。孤起。如六卷揀選偈等。授記。如四卷登伽。五卷諸聖圓通等。自說。如五魔。方廣。如經名。未有。如初卷放光動地。六卷雨花歌奏等。譬喻。如盲人矚暗。陳那客塵等。其於因緣。論議。本事。本生。四分。則不攝也。 △三辨定時儀。 三時儀者。略分為二。先時會前後。有別。有通。別開為三。 一日出先照時。為圓頓大根眾生。轉無上根本法輪。名直顯教。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轉同成別。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華嚴。梵網會也。 二日昇轉照時。為下中上三類眾生。轉依本起末法輪。令彼三類人等。轉三成一。如山地有高下。故轉照有初後。又分為三。初轉照黑山時。為下根轉小乘法輪。名隱實教。令彼凡外人等。轉凡成聖。即提胃。阿含會也。中轉照高原時。為中根轉三乘法輪。名引攝教。令彼二乘人等。轉小成大。即方廣。深密會也。後轉照大地時。為上根轉大乘法輪。名融通教。令彼三乘人等。轉權成實。即般若妙智會也。 三日沒還照時。為上上根眾生。轉攝末歸本法輪。名開會教。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轉偏成圓。如日沒時。還照高山。即法華。涅槃會也。 通開為十。一唯約一念時。一剎那中。說無盡教也。二盡該一化時。大小三一。盡通一代也。三徧周三際時。頓漸偏圓。各周三際也。四攝同類劫時。長攝長劫。短攝短劫也。五收異類劫時。長攝短劫。短攝長劫也。六以念攝劫時。一念攝前同異類劫也。七劫念重收時。同異劫收諸念中劫也。八異類界劫時。彼諸異界劫念不同也。九彼此欇入時。同異界中。劫念攝入也。十以本收末時。劫與非劫。融通無礙也。 今此經者。於別時中。後轉妙智會攝。然有二義。一約時。因果經云。佛與匿王。同日而生。今經王言。我今六十。又過於二。則楞嚴說。定屬般若。又以諸經時說。佛初成道。第二七日。即說華嚴。末會聲聞在座。智論五十七日。後說小乘。十二遊經。于二年後。方度五人。是知初華嚴。而二阿含矣。六年後。即說鴦崛勝鬘。十六年後。說大集經。三十年後。說解深密經等。二十九年後。說仁王般若。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說於深密經後。真諦三藏記云。妙智經及梁攝論。皆以一乘居三乘後。無量義云。四十年後。說法華經。是則三深密。四妙智。五法華矣。今楞嚴於三十二年中說。正與妙智時會同也。 二約法。下云。曾於楞伽。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又云。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如是追詢。非方等會。又云。我昔見佛。與四弟子共轉法輪。又云。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談實相時。若此追說。是在般若後也。又云。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非同深密具說三乘。引小攝大。引二攝三教矣。又云。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開無上乘。正同妙智。後唯一乘。融三通一。融權通實教矣。梁論亦云。如來成立正法有三。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第三最勝。故下經云。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諸定性二乘及回心人。皆獲一乘等。準屬後轉時矣。至於善星瑠璃。緣敘結經名後。集者約類收耳。今判。從前不從後。依正不依助。若以善星出涅槃。判法華後。而瑠璃出阿含。應屬阿含。豈理也哉。 問。持地圓通所言。如何。答。既言聞諸如來。豈獨今佛說耶。又五名中。第四同名蓮華。名既同。或即此經也。又阿含經等。亦有妙蓮華稱。豈可判入阿含。梵網亦云。一切眾生。令得妙華三昧樂。乃至佛樂。豈可判同梵網。 問。耶輸授記。又如何消釋。答。記有二別。一道。二果。登伽蒙咒。得那含位。佛記性名。耶輸同悟。熏修無漏。當得出纏。此並道記。非比將來法華會上佛果實記。故云曰或。下與阿難記云。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救度眾生。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此亦道記。豈同法華通王如來佛果記耶。又云。我佛頂咒。一宣揚時。摩登伽女。成阿羅漢。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有何難險。此亦道記。豈為果記真實佛也。餘詳溫陵及五臺善攝等解釋。上約別時判竟。 若論通時。方等法華。義皆通矣。諸經文通。如教儀明。此經文通。即上引難者是。況經說法界藏心。鏡智淨識。真如實相。知見佛性。乃至四戒八定。二本三續。一代時化。無不該收。則通時十門。一一俱攝。十方三世諸佛。常轉如是輪也。顯如五卷。密如七卷等說般若文義亦通。豈不明了也哉。 次化儀差別。開為十門。一本末差別門。一乘為本。餘乘為末。始終定別故。二依本起末門。依一佛乘。隨宜說三。先大後小故。三攝末歸本門。攝三權乘。還歸一實。先小後大故。四本末無礙門。本末交映。大小相資。前後無礙故。五隨機不定門。頓漸三一。隨機所聞。異解不同故。六顯密同時門。同時異聞。互知不知。顯密各別故。七一時頓演門。上來諸門。於一言中。頓演無餘故。八寂寞無言門。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說一字故。九該通三際門。一法門中具無量門。盡通三際故。十重重無盡門。前之九門。隨時隨處。重重無盡故。 此經正屬攝末歸本。下云。汝先厭離聲聞緣覺。求無上道。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亦令修大乘者。通達實相。又云。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我今已說真修行法。餘後六門。義亦兼通。下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又云。方便有多門。歸元性無二。通不定也。今經顯密並談。可知。又圓通後。八部三乘獲法眼淨。性尼成羅漢。眾生發大心。顯中同時異益也。佛頂咒時。阿難解脫證初果。登伽愛銷得三果。耶輸悟因成無漏。密中同時異益也。上不定義。更例此思。下云。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通頓演也。下之屈指飛光。擊鐘綰結。通寂寞也。經云。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三際義也。又云。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藏。重重義也。則十化儀。具七門矣。 △四教觀深廣。 四教觀者。分二。先教義分齊。又有二門。初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教類開五。然有顯密。一顯中。先出法義。 一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異大乘故。逐機設故。隨他語故。以其諦緣一向差別。所謂揀邪正。辨聖凡。分欣厭。析因果也。又說七十五法。唯明人空。不明法空。縱說法空。少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故阿含云。貪恚愚痴。是世間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明諸法無相。未盡大乘法義。故名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不成佛。故名為分。於中廣談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數。說有八十一法。一切皆空。不說不空中道妙理。又說五位百法。決擇分明。故少諍論。 三終教。亦名實教。由明緣起無性。一切皆如。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以稱實理。故名為實。於中多談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會歸性。由明不空真如中道。不但空相以為至極。說有五十五法。皆如來藏隨緣成立。盡大乘義。故無諍論。上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成。故總名漸。 四一乘頓教。但ㄧ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說故。如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入楞伽云。初地即為八。無所有何次。不同於前漸次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立名頓。頓詮此理。故名頓教。別為一類離念機故。亦為對治空。有。俱存。三種著相人故。於中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與三自性俱空。八識及二無我盡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佛說四十一門。門門皆寂。淨名默住。顯不二等。皆其意也。 五圓教。統該前四。圓滿具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依毘盧法界。性相圓融。身剎塵毛。交徧互入。故名圓教。如華嚴云。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授菩提記。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微細相容。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主伴隱顯。同時具足。如離世間。無盡藏品。十不可說。十十無盡法門。各攝十不可說。十十無盡法界等。 今此經者。若以教攝經。後三教攝。下云。開示中道。決定成佛。終也。又云。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彈指超無學。頓也。又云。圓照法界。一多互容。大小即入。圓也。若以經攝教。五教兼攝。正屬圓教。三漸云。先持聲聞四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律儀。執心不起。此大小教自攸分也。六卷四戒云。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則小乘教。圓通權實教也。如優波離等。下界文云。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攝分教相宗義。又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一一皆是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即六微細安立玄也。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又云。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即七羅網境界玄也。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現十沙密跡。放光化佛宣說神咒。又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如淨瑠璃。內現精金。即八托事顯法玄也。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即九十世異成玄也。爾時世尊。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并諸菩薩及阿羅漢。又云。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汝欲菩提。速證寂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即十主伴圓明玄也。既具十玄。正屬圓矣。 次詳斷證。先總判。有三。一性論。三佛性。一住性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佛性。又法界論。三法界。一雜染法界。二染淨法界。三純淨法界。初即博地具縛。二即因地見修。三即果地證成。 二依本經。三藏心。一在纏如來藏。二出纏如來藏。三入纏如來藏。初即凡夫背覺時。次即菩薩順行時。後即如來逆流時。 三信論。三如來藏中。性識明知。此則分教。通偏圓也。如彌勒等。解結文中。三空法忍。攝空宗始教義。五云。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頓入如來寶明空海。此則始教。通頓圓也。如須菩提。初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是終教也。三云。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此則終實。通頓圓也。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是頓教也。八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性德圓成。法界量滅。此則頓教。通圓教也。如來藏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此即圓教。同別一乘義也。上兼攝意。 若正屬者。下云。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又云。真妙覺明。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即是第一同時具足玄也。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即二廣狹無礙玄也。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又云。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即三一多相容玄也。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又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即四諸法相即玄也。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即五隱顯俱成玄也。種種覺。一本覺。凡夫不覺也。論云。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二始覺。發心至等覺也。論云。依不覺故。而有始覺。三圓覺。如來妙覺也。論云。不覺心源。非究竟覺。覺心源故。名究竟覺。又論云。如凡夫人。覺後念滅。雖復名覺。即是不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名相似覺。法身菩薩覺於念住。名隨分覺。菩薩地盡。覺心初生。名究竟覺。今準信論。判五教位。本覺位。俱不覺。圓覺位。俱妙覺。始覺位。俱從發心。極於等覺。中又三位。一名字覺位。小停心。始等十信。二相似覺位。小別相至世第一。後四俱三賢。三隨分覺位。小初果至三果。始等俱十地。其間高下階降不等。亦隨當教斷證以釋。故知三覺五位。能判教相權實。然雖三五位別。一覺性同。但能悟知。頓圓妙覺也。 次別釋。一小教。詳如四阿含經。俱舍。婆沙論等。諸家常說故。教章亦少分出。此教斷證。如木作灰。如色歸空。斷煩惱障。滅分段死。顯生空理。證偏真果。 初不覺。即本覺也。凡夫地位。覺性本具。無明執障。成不覺故。此則不覺偏真性也。 二發心。謂依六識。發起出界取滅心也。即始覺。初因地。 三資糧。有三位。一五停心。多貪不淨觀。多瞋慈悲觀。多痴因緣觀。多散數息觀。多障念佛觀。此位破障。與上發心。屬名字覺。二別相念。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三總相念。觀身不淨。受心法皆不淨。乃至觀法無我。身受心亦無我。此上二位。唯觀欲界苦諦。伏煩惱惑。 四加行。有四。一煖。創觀欲界四諦。修十六行。二頂。用觀同前。轉更明朗。三忍。下忍。徧觀八諦。修三十二行。中忍。漸減緣行。乃至一行二剎那在。上忍。亦唯觀欲界苦。於一行二剎那中。前一剎那盡。四世第一。一行二剎那中。後一剎那盡。伏除分別煩惱。連前六位。屬相似覺。 五通達。初果須陀洹。斷三界八十八使分別見煩惱。 六修習。二果斯陀含。斷欲界前六品俱生思。三果阿那含。斷欲界後三品。進斷上二界七十二品俱生思煩惱。此上三位。屬隨分覺。 七無學。四果阿羅漢。斷我執分別俱生煩惱盡。證生空理。住有餘無餘涅槃。 八辟支。斷見思煩惱執障。與聲聞同。更侵習氣。故居其上。餘證理果亦同。 九佛。從初發心。發四弘願。三祇百劫。修行種相。次入補處。托胎出家。安坐不動。發真無漏。頓斷見思煩惱習氣。佛與上二位。並屬圓覺。佛得果後。在染化土。成劣應佛。生草座上。說諦緣法。令下下凡夫外道。轉凡成聖也。 二始教。大品經。智度論等。明乾慧等十地。亦名分教。深密經。唯識論等。明資糧等五位。詳彼空相兩宗。教章亦略引耳。 此教斷證。如鏡離垢。如月出雲。斷煩惱所知二障。滅分段變易二死。顯我法二空理。證智斷二果德。初地至妙。每有一十二品。 初。不覺。謂不覺二空法性也。亦即本覺。 二。發心。亦依六識。發起行度利生心也。 三。十信。初伏二障與小教五停心齊。此上二位。亦名字覺。 四。十住。雙伏二障中。少伏煩惱障分別現行。 五。十行。雙伏二障中。少伏所知障分別現行。 六。十向。除二障分別現行粗分。兼伏細分。上四十位。相宗唯識資糧位。空宗大品。乾慧地。與小教別總相念位齊。 七。四加。除二障分別現行細分。兼伏分別種俱生現行。相加行。空性地。與小教四加行齊。相似覺也。 八。十地。初地。始斷二障分別種子。進斷俱生現種初一分。相。通達見道。空。八人見地。與小教初果齊。三地。斷二障俱生現種三分。空。薄欲地。與小二果齊。五地。斷二障俱生現種五分。空。離欲地。與小三果齊。七地。斷二障俱生現種七分。空。已辦地。與小四果齊。八地。斷二障俱生現種八分。空。辟支地。與小佛齊。九地。斷二障俱生現種九分。與小佛果位齊。十地以上。小教不知名目。 九。等覺。斷二障俱生現種十一分。進伏佛地一分。空。菩薩地。相。修習位。隨分覺也 十。妙覺。頓斷二障分別俱生現種習盡。空。佛地。相。究竟位。圓滿覺也。 心地觀經。法義同此。住淨化土。成勝應佛。天衣座上。說空相法。令小乘及下根凡夫外道。轉小成大也。 三終教。彌勒經論。十地經論皆云。此教菩薩。於二障中。不分分別俱生。但有正使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餘詳仁王。瓔珞。勝鬘等經。寶性。無性。梁攝論等。皆橫斷也。若豎斷者。信論六染。一執染。二乘解脫地。三賢信相應地離。二不斷染。從地前信相應地。至初地淨心離。三智染。從二地具戒。至七地無相方便離。四現色染。八地色自在離。五見心染。九地心自在離。六根本業染。十地等覺菩薩位盡。至佛果如來地離。今準前經論說。并對前後教義以判終實分齊也。 此教斷證。如器銷金。如冰洋水。初住至妙。每有四十二品。勝前可知。 初。不覺。謂不覺如來藏性也。即本覺位。 二。發心。謂依根性。發大慈悲。深。直心也。此乃始覺初因。 三。十信。初信即略伏二障。與小停心。始十信齊。信論云。依不定聚眾生。堪能發心。或見佛相發心。或因供僧發心。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求佛菩提。記云。實教菩薩。從初正信。便信覺性本有。業惑本空故。七信。具伏二障中。實伏分別俱生現行粗分。與小總相。始十向齊。本業經云。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善法。亦退亦進。今已七劫。唯進無退。十信。具伏二障中。實伏分別俱生現行細分。與小四加。始世第一齊。信論云。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本業經云。是菩薩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出十信心。此十信位與上發心。乃信論四相中。除滅相。六粗中。斷業苦。稱為名字覺也。 四。十住。初住。具伏二障中。實除煩惱分別俱生現行粗分。與小初果。始初地齊。信論云。信心成就。入正定聚。住如來種。畢竟不退。便發三心。得見法身。隨其願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五住。具伏二障中。實除煩惱分別俱生現行細分。與小三果。始五地齊。七住。具伏二障中。實除煩惱分別俱生粗細現盡。更除所知現行。與小四果。始七地齊。此同仁王。三乘中菩薩羅漢也。八住。具伏二障中。實除所知分別俱生現行粗分。與小辟支。始八地齊。教章云。終教三賢位。初既不墮二乘地。於煩惱障自在能斷。留故不斷。為除所知障故。梁攝論云。十解已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十解心已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故。仁王經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證等。是故以上就下說。菩薩煩惱障同彼二乘。至佛地智方盡。以下同上。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智障。十住。具伏二障中。實除所知分別俱生現行細分。與始十地齊。 五。十行。初行。具伏二障中。實伏煩惱分別俱生種子粗分。與始等覺齊。二行。具伏二障中。實伏所知分別俱生種子粗分。與始妙覺齊。三行。具伏二障中。實伏煩惱分別俱生種子細分。自此位後。始教絕分。十行。具伏二障中。實伏所知分別俱生種子細分。 六。十向。初向。具伏二障中。實除煩惱分別俱生種子粗分。二向。具伏二障中。實伏所知分別俱生種子粗分。三向。具伏二障中。實伏煩惱分別俱生種子細分。十向。具伏二障中。實除所知分別俱生種子細分。 七。四加。伏除二障分別俱生粗細現種。進伏習氣。初住至此。即信論四相除異。六粗斷名執。稱為相似覺也。 八。十地。初地。斷二障現種盡。更斷習氣一分。無性攝論云。轉染污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解云。末那煩惱。亦初地斷。後除殘習。轉淨者。除習氣也。以正使先斷。故後但云轉淨。更不云斷。寶性論云。不淨者。凡夫有惑障故。有垢者。二乘有智障故。有點者。菩薩二種習氣障故。釋云。故知地上但有習障。本業。無上依經。佛性。梁攝論等。皆云。一。十信。滅闡提不信障。二。十解。滅外道執我障。三。十行。滅聲聞畏苦障。四。十向。滅獨覺捨悲障。五。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六。四五六地。滅外道執我習。七。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八。十地至佛地。滅獨覺捨悲習。釋云。此二四中。初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習氣。地上淨也。十地經云。一切欲色有縛。及無明縛。轉復微薄。諸見縛者。先已除斷。地論釋云。斷一切修道欲色無色所有煩惱。及彼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薄遠離。諸見縛者。初地見道先已斷故。解云。彼因者。煩惱種習也。無明習氣者。所知種習也。以二障種習同時遠離。故云同也。 問。信論執不斷染。斷證分齊云何。答。論云。執染。依二乘及信相應離。準知地前見愛煩惱。我執分別俱生。三乘同斷。不斷染。依信相應。得淨心地離。智染。依具戒地。至無相地竟離。準知菩薩地前兼斷所知法執分別。亦名界內恒沙惑。斷至初地。分別惑盡。二地已去。祇斷所知法執俱生。亦名界外恒沙惑。至八地後。斷現轉業。屬無明惑。乃二障習氣也。橫豎斷證悉矣。十地。斷二障習氣十分。 九。等覺。斷二障習氣十一分。進斷佛地習氣一分。信論四相除住。六粗。不斷智。三細。現轉皆斷。此即隨分覺也。 十。妙覺。斷二障分別俱生現種習盡。究竟圓覺。信論四相除生。三細中。業盡斷。即果滿也。在於受用報土中。成受用報身佛。坐金剛座。說大乘藏心之法。令彼空相權教菩薩。即迴心不定二乘人。并一類中根凡夫外道。轉權成實也。 四頓教。就覺性。實無證得。約幻妄。說有修斷。又依當教。無有行位。對前後明。自成優劣。佛藏。寶積。文殊般若。金剛三昧等經。並作是說。圓覺經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後於清淨慧章。開四覺礙。彌勒章中。開三境界。金剛三昧。五位六行。楞伽十地。及餘頓教經論。明有斷證位者。皆即無位而位。位即無位也。教章云。在頓教中。一切障惱本來自離。不可說斷及與不斷。圓覺偈云。圓滿菩提性。無菩薩眾生。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但諸經位並約豎斷。此橫統也。 今教斷證。如狂迷歇。如睡夢覺。初住至妙。品數同上。但此三地。超終妙覺。增成五十二品。 初。不覺。謂不覺真如性也。亦本位覺。 二。發心。謂依圓覺性。發內證聖智。自覺境界心也。 三。十信。初信。頓伏二障分別俱生現行。與小四加。始第一。終十信齊。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云何教發菩提心。答言。我教眾生。發我見心。以我見心。即菩提故。圓覺云。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恒沙佛所種諸善根。般若云。若有眾生。聞是章句。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是諸眾生得無量福德。無復我相法相等。金剛三昧經。一信位行。經云。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信位即能證知真如。非同終教十信不覺。勝前明矣。七信。頓伏二障中。先除煩惱分別俱生現行粗分。與小初果。始初地。終初住齊。仁王經云。若人盛無量七寶。施諸眾生。皆得七賢初果。不如於此經。起一念信。十信。頓伏二障中。先除煩惱分別俱生現行細分。與小三果。始五地。終五住齊。此即圓覺四位中。第一淨解位。斷勞慮礙。名曰凡夫隨順覺性。三境中。先除事障。住聲聞境也。勝前終教十信。但除業苦。未斷名執惑惱。如法思之。即名字覺。 四。十住。初住。頓斷二障中。先除煩惱分別俱生現盡。進除所知現行。與小四果。始七地。終七住齊。金剛三昧中。二思位行。經云。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此已勝前分教菩薩。於唯識觀。地前帶相觀心。地後始得離二取相。研唯識論自知。又登住位後。即名聖種性。諸法無行經云。何名種性。以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圓覺經云。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言。盡空一切眾生。皆令究竟圓覺。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即此發心住也。又此發心已後。即能成佛利生。如彼經云。假使有人。教百恒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又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餘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菩提正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又住此位。雖得少分圓覺。實無有取證者。佛藏經云。舍利弗。乃至於法少有所得者。則與佛諍。與佛諍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 問。圓覺經中三種位境。一但除事障。二乘位境。十信前也。二勤斷二障。二障已伏。菩薩位境。初住至十地也。三事理二障已永斷滅。如來位境。妙覺果也。今云十信頓伏。初住頓斷。是義云何。答。菩薩有二。一智增。明斷。如淨慧四位。信。賢。聖。佛。皆有斷也。二悲增。說伏。如彌勒三境二乘。如來。說斷。菩薩。說伏也。又前歷位滅惑。單約豎斷。是漸次中即無漸次也。後忘心不斷。橫該總攝。是無漸次中有漸次也。餘詳圭峯疏鈔。二住。頓斷二障中。先除所知分別俱生粗現。與小支佛。始八地。終八住齊。圓覺經云。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三事奢摩。三摩。禪那。三種禪觀事也圓證。即成圓覺。名為究竟涅槃。 問。圓覺二乘並在信前。今何判入住後位耶。答。約斷。經單事障。此兼理障。約人。經局愚法定性。此通廣慧回心。約法。經但當部義釋。此統前後教判。故楞伽經及餘經論。並云聲聞辟支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煩惱障爾。何況能斷所知障耶。圓覺偈亦云。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不能入覺城。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痴。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義意同此。思之。七住。頓斷二障中。先除所知分別俱生細現及伏粗種。與始妙覺。終二行齊。十住。頓斷二障中。已伏細種。與終十行齊。 五。十行。初行。頓斷二障中。先除分別俱生種子粗分。與終初向齊。金剛三昧中。三修位行。經云。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時。先以智導。排諸障難。出離蓋纏。十行。頓斷二障中。先除分別俱生種子細分。與終十向齊。 六。十向。初向。頓斷二障分別俱生現種盡。更斷習氣一分。與終初地齊。金剛三昧中。四行位行。經云。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楞伽云。聲聞愚亦然。相風所漂蕩。彼起煩惱滅。除習煩惱愚。味著三昧樂。無有究竟趣。此明住前信位二乘。未伏二障習也。又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如鏡像現心。無始習所薰。非二乘外境。利智菩薩境。此明住後向位菩薩。初斷習也。又云。如來藏意俱生識習氣。剎那。無漏習氣。非剎那。此明登地菩薩。修斷習也。又云。煩惱障者。先習。見人無我。斷七識滅。法障解脫。識藏習滅。究竟清淨。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正智所化。此明如來果地習氣淨也。今屬楞伽第二意。又華嚴迴向文云。普攝一切諸惑習氣。悉以方便令清淨故。準知進向能侵習也。彌勒經論云。何故菩薩不同聲聞。先斷見道煩惱。後斷修道煩惱耶。以菩薩人。無量世來。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後見真如甘露法界。故見修道一切煩惱。能障利益眾生行故。即見道中一切俱斷。此向斷習。勝前終教地後始除習也。十向。頓斷二障習氣十分。與終十地齊。 七。四加。斷前十向習盡。進伏初地習氣。此即圓覺四位中。第二見覺位。斷淨解礙。名曰地前三賢菩薩隨順覺性。亦屬相似覺也。 八。十地。初地。頓斷二障習氣十一分。與終等覺齊。金剛三昧中。五捨位行。經云。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菩提。虛心不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二地。頓斷二障習氣十二分。與終妙覺齊。三地已去。終教不知。 九。等覺。頓斷二障習氣二十一分。與進斷佛地一分。即圓覺四位中。第三不住位。斷見覺礙。名曰地上十聖菩薩隨順覺性。三境中。永伏二障。顯住菩薩境。亦屬隨分覺也。 十。妙覺。頓斷二障現種習盡。金剛三昧經云。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舍利弗言。云何本處。佛言。本來無本。處於無處。空際入實。發菩提心。滿成聖道。即圓覺四位中。第四。遍順位。斷不住礙。名曰如來隨順覺性。三境中。斷滅二障。入如來境界。經云。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一切法性。平等不壞。亦信論中。究竟覺也。在於法性土中。成法性身佛。坐虛空座。說一乘真性法。令彼漸教菩薩。及二乘人。并一類上根凡夫外道。轉漸成頓也。 五圓教。一切煩惱惑障。不分使習種現。以所障法具足主伴。故能障惑亦一攝多。如華嚴普賢品。一障一切障。隨好品。一斷一切斷。又法界體性。本來清淨。實無可斷。約行證位。兼對前教。不妨判釋。至於梵網法華涅槃等經。及餘一乘經論。說佛法界圓融具德。不共三乘位次。皆此圓教所攝。 此教斷證。如鑊湯雪。如爐金獅。本品準前。但此三地。超前頓妙。疊有六十二品也。 一。不覺。謂不覺一真無障礙法界性也。乃本覺位。 二。發心。謂依現前性起一念知見。稱性發起普賢法界廣大行願心也。 三。十信。初信。圓伏二障。已除煩惱分別俱生現行粗分。與小初果。始初地。終初住。頓七信齊。依賢首品。此一初信位。即攝初住。乃至初地。又攝餘信。乃至等妙。所謂信該果海。梵行品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今對前四教判。且云初果地齊。又此位位圓融攝入。非彼終頓即離一異。下去例知。又此宗明三生圓滿。此即第一見聞生。清涼云。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法華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又云。無量四眾八部人等。聞妙法華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三菩提。梵網云。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五信。圓伏二障中。已除煩惱分別俱生現行細分。與小三果。始五地。終五住。頓十信齊。七信。圓伏二障中。已除所知分別俱生現行粗細分。與小四果。始七地。終七住。頓初住齊。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終信尚爾。況圓信耶。故賢首品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令諸根淨明利。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法華云。人以樂具。施六趣生。又令得羅漢果。不如第五十人。聞經一偈。何況最初聞隨喜者。復有語言。有經法華。可共往聽。餘人受教。須臾間聞。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九信。圓伏二障分別俱生粗種。與始妙覺。終二行。頓七住齊。十信。圓伏二障分別俱生細種。與終十行。頓十住齊。賢首品云。若得信樂心清淨。則得增上最勝心。則知煩惱無所起。則獲十地十自在。修行諸度勝解脫。應受灌頂而昇位。占察經明四佛。此即第一信滿作佛也。勝前終教初住成佛。瓔珞經中。住前但名信相菩薩。較此。霄壤隔矣。合前發心是始覺中。屬名字覺。 四。十住。初住。圓斷二障中。已除分別俱生種子粗分。與終初向。頓初行齊。華嚴初向偈云。一切眾生諸結惑。相續現起及習氣。欲悉了知究竟盡。菩薩以此初發心。前後共發三十五心。乃至十方塵剎作佛。ㄧ音隨解。隨類化生。經初住中。即明如來十力。猶彼梵網。十住。即以十度為發趣十心。又般若。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此則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 教章。問。終教八相與此何別。答。終教此位示成佛時。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暫起化故。此即不爾。於初住中起此用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已得故。是實行故。該六位故。問。義既不同。何故同在信滿起耶。答。此教亦說信滿成佛。為欲方便顯耳。令易信受故。問。信滿既得佛。則一住位。具一切位。何須更說後諸位耶。答。說後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問。云何說得諸位階降。答。內具二義。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不移門而恒相即。不壞即而恒前後。二義融通。不相違礙。問。何不說信位初心即得。而說滿心等耶。答。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是故不於信初心說。以未得不退。未成位相。但是行故。問。應言住位成佛。何名信滿。答。由信成故。故是行佛。非位佛也。又此位後三生中。第二解行生。清涼云。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如慈氏讚善財等。 十住。圓斷二障分別俱生種子細分。與終十向。頓十行齊。大鈔云。位滿有五。一信滿。如賢首品說。便得灌頂而昇位等。二解滿。如灌頂住。及海幢處說。三行滿。如第十行。入因陀羅網法界等。四願滿。如第十向。窮證法界。五證滿。如第十地。墮在佛數。今是解滿。亦即占察四佛中。第二解滿作佛也。又云。圓融門有二義。一。一位即攝一切位。謂四十二位中。隨舉一位。即攝一切。二。一一位滿。即至佛位。如第十住滿。則攝十行滿十向滿十地滿。故十住滿稱灌頂位。第十地滿。亦灌頂成佛。十行智度圓。十地智度滿。海幢比丘。頂出諸佛說法。灌頂住後。即明佛事。又此以初攝後。通於二意。若住滿成佛。即是當位。以初攝後。若究竟成佛。即異位相望。以初攝後。如四十二字門。初阿具後茶也。大集亦云。灌頂住菩薩。得佛神力。成就如是等法。能於無數世界。示現八相。乃至廣說。 五。十行。初行。圓斷二障分別俱生現種盡。更斷習氣一分。與終初地。頓初向齊。發心品云。為悉知一切眾生心樂煩惱習氣。故發心。以一切眾生無量煩惱。種種差別。所謂愛。見。無明。根。隨。眠。起。輕。重等。偈曰。種種漏法永不生。并其習氣悉了知。行前發心若爾。況入行位耶。此十行位即行十度。初行行施。四行行進。經云。為斷一切煩惱。為拔一切惑本。為除一切習氣。行精進等。十行。圓斷二障習氣十分。與終十地。頓十向齊。此位成佛十力。經云。得佛十力。入因陀羅網法界。成就如來無礙解脫。能轉無礙清淨法輪。到一切佛法海實相源底。又云。現無量身。普入世界。說諸佛法而調伏之。又九行云。成就十身為度十生。九行如此。況十行耶。 六。十向。初向。圓斷二障習氣十一分與終等覺。頓初地齊。經初向中。即具行十度。普饒益眾生。經云。以無礙眼。等視眾生。十力成就。令一切眾生。普得佛樂。得無量住。二向。圓斷習氣十二分。與終妙覺。頓二地齊。經云。得法無生。住佛所住。觀無生性。印諸境界。清淨法眼。證寂滅性。了法無二。得法實相。又云。住二向時。一切諸佛神力所加。降伏眾魔。滿菩提心。得無礙智。普能開闡一切法義。入一切剎。普照眾生。悉令清淨。十向。圓斷習氣二十分。與頓十地齊。經中明向滿位。即得十身。作二十種法師。文云。此菩薩以離垢繒而繫其頂。住法師位。廣行法施。安立眾生。無有休息。又六向文中。即以種種車。眾寶嚴飾。施佛菩薩聲聞緣覺。乃至師長善友。貧窮人等。願諸眾生。普得佛乘。與彼法華。如來教諸子等。出火宅外。賜以無量一乘大白牛車。義意無別。六向既然。況十向耶。梵網三十心至此心滿。即是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占察四佛中。此當第三行滿佛也。 七。四加。圓斷十向習盡。進斷初地習氣。此即始覺中相似覺也。 八。十地。初地。圓斷習氣二十一分。與頓等覺齊。經云。願一切世界佛興。八相成道。一切時處而轉。願一切菩薩行。攝諸波羅密。淨治諸地。六相圓融。願於一切世界。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於一切毛端處。皆悉八相成道。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又云。此菩薩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轉入如來地等。又此地後於三生中。第三證入生。清涼云。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等。二地。圓斷習氣二十二分。與頓妙覺齊。經云。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偈云。勇猛精勤一念中。獲千三昧見千佛。所有種種神通力。此地菩薩皆能現。願力所作復過此。無量自在度群生。又梵網初地。明十力無畏。十八不共等。則知圓教地地圓融矣。三地已上。頓教絕分。十地。圓斷習氣三十分。九地經云。此菩薩智慧。如實知眾生。受生。業。煩惱。相續隨眠習氣種種稠林。又知習氣種種相。所謂習氣行不行差別相。隨趣。隨眾生行。隨業煩惱。善不善無記。隨入後有。次第。不斷煩惱遠行不捨。實非實。見聞親近聲聞菩薩諸佛。九種熏習相。又云。能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氣而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又此菩薩作大法師。以四無礙辯而演說法。九地尚然。況十地耶。故十地文云。此菩薩。諸佛智水灌頂。名為受職。具十力故。墮在佛數。又梵網十地中。但明十號功德。而五地明十力。七地明十八不共。更顯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圓融無礙也。 九。等覺。圓斷習氣三十一分。進斷佛地一分習氣。成始覺中隨分覺。 十。妙覺。圓斷二障現種習盡。得究竟覺。將前四教一切習氣。所謂身。界。業。惑。見。愛。煩惱。所知。塵沙。無明。我執。法執。事障。理障。色。心。根。隨。現。種。粗。細。有漏無漏。種種習氣。至此圓覺。盡皆融成十無盡法界性。如十向明。大品。仁王。瓔珞。本業。六種觀。慧。堅。性。十五忍。十四王。乃至涅槃。一心五行。法華唯佛知見。而分開示悟入。占察四佛中。第四證滿作佛。同教一乘。到此轉為別教。而成十十無盡身雲覺果。作無盡法界最勝法王。如離世間。出現。大相。小相品等說。 教章。圓教斷惑有四。一約行。十信終心斷。二約位。十住已去斷。三約證。十地中斷。四約實。無惑可斷。本來清淨。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皆成正覺。故圓教佛果。在於無障礙法界土中。成無障礙法界身佛。坐無盡師子王座。說一乘緣起法界之法。令彼偏教菩薩。及一切迴心佛果二乘。并一類上上根凡夫外道轉偏成圓也。 今經斷證行位。一同華嚴梵網。梵網以一心地開為三十心十地。華嚴以一真法界心。而開六位。今經以一本覺心。而開五十五位。行布圓融。俱無礙也。經云。從三漸次。隨所發行。安立聖位。即因該果海意。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漸次深入。即果徹因源意。三漸義同法華五品六根。獲無生忍。義同華嚴初心成覺。初信即圓初住。行向即初地功德。三信能令無始一切習氣皆現在前。通一精明。即同華嚴行向斷習。梵網七地十地解脫結習。六信即圓七住不退。八地不動且同梵網十金剛中。第六三種不退心。又梵網十金剛心大似此經十信心。九住十住即同華嚴九地十地。四五六七八九十行。與五六八向。即十玄義。八十向義與華嚴同。又八九向同七八九地義。此約行位明圓融也。 本經五卷。明六結三空。末云。從三摩地得無生忍。華嚴十忍中。第三名仁王。五忍中第四名。屬七八九地得。淨土三忍中第三名。六卷觀音文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後於聞根。開解六結。瓔珞本業等經。六種性觀慧中。前三聞思修慧屬三賢。第四無相慧屬十地。九卷想陰文云。受陰盡者。從是凡身。上歷聖位。得意生身。楞伽等經。說在初地後得。較諸經論高下不等。今依本經。通判釋云。人空。十信位也。得聞慧。解動靜根三結。破色受陰。超劫見濁。獲三昧正受意生身。法空。三賢位也。得思慧。解覺空二結。破想行陰。超煩惱眾生濁。獲覺法自性意生身。俱空。十地位也。得修慧。解滅結。破識陰。超命濁。獲種類俱生意生身。無生法忍。等。妙覺也。得無相寂照慧。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如觀音上同下合。起三大用等。而三漸即獲忍者。正顯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亦如乾慧。欲習乾枯。執心虛明。純智慧性。圓瑩法界。豈同前四教不妙圓也。此約斷證明圓融也。 又以本經圓通。例彼華嚴知識六塵。十住。六根。十行。六識。十向。七大。十地。觀音。等妙覺也。此皆圓乘因果該徹。故佛讚曰。皆成無學。真實圓通。實無優劣前後差別。再以人言。二卷匿王悟見不滅。知身有滅。成四不壞信。獲佛法眼淨。捨有漏生。趣無漏生。轉生死而證涅槃真常之樂。捨眾生見。入佛知見。轉煩惱而得菩提佛性之果。又以阿難初果言。至三卷末。了法唯心。頓獲法身。消億劫想。願成寶王。還度沙眾。到八卷中。頓悟六十聖位妙理。圓斷三界六品細惱。不違本誓。權證二果。及九卷終。如來開言。我今度汝已岀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縱得無學。留願度生。準知阿難是不定性。回心佛果。實大羅漢。成一佛乘。更以陳那言之。初卷明客塵主空。五卷圓通舉昔悟四諦。由此解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乃至華嚴圓教十十無盡法界四諦。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妙音密圓。得佛圓通。真大羅漢。魔梵受供。陳那阿難圓證如斯。餘者例知。上已明矣。過此楞嚴會後。修證畢功。逮法華會。直授佛記。開迹顯本。廢權立實而已。 問。匿王如何佛無顯證。答。佛成道後。三十年初。值匿王六十歲時。作當機眾。請說仁王。佛言。月光王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所。為四住地菩薩。今於我所。作師子吼。登十住地。廣讚王說十地法義。又彼大眾聞匿王歎十四王功德藏。十恒沙天王梵王神王。得無生法忍。天神聽爾。況匿王耶。彼經既顯。今經證常。王之本迹。圓乘明矣。問。云何末後遭瑠璃難。答。此亦一時酬畢無始宿債。旅泊三界。示一往還。何將幻事作實法會。又雜阿含。佛記給孤長者得那含果。命終生為兜率天子。長阿含說。瑠璃忿心。殺祇陀太子。佛記當生忉利天上。例王思知。此約人根明圓融也。 又初卷云。我等今者。二障所纏。四卷云。取彼土塵。投於淨水。汝濁五重。亦復如是。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無生滅性。如澄濁水。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十卷云。此五陰想。重疊生起。理則頓悟。事非頓除。我示巾結。何所不明。 今對諸經論釋之。梁攝對法瑜伽論等。並云地前伏煩惱。同聲聞人。地上斷所知。為菩薩道。起信論明。依事識起見愛。三賢與二乘斷。依業識起無明。登地後菩薩斷。楞伽明。聲聞但斷人我。事障。分段生死。界內煩惱。菩薩兼斷法我。理障。變易生死。界外煩惱。圓覺經亦云。地前同聲聞。斷事障。地後至佛位斷理障。今經亦爾。地前伏見愛客塵煩惱。乃至五濁中粗重妄想習氣。根中積生無始枝末虛習。無不圓伏。地後斷理智塵沙無明根本。乃至五濁中微細妄想習氣。根中積生無始種子虛習。無不圓斷。二障圓伏斷後。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真淨妙德。 問。既地前後。何稱圓頓。答。如迷路人。惑南為北。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空元無華。妄見生滅。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則前後地正對迷覺翳病時言。若論覺迷華滅。實真圓頓。此約教相明圓融也。 上詳四種圓融。此經正屬圓矣。問。佛是釋迦。土是舍衛。寧如華嚴舍那十身。華藏十塵剎耶。答。法華云。以諸相好莊嚴法身。淨名經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故此釋迦身。即三即十。此舍衛國。即法界土。下云。一為無量。小中現大。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既同華嚴一多互為。小大交現。依正攝入。塵毛徧含。何謂身土不圓融耶。又云。唯妙覺明。圓照法界。如佛按指。海印發光。既曰法界海印。全同華嚴圓也。 二密中。先總明五教。初小教。阿含等經咒也。二始教。諸般若經陀羅尼也。分教。諸方等經陀羅尼也。三終教。光明。心地觀經咒也。四頓教。楞伽。仁王等經咒也。五圓教。毘盧神變。七佛神咒。大乘寶王。瑜伽教王。法華。涅槃。華嚴十陀羅尼。四十二字妙陀羅尼也。古德喻云。小咒如鐵。始咒如銅。終咒如銀。頓咒如金。圓咒如如意珠。 般若理趣經中。說有五藏。一經藏。如牛乳。二律藏。如酪。三論藏。如生酥。四般若藏。如熟酥。五陀羅尼藏。如醍醐。大乘寶王經中。說有四乘。一聲聞乘。二緣覺乘。三方廣大乘。四最上金剛一乘。陀羅尼藏是也。一切如來真實攝經。大悲空智經。略出念誦。吉祥儀等。並明五部。一佛部。毘盧佛主。二金剛部。阿閦佛主。三寶部。寶生佛主。四蓮花部。彌陀佛主。五羯磨部。成就佛主。成佛心要云。佛部。諸佛咒也。蓮花部。諸菩薩咒也。金剛部。諸金剛王咒也。寶部。諸天仙咒也。羯磨部。諸鬼神咒也。大教王經云。大徧照如來。真言字種。阿狣也。阿閦佛。真言字種。吽也。寶生佛。真言字種。怛寒囕也。彌陀佛。真言字種。𠶹哩岆也。成就佛。真言字種。吭丈也。守護國界主經云。想唵輆字。珂雪色。毘盧身光。想吽字。青色。成阿閦身光。想惹介字。黃金色。成寶生身光。想護字。紅蓮色。成彌陀身光。想娑字。五間色。成不空身光。 五秘密修行儀云。五部各具五法。謂增益。息災。降伏。敬愛。鈎召也。千手眼經。七俱胝經等。說五壇法。謂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出世壇法也。一字佛頂經。說五佛頂。謂一字白傘蓋。高。勝。光聚也。妙吉祥平等經。出五傘蓋。照五佛者。東青。南黃。西紅。北綠。中白也。 次別判此經。五教中。屬圓教。出生十方三世佛故。世出世法皆成就故。無量功德惡叉聚故。恒令行人作如願故。五藏中。陀羅尼攝。四乘中。金剛乘攝。五部中。佛部攝。咒是佛頂光佛說故。亦名如來頂咒。亦名灌頂章句。以諸咒中。灌頂心故。又遂所求。如如意珠寶故。亦即毘盧如來。根本真言字種智故。於五法中。正屬增益。出世。餘四法壇無不攝故。五頂傘內。屬白傘蓋。是白傘蓋佛頂輪王咒故。經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羅無上神咒等。 三重出法益。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即以教理行果。四法為體。五教中陀羅尼。各總含攝當教中教理行果。各被當教中。上中下三根。又五部中。各有五種。一經。五佛所說。二咒。真言字種。三法。印念觀法。四儀。行持律儀。五壇。四種曼怛。又此五種各具五法。出世因果。名上上法。增益福慧。名上法。歡喜敬愛。名中法。滅罪消災。名下法。攝召調伏。名下下法。又出世法。驗成行益五相。一現至信位。二至初地。三至四地。四至八地。五至成佛。如神變疏。又毘盧成佛。亦現五相。一通達本心。二現菩提心。三成金剛心。四證金剛身。五圓滿佛身。世間法中。成驗三相。一火光出現。名上品相。變妙色身。八部來護。二青煙透起。名中品相。當得隱身。去來無礙。三煖氣發時。世人敬愛。鬼神欽伏。又諸經說有九品。初。下三品。下品成時。能攝伏四眾。天龍鬼魅。一切虫獸。中品成時。驅八部。開伏藏。入龍神宮。去住隨心。上品成時。便得仙道。乘空往來。天上天下。而得自在。次。中三品。下品成時。仙中為王。住壽無數歲。福慧三界無比。中品成時。得神足通。往餘世界為輪王。壽一劫。上品成時。現證初地以上。後。上三品。下品至五地上。中品至八地上。上品至佛地。三密變成三身。證三菩提佛果。若直求成佛。不須求前五品。若得如上應驗境相。莫生疑惑。勿起取捨。更須策發三業。加功持誦。不得衒賣與人。宣說咒境。法中若無師傳。則名盜法。儀中若違行儀。則招惡報。咒壇嚴禁功效輙向人說。則遭奇禍。詳如金剛頂。蘇悉地。準提。大悲。觀音。文殊。佛頂等經廣說。 今此楞嚴經咒。諸乘教行理果。悉皆圓具。咒壇儀法。靈驗益相。並詳七卷。咒壇可知。儀如十師受戒。三業冰清。六時行道。五供如法。衣食淨潔。香居浴身。法如三七禮誦。百日觀念。靈時。十佛鏡現。承手摩頂。益時。得須陀洹。自知成佛。至違儀感報。犯禁受禍。如九。十卷。下經文云。謗大小乘。誹佛律儀。飲酒噉肉。廣行婬穢。生招惡報。死墮地獄。此即違儀報也。又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前人未詳。多陷王難。以至殂殞。墮無間獄。此即犯禁禍也。餘如六卷四戒章說。 四通申結顯。神變疏明二門。一隨他意門。諸部真言。五教四乘勝劣不同。二隨自意門。一切真言更無優劣。皆是毘盧秘密心印。乃至鬼神所說。亦佛變化作為。故一切咒皆圓頓教。而所被機亦分二門。若隨他意。五教根器。三品差異。若隨自意。一切陀羅尼皆被不思議圓根。經云。神通勝化不思議。陀羅尼門最第一。今此經咒。即體便是圓圓果海。故所被者。亦實最上第一乘根也。下云。汝等在會。求最上乘。決定成佛。如是六時行道。經三七日。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金剛藏王菩薩。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一切事理。周徧了知。又普賢云。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與其人。暗中摩頂。如是被接之機。豈是下劣根耶。 二約法生起本末顯分齊。依起信論。法義亦五。初唯一心為本源。即華嚴一真法界無障礙心。而為大總相法門體。圓教分齊也。二依一心開二門。一心真如門。所謂不生滅心。頓教分齊也。始教空義亦密說此。二心生滅門。名為梨耶識心。終教分齊也。分教識義亦密說此。三依後生滅門。明二義。一覺義。謂心體離念。等虛空界。始教空相詮法分齊也。二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四依後不覺義生三細。一業相。分教唯識詮法分齊也。二轉相。三現相。五依後現相生六粗。一智相。即法執俱生。二相續相。即法執分別。三執取相。即我執俱生。四計名字相。即我執分別。上四。惑也。小乘教齊此。但斷我執。未證法空故。五起業相。業也。人天乘齊此。但知善惡業緣。不識煩惱惑故。六業繫苦相。苦也。 此經常住真心。亦即空不空藏性。是初一心源。圓教也。陰入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即真如門。頓教義。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即生滅門。終教義。又二根本中。一無始生死根本。二無始涅槃根本。二決定義中。一生滅心為本因。二不生滅心為本因。二真妄修行路中。一。二顛倒因。二。二轉依因。皆初是生滅門。終教義。二是真如門。頓教義。亦即不空藏心。空藏心也。下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又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其空果。即覺義中。始教空相也。下云。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即三細中。分教唯識也。又云。則汝今者。用攀緣心為自性者。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即前四粗中。小乘教義。下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乃至三種相續等。即後二粗中。人天乘教。是知此經具詮本末矣。 次觀行修證亦有顯密。一顯中。又開四門。 先依四卷明。三重藏心觀。一空如來藏心觀。心本妙故。妙名不可思議。非一切法。體大也。二不空如來藏心觀。心本明故。明稱周徧照了。即一切法。相大也。三空不空如來藏心觀。心本元故。元則始大圓滿。離即離非。是即非即。用大也。然此三藏心觀智中。故具十種法界理境。一性相無礙。七大法界也。地水火風空。為相。見識。為性。二色心無礙。五陰法界也。色。是色。受想行識。是心。三勝劣無礙。六入法界也。眼鼻身。名劣。八百功德故。耳舌意。名勝。千二百功德故。四根境無礙。十二處法界也。內六入曰根。外六塵曰境。五親疏無礙。十八界法界也。六識界。屬親因。六根六塵界。屬疎緣。六因果無礙。四諦法界也。集道。稱因。苦滅。稱果。七染淨無礙。十二因緣法界也。生起因名染。還滅緣名淨。八事理無礙。六度法界也。住相修曰事。順性行曰理。九真應無礙。如來十號法界也。徧知。明行佛屬真。應供。善逝。天人世尊屬應。如來。調御。世間解。無上。真應雙通。十權實無礙。涅槃四德法界也。三乘是權。佛乘是實。空觀。十法俱空。不空。十法俱有。空不空觀。十法有無圓融。存泯無礙。 經云。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此二十句。十相圓融。不滅不生。空有圓融相也。唯妙覺明。圓照法界。總別圓融相也。一為無量二句與不動四句。一多圓融相也。小中二句及於一毛四句。小大圓融相也。背塵合覺。即背合圓融相也。又此二十句亦是十不思議解脫境界。我以妙明不滅五句。名總別無盡境。妙覺。總也。法界。別也。十界差別故。是故二句。名一多互容境。無量句。名純雜相即境。小中現大。名小大齊現境。大中現小。名廣狹圓通境。不動二句。名動靜不違境。身含二句。名攝入周徧境。於一二句。名隱顯交成境。坐微二句。名同異合明境。滅塵二句。名自他同起境。又此亦名十重發現真如妙覺性相用。又名十重圓顯法界藏心性相用。若依四卷。佛言。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亦可名此為十重變現涅槃妙德性相用。又此二十句中。二句如來藏。即三藏心。圓照法界。即三藏中十法界境。一為無量等。與十無礙同。 次依六卷明。三重聞性觀。經中觀世音言。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此是觀音菩薩於三藏心十法界中。取一勝劣無礙對境。獨揀耳根聞性超勝。圓照三昧。得三摩地。一根返源。餘根解脫。然此圓通法門。開為三重。一聞盡根塵觀。初於聞中。乃至聞盡。此從聞慧。亡盡根塵妄相。而證得空如來藏性。解動靜根三結。獲人空。破色受陰。超劫見濁。初觀成。名奢摩他。通真實也。上同諸佛慈力。遂起三十二應妙用。二思照覺空觀。盡聞不住。乃至空滅。此從思慧。照去覺空妄相。而證得不空如來藏性。解覺空二結。獲法空。破想行陰。超煩惱眾生濁。次觀成。名三摩。常真實也。下合眾生悲仰。遂起十四無畏妙用。三修圓寂滅觀。生滅乃至現前。此從修慧。圓斷一切生滅妄相。而證得空不空如來藏性。解滅一結。獲俱空。破識陰。超命濁。後觀成。名禪那。圓真實也。中修證已。深心功德。遂起四不思議妙用。然前較此。前似圓融。此為次第。理實前可次第。後亦圓融。一亡一切亡。一照一切照。一圓一切圓。前後三觀。一性中得。何單次第。不圓融耶。 三依五卷偈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此亦有三觀門。初二句。名有為緣生觀。觀事法界也。次二句。名無為不起觀。觀理法界也。三偈首真性二字。及後四句。名真性俱非觀。觀一真無障礙法界也。然是三觀。義同三藏。前經又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有為觀義。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為觀義。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無礙觀義。後偈結云。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蓮華。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 四五卷解六結後。明三空觀。一人空觀。破事障。得生忍。二法空觀。破理障。得法忍。三俱空觀。破二障。得無生法忍。又此三空。能觀照智即名無分別慧。所觀見理即名真如法性。如唯識般若等說。金剛經云。無我相。人空觀也。無法相。法空觀也。亦無非法相。俱空觀也。三觀圓成。二果得矣。是故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大菩薩。此三空觀如次門配。 二密中。又開二門。先依名義總分。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亦云遮持。即成三觀。一名遮持諸惡觀。破現行障。成寂靜奢摩定。二名總持眾善觀。破種子障。成等持三摩定。三名圓融無礙觀。破習氣障。成靜慮禪那定。又陀羅尼有三。一無字。圓覺。藏心法界性也。二一字。唵。啞。吽。鑁。𠶹哩等也。三多字。大悲。隨求。尊勝等也。亦為三觀。一無字秘密心咒觀。觀成大慧。證菩提果。二有字顯現心咒觀。觀成大福。證涅槃果。三有無隱顯心咒觀。觀成兩足。證解脫果。 次引經文別釋。復有二門。先真言字種觀。中含四義。一。一字一咒。並諸佛種智。如𠽾𠾐等。樓閣經云。真言。是諸佛之母。成佛種子。此陀羅尼是一切如來心。是諸佛智慧法炬。持明藏云。唵字即是無相法界。神變鈔云。真言中。一一字全是無相法界。萬行無不從此法界之所流故。 二。一切神咒皆毘盧現說。神變疏云。一代教中。真言字種皆毘盧佛。大不思議秘密心印。欲普門益生。全體變作天仙鬼神。而說咒語。非實鬼神真能說也。餘類皆爾。故一切真言皆名總持。能總含攝無盡法界教行果理也。五字陀羅尼云。諸佛本誓力。現成諸聖事。能於一坐中。便成最正覺。一字咒經云。吾滅度後。變身作此陀羅尼咒。普利眾生。 三。聖賢神王。盡佛心出入。指歸云。遮那佛以金剛三摩地。發生三十七智。略出念誦經云。三十七聖各以本三摩地。自心印相。皆從毘盧佛身中現。現證三昧教王經云。金剛手說法儀竟。一切如來及金剛手。皆從大毘盧心入已。如理而住。 四。觀念真言。能現成正覺。如金剛頂現證。及大乘現證三昧經等。金剛薩埵儀云。此金剛頂經。演頓證如來內功德秘要。略述聖位云。陀羅尼宗者。是諸佛秘奧之教。自覺聖智修證法門。亦是諸菩薩入一切如來海會法壇。受菩薩職。大教王經云。入此金剛界。大曼茶羅中。如來無上果。即時能速成。況餘一切法。所作豈不就。白傘蓋頌曰。誦咒一萬八千徧。心心入於無相定。即成金剛堅固幢。自在得名人中尊。 今此楞嚴王咒。字字皆諸佛種智。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現說心咒。故此五會內三寶八部神王名義。皆佛內秘外現者也。然此秘密神妙咒章。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徧知覺。則楞嚴咒四義全具。凡修行者。若能念誦五會咒章。字字皆觀。若不通持。就五會末。跢姪他唵下。念至莎婆訶。亦為誦此咒心。功德無量。 次三業相應觀。梵語瑜伽。此云相應。謂手結印。口持咒。心觀想。三業一一相應。現證諸佛理果也。仁王念誦云。喻誐跛哩你澀跛𩕳。喻誐。此云相應。跛哩你澀跛𩕳。此云圓成。謂觀智相應。證圓成理。即於諸乘教理行果。悉皆證得一切法界也。 此楞嚴咒。觀念可知。單缺手印。一字佛頂輪王經中。先明五佛頂三摩地。及說五佛頂咒。次明五佛頂輪王身像。後明五佛頂印咒。詳如彼說。茲不煩引。此係菩提流支三藏譯。又一字佛頂輪王念誦儀軌。不空三藏譯。今經咒名摩訶薩怛多般怛羅。此云大白傘蓋。則彼五頂印咒。餘四且置。單引白傘蓋佛頂印。以二手大指各捻二無名指甲上側相合。二頭指屈如蓋形。二中指微屈相合。二小指豎相合。即成印相。真言曰。娜謨三滿多。沒馱南。阿鉢囉底。賀多舍娑娜南。唵。摩麼吽匿。娜囉微。娜囉微。娜囉瞋那瞋那頻那。頻那吽。吽。癹。癹。娑嚩訶。又五頂印咒。末後結云。普通五佛頂印。二手虛心。金剛合掌。如花在掌中。行者不能徧結五佛頂印。但結此印。誦前五頂真言。即成五佛印咒。今此經咒。既少手印。可於前二手印。隨結一種。即成此楞嚴王大白傘蓋佛頂心咒印矣。然後觀念此楞嚴咒。便為三業相應。當得諸佛三輪不思議化。又後普通總印。即燄口儀中。蓮花印。徧空印。多寶如來印。發菩提心印。破定業印。是故結此一印。念此楞嚴咒心咒名。五法二果皆悉成就。金剛頂菩提心論云。真言行人應修三密觀行。一身密。結手印也。二語密。誦真言也。三意密。觀心月也。仁王釋。并儀軌云。若不修三密門。不依普賢行願。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樓閣經云。我於無量百千劫中。難行苦行。猶不能得菩提。由纔聞陀羅尼故。加行相應。便成正覺。 問。一字統明五頂。今經單明一頂。通局云何。答。一字屬別。今咒屬總。一字經云。是五大印咒。總名一切如來頂輪王咒印。亦名大頂輪王咒印。今經名大佛頂首楞嚴王。知此是總。彼五是別。今經亦云。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所說心咒。二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無上神咒。三云。佛頂光聚般怛囉咒。明此楞嚴王咒。總收彼五佛頂咒矣。凡持咒者。應當觀念楞嚴王咒。世出世求。靡不如意。教觀法竟。 △五所被機宜。 五所被者。亦分顯密。先顯中。又有二義。初彰佛能為。六意不同。一正為。唯為圓教最上一佛乘機。經云。畢獲如來無餘涅槃。得陀羅尼。入佛知見。偈云。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於此門無惑。圓通超餘者。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二兼為。謂為大乘中頓實菩薩。經云。令修大乘者。通達實相。吾今誨汝。無得疲怠妙菩提路。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偈云。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三引為。謂為大乘中始教空宗菩薩。分教相宗菩薩。沉空著相。不能圓融具德。經云。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如旋火輪。未有休息。偈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四權為。謂為小教。辟支聲聞中下二乘。經云。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五略為。謂為人天乘機。經云。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乃至天雨百寶蓮華。梵釋四王。三光天子。無色界天。同時稽首。白言保護。六遠為。謂為闡提外道。生死乘機。今雖不信。後當解脫。經云。諸修行人。不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二乘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惟願開示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二出所被機。先料揀。有二。初準經文。廣申收揀。一是器收取。開十。一未發心。經云。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又云。為未來眾生。為出世因。又云。救護眾生。末劫沉溺。又云。未及當來。在輪迴者。二已發心。經云。及為當來末法眾生發菩提心。又云。設有眾生於散亂心。常隨從彼。何況決定菩提心者。三怯劣。經云。但汝下劣。故我宣揚。令一門入。又云。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又云。是修學人令其一生所作如願。又云。保護初學諸修心者。入三摩地。得大安隱。四有學。經云。令有學者。得陀羅尼。入佛知見。又云。及此會中諸有學者。又云。諸有漏者咸皆願聞。又云。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五無學。經云。及諸十方羅漢辟支俱願樂聞。又云。登無漏者。尚紆疑悔。又云。告諸會中漏盡無學。宣勝義中真勝義性。六聲聞。經云。汝等聲聞狹劣無識。吾今誨汝。又云。汝等若欲捐捨聲聞。應當審觀因地發心。七緣覺。經云。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又云。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八定性。經云。令汝會中定性聲聞。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九不定性。經云。諸修行人不成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又云。示我在會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十菩薩。經云。十方菩薩咨決心疑。又云。恒沙菩薩俱願樂聞。又云。兼我滅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又云。普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又云。令汝會中。皆獲一乘寂滅場地。 二非器揀捨。亦十。一不信。經云。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又云。佛記是人。永殞善根。沉三苦海。又云。非末伽梨。矯亂論議。二業重。經云。非破律儀。毀佛涅槃。歷劫燒燃。後還罪畢。受諸鬼報。又云。有謗大乘。誑妄說法。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又云。如不斷婬。必落魔道。是食肉人。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三障深。經云。我等今者二障所纏。又云。一切眾生。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又云。及無始來。怨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四多疑。經云。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又云。拔我疑根。歸無上道。又云。猶以世間妄想。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又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五邪見。經云。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又云。無令見魔。自作沉孽。又云。撥無因果。一種俱空。誤入人罪。當從淪墜。六恃他。經云。恃佛威神。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又云。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嬌憐。未得無漏。七畜聞。經云。汝雖強記。但益多聞。又云。汝雖憶持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又云。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偈云。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八背真。經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故有輪轉。又云。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又云。緣心聽法。非得法性。又云。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九守境。經云。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又云。愛念小乘。得少為足。又云。居滅已休。即立涅槃。更不前進。如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十違圓。經云。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又云。違遠圓通。背涅槃城。又云。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又云。迷己為物。為物所轉。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身心圓明。含受國土。 二約法相。略為收揀。一具戒定慧三學。聞思修三慧。人法俱三空觀行者。皆名法器。反此。並非是器。二纏縛三障二障。二執三執者。皆名非器。反此。皆是法器。佛不能度無緣眾生。故此收揀。 後普收。亦二。初列種性均收。一。三聚。為正定聚。令增妙行。為不定聚。令發信心。向上一乘。為邪定人。作遠因緣。二。五性。正被如來種性及不定性。兼為聲聞緣覺。無種性人。作遠因緣。三。五乘。正被菩薩。兼被二乘人天。二據佛言統收。華嚴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乃至食金剛喻。梵網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涅槃云。有佛性者皆得作佛。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圓覺云。眾生國土。同一法性。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今經亦云。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裹十方。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故知大小偏圓。權實聖凡。有障無障。有性無性。正見邪見。讚法毀法。一聞佛言。便成智種。縱經塵劫。終得菩提。即一切生死乘性。不聞法者。亦是此經所被機也。情與無情。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何非所被。 次密中。先料揀。此佛咒心。上至諸佛三乘。下及天仙人神鬼畜。莫不傳持讚護。然能行所願機益。亦各十類。能行十者。謂見聞。隨喜。讀誦。受持。解說。書寫。皈禮。帶供。觀念。行傳。所願十者。謂護國饒民。增福益壽。脫苦拔難。消災解厄。鎮星除橫。降魔伏怨。超凡入聖。斷惑證真。得通發辯。生方成佛。又前十中。或散心或一心。或暫時或常時。有行臥持。有坐住持。有方便持。有正修持。若先行。若後熟。若微聲。若響誦。記數不記數。結印不結印。三密不三密。勸人不勸人。如是行者。皆名法器。反此。盡非器也。 次普收。先四句料揀。一顯中顯。初說咒時。敕文殊往護。次說咒時。悲救此會。及諸天神王保護等。二顯中密。初時。王臣居士發四信心。信佛僧咒真能破妄故。次時。金剛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等。三密中顯。初時。阿難冥獲其力。登伽銷欲證果。次時。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音解脫。又云。末世眾生有教誦者。諸惡鬼王皆領深恩。常加守護。四密中密。初時。耶輸同悟宿因。次時。行者散心遊戲。金剛徒眾常隨侍衛。魔王神天不得其便。又云。末世愚鈍。勸以佛頂神咒。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次五文證顯。經云。持此咒時。眾破戒罪。一時銷滅。縱經飲酒食辛。諸佛天神不將為過。設著不淨衣服。悉同清淨。縱不作壇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無異。若造五逆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悉皆滅除。準此四句五文。則破戒不破戒。惡逆不惡逆。誦念不誦念。沉溺不沉溺。莫不有神咒總持真言種智。四生九有。通為所被。 △六能詮體性。 六能詮者。開為八種。一音聲言語體。婆沙論。問。佛教以何為體。答。語業為體。謂佛語言。詞唱。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下云。施以法音。洗滌沈垢。偈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又云。有佛化身。宣說神咒。 二名句文身體。瑜伽云。名於自性施設。句於差別施設。名句所依止性。說之為字。上之聲音。是體。實也。此名句文。聲上屈曲詮表。是用。假也。下云。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又云。聞佛無遮真實法句。又云。佇聞如來秘密章句。又云。紙素白。書寫此咒。 三通攝所詮體。上二。能詮文。此一。所詮義。瑜伽云。經體有二。一文。二義。十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隨。真為教體。下云。宣說義中真勝義性。又云。開示眾生中道了義。又云。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四諸法顯義體。前謂聲能顯義。聲名為教。此則五塵顯義。五塵皆教。淨名經中相好。光明。飲食。虛空。並作佛事。下之屈指飛光。顯見。撞鐘。擊鼓驗聞。經云。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梵唄詠歌。自然敷奏。乃至佛頂光聚般怛囉咒秘密章句。 五攝境唯心體。上四教體唯識變故。佛地論云。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如來識顯。名本質教。聞者識現。名影像教。本影雖殊。識變一也。故二十唯識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下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因心成體。又云。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又云。退藏密機。冀佛冥授。一心聽佛。宣說神咒。又云。誦持此咒。心得正受。 六會緣入實體。唯識教相亦如幻夢。盡從真如之所流故。前來五門教緣同入一真實際。仁王云。法輪者。應頌如乃至論議如。下云。所以多聞。當由不知真際所詣。又云。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又云。將咒往護。惡咒銷滅。又云。傳此咒心。究竟住持。 七理事無礙體。初四屬境。第五局心。皆事也。第六入實。理也。雖一切教法舉體即真。不礙前五事相宛然。雖真如舉體為一切教法。不礙一味真理湛然平等。故云無礙。如起信論。真如生滅二門不二。下云。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乃至陰入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又云。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澈。心目開明。又云。持咒眾生。火不能焚。水不能溺。毒不能害。 八事事無礙體。華嚴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有盡。下之七大徧周法界。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同中現異。異中見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乃至云。若說佛頂般怛囉咒。經恒沙劫。終不能盡。故是光聚秘密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則此一經能詮之體。該羅無盡法界教矣。 △七宗趣通局。 七宗趣者。先通辯諸宗。又二。初此方。教有三種。所宗亦殊。一儒教。宗於五常仁義禮智信也。意以修身慎行。齊家治國。揚名後代也。二道教。宗於自然絕仁泯智等。意以融蕩是非。齊平生死。終歸虛無也。三釋教。即我佛本師。宗於因緣。小乘以生滅因緣為宗。大乘以無性因緣為宗。因緣即空。空宗也。因緣即假。相宗也。因緣即中。性宗。終。頓。圓也。存二以顯中。即終教義。泯二以顯中。是頓教義。混融以顯中道第一義諦。即圓教義。故下經云。彼梵志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二西土。統大小乘。宗途有六。此約佛滅度後。人機所尚。揀前教儀。如來在世親自施設。一隨相法執宗。七十五法。執為實有。即小乘諸部師。依阿含。諦緣等經。造婆沙。俱舍論等。二唯識法相宗。五位百法。皆唯識現。即無著護法等。依方廣深密等經。造瑜伽。唯識論等。三真空無相宗。八十一法。皆空無相。即青目清辯等。依般若妙智等經。造掌珍。智度論等。四藏心緣起宗。五十五門。藏心緣起。即堅慧馬鳴等。依勝鬘涅槃等經。造佛性。起信論等。五真性寂滅宗。四十一門。法性寂滅。即馬鳴龍樹等。依楞伽圓覺等經。造真如。三昧論等。六法界圓融宗。十十無盡不可說門。猶如因陀羅網境界。主伴重重。普融無礙。即龍樹天親等。依華嚴大部等經。造不思議。十地論等。 今此經宗。當於第六。四科七大。空有相性。盡成真如藏心法界。法界圓融。事事無礙。如經廣明。 次別明此經。又有總別。總以如來藏心。深入楞嚴大定。徧照法界為宗。圓滿菩提。發起真如妙覺明性。無涯大用為趣。別有五對。一教義。崇最上一乘。圓頓法句。教說為宗。會破識顯見。返妄歸真。義意為趣。二事理。舉四科七大一切浮塵幻化事相為宗。一一顯出真如藏心。周徧法界。常住理性為趣。三境智。入首楞嚴大定。圓照法界境為宗。以如來藏性。唯妙覺明。觀智為趣。四修證。修耳根真實圓通法門為宗。證六十聖位。因果該徹為趣。五體用。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本覺常住性體為宗。起十不思議解脫境界。廣大無作妙用為趣。又此五對。躡前之趣。作後之宗。乃至末後第十之趣。復作最初第一之宗。前後鈎連。展轉緣起者也。達此法義。始名宗通。楞伽云。宗趣與言說。自證及教法。若能善知見。不隨他妄解。 △八翻譯傳授。 八翻譯者。先明時年。紀云。大唐中宗。神龍元年乙巳歲。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三藏沙門。般刺密諦。於廣州制止道場譯。此記翻成經後。非初開筆時也。 二詳傳譯。密諦尊者初來東土。遇見智者大師止觀。語曰。此與西天楞嚴經意略同。大師再四勸請流傳。尊者急迴。竊負西來。被王追轉。後以白書之。破臂藏於膚內。潛達廣州。會宰相房融知南銓。請就制止寺對譯。其奈三藏剖膊出經。血凝不散。忽遇一啞女曰。可將母乳。洗淨出。始能翻譯。翻竟即迴。以解邊官被責之難。房相書經入奏。適中宗初嗣。未暇頒行。時神秀大通禪師。在內道場。見所奏本。錄行北地。後又謄寫一部隨身。回歸荊州度門寺。有魏北館陶沙門。慧振法師。渴慕此經。訪度門寺而得之。科判解釋。此經始傳。又開元錄。沙門智昇撰釋教目二十卷。至第九云。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大唐沙門懷迪。於廣州譯。 三出部類。原本題云。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準知西天自有楞嚴大部總本。此之十卷乃是散品別行。猶如華嚴。法華。般若經部等。 四顯難得。昔智者大師聞西域有是經。晝夜拜求一十八年。終未得見。五印土王。禁為國寶。密諦尊者。兩番割股。三迴潛匿。纔得航來。傳至天寶十年。西京興福寺惟慤法師。復於故相房融家。得其筆受之本。始作註疏而廣傳之。繼有資中。真際。檇李。長水。孤山。吳興。泐潭。溫陵諸師。遞相發明。解益詳矣。我等幸遇捧念。誠為難遇寶也。   首楞嚴經灌頂疏圓譚卷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圓譚卷下 清浙水慈雲講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述 杭城昭慶律寺傳戒菩薩比丘 書玉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九別釋名題。 九別題者。釋開為三。一總部題名。詳解有十門。初五題取捨。下八卷云。一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此以境智得稱。二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此以機益得稱。三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此以性修得稱。四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此以因果得稱。五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此以教行得稱。今此一題滿二十字。於前五題取十九字。首三字。分取第一題大佛頂也。次八字。全取第三題。末八字。分取第五題後八字也。餘皆捨置。義實攝盡。大佛頂密因。境也。修證了義。智也。菩薩為機。萬行。首楞嚴。為益。性修可知。了義修。為因。了義證。為果。了義經。教也。首楞嚴等。行也。 二三種單複。或法。如涅槃經。或人。如維摩經。或喻。如寶積經。皆單也。或法喻。如妙法蓮華經。或人法。如勝天王般若經。或喻人。如佛說梵網經。皆複也。或人法喻全具。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等。今經一題。三者並具。大佛頂。喻也。如來菩薩。人也。餘皆是法。 三華梵雙舉。梵語摩訶。華言云大。梵語佛陀。或沒馱耶。華言覺者。梵語烏瑟尼沙。或曰尸棄。華言云頂。梵語怛闥阿竭。或曰多他阿伽陀。華言如來。梵語散陀。或悟呬耶。華言密。梵語係覩。或尼陀那。華言因。梵語婆嚩。華言修為。梵語阿毘。或伏捨。華言現證。又翻證入。梵語般刺。或播藍。華言了徹。梵語蘇茶。或曼茶。華言妙義。又義趣。梵語三漫多。華言諸。眾。普。多也。梵語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又翻開士。亦云大道心人。梵語洛叉。華言萬。梵語左哩。或具折囉。華言行。梵語首楞嚴。華言一切事究竟堅固。又翻健相三昧。梵語欲底修多羅。或云欲底素怛囉。華言契經。博究密部。自知此意。 四對辯開合。總別十對。一教義。亦為通局。經字。能詮教也。通諸經故。上十九字。所詮義也。局本部故。二法喻。大佛頂。喻也。餘並為法。義上開者。三定慧對。亦為動靜對。首楞嚴。定也。靜也。如來下十三字。慧也。動也。法上開者。四因果對。菩薩行。因也。如來證。果也。從慧上開。五行位對。萬行。行也。諸菩薩。位也。六十位故。因中所開。六名德對。如來。名也。是十號之一。密等六字。德也。果上所開。七境智對。了義。智也。密因四字。境也。德中開出。八顯密對。修證。顯也。密因。密也。境上開出。九形表對。亦為虛實對。大字。表揚也。屬虛。佛頂。形相也。是實。從喻開來。十全分對。亦為持揀對。佛是全身。能持報體者也。頂屬一分。揀餘相好者也。 五廣略顯釋。開二。先略出名義。廣長名大。體用常徧為義。妙覺名佛。圓照法界為義。高勝名頂。光相無窮為義。實理名如。真際所詣為義。赴感名來。隨緣普應為義。隱微名密。深固幽遠為義。發覺名因。始成本地為義。觀覺名修。行盡中道為義。圓覺名證。終歸果地為義。豁通名了。徹法底源為義。旨趣名義。窮理盡性為義。眾多名諸。權實攝入為義。菩提名菩。上求覺道為義。薩埵名薩。下化眾生為義。數滿名萬。法門總統為義。履歷名行。道路徧到為義。頭緒名首。諸事等持為義。鋒利名楞。究竟寂滅為義。妙莊名嚴。堅固靜慮為義。貫攝名經。契理合機為義。 次廣明法要。又分為三。先總節通明。內開六節。一大佛頂。大者。讚詞。具首元。高貴。尊勝。眾多。廣闊。洪深。長遠。恒常。徧攝。包容。十義。此是能讚。佛頂。所讚。稱揚法佛頂體。體大也。稱揚報佛頂相。相大也。稱揚化佛頂用。用大也。又以此大字。貫下因義。行定及經。莫不皆大。佛頂者。法華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今佛頂中相好各一。以頂上具二相。一紅肉髻相。二金色髮相。又二相上具六種好。一無見頂相。二頭如摩陀那果。三髮長好。四髮不亂。五髮旋如螺。六髮色如青珠樣。則此佛頂。即具紅肉髻相及無見頂好也。九地菩薩應持。為佛乳母。上歷沙界。終不能見。今以無上無見佛頂相好。喻下因義。行定及經。莫不皆尊皆妙。法華為佛全身。此經為如來頂。更顯斯經。極圓極頓。最精最要矣。 二如來密因。如來者。十號中一。諸佛通稱也。如。即如如智境。來。即來生法界。約教釋之。楞伽云。如來者。依解脫說。小教變化身如來也。又云。如來者。以清淨慧。內證法性得名。始教功德身如來也。又云。如來非常非無常。終教法性身如來也。又云。真實如來。超心意識所見之相。頓教真空身如來也。又云。出過一切諸戲論法。即是如來。圓教實相身如來也。約觀行釋。依起信論三覺以明。一本覺。名性本淨法身如來。二始覺。名離垢淨法身如來。中又有三。初名字覺。十信位行。破業障。名變化法身如來。次相似覺。三賢位行。破惑障。名報應法身如來。後隨分覺。十地位行。破智障。名如如法身如來。三圓覺。名究竟淨法身如來。約果釋之。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下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性真常中。求於去來。了無所得。皆依法身。明如來也。轉法輪經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下云。明極即如來。皆依報身明如來也。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下云。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皆依應身明如來也。約理性釋。華嚴云。如來以智光明。普照明故。而如來身。無有分別。亦無戲論。楞伽亦云。以無相智。說名如來。即空如來藏性身也。華嚴又云。如來身。如意寶王。能令一切見身聞名讚德眾生。永離一切生死苦患。所願皆滿。金剛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即不空如來藏性身也。華嚴云。如來法身。無所分別。亦無戲論。而能普為一切眾生作大佛事。在如來身。徧一切處。非至非不至。楞伽云。如來於世間中。不生不滅。以方便智。成熟眾生。無減無增。涅槃云。於一切法。知見無礙。故名為佛。發言無二。故名如來。即空不空如來藏性身也。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此即法界性身如來也。 密因者。性具不現。無相不顯。並稱為密因。有二義。一三因佛性中正因佛性也。上窮諸佛。下極眾生。性本具故。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故曰密因。二六根門頭。見聞覺知無分別性也。內徧身毛。外包塵剎。無形相故。是清淨本然不生滅六根性。非緣塵分別生滅六識性也。又回光返照而不直顯曰密。為果地基。而又該徹曰因。下云。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又微密觀照曰密。依止奢摩曰因。下云。於奢摩他微密觀照。觀音云。六根圓通。明照無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諸佛秘密法門。三漸文云。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反流全一。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 三修證了義。修有事理。緣真。相性。立相破相。有作無作。順性泯性。今屬真。理。破相。無作。順性修也。證有本現。始終。頓圓。分滿。該徹。今並通也。了義者。有虛妄真實。權巧究竟。有餘無餘。今是真實。究竟。無餘也。依六根中。如來藏性修證。名為了義。離此根性修證。便非了義。以迷時從真起妄。今悟時返妄歸真。後住時真妄會融。又解時全性起修。行時全修在性。證時性修不二。故云修證了義。下云。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云何不成無上知覺。如那律旋見循元。憍梵還味旋知。觀音返聞聞性。成無上道。第三漸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由是七趣出離。五魔息滅。如是乃超住行向地。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若此修證。非了義何。此一意也。又三因佛性中。修證。緣因也。了義。了因也。若三般若。密因。實相也。修證。文字也。了義。觀照也。依三般若佛性修證。真為了義。淨名四依中。即是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也。此第二意。對上密因二意配知。又修證了義。遣兩種人過。一修證。遣圓頓實一類狂慧人過。以彼不達六根藏性乃是真因。或有聞談根性。亦屬現成。非為究竟。因之自恃天真。死守寂常本體。而頓捐修證。縱得離繫。全缺莊嚴。終無究竟圓滿具足沙性功德佛果相也。此對因明。二了義。遣權教沉空著相人過。以彼不達根中密具如來藏性。是本真因。該徹佛果。或著法相修。未足謂足。或沉空寂證。未得謂得。塵劫行持。了無實果。不知根結未銷。豈能脫情界而出苦海。生滅未滅。安得超器界而證圓通。既昧根性。何能了義。此對密說。 四諸菩薩萬行。多有謂之諸。無能盡其數也。教分權實偏圓。位列賢聖始終。解行有初心後學。時處有塵方累世。形相有權現實行。菩薩者。梵語具云摩訶菩提薩埵。此翻大道心成就眾生。或云大士。今略稱之。但云菩薩。此翻覺有情。一約斷證。具覺悟之智。治情慮之識。自利德也。二約智悲。上求覺道。下化有情。二利行也。三約心境。以菩提道心。覺悟諸有情。利他功也。又翻始士。始發心故。又翻開士。開化他故。又翻高士。高無上故。華嚴明十。一名菩提薩埵。菩提智所生故。二名摩訶薩埵。安住大乘故。三名第一薩埵。證第一法故。四名勝薩埵。覺悟勝法故。五名最勝薩埵。智慧最勝故。六名上薩埵。起上精進故。七名無上薩埵。開示無上法故。八名力薩埵。廣知十力故。九名無等薩埵。世間無比故。十名不思議薩埵。一念成佛故。 萬行者。萬是十百千滿之數。表其最多者也。行是二利功德之稱。表其能修者也。華嚴離世間品。十波羅密。四無量心。各各具十。又有十行。謂一切眾生行。普令成熟。一切求法行。咸悉修學。一切善根行。悉使增長。一切三昧行。一心不亂。一切智慧行。無不了知。一切修習行。無不能修。一切佛剎行。皆悉莊嚴。一切善友行。恭敬供養。一切如來行。尊重承事。一切神通行。變化自在。復有十種修道。所謂不來不去修。身語意業無動作故。不增不減修。如本性故。非有非無修。無自性故。如幻如夢修。離一切執著故。空無相無願無作修。見集福德不休息故。無言說修。遠離施設安立法故。不壞法界修。智慧現知一切法故。不壞真如實際修。普入真如實際虛空際故。廣大智慧修。諸有所作。力無盡故。住如來十力四無所畏一切智智平等修。現見一切法。無疑惑故。更有十無量道。謂虛空無量。法界無邊。眾生界無盡。世界無際。劫數不可盡。一切眾生語言法無量。乃至如來身。佛音聲。如來力。一切智智。一一無量。菩薩道亦一一如上無量。如是四門。一一稱性。展轉無盡。量同法界。始與圓頓教諸菩薩萬行相應。故特具引釋之。若依本經六位行明。不出上求。下化。中修。自度。度他行也。住是上求。行是下化。向是中修。地是二度。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況地上菩薩修習十度。圓滿二利功德者乎。故三漸。持戒善而具佛律。乾慧。枯欲愛而求佛慧。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種。十住。生佛家而成佛子。十行。廣十度而行佛事。十向。迴事理而向佛果。四加。滅邊中而泯佛心。十地。蔭慈雲而覆佛海。等覺。破生相而齊佛覺。又以全部收之。如三種妙定奢摩等。方便正修。二本揀取。二障解脫。三摩提行。奢摩他觀。剖二妄見。斷三相續。決定二義。澄清五濁。解六根結。通達三空。二十五圓通門。三無漏學。四戒明誨。三七六時持咒。轉二依號。識二倒因。類生八萬亂想。聖位十種幻觀。七趣情想。五魔濁想等。皆是菩薩萬行。若能順性修證。統顯藏心恒河沙性功德相也。 五首楞嚴。定之總名。三昧王也。經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涅槃經云。首楞者。一切事究竟。嚴者。堅固。一切事法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此即事事無礙法界也。亦翻健相分別三昧。此即究盡諸法實相也。古德明為徹法底源。無動無壞。此即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故首楞嚴實是生佛自性本具天真妙定也。故涅槃云。佛性有五。一名楞嚴等。四門釋之。梵語首楞嚴。此云健相分別正定。得此三昧者。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輪王主兵臣寶。能知兵力多少。所住至處。無能摧伏。此約教也。又云。首楞嚴三昧。此云健行定。唯識曰。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佛地論云。諸佛菩薩。健士所行。能勝一切世出世間諸三摩地。餘不能勝。故名健行。此約行也。無上依。本業經。佛性。寶性等論。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相同世間。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十地至佛地。滅獨覺捨大悲習。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於常德。除無有生死。此約果也。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盡有首楞嚴定。首楞嚴定亦曰般若。亦名金剛三昧。亦名師子吼。亦名佛性等。此約理也。今屬後理。兼前三義。以該徹因果。攝入諸法故。 又首楞為總。三定是別。首翻一切事徹法底源。即三摩定。等持三昧也。不空如來藏心。全取正因本性。略兼緣因。旋見返聞。廻覺還知。緣因也。於十行位。修即無修。亦是即慧之定也。楞翻究竟無動。即奢摩定。寂靜三昧也。空如來藏心。全取正因本性。略兼了因。性中開解。微密觀照。了因也。於十住位。了元無了。亦是即定之慧也。嚴翻堅固無壞。即禪那定。靜慮三昧也。空不空如來藏心。全取正因本性。雙兼緣了二因。於十向位。證同無證。亦是定慧均等也。此乃三賢次第言耳。若登地後。總別圓融。空有無礙。三因一性。中中流入。常住藏心楞嚴王定。雖分前後出入。實始終該徹也。 又首楞中。內含三義。一此是大定。謂體用德相。日常具足。離藏心外。別立境觀。即非首楞大定。亦非奢摩大三昧也。偈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文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二此是妙定。謂聖凡一路。功德本有。離根性外。別設法道。即非首楞妙定。亦非三摩妙三昧也。下云。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三此是圓定。謂迷悟徹該。因果現成。離覺身外。別起修證。即非首楞圓定。亦非禪那圓三昧也。下云。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當依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偈云。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故此見聞首楞嚴者。現前剎那。即成正覺。非餘三昧綿歷日劫。經云。汝雖歷劫憶佛秘密。不如一日修無漏業。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覺迷迷滅。覺不生迷。偈云。彈指超無學。又涅槃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圓覺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十方異生本成佛道。今首楞嚴。亦名佛性。學楞嚴者豈不成佛。下云。汝等在會決定成佛。 六經者。按五印土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今詳四名之中。敵對應名聖教。古德見此儒道並稱為經。遂半取席經。以目聖教。竟譯為經。顯是西方大聖教也。更加契字。揀異席經。梵語欲底。華言云契。修多羅。或云修妬路。修單蘭。華言云經。謂此經者。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內契藏心如智。外契法界性相。故云契經。雜心論出五義。一涌泉。義味無盡故。二出生。出生諸法故。三顯示。顯示教理故。四繩墨。辨析邪正故。五結鬘。結成文相故。佛地論二義。一貫穿。謂貫所說法相。二攝持。謂攝所化眾生。又依此方四義。一常。歷劫不易故。二法。萬聖同遵故。昭明太子意也。三徑。眾生徑路故。四典。諸方定典故。劉虬隱士意也。又天台明五義。一翻經。二翻論。三翻法本。四翻線。五翻善語教。故曰修多羅也。又經綸乘教偏圓。經緯聖凡邪正。經紀自他利行。經絡權實機宜。經直上下曲直。經常人物綱常。經布顯章文句。經褶密咒真言。經界法界事理。經正正覺果因。經論佛祖評議。經制大小律儀。經傳古今化道。經教現未迷情。經歷三無漏學。經行十無盡門。具此多義。故譯曰經。此是諸經通名。然通五人。謂佛。菩薩。天。仙。化人。今局佛說。益有二種。一益現在。二益未來。此一各開有十。謂見聞。發心。起行。滅障。攝位。速證。稱性。轉勸。普修。齊得。十種法樂也。 次別章局配。亦分六章。但上總部統該。今此一部分解。一大佛頂者。初序分文云。於時世尊。頂放寶光。有佛化身宣說神咒。是也。 二如來密因者。揀事相行。顯因可見。取如來博地時。於眼根中見精明性。此為四科七大根本。具足三藏全體大用。本來是佛。豈惟因性。亦即果性。阿難請中妙奢摩他。如來答云。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則初卷起。至四卷半。尚留觀聽。是也。 三修證了義者。從性起修。修而無修。非事相染修。故修了義。因該果海故。全修即證。證而無證。非新成實證。故證了義。果徹因源故。揀非不了義之修證也。即觀音耳根圓通。返聞聞性。性成佛道。獲二殊勝。發三神用。阿難請中妙三摩提。如來答云。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菩薩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則四卷中。二決定義。至七卷咒後。所作如願。是也。 四諸菩薩萬行者。菩薩。即是因人。是上如來道前之號。五十五位。歷修稱性三心六度一切妙行。根於三如來藏。極於四種法界。阿難請妙禪那。最後悟處。阿難又言。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則七卷半二轉依起。至八卷中名為正觀。是也。 五首楞嚴者。此是自性本具天然不動真常妙定。縱在迷位動中。其體一真而統萬事。故云徹法底源。不動不壞。直至悟位起行之後。其體真常不變。而無入住出相。故云一切事究竟堅固。下七趣類。不知自心本定。故有輪轉。經云。真淨妙心。本來徧圓。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三途六道。精研七趣。於妙圓心。皆如空華。更無根緒。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下五陰魔。亦由心中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孰知自心正定。何有邪魔惱亂。經云。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明能破暗。魔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故下七趣五魔等文。皆首楞嚴助道者也。 六經者。即結經名一段文也。又結釋云。大佛頂。喻也。餘皆是法。佛頂潛藏紺髮。喻下密因。秘密也。佛頂圓滿。喻下修證。圓了也。佛頂螺髮旋外。喻下萬行莊嚴。廣嚴也。佛頂是法王頂。喻下首楞嚴王。定王也。又以首楞徹上顯之。徹大佛頂。是相好中第一頭首相。頭首好也。徹密因。是自性中奢摩本定。修證。是自性中三摩真定。萬行。是自性中禪那常定。楞嚴。是自性中趣魔正定。故此一經全談楞嚴自性定也。 三法相數解。先約二法相數明。大佛頂者。謂真應。二佛頂也。密因者。二根本也。密破根中六識。是生死本。決不可用。密顯根中見聞覺知之性。是涅槃本。決當取用。不但如來因地密用。果位決不外此根性。故華嚴普賢唯以現前知見。起十願行。法華。諸佛出現於世。亦唯佛之知見。開示悟入。究成一切種智。故云如來密因也。修證了義者。即二決定義也。一謂決定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義。二謂決定從根解結。脫纏頓入圓通義。由此故云修證了義也。萬行者。二行路也。一。十二類生。邪妄顛倒行道路徑。即染緣起。徧成輪迴。二。十二聖位。真正修斷行道路徑。即淨緣起。歷成因果。又即二轉依也。轉生死而依涅槃。轉煩惱而依菩提。斷證無量。故云諸菩薩萬行也。楞嚴者。止觀二法門也。經云。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楞嚴王定也。 次約三法相數明。大佛頂者。法報化。三佛頂也。密因者。三藏心也。密於六根門頭。顯出三藏不生不滅性也。修證者。即耳根中三種觀行。而發三慧。獲三真實。起三用也。故云了義。萬行者。謂三漸三賢。乃至三聖所修行也。初地聖人。名見道行。二地至等覺。名修道行。妙覺聖人。名證道行。故云菩薩萬行。楞嚴者。三定也。別名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總唯首楞嚴王最勝定也。 後約十法相數明。大佛頂者。謂佛紅肉髻中無見頂相。有化如來。名曰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宣說心咒。是也。此有二佛。一十身佛。謂相好。力持。意生。福德。威勢。菩提。願。化。智。法也。大相品。明十身佛頂。具足三十二相。況頂以下相乎。此即九十七大人相中一頂相也。二化身佛。心佛者。又一化佛身中。復有十佛之一。離世間。謂業報。住持。本性。三昧。隨樂。正覺。願。涅槃。心。法界也。檢華嚴文。自知此義。并了說此經咒之佛。即三即十。非餘經佛可比並也。佛既有二。頂亦具二。一真佛頂。二化佛頂。真佛十頂者。謂如來頭頂首。無能見頂首。無映蔽頂首。佛剎上頂首。光嚴佛頂首。成就智頂首。世第一頂首。具足頂首。清淨頂首。圓滿頂首。化佛十頂者。謂涅槃。勝解。般若。方便。荷生。教化。尊敬。不輕。善根。佛法。十首頂也。 密因者。謂六根中。三如來藏心。所照十對法界性也。如屈指飛光以顯見。擊鐘問答以驗聞。瑠璃懸月以明覺。皆是密因。華嚴云。如來秘密處有十。謂身。語。心。時非時。授記。攝眾生。種種乘。根行差別。業所作。得菩提行。十種密處也。今經全具。身則放光現化。語則說經演咒。心則鑒機與法。時則教被乘宜。記如圓通等說。生如七趣。乘如五乘。根如不定性人。業如三種相續。行如聖位止觀。 修證了義者。修。如破妄識有九。顯真見有十。聞思修有三。解根結有六。轉依有二。聖位有十。證。如見性常徧。耳聞圓通。六位該徹。了義。如藏心十不思議解脫境。觀音四不思議無作妙德。變十二類生。一一各具十二顛倒八萬亂想。成十二聖位。一一各具十二真正恒沙德性。華嚴十勤修。十證知。十無礙用。同此義也。 諸菩薩萬行者。謂四十四心。十地等覺斷證行也。瓔珞。本業。仁王。大品經等。明十住觀。銅輪王位。習種性。聞慧。信堅。信忍。十行觀。銀輪王位。性種性。思慧。法堅。法忍。十向觀。金輪王位。道種性。修慧。修堅。修忍。十地觀。瑠璃輪王位。正覺性。無相慧。德堅。正忍。等覺地。無相觀。水晶輪王位。等覺性。寂照慧。頂堅。頂忍。妙覺地。一切種智觀。摩尼輪王位。妙覺性。照寂慧。覺堅。覺忍。若全收此經。菩薩行者。十方菩薩咨決心行。恒沙菩薩來道場行。王臣長者齋佛僧行。阿難尊者行乞食行。文殊諸子談實相行。四大弟子共轉輪行。諸界菩薩皆住本國合掌聽行。諸修行人別成二乘錯習妄行。陳那悟客塵行。匿王見不變行。陰入處界本非因緣自然性真常行。地水火風隨諸眾生循業緣現徧行。樓那三相續行。羅睺四擊鐘行。二十四聖眾圓通行。觀音大士聞思修行。三無漏學行。四種律儀行。建場結界行。行道安居行。類生染緣起行。聖位淨緣起行。七趣墜升行。五魔迷悟行。乃至正道助道三十七品。八萬四千波羅蜜行。恒河沙性功德。十不可說無盡藏行。如華嚴等。皆是諸菩薩萬行也。 首楞嚴者。天真元定。元澄圓妙故。妙湛為義。以其不垢淨也。空不空藏心為體。別即禪那妙三昧也。又是天真寶定。寶覺圓明故。總持為義。以其不增減也。不空藏心為體。別即三摩妙三昧也。亦是天真性定。性覺妙明故。不動為義。以其不生滅也。空藏心為體。別即奢摩妙三昧也。以楞嚴中具此三藏定義。故作百千勝定之首。恒沙三昧之王。偈云。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一切秘密門。又楞嚴是般若別名。則佛之知見。法界。實相。乃至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體性堅凝。常住不壞。皆首楞也。亦即海印三昧。華嚴十定。十十三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無盡法界藏心三昧。亦不離此首楞嚴王尊勝定也。故佛說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 又此舒之則充滿十虛。卷之則退藏一密。楞嚴。一性定也。性真常中。了無去來迷悟生死相故。萬行。一真行也。唯一真如三昧觀行故。了義。但一圓覺義也。證。即一路涅槃門。修。即一直菩提道。因。即一常住真心。頂。即一真法界佛頂也。下云。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十方如來同一道故。一切皆獲一乘寂滅場地。法華云。一相一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涅槃云。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如是一多即入。舒卷自在。豈非楞嚴王定。圓融無礙不思議乎前後法相層數共四。 六密部逐消。分二。先通準咒藏解大佛頂者。佛頂有五。一白傘蓋。二光聚。三一字。四高。五勝。今是白傘蓋佛頂也。又五傘蓋。一東方青傘。蓋阿閦佛。二南方黃傘。蓋寶生佛。三西方紅傘。蓋彌陀佛。四北方綠傘。蓋成就佛。五中方白傘。蓋毘盧佛。今屬中方毘盧白傘蓋也。經中二名。一云。摩訶薩怛多般怛羅。摩訶。大也。如來藏體。絕邊表故。薩怛多。翻白。如來藏相。離垢染故。亦可翻傘。梵語稅多。或云叔離。白也。梵語擦怛囉。傘也。以此一語雙通二義故。般怛羅。蓋也。如來藏用。覆一切故。二云。悉怛多般怛囉。悉怛多。寶傘也。般怛囉。華蓋也。大佛頂。能表也。下密因等。所表也。表秘密中大秘密藏。尊勝中最尊勝王也。如來密因者。五方五佛字。種智也。大教王經云。毘盧於內心鑁字。證自受用智。即法界清淨智也。吽字。證大圓鏡智。流出東方不動佛。怛囉字。證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佛。𠶹哩字。證妙觀察智。流出西方觀音王佛。噁字。證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種智。無字陀羅尼也。鑁吽等。一字陀羅尼也。七佛。藥師。彌陀咒也。多字陀羅尼也。修證了義者。五部法也。中方佛部。東金剛部。南寶部。西蓮華部。北羯磨部。五佛所主。依此修證。義無不了。諸菩薩萬行者。即三十七聖。依金剛菩提心修。入三摩地智。行也。瑜伽略出念誦云。三十七聖。密部所宗。五方五佛端坐其中。次有十六大菩薩。并四波羅密施設。四種內供養。四種外供養。又守四門四大菩薩。隨方安住。釋曰。五佛大聖可知。四波羅密者。金剛。寶。法。業也。此居中圍。十六菩薩者。東方。手。王。愛。善。南方。寶。光。幢。笑。西方。法。劍。因。語。北方。業。護。暴。拳也。四內供者。嬉。鬘。歌。舞也。四外供者。香。花。燈。塗也。四隅。並如次住。守四門者。鈎索鎻鈴也。四方各住。上三句配屬三寶。思知。首楞嚴者。謂毘盧如來。頓證身口意三種淨業徧周法界。於一一法門。一一理趣。一一三昧。一一毛孔。身分相好。盡虛空界。不相障礙。各住本位。以成光明徧照佛身。又云。三十七聖。各以本三摩地。自心種智字。觀印相。皆在毘盧徧照佛身中。隨方各住。此即三十七聖首楞嚴秘密王三昧也。經者。五部教中各有經。法。儀。三種不同。今屬經教也。 次別依本經釋。大佛頂者。世尊真身頂肉髻中。化佛無見頂也。此為能演。下密因等。所演也。以楞嚴咒心。化佛頂光所宣演故。因說此咒。名如來頂。 如來密因者。經云。佛頂光聚秘密伽陀。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徧知覺。若依三輪不思議化者。身則神通變現。口則正教說法。意則記心鑒機。今以本經釋三密者。初時齋畢旋歸。身密也。口不說法。口密也。意鑒誤墮。意密也。又佛頂化佛。身密也。化佛說咒。口密也。勅將往護。意密也。中時。佛重化佛。身密也。化佛光說。口密也。悲現未機。意密也。又現化宣咒。身密也。詳讚咒益。口密也。知機護持。意密也。後時。迴身再來。身密也。示咒護魔。口密也。勸令誦帶。意密也。 修證了義者。依此咒心。讀誦。受持。記憶。書寫。解說。帶佩。藏貯。奉迎頂禮。恭敬供養。修行。觀念。證會。名為了義。若不執此咒心。即非了義。離世間品十陀羅尼。謂聞持。思惟。修行。法光明。三昧。圓音。三世。辯才。無礙耳。一切佛法也。即此修證。又第九地十陀羅尼。謂義。法。智。光照。善慧。眾財。威德。無礙門。無邊際。種種義也。即此了義以此咒心。具足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故修證此咒心。稱了義也。 諸菩薩萬行者。顯教三宗。密教四乘。皆當隨此咒心。行萬行也。經云。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於十方蒙佛授記。十方如來尚爾。況等覺已下諸菩薩乎。況三乘五乘人乎。下云。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無有是處。又云。如來此咒。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地。得大安隱。又別說萬行。總歸三密。口持咒。手結印。心觀想也。念念不離咒心輪故。若以三寶釋三句者。如來密因。佛寶也。經云。壇室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形像。應於當陽。張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又云。十方如來。因此執此。乘此含此。持此依此。隨此行此。誦此傳此。是也。修證了義。法寶也。即上佛寶十門咒心。是也。但佛屬人。能因能執者也。咒心。屬法。所因所執者也。僧寶例知。僧屬行人。能誦能傳者也。咒心教法。所誦所傳者也。依經明之。謂持戒淨業。結界進壇。出入衣浴。頂禮佛僧。六時誦咒。百八行道。專心發願。不寐持明。求佛灌頂。增修三昧。淨明身心。百日安居。十二門也。菩薩萬行。僧寶也。經云。設諸菩薩所有形像。觀音變化。金剛藏王。安其左右。梵釋四王。烏芻。藍地。軍茶。俱胝。頻那。夜迦。張供門側。後護咒中所列天神。如百千金剛。梵釋四天。藥叉八王。三宮天子。四師電伯。年歲巡官。山海地主。水陸空神。萬物靈祇。風王空天。皆是權現大菩薩也。又由護持咒功行故。獲諸大益。謂脫九橫。解十難。消八毒。散三災。除五逆。滅八棄。袪六厄。鎮五星。伏八魔。捐三障也。檢經自知。又由念誦咒功行故。獲諸大益。一世間無畏益中。復有男女。長命。色力。果報四利。二出世佛法益中。復有齋戒。精進。清淨。智慧。法忍。往生六利。亦檢經可知也。 首楞嚴者。一意持此咒心。即成秘密王三昧。亦即首楞嚴大定也。大悲經云。陀羅尼是禪定藏。百千三昧常現前。又一字經。明五頂三昧。文云。我入一切如來無量光明白傘蓋頂輪王三摩地。即說白傘蓋咒。我今又入一切如來一字佛頂輪王神變大三摩地。即說一字佛頂咒。我今又入一切諸佛光明威德大三摩地。即說光聚頂輪王咒。我今又入一切如來勇猛出現神通三摩地。即說高頂輪王咒。我今又入一切如來不思議神通大三摩地。即說勝頂輪王咒。彼經佛後又云。是五大印咒。名一切如來頂輪王咒印。亦名大頂輪王咒印。準知彼經五佛頂咒。五三摩地。是別。今經五會神咒。首楞大定。是總。故下佛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又云。是我佛頂光明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所說心咒。亦說此咒名如來頂。則此楞嚴王定及咒。總該五頂印咒。五種三摩地矣。又此楞嚴三昧。亦即華嚴法雲地中十種三昧。謂離垢。入法界差別。莊嚴道場。一切種華光。海藏。海印。虛空界廣大。觀一切法自性。知一切眾生心行。一切佛皆現前。乃至百萬阿僧祇三昧。皆此楞嚴王定所攝。故佛標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文殊亦云。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一切秘密門。 經三種者。一經。下云。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囉。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前後始終。五會真言別故。咒即密經。經即顯咒。融通無礙故。經恒沙劫說不能盡故。 二法。依本經有五。一持戒法。選師。受戒是。二入壇法。三方便法。又五。謂淨衣。然香。閒居。誦咒。結界也。四正修法有八。謂出入衣浴。頂禮佛僧。六時誦咒。百八行道。專心發願。不寐持明。求佛灌頂。進修三昧。五安居法。 三儀。開二。一建壇儀。又八。一塗場儀三。先壇糞泥地。二香土塗場。三八角為壇。二莊嚴儀五。一檀心四蓮。二花中安鉢。三鉢中盛水。四水中浮花。五八方安鏡。三供養儀四。一建蓮花。二設香鑪。三燒沉水。四點龍燭。四飲食儀三。一牛乳。二六味。乳餅。沙糖。油餅。乳糜。蘇合。蜜薑也。三酥蜜。上三各各十六。奉供三寶。五奉獻儀五。一食時中夜。二取用蜜酥。三安小火爐。四香水浴炭。五炎爐投享。六懸掛儀五。一幢幡。二寶蓋。三珠瓔。四綵燈。五錦花。七聖像儀三。一內壇五佛。二中壇二聖。三外壇諸天。八佛鏡儀二。一空壇鏡對。二佛燈影涉。 二結界儀。謂繩線為結。或刀劃為界。若灰粉。若香水。牛吼為盡地。螺鳴為極處。乃至咒到際為限。想方隅為度。此經不出。詳諸密部。下云。云何結界。建立道場。合佛軌則。則一切法儀皆經所詮者也。經既別行。略而未周。根本總部。盡未來故。 七賢首四門。大佛頂者。華嚴九十七種大人相中。一佛頂相好內。具含三十二相好間一相好也。約果門釋。如來者。乘如實道。來度眾生。終教義。密因者。隱實施權。密說諦緣。小教義。修證者。住相修證。分教義。空相修證。始教義。了義者。遣相泯性。真為了義。頓教也。總上二句。一如一切如。一了一切了。圓教義。又因該果海。一修一切修。名修密因。果徹因源。一證一切證。名如來證。因果該徹。無修亦無證。名真了義。真正圓融無礙教也。約教門釋。菩薩萬行者。發直心。正念真如。智增菩薩。上求行也。發悲心。拔眾生苦。悲增菩薩。下化行也。發深心。悲智並運菩薩。中修行也。約行門釋。首楞嚴者。一入首三昧。起妙三摩等持觀智。成眾事定。證事法界性也。二入楞三昧。起妙奢摩寂滅觀智。成究竟定。證理法界性也。三入嚴三昧。起妙禪那静慮觀智。成堅固定。證理事無礙法界性也。約理門釋。 亦可大佛頂者。稱揚表顯之辭。如來密因。理也。三因佛性故。修證了義。教也。五教斷證故。菩薩萬行。行也。四乘悲智故。楞嚴。果也。一定成果故。因依極頂廣大理。而了極頂廣大教。以行極頂廣大行。證入極頂廣大首楞嚴王妙覺果也。 八台家四解。大佛頂者。始依如來真佛大頂。本也。然後顯現化佛高頂。迹也。屬本迹釋。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者。如來降世。世界悉檀。得歡喜益。密因逗教。為人悉檀。得生善益。修證智斷。對治悉檀。得滅惡益。了真勝義。第一義諦悉檀。得入理益。屬因緣釋。諸菩薩萬行者。從假入空。藏教事六度菩薩行。從空入假。通教共十地菩薩行。空假次第入中。別教三賢十地。歷別菩薩行。三觀一心中得。圓教開示悟入。圓融菩薩行。屬約教釋。首楞嚴者。首事。俗諦。假觀也。斷塵沙惑。成道種智。楞竟。真諦。空觀也。斷見思惑。成一切智。嚴固。第一義諦。中道觀也。斷無明惑。成一切種智。屬觀心釋。 九相宗三量。中分四種。一依相宗論釋。大佛頂者。四智三身佛頂也。如來密因者。圓成實性也。以此是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又云。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故云密因。修證了義者。唯識觀五。一名遣虛存實觀。徧計為虛。依圓是實。二名捨濫留純觀。捨有外境。純唯內心。三名攝末歸本觀。相見二分曰末。自證一分曰本。四名隱劣顯勝觀。心所則劣。心王名勝。五名離相證性觀。八識稱相。一真即性。如唯識論。若約能觀。即六識心及慧心所也。因中識強智弱。果上智強識弱。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故云了義。諸菩薩萬行者。一資糧位菩薩。以四弘誓。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二加行位菩薩。以四加行。伏除二取。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三通達位菩薩。體會真如故。初照真理。亦名見道。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釋云。無分別智於所緣境。都無所得。真見道時。是根本智。親證真如。不變相故。名為挾帶。證唯識性。相見道時。是後得智。變相觀空。仍名變帶。證唯識相。由證真智。真理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蓋前煖頂二位。依識觀空。境空識有。下忍印成境空。上忍印成識空。第一雙印二空。皆帶空相。未得全除。到今見道。彼相悉滅。安住唯識。故名通達。四修習位菩薩。所住修道。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頌曰。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無分別智。令捨煩惱障種。證大涅槃樂。捨所知障種。證大菩提。名得二轉依果。五究竟位菩薩。住佛菩提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由二轉依果故。即得四智三身。七種體用相也。首楞嚴者。即唯識定。亦圓成實。亦真如性。在百法中。六無為也。謂虛空。非擇滅。擇滅。不動。想受滅。真如也。有為諸法之所顯示。本不生滅。無動壞故。 二準本經出意。上所釋者。與相宗義。是順則合。對今經。有違不合。先出意。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將全法界性海。迷成賴耶識海。又轉識海而生七浪。即前七轉識也。於前七中。動身發語惟是第六。故凡夫小乘。不但迷性海識海。亦且於前七轉識中。上不知有第七識。下不知有前五識。惟計第六識為自心相。從迷積迷。以歷塵劫。故佛出世。初於華嚴會上。直談緣起即是性起。識海即是性海。而二乘在座。如聾若啞。積行菩薩曝腮鱗門。況人天凡外乎。佛不獲已。俯就機宜。從實施權。且於人天小乘教中。但立六識為心。小乘七十五法內。心法唯一。用略有五。一惡。二善。三不動。四小果。五大因。隨依此心差別用上。漸次轉之。從劣向勝。一說人乘及六欲天乘。轉惡遷善。令離三途苦。得人天樂。二說上二界四禪四空天乘。轉心散動。遷歸不動。令離下界微劣福報。感得上界增勝福報。三說聲聞緣覺乘。轉有入空。令離三有障。證界外小果。四說大乘分教。轉小乘道。回心向大。令捨小果。以成大因。以權教大乘。相宗菩薩。定慧之體仍用六識。所謂以生滅心為本修因。雖轉賴耶。終無實果也。故阿含以後。般若以前。皆權用此識為心。孰了六識緣塵之心。全是妄想。六根知見之心。實是真性。則用識用根。權教實教攸分。若迷識為心。更別無心。即權乘也。覺識非心。別有真心。即實乘也。將演法華。開佛知見。今於楞嚴。先為廢立。故佛示曰。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此之謂也。 次對明。大佛頂者。法報佛頂中。化佛頂也。如來密因者。六識心。非佛密因。故廢不用。下云。無始煩惱生死根本。則汝今者用攀緣心。六根性。是佛知見。故立定用。下云。無始菩提涅槃元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然此陀那識中。具含真妄二分。真分即六根性。不生滅者。是二轉依之體。妄分即六識心。有生滅者。為二執障之根。下云。因地覺心。要與果地相應。今取真分。無分別性。即佛知見。大圓鏡智。菴摩羅識。圓成實性。因果該徹。最相應也。若用非真妄分。是分別性。即落緣塵虛妄相想。前七轉識。徧計執性。因果相違。不相應也。故彌勒云。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徧計執。得無生忍。又真性海。起藏識海。發六根性。生轉識浪。下云。見性尚無。從何發識。則性海。本上本也。藏海。本上末也。根性。末中本也。轉識。末中末也。依本起末如是。若攝末歸本。識性無源。根塵妄出。展轉會之。入藏性海。下云。如來藏中。性識明知。故因地中。當依藏性真分。毋用轉識妄分。下云。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今先始本真性。豈非得佛因乎。 修證了義者。唯識五觀中。最後一觀會相歸性。今因修時。即一真性。下云。六根性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故十番顯見後。即以此見性。會通四科真常。圓融七大性徧。頓入三如來藏。照徹十法界境。若約能觀。即本覺妙明。大圓鏡智也。經云。唯妙覺明。圓照法界。又云。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先擇去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則妙覺明。即出世間無分別智也。入楞伽云。分別為識。無分別為智。生滅為識。不生滅為智。積集為識。無積集為智。著境為識。不著境為智。得相為識。無得相為智。既因修全智。何有識智強弱。又因果該徹。何分因轉果圓。又凡夫二乘用智。智亦成識。諸佛菩薩用識。識亦成智。皆由凡小不知藏識真妄二分根本。錯亂修習故也。楞伽云。智有三種。一世間智。凡夫外道計著有無。二出世間智。聲聞緣覺墮自共相。希望計著。三出世間上上智。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見不生滅。離有無品。又二乘修觀亦智非識。故大經云。下智觀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緣覺菩提。上智觀故。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諸佛菩提。今凡修觀。必取六識者。不但與此楞嚴經違。亦不達諸經意矣。杜順頌曰。凡夫小乘六識修。根境十二分內外。法性真如實未知。亦未曾聞普法界。 諸菩薩萬行者。見道。見性。修道。聞性。證道。覺性。還以六根見聞覺知。而為因果修證心性行相。以用根性。無別分析。易正覺故。若依六識。我法分別。難成道故。下云。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文殊等。又反流旋一。易成正覺。循塵流轉。難登佛地。如那律旋見。周利反息。憍梵還知。畢陵純覺。縱使舍利心見發光。普賢心聞發明。孫陀消息滅漏。目連旋湛心光。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非如相宗。資加位中。多種磨練。四尋思觀。見修道上。十重斷障。十證真如。然後能究竟也。 首楞嚴者。上來破識破盡。決定是妄。顯根顯極。決定是真者。以妙奢摩三摩禪那。惟明自性本有定體。而識無定體。爭奈權小堅執。故須破盡令捨之也。根具本定。爭奈權小全迷。故須極顯令取之也。是知用識用根。權實由分。楞嚴性定。得失悟迷。亦由此也。故文殊揀選。不唯揀去六識。而眼等五根亦揀。但選耳根圓通。偈曰。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修學如來藏。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圓通超餘者。就彌勒尊。證明教習唯心識定。至然燈佛。始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然此楞嚴定。彈指超無學。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非餘禪觀所能比也。凡習定者。宜慎思之。 又首楞三定。三藏為體。首事三昧。不空藏性為體。而有三摩等持妙定。楞竟三昧。空藏性為體。而有奢摩寂滅大定。嚴固三昧。空不空藏性為體。而有禪那靜慮圓定。以如來藏性。體在六根中。而眾生根性。即自心本定。故六塵但是根影。而六識又是塵影。佛云。識性虛妄。猶如空花。而欲六識心中。取楞嚴定。不能得也。此約破妄顯真說。若會妄歸真。一切浮塵生滅識相。皆是虛妄。無可指陳。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虛。佛云。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此即唯心識定。入圓成實。亦即楞嚴性定。入如來藏。亦即真如一行三昧。入一真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又上將相釋題。是以相歸性也。今復即性融相。是會相入性也。性相一如。真妄無礙。總歸圓融無障礙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而已。其猶百川不攝大海。而大海必攝百川也。 三遵離合六釋。大佛頂者。作鄰近釋。大佛頭上。中肉髻頂。彼此相隣。近不遠故。如來密因者。作依主釋。是如來之密因故。修證了義者。作持業釋。修證即了義故。諸菩薩萬行者。皆帶數釋。諸言多種。萬十千數。楞嚴經者。作有財釋。楞嚴有經故。或相違釋。楞嚴非經故。又大佛頂之如來密因。依士釋也。佛頂言相。故劣。密因言性。故勝。如來密因近修證了義。隣近釋也。如來親身修因證果。一生了辦。該徹相近故。修證了義多諸菩薩。帶數釋也。三賢修。十地證。眾數多故。菩薩有萬行。有財釋也。具有千萬功德法財故。萬行非楞嚴。相違釋也。動靜違背故。楞嚴即經。持業釋也。經教體上。能詮楞嚴圓妙用相故。然六釋中互可更改。如如來之密因。依主釋也。將之改即非有。便成持業。相違。有財三釋。修證即了義。持業釋也。將即改之有非。便成依主。有財。相違三釋。又二三字。俱可六釋。佛之頂。依主釋。大之佛。依士釋。首之楞嚴。依主釋。之改有近即非。便通有財。隣近。持業。相違四釋。萬數行。諸數菩薩。帶數釋也。數改即非近有之。便通持業。相違。隣近。有財。依士五釋。其餘字句增減。六釋例上思知。 四立三支比量。五卷頌曰。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花。真性者。即如來藏。妙真如性也。此標非真非妄之體。所謂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有為等下。與掌珍論偈義全同。量云。有為是有法。空無性為宗。因云。從緣生故。同喻如幻。有為之法。根塵識相也。空無自性。以緣生故。喻如幻事。體空無性。亦從緣生。又此單明唯識相也。次半。量云。無為是有法。不實為宗。因云。無起滅故。同喻如空花。無為之法。根塵識性也。亦復不實。以元無起滅故。喻如空花。亦無有實。亦無有起。又此單明唯識性也。又前真性。例二量云。真性是有法。空有俱非為宗。因云。妙覺圓明。一切皆如。畢竟平等。無可遣立。亦無生滅。虛妄性相體故。喻如交蘆中無實性。真性法者。真如藏性法也。適言其有。體本空廓。自在無繫。不從緣生。適言其無。用實圓融。周徧法界。元無有滅。喻如交蘆。適言其有。其中元空。適言其無。其外元實。將上三量。例今題量。立云。首楞嚴是有法。修證了義為宗。因云。如來密因。諸菩薩萬行故。同喻如大佛頂。楞嚴自性三昧法者。不定而定。定而不定。修即無修。證即無證。故云了義。如來密因。因該果海。果體本然。因元非因。菩薩萬行。行具沙德。德性向有。行還非行。大佛頂者。清淨法界。四智菩提。五法為三大佛頂性。性無生滅。亦永無盡。故曰無為心佛。無見頂相。法喻相齊。宗因合節。故此三支實成正教量也。 十性宗一理。世出世間。不離三法。一佛法。二心法。三眾生法。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三既無別。會歸唯是一真法界理性也。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理體。下云。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故今一題。亦約性宗三法一理釋也。大佛頂如來密因。佛法也。修證了義。心法也。諸菩薩萬行。眾生法也。首楞嚴經。一理也。上通明。 次局解。大佛頂者。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此佛法中攝生心也。又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此生法中攝佛心也。又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心法中攝生佛也證。下云。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顯。大眾仰觀。一心聽佛無見頂相。宣說心咒密。此生心中攝佛心也。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諸有為相顯。亦說此咒心。名如來頂。汝等發心。不持此心咒。而坐道場。無有是處密。此心法中攝佛生也。如來今得妙空明覺。有為習漏。何當復生顯。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密。此佛心中攝生心也。若稱一理性觀。自性橫徧豎窮。是大義。自性始本合覺。是佛義。自性俯仰彌高。是頂義。 如來密因者。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為一乘。師子吼者。名決定說。決定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此佛法中攝生心也。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一因。一果。此生法中攝心佛也。善男子。或有佛性。二人俱有。謂有相好。力無所畏。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是名為有。此心法中攝生佛也證。下云。救護親因。得菩提心。入徧知海顯。十方如來。依此咒心。能於十方拔濟群苦密。此佛心中攝生心也。三因不生。則汝心中。狂性頓歇。歇即菩提顯。一切大眾佇聞如來秘密心咒密。此生心中攝佛心也。真淨明心。具足十二類生亂想。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顯。更說心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密。此心法中攝於生佛也。若稱一理性觀。自性如智一契。是如來義。自性本離三相。是密義。自性真如內熏。是因義。 修證了義者。圓覺云。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此心法中攝生佛也。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根無大小。皆成佛果。此生法中攝心佛也。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此佛法中攝心生也證。下云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顯。一向持佛般怛心咒。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能令修學。身心明淨密。此心法中攝佛生也。即以佛覺。用為己心顯。十方如來。執此咒心。降伏魔外密。此佛心中攝生心也。又以己心。成佛所履顯。彼尚婬女。無心修行。心咒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心求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密。此生心中攝佛心也。若稱一理性觀。自性持沙性德。是修義。自性自覺境界。是證義。自性內證聖智。是了義義。 諸菩薩萬行者。華嚴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此心法中攝佛生也。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此生法中攝心佛也。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皆同一性。此佛法中攝佛心也證。下云。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容貌如佛。心相亦同顯。自我出家。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心咒。冥獲其力密。此生心中攝佛心也。如來逆流。菩薩順至。覺際入交顯。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於十方。攝受親因密。此佛心中攝生心也。心光密迴。獲佛常凝。安住無為顯。一心誦我無上神咒。斯是無為心佛所說心咒。且汝登伽。歷劫恩愛。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密。此心法中攝佛生也。若稱一理性觀。自性覺多迷情。是諸菩薩義。自性順行眾度。是萬行義。 首楞嚴者。涅槃云。楞嚴三昧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密。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善男子。首楞者。名一切事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故楞嚴定。名為佛性。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菩提。此皆心法中攝佛生也。又無住者。名首楞嚴三昧。楞嚴三昧。知一切法而無所著。以無著故。名首楞嚴。如來具足首楞嚴定。云何言住。若有善男子。欲見我者。欲恭敬我者。欲同法性而見於我。欲得修習首楞嚴定。師子王定。欲破四魔八魔。欲得人中天上樂者。欲持大涅槃經。為他解說思惟義者。親近依附。諮受於我。此佛法中攝生心也。云何菩薩修習五定。一者知定。二者寂定。三者身心受快樂定。四者無樂定。五者首楞嚴定。修習如是五種定心。則得近於大般涅槃。佛性亦爾。十住分見。如來全見。譬如眼翳。見色不了。良醫為治。以藥力故。得了了見。十住亦爾。雖見佛性。不能明了。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能得明了。此生法中攝佛心也證。下云。如來菩薩。住三摩中。見與見緣。如虛空花顯。十方如來。傳此咒心。於滅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密。此佛法中攝心生也。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顯。末世眾生。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心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密。此生法中攝佛心也。頓悟禪那。修進聖位顯。讀誦書寫。帶藏供養此心咒者。劫劫不生貧窮下賤。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密。此心法中攝生佛也。若稱一理性觀。自性一定。天真不動。是首楞嚴義。又首云眾事。自性一理而應萬事。是首事義。楞云究竟。自性一空。究竟常寂。是楞竟義。嚴云堅固。自性一行。本來堅固。是嚴固義。 經者。仁王云。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密。名摩訶衍。名金剛定。名一切行。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滅。一切法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此心法中攝佛生也。百千億佛。說名句味。於恒沙國。無量七寶施三千界眾生。皆得七賢四果。不如於此經起一念信。何況解一句者。句。非句。非非句故。此佛法中攝生心也。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大王。法輪者。法本如。法界如。方廣如。論議如。是名句味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此生法中攝心佛也證。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水火風見識大真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顯。佛頂光聚般怛囉秘密心咒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密。此心法中攝佛生也。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顯。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密。此於生法中攝心佛也。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顯。十方如來。乘此咒心。應微塵國。轉大法輪密。此佛法中攝生心也。若稱一理性觀。自性一藏。含無盡法。是經義。 後總結。大佛頂者。乃生心中法佛相好頂也。如來密因。亦是三因佛性。以為眾生初心發覺因也。修證者。就於眾生身中。四科七大。豎常橫徧。事理交徹。攝入無礙。盡是三如來藏全體大用。十不思議解脫境界性相而已。故云了義。中修自身深造如此。下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故復外以文殊觀音普賢諸大菩薩。智悲行願。下化眾生。令成一乘妙覺佛果。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故復內以阿閦彌陀毘盧諸佛如來。上入三昧。總歸一真法界藏性。所詮三法一理。是為顯了自心經藏微妙法也。 又大佛頂者。是眾生心內應化佛頂。百寶光聚秘密咒心微妙章也。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昔在博地為眾生時。上求菩提。依此咒心。以為本覺密因。即名了義修因一門超出。持此咒心。以為如來果體。即名了義證果一門超出也。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者。十方三世一切菩薩。昔發四弘誓願心時。下度迷情。乘此咒心。趣佛三昧。即名三摩地中具足萬行。是真首楞究竟三昧。隨此咒心。入楞嚴定。即名首楞嚴王定中具足萬行。是真楞嚴堅固大定也。所詮四門一體。是為秘密咒心經藏微妙法也。 前九釋題差別法義。會今第十平等一理。離四句。絕百非。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如故。無有可立。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則此大佛頂首楞嚴一經題者。真為顯密圓通。該徹法界。五部之灌頂。三藏之頭首也。 又此十門解題。攝盡諸家註式。後後學法深者。當當窮源盡委。然所引文。雖多重疊。實各不濫。所釋法義。依佛心語。不敢違謬。毋辭害意。觸成理障。以此一經。實圓頓教。喻如一月升天。千江現影。南舟觀者往南。北舟觀者去北。又如一珠置剎。五方映色。東方視者青色。西方視者紅色。更如一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復如一大滄海。流出百川。由川渠異。名異味水。會歸大海。還成一味。今十釋題文意。比例細思可也。 二別行題名。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釋曰。此即別行題目名也。印度。月名。具云印特伽。此翻月邦。以此大國。形諸小國。如星中月。又多聖賢繼化。如月中天。照臨萬國。彼有五印。此當其中。即一境之都名也。中印土境。別有多國。最尊大者。號摩竭提。此翻大體。以總攝故。亦云不害。人皆仁善。無殺害故。皆義翻也。那蘭陀。龍名。此云施無厭。西域記曰。菴沒羅園有池。池中有龍。名施無厭。寺近彼池。故以標號。大道場者。沙門修心得道之地也。佛滅度後。六帝緝興園林紺宇。都建一門。主客萬僧。住持高峻。印度名寺莫先於此。故稱曰大。最尊勝也。灌頂部者。彼有五部。此當其一。毘盧為主。又灌顯密諸部經頂。非比常用餘部典故。尋檢部處。當加尊重。錄出別行者。顯此十卷大佛頂經。從彼灌頂楞嚴總部之中。別又錄出。流行於此東震旦土。既標總別。詳略可憑。毋謂近翻。疑非佛說也。 三譯經人名。分四。一譯主。天竺沙門般刺密諦譯。原本題云。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門。般刺密諦。於廣州制止道場譯。大唐者。代名。屬李唐。朝代也。神龍者。年號。長安四年則天罷政。中宗嗣位。是歲改號神龍元年。龍集下。歲月。龍。謂龍星。亦曰歲星。歲行一次也。集。居也。或云龍飛乙巳。即所舍之次。朔。蘇也。月死復蘇。蘇。生也。中天竺者。譯師生處。天竺亦云乾竺。乾豆。身毒印度等。沙下。名號。沙門者。通號。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經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今取利人。生善滅惡之美稱也。般刺密諦者。別名。此云極量。亦云到彼岸。或云成辦究竟。廣州制止道場者。譯經所在也。譯者。易也。易梵成華也。結其所翻。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東曰寄。南曰象。西曰狄鞮。北曰譯。以師才智。善象胥學。通四方語提。遂稱為譯。又依漢之北官。兼善西語。今仍之也。 二譯語。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烏萇。國名。奘傳。烏仗那。唐言苑。阿輸迦王之苑囿也。舊曰烏場。或曰烏茶。北天竺之近境。彌伽釋迦。音義云。此翻能降伏。或翻為雲。稽古略云。梵語彌伽爍佉。此翻雲峰。譯語者。前師是總統正主。此下三人。乃譯場中列職分司。蓋西梵語字與此全殊。故觀其梵本字語。並不識知也。譯有二種。一翻字。變梵音為華字。謂先隨其梵音。次以此方之字易之也。前師所主。摸象云。譯者。最初易梵為華也。二翻音。變梵語為華言。謂翻字之後。方可讀之。然但同其咒語。不知是何說話。必須兼通兩國語言音聲者。一一變梵語而為華言。謂之翻音。亦名度語。此師所專。摸象云。譯語者。成其章句也。 三證譯。羅浮沙門。懷迪證譯。長水疏云。據開元中。沙門智昇。撰釋教目錄二十卷。其第九云。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大唐沙門懷迪於廣州譯。迪師。係循州人。住羅浮山南樓寺中。久習經論。備諳五梵。因遊廣府。遂遇梵僧。對文共譯。勒成十卷。各錄一部。隨身傳化。摸象云。證譯者。謂於翻字翻音二中。總為參詳校正也。古本並有第三羅浮沙門。懷迪證譯。不知今本何以不載。後刻經者。宜增入之。夫參校之功。烏可少也。又梵音有長引短呼之別。華言有精真麤俗之殊。故於字音雙應參證。況譯場中別有證義等員。此曰證譯。亦屬專任一員名也。又前二師字音草創。此師討論修飾者也。 四筆受。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初五字。顯奉法。菩薩戒者。雖為宰官而受大乘戒也。經云。欲受國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弟子者。資於師長。以父兄之道事之。今以三寶為大師也。前下。次敘官銜。前者。舊也。以下官名皆舊職也。現在廣州。正知南銓。任刺史事故。正議者。史稱正諫。言官之名。大夫者。大扶世教。正起風化。舉賢達能。樹立人才故。同者。兼也。兼同協理也。中書門下者。二俱內省。左右相府也。然中書省多掌王言。門下省多出政事。融乃兼掌二省。故並書之。平章事者。書曰。平章百姓。平。均也。章。顯也。謂均理兆民政務。顯彰萬國法度。是其所職之事也。清河者。出生處。房融者。明姓名。房琯父也。父子俱相。而融事實。略出琯傳。筆受者。結譯職。謂於字音中。秉筆確定文字者也。以最初翻字。須知二三四合彈舌。當以此方何字代之。次至翻音。理應委問。華梵音韵曲直。兩方字語醜美。務使相當。然後下筆。故曰筆受。長水云。筆授者。謂以此方文體。筆其所授梵本。緝綴潤色。令順物情。不失正理。摸象曰。此於四中。潤其辭致。謂證字音之中。或成拙俗。而潤文者。方潤色之。俾其成簡顯典。盡善盡美。章句可觀也。 △十總明經意。 十經意者。懸示一經大意。分別略開有十。一明科判。彌天高判。道安三分。一序分。即通別兩序。敘說經之因由。始從如是我聞。後至歸來佛所。證信發起文也。二正宗分。正示此經之宗旨。中有四分。五道七周。三會文章。前後通顯楞嚴大定正義。初自阿難見佛。直到十卷末後。不戀三界止也。三流通分。即益眾。兩通。述一經之利濟。從阿難若復有人。終至作禮而去。是也。 正宗開四分等者。涅槃云。一切眾生悉有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不能成菩提道。阿難樂聞。則被攝入婬席。觀音返聞。即發耳根圓通。登伽貪欲。將毀律儀戒體。火頭離欲。成證火光三昧。是以斷除生死欲愛。修證楞嚴定心。為此經之正宗。當機之真益也。分文為四。一詳開三定始終。信極楞嚴大理。亦名正開三定三藏。勸令依理成信分。三定。奢摩。三摩。禪那也。三藏。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也。理。藏心也。信該果海。初曰生。後曰成。故曰成信。此一分文具有三道四周。初說妙奢摩定。即六根照見藏心。是見道也。亦名三藏圓顯因果周。或名真妄洞徹周。從一卷阿難見請。佛告答後。至四卷尚留觀聽。是也。次說妙三摩定。從一門深入藏心。是修道也。中含二周。前名一門聞思因果周。或名境觀圓通周。從阿難及諸大眾。至六卷三菩提心。後名四戒咒心因果周。或名顯密總持周。從阿難整衣服。至七卷所作如願。是也。後說妙禪那定。歷六位超出藏心。是證道也。亦名六位修證因果周。或名初後該徹周。從阿難即從座起。至八卷名為邪觀。是也。 二略示一經名目。解徹楞嚴大教。亦名結示五名五義。敕令順教發解分。此亦稱曰化道。自己見修證道。雖然不易。而化人利物之道。尤為難也。又此亦稱五名行持因果周。或名教乘了義周。從八卷爾時文殊。至汝當奉持。是也。自初卷起。至此結經第一會說。稱名正說大經前分會。 三警悟七趣升沉。行盡楞嚴大行。亦名覺悟七趣七支。誡令行戒起行分。此又稱名七趣有無因果周。或名行位超出周。從此八卷說是語後。至九卷中即魔王說。又屬第二會。稱名說竟另請後分會。以有瑠璃善星事緣。則說楞嚴時長。通後涅槃會矣。前判般若時者。請則狥始不狥末。說則遵全不遵分。法則準正不準助。王則順前不順後。時則約別不約通也。 四辯入五魔成敗。證到楞嚴大果。亦名析入五魔五想。誨令隨位證果分。此更稱名五魔生滅因果周。或名斷智究竟周。從九卷即時如來。至十卷不戀三界。乃第三會。稱名迴山再來重說會。下云。迴紫金山。再來凭倚。普告眾等。合二三會。總名助道。以前阿難請說。借瑠璃寶蓮破戒為問。而佛廣明七趣輪轉者。意顯若無出世戒行。決不能發妙三摩地。此是因戒生定者也。後則無問自說。假無聞比丘。妄證為語。而佛備指五魔擾亂者。意顯若無禪觀智慧。亦不能證楞嚴果位。此又以慧成定者也。審茲二章。豈非佐助修證定心最後緊要法道也哉。 上已分道周會判竟。至於細立小科。生起曾玄脈絡。一依交光大師。以干支配列分明。細查本末。自不迷混。 二出疏式。諸經疏鈔。略則四門。一約教。二觀心。三出果。四稱理。詳開十種。謂消文。出義。設喻。配對。引證。表法。約教。稱理。觀行。證果也。今此經疏但略消文。恐人厭繁。崇簡第一。至於天台四釋。賢者十門。相宗三性三支。空宗三空三乘。已詳諸家大部。斯經更不敘說。如序分文等。清涼圭山具明。況前題已示梗槩。下文義意。應類知。 三揀破識。謂真心是定體。妄想是不定根。阿難所用識想是妄。故破無處。非心。無體。所請定心是真。故顯是心。體常。徧處。則定不定唯在真妄。如下二根本。二決定。二轉依。皆明生滅心為煩惱不定之本。不生滅心為楞嚴大定之本。若取妄識。捨真見。便不得修定方便。取真見。捨妄識。便得修定方便。涅槃云。下者。定心所。中者。四禪八定。上者。佛性。佛性者。名頂三昧。故楞嚴定亦名佛性。則破妄識非定。顯真見是定。出佛金言。實非交光臆說。若違正脈。便背佛心語矣。問。下云。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又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此是佛明妄識居身內也。華嚴云。如來身中。普見眾生成正覺。又云。如來智慧無量。具足在於身中。此是佛明真心住身中也。何故此經破識無處。答。應以迷悟二門。比量真妄二心在內非內。彼此破顯。相成無違。義意自了。立量云。妄心是有法。亦在內為宗。因云。以正迷時。惑為身內故。喻如赤青眼。見空中花。妄心是有法。不在內為宗。因云。以正悟時。了無內處故。喻如清明眼。不見空花。真心是有法。亦在內為宗。因云。以正迷時。體本徧身中故。喻如冰結河內。真心是有法。不在內為宗。因云。以正悟時。體即徧法界故。喻如水流百川。又量云。妄心是有法。亦在內外中間為宗。因云。迷時謬計。處不定故。喻如取名龜毛。妄心是有法。不在內外中間為宗。因云。迷時了無有實體故。喻如龜本無毛。真心是有法。亦在內外中間為宗。因云。迷時體原徧根塵故。喻如牖隙中空。真心是有法。不在內外中間為宗。因云。悟時體實無方所故。喻如一太虛空。雲棲云。雖在色身之內。不妨體徧十方。正徧十方。不妨現在身內。杜順云。若人欲識真空理。心內真如還徧外。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華嚴云。法身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若了此意。便得楞嚴真性定矣。 四示顯見。佛說識心生滅。見性不生滅者。蓋以識心緣塵分別。妄想去來。見性𦗀無分別。真心常住。下經示云。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認賊為子。失汝元常。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一。當知見聞覺知。本不動搖。并其動搖五大六識二。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二。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目連等三。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四。以諸眾生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逐諸生滅。若棄生滅。守於真常。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云何不成無上知覺五。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六。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國土身心。皎然明淨七。眾生生死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八。則識想非定。見性是頂定也。 下文十番顯見。即是藏心。即法界性。亦即七常住果。亦即十解脫境。豈非楞嚴真性定乎。當知首定。事即三摩三昧。以不空藏心為相。圓照有為法界十對事理。百千萬億陀羅尼。得證菩提智果。成般若德。楞定。竟是奢摩三昧。以空藏心為體。圓照無為法界十圓融性。旋有入空陀羅尼。得證涅槃斷果。成法身德。嚴定。固是禪那三昧。以空不空藏心為用。圓照無障礙法界十解脫境。法音方便陀羅尼。得證神通力果。成解脫德。先師德水老和尚懸示云。我今眼根見性。曉了前境。無欠無餘。離色離空。則我見性。了不可得。即色即空。根塵又復無可分別。故知惟一真性。覿體昭昭。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豈非即我眼根一真法界。 又見暗見明總是一見。即是眼家理徧於事門。若空若色都在見中。即是眼家事徧於理門。又正因見性昭昭。方能顯此色空等別。即是眼家理能成事門。又正由色空等別。方能顯此見性昭昭。即是眼家事能顯理門。此見周圓。徧娑婆國是萬象中。無非見者。此即眼家以理奪事門。聲聞菩薩。總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此即眼家以事隱理門。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此即眼家真理即事門。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此即眼家事法即理門。又色空有別。而我見性無殊。此即眼家真理非事門。我之見性湛然恒一。而此色空互相傾奪。此即眼家事法非理門。如上十門。豈非即眼根中理事無礙法界。 又此眼根所對色境。教從此立。義從此生。我法二空。無生法忍等理。能所八法。親因疎緣等事。從此而分。五教所觀之境。不出此。五教所起之智。不出此。又即於中。列行位。定因果。辨依正。驗體用。開人法。示逆順。成應感。此即眼家同時具足相應門也。又此眼根。入室之時祇見室內。要非縮見令小。出門舉頭即見天日。要非挽見齊於日面。而此眼根不伸不縮。伸縮自如。此即眼家廣狹自在無礙門也。又此眼根。舒而徧之。即舒此見徧於山河大地。攝而含之。即攝山河大地含我見中。如此舒攝同時。亦無障礙。此即眼家一多相容不同門也。又此眼光。廢己同他。則所有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攝他同己。眼光之內。全是見性。有甚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此即眼家諸法相即自在門也。又此眼光。本徧虛空。而作意處則見。不作意處則不見。業緣熟處則見。不熟處則不見。同此所照。見與不見。一時並存。此即眼家秘密隱顯俱成門也。又此眼光。若從一隙之中得見大空。而大空中。風動塵起。日明雲暗。鳥飛兔走。草芥纖毫。無所不矚。同在一隙。而萬象紛紜。俱無可遯。此即眼家微細相容安立門也。又此眼光。適見案上銅爐一座。我此眼光徧此銅爐。千人萬人。無量無邊等人眼光。皆見銅爐。亦各全徧。則我眼光徧此銅爐時。祇當徧在無邊等人眼光之上。無邊人等眼光各各徧此銅爐時。亦復各各徧於我與無邊等人眼光之上。然彼銅爐不遍不窄。人人眼光不參不雜。含徧重重。同成無盡。此即眼家因陀羅網境界門也。又此眼光。清淨普徧。即是法身。照見皆空。即是般若。與物無礙。即是解脫。分明照了。即是菩提。隨處滅盡。即是涅槃。此即眼家托事顯法生解門也。又此眼光。十三歲時見恒河水。見性不少。六十二歲見恒河時。見性不老。至於今日。還見恒河。見性亦復如是。歷古歷今。而實寂然常住。此即眼家十世隔法異成門也。又此眼根。纔有所見。而心生形取。手舞足蹈。內智外境皆供眼家所用。此即眼家主伴圓明具德門也。上十玄門。豈非即眼根中事事無礙法界。 若世間人。能於一眼根中。覺了如上三法界。十玄門便能於六根六塵六識之法。百法千法。八萬四千色心等法。悉亦覺了三法界十玄門也。如此覺照圓滿。即是大覺之佛。既是如來以眼見性妙覺法界玄門。豈非大佛頂定。楞嚴王三昧也。 五剖性相。經云。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釋曰。明暗色塵也。生滅法塵也。動靜。名聲塵。通塞。名香塵。變恬。名味塵。合離。名觸塵。今經性宗說也。揀非相宗。但說明動通變合生。單一塵耳。妙圓湛者。第八藏識。亦即如來藏不生滅妙覺圓明心也。揀非相宗。第八識但屬生滅半頭識耳。見謂眼家見性。是心法。揀非相宗。眼見即眼根。屬色法。聞齅覺知例之。下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見映色者下云。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根謂眼根。是色法。清淨四大。勝義根也。浮根四塵。浮塵根也。眼體蒲萄朵者。雙兼勝浮二根。圓轉光潔。映照物色故。顯宗論云。眼根極微。居眼星上。體清徹故。如秋泉池。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婆沙論云。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舌根極微。居舌中央。如半月形。身根極微。徧住身分。如腰鼓顙。今經意根。而云意思。如幽室見者。意屬色根。如幽室。正法念經云。形如蓮花。上有七葉。朝開暮合。色法所攝。思屬心根。如眼見。相宗所謂。六以七為根。七以八為根。下文亦云。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此名意根。屬心法也。則性宗意根。雙兼心色。揀非相宗。單明為心。又此六塵六根。即自藏心相分。見聞覺知精性。即自藏心見分。揀非相宗。六塵。眼等五根。并見聞齅嘗覺精。盡屬色法。而意知一根。獨屬心法也。 問。下云。其目周視。無別分析。又云。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明暗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阿難亦云。眼有分別。色塵無知。則見分析。與識分別。義相云何。既見有析。何云見無析耶。答。經曰。其目周視。如鏡無析。以鏡明鑑萬象。雖不分析妍醜。而妍醜自析。如見光照色空。雖不分別明暗。而明暗自分。此則無分析中有析。有分析中無析也。雜集論云。分別有三。一自性。二隨念。三計度。眼見色時。得初分別。眼識緣色。得二分別。眼俱意識起作解時。得三分別。準知第八藏識及六根中見聞覺知之性。唯有自性分別。即如鏡光無分析也。揀非六識隨念計度。緣塵分別虛妄相想。識論頌云。愚者難分識與根。小乘。大乘。相宗尚爾。況對今經性宗所說。與諸經論義懸絕耶。 六通宗說。佛開宗教二門。單明萬法唯心。接引群品。令悟一心。宗則一味離言。稱名直指。教則一味用言。稱名曲指。今經雙兼直曲二指。如佛於徵破妄心之後。阿難求示真心之時。佛即指出眼中見性。是心非眼。次復顯見不動。則屈指開合。飛光左右。審問令分動靜。阿難即於自身分中。了得見性不動。元與搖動身境毫無交涉。故滿口承當。動靜二皆不屬。然如來屈指飛光。已離言詮而示。阿難親見不動。已離思惟而領。但如來又多審問。令分動靜。阿難又多說見雙離動靜。是皆兼於曲指曲領。故令人昧却同宗之妙用。直指之玄機。向使如來但屈指飛光。而不形審問。阿難即禮拜默領。而不更說破。管取法會前。人天百萬。不知下落。則何異於拈花微笑耶。但宗家示而不說。務令自悟。斯則別為一類之機。要從無言得入。教家說而不示。令依言解。亦是別為一類之機。要從有言得入。楞嚴兼示兼說。既令親見。又令從言加解。此乃普為群機。慈悲至極者也。豈惟指見。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為然哉。前示妄心。亦舉拳引推。令其現前。而後覿面喝之。後示聞性。乃敕令擊鐘。令其親驗。而後責之。此特雙取說示。有似宗門直指類爾。宗家門庭雖別。所示不出六根。如二祖初悟。謂了了常知。從意根入也。豎指伸拳。密澄其見也。棒從忍痛。發覺身根也。喝至耳聾。令從聞入也。雖然變態多端。究實令自身中親切見性。得於見聞覺知六根性者。甚為多也。今經始終。純指人心。至於四科七大。徧顯真性。則宗說兼通。豈有過於楞嚴也哉。 七別定觀。定謂奢摩。三摩。禪那。三種定也。奢摩。性本寂故。三摩。性本持故。禪那。性本靜慮故。問。與圓覺經云何。答。楞嚴性多修少。下云。汝今欲知奢摩他路。即時舉臂語言見不。乃至十顯見。會四科。彰七大。性多也。背塵合覺即奢摩。修少也。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乃至明二義。指六根。驗聞性。性多也。旋聞脫聲為三摩。修少也。禪那修進。增上妙理。乃至倒想十二類。明心十二位。性多也。轉妄依真名禪那。修少也。圓覺經修多性少。威德章云。悟淨圓覺。取淨為行。名奢摩他。悟淨圓覺。取幻為行。名三摩鉢提。悟淨圓覺。不取幻化。及諸靜相。離二為行。名為禪那。則奢摩淨心為體。三摩覺心為體。禪那以圓淨覺二心為體。性少也。頌云。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圓覺章漸修三觀。辨音章二十五輪。修多也。故圭峯疏云。奢摩他翻止。定之異名。寂靜為義。染淨諸境。心不妄緣故。三摩鉢提。翻等至。觀之異名。幻化為義。自他觀行。心皆變起故。禪那翻靜慮。定慧通稱。寂滅為義。靜化相想。心俱超過。故兩經性修輕重雖別。圓證自性。天真定心。義旨無殊也。 問。與涅槃經如何。答。名異義同。涅槃云。奢摩他者。名為能滅。能調。寂靜。遠離。能清。故名定相。毘婆舍那。名為正見。了見。能見。徧見。次第見。別相見。是名為慧。憂畢叉者。名為平等。不諍。不觀。不行。是名為捨。奢摩他翻止。止息惡緣故。毘婆舍那翻觀。徧觀善法故。憂畢叉翻止觀平等。不著二邊。故名異也。又云。無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無有十相。無十相者。應修三種。一者定。二者慧。三者捨。若取色相。不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三昧。若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觀一切法。是名捨相。二乘定多慧少。菩薩慧多定少。皆不得見佛性。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菩薩修是定慧捨法。善能了知法界法性。身有常樂我淨之法。以是因緣。得無相涅槃。即時明了。見於佛性。今經奢摩。即慧之定。三摩。即定之慧。禪那。定慧均融。由此獲如來藏心。成首楞嚴定。義同也。 問。既有三定。何一楞嚴。答。別開有三。總合唯一。以首楞嚴翻一切事究竟堅固。古德謂徹法底源。不動不壞。一切事究竟不動。奢摩也。一切事堅固不壞。三摩也。一切事究竟堅固徹法底源。無動無壞。禪那也。例常住心。開之有空不空三相。合之唯一如來藏性。三一圓融。何相違有。故稱曰妙。 問。與天台止觀何如。答。意有十二。一名數一多。天台三諦三止三觀。敵體相對而立。今經三定各一。二義相各別。天台止觀約修約行。今經三定唯性唯理。三見識不同。天台初後。單揀六識修習止觀。今經始終。獨取見聞覺知六根性定。四新舊自分。天台止觀。新熏修習始成。今經三定。舊來性具本有。五佛祖說異。楞嚴三定佛口親宣。天台止觀智祖後立。六人法二殊。三定乃阿難請。樓那辯。微塵諸佛出證。圓通眾聖共明。人也。止觀。係天台判釋修行教觀法門。法也。七經部霄壤。三定實出西天諸經灌頂部中佛頂首楞嚴經。三止三觀。本從東土智祖所集眾解說中。一種教部。八揀選懸絕。三定。佛敕文殊。獨選耳根。餘二十四尚揀不用。況楞嚴外諸經禪定耶。三止三觀台宗盛弘。空相等宗又各自有教觀。用者鮮矣。九通局限量。三定徧通娑婆千界。止觀局限東震一隅。十聖凡優劣。三定是諸佛菩薩。文殊觀音大聖修證。三止三觀。智祖為後世凡夫學人修持建設。十一難易遲速。經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準知三定易速。三止三觀難遲者也。十二圓通淺深。三止三觀。深心則宜。淺機不逗。善入住出。方能成就。三定則淺深諸根皆可。性具本來常住。何假入住出耶。經云。自餘詣方便。即事捨塵勞。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 上十二意。依經直指。機既千差。任情取捨。正脈云。阿難原本請定。而如來原本答定。則止觀定慧何違於經。但此經定。觀名同常途。義實迥別。經中奢摩他微密觀照。是本定本觀也。天台三觀總非其類。一者以修障性。二者以行障理。佛本發揮性定。竟以天台修意會釋。則何能使人頓領性定。而認取本有家珍耶。或曰。天台三觀專明性具圓理。極斥權乘偏漸。何言其屬權宗。全墮修成耶。答。此師觀門。義亦圓妙。非斥其權偏修成也。但較之今經。旨趣迥隔。以台宗三諦三觀三止。敵體相對而立。至於本具理體。全在三諦境中。而三止三觀但是依性所修之定。非即說性為定也。今經發揮自性本具圓融不動之體。即是奢摩他定。而領悟照見於此者。即是微密觀照。故此語解語。悟則有之。而修習全未涉也。今以修習止觀意判。學者何由知其為性定哉。 八分藏諦。藏者。如來藏性也。佛指眾生六根門頭。見聞覺知之性。即是如來藏心。此心為四科七大之本。世出世法。皆此藏心所生。下云。此妙覺心。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起信論云。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如實空性。超過塵沙一切妄想即空如來藏心。悟此名為妙奢摩他。如實不空。具足恒河沙性功德。即不空如來藏心。入此名為妙三摩提。如實空不空性。即空不空如來藏心。性相圓融。空有無礙。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住此名妙禪那。佛以不生滅性。合如來藏。圓照法界。即成十不思議解脫境界。發起真如妙覺性相無涯大用。此即楞嚴大定。無漏不思議真三昧也。論云。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諦者。理也。在於一切法上。顯示三諦理也。世相常然。名為俗諦。空無法相。名為真諦。本無生滅。一如不二。名第一義諦。仁王云。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頌曰。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 正脈曰。三如來藏。可作三諦否耶。答。諦者。理也。境也。近而不遠。以三諦境。原擬性具之理而立。如人為父母畫像。至於三觀三止。又依諦理。所起修習功夫。如對畫像。祭祀恭敬思想。藏者。性也。心也。以三藏心。即是當人心性。天真本有。乃如父母現在生活本身。靜即奢摩。動即三摩。行住無礙。起居自在。即為禪那。尚非畫像可以全同。至於祭拜思敬。又何干涉耶。 問。諦藏並屬性具之理。何得諦如畫像。藏如本身耶。答。諦是智祖懸擬自心微妙圓融之相。立真立俗立中。而體會須用三觀三止。想像思修。久久方到不思議境。是其初門。若離六識覺觀思惟。莫可措心。今此三如來藏。全不同彼三諦。以其的實本體。即是眾生現前六根中。見色聞聲無分別體。故佛最初先破六識。不用一切思惟懸想之心。次即現前於眼根中。豎指伸拳。覿面指出朗然湛然無分別見性為心。又復屈指飛光。顯其本不動等。皆令當面親見自心。故阿難敘悟。如失乳兒復見慈母。豈不同於父母現在親身相見。何勞畫像思想哉。若捨父母親身。不行禮敬。反拜畫像。是大顛倒。是則以三藏為三諦。尚猶不可。何況迷為三止觀乎。 問。云何見性。即是藏體。答。喻如金獅。被泥所塗。智者先擦眼睛。露出金色。人皆喜躍。更求擦之。漸開全體。金光照耀。與初眼金光色無異。例三藏心。雖極開顯。圓融全體大用。其與初顯眼根見性。體用無二。特以言不頓彰。取次發揮。從微至著。亦如擦金然也。即知見聞等性。但是藏心偏名。實無偏體。如祖師直指人心。亦曰在眼曰見。在耳曰聞。意旨同也。故修道中。教其旋倒聞機。所聞根性即三藏性。體豈異哉。 問。三定各開。安為圓定。答。問開三名。無異眾典。答處三義。宛爾迥殊。然有二意。一約取三時。立此三名。初時開解本具性定為奢摩他。中時入此性定為三摩提。後時住持性定為禪那。雖分三時。定定互具。故稱圓妙真性定也。二三定以三藏為體。先由次第開顯。後乃統示圓彰。皆明性本具足。非由修習而然。故此三定稱為圓極。在自心性。三一融通。行布圓融。豈相礙耶。 問。奢摩他中。具顯三藏。獨得圓意。後二定中。不有三藏。應非圓耶。答。應知奢摩他中。是教悟此本有三如來藏。三摩提中。是教入此本有三如來藏。後禪那中。是教住持證此本有三如來藏。始終通一藏性。豈前有而後無耶。既前後惟一藏性。則始終惟一圓融性定而已。何謂前圓而後不圓乎。 問。識心非定。全妄當破。何後會入如來藏心耶。答。佛有二門。經初破識全妄。戒其勿用者。是方便門。決擇意也。經後許識亦真。同稱藏性者。是平等門。普融意也。順佛旨。不失其序。則二門可互相資。違佛旨。矯佛雜亂。則二門乃互相背。 問。何謂順旨。答。識雖藏心為生死本。不破。則錯亂修習。蒸沙作飯。除則為入圓方便。又識雖妄本。豈外唯心所現。不融入。則心外有法。聖性不通。融則令方便不泥。斯乃前後皆順佛言。各成妙旨。豈不互相資乎。 問。何謂違旨。答。如佛正當決擇之時。取後平實之意以抗之曰。同為藏心。豈果是妄。何必破除。則妄本堅。而真修永塞矣。准此。則至後如來融入之時。亦取前方便之意以抗之曰。生死根本。豈真藏心。何必普收。則方便泥而圓旨永隔矣。此乃撥佛前後妙旨。全成自語相違。豈不互相背乎。故知平等普融。收法須盡。方便決擇。取捨須嚴。後之普收。不礙前之破斥。豈可因後疑前。而不決定依佛破斥乎。若必執後藏心。而疑前非決定破者。水火二大。亦是藏心。崇水事火者。亦應非決定外道。豈可修楞嚴者亦許其崇水事火耶。是則水火雖藏心。而崇之事之。決墮於邪見而不成正覺。固決定當破斥也。亦猶六識雖藏心。而用之修之。決滯於生死而不成菩提。亦決定當破斥也。 問。識雖藏心。修終不用。後身子等。何圓通耶。答。既經文殊揀除。何勞更疑難也。 上引交光辨說藏心諦理。並從佛語。真得佛旨。經云。空如來藏。本妙圓心。非空地等。即不空如來藏。元明心妙。即空地等。而空不空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非等。既三如來藏皆說為心。何以諸家註解。悉科判為三諦。豈不違佛意耶。 九析顯密。經即顯中密咒。咒即密中顯經。顯密圓融。智理該徹。因果一如。斷證無礙。四句揀之。一顯中顯。經文也。二密中密。咒語也。三顯中密。經中顯勸觀念熏修密咒也。四密中顯。咒後密顯真言功德也。咒之翻與不翻。準神變。心經等疏。并密藏諸陀羅尼經意。而有二門。一不可說門。不翻意也。內含有五。一果佛法道。秘密心語。下地因人何能顯說。如皇聖旨。餘臣莫測。二以字代音。古德不翻。翻恐訛謬。三種智離詮。令人尊重。翻則不能生善。起諸見解。如般若等。四內外咒語。密顯不同。內咒一翻。混濫何別。五一字多義。翻成少分。二可說門。翻譯意也。亦含五種。一果海離言。因人可說。如詔領旨官。並能宣讀奉行。如軍中密令。唱使同營。相應依勅。餘民叵知。如王索仙陀婆。水器塩馬。智臣隨時供獻。況佛菩薩。自亦讚揚。如大悲空智。守護國主。一字咒經等。二字雖二三四合。翻成梵語圓音。如宋求那。譯神咒四十八名。金剛頂略出念誦咒語。十七聖義述。般若理趣釋。考諸密藏。烏有舛錯。三佛僧。般若。涅槃。翻明覺眾。智慧。滅度。能生敬信。滅邪疑見。設不了達般若梵語。亦不能尊。菩提等知。四內教佛典諸陀羅尼。或是鬼神王名。或是對治偈語。翻則信為真言。不譯惑是俚語。翻明其意。一心持念。則能降伏鬼神。治息王怒。生善滅惡。世皆歡喜。揀異魔外邪咒。起欲見愛。令生惡染。如登伽等。五種智字母。義雖無盡。翻則少能攝多。不翻多少均昧。今從仁王護國。吉祥。持明。念誦儀等。略翻譯之。顯密圓通。智愚雙益。是楞嚴咒。始終五會。並明三寶天仙神鬼名號。最後二行。纔是咒語。唐循州懷迪法師。巳申譯出。明季廣西靖江王校正刊施。出大藏深字函。此則先出梵字。依經稱名首楞嚴咒。佛又稱名摩訶薩怛哆鉢怛囉陀羅尼咒   跢姪他 唵阿那隸毘舍提鞞囉跋闍囉二合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闍囉二合謗尼泮虎𤙖二合都嚧甕三合泮莎婆訶 次釋咒義。迪師譯曰。我今說此咒心。再宣佛勅一切眾類。仰如來力。聞誦此咒。悉當合掌敬禮。汝等承佛威力。各來衛護。行住坐臥。不相捨離。再嚴伏一切朋黨眷屬。汝等諦聽。各歸其所。向無上道。直至無上菩提。今逐解云。跢姪他。即說咒曰。唵。諸法引生義。阿那隸。無貧窮義。無愚痴義。毘舍提。翻別枝。各類。鞞囉。即毘盧。光明徧照義。拔闍囉。金剛也。陀唎。即陀囉尼。總持也。槃陀。結界也。你者。上首義。槃陀你者。結界中第一勝也。謗尼。即波膩。手也。手執杵故。是金剛藏王密跡主也。泮者。字種。開通義。開折惡鬼。遠離不禍。通攝善神親近生福。烏。婀也。彌陀字種。吽也。阿閦字種。都。𡢇目迦也。成就字種。嚧。囉也。寶生字種。甕。斛也。毘盧字種。泮。發吒也。開通義。五佛字種皆開。五種法門通現。令諸眾生所求如願也。莎訶者。速成也。前所作辦。速疾圓成也。 再會釋曰。我佛今說此之咒心。是大神咒。富饒如意。是大明咒。智慧光明。普令十法界塵沙種類。各枝別派一切眾生。隨心應量。仰仗毘盧如來。金剛上師加持之力。金剛界中。陀羅尼咒。首楞嚴王威德法力。幽顯神靈。聞此佛咒。莫不來臨此結界處。乃是迴遮第一大結界也。四威儀中。護持不離。復有金剛藏王八萬四千。精心陰速。發行人識。能令彼此。向投五佛。成一切智。究竟無上菩提。涅槃覺道果也。 密部云。凡誦咒時。須用三密。今楞嚴咒。口誦咒心。意想梵字。手結印相如前所明。是三業相應也。又此經中。咒必進壇。咒前建立壇儀。咒後方便開許不設。今準密藏。亦易不難。夫壇場有二。一事像壇。亦名結界壇。如經所說也。二作法壇。亦名隨行壇。又三。一心想壇。二咒語壇。三手印壇。即上三密也。又依密部。念三咒時。壇即成就。初念法界真言。唵嚩日囉二合䭾覩鑁。次念清淨真言。唵㘕莎訶。後念三壇真言。唵。啞。吽。妙吉祥觀身儀云。唵字形為毘盧。頂上作佛壇。啞字形為彌陀。口中作法壇。吽字形為阿閦。心內作僧壇。瑜伽教王經。唵是佛部成身金剛。啞是蓮花部。成語金剛。吽是金剛部。成心金剛。吉祥平等。名三種智字。金剛香儀。名根本心明。是故三業相應。三壇即成。又初咒時。即成金剛界。次咒時。變染成淨。空白圈中。點以嚴之。如珠現彩。後咒時。三壇頓具。嚴一切供。先須金剛正坐。以右足壓左足䏶上。又手結印。二手仰掌展舒。右手在左手上。二大拇指相著。名結大三昧印。此與前明二印三中隨用一印。不必定執。然後一念持此咒心。理果頃刻現證成也。 十覈偏圓。問。何判此經。獨屬圓教。答。三卷四科七大。四卷三藏七名。五六諸法圓通。八卷聖位該徹。此義非圓。何等圓耶。若謂此經。不同華嚴法華涅槃等典。故非圓頓。而華嚴法界。海印三昧。十玄六相。三生即一生現證。頓歇菩提。初心即後心妙覺。漸位證忍。斯經並具。何非圓耶。法華知見。實相。一乘。授記。此經名曰妙蓮花王。決定成佛。何非法華圓耶。涅槃佛性。此經七名。既曰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何非涅槃圓耶。況首楞嚴是佛性之別名。又謂楞伽如來藏。維摩不思議。圓覺了義。毘盧密印。斯經統領。何非圓耶。正脈。合轍。海昌疏鈔等。於四卷三藏前。四義八相中。並以華嚴三觀十玄義消。經云。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合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先師德水和尚。乳峯摘脈解曰。於中者。於理法界中。一下四句。標義。後通二法界也。先理事無礙。理不可分。理唯一也。事無紀極。事無量也。理徧事。理成事。理即事。皆一一為無量也。事徧理。事顯理。事即理。皆無量為一也。至於事隱理。亦一為無量。理奪事。亦無量為一也。又理無分限。故大。事有分限。故小。理事無礙中。惟收理事相徧門。意云。以無邊真理。一一全徧於一切塵中。而理非小。即小中現大也。以一一微塵皆全含無邊真理。而塵非大。即大中現小也。惟相非二門。無交互意。故不相當。次事事無礙。約十玄門中相即門釋。一塵一毛。一身一界。皆一也。多塵多毛。多身多界。皆無量也。一塵即多塵。一為無量也。多塵即一塵。無量為一也。毛剎身等類知。若相容門。改即字為入字。可以意會。後二義。取廣狹門。無邊剎在微塵。而剎海不小。小中現大也。微塵包無邊剎。而微塵不大。大中現小也。至羅網門。重重涉入。意可易得。當知四義收盡十玄。 不下八句。釋相。即釋上四義之相也。不動道場。指理言。即一真法界。亦即如來藏妙真如性。極為真常寂靜。故曰不動。十方界。即事相。橫該一切佛剎。豎窮十法界矣。順讀經文。以不動道場。望徧十方界。是一為無量也。逆讀經文。徧十方界。皆不動道場。是無量為一也。上二句約徧。次二句約包。身即理之全體。十方空。指十方事相之空。順觀逆觀。順則一身望十空。亦是一為無量。逆則十空望一身。亦是無量為一也。上屬理事無礙相。後四句屬事事無礙相。約依正而顯。毛。正報。別相之最小者。分正也。寶王剎。謂佛土。依報總相。該盡諸剎。具依也。毛端現剎。順逆讀之。順則由毛端望寶剎。雖處毛端而寶剎不小。即小中現大。狹不礙廣也。逆則以寶剎望毛端。雖包寶剎而毛端不大。即大中現小。廣不礙狹也。微塵。依報。別相之最小者。分依也。轉法輪。取現身說法。正報總相。該盡無量身雲。具正也。順逆讀之。順則塵望身。身處塵而身不小。亦即小中現大。狹不礙廣也。逆則身望塵。塵包身而塵不大。即大中現小。廣不礙狹也。羅網等門。例前義知。準上解意。十玄全具。云何不圓。 問。此經亦攝前四教否。答。前前不攝後後。其猶河港江湖。不攝大海。後後攝於前前。其猶大海必攝江湖河港。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何云此經不兼前四教耶。由能統攝。故稱為圓。 問。解此經者。古今多少家數。答。據所見聞。六十餘家。唐崇福亦云興福寺惟愨法師。至德初年。撰玄贊疏三卷。魏北館陶沙門慧振亦名慧震。科判八章。蜀資中弘沇法師疏。長慶道巘禪師說文。永明壽禪師。宗鏡錄中隨文引釋。宋真際崇節法師刪補疏。檇李靈光洪敏法師。證真鈔。長水法師義疏。蘇臺元約法師疏鈔。道歡法師手鑑釋要。福唐沙門可度箋釋。泐潭曉月禪師標指要義。孤山智圓法師法慧疏十卷。谷響鈔十卷。吳興仁岳法師字淨覺集解十卷。熏聞記五卷。閩僧咸輝。義海三十卷。溫陵寶勝禪師戒環要解。洪覺範禪師即寂音尊者。尊頂法論。東吳雷菴正受。註名合論。自釋為論補。王文公介甫解。亦名定林疏解。法界菴主神智。諱可觀。補註。雲間竹菴補遺。北峯印法師釋題。桐洲法師懷坦亦名思坦集註十卷。我菴本無。重治集錄。栢庭善月法師。著玄覽二卷。張無盡名觀文刪修。名補註。天目中峯國師。徵心辨見或問一卷。天如禪師惟則。會解十卷。槃陰沙門洪濶。實樞會解十卷。檇李幻居真界纂註。燕中講師如相合解。吳江融室法師淨行廣註。興隆魯山講主普泰管見。內江中川法師界澄。新疏十卷。五臺空印法主鎮澄。正觀疏十卷。京都西湖交光大師真鑑。正脈疏十二卷。雲栖蓮池大師摸象記。紫栢達觀大師真可解一卷。曹溪憨山海印大師德清。通議十卷。懸鏡一卷。雪浪三懷法師洪恩。科解一卷。湖南顓愚禪師觀衡。四依解十卷。二楞菴一雨法師通潤。合轍十卷。柴紫乘時。講錄十卷。虞山鶴林大寂。文義十卷。天台幽溪大師傳燈。玄義二卷。圓通疏十卷。雲栖廣莫法師。直解十卷。索隱三卷。乳峯德水大師摘脈十卷。蕅益素華法師智旭。玄義二卷。文句十卷。湛然和尚臆見一卷。傳如講師截流。金陵秋溟先生殷祭酒邁。輯補十卷。太倉東溟先生管公志道。質言五則問辯覺迷諸錄。廬陵曾祠部鳳儀宗通。王墨池指月。汪靜峯依釋。竟陵鍾惺伯敬。永新賀中南可上。共註如說十卷。海昌陳元端瓛。正脈疏鈔十卷。錢謙益先生。經疏蒙鈔十卷。會稽惠印解。般若菴崇聖句解。丹霞天然禪師直指十卷。天都居士俞王言。標指十卷等。上列諸家。或直解。或科判。或通部。或別章。或統論。或文句。或禪理。或法相。或宗乘。或教觀。各出手眼。闡佛心語。此皆乘智願來。為佛法使。依教利生。津梁現末。後之學者應鑒苦心。以正法眼決擇行持。毋滯執見。成所知障。本圓融法作不圓融。宜諦審觀。究竟入佛妙覺智海。始稱楞嚴會中徹法底源漢也。上準古德經前十門。圓譚已竟。下依本經正文十卷。隨分𠮠釋云爾。   首楞嚴經灌頂疏圓譚卷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一上 清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皋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較編定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全經題名更為略釋。大佛頂者。真化佛頂紅肉髻相。無見頂好也。貫下四句。並可作法。喻。讚。表四解。今且分配。比例思知。法則佛頂光中宣說心咒。亦說此咒名如來頂。亦名灌頂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故曰如來密因。因此即三陀羅尼。三因佛性。真幽真遠。深固者也。喻即三如來藏。十解脫境。大喻空如來藏。體大也。佛喻不空如來藏。相多也。頂喻空不空如來藏。用勝也。十解脫境。圓通自在。依此修證。因果該徹。教理普融。故曰修證了義。然三如來藏心。圓照理事無礙。三重法界性相。則是了義修證。純玄純妙。絕倫者也。讚即讚揚六位一切諸大菩薩。稱法界性。發起智悲行願無上道心。廣行六度十度。八萬四千波羅蜜門。恆河沙性功德。故曰諸菩薩萬行。是行從聞。思。修三慧。常入我。法。俱三空法性觀行。豈非最長最廣。高明者也。表則表顯楞嚴大定。第一稀有無上者也。表妙禪那。妙湛第一。表妙三摩。總持稀有。表妙奢摩。不動無上。故曰首楞嚴。此大三昧。本有通。常。圓三真實。故能獲上同。下合。中證。三殊勝用。可謂是母是王。至尊者也。經詮理教行果。法喻讚表一切法義。靡不貫攝。則知大佛頂經。亦即實相。觀照。文字三種般若。涅槃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誠為極頓極圓。迥別者也。又一經始終。正明定學。兼示戒慧。密因。咒也。圓通三學。了義。慧也。萬行。戒也。楞嚴。定也。顯密加持。成無漏學。道力完全。佛果滿證也。餘詳圓譚。 △一大部經。疏文分三。甲初。序分二。乙初。證信序。所謂標記主伴。指說時方。證法有所授。令人生信受故。中分二。丙初。略標五種。 如是我聞。 如是。信成就也。此二字。指法辭。謂如此一經也。一切事究竟堅固。名如。離斷長一異邊見。名是。又一切法相皆如來藏。曰如。性真圓融。無非不非。曰是。並為信順義。下云。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如所說。不誑不妄。 我聞。聞成就也。謂我阿難與文殊等。親從佛聞者也。又我者。阿難文殊自稱真我。揀非凡外妄我。亦是隨世假名我也。聞者。親耳聞說。非轉傳聞。以無我之真我。不聞而能聞。下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一時。時成就也。當彼一說法時。以說時無量。不能別舉。今取師資合會。說聽終竟。總言一時。下云。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 佛者。主成就也。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謂覺了真妄性相者也。一自覺。揀凡夫。我空也。二覺他。揀二乘。法空也。三覺滿。揀菩薩。俱空也。佛地論。佛具十義。謂具二智。離二障。證二諦。能二覺。如睡夢覺。如蓮花開。即本尊釋迦佛。娑婆教主也。 在下。處成就也。在者。住也。能住四儀。所住城社。約法。人天十善八定。三乘三三昧。佛則常住楞嚴大定。華嚴云。佛身徧一切處。無不在故。室羅筏悉底。舊云舍衛。華言豐德。謂財物。五欲。聖賢。解脫。四德豐足故。亦云聞者。又云好道。此舉所化處。令遠人知也。祇桓精舍者。謂祇陀太子所施林桓。給孤長者所建精舍也。梵語祇陀。此翻戰勝。匿王太子名。桓。林也。林樹是其所施。精舍。給孤長者買園置舍。精嚴第一。交相發心。共延佛僧。緣詳涅槃。賢愚。阿含等經。又君尊臣卑。顧先祇桓。次給舍耳。此舉所住處。令近人知也。 △丙二。廣列二眾二。丁初。聲聞眾三。戊初。明位數。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與下。眾成就也。初句明因地。與者。并。共。兼。及也。大者。揀小。具三義。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故。一名大也。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故。二名多也。超出九十五種外道。非劣器故。三名勝也。梵語比丘。翻亦三義。一云乞士。外乞食以資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故。二云破惡。破除見思煩惱惡故。三云怖魔。出家修道。眾魔怖故。梵語僧伽。此云和合眾。事和有六。謂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理和唯一。同證擇滅無為也。 次句舉數目。報恩經云。初度陳如五人。次度耶舍門徒五十人。次度優樓頻螺門徒五百。次度伽耶門徒三百。次度那提門徒二百。次度身子門徒一百。次度目連門徒一百。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眾多無量。此據常隨眾言耳。同居共聽。故稱俱也。 後句顯果位。漏有三。欲漏有漏無明漏也。無者。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故。大者。揀非有學慧俱。顯是無學無疑解脫人也。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乞士果也。二殺賊。破惡果也。三無生。怖魔果也。又瑞應經。翻真人。阿颰經。翻應真。 △戊二。歎德行。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 德有三。先定體。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名為佛子。安住不動曰住。任持不失曰持。謂住法王家。持如來藏也。華嚴云。成就聲聞道。而常住實際。因果不忘曰有。三九及二十五曰諸。眾生受生處也。修諸三昧。不為界繫。名曰善超。 能於國土。成就威儀。 次戒相。行止可畏。語默有則。名成三千威儀。隨剎現身。觸處悟物。名遊十方國土。能有二義。一揀小羅漢及愚法者。戒有缺漏。不能遊化。二顯大羅漢及回心人。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能成善法戒也。國土。眾生戒也。威儀。律儀戒也。 從佛轉輪。妙堪遺囑。 後慧用。有二。一上助佛化。謂從佛轉諸法輪。妙堪為佛金口所遺囑也。身心隨順。不違軌轍曰從。轉有流行不滯之相。輪有摧碾運動之功。以佛法輪。能摧碾眾生麤細障惱。運出眾生生死險道也。智悲盡善曰妙。願行皆勝曰堪。家業付之曰遺。後事託之曰囑。昔承佛勅。轉教菩薩。至此時會。猶未荷擔。故曰妙堪。 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二下濟生迷也。於中開三。先度本界。毘尼義翻調伏。調練三業。制伏過非也。亦云善治。善治自婬怒痴。亦能至眾生惡也。又翻為滅。滅煩惱業。得滅果故。正翻為律。律者。法也。斷割重輕開遮持犯等法。此是戒律之總名。禁身口曰嚴。制心意曰淨。又事戒則嚴。理戒則淨。三界。欲。色。無色也。弘。大。開演也。範。法。師則也。涅槃曰。戒是汝等大師。嚴淨便可開演娑婆。三千大界而為人天師範。揀非護惜瑕疵之可比也。前威儀。屬中修自利。今約下度利他。 次赴十方。赴無不周。如觀音應名應身。剎無不化。如妙音現名無量。五蘊和合。名曰眾生。度脫者。楞伽云。眾生無明為本。依愛而住。以業為因。今如舟師。度煩惱中流。脫生死此海。到涅槃彼岸。回菩提家鄉也。 三接未來。謂拔濟未來沙界迷流。越諸百千萬億塵累也。以悲抽出見刺曰拔。以智攜開欲泥曰濟。又願挽令超業海名拔。行接使過愛河名濟。又悲令脫苦為拔。慈使得樂為濟。未來。謂佛滅後。直至像末。未來無盡劫也。煩惱染污曰塵。業障繫縛曰累。又八萬四千塵勞曰塵。累墜二死苦域曰累。越。超出也。惑業苦三。迥皆淨脫。故稱越也。上二橫徧。此一豎窮。又前曰現在。今明當來。 統上十二句。前四句自利。後八句利他。又前四句中修深心德。次二句上弘直心德。後六句下化悲心德。 △戊三。出名號。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 舍利。此云鶖鷺。眼淨口利。如鶖鳥故。又翻曰珠。聰明慈善。眼如珠故。亦云為身。形相端嚴。餘無比故。此是母名。弗者。子也。舍利所生之子。連母為號。又舍標父。利標母。弗標自。雙顯父母。稱舍利弗。富樓那問。賢者何名。梵行人云何稱。答。父字優波提舍。母名舍利。故稱我為舍利弗子。姓拘栗陀。婆羅門種。大智者。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智論稱為如來右面弟子。 摩訶目犍連。 目犍連。此云采菽氏。是采菉荳仙之苗裔。母姓也。摩訶。大也。有大神化。揀餘同姓者。若從父稱。名尼拘律陀。此云無節。樹名。禱此樹神生故。智論云。舍利弗。才明見貴。目犍連。豪爽取重。智藝相比。德行互同。故佛座下稱為左面弟子。增一云。我弟子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目犍連第一。 摩訶拘絺羅。 摩訶拘絺羅。此翻大膝。形狀得名。舍利弗舅也。乃母弟故。往論勝姐。姊孕身子。論不能及。發憤遊學。誓不剪爪。讀十八種經。學訖還家。往佛索甥。佛令立論。乃曰。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佛問。是見受否。答。是見亦不受。佛語曰。汝不受一切法。又是見亦不受。與眾無異。因即義墮。出家成果。增一云。得四辯才。觸問能答。拘絺羅第一。南方天王常來隨侍。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富樓。翻滿。又云願。祝於滿江。子願遂故。那。男之通稱。是父名也。彌多羅。翻慈。又云知識。心行仁慈。知識諸典故。尼。女之通稱。是母名也。子者。連其父母成號。阿含云。我父名滿。我母名慈。諸梵行人遂呼我為滿慈子。增一云。善能廣說。分別義理。滿慈子最第一。 須菩提。 須菩提。翻空生。又云善現。生時家中庫具皆空。相師占是善相現故。又翻善業。善吉。樂修阿蘭那。行供之現報吉故。般若稱為無諍最上。大眾推其解空第一。 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優波尼沙陀。此云塵性。觀塵性空而得道故。又云近少。白骨微塵。近空少故。下圓通中。悟諸色性第一。 等者。指餘羅漢。如迦葉。陳如。那律。波離輩。此皆眾中頭角。法門綱領。故並稱為上首也。又此句中。影含有學。仁王疏云。一法智。二比智。三他心智。四世智。亦名等智。五苦智。六集智。七滅智。八道智。九盡智。十無生智。有學中。初果見道。但有法比。四諦六智。二三果修道。但有前八智。無學具十智也。開蒙。明十無學攝三分身。謂正語正業正命。戒身攝。正念正定。定身攝。正見思惟精進。慧身攝。正解脫。解脫身攝。正智。知見身攝。此等無學大阿羅漢。而為有學羅漢之上首也。例下支佛可知。 △丁二。辟支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 梵語辟支迦羅。此云獨覺。亦云緣覺。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者。名曰獨覺。出有佛世。觀佛因緣。稟教悟道者。名曰緣覺。俱舍論。獨覺有二。一麟喻。二部行。瑜伽論。麟角喻獨覺。樂獨處山林。部行喻獨覺。樂部眾兼善。釋論。麟喻獨覺但欲自度。如麟一角。部行獨覺稍能為人。如鹿迴顧。例此緣覺亦二。一麟角喻緣覺。各各自行。樂獨善寂者。二部行喻緣覺。部黨同行。師徒訓化者。 緣獨並有初心無學。故云并也。真窮惑盡。已證無為。名曰後心無學。研真斷惑。未得偏空。名曰初心有學。來通此土他方。不願見佛者。避入深山。或往他土。或被佛徙。或先入滅。誓願見佛者。發通遠赴。或佛攝至。或大權引實而來。或不滅。同眾共集。今屬願見緣獨一類。遇佛回心。必成大果。下云。有學二乘。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又云。令汝定性。及諸未得回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羅漢。小乘也。等指中乘辟支。大乘菩薩。一乘謂最上一佛乘。故云同也。無量者。慈恩云。釋尊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來。仁王云。八百萬億大仙緣覺皆來集會。此二字。唱數。辟支。標類。無學初心。明位。同來。顯意。 不歎德列名者。以厭喧樂寂。人罕聞覩。非如聲聞。眾所知識。後於聲聞列者。暫時雲集。非常隨侍。故云復有。不列菩薩人天者。以發起序中。自恣文影菩薩。齋供文影人天。流通文內顯陳八部。總上聲聞辟支。通明六中後一眾成就也。通一經明聽眾有十。一常隨。千二百等。二雲集。支佛菩薩。三輔揚。舍利富樓等。四影響。文殊觀音等。五發起。匿王臣民等。六當機。阿難登伽等。七結緣。四眾茫然。不知是義等。八證法。十方微塵如來告阿難說。諸菩薩等皆住本國。合掌承聽等。九嚴護。金剛八部神等。十供養。諸天雨花作樂等。略唯三眾。一法生。實行未得果者。二願生。悲念眾生作者。三化生。變現十界像者。三乘各有三種。如楞伽說。 △乙二。發起序。發起謂諸經緣起事法各別。如淨名獻蓋。大品動地。光明入禪。楞伽歡笑。今經以恣求赴齋。墮術歸救事緣。而為興起。首楞嚴定。佛頂心咒一大教乘。欲令阿難定慧均等。轉權成實。登伽乘戒俱急。超凡入聖也。分八。丙初。比丘自恣。發起攝心戒也。求菩薩道。要先持此。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適當遇會曰屬。諸比丘者。行持聲聞律儀僧也。休夏者。佛制比丘。夏季三月安居修道。護生避嫌。今值期滿解制時也。自恣者。謂夏滿之日。應做自恣法也。梵音鉢剌波剌拏。譯云隨意。見聞疑中。任意舉罪也。義翻為自恣。自己之過。恣他所舉也。律開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詳解如圭山疏。作法在百一羯磨中。 △丙二。菩薩求集。發起楞嚴定也。晏安道場。不離此定。分二。丁初。知時先會三。戊初。標密求。 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意。 菩薩者。具云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上求覺道。智也。下度群情。悲也。智悲並運。始名菩薩。安居非止此界。故曰十方。來會有二意。一決疑。請問曰恣。剖斷曰決。意地細惑謂之心疑。以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中。大小權實偏圓不同故。二求密。敬仰曰欽。尊承曰奉。佛有攝善之恩。如母曰慈。折惡之威。如父曰嚴。密義者。楞嚴大定是如來密因了義也。三藏性相。十界體用。並具於此。初一句標人。次三句釋意。 △戊二。顯妙應。 即時如來敷坐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 教被乘時曰即時。如理來度曰如來。敷。展坐具也。座。師子座也。宴安者。楞嚴定中宴居安處也。非禪不智。故先入定。諸會者。三乘人等。俱在法會中也。深奧者。佛母三昧。幽深奧妙。無人能到此處秘密地也。非定不慧。故次宣示真勝義性。上二句舉佛主。下二句出僧法。又圓音一演隨類得解。名曰深奧。比丘中。有過者解宣懺悔法。無過者解示增學法。支佛中。有學者解宣進修法。無學者解示回心法。菩薩中。解佛宣示。皆能除滅權漸教理智斷之疑。而得圓頓行位因果之法。具無量義。故稱深奧。 △戊三。結勝益。 法筵清眾。得未曾有。 闡藏性法。名曰法筵。一心諦聽。名為清眾。聞所未聞。證所未證。云得未有。初句能聞法眾。次句所獲法益。又處則即事顯法。真俗融通。人則超塵入理。心境湛然。小者回小向大。大者回權向實。漸者會漸入頓。偏者會偏入圓。圓者轉分同滿。同者轉同成別。如此最勝妙益。真實出於望外者也。 △丁二。聞音後來。 迦陵仙音。徧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先所聞仙音。迦陵頻伽。此云妙聲鳥。音聲和雅故。又云仙音鳥。超異凡鳥故。金仙梵音。楞伽說有六十四種。眾美圓具。例善天女。仙禽亦如之。無剎不聞。目連神力飛過西方橫沙國土。同近聲聞。故云徧界。次能感沙眾。恆沙者。一約數。二約土。來聚者。聞洞十方。故能尋聲赴感也。道場者。一乘寂滅場地。成證菩提佛果處也。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亦云妙首。妙吉祥上首者。昔為諸佛之師。今作眾士之首。故舉一大智以統餘眾王子也。 問。前諸菩薩自至。此文殊等音後而聚。於意云何。答。內含三意。一前屬有學請佛決疑。是權漸人求佛密義。顧先自來。文殊無學。與他決疑。是圓實人覺他密義。此則自他決別。權實攸分。二將咒往護。代問是非。揀選圓通。請結經名。非文殊大智不可。此則師資道合。感應同時。三文殊雖三處度夏。一聞佛音。不遠沙界而來。因果一致。阿難在本處別請。自恣法時不來。僧次應供。行位二絕。此則況顯大小機異。有無緣殊。又菩薩列二乘後。王臣人前者。以居中道。融通真俗故。如智論釋。 △丙三。匿王請佛。發起佛頂咒也。為父齋佛。佛僧咒願。心咒益大。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波斯匿。翻勝君。十六國中君道勝故。亦云勝軍。月光。和悅。舍衛國王名也。諱者。先王駕崩忌諱辰也。義有四。一忌舉吉事。二避去其名。三含忍哀戚。四隱諱不言。營齋者。內則齋定想容。外則齋供資報也。宮。中宮也。取肘腋。左右禁庭也。羞。饈膳也。珍者。食之米麵。味之醎醋。果之李奈。菜之芥薑。名八珍也。廣設。山珍海錯多品也。妙味。百種湯要飲饌也。上名外供。延。亦迎請也。而曰自親者。敬主及伴也。此名內供。世尊為母說法。目連為母設供。今王為父營齋。財法為親似異。報恩孝道則一。仁王云。是王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所。為四地菩薩。至此釋迦如來。敬信迎請若是。約法。請入慈悲宮室。迎證妙覺王果。廣建無量法門。禪悅百千法味。珍羞八聖道品。普延等覺勝因。即事顯理。真法供養。 △丙四。臣民飯僧。發起知見慧也。佇佛分應。普令眾生。入佛知見。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 先眾普請齋也。爵齒德尊。稱為長者。守道居正。號曰居士。百味飯食。施三乘僧。謂之飯僧。引領以望曰佇。內含二意。一霑王德澤。則下傚上行。二感佛化恩。則依教行施。 佛勅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佛勅下。次勅分應供也。亦有二意。一心離貪慢無偏。二令獲福利平等。佛不赴者。佛為化生。王請須臨。臣為輔佐。餘聖可赴。又佛勅分應即為佛赴。先菩薩支佛。後羅漢者。前客後主故。梵網云。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分。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又勅文殊者。賓主兼通。大乘上首。作擇法眼。不勅舍利者。唯局主故。小乘位故。非法眼故。 △丙五阿難示墮。發起實證。定慧均等以開權也。文分四段。前二示無定功。發起楞嚴大定。後二示無慧力。發起平等大慧。又阿難顯無四種道力。密起四種無漏法也。如下分配。中就開四。丁初。別請未還。示無定功。發起聞熏三昧也。 惟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阿難。翻慶喜。淨飯聞子成道。復報斛飯生兒。舉國欣慶。因立斯名。亦云歡喜。無染。增一云。弟子眾中多聞第一。先別請者。預自恣前。別受僧眾請懺請戒。破僧合僧。作衣施衣。三寶利生。事緣所請。出安居界。安居期既不終。禪定功夫豈具哉。遠遊者。非止受一日。及七日法也。遑。暇。及也。次。序。列也。謂不暇在此自恣赴齋之列也。 △丁二。獨歸無供。示無戒德。發起攝心戒也。 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佛言。上更無人。名為上座。又同輩之上。曰上座。論開三。生年。福德。法性也。阿闍黎。唐翻軌範。隋言正行。眾中能作軌範。糾正弟子行故。四分五。出家。羯磨。教授。受經。依止也。然律制。一僧遠出。必有二師翊從。所以嚴行止也。既無二師為伴。故無侶。來處無人請齋。故無供。不依律儀行歸。戒法豈稱具足。 △丁三。循乞行化。示無慧力。發起正徧知覺也。中分三。戊初。次第遊乞。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即時者。當日初分。乞食易得。不惱自他故。梵語鉢多羅。此云應量器。應己食量。而為大小器也。又體色量。三皆應法。遊城者。城外遊行度化也。循乞者。循規順次而乞也。 △戊二。平等行慈三。己初。發心。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 初所度人境平等。初求。初先尋求也。最後。前來未發。今後始發善心也。檀越。翻施主。行施修福之主也。又檀翻為施。越是華言。由行施福。越貧窮海。故稱檀越。剎利尊姓。華梵雙舉也。剎利。四姓中尊貴而淨者。又翻王種。帝王種族也。亦云田主。主掌世間田地者也。旃陀羅。此云殺者。即魁膾家。賤而穢者。又翻屠者。屠割為業也。亦云嚴幟。罪惡嚴身。標幟異眾也。無問者。以王臣士民徧飯佛僧。屠兒婬女都無所請。今皆等乞化發也。 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方下。二能化心行平等。先行等也。方。法始正也。等。無高下也。作為曰行。與樂曰慈。不擇者。小乘五家不乞。官唱屠沽婬舍。既行平等行。不可揀擇也。發句。次心等也。發意。發大菩提道心意也。一切。指貴賤淨穢。見聞隨喜。謂等心而乞。不擇貴賤。俾施者見者。盡獲無量福報。自行轉教功德也。 △己二。出意。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 如來世尊。十號中初後二也。已知者。早已見知被淨名斥。為我釋尊所默印也。訶。責也。迦葉。此云飲光。亦云大龜氏。姓也。大者梵語摩訶。稱大以別同族。如三迦葉等。須菩提捨貧乞富。意令續先善根。且無剋減之難。大迦葉捨富乞貧。意令生未來福。且避趨炎之議。雖各有所見。未免是非。成羅漢道。欲離無疑。乞富易施。豈離欲乎。乞貧難捨。豈無疑乎。較貧較富。故不平。有化不化。故不均。 △己三。遵行。 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初句上遵。佛常乞食。具有五義。一內證平等理。外無貧富相。二心離貪慢。慈無偏利。三表大威德。不懼沽婬惡象膾家。四息凡夫猜嫌。五破二乘分別。此即如來教行也。欽仰者。遵奉稟承意。次句中修。開闡者。弘通憲章意。開彼有限心行。闡佛無遮法也。後句下化。度。超脫。除絕也。偏貧致疑。偏富致謗。住平等法。凡外譏剌息矣。 △戊三。加意嚴整。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經。歷也。城之有水溝河曰池。無水濠壍曰隍。徐步。安謹行也。郭門。內外城門也。嚴飾整齊。具律儀戒。肅靜恭謹。成化齋法。如此矜持。行乞無礙。戒經云。比丘入聚落。不違戾他事。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楞伽云。乞食出遊行。前視一尋地。攝念而行乞。猶如蜂採花。況入舍衛大城乞食。豈可威儀不庠序。令人生善滅惡乎。 △丁四。示墮幻術。結示自無咒乘。發起佛頂心咒也。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 爾時者。當彼入城時也。次。序。處也。次第循乞之處也。婬室。無問淨穢也。幻術。虛幻咒術。衒惑心目也。移動神天聖賢曰大。阿難雖有小乘行止。然無大乘作略。故名為遭。此亦權現。毋以實會。 △丙六。登伽現術。發起真修。乘戒俱急以破妄也。文分二。初梵咒。發起無上佛乘。次毀戒。發起菩薩律儀。又登伽逆行四種惡染。順發四種淨善法也。亦如下配。於中開列為二。丁初。咒攝其形。咒發秘密咒乘。席起三摩地定。 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 摩登伽。翻本性。咒前性本染纏。咒後性本淨脫也。下云性比丘尼。以。用也。娑毘迦羅。此云金頭。或云黃髮。頭髮黃金色故。外道名也。先梵天者。西域外道自言梵天口生。梵為祖先。師事梵天。建立冥諦者也。咒者。神語符咒諸幻術也。謂此咒術。先從梵天所說。黃頭後來傳習。故名先梵天咒。此乃偽稱。攝入者。咒巾覆食與之。以咒力故。阿難被攝而隨入也上依本經正釋。下引彼經少異。應法師云。具名阿徙多摩登祇栴陀羅。阿徙多或云阿濕摩。戒因緣經。名鉢吉蹄。亦云鉢拓鉢提。翻不冷性。亦云石性。如沃焦石。不可轉也。女之別名。摩登祇。亦云摩鄧伽。戒因緣經。翻小家種。亦云下賤種。西土妓女總名。女之母姓也。栴陀羅。女之父姓也。是知此女。連父母為名。埽市汲水。用給衣食。卑賤為業。戒因緣云。鉢吉蹄白母言。願以阿難為壻。母曰。有摩鄧伽神語符咒能得。即以牛屎塗地。五色彩線結縷。盛四瓶水。四椀麨漿。四口大刀豎牛屎地。四角四箭。然八明燈。取四死人骷髏。種種香塗其上。以花布地。熨斗燒香。旋繞三匝。向東跪誦摩鄧伽咒。阿難意便恍惚。隨其咒術。竟至旃陀羅家。又摩鄧伽經云。有摩鄧伽神語符咒。能移日月墮地。亦能咒梵釋天使下。況沙門阿難耶。摩鄧母人。咒阿難云。天魔乾闥婆。火神地神。急令阿難到此。以咒術力。阿難不覺。隨入婬室。如魚被鈎等。 △丁二。躬毀其戒。撫發佛種智慧。戒起三聚大戒。 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婬躬。穢惡者。戒體。淨善者。撫摩。能犯。將毀。所破。謂登伽以諸婬術。將毀阿難淨戒之體也。戒有三。一律儀戒。從師受後。自能止惡。二定共戒。入定之時。自然調善。三道共戒。發真已後。自無毀犯。體亦二。一心願為體。二無作為體。今是律儀無作也。然此無作戒體。秉受戒時。心力巨大心也。能生妙善無漏色法色也。由此從思種上。便有一分防發功能。名無表色亦心亦色。故知體是非色非心四句聚也。持之則肥。犯之則羸。下云。心雖明了。力不自由。又云。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準知咎在登伽。阿難無過。明矣。戒因緣云。時女前抱。坐著床上。牽掣衣裳。捻挃阿難。阿難見十方界盡皆冥暗。譬如日月為羅祜所厭。不能得動。餘如摩登伽經。 然亦一往事相說耳。若依理會。約其實行。此當機熟得道之時。先以欲鈎牽。後當入佛智。約權現言。發斯大教。普益群機。順逆皆方便。聖性無不通。故戒因緣又云。女與父母。本植善根。各應得道。故現斯行。又戒疏云。初果發無作。二果出無作表。三果出不善表。四果出無記表見思染盡。獨一善性。今登伽三果。已離欲惡。絕無壞彼淨行之理。阿難初果。得道共戒。生殺羊家。寧死不殺。至大乘論。登伽亦如。婆須蜜女。執報瞬婆。皆令離貪欲際。而得種種三昧。阿難亦如無垢淨名。受諸魔女。答令發菩提意。而與無盡法樂。祇因時機。及末世人。欲漏不除。畜聞成過。故假登伽阿難發起。將使免輪迴苦。先斷貪欲。求菩提道。不在多聞。現行斯法。都無實義。又必借登伽者。亦含二意。一以自無修心而毀他人戒者。纔聞咒後而證三果。況有心求佛利眾生乎。二以婬女貪欲業障最深重者。熏聞偈後。尚得羅漢聖道。況餘淨戒修行人乎。故此興權。欲令凡外人天眾生轉邪歸正。改惡從善。引染趣淨。融情通智。二利心廣大也哉。圓覺謂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斯行之謂歟。 △丙七。如來歸說。發起定慧。知彼。慧也。趺坐。定也。又如來正示四種佛乘。助折四種邪術法也。知術。慧。齋歸。戒。結跏。定。說咒乘。對前開顯折攝。思之。文分為二。丁初。鑒機旋歸。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如下。世尊速歸也。知者。佛具三智五眼。無不見知也。加者。登伽以惡咒邪術。加於阿難也。旋。迴。還。轉也。阿難起念以感佛慈。登伽轉念以感佛威。現前大眾。作念以感佛教。當來眾生。懸念以感佛益。故隨緣赴感而速歸也。 王下。海眾求益也。隨。追從迴侍也。法要。法味要道也。佛之常儀。齋完說法。今速旋歸。必有他緣。故共相追隨而來。願求大法心要益也。 △丁二。化佛說咒。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於時者。當毀戒眾集時也。頂即紅肉髻相。表尊中尊。密中密。極頂無上妙覺理性。體也。光明。表妙覺明心。圓照法界。相也。而曰百寶者。表無德不具。攝受阿難。慈也。無畏者。表無惡不摧。折伏登伽。威也。斷證智慧各有百萬。威德亦然。並云百也。千葉蓮者。表二地戒度中。舍餘九地施等諸度。對治阿難登伽。持毀律儀。用也。化佛。表無為心佛。破登伽有為結業。引阿難當證無為果也。趺坐。表入首楞嚴王三昧。具足萬行也。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祝令離苦得樂。之謂咒。表無上心法。秘密真詮。催邪輔正。教也。佛不自說。頂光化身說者。表果海真佛離言。應機化佛有說。除登伽梵天邪術。全阿難心地戒體也。 △丙八。文殊往救。發起戒乘。往護。戒也。提歸。乘也。又文殊往宣四種聖教。還歸四種本覺法也。將咒。咒也。護滅。戒也。提獎。定也。歸來。慧也準前資薰對治可知。 勅文殊師利。將咒往護。 先降勅救護。勅含三意。一顯順法門儀式。咒不須人。提獎須人。借將咒名。代佛行化。如天子詔。假使臣宣。二密表三寶功德。咒。法寶。正因。法身德。佛。佛寶。了因。般若德。文殊。僧寶。緣因。解脫德。三邪正敵對治破。登伽施設咒術。令鉢吉蹄女毀阿難戒。佛為流演咒心。勅文殊護阿難戒。獨文殊者。亦三因緣。一登伽婬舍。目連神通不便進入。文殊無礙。二阿難登伽為不定性。舍利樓那尚未回心。佛母文殊。能使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三阿難無明魘。登伽邪婬痴。文殊實智。醒悟治滅。佛咒頂心法。文殊大智方能傳宣。將通三業。身執持。口誦演。心觀念也。護者。令登伽不毀戒體。阿難不亂心地也。 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惡下。次奉旨行提。佛文殊咒。對彼母女幻術。聖凡邪正。善惡真妄。力用霄壤。故云銷滅。提。拔濟其溺也。獎。勸發其進也。又標顯阿難曰提。能等心行慈。希聖向上故。褒歎登伽曰獎。能善心行施。飯僧植福故。歸來者。阿難戒體得全。登伽愛心頓脫。現前益也。阿難回小向大。銷倒獲真。登伽超凡入聖。斷惑證真。當來益也。恩德斷德。來謝宜矣。戒因緣云。阿難於旃陀羅家得解。念世尊恩。還向祇桓。女與父母同來見佛。佛以無數方便。廣為說諸法義。柔輭義。檀義尸義。婬不淨義。長諸根義。出家義。道品義。又說四聖諦時。父母得那含道。女得須陀洹道。向佛阿難悔其痴罪。乞為比丘尼。修行梵行。即與剃髮。受具足戒。皆得阿羅漢果。是知阿難登伽皆為興教益生。根若不熟。悉能使之歸來。若非權現。悉能來即成聖。出世大乘。隱顯化度。非餘世間凡小所可測也。上序分竟。 △甲二。正宗分。開四大章。乙初。詳開三定始終。信極楞嚴大理分。亦名正開三定三藏。勸令依理成信。中分為三。丙初。阿難哀請。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先悲誨多聞。禮則謝救拔之恩。泣則哀誤墮之失。恨含二過。一怨己力未盡斷惑證真。二誨小乘無能摧魔成覺。揀非恨佛不早救。登伽邪術攝也。無始。遠敘多生。指空王發心後也。一向。極言偏習。多聞者。專聞佛法。迷自聞性也。未全。甚明少修。道力者。真實三昧。無漏道品也。此二句正出恨意。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殷下。次懇求妙定。至誠懇切曰殷勤。哀求請示曰啟請。再三不一。意十方通方教行也。如來。指能證極果人。菩提。究竟覺道也。指所證極果法。此由恨無始來而請。妙者。圓融性定。了義修因也。奢等。始終定名。所入也。由多聞請。方便初進門路。能入也。由未全請。奢摩他。翻止息。性本止息真妄心故。亦云至寂靜。心本不動故。三摩。翻等持。性本等持圓通法故。亦云正憶持。心本聞熏故。禪那。翻靜慮。性本靜慮聖位理故。亦云思惟修。心本進趣故。奢摩以空如來藏為體。三摩以不空如來藏為相。禪那以空不空如來藏為用。別開有三。總合唯一楞嚴心定。奢摩等。定之共名。阿難所請。首楞嚴不共定名。如來所顯。 正脈云。奢摩他者。開解照了為義。即以正因佛性。兼了因為體。乃性具即定之慧也。三摩提者。行起解絕為義。亦即正因佛性。兼緣因為體。乃性具即慧之定也。禪那者。修證究竟為義。亦即正因佛性。兼緣了二因為體。乃性具雙融之定慧也。三一漸頓無礙。因果性修不二。曰妙。秘訣曰方。巧妙曰便。指眼見即藏心。點陰大即真性。又方便門也。圓通門開。真實性顯。下云。方便有多門。歸元性無二。又方者。法也。便者。用也。善用真妙圓法。漸次增進聖位。最初者。奢摩以了識非心。悟見是性。為最初方便。三摩以道場加行。耳根圓通。為最初方便。禪那以進修三漸。乾慧十信。為最初方便。 問。何等為正修相。答。流見奔色非奢摩。旋見循元是奢摩。直至會四科。彰七大。皆奢摩正修也。順聞循聲非三摩。逆流返聞是三摩。直至解六結。獲二勝。皆三摩正修也。流逸奔塵非禪那。反流全一是禪那。直至取三賢。登十地。皆禪那正修也。始奢摩。終禪那。從發心。盡妙覺。總名佛頂楞嚴王定。十方如來一門超出者也。以此殷勤啟請。 △丙二。大眾願聞。 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時者。請法之時也。復者。新集三乘也。圓妙性定。正覺佛果。非但權教菩薩。即圓頓乘亦所應聞。故與二乘同來在會。等。指人天雜趣。如渴思飲。名願樂。虛心靜聽。名默受。一乘佛教。名聖旨。智論曰。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華嚴云。如渴思冷水。如飢思飯食。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丙三。如來委答。 文中有三大章。初至四卷。是答妙奢摩他。四至七卷。答妙三摩。七至八卷。答妙禪那。問。舊判見證修道三分。或科開示解行顯位三段。今何改作。答。有二所以。初意。含三。一遵佛明言。初卷云。汝今欲知奢摩他路。四卷云。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八卷結云。頓悟禪那。修進聖位。二問答相應。阿難請舉三名。如來依次詳答。否即違佛。問答皆差。三顯經唯定。蓋一經始終唯說楞嚴。今判三名。總顯一定。 次意含二。一泛切不同。見修證者。未曉何道。語皆疎緩浮泛。今指三定三藏。豈不親切的實。二該徹攝入。照見。見解也。深入。修行也。位超。證位也。況列分道周會。又何遺漏之有。 問。如是行布豈成圓融。答。為門不同。故成行布。一中具三。理實圓融。初段。奢摩為門。空藏為體。非不具三摩禪那。不空空不空也。如妙湛總持。不動奢摩中。性具三德。開發楞嚴心中三種真妙圓解。又云。於奢摩他微密關照。是奢摩自性止中。即止之觀。亦即楞嚴本心定中。即定之慧。若心性外。立三止觀。則非究竟妙解矣。中段。三摩為門。不空藏為體。非不具奢摩禪那。空與空不空也。如通常圓三摩中。性有三真實相。行起楞嚴心中三種真妙圓行。又云。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是三摩自性觀中。即觀之止。亦即楞嚴本心慧中。即慧之定。若心性外。另有定慧。則非堅固妙行矣。後段。禪那為門。空不空藏為體。非不具奢摩三摩。空與不空也。如性明圓禪那中。本具三種體用。證入楞嚴心中三種真妙圓果。又云。是種種地。皆以奢摩他。用諸毘婆舍那。是禪那自性寂照中。止觀均等。亦即楞嚴本心無礙中。定慧雙融。若心性外。別立止觀定慧。即非究竟堅固妙覺果位矣。如此行布圓融不礙。始稱為妙。若但圓融不行布者。亦非妙奢摩妙三摩妙禪那也。 又如來言教。有三相前後。行人入定。唯一心中得。如圓覺云。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名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汝何以文害義。以教難修耶。又利根者。理則頓悟。乘悟併銷。鈍根者。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圓覺云。此觀不得。復習彼觀。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唯除頓覺人。并法不隨順。必欲非漸是頓者。亦非真圓妙也。學教者細審之。 △就此分三。丁初。說妙奢摩。即六根照見藏心。即見道分。亦名三藏圓顯因果周。或名真望洞徹周。 從此初卷。阿難見請。佛告答後。至四卷中尚留觀聽。一段大章文也。藏心有三。一空。離一切相。無妄染故。頓教所詮真性也。二不空。即一切法。具性德故。終教所詮法性也。三空不空。亦離亦即。二無著故。圓教所詮法界性也。又空藏。不生滅性。是真如門不變義。空宗始教真空性也。不空藏。生滅性。是生滅門隨緣義。相宗分教唯識性也。空不空藏。一真無障礙性。即是一法界大總相門。不變隨緣。一如無礙義。性宗圓頓實教。空有圓融。畢竟平等性也。是故藏心為諸法之實體。近而具於六根門內。遠而徧於三世間中。杜順謂。心內真如還徧外。情與非情共一體。故云即六根也。 奢摩者。準圓覺經。性則淨心為體。靜為相。滅塵顯心為用。修則取靜為行。寂靜輕安為相。今說性以寂常心為體。不動為相。滅妄顯真為用。修以背塵合覺為行。發四無礙。一多小大互相及入為相。利者。聞性定時。隨即悟入。鈍者。聞修定後。依解起行。然後證也。 問。奢摩與藏心。有揀別否。答。約理本有邊。名藏心。據行修得邊。名奢摩。義相似殊。體性無二。是以悟藏心名慧。修藏心名定。停息藏心名止。照察藏心名觀。行於藏心名道路。住於藏心名華屋。定慧止觀屋路一一不助於相。故此通名為奢摩他。當知於三藏中。即空如來藏心止觀。總以三如來藏心止為奢摩也。 問。此為見道。何以有修。答。從多分說。十顯見。四科會。七大徧。三藏融。性多也。以不生滅合如來藏。不隨分別。狂心頓歇。修少也。全修即性。故云見道。非竟無修證也。 △於中分二。戊初。別顯三如來藏。破妄顯真三。己初。說空如來藏心以破妄。妄識為煩惱生死根本。是畢竟破者。破至全無。修定時。畢竟不用也。此如說破鍮石非金。下讚謝曰。銷我億劫顛倒想。為妄破耳。中又分二。庚初。先以兩問審定二。辛初。初番問發心三。壬初。如來問。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 先以親情安慰也。汝。指阿難為堂弟。我。自表佛為堂兄。骨肉至親。連枝共本。曰同氣。父子兄弟。天合之倫。曰天倫。情與同胞無異。故言均也。 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當下。次詰發心行相也。一詰發心。果上菩提。不離因地發心。此具標起。真妄未分也。二詰見相。見性是真。為三定本體。三詰捨愛。直下不二曰頓。與下常別。再三思量故。恩重。指父母。愛深。指妻子。識情也。是妄。為三續本體。見佛法勝相而捨世間恩愛者。則知見不可棄。而愛不可用。此即答入道最初方便也。如來所以問當先者。審其見愛。取何為心。心是則無所不是。心非則無所不非。阿難請最初方便。故佛索其初發心也。 問。阿難請三妙定。佛何不答。直待下出名耶。答。有二所以。一順彼請故。阿難先請方便。故佛先問發心。判真決妄。以答方便。阿難次請三定。故佛次於二番審定心見以後。破識顯見以前。答其楞嚴圓頓不共定也。二譯經錯誤。下之爾時世尊。至伏受慈旨四行文。應置此處聖旨以後。佛告以前。譯家錯誤移置於下耳。 △壬二。阿難答。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 答上問意。亦開為三。先出見相。見。真心也。菩提根本。相者。大有三十二。上至頂肉髻。下至足安平。小有八十種。上至無見頂。下至手足德。輪王昧其相曰勝。天王無其好曰妙。超出三乘缺曰殊。圓滿十地分曰絕。長短大小。形也。四肢百骸。體也。前後明朗曰映。內外洞照曰徹。故喻瑠璃寶也。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 常下。次答發心。思惟。妄想也。生死根本。年月積累曰常。男女貪戀曰愛。非欲生者。戒定慧所成故。何故者。出所以。鄙漏曰麤。染穢曰濁。父精曰膿。臊也。母精曰血。腥也。和合一處名為交遘雜亂。彼此遇會曰遘。上下澄湛曰淨。巨細顯現曰明。戒身殊勝而非腥臊。如金相紫赤。定身絕淨而非麤濁。如金體精純。慧身妙明而非雜亂。如金光彩聚。故迦葉身金比於佛身。猶如聚墨。大集經云。受生皆。緣父母與己情識。互生愛欲。由是識托赤白二滴。一處和合。名歌羅邏。漸長成身。則欲愛所生純是不淨。不能感金光明身也。如智度論。 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是以下。後答頓捨。渴仰。新生愛樂也。先從見相而發思惟。分淨分染。知見立知也。後依思惟而生渴仰。成愛成憎。從依他而起徧計也。將此種種分別識想以為己心。豈非大差誤耶。發心固無咎。用心實有錯。故下須詳為徵破。剃落者。割愛捨恩。剃頭落髮。將以色身易法身也。緣如付法藏經。愛佛相而出男女恩愛之家。起思惟而削見思煩惱之髮。圓覺云。棄愛樂捨。還滋愛本。則知以愛捨愛。亦非真妙因矣。一答發心之問。深明其未全道力之所以也。 △壬三。如來判二。癸初。正判迷真用妄。 佛言。善哉阿難。 先讚慰。善有三意。一讚美。見相而發其心。二安慰。思惟而生渴仰。三喜慶。隨自意語實答。 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汝下。次正判三。先標業果。一向因迷。打頭警覺。普告當知欲令入佛知也。眾生。該凡外權小。無始。謂無明住地前。無別有法起故。生死。有二。一分段。七趣也。二變易。三乘也。此與阿難恨無始來意同。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 皆由下。次判錯用。普遍謂之皆。緣因謂之由。本無生滅曰常。本無去來曰住。本無偽妄曰真。是眾生之靈覺曰心。本不遷改曰性。本不染污曰淨。本不昏迷曰明。作諸法之依止曰體。上之見相之見。下之三如來藏。奢摩三定。皆說此心體也。真淨。空如來藏心。奢摩體也。住明。不空如來藏心。三摩體也。常性。空不空如來藏心。禪那體也。七趣前本元真如。五魔前本妙覺明。乃至最後五陰云。精真本淨。皆此心體。此為菩提涅槃真本。不知是其所迷真也。此若迷而不知。修定則無最初方便矣。與阿難迷本聞。畜聞成過意同。虛妄不實曰妄。緣塵分別曰想。即第六意識。亦名分別事識。上之思惟。下之虛妄相想。攀緣心。分別性。十二類生妄想。七趣妄想受生。五魔妄想安立。乃至最後五陰本因。同是妄想。皆明此也。此為煩惱生死妄本。用者是其徧計妄也。此若計而取用欲愛。即有最初方便矣。與阿難未全道力。亦由執此妄想。誤為真實意同。 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此想下。後結成失。妄想識心。元無自體。但依前塵分別而有。若錯認為真。取作己心者。惑業苦三道輪轉不休。安得楞嚴大定。反顯常住真心本自有體。唯是真如不生滅性。若認此為真。用作己心者。奢摩等三定。寂然不動。安有生死流轉。阿難既云常自思惟。此為輪轉之本。然遺真認妄。與其悲泣意頗同。又云渴仰剃落。此為發心之本。然用妄趣真。與其殷請意無同。若能於此捨妄想。用真心。便與請定方便意合。道力頓全。菩提頃得矣。斯為佛斷一經得失綱領之大判。 △癸二。結勸直心詶問。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 先勸直答。窮究曰研。菩提。果性也。阿難啟請三種菩提果故。開啟照了。謂之發明。真性。因性也。所請三定。不離三因佛性。直心。揀妄想。信論云。直心者。正念真如法故。言答曰酬。智論云。實語之人其心端直。故曰直心詶問。此即初方便也。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十方下。次出所以。有三。一佛果同一直道。華嚴云。菩提妙法樹。生於直心地也。二菩薩出離。同一直行。淨名云。直心是菩薩淨土。三凡小求佛。亦應心直口直。淨名云。隨其直心則能發行。終禪那妙覺。始奢摩三漸中。三摩八位乾。信。住。行。向。加。地。等。無委屈者。屈而不伸曰委。斜而不直曰曲。梵語三昧。此云調直定。故無委曲。若心如直弦入三摩地。因地不真。果招紆曲矣。 △辛二。次番問見愛二。壬初。如來問。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發心。牒前思惟。內因也。相。牒前佛相。外緣也。見。眼見也。眼。色根。有顯發用。屬相。見有二。起於事識者。名識見。分於藏心者。名見性。前二是妄。當破。後一是真。須顯。恐混濫。故先問。 愛樂。牒前渴仰。通三。一眼根見性照見境時。絕無作意。二眼識緣色見塵。則有樂念。三第六明了意識。與前五識。同緣五塵。不唯作意。樂欲念起。又有計度。名言種類。前一真。應顯者。後二妄。宜破者。恐錯認。故次問。 △壬二。阿難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如是二句。標也。心指思惟意識。目指眼根。望下應云。如是見相而生愛樂。用我心目。今文直云。如是愛樂。用我心目。譯家巧妙。舉愛樂。置見相。先心後目。正顯阿難認妄迷真之意。由下。釋也。由目見者。顯用眼見。非識見也。此混眼根能生見性意。心愛樂者。顯用識心思惟生愛。非見愛也。此認意識。非眼識意。故下。結也。捨生死者。愛樂佛相。發心出家。恩愛因離。苦果自滅。那曉不知真心。用諸妄想。錯亂取捨。生死難脫。下之破顯。二決於此。 △庚二。正為三破妄識三。辛初。七徵破妄識無處七。壬初。破在內五。癸初。躡詞徵處。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 佛下。分三。先按定答語。以彼執妄識重。棄真見輕。故順牒而作破顯之本。 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若下。次預出所由。又三。先舉法。目。肉眼。浮塵根。為賊媒。心。意識。虛妄想。即賊主。所在。依止處也。目在面上。心在身中。理實賊無自處。依王處住。識則內附意根。竊取法塵。外寄五根。劫奪五塵。塵勞。伴也。染污曰塵。擾惱曰勞。略則二障根隨煩惱。廣則八萬塵沙無明。 譬下。次引喻。王喻如來藏心。稱名首楞嚴王。常住法性國位。賊喻六識妄想。侵喻真為妄轉。失本元常一真法界。兵喻三定。四戒。三空觀慧。五會神咒。六度萬行。八萬恆河沙性功德法門。發喻六根回光返照。發覺初心。討除喻翻迷起悟。滅妄歸真。心王。本覺也。智兵。始覺也。所喻六入村落。要當知者。六根為賊媒。故窩藏而劫自家寶。千二百功德法財皆失。今則內立三定軍將。旋轉見聞覺知。根不媒而為王之謀臣。六識賊主自無安身處而喪首矣。六入為賊寨。故驅馳而侵其邊鎮。一真無障礙法界有虧。今則外設四戒兵帥。不取色聲香味。入不寨而成王之封疆。八萬寇侶自絕其資糧而殞命矣。 使下。後對合。汝指阿難常住真心。合國王。流轉合侵損。心目合賊與媒。以攀緣心為生死之本。是賊正主。眼色根為識賊之媒。是賊助伴。眼引識賊。流逸奔色。劫自家八百功德法財。故稱賊媒。若連見精。旋見循元。富家中無量智慧寶藏。即成王佐。今眼根助識賊為虐。實是罪首。而不輔心王為臣。既非功魁。故云為咎。 吾今問汝。惟心與目。今何所在。 吾今下。後正徵其處。恐見識相混。心眼濫同。故再三徵處。以定其在。意中含三。一真妄同根。破顯應共故。蓋識見不離於目。目中見性。即是菩提真本。亦即奢摩他體。故顯見心須兼目。如云。汝將誰見。我實眼觀。初則雙舉也。又云。眼能顯色。見性是心。彼無見者。非見全無。後則並顯也。目中俱意識。即是生死妄本。亦即無明惑體。故破識亦須兼目。如此云。心目何在。初雙徵也。又云。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死尚有眼。應皆見物。後兼破也。是則破顯。俱屬於目。不涉於見。今當破識。將顯於見。應心目共徵何在。二媒賊相依。責須連帶故。阿難既認賊為子。佛欲破識指迷。其奈眼實媒賊。引識奔色。故佛責識流轉。語須連帶。而言心目為咎。今正破識。理應雙徵。三例眼顯然。易徵心處故。佛知眾生迷識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恐阿難逃遁。不肯直言。故借眼之顯然在面。取例而徵心之在何處也。 從初至此。先問發心。次問見愛。今問所在。總為下之破顯張本。 △癸二。因問引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 初引他為例。一切世間。雖通三種。今且約器。依也。十種者。正也。十二類中。除無色。空散銷沈。無身相也。去無想。土木金石。無心相也。凡夫造業感報不同。號曰異生。識心。第六意識。揀非前五。故居身內。蓮華。喻眼根法。指浮勝色相。揀非見性。故在佛面。影略聖心亦內。凡眼亦面也。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我下。二指己結答。浮根。揀非勝義四塵。色香味觸也。眼根淨色。是不可見。故指浮塵。標眼在面。以阿難異生同計見屬眼。色法。在外面。但觀色相。前云。由目觀見。今唯取眼捨見。色心不別也。殊不知此妄計眼。決不能有所見。是浮塵故。下以門能見不。死皆見物二語。便破其妄處并無見也。識心。揀非真心。乃是前塵虛妄相想。迷此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以阿難異生同計知屬心。意識。在內身。通緣六塵。所以者何。蓋小乘唯一意識。用義有六。體相祇一。大乘相宗。六識各有體用。五識依五根。六識依意根。前五以第六為分別依。第六以前五為明了門。意識有二。一明了意識。與前五識。同緣五塵。明了取境故。二獨頭意識。通緣徧計所起諸法處色如緣空花。鏡像。彩畫所生并過去未來一切諸法。前云。心生愛樂。今言識居身內。取第六意識。不取前五識。六五各別也。下云。潛伏根裏。眼識生中。此又展轉妄計。五六不分也。殊不知此妄計心。決不是本覺性。乃緣影故。下以七處三番。詳破無處。無體。非心也。今此親口答處一定。由目觀見之見。決不在於身內。心生愛樂之心。決不在於面上。下佛破顯。自難混濫。 △癸三。舉喻定法。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先定境內外。為明見不見也。先問。汝喻識心。堂喻身內。林喻器界外塵。世尊下。次答。閣喻胸頭。堂喻肚腹也。園喻情界。堂在園中。喻身處有情界中。林在堂園外。喻塵居身界外也。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阿下。次定見先後。為破內識不能次第見也。初問。世下。二答。如來喻心肝脾胃。大眾喻爪髮筋脈。園林喻身外情器。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阿下。後定遠因由。為破識心。臟腑包裹。反能見外也。先問。世下。答。半門為戶。穿孔為牖。喻浮勝眼根。開眼則遠見。合眼則無瞻。上諸見字。皆識心之見。非見性之見也。 △癸四。出定慰心。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 先摩頂安慰舒臂。示愛意。表第一手眼。一門超出者也。摩頂。上愛下意。表最勝頂法。首楞嚴定也。 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告下。次示說誡聽。先示許。三摩提。即請三名之一。舉中以攝前後耳。共名也。首楞嚴。乃此經所詮一大總相法門。不思議圓通三昧。禪定中尊。統攝一切。故稱為王。不共號也。依首楞嚴一切事竟。入奢摩他。證空藏心。斷煩惱障。得我空慧。住無為法界性中。成佛不動法身德。依嚴言一切事堅。入三摩提。證不空藏心。斷所知障。得法空慧。住有為法界性中。成佛總持般若德。依王則一切事究竟堅固。入妙禪那。證空不空藏心。斷二障現種習氣。得俱空慧。住無障礙法界性中。成佛妙湛解脫德。理也。性得曰具。修滿曰足。一行一切行。名為萬行。行也。大般若開諸三摩地曰。第一健相三摩地。智論明首楞嚴。秦言健相分別。又楞嚴三昧經說。菩薩行首楞嚴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隨從。如轉輪王。七寶皆從。 頓升曰超。漸歷曰出。一切門一門。名為一門。教也。下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本有曰妙。新莊曰嚴。六十聖位。一菩提道。同共由行。故名為路。該徹因果。果也。大佛頂者。喻也。無能見頂。喻理大。具眾德相。喻行大。正住法中。喻教大。最為尊貴。喻果大。 又佛頂楞嚴三昧。此具五義。大。王。具。超。妙也。今且妙義顯之。妙名不可思議。下云。是名妙蓮華。如幻不思議。略開六義。一具性修。中又三門料揀。一此是真定。性則自心本具。一味天真。縱在迷妄。體恆不動。修則棄諸生滅。守於真常。還歸空寂不動之體。若有虛妄生滅染法。皆屬非真不妙之定也。下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二此是實定。性則不唯內取一真。亦復外該萬有。縱在有漏。德相恆沙。修則悟一切法。皆唯心現。還歸如實不空相內。設使畢竟寂寞。猶如虛空。皆屬非實不妙之定也。下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三此是勝定。性則真勝義性之中。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縱在輪迴。用無缺減。修則即此性中。常入住出。能生世出世間諸善因果。還歸無障礙廣大法界用中。凡有強制其心。不善出入。皆屬非勝不妙之定也。下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性真常中。求於去來。了無所得。 二通凡聖。涅槃云。奢摩他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下者。謂諸凡夫。中者。聲聞緣覺。上者。諸佛菩薩。奢摩他既爾。三摩禪那亦然。以諸眾生皆有佛性。即具三定。若唯佛有。凡夫無者。即非妙也。涅槃云。下者定心所。中者八定。上者佛性。佛性者。名頂三昧。故楞嚴定亦名佛性。則楞嚴三定。凡聖通有矣。 三徹因果。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因也。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果也。又云。如是修證佛三摩地。三摩既爾。奢摩禪那亦然。因地覺心要與果位相應。方成總持一楞嚴定。若各異者。亦非妙也。 四融一三。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以空等三藏心。性本圓融一楞嚴定。三一若相礙者。亦非妙也。 五兼頓漸。漸者。次第觀也。奢摩觀空藏心。照而常寂。三摩觀不空藏心。寂而常照。禪那觀空不空藏心。寂照雙融。頓者。一心觀也。三如來藏一心中得。始稱一切事究竟堅固。楞嚴王定。健相三昧。若但行布而不能圓融者。亦非妙也。 六該總別。總即首楞嚴王。別即奢等三定。總別名殊。體用無二。若不該別徹總。亦非妙也。 以此六義通顯者。以三摩等之共名。轉成楞嚴一定之不共。以楞嚴一定之不共。總攝三摩等之共也。 問。阿難所請三摩。即圓覺三摩鉢提。別相法門也。此云三摩提。即是三昧。梵音楚夏耳。乃總相法門。亦全定統號。故與前請三摩不同。未審可否。答。若爾。便招五失。一問答相違。問分三名。答亦舉中一名示云。有三摩提。名楞嚴王。亦可云。有奢摩名首楞。有禪那名楞嚴。若此名異彼問。答又不在問處。是機教不相應也。 二開合成異。古德云。楞嚴為總目。合一也。奢等為別名。開三也。阿難請問。開也。三卷悟謝。合也。如來答示。開合並舉也。及餘文中。或單云奢摩。如云除奢摩他。不可停寢。或單云禪那。如云。如是十種禪那。或單云三摩。如行陰十段皆云。又三摩中。皆與楞嚴定義同也。設三摩提非三摩者。三摩非楞嚴所開。何阿難云。妙奢摩三摩禪那耶。楞嚴非三摩等所合。何如來云。於奢摩他。為汝開示。阿難是三摩中。凝明正心。又何大眾阿難頓悟禪那耶。 三總別罔明。謂三摩提。諸定共名。奢摩禪那亦然。涅槃名奢摩他為世出世間禪定之總。般若云。世尊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諸三摩地皆攝入此中。顯揚論云。菩薩依此一一三摩地門。出生無量三摩地。智論云。禪那者。秦言思惟修。禪波羅蜜。一切皆攝。此等並明奢摩三摩禪那皆總也。對此楞嚴王定。總中之總矣。又瑜伽論云。三摩呬多地為總。三摩地禪那等皆別。又彼論曰。三摩呬多地中。略有四種。一靜慮。禪那也。二解脫。三等持。三摩地也。四等至。三摩鉢底也。又寶積經云。佛三摩地為總。禪那三摩地等皆別。彼經又云。佛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觀見。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禪那靜慮。解脫。三摩地等持。三摩鉢提等至。迴向佛勝三摩地。若望楞嚴。三如來藏。法界心性。佛母三昧。則彼佛勝。三摩多皆別。而楞嚴王為總矣。故阿難請。十方如來妙三摩等。佛告示曰。有楞嚴王。十方如來一門超出。下又示云。汝今修證佛三摩提。縱以三摩為別。三摩地總。則此首楞嚴王又為總總中之總矣。 四現背佛經。圓覺威德頌曰。寂靜奢摩他。如幻三摩提。禪那唯寂滅。辨音頌曰。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圓覺頌曰。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三章並不揀三摩提異三摩耶。此經云。斯則如來真三摩地。又云。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又云。如是禪那十境。受陰用心交互。又云。奢摩他中凝明正心。又三摩中堅凝正心。並不揀別彼此異耶。清涼疏云。三摩提。即三摩鉢底。亦云三摩跋提。佛經祖疏既爾。何必揀異成悖逆耶。 五訛會梵語。梵語三昧。此云調直定。又云正定正受。曉法師云。正思。梵語三摩提。此云等持。亦云三摩鉢提。此翻等至。智論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則三昧與三摩提。名義各異。烏得云同。三摩提與三摩鉢提。名義是同。烏得云異。又謂三昧為總。三摩鉢底為別。何華嚴云。諸禪三昧。三摩鉢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則三昧與三摩皆為別耶。此經亦云。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佛母真三昧。故知楞嚴是總。禪觀定心三昧皆別。所謂楞嚴禪。楞嚴觀。楞嚴定。楞嚴心。楞嚴三昧。楞嚴行等也。有此五失。不應異解。 問。云何前後不出定名。突於此中而告示耶。答。有二意。一審病發藥。謂真心是定體。妄想不定根。阿難所用識。是妄。所請定。是真。佛以方便。初番審其取捨。次二番決其心見。至四番示定不定。設不再四問。真妄難知。縱欲談定。從何處入。故前不告示。況楞嚴心定。離妄識有。妄識破處。定性全彰。故於此破識。初先唱大定以安慰之。當顯見始。復標奢摩他定。警覺舉示。正是對病與藥也。二應逗三根。夫前後並明楞嚴定心。上根薦取。阿難示中下不了。至此出告。如見何勝相一。不知真心二。真發明性三。皆以直心四。將何所見五。心目何在六。因何有見七。皆示自性楞嚴。唯心三昧也。 問。既出其名。何無行相。答。下出二本。二義。二依。皆名方便行相。破妄顯真。見見非見。見真精性。奢摩正修行相。澄濁逆流。返聞聞性。聞性圓通。三摩正修行相。滅妄依真。旋元自歸。本覺湛然。禪那正修行相。一經始終。句句接明楞嚴定性相也。汝何違教。不觀心乎。 汝今諦聽。 汝今句。次誡策。聽入語義。勿雜餘緣也。圭山云。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 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阿難下。後禮謝受旨。頂禮。下敬上意。俯首曰伏。示敬意。表答心目所在。密悟定與不定。安住首楞。能伏塵勞。故曰伏受。表告妙莊嚴路。直到妙覺果海。與菩提樂。是攝受益。故曰慈旨。 △癸五。按喻以破三。子初。就喻反難。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如汝。按定答也。講堂下。補一句。見佛大眾。亦有。反詰難也。喻識居身內。不見臟腑。而見外物。 △子二。隨詰直答。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昧內見外。無是理也。答雖順理。法喻不齊。喻上先內次外。法則見外昧內故。 △子三。正與決破三。丑初。先為合定。 阿難。汝亦如是。 汝計識心不見身中。能見外物。與今在堂不見。反能見外。理合無異。故云亦如是也。 △丑二。詳申其謬三。寅初。在內不見內謬。 汝之心靈。一切明了。 初二句。標顯真心體也。靈者。常住真心。本具靈知靈覺故。一切者。內外一切處也。明了者。明明不昧。了了常知故。了即奢摩定體。明即三摩觀體。靈即禪那靜慮體也。總一楞嚴定心。徧一切處。不唯在內。汝反迷棄。今先標舉者。警速薦取。上云不知真心。下云遺此本明。皆為提醒令悟用也。 若汝現前所明了心。 次二句。牒揀妄心相也。現前。日前現用者也。明了者。謂六識妄心。分明了別故。而曰所明。下言能知。能所既立。內外敵對。非一定心。實妄識也。以第六識心。在意根中名緣慮心。追緣過去。逆慮未來故。亦名分別意識。獨頭號也。在五根門名明了心。往取外境。回憶內塵故。亦名五俱意識。明了號也。對上明了。名同義異。分別有無殊故。下云。識動見澄。此識了別分明。雖非木石無知。特緣影耳。汝反認取。今次牒揀者。令速棄捨。上云用諸妄想。下云用攀緣心。皆為誡策。毋迷誤也。 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 後三句。申謬令取捨也。既有外所明法。自有內能知心。心在身內。合見身中臟腑。例汝身在堂中。先合見內。對前初問。此謬一也。 △寅二。不能先後見謬。 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先總審不能先後見內外謬。頗。多也。可也。眾生者。就凡夫任運而論。揀非聖人禪觀者也。先見臟腑。後觀外物。如汝在堂。先見如來。後矚林園。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 縱不下。次別審不能次第見內中謬。清涼云。內相十二。心肺腸胃等。中含十二。皮血筋脈等。外相十二。爪齒髮毛等。此皆身中分內外耳。若對身外器界山河。此三皆稱內也。見。指識見。心法也。心。指內團。色法也。心肝重裹在內。隱密難知。筋脈搖動於中。浮露應了。例如來禪寂在內。固不能見。四眾集繞中圍。理合覺知。今何亦不如次了耶。對前次問。此謬二也。 △寅三。因何得見外謬。 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內親臟腑不了。外疎萬象何知。如汝在堂不見。能見林泉。決無是理。設云。眼為戶牖。見外物者。便成心在頭中。潛伏根裏。豈居身內。對前後問。此謬三也。 △丑三。遂與決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是故者。指前喻中三問。與後法中三謬故也。身內下。補一句。反能見外。喻則先內次外。法則見外昧內。兩不相合。故破無理。應知緣影心相起滅無從。識性虛妄。猶如空花。若有居處。即有實體。佛何咄言。此非汝心。離塵無體。眾生認此識心以為實居身內者。迷妄甚矣。故初先與之決破。然識居身內。通一切凡愚正計。下六處。乃轉計也。 △壬二。破在外二。癸初。立喻轉計二。子初。謬計居外。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頂禮於地。首稽少時。名曰稽首。法音者。指必不內知。云何知外說也。悟知者。不見內臟。悟心不在身中也。能見外物。知心居在身外也。 △子二。取喻釋成。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先徵。何以心不在內也。譬下。次釋。喻識居身內。先應內知。後觀外物。此立異喻以翻前非也。一切下。先法。亦如下。次喻。此正明心在外。立同喻成今義也。是下。後結。義約法。身外心義也。將約喻。室外燈光也。無不齊過。故云必明無惑。佛既破內。稱曰同了。我今悟外。豈得為妄。此單約同喻。若兼異喻。則是義了。義指同喻。無惑無妄。指異喻。 △癸二。引事例破二。子初。引事明不相干。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先以一多同飽問。比丘。該諸菩薩支佛。從者。同受王臣請也。我者。佛若不食。他福不滿。循乞者。順乞食法。分領應供也。摶食者。四食中段。有形段可摶取。揀非觸。思。識也。宿。止也。持齋者。過午不食也。一食多飽不者。正喻心若在外。不能知身。例如此食。不能飽彼也。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阿下。次以自他異體答。羅漢。該有學無學。中乘大乘。縱謂子縛雖斷。果縛猶存。故云雖也。佛與三乘各有二身。今約生身。不指法身。下云。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故云軀命不同。既不能合眾人為一體。何能一人食而令眾飽。故云云何能令。相宗各各唯識。義與此同。 △子二。例破心不在外三。丑初。例斥無干。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若下。牒定。知見心者。六識心上見聞覺知。分別六塵。揀非六根性中見聞覺知。無分別析也。身下。斥破。干。關涉也。則下。釋成。心知身不覺者。心離身外故也。彼心自不干涉於此身。即同眾不飽一。身覺心不知者。身離心外故也。此身自不干涉於彼心。即同一不飽眾。 △丑二。轉驗相知。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我下。先示驗。兜羅細香。又翻霜。或云水。樹名。所生綿絮香白細滑。佛手柔軟如之。眼見。身之知也。分別。心之知也。阿下。次答述。隨見隨別。知無兩時。故云如是。佛下。後責破。身心相知。非不相干。心何在身外耶。 △丑三。遂與決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是故者。指例破後文。身心既相知。則計心離身。如燈然室外。真可謂謬妄矣。 △壬三。破根裏二。癸初。計喻根裏三。子初。轉計在根。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裏。 阿難下。悟前二義也。我今下。轉計一處也。佛下。承徵指處也。先徵問。異前內外。今處在何。阿難下。次忖答。忖。度也。潛。藏也。伏。隱也。根。眼也。指勝義根見外而不知內。為潛眼根裏也。佛談法相。四緣生識。根為增上。今聞眼見心別。便計眼俱意識不根於意。而潛於眼矣。 △子二。舉喻申義。 猶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瑠璃椀。眼鏡類。瑠璃喻根。眼喻於識。椀合兩眼。喻眼根籠心。瑠璃椀不礙於眼。喻眼根色淨。不礙識心。彼眼隨見一色塵時。此椀隨即依眼光力。分別何境。決不留視。喻彼識欲了別一塵境時。此眼隨即依識光力。照見何境。定不留知。故潛根喻。始可申前非內非外義也。 △子三。合法出過。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既潛在根。宜其不見內臟也。以根淨故。宜其能見外物也。昧內知外。二過何有。 △癸二。約法推破三。子初。正辨不齊二。丑初。喻中實見瑠璃。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瑠璃。彼人當以瑠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瑠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瑠璃籠眼。實見瑠璃。 先按定法喻。心潛根裏。按法。如瑠璃合眼。定喻。 彼下。次問答其見。問中。兼山河者。意顯法上不見眼也。如下。答中單瑠璃者。據理直對。必先見瑠璃也。 △丑二。法中不見眼根。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瑠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 初二句牒定。次二句斥破。為心潛根裏。如瑠璃合眼者。瑠璃合眼時。先見瑠璃。後見山河。眼根潛心時。亦先見眼。次見山河。今見山河而不見眼。是法喻不齊也。 △子二。轉開二謬。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先開見謬。於中二。一眼同境謬。含二過。眼為所見之境。非能成見之根。一過也。眼同無知之物。非有照見之性。二過也。皆如瑠璃椀故。二不成隨謬。以瑠璃椀。順看外見。非同眼根。必須收視反觀。既非隨見隨別。豈不自語相違。 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瑠璃合。 若不下。次開不見謬。既不見眼。法不合喻。何者。喻則瑠璃山河皆見。法單山河。而不見眼。徒然妄計。非有實義。 △子三。遂與決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瑠璃合。無有是處。 喻見瑠璃。法不見根。事理相違。故為結破。 △壬四。破內外二。癸初。承前轉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 先出計意。因聲而有分別。曰又作。識心週徧計度。曰思惟。如是。指下內外言。 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 是眾下。次正指明。又二。初通論藏暗竅明。生身。普指也。臟腑者。白虎通曰。五臟。心肝脾腎肺也。六腑。胃膽膀胱。三焦。大小腸也。竅穴。莊子曰。人皆有七竅。謂以視聽食息。而有眼耳口鼻七竅穴也。中暗外明者。暗藏在內。黯然難覺。明竅於外。顯然成見。為成內外計也。 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 今我下。二別證見外見內。由有七竅。在面則明。故開眼見明時。即名居外。不必身心相外不干而後為在外也。由有五藏。在腹則暗。故閉眼見暗時。即名見內。不必朗見身內臟腑而後為在內也。又由見外見內。自顯此心不在一處。故知非獨潛根裏也。 是義云何。 是義句。後請裁決。佛說法性。眼見明暗。今開眼即同境。即計眼能見暗見明。以為見內見外。欲脫前三難。然當與不當。故問於義。在佛云何。 △癸二。隨計逐破二。子初。正破二。丑初。約外見。破所見之暗不成在內。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 汝下。單牒見暗也。 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 此暗下。雙徵對不對也。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與下。雙破二俱非也。又二。先破對眼之非。中亦二意。初正明在眼前。謂暗若對眼。暗在眼前。反成見外。豈成見內耶。 若成下。二反顯不成內。設許暗在眼前。亦可成見內者。斯則不需合眼。但居無光幽暗室中。眼前所對屏帳几筵一切暗境。皆汝身內三焦六腑乎。無是理也。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若不下。次破不對之非。暗既不與眼對。則眼與暗。了不相觸。云何說言。閉眼見暗名見內耶。 焦腑者。素問曰。能藏精氣而不泄者曰臟。其傳化物而不藏者曰腑。消化五穀。分潤腠理曰焦。白虎通曰。六府者。即五臟之宮府也。胃為脾之府。膽為肝之府。膀胱為腎之府。三焦為命之府。大小腸為心府肺府。黃帝難經云。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在胃上。中焦居胃臍之間。下焦在臍下。六腑中之一。楊玄操云。膲。元也。天有三元之氣。生成萬物。人法天地。亦具三元之氣。以養身形者也。 △丑二。約內對。破能見之眼不能返觀。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 初縱成內對也。恐阿難又轉救云。開眼順觀。外見室暗。名為外對。閉眼返觀。內見身暗。名為內對。故今牒云。縱許暗相不是外見幽室之暗。乃是對內臟腑之暗。然亦不合義也。故下難破。 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 合眼下。二例不見面也。合眼見暗。為能返觀。名為內對。稱見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返觀。亦為內對見汝面耶。 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若不下。三轉破兩途。又二。先破不見面也。開眼若不能返見於面。則合眼亦不能返觀身中。成內對矣。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 見面下。次破能見面也。縱許開眼見明之時。亦能內對返見己面。便招五失。一心眼在空失。汝面既為所見之境。則汝能見之心眼在前空中。不在身內。以根境相對。方成見故。 若在虛空。自非汝體。 若在下。二自成他體失。空是汝之心眼。自身反非汝體。成他人身矣。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即應下。三他成己身失。如來心眼。離汝體外。亦見汝面。豈亦是汝身之心眼乎。 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汝眼下。四身合非覺失。能見之心眼。既離體而己有知。所見之身面。離心眼而合無覺。以一人無二知故。設若內身有覺。外眼必定無知。在一不在一故。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必汝下。五當成兩佛失。設執內之身面。與空之心眼。二俱有覺。則汝一人應有二知。一在虛空。一在己身。當來超凡入聖時。應成兩尊報身佛矣。 △子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故知者。指對眼不對眼。外對與內對。返見不返見。見面不見面也。單結見內者。彼計內為重故。例破內可知故。見面中帶破故。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一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一下 清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皋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校編定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壬五。破合處二。癸初。引教謬計。 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初引昔教。四眾。僧。尼。士。女也。常聞。深密楞伽等會。深密經云。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楞伽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又唯識論引經說云。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頌意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生燒。又如交蘆。互相依住。今言心法。心是六識能緣之心。法是六塵所緣之法。由內心而攀緣外境。境從心起。故云心生法生。此依唯識所現。藏海境風句義而說。以第八本識。變生三境。義相似故。由外塵而激發內心。心逐境遷。故云法生心生。此依諸識所緣。風動浪生句義而說。以塵境風動。轉生諸識。義亦似故。文雖通舉。意取後半。問。何故獨取後半。答。識心無形。法有體相。今計心處。應依法立。故不取前半也。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 我今下。二出計處。我今三句。單明獨頭意識。在意根處。緣法塵也。上一句。所思法相。下二句。能思意識。俱約現行。揀非過未。故云今也。下云。必有所思。發明汝意。又云。吸撮內塵。集知居中。計義同此。隨所二句。通說五俱意識。在五根處。緣五塵也。上一句。所合前五塵境。下一句。能隨一明了心。隨境思惟。心與境合。所合塵境之處。心即遂有所在。下云。若無前法。意無所生。又云。趨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是也。 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亦非下。三脫前過。隨合五塵。心在外處。忽緣法塵。心在內處。隨見隨別。即潛根中。境眾心多。豈局三隅。故云非三處也。 △癸二。牒計推破二。子初。正破二。丑初。直破二體二。寅初。破無體。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汝今等。牒計也。一法一心。可說定體合處。今一法生多心。有何定體。一心緣多法。合非一處。汝言合處隨有。妄計非實義也。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是心下。推破也。一者。如蓋合函。稱之為合。心隨合有。自無定體。彼此無定。方難合圓矣。二者。法有形貌。心無體相。若心無體。合有法者。猶十九無體之界。合第七假名之塵。界子虛。塵烏有。焉可合耶。如大集。淨名。涅槃等說。既無體不能合無法。豈無體能合有法哉。故結斥云不然。如指不自觸。一法云何合。 若四句料揀。一有法無體。如虛空。二無法有體。如真心。三有法有體。如六塵十八界。四無法無體。如七塵。緣影心。四中唯第三句可合。餘三皆無合義。今既一有一無。云何可合。 △寅二。破有體二。卯初。正破無從。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先定體。若心法皆有體而能合者。如下。次驗詰。挃。捏。擊。觸也。手體。身根。挃現痛癢。觸塵。知心。識心。謂以手觸自身。所知痛癢之心。為內出耶。從外入耶。若下。後躡破。內出。先見臟腑。後覺違順。初三已破。外入。先見己面。後知痛癢。二四又破。來處無從。豈能隨合。 △卯二。轉破妄救。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初以見屬眼為救。照明曰見。屬眼非心。鑒覺曰知。屬心非眼。佛說心知。責令見內見面。是以心知為眼見矣。於理未然。故曰非議。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 佛下。二以心能見為破。有二。一舉門喻。顯能見在心。汝。阿難。喻識心。室。喻身中。門。喻眼根。阿難前言。浮根肉眼祇在我面。識心實居身內。故佛就其所計而破之。謂浮勝眼根是色法。但能助發。不能有見。眼俱意識是心法。依根生起。知見分別。喻如門雖通見。必室中有人而後有見。非人。而門不能見也。今眼雖顯見。須身中有識心。然後能見。設無識心而眼根豈能見哉。 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則諸下。二舉死喻。明徒眼不見。恐轉計云。門無情識。眼有見覺。何可同喻。故又破云。如人暴死。識心去體。眼根儼在。應皆見物。云何不見。彼又計云。亦有死者過日還見。故又破云。若見物者。人必絕後再甦。識心去而還來。故能見物。豈實死者還見物耶。語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活尚如此。況死後哉。汝稱眼見。乖誕可知。又將經文法喻合明。補曰。汝在室中。汝則能見。門不能見。心在身中。心則能見。眼不能見。當知見者。是心非眼。則諸已死。心識離體。尚有眼存。應皆見物。以心去故。有眼不見。知是見者。是心非眼。若見物者。云何名死。以彼活人。心在身中。眼能顯色。云眼見物。理實見者。是心非眼。釋曰。初局現在。顯以識心。破肉眼色根無見。以此破妄中。見屬妄見。心屬妄想。揀非下顯見中。見是見性。心是藏心。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眼故無見。理實真心真見。有體非影。妄心妄知。亦屬分別緣影也。次通三世。密以藏心。破識心無內外去在。以去後來先作主公者。唯藏心識精元明。故能有見。眼故無見。意識亦然。蓋藏識有實體性。六識但是前塵虛妄相想。何有真實知見體也。六識知見尚妄無體。況眼識上分別見耶。故破斥為無。 △丑二。轉破四相二。寅初。總開。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 上但破出處。此又破體相。一與多。心體也。定數。徧不徧。身體也。約量。 △寅二。別破四。卯初。破一體。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若句。標一體。四支共一心體也。則下。破。心體若一。四支共同。挃左一支時。餘右等三支應皆知覺。如拔一毛。群孔皆疼。今何一支覺耶。設許渾身四支咸覺痛癢。應無本挃所在。今何偏在一挃處耶。若覺唯一支。挃有定在。如知手癢。非知足痛。則汝四支共一心體之義。自不成矣。 △卯二。破多體。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先標多體。四支各自有心也。故挃一支。餘支不覺。成多心體矣。則下。次破。既有多心。即成多人。以一人止有一心體故。設手足百骸具多心體。畢竟將何一支心體為汝自心乎。餘者異汝。同他心量。是則紛念無緒。豈有一人容二心耶。 △卯三。破徧體。 若徧體者。同前所挃。 初標牒。徧體。一心徧滿四支體也。同下。次例破。義例同前一體破也。但前重能覺一心。此中重所覺四支。謂挃一支時。四支徧覺。若徧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徧體自不能成。故云同前。 △卯四。破不徧。 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先標牒。不徧。一心不徧五體也。當下。次擊破。頭足齊觸木石之時。頭覺足不知。可名不徧。今齊觸齊知。何為不徧。故云不然。 △子二。結破。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處尚內外無從。奚能隨合。體既一多不定。如何隨有。 △壬六。破中間二。癸初。引教立中二。子初。引教成證。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 聞者。如般若淨名等。一實相者。即無相之相也。般若云。是實相者。即是非相。二諸法實相。故名實相。謂諸法真實本相也。淨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三無相不相。名曰實相。華嚴菩薩云。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是為入不二門。初一空觀也。空宗意。二不空觀。三空不空觀。俱性宗意。 世下。上明聞佛共談實相法。此引聞佛獨說心實相也。妄心無實體相。安有所在之處。真心體徧一切。不滯在於一處。淨名舍利章云。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正今所引意也。又波離章云。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今引意。欲立心在中故。而云不在內者。謂心不在根身內也。不在外者。心亦不在器界外也。如此偏引。計誠謬妄。 △子二。揀顯中間。 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 先配教理。初三句。牒標。內無見者。不見心肝筋脈也。外不相知者。身心相外。自不相知也。亦可不字改又。與下相知應合。內無下。釋成。由內無見。揀非在內。由相知故。揀非在外。印定初二計謬。故云非義不成。 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今下。次正立。中相知。故不在外塵。無見。故不在內根。內外義不成。當在中間矣。此亦泛計。非的指也。 △癸二。據理徵破三。子初。正破二。丑初。雙徵身處以定中位。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佛下。牒明。心在中間。定了所在。今下。審定。處。身外塵境。依報也。身。自己根體。正報也。彼說中義不明。故以身處徵定。 △丑二。別破兩在以示不成二。寅初。在身非中破。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初句標。在身內立中也。在下。破。身有邊中二位。若立心在邊。左右非中。自語相違。若立心在中。同內無別。應合見臟。 △寅二。在處無定破。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先標。在外處立中也。為下。次徵。表。標竿也。如周官土圭測景立表之義。無下。三破。無表即無中。表則中無定。何以下。上雙開破。此單徵釋。以能表物體。既混濫難憑。而所表心。安能一定不雜。縱成中位。身心相外。前已破竟。亦不取也。 △子二。轉破二。丑初。阿難以識生根塵中為救。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 阿下。揀異。異佛現說。非在身處二種之中也。如下。引正同佛昔說。深密方廣十八界義也。眼能發識。是增上緣。色能牽生。是所緣緣。故云為緣。根境合而眼識生於其中。故云生識。經云。若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識。又相宗識論云。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長。四緣者。一親因緣。種子也。二所緣緣。境也。三增上緣。空。明。根。作意。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也。四等無間緣。前念引起後念。識也。色法。止有親因。增上緣也。對釋今經。眼即增上。色即所緣。生即無間。識即親因。餘詳智度。俱舍等論。 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眼有下。謬釋。眼有別者。謂內之眼根是有分別性也。色無知者。謂外之色塵即屬無知境也。識生中者。謂識心生於根塵之中。起諸作用。分別諸法也。為心在者。結明所計識心不在身境。而在眼色中也。今云謬者。大小乘並說。眼根。色法。無覺者。眼識。心法。有別者。是則眼根不應分別。況上佛破門能見不。今曰眼有分別。依小乘色心相混。在相宗見識不分。一謬也。性宗。識生見中。見無分析。識有分別。今曰眼見有別。二謬也。上引生於眼識。此云識生中為心在。眼識。前五識中一也。識生心在。又計第六意識心也。大乘相宗。八識各從自心種起。今雜眼意二識。豈非五六不分。三謬也。設以小乘二識。眼意用異體一。亦違相宗八識種義。本經十八界別。豈非大小乘混。四謬也。問。眼有分別者。眼。依三宗指色根。眼相。分別。性宗指心根。見性。屬相宗雜論三別中。初分別自性。即無分析義。非隨念計度故。識生中者。準小乘與性宗。通指眼意二識。體唯一故。如此釋文。諸謬消亡。何如。答。釋初句。眼有分別中。雖與上引眼色緣文。半分不違。與下物非體知。全分相違。如何可解為色根之無知耶。又釋三句。識生其中。小乘則可。性亦未便。如下眼界文中。但云生眼識界。不云生於意識。況上引云。生於眼識。如何可解為二識耶。前後混濫。招謬多矣。又世尊意。以眼色為生識之緣。非謂能生識也。蓋識自有能生種子故。且根塵二法。皆是色種。豈有色種而能生心現行哉。故相宗曰。根之種現。但能導識之種現。謂根為生識之緣則可。若謂生識則不可。尊者不知根境識三。各有種子。遂執根境皆能生識。故曰。識生其中。此又阿難執小乘中。根識互生之一謬也。 △丑二。如來以兼二不兼二為破二。寅初。徵開兩途。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心體。意識也。兼。連屬。挾帶也。二。根塵也。謂意識心體為雙合根塵二種。而間處其中耶。為兩離根塵二種。而孤立之中耶。 △寅二。破二俱非二。卯初。兼二則成兩立。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初句標定。連帶根塵。而合生其識心體也。物句。合釋。物。色塵無知物故。體。通二。一識。心是知體故。二根。眼有分別故。順其計而破也。參錯不一曰雜。混合不分曰亂。謂識心體合色塵物。則雜無知而質礙。合眼根體。則亂有知而分別。又物亂其體。塵亦分別。體雜其物。根識無知也。 物非二句。離釋。若謂識心。雖兼於二而不雜亂者。然物色非有知也。兼物色而還歸物色半分。成立無知一邊矣。根體有別知也。兼根體而還歸根體半分。成立有知一邊矣。云何句。結破。合言之。知雜無知。間無空隙。如泥和水。難可立中。離言之。無知與知。敵成兩對。如牛兩角。亦無為中。下云。合則中離。離則兩合。故斥破云。中云何成。 △卯二。不兼則無中相。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兼句。標。心體全不連帶根塵而生也。非下。釋。不兼根。即非眼之有知。不兼境。亦非色之無知。能生既無。所生寧有。故云無識體性。中句。破。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根塵。何有中相也哉。 △子三。結破。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身處根塵。並無中位可得。定本曰。前云。亦非內外中間三處。此云當在中間。應知經文錯簡。須將第六易為第五。則有多種妙處。刪修曰。明預師言五六錯簡。前後易置。今觀阿難設問。次第引經。初云常聞。次云亦聞。連躡為辭。何容紊亂。豈須定破中間。方乃再徵三處耶。評曰。前則從義。後則依文。非義無以發文外之巧思。非文無以禁後學之改作。二說雙存。詞義無礙。 △壬七。破無著二。癸初。引教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 先引文。昔者。指般若時。僧首曰大。學後曰弟。法生曰子。相應曰共。大品云。如是種種法門。汝當為菩薩說。法華云。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以諸因緣。說無上道。二乘轉教菩薩。如賫詔傳旨官。故云共轉也。覺知分別。證今識心也。中間上已被破。故全引三不在耳。俱。指一切法。無在。無住相也。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又云。般若者是無住義。金剛云。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一切下。次釋義。一切。釋俱。無著。釋無所在。名為心者。結分別性。則我下。後請決。一切境上。心不去著。境存也。無著為心。心存也。心境雙存。云何無著。不敢自是。故請可否。 △癸二。依理析破二。子初。正破二。丑初。雙徵。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 先牒定。依彼所計妄心而牒之也。 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世下。次徵成。又二。初標定外境。虛空諸世間。即下諸所。依報處也。水陸飛三行。即下物象。正報生也。一切。總結情器境也。 汝不下。二徵定內心。為在一切名無著耶。為不在一切名無著耶。在。即有義。 △丑二。逐破。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先直破其妄。有二。初無則同空破。不在一切物境。便同龜毛無體。又何有心。名無著耶。此取喻走兎水龜。若飛兔陸龜。容有毛角。故大經云。如水龜毛。如走兎角。有下。二有則成著破。若有諸物。心但不著者。非也。有諸物。境存矣。心不著。心存矣。成敵兩立。不可名無著也。 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無下。次轉釋其非。亦二。初釋無相。結責無不著之非。前云。無同兔角者。以無相則畢竟無物。故心境皆亡也。非下。二釋有相。結責有不著之非。非無相。境有也。有心在。心有也。境存心在。對待熾然。惡乎無著。 △子二。結破。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一切法中。在與不在。皆不可說無著。立無著心。畢竟非義。問。佛之徵處。為顯無處。今何又破俱無所在。答。破三不在。顯無處體。今證無所在。以為心體。是執無在為其在矣。故下白言。當由不知真際所詣。詣。在也。所以破也。問。涅槃云。無住者。名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知一切法而無所著。此破無著。何也。答。執此無著。以為妄心體故。如云。則我無著。名為心不。涅槃云。無住者。名無始終。如來之性。無有始終。又無住者。名無邊法界。若計無住以為心體。便著始終邊際相矣。上釋無處妨。顯無在之處亦無也。此釋無著妨。顯無著之心亦泯也。妄識本無處所。眾生迷執有處。如人見月影於山林城岸海沙舟楫之處。隨謂其月在此七處。孰知真月在天。徧照諸法。影非月體。寧有定處。識心亦爾。非謂有一真際所詣。阿難不知。而佛獨知。故為逐破。正脈云。詳此七番。確定成處者。一內。二外。三根裏。六中間。四處而已。以四還在內。五則無定處。第七并處亦無也。又一四引眾同計。二三己意推度。後三引教謬釋。孤山曰。總上七番。似破四性。在內。潛根。見內。破自性。在外。破他性。中間。破共性。隨合。無著。破無性。故龍樹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古德云。若作無生解。還被無生錮。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於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楞伽云。智者不分別。若生若不生。空及與不空。自性無自性。但唯是心量。而實不可得。則知無處無著。無性無生。無無亦無。真空無妄。究竟涅槃。常寂滅相。故此如來七番逐破。俾介爾妄心無逃避處。識賊巢穴所在。於此討除勦絕。 △辛二。一咄破妄識非心二。壬初。阿難責迷心際。求示真途二。癸初。責迷心際。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先敘儀。爾時。第七破處已後時也。從座起者。欲有求請。不應坐故。禮云。請益則起。如曾子避席意。表知諸法空。而不取證也。袒。肉袒也。偏袒者。此土謝罪順命則肉袒。彼方覲王請教則偏袒。敬之至也。揀非袒裼浼焉者比。右。順也。順從服役也。又正也。期求正道也。偏右肩者。表擔荷大法。從正役邪也。右膝著地。互跪也。示卑下相。表屈智就理。互相契入也。合掌者。此土見客。則拱手歡叙。彼方遇人。則合掌問訊。今欲咨決心疑。禮應專一其心。不敢散誕。故合十指爪掌。表冥符十善根力心中。而不異緣十惡惑業邊際也。以上皆身業。整肅曰恭。尊重曰敬。意業也。表回因向果。上示曰告。下啟曰白。口業也。表從體起用。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 我下。次悔責。難是白飯之子。得道夜生。於諸弟中最為小故。慈愛者。大慈博愛。揀異小慈情愛也。少小曰憍。哀愍曰憐。見惑雖斷。思惑猶存。名未無漏。悔責有三。一恃憍憐。二務多聞。三無實證。 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不能下。後陳迷。詣。至。造。去。在也。一不知識心真實邊際所在。是迷妄心處也。二不知真心實際到處。是迷真心處也。又娑毘羅。妄想邊。婬舍。邪見惡家。不能折。故為彼轉。如來藏。真心際所詣。華屋。佛家。由不知。故未無漏。前悔猶小。此迷甚大。 △癸二。求示真途。 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先阿難禮請。奢摩他。涅槃五義。一能滅。滅煩惱結故。二能調。調適諸根故。三寂靜。三業寂靜故。四遠離。離五欲樂故。五能清。清淨貪等三濁故。闡提。云信不具。不信因果。無慚愧故。楞伽云。闡提者。焚燒一切善根。謗菩薩藏。彌戾車。慈恩翻邊地。清涼云。惡奴。興福云。惡見。智論。弊惡地處。長水疏。樂垢穢人。名義集。邊地無所知者。資中曰。邊邪不正見人。隳。壞滅也。開。啟發也。方便門道曰路。二肘兩膝及頂曰五體。奢摩他。本性定。正門直路。能趣菩提涅槃真際。故願開示。彌戾車。不定見。邊門邪路。旁通煩惱生死險道。故令隳壞。欲令闡提無性而成一乘佛性。眾生知見而成如來知見。故前通請三定之後。此又別請奢摩首定也。五體投地。投地者。願聞法要故。表轉小成大。清涼云。五體著地。普願自他得成正覺果地。頂頭首者。普願自他得成無見頂相。 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及下。二大眾欽聞。大眾。該權教三乘。邪魔外道等。欽。敬也。誨。教也。傾渴者。傾心渴仰以樂聞。如渴思飲。翹首佇立而待誨。如鳥張翼也。 △壬二。如來示二本體。咄一非心二。癸初。示二本體二。子初。舉示真妄二本二。丑初。現瑞表顯。此是密教。直欲一類上根圓頓眾生。寂默以通之也。又以形表。利智者目擊而道存。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瑞現有五。一放光瑞。表根性將顯。面表究竟覺性。門有眼耳鼻舌。即表見聞覺知根性。光表究竟覺智。百千種者。表千二百功德相也。密示菩提淨體。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普下。二動地瑞。表識心將破。佛界。表眾生本覺性。震約聲。兼吼擊。動約形。兼起踊。隱隱出聲為震。雄聲郁遏為吼。砰磕發響為擊。搖颺不安為動。自下而上為起。忽然騰舉為踊。此六震動表六識將破。密示生死根本。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如是下。三現土瑞。表十界齊明。將十顯見。十界一時開悟本覺。越諸塵累。故塵剎一現。表密示知路出生。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佛下。四合界瑞。表三道一如。佛表智。威德約身。從定發。神通約心。從慧發。界表境。諸界表九界。依六識無明。成苦等三道。一界表佛界。以三德秘藏。為一大涅槃。佛將三詰無體。一咄非心。徧令依如如智。契如如理。轉三道為一涅槃。九界成一佛界。故諸界一合。表密示總明迷倒。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其下。五聽眾瑞。表五乘得。本界表始覺理性。菩薩表始覺智。住本國者。表捨妄本。得真本也。合掌聽者。表不錯修。成正覺也。由迷二本。曠劫沉輸。背覺合塵。豈住本地。今將示二本。令認砂非饌。故以菩薩住本國聽為表。此即密示別出眾由也。 △丑二。詳言指示。此是顯教。普欲中下一類權漸眾生。言辯以悟之也。又以聲告。頓根者耳聞而心會。於中分四。寅初。總明迷倒。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一切。通指迷妄凡夫不修行者。從來者。自從不覺有識已後來也。倒有三。一心顛倒。無明也。二想顛倒。思也。三見顛倒。見也。凡外非常計常等四。二乘常計無常等四。成八顛倒等。故云種種。惑道。業。指十惡等業道。種即苦道。現在業因熟脫。名果報。未來發生惑業。名種子。如十二因緣中。受發愛取。生老起無明。經云。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然。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皆同此義。故不云苦。而名種也。種種。貫下二道。各有多類也。自然者。由惑潤業。由業招苦。苦又起惑。牽連不斷。法爾如然也。惡叉。此云。線貫珠。西域果名。如此間杏仁。聚者。此子生時。三顆同聚一帶。以喻三道同時具足也。 △寅二。別出眾由。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先舉法。二。初直明不成佛果。行人。別指淨善。乘性發心修者。舉能行。不下。出所成。無上。指佛果。乃至超權教菩薩大乘。聲聞小乘果。緣覺中乘果。此三出世聖賢也。外道類有九十五種。趣邪因者。諸天。三界天乘也。修禪善者。魔王。居欲色頂。躭湎欲樂者。魔眷。神靈妖魅等。假威擾亂者。此四住世凡愚也。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皆下。二正出錯修因由。二本者。真妄二本也。妄本。上云。用諸妄想。三番破識者是。真本。上云。常住真心。十番顯見者是。迷真為妄曰錯。認妄為真曰亂。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猶下。後合喻。沙喻妄。饌喻真。煮喻修。妄不成真。如沙非飯本。梵語劫波。此云長時。塵劫喻多久也。 △寅三。正示二本。 云何二種。 初句徵。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阿下。釋。有二。一出妄本。初句標名。對下應云。煩惱生死根本。不出體者。妄無體故。三道依因。故云根本。莫窮初際。故云無始。清淨本際。不可得故。 則下。次明相。眾生。指前七類及餘一切輪轉之流。攀緣心。六識也。能緣心為攀。所攀境為緣。了別識為心。上之思惟愛樂。七破不得其處。下之呵咄非心。前塵分別影事。起信云。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又名分別事識。楞伽亦名事識轉識。譬如塵團。自性者。本無有性。隨徧計執。妄認為自內我也。正脈疏云。用六識妄心。則以生滅為本修因。如蒸沙作飯。沙非飯本。但成煩惱生死。不證菩提涅槃。故非了義。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二出真本。先標名。菩提。智果。揀非煩惱業因。涅槃。斷果。揀非生死苦報。無染煩惱曰清。離生死垢曰淨。非從今有曰元。即根本也。能生一切功德法故。是一切性曰體。真實性也。能攝一切功德法故。此出體者。真元有故。二果本具。故云無始。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真妄並無始者。妄本無根。真本不生。如沙與金。莫窮先後故。 則下。次明相。汝者。舉阿難以覺之也。不言眾生。迷此識性故。識精者。第八陀那識也。最極微細。故名曰精。總稱真精妙心。妙精明心。別即黏湛發名。見精知精等。信論云。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名為阿梨耶識。楞伽名為現識。藏識。譬如金莊嚴具。元明者。此識即是本覺妙明真精心也。亦即如來藏不生滅心。亦即六根中見聞覺知之性。屬真如中不變分義。能生緣者。不思議熏變。謂之能生。根身器界種子。名為諸緣。是無明業識生滅心。亦即末那等前七轉識。下云。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屬真如中隨緣分義。隨淨緣則成四聖法界。隨染緣則成六凡法界。識相既現。元性即隱。故曰緣所遺也。下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信論云。此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五卷十方佛云。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即今諸緣妄心。而為生死本也。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即今元明真心。而為涅槃本也。 問。元明生緣。何同一六根耶。答。下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頌曰。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問。云何用根不用識耶。答。下云。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釋曰。見聞覺知。六根性也。亦名見精明元。聞精明性。常樂涅槃也。擇去死生根本。即根性中不起攀緣六識心也。依不生滅性成。即根性中旋其虛妄。伏還元覺也。正脈疏云。用六根真性。則以不生滅為本修因。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決成菩提涅槃。不起煩惱生死。故為了義。 △寅四。結斥枉受。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本明。識精元明也。遺。迷也。迷真執妄。以用攀緣心故。行。用也。見聞覺知精性。無時暫離也。不覺者。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聞悟性淨妙常也。諸趣。七趣也。枉。屈也。不宜受而受。名曰枉入。上四惑業。末句苦道。 △子二。推徵真妄二體二。丑初。三徵真見。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 先應求垂問。奢摩。極靜法。詣涅槃真際之大路。用前識精元明為本體。欲知者。須求真心以入奢摩路也。生死。最動法。到無明妄想之險道。用前攀緣心性為本體。願出者。當捨妄心以出生死道也。出入二路。取捨在汝。故復重問。 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 即下。次舉臂徵見。見即真本。開奢摩路者。於中三。一總徵於見。臂者。具一真中。舉上舉下無礙之用。故曰金色。指者。發五大內。屈來屈去。圓融之用。故曰輪相。告示曰語。見不者。直以覺精明見。開曉者也。言見者。隨問而答。非真悟入也。若曰。我已識精明見。則親證現量矣。 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言下。二別徵所見。光明拳者。真觀離垢所見也。心目。能見也。此句生下三四兩問。 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佛言下。三別徵能見。誰見。徵能也。眼見。巧答也。內含二意。一者。為令顯眼中見性故。起後指見是心文。二者。意欲揀身內識心故。生下徵心咄破文。若直答言。我與大眾。識精明見。雖得佛旨。不破物情。以不能破妄顯真故。 △丑二。一徵妄心。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先就答徵心。心為妄本。通生死道者。汝今下。躡前第二答也。汝目句。允前第三答見。以何者。正今番第四徵心也。對敵曰當。拳為所知。心為能知。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阿下。次舉妄以答。所在者。七徵心處也。推尋者。內外中間尋在也。所在處雖昧。能推心實了。故將能推為心。殊不知此能推心。乃是攀緣妄想。輪轉生死根本。若言見精明性。我將為心。當佛拳耀。便得菩提涅槃本矣。如之何迷真錯認。故溫陵曰。金拳舉處。直下要識本明。塵相未除。依舊認賊為子。 △癸二。咄一非心。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先呵識非心。咄。振聲呵叱也。名提金剛寶劍。斬除妄本。令速捨離。亦名豎尊勝幢。建立真源。令別薦取。又名發師子吼。驚醒迷情。又名擊天帝鼓。震空執障。阿難者。呼名以警覺也。非心者。奪破其妄識也。前七破處。搗賊之巢。此一叱心。斬賊之首。下斥無體。裂賊之身。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阿下。次避席索名。瞿然。驚愕貌。怖其心失也。避座。退席也。責重執深。故不安其所。合掌立白。騰疑問決也。非心名何者。分別名識心。無知名木石。今能推者。既不名心。豈名為木石耶。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佛下。後指名出過。此句。指名目。塵相。所對境。想是能緣心。並虛妄者。相既幻妄。想豈是真。圓覺云。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惑句。明用相。真性。見聞覺知性也。妄心是真心中之影。六識乃八識上之像。影像若陳。實體遂隱。猶如花發空昏。瞖生目暗。故云惑也。由下。出過咎。認。錯認也。迷妄故。賊。喻妄想。子。喻真性。以六識妄想損法身。傷慧命。竊去功德法財。名之為賊。六根真性。繼先珍。傳後事。住持知見寶藏。名之為子。今迷妄為真。如認賊作子。惑也。失。誤失也。棄真故。元常者。六根真常性也。既用攀緣心為自性。則識精元明常住不滅者。反昧之而不認取。如人認賊為子。更不求覓其真子矣。棄失不取。業也。受。枉受也。感果故。有二。一由迷真認妄。欲期其嗣世。誰知反遭劫奪。歷受困窮。二由執妄遺真。則不見嫡生。無人紹隆家業。積成孤獨。因而生死道中飄零無度。苦也。 △辛三。三詰破妄識無體二。壬初。阿難驚疑請示。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 先叙驚疑。善心開八。未愛佛相。捨俗家。侍本師。歷沙土。事諸佛。近知識。發勇猛。行法事也。惡心。有二。謂謗佛法。退善根也。無此善惡心。何異土木。離此覺知心。別更無有。論頌曰。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今斥非心。自他皆怖也。 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唯垂下。次結請示。何者非我心。虛妄相想賊耶。何者是我心。元常真性子耶。故求開悟。大悲者。眾苦無心。求佛拔與故。 △壬二。如來安慰詰發四。癸初。慰示真心有體。此答是心。乃元常性。為涅槃真本。何疑無心。同土木耶。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 先標佛本致。無生法者。真如理也。忍約智言。入解修證也。慧心住此無生理故。名入法忍。華嚴云。無生忍者。不見有少法生。仁王云。一切法空。得無生忍。今將破妄心生滅。當顯真性無生。故云。令入無生。又無生法性。始終無殊。修證智忍。地位不等。下文第三漸云。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智論云。菩薩得無生忍。生死相斷。出三界外。不墮眾生數中。信力入印度經云。無生忍法。則能清淨初歡喜地。仁王云。無生忍菩薩。謂遠行。不動。觀慧。華嚴云。菩薩住此忍。普見諸如來。同時與授記。斯名受佛職。此即金剛後心相也。是知忍位。始於三漸。終於等覺。今欲銷彼倒想。頓獲法身。故云令入法忍。上之開示。屬因。下之法忍。屬果。又開示。教也。欲令。行也。心入。理也。法忍。果也。 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 於下。次慰以真心。大論云。佛是人中師子。故說及座。稱為師子吼座。今欲除眾驚怖。令得無畏。故坐此座。眾疑無心。同於土木。與佛頂心。應先安慰。故摩頂以告也。 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 如來下。三明法唯心。有二義。初總標心生萬法。諸法者。略唯色心二種。生。發也。唯心者。即藏識心。現。起也。性本自具名性起。隨緣成造名緣起。所者。心為能生現。法為所生現。如鏡現像。如水起波。楞伽云。心亦是唯心。非心亦心起。解深密云。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下文亦云。色心諸緣。唯心所現。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一切下。二別釋萬法唯心。因果。正報十界聖凡也。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勝鬘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圓覺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界塵。依報。十方剎土也。起信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楞伽云。身資及所住。我說是心量。十地經云。一切皆由心所作。體。性也。既由藏心隨緣變現。亦依藏心以為自體。如像不離鏡。波不離水。故此藏心。非直與生佛為體。亦通與一切法為體。故智論云。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華嚴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下頌亦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 阿難下。四況有體性。又二。先舉諸法。諸界者。謂情智器。三世間也。所有者。謂情智界有五蘊六入。器界有四大五塵也。草。卉屬。葉。樹屬。縷。蔴類。結。蓏類。此有形中小者。追問為詰。根。種也。元。本也。質實曰體。約形量言。不改曰性。約具稟言。虛空。無形中之大者。太清為名。涅槃說。空有四名。謂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也。顏色為貌。雜集論云。空一顯色。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何況下。次況真心。本自無染曰清淨。染而不染曰妙淨。靈鑒不昧曰明心。性一切心者。真如有二義。一不變義。性也。約寂靜。二隨緣義。心也。約照動。一切謂諸法。真如通與一切法為心性也。性徧一切而不變其體。曰性一切。心循一切而隨緣成異。曰一切心。正顯真如隨緣徧染淨時而性無變異也。上清淨句。豎窮十界。此一切句。橫徧九方。何況自無體者。彼諸所現色空法相。尚有名體。況自能現心性。豈無體。 △癸二。三詰妄想虛偽。此答非心。虛妄相想為生死妄本。何為認賊作真子耶。於中分三。子初。約心體以詰塵。是離非離定有無。 若汝執。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初反難心應離塵有性。若汝句。牒其所執也。不捨舊計曰執悋。分下。能推心也。散心任運之用。名曰分別。妄想思惟也。究理推度之用。名曰覺觀。粗心初念名覺。細心後念名觀。雜集論。三分別。謂自性。隨念。計度也。瑜伽論。七分別。謂任運。有相。無相。尋求。伺察。染汙。不染汙也。分別總通三七。覺觀即七中尋伺二心所也。並屬意識。揀非藏性中無分別覺觀也。對緣前境名所。分明不昧曰了知。認此妄識。云必為心。此心下。難應有性也。色等。所依塵境也。初營為事。辦後為業。性。能依知心也。具體相用曰全。離塵別有性者。名為真心。能所相依起者。即妄心矣。別有全性下。補四句云。是真汝心。離塵無有。非真汝心。今何無耶。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如汝下。次正明心不離塵有性。有二。先外緣聲有。例知此心。依外五塵妄分別者。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縱下。次內因法有。見聞。眼耳識。覺。鼻舌身識。知。意識。此有二。一明了意識。與前五識同緣五塵。明了取境故。二獨頭意識。又三。一散位獨頭。緣獨影境。二定中獨頭。緣禪定境。三夢中獨頭。緣夢內境。今約明了也。滅者。外緣絕盡也。前五識不緣五境。俱意識不起分別。縱者。對下猶言。縱外無粗分別。猶未忘內細分別也。內句。內證虛寂也。守。能緣心。閑。所取境。散位言。初心名住守。後心名安守。境謂寂靜清曠。定位言。初心名持守。後心名得守。境則寂滅不動。法塵。出取幽閒境名。本非法性。是法塵也。分別。出緣內守心名。本非真心。是妄識也。影事。出緣取心境之體。本非實相。是影像也。猶為者。散位緣五塵影。與定位修諸禪觀。固為法塵境中生之一分。有分別性。即散位不緣獨影。及定位無為恬澹。猶屬法塵境中滅之一分微細分別。故此守心閒境。但是罔象虛無之事。了無其實體也。下云。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既離法緣無性。即知識想妄矣。 △子二。約離塵以詰心。有性無性定真妄。 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先縱。心離塵有性即為真也。勅。猶斥也。非。不強也。謂我非不依理。故意強斥所執分別覺觀為非汝心也。汝揣。教其自度。離有。縱暫許詞。謂勸令自心揣度有無。盡理研摩真妄。若分別心離塵有體。是真。離塵無體。是妄。今皆因塵而有。即知屬妄心矣。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若分下。次奪。心離塵無性便成妄也。謂離六塵外。別無分別體。此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也。全屬妄想。豈真汝心。 問。上已難離色等。別有全性。今何又難離塵有性耶。答。略有三別。一上雙難離塵不離塵。此單難離塵。二上單難有性。此雙難有性無性。三上不難心真心妄。此又難心之是真是妄。故與前不濫。問。何為離塵有性。始是真心耶。答。下云。前塵自暗。見何虧損。音響雙絕。聞性不昏。豈非離塵有體。真心性矣。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故。 △子三。約塵變以詰心。為滅不滅定修證。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 先塵滅詰心必滅。離塵有性。塵滅性存。即真汝心。如人獲金銀。人去金在。竊比鳳毛龍角。心因塵有。塵變心亡。非汝真心。如夢得財寶。夢盡財空。喻同兎角龜毛。 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則下。次心滅詰誰修證。心不變。則法身常住。無生可修。下云。而此見精。性未曾皺。不皺非變。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心若滅。則法身亦斷。法忍誰證。下云。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問。法身體本真性。何隨妄心滅耶。答。彼以妄為真故。所以權小法身。非真常住。既不離塵影。終無實果。蒸沙作飯故。 △癸三。會眾知非無辯。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默含三意。一聞三詰。緣塵想故。二依教量。離塵無故。三知理非。難辯真故。失有二義。一推無體處。心果非真。是失其本心也。二因地心身。虛妄不真。果中法忍。自成灰斷。是失其聖果也。如人失去先所寶藏。後來財產無由資生矣。顛之倒之。自公召之。非是他人所遺害也。 △癸四。結責執妄過誤。此正答出認賊為子。若能轉執。即認子非賊矣。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先普責學眾。修學人者。修道位中有學人也。一切諸者。小指前三果。修行進道聖人。大則七地以前。我法未得自在諸菩薩也。九次第定者。即四禪四空。并滅盡定。九番次第入故。前八是凡定。惟有漏。後一是聖定。屬無漏。滅六識心。名無心定。兼盡七識。立滅盡名。又偏厭受想。亦名滅受想定。現雖成者。前八究竟已成。後一分得將成也。下漏盡者。三果有學人也。成羅漢者。四果無學人也。俱舍智論。明三種。一修性念處。緣理斷結。斷見思惑。但得漏盡。不得滅定。不具諸通。縱有神變。亦止十四。超一切智外道。名為慧解脫人。二修共念處。事理兼修。斷惑證真。得滅盡定。具足六通。及八解脫。十八變化。勝神通外道。名為俱解脫人。三修緣念處。緣佛三藏。斷惑證真。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三明六通解脫。兼發四無礙辯。破文字外道。名無疑解脫人。此若四句揀之。一。二俱不成。初二果也。二。成次第定。不得漏盡。三果有學人也。三。得漏盡而不得滅定。羅漢中慧解脫也。四。漏盡滅定。二俱成得。俱人無疑大羅漢也。今屬次句。以三果人初修滅定。雖屬有頂。而無漏攝。以依有頂。遊觀無漏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後故。雖屬道諦。而是非學非無學攝。似涅槃故。 問。滅盡無想二定。俱無六識。悉名無心。有何差別。答。別有五義。一起處別。無想定。外道說起。滅盡定。佛及弟子說起。二得人別。無想。凡夫得。滅定。聖人得。三祈願別。無想。作出離想。求解脫入。滅定。作止息想。求功德入。四感果別。無想定屬有漏。感無想天別報。滅定是無漏。不感三界中有漏果。五滅識別。無想但滅前六識。伏徧淨貪。少也。滅定不但滅前六識。兼滅第七識染分。及離無所有貪。多也。 問。三果四果同一滅定。何故三果有漏。四果無漏耶。答。滅定是通。通於有學中不還遠行。及無學中羅漢支佛。八地妙覺。故此滅定。屬似涅槃道諦。非學非無學攝。若云漏無漏者。是局。三果有學。有漏思惑未盡。滅定未得自在。似涅槃故。四果無學。無漏。見思並盡。滅定已得自在。證真涅槃果故。又滅定與涅槃。亦有五別。一滅定是涅槃因。涅槃是滅定果。二定是似涅槃。涅槃。真涅槃。三滅定。道諦攝。涅槃。滅諦攝。四滅定。非學非無學。涅槃。位唯無學。五滅定。有頂攝。涅槃。非界繫。 問。云何道諦。非學無學。答。四諦並屬修道。此又定學。入定則六七二識伏滅不行。似涅槃故。非學攝也。出定則非非想處。我愛猶存。非真涅槃。非無學也。 問。若對七地云何。答。定體界諦等攝。義例大同。但小乘三果。自從初果位中。以根本智證我空。後得智起加行。引發此定。但伏第七識微細我執。故雖身心度百千劫。如彈指頃。不能現諸威儀。以未達法空故。若權教七地。於初地見道中。以根本智先證二空。後得智起。復修加行。引發此定。兼伏第七識內微細法執。故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以了達法空故。此小異也。 皆由下。妄想。分別覺觀也。真實。妙淨明心也。修滅定學人。有三未斷。一未能伏滅上地有頂貪故。二出定還起餘下七地。六識相應思故。三執此似涅槃故。有頂我愛。餘地俱思。即此生死想也。執似涅槃。即此誤為真實涅槃心也。前之二種根本。乃至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皆於此二句結判。 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是故下。次別責阿難。雖多聞者。因聲分別故。執妄想也。下云。雖得六銷。猶未亡一。頌云。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不四果者。不聞自性故。誤真實也。下云。汝尚顛倒。惑聲為聞。頌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己二。說不空如來藏心以顯真。藏心真見。為菩提涅槃根本。是決定顯者。顯至極真。修定時決定用也。此如說金。非彼鍮石。故下謝曰。不歷僧祇獲法身。為真顯耳。中分二。庚初。如來顯示真性。又三。辛初。舉一眼。別顯見性本妙覺明。見聞等性。即是藏心。徧在六根門頭。而為一切法體。凡外權小迷而不知。反認六識妄想為心。奢摩他路被此塞斷。應知妙定非是識心所修。眼中見性本具奢摩他體。用為真修之本。能至佛位。得其全體大用。周圓沙界。故前破妄識。以聞奢摩他路。乃為最初方便。此顯真見以進奢摩他路。即是初方便也。又分為二。壬初。阿難捨妄求真二。癸初。悲己無修。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先叙悲感儀。聞者。指前執妄為真之斥也。長跪者。左右交跽。名互跪。兩膝齊跽。名常跪。迷妄遺真。故悲淚。悔昔傷今。故拜跪。 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自我下。次述悔責情。三。一悲悔恃佛威。不修大定。威從戒發。身修得者。神從定現。心成就者。修。約戒言。無勞者。等頒諸佛律儀大戒。無勞我修持也。恩錫曰惠。更替曰代。三昧。此云正定。正受。或云調直定。正心行處。此是禪觀通名。將惠者。佛必更錫殊恩大定。我是佛寵弟也。戒不修。則身不能代。毋恃佛威也。如波離律儀。難陀罔聞。定不習。則心不能代。毋恃佛神也。如普賢三昧。普眼不知。 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失我下。二悲悔恃出家。不修心性。先法。次喻。窮喻無有恆沙性德。合失我本覺心。子喻始覺性。合出家身心。父喻究竟覺性。捨喻背覺合塵。逃逝喻認妄為真。故受輪轉。合不入道。若能背塵合覺。返妄歸真。則客作賤人即長者真子矣。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今日下。三悲悔恃多聞。不修實行。亦先法。後喻。聞。教也。行。觀也。說食喻徒聞教法。不飽喻不修證身心。話餅何益飢腸。多聞不足恃矣。華嚴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大論云。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若能內修真如觀行。外藉佛教聞熏。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故下文云。汝雖歷劫憶持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上三悲悔。初乏果。次乏理。後乏行。徒有教矣。以是哀感。 △癸二。述迷求示。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先述迷。二障。一煩惱根隨也。擾惱有情。亦名惑障。起見思惑。亦名事障。續諸生死。依我執起。障大涅槃。二所知。名數同前。覆所知境。亦名智障。塵沙無明。亦名理障。礙正知見。依法執生。障大菩提。纏。縛也。如蠶作繭。自纏自縛。煩惱縛我空。所知縛法空。煩惱所知障者。如唯識論。根隨者。根有六。貪。瞋。痴。慢。疑。見也。隨二十。小隨十。忿。覆。慳。嫉。惱。害。恨。諂。狂。憍也。中隨二。無慚。無愧也。大隨八。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掉舉。昏沉。散亂。邪知也。論云。一煩惱障。謂執徧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二所知障。謂執徧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釋如清涼疏鈔。惑智障。如楞伽。事理障。如圓覺。我法執者。執蘊等法。有實主宰。名為我執。執蘊等法。心外實有。名為法執。此由迷於二空而起。從境得名。封閉我法。堅執不捨。名為執故。又起信論云。染心義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記云。識論。依二執起二障者。依五意上起所知。意之識上起煩惱。今信論以染心所依無明為所知。能依染心為煩惱。故不同也。應知彼約二執說二障。即局。此依染心說二障。即通。有斯異也。人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法我見者。依大乘利根故。如來遂為說法無我。名說究竟。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據諸經論。若斷煩惱。覺人無我。離分段死。名為小乘。兼斷所知。覺法無我。離變易死。名為大乘。今阿難初果。煩惱見斷。思惑未除。況所知耶。故云。二障所纏。不知。迷惑也。無根後無智故。不動曰寂。不滅曰常。心性。即二空法性。真如心也。煩惱礙心。真心不常。造業受報。所知礙性。法性不寂。迷理惑智。 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惟願下。次求示。飢貧曰窮。無法財法味故。暴裸曰露。無華屋華衣故。空有不覊。在物無礙曰妙。體用朗鑒。於法莫混曰明。遠離塵垢曰道。決擇真妄曰眼。明心妙性顯發。二我執障即空。而二死斷滅。慧目法眼豁開。二空理智頓證。而二果圓成矣。圓覺云。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二乘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大圓覺海。楞伽亦云。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願佛開發。 △壬二。如來顯真離妄二。癸初。放光表顯。理則頓悟。乘悟證入。故光顯。應上根。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 表有五。一胸出寶光。表發明心眼。前破識心。顯根性。故面放光。今顯藏心全體。見性大用。從胸出光也。如來。究竟覺。卍字。萬德吉祥相。表發妙明心也。涌寶光者。無量佛之知見。從佛藏心流出。表開正法眼也。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 其下。二晃百千色。表無真不現。晃昱。精徹。踰日月也。表見精明性。發本明曜故。能具體也。百千色者。表八百功德。千二百功德。八萬四千恆河沙性功德。無不具故。所具相也。 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 十下。三徧照塵界。表無妄不明。前之見精千色光曜。舉能照相。此之十界齊明。徧成一法界真見。無同別二分妄見。示所照用也。 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 徧下。四灌如來頂。表上與佛齊。如來。本覺也。灌頂流入佛胸中者。表會見性。即如來藏心也。十方剎者。表十佛法界中佛佛心同也。 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旋下。五旋會眾首。表下與生等。阿難大眾。始覺也。並旋至頂。灌入胸者。表生生性一也。 △癸二。許言宣示。事非頓明。因言漸達。故語示。接中下。分二。子初。告許。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 告許。三意。一建法幢。幢表超凡入聖。即生知見成佛知見。名建豎也。別有五義。一建立義。大悲大智建立眾生及菩提故。二高出義。表超三賢十聖之極位故。三歸向義。大悲攝生。智願攝善。歸向菩提及實際故。四摧殄義。如猛將幢。降伏一切諸魔軍故。五滅怖義。如帝釋幢不怖畏惑業故。如清涼明。今此權則背塵趨覺。偏則出權入實。小則返妄歸真。外則摧邪立正。凡則翻迷作悟。故建大法幢也。初二三義。建大法也。四五。幢也。 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 亦下。二獲心性。橫徧豎窮。無一眾生而不具有。故云。亦令一切。現具親證曰獲。隨緣不變曰妙。貫下心性。法界真如理唯一體。約寂謂之性。約照謂之心。真空性中無色聲之可見。隱微也。非識想之能緣。秘密也。本覺心內。垢不能染曰淨。暗不能昏曰明。如如理也。 得清淨眼。 得下。三得淨眼。元有本備曰得。分別遠離曰清。塵垢不干曰淨。同佛知見曰眼。如如智也。阿難求寂性。故許以密性。下之會四科是令了性也。求常心。許明心。下之徧七大是令悟心也。求道眼。許淨眼。下之顯十見是令開眼也。則奢摩他微密觀照。盡於此矣。 △子二。廣宣二。丑初。指見顯真十。寅初。顯見是心二。卯初。舉前拳見問答。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 汝先二句。牒也。前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 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 此下。問何有。徵光。云何。徵拳。將誰。徵見。興三問中。正在誰見。餘為例設耳。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阿下。答也。閻浮檀。翻勝金。樹名。果汁入水。沙石成金。佛是金剛不壞體故。赩者。赤燄也。寶山。須彌七金山也。佛乃功德山王體故。清淨生者。佛本戒定慧身。離欲無漏故。故明答光。眼觀答見。有相答拳。不從問次者。文便故耳。又密教中。金剛掌。攝善也。金剛縛。折惡也。金剛拳。慈威並濟也。今開合屈申示拳相者。立欲令阿難大眾。捨前識而取今見。破彼妄而證此真也。 △卯二。正顯眼見是心二。辰初。顯見不假根塵二緣二。巳初。辯無眼有見。顯其不假眼緣二。午初。取例令審。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先以喻曉。實言者。以拳譬見。現前實事言也。告者。開喻顯法故。以類比況謂之譬。假事訓明。謂之喻。務用曰要。因由曰以。得開悟者。因喻得悟其法也。智者。中智之士也。將前見光明拳作能例。以今手拳眼見作所例。即法以作譬。令其曉了也。上智者單法便悟。中智者假喻以明。下智者法喻合曉。愚無知者總不能了。故云諸有。 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阿下。次審義例。譬如五句。將前二三問答中。手拳作能例。眼見作所例。是人之常情事類。故依例而取譬也。以汝三句。以汝有眼則有見。例佛有手則有拳。義本不均。試問同別者。欲令推度其事情理義。而後決答也。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阿下。後答相類。唯者。依自意以酬問也。此以常情答。不以道法應。既無五句。隨佛語以證同也。以我眼之有見。例佛手之有拳。事與義並。似乎相類。佛既順情而問。我亦隨情答也。 △午二。斥非顯見二。未初。斥所答之非。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 無手無拳。例無眼無見。事相類也。眼雖無而見尚有。非如手若壞而拳必滅。義不類也。故斥之曰。於事則可。於義不然。何言事與義相類耶。 △未二。顯無眼有見。 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先徵明不類。初句。徵。不然所以。如下。釋。人若無手。拳之體用畢竟不存。手外無拳故。盲雖無眼。見之體用全然不壞。眼見各體故。以眼根滅而見體不滅。見明用之半分雖無。而見暗用之半分猶在。故拳見之義不同類也。 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惟見黑暗。更無他矚。 所下。次現令試驗。所句重審。非見全無所以也。汝下。詢驗。雙目並亡曰盲。咨決曰詢。觀見曰矚。試驗於途說道德公言者。非比一房獨聞私論也。唯見黑暗。則諸盲者亦有見矣。非全無見也。更無他矚。除見暗外。別無明相。但缺見明半分用矣。 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以下。後結成有見。明往暗來。並屬前塵。見體用相。全無虧損。故是以義觀之。盲無眼根而已。非無見性。見豈藉眼乎哉。 △巳二。辯矚暗成見。顯其不假明緣。 阿難言。諸盲眼前。惟覩黑暗。云何成見。 先疑覩暗非見。有二意。一由眼盲故。非前塵黑。二暗無三光。不名為見。初疑根。次疑塵也。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惟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 佛下。後例暗見無虧。諸盲下。牒也。眼。根也。色法。觀。見也。心法。黑者。目上赤眚。作翳障故。塵也。與有下。例也。暗室下補一句云。所見黑暗。暗室黑者。室內墻壁作隔礙故。亦塵也。 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二黑下。詰也。舉有眼例者。對上亦二釋。一盲人覩黑。為失睛故。稱名不見。例有眼人。暗中覩黑。豈亦失睛。謂無見耶。知黑非由根。特塵黑耳。何云無見。又盲者。後眼好時。還與有眼人。日間見明。暗室見黑。相同。而有眼人。後眼壞時。還與盲者。目不見明。暗室覩黑。亦同。準知有眼見全。盲人見缺。理實眼有好壞光盲。見性本無全缺。二盲人眼前不見明相。既稱無見。例有眼人在暗。亦不見明。豈亦謂無見耶。知暗自屬塵而有去來。見無生滅而能俱見。何云無見耶。又謂世人。室外因於三光。見明名見。室中無光覩暗。即名無見者。此有無見。全係三光。不涉於眼。設暗室人。忽獲燈光。見諸室物。豈名燈見。例諸盲者。眼前覩暗。應名眼見。何云無見。準知明暗屬於前塵。遞相起謝。而眼中見性恆無遷改。二俱成見。故總徵云。所見黑暗為有別耶。為無別耶。徵含二意。一依例。有別者。可許無眼無見。有眼有見。無別者。依無眼俱不成見。依有眼俱應成見。二順詰。驗三無別。一二黑相無別。二二見性無別。三所見黑暗境。由心不由根。亦無別。今舉有眼處暗例者。意欲令曉二黑俱成見也。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如是下。答也。所見二黑較無異者。謂有眼見黑。與無眼見黑。一同無二別也。含二悟意。一在根。悟黑是塵。非涉於根。二在塵。悟暗是塵。非損於見。又如是上。應補一句云。阿難言。無有異下。應結文云。阿難。較量二黑。既無別異。諸盲覩暗。何成無見。又此與上章。雖俱約根塵明見。上文意重在根。此文意重在塵。如科翫索之。 △辰二。顯見是心。離緣獨立。前阿難初答無眼緣則無見。次疑無明緣則不見。今顯依心發見。見不藉眼藉明。即見是心。心本非盲非暗。諸盲無眼而又能見其暗者。豈非是心。而謂誰乎。中又分二。巳初。例明見是其眼訛謬。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 先叙伏難云。盲人暗人所見二黑。皆不可名見。以不見明中山河大地。及室內諸物色故。 次阿下。舉例謬。文有二。初引例成初謬。若無下。舉所例牒定全見者。明暗雖殊。見無生滅故。前塵種種者。暗去明來。無色不現故。者字。牒定辭。彼暗下。引能例出謬。種種色者。見室中物。不殊白晝故。謂諸盲人。無眼見黑。不名為見。得眼見明。既名為眼見者。例暗中有眼人。無燈見黑。亦不名見。得燈見色。應許此是燈能見耶。伏難二。一自語相違難。世尊常說。見具四緣。謂因空明及與心眼。今既缺根明。唯覩黑暗。云何成見。二世間相違難。世人皆謂羣盲。及處暗室不見明故。俱不名見。今何覩暗亦名見耶。例謬亦二。初以無眼例有眼。反顯是心見非眼見也。次以有眼例無眼。反顯是眼見非燈見也。前所例是實義。後能例是假說。故燈能見及眼有見。俱稱為謬。審知前塵自暗自明。眼根有缺有具。而彼見性全本無虧。以見在心。不在根塵故也。問。此暗中人。今云彼暗中人。前後何別。答。前則取彼無眼為能例。故曰彼。以此有眼作所例。故曰此。今即取前無眼為所例之法。故曰此。轉以有眼作能例之喻。故曰彼。思之。 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若燈下。二即例轉顯謬。前初一謬謂燈能有見。例眼成有見謬。依此轉生二謬。一燈應名人。例眼應名心謬。二見不關人。例見不屬心謬也。喻中。燈若有見。自應名人。不名為燈。法上。眼若有見。眼應名心。不稱為眼。心眼俱見。即有二知。應成兩佛。何體為汝。一謬也。又下。喻中燈自觀色。何關汝暗中有眼人事。法上。眼若自見。何關汝真如藏心。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初死眼存。應皆見物。二謬也。 △巳二。結顯見唯是心正義。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 先取所例之喻。見是眼非燈。是故者。以是燈成三謬之故也。色。暗中諸物色也。助發曰顯。不言顯眼見者。在暗在明。眼根一定。見明見暗。性非遷改。故但言顯色。謂彼暗中有眼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見種種者。當知燈為增上。但借彼之光。顯發暗中物色而已。決不能見。然聚集見精。能於前塵見者。定是眼根。非屬燈明也。下云。見託汝睛。相推前境。 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眼下。次正能例之法。見是心非眼。色。明中色塵境也。開矚曰顯。不言顯見心者。有眼無眼。見無虧損。視聽覺察。依心合成。故亦言顯色。謂日間眼盲者。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見前色。例知眼為增上。亦但借彼之睛。顯矚明中塵境而已。不名能見。然具有見性。能見種種色者。定是藏心。非屬眼根也。下云。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問。上云見者。此云見性。義有別不。答。性含二意。一約自見言。顯是眼根中無分別性之見。非六識內有分別心知見也。觀引盲人覩暗。可知。二望下是心。顯是法界妙真如性。如來藏心。非攀緣妄想之識心也。觀引有眼人暗中見黑。可知。 正脈曰。前呵識心。則曰非心。今薦見性。則曰是心。明應阿難心性道眼之求。但今知其離彼肉眼明塵。別有全性。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是名為真性心。正法眼也。 △寅二。顯見不動二。卯初。默希開悟。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 阿下。前已領旨默會也。是言。指見性是心。默意有三。一明無眼成見。驗盲者矚暗自知。二悟見暗屬見。例有眼處室覩黑。三了見乃是心。觀有眼得燈。無眼得光。皆但顯色耳。 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心下。後未悟義求示也。望上口默。內含二義。一解前。如上三意。二迷後。口欲談而詞喪。辭窮也。未悟者。心欲緣而慮亡。理深也。以緣塵妄心。不寂常。非妙明。未知此見性為心。亦具寂常妙等義耶。希求曰冀。宣示者。指示未悟中義。慈音者。得與斷疑之樂。掌心佇誨者。念請也。苦瞢寂常等義。難以言請救拔。故虛心意請。佇聽悲訓也。又雖聞言口默者。前已明顯密法喻開示也。口默心未悟者。後亦當顯密宗說開通也。猶冀慈音宣示者。希以言語顯示也。合掌清心佇誨者。望以指光密證也。 △卯二。顯垂誨勅三。辰初。辯定客塵三。巳初。徵眾悟由二。午初。標現相示誨。無相現相教。接上上機。令宗通者默悟也。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勅阿難。及諸大眾。 綿。顯色。網。形相。大論云。手足指縵網相。華嚴云。願得善安布指。網縵具足。舒光手者。將欲飛光。示頭有動。見無止動。兼表塵質搖動。虛空寂意也。開輪指者。將欲屈指。示手開合。見無開合。兼表不住名客。住名主意也。理性寂常。事相示現。盡矣。此以密示。為酬彼頓機一類。已密意請者。故云誨勅。悲訓。誨也。慈示。勅也。 △午二。徵原悟所由。有相出聲教。接中下機。令說通者音明也。 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 此又顯說。為應彼漸機一類。不了指頭禪者。已意言求顯。故今追悟本因。發起客塵主空義也。於中二。先牒教法。初成道者。即佛初成正覺。亦彰釋尊出現時也。鹿園。古王養鹿園也。亦名仙苑。諸仙修道處也。五比丘者。一阿若多。此云解本際。或云已知名也。姓憍陳那。此云火器。二十力迦葉。此云飲光。是母族也。三頞鞞。此云馬勝。四跋提。此云小賢。五拘利。即摩訶男。斛飯王之長子。是父族也。等者。指八萬諸天等。眾生。十法界也。菩提。大乘果。羅漢。小乘果。客者。二障中分別見惑。約四諦判。粗故喻如客也。塵者。二障中俱生思惑。約三界判。細故喻如塵也。見思客塵者。小則見是分別粗惑。從法塵起。能障真理者。同於見道處斷。故喻如客。思是俱生細惑。從五塵起。能牽三界者。在於修道漸斷。故喻如塵。大則分別要待邪教及邪思惟。然後方起。皆由現在外緣力。故名客。俱生不待邪教。恆與身俱。任運而轉。皆由無始虛妄熏習內因力。故名塵。四諦三界客塵者。小則見有八十八使。大則見有一百十二。皆歷四諦。增減不同。故粗動如客。小則思有八十一品。大則修有十六。皆依三界八識等分。故細密如塵。此二昏煩之法。惱亂二空法性。名曰煩惱。誤。惑也。又界內見思煩惱。或名界內欲有愛見煩惱。亦名事障。依於人我執起。粗故名客。界外見思煩惱。或名界外塵沙無明煩惱。亦名理障。依於法我執起。細故名塵。由此二惑。主空昏迷。小而四果不就。大而佛果不成也。 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汝等下。次審修證。當時。指阿含。今者。指般若。因何者。四諦中何諦悟也。果謂羅漢菩提。此中但取能比之喻。不取所喻之法。當時。說客塵喻集諦。主空喻滅諦。今經。客塵喻身境。主空喻見性。故有不同。 △巳二。述己領解二。午初。總標得解。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憍陳那。亦云憍陳如。此翻火器。婆羅門種。其先事火。從此命族。又義翻不生。火以燒照為義。燒則物不生。照則暗不生。故又以不生為姓。長老者。先度先悟。齒德並尊故。得解名者。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亦解燒則客塵不生。照則主空不生故。悟客塵者。以集諦為初門。非先苦道入也。 △午二。別為喻明二。未初。喻解客義。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先釋行客。喻粗動分別見惑。集諦也。旅亭。小則喻七趣有漏陰舍。大則喻三乘無漏陰舍。業運常遷。暫托陰止。喻曰投寄。宿喻長年。食喻短壽。即分段果報長短。與變易生死延促也。事畢。喻現報始盡。俶裝。喻新起惑業。前途。喻中陰後有。小則染化土中三界生死道路。大則淨化等土中三界生死道路。不住。喻去故趣新。隨業流轉也。以上通喻苦諦。主。喻真空法性。滅諦也。無往。喻無漏觀智。道諦也。常住寂舍。安靜無為故。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如是下。次結。先對顯。見惑生滅。如客經營。見性常寂。如主不動。若善思惟。修自不誤。以下。後別示。我之所以斷惑證真者。悟客不住。主人常住為義故也。望下手掌開合如客。見無舒卷如主。事義相類。 △未二。喻解塵義。 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 先釋。陰久初晴曰霽。喻斷分別見道後也。暘。喻真空智。天。喻真空理。升。喻微密觀照。契於第一義諦也。光。謂暘光。喻道諦。正助道品觀法也。隙。謂漏隙。喻五陰舍宅破漏。苦諦也。空。謂隙孔中空。喻五陰本空。小則我空。大則法空。所謂行深般若時。照見五陰皆空。滅諦也。塵。謂隙遊塵。喻細隱俱生思惑。集諦也。發明者。二障修惑。與身俱生。與心同事。微細幽隱。若非重慮緣真之智照發。不能斷除成湛空也。塵質二句。伏難云。空是塵內之空。塵是空中之塵。如何決擇定體相耶。故此釋曰。塵以質礙為體。搖動為相。空以虛無為體。澄寂為相。何難揀別。致混濫耶。喻思以貪愛為體。擾動昏蔽為相。滅以涅槃為體。無生空寂為相。真妄可知。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如是下。次結。先雙揀。滅諦無為。如空寂湛。思惑紛飛。如塵昏擾。若不誤認。斷煩惱而證涅槃。又何難哉。以下。後單答。悟塵搖動。虛空寂然為義故也。望下頭有動搖如塵。見無所動如空。事理亦然。 △巳三。印可所說。 佛言如是。 一客塵主空。所說喻法真如也。合事合理故。二代揚佛法。旁為眾通。實是也。契佛契機故。此顯印也。 佛前開輪掌指者。密示手開合而見無開合。今答不住名客。住名主義。雅合佛開輪指意也。又佛舒網光手者。密示頭搖動而見無動止。今答搖動名塵。寂然空義。雅合佛舒光手意也。此二密印也。 △辰二。正顯不動二。巳初。依外境開合。顯見不動。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 初現相審定。先現相也。主客雖悟。見境若何。隨以手指開合驗之。故云即也。屈。合也。開。申也。五輪。表入接五乘。出引五道。初屈指者。表真妄一如也。次屈開者。表顯真破妄也。後開屈者。表會妄入真也。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謂下。次審定也。中分三。先辯所見。汝何見。問也。阿難下。答也。百寶。貴重之稱。輪掌者。手足中心各有千輻輪相故。開合者。所見境有起滅。如客去來。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佛告下。次覈開合。汝句牒定。見。能也。手。所也。為下。正審。開合為手耶。為見耶。阿下。定境。如不住名客義。我下。決答。開成金剛掌。合成金剛拳。皆出佛手。如不住名客也。見精湛然盈滿於前。性非從所。又何開合。如住名主人也。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佛言下。後分動靜。先徵問。開合。動也。不開合。靜也。佛手開合於阿難一見性中。阿難見開見合於如來一輪掌內。猶恐雲駛月運。舟行岸移。圓覺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今見佛手開合。如何性無動轉。故問動靜者為誰。連上三問。初重所。次能所。今重能。 阿下。次結答。若見手相形論之。佛手不住開合。動也。見性清淨本然。靜也。若只就一體明之。佛手不住開。動也。捏住合。靜也。如客暫止便去。動靜俱在客矣。見開見合。性非遷改。既無往還。寧有動靜。下云。都無所去。名為亭主。若真汝心。則無所去。圓覺云。妙圓覺心。無妄輪迴。及非輪迴。是則手開合。如客往還動也。見不遷。如主常然。雙超動靜二相外矣。 佛言如是。 佛言下。次以言印許。聞行客住主。而悟手動見不動。固不為難。了達客手有動靜。主見無動靜。賢於陳那遠矣。故肯之。 △巳二。就內身搖動。顯見不動。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則又迴首左盼。 初現相審定。先現相。雖了塵空。未識身見。又飛光動頭以勘之。輪掌。表實相理。寶光。表般若智。左右。表左右逢源。斷惑證真。動轉曰迴。瞻顧曰盼。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佛告下。次審定。分二。初審其頭。先問也。欲令例悟手自開合。見無舒卷意。阿下。次答也。妙寶光者。破妄相曰妙。顯真性曰寶。光來左右者。例解光入隙中也。左右頭搖動者。左右顧盼曰搖。前後迴轉曰動。例解發明空中塵相搖動也。所見身有升沉。如塵上下。難云。佛則單徵頭動。如何阿難雙答。見首俱動。而言左右觀。頭搖動耶。釋曰。答言左右觀者。似見亦有動矣。其意實欲發起佛問。為誰動靜。方好顯見雙離也。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阿下。二定動靜。汝下。牒定。盼。見性也。頭。身相也。為下。正審。凡夫認見即是眼。三乘了見托眼睛。所以頭迴眼轉。宛似見性亦動。故問頭見中。為誰搖動耶。世尊下。決答。初句對待釋。頭自動而見不動。如塵質搖動。虛空寂然也。而我下。絕待釋。見性本不曾動。焉可說止。蓋止對動而言。止尚不有。說誰為動耶。此明頭有起止。見無動靜。如塵有生滅。空無成壞也。此二釋意。與上一同。 佛言如是。 佛言下。二以言印許。因塵知頭自搖動。因空悟見無動止。深得法性。故如言以印之。由外境以通內身。由自己以覺普眾。遠愜佛意。故是言以許之。 △辰三。會通總責。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先別相會通。有二。初會昔客塵。阿難雖悟。餘眾未然。故又普告。現會或告。當機未解。故云眾生。如然曰若。再次曰復。即眾生若復也。以者。知。解。用。取意。如知搖塵動客。即解寂空住主。以及頭手不住。見性不動也。 汝觀下。二通今動靜。若觀頭手動合。見性無移。應通塵客不住。空主常住也。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 云何下。次總責迷失。有三。一責迷妄成惑障。汝者。普指現前眾等。身動。言頭。境動。言手。云何。怪責之辭。約義。應置為境之下。始終者。遠則無始為始。今世為終。近則生來名始。死去為終。生滅。指身境動轉不住。客塵。見思惑也。身境。我法執也。汝若不知客塵身境是動。主空見性不動。徹底迷昧。固不足怪。今汝等既知主空見性不動。客塵身境是動。云何依舊從始洎終。背常住空主而向不住塵客。捨不動見性而取搖動身境。心心循諸我法生滅。念念逐於見思流轉。豈非迷真執妄之惑哉。 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遺下。二責遺真成倒業。真性。不動見性也。既隨塵客身境生滅。便遺空主不動見性。七覺八正一失。行事七顛八倒。三業若倒。十習因起也。 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性下。三責誤認成苦輪。轉見性成分別性。迴藏心作攀緣心。故云失也。物指身境言。認為己者。心外身境本同客塵。凡小妄認為我我所。執客身而棄正主法身。緣塵境而背真空性境。豈不誤認謬妄也哉。兼上成四倒妄。一念念生滅。逐妄迷真也。名迷己逐物倒。亦名妄依真起倒。二遺失真性。遺真取妄也。名取物遺己倒。亦名真隨妄轉倒。三性心失真。執真為妄也。名棄己為物倒也。亦名真全成妄倒。四認物為己。計妄為真也。即名認物為己倒。亦名妄反為真倒。輪迴。二種生死苦也。是中。身境中也。凡夫於粗身境中。為分段生死所輪。受六種交報之苦。小乘於細身境中。為變易生死所輪。受塵沙無明之苦。故云輪迴是中。如是塵劫流轉之苦。非從天降。亦非人與。皆是自心誤認妄想業之所招。故云自取流轉。若知常住真心。不復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自不輪轉。於客塵中。若知見精明性。不復妄認六根四大為自身相。自不輪轉於身境矣。三障二死豈不當下息滅歟。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一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二上 清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皋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證文 較編定 北京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寅三。顯見無滅四。卯初。會眾領悟通請。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 先悟妙示。兩番顯見曰示誨。離怖得樂曰泰然。 念無始來。失却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 念下。次悔昔迷。不動見性名本心。前塵識想名緣影。遺如來藏心。如背自生母。逐六塵影事。如認賊為兒。此責往昔之失。別領破妄益也。 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今下。三喻今喜。本覺心喻母。應前圓覺父也。法性水喻乳。始覺智喻生兒。初心背覺認妄。法身慧命乖危。如兒之捨父失母。今始悟本覺心。得佛法性理味。如兒遇母。身命成長。此慶現今之得。別領顯見益也。 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合掌下。四請現證。初句謝前。願下。請後。中有二。先決身心。雖悟身境是動。見性無動。然心依身覺。見托眼觀。身眼既虛妄。心見豈真實。前佛責云。性心失真。認物為己。疑猶在念。故意言願決身心二者之中。誰虛誰實。何妄何真耶。 現下。次求現證。雖悟現前頭手動合。見性無移。然眼見隨頭。心徧身手。頭手既生滅。心見豈常存。現今尚爾。追緣過去。逆慮未來。身心亦然。況前責云。從始洎終。念念生滅。惑又連翩。故默念求請發明現在身心眼見之中。此是生滅性。此是不生滅性耶。佛若的指顯出。從今為始。盡未來際。自不認物遺真。輪迴顛倒也。 △卯二。匿王斷疑別問。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勅。見迦旃延毘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湼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 先請除斷見疑。域中四大。道為第一。人法王中。出世法勝。今問法道於佛。禮須起立而白。迦旃延。此云剪髮。姓也。毘羅胝。此云不作。亦云空城。連母名故。六師中二。說道雖別。斷見為宗。梵語湼槃。此云滅度。滅五住惱。度二死海故。亦云寂滅。法性本寂滅故。或云不滅不生。佛性無生滅故。又云圓寂。障無不盡稱寂。德無不備稱圓。凡夫性淨湼槃。二乘有餘無餘。相宗分教無住處。空宗始教滅度相。性宗終教究竟。頓教寂滅。圓教入不思議大般湼槃。安住三德祕密藏故。今外道妄計。人死靈隨氣散。命終智逐身灰為湼槃。真可謂邪說誣世矣。此則未遇教前。被邪惑也。值佛者。佛說身死。神明不滅。氣銷。心性非盡為湼槃。此則已遇教後。仍愚迷也。猶狐疑者。外道邪說。佛法正說。二疑在懷。如狐猶豫。 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 云何下。二願證常心益。此心見性也。不生滅。常德也。即湼槃心真常淨樂。云何等者。如何此身雖死。此心不滅。現前發揮。令我證知。親承法益。得佛正信也。 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今此下。後明眾意志同。除斷見粗惑。則界內凡夫。二乘學人。諸有漏者。固皆樂聞。顯見性真常。雖小乘四果。權教三賢。一切大眾。亦咸願聽也。此假匿王發起者有三意。一藉王世智。能信身妄心真。二就王老相。易明身虛心實。三顯王至貴。難免身滅心常。王之至此。問亦三意。一由聞身境是動。請示虛妄的實。二由聞見性無動。乞顯不滅明證。三由聞遺失真性。懇除身後性即斷疑。故起立白為斷三迷。挾貴而問。佛亦不答。 △卯三。如來徵顯不滅二。辰初。開顯二。巳初。顯身有遷變二。午初。略論變相。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先問答於變。現在句。標法體。一意。眾請現前發明二性。故就王之現身詰也。二意。王疑死後斷滅。云何證知。故就王之生身徵也。今復下。問真妄。金剛不壞之體。真也。泡影危脆之身。妄也。維摩詳明。世下。答定滅。血肉之軀。從父母生。有為有漏。安得不壞。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佛言下。次徵釋所由。先徵難也。身現存而預知終滅者。何所以焉。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世下。次答釋。我此二句。牒未滅。我觀下。釋知滅。智論。無常有二。一相續滅。二念念滅。今先釋念念壞相。日新增。夜新減。時刻不住。如火燒薪以漸銷。前念生。後念滅。剎那遷謝。如炭成灰而漸殞。殞亡下。後結終身壞相。灰漸殞。塵漸亡。云不息。終歸於空。云當盡。驗過現。識當來。何待死而後知滅哉。淨名云。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虛偽。必歸磨滅。 佛言如是。 佛言下。後印許其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故應其略變之答。實合俗諦理也。 △午二。詳較變相二。未初。問答老幼盛衰。 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先問遞相。恭敬故稱大王。年齒曰齡。十五歲曰童。老少二時。貌較若何。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 世下。次答。有三時。加中年長成時也。先叙釋。始生曰孩。始行曰孺。肌皮布表曰膚。文理光美曰腠。滋輭曰潤。細滑曰澤。幼時相也。長大成人。身力強壯。名為長成。二十已後。血氣方剛。名為克滿。壯時相也。朽敗曰頹。歲至艾耆。年臨晚暮。稱頹齡也。廹。逼近也。七十曰衰老。亦曰𦽡。八十曰耋。九十曰耄。百歲曰期頤。又廹。急促也。衰耄總表凋殘惛倦之意。老時相也。 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後結答。枯槁悴憔釋衰。昏沉昧暗釋耄。白絲皺紋釋頹。逮。及也。不久死期將至也。如何者。答上何如。老壯不同。云何見比。況欲齊於嬰孩時耶。 △未二。問答時年遷易。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 先問。上徵童耄消長之貌。此審日月頓漸之變。 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 王下。次答。有二。初總明漸變。初二句。約業運化理不住。運運密移。即汝諸行。莊生喻夜壑負舟。寒暑句。約時節日夜相代。曾無覺悟。名幽隱想。孔子謂不知老至。 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 何下。二別叙變相。能令變壞名老苦。有三。一增長壞。何故。徵。我下。釋。開三。初長不如幼。二壯不如長。三耆不如艾。三十名壯。四十名強仕。五十曰艾。六十曰耆。內含四十強仕不如三十壯年。五十之艾不如四十強仕。今六十二。較五十歲。宛如三四十時強壯。非比今之頹朽不堪也。因果經。釋迦譜。並明匿王。與佛同日而生。則楞嚴說當佛六十二矣。屬般若時。非餘會攝。判釋佛經。是可違也。孰不可違也。世尊下。結。壯色日去曰殂。老相日遷曰落。輪轉曰流。更改曰易。粗推且限十年也。 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惟一紀二紀。實惟年變。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 若復下。二念念壞。細推乃至剎那也。於中四。一年變。以一年為限也。十二年曰紀。非唯十年有變。理實年年更變也。二月化。以一月為限也。月月運化。不啻一載。三日遷。以一日為限也。直。但也。唯也。日日遷改。豈但一月。四念轉。年月日時尚非粗心能覺。況剎那之變。故須沈諦。俱舍云。時之極長名劫波。時之極短名剎那。壯士一彈指頃。經六十五剎那。安般經云。一彈指頃。心有九百六十轉。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處胎經云。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有識。是則刻刻衰老。心心變易。眾生壽命復速堅疾。何待一瞬。始明四百生滅相耶。 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故知下。三滅盡壞。湼槃云。一增長老。二滅壞老。今即次變滅也。蓮花女經云。人有四事。不可恃怙。謂親聚會當別離。財積會當分散。少壯會當衰老。強健會當死喪。淨名亦云。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故知終滅。 △巳二。顯見無生滅三。午初。牒定許示。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先牒問。汝見三句。牒悟也。見者。能見性變化。所見相。年月日念四變。故曰不停。知者。心也。汝滅。身也。增長念滅三壞。故曰悟滅。人命在呼吸間。汝已見知其道矣。亦於三句。指問也。身中。終滅者。不滅。見性也。汝知。直指令知也。就在生滅身中。指出不生滅見性。此即世俗內。開示第一義諦也。將欲顯觀河見性真常不變。以明根身無常遷變。故於此雙標。令依斷滅身中。頓悟不斷滅見性也。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 波下。次答定。王之世智。俗諦能知。勝義叵測。前云我見密移。豈非生滅身中不生滅性。今不知者。遺此本明久矣。雖終日行。而不自覺。又權小尚迷真常見性。厭世無常。取灰斷果。求變易身。況於王乎。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佛言下。後許示。悟無生者。方見剎那。故復於虛妄身。現前直示真實見性。 △午二。引昔觀河。叙事也。 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 先問。見。心也。理性。水。境也。事相。恒河。梵語殑伽。此云天堂來。見從高處來故。香山南。雪山北。有一阿耨達池。東面銀牛口。流出恒河。繞池一匝。入東南海。 王言下。次答。提携曰携。朝禮曰謁。耆婆。此云長命。祠之得長壽故。佛法六念中。有一念天。今母冀子。得那羅延堅固之身。隨俗過河。覲謁天神也。 △午三。詳彰不滅。顯法也。中分二。未初。彰所見不變。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先牒前四變也。則汝下。次令較所見也。所見。即恒河中水。王言下。後直答不變也。謂十三歲時見水。與三歲時見水。一如無異也。欲因所見之水不異。引顯能見之性不變耳。故先舉為問答。 △未二。顯能見不變。 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初躡前身變也。則汝下。二令較能見也。能見。即眼根中見性。謂今六十二歲觀河之見。與昔十五歲時觀河之見性有異不。王言下。三直答不變也。髮面雖童耄。見性未曾虧。難曰。老有眼花昏暗。觀河不辨清濁如何。釋曰。此屬眼暗。非關見性。若但論眼。少而昏瞢者頗多。何待老來。前明盲人矚暗。無損見體。況昏花乎。故此就見精。顯如如不動。非取肉眼能不變也。斯亦因能觀眼見之無異。始顯所觀河水之無殊。蓋河之水浪凝瀑。同眼之清昏明暗。水濕同乎見精。性相毫無別也。 △辰二。合顯二。巳初。三顯二性滅不滅。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 一因面見以分皺與不皺。面。相也。眼則童而瞭。老而毦。面則童而潤。老而皺。見。性也。觀河童耄二見。精真之體一同。此顯現前身心之妄真也。二因皺以分變與不變。上皺約顏貌。今變約時年。三遷四易。面眼相變也。靈光獨耀。見精性不變也。此發現前身心之虛實也。三因變以分滅與不滅。滅。朽敗壞亡也。上變約住在更移。今滅約泯去斷絕。知身終從滅盡。見性常然無滅。此出現前身心生滅與不生滅也。 如是三番合顯。即變壞相中。的顯不變壞性。如指窮子衣珠。輪王藏寶。法華開佛知見。維摩觀身實相。楞伽自覺境智。觀經是心是佛。湼槃佛性。梵網心地。馬鳴從生滅入真如。肇公以萬物即不遷。義意同此。 △巳二。單斥二師見非見。 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初尅指見性真常。於中。身中也。受汝。同汝身之受生死也。有為有生死。無為不變遷。見性於汝身中。既無皺變滅壞。云何一同汝身受生死耶。 而下。二責留邪師非見。末伽黎。此云不見道。謂罪福苦樂。不由行得。等者。指餘邪師外道。不唯旃延二人也。都者。楞伽云。陰入滅。如燈盡種敗。名湼槃。或不見能所覺。名湼槃。或無相。或無物。或計福非福盡。為湼槃等。皆屬斷見說也。全滅者。謂身與性悉銷滅也。孰知身滅性不滅焉。而猶引者。王既因身之衰變。而預知身之必滅。何不因見之不變。而預知此見性。死後必不滅乎。若知此見性不生滅地。即證如來大湼槃矣。何為引彼全滅言哉。 △卯四。王眾慶喜法益。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先消文。是言者。指變者受滅。不變無滅。信知有二義。一信現後身面眼變滅。捨生也。知現後見精性不變滅。趣生也。二信現前身眼有生滅。見性無生滅。知終後身根實有無盡捨生趣生。見性元常。住不生不滅。見性不受不生。真是湼槃心性。由前義故。王與大眾躍喜。由後義故。王與大眾得有。 次出意。含二。一約合。是顯密正兼結。又二。先正顯匿王凡外人益。觀現面變。見不變。見不變故。面皺捨生何傷。解死後身滅。性不滅。性不滅故。身隨趣生無礙。故云信知。信有身有捨生趣生。不唯破斷見。抑且破常見。故躍喜。知性常無生無滅。不唯證生死身妄。抑且證湼槃心真。故得有。次兼顯眾中權小人益。觀面眼皺變。見精不皺變。解身境是虛妄生滅。心性是真實不生滅。故云信知。信身相苦空無常。作幻化觀。不唯盡我執。抑且盡法執。故躍喜。知見性常樂我淨。修楞嚴定。不唯圓斷果。抑且圓智果。故得有。請中既有顯密之殊。今此文末亦當攝密歸顯結也。 二論開。作凡聖邪正結。亦二。一結凡外破斷常邪見益。王聞外道死後斷滅。求證此心不生滅地。今聽觀河見後。信知生前有生有滅。身後捨生趣生。見無生滅。不受生死。名湼槃性。則斷常邪見瓦解水消矣。二結權小得真常湼槃益。權小大眾。雖知身是無常。一向迷見即眼。則眼與見同身壞滅。今明眼見各別。身眼生滅。見性不滅。即湼槃心真淨常樂。則常計無常倒亦雪淨。以故踊躍。喜得未有。又王知趣生。藏性隨緣義。眾喜未有。藏性不變義。隨緣。如羣器異空。不變。如空無一異。今文王眾各半。故對開顯影以結釋也。又文就王結者。王顯請故。王代眾咨決故。顯此法益。並尊勝故。文云。信者。內具四信。一信佛。云聞。二信法。是言也。三信僧。與眾。四信理。知見也。如起信論。捨趣者。約教釋。有多義。出一苦輪。入一苦輪。四惡捨趣也。從此方人間。投他土天上。人天捨趣也。退凡夫分段。進聖人變易。二乘小教捨趣也。唯識云。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相宗分教捨趣也。宗鏡云。從死有相續。至生有時。如鏡像。如空響。水影夢境等。空宗始教捨趣也。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性宗終教捨趣也。又楞伽云。如幻人生。如幻人滅。諸法亦爾。離於生滅。唯是自心所見。大乘頓教捨趣也。華嚴云。因前五陰故。後陰相續起。於此性了知。佛法難思議。一乘圓教捨趣也。今就王判。不唯轉邪成正。轉凡成聖。且同捨小趣大。捨權趣實。仁王佛讚王言。龍光佛時。為四住士。今於我前。大師子吼。得真義說。不可思議。則王之信知喜得。實為高遠。非淺近也。 △寅四。顯見不失二。卯初。阿難悟今疑昔。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沉垢。 見聞不滅。上云。彼不變者。元無生滅。悟今也。 遺失二句。前卷末文。疑昔也。失有二義。一因顛倒而說失。如演若達之照鏡。怖頭狂走。二因斷滅而說失。如憍底迦之思退。斷頸無生。今是初義。疑謂王云不滅。於我云遺失。二意莫辯。故願洗垢。而云沉者。前普告中。先示頭自搖動。見無所動。次說念念生滅。遺失真性。即生疑欲問矣。而今更聞性未曾皺。迷上倍焉。誰知認物為己。顛倒謂失哉。 △卯二。如來因倒說失二。辰初。喻中以臂倒無失為譬三。巳初。定臂之倒相。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 即下。雙徵問。墜落曰垂。下指。指下也。母陀羅。此云印。具印紋故。手相好也。 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阿下。順答。此為倒者。是悟倒非正。非迷倒為正也。誰者。亦有凡愚以下垂為正。其實臂無一定。由利鈍之是非。分倒分正。今但順世智答而已矣。以此正明不失。非取顛倒。蓋臂之雖倒不失。人所易明。而身心之雖倒不失。人所難曉。以易例難也。倒喻下性顛倒身。昏擾心。正喻下正偏知身。妙明心。身無一定染淨。由凡聖之順逆。稱淨稱染。心亦無定妄真。由佛生之悟迷。立真立妄。既有真妄之界。難脫正倒之名。若知相換。不懼遺失。 △巳二。定臂之正相。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 先審問。佛出世間。亦隨世法。以臂正倒元無定準。世智將何為正。即以為正也。 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阿下。次答定。陞舉曰豎。上指。指上也。名為正者。亦悟正非倒。非迷正為倒也。問。上答下垂為倒。例知上豎為正。佛又重審正相。何也。答。一者。亦有凡愚以豎臂為倒。此即迷正為倒者也。二者。由其不知誰正誰倒。故再覈實。 △巳三。明倒換非失。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頓速曰即。翻下垂之倒。轉為上豎之正。曰豎臂。若此顛倒一句。依義應云。若此豎臂名正真。垂手名顛倒。亦首尾相換。上豎曰首。下垂曰尾。物相二。謂之倍。一切曰諸。若此垂手名倒。不過換首作尾。世間諸人第一番瞻。何減一毫。有所失也。此豎臂名正。亦是換尾成首。世間諸人第二番視。不增一絲。有所得也。得失雖無。正倒具在。又前文見。今文瞻視。皆能見性。前文手。今文首尾。皆所見相。智者應喻。即明於法。以如來一臂首尾相換。手未曾失而無增減。當了如來藏心。染淨隨緣。性常不變而無滅。生所見相有正倒一倍。能見性無來去損益。故此總名顯見不失。 若依染緣倒相。遂名遺失心性。顛性人也。鈍根不了。故下又以法詳顯。又若法喻合明。相換一倍者通二意。一者。初時換首為尾稱倒。一番瞻者。喻依真起妄。倒佛知見。成眾生知見也。次時換尾為首稱正。二番視者。喻反妄歸真。正眾生知見。成佛知見也。此則眾生之迷。合下如我垂手名倒無失。諸佛之悟。合下如我豎臂名正無得。等無差別。二者。換首作尾。下垂手時。性倒棄正取倒。喻遺真認妄。迷己身為物身。即換首作尾。一番瞻。性顛迷倒為正。喻以妄為真。認物身為己身。即換尾作首。倍番視也。合下迷中倍人。換尾作首。上豎臂時。正知悟正非倒。喻心包萬法。悟己身非物身。即喚首為首。一番瞻。徧知了倒非正。喻萬法唯心。悟物身非己身。即喚尾為尾。倍番視也。合下悟中倍人。對前後文思之。 △辰二。法上以心倒無失為合三。巳初。定身之正倒三。午初。標定。合喻中臂之倒正。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 先標起類明。合後垂手無別。汝身。雜染色身也。法身。功德法身也。類明者。將臂之正倒。明身之淨染也。謂於一法界身。背覺合塵。流轉五道。為眾生身。比金色臂。換首作尾。垂下之倒。滅塵合覺。不墮諸數。為諸佛身。類臂換尾作首。豎上之正。如是彼此相例。事理無不明也。 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次出名配定。合後迷中倍人。正徧知。智身也。達心包萬法為正知。萬法唯心為徧知。如輪手雖非新得。但上指於空。則頭是頭。尾是尾。一倍瞻視。皆以為正。此乃悟中倍人也。性顛倒。即顛倒性業身也。執色身包心為倒性。心外有法為顛性。如輪手雖非真失。但下垂於地。則頭作尾。尾作頭。一倍瞻視。皆以為倒。此即迷中倍人也。 △午二。徵處。合喻中倒換非失。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 初二句。勅令諦觀。欲換顛倒性。成正徧知者。應觀汝身及佛身也。次顯無定處。文中補三句云。稱正徧者。名字何處號正徧知。一法界身。無正倒名。由向背別。遂立知性。如一金臂無豎垂號。首尾相換。便成正倒。正知倒性之假名。雖有殊。總一身臂之實體。從無失。 △午三。迷在。 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瞪。直視也。瞢。昏悶也。瞬。動目也。臂之顛倒不失。易明者。身心顛倒不失。難見者。故云不知。然有二意。一不在當體可見。義乃從心觀察。二首尾相換成名。實無顛倒處所。由捨迷中悟。如背臂之倒中正。身心倒處名也。認悟中迷。如向臂之正中倒。身心顛處名也。由取迷中悟。如向臂之倒中正。身心正處名也。棄悟中迷。如昔臂之正中倒。身心徧處名也。則性顛倒。正徧知號。皆無定實所在矣。今約倒意說也。倒處雖不知。無失與佛等。 △巳二。定心之正倒二。午初。標示。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徧告同會。 與心正樂。慈哀也。拔心倒苦。悲愍也。應不失時。名海潮音。湼槃明海八不思議。第四潮不過限。如佛赴感。無差違也。佛音圓滿。故云徧告。 △午二。詳釋二。未初。引昔教以明正相二。申初。萬法唯心。重在現字。 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 常說者。大乘深密等經也。色即十一色法。心即八識心王。諸緣者。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長也。心所即五十一心所法也。所緣即二十四種不相應行及六種無為法也。廣如唯識百法論等。唯。獨也。心。現前見聞覺知心也。亦名此為法界真如藏心。現。變起也。凡小業造。權乘識造。實教藏心徧興。頓教真如心現。圓教法界性起。今屬後三。如大海水。舉體成波。如鏡現像。不離於鏡。此即上指中喚尾是尾。棄倒認正之徧知也。問。前五無為。名體俱假。可同前法如影。真如名假體實。為諸法性。何亦無體。答。相宗真如猶對妄立。下云。妄真同二妄。無為如空華。圓覺云。圓覺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湼槃等。則彼五位百法皆唯心現。同影像矣。 △申二。心包萬法。重在中字。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身。即六根。心。即八識。爍羣昏而獨照。曰妙明。混萬物而獨露。曰真精。即身心而離身心。曰妙心。心如海。物如影。心包太虛而無外。如森羅萬物皆含裏於海中。此即上指內喚首是首。了正非倒之正知。總則換尾為首一倍瞻視。豈非悟中倍人耶。若望下文。此當補云。諸佛即是悟中倍人耶。如我豎手。等無差別。汝等稱為真希有者。 △未二。責遺認以明倒相二。申初。舉法二。酉初。遺真認妄。 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 前問遺失。故此責斥云何。然有二意。一棄真棄悟名遺。二認妄認迷名失。先責遺真。不假修成曰本。解脫自在曰妙。空不空藏心也。如鏡用照現。本來自妙。具足無缺曰圓。心則從妙起明。不空藏心也。如鏡相光綵。圓明妙色。澄虛含美曰寶。性則即明而妙。空藏心也。如鏡體寂湛。百寶鮮明。此三藏是汝等常住本心。天真自性。云何遺失也哉。 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次責認妄。悟即本覺。真心性也。迷即不覺。妄身心也。不覺處。覺如像在鏡。虛實可辨。今棄如鏡本悟之心性。而執似像迷妄之身心。不辨虛實。故云認悟中迷。此之棄悟認迷。名為倒性。例下垂中。喚首作尾一番瞻也。若敵體相翻。佛悟萬法唯心。心外無法。生迷一切非心。心外有法。雖如此迷。真心萬法實不曾倒。如人迷東為西。方實不轉。於不倒中妄計倒相。故責斥為遺失。汝問云何名我等輩遺失真性。此即遺失之因緣也。 △酉二。以妄為真。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 前問顛倒。故此結責云。迷惑不知。亦有二意。一取妄執迷。二為真作悟。先認妄。不覺曰晦。無明曰昧。轉真性空而為頑空。下云。迷理為咎。故有空性。頌曰。迷妄有虛空。頑虛曰空。不顯曰晦。昏黑曰暗。凝積曰結。指堅濕煖動四想。色指地水火風四大。下云。癡堅地愛潤水。瞋火。慢風發生。有世界起。頌曰。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色。四大。色陰。相也。想。受想行識四陰。心也。雜者。水火風土。旋令覺知也。想相。即心色二法。為者。見聞覺知。壅令留礙也。身謂五陰。圓覺云。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下云。知覺乃眾生。聚緣者。積聚攀緣妄想。諸法習氣種也。屬第八藏識。心能含藏積集諸法種故。內搖者。人我見愛。在內思量不斷也。屬第七意識。意能恒審思量。我相隨故。趣奔者。趣向六塵外境。奔馳流逸。各無暫息也。屬前六轉識。識能各各了別諸塵境故。總則諸心心所。皆能聚緣而內搖。趣境而外奔也。聚趣不明曰昏。搖奔不定曰擾。認此昏擾相。以為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誤也甚矣。圓覺云。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是則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一迷下。次為真。又二。一迷身中妄心為真一。從迷此昏擾擾相。為自心性之後。旋復惑此心性。決定居在色身之內。為我自己真實本體也。問。與前阿難計心在內。為同為異。答。前局六識。今通八識。彼此稍異。二惑包空真心為妄。迷惑曰不知。是顛倒妄見也。迷身心。名別業妄見。惑空界。名同分妄見。不獨內識心根身。是真心中物。即外之山河器界。乃至虛空。咸是現前知見心中所包物也。此之認迷為悟。名為顛性。例下垂中。喚尾作首倍番視也。敵體相翻。佛悟心包太虛。法在心內。生迷萬法包心。心墮法中。迷雖如此。而無邊大心。實不曾顛轉入身中。故廣大心仍舊包於空外。而虛空世界依舊在於心內。如演若心狂怖頭。頭本不失。於不顛中妄成顛相。故結責為顛倒。汝問云何名我等輩顛倒行事。此即顛倒之因緣也。 △申二。合喻。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先喻合遺真認妄。百千海。喻無盡法界真如藏心。非徧而徧。上曰遺失妙明心性。故此云棄。一浮漚。喻一點昏擾妄想心。非局而局。上曰認悟中迷。故此云認。次喻合以妄為真。全潮。瀛渤。皆海名也。徧海湧起波浪。名曰全潮。依相立也。目為者。如認身中昏擾妄心。以為妙明真心。上云。一迷為心惑為身內也。廣大無邊曰瀛。依體立也。四海通謂裨海。外復有大瀛海環之。汎溢洶湧曰渤。依用立也。東海共稱。窮盡者。如認空中。詳彰身器色心體用。上云。晦空暗色。相身想心也。正脈問。身中寸心能包虛空。如說一漚全包大海。何異一毛孔中包剎海耶。答。彼達諸法。性全法界。故一毛稱性。即包無餘。此迷諸法唯心。但將昏擾妄想。謬計身中能包空界。自尚無體。將何包廣。徧計倒執安可同耶。 △巳三。合倒喻非失。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 先結法合喻。迷真身心而認妄想身心。如棄大海而取小漚。例喻前之垂手。喚首作尾。棄正取倒。號為倒性。已為一番迷矣。復執妄想身心為真身心。如說一漚為四大海。例喻前之垂手。喚尾作首。執倒為正。號曰顛性。更加一倍迷矣。故云迷中倍人。若約生佛對揀四句。一迷中悟。萬法唯心。雖眾生所迷。為諸佛悟境。悟物身非己身。例前垂手。知倒是倒。喚尾為尾。喻如了漚是漚。棄漚認海。徧知也。二悟中迷。心外無法。雖諸佛所悟。是眾生迷失。迷己身為物身。例前垂手。棄正取倒。喚首作尾。喻遺真認妄。如迷海為漚。棄海認漚。倒性也。三悟中悟。諸佛又能悟心包萬法。悟己身非物身。例前垂手。知倒非正。喚尾非首。豎手知正非倒。喚首是首。如了海是海。認海非漚。唯海能現漚故。正知也。故佛名為悟中倍人。正而又徧知故。四迷中迷。眾生又復迷心居身內。迷物身為己身。例前垂手取倒為正。喚尾作首。喻以妄為真。如迷漚為海。認漚作海。漚中窮瀛渤故。顛性也。故生名為迷中倍人。顛而又倒性故。等無別者。於一藏性中。初遺真迷海。次認妄取漚。兩番顛倒。名為遺失。性本不失。不過轉真成妄而已。如我一手指地時。有喚頭作尾。或喚尾作頭。一倍瞻視。說名顛倒。手未嘗失。不過換首為尾而已。設反妄歸真。換尾作首。亦何曾增一絲毫。有所得哉。 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如來句。次總申矜嘆。本不失而常如遺失。似懷珠受窘。一可嘆也。不認真而反認妄想。如蒸砂作飯。二可嘆也。不知身心正倒所在。似狂醉昏迷。三可嘆也。佛得無得。認真知正。宜為天人師。受魔梵供矣。 △寅五。顯見無還二。卯初。阿難求決取捨。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 先述聞法。始得本心。悲救者。拔顛倒流轉苦也。深誨者。與正徧知覺樂也。叙悟領前意。垂泣者。感舊惑始除。哀新疑數起也。掌合而指對豎。名曰叉手。決本心可捨。求緣心可取也。迷疑起後意。雖者。疑而未極領也。不擾昏曰妙明。徧包含曰圓滿。即上萬法唯心。心包萬法。領不失也。不變遷曰常住。領不滅不動也。如是妙音。通指上三章意旨言。 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 而我下。次明悟法難捨緣心。佛法。所悟聞也。緣心。能悟聞也。即六識緣想心耳。現以者。現有用也。允。誠信也。瞻仰。不捨也。聞佛領法。全藉緣心。若非分別。何由解悟。 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徒獲下。三疑無益安用本心。虛得無用。名曰徒獲此心。見聞真精妙明心也。本心無分別領悟。揀非緣心。有分別承聽。故未敢認。願佛下。四求如來與決取捨。隨類得解。名曰圓音。真心緣心。兩持不決曰疑。覺道苦道取捨一回。曰歸。 △卯二。如來正與破顯二。辰初。破緣心有還二。巳初。破所緣之法。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先法說。緣心。攀緣心也。以聞聽即耳識。若帶名言。便歸意識。既不悟圓妙明心。而迷昏昏為心者。非得真心實體。墮於能。有往還。故妄。法緣。塵緣法也。以法音即聲塵。若落影像。便入法塵。既不了寶明妙性。而惑擾擾為性者。非得法界自性。墮於所。有生滅。是假。孰知真如藏心離能所。絕對待哉。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 如下。次譬喻。開四。一因法觀心喻。初人字。喻說法者。次二人。喻聽法者。指。喻法。教也。月。喻心。理也。示。喻開顯看。喻觀行。指月示者。喻說法。以顯當人心也。直指人心。心即佛故。當看月者。喻聞法。合觀自己心也。見心成佛。佛即心故。圓覺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楞伽云。我及諸佛隨宜說法。令知諸法自心所見。無外境界。指如圓音妙教。月如圓明妙心。應當現量真智。自覺親證。若不反觀本心。自己見性。負於如來說法意矣。 若復觀指。以為月體。 若復下。二執法忘心喻。上應補云。不因人指。看天上月。喻不隨佛教。看性天月。而反分別法音。以為自己見精明心者。誤矣。此以比觀妄識。緣塵分別也。 此人豈惟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 此人下。三心忘法失喻。汝等豈惟不達自心。亦復不解說法教意。以他聲教為己見心故。自他既不分。教理豈能辯。 豈惟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 豈惟下。四法忘相迷喻。豈惟不知教意。兼亦不了心教體相。心以靈知為體。本有覺照為相。明者也。教以聲塵為體。自無覺照為相。暗者也。今以無知之聲塵。為有知之心性。則覺與不覺。二皆不了故。亦可補云。豈惟亡指亡月而已。亦復不識指之背面。月之明暗。何以故。即以指體背面。為月明暗性故。指之背面。喻教中遮表。遮者。談性內道理。多分離言以會顯也。表者。談法上事相。多分依言以開示也。月之明暗。喻心中照寂。照則破煩惱妄想之昏。寂則破生死塵勞之擾。即八九夜月。半顯半隱。藏心中空不空相如之。 汝亦如是。 汝句。後合定。汝之迷心一教二相三。如彼亡月一指二性三。無以異也。楞伽云。譬如有人。以指指物。小兒觀指。不觀於物。凡愚亦然。隨言說指。而生執著。終不能取第一義性。 宗鏡合云。三乘十二分教。如標月指。若因教明心。從言見性。則知言教如指。心性如月。真悟道者。終不滯言。實見月人。更不存指合初節。或看經聽法。不一一消歸自己。但逐名句文聲而轉。即是觀指為月合次節。豈惟不見自性。亦且不辨教文。教觀俱失。指月雙迷合三節。非惟不了自心之真妄。亦乃不識教相之表遮。例亡月指。且迷明暗合四節。錯亂顛倒。莫辯方隅。鼠喞鳥空。豈合宗旨。 △巳二。破能緣之心。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 先別明緣塵無性。有二。初破緣聲塵心無性。又三。一法說。若以句。牒定。分別汝心。並能也。我說法音。屬所也。謂以分別法音之分別性。為汝自心者。此下。縱破。音。所分別。性。能分別。離聲有性。即真汝心。離聲無性。非真汝心。分別心是妄矣。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 譬下。二喻明。先正以客揀。客喻緣塵分別心。附托根塵。喻寄旅亭。初念緣色等實境。喻食。次念緣長短等假相。喻宿。又起現行識。喻食。落種子識。喻宿。依事攀緣。喻暫止。離塵無性。喻便去。逐念生滅。喻不常。隨境往來。喻不住。而下。次反以主顯。主喻常住見聞心。聚見於眼。喻名掌亭。見性不動。喻無所去。五根性同。喻都。本覺常住。喻曰亭主。既不住名客。住名主人。則緣心是妄。覺心真常也。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 此下。三合定。初句。總。若下。別。先合主喻。以難破。若分別性是真汝心。當如亭主自無攸往。云下。次合客喻。以奪破。離聲無性。斯則前塵分別影事。但如行客。不遑安住。 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 斯則下。二破緣餘塵心無性。初句。結前。離聲無心也。分下。舉後。離色無心也。容色。佛相好也。離色無性。與聲心同。如是下。離法無心也。初句。超略三塵。香味觸三。離塵無性。與色聲同。故曰乃至。分別下。單明法塵。都無者。能緣心也。法中生相上一切分別都盡。而滅相微細流注猶存也。非色空。所緣境也。生中色空。清濁。香臭。甜苦。違順。法相固盡。而滅中非色非空。無清濁。不香臭。離甜苦。絕違絕順。幽閒境界猶未除也。拘舍離。翻牛舍。生處也。即末伽黎異稱。等。指數論師。不了妄立曰昧。杳冥莫辯曰冥。假稱真實曰諦。二十五中冥諦居初。神我居末。中間變異二十三法。我思勝境。冥性即變。為我受用。我若不思。冥不變諦。我便解脫。名為湼槃。又劫毘羅。計冥諦為常。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合三德故。能生諸法。便名勝性。今屬自性。冥不變諦。例如八萬劫外冥無所觀。然此杳冥莫辨諦境。猶為滅塵分別影事。若離所緣法塵境界。亦無能別覺觀性矣。 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則汝下。次總結緣心有還。六識心性。隨六塵還。分別聲者。還之於聲。別冥諦者。還於冥諦。如客寄宿。暫止便去。豈如見聞真精妙心。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猶如亭主。始終常住。故責云何為主。都無所去也。 △辰二。顯見性無還二。巳初。求示。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眼分別識。緣色還色。眼精見色。亦應還色。何得識心別性有還。見精明心無還。客主之義。惟垂揀顯。 △巳二。與顯三。午初。指示許與。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先揀顯。見別名相極微細。曰精。用常靈徹。曰明。體本自然。曰元。心。總名。性本相知。合開自在。曰妙。體也。銷磨六門。沙德瑩然。曰精。相也。內外通徹。互用清淨。曰明。用也。又精明心。總也。體也。元依一精明。性中相知。曰妙。同一藏心。故曰心。如天上一真月。精明見。別也。用也。分成六和合。用中相背。故非妙。元無異性。故稱元。如第二揑目月。非體非影也。若六用不行。返見自性。即精明見。成妙精心。如不捏目而望。袛一天上月矣。至於緣塵分別影事。識想。如第三水中月影。其與真月。下上虛實。故揀非也。又此三法喻。一。真月喻妙心。圓成性。二。二月喻見元。依他性。三。月影喻六識。徧計性。如法思之。 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汝應下。次許與。真心。如大富長者。見精。如分掌亭主。下云。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故無還也。緣心。如往來商客。下云。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文殊等。故有還也。分別識心。鍮石一般。上已揀破。精明見心。真正鑛金。下與顯也。 △午二。正明性相二。未初。備彰八相皆還二。申初。具列八相。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徧是空性。鬱之象。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 明暗通塞。色空染淨。八種並有體相。日月戶墻。別空塵霽。體也。明暗通壅。緣虛鬱清。相也。咸是眼家所對之境。仗因托緣而生。各有所還者也。此唯空虛塵鬱。體相顛倒。下文還處自了。洞開東者。西土堂舍。向必東故。分別。指物體。如松棘鵠烏及色聲等。緣者。指異相。如直曲白玄。青黃清濁等。頑虛。全無諸物處也。徧空。迥然一空而已。空屬同色。緣屬異色。下云。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同異對也。塵起曰鬱。土飛曰𡋯。纏結曰紆。風吹雨砂曰昏霾。鹿行揚土曰塵坌。晴明曰澄。雲開雨止曰霽。聚收曰斂。雲氣散漫曰氲氛。若以喻之。大講堂喻圓覺性境。明喻智慧。暗喻愚癡。通喻處處洞脫。塞喻頭頭縛礙。分別喻喧動。頑虛喻寂靜。鬱𡋯喻昏迷。澄霽喻覺悟。謂智愚脫縛。動寂迷悟。對待法相。在於圓覺性內。並屬影響幻化物也。 △申二。各還本因。 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 先標指。相。即明暗等八相。變化。一異有無。遷流不定故。因。即日夜等八體。處者。依因生處也。相從體出。故云本耳。 云何本因。 云何句。次徵起。 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鬱還塵。清明還霽。 阿下。三釋明。有二。先舉一明相以示諸變八相也。明下。且以明相辨之。明以日為本因。既從日來。還隨日去也。暗下。次列餘七類而推。 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則諸下。四結該。一切。該盡眼家所對色也。約類收之。不出此八。八既仗因往還。餘亦托緣生滅矣。 △未二。獨顯見性無還。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 先舉問為顯。見精。能見性也。八種。所見相也。八相隨因而生。故各還。八見性非從緣。故還誰。 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何下。次徵釋以明。先徵。若下。後釋。初三句。約俱見明無還。還明則不見暗。還暗則不見明。明暗俱見。見不還矣。雖明三句。約不別明無還。八相於眼見中變相千差。故有還。眼見於八相中一性無別。故無還。 △午三。結判嘆愍。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先判決取捨。諸心可還。指六識緣心。皆與塵俱還。如明暗八相。如月影。如客。如漚。自然非汝本元心地。決當捨。不可執也。不容汝還。指見精明性。不與塵俱還。如日夜八體。如月光。如主。如海。非汝本心。是誰心耶。決當取。不可疑也。 問。眼識明暗並緣。意識生滅盡慮。與見精同。何有還耶。答。見性與眼意識有三差別。見性離根塵。無分別。非生滅。故無還。眼識意識。依根塵有分別。是生滅。故有還。如眼見日明時。眼識意識依見。然後分別是日。計諸明相。日不明時。眼意二識即無分別。眼意識性歸還明矣。日不明時。見亦能見。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明暗相亡。見無生滅。非眼意識依見然後分別黑夜。計暗相也。夜不暗時。眼意識性又無分別。復還暗矣。下云。於妙圓中。粘湛發見。但如鏡中。無別分析。識性無源。因根塵出。識於見中。次第標指。又云。識動見澄。豈非見性無還。識心有還之證也哉。 問。下云。見覺無知。因色空有。云何無還。答。經謂見覺性中。本無知見用相。因外色空塵境。顯出見色見空德用。故下又云。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似有還矣。又云。明暗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又云。見暗見明。性非遷改。分空分見。本無邊畔。則見性體用有何還哉。下經又云。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識體無矣。彼相尚無。識從何發。識用無矣。識心縱有體用。上不還歸見相也哉。 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則知下。次嘆愍自溺。見精明心。即汝本心也。離七分別。不為塵緣心變遷。名本妙。徹見八相。不為塵緣心障蔽。名本明。迥脫六緣。不為塵緣心混染。名本淨。晦昧曰迷。昏煩曰悶。惑也。不取見性。名喪本。隨緣心轉。名受輪。業也。乘想波之出升。曰漂。逐識浪之墜入。曰溺。又上激於愛河浪裏。曰漂。下沉於苦海波間。曰溺。苦也。皆汝自招。故可憐愍。 △寅六。顯見不雜二。卯初。以物見混雜疑自性為問。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識此。牒定也。云何。呈疑也。有二。一雖知無還。然見與諸法混雜不分。不識何者是彼物相。何者是我見性。二雖知無還。然佛指如二月。非是妙精明心。不識云何此見即我真妙性耶。下云。諸物有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是決初疑也。末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是決次疑也。前後細審之。 △卯二。以物見分明。顯自性為答二。辰初。列能所差別二。巳初。列能見之性。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 見有五。一初果見。見斷思存。故未無漏。借通令見。初禪無礙也。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 二羅漢見。阿那律。此云無貧。稱天眼第一。菴摩羅。翻難分別。桃李相似故。閻浮提。通二釋。一筆誤。恐是娑婆界三字。二者該攝。舉一以該百億閻浮。維摩經。那律答嚴淨梵王云。吾見此三千世界。如觀掌果。 諸菩薩等見百千界。 三菩薩見。諸。謂三賢十地。等。指辟支佛言。大論云。支佛見百佛界。心地觀云。初地見百佛土。二地千佛土。三地萬土。十地無量土等。 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 四如來見。謂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悉皆窮盡。而云清淨者。佛眼所矚。大小淨穢皆同真淨故。 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五凡夫見。肉眼近視障內。不能遠視障外。故云分寸。內含二意。一對勝說劣意。自佛至生。從聖及凡。較量不過分寸故。二收盡眾生意。六道凡夫。三行蜎蝡。則分寸見亦攝盡故。 見量五殊。體性實一。如星火與劫火。等無別耳。又初二見。天眼。支佛。慧眼。小乘教。三菩薩法眼。大乘始終頓教。第三見攝。四佛眼。一乘圓教。第四見也。五凡夫肉眼。人天乘。第五見攝。五乘眼別。見性不二也。 △巳二。列所見之物。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王天所住宮殿。中間徧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 先別列三處。上中下。分三。一。四王宮。東名持國。居黃金埵。南名增長。居瑠璃埵。西名廣目。居白銀埵。北名多聞。居水精埵。其殿皆是眾寶所成。二。三行處。水則江河海魚。陸則山林樹獸。空則烟霞雲鳥。三。八形像。昏則塵霧晦𡋯。明則日月照耀。種種。指色空通塞染淨六種。 無非前塵。分別留礙。 次總結諸物。此皆目前諸色塵境。停住曰留。障隔曰礙。分別者。謂眼有分別。被前塵留礙。又前塵色境能留礙於眼家分別也。此約境言。上云。分別之處。則復見緣。下云。則明暗等。因見分析。 △辰二。揀物見分明二。巳初。正示三。午初。總揀。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先令自揀。此。能所見中也。自。見性。他。物相。智辯決擇曰分別。下云。覺觀出思惟。今下。次與代擇。將。與也。代也。見中。爾我能所見中也。誰。何也。何者是我門見體。何者為前塵物象也。 △午二。別顯二。未初。正明物不是見。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徧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極見者。盡汝所見眼力分量也。一上至二宮。四萬二千由旬之高。與四王天同在須彌山腰。二中間七山。而云七金者。謂持雙。持軸。擔木。喜見。馬耳。象鼻。魚嘴也。皆以金為體故。須彌山外。環七金山。金色光耀。云種種光。三下際二報。風塵雲鳥。空處依正也。樹林山人。陸處依正也。川澤草畜。水處依正也。三皆所見物象。非汝能見之性。 △未二。正明見不是物。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 物可單指。見獨難陳。故仍於諸物之中揀出見性。以顯非物。先分能所。揀見非物。諸物羅列於見性之中。有近遠之異。依正之雜。明暗之色。此是所見物性。汝向所知。不須為汝擇也。見性徧了於諸物之上。一同而無高下。精純而無彼此。心明而無空塞成上有三對。一同異。二純雜。三色心。此乃能見真精。汝猶未了。故今為汝揀也。 次分內外。揀見非物。外而物象千差萬別。多也。此是物。不是見。何待擇耶。內而見精。朗照不二。二也即成一多對。此是見。不是物。應當識也。物是塵而有差。見是根而無差。分明無混。汝何不知。待我擇耶。處眾境而不擾曰清。在諸塵而獨露曰淨。 △午三。結答。 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不雜染曰精。不混亂曰妙。不昏惑曰明。揀非物之類。殊變異無知也。物是相。有差別。屬他。非精妙明。見是性。無差別。屬自。元妙精明。此即汝之真性。上疑物見相混。今云物類有別。見性無差。則此眼見即汝真性也。此疑見如二月。非精妙明。今云。是諸近遠諸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下云。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則此精妙明之見性。即汝真妙精明心也。故此二句總答二問。決二疑也。 △巳二。反辯二。午初。別顯二。未初。反辯見不是物。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先訓字。見。能見性。物。所見相。吾。如來自指。同見。阿難與佛同見也。不見。閉目收視反觀也。處有二釋。一物有方所曰處。二本元心地之處。彼不見之相者。謂彼前塵形像。是吾閉目已後所不見之物相也。地。處所也。與上不見之處義同。 次消文。分二。先縱許成物。轉難可見為破。承上文云。物有殊而見無殊。明知見不是物。是汝真性。若使此見不是汝性。而是彼物者。汝之見精。成物可見。吾佛之見亦成彼物。則汝亦可見吾佛之見矣。又汝若謂。爾我同見一物之時。遂名見吾佛之見者。吾開眼見物時。既見吾佛所見之處。吾閉眼不見物時。何不亦見吾佛不見之處乎。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次躡開兩途。俱證非物是見。又二。先辯定非物。又若妄謂已見吾佛不見之處。則汝見我不見之處者。自然非彼諸物所不見之相。決定是此見性。能不見之真體矣。若汝實不能見吾佛不見之地。佛之不見地者。自然是我見性。非彼諸物。兩番辨之。見非是物。明矣。 云何句。次結成自性。我之見。既非物。是我性。汝之見。亦非物。非汝真性而謂誰歟。況見性與物相。根塵內外。自他覺蠢。各不同故。豈有混雜難辯哉。 △未二。反辯物不是見。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并諸世間。不成安立。 先物混例成人混。初明物混。有情無情不可分故。見物之時。下補句云。若物是見。物無情。人有情。紛雜者。依正不分。色心無別故。謂汝今見物時。物若是見。則汝今既見山河物。彼山河物亦能見汝。如此則無情物體。與有情見性。頑靈紛亂。晦明混雜。莫能分也。 則汝下。次明人混。汝見我見難可辯故。世間。通三。今約情覺。情即六凡。覺即四聖。不成安立者。自他罔揀。能所不立故。謂有情無情尚不能分。則有情與有情亦不可辯。如汝見我之時。反成我見於汝。汝我既爾。對世諸人。情世間爾。覺世間然。一切世間凡聖彼我之相。皆悉破壞。豈成俗諦安立法耶。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 阿難下。二人分例成物分。謂若汝今見我及諸世間物時。定是汝見。而非我見。何者。汝能見心。屬自。彼所見境。屬他。心能有見。境是無見。自他能所顯然可辯。是故汝見我時。但成汝見。不成我見也。彼我分明。人不混矣。有情與有情尚不混濫。有情與無情益加可別。以物類遠近各有差別者。自然非汝。見性一同周圓徧覽者。非汝心性。屬誰性耶。依正色心。成敵兩立。云何將汝見性混成諸物相耶。此文隱略。具應補云。若我見時。是我非汝補。若汝見時。是汝非我。物相不徧。自然非汝補。見性周徧。非汝而誰。今文是汝非我句。人分也。見性雖同。各有受用。一室千燈。光各朗照也。見性二句。物分也。周徧者。真心本徧。依心而起見聞覺知六根之性。一一皆徧。今為顯見。且論見性徧耳。揀非諸物之不徧也。非汝而誰者。生佛見性。各自周徧。亦如千燈。各自攝入。此是性宗各各唯心唯性。亦如相宗各各唯識義也。又是汝非我。隨自他意語。自他各有故。周徧句。隨自意語。自證覺境故。非汝句。隨他意語。他所證境故。 △午二。總答。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上云。若見不見。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則知物見各分。決初疑也。又云。若汝見時。見性周徧。則此周徧見性即汝妙精明心。決次疑也。上來兩番辨見非物。答問決疑明矣。云何將自見性。疑混於物。此責迷惑之甚也。見精真性在汝。不自信以為真。反取我言。以求其實。此訶疑難之枉也。又上二句是答初問。物見既各有別。此見即汝真性。決初疑也。下二句是答二問。且汝見我。見精明元之性。實在汝體。即汝妙精明心。不自信真。反來問我。云何得知此見是我真妙心性。決次疑也。疑已決。問已答。云何知我真性之難。畢矣。 △寅七。顯見無礙二。卯初。阿難疑見不定有礙。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 初躡前法。前云。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後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故牒非餘。見性下。補一句云。本來周徧。則真性真我。二疑始全。且與下文照應。 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徧娑婆國。退歸精舍。祇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簷廡。 我與下。二舉二見。周圓徧國。明見量之廣大圓徧也。袛見但瞻。明見量之狹小不徧也。勝藏者。殿具眾寶。如珍藏故。日月宮者。日宮縱廣五十一由旬。月宮縱廣四十九由旬。皆摩尼寶成。天人充滿其中。佛與阿難遊居於此。共觀覽也。周。謂周徧。廣大無際也。圓。謂圓融。無礙自在也。娑婆。此云堪忍。大千界之都名。據欲界初天。惟見一四天下。今舉總顯別。是徧娑婆三千界中一世界也。精舍。祇桓也。退歸。迴還也。伽藍。眾園也。清心堂者。祇園內之一講堂也。因教清心。無雜念妄想故。簷廡者。屋簷廊廡也。依文。見量分三。娑婆大。伽藍中。簷廡小。大則周徧圓滿。中小狹窄不廣也。 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徧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 世尊下。三陳所疑。如是句。牒定。此見圓徧不圓徧。差別不定。如上所舉。是也。其下。疑擬。有二。先疑徧不徧之不定。在天本徧一界。歸園唯滿一室。前何廣遠。後何狹近。如此不定。豈稱常徧。 為復下。次疑礙不礙之不同。一界之見原大。移作一室之見甚小。想是此見。在界通豁無礙。則大。為舍局礙。縮大成小。如過單門。身則鞠脊。又一天之見原長。遷作一簷之見甚短。想是此見。在天空虛無礙則長。為墻隔礙。絕長成短。如落高峰。風日半掩。通局不同。非圓無礙。 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我下。四請決斷。斯義所在者。謂徧不徧。礙不礙。四義之中定在何所也。願演者。求為斷定也。 △卯二。如來顯見隨緣無礙二。辰初。總示大略。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一切。三世間也。外大內小。指天殿日宮。舍堂墻廡。此即人天所作諸事業也。作為曰事。已成曰業。前塵者。謂遠近色空。通塞明暗種種形像。各屬眼前所覽色塵境也。謂於一切世間中。或見天宮之大而無礙。或見講堂之小而有礙。或遠見世界之外而周徧。或近見精舍之內而不徧。此皆爾我遊覽事業也。然有遠近大小內外者。各屬前塵色境。名為所觀。若無遠近大小內外者。唯是自心見性。名為能觀。審此。但可說言。塵境事相有廣狹長短。不應說言。能見心性有舒縮斷續也。經中一切四句。明見量隨緣。不應二句。顯見性不變。 △辰二。別為詳釋二。巳初。喻明不定三。午初。正喻不定隨緣。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 先略舉一喻。空喻見性。器喻塵相。方器空。喻一室之見狹小。圓器空。喻一界之見廣大。 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 吾下。次開途兩問。喻一室之見。為定不徧耶。為不定不徧耶。 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若下。後二義俱非。喻室中見。定不徧者。出界見。應不圓徧而廣大矣。若不定者。入室見。不應不圓徧而狹小矣。明知方圓在器。空無方圓。廣狹隨前塵緣。見性實無廣狹也。 △午二。答顯義性無在。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汝句。牒難。前四義也。義句。合顯。義謂事義理義。性謂事體事相。理體理性。界室大小。盤盒方圓。此是事之體相。宜然當然。一定如是也。見性具有體用二義。空性亦然。見體以一真靈虛不變為義。用以隨緣無礙圓通為義。空體以一蕩頑虛不壞為義。用以無相徧現自在為義。入界室。見量隨其有小大。是見隨緣用相義。如在盤盒空相。隨彼有方圓。亦空徧現用相義。出界室。見性絕無有大小。是見不變體性義。如離盤盒。空性毫無有方圓。亦空不壞體性義。此乃見空二性理之體用。天然自然。而有一定不定。法爾如是也。 云何句。責破。界室盤盒若存。自有大小方圓。何有一定不定所在。界室盤盒若除。本無大小方圓。又何有定不定。事體之義如是。汝今疑難。皆非事之宜也。至於見空論之。隨其界室盤盒境緣。見量空相。亦有大小方圓。云何問定不定所在。除去界室盤盒。見性空體。全無大小方圓。又何問定不定所在。理體之義如是。汝今疑難。皆非理性義也。 △午三。重喻離緣自徧。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了達證會曰入。行為修斷曰除。喻欲入無大小。但除界室大小。見無大小。不應更除見性大小。以大小緣塵而有。見無大小定在故。下以空器同異。喻根有一六。性無一六。此喻塵有大小。見無大小。文言雖殊。義無異也。若以此喻性修顯之。前譬器見方空。迷真起妄也。是阿難疑難。今令入無方圓。返妄歸真也。除器無方。破妄顯真也。不應更除。純真無妄也。佛以如是法喻顯示。親切極矣。 △巳二。直示無礙二。午初。斥其謬難。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迹。 若下。先反難。二。初以舒難縮。挽。如布舒放。面。邊也。入室既可縮大見為小見。觀日定能舉低見為高見也。若築下。二以續難斷。穿。如刀鑿開。竇。孔也。迹。痕也。築墻既可夾連見為斷見。穿竇定能接短見為長見也。 是義不然。 是句。次斥謬。觀日既不能引之令高遠。入室安可卷之令低小。穿竇又不能捧之令續長。砌墻安可夾之令斷短。故云不然。應知遠近長短。由乎日室竇墻。與見性無干涉。汝問不知斯義所在。可謂不達事理義矣。 △午二。示礙無礙。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先成礙由為物轉。開四。一迷物。二失心。三被轉。四成礙。謂迷己見。轉為界室之物。遺失本徧圓心。物為能轉。心為所轉。心逐境遷。故於界中見大。妄謂舒小為大。室中見小。妄謂縮大為小也。當知物本是心。迷之為物則礙心。亦如冰元是水。結之為冰則礙水。楞伽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 若能下。次無礙由能轉物。略三。一轉物。悟得諸物唯心。心為能轉。物為所轉。境隨心改。故不唯轉一室一界。而且轉塵沙界外依正物也。楞伽云。達境唯心己。分別即不生。同如來者。佛眼之見。超前四眼。故能小大徧容。一多攝入。十重玄門莫不究竟也。 身下。二明心。即生死報身成法性身。法身圓滿也。即無明妄心。成妙覺心。真心精明也。寂照含空。萬物皆在身心中矣。 不動下。三無礙。道場。依中小者。毛端。正中小者。十方。即十法界眾生。正中大者。國土。依中大者。四皆事也。不動一場而徧十方。一為無量也。徧十方土在一場內。無量為一也。一毛而含十方佛土。小中現大也。十方佛土攝一毛端。大中現小也。非以妙見覺明合如來藏。其何能證事事無礙法界性耶。若翻前四。轉物翻被轉。同佛翻迷物。明心翻失心。無礙翻成礙。 △寅八。顯見不分二。卯初。執身見各體。而疑見在前。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 先牒領意。見必我性者。領五六所說。非汝而誰。此性現前者。領第七見性徧周界室。湛然盈滿於身眼之前也。 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 見必下。次舉疑情。有三。一認外棄內疑。外現前見。必我真性。認取為實。我今現用內之色身識心。又作何物而反棄耶。二有用無用疑。而今內之身心。實有分別彼見作用。彼外現在我前見性。別無分辯我身功能。三向疎背親疑。外現前見。新領疎者。內之身心。日用親者。若彼見性。果然實為我心。應當時時現前。令我現今可見。認彼見性實我。而我內之親自身心有分別者。反非是我。如此捨親就疎。向背豈不成失耶。 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 何殊下。三躡語難。若彼見性。既在身心之前。外物之上。反能見我內身。則不應說我能見物。與佛所說物能見我之難無殊。前如來云者。若見是物。物亦見汝。豈不自語相違難耶。 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惟垂下。四求開悟。棄內。有用。背親。三疑。非佛不能釋通也。 △卯二。約萬法一體而破無前相二。辰初。正辨無是非見三。巳初。辨無是非二見二。午初。無是見二。未初。如來問。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先斥妄令其指示。汝言。牒也。非實。斥也。實見。縱也。有方。詰也。前云見性周徧。應知內徧身心。外周法界。何謂見實汝前。實見則有相。方所則有處。有相有處。豈成周徧之真見。即一切離一切乎。 且今與汝坐祇陀林。徧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恒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 且今下。次別開物見令推。又二。一令觀物象。徧觀。橫盡方隅也。上前。豎極上下也。汝今下。上總標。此列指。明暗塞通。可知。大者。山樹剎身。小者。草芥塵毛。有形。世界也。揀無形虛空。 若必下。次令指見精。見若在前。同物可見。汝不能指。何有前相。 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阿難下。後總合物見令察。亦二。先即物須不壞相。物空。舉諸法之總所見也。空物既成能見之性。何者還為空物相耶。 汝可下。次離物須顯自體。離萬象而別出見精。同諸物而分明示我。始許見性現前。若不離物指出。見非眼前明矣。問。前何佛云。誰是我體。誰為物象耶。答。佛豈不云。物類差別。見性無殊。見既無殊。豈能指出令人見乎。以即物。物。相也。見。性也。不能指。以離物。物有方見。無方不能指。但前不雜。此之不分。指與不指。並將方相二義會通之。 △未二。阿難答。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恒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 先決答。有二。初即物無是見。手指自觀。即物是見固不能。 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世下。二離物無是見。微剖細析。離物有見亦不能。佛說。指析出見元。分明無惑。初學。初果有學也。及至。超過無學羅漢支佛。 佛言。如是如是。 佛下。次印許。雙許即離。皆無是見。以見性離一切相故。 △午二。無非見二。未初。如來問。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先牒定其言。如汝等。牒離物。則汝等。牒即物。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今復下。次審問非見。汝與等。再審定。汝又等。問非見。謂又令萬象中。指出何者非是汝之見性也。 △未二。阿難答。 阿難言。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佛言。如是如是。 初標起。萬物皆見。欲出其非。不我知也。何下。二徵意。若下。三釋明。樹空非見。何見樹空。樹空即見。何名樹空。色空既爾。明暗例知。我又下。四結成。於萬物中朗見不遺。發明非見。決不能也。佛下。五印許。雙許即物中無非無是二見也。以見性徧一切法故。 問。前佛示云。近遠萬物自有差殊。同汝見精所矚無殊。已知諸物是象。屬外塵境。見精是心。依內根身。云何物中。難指非見。答。物雖有形。外象。見實無形。內心。諸物不能徧見。見性周徧諸物。既見內外圓徧。豈能物上獨指。前之不雜。與此不分。亦在有徧無徧間耳。宜當沉思會之。 問。此顯不分。正明一體不離。今無非見。似合一體。上於萬物皆無是見。不成一體。何佛亦印許耶。答。說是說非。皆不成乎一體。如天真月。中間自無是月非月。總則不分而徧。別則離物無是見。不分為內外。成一多。即無物非見。不分為彼此。成有無。故不分即離是非。真一體也。 △巳二。學眾惶悚失守。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非無學者。指小乘有學。權漸初心。茫然。智障盲瞑也。此言。兩番印許言也。是義。無是無非二見義也。由來曰始。歸趣曰終。初聞印其無一物而是見。不知義之始也。後聞印其無一物而非見。不知義之終也。惶悚。恐懼貌。新證未獲。故心已忘。歷覽二際。自生艱險。故惶悚。無是見。則見性斷滅。無非見。則物亦是見。是非莫決。故失守。下答文殊。本是妙明真心。妄為色空聞見。正顯是義之所始。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正顯是義之所終。又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則是非始矣。由是真精妙覺明性。則是非終矣。細推經意。無不豁通。 △巳三。如來憐愍安慰。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 先叙意。魂。心魂。八識也。慮。識慮。六識也。變慴。變動慴懼也。知其惶悚。愍其失守。慰其茫然。 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 諸下。次正慰。超過三乘曰無上。法中自在名法王。無偽名真語。無虛名實語。稱理名如語。無欺名不誑語。無妄名不異語。前三表德為名。後二遮非立號。今此無是見印。不誑妄也。無非見印。如真實也。 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非下。後垂愍。揀異曰非。四種。謂亦變亦恒。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不死者。此一外道妄計有不死天。一生不亂答者。當生彼天也。矯亂論者。凡所答語。皆持兩可。終無一定也。辜負曰忝。哀謂求佛哀祐。慕謂希佛委明。謂宜諦觀其心。默思其理。必不辜負汝等慕佛哀祐之誠。前印無是見。語不誑妄。是見既無。非同末伽亦恒增生有論所比。詎辜汝之哀哉。後印無非見。語如真實。非見亦無。揀異末伽亦變減滅無論所並。又何負汝之慕哉。佛之憐慰。望發悟也。切矣。 問。前來廣破思惟。今何教耶。答。阿難向來認識為心。緣塵分別。從真起妄。名邪思惟。為生死本。故破之。如來今已指見是心。如理思修。會妄歸真。名諦思惟。為槃湼本。故教之。又無是見。遣其是也。當依真諦理思。無非見。遣其非也。當依俗諦理思。是非雙遣。二俱不立。當依中道第一義諦理思。起信論云。此真如理。無有可遣。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真如故。即此無是無非二見印意。故教誨曰汝諦思惟。當善思惟。正是教發聞思修慧。豈同阿難六識妄想思惟也哉。 △辰二。重明一真無二二。巳初。文殊述問。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先叙儀。文殊。代問人也。如所如說。非有學小智可及。必須如來真子。大智慧人。方可諦思請問。愍諸句。代問意也。見眾聞言。惶悚失守。故生慈心。無忝其哀。彌勒起疑。仗文殊決。諸佛因地。尚須師利教令發心。況今會耶。在大下。代問儀。眾皆茫然。不知所措。故三業虔請。無忝其慕。 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 世下。次述問。三。一標眾疑。不悟二義疑也。 世下。二述眾意。若色空是見。應有指。何又不能指出其見耶。若色空非見。應無矚。何又無物不是其見耶。是義。二義也。始起終歸。皆悉迷昧。故驚疑怖畏以失守耳。 非下。三檢眾過。疇昔。往日也。輕鮮。薄少也。法義深遠。難會情真。非比淺根。疑佛矯亂。 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惟下。後求示。色象與見精。元是何物。而在兩番之間。既無是。又無非耶。佛若發明。二義緣顯。 △巳二。如來委答二。午初。示一真絕待二。未初。正明一真無是非。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 先舉聖住真定。大菩薩者。圓頓實地位上機也。自有三義。一獨也。唯獨自己。不共凡外權小地前人故。二從也。自從發心。至佛地故。三本也。本自天真。不由修造故。常在曰住。非單取坐。有入出也。三摩。楞嚴王定。地。即真如藏心。性本自具。非強制成。諸佛得悟。故常住此真際。眾生迷昧。似乎出而不住也。中者。空有不住。寂照雙融故。此即空不空藏心。無障礙法界中也。 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見與下。二了真本無妄。見精。攝六根性。見緣。指內六根身。外六塵境。想。中間六識分別心也。相者。外緣六塵分別影也。觀相元妄。無可指陳。故如空花。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名本無有。此即空藏心。無為法界性也。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此下。三達妄即是真。見緣想相。俱攝緣內。體。性也。根塵識三。其性元真。唯妙覺明。是菩提體。此即不空藏心。有為法界性也。 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云何句。四結無是無非。心曲不偏謂之中。相如空花。中不容他之是。真空也。體本菩提。中不容他非是。妙有也。唯即與離。二無所著。絕待中也。豈非空不空藏心。圓融無障礙一真法界性中歟。 問。佛前顯見為性。不與身心萬物為侶。似見獨真而餘皆妄。令人專依見性也。今論妄。則降見性。同是空花。論真。則升諸法。同為真體。理固極談。奈人用心將何適從乎。答。取下月喻釋云。天月。名真月。喻藏性。菩提妙體真心。二月。名是月。喻見精。見及見聞。水月。名非月。喻根塵識。見緣想相色空。再取一喻。一真覺性如海水。見精如水光。根塵想相如水影。愚者。迷影忘水。且令認光。故斥影妄。讚光為真。彼執光影。又起是非。故復明其光影二皆無體。惟一水實。是非自泯。雖光影皆虛。然以光較影。光實自體所發。圓徧無去來。影是外境所暎。偏局有生滅。故取影有淪溺之危。認光有得水之益。三月例知。若合法云。眾生認妄遺真。欲令捨妄求真。奈一真無相。姑就見精指示。故破識妄以顯見真。欲其即見精以明真心也。彼又將見精與根塵識相。橫起是非。故佛復將見精識想塵相。同泯歸於一真之海。更有何是何非者哉。故此論妄。則見亦是妄。論真。則塵識亦真。雖見精與緣想。同妄同真。而究其得失易難優劣。仍霄壤判然矣。宜如法思之。 △未二。例喻釋成其絕待三。申初。指人引例。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先問。如汝。第一問。舉一文殊真身。以例本無是非一真之心體也。更有是者。第二問。為復更別有他文殊。是名為文殊者耶。此則索是。以例萬物是見也。為無。第三問。為別無文殊耶。此則索非。以例萬物非見也。無即非意。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 次答。如是者。誠如所問。以是實答也。義有四。初答惟一真。真文殊者。謂惟我一真本體而已。答第一義。例立唯一菩提妙明心體也。無是下。次答無是相。先斷定既唯一身。更無他人說名是文殊者。次。何故。徵起。若下。後釋成。此外若更有一說名是文殊者。則有兩文殊矣。今唯一身。對誰說是。此答二義。例破色空是見也。 然我今日非無文殊。 然下。三答無非相。然今我一真文殊者。固不容說無是文殊。亦不容說無非文殊。此答三義。例破色空非見也。 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於下。四結無二相。於中。當體中也。若更有副體。可說自為是。他為非。若全無本體。可說此元無。彼假有。今唯一當體。於中何容二。故無是非有無相也。此還結歸一真。本無是非可得。若欲有明。將問答中。第一。一真體。第二。是見精。第三。非色空物等。配對可知。 △申二。合前起後。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 先合前。此見空塵。與妙明心。元一體性。如汝文殊。但一本體。實無二相。故云亦如是也。 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本下。次起後。自來元有曰本。方便名妙。實智是明。真性稱無上。菩提。徹果體也。空藏名淨。不空藏曰圓。空不空藏稱真心。該因體也。菩提真心。本唯一體。由不覺故。於藏心中轉現見相。妄分聞見色空。如一真月。由捏目故。遂成二月也。 △申三。以月喻顯。 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 先明二月起是非。揑目所成二輪。名第二月。對天上第一真月名也。前單喻真精。此兼通空色。須知見聞。如帶揑月之本體。色空。如揑出月之旁輪。與前不還中。見精如第二日月。空色如第三水月。義不同也。謂如更有副體文殊。喻此聞見。故名帶揑為是月也。旁輪月影。名第三月。猶如假體文殊。喻諸空塵。故名旁輪為非月也。誰是誰非。迷者擬度之詞。無上真心。迷妄為見精色相。發明是非是義。喻如揑目所見二輪。迷者不知妄為。執此是真月。彼非真月。於其中間生是生非矣。 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文下。次明一月離是非。第一天上真月。但惟一體。既無揑目月影二輪。自無是非。如真文殊絕無二相。以喻妙明見空。元無二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則上起妄。雖為對待。而此歸真。還成絕待也。前後對釋。妙明心。合真文殊。天上月。出實相也。見聞。合是文殊。第二帶體月。色空。合非文殊。旁輪月影。明妄相也。本從一真。詐現二分。聞見。見分攝。色空。相分攝。 △午二。明迷悟得矢。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 先明迷者之失。是以。承上月喻而來。觀。照察也。見。即見精。塵。即色空。種種想者。約身心。謂見在我前。約萬物。謂是見非見。並屬虛妄亂想也。依他見塵之法。而起是非是之徧計。正猶觀二月影。妄恣擬度。終不能超是月非月之戲論也。 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由下。次明悟者之得。尅其實體曰真精。約其照用曰妙覺。總其體用曰明性。圓成實也。指者。謂可指也。前云。析出見元。指陳示我。非指者。謂不可指也。前云。必無見精受汝所指。由此見與見緣想相。即是妙覺圓成實性。惟一真體。本來周徧。定不現於身心之前。令汝可指。亦不混於色空之內。令汝不可指。其猶觀一天上真月。離一切而徧照一切。於中何能有是月之可指。無是月之非可指耶。 △寅九。顯見超情二。卯初。別遣情計二。辰初。遣自然二。巳初。約外道而疑自然。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先領明常徧。覺緣者。覺。謂菩提真性。緣。謂塵緣萬法就文殊章釋。又覺謂見性。緣謂色空。見能徧緣一切境故依顯見釋。徧十方者。上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見性周徧。徧含國土。此領徧義。湛下。上云。本是菩提真心。妄為色空聞見。見無所動。元無生滅。是領常義也。 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有何差別。 與下。二濫同外計。梵志。或淨行。志行白淨故。亦云淨裔。梵天苗裔。婆羅門種。先者。六師祖先也。冥諦者。二十五諦中第一諦也。智論云。外道通力。八萬劫外冥然不知。謂為冥諦。娑毘迦羅。翻黃頭。數論師也。唯識云。數論者。執薩埵刺闍答摩。所成大等二十三法。是實非假。現量所得。此計常也。投灰等者。裸形拔髮。臥刺炙身。熏鼻等類。苦行外道也。清涼云。塗灰外道。并諸婆羅門。共計自在天是萬物因。唯識云。有執大自在天。體實徧常。能生諸法。真我徧滿者。識論。外道計我相。有三。一大。二小。三不定。今屬大我。下云。若計十二類生。皆我身中流出。摩醯首羅成其伴侶。生大慢天。我徧圓種。此之神我受用。二十五中後一。是計徧也。有何別者。謂冥諦杳冥。體非生滅。與性非生滅。湛然常住何差。真我滿方。與覺緣徧界。又何別耶。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世下。三違昔宗說。楞伽。此云不可住。城名也。山名摩羅耶。翻勝。亦云最上。在彼山城說楞伽經。大慧。彼會當機也。等。指摩帝菩薩摩帝翻慧。斯義。外道自然。內說因緣。二種義也。自然者。清涼云。無因論師。計一切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如烏色非染。鶴色非白。誰開河海堆山岳。誰削棘荊畫禽獸。世無一切能生者。是故諸法常自然。斯則撥無因果。不立修證。因緣者。因謂親種。緣謂疎助。楞伽云。因緣有二。一外。謂泥團水杖輪縄人工等緣。和合成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悉亦如是。是名外緣。前後轉生。二內。謂無明愛業等。生蘊處界法。是名為內緣。起世出世法。皆從因緣。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釋曰。器世間言。泥團因。陶師緣。而成瓶。種子因。水土緣。而生芽。情世間言。無明因。行支緣。生識等。覺世間言。一本覺內熏因。師教外熏緣。始覺三乘得生。二始覺觀智因。施等五度緣。妙覺佛果究竟得成。三如來大悲因。眾生機感緣。而應化得興。前二世間法。後一出世法。故云世出世法皆因緣也。非彼境者。楞伽云。諸佛說法。以諦緣起。滅道。解脫而為其首。非與勝性。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應。頌曰。我說唯鉤鎖。離諸外道過。若離緣鉤鎖。別有生法者。是則無因論。彼壞鉤鎖義。一切諸世間。無非是鉤鎖。無明與愛業。是則內鉤鎖。種子泥輪等。如是名為外。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 我今下。上叙昔說。此明今違。初二句判定。自來本然。不假他有。故曰自然。次二句出故。從來不遺。故非生。究竟不壞。故非滅。不為二取動轉。故遠虛妄。不為四相遷流。故離顛倒。末二句疑違。相像曰似。不同曰非。類合曰與。今明性非生滅。湛然常住。似不同乎昔說因緣。而反合外自然計矣。 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云何下。四求佛開示。上云。元是菩提。何是非是。本是真心。出指非指。則佛覺性自然。同外無因自然。將何方便。示其別相。令我捨邪妄想。而獲真心性也。楞伽云。大慧白言。如來藏性無有變易。在一切眾生身中。外道說我。是常作者。離於求那此云作者。或云功德。自在無滅。則如來藏豈不同外道我耶。佛言。諸佛說如來藏。不同外道之我。頌曰。士夫相續蘊。眾緣及微塵。勝自在作者。此但心分別。又云。外說作者不生不滅。佛說虛空湼槃及非數滅。不生不滅。又外說言。微塵勝妙自在。眾生主時。方。虛。空。四大種。梵天。合成九等九物。不生不滅。佛亦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是故佛法同於外道。佛言我之不生不滅。不同外道。外道所說。有實性相。不生不變。我不如是。墮有無品。我所說法。非有非無。離生離滅。云何非無。如幻夢色。種種見故。云何非有。色相自性非是有故。故我說一切法唯是自心所見。住於自性。分別不生二。又云。佛說緣起。是由作起非自體起。外說勝性自在時我微塵。生於諸法。又外說作者故。從無生有。佛說以十二因緣故。諸法本無而生。生已歸滅。是故異名。非義有別。佛言。我了諸法唯心所現。無能取所取。說此有故彼有。非是無因三。此皆廣演內外不同義也。 今再分辯之。冥諦與藏性有三各別。謂諦。是相是塵。頑冥無知。性。是性是心。虛靈不昧。真我與覺緣亦三各異。我。是我執。妄想。有漏有為。覺。是本性真心。無漏無為。又合冥諦真我與藏性覺緣。有四不同。一覺性非常無常。諦我局常無常。謂冥我為能生。是常。萬物為所生。是無常。二覺性是圓成實。冥我是徧計執。三覺性則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冥我則無因邪因。有種無種。四覺性緣起無生。相妄性真。即理實緣起。一真無障礙法界。外道謬稱冥性常住。作諸法本。但伏六識現行。種子全迷。末那具在。況八識耶。殊不知阿賴耶識為界趣本。含藏種子。惑業潤生。所以佛說唯識所變。似境而現。今經色心諸緣。唯心所現。阿難迷此法性無性之理。而起身見之執。將外邪計。混內佛法耶。 △巳二。用隨緣以破妄計。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 先總斥。約事喻曰方便。二月文殊等。稱理境曰真實。相妄性真等。如是者。如。真如理。破妄心。顯見性。如所如說也。是。俗諦事。觀天象。垂指光。是不誑妄也。又是方便。隨緣意告。如真實。不變意告。故云。如是方便真實告汝。此總示。汝猶下。直斥。此覺性體。非屬自然。不守自性。能隨緣變。故斥其惑。 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 阿難下。次別破。先索其體。妙覺體上安容自然性相。況妄計自然。實無其體。故此約自。離相破也。 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 汝且下。次破其非。初詰問。迥出萬象之表。顯現百物之內。名妙明見。何為自者。以能見中。何法為彼自然體也。 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此見下。次標列。約能見四境以定在者。顯其無自然不變體也。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阿下。後詳破。自體本然。不隨境變。如見明時。明為自體。及至暗來。應不見暗。方成自然。今既暗來見暗。明來見明。隨變隨見。何成自然。則見覺性非自然矣。此對他。即相破也。自他即離。推見自體既不可得。何惑為自然哉。至於外計冥諦。以暗塞為自然體。計神我。以通明為自然體。望佛計意。大不同矣。 慤公問玄贊。慶喜所疑。唯約真體。如來何故約相破耶。答。一體凝然。理無能所。既興能計自然執也。必有所緣。緣則約相方生。離相必無緣理。假緣推自不成。邪計是以永祛。 △辰二。遣因緣二。巳初。對世諦而疑因緣。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初二句躡定。次二句轉計。後四句請明。資始為因。助發為緣。因緣之法。無常生滅。豈同覺性湛然常住。故曰未明。云何合耶。此則雖得隨緣徧義。而失不變常也。又前自然中。常內兼徧。謂本然常。自來徧也。今因緣中。徧內兼常。謂互發徧。相續常也。故問因緣云何與徧常之義相合。殊不知妙明見。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何可計因緣耶。 △巳二。約不變以破轉計。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 先總牒。汝句。牒也。吾下。探也。汝以因緣見明暗等。而復現見性耶。問。前云。若空非見。云何見空。亦顯見覺因色空有。何云不因緣境而有見耶。答。若空即見。復云何空。八還辨見。早已明矣。故此見性。正隨緣時。仍自舉體不變。非藉明暗塞空而為親因助緣也。 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 此見下。次別破。因親緣疎。故先破因。有二。初標列。因。親因種子也。因明等有見。見以境為因。於四境中因何出耶。 阿下。二逐破。若以明為種子而生見者。應不見暗。暗來代明。如沙易穀。苗不生者。違其因故。今又見暗。則體性不變。不隨因生矣。暗等例知。 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復次下。次破緣。亦二。初標徵。緣。助緣資發也。見之緣在境。還以境徵緣。 阿下。二推破。若以空為見之增上緣也。遇塞之時。應不見塞。如火易水。蓮不能發。違其緣也。今則見空。而又見塞。體性不隨緣轉變矣。如是下。例破。 問。因緣皆對境破。不對根破。何也。答。境有明暗塞空。推破為易。根無此相。故不論耳。又由前塵而生轉計。故並從境說。破根顯見。待下第十番。并入界處中明。又前盲人矚暗已辨。 △卯二。總與迭拂。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 先正與迭拂。初舉體顯用。精覺。不變真體也。妙明。隨緣靈用也。 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 非下。二拂迹遣相。小乘執因緣者。不知不變。其實精覺體常不變。故曰非正因緣也。外道執自然者。不知隨緣。其實妙明用徧隨緣。故曰非邪自然也。此第一遣。名曰單非。拂已說者。此下應補非不因緣。恐聞非因緣。非自然。遂謂不因緣。不自然。故重拂曰。非不因緣。非不自然。此第二遣。名曰雙非。又恐落於雙非不中。故曰無非因緣。非自然。亦無非不因緣。非不自然。此第三躡迹遣。名曰泯盡。以一無字總遣前二重也。後恐落於雙是不中。故曰無是因緣是自然。亦無非是因緣。非是自然。此第四對待遣。名曰俱離。亦一無字還遣三之無二非也。統上三義。皆是拂未說者。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離下。三情盡法真。相。謂上一切情計之相。揀非法之自相。以藏性雖隨緣而不變故。法。謂一真如心性之法。揀非生滅之法。以藏性雖不變而隨緣故。是知精覺妙明。別無體用。但能離徧計相。即成一切法性。唯識曰。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起信曰。離心緣相。便名真如。圓覺云。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又相謂見精等相。幻妄稱相故。法謂法界藏性。體即真性故。上云。見與見緣。如虛空花。是離相也。此見及緣。元菩提體。是即法也。又會四科云。眼見虛妄。非因緣。非自然等。皆離相也。唯本性二字。是即法也。又七大云。性色真空。清淨本然。乃至性見覺明。皆離相也。性空真色。周徧法界。乃至覺精明見等。皆即法也。又離相是真空法界觀。即法是理事觀。事事觀。以一法字通理通事。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出世法。豈非即四法界。及一真無障礙法界心性乎。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 汝今下。後更責滯情。又二。先責用情想。於中。覺明中也。措心。作意念也。自然。外計。即非學者世間論名。因緣。權宗。即學者世間戲相。分別。妄執有無也。覺明性中擬心即錯。云何將自然因緣名相。測度如來妙覺耶。 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如下。次喻明無益。手。喻因緣相。掌。喻自然相。撮摩。喻措心。虛空。喻覺明。勞。喻生死業苦。執捉。喻分別。緣手撮捉於虛明。自掌摩執於覺空。徒成輪轉狂勞。於己有何益哉。佛昔在楞伽時。為破外道不了業種熏習。感外增上。遂即妄計烏自然黑。鵠自然白。故說因緣。約世間相緣起道理。今此直明一真法性。豈同因緣隨他意語。故此自然因緣。二皆遣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二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二下 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皐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較編定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寅十。顯見離見二。卯初。以今教質昔宗。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 初躡今說。外計自然。不妨被斥。內教因緣。違之可疑。故獨為問。 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世下。次質昔宗。小乘論說四緣。一空。二境。三作意。四根。涅槃智論。同此略說。若唯識瑜伽。論廣九緣。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種子。七分別。八染淨。九根本。加等無間。即成十緣。以今四緣攝彼十者。空明攝境。眼即根。心攝意種別染本等六也。又配常途四緣。空明即所緣緣。眼為增上緣。心是親因緣。等無間緣。認覺性與見精為一。已是混誤。又認見性為眼識。從因緣生。錯濫尤甚。故云見性具四緣也。今非昔是。意致未達。故問云何。孰知見精不藉因緣。況妙覺性。見所不及者乎。 △卯二。辨實教異權乘三。辰初。斷昔宗是隨情。非第一義。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世間。相宗明二。一學者世間。權小乘也。二非學者世間。凡外人也。因緣相。俗諦。隨情說。如鏡中像。無體可得。第一義。真諦。隨智說。如鏡本體。自來明淨。阿含。十二因緣。深密楞伽。諸識因緣。皆為對治外道無因邪因而說。今會所談。唯妙覺性。非因非緣。亦非自然。清涼云。從冥起用。故為邪見。唯心癡愛。即正因緣。小乘以癡愛為因。業等為緣。大乘說唯心為因。癡愛為緣。又癡愛為因。業種為緣。凡外迷正因緣。故異計紛然。餘乘不知三界由乎我心。從癡有愛。流轉無極。安知因緣性空。真如妙有。以因緣有相。淺義尚迷。性空真理。安測涯分。性空通於初頓終教。真如妙有。即是實教。若通於空有。交徹具德。即是圓教。又權小但說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長。不說四緣生見精。二緣生覺性。是故昔日世諦法相隨宜之談。非今真勝義性顯了語也。 △辰二。舉世說明不了。即俗顯真。舉世說。隨情。明不了。隨智。此則雙顯二諦。名隨情智說也。分二。巳初。舉世說以定俗諦中義。隨情說也。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 先雙徵。探見與不見。各何所因。問。云何不與分辨見識。竟探其見耶。答。識從見生。見後發識。空明心眼四緣相同。一破一切破。是故直徵其見。不辨識也。 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阿下。次雙答。因有三光。故見萬象。因無三光。不見諸法。則見與不見。皆由因緣。是知見性從因緣生。明緣若爾。暗因黑月。通因戶牖。塞因墻宇。例此可思。若因三光而後能見。名和合相。豈為真見體哉。 △巳二。明不了以顯真見離緣。隨智說也。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初直示無明。先以見暗難破。無明遂謂見性無者。若到夜來。暗應不見。云何中宵雲霧之時。又能見耶。若必下。次申明其正義。暗夜若見。斯則但無三光明相。實非無見性也。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阿下。二例相不見。是逆質俗情也。初三句牒計。暗夜無明。故不見。次三句反難。晝不見夜。亦非見。後二句例破。如是以二相例之。彼此互亡。則在暗在明。俱稱為不見矣。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 若復下。三正結俱見。此順顯真見也。陵奪。侵滅也。明暗自相遷謝。見性毫無移動。二相例之。俱名見矣。審上盲人矚暗。有眼處黑。與下合眼循體。自彰灼也。見不藉緣尚爾。覺性豈藉四緣生耶。 △辰三。示今教是隨智。為第一義。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先正示見性。又二。初躡定見性。離他緣境。是故者。承上詞。以是二相陵奪。非見暫無之故也。當知。有二意。一知境有生滅。見無生滅。二知明暗既爾。空塞亦然。見明非明者。謂能見之性非是所見之境也。餘三放此。見之迥脫塵緣境矣。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四下。二克指見體。離自見相。初二句結前起後。四義。指上見非明暗空塞之四。成就謂成能例之法。此是結前已說之淺也。應知者。上之見明非明。為能例。下之見見非見。為所例。應將今之難法。例前易義以知。故勸汝復。斯乃起後未說甚深難解之要旨也。次四句顯見離見。見精明元性中。真妄和合。初三句。上一見字皆見精中本體真見。內照本覺。故下云。黏湛發見。元依一精明。下一見字皆見精中帶分妄見。外映色塵。故下云。見精映色。分成六和合。此釋與下何不自聞聞。以觀觀者意同。後一句見字亦指妄見。謂真見見於妄見之時。而真見即非是妄見矣。以此真見本體。尚猶離於見精自相。而見精妄相豈能及於真見性體也哉。蓋由有妄見時。性在精中。真見全隱。及至真見現前。性脫於精。妄見頓空。故不能及。又上見即妙精明心。如天真月。下非見即見精明元。如目二月。前非所見。故離四塵。今非能見。故離見精。宜深詳之。 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云何下。次結責勉進。初三句結責。見且離見。已非緣合自然所及。況妙覺性豈容戲論名相擬議也哉。汝等下。勉進。缺法空慧曰狹劣。無佛知見曰無識。無相之相名實相。遠執徧計名清淨。即真見性體也。境智一如為通達。今誨。教信也。指見見非見。入於妙覺性也。發聞慧。善思。勸解也。性理至善。能覺觀故。發思慧。無疲。誡行也。性修不二故。發修慧。菩提。證果也。中直平坦曰妙。見修證道曰路。欲達妙覺果海。唯此一真見道。亦名奢摩他路。諸佛一門超出。毋得中止而弗進也。 統上十番顯見。即是十不思議解脫境界。初顯是心。心性無盡。明暗俱該。見種種色。即總別無盡境。二顯不動。身境有動。見性凝然。即動靜不違境。三顯不滅。就生滅身。見無生滅。即隱顯交成境。四顯不失。正倒徧知。攝入無失。即攝入周徧境。五顯無還。一八相中。見無往還。即一多互容境。六顯不雜。物類有差。見性無殊。即小大齊現境。七顯無礙。日室高低。見無舒縮。即廣狹圓通境。八顯不分。無非無是。自他難分。即純雜相即境。九顯超情。隨緣不變。是非雙遣。即同異合明境。十顯離見。二俱名見。見非是見。即自他同覺境。餘如下明。 △丑二。辨見離妄二。寅初。阿難述請。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 先述意。二。初述未開。說見性四緣。即因緣和合相也。見不藉諸緣。即自然不和合相也。未開有二意。一言總意別。別指後二也。二和合義與因緣相關。不和合與自然相關。後二茫昧。前二猶未盡也。此約同義。若詳異義。因緣單舉隨緣之用。是內教所申。自然單計不變之體。是外道所昧。上已破斥。若謂不變之體與隨緣之用。交互成事。名為和合相。若謂不變原不變。隨緣原隨緣。判然各別。名不和合相。此一通於大小權實。待下圓彰。故曰未開。誰知本覺妙性。非隨緣。非不變。亦隨緣。亦不變。故下斥云。未明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也。 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 而今下。二述重悶。亦二意。一見精義領未徹。一迷也。二更聞見見非見。重悶也。良由大小權乘尚迷二種見妄。故今辨破。離妄出真。喻如剖璞出玉。銷鑛出金。下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上乃開顯一分之真。此則剖破一分之妄。然雖似破。而實顯耳。非比前之破識。如破浮漚至無體也。此旨幽深。故增迷悶。 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伏下。後哀請。徹法空。通本性空。名大慧目。妙覺智也。明見精妄相。達見性實相。名覺心淨。妙覺性也。愧無真識。慚無決智。故悲淚。求佛慧眼。懇妙覺心。故頂禮。見性元菩提。見相如空花。細為發明。圓成佛見。故承受。 △寅二。如來許說二。卯初。懸應勅聽。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先懸應修路。陀羅尼。此翻總持。有多字。一字。無字之異。下之密咒。多字。一字也。圓湛不生滅根性。無字也。圓覺經云。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今曰將演。應上不能折伏娑毘羅咒願也。諸三摩提。二十五圓通也。妙修行路。別指耳根修也。今曰欲敷。應上無勞我修。惠我三昧請也。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 告阿下。次勅聽真觀。又二。初益現在。汝雖二句。責。於奢三句。慰。汝今句。勅。吾當二句。許。奢摩他。性具寂體。天真定也。微密觀。本有照用。自性慧也。寶雨經云。菩薩皆依於心。修習奢摩他法。大般若云。奢摩他。無分別心觀察妙慧。由返見見自心。稱微密也。又奢摩他翻止。即觀之止也。毘婆舍那翻觀。即止之觀也。性修均通。下云。奢摩他中。毘婆舍那。覺明分析。解深密云。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如來地。對治最極微細煩惱所知障種。今且約性釋。無分別智曰觀。絕思惟想曰照。微密對粗疎說。揀對境唯識觀。是回觀唯心。名微妙觀。揀入定有相照。是返照無相。名秘密照。下之剖見非見。破合非合。會四科。彰七大。斷二惑。融三藏。皆開圓頓止觀中妙覺智也。有教無觀。有聞無慧。不能入圓通城矣。為汝分別者。應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求也。 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亦令下。二利未來。未聞有漏成佛。現聽豈不正覺。 △卯二。正為開示二。辰初。釋其迷悶二。巳初。同別各明二。午初。略標二見。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先總出其過。眾生。七趣三乘也。輪迴。分段變易二生死也。二者。謂同別二種。背覺性而合無明。曰顛倒。隨身界而立親疎。曰分別。一念心動。有能見相。猶如空花。非實有體。名曰妄見。全法界心徧成迷惑。名曰當處。依無明故。境界妄現。名曰發生。此即同分境現也。不離本覺。動不覺心。名曰當業。動則有苦。果不離因。名曰輪轉。此即別業境成也。三道配之。見妄發生。惑也。倒別當業。業也。生世迴轉。苦也。 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云何下。次別列其名。初句。徵也。一下。列也。依相宗解別業者。即不共業所感根身。從異熟識中不共種生。以是自業所感。自所受用。唯獨自見。故曰別也。同分者。即共業所感器界。以從異熟識共種所生。由共業所感。眾皆有分。與眾同見。故曰同也。根器。皆相分。同別。皆見分。相見俱依八識自分而起。故曰妄也。瑜伽論云。三千世界。是眾生共業所感。貴賤人畜相依而住。名為同分依報。自身則各隨己業。貴賤苦樂不同。飛走鱗甲類別。名為別業正報。餘如識論。 依性宗解。唯我一人別業所招根身正報。妄見獨自全得住持受用。最親近境。而生起各別。單涉自己顛倒分別。名為別業妄見。下云。一病目人所見圓影。是也。共彼多人同惑所感器界依報。妄見眾中分得住持受用。是疎遠境。而生起相同。與他共有顛倒分別。名為同分妄見。下云。同彼一國所見不祥。是也。二報皆現識。二見皆轉識。轉現皆依一業識生。故曰妄也。起信論云。一者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者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現識。能現一切境界。上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識精。阿黎耶識也。諸緣。六根六塵。轉現也。 若依今經。眼中所見。不出二色。一根身色。別業妄見也。二器界色。同分妄見也。此則順流奔色而外見者。下云。輪轉生死。唯汝六根。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若逆流返照而內觀者。內不見正報。成別業真見。又不見依報。成同分真見。下云。速證菩提。亦汝六根。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上問見見非見。由明暗等。黏湛發見。即名非見。妄見。眾生見也。離明離暗。無有見體。即名見見。真見。佛知見也。斯則旋見循元。為第一觀門矣。 問。阿難疑見見非見。佛何不直答而廣明二妄見耶。答。上十番顯真。見見已明。非見未達。故此二種辨妄。下之進退合明。總答見見非見也。故下佛云。此實見見。 問。真妄二見。有無如何。答。四句料揀。一真有妄無。真故。真見有也。下云。本覺明心。非真故。妄見無也。下云。覺緣非眚。二妄有真無。生滅故。妄見有也。下云。見眚妄生。不生滅故。真見無也。下云。不生滅性。三真妄並無。妄如空花。妄無也。下云。性非眚者。真體空寂。真無也。下云。清淨本心。四真妄俱有。妄相幻現。妄有也。下云。目見圓影。真體周徧。真有也。下云。本覺常住。然雖互有互無。虛實一定不改也。 △午二。廣陳二喻二。未初。喻明別業妄見三。申初。立喻以明別見。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 云句。以法徵起也。阿下。以喻詳釋也。人喻凡外權小。目喻始覺真見智心。眚。目病。因熱氣逼。起翳障也。喻見聞覺知。塵勞熏習。夜見。喻迷理無明所起妄見。燈光。喻本覺法性理境。圓影。喻根身輪轉相續。五色。喻五陰。 △申二。徵破以顯虛妄二。酉初。即燈見破其妄。 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先雙開二關。夜燈。喻迷位本覺理性。圓光。喻九界陰身。見喻在纏始覺智心。謂無明生死夜內。法性所現身輪。為是如如理上有陰身耶。為是如如智上有陰身耶。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惟眚之觀。 阿下。次別申難破。二。初以非眚不見。破即燈之妄。同見補云。燈上五色。非眚人。喻斷盡無明諸佛。此若即真如理而有陰身色者。則諸如來。住三摩中何不同見。而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耶。既此身影。唯有無明業識眾生妄見。非即本覺有矣。 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若是下。二以見已成色。破即見之妄。見色下補句云。此非眚人。若是即自覺智而有根色影者。則諸佛智心已成身色。即不能自見。而業識眾生妄見有身影者。又名何等物耶。非即始覺有矣。又欲文意具足。應云。若是見色。則非眚人。見即成色。何待眚人。然後見影。又見成色。不能自見。則彼眚人。見外影者。名何等物。法含二意。思之可知。 △酉二。離燈見破其妄。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 先以傍觀無影。破離燈之妄。影出補云。若此圓影。別有下補。耳鼻出影。屏帳。喻四大。几筵。喻六塵。若此身影離本覺理而別有者。則合傍觀四大六塵事境。出身影矣。六塵非知。何能生心。有受想耶。四大不業。何能出色。有陰身耶。傍既無影。非離真如理性有矣。 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二以非眼莫矚。破離見之妄。若此身影離始覺智而別有者。應非眚人眼所見矚。則餘根識無智覺物。皆能矚影矣。根是相分。何有見覺。觀身影耶。見性尚無。從何發識。分別色耶。影須眚人目見。非離真智實見有矣。 △申三。結示以出妄因三。酉初。正釋。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 初指妄見因出處。光明色相實在於燈。非離燈外別有。喻色心諸法唯心所現。非離心外有也。因於淨眼見中生赤眚病。故燈光上別現圓影。亦非離見別有。喻因知見立知。即成無明妄見。故唯心中。妄見有我根身相影。亦非離見分外。別有相分矚也。 影見俱眚。見眚非病。 次明真見體無干。謂燈影與見病。二俱名眚。而能見此眚者。元非有病也。圓影。燈上眚。見病。目上青眚。燈影見病。俱稱眚矣。喻所見身影相分。與能見目赤見分。俱屬無明。妄熏成眚。下云。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其能見眚之見體。實非病者。喻如來藏中覺精明見。清淨本然。遠離一切虛妄病緣。下云。彼見真精。性非眚者。 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三誡隨情識卜度。謂不應言是燈是見。亦不應言非燈非見。不應。禁止也。是。即也。是中。圓影也。非。離也。謂是圓影中。即離皆不應說。若即理燈有者。非眚人不見故。若即智見生者。見性成色相故。若離理燈有者。傍觀無影出故。若離智見生者。非眼莫能矚故。惟一眚影而已。有何實體說耶。 △酉二。重喻。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 先舉雙非。非天上真月之體。非水中月影。真月喻燈光。二月喻圓影五色。水月喻壁間燈影。 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 何以下。次出所因。二月妄因。惟在一捏。捏則成有。不捏則無。目喻清明眼。捏喻赤眚病。燈輪妄因。亦唯在眚。眚則現影。不眚無影也。 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諸下。後誡卜度。知見高遠名智。喻有智眚人捏目成月。根元。名捏根。喻見病為影。形。月形。是形非形。謂是月非月。離見非見。猶言非見是見。蓋離見即非見。離非見即是見也。譯文巧變耳。不捏則不見。唯天一月。不應說是月也。捏則有見。成二月故。不應說非是月也。二月因捏目成。不應說非見也。不捏目無二月。不應說是見也。以喻是燈非燈。是見非見。 若對法者。二月。喻根身。依他也。真月體。喻藏心。圓成也。水月影。喻我執。徧計也。目睛。喻見性之真。捏捺。喻見精之妄。智者喻聞法三乘。此捏根元。喻別業妄見根身本因。是形非形。喻是理非理。離見非見。喻非智是智。諸佛定中。性色真空。故非即理有。真心妄為色空聞見。故非不即理有。色體無形。說名智身。故非即智有。瞪以發勞。別見空花。故非不即智有。以法對喻。細研思知。 △酉三。合顯。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如是。合也。夜見圓影。目眚所成。合第二月捏所成故。既見病為影。決非無眚者見。但一虛妄。都無實義。將誰分別其即離耶。燈上本無影。故非是燈。見上元無色。故非是見。依燈光現圓影。故非不是燈。依目眚見五色。故非不是見。合上是形是見。非形非見。例知眚與無明。皆如捏目。燈輪身境。皆如二月也。 △未二。喻明同分妄見二。申初。總舉洲國。明其同分。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 云句。亦以法徵。阿下。例上眚影。亦以喻釋。分二。先海中洲數。閻浮。樹名。提。譯為洲。須彌山南。四中一也。大海。八峰內外俱海。今舉南洲一海也。無水之地曰陸。水環陸地曰洲。一大餘小。數滿三千。大論云。此洲有五百小洲環繞。較令屬中洲也。約法釋之。閻浮。頓教法性境土。海水。自覺智。中間平陸者。中間一乘寂滅場地也。三千洲者。謂勝受用。劣受用。及變化。三種土也。 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 正中下。二洲中國數。又二。先舉大洲國數。正中。五天竺也。括。結也。量。數也。國。域也。有限域故。大者。舉大以略小也。法苑云。四天下中合有四千八處。樓炭經說。閻浮一方大國有三十六。小國二千五百。仁王經云。閻浮中有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萬小國。金光明云。此閻浮提。八萬四千城邑聚落。法釋。大洲。終實勝受用土。東西。因果地位。二千國者。直進大乘。有二種增上。一自行智。二化他悲。上登十地也。三百國者。回心三乘。次歷三賢也。 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其餘下。後舉小洲國數。法釋。小洲。始分劣受用土。諸海。二智四智。在諸斷證智海中也。三兩百國。始分中直進三乘。回心二乘也。或一二至者。謂或初心大乘二乘。乃至三四五乘也。三四五十者。歷上資等五位。三賢十地等也。 下文一洲兩國。即人天小教。染淨變化二土。後文四海。四智覺海也。娑婆同教一乘圓中。法界圓融土也。十方諸國眾生。別教一乘圓中。法界無盡土中理智境也。此等塵沙無盡剎土。佛住三摩。莫非一真無障礙法界性。眾生迷妄。俱是見病所成。故名同分妄見。 △申二。別舉二國。明其妄見。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祇有兩國。 初舉二國。此中通二。一三千洲中。二餘小洲中。二千九百九十九洲中之一也。法釋。一洲。一變化土。兩國。染淨二化土也。 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覩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慧孛飛流。負耳虹蜺。種種惡相。 唯下。二明見妄。又二。一單詳同見。初二句。因也。同造惡業因緣。共相招感。則下。果也。先總明。不祥。災象也。或下。次別列。惡氣環繞曰暈。黑氣薄蝕曰適。妖氣在旁。相連如玉珥。背日曰珮。災氣在側。中斷如半環。向日曰玦。漢高祖圍於平城。月暈七重。夏桀亡時。兩日並照等。日月災象也。星芒徧指曰慧。芒氣四出曰孛。絕迹橫去。自下而升曰飛。光跡相連。自上而降曰流。宋襄公時。星隕如雨。秦始皇時。慧星四見。此星辰災象也。有氣在前。向外夾日曰負。有氣在邊。向內射日曰耳。明而雄者為虹。暗而雌者為蜺。諸呂作亂。日蝕晝晦。諸侯謀叛。月生牙爪。此陰陽災象也。所現不一曰種種。災禍前兆曰惡相。該盡其餘也。 約法釋之。一國。染變化土。即當娑婆五濁惡世。以有漏識為體。煩惱惡業所共感故。人。七趣雜惡眾生。惡緣。十習因。不祥。六交報。二日。轉實智為生死想。兩月。轉權智為煩惱想。種種惡相。轉無礙智為業障想。暈是色界貪障想。適是無色貪罔想。珮是欲界貪欲想。玦是疑眠惑想。慧是見取偽想。孛是邊見趣想。飛是邪見動想。流是身見性想。負是慢眠假想。耳是戒取影想。虹是瞋眠殺想。蜺是癡眠癡想。因有十二隨眠。十二倒想。故見十二災象。所謂心穢則佛土穢也。一念不覺。三細六粗無不現矣。 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但此下。二雙結虛妄。不祥境現。唯災地有。乃是眾生共業所感。眾皆有分。得以同見。故云但此國見。彼無災地。不見不聞。以無同業。不見災象。故云彼國不聞。猶如地震。此方動而彼方不動。亦如夏雨。南畝下而北畝不下。春秋傳。魯哀公六年楚有雲。如赤烏。夾日以飛三日。杜預註。雲在楚上。惟楚見之。禍當王身。不及他國。魯昭公二十六年。齊有慧星。杜預註。慧出齊之。分野而不出魯。故魯不見。 約法。此國。如上。彼國。淨變化土。即當極樂五清世界。以無漏智為體。真如淨業之所現故。彌陀經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又彼土中。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故云不聞。所謂心淨則佛土淨也。一念覺時。四位九地盡開顯矣。共一天象。此有彼無。同分之見。是妄非真。 △巳二。進退合明二。午初。總標。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以。取用也。別業眚影。同分災象。二喻也。進謂進入於後。退謂退出於前。如人入宅。從前向後曰進。從後翻前曰退。合明者。上已明事。未明其理。今為進退同別之喻。合明其法也。蓋見雖二。虛妄則一。欲以易喻。例難知法。令難知理。亦成易事。故須進退同別法喻合明。始識二見之妄。果不謬也。所謂燈上影妄。最為易知。以不眚者多故。不祥境妄。似為難知。以同見者眾故。幸有彼國不見。可顯是妄。故進別喻例同喻。退同喻例別喻。合明其見妄也。然燈輪災象。事上之妄。猶易知。根身器界。理上之妄。甚難識。故進同別喻。例同別法。退同別法。例同別喻。合明其見妄也。由是知一人燈影之妄。而例知一國災象之妄。知一人一國所見之妄。而例知別業同分二法能見之妄。知見精之為妄。而例知妙精明心中見性之不妄矣。如此進退展轉合明。見見非見之疑。消釋殆盡。故於此特標顯。 △午二。別釋二。未初。進別例同。以喻合法二。申初。進別合同。謂進別業法喻。合同分法喻以明也。分二。酉初。牒舉前法。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 倣像曰如。舉有二意。初進別業喻。合明別法。次進別法喻之妄。例合同分法喻之妄。 △酉二。正為密例二。戌初。舉別喻密例同喻。進合於法三。亥初。密例所見似有之喻。所見。相分境也。 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 此從前色實在燈生也。燈光。喻本覺性境。影喻根身。相分也。似境。喻相分境假有不實。合下見緣似現前境。密例同分中。喻則此國災象。法則娑婆洲海。 △亥二。密例能見亦虛之喻。能見。見分心也。 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 此從前見病為影生也。謂彼見圓影者。目上眚病所成。眚即瞪目見久勞相。非是燈光造五色相。上見字。同前矚燈。見精之妄也。下見字。同後見眚。見性之真也。彼者。指見圓影人。喻別業妄見眾生。目喻真見智心。眚喻無明妄見之病。勞謂見上所發勞相。下云。以清淨目。瞪以發勞。喻無漏菩提心上。不覺動念。轉成狂勞相也。非色者。謂是眚病。而非燈色所造。喻非無為涅槃性邊。所起見妄病也。合下元我覺見即眚。密例同分中。喻則同感共覩。法則見聞病緣。 △亥三。密例真見非病之喻。真見。自證分性也。 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此從前見眚非病生也。見眚。指能見眚之自體。以眚不見眚。而見眚者。乃見之真體。真體無恙。故曰無咎。喻如來自覺智見。能見業識中。無明妄見眚病。此之真見。終非有眚病妄見之咎。即是見見非見。合下本覺心緣非眚。密例同分中。喻則彼國不見。法則無漏妙心。 △戌二。示別法。密例同法。退合於喻二。亥初。總以合明。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 比況曰例。汝。指阿難大眾。及九界人。合一病目人。與一國人目清淨眼也。合目覩。觀見。能見也。具同別二見。合獨見其覩。山土。同分器界。眾生。別業根身所見也。合圓影災象。見病。藏心中根本無明。由二顛倒分別見妄。合目眚瘴惡。以同別法合同別喻。故曰皆也。後之同是準知。 △亥二。別以合明三。天初。密例合明所見似有之法。 見與見緣。似現前境。 見。謂見聞覺知六根身也。合前圓影。見緣。六塵土也。密例同分洲海災象。似者。業識轉現見相二分。由依他起。非是實有。起信云。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 △天二。密例合明能見亦虛之法。 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 先略消文。元我本覺明心。一念不覺。轉生能見。而為所緣。以成其眚。故此覺體上而有能見者。即是眚病也。次詳釋義。元。本也。我。真我也。覺明。本覺妙明心性也。見者。獨自能見。其眾所見也。所緣者。一己根身。十方塵剎也。眚者。業識無明病也。謂彼見根器者。元我本覺心上忽起一念。而有三細。既有轉識能見。即有所緣現境。然此業識見相二分。皆是無明眚病也。合前終彼見者。目眚所成。覺見即眚者。謂眚即覺上有見也。此之眚病根源。即本覺上。不覺心起一念妄見之勞。所以同別二見。名為眚病。非覺體上本自有也。合前眚即見勞。非色所造。密例同分見病共覩。 △天三。密例合明真見非病之法。 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本覺明心。能覺見與見緣者。終非有業識無明妄見之眚也。合前然見眚者。終無見咎。密例同分。妙心不見。 △申二。結示釋疑二。酉初。牒答以釋其疑。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 初二句。謂此能覺其所覺之眚者。此覺見體。決非隨在眚中矣。上消。下釋。覺。本覺真見也。覺元非眚。所覺。同別二妄見也。所覺即眚。真未覺妄時。覺常隨於眚中。真纔覺是妄。覺已出於眚外。圓覺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上句見見時義。下句見非見義。故牒示云。此實見見。成一圓融清淨寶覺。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故云何復名見。圓覺云。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酉二。結告以開其悟。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 先指眚者。非見開其迷。汝。謂阿難餘乘。見。謂同別二見。汝我十類根身。別業見也。并諸世間器界。同分見也。皆者。汝與九界。並名為眚見圓影者。仁王云。金剛定前所有知見。皆不名見。唯佛知見。具一切智。而得名見。 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彼下。次指非眚者。見見開其悶。彼。佛也。亦可指法自體。遠離虛妄曰真。不雜眚病曰精。見性真精。責非有妄見眚病者。故此但名性見覺明之真。不復名為覺聞知見妄矣。信論云。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色相見故。華嚴云。眾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無佛無世界。 △未二。退同例別。以喻合法二。申初。退同合別。謂退同分法喻。合別業法喻以明也。分二。酉初。牒舉前法。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 舉亦二意。初退退落後也同分喻。合明同法。次退退上前也同法喻之妄例。合別業法喻之妄。 △酉二。正申顯例二。戌初。舉同喻。顯例別喻。退合於法二。亥初。顯例別業二。天初。單以法例法。 例彼妄見。別業一人。 此之妄見山河國土。同分多人。與彼妄見自己根身。別業一人。例同無異。 △天二。雙以喻例喻。 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 先別標其人。病目。別業一人。一國。同分多人。彼下。次總明見相。二瘴。熱疾。喻無明惑業。圓影。根身相妄也。眚妄。別見實有。己身見妄也。不祥。器界相妄也。瘴惡。同見實有。與他共住之土。見妄也。眚影為別業妄由。瘴祥為同分妄由。二妄例之無以異也。 △亥二。通結同妄。 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以同喻合別喻。曰俱是。生有二義。一當生。或本生。二轉生。或資生。燈輪災象。雖現前一時之事。展轉推之。俱是無始妄見之上。從本資末所生者也。 △戌二。示同法。顯例別法。退合於喻二。亥初。合明顯例別業。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 先指出同法。前閻浮文。例別眚影。故以喻釋。今合同見災象。兼別業喻。故約法也。閻浮三千。盡南洲界。四海。攝餘三洲。娑婆。三千界也。十方。塵剎土也。曰有漏者。諸佛法界性土。名無漏國。餘乘報化諸土。並名有漏。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下云。十方塵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合前同分妄見。不祥瘴惡所起。 及句。次顯例別法。眾生。九界根身也。準上見我及汝。佛亦含眾生中。下云。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合前別業妄見。圓影眚妄所生。 △亥二。合明通結同妄。 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 合生身國界與圓影不祥。曰同。覺明妙心。本覺真見也。見聞病緣。無明妄見也。覺明心上。一念妄動。不覺轉為知覺妄見。由此依真起妄也。下云。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和合。因緣也。約一見言。本覺明心為因。黏湛發見為緣。又見真精性為因。同別妄見為緣。因緣和合。當業輪轉也。總六精說。覺明無漏妙心為因。見聞覺知妄緣為緣。又見聞覺知精性為因。同別根塵妄見為緣。因緣和合。妄成生死。輪迴世間也。又發起曰生。愛見根器。因緣初合。虛妄有生也。終壞曰死。怨見根器。因緣合盡。虛妄有滅也。下云。由心狂亂。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花。因之。眾生圓影。世界災象。在於當處。生滅相續。如旋火輪。未有休息也。 △申二。結示釋疑二。酉初。密答釋其疑。亦顯真如中隨緣義也。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 上同是等。從真起妄。知見立知。無明本也。此即反妄歸真。知見無見。涅槃本也。於中二。先勸反妄。答見見開迷。上見字。即遠離。下見字。即緣因。六用不行。反流全一。二見不起。還歸見性。和合生死因緣。無不盡除也。翻上釋之。初三句。翻上見聞和合。而了前二種顛倒見妄也。遠離者。以微密觀照。了達無明妄見本空也。和合。二見順增上緣。不和合。二見違增上緣。今觀照中。不別見有實一獨自受用之身。亦不同見實有共他住持之土。二見一空。五住離矣。次二句。翻上生死病緣。而了前當處發生輪轉也。滅除者。以奢摩他知苦斷業也。諸因者。煩惱為分段因。所知為變易因。今三界內外。二見業發起時。根身則生。器界則成。二見業變滅時。根身則死。器界則壞。由諸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自妄所招。非本來有。今以奢摩止息。三道因亡。二死果喪矣。 圓滿菩提。不生滅性。 次勸歸真。答非見解悶。上見字。即菩提。下非是見。即不生滅。完上覺明無漏妙心。而了前輪迴世間也。不生滅性。涅槃心也。見惑空而和合緣離。故圓菩提智果。業果斷而生死因除。故滿涅槃斷果。二果證時。根境圓融。云何復名覺聞知見也。又前大章。名染緣起。此一結文。即淨緣起。本覺明心為因。覺見即眚為緣。又見見非見為因。成究竟覺為緣。因緣合離。證不生滅。圓滿二果。還住無得。豈非見見非見。緣然合不合疑盡釋。 △酉二。結真以示其本。亦顯真如中不變義也。 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毫無和合諸緣雜染。曰清淨。絕無生死諸因牽引。曰常住。離眚瘴之妄見。曰本心。完天然之真見。曰本覺。本表二義。一表皆但還復本有。非從外得。二表要必圓涅槃後。本心清淨。滿菩提後。本覺常住。論云。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是則本覺常住。尚非如來菩提可比。菩提由智。亦兼始覺。況于凡外無智者耶。本心清淨。尚非諸佛涅槃可比。涅槃由斷。猶帶修心。況于權小有餘者耶。故上文云。汝及眾生。皆即見眚。彼見真精。性非眚者。圓覺云。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鑛。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花相。又云。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 △辰二。開其未明二。巳初。牒前未明。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初牒已開通。指前第九第十顯見非緣然也。而下。次牒未開。但指辯見離妄文前合不合迷。結末遠離合不合緣疑也。覺元。通二釋。一即本覺元明。二指始覺。始覺元自本覺出也。兩相混合。曰和合。彼此各異。名不和合。前云。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當知計自然者。冥諦相分外。別有見分。則成神我外道。計因緣者。生法相分外。別無見分。則成無我小乘。此則因緣同和合。自然同不和合。故佛斥云。精覺妙明。非緣合。離一切相也。非自不合。即一切法也。阿難因三光名見。同因緣和合。無三光不見。同自然不合。佛又示曰。見見非見。何容因緣自然合不合相。此約義同。故上總牒汝先悟也。若不同者。因緣自然皆通二義。乘舟順風。穀遇水土。和合緣也。逆風霜雪。不和緣也。和風吹花。忽然開敷。自然合也。暴風吹樹。倏爾傾倒。自然不合也。上云。無漏妙心與見聞覺知和合一處。故有生死。滅除生死合緣。故圓菩提。若無和合。不唯無染緣起。亦且無淨緣起。應無菩提。又云。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故無菩提。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離生死。若無不和合。不唯淨中無不變。亦且染中無不變。應常生死。恐彼謬解懷疑。故不待其再問。即牒其語。諭未明也。 又藏心中。生滅與不生滅非異。非不和合也。真如隨緣故。生滅與不生滅非一。非和合也。真如不變故。理實緣起相中。有和不和。無生性內。無和不和。華嚴云。非是和合不和合。辨性寂滅無諸相。清涼云。應緣非不合。住體非和合。又緣起修成。非不合。契真相盡。非和合。又緣即非緣。故非和合。非緣即緣。故非不合。二合相離。故無諸相。非相亦離。故性寂滅。此是圓頓實義。前於妙明本覺。疑同因緣自然。既與破顯。至於證道始覺。非合不合。是為覺心餘塵。再為質辯以非破也。 △巳二。正為開破二。午初。破和合以顯見。性相非一。謂生滅相。四塵也。小乘因緣生法。外計邪因自然。即冥諦諸法。與不生滅性。見精也。小徧空無我。外道計有種無種性。及神我。非一。故非和合。又真如性。雖隨緣而不變。由不變故。非和合性。又性本寂滅。非不變。非隨緣。何可計和合耶。初一。兼塵見。後二。單見性。於中分二。未初。總舉疑情。恐昧真如不變義故。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前塵。指明暗通塞。復者。前破因緣自然。今破合不合相。並以此四塵門也。汝今下。一切世間情器法也。合二意。一前云。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而合不合。亦世俗諦。非出世勝義。故云猶以世間而自疑也。二妄想和合。世間染緣起也。證菩提合。出世淨緣起也。汝聞見見非見。應悟緣即非緣。何將世間染緣和合之法。而疑出世淨緣起中。菩提心性亦從和合起耶。世間妄想者。無明為因。境界為緣。和合而成七趣業果。此世間俗諦中染緣起也。菩提證起者。願行為因。佛法為緣。和合而成三乘道果。此出世真諦中淨緣起也。此二方便教。菩提心者。如淨名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心得。寂滅無為。不合無處。此世出世中道第一義諦無生性也。是真實教。今談藏心覺精明見。即是寂滅菩提心性。乃為上上第一義諦中不容他緣合相也。 問。心是本覺。證是始覺。始本合一。證菩提心。豈非合耶。答。同一覺故。無始本異。如空投空。非如相宗。以有為智。證無為理。函蓋合也。 問。經何云證。答。當知性宗。稱性修證真性菩提。境智一如。絕無能所。下云。伏歸元真。發本明耀。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淨名曰。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此則似水還水。非如相宗著相修證。以分澄濁相也。 △未二。別申破斥二。申初。破和。 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先標門。見見非見。名妙淨精。離塵曰妙。無染曰淨。不雜曰精。即證菩提妙精明心也。和者。如水和土。雜而不分之謂。明等。四種前塵也。見和必藉塵。故標列以徵。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 若下。次破一。分四。一不見和相。可見曰相。觀。能見性。明。所見相。內外心境可辨者。金砂相雜為鑛。芩术和丸成蒼。見性與明相雜。作何形像。況有知無知。有狀無狀。何容雜耶。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若非下。二不具和體。實質曰體。前四句明不徧。離即俱非。離則各居一處而不徧。離中無和體也。即則共為一體亦不徧。即中無和體也。和者。必先離而後即。猶如水乳。雜則成和。離言之。當明現前。果非見者。則明在明處。見在見處。應無所矚。云何開眼便見明耶。即言之。明相果是見者。明彼物是所見。見此性是能見。然見不自見。今明即是見。云何自見其見。又見無相。明有相。云何能見見耶。後四句明徧。則彼此不和。彼徧。則不和此。明中無有和見體也。此徧。則不和彼。見中無有和明體也。見圓。全體皆見。有何空處而與明和。明滿。徧處是明。不合容見而與其和。如半分硃半分粉。和成黃墨。今各各滿分。從何和耶。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 見必下。三不得和名。召體曰名。根塵不同。能所各別。故曰異也。若令雜和。見失心性之名。明失色相之字。如水和土。轉名泥團也。 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雜失下。四不成和義。孚名曰義。見明。名也。性相。義也。色心。名也。頑靈。義也。今明相見性。和雜已後。二名既失。二義亦亡。云見和明。不成義理。如青雜黃。但成綠色義。不名青黃。又色和心。但名蘊身義。不名色心也。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彼暗下。三例餘。羣者。墻宇諸壅曰羣塞。戶牖諸隙曰羣通。日月星燈曰羣明。雲霧晦暝曰羣暗。明與見和。離即若爾。暗通塞和。一異亦然。 △申二。破合。 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先標門。合者。如蓋合函。附而不離之謂。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若明下。次破一。分二。一正破合明。合則二不相離。見若合明。暗來明滅。見亦隨滅。不復合暗。二相相反。如彼圓蓋豈合方函。云何暗時又見。而與暗相合耶。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二防破轉計。初三句牒轉計。後四句正破斥。暗來不合。妄謂合明。明尚不見。云何合明。不與暗合。而言了此是明非暗。縱許今之見暗。不與暗合。則汝前言與明合者。亦應不見明矣。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彼暗下。後例餘。和合義既不成。證覺非合起也。 △午二。破不和合以顯見。性相非異。謂生滅相與不生滅性。非異。故非不和合。又真如性。雖不變而隨緣。由隨緣故。非不和合性矣。又性本圓徧。亦不變。亦隨緣。何可計非和合耶。義例前知。於中二。未初。承示轉惑。反迷真如隨緣義故。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覺元不離根性。即是妙見精也。無始本異曰妙。為諸法性曰元。塵。明暗色空。緣。攝眼根。增上緣也。集起名心。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思量名念。第七識恆審思量。念無間故。緣了名慮。前六識攀緣了別六塵境故。向知眼色為緣。生於見精。因見生眼意識。又由眼俱意識。緣慮色空等塵。令見種現不斷。見與根塵識三緣合者也。今云迥脫根塵。不藉識長。允知見覺非從和合生矣。 △未二。牒問逐破二。申初。破非和。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 先牒問。汝句。牒。覺非藉緣故。吾句。問。吾今復以前塵問也。與萬法為一。名曰和合。與萬法為異。名不和合。以阿難不明法界藏心。具含真如生滅二門。不變隨緣。缺一不可。既疑非和。故又牒問。若約隨緣。覺見性為因。念慮心為緣。又念慮心為因。諸緣塵為緣。此隨染緣成六凡法界也。始覺為因。觀行為緣。又斷證為因。圓覺為緣。此隨淨緣成四聖法界也。和合緣離。智斷果滿。始本一如。一真常徧。此乃隨緣即不變也。淨名亦云。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以故是和合也。 問。上以前塵問。此以覺非問。同異云何。答。異者。和合須境。故以塵問。非則離緣。故以覺徵。同者。離却塵緣。莫顯其非。還同前塵。重復問也。 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此下。逐破。三。初總徵。和其光以顯德用曰妙。同其塵不異自體曰精。合。帶言耳。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若非下。二破一。分二。一定處。分際曰邊。界限曰畔。見之與明。不相和者。如墻間屋。如田隔河。各分邊畔矣。今明處見處。上下左右。指何疆界以定處耶。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阿難下。二躡破。明見各際。彼此不到。既不相知。誰來立畔。說兩不和。謬矣。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彼暗下。三例餘。無處無方。何非和見。見日見月。何非和明。非如磚石水砂。彼此各不相入。非和明爾。暗等例然。 △申二。破非合。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先總徵。不雜入一處曰非和。不在一處曰非合。和亦帶言。義門有別。復又辨也。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若非下。次破一。見性明相不相合者。如角之兩立。左右長短乖異。似耳之聽明。三光何曾觸著。彼此不知所在。何處辨合非合。天南壺之圓蓋。地北盒之方底。既不相及。何足甄明。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彼暗下。後例餘。此後無結文者。前第九十及二見末。已結顯故。問。合不合義。云何說於十番二種後耶。答。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約有和合義邊說。若不和合義者。即體常不變。故號真如。本一真心。湛然不動。若不信此如來藏性即是阿賴耶識。離賴耶識。別求真如理者。如離像覓鏡。便為惡慧。以未了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義。而生二執。◎今破和合者。令轉妄見而成真見。轉和合識相而成白淨識相。四科常住。本此非和合矣。次破不和合者。欲令悟入見聞覺知。性元周徧。隨心應量。一切法皆如。豈妄外有真。真如徧一切。豈真外有妄。七大徧周。本此非不和合矣。◎合不合破。妄盡真純。不唯見精相妄性真。本如來藏。乃至聞齅覺知。根塵識法。起滅去來。迷悟生死。諸幻化相。莫不相妄性真。本如來藏。由此法法徧周。塵塵圓滿。◎宗鏡中。以理量二門收盡一切性相。識性真空。是如理門。識相妙有。是如量門。起信論。以真如生滅二門。會歸一法界心。一心貫之。真俗圓融。本末一味。若非合不合義。何能盡藏心中破顯之源本也。故於十番二種後結。 △辛二。會四科。歷顯藏性真常不動。謂以陰入處界四科。會其相妄。入於性真也。分二。壬初。總為會通二。癸初。舉四塵。剖相出性。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 先舉四塵。塵。明暗通塞也。虛假不實曰浮。諸相。燈輪災象。水月空花也。似現前境曰幻。無而忽有曰化。並屬所見色塵境也。下云。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能觀見精。雖知二番剖其相妄。十番顯其性真。至於所見色空等塵。相妄性真。可不了乎。故直示曰。汝未明也。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 當下。次剖相妄。處謂藏心。於藏心中和合妄生。和合妄滅。如是生滅。以妄見取。似有境相。理實心上本無有生。亦無和合。猶如幻事。畢竟無體。以真如隨緣染淨。故曰相幻妄也。 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其下。後出性真。幻無自性。依真而立。如泡生水。全體即水。以真如自性不變。故曰性體真也。又准下文應云。真覺為因。浮塵為緣。塵性為因。幻相為緣。因緣合離。有生有滅。理實幻塵法性。本真藏性。非緣非然。不生不滅者也。 △癸二。歷四科。剖相出性。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初四科。如是。指見精與色塵。乃至者。超略詞。謂眼根識及餘聞等五精。根塵識三。諸法相妄性真。一一然也。陰入處界。四科也。影含七大。略唯色心二種。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因下。二相妄。隨緣義也。唯心為因。癡愛為緣。或無明因。業行緣。又本覺為因。始覺為緣。或觀行因。斷證為緣也。此通大小乘說。若就本文。真如藏性為因。四科法相為緣。又四科真性為因。四科妄相為緣。因緣會合之時。色心諸法隨現。妄有所生。和合因緣終盡。色心諸法亦離。妄稱為滅。生滅相續諸相。皆是幻妄不實。推其根源。都無體也。既是真如隨緣成相。即不空藏。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殊下。三性真。不變義也。有二。先會妄本是真。即染緣中不變性也。生滅。四相也。約色法。去來。三際也。約心法。無生無滅曰常住。不染不昏曰妙明。無去無來曰不動。不偏不缺曰周圓。皆性德也。性一切而不異名本。不變隨緣。名如來藏。體萬法而至神名妙。隨緣不變。名真如性。名異體一。即是當人本覺心性。亦即十番所顯見性之全體也。故知界處生滅。陰入去來。本空不空。如來藏心。常住周圓。妙真如性。實非因緣和合性。亦非自然不合性也。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性真下。次顯真本無妄。即淨緣中不變性也。迷悟。約人言。不覺因。境界緣。成凡夫迷。覺觀因。佛教緣。成聖人悟。生死。約身言。業行因。果報緣。因合則生。緣離則死。若望涅槃。此云圓寂。斷惑因。證德緣。因滿則圓。緣則寂。去來。約界言。同分見因。共業種緣。住持緣會則來。愛憎緣散則去。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迷無有始。悟無有終。生無大合。死無陰壞。空如來藏性中。云何更容他物。 前來阿難。雖知見精。性真相妄。未知諸法性真相妄。如來將欲會一切心法皆藏心見分。是現量心。一切色法皆藏心相分。是現量境。各各與其剖出真妄性相。故於中間。說合不合。結前起後。結前者。非和合。破見精中生滅相妄。非不合。顯見精中不生性真。起後者。非和合。破諸法中生滅相妄。非不合。顯諸法中不生性真。合不合破。業識習空。此即總以業識顯藏心也。然後正與廣會一切色心等法。無不相妄性真。即如來藏。此則別以諸法顯藏心也。藏心當體是楞嚴定。故剖相妄。即奢摩他之止息。出性真。即奢摩他之寂靜。離藏心外。別無奢摩他也。 問。前云。見與見緣。并取想相。如虛空花。破相妄也。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顯真性也。云何至此重會歸耶。答。前單會見根塵識三。是總略也。此兼餘五。根塵識三。并四科法。是別詳也。又前會見緣。即是藏性。不立一法。顯理究竟堅固。欲令即性推相。以見諸法無相。相相元是寂滅菩提。今會四科。當體即是藏性。明事究竟堅固。欲令即相推性。以見諸法無性。性性本來真常不動。前後義門。總別同異。交均而互顯也。 △壬二。別為會通四。癸初。五陰二。子初。總徵。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梵語塞健陀。此翻為蘊。積聚有為故。古翻為陰。蓋覆真性故。五者。此為愚心。不愚於色者說。上根聞略得悟也。不迷色故。則合五根六塵色法為一。由迷心故。則開一心而為受想行識四也。如俱舍婆沙論。約教釋。大莊嚴法王經云。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約觀釋。下云。色名堅固妄想。受名虛明。想名融通。行名幽隱。識名罔象妄想。約因釋。智論云。質礙為色。領納為受。取像為想。遷流為行。分別為識。約果釋。 云何者。徵起之詞。陰等諸法。從因緣生。屬于有為。雜集論云。五蘊者。積聚義。荷雜染擔。如肩荷擔。前標示云。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其故何也。真性則非因緣和合。藏心則非自然不和合。何以將世間有為生滅五取蘊法。而許為出世無為常住性耶。當知五蘊法者。由真如不守自性。不覺念起而有無明。遂成能所二妄。一切見分。但有其名。名之為心。一切相分。有質可緣。皆名為色。色心雖分二法。不出一真如性。若於妄色妄心法上。覓我我所。了不可得。妄即無性。無性之性。即真實性。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由心造。又經云。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是故色等五陰。皆即藏心真性也。 △子二。別釋五。丑初。色陰三。寅初。法喻標起其性相。此即從真起妄也。分二。卯初。舉喻。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 經中阿難下。應標徵曰。云何色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則下文意。照應明顯矣。後俱准知。喻文分二。先依真性空。人。喻覺性本具眾生。目。喻本覺智。即如來藏心也。空。喻本覺理。即真如性境也。迥無有者。喻絕九界色也。 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花。復有一切狂亂非相。 其人下。次妄起有相。人。喻九界眾生故。事端因也。無故。喻無明。背覺合塵也。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動。喻不覺。目睛。喻藏心。不動目睛而觀空。妄心取妄境也。論云。不覺心起而有其念。瞪者。直視不瞬也。喻業識。無明發業也。論云。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無明業相。勞。疲倦也。久則成勞。喻轉識。妄見眚病也。喻云。依於動心。能見相故。空華相。喻現識相。論云。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虛空者。喻法界性空。全成頑空太虛也。下云。迷妄有虛空。狂華者。喻五根除意六塵。十一色法。若依今經。不唯有情六根。亦兼器界四大。下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上云。見我及汝。皆即見眚。故此世出世間。聖凡依止。漏無漏色。盡皆攝也。 一切狂亂非相者。圓覺云。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下云。又邀空花。結其空果。楞伽云。飛蠅。垂髮。毛輪等。喻染淨因緣。和合生滅。國土劫數。身壽長短。種種妄相也。楞伽云。譬如翳目。見有垂髮。謂眾人言。汝等觀此。而是垂髮非性非無性。見不見故。愚夫外道。妄見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見。誹謗正法。自陷陷他。 △卯二。合法。 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上句法。下句合。色者。俱舍論云。始自眼根。終乎無表。皆名為色。仁王云。此一色法生無量色。眼得為色。耳得為聲。乃至堅持名地。輕動明風。楞伽云。色謂四大。及所造色。云何造色。謂虛妄分別。潤炎飄段四大種。成內外水火風地二種界。清涼云。形質可緣曰色。變礙為相。俱舍。明二義。一變壞義。變顯剎那無常。壞顯眾分無常。手足蚊虻等觸。皆能變壞故。二變礙義。變謂變壞。礙謂質礙。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既聚集。自成變礙故。 如是者。以法合喻也。謂色陰法。依於本無。起成有相。亦如彼病目人。觀太虛空。生諸華相。是一同也。下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釋曰。心。喻目。性。喻空。狂亂。喻無故不動。知見發妄。喻瞪勞。勞見發塵。喻別見狂華。山地。生死。涅槃。三世間也。喻狂亂顛倒非相。湛空明中無因亂起。故知色相起於性空。亦如空華亂起滅也。 △寅二。就喻詳辨其相妄。此即破妄顯真也。分二。卯初。標非二處。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空喻理境。目喻智心。同一覺體。不容華色。故云狂華。非從空目出來。又破凡小計色從心外有。故云非空。權人明色從心內生。故云非目。以能變心既無內外。況所變色有內外耶。又破口力論師偏執虛空為萬物因。無因論師偏執自然是萬物因。謂一切法無因無緣。自然生滅。故曰非空來也。更破數論師。二十五諦從冥生等。勝論師。六句義法和合生等。此屬邪因也。兼破二乘。因緣性空。故曰非目出也。今談藏心真如。妙有不礙真空。是以空目雙非。 △卯二。依處別破二。辰初。破空來。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 先。空來必還有入相。來即是出。色陰花生。出必有入。色陰花滅。色花生既從法性空出。色花滅還從法性空入。 若有出入。即非虛空。 次。出入則不成空體。法性空無內外。亦無出入門道。若有出入。即為有體物相。不成無相法性空矣。反顯法性空無實體。何容實色華相出入。 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後。非空則不成空義。法性空若實體。中自不容色華實相生滅。猶如阿難。既有實體。其間更不復容阿難另外生起也。由是推之。花非空來。明矣。 △辰二。破目出。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 初定出必有入。色華既從覺智目出。還當從智目入。如無有入。出亦妄矣。如珠鏡色。豈容出入。 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 即下。二約出入以破。二。先約入破。又二。初有見破。色華體性。從智目出。目以能見為功。智以覺知為用。能出如是。所出色華。亦當知見。出為色華於真空。回入還合見智眼。若下。二無見破。若色花是質礙物相。不具知見性者。出目翳障於真空。入目自翳於心眼。見喻二執。翳喻二障也。 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 又見下。次約出破。又若色花從智目出。而見色花翳障真空時。智目應無翳障。以智眼中翳障出外而為真空中色華故。當色花於真空時。應號無翳障清明智眼。何待晴明真空迥無色花陰相。然後號為無翳障清明智眼乎。此承去既花空翳空。文意生也。 若依旋當翳眼見眼破者。經應補云。當翳眼時。空應無花。云何明眼號晴虛空。解曰。又若色華還入智目。而見色花翳障智眼時。真空應無色花。以真空中色花旋轉而為智眼翳障故。當翳障智眼時。應號無色陰花晴明真空。何待清明智眼。迥無翳障。然後號為無色陰花晴明真性空乎。經不明者。約出不約入解。又補者。既不還從目入。從目出亦謬矣。 又依標文。如上配合理境智心。依結文。應以空配自然。目配因緣。再以法喻。釋曰。若色陰花從空自然生者。既從空自然生。還從空自然滅。若有生滅。非空自然。若空自然。既非空然。能生既非。所生亦異。自不容色花相起滅。如阿難止一自體。何容他阿難色相。更有生起。例真文殊。無是文殊。非空自然出來明矣。 若色陰花從目因緣生者。既從目因緣生。還從目因緣滅。即此色花。因目緣出。當有智見。去既色花發明於自然空。旋合發明於因緣目。若無觀智而成翳障者。出既色花迷晦於自然空。旋當翳障於因緣目。又若色花因緣目出。而見色花翳障空自然時。因緣目無翳障。云何晴虛迥無色花自然空後。號無翳障清明慧眼因緣。觀智目乎。 若欲會通。謂色陰花非本覺理境自然空生。亦非始覺智心因緣目出。名義有異。法可配同。深細思之。 △寅三。依法結歸其性真。此即會妄歸真也。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初二句色相元妄。次二句色性元真。即分為二。先結相妄。是故者。以是喻中。華相虛幻。非從空來目出之故也。非空自然生曰虛。非目因緣生曰妄。本無生體曰虛。循業偽現曰妄。須知色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非從法性空境自然而生。亦非覺明眼智因緣所生。約世俗論。乃是藏心隨緣成事。名為色陰。情上有也。以唯心所現故。外性無性故。前云。見緣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 本非下。次歸性真。究其色性本根。即是當處不生不滅。本非因緣。理實妙真如性。亦非自然。本是如來藏心。約勝義論。實乃真性不變體空。色陰名相。理實無也。以法法唯心故。真如為性故。前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又本非因緣者。謂非數論勝論徧計邪因緣。權小所說依他法中生滅因緣。本是圓成性內。如來藏心隨緣德性。真如法界。即隨緣用上不變體性也。非自然者。謂非口力無因論師徧計虛空自然。權小所說依他法中偏空自然天真法性。本是圓成性內。真如法界不變體性。如來藏心。即不變體上隨緣德性也。 又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不自他共。非因緣也。不無因生。非自然也。無生。性也。前三句相妄。後一句性真。今文末節。結相妄以歸性真。以妄會真。妄無不寂。空藏也。以真融妄。真無不該。不空藏也。真妄交徹。性相不二。空不空藏也。如此。方顯色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下四陰及後三科。準此知之。 △丑二。受陰。此下開一心法為四陰。前三即徧行心所。行即是思。後一仍合八識心王。略開成四陰耳。於中亦三。寅初。法喻標起其性相二。卯初。舉喻。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 初依真性空。人。喻眾生藏心。右手。喻眼等五根識。亦可喻定力。左手。喻意根中五俱意識。亦可喻慧力。右足喻現識。亦可喻福足。左足喻事識。亦可喻智足。晏逸安靜。喻藏心中。性見性識。定慧功德。清淨本然也。百骸。喻餘心心所等百法。及百億恆沙性德。調和適悅。喻各得其所。常如其性也。忘生。猶忘形骸也。圓覺云。忽忘我身。喻常住妙明。無違。謂與捨受相應。無有憂喜諸受境也。喻周圓不動。 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 其人下。次妄起有相。人。喻九界內人。無故。喻妄本無因。二手。喻內六種根識。空。乃喻外法界塵境。亦可右掌喻實智。止息法門。左掌喻權智。觀照法門。空。喻真俗二諦理境。相摩。喻翻智成識。背覺合塵也。二手十指者。密部。右手五指。喻施戒忍進禪。左手五指。喻慧方願力智。妄。喻轉十度成十障也。生諸相者。喻諸根識中。見分為能。相分為所。對違順境。分別愛與不愛。圓覺云。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澀滑冷熱者。澀是地觸。滑是水觸。冷是風觸。熱是火觸。喻苦樂違順四受。亦可澀喻三途苦受。滑喻人天樂受。冷喻二乘枯受。熱喻菩薩榮受。 △卯二。合法。 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受者。領納為義。唯識云。領以為境。令生覺受。數不出三。謂對違。順。雙非之境。而生苦。樂。捨之三受。清涼云。總分三。領順境相。適悅身心。名樂受。領違境相。逼迫身心。名苦受。領中容境。身心非逼非悅。明不苦不樂受。或分五。謂苦樂憂喜捨。唯識云。諸適悅受。五識相應。名樂。意識相應。名喜。諸逼迫受。五識相應。名苦。意識俱者。名憂。不苦不樂受者。論云。非逼非悅。相無異故。略為二。唯識云。五識相應。說名身受。別依身故。意識相應。說名心受。唯依心故。清涼云。五受對諸識者。識論云。諸識悅受。五識相應。恆名為樂。意識相應。若在欲界。初二靜慮近分。名喜。但悅心故。若在初二靜慮根本。名樂名喜。悅身心故。若在第三靜慮近分根本。名樂。安靜尤重。無分別故。諸逼迫受。五識相應。恆名為苦。意識唯憂。逼迫心故。又人天中恆名為憂。非尤重故。傍生鬼趣。名憂名苦。雜受純受。有輕重故。奈落迦中唯名為苦。純受尤重。無分別故。第七八識捨相應故。智論云。從內六情。和外六塵。生六種識。於中樂受。生貪欲。苦受。生瞋恚。不苦不樂受。生愚癡。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名樂。意識相應名喜。五塵中樂名樂。法塵生樂名喜。 如是。合也。藏性寂然。本無受。如人晏安。迷真動念。生諸受。如摩空澀。故云亦也。 △寅二。就喻詳辨其相妄二。卯初。標非二處。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 觸者。指上澀滑冷熱。清涼云。觸通身心。寒熱飢渴必與心俱。唯識論云觸。謂根境識三事和合。分別為體。受想思等。所依為業。故知觸是受因。受是觸果。宗鏡云。三和是因。觸是其果。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依為業。觸若不生。受亦不起。幻者。向本無觸。相摩後有故。喻受陰不實如幻。妄緣假合而有。 空。喻法性空中所發冷熱塵境。掌。喻如來藏內能生違順身心。則澀滑觸屬所。身心受為能。內外中間三處求之。觸不可得。喻根塵識。我我所邊。推其受性。實無所有故。不從空掌來。亦可空喻二空真如理境。掌喻二智始覺智心。理智唯一如如。何容觸受外來。故云幻觸。非從空掌出也。又受等四陰皆心。凡小計為實有。菩薩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故雙遣云。不從自然空來。亦非因緣掌出。 △卯二。依處別破二。辰初。破空來。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受觸若從諸塵法性而來者。既能受觸於根智之掌。何不受觸於全分藏心。法界藏身乎。況塵性平等。本無分別。空體常徧。定無揀擇。豈有故觸其掌心。而不觸其藏身乎。又所受苦樂。空自然生。既能觸於掌心。何不觸於根身。空既自然。不應分別。但觸掌心。不觸根身也。 △辰二。破掌出。 若從掌出。應非待合。 先約出破。受澀滑觸。若從根智心掌出者。單根獨掌應當自生。未合塵時。即有觸受。何待彼此根識兩掌妄合已後。方出其觸。受苦樂耶。 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 又下。次約入破。出。喻生。入。喻滅。合會。喻迷妄合塵。離開。喻悟真成覺。自肘至腕曰臂。掌後節中曰腕。肉中核曰骨。骨中脂曰髓。喻見聞覺知。若使必從根智兩掌合時。受觸方出。合妄既知其出生。離覺應知其入滅。若必有入。則隣近之處。若臂腕見聞。或骨髓覺知。應了其去入踪跡。云何不見知耶。 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 必有下。後出入破。覺心。喻本覺。設臂腕不知。必別有一本覺心。合則知其受觸之出。離則知其受觸之入。此則元自有一受觸之物。常在藏身中。自往自還。所知之物既常。能覺之心亦常。不論開合。常知出入。何待離而知入。合而知出。始要名為觸緣受耶。若不常知出入。受觸不實。明矣。又若苦樂。因緣掌出。因緣自出苦樂。何待順逆兩因緣掌。緣生觀合之後。受苦樂耶約出破。既從順逆因緣掌合出觸。緣生觀合。已知觸出。無生觀離。應知受滅。近隣臂等心意意識。亦當知其滅觀踪跡約入破。又或想必別有一獨覺心。知彼生滅。則自有一苦樂物。常於五分法身中往來。豈待緣起觀合而知其出生。無生觀離而知其入滅。始要名為觸受苦樂法也約出入破。 △寅三。依法結歸其性真。 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若了幻觸當體即空。自顯受陰本真如藏。 △丑三。想陰三。寅初。法喻標起其性相二。卯初。舉喻。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 人。喻九界眾生。酢梅真實。喻一味真如實性。懸崖高空。喻法界真空。孤迥不動。說梅。成口所緣境也。蹋崖。成足所緣境也。談。詳文意。應作聞訓。耳識也。聞說。耳識起味想也。思。意識也。思蹋。意識起觸想也。口。舌識也。水出。依想成味事也。足。身識也。酸澀。依想成觸事也。梅崖性有。言思為境。但想名言。無有實事。由動妄情。生虛假之想相。心生形取。成根識之事實。情念假相若消。真如性境自現。 △卯二。合法。 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想者。唯識云。想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宗鏡云。想謂名句文身。熏習為緣。取相為體。發言議為業。又想能安立自境分齊。若心起時。無此想者。應不能取境分齊相。於境取像為性。種種名言皆由於想。是想功能。雜集云。搆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搆了種種像類。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大乘廣五蘊論云。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乃至著法想法。正脈引識論曰。想能安立自境分齊。前五隨念。第六計度。七八憶持。然各緣各境。故有分齊。憶持。謂於境領納之後。攝其全體。印持不忘。與間斷浮想不同。 如是。合也。下云。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即說梅水出義。由汝念慮。使汝色身。即思崖足澀義。是則心生形取。形取與念相應。皆真心上無明妄想也。口不噉梅而口水出。足不立崖而足酸澀。乃世事上妄想取罔象也。事理喻法雖殊。妄想義例則一。想無實相。如說梅思崖。由心成相。如口水足澀。例現前十界依正。並同梅崖二想。下云。十方塵土。十二類生。皆是迷頑妄想安立。此等諸想都無實相。以此現前一念想心。取彼不現前境。妄謂為實。而得受用故。 △寅二。就喻詳辨其相妄三。卯初。標非二處。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 如是酢說者。謂如是酢梅。聞說出水也。亦可說訓為水。梅崖。喻理境。口足。喻智心。酸水不從崖梅足口。亦如想相。非從理智出也。 △卯二。依處別破二。辰初。破梅生。 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 人喻九界眾生。並屬同別妄見一類。談說。喻教。口水。言說所使。名有相語言教。足酸。念慮所使。名無相意言教。謂如是酢水妄想。若從梅崖他境生者。梅崖境上。應能談思其酸美。何待傍人說想已後。言水足酸梅。崖不能談思。則計梅崖境上生者。妄矣。經猶缺略。具應補云。若因人有。人不談梅。何無水出。釋曰。若因九界人有酸者。人不談梅思崖。說想餘事境時。何無口水足酸生出。則計人心有者。亦妄矣。又謂梅想自然生者。想則從梅自然而有。何待人說取像之後。有想境耶。 △辰二。破口耳。 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 先破口入。若酢水想。從自足口智心入者。足口本覺智上。自合聞說。何待耳意始覺觀邊。聞思酢說。然後口流涎耶。口不能聞。耳不能說。則計口入水者。妄矣。 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次破耳出。又謂本覺口足不能聞思。唯獨耳意觀照。始覺聞思而有水者。此酢酸水應從耳意根出。何須待人說思。然後口水足酸。則計耳出水者。亦妄矣。亦可若從水有。則此口中常流酸澀。何待聞人說酢梅後。口出酸水。若從空來。梅何無水。耳何不流。追究此水。無所從來。何者。梅不生水。說不得梅。梅不至口。耳但聞聲。酢水既虛。想陰豈實。又此想陰若因緣有。自合因緣有知。何須待心。若獨心知。所取之像合當心中自有。何藉因緣。 △卯三。比類發明。 想蹋懸崖。與說相類。 與說類者。與上酢說義類同也。具云。如是懸思。不從崖生。非從足入。若崖生者。崖合自思。何待人想。若從足入。足合自思。何待心想。若獨意思。此酸何不心中而出。故云相類。但口水緣聞他說酢梅而有。足酸因自心思懸崖而起。聞思雖異。想妄不殊。譚子云。有言臭腐之狀。則輒有所噦。或聞珍饈之名。則忽有所嚥。臭腐不曾來。珍饈未曾至。而有噦嚥者。非妄而何。縱謂魏武帝之行軍。說梅解渴。亦時之假想。豈有實哉。 △寅三。依法結歸其性真。 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梅說崖思。能所俱空。妄想無性。本妙覺明。又何因緣自然之有。 △丑四。行陰三。寅初。法喻標起其性相二。卯初。舉喻。 阿難。譬如暴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 下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文云。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恆住不斷。澄清大海。喻本覺智。十方虛空。喻真如理。清涼云。大海澄停。湛然不動。四空天下。色身形像。皆有印文。如印印物。如來智海。識浪不生。澄停清淨。頓現眾生心念根欲。並在智中。如海含像。此依真也。 次明起妄。暴流。喻第八賴耶識中之思。波。喻六七二識中思。浪。喻前五識思。楞伽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四種習氣之所迷覆。唯識云。猶如瀑流。漂水上下。魚草等物。隨流不捨。此識亦爾。與內習氣。外觸等法。恆相隨轉。此明第八識思。恆住不斷。相續為勝。即無明流也。七識向內門轉。思量為性相。思為最勝。六識內外門轉。念念不停故。遷流最勝。故喻細波。即欲流有流也。前五向外門轉。攀緣塵境故。造作為勝。故喻麤浪。即見流也。 踰越。過超也。前波滅。後波生。後浪來。前浪去。次第引排。故不踰越。喻諸行業理。運運密移。朝夕不停。日夜相代。成現未報。無差忒也。由王與所。前滅後生。相續不斷。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起信云。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則前後際。以喻生住異滅四相。 △卯二。合法。 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行者。廣五蘊論云。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俱舍云。造作遷流。二義名行。雜集云。造作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謂於善惡無記品中。驅役心故。釋曰。俱舍二義。今取遷流。欲呵毀故。約經而言。思即行蘊。唯識云。云何為思。為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令造善等。此即徧行心所中思。於百法內攝法最多。除色受想及八識王。其餘四十九心所法及二十四不相應行。皆行陰攝。 如是。合也。諸行生滅無常。空無實相。亦如波浪前後相續而去。無生寂滅性空。即是真如空性。亦如藏海澄停。湛然不動。 △寅二。就喻詳辨其相妄二。卯初。標非即離。 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瀑流動性。喻行陰之思。空喻真如性境。水喻如來藏心。水性。喻藏心中真常實性。非離。喻妄攬真成。無別妄故。不因三句。非即也。初句非即空。次二非即水。因水。約能所生。體相非一以辨。水性。約動靜邊。體性定一以辨。非離。總翻上三句。 △卯二。依門別破二。辰初。非即二。巳初。非即空。 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 世界。指情器覺三世間也。是行陰流。因真空生。法界空體常徧無盡。行陰瀑流亦應常生。盡虛空際。聖凡依正皆同滔溺。云何復有佛菩薩等轉識成智。不被溺耶。又行若從自然生者。徧界自然皆有行流。無一世界不被流轉。 △巳二。非即水。 若因水有。則此暴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 先非即因水有。水以靜為性。澄清為相。如藏心以不動為性。妙明為相。流以動為性。混擾為相。如行陰以遷流為性。生滅為相。若此行流。因心水有者。心水為能。行流為所。此行流性。應離心水之外而有。不應共為一體。若果別有相狀。俱應現指所在。如父生子。各有自體。今既不爾。因水有也。妄矣。 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 次非即是水性。若行流性。即是心水之性。不分二體者。則混擾時。反為心水體相。而澄清後。應非是心水體相矣。未入滅受想定。轉識現行。混擾也。已證擇滅無為。轉識不行。澄清也。今指澄清者為心水。混擾者為行流。故知計即水性。亦屬妄也。又若行流因緣水有者。則此妄心行流。應非即是因緣水矣。能有所有異相。因緣水非心行流體。二俱現應指其所在。若即因緣水者。則生滅心行時。反為因緣水相。而無生性後。應非因緣水體相矣。今何指無生性。名因緣水中不動真性。生滅性。名心行流中擾動虛妄思想相耶。 △辰二。非離。 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 若行陰流。離於真空性水而有。空非有外。何處得流。行流不離真空。明矣。水外無流。流從何出。行流不離性水。明矣。又行陰若離自然因緣。徧界自然。更無有外容留其行。即因緣外。亦無行陰流相可得。 △寅三。依法結歸其性真。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即之離之。求暴流體。俱不可得。行於真如藏心亦爾。真非是妄。性非相故。妄非是真。虛非實故。非即也。真外有妄。理不徧故。妄外有真。事無依故。非離也。即離無定。行相元寂。寂滅之性。即是真如藏心也。 △丑五。識陰三。寅初。法喻標起其性相二。卯初。舉喻。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 性覺真空。周徧法界。如太虛空。寧有方所。真也。依本覺起不覺。翻藏心成識心。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將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大品。所謂十八空。二十空。下謂。虛空淺深。隨出多少。妄也。初二陰。皆明依真起妄。後三。缺略。 今此。人喻九界眾生。取喻招感。頻伽。好聲鳥。瓶形象之。喻業報根身。塞喻二執業障。孔喻二空理智。空喻八識相性。楞伽。謂轉相業相。有滅。真相不動。轉業。八識。相。真相。八識性頌云。心意及意識。為識相故說。八識無別相。無能相所相。前二句相也。後二句性也。今瓶鳥頭。四根中空。喻眼等四識。翼足空。喻身識。腹空。喻意識。餘一切空。喻七八識。滿中。喻圓滿十虛。一迷為識。局在身中。如瓶空耳。內外一空。如性識一體。擎。持。喻循業發現。又滿喻滿業。擎喻引業。取感當來識身果報。識心無形。在有情身。如瓶盛空。空不可擎。人擎其瓶。空亦隨行。實無去相。喻識性不動。眾生業力。任持其身。識隨業緣。去來無住。相雖無住。性本不動也。法句經云。精神居形內。猶雀藏瓶中。縠穿雀飛去。精神隨業走。千里。喻十法界。互具成百。各歷十世。故云千也。離本瓶地。喻捨彼界現陰身。餉他諸國。喻受此界後陰身。下云。彼方貯空則現陰。如彼界貯空瓶中。此方倒空則後陰。如此界倒空出瓶。唯識云。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又云。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卯二。合法。 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識者。俱舍云。識謂各了別。論釋云。有六了別不同。故名為識。雜集云。了別是識相。由此識故。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寶積經云。所言識者。謂能了別眼所知色。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意所知法。是名為識。又俱舍云。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楞伽云。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故名為識。華嚴云。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了境不同。婆沙。問。此三何別。答。或別不別。不別者。心即意識。如火名焰。名熾。名燒。祇是一法。別者。名有三別。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小乘義也。大乘義釋者。如清涼云。若以集起以解心。第八獨名心。若積集以解心。八識皆名心。若思量以解意。第七獨名意。若等無間以解意。八識皆名意。若以了別別境以解識。前六識名識。若了別以解識。八識皆名識。唯識。宗鏡。並如此說。小乘唯第六識為生死本。大乘明有八識。第八識是三界生滅業根。前七轉識隨所生繫。如波依水。 亦句。合也。謂今根身。乃是前生引滿二業所感。合取瓶也。依人我執。起煩惱障。作有漏業。招分段生。塞礙我空真如理智。依法我執。起所知障。作無漏業。招變易生。塞礙法空真如理智。合塞兩孔。滿喻現今滿業。擎喻現今引業。招取未來報身。中空。八識性相。合滿擎空。大乘同性經云。云何眾生捨此壽命。受彼壽命。捨此故身。受彼新身。佛言。眾生捨此身已。業風力吹。移識將去。自所造業。而受其果。八識頌曰。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合千里行。處胎經云。爾時世尊將欲示現識所趣向。道識。俗識。有為識。無為識。有漏識。無漏識。華識。果識。報識。無報識。天識。龍識。鬼神修羅。人非人識。涅槃經云。若人捨命之時。心意識即生他道。而是心法實無去來。合餉他國。上明依真起妄也。下文亦云。此精明了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此名八識精細倒想。 次明真本無妄。持世經云。凡夫於見聞覺知中。計得識陰。貪著見聞等法。為識所縛。以心意識合繫故。馳求往來。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後世。不知識陰顛倒不實。菩薩如實觀。知識陰從虛妄起。知非陰是識陰。像陰是識陰。幻陰是識陰。譬如幻所化人。識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識性亦如是。唯識頌曰。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下文亦云。參合羣器。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是一非一。六受用根亦復如是。今八識性。八一何有。當知八識緣起。本無自性。無自性故。舉體即真。是則識相妄有去來。識性恆常不動也。取空盛瓶喻意深矣。 △寅二。就喻詳辨其相妄二。卯初。標非二處。 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 空喻八識。體即藏性。界內六凡本覺性地。喻為彼方。界外三乘始覺智地。喻為此方。迷之隨業緣來。喻塞孔擎來。悟有入住出心。喻開孔入出。如是真空性識。雖建立有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皆隨緣起。性實真常。所以在纏性識空。與出纏法界空。無二無別。然有別者。妄分別耳。故今非破無體無性。但破其無去來相耳。所以徵云。非來非入。 △卯二。依處別破二。辰初。非彼方來。 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 去是來字。譯者誤耳。若識性空。從彼七趣本覺地來。則前本有瓶中。繫貯識空去後。於彼本有瓶地界內。應當缺少一身瓶之識空。若識空無少多。則無去來相矣。又瓶空身識從彼方自然來者。則本身瓶中。既持識空。去往他趣。於本身瓶所住之地。應少一識性空也。 △辰二。非此方入。 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 若瓶身中識空。從此五乘始覺地位進入。拔除二障。開悟二空孔時。倒其身瓶。應見性識真空出到此界。而成無量勝大空矣。識空既無出入。何有損彼益此相哉。 又上塞瓶貯空。是依真性起妄識也。此則開孔倒空。是破妄識顯真性也。又瓶身空識。從此方因緣入者。有入則有出。斷二執。開二礙。倒異熟。捨藏名。轉八識。成四智。應見二空真如法性出耶。 △寅三。依法結歸其性真。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業身牽識而走。如瓶擎空有行。虛妄相也。識本如如不動。如空無有去來。真常性也。 五陰不離色心二法。而心開為四者。識為主。本也。想是所。末也。行為業。因也。受是報。果也。又受約五識。想約六識。行約七識。識約八識。此皆明義相耳。若依性言。名尚不立。況有四數。楞伽云。非色諸蘊。猶如虛空。無有四數。交光云。色想據當體破。受據所受塵破。行識據妄狀破。前四破無自體。後一但破往來。又雖破其相妄。實皆顯其性真。 般若云。菩薩修行般若波羅密時。知色猶如聚沫。性不堅固。是名如實知色相。知色來無所從。去無所趣。雖無來無去。而生法滅法相應。是名如實知色生色滅。知色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染無淨。無增無減。常如其性。不虛妄。不變易。是名如實知色真如。乃至知受如水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眾幻。皆虛妄相。生滅相應。無去無來。如實知真如義。例色可明。如是知色。色自性空。乃至如是知識。識自性空。是名菩薩修行般若。學五蘊法。釋曰。相生滅。破相虛妄也。實真如。顯性真實也。 約教明之。生滅。小教義。相如泡沫。始教義。無生滅去來染淨減增。常如其性。終教也。不虛妄。不變易。如實真如。頓教也。五蘊自性本空。總歸無障礙法界性空。圓教義也。若能如是觀達五陰。相妄性真。色色無非真如實相。心心無非法界藏性。楞嚴大定奢摩他觀。安有不證入者哉。 又起信云。推求五陰。色之與心。畢竟無念。永嘉亦云。一念之中即具五陰。歷歷分明。識也。領納在心。受也。心緣。想也。行用。行也。蔽汚真性。色也。則此五陰。舉體一念。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人空慧。見如幻化。即法空慧。約觀行也。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究竟菩提涅槃。涅槃云。諸佛滅無常色。獲真常色。即色陰身。成法性身。因果說也。仁王云。觀色受想行識。得戒忍。慧忍。解脫忍。知見忍。理性說也。 後三法義。皆顯相妄性真。此若豁然。下之三科七大。莫不悟入。即二十五圓通。五十五聖位。教理與此有何別焉。故於此陰末重贅。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二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三上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省仁和武林西池樂土子 何清 校 京兆宛平橝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資 △癸二。六入二。子初。總徵。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梵語鉢囉吠奢。此云入。有二義。一吸取義。根能吸入塵境故。二涉入義。根塵互相涉入故。不言根而言入者。根以能生為義。入以攬塵為義。然有能入所入。光明經云。眼根受色。乃至意分別法。而云六者。此即十二處中內六處耳。是為愚色不愚於心者說。故開一色為眼等五根。合心為一意根。中根聞中得悟也。諸經論中原無此科。今經重在根性。如見道顯見。修道顯聞。證道顯覺。欲令悟入。相雖六而性常一。用或背而體相知。為破相妄以顯性真。故特開此一科。即令三科異諸經論。且如六入根並色法。各具浮勝二相。六成十二。見等。心法。謂有見聞齅嘗覺知六精明性。亦屬開色合心門也。十二處中。根塵各分十二色相。成二十四。根性止有見等六精。亦開色合心也。至十八界。根塵色相。共二十四。見性識心。二六十二。是開色開心也。 復次者。次前五陰復起六入故。云何者。徵起詞。六入。虛妄相也。下云。黏湛發見。見精映色。是見相妄。又云。結色成根。流逸奔色。根塵相妄。本性二何真實性也。謂於色心法上。了知惟是名色。覓我我所俱不可得。此之顯妄無性。猶通權教。今約無性之性。即顯真常實性。下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是顯見聞性真。又云。明不循根。六根互用。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是顯根塵性真。又云精研七趣。皆如空花相妄也。又云。大地含靈。本元真如。性真也。華嚴云。知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故云六入本真如性。 △子二。別釋六。丑初。眼入。 眼見以明暗為能入。色空以眼見為所入也。後五入準知之。 △分三。寅初。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 先舉喻。彼者。指色陰文以喻眼妄。目睛。清明眼也。喻覺性。定眼直視曰瞪。喻無明業相。勞。赤眚病也。喻眼根妄見。勞見狂花。喻妄見塵境現相。 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兼下。次合法。非但曰兼。略釋之。空花固為目上勞相。末也。而目又是菩提心上勞相。本也。攝末歸本。故云兼耳。下云。心性狂亂。知見妄發。勞見發塵。如勞目睛。狂花亂起。詳明分三。法上二。初總。一菩提覺心。二無明業識。三見分。四相分。此為六入總法也。二別。一真見。二妄見。三眼根。四色塵。此為眼入別法也。喻上一。一目。二瞪。三勞。四花。皆初一性真。後三相妄。又初為本。後為末。中則對初為末。對後為本。將喻合法。推末由本。故云同是菩提勞也。下云。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流逸奔色。後之耳塞勞聲。鼻畜勞冷。舌舐勞甜。身觸勞熱。意覽勞眠。喻法例此可思。 又阿難下。應綴文云。云何眼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餘五例知。 △寅二。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卯初。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 因下。初托塵妄現也。首二句。明所托之塵。次二句。出妄現之見。名為句。結成其名目。 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此下。後離塵無體也。吸者。入也。如磁能吸鐵。鼻之入息吸取香意。塵曰象者。論曰。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準知明暗皆如影象無體矣。下云。見精映色。如蒲萄朶。離彼無體者。前文但約離明見暗。而顯見之不隨明滅。今若明暗雙離。見性畢竟無體。又明暗色空。尚如影象。況所發妄見及所結二根。豈有實性得耶。 問。前顯見性有體。而破緣心離塵無體。今何又言離明暗空。是見元同龜毛無體耶。答。有二意。一令捨末取本。前以阿難認着緣心。不取見性。故托見性以顯其有體。令捨緣心而取見性也。今以阿難認定見性。不悟藏性。故復示言。見性無體。亦是菩提勞相。令其即見性而取為真如性也。二為破相顯性。前破緣心。指根性後。但惟顯性。不復論根。所以極表其離塵有體之真。今因已領真性。尚執六根別有體相。未融一性。更須令知六入無自體相。全顯一真。所以極破其離塵無體之妄。故此所說見性。乃根中局執之自性。非同前離眼廓周之見性也。就此破相。亦欲其離相。即妙真如性耳。豈同破緣心。一定無體哉。 △卯二。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辰初。舉法總標。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非明暗。不他生。非根出。不自生。合則不共生。不於空。非無因。故知性本無生。當體即空也。 △辰二。徵起別破三。巳初。破境生。 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 何句。徵。若下。破。見從明來。不當見暗。以暗時無明。見隨明滅故。見從暗生。明來暗謝時。見亦隨滅。不當見明。以明暗相背故。 △巳二。破根生。 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 單根能生見性。即不假於明暗。明暗若離。見本無性。問。下云浮根四塵。流逸奔色。又云。聚見於眼。何非根生。答。浮勝二根俱屬色法。下云。見精映色。結色成根。見性靈明。乃屬心法。上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則知見非浮勝生矣。又云。聚見眼者。謂眼根家。是見性聚落之處。非生處也。下云。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寄根。寄根明發。上云。眼能顯色。如阿那律。無目而見。是知見精自性。非從眼根生也。 △巳三。破空生。 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見從空出者。進前既可矚四塵。觀萬象。退歸亦當瞻二眼。見五根。又空自能觀者。即是物能見我。與汝眼入何預。名為汝之見性耶。又上根境破非因緣。此空破非自然生也。 △寅三。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上二句結相妄。下二句結性真。是故者。以是無生無體之故也。眼入者。眼根所發見精也。無有實體。故虛。無所從來。故妄。上云。彼無眼者。非見全無。頌云。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則見相元妄矣。性者。乃法界真如藏心所發見性也。上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頌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則見性自真矣。蓋見自無實體者。以其體即真如。故非因緣。又見無從來處者。以其出自藏心。故非自然。則此一真無障礙性。非由空明心眼矣。那律證見。成圓通眼。下五倣之。 △丑二。耳入三。寅初。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 先喻也。上則目瞪成勞。空見花。此則耳塞成勞。頭作響矣。人喻九界眾生。兩手十指。喻十界生滅與不生滅心。急喻忽然頓起。塞喻真妄和合。耳喻真性智。勞喻無明妄聞。頭喻本覺理。聲喻現塵境相。 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兼下。次法也。耳對菩提。性真也。勞對瞪相。相妄也。法喻對合。真妄如是。今攝喻入法。會妄歸真。則頭耳與勞響。皆菩提心上所發之勞相也。塞即業識。勞即轉識。聲即現識相。不言塞發勞相。畜發勞相。從義便故。無明一動。六根齊發。言不頓彰故。 △寅二。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卯初。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動即有聲。靜即無聲。由塵發知也。發聞下。因根有相也。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名聞性。耳既有聞成體。無境根自不立。故云離塵無也。 △卯二。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辰初。舉法總標。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如是者。如說離塵無體。明是菩提勞相也。結前義旨。阿下。起後所以。 △辰二。徵起別破三。巳初。破境生。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 聞從靜生。萬竅怒號時。應滅不聞。以動來靜去故。聞從動生。應聞動不聞靜。以寂然無聲非其生處故。令二境處齊聞。明非動靜來矣。 △巳二。破根生。 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 根以取境為體。聲無生滅。聞性同於枯木矣。又根是色。聞是心。聞性豈從色根生乎。 △巳三。破空生。 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空若有聞。成耳根性。應名耳聞。非頑空相。又空自聞聲。與汝耳何涉。今汝鐘鼓盡聞。何云聞屬空耶。 △寅三。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上半。瞪發勞相。下半。同是菩提。耳入虛妄者。一耳根相。色也。二耳聞相。能聞外故。心也。故云耳入相妄。本性真者。一色根性。耳聞性也。二心根性。真如性也。絕能所。離內外故。本覺性中。不屬因緣。況非因緣。不屬自然。況非自然。是以觀音。思惟非動靜。非根出。故能亡所而聞盡。此則知耳之虛。證非因緣性也。修習非空生。故能覺空而寂滅。此則知入之妄。證非自然性也。由此耳根圓通。獲二殊勝。 △丑三。鼻入三。寅初。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 縮氣曰畜。鼻喻真性。畜喻背覺合塵。勞喻妄齅。觸喻妄境。訓觸為氣。文順易顯。呼則熱氣觸鼻。吸則冷氣觸鼻。準下。觸屬身塵。氣屬鼻塵。今雙通。故云聞冷觸諸香臭氣。冷則分塞分實無臭。熱則別通別虛而香。故云乃至。又通塞約息塵。香臭亦鼻境。虛實約鼻根。鼻虛則氣通。通則氣有出入。分別香臭。鼻實則氣塞。塞便不聞香臭矣。 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兼下。法也。能勞之鼻。所勞之氣。皆勞菩提心而現也。 △寅二。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卯初。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根境對待。齅始得成。通塞若無。則齅無體。發聞居中者。性中相知故。名齅聞性者。用中相背故。耳則聽聞。鼻則齅聞也。 △卯二。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辰初。舉法總標。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當知上。脫如是阿難。初句舉法體。餘句總標列。 △辰二。徵起別破三。巳初。破境生。 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 若來於通。遇塞則滅而不知。知塞。非從通有矣。設發於塞。通時應不聞香臭。聞觸。非從塞有矣。何云齅從塵境生乎。 △巳二。破根生。 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 機者。弩之牙也。譬眠伏之根。觸香氣等。有發聞之義。聞機。因乎通塞成性。離塵。息機歸寂然矣。 △巳三。破空生。 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齅出於空。空為能生。則汝鼻根應成外境而為所聞。是則往前齅於香塵。退迴齅於汝鼻。縱空自聞。何用汝鼻。 △寅三。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周利知鼻根相妄性真。故能反息循空。而證圓通也。 △丑四。舌入三。寅初。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 以舌舔物曰舐。口唇側邊曰吻。舐之不已曰熟。熟舐則舌家勞。苦甜是舌勞相。人喻九界。舌喻真性智。吻喻真性理。舐喻不如實知。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勞喻無明妄知。熟舐喻真妄和合熏習不斷。苦甜喻妄現塵境。人病味苦。喻七趣煩惱苦境。無病人甜。喻三乘無惱樂境。不動淡常。喻諸佛純真一味。無苦無樂。湛然常住。 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兼舌下。合法。舌舐成勞發甜苦。性迷起勞現舌根。故兼舌勞。同為菩提勞也。 問。淡常不動。何不喻真。答。對甜苦以明淡。故總一妄境。非本不動。何可為真。無動無不動。非佛亦非生。本來無一物。始得性如如。 △寅二。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卯初。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吸甜淡塵象。成嘗知味性。離彼甜淡外。嘗性體亦無。問。甜苦淡三。何云二塵。答。甜苦。略舉二味攝餘辛酸鹽等。共為一種。淡自為一種。故云二也。又初二各分二塵。後四皆前開後合。通開香臭。變開甜苦。合開違順。生開寤寐。而塞淡離滅。合而不加也。以開對合。故唯二耳。 △卯二。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辰初。舉法總標。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如是嘗苦淡知者。謂如此舌能嘗苦嘗淡知味性也。 △辰二。徵起別破三。巳初。破境生。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 若甜下。知淡則不從甜苦來也。若從下。知苦則不從恬淡出也。 △巳二。破根出。 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 味無知亦無。云何從根來。 △巳三。破空生。 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空出者。知味性從空出生也。空自味者。空自知味。自能嘗也。非口知者。非汝口中所知之味。不必用汝口也。上三句。單約空自知味塵。下二句。兼舌入各不相關。 △寅三。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下。嘗精相元妄也。本下。知性體本真也。憍梵鉢提於此圓通。 △丑五。身入三。寅初。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手。身根中一。觸。撫摩也。冷熱。觸塵中一。涉。交關也。若。如也。謂冷熱相涉之勢。如其勝劣而成者。皆因二手觸久成勞。妄生斯相也。合覺顯離者。夏天冷手。合則順。離則違。熱手。合則違。離則順。冬天熱日。合則順。離則違。冷風。合則違。離則順。故云以此合時。有知違知順觸之覺體。例顯離時。亦有覺違覺順觸之知體也。此三句。約義應當在勞觸下。 手喻真性。冷喻界外權小空境。熱喻界內凡外有境。不論有為無為。皆身上所觸境也。獨喻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合覺顯離。據理有二。一合中離。喻權小空境。合則順。離則違。有境。合則違。離則順。權小空性理中。二乘之小。冷喻趨真之境。合順離違。熱喻涉俗之境。合違離順。大乘之權。合離違順。反上思知。疏中單略言耳。凡外有境。合順離違。空境。合違離順。凡外有相事中。人天冷喻禪善之境。合順離違。熱喻逆惡之境。合違離順。三途離合違順。反上思知。疏亦單略言耳。二不合離。喻諸佛空有二俱非境。合外離也。對凡外權小空有違順。合中離也。出纏在纏雖異。猶未成絕待妙。佛則俱非之境。合順離違。空有之境。合違離順。凡小俱非之境。合違離順。空有之境。合順離違。出纏佛也。在纏凡小也。此上相待。一真如性。絕待也。下云。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上云。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圓菩提不生滅性。涉喻空有遞遷。勞喻無明妄覺。觸喻現妄境相。 △寅二。即法以辨相妄無體二。卯初。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在身為覺。在意為知。故云發覺。下云集知。通則身意俱該。故云知覺。下云覺知。又對舌名嘗知知味。身名體知知觸。意名憶知知法。覺體。即覺性。離合違順曰二塵者。合中違順為一。離為一。故曰二。又合離中覺苦是違。覺樂即順。故惟離合二耳。以離中含二意。一未合前。已合後。所有離觸。冷熱違順四相並不可得。二合離更改之間。冷熱違順盡現。如可愛境。合則順。離則違。不可愛境。合則違。離則順。豈非身所觸塵止有合離二也。 △卯二。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辰初。舉法總標。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根境空俱無生。本非緣然自性。 △辰二。徵起別破三。巳初。破境生。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相觸摩曰合。不相涉曰離。覺離下。應補云。若從離來。合即隨滅。云何知合。熱見重裘。寒得絺綌。違境也。冬日飲湯。夏日飲水。順境也。如是者。例云。若違時來。順當已滅。云何覺順。此亦推廣其義耳。開合。隨意說之可也。 △巳二。破根生。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塵固二種。相開有四。身覺本因塵相而有。離此則無覺性。何從根出。 △巳三。破空生。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此與下入。交俱省略。例上應云。若從空出。空自覺觸。又空自知。何關汝入。虛空無形。何能覺觸粗細塵耶。 △寅三。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二根四相空無。方顯相妄。二因四緣自離。始顯性真。畢陵證得後。故純覺遺身。 △丑六。意入三。寅初。法喻以標依真起妄。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 初喻。此是意思成勞。現寤忘也。先約塵。亦因根有相也。心動神疲。名為勞倦。安然寢足。名為睡熟。眠。寐也。寤。覺也。眠以暗劣昧略為性。意根不行也。寤以明利沉審為性。意根行也。百法鈔云。意識有明了暗昧二門。意根亦爾。即約寤寐二時言也。閱歷曰覽憶。記念善惡也。不省曰失忘。昏忘無記也。離釋之。眠寤約現在。約夜。憶忘約過去。約晝。合釋之。寤則覽塵。睡則忘憶。又睡中有夢。寤內有忘。皆是覽塵失憶之相。顛倒者。一眠寤憶忘。皆名狂亂非相。如空花無根緒故。二意知根中首尾牽連。如波浪無間斷故。結前起後之詞。生等四相。唯識曰。本無今有名生。生位暫停名住。住別前後名異。暫有還無名滅。佛性論云。生約前際。滅約後際。住異約中際。對上眠寤憶忘。初寤憶為生。正寤憶為住。始睡忘為異。睡忘盡為滅。 總上共開六塵。意思疲倦。起眠寤境。知心緣覽。成憶忘境。意根顛倒。夢想發勞。而成生滅四相遷流。上五根皆唯一。塵並分二。今意但名知。而法分生滅。故眠寤憶忘。生住異滅。亦不過參互成文而已。 細研經意。不無所以。正法念經。指肉團色根。成唯識論。指末那心根。斯文兼二。勝義浮塵為色根。知精意思為心根。下云。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寤寐隨身開合。對下吸習不踰。此約色根勞相說也。憶忘隨意昏明。對下中歸不越。此約心根勞相說也。生滅隨心起止。對下稱意知根。兼約色心二根所發勞相說也。合而言之。總是意家顛倒境耳。 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 次約根。亦由塵發知也。吸習六境。中歸意根。故曰吸歸。又吸習者。吸縮習氣也。下云。現在覺知。中串習幾。中歸者。歸藏識中也。下云。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前後無差。曰不踰。生滅相遷。如波逐浪。下云。此湛非真。如急流水。種現無失。曰不越。過現習熏。如種植地。下云。曾於昔年覩一奇物。久後忽然復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 意知根者。意。兼勝浮肉團色根。第七意識心根。知。單指根性。所謂知精。即第八識精一分也。下云。於妙圓中。黏湛發知。頌曰。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統此性相色心。名意知根。知精。性也。是正。總。本。浮勝色。七識心。相也。是兼。別。枝。有一解云。意根是第七識。相宗說。七識為心根。是不可見法。非同色法可見。勝義也。釋曰。勝義屬色。七識屬心。此以七識為勝義。是色心差誤。◎又次解云。六入所破。雖正在勝義。勝義所依。又在浮塵。正以浮塵肉團。為勝義攸托。開則勝義寤。合則勝義寤。釋曰。六入正破六精。兼破勝浮。此以知精心根性。為勝義色根相。而在浮塵外。是性相淆訛。◎三解云。意知根。通則八識心王。五十一種心所。攝無不盡。釋曰。意根知精。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單取第八識中知精一分。兼取七識心。浮勝色為其根耳。八識知精。本也。前七轉識及勝浮根。末也。七八識及肉團心。自也。前六識并餘心所。他也。今通取王所為意根。自他本末不分矣。◎四解云。念念分別。名意根耳。能分別意。所分別境。皆是勞相。釋曰。意根知精。無分別。澄靜者也。意識緣想。有分別。擾動者也。今以意識為意根。根識動靜無別矣。◎五解云。意知根指第八識精言。緣根器種三類境故。稱意知根。釋曰。第八識。總相也。全段體也。意知根。別相也。一分用也。性雖相知。用實相背。今以第八全識為第六一根。總別全分莫辯矣。上訓文。下正喻。 人。喻九界眾生。不倦意知。喻真性。勞。喻無知業相。覽。喻妄覺轉識。寐忘滅。喻凡外迷境。寤憶生。喻權小悟境。皆現相也。顛倒。喻背覺合塵。發勞不息。如圓覺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動念息念。皆歸迷悶。吸。業識相。習。現境相。意知。轉識相。吸習不踰。喻本末無明相熏無間。稱意知根。喻別名在纏法性。例顯無寐無寤。內守幽閒之時。則喻諸佛出纏法性。華嚴疏云。凡夫睡而不夢。唯煩惱故。三乘亦睡亦夢。以有無明及妄智故。如來不睡不夢。無有無明。捨妄解故。直至離在出名。去生佛跡。方稱意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矣。 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兼意下。二法。不但心思疲倦。而現眠等六境。是為意上勞相。即不了真如法一。而成意家根境之相。亦是菩提心中勞也。 △寅二。即法以辯相妄無體二。卯初。約二塵明其無有實體。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 生滅。總該前八。集。聚起也。揀前引發。中。生滅二塵中也。知。謂根性。揀非意識。 吸下四句。與前吸此塵象。名知覺性義同。但開合異耳。初句標取塵。吸撮。謂吸習撮取。內塵者。法稱為內塵。謂不可見無對色也。即過去諸法影像是。亦名落謝塵。阿毘曇名無表色。次二句釋塵相。憶則返緣見聞等五根落謝五塵影子。剎那從外入內。逆流於意地中。所謂覽塵斯憶。生塵也。忘則緣塵流成昏昧。而住思量不及之地。所謂失憶為忘。滅塵也。後句結根名。能攬取此生滅塵者。是名意根覺知性也。下云。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 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此覺下。上之眠寤是假設。此之寤寐。約神思昏明。是法塵。寤即生。寐即滅。離則知無體也。問。意根知法。與意識緣法。如何揀別。答。知精。藏心見分。無生滅。意識。依知根起。有生滅。至於緣塵。根識大同。亦有同時獨頭。若同時者。謂隨前五根性。照了塵境。初念是知。知精照境。但如鏡光。無別分析。依此知根。生起同時率爾意識。亦緣現境。得五塵自性。第二念纔作解心。尋求決定染淨等流心起。方墮比非二量之中。以緣五塵上長短假相。計度分別。帶名言故。若獨頭者。最初一念。發起知性。知精映法。亦如鏡光。得無憎愛。因此知根。引生獨頭率爾意識。緣過去影。第二念纔起尋求。便落比非。下云。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云何意生。釋曰。識心。六識。所生也。思量。七識。了別。八識皆屬根。能生也。 今經明意根識。與諸經論不同。就此意入。且約知精。至於意識。下意識界當明。 △卯二。約三法推其無所從來二。辰初。舉法總標。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知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根可訓性。或云覺知根性。非下。列明意知無生。 △辰二。徵起別破三。巳初。破境生。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為受二字。當作知訓。寤。記察違順時。寐。昏住中庸時。知來於寤。則滅於寐。將何體性。知為寐者。寐亦如是。經文略耳。生。思憶苦樂境。滅。苦樂雙忘境。知從生有。當滅即無。令誰體性知其受滅。滅亦如是。則此知性不從四塵來也。 △巳二。破根生。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花。畢竟無性。 根兼二種。一肉團。清淨四大。為勝義。浮根四塵。為浮塵。色根也。二末那。第七識。下云。因名意思。心根也。寤寐。五欲中一欲境。故屬塵。通該餘六塵也。隨身開合者。謂身中肉團心。狀如蓮花。開則明。合則昏也。餘宗明五淨色根。今經有六淨色根。離分成六根。總統皆身根。列子云。其寤也形開。其寐也形交。莊子亦云。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交。合也。形開形交。即今身開合也。下云。如幽室見。正以肉團狀如暗室。三毛七孔。形似窗牖。開則寤。合則寐。故曰寤寐隨身開合也。上。逐句略解。下。文義統消。 此覺知性。從於意根出者。根以知塵為性。然寤中生住憶相。與寐中異滅忘相。乃是隨汝身中肉團心竅開合而有。以勞倦則形交而眠。知即覺其法滅。睡熟則形開而寤。知即覺其境生。若汝執知。惟根自出。無關寤寐。設離所緣寤寐生滅二塵相外。此能知性。同於空花。單根不生故。以離身則無開合。離開合則無寤寐。離寤寐則無覺知。此約塵以破知性也。 若約根以破知者。肉團。色相通身。知精。心性局意。性相異門。身意各根。云何從其生耶。末那。心根。七識。知精。性根。八識。心性殊途。七八別識。何云從所來耶。故下文云。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縱從二根所生。為共不共。共則色心雜亂。不能生性。不共。心色兩立。亦無生性。設離二根。知亦無體矣。 △巳三。破空生。 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晦昧為空。如何有知。空既能知。意成法塵矣。故不從空來也。 △寅三。依法以結會妄歸真。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根性常住不動。故非從根境空處而生。即真如不變義。根性周徧法界故。又依根境空處而顯。即藏心隨緣義。由隨緣成相。故意入虛妄。由不變自性。故性本真如。空生從意知根。入寶明空海。同佛知見者。以此。 △癸三。十二處二。子初。總徵。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三明處。故云復次。六根六塵名為十二。處。方所也。定在也。權教謂眼惟對色。耳惟對聲。各有方隅處所也。根則一定在內。名內六處。塵則一定在外。名外六處。各有定歸行在也。又處者。所在義。生長義。以六根是六塵所現生處。六塵是六根所慮托處。根塵互相生長也。亦名十二入。蓋六塵是受六根所入之處。六根是受六塵所入之處也。此亦開色合心。為愚於色。不愚於心者說。色本是一。開為五根六塵。成十一處。故曰開色。心若對上五陰。則合受想行識之四。對下十八界。則合六識及意根之七。總收為意之一處。故曰合心。有解云。十二處者。開色為五根五塵十處。及法之無表色半分。合心為意根一處。及法之心數半分。此為樂中說處。中根聞中得解也。今加四科。第二明入。第三明處。六根名內六入處。前第二科。復加六塵名外六入處。此第三說。又內六根有色相。即浮塵。勝義。成十二也。有心性。即見聞齅嘗覺知。六也。外六塵中各開為二。色分明暗。乃至法分生滅。亦十二也。斯惟今經所談。餘諸經論則無。又入為中人以上而語。處為中人以下而言者。 云何。徵起前文也。本下。開釋後義也。此十二處。元一寶覺。眾塵隔越。無狀異生。今則破其處相。還歸本性也。 問。入處破顯。同異云何。答。前但破根性。如入文舉見聞覺知。今則根性。根相。塵相。俱破。檢眼鼻舌身處自知。 問。入何不破色根相耶。答。比例知故。六根性中尚破相妄。況六色根。相妄性真。豈不破顯以例明耶。 問。六精相性。入既破顯。今何處中又帶破耶。答。亦欲例知見等心根尚剖相妄。況六色根及六塵境。相豈不妄。又六精性。本真如性。例顯六色根性及六塵性。亦真如性。 問。必欲破顯。有何所以。答。相妄性真。用多體一。以浮勝六根。明暗六塵。色法。是藏心相分。見聞六精。心法。是藏心見分。故云相妄用多。見相總歸自證。於自證體性中。六用相不可得。故云性真體一。真妄性相。同一真如法界藏故。 △子二。別釋六。丑初。眼色處。 前則塵為根所入。而正破在根。此中根為塵所處。而正破在塵。入以吸攬得名。處以栖托立號。審下鼻等徵文可知。眼為內根之處。色為外塵之處。下云。俱無處所。二處虛妄等。餘五倣此。 △分三。寅初。標舉二處相。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 且觀。能觀眼也。即根處。林泉。所見色也。即塵處。前陰以喻比法。用破執情。次入指事假設。明其相妄。今處至大。即就現前見聞近境。示其藏性。斯乃從疎及親。去假歸實。真為善巧發明也。 △寅二。徵破其相妄二。卯初。雙徵。 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云何。徵問其意解也。此。指觀林泉。等。該餘色法。由林泉故。方顯汝觀。故曰。為因林泉之色而後生起汝眼見耶。由汝觀故。方知林泉。故曰。為因眼根之見而後生彼林泉色耶。前入破根。以塵對辨。今處破境。亦根對揚。由根塵同源。縛脫無二故。但凡小計心外有法。根塵不干者。不涉此難。而權教執心法相生。唯識境觀者。於此徵破。以相宗見相二分皆從自證分起。如蝸牛兩角。出則成雙。縮則唯一。故舉見色二處詰之。離色則見無可表。離見則色不可得。當體無生。本真如性。 △卯二。別破二。辰初。破見生色。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 先正破眼生色相。眼為能生。色為所生。故牒舉云眼生色也。見空非色者。眼見既生色相。是色以眼為性。而空中世界山河。反非色矣。性。能生種性也。如日雲墻牖。顯發。所現形相也。如明暗塞通。眼為色之生性。而日雲非為明暗色之生性。故曰空中色性應銷。性無。相亦無。故曰顯發都無。色空對待而顯。色滅。空亦滅。故曰色無誰明空質。質。色質也。 空句。次例破眼生空相。眼生空一顯色。同上萬象形色。故曰如是。補足應云。見色非空。空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空相既無。誰明色質。釋曰。若謂眼根生空相者。設見萬象色中。非有空虛之時。空性應銷。頑虛相貌都無顯發。以眼既不觀空。空之性相自不生故。色不自顯。待空以顯。今既無空。將誰顯色耶。然計眼生色空處者。妄矣。 △辰二。破色生見。 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此以色為能生。眼為所生。故曰色生眼也。觀空者。謂但觀空。非見林泉色時也。見即亡者。能生之色既無。所生之見亦亡。以見從色生。不從眼生故。都無者。謂見明見暗。乃至通塞諸見都無也。見色之見既無。見空之見亦滅。故曰誰明空色。 準上應補。空亦如是。若全具云。若復虛空生眼見者。觀色非空。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色空。釋曰。空既生見。眼不生見。故觀色時。一切空見都無。無見全無所明。故曰誰明為色空也。則計色空生眼見處者。亦妄矣。 △寅三。結妄以歸真。 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下。結妄。初三句結處無。次二句結相妄。本非下。歸真。是故者。以是眼不生色。色不生眼之故也。見即眼根。見精。心根。浮勝色根。內處也。明暗為色。清虛為空。皆塵境。外處也。色非從眼。色非以眼為生處。即無內根處矣。眼非從色。眼非以色為生處。即無外塵處矣。故曰俱無處所。非本來有曰虛。浮想發生曰妄。不唯無內外一定住處方所。即色塵與見根二處之法相。亦無實體。故曰二處虛妄。二處相妄者。以真如為體性。故曰本非因緣。俱無處所者。以藏心為處所。故曰本非自然。惟有一真法界心性而已。心外何有二處相哉。沙陀以此悟入。 △丑二。耳聲處三。寅初。標舉二處相。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 置眼明耳。曰更聽。耳處。聲。塵處。食辦鼓眾集鐘。是佛制祇園之儀範也。舉此以破根境無往來相耳。 △寅二。徵破其相妄二。卯初。雙徵。 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為聲來耳。令生聽耶。為耳往聲。令生音耶。準下補云。為無來往。有來往是凡小妄情。無來往是空相戲論。所謂離中知也。下既雙破。今應雙徵。權小二計盡遣矣。 △卯二。別破三。辰初。破聲至耳。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 若下。牒也。如下。破也。先舉喻。佛喻聲。乞食喻隨境緣。城喻阿難耳。林喻餘人耳。我入城內。喻聲入阿難耳。林中無我。喻他耳不聞聲。 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 此下。次例破中。初縱破也。聲來難耳。合我食筏城。連葉不聞。合祇林無我。果爾。可云聲處實有定在。令生汝耳聞耶。 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何況下。次奪破也。諸人齊聽。一時同來。聲不到耳。明矣。此約聲一聞多以破。若計聲生耳聞。以聲為外處者。妄也。 摸象。難曰。如鐘鼓樓。介城中央南風作。則北城聞。而南不聞。北風亦爾。豈非風送聲來。耳得聞耶。釋曰。聲本寂滅。定不到於耳邊。心本妙圓。自來徧周法界。由諸眾生黏湛發聽。聽但映聲。失本圓明。聲則局而礙。聽則束而小。是以風不作。南北俱聞。風作時。順則聞。逆不聞。反為境使。心不自在。是迷妄過。非聲聞之故也。 △辰二。破耳至聲。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 初二句。牒。如下。破中。先喻。我。佛。喻阿難耳。林喻鼓聲。城喻鐘聲。我歸林中。喻耳往鼓處。城內無我。喻鐘聲無聞。 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 汝下。次破。初縱也。耳往鼓處。合我住祇林。鐘聲不聞。合筏城無我。若然。可說耳處實有定在。令生彼聲塵耶。 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 何下。次奪也。象馬音響。種種俱聞。耳不到鼓。明矣。此約聞一聲多以破。人計耳生聲相。以耳為內處者。妄也。又可喻文。將前移此。取此置前。合法更顯。何者。謂前喻中。一身不能並往二處。合後法上。一耳豈能徧往多聲。又後喻中。一身不能並住二處。合前法上。一聲豈能徧至多耳也。 △辰三。破無來往。 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聲不來耳。耳不往聲。無聲聞矣。何聞聲耶。譬城園二人各住。決不相知。又薪火兩處。終不成燒。空相計離知者。誠戲論耳。豈了義哉。問。既一體空。何斥離知。答。一體非二。豈得言離。若實相離。安能有知。即離相絕。成一性體。故二計俱非。 △寅三。結妄以歸真。 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者。謂是無往來。無不往來之故也。無來。眼不以聲塵為外處。無往。聲不以耳根為內處。無不來。還以鐘鼓聲為耳聞聲處。還以象馬聲為耳聞生處。無不往。還以耳聞為鐘鼓聲生處。還以耳聞為象馬聲生處。故云。俱無處所。豈但處所空。而法相亦空。故云。二處虛妄。 無來往故。非因緣。而是妙真如性。無不來往。故非自然。而本如來藏性也。又一鐘聲。圓應一切而不匱。陳那謂妙音察圓。何有外處聲來耳耶。祇一耳根。圓聞一切而無雜。觀音謂圓照三昧。何有內處耳往聲耶。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何云聲聞無來往耶。如此聲性聞心。各皆周徧。本法界藏。又何內外往來處相之有。 △丑三。鼻香處三。寅初。標舉二處相。 阿難。汝又齅此爐中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 再三曰又。齅聞。鼻根處。檀氣。香塵處。栴檀。義翻與藥。能除病故。白檀治熱病。赤檀去風腫。釋論云。一切香木中。栴檀為第一。一銖者。二十四銖為一兩。今云一銖。計重四分一釐有零。言其少分也。四十里者。任昉云。千里松香聞於十里。名十里香。漢武帝時西域獻香四枚。大如雞卵。後長安染疫。使者奏請焚香一枚。四十里遠。民間疫病皆愈。張華志云。西國使獻香者。漢制。不滿斤不得受。使乃私去。著香如大荳許。在宮門上。香聞長安四面十里。經月乃歇。 △寅二。徵破其相妄二。卯初。雙徵。 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 香。塵也。木空。約境。汝鼻。約根。塵無生處。根亦無處矣。又以根例香破云。此齅為復生於汝鼻。生栴檀木。為生於空。若復此齅生汝鼻者。鼻本肉形。云何有知。若生於空。空性常恒。齅應常住。何藉爇香然後齅聞。若生於木。栴檀有聞。遇伊蘭時。應不齅聞。栴檀能聞。何待鼻齅。知香臭氣。則知鼻齅無生處也。明矣。 △卯二。別破三。辰初。破從鼻生。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 初牒也。稱下。破也。先按出直破其妄。謂按定鼻生須出。今何香從鼻入。而香又稱栴檀木耶。 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鼻非下。次依出轉破其謬。又二。一體用不相應。鼻。肉體。檀。香體。鼻中何有發香用耶。稱汝下。二名義不相應。聞。鼻齅名。以入為義。出非義也。 △辰二。破從空生。 若生於空。空性常恒。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 空常住而香亦常存。何藉爇而後有。 △辰三。破從木生。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 初三句雙破。不從木生火生。若生於木。木常發香。何藉火爇。若生於火。火應自香。何須香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烟。然後聞香。 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 若鼻下。單破不從烟生。若生於烟。汝鼻聞香。合蒙烟氣。今何聞氣。不蒙其烟。所以者何。烟騰空中。未及尺許。四十里面。同時聞氣。縱謂聞烟。烟祇是一。四面十里。人何俱聞。四十里內人多聞者。烟何唯一。又烟生香。一切烟內皆應發香。何藉爇檀。然後得聞。伊蘭烟內。了無其香。故香嚴云。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烟非火。由是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成阿羅漢。 問。何故不約常香。而舉栴檀異香明耶。答。常香多分蒙烟。不能顯合知為不了義。惟此異香不待蒙烟。正可因之以明根塵各徧。 問。此違相宗合中知意。下云。香以合中知。如何會通。答。彼約氣。今約烟。故不相違。如香嚴云。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況此法性了義。正破相宗不了。豈以彼而難此。蓋法性根塵各皆周徧。一體無分。而離知合知皆為戲論。 △寅三。結妄以歸真。 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者。承上詳究香塵無生處也。而齅性豈有生處。故曰俱無處所。香。塵也。鼻兼浮勝。聞指齅精。根也。生體亦不可得。故曰二處相妄。又齅從香生。臭則聞滅。云何知臭。齅因臭有。香則無聞。云何知香。齅聞尚無生處。香塵何有處耶。故曰俱無處相。會相歸性。性本周徧。非烟木。故非因緣。非虛空。故非自然。體元真如藏也。 △丑四。舌味處三。寅初。標舉二處相。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鉢。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 初二句約根處。次三句約塵處。二時。辰午時也。早晨諸天食。日中佛僧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律制過午不食。故云二時。小食大食時也。四利須食。一資身為道。二養身內虫。三生施者福。四破餓外道。故隨眾持鉢而飯食也。舌嘗含持鉢中。餚饍飲食。百種湯藥。施佛及僧。故遇醍醐上味。 △寅二。徵破其相妄二。卯初。雙徵。 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故徵云何。甜淡無生。舌嘗何性。 △卯二。別破三。辰初。破從舌生。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 初牒執。 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 在下。二推破。二。先按定直破。初二句。按定一舌。次四句。直破不移。酥。醍醐味。從乳酪生。黑蜜石蜜。從甘蔗生。善見律云。甘蔗糖。其堅如石。今舌已生酥味。喻如酸梅不有甜橘。豈能遇糖而變。以一舌當成一味。味若非一。不生舌矣。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若不下。次分途別破。二。先以味從舌。舌一味應一。不成知名破。舌以知味得名。若不變遷移改。味既不分。何成知味。後以舌從味。味多舌應多。即失舌義破。味多酸甜苦辣。須如多果之樹。今舌一無多體。一舌何生多味耶。 △辰二。破從食生。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 先破食不自知。食。無識塵境。因嘗而後成味。舌。有知根性。非因甜苦而有。今味生於食。不假舌嘗。食無知識。何能自別為甜苦耶。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又下。次破轉成他知。縱食自知其甜苦。則知不在汝。即同他食。與汝舌何預。名為知味也。 △辰三。破從空生。 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 若句。牒也。汝下。按也。初二句按何狀。次二句定一味。 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 既下。破也。分二。先一直破。盡空鹹。徧界人身通鹹。不應虛空選擇來鹹彼人此人。或舌或面也。 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既常下。次互奪破。又三。初鹹存則淡滅。知鹹昧淡故。若不下。二淡失則鹹亡。各無形待故。必無下。三知無則味喪。味無舌知故。展轉推謬。味不從空生矣。 △寅三。結妄以歸真。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前三曰處。體帶處明。此後曰俱。直約體辨。又此推塵況根。以明相妄性真。味嘗俱非。無本可據。故非因緣。舌味和合。起知味性。故非自然。藥王悟知味性。不離當處。因登法王子位。 △丑五。身觸處三。寅初。標舉二處相。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 常者。律云。佛常戒勅弟子。一日三摩其頭。默自誦云。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遺教經云。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貪慢。當疾滅之。佛制正令省身覺性。斷惑證真也。今舉之以破身觸二處相妄。內外合覺成觸。離即不成觸知。 依律。觸有三。一用內色。手足捶撻等。二用外色。針刺木擊等。三用內外色。手執鎗杖等。準上四處。手。塵處為能摩。屬所知。摩。按撫也。頭。根處。為所摩。中含覺。屬能知。下云此摩所知。觸通於二。故下徵誰為能。又以有知為能觸。無知為所觸。故下二云。若能在手。頭則無知。能被塵境所觸。而後能覺知故。今不以外色木石。而舉內色手摩頭者。正顯塵根內外處相皆虛。摩觸覺相全妄。諸相非相。空性現矣。 △寅二。徵破其相妄二。卯初。雙徵。 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承上文。準常觸明手為能摩。頭為所摩。頭為能知觸。手為所知觸。依前處。約今破意。手頭俱有所知。皆可為能觸。今欲推其相妄。然觸能所合成。故徵能觸是誰。為手摩頭。即手為能觸。而生此知乎。為頭觸手。即頭為能觸。而生此知乎。 又據常破式。應云。此觸為復因冷熱生。因於身生。因於空生。若冷熱生。彼自冷熱。何預汝身。若因身生。何待冷熱。若因空生。空性常恒。冷熱常在。又空冷熱。身何知觸。今不用此破者。前後例明故。就頭手互奪者。虛妄處更易顯故。頭手。總一身體也。同一知覺也。既一覺體。有何觸處。 △卯二。別破二。辰初。破頭手二。巳初。約二觸破。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初頭手合辨。以一知互亡破。謂能在於手。唯手知觸。頭如木石。被觸無知。何又知手觸我頭乎。若能在於頭。唯頭知觸。手亦木石。便無知用。何又知頭觸我手乎。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二頭手開辨。以各知二體破。若頭與手各各有一能知觸者。即成二知。則汝阿難應有二身。何體為汝。 △巳二。約一觸破。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初頭手一體。不成觸破。謂若頭手共一知觸體性所生。則手與頭當合為一體。既一無二。觸即無成。以二物相合始有觸故。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 二頭手二體。觸無在破。若頭與手是二體者。此觸以誰為其定在。在。屬也。若此一觸屬能。則頭手二體皆成能觸。而無所觸矣。又此一觸屬所。則頭手二體皆成所觸。而無能觸矣。能所對合。名之為觸。僅一無對。何成觸乎。 △辰二。破空生。 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虛空。無能所。絕對待。不與汝觸。 △寅三。結妄以歸真。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者。以是觸塵。非從頭手虛空所生之故也。覺即心根。身即色根。內處也。觸塵。外處也。順文。謂所覺之觸。與能覺之身也。覺則一知。二知難定。塵則一觸。二觸不成。身則一體。二體無在。非頭手。非因緣。非虛空。非自然。觸處無生。觸處菩提。當體性空。當體真如。跋陀威音那畔。一旦豁然貫通矣。 △丑六。意法處三。寅初。標舉二處相。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 意指心色二根。兼含知精。下云。因名意思。如幽室見。知精映法。能緣也。三性。法塵。所緣也。法名內塵。謂前五根所取五塵境上三性現行落謝現成影子。而為意根所緣生滅之境。名為法塵。法性亦三。一是善性。通漏無漏。人天十善。色無色定。名有漏善。四聖法界。所有戒定慧等。名無漏善。華嚴云。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因。又上品十善怖三界故。智慧修習。成聲聞乘。此上品善。不從他教。悟解因緣。成獨覺乘。又上十善。心廣無量。具大悲願。成菩薩乘。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智。證力無畏。成就佛果。名如來乘。二是惡性。通界內外。見思煩惱。相應種種諸業。名界內惡。塵沙無明。相應種種諸業。名界外惡。故華嚴云。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因。三無記性。即非善非惡之事。唯識云。善惡法中。不可記別。名無記性。色空捨心。人天昏住。皆攝此中。 生成。自然也。法則。法塵定則也。軌持為義。軌生物解。令人知是善惡無記三法。任持自性。善惡無記三性。不可改易也。謂由意中緣善。生成善法軌則。意中緣惡。生成惡法軌則。意緣無記。生成無記法則。故云生成法也。 問。此意法處。帶意識否。答。一處約根塵。下界加識。故不帶也。以此意根所緣前五根中三性影故。二權實性相宗異。相宗權教。六識通三性。六根皆無記。性宗實教。色根屬無記。心根通三性。下云。知精映法。因名意思。浮根四塵。流逸奔法。入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又云。善不善者。謂如來藏。名為藏識。意及意識。并五識身。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四種惡習氣所迷覆。下頌亦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何意知根不通三性耶。 △寅二。徵破其相妄二。卯初。雙徵。 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此上應補於意云何。心兼二根。肉團心。第六色根也。意思。第七識。心根也。知精。第六根性。皆屬意根。內處也。法屬塵境。對根名外處。此法與心。不即不離。故徵之曰。即耶。離耶。 △卯二。別破二。辰初。破即心所生。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初句牒。法下。破。法既即心。一非無知塵成有知矣。二非所緣境成能緣矣。三非外塵處成內處矣。如之何。即心生耶。 △辰二。破離心別有。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先牒。則下。次破。又三。初總詰。法自性者。法塵之自性也。亦可指善等三性。法無表色。又離心有。故雙詰曰為有知耶。為無知耶。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 知下。二各破。分二。一約有知破。法若有知。轉法塵而為意知心矣。然此離心有知之法。為異汝耶。為即汝耶。若異於汝。又非是塵。另是一心。即同他人心量。與汝何預。若即是汝。又即汝心。云何汝一心外。更有二心加於汝乎。一人二心。亦無此理。大集經云。如是心緣。為異不異。若心異緣。則一時中應有二心。若心即緣。不應復能觀於自心。猶如指端不能自觸。上破離心法塵有知也。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 若下。二約無知破。謂破離心法塵無知也。若此法塵是無知者。既非前五塵及虛空相。更有何物。名為法塵。又何所在。名法塵處。今於五塵虛空之中。都無表示。不應人間色空之外。更有一空而為法塵所容處乎。空非有外。法義不成。 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心下。三結斥。法塵不論有知無知。而曰離心別有方所。即非心之所緣境界。則法塵處。從誰立耶。 △寅三。結妄以歸真。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者。以是法塵。非即所緣心生。亦非離所緣心別有之故也。法則。外塵處。心意。內根處。俱無虛妄。處相不實也。一切浮塵諸幻化相。故曰其相元妄。即心離心。便屬因緣。不即不離。便屬自然。今是妙真如性。故非因緣。本是如來藏心。故非自然。心性真實也。一切根塵清淨本然。故曰其性元真。迦葉修於滅盡。乃能妙法開明。 △癸四。十八界二。子初。總徵。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復次者。末後第四又明界故。初二句牒徵相妄。次二句會顯性真。梵語馱都。此云界。因義。根塵為緣。能生識故。又種族義。根塵識三各有種族故。亦族類義。三種族中各有六類故。亦界限義。內外中間。成十八界故。 俱舍頌云。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愚根樂三故。說蘊處界三。清涼釋曰。聚謂積聚。即蘊義。是生死有為果相。種族即界義。是愛著生死因門。論有兩釋。一種族。生本義。謂十八界為同類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故。是法生本。二族類。十八種法族類。自性各別不同故。生門即處義。是諸識內外緣相。然不離色心。謂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長門處。下半偈明起教不同。愚有三者。一愚心。婆沙云。若迷心不迷色。則合色開心數。二愚色。若迷色不迷心。則合心開色法。三心色俱愚。若雙迷心色。則心色俱開。如次配三科。根有三者。上根聞略得悟。故說五蘊。中根聞中。說十二處。下根聞廣方了。說十八界。樂三者。謂樂簡說蘊。樂中說處。樂詳說界。雜集云。一切法種子義。謂依阿賴耶識中根等諸法種子。說名為界。又能持眼等自相義。能持因果性義。攝持一切法差別義。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身。謂眼等六根。具。謂色等六境。過現六行受用。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百法疏云。中間六識。藉六根發。六根牽六境生。與識為因。故名為界。顯宗論云。眼等相望。有十八類。種族不同。名十八界。此如常說。 若依今經。內為根界。眼等六根各有浮勝。共十二種。色根也。見等六精。心根也。心色種族分十八類。外為塵界。色等六塵各有二種。謂明暗等。共十二類。中為識界。眼等六識。即七八二識。亦六識種根。以能持故攝識界中。此為下根心色俱迷。故雙開心色而說。然今正意。單破唯識。界雖三六。重一識界。故徵云何。以十法界。染淨諸識。識相一一虛妄。俱無實界可得也。 本真性者。破其界相。界相自妄。融歸一性。一性圓顯。下云。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頌曰。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本藏心者。識性無源。根塵妄出。識用相六。識體性一。下云。而如來藏非眼識界。乃至非意識界。又云。一切根塵識界皆如來藏。故會歸曰。本藏性也。 △子二。別破六。丑初。眼色識界四。寅初。標舉三界。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 如上應云。云何眼色識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下五倣此。如汝明者。初卷引曰。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二卷又曰。世尊常與比丘宣說具四緣等。此皆昔日權乘小教諸因緣法。非今所明第一義諦真勝義性。因緣自然皆為戲論。故此牒舉。緣者。謂眼根色塵。而為眼識所生之緣也。眼根界內。色塵界外。內外對待。眼識於中自能生故。內外中間成三界矣。耳等例知。 △寅二。雙以徵起。 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惟詰於識。從要破也。汝謂眼色生識者。則此眼識為因眼根而生。名為眼所生識。即以眼根為界耶。為因色塵而生。名為色所生識。即以色塵為界耶。詳後結文。前三係塵。後三係根。根塵界無。識界何有。 △寅三。開合難破。又三。卯初。破因眼生。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初破因色根生。既從浮勝根生。不須色空塵境。若無其境。何用識別。次破因心根生。見精。根性也。青赤。色相也。眼識。緣心也。識以了塵。單根不立。既無黃白形顯。從何以立識界。合轍云。且汝見根本不可見。又無色相可以表顯。從何立此見根為識界乎。 △卯二。破因色生。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 初句牒。空下。破。有四。一從變不識空。若謂識從色生。即以色為界者。空相現前。色盡變滅。識隨色滅。不合識空。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二不變不成界。若謂識雖色生。汝亦識其色變而識不變。豈有不變之識而從可變之色以為界乎。縱識獨存。無復對待。更與何法分限立界。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 三從變不成界。又謂識從色變。則能生所生皆無自體。而界相亦無矣。 不變則恒。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四不變不識空。又識非但隨色變滅。不能識空。縱識不變。既從色生。恒應識色。亦不識空所在相矣。 初以從變不識空。四以不變不識空。二以不變不立界。三以從變不立界。由是定非以色為界也。 △卯三。破共相生。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若謂此識是眼根與色塵二法和合所共生者。識應分二。一分從眼生。則有知。一分從色生。則無知。若合一處。中間之識離在兩旁。內半有知。外半無知。如水乳合。何有空隙以成中界。若離兩處。則所生識亦當分歸兩邊。而與眼色各合。如敵國對。各不相到。中間本離。體性者。謂物色無知。體相。眼見有知。根性也。雜亂者。夾雜混亂也。界者。中間識界也。識若合在一處。半眼半色而中離。喻彼雞卵。黃白夾雜。有何識之中界。識若離歸二處。一根一塵而兩合。喻彼水土。清濁混亂。又何有中成識界耶。 初二句牒執。次二句分破。末二句結斥。合離二句。前句上合字。與後句上離字。皆屬根塵。前句下離字。與後句下合字。皆屬於識。總破共生亦不成也。 △寅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 前半四句。結識等三界相妄。後半四句。歸識等三界性真。是故者。以是識界。非眼色各生。亦非根塵共生之故也。眼即眼見。內界處。色即色空。外界處。眼識。中界處。緣生者。識是因緣所生法也。二句。牒明。三句。破斥。單根無塵。識從何界。單色無空。識界自無。共又不出合離。合眼色為一而中離。離根塵為二而兩合。那有識界。故曰都無。因緣法即空也。亦非自然空生。則界處識相。都無實體矣。此結妄也。 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則下。歸真也。能生眼色緣空。所生色識性泯。中界眼識性無。內外界體叵得緣屬因緣。識非自他共生。非因緣矣。空即自然。識非無因而生。非自然矣。無生之性。本真空性。故曰及識界三。本空性也。又由三界相俱虛妄。則三真實心性自顯。故曰本非因緣。性即空如來藏。離言真如。無為法界藏性一一開發矣。本非自然。性即不空如來藏。依言真如。有為法界藏性處處徧滿矣。本非因緣自然。性即空不空如來藏。一心總相真如。無障礙法界藏性。剎剎圓融矣。故舍利弗悟心無際。見覺明圓也。 △丑二。耳聲識界四。寅初。標舉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 承前徵會。再破耳等三界。故曰又也。耳下。標耳識聲三法。 △寅二。雙以徵起。 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此下。徵列因界也。又汝尋常解得識界生者。此之聞識。為從耳根所生。而謂耳識界乎。為從聲塵所生。而謂聲識界乎。 △寅三。開合難破三。卯初。破因耳生。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若句。牒定。耳兼心色。動下。分破。應先徵云。為從心根聞知生耶。為從色根勝義生耶。為從肉耳浮塵生耶。若從聞精心根生者。既無動靜二境。心根不能聞知。所知之塵必無。能知之根無成。所生聞知性無。能生識從何發。此明根塵識三。能所俱無體也。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 若識從耳勝義色根生者。由動靜等。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必無動靜。耳不成聞。耳聞尚無。從何發識。 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 若從浮塵肉根生者。浮根四塵並無聞也。耳識別聲。是有聞也。安有肉形而為生識界耶。 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則下。結斥。心色浮勝不生。識界何從根立。 △卯二。破因聲生。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初句。牒也。識下。破也。分二。一約根塵雙失破。聞兼心色二根。謂識從外聲有。不涉內之聞根。根以聞聲為義。既無能聞之根。豈有所聞之聲。聲相一亡。識從何立。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 識從下。二約根塵雙存破。又二。先牒定雙存。初縱許識從聲生。聲為能生。識為所生也。二亦許有聲有聞。根為能聞。聲為所聞也。 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聞下。次開途分破。有四。一有聞破。有聞非聲。應聞識心。以識從聲生。聲識應為所聞故。二無聞破。不聞其識。聲非識界。以識非聲比。識非聲之所生故。聞則下。三有知破。以聞聲同識。應有知故。謂聞識同聲。聲。所別知。識。能別知。既已被聞。能所不分也。聲。色法。識。心法。今能聞識。頑覺誰知也。若下。四無知破。以聞識同聲。應無知故。謂聞識心同於聲塵而無知者。終如草木無情物矣。云何為聞識耶。 △卯三。破共相生。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又謂單根不出。獨境不生。不應聲塵聞根交相混雜。共成中界。識生其間。然半根生。有知也。半屬塵生。無知也。體性雜亂。何成中界。中識界無。內根外境界相亦無。故云無成。 △寅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下。三相全妄。則下。聲界應云聲識界。三性全真。謂即空無生性。如來藏性。真如法界藏性。中不容他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以是普賢心聞十方。了別自在。 △丑三。鼻香識界四。寅初。標舉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 △寅二。雙以徵起。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寅三。開合難破三。卯初。破因鼻生二。辰初。總詰。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齅知動搖之性。 若下。先牒徵。為下。次詰定。上。色根相也。肉形。浮塵根也。雙爪。勝義根也。下云。清淨四大。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下。心根性也。齅知。六精中一。鼻根齅精性也。齅知聚於鼻故。動搖者。下云。黏湛發齅。齅精映香。納香成根。是則相依性起。性依相顯。故此雙詰。諸解色心不分。性相不辯。與佛經言。相違倍矣。 △辰二。別破二。巳初。約浮勝色根相破。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初句牒定。肉形。色根也。浮勝通該。八法成故。 肉下。次分破。又二。先破根塵。初二句體轉。別開爪為鼻根。香為通塵。總合肉鼻即一身根。香觸即屬觸塵。以鼻肉質。不外身故。鼻身所知。統香觸故。次二句名失。分則四字。連則二號。有身名。無鼻名。立觸名。去香名。鼻下。後破識界。能生根塵。名體都無。所生識界。依誰而立。 △巳二。約齅知心根性破。 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 若句。初牒定。又下。次總詰。 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以下。三分破。又三。一破肉知。若以肉為齅知性者。則此肉知。還屬身知。身所知者。即所觸塵。同上身知即觸之意。非關肉鼻。則鼻非齅知矣。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二破空知。空謂鼻孔。肉謂鼻頭。若以鼻孔為知性者。空自有知。則汝鼻根應無知覺。如鼻孔之空既有知性。則一切虛空皆應是汝。又鼻上之肉既無知性。則汝徧身之肉皆應非知。空若有知。一切空既皆為汝本體所在。汝身無知。今日應無阿難一箇親身所在矣。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三破香知。若以齅香為知性者。香自有知。於汝何涉。此約所齅香破。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若下。次約能齅鼻破。伊蘭。臭樹。栴檀。香木。謂香臭氣不自能知。因鼻齅後始知香臭。故云。香臭必生汝鼻。遂即破曰。既香臭氣是鼻齅知。則彼二氣應生汝鼻。不生二樹。設二氣物不來。汝亦應齅自鼻。為香則非臭。為臭則非香。以鼻唯一。齅氣亦止一故。若香臭俱聞。汝阿難一人應有兩鼻對我。誰鼻為汝本體。以境既二。根應兩故。若鼻根是一。二俱能聞。則香臭二氣亦當渾一。以根既一。境何二故。二物氣性不有。鼻根內界安立。香空肉知都無。中間識界亦亡矣。 觀佛三昧經云。末利山中。有伊蘭樹。臭若肨尸。熏聞四十由旬。其花紅色。甚可愛樂。若有食者。發狂而死。牛頭栴檀發生伊蘭叢中。未及長大。如閻浮洲竹笋。不能發香。仲秋月滿。卒從地生。成栴檀樹。眾人皆聞栴檀妙香。永無伊蘭臭惡之氣。故云伊蘭生臭。栴檀發香也。 △卯二。破因香生。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 初二句牒定。此識因香所生。香為界耶。 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如下。二分破。香識界限。內經云。肺為華蓋。六葉兩耳。上通諸天清陽之氣。鼻為外表。出納闔闢以奉生身。性命雙修之士。外運督任。內調槖籥。賴此噓吸。得以超生。凡夫肉鼻。起居失宜。不聞空氣。每將穢濁吸入。蘊於肺經。日久發現瘟疫癍疹諸症。氣阻喉閉身死。奢侈之徒尤甚。至於有情無情。有色無色。各種妙香。非修持禪定。鼻眼清靜。洞明法界者。獨能默識心通。惟修道行人。辟支菩薩。則有天鼻慧鼻佛鼻。由此香臭之氣。預知好惡。別貴賤。能代眼舌耳身意五根。先覺禪靜。分顯神通妙性。倘遇香逐情遷。心隨境轉。聞而能別。不錯不壞。趨避得宜。脫虛妄之因緣。預知輪迴根本。未來業苦。此無漏法鼻有八百功德。誠不虛矣。孫陀羅觀鼻端白。出入如烟而悟徹。若色黑紫。係由煩惱嗔恨結成。待內明外虛。而烟消成白。此內徹五臟。外徹三千大千世界。根氣通靈。證果心開。漏盡無餘。萬事明達無礙。轉白息為智慧。化煩惱成菩提。至於小教觀息。內明能破所知障。始教觀息。發明緣起生性。能減現行障。終教觀息。唯一法界。藏識圓明。化諸慧光。徧照不可說法界。減除百萬習氣障。圓教假相觀鼻息。成光圓照十界。漏性識明。覺明真識。總歸法界藏心。 又三。初法喻難破。若見因眼有。既不能見眼。則識因香有。亦應不知香。二兩途非破。若曰能知香。即非香生。若曰不知香。不應名識。三二界俱破。香非識知而有。香界不成。以香界非因識建故。識若不知其香。識界不成。以識界非從香立故。如此三番破之。識非香生明矣。 問。此節若因香生。識因香有。與上以香為知。知自屬香。有何揀別。答。文言似同。義意實別。上約心根中。以香為齅知生性。此約香塵中。以香為鼻識生界。又上云。二性不有。界從誰立。是約香臭二境不有。鼻根知界誰立。根界尚無。況識界耶。此云。香界不成。因界非立者。生識香塵外界不成。所生鼻識中界亦亡。能從識界若銷。所因香界自殞。以是法門前後不濫也。 △卯三。破共相生。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中。是識界。內外。根塵界。聞性。通指根塵識三。識以聞知了別為性。根以能聞為性。塵以所聞為性。故曰諸也。內外不成。能共生者無實。中界不立。所共生者非真。齅聞鼻識豈不虛妄。準上破意。應云。既無內外。不成中間。 △寅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處用相。無處不虛。三處體性。無處不真。孫陀羅因此息化心開。漏盡明圓矣。 △丑四。舌味識界四。寅初。標舉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 △寅二。雙以徵起。 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舌兼嘗精舌體。味兼恬變合生。 △寅三。開合難破四。卯初。破舌生。 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 若句。牒也。則下。破。有二。先舌成味破。甘蔗甜物。烏梅酸物。黃連苦物。石鹽。鹹物。細辛薑桂。辣物。謂此知味之識。生於舌根。不假外物。則蔗梅等無有甜酸五味。以舌識體上。自有五味能分別也。 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汝下。次教嘗難破。謂味既舌生。汝自嘗舌為甜耶為苦耶。為無味耶。若下。舌性者。舌兼浮勝。性兼精識。亦可謂舌根知精。舌識自性體也。若舌性是苦者。誰來嘗辨。以舌不自嘗。孰知為苦故。餘味例苦可思。又若舌性非苦。五味都無。味既不生於舌。縱識亦無可別。云何舌根得為識界耶。 △卯二。破味生。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若句。牒。識下。破。分三。一味識不自嘗破。謂此識因味塵生者。識即是味。味不自知。同於舌不自嘗。云何識其味非味耶。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 又下。二味多識一互破。先多壞一。能生味本多體。所生識應非一。如母多。子應多也。識下。次一壞多。眾味共成曰和合。如膏散丸藥。生本多味曰俱生。如五味子類。醞燒異本曰變異。如酒醋煎煮。謂所生識唯一體。而能生味應非多。如子一。母應一也。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 分下。三雙躡無識味破。初則不自識味。次又不識多味。味既不識。失識名義。云何以味為識界乎。 △卯三。破空生。 不應虛空。生汝心識。 空生。是無因也。不應者。破非無因而生其識。 △卯四。破共生。 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 元無自性者。元和為一而無兩開各自性也。云何界者。謂舌味既已合一。尚無根塵自性。豈有中間空隙以容識界生乎。縱令舌味合中生識。亦半有知。半無知。體性紛雜。不成中界。何能共生識耶。 △寅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及舌界三者。應云及舌識界。初因舌破自生。二因味破他生。四和合破共生。故曰三處都無。非因緣也。三不空生破無因。此則都無亦無。非自然也。無生法性一顯。法界藏心彰矣。富樓那由是辯才無礙。說法無上。 △丑五。身觸識界四。寅初。標舉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 △寅二。雙以徵起。 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身該覺精二根。觸該離合違順。 △寅三。開合難破三。卯初。破身生。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身指浮勝根性。下云。覺精映觸。摶觸成根。因名身體。如腰鼓顙。合離。二塵境緣。覺觀。二根性緣。最初粘湛發覺曰覺。次後覺精映觸曰觀。下偈云。覺觀出思惟。即身根覺性無別分析。揀非身識有分別也。又此覺觀。即上身入覺知之性。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故云二覺觀緣。身何識者。謂此識因身根所生。必無合離二塵併無覺知根性。能生二緣既絕。所生識界無因也。前身入云。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況彼識耶。鼻界亦云。鼻尚無名。云何識界。二性不有。識界誰立。下識大云。四種塵無。元無見覺。覺性尚無。從何發識。 △卯二。破觸生。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身含色心二根。上明單根無境。則根不立。此明獨境無根。則境不生。根境內外緣缺。中間識界何有。 △卯三。破共生。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 先標定。物不觸知者。物不自知其觸也。如水石相擊。身知有觸者。因物合身。方知有觸也。如木石擊身。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 知下。次正破。有三。初合即有觸。還成兩敵。破其共生。所知是身根者。即屬觸塵。能知是觸塵者。即屬身根。此之覺知。即根性也。以其既即觸塵。便非屬身根矣。既即身根。便非屬觸塵矣。但定一邊。不得兼二。云何能共生耶。 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身下。二離即無觸。元無二相。破其共生。身無物觸。內根元無定處也。物不觸身。外塵何有所在也。以觸合身。成身一體。即不可分。若觸離身。等同一空。即無際相。身觸二處尚無一定。何以為共生耶。 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 內下。三能所不成。俱無定在。破其共生。能生內身外觸二處不成。所生中間之識何立。所生中間之識界既不立。而內根外塵之性體亦空也。 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則下。後結斥。即離能所展轉推來。三無定位。識界何從。共生之理。不亦謬乎。 △寅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中間內外性空。徧顯真如藏性。波離得之。身心自在。一切通利。宗鏡云。觸謂三和。即根境識。體異名三。不相乖反。更相交涉。名為隨順。根可為依。境可為取。識二所生。可依於根而取於境。此三之上。皆有順生一切心所。是觸功能作用。說名分別。清涼云。身觸在五識地。今何在意。答。有三義故。一由相應義。謂意識與前五。有同緣境故。二由意識用強。有彼同分緣故。三由意識於極樂地有樂觸故。於極苦地有意苦故。徧行五者。隨何處心所。觸和合勝。論列在初。釋曰。上二。依相宗識論。觸約心法。今經云觸。六塵中一。單屬色法。此則性相經論。說意有別也。 △丑六。意法識界四。寅初。標舉三界。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 △寅二。雙以徵起。 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此識指意識。意。指根。謂浮勝肉團色根。第七意思心根。第六知精根性也。法。指塵。謂生滅等二種塵也。 △寅三。開合難破二。卯初。破意生二。辰初。以無法破色根。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 若句。牒執。於下。按定。所思者。意根為能思。法塵為所思。下云。知精映法。攬法成根。因名意思。流逸奔法。是則因根有相。由塵發知。所以塵存則意根存也。 若無前法。意無所生。 若下。正破。獨境不生。單根不立。今無前思法塵。意根無所從生。下云。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此則塵亡則意根亡也。 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離下。結斥。離緣者。離前法緣也。無形者。意根無形也。根塵雙泯。識為何用。下云。非相滅緣。非見無辯。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辰二。以同異破心根。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 又下。先徵定。識心。第六識。意識也。思量。第七末那識。意根也。六以七為根故。了別。第八識。七又以八為根故。亦可了別指前五識。五俱意識同緣五塵境故。因兼審問。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 同下。次正破。此下意皆指根。識皆指識。思量是意思心根。了別是知精根性。並為意根。能生也。第六意識。所生也。謂此第六識心若同意根。即與意根一體。無別能所。云何識是意所生耶。下文亦云。知精成根。因名意思。識性無源。因於根出。又此識心若異意根。不同知性。即墮無情。應無識矣。既無所識。與意別類。何云從意所生識耶。若有所識。又不同意。何云識從意所生耶。又有所識。謂五俱意。應云識從前五識生。何云識從意根生耶。 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唯下。後結斥。同性異性。有性無性。推破不成。識界從誰。 △卯二。破法生。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 若句。牒執。世下。按定。諸法五塵者。謂此五塵皆有軌持之用。故皆名法。明對五根者。謂前五塵是現前本質。實有可對之法。相狀分明。以對眼等五根。然非意根所攝。故五塵界是現量境。五識親證。都無塵相。以五意識亦從現境生故。至於意根知法。意識緣影。並無實體可見。以六七二識。妄想謂有我法。想所現相。是分別變。分別變相但可為境。而無實用。故此非云。外之五塵實法。但對前之五根。決不入於意根內也。 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觀。法法何狀。 汝下。躡破。又二。先躡令觀法。識指第六意識。法指內對法塵。法法何狀者。謂法塵之法。有何自體相狀也。 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若下。次正破無體。合離。該味觸二塵。生滅。屬法塵。是外五塵生滅影子也。謂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等法之生滅。則法塵體相終無可得。生不過是色空諸法等生。滅不過是色空諸法等滅。皆托過去五塵落謝影子而已。何處更有法塵自體相耶。 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所下。結斥。所因之法塵既無體狀。則因之生識又作何相。能生所生相狀俱無。識界云何因法生耶。問。前五俱有破共生文。此何無耶。答。有二意。一例前知故。若謂意法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二分破極故。正脈云。意法本自無相。非同前五根塵有實性境。況分破中。已極明其虛無。故無共生相可破也。 △寅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意根思量無體。法塵影境無相。意識分別無緒。故云界處都無。根性元依藏性。法處真如法性。識界還歸法界。故云本真妙性。所以目連旋湛心光。圓明無畏。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三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三下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省仁和武林西池樂土子 何清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資 △辛三。彰七大。圓顯藏性徧周法界。 上將四科事相。一一融歸於理。即屬理事無礙法界。今說地等七大。一一俱周法界。故屬事事無礙法界。正脈云。四科。七大中別相。七大。四科中總相。法本無殊。但四科談其一一性真。如指香柴煤炭一一言其是火。至今七大。方談其一一皆周法界。故總名大。如始說出諸火。每一星咸有洞燒林野之極量也。蓋前顯法法當體真常。今乃顯法法圓融周徧矣。是前淺後深之正義也。又以三藏配顯。初十見。顯性空也。次四科會相。不空也。今七大。性相融徧。空不空也。此又行布中不礙圓融義。 △於中分二。壬初。阿難轉疑雙非。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 初執權疑實。如來二句。舉昔宗旨。佛初立教。因緣和合為宗故。一下四句。釋昔宗義。一切該二。一正報情界。二依報器界。種種皆四大者。內外二界皆悉四大成也。楞伽云。津潤。堪能。飄動。斷截。四大種想。生內外水火風地界。故五陰集聚。四大造色生。發明。發現出生也。此即執昔權義。 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 云何下。是疑今實教也。排。毀撥也。擯。逐斥也。屬。收歸也。前破妙覺。不屬因緣。謂寂滅性。第一義故。次明四科是生滅相。乃第二義。定屬因緣。佛於自然。排遣則可。至於因緣。例皆擯棄。有違教理。今昔是非。莫能辨析。昔說。似墮有見。今破。似墮無見。故云不知斯義屬何教法。 惟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惟垂下。二請佛開示。中則不滯二邊。了則顯明究竟。戲論者。偏枯不中。覆密有餘說也。謂同兒戲。論無實理。應知昔說因緣生法。正屬有門。權應初機。今經剖相出性。斯性不滯有為。故非因緣。不墮無為。故非自然。正中道了義。阿難反疑為空。故下文佛深責之。 又前示見處。將因緣等破盡者。此是疑一性。以顯性體非因緣。阿難雖已領悟。諸法因緣迷執猶在。今聞陰等悉非因緣。此又疑萬相也。孰知性色真空。諸法實相。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耶。 又此經中。三疑三破。各有深旨。始由阿難執妙覺性為因緣。佛明見見非見。見不能及。此破因緣。引入空如來藏也。次破四科本非因緣。引入不空如來藏也。後阿難重疑。佛答七大徧周。本如來藏。復破因緣。引入空不空如來藏也。下聞三緣斷故。三因不生。阿難又問因緣。佛決答云。本然非然。和合非合。此句方名無戲論法。斯破因緣。引入圓融三藏。一真無障礙法界也。真實圓頓教旨。豈前粗淺名言比哉。 △壬二。佛與進示圓旨三。癸初。責迷許說。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 初責迷。有二。一先明隨求應教。昔說諦緣。為教小乘。今既厭離。求大菩提。故為開示第一義性。正棄戲論。直指了義也。況小乘苦為初門。中乘集為初門。大乘菩薩。道為初門。一乘如來。滅為初門。今以一佛乘教。開示寂常心性。何非第一義耶。 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 如何下。二正訶取捨愚迷。舊聞名言。如說藥。今教了義。如真藥。阿難本有二失。一悋於舊聞。不能頓捨。二昏於今教。不能識取。今此法喻。互有影略。法中獨責悋於舊聞。喻中獨責昏於今教。徒聞無慧。真為可愍。舊聞者。人天相宗談有。屬俗諦。二乘空宗談空。屬真諦。是偏旁邊說。如論藥名。不了義也。今教者。顯見性。無是見。無非見。顯覺性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顯四科本妙真如性。非因緣。非自然。幻妄稱相。真體名性。顯七大本如來藏心。非和合。非不合。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豈非真藥。中道第一了義說也。 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 汝今下。次許說。初句。誡也。吾下。許也。為汝。被當機。當來。被未來。大揀於小。實揀於權。無相不相。名為實相。前已深明。相即無相。今又廣顯無相即相。究竟諸法實相之相。名為通達。實相寂滅。名為涅槃。含備諸法。名如來藏。覺了不變。故名佛性。遮離諸邊。故名中道。無上無過。名第一義。如是知者。真通達矣。 △癸二。阿難佇聽。 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默領佛誡。三業皆寂。承受聖示。一心諦聽也 △癸三。正與開示二。子初。總喻性相。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 先牒取前疑難語也。 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 阿難若下。二法喻反顯性相。以二物詳開喻法明也。又二。一明非不和合。阿難向執世間諸變化相。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不知四科七大之性。即是如來藏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實非因緣。合非合相。今既執和合緣。必先疑非和合。故首立量破之。量云。大性是有法。體非和合為宗。因云。則不能與諸大雜和故。同喻如虛空。不和諸色。大性。四大種性也。諸大。四大色相也。不雜者。性居相外。不和雜也。意謂四大之性。不與四大之相和合。猶頑空性不和色相。此即偏於自然。墮於常見。以知不變。而不知隨緣故。如地性常堅。遇水不潤。水性常冷。遇火不熱等。何以生成萬物耶。是法反言。喻亦反顯。意實正明性能隨緣成相。應翻量云。大性是有法。體亦和合為宗。因云。能與諸大色相雜和故。同喻如虛空。和入諸色。如地性雖堅。遇水則潤。水性雖冷。遇火則熱等。萬物方能成熟。此約真如隨緣。正破非和合也。喻中。空兼地大。 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 若和下。二明非是和合。非和已破。還計於和。故復破之。量云。大性是有法。和合為宗。因云。同於始終變化。生滅成續故。同喻如火輪。同變化者。謂性與相同遷也。始終。豎窮三世也。生滅。橫該萬法也。又始終約細相。生滅言大分。生滅兼無情。生死局有識。生死死生。三世順次說。生生死死。萬物間隔論。如輪無休者。性隨相遷。竟不能復無始終等也。意謂四大之性。實與四大之相和合。如旋火輪。變轉生滅。此則偏於因緣。墮於斷見。以知隨緣。而不知不變故。如地遇水。失其堅性。水遇於火。失其潤性等。自體既失。又將何以生萬物耶。此法亦反言。喻亦反顯。意實正明相本不能變性。應亦翻量說云。大性是有法。非和合為宗。因云。性不隨相同遷變故。同喻如火輪熱性。常不改動。如地雖潤。堅體常存。水雖和煖。濕性不改等。體性自既無變。他物莫不成立。此約真如不變。正破是和合也。喻中。火兼風大。故能了達真如藏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自不執於合不合緣。墮於斷常有無戲論也矣。 問。阿難惟執和合。佛何先破不合。答。二計相待。若不兼破。難必轉計。故並破也。准此。經先應云。阿難。若彼大性是和合者。同於變化。如輪未息。後方綴云。若彼大性。體非和合。猶如虛空不和諸色。如斯將文前後互換。破疑旨義更顯了矣。 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阿難下。三單喻正明體用。以一物略合喻法明也。體性如水。不變也。用相如冰。隨緣也。量云。諸大性相是有法。亦非對喻雙亦雙非合不合為宗。因云。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故。同喻如水冰冰水。謂性體雖一真。能隨緣成諸用相。喻如水之成冰。無和合上。現和合相。豈可一定屬非和合。又用相雖萬殊。能融通歸一體性。亦如冰還成水。似和合中。本常不變。豈可一定屬和合耶。喻中。水兼風大。如此會通。性相圓融。七大元來常徧法界。又何合不合緣之有。 △子二。別詳七大。 阿難惟問四大之相。而佛雙約性相答者。以權教談四大五大。雖依性明相。性是密意。不言即性。故阿難迷性循相。計合非合。今經開說七大。性相雙舉。又復以性融相。二計悉遣。悟一心元。允為圓實教也。又先地後識者。地具色香味觸四微。為水所持。水有色觸味三微。為火所持。火但色觸二微。為風所持。風唯觸一微。為空所持。空雖四微全無。唯識所生。識從心現。心力為大。如智論等。故今佛說。初地後心。性相圓融。一一常徧。盡成無障礙法界也。七法皆稱大者。體相用通大故。三世間徧有故。 △於中分七。丑初。地大。又三。寅初。舉事以明性相生滅。 相有隨緣生起。性空本無變滅。此隨情。他意說。以明中道了義也。 △中三。卯初。標明緣生性空。 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 汝下。初出性相。初一句性也。地持。明二。一事法性。性差別故。堅濕煖動等。二實法性。性真實故。真如藏性也。次三句相也。聚成粗重山地。散作細小塵毫。微塵。有方分微也。隣虛。無方分微也。般若云。大千世界是一合相。以三千界碎為微塵。楞伽頌云。此等積聚相。幾波羅斤也彌樓。一一剎微塵。是各有幾數。文云。泥團微塵。非異不異。 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隣虛。即實空性。 析彼下。二明生滅。有二。先析色歸空。小乘人析空觀。瑜伽師假想慧。微塵。極微。色邊。隣虛。四細名也。七分成者。謂隣虛是色邊七分析成名也。更析者。謂更以隣虛析之。實無色相。即成一空性也。楞伽云。兔毫窓塵蟣。羊毛𪍿麥塵。記云。一指節為七宿麥。乃至蟣虱隙塵。牛毛羊毛。兔毫銅水。次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為極細塵。極細塵者。不可復析。析即歸空也。故唯識云。又諸極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若無方分。則如非色。 阿難。若此隣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 阿難下。次緣空生色。既可析色成空。亦可從空出色。上云。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下云。癡愛發生。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又云。因空生搖。堅明立礙。故有金地。保持國土。偈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然非合空以成色也。此亦正因緣相。非外邪計可比。又上色空。色無自性也。此之空色。空無自性也。故標緣生性空。 △卯二。牒破合非合相。 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 汝下。先牒也。 汝且觀此一隣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隣虛合成隣虛。又隣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 汝且下。次破。中二。初反難空色相合。以破隨緣。又二。先破合空生色。塵和空有者。難也。色因空有。方成合緣故。不應合成者。破也。色若合空。虛實常變相異。色何因空生耶。縱塵合塵。反成方分。塵非緣空有矣。 又下。次破合色生空。初句。牒也。用句。難也。空因色有。始成和緣故。下亦應補云。不應虛空合成虛空。破也。空和色成。一多大小相乖。空何緣色生耶。設合有空。反成實色。空非因色出矣。經無此句破者。後明合空非色。纔為一太虛也。 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 若色下。二正明色空非合。以顯不變。色合成色。非緣空有。色性無變也。空合成空。非因色有。空性無變也。 △卯三。結顯合非合性。 色猶可析。空云何合。 上句。顯隨緣。下句。顯不變。以析色明空。教觀俱有。和義可許。合空成色。內外無憑。合理不成。又色可聚析。雖隨緣也。色空無性。原不變也。一空無合。固不變也。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亦隨緣也。 又此地大。與下小異。準後諸大。亦可文云。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隣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隣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隣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所以者何。又依空性。更聚隣虛。至細微塵。乃至大地。如室羅城新立安居。從空澤中。堆成山地。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阿難。若此地性。因和合有。彼人空處。聚土成地。此地為從空中而出。為從塵出。為於人來。為無因有。阿難。若空出者。為唯空生。為合空有。若唯空生。空性常生。土應常生。若有土生。不名一空。既名一空。云何土出。若合空有。用幾虛空和合而有。若空合時。合空非色。空虛無形。空云何合。若從塵出。為唯塵生。為合色有。若唯塵生。塵自成地。若合塵有。塵自能合。何藉人工。合聚而成。若從人來。人應出土。何藉空塵。移易而有。若無所因。突然而出。離人離地。彼空澤中。緣何有地。汝當諦觀。空出此澤。土在彼方。人運無塵。虛實各異。動靜不同。非和非合。不應大地無從自有。 經今不同下文說者。一例下火等易知故。二同一緣起無性故。三佛法圓通不滯故。四開悟學人莫執故。有此四意。故有異也。 △寅二。約理以顯體用無礙。 體本圓融具德而常徧。用亦隨緣無礙而恒應。此隨智。自意說。以明中道了義也。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 先全體融徧。有三。初出本源。元。本也。藏謂寶藏。三藏性也。如即空藏。來即不空藏。藏即空不空藏。中者。秘藏本體自性之內。曾未發現於外也。 問。與前四科藏義如何。答。法同義別。同者。前五大色陰所開。後二大受想行識所合。又入處界。即根塵識三。入根。為根大。六塵。前五大。六識。是識大。別者。土指堂閣廣列之寶。皆是藏中萬分之一。四科所說是也。今此七大。乃指藏內少分珠珍。一一充滿。更有未發現者。實多無盡。但隨時處應用。即為出若干耳。如指井以告有水。量與香水海等。指隙以告有空。量與太虛空等。乃至指六根以告有知見。蜎蠕量與如來等。既有已發未發。有量無量。以故前後粗妙各別也。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性下。二顯相融。色。地相。有形也。空。地體。無形也。通唯自性所具曰性。總一純真無妄曰真。妙有不礙真空。故云性色真空。真空不礙妙有。故云性空真色。下云。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融者。謂性具之色。即真體之空。性具之空。即真體之色。色空相融。一如無異也。 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清下。三明常徧。上句。理實法界。常也。下句。緣起法界。徧也。又上句顯德相於重玄之門。下句冥真體於萬化之域。清淨。自性淨也。離新淨過。即般若德。本然。天然有也。離修成過。即法身德。周徧。向來徧也。離限礙過。即解脫德。法界藏中三德秘藏故。法界者。法有軌持二義。界有性分二義。軌即隨緣。持即不變。性即體空。分即成事。總則統於一真。別則開為多種。今法界藏性。合一真。則無容別議。理實清淨本然。望多種。則一一徹該。緣起徧周無盡。又上二句顯性具。此二句顯性起也。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隨下。次大用無涯。稱體起用。用真常徧。攝用歸體。同體一如。此乃全體大用。純真無妄者也。隨心者。隨眾生緣而心常不變。體本如如。即隨緣不變也。應量者。一性常應而隨諸緣量。用無盡盡。即不變隨緣也。故清涼云。用繁興以恒如。智周鑒而常靜。又云。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即隨心也。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即應量也。眾生攝盡十界。心以心知言。有勝有劣。量以根性言。有大有小。若以劣心小量致之。則應以粗少之色。若以勝心大量致之。則應以廣玅之色。並皆副其心而滿其量也。 上三。是性。體。真。理。此一。是相。用。俗。事。既從性起相。當全相即性。體用等亦如是。又四科盡先剖破相妄。後顯性真。義猶半同空宗。今七大乃窮自性海淵。流諸法相。故純一性真。杳無虛妄。誠法性宗獨談要旨。色空二句。頓教義。清淨二句。圓教義。隨眾二句。終教義。如法思之。又準後大。亦應補云。阿難。當知世人。一處聚析。一處地空。徧界聚析。滿世地空。周徧世界。寧有方所。今文不作析空說者。至下空大。比例思知。 △寅三。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佛說循業發現。無生緣起義。因緣。小乘執有也。迷昧真如不變義故。自然。外道執無也。迷昧真如隨緣義故。此隨智情。自他意說。以明中道了義也。 循業發現。 先業現。循。依順。行持也。業。種性也。堅濕煖動等。內兼惑道。發現。色相也。地水火風等。初生曰發。已成曰現。即報道。通約十界說也。謂循於十界染淨諸業。而發現為十界苦樂諸色。下云。明覺立堅。故有金地。寶明生潤。故有水輪。堅覺搖明。相摩有火。覺明空昧。相搖有風。然此堅濕煖動。即是癡愛瞋慢四煩惱也。楞伽云。虛妄分別。津潤大種。成內外水界。炎盛大種。成內外火界。飄動大種。成內外風界。分段大種。成內外地界。此約惑也。 唯識云。由異熟識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相。即外大種及所造色。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如眾燈明。各徧似一。由異熟識不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根及根依處。即内大種及所造色。此約業也。 阿含明空中持界風。吹光音金藏雲。成金剛界。次注車軸雨。結成梵天。然後風鼓清水。成須彌七金。滓濁為四洲山地。經一增減。二禪福盡。下生人間。初食地餅林藤。後粳米不消。大小便利。男女形別。分田立主。求臣佐助。種種差別。此約報也。今此。九界三道俱通。 然唯識論以阿賴耶識為界趣本。含藏種子。惑潤受生。此是相宗義也。初卷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二卷云。色心諸緣。及心所法。唯心所現。此是性宗義也。又楞伽云。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緣。事識以習氣分別境界為因緣。此通性相兩宗義也。上引阿含。小乘宗義。斯又約宗揀三道也。 又望上色空六句配教。此業現句。屬始分教。若云循業發現者。從業識心發諸法境。相宗分教義。無生而緣起也。若云發現循業者。妄現法相。依真空性。空宗始教義。緣生而無性也。又以法界性宗。圓頓實教。統十法界。釋業現者。若依真起妄。迷淨業而作染業。轉藏心而成藏識。翻法身為根身。變性土為器界。若返妄歸真。悟染業而作淨業。轉藏識而成藏心。翻根身為法身。變器界為性土。果到真妄交徹。染淨雙融。何業何現。誰佛誰生。非常非徧。無色無空。唯一法界真如藏性而已。又何容心思言議也哉。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下。次斥執。世間。揀上兼出世故。無知者。顯上亦有悟故。因緣者。單指愚法二乘說也。小乘以癡愛為因。業等為緣。中論染淨品云。三毒因緣。起於三業。三業因緣。起於三界。是故有一切法。十二因緣品云。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以有此行故。識受六道身。縱到我空。還著法有。故小乘教依外境相。世間因緣。非勝義也。大乘分教相宗。唯識心為因。諸法境為緣。境無心有也。始教空宗。真空性為因。諸妄相為緣。相有性空也。此二教中。既談心性。方為出世真勝義也。終教。如來藏心為因。所現境界法為緣。心境雙融者。頓教。一真如性為因。諸法寂滅相為緣。性相並泯者。一乘圓教。以一真法界心性為因。無盡法界緣起境相為緣。心境性相。存泯無礙。前法性宗。終頓二教因緣。已是中道了義。況法界宗圓教因緣。出世間上上法。中道中第一中道。勝義中真勝義性也。今經詮顯後三教義。在小乘宗。空相因緣尚且迷眛。況於圓頓實耶。故斥學者世間曰惑。 自然者。外道中有一無因論師。計諸萬物。無因無緣。自然生滅。故此自然是實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此計一切無染淨因。如棘刺自纖。瑜伽云。彼諸外道。謂見世間無有因緣。或時欻爾大風卒起。於一時間寂然止息。或時忽爾暴河瀰漫。於一時間。即空竭。或時欝爾果木敷榮。於一時間颯然衰萃。由如是故。起無因見。立無因論。此以無因為自然。非別有物。餘諸外道。計虛空等所說邪因亦同無因論也。故總斥非學者世間為迷惑。 識心。第六意識也。粗析曰分別。細量曰計度。徧計執性也。有言者。妄有因緣自然名言也。無義者。實無真如體用義趣也。情有理無。非惑而何。應立量云。藏心中。性空真色。性色真空是有法。本非自然因緣。和合不合為宗。因云。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體用元無礙故。同喻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若以全文喻水。藏心海也。色地相。水之澄貌。空堅性。水之濕體。淨潔也。本常也。周徧也。具諸功德。隨生應量者。開江河。掘池井。莫不隨流滿分也。循業發現者。因風溫和。流開波瀾。緣風冷合。凝結雹冰。持地悟此性相圓融。開佛知見。證為上首。 △丑二。火大三。寅初。舉事以明性相生滅。又二。卯初。緣生。 阿難。火性無我。寄於諸緣。 先標性相。火以燥熱為性。烟燄為相。主我為我。無者。無我主持自性也。諸緣。指柴薪等。寓物成形故。火性為因。鏡艾為緣。是則上句性。下句相也。 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 汝下。次舉事緣。炊爨者。銓度甘辛。調和之處也。進火曰爨。氣上曰炊。陽燧者。取火之具。五石之銅精也。崔豹註云。以銅為之。形如鏡狀。照物則影倒。向日炷艾則火生。淮南子曰。陽燧。火方諸也。王充論云。五月丙午日午時。銷鍊五方石。圓如鏡。中央窪。天晴向日出火也。古人鑽榆取火。今有鋸竹取火。下云。海中火光常起。山石擊則成燄等。 △卯二。性空二。辰初。牒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樓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 文有三。初牒。又二。先例喻。名句。牒。如下。釋。開二。初合成一眾。梵語僧伽。此翻為眾多也。亦和合義。為一眾者。和合為一大眾也。眾下。二不合各身。詰。徵究也。根本身生氏族名字種性者。謂根蒂本源。身體生出氏派宗族。名稱字號。種類姓表也。此顯僧各有根。重揀下火無本體也。婆羅門。翻淨。亦曰淨行。或云梵志。優樓頻螺。翻木苽林。迦葉波。翻龜氏刮。瞿曇云地最勝。亦云日種。或云星名。從星立姓。所以引此例者。下法總別合不合。上但有火日鏡艾異體名相。然無一火眾火同體名相。此喻總則合不合中。不唯舍利弗等各有異體名相。兼復盡有一僧眾僧同體名相。彼此有無盈缺既爾。喻為真實。法屬虛妄也。水等準知。後不重喻。又舍利等三人。喻火中鏡日艾三。而水中珠空月。風中衣空面等。皆可例同也。 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於日求火。 阿難若下。次舉法火例僧。和合有火。例和合有眾僧。鏡日例舍利等。 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於日來。 此火下。二徵。 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 阿難若下。三破。三。一破日來。從日至手。四萬由旬。近既燒艾。遠決焚林。 若鏡中出。自能於鏡出然於艾。鏡何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 若鏡下。二破鏡出。紆。屈曲。勞繞。縈綰也。鎔。銷。融。化。泮。洋也。能然他艾。鏡自先鎔。外手無熱。內鏡豈烊。 若生於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後火生。 若生下。三破艾生。日鏡不合。何無火耶。 △辰二。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於此。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 先正明非合。日艾鏡本是隔遠。天地人原非接近。火燄因何合而生耶。不應下。次反顯因合。火因諸緣始有。實非無因自然出也。 又鏡下。破他生。火下。破自生。日下。破共生。不下。破無因。又總上文說者。此火為下。破自生。若日來下。破他生。汝又諦下。破共生。不應二句。破無因。四性俱空。豈非即顯無生性也。後大例知。 △寅二。約理以顯體用無礙。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先全體融徧。三。初出本源。不知指迷也。藏中。顯理也。性下。二顯相融。火之與空。皆性皆真。性相有無。圓融無礙。清下。三明常徧。上句德。下句量也。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起徧世間。寧有方所。 隨下。次大用無涯。此亦本有妙用。能隨能應。與下循業不相同也。於中二。初正明大用。阿難下。二驗其無限。 若以五法界配之。藏中。總即一真無障礙法界。性下。別開四法界。火空。理事無礙法界。本句。理法界。徧句。事法界。隨下。事事無礙法界也。前後諸大例知。 △寅三。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循業發現。 先業現。此通修生迷悟因果位相。非約佛果稱性談也。若背覺合塵。無明不覺生三細。業。轉。現。境界為緣長六麤。智。續。執。名。業。苦。或因明立所。三因貪婬。瞋殺。痴盜也續。妄境為緣。六界六相。六識。六塵界也成。若滅塵合覺。本覺觀照。三因正了緣顯。佛法聞修。六覺。本。始。圓。名。似。分圓。或始覺智行。三慧聞思修發。教乘境緣。六位住。行。向。地。等。妙成。斯依今經大乘性宗明也。至於小乘。集惑業因。苦報為緣。而生世間染法。修道為因。入滅為緣。而生出世淨法。及於中乘。無明業行為因。識名色等為緣。而生凡夫染緣起法。因緣觀智為因。緣起還滅為緣。而生聖人淨緣起法。斯依昔時小教說也。 又以十法界言。空王教觀百骸煖氣神光。藥師身光燄網。開曉幽冥。佛火業也。觀音知見旋復。火不能燒。空藏自心放光。灌十方剎。菩薩火也。緣斷勝性。緣覺火業。入滅勝性。聲聞火業。如孫陀目連等。自有光照。如須燄摩。光成教體。如光音等。諸天火業。居隣日月。力洞無畏。修羅火業。水火生活。昏暮扣與。人道火業。和合著成。精耀亂想。休咎精明。其類充塞。畜生火業。七情三想。生於火際。受氣猛火。常被焚燒。餓鬼火業。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輕生有間。重生無間。地獄火業。豈非十界能循善惡諸業。而能發現四聖六凡依正報也。前後諸大亦例此知。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下。次斥執。華嚴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則二乘諦緣生滅。凡外因種有無。誠為世間妄想戲論說矣。烏芻金剛於此不然。火光三昧。登無上覺。 △丑三。水大三。寅初。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卯初。緣生。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恒。 初性相。水性。性也。流息。相也。孟云。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流無恒也。掘井九仞而不及泉。息無恒也。又云。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水無恒也。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無本。水無恒也。 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鉢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 如下。二事緣。迦毘羅。梁言青色。亦翻黃色。或黃赤色。亦云金頭。頭如金色故。斫迦羅。翻輪。又云輪山。正脈云鴛鴦。鉢頭摩。翻赤蓮花。訶薩多。梵語略云阿伽。亦云塢那迦。此翻為水。又云。阿迦薩謨多羅。翻曰海水。依於海處。事水者也。四皆外道。善幻術者。故總斥曰諸大幻師。太陰精者。月中水也。和合也。幻藥者。為自求長生。為他治疾病。乃至幻出人物花鳥等。望前為白月。望後為黑月。晝者。月當正中。光如白晝也。方諸者。淮南子曰。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高誘曰。方諸。陰燧。向月則水生。許慎曰。諸。珠也。方。石也。正脈云。水精珠也。王充論云。十一月壬子日。夜半子時。北方鍊五方石為之。狀如盃盂。向月得津。 △卯二。性空二。辰初。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為從月來。 此下。徵也。 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珠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 阿下。破也。先破月來。月去人天四萬旬遠。遐邇林木。經歷照臨之處。皆當一體而吐流也。縱林木皆流。何用手執珠出。設林木不流。明知水非月降矣。 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 次破珠出。珠應常流其水。不待照月而有。後破空生。空無邊際。水亦徧滔。人天皆溺。三行何分耶。 △辰二。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於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水精。無從自有。 又而更者。三思可也。諦則斷疑生信。觀則翻迷成悟。陟者。升。進。登也。除空添盤者。空無實跡可定。盤有形相比例。一意也。佛無礙辯。法何泥滯。二意也。月珠二句。結明非合。不應二句。反顯是合。水精。指水濕性也。水以濕潤而為精真體性故。 △寅二。約理以顯體用無礙。 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汝下。全體融徧。問。前四科皆云妙真如性。此七大不出。又與法界名義同異如何。答。先約理。異者。起信論云。一體。謂真如平等。二相。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德。至於法界。體相該徹。同者。論云。心真如者。即一法界總相。次約教。異者。終教詮如來藏分三。一空。二不空。三空不空。明藏心。具不變隨緣二無礙義。頓教詮真如性亦三。一離言。二依言。三一體。明真性。具無生緣生二無礙義。圓教詮法界亦三。一理實。二緣起。三一真無障礙。明法界心性。具性起緣起。二皆圓融具德。不思議故。同者。今經三教並詮。下云。以不滅生。合如來藏。圓照法界。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徧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 隨下。大用無涯。隨應者。謂如來藏能隨應也。以藏心中。能水能空。能淨能徧故。心量者。所隨應也。就所隨應又分能所。心。約能知心也。眾生者。十類眾生五陰別故。機緣也。量。約所知境也。所知者。十種法界二報異故。赴感也。滿世間者。謂情器覺三世間中。盡生滿也。下之寶明生潤。水徧金也。山石融水。水徧地也。火騰水降。水徧火也。林藪絞水。水徧木也。俗云。天一生水。金生水等。豈知藏心性水真水。徧滿法界理乎。前後大義例知。 △寅三。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循業發現。 初業現也。望上如來藏性為能。眾生心量為所。釋之謂。依如來藏性而有所循十生。能知業行心。又就藏心中。而有所發十界。所知現量境也。單此業行感現明之。則此循發與上生心所量。盡皆為能。而上之如來藏水本淨徧。隨應皆復為所。當如法思之。若約十界。山海通王及水天佛。佛水業也。月光水觀。菩薩水業。成湛明果。緣覺水業。跋陀浴時。忽悟水因。聲聞水業。少光澄湛。水淹二禪。諸天水業。因諸愛染能生愛水。人道水業。生大海心。沉水穴口。修羅水業。翻覆潤想。濕相蔽尸。畜生水業。沉下水輪。水能害己。餓鬼水業。血河毒海。八寒堅冰。地獄水業。 問。地大十業。答。普光。毘舍浮佛。教乎心地。如來地業。持地。地藏等士。佛知見地。菩薩地業。即立涅槃而不前進。辟支地業。證滅修道。居滅已休。聲聞地業。如尼沙陀等。上升精微。生越化地。諸天地業。旦遊虛空。暮歸水宿。修羅地業。疆場交爭。墾土掘地。人道地業。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大地振坼。水陸驚慴。畜生地業。魔王鬼神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鬼神地業。刀山鐵橛。塵土穢汙。合山合石。碾磑耕磨。地獄地業。此即循地諸業。發現十界淨染報也。 又此業現對上清淨四句。清淨一句。性起法界也。此業現句。緣起法界也。周徧三句。望上清淨。性中緣。望下業現。緣中性。又清句。性中性。業句。緣中緣也。四義揀之。文不混濫。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下。二斥執也。月光悟得水性一味。是證水之實義矣。 △丑四。風大三。寅初。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卯初。緣生。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 阿下。性相。風性。性也。震搖為體。動靜。相也。動則萬籟俱聲。靜則一毫無響。老云。飄風不終朝。故曰不常。 汝常整衣。入於大眾。僧伽梨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 汝下。事緣。僧伽梨。唐言重複衣。清涼云。義翻和合。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以重成故。稱曰和合。三衣中第一衣也。亦名雜碎衣。剪碎製成條。相多故。即二十五條大衣也。風拂面者。拂衣則動。垂衣則靜。例如搖扇起風。不搖風息也。 △卯二。性空二。辰初。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於虛空。生彼人面。 初徵。袈裟此云壞色。律以青黑木蘭三色。壞正好色故。清涼云。不正色衣。亦云染色。表心染於法。色無所染故。真諦云。此是三衣通名。或名離塵服。斷六塵故。亦云消瘦服。割煩惱故。又稱蓮花服。無染著故。亦云間色服。壞色如法染成故。 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 阿下。二破。分三。一破衣出。此風句。牒也。汝下。先正以有風破。風性不住。衣應離體。我下。次舉例無風破。衣既生風。不分動靜。如何整則有風。垂則無風耶。 若生虛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 若生下。二破空發。初句。牒。汝下。先假衣共破。空自發風。何假衣動。 空性常住。風應常生。若無風時。虛空當滅。滅風可見。滅空何狀。若有生滅。不名虛空。名為虛空。云何風出。 空性下。次單空難破。又三。初以斷常難破。空常而風應常。風何不常而有斷耶。風滅而空當滅。空何不斷而又常耶。此則性相異矣。滅下。二以有無難破。風有滅形而有見。空何滅狀而無見。風名有為有生滅。空名無為無生滅。斯又名體乖矣。名下。三以動寂難破。風實搖動而有出。空虛寂靜而無出。是則虛實別矣。風從空生。凡小常執。故展轉詳辯破之。 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若風下。三破面生。初牒也。從下。破也。上二句。順拂破。下二句。倒拂破。 △辰二。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虛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風空性隔。非和非合。 初正明非合。衣面空異。動寂體殊。風自何來。動彼此耶。風以生滅為性。空以常住為性。遠隔無緣合也。 不應風性。無從自有。 不下。二顯有因合。 △寅二。約理以顯體用無礙。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先全體。宛者。宛然與未聞無別也。藏中。出本。性下。顯融。清下。明徧。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徧法界拂。滿國土生。周徧世間。寧有方所。 隨下。次大用。二。先隨應。阿難下。次無盡。 △寅三。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循業發現。 業現十界者。不動。無量聲佛。開示本覺妙明。佛風業也。瑠璃光。觀此世界身心。諸動無二。菩薩風業。斷十二緣。緣覺風業。修道入滅。聲聞風業。如陳那解聲。周利調息等。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風刮三禪。諸天風業。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與天爭權。修羅風業。想積不休。能生勝氣。舉身輕清。人道風業。遇風成形。名為魃鬼。鬼神風業。風銷報盡。多為咎徵。畜生風業。旋落乘風。毒氣悶心。地獄風業也。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下。斥執。寧如瑠璃光悟風無依。傳一妙心歟。 △丑五。空大三。寅初。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卯初。緣生。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 先性相。上句性。下句相。空無形相。色有質體。色空對待。虛實自顯。若無色相。誰明為空。下云。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又云。譬如虛空。諸相發揮。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霽澄則清。氣凝則濁。故云空因色相顯也。 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 如下。次事緣。剎利。此云田主。王種族也。五帝三王姓等。婆羅門。此云淨志。亦云淨行。守道居正。潔白其操也。例儒道等。毘舍。此云商賈。行販坐賣者也。首陀。此云農夫。耕田種地者也。西天貴賤族分四姓。如此方四民種類。頗羅墮。此云利根。亦云捷疾。十八族之一也。九流六藝等。旃陀羅。此云屠者。屠殺人畜故。亦云嚴幟。西天婬殺。目為惡人。國法令其搖鈴執幟。良民各路。不與同行故。十六惡之一也。姦偷屠販等。此二又智愚之黨分品輩也。 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 新立下。上明人緣。此出事業。鑿求水者。民非水火不生活故。虛空淺深。隨土出多少者。謂空本無大小方圓形量。因土出其丈尺以顯發也。 又對地大。此則鑿土出空而為徵破。單約鑿也。地則析色成空。從空出色。析合雙明也。故彼標云。當知虛空。出生色相。破云。一隣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若空合時。合空非色。推地法義。合重析輕。此空法義。鑿重合輕。彼地析合雙破者。顯色與空二俱是假。相因有故。此空舉鑿。不約析者。例地知故。又此約合以明地者。謂云。新立安居。鑿井求土。出井一尺。有一尺土。出井一丈。有一丈土。地土高低。隨井空出。此土為當因井空生。因鑿所有。無因自生等。準知地空二大前後相推例明。故下文云。空性塵土。皆是迷頑妄想安立。豈可執一不圓顯耶。如前地大補註。 △卯二。性空二。辰初。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此下。徵起。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 阿下。開破。三。一破無因。先牒。未下。次破。迥。極目遠視也。鑿前壅礙。鑿後始通。空因鑿有。云何無因。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 若因下。二破土生。又二。先正破有出入。初句牒。則土下。破。謂空若因土出。則鑿土出井之時。應見空出於土而入於井。今土出時。不見其空出。土入井者。云何言空從土出耶。 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若無下。次轉破無出入。又若不見虛空出土入井。則土因空果。同體無異。應未出土時。中先有空。及出土際。空亦應出。今何土去空留。不見空從井出耶。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 若因下。三破鑿出。亦二。先正破。初句牒。次二句破。謂空獨因鑿出。不因土出。應唯鑿出空來。云何鑿出土耶。 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 不因下。次反破。謂空非因鑿出。與鑿無干。應惟鑿出土來。云何又見空耶。 △辰二。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 先正明非合。初二句警令細察。審後又審曰更。考的實曰審諦。毋浮察曰諦審。真見本曰諦觀。空法幽深。故疊警耳。又對鑿土空三。示三諦也。鑿下五句。躡各從因。隨方運轉者。手隨方轉以運鑿也。土因地移者。土從地中而移出也。空因何出者。為因鑿出。為因土出也。鑿空三句。結非緣合。鑿土並實而可移轉。頑空是虛。莫能運動。體用相乖。云何合耶。此就空與鑿土。相即邊論。又非即也。 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不下。後反顯是合。又就鑿土與空。相異邊論。亦非異也。法既有躡結反。故令三諦審觀。又望上。色而空。望下。空而覺。更加三審四觀也。 △寅二。約理以顯體用無礙二。卯初。會通前義。 若此虛空。性圓周徧。本不動搖。 若下。先舉空大會同四大。會有二意。一諸經常談。惟四而已。今此異彼。故特言之。二餘惟說相。今兼顯性。會事即理。攝末歸本故。於中二。初標舉空大義。此空而云性本者。謂即相空妄空末空。而成性空真空本空也。所言大者。常徧為義。圓周徧者。徧義。約用相言。無十方增減故。離諸相妄也。不動搖者。常義。約體而言。無三際生滅故。顯其性真也。 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當下。二會前諸大義。現前地等而云性真本者。亦即相色幻色末色。而成性色真色本色也。於中二。先會其名言。現前者。指目前已現法也。與下藏中性空不同。均名者。名義體用均平無高下也。 性下。次會其體用。如來藏性。圓徧而時處悉有。恒常而生滅本無。今五皆稱大者。同於藏性。真常徧故。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阿下。次躡四大例通空大。情識妄想。無圓實智曰昏。邪惑戲論。不了常徧曰迷。藏性常徧。五大亦然。空大有出入。則四大是和合。屬因緣矣。豈稱常乎。空大無出入。則四大非和合。屬自然矣。豈稱徧乎。不悟五大皆本藏性。當觀藏性隨緣不變。則藏與大性悉盡徹底矣。 △卯二。正顯理性。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凈本然。周徧法界。 先全體融徧。全者。全然不明其理也。藏中。出源。前徵空因何出。故今指出源委也。又上會者。會外相以通內性。此則出內本。以明外末也。 性下。顯融。順前應云。性空真覺。性覺真空。前四云空。此云覺者。一敵對相翻意。敵則色空各異。融則色空相即。故前四云空。色不異空。空即是色也。今此敵則覺明空昧。融則覺空一如。故今空改曰覺。下云。觀性元真。先非五大。云何不容。真妙覺中。汝以空明。則有空現。五大俱明。則有俱現。是則前之妄空頑空。翻為今之真空真覺。前之相空昧空。翻為今之性空性覺也。二體相圓具意。藏心具三義。一空義。體大。虛無也。論云。已顯法體空無妄故。一切染法不相應故。前四云空意也。二不空義。相大。實有也。論云。以有自體。常不變故。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此大云覺意也。三空不空義。體相並具不缺也。謂體自有空相。體本無障相。體元不染相對前四大。體有不空相。體本妙覺相。體元澄徹相對後三七。論云。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恒沙諸淨功德。不異真如故。而恒沙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與如來藏不相應故。以是前後七大文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覺也。由斯色空雙融。性相交徹。空不空如來藏。真常體相圓徧法界也。三均成次第意。前以五大相言。虛實不平。若色空均之。則有相無相。總成一真空相大矣。後以七大性言。明昧不等。若空覺均之。則有性無性。總成一真性體大矣。七大相性。如次均融。藏心體相。真為圓顯極也。 清下。常徧。本。非因緣。周。非自然。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 隨下。次大用無涯。先明用大。阿下。次驗無方。十方空亦如者。空參群器。名之異空。擎瓶中空。用餉他國等。 問。上破空何所出。此云空生一井。二意如何。答。前執合非合緣。故破其妄。今已會入藏性。故圓其量。前後例知 △寅三。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循業發現。 先循業。下云。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佛空業也。虛空藏觀。虛空無邊。入三摩地。菩薩空業。寂靜妙明。說獨覺法。辟支空業。得四諦空。說小乘法。聲聞空業。迦葉須菩提等。飛行虛空。得大自在。諸天空業。以護法力。乘通入空。修羅空業。輕舉非遠。即為飛仙。仙人空業。轉蛻飛行。空散銷沉。畜生空業。飛行夜叉。遊於四天。鬼神空業。被吹上空。墜墮無間。地獄空業。此十法界淨染緣起事空也。 問。理空云何。答。翻染空為淨空。會妄空歸真空。即凡夫生死空。成諸佛涅槃空。融世間法相空。入出世真性空。頓超一真法界。離言真如。第一義空如來藏。豈不圓滿如來藏中。性空真覺。性覺真空也歟。須菩提云。蒙如來發性覺真空。頓入如來寶明空海。 問。望前地大緣起。無生二義同否。答。義旨無殊。法門略異。前約二宗以明地大。此約十界以釋空大也。 問。空大約教二義入理。云何分析。答。小教。因緣生滅。還滅無生。證入生空。至於法空。分教。緣起識相。無生識相。證有為空與無為空。始教。緣起法空。無生法空。證有相空與無相空。終教。藏性緣起。藏性無生。入俗諦空并真諦空。頓教。真性緣起。真性無生。入法性空并真性空。圓教。緣起法界。無生法界。證入事法界空。及於理法界空。下云。虛空生於心內。如雲點太清裏。一人發真歸元。十方空皆消殞。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即是緣起無生義也。人於事空易明。理空則難。理空猶易。約教辯難。故此空大詳明。諸大例可思知。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下。次斥執。小乘悟得性覺真空。緣起即無生。自不惑因緣矣。以知藏性隨緣不變。了達空性。即出入而非出入也。外道悟得性空真覺。無生即緣起。則不惑自然矣。以知藏性不變隨緣。了達空性。無出入而有出入也。今凡小既唯意言。戲論合與非合。但有妄空名相虛說。而無真空實性義矣。對虛空藏可不感愧。 △丑六。見大。舉眼根見性也。亦名根大。總攝六根故。分三。寅初。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卯初。緣生。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初性相。見句。性也。見。標眼根性。覺。兼鼻等性。無知者。根性常居現量。無別所知也。即不變義。因句。相也。由明暗等黏湛發見。離暗離明。無見體相也。是隨緣義。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 如下。二事緣。朝夕昏明。晝日之明暗也。中宵黑白。夜月之明暗也。等。指通塞。因見分析者。謂因明暗色空等塵。而令見性得能分析也。豈非見因塵有。 △卯二。性空二。辰初。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 先標徵。標列四句。初同。一也。二非一。異也。三或同或異。兩亦也。四非同非異。雙非也。但後兩句間隔以對。與下破處稍有殊耳。 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 阿下。次逐破。分四。初破一體。此見下。牒也。則明下。破也。先定境相亡。上半總。下半別。並釋外塵自相凌奪也。若與下。次正破不一。見與暗一體者。明來暗滅。見亦隨滅。何又見明。又與明一體者。暗時明滅。見亦當滅。何又見暗。若明下。後結成非同。明暗相奪。見性恒然。云何同一體耶。明暗既爾。通塞色空例如。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若此下。二破異體。先牒也。汝下。破。亦三。先去境令觀。離明下。次離塵無體。明暗下。後結破非異。三境既離。見亦不存。異。離也。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 明暗下。三破兩亦。或。不定也。決定相背。云何亦同。離三實無。又何亦異。 分空分見。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 分空下。四破雙非。空與見而同處難分。何云非同。塵相遷而見性不改。如何非異。 △辰二。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見覺空頑。非和非合。 汝下。明非合。四審者。就本文。以明暗通塞對見聞覺知。望上。四句破。望下。四門會。連前五大。有而又空。相而又性。故令微細諦審詳觀。無情塵境在外。有情根心在內。能見精性是覺。所觀空相是頑。聰鈍非合。遠近何出。 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不下。顯是合。雖無是見。亦無非見。彼此不分。遐邇一體。既因緣出。云何不合。 △寅二。約理以顯體用無礙二。卯初。會通前義。 若見聞知。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 先正為會通。是顯以根大會前五大。皆藏性也。於中二。一會六均大。圓周。徧也。不動。常也。見性常徧。如前十番已顯。聞等例之。虛空不動。常寂靜故。四大動搖。相和雜故。均名大者。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說甚為大。觀性元真。唯妙覺明。理皆稱大。 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性真下。二通一藏性。地等動者。即藏性隨緣徧義。空不動者。即藏性不變常義。見等本圓。雙具藏性常徧二義。六均名大。不亦宜乎。故云皆藏。 阿難。汝性沈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 阿下。次別令詳觀。是密以五大例通根大。本藏性也。亦二。先責其不悟。溺於權見曰沉。無超拔智曰淪。 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汝下。次勸其細觀。生滅。即動搖。圓徧也。同異。即無邊。通常也。是雙亦。下二句雙非。謂觀見等根性。像於地等生滅。猶如藏性隨緣耶。像於空大同異。猶如藏性不變耶。還復不像地等非生滅。如藏性非隨緣耶。不像空大非同異。如藏性非不變耶。 又就相言。地等始終相成。生滅相續。非徧而即徧也。空不拒相。空有俱非。非常而即常也。五豈不大。以五會根。由塵發知。因根有相。非徧而亦徧也。何物不見。相見無性。非常而亦常也。根亦名大。相雖幻妄。然亦藏性隨緣一義。次約性言。根大八種見精。當欲誰還。常也。此見周圓。徧娑婆國。徧也。如是見性。是心非眼。既藏心性實真常徧。見若如斯。根豈不大。以見會五。見與見緣。本是菩提。徧也。根塵同源。即涅槃性。常也。陰入處界。本如來藏。既皆藏性。亦實常徧。五亦均大。性元真實。乃是藏性不變一義。佛令審觀如來藏性隨緣不變。則不墮於俱亦俱非。因緣自然盡遣矣。此就本文見與前五對分意釋。 若依前文標破四句釋者。如正脈云。空見二大。警悟不同。空則不悟四大而當觀空大。見則不悟見大而當觀亦見大。生滅。約自體。同異。對外塵。若悟見等。非生滅同異。亦非不生滅同異。自知見等藏性圓常。亦非和合不和合也。 △卯二。正顯理性。 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先正顯見根。二。初全體。曾者。仍舊未曾知也。性見覺明者。謂性中之見。即本覺妙明也。覺精明見者。謂本覺精真。即性明之見也。性見明見。猶言性色真色。以性融顯見大也。覺明覺精。猶言性空真空。直指本覺自性也。見性相即如是。聞知覺融亦然。向離凡外根結曰清。元非二乘趣寂曰本。自無權教空相曰周。隨下。二大用。 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 如一下。次總類六根。二。先牒一。聽下。次例餘。二。初體相。嘗觸。舌嘗味也。覺觸。身覺觸也。覺知。意根也。妙德瑩然者。即五根中所具沙性德相。靈明洞徹也。徧周者。體相真常圓徧也。圓下。二大用。十虛者。十法界中太虛空也。隨心應量。無限極故。 △寅三。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循業發現。 先發業。佛示樂見照明三昧。觀音佛教聞思修入。佛見業也。勢至都攝六根。自在觀聽旋復。菩薩見業。觀緣悟道。辟支見業。見苦斷集。聲聞見業。舍利弗等。妙見圓澄。更無塵象。天見業也。心持咒印。顧盼雄毅。人見業也。我慢顛狂。嫉妬惡見。修羅見業。同在恒河。見水變火。餓鬼見業。跋難陀龍無耳而聽。諸水母等以蝦為目。畜生見業。明見惡物。暗寂不見。見火烟焰。見水濤沒。地獄見業。豈非十界循現也。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下。次正斥。了淨緣起。即生滅同異而非生滅同異。何有因緣之惑。了染緣起。非生滅同異而成生滅同異。同有自然之惑。凡小不達同別二見。元因覺明見所緣眚。又何能見見非見。離合不合。清淨本心。本覺常徧也哉。故勢至觀音於此圓通。 問。前已顯見。今何又會。答。有二意。一前為初修方便。妄識遲難。真見速易。故十顯之。今為和通諸法。色心均融。況見性耶。故重會耳。又經今一會藏性後。始了六識心前妄後真。六根性前後皆真也。二前顯一見。未全六根。今則均會。六一圓融。以見聞覺精六性。即一識精元明。既入如來藏性海中。則體相用悉皆常徧。更顯前六識。不唯非真心。亦不名為六七八識。不過識精元明中。後一分緣心而已。豈如見精明元六性。稱曰本覺真心。常住不變也。 問。前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豈非會耶。答。前但略合。此實詳開。故名七大。又前別獨於見性中。會通諸法。相妄性真。此於藏性總相門中。會諸色心等法。相妄性真。既然歸別成總。攝末入本。性真圓融。真常周徧也。 問。舊解根大。合佛經否。答。依經細揀。亦有混謬。一解云。前於六根。廣破眼見。餘根並略。今類通顯示其性文。釋曰。前七破識。後十顯見。末一剖妄出真。以剖顯為破見。謬也一。 二解。一師云。性見明見。所謂性覺必明也。覺明覺精。即第八識能緣見分文。二師云。性見明見者。謂見之與識。皆性皆明也。覺明覺精者。初卷識精元明。指自證分文。釋文曰。性見二句。前經云見精明性。性見義。此見妙明。明見義。本覺明心。覺明義。真精妙覺。覺精義。準佛見指見性。覺指本覺。如進退合明。又下經云。性覺妙明。本覺明妙。此即如來藏不生滅性。與彼生滅八識見分證分何涉。釋意曰。初卷二本對辨。令捨六識妄想。取一識精真心。總出一識精元明全體。別顯六精性見元用相。今此七大各融。根大會六根性。歸一藏體。識大會六識心。歸一藏性。設根大將六精會八識。不會藏體。且濫後識大矣。佛何見大出云。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耶。又識大將六識會八識。不會藏性。復濫前相大矣。佛何識大出云。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耶。既識藏二義不明。根識二大相濫。豈不訛謬二。 三解。一師云。八識見分。即二卷見精。首卷識精文。二師云。初卷識精元明指自證分。五大相分。根大見分。見相二分即是自證。無非妙性文。釋曰。相宗權教可也。當經性宗。則違下云。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有何三分之相。況八識生滅法相。而藏心不生不滅真性。下云。以不生滅合如來藏。是則相性宗迷。權實教錯謬也三。 四解。有云。色陰。前五大。受陰。根大。想行識。識大文。釋曰。八識心王。尚不可況徧行受心所。以六根性。非八識心所。大小乘宗。受並屬所。通不說為六根性故。謬也四。 五解。有云。五大。色法。識大。心法。前五浮勝二根及六浮根。五大色攝。勝義意根。即識大攝。又前五根不取浮勝二色。但取任運照現量境一種功能。於第六根不取浮塵色法。但取勝義。默容諸法一種功能。當知即是第八識之見分。寄在六根門頭。緣彼現量六塵。立為根大文。釋曰。此依相宗義解亦可。今經性宗未然。前五根。浮勝皆色。勝上有一照映境能。然亦不取八識見分。八識橫開故。相宗意也。性宗。浮勝色同有五精明。名真精性。亦不的指八識見分。經但說云。於妙圓中黏湛發見等。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第八識隨緣生滅。非見精等性不生滅。是則相宗五浮勝根及一照境功能。並屬色相。性宗。前五浮勝亦屬色相。一分照能名見聞精。別屬心性。即如來藏本覺性故。下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中單出一分不變真也。至第六根。相宗。浮塵肉團屬色法。亦名色根。勝義意思屬心法。亦名心根。六以七識為其根故。於意根中不立知性。性宗略異。浮勝皆名色根。思量獨稱心根。於根相中別有根性。知覺。性也。意根。性故。亦取本覺藏性。不指第八見分。下云。由生滅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解云。生滅。法塵也。妙圓湛者。本覺藏性妙湛圓明也。知精。意根性也。清淨四大。勝義色根也。意喻幽室。兼色兼心。思如見者。單指心根。七識思量。為第六心根故。浮根四塵。浮塵色根也。今以根大外於藏性。引八識會。亦是性相少揀。色心欠明。故謬濫也五。 如許舛註。寧契經旨。恐後愚迷。詳為表出。 △丑七。識大。六識也。分三。寅初。舉事以明性相生滅二。卯初。緣生。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 初性相。識性。六識性也。無源者。下云。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又云。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此明性無源也。因六根塵出者。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於意識。下云。根塵同源。識性虛妄。此明識相妄也。又小乘惟言六識。前云。既無色空。識將何用。根不成知。識何形貌。則六識性相無源妄出矣。大乘開為八識。前云。又汝識心六識。與諸思量七識。兼了別性八識。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同異性無。識界何立。若無前法。意無所生。識將何用。此則八識性相。並為妄出無源矣。 汝今徧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 汝下。二事緣。二。先明根性相。且舉眼見以例餘五根也。徧觀。眼根也。會眾。塵境也。用目。見性也。循歷。色空也。其目句。法也。是諸近遠諸有物性。同汝見精清淨所矚。故云周視。即循歷義。橫豎左右言耳。但如句。喻也。無別句。法喻雙通。圓覺經云。如摩尼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珠與鏡同。喻也。又圓覺云。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法也。 問。前根大云。因見分析。此釋根云。無別分析。於意云何。答。雜集論三分別。一自性。二隨念。三計度。前云分析。指初自性任運分別也。今云無者。無二隨念。及無三計度也。 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汝識下。次明識性相。於中者。謂於眼見根塵中也。次第標者。此即眼識。兼隨眼家明了意識。然眼識名隨念分別。但對性境初起一念。不帶名言。親緣文殊等。同時隨眼意識。名計度分別。亦對性境起第二念。計執名字。標文殊名言等。然此自眼家。以例餘四皆然。至於意家。離前五識。獨頭自緣獨影塵境。亦在例中。 高原。問。五根與識。生必同境。五識於境。任運現緣。不起分別。是現量性。五根於境。亦任運轉。隨因境勢。亦無分別。若爾。如何分根識耶。答。五根於境。如鏡對相。雖有物對。略無作意樂欲念起。故無分別。五識於境。如鏡現像。雖似像現。亦有作意樂欲念起。而無計度名言種類。名無分別。又規矩註云。第八與五根。同是無記性。五識心法。三性皆具。此根識之性不同也。又根能照境。識能緣境。此根識之用不同也文。據相宗。五根。俱色法。第八相分從色種起。而能照境。五識。俱心法。第八見分從心種起。能緣慮境。今就本經性宗。眼等六根。俱色法。即藏識現相。無了別用。獨意思中。兼分心法。具思量用。見等六精。心性法。有照見用。藏識轉見上。一分不生滅。性真也。眼等六識。俱心法。有緣慮用。藏識轉見上。一分生滅。非真心也。故前佛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指六識心。下云。如是識緣等。 文殊。大乘中一。富樓那等。小乘中四。 △卯二。性空二。辰初。徵破和合。顯非因緣性。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初標徵。了知。亦云了別。既從識生。則有分別。若意根性。名曰覺知。即無分別也。亦列四句。一見。根性也。二相。塵境也。三空。四無因。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阿下。次逐破。四。一破根生。先牒。如下。次破。有相則有見。無相則無見。能生見性既無。所生之識何有。此明單根不生也。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 若汝下。二破境生。亦先牒。不下。次破。見有相亦有。見無相亦無。所緣境相既無。能緣識心何發。此明獨境不立也。 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若生下。三破空生。初句牒。非下。破。三。一開二義。非見下。二分二破。非見則誰辨色空。根去塵亡故。非相則根性何立。塵滅根除故。處此下。三合二破。處此非相非見之間。總合一空。空則識亦同無。若為有識。又不同彼根塵物偶。識從何發。向誰分別。則識體用皆如龜毛。畢竟無矣。 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若無下。四破無因。初牒也。何下。破也。日中因見日故。方能識知其日。以眼識與同時意識。皆緣現量境故。既不見月。無識月理。識豈無因生耶。突者。說文。犬從穴中暫出也。徐註曰。犬匿穴中伺人。人不意之。突然而出。以明無因忽出之意。 △辰二。躡明非合。顯非自然性。 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 先明非合。細詳。總尋也。微詳。別伺也。上對見相。下對識見。故警令二詳。見託二句。根塵也。睛通浮勝。境兼明暗。可狀二句。色空也。識緣者。謂眼識所緣文殊等相。但是托彼文殊本質之境。變起眼識家自相分境而為所緣。非即緣彼文殊實體。以文殊實體乃阿難第八識之相分。是彼第八識之見分所緣緣故。故前破六識云。用攀緣心。緣心聽法。前塵相想。分別影事。因何出者。四各有因。識無因也。 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 識下。結破非合也。先舉一。澄。湛也。靜也。識則緣境而有分別。屬於搖動。見但照境而無分別。屬於澄靜。故非和合。聞下。例餘。既見性與眼識心相隔。而聞聽覺知之性。皆屬澄靜。餘五種耳等識心。亦皆搖動。非和合也。 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不下。後顯是合。前云。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眼識等。則六識緣心。豈是無因出乎。轉破不和合也。 △寅二。約理以顯體用無礙二。卯初。會通前義。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 若下。正為會通。亦二。一會七均大。初二句單舉識大。前見空云性。此識云心者。見澄空寂。體皆不動。性也。識既了別。用相搖動。心也。無所從者。躡前不從根塵等緣之所出也。前見空二大。並云性圓周徧。此識大云。心本無從者。一識心本因根性發故。二下文識見並入性故。當下。總均七大。了別。六識心。決了分別故。見等。六根性。照徹無礙故。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生眼識等緣塵分別。則有識動見澄之相。觀相元妄。均不名大。今六識不緣六塵。同於見澄。識性湛然也。見等六用不行。同一覺湛。根性湛然也。故曰圓湛。性非從所。此即識見二性雙融。觀性元真。均名為大。兼前五大。性本不動。彼此會通。七法均名大矣。 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性真下。二通一藏性。了別六識。與見等六精。兼前五大之相。即藏性隨緣。圓徧義也。五大之性。與此識見二大之性。湛然不動。即藏性不變。真常義也。七大相性。總歸一藏大之名義。稱也宜矣。 阿難。汝心麤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 阿下。別令詳觀。亦二。一責其不悟。乏於精切深慧曰麤。惑於著相淺談曰浮。見聞。謂根。能發明也。了知。謂識。所發明也。根能生識。故云見聞發明了知。見性若無。識從何發。又見聞根性。與藏性切近。六識了知。與藏性稍遠。攝末歸本。故云見聞了知。本一藏也。 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汝下。二勸其細觀。顯密例上。同異。約識見二大。空有。約前五大。是雙亦。如藏性隨緣。下二句雙非。如藏性不變。同則識見和雜。異則識動見澄。空則識空一體。有則無相不識。非同則識緣見照。非異則識見難分。非空則緣塵分別。非有則虛寂無物。又正脈云。同異對根塵。空有就自體。欲悟識心。四句亦非。當觀藏性。隨緣不變二義可也。 △卯二。正顯理性。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 先全體。元者。元與初大時。還不悟知也。性識明知者。謂性中之識。即本覺妙明之真知也。覺明真識者。謂性覺元明之靈知。即真實了別之識心也。性識真識。以性融顯識大意。明知覺明。直目本覺自體意。妙覺湛然者。釋含二意。一前六大相性均融。雙言其皆離過而本具。故云清淨本然。今此七大均融。總歸妙覺性海。故云。妙覺湛然。二對上見大。識動見澄。今此見識均融。同入覺海性元澄。故云妙覺湛然。七大相或不徧。性無不周。今既均融性海。故云徧周。 含吐十虛。寧有方所。 含下。次大用。含。湛然義。即根大妙德瑩然。隨心是也。如海之虛含萬象。吐。徧周義。即根大圓滿十虛。應量是也。如海之周流百川。體既圓常。用亦無礙。故云寧有方也。此中不以諸識類通。并無隨心應量說者。一本文總攝故。二例上易知故。三終日行用故。四諸乘並了故。 △寅三。結業以斥迷執有無。 循業發現。 先業現。燈明教修唯識。然燈得圓識心。佛識業也。普賢分別自在。彌勒識性流佛。菩薩識業。發研深妙。圓覺心。辟支識業。分別精麤。圓精應心。聲聞識業。孫陀拘絺等空色既亡。識心都滅。諸天識業也。銳其精思。思憶圓成。人仙識業也。與梵釋王。四天爭權。修羅識業。憶結亂想。神鬼精靈。鬼神識業。非想成想。蒲盧等類。畜生識業。神識墮獄。摧碎心魄。地獄識業。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下。次正斥。若知識心從藏性緣起。自不惑於識相四種因緣。識性依本覺常住。自不惑於識心無種自然。今二世間。隨識想度。有言無義。豈如彌勒。識心圓明。入圓成實也。 問。六識。初先破無處體。今何會入為真心耶。答。以佛未會。凡小妄執識心實有處體。由不知其全體即是如來藏性。故須七徵三破。今既會入藏性海中。以是稱真心性。體相。妙覺湛然。用處。徧周法界。故佛今云。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真識。含吐十虛。應知本覺藏性。如鏡。見等六精。如光。眼等六識。如影。鏡體圓徧。光影用相亦圓徧矣。 問。此之識大。與前識精元明及後陀那細識。有差別否。答。此會六識。妄緣心也。屬末。故會。陀那識精。真妄和合。屬本。再去妄之一分。即入真性藏海矣。故藏海識精中分六根性。即上根大。見等六精。不變真義。又云。識精能生諸緣。分識心等。即此識大。眼等六識。隨緣妄義。 問。與唯識論八識云何。答。今經陀那識精。真妄雙融。具含隨緣不變二義。識論。第八識唯隨緣妄分。與此少別。信論。梨耶識。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與此義同。楞伽亦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常住。不變真也。識生。隨緣妄也。 問。何故二宗。俱名藏識。答。名同義別。相宗。藏根身器界種子諸法於自性體相內。亦藏自體相於根身器界種子三類諸境法中。故名藏識。性宗。藏真妄性相色心諸法於自性體內。亦藏自性體於真妄性相色心諸法之中。故名藏識。豈非名雖一。而義實異也。 問。唯識論八識與起信論八識。見相三分。如何會通。答。識論。八識橫談。各具三分。轉識成智。會入唯識實性。信論。豎論。三細。業轉現三識。同識論第八識。自證見相三分也。六識麤中。智續二識。第七末那意識也。執取計名。乃前六識。亦名意識。分別事識。分離識等。轉會藏識。入於如來藏性海中。二宗較之。相與性遠。相宗八識識智皆生滅也。縱入識性。不過轉染緣成淨緣。常如真性而已。非如性宗藏識。覺與不覺。法界一相。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智體不動。染法不染。何假轉入成真如耶。故相與性隔遠一籌。信論。有三心。一者真心無分別故。即今如來藏中。性見性識。清淨本然也。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生故。即今隨心應量。寧有方所也。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即今循業發現也。故今經性宗八識。與相宗識論八識。大相懸絕。 問。諸解識大。性相清否。答。經論對較。頗多混濫。一師解徧觀聖眾云。眾。塵也。觀。根也。即二卷見精。初卷識精。根大指覺明覺精。乃八識中能緣見分。如鏡無別分析。屬無記性。欲證無生。要須見見文。二師云。循歷周視。先辨根相。即前根大中所謂見大。此是第八識之見分文。釋曰。前已釋明。今再詳示。相宗八識唯屬生滅。與今見精不生滅性。義旨甚違。況初卷識精。與根大中覺明覺精。豈是識論第八識之生滅見分耶。前佛既云。見聞知性。本不動搖。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非生滅也。又云。見周法界。妙德瑩然。豈無性善。屬無記耶。難曰。何前見等六精。解為藏識轉見。釋曰。前將信論藏識。會通今經陀那識精義解。其實信論轉識。依於動心。今經佛云。識動見澄。信論三細識心。依無明起。今經於妙圓中黏湛發見。元一精明。分六和合。信論藏識尚不全許。何況識論第八識耶。以此經中直指如來藏海。本覺性故一。 次解。一師云。識性無源者。識為妄流。未有無源之流。如曰。返流全一。六用不行。一非源乎。因於六種根塵妄出。何有其源文。釋曰。返流全一。以八卷六根。證今六識。謬也。彼屬六精根性故。次以六種根塵為源。謬也。既云妄出。豈真源乎。佛云無源。解作有源。謬也。此未會前。理應無源。至下會云。汝元不知如來藏中覺明真識。始指識源。亂解經文。公抗佛旨。豈不訛謬。二師云。六處識心。若言其同。則眼識何不別聲。耳識何不辨色。若言其異。則耳自聽法。何故身起欽承。口來問義。若言非同。何故性中相知。若言非異。何故用中相背文。釋曰。同異。亦以根性證此六識。真妄性心各別故。非同非異。引命濁文證此六識。亦謬也。彼上文云。汝等見聞。元無異性。亦以六根性為六識心矣。縱謂八識命根。非此六識。并非藏性。以今佛云。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不審前後文義。故曰混謬二。 三解。正脈云。識大。唯約前六。無七八者。以八即前根大。而七亦即意根文。文句云。識大者。小乘惟六識。大乘言八識。或九識。須知第九識。就約八識性。出障圓明。號以白淨菴摩羅識。今七八兩識攝前意根。前云思量兼了別性。是也。此已根大中收。故今獨約前六識言文。圓通疏云。六處識心。為依他起。惑為因緣自然。為徧計執。性識明知。為圓成實。故此文非不言八九。交光云無。誤之甚也文。會釋曰。前二師。會七八於根大也可。以此識大惟六識故。不會也可。以根大中惟六根性。非七八識心故。後一師。會七八識於識大也可。既會六識。七八識亦可攝故。不會也可。前既根大。何又入識。上皆縱許。若奪論之。前根大中。會六根性入如來藏。何將生滅七八識會。故前二解亦未全當。此識大中。會六識性入如來藏。何將七八濫同前六。佛既不舉。何要八九二識會耶。故後一解亦非允當三。 四解。識動見澄者。下謂此湛非真。流急不見。達則圓滿。湛然性見。妙覺湛然者。蓋八識之湛非真。而性識白淨。斯為真湛文。釋曰。覺海性元澄。本覺澄也。如澄濁流。返妄澄也。引前證見澄則當。引後證不可。又云。於妙圓中。黏湛發見。故於圓湛。一六義生。總湛也。分汝湛圓。為視為聽。六湛圓明。別湛也。引此湛證則可。皆根性故。又云。依不生滅。圓湛性成。本性不變湛也。以湛旋其虛妄滅生。隨緣返妄湛也。引前證可。引後不可。又云此湛非真。習妄之湛也。湛入合湛。歸識之湛也。彼明識陰妄想生滅。何引彼湛證此澄耶。又云。圓滿湛然。謂識性與根性均湛。妙覺湛然。謂識性與覺性總湛。斯皆會入性後之湛。何獨證前。非和合中一見澄耶。至於識湛非真。性識真湛。首履足冠。倒解甚矣四。 五解。圓通疏根大云。準前五大。俱後融前。此中根大。亦以識融根。第根識體同。不須和會。識大云。眼識均餘五識。亦兼會前根大文。釋曰。小乘經論多出四大。華嚴及密部說五輪。圓覺。光明。仁王等。亦有六大。名義未彰。故此經中顯大最著。前後彼此會通曰均。圓通云。五大俱後融前者。二義未便。一顛倒失次。謂唯以前融後。阿難既云四大和合。故佛將後三大同前四大。而無取後融前之理。後三大名。佛尚未說。將何融前耶。二違佛經旨。謂由諸經無後三大。佛於此經特點出曰。若此虛空。性圓周徧。當知與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根識二大轉同前五。何以後三融前四耶。難曰。經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覺。豈非後三二融前四五耶。通曰。經云。性空真色。性覺真空。豈非前四五融後三二耶。理實七大皆歸於性。故曰性色性空。性見性識。縱七大通會。亦屬均會。故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乃至性空真覺。性覺真空。決非以後三大相。融前四大性。縱以性融性。亦必以前均後。定非以後均前也。圓通云。根大亦以識融根。識大亦會前根大。亦成二失。一前後失次。佛既第六會根。第七會識。何故前不會後。反以後通前耶。二悖逆佛經。阿難已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於意識。佛又說云。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又云。見性尚無。從何發識。一經前後並明識從根生。即此識大文云。見聞發明了知。亦從根發識。今反以識融根。又云。均名七大。皆如來藏。不以根識會入藏性。必欲以識會根。悖經逆佛。謬也甚矣。又圓通云。根識體同。不須和會。佛後何云。根塵同源。識性虛妄。此中佛應唯說六大。何又根識均七大耶。難曰。既不以識融根。佛何根後會識。通曰。先以色會空。次以相通性。前六大說次也。當知識心是妄。根性本真。先識後根。則前五妄相。會六妄心。非應理矣。又前五真性。歸六妄識。更非理矣。先根後識者。前五相會六性。前五妄歸六真。豈不順理。又六識妄心依六根真性而發。則依真融妄。會心歸性。所謂萬法唯識。三界唯心。色心唯性。故四科並云妙真如性。七大皆曰如來藏性。前云。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後云。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成佛真體。亦順理矣。故此文云。見聞發明了知。又云。如來藏中。性識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無不從此法界流也。經云。了別見聞覺知。又云。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皆如來藏。本無生滅。無不還歸此法界也。今不揣本末。云識融根。謬亂極矣五。 六解。圓通疏云。此經觀境。唯識一境。然有兩種。初明見精及觀音耳精。則八識為境。若識大。則第六分別事識為境。以圓頓行人。六根觸對。不起第二念。直下便了本有佛性。此惟八識為境。圓覺謂。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是也。設使緣塵分別。則就六識為境。推檢止之。狂心自歇。歇即菩提。圓覺謂。於諸妄心亦不息滅。是也。天台止觀中。初令依六根。觀諸如來常。正同初意。復令用六識為境。正同次意。此經皆令達妄即真。故得稱為圓頓了義。若交光捨妄求真。以見精為無生。何異認魚目作明珠哉文。釋曰。見精。聞精。佛性。皆不生滅也。下云。因地覺心。要與果位相應。如真如佛性。體性堅凝。常住不壞。後以擊鐘驗常。是也。然與生滅八識甚遠。本經陀那識精。止合真分。不合妄分。故佛性與菴摩羅識並位。如來藏中會通性識同列。定非相宗因位八識可比對也。設見聞精必以八識境對。何此分說根識二大。後揀圓通。六識識大。并餘五根。俱皆揀去。獨取觀音耳根。何也。事識為境。揀去例知。況前七徵三破。此斥識心分別。若必執悋。則與佛諍。文殊亦差選矣。下云。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成無上覺。前初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乃至出二本。決二義。依二轉。後末云。令識虛妄。知有涅槃。一部始終。皆教捨妄求真。設以交光為錯。佛說此經亦錯誤矣。又以達妄即真。稱圓頓義。佛何七處破妄。三破非心。豈知了真無妄。非妄非真。真妄即非。絕無可得。此又圓頓中之圓頓。了義中之了義。斯經三如來藏是也。如之何勿思六。 七解。圓通疏云。已上佛答三止之請。三諦理竟。故後阿難說偈讚佛。有始有卒。一期事畢。下文更有見道門事。不過審除細惑耳文。文句云。心性妙理。至此已極。三諦一諦。更無餘蘊。諸家不達。以此為次第三諦。誣罔圓宗。哀哉文。釋曰。請非三止。答非三諦。前云。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有何俗諦理耶。又以偈讚為期事畢。則四卷後。佛徒說耶。如是疏經。寧稱通主。文句三諦一諦。亦全未當。以後七大皆顯如來藏性。下云。宣勝義中真勝義性。前云。開示第一義諦。何有三即一諦名耶。又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覺。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此即開示中道了義。無戲論法性也。與台中諦。似而未是。如圓譚辯。又台三諦一心中得。介爾有心。三千具足。不知介爾一心屬生滅識否。或是不是。皆與如來藏性相遠。以自性外立三諦境。非如此經直指出云。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覺。沙性德內。本來具也。故曰似是而非七。 八解。正脈問。三法界由致。無不具在。何又言且談一真。答。三法界同以攝事歸理而為由致。此對阿難妄執。而一一會妄歸真。攝事歸理。融相入性而已。尚未及於從性起相。從理成事。是三藏中正屬空如來藏。有以三觀三諦判者。欠研審也文。圓通疏云。交光意謂空藏惟屬性理。不空藏惟屬事用。不知性理事用。各各互具三如來藏。理中三藏者。徵心辨見。空藏也。陰入處界。不空藏也。七大。空不空藏也。事中三藏者。因明立所。三種相續。但明眾生不空藏中隨染功能。而隨淨功能尚未能及。豈可將此盡判為不空藏乎。若約如來自證境界。則隨淨三藏功能。一時圓現。俱即俱非等。是也。又交光釋四科。一一鎔歸於理。是理事無礙。七大一一俱周法界。故事事無礙。結云惟屬於空。未涉三諦。豈四法界但及一真諦耶文。文句云。如來藏中。性具七大。清淨圓融。徧周法界。循業發現。當知即是如來藏中性具陰入處界。清淨圓融。徧周法界。循業發現。即事之理。無有少許理性而不攝在事中。即理之事。無有少許事相而不攝在理中。故得毛吞巨海。芥納須彌。介爾三千。剎那十世。三諦一諦。更無餘蘊。諸家以此為次第三諦。或以此為空與不空兩藏。或但指此為空藏。下文方顯不空等藏。謗毀佛語。哀哉文。釋曰。初師交光。以三法界會入一真法界。同歸空藏性也。圓通疏云。性理事用。互具三藏者。此以性理事用為圓成實。反以三如來藏為依他起。顛倒交師意矣。彼正脈意。科大事理。真妄性相。皆本如來藏性。離藏性外。別無所有。經云。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如來藏中性色真空。何可分作理中三藏。事中三藏釋耶。今經藏性中具體相用。義開三藏。非如天台三諦三觀。對心立境。始起漸頓三止觀也。縱說染淨緣起。亦屬藏性隨緣一分。然無不變分義。況正脈中轉難釋云。妄不復生。真不復變。何云無隨淨耶。又云。妄本無生。而非成佛始滅。真本無變。而非成佛始生。眾生分中尚無生變。況成佛耶。則不空中具三藏義。何無全分不空藏乎。經云。此迷無本。性畢竟空。觀相元妄等。皆空義。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觀性元真等。皆不空義。覺迷迷滅。覺不生迷。妙覺明心。則各俱現等。皆空不空義。審經疏意。皆一具三。何一不空尚有缺乎。又圓通疏云。如來自證。隨淨三藏功能一時圓現。俱即俱非等。此節疏文混濫不清。經中我以妙明下。顯緣起藏性。而如來藏後。顯性起藏性。然緣起中。藏性徧含生佛。生佛盡具藏心。迷背為生。悟合成佛。非惟一佛獨自證也。此約隨緣染淨說。至性起中。三藏心性。不論生佛。常明元玅。體用德相。本來具足。如說非即俱義。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明心。無二圓滿。是也。故正脈科云。前二節文。依迷悟心對辨染淨緣起。後三藏文。依本來心圓彰三藏妙性。則圓通疏總解不分。混濫謬矣。彼疏又云。惟屬於空。未涉三諦。豈四法界。但及一真諦者。交師正脈云。正屬空如來藏。何云空觀真諦。交師以三法界。會歸一真法界。亦如台宗即中即假即空。一空一切空。無中無假無不空。何云四界不及一真諦耶。既不善他宗。又迷自家諦觀。罔斥先賢。疑誤後學。詳為釋通。非好辯也。 三師文句。銷經無錯。然云三諦一諦。似是而非。不可以三藏一藏比也。天台諦觀。內以六識心。外以三諦境。起三止觀。斷惑證真。若較今經。徵破六識。如初開示第一義諦真勝義性。如如來藏。法界真如心性。而非台宗三諦境也。故佛斥云。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後偈云。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故知三諦在天台為宗。在餘經或重。對今楞嚴。推尊如來藏性。文殊揀選。獨選聞性。餘五根性尚揀。況六識六塵等。下偈云。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至於一藏兩藏三藏。諸解亦依經科。各有意在。若對機說教。則有三藏次第。約佛稱性談。三藏圓通無礙。就對機中。隨說一藏。三藏義具。毋以辭害意也。既無大傷。何相排毀八。 △庚二。阿難悟謝發心二。辛初。總敘承示悟謝三。壬初。略敘示悟。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 蒙佛二句。教也。十見四科七大。相妄性真。圓常周徧。故曰妙示。 身心蕩然。得無罣礙。 身心二句。益也。身謂法身。由十番彰顯。悟佛知見。得法性身。瀰滿清淨。故約蕩然。不復妄認六根四大為自身相也。心謂真心。由四科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心。徧融無障。故無罣礙。不復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也。一迷識身。昏擾繫縛。今悟常住真心。性淨法身。得大受用。無不自在矣。 △壬二。廣顯益相二。癸初。身蕩然。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徧十方。 眾則位兼小大。知則悟兼解證。又知。能覺觀智也。心。所證理性也。初一句約人。次二句約法。心。六根心性也。如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徧。性身周徧也。如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又云。此見妙明。本是菩提淨圓真心。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故云心徧十方。即法性身充滿十法界也。 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 見十下。上明悟真。此三句徹妄。空。最大者。是根器所依。手。身根之一。葉。最小者。如貝葉果物等。見十方空。心裹十方也。觀手葉物。身包空外也。前云。近遠諸物。同汝見精性中所矚。故此法喻。又心徧十方。不空藏。見十方空。空藏。合即空不空藏。如云。若能轉物。身心圓明。於一毛端徧含十土。豈非藏性真用大乎。 △癸二。心無礙。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裹十方。 先悟心徧圓。二。初悟真。一切。三世間也。諸物。根器七大法也。妙。空相。明。不空相。元。空不空相。精。真常相。徧。圓徧相。含裹。包相。皆即菩提心者。如云。七大皆如來藏。本無生滅。以凡小觀物非心。權乘謂物為妄。今悟全物皆心。純真無妄也。心精徧含者。如云。見聞覺知。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寧有方所。又云。如來藏中。性識明知。妙覺湛然。含吐十虛。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反觀下。二徹妄。二。先法。生身。肉身也。揀非法身之真。眾生色身有生滅故。猶下。次喻。空海。喻真心。塵漚。喻妄身。存喻唯心所現。亡喻心外無體。起喻緣合妄生。滅喻緣離妄沒。又前喻相元微小。如云。空生心內。猶片雲點太清裏。後喻當體本空。如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謂迷妄之時。空裹界。界裹身。身裹心。如棄空取塵。認漚為海。今悟真之後。心包太虛。況身界耶。故觀空塵不定。海漚無從也。又皆即四句。不空藏中淨法滿足。反觀法喻。不空藏中染法本無。豈非相大。 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了然下。次悟心常住。前敘蒙示。緣因也。了知。了因也。獲得本心。正因也。四科文云。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故曰獲本妙心。又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故曰常住不滅。又四科文皆結虛妄。幻妄稱相。真體名性。又云。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豈非空藏。真體大也。 △壬三。結申禮謝。 禮佛合掌。得未曾有。 初句禮謝。禮佛者。禮三如來藏也。表三乘同歸一佛乘故。合掌者。合十法界心也。表十界會入一真界故。次句法樂。得。證知也。有二。一所得法。真如藏心。第一義性。從來未曾有也。二能得悟。向來未徹。而今始了。豁通曾未有也。上禮。總兼大眾。下偈。別述阿難。 △辛二。別說偈讚發心二。壬初。標起。 於如來前。說偈讚佛。 偈者。西域記曰。梵本略也。或偈他。梵音訛也。正音伽陀。此云諷頌。諷美如來恩德也。法益受深。感報實切。故述讚偈。 △壬二。正陳二。癸初。讚德。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先讚佛法。上句能說佛。空而不空曰妙。不空而空曰湛。即空不空藏也。顯見中。無是見。無非見。四科中。幻妄稱相。真體為性。七大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皆明妙湛空不空義。亦即禪那妙定。經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亦即應化用大。顯見云。十方如來。窮盡塵土。四科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七大云。妙覺湛然。含吐十處。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是也。無法不具。稱曰總持。即不空藏也。顯見云。如來自住三摩地中。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四科七大。皆如來藏。性真圓融等。亦即三摩妙定。經云。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色心諸緣唯心所現。如來藏中性見覺明等。亦即報身相大。顯見云。此見周圓。徧娑婆國。身心圓明。徧含十土。又四科皆云。陰界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七大云。性空真覺。妙德瑩然。徧周法界。是也。寂滅無為。名曰不動。即空藏也。顯見云。見與見緣。如虛空花。本無所有。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四科云。不動周圓。妙真如性。七大云。見聞知性。本不動搖。并其無邊不動空等。皆如來藏。本無生滅。亦即奢摩他定。前云。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語阿難言。汝今見不。又云。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當為開示。亦即法身體大。顯見云。如來清淨法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四科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如是乃至陰入處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七大云。性覺真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圓滿十虛。是也。尊者。謂世尊也。十號中一。以佛圓證三藏。如所如說。為九法界之最上。三世間所共尊也。 下句所說法。首楞嚴者。首翻一切事。即妙三摩。依不空藏。得總持相。楞翻究竟。即妙奢摩。依於空藏。證不動體。嚴翻堅固。即妙禪那。依於空不空藏。成妙湛用。此三大定。就藏心中。非一非三。即三即一。不次而次。次而不次。諸三昧頂。故稱為王。世出世師。故稱希有。非藏性外。別立諦境。更起止觀。分漸頓也。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銷下。後讚恩德。上句斷妄。若不七徵三破。起攀緣心。用諸妄想。輪轉生死。障惱不休。今最初時。揀出妄識為二死本。故六識妄想及二執障惱。億劫迷惑者。一時銷空。猶如千年室暗。一燈能破也。 下句證真。若不十番顯見。四科會常。七大圓徧。豈能知見是心。科大皆性。今最初時。揀出識精元明為二果本。次復展轉逐一開示。故如來藏心真如法身。不歷三祇。一時頓獲。亦如多年窮子還家。種種庫藏一併付託也。 問。約斷約證。頓漸如何。答。圓教斷證。豈漸遲鈍。略開四義。一據教位。四云。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見所斷惑。若約小教初果斷見。始教初地斷分別種。終教初住斷分別俱生現。頓教七信。圓教初信。皆與之齊。今云。銷我億劫倒想。實斷見惑。未斷思惑。下云。然猶未知無始虛習。又云。不歷僧祇獲法身。既證初果見道。預入聖流。雖非二三祇劫。已到初祇。何礙不獲法性身耶。此就小教位論。若婆沙論。三僧祇劫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因。後獲五分法身。分教。唯識論。地前歷一僧祇。初地至七地。滿二僧祇。八地至等覺。足三僧祇。究竟法身。終教。起信論。三僧祇劫。大同前分。論云。所證亦等。無超過法。但實教初住。即見法身。即能八相成道利生。初信至初地。見道證真。是初祇滿。二至八地。是二祇滿。九至佛地。是三祇滿。成妙覺果。三祇雖同。斷證實異。故教章云。終教二義。一定三僧祇。約一方化儀故。修實行故。二不定三祇。通餘諸類界故。佛德無限量故。頓教。一念不生即是佛故。何定三祇。圓教。念劫圓融。延促即入。該通塵剎。不定時分。今阿難聞圓頓教。何依權漸。局歷三祇劫耶。華嚴。發心便成正覺。本經。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胎經云。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 二準本經。正脈云。此以終實接入圓頓。頓教。未悟之先。法身本自現成。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圓教中。行布不礙圓融。故未斷惑究竟。不妨全獲法身。如前開示。迷心於色身中者。既名為性顛倒。至後開悟。見心於太虛外者。豈不號正徧知哉。又圓融不礙行布。故雖全獲法身。不妨更除細惑。下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三約因果。先修因證果。阿難初果獲法身者。為引二乘一類。回心向大。上成一乘佛果也。下云。定性回心。皆獲一乘。乃至圓通聖位等。至結經後超二果者。為引七趣一類。發心出界。下離二死苦報也。末云。知有涅槃。不戀三界。如七趣五魔等。次帶果行因。阿難權現初二果位。實證十地無學佛果。故此銷想獲真。又發誓願。除惑成佛。入濁度生。下佛勅云。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救生。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若爾。阿難斷證諸果。豈非帶果行因者耶。 四依現證。阿難獲法身者。信論三身。一本覺法身。凡聖具獲。二始覺法身。又三。一名字覺法身。小教停心。始等四教。十信。二相似覺法身。小教。別相至世第一。始終頓圓。三賢。三隨分覺法身。小教。初至三果。始教等四。十聖等覺。三圓覺法身。小教。羅漢支佛。後四教。俱妙覺果也。三六身別。獲覺一同。今阿難果。實已分證。若約頓圓。因該果矣。何疑不祇獲耶。下三信云。無始習氣。通一精明。三漸云。身心快然。妙圓平等。偈云。彈指超無學。圓覺云。離幻即覺。此約獲證說也。若依示現者。如信論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本經云。汝雖歷劫憶持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則知不可以三祇非三祇定也。審上四義。疑意盡釋。 問。前敘後讚。分配何異。答。前敘三文。後讚一句。以見科大。分配三藏者。開顯藏心。不次而次也。後讚一句。以見科大。俱名三藏者。圓顯藏性。次而不次也。偏圓隨宜。漸頓無礙。 △癸二。發心二。子初。正發誓願。又二。丑初。發三願心。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先別發三心大願。願者。始志希求。意貫下三句。初句上求佛果。即發直心。正念諸佛真如法故。相好具足莊嚴。稱曰大寶華王。次句下度眾生。發大悲心。欲拔眾生一切苦故。眾生無盡。稱恒沙眾。三句中。修自行。即發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淨諸佛土。名奉塵剎。維摩云。直深悲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具德。慈悲眾生。來生其國。起信論云。發心有三。一信成就。二解行。三證。初信又三。直深悲也。信滿初住位後。能現八相利生。經云。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故獲本心法身已後。即發三心。願成佛道度眾生也。 是則下。次總報一佛厚恩。如來斷智恩三。恩德最重。遵佛發三願行。即為報佛大恩。是知阿難已登實教初住。論云。住如來種。正因相應等。 △丑二。立四弘誓。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初句現請佛證。五眼照鑒曰證。三智洞達曰明。五下。當立四弘。一誓度生。誓者。願後要期意。五濁者。劫。見。煩惱。眾生。命也。乳峰云。劫濁者。約後四濁。立此假名而無別體。四濁增劇。聚在此時。即其相也。見濁者。五利使為體。諸見熾盛為相。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三災感召為相。眾生濁者。攬五陰見慢果報為體。惡名穢稱為相。命濁者。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為相。然與下說不同。此據世界苦報。下依心性妄因。先入者。一以五濁惡世最苦者。宜先救度。二以五濁眾生剛強難化者。宜先調伏。泥洹。此云滅度。涅槃別名。 不取者。一不取二乘。獨得泥洹。二不取諸佛泥洹。如地藏謂。眾生未盡。誓不成佛意也。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大下。二誓斷惱。上句能斷德。下句所斷惑。證法性體。故稱大雄。是不動德。讚佛法身。我空無分別慧。證我空理。斷見思惑。現行障也。具智斷相。故稱大力。是總持德。讚佛報身。法空無分別慧。證法空理。斷塵沙惑。種子障也。能與拔用。稱大慈悲。是妙湛德。讚應化身。俱空無分別慧。證二空理。斷無明惑。習氣障也。下富樓言。如阿難輩。習漏未除。我等無漏。尚紆疑悔。故希更除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令句。三誓成佛。早與今異。今則現證。早即頓圓。無上覺者。超前五而成第六妙覺佛果也。 於句。四誓弘法。寂坐一場。徧十方界。況三千界。坐百億場。弘揚法化。度人習教。傳傳無盡。燈燈不絕也。佛以滅德加被。我敢違本誓哉。 △子二。結成不退。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舜若多。此云空。銷有二義。一空決不可銷亡。下云。空非可作。無壞滅故。今言空尚可銷。心必不動。如虛空可量。無盡佛德意也。二發真歸元。虛空銷殞。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理實空可銷亡。心不可殞。劫壞之時。海涸山崩。而如來藏心豈傾竭耶。 前句喻況。後句法顯。爍迦羅。此云堅固。心。指上三大願心。四弘誓也。無動。不退轉也。上求下化。中修萬行。弘傳諸法。皆佛菩薩大菩提心。亦即佛頂楞嚴王定。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密部。鑠迦羅。斫羯囉。並翻金剛。心如金剛。寧有壞哉。華嚴。彌勒示善財云。譬如金剛。一切諸物無能壞者。而能普壞一切諸物。菩提心亦如是。普於無數劫中教化眾生。修行苦行。二乘所不能者。咸能作之。然其畢竟無有疲厭。亦無損壞。則今阿難圓頓心行。豈同權小解行證焉。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三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四上 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皐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較編定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資 △己三。說空不空如來藏心以雙融二。庚初。滿慈躡起二疑三。辛初。總敘疑情二。壬初。讚歎妙示。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褊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先敘敬。爾時者。當爾阿難悟謝發心已後時也。座起者。請益法業應從法空座中起也。尋常聽法。通肩披衣。今欲求教請問。禮當褊袒。如鄭伯謝罪於楚。微子求釋武王等。右肩者。肩荷上求下度之重擔也。右膝著地。互跪也。以權巧智。契彼實相理地故。合掌者。止觀一心中得。行十波羅蜜也。上皆身業敬順。恭敬。意業敬順也。白言。口業敬順。 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大下。次歎教。折伏之勇曰威。攝受之慈曰德。又智能斷惑曰威。悲能利生曰德。橫徧豎窮曰大。契理契機曰善。如來藏心不空不有。即性即相。名第一義。唯佛諦了。超越權小。真如法界。第一無妄。故云如來第一義諦。 △壬二。正舉疑情二。癸初。自疑。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世下。一敘昔未聞。增一云。善說諸法。廣別義理。諸弟子中滿願第一。中阿含云。身子稱嗟。善哉。賢者滿慈子。於如來弟子智辯聰明。安隱無畏。逮大辯才。得甘露幢。若值汝者得大饒益。諸梵行人皆當頂戴。又智論云。舍利弗。智慧中大。富樓那說法中大。又云。於四眾中。種種因緣譬喻說法。能利眾生。樓那第一。故云常推。 今下。上敘昔來。分得四辨。此明今時。聞若不聞也。法音下。當補云。回思昔日。方顯今昔優劣。聾人。喻聲聞無有中道智慧。百步外。喻佛境藏心去已甚遠。蚊蚋。喻第一義諦微妙法音。不見。喻二乘慧眼不能了達實相理境。何況得聞。喻無明理障。不通真如法界實義。斯亦極狀其今聞法音。精微奧妙。幽遠如此。與列子焦明相類。 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 佛下。二求今斷惑。常謂山河心外實有。今明唯心本空。又謂五大性闕不周。今宣各皆周徧。說此等法。為我除疑。今於本空互徧二義。究竟未詳。猶墮疑網地也。 △癸二。眾疑。 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世下。開二意。一阿難輩。開悟者。所知障輕故。未除者。煩惱障重故。我等中盡漏者。煩惱障輕故。尚疑者。所知障重故。二阿難悟者。信順佛語。非己智分故。漏者。俱生全在。希除細惑故。我等盡者。煩惱障盡。所知障存故。紆者。悟前二藏。迷後一藏故。習漏者。指根中積生無始虛習也。諸漏者。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也。紆。纏繞也。疑。屬根本自他法中單疑法也。悔。屬不定。善惡二中單悔惡也。識論。謂二心所。舊修已悔錯習。新聞尚疑義諦。二所交纏。不決定矣 △辛二。別陳二難二。壬初。真本無妄。云何三科生續難。此執性疑相也。有為屬相。本淨屬性。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 世下。先牒佛語。世間。三世間也。根。正報。塵。依報。陰處界。三科也。等者。六入也。業果等法皆攝其中。如來藏者。四科一一歸真。即顯真如心也。本清淨者。四科一一結妄。即顯本空淨也。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云何下。次正舉疑。山地。世界也。有為。眾生業果也。疑難有二。一既皆真如藏心。真不容妄。云何忽生山地有為相耶。二真本空淨。妄亦寂滅。縱妄忽生。亦應忽滅。云何山地有為染相。次第生滅。終始相續耶。始生因由。終續緣故。求佛與示。 △壬二。妄不是真。云何五大融徧難。此執相疑性也。融徧屬性。相陵屬相。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又下。初牒佛語。惟取四大周徧語也。 世尊。若地性徧。云何容水。水性周徧。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虛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 世尊下。二正舉疑。去風取空。成五大也。識見無形礙故。首二句。地水難容。堅潤性別故。次六句。水火難容。濕燥相尅故。後四句。地空難容。礙通各異故。既然五大彼此相違。云何互融。周徧常住耶。 △辛三。通為請示。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 而下。疑障。是義。指前二疑義也。第一四科疑中。藏心清淨。則宜無諸相。藏性本然。則宜無遷流。第二七大疑中。本心融徧。則宜無不容。法性湛常。則宜無陵滅。是二義中。一招教理相違難。二成性相相違難。攸。所也。往。歸也。不知二義所歸趣也。 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惟下。求釋。迷雲者。以此二疑能障性天慧日。佛出生續之由。融徧之故。頓使迷雲開豁。天日朗明。方到究竟無疑地也。及大眾者。大眾迷雲障霧。疑網悔結。盡皆除滅也。作下。請示。是語。口請。投地。身請。欽渴。意請。 △庚二。如來次除二惑三。辛初。許宣。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 爾下。分三。先顯法。初五句敘聽眾勝。獨告無學。為顯法深。無學尚告。況有學乎。如來下。明法義勝。唯識偈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又勝義諦。略有四種。一世間勝義。蘊處界等。二道理勝義。苦等四諦。三證得勝義。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一真法界。今後明萬法生續。則起於性本。妙覺圓明。五大圓融。則歸於一真妙覺明心。況顯到第三空不空如來藏。即一真無障礙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究盡中道。實相了義。故云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也。 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 令汝下。次示益。顯出二機。密該五性。定性。一類也。迴向。二類也。雖未二空。今即回心佛乘也。等。指有學人天。以及無性閳提。皆獲二句。證果益。真下二句。修因益。一乘。一佛乘也。即大白牛車。寂場。妙覺場也。即四衢露地。阿練若。亦云阿蘭若。此云無喧雜。論翻閒靜處。皆由人法俱空。名離喧諍靜處。此是行人安心地面中正行道路也。心地觀經云。觀諸煩惱根元。即是自心。了達此法。堪能止住阿蘭若處。若了自心真阿練若。即首楞嚴大定處也。皆獲者。謂迴心不迴心。有性不有性。皆歸一佛乘也。涅槃云。餘經說有聲聞不得作佛。此經非如是說。無性闡提悉得成佛。況聲聞等。又云。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凡有心者。皆得作佛。故知佛性即如來藏。亦名一乘。亦名首楞嚴。故云皆獲。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汝今下。後勅聽。當以第一義諦理聽。為說尊勝義中真勝義性。破滅最極微細種現疑也。 △辛二。欽受。 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佛既囑聽。眾應欽承。默然翹佇。一心受領。 △辛三。正說二。壬初。答迷真起妄。以釋三科生續難。即顯空不空如來藏心中。體空用有。出其四科生續由也。於中二。癸初。正答初問。法說眾生迷真成妄。以明染緣起相。△分五。子初。牒其所疑。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躡牒語略。意義具含。依性成相。其由甚細。 △子二。舉示真源。即起信論真如門也。妙。即如實空義。明。即如實不空義。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汝下。舉常致問。常說實義。大乘小乘。莫不聞也。本來覺性雖非真妄。然為所依。體唯一真。名義開二。自來不改曰性。天然元有曰本。靈知不昧曰覺。湛寂曰妙。朗照曰明。以此覺性。本來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空而有。即有而空。不涉迷悟減增者也。總為後二答本。別分開言。性覺妙明者。性依自性體相。約三大義釋之。性。體也。妙明。用相也。又性屬體。覺屬用相。祕密幽隱曰妙。顯現發露曰明。此即體用隱顯無礙義也。為下第二答本。經云。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妙覺明心。先非水火。若俱發明。則俱現等。 本覺明妙者。本依修中本未。約三覺義以釋。本覺。如文。明即始覺。妙即妙覺。此即因果始終該徹義也。為下第一答本。經從性覺必明已去。乃眾生迷真成妄。三續終始。富樓那言已後。是諸佛悟妄成真。純一不二。等具下二種答義。故此標列二名句也。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富下。答以常聞。但領其文。未達實義。或依已教別解。所謂一音演說。隨類各解。然含二意。一約權現。似解非真。二論實證。如圓覺云。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故云唯然常聞義也。 △子三。詳真妄本。即起信論生滅門也。明即覺義。不明即不覺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佛下。分三。初雙審真妄。覺明者。躡上性覺本覺。與妙明明妙也。去妙用明者。以有真妄二明。妄明獨為迷體故。為下。雙徵。為是性本自明。稱名為覺明耶。為覺不名。須用加明於覺。而後稱明覺耶。初為真覺。次為妄覺。故立明與不明兩關以勘驗之。令其自決取捨也。真明。如明鏡。本來自明。本然意也。妄明。如塵鏡。磨而後明。因緣意也。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富下。二答單取妄。意允下問。語若雙非。初二句顯非次徵不明。後一句顯非初徵性明。既有所明名覺。即屬妄覺妄明。妄覺。不覺也。妄明。無明也。無明不覺。為三細六粗之根本矣。又前二句獨取本覺明妙。若此本覺。不用明之。虛稱為覺。無所明矣。此則詞上排無所明之真覺。而意中深取有所明之妄覺也。又此不明與上意別。上是假言覺本不明。此是承言若不明之也。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佛下。三總斥無明。先牒。有下。次破。汝謂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意取必有所明。方稱為覺明者。不知有所。便非覺性矣。以覺性之中何容有所耶。無所。又復非明。以汝謂覺性上有所明也。理實妙明。有所無所雙絕故。如此非覺非明。又非本覺妙明性矣。豈稱為覺海澄湛。元明妙性也哉。又有所非覺一句。破覺性不墮妄明妄覺一邊。無所非明二句。破覺性不墮無明不覺一邊。既非明與不明。覺與不覺。故云性覺妙明。有所無所。約境言。無明有明。約心言。 △子四。正明生續二。丑初。初之忽生。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性下。分二。先標牒妄本。性覺。真源也。如佛說性覺二句。必明。妄本也。如富樓。若此不明則無所明。妄明妄覺者。揀非真明真覺。即無明不覺也。十惑中第一根本惑。九相中最先獨頭生相。論云。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一能隱真覺之體。二能發萬有之相。汝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此即始生本也。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覺下。次生成細麤。二。一最初三細惑境。先細惑。本覺性中。非所明境。因有妄明。遂立妄所。即業相也。論云。一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所明妄覺之所既立。能明妄明之能自生。即轉能見相也。論云。二能見相。亦名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能明所覺俱妄。並屬無明細惑。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無下。次細境。即現相也。論云。三名境界相。依能見故。境界妄現。亦名現相。能現五塵一切境界。初無同異。約識見心。下無同異。約眾生境。異彼異字。不同之謂。餘四異字。世界境言。謂此無明業識見分無同異中。熾然成世界之異境。不同彼器界之所異者。唯一虛空同境而已。因彼世界之異。以立一空之同。此為世界生續本也。由彼虛空之同。世界之異。兩對發明。於中彷彿共有形貌差別境處。無如虛空之同。彷彿各有知覺運動境處。無如器界之異者。因此復立無同無異之境。即有情世間。此為眾生生續本也。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如是下。二漸成六麤惑境。先粗惑。如是者。承上而言。於一真心。無明為因。生於三細。起後而說。唯一現相。境界為緣。長於六粗。故云擾亂。不離藏識見相分也。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緣對曰待。思慮曰勞。即智識也。亦名智相。論云。四智識。分別染淨法故。又云。復生六種相。一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楞伽云。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當法執俱生。 勞久者。即相續識相。久謂相續無間斷義。論云。五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又云。二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此當法執分別。即相宗第七末那識。緣內者。屬智相。緣外者。屬相續。發塵者。謂勞慮久後。發取妄塵也。即執取相。論云。三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又云。意識者。即前相續識。取著轉深。計我我所。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別事識。此當我執俱生。六根塵中起六種識。論云。分別事識。依於見愛煩惱增長。俱生愛也。思惑。自相渾濁者。勞動於內。塵發於外。如水被土渾濁也。以依前所執妄塵境上。更立假名言相。即計名字相也。論云。四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此當我執分別。屬見惑也。上四惑道。 由是二句。即起業相。論云。五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煩惱者。即十使煩惱也。塵勞者。共有八萬四千也。十使互具成一百。歷十根塵成一千。身口七支為七千。三世歷成二萬一。貪瞋癡等四心具。累共八萬四千數。約其未起。屬惑。約其已起。成業。今云由引起者。依前執相計名。見愛粗惑。發動身口。造一切業。即屬業道。苦報因也。此為業果生續之本。 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起下。次粗境。即業繫苦相。論云。六業繫苦相。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成住壞空曰起。起。動也。世界名異。為者。因上熾然成異惑感。前云。結暗為色。下云。想澄成國土。寂然不動曰靜。靜。寂也。虛空名同。為者。因上因異立同惑感。前云。晦昧為空。下云。迷妄有虛空。眾生業果。生老病死。死而復生。並屬有為。稱無同異。因上無同無異惑感。前云。想相為身。下云。知覺乃眾生。此三續相皆苦報果。屬苦道也。汝問云何忽生虛空山地諸有為相。故此答耳。論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又云。依本覺故。而有不覺等。 自性覺無明。以至粗境。前後無非能所連持。若能了達真妄一念。頓絕能所。萬有一空。復還清淨。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故此佛說生成初後。令觀順生次第。易於開悟。當來修時。依此次第而逆斷之。易於修證。豈至迷悶有紊亂耶。 △丑二。後之相續三。寅初。世界相續三。卯初。能成四大。空大為能依。四輪是所依。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一風大。覺明空昧者。覺體之上。已起妄明。而妄覺無明。遂為空漚。頑空之體。全是晦昧。乃從迷頑妄想而發。妄覺是明。能也。頑空是昧。所也。又空大是頑虛。能也。四大是實色。所也。下云。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偈云。空生大覺中。依空立世界。華嚴云。如依虛空。起四風輪。安住。常住。究竟。堅固。能持水輪。水輪持大地。是故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相待成搖者。覺空對待。明昧相傾。彼此乖角。不覺心動也。有風輪者。世間諸風全是妄心動蕩感也。執持界者。世界最下。全依風輪執持住也。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因下。二地大。傾其空昧已生搖。堅其覺明而立礙。昧空搖處。既成風輪。明覺堅時。遂為金地。然土與金皆是堅性。質礙物相俱屬地大。因昧空而心動。緣明覺而執堅。對動成靜。待虛立實。故有金地。保持國土。密部說云。地大最下。有金剛際。是也。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堅下。三火大。於心念中。妄覺堅執而金成。昧空搖明而風出。一動一靜而觸摩。一柔一剛而動盪。心熱發燥。故有火光。變生作熱。化有為無也。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寶下。四水大。堅覺愛明。金寶下潤。燥心熾盛。忤氣上蒸。濕煖既濟。徧成猛流。故有水輪。含載方界也。由內起昧。搖。堅。燥。潤。五種心相。外即成空。風。地。火。水。五大輪矣。俱舍論云。謂諸有情。業增上力。最下先依虛空。有風輪生。風體堅密。不可沮壞。起大雲雨。注風輪上。滴如車軸。積水成輪。眾生業力。水不流散。諸有情業。別感風起。摶擊此水。上結金輪。如熟乳停。上凝成膜。故水輪減。唯厚八洛叉。餘轉成金。於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處中。餘七金山周匝繞內。頌曰。次第金藏雲。布雨滿其內。先成梵王界。乃至夜摩天。風鼓金水成。須彌七金等。第七金山外有四洲。洲外復有鐵輪圍山。周匝如輪。圍一世界之外。中有八海。前七名內。具八德水。名香水海。第八名外。醎水盈滿。於外海中。大洲有四。各對須彌山王。南贍部洲。北廣南狹。三邊量等。其相如車。唯此洲中有金剛坐。下窮地際。上據金輪。一切菩薩將成正覺。皆登此座。東勝身洲。形如半月。西牛貨洲。形如滿月。北俱盧洲。形如方座。隨其洲相。人面亦然等。◎問。此經先金後水。俱舍先水後金。其故何也。答。彼論世界安立。自下生上成次。此約世界生起。由內感外為序。故不同也。餘詳瑜伽智論。 △卯二。所成四居。謂水居。地居。山居。林居也。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 先總成二居。海為水居。洲為地居。並依水火為能生也。分二。初示其由生。火騰者。火性本炎上而輕升也。水降者。水性本流下而重墜也。交發者。交互發生燥潤用相也。立堅者。各自堅立升沉體性也。水勝火弱。濕為深海。水居。火勝水弱。乾為平陸。洲居。浮土可棲。大者曰洲。聚沙堪住。小者曰潬。 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以下。二驗其氣分。以是瞋火愛水共生義故。海水就濕之處。不忘燄烈氣分。火光常耀。洲潬就燥之處。不忘潛流氣分。江水常瀑。 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 水下。二別成二居。以火風水地為能生也。分二。一成其山居。愛水勢劣。瞋慢火風增上。結為高山。成山居也。擊山燄者。不忘火氣。融石水者。不忘水分。 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土下。二成其林居。堅地勢劣。愛憎水火優餘。抽為草木。成林居也。燒林變土者。不忘土氣。絞藪出水者。不忘水分。華嚴云。譬如樹林依地有。地依於水得不壞。水輪依風風依空。而其虛空無所依。水緣風力起世間。宮殿山川悉成立。地水所住及宮居。二足四足皆蒙益。西域水火村。有阿耆波池。旱潦湛然。常沸不流。以火投之。徧池烟燄。竹木投之。並成灰燼。又夷陵城。有二大石。相去丈許。名陰陽石。陰石常潤。陽石常燥。旱鞭陰石則雨。潦鞭陽石即晴。 △卯三。結成種續。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初二句總明。互以無明妄想。心生動堅煖濕。遞為種也。別論。初句前四輪。明昧相搖則發風。風動明礙則成金。金風研磨則起火。火蒸金潤則生水。次句後四居。水優火劣為海。火優水劣為洲。水微火盛為山。土微水盛為林。 因緣者。內心為因。外境為緣。種子為因。現行為緣。初發為因。後生為緣。遞種為因。蔓延為緣也。相續者。成住壞空。終而復始。如旋火輪。連環不息也。楞伽云。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若使無明破而風輪息。堅執消而金輪壞。瞋性歇而火輪空。愛心盡而水輪凅。是則器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矣。正脈云。此以五行附合。有二不便。一五行反明。經義反晦。二外教化機。多歸陰陽。佛說萬化。本唯心性。內外不可混濫。◎文句云。舊以五行生尅訓者。甚違經旨。經顯一切唯心。何用世間妄計為解。且如山石擊燄融水。五行說者。若以石屬金。金能生水。烏又生火。若以石為土。則水火皆不應生。又林燒成灰。可云火能生土。因絞成水。豈是木反生水。故知不應以彼五行釋此佛經義也。 △寅二。眾生相續三。卯初。總成六入。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 初指無明本。復次者。世界生續。不離一念無明心動。而此眾生生續。亦由現前一念不覺真如心也。明妄。即妄明也。非他者。此之妄明更非他法成也。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耳。覺明為咎者。覺。所覺境。明。能明心。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故云為咎。咎。過也。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 所下。二成六入相。又二。先三細。理。體也。踰。出也。因。心也。緣。境也。所覺妄境既立。能明妄心自局。故云不踰。以此心因境緣。心明見聞覺知。境立色聲觸法。所句。業相。明句。轉相。以是三句。現相。下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 色下。次六粗。色等六塵妄境一成。見等六根。妄心分攬。下云。由明暗等。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等。順文而言。初由無明而引生業識。次由業識而轉現心境。後由心境而發起根塵也。 △卯二。別成四生。 同業相纏。合離成化。 先略標。由上根塵而招感類生。何者。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根塵識三。為業性故。發起妄業。同業即纏胎卵。合離即成濕化。此乃四生十二類之始也。胎卵曰同業者。因父母己。三者業同。故相纏縛而有生。如人畜龜蛇類。濕化曰合離者。不因父母。但由己業。或合濕而成形。如含蠢蠕動類。或離異而托化。如天鬼飛行類。此言諸本有身。顛倒執著。故感中有。投托之時。亦復爾也。 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 見明下。次詳釋。分二。初委示胎生。三。一舉親因。中有之想愛。是受生親因也。見想。屬能。是心惑。明色。屬所。是境相。妄心見妄境。故曰見明色發。即於中有見父母也。妄境起妄惑。故曰明見想成。即於父母起憎愛也。異見等者。男子投胎。見父是男。異見故憎。見母想妻。同想故愛。女子托胎。見母是女。異見故憎。見父想夫。同想故愛。涅槃經中無明有二。一潤業無明。謂過去煩惱也。二潤生無明。即託胎時。父母境邊。起諸異同憎愛見想也。流愛為種者。即最初注愛於母血父精。識托其中。以為投胎之種也。 納想為胎者。即投種後。愛著不捨。增長胞胎而為成就。下云。想中傳命是也。圭山云。明見想成者。謂無始愛之習氣也。同想愛者。分別之愛也。流愛者。謂愛任運流注。相續不斷也。納想者。俱生之愛。方能助潤於業受生故也。然種胎。想愛俱有。經文省略。各舉一耳。◎俱舍云。男胎。於母如妻想而忌父。女胎。於父如夫想而忌母等。 交遘發生。吸引同業。 交下。二明助緣。遘。遇也。父母交遇。為受生助緣也。交遘發生者。謂男女會合。染心成就也。吸引同業者。謂吸引過去同業入胎。但上以己纏父母為同業。此以父母吸己為同業也。略鈔云。交遘者。是種子現行。身相資熏和合義。吸引者。因緣相牽。如磁吸針也。同業者。宿業成熟。今報人畜也。 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曇等。 故下。三結成胎。因緣者。親因助緣。或自業為因。三處情想為緣。遂入胎中。成五陰身。故得後有也。羯羅等者。俱舍云。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羅藍。此云凝滑。二七名遏蒲曇。此云胞胎。亦云皰。狀如瘡皰。三七名閉尸。此云輭肉。四七名健南。此云堅肉。五七名鉢羅奢佉。此云形位。今舉前二。故云等也。合轍云。中有身投胎時。其無緣處。大地如墨。唯於父母有緣處。見有一點明色發現。此中有身。即趨其處。見有可愛之境。即注愛於父母赤白二渧。以為胎種。有福之人。想其母胎如花林堂殿。薄福之者。惟棘樹圊廁。◎瑜伽云。中有以異熟五蘊為體。是業招故。惡業中有。如黑羺光。或黑暗夜。善業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胎卵並如當生本有。若人中有。如五六歲孩子。諸根猛利。能作諸業。於父母邊。起顛倒想。見已自行。或唯見男。或唯見女。漸近彼處。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根門。男則緣母起愛。女則緣父起愛。由起二欲心。己與愛境合。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點和合。流入胎藏。三處現前。得入母胎。認此精血二渧凝結時處。以為己身。便生歡喜。此心生已。中有身沒。受生有身。◎大集經云。最初歌羅邏時。即有三事。一出入息。名壽命。二不臭爛。名為煖。三具心意。名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三法和合。從生至死。依此識親生種子。即是命根。此初七內。名曰雜穢。父母精血相和名雜。自體不淨名穢。亦云薄酪。亦云凝酥。二七頞部曇。名疱。猶如豌豆。瘡疱之形。表裏如酥。未生肉故。三七閉尸。名凝結。亦云耎肉。謂稍凝結。如就了肉。四七健南。名凝厚。亦云堅肉。肉漸堅厚而硬。五七鉢羅奢佉。此云形位。亦云肢節。內風所吹。生諸根形。一身四肢有差別故。六七名髮毛爪齒位。七七名具根位。以五根圓滿。漸次生識。但未具空明等緣。 胎卵濕化。隨其所應。 胎下。二例明四生。二。初總標成應。胎等。皆應也。情等。皆感也。略即四生。廣則十二。隨所應者。隨其情想所感。而應之以四生也。 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卵惟下。二各別明感。想等。業也。卵等。報也。亂思不定曰想。結愛迷戀曰情。親附不變曰合。捨此趣彼曰離。以此四心感召。而四生亦各以類應也。圭山云。卵等四生。則受生差別。故瑜伽釋眾生云。思業為因。殼胎濕染為緣。五蘊初起為生。若以四生配六道者。天獄化生。鬼通胎化。鬼子地行羅剎是胎。餘皆化生。人畜各四。人具四者。毘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則常人。濕則奈女。化則劫初。畜具四者。如金翅龍並具四生。餘獸皆胎。餘鳥皆卵。飛空水陸。微細蠢動。或胎卵。或濕化。品類眾多。不可具分。又卵必具四。胎三。濕二。化不兼餘。故居後也。 △卯三。結成生續。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 初明感之相續。情想者。與七趣異。彼以思善為想。念惡為情。此以男女愛慕為想。綢繆為情。更相變易者。約一生則周而復始。約群靈則彼此轉換。或情變為想。想易為情。合變成離。離易成合等。 所有受業。逐其飛沈。 所下。次明應之相續。所有受業者。受生胎等果報。無不隨業應成也。逐其飛沉者。逐其善業。則四生皆有飛舉之樂。如龍仙等。逐其惡業。則四生皆有沉墜之苦。如人畜等。或飛逐為沉。沉逐為飛。橫逐為豎。豎逐為橫等。 問。卵初化後。有何所以。答。有二釋義。一約境。具緣多少以敘。想藉四緣生。一業。二父。三母。四煖。以羯羅藍為初生相。情因三緣生。一業。二父。三母。以遏蒲曇為胎卵漸分之相。合感二緣生。一業。二濕。以蔽尸為初生相。離應惟一緣。所謂業力。以羯南為初生相。多者為首。少者為尾。二約心。從本至末為次。謂無明是卵。即本識三細中最初業相。能所未分。混沌如卵。既是根本。故先明之。無明發業。蘊在藏識為胎。愛水潤之。方能受生為濕。從無忽有為化。故後說之。 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以下。後雙結其相續。情等四變。因也。飛沉二逐。緣也。由此四生。生續無間矣。 △寅三。業果相續三。卯初。開成三果。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 初欲貪果。二。先業果。見色同慕曰想。心思共戀曰愛。因緣合成曰結。此約受生時言。若在世時。想念恩愛也。愛不能離者。深結受生因也。子孫相生者。輪迴生死緣也。想愛有四句。一想非愛。如藥石。怨家類。二愛非想。如隣孩。貓狗等。三亦想愛。如父母。夫妻。四非想愛。如庸人。平境。恩愛亦四句。一恩非愛。如恩人貧窘來投。二愛非恩。如憐愛可意婦女。三亦恩愛。如六親情友。四非恩愛。如尋常男女。今四句中。並第三也。圭山云。恩愛有多種。或天屬之恩。如父母等。或感事之恩。如得惠賚等。或任運生愛。即自身及名利。色味六親等。或因恩成愛。或因愛結恩。或因敬成愛等。 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是等下。次指本。是等。謂子孫相生。果也。欲貪為本。因也。謂業果各本於自心貪愛淫欲。能絕其貪欲。而業果自息也。圓覺云。一切眾生。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有二。一欲愛。心也。二欲塵。境也。瑜伽云。一煩惱欲。五欲心也。二事欲。六塵境也。貪亦二。謂對所貪欲境。標指能貪愛心。今此雙通。貪愛亦有四句。一貪非愛。如人貪忙。二愛非貪。如愛看鬧。三亦貪愛。如財色味。四非貪愛。如違逆境。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 貪下。二殺貪果。亦先業果。貪生愛命。必賴滋養。四生十類靡不皆然。故曰同滋。彼貪我之豢養。以滋彼之身命。我愛彼之血肉。以滋我之口腹。滋養之心。彼我同故。圓覺云。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瑜伽云。貪有五種。一於內身愛欲。身貪。二於外身淫欲。淫貪。三境欲。境貪。四色欲。色貪。五薩迦耶欲。薩迦耶貪。此當第一身命貪愛也。貪不能止遞相食者。謂彼此皆欲滋養身命。所以貪不止。而必至相吞也。隨力強弱者。正法念經云。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濕胎卵金翅。能食三生龍濕胎卵。二生胎卵一生卵龍。如次被吞食。 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是等下。次指本。互相吞噉。殘害身命。故云殺也。因貪起殺。故云殺貪。元因貪生。吞殺彼命。故云為本。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 以人下。三盜貪果。亦二。先業果。初三句。舉一胎生也。不與而取及陰取。皆盜故。以人食羊。不與取也。羊死為人。互來相噉。陰取也。皆稱盜貪。如是四句。例餘十生也。十二類中除去空散消沉。土木金石二類。不可食故。 問。此與殺貪何異。答。殺貪未論酬償先債。今此盜貪乃約過去。於身命財非理而取。故互來相噉。以責其盜也。惡業二句。正明業報也。物物貪生。安與人食。互來橫取。盜最重者。此惡業債。生生俱值。相食相誅。塵劫無際也。 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是等下。次指本。貪愛我命。盜噉他身。以莫大惡業為續生之緣。豈非是本。 △卯二。合成二常。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先殺盜常還。汝負二句。影略多詞。具當八句。應云。汝負我命。汝還我命。我負汝命。我還汝命。此屬殺貪。我負汝債。我還汝債。汝負我債。汝還我債。此屬盜貪。因者。負也。緣者。還也。經常在者。此言命債不了。故生死相續亦不了也。下云。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殺身命。或食其肉。經劫食誅。如輪高下。無有休息。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汝愛下。次欲貪常縛。句亦影略。當云。汝愛我心。我愛汝心。我憐汝色。汝憐我色。此順釋也。若交錯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我愛汝心。汝憐我色。心。情性也。色。姿容也。愛謂愛樂。憐謂憐惜。因者。憐愛。緣者。心色。經劫常者。由愛憐不斷。故生死相纏亦不斷也。圓覺云。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卯三。結成根續。 惟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三貪惡業。因也。生死苦果。緣也。既有根種。枝自生續。 △子五。雙關結答。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 此末答終而復始也。前明從因感果。自始至終。今明結果歸因。終復成始故一意。又此本答三續。今總束以結答忽生。正顯忽生非別有法。即生彼相續之三法。意雙關也。原問忽生。今躡之而結答三續。正顯三續非別有法。即續彼忽生之三法。亦雙關也二意。於中二。先躡相續而結忽生。初二句躡上之辭。顛倒。二義。一首尾相因義。二顛狂迷倒義。 覺明。性覺妙明也。明了。妄也。即無明不了。知性。真也。即靈知覺性。真妄和合。總為業相。因了。能見轉相。發相所現境相。三細也。妄見。謂法我見。人我見。六粗中前四相。並從三細而生長也。始則似有世界。乃有眾生。有眾生。乃有業果。後則由業果不斷。故眾生不斷。由眾生不斷。故世界不斷。然皆非心外有實顛倒。不過皆是覺明體中。妄生明了知性。因此妄了。發起妄相。從是二我妄見隨生。汝問三種云何忽生。故此結答。皆是覺明。乃至妄見所忽生也。 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山下。次躡忽生而結相續。山地。世界也。有為。眾生。業果也。此段全牒問詞。因此一句結答。汝問三種云何次第遷流。故此結答。但惟因此無明顛倒。相續虛妄。以是終而又復始也。前云妄見。後云虛妄。可見生續唯一妄法。全無實體矣。無始初生根本。如今經說。中間次第續枝。後來無窮流末。詳在起世。樓炭。長阿含經等明。 △癸二。兼釋轉難。喻說諸佛悟真無妄。以顯淨緣起性二。子初。滿慈執因疑果。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 先躡舉疑端。首四句。生同佛心也。妙覺指眾生現具在纏之體。本妙覺明者。本無不妙。元無生界。諸染法也。覺無不明。元無業果。諸障礙也。不增減者。佛心不增於生心。生心不減於佛心也。無下。頓生諸妄也。無狀者。無端無故也。 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如來下。次正陳難意。今得妙空明覺者。復其無物本體。還其圓照本明也。此二句。佛同生心。山地。是世界。有為習漏。是眾生業果。末句。正疑諸妄何時生也。意謂如來復還之真覺。元無異於眾生未妄之真覺。則眾生既從真而起妄。如來豈不亦當從真以起妄乎。此同剛藏難云。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圓覺剛藏全難有三。一真能生妄。即前萬法生續。二說妄為真。即後索妄有因。三佛妄何生。即此何當復生。研文思知。 △子二。佛分真妄喻釋。 問有二迷。一迷執妄法有始。二迷執真覺有終。今答不生不變。二迷並破。又眾生迷理。依真成妄。如來悟覺。唯真無妄矣。 △分二。丑初。喻妄不復生。 不但佛妄無生。縱在迷位。妄本無生。有解妄因妄果。其體本真。悖此文義甚矣。 △中又二。寅初。喻無明本空。無明。妄因也。從初本空。終亦無生。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 佛下。先舉喻辨定。譬等。舉喻也。聚落。人聚村落處也。喻如來藏。迷人。喻佛在因位未覺時也。惑。喻無明。南。性明。喻真。北。所明。喻妄。南本不動。迷惑成北。性明無變。妄明立所。信論云。如人迷方。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 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此迷下。辨定也。有二。一辨昔迷始無所從。此迷三句。徵也。富下。答也。何下。釋也。迷無根者。諸法皆因無明。無明本無因也。何因迷者。迷不自為生迷根也。悟非迷者。悟迷相反。安得生迷也。何因悟者。悟亦不作生迷根也。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佛下。二辨今悟終不復起。倏。忽也。悟人。喻過去諸佛菩薩善友。指示教說人法二空也。令悟。如法解行證入也。縱迷。縱使先迷。或久迷也。此人。喻現在十方大覺如來。不者。一旦豁然。現量實悟。人法頓脫。身心忽空。永不復迷也。問。法中似從真心起妄。喻中何不許悟生迷。且迷方者。誰不先從於悟乎。答。法中正不許真能起妄。惟說妄依真起。猶如影依鏡現。終非鏡自生也。圓覺疏辨種種幻化。皆生覺心。不說心生種種。又迷方人。悟在他方。迷在此方。豈以他方之悟。為此方之迷根乎。況此人之忽迷。亦不得初起迷之本。是亦可明妄無始也。◎問。今有迷方者。雖受指示。亦有久久不悟。何也。答。此言悟者。亦須於指示後。久久觀省。忽於一朝。四方朗然轉正。始為悟也。此等悟後。豈得復迷。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 富樓下。次合法喻明。初總合。問中疑雖。答中合法。並舉如來。知彼迷人喻佛因中博地言也。諸佛悟後。不復更迷。解法如喻。故云如是。 此迷無本。性畢竟空。 此下。二別配。亦二。一合無所從。迷指無明。無本者。迷本無根也。性空者。四性無生。畢竟空也。謂此無明既不以自體為本。亦不以覺性為本。無所從來。徹底元空。亦如迷方之迷心。更無所因也。 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昔下。二合不復起。昔在迷位。尚本無迷。對覺說迷。似有迷覺二而已矣。今覺迷時。迷隨頓滅。究竟覺中何容有迷。故云不生。交光曰。昔本無迷者。如迷方時。方實不移也。似有迷覺者。似有顛倒之迷心。及移轉之方位也。末二句。承上言。不覺則已。但一覺迷。迷即頓滅。以真性覺中本無無明也。亦如惑南為北之時。已即實無北相可得。況既悟南之後。安有北相復起於南乎。熏聞亦云。因中所迷。本雖無而似有。亦有能覺之智。果上所悟。妄心既盡。唯真智獨存。 △寅二。喻萬法現無。萬法。妄果也。現無。現今即無也。非先無今有。亦非今有後無。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 先舉喻辨定。亦如下。舉喻也。翳喻妄見。華喻山河。空喻明空。首二句。喻凡位三種宛然。次二句。喻佛時萬法寂爾。末四句。正喻疑佛何時起妄也。空地者。空滅華處地面也。喻妙覺地。下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何於華滅空地。待更生耶。 汝觀是人為愚為慧。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勅令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汝觀下。辨定也。先徵問。富下。次答釋。空元二句。喻萬法自來本空。生滅但是妄見。見華二句。喻實執佛滅萬法。已是顛倒妄情。勅令二句。直斷待華為愚。喻冀佛起妄者。決是愚人也。云何三句。何乃問其愚與慧者。又反結言。必為愚癡也矣。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佛下。次合法釋明。初句印定。云何下。反詰。既了所喻。何復前疑。謂汝解得晴空待華更生之人。決愚非慧。今汝云何乃於如來清淨覺明心中。待生山河等法。與此愚人有何異哉。通前本末元空。說何復起耶。 △丑二。喻真不復變。 不但佛後不變。縱在迷時。真亦不變。有解諸佛悟妄唯真。誤矣。不知真常不變。妄本無根。審下法喻。思之。 又如金鑛。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 又下。總舉二喻。先金鑛喻。鑛者。蘊金砂石也。雜者。金鑛二物混和也。純者。出鑛已後一純金也。更不雜者。不復重生鑛也。凡位覺隱。如金雜鑛。佛地覺顯。如金一純。已入果海。不重為因。更不雜也。因果雖殊。覺性實一。 如木成灰。不重為木。 如下。次木灰喻。覺性如地。惑障如木。加行如燧。智照如火。涅槃如灰。燧動火起。木盡灰成。灰歸於地。不重為木。修行智起。惑滅覺顯。顯處唯真。不重起妄。 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諸下。總合二法。開為二解。一別合。金喻菩提智德無變。灰喻涅槃斷德無生。因而開其但知性德。不知修德。迷也。菩提智光類於精金明淨。成智果後。不復煩惱。亦猶精金。銷後不復重為鑛也。圓覺云。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鑛。涅槃寂滅類於木灰燒盡。成斷果後。不復生死。亦猶木灰。散後不復重為木也。圓覺云。火出木盡。灰飛烟滅。幻從覺生。幻滅覺滿。前云。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 二總合。菩提涅槃既出煩惱生死之纏。一成永成。不復更變。亦猶金之出鑛。一純永純。不復更雜於鑛也。又煩惱生死既轉而為菩提涅槃。一滅永滅。無復返還。亦猶木之成灰。一燼盡燼。不復又成乎木也。然菩提智果。雖翻轉煩惱。不過完復本有如如智性。亦即照體也。涅槃斷果。雖轉生死。不過亦復本來如如理性。亦即寂體也。故此唯重菩提涅槃。真性不變。而不重煩惱生死。妄相無生。故云亦復如是。 △壬二。答妄隨真轉。 以釋五大融徧難。即顯空不空如來藏心中。相妄性真。出其七大融徧故也。 △中亦二。癸初。牒定所疑。 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空及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 初四句。按定問詞。疑水下。牒舉其疑。一疑水火俱徧。二疑空地無容。 △癸二。正答次問三。子初。舉喻二。丑初。標列性相喻。 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先略釋。虛空。藏性也。如鏡。群相。七大也。如像。體非者。不變。先非水火也。如光明。不拒者。隨緣。各現俱現也。如妍醜。 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 所下。次詳列。初句徵。意欲演略以成詳故。彼下。列也。空即體非群相。妙覺明空也。日下。而不拒相之詳。虛空為因。日等為緣。明等為相。明暗動靜清濁霾映為對。日。火大。日前空中求火故。雲。空大。片雲點太清裏。中宵雲霧。空俱黑暗故。屯。聚也。風大。可知。搖動者。振驚十虛。空谷傳聲故。霽。雨初止也。見大。以清淨目。觀晴明空故。氣。熱氣蒸空也。鬱斂曰凝。昏悶曰濁。識大。煖息識三。連名命濁。識又昏惑。冷煖酸甜香臭諸氣味故。土。地大。風吹沙土翳空曰霾。飛騰纏裹曰積。水大。可知。日月空像影現曰映。五則二成訓空。體相文意更顯。又以染淨緣起性釋。慧日天明。癡雲空暗。境風心動。見霽性澄。鬪氣意濁。疑土智霾。定水光映。思知。 △丑二。難釋相妄喻。 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於下。初總舉雙徵也。同時各處曰殊方。諸相者。明暗霾映。各現不同也。有為。揀異虛空無為。彼。指日等七緣。為空有者。對空雙詰。正顯相妄也。 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 若彼下。二單舉別難也。舉一日明以例餘六。先緣。後空。各別難問也。明從日生。不藉虛空。空見圓日。日外有空矣。明從空生。不藉日照。中宵雲霧。空暗不明耶。 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當知下。三直以釋難。非日空者。互奪無定。非因緣也。不異者。非不因緣。亦即非自然也。離空日外。明無立處故。上句。無生性空。下句。隨緣似有。 △子二。釋疑。 此正直釋滿慈疑也。常文。有安舉喻之前。即是法說。或置法合之後。隨申正義。結歸疑問。今設喻合兩楹間者。於義少順。姑就現文。一承前喻意。以先釋其所疑。然後以法合喻。二到合喻後。將此文義消疑出義。結歸元問。三此中另設一科。令人於初中後。得意忘言。毋辭害意。正顯佛語無適不可也。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 一約相妄釋疑。承上難釋中。若彼生破他生。是空明破自生。非日空破共生。即空日破無因生。由是而知。明相之妄不可指陳。縱觀七大之相。元亦至妄。悉無指陳。若謂有可指陳。如執空華實有。復有一切狂亂非相。已為迷妄。若復詰其相陵。是猶復邀空華。期其更結空果。此又迷妄中之迷妄也。水火發現之相。常自虛無。說誰為礙。喻如月運岸移。惑在雲駛舟行妄見。月岸非有動也。又如夢見水火。被其陵滅。早知是夢。不執實有。便可橫身直過。尚無溺燒。豈有陵滅。故責云何詰耶。 觀性元真。惟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觀性下。二約性真釋疑。承前標列中。虛空體非群相。由此乃知虛空廓然。迥無諸相。性圓周徧。本不動搖。而觀七大之性。元亦純真。惟妙覺心。先非水火。水火尚無。說誰不容。下云。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責云何問不相容。滿慈之疑。此俱釋盡。而必兼相妄者。以難況易。意謂發現之相尚無可指。不相陵滅。況未發現之性迥非水火。豈應問其不相容乎。意令滿慈悟性無礙。兼亦悟相無礙也。◎圓通疏。謂虛空。指不變體。諸相。指隨緣相。不明空與諸相各具二義。一失也。又云。性水性火。非同相水相火。有相陵滅。先在性時。無相陵滅。此與觀相元妄。何詰相陵。文義有違。二失也。又云。若謂性中一總無有水火。即非性具之旨。此與妙覺明心先非水火。文義又違。三失也。◎有解先字作本。非先後先也。倘謂性本先非水火。後來方有水火妄相。則本無今有。性相分途。與冥諦神我邪計。相去不遠。此亦非理。先字可改。非字難去。既七大性。惟妙覺心。水本非水。火本非火。何云不容。上云妙覺明空。何出山地。空元無花。妄見生滅。此迷無本。性畢竟空。何執水火。妄為實有。同一覺心。成根始耶。縱前科大。會相歸性。性眞常中。求迷悟相。了無所得。乃至性水性火。亦云眞空性空。則會性後。純一性真。何分水火諸性相哉。來學慎思之。 △子三。法合二。丑初。合標列性相喻。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 真覺。謂元真妙覺明心也。合上虛空喻。上云。彼太虛空。體非群相。 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汝下。發明。謂開發表明也。合上七相喻。上云。不拒發揮。日照則明等。初二句。一大獨一明現也。次三句。四大異時。各各明現也。後二句。七大一處同時俱相明現也。正脈明二類。一同時異處。如吹火者。口出風薪現火。鼓熾同時而口薪異處也。又神通者。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燒注同時而下上異處也。二同時同處。互呈齊現。如一恒河。人見水。鬼見火。又一娑婆。眾見燒。佛見淨。斯皆同處同時。一多俱現也。如七大中。循業發現。一處求火。一處火出。一處求水。一處水出。各各現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俱明現也。圓覺云。如摩尼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圓覺淨性。現於身器。隨類各應。與此性相法喻有何異哉。 △丑二。合難釋相妄喻。 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 先徵舉影喻。云何。徵也。各現。難表相妄。俱現方可表也。富下。喻也。虛空難譬俱現。復用水日喻之。水喻如來藏心。日喻七大性真。影喻七大相妄。兩人各行。喻循俱明之發業。各日隨去。喻俱現七相之妄境。謂水中日影。本唯是一。今有日影隨東。是循東人行業而東去也。日影隨西。是循西人行業而西去也。其實水中日影。未嘗隨人東西。不過循業發現。相妄無可憑也。 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一東下。二就喻明妄。初二句。境先無憑也。準謂平準。的謂射的。又準。定也。的。實也。一日而現東西二影。誰為定準。一恒河處而現水火二大。亦誰為實的也。先無者。謂不待辨別。已先無定實矣。不應下。誡止難詰也。一影不應各行。各行不應一影。如一恒河。為何雙現水火。既水火雙現。為何止一恒河耶。宛轉下。分別愈妄也。同觀唯一。知二是虛。各行既二。驗一是妄。憑東作實。西豈謂其非耶。據西為真。東難說其無耶。一二東西莫定。轉顯相妄可知。此正與非日非空。不異空日。同一虛妄無據而已。又清涼云。澄江一月。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共覩。八方各去。則千百月各隨其去。將彼釋此。俱現更明矣。 觀相觀性兩文。宜接此行無可憑據之下。成三妙義。一舉喻法合。中無間隔妙。 二喻法明後。隨申正義。結釋前疑。收放攸宜妙。為前二喻內含二意。初舉喻中。將虛空色相以明七大性真相妄者。即釋空地俱徧不容疑也。次合法俱現內。又以水中日影喻明七大性真相妄者。即釋水火不相陵滅疑也。故日等七色並具性真相妄二義。性真。不變也。謂日雲風霽氣土水。相妄。隨緣也。謂明暗動清濁霾映。如日明者。遇雲則暗。乃至氣濁土霾水影。明相妄矣。雲隨風捲土霾。氣濁霽清。暗相妄矣。風遇日熱水寒。氣濁土障。動相亦妄。霽隨雲暗風鼓。氣濁土霾。清相亦妄。氣因日明雲暗。風扇霽清。濁相無定。土緣風散水洋。雲暗氣濁。霾相豈實。水值雲暗氣濁。風浪土混。映亦不然。故前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今以七大相言。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云何疑難相陵滅耶。七大性言。觀性元真。唯妙覺心。先非水火。云何審問不相容耶。佛前會色歸空。即云性色真空。次即會色歸心。隨云性空真覺。豈非相妄性真也歟。 三引出伏疑。起後文意妙。疑云。前佛極談。眾生現住迷境。當體性相二俱無礙。今何我等。動成有礙。而佛獨得無礙。何也。故後佛開示云。生隨染緣。故發塵相。佛悟淨緣。故發覺性。全修即性。故得無礙。然今錯簡此文於法合前者。繕寫之誤。亦成三失。一語脈不通。二前無結歸。三後無發起。餘意如前釋疑科明。 △戊二。圓彰三如來藏心。窮理斷疑二。己初。正彰三藏圓融。窮理盡性以起信二。庚初。極顯藏心二。辛初。依迷悟心。對辨二重緣起二。壬初。約染緣起。出有礙由。 一切眾生。性雖本有。若不悟修。但發塵勞。不發妙用。今能悟後又修。便翻九界之迷心。成佛界之智境也。故前迷方翳花。鑛金土木。皆指九界。悟方無翳。純金木灰。指佛界也。有以迷花配真如門。撥無迷悟。金灰配生滅門。生佛永殊。解者誤矣。孰知並生滅門。生佛迷悟性修。有同異耳。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 文分二。一執成有礙。又三。初以相隱性。傾。棄捨也。奪。收取也。以。用也。執也。色空傾奪。有二意。一約最初三細釋。色即結暗所成。空即晦昧所為現相。始由心動妄發業相。終由見取成就轉相。實虛起靜異同各別。故言傾奪。二約稍近六粗釋。以。即法執。傾奪。背趨意。凡外背空而趨有。是傾空而奪色也。權小背有而趨空。是傾色而奪空也。如來藏者。如來。即理性如來藏。以含攝為義。於。依也。論云。心生滅者。依如來藏。然具二義。一不變。二隨緣。今初義。又即本覺性。上以傾奪。即不覺也。 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 而下。二全性皆相。隨為者。即藏性隨緣也。法界者。圭山云。法界性與如來藏。體同義別。別有其二。一在有情數。名如來藏。二在無情數。名法界性。如智論明。佛性法性之異。二如來藏但語佛生本源心體。法界則情器交徹。心境不分。是則藏心克就根源。界性混其本末。今如來藏。隨緣與妄心相應。成諸色空境相。徧滿十方法界中也。 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 是故下。三結成諸礙。於中者。即於色空法界中也。風空則動靜交礙。日雲即明暗互防。至於水火相陵。空地弗容。並例可知。 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眾生下。二原始要終。眾生。九界也。初二句。惑也。迷於藏心。悶於無明。故曰迷悶。約最初。內含三細及前四粗。取淺近。下界與三途有念為迷。上界與二乘無念為悶。所謂有念無念。同歸迷悶也。違逆性真。謂之背覺。親順相妄。謂之合塵。故句。業也。前云。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謂由業識不空。相見未破。循色空業。趨有趨無。種種勞擾。緣念塵境。發動身口。起諸善惡也。有句。苦也。內含色空明暗一切障礙境界。前云。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諸有為法。迷悶為始。世間為終。 △壬二。約淨緣起。出無礙由。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文亦二。一融成無礙。又三。初以性融相。我。佛也。揀前滿慈及九界生。以。用也。妙明者。稱本覺性。起始覺智也。論云。依本覺故。說有始覺。以始覺者。即同本覺。揀前無明不覺有色空也。照而常寂。故不生。全修即性。故不滅。揀前傾奪生滅心也。融會曰合。如來藏者。不變體也。 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而下。二全相皆性。如來藏。此是隨於淨緣用也。揀前染用。妙覺明者。究竟覺智也。論云。覺心源故。名究竟覺。唯者。揀隨色空諸妄相也。圓照者。無明已盡。業識已空也。下云。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法界。理境。所謂以如如智。契如如理。其實三四法界俱該。 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是故下。三結成無礙。於中者。由生迷事。故全障事。今佛悟理。故能融事。中即於理法界中也。一下。從體起用。自然之理。然此淨悟四境。一多小大。揀前染迷四境。塞通明暗。先標義。理事法界。理。一也。事。多也。互為者。理成事。事顯理也。事。小也。理。大也。相現者。事含理。理徧事也。事事法界。一大。剎身也。多小。塵毛也。為即一多相容。現即廣狹無礙。不下。次釋相。前二句。單出理事無礙。場。身理也。空。界事也。不動一乘寂滅道場。而徧十方塵沙世界。一為無量也。盡於十方無量虛空。含在如來一法身內。無量為一也。後二句。單出事事無礙。毛剎塵輪。皆事也。毛端現剎。正中現依。小中現大也。輪轉塵裏。依中現正。大中現小也。詳如正脈。此皆如理智中。現如量境也。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滅下。二原始要終。諸佛悟修通徹。故能滅合。滅其二執生滅之塵。即融相也。合其三覺平等之心。即契性也。下云。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揀前眾生之迷背也。真如者。信論云。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以真如體無有可遣。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一切法皆同如故。妙覺性者。佛果法性身也。果上達妄本空。悟真本有。以元真之性。翻元妄之相。豈非破妄相顯真性歟。論云。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恒沙諸淨功德。不異真如。以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發者。上諸無礙境界。皆從性起。全體作用。離性無別境相也。論云。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又云。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謂從本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此非心識能知。以真如自在用故。揀前但發塵勞世間相也。 上消文竟。下出義云。一多小大。場界身空。毛剎塵輪。皆如來藏。真如法界性也。故能無礙。略開二義。一。名十相圓融義。不滅不生。合如來藏。空有圓融相也。不生是空。不滅是有。如珠呈於六色。唯妙覺明。圓照法界。總別圓融相也。覺明為總。法界為別。似屋穿於萬木。一為二句。與不動四句。一多圓融相也。身場皆一。空界皆多。譬海流於百川。小中二句。及一毛四句。小大圓融相也。塵毛盡小。輪剎盡大。喻瓶現於四天。滅塵合覺。發真如性。背合圓融相也。滅同上背。滅壞曰背。順成曰合。類樂奏於八音。 二。又此二十二句亦名十不思議解脫境界。一我下六句。名總別無盡境。一如來藏為總。十法界法為別。猶辰圍於眾星。二是下二句。名一多互容境。比室列於七燈。三無量句。名純雜相即境。一即純。多即雜。象金成之十物。四小句。名小大齊現。境若隙現之太虛。五大句。名廣狹圓通境。鏡鑑千里。六不動二句。名動靜不違境。舟移兩岸。七身含二句。名攝入周徧境。身。攝也。空。入也。海印森羅。八於一二句。名隱顯交成境。毛端。顯也。王剎。隱也。月分明暗。九坐微二句。名同異合明境。塵定同。輪轉異。空含萬象。十滅塵三句。名自地並起境。真覺體。此稱自。發大用相。稱他。日捧五雲。亦名十種發現真如。妙覺性相用。此約該因徹果言。亦名十重圓顯法界。藏心性相用。斯又窮理極事說。餘詳圓譚。 △辛二。依本來心。圓彰三種藏性。 本來者。揀前迷悟差別。一也。亦非緣起法界。屬一真法界故。二也。異上修成。以此性起故。三也。三藏性者。揀非三諦觀境。以生佛心中現具不增不減。六根門頭本有不生不滅故。如正脈詳。起信論。開二門。前科二緣。生滅門也。今科三藏。真如門也。華嚴疏。二法界。前是染淨緣起。此是一真理實。就當經明。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與後問答諸大融徧。皆此三藏意也。性覺必明。至三相續。染緣起也。若此妙覺與如來心不增不減。至佛菩提涅槃。淨緣起也。即前二緣起意。但上諸問答。漸次顯之。斯之二科。圓頓彰耳。 △今此依佛經判。開分為三。壬初。空如來藏心。 下七種名。當第六也。佛既示如來藏本妙圓心。諸解真諦理境者非。或解此為隨緣如實空義。不知信論真如門有二義。一如實空。何許隨緣。若說此明隨緣。即違經論意矣。訛謬可知。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而下。先牒舉藏心。而者。承起意。又因是詞。亦抑又也。上云。藏性雖隨染淨緣起二相。而此藏心真如平等。體相用大。無有變異。其實不隨迷悟轉也。體心泯諸法相。曰而。向來自有。不從今得。曰本。離名絕相。寂滅難思。曰妙。瀰滿清淨。中不容他。曰圓。望下。此以妙字為主。心者。恒常湛寂曰性。靈知覺照曰心。有疏。謂此是所合理中初眞諦者。非也。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非心下。次一切皆非。既以一心徧非諸法。故即空藏。以空藏心。體非群相。清淨本然故。信論云。所言空義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文句云。此顯藏性正隨緣時。所有十界染淨諸法。隨拈一法。無不皆是圓融眞諦。一切俱非。即藏性如實空義。正隨緣而常不變。釋曰。藏本妙心。何隨緣起。何謂眞諦如實空。屬真如門義。說甚隨緣與不變也。中又二。一非世間。世間法該六凡法界。隨染緣起。今約心體。未涉染緣。故皆非也。先非七大。心。攝見識二大。餘之五大可知。前云。性色真空。性覺真空。妙覺明心。先非水火。妙覺明空。何出河地。故皆非也。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非眼下。次非四科。眼等。六入也。加色等六塵。十二處也。更加眼識等六。十八界也。又以六根六塵則攝色陰。六識即攝識受想行四陰。前云。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花。故皆非也。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非明下。二非出世間。出世法該四聖法界。隨淨緣起。今約心體。未涉淨緣。故皆非也。先非緣覺法。十二因緣也。明謂本明。覺體也。無明謂迷惑。無體也。妄真同二妄。故並非之也。此生起門。盡者。還滅門也。乃至者。中間十支也。二行。業也一二支過去因。三識托胎心意。四名色。名即受等四陰。色即色陰在胎五陰。五六入出胎六根。六觸根能照境。七受對境生欣戚也。此五支現在果。八愛。貪欲。九取。追求。惑也。十有。作業也此三支現在因。十一生。當來受生也。皆具生滅二觀。故云如是。十二老死。變壞曰老。隕亡曰死連上二支。未來果。二門例知。心經。直約諸法空相。故云無。此約一心。不屬諸法。故云非也。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非苦下。次非聲聞法。四諦也。苦以逼迫為性。三苦八苦等。集以招感為性。十使煩惱等世間果因。滅以可證為性。滅盡業苦等。道以可修為性。正助道品等出世果因。智得者。謂能修我空之智。所證生空之理也。此一藏心。二乘法絕。故雙非也。例上辟支法知。 非檀那。非尸羅。非毘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 非檀下。三非菩薩法。六度也。檀那。布施度。尸羅。戒度。毘梨耶。精進度。羼提。忍度。禪那。定度。般剌若。智慧度。上六能趨行也。波羅蜜。此云到彼岸。亦云度無極。所趨理也。圓覺經云。圓覺自性。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故此藏心亦非因位六度法也。 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如是下。四非如來法。如是。結上六度萬行等。乃至。從因至果意。怛闥阿竭。如來也。阿羅訶。應供也。三耶三菩。正徧知也。十號中三。能證人也。涅槃。所證法也。此云無生。遠離諸生死故。亦云圓寂。萬德俱圓。眾妄永寂故。此一是總體。下四德別相。二死永亡曰常。解脫受用曰樂。證真法身曰我。絕無障染曰淨。圓覺經云。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今此獨約心體。因果俱非。故佛法亦非也。此依佛結世出世間。故以凡聖十法界配。 又就當文。一。七大法界。名性相無礙對。地水火風空為相。識見為性。二。五陰法界。名色心無礙對。色是色。受想行識是心。三。六入法界。名勝劣無礙對。耳舌意名勝。千二百功德。眼鼻身名劣。八百功德故。四。十二處法界。名根境無礙對。內六入曰根。外六塵曰境。五。十八界法界。名親疎無礙對。六識。屬親因。六根六塵。屬疎緣。六。四諦法界。名因果無礙對。集道稱因。苦滅稱果。七。十二因緣法界。名染淨無礙對。生起因。名染。還滅緣。名淨。八。六度法界。名事理無礙對。住相修曰事。稱性行曰理。九。十號法界。名真應無礙對。徧知屬真。應供屬應。如來雙通。十。涅槃四德法界。名權實無礙對。三乘是權。佛乘是實。前云。而如來藏圓照法界。故此十對俱稱法界。心空。無法不空。故十法悉非。相妄性真。故十對並無礙也。前云。性風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見周法界。聽嘗覺知亦徧法界。識亦如是。則十對法均空無礙。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以是下。三結前起後也。以。用。因。由也。是。指此十對俱非者。共三十六非法也。世。結六凡法界。出世。結四聖法界。故者。起後意。不但體空寂滅而已。亦本具足諸德相也。 圓通疏。科此三節文云。所合之理有三。而如來藏下。初真諦。又二。一能非體。非心下。二所非相。二。初正明空藏三。初破俗諦。非明下。二破真諦。非檀下。三破中諦。◎釋曰。佛以三藏曰心。即非所合理也。亦非三諦境也。次以所非相中正明空藏。不知此之空藏與上真諦。為一為異。一則不應分開能所。異則與上諦藏何辯。後以明空藏中重破三諦。此又以空藏為能破。三諦為所破。然此空藏與下三諦。是同是別。同則何分藏諦一三立破。別則何俱同在所非相中。又後三諦與初真諦。同耶別耶。同則何分能所立破。別則前後諦名何同。覈實論之。此空藏心。本無能所立破。安可理外又諦。諦外又藏。藏外又諦。諦復加諦。眞復加真。破復加破。豈同前之藏心緣起。染淨生滅。能所境智比哉。下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施食經云。空藏妙覺心。遠離諸性相。蘊處及界等。能取所取執。諸法悉無我。平等如虛空。自性本不生。空性元寂故。下二藏心。準此思知。 文句。非心。指心法。非空至密多。指眾生法。非怛闥後。指佛法。意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非一切非也。又眾生法中。非空下。豎三諦中俗諦。非明下。屬真諦。非檀下。屬中諦。◎釋曰。不消本經。罔以三法亂配。三諦橫豎。逆佛意旨。悖藏心法。痛哉。混謬也。 △壬二。不空如來藏心。 不空藏者。勝鬘經云。有二種如來藏。所謂空如來藏。脫離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具過恒沙不思議佛法。法界論云。有二種如來藏空智。所謂空如來藏。一切煩惱。若離若脫智。不空如來藏。過恒河沙不思議諸佛法。不離不脫智。經論既明二藏。有解不許二藏者誤。信論云。真如依言說有二義。一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又云。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此即不空藏心義也。有解隨緣俗諦者謬。 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先牒舉藏心。即者。就。今。只。當。便也。就心具諸法相曰即。由上此心寂體。不滯一法。方能普現一切德相。如摩尼珠。不屬一切色法。始能徧現諸色。相也。即躡空藏為不空藏之由。無始來今。天然本具曰元。本覺智光。徧照法界曰明。沙性功德。無不備具曰妙。此望前後。明字為主。佛經云心。眾解俗諦理境。皆非。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即心下。二一切皆即。此約一心具足沙性德相。既即萬法。故屬不空藏。以不空藏心。而不拒彼諸相發揮。前云。如來藏中。性空真色。周徧法界。信論云。所言不空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有解不空藏為循業發現。或釋為用。並非。中亦二。一即世間。又二。初即七大。前云。性空真水。性空真覺。真妙覺心。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俱各發明。則俱各現。故皆即也。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即眼下。二即四科。前云。此見及緣。與諸空塵。元是菩提妙明真心。故皆即也。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即明下。二即出世間。亦四。一即緣覺法。經云。無明真如。無異境界。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故即也。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即苦下。二即聲聞法。經云。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智慧愚癡。通為般若。下云。我與如來。真妙淨心。無二圓滿。故即也。 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密多。 即檀下。三即菩薩法。經云。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成法破法。皆名涅槃。佛性論。如來藏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故即也。 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如是下。四即如來法。華嚴云。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圓覺云。大覺悉圓滿。名為徧隨順。故即也。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以是下。三結前起後。俱即者。三十六即法也。十界諸法。離此心性外。無片事可得。故不空藏心。無法不攝入。所謂一即一切即也。此七字。結前。故之一字。起後。不唯不空妙有而已。更有空不空。本自融拂無礙者也。孤山曰。上文俱非。約真諦示如來藏。此文俱即。約俗諦示如來藏。釋曰。佛自顯云。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等。何不曰約空藏心示真諦。約不空藏心示俗諦。今為倒解。具成三失。一違此佛經。二離心立諦。三本末不分。◎圓通疏。即如下。二俗諦。先能即體。即心下。次所即相中。正明不空藏。有三。一立俗諦。即明下。二立真諦。即檀下。三立中諦。釋曰。亦成三失。一先諦後藏。顛倒佛語過。二分開能所。體相兩敵過。三廣立三諦。翳文隱義過。餘如上明。 △壬三。空不空如來藏心。 空不空者。一準文。寶積經云。空如來藏。離不解脫一切煩惱。不空如來藏。具河沙佛不思議法。空不空如來藏。隨為色空。普應一切。今經三段文義。的指三藏心性。下又出一空藏名言。後二名目。例寶積等。聖教現量。何以無礙。二約義。佛性論。三如來藏。一隱覆藏。為煩惱覆藏。眾生不見故。二所攝藏。一切眾生悉在如來如智境內。並為如來所攝持故。三能攝藏。果地功德一切盡攝故。次下論又云。復次藏又三種。一正境藏。離如如境。無別境故。二正行藏。離如如智。無別智故。三正果藏。如智境果。無別果故。 圓覺疏。三藏云。一隱覆義。謂覆藏如來故。二含攝義。謂如來法身。含攝身土神通用相無量功德。一切眾生皆攝如來藏內故。三出生義。謂此法身。既含眾德。了達證入。即能出生故。華嚴疏。以體相用三大。順次釋空等三藏。既經論廣明。何疑為無耶。文句。獨許空藏。撥毀後二。又不順本經釋。反以三諦疊配。背佛法義。罔斥先德。甚可悲歎。 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初牒舉藏心。用心融諸性相曰即。是則即者躡上二義。由上二藏。始能成此空不空藏。圓融無礙心也。空有雙融。性相不礙曰妙。境智一如。因果該徹曰明。始本究竟。等一真如曰元。望上此以元字為主。以此躡上本妙元明。故標妙明元也。謂自心寂照。性本元具。非假修成。則此一藏為前二藏之本元。下云。歸元性無二。元者。首。本。始。初。大也。又善之長。完其固也。 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離下。二即非圓融。遣拂曰離。雙泯上之即非二義。以顯此心空而不空也。收存曰是。非即俱非也。雙融上之即非二義。以顯此心不空而空也。 起信論云。如來藏。從本已來。惟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此正顯空不空藏心也。從本下。約是顯不空而空。以過下。約離顯空而不空。又論前云。所言空義者。謂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此於心真如門。顯空不空藏心義也。所言空義下。約離顯空而不空也。所言不空下。約是顯不空而空也。故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依於此心。顯摩訶衍自體相用。一體大。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相大。如來藏具無量德故。三用大。攝生一切善因果故。復次真如自體相者。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名如來藏。亦名法身。見此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又無用相可得。體。即空藏。相。即不空。用。即空不空藏。全體大用。離即離非。攝用歸體。是即非即。體相用三。自一心得。則此空不空藏。為前二藏總也。本也。前二藏對空不空。別也。末也。 前七大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覺真空。性空真覺。空。指空藏。色覺。指不空藏。合則空不空藏。性色真空。性覺真空。不空而空。離也。性空真色。性空真覺。空而不空。是也。 前四科云。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非因緣。空藏。離義。非自然。不空藏。是義。合即空不空藏。前云。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今云。妙明心元。妙是空藏。妙名不可思議。非一切故。明是不空藏。明稱徧照法界。即一切故。二覺字。指心言。本性。元也。本元性故。是空不空藏心也。元則體用始圓。一切即非。盡融會故。 又前文云。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精覺妙明。空不空藏心也。非因緣。空藏。離也。非自然。不空藏。是也。無非不非。離一切相。空而不空也。無是非是。即一切法。不空而空也。空不空藏心義。融拂至此。圓顯極矣。 圓通疏云。交光有三失。一問答不相應失。問答各有三法。謂三止三諦。即三如來藏。今總判前三卷為一空藏故。二不空藏染污失。實積經。不空藏具恒沙佛法。今判四卷初。三相續為不空藏故。三立名收義不盡失。寶積經。以隨為色空。普應一切。立空不空藏名。今判但收得色空相傾一文。餘則非其類故。一譌也。此經兩處說三藏。初至見見非見。明空藏。即真諦境。四科明不空藏。即俗諦境。七大明空不空藏。即中諦境。此約不次而次說三藏也。四卷圓極三藏。不次說也。今二義並明。圓融三止得也。正脈疏云。此中酷似三諦三觀。輒立諦觀。良由此師不知諦屬性。觀屬修。古來諸師約三諦釋者。言性不言修耳。且三諦之理乃天然性德。與交光直指眾生現具之心。及諸佛證後了無增減者。無異。彼云酷似輒立。二譌也。 釋曰。初失中問答皆三定奢摩他等。實非止諦。判空藏者。準資中師。汝必三止諦配。繼古諸解。亦承襲譌矣。二失中。正脈云。不空藏用有二。一隨染緣起六凡用。二隨淨緣起四聖用。今為開迷成悟。且約染用而言。佛性論。不空藏生佛具攝。起信論。不空藏。自體相中翻染成淨。何云有染。三失中。正脈疏。水火不相容。為空不空藏。空即不空。則性全即相。而性固無礙。不空即空。則相全即性。而相亦圓融。何義不盡。至色空相傾文。又判在圓彰三藏前。與此空不空藏何涉。◎初卷顯見至科大文。並云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與三諦境毫不相干。故正脈云。佛酬阿難之請。全彰自性妙定。初三卷。直指藏心定體。顯次第空藏也。四卷初。略彰藏心隨染緣用。顯次第不空藏也。後答五大相融。以示性相二無礙理。顯次第空不空藏也。至於即性之相。無量不思議業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議妙體。未極顯也。故後圓彰三藏。極顯圓融。收前次第三藏。而自心本具圓定。亦以極顯。無復加矣。準知三諦止觀。亦不過不空藏中恒沙內三性德耳。摸象記云。一經始終。直以三摩為大定。豈拘局三觀。故知不必強割經文。硬配三觀。◎又本妙圓心。元明心妙。妙明心元。三句。舊解初真。次俗。後中。相承已久。唯合論補註云。不必定配三諦。其說甚當。又圓通疏。自正釋云。本妙圓心者。心字為主。心外無法。故十界俱非。元明心妙者。妙字為主。諸法皆妙。故十界俱即。妙明心元者。元字為主。本元佛性。情無不盡。理無不極。故即非雙融。既知三藏本元佛性。心外無法。何又三藏心外。重加三諦境耶。正脈疏云。圓彰藏性者。不唯以一心而圓具三藏。且於每一藏中即圓具十法界。心非。則十界俱非。心即。則十界俱即。心融。則十界俱融。若此。三止諦觀境相。對自三藏心性。了無交涉也矣。何斥似立為譌耶。餘如七大末釋。後學審之。 △庚二。結責迷情。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 先普責。如何。責也。先責人。世間眾生。界內凡夫也。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也。出世。界外聖人也。聲緣者。正舉二乘。兼責偏教菩薩。 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以所下。次責法。以。用也。所知心者。凡夫著有。偏小滯空也。測度。識心分別計度也。菩提。覺道。妙覺智果也。法報依此成故。如來徹證。非凡小可心思也。經云。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用世語者。因緣自然等也。知見。藏心。本覺真因也。智眼從此得故。了悟曰入。唯佛究盡。非凡小可言議也。經云。但諸聲聞境界語言。終不能至佛之親證。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譬下。次舉喻。琴。古五弦。今七弦。瑟。古五十弦。今二十五弦。箜篌。十四弦。琵琶。四弦。四皆絲屬樂器也。音。五音。聲成文也。指。手指彈也。發者。高卑清濁。發揮差別也。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汝下。三合法。琴等樂器。合佛生陰處大等。妙音。合寶覺真心。藏性真如自體相用。即非圓融等。故云各各圓滿。妙指合佛真智妙明。圓照法界。及生妄想識心。傾奪色空。不妙指也。發者。合佛海印發光。淨緣起中一多小大。真如覺性。及生心起塵勞。染緣起中風雲空日。世間法相。不妙發也。 宗鏡引古釋云。眾生佛性。譬若箜篌。具有五義。一有箜篌身。二有中間聲。三有絃縚。四有彈箜篌人。五有所彈得曲。我身五陰。如箜篌身。中真如性。是聲。六度萬行。如絃縚。巧便智慧。似彈箜篌人。以權巧智修六度行。前來成佛。一毛一塵。皆徧法界。似彈奏之曲也。海印。定名。賢首品云。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大集經亦云。閻浮所有色像。大海皆有印文。喻佛法身性海。普現一切妙用光也。 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由下。四結勸。由者。塵勞先起。不發妙用。皆因背大戀小。故此激勸也。覺道。諸佛智果。如寶所。小乘偏空涅槃。如化城。若能回小向大。不但三明六通而已。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無不發得也。 △己二。別釋二種疑難。除因滅緣以勸修二。庚初。釋滿慈因疑二。辛初。問索妄因而擬修斷。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 先推無二。我者。自他九界眾生也。如來。釋尊與十方佛也。寶含三義。一體離垢穢。二具光明相。三富財物用。覺者。本妙覺心。不生滅也。領上寶覺。加圓明者。圓即富有財用。明即光相離垢。不滯一相曰妙。不涉一塵曰淨。真心者。真如藏心。檢非緣慮等心也。亦是領上真心而加妙淨也。若前後文配三藏心。寶即空不空藏。覺圓明。不空藏。真妙淨。空藏也。不偏少曰圓。無缺減曰滿。無二者。領上各各圓滿意。 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 而下。二較末懸殊。先舉己久迷未復也。妄想。惑也。領初忽生意。輪迴。業苦也。領後三續意。聖乘未竟者。領上愛念小乘。塵勞先起意。 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世尊下。次顯佛滅妄純真也。諸妄圓滅。即極證斷德。獨妙真常。即究竟智德。又妙真。空藏。常。不空藏。合即空不空藏。領上不求覺道。非如佛果。妄不復生。真不復變。海印發光也。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敢下。三索請妄因。妙即空藏。明即不空。合即空不空藏。蔽者。無明惑也。漂流水面漩澓曰淪。沉沒水底深處曰溺。苦報果也。眾生從此無二圓滿心中。忽遭不覺無明。迷真起妄。敢問無明根本。始初以何為因。故云何因有妄。若知生妄想因。方可斷滅而不受淪。竟與如來圓明無二矣。前問三種生續。佛說因無明起。今問無明復因何起。故與前異。 △辛二。答喻無因而示頓歇二。壬初。喻妄本無因。令識迷體元空三。癸初。引喻。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 先牒惑起問。除疑者。凡聖本真。各圓無二。信佛永證。信己未竟。理已明矣。法生續疑。性相融惑。執已破矣。未盡者。單問何因有妄。迷因何有。汝意見思雖盡。無明尚存。固不知妄因生起。佛既五住究盡。獨妙真常。決知妄因。孰了迷本無因。何以強索為耶。現事問者。妄因之問。徹底窮元。佛亦難措其口。但可借現見之事。發明妄本無因。突然而起。汝即因此而知其妄。迷情量減。所知障盡矣。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 汝豈下。次舉喻辨定。演若達多。興福云。祠授。從神乞得故。魑魅。長水云。山澤之怪也。形象體類曰狀。躁妄猛為曰狂。初引事。事明達多迷頭認影。以為魑魅。無故狂走。此狂原從無因起也。次理配。城喻七大。達多喻四科。忽喻真本無初。妄元無始。晨朝。喻不生滅真如體也。鏡照面。喻藏心圓照法界性也。愛鏡頭可見。喻轉識。此則認影合塵。有相見也。瞋己頭不見。喻業識。此則迷頭背真。無相見也。自為魑魅狂走。喻現識相。無狀喻無因。此實妄心取妄境。皆屬突然而起。出於無因者也。下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花。無因亂起。信論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知初相者。即謂無念。以四相皆無自立故。準知妄心始終並無因也。 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於意下。二審問。何因。似有因也。無故。又無因也。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富下。三答定。狂者。心病。心不能審得失之地。忽然狂走。總由自心發起顛狂。更無有他緣故而走。則知妄本無因矣。 △癸二。顯法。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先直標無因。初二句。真本無妄。真無初因也。覺。性覺。本。本覺。指藏心也。無妄縛曰妙。空藏。無妄蔽曰明。不空藏。無妄虧曰圓。空不空藏。性覺妙明。配前鏡智藏有。本覺明妙。配前本頭如舊。既下四句。妄性本空。妄無始因也。妄即瞋愛狂走。既已稱妄。妄空無體。安得有因。若有所因。即名為真。何云妄耶。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自諸下。次轉明甚虛。有二。一因空無始不可說。無明。最初癡迷相。迷真者也。妄想。迷中妄動相。執似者也。雖常互為因緣。實一虛妄無體。信論。皆指三細初惑。亦可癡迷無明屬三細惑。虛妄相想屬六粗執。今文首二句。正明想上轉想。自相成因。更無別因。即知妄因本空。如一謊談。彼彼傳言。首尾推之。無根妄語。次二句。正明迷上積迷。自相成劫。無別始終。即知迷無始因。如作戲法。般般癡看。前後察之。假諞空迷。末二句。結示。正由妄想因空。迷無始因。佛雖三覺。猶自不能逆推始初本因。豈能令他返取其本。果能了達妄想本空。自返妙覺真常。悟得迷本無體。自復鏡智元明矣。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如是下。二迷空無生不可取。又二。先正明。初二句因迷有妄。迷因者。指法辭。如是迷妄因也。因迷有者。正因迷惑。不達無因。所以非有而常自妄成有也。次二句覺迷妄空。若能識此迷本無因。性畢竟空。便知諸餘妄想。悉皆本空無性。更有何所依也。後二句雙結無生。既識無因。即了迷妄二性無生。生尚無性。況有滅乎。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得下。後引喻。得者。佛妙覺也。覺不生迷。故如寤人。夢中事物。喻迷妄中見境生因。實空無體。醒後但可說妄無因。豈能取出無因之妄。以示人耶。今汝雖遭妄想輪迴。妄尚無生。何乃索妄於我。欲取而斷之。惡可得哉。 △癸三。結合。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 先以法合喻。初二句牒法。況者。以上夢喻。況下法喻。無因者。牒迷妄無生因也。本無者。牒迷妄性本空也。影顯藏心不無。本覺元有。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如下。合喻。初四句合妄無因。頭面為因。鏡照為緣。而曰豈有者。諸人早起。大多照鏡。餘皆不怖。獨演若狂。故知照鏡非狂因也。以喻凡小不了本覺性體。向外馳求。次四句合妄性空。歇非外得。喻悟時妙覺本有。未歇無失。喻迷時本覺不無。是知狂妄。有歇不歇。圓覺頭面。本無得失。則狂妄體性。空無所有也。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富樓下。次結成無因。性。體也。妄體自來空無。況欲更索其因。今汝妄想。亦如演若之狂無異。其因豈有定在。為汝索耶。 △壬二。喻真亦無得。示知狂性頓歇二。癸初。法說。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 先修時非失。妄滅真不變故。例狂頭心不失。當以歇狂為先。歇狂唯在悟其無因本空。悟空莫如不隨分別。此即究妄本因。頓修頓斷功夫。分別為因。三續為緣。六粗中法執也。不隨四句。除粗妄緣也。三緣二句。絕細妄因也。三續為緣。現相。無明為因。業相。三細中細惑。斷者。除也。不生。滅也。則汝三句。妄本亦盡也。心指本妙覺心。狂性直指根本無明。歇者。息也。自者。本自不生也。粗細二念既忘。獨頭無明頓空矣。 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 歇即下。次證時非得。妄空真本有故。例狂迷歇。頭非外得。菩提明心本周法界者。即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也。例如演若。頭本自然無妄。超過無比曰勝。空不空藏。煩惱不染曰淨。空藏。無明不昏曰明。不空藏也。圓頓證入曰即。性本全具。故云不從人得。得。傳與也。 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何下。後修證本有。藉。須。假。待也。骨間肉曰肯。筋肉結處曰綮。劬勞。勤劬勞苦也。妄無因。迷無本。不假修斷。性本真。心本覺。不待證得。如庖丁解牛。理與神會。不以目視。圓覺妙心一超直入。何須三祇苦練修證也哉。 △癸二。喻合。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 初本有不覺喻。合上修證本有。出纏在纏雖異。妙覺圓明一也。人喻眾生。衣喻五陰。三續因緣蓋覆。珠喻如來藏心。正因佛性。不覺喻無明不了。繫喻緣因。 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窮下。二迷之非失喻。合上修時非失。亦不過背真返妄。稍不同耳。乏法財曰窮。無華屋曰露。佛界如本國。九界如他方。求人天樂。取偏小益。如乞食。輪迴惑業苦三道曰馳走。萬妄交驅。一真宛在。故曰不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忽下。三悟之非得喻。合上證時非得。智者喻佛。指示喻教。緣因佛性也。與繫照應。所願。喻如來藏心。本周法界也。饒富。喻智斷二果。十力無畏。種種神通用相。悟喻了因佛性。神珠者。衣食珍寶。降雨穰穰。喻藏心中妙德瑩然。隨心應量故。非外得者。圓覺云。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以一切法性。平等不壞。信論云。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既覺性等有。何為從他求也。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四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四下 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皐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較編定 京兆宛平橝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資 △庚二。釋阿難緣疑二。辛初。躡執因緣而疑請。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婬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 先疑問。二。即下。起問。世下。敘疑。有三。初躡牒反難。現說五句。略牒修言也。今文單約業果。三惡業果為緣。三貪心想為因。前兼生界。因緣如上。業或等字之誤。入楞伽云。現識事識。以習氣分別為因。根識境界為緣。歇即二句。躡證時言。狂性歇。有因。菩提得。非緣。斯則下。反難也。因緣。指三續因緣。頓棄者。前七大云。惑為因緣。四科云。本非因緣。今又云。迷妄無因。豈有因緣等。 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我從下。二昔教有益。初二句。自受益。世尊下。他受益。目連舍利。如圓通文。等。指三迦葉頞鞞等。梵志。阿含明舍利目連師事沙然梵志。得其道術。三迦葉師事火外道。後聞佛說四諦因緣。轉邪歸正。超凡入聖。證四果也。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 今說下。三今義濫邪。不從因緣者。指上歇即菩提。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等語。自然成第一義者。拘舍外道說謂八萬劫後。自然成道。猶如縷丸。極處停止。佛說覺果。不假修成。內外邪正。義旨何別。 惟垂大悲。開發迷悶。 惟垂下。後請決。岐二成迷。混一則悶。故求開剖。進修無滯。 △辛二。拂責執悋以答示二。壬初。拂破執情四。癸初。即喻推情。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阿難執上法喻成難。佛即取彼法喻以答釋也。初三句。舉喻。次狂性四句。推情。以情推度。不出兩種執也。此約喻說。約法言之。須得無明因緣滅除。菩提明心自然而出。若是。則本空本有二意俱失。全成兩種執情矣。末二句。按定。汝執二途。至此情窮理極。先為立定。後可破也。 △癸二。就執雙拂二。子初。約頭雙破。頭喻菩提。覺心本體不墮二計執也。有怖。故非自然。無失。故非因緣。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先破自然。初二句。標定。頭為自然也。次四句。牒破。既本自然。無往而不是自然矣。不得驚為魑魅而發狂也。今又何因緣故。忽怖無頭。顛狂走乎。此則頭非自然。明矣。法謂。本覺真性屬於自然。眾生即當常自見性。不復有迷淪矣。今者何故復有迷狂而馳背耶。可見菩提不屬於自然。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若下。次破因緣。初二句。牒定。頭以照鏡為因。見影為緣。狂以愛見鏡影為因。瞋為魑魅為緣。若使頭先本有。實以照鏡因緣。遂怖無頭狂走。此非真因緣也。次二句。詰破。若實因緣。何不使此自然之頭。隨於因緣。遂真失乎。後四句。結示。若使真失其頭。方為真實因緣。今本頭既不真失。而狂怖虛妄生出。不但狂時。頭在無變。縱歇狂後。頭亦無易。此頭不藉因緣。明矣。法謂。菩提妙性本先自有。後假無明因緣。背馳不見。何不使此自性亦屬無明因緣。遂真失乎。今性本不失。迷背似失。縱破迷後。性亦無變。可見妙覺不假於因緣也。 △子二。約狂雙破。狂喻無明迷妄。亦不墮二計。有狂。破自然。無妄。破因緣。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先破自然。初二句。牒定。次二句。結破。若謂狂本出於自然。即當本來常常有此狂怖。不知未狂之先。此狂潛藏何地而不起耶。法謂。迷妄本有。不識空劫已前。清淨本然之中。妄潛於何所耶。可見無明不涉於自然也。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不下。次破因緣。初一句牒。次二句破。若謂狂不出於自然。而出於因緣者。則頭本無遺失狂妄。何為忽然怖頭而狂走耶。法謂。妄非自然。必藉因緣而有。真如不變。本覺無妄。何干因緣而背馳乎。可見迷妄不屬於因緣也。 △癸三。悟本俱非。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 悟者。現量覺悟也。識知。真實識知也。本頭。始終曾無變易故。狂走。狂怖無因妄出故。躡上頭之與狂。既知雙為破拂。不屬自然因緣。應悟覺性本具。無明本虛。緣然二計誠俱戲論矣。此承上文以結斥也。理實論之。覺性隨緣中。頭影有無。而分怖走狂歇不同。故非自然。不變上。頭影如舊。不因怖走狂歇為得失。故非因緣。無明成事中。頭影惰愛。遂有狂怖起止各別。故非自然。體空上。頭影無妄。不因怖狂起止成變易。故非因緣。此猶對彼眾生演若。而說緣然二俱戲論。若使單就諸佛他人照鏡不狂者。即緣然戲論名言。亦不容一毫存留。強加思議也。研前二緣三藏自知。無明體空成事等義。本出賢首起信論意。 △癸四。合法結意三。子初。結法申意。 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是故者。躡上破辭而結申己意也。三緣二句略文。應云。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當知三緣斷故。三因不生。似有因緣矣。而云即菩提心。喻如頭非外得。豈是因緣乎。又即菩提心。似有自然矣。而云三緣斷故。方即菩提。喻如狂歇。纔悟本頭。豈是自然乎。此正法執分別戲論。故我前云。汝但不隨分別。菩提明心。本周法界。何藉修證。 △子二。拂情簡非。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此恐生滅戲論更起。又疊為簡拂諸情計耳。但前破所計法相上情執之非。今實遣能計心性中情見之非。故今與前。文意不同也。文分三。先單拂因緣心非。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非謂因菩提心始生。而得三緣相續心斷滅也。若此。亦但一生一滅心情。非真菩提心矣。滅下。上三句簡拂。今二句正顯。滅指三緣妄心。生指菩提真心。俱盡者。下云。妄真同二妄。空有二俱非。無功用者。一真無為。性本然故。有何斷證功用道也。圓覺云。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此顯地上證無生理。得無功用也。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自然。 若有下。次單拂自然心非。前五句。正簡心情。上言無功用道。亦非是自然也。若又計此為有自然。如是則又發明自然心生。而前之真妄生滅心。又滅却矣。此亦但成一生一滅心情而已。豈真藏心不生不滅也哉。後二句。待立妄名。謂計無生滅為自然者。不過對彼生滅之不自然而立。非真本有也。下云。俱空不生。得無生忍。又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豈有對待諸法。妄立自然名耶。 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 猶下。後雙簡二性俱非。初四句。喻簡因緣性妄。末二句。喻簡自然性妄。百草為膏。萬香為丸。和成一者。名和合性。對此非合一者。名本然性。本然即自然也。總是對待妄立虛名。皆戲論耳。豈實有哉。 △子三。非盡方是。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非然。非自然也。非合。非因緣也。俱離者。謂非然非合之非。二俱離也。俱非者。謂離非然非合之離。二俱非去也。圓覺云。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此下。上非去盡。今正指是。遣之又遣。以至無遣。方許真為無戲論心法也。圓覺云。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良由識知狂怖妄出。則因不墮於二執情性。覺悟本頭不失。則果又不墮於二執情性。無功用心。即真因也。菩提覺心。即真果也。真因真果。真無戲論心法也矣。 上皆狂迷中間事耳。若原始也。清淨本然。何因緣自然之有。及要終也。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又何因緣自然之有。準知因緣自然。悉由狂妄而立。不狂之前。二皆本無。故前詰曰。理窮於是。 壬二。切責執悋三。癸初。斥戲論速捨。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 初判果難成。圓覺頭面本有。成智果也。圓寂無明本空。成斷果也。前云。歇即菩提。何藉修證。今云。菩提遙遠。歷劫修證。語相反者。內含二意。一約人。前樓那已盡諸漏。但紆疑悔。餘疑一除。直下了當。今阿難習漏未除。纏繞二計。妄想因緣。菩提甚遠。二約法。前則不隨分別。狂性歇即菩提。能捨戲論。何須歷劫修證。今則隨諸分別。狂走去遠菩提。不捨戲論。歷劫修習無功。 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祇益戲論。 雖復下。二出其所以。十二部者。謂長行。重頌。授記。孤起。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有。論議。詳名義集。經文。能詮教也。理性。所詮義也。勤修。行也。斷證。果也。我所以斷汝歷劫難成二極果者。以汝憶多經理。本離戲論。汝反取之以為資益。起前所執所問。縱經劫修。終難成證。若能速離戲論。歇即菩提。不須祇劫。何謂難成。我佛實語。前後豈乖反哉。法華云。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圓覺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故云祇益戲論。涅槃尚遠。 △癸二。誡聞說無功。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汝下。自全無力。初三句說論。次四句聞熏。後二句無功。道力全無。婬難難免也。 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何下。仗咒方免。阿那含。此云不來。正斷欲界九品思惑。不來欲界生故。勝多曰林。進速證多故。超斷見惑八十八使。進斷欲界前六品思。兼伏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故云精進。欲愛溺人。無異瀑河。故喻愛河。報居不還。不來欲界。故曰乾枯。一乘咒力而頓超三果。一乘咒力而即得解脫。則知咒力與多聞力。日劫相倍。阿難果能教觀均修。定慧雙運。不徒說文辯義。自與佛咒神力等無異也。 問。阿難尚在初果。摩登何證第三。答。一約權實。阿難權現。多聞無功。逸居初果。登伽實人。顯咒力大。速證第三。二約根行。阿難圓機。前文悟解。地或住信。登伽小機。雖第三果。望圓頓信。霄壤有異。 △癸三。勸真修有益。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初正勸勤修無漏。是故者。以是阿難人多聞法。不及登伽女佛頂咒。故當修無漏。斷業苦也。先約法激勸。含藏事理曰秘密。難思性相曰妙嚴。一日。翻上歷劫。無漏業者。捨權歸實。離諸戲論。行起解絕。入無分別也。下云。將心持佛佛。何不自聞聞。憎愛。對登伽言。順合則愛。違背則憎。始暫則愛。終久則憎。生聚則愛。死離則憎。故曰二苦。圓覺云。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復生鬼獄。捨惡樂善。復現天人。惑業苦纏。如惡叉聚。即名三苦道也。三苦轉入三德。二苦成佛二果。即永離矣。 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如摩下。二單舉登伽破障。此下二節。皆約人激修也。宿婬女句。具含三障。宿為。業障。婬習。煩惱。女身。報障。銷愛欲者。煩惱障破。今名性者。業障已除。比丘尼者。報障現轉。顯佛咒力能破三障。障消性顯。始同本覺。故還名為本性尼也。 與羅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 與羅下。三兼與耶輸同益。初五句。開悟益。羅睺。此云覆障。子也。耶輸陀羅。此云華色。或云名聞。母也。依子標母故。同句。標。同非同時。謂彼共能明悟宿因也。知下二句。釋。女身苦報。全由貪欲。夫婦因緣。亦藉恩愛。圓覺云。一切眾生。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 次一念四句。修證益。上二句修益。一念。翻上歷劫無漏。乘悔悟心。無欲漏水也。下二句證益。單言。出纏是登伽。授記是耶輸。兼言。二人雙通。同悟宿因。銷三界愛。並出纏也。一與現前法名之記。本性名聞是。一許當來佛名之記。具足光相等。二猶未定。故云或也。如經論中。四記八記等。 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如何下。四結責阿難自欺。上句約人。二皆女身。尚得出纏蒙記。汝乃丈夫。何淹下位自欺耶。次句約法。二皆一念修證無漏。汝何歷劫樂多聞耶。戀着不捨曰尚留。見聞分別曰觀聽。若能返見見自性。返聞聞自性。即時頓超羅漢。圓成佛果也。 △丁二。說妙三摩。從一門深入藏心。是修道也。 三摩者。準圓覺經。性則覺心為體。幻為相。離幻圓行為用。修則起幻為行。大悲輕安為相。今說性則本覺心為體。照明為相。上同下合為用。修則助習正修為行。獲二殊勝。三十二應。十四無畏為相。利者聞性定。即悟入。鈍者聞修定。後解行證也。於三藏中。不空如來藏心止觀。總以三如來藏心觀為三摩也。問。前屬見性。今屬修行。此又性修兼明。何也。答。門開雖二。性行唯一。又從義相。分見修分。合眼顯見性不昏。擊鐘驗聞性真常。性少也。定二義。解六結。耳門思修。道場戒咒。修多也。從性起修。故云修道。非竟無性證也。 △中亦分二。戊初。選根直入。 此名一門聞思因果周。亦名境觀圓通周。從此四卷。阿難問起。至下六卷。揀選眾悟發心文末也。 △分為三。己初。領謝述請二。庚初。領悟感謝。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 阿下。大眾領悟也。示誨。指答滿慈阿難文言。疑惑謂生續法疑。緣然迷難。銷除。開銷豁除也。實相。指見性真如藏心。悟者。性相圓融。藏心頓顯也。上二句慧也。輕安。定也。疑除。身口輕心。悟意念安。戲論別離。粗重障滅也。得未有者。法身倍增。慧命益長也。 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重復下。阿難感謝也。先敘儀。前淚四番。感悟猶淺。今悟既徹。悲感愈深。故此第五。重疊又復也。 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 無下。次讚稱。淨寶。喻智。初句悲。次句智。悲智利樂。無盡如意寶也。開心者。破諸妄心而顯三藏心也。 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沈冥。出於苦海。 能下。後申益。理性疑迷為因。教相開了為緣。權妙善巧為方便。如是種種。指前推妄發真。皆屬中道了義。非世間戲論粗法相也。出迷曰提。勸修曰獎。誘歸曰引。陷溺曰沉。障蔽曰冥。苦海。二苦三苦海也。 △庚二。述請修入。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徧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 世下。分四。一述領佛旨。法音。指科大等文。如來藏。漸顯圓彰二門也。妙指空藏。覺指空不空藏。明指不空藏也。心。本自內元有心也。揀非外境。徧。周也。含。包也。育。生也。國土剎。依也。如來王。正也。清淨。法身。寶嚴。報身。妙覺。應化。前云。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故云。心徧十方。於一毛端。現寶王剎。故云含王剎土。如來下。領上勸修旨也。逮。及也。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我今下。二說喻求門。陸行曰旅。水宿曰泊。天王者。春秋。稱周天子為天王。喻如來法王。華屋。藏性也。融即離故。開示曰賜。大宅。覺心也。具三大故。信解曰獲。指教一乘曰門。修進不二曰入。教行通理。故曰要因門入。前云。不滅不生合如來藏。揀非生滅分別心也。 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 惟願下。三求佛指示。先回小向大。蒙籠暗昧。宮牆外望也。屬無學人。捐。去。捨。棄。畢。竟也。無餘者。屬果。佛大涅槃不生滅性也。前云。一乘寂滅場地。本發心路者。屬因。諸佛舊由古道路也。信論云。依本覺故。說有始覺。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令有下。次轉權成實。有學。權也。佛知。實也。疇昔。往昔也。攝。斂。伏。折也。攀緣。我法二執分別計度等。陀羅尼者。三種中。正屬無字圓覺性也。兼通一字多字。佛知見者。即求開示悟入眾生六根門頭。佛知佛見不生滅性。果名佛性。亦名佛慧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作是下。四拜懇候教。佇。翹待也。 △己二。教示修門四。庚初。分定二義二。辛初。愍開修路。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 先標所為機。有二。一現在聲緣二乘。該有無學。菩提心者。謂發回向佛乘心也。未自在者。不得其門而入修也。進退未定。不遑安住故。二當來眾生。人天小乘並攝。發心者。顯此新發初心。揀上已發久心。 開無上乘。妙修行路。 開下。次明所說法。無上乘者。最上一佛乘也。妙修行路。指下耳根圓通。 △辛二。建立義門二。壬初。標徵。 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 先標示。中二。初定其發心勤求。發心有三。謂直。深。悲。佛妙三摩。上求直心也。三摩不倦。中修深心也。普為眾請。下化悲心也。佛既直指妙三摩提。豈非此後說妙三摩本性定耶。經文前後。絕無空假中名。云何諸解罔立三觀智耶。不疲倦者。自不滯於化城。而趨寶所路也。 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應下。次教其究心義門。發覺者。即從本覺而發始覺也。初心者。即最初起修之正念也。圓覺偈云。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決者。抉擇。定者。一定。此二是一定不易道理。初發心時。急須抉擇。不可猶豫者也。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云何下。後徵起。謂最初發大菩提心時。此二義門。決定不可捨也。捨則修行不入正定聚矣。   孤山曰。法華明三陀羅尼。即空假中三義。今請一心三觀。攝伏妄想行門。三智一時開發。故云入佛知見。◎圓通疏云。二卷陀羅尼微密觀照。別在方便總持。今文陀羅尼。總舉一心三止。從行立名。三摩亦然。首請三法之三摩。別在觀照。今云三摩。亦三止觀總稱。交光拘此三摩文言。輒判前為奢摩。今為三摩。何首卷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豈七徵以來諸義。亦盡屬三摩觀照乎。此迷名失義。不通之甚也。又云。交光判初至此。答奢摩竟。下開行門。答三摩請。如此非但佛法不會。即作文體式亦有所不通。須知前開解門。是談奢摩他等三法所照三諦。後開行門。乃開三法中決定煩惱根本。與夫選擇一門深入。因果名目相應。故知開解三法必俱。行門三法亦俱。第有修性之分。智境之殊爾。   釋曰。二卷陀羅尼。指下咒語。觀照。指奢摩他。今陀羅尼。無字一字多字俱通。與法華旋等三陀羅尼無涉。至三止觀。亦無交涉。又何有總別耶。又曰。三摩別在觀照者。二卷云。奢摩他微密觀照。豈三摩無止。奢摩無觀耶。又曰。今云三摩亦三止觀總稱。何以判初至四卷富那。為答三止。此華屋後為三觀耶。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正脈云。此是共名總號。不比請三名中三摩之別號也。佛頂楞嚴。方是此定不共之號。自昧總標別答。反斥迷名失義。可乎。又曰。初答奢摩。下答三摩。不會不通者。正脈云。有三意。一遵經明言。初卷云。開示我等奢摩他路。汝今欲知奢摩他路。今四卷云。於佛妙三摩提。八卷結云。頓悟禪那。修進聖位。依文判釋。又何差忒。二問答相應。阿難舉三名請。佛隨三名義答。今判按次。始終相應。三顯經唯定。一經全部。專說一楞嚴定。今以三名判盡。足顯首尾皆定。今強三諦止觀。硬配前後佛經。真是支離割裂。出沒無一可取。豈為通耶。會耶。又曰。解是奢摩等三法所照三諦。行乃開三法中二本二義。若爾。何以請列三名。佛依次答。並不出三諦止觀名。但云奢摩三摩禪那定耶。又曰。開解三法必俱。行門三法亦俱。此亦出汝臆判。非佛明言。正脈云。楞嚴定內。但取性。圓。大。三意。缺一非妙。不取三名齊具為妙。惟依佛經三名。順序而答。以圓妙義。蓋取圓具三如來藏心。本來不動周圓自性定也。   統上論之。圓通六失。一佛祖順逆失。正脈依經判釋。順佛心語也。圓通反正脈意。逆佛祖也。二心境迷昧失。圓通疏。奢摩他等三法所照三諦。以諦是境也。正脈疏。即三藏心為奢摩等自性定也。心境性相不辯。豈非迷昧強斥。三總別圓漸失。正脈以一如來藏性為總。三如來藏心為別。前後行布列明為漸。一時圓融頓彰為圓。又一楞嚴本定為總。奢摩他等三種性定為別。始終問答。次第三定名義為漸。首標末結。頓顯楞嚴一定名義為圓。圓通。止觀諦為總。三止三觀三諦為別。次第為漸。不次第為圓。彼此名義既異。混濫釋經實謬。四破立矛盾失。正脈分判三藏三定。內實一中攝三。三中攝一。破為不當。圓通疏。又豎立三止觀諦。中又橫立三諦觀境。立允為當。藏定。佛經明說。已受貶駁。空假諦觀。佛經無此名義。重疊立出。反為是耶。諺曰。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理豈通乎。五教觀不明失。大小經論。顯密三藏。諸宗歷祖。大部判釋。俱有教觀。各門不同。豈己一宗。盡繩各家人耶。隋後至唐。來多經論。豈因前缺。廢後備耶。況今楞嚴。顯經密咒。一言半句。本具教觀。何假他義以明此法。舛曲甚矣。六執情障害失。但曉自己一宗三諦止觀名義。隨見一經。徧為橫配。若與己反。即責為非。即如此經。談藏心。顯性定。此咒詮種智。現量證。不涉修功。正脈順文釋義。彼總闢為不是。斯皆我法執重。他宗不善。對今經旨。為害豈淺尠哉。予豈好辨。不得已也。   問。二義與初二本。及七卷二轉依號。有同異否。答。生死煩惱均妄想本。義號同也。涅槃菩提均真心本。義號亦同也。妄想決定依虛妄分別六識心。應轉捨。真心決定依見聞覺知六根性。應轉取。前後文理。總無異也。   問。圓通疏云。異者。一明生死根本。即攀緣煩惱心。二明煩惱根本。乃六受用根。同者。二決定義。則決生死。根本煩惱。而定在六根。即菩提涅槃。亦決定在於六根。如五卷文。此意云何。答。不考前後經意。故作同異二說。經中先明二義。後釋二疑。初義文云。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汝欲見聞覺知。遠契如來涅槃。應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性成。以湛旋其滅生。二義文云。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不知根塵虛妄顛倒。則汝六根。六為賊媒。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則知生死煩惱皆根妄想識心。菩提涅槃俱本六根不生滅性。縱五卷說。亦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立知者。由識分別生滅心也。無見者。不依六識分別。常住本覺無生滅也。若此。焉有同而異耶。 △壬二。分判二。癸初。決定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義。經云。汝欲見聞。契佛常樂。明相精純。合涅槃德。中又三。子初。正令審觀二。丑初。示法。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 先標牒回心。信論云。凡小依分別事識。菩薩依業識。初發意菩薩未得無分別心。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諸佛智用。熏習真如。今云捐修。回小向大也。捨入。轉權歸實也。 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應下。次勸審同異。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阿下。三誡令當同。佛果涅槃。真常不生滅也。因地莫用生滅識心。苕溪云。空假離中。皆名生滅。中即空假。是謂佛乘。合轍云。不生滅性。不離現在生滅識中。二說違經。俱為錯謬。 △丑二。設喻。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 此借世法以例喻也。初三句。察世。以。因也。是義。因果須同義也。照明。審察也。諸器世間。喻眾生世間法也。 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 可下。令觀。有二。一觀有作必壞。上二句標。阿下。三句釋。喻生滅識心也。有為分別。屬無常故。下云。識性虛妄。猶如空花。 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然下。二觀無作不壞。上二句標。何以句徵。空下。三句釋。喻根本中圓湛不生滅性也。無為無分別。是真常故。始終。喻因果也。下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子二。明所除濁。此揀虛妄生滅相。合上可作喻也。分二。丑初。總標二。寅初。剋示濁體。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 心海湛然。渾濁於中。惟內四大為其實體也。先直釋四大。堅相。骨肉爪齒類。潤濕。涕淚血髓類。煖觸。焦熱溫和類。動搖。氣息流行類。即知此身。四大和合為體。相也。前云。結暗為色。想相為身。 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 由此下。次分隔圓明。本然清淨曰湛。向來徧周曰圓。互融無礙曰妙。靈知曰覺。照徹曰明。一真體用不測曰心。眼曰視。耳曰聽。鼻舌身曰覺。意曰察。六根也。分為者。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四纏者。四大纏結為六根也。圓覺云。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四大六根。喻灰泥可作法。妙覺明心。喻一清水虛空。四纏分心。喻灰土渾水。器界隔空。壞不壞喻。例之易知。 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從始下。後結成名數。始於劫濁。終於命濁。疊者。重疊相續不清也。又約依真起妄。死生根本論之。始於三細。終於六麤。於中五種渾濁。層疊不一。若約返妄歸真。不生滅本論之。如下喻明清水投土。靜土澄水。始於不覺。終於妙覺。於中五濁五清。疊相斷證。亦多重矣。 △寅二。喻明濁相。 云何為濁。 云句。徵。 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 阿下。喻。先清濁各體喻。清水。喻圓湛覺心。塵沙。喻四大六根。倫。類也。留礙。有形塊也。法爾。自然一定相也。循。順也。真妄性相。淨染各體。法爾如然。不相順也。 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汨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有世下。次染淨相雜喻。世人。無明不智人也。土失留礙。形塊開散也。水亡清潔。泉成渾泥也。汩。亂也。昏擾不定也。喻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也。見聞覺知心性。淨水也。四大六根塵識。土塵也。汝下。合湛性翻作五濁。則非清水。一精分開六根。則不本然。覺心纏為四大。則無圓徧。故曰亦如是也。下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丑二。別釋。 今明五濁。與餘經異。餘經見以五利為體。煩惱五鈍為體。利鈍。共十使也。眾生但攬見慢果報。立此假名。命以連持一期色心為體。催年促壽。故曰命濁。劫無別體。但以四濁聚在其時。故名劫濁。今約五陰妄想而名五濁。色曰堅固。受曰虛明。想曰融通。行曰幽隱。識曰罔象。此猶依後文說。若據現前本文。但於圓湛見性水中。投以空大等土。分亂見性。不圓不湛。便是濁體也。又此別與前總意異。前總但約內四大。當別中見濁。此別內餘四。兼外五大。法塵。生死。及六根也。法塵乃四大影象。生死是四大合離。六根亦四大分隔。故總中獨約四大六根。意已盡矣。況別中亦外少而內多者也。 △文分五。寅初。劫濁。 阿難。汝見虛空。徧十方界。 先舉所依。此濁依於色陰。後云。唯色與空。是色邊際。故以空見為劫濁也。見字攝聞覺知。喻如清水。空攝內外五大。喻如灰沙。徧者。二俱周徧十方界也。 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 空下。次明體相。空句。標劫濁。不分者。難可分空與見之邊畔也。喻如水土相和。有下。釋濁相。設謂有空雜於見覺。而空無頑體。設謂有見雜於頑空。而見無覺性。相織者。謂如織經之往來也。又織布。縱曰經。橫曰緯。以無體之空織無覺之見。以無覺之見織無體之空。妄成者。密密層層。織成妄相。混作一團。不可分也。喻如土失留礙。水亡清潔。 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是下。後結成名。由一見空時。根器混沌。依正無明。始終不清。故曰劫濁。此則空見不分。故令時世不淨。見空既爾。見色亦然。色以堅固妄想。劫則根器連迷為妄想也。梵語劫波。此云時分。論說。日月歲時。成住壞空。不離時分。總名為劫。今表眾生無始。自晦昧為空時。便入劫濁。非如悲華經說。人壽二萬歲時。始有五濁名也。 △寅二。見濁。 汝身現摶四大為體。 汝句。舉所依。見依受陰為濁。後云。唯觸及離。是受邊際。故以礙覺為見濁也。摶。團取。捏聚。斂束義。身。指六根。前云。色雜妄想。想相為身。圓覺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 見下。明體相。妙湛圓中。本無六根身相。今摶四大為之。下云。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障隔曰壅。停滯曰留礙。回轉曰旋。聞見覺知。性本虛通。今為四大所壅。令有留礙矣。喻如水亡清潔。水火土風。本無情覺。今為四性所旋。令有知覺矣。喻如土失留礙。相織安成者。一覺一礙。如一經一緯。密織不分。今此有知無知。渾合不清。亦猶織也。如彼水土夾雜。 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是第下。結成名。見濁者。四大本是無情物相。被見聞等六精明性領以為境。令生覺受。我法諸見咸由此起。既因見境。生六觸受。渾濁真性。故名見濁。受稱虛明妄想。見則心境領取成妄想也。 △寅三。煩惱濁。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 又下。所依。煩惱依想陰也。經云。唯記與忘。是想邊際。故以性相為煩惱濁也。心。指六根識心。憶。追憶過去境。識。了別現在境。誦習。逆念未來境。謂意根。明了意識。隨前五根識。了識現在前五塵境。獨散意識。追想過去落謝法塵。逆想未來一切法塵境相。前云。意法為緣。生於意識。妄想分別三世境故。大品經說。六觸六受因緣。生於六想。 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 性下。體相。內性既發。能取六根知見。與六識心之體。外容隨現所取六塵之境相也。由塵發知。離塵無覺。則塵自無相。獨境不生故。下云。攬法成根。喻則土失留礙。因根有相。離覺無塵。則覺自無性。單心不立故。下云。知精映法。喻則水亡清潔。相成者。塵覺既不相離。亦如經緯密織不分也。 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是下。結名。煩。擾也。惱。勞也。緣塵妄想。無時不勞擾也。未有離塵境之覺想。亦未有離覺想之塵境。由是引起塵勞煩惱。如土和水。故名為濁。想以融通為妄想。煩惱則以見愛不斷為妄想也。 △寅四。眾生濁。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 又下。所依。此濁依行陰也。後云。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故以遷留為眾生濁。眾生。五眾生滅也。行陰。諸行無常也。大品說為六思。思即行業。以六想後。各起善惡不動業也。今云朝夕生滅。該眾生行。日夜相代。運運密移也。前云。我此無常變壞之身。新新不住。如火成灰。後云。甲長髮生。氣銷容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等。 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 知下。體相。留。存。住。停也。遷。移。徙。去也。運。行為。作用。轉動也。知見。識身果報也。業運。惑業因行也。世間。情器也。國土。十方也。每欲留者。生從順習。無不貪生而求延也。每常遷者。死從變流。無由自分。而促去也。相織者。合言之。生死一留一遷。亦如一經一緯密織。下云。死逆生順。二習相交。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等。分言之。以果織因。如云。生死死生。如旋火輪。業果相續。終而復始。以因織果。如云。無明緣行。行緣識。有緣生。生緣老死。如是果因延促。亦如經緯疊織也。知見。喻水。業運。喻土。織成。喻水土混雜。 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是下。結名。妙覺明心海中。本無諸行生滅。而今眾生生死因果。渾擾真性。故名為濁。行以幽隱妄想。眾生以五眾生滅為妄想也。 △寅五。命濁。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 汝下。所依。命依識陰也。後云。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故以同異為命濁也。見聞。六根識心。眾塵。六塵境相。阻滯曰隔。超出曰越。無異性者。一精明識。分六根識。體性是同也。異生者。六種塵境。各各了別。用相自異也。論云。色心連持。名為命根。煖息。色也。八識。心也。故以識陰而為命濁。下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 性下。體相。性相知者。躡上見聞無異性也。下云。又汝精明湛不搖處。於身不出見聞覺知。口來問義。身起欽承。喻如水本清潔也。用相背者。躡上眾塵隔異生也。下云。耳何不見。目何不聞。目覩奇物。意念俱無。後覆覩異。意記宛然。喻如土本留礙也。準者。均平。度則也。適言其同。則用相背。眼見色。耳聞聲故。適言其異。則性相知。了別心識唯一故。故曰失準。喻如水亡清潔。土失留礙也。妄成者。以此色心。織成其命也。 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是下。結名。覺海性內。向無同異。一六既渾。故名為濁。命存識住。命謝識往。識以罔象為妄想。命以一六顛倒為妄想也。通上論之。妙覺明心。惟一湛圓。尚無內外。豈有諸濁。今自晦昧為空之後。外被五大器界所渾。而為劫濁。內被四大身相所渾。而為見濁。次又內被六塵緣影所渾。而為煩惱濁。由是斷續身心。遷流國土。復被生死所渾。而為眾生濁。約此四相。內外通一渾濁。全失湛義。又由眾塵結滯六根。不復通融。命托於中。體用同異。而為命濁。約此一相。全失圓義。故欲復本湛圓。須求澄濁之法。如下方教澄濁也。如正脈。 △子三。定無生性。謂取圓湛不生滅性。即是棄濁依清法也。合上空喻。分三。丑初。擇去取法。法也。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 阿下。初示令頓證。見聞覺知。眾生六根性。本覺也。常樂我淨。如來涅槃德。究竟覺也。凡夫本覺。雖與佛同。以眾生濁。遷流生死。故失真常。有煩惱濁。六塵勞擾。故失真樂。以有劫濁。空見雜體。故失真我。以見命濁。根身不淨。故失真淨。此約別義。若通相言。每於一濁。即失四德。故與佛果。遐邇迥殊。從凡至聖曰遠。背塵合覺曰契。汝等欲令。現今日用具五濁之四性。遠契諸佛涅槃之四德。如是頓證因果。其間自有圓妙最勝方便法也。 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應下。二抉擇去取。應當者。事應理當也。擇者。揀去不用也。依者。順從取用也。死生根本。映下煩惱根本。並指六識妄心。經初七破。二本前指生死根。喻如塵土石砂也。故應擇去不用。因違果故。不生滅圓湛性者。即六根真性。經初十顯。二本後指涅槃體。喻如清水嘉饌。故當依從取用。因契果故。成者。凡心同於佛心。因果自成證也。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 以下。三取伏斷法。先伏成因地。以。用也。湛者。即取上本不生滅一精明圓湛性也。返本還源曰旋。虛妄滅生者。即前五濁六根塵識想也。棄妄守真曰伏。復歸本元曰還。元覺者。元明本覺心也。現成曰得。取此本覺常住真性為因地心。非同生滅識心為本修因矣。 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然下。次斷入果地。初住至等覺為果地修。妙覺為果地證。始本合一。即成究竟覺果。見聞覺知。圓湛無生滅性。合前虛空無爛壞喻。死生根本。五濁六根塵識虛妄滅生。合前世間可作法喻。 △丑二。喻明清濁。喻也。 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先喻伏成因地。渟清潔淨曰澄。喻湛旋。濁水。喻五濁虛妄滅生相。徧擾見聞圓湛性中。如沙土濁於清水之內。徧現渾濁形也。貯喻伏還。靜器。喻六根中見聞真精妙覺明性。靜深不動。喻伏還元覺。下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也。沙土自沈。喻根塵伏脫。我法二執不起也。下云。塵既不緣。根無所偶。清水現前。喻得元明覺無生滅性。二空法性漸顯也。下云。密圓淨妙。皆現其中。又云。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名為二句。出名合喻。合靜器澄水。沙土沉伏喻也。客塵煩惱。諸經論說為煩惱障。事障。雖云地前伏煩惱。已伏二執障也。圓覺經云。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理實斷煩惱障。進伏所知障矣。 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去下。二喻斷入果地。初句喻。去泥。圓斷二障。純水。喻圓證二空。名為二句。出名合喻。永斷根本無明。合去泥。無明一斷。成究竟覺。合純水也。上云。圓成果證。根本無明。諸經論說為所知障。智障。理實圓教妙覺果地。二障種現習氣。皆悉圓斷盡也。圓覺經云。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圓覺。滿足菩提涅槃。餘詳圓譚。 △丑三。結合證果。合也。 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初句。自覺。前云。如來既得妙覺明空。如金一純。更不成雜。祖謂富有萬德。蕩無纖塵也。合上純水。一切二句。覺他。隨機應現也。論云。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隨眾生根。現得利益。合上去泥永斷。 皆合二句。圓覺涅槃四德。無不究竟也。法界論云。證斯法者。則名如來應正等覺。常住寂靜清涼。不思議涅槃界。恒受安樂。為一切眾生之所歸仰。 △癸二。決定從根解結。脫黏圓通菩提義。經云。汝等發菩提心。應當審詳煩惱根本。若能悟圓通根。修行圓滿無上菩提。分四。子初。正令審詳二。丑初。示法。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 先標牒修心。心即三心四願。亦是果體。牒上發菩提心。於下。屬行。六度修斷。是真因也。乘即一佛乘。直心成佛也。生者。於眾生邊。生大勇猛。悲心普度也。此二。約修。牒上開無上乘。妙修行路。棄下。約斷。牒上捐捨蒙暗。攝伏攀緣。即深心。斷惱。學法也。六識生滅心相。及諸根塵等法。盡有為也。定須治斷。 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應下。次勸詳妄本。細察曰詳。煩惱根本屬因。揀上生死根本屬果。煩惱者。與唯識根隨二十六所惡法不同。應如楞伽。圓覺。起信論等。界內善惡俱該。煩惱有二。一無明煩惱。根本也。二見愛煩惱。枝末也。楞伽云。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佛知覺。圓覺云。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起信云。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染心義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又云。過恒沙等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是知獨頭無明煩惱。不覺三細。本上本也。恒沙煩惱。六初智續識。本中末。末中本也。見愛煩惱。六中執計識。末中末也。對後業苦。此又為本。思知。 無始者。無明為諸法之始。五住煩惱之端。十二因緣之首。更無有妄先於此者。又此無明。本無初際故。發與作異。生起曰發。造辦曰作。潤與受異。灌溉曰潤。得用曰受。業。善惡因也。生。苦樂果也。誰者。正令自詳也。 清涼疏云。煩惱有二。能發能潤。雖諸煩惱皆能發潤。於發業位。無明力增。潤業受生。愛取力勝。故云無明發業。愛取潤生。此義通大小乘。會玄記云。無明發業者。謂能發雖通三毒。無明為正。故唯識云。此中無明。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以為其體。即分別全。俱生一分。愛能潤業者。能潤雖該三毒。三有之愛偏增。唯識云。於潤業位。愛力偏增。說愛如水。能沃潤故。要數灌溉。方生有芽。開蒙云。分別見惑。是發業無明。俱生思惑。是潤生無明。信論云。事識。依見愛煩惱增長。業識。依根本無明熏起。記云。見是三界分別粗惑。迷理起者。謂迷四諦理起。名曰迷理隨眠。通於見修。見斷為粗。修斷為細。唯識云。諸見所斷。及修所斷迷理隨眠。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理故。能正斷彼。名見道惑。愛即欲色有三愛。三界俱生細惑。迷事起者。謂迷六塵事起。名曰迷事隨眠。事粗理細。故唯修斷。唯識云。餘修所斷迷事隨眠。根本後得。俱能正斷。名修道惑。以此見愛二煩惱惑。熏於第八本識。令第六識種子生長現行。由此能發諸善惡業發業煩惱。能潤一切生死苦果潤生煩惱。小乘見愛發潤例知。此約我執煩惱礙說。若約法執智礙說者。信論。相續識云。以念相應不斷。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疏云。一者。此識能起潤業煩惱名潤業惑。引持過去無明所發諸行善惡業種此名發業無明令成。堪任來果之有。二者。又復能起潤生煩惱名潤生惑。能使已熟之業。感報相應。成熟無差。如是三世因果連持。功由此識。釋曰。六粗。第一智識。法執俱生。智境塵沙惑也。第二續識。法執分別。事境塵沙惑也。續識粗惑。發潤尚爾。智識細惑。豈不發潤。又起信云。無明熏習有二。一根本無明熏習。以能成就業識。二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事識。妄心薰習亦二。一業識根本熏習。能受三乘生滅苦故。二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六凡業繫苦故。釋曰。前二論發業無明。後二論潤生無明。思之易知。 作者。清涼疏云。約第六識。業是所造。心是能造。以第六識。人執無明。迷我空義。異熟理故。以善不善相應思。造罪福不動等三行發業無明。熏阿賴耶。能感五趣愛非愛等種種報相潤生無明。但云六者。以前五識無執。不能發潤。故非迷理。無推度故。不能造業。雖造滿業。亦非自能。但由意引。方能作故。頌曰。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下云。六識造業。所招果報從六根出。 受者。受取果報也。揀上造作業行。六識。是作業主。能造作染淨諸業因故。八識是總報主。能含藏染淨種。受持不散故。宗鏡。問。眾生造染淨二業。受苦樂兩報。皆從心起。於八識內。定何心耶。答。今古有二解。一古師取第六識為染淨心。是作業主。與善十一相應。能造作人天善業。與根隨相應。能造作三途惡業。此總別業成。能招當來苦樂兩報。此據作業者為心。二神鍇和尚取第八識為執藏心。是總報主。異熟識中能含藏善不善業種子。種子遇緣。即能招苦樂兩報。此約受熏持種者為心。今雙取之。義理圓正。準唯識說。第八識有三位。一我愛執藏位。通一切異生。二乘有學。及七地已前菩薩。皆起我執。執第八見分為我。故第八識名阿賴耶。此云執藏。二善惡業果位。即通一切異生。至十地滿心。二乘無學等位。由善惡因。感無記果。果異於因。名異熟識。三相續執持位。即通因果一切位。以第八識執持諸法種子等。令不散失。故名阿陀那。義翻執持。頌曰。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起信論名阿黎耶識。疏翻為藏。是攝藏義。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於自體內也。 上依大小乘。性相宗釋。若約當經正義明者。煩惱根本。發潤作受。皆是六根心性。下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故六根是煩惱本也。又云。知見妄發。俱生無明。唯汝六根。故發業亦六根也。又云。勞見狂華。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故潤生亦六根也。又云。返窮流根。浮根見精。流逸奔色。故作業亦六根也。又云。六受用根。汝之六根。誰來領受。故受報亦六根也。五卷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又云。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則發潤等並本六根矣。 問。云何非六識造。答。前云識性無源。因六根出。見性尚無。從何發識。縱云識造。亦第八識。非第六也。若謂藏識還屬六根。下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又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四住地。見。欲。色。有愛。無明住地所醉。下文亦云。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故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準知作受。唯本六根藏心元也。諸解大小權實不分。性相本末混濫。故此特為詳引分釋。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阿下。後誡當知處。修菩提觀煩惱者。背覺合塵。轉菩提而發塵勞煩惱。背塵合覺。轉煩惱而成妙覺菩提。真本妄本在此一關。應當審也。下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菩提。根。六根也。真性本。塵。六塵也。妄相根。今並云虛妄者。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交蘆故。何處顛倒者。謂此迷倒根塵二處。定在何耶。雖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理實煩惱菩提總一根處。下云。無明寂常。唯汝六根。又云。六用不行。反流全一。處不知者。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也。 云何者。牒答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入佛知見也。降服者。脫黏內伏。伏歸元真也。如來位者。菩提果也。下文六根。尚選圓根。圓與不圓。日劫相倍。何況從識從塵入耶。故須知根結處。 △丑二。設喻。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相形。無結解故。 世間。三世間也。人喻三乘七趣。解喻佛菩薩乘。結喻人天小乘。結以一巾六結。喻一精明。分六和合。解亦從一巾解。喻一休復。六用不成。今既不見結根。何能知解處也。虛空。喻如來藏性。妙覺明空。空參六器。亦成六空。去器觀空。又何一異。如彼繩起結解。線無縛散。隳。壞也。裂。破也。前以有為妄喻。下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文云。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後以無為真喻。下云。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花。前云。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 △子二。明根結數二。寅初。總指六根結處。 此略指示顛倒處所。合所結喻。若知結處。根不織妄。成功德也。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 先直指處體。上之法喻。泛言未的。此確說根。乃是結處體也。心。謂意根。 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六下。次出其過患。媒。謀也。謀合二姓者。一精明性。喻一家主。六和合根。喻六媒人。家內用使。勾引劫賊者也。六妄想識。喻內六劫奪賊。前云。國王為賊所侵。心目為咎。後破識云。認賊為子。六境相塵。喻外六衰害賊。涅槃云。六入空聚。當有六大惡賊。必斷汝命。六大賊者。即外六塵。如來藏內恒沙性德。喻家財寶。內外六入。喻賊巢穴。光明經云。六入村落。劫賊所止。耳分別聲。意分別法。謂六根為媒。引起內六識賊。外六塵賊。和合劫去自家所藏諸財寶也。如六根各具本有功德等。 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由此下。後總顯結處。眾生界。六根也。纏縛者。前云。由汝身中。四大纏縛。分汝湛圓覺心。以為視聽覺察。器世間。六塵也。不超者。見不出色。耳不踰聲也。下云。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見聞尚無。識從何發。故示結處。唯在六根。 △寅二。別顯六根數量二。卯初。約生界涉變。總明性德數量三。辰初。徵釋世界。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 初徵起。眾生。根身正報。揀非器界依報。 世為遷流。界為方位。 世下。二釋名。世。時也。遷流。不住義。界。處也。方位。定在義。 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汝下。三指體。器界十方。根身亦具十方。即左右前後上下等也。三際為世者。我今此身剎那更變等。 方位有十。流數有三。 方下。四結數。方之定數是十。世之流數成三也。 △辰二。涉成數量。 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先明其相涉。一切。九界也。織妄成者。謂由諸妄交織成也。前五濁中。並云相織妄成。下云。無始織妄業流。五濁不出依正惑業報妄織故。此一句。總明。身下二句。別釋。身中約界。根大合成身界也。貿遷約世。知見業運時世也。下云。已滅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生住異滅。分齊頭數。 相涉者。有二說。一單世明涉者。即眾生濁。知見留世。現在也。業運常遷。過未也。因果遷留。名曰相涉。單界明涉者。即是見濁。六根壅礙。四大旋知。色心合成有情身界。色心礙知。名曰相涉。二以界涉世。即劫命濁。虛空塵相。界也。見聞覺用。世也。依正體用。織名相涉。以世涉界。即煩惱濁。憶識誦三。世也。根塵一定。界也。根塵憶忘。織名相涉。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祇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 而下。次勒成數量。三。一去留界數。初五句。去六留四也。界十方中。唯取四方為正。不取四隅。以非正故。次二句。出其所以也。不取上下。以無位故。不取中方。以無定故。謂指著上下皆是四方之上下也。除此無上下。故曰無位。中者。四隅之中也。隅以兩方交接而得中名。既一隅中而屬兩方。東看則西。南觀成北。故曰無定。因此界數惟有四也。 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 四數下。二涉成本數。初二句。標方數正四。世數是三。相涉者。互相涉入也。三句。釋。三四者。以世涉方也。謂三世中各有四方。三四成十二也。四三者。以方涉世也。謂四方中各具三世。四三成十二也。末句。結。三四互涉。故曰宛轉。此之相涉是本數也。 流變三疊。一十百千。 流下。三疊成滿數。流。遷轉也。三世流缺成滿。變。改易也。四方變少為多。疊。重也。三疊者。從一疊十。十疊百。百疊千也。一十百千句。語略舉增疊大數。 依前三四四三流變三疊說者。今先以方涉世。第一。約四方各論三世。共成十二也。第二。於東方三世變一為十。即九與一念。成十世也。如離世間品說。三世共成三十。南西北爾。亦各三十。增成百二十也。第三。於東方三十。變十為百。成三百。三方亦爾。各具三百。增成一千二百也。次復以世涉方。第一。約三世各論四方。共成十二也。第二。於現在四方變一為十。即前方位有十。又云。圓滿十虛。如般若等。成十方也。四方共成四十。過未亦爾。各有四十。增成百二十也。第三。於現在四十。變十為百。成四百。餘二世爾。亦各四百。增成一千二百也。 △辰三。總結性德。性中相知。性德本平滿也。 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總。統也。括。包也。十二為始。千二為終。又迷妄曰始。證真曰終。功德。謂功能德用也。六根千二百者。謂六根性中各各本有一千二百功德相也。揀非如來藏心。具足恒沙性德。前云。性中相知。 又此功德依根性顯。善惡不分。凡聖普該。以眼見性。照見境時。絕無作意。眼識緣色。則有樂念。明了意識。同緣色塵。不唯作意。樂欲念起。又有計度。名言種類。是故五識現量性境。徧行善惡。六根性見。無別分析。又何善惡。下云。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六湛。六根性也。性無善惡。何容惡釋。難曰。眾生織妄相成。何妨善惡釋耶。答。此則真妄性相不分。前云。織妄相成。六根相也。帶真明妄。依性起相。觀相元妄。今云。六根功德。根性用也。在妄恒真。離相顯性。觀性元真。故知六根循諸色聲。不循性常。守於真常。塵識銷落。下云。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則織妄與功德。在於黏妄不黏妄耳。 又性依緣起。唯善性德。一疊。即三四四三。成十二也。二疊。即世方中各具三乘七趣十法界也。是則十二。成百二十。三疊。即十界中各無十習惡因。則百二十成千二百功德矣。起信云。用大者。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攝用歸體。惟性無緣。如前十翻顯現。下之三翻顯聞擊鐘驗常中。問答聞聲。各有三翻。乃至三真實等等。 問。流至三疊。德千二百。少多增減。為定不定。答。經文以三世涉方。流疊止三。德變千二。再約以方世涉者。不妨增至四疊。德萬八千。將前三疊十界十習中。徧滿五根五塵。成萬二千功德。一根既爾。餘五根然。積成七萬二千。隨一根為本分主。已萬二千。餘六根為增滿伴。各萬二千。累滿八萬四千功德。例同觀音耳根圓通。首臂與目皆八萬四千矣。佛既三四世界涉疊。何礙四三界世涉疊。遷至四層。德滿八萬四千數耶。性修兩可。相迷例知。如十二類。皆各八萬四千妄想。經本圓通。毋辭害意。 問。諸佛根相。答。諸根互用。依正融通。發真如性。何礙相有。 問。對法華經。同異云何。答。今經凡聖本有。全性無修。法華五種法師。修成淨用。數量雖同。性修各別。若如觀音。性修不二。六根功德。圓通無盡。豈有數量可較也哉。溫陵曰。先顯織妄。明根結之始。次辨優劣。明耳根圓通之選。幽溪云。意言界雖貿變。世雖遷流。而有不變不遷者在。前之十科驗見。下之擊鐘驗常。莫非其事。下選圓通本根。故較六根功德。舊解乃云。非即真性勝用者誤。文句云。約世界妄數。以歷六根。分二。一性本圓融。六根各各千二百也。二用分優劣。千二八百別也。◎釋曰。初二說正。幽溪二大科。原無妄數二字。文句並加妄數。則千二八百功德均妄。何為性用。一訛也。下文並云。圓滿千二。缺則八百。若云圓融。豈止千二。既科明為性用。何總科上妄數。二訛也。此經千二八百既屬妄數。法華六根數量。豈屬真發。三訛也。如此混淆。後學奚從。 △卯二。約六根優劣。別示用功數量二。辰初。總令克定。用中相背。用功分優劣也。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 前云。性中相知。故於六根覺知性中。圓滿七千二百功德。又云。用中相背。今對六塵見聞用中。又有具缺優劣功德異也。又優者。耳舌意根。如文。劣者。眼根約方。鼻身約時。並缺一分。俱唯八百。汝當揀定。 △辰二。別示具缺六。巳初。眼根缺劣。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 初二句標。次三句釋。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一百。共千二百。今眼所見。前正南方二百。及前東南西南二隅各一百。皆能見者。故全明也。後正北方二百。及後東北西北二隅各一百。皆不見者。故全暗也。左東正方。右西正方。各有二百。皆能旁見者也。 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三下。結。前三句略合數。三分分之。左右前方。及前二隅。八百皆見。故曰之二。後及二隅。四百一分是不見也。統論眼見本所作用一千二百功德。既缺一分。不完全矣。後四句詳所以。三分之中具有二分者。言其功用偏圓也。無其一分者。德性被塵隔越也。故眼功德缺唯八百。 △巳二。耳根具優。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無遺者。十方擊鼓。十處俱聞故。邇遙者。隔垣聽響。遐邇俱聞故。無邊者。聲無無滅。生滅圓離故。動含二分。近具四百。遠具四百。靜止一分。具四百也。遠近動靜周聞。故滿千二百德。 △巳三。鼻根缺劣。 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出息取香。入息齅香。兩停交際之中。則無能聞作用。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缺中交分。故唯八百。 △巳四。舌根具優。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舌有二能。一嘗味。功用則劣。合中知故。二言說。功用超勝。詮義理故。今約言也。賢愚貴賤無不能言。言通真俗。俗為世智。真為出世。言雖方分。理實圓通。所謂麤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法華云。治世語言。皆順正法。語既融通真俗中諦。三藏三法界莫不窮盡。故舌圓千二百功德。 △巳五。身根缺劣。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離時。一總不知。故缺一分。合時。覺違覺順。具二分能。缺捨離知。故少四百。違順各四。故得八百。 △巳六。意根具優。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意。知根也。默容等。法塵也。塵即色空生滅三分。默。滅一分也。容。生中色空二分也。法含多門。約界。有為無為無障礙。三法界也。約性。善惡無記。三性也。約方。智情器。三世間也。約世。過現未。三際時也。三世。如文。十方。器世間。無記性也。世間凡。有為。情界。惡性也。出世聖。無為。智界。善性也。盡其涯際。無障礙法界也。包容。揀舌宣揚。舌是能辯。意是能思。一一三法皆能包藏。故意圓滿千二百德。 △子三。教從一解。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勸令從一門入。六結盡解也。中分二。丑初。令驗六悟圓。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 先欲無生。欲。希向。樂慕也。四如意一。逆。旋轉不順也。欲。六塵欲境也。流。奔馳流逸也。揀非四流中之欲流。此總彼別。還復曰返。竭盡曰窮。流根。煩惱生死源也。不生滅者。二空無生理也。 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 當下。次令驗六。領納塵境為受。發作功能為用。誰者。正令推詳試驗也。合。謂合中知。鼻舌身也。離謂離中知。眼耳也。意兼離合。近性為深。眼耳舌意也。遠性為淺。鼻身也。用具稱圓。耳舌意也。用缺稱不滿。眼鼻身也。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 若下。後當悟圓。初四句。修斷宜悟選。悟者。開悟莫迷也。圓通根者。上六義中。宜選取離深圓。當去捨合淺缺。眼離深而不圓。耳深圓而不離。意圓深而雜合。鼻身合而淺缺。唯一耳根。離深圓也。修者應悟取。織妄者。煩惱濁。根塵惑也。業流者。眾生濁。現未業也。五濁皆應逆斷。此二又為妄本。選耳門無惑。有解指下六根者非。 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後三句。功果有遲速。循者。遵從無違也。離塵近性而又深圓者。唯耳門得功果。如日之速。合塵遠性而不深圓者。餘五根入三昧。如劫之遲。日劫倍較。耳根為最。 △丑二。令入一解六。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 初舉前數量。六湛圓明者。第一義中。前云。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聽等。後云。見聞覺知。圓湛不生滅性是也。本所者。現今本體自具。非由修行造作也。數量者。總括性德。別示用功。依根備顯。法爾如然也。 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隨下。二令自擇修。入者。上重悟字。義含信解。此重入字。義兼修證。因果相應。事理周圓。總在耳門一圓根也。問。悟擇何分。答。朗然無疑曰悟。決定取用曰擇。我雖六根已顯離合深淺圓缺。未曾說破。汝自應悟應擇應入。汝心一定。我當助明與增進也。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 十下。三出擇一意。二。先十方統論則無擇。諸佛菩薩。在十方剎。修十八界。無不證果。五陰七大。亦成菩提。下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也。 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 但下。次此方就機故須擇。下劣者。四流二死未斷也。自在慧者。三空理智未證也。於中。指界處等。令一入者。謂六根中擇一圓根。深入底源。下云。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此結擇一所由意也。 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入下。四一入六解。上二約修。此一屬證。恐疑但解一根。餘根未脫。故此結釋。一根解時。餘根盡脫。妄。指五濁。三漏。六結。三執。知。謂性中相知。耳根純真無妄。一通一切通也。 △子四。因問委示二。丑初。躡前發問。解意不徹。請益開示。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云何句。問從悟圓文來。如何流。如何逆也。深下三句。問從入一文來。云何入一。云何解六也。 △丑二。就問重申。重廣申明。與之增解。分四。寅初。申惑執尚深。欲流尚在。不能頓了。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 先直明我執未盡。須陀洹。小乘初果。此云預流。初預入聖流也。亦云入流。不入六塵之流。而入法性之流。即逆生死欲流。而入涅槃流也。三界見斷者。三界見惑。即八十八使。我執分別也。初果見道已斷。四流中。見流。四住中。見住。根中虛習者。三界思惑。即八十一品。我執俱生也。四流中。欲流。有流。四住中。欲愛住。色愛住。無色愛住。眾生世間。根中。皆指賴耶識身。積為種子。生為現行。習為習氣。無始。時也。修斷得者。小乘修道位中。斷除三界九地思惑。得二三果。阿難未入修位。故猶未知所斷也。三界分為九地。欲界合為一地。四禪四空為八。斷至欲界前六品思。得斯陀含二果。斷後三品。得阿那含三果。進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無礙道時。名羅漢向。至解脫道。證得羅漢四果。 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何下。次況顯法執全在。即塵沙無明。六粗中。第一智識是法執俱生。乃塵沙細分。天台目為界外塵沙。第二相續識是法執分別。乃塵沙粗分。天台目為界內塵沙。三細。業轉現識是俱執。乃根本不覺無明。故上見思名曰通惑。枝末無明。通三乘斷。潤有漏業。招三界生。故云界內塵沙無明。名曰別惑。根本無明。別在菩薩所斷。塵沙潤無漏業。無明潤非漏非無漏業。招變易生。故云界外。塵沙無明合為一住。天台目為界外見思惑。四流中無明流。三界內外癡也。第五無明住地。此中。指根中。離賴耶識。諸惑無依故。 生住異滅者。按起信論。三細中業。生相。轉現與六粗中智續。住相。執計。異相。業為滅相。第六苦不與焉。若約斷者。謂凡夫十信。覺滅相。二乘三賢。覺異相。十地。覺住相。地盡。覺生相。 分劑頭數者。謂初住以上至於妙覺。總有四十二品也。細細分之。則無量矣。論云。業識心者。微細起滅故。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上句。約一期。下句。約剎那。若雙通者。入楞伽云。諸識有二種生住滅。所謂相續及相。諸識者。廣說有八。略則唯二。現識。事識也。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事識以分別境界。及無始戲論習氣為因。阿賴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相續滅者。謂無始戲論習氣。所依因滅。及自心所見分別境界。所緣滅。即相續滅。釋曰。相續者。宋云流注。種子也。相者。現行也。熏習。皆因也。變境。皆緣也。此明二識續種生因。不說二識相現生者。準下補云。現識不思議熏變。即一切根識生。事識分別習氣生。一切根識亦生。是名相生。阿賴耶下。此又單明現識相續種滅。及相現滅。例上補云。事識無始習氣因滅。分別境界緣滅。續種即滅。分別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相現即滅。根識因惑而生滅。六一因惑而異同。汝問如何是流。即此四住中愛。現識塵沙無明。即欲流也。汝皆未斷。故責何況。若能返窮流根。至不生滅。證入三空。即逆法也。證真由於斷惑。故先細告。 △寅二。申一六由妄二。卯初。直以法明。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上答逆流。此答一六也。分五。一雙以徵起。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 阿下。二別破二計。有二。一破計一。體一即當用通。用別體非一也。奚。同何義。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若此下。二破計六。體六用應不隨。用隨。體豈六耶。先審定。顯性曰微。圓融曰妙。佛言下。次斥破。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是故下。三承明上義。先順說。非一非六。斷定也。終六終一。釋成也。謂非體一者。終當是六。以用不相通。決不可定一也。次又非體六者。終當是一。以用既相隨。決不可定六也。終不二句。反顯。終不一者。性相知而用各背。何是一耶。終不六者。用雖背而性相知。何是六耶。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阿下。四推原由妄。顛倒。謂三細。六麤。五濁。四漏等。漩流曰淪。更代曰替。謂此根性本非一六。而今惑為六一者。皆由無始不覺。一念無明顛倒。與外六塵纏結一處。交淪互替。在於圓湛妙覺心中。分一為六。故五濁凡夫。執之為六。而伏根有學。執之為一也。 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汝下。五判示當機。得六銷者。金剛經明初果不入色等六塵之法。未亡一者。六用不行。反流全一也。執六。凡聖共知。執一。二乘尚昧。故此判示。令悟圓而非一。湛而非六。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有何一六相耶。 △卯二。舉喻合顯。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 如下。舉喻。三。一從一成六喻。空喻一圓湛性。群器喻六根相。異喻大小方圓長短。異空喻六根性。 除器觀空。說空為一。 除下。二除六說一喻。空未參前。一亦不說。今除器後。始有說一。一因六立。一豈真耶。 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 彼下。三真空無干喻。同。一也。不同。異。非一也。云何二句。正破一六計妄。因除器異而說空為一同。豈彼太虛即真成一同耶。由參器異而說空為不同。豈彼太虛即真成不同耶。何況二句。防轉計一不立。一六對立。一本非真。是一名尚不立。況立非一名耶。 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則下。合法。了知。性也。合一虛空。六根。相也。合群異器。異空者。分一圓明了知妙覺空性。而參六根身相之中。以為見聞覺知真空性也。如是者。將喻合法。亦有三重。初合從一成六。謂一圓湛知性。結滯六根。由根六而遂計性六者。妄也。次合除六說一。謂銷六根而立了知性為一計者。亦妄也。末合真體無干。謂因結根。計性為六。銷根。計性為一。豈彼了知之性。真成六一殊耶。是一名既本離。豈存非一名哉。文句。空喻真性。群器喻六塵。異空喻六塵分圓湛性。為視聽覺察。次合法云。浮根四塵。如器。根中之性。如器中空。◎釋曰。上法中云。現前六根為一為六。又云。故於圓湛一六義生。至此喻中。器不喻根而喻六塵。一謬也。合法。經云。六根。又以浮根喻器。而去六塵。以根中性喻器中空。前後淆訛不定。二謬也。缺勝根性。三謬也。 △寅三。申根結由塵二。卯初。別明六。辰初。攬色成眼。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 先由塵發見。初二句由形塵相。次二句粘出見精。 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次因見有相。初二句見色成根。此約細分。見精。性也。映色。塵相。成根。根相。次六句根成奔色。此約麤分。前四句勝義根相。第五句浮塵根相。第六句明暗塵相。亦可初二句標。次六句釋。前五句釋出結色成二根義。末一句釋成見精映色塵義。上科判竟。 下消文云。耳等五根。例此思知。明暗色塵也。今經性宗。揀餘空相。但說明也。等指空塞。及形顯色也。形謂長短等相。顯謂青黃等色。相形者。互相顯現。彼此陵奪也。前云。妄為明覺。因明立所。妙圓者。即是妙覺圓明心也。揀非相宗生滅八識。亦非性宗無明業識。湛。謂妙湛元明真精性也。染著曰黏。沾起淨性也。見。即眼根中見精明性也。如云。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聽等。前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見精映色者。謂聚見於眼。緣見因明。暗相現前。知覺是同。諸盲覩黑。與有眼人。暗室見黑。二無有別也。結色成根者。締織曰結。謂結明暗等。色香味觸地水火風八法。而成眼根體也。前云。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根元者。眼根本元體也。亦浮塵本。清淨者。勝義細淨。揀非浮根麤濁也。此唯天眼能見。肉眼所不見者。四大。地水火風也。因名眼體者。定名示相也。謂勝義根體。前云。見託汝睛。蒲萄朵者。聖眼可見。非無相狀。故表其如蒲萄。眼中一分淨色。如淨醍醐。令不見者知其有實體也。顯宗論云。眼根極微。居眼星上。體清徹故。如秋泉池。意謂眼根四微。圓轉光潔。如水晶萄。映徹照物。如秋泉池。此約體用以喻稱也。 浮根者。謂麤浮之根。凡夫共見。揀異勝義也。四塵者。根體也。浮勝二根麤細雖殊。皆以能成地水火風。所成色香味觸。八法為體。今於勝根說能造四大。浮根說所造四塵者。就名互影略耳。流逸奔色者。約功用言。色為境緣。循色流轉也。見精能托。二根所托。勝義能依。浮塵所依。今舉所依托。以顯能依托也。如云。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前謂。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乃至起為世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正此二根奔色義也。 問。前云。識精元明。下云。陀那細識。云何今揀去耶。答。今經既云。於妙圓中。黏湛發見。全真無妄。業識真妄和合。故不用也。業識半妄尚揀。況八識全妄耶。幽溪。釋要等。解見精即第八見分。色即第八相分者。謬矣。 問。云何今文。指唯真心。不帶識妄說耶。答。一唯顯真心。性宗本故。如云。色心諸緣。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真心物。圓覺經云。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圓覺妙心。圓覺淨性。現於身心等。二不依藏識。半分真故。如云。能生諸緣。習氣成瀑流。今明解結。正欲滅妄存真。何容妄耶。藏識尚揀。況第六意識等。 問。先色後心。先塵後見。是何意耶。答。性不自生。由塵發知。相不自立。因根有相。如云。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色空傾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色空徧。又云。所妄既立。明理不踰。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聞覺知。偈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問。經但根塵。何無識耶。答。一正為根結解故。二根結已解。況容識妄。三前已破故。四從見生故。可有可無。 △辰二。攬聲成耳。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等指聲響。相擊者。兩相扣擊也。聽謂聞性。有解耳識者非。發。分發也。映。照映也。收裹曰卷。聲音虛散。故須斂攝。卷彼動靜聲響。以成浮勝耳根也。新卷葉者。顯宗論云。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亦可此二句。上兼勝義。下兼浮塵。根元二句。即清淨五色根。浮根一句。即浮塵五色根。此五句明根體相。末一句。顯聽用能。 △辰三。攬香成鼻。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齅。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等。謂香臭合離。相發者。互為引起也。吸取曰納。婆沙論云。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垂爪。香氣上騰。根垂下取也。 △辰四。攬味成舌。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恬。淡味。變。五味。等。謂和合俱生。有毒無毒。諸味交陳。雜列曰參。迴繞曰絞。婆沙論云。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等。 △辰五。攬觸成身。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等者。冷煖澀滑違順也。彼此搖盪曰摩。捏聚曰摶。婆沙論說。人身如腰鼓顙。顙。鼓筐也。若今杖鼓。兩頭圓闊。中央狹小。俱舍云。身根極微。徧住身分。女根極微。形如鼓顙。男根極微。形如指。音塔。指衣。有云指韒。音笑。刀室。與鞘同。 △辰六。攬法成意。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生滅。前五塵也。即色空法等。謂寤寐憶忘。相續者。交接無斷也。知者。根性真知也。揀非識知妄慮。攬者。積集包藏也。意思者。約法。有二義。一意屬色根。思屬心根。今經性宗。通色通心。揀異餘乘。相宗。六塵眼等五根及見聞齅嘗覺精。盡屬色法。而意知一根獨屬心法也。二意根在於身中。人不可見。故用思字。以明有思量處即意根所在也。 幽室見者。例喻。幽室。喻意色根。正法念經。形如蓮花。上有七葉。朝開暮合。色法所攝。見則喻思心根。猶如眼見。相宗所謂七識思量為第六心根故。浮根者。即肉團心也。奔法者。謂攬五根落謝五塵影也。光明經云。意根分別一切諸法。 △卯二。總結。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 覺明。真明也。有明。妄明也。語始因。失彼。迷真明。發光。成妄明。言終果。粘妄者。前云。由明暗等。黏湛發見。約境粘心。今云。由明明覺。黏妄發光。約心粘境。妄謂六塵。心染於塵而發六精光也。謂此六根性相。皆由覺湛明性真體之上。妄有所明。明其覺性。遂失覺明精了之體。黏彼六塵妄境。以發六根精光。見性映色。結成六根浮勝相也。 △寅四。申塵亡結盡二。卯初。正申解結以酬問。因修門也。分二。辰初。統論離塵無結。此答問中第一逆流意也。奔塵名為流。亡塵即為逆。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無見體者。謂無聚見於眼。結滯為根妄體。揀非照用自在常體。俱為斷滅。故見體聽質等。並明結體。非指性體也。此乃泛論。離十二塵。則無六根結體。下方正教脫塵之功。 △辰二。正教脫一盡五。此答問中第二。但入一門。六根頓淨意也。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 汝下。一離塵。不循者。旋根不復奔塵也。此以耳聲身觸。舌味鼻香。意法眼色為序。佛語自在故。有為虛妄法。十二塵相。盡屬有為虛妄法也。 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 隨下。二脫一。背塵即拔根也。非教六根齊拔。但當選一圓根。旋機逆流而先拔之。不循塵。即脫黏。不用根。即內伏。伏元。即歸一精明。根自盡矣。發耀。即心光常徧。塵自離矣。 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 耀下。三盡五。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下云。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一脫一切脫也。 △卯二。兼成二妙以證驗。果證門也。分二。辰初。情界脫纏。成互用妙二。巳初。先示妙用。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 先外不由塵。前塵。六塵也。知見該六根。不由者。心光徧照。暗不能昏眼等。豈假空明外緣而後見也。 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次內不循根。明者。本體元明用也。不循者。照用徧周。不用勝浮二根也。寄發者。不過權托彼根。示有鑑明相也。如佛菩薩。視不俯仰。觀不迴轉等。後成互用妙。根塵既脫。六用徧周。如眼能聽。耳能見等。然用有真似。似如法華。真如華嚴。此取於真。妙由無漏性發。非同法華。尚假果報之力。故千二百功德。根根互用。周徧法界也。 △巳二。證不循根。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 六根互用。凡小不信。故引此以證。令斷疑執也。阿那律陀。此云無滅。白飯王子。出家好睡。佛呵蛤類。因此精進。七日不眠。即失雙目。如來令修天眼三昧。四大淨色半頭而發。見障內外。明暗皆矚。照三千界如觀掌果。不假肉眼觀照。故云無目而見。緣出阿含。跋難陀。翻賢喜。與難陀云歡喜龍。護摩伽國。雨暘時若。年穀豐殷。瓶沙王臣設會報之。人喜而賢。故此美稱。龍耳無聞為聾。神而能聽法者。有云。龍耳不聰。聽以角故。故云無耳而聽。 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鉢提。異舌知味。 殑伽。恒河。別翻主河之神。是女身故如此方洛神湘妃類。畢陵伽。咄小婢者是。神通鼻齅。揀異肉鼻聞也。驕梵缽提。此云牛呞。緣如圓通。轉牛王舌。得聖果舌。辯一切法味也。 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 舜若多。此云空。主空神也如四空天等。身元無相。動止令見。故喻風質。佛光照觸。暫現形影。故云覺觸。下云。空行神祇。并風神王。無色界天。同時稽首。滅盡定者。九次第中最後定名。由滅受想陰故。又名滅受想定。得寂者。如迦葉云。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我以空法。成阿羅漢。諸者。謂得滅定聲聞。人甚多也。 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如下五句舉驗。摩訶迦葉。云大龜氏。亦云飲光。緣具圓通。滅意根者。圓通文說。法空為上。塵也。此約知根。六以七為根。今迦葉滅定。滅六全盡及七染分。留淨分在。以持種故。宗鏡云。但滅六識。以第八識持身。論引經云。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八識在身。此位若全無識。應如瓦礫非情。誰能執持諸根壽煖。豈得名為住滅定者。小乘明事滅。唯滅六七心心所法。不滅第八等。大乘是理滅。具有五蘊。有第八識及七淨分。末那平等性智在故。清涼云。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也。意根不緣法塵。思量久已滅盡。圓明了知。六根互用。非心根念。發圓明也。故云。雖滅意根。而能了知。淨名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意同此耳。 上引證者。或是業果。或由得道。總顯明不循根。義則一也。合論曰。蛇以眼聽。不必難陀龍也。蛟無目而能行。水母以蝦為目。不必疑那律也。螻蟻以身為鼻。何疑恒神。蜂以腋為舌嘗。何疑憍梵。如風無形。拒之則怒。御之而行。不必疑舜若多神也。◎列子云。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心之所受。言之所藏。如斯而已。則理無所隱矣。又曰。孔丘能廢心而用形。亢倉子能耳視而目聽。◎智論云。心相無有住處。內外。大小。以禪定力。其心調柔。疾徧諸身。還復亦速。如十頭龍。眼耳二十。及有十口。心一時用。龍乃粗身尚爾。何況菩薩。 △辰二。器界超越成純覺妙。 前云。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界不能超越。故上明正報根身。脫纏妙用。此明依報器界。超越妙化也。 △中亦分二。巳初。先示妙化。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 先牒前。根性內瑩。心光融煥。洞徹表裏也。 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如下。次起後。塵相外皎。塵境不緣。國土皎然也。浮塵者。六塵幻化相也。器指十方山河國土。諸化相者。四大和合。三界染淨。萬物苦樂等也。塵化成覺。如湯銷者。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如冰落湯。無不銷成水也。謂隨無明染緣。如水成冰。若用智慧淨緣。如冰化水。今以三摩觀照智火。能融無明堅執。全修即性。翻妄歸真。十方塵剎大小互融。一多無礙。變穢為珍。轉苦作樂也。下云。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國土而不振坼。偈云。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 △巳二。驗不藉緣。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 一銷根塵。二妙圓發。恐凡小不信。落空亡見。故引此以驗。令其進銷勿畏也。文分三。初即事現量。初二句。用肉眼局量。聚。集斂也。見。性也。眼。目睛。根。相也。見性本徧。黏妄發光。但聚於睛。離眼別無也。次四句。令合成暗相。現前下。應補二句云。設復有人當前而立。謂若令其急合眼時。暗相現前。與盲無異。正合眼際。設復有人當其前立。則六根莫辯。手足不分也。後五句。驗暗中知覺。彼人。合眼人也。循體者。以手循繞前立他人體也。知覺同者。謂眼雖不見。而暗中知頭辯足。與明中所見無異。豈非不由前塵。起知見也。昔人問。如何是大悲千手眼。古德答。如人夜間摸著枕子。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 緣下。二約理離緣。初二句。示妄緣有無。緣明有見。緣暗無見。前云。若復二相。自相陵奪。如是二相俱名不見也。次三句。顯真見離緣。眼中見性。不藉明發。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天真自然。何假緣現。恁諸暗相。永不能昏。暗既不昏。明不能發。自知見性。真離緣也。前云。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也。性德尚爾。況加修德。稱性起修。二妙寧不發乎。 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根下。三總結圓通。圓妙即圓通也。前不循根。根銷也。為根身自在。豈不圓通。後不藉緣塵銷也。為器界自在。豈不圓通。猶如觀音。得大自在。又圓明妙覺。如來極果也。前則諸根齊拔。內瑩發光。得法性身。圓妙覺果。後則器界浮塵化無上覺。得法界土。說法界藏。豈不覺明成圓妙乎。又根塵銷。如除器。圓妙覺。如太空。問答法喻。總以此結。 △庚二。證釋二疑二。辛初。驗釋根性斷滅疑。以通初義。分二。壬初。阿難錯解佛語以謬難。佛謂離塵無有結體。阿難誤謂離塵全滅性體。故謬起斯難。又分三。癸初。因果相違。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 先按定佛教。初義文云。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故云。如說相應者。謂因地心與果地覺。同一常住目也。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 世下。次疑因違果。又三。一引果明常。先引七名。菩提。云知覺。五住究盡。智果名也。涅槃。云寂滅。二死永亡。斷果名也。無二執障。不妄不變。故曰真如。圓滿三覺。超凡越聖。故曰佛性。離一切垢染法。一切白法所依。最極清淨者。名曰菴摩羅識。故翻離垢白淨識也。解脫恒沙煩惱。脫離塵沙空智。中不容他者。名曰空如來藏。故勝鬘云。空藏者。脫離一切煩惱藏也。離倒圓成實性。能現種種身土。鑒周萬有者。名曰大圓鏡智。故規矩云。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但圓照萬法而無分別處。名鏡智。分別一切而無染著處。名淨識。楞伽云。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皆第八識轉染成者。又細揀之。離煩惱證菩提。離生死證涅槃。徹法性。證真如。徹情想。證佛性。轉淨識。成菴羅。寂妄法。得空藏。發智光。得鏡智也。 攝大乘說。菴摩羅識。即第九淨識也。地論云。大圓鏡智。是諸如來第八淨識也。光明玄文云。若依攝論。如土染金。土即阿陀那。染即阿梨耶。金即菴摩羅。又清涼云。真諦三藏說有九識。第九名阿摩羅識。若唐三藏。此翻無垢。即第八異名。謂成佛時。轉第八識以成此識。無別第九。若密嚴經。心有八種。或復有九。下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即同真諦所立第九。宗鏡云。第八本識。居初位而唯號賴耶。處果位而唯稱無垢。◎會曰。第八識有染淨二分。總含一切有為無為。有漏無漏等法。是故攝論開淨分為第九。地論不開。即指淨分名為鏡智。故真諦玄奘所說。開合名殊。識體唯一。設教被物。八九隨宜。不必執定。互相毀也。 又溫陵云。有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寶積經說。空如來藏。離不解脫一切煩惱。不空如來藏。具河沙佛不思議法。空不空如來藏。隨為色空。普應一切。後二隨用得名。獨空如來藏為真體。故為果號。清涼云。真諦所翻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摩羅識有二。一所緣。即是真如。二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十行品疏。引莊嚴論頌云。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淨。淨體即是自心。心即真如。此之自性淨心即如來藏。亦是本來淨識。菴摩羅識即是空不空如來藏。◎釋曰。據溫陵引經。清涼引論。三藏法義。圓備無缺。思知。 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是下。次結真常。初二句七名有別。次四句一體無殊。斷盡無明曰清淨。用也。具足性德曰圓滿。相也。不能破動曰堅凝。體也。通顯七果之法。如句。喻。常句。合。金喻堅常。實相般若。體也。剛利喻清淨不壞。觀照般若。用也。威光自在曰王。喻圓滿住。文字般若。相也。蓋此七果。皆取諸佛證極。不取在纏理具。如金出礦。如天帝寶能壞萬物。萬物不能壞者也。 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 若此下。二說因為斷。先疑因斷滅。根舉二。塵舉六。以該餘諸根塵也。末句。總言根之離塵體也。猶下。次疑同妄心。念心。六識隨念分別心也。牒初三番破識中。第三無體意也。今名六根離塵無體。豈不同前破識無體者乎。 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 云何下。三謬疑相違。離塵無體。斷滅法也。佛言生滅為因。不獲常果。今何以斷滅因修。而欲獲七常住果。豈可得哉。但曉離塵無有見聞等性。孰了不由前塵所起知見。將此常因。決得常果。故云謬疑。 △癸二。後先異說。 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 先據今現說斷滅。又三。一貶根同識。若離二句。躡上疑因斷滅文。如無二句。躡上疑同妄心文。 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 進下。二正疑斷滅。前後反覆曰進退。周而復始曰循環。檢異粗心曰微細。追窮尋逐曰推求。此二句通約見識說也。無心。謂無體。無所。謂無處。同初破心無體無處。見精識念有何別耶。 將誰立因。求無上覺。 將下。三懼難剋果。真因剋真果。妄因寧有果。前云。此心若同龜毛。則汝法身亦斷。見識無異。破顯何殊。 如來先說。湛精圓常。 如下。次考前多顯真常。湛精。六湛精明也。澄清不動曰湛。靈明不昧曰精。圓常者。徧滿法界曰圓。顯見中不雜。不礙不分等。體恒不滅曰常。十顯中不動不滅。不失不還等。顯見既爾。餘根性然。 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 違下。後謬疑自語相違。戲論。矯亂語。無義說也。稱理曰真。不虛曰實。今說根性斷滅。先說根性圓常。豈不違前誠言。成外戲論。自語矛盾。何稱法王不妄語也。 △癸三。要求開示。 惟垂大慈。開我蒙。 賜與妙法曰慈。撥去疑滯曰開。見識不明曰蒙。執迷不捨曰悋。 △壬二。如來即事驗常以釋疑四。癸初。許以除疑。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 先責徒聞無識。初句。多聞功專而無力。次句。根中積習而未斷。徒知倒因者。但了六根。因于六塵。顛倒淪替也。如云。離塵無體等。真倒未識者。不了根性本不生滅。倒與不倒。在於循塵不循塵耳。循塵真倒。不循離倒。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曜。如云。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等。 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恐下。次許即事除疑。誠心未信者。我若不設方便。更有真實開示。直說根性為常。恐汝所執迷甚。一時不能信解也。將事除疑者。正許設為方便。與之除疑。應明此以佛之知見為體。若循塵以起知見。離塵即無體矣。下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不由塵以起知見。性體本妙常矣。下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故以擊鐘引夢。塵俗易了之事。為汝發明見聞根性。不由前塵。有體無體。真常不常。汝必因此。疑自除矣。 △癸二。擊鐘驗常四。子初。兩番問答二。丑初。問聞答聞。 即時如來。敕羅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 先三次致審。初審有聞。今我。俱作有字釋妙。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 鐘下。二審無聞。今仍釋有。不聞作無聞釋。 時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時下。三復審有。今俱。亦並作有釋。復審關要。待下指出。 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佛下。次重與確定。不仍釋無。單出曰聲。成文曰音。末朴曰響。此之確定。要令眾口親答。有無但惟是聲。無干於聞。今於二答不聞。四答無聞。皆非理也。以己真常聞性。卻隨聲相生滅。豈不迷常為斷也哉。 △丑二。問聲答聲。 如來又敕羅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先三次致審。初審有聲。爾今。釋作今有妙。 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 少下。二審無聲。此下爾今。並應作今有釋。 有頃。羅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有下。三復審有。少選。有頃。猶言片刻。少頃也。關要同前。 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佛下。次重與確定。初句。即云何有聲。上答無聞為非。此答無聲為是。蓋聲有生滅無常。聞性真常無滅。何可以聞同聲。隨口混答耶。 △子二。責其矯亂。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 先直責矯亂。 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 大下。次因問勘定。初疑問。 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 佛下。二答定。一問聞答聞。問聲答聲。隨口而應。混濫不分。名矯亂也。二聲聞雖以雙審。有無只歸一邊。聞不隨聲斷滅。前後報應一定。今答無定。真矯亂也。云何無定。聲銷無響。吾問聲不。汝言無聲。此正也。初問聞不。汝言無聞。非正也。若從前答。無聲無聞。鐘聲更擊。不應再聞。若從後答。聲雖有無。非無聞者。如此報答。無一定準。故斥矯亂。理實只當答聲有無。豈可混答聞有無哉。 △子三。破申正義。 聲有生滅。聞性常住。審之不悟。故與申明。破其誤執也。 △中分二。丑初。破無聞之迷執。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 先取更擊。以驗不滅。約初審說也。初二句牒所說。次五句破無聞。謂鐘聲初歇之時。只是無響。非是無聞。若實此聞隨聲滅者。則汝聞性同於無知木石而已。更擊鐘聲。應當不聞。今更擊。仍聞知。豈隨聲滅。而遂說無聞乎。至此方顯。若無第二聲之擊。并無第三次之審。則此破何所施乎。故第三審甚為關要。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 知有下。次取知無。以驗不無。約二番說也。知有。第一第三審聲也。知無。第二審聲也。此句牒所說。次四句斷定。上有無。自屬聲相有無也。上知字。彼聞知性。常在不滅。豈為汝云有聲。聞則成有。汝云無聲。聞即成無耶。末二句結破。聞若實無。第二次審。誰又聞知聲塵無者。則汝聞性不隨聲滅。明矣。 △丑二。申聞性之真常。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是故者。躡上兩審牒破聞聲有無故也。今則總為結申正義。首二句。雙結聲於聞中。實有生滅也。次四句。雙結聞於聲中。實不隨生滅也。言汝之聞性。非為聲生。令汝聞性亦有。非為聲滅。令汝聞性亦無也。 △子四。斥迷誡謬。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 先斥迷。斷常難知。根塵易了。今尚惑聲塵為聞根。何怪以根中真常聞性。而迷為塵上斷滅聲相乎。 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次誡謬。動等。塵相。聞即根性。不可更言。見聽離塵。畢竟無體。何將斷因獲七常果等。故此結誡。 △癸三。引夢驗常。 上之擊鐘。有聲無聲。動靜驗常。今再引夢。雙離動靜以驗常也。 △分三。子初。驗夢不昧。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擣練舂米。 如下。分四。一夢外實境。重睡揀輕睡。無聲不醒也。眠熟揀惛沉。鼾臥濃極也。論云。惛沉。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昧揀在定。及了別識。略別寤時。五識相應也。椎擊曰擣。熟絲曰練。又繒帛也。杵築曰舂。穀實曰米。又稻粟也。 其人夢中。聞舂擣聲。 其下。二夢中真聞。夢中者。六識歸種。思覺不行也。聞聲者。但任運聞。即真聞性也。下云。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 別下。三由聞起識。意識有明了暗昧二門。聞性恒然。引起夢中意識。作意起念。以碓聲為擊鼓。將砧響為撞鐘也。即於夢時。怪鐘鼓為木石響者。此又是意識計度分別也。 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 於時下。四寤時正知。寤。覺也。遄。速也。知。指耳根聞知。現量之性。杵音者。謂聞性意識明了無誤也。自告四句。述夢中誤認也。 △子二。離塵不昧。 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搖。動也。靜搖約塵。開塞約根。豈憶者。根塵雙離也。形寐者。身心暗昧也。惟耳聞性。忘動忘靜。脫識脫根。明明洞鑑。了了常知。故曰不昏。 △子三。形銷不昧。 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恐疑難曰。寐雖不昏。死豈不滅。故重示云。形命雖遷。聞性不變。前云。汝面雖皺。見性不皺。云何於中受汝生死。問。何前佛言。離動離靜。元無聽質。若此見聽。離於動靜。畢竟無體。答。佛言離塵無聽質者。為無聚聞於耳。結滯為根之聽質也。此質若忘。聞性全彰。妙德瑩然。徧法界矣。但阿難通疑六根離塵無體。佛今獨顯聞性真常。為發耳根圓通。理實六根真性皆悉根塵迥脫。生死不礙者也。 △癸四。申迷教守二。子初。普責迷常。故墮苦輪。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 初明逐妄迷真。前四句逐妄也。循塵流轉故。色聲者。舉二攝餘也。逐念者。隨諸識心妄念分別也。次二句迷真也。背覺不反故。無染曰淨。無縛曰妙。無滅曰常。根中本有見聞覺知之體曰性。 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 不下。次結無常流轉。上云逐念不悟。惑也。今云。逐諸生滅。流逸奔塵。造諸塵業也。生生流轉者。六趣遷流。苦果無盡也。 △子二。教令守常。必成正覺。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 若下。初正教守常。上句不逐妄。不奔塵也。下句惟守真。返聞性也。盡去不存曰棄。生滅者。根塵識心遷流。惑業苦道輪轉也。永持不失曰守。真常者。真精六根性。圓常一藏心也。 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 二六解一亡。前三句。常光現而六解。光現者。伏歸元真。耀性發明也。銷落者。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也。後五句。緣影盡而一亡。上三句結前斷妄。想。內法塵影。相。外五塵境。了別為識。愛者為情。染污為垢。下二句起後證真。塵勞既淨。識垢已除。粗細法愛。六一生相。遠離俱盡。法眼云何不清明乎。 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三頓成圓覺。法眼一清。佛知見徹。菩提覺果。決定頓圓矣。前疑常因常果。故此結示。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四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五上 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皐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較編定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資 △辛二。證釋別有結元疑。以通次義。證釋者。諸佛同證故。別有者。不知當體即是。離此別無故。下云。無明死結。惟汝六根。是也。中分二。壬初。阿難別求結元三。癸初。就喻索元。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 先躡前。第二義。中含三意。一令審煩惱根本。二詳根結由。六為賊媒。三示解根法。入一六銷。 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 今下。次啟後。元。根本。始首也。所結元者。謂六根中所結所解。畢竟別有一元頭也。此元不知。結云何解。 △癸二。引人合喻。 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 一先與合定。合上世人不知結解元也。 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 從下。二詳敘所以。元有遠近。遠即因明立所。生汝妄能。近即識精元明。能生諸緣。故云無始。諸無明者。五住煩惱也。俱滅生者。常淪二死也。俱生無明。生死結根。所謂結元也。不知六根即是。故今別索。所以佛前責云。未知根中無始積習。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唯識論。我法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轉故。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一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實我法。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實我法。此我法執。細故難斷。修道十地。數數修習生法空觀。方能除滅。二者分別。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在邪教及邪分別。後方起故。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處界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實我法。二緣邪教所說我自性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實我法。此我法執。粗故易斷。見道初地。觀一切法。二空真如。即能除滅。阿難初果。但斷我執分別。我執俱生及法執分別俱生。全未斷也。餘詳第四卷明。 雖得出家者。謂得有學小果也。隔日瘧者。喻含四意。一得初果時。暫似解脫。入生死時。依舊被縛。二見惑已斷。如安日。思惑未除。如發日。三入無漏觀。如健者。出觀道時。習染仍在。如病者。四我執分斷。稍得人空。如無疾。法執全在。未獲法空。如害瘧。 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 惟下。三願佛愍示。無明流中。二死海內。不唯有學。即無學四果。及大乘十地。亦當超脫。故云愍溺。身。五根。心。意根。此正結解之本元也。不覺心動。謂之結。迴心返照。謂之解。下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故問離身心上。別有結解元耶。謂不離六根門當體。即是結解元耶。會眾莫索。請示云何。 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 亦令下。四兼益未來。苦輪。二死也。有難。三界內外障難也。 △癸三。哀求指示。 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大眾。三乘普攝也。投地。表求入佛知見地也。解結之元。為圓通發覺要本。故雨淚佇示。翹者。如鳥張翼而望哺也。 △壬二。如來證我他物三。癸初。諸佛同證四。子初。愍眾摩頂。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 爾下。憐現眾。無學疑輕。有學障重。故偏憐耳。亦下。愍來生。結元一解。法眼圓明也。以下。手摩頂。哀愍攝受意。頂是諸根之元首。手為解結之魁要。撫摩以慰其身心。將當指出佛頂真勝法也。 △子二。動十方界。 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十方佛界者。表十界三乘七趣無明住地。當成佛知見地也。六種震動者。動。起。踊。震。吼。擊。表六根生死結元。將必解除也。 △子三。感諸佛瑞。 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初四句。各放頂光。如來。真如性身。世界。法界性土。寶光。見聞覺知。發本明耀也。頂者。如來藏性也。表此根中藏性。尊而無上。密而無見法也。中四句。來灌佛頂。表此根性頂法。自他平等。佛佛道同也。末二句。大眾慶喜。表眾生所具根性。凡聖二如。因果該徹也。 △子四。聞同證音。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 先標普聞同音。示諸佛同宣斯教。非一佛獨說理也。華嚴十方佛證。蓮經諸佛同示知見。彌陀勸信。六佛共語。竝同此意。 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惟汝六根。更無他物。 善下。次述諸佛教言。又二。一告結無他物。善哉者。一安慰悲淚佇示故。二讚美別索結元故。俱生無明。同體別惑也。使輪生死。起業受報也。結根者。謂惑業苦。纏縛根元也。惟六根無他者。謂無明生死二結。六根當體即是。離根更無結元也。下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六根性也。立知。六結根也。故即無明。元本湛性一。分六根成異。根塵偶對。業報隨生。豈非六根即結元乎。此由阿難別索結元。故直指六根為生死結本。更無他物也。 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汝復下。二告解無他物。無上。佛所證者。菩提智果。能證如如智也。安樂。樂德。解脫。我德。寂靜。淨德。妙常。常德。屬涅槃四德斷果。所證如如理也。亦六根非他者。謂此六根本性。真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離此根性。無別真元也。下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見。六根湛精圓明性也。無見。六用不行。真淨相也。故即涅槃元體。一念無念。能所都忘。法眼清淨。覺性圓明。豈非六根即解元乎。此由阿難別索解元。故直指六根為涅槃解本。更非他物也。 △癸二。本師解釋二。子初。阿難未悟述問。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阿難將謂離六根外。別有生死結元。諸佛共說。生死解脫唯是六根。然未說其所以。猶在半明半暗。又意中自疑。無明結根應兼根塵識三。今獨舉根。隱塵識者。未知何義。故復請問。云何結為生死苦本。解為涅槃樂果。皆唯六根。非他物耶。 △子二。如來解釋除疑二。丑初。長行三。寅初。標檢。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先標處一體。六根。內有情身也。六塵。外無情界也。同源者。本惟一心。妄分情器。遡流窮源。仍惟一體。豈真有內外六入處可得哉。前云。由明明覺。黏妄發光。又云。黏湛發見。見精映色。亦即唯識相見。皆依自證起矣。六根奔色。縛為凡流而成結。根不循塵。超入聖流而解脫。由此同源無二。故舉根以攝塵也。 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次檢識虛妄。識是前虛妄相想。又云。識性無源。因根塵出。見性若無。從何發識。故云虛妄。如空華者。前云。唯一晴虛。迥無所有。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是知六識了無實體。既非結本。亦非解元。故惟六根。不涉識也。 △寅二。釋成。 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先釋根塵同源。知見。根性。塵相。境也。由塵發知者。由生滅塵。粘湛發知也。因根有相者。因是眼體。流逸奔色也。相見無性者。對根成相。相無自性。攬塵有見。見無自性也。交蘆者。別有一種。二根盤結而連生。二莖交抱而成立。根不自生。由境方生。境不自起。因根發起。如蘆交倚。不能獨立。攝大乘云。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相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是故下。次釋縛脫無二。是故者。承上根塵既各無性。同源一體之故。以是縛脫但惟在根。更無有二也。知見。六根性也。立知者。謂迷真知見。而立緣塵妄知見。故成無明。此即名結。無明是所結之元也。凡夫迷根塵為有。二乘晦根塵為空。下云。迷晦即無明。無見者。謂達真知見。而無緣塵妄知見。故入涅槃。此即名解。涅槃是解脫之果也。凡夫除執有之見。二乘除偏空之見。開眾生知見。而入佛知見也。下云。發明便解脫。 △寅三。結歸。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結含三意。一諸佛語。是中即結中解中也。謂結與解中。惟是根結根解。更無他物為結為解也。二本師釋。謂根塵同源中。既無二體。惟一六根。更無他故。三謂縛脫無二中。豈容立知及無見。故前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圭山亦云。彌滿清淨。中不容他。 △丑二。偈頌二。寅初。重頌前文二。卯初。頌標檢。又二。辰初。超頌檢識虛妄。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唯識五位。前四有為。第五無為。今偈雙破。故是超頌識性虛妄。如空華也。義意同掌珍論。先揀有為識相。真性二字。宗體也。謂真如法界藏性。本覺常住真心也。立量云。真性有為是有法。空為宗。因云。緣生故。同喻為幻。謂有為識相之法。在真性中。空無自性。以是仗因托緣而生。虛妄如幻。次揀無為識性。立量云。真性無為是有法。不實為宗。因云。無起滅故。同喻為空華。謂無為識性之法。在真性中。亦復不實。以體元自無起滅故。喻如空華。 今通全偈四句釋云。我依真性絕待法中。於彼有為無為識性對待之法。元空不實。但依他起。從因緣生。本自無起滅故。猶如幻事空華。豈非虛妄也哉。故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斯顯第一真性義中。離一切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矣。 △辰二。追頌標處一體。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 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初頌根塵同源。佛既說見所見。豈非頌根塵耶。中分三。初二句根塵對立。妄。六塵相。真。六根性。內外敵明。故云言顯。能所對待。二法俱妄。故云二妄。前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是也。次二句同源不分。真。見。指根性。非真。所見。指塵相。猶非云何者。根塵既無兩體。有何能所分耶。如云。根境圓融。無對所對。後二句喻二無性。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所以根塵相倚而立。中間無有各自實性。但如交蘆。雖有二相。而無二體矣。 結下。二頌縛脫無二。結解。即縛脫。約法也。同所因者。同因六根處也。聖凡。約人也。無二路者。離六根性。更無別路也。根塵既唯一體。縛脫豈有二乎。如云。元依一精明。歸元性無二。 △卯二。頌釋成。 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先頌釋根塵同源。此依法喻雙釋。喻上。交蘆中間。各無自性。適言其有。內中元空。而無實體。適言其空。外邊元實。蘆相宛然。法上。根塵之中。二亦無性。適言其有。體性空廓。自在無礙。適言其空。用相圓融。徧周法界。故云俱非。 次頌釋縛脫無二。六凡迷根塵為有。則失其空廓無繫體性。二乘晦根塵為空。則失其徧現互融用相。縛成五住無明二種生死之結。文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又云。分汝覺心。為視聽等。是也。發者。翻迷發悟。不復著有也。明者。轉晦成明。不復沉空也。解脫者。開解五住。超脫二死也。文云。知見無見。真淨涅槃。又云。伏歸元真。發本明耀。是也。 △寅二。孤起後偈。下云。祇夜伽陀。故前重頌。此後諷偈也。中分二。卯初。略開後義。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上半。開後華巾結解倫次也。下云。此根初解。乃至俱空不生。故云次第。又云。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故云一亡。下半。開後揀選耳根圓通也。下圓通中徧選諸聖。偏擇耳根。故云選擇。入流亡所。乃至寂滅現前。故云入覺。諸解並以此偈為孤起。獨文句偏作重頌釋者。文理不通。扭逆甚矣。 △卯二。詳顯法勝四。辰初。理性精密。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梵語阿陀那。此云執持。即第八識。能執持種子。起現行故。第八多名。此則通取染淨和合為目。三位之中。相續執持位也。今經。佛前判二根本。次出識精元明。隨即十顯見性。會通真如藏心。今復陀那名示。則陀那識即藏性也。亦根性也。凡小莫知其本源。曰微。權乘難窮其真際。曰細。識者。有名藏識。楞伽云。藏識海常住。或名阿梨耶識。信論云。不生滅與生滅和合。而成阿梨耶識。習氣。種子也。此識能持諸法種子。令不散壞故。成暴流者。無明薰習。種子不斷。由此引生根身器界。如暴流水。波浪不息。前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解深密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成暴流。 入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餘七識等。念念生滅。妄想為因。境相為緣。和合而生。計著名相。起苦樂受。名相纏縛。又云。如來藏。名藏識。意及意識。并五識身。大慧。五識身非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四種習氣見。欲。有。無明名四流。亦名四漏。此名四習也之所迷覆。大慧。如來藏名藏識。所與意等諸習氣俱。是剎那法。無漏習氣。非剎那法。此非凡愚之所能知。 前二句。正明體用性相。初句不變體性。真也。次句。隨緣用相。妄也。後二句。釋成精密難言。真。不生滅也。非真。生滅也。起信既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又十地論云。唯真不生。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為。則陀那識真妄合成。若說即真。則眾生增慢。不復進脩。妄習難盡。凡外起於常見。執為真我。以不染而染。非無客塵垢染習故。若說不真。則眾生自身撥無真性。絕成佛願。凡外起於斷見。謗諸因果。以染而不染。真相不滅。能淨染故。故云恐迷。由此真與非真。二俱難言。是故非時非機。寧常密之而不開演。不令眾生墮二種迷。初則迷妄為真。未免瀑流漂轉。以帶持種子。妄習不除故。次則迷真為妄。未免向外馳求。以體即識性。離此無真故。故云我常不演。起信云。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菩薩法身。得少分知。唯佛窮了。   梵語下。依相宗釋。第八多名者。阿賴耶云執識。染分名。阿摩羅云白淨。淨分名。阿陀那云執持。染淨通名。三位者。一我愛執藏位。名為阿賴耶識。二善惡業果位。名異熟識。梵云毘播迦也。三相續執持位。名阿陀那識也。唯識論曰。解深密經說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名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暴流。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今經下。約性宗釋。以相宗陀那識。單生滅門。不通真如門。今經性宗。阿陀那識。義同信論阿梨耶識。真妄和合。覺與不覺雙通故。此識以如來藏性為體。凡愚權小。不知陀那識體即是根性。故舉示之。令信根性。與陀那體同一圓明。元無異也。勝鬘經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生死。結也。涅槃。解也。與今結解唯是六根。法義無別。◎入楞伽下。如來藏即真如。本也。七識是生滅。末也。合成藏識。諸習氣。俱結也。無漏習氣。解也。與今真非真意一同。及前知見立知。知見無見亦等。又涅槃云。佛性隨流成別味。十二因緣即佛性等。今佛舉說此偈。特彰理體深勝。◎四句揀之。初句即妄而真。次句即真而妄。三句亦真亦妄。四句非真非妄。正脈。問。此恐非機迷真。而遺非真之迷。故佛不演。設遇時機。教還迷否。答。自然知其即真而不外覓。又知其帶妄而不廢修。又何迷有。故此妙法。時乃說之。   幽溪曰。攝論云。世尊說法有三。一染汙分。二清淨分。三染淨分。譬如金藏土中有三。一地界。二金。三土輪。地譬依他起性。具染淨二分等。八識是。土如分別性。生死染分。第七識是。金如真實性。涅槃淨分。第九識是。准諸經論。阿陀那識。三識總名。首卷識精元明。正指此識。識情即第八染淨分。如地界。元明即第九清淨分。如真金。能生諸緣即第七。外緣色空以生六識染汙分。如土輪。眾生雖具第九。而雜在第八。故謂真非真。若見見非見。聞聞非聞。即脫出識精。純是第九。佛慮行人見性不真。執此識精見精。體無分別者為真常。故說此頌。深誡弗生取著。故言之如此。交光解微細云。深隱而非淺顯曰微。精妙而非粗浮曰細。前文十顯其見。即曲盡其微細矣。不知微細二字。但標榜此識習氣瀑流非真之狀。下識陰云。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是也。蓋見性但可言其不動周圓。何可云微細耶。   釋曰。佛頌本意。陀那識中習種成流。即非真識。結也。不習不流。即為真識。解也。真妄和合。名陀那識。真妄俱離。名如來藏。今云。雖具第九。雜在第八。謂真非真。應知陀那識性。隨緣生滅。七識。妄也。不變白淨九識。真也。真妄染淨。總一陀那。今云雜在。一分為二。謬也。◎又云。見見非見。脫出識精。純是第九。見上起見。即八生七。見上無見。即八成九。有何脫出。謬也。◎見性不真。執此識精見精。以為真常。故此深誡弗者。前云。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淨。又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云何自疑。取我求實。下云。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首卷普責錯修。出二根本。初生死本。次涅槃本。而曰識精元明。不變真如。覺明真識也。又曰。能生諸緣。隨緣染淨。染生七識。為生死本。結也。淨成九識。為涅槃本。解也。如此識精見精聞精。佛全顯取。勅文殊選取。令人取證。今云。誡弗取著。真妄不分。顯破混濫。謬也。◎前云。若汝執悋分別覺觀。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汝但不隨分別。狂性自歇。識動見澄。見無分析。又云。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識銷落。因阿難云。如來先說湛精圓常。如來擊鐘。驗聞性常。如許疊勸。今云見精無分別為真常。故此深誡。謬也。◎微細云下。陀那識者。依相宗。染淨總名。因果通攝。凡小叵測。故云微細。如唯識論。依性宗。真妄合名。體用常徧。權小難思。故云微細。如起信論。交光正脈疏含二意。一約性相兩宗。故作斯解。二據本經。謂此識性即六根性。如眼見性。十分真。應顯取。二分妄。應破去。如分金爐。甚難開剖。佛欲行人破和合識相。顯真如法身。故云微細識耳。則知初句顯真。次句標妄。今以初句顯真為非。反取微細二字。標下句中習氣非真而為是者。略成三失。一迷真為妄失。下云。真非真恐迷。未知誰真誰妄故。二顛倒佛經失。豈可以上真中微細。解下妄內習氣故。三愚同凡外失。全經圓顯。到此猶然認妄棄真。佛於凡愚不演以此。故前佛云。汝可微細析出精明淨妙見元。又云。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如是見精。因何所出等。幽溪不然。謬也。◎又引識陰。此湛非真者。由習妄故。念念受熏。故云非真。若不習妄。成妙湛性。豈不是真。設總排斥此湛。佛何前云。此湛旋其虛妄滅生。覺湛明性。湛然常住。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依不生滅。圓湛性成等。今並斥湛為妄。謬也。◎上來六謬。實佛經寃。如赤帝子。遇蛇當道。不得不斬。後學思知。 △辰二。觀行簡要。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初二句。二取成幻觀。謂能取所取。我取法取也。自心者。指陀那識。即藏心也。心外無識故。取者。謂以能見之心。妄取所現境也。又云。自心者。謂此見相惟一自心體也。相見二分。不離自證分故。楞伽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非幻者。無明業識中。一相不分。無人法也。成幻法者。根成六精。塵成六境。人法相也。前云。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入楞伽云。心亦是唯心。非心亦心起。種種諸色相。通達皆唯心。起信論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有。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豈非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歟。 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後三句。不取無生觀。不取者。謂無能取所取執也。即入流亡所。旋根脫塵意。入楞伽云。知但有根境。則離於我執。悟心無境界。則離於法執。無非幻者。脫黏內伏。伏歸元真。人法雙空鏡也。非幻不生者。俱空不生。入無生忍理也。幻法何立者。空空亦空。況有人法。如空不存。花豈有生。起信論云。心不見心。無相可得。以心滅則種種法滅故。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入楞伽云。非有亦非無。有無二俱離。如是心亦離。我說是心量。豈非知見無見。即涅槃果歟。是知六根結解。唯在取不取耳。如幻聞思脩觀。行持真簡易也。 △辰三。教相尊勝。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 一名妙者。法也。指根中藏性。眾生現具。即佛知見也。蓮華。喻也。方華即果。染淨雙融故。前云。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二名金剛王。喻也。帝釋天寶金堅。喻實相般若。如如理也。剛利。喻觀照般若。如如智也。光王喻文字般若。如所如說也。下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三名。寶覺法也。即三如來藏心。文云。汝與眾生。寶覺真心。各各圓滿。云何汝等。遺失本心。寶明妙性。四名如幻。喻也。三摩提。法也。此翻等持。定慧均持故。即觀音如幻聞熏三昧是也。五名彈指。喻也。超無學。法也。前云。汝但不隨分別。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脩證。 約教配之。初即圓教。因果該徹故。次即始教。般若真空故。三即終教。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故。四即分教。唯識頌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故云如幻。三性觀也。又云。定有四。一大乘光明定。二集福王定。三賢守定。四健行定。定攝靜慮。等持為性。故云三摩提也。五即頓教。楞伽云。初地即為八。無所有何次。故云超也。前云。一念薰脩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故云彈指無學。今經五教圓攝。豈不勝妙。 △辰四。果位究竟。 此阿毗達摩。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阿毗達摩。翻無比法。現前六根知見。是三如來藏性。乃一佛乘。超餘五乘。無比法也。薄伽梵。略云聖尊。詳具六義。謂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也。十方。該三世。根性妙法。微塵諸佛通方說故。一路者。楞嚴大道。千古同行故。涅槃。如來究竟果也。七中之一。五住永寂。萬德周圓故。我淨常樂之地。法身解脫之處也。門者。凡聖共由。因果出入故。 上來四偈。理行教果。四法門釋。若以體。宗。名。用。教相。五義。顯經殊勝釋之。初一偈。藏心為體。六根精明。真性體也。次偈五句。知見無見。離二取相。如幻聞修圓通三昧為宗。亦可自心不取為宗。了幻無生為趣。三偈。前二句法喻為名。妙寶覺。法也。蓮華金剛。喻也。亦可人法喻名。妙蓮。喻。剛王。人。寶覺。法也。後二句脫黏歸真。幻滅覺圓為用。末偈三句。無上醍醐為教相。非酥酪之可及也。此係正脈善會他宗意旨配顯。 △癸三。大眾開悟。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 於下。聞開示法也。聞佛誨者。結前我佛解釋。如來無上誨者。結前微塵如來同證。皆長文也。祇夜伽陀者。偈頌。有四。一阿耨窣覩婆。此云無上法門頌。慈恩云。室盧迦。此云世出世間通頌。不問長行并頌。但數三十二字。滿為一偈。處中說也。二伽陀。此云諷頌。或名直頌。亦略曰偈。謂孤起偈。非頌長文。竟以偈說法也。即前解結次第。根選圓通等。三祇夜。此云應頌。又云重頌。一與長文相應頌故。二為後來應重頌故。即前真性有為空等。四蘊陀南。此云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持誦故。今於四中。二三所攝。頌有八義。一少字攝多義。二讚者多以偈頌。三為鈍根者重說。四為後來徒。五隨時意樂。六易於受持。七增明前說。八長行未說。今於八中正唯三八。兼五六七。◎又慈恩說有十對。謂利鈍。前後。曲直。難易。真俗。取捨。標釋。智辨。解持。說行。每對上皆長文。下皆偈頌。初為二根。二來往二眾。三曲顯直示兩樂。四難易兩解。五真俗兩隨。六取善捨惡兩分。七標釋兩別。八智辨二殊。九解持二異。十說行二便。 間錯曰雜。相集曰糅。二頌合明也。純美曰精。透徹曰瑩。句語盡善也。如有為無為。空花幻影。妙寶覺王。金剛蓮華等。 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 妙下。悟入理益也。離言絕相曰妙。蕩無纖塵曰清。盡其底源曰徹。上偈頌。能詮也。此妙理。所詮也。如真非真恐迷。妄真同二妄等。心。藏心。目。法眼。了悟三如來藏曰開。證入佛之知見曰明。如云。非真不真。何見所見。觀交中性。空有俱非。豈非徹見根性即藏心也。故云。心眼洞開。得未曾有。若以四法門配。聞佛慈誨。行也。祇夜二句。教也。妙理一句。理也。心目二句。果也。 △庚三。綰巾示次二。辛初。阿難敘請。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 初敘已頌。無遮。有二。一人無遮。不擇下劣。同施上法。揀昔凡愚不演。二法無遮。不慳祕藏。發露無餘。揀昔真非真恐迷等。大悲者。愍苦為本。故從悲心流出大法也。性者。六根藏性。體也。在染無染曰淨。居縛不縛曰妙。隨流不變曰常。此三。用相也。皆所詮。了義曰真。無虛曰實。軌則曰法。偈頌。句也。屬能詮。上已領悟。故禮謝也。 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 心下。二述未明。前佛偈云。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疑承彼來。故此發問。間作兩節。下佛答亦兩節。舒。解。倫。類。次。序也。六解一亡者。六結既解。一亦不存也。舒結倫次者。謂結之與舒。皆有倫次也。蓋佛說六結。本非即喻眼等橫列之六元。是豎推其由真起妄。從細向粗。展轉六層。而後根相結成。及其反妄歸真。從粗向細。亦展轉六層。而後根相解除。下文結之次第解之次第。叮嚀具載。詳後觀音入流等文。解結六重宛然可知。前後還有三文。隱攝不甚開顯。今並引釋不誤。先引文。下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勞見發塵。前云。由明暗等。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又云。因明立所。生汝妄能。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次配釋。前三易知。動靜聞。配明暗見。色空。根也。後三者。四結曰。覺。粘。亂。能。謂亂粘轉成能覺也。五結曰。空。湛。狂。所謂狂湛現起所空也。六結曰。滅。圓。心。明。謂無明不覺心動。獨頭生滅。識精圓明。業識心也。應如文理。思知。此唯正脈獨明。諸解盡盲昧也。正脈明豎。若橫喻六根。犯三重過。一前後重煩過。以前深入一門。六根清淨。則一六等義悉已申明故。二問答相違過。佛與阿難。皆云舒結倫次。六解一亡。既有次序。何後又選圓通根耶。三法喻不齊過。喻中六結。實有次第。法中六根。本無次第故。準知一中。喻一聞精六結。喻動。靜。根。覺。空。滅。餘五根例然。◎問。何後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耶。答。正欲會眾在耳反聞。一處休復。六用不成。如前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法義相同。非喻此中舒結各有倫次也。末卷亦云。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我今示汝劫波巾結。意同。故是豎推。非橫喻也。色陰中開明暗塵。例知。 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沉垢。 惟下。三請垂示。前是六根。一拔六淨。總也。今乃六結。六解一亡。別也。故云再愍斯會。指現眾。將來。指當學。洗垢。謂解六結。空三執也。 △辛二。如來巧示二。壬初。巧立喻本。 即時下。顯喻六根內結。豎六漸生。佛告下。密喻六根六結。橫徧頓發。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梨。攬七寶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 即下。先元依一巾。涅槃僧。具云泥縛些那。翻內衣。唐言裙。即下裳。整。端束也。僧伽梨。此云雜碎服。即大衣也。斂。收攝也。撮持也。引。申開也。劫波羅。此云時分。即夜摩天。蓮華開合為晝夜時分故。興福云。即髑髏天。四王太子所奉佛巾也。若表法者。師子座表第一義法界空無畏座也。下裙表悲。下整七趣含生。大衣表慈。上斂諸佛大法。凡表真如實際。具七功德聖財。稱七寶几。掇正謂之攬。手表止觀度行。右手掌指。止上。施戒忍進禪也。左手掌指。觀上。慧方願力智也。天表本覺性天。劫波羅表𠶹哩藏心。善心快樂。如妙蓮華。天性分然。取夜分天巾。表一精明識本有恒沙性德。故曰華巾。佛天唯一真識。稱天奉也。真本無妄。表法如此。 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酬佛。此名為結。 於大下。次綰成六結。妄依真起也。又二。一歷問以顯次第。繫貫曰綰。纏縛曰結。疊或作氈。西天帛名。價值無量。今天奉獻。貴重可知。綰成一結。六中滅結也。從細生起故。又成一結。六中空結也。總成六結。六中前四。覺根靜動結也。此依圓通文配。例餘五根。應云。明暗見覺空滅等。如此一一問名答結。即示結時元有倫次。顯非橫喻眼等六根。以六根結元同時生起。非先眼後耳等也。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 佛下。二故問以示結同。先問也。曹。眾。輩也。我初四句。文意少順。應云。此疊華巾。先實一條。我初綰巾。汝名為結。第二第三。何復名結。文理不倒。意則通矣。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 阿下。次答。先答一巾。喻一見精聞精等。緝績者。經緯繼續以織成也。 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祇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如我下。次答六結。正脈云。此文細詳。大有關要。按後圓通解六結相。一動。二靜。三聞。四覺。五空。六滅。由前而後。疎親有異。由後而前。細粗不同。若不與之顯示結同。初心者忽於疎。始無入門。中途者住於細。終無究竟。故示一六結同。正欲始終當解盡矣。然不直說。故意反問。激阿難自說者。將使因喻以詳法也。 末又云。此五陰元。重疊生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前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今亦會配。一巾喻真識相。從本起末。以顯倫次。取巾綰成初結。喻業識相。楞伽。開二識相。識陰。迷心性為識陰。信論云。一真心。無分別故。二業識。微細起成故。次結喻行陰。依識動念。趨境名行。綰須動作。加功用行。三結喻想陰。境上起憎愛心。曰想。綰再三時。心具結想。四結喻受陰。受則根身受用。曰受。便成六受用根。四名受陰。五結六結喻色陰。色必有靜動暗明等。根緣明暗塵相。曰色。巾作五結六結。如對六根。奔諸六塵。塵開動靜。二六十二。總名色陰。故知六根皆具五陰。亦屬豎明。非橫說也。五陰既爾。五濁例知。又一二三結。生我我執。四五結。生能所內外法執。六結。生二無我俱執。業識無明也。審解三空。義意自知。此先六結五陰配清釋者。至下文義易於明了。又偈與答。文各前後。准佛喻文。應偈具曰。則汝六根中。結解六次第。六結一亦有。六解一亦亡。細研佛經。可了。 △壬二。分答二問二。癸初。答六解一亡。六指六結解除。一指一見精等亦亡也。此順問以答。與偈前後少別。分二。子初。示從至同而遂成至異。 此先示從一成六也。謂未結先。一相不立。六相何有。至同也。同一見精等。既結已後。六相定別。一相奚存。至異也。異成動。靜。聞。覺。空。滅。六結等。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 佛下。先就喻辨定。四。一按定同異。初三句。本體一同。次二句。末結六異。後三句。審定同異也。 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 於意下。二強異為同。前五句。牒定次第。我今下。故問可否。反激令其自辨。一六名可亂耶。 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不也下。三阿難不許。六結存在。亂名不成。以名位次第不可移易也。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 佛言下。四如來印定。如是。證也。六下。釋成。六雖本於一成。六在而序不可亂。一相尚無能見。況復望其忘一也哉。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則汝下。次以法合喻。六根。一六結元亦爾。真心本體。一相尚無。豈有六結。畢竟同也。從真起妄。六結既成。序尚不亂。六豈能忘。生竟異也。 問。上綰結訖。今法合云。六根如是。豈非六根喻六結耶。答。此亦文略之故。補足應云。則汝六根。每一各有六結。次第亦復如是。又是舉總攝別之意。總則六根成六結。別則六根各有六結也。詳如前辯。若審上下。經義自知。 △子二。示除至異而仍成至同。此即正示六解一亡也。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 先就喻辯定。初徵問。嫌六不成者。憎嫌之而不欲其成動等六結也。願樂一成者。惟願其還成見聞等一精巾也。 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阿下。二答釋。鋒起者。是非若兵戈。如秦楚之爭鋒也。彼此者。疎親有異。細粗各別故。總解者。謂耳根中六結一解。則餘五根三十結。盡皆除也。不名一者。若不生於六結。亦不起於一精巾也。六何成者。一精巾無。六結安在哉。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次以法合喻。法中六同六結。一即一精真識。六根中各各六結既解。而一見精一聞精等亦並亡也。六一待相雖亡。真性體亦不失。正脈云。既不對乎六結。自不立乎一真。 △癸二。答舒結倫次二。子初。結之倫次。法喻同明。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 先順次成結。性。本覺性也。心者。不覺心動。名為業識心也。狂者。迷心現起妄境界也。亂者。昏惑轉成能見覺也。此即三細。當滅空覺三結。知見。六根也。根結。六粗智相妄發。粘湛發見也。不息。相續相。見精映色也。勞見者。執取相。計名相。結色成根也。發塵者。起業苦相。眼根奔色等也。當明暗動靜等二結。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 如下。次逆以喻明。勞目。喻勞見。根結。狂華。喻塵。動靜二結。是粗中狂。異上細內狂也。於。依也。湛精明。喻心性。業識也。滅結。無因。喻狂。現相也。空結。亂起。喻亂。轉見也。覺結。喻上從粗至細。故逆次也。 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一下。後間錯合喻。一切者。三世間也。山河。器世間明暗塵相。動靜結也。生死。惟世間根身。根結也。涅槃。覺世間三乘證理。覺空滅結也。順次合喻。狂華。細中空結。粗中動靜二結也。勞倒。粗中根結。細中覺結。倒亂起見故。顛相。無明顛力。成業識相。滅結也。隔對以合前也。 △子二。舒之倫次。法喻各明。二。丑初。求問。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 勞者。牒上法喻合問。法云。勞見發塵。喻云。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並具根動靜三結。合云。狂勞顛倒華相。粗細六結盡攝。前六入云。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故云同結。正脈曰。勞兼山地生死涅槃。阿難乃謂此勞同結。是知動靜根覺空滅六結。不即指於眼等六根。明矣。云何解者。謂此勞見發塵等勞。即一識精元明巾上所成六結。結之倫次。如上所明。解之倫次。猶未見教。故請除法。 △丑二。詳明二。寅初。授舒之方法三。卯初。就喻巧示。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先引悟二邊不解。掣。曳。牽。抽。旋。還也。左喻二乘著空。晦泯涅槃。右喻凡夫執有。迷淪生死。皆不能解其根結。安望獲圓通乎。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 佛下。次引悟中心方解。各牽不解者。謂結之左右兩邊旁處。亦牽亦緊。何能解耶。法則曰方。權巧曰便。汝設云何者。令其自悟。成解之巧便方法也。結心者。結之中心也。是本因處。上云。由汝心性狂亂。知見妄發。既由中心成結。今當亦由結心解也。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佛下。後印定必用中心。陀那識心。是根結之中心也。如是者。印定。如則合乎真諦理性。是則通乎俗諦事相。上則契乎佛心。下則逗乎眾心。故雙印也。 若欲二句。牒顯。就塵俗會。結兩邊牽。決不可解。當結中心。解結分散也。約佛法觀。空有二邊。定不能解。依中道心。心中發明。便解脫矣。此實解結真方便也。故前偈云。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問答正意。直欲反流全一。元歸真性。六粘圓脫。三空理證。實非用三諦觀。以破空有。亦非用三空觀。以解六結。對治三執。故正脈曰。悟此根性。體自在而無繫。本不屬有。不迷為有而已。不必觀空破有也。達此根性。用徧現而互融。本不屬空。不晦為空而已。不必觀有破空也。如後耳根圓通。既不執有。亦不觀空。惟一反聞。亡塵頓入。由是二空漸證。妙體顯而有自破也。俱空不生。大用起而空自離也。是則反聞自性。即是結心雙超空有之中道也。 △卯二。明法不謬。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 先顯妙法非粗。難云。解結當於結心。圓通在於選根。斯則佛法從緣入矣。何乃前來俱排去耶。故今釋云。此說解結法門。正教不假識想。旋聞即是迴光。亡所即是離緣。由是而至寂滅現前。濬發大用。真細微緣。法華云。佛種從緣起。是也。和合粗細者。如眼與色合。耳與聲和。輪繩水土之緣而成瓦器。赤白業識之緣而成眾生。前云。因於三光。見種種相。皆因四大。種種變化。故云非取。 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 如下。次發明窮本。又二。一統知染淨因緣。世法。六凡也。以善惡不動業為因。趣生時。見愛憎境界為緣。染也。出世法。四聖也。以多生積薰諸乘教理為因。新遇佛菩薩善知識。聞思修慧境界為緣。淨也。如十二因緣。生起還滅等。涅槃云。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熾然三菩提燈。但權小惟得總相。知說未盡。如來現量。總別相中本末究盡。故云知本緣出。 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 如是下。二了達遠近源流。前四句。遠知雨數。雨之聚合。為一大滴。風之吹散。開細多數。天眼能知。慧眼能別。賢首品云。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中悉辨了。圓覺經云。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覩。疏曰。淨心是圓覺自體。世界本在其中。觀行成就。全合靈源。知雨滴數。固宜本分。況佛五眼三智者乎。宗鏡云。但解得一微塵法。即數得等周世界微塵。是以如來能知四大海水滴數。大地須彌皆知斤兩等。雨。愛因。潤種。風。慢因。動種。入楞伽云。津潤大種。成內外水界。飄動大種。成內外風界。本源既知。況末流乎。 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後四句。近徹物元。現前。近處也。先無情物。松棘。單色法。二緣生。各自從色種發。故直曲異。下云。想澄成國土。前云。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次有情物。鵠烏。兼心法。四緣生。各從心種。身類報別。故白玄。異下云。知覺乃眾生。前云。卵唯想生。皆了由者。松棘。種子因。水土緣而生芽。鵠烏無明因。行支緣。而生識。豈非情與無情。色法心法。皆了其元由乎。入楞伽云。心所見無有。惟依心故起。身資所住影。眾生藏識現。逆知如來。實智冥理。權智鑒物。一毫無差也。 △卯三。勸修必證。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是故者。承上言也。初示出世佛法。即以巾結因緣。開悟知見立知。即生死結。知見無見。即涅槃解。明心一大事因緣也。後示世間物法。遠則界多雨細。近則色廣心微。遐邇一體。元由皆了也。次則真俗融通。理事無礙。不變隨緣。識末知本也。三番佛之十智如此。則所說解法。決無差忒。所許證取。決不賺誤。故當確信選根解結。逆流正覺也。 今云選根。證知結不喻根。根起同時。豈如結生次第。舊註六結。即指六根。錯誤誠然。謂於六根中。隨選一根。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名除根結。根結若除。塵境相滅。動靜聲無。明暗。通塞。恬變。合離。生滅皆脫。名除動靜塵結。下云。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 諸妄者。指聞根中。後三覺空滅結。前云。心性狂亂。勞見發塵。聞中後三結除。五根中後三結寂。故云銷亡。前云。隨拔一根。脫黏內伏。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下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不真何待者。滅塵合覺。真如全體用相。自出現矣。前云。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又云。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器界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下云。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此約六根。各有六結解法以勸修也。 △寅二。示舒之倫次。既得解法。須求倫次。前後深淺。有序成功矣。分二。卯初。問答喻悟。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 先佛反問喻引悟。縈。繫縛。纏繞也。巾。喻一精明也。結。喻六精明中各六結也。謂一花巾現有六結。昔時結有次第。今欲同時解結。未知同除可以得否。此以無次故問。令自悟喻辨也。 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 不也下。次阿難悟喻次第。六結同體者。正脈云。六結同一巾所造也。前云。緝績成巾。雖本一體。一綰一結。六綰六結。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故云結不同時。結解何同者。謂解此六結。亦當前後次第。何可同時一齊解除耶。   幽溪云。次第解結之喻。吳興真際。俱約橫在六根而論。終與下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等。合法不齊。以解自外入內。結必先內後外。如前妄為明覺。因明立所等。若六用差別言。不妨即豎論橫。故前論結起之相。豎隱而橫顯。若解結次第言。不妨即橫論豎。故今論解結之相。豎顯而橫隱。交光不知此意。橫生穿鑿。以耳根四節文。分為六重結相。四節者。亡前塵。盡內根。空觀智。滅諦理也。六結者。動靜聞覺空滅也。餘無論其是非。即動靜二相。俱屬聲塵。強開兩結。僻至於是。◎釋曰。若六用下。粘湛成根。本無倫序。綰巾成結。實有次第。前後文意。法喻灼彰。幽溪妄以此文。謂具橫豎隱顯二義。扭逆甚矣。交光六結。原依經配。反為穿鑿。動靜二相。靜屬幽閒。拘舍冥諦。權小影境。動為粗結。靜為細結。佛自開云。由動靜擊。黏湛發聽。離動離靜。元無聽質。如此執迷。不怪自僻。反怪人僻耶。   文句云。是結本以次第綰生者。但取六根不得總觀之意。非謂六根成有先後也。六根同體者。倫類之義。惟其同體。故入一無妄。六同清也。結不同時者。次序之義。惟其不同。故須向一門深入也。又言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者。亦約阿難。須就耳門入道言之。若觀塵者。亦可云。塵結若除。根相自滅。若觀識者。亦可云。識結若除。根塵自滅矣。◎釋曰。但取六根。不得總觀者。必須六根次第別觀。若爾。不必六中選一圓根。一謬也。同體者。前有二文。直指巾體。今作倫類義訓。二謬也。佛經文云。六結同體。文句直作六根同體。將結字改根字。三謬也。惟同體故。入一六淨者。內含三錯。以結直作根解。一錯。又若作根解。上既說六根不得總觀。此何又引入一總觀。二錯。又設作結解。先解人空。非一法空等。何可入一六淨。三錯。共稱為四謬也。惟不同故須一門者。內亦三錯。結誤作根。一錯。又約根訓。既有六根。前後別觀不同。何可一門不次而入。二錯。又約結訓。六結前後疎親粗細各別。此結非彼法空。非俱空等。何可一結處入。三錯。共稱為五謬也。又謂根結。亦可云塵結識結者。前諸佛來證時應云。結解。在汝六根塵識等。何云。唯汝六根。更非他物。又六根塵識等皆可入道。佛何後又勅文殊選。獨取耳門。六謬也。如此謬釋前後甚夥。今見公違佛旨太過。不得不為後學表出。智者審之。毋是非會。 △卯二。乘悟合明。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 先總與合定。上言選六根中。隨擇一根。根內六結次第而解。與今六結同體。結不同時。解何同除。其義一也。故合法云。亦復如是。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 此下。次別開合法。初除我執。按後耳根圓通斷次。此含三結。謂動靜聞。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是初亡動塵。為除第一結。所入既寂。動靜不生。是次亡靜塵。為除第二結。此當初果。斷我執分別。即見惑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是更盡聞根。為除第三結。此當後三果。斷我執俱生。即思惑也。故此文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我我所執俱斷。煩惱事障盡離。前云。勞見發塵。山河生死。至此殞也。位屬圓教七信。 空性圓明。成法解脫。 二除法執。空性句。承前起後詞。具意應云。人空性圓。住法空觀。法空性圓。成法解脫。蓋空人而不空法。但得空性少分。而非圓明。故法解脫方得圓明。以法執粗細有異。執法心外實有。粗法執也。愛所修證勝法。不能捨離。細法執也。今菩薩任運雙斷。於盡聞時。粗執已盡。而此二位盡細執也。故起信論云。二乘鈍根。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按後耳根圓通文云。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此含二結。覺即性明。先捨智愛。而曰所者。謂能觀智心。所觀智境。心即覺。境即聞也。空者盡也。故云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即斷法執分別。為除第四覺結。空即空圓。次捨理愛。亦曰所者。謂能證理心。所證理境。心即空。境即覺也。滅者。絕也。故云。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即斷法執俱生。為除第五空結。此云。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般若云。照見五蘊皆空。世出世間諸法盡空。所知理障俱滅。前云。無始狂亂。及與涅槃。至此蕩淨也。位屬圓教八九二信。 解脫法已。俱空不生。 三除空執。解句。亦承上說。意亦具云。解脫法已。起俱空觀。二空觀成。俱空不生。般若云。若心取相。則著我人。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若取非法相。亦著我人。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鈔云。一生空無分別慧。謂證生空人無我理。二法空無分別慧。謂證法空法無我理。三俱空無分別慧。謂證二空二無我理。 按後圓通文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此當第六一滅結也。生滅者。人空法有。法滅空生也。滅者。人法覺空。悉皆離也。起信論云。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異竟不可說相。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寂滅者。此非空境。乃是本有一真心體。即理法界。真如實相。所謂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覺也。此若現前。萬用齊發。豈唯空耶。以生滅既滅。雖離前空相。而滅相猶存。真寂滅理。若不現前。住俱空境。滅相永覆。名墮頂位。故知寂滅現前。方得俱空不生。即斷二無我執。根本無明寂靜。為除第六滅結。二障現種習盡。一真無礙解脫。前云。無始心性。不覺心動。皆即狂勞。顛倒華相。到此元歸真如法界。大寂滅海也。位屬圓教十信。   淨名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惟法起。滅惟法滅。當作是念。此法想者即是顛倒。我應離之。云何為難。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乃至得是平等。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則維摩。正就一身作三空觀。今於一根六結。作三空解耳。故要解云。了煩惱根。皆由著我。於我無著。離煩惱障。則得人空。了所知結皆由著法。於法無著。離所知障。即得法空。名法解脫。人法雙解。是名俱空。俱空亦空。心無所起。故云不生。智論云。有三種空。眾生空。法空。俱空。又內空。外空。內外空。復以空空。破是三空。此真空空。   問。前云。空有俱非。當用中道。今何人法二空以破有。俱空不生以破空。而不用中道耶。答。有三意。一約結意。凡執根結為有。小執根結為空。是迷妄之病症也。佛云。空有俱非。旋根脫塵。是破解之法藥也。今初根結未解之前。凡迷有也。已解之後。小執空也。次法空中。即俱非也。況三空乎。豈非雙超空有之中道。是第一義諦。寂滅性歟。二約解意。因前迷有晦空。左右掣牽。故不能解。今則正用中心一真空道。先以人法二空真如性。破右有妄。後以俱空無生真如性。破左空妄。元歸非有非空中道。真空絕相。一真無障礙法界性歟。諸家以根塵斷常。配左右二邊。破識觀中。或以六識配結心等。並謬。三藥病意。前空有俱非者。是用藥以除病也。今人法三空者。乃結解以證理也。彼屬因中斷惑。此屬果上證真。將教難證。混濫不分。詳如正脈。   問。苕溪云。小乘析觀。乃是作意。先人。次法。後會空平等理。熏聞云。此意同成實論。謂偏真涅槃也。涅槃亦空。名平等空。大乘體觀。人法無殊。空非前後。衍門三教皆名體觀。通教但破界內。別教先內次外。圓教內外頓融。沇師以別教釋此三空。孤山斥云。人空破五陰假名。即見惑。法空破五陰實法。即思惑。破涅槃淨法。即無明。俱空不生。即平等空。所空既盡。能空亦滅。如是三空皆以中道而為觀體。從所空言。有人法平等之異。故分三空。就能空言。祇一真如空耳。先言人空。一空一切空。其法執等。任運自空。故曰空性圓明等。正脈云。人空。當圓七信。法空。八九二信。俱空。十信。忍當初住。海印云。人空。十信。法空。三賢。俱空。十地。忍至等妙。今圓談。準海印。疏又依正脈。異意云何。答。圓教因該果海。如三漸獲忍。正脈判釋意也。而圓教果徹因源。如仁王九地得忍等。海印判釋意也。二釋俱可。以圓教位。一位一切位。故不同權小斷證果也。 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是名下。後出名顯證。菩薩。圓教一乘人也。三摩。因也。即如幻三摩提。下之耳門圓照三昧。是也。前云。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得忍。果也。華嚴十忍中第三忍名。菩薩住此忍中。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此乃等覺位證。仁王五忍中第四忍名。八九地證。第五名寂滅忍。等妙覺證。梵網第四地中。即得法樂忍。住忍。證忍。寂滅忍。乃至頂三昧法上樂忍。則知圓教因果位證。圓融不可思議者也。 又前云。法身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後三漸云。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故此一忍。該因曰修。徹果曰證。人空名無生忍。法空名無法忍。俱空總名無生法忍。故正脈云。此示三摩因地。實與無生果地一如。雖屬妙果位攝。今且目於初住。理實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三漸中。即得妙覺無生果也。行布不礙圓融。以此。 又六結三執。有人有法不忍矣。此乃從空而有者。六解三空。無生法忍智證矣。此又從有而空者。廣博嚴淨經云。自在世導師不可說而說。能空中作結。即空而解之。釋曰。心有所結。心空即解。若無於心。無結無解。宗鏡云。左右偏掣。況有無見。當於結心。正明中道。昧真空而有無見起。執根塵而一六義生。諦了自心。解縛俱泯。結解既泯。六一亦亡。雲棲云。人空法空。是六根上之人法也。根根有人法二執。根根有人法二空。三執三空既爾。六結六解亦然。不惟六根上之六結。一解一切解。而六根上之五陰五濁。亦一破一切破也。初解人空中。破色受陰。超劫見濁。次解法空中。破想行陰。超煩惱眾生濁。後解俱空中。破識陰。超命濁。陰濁圓銷。空忍頓證。若斯。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非一乘佛頂圓教。奚能如此玄妙也哉。   問。前於是阿難下。先疑請。幽溪。文句。並云。問有六。一。六解。二。一亡。三舒。四結。五舒結倫類。六舒結次序。即時如來下。次答示。二。初結巾喻迷。汝必嫌此文。二解巾喻悟。三。初喻六解一亡。二喻解結由心。三喻解當次第。二家同一判釋。如何。答。問既詳細。答又粗略。此則法喻混濫。問答不清楚也。   問。請示明白。答。疏已分說。必欲再顯。請問。如二家解。答示中。文分二。先喻示。又二。初依一巾體。即時文也。二生六結相。又二。先喻次第義。於大眾下文也。次喻倫理義。我初綰巾文也。內兼六結一有。即是圓湛一六生義。次法答。二。先答六解一亡。又二。一依一生六。此寶花巾。舉喻也。倫次並具。則汝六根。合法也。二六解一亡。亦先舉喻。汝必嫌此文。倫次亦並具。亦次合法。佛言六解文。次答舒結倫次。二。先結之倫次。約法說。內含眼花喻代巾結。由汝無始文也。二家贅在。一亡合後者非。次舒之倫次。又二。初倫義。有二。先喻。此勞同結文。喻內正明結解倫理法義。以兩邊結頭合有。中心一體元空故。次法。有二。先通明佛法因緣。我說佛法等。次別明根結真妄。法內乃示六結倫類除義。隨汝心中等。二解義。亦二。亦先喻。我今問汝等。倫次具內。次法合。六根解除矣。倫次並具。可知。   問。當於結心。諸解云何。答。長水云。空有二邊。既不能解。當須中道正觀。◎雲棲云。諸說多指中道。以文中左右為斷常故。然前後文都無此意。惟溫陵謂是狂心。其說似勝。◎幽溪云。吳興解左右結心喻二邊中道。泛濫不的。須知左右。喻偏觀根塵皆不能解。當於結心。破識觀中也。今立三義。一約所觀明中。即所觀根性。見聞精性居根塵間。謂之結心。二約所用明中。今說三法。正意中道禪那。以中觀中。是為結心。三約兩破明中。本。識精。第八識。末。能緣。第六識。今經正破六識緣心。居根塵間。故為結心。不惟破所生緣心。即能生識精亦隨破也。◎文句云。左右。舊喻兩邊者是。有人以喻偏觀根塵。殊未圓妙。且陳那觀塵。那律觀根。皆可入道。何必定觀六識。方名結心。須知根塵識三。法爾相粘。皆可稱結。三皆無性。皆可稱結心。即表中義。若約所觀明中。則是顯出根塵識之實性。本如來藏。如結中虛。惟是巾體。若約所用明中。須中道觀。如解結者中間下手。若約所破明中。則知根塵識三皆無實法。如結無實體。故可解除。◎正脈云。結心。雖譬中道。然非兼彼空有成中道。亦非離彼空有別立中道。乃是悟此根性。謂反聞自性。即是結心。雙超空有之中道也。   釋曰。長水吳興中道。溫陵雲棲用心。幽溪三義。初意雖是。而曰居根塵間。猶未合旨。二意。不取三摩。反取禪那者非。三意全非。今此元解根結。不破六識。又云。識精隨破。將一識精元明誤作二物。亦非理也。◎文句三意。初中取觀根塵尚非。況六識耶。以此獨選耳門聞性。至如來藏。前會性真。此解根結。何得相例。次則似是而非。不必中道觀故。三中亦非。以此單解根結。何須牽扯塵識。縱有理致。非今結解揀選根意。◎正脈疏經。甚得佛旨。猶略欠詳。亦少文證。又中道言。審後釋意。亦非三觀內中諦觀也。   尊問。尊示請詳。答。結具十義。一性而相。二理而事。三真而妄。四一而六。五同而異。六本而末。七先而後。八始而終。九親而疎。十粗而細。解亦十義。反上思之。謂相而性。事理。妄真。六一。異同。末本。後先。終始。疎親。乃至粗之細也。此結解中。通具五義。一次。二倫。三一六。四總別。五法喻。結解法喻次第如文。倫有三義。一倫類。彼此相類也。二倫理。中心正理也。三倫次。前後次序也。一六者。謂六起一有。六滅一無也。總別者。六根曰總。六結曰別。法喻次義。總無別有。以六根同時總起。橫無法喻次序文義。六結前後別成。豎有法喻次序文義。故六一倫義。總別通有。以六根總。六結別中。六一。數義。類理倫義。通共有故。◎心者。中心空處也。有法有喻。喻從左右兩頭。能所交合於中心而成結。次從中心空處。分散兩頭之結縛而開解。左頭喻空與滅。右頭喻有及生。皆約塵境。法上。經云。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心。中結也。我以不生不滅。合如來藏心。中解也。喻則自無之有。自外入內。曰結。自有之無。自內去外。曰解。法則依真起妄。緣境生心。曰結。返妄歸真。迴心忘境。曰解。喻上。中心一隙空處。法上。中間無生法性。釋開三義。一性義。經云。中間無實性。又云。汝觀交中性。二心義。經云。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聽等。又云。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三中義。經云。於妙圓中。黏湛發見。又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等。總謂返聞。聞中自心性也。謂之結心。揀非中諦觀道等。◎次者。如來倫次綰成六結。阿難次第酬佛名結。乃至佛問六結現前。得同除不。阿難答言。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此從一結。綰至六結。名曰次序。揀非一結之上。綰有始終。名次第也。幽溪云。初綰結時。左右交結。中有空隙。非次序乎。文句云。夫綰結者。取其巾而左右交加。從本向末。以顯次第之義。二釋俱非。違佛經故。◎倫者。三義。一倫次。如上。二倫類。謂總則六根結。倫類固同。而六根中別有六結。倫類亦無不同。三倫理。亦開三義。一中義。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此純真中無結無解也。根中無始虛習。此中生住異滅。乃純妄中有結有解也。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因位聞思中也。如來自住三摩地中。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果地三昧中也。二心義。我與如來。真妙淨心。無二圓滿。本妙圓心。非眼非耳。此之真心。無結無解也。淨圓真心。妄為聞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此之妄心。有結有解也。陀那細識心。真非真恐迷。此本識心。真妄有無雙通也。三性義。真精妙覺明性。出指非指。此之真性。無結無解也。此根初解。得人空等。謂此三空真如理性。結解然後顯也。又云。中間無實性者。此中真如。本無有實自生性也。又云。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謂此交合中心。真如無生法性。偏空著有執計。二俱非也。結心倫理。義本如是。無別異故。◎一六者。一巾六結也。總則一巾喻一識精元明。六結喻六根。別則一巾喻一見精。一聞精。乃至一知精。六結喻動靜聞覺空滅。乃至恬變嘗覺空滅。六根各別。自有一精及六結也。六結一纏。六解一亡。◎總別者。總則通約六根。別則局論六結。六一數義總別。如上五明。倫類義之總別。如四中明。倫理義總別者。經云。汝觀交中性。約兩頭言。隨緣俱非性也。又云。中間無實性。約中心言。不變無生性也。此理總通六根六結。若別局論。先六根。右頭喻明動通變合生。左頭喻暗靜塞恬離滅。右比凡夫執有。左比小乘計空。故中心。喻見聞覺知六精真性。經云。由明暗等。粘湛發見。離暗離明。無見性等。次六結。且約耳根六結。謂動靜聞覺空滅。不離色空生滅能所兩頭。及與中心聞真精性。餘之五根六結義理。例耳思知。是則兩頭之巾。各無空有自性。而中心之巾。亦無中心實性。故後解六根結。證三空也。諸家不明根結倫次總別之義。將別中結次。混作總上根倫釋者。謬矣。又以前文釋一圓根一門清六根脫。濫作後文結解次第六結解一精亡法義解者。迷錯甚矣。   問。前喻法中。結數有六。今解結中。何證三空。就破陰濁。何五無六。答。一者。根結數六。證破何拘。二者。圓通解結。具六可證。三者。三空六結。隱顯配明。破陰濁中。色陰劫濁。開色空二。亦具六數。即六結也。經云。唯色與空是色邊際。汝見虛空徧十方界。空界。即空色也。何非六乎。   幽溪。以三空分四數。謂人空。法空。俱空。不生。又以六結數亦惟四。謂亡前塵。盡內根。空觀智。滅諦理。開合違經。過失不少。而曰滅諦理。未識於三諦理。滅何諦理耶。   又文句云。結可分散。結非實結。是顯人空。結既本空。解亦非解。是顯法空。又云。人空是真諦現前。法空是俗諦現前。俱空不生是中諦現前。◎釋曰。意含二失。一者。結非實結。散亦非散。結散非散。人從何空。真諦何現。解亦非解。結還不空。法從何空。俗諦何顯。人法兩空。從何立中。既曰不生。諦理何現。是一失也。二者。經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則知動靜二結。聞根一結。盡解脫矣。經云。空性圓明。成法解脫。即圓通云。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則知覺空二結又解脫矣。故得法空。經云。解脫法已。俱空不生。即圓通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則滅一結更盡脫矣。故得俱空無生。文句不依經說。初解根結等。次解空結等。後解滅結。混將結配人空。解配法空等。未識結屬何結。解屬何解。三空既迷。空又立諦。法義謬濫。豈契佛旨。是二失也。 △庚四。冥授選根四。辛初。大眾悟明得益。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 蒙句。承教也。慧句。領悟也。慧。即始覺。乃照根性。了倫次之妙智。所謂道種慧眼也。覺。即本覺。乃六根中。元湛不生滅性。所謂妙圓明心也。圓通。即六根互用。周徧圓融之果。初住向去。分真之位也。得句。獲益也。今雖未依次而解。豁然而證。實亦決定分明。了無疑惑矣。 △辛二。阿難請示本根。 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 文分三。初領前禮謝。一時。表一亡。合掌。表六解。頂禮。謝一亡。雙足。謝六解。身謂六根結解。心謂一識精亡。皎。光明也。與晈小異。皎。月光。又潔白也。晈。日光。明曜也。皎然。即心目開明也。快無礙者。暢達無有障隔也。 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雖下。二正請開示。又四。一自述迷悟以請。一六亡義。即六解一亡之義。是其所已悟也。本根。即此方對機之根。尚迷而未了也。正脈云。前來三科。皆惟教其決定從根解結。且示以根結之由。解根之法。又言當從一門而入。但未分明指示何根可入。故阿難至此。方求佛以指明也。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世下。二慶幸遭遇如來。上是請中要語。此後乃哀懇詞。背真常性。如失家鄉。諸處流落。故曰飄零。出無聖眷濟拔曰孤。入無涅槃退藏曰露。何心慮者。本無心想。至此不期邂逅相預。此則自慶出於望外者也。預。在也。父子兄弟以天合者。名曰天倫。君臣師友以義合者。名曰人倫。今為佛之堂弟。故得在佛天倫中也。飄零孤露之時。久無沾於法乳。如失乳兒。今得蒙佛法乳無量。故如忽遇慈悲母也。 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 若下。三反言不可無進。際會成者。謂師資道合也。此下應補句云。若不示我圓通本根。文連義足。密言者。即前開示一六義等秘密真言也。又前文云。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偈頌亦云。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本悟。徒解無證也。無別徒聞無益也。若得佛指圓通本根。則此一六聞悟。始有行證益也。還同與未者。正是反言激發。懇切速急的指也。 惟垂大悲。惠我祕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 惟下。四正求垂示秘嚴。大悲者。拔我不得圓根苦也。惠秘嚴者。直指圓通本根。真佛秘密妙嚴要法。若得恩施。名廣大惠。楞嚴妙定。從此門入。豈非如來成就最後開示。究竟全分之慈誨也。阿難所請。意在耳根。微露其機。求佛顯發。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作下。三請後拜懇。五體投地。表求圓通根也。退藏密機。息機歸寂然也。冀佛冥授。欲佛勅眾各說。文殊代選。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通。令現未生。愈加信證。無疑進修也。作語。口懇。投地。身懇。密冀。意懇。 △辛三。佛勅諸聖各說三。壬初。佛問諸聖。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 先標所告之眾。後文佛言。彼等修行。實無差別。故諸聖名位大小。法門徧圓。皆同一味圓實也。 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 汝下。次述告勅之言。又二。先按所成之果。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名生我法。無學果也。菩薩羅漢。并稱得成。告十地羅漢。同一名位果故。 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吾下。後問入圓方便。最初三句。從法開解。從何二句。依解行證。不舉七大者。攝十八界中。六塵攝前五大。六根攝見大。六識攝識大。 正脈云。問含二意。一顯二十五門徧該諸法。門門可入。非謂聖性惟通一門。二取諸聖各門。並皆親修現證。實非空談無驗之法。更有三意。一。顯前三科七大皆本如來藏性。今問諸聖入處。證據真實不虛。二。十方如來於十八界。皆得修行圓滿菩提。但為下劣。未能自在。故復宣令。但一門入。今顯諸聖方便多門。順剎土機。又為阿難但取一門。當此方機。三勅問諸聖敷陳。令眾斷疑生信。頓修圓證。毋滯執情。誰難誰易。自已分明。倘佛親宣。重起疑惑。前云。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是也。 △壬二。眾說本因二。癸初。諸聖略說。 以其不當此方根性。不欲行人亂修。故但略說。均是入圓方便。擴人圓融見解。何礙眾陳。 △分四。子初。六塵圓通。 相宗謂塵是賴耶相分。斯經謂是如來藏心。行人能於一塵發悟。藏性即現前故。 △分六。丑初。陳那聲塵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明六塵中。先聲次色者。陳那年臘具高故。佛初度故。最先解故。教體在音聞故。憍陳那者。亦名陳如。亦名拘隣。此云火器。其先是事火外道。後世仍以為姓。佛之舅氏。摩耶弟兄輩也。古來事火者多。非初得道。火不成德。今初得道。成照燒名。以火有照燒二義故。照暗因滅。燒物果亡。五比丘者。佛初棄國。雪山修道。父王淨飯乃命家族三人。一阿濕婆。此云馬師。二跋提。此云賢。甘露飯王之子。三摩訶男拘利。舅氏二人。一憍陳那。二十力迦葉。梵語婆敷。此云十力。往彼侍衙。既同得道。故今同白。佛垂詢問。理應肅儀。座起。意敬。禮足。身敬。白言。口敬。 △寅二。述悟入因。 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 先敘悟聲教。鹿苑雞園。皆古帝王之囿。即波羅奈國鹿野苑中。五仙所居修行處也。亦名仙苑。佛成道後。先入此園。度五人耳詳西域記。波吒利弗多羅國。有雞林園。昔有野火燒林。有雉入水漬羽。以救其焚。即雞頭摩寺。無憂王造以迎佛者如阿含智論等。觀見成道者。悉達太子。昔最初時夜半踰城。出至雪山。獨居六年。日餐麻麥。苦行明心。得成佛道也。佛聲悟四諦者。佛成道已。初願度此五人。即往鹿苑。為說四諦。即苦集滅道也。苦集是世間果因。滅道是出世果因。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諦者。實也。四真諦理。義皆實故。初教二人。拘隣法眼淨。四人未得。次教三人。三人法眼淨。第三說法時。拘隣五人。八萬諸天。遠塵離垢。五人得無生。佛三問知法未。即三答云已知。地神唱。空神傳。乃至梵世。咸稱已知。拘隣最前。初見佛道相。初聞法鼓。初服道香。初嘗甘露。初入法流。初登真諦。閻浮提得道。最在一切人。一切天。一切羅漢前。故十二遊經云。佛成道第一年。度五人等。分別功德論云。佛最長子。乃陳如也。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 佛問下。二蒙印命名。比丘。指五人。初稱解者。最先解悟也。三轉四諦法輪。一示轉。謂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勸轉。謂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證轉。謂苦我已知。不復更知。乃至道。我已修。不復更修。三轉皆生眼明智覺。成十二行。能摧煩惱。故名法輪。陳那初示轉時。即得無生智理。佛隨印名為阿若多。此翻云解。或翻已知。知無得道。婆沙等稱了本際。以其解知本際。得滅諦道。名實相孚。佛印證也。因果經云。佛昔於饑饉世。化為赤目大魚。閉氣不喘。示為死相。木工五人先以斧斫魚肉。佛時誓言。於當來世。先度此等。願與無生。故云阿若。又迦葉佛時。九人學道。五人未得果證。誓於釋迦法中最先開悟。本願所牽。前得無生。故名阿若。 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妙音下。三音圓得證。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況佛諸弟子中。內秘外現。皆備眾行。隱其圓能。各從一法標名。欲引偏好機故。 今於三句略開四釋。妙音二字。約理。三科七大中聲。本是真如藏性故。密圓二字。約行。性聲真空。空如來藏心觀也。性空真聲。不空如來藏心觀也。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空不空如來藏心觀也。音聲句。約教。四諦法也。生滅四諦。小教也。實有生滅故。無生四諦。始教也。空無生相故。無量四諦。終教也。隨緣性起故。無作四諦。頓教也。真性無作故。普融無盡。不思議四諦。圓教也。華嚴四諦品中。十不可說。一一互融。無盡法界。相即入故。陳如前歷四會。圓融四諦自徹。上云妙音密圓。良有以也。羅漢句。約果。悟聲生滅。得小教四果。解聲無生。得始教七地果。知聲即生即滅。得終教七住果。了聲非生非滅。得頓教初住果。達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小圓融。生滅無礙。雖齊圓教七信。實已得圓教十地等妙果也。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何況陳那明四諦聲。證徹真如藏心法界性乎。他經以十地為羅漢。誠哉言也。後皆倣此。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初句。牒問。如下。奉答。證者。長水云。此明圓通。唯取實證。不可隨相而解。了音本常。唯一覺性。了聲性空。唯如來藏。了聲實相。入於佛慧。故下佛云。真實圓通。實無優劣。聲為上者。諸聖各從自所入門。各尊自所證法。稱為第一上也。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則音聞皆為教體。聞根。乃觀音所證。聲塵。今陳那所證。蓋於聲教得力。發悟貫通。藏性法界者也。以了唯聲法門。離聲更無一法。則一切法皆趣聲矣。 又陳如最先解四諦者。初得無生智。譬明星在眾明之始。一切人智明。無前陳如。最先破暗。莫過明星。一切人暗滅。無前陳如。智生惑滅。在羅漢上。況今楞嚴會首。喻說客塵主空。以顯見性不動。蒙佛印可。初中重重聞後。圓通無盡法界諦聲。人法豈不為最上乎。故大梵王持傘蓋燈。隨從陳如後也。宜矣。 △丑二。優波色塵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優波尼沙陀。亦云優波尼殺曇。音義云。塢波泥殺曇。清涼云。此言近少。優波翻近。尼沙陀。少也。謂微塵少許相近。以類分析之也。亦云近對。或言極少。資中。翻塵性。約事。析隣虛塵。即實空性。約理。觀塵性空。而得道故。 △寅二。述悟入因。 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 初敘悟。色性。佛說觀門有共不共。此大小乘共用之法。無漏行也。觀佛成道。故知觀法。觀下。總明。先作觀。因多貪欲。佛令作不淨觀以對治之。謂色不淨。觀受是苦。觀識無常。觀想行無我。又觀色中。別在內色。所謂五種不淨。一種子不淨。攬父母精血為體。二生處不淨。胎中糞穢雜處。生從尿道而出。三相不淨。頭足九孔流純穢物。四性不淨。穢業生長。海洗不香。身共三十六物。內有十二。名性不淨。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外有十二。名相不淨。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中有十二。通於相性。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熟藏。白痰赤痰。五究竟不淨。病死已後。不淨流外。虫生火煉。惟餘灰骨。即五停心。第一多貪不淨。觀也。 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 生下。次成益。初句斷惱。次句悟理。了達色性自空。元無淨與不淨相也。以下。別舉。亦先作觀。即作九想觀也。一胮脹想。二青瘀想。三壞想。四血塗漫想。五膿爛想。六噉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燒想。初句。前七想。次句。二想。變壞之身。一火成灰。漸漸銷殞。當從滅盡也。歸句。次成益。凡有色相。莫不終歸於空也。空下。證道。二無者。前悟色性。猶有色也。後歸虛空。猶有空也。至此色空相泯。成俱空也。無學道者。九想成時。得慧解脫。於諸色相發明無漏。破惑證真。即壞法羅漢也。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 如來下。二蒙印命名。印其塵性空也。溫陵曰。尼沙陀此翻近少。亦云塵性。謂微塵是色之少分性。當歸真空無生性也。正脈云。根之利鈍。煩惱重輕。錯落四句。此屬根利煩惱重者。故能速證。承佛印也。 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塵色下。三色圓得果。前空色無。但是相盡。此塵色盡。妙色圓者。相盡性現。普觀諸色皆如來藏。周徧法界也。羅漢。十地大阿羅漢果也。 四門釋之。初句約行。盡空也。厭悟色性。我空法性觀。塵歸虛空。法空法性觀。空色二無。俱空法性觀也。二句約理。妙即有為法界性。密即無為法界性。圓即無障礙法界性。色即一真法界性也。三句約教。不淨。小教。歸空。始教。悟性。終教。二無。頓教。妙圓。圓教。以觀色相即成實相。悟無常色皆真常色也。四句約果。前成無學。小乘聲聞果也。今得羅漢。圓教一乘果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以觀色塵法門。而為悟入圓通之本因也。雜心論云。是身不淨相。真實性常定。諸受及心法。亦復如是說。涅槃佛遺教云。一切比丘。依四念處而住。尊者色觀。契佛旨矣。又此舉二小乘說者。一顯先聞法故。先領解故。阿含機教益亦多故。二顯歷至今會。迴向大故。引發小故。楞嚴教益。圓頓無盡故。 △丑三。香嚴香塵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香嚴者。香為本因。香為方便。悟香性空。緣香成道。香光莊嚴。香成三昧。授香嚴號。得香圓通故。童子者。約年釋。究磨羅浮多。此云孩童。八歲以上總名。拘摩羅。唐言童子。十五歲已上總名。約行釋。鳩摩羅馱。此云童子。不壞男身故。亦云毫童。年少淨行故。約位釋。鳩摩羅伽。法王子號。心無愛染。如世童子。大論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悉名王子。住鳩摩羅伽地。如文殊善財等。諸大菩薩稱童子者。即非稚齒。約證釋。初成法道。具體而微。故名童子。後證覺果。圓通無礙。真童真也。今表童年。堪學佛法。非童真行。不發無漏。觀香悟道。住童真位。妙香密圓。圓通法王子地。真證童真果也。月光童子。例此思知。 △寅二。述悟入因。 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 一敘悟香塵。三。初因觀有為。開示曰教。審實曰諦。照察曰觀。諸有為者。根塵識等諸法。今且約塵境也。般若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此總觀名。 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沈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 我時下。二靜處聞香。安息曰宴。寂滅曰晦。三昧境也。清靜之室。名曰清齋。前云。退歸精舍。清心戶堂是也。見諸比丘燒香者。非貪香塵。作佛事故。如維摩以香積作佛法事。華嚴以香喻佛菩提心。以顯如來三昧。法身功德香也。沉水香者。阿伽嚧翻沉香。有等香樹。斫著地久。外朽心堅。置水則沉。名曰沉香。華嚴云。阿耨達池。邊出沉香。名蓮花藏。若燒一丸。普薰閻浮。聞者離垢。戒品清淨。又轉輪王有沉香寶。名曰象藏。若燒此香。王四種兵。悉騰虛空。香乃有為中一法也。寂然者。無相境中不覺寂然。而有齅聞也。 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 我觀下。三即香發明。觀。能觀。智也。氣。香氣。境也。非下。四性推揀。木為自。烟火他。和合共。空無因。非。不也。無也。此觀幻有即空之相。在於衍門。觀達香塵四性。生體了不可得。香相盡矣。性猶未顯。準佛破云。徒木無火不香。故非木也。香氣不同空性。故非空也。燒於別物不香。故非烟火也。香體既不可得。香性本來自空。故去無至。而來無從。由是意銷。入無分別。發明無漏。了達熾然香體。本即真如藏性也。斯即別觀香法。前云。汝齅爐中。栴檀一銖。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此香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熱成烟。若鼻得聞。合蒙烟氣。其烟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若生於空。空性常恒。香應常在。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此則破相以顯性。會妄歸真也。 如來印我。得香嚴號。 如來下。二蒙印命名。以妙法香莊嚴法身也。 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 塵下。三香圓得果。倏滅。相盡也。當體本空。故密圓。性現也。法界徧融故。 四門消之。初二句約教。塵氣者。一切依正諸香臭氣也。小教。倏滅者。體色入空。來去無住也。始教。妙香。性空真香也。終教。香密。性香真空也。頓教。妙香密圓。香香徧法界也。圓教。第三句通二門。約行言。有為聞香。事法界觀。四性觀空。理法界觀。意銷塵滅。發明無漏。理事無礙法界觀也。妙香密圓。香嚴圓通。事事無礙法界觀也。約理言。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即入真如藏性理也。故以香嚴得大名稱。末一句約果。同前無漏。三乘權果。羅漢。大乘實果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佛有五問。一發心。二法門。三圓通。四方便。五三昧。亦即信解行因果也。今舉中攝前後耳。如我下。答也。證該後二問。入地方便也。上該前三問。十八界中。初以香界為圓通也。此如華嚴鬻香長者。善知一切諸香。燒香。塗香。末香。天香。龍香。人非人香。治諸病香。斷諸惡香。生法喜香。滅煩惱香。佛香。法香。聖受用香。菩薩位香。乃至云。善法堂中。淨莊嚴香。一丸薰之。普使諸天心念於佛。須夜摩天。香名淨藏。燒一丸香。能集天眾而共聽法。兜率天中。先陀婆香。一生菩薩座前。燒一丸香。興大香雲。徧覆法界。普雨供具。供佛菩薩。幽溪云。鼻所對境。通於通塞香臭。以此四塵皆能顯發齅性。又後云。攬三法而為境。顯齅性而入道。釋曰。此中正顯香性。與鼻性何涉。根塵混濫。云何稱通。又以香塵中木空烟火。分攝地空火三大內。尤為不通也。 △丑四。藥王味塵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藥王者。法藥中為王故。法華本事品。苦行第一。燒身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後又然臂。供佛舍利寶塔。悲華云。願賢劫千佛。初成道已。我皆供養。諸佛入滅。我皆起塔。劫盡苦惱。我皆救護。刀兵疾疫。作大醫王。然後作佛。寶藏佛言。今當字汝為火淨從燒身立名。藥王在後作佛。即樓至如來。藥上者。法藥中無上故。觀藥王藥上經云。過去有佛。號瑠璃光。比丘日藏。宣布正法。時有長者。名星宿光。聞說法故。將訶黎勒諸藥。奉日藏大眾。願我來世。能治眾生身心兩病。舉世歡喜。立名藥王。弟名電光明。以醍醐上妙之藥。供養佛僧。立名藥上。法王子者。佛為法王。菩薩稱子。住法王家。紹法王位。獲如來藏。得知見寶行法界行。成正覺果故。昆季皆然。故云二也。十二門論云。觀音以三昧乘乘。藥王以苦行乘乘。大事功畢。佛已囑累。故皆稱為法王子也。五百梵天。乃是同行法道眷屬。 △寅二。述悟入因。 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 先悟悟味塵。三。一宿因嘗藥。無始者。非一朝夕。由來多劫生矣。良醫者。阿含良醫有四。一善知病相。二知病因起。三善知方治。四畢竟不發。又持水長者。告予流水醫方有四。先知病動時節。次知飲食觸犯。三知病起何大。四知治病方法。於中又須明了。未病藥防。正病藥治。病退藥補。口嘗者。如神農嘗百草等。草木金石者。草如菖蒲紫蘇。木如桑皮松節。金如金箔水銀。石如雄黃滑石。堅固草木。藥道圓成。名飛行仙。金石不休。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十萬八千者。病有權實標本。身心因果千差。藥有顯密方味。符咒芝石萬別。奈女經云。祇域於樵兒。兩束薪中。得一藥王。照徹身內一切病毒。初於羅悅祇國中。迦羅越家女。頭痛而死。以三種神膏塗之。虫出腦長。七日重生。次於維耶離國中。有一男子。上馬擗地而死。亦以三種靈膏塗之。肝正氣通。三日復活。人有百萬障病。草木金石各有十萬八千以對治也。若約法釋。小教七十五種法藥。分教相宗。一百法藥。始教空宗。八十一種法藥。終教性宗。五十五種法藥。頓教。四十一種法藥。圓教法界宗。十百千萬不可說無盡法藥。思之。 如是悉知。苦酢醎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徧知。 如是下。二備達味性。初五句。味。後三句。性。苦如黃連苦參。酸如鳥梅。醎如石鹽。淡如泉水。甘如甘蔗糖蜜。辛如細辛辣茄。冷如黃栢。苦而無毒。性滑。熱如附子。甘而有毒。性浮。醫經云。寒治以甘熱。風治以辛涼。濕治以苦熱。熱治以醎寒。火治以醎寒。燥治以苦濕等。悉知徧知。如岐黃等。眾味共成。名和合。丸散藥等。味與各物同生。曰俱生。五味子等。先苦後甘。先淡後辣等。曰變異。人參薑桂等。又直爾采用名俱生。修煉炮炙名變異。金銀銅錫鐵。五金也。白瑛。紫瑛。石膏。鍾乳。石脂。五石也。鍜鍊之藥。皆金石為。涅槃云。譬如良醫。善知八種微妙經術。復能博達。過於八種。以己所知。先教其子。若水若陸。山谷藥草。悉令識知。如是漸漸教八事已。次復教餘最上妙術。 如來亦爾。先教比丘。方便除滅一切煩惱。修學淨身不堅固想。謂水陸山谷。水者。譬身受苦。如水上泡。陸者。譬身不堅。如芭蕉樹。山谷者。譬煩惱中。修無我想。如來如是。教學九部。令善通利。然後教學如來秘藏。為其子故。說如來常。釋曰。八術。謂治身。眼。胎。兒。瘡。毒。邪。星也。喻八正道。治凡小八倒過。八種者。喻佛真常涅槃。水者。苦藥。治凡外樂倒。不苦藥。治二乘苦倒。陸者。無常藥。治凡外常倒。常藥。治二乘無常倒。山者。無我藥。治凡外我倒。我藥。治二乘無我倒。谷者不淨藥。治凡外淨倒。淨藥。治二乘不淨倒。漸漸教者。謂阿含中為二乘說苦等四正。治凡外樂等四倒。方廣般若中。為權乘說常等八正。治凡小無常等八倒。最上妙術。至後涅槃會上。為一圓乘。說真常我寂淨樂也。 又二卷云。復有明醫曉八種術。善療眾病。知諸方藥。從遠方來。是時舊醫。即將客醫共入見王。爾時客醫。以種種味和合眾藥。謂辛苦醎甜酸等味。以療眾病。無不得瘥。其後王病。醫白王言。王今患熱。正應服乳。即便服之。病得除愈。佛亦如是。為大醫王。欲伏一切外道邪醫。故唱是言。無我無人眾生壽者。有因緣故。亦說有我。若法是實。真常依主。性不變易。是名為我。如彼大醫。善解乳藥。釋曰。明醫。喻佛八術。最勝王經云。復應知八術。可療眾生病。謂針剌一。傷破二。身疾三。并鬼四。神五。惡毒六。及孩童七。延年增氣力八。亦喻八正教道。離八顛倒。舊醫。喻外道邪師。辛苦等五味者。喻五門觀。水病以辛味治。如不淨破淨。淨破不淨也。地病以苦味治。如苦破無苦。不苦破苦也。風病以醎味治。如無常破常。常破無常也。火病以甜味治。如無我破我。我破無我也。毒邪等病以酢味治。如空破不空。不空破空也。無不瘥者。阿含等會。宣八正時。凡小邪倒無不破也。熱應服乳者。涅槃實教。真常我也。前以水陸山谷藥草。證治諸病。此以五味七性藥草。證治諸病。今王二子。得佛法分。藥草味性。故如是知。 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承事下。三即味開悟。內含二意。先約味性。了知。能覺心。味。藥之六味。相也。性。藥之七性。合。生。冷。熱。異。毒有無。性也。所覺境。味性熾然。故非空。無實性相。故非有。又味性。不可見有對色。以有對故非空。以不見故非有也。身。舌根。心。舌識。諸藥不來。舌不生味。故非即身心。舌識不嘗。藥無知味。故非離身心。味因者。真如藏性。是味性之本因也。開悟者。悟諸味性。元非藥有。及身心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前云。味舌與嘗。俱無處所。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是也。 次約藥病。涅槃云。有一醫師。療治眾病。純以乳藥。亦復不知病起根源。雖知乳藥。復不善解。風冷熱病。一切諸患悉教服乳。復有明醫。曉八種術。善療眾病。知諸方藥。釋曰。醫師。外道邪師也。不知病源。喻不了無明正因。而妄執邪因也。乳藥。喻我不解。喻不識真我。而妄執邪我也。風病。喻狂癡毒。冷病。喻愛水毒。熱病。喻瞋水毒。諸患。喻八倒。悉教服乳。喻不識病藥。而妄以少藥治多病也。明醫。喻佛。八術。喻通常無常等八正道也。療病知藥者。風病以酥油治。如以真常破無常也。冷病以糖蜜治。如以常樂破不樂也。熱病以牛乳治。如以真我破無我也。涅槃二十五云。譬如良醫。善八種術。先觀病相。有三種別。謂風熱水。有風病者。授之酥油。熱病之人。授之石蜜。水病之者。授之薑湯。又三十九云。有三種藥。治三惡病。一者熱病。酥能治之。二者風病。油能治之。三者冷病。蜜能治之。又二十八云。尼拘陀子。性能治冷。葫蔴油等。性能治風。乳酥蜜等。性能治熱。又石蜜治熱。黑蜜治冷。文。 若總集病。以眾藥治。如三德秘藏。通破三毒也。故金光明經云。病有四種別。謂風熱痰癊。及以總集病。應知發動時。春中痰癊動。夏內風病生。秋時黃熱增。冬節三俱起。春食澀熱辛。夏膩熱醎醋。秋時冷甜膩。冬酸澀膩甜。於此四時中。服藥及飲食。若依如是味。眾病無由生。假令患狀殊。先須療其本。風病服油膩。患熱利為良。癊病應變吐。總集須三藥。風熱癊俱有。是名為總集。釋曰。風大病轉變增損。以酥油等藥治。如以真常等德。破一切常無常倒也。地大病轉變增損。以蜜等藥物治。如真樂等。破一切樂不樂倒也。水大病轉變增損。以沙糖等藥治。如真淨等。破一切淨不淨倒也。火大病轉變增損。以乳等藥物治。如真我等。破一切我無我倒也。故光明云。沙糖蜜乳酥。此能療眾病。自餘諸藥物。隨病可增加。 今二王子。昔以法藥供事諸佛。故能了諸藥味。治諸病也。藥病逆順。故非空。俱無實體。故非有。舌識非病。藥不生舌。故非即身心。舌識服藥。病體痊安。故非離身心。分別開悟者。悟得如來藏中。性味真空。性空真味。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也。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 蒙佛下。二蒙印命名。昆。先。初。大也。季。少。小。末也。今曰昆季。兄弟之稱。蒙印無別號者。正顯釋尊。塵劫以來為其導師也。菩薩名者。初發心時。救人為願故。昔於日月淨明德佛時。名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今會法王子者。下第九住。名法王子住。今表從十信初住以後。今至十地等也。 因味覺明。位登菩薩。 因味下。三覺味得果。因法藥味。從於本覺妙明地中。二始了性覺明妙。然後究竟。直至妙覺圓明果位也。今云登菩薩者。等妙覺也。該徹因果故。 四法門釋。因。行也。味。教也。覺明。理也。登位。果也。更以全文配明。嘗藥達性科。行也。病行。五門觀。八正道。四真常。三德秘藏等。即味開悟科。教也。非空。小教。非有。始教。非即。頓教。非離。終教。從是開悟。圓教。融權入實。會偏歸圓。故印名科。果也。初後權實證。故覺明科。理也。始本圓一覺故。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圓通。有二。一法。華嚴云。雪山藥王。名曰善見。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聞者耳淨。齅者鼻淨。嘗者舌淨。觸者身淨。若有眾生取彼地土。亦能為作除病利益。二人。涅槃云。有一女人。嬰孩得病。求覓醫師。醫師既來。合三種藥。酥乳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且莫與乳。須藥消已。爾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物用塗其乳。藥至消已。母人以水淨洗其乳。喚其子言。來與汝乳。聞已還飲。如來亦爾。為度一切。教諸眾生修無我法。為修空故。說言諸法悉無有我。如是修空。永斷我心。入涅槃已。我於爾時說如來藏。釋曰。女喻釋迦佛。醫喻十方佛。梵音慰用。方便教道。蜜喻樂無樂。乳喻我無我。酥喻常無常。謂阿含說。無常無我無樂。方廣般若。談常無常。我無我。樂無樂。且莫與乳。喻息華嚴大教。藥消與乳。喻涅槃談常。 證味為上者。華嚴眾藝童子云。我惟知此善知眾藝菩薩解脫。如諸菩薩。能於一切世間善巧之法。醫方咒術。善療眾病。有諸眾生鬼魅所持。怨憎咒詛。惡星變怪。死尸奔逐。顛癎羸瘦。種種諸疾。咸能痊愈。又能分別出世之法。正名辨義。觀察體相。隨順修行。智入其中。無不現證。藥王藥上經云。星宿光長者曰。由藥力故。除三種病。一者。眾生身中四百四病。二者。愚癡邪見病。三者。聞我名已。永不復受三惡趣身。其弟電光明長者曰。我以上妙法藥。普施一切。聞我名者。煩惱火消。觀我身者。令服不死甘露法藥。故二王子味為圓通。 △丑五。跋陀觸塵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跋陀婆羅。并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跋陀婆羅。四法門釋。大論翻為善守。諸善法教。守持第一。約教也。亦云賢守。守諸賢行。化度人天。約行也。般舟經中。亦名跋陀和。此云善護。或云賢護。自能護持理性善德。亦能擁護眾生賢善性德。約理也。亦翻賢首。以位居等覺。眾賢之首。思益云。若眾生聞名者。畢竟得三菩提。約果也。同伴者。同行道伴也。開士者。菩薩別名。安師云。開士。心初開故。亦云始士。始發心故。古翻高士。不事世法。高尚道德故。今云開士者。能自開悟性理。復能開悟眾生心者也。十六者。表修十六觀行律儀。破人十六邪知見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 初敘悟觸塵。三。一宿因入室。我者。跋陀自指也。等者。十六同伴也。威音者。折惡曰威。攝善曰音。並得自在曰王。法華云。神智無量。將導一切。號威音王。是也。二萬億佛。相繼出世。同一名號。此當初一佛也。先者。最先值佛。威音。首一尊也。亦先燈明燈王前故。聞法出家者。最初威音王佛。正法滅後。於像法中。聞法發心。出塵俗家也。爾時常不輕比丘。正行菩薩大道。普與四眾佛記。眾多瞋慢。惡詈打擲。不輕終時。根淨得通。增慢四眾見信伏從。皆蒙教化。令住佛道。此準法華文偈序也。今云浴時隨例入者。乃是不輕臨終。復化千萬億眾。令住三菩提心已後事也。佛制七眾淨浴律儀。故云隨例。 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 忽下。二即觸發悟。由聞不輕。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諸法實相故。悟水因者。身家所緣一切冷煖痛癢諸塵。皆名為觸。斯因宿昔。用水淨身。有冷煖觸。即水而為導悟因也。觸是身根。與色塵相合。中間覺其冷煖澀滑。名為觸耳。悟因浴時。水身相合。而因究其內外中間所生之觸。因何而出。若因洗塵有者。塵本無情。何能現觸。又設無體。誰知洗者。地風火水寧能淨而通益耶。若因洗體有者。勝根隱內。非洗可著。又設無塵。安用洗為。根塵體相。豈可洗而成觸耶。若因中間性識有者。身中覺性。本來寂滅。覺性既寂。識性無生。二俱安然。奚能現觸。覺性識心。無相可得。將何洗者。能現觸耶。 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 宿下。三習留今證。內含四意。一慢不輕說。二百億劫不值三寶。千劫墮獄。受大罪苦。二蒙不輕教。即墜即出。憶昔悟因。威音像劫。四大塵故。三因三寶力。復遇不輕。開示佛法。世世值佛。得成佛道。四成三空觀。外不洗塵。法空。內不洗體。我空。相空也。中間覺知根性寂靜。俱空。性也。能所雙亡。自他並遣。人法俱空。性相不立。故云無忘。乃至者。超略之詞。二萬威音。日月燈明。雲自在王。及近不輕故。今時從佛者。指釋迦尊。正脈云。威音見諦。是為初心。今從釋迦。證於深位。無學。得真涅槃果也。法華云。所謂解脫相。脫二生死。解脫德也。離相。離陰處空。般若德也。滅相。性本不生。法身德也。究竟涅槃真我真樂也。常寂滅相真常也。終歸於空真淨也等。 彼佛名我。跋陀婆羅。 彼下。二蒙印命名。彼佛者。指昔四佛與常不輕。今佛亦不易初名也。跋陀婆者。一善護。二賢守。自於諸善。累劫乾乾。永不退轉。眾生賢德。善巧守護。令其不退。 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妙下。三觸明得果。即觸塵而悟明藏性。以證入也。故云妙明。佛子住者。準下住文。第九住也。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四法門釋。水不洗體。我空小教。水不淨塵。法空始教。中性安然。俱空終教。三空亦無。名無所有。真空頓教。妙觸宣明。證入法界第一義空。圓教。悟水因有。事觀。性空真水也。不洗體塵。理觀。性水真空也。以水洗身。觸得無有。理事無礙觀也。妙性瑩然。徧周法界故。無學佛子。權實果也。佛地論云。由勝教力。彼聖道生。先威音時。具縛凡夫。名本覺佛子。不覺地位也。聞法出家。發心修行。名始覺佛子。復有三位。初識佛法名義。隨僧入室。名名字覺佛子。小停心。始等十信也。次與觀行相應。悟三空理。名相似覺佛子。小別相至第一。後四教俱三賢也。後得分證法身。宿習無忘。今得無學。印名跋陀。名隨分覺佛子。小教初二三果。始等十聖也。圓妙覺果。名究竟覺佛子。妙觸宣明。成佛子住。小阿羅漢。後四盡妙覺也。此約果釋。更約教釋。二乘斷惑證真。是佛真子。菩薩伏惑而不發真。子義則疎。小教子也。若三乘皆斷惑。二乘無大悲心。不堪付囑。子義則弱。菩薩大悲增上。能紹佛種。子義強勝。始分子也。二乘不能稱性修行。但能折伏一切煩惱。非佛真子。菩薩稱性。徧行諸佛道法化生。而能究竟斷諸煩惱。是佛親子。終也。若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二乘聖智。未能顯住菩薩覺境。猶滯草菴。如所生子。若欲泛圓覺海。頓斷二障。即能悟入菩薩境界。執作家事。真是佛子。頓也。二乘徧列時會。回小向大。滿足菩提。付以家業。轉相似子。作佛真子。菩薩圓斷二無盡障。廣修普賢大行。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初發心時。已成佛種。如王太子。初入胎中。即聖王種。圓也。 又以出家佛子。約理明者。初於威音。後於今佛。未出家前。猶如人天。名外子。未離世俗家故。是俗諦理。不空藏心也。次於威音聞法出家。乃至今佛還復出家。如彼二乘。名庶子。出超色空家故。是真諦理。空藏心也。後住威音及今佛家。直比菩薩。名真子。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是中諦理。空不空藏心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觸因者。六塵中觸。而為證入圓通因也。與前忽悟水因異者。水是所觸之因。身為能觸之緣。觸則雙通。因緣水洗身體。以發冷煖痛痒觸塵境也。故可互稱。又上約能生。今約所生。同一塵境。上是悟因。今是證因。同一了緣。義無違也。 為上者。一威音不輕時。初悟水因。二宿習無忘。二萬威音佛等。及常不輕。印名跋陀。三今從釋尊出家。令得無學。成佛子住。此則會通法華結古今也。故法華云。爾時常不輕菩薩者。則我身是。時四部眾。常輕我菩薩者。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菩提得不退轉。今經十六開士。亦在彼四眾中。並因水觸。上證圓通也。 △丑六。迦葉法塵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摩訶迦葉。翻大飲光。檢三迦葉。尼等下文自明。又摩訶迦葉。云大龜氏。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龜氏。真諦三藏翻光波。古仙身光燄涌。映蔽餘光故。亦云飲光。迦葉身光亦能映物故。名畢鉢羅。樹名也。父母禱樹神。求得此子。故以樹名。增一阿含云。羅閱祇大富長者。名迦毘羅。婦名檀那。子名畢鉢羅。子婦名婆陀。其家千倍勝瓶沙王。十六大國無以為隣。佛弟子中。多名迦葉。如十力三迦葉等皆是大人。諸同名中最長。故標大迦葉也。文句云。人天大眾中為大。千二百五十中為大。四大弟子中大。為五山寺主。作閻浮知事上座。故言位大。佛燒身後。灰場生四鉢多羅樹。此表迦葉集三僧祇劫法。為三藏四阿含。結集之功大也。如來去後。法付迦葉。能為一切而作依止。荷負佛法。令得久住。至未來佛。授衣法竟。然後入滅。持法故大。迦葉將隱密。上天禮佛髻。為諸天說法云。為善生天。為惡入淵。五欲無常。如花上露。見陽則晞。說已別去。諸天泣曰。里巷窮酸。苦厄羸劣。貧困孤露。彼恒矜愍。今捨滅度。誰復覆護。 △寅二。述悟入因。 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自爾以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 先敘悟法塵。三。初宿因感報。我。迦葉。自指也。往劫。過去無量僧祇劫也。日月燈者。日能破暗成熟。表慧。覺他德。月能作明清涼。表定。自覺德。燈則晝夜雙通。照乎日月不及。破暗作明俱具。表顯定慧兩足。圓備二覺。光明照無盡也。佛共二萬。皆同一字。姓頗羅墮。此翻利根。婆羅門姓。聞法修學者。佛說法義。初中後善。聞即發心。修學梵行也。此屬現在親覲。佛滅下。一起塔。二然燈。三粧金。舍利。翻靈骨。真身堅固子也。此屬滅後供事。 自爾下。當來報益。身手金光。袒開吞日。昔有女名。普智燄妙德眼。因普賢菩薩勸修蓮花座像。得見普智寶燄妙德幢佛。尊者得果亦然。斯敘遠劫因果。若約近時明之。付法藏言。毘婆尸佛滅後。塔像金色缺壞。時有貧女。丐得金珠。倩匠為箔。金師歡喜。治瑩佛畢。誓為夫婦。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恒金色。心恒受樂。最後託生摩竭提國。尼拘律陀婆羅門家。畏勝王。恐得罪。減一耕犂。但用九百九十九雙牛金犂。其家有。最下品者。直百千兩金。釘釘入地。千尺。不穿破。六十庫金粟。一庫容三百四十斛。又經云。以麥飯供養支佛。怛越忉利。各千反受樂。身有三十相。剡浮那陀金色。在濁水底。光徹水上。在暗暗滅。身光照一由旬。惟缺白毫肉髻二相。諸天讚曰。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猶如紫金柱。上下端嚴妙無比。目明清淨如蓮花。 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 此下。二眷屬同心。發心。因心行同。金光。果身益同。一指燈明佛時。二指毘婆尸時。昔為貧女。獲一金珠。請煆金師裝佛形像。是也。又經云。迦葉尊者。納金色婦。捨家業後。迭臥無欲。身披無價寶衣。截為僧伽黎服。四疊奉佛為座。如是三捨。世無倫匹。在於跋耆聚落值佛。奉上寶衣。佛授糞掃大衣。此大聖衣最大麤重。故迦葉云。我受佛衣。師想塔想。未曾頭枕。況以覆臥。如此大衣。大進我行。 我觀世間六塵變壞。惟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 我觀下。三觀法得果。初觀法。六塵者。正觀法塵為總。前五為別。蓋觀前五塵謝落影子。兼總別而稱六也。變壞者。良由法塵。托意根識。暫現即過。剎那生滅。既不久停。盡從變壞也。二修定。九次第中滅受想定。如初卷明。謂厭此變壞。加修空觀。入滅盡定。滅六識心。名無心定。兼盡七識。名滅盡定。偏厭受想。亦名滅受想定。故修此定能滅意根。空法塵也。三成功。身指在定之身。心即所存之心。以入滅盡定中。惟留第八阿賴耶識。及第七識後半細分。定久空深。故能超度長劫。如彈指頃。以時分遠近修短。眾生散心邊見。空定之中有何數量。今持金襴袈娑。雞足山中入定。待彌勒下生授衣後。始涅槃也。四得果。塵法既空。見思惑盡。滅定已得自在。不受後有生故。無學果也。 世尊說我。頭陀為最。 世尊下。二蒙佛印可。頭陀。翻抖擻。以能抖擻世出世間諸法塵也。大品名十二杜多。謂阿蘭若一。塚間二。樹下三。露地四。常坐五。常乞食六。一坐食七。節量食八。中後不飲漿九。次第乞十。糞掃衣十一。但三衣十二。增一云。佛言。汝年老大。志衰根弊。可捨乞食。及十二頭陀。亦可受請。并受長衣。迦葉曰。佛不出世。我作支佛。終身行頭陀行。又為當來作明。亦當難行苦行。佛言。善哉。我佛法中頭陀苦行。大迦葉第一。 妙法開明。銷滅諸漏。 妙法下。三法明滅漏。法塵會融藏心。真如法界。故曰開。觀破相盡性現。本如來藏。故曰明。既已悟入藏性。永無漏落。故銷滅。斯乃果之實也。 約教。超三有。無漏著於人天戒善禪定法際。殺見思煩惱賊。應人天供。永不受界內分段生死。小教無漏妙法阿羅漢也。越三空。無漏著於二乘我相法相非法相。殺塵沙煩惱賊。應二乘供。永不受界外變易生死。始分無漏妙法阿羅漢也。住三如來藏心。無漏著於權乘空不空邊。殺業識內無始無明住地煩惱賊。應三世間魔梵供養。不受三界內外二種生死。終實無漏妙法阿羅漢也。覺三無我法性。無漏著於漸教真非真處。殺真如性根本不覺無明煩惱賊。應覺世間三乘供養。不受自覺境界不思議內證生死。頓教無漏妙法阿羅漢也。以現前不生滅。佛知見心。圓照十無盡法界性。無漏著於偏教中不中間。殺一切二障無明與種現習氣諸賊。應十法界塵剎凡聖普徧供養。不受種種世間無盡生死。圓教無漏妙法阿羅漢也。就當法明。觀六塵變。小也。滅定空寂。始也。空藏心法。終也。真空性法。頓也。法界妙法。徧開圓明也。 約行。金燈佛塔。有觀也。滅定空寂。空觀也。妙法滅漏。空有無礙觀也。別開說行。學佛空法。從有入空觀也。金燈嚴像。從空出有觀也。是心是燈明佛。是心作燈明佛。此心性佛。圓照法界。空有無礙觀也。我以空法。空觀也。頭陀為最。有觀也。法明漏滅。無礙觀也。 約果。身光滅定。權報也。羅漢滅漏。實報也。又身紫金光。世間身相果。定心度劫。出世心性果。羅漢無漏。世出世間身心圓妙。大覺果也。 約理。普供法界藏身真佛。稱第一義。真空法界性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阿含云。頭陀既久。髮長衣弊。來詣佛所。諸比丘起慢。佛命就佛半座共坐。迦葉不肯。佛言。吾有四禪。禪定息心。從始至終。無有耗損。迦葉亦然。吾有大慈。仁覆一切。汝亦如是。體性亦慈。吾有大悲。濟度眾生。汝亦如是。吾有四神三昧。一無形能隱沒故。二無量意知他心故。三清淨積能變穢故。四不退轉能入惡故。汝亦如是。吾有六通。汝亦如是。吾有四定。一禪定。二智定。三慧定。四戒定。汝亦如是。增一云。一婆羅門白佛。昨有婆羅門至我家。何者是。佛指迦葉。此是沙門。非婆羅門。佛言。迦葉功德。與我不異。何故不坐。諸比丘聞佛所讚。心驚毛豎。佛引本因緣。昔有聖王。號文陀竭項生王也。高才絕倫。天帝欽德。遣千馬車。造闕迎王。天帝出候。與王共座。相娛樂已。送王還宮。昔迦葉以生死座命吾同坐。吾今成佛。以正法座報其往勳。對佛坐時。天人咸謂佛師。此皆被佛印可。法法圓通而為上也。又阿含云。佛在迦蘭陀。迦葉共阿難。入城乞食。阿難云。日時未至。且往尼舍。迦葉如言。諸尼見來。歡喜敷具。迦葉即為說法。時偷羅難陀心不喜。即私云。迦葉在阿難前說法。如販針兒至針師門。求欲賣針。終不可售。迦葉天耳遙聞。語阿難言。此比丘尼以汝為針師。我為販針兒。遂於尼前作師子吼。佛說月喻經。日日長如新。學者惟迦葉。汝聞此語不。於大眾中分與半座。汝聞不。於大眾中讚同佛廣大功德。汝聞不。云何我是販針兒耶。作是語已。從座而起。即還所止。如此等是被佛印可。為大為上。帝釋持傘蓋燈隨迦葉後。以此。 △子二。五根圓通。 缺耳根者。當此方機。殿於後故。然諸根中俱云旋反。以根性法門均是旋根脫塵之意。塵識則不然也。 △分為五。丑初。那律眼根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梵語亦云阿㝹樓陀。又云阿泥盧豆。此翻無貧。或云如意。無獵。無滅名也。乃是白飯王子。佛之堂弟。阿難從兄。羅睺叔也。昔於飢世。贈辟支佛以一飯食。感九十一劫果報充足。受如意樂。故名無貧。言無獵者。兔非獵得故也。賢愚經云。弗沙佛末法時。人世飢饉。辟支佛名利吒。行乞空鉢無獲。有一貧民。見而悲悼。白言。勝士。能受稗否。即以所噉奉之。食已作十八變。後更採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得脫。待暗還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隨生。用腳更出。取之無盡。惡臣惡王欲來奪之。但見死尸。其自所覩。純是金寶。九十一劫。無滅如意。故號無獵。其生已後。家業豐溢。日夜增盛。父母試之。蓋空器皿。往送發看。百味具足。而其門下。日有用人一萬二千。六千取債。六千還直。出家已後。隨所至處。人見歡喜。欲有所須。如自己家無異。故立四名。不無因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 我下。分四。一因訶失目。增一阿含云。佛在給孤園為眾說法。那律眼睡。佛偈訶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十千年。不聞佛名字。那律精進。七日七夜眼睫不交。眠是眼食。既七日夜不眠。眼則喪睛。肉眼遂壞。那律失雙目已。佛與諸比丘恒為裁縫。時在拘薩羅窟。八百比丘。集為那律作三衣具。佛自舒張。諸比丘中截者縫者。一日即成。佛廣為說法。出家受衣。進止共俱。無量人得道。 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世尊下。二承示三昧。金剛。通名。通大小乘。小有電光。金剛。重空。三三昧。大如觀音。亦名金剛三昧。樂見照明別名。如觀音云。如幻聞薰聞修。是也。樂見照明者。佛憫失明。令求天眼。繫念在緣。發願樂見。見緣。境也。照明。智也。智若破惑。發本真見。定力現前。見自開明。照破色相。故稱金剛。此定斷諸結暗。亦能金剛能斷一切。 就當經意。今既失目。觀見暗時。見非是暗。以了性本無虧損也。樂見照明者。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故雖雙盲而不失也。金剛。性不可壞也。三昧。見性本定也。約性釋。回光返照。樂見見性。伏歸元真。發本明曜。耀性發明。照破色暗。故如金剛滅暗成明。約修釋。三昧者。依性成修。全修歸性也。 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 我下。三遂得心眼。金剛定成。心眼現前。心眼既現。如金剛堅固不壞。非如肉眼易破壞者。故云不因肉眼見也。十方者。大千界中之十方也。如維摩經那律對梵王說。精真。體也。洞然。用也。前云。此精妙明。誠汝見性。此見周圓。徧娑婆國。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即是如來藏心。發本明耀。常光現前。心眼洞開也。如掌果者。三千界境。遠近巨細。見即透徹。無障礙也。下善見天。妙見圓澄。更無塵象。又善現天。精見現前。陶鑄無礙。況今尊者見照三昧。精真洞然者乎。 約教釋者。雙目明暗。小也。樂見三昧。始也。不眼能觀佛種緣起。終也。不眼能見法性無生。頓也。藏心精真。洞徹法界。圓也。約行釋者。七日不眠。事相觀。金剛照明。理性觀。精真洞見。如觀掌果。無礙觀也。約果釋者。示以三昧。不因眼觀。從凡入聖也。精真洞掌。印成羅漢。會權歸實也。約理釋者。旋見循元。惟一真如法界性也。 又那律天眼。與梵天眼。料揀四異。一報修異。梵王報得。那律修得。二總別異。梵王總相見。見不分明。那律別相見。見即了了。三自他異。梵王報得。自住處見。餘方不見。那律修根本得。五種四禪。八色清淨。發真天眼。隨所至處。皆見三千。四通明異。梵王天眼。是通非明。那律天眼。是通是明。餘諸羅漢天眼例知。   又以四門釋五眼者。一約教釋。諸經五眼即五教者。小乘教。具前三眼。大乘分教。化身具五眼。報身無肉眼。法身無五眼。始教。五眼即非五眼。是名五眼。終教。亦具五眼。涅槃云。吾今此身即常身等。頓教。離五眼相。顯真見性。一乘圓教。一眼一切眼。如法華明。父母所生眼。即肉眼。見三千界內外諸山。即天眼。功德莊嚴。目甚清淨。即慧眼。見諸眾生業緣果報。即法眼。一切依正因緣。一時悉知悉見。皆依肉眼。具諸眼力。即佛眼。乃至華嚴十無盡眼。皆依圓教說也。   二約行釋。人乘。務修眾善。得肉眼。天乘。堅護禪戒。得天眼。二乘。觀諸法空。得慧眼。大乘。菩薩悲智圓滿。得法眼。佛乘。萬德莊嚴。得佛眼。又依戒善。感得眼體。如葡萄朶。清淨光明。依肉而發。有所照見。名發人乘肉眼。依四禪定無漏事觀。於肉眼邊引淨天眼。見障外色。名發天乘天眼。以根本智。照真空理。名發二乘慧眼。以後得智照差別事。名發大乘法眼。以無礙智照諸佛性。了了分明。名發一乘佛眼。   三約果釋。見境寬狹以較。清涼鈔云。肉眼。見麤不見細。見近不見遠。見明不見暗。見前不見後。見障內不見障外。凡夫肉眼見百由旬。二乘亦同。菩薩肉眼。遠見人中三千世界。如來肉眼。同菩薩見。境極分明。天眼。有二。一報得。隨在諸地。但及下地。不能見上。勝前有五。謂細。遠。暗。後。障外諸色。皆能見也。二修得。凡夫天眼見一四天下。小聲聞見小千界。大聲聞見中千界。小緣覺見中千界。大緣覺見大千界。菩薩隨人大小。所見不定。初地見百億等。如來見一切世界。慧眼。二乘惟見生空。菩薩具見二空。如來圓照三空。法眼。二乘但能粗觀苦無常等諸法總相。若約不知根欲。即無法眼。菩薩能見諸法別相。了根欲性。如來於一切法。若總若別。若粗若細。無不窮盡。佛眼。二乘全無。菩薩進退不定。地前聞見佛性。未有佛眼。地上眼前。故有佛眼。涅槃云。九地已還。聞見佛性。十地眼見而未了了。但見自身。不見眾生。如來不唯自身。能見眾生佛性。皆悉窮盡。   四約理釋。此五眼見。眾生悉具。迷妄自隔。真見不發。若觀人中因果麤色。施燈明等。破四惡道報。得淨肉眼。開人知見。觀天中因果細色。修禪善等。破惡業行。得淨天眼。開天知見。觀粗細色心理。真空無生。破煩惱惑。得慧眼淨。二乘知見性顯。觀粗細色心事。眾生緣起。破所知障。得法眼淨。菩薩知見性顯。觀粗細因緣。色心事理。惟心中道。法界無礙。破根本不覺無明。得佛眼淨。開佛知見。究盡諸法實相。竟成一切種智也。 如來印我。成阿羅漢。 如來下。四蒙佛印證。增一云。我佛法中天眼徹視者。阿那律比丘第一。法苑云。依如來教。修得天眼。重慮緣真。便得羅漢。凡羅漢者皆有三眼肉天慧。恐肉眼亂天眼。淨功精麤。以雜眼故。專用天眼觀大千界。精麤悉覩。故稱天眼第一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旋。返也。循。順也。不流逸色。返見見性也。循妙元明。圓通藏心也。前云。阿難見於初禪。那律見三千界。菩薩見百千界。如來窮微塵土。眾生洞視分寸。近遠雖差。見性無殊。智論云。阿泥盧豆。色界四大造色。半頭清淨。是天眼。佛天眼。四大造色。徧頭清淨。是為差別。名義集云。半頭天眼。齊眉上半。如瑠璃明。天眼體也。報得者。發肉眼中。修得者。發肉眼外。色發眼外。雖半頭淨。及其視物。但見前矣。故此明前不明後說。約用言也。聲聞半頭。與佛全頭。優劣實異。佛能見一切佛土。那律但見大千。二乘雖有天眼。作意能見千界。乃至三千。肇云。二乘在定則見。不在定則不見。如來未嘗不定。未嘗不見。頌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惟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今尊者三昧徹見。精真洞然。證入圓通。一切無礙。與佛等覺。無異見也。斯猶料揀見量有別。今既獲見圓通。已證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豈同昔日二乘見耶。 △丑二。周利鼻根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周利。法華云。周陀。阿含云。朱利槃。此云。大路邊生。兄名也。槃特迦。法華云莎伽陀。或槃陀伽。亦云般陀。此云。小路邊生。弟名也。亦翻繼道。或云蛇奴。佛本行經云。長者之女。隨夫他國。二度生子。皆路邊故。產二子處。蛇為守護。時人稱曰蛇奴。今約弟說。亦繼兄於道路邊生。蛇亦為奴而擁護故。例如后稷誕時。牛羊腓字之芘愛也。鳥覆翼之。是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 一因闕誦持。過去為大法師。解通三藏。有徒五百。悋惜法故。不肯教習。今感愚鈍。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經九十日。不得成就。增一阿含云。朱利槃兄。先入佛道。怪弟無知。語曰。汝不能持誦。還作白衣。槃特詣祇桓門泣淚。佛回憐愍。成覺不由汝兄。以手牽詣淨室。教執掃箒。今日誦之。誦掃忘箒。誦箒誦掃。經百日後。掃箒更名除垢。槃特思念。灰土瓦石若除。即清淨也。結縳是垢。智慧是除。我今以智慧掃除結縳也。又功德論云。繫心拭屣物。中念憶禪定。除滅心垢法。乃得羅漢道。 伽陀。偈也。根本律云。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又大論等。佛愍槃特。教以偈云。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槃特誦已上口。佛為解說。㸌然心開。得羅漢道。法句經云。槃特出家。稟性暗塞。佛令五百羅漢日日教之。三年之中不得一偈。譬喻經云。槃特持繩。至後園樹下。欲自絞死。佛化樹神訶曰。迦葉佛時。卿作三藏沙門。有五百弟子。悋惜經義。不肯訓導。從昔至今。諸根暗鈍。但當悔責。何為自殘。世尊即現光像。為說妙偈。思維偈義。即入定意。尋在釋尊佛前。得羅漢道。自識宿命。無數世事。三藏眾經。即貫在心。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 佛下。二奉教調息。初三句佛教。佛觀暗鈍不能誦偈者。遠因雖本愚痴。近緣亦由散亂。故教安居。數息攝心。不雜餘緣也。調。數也。息。鼻中氣息也。細分有四相。有聲曰風。結滯曰氣。出入不盡曰喘。不聲不滯。出入俱盡曰息。數則從一至十。或至百。而後逆數至一。然數出不數入。雙數則病。調者。當離風氣喘等。而幽綿自在也。 我時下。奉行。觀息者。眾生多散。數息觀也。有四。一數出息。不急不脹。身則輕利。易入三昧。二數入息。隨息內斂。三出入無在。但取所便而數。四依四時用數。今准第三。梵語安那阿那般那波那三昧。此云遣來入息遣去出息。謂息出知出。息入知入等。由於愚痴無智故。令此鼻息中。了了常知。破愚痴也。圓覺疏云。修出入息。有六妙門。一數。攝心在息。數一至十。二隨。細心隨息。知出知入。三止息心靜慮。四觀分別推析。五還轉心返照。六淨。心無所依。妄波不起。鈔云。修出入息時。非惟繫心不散。抑亦易悟無常。萬物皆由此息而有。今覺此諸氣息。都無根源。易悟諸法空故。得定曰微細。定深曰窮盡。初起曰生。不斷曰住。漸微曰異。已斷曰滅。此四相。出入息皆具。諸行者。即息中生滅遷流。剎那者。是最短一念。調息觀行。心息相依。故心漸微。而息亦漸細。於心息微細處。又窮其生住異滅。乃至窮盡一念。具九十剎那。一剎那復具九百生滅。前云。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終從變滅。 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 其心下。三開悟得果。豁然者。息生滅而歸於無生寂滅。心相空而心性本覺常住。無礙者。齅性藏性。均名為大。性真圓融。同徧法界也。乃至二句。成果也。一息不存。漏將安寄。塵銷覺淨。無生果成。 住佛座下。印成無學。 住下。四蒙佛印證。由前成羅漢果。故此印無學名。例前跋陀。今得無學。後印佛子住名。意實揀餘有學及慧俱等。仁王經云。學無學皆阿羅漢。成論云。羅漢有二。一住者。是無學人。二行者。是有學人。今印成者。表是四果無學。揀非前二三果行有學也。又俱舍智論。明三羅漢。一慧解脫。二俱解脫。三無疑解脫詳如初卷。阿含。舍利弗問。五百比丘中。幾三明。幾俱脫。幾慧脫。佛言。九十人三明。九十三人俱解脫。餘但慧解脫。當知三明者。即無疑解脫。今印無學。乃顯無疑。揀非慧俱人也。約教辨位明羅漢者。本行經云。爾時世間有六羅漢。五即五比丘。一是佛。小教也。三乘共行十地。七地即羅漢位。仁王云。學無學皆阿羅漢。有為德。無為德。有學智。無學智。三空觀。皆成就。菩薩摩訶薩皆阿羅漢。大品亦云。阿羅漢者。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始教也。初住以去。登羅漢位。直至十地。起信論。二乘觀智與初發意菩薩。覺異念相。名相似覺。涅槃云。四依中第四人者。名阿羅漢。住第十地。終教也。楞伽。初住地為八。無所有何次。經云。彼住三昧樂聲聞。若能證知自所依識。見法無我。淨煩惱習。畢竟當得如來之身。偈云。我所立三乘。為樂寂者說。第一義法中。何建立三乘。遠離於二取。惟心不可得。法華云。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頓教也。初信已去。便成羅漢。該徹果海。仁王云。五戒賢者。皆行羅漢十地。始生。住生。終生。功德皆成就。法華云。我等今者真阿羅漢。始於今日得無上果。大集亦云。大法菩薩名阿羅漢。圓教也。◎問。未經法華開顯。何盡圓釋。答。根鈍定性。待法華會。利根不定。隨會即入。況此眾等皆是權現。徧歷諸會。引實一類。在華嚴會。引同入異。如身子令六千比丘。觀文殊十德。道成言下。是也。阿含。引惡入善。引邪入正。引凡入聖。深密。引小入大。妙智。引權入實。乃至法華涅槃。引偏入圓。今楞嚴談。圓通會上。無機不通。無教不圓。故五教釋。始盡部意。佛地論云。一利根種性。二皆得無學。三趣大菩提。具此三義。真大羅漢。前云。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身寂滅傷地。故此印成無學羅漢。不但大小兼。且直說一切菩薩阿羅漢也。縱到法華。直受佛記。設有開示。及諸一切未得二慧。但今藏心佛之知見。義無異也。前後解意。列此思之。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煖息識三。連名命根。息有心有。息空心空。今曰反循者。作數息觀。不緣塵境。息歸無生。心入性空。會如來藏。成圓通境也。正脈問。鼻以嗅為用。今不取反嗅。乃取反息。何也。答。嗅性正托於息。出息取香。入息聞香也。但此攝心。何非反嗅。問。數息乃是小乘助道。正散入寂。定能發慧。縱得真明。亦屬小果。何通圓耶。答。此是諸佛入道初門。通於三乘五教。圓覺經云。修於禪那。先取數門。疏云。此有二意。先用數息觀門。一十順逆。數隨止觀。還淨等相。即今觀息微細窮盡。是也。次用心念數門。剎那生住異滅。分劑頭數等相。即今諸行剎那生滅是也。何云不通大乘。瑞應經云。佛詣道樹。習佛法時。內思安那般那。此云出息入息。一數。二隨。乃至六淨。由斯萬行開發。降魔成道。何云不通一佛乘耶。 約四法門觀出入息。小教悟息無生。始教性空真覺。終教性覺真空。頓教覺息無礙。徧融法界。圓教。又窮息生滅。有為觀行。得大無礙。無為觀行。反息循空。覺性融容。無礙觀行。又觀息豁然。信解因也。漏盡無學。行證果也。息反實相。空循藏性。總歸一法界。大總相法門理也。以此反息旋齅。圓通第一。 △丑三。憍梵舌根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憍梵鉢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梵語亦云笈房鉢底。或云憍梵波提。無量壽稱牛王。增一云。牛跡。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後。恒事虛哨。餘報未夷。唼唼常嚼。時人稱為牛呞。過去世時。曾作比丘。過他粟田。摘看生熟。後五百歲。作牛償之。今得無學。尚有餘結。功德論云。牛腳比丘。以二事不得居世間。一腳似牛腳。二食飽則哨。若外道見。生誹謗心。佛遣上天。在於善法講堂坐禪。昔五百鴈。一鴈常得花菓。供於鴈王。佛一夏受阿耆達王請。五百比丘皆噉馬麥。憍梵獨在天上尸利沙園。受天王供。阿含云。樂在天上。諸天供奉者。牛跡比丘第一。佛滅度後。迦葉集千羅漢。遣下座僧。使追憍梵。彼問。佛及和尚。答言。皆滅。即言。佛出我出。佛住我住。佛滅我滅。四道流注大迦葉所。論云。憍梵般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世尊和尚既滅度。我今在此復何為。因此同佛。亦大涅槃等。 △寅二。述悟入因。 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病。 一口業招報。昔見老僧無齒而食。笑之誚其如牛轉哨。以故世世感生牛舌。常如牛呞。音伺而雅。作齝。郭璞云。食之已久。復出嚼之。宣城曰。。牛羊麋鹿皆然。但名異耳。牛曰。羊曰齥。鹿曰齸。皆反芻出嚼也。與哨相類。韵註。哨。口不正。及多言貌。虛哨如多言。亦復不正。口有此病。因名牛伺。又佛弟子均提。過去毘婆尸佛滅後。少年時即作三藏法師。見一摩訶羅年老比丘。相醜不具。音聲鈍重。年少三藏見其聲惡。即毀罵言。不如狗吠。由此一言呵上座故。五百身中常作狗身。二聖口業相類。惡報可畏若此。 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 如來下。二奉教止觀。先佛教。一味者。溫陵云。佛為遮謗。賜以數殊。令常念佛。是謂一味。合前牛呞意也。長水云。嘗味入道。當得心地一味。孤山云。了味無味。名為一味。合後觀味意也。據舌千二百德。但顯說法。不明嘗味。今此雙兼。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繫念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見十方三世諸佛。功德無二。得此一行三昧。諸經法門皆悉了知。辯說不斷。華嚴德雲比丘是也。舍利弗陀羅尼經云。惟修一心念佛。亦此義也。對合牛呞因果。又起信論。正念惟心。得入真如三昧。即知法界一相。謂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此是三昧根本。修則能生無量三昧。涅槃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即涅槃佛性。對合知味心性。具有二義。始名一味心地法也。 一味念佛出世法味。以顯佛性。一味嘗辯世間法味。以顯知性。一味心地世出世味。以顯藏性法門。教也。心地。理也。清淨。行也。戒定慧等。一味果也。一佛果故。如來。信佛。示我法門。信法。一味清淨。信僧道品。心地。信真如根本。四信全矣。 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 我得下。次奉行。先成念佛三昧。止散入寂功也。滅心者。以其佛心。滅妄相心。無分別心。滅分別心。不生滅心。滅生滅心。一味淨心。滅雜染心等。三摩者。謂成正受。得正定也。 觀味下。次悟知性一法。從寂起照益也。觀味知者。觀察嘗味之知性也。非根體生。非物味有。則此知性。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何者。體指舌根屬內。舌本不生其味。安能有知。故非體也。物指味塵屬外。味元不能自嘗。亦不生知。故非物也。正脈曰。外味不來。根不自嘗。故非體內。舌不觸。物不自味。故非物。四性推揀。了知無得。 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 應念下。三超離得果。先超離法中。初二句總。了知味性。既非體物。本藏性矣。性現如日出。漏盡如霜消。故滅漏而出界也。次二句別。悟非體故。內脫根身。即解根脫縛也。悟非物故。外遺塵界。即超器世間也。後二句喻。達得三有本空。更無依正纏縛。鳥喻身心。籠喻三界。心超物外。如籠外鳥。下云。受陰盡者。心離其形。如鳥出籠。上歷聖位。得意生身。隨住無礙。 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 離垢下。次得果。前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又云。諸根圓拔。內瑩發光。諸器世間。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又此法眼。影顯五舌。如法華明。今不云舌。云五眼者。正顯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識陰若盡。則現前身諸根互用。故成羅漢果也。 如來親印。登無學道。 如來下。四蒙佛印證。如上思之。四法門釋。觀味之知。我空法有。小教。非體非物。我法俱空。始教。內脫身心。藏心緣盡。終教。外遺世界。法性無生。頓教。法眼清淨。總一法界。空無障礙。圓教。一味念心。外佛。外遺世界。事觀。一味念自。心佛。內脫身心。理觀。一味念心境圓融。無障礙佛。事理無礙觀。淨心法門。戒身果。入三摩地。定身果。知非體物。慧身果。超漏脫有。解脫身果。法眼清明。知見身果。成阿羅漢。習成果。印證無學。實證果。一味心地。即一法界總相。法門藏心體。教行果理。依次配知。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還味者。塵銷覺圓淨也。旋知者。嘗復翳根除也。前云。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故反觀知性。悟入藏心。得圓通也。 △丑四。畢陵身根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梵又云畢藺陀筏蹉。此翻餘習。智論云。長老畢陵伽。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河。到河水邊。彈指咄言。小婢住流。恒神分為兩派。斷流而過。神來訴佛。佛令懺謝。合掌語言。小婢莫嗔。今懺謝汝。大眾笑之。懺而罵耶。佛語恒神。當知非惡。此人於五百世。生婆羅門。常自憍貴。本習如此。實無高心。增一云。樹下苦坐。不避風雨者。婆蹉比丘第一。 △寅二。述悟入因。 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 初聞談苦諦。發心。出家初心時也。入道。離塵學佛道也。不可樂者。四諦中苦諦也。二苦三苦。四苦八苦。乃至苦空不淨。無常無我等。 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 乞食下。二注思傷足。法門即苦觀。剌足是苦境。思法而遇剌者。正是機教相投。啐啄同時也。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 我念下。三研窮身覺。又二。先研二覺。念。觀也。知。根性。能覺也。痛。觸塵。所覺也。雖覺覺痛者。謂於身上。雖有能知之覺心與所覺之痛觸也。無痛痛覺者。謂身根中。本覺清淨常住。無分別心。實無所覺之痛。及能知痛之覺也。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 我又下。次窮無二。雙覺者。謂知痛之覺心。兼不動本覺心也。又思惟者。起觀察智。轉又詳思也。寧有者。一身豈有二覺也。設有二覺。誰真誰妄。對妄說真。真亦妄矣。 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 攝念下。四入空得果。迴觀返照。一念不生。名為攝念。七大非有。五蘊本空。故云忽空。惟一藏心。性覺真空。三漏盡淨。妙德瑩然。圓滿十虛。寧有方所。故曰漏盡成羅漢也。 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得親下。五蒙佛印證。四門釋之。法門。四諦教也。不覺毒剌。集諦。傷足身痛。苦諦。我念思惟。道諦。心空漏盡。滅諦。剌足。不淨觀。身痛。苦觀。無痛痛覺。無我觀。寧有雙覺。無常觀。攝念心空。空觀。無學四果。四真諦理。 若約五教。知痛因緣生滅。小也。知痛如幻無生。始也。知痛覺心本無。終也。知痛真性無著。頓也。知痛法界藏體。凝然不動。徧滿十虛。圓也。即剌即身。即痛即覺。不空藏心觀也。非身非剌。非覺非痛。空藏心觀。覺身剌痛。性相圓融。空不空藏心觀也。我念有知覺痛。破苦得真樂。覺清淨心無痛。無我得真我。思惟寧有雙覺。無常得真常。攝念心空漏盡。不淨得真淨。由此證佛涅槃。大寂滅果。故云發明無學成羅漢也。純覺遺身者。直顯得元明覺。無生滅性。實際理矣。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純覺者。純歸一真本覺常住心也。遺身者。身心忽空。無痛痛覺也。由其思惟攝念。反覺覺性。故得身覺藏心圓通。 △丑五。空生意根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須菩提。翻空生。生時。家中倉庫器皿一切皆空。往問占者。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譬喻經云。舍衛國長者名鳩留。產子小字須菩提。有自然福報。食器皆空。所欲皆滿。又西域記云。蘇部底。唐言善現。舊訛須扶提。應知善相。不惟空物。亦能感物。若供養者。得現福報。亦名善吉。又常修空行。故言善業。常樂遊止。閑林石窟寂靜之處。所修行業。以空為本。常入空定。住無諍三昧。喜說空法。有所宣辯。皆分別空。般若會中共轉空輪。如大品云。亦令眾生證諸空性。空生晏坐。帝釋散花。問。何以散花。答。以尊者善說般若法。曰。我今無說。天曰。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真說般若。又什公云。須菩提。秦言善業。稟性慈善。將護物心。不令起礙。嫌行即住。嫌住即行。佛下忉利。率土輻輳。爭前頂禮。端坐石室。念諸法空。色非佛。識非佛。眼非佛。乃至意非佛。豁然悟道。佛告蓮華比丘尼。非汝前禮。汝禮色身。須菩提前見法身。 智論。佛讚云。須菩提觀諸法空。是即見佛法身。真供養佛。以常行空三昧。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又常行無諍三昧。與菩薩同事。巧便樂說空相法門。故弟子中得無諍三昧第一。金剛云。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是樂阿蘭那行等。 △寅二。述悟入因。 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恆河沙。 一宿命知空。二。先遠通宿命不忘。心無礙者。即無隔陰之昏。出胎之昧也。憶生如恒沙者。前意入云。覽塵斯憶。失憶為忘。生住異滅。吸習中歸。稱意知根。名覺知性。下二信云。無數劫中。捨身受生。皆能憶念。得無遺忘。 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初在下。次依正自他皆空。母胎空者。正報空也。胎則隨相受生。知則達理不昧。寂則五蘊皆空。生體了不可得也。十方空者。依報空也。自母身外。洎及山河大地。悉同空寂。二信文云。陰處界三。不能為礙。此即人法雙空境界。上並自空。亦令下。眾生空。他空也。即出胎後。廣化眾生同悟空理。空性者。我法二空真如性也。下十信云。能遊十方。所去隨願。三住云。遊履十方。得無留礙。若非深心大乘。何能利他二空乎。 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 蒙佛下。二承教證入。二。先承教得果。蒙。承示也。發。開顯也。性覺真空。影性空真覺。即如來藏心。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也。空性圓明。即色空無礙。所謂全體圓融。大用無盡也。羅漢。自得十地大乘果也。 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 頓下。次證入同佛。寶明空海。寶海。喻也。明空。法也。前云。諸佛妙覺明空。又云。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心海。無二圓滿。頓入。超入等覺後心也。知見者。前云。得陀羅尼。入佛知見。法華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成一切種智。今云同佛。圓證妙覺佛果也。又上句。同涅槃。下句。同菩提。他經明須菩提乃過去青龍如來。故自實說本地若此。 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印下。三蒙佛印許。無學者。不復更斷更證更學也。小乘有餘涅槃。非真解脫。我法性空。非真性空。今得佛大涅槃。俱空性空。是真解脫。真性空也。及至涅槃性空。真如性空。法界性空。是則名為一切解脫。已得本有空不空如來藏性體也。故云無上。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諸相。我法相也。非。空也。即人法俱空也。般若云。若心取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非所非盡者。謂能非與所非俱盡也。所非。即上諸相。能非。即上諸非。所謂非法相也。亦是空所空滅。藥病雙除之意。般若云。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非法。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俱空不生性也。旋法歸無者。謂旋知法之性。亦復歸於畢竟空也。心經云。無智亦無得。此即無生法忍。寂滅忍也。圓覺云。得無所離。即除諸幻。離幻即覺。偈云。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下文亦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四門略配。母胎知空。小教。令眾生空。始教。蒙發性覺。終教。性覺真空。頓教。空性圓明。圓教。羅漢無學。果也。性空無上。理也。諸相入非。有為空觀。非所非盡。無為空觀。旋法歸無。無礙空觀。 全文通釋。約教乘論心無礙。滅道諦理。聲聞小乘。受生如沙。生滅因緣。辟支中乘。母胎知寂。人乘。十方見空。天乘。並屬小教。眾生令空。分教。諸相入非。始教三乘也。蒙發四句。終教。頓入二句。頓教大乘也。同佛四句。圓教一佛乘也。約理性論心得無礙。空藏心。理法界也。受生恒沙。不空藏心。事法界也。胎方生空。事理法界。蒙如來下。事事法界。後二皆空不空藏心也。無礙。受生。托胎。利生。蒙發。頓明知見。無學。我上。歸無。皆行也。得憶知。令圓入。同成脫證。皆果也。如文易知。 又心得無礙。心法行一也。受生眾生。眾生法行二也。蒙如來後。佛法行三也。諸相入非等。三無差別法行四也。華嚴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知佛生與心。是三無差別。若人知心行。是人則見佛。又胎生眾生。情世間果一。十方成空。器世間果二。蒙如來後。覺世間果三。諸相入非等。圓通三世間果也四。 又楞伽明七種空性。心得無礙。總也。受生如沙。彼彼空也一。在胎知寂。行空也二。十方成空。無行空也三。眾生得空。相空也四。性覺真空二句。性空也五。頓入空海。解脫性空。一切法不可說空也六。諸相入非四句。第一義聖智大空也七。彼經結云。此空無自性相。汝當勤學行也。 又梵網明十品大空慧門。曠劫無礙。無始空慧門一。母胎知空。內空慧門二。十方成空。外空慧門三。受生眾生。有為空慧門四。頓入如來空海。無為空慧門五。性覺真空空性。性空慧門六。解脫性空無上。第一義空慧門七。諸相入非。空空慧門八。非所非盡。空空復空慧門九。旋法歸無。空空復空空慧門十。彼經結云。此惟第八佛吼地證。下地各所不知。果也。   諸聲聞中。惟此空生身子滿慈三人。所敍昔因皆云曠劫者。內含二意。一明自位本實大乘菩薩。為度凡小一類眾生。權現聲聞迹耳。二不但我等空生三人。例顯餘諸千二百等。皆是內秘外現。如法華云。警誡凡夫眾生。毋以輕小視也。又餘弟子不爾敍者。亦含二意。一恐實類凡小自揣根鈍。驚心絕望。不能回向上乘。進求佛道。二待至法華會上。務須如來開迹顯本。授記作佛。方為了畢明證。設自廣述昔因。猶恐人天難信。疑既不斷。詳敘奚益。但疏今文義者。莫因權現小迹。竟以聲聞而訂釋也。   問。今經既已顯本。法華何又開迹。若楞嚴說在法華後。判釋可矣。答。此等皆自敍迹昔因。非如法華。佛海眾前。開顯授記。楞嚴在前。法華後記。明矣。例下三住憶昔受生。十住灌頂意旨一也。況有後位等妙覺乎。豈以自敘同佛顯耶。二經前後何可混濫。   問。釋旋法句。如斯已乎。答。空生意根。單知性釋。通總明之。根則旋知。歸於藏性本空。識則旋意。歸於性識明知。無意識界。塵則旋法。歸於法界真空。前云。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云何不成無上知覺。知根既圓。法法互通。六通三明釋之。憶曠劫生。宿命通明。在治知空。天眼通明。十方成空。天耳通。令眾生空。他心通。諸相入非。頓入空海。神境通。羅漢無學。漏盡通明也。又五眼釋。受生母胎。肉眼。十方眾生。天眼。真空羅漢。慧眼。諸相法無。法眼。頓入同佛。佛眼。五眼既爾。五意等然。空生本迹。何可思議。閱斯經疏者。毋辭害意可也。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五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五下 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臯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較編定 京兆宛平橝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資 △子三。六識圓通。   問。經初破識。為生死根。眾生誤認。枉受輪迴。權小依修。竟無實果。今何聲聞菩薩皆得大圓通耶。   答。略明六意。一十方他土機宜。何妨六識圓通。今為此方一類。故揀六根中耳。前云。十方如來。於十八界。皆得菩提。但汝下劣。故我令汝一門深入。   二佛與菩薩識可圓通。即生滅無生滅。即分別無分別。凡小初心。去識用根。識有分別。根無分別。前云。汝但不隨分別。依不生滅性成。楞伽云。生滅是識。不生滅是智。採集業為識。不採集為智。偈云。心意及與識。離諸分別相。得無分別法。佛子非聲聞。正脈云。識離真心見分。無別自體。如影於水。痴人認識忘真。執影棄水。誤遭溺害。智者執識見真。觀水悟影。遂入圓通。如彼彌勒。入圓成實。遠離徧計。故識則遲。惟根最速。下云。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三。楞伽云。諸識有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起信論。根本無明。能成業識。諸大菩薩所見。所起見愛。能成事識。凡夫二乘所見。今經識精元明。本體也。即經論現業真識。六識緣心。末用也。即經論分別事識。樓那舌宣苦空。深達實相。攝末用歸本體。助佛伏魔。聲輪滅漏。轉邪妄。成真正。圓通何疑。   四唯識。轉識成智。楞伽。即識成智。漸頓難易可知。入楞伽云。了智識相。疾得菩提。墮有無相是識。離有無相是智。有積集是識。無積集是智。著境界是識。不著境是智。有得相是識。無得相是智。三和合生是識。無礙自性是智。又一切凡外計有無法。二乘著自共相。皆識也。諸佛菩薩觀一切法。皆無有相。不生不滅。證法無我。入如來地。又法華云。開示眾生佛之知見。究成種智。杜順亦云。凡夫小乘六識修。大乘心內真如還徧外。遠多近少比智。如普賢心聞分別自在。波離身心一切通利。   五順逆不同。根性真。不生滅。無分別也。識心妄。生滅。分別也。下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理實逆流。根識則脫。返流全一。六用不行。順流。根識則生。流逸奔色。識隨分別。欲入圓通。惟在逆流。如目連旋湛發通。孫陀觀鼻圓明。   六十番顯見性真。四科會通性常。七大圓彰性徧。三乘菩薩靡不透徹。會相歸性。事如理融。頓入法界。圓證藏心。如舍利弗。性識覺圓。心極知見。具此六意。大小圓通。 △於中分六。丑初。舍利眼識悟入。   前五識相。有二難辯。一與前五根性難分。識則隨念分別。頗似見聞根性無別。前云。其目周視。如鏡無析。見性也。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即隨念分別。不帶名言。眼等五識也。故云。愚者難分識與根。二與五俱意識難分。前五識粗略隨念分別。頗似五俱意識徧執計度分別。前云。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屬眼等五識。名隨念分別。但對性境。初起一念。不帶名言。親緣文殊等。此是文殊。此富樓那。五句名者。此屬五俱意識。名計度分別。亦對性境起第二念。計執名言。標出文殊五尊名字。詳細分別。故此亦稱明了意識。至於意根意識。離前五識。獨頭自緣獨影塵境。追究徧計。無量慮度也。小教心法惟一。不知前五非屬意識。吳興說識。率多混濫。亦是此迷。性宗學者。毋忽法相。故此又明。慎勿誤謬。 △分為三。寅初。作禮陳白。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梵語具云舍利弗羅。此翻身子。亦云珠子。增一稱為智慧第一。在母胎時。令父稱論。母辯勝舅。八歲登論師座。無敢當者。十六歲時。究盡閻浮典籍。五天竺國議論無雙。師事梵志沙然。道術盡得。然有弟子。悉付與之。及出家七日後。佛法皆通。佛說一句為本。過七日已。更出異句異味。宣無窮盡。為羅云和尚。憍梵作師。受園人浴。令生天上。轉為說法。得初果道。化度人蠎生天。成辟支佛。先佛入滅。為闍王四眾說種種法。各得道果。不但大智一德而已。廣具諸德。請佛制戒。戒也。入金剛定。鬼打不傷。目連欲起。不動衣帶。定也。過勞度差。捔現神力。通也。釋論稱為右面大將緣詳諸經疏中。 △寅二。述悟入因。 我曠劫來。心見清淨。 一眼識宿利。亦即宿命通也。心見清淨者。心謂藏心真識。見謂眼根見識。清淨有二。一性淨。本然清淨也。識大云。性識明知。妙覺湛然。二緣淨。隨緣明淨也。下云。一見則通。識無障礙。總明也。 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如是下。別敘。三。先受生業報。人天則分段生死。二乘則變易生死。菩薩悲智並運。亦有漏亦無漏生死。尊者化度。悉皆示現。故生如沙。 次。凡聖境界。世間變化者。謂七趣三道事業。七趣者。天仙修羅。人畜鬼獄也。三道。惑業苦也。事業。善惡業因。苦樂果報等。出世變化者。謂五乘四種法門。一教。謂人天乘教。二乘小教。大乘菩薩。始終頓教。一佛乘圓教。二行。人則五戒十善。天則四禪八定。聲聞四諦。辟支因緣。菩薩六度萬行。如來十力無畏。三果。人生四洲六欲。天報色無色界。小乘四果涅槃。中乘涅槃無餘。大乘住行向地等位。佛則十身二果。四理。人倫綱常道理。諸天禪善定理。二乘我空。大乘法空。頓漸教人。真如法性。佛則佛性。無盡法界性也。事理萬別。故云種種。 一見下。後識見洞徹。謂隨一念粗略分別。即能表裡豁然。正顯眼識通利。智辯無礙也。 我於中路。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我於下。二逢教增悟。迦葉波翻龜。靈龜背圖。出河應故。又翻光波。亦云飲光。身光波物。飲不現故。姓也。兄弟。即三迦葉。名現目連章中。弟兄共三人也。逢。值遇也。逐。追隨也。宣說因緣者。出曜經等。偈云。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如是滅與生。我師如是說。舍利聞已。即得初果。但人有別。而法無別。彼云。佛有弟子。名阿說祁。此翻馬勝。五比丘中第二人也。今經三迦葉波。豈非人別。長水云。同時所遇。非獨一人。經互舉耳。俱明因緣。法無異也。準知人殊法一。異口同音。何以為疑。法華文句。引增一云。於道見頞威儀庠序。因問師法。答曰。諸法從緣生。是故說因緣。是法緣及盡。我師如是說。一聞即得須陀洹果。來至佛所。七日徧通佛法淵海。十五日後。得阿羅漢。引偈各解不同。廣註引佛本行集經云。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如是說。孝衡鈔引云。諸法從緣生。緣謝法還滅。我師釋迦文。常作如是說。正脈引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台家四教三觀。一偈總該。◎若依賢宗配釋。初句小教。次句空宗始教。三句相宗分教。四句內含三教。即空即有顯中。終教。非空非有顯中。頓教。空有即離。圓融無礙。圓教也。又緣法即空。理法界觀。緣法即假。事法界觀。緣法即中。事理無礙法界觀也。賢家教觀。偈亦略盡矣。因緣法二。一生起門。從緣生也。二還滅門。從緣滅也。涅槃經明六句。一生生不可說。二生亦不可說。三不生亦不可說。四生不生亦不可說。五不生生不可說。六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約教配釋。初句小教。二相宗分教。三空宗始教。四句終教。五句頓教。六圓教。二門。論之上六句。皆無生還滅門。涅槃後云。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則前六句。皆可說也。即生滅緣起門。配教例知。 又涅槃明四句。一生生。二生不生。三不生生。四不生不生。初句緣生。小教。二句緣起無生。分教及終教也。三句無生緣起。始教。頓教也。四句無生。圓教也。又初句事觀。四句理觀。中二三句。事理無礙觀也。由一偈言。理義無盡。故云悟心無際。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從佛下。三從佛高證。經律論云。舍利歸到所止。領百弟子。來詣佛所。求索出家。佛呼善來。鬚髮自落。袈裟著體。執持應器。成比丘相。故云從佛。出火宅家也。見覺。即眼識。明圓。即證極。前云。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是也。無畏。有四。菩薩四者。謂能持。知根。決疑。答報。如來四者。謂一切智。漏盡。說障道。說盡苦道。是二四無所畏。舍利皆具。由其識見高遠。故說法得無畏也。羅漢。十地位也。長子者。由眼識利。真實識知。智慧第一。聲德居長也。 從佛二句。釋成。從佛口而出生慧命。從教法而長養法身。真為佛身子也。法華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口生。法身生聞慧中。法化。法身生思慧中。得分。法身從修慧生。今文。佛口佛子。法化法子。羅漢長子。即菩薩等覺子。三寶門中慧命子也。若約三性。引出性。緣因佛性子。至果性。了因佛性子。住自性。正因佛性子也。智論云。世出世願。于釋迦佛所。作智慧第一弟子。字舍利弗。由聞因緣偈。得初果道。受戒就已。過半月後。佛為長爪梵志說法。得四果道。是人當作逐佛轉法輪師。應在學地。現前自入。諸法種種具知。是故得大阿羅漢道。正脈云。別經言身子乃過去金龍如來。則知七日達法。半月證果。皆為示現。非真實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發光者。眼識證徹也。下云。靜極光通。極見者。同佛知見也。下云。寂照含空。三智五眼皆具足矣。 四門總釋文云。曠劫受生。心見清淨。小教。世出世變。始分教。逢說因緣。悟心無際。終教。緣起法性故。從佛出家。見覺明圓。頓教。無生法性故。光極知見。圓通第一。圓教。劫生如沙。過去事觀。悟心見覺。現在理觀。無畏為子。未來理事無障礙觀。成阿羅漢。果也。從法化生。理也如上配。 又如我所證第一。果也。光極知見第一。理也。悟因緣生滅性。成清淨智。小教理果。悟因緣無生性。成一切智。始教理果。悟緣起藏心性。成正徧智。終教理果。悟無生真如性。成不動智。頓教理果。悟緣起無生。法界心性。成不思議智。五智。出光明經。圓教理果。心淨見通。過去空藏心觀。緣心無際。現在不空藏心觀。從佛覺圓。光極知見。未來空不空藏心觀也。並如義思之。上明自敘昔因若此。待法華會。佛開顯云。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生我法中。我昔教汝志願佛道。今還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說大乘。名妙法華。準彼驗此。師弟說白。前後盡不謬矣。 △丑二。普賢耳識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梵語邲輸跋陀。或云三曼跋陀。此翻普賢。有三位。一位前普賢。地前資加二位是。二當位普賢。十地等妙覺位是。三位後普賢。得佛果後。不捨因門。悲願濟生。現為菩薩是也。釋亦三義。起大悲願曰普。廣度眾生曰賢。行彌法界曰普。位隣極聖曰賢。果無不極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悲華云。我行要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名曰普賢。觀經大論。並翻徧吉。瑜伽。大教王經。妙吉祥儀。皆云。三滿哆普跋捺囉野賢。十大明王經中。名曰送婆。翻云步擲。步位頓超。賢聖極故。住西南方。吽字種也。華嚴會上。入毘盧藏身三昧。出定說遮那本因。地藏經請問地獄罪報。圓覺經徵幻法而明正行。法華會末。從寶威德上王佛國。來為勸發。萬佛名經云。不瞬世界中。普賢如來為上首。又云。十佛國土。不可說億那由他微塵數普賢佛。一切同名普賢佛。是知普賢本迹深遠。叵難測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一輔化垂範。恒沙如來者。遮那品。普賢云。勝音世界。十須彌山微塵數如來。出興於世。第一佛名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前後四佛。時燄光明城中。王名喜見善慧。太子名大威光。皆來親近。彼太子者。遮那佛是。又入法界品云。寶華燈國。妙寶蓮花髻王。妃名圓滿面。女名妙德眼。昔於因陀羅幢妙相佛遺法之中。普賢菩薩。勸其修補蓮花座上故壞佛像。既彩畫已。復寶莊嚴。由斯今見普智寶燄妙德幢佛。乃至見須彌山微塵數佛。蓮花髻王。今彌勒菩薩是。普賢可知。 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行願品云。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三昧品中。諸菩薩眾同讚普賢。頌云。佛子我曹常見汝。諸如來所悉親近。菩薩根者。大乘圓頓根也。普賢行者。有二。一行願品中明十大願。謂禮。讚。供佛。懺悔。隨喜。請法。佛住。隨學。順生。回向也。二普賢行品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不瞋心。百萬行門就。又行門有六。一。十勤修。二。十清淨。三。十大智。四。十普入。五。十勝妙心。六。十善巧智。此即信住行向地等位行。彼後結云。持上法者。疾得菩提一。具諸佛法二。與諸佛等三。十剎塵外。有十剎塵數菩薩。同名普賢。從普勝界。普幢自在如來。來此作證。略而釋之。五十聖位不離四心慈悲喜捨。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十度萬行。乃至一色一香。俱周法界者也。 從我名者。一約自體。體性周徧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眾位。曲濟無遺曰普。超眾賢聖曰賢。三約自他。教行瀰滿曰普。悲智無盡曰賢。華嚴云。如是三世中。所有諸如來。一切悉能知。名住普賢行。微妙廣大智。深入如來處。入已不退轉。說名普賢慧等。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 世尊下。二耳識鑒機。心聞。耳識也。亦六眼識。互相用故。能分別眾生知見。十法界機。種種心行也。所分別。下云。心聞洞十方。離世間品。普賢自明十種巧分別智中。除前剎。處。及後世法。佛法四種。中間眾生根。心行。業報。及三乘行。六種皆攝取也。此約能鑒。若約所鑒。眾生知見者。行願云。普賢明二十種中。謂剎海。眾生。依住。生類。色身。形狀。相貌。壽量。族姓。名號。心性。知見。欲樂。意行。威儀。衣服。飲食。處所。承事。供養也。種種眾生。種種知見。二差別境。實則盡攝。意欲轉眾生知見。而成普賢知見。佛之知見也。華嚴云。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等。法華開示悟入。亦佛知見而已。 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若於下。三普護行人。恒沙界者。謂染淨。小大。麤細。仰覆。有佛無佛。十種世界也。有一生者。一少尚度。況眾多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心無不覆曰普。行無不行曰賢。圓覺疏云。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發普賢心。有十。如慈悲智行等。普賢行亦有十。如安置眾生。滿菩薩行。成菩提果等並出離世間品。象。喻清白梵行之相。全體具足。純一無雜。六牙。喻六度。乘者。菩薩乘此法行。救度眾生。到如來地故。分身百千者。眾多尚現。況一少也。理實一生一身。多生多身。亦可一生多身。多生一身。法華云。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皆至處者。四句揀之。一界一生。一象一身。多界多生。多象多身。多界一生。多象一身。一界多生。一象多身。十徧入中前五。國土。眾生。世間種種相。火災。水災徧入是也。 障深暗摩者。十解脫中。一念中住一切世界。一身周徧一切世界。一切世界現無量相。普加持一切眾生界四解脫也。又摩頂即授記。有十。謂深解。善根。修行。現前。不現前。因心。成忍。化生。劫數。自在也。安慰者。對上暗摩。此即顯慰。亦開四句。顯記顯慰。密記密慰。顯記密慰。密記顯慰。華嚴十欣慰中。斷疑淨欲。啟心滅惱。閉惡開善。破暗與明。離魔安隱。是也。令成就者。從賢入聖。圓因徹果也。亦十。謂布施。色身。說法。同行。無染。示行。現界。佛威。神通。方便。乃至十欣慰中。我當令一切眾生。成無上菩提等。偈云。普賢恒以種種身。法界周流悉充滿。三昧神通方便力。圓音廣說皆無礙。智力廣大徧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前所序者。果上大用。謂以耳識隨念分別。普照群機。得大自在。是果徹因源也。後所結者。因地本心。謂雖古佛久證。亦有最初本因。故答元從耳識而入法界藏心。即因該果海也。 本因心者。謂發大慈心為本因。大悲心。一切施心。一切智心。功德莊嚴心。金剛心。如海心。山王心。安隱心。般若究竟心。以此十心而為本因。自行化他也。聞發明者。內體自覺也。所謂聞讚歎聲。斷除貪愛。聞毀呰聲。斷除瞋恚。聞說二乘不著。聞說菩薩踊躍。聞地獄苦。起大悲願。聞人天妙。知皆無常。聞佛功德。勤進全圓。聞六度等。修行願到。聞十界聲。如響入義。聞菩薩法。化生不捨。分別者。外用證知也。謂知一切法一相。無量相在一念。知一切眾生心行無礙。諸根平等。煩惱習氣行。心使行。善不善行。知一切菩薩願行住持變化。知一切如來十力成覺。十種。自在者。自他行化。體用無礙也。亦十。謂教化調伏眾生。普照一切法。修善根行。廣大智。無依戒。迴向菩提。精進不退。摧破眾魔。隨所樂欲令發心。隨所應化現成覺。後結文云。若諸菩薩住此十法。則得如來大智自在。上皆句句出華嚴。言言是圓教。不唯普賢。諸聖悉然。施權隱實。莫以迹看。 復更四門消文。湼槃聞到釋之。聞到法界外境。小教。聞到法界內心。始教。聞到法界藏心緣起。終教。聞到法界真性無生。頓教。聞到法界真如藏性。心境圓融。十十無盡。圓教。又聞聞到到一句。聞不聞。到不到二句。不聞聞。不到到三句。不聞不聞。不到不到四句。八句教觀。例前身子思知。又有因緣故。俱可得說。緣起法界觀。不空藏心也。緣無性故。俱不可說。無生法界觀。空藏心也。生滅緣盡。說不說離。圓融法界觀。空不空藏心也。隨喜六趣四生一塵功德。人天果報。隨喜二乘有學無學功德。聲聞緣覺果報。隨喜一切菩薩苦行。六度四攝廣大功德。三賢十聖果報。隨喜諸佛發心成道。入滅舍利功德。十身二嚴果報。如行願品。心聞洞十法界。無盡心性。此即真勝義中。第一真勝義性理也。 當文約教。作沙佛子。沙界化生。圓教。教普賢行。發普賢心。頓教。心聞十界。生佛知見。終教。分身護慰。令各成就。始教。彼人障深。暗中摩頂。小教也。若消十玄。沙佛為子。十世異成門。十佛教修。主伴圓明門。聞生知見。諸法相即門。一生千身。一多相容門。爾時分到。同時具足門。沙界皆至。廣狹無礙門。暗摩顯慰。隱顯俱成門。乘象往見。托事顯法門。令各成果。微細安立門。心聞自在。羅網境界門也。則此一章。法義實無量矣。 △丑三。孫陀鼻識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難陀此翻善歡喜。亦云欣樂。通名也。孫陀羅此翻好愛。亦云端正。或云孫陀羅利。此翻善妙。因妻立字。別名也。揀餘放牛難陀。阿難陀等。慈恩兩名總翻艶喜。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容儀挺特。與世殊異。若入眾中。有不識者。謂言佛來。雜寶藏經云。佛與阿難入城乞食。到弟孫陀羅舍。婦即孫陀利。極端正。與夫難陀。食息不離。難陀與婦作粧。香塗眉間。欲出看佛。婦言。汝看如來。使我額上粧未乾時。便還入家共食。即出迎佛。白言。轉輪王種。云何自辱。取佛鉢。盛飯食。佛即還尼俱類園。語阿難言。令難陀送食來。阿難宣佛旨。令其送飯奉佛。持詣佛所。勅令剃髮。難陀握拳。語剃者曰。勿持刀臨閻浮王頂。佛偪不能得止。乃為剃頭。明日佛與五百比丘應請。求住守寺。意欲逃去。佛令關房掃地。關南北開。掃彼此汙。復懼佛歸。即逃歸去。於路值佛。屏身隱樹。樹迥升空。佛喚將還。問何故去。即答昨與婦別。待還乃食。憶婦去耳。佛將遊天堂地獄云云。還歸精舍。與其說法。過一七日。即成羅漢。 功德論云。舍利弗有二相。目連七相。阿難二十相。銀色。難陀三十相。金色。彌沙塞律云。摩竭裸形外道。有大聰明。國人號為智者見者。及共身子論義結舌。善心忽生。欲於佛法出家。見難陀色貌殊偉。歎云。短小比丘。智慧難槩。況此堂堂者乎。難陀度彼出家。此是佛親弟也。詳如阿含。賢愚等經。 △寅二。述悟入因。 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 一出家心散。出家者。謂出生死家。三界家也。入道者。謂入佛法道。三學道也。戒律。戒也。三摩。定也。無漏。慧也。心戒不定。無能斷惑。既未證真。豈剋果耶。 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 世尊下。二奉教觀息。前周利愚。教調出入數息。約鼻根齅性。不假分別。而云觀者。齅觀此鼻。用齅循歷。視息出入。周迴順數。無別分析。以發其慧。今孫陀散。教觀鼻端息白。約鼻識意識。分別計度。而云觀者。諦審觀察黑白烟燄。次第標指。止駐識心。令不散亂。以成其定。是知鼻息教同。根識教異也。 摩訶拘絺羅。此翻大膝。舍利弗舅。往論勝姊。姊孕身子。論則不勝。知胎者異。棄家遊學。往南天竺讀十八種經。誓不剪爪。時人呼為長爪梵志。學訖還家。問甥所在。人云。為佛弟子。起瞋慢心。徑往佛所。佛言。汝以何法為宗。答云。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佛問。是見汝受不。思惟良久。墮兩負處。若我見忍。安。受也。前何說云一切不忍。若我見不忍。無以勝佛。即低頭。得法眼淨。身子扇佛。聞舅論。得羅漢果。增一云。得四辯才。觸難能答。拘絺羅第一。南方毘留匐叉云增長天王。常來隨侍。今云教我及絺羅者。共稟鼻識法門。同一事相止觀行也。鼻端者。鼻尖也。觀白。注目諦觀鼻尖。微有白色氣息相也。住定觀白。心識自不散矣。 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烟。身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虛淨。猶如瑠璃。烟相漸銷。鼻息成白。 我初下。三從鼻悟證。又分二。初見息烟而悟徹。初諦觀者。略則六妙門。廣則十六特勝禪也。三七日後。氣如烟有黑青。息若燄有紫白。溫陵曰。息由風火而起。鼓煩惱濁故。其狀如烟。昧者不覺。惟諦觀能見。六交報云。見火燒息。能為黑烟紫燄。皆煩惱所發也。淨觀發明。則煩惱漸銷。故內明外虛。而烟銷成白。身心二句。分言內外各明。即內徹五臟。外徹大千。徧成二句。總言根器通明。即身上皎然。瑠璃映月。此即定成相也。烟相二句。烟氣青黑既銷。息燄轉為紫白。此即煩惱銷滅相也。 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 心開下。次化息光而證果。心開。藏心開顯也。漏盡。惑盡無餘也。息化光明者。轉白息而成大智慧光也。照十法界者。心境一如。事理雙徹也。得羅漢者。轉煩惱而成菩提覺果也。 世尊記我。當得菩提。 世尊下。四蒙佛授記。即記當來八相成佛也。指法華會記普明等。內外得證。生佛無殊矣。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銷息者。銷氣成烟。銷烟成息也。發明者。銷息成白。銷白成光也。明圓者。銷息光。圓成法界智光也。滅漏者。銷惱漏。轉證無漏覺果也。 四門釋文。觀鼻端白。三七烟相。破煩惱障。小教。觀息唯識。心息內明。破所知障。始教。觀息唯自藏識。發明緣起生性。滅現行障。終教。觀息唯自真識。發明無生法性。滅種子障。頓教。觀息惟一法界藏識。圓洞十方法界身心。無盡息識。化諸慧光。徧照十不可說法界。破滅百萬習氣障礙。圓教。鼻氣如烟。假相觀。鼻息成光。真相觀。漏滅明圓。圓照十界。圓融觀。烟漸轉白。權報。白漸化光。實報。羅漢。三乘果。菩提。一乘果。息久定明。明圓滅漏。性識明知。覺明真識。總歸真如法界藏心。理也。 △丑四。富樓舌識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西域記云布剌拏。梅呾麗衍尼。弗呾羅。唐言滿慈子。舊訛略云。彌多羅尼子。文句云。富樓那。翻滿願。夢七寶器。滿中盛寶。入母懷中。母因懷孕。父願子遂。故言滿願。彌多羅尼。翻慈行。亦云知識。四韋陀有此品。母誦通之。以此為名。或名彌窒子。翻善知識。支謙譯度無極經。名滿祝子。謂其父於滿江。禱祝梵天而得子故。此從父母兩緣得名。是人善知內外經書。靡所不識。就知滿故。復名滿善知子。法華云。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欲還本國利人。佛言。國人弊惡。汝云何益。答曰。我當修忍。若毀辱我。我當自幸不得拳歐。或拳歐時。幸非木杖。及木杖時。幸不刀刃。又刀刃時。幸離五陰毒器。是行忍滿。故名滿子。七車喻經中說舍利弗稱歎云。子為如來弟子。智辨聰明。安隱無畏。逮大辯才。得甘露幢。諸梵行人皆當縈衣頂戴於汝。若兄汝者。得大利益。 △寅二。述悟入因。 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 一宿辯說法。又二。一久弘權實。曠劫者。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助宣正法也。辯才者。謂法義詞說。四無礙智也。此句總。下七句別。宣說。樂說無礙。空相。義無礙。法門。法無礙。妙示。詞無礙。法華云。於諸法之義。名字及言詞。樂說無窮盡。如風空無礙。苦空。二乘權義。實相。一乘實義。世間諸法皆悉無常苦空。中有真常。不苦不空。湼槃四德是也。又成論云。識得實法。想得假名。富樓那因想數分明。故能分别名相無礙。辨才無滯。 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如是下。二廣衍顯密。恒沙者。含二意。一塵沙佛所。久行佛道。如法華明。昔千億佛。至於七佛。今賢劫中及未來諸佛。皆悉護助故。二內秘外現。隱本施迹。偈云。種種現化事。方便度眾生等。非器不傳曰秘。隱奧難知曰密。諸佛三輪。不思議化曰秘。彼此得益。互不相知曰密。又頓漸異聞曰秘。彼此不知曰密。初局教。後局機。中雙通。 我下。上約佛教是密。今約助轉是顯。一音演說曰微。隨類得解曰妙。又種種法喻方便曰微。順緣赴感機益曰妙。屈顯心曲曰開。直指性體曰示。細微啟發曰開。圓妙宣揚曰示。以文字般若。即顯實相般若。故法華云。在於諸佛所說空法。明了通達是也。無畏者。即四無所畏。如前釋。華嚴明十。謂答說。辯難。法空。四儀。三業。魔障。念心。願力。智行。化度也。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 世尊下。二承教得果。亦二。一承教音輪。知有大辯者。指出曠劫大本。華嚴明十大辯。謂無別。無作。無著。了空。無疑。佛加。自悟。善巧。真實。生喜也。用授曰以。囑咐曰教。聲輪。佛三輪中屬口輪也。身業現化。名神通輪。意業鑒機。名記心輪。口業說法。名正教輪。三皆摧碾眾生惑業。總稱輪也。下地不測。亦名三密。發揚者。以四智辯。發揮宣揚也。 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 我於下。二輔化得果。助佛。上輔也。師吼。下化也。羅漢。中成也。上三句利他。下一句自利。始從華嚴末會。阿含方廣。終於般若。大品云。轉教菩薩謂之助轉。能說大法。得無所畏。眾咸敬順。猶師子吼。威攝群獸。華嚴云。辯才奮迅。無礙迅疾。分別一切。咸令受益。心歡喜故。大師子王奮迅。安住無畏。平等大智。以為器仗。摧伏眾魔及外道故。 助轉生滅法輪。吼揚四諦十二因緣。成二乘道。小教。助轉空相法輪。吼揚六度萬行。成三乘道。始分也。助轉藏心緣起法輪。吼揚二門三大。成大乘道。終實也。助轉真性寂滅法輪。吼揚自覺境智。成一乘道。頓教。助轉最妙無上佛之知見大法輪。吼揚法界實相。成就最上一佛乘道。圓教也。轉位不退。轉法輪。吼揚般若德。空藏心觀。轉行不退。轉法輪。吼揚解脫德。不空藏心觀。轉念不退。轉法輪。吼揚法身德。空不空藏心觀也。轉共法輪。助吼共般若。三乘果。轉不共法輪。助吼不共般若。一乘果也。助轉根本法輪。師子吼王。奮迅一真法界。心印第一真勝義性。理也。 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世尊下。三蒙佛印許。印者。如阿含法華等。說法者。華嚴明十。謂種種。甚深。廣大。一切智。隨順波羅蜜。出生如來力。三世相應。菩薩不退。讚佛功德。學佛境界也。復有十。謂緣起。如幻。無諍。無際。無依。金剛。如如。寂靜。出離。本性。故云無上。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法。所宣。音。能宣。法音。能降。魔怨。所伏。諸漏者。自他三漏也。內以定慧。滅自惑漏。外以智辯。銷他魔礙。華嚴明魔。謂蘊。煩惱。業。心。死。天。善根。三昧。知識。菩提十種也。 就文四門。教中。宣說苦空。降天業魔。銷滅界內見思惑漏。小教。宣說無生。降蘊死魔。銷滅界外見愛法漏。始教。宣說實相。降伏煩惱善根魔冤。銷塵沙煩惱漏。終教。宣說性空。降心三昧魔冤。滅無明煩惱漏。頓教。宣說法界圓融無盡。降伏知識菩提法智魔冤。斷諸種現習氣百萬無盡障惱。圓教也。觀中。苦空無我。空觀。諸法實相。有觀。智辯無礙。圓融觀也。果中。吼成羅漢。三乘權果。印我無上。大乘實果。魔降漏滅。當記法明。一乘佛果也。理則眾中微妙開示。令入佛之知見。究盡法界諸法實相。斯為圓通第一智辯。理也。正脈云。此中不取別味。獨取說法者。舌識二能。說法為勝。又說法似須意識分別。今單舌識。亦見說法自在。但用隨念。不勞計度。正互用無盡也。 △丑五。波離身識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鄔波離。翻化生。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為眾紀綱。故名優波釐。或翻近執。以佛為太子時。彼為親近執事臣故。古云。佛之家人。非也。訛云優波離。資中云。此言隨佛出家。律云。度諸釋種。先度波離。稍似有異。蓋初雖踰城。後方入道耳。四分律云。王舍城有童子優波離。為佛剃髮。法苑云。是五百釋子剃頭師。不輕不重。泯然除盡。佛言善來。即成沙門。佛即授戒。得阿羅漢。次授五百釋子戒。優波離為上座。報恩經云。阿難白言。世尊云何乃聽波離下賤之人。隨佛出家。毀辱諸王剎種。乃使白凈王子難陀比丘。生輕慢心。佛告大眾。汝等可說如來煩惱。無悲。三念。五智。三昧。不得說言。波離下賤出家。修習下行。下願。下精進也。如來實言。汝當信受。佛知生死過患。獨覺成佛。波離亦隨出家。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天人增仰。持律第一。能令眾生。成現生後三種妙果。故知波離奇特妙行。偏為大悲菩薩。已於過去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持律第一。植眾德本。今於我法中。亦持律第一。又語難陀言。難陀應當知。汝不憂貧窮。亦不失富貴。出家法應爾。難陀聞示。即為禮波離足。六種震動。佛告波離。汝速師子吼於三寶四諦。在家出家七眾差別。所謂三皈五戒。一切戒。利益眾生戒。凈煩惱戒。調御威儀戒。禪戒。無漏戒。興隆三寶等。善見律云。優波離升座。執象牙裝扇。見集律藏。 △寅二。述悟入因。 我親隨佛。踰城出家。 我下。一親見成佛。三。一出家。普曜經云。至年十九。到父王所。願求出家。聽學聖道。王流淚曰。國未有嗣。宜息此懷。白言。欲不老病死願。故出家耳。王言。古今難免。汝何預憂。即嚴四兵以防守之。夜令車匿鞁犍陟來。從北門出。至曉便止。行三由旬。至閑靜林。以劍自剃鬚髮。身服袈裟。 親觀如來六年勤苦。 二苦行。經云。進伽闍山苦行林。憍陳如五人。住處尼連河側靜慮。六年苦行。淨心守戒。天獻麻米。日食一粒。或七日食一等。陳如五人亦學苦行。王聞大悲。即嚴五百乘車。姨母耶輸各嚴五百資生。既達不受。還令返宮。 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 三降魔。處胎經云。菩薩坐閻浮樹。四十八日。觀樹思惟。感動天地。光蔽魔宮。波旬夢見三十二變。從覺恐怖。告四魔女。先令往壞。現三十二媚相。變成老母。觀佛三昧云。三女莊飾。盻目妖冶。菩薩身心寂然不動。白毫擬之。女身九孔二藏。八萬虫戶。自見厭惡。嘔吐而去。魔怒興兵。並不得近。又經云。二月七日夜。放光降魔。入定觀法。徧照三界。受行八正。眾苦便滅。三明六通。明星出時。霍然大悟。得成正覺。十八不共。十種神力。四無畏等上詳釋迦譜引。 制外道者。太子至跋伽仙林中。見諸仙人。草葉樹皮為衣。花菓根莖為食。日止一食。三日一食。或事水火日月。翹腳臥灰棘上。問其所由。答欲生天。便告仙曰。汝諸所求。終不離苦。實非真正解脫之道。次詣阿羅邏迦蘭仙人所。詰其斷生老病死法。仙言。貪瞋癡慢及諸煩惱。於是流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太子問已。說生死根本。復何方便能斷。仙言。若欲斷者。修習四禪八定。離欲惡不善法。非非想處。究竟解脫。太子知其見非究竟。問曰。有我無我。無我何言非非想耶。有我為知無知。無知則同木石。有知則有攀緣染著。即非解脫。雖盡麤結。細結猶在。若能除我及以我想。一切盡捨。名真解脫。度彼岸也。太子調二仙已。求勝法故。前至苦行林中。為滅外邪。修真禪定。得大解脫。今經解脫二句。望上言之。佛則自脫諸漏。令外解脫有漏。對下承教言之。波離親隨。親觀。親見降制。亦無三漏。得八解脫也。正脈云。此但初敘來由。尚未干於身識。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 承下。二秉戒得果。教戒者。經是化教。開誘化導也。律是制教。制約行業也。今局律明。小大俱通。下八卷云。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故此經云。身心寂滅。一切通利。有威可畏。有儀可象。三千者。聲聞戒言。二百五十條。各有行住坐臥。四威儀合為一千。循三世。或循律儀。定共。道共三戒。即為三千。菩薩戒言。十重四十八輕。大槩說之。五十重輕配五根塵。成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儀。合成一千。循律儀。禪。無漏三戒。或攝律儀。善法。眾生三聚。大戒遂成三千。 八萬微細者。將前大小乘中三千。分配身口七支。為二萬一千。復對貪瞋痴等分四煩惱。積成八萬四千微細行矣。如梵網經。八萬威儀品中廣明。性遮者。性元是罪。不待佛制。持即是善。犯即是惡。故云性業。如殺盜淫妄等。餘因過咎。由佛始制。制前無犯。制後犯罪。故云遮業。如飲酒。墾土等。凡對有情境制者名性。收一切性。輪王以十善戒化人。凡對非情境制者名遮。收一切遮。佛世比丘。犯而重制。故南山云。性惡通於化制。遮戒因過方制。性遮是所犯之戒。業罪是所招之報。犯性戒。得兩重罪。一業道。二違制。犯遮罪。但有違制。清淨者。大小性遮。由能堅持。謹潔無犯。如水淨故。 身心寂滅。成阿羅漢。 身心下。上承教淨戒。此明功得果。由聲聞戒以寂其身。由菩薩戒以滅其心。故云身心寂滅。即因戒生定也。身心二戒。俱忘能所。持相亦泯。故云成阿羅漢。即因定生慧也。交光云。約外現。即滅盡定。與人空慧。約內秘。即楞嚴定。與圓通慧。而羅漢果亦準前矣。 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 我是下。三蒙佛印許。初二句。綱己紀人。綱。總也。紀。維也。大曰綱。小曰紀。總之曰綱。周之曰紀。謂能決重斷輕。開持遮犯。稽察過功。制治律行也。什云。毘尼。秦言善法。謂自治淫怒痴。亦能治眾生惡也。故于佛會眾中而為綱領。 次三句。佛印眾推。親印者。如前報恩經說。眾推者。維摩疏云。詮量輕重。憶持不忘。於諸聲聞。持律之上。什云。在在世世。誓願持律。故於今會持律第一。智論云。諸羅漢更問。誰能了集毘尼法藏。皆言長老優波利。於五百阿羅漢中持律第一。前云。嚴淨毘尼。弘範三界。能於國土。成就威儀。染化佛土。持身口戒。小教。淨化佛土。持事相戒。或無相戒。始教。受用佛土。淨佛性戒。終教。法性佛土。淨自性戒。頓教。法界佛土。行無盡戒。圓教。雜染土中。執律儀戒。不空觀。淨妙土中。住禪定戒。空觀。無障礙土。具無漏戒。空不空觀。湼槃土中。無違諍戒。有相果。生死土中。不求住戒。無相果。住我本源。蓮華臺藏世界。若性若遮。若重若輕。一一皆入盧舍那佛心地戒中。理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執身。小乘戒清。三千威儀成也。身識轉智。故得自在。不勞斂束。身已無礙也。執心。大乘戒淨。八萬細行就也。意識轉智。故得通達。心如水月。貫通豁達也。身心通利。一乘戒徹。十無盡藏戒發。根識互用。理智一如。前云。諸根塵器。內瑩發光。如湯消冰。化成知覺又云。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云何不成無上知覺。得佛十八不共法也。故能自他內外身心。一切情界。皆悉圓通。利便解脫也。上之身心寂滅。即湼槃果。此之身心通利。即菩提果。 又身自在。律儀攝。戒無漏。戒身香也。心通達。定共。善法攝。無漏定身香也。身心一切通利。道共。眾生攝。慧無漏。慧身。解脫身。知見身香也。 又身嚴木叉戒。紀綱有漏三界中眾。小教人通利也。心淨三聚戒。紀綱無漏三界中眾。始分教人通利也。身心俱嚴淨。稱法性緣起戒。紀綱亦有漏亦無漏三界中眾。終實教人通利也。身心俱寂滅。體真如無作戒。紀綱非有漏非無漏三界中眾。頓教人通利也。以剎塵身心。徧持十無盡藏戒。弘範十不可說廣大無障礙法界中眾。圓教人一切通利也。執身執心。不空觀。身心寂滅。空觀。身心一切通利。佛僧印推第一。理事無礙。性相圓融。空不空觀。餘例前知。 △丑六。目連意識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摩訶目乾連。摩訶。翻大。三義。一有大神通故。二揀餘婆羅門姓。三揀同。以此姓為名者多。如中含。算數目連等。目犍連。翻讚誦。姓也。為婆羅門種中所讚美故。文殊問經。翻萊茯根即蘿蔔也。真諦云。勿伽羅。此翻葫荳即菉荳也。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西域記云。沒特伽羅。釋論。目伽略兮度目伽路子度。未來因果經云。摩訶目連羅夜那。清涼疏云。上古仙人。山居荳食。尊者母是彼種。從外氏立名。若從父稱。名畢利迦。此云善占。清涼云。亦云俱利迦。俱洒多。此云吉占。釋誦云。吉占師子。父也。其父生時。相者占之言吉故名。 阿含云。神通飛舉。飛到十方。我弟子中。目連第一。佛昇忉利。毒龍障礙。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鑽齧。遂服。如降龍經。外道移山。制之不動。平為大地。與民除患。如佛說志心經。佛在阿耨達池。龍王請佛召舍利弗。佛命目連往呼身子。正縫衲衣。答汝前去。目連摩衣。納衣即成。如中阿含。又佛告目連。汝現神力。目連即於佛前。往東方七恒沙界。佛名奇光。鉢緣上行。彼眾見謂虫。示彼佛。彼佛告云。西方七沙界去。釋迦佛弟子。神通目連也。又以鉢絡。盛五百比丘。舉著梵宮。一足躡梵天。一足躡須彌。說偈聲滿大千。來至祇園。眾聞不知所在。問佛。佛答彼界亦如阿含。乃至焚得勝之殿如增一經。蹴耆域之車如報恩經。壓調達五百之徒如雜含經。尋聲過西方光明王佛之土如密跡經。度母親上生化樂天宮如蘭盆經。勸胞弟行施。示其報處如布施望報經。漲阿耆河水。化作寶橋如僧祇律。入觀出二比丘如阿含經。無熱現一金翅如弘道廣顯經。雪山化犍陀羅神如諸經要事說。皆由往昔助辟支佛。剃頭浣染。縫納袈裟。發願得通如法華疏引。故今釋尊神通第一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 一遇教發心。增一云。舍利目連。同事沙然。梵志道術。二人盡得。然有二百五十弟子。悉付與之。臨死欣笑。問師笑故。師答。我見金國王沒。夫人投火。願生一處。後見金地商人。問之果爾。二人追悔。師術未盡。更求勝法。無師可事。由是發誓。若得甘露。必與共嘗。後於途見頞䫌。問師何法。答云。諸法從緣生。亦復從緣滅。如是滅與生。我師常是說。今經云三迦葉。遇人非一。法惟一也。優樓頻螺。亦優留毘。或優為。此翻木瓜林。居近此林。亦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耶。亦竭夷。翻象。山名。即象頭山也。又翻城。家王舍城。南七由旬。以城近此山故。那提。此翻河。亦云江。亦近江河邊處住故。毘婆尸佛時。共樹剎柱。緣是為兄弟。兄為瓶沙王師。五百弟子。兩弟各二百五十。行兄法道。佛作十種變。謂龍毒不中。龍火不燒。恒水不溺。三方取菓。北取粳糧。忉利甘露。知嫌隱去。知念現來。火滅不燃。斧舉不下。廣出瑞應。雖覩眾變。邪執未改。佛即語云。汝非羅漢。亦不得道。霍然開悟。師徒皆伏。二弟見相。亦隨歸佛。是則一千比丘。增一云。將護四眾。供給四事。令無所乏。優留第一。心意寂然。降伏諸結。精進向上。那提第一。觀了諸法。都無所著。善能教化。伽耶第一。 因緣深義者。即於緣生法中。悟入無生義也。詳前舍利弗章。發心。釋開二意。一約現在。有四。一發悟因緣生滅二門教法之心。二開發過現無量道行之心。三發起超凡入聖果位之心。四發到緣起無生法忍理境之心。上四自利。若約利他。發大菩提三覺道心。二約過去。如法華明。智勝佛時。植眾德本。下文殊云。神通本宿因。則發心即意識圓通。 大達。即證圓通境。如正脈疏。一旦豁然曰頓。全體超證曰得。圓融具德曰大。六通具足曰通。三達開朗曰達。又得有二。一性得。凡夫本覺性具也。二發得。聖人始覺發起也。又經瓔珞經等疏華嚴疏等明三。一報得通。諸天鬼神五通也。二修得通。三乘聖人六通也。三變化得。諸佛菩薩種種變化身土等。五通。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也。六通。加漏盡。常說易知。今約修也。三達者。謂了達自他一切眾生。過去無明塵沙煩惱。現在善惡種種業緣。未來生死無量果報。又七通八達。謂修七覺。通於菩提之路。修八聖道。達於涅槃之城。等佛菩薩。故云得大。經云。一切知者。見者。解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乃至未解令解。未度令度。未安令安等。 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 如來下。二蒙度證通。初三句。度為僧寶。次五句。證成道果。惠者。表賜三昧正心行處也。如九次第滅盡定等。袈裟著身者。表得法身也。如八解脫。五分身等。鬚髮落者。表成佛口。眾生所須法門。一一下施。除諸煩惱也。如三五一乘教法等。此皆仗佛神力。隨言成就耳。遊方。六通中神境通也。無礙。二種中一智慧。於境無礙。二神通。作用無礙神用無礙也。又智論。如意通有三。一能到如意。即遊方也。二轉變如意。三聖如意。即無礙也。 神通發明者。妙用難測曰神。神名天心。即心解脫。是心自在定也。洞徹無壅曰通。通名慧性。即慧解脫。是慧自在慧也。如成實論等。明者。雜含有三。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明。詳阿含經。今則不惟六通。亦且具三明也。故推無上。 成羅漢者。俱舍智論有三。一修性念處。緣理斷結。除自性過。未得滅定。不具諸通。縱有神變。亦止十四。超一切智外道。名為慧解脫人。二修共念處。事理兼修。正助道具。得滅盡定。具足六通。十八變化。及八解脫。勝神通外道。名為俱解脫人。三修緣念處。了佛三藏及世間書。所緣處廣大者也。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具足六通三明。神變解脫。兼發四無礙辯。破四韋陀典文字外道。名為無疑解脫人。今則不惟無疑。且超證十地位。故云成大阿羅漢也。此依自力。成證推尊耳。 寧惟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 寧下。三諸佛印許。世尊。指釋迦佛。智論云。舍利目連俱到佛所。佛遙見之。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稱為右面。智慧第一舍利弗也。稱為左面。神足第一目犍連也。又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決了。舍利第一。神通飛到。目連第一。雜阿含云。舍利共智慧深利者相隨。目連共神通大力者相隨。是以二人左右助佛。共轉法輪。名定慧對。或悲智對。或福慧對。 十方如來歎者。東方奇光。西方光明王等。寧惟者。不但一佛獨印。十佛同許也。神力者。精真體相曰神。玄妙作用曰力。約性言之。如來藏中心神力用也。此句總相。下四明德。全發性真。故圓明。覺明真識也。遠離依業。故清淨。妙覺湛然也。無不如意。故自在。徧周法界也。莫能摧制。故無畏。含吐十虛也。約修言之。神力。定慧力。定慧二嚴。力用有四。易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此句總。下四別。孟曰。充實之為美。曰清淨。克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曰圓明。大而化之之謂聖。曰自在。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曰無畏。轉識成智。四智圓明也。性淨離垢。二種清淨也。得八自在。具四無畏。可知。亦即觀音定慧慈威。聞思修入。湼槃常樂我淨。如來密圓淨妙四德。楞伽四身等。依文配之。慧定慈威。思聞修入。常淨我樂。圓淨密妙。慧身。法身。功德身。應化身。如次合知。等指五分。神力。定身。明即慧身。淨即戒身。自在。解脫身。無畏。知見身。及攝餘法門等。 更以華嚴十門釋之。即十身。生。化。色。力持。相好。福。慧。諸力。無畏。法界也。如出現品。十力。是處非處。乃至天眼。宿命。斷習等。如梵行品。智論等。乃至十種神通。十種神力。二無礙用如離世間品。圓明。即十智明。業報。境界。所緣。妙音。壞染。受生。離想。無性。緣起。無著也。如五十四卷。清淨。亦十。心。身。聲辯等。五十三明十種。五十四亦十種。自在。亦十。神力。智願等五十五及五十三。無畏。亦十。護法。降。伏。等五十四及五十六。十解脫。十變化等如離世間品。悉皆分證。故諸佛歎。至法華會。記意樂國作佛。號曰多摩羅跋旃檀如來。以此。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我以二句。法也。如澄二句。喻也。有二義。一依本因。不隨前塵分別。回光返照。湛入合湛。曰旋湛。自內發本明耀。轉識成智。始本合覺。曰光發。二兼因果。旋湛者。謂旋轉意識。而復歸藏心。湛然妙覺也。如澄濁流。光發者。謂神通大用全體而發。隨心應現也。如清瑩影。 問。前破意識。今何圓通。答。前離藏心。起意分別。虛妄相想。故破斥。今歸藏心。不起分別。自覺境智。故圓通。遇三迦葉。天眼通。聞緣深義。天耳通。發心頓達。宿命通。遊化十方。神足通。眾推無上。他心通。濁成清瑩。漏盡通。遊方通明。天眼明也。佛歎圓明。宿命明也。心光發明。漏盡明也。緣義發心。覺法自性意生身。遊方無礙。種類俱生意生身。旋湛心光。三昧樂受意生身。若配十通。天眼。天耳。宿命。他心。如前四。知劫通。袈裟髮落也。色身通。身遊無礙也。言音通。緣義深達也。無體性通。自在無畏也。一切法通。十佛共歎也。滅定通。旋湛光宣也。 四門略配。因緣法義。教也。發心遊方。行也。成阿羅漢。果也。圓明心光。理也。若詳釋之。約教。漏盡通。小也。寂滅通。始也。唯識通。分也。藏心通。終也。真性通。頓也。法界無盡通。圓也。約觀。無生通。空也。緣起通。不空也。唯心通。空不空也。約果。因助支佛剃浣。今得羅漢六通。因助大道佛法。今得釋尊十通。約理。不起楞嚴大定。發宣藏性心光。 就本文消。遇說因緣。小教。大通遊方。始教。通明推上。終教。圓明清淨。頓教。自在無畏。圓教。鬚髮自落。人空觀。十方無礙。法空觀。佛歎圓明清淨。俱空觀。旋者。戒身。湛者。定身。心即慧身。光即知見身。發宣。解脫身。此是五分法身果也。今得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豈非圓通真識。理性第一哉。   圓通疏云。意識所緣。通於三性。如覺意三昧。今云。我以旋湛。心光發宣。亦覺意流類。具四勝德。一諸法之總。二大乘詮顯。三禪宗真指。四此經密示。故文殊揀。一揀神是宿因。二揀由識作意。文句云。善識。惡識。無記識。或緣三世。或緣三量。隨其所起介爾之心。皆得為所觀境。今但云旋湛。其境通也。若不依此第六識心。以為妙觀察智。何由成辦大菩提果。而後世漫言首破六識。是誤認緣影。豈知性識真識。全妄即真也哉。   釋曰。初解。通緣三性。次解。所緣三世三量皆攀緣境。屬緣影心。豈是旋湛歸元性耶。豈能轉識成妙智耶。至云諸祖直指。全妄即真。猶為謬談。違此經旨。逆佛甚矣。具法眼者。宜深詳之。不旋十失。謂攀緣境。妄想心。有分別。不轉識成智。不合理。不歸真。混濁。煩惱生死。有漏。不得六通。旋則十得。謂不攀緣境。真精心。無分別。轉識成智。合理。返妄。澄淨。菩提涅槃。無漏。得成六通。得失如此。不可不察也。 △子四。七大圓通。 前五即塵。後二識根。雖不出前根塵識三。然顯體相用三。特為周徧廣大。更顯諸聖七大圓通。因此二意別開。 △分七。丑初。烏芻火大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 烏芻瑟摩者。資中云。此翻火頭。觀火性得道。故以名焉。此即火首金剛神也。不言從座起者。以此大聖示金剛身。侍佛衛法。不設座故。正法念云。昔有國王。第一夫人生下千子。欲試當來成佛之次第故。俱留孫探得第一籌。釋迦當第四籌。乃及樓至當千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次願為密迹金剛神。護千兄教法。此即十大明王中一。三十七聖中燈。百八金剛內輝。如密部明。下云。會中無量百千金剛。揀非金剛藏王菩薩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 一因欲得觀。又二。一宿生多欲。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非但凡夫現報如此。聖人在因亦爾。故云久遠。性有二。一本性。二習性。今約習也。性本清淨。習成欲染故。多者。十惑業中。餘皆等分。貪欲重故。貪謂貪愛。欲謂淫欲。三貪中。欲貪。外貪。三愛中。欲愛。三業中。貪欲。五欲中。色觸。色欲。五蓋中。欲蓋。五結中。貪結也。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徧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 有佛下。二遇佛授觀。空王者。證空藏心。於法自在故。淫本煖觸。迫發多欲。即成多火。故云火聚。人人皆然。云多人。火。生為欲火熾燃。死受業報火燒。止觀云。如術婆伽。欲心內發。尚能燒身。況諸善法。豈不被燒。下云。貪色為罪。遇風成形。名為魃鬼。淫習交接。發大猛火。故有火床等。 教觀者。空王教觀身中火大也。冷煖氣者。正脈云。冷字譯文誤耳。據下結文。應云諸煖觸氣。方順火大。亦可順意釋云。冷者。未欲之前。諸根清涼。煖者。正婬之際。徧體燥熱。今令觀者。冷則令其生欣。修離欲定之善也。煖則令其起厭。斷行婬欲之惡也。亦可百骸四肢。地大也。諸冷煖氣。水火風也。婬地堅牢。愛水流注。欲火熾燃。貪風搖動。斷滅婬欲習盡。須當徧觀四大。肢地四觀。百節蛆噉想一。九孔如厠想二。身發瘡毒想三。體忽爛屍想四。冷水二觀。腥燥臭穢想五。膿血濁淋想六。煖火二觀。四大枯焦想七。六根不熱想八。風氣二觀。去來無力想九。精耗痛弱想十。時習此觀。欲無不除。 觀佛三昧經云。空王佛時。有四比丘煩惱覆心。空王教令觀佛。遂得念佛三昧。彼第三比丘。今彌陀佛是。法華經。佛告云。我與阿難。同於空王佛所。發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得成阿耨菩提。出曜經云。拘睒彌國有摩因提。生女端正。將詣佛所。佛言。汝以女為好耶。曰。從頭至足。周旋觀之。無不好也。佛言。惑哉肉眼。吾觀從頭至足。無一好也。汝見頭上有髮。髮但是毛。象馬之尾亦皆爾也。髮下髑髏是骨。屠家豬頭骨亦皆爾。頭中有腦如泥。臊臭逆鼻。目者是池。決之純汁。鼻中有洟。口但有唾。腹藏肝肺皆爾腥臊。腸胃膀胱但盛屎尿。四肢手足。骨骨相拄。筋攣皮縮。但恃氣息以動作之。譬如木人。機關作訖。解剝其體。節節相離。首足狼籍。人亦如是。好在何處。此即釋尊教觀四大以斷欲也。空王隨機設教。與今釋尊無異。足顯烏芻。迹雖力士。本地實同諸佛果也。 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神光下。二觀成得名。神光內凝者。行婬則精氣耗散於外。作觀則神光凝聚於內。諺曰。心動身疲。性靜神逸。是也。多婬心者。或以形長短等顯紅白等色相。起婬欲心。或以音聲語笑等姿態妖艶等。起諸婬心。或以供奉承事等妙觸細滑等。起諸欲心等。智慧火者。觀智火也。形顯則作胮脹青瘀想。聲態則作病痛血塗想。供觸則作膿爛虫嚙想。除蓋障菩薩所問經明。菩薩修行。以智慧火。破有著而歸空。照昏迷而為朗。了妄即真。煆凡成聖。略開有十。一燒煩惱薪。智慧觀察如火。貪瞋煩惱為薪。二成熟佛法。觀智成熟佛法。如火成熟藥食。三乾煩惱泥。身染煩惱淤泥。觀智火能乾燥。四如大火聚。煩惱寒暑苦逼。觀智火獲煖藥。五作光明照。眾生昏暗未覺。智火無幽不照。六邪魔驚怖。智火威光烜赫。魔獸悉皆怖走。七善信安慰。善信昏昧受苦。智火說法度出。八利與眾共。法樂與眾生共。如火普利無盡。九人所供養。三寶人天供事。如火四姓悉奉。十世盡不輕。初心人世不輕。一星火恐燎原。此三句。觀成也。從是下。得名也。諸佛。賢劫千佛等。火頭有二。一斷婬欲火無漏頭首。二修觀智火成覺頭首。名表諸佛同印許也。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 我以下。三證果發心。先成道。三昧。亦二。一捨欲離垢三昧。止觀引論說云。哀哉。常為五欲所惱。五欲得之。轉劇如火益薪。其燄轉熾。五欲無樂。如狗嚙枯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毒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擊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賊。世人愚惑。貪著五欲。此五欲法。與畜同有。一切眾生常為五欲所使。名欲奴僕。至死不捨。沉墮三途。受於無量苦惱。我今修禪。復為障蔽。此為大賊。急當捨離。禪經偈云。生死不斷絕。貪欲嗜昧故。養冤入丘塚。虛受諸辛苦。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淨。如厠虫樂糞。愚人身無異。智者應觀身。不貪染世樂。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湼槃。色如爇金丸。執之則燒。聲如塗毒鼓。聞之則死。香如憋龍氣。齅之則病。味如沸蜜湯。舌之則爛。觸如臥師子。近之則嚙。今離五欲垢染。豈非定光力耶。 二如來藏心三昧。烏芻觀知。如來藏心。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故化煩惱欲火。盡成藏性火也。由二三昧。故成道果。又此火光屬定。證入理也。上成智火。屬慧。觀察智也。 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心發下。次立願。有二。一護諸佛發願。二降伏魔怨願。法華云。如來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維摩經云。持世菩薩。因惡魔怨。將天女等以施供侍。答言。女乃非法之物。此非我宜。無垢稱知惡魔。語曰。可以此女回施於我。是我所宜。惡魔怖畏。俛仰而與。無垢稱曰。諸女施我。發菩提心。法樂可娛。於惠施中。離慳貪樂。於淨戒中。無慢緩樂。於忍辱中。堪調順樂。於精進中。習善根樂。於靜慮中。知無亂樂。於般若中。離惑明樂。於菩提中。廣大妙樂。於眾魔怨能摧伏樂。諸大菩薩常住其中。汝等當樂。勿樂欲樂。諸女告天魔言。我等法樂。汝可獨還。無垢稱言。吾已捨矣。汝可共去。諸姊當知。此妙法門名無盡燈。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汝住魔宮。當勸無量天子天女發菩提心。楞伽亦云。變化如來。金剛力士常隨衛護。譬如陶師。眾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爾。眾相具足而演說法。故假金剛力士所護。烏芻於三魔中。陰已降色。惱已降貪。死已降身。況天魔耶。諸法樂中。自覺覺他。禪定智慧皆悉具足。故能護佛法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我以二句。明因。身。根也。肢體骸。毒火也。心。識也。心意識。愛火也。煖觸。塵也。色聲觸。欲火也。諦觀者。逐物意移。守真智滿。今以定慧之力。化多婬火。成諸觀照光也。無礙二句。修斷。貪欲心息。無業障火。清淨本然。故無礙。神光智火融入藏心。周徧法界。故流通。以觀智火燒煩惱薪。滅盡無餘。故漏銷。生大二句。證果。寶燄者。火大圓通妙用之相。摧魔護法。無量威德光明力也。登覺者。常光現前。根塵識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此顯無上菩提覺體。如金剛王常住不壞也。準知烏芻。大本齊佛。示居輔化位耳。 四法門釋。斷貪愛婬欲火。成六行事觀火。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人天教。斷愛見煩惱火。成諦緣觀智火。小乘教。斷貪等根隨火。成二空四智火。相宗分教。斷色境相見火。成三空六觀夢幻泡影露電火。空宗始教。斷塵沙無明火。成三覺二智火。性宗終教。斷名相妄想火。成正智如如火。頓教。斷無盡種習火。成法界藏智火。圓教。亦可徧觀肢骸。諸冷煖氣。小教也。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始教也。火光三昧。護佛降魔。終教也。觀諸煖觸。無礙流通。頓教也。漏銷燄發。登無上覺。圓教也。此依教乘。觀諸煖氣。有為觀。神光內凝。無為觀。婬心多化慧火。無礙觀。又佛名火頭。事法界行。火光三昧。理法界行。心願護伏。無礙法界行。又觀身心煖。不空藏心觀。流通無礙。空藏心觀。登覺發燄。空不空藏心觀也。此依觀行。成阿羅漢。權分果也。登無上覺。實證果也。圓通藏中。性空真火。真如法界藏性。理也。 △丑二。持地地大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持地者。先平外地。了內心地。持本悟因。圓證藏性也。地之為德。博厚平靜。物無不載。生育滋長。不自為功。包含攝受。周徧無量。於淨於穢。了無憎愛。菩薩修行。得其三昧。有似於地。故名持地。寶雨經。明十法。一廣大無邊。二存濟眾生。三恩不望報。四普受大雨。五萬物依止。六能生善種。七作眾寶器。八出諸妙藥。九風不傾動。十雷電不驚。今此菩薩。平填險隘。負物推輪。依德立名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 一修持地行。三。初普光佛時行平地行。大智慧光。普照法界。名曰普光。五十三佛之首一也。出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要路者。眾由陸地路也。津口者。關津水渡頭也。田地。往來行走之處。揀非種植所在也。上下高深曰險。左右窄狹曰隘。道不寬廣平坦。名不如法。隘則必妨。險則多損。車馬。該攝人貨。堆負則平。坑坎則填。橋梁以利濟津口。沙土以整治要路。 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如是下。二無量佛時行力持行。勤苦者。効力苦行也。無量佛者。不於一佛二佛修二利行。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積修二利。無畏施福行也。市垣曰闤。市門曰闠。肩負手持曰擎。財貨囊橐曰物。向往所在曰詣。索酬曰取。顧價曰直。今云不者。謂非邪命活。別希勝報也。 毘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惟取一錢。 毘下。三毘舍佛時持地均行。三。一均利中修身行。毘舍浮。此云徧一切自在。徧一切法。得大自在故。謂心。命。法。財。願。生。智。業。解脫。如意者也。三劫三千佛名經云。此當莊嚴劫末後一佛名。現在。謂出現在於世。揀非過未之時劫也。惟取一錢者。有二意。一饑年節取。揀非豐時全捨。以饑世乞食則難。略取一文。活身命故。二彼此均利。此之略取存命。心不多貪。堪修道行。彼為償勞惠施。五內始安。心不慳悋故。 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或下。二力持下度生行。濕爛曰泥。陷墜曰溺。神力者。一現生戒忍精勤力致。二積劫願行福報所感。扶轉曰推。超脫曰拔。難運被責為苦。負重生瞋為惱。車牛者。該駝驢及人物等。故云或也。 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 時下。三平地上求佛行。爾時者。當爾毘舍浮佛現在時也。平地者。即平治佛過之地場也。王尚設齋求福。況我菩薩不修福乎。 毘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毘下。二蒙平心教。二。先聞法。摩頂者。憫其事行。攝令歸理也。當平心地者。內心外地。本惟一體。先當平內自心地也。世界地皆平者。外由內感。境隨心變也。情器依正。凡聖因果。莫不如是。楞伽云。心所見無有。惟依心故起。維摩云。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等。 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 我即下。次領悟。二。一悟內外地同。心開者。因教獲悟也。身微塵者。皮肉筋骨等。界微塵者。山澤砂石等。等無別者。若身若界。所有微塵皆無自性。等空無我也。楞伽云。觀牛有角。故兎無角。又牛角者。析為微塵。剎那不住。彼何所觀。觀餘物者。彼法亦然。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微塵下。二了諸觸自在。上達我空。此達法空也。觸摩者。一約能所。二分違順。今云不無。謂能觸地塵。與所觸地塵。不分二體。外刀兵地大。與內身體地大。亦無違順。性本空寂。不相礙故。楞伽云。乃至微塵。分析推求。悉不可得。彼俱無性。肇云。將身臨白刃。猶劍斬春風。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 我於下。三證權實果。分證三乘十地。皆權也。圓證一乘等妙。是實也。先悟無生果。五蘊色心同一如性。寂無生也。五大通塞共一法體。空無法也。悟此無生法忍。地性了不可得。分證二空。成就四果矣。 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迴心下。次迴證佛知。菩薩。一乘圓實頓也。揀將三乘四果權漸。迴心者。迴偏小入圓大也。今入者。蓋指賢劫為今也。聞諸如來者。不獨指一釋迦會也。蓮華佛知見者。一指法華經。三世十方諸佛並開演故。二即楞嚴經。亦名妙蓮華王。開示佛知見故。先證明者。亦二意。一昔三世佛說法華經。我先證明。即釋迦說亦當證明。如普門品後列。二諸佛說楞嚴經顯佛知見。亦先證明。今佛楞嚴中。蓮華知見名義。我已先前證矣。二中又二。一自證佛知。二令生證知。故為上首。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 先因觀真妄。二。初性真。二塵。內外二地大。總一色塵也。等無別者。等。平等。地本惟心。心地平等。而三世間之地莫不平等。無高下也。無別。空無。色即是空。一色塵空。而六根塵之色總歸一空。無二別也。本如來藏者。向元不知。地本藏心中物。今始觀知。性空真色。性色真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心應量者也。 二相妄。即妄發句。謂地塵妄相。循業發現。故楞伽云。虛妄分別。分段大種。成內外地界。約惑也。唯識論云。不共業感根身。共業所感器界。約業也。前云。別業妄見根身。同分妄見器界。惑業兼通也。既從惑業發現。二塵相妄明矣。 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塵銷下。次果證圓通。塵銷。相盡性現也。智圓。理智一如也。成道。謂證入佛知見地。得成無上覺道果也。 四法門釋。人天。世間戒禪地。二乘。出世諦緣地。分教。法相唯識地。始教。無相真空地。終教。佛種緣起地。頓教。法性真如地。圓教。法界藏性地。就當文配。普光時。苦行真諦地。小也。無量佛。勤修萬行地。始分也。毘舍時。三發道心地。終也。四果前一真法性地。頓也。迴心後。盡佛知見地。圓也。上約教。修平道地行。事法界觀。開平心地行。理法界觀。悟法性地行。事理無礙法界觀。證佛知見地。事事無礙法界觀。又塵等無別行。空藏心觀。虛妄發塵行。不空藏心觀。塵銷智圓行。空不空藏心觀。此約行。我為比丘。成羅漢道。三乘權證。今入菩薩。成無上道。一乘實證。是約果也。開平心地。知見法性。證明身界本法界藏。即約理也。 △丑三。月光水大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此即法華會列月光菩薩。是也。菩薩塵緣淨盡。體性圓明。慧光普照。有情歸仰。咸令發大菩提道心。成就種智。如月天子。離諸翳染。圓明朗徹。光照一切。功德無邊。故取為喻。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喻十善法。一皆生歡喜。二眾所樂見。三善法增長。四惡法損減。五咸皆稱讚。六體相清淨。七乘最上輪。八常自莊嚴。九遊戲法樂。十具大神通。華嚴亦云。月輪有四奇特。一映蔽星宿。二示現虧盈。三有水現影。四見皆對目。今此菩薩具斯眾德。故以名焉。童子者。內純天真。外絕塵染。如十五歲。未娶冠者。下八住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月光菩薩具八住德。亦若是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一值佛授教。水天者。釋有二義。一如如智理合一。經云。性水真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心應量故。二水是心水。天是義天。心水淨時。義天映中。又水即觀水。天即覺天。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二中。初智理釋。後因果釋。開也。此即海印三昧。謂大海澄渟。湛然不動。四天萬象。皆現如印。如來三昧。智海現像。亦猶是也。宗鏡。明十義。一無心能現。二現無所現。三能現所現非一。四能現所現非異。五無去來。六廣大。七普現。八頓現。九常現。十非現現。故水天名義含無盡也。此是三十五佛中一。如決定毘尼經等明。 教水觀者。宗鏡。水喻真心十義。一水體澄清。二得泥成濁。三雖濁不失淨性。四泥澄淨現。五遇冷成冰。而有硬用。六雖成硬用。不失濡性。七煖融成濡。八隨風波動。不改靜性。九高下流注。不動自性。十隨器方圓。不失自性。此約外水大喻。今云水觀。內外身界。理事性相。皆統攝故。修觀。慧也。三摩。定也。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 觀於下。二依教修觀。又二。一習觀初後。二。先初觀身中。首二句。總標。無奪者。同一味水。不相乖異。非如餘大相傾奪故。初從下。詳釋。鼻流曰涕。口涎曰唾。孔竅之津。臟腑之液。百骸之精。五體之血。大便之屎。小便之尿。上下運行。內外入出曰旋復。又涕唾津液。水之清相。精血便利。水之濁相。清濁雖異。水性無別。故曰一同。即無奪意。此修我空觀也。 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見水下。二後合界外。內身觀熟。外界詳察也。見水身中者。謂見身中水也。世界外者。外之娑婆華藏界也。資中曰。準華嚴經。華藏海中有大蓮華。其蓮華中有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為諸佛剎世界之種。華藏世界在香水中。故曰浮剎。華藏二十重。累高如幢。最為高大。故稱為王。乳峯摘脈云。按華藏莊嚴世界海。下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蕋香幢。此花生於普光摩尼香水海中。海下有十層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此花內有十剎微塵數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一剎種。每一剎種皆有二十層佛剎。累高如幢。幢浮於大蓮花內之海中。故云浮幢王剎。◎正脈云。須知華藏是總一大香水海。其大蓮花是總一蓮花。其蓮花中有無量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花。上擎二十重剎種。每重世界。皆以剎塵。從一至十。增數紀之。皆別也。 又湧現海上曰浮。枝莖擎持名幢。王亦種也。攝生一切故。剎亦界也。諸佛世界故。此娑婆界。在於華藏二十重中第十三層。今觀水大。惟論於海。幢剎是帶言耳。等無別者。謂身液雖分淨穢。香海雖成大小。在於水性。內外總一同也。此即法空觀意。從近至遠。周徧法界故。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我於下。二觀成淺深。又二。一初成觀淺。未得亡身。一標身未亡。初成者。即初成身中。水性一同之觀也。但見水者。但水徧界。餘無一物也。未無身者。身猶未空也。初成觀相。力淺故爾。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闚窗觀室。惟見清水。徧在室中。了無所見。 當為下。二釋事以證也。中分三。一定中現水。初二句。自作水觀。我有下。他見水徧。前作假想。雖見身水。與香海水等無差別。但自心見。非通他人。今定力轉勝。果色亦勝。乃通他見。即實定果也。異十徧處。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成自見耳。佛陀。道房。稠禪師。入火光定。其室如焚。後梁法聰禪師。漢州水觀和尚。室為水淹。皆此類也。竊見曰窺。直見曰觀。 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 童下。二投物心痛。二。先正敘痛由。初五句。定內投物。幼小之人稱為童稚。八歲已上。十五以下者。瓦礫謂塼瓦砂礫也。拋擲曰投。奔騰曰激。迴視曰顧。邪視曰盼。次四句。心中作痛。身子於恒河岸。居蘭若中。入定被違害鬼一手掌之。出定頭痛。增一云。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入金剛三昧。有二鬼王從虛空過。定伽羅鬼語言。我今以拳打此沙門頭。優婆伽羅鬼勸勿興害。不聽。善鬼捨去。惡鬼即打。舍利定起白佛。佛言。有伽羅鬼。過去宿怨。手打汝頭。故此作痛。若不入定。擊作微塵。今蒙定力。身首如故。彼鬼罪報。已墮阿鼻。時二鬼者。一名為害。二名復害。拳者。乃復害也。經云為害。舉其同時相逢一類耳。今我心痛亦若是也。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我自下。次無知起惑。羅漢離病緣者。一病緣有無。在子果縛。子縛斷盡。不受後有。當離病苦惱矣。果縛猶存。宿業所感。現身應受病苦。如智論明。諸聖皆有身苦。故舍利弗風病。畢陵伽眼痛等。今以子例果。是迷惑也。一現在斷見思。成四果。則無病因。又病緣由十。謂久坐。多食。憂愁。疲勞。婬慾。瞋恚。忍大。小便。制上。下風。十緣久離。應無病痛。今忽心痛。子縛或存。此以子例果。一迷也。二由過去惑業宿種。感現在分段身苦。病既未離。道果豈得。業報實經歷劫所致。現尚招痛。當生寕無。此以果例子。二惑也。故云迷惑。二前知初未忘身。色心自異。依正各別。既非物我同體。內外一如。則此身者為病痛本。經云。有身則苦生。無身則苦滅。今以有身謂無身。有病謂無病。亦迷惑也。三在定不痛。出定覺痛。猶如持世菩薩。靜後受諸魔嬈。不識定境。妄謂病緣。非迷惑乎。四身病心痛。道實未竟。猛力加行。何懼退失。今則得少為足。未證謂證。疑羅漢道將來有失。真迷惑矣。此彼所知法障。非屬煩惱障也。上。實行釋。准下亡身文意消故。正脈。問。舍利古佛。豈有果縛。答。既已示同實行。但依實行論耳。若入滅後。悲願再來。則二縛既無。病苦自無。有痛亦示現耳。今此菩薩久證再來。正同此類。示起斯疑。是約權現釋也。諸解云難銷會。皆由不明小大權實故也。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爾時下。三除去如初。身心原如當初。無痛苦也。有四。一童子具陳。捷。速也。我則下。二教以除去。童子下。三遵命見除。我後下。四出定無恙。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 逢下。二後至觀深。亡命合界。逢無量者。為斷恒沙法障。變易生死。證真法身。成菩提果。須事無量劫佛也。總別通攝。故云如是。山海等者。山。地大。海。水大。山地堅凝。海水流動。佛得理智如如。動靜一源。諸法圓通。一切無礙。故號山海自在通王。五十三中一佛名也。亡。無也。謂無形礙身質。非如昔為比丘。未得無身時也。界海合無二者。前猶室中見水。今見界外海水。水性不二。清淨本然也。真空無別者。證得二界水性。及與一切法性。總一真空。徧通法界也。前云。如來藏中。性空真水。性水真空。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虛。隨心應量。正此菩薩所證境耳。 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今於下。三因觀成證。今者。指今釋迦世尊。預。登。入。在也。菩薩者。揀前三乘權教四果。是證一乘十地圓實位也。童真。即法王子之號。大論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如慈氏。妙德。水天。二十二菩薩。皆是補處。紹尊位者。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一味。即身中水性。同一不二。流通。即界外剎海等無差別。得無生忍者。即性合真空。是因心該徹也。圓滿菩提者。即究盡法界。是果地極證也。 四法門釋。身中水性一同。得真諦理水。小教。界外香水海合。得俗諦理水。始教。無二無別。證中道諦理性水。終教。性合真空。證第一義諦理性水。頓教。水性一味。徧通法界。證法界無盡諦理性水。圓教也。方得亡身。我空觀智水。與香海合。法空觀智水。真空無別。俱空觀智水。此三行也。得無生忍水。成羅漢果。得無法忍水。成菩薩道。證入無生法忍水。圓菩提果。洞徹藏心。性水真空。斯為第一圓通。理也。 △丑四。瑠璃風大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瑠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瑠璃光者。此即湼槃經中瑠璃光菩薩。放青色光。至釋迦佛座前。是也。由觀身心。風力無依。洞徹藏性。猶瑠璃光。故以名焉。梵語瑠璃。或吠瑠璃耶。此翻青色寶。綠色寶。或紺色寶。或言毘頭梨。此云不遠。去波羅奈城山不遠。山出此寶。因以此名。亦云遠山寶。遠於須彌山故。此寶青綠色光。有言金翅鳥卵殼。鬼神得之。出賣與人。亦名紺瑠璃。瑠璃寶。出城山。一切寶皆不可壞。非烟燄所能鎔鑄。惟鬼神有通力者。能破壞。此喻法身。解脫。般若三德。如次配知。光者。彩毫也。體即本覺妙明。用元洞徹無礙。相具青綠紺色。凡夫障蔽。不能發現。菩薩豁通。圓照法界。 法王子者。下三漸云。反流全一。身土皎然。譬如瑠璃。內懸明月。二住云。心中發明。如淨瑠璃。內現精金。十卷云。識陰若盡。諸根互用。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住行向地。等覺圓明。又華嚴。以菩提心喻帝青寶。易曰。帝出乎震震。東方長男也。瑠璃菩薩。得證菩提。故以法王子稱。 △寅二。述悟入因。 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 先遇佛授教。三。初標遠劫佛名。無量聲者。約內說。正脈云。聲乃臍輪風起。鼓之而出。約外說。莊周謂。天地意氣。其名為風。今佛亦從萬竅怒號邊證。故名。又瑠璃光依風色稱。佛依風聲立號。在鼻氣息。如云。栴檀香風。在口舌味。禪悅法喜。在身覺觸。冷煖順違。隨機設教。小乘七十五法風聲。大乘相宗分教。五位百法風聲。空宗始教。八十一法風聲。性宗終教。五十五法風聲。一乘性宗頓教。四十一法風聲。法界宗圓教。十十無盡不可說法風聲。故云無量聲也。五十三中一佛。東方西方並有此一佛名。萬佛經云。相威德王世界。無量聲如來。授即發心轉法輪。菩薩菩提記。又云。風陀羅尼自在佛。聲陀羅尼自在佛。風光明人勝佛。聲光明人勝佛等。 開示菩薩。本覺妙明。 開示下。二示能觀覺智。本覺。理體也。妙明。智用也。此是不動藏性。下之諸動皆風聲相。 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觀此下。三出所觀風境。世界生身。總列依正。下文別詳。妄緣。發風因也。皆是風力轉者。謂迷。不動本覺明性。動成不覺無明業風。故有身界生起。凡人但知世間有風。不知皆由妄心緣感。前云。搖明風出。是也。佛示觀境以此。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我於下。二依教修觀。三。一觀動一同。界有十方四方。四隅。上下邊限。故曰安立。風輪執持。世為三際遷流過現未。故曰動時。風氣宣使。身有四儀行住坐臥動靜。故曰動止。風力所轉。心則四相生住異滅不停。故曰動念。風起本源。諸動。總該界等四種。無別。元歸一風大也。華嚴云。三千世界成就四種風輪為依。一能持大水。二能消大水。三建立諸處。四莊嚴分布。如是皆由眾生共業。及諸菩薩善根所起。出現品云。風名善淨光明。能成色界。有風淨光莊嚴。成欲界天。風名堅密無壞。能成金剛圍山。風名勝高。成須彌山。風名不動。成十大山。風名安住。能成大地。風名莊嚴。成地天宮。乾闥。龍宮。風名無盡藏。能成大海。風名普光明藏。能成諸摩尼寶。風名堅固根。能成諸如意樹。風輪不同。世界差別。界則成住壞空。世則日月年劫。身則生老病死。心則前後起息。故曰諸動無二。前云。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身界。 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 我時下。二了動虛妄。先自覺元妄。始本曰從。終末曰至。來無發頭。去無歸尾。同空花果。寧有實耶。十方下。次覺他同妄。十方。剎塵界也。顛倒。眾生身也。從妄見生。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故曰同一妄也。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 如是下。三喻動如狂。先法。如是者。舉遠多廣大。以至近少狹小也。大千。依報。就此一界言。眾生。正報。總約七趣說。如一下。次喻。意有二。一喻並小而非大。二喻盡妄而非真。蚊蚋者。嚙人飛虫也。方言。楚曰蚊。秦曰蚋。漢中山靖王傳。聚蚊成雷。孟子。蠅蚋姑嘬之。啾者。啾唧。微小聲也。嘋聲夾雜曰亂。出聲相呼曰鳴。懆動曰鼓。生起曰發。顛迷曰狂。喧訟曰鬧。器喻依界。蚊喻正身。當知本覺妙明為體。迷則空生大覺。如海發一小漚。極大成小也。漚滅空無。況復三有。全真成妄也。心境觀同。此偏風大耳。 逢佛未幾。得無生忍。 逢下。三因觀頓證。又三。一逢佛速證。佛指無量聲。未幾取證。速耶。無生忍者。既了群動諸性。來處無從。去處無至。萬法當體皆無生滅。即本覺體。故速入無生法忍也。 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 爾時下。二心開事佛。開者。無生理悟。本覺心開也。不動者。梵語阿閦鞞。金剛部主。五十三中一佛名也。國號歡喜。亦云妙樂妙喜等。東為群動之首。今於動中。徹見不動。故先阿閦為子。助佛轉輪。然後徧事十佛。弘範塵剎也。故昔維摩。移妙喜國。來此世界。普為眾會作大佛事。皆得法益。 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身心下。三身心無礙。了妄身心。皆屬風力。法身真心。徹如瑠璃。此顯得名之由也。湼槃云。文殊師利言。於此東方。過二十恒河沙等世界。有世界名不動。佛號滿月光明。為瑠璃光菩薩講宣如是大湼槃經。彼佛告瑠璃光。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佛土。彼界名曰娑婆。佛號釋迦牟尼。敷演如是大湼槃經。彼有菩薩。名光明徧照高貴德王。已問斯事。如汝無異。瑠璃光菩薩聞斯事已。欲來至此。故現其瑞。有此光明。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觀風。了妄也。風本無體。動靜不常。來從緣有。去逐幻空。故云無依。悟心。達真也。萬法皆無主。盡真如性故。入地。圓通也。合佛同果也。傳妙。化生也。亦可觀風無依。萬行照見。因心也。前云。性空真風。性風真空。悟心入地。三智圓明。果心也。前云。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合十方佛。十佛同印覺心也。前云。汝宛不知。如來藏性。傳一妙心。五教共傳真心也。前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行果理教。四門如次。若全文釋。世界身心。諸動無二。小教。此群動性。來去無從。始教。風力所轉。本覺妄緣。終教。得無生忍。寂滅不動。頓教。觀風無依。洞徹妙心。此即悟入法界藏心。圓教也。千界如器。分寸狂鬧。有為觀。逢佛未幾。無生法忍。無為觀。身界洞徹。菩提妙心。無礙觀也。覺了眾生同一虛妄。二乘果。逢佛即得無生忍法。三乘果。為法王子。身心發光。大乘果。悟佛菩提。合一妙心。一乘果。證悟性空真風。傳一無盡法界藏心。理也。良由得風三昧。故為圓通第一。 △丑五。空藏空大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虛空藏者。內含二意。一色即是空。則空不異於色。故稱為藏。色法既爾。諸法盡然。般若云。照見五蘊皆空。本經云。性色真空二。當體本空。而能攝生諸法。故又名藏。般若云。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等。本經云。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今觀四大無依。入不二空。得無邊身。遊方利物。依德立號。故名虛空藏也。妙吉祥儀云。竭誐婆野。翻虛空藏。八大菩薩中第二名。瑜伽經云。你羅難拏。翻大笑。十明王中第三。本虛空藏菩薩。住於東南方者。蓮花部云。阿迦捨孽婆。翻虛空藏。百八金剛神王一名。空有十義。一無障礙。二周徧。三平等。四廣大。五無相。六清淨。七不動。八有空。九空空。十無得。以此菩薩證真如性。廣博無量。猶若虛空。如宗鏡錄。故於地藏經會。結顯二十八利。七種法益。光明會上。講經四益。謂國土吉祥。王臣安樂。人民富壽。法師二利。又在南方寶生佛會。作輔弼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初標同佛證。我。指自己。如來。指釋尊。與同。共也。定光者。梵語提洹竭。此云然燈。大論云。太子生時。一切身邊。光如燈故。以至成佛。亦名然燈。瑞應經。翻為定光。是燈明佛。第八法意王子。出家成佛號也。無量壽經云。過去無量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五十三中一佛名也。無邊身者。內十身中法身。外十身中虛空身也。空有四義。一周徧。二包含。三收集。四出生。今身亦爾。華嚴云。普賢身相如虛空。清涼云。混虛空為體性。此約自證釋。大集會中。菩薩來時。純現虛空相。謂阿難言。我以自身證知。如所如說。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法。為虛空印所印。爾時五百大聲聞。各以所著衣。奉虛空藏。同時說言。其有眾生發菩提心者。快得善利。於此大智法藏中。不墮其外。所上之衣即便不現。諸聲聞問衣何所去耶。虛空藏答言。入我藏中。 若約利他。散形空界。名無邊身。大悲滅罪。名虛空藏。又大集云。菩薩言。我以虛空為庫藏。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寶物。衣服飲食。偈云。虛空無邊量。亦無有高下。諸法亦如是。其性無高下。虛空藏菩薩。得虛空庫藏。充足諸有情。此藏無窮盡。故此菩薩而有二號。一名虛空藏。亦名無邊身。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 爾下。二詳明神力。二。一空色無礙中。先會色歸空。手者。謂於法性體上。而起上同下合慈悲手也。執者。授持有自也。種性洪廣曰大。利用可珍曰寶。珠。智也。而云四珠者。華嚴云。海有四珠。能生諸寶。一積集。二無盡藏。三遠離熾然。四具足莊嚴。佛大智海亦四智寶。能生諸乘福智功德。一無染著巧方便。二善分別有為無為法。三分別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四知時非時。未曾誤失。有四智寶。普能利益。又云。海有四寶。能消眾水。一日藏。二離潤。三火燄光。四盡無餘。無此四寶。悉被漂滅。佛大智海亦四智寶。一滅一切散善波浪。二除一切法愛。三慧光普照。捨所起廣大神通功用。四與如來平等無邊無功用。捨所起大明功用行。息一切功用。令無有餘。若無此四智慧寶珠。眾生無一得佛乘地。釋曰。海中四珠。具生滅德。佛海四寶。用亦斷證。今虛空藏。人空。法空。俱空。真空。四種法性無分別智。亦空不空。照明。光色也。化虛一空也。 十方微塵。謂十法界中塵沙四大也。佛。正報。內四大也。剎。依報。外四大也。化成空者。統言十界四大。盡化為一空也。空含遮表。遮惑空無。表性空淨。問。真性何空。答。妄盡真純。成第一義空也。此即性色真空。攝用歸體義。 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又下。次融空即色。圓鏡。鏡智也。識論云。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窮未來際。心地觀云。轉異熟識。得圓鏡智。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來鏡智之中。依大悲故。恒緣眾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雙觀真俗。無有間斷。常能執持無漏根身。一切功德為所依止。放十光者。從一鏡智而現十智光也。華嚴謂三世。佛法。法界無礙。法界無邊。充滿世界。住持世界。普照世界。知一切法。知眾生。知諸佛。十種智也。或十力等。出現品明。十智光者。一清淨離垢。二普佛。三持佛種性。四迥出無能壞。五一切神通。六出生變化。七普隨順。八不可究竟。九種種莊嚴。十不可壞。名十大智光也。十方者。即十法界依正四大也。盡空際者。以十大智慧光。徧照事空理空。一切法界。靡不嚴妙也。此顯性空真色。從體起用義。心鏡。總智體。十光。別智用。又前四智。趨體智也。此十智。起用智也。 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諸下。二依正無礙。二。一攝剎入身。先剎入身。諸幢剎者。華藏圖說。最下有十層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持上普光摩尼香水海。海中出生一大蓮花。名種種莊嚴蕊香幢。此花內有無量諸香水海。海有無量剎種。每一剎種皆有二十層佛剎。累起如幢。高大稱王。鏡內者。自心大圓鏡智內也。來入者。即稱法身智體。故能攝諸剎海。來入心鏡中也。由理攝故。事亦能攝。我身。即色身。涉入者。經云。菩薩於一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是也。身同下。次身包剎。所謂七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徧毛孔。一毛尚然。況全身耶。故不妨礙。總顯能包用相。 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身能下。二分身入剎。先身徧剎。上獨顯能包。此兼顯能徧。塵塵剎剎隨機赴感。應現十法界身雲。普徧無窮盡也。廣下。次剎現身。佛事。上弘也。隨順。下化也。廣行得大。即自行教他。中修也。即菩薩直悲深三心。亦滿四弘願行。三輪不思議化。一一塵剎顯現。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此大下。三由觀成證。初句總結。收上會色融空。攝剎分身。四神力也。 由下。二出因。諦觀。能觀智也。四大下。所觀境也。初四大無體。內外依正皆四大成。凡小計心外實有。成大障礙。菩薩觀四大。離心無體。故曰無依。妄想生滅者。四大生滅。惟依妄想。念起似有。念息全無。起信論云。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如鏡中像。無體可得。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虛下。二色空不異。無二者。內空外空。總一空也。佛。正報。國。依報。本同者。四大為能成佛。國為所成。漚滅空無。況復三有。圓覺經云。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花。前云。虛空為同。同即空也。則佛身四大。國土四大。四大無依。與彼太虛同一空也。 於下。三得果。發明者。即悟性空真覺也。得忍者。即證性覺真空也。此乃寂滅現前。圓通境矣。又會信論四鏡者。論云。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一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二因熏習鏡。如實不空。一切世間悉於中現。三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二障礙。四緣熏習鏡。依出離法。徧照生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會曰。論中。總一覺體。通名曰鏡。別開覺相。列四鏡名。今經。總自一心。名一鏡智。別開四智。名四寶珠。依文配釋。初化虛空。即論空鏡。次流光色。即論因鏡。三剎入身。即論法鏡。四身入土。即論緣鏡。然論覺體。今經心智。義無異也。◎又若會經證文。諦觀四大生滅無依。即論覺有四大。與空等也。無二即空鏡。本同即因鏡。同明即法鏡。得忍即緣鏡。如是會明。經論自通也。故信論云。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即此化空流光義也。又可珠鏡喻菩提心。四珠。即三乘四智菩提。如唯識論。一鏡。即一乘種智菩提。如華嚴法界品及法界論。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我以二句。因行。空徧色非色處。故云無邊。入地二句。果證。從體起大力用。故云圓明。 若配四門。空有事理。事則析色空。法相空。無相空。緣起空。如實空。十法界空。理則偏真性空。唯識性空。般若性空。如來藏性空。真如法性空。一真法界性空。五教如次。三摩。行也。性色真空。空觀。性空真色。色觀。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空色無礙觀也。入地。理也。入於如來藏心。實際理地故也。妙圓。果也。十身智力。莫不備具。隨心應量。故明圓妙。 又以成證文配。初句神力。果也。四大無依。小教。妄想生滅。分教。虛空無二。始教。佛國本同。終教。於同發明。頓教。得十法忍。圓教。四大生滅。有為觀。本同無二。無為觀。於同得忍。無礙觀。得證無生忍性。理也。 又以標詳文配。我於定光。教也。得無邊身。果也。佛剎成空。真空觀。光灌十方。理事觀。依正涉入。周徧觀。行也。手執四珠。事法界。照成一空。理法界。十光流空。事理法界。剎身不礙。事事法界。理也。頓文十玄釋之。昔於定光得無邊身。十世異成門也。手執四珠。照十佛剎。托事顯法門也。四大寶珠互相掩照。隱顯俱成門也。照十佛剎。化即十空。諸法相即門也。鏡放十光。灌十空界。一多相容門也。鏡珠光色。影現無盡。羅網境界門也。諸幢王剎。涉入鏡身。微細安立門也。諸剎來入。身空不礙。同時具足門也。身能廣入微塵佛土。廣狹無礙門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主伴圓明門也。十玄門具。教屬圓頓。可知。上來三番開顯。圓通空性極矣。 △丑六。彌勒識大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彌勒者。清涼云。梵音具曰迷帝隸。西域記。梅怛麗耶。溫陵。正曰梅怛利曳那。此翻慈氏。姓也。稱阿逸多。此翻無勝。名也。南天竺婆羅門子。過去為王。名曇摩流支。慈育國人。自爾至今。常名慈氏。賢愚云。昔為國王。名摩訶波羅婆。見象師調象。即發慈心。末後濟跛兎緣。而立慈稱。悲華云。發願於刀兵劫擁護眾生。思益云。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故稱慈氏。下生經云。時修梵摩。與子立字。名彌勒等。 又名阿逸多者。此云。慈無能勝。然有三緣。一由本願。昔值大慈如來。因立大願。得斯號故。二由此得慈心三昧故。三由母懷時。便有大慈心故。密部。十大明王中第十下方大輪明王。華嚴。五十三知識中。後海岸國大莊嚴園。善財所參。菩薩彈指。入出毘盧樓閣。名不忘念智莊嚴藏解脫境界門。乃至同於觀音文殊普賢。引行願人。往生彌陀極樂淨土。皆彌勒慈願行也。 △寅二。述悟入因。 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 一遇佛受教。三。初值遇佛世。日月燈者。經論。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今日喻心。月喻意。燈喻識。楞伽明真識。現識。事識。起信明真心。業識。事識。衍論十識。九識。八識。乃至中諦。一切種智。隨自他語。真諦。一切智。隨自語。俗諦。道種智。隨他語。日月燈次配思知。與前釋意少別。佛法圓通。不可執滯。玄贊云。此顯佛能導迷至覺。成器熟根。日也。除煩惱熱。得涅槃涼。月也。永破愚痴。化生傳法。燈也。表則三法。故立一名。今此日喻十識心性。月喻九識淨性。燈喻八識藏心。佛有二萬。皆同一字。此屬最後一佛名也。 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我下。二出家好名。語云。三代已上。惟恐好名。三代已下。惟恐不好名。今當上古。故不可也。從佛出家者。出俗諦家。入佛法家也。重名者。務虛名而不尊實德。法表六識心。而貪著器世間六塵名利也。好族者。不內旋而向外馳求。法表捨自家珍。而遊走六入村落他房舍也。法華云。求名利無厭。多遊族姓家。棄捨所習誦。廢忘不通利。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惟心識定。入三摩地。 爾下。三教修識觀。眾生有二。一多著外色。少著內識。如下二界人等。二多著內識。少著外色。如上界無色等。定亦二種。一影像。二真實。地前加行。作影像唯識觀。初地見道。作真實唯心觀。蓋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性。影像真實雖殊。總名惟心識定。 又起信疏云。凡夫二乘。不知唯識。計有外塵。即事識義。十解已去菩薩。能解唯識。無諸外塵。順業識義。事單屬識。業通心義。唯識論。八識。前七局識。第八兼心。梁攝論。九識即菴摩羅。金剛三昧經云。白淨無垢識。亦即識性。經云。諸佛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天台依攝大乘論。說菴摩羅。名無分別智光。即第九淨識也。宗鏡云。摩羅淨識。湛若太虛。佛性明珠。皎同朗月。 摩訶衍論立十種識。即乾栗陀耶。或牟呼栗多。此云堅實心。楞伽註。第一義心乃是群生本有之性。衍論。總攝諸識。立為十種。於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識。論云。佛告文殊。我惟建立一種識。所餘之識。非建立焉。以此一識。有種種力。能作一切種種名字。而惟一識。終無餘法。是故我建立一種識。今謂一切一心識。是此方言。梵語正名乾栗陀耶。問。與菴摩羅。云何甄別。答。從諸佛所證理。立菴羅名。就眾生所迷本。標栗陀號。以前經云。轉諸識入。故知果性。後云。作種種名。故通生性也。 約教明識。小教六識。始分八識。終實。藏識通心。頓教。真識合性。圓教。法界無盡識心性。華嚴云。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譬如虛空為一切物所依。如來智慧為一切世出世間智所依。譬如法界。常出一切三乘解脫。如來智慧。恒出一切世出世間種種智慧。頌曰。佛智亦如是。徧在眾生心。妄想之所纏。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現。上已詳釋定名。 次出教習所由。為諸眾生。貪著名利。有情執我。昏迷如夜。六識夜而不長。八識長而不夜。前五識非長非夜。第七識是長是夜。頌曰。有情日夜鎮昏迷。慈士今欲破我法執。獲遇日月燈佛。正機教相逗也。佛因世重名族。外求馳散。故授之以惟心識定。今諸會眾。通達三界。惟一真如心現。萬法惟依八識出生。皆如幻夢。生滅非真。準法華經。燈佛八子。從佛出家。後師妙光。教化成佛。妙光菩薩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彌勒是也。雖師妙光。初出家時。從佛教習唯心識觀。正脈云。此實慈士。為慈隆即世。悲臻後劫。愍物迷識。故示跡發明也。 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歷劫下。二依教修觀。前三久習願行。後二遠離過惡。三昧。學法。事佛。成道。求世。度生。歇滅。斷惑。又初二句中修深心。事句。上求直心。後二句下化悲心。生佛惟心。等一無別。心外虛名虛利。惟是假我假法。內心一觀。萬境全空。故此求想。頓爾滅盡也。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至下。三觀成得道。三。一證唯識定。然燈者。燈明為上古。此為中古佛也。轉眾生識心燈。為諸佛智慧燈。明明無盡。故稱然燈。窮極名無上。無障礙曰妙。不欠缺曰圓。轉八識成四智。曰成。依梨耶證藏性。曰得。三昧者。謂入如來藏中。覺明真識。性識明知。妙覺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是也。   宗鏡。六識十名。一從根。名六識。二籌量是非。名意識。三應涉塵境。名攀緣識。四徧緣五塵。名巡舊識。五念念遷散。名波浪識。六能辨前境。名分別事識。七所在壞他。名人我識。八愛業牽生。名四住識。九令正解不生。名煩惱障識。十感報終盡。心境兩別。名分段死識。◎七識十名者。一六後得名。稱七識。二根塵不會。名轉識。三不覺習氣。忽然念起。名妄想識。四無間生滅。名相續識。五障理不明。名無明識。六返迷從正。能斷四住。名解識。七順理生善。名行識。八三界生死。解盡我心。名無畏識。九照了分明。如鏡現像。名現識。十智碍妄法。真性不顯。名智障識。◎八識十名。一七後得名。稱八識。二真偽雜間。名和合識。三蘊積諸法。名藏識。四住持起發。名熏變識。五出凡成聖。名出生識。六藏體無斷。名金剛智識。七體非寂亂。名寂滅識。八中實非假。名體識。九藏體非迷。名本覺識。十功德圓滿。名一切種智識。◎九識十名。一自體非偽。名真識。二體非有無。名無相識。三軌用不改。名法性識。四真覺常存。體非隱顯。名佛性真識。五性絕虛假。名實際識。六大用無方。名法身徧一切處識。七隨流不染。名自性清淨識。八阿摩羅。翻無垢識。九體非一異。名真如識。十勝妙絕待。號不可名目識。   釋曰。宗鏡四十識名。約性宗義以立。人解有依俱含等論六識。不喜八識者。有依唯識等論。相宗八識。不許九識者。有依起信等論。性宗十一識。再加楞伽真識。及此經菴摩羅識。開為十二識。而又不解華嚴法界宗。無盡識。無盡心。無盡智。無盡性也。彌勒菩薩本是圓融。不惟轉識成智。轉心成性。亦稱法界盡融無盡。如疑不信。但詳此文。與華嚴意。可證知矣。今備宗鏡識名義者。理實會通諸宗經論。大有深致。非好引也。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乃至下。二心性現佛。中二。先心化佛剎。皆心變者。約相宗識論。轉識成智心也。如來國土者。唯識論云。一自性身佛。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所依。是一切法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依法性土。其量無邊。譬如虛空。徧一切處。二受用身佛。有二。一自受用佛。三祇修成。大圓鏡智。相應淨識。變為純淨佛土。常依而住。受用法樂。二他受用佛。亦依自土平等性智。大慈悲力。隨十地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依之而住。三變化身佛。依變化土。成所作智。大慈悲力。隨地前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依之而住。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於大眾會。雨大法雨。令諸大情。皆獲法樂。 心地觀云。第一自性身佛。有大斷德。二空所顯。第二受用身佛。有大智德。具二種相。一自受用身佛。住淨妙土。大圓鏡智轉異熟識。得此智慧。現諸色像。生佛身土。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能證自他無二我性。妙觀察智轉分別識。得此智慧。於眾會中說諸妙法。成所作智轉前五識。得此智慧。能現一切種種化身。如是四智圓滿。名佛自受用身。二他受用身佛。八萬相好。居真淨土。說一乘法。化十地聖。得三菩提。第三變化身佛。有大恩德。變現二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菩薩說六波羅蜜。聲聞辟支為說諦緣。餘諸眾生說人天教。如是大小應化二佛。皆名佛變化身。 淨穢有無者。四句料揀。有淨無穢。受用土也。有穢無淨。化土中人天也。亦淨亦穢。化土中三乘也。非淨非穢。法性土也。若依華嚴。菩薩有十平等心。一眾生身。二眾生業報。三眾生解。四一切淨穢國土。五一切法。六一切行。七積集一切功德。八發一切差別願。九一切佛力無畏。十一切如來智慧。此十之下皆有平等心也。五十四云。菩薩知三界惟心。三世惟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釋曰。由了心平等無量。故能變現十法矣。五十五云。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佛法。國土。眾生。虛空。法界。種種諸法。然於其中。以究竟法界智。於一切世間示現身。以離言音智。示不可說言音。以一境界智。現種種境界。淨穢有無者。五十三列十。謂染淨。小大。粗細。仰覆。有佛無佛十種世界。又五十六。十剎謂小。中。大。廣。深。仰。覆。側。正。徧諸方網。十種佛剎。前云。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於一毛端。徧含國土。如阿難等。見十方空。諸世間物。皆即元心。圓徧含裏。如海流漚。起滅無從。況彌勒耶。 世尊。我了如是惟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 世尊下。次性流諸佛。我句結前。由唯識觀。變穢佛土。以度人天。由惟心觀。化淨佛土。以度菩薩。識心三昧。現諸淨穢佛土。以度三乘。今了識心惟一性故。 識句。起後。十方諸佛同一法身。一心一智。菩薩證真。故見諸佛。皆性流出諸佛土爾。況九界等。不從性流出耶。華嚴云。菩薩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一切眾生心亦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又依楞伽。報化名為法性所流。經云。法性佛者。自證智所行。離心自性相。法性所流佛。說一切法自共相。自心習氣現。化佛說諸識行相。建立。差別。譬如法佛頓現報化。佛身自證聖境。亦復如是。頓現一切法相。頌云。法佛是真佛。餘皆是化佛。自性及受用。化身復現化。佛德三十六。皆自性所成。則土心變淨穢。皆隨緣起。此之性流如來。惟是性起。前云。一為無量。小中現大。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華嚴。彌勒入樓閣中。彈指作聲。告善財言。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薩。知諸法智因緣聚集所現之相。如是自性。如幻夢影像。釋曰。起性。自性。皆性起。餘屬緣起。思知。 總持教中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毘盧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四如來。鏡智流東阿閦。平智流南寶生。妙智流西彌陀。成智流北成就。法界清淨智即自當中毘盧遮那。此三十七聖各有種子。皆是本師智用流出。與華嚴海印頓現。大意同也。 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今下。三得補處記。今者。對上燈明燃燈。今為下古也。授記者。授佛補處記也。補佛處者。謂補釋迦佛位之處。次當作佛也。維摩經言。世尊授記。一生當得阿耨菩提。一生有三義。一等覺一位也。二約化相。謂天中一生。下降一生。人中一生。三約實報。謂四種變易中。惟有末後一種名無有生死。一位所繫也。如上生經疏云。無上依經。明四種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華玄詳引。此明一生補處。當得佛果也。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徧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我下。修因。入下。證果。又唯識。八識也。即唯識觀。識心。藏識心也。是惟心觀。圓成。識性也。名真性觀。清涼引護法釋三性云。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見相二分。從緣生故。皆依他起。依斯見相妄執定實我法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徧計所執。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徧計如蛇。有名無體故。依他如繩。有相無性故。圓成如蔴。是彼體性故。無生忍者。離徧計我。無生也。遠依他法。無法也。入圓成性。即證無生法。忍性也。頌曰。初徧計即相無性。次依他無自然性。後圓成由遠離前依他徧計。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故云得忍。 四門略配。教修。教也。事佛。行也。識性。理也。補處。果也。詳釋之。出家好名。小教。惟心識定。分教。名心歇滅。始教。識心妙圓。終教。性流如來。頓教。授記補佛。圓教教。心重世名。教唯識定。捨濫留純觀。求世名心。歇滅無有。攝末歸本觀。乃成妙圓。識心三昧。隱劣顯勝觀。入圓成實。遠離依計。遣虛存實觀。識心圓明。得無生忍。離相證性觀。此慈恩五觀也。又三昧事佛。名心歇無。攝境歸心。真空觀。識變佛土。性流如來。從心現境。妙有觀。十方唯識。心入圓成。心境秘密。圓融觀。即賢首三觀也行。昔成識心三昧。三乘權證。今補釋迦佛處。一乘實果果。識心圓明。入圓成性。理也。又重名教觀。事法界。修觀忘名。理法界。觀成現境。理事法界。了心發性。十方唯識。事事法界。入圓成實。得無生性。如來藏中。覺明真識。徧周法界。含吐十虛。此即一真無障礙法界也理。唯識四門。法相圓通。故為第一。圓通疏云。彌勒六識。入圓通境。文句云。六種轉識別觀。如前六識圓通。今兼進觀八識。蓋由所緣六塵。惟六識家相分。意所緣緣。決定不離意識。次觀根器諸本質境。亦決不離根本藏識。◎釋曰。此屬相宗生滅八識也。理實彌勒。小大具通。性相俱攝。小惟六識。相惟生滅八識。性宗終兼不生滅。頓惟不生滅。大乘識論。八識皆生滅也。信論十一識。謂業。轉。現。智。續。及眼等六識。業即梨耶。兼不生滅。故名和合。餘皆生滅也。楞伽。業前加一真識。惟不生滅。對此經文。前云。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今云惟心識定。此屬相宗生滅識心義也。前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今云。我心變現。斯即性宗信論。梨耶識心兼不生滅義也。前云。菴摩羅識。今云。識性流出。即楞伽經真識。惟不生滅義也。是則彌勒。直通一乘法界。性宗圓融不生滅識性。豈局小乘六識。相宗生滅八識也哉。 △丑七。勢至根大悟入三。寅初。作禮陳白。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梵語摩訶那鉢。此云大勢至。觀經云。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名大勢至。思益云。我投足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無量壽經云。大勢至菩薩。於是西方安樂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悲華云。願我世界如觀世音。等無有異。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世界。今當字汝為大勢至。法華經中名得大勢。法王子者。今在樂國。居佛座右。輔化一切。次補佛處故。倫者。輩。序。等。類也。同者。易謂同人同心。同聲氣等。五倫中親友類也。法表人法。教義。行位。境智。因果。體用。理事。依正。逆順。應感。皆同等也。五十二者。表信住等五十二位。皆當念佛。成佛道故。 △寅二。述悟入因。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一遇佛授教。二。先敘佛出興。往昔。揀今現在彌陀。無量光者。起信論云。身有無量色相好光。觀經云。八萬四千相好。各有八萬四千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受不捨。十二者。大本云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燄王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師資一道。古今不異。故俱曰光。止十二者。表十二時。念十二佛。轉十二類生。而成十二聖果也。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彼下。二教修念佛。彼佛。十二佛也。指示曰教。念佛者。事則一心憶轉曰念。三身覺悟曰佛。能所不二。故曰念佛。理則念即始覺。佛即本覺。始本合一。名為念佛。法門有四。一持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清涼開五。一緣想境界念佛。二攝境惟心念佛。三心境無礙。四心境俱泯。五重重無盡念佛。今此四五並通。約機惟局持念緣境。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此乃念佛要宗旨也。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思惟。是禪觀通名。念佛。是一行別目。亦名般舟。普等。諸佛現前。妙嚴品云。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清涼疏云。念佛三昧。菩薩之父。乃至十地不離念佛。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譬下。二依教行持。二。先舉二人喻感應。初喻單憶。離而無益。有人。生佛二人也。一專。佛念眾生也。一忘。生不念佛也。逢見者。佛現眾生前也。眾生心即佛故。不逢見者。眾生無緣見也。妄想業障故。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二人下。二喻雙憶。合而有益。相憶。生佛念同也。念深。久憶不忘也。如是。結指詞。真如理合曰如。依是事念曰是。謂能如是念佛。則決定時時常相見也。乃至。超略詞。意含時日月歲。一期三世十生等。不乖異者。謂彼此相應。毫無違悖也。形影者。一喻不離。形必有影。如聲響鏡光。二喻無違。形端影正。如稻種豆芽。下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謂生生世世。在在處處。猶如形影水波。不相捨離。而無乖違也。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十方下。後以母子合道交。初合單憶。離而無感。上喻泛指親友。此則的喻母子。諸佛。父母也。菩薩。兄長也。眾生。子弟也。初三句。合一人專憶。如母憶者。經云。父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次二句。合一人專忘。逃逝。合眾生不念佛。而流轉六道苦也。何為。合如來單憶無益也。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子若下。二合雙憶。同而有應。初二句。合相憶念深。經云。寧在三惡道。得聞念佛名。故阿鼻遇佛光觸。頓升兜率而超十地也。次二句。合生生不異。阿鼻往升。況善道耶。能精勤念。感應自然。心佛眾生。形影一同。生處豈有不同也哉。行願品云。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若眾下。三修因證果。二。先通明他念益。二。初必定見佛益。此以法說。對前喻合二中雙憶不離意也。心者。謂事一心。理一心。揀非口念而心不念也。記持不忘曰憶。繫緣無間曰念。事則專心注意。毫無雜緣。理則惟妙覺明。圓照法界。佛亦有二。事相即是三身等佛。理性即是一真法界。又心憶念佛名。亦有五種。一憶念佛名門。二攝名歸心門。三心名雙融門。四心名俱絕門。五圓通無盡門。現當定見佛者。起信論云。凡夫二乘。心所見者。依於事識。名為應身。初發意菩薩等。心所見者。依於業識。名為報身。入法身位菩薩心所見者。依真如心。名為法身。既隨心識。現當必見。華嚴德雲告善財言。善男子。我惟得此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又事則七日念佛功成。或於禪定中見。或於睡夢中見。此乃現在見也。一生念佛功就。或於臨終見佛。或於花臺見佛。此是當來見也。理則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圓融。法界無盡。隨時隨處。十佛齊現。何揀現當而云定見。如解脫長者。要見即見。是也。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去佛下。二速得開心益。先舉法。不遠者。事則定夢。花池已見故。理則心佛相即。本覺佛故。方便者。有二。一餘方便。謂戒律執心通達。或禪觀了悟自心。經教見性明心。或苦行徹心。禮誦證心。二即念佛三昧。信論云。如來有勝方便。專意念佛。心即一旦豁然貫通。不假心開者。今但自以念佛。心得開通。不假餘諸方便而得心開悟也。古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如下。次喻明。二。先香熏。事則佛法身香。理則真如心香。信論云。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今則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此則下。次出名。香喻禪觀。光喻智慧。身近佛身。心開佛心。合喻中人得如來法身香光。莊嚴自心本覺如來。恒沙性德香光色也。又以三業明之。意則菩提心香。佛知見香。正助道品十二緣觀六度心香。一切般若波羅蜜香。身則五分香光。十佛香光。八萬四千相好香光。三十二相隨好香光。法身常住香光。六根清淨香光。口則說諸佛法香光。五戒十善六念香光。百法明門香光。十波羅蜜無盡香光。力無所畏不共香光。三業皆佛。故香光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我本下。次別出自行益。二。初自利。本因。因也。無生。果也。佛心。該因徹果。彌陀經明三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無生法忍。華嚴明十忍。仁王五忍等。今則念而無念。無生也。佛而無佛。無法也。無念心。無佛心。生法俱無也。得證曰入。理智曰忍。慧心安此無生法理。名入無生法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今於下。次利他。此界。娑婆五濁苦界。淨土。安養五清樂國。攝者。持也。結也。生前以威德力持。令不退念。臨終以願行力持。令得往生。歸者。回也。還也。此界如旅亭。彼土是家鄉。喻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今遇親友指示家鄉。速回本地也。攝。能接勢至。人。所引行人。又人能歸。土所歸。理則心穢。則此土穢。心淨。則彼土淨。心迷則淪此界。心悟則生彼國。心妄則遠不見佛。心真則近攝見佛。念佛。法也。憶想外境念佛。歸見變化土佛。得小勢至力也。攝境歸心念佛。回見劣受用土佛。得始勢至力也。心境互融念佛。生見勝受用土佛。得終勢至力也。心境雙泯念佛。還見法性土佛。得頓勢至力也。圓通無盡念佛。親見法界土佛。得圓勢至力也。至於一念十念。一七七七。一日九十日。三輩九品得往生者。或冥或顯。皆蒙勢至等三聖。威德願力所攝歸也。又淨土。顯今現在彌陀佛土。揀非昔之十二佛土。稱理古今亦通。 △寅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我下。因也。得句。果也。無選擇。二意。一揀非那律選眼。空生擇意。二外不選六根相浮勝二相。內不擇六根性見聞等性。根都攝者。亦二義。一眼不取色。乃至意不緣法。二惟依一精明心。不行六根用故。餘念不生曰淨。念而無念故。一心繫佛曰念。無念而念故。謂念佛時。非用眼等六識分別而念。乃是六根都攝。毫無分別。一心不亂念也。相繼者。事則憶念無斷。理則圓照無間。得。圓證也。三摩地。翻等持。或等至。事則成念佛三昧。理則圓妙覺佛地。斯第一者。含三意。一文殊謂念性生滅。因果殊感。故第二。勢至謂一心淨念現見自佛。故第一。二阿難循聲。故返聞為當根。念佛為不當根。佛以聖性皆通。歸元無二。故稱觀音勢至並無優劣。三此方教體在於音聞。故以耳根圓通當此方機。勢至居次。十方法門。念佛為最。故以念佛圓通當十方機。等於觀音。又事念他佛。助顯本覺性佛。則次泥洹。異於觀音。理念自佛。直顯湼槃心佛。則等泥洹。同觀音矣。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何為不第一耶。 四門略結。教我三昧。教也。憶佛念佛。行也。自得心開。理也。入忍歸土。果也。詳配述之。彼佛教我。小教。心憶念佛。始教。心開見佛。終教。入無生忍。頓教。歸十佛土。圓教也。念佛三昧。是心是佛觀。彼佛教我。自覺行也。二憶念深。是心作佛觀。不相乖異。覺他行也。念心入忍。法界性佛觀。圓覺行也。入忍。權果。歸土。實果。得三摩地。權實該徹果也。教我三昧。佛即是心法界。性佛真空也。同於形影。心即是佛法界。性空真佛也。入忍歸土。心佛圓融法界。清淨周徧。隨心應量也。又形影不異。有為法界。心開入忍。無為法界。三摩第一。無障礙法界。皆理也。 又約十玄。隨文明之。十二佛出。一總名光。一多相容門也。彼十二佛。教我念佛。主伴圓明門也。一憶一忘。或見不見。隱顯俱成門也。生佛相憶。同於形影。因陀羅網門也。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廣狹無礙門也。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十世異成門也。自得心開。香光嚴身。諸法相即門也。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托事顯法門也。攝此界人。歸於淨土。微細安立門也。六根都念。三摩第一。同時具足門也。五教十玄俱具。十方三輩並攝。眼見根等圓通。念佛都攝第一矣。   問。與前四科七大。義旨別否。答。別意有三。一前約法說。此就人明。二前屬見解。今局修證。三前依世間有為虛妄法相。而會出世如來藏真如法性。今準權小法門事相。而通圓頓實中法界藏心理性。故先後文義。各不同也。正脈云。六塵先聲後耳者。一此方教體在音聞故。二權小多循音教。圓實直返聞性故。七大先火者。為警多聞人。首應除欲漏。後於根大者。一會識相歸根性。二彌勒兜率內院。終不及彌陀樂土。觀音性地也。   文句云。念佛有三。一念自佛。六根為所觀。妙觀察智為能觀。二念他佛。須兩重能所。察智為能觀。六根為所觀。同前一重能所。又六根為能念。諸佛果德為所念。由第六識。夾持六根。專注佛境。此則該攝事想法門。罄無不盡。三自他俱念。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他本自不二。乃托他佛。以顯本性。托外義成。惟心觀立。   釋曰。此實捷徑法門。反成迂曲道路。何者。以妄立能所。虛開境觀。況復因果並昧。王所錯會。根識不分。性相俱迷者也。彼云。四種念佛俱通。何局觀像觀想。今重觀境。一謬也。◎又持名實相。何多能所。二謬也。◎妙觀察智。六識轉成。今輒立用。不一心念。豈非昧因瞢果。三謬也。◎察智。六識心王轉。念慧乃心所法。今既不明。王所錯說。四謬也。◎彼云。察智為能。四智菩提佛果為所。識也。分別。生滅。經云。六根都攝。根也。無分別。不生滅。根識不明。何云通教。五謬也。◎彼云。憶者恒審思量。念者注心一境。又云。托外義成。惟心觀立。八識。有為相也。經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自得心開。身有香光。念佛三昧得成。無生法忍入也。此勢至案。與前彌勒惟心識定各別。前屬八識相宗。此屬藏心性宗。性相雙迷。六謬也。◎彼云。但念他佛。得非心外取境。須知圓人。熾然但念他佛。了知他佛不離自心。權乘從未了達自心。究竟心外決無別佛。理實心外自有彌陀。既有內外自他二別。何能一如不異。七謬也。◎彼云。念自佛。六根為所觀。相宗六根屬色。何為自佛。經云。六根攝念。云何為所。八謬也。◎念他佛。立四能所。自他罔分。境觀難辯。彼說由第六識。夾持六根。專注佛境。此則第六識念。亦非六根都攝淨念。九謬也。◎自他俱念中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乃托他佛以顯本性。知本性明。惟心觀立。心自不念。何益之有。又云。諸佛乃眾生心內之佛。眾生乃諸佛心內眾生。義意同上。生心既不念佛。猶本覺佛。無始覺念。生佛元異。何能始本合一。究成妙覺佛哉。十謬也。◎如此釋文。淆訛不定。非法非義。非正非真。   今依性相五教而判釋之。先相宗。一念他佛。六識心念。他方如來。八識中佛。小教也。二念自佛。謂六識心。念自證分佛。始教也。三自他佛雙融念。謂六識見分心。念自證分佛。并念第八識中。三分法報化佛。彌勒云。得成識心三昧。心變如來國土。終教也。四自他佛俱泯念。謂六識見分心。念自證分佛。攝歸證自證分。并念第八識心三分佛。亦歸八識證自證分。離識性外。無別佛土。彌勒云。我了惟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頓教也。五念自他融泯圓通。無盡法界佛。謂六識見分心。念自三分佛。并念八識四分諸佛。彼此互融無盡。彌勒云。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前識大云。如來藏中。性識明知。徧周法界。含吐十虛。圓教也。此是彌勒識心三昧念佛法也。故行願品。彌勒引念佛人。往生彌陀佛土。◎次性宗。一念他佛。謂六根都攝。淨念他方如來藏心佛。勢至云。二憶念深。同於形影。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小教也。二念自佛。謂六用不行。反流全一。名攝六根。念自藏心佛。勢至云。生心念佛。現當見佛。觀經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佛相好。始教也。三自他佛雙融念。眾生六根無分別性。與如來藏圓明心性。無二無別。眾生一念佛時。佛即現生心內。央掘云。所謂眼意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知見等。勢至云。自得心開。身染佛香。觀經云。是心作佛。終教也。四自他佛俱泯念。六根脫黏。內伏歸真。發本明性。不起知見。知見無見。斯即湼槃。云何是中。更容他佛。此名俱泯念佛。勢至云。以念佛心。入無生忍。觀經云。是心是佛。華嚴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佛慧身。不由他悟。頓教也。五念自他無盡法界佛。華嚴云。菩薩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如是。故六根念時。根根盡佛。念念俱佛。人人是佛。處處皆佛。勢至云。六根都念。得三摩地。攝此界人。歸彼佛土。觀經云。諸佛徧知海。從心想生。前云。如來藏中。性見覺明。周徧法界。圓滿十虛。圓教也。此是勢至三昧法也。彌勒勢至。圓通固等。根識二大。法義自別。故於此末重為分辯。苟於旋湛。不起分別。隨根隨識。悉圓通矣。何優劣之有哉。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五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六上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州仁和武林東表樂善子 徐汶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刊 △癸二。觀音廣陳。以逗此方機宜。正於耳門無惑。故須詳述。毋紆法障。中分三。子初。作禮陳白。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爾時者。當爾勢至說竟已後之時也。梵語婆婁吉低稅。此云觀世音。西域記。具云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濕代羅。譯曰世音自在。圓照耳中真常聞性之理。曰觀。全露世間動靜聲塵之事。曰世音。此約智境名也。下云。彼佛記我為觀世音。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此約古今名也。又云。以觀觀者。令彼解脫。此約二利名也。依普門品。悲觀。觀世音。宣佛母法門。小教。慈觀。海潮音。說如幻法門。始教。真觀。妙音。宣真三昧法門。終教。清淨觀。梵音。說金剛王法門。頓教。廣大智慧觀。勝彼世間音。宣說不思議法門。圓教。此約五教名也。理果行教。四門如次。又觀音三昧經云。昔已成佛。號正法明。本也。又云。今作菩薩。為行淨業。迹也。寶藏佛言。汝觀六道。起大悲心。斷諸煩惱。令住安樂。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因也。又言。彌陀滅後。二恒沙劫。其土轉名勝安樂界。汝成正覺。號曰徧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果也。觀經云。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旬。身紫金色。真也。有云。星天子。虛空藏作。月天子。大勢至作。日天子。觀世音作。應也。如意咒經云。汝大慈無量。於諸有情。為現其身。令得證驗。我當隨喜。世界歡喜益也。華嚴云。我修行大悲。常願救護一切眾生。令離十八怖畏。為人生善益也。悲華云。眾生受苦。稱念我名。為我天眼天耳所見聞。不得免苦。不取正覺。對治破惡益也。思益云。眾生見者。即時畢定得於菩提。第一義入理益也又以十義證釋觀音。 菩薩者。大論云。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也。依自行化他釋。離苦得脫。良哉觀音。故不取證法空。而出度生方便。從座起也。欲取三摩。實以聞入故。不自以為是。而求佛力加被。禮佛足也。此方教體。真在音聞。故不悋惜秘嚴。而在眾前開演。白佛言也。答問圓通。請證修道。三業虔恭。禮應如是。 △子二。述悟入因四。丑初。值佛授教。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世下。一值遇古佛。世尊。釋尊也。三世間所尊故。明記不忘曰憶念。法身假名曰我。過往已久曰昔。時世長遠曰劫。河沙。約喻算數也。時至機興。地靈佛出。故云時有佛現。聞思修入三摩。曰觀。自覺。能觀智也。音身救世苦惱。曰世音。覺他。所觀境也。所以同一名者。一因果雙彰。二名教不二。三師資一揆。四今古道同。前二局古佛。後二通菩薩。初三句。舉劫數。次三句。出佛名。法表塵沙劫惱。轉成塵沙性德。藏塵相佛。出徧法界。菩薩現前知見力故。觀彼多遠。猶若今日。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我於下。二授受教門。先發心。我指凡夫位。不定聚也。發者。生發。開發。菩提心者。不出三心四願。欲求菩提。須發大心。於中遇緣多種不同。或見佛發心。或聞法供僧。護持三寶。或自發。或教發。或轉勸。或學他。今見是佛。自發心也。由此善根。熏令增長。佛性開顯。故華嚴百喻以顯殊勝。 彼下。次稟教。彼佛。指古觀音佛也。開示佛心曰教。承順無違曰從。聞思修者。常途釋之。聽聞名句曰聞。體即耳識。及俱意識了別是也。思惟法義曰思。體即徧行中思心所也。修習意致曰修。體即第六意識。及別境中慧心所也。今依本經。先隨教相。開悟耳根無分別性。逆聽曰聞。一味反照。內冥智理。專心曰思。旋達幻境。不生循著。循元曰修。的準觀行。旋聞與聲脫。離根塵相曰聞。寂照含虛空。離覺空相曰思。成圓明淨妙。離生滅相曰修。聞體即是耳根中聞性。揀非耳識及俱意識也。思體即聞性中精明圓照。揀非徧行心所之思。及思善思惡諸邪思也。修體即聞性中住真常寂。揀非意識慧所。及著因著果諸事修也。稟教不修行。如人說食。如數他寶。於己無益。故須修三慧也。 入者。約因言。發覺初進謂之入。約果言。和身已到謂之入。三摩地。此云等至。謂均等離沉掉故。至謂到至。到勝定故。又云。等持謂平等持心。趣一境故。名通初後。初但定成之號。後即圓通之境。今此亦通因果者也。對上聞思修慧。則名為果。修行若無證。如開花不結果。對下得三摩地。即名為因。證不從修入。如果實不假花。有修有證。有花有果。是為古佛了義之教。真正之定也。四門配之。心。理也。教。教也。修。行也。入。果也。 △丑二。依教修觀二。寅初。立所聞之性境。對下三觀。此是所見之性。所照之境。所向之理。所詣真際。所入華屋也。 初於聞中。 發決定心。下手起修曰初。亦正修時第一方便也。聞中。謂耳根聞性之中。體即三如來藏心也。有三揀別。一非聞塵中。是聞性中。以動靜塵境頑然無知。聽聞根性本覺妙明故。二非聞根肉耳中。浮勝二根並屬色法。是八識相分。耳有聞者。聚聞於根。根能顯聲故。是聞性精明中。聞精明性乃屬心法。即如來藏性。本惟一體而具六用。在眼曰見。在耳曰聞。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故。三非聞識中。是聞性中。以聞識攀緣。是有分別。剎那生滅而不常徧。聞性寂湛。曾無分別。有聲無聲。明鑑恒然故。聞識尚非。況意識中耶。 又就聞字復有三揀。一聞機。名為緣聞。因動靜塵。相擊緣有。離塵無性。經云。離動離靜。元無聽質。是也。二聞精。名為熏聞。擊鐘所驗。聲無無滅。聲有非生之聞也。經云。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又云。熏聞成聞。六根銷復。三聞性。名為真聞。妙聞。本聞。是聞真實自性也。經云。覺非眚中。云何復名覺聞知見。又云。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今此辨境。正當聞性。下之觀行。屬前二種。雖曰聞性惟一。義分為境觀二中者。中道而立。不徧邪故。三藏心中。有無即離並泯絕故。故此聞中即是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妙莊嚴域。在十顯見。即為見中。四科七大明如來藏。即藏心中。六十聖位真淨明心。即為心中。則是聞中。三藏十境。無不圓具。經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此為三觀所照性境也。三如來藏為所觀境。即此聞性。一空藏。本妙圓心。重在妙字。妙難思故。寂也。體大。二不空藏。元明妙心。重在明字。明徧照故。照也。相大。三空不空藏。妙明元心。妙明圓通。寂照雙融故也。用大。此三藏心具十理境。謂性相。色心。勝劣。根境。親疎。因果。染淨。事理。真應。權實也。今取勝劣。勝內耳入。聞性之中。圓具法界十十理也。 △寅二。起能聞之觀門。對上一性。此是能修之相。能熏之智。能觀之行。能進方便。能趣門道也。於中三。卯初。聞盡根塵觀。 觀者。能觀。照見智也。不以意識觀察。純以智慧觀故。詳開十種。一覺觀。頌曰。覺觀出思惟。二觀察。經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三觀照。經云。於奢摩他微察觀照。四圓照。經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五觀聽。經云。由我觀聽。十方圓明。六精明。經云。其念若盡。一切精明。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又云。惟以精明。進趣真淨。七照明。經云。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八圓湛。經云。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九不生滅智。經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十智心。亦名慧性。經云。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又云。慧性明圓。鎣十方界。故觀音云。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也。略則三慧。如下所明。即聞思修三慧。一聞慧。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故。二思慧。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故。三修慧。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故。古佛授此。觀音稟此。經云。蒙彼如來授我聞熏。我復以此聞修三昧。則觀音圓通。皆由聞思修慧成矣。故今三觀。以三慧科。下云。由我聞思。脫出六塵。明知三慧。能觀要道。不意識者。本經所破。純智慧者。諸大乘經共顯。問。覺觀。初卷所斥。今何用耶。答。若依六識覺觀。是有分別。如初所斥。今依六根覺觀。絕無分別。文殊選用。審出思惟。意可知矣。觀察觀照。亦多揀別。約根。前五根為觀照。第六根為觀察。約識。前五識為觀照。第六識為觀察。約根望識。六根為觀照。六識為觀察。約根識總明。最初一念為觀照。落二三念為觀察。四圓照。五觀聽。六精明。七照明。八圓湛。九不生滅。皆能觀心也。四耳門。五圓明。六真淨。七世間。八元覺。九如來藏。皆所觀境也。又思惟。依根依識。揀選去取。亦例知之。 入流亡所。 先亡塵觀。解脫曰亡。動靜曰塵。分三。初脫動塵。有二相。一散動。亦云發動。屬事。二妙動。亦云變動。屬理。瑠璃光云。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諸動無二。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前三句事動也。後三句理動也。於事動中。復有二種。一有聲動。屬外。隨聲之動也。耳根所得。二無聲動。屬內。離聲之動也。意根所得。今乃事上有聲動也。中有無量。法華云。象聲馬聲。螺聲鼓聲。男聲女聲。法聲非法聲。喜聲不喜聲。水火風聲。獄鬼畜聲。凡夫聲。聖人聲。八部聲。四眾聲。三乘聲。諸佛聲。一切世間內外音聲。◎瑜伽百法等論。明聲共有十二。一可意聲。是益。二不可意聲。是損。三俱相違聲。損益相通。四因執受大種聲。語笑等。五因不執受大種聲。風樹等。六因俱大種聲。手鼓等。七世所共成聲。世俗所說。八成就此引聲。聖賢所說。九徧計所執聲。外道所說。十聖言量所攝聲。即八種聖語。答應於人。謂見言見。不見言不見。聞覺知三。亦爾。十一非聖言量所攝聲。即八種非聖語。答應於人。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覺知三。亦復相違。十二響聲。山鳴谷應等。◎正脈云。動塵有二。一徑直聲。謂無意味者。如風水鳥獸鐘鼓等。二屈曲聲。謂有意味者。如男女語笑歌曲等。屈曲又二。一世俗屈曲。復開為二。一者無力。謂評品古今文章事物。他方昔日。不干己事。但恣散亂。無能增長煩惱力故。二者有力。下品如絲竹管絃。技樂歌唱。令生樂著。貪愛不捨。中品如男女啼笑。追逐嘲調。能令導欲增悲。生諸痴愛。上品如說諸欲境。令心起貪。說諸不平。令心發怒。背後毀譽。面前稱譏。一切切己利害之言。令人不覺喜瞋陡發。忘失正念。二道理屈曲。亦開為二。一者無力。彼此之間。隨口談說世出世內淺近諸法。於己無預。不起無明故。二者有力。下品如講究世出世間所尚典章。深妙義理。中品如辨論內外邪正道理。乃至法門宗說。圓妙意趣。與己所明。互相是非。出入順違。便生勝負。由此增長塵沙煩惱。上品如於我背面。稱譏毀譽我所說得。頓發莫大喜怒。永遠追憶不忘。圓覺經云。若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欲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此二屈曲聲中。其最有力。能牽心流轉。起諸惑業。先須斷盡。永不接緣。屈曲一亡。徑直自脫矣。 入有二義。一旋返。二進趣。流亦二義。一流注。順聞奔聲外注者。名為出流。返聞照性內注者。名為入流。二流類。復有二。一聲塵流。二藏性流。逆彼聲流。入我性流。名入流也。約根言。即旋聞合覺義。亡有二義。一背捨。二空無。所亦二義。一音響生滅所在。二理智如如所在。亡其聲生聲滅之所。到此無聲無響之所。名亡所也。約境言。即聲脫背塵義。此是金剛初果入流義也。正脈云。大小迥殊。小乘入是攝心三昧。流謂三無為性。猶屬法塵分別影事。豈同此之大乘。反聞自性為入流乎。 所入既寂。 次脫塵靜。亦二相。一止靜。亦云安靜。經云。如澄濁水。靜深不動。屬事。二真靜。亦云常靜。經云。寂妙常凝。屬理。於事靜中復有二種。一寂然靜。屬他。離動之靜也。是耳根所得。二幽閒靜。屬自。內守之靜也。是意根所得。今亦事上寂然靜也。經言所者。即亡所也。所通二義。且約聲言。以息妄斷惑故。經言入者。即入流也。流通二義。且約性言。以歸真契理故。並屬動結。既。已也。無餘遺意。寂。靜也。淨盡極意。塵則亡所。所不可得。根則入流。流亦不存。二既寂淨。唯一靜境。動除靜現。境相自然。此亦耳家所對塵也。名為靜結。於聞性中。加功用行。是寂靜境亦復滅除。此是金剛二果一往來義。幽溪以既寂為寂滅之理寂。又不許正脈開動靜為二結。若爾。空所空滅。生滅既滅。亦應為寂滅之理滅矣。豈為明經旨耶。又諸經論。不開靜暗等塵。獨此經列。故正脈依佛另開。彼疏必不許靜結者。豈為通佛意乎。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後二雙脫。寂下動上。應補句云。寂靜亦滅。如是漸增。義更明顯。有聲謂之動。無聲謂之靜。聲生聲滅謂之動。不生不滅謂之靜。二相者。二種冥頑無知境也。了然。解脫意。不生。無起意。迥爾超脫。二俱無生之謂也。前云亡所。所未真亡。次云寂靜。靜未真寂。未免動靜間發。能所待立。今則雙超二塵。單聞一性。聞性增明。二相了脫也。此是金剛三果不還義也。問。入流行相云何。答。從耳門聞性中。起觀行時。內須不起分別識想。外應不緣動靜塵境。專惟一心。返觀聞性。行坐不移。憶忘如一。恒常綿密。勿令間斷。日久功深。流自入矣。◎問。如何專惟返觀聞性。答。以此聞性。明鑑了然。但如鏡中。無別分析。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是徧是常。有念。即偏局一處。剎那生滅。不徧不常。即墮緣聲識矣。故返觀聞性者。須一念不生。迴光返照。專注以聞自性。令前妙境湛然常明。不得一息間斷也。◎問。性境與諦境何別。答。心上立諦為境。疎而難顯。無由發悟。藏心即性成境。親而易徹。頓可圓入。況諦依法立。法從性起故。蕅益幽溪解。以入即一心三止三觀。流明所顯三諦。謂真俗中法流。不以聞精明為觀照。三藏性為源流。亦不兼塵欲習流。識行瀑流者。誤矣。況三諦理。非源非流也。◎問。此之入流功夫。靜坐時習耶。涉事時習耶。答。必須動靜一如。始成楞嚴大定。◎問。靜習尚易。臨事實難。假如訪友。於路用功。但惟返聞。忽於中途。隔墻聞師友聲。不尋。則廢訪問之事。尋之。豈不成流轉耶。答。經云。眾生迷本聞。尋聲故流轉。今尋聲時。不迷本聞。何成流轉。◎問。請詳其相。答。正返聞時。有當尋之聲現前。一味尋之。而我本聞性。全成迷昧者。此即流轉。若當尋聲時。而聞性分明。依然不昧者。此但暫尋即還。不名流轉。以此為例。餘事準之。大抵初心。靜習時得力良多。靜定若成。漸能涉事而不昧。若初學人。靜定未成。而遽希涉事。欲不昧者。誠難。◎問。若爾。則初學返聞。理事難全耶。答。世諦之人。寧廢理以圖全事。修真之人。寧廢事以圖全理。今初心修進。何得依舊精研俗事。務求兩全耶。當知返聞行者。雖處世間。惟求省事省言。家常日用。任運騰騰。得靜且靜。萬不獲已。一事一言。用了即休。正當用時。分毫不昧。言差事差。不顧不悔。惟求返聞功夫無間。心便怡然。故返聞時。一切散善尚不務之。何況世事。宗教聖言尚如生怨。何況俗語。縱有人來請法問道。即端心返聞。信手拈答。一二即休。其餘禮物燒香。衣食賓客。呼喚去來。皆極令聞性分明。當此之際。既住聞性。而此聞性即全法界。則行住坐臥。咳嗽涕唾。一一俱周法界之中。即是全身常在受用。至于靜時。恒令不昧。夜則披衣端坐。排遣昏散。專注聞中。惺寂雙流。昏沉至極。須臾假寐。即起經行。直待聞性明利時。依然靜坐。古德所謂一念萬年。是也。◎問。古德何言這邊那邊都不缺用。答。此是入流已久。方能各臻其妙。非謂初心便能如是也。◎問。設夢中時。流轉如何。答。初心夢中。或有流轉。醒當收攝。不必悔惜。返聞功久。睡如醒時。便是寤寐恒一好消息也。◎問。楞嚴性定。初心修進。便應具足。今何動難靜易。夢放醒收耶。答。此約修言。若依性說。三藏定心本來具足。寂然不動。圓照法界。經謂老死不變。鐘夢不昏。如或未了。可於初更五更起坐。一心觀照三藏心時。覺此聞性。廓然而圓。朗然而照。山壁不隔。晦暗不昏。遠近音聲。鑑徹無遺。東方洪鐘發響。西界群鼓鬧喧。固歷歷分明。南街車輪馬足。北陌語笑悲號。亦琅琅不昧。一一於我聞性定中。如影現鏡。毫髪無隱也。至於寂然無聲時後。若聞靜境。愈無邊際。然但借觀音聲。彰能聞之體為聞中定性。不取所聞動靜之境為聞中定相也。到此始知。性定本具。不是修成。動靜一如。寤寐元一。生死不二。聖凡體同。但以平日亂心遮隔。妄想障礙不自覺耳。又當知此聞性定中。內而所執實有身心。外而所執實有器界。乃至十習因。六交報。到此了無踪跡可得。惟是一片不昧虛靈。浩無邊際。萬法森然。惟心所具。心佛眾生。聖凡因果。互融交徹。皆在其中。非有非空。即空即有。妙極不容思議者也。◎問。世俗屈曲。無益當絕。道理屈曲。能發解行。有助道益。何亦絕耶。答。躡解成行。行起解絕。解若不絕。則無漏行終不能成。況真心實際。動念即乖。豈容留解而許尋耶。偈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是偏忌道理也。◎問。當返聞時。豈有諸聲。如醉夢中。竟不覺耶。答。諸聲任有。行人但惟圓照聞性。不漏落於聲而已矣。◎問。不緣屈曲。止其分別。尚易稽考。不緣徑直。止其取著。誠難考驗。又此諸聲。縱令心不取著。其如諸聲亂發。攪擾聞中。何以驗其不隨聲流轉耶。答。反聞自性專切者。聞性常自分明。如對清秋之月。無有一息昏暗。且不注一聲。諸聲皆不昧。若稍著於聲。當時有二驗。一者。聞性先以遽昏。不復分明。二者。偏注一聲。餘聲悉皆昏昧。◎問。此之眾聲畢竟不昧耶。亦有寂滅時耶。答。昧不同滅。心昏為昧。聲銷為滅。若返聞自性。久益精明。終無昧時。外脫聲塵。久漸銷落。終有盡日。良以性是本有。聲是本空故也。◎問。聲今現有。何為本空。答。如人夢雷。妄成震恐。其雷本空。而正夢時。亦似現有。豈真有耶。現前諸聲。幻空亦爾。◎問。諸聲不實。既如夢幻。銷落之後。一無所聞。則道成者。皆如聾耶。答。此非真滅。但以銷落聚聞之根。近蔽之聲暫沉枯寂。名隱滅耳。即同色陰區宇。如有目人處大暗室也。不久心聞洞開。徧徹虛空。所謂發本明耀。必將上聞有頂。下聞無間。乃至最近虫行蟻鬬素所不能聞者。皆當聞之。何況餘聲。下云。惟是觀聽。十方圓明。今疑如聾。鄙劣甚矣。◎問。塵中動聲與根內聞性。動靜相違。猶如黑白。亡則其易。至於靜塵與聞根性。俱是寂然。俱無邊際。不分別如風空水乳。何能剖析而令亡耶。答。聞性是心。靜塵是境。心則靈知不昧。境則冥頑無覺。自他內外何可混淆。然靜塵相有二。一凡夫入深山處。皆了山中寂靜。於己聞中性靜。纖毫不覺。及來鬧市。靜境全失。此名山靜。離山故失。猶如世人。但取境靜。離境靜無不失者也。斯屬外境。甚為粗顯。二學人攝念成定。覺有無邊靜境。依聖教量。亦靜塵攝。於己本聞靜性。亦復迷而不知。以出定後。其靜稍隱。定力盡時。其靜全亡。此名定靜。離定故失。修真道人但取定靜。離定靜無不失者也。斯屬內境。比前甚細。若能了徹聞性本靜。藏心元寂。自識前之內外二境。俱屬靜塵色相。此耳根中聞性之境本來寂靜。是心性體。湛然常住。徧周法界。非由攝念所成。亦非托境而得。居山居市。其靜不易。出定入定。其靜恒然。無始無邊。未來未盡。迷時不滅。悟時不生。在博地時。已自常靜。況返聞後。豈有得失。至觀行中。根塵性相辯之甚易。何難亡脫也哉。下云。周徧寂湛。寂妙常凝。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問。亡塵入手境界云何。答。旋聞脫塵功夫深久。必至忽然萬籟俱消。惟一聞性。明耀日月。狀如雨霽天空。風恬海湛。極為明淨。當此之時。豈惟一切動靜聲消。世界六塵蕩然一空。方是脫塵入手時節。此境極為虛豁自在。得大輕安。最忌過喜取著。但願一種平懷。精進不輟。無量妙境將次漸開。一取著之。隨得隨失。永不可復。下云。淨極光通達。寂照合虛空。◎上十八中。初十明入流。次六明動相。次一明靜境。後一明動靜雙脫。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如下。次盡根觀。滅淨曰盡。根性曰聞。如是者。承前塵亡聲脫之詞。漸增者。轉次加功進行之意。上聞字。能聞也。通二。一色根。浮塵勝義也。色相為體。顯聲聚聞為用。二心根。聽精聞機也。心性為體。聽聲發識為用。所聞亦二。一聞塵。外聲也。二聞性。內心也。藏心體上。一分生滅妄心。即今現在見聞覺知六用相。心根是也。一分不生滅真心。即一法界真如藏心體。聞性是也。前云。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釋曰。動靜。二塵境也。妙圓。藏心也。粘湛發聽。聞性也。聽精映聲。聞精也。卷聲成根。聞機也。清淨四大。勝義根也。浮根四塵。浮塵根也。奔聲者。聲生滅動靜。境也。機則隨緣觸發。下云。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此名緣聞。用也。精則不隨緣轉。下云。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此名淨聞。相也。性則離名絕相。下云。斯元本覺妙明。真精淨性。此名本聞。體也。又偈云。將聞持佛佛。機也。何不自聞聞。精也。聞非自然生。性也。盡者。界處除滅無餘也。以前因作亡塵方便。故立能所二聞。權令聞其內根而亡外塵。今動靜既脫。根亦無體。外無所對。內對不成。故復增功進行。令能聞之機與所聞之性。皆悉銷亡。滅除殆盡。機則息循聲之機。而發倒聞之機。以成觀察權慧。用也。偈云。息機歸寂然。旋汝倒聞機。精則轉映聲之精。而為返聞之精。以成覺照實智。相也。偈云。元依一精明。反聞聞自性。性則合六用之性。而歸一真之性。以還本覺妙明。體也。偈云。成圓明淨妙。性成無上道。心根性尚除。況色根相耶。偈云。聞復翳根除。六根成解脫。故曰聞所聞盡。良以內根若存。塵亦未淨。今根既盡。塵悉除矣。偈云。一根既返源。塵銷覺圓淨。此根塵觀。惟返聞性。經云。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偈云。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問。既全以根性增明。方以雙亡動靜。今復將根性亦亡。豈不全成斷滅。答。但以盡根。何以滅性。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問。根與性為一為二。答。非二亦非一。以根如冰。性如水。冰水本無別體。故非二。然冰結而隔。水融而通。故非一。今言根盡。但如冰融。豈如水涸哉。前云。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是以汝今離動離靜。元無聽質。隨拔一根。諸餘五粘。應拔圓脫。由是六根互相為用。得此元明妙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問。前言二塵亡後。惟覺聞性。極為寂靜。湛無邊際。今盡內根。復作何相。答。前作方便。脫彼二塵。故暫執聞性為內。二塵為外。背外向內。根宛恒在。故云聞中。又云入流。及至二塵蕩亡。已無外相。既不對外。內相漸消至泯。豁然無復內外之迹。即是根盡之相。是知前言無邊際者。非真無也。以內根為限。即是邊際。今內根既盡。無復隔限。方是真無邊際也。前云。以不滅生合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又云。聽齅覺知。妙德瑩然。圓滿十虛。寧有方所等。此為金剛四果無生。亦是緣覺滅觀盡智義也。 從此聞性定中。即發聞慧。解動靜根三結。塵為他相而起人見。根為自相而起我見。由今亡所盡聞。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觀成人空無分別慧。理證我空真如法性。隨破色受二陰。超出劫見二濁。在於三藏心中。離動離靜。離根離塵。離一切相。空藏心也。即動即靜。即塵即根。即一切法。不空藏心也。根塵動靜妄相。真性之中。離即離非。空不空藏心也。又空一切根塵動靜障惱幻相。即顯一切動靜塵根恒沙德性。還歸空藏心也。名奢摩他。通真實矣。上同諸佛慈力。遂起三十二應妙用焉。如法詳知。 △卯二。思照覺空觀。 思即思慧。有四揀別。一非六識之思想。經云。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又云。如我思惟。二非七識之思量。經云。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又云。因名意思。如幽室見。三非徧行心所之思。經云。常自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又云。思蹋懸崖。足心酸澀。四非畜聞之邪思。偈云。阿難縱強說。不免落邪思。又云。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上四皆揀去者。並有分別。俱妄想故。顯示亦四。一是諦理之思。經云。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又云。汝諦思惟。無忝哀慕。又云。汝今諦聽。二是藏心之思。經云。心思法門。覺清淨心。又云。復以此心。精研妙明。澄其精思。三是聞性之思。經云。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偈云。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四是返聞之正思。經云。觀聽返入。離諸塵妄。偈云。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此四盡選用者。絕無分別。離妄想故。若分別想。豈成思慧。故觀音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是則聞熏精明。聞性不昏。如鏡鑒照。凝明不動。始稱為思慧也。如真觀。淨觀。智慧觀等。 問。普賢心聞合否。答。此是聞識。非今聞性。彼云。我用心聞分別自在。與此四別。一分別心故。二識根性相別故。三轉識成智故。四文殊揀故。今此聞思。無分別故。總一精明湛了故。不轉成佛慧故。文殊選故。 問。那律旋見合否。答。此屬眼根見性。非一非異。分成六精。故非一。元依一精。故非異。舍利云。心見發光。光極知見。初句。識見也。次句。根性見也。普賢云。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觀音云。知見旋復。目連云。我以旋湛。心光發宣。憍梵云。還味旋知。義旨同也。 問。文殊何以獨選耳根。餘五並揀。答。一當此方機。二是通真實。五根不如。故文殊揀去之。 問。偈云。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又云。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揀選二意云何。答。初卷云。若汝執悋分別覺觀為汝心者。既有分別想念。屬六識心。必須轉識成者。故文殊揀去。今偈云。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四卷云。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此性何滅。又云。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既無分別。一念一生。即性即慧。不假轉成。覺明初後。既本圓妙。故文殊選取。諸家不了。隨意混解。今特細辯。後學毋誤。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先離覺觀。遠去曰離。照見曰覺。初句。不居舊證。住。居止著也。不住。往上進也。盡聞者。牒前聞所聞盡。二聞雙泯之境也。又云不住者。謂更起觀智。發研深妙。透過前境。不滯於此。若有所住。即為非住。是與增慢同倫。化城著樂矣。 次句。增進新修。覺有二相。一覺緣。屬事。二覺明。屬理。於覺明中。又二。一覺性。理境也。二覺觀。智心也。就觀智內。復有二揀。有分別曰識。無分別曰智。今是智非識也。智又二。一觀照。屬五根性。經云。微密觀照。二觀察。屬意根性。經云。金剛觀察。今云耳門圓照。揀非覺察也。文中上覺字。能覺。一道觀盡前境之智也。下所覺者。指前根塵迥脫。無邊湛豁之境也。依文義釋為二。一覺者。即上之盡字。盡即能覺智也。所覺即上聞字。聞即所覺境也。觀下空滅。相躡可知。二盡聞。所覺之境也。不住。能覺之智也。能覺盡聞之境。重慮緣真而不住。豈非智乎。文云空者。謂心境相對。便成智障。今則能覺之智與所覺之境。二俱空寂。能所泯然。無復對待矣。此雖境智雙舉。而能所二俱言覺。覺。心分也。於智為多。若悋惜此心。以為般若真智。智上生愛。成智礙矣。圓覺云。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覺若不空。非智障而何。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次遣空觀。袪却曰遣。虛寂曰空。上句。舊證滿分。空亦二相。一斷空。屬事。二真空。屬理。真空又二。一真空性。理境也。二真空觀。智心也。今是智非理矣。文云空。重空之智也。覺。二覺之境也。牒前覺所覺空。境智雙明句也。極圓者。增進舊所修證功夫。滿其分量之意。亦含二釋。謂空智極而覺境圓。或增修空覺於至極。進證覺空於最圓也。下句。新修增上。空能空。指前重空觀覺之智也。所空。指前能覺盡智。所覺聞境。兩相對待之境也。滅者。謂此空智與所空境。盡皆滅除而無遺餘也。此雖重空亦智。望前分之。而能所二俱言空。空。境界也。於理為正。若執著此境。以為實際理地。理上起愛。成理礙矣。淨名云。惟有空病。空病亦空。空若不滅。非理障而何。 因此覺空二觀。即發思慧。解覺空二結。覺為智障。法執分別。空為理障。法執俱生。二既銷滅。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觀獲法空無分別慧。理證法空真如法性。隨破想行二陰。超出煩惱眾生二濁。在於三藏心中。離覺離空。離圓離滅。離一切相。空藏心也。即覺即空。即滅即圓。即一切法。不空藏心也。圓滅覺空妄相。真性之中。是即非即。空不空藏心也。又不空一切覺空智境障惱相中。即顯一切覺空智境恒沙德性。還歸不空藏心也。名三摩地。常真實矣。下合眾生悲仰。遂起十四無畏妙用焉。亦如法思之。 △卯三。修圓寂滅觀。 修即修慧。從聞性修。全修即性也。非事相之修。乃理性修耳。經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此是無修之修。離相稱性修也。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此亦名圓寂觀。滿極曰圓。常凝曰寂。中二。先總結生滅情亡。生滅者。近局空境。遠通動靜。單論有五。謂動滅靜生一。塵滅根生二。境滅智生三。覺滅空生四。空滅滅生五。複明十二。謂動生動滅一二。靜生靜滅三四。根生根滅五六。覺生覺滅七八。空生空滅九十。滅生滅滅十一十二。如此生滅。並妄心也。皆屬無明情相。理本無生。情有生滅。理隨情轉。亦成生滅。所謂情生則理滅。情滅則理生。情心一滅。無惑不斷矣。以此為事習根本。事即有為生死。習即有漏無明。皆以妄心生滅為根蒂也。經云。汝以色空。相生相滅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今云生滅既滅者。下云窮諸行空。已滅生滅是也。 次別彰寂滅理現。寂有二種。一寂靜。空寂。虛寂。經云。動寂非無對。屬事。二寂常。圓寂。本寂。經云。寂常心性。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屬理。今非對動之寂。從無始來。本自不動之寂也。滅亦二種。一滅盡。斷滅。壞滅。經云。無二亦滅。屬事。二滅淨。真滅。元滅。經云。法界量滅。又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屬理。今非對生之滅。從無始來。本自無生之滅也。寂滅理中。復有二相。一對待寂滅。翻上一切生滅相耳。二絕待寂滅。即是諸佛究竟大般湼槃性也。故此寂滅。實真心也。乃是本覺理體。亦若無為法性。亦即真如實際。亦曰大光明藏。亦稱如來藏性。亦為一真法界。覺心一顯。無真不證矣。以此為理性根本。理即無為湼槃。性即無漏菩提。皆以不生不滅真心為本源也。經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諸佛了悟。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今云寂滅現前。蓋寂滅性。有現未現。因從耳門圓照已來。盡覺滅空。將至極頂。修習畢功之處。最後惟有一分微細滅相。若不斷除。為頂障覆。下云。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滅相一滅。無明根斷。寂滅理性即得現前。入於如來大寂滅海。恒沙德用無不顯發。論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是也。上既滅句。分證三空。入無生忍。下寂滅句。即寂滅忍。如仁王說。憨山云。此由等覺入妙覺位。有解分證分住者。意亦無傷。因該果海。一攝一切。理實前義為正。 由此耳門圓照三昧。真常寂滅定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精明。內外澄徹。即發修慧。解除滅結。始從寂滅海中。起諸生滅。萬法熾然。今則會諸生滅。入寂滅海。百非都泯。解脫一切法已。俱空空亦不生。觀獲俱空無分別慧。理證俱空真如法性。隨破識陰。超出命濁。論云。破和合識。顯現法身。是也。在於三藏心中。離生離滅。離寂離現。離一切相。空藏心也。即生即滅。即寂即現。即一切法。不空藏心也。生滅寂現妄相。真性之中。無非不非。無是不是。空不空藏心也。又空不空一切生滅寂現無明幻相。即顯一切生滅寂現恒沙德性。還歸空不空藏心也。名為禪那。圓真實矣。中修證己深心。遂起四不思議無作妙德用焉。前云。若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湼槃清淨妙德。 △丑三。行成證果。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忽下。初總標。忽然者。有二意。一。一超直入。不歷三袛意。以圓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今三觀位。豈不疾證耶。二。即解脫道。一剎那頃意。蓋證入真體。在一剎那。而稱體起用亦在一剎那也。超越亦二意。一解脫纏縛也。二超凡越聖也。世間。謂六道。出世。謂四聖。十方者。十法界也。圓明者。以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聖凡同一體故。眾生分別。不能證入。佛無分別。頓超越也。二殊勝者。指下上同下合。權教三乘皆不能獲也。故起信云。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用。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一者下。次別列。先上同。上合佛者。與諸佛同體。在因同果。處染常淨。故云本妙覺心。心性本具。纔證即上合也。同一慈者。與諸佛同用。施諸樂故。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次下合。六道者。仙趣合在人道中故。生下。應補本妙覺心一句。生生本具。菩薩證此心時。亦與下合。同其體故。同悲仰者。亦同其用。哀求拔諸苦故。上同諸佛。超入菩提湼槃果也。下合眾生。超出煩惱生死果也。準下文中四不思議。中修行己自利利他。斷惑證真。善因善果。果由因召。因發心願。一直心。即佛道願成。修盡聞觀。慈觀。如幻三昧。今上同佛慈力。身成三十二應。發海潮音。二悲心。即眾生願度。修亡塵觀。悲觀。佛母三昧。今下合生悲仰。身成十四無畏。發觀世音。三深心。即煩惱願斷。法門願學。修覺空寂滅觀。及真淨大智觀。真金剛王不思議三昧。今中契自己身心。善獲四不思議。發妙。梵。勝世間音。標但二殊勝者。上下屬他。自他隔絕。本覺體論。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須合同。中既稱自深心。純一藏心。妙德瑩然。周徧法界。隨心應量。又何合同之有。釋復出四不思議者。全性修證。豈無大用。故又詳開顯密德相。 問。因行何略。果用何廣耶。答。因行略有二意。一激勸修證。簡徑易成就故。二。前四五卷已詳示故。果用廣亦二意。一令生信樂。圓通用超餘故。二。四五卷中甚隱略故。前來次第說者。言不頓彰。為中下故。理實上根。圓通自在。一處成復。六用皆休。行布圓融。二無礙故。 △丑四。由證起用三。寅初。三十二應三。卯初。總標所起慈用。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 先承授證體。由我供者。此以直心上事。願求佛道也。供有外內事理。今正內理。兼通外事。聞思修供內也。以珍寶供外也。觀音者。清涼云。婆盧枳底。觀也。溼伐羅。自在也。攝伐多。音也。普門品云。觀其聲音。皆得解脫。即觀世音。若具三業。攝化自在。即觀自在。此約利他釋名。本經文云。觀聽返入。離諸塵妄。即觀世音。耳門圓照。緣心自在。即觀自在。此依自利釋也。如來。古佛通號。乘如實道來度眾生故。蒙。承也。授。傳也。聞。聞慧。熏。思慧。修。修慧。返聞聞性。如火熏炙。名曰聞熏。此是真如內熏。非佛教外熏也。聞性精明。根境圓通。名曰聞修。此亦稱性理修。非著相事修也。又本覺聞性。熏於始覺。為聞熏。聞性始覺。修成妙覺。為聞修。全性起修。修無修相。故云如幻。全修即性。性體不壞。故云金剛。因果該徹。住持無礙。故云三昧。 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與下。次功成應用。上二句與樂功用。同於諸佛慈也。下三句隨機妙應。普現十法界也。皆由三慧圓通妙力。故能三輪不思議化。湼槃云。菩薩修大湼槃。得金剛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諸法。見一切法。皆是無常。於一念中。徧至恒沙諸佛世界。能斷恒沙眾生煩惱。還其本處。亦不念言。我能如是斷眾生惱等。 △卯二。別釋能應說相。華嚴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下列三十二者。以能感類不出斯數。非所現應有限量耳。今隨機緣。分三十二。辰初。佛身。上乘也。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 先機感。諸菩薩者。指始終頓圓各教機也。三摩地者。權實賢聖因果俱通。無漏。約理。勝解。約智。圓。滿也。各約自教乘中。理智將欲現前。因當極果垂滿之時也。 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我下。次教應。現佛身者。各現當教妙覺佛果之身也。開有四句。一本下跡高。如初住初地能現妙覺。度等覺等。二本高跡下。如妙覺現等覺菩薩。度初地十地等。三本迹俱高。四本迹俱下。可知。為說法者。隨其所應。說於五教極果斷證法也。分教。四智菩提。始教。三種般若。終教。真如法身。頓教。自覺智境。圓教如知見實相。佛性。法界等。令解脫者。令其各得自乘佛果解脫之道。究竟歸於一乘圓教。不思議無礙大解脫也。法華頌云。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文云。若有眾生。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是名大乘。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如來亦復如是。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問。觀音是菩薩。何能現佛耶。答。前云。超越世出世間。上合諸佛本妙覺心。同一慈力。豈不能現佛耶。又圓教一位一切位。初住即能八相成道。況觀音帶果行因乎。◎問。何無菩薩。答。大士跡居菩薩。佛身尚現。況因位耶。故此一文亦應三賢十地等覺之求。而現佛也。隨位高下。現身勝劣。說法深淺。不可一準。◎問。與法華同否。答。有同有異。同者。一。三十二應。二。三業。彼云。現身說法。應得度者。此云。現身說法。令解脫等。異者。一。彼經答無盡問。此經對佛自陳。二。三十二應名文固同。彼局自教果證。此通他機因修。故四聖云。解妙現圓。令其解脫。至人龍云。欲為樂出。令成令就。三。三業有總別感應。彼局應別。經云。應以。應也。又云得度。意也。現身說法。身口也。此通感別。菩薩。感也。總也。入地。意。進修。身。勝解。口。別也。我現。應也。總也。身說令脫。身口意。又別也。餘天人等。感應總別。並如法思知。下十四無畏。亦例此推之。 △辰二。獨覺。中乘也。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 初機感。有學者。資加見修位也。一類多人。稱之為諸。樂獨善寂。曰寂靜。求自然慧。曰妙明。無生理智。曰勝妙。將證無學。曰現圓。 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我下。二教應。我。觀音自指。彼。稱前機宜。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名獨覺。如見花飛葉落。即得道果等。現身者。菩薩現同類身。先稱本習。後令近佛入大乘也。如文殊二萬劫作支佛。化眾生等。說法者。為說攝念山林。獨處空閒。自觀寂滅無生法也。入楞伽云。云何知是獨覺乘種性。謂若聞說獨覺乘法。舉身毛豎。悲泣流淚。離憒鬧緣。無所染著。有時聞說。現種種身。或聚或散。神通變化。其心信受。無所違逆。當知此是獨覺種性。應為其說獨覺乘法。令解脫者。時則歷當七生。斷則侵見思習。證至功極。果到無學也。 △辰三。緣覺。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 先機也。無量曰諸。修習已前。研真斷惑。名為有學。十二緣者。謂無明至苦惱。作流轉還滅二門觀法。今云斷者。還滅觀也。自無明滅。至苦惱滅。故云緣斷。勝性亦二。一緣生性。二無生性。今因緣斷而顯勝性。屬後性也。勝妙者。深觀緣起。研究勝性。妙悟無生故。現圓者。智將圓。理將現也。大論問。十二因緣。佛作耶。餘人作耶。佛言。我不作。亦非餘人作。有佛無佛。本性有之。故云勝妙現圓。 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我下。次教也。出有佛世。稟因緣教。覺真諦理。故名緣覺。華嚴音義云。梵語畢勒支底迦。此翻獨覺。梵語鉢羅底迦。此翻緣覺。梵語辟支迦羅。雙通二名。料揀有六。一前名麟角。此名部行。二前不值佛。此則值佛。三前但自悟。今依教悟。四前觀外境。此觀內緣。五前則寂妙自覺。此則斷緣發覺。六前則根性覺利。此則根性稍鈍。法華云。若有眾生。從佛聞法。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今則機教相逗。啐啄同時。故於彼前而現身也。偈云。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文云。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故云為說法也。令解脫者。令其真窮惑盡。證無學位。以支佛修行。不立分果。久種三多。頓侵二習也。 問。理智圓時。菩薩身同。此後誘令進耶。為不進耶。答。既經菩薩現化。先如其意。次必引入大乘。非中止也。然引領法。有將自乘理智化度。有將大乘一乘法度。教觀生滅因緣。小也。無生因緣。始也。無量因緣。分也。無作因緣。終也。無性因緣。頓也。無盡不思議法界因緣。圓也。此約自乘明耳。大乘相宗。五位百法。空宗。八十一法。性宗終教。五十五法。頓教。四十一法。一乘圓教。十十無盡不可說法。此約他教明耳。又妙音但說法華。普賢專弘華嚴。今經文殊獨讚耳聞。在於觀音一門圓通。門門無礙。豈令二乘滯化城耶。前後例知。 △辰四。聲聞。下乘也。上四。應出世大小乘法。 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 若下。感也。人多不一曰諸。從初發心。直至三果四向已前。並名有學。四諦者。苦集滅道四諦理也。空者。真諦偏空性也。總論之。苦集固空。對治滅道亦空無相。如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別論之。見道一十六心。斷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見惑。證生空理。云四諦空。得者。聞解修證俱通。道有正助道品。滅即擇滅無為。斷集故修道。知苦故入滅。從初果後。進斷三界八十一品俱生思惑。品品皆證一分擇滅無為。此即修道位中證滅諦理。故云修道入滅。勝性現者。俱生惑盡。生空理顯。又云圓者。滅前苦集。惑惟一分。偏真法性將圓滿也。如心經云。度一切苦厄。四法門配。得諦。教也。修道。行也。入滅。果也。性現。理也。 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我下。應也。聞四諦聲。稟佛教行。斷煩惱障。故名聲聞。法華云。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聞法。欲速出三界。自求湼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現身說法者。如云。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解脫者。又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湼槃。對前料揀。有四。初大乘牛車。六度萬行。道諦為初門。過五百由旬。斷惑烟滅灰飛。出變易生死。證法空。無住大般湼槃。一切解脫。二三名中乘鹿車。獨覺緣覺。集諦初門。過四百旬。侵習燒炭成灰。出分段生死。證人空。無餘中湼槃。名為離妄解脫。四名小乘羊車。聲聞四諦。苦為初門。過三百由旬。斷見思惑。燒木成炭。出三界生死。證我空。有餘小湼槃。名得離苦解脫。入楞伽云。聲聞乘種性者。聞說於蘊界處自相共相。若知若證。舉身手豎。心樂修習。於緣起相。不樂觀察。應知此是聲聞種性。彼於自乘見所證已。於五六地斷煩惱結。而不斷習。住不思議死。證人無我。乃至生於得湼槃覺。大慧。彼無解脫。以未能見法無我故。此是聲聞乘性。大慧。如來乘種性所證法。有三種。謂自性無自性法。內身自證聖智法。外諸佛剎廣大法。聞此三法。及說自心所現身財。建立阿賴耶識不思議境。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此是如來乘性。將彼推此。揀意可知。 正脈云。上四。應求出世間四聖乘也。約能求人。除佛惟三。約所現身。四聖皆具。今能求人仍四者。於緣覺外。加獨覺耳。此是應希求心。希慈與樂。各求稱心也。問。十法界中豈無佛機。何云除佛。答。此順經文。佛因地中是菩薩乘。縱佛乘機。自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何假他求。廣博嚴淨經。有三男子詣佛作言。我是如來。我是世尊。我是佛。阿難大眾騰疑問佛。佛說偈許。能知過去如。亦知未來如。見一切法如。是故名如來。不畏於生死。正住生死中。化度諸眾生。是故名世尊。覺無明無知。其性無所有。已得於親智。是故名為佛。處胎經云。或有眾生。朝發道心。即得成佛。圓覺云。十方異生本成佛道。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有性無性齊成佛道。華嚴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若爾經證。則知圓教一乘佛機。不須外求佛應成也。交師疏義。亦可羣花。 △辰五。梵天。正脈云。下皆應求雜趣。即世間六凡夫也。天人修羅鬼畜。如文。地獄攝在非人倫中。此之三界名純。分為天人。天中三。一梵釋對。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 先凡夫機也。欲句。意慧。離欲心圓。加以明悟也。不句。口戒。欲習既除。口戒自潔也。欲句。身定。身儀淨妙。梵德統眾也。亦可初句語倒。應云。明悟欲心。欲是欲界五欲。以心明悟五欲苦麤。散動障禪定法。故厭之而欣上界。是淨。妙。離。故云不犯欲塵。以不犯故。即欲界身便得清淨。此為梵天之生用也。 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我下。次聖身應也。具云梵摩。此翻離欲。離下地繫。上升色界故。或名淨行。能行梵德。欲想俱無故。亦稱高淨。高超梵天。愛染不生故。而云王者。梵即色天主也。大千界中有百億梵。如云尸棄大梵。此云頂髻。又外國喚火為樹提尸棄。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光明大梵等。並皆清淨離染。超六欲天。遠離飲食。婬欲。睡眠。三種過患故。通論四禪。皆名梵天。皆清淨故。別論初禪。創離欲染。獨得梵名。然初禪中。內有覺觀心。外有語言法。主下欲界眾生為便。上地無此。故不別出。單修禪為梵民。加四無量心為王也。彼前現身者。觀音修白法三昧。不取不捨。不取故不隨禪生。不捨故應為梵王。以權引知。軌染成淨也。 為說法者。說四禪法。出入禪支。修證次第。梵天以上品十善。根本禪定為其因故。金光明云。大梵天王。說出欲論。令其離欲。生於梵世。維摩詰云。若在梵天。誨以勝慧。令悟梵行。明色界定。不迷欲染。超出下界昏塵暗故。令解脫者。永離欲界諸繫縛苦。脫主梵天修諸禪定。又令轉入出世法道也。仁王云。遠達無生初禪王。常萬億土教眾生。此即證七地矣。大品云。七地深入無生。上下準思。 △辰六。帝釋。 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 若下。感也。天主者。謂作忉利天主。欲界第二天之尊也。統領者。梵語忉利。此翻三十三天。離人間地八萬由旬。居須彌頂。名忉利天。四方各有八天。並列而住。為三十二。中間帝釋天王而統領之。共為三十三也。 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下。應也。帝釋者。具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翻能。提桓翻天。因陀羅翻主。能作欲天主故。今從略稱。雜阿含云。何名釋提桓因。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何名因提利。為三十二天主故。現身者。菩薩修難伏三昧。不取不捨。權現引實也。說法者。忉利天王以上品十善化他為因。金光明云。釋提桓因種種善論。即是十善等法。起世經云。以何因緣。名善法堂。佛言。三十三天集會坐時。中論微細妙法深意。指量觀察。皆是世間諸勝要法。真實正論。以此諸天稱善法堂。淨名云。若在帝釋。示現無常。欲天愛欲深重。況屬散善。故示無常法也。如目連燒堂等。成就者。有二意。一現在成就希求欲樂。二密令將來成就菩提。如阿含中帝釋是阿那含。般若明十方難問般若者。皆名釋提桓因。華嚴經。帝釋在第二地。瓔珞云。賢劫後二十四中劫。作佛。號無著世尊。下並例知。 △辰七。欲頂。二。此與下。欲色對。上二正。此二邪也。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 機中。欲身自在者。正報超勝前天。得大如意。下云。觀命互通等。遊行十方者。依報遊行無礙。六欲四洲之十方也。 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中。自在天者。梵語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天。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魔天也。又有說云。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名魔王天。他化天攝。亦稱為自在天。罵意經。名天魔。論云。天子魔者。欲界主。深著世樂。用有所得。故生邪見。憎嫉一切賢聖湼槃道法。下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又云。三摩地中。心愛長壽。棄分段生。頓希常住。爾時天魔。候得其便。來說經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此名住世自在天魔自現。使其眷屬他現。遮文茶等。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自現他現。與汝長命他樂。現美女身攝自他現。盛行貪欲攝他自樂。未逾年歲。肝腦枯竭他苦。又云。觀命互通。却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花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自現自樂。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發邪思因。立熾塵果。生天魔種。料揀有四句。一己作己樂。化樂天也。二他作己樂。他化天也。三己作他樂。四他作他樂。兼前兩句。隨意自在。魔王天也。不離欲境。故居欲頂。 我於彼前現者。菩薩住赤色三昧。不取不捨。應為魔王。令諸魔界。即是佛界。一如無二如也。說法成就者。自在天。以十善及未到地定為因。維摩經云。十方無量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偈云。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問。魔佛邪正。云何揀別。答。於中貪愛不捨。邪見不除。善根不增。法性不顯。即為魔事。見愛頓滅。功行增進。道念日生。心性圓明。即為聖境。下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然有三法驗其邪正。如經說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打磨燒。本治猶打。如本修不淨觀。還依本治。增者非偽。滅者邪也。定譬於磨。定中現境。不可取著。但平等住。亦不棄捨。定力逾深者正。不久壞失者邪。觀智類燒。觀所發相。推無生處。知本空寂。心不住著。現如常者為正。滅者邪也。大品云。菩薩成就二法。魔不能壞。一觀一切法本空。二不捨一切眾生。湼槃四依品。驅逐魔云。天魔波旬。若更來者。當以五繫。繫縛於汝。繫有二種。一五屍繫。如不淨觀。治於愛魔。五屍表五不淨。二繫五處。如理治於見魔。表五觀門。以是降魔。即破愛論。摧外。即破見論。瑜伽經云。六道四生為主宰者。皆是住不思議解脫菩薩。示現化身。調伏眾生。摧滅煩惱。淨諸業道。斷絕愛流。證大湼槃。維摩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菩提心。此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樂三脫門。樂修道品。是為菩薩法樂。以此法門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道意。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辰八。色頂。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 先機感。身自在者。上至色頂。身相最高大也。飛行空者。前天或遊他界。不及此天之遠。法華明初禪梵天。能過五百萬億國土。推尋供佛。況今色頂天乎。 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下。次應化。大自在者。梵語摩醯首羅。色界頂上天也。樓炭經。名為阿迦尼吒。華嚴。廣果天後。即列大自在天。法華文句云。色究竟。亦大自在。即摩醯首羅。具名摩訶莫醯伊濕伐羅。大論云。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者。是也。華嚴十地文云。摩醯首羅天王光明。能令眾生身心清涼。一切光明所不能及。賢首品云。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中皆辯了。地藏亦云。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非想處天。下云。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生大慢天。我徧圓種。又云。若有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計自在天成其伴侶。生倒圓種。揀成四句。一己歸己現。二他歸己現。前首羅也。三己歸他現。四他歸他現。後自在也。前墮能非能計。後墮常非常計。 彼前現者。菩薩住虛空無礙。大自在我三昧。不取不捨。應為摩醯大自在天也。說法成就者。大自在天。以四禪定及四無量心為因。故為說八解脫。八變化。及八自在我等法也。智論云。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十住經云。大自在天光明勝一切眾生。湼槃。獻供。大自在天最勝。信論云。菩薩於色究竟處。示高大身。不思議業。利益眾生。華嚴云。住此十地。多作摩醯首羅天王。於法自在。能授眾生波羅蜜行。於法界中。所有問難。無能屈者。心地觀云。十地滿心。往色究竟天。坐大寶花。海會圍繞。說不可說諸法明門。利樂無量種類眾生。問。與前自在。云何揀辨。答。一欲色頂殊。二小大界隔。三塵身化異。四定熟果別。五壽歲促延。六身形短長。七離地近遠。八善禪不同。八相霄壤。何為有濫。◎問。上二天。古有三釋。以五六二天分配者。法華文句也。以四天總攝者。慈恩玄贊也。如長水疏。以色欲頂二天結釋者。觀音疏義也。孤山温陵依之。然文句義疏。並智者說。文句云。有人言是色界頂大自在。此不應超至彼也。義疏又云。大自在故。非第六天也。前後語違。究何適從。答。一就天台二說。準後不準前。如孤山等。慈恩攝四天者。折衷文句說意而已。直解斥長水所引為非。亦誤矣。二華嚴三十九云。四王釋提。梵天淨居。摩醯首羅諸天子等。咸作是念。餘諸經論。多稱大自在是色頂天。故準後義釋也。◎問。前一自在。一耶二耶。答。同一欲頂。亦可合一。魔凡天異。類應分二。華嚴偈云。或見如來清淨月。在於梵世及魔宮。自在天宮化樂宮。示現種種諸神變。或住夜摩兜率天。化樂自在魔王所。居處摩尼寶宮殿。說真實行令調伏。或至梵天眾會中。說四無量諸禪道。或至阿迦尼吒天。為說覺分諸寶華。則凡夫天與魔王天。同頂各方也。◎正脈曰。統論諸天。皆舉一以該餘。梵王攝四禪。帝釋攝六欲。欲頂攝魔外。色頂攝無想。邪正並該。但缺四空。意含文略。或此論現身。而四空無色。故不具。理實菩薩利生。顯密熟脫。難以凡情測度涯際也。又欲色空諸天。縱不具列。下文有無形想。悉該攝矣。 △辰九。天將。三。此下主伴對。將。佐。伴也。 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 若下。鬼神者。聖而不可知之謂神。人無能見者之謂鬼。又聖人之精氣及正直而申者。曰神。賢人之精氣及邪曲而屈者。曰鬼。又陽魂升於天者。曰神。陰魄降於地者。曰鬼。易曰。精氣為神。游魂為鬼。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婆沙云。神者。威也。令他畏其威故。鬼者。畏也。虛怯多怖畏故。又經論云。神者。力也。才能義。大能移山填海。小能隱顯變化。鬼者。歸也。依附義。大則依城附邑。小則依草附木。肇曰。神受善惡雜報。見形勝人劣天。身甚輕微。人難見故。此屬鬼神道也。救護者。護持三寶常興。救度眾生苦難也。 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下。天大將軍者。諸天上將。都統武士大元帥也。金光明經。散脂為大將。梵云散脂。此翻為密。名行理智。四皆密故。二十八部。巡遊世間。賞善罰惡。皆是散脂所管。大經云。八臂健提。天中力士。大論又稱鳩摩羅伽。此云童子。騎孔雀。擎雞持鐸。提赤幡者。復有韋紐。此云徧聞。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鳥。皆為諸天大將也。說法者。謂說五戒十善。摧邪輔正。護佛安僧法也。令成就者。下云。若有善願善心。持護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仁王云。若未來世受持三寶者。我佛使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一金剛吼。手持千寶相輪。二龍王吼。手持金輪燈。三無畏十力吼。手持金剛杵。四雷電吼。手持千寶羅網。五無量力吼。手持五十劍輪。五大士。五千大神王。於彼國中大作利益。觀音身說亦然。無剎無類不現。 △辰十。四天。王。子。皆主也。 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 統世界者。即須彌各面。分統四天下之世界也。護眾生者。謂保護四洲中一切國土。所有王臣與人民也。 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下。四天王者。東名提頭賴吒。此云持國。亦云安民。居黃金埵。主乾闥婆。毗舍闍二部鬼。南名毘留勒叉。此云增長。又翻免離。居瑠璃埵。主鳩槃荼。薜荔多二部鬼。西名毘留博叉。此云廣目。亦翻雜語。居白銀埵。主諸毒龍。富單那二部鬼。北名毘沙門。此云多聞。亦翻普聞。居水晶埵。主夜叉。羅剎二部鬼。此是帝釋外臣武將。住須彌腰。各領二鬼。不令惱人。故稱護世。又能衛持佛法。利益眾生者也。金光明云。我等四王。二十八部百千鬼神。以淨天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是故我等名護世王。說法令成者。說諸戒善。護國安民。長福消災法也。以此四王。上品十善所感。或不殺戒增上功德。或一日夜齋戒力感。俱舍云。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堅首及持鬘。常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唐天寶年間。西番五國。來寇安西。玄宗詔不空三藏入內。持念護國仁王陀羅尼。方二七徧。忽見神將五百。荷戈殿前。對曰。北方天王第二子獨健。往救安西。隨後表奏。因勅諸道府州。西北隅置四天像。永護國界也。淨名云。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淨名既爾。觀音亦然。 △辰十一。王子。 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 愛生天者。為欣天上淨樂。而厭人間欲染苦也。驅鬼神者。為欲降魔伏外。殃惡福善也。 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下。四天太子。即那吒類。能驅鬼神。大吉義經云。護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姿貌端正。有大勢力。皆名曰帝。四王合有三百六十四子。能護十方。智論亦如是說。孔雀經云。彼有子孫。兄弟軍將。大臣雜使。如是等眾。又統鬼神二十八部者。一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則成二十四部。四維各一。合為二十八部。二云。一方有五部。地水火風空。四方成二十。并四王八部。感通傳。天人費氏云。我是南天王第五子。第三子張璵。撰祇桓圖。北方天王第十六子。造五精舍記。王各九十一子。各御邦都。並依佛法。一王之下有八將軍。四王三十二將。周四天下。往還護助諸出家人。受佛親囑。不使魔撓。韋馱天將。三十二將之中最為弘護。魔子魔女輕弄比丘者。恓惶疾赴。應機除剪。以是韋將修童真行。誓護佛身故。下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為大力鬼。中品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末法之中熾盛世間。又云。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此等皆為四天王子驅使。故智論云。一切山河樹林。土地城郭。一切鬼神皆屬四天王管。是則天父正統。太子亞之。現說令成者。亦以皈戒齋善。賞罰調伏也。長水曰。輔政統攝。跨握鬼物。護世益人。菩薩身同。先令成就。後使脫離。 △辰十二。人王。次人中二。一君臣對。 若諸眾生。樂為人王。 人王。有五。統御南天一洲。奮戈始定。名鐵輪王。十善化世。不起三品惡業。統御東南二洲。震威乃服。名銅輪王。亦十善化。功勝鐵輪。統東西南三洲。遣使方降。名銀輪王。亦十善化。功勝銅輪。統御四洲。望風順化。名金輪王。具足七寶千子。能使四天十善。功德最大。尤勝銀輪。除上四轉輪王。第五粟散王。西域十六國王。此土三王夏商周。諸侯王等。又中國名大。附庸名小。 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下。人王同以中品五戒十善化他為因。說法者。即說恭己南面。無為而治。道德仁義。綱常倫理法也。莊子云。帝王以天地為宗。道德為主。無為為常。桓子曰。三皇以道治。五帝為德化。三王由仁義。五霸用權智。淨名云。若在剎利。教以忍辱。令成就者。心地觀云。聖王以正法化。能使眾生安樂。八大恐怖不入其國。如是人王。令修十善。等視群生。如同一子。若有人王。成就正見。如法化世。名為天主。以天善法。化世間故。雖處人間。修行天業。賞罰之心無偏黨故。金光明經。佛言。此贍部洲。八萬四千諸人王等。快樂自在。隨彼宿因而受其報。不起惡念。貪求他國。咸生少欲利樂之心。無有闘戰等苦。慈悲謙讓。增長善根。常行惠施。具十善業。爾時四天王白佛言。若有人王。不生高舉。離諸憍慢。端心正念。聽是經王正法之水。甘露上味。增溢身心。便為已種轉輪聖王。釋梵天主善根種子。當令無量萬億眾生。出生死苦。得湼槃樂。仁王經。佛言。我今五眼。明見三世一切國王。皆由過去侍五百佛。得為帝王。是為一切聖人羅漢。而為來生彼國。作大利益。又有經云。若有人民。敬輔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現世。安隱豐樂。有所願求。無不稱心。所以者何。一切國王。於過去時。曾受如來清淨禁戒。常為人王。安隱快樂。以是因緣。違順果報皆如響應。大集經云。國王護法。增三精精氣。一地精氣。謂如五穀豐熟。二眾生精氣。謂形貌光嚴。無諸疾疫。三善精氣。謂修施信戒等。 △辰十三。長者。二民間。有俗有真。俗又二。一顯隱對。 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 西天豪族富商。咸稱長者。東土重厚自居。名為長者。今文雙兼說也。福壽俱隆。名位相稱。而為大族貴姓之所尊主。才智並備。德行兩足。而為三世兩間之所推讓。法華云。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其家廣大。淨名經云。長者維摩。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資財無量。攝諸貧民。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孟子亦云。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具此三者。推讓宜矣。 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下。長者。經論明十德。謂姓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歎。下歸。說法令成者。為說孝悌忠信。濟貧賑飢等法。孟子曰。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在於自己。身無擇行。口無擇言。意無擇念。近不見其微疵。遠但挹其高風。西域如給孤。東夏如鄭賢等。淨名云。若在長者。為說勝法。何者尊勝。在於世法。教以修齊治平。博施濟眾。在出世法。教以施忍禪戒。聖財度人。什曰。聖人於凡夫為勝。佛果於三乘為勝。 △辰十四。居士。 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 名言。典章也。清淨。無為也。立言訓世。弘範自居。上士也。知言養氣。守道居貞。中士也。不事功名。隱居潔操。下士也。 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下。居士者。正脈云。居常談道論德。著書垂教故。長水曰。博聞強識。秉志廉貞。故名居士。說法者。為說禮義廉恥。韜光寡欲。樂天知命等法。如此方莊列許由。淨名云。若在居士。斷其貪著。所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如孔子蔬食。顏子瓢飲等。 △辰十五。宰官。二儒道對。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 大曰國土。國。域也。方域義。土。壤也。圓壤義。中曰邦。封也。分封於有功者。小曰邑。縣也。懸繫於州郡者。治。政教也。剖。分判也。斷。裁決也。上句官義。下句宰義。 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於彼前現者。如淨名曰。若在大臣。教以正法。謂正己正人。正國正君等。官。功能義。以功能輔政於上也。一言可以興邦。如定公等。宰。主執義。以賞罰執持於下也。片言可以折獄。如子路等。上自卿相三台。下至州牧百僚。皆宰官也。說法令成者。為說勵精圖治。盡忠報國。舉直錯枉。端風正化。是也。 △辰十六。梵裔。 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 天文地理。陰陽度算曰數。巫醫相卜。兵符咒訣曰術。烹金煉石。技藝濟世曰攝。服餌嚥精。藥食延生曰衛。如此方郭璞。華陀。黃石公。張道陵等。 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婆羅門。翻淨行。或淨裔。亦云梵志。謂是梵天苗裔也。劫初種族。山野自閒。應法師云。其人自謂從梵天口生。四姓中勝。獨取梵名。承習梵天法者。肇云。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現身說成者。治世語言。咸會實相。資生道業。皆順正法。淨名云。若在婆羅門。除其我慢。什曰。廣學問。求邪道。自恃智慧。驕慢自在。故令除其道術我慢。謙己仁民益物法也。彼經偈云。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我心驕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華嚴五地云。此菩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所謂文字算數。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顛狂乾消。鬼魅蠱毒。悉能除斷。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但於眾生。不為煩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此亦四姓舉一。以攝餘三。及於十八姓也。 △辰十七。比丘。真。亦二。一出家。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 出家者。謂出三界族姓之家。入釋迦如來種故。西天九十五種。俱有出家沙門。則出家者信非一種。今是沙門。是釋子也。揀分四句。是釋子。非沙門。王種也。是沙門。非釋子。梵志也。非釋子。非沙門。賤姓也。是釋子。是沙門。比丘也。瑜伽論。沙門四種。一勝道。佛菩薩等。二說道。談正法者。三活道。修善道品。四汙道。外道邪行。又出家亦四句。一形心俱不出。俗家人。二形出心不出。外道出家者。三心出形不出。在家修道者。四形心俱出。出家修證者。梵語尸羅。此云戒。梵語毘尼。此云律。由依律法。方能止持故。戒有五篇七聚。故云諸也。 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比丘。翻為除饉男。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世間眾生因果之饉乏故。現為說者。說諸律儀。道共。定共。及三聚等法也。令其成者。成其持戒。真實僧寶。智度論。僧四種。一有羞僧。持戒清淨。二無羞僧。戒有缺漏。三啞羊僧。根鈍愚法。四真實僧。斷證行道。令成初後二種。報恩經云。僧是出三界之福田。戒為種萬善之根本。世人禮供請祈。必蒙感應遂意。心地觀云。僧有三種。一菩薩僧。文殊彌勒等。二聲聞僧。舍利目連。三凡夫僧。持戒說法者。復有一類名福田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然能具足一切正見。為他演說眾聖道法。利樂眾生。深信因果。隨犯隨悔。常發善願。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餘眾生百千萬倍。如鬱金華。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華。正見比丘亦復如是。以是因緣。名福田僧。偈云。在家能招煩惱因。出家亦破清淨戒。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菩薩聲聞常在世。無數方便度眾生。若有眾生信樂心。各入三乘安樂地。 △辰十八。尼眾。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諸禁戒者。比丘二百五十。尼有三百四十八也。詳如律部。尼者。善見云。尼。女也。女人出家通稱。則比丘尼。翻除饉女。說法者。亦說律儀。無漏。禪戒。及八敬。頌曰。禮不駡謗不舉過。從僧受戒行摩那。半月僧中求教授。安居近僧請自恣等五百戒。無盡戒也。故智論云。尼得無量律儀。現身令成者。經云。大悲菩薩化世間。方便引導眾生故。內秘一乘真實行。外現緣覺及聲聞。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惟欣寂滅厭塵勞。有經云。苾蒭男。苾蒭女。苾蒭。香草名。含五義。一體性柔軟。喻僧能折伏身語粗獷。二引蔓旁布。喻僧傳法度人不絕。三馨香遠聞。喻僧戒德芬馥。為眾所聞。四能療疼痛。喻僧能斷煩惱毒害。五不背日光。喻僧常向佛日。通達佛慧。出家男女具斯五德。為世福田。又出家二眾亦有破戒邪見者。有三聚別。一有類外道出家。故壞佛法。下云。云何賊人。假我衣服。禆販如來。造種種業。二不發好心。為求利養出家。法華云。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於戒有缺漏。是小智已出。三菩薩現化。法華云。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若我具足說。種種現化事。眾生聞是者。心則懷疑惑。今觀音順逆皆現。密行叵測。世人見聞。亦當明辨。 △辰十九。善男。二在家。二。先修真。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 五戒者。世教名五常。佛法稱五戒。常者不易。戒者防非。仁則不殺。義則不盜。禮則不邪淫。信則不妄語。智則不飲酒。大小乘律。五戒為根。四性一遮。酒乃遮制。餘是性惡。性戒者。莫論受與不受。犯即是罪。持即是善。遮戒者。若受戒。持生福。犯獲罪。若不受戒。持無福。犯無罪。性戒。輪王向用。遮戒。釋尊新制。樂持者。五戒不持。人天路絕故。 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優婆塞者。漢名伊蒲塞。中華翻為近住。言受戒行。堪近僧住也。秦云優婆塞。肇曰。信士男。淨名疏。清淨士。亦云善宿男。雖居俗家。持佛五戒。住宿皆成善故。湼槃疏。名勳士。今持五戒。永斷俗法。於佛有功故。亦名善宿。形雖在俗。持出家戒。住宿福善。與佛相近故。後一日夜。加八齋戒。男女各宿。善法同佛僧故。西域記云。鄔波索迦。唐翻近事男。親近承事諸佛法故。現為說者。即說三皈五戒。八齋十善法也。如佛為提謂長者等說諸皈戒。乃至為智光長者說報四恩等法。心地觀云。三寶常住化於世。恩德廣大不思議。是故受持菩薩戒。感世出世無為果。 △辰二十。信女。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 五戒居者。以佛五戒為居宿也。五戒與十善。開合之異。殺盜婬戒。即身三善。然有止行。不殺不盜不婬。止惡善也。放生布施梵行。行好善也。不妄語戒。攝口四善。亦具止行。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止惡善也。誠實語。質直語。和諍語。柔軟語。行好善也。飲酒一戒。防意地亂。攝意三善。亦有止行。不貪不嗔不癡。止惡善也。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行好善也。 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夷者。西域女人通稱。優婆夷。此云清信女。信佛僧戒。清淨居宿故。亦曰鄔波斯迦。此云近事女。受持三皈五戒。堪能親近承事三寶故。現說同前。三皈。佛法僧也。如報恩經。八齋者。八關齋戒也。前五戒外。加六不坐臥高廣大床。七不著華鬘瓔珞。香油塗身。八。不自歌舞伎樂及往觀聽。并過中不食。以八關戒助成齋體也。戒消災經云。印土一男。堅持五戒。出外親友苦勸飲酒。遠至他邦。宿噉人鬼婦家。雖破酒戒。餘四戒全。天神護之。鬼不能噉。即與鬼婦父母。說佛五種戒法。領同見佛。除諸災障。律云。迦旃延善能化人皈戒。令屠受夜戒。婬者受晝戒。後受報時。各於晝夜見前樂相。舍衛國有長者。感生一兒。初生現異。母置熬盤釜中不死。後墮河水。巨魚吞之。富翁奴捕。剖魚得子。因有嗣喜。兩家詣王。求斷共養。各娶各子。後出家時。字曰重姓。阿難白問。佛答過去毘婆尸佛。時有長者。受三自皈。持不殺戒。以呵梨勒菓。施一頭痛比丘。復以一錢施佛。彼之長者。今重姓也。自爾以來。九十一劫。財富壽長。無病不天。得五不死。今值於我。得羅漢果。增一云。壽命極長。薄拘羅第一也。是知道俗男女。修持戒法為上。經云。若有清信善男女。日夜能觀妙理空。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淨戒。若有智者生信解。念念觀察悟真如。十方諸佛皆現前。菩提妙果自然證。 △辰二十一。女主。次性真。二。先大家。 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 正位乎內。名曰內政。貞靜勤儉。以肅中外也。操持於己。名曰立身。孝敬仁慈。以事上下也。家通大夫以下。國通諸侯以上。專心守婦職之道。一意成閨門之德。故云以修。三綱是禮之大體。五倫為萬化之源。今則夫婦有別。家齊而國治矣。 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天子之后曰女主。邦君之妻曰國夫人。諸侯之婦女也。妻因夫榮而有誥命者。曰命婦。通諸公卿士大夫也。家。訓為姑。后妃所師事者。稱曰大家。如漢曹惠姬是也。班彪之女。名昭。曹世叔之妻也。和帝數召入內。令皇后貴妃師事之。號為曹大家。其兄班固修漢書。未卒業而死。班昭續之。古今稱曰女史。為說者。謂說三從。從父。從夫。從子。四德。貞正德。順言德。織工德。婉容德。慈悲。佛性。前世法。此出世法。法也。孟云。女嫁也。母命曰必敬。必戒無違夫子。如妙莊嚴王淨德夫人等。湼槃云。女人了佛性。是女中丈夫。現身令成者。法華妙音菩薩云。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維摩云。若在內官。化正宮女。智度為母。法喜為妻。華嚴云。長者妻名善慧。見高行佛。以一寶錢供養。是時文殊侍者而為說法。發菩提心。離欲解脫。成就無邊巧方便智。 △辰二十二。童男。次幼童。 若有眾生。不壞男根。 不壞男根者。一本真心。純精不雜。女色欲境絕無染著者也。 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童男者。西域記云。十五以下名曰童子。幼稚無識稱蒙童。毫無人欲為毫童。純一天真號童真。禮有陽童。純陽不壞故。說法者。為說心無愛染。純一精真。忠孝禮義法也。淨名云。善心誠實男。釋曰。性善天具。元真不動故。又魯論云。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現身令成者。如淨藏淨眼二子。轉開父王邪心。維摩亦云。若在王子。示以忠孝。華嚴。善財童子徧參知識。眾藝童子善知眾藝。 △辰二十三。童女。 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 處女。亦名處子。未出嫁之女也。法華明三。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小女者。八歲已下。幼小之女也。處女者。八歲以上。居處在家。未許配也。寡女者。十歲已後。許人未嫁而喪夫也。今舉中攝前後耳。愛樂者。希望喜慕。處身者。願為處女。貞潔自守。終身不出嫁也。以禮逼聘來迎曰侵。以勢強施幣取曰暴。不求者。不願隨從。意謂端莊靜處。縱有橫逆聘幣侵暴。亦矢志不從也。柏舟詩曰。實維我儀。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童女者。八歲上下通稱。童。獨也。男子生而願為之有室。童男獨無室也。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童女獨無家也。說法者。為說一真無為。清淨無漏。幽閒貞靜法也。淨名云。慈悲心為女。現成者。如八歲龍女。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華嚴。有德童女。證得解脫。名幻持等。 △辰二十四。諸天。此下八部名雜。分四。一天龍對。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 諸天者。釋開二義。一。三界二十八天。上不出者。皆此所攝。二。除上二十八天。下及日月星天。耆婆天。摩利支天。毘首羯磨等天。乃至天臣天將。天后天仙。眷屬軍民人等。亦此中攝。樂出者。亦四釋。一出下下倫。升上上天。正法念云。炎摩以上。貧富皆等。忉利以下。報有厚薄。薄者。雖有宮殿衣服。食常不足。受飢渴苦。餓時下閻浮提。摘酸棗食。又從下下諸天直至上上色空。並厭下天苦麤。欣上淨妙。二出諸天界。願生人間。諸天雖樂。不得見佛。智論說。閻浮人三事勝天。一能斷欲。二識念力。三般若書。經中亦云。一梵行。二憶念。三勇猛精進。四佛生其中。是故諸天。下來聽法。又經云。諸天嘗自思惟。我等何時當得人身。生釋迦佛法中。受比丘戒。裴序云。可以整心慮。趣菩提者。惟人道耳。故樂人也。三出凡夫天。生聖人天。大論。明天四種。一天。諸國人王。二生天。三界諸天。三淨天。人中聖天。四淨生天。天中聖人。湼槃亦云。一世間天。如諸國王。二生天。欲色空天。三淨天。四果支佛。四義天。十住菩薩。今願生於後二。欲則兜率內苑。色則那舍五天。空隣色頂十地。四出三界天。超三界外。若於四空。窮盡空理。了妙覺心。便出三界。生十方土。見佛聞法。斷惑證真。成正覺果。 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現身者。下云。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名不回心鈍阿羅漢。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說法者。為說無常苦空。施戒道心法也。因果經云。諸天本修少善。得受天樂。果報將盡。生大憂苦。心地觀云。無想諸天八萬歲。福盡還歸諸惡道。人天為王得自在。三聚淨戒作良緣。前二句證無常。後二句證戒善。正法念云。若有餘惡。難得生天。形貌減劣。光明微少。餘天輕笑。天女皆捨。與修羅戰。為他所殺。此證死苦。雜阿含云。施諸勝衣妙香。或美食愛物。不殺生。濟貧人。見佛僧。聞正法。一宿齋戒。不貪不怠等因。並生天上。受天勝樂。長阿含云。若於佛所淨修梵行。忉利天中增益五福。謂壽命。身色。名稱。福樂。威德。此證施福樂果。如善住天子。將墮畜生及獄。佛說尊勝神咒。免離其苦。瑜珈經云。諸天欲樂。策發菩提道心。即脫一切憂苦而成正覺。成就者。正脈云。遂其脫離之願也。故此縱出。與下度脫義同。但前之希求。是冀望勝事成就。此之厭離。是不樂本位。而思欲脫去也。準知前之解脫成就。謂解其熟因。脫其實果。成辦劣因。圓就勝果。後之度脫成就。謂度出苦輪。脫入樂報。成其出離所厭舊處。就其得生能欣新所。義有小不同耳。雲棲云。此與法華大同小異。彼則俱稱得度。此則種種差別。四聖梵天皆云解脫。即彼經得度也。帝釋天等皆云成就。各滿其本所欲也。梵亦天類。例解脫者。以離欲也。八部下云出倫脫倫者。厭本倫而欲超之也。又樂出樂脫。未委樂生何所。下云。若諸眾生。樂人修人。則八部中亦有樂生人道。堪能見佛。易得成道者也。所以兩經異者。正顯菩薩利生百千方便。況此小不同乎。 △辰二十五。龍眾。 若有諸龍。樂出龍倫。 梵語那伽。此云龍。有四。一守天宮殿。二興雲降雨。三開瀆決江。四守護伏藏。經明形類有五。一象形。善住為主。二蛇形。難陀為主。三馬形。阿那婆達多為主。四魚形。婆樓那為主。五蝦蟇形。摩那斯為主。樂出者。僧祇律明龍有五苦。謂生眠婬瞋死。五時之中。不免蛇形。復有三苦。一雖食百味。最初一口化為蝦蟇。二背布鱗道。砂石雨時。痛乃連心。三蜈蚣食腦。細虫鑽身。金翅吞噉。商問求何。答願生人道。就佛出家。長阿含經。亦明龍有三患。一熱砂燒身。二風壞宮衣。三金翅鳥噉。若到阿耨達池。即無此三苦患。 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現者。須彌藏經。佛告龍仙菩薩。汝於燃燈佛所為化諸龍。今四生龍。有諸惡毒。見毒。觸毒。氣毒。齧毒。貪瞋癡毒。云何如法。當令除滅。菩薩答言。我入其窟住深三昧。彼當降伏。此諸龍王安住大乘。精進修行。有大威德。率諸眷屬。毋作災禍。令佛法僧久住不滅。又智論云。龍是七地菩薩。說法者。為說施戒仁慈。正直和敬。福國仁民。護佛供僧法也。如龍樹菩薩。化五百龍眾受戒類。罵意經云。墮龍趣中。有四因緣。一布施。二瞋恚。三輕人。四自高。阿含云。先多瞋恚。心曲不端。犯戒鬪諍。故墮龍中。由大行布施福力故。七寶為殿。正法念云。龍王有二。一者法行。護諸世間。住處不雨熱沙。二者非法行。壞諸世間。住處雨沙。焚燒宮殿。若人順法。供養佛僧。令法行龍王增大善力。風調雨順。五穀豐熟。若人不善。不孝父母。令非法龍王增惡勢力。起惡風雨。五穀不登。又龍王經云。龍王白佛。有四金翅。常來食之。願佛擁護。佛即脫身皂衣。告曰。汝取是衣。分徧諸龍。有一縷者。鳥不敢犯。此明法行龍王。皈敬佛戒。故得離諸患也。 △辰二十六。藥叉。二鬼神對。此一鬼。下二。神也。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 藥叉。此云捷疾。亦曰夜叉。此云勇健。暴惡。清涼曰。此云輕捷。飛空速疾故。亦云苦活。此類飛空噉人故。肇曰。天夜叉者。居下二天。守天城池門閣故。 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現身者。華嚴鈔云。菩薩示為其王。翻加守護。亦令愛見羅剎不害法身慧命。最勝王經云。是等藥叉。皆悉愛樂如來正法。深心護持。不生疲懈。說法者。為說不殺不害。修福修施。擁護三寶法也。什曰。秦言貴人。亦言輕健。輕疾。有三。一在地。二在空。三飛空。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佛轉法輪時。地夜叉唱。空夜叉聞。空夜叉唱。四天王聞。如是乃至梵天。令成就者。如楞伽十首夜叉王。請佛說楞伽經。華嚴云。如來教理等世間。勇健慧王之所悟。佛使世間成法器。此勇敵軍能解悟。 △辰二十七。闥婆。 若乾闥婆。樂脫其倫。 乾闥婆。此云香陰。不噉酒肉。惟香資陰故。清涼云。食香。止十寶山間。食諸香粖故。音義云。齅香。聞得飲食香氣。住彼設樂以求食也。又云。尋香行。在須彌南。金剛窟住。帝釋須樂。燒沉水香。此神即尋香氣而往。什曰。此是天王幢倒俗樂神也。天欲作樂。爾時樂神身有異相。然後上天。此上。樂脫樂度。與前樂出義同。 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現身者。如妙音菩薩。以十萬種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得普現色身及語言三昧也。說法者。為說百千伎樂。種種戲現。如幻不實。美妙供養法也。起世經云。雪山右面黑山。北有香山。中有歌舞唱伎音樂之聲。山有二崛。七寶所成。柔輭香潔。猶如天衣。妙香乾闥婆王。從有五百王。止住其中。楞伽等云。諸乾闥婆。能變一切人物鳥獸。城邑園林。池沼樓閣。凡愚無智。而起實想。令成者。華嚴云。如來為說廣大法。師子幢王能演暢。如來普現妙色身。妙音如是觀於佛。 △辰二十八。修羅。 若阿修羅。樂脫其倫。 阿修羅。婆沙論。阿素洛。此翻無端正。男醜女端正故。又云非天。諂詐非天行故。又此神報最勝。隣次諸天而非天也。什曰。秦言不飲酒。雜寶藏云。有二因緣。一由過去持不飲酒戒。宿習餘力所致。二因好酒。妬見天飲甘露。四天採花。醞釀四海。龍魚業力。其味不變。瞋誓斷酒。樂脫倫者。起世經云。修羅所居宮殿城郭器用。降地居天一等。婚姻男女法式。略如人間。長阿含云。南洲金剛山中。有修羅宮。六千由旬。欄楯行樹。然一日一夜。三時受苦。苦具自來入其宮中。 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現身者。佛地論。屬天種。正法念。鬼畜種。大權示現。往緣叵測。智論云。羅睺修羅王。亦是大菩薩。華嚴云。羅睺。得現為會主解脫門。毘摩。得現無量劫解脫門。婆稚。得震動十方解脫門等。說法者。為說柔和善順。慈忍謙敬施福法也。業報差別經云。由身口意。行微惡業。我慢邪慢。回諸善根。向修羅道。餘經亦云。因瞋慢疑。墮生彼類。阿毘曇論云。不能忍善。不能下意。諦觀種種教化。以憍慢故。非善健兒。又非天行。名阿修羅。名義集云。由在因時。雖行五常。懷猜忌心。欲勝他故。作下品十善。感修羅身。 令成者。正法念云。於前身時。作大施會。供諸外道及餘破戒雜行之人。心無正念。行不淨施。命終生修羅中。有上中下不等。文句云。昔有婆羅門。聰明廣施。四千車食。載於曠野。正施供時。見一佛塔。諸惡人燒。即以四千車載水。滅火而救。歡喜發願。當得欲界第一大身。殺此惡逆。既無正信。好鬪行施。故生光明城中作修羅王。智度論云。日放光照。其眼不見。舉手障蔽。又以氣呵。日月失光。來訴世尊。佛告羅睺。莫吞日月。羅睺戰動。身流白汗。婆稚問言。何故驚慄。猶如病怖。羅睺答曰。我若不放月。頭破作七分。日月眾生力。佛力眾因緣。設活不安隱。故我疾放去。諸經論中。八部有迦樓羅。在修羅後。緊那羅前。法華亦具。今為補云。若迦樓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迦樓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釋曰。迦樓羅翻金翅。翅翮金色故。頭尾相去八千由旬。高下亦爾。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飛時從一須彌。至一須彌。中不停止。頸有大如意珠。以龍為食。翅搏海水。卵開二百由旬。胎四百。濕八百。化一千六百。如次噉一二三四龍。樂脫者。金翅壽八千歲。命將盡時。飢火所燒。下風輪際。上飛七番。金剛山頂命終。身爛心在。成如意珠。龍得之成王。鳥臨終時。苦痛眾故。說法者。為說不瞋不殺。不慢不害。皈戒齋施諸善法也。阿含云。心高瞋慢故。墮畜生類。大施福德故。為鳥中王。龍鳥並受八關齋戒。因緣如菩薩處胎經說。長含經云。有化龍子。受八齋戒。金翅不能吞食。鳥聞其緣。亦受五戒。佛令釋子食時施濟。鳥受食已。猶天甘露。增大神力。雄化為天子。雌化為天女。化已。住處自有寶宮。故涅槃云。惟不能食受三皈者。華嚴云。佛法如雲悉充滿。寶髻聽聞心不逆。 △辰二十九。緊那。三地空對。此空行。下地行也。 若緊那羅。樂脫其倫。 緊那羅。此云疑神。其形似人。而頭有一角故。什曰。人非人。音義云。緊。猶豫也。那羅。丈夫也。形貌如人。而口似牛。使見者猶豫不敬故。唐翻歌神。以能歌詠故。是天帝絲竹法樂神也。小不及乾闥婆。 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我現彼身者。雜心論云。此即四王眷屬。表菩薩似眾生形而非眾生。常以法樂娛眾生故。為說法者。謂說絃歌戒善。諦緣度力。種種法門。供養三寶。娛樂眾生。調伏惑業。遊戲自在法也。菩薩處胎經云。須彌山北。十寶山間。由昔布施之力。居七寶殿。壽命甚長。諸天燕會。與乾闥婆分番上下。天欲奏樂。腋下汗流。便自上天。又能歌咏諸法實相。以讚世尊。文句曰。舊云。法緊奏四諦。妙緊奏十二因緣。大緊奏六度。持緊總奏前三。令其成者。大樹緊那羅王經云。此王在如來前調琴。奏出八萬四千伎樂。其音普聞大千世界。須彌涌沒低昂。一切聲聞猶如舞戲。天冠菩薩問迦葉言。云何今日如小兒戲。答言。非本心也。佛受供已。記其當得作佛。號功德王。華嚴云。大悲救物令清淨。此寶樹王能悟入。眾生聞者咸欣悅。如是吼聲能信受。 △辰三十。摩呼。 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 摩呼羅伽。什曰。地龍。肇曰。大蟒神。長水云。田蚥腹行之類。音義云。摩呼。此云大。羅伽。此云胸腹行。龍類所攝。舊云蟒神者。相似翻名。非正對也。為說者。是說仁慈正直。聽經行施。設供營塔法也。如迦毘尊者。為受皈戒而現化。法敏大師與說華嚴而解脫。郄后得梁皇懺而昇天。䢼神得世高福而趣樂。 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現身令成者。清涼云。大腹行蟒龍類。表菩薩徧行而無行也。經云。皆勤修廣大方便。永割癡網。以其聾騃。故令捨癡。華嚴云。師子臆王。得為眾生救護解脫。須彌臆王。得到彼岸滿足解脫。 △辰三十一。人眾。四幽明對。此明。下幽也。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 梵語僕呼繕那。此云眾生。有三。一。四大五陰。眾法合生故。如同性經。二。三聚不定故。如釋論。三。十界差別故。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今則七趣八部。機宜異故。梵語摩㝹沙。大論云。人。法苑曰。忍也。違順能忍故。孟子曰。人。仁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頂生王經云。人者。意也。能善思惟。能憶念故。婆沙云。人能息意。能修道。得達分故。樂修。含八意。一。人身難得。故求不失。二。世世為人。易於修證。三。三乘聖人並生人中。四。惟於人世可值佛法。五。八部尚慕。人豈不願。六。獨人道中能趣菩提。七。諸天著樂。餘趣多苦。八。佛菩薩道皆從人得。 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現人身者。二意。一。上開十二。別也。今一總也。二。前列係有名位人言。此係無名位者。十六惡律儀等。說法者。為說戒善綱常。八義四端法也。五戒五常千善。如上男女中明。三綱者。父為子綱。慈與孝也。君為臣綱。義與忠也。夫為妻綱。唱與隨也。八義者。毘曇論云。人有八義。一聰明。二為勝。三細意。四正覺。五智慧。六能別。七道器。八善生。四端者。仁義禮智。孟曰。人有四端。猶有四體也。令成者。因本經云。諸天及三天下。各有三種勝南洲人。長壽。色勝。地優也。南閻浮人。五種勝三天下。上至他化。勇健。正念。佛生。修善。梵行也。阿含云。一勇猛強記。能造善業。二勤修梵行。能斷婬欲。三佛出其土。說法教化。今成南洲人果報也。四句揀之。一從冥入冥。貧賤作惡。後生三塗惡趣。二從冥入明。貧賤行善。後生人天善道。三從明入冥。富貴造惡。後生三塗惡趣。四從明入明。富貴修善。後生人天善道。今令成其二四句也。問。此諸眾生。與前天龍男女。有揀別否。答。詳義有別。前初十二眾生。是不定聚。現在以上善因。而求當來上善樂果。次七。定於現在發心。求現在報。而易男女名者。良由出家持戒大丈夫事。將相難能。孟曰。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居廣居。立正位。行大道。名大丈夫。故比丘塞曰男子也。大經云。女知佛性。女中丈夫。男若不知。男中婦女。今女能知佛性。故尼夷曰女人子也。至於童女女主。貞烈性故。亦云處女女人。童男云眾生者。楞伽云。眾生以何為因。佛言。身口意三。善業為因。若無五戒善因。奚感人道善報。童男不壞男根。五戒性善曰全。稱眾生也。宜矣。後七名天龍者。亦約定聚。樂出現倫。以勝善因。而求當來超勝善果樂報。此一人道稱眾生者。亦約現在定聚。修戒善因。願當還生人中。世世不失人身。見佛聞法。修諸戒善。速成正覺果也。細推文義。前後各別。應如法思知。 △辰三十二。非人。 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 非人一句。總也。華嚴。有二天。一同生。二同名。藥師。有俱生神。罵意經。列四神。一天神。二地神。三旁人神。四自意神。乃至鬼畜地獄。皆此所攝。有無形想。別也。釋義分二。一依止差別。有形。即色界四禪。無形。即空無邊處。有想。即識無邊處。無想。即無所有處。更有非有想非無想。非非想處也。非有色。五那含也。非無色。無想天也。乃至胎卵濕化。即攝欲界六道。二類生差別。有形。有色也。休咎精明類。無形。無色也。空散銷沉類。有想。神鬼精靈類。無想。精神化為土木金石類。更兼非有色。水母以蝦為目等類。非無色。咒詛厭生類。非有想。蒲盧異質相成等類。非無想。土梟破鏡類。乃至卵生。魚鳥龜蛇類。胎生。人畜龍仙類。濕生。含蠢蠕動類。化生。轉蛻飛行類。並在此攝。 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為說法者。是說不造十惡。皈敬三寶。修諸戒善。成多福慧法也。現身令成者。下云。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普門品云。聞名及見身。能滅諸有苦。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故此成就有二。一成其脫苦。二就其覺果。機教對論。八部。樂度為因。菩薩現說為緣。菩薩現說為因。八部得度為果。又八部見聞佛法有無。通開四句。初戒乘俱急。人天聞法悟道。二乘急戒緩。四趣見聞佛法。三戒急乘緩。人天不聞佛法。四乘戒俱緩。四趣受苦無聞。舍利弗問經云。八部何因生惡道。又常聞正法。佛言。以二種業。一由惡業生惡道。二以善業受樂果。一天神。先以車輦舍宅衣食。供養三寶父母聖賢。後懷慳嫉故。二龍神。修福行施。不依正念。性急多瞋曲故。三夜叉神。好大布施。生勝負心。或先損害。後加饒益故。四乾闥婆神。好施懷瞋。獻伎樂故。五阿修羅神。志強喜捨。不隨善友。所作淨福。好逐幻偽。作邪福故。六迦樓那神。先修大捨。高心凌物故。七緊那羅神。好勸眾生。歌咏三寶。未正其志。逐諸邪行故。八摩睺羅神。好施護法。多瞋恚故。如是皆由依附邪師。以邪亂正。俱謂是道。故成八部神也。若十善戒。別對治惡釋之。天說不殺。令其好生為德故。龍說不婬。令治喜調戲故。夜叉不惡口。令治吞噉人故。乾闥婆不愚癡邪見。令治尋香作樂。以求食故。修羅不貪。令治欲天權位。起鬪諍故。迦樓不盜。對治偷食龍子女故。緊那羅不綺語。令治戲謔歌詠故。摩睺不瞋。治其常含毒故。人不兩舌。治其說是非故。非人說不妄言。治其妄說禍福故。故一戒善法行。再加聞說施福仁慈。護持三寶。自得世出世間正因果矣。 △卯三。結由三昧力體。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下。結其名也。隨緣示現曰妙。身說無過曰淨。赴感普徧曰應。塵剎盡到曰入。皆下。出其由也。稱性起修。修同幻相。故曰無作。非二乘有作也。全修即性。性如剛體。故曰妙力。非權乘用力也。性修無礙。真俗閎通。故曰自在。上同諸佛解脫境也。約教配之。三昧中聞。應說人天二乘。三昧熏修。應說菩薩佛乘。無作妙力自在。於三昧內。種熟脫三。令彼五教乘人。時時令成證也。三昧。是總。聞等為別。前二。用相。此一。結體。   幽溪曰。此經三十二應與普門品同。其所說法則異。彼為流通法華。純說佛法。此顯從體起用。無剎不現。無法不說。以泛應言。則楞嚴漚和用廣。以大體言。法華實智之本。一施權。一顯實。事不雷同。一敘因。一敘果。道非厓異。   釋曰。就法華。開六謬。一佛無明文謬。妙音品云。為諸眾生。說是經典。變為女身。為說是經。普門但云應以何身。而說何法。並無是經言句。誤也。二教無逗機謬。五千退席。舍利尚疑。況應雜乘。初心權機。單一實教。誤也。三法無圓通謬。佛以方便。示以三乘。引出入圓。況法法通圓。今滯蓮經一妙。誤也。四菩薩執一謬。大士既不通餘教乘。何持地云。普門示現。順逆皆通曰普。往來是道曰門。若執一順。奚稱自在。誤也。五違無方便謬。文云。為生說法。方便云何。偈曰。觀音妙智力。廣修智方便。云何彼經但顯實體。無施權用。不曉觀音者。觀機小大。應說權實諸法音也。無法不說曰方。隨機示現曰便。迷方便言。誤矣。六單果非因謬。一品始終。並云菩薩佛子。非如燈明多寶名佛。何云惟果。偈曰。佛子何因。聽觀音行。侍千億佛。發大淨願。何云無因。誤也。就楞嚴亦四謬。一無體謬。上云。寂滅現前。上同佛心。下云。同悲仰故。於我身心。獲無畏德。獲妙聞心。成一圓覺。何云但用無體。誤也。二無果謬。下云。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獲四不思議妙德。又云。得三摩提。成就菩提。何云但無因果。誤也。三無實謬。偈云。頂禮如來藏。但以此根修。豈此藏心見聞與彼諸佛知見。異而非實。誤也。四單權謬。本經陰入界等。妙真如性。諦緣度等。本如來藏。豈此法相與彼諸法實相。異不通實。誤也。準知二經。體用融。因果窮。法法通。教教同。將此就彼。益顯佛語不虛。菩薩妙應有本。何為執滯。罔議同異耶。   今以四句。明妙應法。一。一人一法。提謂。戒善法。單戒善。六行觀。人天因。上品戒善。加修諦緣度。三乘因。上上品戒善。加十力。一佛乘。如華嚴二地明。阿含。四諦法。自生滅。無生。無量。無作。至無盡法界。從小乘至一乘。或十二因緣法。生滅無生。思議不思議。普融無礙。自二乘入佛乘。方廣般若。六度法。住相無相。順性無性。稱法界性。一多即入。主伴無盡。從三入一。自偏歸圓。又依法華。知見實相。涅槃。佛性。華嚴。法界。單止惡行善。人天果。涅槃自利。二乘果。行行度他。三乘果。十力三覺。一佛乘果。楞嚴。藏心。捨苦惡。取善報。人天因果。斷見愛。得我空。二乘因果。斷塵沙。得法空。大乘因果。斷無明。得俱空。三乘因果。次第三藏心觀。終教因果。一心三藏心觀。頓教因果。圓融無礙。三藏心觀。圓教因果。乃至五如來藏。十不可說無盡法界如來藏心觀。圓成別教一乘毘盧大佛果也。上皆一人。隨依一法門。點化熟脫淺深也。二。多人一法。例前亦然。三。一人多法。謂小乘人。初從華嚴。直至法華五會。或四三二會。始熟脫。如提謂戒善。阿含諦緣。方廣般若六度。楞嚴藏心。法華種智。涅槃佛性。從人天二乘三乘。至後回心。一乘佛果也。四。多人多法。例上思知。以此四句。方顯大士隨機應教。無作妙力。自在成就一切眾生也。此實大士全體大用。徹果該因。奚有剩法不自在哉。 △寅二。十四無畏三。卯初。總標所起悲用。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 初承授證體。我復者。我承古佛授受心法。不獨前勳。更復有餘諸功德也。以。用也。不求別門。即用此法證也。聞下。出三昧體。 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與下。二功成施用。上四句拔苦功用。合於眾生悲也。因三昧中。悲心下化。願度眾生。證得眾生同體大悲。故眾生悲仰之時。一切苦難無不拔也。十方。橫該其處。三世。豎窮其時。六道。局於世間六凡。一切。通兼出世四聖。悲仰者。仰求菩薩大悲。拔出二障二死苦也。下四句隨機施德。普獲無畏益也。不待機感而應曰令。彼彼盡受所益曰獲。離怖得安曰無畏。令他快樂曰功。化功歸己曰德。菩薩返聞證性時。證全法界。而與眾生冥同一心。交參互徹。菩薩心內眾生。受諸苦惱。眾生心內菩薩。即施無畏。良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能啐啄同時。水月盡現。 機應對論。開為四句。一顯機顯應。如前三十二應。二顯機冥應。如此十四無畏。三冥機顯應。下不思議。前二手眼形咒。救施眾生也。四冥機冥應。不思議中。後二傍及六道皆令捨求也。文中三昧。因。妙力。果。眾生。機。身心。應。又以此因果雙通功德。體用並該。悲仰。機應兩兼。令獲。冥顯俱具。蕅益云。法華明果上勝用。此經兼顯從因剋果。又法華雙明機應。此經但明能應。釋曰。彼云。弘誓如海。歷劫難思。慈悲五觀。常願常仰。何云惟果無因。彼文並云。若有設入假使等說。乃至應以何身即為度說。此皆虛立之詞。實無顯機。二經文意。一揆不二。正顯大士。因果該徹。妙力體用。圓通神應。上已詳示。何猶依樣畫葫蘆。執迷不悟耶。 △卯二。別釋能施德相十四。辰初。苦惱。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先應德。自修證德。作能應之體也。不自觀音者。由我不自觀其所聽音聲也。以觀觀者。謂以耳門。觀照自己能聽聞性。徧及觀聽十方眾生圓明也。下云。圓照三昧。緣心自在。若欲易明。亦可說云。由我不自聞聲。以聞聞者。如下偈云。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 令下。次機益。令他脫難。成所益之果也。苦惱者。此一總。下十三別。前七難。苦也。後六。惱也。十方眾生者。謂十界聖凡也。聖則變易生死苦。所知理障惱。凡則分段生死苦。煩惱事障惱也。又苦。果報。惱。惑業。謂一人受一苦惱。多人受一苦惱。多人受一苦惱。多人受多苦惱。又別業別報。別業同報。同業別報。同業同報。觀聲即脫者。菩薩觀眾生苦惱稱名之聲。徧令解釋。眾生觀菩薩聞思救拔之音。即得度脫。何者。以同體悲仰故。則菩薩同心相應聞思之觀聲。故令解。眾生同氣相求救苦之觀音。故得脫。蓋眾生有二類。一前七難者。單苦而無惱。但能稱名。不暇聞思。二後六種及餘三乘四眾。單惱而無苦。不獨持名。而且觀心。故此一句。不局一大士身。而通二類眾生。華嚴所謂佛身徧在眾生心。眾生心外無別佛。否則心佛眾生三有別矣。豈理也哉。 △辰二。火燒。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初應德。旋。返迴也。復。還歸也。由四大纏。分視聽察。今既旋聞。見亦歸覺。覺妙明心。徧無塵相境也。 令下。機益。內外火性。同一本生。眼根屬火。若見業交。則見猛火。徧十方界。一者果報火。下從地獄。上至初禪。二惡業火。下徹三途。上窮三界。三煩惱火。下自六道。上極三乘。初一外火。眼見身覺故。二三內火。但有燒義故。又初二世間火。後一出世火。今云火不能燒者。通二釋。一菩薩性火內熄。塵火外亡。以此性德冥被眾生。故設入火。絕無災患。二眾生旋見。一心稱念。名全法界。神力無量。即為大悲威光所攝。何有燒難。如入山陰。暑不能侵也。法華云。若有持是觀音名者。設入大火不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義亦同此。下倣思知。 △辰三。水溺。 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三下。應。觀聽三義。一。一根既返。六根悉復。知見尚旋。況觀聽耶。二。不自觀音。以觀觀聽。觀聽圓明。寂照合空矣。三。六根互用。眼可觀聲觀聽。耳可聞色聞見也。 令下。機。聲塵流逸。如水漂溺。果報水淹二禪。惡業水沒非想。煩惱水沉等覺。開聽旋時。精真發明。閉聽復時。一真無為聞性內水。湛入合湛。聲相外水。如如不動。故令念者三水不蕩。此菩薩功德也。眾生口稱心念。及與菩薩心精通脗。感應道交。能所一如。縱注大水。不能汩沒。此眾生蒙被力也。法華云。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何況行者深觀。 △辰四。鬼風。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法華云。若有眾生。為求七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若有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若對今經。彼則明風隱鬼。此則明鬼隱風。若無黑風吹船。何能令入鬼國。今文缺者。譯脫略耳。故今釋中並為具顯。妄想殺害者。風以無明迷妄為因。動地殺物為緣。黑風一起。慧命頓亡。鬼以邪見憶想為因。噉精害人為緣。惡鬼纔現。法身全殞。斷滅心無者。菩薩返觀六根真性。則斷滅六識虛妄相想。元歸三種藏心。則無有殺心害意。由此風災除。而鬼難銷矣。 令者。眾生想虛妄。心瞋殺。鬼風熾然。飄流墮入。果報風括三禪。惡業風震三界。煩惱風動九界。果報鬼在欲界。惡業鬼擾非想。煩惱鬼害等覺。菩薩淨極光通。安有風災鬼難也哉。眾生若能持名。冥蒙功德加被。設遇鬼風。何可侵害耶。 △辰五。刀兵。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 五下。應。熏聞者。謂反聞時。本覺真聞。內熏妄聞也。成聞者。成證純真聞性也。銷復者。一根返源。六根盡脫也。同者。聲塵無形。聽性非相。總一真空。六一合同也。 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能下。機。分二。先法。根塵對敵。自他角立。則被兵刃。受其傷害。果報刀局地居天。惡業刀遍三界內。煩惱刀通三乘位。菩薩證得六根歸空。五塵非有。能令眾生度脫刀兵。不被其害。持名行者。仗憑三昧神通威力。即使刀兵臨身。亦段段壞。如孫敬德。刃過無傷也。 使下。次喻。根身喻水光。兵戈喻冰風。有解。妄根如刀。觸壞法界者。非也。濕日性。喻根身中藏性。冰刃風刀。能割之有體也。水根光身。所割之無礙也。六根既銷。一真性空。無可損動。奚容措刃。古德云。將頭臨白刃。如劍斬春風。 △辰六。鬼視。 六者。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 聞熏精明者。返聞功極。心精發暉也。法界者。根塵識處。三科七大。十法界也。明徧者。曜性發明。如日麗天。無幽不燭。無暗不破也。不全者。謂塵沙無明。陰隱亂想。愚迷黑暗。永遠滅去。不能全其生也。 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藥叉。云可惡。或勇惡。男鬼也。羅剎。云可畏。或速疾。女鬼也。此二是食人鬼。人屍若臭。咒養令鮮。大經云。羅剎婦女。隨所生子食之。復食其夫。多聞天轄。鳩槃茶。此云甕形。或云冬苽。陰囊如苽。行置肩上。坐便踞之。魘魅鬼也。增長天轄。毘舍遮。此云噉精氣。啖人及五穀之精氣。人心七渧甜水。和精氣神。鬼啖一渧頭痛。三渧悶絕。七渧即死。梁言顛倒鬼。持國天轄。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主熱病者。廣目天轄。等者。如韋陀羅。薜荔多等。果報鬼在欲頂。惡業鬼至空頂。煩惱鬼極菩薩。近傍不能視者。如土地不見洞山。鬼使不見事僧。梟鳥怕晝。眚者畏燈。視尚不能。況加害耶。今此大千。三昧圓照。明能破暗。則彼群邪。咸受幽氣。如何敢留。擾亂眾生。行者持名。大悲光覆。此如沸湯。彼如凍冰。煖氣忽隣。立刻銷殞。又下經云。一切鬼神磣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皆領深恩。當加守護。 △辰七。枷鎖。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 初句標。音本無相。根性無生。二皆空寂。故云圓銷。前云。性色真空。觀相元妄。觀下。釋。上句根空也。旋元自歸。根無所偶故。下句塵空也。於外六塵絕不流逸故。 獄囚曰禁。繩綑曰繫。喻六塵牢縛也。在頸曰枷。連身曰鎖。喻六根牽帶也。前云。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即法上禁繫枷鎖也。果報禁鎖局地居。惡業枷繫至六凡。煩惱枷禁徹三乘。今既入流亡所。根塵兩空。故令念者枷鎖自解脫也。一毫不著。五刑何有。 △辰八。劫賊。 八者。滅音圓聞。徧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滅音者。外無六塵賊。來劫家珍也。圓聞者。內無六根隔。一體圓融也。徧生慈者。內外平等。無自他相。一切時處。總成一片仁慈惻隱心也。險路者。生死煩惱二惡道也。劫奪功德法財。稱之為賊。眾生音聞兩立。物我成敵。便有怨賊。果報賊掠欲界。惡業賊奪三界。煩惱賊劫十地。今菩薩根境圓通。同為一體。徧令磣心毒人。悉化慈悲眷屬。即使口稱心念眾生。險路遇賊。賊亦無能劫。法華云。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華嚴云。菩薩見群生。在生死曠野。煩惱險惡處。魔賊之所攝。示其正直路。令入無畏城。 △辰九。貪欲。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貪欲。 熏聞離塵者。反聞內熏。外塵自不緣也。色不劫者。既不流逸奔色。豈被色賊劫家寶乎。戀著不捨曰貪。喜愛美好曰欲。心內迷惑也。過樂色荒曰婬。境上作業也。又自愛曰貪欲。奸他曰邪婬。又心識希須。但緣塵境而無作相。名貪欲。身根交遘。行其事迹而實有作。曰行婬。果報婬欲至六天。男女相染故。惡業婬欲頂四空。色空味禪故。煩惱婬欲通九界。二乘欣偏真涅槃。大乘樂六度萬行。一乘慕諸法實相。大士能以如幻聞熏金剛三昧。伏歸元真。發本明曜。不由前塵所起知見。塵離。則欲愛乾枯。性發。則本覺妙明。故能令持名者。婬欲永斷。斷性亦無矣。 △辰十。瞋恚。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 純音無塵者。音是法性妙音。以稱法性曰純。塵以染蔽為義。既不對根。稱曰無塵。融無對者。謂融根境兩相。圓成一真之性。既無能所。又絕是非。有何敵對。起瞋忿耶。 自惱曰恚。惱他曰瞋。惑心也。現怒曰忿。夙怨曰恨。業境也。又忤於外者曰忿恨。憎於內者曰瞋恚。違情成忿。對敵生瞋。果報瞋恚局欲界。上二界不行瞋鬪。惡業瞋忿遍於三界。禪天。恨色所籠。不樂入禪。空天。恨如瘡癰。病箭纏身。煩惱瞋忿直至九界。二乘厭三界生死。大乘惱塵沙生死。一乘惡法界眾生難度。遺教云。劫功德賊。無過瞋恚。華嚴云。一念瞋起。障百萬法。大集云。一念起瞋。一切魔鬼得便。觀音同體慈悲大力。離動離靜。非一非異。令諸持名行者。慈心相向。絕無違逆也。有解。純音無塵。是觀音義。正脈。音或聞字。然觀與聞。意旨甚順。何云背耶。 △辰十一。癡暗。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瑠璃。朗徹無礙。 銷塵旋明者。外塵既銷。內瑩發光。云何覺明不成圓妙也。法界。外器也。身心。內根也。猶如者。心中發明。身土喻如瑠璃。內外映徹也。下云。塵銷覺圓淨。寂照含虛空。十方身土皎然明淨。譬如瑠璃。內懸明月。 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 見惑為昏。迷理癡也。思惑為鈍。迷事癡也。無明為性障。一念癡也。阿顛迦。此云無善心。極癡人也。圓覺鈔云。阿顛底迦。此云極惡。名為畢竟。以畢竟無涅槃性故。即無性闡提。迷理曰癡。無明曰暗。心中惑也。晦昧曰昏鈍。不覺曰性障。境上業也。又自愚曰癡暗。惑他曰昏障。故凡夫外道癡障共三。一著我癡障。身見也。二斷常癡障。邊見也。三冥性癡障。邪見也。果報癡障至六天。人天荒迷六塵欲樂。罔識四禪八定。惡業癡暗徧三界。色空天等。昏鈍界內有漏因果。無聞界外無漏因果。煩惱癡暗。二乘晦昧我空。醉無為酒。不醒法空。愚於俗諦。大乘執滯六度百法。三空四忍。不了一乘佛性。三如來藏。一乘迷住同教一乘之圓。悟佛知見。未能究盡別教一乘之圓。證入無盡法界性海。圓覺云。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入二乘境界。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圓覺。今塵銷則無癡。明旋則無暗。身朗徹則無昏鈍。心無礙則無性障。故令一切聞思眾生。愚癡障礙豈有不遠離哉。 問。七難是苦。三毒非苦。何求無畏。答。難屬苦果。毒是苦因。火賊刀兵。瞋恚招感。水禁枷鎖。貪欲招感。羅剎鬼風。癡暗招感。現因當果。影響不忒。事理揆之。宜求速賜。華嚴云。菩薩見眾生。三毒煩惱病。種種諸苦惱。長夜所煎迫。為發大悲心。廣說對治門。 △辰十二。求男。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徧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 初應德。首句。體融形者。融六根塵形礙也。復聞者。旋復聞中一精明性也。不下。用。先器界無礙。不動。定福也。復聞性故。涉入不壞。智慧也。融塵形故。能下。次根身無礙。供佛。足福也。復上聞佛性故。為子。足慧也。融下紹男身故。 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能下。二機益。福則財富。德則位貴。智則明理。慧則達事。果報惡業煩惱男女者。阿含云。地獄已上。及六欲天。皆有無子之苦。至於無明父。貪愛母。六根男。六塵女。六識媒。出生無量煩惱子孫。此等徧通九界。奚勞願求。入楞伽云。貪愛名為母。無明則是父。斷彼無餘間。是名無間業。若有作之者。即得現證法。若論法門男女者。果報男女局六欲。無子紹隆。人天皆苦。所謂十善為男。五戒為女。淨名曰。善心誠實男。慈悲心為女。是也。善業男女極四空。色空天等。修證四禪八定。所謂觀慧分別為男。禪定靜細為女。是也。道品男女徧九界。淨名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法喜以為妻。道品善知識。諸度法等侶。四攝為妓女。八解之浴池。浴此無垢人等。此諸菩提男女眷屬。理應一心。願行誠求。菩薩性相雙融。真俗無礙。福慧兩足。事理圓通。故令求不得苦。隨心應與。離怖得樂。大悲力也。因為法王。紹繼佛種。果位應求。不亦宜乎。 △辰十三。求女。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祕密法門受領無失。 先應德。二。初體。首句理實本也。互用曰圓。洞徹曰通。明下。緣起相也。無二者。通同一貫。故能明照。無二妙覺也。經云。惟妙覺明。照徹法界。含十者。圓容徧包。故能含育十方國土。寶王剎也。經云。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由通明。故立鏡智。由圓含。故建空藏。又無二。轉六根性成一精性。偈云。元依一精明。含十。轉事法界成理法界。偈云。寂照含虛空。圓鏡。轉第八識成圓鏡智。文云。覺明保持。如雙鏡對。空藏轉色相有。成心性空。文云。如來藏中。性色真空。又即七常住果。圓通是菴摩羅識。明照是菩提佛性。含界是真如涅槃。鏡智空藏。如文。承下。二用。承順。依圓通發。通照故能承塵如來。圓含故能順十方塵。空藏則領秘密無失。鏡智則受法門無失。 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能下。次機益。由六根圓通。故能令生福德有相之女。福而無相。衣食充盈。相而無福。無子孤身。亦福亦相。富貴愛敬。非福非相。眾人賤輕。又由鏡智通明。承受如來法門。令生端正福德眾敬之女。空藏圓含。順領十界秘密。令生柔順有相人愛之女。果報惡業煩惱男女。前云。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欲貪為本。是等徧通九界。亦不須求。至於法門男女。華嚴回向品云。菩薩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所愛妻子男女名子。布施善根回向之時。願一切眾生貫下五句。常為佛子。從法化生一。為諸佛子。隨諸佛行二。起變化身。周徧法界。轉不退輪三。能演具說佛菩提道。常樂法施四。成最正覺。開示眾生。從法化生。諸善男女五。又以內宮眷屬。妓侍眾女。布施善根。為得佛法。入佛道場。生諸佛家。回向之時。願一切眾生。皆得貫下五句無量三昧眷屬一。不壞淨行眷屬二。隨順眷屬三。善調眷屬四。菩薩眷屬五。又以慈悲不殺。哀救給施。善根回向。願一切眾生成男子形。具丈夫相。所謂男子家一。男子身二。男子心三。男子力四。男子用五。男子法六。男子道七。丈夫善種一。丈夫正教二。丈夫勝行三。丈夫勇猛四。丈夫精進五。丈夫智慧六。丈夫清淨七。如是男女。理當求也。 上釋男女。猶為統論。再分明之。如文貼解。淨名云方便父。智度母者。權智幹事。義如男父。實智順理。義如女母。今云融形復聞。依實融權也。徧供十方微塵諸佛。方便父義。居廣居。立正位。行大道。據聖德。此之謂大丈夫。故曰融形復聞。又云六根圓通。會權通實也。立大圓鏡。明照無二。智度母義。反六欲。根一貞。圓三從。通七德。此之謂真聖女。故曰六根圓通。書云。男有境外之行。故以觀慧決擇配男。幹辦事業於外也。女有閫內之修。故以禪定寂靜配女。謹守幽閒於內也。涉入世問。不壞世界。男觀慧義。空如來藏。承順如來。女禪定義。淨名云。誠善男。慈悲女者。慷慨丈夫志。剛斷無欲。故以誠實配男。經云。各各佛邊為法王子。一片老婆心。柔順仁忍。故以慈悲配女。經云。含十方界。秘察法門。女七德者。一容端嚴。二性無妒。三能事公姑。四見夫尊敬。五不貪衣食。六聰明內務。七有子善教。今文應機俱七。應謂根圓。明照。含界。立鏡。空藏。順佛。受法。機謂端正。多福。有德。柔順。眾愛。人敬。有相也。對男例亦具七。應謂融形。復聞。不動。涉入。徧方。供佛。為子。機謂福多。德厚。實智。權慧。男人根形。男遠見聞。男子事業也。如引回向文。明七丈夫相。更以慧男定女。善男慈女。約教釋者。男則人天乘教。六行觀慧。五戒十善。小乘教。諦緣觀慧。正助道品。分教相宗。二空觀慧。十度等行。始教空宗。三空觀照。六度萬行。大乘終教。藏心觀智。四信五門。一乘頓教。內證聖智。四十一門。圓教。法界觀智。百萬法門。女則人天。三界禪定。無厭慈悲。小乘。滅盡禪定。無慈悲。相宗。二空禪定。無量慈悲。空宗。實相禪定。無相慈悲。終教。楞嚴禪定。無緣慈悲。頓教。真如禪定。無性慈悲。圓教。華嚴三昧。無盡慈悲。大士定慧。慈善功德。自既具足。故令眾生求男女者。亦具足也。 △辰十四。持名。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初應德。分二。先舉出眾多人法。人開三相。一界大。此者。指娑婆。言三千大千者。阿含云。一日一月。行四天下。為一世界。如是日月須彌釋梵。各有一千。名小千界。即數小千。至滿一千。名中千界。又數中千。復滿一千。名大千界。以其三次言千故也。百億日月者。華嚴光明覺品亦云。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又梵網云。復見千釋迦。一花百億國。如是千百億。西域。億分四種。今指略數。非廣數也。二人眾。現住者。現在同居。分身利物也。親為佛子。名法王子。如佛化身千百億多。故云諸也。三數多。對治眾生塵沙惑故。法亦開三。四法廣。諸乘教行理果四法門也。修約自行。範約訓世。五功高。教化者。隨自意語。直道示人也。隨順者。隨他意語。多方逗機也。六德遠。方便。權巧行也。智慧。真實行也。順逆皆方便。種智實佛慧。不同者。三輩九品引導千差也。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徧法界。 由下。次直顯一己圓通。義門開八。一根圓。耳根聞性。真實圓常。得以返聞。聲脫塵銷也。二耳通。從於耳門。圓照三昧。真妙圓中。重發真妙。三慧三真實。靡不貫通順發矣。三身微。法性身中。精微盡現。如淨瑠璃。內外映徹故。四心妙。如來藏心。圓妙開敷。如光明鏡。諸色悉現故。五體含。真如體大。含育十方妙覺王剎。不增減故。六相容。沙性德相。包容離相脫相。涅槃寂滅相故。七用徧。世界佛身。徧入無礙也。八性起。理事法界。緣起無盡也。正脈六義。一本根者。明一方本利之根。二妙門者。備離深圓之三妙。三身之含容。應化無方。四心之微妙。智悲無盡。五周徧。則彌滿十界依正。六法界。則具足萬聖法門。 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能下。二機益。亦二。先一多福等。心是名之藏。名為性之相。德是名之本。名為道之標。觀音本根。既得圓通。聲名法號。盡法界性。真如藏心。體一無異。是以一號功齊眾號也。又觀音化生人多。諸法王子化生人少者。對文揀有八異。一此界。非他塵剎。二百億。異餘萬億。三現住。揀過去佛。四王子。位因偏權。五法範。理非耳門圓通。六化生。教不投此根機。七智便。元異返聞自性。八各各。儀同相宗分教。故持一名。超過眾名也。前一。絕待理釋。後八。相待事釋。 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世下。後結示所由。理則自證心性平等。令他心性亦等。修則自得聞根圓通。令他根性亦圓通也。持名功德豈一多異真常也。真圓通者。即耳根中三真實也。顯然自任。惟我得真圓通。揀彼諸聖法範智便。未真實。非圓教。不通方也。下云。此方教體。在於音聞。觀音化勝者。耳根利故。用此圓教。受道者多。以對機也。諸聖化劣者。餘根鈍故。用多偏教。受道者少。非對機也。 △卯三。結成名體福益。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十四無畏者。八難畏現遭苦報。三毒畏當感苦果。二求畏無後嗣苦。持名畏無勝益苦。此於微塵佛國。無畏施眾生也。而又曰福備者。備。全也。足也。非但脫彼怖畏。亦復令彼福樂。後三顯應。前十一亦冥與也。理實離九界畏。足佛界福。橫徧豎窮。法樂無盡。故云備也。 △寅三。四不思議二。卯初。總標所起行用。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 先承授修證性體。再三曰又。承教授與曰獲。圓通。指耳根聞性圓照三昧。以發妙也。行從性起。無作曰修。謂行塵沙度行。斷塵沙煩惱。出生一乘聖善因也。全性在行。無動曰證。謂顯塵沙性德。入不空藏心。成就十身圓覺果也。無上道者。悟入佛之知見。究竟一切種智是也。前云。以不滅生。合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 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又下。次功成圓妙德用。重疊不二曰又能。顯密盡美曰善。自在成就曰獲。言智不及。名不思議。不取法相。曰無作。神聖莫測曰妙。德。性德也。性分之所固有。約內具說。揀前力用隨機之所施應。約外赴言。以觀音依如來藏無漏不思議法。而修如幻不思議真三昧。故能獲得慈悲喜捨四不思議圓妙德也。華嚴。十不思議。謂國土。本願。種性。出現。身根。音聲。智慧。自在。無礙。解脫也。初二配今第三。三四配今第四。五六七八配今第一。又五六九十配今第二。如義推知。離世間品亦十。謂善根。誓願。如幻。心行。生佛心等。不取滅度。八相救護。十力神變。無作。無漏也。初二。今之三。五六。今之四。七即今之一。八即今之二。亦如法思之。 △卯二。別釋能發德相四。辰初。同體形咒不思議。令得自在。慈與眾生樂也。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初因體。初獲者。初於聞中之時也。妙心。本覺妙明。圓湛藏心也。妙聞。始覺明妙。反聞自性也。本始合一。二俱成妙。故曰妙妙聞心。下云。從真妙圓。重發真妙。是也。遺。脫也。反聞既久。惟一心精。脫盡根相。故曰遺聞。此即聞所聞盡。發聞慧也。文句。初妙字。是妙諦。次妙字。是妙境。直解。聞是耳根。心屬思修。即第六識心。妙妙。讚辭。三慧俱妙。釋曰。妙是諦境。非心。前師解錯。心指第六識心。後師亦誤。並違經故。長水曰。聞性本真。非粗非妙。由絕待故。故云妙妙。非粗曰精。離相曰遺。愨疏云。初妙則脫黏聲境。後妙則圓聽無餘。釋曰。長水愨師二解少契未盡。來學細察之。不分隔者。謂見聞等。不各局於本根。下云。一根返源。六根成脫。上云。六解一亡。有何界處。此即覺空圓滅。發思慧也。相即相入曰圓融。無障無礙曰清淨。德用交徹曰寶覺。成一者。正謂復還一真法界。如來藏心。寶覺元明。真妙寂淨。無二圓滿體也。此即寂滅現前。盡修慧矣。上敘因位德本。 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祕密神咒。 故下。二果用。先總標。眾多者。依一法體。現多應化身也。無邊者。從一教口。說諸靈感咒也。華嚴明身十種。謂人身化一切人。非人身化獄鬼畜。天身教三界天。學身示有學地。無學身現羅漢地。獨覺身令入辟支。菩薩身成就大乘。如來身智水灌頂。意生身善巧出生。無漏法身以無功用現一切身。又陀羅尼亦十。謂聞持持法不忘。思惟了諸法性。修行觀一切法。法光明照諸佛法。三昧聽法不亂。圓音解語言聲。三世演說三世佛法。辯才說法無邊。無礙耳不可說佛法。悉能聞達。一切佛法安住如來十力無畏。十種陀羅尼也。此由三昧大慈心故。能以一身為無量身。無字演為多字。普令九界咸霑法樂。 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 其下。次別釋。三。一多首。其中。謂其一法性身中也。首為六用之總。故先明之。一首者。從一法身首。現一應化身首也。表一真法界。斷獨頭無明。清涼云。一真法界。總該萬有。如起信疏。三首。表三身首。出三世間。度脫三界。三毒三障也。五首者。密部明五佛頂首。一白傘蓋。二光聚。三一字。四高。五勝。表五分法身首。以五根。力。智。令五乘五道。離五陰。怖。濁。使五鈍五利。苦也。七首。表七常住果。丈夫身首。以七覺支。聖財淨花。令七大乘性。圓通七大第一義。超出七趣難也。九首者。表九識身首。住九次第定。令九類生。越於九有。結。橫。病也。十一首。表十一地等覺身首。以十一善。空十一色也。如是乃至。超略之詞。百八首者。表百八三昧。破百八煩惱也。如智度論。千首。表六根首。功德各有千二百也。萬首者。表以有十三昧身首。度脫十千眾生惑業也。藥王於淨明德佛時。妙音於雲雷王所。皆經萬二千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華嚴二地。得千三昧。動千世界。三地。百千三昧。動百千界是也。八萬四千者。謂以八萬四千法門。滅諸眾生八萬四千塵勞門也。如賢劫經。爍迦羅翻堅固。金剛不壞身首。揀異生身無常有漏也。本一法體。化至八萬。猶人髮毛。不足乖異。 此實事理雙融。上並表法釋者。如華嚴明十首。謂涅槃首無能見頂。尊敬首人天敬禮。廣大勝解首千界解勝。第一善根首眾生咸供。荷戴眾生首成生肉髻。不輕賤他首處常尊敬。般若首長功德法。方便首現同類身。教化首化眾生子。護法首三寶不斷也。回向文云。菩薩以頭。施來乞者。如最勝智菩薩。及大丈夫迦尸國王等。為欲成就入一切法首。證菩提救生首。具足見第一首。正見清淨智首。無障礙首。證得第一地首。世間最勝智首。無能見頂淨首。普到十方慧王首。滿足諸法無壞自在首。又以如是諸善根回向。願一切眾生。得如來頭。得無見頂。無能映蔽首。佛剎最上首。具足佛相首。成就智慧首。世間第一首。具足首。清淨首。坐道場圓滿智首。彼以施度行願。此以三昧利濟。首德一也。標文說咒。首等無者。含攝三中。首必有口。千手眼內。各一咒故。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 二下。次多臂。表其提接之悲也。二臂者。即兩手也。表慈悲上同下合。成二勝用。如佛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是也。又表折攝二手。令出生界二顛倒也。不云一者。蓋人之首止一。故從奇數而增。手臂有二。故約耦數以益。人眼二。天或三。故奇偶兼示。四臂者。一表四佛身臂。出四信手。四攝生趣。二表六母四手。施食經。六天母。上下兩手。四弘願臂。四勤。念。漏也。六臂。表六聖位。以六通度。遠離六根。塵欲煩惱。交報也。八臂。表八大人覺。以八福田正道。解脫八自在我。識。倒。苦也。十臂。表十地身以十善。願。度。通。智。定。自在。忍於十界。習。使。纏也。十二臂者。表十二聖位。以十二因緣。法輪。除滅十二類生。處。入。顛倒想也。十四臂。施十四無畏。十六臂。轉十六知見。十八臂。十八不共法。十八變。二十臂。二十隨煩惱。二十空。二十四臂者。入楞伽云。佛身二十四。對治二十四不相應行也。百八臂者。手持百八佛珠。治生百八苦障。手轉百八法門。催碎百八無明也。如佛本行集經。千臂者。表二地得千三昧。四地千億三昧。能動千億佛界。大悲經云。菩薩昔於千光王靜住如來。始住初地。一聞大悲心咒。超第八地。即發誓言。當來堪能利樂眾生者。令我身生千手千眼。發是願已。身上應時具千手眼。萬臂者。心地觀經。三地菩薩住萬佛世界。坐萬葉蓮花。輪轉萬法明門也。八萬四千臂者。八萬四千波羅蜜行。斷盡八萬四千煩惱障也。母陀羅。此云印。密部有手。即有印結故。又手臂上並有印相文故。前云。網相光手。母陀羅手。 華嚴明十手。謂深信手佛說忍可。布施手求者克滿。問訊手舒掌迎引。供佛手集眾福德。善巧聞手斷一切疑。超三界手拔出欲泥。彼岸手救四流溺。正法手開示妙法。眾論手慧藥滅病。智寶手法光破暗也。又回向云。菩薩以手布施乞者。如常精進菩薩。無憂王菩薩等。以信為手。勤修正法。願得寶手。以手為施。常舒其手。擬將廣惠。具精進手。勇猛無怯。滅惡道手。成菩提手。施手周給十方。願手任持智道。法手魔不能動。智手堅心修行。以諸善根。如是回向。願一切眾生皆得寶手。花手。香手。衣手。蓋手。花鬘手。末香手。嚴具手。無邊手。無量手。普手。能以一手。摩諸佛界。以自在手。持諸眾生。得妙相手。放無量光。能以一手普護眾生。成如來手。縵銅爪相。以大願手。樂求菩提。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二下。三多目。表其照明之智也。二目者。表權實智。照二諦理。斷事理障。入二空也。三目者。涅槃天王三目。喻三德。三因佛性。諸經論中三智。三慧等。四目。慈威定慧。密部亦開四。謂慈。法。忿怒。熾盛也。如要目說。表四智辯。宣四法門。得四無畏。遣四魔障也。九目者。表九地善慧菩薩。以三乘法。化下中上種種諸根。樂說無礙。令九界歸佛界也。百八目者。楞伽。百八句。斷百八見也。千目者。梵網。盧舍那佛。現千釋迦。說千佛戒。千法明門也。萬目者。華嚴云。菩薩以願力故。見多百佛。多千佛。多億佛。多百千億佛等。八萬四千者。華嚴九地云。如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四無礙智。蕩盡無量八萬四千現種習也。清淨寶者。紺目澄清。玻瓈眼中。如晴明空。迥無翳障也。 華嚴明十眼。謂肉眼見一切色。天眼見眾生心。慧眼見生根境。法眼見法實相。佛眼見佛十力。智眼知見諸法。光明眼見佛光明。出生死眼見涅槃心。無礙眼所見無障。一切智眼見普法界。又回向云。菩薩以眼布施乞者。如歡喜行菩薩。月光王菩薩等。願起施眼。智眼。法光明眼。觀佛道眼。回向眼。平等眼。無礙眼。淨信眼。攝受眼。神通眼。慈悲眼。制伏眼。菩提眼。諸佛眼。以此善根。如是回向。願一切眾生得最勝眼示導一切。無礙眼開廣智藏。肉眼光明舉徹。天眼見生業果。慧眼捨一切著。法眼入佛法境。佛眼覺悟諸法。普眼盡諸境界。離癡翳眼了生界空。淨無障眼究佛十力。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或下。三益機。慈威折攝二門也。應攝受者。用以慈悲。如正信機。應折伏者。用以威猛。如邪魔輩。定慧止行二門也。應止惡者。用以禪定。如息妄想。應行善者。用以觀慧。如住真心。此四。通目首臂。即密部中敬愛。降伏。消災。增福四法門也。救對慈定。護據慧威。神通妙理。名大自在。此一即擴三十二應上同慈力。前云。皆以三昧。無作妙力。自在成就也。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六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六下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州仁和武林東表樂善子 徐汶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刊 △辰二。異體形咒不思議。令獲無畏。悲拔眾生苦也。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 先因體。聞。即返聞聞性。思。即入流亡所。脫塵。即動靜不生。而云六者。但一門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上法。下喻。聲喻塵。垣喻根。礙喻黏。前云。由動靜等。黏湛發聽。卷聲成根。流逸奔聲。又云。隨拔一根。脫黏內伏。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 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 故下。次果用。由聞脫塵。形能妙現。由聲脫根。咒能妙誦。對上開六。謂同體一。異體一。同體多。異體多。同體一多。異體一多。今屬異體三句。上云。咒說無邊。此云誦一一咒者。詳如陀羅尼雜集。與大悲心。般若心。如意輪。甘露王。六字真言。觀自在王修行法中。 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 其下。後益機。又二。先正明施益。形咒。體也。為能。無畏。用也。為所。無畏。應也。為能。眾生感也。為所。正脈曰。形對各機各現。咒依各身各說。今將一多開有八句。先一形一咒。多形多咒。一形多咒。多形一咒。次一機一形咒。多機多形咒。一機多形咒。多機一形咒。又以顯密。開亦八句。先顯形顯咒。密形密咒。顯形密咒。密形顯咒。次顯機顯形咒。密機密形咒。顯機密形咒。密機顯形咒。此亦擴前十四無畏。前但令生稱名自脫。今論現形說咒故也。前云。以此三昧無作妙力。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是故下。次結顯名德。皆名。稱譽也。無畏。功德也。由聞思脫六塵礙。故能以形咒無畏德用。施諸十界眾生也。下合悲仰。湼槃云。如來菩薩住無畏地。則不復畏貪欲瞋癡。生老病死。亦不復畏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亦不復畏沙門婆羅門。外道邪見。天魔波旬。亦不復畏二十五有。是故此地名無所畏。菩薩住無畏地。得二十五王三昧。壞二十五有。如得無垢三昧。能壞地獄有等。大悲經說。持咒得十五善生。不受十五惡死。是故彼經一名觀世音自在。亦名羂索。亦名千光眼。下云。良哉觀世音。於恒沙劫中。入微塵佛國。無畏施眾生。 △辰三。施財求受不思議。今捨慳貪。喜植眾生善也。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 先因體。修習。因行也。本根。聞性也。性自靈虛曰本妙。空不空藏心也。遐邇俱聞曰圓通。不空藏心也。毫無染著曰清淨。空藏心也。 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所下。次用益。世界。三世十方也。眾生。九界也。身。內財。寶。外財。捨者。捐捨心境慳貪也。一外貪。男女身分互相貪著。二內外貪。於他己身而起貪愛。三遍一切處貪。資生五塵等物也。求哀者。願求慈悲哀納受也。一根既返。六根盡脫。故能令捨身。旋聞聲脫。六塵盡銷。故能令捨寶。由證三藏。獲三真實。故求哀愍受。如無盡意。解頸珠瓔供養。佛告大士。當愍此諸四眾八部。受是寶珞。含生無量喜心。回向文云。菩薩身血。布施眾生。如法業菩薩。善意王菩薩。以諸善根回向。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法身。智身。無勞倦身。不可壞身。變化身。可愛身。法界生身。寶光明身。智藏身。寶海身。虛空身。菩薩施身髓肉。如饒益菩薩。一切施主菩薩。以此善根回向時。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身。堅密身。意生身。佛身。百福相身。相好嚴身。如來身。堅固身。一相身。無礙身。淨法身。菩薩藏身。菩薩以諸珍寶給施眾生。善根回向。願一切眾生常見佛寶。法寶。僧寶。心寶。慧寶。演說功德寶。正覽妙德寶。三昧十六智寶。第一福田寶。無上法王寶。第一智寶。無礙眼寶。此出令捨身寶由也。 △辰四。供佛利生不思議。令究因果。捨除眾生惡也。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 先修證體。我。該始覺生。佛。統妙覺果。心。通本覺性。始本合一。成妙覺佛。故云究竟。證者。入佛妙莊嚴海。無量佛法寶藏悉現前矣。 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 能下。次德用益。二。初上供諸佛。令究佛果。珍寶者。七珍八寶也。種種者。四事百物也。供養者。外則五塵。內則三業也。法表菩提道珍。功德法財。佛之知見寶藏。一切種智寶珠。上契諸佛慈心。故云供十方佛。成佛智果。如大士以眾寶瓔。分作二分。一供多寶。一供釋尊。是也。 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傍下。二下施眾生。令究生因。下合六道悲仰心故。如來妙覺果海既入。法寶藏開。福慧滿足。身心能運無量神通。手中能出無量珍寶。佛生等供。檀波無盡。蓋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生心如佛想。故亦言供耳。國城妻子。外財也。身命長壽。內財也。財施令其離苦得樂。三昧。聲聞辟支菩薩境位。一切俱該。法施也。令其革凡入聖。如是乃至者。超上財法二施中。世出世間。五乘權教諸因果也。湼槃。菩提。一乘圓教佛地斷智二種異也。下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上云。寂滅現前。超出世間。諸佛極證。尚且施與。況餘果乎。令生無量捨心。九界三乘該因。究竟無餘蘊矣。又此近擴同體。前但救護。此又供樂。遠擴三十二應。前但身說。此又與果。上科近擴異體。前但無畏苦果。上又拔惑業因。遠擴十四無畏。前但拔苦因果。上又令得樂果。則此四不思議功德。圓妙勝前。倍難量矣。 △子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 初句舉問。中含人一法五。如前。 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我下。結答。三。先正結圓通。二。初答。二。一依教修證。前云。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耳門。從耳根性。發聞慧也。圓照。覺空智圓。發思慧也。緣心。湼槃心證。發修慧也。自在者。法集經云。證知一切緣法。惟是一寂滅心。名心自在。攝緣起心。歸性起心。前云。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也。因下。二從因趣果。初句因。逆塵流。入性流也。次句行位。即於三摩地中。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修證圓通無上道也。三句果。佛果菩提覺心。圓滿究竟無餘也。 斯句。二結。耳根圓通。超勝餘門。推第一也。前問法五。耳門。答發心。信也。圓照。答悟法。解也。自在。答圓通。行也。因入。答方便。因也。得成。答三摩。果也。對四法門。耳門三昧。教。緣心。理。因入。行。菩提。果也。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世尊下。二兼明授記。初三句心法同。彼佛。古觀音佛也。善有二意。一權巧意。善巧於此門。方便易成就故。二誠實意。成就湼槃心。觀音實為最故。圓通法者。以此耳根性修。圓通超餘聖故。於大下。次德號同。觀世音號。因果雙通。例古釋迦。授記今釋迦也。悲華經云。寶藏佛記。不瞬太子名觀世音等。師資道合。先後理符。大會顯記。不虛授矣。 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由下。後更述名稱。上半因。下半果。又初二句表法門圓通。因中返觀聽性。寂照含空。果上六根互用。聽色觀聲。惟妙覺明。圓照十法界也。喻如珠鏡懸幢。日月昇空。青黃妍醜。上下皆現。聖凡形影。感應隨交。次二句表名德尊勝。因中觀音救苦。橫徧豎窮。果上普門自在神通。法身充滿界故。喻如帝王名號。通國知稱。水土形體。周四天下。又此一名對上三門。三十二應。觀也。十四無畏。世也。四不思議。音也。又此末段配四法者。觀聽。教也。圓明。行也。故名。果也。徧界。理也。故此聖號無界不徧。又統四法門配。我於彼佛節。教也。初於聞中節。行也。忽然超越下文。果也。佛問圓通節。理也。若詳釋之。亡塵。小教。盡聞。始教。覺心極。終教。空性圓。頓教。寂滅現。圓教。三十二應。身說顯現。事法界觀。有也。十四無畏。三昧冥益。理法界觀。空也。四不思議。前二形咒。後二定心。顯密圓通。明暗交徹。理事無礙法界觀。中道也。現三乘身。四聖觀音果也。脫人天難。五乘觀音果也。得大湼槃。觀音斷果。成就菩提。觀音智果。身心含徧法界。觀音真身實果。妙能現眾多容。應身權果。大會記我。自覺果。名徧十界。覺他果。緣心。真諦理。入流。俗諦理。十方圓明。中諦理。圓照三昧。圓通法門。斯為第一。即一真如法界藏心。大總相法門體。第一義中真勝義性。理也。   又以十玄釋三德用。初三十二應。同一慈力。三十二應。同時具足玄也。一一身說。入多國土。一多相容玄也。三世佛土。同一慈應。十世異成玄也。十剎同應。即三十二。諸法相即玄也。四聖六凡。遠近齊現。廣狹無礙玄也。三十二內。含多細身。微細安立玄也。三乘人天。遞相主助。主伴圓明玄也。現人非人。有形無形。隱顯俱成玄也。三十二身。多三昧應。托事顯法玄也。妙淨三昧。互現無盡。羅網境界玄也。◎次十四無畏。同一悲仰。十四無畏。同時具足玄也。三世六道。同仰無畏。十世異成玄也。身心徧含。脫畏多福。羅網境界玄也。無作三昧。離怖無盡。托事顯法玄也。一念尋聲。救多苦難。一多相容玄也。救難應求。自在無異。諸法相即玄也。水火男女。明昧並遂。隱顯俱成玄也。不動而徧。涉入十方。廣狹無礙玄也。塵沙苦樂。觀聲脫與。徵細安立玄也。一名眾號。唱和交徹。主伴圓明玄也。◎後四不思議。同一圓通。四不思議。同時具足玄也。六根不分。成一寶覺。一多相容玄也。即一能現眾多形咒。諸法相即玄也。首目臂咒一多無量。托事顯法玄也。慈威定慧。顯密雙融。隱顯俱成玄也。同體異體。師弟並成。主伴圓明玄也。世界眾生捨身求受。十世異成玄也。種種寶供十方佛生。廣狹無礙玄也。供佛施生。鏡珠影現。羅網境界玄也。微塵土生。名施無畏。微細安立玄也。則觀音聖。因果該徹。本迹皆圓。大悲經。觀音三昧經。並云。過去成佛。號正法明。釋迦為彼佛。作苦行弟子。思益經云。眾生若稱名者。得免眾苦。故名觀音。觀音受記經。昔於金光師子遊戲如來。記彌陀後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無量壽經云。記號寶光功德山王。故今楞嚴會上。眾中圓通第一。 △壬三。佛現瑞應。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 此證諸聖圓通。故現瑞相以圓應也。開十。初一毫遠該瑞。世尊如來。表果。菩薩羅漢。表因。初以自該他因果也。座者。表法王法。自在無畏。首及四肢稱為五體。同放光者。表耳根與餘五根。全身大光明藏。前云。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是也。灌十方如來者。以自果該他果也。灌諸菩薩頂者。以自因該他因。統一最上尊勝法也。 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彼下。二諸光來徹瑞。次以他徹自因果也。來灌佛頂者。以他果徹自果。同證佛頂法也。灌會中眾者。以他因徹自因也。諸佛交光互灌者。正表自他因果該徹。圓通藏心。理無二也。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 林下。三林池演法瑞。林木。地水共成。池沼。水火交發。藏心未證。交妄發生。遞相為種。圓通性現。色盡佛色。聲全佛聲矣。 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交下。四燄網交輝瑞。交光者。即前諸佛寶光。共來交灌也。表開諸佛知見。圓成一切種智。如帝網珠。光影相入。前云。得陀羅尼。入佛知見。又云。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非若昔之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也。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是下。五眾喜法益瑞。諸大眾者。前諸佛光交灌菩薩羅漢。局指二十五聖。以彼大小相參故。今則廣指本師會中。三五乘眾。諸賢聖也。未曾有者。交光互灌。林網寶音。曾未見聞此瑞相也。金剛。定名。斷惑證真故。那律觀音所證。下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又即藏心真如佛性。前云。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偈云。宣說金剛王。金剛王寶覺。一切普獲者。一圓湛不生滅性。一切皆成證故。二無情際此。尚能演法。會眾見聞。豈不普獲。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 即下。六天雨四華瑞。天表法界第一義性。雨表性起。百寶表沙性德。蓮華表藏心。即因同果。處染常淨。四色表住行向地四十聖位。間雜表權漸。紛糅表頓實。行位因果該徹。行布圓融無礙。故云間糅。 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十下。七空成七寶瑞。十空表十法界性空也。七寶表七聖財寶。信。戒。慚。愧。聞。捨。慧也如未曾有。淨名等經。成含二意。一如來藏中。性覺真空。妙德瑩然。圓滿十虛故。二蒙如來發。性覺真空。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故無七使垢也。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 此下。八此土無礙瑞。五濁同業。成娑婆界。堅明立礙。故有大地。水勢劣火。結為高山。火騰水降。濕為河海。今證性覺妙明。三種有為不續。清淨本然。四種習漏永斷。是故坑坎堆阜。高下不平。俱時不現也。內外見愛惑盡。明矣。 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 惟下。九塵界合一端。十方塵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今由眾聖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殞。況微塵國而不振裂。下云。有漏世界。十二類生。覺圓心體。與佛無二。三摩地中。菩薩羅漢。心精通。當處湛然。則塵沙惑相。化塵沙德性。惟見一真法界空藏心矣。 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梵下。十法樂圓通瑞。具云。唄匿。此翻讚頌。法苑云。尋西方之唄。猶東國之讚。讚者。從文以結章。唄者。短偈以流頌。今謂梵天之音。歌揚三寶。經云。如是眾妙音。歌唄頌佛德。如僧護高聲作唄。陳王聞唄製音。自然奏者。經云。諸天擊天鼓。常作眾妓樂。如彼彌陀佛國。常作天樂。金剛瑜伽。略出五義。一以諸佛金剛法性三昧。讚歎一乘法音。二以諸佛般若波羅蜜聲。讚歎諸聖法妙。三以諸經理趣。歌頌佛果道場。四以三寶秘語。歌頌金剛法門。五以一切如來秘密真言。供養盡證金剛法性三昧。今經歌頌意者。一表眾聖圓通。法樂無盡。二表金剛三昧。自在普成。三表佛果湼槃。究竟常樂。含此三意。故自敷也。此文十瑞。配前十境。華嚴十玄。一本尊遠灌。名一多互容境。亦一多相容玄也。二諸佛旋放。名廣狹圓通境。亦廣狹無礙玄也。稱為自他該徹。亦曰往復一如對。三林木演法。名總別無盡境。亦主伴圓明玄也。四寶光羅網。名攝入周徧境。亦帝網境界玄也。稱為依正互融。亦曰音網倍妙對。五眾獲三昧。名動靜不違境。亦十世異成玄也。六天雨四花。名純雜相即境。亦諸法相即玄也。稱為人天相應。亦曰心境會通對。七空成七寶。名大小齊現境。亦托事顯法玄也。八地無萬相。名隱顯交成境。亦隱顯俱成玄也。稱隱顯並暢。亦曰通局無礙對。九合成一界。名同異合明境。亦微細相容玄也。十自奏千樂。名自他同起境。亦同時具足玄也。稱同異交參。亦曰一多雙容對。◎若四法門。初對為總。餘四為別。二教。三行。四理。五果。如法思知。初為總者。教理行果皆備具故。二對教者。光音。大教網也。三對行者。金剛。法行。四華。行行也。四對理者。空則十界理性圓顯。地則萬法事相盡鎔故。五對果者。合一法界性土。依報果。樂奏寂滅法忍。正報果也。圓通要旨。瑞顯無餘蘊矣。 △辛四。佛勅文殊揀選二。壬初。如來勅選二。癸初。先示諸說平等。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 佛不自說者。一果海離言。法法圓通故。因位可說。方便多門故。二佛心平等。是圓成實。眾生情見。說有偏黨。告文殊師者。一實智推尊。揀選須智。二導引初機。莫如妙德。圓覺經初。請問如來因地法行。華嚴經初。問覺首心性。賢首十信。指示善財徧參。法華會中。教化龍女成佛。 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汝今下。分三。初令觀能說諸聖。無學後心。證入無漏果位。揀非初心。信解行因。修斷有漏時也。菩薩羅漢類雖大小。圓頓果證無學一也。 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 各說下。二次示所說圓通。方便教門也。三科七大是。初心各一教門發覺故。真實理地也。藏性圓通是。後心歸元。性理無二故。 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彼等下。三正顯平等無別。彼等者。顯人。聖無可簡。不可說菩薩優。羅漢劣。普賢高。火頭下。陳如前之四諦淺。彌勒後之八識深。尼沙類。六塵五大粗。舍利輩。六識根大細。意有三。各就方宜剎土。隨機小大根機。因病厚薄藥病。修下。顯法。道無可擇。不可論修之中道優。邊道劣。行之大乘速。小乘遲。前之教門偏正進。後之證理漸頓入。意亦三。教乘權實教法。種生熟脫種性。修斷久近行道。進入門堂固異。圓通室奧實一。喻如千逕九逵。王城不二。是也。故云彼等修行。實無前後優劣。 △癸二。後出揀選本意。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 我下。一欲令契對當機阿難。二十五。約人。開悟與行。約法。聖證圓通。固皆平等。有學解行。揀選始當。阿難現局此方之機。同類人多。眾聖通在他方設化。誰法當根。人則根有利鈍。法則入有遲速。若不揀選。豈能對當。 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 兼下。二兼為垂範未來。滅後。揀諸聖現在。此界眾生。機同阿難一類。揀餘十方各類機也。菩薩。揀小乘。真因也。無上。揀三乘。佛果也。人須對此界機。三根普利。法須通常可修。因果該徹。拔濟未來。今宜垂範。 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何下。三審問何門易就。不對機則難。對機則易。故此結詰。詰令選擇。內具二意。一佛前雖令一門深入。竟未指出。今既諸門並陳。理宜決定。二列聖不對當機。觀音曲合此界。設非法眼一擇。奚能盡彰美善。 △壬二。文殊偈對二。癸初。奉命集儀。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奉旨者。奉佛揀選旨意。與當機普眾樂。故曰慈也。承威者。求佛加被。舉措無礙。斷疑生信。故曰神也。對。答義。以下答上曰對。偈。頌義。敬以諷頌曰偈。 △癸二。詳偈應對三。子初。略標真妄三。丑初。一真不變。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覺海性者。一約法。本覺性海也。性以知覺為體。深廣為相。生物為用。故稱海也。二約喻。真如覺性。猶如大海。森羅萬象。邊底莫測是也。澄謂空藏性體。圓即不空藏相。妙乃空不空藏性用。三大元具。故曰元也。則此一真法界。藏性覺海。瀰滿清淨。中不容他。有何能所是非擇耶。 △丑二。隨緣起妄二。寅初。隨染緣。從真起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元明者。性覺妙明也。照者。妄起照用也。前云。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三細中業識。所者。前云。覺非所明。因明立所。即依無明業識。生起見相分也。亡者。所有二能。一能覆前。照性隱也。二能生後。空界起也。迷妄下。前云。無同異中熾然成異。妄想迷理。故曰迷妄。前云。晦昧為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故云依空立界。妄想凝結。成無情土。前云。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所謂堅濕煖動。而成地水火風四大界也。知覺運動。成有情眾。前云。色雜妄想。想相為身。所謂情想合離。而成胎卵濕化四類生也。 △寅二。隨淨緣。滅妄歸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先喻妄如漚。前云。虛空大地。咸是真心中物。如千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下云。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故云空漚。有漏。兼有情。下云。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故云漏國。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漚下。次妄滅非真。三有。含情器。下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皆悉銷殞。空中國土云何不裂。 △丑三。真妄須揀。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初二句單法。體用一多。須揀。本覺性體。如木本水源。一法無多。故不須揀。隨緣發用。染淨生滅。如木。依本起末。攝末歸本。若水。從源出流。遡流窮源。多方不一。必須揀也。次二句兼人法。聖。人也。性。法也。聖凡因果。須揀。聖超十地。果海妙覺。故不須揀。內外凡位信解修斷。順境圓通。逆緣退轉。必須揀也。後二句單人。初後偏圓。須揀。圓教後心。無法可學。無漏無為。故不須揀。初心偏教。乘有大小權實漸頓。根利則速。機鈍則遲。必須揀也。 又此六句。初三。真不須揀。二四五六。真妄雙通。應須揀。 又六句中。初句依覺海半偈說。不須揀。二句依元明等三偈。應須揀。以藏性真妄緣起。源流染淨故也。 三四句。依長行平等說。內含三意。一就諸聖修證。無學後心真實圓通。不須揀。最初先前。入門方便。或順或逆。亦須揀。開有六句。一順。六塵六識。前六大也。二逆。六根。根大也。此二句總。三順中順。陳那聲諦。舍利見識也。四順中逆。目連意識旋湛也。五逆中逆。那律。周利。憍梵。畢陵。眼等四根。逆觀其逆境也。六逆中順。觀音勢至。逆觀其順境也。此四句別。是約三科七大法門。論順逆也。二就我佛說。彼等實無優劣。前云。十方如來。於十八界。皆圓菩提。亦無優劣。不須揀。眾生分觀前後。自有順逆。前云。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令一門入。應須揀。亦開六句。一順。小乘沙陀不淨。孫陀觀白。火頭火觀。二逆。大乘持地平心。藥王藥上醫病嘗藥。三順中逆。月光水觀心痛。四逆中順。彌勒好遊識觀。五順中順。空藏空觀。瑠璃風觀。六逆中逆。普賢暗記障深。勢至濁世超往。此約初遇樂苦心境。論順逆也。三接後揀選。初文。二十五行誰當其根。應當揀擇。以諸聖人法。該通彼此機宜故也。亦開六句。一順。眼等五根。勢至根攝。二逆。五塵等觀。違此方機。三順中逆。陳如聲諦。四順中順。耳根一門。五逆中順。目連意識。六逆中逆。餘五識觀。合此機宜曰順。與此違背曰逆。斯約十方此界機教。論順逆也。上文三意。統以諸聖圓通。佛無差別。生有順逆為別耳。 五六句。通取前揀選文而說。阿難有學。畜聞成過。欲令反聞自性。入而不出。須當揀。滅後此界初心眾生。欲令淺深圓。通初而徹後。須當揀。順逆多門。何門遲速。欲令一門深入。速而不遲。須當揀。前云。若能於此。悟圓通根。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今以現在阿難。滅後眾生。對彼列聖。何種行門。相當逗合。易速圓通。安有不用揀選理乎。倫。等類也。   文句曰。覺海二句。科云。真如體源。解云。本覺之性。非覺非迷。即指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一任昏迷倒惑。而妙明明妙。性無變壞。本自豎窮橫徧也。此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全真在妄。全妄即真。若捨却現前一念。別指空劫已前。則真時無妄。妄時無真。真則本有今無。今無後有。妄則本無今有。今有後無。其為戲論甚矣。◎空生六句。科云。滅妄歸真。解云。此言現前一念大覺之心。本自豎窮橫徧。亦無橫豎之相可得。祇由認悟中迷。方乃晦昧大覺之體。而為十方虛空。是故虛空情量。生于大覺心中。不過如大海中之一漚發現而已。十方有漏塵土。又依頑空妄想建立。則知十方依正。豈離我現前一念心性。若能直觀心性。俾此虛妄無明漚滅。則虛空情量元自本無。◎歸元六句。科云。歸真方便。解云。聖性二句。此明聖之與法。皆不可簡。于此二十五境。或順觀。或逆觀。皆成巧妙方便。初心二句。此明機之與情。皆不可不簡。約當機。則夙習各有所宜。阿難多聞。必從聞思修為宜。約迷情。則諸根必有利鈍。此土眾生。多分耳門入道為易。   釋曰。吾人一念介爾之心。與覺海性。同耶異耶。同則屬真。異則為妄。妄則何云覺性澄圓元妙。真則何容一念介爾心現。現不豎窮。介不橫徧。一即墮數。念則雜想。◎又曰。一任昏迷倒惑。而妙明明妙。性無變壞。不知覺性海中。為有昏迷無耶。有則前何佛云。瀰滿清淨。中不容他。無則云何一任昏迷。昏不妙明。迷不明妙。違下所立照亡。迷妄有空。◎又曰。全真在妄。全妄即真。初云。不知真心。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又云。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不為煩惱。即合湼槃清淨妙德。何云真在妄耶。又云。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認賊為子。又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法眼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何云妄即真耶。◎又曰。捨却現前一念。別指空劫已前。戲論甚者。下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豈非覺性是真。如海。空界是妄。如漚。真本無生無始。又何前後有無。妄元是虛是假。說甚有無今後。自同凡外倒執徧計。真妄混容。豈不審前佛云。妙覺明空。先非水火。覺迷迷滅。覺不生迷。如金一純。更不成雜。◎又曰。現前一念大覺之心者。既云本自豎窮橫徧。何言現前一念。前云覺性澄圓元妙。何又改名一念大心。◎又以此對前。自相破立。如云。覺心本自豎窮。豈非真時無妄。祇由認悟中迷。豈非妄時無真。晦昧覺體而為虛空。豈非空劫已前。真則本有。虛空情量生覺心中。豈非妄則本無今有。直觀心性。漚滅空無。豈非妄則今有後無。真則今無後有。若以前破為是。此說為非。若以此說為是。前破又非矣。前云。汝身汝心。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後云。迷理為咎。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有如是義。故古德云。空劫以前一段真理。何同外計冥諦勝性。罔破斥耶。◎又曰。聖之與法。皆不可簡。如來現勅文殊揀選。豈不公抗佛言。◎又曰。二十五境。順觀逆觀。二境中復論順逆。前云。悟圓通根。逆彼妄流。則知逆順約根非根。不專境矣。◎又曰。阿難多聞。從聞思修為宜。眾生多分耳門為易。機之與情不可不簡。下云。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旋流獲無妄。則阿難眾生。重在旋聞聲銷。六根俱脫。今不直指。豈為合經。正選觀音聖法。豈揀機情而已。◎上來諸說。悖佛實甚。故特表示。來學慎思。 △子二。別詳揀選二。丑初。總揀諸行。揀者。捨置不取也。四。寅初。揀六塵。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色是沙陀觀也。堅愛妄想。結障蔽塵。前云。結暗為色。精了。能觀智心也。見精明了。為觀照故。心覺色頑。終不能徹。初心豈能透明乎。末二句躡結。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聲是陳如解也。屈曲為音。徑直為聲。自說曰言。答述曰語。又直說曰言。論難曰語。音聲。體也。語言。相也。體依相顯。故稱為雜。名詮自性。如云火。非水風。句詮差別。如炭火艾火等。味即文字。西土以文為味者。文能顯二。如味能顯食中之醎淡也。語言。是能說相。名句文。所說相。伊者。惟。是。因。彼也。有彼作依。一非一切者。言有方分。理無窮盡。一言豈能徧該一切。何云圓通令他獲耶。問。序次與前何異。答。前以此土尚音。解稱僧首。今以色序塵先。離色為最。問。此方教體。在於音聞。今何揀音。獨選聞耶。答。音是塵。聞是性。循塵順流而著染。旋聞逆流而證性。心境親疎。故此選揀。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恆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香是香嚴明也。初心凡夫。烟合鼻中。覺知有香。離則不復有香相矣。香非常住。覺亦不恒。安能於香得圓通哉。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恆一。云何獲圓通。 味是藥王藥上悟。香味觸皆合中知。離元無體。故非本然常自有者。五味既偶時而有。所覺豈能恒一乎。不一者。不定一也。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觸是跋陀入也。觸無自相。能所合立。內合身根為能觸。外合物色為所觸。中間方顯違順觸相。若無所觸與能觸合。中間觸相亦不明顯。然此觸相。或合或離。性非常定。云何依此證圓通耶。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徧涉。云何獲圓通。 法是迦葉證也。前三句含二義。一。第二塵字指外五塵。法乃意中獨緣過去落謝獨影境。稱為內塵。能謝影子也。仗憑前五對緣色等五塵實質境。彼稱外塵所謝影相也。故云必有。既落內外能所。過現虛實。即非徧涉一切法矣。此依迦葉六塵變觀義釋。次。二塵字俱約法。上所字含二。一所緣。二方所。謂有所思法塵方所也。前云。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又云。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憑此法塵影境。必有意為能緣。法為所緣。三性生滅。捨一緣一。偏局一隅。豈能徧涉。此依意法入處文義以釋。 末句結也。始終局一能所。不能徧涉諸法。故初心人難入圓通也。正脈曰。塵是無情。於心最疎。又具障蔽染污二義。疎則難轉。蔽則難圓。今也。色不徹。聲不含。香不恒。味不一。觸不定。法不徧。故並揀去而不用也。 △寅二。揀五根。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那律眼根見也。初句顯性。雖者。縱許之詞。眼根見性。徧照十方。精真洞然者也。後三句揀相。奪其不圓也。但能見前左右三方。而後一方不明見也。又四維中。前之二隅則見。後之二隅不見。故云虧一半也。不圓根相。初心凡夫何能圓通。前長文。詳方略維。今偈頌。詳維略方。左右隱故。彼此會融。不可泥執。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周利鼻根齅。出息取香。屬過去。入息聞香。屬未來。故云通也。中間間斷。氣息不交。名現在前。故云現前無交氣也。支離。不相接續意。既闕中交。支離間斷。不相涉入。豈成圓通。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憍梵舌根嘗也。初句語倒。應云。舌入非無端。若順文釋。應云。舌非味入則無有端而能知者。因百味合。始生了知。若味一亡。了知性隱。隱顯不常。圓通難入。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畢陵身根覺也。此一能覺之身。與前所觸之塵。二種法門義類相同。各非圓融覺觀境智。身為能觸。物為所觸。能所相合。中間方有覺觀之知。若離不合。身不覺觸。觸不知身。能所邊涯。底量各分。於中不能冥通圓會內外性空。中不復知。合離非定。性豈恒一。云何依不冥會之身根。而欲初心獲圓通乎。又此與前細揀。輕重同異各別。前則約塵約所以明。此則約身約能而顯。前則中明違順觸相。合離塵性。此則中顯覺了知性。身根心性。故前云。觸以所觸明。今云。身與所觸同。豈非異乎。至於合離非定。涯量不會。非圓覺觀。三義同也。中含塵性知性。觸塵身根。又各不定不會不圓。豈非同中又異乎。文殊如是隱顯揀意。看經教者。應細審詳。身觸若斯。舌味例知。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空生意根知也。意根以知為性。稱意知根。思指第七末那意識。能思心根也。前云。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而云亂者。意中所緣善惡性故。又云。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稱意知根。故曰亂思。湛了。的顯知性圓湛精明了故。前云。粘湛發知。圓明了知。終無見者。前云。失彼精了。粘妄發光。則圓湛不生滅性曾無見覺時也。想念者。意想思念也。不可脫者。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故此妄想念慮。剎那生滅。終無解脫日也。不脫不見。何圓何通。正脈問。五根俱旋。轉之即性。何亦揀耶。答。根皆近性。勝彼塵識。中有圓缺不齊。佛云。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今正揀去合者。淺者。不圓者。如眼見不圓。鼻齅缺中。舌嘗不常。身覺不會。意知雜念。故揀五根。惟取耳也。 △寅三。揀六識。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舍利眼識也。識見者。即見識。語倒耳。又眼識心。與眼見性。色塵相。三緣和合而有。前云。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物體雜亂。故云雜三和也。詰。窮也。非。無也。內依無分別之眼根。外對無知覺之色塵。中間遂生眼識。隨念分別。此識若生見中。如無明暗色空。元無汝見。從何發識。若生色中。不從眼根見生。既不見色。識從何發。故窮識根。本無有生相也。又識心體。見根色塵為能生。眼識是所生。此識為兼二否。兼二。則物色非眼見知。成敵兩立。不兼。則非知見不知色。無緣生識。自體無定。四性何有生耶。無體無相。獲何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普賢耳識也。心聞者。用耳識心聞也。洞十方者。他方沙界外事。十界眾生知見。無不洞聞。分別自在也。大因者。稱法界藏性。修法界願行。是佛長子。教菩薩根也。初心。指中下機。行高心劣。仰攀不及。淺深可學。方稱圓通。今既大小初後懸隔。故云不入何獲。 鼻想本權機。祇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孫陀鼻識也。鼻想者。鼻識作鼻端白之觀想也。權機者。權巧法門。對治機宜也。令攝心者。因其心常散動。故教觀鼻氣息。攝此散心。依白住定矣。成所住者。真心無住。有住則妄。故般若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住則偏局一處。何由而為圓通。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富樓舌識也。弄者。玩好拈播意。說法者。權實兼通。四無礙辯。開示五乘也。前云。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音文者。舌識辯法。不離語音。法華云。於諸法之義。名字及言辭。樂說無窮盡。 開悟先成句。含二意。一約教。如云。宣說苦空。深達實相。至恒沙佛秘密法門。法華云。因緣及次第。隨義如實說。如日月光明。能除諸幽冥。此明法妙高也。二約機。知我大辯。教助佛輪。眾中妙示。因師子吼。法華亦云。斯人行世間。教無量菩薩。是故有智者。聞此功德利。此明根上大也。夙習成熟。今遇解脫。現學生種。安獲深益耶。 非無漏句。內亦二意。一名句。不相應行。有為法攝。非是無漏無為法性。二初心淺智。躭著名句。不能一切法如。文字性空。豈得實相般若無漏慧耶。有漏偏成。不圓通矣。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徧一切。云何獲圓通。 波離身識也。持犯者。持戒不犯。不持則犯。又眾善奉行曰持。諸惡不檢曰犯。整頓收斂。謂之束。但束身者。謂以大小乘戒。制伏身識。不令三業有過犯也。非身無束者。除自一身識外。九界身識。根塵五大。皆不能束服矣。一切。指依正等法。既不能三界惟心。萬法唯識。豎橫融徧。何稱圓通。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目連意識也。六神通中漏盡。意識內證。前五。意識外用。具含三意。一因遇說緣深義。發心頓大通達。二如來惠衣髮落。遊方得大無礙。三十方如來並歎神力。圓明無畏。推詳三意來因。本是宿世習成熟者。非關今世初心。一時現別諸法。而得三明六通境也。 法分別。意識別名。意識以分別法塵為性相故。分別是生死根。無分別為涅槃本。分別與念。意識內物。不通無慧。法緣。塵境外物。無神不定。念別法緣不離。豈能無漏通乎。況目連云。旋湛心光。如澄濁流。旋意識。歸知性。故云湛。旋識知。歸藏心。故云心。旋識塵。歸智境。故云光。旋五濁。歸五清。故云澄。旋塵流。歸性流。故云流。若惟緣塵分別。而不旋湛發光。豈能轉識化凡。而成神聖通乎。文殊端恐初心淺機。混濫不分。特此細揀。旋則逆入性境。不旋順妄塵識一。湛則真知無別。不湛妄識分別二。心光純無雜念。念緣心雜無光三。清瑩中不容濁。非離物全濁流四。既與目連隔絕。云何如彼圓通。   正脈云。此經首即破斥六處識心是生死根。不可依之。錯亂修習。而諸聖自陳。仍備此六門者。諸方根利。念緣離物。以見聖性無不通也。文殊復揀去者。仍順此經佛勅。遮止此方根鈍誤用故也。若初心用此。以求圓通。則不成佛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魔外者極多。如六聖圓通極少。故須揀去。眼識無定。耳識非初。鼻識有住。舌識有漏。身識不徧。意識緣物。況六聖所證。各皆別有資藉。非真由彼識心能至圓通者也。   文句云。善識。惡識。無記識。或緣過現未來。或緣現比非量。隨其所起介爾之心。皆得為所觀境。是名為別。今但云旋湛。其境通也。觀此意識。因緣生等。此第六識。功首罪魁。是故二十五種圓通。所觀之境雖別。能觀之智是同。若不依此第六識心。以為妙觀察智。何由成辦菩提大果。當知澄濁成清。此為關要。所以圓頓止觀立此為境。而後世漫言。首破六識。是誤認緣影以為六識。豈知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全妄即真者耶。   釋曰。善識一段。立為所境。善等。別。旋湛。通。旋非隨起介心。湛非三世性量。一謬也。是故一段。立能觀智。二十五中。境別智同者。陳如耳悟。沙陀眼觀。藥王嘗知。那律旋見。周利反息。空生旋法。勢至總攝。持地空藏。並以藏心諦觀。瑠璃本覺妙明觀風。月光一味水性觀水。並非一第六識作能觀也。至于六識。舍利單眼識。普賢單耳識。惟目連單意識。亦是旋意識識性。如反聞聞自性。不出能所境智。彌勒總觀六識心性。亦不專第六識。立境立智。彼云。惟心識定。識心三昧。我了惟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佛土。當知彌勒惟心識性為境。真如藏心理智為觀。如七大中。諦審諦觀。故云。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性。文句竟以二十五聖。同惟一第六識為能觀智。二謬也。前既立境。此又為智。能所不定。真妄混雜。三謬也。不依妙觀察智。何由成菩提者。唯識論中。轉八識。成四智。未聞單轉一第六識。即成四智菩提。四謬也。瑜伽說。修道位。根本斷迷理事二眠。後得智斷迷事隨眠。又根後智依于生滅識種。四智心品為相所遷。又有漏位識強智弱。無漏位中智強識弱。唯識論。觀有五。一遣虛存實。二捨濫留純。三隱劣顯勝。四攝末歸本。五離相證性。今經性宗。全不同彼境智。將相破性。悖逆兩宗教旨。五謬也。澄濁成清。此為要者。前云。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如澄濁水。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今目連以湛。旋其第六識中虛妄滅生。然後圓成果地修證。何曾以一第六妄識為能觀智。六謬也。圓頓止觀立此為境者。天台未見唯識等論。楞嚴等經。且依六朝以前經論。判六識耳。隋唐已後。大乘圓頓經論都來。何不依佛。必遵祖乎。如必六識為是。八識為非。融妄為是。純真為非。例如阿含空無常觀。不準法華廢權立實。涅槃常樂我淨觀耶。七謬也。後世漫言破六識者。二本錯修。認沙為饌。是佛親指。七處三破。是佛親斥。此非汝心。是佛親咄。何云後世漫言。八謬也。性識明知。覺明真識。此是破妄識。顯真見。會萬法。歸一性後。故佛末始示云。如來藏中。性識真識。並非介爾心上。指真性識。九謬也。全妄即真者。經云。識性無源。根塵妄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何云即真。又經云。若此識心。本無所從。兼彼空等。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何云全妄。文句竟以三世性量。介爾識心。而曰全妄即真。十謬也。此解與目連旋湛圓明清淨。甚違失旨。 △寅四。揀七大。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 地以堅礙為性。前云。明覺立堅。堅明立礙。故有金地。初平田地。尚涉凡夫有為情識。遇佛平心。方歸聖人無為法性。礙則不通。有則不圓。初心學觀。又何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潤濕為水。水性不定。流息無恒。非比真如圓成實性。恒常一定。可以想念。前云。水性一味流通。是也一義。如如圓通。真實體性。離念不動之法。非是覺觀起心分別。般若云。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前云。性合真空。無二無別。故凡一切覺觀。皆不相應二義。非實不圓。非覺不通。觀云何獲。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煖觸為火。欲貪有相。火頭力士。初厭多欲。火光定却。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方為真離。今存厭斷。有心不忘。非真離也。又厭欲是假觀權說。非真實本有之法。眾生不皆多欲。而有少欲無欲。非初心一定方便。圓通寧入。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 風性無體。動靜不常。又風鼓動。虛空寂然。風空性隔。對非和合。前云。開示本覺妙明。觀界與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妄非真比。覺非有對。圓通云何哉。正脈云。觀音脫二塵。以取一聞性。為初心方便。此即取有動寂之風性為入門。故不可以此難彼。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無覺異菩提。云何獲圓通。 晦昧為空。故曰昏鈍。覺明空昧。故曰非覺。見覺空頑。故曰異也。虛空。冥頑為體。無所知覺為相。菩提。覺性為體。靈明洞徹為相。故昏鈍覺知既異。如之何圓通焉。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云何獲圓通。 識性觀者。研窮識性為入門也。然此識性念念生滅。非常住性。前云。識動見澄。非和非合。存心妄者。謂能觀之觀心。與所觀之識性。二俱念念遷流。虛妄而不實也。前云。識性無源。因于六種根塵妄出。此明所觀識性妄也。又云。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心。乃至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此明能觀存心虛也。又一佛云。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二又佛云。若汝執悋。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前塵事業別有全性。即真汝心。三又佛云。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兎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此皆雙明能觀存心。所觀識性。並虛妄也。既識性虛妄生滅。真心常住不生滅。霄壤雲泥。圓通違遠。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初句所修。二句能修。因也。三句果也。先出勢至證道。前云。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此如真如一行三昧。真常真樂。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正徧知。從心想生。此非諸行無常比也。次云。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此攝六根精了性念。不生不滅。觀經云。心想佛時。是心即佛。一心繫念。諦觀彼佛。此非念性生滅比也。三云。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觀經云。佛法界身。入眾生心。此非因果殊感比也。 次明文殊揀意。二十五聖。除觀音聞性方便。則勢至念佛易徑。恐初學真妄性相。下手難辯。故從揀不選。大乘百法。除六無為。餘九十四盡屬有為。故勢至所修所證念佛三昧。功德法行。不離一切善等色心有為之法。無常我空。又所作意。受想思行也等徧行心所。無常流轉。不相應行。故修證諸行皆無常也。又能解能念。能分別心。一切有為。性皆生滅。況欲念定慧。並是別境心所。生住速老。亦不相應行攝。以此無常生滅為因。而求真常不生滅果。固無是理。又以娑婆土修。而取樂土佛果。亦非理也。況一切法。造作得成。或定異。或相應。亦不相應行攝。凡夫淺學。既不如勢至真性念佛修證。惟依妄相散心念佛。行非真常。念非圓徧。因非該通。非三真實。云何剎那便登正覺。獲圓通乎。是故念佛。料揀凡聖。開十二相。一根性。識心異。二真心。妄想異。三無分別心。與有分別生滅心異。四惟心念佛。與心外念佛異。五無相。有相異。六觀想實相。與持名觀像異。七理一心。事一心異。八三昧。治障異。九一心。散心異。十普融。漸次異。十一念法身佛。與念應化身佛異。十二大乘自心十佛。與小乘他方佛色異。十二異中。前屬勢至聖性。後是凡愚初機也。微細詳審。了揀選意。   上十二法。聖人凡夫。後心初學。揀異意盡。若以文殊。就勢至觀音二種說文。揀選意義。略開有六。一憶佛。藉佛神力。恐不相代。念彼佛名。不悟自心。不及觀音藉自心力。返聞自性。二三。即六根都攝一句。先六根。終成多根。知根離亂思。不及觀音一圓通耳根。第二揀義。次都攝。終成多攝。湛了終無見。不及觀音一耳旋聞。第三揀義。由此三義。故首揀云。諸行無常。凡有動作。皆屬行陰。一涉遷流。盡墮無常。四五。即淨念相繼一句。先淨念。終成有念。想念不可脫。念緣非離物。不及觀音一圓照三昧。第四揀義。次相繼。終成生滅。識想非常住。存心乃虛妄。不及觀音一常真實。第五揀義。由四五義。故次揀云。念性生滅。六殊感。終成因果不類。不及觀音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故後揀云。因果今殊感。具六不及。揀而不選。◎觀音文六。一聞思。前云。彼佛教我聞思修入。後云。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此則自聞方便。易成正覺。令情無情聞名見身。心念滅苦。勝于勢至念佛方便。七日十念一稱。未能直下成佛。度生生方也。二耳根。前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後云。我從耳門。此由初獲妙妙聞心。一根既返源也。如云。隨拔一根。脫粘內伏。觀音既云。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勝于勢至六根未能妙也。三圓照。前云。所入既寂。聞所聞盡。後云。圓照三昧。此由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六根成解脫也。如云。諸餘五粘。應拔圓脫。觀音既云。後即身心微妙含容。周徧法界。勝于勢至攝斂未容徧也。四覺淨。前云。覺所覺空。空所空滅。後云。緣心。謂緣聞中三如來藏不生滅心。昔者。於妙圓中粘湛發聽。今者。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佛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此則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也。如云。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觀音既云。觀聽返入。離諸塵妄。勝于勢至淨心念彼佛也。五無生。前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後云。自在證入無生法忍。故得大解脫境。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佛云。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此則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也。如云。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六根互用。觀音既云。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勝于勢至繼雜生滅念佛境也。六該徹。前云。忽然超越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上同下合。後云。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此由因地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故得佛乘不生不滅七常住果。佛云。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觀音既云。我得佛心。證於究竟。則因地覺。與果地覺。一同無異。勝于勢至念性生滅。難入圓常。因果殊感。現修難證也。具六超勝。選取不揀。前十二異。為顯淨業蓮宗。後六揀選。獨明本經要旨。   正脈云。七大之中。前五同塵。第六同識。第七同根。比前但加廣大之相。揀意大同于前。地大非通。水大非真。火大非初。風大有對。空大非覺。識大虛妄。根大殊感。又通論二十四聖。約其所證。必等觀音。原其入門不從本根。略有四緣。所以當揀。一不對方宜。二不便初心。三別有資藉。四非常修學。反顯耳根對方宜。便初心。不勞資藉。通常可修也。意在後偈。此預明之。又眾圓通。觀音推首。勢至居次。諸聖當三。觀教學法者可知先後。 △丑二。獨選耳根二。寅初。顯二超勝二。卯初。法妙。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初二句出機宜。佛是能化之主。界是所化之機。娑婆五濁惡世。法真三根普逗。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次二句教行。上句教。下句行。維摩經云。諸佛土中佛事不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以佛菩提樹。或以佛衣臥具。或以飲食。或以相好。有以園林臺觀。有以虛空影響。有以音聲語言文字。有以寂寞無言無說。楞伽云。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說。或有佛土瞪視顯法。或現異相。或復揚眉。或動目睛。或示微笑。嚬呻謦欬。憶念動搖。以如是等而顯於法。大慧。如不瞬世界。妙香世界。及普賢佛土。但瞪視不瞬。令諸菩薩獲無生法忍。及諸勝三昧。此方眾生耳根偏利。能於聞性。聽諸聲論。徧達無量差別理事。前云。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故佛對此一方機宜。而以音聲施作佛事。所以逗此聞根之利也。是則合音與聞。乃為此方真淨教體。雖常途惟取音聲為教。似不兼聞。而不知離彼聽者之聞根。則音聲泯然無托。教體奚得而存耶。此二句。對方宜便初心也。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後二句果理。上句果。下句理。教體既在音聞。而欲入正定者。豈可捨音聞教體而別取哉。聲為教相。聞為體性。應當會相歸性。單從耳根聞性而入也。良以音聲教相但為弄引。聞精體性實為妙心。故領悟。雖是雙托音聞。而修定。但宜捨相取性。直依聞性修證。故曰以聞中入也。自從選根已來。惟此一句。方是決定分明指出。耳為圓通本根。至妙之法門矣。此二句。不假資藉。通常可修者也。正脈云。常途但以音聲為教體者。是隨相假體。而非真實教體。不知此方真實教體。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者。不在于音。惟在聽音之聞性耳。良以教詮藏性。而聞性即藏性也。以是義故。大定惟從聞入。似為簡直而順。更見音聲但為教相。聞性方為真實教體。◎幽溪云。佛之垂應說法。必隨眾生所宜。今既出于娑婆。眾生所利者。耳根。所宜者。聲教。其于教體。又有真假之殊。若以聲名句文為教體者。假教體也。涉于思惟。墮于分別。不為清淨。今則正明真教之體。乃藉音以顯聞。由聞以入道。如是教體。則直顯性明。頓契寂滅。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故曰此方教體。淨在音聞。欲取三摩。實聞中入。◎長水云。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故用音聲以為佛事。由從耳根發識聞聲。引生第六識中聞慧。緣名句文。熏成解心種子。納為教體。教體既成。然後思惟修習。入三摩地。成大解脫。◎文句云。他土諸根。利鈍不同。隨其機宜。六塵為教。此方偏用三塵。黃卷赤牘。色為教體。聞法得悟。聲為教體。歷法觀察。法塵為教體。今約佛世聞音。獲證者多。未世亦從語言指示。得悟者眾。故云此方教體在音聞也。   釋曰。上引四解。初二。順經合旨。三解。如前六識所揀。四解。如前六塵中揀。不順經宗。後學莫用。 △卯二。人勝。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先總。初句二利德。自利。離二生死苦。得人法二解脫樂。利他。離苦即施十四無畏。解脫即三十二應。令其解脫也。次句能證人。賢善曰良。商書。一人元良。萬邦以貞。今能拔苦與樂。美哉觀音為首長也。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於下。次別。四。一行。沙劫。豎窮也。塵國。橫徧也。常徧為對。二理。自在。上同也。三十二應。無畏。下合也。十四無畏。總為四不思議前二德也。合同成對。三教。說法不滯為妙音。三十二應中之現說。智也。尋聲救苦為觀音。十四無畏中之救難。悲也。智悲為對。音性無著為梵音。四不思議中之身咒。體也。應不失時為潮音。四不思議中之後二德。亦結前三殊勝。用也。體用成對。法華五音。下二句。即是勝彼世間音也。四果。上句六凡果。救世拔諸苦。安寧與諸樂。俗也。下句四聖果。出世超凡位。常住入聖地。真也。真俗作對。和配則五。分開十義。皆利他也。 △寅二。明三真實三。卯初。圓真實。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 先啟述。初句啟告。次句述說。但述觀音所說耳根圓通。法爾具三真實義相。非三真實語句。謂其親口宣也。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譬下。次正陳。例現前事。驗聞圓實。如法華中。用所生耳。聞千界聲。若約喻者。前三句喻。後一句法。靜居者。喻洛伽常入定也。俱聞者。喻赴感靡不周也。十方。喻十界。擊鼓。喻機感。一時聞。喻赴應。此則直就現量為論。非是比量。眾生日用不知。文殊揀出現證。顯彼觀音聞性入門。非從行得。不墮有為也。圓者。量無不周。謂此聞性同時圓徧一切處也。此猶約動圓明。約靜說者。前云。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正脈曰。聞性如最大圓珠。懸空普照。諸聲如影現。絲毫不昧。 △卯二。通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初揀他非通。長水云。口下二句。經文語倒。先舉所例口鼻。後舉能例身根。蓋翻譯者順根次故。孤山云。口鼻身俱合中知。將身合句。移口鼻上。其義方順。目非觀障外者。如隔紙窗不見外事。隔皮膚不見臟腑。是也。身以合知。口鼻亦然者。以此三根皆合中知。略離尺寸。便不覺知也。心念紛無緒者。意根了知雖通。常纏意識。雜念亂思。既然紛散無緒。湛了久暫難見。不能寂照。豈廓徹耶。是則五根現俱無靈通矣。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二顯自為通。初句勝眼根。聞性湛然。四通八達。墻外砧杵語笑。聽之無所隔礙。垣壁遠厚不隔。況紙膚近薄乎。次句勝三根。俱聞。皆顯離中有知也。遐邇得聞。況尺寸乎。超身口鼻矣。一返聞性。動靜境絕。耳識尚無。況俱意識。超意根矣。正脈云。惟意不齊。無文可據。應知耳根聞性常自湛了。朗徹無礙。非如知根雜思。湛了無見。上云。心念紛無緒。下云。覺觀出思惟。准知耳根。常靜無思。勝意根也。三句揀五根。五根劣而耳根勝也。前五同根。尚不能齊。何況塵識七大。豈能齊哉。末句結顯。聞性本來靈明通徹。真常實際。所謂常現常通。塵勞不能匿其神彩。非間非斷。天魔莫能挫其威光。故曰通真實也。正脈曰。遐邇俱聞。語非極成。今人聞量不能遐遠。大聲不過百里。小聲限于數步。況界內外。決不及聞。是則但能聞邇。那云遐俱聞耶。答。但言遐。不云極遐。即耳根現量可及。非謂越界極遐聲也。汝言百里數步。豈非耳根現量中之遐邇乎。經意正取于此數步百里之離知。勝彼三根但能合覺。而于離中。雖尺寸亦不能知也。此但約于未解之前。現具之通。故不及于極遐。若既解後。聚聞已開。方能周聞寰中界外。若本通。即周沙界。何勞復解乎。故經示云。動若邇遙。靜無邊際。是也。有解問。隔垣聽響。垣不礙音。何為城內一人面城而語。城外一人附城而聽。乃杳爾無聞耶。答。聲相隨緣不定。心性定周法界。以諸眾生循諸色聲。逐緣流轉。聲緣大小粗細。城色遠近厚薄。令垣礙音。非聞有無。是城與聲之故。非耳根聞性之故也。設聞不聞。性成生滅。豈理也哉。故諺有云。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佛經既云。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故此文殊顯示。隔垣聽音。遐邇俱聞。皆約聞性現量明也。 △卯三。常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先對塵顯常。取前擊鐘驗常義也。分二。一動靜無關。聲動靜者。音聲是總相。動靜是別相。聲起為動。鐘聲正擊也。聲滅為靜。音響雙絕也。惟一音聲體性。雙含動靜二相故。聞有無者。謂鐘聲動靜二相。常於聞性湛然體中循環代謝。動則歷然現有。靜則寂爾歸無也。三句言世人顛倒。於無聲處妄說無聞。前云。汝尚顛倒。惑聲為聞。是也。末句。據實理論。自是聲無。非是聞性無也。前云。鐘聲更擊。汝云何知。故不應言。離諸動靜。說聞無性。是也。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二生滅雙離。首句躡牒上之末句。次句形對推知。三句揀顯。四句結成。聲無。既聞性不隨而滅。聲有。則聞性亦不隨之而生。是則聞性湛然常住。一任其中。歷緣對境。聲有則聞動。聲無則聞靜。而自體了無生滅性相可見。故曰圓離。是知聞性。人人本來自常。喻如虛空。恒無起滅。故曰常真實也。正脈曰。此句。應下頌末。方成總結。今隨文便。寄結于此。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縱下。次離思顯常。取前引夢驗常義也。夢想者。夢是第六獨頭意識所現。想是正表夢中意識所為。下云。寤即想心。寐為諸夢。此通輕睡昏沉說也。不思者。唯識論。意識五位不行。睡眠無心定等。下云。惟記與忘。是想邊際。此局重睡眠熟說也。不為無者。謂睡夢中。雙忘夢外動靜塵境。了無所思。心想不行。似乎聞性暫成斷滅。其人夢內聞舂搗聲。惑為鐘鼓。其形雖寐。聞性不昏。可見不為不思而聞性遂成滅無也。三句。二釋。長水云。此既不與念想相應。即出覺觀思惟之表。譯人迴文不盡。故令語倒。覺觀。即尋伺也。思惟。即是徧行思也。俱是心所。皆不相應。故名為出一意。又覺是本覺。即聞性也。觀即是照。此即文順二意。正脈云。覺即聞性本覺。觀指聞性照用。寤寐恒一。不假思惟。出思惟外也。前揀月光。如如非覺觀者。正為彼是思惟覺觀故耳。反顯此出思惟之覺觀。是真如如體矣。末句。全同五根不齊。目非障外。聲聞出障。身口鼻合方知。聞聲離體有知。心念無緒。覺觀出思惟外。故云身心不及。正脈云。身兼外四根。心是內意根。色香味觸不能通於夢中。意之緣法又已忘盡。可見五根皆不能接夢外之五塵而有覺也。惟獨耳根。能覺夢外之聲。超彼身心。皆不及也。前於聲界顯常。例諸法界無不通常。今於夢寐顯常。例餘五位。指無想天。無心二定。悶絕與睡眠也。無不圓常。前云。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是也。 上二顯常。結宜此末。如正脈判。若順文釋。亦可前譬如下。別明三義。謂依聲上顯三真實也。今縱令頌。總結顯勝。謂依夢中顯三真實。不思無句。常真實也。出思惟句。通真實也。不能及句。圓真實也。此三真實。皆表人人現具。不待證而後有。若就此更進修。順水行舟。因風吹火。極易極速。何難究竟之有哉。 △子三。結答當根三。丑初。顯行當根二。寅初。略指當根。對方宜。便初心也。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先舉此方教體。娑婆。指處。意中含生。謂此方眾生耳根偏利。能從耳根覺了世出世法故。聲論。指教。意中含理。故云宣明。謂一切經論。無非發明圓湛不生滅性。而此妙性。不離耳根能聞聽性。由所聞聲論。當返聞自性。猶因指而見月。莫觀指以為月也。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眾下。次明病在循聲。二。一泛論眾生失旨。凡被聲教。應明聞性。而眾生不達佛意。反迷自己聞性。失妙明心。但循聲論。逐響隨流。不悟本聞。何異以指為月。分別法音為性哉。阿下。二剋指當機證驗。強記。多聞憶持也。邪思。聲論所轉也。謂不獨眾生循聲流轉。即阿難縱能強記諸佛十二部經。尚不免於邪思。落於欲漏也。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豈下。後應病與藥。豈非者。承上決定辭。下八字。病藥相當。敵體對治也。隨。循也。所。聲塵也。淪。流轉也。旋流。反聞也。無妄。真實也。即常住不流轉之性也。謂循聲順流。決不免於淪轉。若反聞旋流。必至見性無妄。獲三真實。是則耳根聞性。與此方根機。藥病相逗。一切初心無不可用者也。 △寅二。備悉行法三。卯初。出名。教以反聞。不假助。常可修也。 阿難汝諦聽。我乘佛威力。 初囑聽出名。首誡示。誡聽者。見法非易。應生尊重。除強記也。示意者。際會非常。應生智信。行反聞也。 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 宣下。次標號。金剛堅利。能證真斷惑。寶中至寶。故稱為王。聞熏觀智。五根不及。故以金剛王喻。圓乘方便。巧立能所。不著相修。無住心證。故喻如幻。因果該徹。法妙難思。彈指無學。超世出世。如妙蓮華。不可言議也。前後偈云。諸佛一路涅槃之門。則此三昧能生諸佛。故稱佛母。實是自性正定。非同引起三昧。具三真實。真常圓通。故云真三昧也。前後配釋。如幻。即三十二應。慈觀。潮音。人空也。佛母。聞熏聞修。寶覺。即十四無畏。悲觀。世音。法空也。不思議。無作。如妙蓮華。即四不思議。智觀。勝音。俱空也。金剛王。即四不思議中後二喜捨。淨觀。梵音。無生法忍也。真三昧。即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中前二慈悲。真觀。妙音。三摩提地也。 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 汝下。二抑聞明過。先舉聞。上。佛多。下。法廣。聞不少矣。次斥失。上。缺戒。欲漏深重。種習未盡。不修無漏戒故。下。少定。徒積多聞。殊不得力。墮於婬舍。由無楞嚴定故。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將下。三激取反聞。上佛字。現在佛。下佛字。過去佛。上聞字。指聞根。下聞字。指聞性。謂汝將此聞機。記持過現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佛法。何不旋此聞機。而自聞其根中之聞性乎。良以諸佛設教。欲人自悟本性。今棄本性。獨馳言教。豈是如來教道之本意哉。況多聞則心放難收。反聞則神凝易入。故令其一反聞。而即得無妄矣。此二句。實對多聞之妙藥。修行最簡之法要也。 △卯二。法喻。詳明修證三。辰初。法說二。巳初。歷示次第超脫二。午初。情界脫纏。 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 先脫塵盡根。初二句。根因塵有。聞指所結之根。非是自然無故生起。特因聲塵。動靜相擊。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遂有耳根之名。聞精之字也。次二句。聞旋聲亡。前云。由塵發知。因根有相。今既卷聲而結根。應須脫聲而解結。是則解者。必先旋倒聞根。反聞自性。由不循聲。聲自脫矣。所脫之聲相既銷。能脫之聞根亦盡。惟一妙性而已。豈有耳根名乎。下云。塵既不緣。根無所偶。故此聞根欲待誰為名耶。上句即動靜不生。下句即聞所聞盡。喻如水因風寒而結冰。冰脫風寒而成水矣。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一下。次入一解六。若此一根返源。塵不流逸。彼五根塵。應時圓脫矣。下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前云。但一門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正脈云。恐人疑云。但解一根。餘根尚結。不知根相雖六。性體惟一。本以一性而頓結六根。所謂一結一切結也。故解一根性。而餘隨性脫。所謂一解一切解也。譬如片錦六花。花雖各別。底線相連。故拆一花。餘花皆壞。花喻六根。底線喻性。此約橫喻。六根同一成壞。不同巾之豎喻。每約一根。結則從性至塵。由細漸粗。解則從塵至性。由粗漸細。皆有次第六重。如巾結解也。然每一結成。六根同成一結。乃至六結皆然。解時。每一結解。六根同解一結。以至六解皆然。故解者。從一根入。一根之結盡。六根之結齊盡。當與花喻相成。而不相背也。智者詳之。是則一根反源。豈不至簡。六根齊脫。豈不至要耶。六根皆脫。眾生世界離矣。 △午二。器界超越。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 先塵銷覺淨。初二句塵依根立。上承前。下起後。於妙圓中。粘湛發見。故見聞根。如巾上幻。如目中翳。前云。見聞覺知。虛妄病緣。見與見緣。似現前境。此言六根幻翳非實。約正報說。三界總相。六塵別相。六塵徧滿三界。無體猶若空華。前云。知見妄發。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皆即狂勞顛倒華想。此言塵界。空花虛偽。約依報說。 次二句根復塵銷。謂今一返六解。而聞等復無。歸於元真。即如翳根已除也。不由前塵所起知見。而塵界應念隨銷。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猶晴明空。迥無所有。花果豈可復得也哉。前云。諸根圓拔。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淨下。次淨極含空。前二句心含太虛。上。淨光滿分。塵銷則覺性淨。法本無生。前但初淨。今至極也。根除則覺心圓。發本明耀。前亦初圓。今通徹也。淨即涅槃寂滅理性。光即菩提覺照智心。下。寂照容空。根塵光淨。依正皎潔。寂照圓融。理智一如。空生大覺海中。如一浮漚發矣。前云。不生滅性。合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也。 後二句世在夢心。夢不離想。法不離心。前云。諸所緣法。惟心所現。汝身外地。皆心中物。是故阿難大眾。各各自知。心精徧圓。含裹十方。見十方空。如手中葉。反觀生身。猶空一塵。世間諸物。如海一漚。今以寂照觀之。世事皆如夢也。 △巳二。進顯迷妄難干。 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迷時。為登伽所留。覺後。觀舉世皆夢。汝在大夢中。登伽在夢裡。一真一妄。安能留汝形哉。前云。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信乎迷悟之利害若是。此亦激勵阿難奮勇進求。開迷發悟。雪前悔恨也。昔為邪術所制者。正由但取四大色體為身。不能解根超界。得大解脫故也。先被梵咒拘攝者。亦由但認六塵妄想為心。不知根中妙性。寂照含空故也。果真反聞聞性。觀世如夢。汝即節鉞登伽。登伽奚能留滯汝耶。 △辰二。舉喻。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 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世師喻真如性。巧妙喻隨緣。幻法咒術喻無明。幻作。喻真妄合成藏識。諸男女等。喻變現情器二報。諸根動。謂幻師提動。幻人口眼亦動。喻六根用也。一機。即幻師咒手中所提巾線。喻一識精元明。抽牽。喻能生諸緣。依真起妄也。息機。止息咒機也。喻旋聞返妄歸真也。總別同一識精明故。諸幻無者。由線索不提。幻人口眼亦不動矣。喻一處休復。六用不成也。 又男女中。亦含幻處。人物禽鳥。園林宮觀。法華化城喻云。重門高樓閣。男女皆充滿。今則一根返源。六根解脫。聞復根除。塵界亦銷。故云諸幻成無。 △辰三。法合。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初句。總合。次下。別配。一精明。即識精元明。陀那微細識也。元為六精之總體。即是所依。合喻中一機。分成六者。由依一精明體。分攬六塵。各成根相。精名亦別。如在眼名見精。在耳名聞精。乃至在意名知精等。名相用雖各別。而體仍一精明。故此六根即是能依。合喻中男女諸根也。當補二句云。雖見六用殊。惟一精明轉。合喻中雖見二句。文義方全。 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 一處休。合喻中息機。六不成。合喻中幻無。此即從一耳根解結。諸餘五黏應拔圓脫矣。上明情界脫纏已竟。末二句。塵垢。即指器界六塵。所謂垢染濁世。應念銷者。前云。浮塵器界。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是也。圓明淨妙。即涅槃常樂淨我四德。下云。一切如來。圓密淨妙。皆現其中。前云。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又云。明相精純。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無情器分隔曰圓。真常圓滿德也。無事理障礙曰明。安樂密藏德也。無根塵染污曰淨。清淨無漏德也。無自他違拒曰妙。八自在我德也。合上喻中諸幻無性。諸幻寂然。還歸無性。故曰銷。無性之性。即涅槃性。故云成也。此合器界超越。 △卯三。結示因果究竟。 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初句因。次句果。理則頓悟。乘悟併銷。名因究竟。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故云餘塵。無明未盡。斷德未圓也。諸學者。相似分證。初心有學。等覺以前。諸位菩薩及三乘也。前云。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末斷根本無明。無明已盡。成究竟覺。故云明極。菩提滿足。智德全備也。如來者。妙覺果位。三身佛也。下云。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又上句。即從聞中。入流亡所。下句。即是寂滅現前。獲二殊勝。是則法門既妙。成佛最易。應當選此一根。為初行之要道也。 △丑二。普勸修持二。寅初。勸眾普修。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 初句普勸。對方宜也。次二句聞修。便初心也。倒含二意。一顛倒意。循聲出流也。順句以釋。二逆倒意。背塵入流也。偈文應云。旋倒汝聞機。前云。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故旋汝等倒機。則無二失也。又云。旋流獲無妄。故旋倒汝等機。則成二益也。激勸阿難大眾。豈可順流隨淪。而不旋流無妄也哉。機者。生機。動之微也。如幻師巧術。機關抽息等。又如機械汲水具上下。樞機戶軸也開闔。機杼織具也往還。虞機虞人弩牙名曰虞機張弛。皆明順流逆流義也。機有人物法喻不同。人則乘有小大。如觀機投教。宣云。機分小大之別。法則根有利鈍。如六根迷悟。經云。旋汝倒聞機。物則幻木巾為依正。咒紙線為狼虎。如華嚴幻忍說。楞伽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以毘舍闍機關力故。動搖運轉。云為不絕。無智之人。取以為實。偈云。幻咒機所作。此中無所有。經云。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列子。周穆王。工人偃師。能造倡者。曲其頤。則歌合律。撫其手。則舞應節。王傳散倡。皆假物也。廢其心。口不能言。廢其肝。目不能視。廢其腎。足不能步。又張道陵。咒符遣將。撒荳成兵等。喻則線索提動人馬。法術羅出酒食。如傀儡戲。燈影戲。乃至戲法。肆筵設席。華嚴化土變化人物。楞伽亦云。如乾闥婆城。幻所作人。小兒見之。幻人生滅。商賈出入。言有實事。諸法亦爾。經云。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又人有實機權機。權者。偈云。鼻想本權機。文云。如是聞機。本無自性。直解云。機。約喻。是弩牙。取其發箭之速。喻齅聞性。眠伏于內。香臭之觸一發。則此齅性如機之速也。取譬聞機虛妄。實者。易云。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榮辱之主也。詩云。曉聞天籟發清機。又云。不動悄然機。五卷云。退藏密機。冀佛冥授。法有真機妄機。根機。通真通妄。如機關木人。惟以一機抽。流逸奔塵。名妄。如牽線諸根動。行陰文云。見同生基。為浮根塵究竟樞穴。又云。必使婬機身心俱斷。脫粘內伏。名真。如息機歸寂然。識陰文云。汝今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機。名罔象想。又云。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感應懸絕。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名識陰區宇。銷磨六門。互用清淨。名識陰盡。超越命濁。今云。旋汝倒聞機。汝聞。人法雙該。揀前一機抽。喻也。旋機。顯是真實。揀非權妄也。謂耳根一精。旋聞脫聲。則耳根轉動之機自斷。餘五根精無不內伏脫粘。動作之機一時俱息。而總歸乎一識精明元也。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反聞。躡上句言。所以旋反聞機而不循聲塵者。謂聞自己耳根中聞性也。反聞。聞慧。聞自性。思修慧也。四句成益。不假資助也。上句因。此句果。耳根聞性。即是圓湛不生滅性。亦即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乃成佛真因。與果一如。故反聞此自性之時。決定成證無上佛道。即極果也。末句結答。通常可修也。圓通真常實理。惟此聞性而已。離耳根外。難於選矣。通真曰如。通俗曰是。契理曰如。契機曰是。合佛曰如。合眾曰是。 △寅二。引證共由。上是直言勸。此乃證信勸也。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非惟觀世音。 初橫徧十佛。謂此耳根圓通。十方諸佛一同共由之門路也。二豎窮三世。過去佛果。已於聞性。成證涅槃。現在因位。觀聽旋流。圓明妙覺。未來學人。依是反聞。超賢入聖。三引己親證。觀音耳中聽性。即是如來藏心。一門一切門。一切門一門。因果該徹。初後圓通。故我允執厥中。自覺及覺他也 △丑三。結答請加二。寅初。結答復命二。卯初。觀音最合聖心。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 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 初承旨委選。誠然曰誠。如命曰如。表信從佛勅也。詢下。二述詢所以。有四。初句。即前一云。二十五行。誰當阿難根也。二句。即前二云。滅後此界眾生。三句。即前三云。入菩薩乘。四句。即前四云。求無上道。觀句。三出選取意。前問四種義全順者。惟觀音耳門最第一也。蓋耳根圓通。即多聞者聞根。故獨當阿難之根。若能反聞佛法之聞。而聞自己本有聞性。立成佛道。第一順也。人人現具。淺深均證。故能普救末劫。第二順也。先得人空。次脫法執。故我應求出世。第三順也。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故能成就涅槃。第四順也。前二契機。後二契理。機理雙契。孚佛心言。是則觀音法門獨超乎諸聖矣。 △卯二。諸門未孚佛旨。 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塵勞。 此即奉勅委揀。結明去餘諸聖意也。初句。總舉二十四聖入門諸方便也。佛威。承力加被也。如勢至跋陀。瑠璃月光。即。就也。捨。脫也。就所遇事。令脫塵勞也。如火頭持地。香嚴藥上。彌勒憍梵。 非是常修學。淺深同說法。 非是二字。貫下二句。常者。有本作長。謂長時久遠可則。通常平易可修也。如那律失明。畢陵觸刺。豈常長耶。有局於淺而不通於深者。如沙陀不淨。難陀數息。周利一句。迦葉滅定。有局於深而不通於淺者。如普賢大因。滿慈宿辯。舍利洞見。目連神通。大小異轍。利鈍殊途。非可同日語也。反顯觀音耳門返聞。非是佛神即事。長常可修。淺深俱入。應當專修耳根一門。其餘皆須捨也。離此雜修。得道無日。 △寅二。請求加被。一謙己推佛。二生眾敬信。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 一敬禮心法。頂禮者。佛法最尊。故須禮敬。如來藏性。即耳中聞性也。佛母真三昧故。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故云無漏。是心本來離言絕慮。染而不染。難可了知。故云不思議。 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 願下。二願佛心加。未來者。前近正像。後窮來際。此門。耳門圓照也。迷疑曰惑。無惑者。信解修證。直入無礙也。方便者。將此為最初方便。所謂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矣。易成者。圓通性相。先本現具。加修反聞。彈指超證。如舟遇順風水。到岸有何難哉。前云。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故此願被。 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沈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 堪下。三勸眾修心。前云。欲令阿難開悟。誰當其根。故此勸云。堪教阿難。但以此根修也。前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故此勸云。末劫沉淪。但以此圓通。是長修學。淺深俱宜。超餘一切門故。具三真實。五根所不及故。況餘塵識等耶。 真實心如是。 末句。四結自心真。由含二意。一總結義盡。謂真實心要。不過如是而已。初二句法寶。藏心圓通也。次三句佛寶。佛心加被也。後五句僧寶。眾心一如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以如是。結盡無餘。二結己選心。心謂藏心。無漏難思。真謂揀選心真不妄。實謂答佛心實無虛。如謂會眾心如不二。是謂對機心是無非。故此結指曰。真實心如是。 △己三。承開悟入四。庚初。當機了悟。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得大開示。 阿難大眾。在會當機眾也。於中二。初承示得了。經文倒譯。應云。得大開示。身心了然。義則順矣。由聞二十五聖。及文殊委說盡。故云得大示也。已達圓通本根。獨一耳門修入。確知耳根一解。而六處之根齊解。身了然也。聞性一復。而六根之性齊復。心了然也。 觀佛菩提。及大涅槃。 觀下。二觀照圓明。先法。前圓通後。大眾普獲金剛三昧。今又觀者。前獲。通初中後。今觀。思修不同。下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謂從耳門圓照所歸菩提道路。亦如觀音如幻聞熏三昧。清淨修證無異也。菩提。智果。涅槃。斷果。究竟極證。不通於因。稱云大佛。文殊偈云。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菩提道。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故云觀佛大果。 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 猶下。次喻。所被機宜。如人。無明二障。如因事。輪二生死。如遠遊。昔久迷惑。如未還。今元開悟。如明歸。二種佛果。如家。耳根圓通。如路。謂有窮子。久逝他鄉。意欲歸家。不知路徑。未即迴還。今蒙指出一條還鄉通衢徑路。勇往直前。易速到家。豈有枝岐遲滯患耶。長水云。阿難等大眾。方悟圓通從耳根入。猶未有證。故云明了其家所歸道路。吳興云。不然。三卷云。獲法身。四卷云。悟實相。五卷云。心目開明。次又云。身心皎然。兼此了然。五番領悟。何排未證。手鑑云。初至七大。解中悟也。次洎勅選領云。是中修行得無疑惑。行中悟也。解行坦然。可舉而行。故有了歸之喻。未證明矣。幽溪疏云。約迹。長水所說為當。約本。實如吳興。真因為路。妙覺為家。文句云。菩提涅槃。即而常六。故言未得歸還。六而常即。步步踏著。故鄉道路。◎釋曰。初師未證。略說不詳。次師云證。前不攝後。後三師。解仍雙兼。不歸一轍。如云。解中悟。行中悟。六而即。步步故鄉路。實如吳興所云證也。又云。了歸之喻。未證明矣。即而六。故言未歸。約迹。長水未證為當。今會通云。三云。身心蕩然。會四科。融七大故。乃見道中解初悟也。又獲法身。亦見道初獲見法身。若云證獲。何後願云成果王耶。四云。心悟實相。身意輕安。銷二疑。圓三藏。是見道中解後悟也。五云。身心皎然。悟知一六亡義。乃修道上行初悟也。今云。身心了然。已悟圓通耳根。是修道行中悟也。豈不審下七云。身心快然。修道內行後悟也。又不察八云。身心快然。證道三漸。初入悟也。結經後云。身心快然。證道聖位。後入悟也。是則長水未證。謂其未證證道中究竟滿證也。非詳選根前不悟證。吳興云證。謂已證見修中之解行分證也。非指出路到住家所得果證。二師解義。長水為優。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故今身心了然。亦在法中增道添悟獲益相也。此約奪言。若與說之。離則兩傷。合則雙美。執即相乖。融即互顯。 △庚二。普會眼淨。 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 先舉能證人。初句總舉。舊集新來。凡聖小大。權實淺深。群類不等。故云普眾。天下。別列。二句。人天雜趣。三句。小乘有學。四五句。大乘初心。六七句。紀數。表具沙性德故。 末三句。次判所入位。初句證真。覺本藏心常住故。次句斷妄。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也。後句成果。資中引莊嚴論。法眼淨。初地見道也。準圓教初信。頓七信。終初住。始初地。小初果也。事障初除。法障亦伏故。四卷云。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此則徹證圓通因地。得成果地初步。例如華嚴。初心成覺。十信灌頂義也。 △庚三。登伽進果。 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 初句舉人。性是登伽華言。前云。由銷愛欲。法名性尼。二句聞法。圓通教理也。末句進果。前云。婬火頓歇。得阿那含。三果有學也。今云羅漢。四果無學也。小教四果。始七地。終七住。頓初住。圓七信也。斷盡煩惱。進斷所知故。 △庚四。眾生發心。 無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量者。無邊數。揀前恒沙有量數也。眾陰相生。名為眾生。世間凡夫也。盡共普同曰皆。無法能等此心。名無等。心能等一切法。故曰等。又三發心。直與無等。悲與物等。深無等等。發有生起開顯二義。心即藏心。性本靈虛。真正淨善。生佛咸具者也。菩提。翻覺。人天乘教。揀三途不覺。三。翻正。二乘小教。揀凡外不正。此二自覺。深心也。三藐。翻正等。三乘始分二教。揀二乘不等。耨多羅。翻上。大乘終頓二教。揀三乘未上。此二覺他。悲心也。阿。翻無。一乘圓教佛也。揀大乘有上。故云無上。此一圓覺直心也。領上聞熏思修三昧。慈悲喜捨本妙覺心。故此發無等等菩提大道心也。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此屬終教十信。信論發三大心。亦在信滿住初。小始教之四加。頓之初信。圓教發心位初。例如本經。信前乾慧三漸。是也。幽溪云。阿難人雖圓頓。而位在解行。普眾眼淨得心。而位證小乘。登伽雖聞圓偈。思盡而入四果。眾生發無上心。乃因聞是道。希慕願樂明矣。以此經在方等。聞常證小。其例甚眾。文句亦云。性尼聞偈。成阿羅漢。于大教。得小益。正為菩薩。傍為二乘。部在方等故。◎釋曰。阿難從見道以進圓行修位。普眾從偏教以獲圓頓心眼。登伽從有學頓入無學。眾生從凡地發大佛心。此皆以終實。接入圓頓。二師疑滯小果。不許大乘法益。豈不謬哉。維摩云。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況此佛頂圓經。必貶斥為偏小。逆佛悖教。輕賢忽聖。甚矣。今以五經釋通。任人去取。決不敢以一己臆見。罔說正法也。餘詳前三卷末。 △戊二。道場加行。 此名四戒咒心因果周。亦名顯密總持周。從此阿難整衣。至七卷如願終。上為初方便。此更為最初方便。助前圓通。圓根近下者說也。 △分二。己初。初請略說二。庚初。阿難請二。辛初。述己意願。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 先謝前發意。二。初禮謝。上身曰衣。下身曰服。斂束曰整。心下。二敘意。前二句。自悟意。本覺曰心。始滿曰迹。初後元即曰圓。三六豁通曰徹。此約見修。證道惟心。若約當位。不生滅性如來藏心曰心。耳根為圓通便門。聞中為修行道路。涅槃理為岸上古城。菩提智為家內華屋。前二因。後二果。皆稱曰迹。因該曰圓。果徹曰明。心性本具曰圓。因果了達曰徹。性修不二。故曰心迹圓明。傷曠劫之雙迷曰悲。慶一時之圓悟曰欣。由示得明。因迷得悟。故曰交集。後二句。利他意。自疾悟除。他未了脫。現眾得益。未來不獲。故發意運悲。願度未來也。 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稽下。次請後願言。二。初叩請。哀愍未來末劫。故稱大悲。我下。二陳言。二。先明自悟。法門。耳門反聞也。是中。聞思修中入三摩也。前云。不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故云無惑。 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常下。次願利他。二。一引昔佛言。如是。指下六語。未度。無明惑未盡故。菩薩因中四誓。度眾為首。故云發心。此約悲增上者。如地藏大士。已圓菩提。道已成故。如來果位十號。應供為先。故云應世。此依智增上者。如智成就佛。我下。二顯今心願。文殊偈云。願加被未來。及末劫沉淪。故我願度令益。 △辛二。正請道場。 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先明聖遠邪興。此生。根劣也。去遠。世衰也。邪師。六師也。說法。非道也。恒沙。魔黨也。 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欲下。次求安場遠魔。請含三意。一入定。攝心。戒也。三摩。定也。入地。慧也。二離魔。當處楞嚴心壇。名安道場。不為九十六種外道之所擾亂。名遠魔事。三不退。菩提涅槃心中。云何無退。得圓證耶。總上三心。律儀少攝。戒心不就。魔事混擾。定心不成。菩提道退。覺心不圓也。 △庚二。如來說二。辛初。讚許。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 爾下。讚善。善其二意。一善其請問安菩提場。得戒定遠魔要法。二善其發利他現未心。得回小向大正行。如汝四句。 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沈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汝下。誡許。道場事理。加行戒咒。內外一如。正覺果就。故誡諦聽。許說正要。 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阿下。領教。欽承之速。故云唯奉。 △辛二。正宗二。壬初。總舉三學。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先標義。毘奈耶。翻律。三藏中律藏也。秦言善治。謂自治三業。亦能治眾生三惡也。修者。自修。行者。化他。決定者。因地果位。自利覺他。決當必定依此三義以成證也。 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所下。次出名。攝心者。小乘稟法為戒。粗治其末。大乘攝心為戒。細絕其本。法則無犯而已。心則無思犯也。能攝其心。始名持戒。因戒生定者。心攝動少。漸向於定。如風止息。波浪漸停。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因定發慧者。緣心靜極。寂照涵空。如水渟湛。發光映現。經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三者圓成。諸漏永盡。故名三無漏學也。問。下何四戒無定慧耶。答。前詳耳根圓通。下又略說定慧。非無也。但未詳戒。故特申明。◎問。前云逆流旋流。不循不隨。皆攝心法。豈非戒耶。答。逆流令違現業。四戒令刳正性。正性先刳。現業易違。故定慧後。繼以戒也。戒是斷發潤之基。入定慧之本。譬如造宅。先固其基。◎問。攝心為戒。攝真心耶。攝妄心耶。答。真心常自淨明。何用為攝。妄隨緣起。若不戒攝。奚能返妄歸真。下云。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涅槃菩提斯可希冀。身斷。律儀戒。心斷。定共戒。性無。道共戒。又身心斷。則出生死無明。斷性無。則證涅槃菩提矣。 △壬二。別明三義二。癸初。歷明預先嚴戒。未入道場。名曰預先。戒為定慧道場前方便故。分二。子初。正教持戒二。丑初。徵釋四重四。寅初。斷婬二。卯初。正辯損益之相三。辰初。首陳持犯利害。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阿下。先總徵。躡前徵起也。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若下。次別釋。婬居十戒之初。四重之首。輪迴生死。愛欲為根。真修正受。離欲為本。於中分二。一持則必出生死。世界。三世十方也。六道。世間六凡也。眾生。一切男女也。心不婬者。非但執身不婬。亦須心不婬也。不隨續者。以諸眾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故生死無窮。欲愛乾枯。生死根斷。又何殘質相續有哉。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汝下。二犯則必落魔道。三。一必不出塵。三昧。即耳根圓通。塵勞。即見愛五住。婬欲為塵勞之上首。故不除。必不出矣。如雪山五百仙聞甄陀羅女歌聲。即失禪定。又一角仙因觸欲故。遂失神通。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縱下。二決墮魔類。縱者。假許之詞。婬心不斷。定慧不得。縱使帶婬修禪發慧。亦屬邪定邪慧。非佛正智正定。邪定。是九十五種所說鬼神之法。或能知世吉凶。現神變相也。邪慧。因身邊見心。發諸邪智。撥無因果也。又世間正定。即四禪八定。四無量。發五通等。世間正智。即是因身邊見。發諸世智。說有因果及諸善法。縱令智能通達經書。演說諸法。禪能善入出住。現妙境界。如不斷婬。婬心為根。正德全無。邪元自露。境隨心召。必落魔道。西域九十六種外道。皆能修禪而無戒德。涅槃經云。魔尚變身為佛。況四依菩薩耶。如下陰魔。行空禪者却留塵勞。廣化寶媛是也。此蓋定慧心靈。觸境流住。方有斯墮。若無定慧。徒有婬習。直墮地獄。安有魔宮報乎。上中下者。隨其修力深淺。感福厚薄為階降耳。王如欲色二頂魔天。故上。女則婬心愈熾。修功愈淺。故下。民男婬心少減。修功多增。故中等也。 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彼下。三兼成增慢。彼等迷誤既深。不自知以為魔。以邪定力。報得五通。以有漏福。生天魔界。隨得少定。不辯邪正。各以魔法。師徒傳化。稱己所得為無上道。此則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七慢中增上慢也。亦是非果計果。 △辰二。預辯魔佛教儀。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不為魔惑。須先辯識。分二。一貪婬化世即魔教。初二句。預記末法。後五百歲。世衰道微也。次四句。魔盛宣婬。無正法眼。邪說暴行也。魔民有三。一魔遣民屬。二自充其眾。三轉化為民。皆傚帶婬修禪之輩。清正者少。邪濁甚夥。故云熾盛。密教行婬。以為佛事。遞相傳授。故曰廣行。世智漏通。來作教師。假稱善知。名為善識。後三句。陷人壞道。愚被誘引。墮坑遭苦也。令諸者。牢籠無識一類。愛。即思惑。見。即見惑。婬愛為教。思惑偏重。取婬為道。亦邪見取。下云。菩薩見欲。如避火坑。佛目惡見。同名見坑。今教身婬。非止心念。豈不令落火蛇坑耶。沉溺欲坑甚易。超出道路實難。遠圓通門。近阿鼻獄矣。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汝下。二教人斷婬即佛誨。汝者。舉阿難一人。以該現未一切知識師也。世人。一切世間諸男女也。三摩。耳門圓通。先斷者。謂身心四重。應先斷絕婬也。如來。現會釋尊。先佛。過去諸佛。世尊。十方三世無盡尊也。第一。四重十戒第一律也。決定者。理則為法。一無移悖也。清淨者。行則為矩。潔無邪穢也。明誨者。教則為範。顯無奸慝也。 △辰三。確定菩提成壞。 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 先明不斷。菩提無成。又三。初法說帶婬修禪。然有二意。外緣教熏善根。內因本覺熏力。而難捨婬修者。乃曠劫俱生習氣所使。故多理欲交戰胸中。今遇魔師密傳。婬不礙道。欲即菩提。欣然從之。故上示以被繫落魔。力止莫從。二。又慮有婬習最深重者。自心姑息。謂帶婬修禪。菩提雖不速得。久當得之。故此與之決定。非戒。不足以修定慧。不斷。佛果畢竟不成。能戒。決發定慧。斷欲。菩提方得。由是先以法警。 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 如下。二舉喻沙不成飯。蒸喻熏修。砂石喻婬身欲心。經劫喻六道輪迴。熱砂相用。喻婬禪邪悟有漏五通。飯喻二種佛果。反顯戒定慧學。熏蒸不生滅心為本修因。自成佛地果證。此如蒸米成飯矣。長水曰。戒定慧法。能生法身。戒根不完。徒修禪慧。豈有清淨妙體。從婬欲生。沙飯異因。寧論劫數。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汝下。三合法婬不成道。首二句。合蒸砂作飯。次五句。合經劫熱砂。婬禪發悟。合砂暫熱之相。定中帶婬之念為根。而發其悟。縱有多智禪現。皆婬根也。妙悟尚爾。況未悟乎。多智禪定尚爾。況未得禪。少分慧乎。根全屬婬。暫生魔宮。恣造巨惡。忽墜三途。求出無期。末二句。合砂非飯本。婬是生死之根。而非涅槃之本。故無修證道路。反顯不婬戒定。始是菩提法體。方得諸佛修證路也。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必下。次誡斷極。菩提方成。機者。發動之由。喻如弩牙。即五徧行。作意心所也。由彼一作意。而善惡心始動。心一動而身隨動。今於惡中婬機亦爾。身由心之使作。心由念之弛放。一念不生。名身心斷。斷性若存。終與欲對。觸機則發。緣影盡忘。病藥俱除。無病健人。名斷性無。此盛佛果法器。菩提可立待也。期望曰希冀。 △卯二。結判邪正之說。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波旬。亦云波卑夜。此翻惡者。佛令眾生安隱。違佛而又惱亂。罪惡莫大故。亦翻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殺害生身法身故。佛說者。斷婬修定。持戒為本。如上持利。佛教。定成。三益文也。魔說者。帶婬修禪。不須持戒。如上犯害。魔儀。定壞。三損文也。下三例知。長水云。前雖廣說圓通修證。凡夫始學。障難尤深。況末代邪宗。紛然競起。邪言惑正。魔辯道真。濫述既多。朋流者眾。若不甄識。妨正修行。故以戒定慧學驗之。邪魔莫隱。外道六師雖能修禪。並無戒德。故今結判。戒婬即佛。非戒即魔。真修佛果人者。應務佛說。勦絕魔說也。又戒見持破。開有四句。一持戒破見。謂持諸戒善。撥無因果。不諳罪福。世有邪見人。雖持齋把戒。而不信有天堂地獄。二破戒持見。謂破犯婬殺。懼畏因果。慚愧懺悔。世有正見人。雖信有陰陽。而不能斷婬戒殺。三戒見雙持。謂堅持齋戒。信諸因果。止惡行善。如四眾人。信敬佛天。畏怖三途。四見戒俱破。謂邪見破戒。天地鬼神悉皆毀滅。如邪魔外道。謗佛欺天。剗無地獄。審此四句。邪正自識。魔佛了徹矣。 △寅二。斷殺二。卯初。正辯損益之相三。辰初。首陳持犯利害。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初持則必出生死。諸佛設化。慈悲為本。菩薩利人。救度為先。豈可害物傷慈。殺生結怨。故次戒殺。上至人仙師祖。下及蛇蝎蠅蟻。皆勿害也。非但親殺六畜。雖食肉服身。亦所不許。又非但只禁身口。雖心念亦須止絕。故云其心不殺。相殺互償。結讐連禍。戒斷不殺。生死亦斷矣。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汝下。二犯則必落神道。三。一必不出塵。外道鬱頭藍弗仙人。能伏煩惱。至非想定。命終還作飛狸之身。況復餘者。故云不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 縱下。二決墮鬼神。縱有智定。揀其無戒德也。如不二句。帶殺修禪。報為血食神也。上通明因果。下別分等級。生而正直為神。殁後靈通為鬼。陽封顯赫為神。陰司默應為鬼。此列三品。準八卷中。天仙之後。人道之前。八想二情。上也。七想三情。中也。六想四情。下也。就藥叉三類。天行空行地行。分三品也。亦可中下二品。八部內一。餘諸七部非人。皆攝此三品中。又中下二部。多聞天轄。餘三天王六部。亦攝此三品中。又蘭盆圭峯疏。鬼有三種。無財。少財。多財也。多財又三。謂得棄。得失。勢力也。下中上福。優劣可知。又天神為上。三光五星等。地祇為下。五方四季等。人靈為中。五嶽四瀆等。書云。禱爾於上下神祇。又云。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王后帝。藥師經云。告召山林樹塚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婆等。下十想陰。前五皆鬼。六即大力鬼神。七即山林川嶽。城隍土地諸鬼神等。 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彼下。三兼成增慢。錯認己是。不自知非。如鴞虎狼。而不知暴。故謂成道。 △辰二。預辨魔佛教儀。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 先食肉化世即鬼教。上斷殺生。此禁食肉。以因食肉而殺生故。有不親殺。財使轉殺。傷生業同。經云。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號叫獄。故食肉者即殺生也。世有能捨食肉。而不禁殺。如修行人。恨蚊虱等。橫殺無數。又有能禁殺生。而不捨肉。空行水陸。悉皆喫到。盡非理也。故此雙斷。於中三。一預記末法。滅後。揀佛現在。末法。揀非正像。 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多下。二鬼化食肉。四。一述鬼化儀。倡言食肉不礙成佛。藥師經云。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佑。欲冀延年。 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 阿下。二敘佛權說。涅槃。迦葉問佛。云何如來先許比丘食三淨肉。佛言。為隨事漸制故。言三淨者。除人蛇象馬驢狗獅狐猪猴十種外。若不見。不聞。不疑。即名為淨。涅槃復有九種淨肉。即于三淨。各開正殺及前後方便。見中三者。見牽畜去。至臨殺時。名前方便。見正殺時。即根本正罪。見殺已歡喜。名後方便。不見此三。名為淨肉。聞三亦爾。疑中三者。初忽舉心。名前方便。分別思忖。疑為已殺。名根本正罪。疑已歡喜。名後方便。無此三疑。名為淨肉。今云五者。加鳥殘。自死。二也。上二句權教。下三句權化。煖息識三連持。稱為命根。三五淨肉皆佛神化。本無性命。何礙食耶。 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 汝下。三出權化意。西域五天。通稱婆羅門國。是尊姓故。獨指其稱。地濕砂多。草木不生。種植為難。百穀既無。佛力化為魚米肉山。假名五淨。嘗味而已。豈真有生命令食也哉。問。佛力何不化為穀菜。而化五淨肉耶。答。佛順時宜。不立異故。此地本無草菜。而今忽生。人將為怪。又佛滅後。設遇不生草穀。又將奈何。昔佛值飢荒世。目連請番地味。及取北洲自然粳等。佛不許云。後世無汝。誰為番取。當知佛法。可傳繼者始立。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奈下。四結誡不許。奈何者。嚴禁之詞。釋子。釋迦佛之弟子也。四句料揀。是釋子非沙門。乃王種也。是沙門非釋子。婆羅門也。是沙門是釋子。乃比丘也。非沙門非釋子。二賤姓也。今第三句。入楞伽云。我不曾許弟子食肉。亦不現許。亦不當許。凡是肉食。於出家人悉是不淨。若有痴人。謗佛聽許食肉。亦自食者。當知是人惡業所纏。永墮惡道。我諸弟子尚不食於段食。況食眾生血肉。偈云。淨食尚如藥。猶食子肉想。食肉背解脫。及違聖表相。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汝下。三招大苦報。食肉十罪。一淺慧邪知見。二似定鬼神定。三羅剎毒心人。四沉海苦報海。五非子鬼徒眾。六殺身斷全身。七吞命噉一命。八食肉非全分。九輪纏未窮已。十何脫難超脫。初二現因。三現報。四五生報。餘後報。入楞伽。聞三十六過。曾作六親。物愛生命。違慈悲觀。販鬻雜穢。精血成形。見聞走避。身體臭穢。惡名流布。善人不親。眾仙所棄。群聖不食。退人信心。起他譏謗。捨天仙食。形如惡獸。令懷驚怖。壞清淨行。失沙門道。毀佛無法。氣息臭穢。苦行不成。慈心不生。咒術不驗。解脫不得。大乘不入。見形生味。諸天遠離。口氣常臭。睡多惡夢。覺已惶恐。惡鬼奪精。心多怖懼。食不知足。增長疾病。恒生瘡癬。死墮惡道。不食肉者。即成三十六功德也。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汝教下。二教人斷殺即佛誨。問。諸律並明。魚肉為時食。惟楞伽。涅槃及今經。悉唱斷肉。何也。答。說法被機。事有頓漸。定慧既爾。戒律亦然。故梵網頓制。對大乘機。久斷食肉。毘尼漸制。對小乘機。權開三淨。至二楞時。引小入大。融權歸實。故楞伽云。我於諸處。說遮十種人蛇象等。許三種不想。不教。不求者。是漸禁斷。令其修學。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偈云。象脇與大雲。涅槃央掘摩。及此楞伽經。我皆制斷肉。若有食之者。不能入聖道。若於酒肉等。一切皆不食。必生賢聖中。豐財具智慧。 △辰三。確定解脫得否。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 先明不斷。解脫不得。三。一法說帶殺修禪。阿難世人。六道生也。不斷殺。高聲叫也。修禪定。自塞耳也。 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譬下。二舉喻聲不隱聞。人喻菩薩比丘。塞耳喻修禪守戒。草不拔蹋。高聲喻殺生食肉。不聞欲隱。喻避苦趣樂。求脫塵勞。大叫彌露。喻起業招報。漂溺苦海。 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清下。三合法殺不解脫。初五句。合人塞耳。求隱不聞。後三句。合聲叫彌露。岐路。合塵勞三界。草不踐拔。大小乘同戒。四分律云。自掘地。教人掘。壞鬼神村。並波逸提。梵網戒殺。不食血肉。不踐生草。如草繫比丘。五分等律。薩婆多論。根本雜事。悉作此說。涅槃云。若人掘地。刈草斫樹。以是業緣。墮地獄否。迦葉言。應墮地獄。如佛說言。汝諸比丘。於諸草木莫生惡心。何以故。一切眾生。為惡心故。墮於地獄。戒因緣經。正法念經。亦如是說。又草木無情。凡外計有。佛遮譏嫌。生人慈念。故制斯戒。況害命耶。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若諸下。次例服食。不行亦脫。二。初不服得脫。服有二。一衣服。絲綿等。二服食。乳酪等。東方。震旦諸國也。絲綿絹帛。養蠶煮繭成者。此土。五天竺國。靴履。牛馬驢皮等成。裘者。羔麑狐皮等。毳者。麞鹿兔鼠毛成。身之衣服也。乳者。牛乳。初𣪬得名。以酵發之。初番名酪。次番名酥。後名醍醐。口之服食也。持戒菩薩比丘。此二若不服食。於諸世間得真解脫。酬還二句。譯語似倒。應云。不遊三界。酬還宿債。以解脫故。無餘三界債也。又可無債酬償。亦無三界遊也。宿者。以後望今而說。非指過去宿寃。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 何下。二服食難脫。初句徵。次二句釋。服食其身少分。成其纏縛業緣。反顯不服不食。債緣從此斷矣。後三句喻。劫初之人。體有飛光。足若躡雲。自食地肥。啗香稻故。身漸堅重。足不離地。今服畜之身分。亦作畜種緣矣。如一沙彌。染著酪味。生墮酪中。受其虫身。百穀。總名。稻黍稷麥菽。各生二十種。五穀變生百也。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必下。後誡深斷。解脫始得。身心者。身兼口。心即意。三業也。自殺服食。身惡。教殺服食。口惡。見聞隨喜。意惡。眾生。三行四生也。必使者。勸誡三業。於生盡善。絕無惡也。身身分者。身謂全身及血肉類。身分謂皮毛乳酪等分。約外物境二途。身謂食服。心謂貪求。約內己想二途。不服不食者。外途所服所食。內途能服能食。皆須併斷。故以雙不。誡也。斷性亦無。於世真脫。故云真解脫人。 △卯二。結判邪正之說。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說名佛者。指上斷殺其心不殺初節文。食肉我滅度後至明誨節。不服若諸比丘不服等文說也。不即波旬者。謂帶殺行禪。食肉得道。服食解脫。三非義說。屬魔外也。准諸經律。絲綿絹帛。大小乘皆嚴禁。以其害命多故。靴履裘毳。小乘一向聽許。大乘亦不全遮。以非為此而害命故。乳酪醍醐。大小並許。至涅槃經。仍又開聽。本經前云。二時持鉢。或遇醍醐。後壇場中。用供三寶。以分餘潤。不害命故。今云不服食者。充類至盡之意。苟能不服。則彌善耳。◎問。小乘求出生死。何故反許五淨及靴履等。大乘度生為務。何反嚴禁。答。小乘但求自度。止須不造殺業。不障出世。足矣。喻如舉家遠逃。小債可勿償也。大乘須在三界行菩薩道。廣化眾生。喻如鄉國長者。分毫負人。面有慚色。心上有愧。不能設教開悟人矣。故此嚴遮。 △寅三。斷盜二。卯初。正辯損益之相三。辰初。首陳持犯利害。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先持則必出生死。菩薩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成人之美。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豈可損人利己。詐心行偷。故次戒盜。此則非但竊人之物。但言行怪異。詃惑恐動。乃至一念希取利養。皆名偷盜。溫陵曰。不與而取。皆稱為盜。分越所酬。猶徵其剩。況乃盜取。得無反徵。此所以生死續也。今云其心不偷。絕其利欲貪得之念。生死故不隨續。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 汝下。次犯則必落邪道。三。初必不出塵。昔有比丘。在蓮池邊聞花香氣。心生愛染。池神訶云。何以偷香。以著香故。結使皆起。是知厭塵勞者。方可出離塵勞。貪世物者。安能超越物世。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 縱下。二決墮邪妖。先總明。盜非正義。不正是邪。偷心為因。邪道為果。若有戒行。決不墮落。上下。次別列。精靈者。盜日月之精華氣味而為精靈。神也。妖魅者。竊人物之津液貨財而為妖魅。鬼也。下云。魍魎妖精。精祇魔魅。邪人者。謂諸魅所著。妖言惑眾之人也。後云。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又據九卷想陰文云。上品精靈者。此名天地大力。山海河土龍風。草木精魅。精也。又云。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靈也。中品妖魅者。妖怪鬼魅也。貪求善巧。即著怪鬼。貪求經歷。即著魃鬼。契合魅鬼。辨析魘鬼。冥感厲鬼。靜謐力鬼。下云。爾時天魔。怪。魅。魃等。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下品邪人者。邪魔以邪通。妖魅現妖通。飛精附著於前人也。前怪魅等。能附邪妖。後諸邪人。所附邪師。下云。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彼下。三兼成增慢。下云。其人不覺魔著。言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人聽法。忽自見身坐寶蓮花。全體化成紫金光聚。會眾皆然。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 △辰二。預辨妖佛教儀。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 一奸邪化世即妖教。三。初預記末法。末世衰微。以方可欺。易罔非道故。 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多下。二妖化傾家。三。初妖邪詃惑。掩其不善曰潛。暗室虧心曰匿。巧飾淫逸曰奸。詐偽不良曰欺。私行邪術也。下云。破佛律儀。潛行貪欲。護惜瑕疵。假稱知識。未證謂證。自言得法。上人者。四果。四向上。辟支。聲聞上。菩薩。二乘上。佛果。三乘上也。索隱行怪曰詃惑。凡愚不知曰無識。下云。能令聽眾。暫見其身。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令座下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罪報驚惶曰恐令。魂慮變慴曰失心。邪說誣民。顯異惑眾。愚夫敬如神明。盡命傾財以奉。故曰所過耗散。下云。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語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使人蹋尾。起不能得。一眾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我下。二出佛正化。二。一教令循乞。循。隨也。方。處也。隨所到處。清淨乞食以支身也。貪。欲也。四邪。四事。五欲。六欲等。捨者。不自作。不積聚也。律中食三觀云。防心離過。貪等瞋癡為宗。孔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故云捨貪。成道者。謂捨三貪。成三菩提道也。捨殺貪。成真性菩提。捨欲貪。成實智菩提。捨盜貪。成方便菩提。又離貪成智道。離瞋成性道。離痴成便道。故於美惡常食。淨三毒也。 諸下。二依法行持。不熟食者。佛制比丘不立烟爨。為成道業。應行乞食也。寄殘生者。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現前殘質。後不復生也。陸宿曰旅。水宿曰泊。三界如客舍。故令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度往還。更不復來。豈欲貪戀人天。造四惡業邪。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 云何下。三邪教倒說。云何者。訶其違教之甚也。假者。假借僧儀也。裨販者。謂欲裨補己身而販賣佛法也。業。指潛匿奸欺惡也。皆佛法者。非法說法也。非。謗毀誹議也。為小乘者。法說非法也。賊人者。殘賊之人也。心則戕仁害義。身則竊名盜利。若以五常。五邪。五欲。四分。五心。五取。配釋。假衣句。不信。現奇特相。觸欲。曲戾心。寄物取也。裨販句。不禮。自說功德。香欲。邪心。寄托取也。造惡皆佛法句。不義。占相吉凶。聲欲。盜他物心。決定取也。非出家句。不智。說得供養動人。味欲。黑暗心。見便取也。具戒為小乘句。不仁。威勢令人畏敬。色欲。恐怖心。恐怖取也。下云。如是邪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徧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涅槃經云。我滅度後。魔當壞亂我之正法。現比丘及尼像。羅漢等形。以此漏身稱是無漏。謗無四波羅夷。亦無五逆等罪。設犯此罪。亦無有報。如是說者。並魔說也。 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由下。三誤人墮獄。聽彼法說非法之言。皆疑邪說為大乘法。正教為小乘道。而從妄謗。聽彼非法說法之言。皆誤以惡業偽因。為真佛果也。而遵妄行。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故云墮獄。下云。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又云。如遮文茶。毘舍童子。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或現美女。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 若我下。二教人斷偷即佛誨。二。先出我佛誨。四。一教以捨身微因。三摩。指耳根三昧。心行真也。像前。上求佛也。然燒。捨身供也。梵網云。見後新學菩薩。應說一切苦行。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今能身首然燈炙香。供十方佛。誠行大乘行矣。問。小乘律制。燒身得蘭。然指得吉。梵網今經。開制燒然。二義云何。答。教分大小。機有淺深。小乘急于自利。期盡報以出界超生。大士專在利他。應捨身而塵方濟物。是以小制。燒則結過。令其行諸易行獨善法也。大制不燒結過。令其行諸難行苦行法也。故藥王讚真法供。勝施國城。今經決心地法。許酬宿債。 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 我說下。二許其畢債出世。盜者。取他依報以資己身。今損正報以供諸佛。便能翻破無始盜業。故云債畢。長揖者。揖去而永別也。即謝絕意。脫漏者。謂不漏落於三界諸苦海也。下云。相食相誅。酬償先債。轉輪無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今則向佛燒身。故得解脫無漏。問。前云酬還宿債。今云宿債酬畢。有分別否。答。前約未來。若不服食。當無宿債。于世真脫。今約過去。若能然燒。無始債畢。長揖世間。辭同意別。 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 雖下。三顯其定心近道。覺路。菩提道也。法有四。一真法供養法。如藥王。謂肉身燈。易佛智身燈。徧照十界。手指節。易佛手印指。直指佛心。色身香。易佛法身香。熏滿塵方。詳行願品。二三種心行法。如梵網供佛。上求直心行。苦行。中修深心行。飼獸。下度悲心行。今文供像。然燈。酬債。即三心行也。詳起信論。三捨身弘濟法。如來覺路。果也。三摩定心。果也。今爇身者。上則弘揚佛道。下則利濟自他。修此妙因。成菩提果。以圓通心觀。惑種俱銷。自他不隔。物我一如。何法不了。何定不成。若不捨身供佛。即非大乘根器。身相未空。人我宛然。豈為菩薩解脫道行耶。四亡形無漏法。依於身見。起偷盜心。故以捨身微因。對治無始盜業。人難捨者。莫過己身。難捨能捨。況餘貪愛。然身為業本漏緣。存則因果不昧。亡則怨對何依。無債不償。無苦不脫耶。此四菩薩法也。已決。信定不疑也。心是因地本覺心也。謂於四法。心已決定。覺路當明。宿債自酬。三摩地成。身供如法矣。 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若不下。四誡以不捨必償。不為者。有為身相未空也。無為者。出世果證理性也。小乘三。大乘六。分滿成證不同。必還債者。有礙勝進及度生行。故須償也。馬麥等者。佛昔宿詬比丘可食馬麥。故成佛果。於毘蘭邑食之。示宿債必酬也。長水曰。前云。登伽在夢。誰能留汝。今云。縱成無為。必酬宿債者。此示業報不亡。成無為後。現有為身。尚還宿債。況全未離有為。而欲妄逃業果。其可得乎。興起行經。舍衛國。隨蘭郡。有婆羅門王。阿耆達多。請佛與五百比丘。三月供養。時有魔外迷惑王心。使入宮內。躭荒五欲。供六日止。郡又飢饉。人不好道。佛與僧眾。分衛三日空還。波羅國有馬師。減馬麥半。飯佛及僧。舍利詢緣。佛告比丘。吾于過去毘婆葉佛。為婆羅門。名因提耆利。博通四韋。教五百童子。時王設會。請佛及僧。有一比丘。病不能赴。佛僧食已。為病比丘請一分食。過梵志山。梵志聞食香美。詢曰。此髠頭沙門應食馬麥。何與甘饌。諸童亦如師言。此等師主亦應食馬麥。爾時婆羅門則我身是。五百童子。五百羅漢是。病比丘。彌勒是。緣此經歷地獄無數千歲。今雖得道。爾時殘緣。于毘蘭邑。食馬麥九十日。餘如中本起經。四分律藏。◎問。佛昔肉燈求法。捨身飼虎。觀三千界。盡施命處。然後證入涅槃。成菩提果。何今還受馬麥報耶。答。佛為化有為者。示必償債。已無為者。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行諸苦行。入無為耳。故楞伽問。佛常金剛神護。又現魔及魔業。又有無餘報。謂旃遮女。孫陀利女。空鉢還等。有是業障。何成種智。既成種智。何有諸過。佛告大慧。為勸菩薩進修大行。為化聲聞解脫法障。應知化佛不從業生。譬如陶師。眾事合作。真實如來。離諸根量。住現法樂。成就智忍。證今馬麥是現行耳。未無為者。債當酬也。前云。無為無起滅。有為緣生故。覺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汝下。次明諸佛誨。後斷者。殺戒後也。如來者。除今釋尊。現在十方佛也。先佛世尊者。過去未來。十方三世佛也。第三者。盜戒當第三誨故。 △辰三。確定三昧得否。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 先明不斷。三昧不得。三。一法說。帶盜修禪。阿難等人也。偷。破戒。漏巵。非法器也。禪定。水也。斷修。灌復滿也。 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譬下。二舉喻。漏巵難滿。巵。圓器。所以節飲食也。又飲酒器。喻明邪人。潛匿奸欺。縱劫修行。不能成道也。 若諸比丘。衣鉢之餘。分寸不畜。 若諸下。三合法。無漏成定。三。初心不盜。而行財施。除貪毒。成無漏心也。律制比丘。三衣六物。十三資具。具足受持。餘外有分寸物。謂之長衣長財。可施眾生。莫慳不捨。薩婆多論。百物各可畜一。阿含稱所畜物。可以資身進道。皆非了義說也。律明八不淨物。一田宅園林。二種植生蔬。三貯積穀帛。四畜養人僕。五養繫六畜。六藏積金銀。七收貯象犀。八釵釧寶物。此之八穢。名邪命活。布施莫畜也。 乞食餘分。施餓眾生。 乞下。二口不盜。行無畏施。除癡毒。成無漏口也。乞食者。僧祇律云。分衛謂分施眾生。衛護道力也。肇師明四意。一為福利眾生。二為折伏我慢。三為知身有苦。四為除去滯著。餘分施者。寶雲經云。乞食分為四分。一奉同梵行者。二與諸窮乞人。三施濟鬼神。四一分自食。例如維摩教善德。行法施之會。一分施下乞人。一分奉難勝佛。 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 於大下。三身不盜。而行法施。除瞋毒。成無漏身也。香燈。外供。頂禮。內供。例如善德長者。大施會中禮維摩足。瓔珞上之。表願會眾合滿十大波羅蜜行。圓成諸佛五智體也。捶。杖擲鞭撻也。詈。惡罵恥辱也。二種逆境。稱。當面稱美也。讚。背地讚譽也。二種順境。譏毀衰苦。名四逆風。稱譽利樂。名四順風。同者。八風不動也。施願一切人物。離八憍慢。得八自在我也。既全八大人覺。奚有三瞋八垢也哉。例如常不輕菩薩。禮記作佛。三業無漏。便成法器。戒定慧滿。五分法身圓矣。 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 必下。次誡斷極。三昧始得。三。初勸自修行普。上二句自利。前施衣食。捐身口。施餓不畜。捨慳貪心。禮眾合掌。捐身手。捨我慢心。捶打視同撫摩。罵詈視同稱譽。捐口舌。捨瞋恚心。十誦律。盜六種。謂苦切取。輕慢取。以他名取。受人寄取。觝突取。出息取。五分律。盜心四。謂諂心。曲心。瞋心。怖心。今則身心盡捐絕。無六取四心。此必達四念處。無復人我執也。下二句兼利他。捨身。如摩訶薩埵。尸毘王等。與一切貧窮苦惱。作使侍者。捨肉如安隱菩薩。一切施王等。破骨出髓。如薩陀波崙菩薩。金堅王等。捨血無悔。如法作菩薩。及月思天子等。詳出萬佛。華嚴經中。斯由觀諸根器。同於苦空無常。故能與眾生共。施作佛事也。 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 不將下。二示化他功大。上二句。為說大乘了義。初云。其心不偷。菩薩大乘心地戒也。次云。捨身然燈。菩薩苦行禪觀法也。餘云。循方旅泊。乞食施餓。分寸不畜。禮詈慈忍。菩薩三無漏學行也。此約當經。楞嚴了義。若云。婬肉不礙。畜長助道。不須捨身。禮眾對詈。皆餘經律。非了義說。故誡勸言不將。下二句。己解疑誤成害。謂因自己不能奉前三戒。行大乘事。或遇初學疑問。却乃不認己過。而反曲引權乘所行。以明無礙。初學蒙昧。亦信行之。然此認過實言。罪猶輕耳。今則內以自欺。外以誑人。莫大之罪。此真自害害人者也。梵網云。心背大乘經律。而受持小乘戒者。犯輕垢罪。楞伽云。愚痴凡夫。惡見所噬。邪曲迷醉。妄稱一切智。釋曰。無智之人。不了如來方便說法。而乃妄稱一切智人。作究竟說。疑誤害人。甚矣。問。了不了義。為約大小乘耶。為通諸教乘耶。答。圓教一乘經外。皆非了義。迴解皆誤。楞嚴。真如藏心。楞伽。自覺境智。法華。知見實相。涅槃。真常佛性。梵網。本源心地。華嚴。法界總體。依此等經。說為了義。至阿含等。說非了義。故知。人天二乘。始分終頓皆偏。非了義也。◎問。偷心不除等。為真心耶。為妄心耶。答。婬殺盜心。依了義經。真心。不了義經。妄心。又始六道凡夫。終至三一乘聖。真妄雙通。◎且依今經了義說之。常住真心上。知見無見。返見返聞。不隨分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始名心不殺盜婬矣。知見立知。隨見隨聞。緣塵分別。色空生滅。傾奪藏心。即名殺盜婬心不斷除矣。依不了義餘經說之。阿含。小乘六識。唯識。大乘分教相宗。八識生滅皆妄心也。起信。大乘終教性宗。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梨耶識。真妄雙通也。前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楞伽亦云。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則無生滅。一乘頓教圓教。真如法界心性。惟真心也。無生滅故。前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杜順和尚云。凡夫小乘六識修。根境十二分內外。法性真如實未知。亦未曾聞普法界。◎今以本末釋之。依本起末。前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乃至六識根塵。又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淨緣及染。不殺盜成殺盜心矣。攝末歸本。前云。色心諸緣。汝身汝心。皆真心物。後云。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發真歸元。空悉銷殞。染緣還淨。殺盜成不殺盜心矣。此約終教義也。今經既云。六道眾生。具戒小乘。清淨比丘。及諸菩薩。從人天二乘。至始分終實頓圓。等覺位中一分無明未破。婬殺偷心猶在。若一分法身已證。婬殺偷心盡捐。此即返妄歸真。會權入實也。若破妄顯真。廢權立實。今經宗義。專重真如藏心。見聞覺性。單取識精元明。陀那細識真之一分。不取能生諸緣。八識六識。習成瀑流非真一分。此則認海去漚。取本棄末也。楞伽云。真識。現識。事識。轉識滅。真相不滅。若真相滅。藏識則滅。以藏識中但業相滅故。又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造一切趣生。為習所熏。名為識藏。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是故當淨如來藏。及藏識名。若無識藏名。如來藏則無生藏。本經前云。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常樂我淨。以湛旋其滅生。伏還元覺。無生滅性為因。然後圓成果證。又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由我聞思。脫出六塵。此則返聞聞性。思不出位。無思之思。內證思慧也。揀非阿難六識之思。即思惟體實我心性。知根雜亂思。不免落邪思。皆屬緣塵分別故也。至于權教大乘。七識思量。外緣前六。內緣第八。徧行心所之思。第八緣三類境。此經皆所不取。獨取逆流聞思。故前十番顯見。三番顯聞。華嚴。普賢現前知見。文殊怡明揀知。故圭山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將此等說。名為了義。餘經非了。便是疑誤人也。餘如前辯。 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佛下。三成圓通三昧。印。允證也。依今楞嚴了義。聞思戒定慧修。得真圓通。入三摩地矣。 △卯二。結判邪正之說。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所說。即上斷除偷心。袪邪惑業。無迴解誤。三段文也。不如者。帶偷修禪。奸欺非戒。不了義教也。邪正對揀。魔佛易知。 △寅四。斷妄語二。卯初。正辯損益之相三。辰初。首陳持犯利害。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初躡標妄語成魔。前五句。躡前三行圓也。後五句。標後妄語罪也。持則成利。犯則成害。妄語有二。發言不實為小。妄稱證果為大。今大妄也。如下所列。此須出口。非同舉心。言不顧行。名不真淨。內貪名利供養。外欲人多尊我。名愛魔。內起見性邪執。外謂齊聖廢修。名見魔。實無有得。起增上慢。全不進修。斷佛知見。故示失種。如無聞比丘妄言證聖等。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 所謂下。二列釋陳明言意。得指理。得道也。證指位。證果也。求世尊勝。要恭敬也。前人。世人前也。須陀洹等。初二三果。羅漢第四果位。所證道也。皆小乘。辟支中乘。乘同於道。菩薩大乘。位同於果。十地。十聖也。地前。三賢也。求懺。希名利也。貪供好貨財也。 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是下。三總結斷善墮惡。一顛迦。即一闡提。斷善根。消佛種也。貝多羅樹。人以刀斷。則不復活。多羅翻岸。形如椶櫚。直而高。長八九十尺。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林。三十餘里。樹葉長廣光潤。諸國書寫。莫不採用。喻大妄語之人。佛記四罪。一殞諸善根。二滅佛知見。三生死苦海。三海有二。一。三障。二。三途。四永失三昧。若不妄語。翻成四大益也。 △辰二。預辯真妄教儀。 我滅度後。勅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初惑亂眾生。即妄語。二。一詳示真人必密。三。先勅二聖冥化。初七句。標隨類度生。大乘菩薩。小乘羅漢。二聖也。真身如空谷。應物現形如傳響。故曰應身。在於受用法性二土。別有法性妙身。今於變化土中。同居隨緣現也。此亦分得隨類化身。或普現色身三昧所成。故云種種度轉。 次七句。詳順逆二相。或作下。順相也。迹多清淨。如文殊普賢。舍利目連。善財德生等。如是下。逆相也。迹全染污。如央掘。達多。六群比丘。婆須。廣額等。法華云。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若我具足說。種種現化事。眾生聞是者。心則懷疑惑。前四句。現順行。後四句。現逆行。末四句。總證順逆。 後四句。約佛事則同。同事。四攝中一。淨染二事皆與之同。設同其類。不同其事。矯拂其心。不相順從。假與同事。意令心歡。而遂稱佛乘。以化導也。四攝者。一布施。以財法施。令彼附己。二愛語。以輭順語。慰彼受道。三利行。三業利他。令生恭敬。四同事。以種種形。同其事業。如是四攝利人。作種種化。逆順二行。初同其道。後勸佛乘。化令成佛。盡為益他。非貪利己也。三摩。徧通餘門。不局耳根。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 終下。次明一言無泄。真聖利物。元不可測。承佛制勅。不露一息。是真聖因。惟聖自證。故云密因。至於未學。未學人前。何可輕說。令忽慢也。 惟除命終。陰有遺付。 惟下。後許臨終陰付。此開臨終。密有表示。遺囑弟子。警其必行。蓋既現受生。亦示現捨命。陰。暗也。不顯稱意。但私示於人。非公灼惑眾。如杜順。文殊。豊干三聖等。南岳鐵輪。天台五品。乃至求那說偈。真觀屈指。皆是也。 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云何下。二略斥妄泄必偽。泄則不住。住則不泄。泄而仍住。住而顯泄。索隱行怪。求名逐利。故云惑亂。豈非邪人妄言偽行也哉。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汝下。二教人斷妄。即佛誨。婬殺盜末。次又斷妄。故云後復。第四者。妄是第四根本戒故。 △辰三。確定菩提成壞。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 先明不斷。菩提無成。三。一法說帶妄修禪。不斷妄。刻糞也。修禪定。為栴檀也。 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如下。二舉喻。糞無香氣。名利惡心妄語。如糞橛。三乘聖果定身。如栴檀。本具功德法香。如香氣。不斷妄而修禪。如刻糞而為香。形像香檀。性元臭惡。遠觀可意。近穢難聞。欲求道氣。終無得理。法華云。諸法戲論之糞。喻見思惑。今云。若大妄語。成愛見魔。若不斷淨。三昧不得。菩提不成。與彼經意同也。 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 我教下。三合法。妄不得道。先略合。教直心者。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華嚴云。菩薩妙法樹。生於直心地。前云。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又云。真發明性。應當直心。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四儀。行住坐臥也。語默動靜行中。不容一念虛假。云何妄稱得諸聖果。矜誇欺詐一切人耶。 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譬下。次詳示。二。先妄號。法喻合上人稱。初三句。喻明取罪。一介貧民妄號為帝為王。自取誅身滅族禍矣。後二句。合顯深罪。一國小王不容竊號。況出世尊。豈可盜名位耶。此法王語。通諸聖果。華嚴經疏。初地寄人乘。作閻浮王。二地寄欲界天乘。作轉輪王。三地寄色空界天乘。作忉利天王。四地寄須陀洹乘。作夜摩天王。五地寄阿羅漢乘。作兜率天王。六地寄緣覺乘。作善化天王。七地寄菩薩乘。作自在天王。八地寄一乘。作梵天王。九地寄一乘。作三禪天王。十地寄一乘。作大自在天王。如是十王。何可妄竊。 因下。次噬臍。法喻合道場果。初二句。法說虛偽。妄語為因。不真也。求升反墜。果曲也。揀非儀。行無虛。因不假。直心道場。蒙鈔云。諸本並作不真。長水本作不直。上云。直心道場。下云。心如直弦。應從直是。智論釋三昧云。正心行處。是心常曲。得是三昧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于竹筒則直。評曰。長水經本直字。釋文未明直義。蒙鈔引消。亦有理在。據上文云。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下云。一切真實。入三摩地。則直與真。文理皆可。今雙存之。隨人去取。後三句。喻合不成。噬臍者。噬。囓也。如人自囓其臍。終不可及也。春秋傳曰。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三甥曰。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噬臍。註曰。喻不可及。以妄語而求覺果。如以自口而噬自臍。豈可及哉。 若諸比丘心如直絃。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 若諸下。次誡深斷。菩提方成。初三句。喻因直。諸本弦絃少異。一喻弓之直弦。一喻琴之直絃。皆喻直心為因也。二字隨可。謂以直心為本。則一切斷證智行。莫不真正誠實矣。信論云。直心者。正念真如法故。次二句。顯果正。三摩。因果雙通。從凡入聖。從因入果。心真行直。邪魔事絕。前云。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末三句。印道成。菩薩。真因也。知覺。實果也。以見聞知覺不生滅心。為本修因。自然圓成無上佛果菩提。所謂悟入佛之知見。究竟一切種智也。故印許云。決定成就。 △卯二。結判邪正之說。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說為佛者。如說斷除妄語。遵佛密因。直心不竊三種義。即波旬者。謂說帶妄修禪。洩漏惑亂。妄心竊號語也。   首楞嚴經灌頂卷六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七上 清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皋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校編定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丑二。結絕諸魔。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 先結示重嚴戒本。初問道場云何攝心。故曰汝問。三摩。定也。妙門。耳門也。求道。慧也。要先四律儀者。依因此戒。得生定慧。戒為定慧先容。正順解脫本也。冰霜是喻。顯其嚴持。潔白無點污也。 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 自下。次除根必不生枝。心三。貪嗔癡也。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也。云枝葉者。前四種戒皆約心言。婬云。身心俱斷。殺云。身心不食。偷云。身心俱捨。妄云。直心無假。不惟自害一己。亦害諸世間人。最極深大。故稱根本。非比三業淺小十惡。又此是沙彌比丘菩薩。前四重戒。非十戒中後之六條。具戒內之餘外二百四十六條。大乘十重戒之末後四重。及餘四十八輕等也。大根既拔。小枝自枯矣。 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阿下。後持定絕塵魔。遺失。漏落意。不者。謂嚴持四大心戒。曾無一念有漏失也。色等。六塵中四。既持心地大戒。六塵欲念不起。塵既不緣。魔事自絕。此則戒根清靜。而後現業可違。定慧可發也。 △子二。助誦心咒二。丑初。勸持讚勝。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 初戒不能除。宿習者。過去惑習業障種也。現前外道邪魔。戒力可能制禦。無始內障宿怨。神咒方能治滅也。 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咒。 汝下。二咒可驅遣。一念精純無雜。名一心誦。佛頂放光說咒。名佛頂光。摩訶。翻大。體徧十方曰大。薩怛多。翻白。相絕諸染曰白。梵語叔離。此云白色。梵語阿羅歌。此云白花。般怛囉。翻傘蓋。用蔭萬物曰傘蓋。三皆圓融具德。即前三藏心也。此是諸佛種智。亦即眾生自性。徹果該因。窮理備教。持之現證覺道。誦之宿障盡蠲。高明無極曰無。尊上莫等曰上。威靈叵測曰神。感應難思曰咒。後云。若我說是般怛囉咒。經恒沙劫。終不能盡。是也。溫陵云。摩訶薩怛多般怛囉。此云大白傘蓋。即藏心也。量廓沙界曰大。體絕妄染曰白。用覆一切曰傘蓋。文句云。摩訶薩怛多般怛囉。此云大白傘蓋。體無對待曰大。相絕塵染曰白。用覆一切曰傘蓋。又三皆絕待。故體相用俱為三大。亦復三皆白淨。三皆覆物。即大佛頂三德秘藏之異名耳。餘詳圓譚。 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 三讚咒最勝。頂相者。頂中肉髻。三十二中第一大相。云無見者。八十好中第一小相。金剛密跡云。九地應持菩薩為佛乳母。初生親捧。觀不見頂。示頂法不可以見見也。華嚴十身相海品。明如來頂上。復有三十二大人相。若此。三乘豈能見其佛頂。無為心佛者。唯識論六無為。今是真如法性。即法身佛。下云。光中涌出。有化如來。華嚴。十忍品中如化忍云。譬如化。不從心起。知諸法性。無來無去。了法如化。非有非無。是知法身。現起化身。俱稱無為。無為而為。為而無為。皆不離佛第一義心。故云無為心佛。此即一身該三身也。心佛者。華嚴明十佛。謂正覺。業報。住持。涅槃。三昧。隨樂。願。心。本性。法界。今一心佛該十佛也。說此經咒之佛。與華嚴佛無異。表本覺圓覺二妙果也。頂者。理極無上之相。先明本具知見極理。故云從頂發輝。蓮者。稱真敷行之用。後即稱真了義修證。故云坐寶蓮華。表密理顯行二妙因也。心咒者。一無為心內流出。二無為心佛所說。三為諸佛之心。四乃一切咒心。五即法界藏心。表詮尊勝甚深微妙教也。佛。即佛寶。咒。即法寶。人誦。僧寶。顯咒全是真心體相。秘密德用。五會章句。威力無邊。能除宿習。惑業苦報。又前定慧。破煩惱。次四戒。破罪業。今神咒。破惡殃。兼報障也。三障圓銷。不證何待。 △丑二。顯益速成。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 初正顯咒力益大。神咒加持。利益力無盡故。上示誦咒除宿習意。此引現事證功速也。初六句。舉愛習深遠。因緣者。無明為因。行業為緣。愛習為因。取有為緣。非一生劫者。又行業取有為因。心色生死為緣。牽連不斷。無始至今。前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業果纏縛。登伽經云。阿難昔五百世。與摩登伽為夫婦故。此約近緣。今云歷劫。因來遠矣。後三句。示神咒脫證。四云。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五云。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則知登伽一聞咒時。尚證三果。即得出纏。增進羅漢。神咒感格。不可度也。 彼尚婬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 彼下。二轉例求佛定成。二。先法例。初四句。舉所例。較下八劣。婬則習厚一。女則下賤二。不在會非器三。無心四。無修五。無行六。不決。邪定聚七。非佛。凡夫眾生八。神咒法力冥持。尚證四果無學矣。後四句。況能例。汝等學人。較上八優。學則習薄一。僧則尊貴二。在會法器三。發心四。聞諦五。求上乘行六。決入正定七。佛成妙覺八。若能依教。誦佛頂咒。豈能不成無上菩提佛果也哉。定成佛句。內含六意。一發願求佛。二佛記當佛。三佛咒成佛據此文義。四性本是佛。五反聞性佛。六狂心歇佛依前文義。故觀經云。諸佛法界身。入眾生心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華嚴云。眾生心中。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又云。眾生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圓覺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始知眾生本來是佛。故此激云。決成佛也。望上。求最上乘句下。義應補云。誦我心咒。文顯合矣。 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譬下。次喻明。正脈云。咒力如風。復助無上心人。更是順風。宿習如塵。位至有學。宿習更為微塵。順風揚塵。散之極易。誦咒除習。脫有何難。反顯婬女乃是多塵。而無心修行。猶如逆風也。以彼之逆。例此之順。其效之速。倍過前矣。下云。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癸二。略示場中定慧。初標三學。次詳四戒。此略定慧。正顯場中定慧即是耳門圓通也。分二。子初。因戒生定。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 先牒前持戒。又二。初戒須擇師。住入禪觀曰坐。得菩提果曰道。定慧咒心曰場。比丘者。通該出家大小乘也。此承前來。故兼菩薩。不出十師。下開十師。故局聲聞。與後少異。身持四枝律禁曰清。心持四根儀戒曰淨。身持四重根枝大戒曰清。心持四種根枝細戒曰淨。身持律儀曰清。心持定道曰淨。欲得戒體。須先擇師。具擇法眼。故云選擇。學道要務。故云要當。大小律儀盡善。故云戒淨。經論二藏兼通。故云第一。眾推德長臘老。故可為師。律謂滿足十夏。具足十德。是也。如此可成我戒。我能嚴淨矣。 若其不遇真清淨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 若下。二不遇難成。真對似。清對濁。淨對穢。不遇者。大小持犯。止對開遮。律儀戒中一法不曉。如玉有瑕。即非良璧。師無法道。汝戒何成。法華云。於戒有缺漏。護惜其瑕疵。前云。未得謂得。謂求世間尊勝第一。貪其供養。此一類人豈是真僧。堪為師耶。今末法時。人纔出家。即圓三戒。有不受戒。即謀付衣。一受衣拂。即去開堂。匡徒化緣。八邪活命。問其朝暮課誦。經律禪觀。茫無所知。前云。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疑誤眾生。又云。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詃惑無識。佛法至此實為傷歎。 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閒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徧。然後結界。建立道場。 戒下。次咒界入定。二。一心咒定界。戒成者。戒體已具。內潔也。衣淨者。慚愧服足。外潔也。身心俱潔。內外一如也。爐爇名香。去根器中之穢惡也。三昧安詳曰閑。藏心自在曰居。結界建場。如下詳示。衣表三忍。香表五分。居表性定。佛表本覺。咒表心印。印一切智種也。徧表斷惑。斷百八煩惱也。界表一真法界。場表五智覺場。 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求下。二定求灌光。此定是前閑居之所生也。求者。發心發願。祈感應也。發直心。求見佛上成。發悲心。求悲光下度。發深心。求灌頂中修。反聞功切。佛自灌光。華嚴謂。眾生心水淨。諸佛影現中。下云。是清淨人。修三摩地。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又云。心光密迴。獲佛常凝。梵網。見光見花。佛來摩頂。感應意同。十方。上下方隅俱該。不局十佛。無上如來者。十號中二也。 △子二。因定發慧。 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婬。持佛淨戒。 先牒前戒定為因。又二。一躡人淨戒。初四句舉人。僧尼。出家二眾。通大小乘。白衣檀越。明在家二眾。有先受近事戒。或但受菩薩戒。以此三昧。修通四眾。然男女各自為類。絕非混同一場也。次二句明戒。上舉婬戒。下總後三及餘戒也。 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 於道下。二躡定願期。場指聞思菩薩場也。中開四事。一願。略則三心四願。廣如梵網。十願十三誓等。二浴。謂出入於不淨所。必須澡浴。外潔其身也。三時。謂晝夜六時。經行遶道。排昏遣散。內攝其心也。四期。尅限定期也。百日太長。七日太促。三七處中。如是者。如法咒心。返聞自性。惟此為是也。不寐者。有二意。一除昏睡不覺。二警忘咒返聞。謂行住之時。皆當令心明寤。毋迷寐也。   天台幽溪云。交光乃許白衣女子亦可預壇。此則內違律制。外招譏嫌。評曰。正脈云。白衣兼優婆塞夷。雖不擇僧俗。而男女決定各從其類。必非男女混同一場。既如此疏。何為謬斥。含血噴人。自污口矣。   幽溪云。六時行道。即下文。恒于六時。誦咒圍壇等。是也。如是不寐。經三七日者。此同佛立三昧。常行不寐也。准止觀說。諸經三昧。不出四種。一常坐三昧。如文殊問經。常坐不臥。一百日為一期。二常行三昧。如般舟三昧。常行不寐。九十日為一期。三半行半坐三昧。如法華行法等。三七日為一期。四非行非坐。即覺意三昧。不限日數。今經道場。初三七日則專于常行。後一百日端坐安居。則專于常坐。是則一經兼乎兩行也。交光正脈。謂六時行道。六時靜坐。均調昏散。意謂行則調昏。坐則調散。余謂若作如此用功。焉能令三七不寐。是則行欲調昏。祇益致散。坐欲調散。祇益致昏。如此。非昏即散。非散即昏。云何能令不寐耶。強作人語。一何可笑。◎辯曰。六時行道。至常行不寐者。為約今文說耶。為約下文說耶。為同佛立耶。為異佛立耶。若今文。但云六時行道。不云十二時行道。內含六時坐觀。亦不可定。行坐皆不可寐。何偏于常行耶一。若下文。初七六時誦咒。行道百八。亦不說十二時行道。且說頂禮三寶。禮後歇暇。何不許坐。酷常行耶。佛無明文。坐有何傷二。若佛立。常行九十日期。非今三七法也三。若不同此三七行法。全與其別。何得相例四。   幽溪判此三七六時常行不坐。謬也。初三七日專常行者。據今文。六時行道不寐。不云十二時行道。何可偏執無坐。據下文。初七禮三寶。六時咒。行百八。二七發願。不出行坐。三七說十二時持咒。亦不分開行坐。與彼般舟百日。單持念佛全異。豈與佛立法同。謬也一。後一百日端坐安居。專于常坐者。彼專真如一行三昧。如起信論。今經反聞。加咒求佛。與彼小異。謬也二。一經兼兩行者。料揀前二行與彼各別。此前二行無也。下云。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餘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恆令此人所作如願。初四句。豈非半坐半行三行。次二句。豈非隨意自在三昧。是則後二行有。竟判無者。謬也三。又此四行。一有一切有。三七常行。初行有也。百日端居。次行有也。此亦縱與之說。後二行有。如上引證。一無一切無。前二無者。亦如上揀。後二無者。半坐行中。如方等懺。淨土懺等。三七日。十日。七日為一期。非比今經定三七。頂禮行發願單咒各異。隨意中。彼兼諸行。此專誦咒。反聞自性。彼此各異。幽溪不揀有無同異。謬也四。◎交光正脈。謂六時行道。六時靜坐者。此通前後文說。經文前略後詳。此文略合。場中發願二句。屬後二七。專心發願。不分六時十二時。及行及坐。六時行句。屬後初七。亦不舉出十二時。抑且兼禮佛僧。定行百八徧數。何斥無坐。經三七句。屬後三七。下文獨舉十二時咒。然亦不說行坐。十二時咒。與前六時行異。不開行坐。與二七同。幽溪竟以今文六時行道不寐三七而釋。不審下三七文。禮願咒坐等義。謬也一。正脈云。六時行坐。均調昏散。如子時行道。丑時靜坐。寅時行道。卯時靜坐。然行中坐中。所習皆反聞自性而已。並不分說行中調昏。坐中調散。若此彈訶。謬也二。三七常行。佛無明文。總不許坐。經無顯句。幽溪背佛違經。迷中倍者。妄作人非。更可憐笑。   正脈考此文。六時行道。與後初七。六時誦咒。行道行百八徧。非如三七。說十二時一向持咒。交光師謂常行。何定徧數。既定徧數。豈單常行而無坐者一。三七文中。佛教十二時咒。並無禁坐常行說句二。細考二七初七三七。佛總無禁坐語。及教常行不坐之言三。既佛不示。體佛意義。釋曰。晝夜十二時中。六時行道。六時靜坐。至于禮佛發願持咒。如經所明。可謂依佛經疏。何斥其非。況前佛云。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又云。然香閑居。誦此心咒。又云。一行一住。悉同清淨。豈非半坐半行文耶。如此消經。得佛意旨。多矣。   今總會釋云。機有萬別。法有千差。佛以無變之變。而應無窮之機。教分頓漸。機分利鈍。觀機逗教。三時會別。種熟脫三。時時不廢。華嚴善財。法華龍女。六千成道。八子正覺。皆頓圓也。陳如聞聲悟諦。目連七日悟緣。孫陀三七。周利百日。跋陀經生。憍梵歷劫。皆漸熟也。是故顯密三藏。修行儀法不同。諸經三昧。如上所陳。判釋今文。亦有經權正助法別。經者。如三七半行半坐。百日端坐。亦名正修法也。宿根利者。初七現證。或二七三七開悟。或百日得果。淺根鈍者。三七百日。行坐修持亦不能悟。障深重者。一生亦不能悟。何可定也。權中開三。一常行。或三七常行。十二時禮願咒如文。或百日常行。持咒返聞。此如般舟三昧。然悟不悟。隨根深淺。佛經雖不說定常行。從權隨根。例行可也。二常坐。三七十二時。禮願外。常坐咒聞。百日常坐咒聞。如文殊一行三昧。悟亦隨根不定。亦從權例而設。又前佛亦有云。著新淨衣。然香閑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徧。三非行非坐。例彼諸經。隨自意三昧。下云。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此亦隨根悟證不定。下云。設有眾生。于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此金剛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憶沙劫。周徧了知。佛既權開隨意三昧。則前常行。亦可開矣。故此常行常坐隨意。皆稱權助儀軌。非正經常法矣。下云。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于未受時。持咒之後。罪悉消滅。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准知半行半坐三昧。處中經常正修儀也。正脈體會機教疏經。幽溪瞢昧強立。予欲無言。恐誤後學。吾無隱爾。理應分析。末如之何。故此瑣瀆。   文句亦云。三七不寐。制令常行。例今破斥。苕溪云。天台四三昧中。今經所屬。半行半坐。亦同正脈。二師但略判。今此詳釋之。 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我下。次起後發慧為果。神咒定心。為生智之親因。佛摩威力。為發慧之助緣。啐啄同時。悟佛之見也。若得動靜不生。發初果見道之慧。若聞所聞盡。發羅漢人空之慧。得空所空滅。成大乘法空之慧。至寂滅現前。入一乘諸佛之會。圓通無上知覺矣。長水曰。發見佛願。誦咒加持。佛現身者。名為感應。若見餘境。事與願違。即是魔境。非真感應。又見真應。心得開悟。煩惱微薄。智慧明淨。若因見佛。愚鈍宛然。煩惱却重。斯皆魔境。非真佛也。孤山曰。若見此相。當觀空寂。是佛顯然。是魔則滅。准上二說。魔佛豈不極易辯哉。 △己二。重請詳示二。庚初。重請說道場。前雖言入道場。未明如何建設。故重請之。分二。辛初。阿難重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 先述已開悟。自知依此耳根圓通。不須道場。可成無學。即聞所聞盡等。三空諸果位也。 末法修行。建立道場。云何結界。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末法下。次代後請則。儀範曰軌。法式曰則。前云。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神咒一百八徧。然後結界。建立道場又云。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經三七等。如是助道正修皆未明也。故為重請。內含三義。一建場。二結界。三正助修行軌則。 △辛二。世尊重說二。壬初。別示二。癸初。道場儀軌三。子初。建場儀二。丑初。正用牛糞和香泥地。表上乘根。不隨分別。守于真常。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喻如白牛糞和旃檀也。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願立道場。 初二句牒標。請云。末法修行。建立道場。故佛牒答。 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惟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可取其糞。和合栴檀。以泥其地。 先下。二正用。雪山。表法界藏性理地中。真淨信基址也。三信。五信。十信也。大力白牛。表本覺智慧心身內。正定大根機也。一乘。上乘。佛乘也。肥膩。香草名。表性善沙性德也。涅槃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醍醐。佛性也。清水表性智般若慧也。華嚴云。眾生身中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飲食者。表一乘正定聚根。依始覺位。從性起修也。糞微細者。茹退充實遺餘。謂之糞。表分證覺後。沙細性修。智行善德。一切無涯。大用相也。栴檀。義翻與藥。能除病故。白檀。除熱惱。赤檀。除風腫。表檀波羅蜜香。施為十度之總。萬行之冠也。彌勒頌云。檀義攝于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華嚴。施有十。謂平等。隨意。不亂。隨宜。不住。開捨。一切。回向。教化。三輪也。則施度中。六度十度等行。皆具足矣。和合表性修圓融。泥表因行嚴飾。地表菩提覺場。該因徹果者也。世人和泥塗壁。必用草觔紙灰。然牛食草。糞即草觔。和泥塗壁塗地。如燕晉亦然。不開裂也。定須雪山牛糞用者。由食香草。飲清泉。茹退香潔且細。如麝食栢。身分皆香。今白牛糞亦若此也。取糞和檀泥場地者。表一乘根。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能成妙覺果地修證也。 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塗地。 若非下。三揀除。若非雪山白牛。他山人家所畜。不食香草。牛糞臭穢。不堪塗地。表餘乘。以生滅心為本修因。不能圓成果地修證也。又涅槃云。若是牸牛。不食酒糟。滑草麥。其犢調善。放牧之處。不在高原。亦不下濕。飲以清流。不令馳走。不與特牛同共一群。飲餧調適。行住得所。如是乳者。能除諸病。是則名為甘露妙藥。除是乳已。其餘一切皆名毒害。釋曰。乳既如是。糞例可知。 △丑二。別用黃土和香塗場。表中乘根。依二決定義。就六根性。破五陰濁。無生滅性為因地心。三學互嚴。圓成無上菩提佛果。喻如黃土和十香。 別於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黃土。 先揀取黃土。原為平地。表平常六根性中。原具一種信心根也。穿去。表決定棄捐諸有為相。地表眾生世界。皮表五陰蓋覆。五尺者。表破五濁。下取黃土者。表大乘不定聚一類中根。信得見聞覺知根性。能契常樂我淨。擇去死生根本。依取圓湛不生滅性為因地心也。 和上栴檀。沉水蘇合。熏陸鬱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 和下。次合十種香。栴檀。有赤白黑。上者一銖。香聞四十里。表施度。三檀博施人也。沉水者。沉至水底。表智度。能徹法底淵也。蘇合。殺鬼精物。除邪。通神明。表力度。有大神通力也。熏陸。能止痛。表忍度。忍能無痛覺也。鬱金。除心氣蠱毒。鬼疰及臭。表禪度。定能調心氣也。白膠。能除身惡氣。去瘡疹。表戒度。戒禁身不善也。青木。能寤魘寐。表進度。精進離昏倦也。零陵。能止精明目。表慧度。慧開人天眼也。甘松。能和合眾香。除腹脹下氣。表便度。方便脫苦障也。雞舌。可入諸香。令人身口皆香。表願度。願能行眾善也。和上者。謂取信心地土。和上十波羅蜜香也。 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 以下。後細羅塗場。細羅為粉者。表十度香。充為八萬四千。塵沙功德微妙行也。合土成泥者。表性修不二。心行一如。成真妙因。即如來密因也。以塗場地者。表菩薩萬行。回向莊嚴如來一乘寂滅場地。此即佛果菩提。實際理也。 △子二。結界儀。 方圓丈六。為八角壇。 前佛示云。誦咒百八。然後結界建場。請云。建場云何結界。故上明塗場。此示結界也。鄭云。除地曰墠。封土曰壇。國語云。除地曰場。起土名壇。上二塗場。如今除地之墠。此一結界。即是封土之壇相也。方圓者。外方而內圓也。表行布圓融。二無礙義。丈六。十六尺也。法界無盡性身。不離三身六身十身。融無礙故。八正攝於八邪。故云八角。表從凡夫。終以涅槃。共有十六路道。初發心地。三漸。乾慧。信。住。行。向。四加。地。等。妙也。故云丈六。又以涅槃常樂我淨四德。自行化他。破彼凡夫四倒。二乘四倒。故云八角。梵語曼怛囉。此翻為壇。有二。一事相壇。如塗場建壇是也。二理性壇。如上表法是也。事上又二。一界限壇儀。始終常年建定也。不隨行立。如上場壇。一定不移。二印現壇儀。結解隨時起止也。依作法有。如諸密部。將欲修行。擇日淨壇結界。謂香水。或繩線。或咒繞。或想到。行法既畢。即滅壇相解界也。今經但明界限。故云方圓八角。不說印現。以人行法。時不定故。長水云。壇乃除地為之。仍無級數。即今墠也。文句亦云。壇既不言高築幾許。應同密部。畫地為之。苕溪云。上言場地。可如其墠。今既名壇。必須起土為之。是則先除地為場。後別取黃土。和香為泥。于其場上。以泥塗起。令成壇相。正脈云。壇是壘土為之。經不明言層級。顯是平地。塗為八角。◎評曰。古云。除地為之場。起土謂之壇。初師以墠為壇。非也。後三師中。文句同密部畫地為壇者。亦非也。以此壇場建定不易。何云畫耶。苕溪解雖是。略有小濫。將次塗場。而為第三建起壇界故也。正脈解是平地。塗為八角。雖無大錯。不成壇相。壇須起土築故。今准佛經會通。請答皆云建場結界。今先明建場塗地。如上二文。糞土和香。泥場成墠。是也。次明築壇定界。佛經既開方圓丈六。又立八角。最後曰壇。須高三尺許。起土成壇界相。亦必用前。或糞或土。和香為泥。塗壇填界可也。否則不成壇界相矣。前云泥場。穿去地皮。謂地是穢故也。今若平地成壇。有四不便。一隣近地皮。原歸未淨。二壇地高下。淨穢不分。三佛何前後揀示場壇。四經說起土。八角為壇。既具四意。豈可平地為壇。況楞嚴壇。反不如諸王宮佛殿。說戒法壇之基址起層級乎。漢書音義云。除地平坦曰場。築土而高曰壇。餘詳圓譚密部。◎又方表地基。圓表天空。丈六者。表天一地十。天五地六。則楞嚴壇。世方相涉。豎窮橫徧。法界徧容無盡矣。如施食儀偈云。我今依教。建立曼拏囉。量等虛空。金剛為寶地。字字密言。惟心之所成。奉獻上師。三寶護神等。釋曰。初二句。事像壇。即今方圓八角壇也。虛空。天也。即性天。寶地。地也。即心地。三句。印現壇。三業相應。現成壇界相也。梵語薩婆漫茶唎。此云一切道場法會。四句。二壇結成就已。奉供三寶以行法也。◎又觀經云。見瑠璃地。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瑠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瑠璃地上。以黃金繩。襍厠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準彼樂土地界。例此場壇可知。 △子三。施設儀八。丑初。莊嚴儀。 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花。 一壇心四蓮壇心者。表一真圓融無障礙法界。大總相心性體也。置者。表從性起開緣起也。一精無雜曰金。願成佛道。慈心。十地聖智。貞明足以幹事者也。百煉不變曰銀。願斷煩惱。捨心。十向眾美。嘉會足以合禮者也。剛而能同曰銅。願學法門。喜心。十行隨宜。利物足以和義者也。大樹蔭覆曰木。願度眾生。悲心。十住性地。體仁足以長人者也。一者。表隨一願心位。舉一即攝餘三。事上四中。隨力為一。豐約可也。造有事理。金等。事也。願心。理也。蓮花者。因果同時。權實雙彰者也。即信解行證四種涅槃心。性淨。有餘。無餘。無住。如識論。果證常樂我淨四德。亦即開示悟入四智菩提心。鏡。平。成。察。四也。亦如識論。因具見聞覺知四性。表以常住不生滅心。合如來藏。圓敷賢聖性修恒沙微妙香潔行也。 花中安鉢。 二花中安鉢。鉢能容受禪悅法喜之味。表耳根圓照三昧。發聞慧也。亦是隨量應物乞食之器。表大乘圓融戒也。行起反聞戒心。故云花中安鉢。 鉢中先盛八月露水。 三缽中盛水。八月。中秋月也。表思慧。自住清涼三摩提中。反思自性。妙覺圓明也。露水。天甘露水也。表定水。此即定心。中中流入。遂與涅槃法流海接也。 水中隨安所有花葉。 四水中安葉。花葉。表修慧。謂以萬行因花。隨其根性。修證圓通。善能成就六十位行也。安者。表智慧。謂以禪觀發明。明性深入。從真妙圓。重發妙慧。方盡妙覺也。維摩云。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花。 △丑二。方鏡儀。 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鉢。 鏡。表智。八者。唯識論云。轉八識成四智。菩薩以此自行化他。故云八鏡。各安方者。即四方四隅。八面表隨方圓應也。圍華鉢者。華表行。鉢表定。非八鏡智。不得八大人覺定行。故外圍繞。仁王云。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亦名神符。亦名如意珠。護國珠。辟鬼珠。亦名天地鏡。釋曰。般若。實相也。心本。觀照也。亦名下。文字也。 △丑三。供養儀。 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莊嚴香爐。純燒沉水。無令見火。 蓮華。表因行。十六者。表八正攝於八邪。互通融化。亦表因地果位八識四智。轉依十六位行。從發心三漸。至等妙二覺。而成十六大力也。定意經明。志。意。行。慚。強。持。慧。德。辯。色。身。財。心。神。弘法。伏魔。十六大力。如次配十六位。施食經云。菩薩思惟有情身。各具覺悟之蓮花。清淨法界無惑染。八葉各有一如來。次想其花漸舒大。其量周徧虛空界。思彼覺花照法界。如來海會共廣大。釋曰。初句。因位十五。八葉。即八識。各一如來。即四智。末句。即成妙覺佛果一位。故以十六蓮花配十六因果行位也。方鏡空鏡。共有十六。義意例此蓮華思知。但有智行各不同耳。又仁王十六花者。十六國王散百萬億行花。一十八梵天復散空花。法性花。聖人花。順花。無生花。法樂花。金剛花。緣觀中道花。三十七品花。名九色花。餘一切眾散心空花。心樹花。六波羅蜜花。妙覺花。四色花。一花入無量花。無量花入一花。此名佛花三昧。前十四花是別。後二是總。無量者。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花。恒河沙性功德等花。設欲後二約別明者。指雷吼花。表師子吼王佛。論第一義。及指光明花。表光明王佛。說般若波羅蜜。仁王。金羅花即金剛花。天花即空花。般若花即六度中之一花也。此皆約理性花。非事花說。 香爐。表禪觀。奢摩他也。餘經明十六行觀。法華明十六三昧。今經從初發心。至妙覺果。約十六位。不外耳根圓照三昧。亦成十六級也。如觀音云。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初位。從聞十位思四位修十五位。入三摩地。十六位。此略示。初於聞中一。入流二亡所三。所入既寂四。動五靜六二相。了然不生七。如是漸增。聞八所聞九盡十。盡聞不住。覺十一所覺空十二。空覺極圓。空十三所空滅十四。生滅既滅十五。寂滅現前十六。此詳十六位中觀行相也。後又云。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合同三箇十六德用相也。間華鋪者。表行觀互相熏發也。 沉水。表智慧。燒表毘婆舍那。無令見火者。表微密觀照。所謂聞熏聞修。三昧無作妙力是也。下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約餘經。表即十六心見諦。智論。破十六知見。亦可也。十六香爐燒沉香者。表十六位性修功德香也。法華云。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偈云。眾生在佛前。聞經皆歡喜。如法而修行。聞香悉能知。諸比丘眾等。于法常精進。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菩薩志堅固。坐禪若讀誦。或為人說法。聞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眾而說法。聞香悉能知。准知。從凡入聖。十六位行莫不有五分法身香也。又仁王明。四諦十二因緣。十六香也。又云。十力六通。智論云。菩薩十力者。一發心堅固力。二慈力。三悲力。四進力。五定力。六慧力。七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脫力。十無礙力。此明菩薩十六香也。十六國王。五戒十善。歸信法香。匿壬。十地六度波羅密香。皆明十六香也。此盡約理性香。與前蓮花同。 △丑四。飲食儀。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并諸沙糖。油餅乳糜。蘇合蜜薑。純酥純蜜。於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 白牛乳者。雪山牛之乳也。揀餘處別色牛。表佛性也。五味轉變。不離一乳。五會輪轉。惟依一根本起。緣了有異。正因性一。十六器者。凡聖因果位中。皆以佛性修證。涅槃云。一切眾生同一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乳餅。煎乳成餅也。表教。圓通法也。砂糖。表斷。斷蔗汁成糖故。油餅。香油打為餅也。表位。修行成位故。乳糜。表因。粥也。當成乾飯故。佛初成道。牧女曾獻。蘇合者。秦國合諸香。煎其汁成故。表行。蜜薑。表智。去穢惡。通神明故。純酥。表理。乳出酪。酪出酥。自雜而純。從粗至妙。精微理也。純蜜。表果。蜂採百花。後成蜜故。正顯八種法門。皆一佛性出也。十六圍華外者。表以佛性八法。自行化他。隨方逐圓。回向自內。性修智行。沙細無盡波羅蜜也。 奉佛及菩薩者。表諸法行。該因徹果。福慧二嚴。圓成二足。得證真應身也。如昔提謂長者獻佛麨蜜。為授記言。號密成佛。若表十波羅蜜。乳。力度。性有力故。乳餅。禪度。圓妙性定也。糖。施度。博施眾故。油餅。忍度。納受人法也。乳糜。進度。法潤精細。蘇合。戒度。合諸戒香。蜜薑。慧便二度。以方便慧折攝人故。酥。願度。隨願成故。蜜。智度。智採成故。又以九識表之。乳是菴摩白淨識。乳餅。眼識佛法智。砂糖。舌識知味智。油餅。耳識滋潤智。乳糜。身識調養智。蘇合。鼻識齅香智。蜜薑。意識通神智。酥是末那內外平等性智。蜜是藏識大圓鏡智。◎又以三德六味表之。初乳。淨潔德。後二。如法德。輕輭德。中六。乳餅。醋。酵調成故。糖。甘甜。油餅。醎。椒醎和故。乳糜。淡。蘇合。苦。國人採笮其汁為膏。滓渣味苦故。蜜薑。辣也。世食四。什曰。一揣食。二願食。三業食。四識食。出世食五。四分云。一禪悅。二法喜。三願。四念。五解脫。維摩云。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華嚴云。菩薩以上妙食施眾生時。願一切眾生得智慧食。但樂法喜出離之食。法身智身。為作福田。若施飲時。願眾生飲法味水。常求佛智。得法喜樂。三昧攝心。入智慧海。菩薩施諸辛酸醎淡甘苦味時。願眾生得最上味。法智味。無量法味。法雲雨味。勝智味。一切上味。一法味。最勝味。入諸佛無異法味。增益滿足佛法味。◎施食經中六供。花。香。燈。塗。菓。樂。如次配六度法。密部八菩薩供。謂貫。散。燈。露。衣。鏡。歌。舞。瑜珈十六供。謂事業。羯磨。弓箭。歡喜。寶。日。珠。笑。法音。聲讚。文理。密歌。燒。散。燈。塗也。◎又蓮花部別開十六三昧供養。謂花。香。燈。塗。寶玩。身。心。衣。食。語言。施。戒。忍。進。禪。智也。後一總。謂密行三昧供養。總別共十七三昧供也。◎前後並用一十六者。一為破十六邪見。下十卷中。一四顛倒論。謂恒變。生滅。增減。有無。各具是不亦非四句。成十六見。二死後有相。起顛倒論。即色是我。我即是色。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受想行三亦具四句。四陰循環。有十六相。三死後無相。色滅形無。想滅心斷。受滅無綴。行滅無生。四陰循環。有八無相。生死涅槃。因果皆空。由此倒論。亦十六相。三死後俱非。十六倒論。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循環四陰。八俱非相。因果推之。成十六非。然十六亦。本經不出。據理應有。如上推知。若此見惑。皆今所破。二為證八種因果。前四卷云。因地覺心。一也。要與果位七種相應。八也。性皆堅凝。如金剛體。常住不壞。菩薩因地。自度度人。故有十六。佛果應世。自覺覺他。亦具十六。此約證徹因果表也。三為見楞嚴佛性。涅槃二十七云。佛性者。離一十六四句見論。一色。二相。三一。四常斷。五有無。六盡。七因果。八義。九字。十苦樂。十一我。十二空。十三陰。十四入。十五處。十六界。此十六中。各具是不亦非四句。謂佛性藏心。離上十六四句及百六十非也。經云。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菩提。善男子。首楞嚴三昧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故楞嚴定名為佛性。今為十六句中。句句絕非。而了了見佛性也。故壇供盡以十六法相表顯。涅槃末云。說是法時。菩薩中有得實相者。法界者。畢竟智者。第一義者。首楞嚴三昧者。或得虛空三昧。廣大三昧。或不退忍。如法忍。陀羅尼。大念心。或師子吼三昧。金剛三昧。五智印三昧。平等三昧。大慈大悲三昧。今十六供法益。表亦爾也。融八邪而通八正。轉八識而成八智。出八苦而得八自在我。離八倒而證常樂我淨。即偏教八法而了圓教八法。超權乘八位而入佛乘八位。應如法思知。 △丑五。奉享儀。 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 一日夜中時食時者。佛以日中受食。午時也。中夜者。夜半中間。子時也。皆表法界中道了義修證。外更無別法也。 二取用蜜酥。蜜表智果。因行花所成故。半升。五合也。表五智印四智與法界智。酥表理果。法味乳所出故。三合者。表三因性正緣了。 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 三安小火爐。壇表發覺初心本修因地。前表當陽正處證果覺地。別表眾生與佛稍異。一小爐者。即六根門頭方寸覺心。如來藏觀。前云。無量為一。大中現小。毛端現剎。塵裡輪轉。見大文云。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所謂如來藏中。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也。亦即陀那細識。觀真非真。所謂以湛旋其一分虛妄滅生。得圓明覺。無生滅心一分真也。亦即禪那。第三最小定也。下云。當處禪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圓定發明。堅凝正心。魔不得便是也。亦即信論一行三昧。則知法界一相。生佛法身。平等無二。此一真如。三昧根本。修則漸生無量三昧。斯列名義有四。理體一也。 四香水浴炭。梵語兜羅婆。此云白茅香。亦云香草。表戒香。所謂光明金剛寶戒。去身諸穢惡故。水表定。八解池定水滿也。煎表慧。於一切時。方便智慧。常令觀察。戒定習熟。其心得住。隨順真如。炭表生死煩惱薪。燒木成炭。未成灰也。沐浴者。表助道品。所謂圓湛法性理水。洗淨生死陰濁。成涅槃德也。維摩云。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 然令猛熾。投是酥蜜。於炎爐中。燒令煙盡。享佛菩薩。 五火爐投燼。猛熾者。表無分別智。金剛觀察慧火。所謂耳門圓照。觀智猛火。燒盡根本煩惱。明相精純。成菩提智也。投酥。成禪悅食。甘露漿也。投蜜。成法喜食。解脫味也。炎爐。定慧器也。烟盡者。表轉煩惱生死。而成菩提涅槃。前云。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又云。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六聖賢受享。表因果該徹。生佛一如。證佛菩提。五智妙覺果身。住佛涅槃。三德秘藏中也。如藥王法供等。 △丑六。懸掛儀。 令其四外。徧懸旛華。 四外者。八角壇外四方八面。表行住坐臥四威儀外。以四攝行。嚴飾自他也。旛表利行同事。利行者。謂身口意起諸善行。利益眾生。以攝受也。維摩云。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辱。同事者。謂隨所樂。分形示現。同其所作。攝令益也。維摩云。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今懸旛者。翻生死而成涅槃。翻煩惱而成菩提。顯以神通智慧利法界也。前云。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華表布施愛語。布施者。謂以財法二施。攝益眾生。維摩云。劫中有饑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飢渴。却以法語人。愛語者。謂以樂聞善言。慰喻眾生。維摩云。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今懸華者。開色相而了達實相。見塵性而圓通藏性。顯以善巧行願。益人天也。前云。必使身心二俱捐捨。不將如來不了義說。 華嚴十地。全行四攝。今經亦爾。顯如上引。密如下云。行此咒心。攝受親因。又旛華中。影含纓珞寶蓋。瑠璃珠燈。維摩云。諸度法等侶。四攝為妓女。隨意之所轉。覺意淨妙華。勝旛建道場。降服四種魔。 △丑七。聖像儀。 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 先內壇聖賢。壇。表一真圓融清淨寶覺心也。室。表畢竟空寂舍也。四壁。表見聞覺知不分隔也。如來。表極果。菩薩。表真因。敷設。表因果交徹。性修不二。十方者。表菩提四智。涅槃四德。總別合為十也。 應於當陽。張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兼金剛藏。安其左右。 次中壇主伴。五佛。主也。表五智證理性。二聖。伴也。表折攝二行。利生德相。當陽。表正徧知覺。佛果地也。舍那。華藏常住真身主。表中央法界智。釋迦。娑婆說法應身主。現在南洲。表南方平等性智。彌勒。兜率補處大慈主。當來下生。表北方成所作智。阿閦。翻不動。表東方大圓鏡智。彌陀。翻無量光。表西方妙觀察智。觀音。上同下合。聖也。表慈悲攝授。與眾生樂。變化。如前所明眾首臂目等。剛藏。降魔斷障。聖也。表威德折伏。拔眾生苦。左右。表顯密圓通。權實無礙也。 帝釋。梵王。烏芻瑟摩。并藍地迦。諸軍茶利。與毘俱胝。四天王等。頻那。夜迦。張於門側左右安置。 後外壇天神。帝釋。忉利天主。梵王。四禪天主。請佛轉輪之主。此二表界無不持。定無不入也。烏芻。火頭金剛。藍地迦。青面金剛。孔雀經云。藍毘迦。羅剎也。有大神力。具大光明。軍茶利或軍吒哩。翻解怨結。金剛菩薩異名。蘇悉地經。有忿怒軍茶利菩薩。從執金剛問法。陀羅尼集經。有金剛軍茶唎菩薩。又壇場法。有藍毘迦。軍茶唎座。毘俱胝。或毘舍支。翻噉種種精氣。又有翻云徧滿千萬。毘盧神變經云。右邊毘俱胝。手垂數珠鬘。三目持髮髻。尊形猶皓素。圓光色無比。一字輪王經云。有毘俱胝菩薩。此四表邪無不摧。正無不輔也。四王者。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四天將也。等指八部。護世安民之統。表禍無不消。福無不集也。頻那。云猪頭。夜迦。云象鼻。二使者名。神也。蘇悉地云。一切魔族。頻那夜迦。此二表惡無不斷。善無不行也。門側左右者。上列十二有力外護。表六根門。堅守衛持。返聞自性。入流亡所。於外六塵。不敢流逸也。 △丑八。空鏡儀。 又取八鏡。覆懸虛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 一空壇鏡對。八鏡者。表覺智相。信論云。覺體智相。有四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境界悉於中現。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惱智礙。淳淨明故。四者緣熏習鏡。徧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諸佛以此四智自覺覺他。故有八也。又前識論四智。與今信論四鏡。隨一可表。不必局執。虛空。表諸佛鏡智。離物無依也。壇場。表行人鏡智。混物有依也。方面對者。謂四方八面。空鏡壇鏡。各對不差。表空如來藏。大圓鏡智。上下合同。生佛無別。感應道交。始本覺妙也。 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二佛華影涉。本體曰形。現像曰影。壇華鉢爐。終至佛天。形影各二十四。故云重重。互相攝入。故云涉也。表法界重重。事事無礙。昔賢首國師嘗為天后。以十圓鏡置八隅上下。皆使相向。中安佛像。然燈照之。則鏡鏡現像。交羅齊映。以表剎海十界。普容無盡之旨。上來表法。荊公約解。溫陵詳釋。今依本經。細為配證。使事理雙融。性相相即也。雲棲摸象記云。所有表法。應依古德。近有更以己意。牽強硬配天台十乘觀法。理極不通。況無旨趣。只如第五知通塞中。以蓮花表塞。香爐表通。夫蓮花出汙泥而不染。自古取其清淨解脫。自在虛通。今表為塞。理云何通。其一如是。餘可知矣。何況此一壇儀次第。恰恰與彼十乘同一次第乎。又智者時。楞嚴未至。十乘之說非為楞嚴設也。何扭捏如是。◎釋曰。一。音義中。初壇場。表十乘因。雪山白牛下。表不思議境。別平原下。表發菩提心。壇心下。表安心止觀。取八鏡下。表破法徧。境外花爐。表識通塞。華表因。緣生為塞。蓮表果。緣滅為通。香虛爐實。通塞可知。莊嚴三句。表對治助開。取白牛乳下。表道品調適。食時蜜酥節。表知位次。壇前下。表能安忍。然令下。表離法愛。二壇室。表三德果。四外旛華。表解脫德。壇室形像。表法身德。八鏡懸空。表般若德。二。文句云。即此壇法。具表十乘。壇體。表不思議境。蓮花。表真正發心。鉢安水花。表安心止觀。八方安鏡。表破法徧。花爐毋火。表識通塞。八味十六器。表道品調適。香水浴炭。表對治助開。佛菩薩像。表位次。門側天神。表能安忍。八鏡懸空。表離法愛。三。幽溪云。初七行道。觀不思議境也。二七發願。真正發心也。三七持咒。安居百日。安心止觀也。餘七無配。◎評上三師說。盡屬牽強。皆在雲棲破內。後莫效顰。入套網也。 △癸二。修行法則二。子初。三七漸成定慧二。丑初。正明三七修行。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恒於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徧。 前云。若末世人。欲坐道場。先持具戒。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閑居。誦佛神咒。一百八徧。然後結界。建立道場。此方便七最初事也。又云。求於十方現住如來。放光灌頂。此即三七正修行也。於中分二。一。三七精修。開三。先初七禮行。准三七文。晝夜分十二時。初七中。六時頂禮三寶。六時咒行百八。至於出入澡浴前後。禮行咒暇。禪坐無礙。正脈所謂六時禮坐。六時行道。如子時行道。丑時禮坐等。均調昏散。排遣內心是也。如來。三世十方佛也。菩薩羅漢。三乘四果僧也。法寶。影攝在內。頂禮三寶。必具五悔。文殊問經云。晝夜六時。勤行五悔。不假苦行。能至菩提。又離垢慧所問佛法經。總有八重。能治八障。成就八善。一供養佛。除慳貪障。感大富貴。二讚佛德。除惡口障。得無礙辯。三禮佛。除我慢障。四懺悔。除四魔三障。依正二報具足。五勸請。除謗法障。多聞智慧。六隨喜。除嫉妬障。得大眷屬。成平等善。七回向。除狹劣障。成廣大善。八發願。除退屈障。破邪倒罪。能總持前行。令至所在。一願至初住真因。二願至妙覺極果。百八徧者。約行道數。有始有卒。破百八煩惱。成百八三昧也。與前方便七異。前云。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徧。是咒之徧數也。今云。圍壇行道一百八徧。是行之徧數也。行滿百八。不妨禪坐。設謂常行。何局數徧。言恒常者。謂六時中。一一時應不可缺其行百八徧限也。如是咒行及坐。並須朗徹莫昏。凝明正心不寐。豈不得感應道交耶。通釋云。一百八徧。長水曰。每一時。誦心咒百八。吳興曰。斯是行道徧數。非誦咒數。溫陵曰。百八。乃咒之徧。若行道。則謂之匝。今接經言。誦咒圍壇。至心行道。明圍壇也。一時常行一百八徧。明六時誦咒之徧數也。蒙鈔曰。長水言。只誦心咒者。即誦唵字下七句。同準提九聖字之例。直解亦曰。長水謂唵字去。方是正咒。如云。六時行道。誦咒百八。即誦此心咒耳。如或通誦。可為盡善。第恐文長。不能及也。文句曰。此言遶壇一百八匝。有云誦咒百八者非。若誦全咒。則事決不能。若別指唵下為咒心。則理決不可。後云。是人心昏。未能誦憶。倘獨指數句為咒心。何至心昏難誦。又獨此數句稱咒心者。經中何無一言及之。故知後人臆見穿鑿。深可痛也。幽溪楞嚴懺曰。初七誦咒法。稱佛菩薩名已。即誦楞嚴神咒。遶百八徧。初則全誦。次從唵下誦起。至娑婆訶。謂之常行一百八徧。餘時以此為率。二七誦咒法。一時以五徧為率。三七誦咒法。初誦咒入壇一徧。後出壇一徧。壇中七徧。餘時隨意默持。不計徧數。◎會云。此百八徧。長水溫陵。並指咒數。吳興幽溪文句。盡謂行數。又誦咒中。長水幽溪。全分雙允。蒙鈔直解。分咒唵下誦去為是。文句全分雙非。今先文句斷云。行道必百八匝。咒又全分兩非。豈單行道。不持咒乎。經何說云誦咒圍壇。又云。數句咒心。何至心昏。猶如世人念六字佛。至昏散時。亦不能憶。況咒心七句耶。周利苕箒二字。百日難記。況末世凡愚耶。又此數句咒心。經無一言及者。咒末佛既說云。跢姪他。此翻即說咒曰。則知跢前皆密語。唵後是心咒。又諸德盡印許。唵下誦起為善。汝文句何獨為不然歟。訛謬可知。次後諸解斷云。長水幽溪固雖全分雙可。又不出其所以。蒙鈔直解固說分咒誦是。又恐違佛末示。今為會通。意云行道徧數。決定百八。誦咒徧數。全咒滿則不能。分咒滿後又餘。今折衷云。行道百八。須記徧數。咒含三意。一全咒。但隨行道徧滿限止。不拘咒數。二分咒。行道百八。咒數百八。咒徧滿後。誦至行滿為度。三全分俱誦。初持全咒一徧。次持分咒百八。餘咒俟行百八遍滿為卒。名謂誦咒圍壇。行百八徧。此則顯密圓通。事理無礙也。◎又幽溪懺。前云。以三七為方便。百日為正修者。其說非也。經前既云。誦咒百八。然後結界建場。豈非戒成已後。誦咒百八為方便。入道場中。三七行持為正修耶。故知幽溪論為謬誤。詳經易了。 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心無間斷。我毘奈耶。先有願教。 第下。次二七發願。初三句明願。有行無願。其行不堅。有願無行。其願必虛。行願相資。直至菩提。前七禮咒。行也。今加發願。願也。前雖五悔。行正願助。今專心願。願正行助。菩薩願者。略即四洪誓願。廣則普賢十願。禮佛。稱讚。修供。懺悔。隨喜。請法。請佛。隨學。順生。回向也。淨行品。百四十願等。皆明願心相也。總願自他。離苦得樂。超凡入聖而已。報恩經。佛告喜王。因發菩提心願。疾得成佛。詳如華嚴發心等明。 次二句引證。梵網三十五戒云。佛子。常應發一切願。願孝父母師僧一。得好師二。同學善知識三。教我大乘經律四。十發趣住五。十長養行六。十金剛向七。十地八。開解修行九。堅持佛戒十。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如是發十願也。三十六戒云。誓不與女人。作不淨行一。不受信心衣服二。飲食三。床座四。醫藥五。舍宅田園六。禮拜供養七。不視好色八。不聽好聲九。不齅諸香十。不貪百味十一。不著好觸十二。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十三。報恩經云。作是願言。若我得成三菩提時。要當安置一切眾生大涅槃中。瑜伽經云。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一切眾生。一時同得阿耨菩提。經雖專心發願。亦兼禮佛行咒。但咒禮時。願毋間斷。課餘坐候。心亦猛勵。所謂一禮一咒。誓共眾生成佛頂。片行片坐。願同法界入楞嚴。二七文中。不言禮咒者。此恐前行怠退。加願堅心增進。前行已明。何勞再示。至於六時。行坐誦咒。行記百八。坐惟一心。同前持法。無異式也。幽溪懺云。二七雖曰專心發願。不可缺禮佛誦咒等法。故一供養。二讚歎。三禮佛。並與初七行法一同。四發願。想唱願文。五行道。百八同前。六誦咒。二七發願為正。誦咒為旁。一時以五徧為率。 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羅咒。 第下。後三七持咒。十二時者。六時懺禮咒願。六時單誦咒也。持佛咒者。前二禮願為正。持咒為助。今七持咒為正。禮願為助。經不詳示分明者。謂初六時中。於禮願外。加持佛咒。次六時中。誦咒圍壇。行百八徧。徧滿坐時。亦惟心咒。今特開十二時咒。明知前六時加咒。後六時行坐皆咒。義例易了。何云不詳。又審此十二時說意。例二七中。亦十二時。初七亦分前六時為頂禮。後六時為行咒也。又前經云。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是指初二三七。前六時中禮願咒事。次云。六時行道。乃指初二三七。後六時中行咒百八徧事。末云。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現身等。通指初二三七。前後十二時中。若禮願咒。行道入出。皆當明發不寐。自成感應也。幽溪懺云。三七雖曰一向持咒。不可無讚禮等略儀。故一供養。二讚歎。三禮佛。四懺悔。五行道。同前行法。六誦咒。入壇一徧。出壇一徧。壇中七徧。餘時隨意默持。不須記徧。又幽溪懺。一勸修。二方便。云餘懺以七日為方便。楞嚴懺宜二七三七。半年一年。先修方便。使滅罪。然後入壇。方有靈驗。三精進。四正修。又十。一嚴淨道場。二淨身。三三業供養。四奉請三寶。五讚歎。六禮佛。七懺悔。八行道旋繞。九誦咒。十坐禪。則初七中具前九法。二七六法。三七亦六法。何得圓通疏云。六時行道。經三七日。此即同于佛立三昧。常行不寐。若爾。懺疏出一人。所說義何異。一也。又懺前列四法。第二方便。第四正修三七。具十法。若依前說。三七為方便。若依後說。三七為正修。究竟三七為正。為助。不能一定。二也。又云。私謂楞嚴咒壇。三七一年。先修方便。靈驗入壇。佛既前云。經三七日。我自現身。後云。至第七日。十方佛現。安居百日。得證聖果。則幽溪說。三七一年滅罪。始得入壇修懺。與佛經說。義旨違異。疑誤來學。其失不小。三也。故知習教乘者。須具擇法智眼。一向者。即一心。心之所向。無異緣也。有事有理。事則時無間歇。咒無徧限。心無昏昧。念無雜想。理則咒即真言。字即種智。一向一真法界。持入總持三昧。 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承佛摩頂。 至第下。二末日佛現。三七懇乾。夙夜匪懈。耿耿不寐。咒心為要。功行既精純。道德自成就。分三。初十佛摩頂。一時佛現者。三業交懃。精誠冥格。心佛生同。佛豈不現。經云。身心語三種。此名為秘密。諸佛菩薩等。即時來集會。下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鏡交摩頂者。三七禮願咒心。即是反聞自性。下文七八住云。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迴光向佛。指如雙鏡光影相對。重重涉入。生佛智照。始妙覺合。凡超聖心。云何不摩。 即於道場。修三摩地。 即下。二定心初成。道場。聞思菩提場也。三摩。反聞無間。入流亡所也。 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淨。猶如瑠璃。 能令下。三慧心始就。願咒為緣。定心為因。因緣力故。云能令也。心明淨者。因定發慧也。大智慧光顯現曰明。塵銷覺朗無妄曰淨。猶如。喻也。瑠璃。內外映徹物色。如彼身心。寂照含空。 △丑二。揀防最初戒缺。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淨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 此是結誡前行。啟勸後修之詞。比丘者。舉一以該餘四眾也。本戒師者。前云。要選第一戒淨沙門為師。若或不遇。戒不成也。四分律儀云。弟子知和尚犯戒。不應去受。雖受亦不得戒。梵網云。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像前。自誓受戒。要見好相為圓。同會十者。羯磨。教授。尊證也。等。含二意。一指受戒時。引領人等。二指同壇修懺十師等。方等陀羅尼云。行此法時。十人已還。文句云。設無同志。寧可獨行。不必強足十人。致令不得清淨。中有一不淨者。正令警擇師友。不可濫取非人也。文句云。此揀非。有二事。一受戒不如法。二同行不如法。道場多不就者。定慧不能尅期成證。諸佛不能出現摩頂。當知戒為場基。定為墻壁。慧為壇室。戒既不成址。餘多不就也。 △子二。百日頓證聖果。 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 先明修因。初句躡前起後。謂從三七禮願咒後時也。端坐者。或半跏。或全趺。端坐道場中也。安居者。安庠住於三摩地內。一意咒心。返聞藏性也。經百日者。表絕百非。悟百法。成百種三昧。始法界三昧。終頻申三昧。證百般真如始徧一切處真如。終究竟清淨真如也。百法。出識論。三昧。真如。出華嚴。 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 有下。次示證果。二。一利根證初果。座者。坐道場中。諸法空座。楞嚴座也。不起者。表其自然頓證之意。由其根機利。惑障輕。慧悟深故。須陀洹果。名通大小。小是初果見道之位。大即圓之初信。終初住。始初地也。賢首品云。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專向佛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信應灌頂而昇位。清涼疏云。此初信位。即攝初住。初行向地。又攝餘信。乃至等妙。所謂信該果海是也。 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 縱下。二鈍根見佛性。以其根器鈍。惑障重。慧悟淺。故云鈍也。至此則了見佛性。信得本來是佛矣。聖果未成者。謂未安立聖位。圓初信心住故。依本經。屬乾慧地。約身。現前殘質不復續生。果縛雖存。子縛已斷故。約心。未與如來法流水接。乾有其慧故。在華嚴當發心位。賢首品云。若有菩薩初發心。彼之功德無邊際。菩薩發意求菩提。以是而生廣大心。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心。梵行品云。初發心時。即得菩提。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自知成佛者。據前七末佛摩。後第三漸佛現。故云知成。又前樓那白言。我與如來寶覺明心。無二圓滿。下云。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入大涅槃。觀經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佛相好。圓覺云。十方異生本成佛道。涅槃云。一切眾生。同一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豈今百日咒心聞性。不自知成佛耶。決定不謬者。前佛既云。云何汝等。求最上乘。決定成佛。如塵揚風。有何艱險。涅槃云。師子吼者。名決定說。決定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有佛性者。名為一乘。法華亦云。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故云不謬。 △壬二。總結。 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上句結答。下句酬請。但末法時。壇場固難。求十淨人。亦不易得。下云。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一行一住。悉同清淨。是知佛亦開許能持咒者。不妨獨一。不須入壇。功德無異。此亦從權。隨緣益也。 △庚二。重請說神咒三。辛初。會眾同請。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 先阿難述請。二。初述己自請。又二。一述承咒得益。自我下。述無力遭術也。多聞。強記名言文句也。無為。真如理體也。初果見道。八品無為。四果無學。八十九品無為。阿難尚未二果修道。故云未證。又望大乘。名假擇滅。非真無為。豈得為證。則其道力弱也。明矣。遭下。上述無力。此述遭術。被邪咒術所禁制者。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故不自由。賴下。述賴咒救脫。幸遇文殊將咒來護。救我得脫也。 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惟願大慈。重為宣說。 雖下。二敘未聞請宣。昔但密承咒力解難。故未親聞。惟下。今請佛慈重說。堪能自度度他也。 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悲下。二為人普利。悲救此會者。道場戒定慧學。前蒙詳示。至於佛頂所說心咒。未曾宣演。悲救當來者。末劫眾生。邪魔惱亂。非仗神咒。何能摧伏。上四句出意。下二句求說。密音者。秘密圓妙音也。若承佛說。現未眾生俱得大解脫矣。消業離苦。名身解脫。破惑證真。名意解脫。 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祕密章句。 於時下。次普眾同請。欲得見性成佛。必須佛頂咒心。故佇聽諸佛。密語心印。 △辛二。如來重說二。壬初。正說神咒三。癸初。咒前現相。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 爾下。先真佛放光用相。此是顯中之密。佛自當身所現也。世尊。真法身也。肉髻者。頂骨涌起。自然成髻。三十二中第一相也。表真如法界藏身。體大。理也。光表智慧。曰百寶者。謂多聞。善知。句義。法界。一味。福德。總持。語聲。斷疑。神力。十智慧也。十十無盡。故稱為百。此表智慧德相。相大。依理起智也。蓮表因行。千葉。大千行也。盧舍那佛。坐千花臺。說千佛戒。謂普益。不受。不住。無悔。無違。不損。無雜。無貪。無失。無犯。十十無盡。藏心戒也。二地戒為法界。十波羅蜜攝盡。皆如華嚴。故曰千葉。此表修斷行用。用大。依智發行也。 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徧虛空界。 有下。次化佛放光用相。此乃密中之密。又從化佛重現也。化如來者。應化身也。前云。無為心佛。十佛中一。坐寶花者。表因行嚴妙果也。頂表藏性識精。圓明心體。十道表十種無量道。謂虛空。法界。眾生界。世界。劫數。眾生語。佛身。佛聲。佛力。一切智也。如離世間品。光明表佛十力深智。具十無量知見波羅蜜。互攝無盡。故云百寶。即佛大智慧光明相也。一一光明皆徧現者。表十種智無礙用也。華嚴謂。無盡智辯。總持無忘。入佛十力。示成正覺。知多劫世。知諸藥病。知眾業想。知生心行。識一切根。解一切語。梵語跋闍羅。此云金剛。梵語散那。此云密主。知佛三密功德。示迹為神。護法力士主故。十恒沙者。表十種金剛大乘行願心中。華嚴謂。覺法。度生。嚴土。光照。供佛。喜法。忍苦。教化。滿願。運悲也。具攝沙性德也。 擎山持杵者。下云。執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前阿難云。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云何令其遠諸魔事。華嚴明魔有十。所謂蘊一。煩惱二。業三。心四。死五。天六。善根七。三昧八。善知識九。菩提法十也。降魔亦十。謂戰勝。斷疑。教化。陣伏。無敵。勇猛。哀愍。超顯。慈善。順世也。法十無量。略惟折攝。山表攝門。功德寶山。滅惡生善故。杵表折門。金鋼寶杵。輔正摧邪故。由二十種法門。即制九十五種外道。而降八萬四千魔軍也。 徧空界者。謂表十種金剛觀智。乾城。鏡像。水月。幻。燄。夢。響。影。化。虛空也。下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如華嚴。般若。楞伽等明。故云徧空。未咒先現相者。經云。有大陀羅尼門。名曰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今世尊髻中涌出花光。即從佛咒心內。流出總持智行。化佛頂光密跡。又咒心內流出三寶智行。下云。頂光說咒。又從佛頂心內。流出一切秘密無為心印法也。則知跢姪他前。五會三寶是真言。唵下三十四字是咒心。總令言之。無非諸佛一圓覺心。文殊經云。受持此陀羅智。速得成就摩訶般若。纔誦一徧。如持八萬四千一切三藏。仁王經云。如如文字。修諸佛行母。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諸佛未成佛。以當佛為智母。未得為性。已得薩婆若。今先現相說咒。義意無異。上智利根者。應於此悟入咒心。孰謂不然者哉。 △癸二。大眾欽聽。 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 先敘意。金剛杵山。畏其折威。佛頂花光。愛其攝慈。抱。懷也。哀。大悲德。拔三障苦。祐。大慈德。與二果樂。 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次聽宣。一心聽者。不起分別。無雜想也。無見頂相。好中第一。小相中尊。表無為佛頂心。不可以見見也。頂放光者。顯從佛頂中之佛頂。寶光中之寶光。表斯咒尊勝中之尊勝。圓妙中之圓妙也。佛哀宣者。能為現未眾生。生慧滅罪。佛說祐者。能與法界有情賜福消災也。不思議用曰神。密語詛願曰咒。佛以真言。密願眾生滅惡生善。革凡成聖。如蜾蠃之負螟蛉。莫不圓就者也。 △癸三。頂光說咒。 翻譯經咒。例有四則。一音字俱翻。諸經文也。二音字俱不翻。西來梵筴。三翻音不翻字。卍字是也。四翻字不翻音。諸咒語也。今當第四。又有五種不翻。一秘密。諸咒是也。二多含。薄伽六義。三本無。如閻浮樹。四順古。阿耨菩提。五生善。般若尊重。今屬第一。正脈云。顯教。如授方顯說。密咒。如授藥密治。義開三力。一理法力。以一字含無邊妙理。如元亨利貞。二威德力。三寶神聖名。德力大。如王臣聲勢。三實語力。真言咒願。超凡入聖。如詔勅繼極。長水亦云。自古不翻。略有五意。一諸佛密語。餘聖難通。二諸佛密印。如王印信。三總持法門。婆伽六義。四鬼神王名。呼勅守護。五不思議力。赦罪受職。孤山曰。諸經密咒。例皆不翻。自古人師多有異說。天台會之。不出四悉。一云。咒者鬼神王名。稱其王號。部落敬主。不敢為非。此世界歡喜益也。二云。咒者如軍中密號。相應無所訶問。不相應即執治。是為人生善益也。三云。咒者密默遮惡。餘無識者。如賤人奔他國。詐稱王子。妻以公主。多瞋難事。人來剖明。假一偈言。默然自歇。即對治破惡益也。四云。咒者諸佛密語。惟聖乃知。如王索仙陀婆。一名四實。鹽。水。器。馬也。群下莫曉。惟智臣知。咒衹一語。徧有諸力。病愈罪滅。生善合道。入理第一義。咒具四益。亦如是也。幽溪云。初曰。鬼神王名。如毘舍遮。鳩槃茶。揭囉訶等。又初會。婆伽婆帝等。皆諸佛菩薩名。此使聞感其恩。又初會末。跋闍囉。商揭囉制婆等。皆金剛密跡號。此使聞畏其威。皆歡喜益。又每會末。或如軍中密令。或如密默遮惡。或是諸佛密語。無非欲令聞持誦者。歡喜生善。滅惡入理而已。故顯密說。義利一也。長水亦曰。跢姪他前。諸句咒語。但是皈命諸佛菩薩眾賢聖等。及敘咒願加被。離諸惡鬼病等諸難。至唵字下。方說咒心。然此即是秘密首楞嚴也。自古不翻。補遺云。聖地密語。凡豈能解。縱翻華言。義亦莫曉。例如典語說物。物實不異。後人莫知。其猶大武柔毛。以召牛羊。清滌清酌。以召水酒。而庸俗者。不了此為何語。顯密之談亦若此也。上敘諸解。秘密不翻。 今家釋云。考諸古德。亦有翻者。晉竺法護。正法華中陀羅尼咒。翻字又翻音也。持心梵天所問經中。咒句字音。亦並翻也。又五不翻。薄伽翻聖尊。閻浮翻勝金。阿耨菩提翻無上覺。般若翻智慧。昔秘不翻。今何能知。至于秘密諸咒。唐金剛智三藏。略出念誦中翻譯咒語。不空上師。仁王般若理趣釋。宋三藏求那。譯神咒四十八名。賢首國師。解般若咒。西土龍樹菩薩。持明藏中。釋準提咒及諸密語。守護國主陀羅尼經。大悲空智。一字等經。佛與菩薩親口讚釋字種咒語。涅槃。般若。華嚴經中。佛與迦葉。善現。眾藝知識。解釋四十二字母義。則知諸部秘密真言。亦依密藏可翻解也。今楞嚴咒。跢姪已前。五會真言。唵字已後。纔是心咒。並依唐循州懷迪法師譯釋。出大藏深字函。上明古世元翻。下顯譯成多益。 若開翻益。略列有二十四。一知諸佛號。稱則常見佛身。二知本三寶。仗憑威德加持。三知金剛將。邪魔盡來皈降。四知鬼神王。部黨迴護無殃。五知佛咒。五部第一尊勝。六知頂咒。念時諸佛灌頂。七神咒靈通。感應難思。八明咒生大智慧光明。九知咒王。一切咒中總王。十知咒心。誦即見性明心。十一咒印。印信富貴無違。十二咒訣。變化萬物莫測。十三咒願。因果隨願圓成。十四咒詛。相要禍福無差。十五咒祝。祈禱佛天如響。十六咒法。發開智辯無礙。十七知字本。四藏文字根本。十八知字母。顯密聖賢從生。十九字義。含攝無邊理趣。二十字種。原為諸佛智種。二十一知梵音。佛天最先傳出。二十二知總持。一切法義總該。二十三知真言。如所如說不欺。二十四知密語。軍令聖旨無洩。前四局五會。後二十通咒心。此則統示前後咒益。若翻末後咒心。法益有六。一一字含多法義。二華梵音字圓通。三表顯三藏三十心。四示該三賢地等妙。五迴歸三十七聖。六經緯一切字母。密部。問。真言梵字。何有如是不思議神用益相。答。是諸佛心體故。法性如是故。一字具多法義故。菩薩行願故。不思議神力加持故。此出翻譯令得多益如是。下復誡勸行人。毋得妄談。 又陀羅尼門諸部要目云。瑜伽會說五部。一佛部。毘盧為主。二金剛部。阿閦為主。三寶部。寶生為主。四蓮花部。彌陀為主。五羯磨部。成就為主。五祕密修行念誦儀云。五部。即五密瑜伽法門。謂息災。增益。降伏。鈎召。敬愛法也。今屬佛部。增益出世法門。蘇悉地經云。扇底迦。息災法。補瑟徵迦。增益法。阿毘遮嚕迦。降伏法。此三部各有三等真言。一聖者說。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名為聖者真言。二諸天說。從淨居天。乃至三十三天。是為諸天真言。三地居天說。八部神王。名為地居天真言。今當佛聖增益部也。 會義云。密部有三。一佛部。二菩薩部。三鬼神部。各論上中下三品。成就增益。名上品法。禳災攝召。名中品法。降伏名下品法。上法又三。謂行儀。觀法。嚴禁三品法也。通以無上菩提道心為主。若無師傳。則名盜法。若違行儀。則招惡報。若犯嚴禁。輒以功効向他人說。則招奇禍。並佛不思議四悉益。一妙臂菩薩所問經云。行人若欲持誦。速得悉地。義利成就者。所有儀法不得纖毫缺犯。使諸魔障而得其便。是故行人當心持誦。長時無間。使觀想真言字種。一一精熟。事事相應。方成瑜伽無作妙行。又持誦者。不得心緣異境。與人雜語。誦若間斷。悉地不成。又持誦不依儀法。或不持戒。或不清淨。非惟法不成就。亦當招損。彼部主明王皆佛菩薩。終不瞋害。所有侍從天龍。猛毒鬼神。見其過故。便即損害。二金剛頂瑜伽念誦經云。凡修瑜伽教者。須具智慧。明了三昧。及真言法。住菩薩戒。發菩提心。如是功德。許入念誦。三菩提善戒經云。受持神咒。五不得為。一食肉。二飲酒。三五辛。四婬事。五在不淨家飲食。具此五戒。能大利益眾生。能治惡神毒病。四法苑云。道俗誦持無功効者。自無志誠。謗言無徵。或文字譌替。或音韻不典。或飲酒啗肉。或雜食葷辛。或觸手污穢。或浪談俗語。或衣服不淨。或處所不嚴。八種法戒。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若欲行持。每須澡浴。口嘗含香。志誠殷重。普為六趣發心匪懈。如是至意。定驗不疑。五顯密圓通云。金剛頂。蘇悉地。準提經等皆說行者用功持誦。或夢見諸佛菩薩。聖僧天將。或夢見自身觸空。乘馬渡江。種種香光。及諸異相。若得如是應驗。明須策發三業。加功唪念。不得宣說咒中境界。衒賣與人。惟同道者。不為名利敬讚。方得說之。六大悲經云。若人緊切念時。或逢種種魔障。或忽然怕怖。身心不安。或多瞋多睡。舌難持誦。或見諸異相。或于咒反生疑心。或多分別想。或無明著有。若對治者。應觀梵書㘕字劣。或觀阿字狣。彼皆境想。自然消滅。當知因緣法本空也。上誡禁說。今經全具。惟恐忽略。故重詳引。 下之五會真言。雖依古德翻釋。後來弘傳法者。臨咒說默隨意。不必局定應講不講。孔云。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是故孟子有五種教。有五不答。楞伽經中亦四種說。密部不翻。為摧伏諸魔外也。前來開明三義。皆為法中緊要。特于咒首。預表出之。 △咒釋分二。子初。五會真言。 所以有五會者。顯密圓通云。藏經神咒。不出五部。一佛部。為諸佛咒。二蓮花部。諸菩薩咒。三金剛部。謂諸金剛王咒。四寶部。謂諸天咒。五羯摩部。諸鬼神咒。前壇室中。五佛表五部主。又五佛即佛部。觀音。蓮花菩薩部。剛藏。金剛明王部。釋梵。寶生諸天部。頻那夜迦。羯磨鬼神部。此之五會。諸五部咒悉總持也。又香花鉢鏡每十六者。亦金剛頂瑜伽經中。說受十六大供養法也。 △就分為五。丑初。第一會真言。瑜伽中有四種念誦。一音聲念誦。出聲念也。二金剛念誦。合口默念。三三摩提念。心念者是。四真實義念。如字修行。又或開五。一出入息誦。想咒字語。隨出入息。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貫明珠。前後無間。二瑜伽持誦。想心月輪。內外分明。咒字次第。從前右旋。周布輪緣。終而復始。三金剛持誦。口中微微默轉。四微聲持誦。字字分明稱念。但令自耳聞之。五高聲持誦。令他聞之。滅惡生善。詳金剛頂。五字。準提等經。如意寶經中。妙住菩薩問。持此總持王章句。何因不見三世諸佛。佛言。以住業故。疑未斷故。有為心故。無方便故。若能心無疑惑。決定專注。是名真實持者。又妙臂菩薩問。持誦真言不能成果。為法力無能耶。所作非時耶。種性非性耶。真言缺利耶。修持輕慢耶。供養不具耶。金剛手菩薩答。修真言行。求成就者。應當離諸煩惱。起于深信。發菩提心。重佛法眾。遠十惡業。離邪見網。行十善法。入大曼拏。依阿闍黎。決志勇進。懺悔宿障。助伴同行。供養虔潔。真言無訛。今不如法。豈應驗耶。下云。縱經飲酒噉辛。種種不淨。破衣無壇。佛天不將為過。此皆如來隨機說法。令得四悉益也。不可疑執自成其失。名為毘盧真法會。謂下十二法門密言。皆一毘盧真心法身所流演也。懷師標云。大毘盧佛會。 南無薩怛他一。蘇伽多耶二。阿羅訶帝三。三藐三菩陀寫四。 【譯】南無者。我今敬禮。薩怛下。皈命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證】真言集。先云。稽首光明大佛頂。如來萬行首楞嚴。若人志心能持誦。一切所求皆圓滿。次云。曩謨薩哩縛。怛他阿誐多。素誐多野。阿囉喝帝。三藐三沒馱耶。 【釋】南無者。或那謨。南摩。此翻皈命。或信從。敬依。皈禮。度我。薩怛他。即薩哩縛。梵音賒切。翻一切。十方虛空法界普徧也。蘇伽多耶。梵語通二。一云阿伽陀。秦翻如來。即阿誐多。一云修伽陀。秦翻善逝。即素誐多。十號中二。阿羅訶帝。秦云應供。三藐句者。秦言正徧知覺。十號中二三號也。寫者。翻盡。該攝。皆盡義。先皈佛寶。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佛也。 南無薩怛他五。佛陀俱知室尼釤六。 【譯】皈命一切諸佛大佛頂首。 【證】真言集云。曩謨薩哩縛。怛他阿誐多。矩致烏瑟尼釤。 【釋】佛陀。翻覺者。即怛他誐多。翻如來也。俱知。同矩致。翻百億。謂百億。相好也。瑟尼釤。密部經云。烏瑟膩沙。翻頂。佛頂法。相。總謂皈敬一切諸佛。無比最勝頂。相好也。次皈法寶。佛頂首楞嚴是也。 南無薩婆七。勃陀勃地八。薩哆鞞弊九。 【譯】皈命諸大菩薩。至心承事賢聖。 【證】真言集云。曩謨薩哩縛。沒馱冐帝。薩怛吠二合毘藥二合。 【釋】薩婆。一切也。勃陀。沒馱。皆佛也。勃地冐帝。即菩提。翻覺道。以初地菩薩。於佛菩提善得通達故。此約十聖。薩跢。薩怛吠。智度論釋。薩埵。名成眾生。肇曰。秦言大心求道。賢首云。用智。上求佛道。用悲。下成眾生也。鞞弊者。什曰。毘尼。秦言善治。素疏云。鼻泥伽。此云調伏。又論名毘婆沙。此翻廣解。勝說。毘藥。即毘耶。密部翻種種最勝。謂三五乘中。菩薩為最勝。此約三賢。後皈僧寶。大乘菩薩眾也。 南無薩多南十。三藐三菩陀十一。俱知南十二。 【譯】初句。普禮一切聖眾。次二句。敬禮三世正徧知覺。 【證】真言集云。曩謨薩鉢多南。三藐三沒馱。句致南。 【釋】初句。或云颯哆喃。颯不怛喃。不空釋曰。大勇猛者。安師翻曰。開士。第一士也。心究竟覺。如蓮花開。謂禮上乘菩薩也。次句。謂禮三世諸佛也。俱知。百億數名。南。翻上首。謂皈命百億上首菩薩。及百億上首佛也。 娑舍囉婆迦十三。僧伽喃十四。 【譯】敬禮大辟支佛。 【證】真言集云。薩室囉縛迦。僧伽喃。 【釋】娑舍囉。或斯陀。此云獨一往來。即獨覺也。婆迦。或鉢攞底迦。此翻緣覺。經云。辟支迦羅。緣獨雙通。喃者。密部。喃也。或你耶。皆翻上首。僧伽。翻眾。為中乘僧眾之上首。前云。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今敬禮無學上首。以攝有學初心也。 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十五。南無蘇盧多波那喃十六。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十七。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十八。三藐伽婆囉十九。底波多那喃二十。 【譯】初敬禮大阿羅漢。二敬禮須陀恒。三敬禮斯陀含。四敬禮阿那含。五敬禮過未現在諸聖賢眾。 【證】真言集。曩謨路計阿羅喝擔喃。曩謨素嚕多鉢曩喃。曩謨塞訖哩那誐弭喃。曩謨阿那誐弭喃。曩謨路計三藐多喃。曩謨三藐鉢囉。底野鉢曩喃。 【釋】初句四果。盧雞。翻世間。應供人天故。次句初果。蘇盧多。翻入。謂入聖人法性流也。波那。翻逆。謂逆凡夫六塵流也。音義。梵語窣路陀阿鉢囊。三句二果。娑羯。翻一。唎陀。翻往。伽彌。翻來。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故。四句三果。真言集中二句。一云。阿那誐弭。大論。名阿那伽弭。阿那名不。伽彌名來。次句。與今經同。盧雞。云世間。三藐。云正等。伽跢。云不還。謂於欲界正不還來也。五句。伽婆囉。智論。來度彼岸。謂正到涅槃岸也。六句。底波。翻天。多那。即阿那。梵音賒切。翻不來。謂不還來三界天中受生也。又梵云多陀。或多他翻如來。謂依真如法性。不來五那含天。還來無餘涅槃岸也。前四句局聖。後二句通賢。資。加。見。修。證。五位。一切小乘僧眾。盡皈命也。 南無提婆離瑟赧二十一。南無悉陀耶二十二。毘地耶二十三。陀囉離瑟赧二十四。舍波奴二十五。揭囉訶二十六。娑訶婆囉摩他喃二十七。 【譯】初四句。敬禮諸天仙眾。後三句。敬禮咒術天仙聖眾。惟願攝惡行善。 【證】真言集。曩謨祢縛哩史南。曩謨悉馱。吠你也。馱羅哩史南。舍波曩。訖囉賀。婆沒囉陀喃。 【釋】初句。提婆。翻天。離瑟赧。翻色。謂色界欲界諸天並該也。會玄云。第縛皤嚩。此翻天宮。次句。悉陀耶。即兜率陀。兜術陀。覩史陀。此云知足天。悉達菩薩補處。三句。毘地耶。攝四王天。四句。陀囉。即尼摩羅。化樂天也。曰瑟赧者。兼色天中。惟於頗羅。即廣果天也。五句。舍波奴。亦云婆舍跋提。他化自在天也。六句。揭囉訶。翻眾生。總攝諸天眷屬眾也。七句。娑訶娑羅。此翻大千忍界。摩他喃。智論。摩舍喃。翻人。苑云。忍也。此則統該三千界中一切天仙人也。若聖若凡。莫不皈禮。 南無跋囉訶摩泥二十八。南無因陀囉耶二十九。 【譯】先皈命大梵天眾。次皈命帝釋天主。 【證】真言集。曩謨沒囉憾摩那。曩謨印怛羅野。 【釋】初句。陀羅尼集經云。摩尼跋陀天王說咒。此云好離垢。亦云婆羅門茂泥。此翻離欲。淨行。音義。梵迦夷。此言淨身。大梵天也。法華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密跡經。佛記螺髻梵王。號清淨光明佛。餘如經律異相明。次句。瑜伽護摩儀云。印捺囉野。翻帝釋天。華嚴疏。略云釋提桓因。具云釋迦。能也。提桓。天也。因陀羅。主也。撫育勸善。能為天主故。大雲疏曰。天帝名有百八。一因陀羅。此云尊重。三十三天共尊重故。詳如彼說。忉利天主也。瓔珞經。佛記當成正覺。名無著尊。 南無婆伽婆帝三十。嚧陀囉耶三十一。烏摩般帝三十二。娑醯夜耶三十三。南無婆伽婆帝三十四。那囉野三十五。拏耶三十六。槃遮摩訶。三慕陀囉三十七。南無悉羯唎多耶三十八。 【譯】嚧陀下。自在天等眷屬。及諸地祇等眾。護大印咒神將。悉羯句。頂禮世尊。 【證】真言集。曩謨婆誐伐帝。嚕捺囉野。烏摩般帝。沙呬夜野。曩謨婆誐伐帝。曩囉演。那野。半左摩訶。母捺囉。曩謨塞訖哩多野。 【釋】初句。亦云薄伽梵。婆龕二合。佛地論。具六義。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也。智度論。含四義。有道德。巧別法。得名聲。破三毒也。密部。尊勝咒儀。總翻聖尊。顯十身佛。而為三世間大聖。十法界至尊也。二句。亦云嗢怛羅。翻堅持。高上。護摩儀。必理替尾曳。地天神也。三句。亦云。烏盧博伽。或烏怛葛。翻最勝。猛疾。護摩儀。縛野。風天神也。四句。亦云。阿娑懵儗你。護摩儀。阿仡曩曳。火天神也。五句。亦云娜伽。護摩儀。嚩嚕拏野。水天神也。六句。入楞伽云。剎尼迦。翻空。亦云葛納。或伽伽那耶。字母。那。拏。並釋空無。空天神也。大悲空智經云。地天。毘盧現。風天。成就佛現。火天。彌陀現。水天。阿閦現。空天。寶生佛現。七句。翻云歌頌大會。歌樂天神名也。八句。翻云海印。影照天神名也。三十三天中二。亦係菩薩權現。又瑜伽略出云。布穰瞑伽。三慕達囉。施食儀云。布拶彌渴。薩謨的囉。上翻供養如雲。下翻奉獻如海。通明三十三天。雜嚴如意也。結上而言。欲天他化自在。五大塵境神變。如佛忉利大會海印三昧。放百千海雲毫光。大三昧光明雲。豈有異哉。九句。名義集云。那謨悉羯羅。此云禮拜。謂此諸天神聖皆佛菩薩化身。應悉志心皈投頂禮也。 南無婆伽婆帝三十九。摩訶迦羅耶四十。地唎般剌那四十一。伽囉毘陀囉四十二。波拏迦囉耶四十三。阿地目帝四十四。尸摩舍那泥四十五。婆悉泥四十六。摩怛唎伽拏四十七。南無悉羯唎多耶四十八。 【譯】摩下。大梵天眾。伽下。天將眾。波下。天曹眾。尸下。天神眾。婆下。天兵眾。摩下。天男女眾。 【證】真言集。曩謨婆誐伐帝。摩訶迦囉野。帝哩布囉曩。誐囉尾帝哩。布拏迦羅野。阿地穆訖哩多迦。濕摩舍曩。縛枲你野。摩訖哩誐拏。曩謨塞訖哩多野。 【釋】婆句。同前。摩句。一翻大作者。謂大梵王能作娑婆界主。法華云。大梵王為一切眾生之父。一翻大悲心。東南方梵王。名大悲。東方大梵。名救一切。有云大悲光佛所現。地句。地唎。阿難陀經翻甚勇。般剌那。不空翻智光。華嚴。謂光徧十方梵王。慧光梵王。法華。光明大梵等。又名義。廅波摩那。此翻無量光天。一云然燈佛現。梵云提和竭羅。伽句。牟梨經云。迦羅皤底羅。此翻五兄弟天。又阿羅歌。白色。阿羅那。赤色。迦羅。黑色。冰伽羅。蒼色。犍陀羅。黃色。即成五種大功德光明雲天。陀羅尼集云。毘摩羅。無憂德佛所現。波句。波拏云究竟。迦囉云能作。下云。吒枳迦羅。翻極障礙。乃色頂天伴侶。又經云。迦留波陀。此言象跡。天有十處。居須彌埵。阿句。一云阿目多。翻無能壓。亦云阿提目多伽。翻善思惟。三十三天中威德輪天。善見天。色天中善見。善現等。一云降伏眾魔王佛。善意佛現。又牟梨經云。何唎地。此翻七姊妹天。尸句。音義云尸棄那。此云有髻。論云。尸棄剌那。翻云火頂。寶髻。即尸棄大梵。一云寶火佛現。又法顯傳。尸摩賒那。漢言棄尸田地。亦翻寒林。昔有一天人。到林香花供禮。因前生故身。受持佛十善戒。得生三十三天。自然快樂。一切鬼神皆來跪拜。婆句。或波斯匿。翻云勝軍。下云。婆吒霰尼。即是外道無想天屬。一云鬪戰勝佛所現。摩句。一云摩那縛迦。翻云雲童。一云摩怛理迦。翻云本母。牟梨經云摩怛羅建。此云三十三天。此即忉利一切天男天女諸眷屬也。有云悉達菩薩。摩耶菩薩示現。又梵云摩偷。翻曰美地天。亦居須彌埵中。南句。仝前。如是權實天神。皆當皈命投禮。 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九。多他伽跢俱囉耶五十。南無般頭摩俱囉耶五十一。南無跋闍囉俱囉耶五十二。南無摩尼俱囉耶五十三。南無伽闍俱囉耶五十四。南無婆伽婆帝五十五。帝唎茶五十六。輸囉西那五十七。波囉訶囉。拏囉闍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 【譯】多句。如來種族眾。般句。蓮花王種族菩薩眾。跋句。金剛族眾。摩句。寶王族眾。伽句。地祇族眾。帝下。各持器仗大力猛將。此即普禮一切賢聖。 【證】真言集。曩謨婆誐伐帝。怛他多矩囉野。曩謨鉢那摩矩囉野。曩謨縛日囉矩囉野。曩謨摩抳矩囉野。曩謨惹矩囉野。曩謨婆誐伐帝。底哩茶。戌囉枲那。鉢羅賀羅攞囉惹野。怛他誐多野。 【釋】初句。聖尊。貫下五部。多他。如來也。即佛部中方。毘盧佛主。三十七聖皆從流出。俱囉。翻種族眾。般頭。蓮花部。西方彌陀佛主。觀音。法波羅蜜菩薩。為伴侶眾。跋闍。金剛部。東方阿閦佛主。金剛。手波羅蜜菩薩。為伴侶眾。摩尼。寶部。南方寶生佛主。虛空藏。寶波羅蜜菩薩。為伴侶眾。伽闍。羯磨葛末。翻作法。辦事部。北方成就佛主。地藏。業波羅蜜菩薩。為伴侶眾。帝唎茶者。略出云涅哩茶。翻堅固。義淨譯地伽。此云長大。又略出云。帝惹翻威德。陀羅尼集云。咥哩首羅翻三頭戟。輸囉西那者。陀羅尼集云。魔囉栖那囉翻破魔軍。名義云。修涅多羅。梁言善眼。又蘇泥怛羅。此翻妙目。略出云素哩耶。翻日。波囉者。名義云。波羅赴。或鉢唎部。此翻自在。陀羅尼集云。阿波囉質多。翻無能勝。訶囉者。名義云。訶利或喝里。此翻師子。陀羅尼集云。摩訶摩羅翻結華鬘。拏囉者。名義云。陀羅那。梁言能持。陀羅尼集云。阿嚕陀囉。此翻大怒。闍耶者。陀羅尼集。闍夜翻勝。毘闍耶翻最勝。又經云。喝囉闍耶翻王。此皆壞魔羅網。獨步佛等示現。又帝唎。中圍四聖。輸囉四句即嬉。鬘。歌。舞。四聖。闍耶。攝鈎等四聖。末句。總結佛現。 南無婆伽婆帝六十。南無阿彌多婆耶六十一。跢他伽多耶六十二。阿囉訶帝六十三。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四。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五。阿芻耶六十六。跢他伽多耶六十七。阿囉訶帝六十八。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九。南無婆伽婆帝七十。沙闍耶七十一。俱盧吠柱唎耶七十二。般囉婆囉闍耶七十三。跢他伽多耶七十四。南無婆伽婆帝七十五。三補師毖多七十六。薩憐捺囉剌闍耶七十七。跢他伽多耶七十八。阿囉訶帝七十九。三藐三菩陀耶八十。南無婆伽婆帝八十一。舍雞野母那曳八十二。跢他伽多耶八十三。阿囉訶帝八十四。三藐三菩陀耶八十五。南無婆伽婆帝八十六。剌怛那雞都囉闍耶八十七。跢他伽多耶八十八。阿囉訶帝八十九。三藐三菩陀耶九十。 【譯】阿彌句。皈命無量壽佛。跢他句。普禮如來一切門人。阿囉句。普禮應真一切王族。三藐句。皈命正覺一切聖賢。阿芻句。敬禮阿閦如來。鞞句。皈命藥師瑠璃光佛。三句。敬普光娑羅王眾。舍句。皈佛大弟子眾。剌句。敬禮寶光寶幢王眾。 【證】真言集。曩謨婆誐伐帝。阿彌多婆野。怛他誐多野。阿羅喝帝。三藐三沒馱耶。曩謨婆誐伐帝。阿閦毘藥野。怛他誐多野。阿羅喝帝。三藐三沒馱耶。曩謨婆誐伐帝。佩剎枲。虞嚕吠女輦聿。鉢囉婆羅惹野。怛他誐多野。阿羅喝帝。三藐三沒馱耶。曩謨婆誐伐帝。三補澁閉多。娑怛羅攞惹野。怛他誐多野。阿羅喝帝。三藐三沒馱耶。曩謨婆誐伐帝。舍枳母曩曳。怛他誐多野。阿羅喝帝。三藐三沒馱耶。曩謨婆誐伐帝。羅怛曩矩素摩計覩羅佐野。怛他誐多野。阿羅喝帝。三藐三沒馱耶。 【釋】彌多者。西方極樂國佛。阿云無。彌云量。多婆云光壽。謂佛光壽。相好。依正。淨嚴。羅漢。菩薩。多無量故。阿芻者。東方歡喜國佛。此翻不動。佛名經云。阿閦毘歡喜光佛。是也。鞞沙下。隣邦淨瑠璃界佛也。陀羅尼集經云。鞞沙闍翻藥。俱盧翻師。吠柱唎即瑠璃。翻青色寶。般囉婆翻光。囉闍翻王。三下。三補翻普徧一切。毖多翻光勝。謂普光佛。一切勝佛也。薩憐捺囉者。即娑羅樹。翻堅固。剌闍翻王。上方佛名。出彌陀經。舍下。舍雞者。名義集云。舍夷耆耶。翻為直林。以住釋迦大樹林故。俱舍。智論。尸棄。此云寶首。無行經。尸師利翻妙首。西域記。室利。唐言妙吉祥首。又大論。舍利翻淨眼。又云好首眼。此語在佛名釋迦尸棄。菩薩名曼殊室利。羅漢中。即智慧舍利佛也。母那者。音義。摩羅尼翻離垢。或摩囉。云如意。珠名也。又母陀羅翻印。又沒特伽羅。記云。舊曰目犍連。訛略也。此語在佛即目連佛。如意佛。無垢。離垢佛也。菩薩。乃如意輪王及金剛手印。羅漢中。神通目犍連也。又合此二句。如陀羅尼集經。尸緊雞婆闍。翻云栴檀德佛。剌下。剌怛那翻寶。雞都翻幢。囉闍翻王。即是寶幢王佛。名義集。剌那那伽羅。此云寶積佛。施食經。囉怛納怛囉耶。此云寶勝佛也。若約五方明佛。東西如經。中如藥師樹王。南如寶勝。北當舍雞。法華。東北方佛是我釋迦尸棄佛所住故。此隨義配。合五部耳。毋局執也。佛法圓通無礙故。 帝瓢九十一。南無薩羯唎多九十二。翳曇。婆伽婆多九十三。薩怛他。伽都瑟尼釤九十四。薩怛多。般怛九十五。南無阿婆囉視躭九十六。般囉帝九十七。揚岐囉九十八。薩囉婆九十九。部多羯囉訶一百。尼羯囉訶一。羯迦囉訶尼二。跋囉。毖地耶三。叱陀你四。阿迦囉五。密唎柱六。般唎怛囉耶七。儜揭唎八。薩囉婆九。槃陀那十。目叉尼十一。薩囉婆十二。突瑟吒十三。突悉乏十四。般那你十五。伐囉尼十六。赭都囉十七。失帝南十八。 【譯】南句。我今皈依敬禮。翳下。至今發心願學。薩下。我今敬禮結華蓋頂。南下。我禮今會諸聖。普求證明。薩囉下。代佛宣物。秘密一切神眾。叱陀下。斷他人咒。解去橫死冤家眾。救拔一切冤苦。薩囉下。解釋一切禁縛。突下。除滅一切惡夢及不祥事。赭下。八萬四千金剛眾。 【證】真言集。帝釤。南摩塞仡哩怛。伊。婆誐伐帝。娑怛他。覩。烏瑟尼釤。摩訶悉怛多。鉢怛藍。南摩阿婆羅即擔。鉢羅。聽其藍。薩哩縛。部多訖囉賀。寧訖囉賀。迦羅寅。波羅。尼你。砌那寅。阿迦囉。沒哩注。波哩。怛囉拏迦寅。薩哩縛。末馱曩。莫叉寅。薩哩縛。納瑟吒。耨娑。鉢囉。縛囉。拶都囉。設帝南。 【釋】帝瓢者。施食經云。孤訓惧嚕毘訓瓢耶。翻云光明徧照。即毘盧遮那佛。法稱灌頂部。僧名金剛上師。通曰。最上三寶。薩唎多者。一心皈禮。往來親覲也。翳曇者。一云無比法藏。二云無我法性。二空。三空理也。三云順無上教。婆伽多者。一乘佛法也。四中。巧別諸法。能破三毒。二義。六中。吉祥。尊貴。二義。合謂法是聖所尊者。薩下。伽都即伽陀。諷頌也。十二部中之一。瑟尼釤。頂也。總明此法。徧為藏部上之頂首。薩怛多。云寶傘。般怛。云華蓋。中方毘盧佛頂心咒。名為一切密咒中之心也。阿婆者。陀羅尼集經云。阿波囉質多。翻無能勝。般囉帝。即波羅蜜多。揚岐囉。即商迦囉。翻螺。謂吹此大法螺時。摧伏怨魔。無有能勝。普令眾生到彼菩提岸也。薩囉婆。翻一切。部多。翻大身。揭囉訶。翻種性。頂大佛乘種性也。尼翻領首。謂一切三乘內。上首種性也。羯迦囉訶尼者。謂人天五乘中之上首種性也。跋囉。即般若智。毖地。即菩提果。僧寶常住。代佛行化。能令眾生起觀照智。成等正覺也。叱陀你者。寶輪儀云。震多摩尼翻赤色如意珠。即觀音如意心咒名。阿迦囉。翻無上悲心。即大悲心咒。屬西方蓮花部。密唎柱。施食經。涅哩鋤。略出云。涅哩茶翻堅固。百八金剛中之一名。金剛心咒。屬東方部。般唎翻生。怛囉翻寶。施食云。薩不答。囉的捺。翻云出生妙寶。寶生佛名。妙寶心咒。屬南方部。儜。翻最上。揭唎。略出云。羯哩磨。此云作法。又云。斫羯囉。此云轉輪。大輪心咒。北方成就佛部。薩囉婆。一切也。槃陀那。翻結界。略出云。曼茶羅。翻云道場法會。讚歎諸佛法輪中理趣。目叉尼。翻勝解脫。超脫一切生死苦縛也。突瑟吒。翻障惱。或云別見。又阿瑟吒。底瑟吒。翻智光安住。突悉乏。一云達怛。又達多。並翻煩惱。或云熱惱。又都瑟。翻歡喜王。此二。對染成淨名也。般那你。具云鉢囉倪野。翻智慧。伐囉尼。大悲經云。室佛囉耶。翻自在。若非觀自在智。豈能即妄見真。圓覺經云。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同是菩提。赭都囉者。消災經。設覩嚕。大悲經。者吉囉。翻怨家。略出云。阿毘遮嚕迦。翻云降伏怨害。失帝南者。破魔經。遮帝翻解脫。略出云。扇底迦。翻云消災。又念誦儀中。赭波翻弓。必哩帝翻歡喜。百八金剛中之二名。此亦依事入理。革凡超聖者也。圓覺云。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一切障礙。即究竟覺。此真佛頂首楞法也。 羯囉訶十九。娑訶薩囉若闍二十。毘多崩娑那羯唎二十一。阿瑟吒冰舍帝南二十二。那叉剎怛囉若闍二十三。波囉薩陀那羯唎二十四。阿瑟吒南二十五。摩訶羯囉訶若闍二十六。毘多崩薩那羯唎二十七。薩婆舍都嚧二十八。你婆囉若闍二十九。呼藍突悉乏三十。難遮那舍尼三十一。毖沙舍三十二。悉怛囉三十三。阿吉尼三十四。烏陀迦藍若闍三十五。 【譯】羯下。護持千界神眾。毘下。打破諸害。阿下。護戒神眾。舍下。護伽藍一切八部神眾。波下。護法善神。阿下。皈戒善神。摩下。護五方神兵眾。毘下。同上破害。薩下。除滅一切諸惡。呼下。除滅眾死。突下。天神器仗。阿句。消滅火毒。烏句。解除水毒。 【證】真言集。訖囉賀。娑賀娑囉喃。尾馱娑曩迦寅。阿瑟吒孕設帝南。諾叉怛囉喃。鉢囉娑曩迦寅。阿瑟吒喃。摩訶訖囉賀喃。尾馱薩曩迦寅。薩哩縛。設咄嚕。縛囉喃。俱藍耨娑。難者曩洒寧。尾洒設薩怛囉。阿凝女。嗚多囉迦喃。 【釋】羯囉訶。天神種族。娑訶。即娑婆。翻忍界。薩囉。翻堅固。眾生諸佛能忍濁惡。住不退故。大千界之總號。若闍者。略出云。囉闍翻引首。或歸往。瑜伽儀云。娑摩闍。翻普集。或薩普吒。翻鈎鎖。謂千界神。普集法會。引領善信。令皈依也。毘多句。陀羅尼集經云。特崩沙尼。翻云破平障難。又云訶遣。羯唎者。般若經。揭諦翻度去。持明藏云。折翻止住。又葛哩摩翻云作法。謂一切神普去破怨。折伏魔害。令欽伏也。下文例知。阿瑟吒冰。翻金剛齒牙。亦云無量色光。舍帝南。翻成就悉地妙首。那叉翻鈎鎖。名義。羅差。或勒叉。翻紫焰色。剎怛囉。即塞健那。翻力士。會玄。僧怛那翻形狀。謂金鋼神放光解厄。以攝授也。波囉。或鉢囉母。翻妙。或到岸。薩陀那。即薩多喃。翻大勇猛。謂金剛薩埵發猛到岸。以折伏也。阿句。翻金剛手拳。摩句。翻大乘種性。謂大乘金剛手光而引進之。毘句。謂金剛將種種訶責而降伏之。薩婆翻一切善哉。舍都嚧。或蘇都洒迦。翻妙喜。你句。或你耶囉。翻首主。謂金剛首主引皈三寶。治諸怨害。流注病難。令生善喜也。呼藍。或阿囉迦。翻敬愛。又呼嚧翻作法。突句。或都瑟。翻喜王。也瑟。翻寶仗。難句。或娜伽拏野。水神名。除水毒病。又惹羅薩闍。翻除生老死病。毖沙舍。或阿迦舍。翻虛空。空神名。又鞞殺社。翻妙藥。除時氣病。悉怛囉。翻堅持。地神名。或窶嚕。治地大增損病。亦心咒名。咒藥。除百病也。阿吉尼。火神名。除火毒病。烏句。或毘嵐。風神名。除風癱病。統謂金鋼神王。作諸法藥。滅除眾生一切毒病。令得樂果。此上總明神將。折攝二門。以護法也。 阿般囉視多具囉三十六。摩訶般囉戰持三十七。摩訶疊多三十八。摩訶帝闍三十九。摩訶稅多闍婆囉四十。摩訶跋囉槃陀囉四十一。婆悉你四十二。阿唎耶多囉四十三。毘唎俱知四十四。誓婆毘闍耶四十五。 【譯】阿下。勝莊嚴諸聖眾。般下。大力瞋怒王眾。疊多。火天眾。帝闍。虛空天眾。稅多。觀光天眾。跋下。大力天神眾。婆句。答問神眾。阿下。大聖神眾。毘下。最勝王眾。 【證】真言集。阿婆囉。即擔摩訶俱藍。摩訶摩藍贊南。摩訶捻鉢擔。摩訶帝昝。摩訶世擔左覽。摩訶囉半曩囉。縛枲寧。阿哩吒。多藍。勃凌矩知。載縛尾惹野。 【釋】瑜珈部云。阿波羅質多。或阿逸多。翻無能勝。具囉。翻聖眾。或戌囉。翻勇健。又彌囉翻慈。伽囉翻沉香。即彌勒菩薩。大勢至菩薩。香嚴童子等也。般囉。翻光。戰持。或昝的囉。又栴提羅。翻月。摩訶。大道心也。即月光菩薩。疊多者。或樹提罽那。翻火。又提婆達多。翻火天。又摩訶庚馱。翻大器仗。即烏芻瑟摩。火頭金剛大將也。帝闍者。亦云伽誐那。或呿提。秦言虛空。即虛空藏菩薩。稅多。翻白。闍婆囉。或入嚩囉。翻觀光自在。陀羅尼集經云。白衣觀音菩薩也。跋即跋陀婆羅菩薩。輪翻善守。又云賢護。又跋囉。即普賢大士。槃陀。即周利槃特迦尊者。婆悉你。即波斯匿。唐言勝軍。名義。翻和悅。仁王經。名月光。過去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阿唎耶。翻聖者。又總上二句。略出云。婆袪。呵。並翻語言。總該諸聖陳答。多羅。智論。提多羅。又質多羅。秦翻持地。即持地菩薩。毘唎俱知。即毘瑠璃。前云吠柱唎耶。乃瑠璃光法王子是也。誓婆。即耆婆。翻固活。醫師也。毘闍耶。前云。鞞沙闍耶。翻藥。是指藥王藥上二菩薩也。斯指圓通諸聖。示現七大根塵。識法別異神名。 跋闍囉。摩禮底四十六。毘舍嚧哆四十七。勃騰罔迦四十八。跋闍囉。制喝那阿遮四十九。摩囉制婆五十。般囉質多五十一。跋闍囉擅持五十二。毘舍囉遮五十三。扇多舍五十四。提婆五十五。補視多五十六。蘇摩嚧波五十七。摩訶稅多五十八。阿唎耶多囉五十九。摩訶婆囉。阿般囉六十。 【譯】摩下。摧碎金剛神眾。勃下。降伏一切。制下。金剛力士。摩下。金鋼寶杵眾。擅持。金鋼寶劍神。毘下。天神力士。鞞下。天才力士。稅下。日月星宮天子。婆下。五星二十八宿。謂西方太白星。北方水星。南方熒惑星。中方鎮星。東方歲星等。 【證】嚩囉。摩哩底。尾戌嚕擔。鉢囉摩檢。縛囉。賀滿惹。摩囉載縛。阿婆囉即擔。縛囉。難輦佐。尾舍囉佐。扇多。吠你縛。布𡁠擔。佐彌魯伴。摩訶世擔。阿哩吒多藍。摩訶摩藍。阿跛羅。 【釋】跋闍囉。金剛藏王都名。摩下。此皆明金剛界中。護五部法神名也。摩禮底者。密部。阿磨伽哩翻云不空事業。略出云。摩訶囉底。翻大悅意。七佛神咒經云。初摩梨帝。翻云拯濟群生。一護羯磨部神名。毘句。遮那佛。金剛界主。勃騰。施食儀。勃塔。即佛陀也。罔迦。無量壽儀云。癹葛。即薄迦。翻世尊。二護佛部神名也。制喝那。七佛經云。支富提梨那。翻云。愍苦眾生。令出三界。阿遮。七佛咒云。烏耆帝。翻曰除禪定垢。却邪魔障。又云烏蘇吒。翻曰除婬却慢。又經云阿那耆置那。翻曰濟度眾生。救諸病苦。三護金剛部神。摩囉制婆。瑜伽略出云。摩囉迦摩。翻云斷魔欲障。七佛云。陀摩羅提。翻云建大法幢。滿眾生願。又云。陀摩盧具低。翻云成就德相。斷滅障習。四護灌頂部神也。般囉質多。陀羅尼集。翻無能勝。或般羅惹那。翻云智慧。略出云。鉢囉末你。翻曰摧伏。又鉢頭摩。翻紅蓮花。漚鉢羅。翻青蓮花。五護蓮花部神。擅持者。破魔經云。旃提。翻解脫。又涅誓提。翻無生。皆大法門名也。毘句。千手儀。烏芻儀。並翻降伏法。扇句。亦云扇底迦。翻息災法。鞞句。空智經。彌羅。翻鈎召。又密部。一云毘梨馱。翻語告。次。披醯多。翻順御。鉤召法也。補句。或波世多。翻云教化開導。即補瑟置迦。增益法也。蘇句。亦云嚩試羯囉拏。翻敬愛法。稅多者。白衣觀音。阿唎耶。翻聖者。又蘇利耶。此云日宮。多囉。翻寶。對上。月名寶吉祥天子。法華。日名寶光。文句。日名寶意。多羅語中。日月雙通。日乃觀音應作。月乃勢至應作。則阿唎耶總稱二聖。又稅多阿唎單屬觀音日。多羅。亦云旃陀羅。翻月。即單屬勢至月也。婆囉。翻光明。文句。明星天子。法華。名普香。星乃虛空藏應作。瑜伽教王經。誐誐那。嚩囉嚕。翻云虛空藏也。阿句。局則五星。阿囉。攝木火二星。木云訶娑跛。火云盎哦囉。般囉。攝金土二星。金云戌羯羅。土云室折囉。總名水星。水名部陀故。消災咒云。阿鉢囉底。翻曰無量光明。通攝九曜。二十八宿。八萬四千諸星眷屬。三宮天子。上冠摩訶語者。皆顯大菩薩現。 跋闍囉。商羯囉制婆六十一。跋闍囉。俱摩唎六十二。俱藍陀唎六十三。跋闍囉。喝薩多遮六十四。毘地耶六十五。乾遮那六十六。摩唎迦六十七。蘇母六十八。婆羯囉跢那六十九。嚧遮那七十。俱唎耶七十一。夜囉菟七十二。瑟尼釤七十三。毘折藍婆摩尼遮七十四。跋闍囉。迦那。迦波囉婆七十五。嚧闍那七十六。跋闍囉。頓稚遮七十七。稅多遮七十八。迦摩囉七十九。剎奢尸八十。波囉婆八十一。翳帝。夷帝八十二。母陀囉八十三。羯拏八十四。娑囉懺八十五。掘梵都八十六。印兔那。麼麼寫八十七。誦至此句。稱弟子某甲受持。 【譯】商下。金剛連鎖甲。俱句。金剛童男眾。俱句。金剛神女眾。喝句。金剛巨手。毘句。大明咒藏。乾下。四天王太子。摩下。三光天王眷屬。鞞句。毘盧神名。夜句。天王部下神眾。瑟句。大佛頂光神眾。毘句。羅剎神名。迦句。金剛使者。燈樂香花神眾。頓下。擎山金剛神眾。波下。如是恒沙力士等眾。母下。諸佛印咒。 【證】真言集。縛囉。餉迦囕載縛。縛囉。矯摩哩。矩嬾馱哩。縛囉。喝薩多吒。摩訶尾輦。見佐曩。謨哩劍。矩素。婆囉怛曩載縛。吠嚧左曩。矩囉。囉怛曩。烏瑟尼釤。尾即哩。婆赧左。縛囉。迦曩。迦鉢囉婆。嚕左曩。縛囉。頓演左。瑞多左。迦摩囉。剎設始。鉢囉婆。伊帝伊帝。毋捺哩。誐拏。薩囉吠洛叉。矩嚕挽覩摩摩。薩哩縛。薩怛難。佐。 【釋】商羯囉。此翻螺鎖。制婆。瑜伽云。能調伏。七佛咒經。志抳哆。此言善寂。又支多那。此言善意。俱摩唎者。名義云。鳩摩羅伽。此云童子。金光。名散脂修摩。大經云。八臂健提。天中力士也。俱藍陀唎者。法華云。毘藍婆。竺法護翻離結縛。羅剎女名。羯羅法云。俱蘭達哩。翻云莊嚴法門。金剛天母名也。喝薩多遮者。密部云。遏多底。翻無動。名義云。薩遮尼乾。翻曰離繫。毘地耶者。七佛云。菩提薩。翻普覺。毘梨馱。翻善語。又毘梨耶。秦言精進。乾遮那者。亦云若健那。翻露形神。一。上明阿閦佛壇神眾。摩唎迦者。或末羅。翻力。又婆哩旱。梁言力士。名義。摩利支。云陽燄。日前行天。蘇母。名義云。蘇摩。此翻月神。次明彌陀佛壇神眾。婆句。名義。摩竭羅婆。翻除曲心。三明成就佛壇神等。鞞句。出生經。鞞勞戰。翻眾光。又嚕遮。翻日光。又鞞羅羨那。翻勇軍。密顯遮那佛現。俱唎者。蓮花儀。誐哩耶。翻最上。或俱盧耶。翻勝生種類。夜囉菟者。翻云。無量光淨。嗟歎無見義。一云。夜彌哩多。或阿密囉達。翻無量光。二云。也秫徒。或順牙達。又秫達。翻無量清淨。三夜耆跋帝。或耶奢婆多。翻嗟歎。四伽都。或伽陀。翻孤起無見。瑟尼釤。翻肉髻頂。四。上毘盧佛壇神眾。毘折藍婆者。一毘藍婆。翻離縛。二尼藍婆羅。翻青金剛。三嚩日孽婆。翻金剛藏。摩尼遮者。一摩尼跋陀。翻威伏行。二摩訶麼尼。翻大如意。五明寶生佛壇神等。迦那者。翻無言說。或瞿那。翻功德。又蘇枳那。翻妙智教。迦波囉婆者。蓮花儀。蘇鉢囉。翻妙轉。又車鉢羅婆。翻忍得脫。或惹波囉他。翻能授利行。嚧闍那者。即盧舍那。賢首疏云。光明徧照。又云淨滿。復次。一明守護中方界神。頓稚遮者。瑜伽。鄧瑟吒囉。翻牙。稅多遮。翻白。迦摩囉。施食儀。翻蓮花座。二明守護西方界神。剎句。一剎摩。云幡柱。二剎瑟底。翻竿。波句。一不羅婆。翻光。二婆邏波。翻力。並大神名。三明守護南方界神。翳帝。破魔經。遮帝。翻解脫。夷帝。破魔經。育帝。翻精勤。四明守護東方界神。母陀囉。翻印。智印也。空智經。又翻妙音成就。羯摩。即羯麼。翻云作法辦事。五明守護北方界神。斯悉金剛上師毘盧心中。流出三十七聖百億神王。亦即金剛藏王菩薩。化現八萬四千徒眾眷屬也。 娑下。總結求證。娑鞞囉。一悉羯羅。云身禮懺。二娑婆啉。云口請悔。三波娑提。云心求淨。懺者。一懺磨。翻悔過。二叉摩。翻忍伏。掘梵都。即薄伽伐帝。佛世尊也。印兔那者。亦云鬱多摩。翻印可。明證。麼麼。翻我。或磨磨迦羅。秦言我所作者。寫云兮兮。或誐希。翻云空。盡。竟也。謂所作法。盡皆成就。歸於空無。下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般若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初會咒中。密開十二。初。薩怛下。三寶三乘。二。提婆下。三界梵釋。三。嚧陀下。五大諸天。四多他下。五部種族。五。阿彌下。六方諸佛。六。帝瓢下。五部咒心。七。羯囉下。折攝天神。八。阿般下。七大諸聖。九。摩禮下。五部法將。十。稅多下。三宮天眾。十一。商羯下。五壇界神。十二。娑鞞下。十佛印成。以此楞嚴壇法咒義。同諸瑜伽教中。孔雀。隨求。大悲。施食。尊勝。如意等儀。理無異也。設有見聞覺知之者。現證藏心。即入三摩。頓圓悉地。成正覺果。如是無漏不思議恒沙性德。惟佛能盡。非凡心妄擬所可度也。 △丑二。第二會真言。名為釋尊應化會。循州懷釋云。楞嚴教主會。下之五部三寶。夜叉神王。金剛密跡。八種法門。悉惟釋迦示現者也。 烏八十八。唎瑟。揭拏八十九。般剌。舍悉多九十。薩怛他九十一。伽都瑟尼釤九十二。 【譯】烏者。警覺一切。唎下。押領一切部眾。薩下。我等天仙。今當敬禮如來大佛頂咒。 【證】真言集云。唵。訖哩史。誐拏。鉢囉。設薩多野。娑怛他。覩烏瑟尼釤。 【釋】烏者。觀音咒經。烏。當唵。尊勝咒經。唵。或云嗚吽。如意咒經。烏唵作唵。虎作吽。護國經云。唵是遮那如來。置頂上放白毫光。般若理趣釋云。唵字三身義。無見頂相義。本不生義。如來毫相功德義。文殊品云。唵者。覺悟義。覺悟三乘一乘四聖法故。諸咒部云。唵是引生義。謂三身如來。五智佛母。引生一切功德法門也。教王經云。唵是毘盧字種。吽是阿閦字種。施食經。吽者。警策義。降魔義。出生義。擁護義。除災義。詳如略出念誦。唎瑟者。尊勝云。鉄瑟吒敵。翻云智光安住。消災云。底瑟姹。翻安住。百字咒云。諦瑟劄。翻云。願金剛薩埵安住於我。施食經。阿瑟吒。翻云無比光炬。金剛法部也。羯拏。或云。葛葛拏誐誐曩。翻虛空藏。寶部法也。般剌。即般若波羅。六度中智度究竟法也。華嚴云。菩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論云。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以般若波羅是覺菩提初資糧。名義。嗢鉢羅。此云青蓮花。詩云。青蓮喻法微。此即蓮花法部。舍悉多。即蘇悉地。瑜伽念誦云。蘇度翻善哉。尊勝云。悉帝。悉提。秫底。悉陀。悉達。並翻成就。成就一切義利也。合上蘇字。謂善圓成。善能圓就一切願心。善能完滿一切事理法益也。此即羯磨成就法部。薩怛他。翻諸佛。伽都瑟尼釤。翻無見頂相。此即佛頂首楞嚴咒。佛部法也。 虎都嚧雍九十三。瞻婆那九十四。虎都嚧雍九十五。悉躭婆那九十六。虎都嚧雍九十七。波囉瑟地耶九十八。三般叉九十九。拏羯囉二百。 【譯】瞻句。各領鎮中。悉句。各令加護。波下。總攝諸魔。 【證】真言集。吽豽嚕。昝婆曩。迦囉吽。豽嚕。娑擔婆曩迦囉。吽豽嚕。跛羅尾你也。三薄叉。曩迦囉。 【釋】虎句。先約三身。五字總一唵字。唵含三義。謂婀。烏。莽。即法報化三身。一切佛法皆從此出故。字母釋云。者。諸法遠離不可得義。闍者。諸法邊際不可得義。奧者。諸法化生不可得義。虎。即烏。唵也。都嚧雍。即妸烏莽。亦一唵義。教王經。吉祥儀並云。唵。啞。吽。是總持真言。唵即毘盧。啞即彌陀。吽即阿閦。次約五佛。虎即烏啞。彌陀字種。。吽也。阿閦字種。都者。目迦也。成就字種。嚧者。囉也。寶生字種。雍者。斛也。毘盧字種。以此冠於首者。三部五部咒法。皆此引領。法界三寶聖賢。皆此出生故。一字佛頂經。虛空藏儀。蘇悉地法。並云。唵。爾娜職。稽召佛部種族。唵吽。阿嚧力。請召蓮花種族。唵。跋日囉姪力。請召金剛種族。瞻婆者。即瞻蔔。或苫末羅。此云金色。黃花樹也。樹形高大。金翅鳥居。喻佛為大聖賢所止。法身香徧沙界。瑜伽儀。昝的羅。翻月。文殊讚佛云。住是最後身。永作人中月。又目首菩薩頌曰。亦如淨滿月。普照於大地。佛福田亦然。一切處平等。那者。無上義。佛寶無上故。連上婆那者。字母釋云。轉去熱惱。得清涼故。總稱遮那佛也。悉躭婆者。一云悉陀。唐言頓吉。諸吉祥法悉皆具足。智論。翻成利。持明藏。悉帝。瑜伽念誦儀。悉地。並翻成就。西域記。薩婆悉達。唐言一切義成。略出云。摩訶悉陀。翻曰眾所稱讚。又梵云。悉曇囉覩。唐云成就吉祥章。亦即指悉怛多。般怛囉。秘密章句。那與婆那。釋意同上。此明法寶。波囉。瑞應經。翻度無極。事理行滿故。大論。翻事究竟度。生事完故。餘經論。翻到彼岸。到涅槃岸故。智論三名。一阿羅蜜。秦言離生死此岸。二波羅伽。秦言度煩惱中流。三波羅蜜。秦言到涅槃彼岸。瑟地。翻成就。又揭底。翻度到究竟。合上。即波羅揭底也。三般叉者。亦云三般那。秦言真正滿足。謂三明六通。三漏四流。無不證斷。行到圓滿也。又三大也。般叉。即目叉。翻解脫。勝妙解脫也。拏羯囉。一約自度。娜迦羅。謂我所作法。二空無我。真如性平等故。二約度他。拏言無上。羯囉云福迦羅。翻有情。謂一切有情中。稱為無上士也。三約二利。梵語鞞哆遮羅。翻明行。謂三明無漏妙行皆已頂上。同上那婆那意。此僧寶也。 虎都嚧雍一。薩婆藥叉二。喝囉剎娑三。揭囉訶。若闍四。毘騰崩薩。那羯囉五。虎都嚧雍六。者都囉七。尸底南八。揭囉訶九。娑訶薩囉南十。毘騰崩薩。那囉十一。 【譯】薩婆下。此摧一切惡鬼。者下。我今警覺八萬四千金剛神王。 【證】真言集。吽豽嚕。薩哩縛。藥叉囉剎娑。訖囉賀喃。尾特剛娑曩迦囉。吽豽嚕。拶都囉。施底南。訖囉賀。娑賀娑囉喃。尾特剛娑曩迦囉。 【釋】薩婆。一切也。藥叉。勇健鬼也。喝者。摩訶。大。多。勝也。囉剎娑。速疾鬼也。揭囉訶。在地。在空。在天。眷屬眾也。若闍者。大品闍字。秦言生起。華嚴疏云。即能所生起。又云。羅闍。入無邊差別門。謂夜叉羅剎。父母子孫。兄弟軍將。大臣雜使。差別無量故。毘下。謂此二種神王普能破怨除難。度去一切苦厄也。者都囉。即薩埵喃。金剛手名。又赭波囉。翻伏災害。大悲咒經。左尾囉。翻智慧弓。令得榮顯也。尸底南者。教王經。略出云。帝乞瑟那。或底瑟曩。翻箭。執堅固箭直入三摩地也。又勢帝惹覩。翻明利劍。即金剛王寶劍。降服一切鬼神也。又尸師喃。翻妙吉祥。或戌唎。破魔經。翻勇施。此二句金剛王名。揭囉訶。眷屬眾。娑訶句。盡大千界中。金剛神眾。毘騰句。屏諸魔害。施安寧也。 虎都嚧雍十二。囉叉十三。婆伽梵十四。薩怛他十五。伽都瑟尼釤十六。波囉點十七。闍吉唎十八。摩訶娑訶薩囉十九。勃樹娑訶薩囉二十。室唎沙二十一。俱知。娑訶薩泥二十二。帝。阿弊提視。婆唎多二十三。吒吒甖迦二十四。摩訶跋闍嚧陀囉二十五。帝唎。菩婆那二十六。曼茶囉二十七。 【譯】囉叉者。金剛天仙。各令守護。婆下。惟仗世尊威神力故。伽下。皈命大佛頂光。波下。我今作禮。摩下。千臂大神。勃下。千頭大神。室下。千百眼大神。帝下。敬禮大輪金剛神。帝唎下。皈命三世諸佛。設此壇場。 【證】真言集。吽豽嚕。薩怛難佐。婆誐。娑怛他。覩烏瑟尼釤。鉢囉聽岐哩。摩訶。娑賀娑囉。部薺。娑賀娑囉。室哩灑曵。句致舍娑多娑賀娑囉。寧怛囉。阿陛你也。左哩多。怛吒迦。摩訶縛囉那囉。帝哩。部縛曩。曼拏囉。 【釋】囉叉者。一云囉乞叉。翻守護。二囉他。翻富饒。利行。此約攝授。三囉剎。翻可畏。此約折伏。四洛叉。翻億。數名。分有四等。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冗四。皆金剛名。今文四皆通也。婆下。謂諸佛一切大佛頂法。萬萬金剛靡不折攝行守護也。波囉點。即般剌密諦。法光徧照也。亦云婆羅羯帝。大悲儀。翻曰光音自在。闍吉唎。一云悉吉唎。翻作禮。二鉢吉低泥。翻無住。字毋。闍提。秦言生。謂生生無盡義。摩訶。翻勝大。金剛名。又摩訶衍。翻大乘法。謂法寶中顯密三藏。三五教乘法也。又摩訶。翻大千。界名。娑訶薩囉。翻能忍堅固。娑婆世界總稱。勃樹。或皤賒。翻舞。又補瑟翻花。皆金剛王。又畢落翻高顯。阿輸翻無憂。阿沛多羅。即菩提樹。謂佛寶中。初生成道一切樹也。又鉢羅庾多。十數中。正載名俱舍。部陀。壽量。如一婆訶此言一篅。盛榖圓麻。百年除一盡。謂此二十斛蔴子。百年除一升。盡時。名額部陀。壽量滿也。娑婆界數名。此則超前三千數也。室唎沙。具云曼殊室唎。翻妙首。妙德。妙吉祥。金剛王名。俱知。或俱舍。翻鈎。又句舍翻藏。並金剛名。又室利羅。此云骨身。亦云堅固子。大論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經卷。是法身舍利。光明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所熏修成。法苑明三種。一是骨舍利。色白。二是髮舍利。色黑。三是肉舍利。色赤。菩薩羅漢佛身。皆有此三種。又室利靺瑳。簒要云。吉祥海雲。又盎俱奢。翻云曲鈎。刊定記。如來胸臆有二十八大人相好。今列二種。又俱胝。百億數名。謂僧寶中。文殊。普賢。舍利。目連。佛與菩薩。羅漢辟支。凡聖僧等。無數金剛不壞堅固子也。又迦利沙。名義云。十六鉢拏為一迦利沙。或優波尼沙。此云近少。微塵相近少分也。皆數名。此約娑婆界數。又超前前甚多也。薩泥。同上薩囉。有云薩低。翻滿意忍。帝者。蓮花部。帝惹。翻威德。羯羅經。帝闍。翻潤澤。略出儀。帝拶耶。翻灌頂。金剛王也。阿句。陀羅尼經。翻無能勝。婆句。七佛經。波利陀。翻善讚。波利那。翻善淨。陀羅尼經。阿目多。翻無能壓。皆神名也。吒吒。字母。吒婆。秦言離障。大悲儀。遮囉。翻行動。消災儀。娑癹矺。翻能摧碎。迦甖。字母。娑迦。秦言眾法無礙。從上波囉至此。謂無量光音徧被之處。我等金剛戒神。盡空大千沙界。所有法寶教乘。佛寶道樹。僧寶舍利。莫不頂力。作威讚護。如法雷震。如師子吼。普令障礙摧碎無餘也。摩句。翻大金剛。能守護持。帝唎。同上帝。菩婆那。大悲儀。菩馱夜。即佛陀。翻覺者。密部。婆誐婆。翻聖尊。曼句。瑜伽云。曼拏羅。亦云滿怛囉。翻云印證壇。神咒界。菩提場。般若會。謂現證三昧之壇。神咒吉祥之界。菩提道得之場。般若理趣之會也。如是諸佛大壇。非大金剛王頂力加護。何能入佛咒心。現證楞嚴大定也哉。 烏二十八。娑悉帝二十九。薄婆都三十。麼麼三十一。印兔那。麼麼寫三十二。至此句。準前稱名。受持回向。 【譯】烏下。再勅一切。普令諸部神眾。常護隨從。 【證】真言集。唵。娑縛悉帝多。婆縛覩。摩摩。 【釋】烏。同前覺悟意。婆句。或蘇悉提。謂一切悉地法。妙能成就也。薄句。即婆伽婆帝。佛世尊也。有云。跋剌拏翻圓滿。跋剌陀翻隨心。跋難陀翻善喜。麼麼。字母。磨磨迦邏。秦言我所作法。謂仗佛力加持。令我作法。隨願圓成也。印兎那。或蘊馱喃。謂少意言。印我誦持。又都羅翻喜。謂示教利喜也。麼麼寫者。謂所作諸法。悉皆究竟也。大品。磨字門。入我所作諸法。不可得故。   二會咒中。密開為八。一烏下。應作五部。二虎下。現證三寶。三薩婆下。化二神王。四者都下。跡示金剛將。五羅叉下。護佛頂法。六波羅下。力持三寶。七摩訶下。迴遮壇界。八烏下。即令圓成。准義思知。 △丑三。第三會真言。名為觀音合同會。下之四門。皆如觀音上同下合。圓通修證。四不思議。無作妙德。自在成就也。 囉闍婆夜三十三。主囉跋夜三十四。阿祇尼婆夜三十五。烏陀迦婆夜三十六。毘沙婆夜三十七。舍薩多囉婆夜三十八。婆囉斫羯囉婆夜三十九。突瑟叉婆夜四十。阿舍你婆夜四十一。阿迦囉四十二。密唎柱婆夜四十三。陀羅尼。部彌劍四十四。波伽波陀婆夜四十五。烏囉迦。婆多婆夜四十六。剌闍檀茶婆夜四十七。那伽婆夜四十八。毘條怛婆夜四十九。蘇波囉拏婆夜五十。 【譯】囉句。除王難。主句。除賊難。阿句。除火難。烏句。除風難。毘句。除毒難。舍句。除刀難。婆句。除兵難。突句。除飢饉難。阿句。除雷電難。阿迦下。除橫死非命難。陀下。得總持力。除一切災害難。烏下。除險阻難。剌下。除毒蛇難。那句。除毒龍難。毘句。除閃電難。蘇下。除金翅鳥難。 【證】真言集。攞惹婆野。祖囉婆野。阿儗𩕳婆野。烏那迦婆野。尾洒婆野。設薩怛囉婆野。婆囉斫訖囉婆野。訥躃叉婆野。阿捨𩕳婆野。阿迦囉。密栗注婆野。馱囉抳。部彌檢。婆伽婆多婆野。訥勒迦。播多婆野。囉惹難拏婆野。曩誐婆野。尾你婆野。素鉢囉哩尼婆野。 【釋】初即曷囉闍。翻王。金剛部。婆夜者。婆誐鑁。翻聖尊。或毘藥。毘牙。翻最勝尊上。能利樂故。又婆耶。翻可畏。拔苦難故。下俱例知。主囉。或窶嚕。舍喃。翻師。又孤嚕。俱嚧。即毘盧。謂上師舍那。佛部也。又未利。翻賊。故破賊難寇難也。跋夜。即婆夜。世尊。天人師也。阿祇尼。火神名。又祇夜。重頌。部名。以此分教。熄火災也。名義。教王儀云。南方火天。掌火。又云。白衣菩薩。應作火天。烏陀迦。翻風。或優陀那。翻無問自說。又阿波陀那。翻譬喻。此二分教。脫免風災。教王儀云。北方風天。多羅菩薩應作。毘沙者。一鞞沙社。藥王名。二毘舍支。翻別枝。神名。三毘婆沙。翻廣說。勝說。異說。論名。謂藥王神眾。菩薩論法。除諸毒藥。及一切草木毒也。舍薩句。一云蘇娑怛嚩囉他。翻善利眾生。金剛神名。二奢薩怛羅。翻論。三修多羅。翻契經。謂金剛神。以經論二藏。除刀杖難。令得善利也。婆下。婆囉。或毘勒。翻篋藏。迦旃延。論名。斫羯囉即羯磨部。翻作法。合則伐辣底斫迦羅。此云轉輪。謂金剛薩埵。羯磨法輪。除諸兵刃軍旅難也。突瑟叉。翻拳手。或囉乞叉。翻守護。並金剛神。不令貧苦。受凍餒也。又波羅提木叉。此翻解脫。能持戒法。必離苦厄。得解脫果。阿句。或阿僧倪。出生經。翻離有。亦云無有。又娜彌。翻無礙。空神名也。又優波提舍。或俱舍。翻論義藏。摩尼經。東方雷電。名曰阿伽。今持論藏教部。自離空天雷電怖也。阿句。略出云。阿嚩遮囉。翻最上念誦。亦金剛名。又阿浮達摩。翻未曾有。十二分教中一。密唎柱。或必哩底。翻喜。或你哩誐。翻愛。亦金甲神。仗神王力。消散大小諸橫。未曾有也。陀羅尼。總持咒也。部彌劍。楞伽。浮彌。翻地。施食經。。翻地輪。蘇悉。地神。堅牢地神。發善願心。護佛神咒。隨持咒者。能令金銀砂石土毒。地大增損四百四病。皆滅除也。最上名義經云。東方地天。乃帝釋也。又云。佛眼菩薩應作。波伽陀者。或和伽那。翻授記。能授最上金剛悉地故。烏句。或路伽憊。翻世間解。佛號。伊帝目多伽。翻本事。分教名。婆多者。一步多。翻大希有。金剛名。又婆羅跋帝。翻妙句。或尼陀那。翻因緣。分教名。伽陀。翻孤起。諷頌名。以佛妙頌。無險不平也。剌句。即喝剌怛那。一翻寶王。二翻寶光。寶生部也。又囉伽。蛇名。檀茶寶杖。故治蛇毒。那伽。翻水。水神也。亦翻龍。龍王總稱。或闍陀伽。翻本生。分教名。得佛教部。龍毒水災莫不解也。最上名義云。西方水天。摩摩枳菩薩應作。毘條怛。一毘佛略。翻方廣。分教名。二毘調達。翻天授。或天熱。三毘奈耶。或毘那野。翻善治。調伏。律藏名。摩尼經。西方雷電。名鉢囉婆。故此金剛戒神能治電雹雷難。蘇句。翻妙蓮花。蓮花部也。一鉢囉母。翻妙薩埵。二鉢娜摩。翻蓮花。三斫迦鉢囉毛。翻善解放。皆金剛大聖名。故能除惡禽害。 藥叉揭囉訶五十一。囉叉私揭囉訶五十二。畢唎多揭囉訶五十三。毘舍遮揭囉訶五十四。部多揭囉訶五十五。鳩槃茶揭囉訶五十六。補丹那揭囉訶五十七。迦吒補丹那揭囉訶五十八。悉乾度揭囉訶五十九。阿播悉摩囉揭囉訶六十。烏檀摩陀揭囉訶六十一。車夜揭囉訶六十二。醯唎婆帝揭囉訶六十三。 【譯】藥句。守魂鬼。囉句。守宮婦女鬼。除非命難。畢句。守尸鬼。毘句。守穀鬼。除毒藥難。部句。大神鬼。鳩句。騎坐鬼。除城郭車騎難。補句。守形鬼。迦句。守魄鬼。悉句。童子神。阿句。羊頭神。烏句。熱鬼。車句。影鬼。醯句。音鬼。 【證】真言集。藥叉仡囉賀。羅察莎仡囉賀。畢隸多仡囉賀。毘舍佐仡囉賀。部哆仡囉賀。鳩畔拏仡囉賀。布單曩仡囉賀。揭吒布單曩仡囉賀。塞乾拏仡囉賀。阿跛瑟摩仡囉賀。挽朵摩曩仡囉賀。蹉夜仡囉賀。唎嚩帝仡囉賀。 【釋】藥叉。或夜叉。閱叉。翻勇健。暴惡。輕健。鬼名。但以財施。不能飛空。名地夜叉。以車馬施。能飛空中。名天夜叉。揭囉訶者。一翻同種族姓。二翻作法辦事。囉叉。或羅剎。翻速疾鬼。亦云可畏。又羅叉娑。云護士。囉叉斯。云護女。畢者。或薜荔哆。閉麗多。翻祖父鬼。或言餓鬼。毘者。或毘舍闍。畢舍遮。比舍遮。梁言顛鬼。又翻啖精氣鬼。噉人及五穀之精氣故。部多者。行願鈔。翻大身鬼。又云自生鬼。鳩者。或俱槃茶。矩畔拏。此云甕形。舊云冬瓜。魘魅鬼也。補者。或補單那。布單那。富單那。翻臭餓鬼。主熱病者。迦吒者。或羯吒布單那。翻云奇臭餓鬼。悉者。一虔伽他。翻善品。主蠱毒鬼。二修乾陀。翻香。主香神。三犍陀。黃色鬼。四騫陀。經云。形如鳩摩羅天。護諸童子神名。阿句。一阿沛多羅。翻高大樹也。主林神名。二阿波悉魔羅。形如野狐。鬼名。三阿跋摩羅。青色鬼。四訶皤哆沙咩。主羊顛瘋神名。又俱摩羅。童子羊也。烏句。一烏怛葛。翻迅疾。主風神名。二阿摩。翻女母。護主母者。三烏摩勒伽。烏色鬼。車夜者。字毋。車者。欲樂覆性。如影五眾。又些吉利。主火神。俱舍。鈎神。伽耶。象神。醯者。一奢羅密帝。翻獨處快。二醯摩跋陀。翻應舍主。舍宅神名。三哩枳舍。翻師子娛樂音。四梨波坻。經云。其形如狗。主獸神也。 社多訶唎南六十四。揭婆訶唎南六十五。嚧地囉訶唎南六十六。忙娑訶唎南六十七。謎陀訶唎南六十八。摩闍訶唎南六十九。闍多訶唎女七十。視比多訶唎南七十一。毘多訶唎南七十二。婆哆訶唎南七十三。阿輸遮訶唎女七十四。質多訶唎女七十五。帝釤薩釤七十六。薩婆揭囉訶南七十七。 【譯】社多。食精氣鬼。揭婆。食胎藏鬼。嚧地。食血鬼。忙娑。食油鬼。謎陀。食產鬼。摩闍。食命鬼。闍多。食垢膩鬼。視比。食祭鬼。毘多。食花鬼。婆多。食菓鬼。阿輸。食五穀種子鬼。質多。食燈鬼。薩婆下。如是等眾。一切熱惱祖父神鬼。 【證】真言集。惹多賀哩孃。羅婆賀哩孃。嚕地囉賀哩孃。莽娑賀哩孃。迷那賀哩孃。末惹賀哩孃。捝多賀哩孃。尾多賀哩孃。嗢惹賀哩孃。縛娑賀哩孃。阿瑟吒賀哩孃。喞多賀哩孃。帝釤薩囉吠釤。薩哩縛仡囉賀喃。 【釋】社多。或闍那崛多。翻志德。訶唎南者。或訶利帝南。涼言。翻鬼子母。天神名。初未皈佛。名訶離帝。翻稱怨賊。後皈佛已。名呵利底。翻稱歡喜藥叉神。七佛咒經。母字那蜜卑。夫字得叉迦。大兒字惟奢叉。中兒字散脂將。小兒字摩尼拔拖。耆首那拔陀。女字功德天。妙臂經云。阿利帝兒。名曰愛子。摩尼賢將。子名滿賢。此云南者。屬男。後云女者。屬女。以訶唎帝神尊天。有夫婦男女父母子媳眷屬別故。揭婆。或笈多。毱多。翻云密護。嚧地。或路囉。翻云最上。忙娑者。空智經。白色鬼名。又忙莽雞。金剛部母名。謎陀。或毘陀羅。赤色鬼。摩闍。或婆庾。風鬼神名。闍多。或舍多。翻救。又閃多。立世論云。鬼道。訶唎女者。梵語摩舍喃。論翻男人。摩舍尼。論翻女人。西土通稱男為喃。女為尼故。又訶唎即阿離耶。翻聖者。出苦者。遠離不善法者。以諸藥叉男女。皆佛菩薩權現。引出眾生。離苦得樂故。視比多。或尸陀。翻寒林。毘多。或蜜多。翻朋友。婆多。一步多。大身也。二磨多。娘母也。三頗羅。菓也。阿句。一阿輸迦。翻無憂。可愛。花樹名。二阿瑟吒。翻云無比色光。質多。翻勝心。帝釤即帝闍。翻威德。能折邪破惡故。薩鞞釤。或娑布蘇。翻笑言。又娑度蘇。翻善哉。能攝正生善故。薩婆。一切也。揭囉訶南者。謂上藥叉。乃至質多。皆一切神將鬼王中之主上首領也。 毘陀耶闍七十八。瞋陀夜彌七十九。雞囉夜彌八十。波唎跋囉者迦八十一。訖唎擔八十二。毘陀夜闍八十三。瞋陀夜彌八十四。雞囉夜彌八十五。茶演尼八十六。訖唎擔八十七。毘陀夜闍八十八。瞋陀夜彌八十九。雞囉夜彌九十。摩訶般輸般怛夜九十一。嚧陀囉九十二。訖唎擔九十三。毘陀夜闍九十四。瞋陀夜彌九十五。雞囉夜彌九十六。那囉夜拏九十七。訖唎擔九十八。毘陀夜闍九十九。瞋陀夜彌三百。雞囉夜彌一。怛埵伽嚧茶西二。訖唎擔三。毘陀夜闍四。瞋陀夜彌五。雞囉夜彌六。摩訶迦囉七。摩怛唎伽拏八。訖唎擔九。毘陀夜闍十。瞋陀夜彌十一。雞囉夜彌十二。迦波唎迦十三。訖唎擔十四。毘陀夜闍十五。瞋陀夜彌十六。雞囉夜彌十七。闍夜羯囉十八。摩度羯囉十九。薩婆囉他娑達那二十。訖唎擔二十一。毘陀夜闍二十二。瞋陀夜彌二十三。雞囉夜彌二十四。赭咄囉二十五。婆耆你二十六。訖唎擔二十七。毘陀夜闍二十八。瞋陀夜彌二十九。雞囉夜彌三十。毘唎羊訖唎知三十一。難陀雞沙囉三十二。伽拏般帝三十三。索醯夜三十四。訖唎擔三十五。毘陀夜闍三十六。瞋陀夜彌三十七。雞囉夜彌三十八。那揭那舍囉婆拏三十九。訖唎擔四十。毘陀夜闍四十一。瞋陀夜彌四十二。雞囉夜彌四十三。阿羅漢四十四。訖唎擔四十五。毘陀夜闍四十六。瞋陀夜彌四十七。雞囉夜彌四十八。毘多囉伽四十九。訖唎擔五十。毘陀夜闍五十一。瞋陀夜彌五十二。雞囉夜彌五十三。跋闍囉波你五十四。具醯夜。具醯夜五十五。迦地般帝五十六。訖唎擔五十七。毘陀夜闍五十八。瞋陀夜彌五十九。雞囉夜彌六十。 【譯】毘句。大明咒藏。瞋句。斬依罪者咒。雞句。捕捉夜叉王咒。波下。有三神將。押領二十八萬軍眾。茶句。狐魅鬼眾。摩下。大自在天眾。那下。自在天眾。怛下。金翅鳥王神眾。摩下。大小黑天神眾。迦句。髑髏外道神仙眾。闍下。執持一切人物神王軍將。赭下。神女姐妹。毘下。鬪戰勝神將前器仗。并及孔雀明王器仗。那下。裸形外道神眾。阿句。降伏羅剎王眾。毘句。大力神王。跋下。執劍金剛神王。及與密跡力士。 【證】真言集。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波哩鉢囉左迦。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曩枳那髻𩕳。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摩訶鉢戌鉢帝嚕捺囉。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曩囉演那伴佐。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怛朵誐嚕那。索醯夜野。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摩訶伽囉。摩帝哩誐拏。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迦波哩迦。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佐也伽囉。摩度伽囉。薩哩縛。囉馱莎馱曩。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拶覩囉。跛儗𩕳。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勃陵倪哩一本又云。勃囉底哩致迦。難你計舍囉。彥拏鉢帝。莎呬野耶。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曩伊那舍囉摩拏。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阿羅罕多。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尾馱囉伽。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縛囉播倪。俱呬夜。迦地鉢帝。訖哩担。尾輦親那夜弭。机囉夜弭。 【釋】毘陀。即佛陀。翻覺。三覺圓故。夜闍者。或囉闍。翻最勝主。又帝闍。翻大威德。尊勝咒云。勃塔耶諦。翻曰。正覺者尊。此屬毘盧佛部。佛寶也。瞋陀。即震多。質多。摩尼經。翻如意心。即青蓮花如意寶輪王心咒。夜彌者。一微你耶。翻妙念。上念。二娜哩夜。翻方廣。又你耶。翻首。施食儀。達野彌。翻我今。謂我今首念第一義性。此屬蓮花法部。法寶也。雞囉。即鳩摩羅伽。童真法王子號。又遮囉。翻行。迦囉。翻所作。謂作二利行也。夜彌者。一寧地耶。翻現驗。善現。二尾哩夜。翻精進。又你耶。翻上首。達野彌。翻我今。謂我今首皈眾中尊人。此屬金剛手部。僧寶也。 叉夜闍夜彌。總一法義。一誐哩。云無上。二儗哩。云最上。三吠哩。云無畏。四阿彌。云無比。無量。三部俱該。波唎者。即波羅蜜。或波羅伽。翻度無極。到彼岸。事究竟。跋囉。具云鉢囉倪野。略云。般若。翻智慧。又般囉婆。翻智光。華嚴。般若經。並云諸佛菩薩以般若為母。菩提涅槃從此出生。者迦。一馱迦。翻性清淨。二首迦。翻法眼淨。三阿佐攞。翻不動。四阿者羅。翻大山。五阿迦捨。翻虛空。謂性空不動如山。知見法眼本淨。功德山王如空靜也。訖唎擔者。一質帝。或質多耶。翻心。通凡聖。二紇利陀耶。翻肉團心。局凡夫。色法。三乾栗陀耶。翻堅實心。局聖人。心法。今屬聖位第一義心也。據本經。指三如來藏心。約密部。是毘盧光明徧照心。一切法本。諸佛菩薩從此出故。毘陀三句。如前。又一字佛頂經。即虛空藏念誦云。爾曩爾迦。翻云精要堅實。佛部心也。阿嚧力迦。翻云無量悲愍。蓮花部心也。嚩日囉地力迦。翻云金剛摧碎。金剛部心也。十四下俱帶者。華嚴。四十二字母皆入般若門。瑜伽三十七聖皆出毘盧心。今咒神聖字種。無不從此法界藏心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藏心也。茶演尼者。字母。茶闍他。秦言不熱。淨垢義。清涼義。普摧義。又茶耆尼。翻能調伏。摩訶。翻大乘。般輸。或毘輸馱。又月菽塔。翻能勝。多成。般怛夜。或勃塔耶。翻正覺。嚧陀囉。或路囉。翻最上。又陀羅翻能持。度盧。翻明淨。皆金剛名。那囉夜拏。即那羅延。翻堅固。勇猛。力士上首也。怛埵迦囉。即怛闥阿伽陀。秦言如來。茶西者。字母。茶字門。悟一切法究竟處。過茶字。無可說。又怛埵。翻普徧。迦羅。翻悲心。茶西。疏云。究竟含藏一切法輪。上約佛。此約法釋。任情去取。摩訶迦囉。翻大作手。又云。大悲手眼。摩怛者。或磨怛理迦。翻本母。行母。論名。拏即喃耶。謂作論中上首。此約法釋。亦金剛名。迦波唎迦。或伽婆帝。翻大捨心。捨去一切五欲惡也。闍夜。翻尊勝。或云最勝王。經咒名。羯囉。翻生性自淨。法寶也。摩度。即沒馱。翻覺者。羯囉。翻世尊種族。佛寶也。薩婆。翻一切。囉他。翻利行。富饒。婆達那。即薩多喃。云度有情。亦云勇猛。連合翻曰。善利眾生。三金剛名。僧寶也。此屬別相三寶。歸下毘陀等。同相三寶也。赭咄。降伏怨家也。或者羯囉。翻轉輪。婆耆。或婆私你。翻勝軍。又伐多你。翻名句。毘唎洋者。一毘摩隸。翻無垢行。二囉誐。翻箭。三阿梨耶。翻鴟。訖唎者。訖栗蔗。翻所作。起尸神名。或咥哩首羅。翻三頭戟。又姞栗陀。翻鷲。難陀。翻歡喜。金剛名。或檀陀。翻寶仗。又迦蘭陀。翻好聲鳥。喜鵲類。雞沙者。或尼訶羅。翻精勤行。又矩奢。翻鈎。亦金剛名。或拘翅羅。美聲鳥。水鷗等。伽拏。即多伽羅。根本智也。或庾陀。翻器仗。神名。又嘶那夜。鷹也。或羯拏僕。鳩也。般帝。即鉢底婆。翻辯才。或播勢。翻索。又迦布德。翻鴿。索醯。或蘇枳你野。翻妙智教。又蘇微仡哩夜。翻精進念。蘇悉地。翻成義利。燥企夜。翻安樂。並金剛名。又式棄夜。翻火輪。叔迦婆嘻。鸚鵡也。此上七釋。須如法義配知。那揭。即那伽。云龍象。論云。喻諸羅漢中最有大力故。那舍囉。翻獨覺。婆拏。或鉢攞迦。翻緣覺。此一。辟支佛也。羅漢。四果。聲聞僧也。毘句。即毘陀囉伽囉。牟梨緣。皤底羅迦羅。此翻五兄弟天。跋句。波你。即播儜。執金剛名。手執金剛杵故。具句。即矩醯矩醯喃。翻集會。普眾會也。迦地。或訖低。翻勤行。遮底。翻解脫。遏多底。翻無動。般帝。或拔帝。翻般若妙句。鉢部帝。翻照明十方。多所饒益。羺竭帝。翻云至一切護。跛羅訖帝。翻無住。皆金剛王名。此即藏王菩薩眾也。上來三寶諸天。八部神將。皆同會歸金剛上師毘盧心性海也。 囉叉罔六十一。婆伽梵六十二。印兔那。麼麼寫六十三。至此依前。稱弟子名。回向。 【譯】婆伽梵。總管也。仰白世尊。願仗神力。普令一切眾生。常蒙加護。 【證】真言集。洛叉婆誐鑁。麼麼 【釋】叉罔者。義淨云。懺摩。西音。忍義。應法師云。正言叉摩。此云忍。謂容恕我罪也。婆伽。世尊。印兔。懇證。麼寫。作法已竟。妙覺心圓也。   三會咒中密開為四。一囉闍下。護法除難。上同佛慈也。二藥叉後。度生男女。下合生悲也。三毘陀後。歸心三寶。中契藏心。四不思議也。四囉叉後。聞修成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圓通究竟也。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七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七下 清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 灌頂續法 集并註 龍山東皋崇福寺旭洳沙門 心蓮 證文校編定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丑四。第四會真言。名為剛藏折攝會。火首。圓通開顯。藏王。咒後勅護。金剛。三五部主。降伏。五法門一。下之六義。惡則折伏。善則攝授。皆是剛王密跡力士顯本者也。 婆伽梵六十四。薩怛多般怛囉六十五。南無粹都帝六十六。阿悉多那囉刺迦六十七。波囉婆六十八。悉普吒六十九。毗迦薩怛多鉢帝唎七十。什佛囉什佛囉七十一。陀囉陀囉七十二。頻陀囉頻陀囉七十三。瞋陀瞋陀七十四。虎虎七十五。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七十六。娑訶七十七。 【譯】婆下。再仰佛力華蓋。南句。我今敬禮。阿下。赤光繚繞。波下。紫光盤簇。毗下。白光旋轉。什下。光燄徧照。陀下。雲蓋。頻下。香蓋。瞋下。珠蓋。徧滿法界。虎下。勅天上地下一切眾。泮下。滅除眾惡。收攝不祥。 【證】真言集。娑怛多。多烏瑟尼釤。悉怛多。鉢擔藍。捺摩窣覩帝。阿枲多。曩羅攞迦。鉢囉婆。塞普吒。尾迦摩訶悉怛多。鉢怛藍。左囉左囉。那囉那囉。頻那頻那。親那親那。吽吽。莎賀。 【釋】婆伽。毗盧金剛上師也。薩下。咒心名。薩。空藏。般。不空藏。怛多怛囉。空不空藏。南句。頂禮。阿悉多。翻無能勝。那囉。翻大力。堅固。刺迦。金剛王。力士主也。波囉婆。云放光。或波利那。翻善淨。悉句。即薩普吒。翻摧碎。皆金剛名。毗迦。即毗牙。翻尊勝。天也。空藏。薩下。空不空藏。心咒名。頂心光說。故加尊勝。前密跡。咒心開現。下五部。咒心流通故。什佛囉。翻云光音自在。佛部也。陀囉。翻能持。或怛囉。翻珍重。寶部也。頻陀囉。或毗陀羅。翻勝力持。徧能持。羯磨部也。瞋陀。或振多。翻心。如意咒經云。鉢特摩。震多末尼。謂紅蓮花赤心。離垢如意也。即蓮花部。虎。降伏義。擁護義。金剛部也。泮吒者。摧碎義。開通義。悉地羯羅經云。前有虎。後有泮吒者。當知即是金剛部真言。速得成就降伏調練法。今五疊者。一開五部心。二通五法門。降伏。息災等。三覺五乘聖界。四出五道凡情。五空五乘器界。娑訶者。災惡頓消義。吉祥速成義。功德圓就義。 醯醯泮七十八。阿牟迦耶泮七十九。阿波囉提訶多泮八十。婆囉波囉陀泮八十一。阿素囉八十二。毗陀囉八十三。波迦泮八十四。 【譯】醯句。解脫一切。阿下。不空我願。阿波下。願無障礙。婆下。所願隨心。阿素下。破碎修羅。 【證】真言集。希希。阿目伽。阿鉢囉帝賀多野。縛囉鉢囉那野。阿蘇囉。尾捺囉。跛拏迦囉野。 【釋】醯醯。或兮兮。誐誐。翻空。虛。盡。空如來藏心也。泮者。開通中心佛部。阿句。即慕伽。翻不空成就。北方羯磨部開也。阿婆囉。翻無比智光。提訶多。翻天。清淨。光潔。最勝也。消災經。阿鉢囉底賀多舍。翻云熾盛光王。南方寶部通也。婆囉。光明義。壽量義。妙音義。波囉陀。即波羅伽。翻云究竟無量。即阿彌陀佛。西方蓮花部開也。素囉。修羅也。翻非天。不端正。毗陀囉。翻大力持。波迦。即婆伽婆。翻勝尊。謂非修羅大力能持。惟佛世尊威德。即不動國。阿閦毗歡喜光佛。東方金剛部通也。 薩婆提弊泮八十五。薩婆那伽弊泮八十六。薩婆藥叉弊泮八十七。薩婆乾闥婆弊泮八十八。薩婆補丹那弊泮八十九。迦吒補丹那弊泮九十。薩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一。薩婆突澀比九十二。訖瑟帝弊泮九十三。薩婆什婆弊泮九十四。薩婆阿播悉摩弊泮九十五。薩婆舍囉婆拏弊泮九十六。薩婆地帝雞弊泮九十七。薩婆怛摩陀繼弊泮九十八。薩婆毗陀耶九十九。囉誓遮弊泮四百。 【譯】提句。降伏一切天神眾。那伽。降伏一切毒龍眾。藥叉。降伏一切勇猛鬼神。乾闥。降伏一切音樂眾。補丹。一切鬼來讚禮。迦吒。一切鬼奇皈敬。突狼。降伏諸魔。突澀。降伏諸惡。什婆。破諸幽暗。阿播。破諸冤業。舍囉。破諸災厄。地帝。破諸冤害。怛摩。破一切非命。毗陀。破一切毒氣。 【證】真言集。薩哩縛禰吠毗藥。薩哩縛曩霓毗藥。薩哩縛藥叉毗藥。薩哩縛獻怛羅吠毗藥。薩哩縛布單那毗藥。薩哩縛羯吒布單那毗藥。薩哩縛訥楞儗帝毗藥。薩哩縛納瑟必利乞史帝毗藥。薩哩縛佐利毗藥。薩哩縛阿播瑟摩唎毗藥。薩哩縛舍囉婆那毗藥。薩哩縛帝哩體計毗藥。薩哩縛嗢怛摩毗藥。薩哩縛尾你囉薺左哩曳毗藥。 【釋】薩婆。一切也。約人約處。提婆。天也。弊。即毗牙。徧周義。種種義。泮。即癹吒。降伏義。欽向義。天有欲天。禪天。正天。魔天。凡外天。聖人天。君臣主伴。故云。一切天眾。下可例知。那伽。毒龍。善龍。天龍。地龍等。藥叉者。夜叉羅剎。毗舍遮。鳩槃茶。及諸男女眷屬等。闥婆。翻香陰。是天主幢倒樂神。兼該緊那羅。歌咏絲竹神眾。補丹那。臭餓鬼。迦吒。奇臭鬼。悉皆欽伏禮敬。突狼。或咃摩帝。翻云得大強力。突澀。或頞抶帝。翻諦住。諦往。又頞遮帝。翻無動。比。或遮帝。翻解脫。又。尼陸帝。翻寂滅。訖瑟。或呢闍帝。翻無生。又邪耆跋帝。翻嗟歎。皆神名也。什。即什佛囉。翻光自在。阿句。或阿囉。比摩黎。翻無垢行。又阿拏麼谿。翻無為。舍句。或阿囉拏。翻他餘。覆他有餘也。又娑羅樹林。舍囉。翻堅固。婆拏。翻林。樹神名。又娑羅婆底。翻妙句。又栖那波囉。翻破魔軍。並神名。地句。或地提嚟。翻甚勇。怛句。怛摩。法也。陀繼。或陀弭。翻無礙行。持無礙法也。毗陀。云正覺。囉誓。云王。遮。云所行。謂依正覺法王所行也。上諸神眾。惡者悉皆調伏。善者盡為皈依。思知。 闍夜揭囉一。摩度羯囉二。薩婆囉他娑陀雞弊泮三。毗地夜四。遮弊泮五。者都囉六。縛耆你弊泮七。跋闍囉八。俱摩九。毗陀夜十。囉誓弊泮十一。摩訶波囉丁羊十二。乂耆弊泮十三。 【譯】闍下。解諸重難。毗下。解瘧壯熱。者下。降伏外道。跋下。解諸惡毒。摩下。伏諸厄難。 【證】真言集。惹野伽囉。摩度伽囉。薩哩縛囉陀娑馱計曳毗藥。尾你左哩曳毗藥。拶覩囉。儗你毗藥。縛囉。矯摩唎。摩訶尾你也囉。薺曳毗藥。摩訶鉢囉底孕。你曳毗藥。 【釋】闍句。尊勝咒。法神。摩句。護佛神。薩句。大小利益有情。僧伽神。護諸三寶神者。悉皆敬信救難。毗地。即菩提。初屬發心。後即十地。遮唎。願行也。四弘六度等。皆能法藥。治自他病。者句。伏怨。縛句。勝魔亦來皈仰。跋句。金剛王。俱摩唎。翻華鬘童神。僧也。毗陀。即菩陀。佛也。囉誓。或涅誓。翻無生。法也。留心三寶。貪瞋癡毒。靡不除故。摩訶波囉。大乘八萬四千波羅蜜也。丁羊者。密部。怛矴山曳。翻云逐分別論議。乂耆唎。翻能調伏。亦云愛樂法。此皆護法顯密神王名。 跋闍囉商羯囉夜十四。波囉丈耆囉闍耶泮十五。摩訶迦囉夜十六。摩訶末怛迦拏十七。南無娑羯多夜泮十八。毖瑟拏婢曳泮十九。勃囉訶牟尼曳泮二十。阿耆尼曳泮二十一。摩訶羯曳泮二十二。羯囉檀遲曳泮二十三。蔑怛曳泮二十四。嘮怛曳泮二十五。遮文茶曳泮二十六。羯邏囉怛曳泮二十七。迦般曳泮二十八。阿地目質多二十九。迦尸摩舍那三十。婆私你曳泮三十一。 【譯】跋下。降伏一切惡道。摩下。降伏一切苦毒。毖下。降伏諸惡毒師。勃下。降伏惡毒咒王。阿下。伏火天神。摩下。降大黑天神女。羯下。黑面神玉女眾。蔑下。天帝釋眾。嘮下。瞋怒神王。遮下。噉人大神。羯下。喝山大神。迦下。食光大神。阿下。諸持作大鬼帥。及一切有力鬼神。 【證】真言集。縛囉。餉伽囉野。鉢囉孕儗。囉佐野。摩訶伽囉野。摩訶摩底哩誐那。曩謨塞訖哩多野。吠瑟拏尾曳。沒囉憾摩尼曳。阿儗𩕳曳。摩訶迦哩曳。迦難膩曳。印怛唎曳。牢怛唎曳。佐門膩曳。迦囉底哩曳。迦播哩曳。阿地目訖哩多。迦溼摩舍那。縛枲𩕳曳。 【釋】跋即金剛。商羯。法螺調伏。波囉。光明也。丈耆。即燥企。翻安樂。囉闍。翻王。迦囉。大作手。末怛。大辯論首。南無下。頂禮。謂護法密跡。悉皆信伏也。毖句。即婆舍跋提。他化天神眾。曳弊者。曳。或叉耶。盡義。曳醯。呼召義。弊。即吒。摧伏。欽奉義。勃囉。云光明雲。牟尼。云如意寶。即摩羅尼。或密陀須尼。此云化樂自在天神眾也。如意經云。西方雷電。名哆鉢囉。北方雷電。名掃那摩你。又總名牟陀羅。天鼓雷也。鼓音王佛應現。阿句。一阿迦尼吒。色究竟天。二阿耆婆。長壽天。三護摩儀。阿仡曩曳。火天神也。摩句。或摩訶醯溼伐羅。又略出云。遏哩賒你曳。此翻大自在天。名義。婆庾。或縛野吠。略出。嚩微。翻云風天。神名。羯句。護摩儀。嚩嚕拏野。翻云水天神。略出云。婆囉那。翻諸龍及水神。華嚴鈔。伐哩沙誐。翻雨天。又密部經。頞囉拏輸檀禰。翻嚴淨。亦云彩霞。俱天神名。蔑句。即忉利。正言多羅夜。此云三十三天。護摩儀。必哩替尾曳。翻地天。又彌底達哩。翻正量法。婆羊羯唎。翻大瞋。亦神名。嘮句。破魔經。尼嚕訖底。翻寂滅空。又羅醯禮黎。翻云空無心意。四空天神。出生經云。諾叉怛邏闍。翻云二十八星宿天。又藍達哩。翻無垢法。陀羅尼集云。阿嚕陀囉。翻大怒。亦神名。名義集。舊云嫉妬女。又曰怒神。即役使鬼。遮句。神名。後經云。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羯句。略出云。遏移達哩那。翻帝釋天。忉利主名。又羯磨囉達哩。翻云作清淨法。迦句。或伽婆帝。翻善捨。戒神名。又云迦留波陀。此言象跡天。阿地目。或婆帝摩偷。翻住美地。質多。或質多羅。此翻雜地。此上三天。皆居須彌四埵。如名義集。又陀羅尼經云。阿目多。翻無能壓。阿質多。翻無能勝。皆天神名。迦尸摩。翻大星光。又戌羯羅。翻金星。室折羅。翻土星。舍那。即盧遮那。翻大日光。婆句。即婆斯你。翻大月光。三宮天子也。上來諸天眷屬神眾。悉來歸降。信伏奉行。 演吉質三十二。薩埵婆寫三十三。麼麼印兔那麼麼寫三十四。至此依前。稱名回向。 【譯】演下。普令諸惡鬼神。悉皆摧碎。 【證】真言集。曳計唧哆。薩哩縛。薩怛罔。麼麼。 【釋】演者。一夜耶。頂禮義。二叉耶。究盡義。吉質。翻所作心法。薩埵。僧也。婆寫。佛也。麼麼。我所辦事。印兔。三寶印知。麼寫。圓滿究竟法也。   四會咒中。密開為六。一婆伽下。心咒首領。二醯醯下。五部開發。三薩婆下。八部通伏。四闍夜下。剛王護法。五毖瑟下。天神奉行。六演吉下。結歸滿願。七十四歲。甲午臘月初四。雷電大震。初六。雨雪交霏。子夜。予夢磁佛出殿應供。聖僧問證明通。註釋觀音圓通。夢見大士衣兜。及前四五卷時。亦嘗夢見佛僧。及諸天神歡護。此予真誠心兆。略錄于此。非眩惑也。 △丑五。第五會真言。名為文殊弘傳會。自初分領。往護。代問。揀選。及後請名。非大智德首。則不能也。下八法門。首突瑟吒。般波質多。尾般囉槃曇。始終皆文殊身手。現證助揚。梵語地唎瑟尼那。此翻智劍。金剛王寶劍也。佛名經說。一切諸佛皆從文殊發心。法華明文殊為然燈佛祖。旨哉言也。 突瑟吒質多三十五。阿末怛質多三十六。烏闍阿囉三十七。伽婆訶囉三十八。地囉訶囉三十九。婆娑訶囉四十。摩闍訶囉四十一。闍多訶囉四十二。視比多訶囉四十三。跋略夜訶囉四十四。乾陀訶囉四十五。布史波訶囉四十六。頗囉訶囉四十七。婆寫訶囉四十八。般波質多四十九。突瑟吒質多五十。嘮陀囉質多五十一。 【譯】突句。惡心鬼。阿句。惡毒鬼。烏句。食精鬼。伽句。食胎鬼。嚧句。食血鬼。婆句。食油鬼。摩句。食產鬼。闍句。食肉鬼。視句。食命鬼。跋句。食祭鬼。乾句。食香鬼。布句。食花鬼。頗句。食菓鬼。婆寫。食種子鬼。般句。惡形鬼。突句。惡眼鬼。嘮句。巨頭鬼。以佛菩薩。現千百億身手。降伏一切大力鬼神。 【證】真言集。訥瑟吒唧哆。阿母怛囉唧哆。塢惹賀囉。羅婆賀囉。嚕地囉賀囉。縛娑賀囉。沫惹賀囉。惹多賀囉。𡁠尾多賀囉。沫哩耶賀囉。彥馱賀囉。布瑟波賀囉。頗羅賀囉。薄寫賀囉。播跛有本跋婆唧哆。訥瑟吒唧哆。嘮怛囉唧哆。 【釋】突瑟吒。翻云無明。煩惱事障。凡夫位言。阿瑟吒。翻云無量智光。安住。聖人位言。又名義云。達利悉致。翻見。亦通真妄。妄則人我見。眾生知見。真則無我見。佛知見故。末怛唎。或摩訶羅。翻無知。所知法障。凡夫位言。阿末怛唎。或阿毗達磨。翻無比法。無能勝法。聖人位言。又云。阿鉢囉帝。翻慧。亦通真妄。妄則無慧。真則無量慧。故合此二名。如文殊儀云。底瑟吒。娑頗囉。渴誐。此翻智光大劍。準知此會屬文殊妙智吉祥首也。即成智清淨佛。降伏魔佛。詳如大悲。佛名經說。質多者。翻心性。通凡聖。或紇唎陀。凡心也。乾栗陀。聖性也。又悉地翻成就。悉曇翻徧施。謂轉煩惱所知二障心。而施成我空法空二智。及二無我性也。烏闍。風天神名。訶囉。翻主。翻王。萬佛名經云。風自在佛。又鄔波弟鑠。論名。訶囉。即毗伽羅。翻字本。名義。歌羅。翻力勝。以一分力勝過眾多分也。謂風天神。用佛菩薩論義分別。降伏風流食精惡鬼。而成出世風光明人勝佛。下去例知。伽婆。即伽伽那。空天神。空王佛也。又和伽那。授記教部。佛名經云。空行得名佛。嚧地。地天神名。地自在佛。或嗢拖南。會玄。翻集施。又烏答囉。翻最勝。集佛勝法。施食血鬼。令成地光明人勝佛也。婆娑。烏芻儀云。阿娑懵儗你。火天神名。毗婆沙。論名。廣解論法。燈油火燭諸鬼。自伏寶火佛也。摩闍。亦云薩謨的囉。翻海。水天神佛。或伊帝目多伽。翻本事。教部名。謂以十二部中本事。令成水自在佛。視句。或捨布答。翻樂音樂天。歌詠神也。又攝拖苾馱。翻聲明。謂以聲明等論。令成金剛歌。樂音王菩薩。聲陀羅尼自在佛也。跋句。即鉢帝唎。或般怛囉。翻傘蓋。花蓋。摩訶跋多羅。翻大衣。或欽跋羅。翻毳衣。密部。縛囉阿。宋云衣。衣供養菩薩。又毗佛略。翻方廣。經論名。以大方廣教部。令成蓋自在佛。衣光明人勝佛也。乾。即健達。香金剛。香自在佛。布。即補澀波。散花金剛。花自在佛。頗囉。翻菓。或蒲闍尼。翻食。食三昧供養。菓天母。味自在佛。婆寫。或邏細。翻嬉戲。內四供中首也。金剛嬉。法業如意神通。人自在稱佛也。般波者。或槃那。獨頭煩惱。惑名。又提婆達多。翻熱惱。瞋毒也。或般刺婆。即般若。及諸波羅蜜多。此即轉瞋恚心。成不瞋性。降伏瞋佛。降伏怒恨人勝佛也。又鉢囉吠奢。翻云六入。經云。六入妙真如性。此即入自在佛。入光明人勝佛也。突瑟吒。獨頭無明。邪見癡惑。阿瑟吒。智光也。即愚癡心。成智慧性。降伏癡佛。降伏嫉見人勝佛。又塞健陀。翻云五陰。經云。五陰本如來藏。即成陰自在佛。嘮陀囉。或阿羅伽。翻欲愛。貪毒也。或鄔拖南。翻總攝。無上。謂持上妙總法。即貪欲心。成施捨性。降伏貪佛。降伏戲染人勝佛。又他那。翻處。馱都。翻界。經云。十二處。十八界。皆本真如藏性。即成處自在佛。界光明人勝佛也。 藥叉揭囉訶五十二。囉剎娑揭囉訶五十三。閉多揭囉訶五十四。毗舍遮揭囉訶五十五。部多揭囉訶五十六。鳩槃茶揭囉訶五十七。悉乾陀揭囉訶五十八。烏怛摩陀揭囉訶五十九。車夜揭囉訶六十。阿播薩摩囉揭囉訶六十一。宅袪革六十二。茶耆尼揭囉訶六十三。佛帝揭囉訶六十四。闍弭迦揭囉訶六十五。舍俱尼揭囉訶六十六。姥陀囉六十七。難地迦揭囉訶六十八。阿藍婆揭囉訶六十九。乾度波尼揭囉訶七十。 【譯】藥叉。吞火鬼。囉剎。吞水鬼。閉。交手鬼。毗舍。交足鬼。部多。交身鬼。鳩槃。分形鬼。悉乾。吐烟鬼。烏怛。吐火鬼。車夜。形影鬼。阿句。羊頭瞋鬼。宅袪。刑人狐鬼。茶耆。狸魅女鬼。唎佛。惱小兒鬼。形如女面。闍弭。如烏鬼。舍俱。如鳥鬼。姥陀下。如貓鬼。阿藍。如蛇鬼。乾度。如雞鬼。 【證】真言集。藥叉訖囉賀。羅叉莎訖囉賀。閉唎哆訖囉賀。毗舍佐訖囉賀。部多訖囉賀。鳩畔拏訖囉賀。塞蹇那訖囉賀。嗢怛麼那訖囉賀。佐也訖囉賀。阿鉢薩麼囉訖囉賀。即枳那枳𩕳訖囉賀。唎縛帝訖囉賀。昝弭迦訖囉賀。舍姑𩕳訖囉賀。摩怛囉難彌訖囉賀。阿覽尾迦訖囉賀。健那播多抳訖囉賀。 【釋】藥叉。囉剎。一屬男。二屬女。多聞天王所轄。如前詳。揭囉者。羯羅。云本生。迦羅。云勝生。訶者。歌羅。眾多也。謂同生種類。眾多共處也。仁王儀。尾野羯囉拏。唐翻授記。此諸神王。顯密善惡。權實不同。違逆摧伏。歸順與記也。又譯師名義前後異者。內含二意。一約能降神王。藥叉羅剎種族雖同。名體各別。如法華龍王開八。乾緊列四等。二約所降鬼神。類生無量。閱者應如法思。後倣此知。毗舍者。下云。四天王毗舍童子。未發心者。食彼精氣。此部持國天王所轄。鳩槃。增長天王統者。宅袪革。亦云僧塞枳。翻行。或室里瑟你。翻愛。又颯鉢哩設。翻觸。內分二種。強則顯以刀劍行觸。輭則暗以愛欲行觸。並能刑殺男女身命。是等亦來皈投與記。茶耆者。迴遮結界。鉤鈴鎖索。諸大神王。來與記莂。唎句。或尼陸帝。翻寂滅。又尼闍帝。翻無生。離婆帝。翻勤行。闍彌迦。或遮嚕迦。翻能降伏。略出云。彌伽迦。能興雲。舍句。或阿舍你。翻無有。字母。伽車提。去也。呿提。空虛也。姥句。毗陀羅。云赤色。母陀羅。翻印紋。難句。曼多難提。貓兒鬼也。或婆唎史迦。翻炎夏。旱魃鬼名。又翻雨時。又訕底迦。翻息災。阿句。藍面鬼名。或毗藍婆。翻離結縛。亦云藥汁。乾句。黃色身手鬼名。或虔伽他波膩。翻善品手。蠱毒鬼名。又犍吒波尼。雞兒鬼也。如此善惡鬼神。悉令調柔。授佛記也。 什佛囉七十一。堙迦醯迦七十二。墜帝藥迦七十三。怛隸帝藥迦七十四。者突託迦七十五。昵提什伐囉七十六。毖釤摩什伐囉七十七。薄底迦七十八。鼻底迦七十九。室隸瑟密迦八十。娑你般帝迦八十一。薩婆什伐囉八十二。室吉帝八十三。末陀達制劍八十四。阿綺鉗八十五。目佉鉗八十六。羯突鉗八十七。 【譯】什句。壯熱鬼。堙下。一日瘧鬼。墜下。二日瘧鬼。怛下。三日瘧鬼。者句。五日瘧鬼。尼下。常熱鬼。毖下。增寒鬼。薄底。風病鬼。鼻底。黃病鬼。室下。疫病鬼。娑下。痢病鬼。薩下。頭病鬼。末下。不食鬼。阿綺。口痛鬼。目佉。齒痛鬼。羯唎。唇痛鬼。 【證】真言集。左囉。迦呬迦。你吠底野迦。怛囉帝野迦。拶咄嚕他迦。𩕳底野左囉。尾灑摩左囉。薄底迦。背底迦。始哩瑟弭迦。莎𩕳跛底迦。薩哩縛左囉。始嚕㗚底。阿囉馱縛陛那嚧左迦。阿臾魯檢。穆佉魯檢。訖哩訥魯檢。 【釋】什佛囉。翻自在。毗盧十身。徧一切處。得大自在故。堙即婆誐。婆夜。佛至尊也。亦即佛姓。舍夷。耆耶。釋迦。亦即佛心。即葛𠲈迦。佛部心也。迦者。一迦羅。翻作者。我所作也。二婆伽。云聖尊。修伽。云善逝。路伽憊。云世間解。路伽那陀。云世尊。後並如法例知。醯即誐兮。虛空藏也。寶部心。墜句。或遮帝。云解脫。昵闍帝。云無生。一字經。姪力迦。金剛部心。怛隸。一字經。阿力迦。法部。達哩摩心。者突。出生經。遮啝底。翻行者。羯磨部。作法心。尼提。出生經。尼律提。翻寂滅。毖釤摩。翻種種三昧。三十七聖三昧。皆從毗盧佛部流出。上約心法。此約人境。薄底。即呿提。亦空藏也。呵婆帝。云住。伽婆帝。云捨。謂住摩尼幢。施捨寶也。寶生部。鼻底。破魔經。育帝。翻精勤。竺法護云。目帝。翻解脫。羯磨部。室隸。翻堅固。吉祥。瑟密。即帝乞瑟尼。翻堅利智劍。金剛部。娑你。字母。翻一切法。般帝。即般刺密諦。妙法蓮花部也。薩婆。無量一切也。什伐囉。云自在。佛寶。五方佛也。室嚧吉帝。云光音。法寶。五部法光聲色也。末陀。翻威德。道風。鞞達。翻廣大。聖賢。僧寶。五大界內神通僧也。嚧制劍者。一路迦耶。翻世間。二婆制遮。翻語言。徧覆大千世界。一切語言中所尚者。皆依上師三寶諸天風光致也。又薩婆下。佛天也。末陀鞞達句。菩薩藏經云。吠索縛迦。翻堪任堅固。風天神名。阿綺。名義。阿夷。翻無比。正覺。即覺世間佛寶。摩尼經。阿伽。東方雷電天神。目佉。即穆伽。翻空。真空法性。虛空立界。器世間法寶。略出云。瞋伽。翻雲。雲霞天神。羯唎。或羯唎馱都。翻云法界眾生種性。情世間僧寶。清涼疏。伐理沙。翻雨。密部。婆唎瑟迦。翻云夏雨。雨露天神。統上謂以三世間三寶。諸天神力。颺大法風。震大法雷。大法雲。霈大法雨。經云。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注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正此義也。 揭囉訶八十八。揭藍羯拏輸藍八十九。憚多輸藍九十。迄夜輸藍九十一。末麼輸藍九十二。跋室婆輸藍九十三。毖栗瑟吒輸藍九十四。烏陀囉輸藍九十五。羯知輸藍九十六。跋悉帝輸藍九十七。鄔輸藍九十八。常伽輸藍九十九。喝悉多輸藍五百。跋陀輸藍一。娑房盎伽二。般囉丈伽輸藍三。 【譯】揭下。身病鬼。憚多。頤頷痛鬼。迄唎。心痛鬼。末麼。頭痛鬼。跋唎。兩脇痛鬼。毖下。背痛鬼。烏陀。腹痛鬼。羯知。腰痛鬼。跋句。踝痛鬼。鄔嚧。腿痛鬼。常伽。腕痛鬼。喝悉。兩手痛鬼。跋陀。四肢骨節痛鬼。娑下。兩膊痛鬼。 【證】真言集。誐囉。囉喝誐囉戌覽。難多戌覽。訖哩野戌覽。沫摩戌覽。播囉濕縛戌覽。毖哩瑟吒戌覽。嗚那囉戌覽。健致戌覽。縛悉帝戌覽。嗚嚕戌覽。曩伽戌覽。賀薩多戌覽。播那戌覽。薩哩縛盎伽。鉢囉底孕伽戌覽。 【釋】揭囉訶者。一切鬼神種族性也。此總稱。下別列。揭藍。翻凝滑。胎中初七。鬼名。羯拏。即羯南。翻硬肉。胎中四七。鬼名。輸藍。上局號。此通名。一首羅。云勇猛。戌。云勇猛有力。大力鬼也。二嬉羅。云有心。嬉隸。云無意無力。小力鬼也。三娑。云妙術。多財神。四輸塔。云清淨。無財神。五輸檀袮。云嚴淨。或輸檀膩。云遮住。少財神也。憚多。齒痛鬼。或馱都。守疆界神。迄句。一仡那。翻生。諸根新生。二訖唎陀耶。翻肉團心。鬼神依此立名。末麼者。名義。末刺喃。或摩囉那。翻死。諸根故滅。又末那。識論翻思量意。亦依此稱。後例此知。跋下。或鉢羅奢佉。此云形位。具諸根形。胎中五七位名。又鉢羅吠奢。翻入。六入也。毖下。或訖利瑟吒那。翻觸。六觸也。又訖利瑟吒耶末那。翻染污意。執我第七識名。癡愛見慢故。烏句。一頞浮陀。云疱胎。二七名。二烏塔囉。云勝。胎中三十八七日。二十九種業風位名。羯知。起尸神。或蔽尸。云凝結。或耎肉。胎三七名。又揭伽。牛頭鬼也。跋句。波帝。夫稱。婆梨耶。婦稱。合名跋悉帝。或頞抶帝。云諦往。鉢吉帝。云無住。勾神名。又耶奢跋帝。云嗟歎。無常鬼稱。鄔嚧。賊寇鬼。又鄔波鑠。父稱。鄔波弟。母稱。連合曰鄔嚧。或誐嚕拏。云雙王。兄治男。妹治女故。夜磨盧。鬼王總稱。翻遮。靜息。又窶嚕。身青瘀病。鄔波提。翻有苦厄。常伽。鈎索鬼也。喝句。一阿那他。云非正使。二阿溼婆。馬面鬼。三訶利雞舍。師子髮鬼。又悉伽羅。野干鬼。阿薩闍。不可治病鬼也。跋陀者。翻善守。賢護山林城池者也。或醯摩跋陀。云守舍。守人家宅屋舍。富那跋陀。云集至成。摩尼跋陀。云威伏行。孔雀云。跋所魅是也。娑房者。字母。翻一切五體痛鬼。或娑懵你。翻火。油燭鬼名。盎伽者。即央掘。唐言指鬘。殺人取指。冠首為鬘。刀兵鬼名。般囉。翻知識。或波羅伽。云度河流。度橋流。又波羅赴。翻自在。曇摩跋羅。翻學帝王。丈伽者。鎖鈴鬼名。孔雀經二十六種病痛。地藏經三十四種鬼王。童子經十五鬼名。本經十種畜鬼。施食經云。六道四生。其中主宰。皆是菩薩示現化身。調伏利樂。成熟有情。萬佛名經。意自在佛。身自在佛。六入自在佛。六觸自在佛。苦自在佛。集自在佛。權實善惡。惟智者知。下倣思之。 部多毖跢茶四。茶耆尼五。什婆囉六。陀突迦七。建咄吉知八。婆路多毗九。薩般十一。訶凌伽十一。輸沙怛囉十二。娑那羯囉十三。毗沙喻迦十四。阿耆尼十五。烏陀迦十六。末囉囉十七。建多囉十八。阿迦囉十九。密咄二十。怛斂部迦二十一。地栗刺吒二十二。毖瑟質迦二十三。薩婆那俱囉二十四。 【譯】部下。尸林鬼。茶句。魅鬼。什下。一切瘡鬼。建句。蜘蛛瘡鬼。婆句。疔瘡鬼。薩句。漫淫瘡鬼。訶句。赤瘡鬼。輸句。小兒瘡鬼。娑句。顛狂鬼。毗下。癩瘡鬼。阿句。火毒鬼。烏句。水毒鬼。末下。女死鬼。阿下。橫死鬼。怛下。藥草毒鬼。地下。蝎毒鬼。薩下。蛇毒鬼。 【證】真言集。部多吠多那。拏枳𩕳。左囉。捺訥嚕。建拏枳致。婆路多吠。薩跛囉。賀陵誐。戌洒怛囉。娑誐囉。尾洒喻迦。阿儗𩕳嗢那迦。跛囉吠囉建跛囉。阿迦藍。沒哩注。怛羅穆迦。怛囉瑟吒迦。沒哩室旨迦。薩哩跛。曩矩那。 【釋】部多。翻希有。大乘也。毖多茶。菩提道也。二皆金剛。又毗婆闍婆提。云分別論。茶句。商企羅。翻鈴螺。金剛部乘。又茶闍他。翻不熱。什句。什皤羅。翻光燄。一佛乘部。陀句。那他路迦。世尊也。又摩得勒伽。此云智母。論名。建句。囉怛那。翻寶。寶生部。又婆犍圖。翻法聚。論開八聚。總名也。吉知。云所作。虛空藏所作也。婆句。八萬波羅蜜多。法也。蓮花法部。又育多婆提。翻相應論。薩即般若妙法。諸度中尊。又蓮花未敷。名屈摩羅。將落。名迦摩羅。青蓮名嗢鉢羅。又薩披提翻一切音。娑頗囉翻大智光。訶即摩訶僧祇。大眾部名。屬羯磨部。又阿留伽云願。願辦事也。阿囉伽云愛。愛作法也。輸沙者輸他尼。云嚴淨。又沙離云妙術。怛囉。離垢法也。娑那者。娑羅婆底。云妙句。羯囉即羯哩磨。成就部也。上來五部佛。佛乘。五部菩薩。大乘。眾論。三乘也。毗沙。出生經。提羅刪地。翻堅持。地天神名。毗婆沙。翻廣解。勝說。論名。喻迦。密部。誐誐曩。葛葛那。翻虛空。空天神名。瑜伽。翻相應。行果乘境。諸法相應故。論名。阿耆。火天。烏陀。即娜迦。水天。末囉。即嚩野吠。翻迅猛。鞞囉。即吠藍婆。翻最疾。皆風天神名。斯皆天乘也。建跢囉。翻慈善主。阿迦囉。翻大悲人。又翻無量日時。東方人曆書名。或阿達婆。翻能醫。技人書名。密唎咄者。彌栗頭。云善。又閉羯灑。翻捨。是好施捨善人也。又彌戾車。西方邊地王。傳政書名。末伽黎。外道名。云不見道。作斷滅論。怛句。或都羅扈。云喜。護摩儀。秫怛鉢囉謨那。翻云無量喜心人也。又怛斂。即富蘭那外道。翻色空。亦斷滅論。部迦即婆磨。四韋陀中第三兵法。南方人書名。地句。地㗚伽。翻長大身體人。或尼羅蔽茶。唐言青藏。又佉路瑟吒。名義云。北方人書名。此五人乘也。毖句。即畢勒支底迦。翻獨覺。辟支佛乘也。薩句。即薩婆多部。翻一切有。持律比丘。聲聞乘也。又此一句。總結。上明六乘種性。故云俱囉。自部多至此。亦通鬼神王名。善者。護法入理增福。惡者。皈投歡喜滅罪。亦名生死乘性。楞伽初卷。明是乘非乘。有乘無乘。又列五種乘性。謂三乘性。無性乘。及不定性乘。二卷。明凡夫乘性。聖人乘性。又列四種。謂如來。緣覺。聲聞。生死。四種乘性。今佛咒心。無論諸佛菩薩辟支羅漢。人天鬼神。魔外闡提。生死乘性。皆歸本元。一真法界。藏心中也。 肆引伽弊二十五。揭囉藥叉二十六。怛囉芻二十七。末囉視二十八。吠帝釤二十九。娑釤三十。悉怛多鉢怛囉三十一。摩訶跋闍三十二。瑟尼釤三十三。摩訶般賴丈耆三十四。夜波突陀三十五。舍喻闍那三十六。辮怛隸拏三十七。 【譯】肆下。虎狼毒鬼。揭下。獅子毒鬼。怛句。一切惡毒鬼。末句。熊羆毒鬼。吠下。用制此類一切惡鬼。悉皆畏伏。悉下。花蓋也。摩下。啟火金剛藏王。夜下。警力士眾。 【證】真言集。僧賀尾訖囉勒叉。怛囉芻。沒哩誐。娑縛𡁠帝釤。薩囉縛吠釤。摩訶悉怛多。鉢怛囕。摩訶縛囉。烏瑟尼釤。摩訶鉢囉底孕儗藍。夜縛那縛那捨愈惹曩。便多。哩拏。 【釋】肆引伽。即奢夷耆耶。貴姓也。本行經云。以住釋迦大樹蓊鬱枝條林故。略云舍夷。或云釋迦。此翻能仁。從慈悲利物立姓。亦翻直林。以住直樹林故。弊即毗牙。翻勝尊。佛部主。揭囉唎。即羯磨哩。云作法。藥叉。云勇健。成就部佛。怛囉芻。即怛哩摩耶。翻法。蓮華部佛。末囉。云如意。又摩尼。云離垢。視者。叉耶。極盡義。寶生部佛。帝釤即帝惹。翻威德。吠即尾誐。大勝義。金剛部佛。娑即蘇都灑迦。翻善歡喜。五部主佛。皆慶喜也。悉句。咒心。中央佛界。法寶及聖賢眾。跋闍。金剛界法聖眾。瑟尼。灌頂寶光。寶界聖法。般賴。般若智光。蓮界聖法。丈耆。螺索結界。羯磨辦事。成就界法聖眾。冠上娑鞞釤者。眾獲法喜樂也。波突陀。即勃喃。夜者。阿也。無上無比義。佛部佛寶。喻闍那。即跋闍囉。舍即室左。吼動徧震義。金剛部僧寶。怛拏。即達哩摩。辮。即毗藥。尊勝最妙義。蓮華部法寶。三部三寶。及護法神王。至此盡慶成也。 毗陀耶三十八。槃曇迦嚧彌三十九。帝殊四十。槃曇迦嚧彌四十一。般囉毗陀四十二。槃曇迦嚧彌四十三。 【譯】毗下。佛頂光聚大明心咒。不得入我結縛界內。帝殊下。十二由旬結界地面。禁縛諸惡。一切邪魔惡鬼神王。不能進入擾害。般囉下。此咒能縛諸惡鬼神。 【證】真言集。尾你也。滿鄧迦嚧弭。帝祖。滿鄧迦盧弭。跛囉拏。滿鄧迦盧弭。 【釋】毗即勃陀野。翻正覺毗盧遮那如來。佛部佛寶也。槃曇者。滿怛囉。翻大壇。又滿馱。翻云結界成散。槃譚。翻云頂禮。迦嚧。翻大悲心。字母。迦羅。翻云行作。彌即麼麼。秦言我所。亦云你耶。翻云上至極盡。謂菩提道場。我辦佛事已極成也。帝殊。即帝闍。云威德。帝爾甯。云威光。帝乞瑟你那。翻云堅固智劍。金剛王部。僧寶也。槃曇彌者。聖賢筵席。我轉教行妙輪已圓滿也。般囉倪野。即般若。翻云智慧。亦即八萬恆沙波羅蜜法。毗陀者。法為佛母。成菩提故。蓮華法部。法寶也。槃曇彌者。楞嚴法會。我所作法已畢功也。是則三寶大壇。法界實際理地。至此。無不究盡成就也矣。   五會咒中。密開為八。一突瑟下。法界唯心。二藥叉下。異生同性。三什佛下。五部源流。四薩婆下。四天始本。五揭囉下。三種相續。六部多下。雜乘顯真。七肆引下。五界咒就。八毗陀下。三部理證。統上五會。五法五道釋之。初敬愛法。見道。二增益法。修道。三消災法。證道。四降伏法。化道。五鈎召法。助道。再以四門消之。初二開示。示教。信解。理教。三四悟。利行。行。五入。喜。證。果。思之。又初二佛部。三蓮花部。四金剛部。五文殊。流通三部者也。又初據南無等。佛寶會。二據烏等。法寶會。三四五僧寶會。大槩判釋。義意如斯。咒心密旨。無盡難思。凡情豈能度哉。 △子二。十句咒心。跢句標詞。唵下正說。初引生。二豎窮。三橫徧。四佛部。五金剛部。六法部。七結界。八堅持。九開通。十圓成。此十句義。實顯一切乘境行果。法義詞說。十十無有盡也。 跢姪他四十四。唵四十五。阿那隸四十六。毗舍提四十七。囉四十八。跋闍囉四十九。陀五十。槃陀槃陀你五十一。跋闍囉謗尼泮五十二。虎都嚧甕泮五十三。莎婆訶五十四。 【譯】我今說此咒心。乃宣佛勅。一切眾類。仰如來力。聞誦此咒。悉當合掌恭敬頂禮。汝等承佛威力。各來衛護。行住坐臥。不相捨離。再嚴伏一切朋黨眷屬。汝等諦聽。各歸其所。向無上道。直至菩提。 【證】真言集。怛你他。唵。阿曩黎。尾舍袮。吠囉。縛囉。馱哩。滿馱𩕳。滿馱𩕳。縛囉播尼。吽。吽豽嚕。吽。莎賀。 【釋】跢句。先標起。或怛姪他。怛你也佗。怛涅達。瑜伽集云。即說咒曰。名義。翻所謂。唵下。次咒語。唵者。引生義。空智經。佛言。一切真言句首。當安唵字。持明藏云。唵為毗盧佛根本。能警覺一切。前已詳明。阿那隸者。豎高義。或阿耨多羅。翻無上。佛則無上尊。菩薩無上士。心則無上菩提。又阿彌唎哆翻無量光。上約人也。竺法護云。阿那盧。翻無量。阿羅帝。翻學諸法。阿婆多尼。翻云無量諸說。阿伽地。翻無量眾生聲。通約法也。阿那律。翻無滅。阿泥律陀。翻如意。阿樓馱。翻無貧。竺法護云。阿隸翻順教。阿梨翻富有。那梨翻無戲。兼二乘僧等。毗舍提者。橫徧義。或毗舍浮。翻徧一切自在。遮那。或舍那。翻徧照。又鞞殺逝。翻藥。妙法藥也。通於佛名。俱舍。或比吒。翻藏。三藏五藏也。竺法護云。婆舍輸地。翻云所說鮮明。瑜伽。俱舍。跛舍。尾舍。翻鈎。鈴。索。名義。毗舍遮翻啖精氣。毗舍佉翻云別枝。皆神王名。又毗迦蘭帝翻無礙行。竺法護云。遮黎第翻所行。羶帝翻志默。鳩舍隸翻云方便仁和。此二貫下諸句。會義通之。鞞囉。即毗盧。翻云徧一切處。佛部。跋闍囉。金剛部。陀唎。一怛唎摩。翻法。顯密並攝。二陀羅尼。翻總持。密教法部。兼上初句。即阿目伽。或阿那支第。翻云作法無斷。即羯磨部。次句。毗舍提。即空智經。阿薩爹婆囉喃。此翻珠寶。破魔經。毗摩隸翻云無垢。即寶部也。又鞞囉即嗢怛羅。中方地自在佛。旺於四時。跋闍囉。即毗藍婆。翻云不可沮壞。東方風自在佛。又跋僧多翻云春氣時也。陀唎即阿檀地。翻二無我。法性空。西方空自在佛。又蘇伐羅。或伐羅闍。翻金。西方屬金。即金剛般若波羅蜜。光明人勝佛。亦云兜沙羅。或捨剌。翻云秋霜時也。阿那隸者。竺法護云。阿婆盧翻云辦事無盡。阿盧伽婆翻云觀作法光。北方水自在佛。又荼闍他。或徙羅。翻云寒冬時也。毗舍提。或式棄。又惡祁尼些吉利。翻火。南方火自在佛。又婆利史迦。或迷袛曳。翻云夏雨時也。又鞞囉。覺世間。佛寶。闍囉。情世間。僧寶。陀唎。器世間。法寶。又阿那。具十大丈夫號。毗舍。十智光照。徧入自在。鞞囉。十身佛。闍囉。十金剛大乘。陀唎。十波羅密。十陀羅尼。並如華嚴離世間品。上五句咒。已攝世出世法。況餘句耶。 槃下。結界義。名義集。槃陀。此云二十八肘。下云十二由旬。成結界地。約事釋也。理實十法界。四法界。皆結歸於咒界心也。此真為迴遮大結界矣。或漫哆囉。翻云壇場。持心經云。悉蟬提曼陀鉢者。所說咒地。吉也。事壇。三部五部三寶壇。又施食儀。內壇上師三寶。中壇顯密聖賢。外壇三界神王。又聞修三昧為身壇。持誦真言為口壇。觀想咒心為意壇。理壇即三如來藏心。三法界無為理。有為事。無障礙也性。三陀羅尼。萬佛名經云。智。稱。性。三種也。種智。是也。你者。上也。事理二壇悉皆極上。佛頂首楞嚴王一切事法。盡究竟也。跋闍囉。金剛王也。護持義。謗尼。即波膩。翻杵手。手執金剛杵故。泮者。字種。開通義。謂三十七聖。百八金剛。八萬四千恆沙俱胝藏王菩薩。用折攝門。擁護佛生。皆悉開通也。虎五字。警覺義。覺悟一切聖凡也。彌陀。阿閦。成就。寶生。毗盧。五佛智種。泮義同上。謂五部三寶齊開。五門三增益。敬愛等。上中下三也法通現。普令十界眾生。世出世間因果。隨願所求。無不如意也。莎婆訶者。圓成義。持明藏云。請召法用哩。發遣法用吽。調伏法用呬吽吒。增益法用冐沙吒。敬愛法用曩謨。息災法用莎訶。空智經云。佛言一切真言句首。當安唵字。次置吽吒字。後用莎賀字。仁王儀。不空釋為六義。一成就。二吉祥。三圓寂。四息災。五增益。六無住。賢首疏。薩婆訶。唐翻速成。令前所作速疾成就也。名義集。娑訶。此翻善說。又云散去。若會合云。一切災惡悉皆散滅。無盡福善都集成也。 又此咒願不出四悉。孔雀偈云。願諸世界常安穩。無邊福智益羣生。所有罪業並消除。遠離眾苦歸圓寂。初句。世間悉。歡喜益。下云。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次句。為人悉。生善益。端為阿難。此會大眾。當來輪迴三苦眾生。三句。對治悉。破惡益。對登伽女梵天邪術。破諸魔外一切惡咒。四句。第一義悉。入理益。下云。十方如來成覺涅槃等。又槃陀具十守護。謗尼。十手力持。虎。含十奮迅。十師子吼。莎訶。十相成道。亦如離世間品詳說。一。釋咒語意。 若約四法門配。一教乘。阿那隸。七佛咒經。阿那耆置盧。翻云救諸病苦。人天乘教。毗舍提。七佛咒經云。毗尼波啄。翻云斷結。或支富提梨那。翻云度出三界。二乘小教也。鞞囉。佛性。大乘實教。陀唎。法性。大乘頓教。槃陀。結成五位。法相。三乘分教。謗尼。金剛般若。空相。三乘始教。虎。一乘圓教。二觀行。阿句。仁王儀。阿者。寂靜。破魔經。阿者黎。翻無動。毗句。仁王儀。妳者。無諍。破魔經。尼律提。翻寂滅。或涅誓提。翻無生。此二句理法界觀。空藏心。鞞囉下。事法界觀。不空藏心。跋闍下。無障礙法界觀。空不空藏心。泮字。空義。餘十字。不空義。三果位。唵。毗盧佛。阿。彌陀佛。那。勢至菩薩。隸。罥索菩薩。毗。顰眉菩薩。舍。吒枳明王。提。準提菩薩。鞞囉末攞。大力明王寶生佛。跋闍囉陪囉。無能勝明王。陀唎。法金剛菩薩。槃陀。妙吉祥。日前。摩枳菩薩。你。彌勒佛。你羅大笑明王。跋。鉢訥馬首明王。鉢囕隨求菩薩。闍。穰虞利菩薩。囉。寶光佛眼菩薩。謗。白衣菩薩。尼。金剛手菩薩。虎。阿閦佛。訶邏曷羅菩薩。都嚧。多羅菩薩。左攞不動尊明王。甕。大徧照金剛。大輪明王。泮。跋陀步擲明王。鉢蘭拏賒嚩哩菩薩。莎。降大千界菩薩。婆。伊迦惹吒菩薩。訶。縛日囉曩契菩薩。此如大教王經。持明藏說。又唵。信心。阿句念心。毗句進心。鞞囉慧心。跋句定心。陀唎不退心。槃下。護法心。跋下。回向心。烏下。戒心。莎句。願心。依此十心。證十果位。謂漸乾信住行向加地等妙。配咒十句。如次思知。佛名經。若色若聲。俱是咒心。或見或聞。莫非佛性。故列二十四尊陀羅尼佛。四義理。唵。一切法本寂義。流注不生滅義。三身義。最勝義。阿。寂靜義。無生義。那。離名性相義。隸。無相義。毗。第一義。舍。寂滅相義。提。無取捨義。鞞。諸法平等義。囉。離輕重相義。跋。言語道斷義。闍。能所生起不可得義。囉。無垢義。陀。善心生不退義。唎。無染義。槃。圓滿義。陀。究竟邊際不可得義。你。盡除節限義。跋。破壞相不可得義。闍。無有作者義。囉。無塵濁義。謗。無能知智義。尼。無所知境義。泮。如虛空義。虎。清淨義。。離縛解義。都。法性不可得義。嚧。無盡藏義。甕。法身周徧義。泮。因果相窮盡義。莎。一切法種不可得義。平等無言說義。婆。無能所動跡義。此彼岸不可得義。訶。無因。無住。涅槃。寂靜。真如。不動六義。詳如字母。仁王儀。持明藏。五字八字等明。二。四門解竟。 問。此一咒語。何有如是深廣義耶。答。如婆伽六義。薩埵十義。修多羅一名四實。為席經。井索。線鬘。聖教。仙陀婆亦爾。謂鹽水器馬。惟智臣能知。又如易經乾卦。元亨利貞四字。文言。配四德仁義禮智。註中配四時春夏秋冬。且云。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況此十句三十四字。咒心義耶。況此五會真言義耶。又阿那隸。無生性義。即阿毗。此云現證。一心成等正覺果也。毗舍提。不滅忍義。即吠舍。此云現入。全身進入三摩地也。又阿耨多。翻無極。理也。毗詵者。翻灌頂。果也。前云。我以不滅毘舍提不生阿那隸合如來藏鞞囉。而如來藏惟妙覺明跋闍囉。圓照法界陀唎。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槃陀槃陀你。道場徧界。身含十空。毛毫現剎。塵裡轉輪跋闍囉謗尼泮。滅塵合覺虎都嚧甕泮莎婆訶。故發真如妙覺明性。下云。若我說是般怛囉咒。經恆沙劫。終不能盡。則今所釋咒義。亦海中一滴耳。毋以瑣碎為憚。締審斯意。堪視密部。三。通妨難竟。 又一字佛頂輪王經云。佛言。我入一切如來無量光明白傘蓋頂輪王三摩地。即說咒曰。娜莫縒曼嚲一。勃馱南二。唵三。嚲詫誐妬。瑟膩灑四。𣘨曩嚩盧枳嚲。姥𤜲馱五。唵六。麼麼七。虎溺八。印成就品云。白傘蓋頂輪王印咒。以左右二無名指。二小指。右壓左。相叉入掌。二中指微屈第一節。平頭相拄。次開二頭指。相去半寸。印咒曰。娜莫縒曼嚲一。勃馱南二。唵三。麼麼。麼麼四。虎溺五。餘詳彼經。及圓譚引。真言集。吽莎賀之後。結尾咒曰。唵。尾魯你也。莎賀毘盧真言。曩謨薩哩縛。怛他阿誐多。素誐多野。阿羅喝帝。三藐三沒馱耶。烏瑟尼釤。摩訶悉怛哆。鉢怛藍佛頂心咒。摩訶悉鈿覩滿怛囉。跛那野圓滿真言。莎訶。三藐鉢多。四。引證文竟。統上翻釋咒義已終。 △壬二。明咒勝益二。癸初。諸佛要用三。子初。總示名體。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囉祕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 佛頂下。體相也。頂光聚者。正脈曰。據實。元於頂光化佛說之。頂表尊聖體。光表威靈相。聚表神變用。悉怛下。咒心也。長水云。白傘蓋。即指藏心。不與妄染相應。故云白相也。徧覆一切法。故云蓋用也。從此流演秘密神咒。故云咒𣘨心體也。又是一切咒心之總要故。又五會心中具含故。一會。薩怛多。般怛。二會。薩怛他。般剌舍悉多。三會。蘇波囉拏。摩訶般輸般怛夜。四會。薩怛多。般怛囉。五會。悉怛多。鉢怛囉。 秘密下。名句也。性常寂滅曰秘。體極幽玄曰密。相最精細曰微。用甚深奧曰妙。總言不可測也。伽陀者。明其咒中是孤起頌。大段曰章。五會起結也。細分曰句。咒語名文也。出下。德用也。咒是涅槃性。菩提智。諸佛母。菩薩師。教行門。因果道。故云出生也。又初二。實相般若。三是文字般若。四即觀照般若。 △子二。別詳十用。三覺萬德。十中盡攝。 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徧知覺。 神咒大用。略開為十。一因成覺果用。十方者。橫該塵剎。豎徹沙劫也。如來者。諸佛尚然。況眾生耶。咒心者。即心咒義。如來藏心流故。無為心佛說故。密詮三藏心故。諸佛心印法故。咒藏中之心故。諸咒從此流故。轉結心為咒心故。斷證惟心咒故。因此者。密因也。成覺果也。謂此咒心是正覺因。依此為因。然後得果。摸象曰。此咒是諸佛之母。出生如來真種子故。又此咒心即三藏心。性陀羅尼。即空藏心。體非對待。正覺也。稱陀羅尼。不空藏心。相具沙德。徧知也。智陀羅尼。即空不空藏心。用覆萬法。無上也。下九例之。 十方如來執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 二執降魔外用。執。捧也。諸魔。欲愛也。外道。邪見也。摸象云。此咒具大威神。是斷邪惑之金剛王寶劍。空藏心咒。降制見愛魔外。不空藏心咒。伏制塵沙魔外。空不空藏心咒。制伏無明魔外。 十方如來乘此咒心。坐寶蓮華。應微塵國。 三乘應塵國用。乘。運載義。摸象云。此咒運載眾生。脫離生死。是出火宅大白牛車。信論云。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空藏咒心。應變化土。不空藏咒心。應受用土。空不空藏咒心。應無障礙法界性土。 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 四含轉法輪用。含。包藏也。摸象云。此咒包羅萬德。具足法財寶藏庫也。空藏心咒。轉我空輪。不空藏心咒。轉法空輪。空不空藏心咒。轉俱空輪。 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於十方蒙佛授記。 五持蒙授記用。持。把握義。摸象云。此咒總持善惡諸法。是無上覺皇正印。空藏咒心。摩頂記人。不空藏咒心。蒙佛授記。空不空藏咒心。受記記人。 十方如來依此咒心。能於十方拔濟群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瘖瘂。冤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飢渴貧窮。應念銷散。 六依拔苦難用。憑仗曰依。苦有十。謂獄。鬼。畜。盲。聾。瘂。會。離。求。陰也。橫亦十。大橫有九。藥師。謂病厄。王法。非人。火焚。水溺。獸噉。墮崖。毒害。飢渴。智度八。瑜伽涅槃九。皆大橫也。小則無量。大小總別合言。成十橫也。難亦十。謂賊。兵。王。獄。風。火。水。飢。渴。貧也。摸象云。此咒為安隱功德之所住處。是離怖畏尊勝幢也。空藏心咒。拔脫分段生死苦難。不空藏心咒。解脫變易生死苦難。空不空藏心咒。世出世間一切苦難災橫。應念消散也。 十方如來隨此咒心。能於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如意。恆沙如來會中。推為大法王子。 七隨供如意用。順從曰隨。供養者。謂財法二施。衣食藥具四事等。摸象云。此咒隨順覺性。是從心滿願。如意珠王也。空藏咒心。供事智增知識。不空藏咒心。供事悲增知識。空不空藏咒心。供事智悲並運。真俗雙融。初心後心。地前地後。諸善知識也。正脈云。儀中供。事師用。會中推。嗣法用。義例一同。 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於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小乘聞祕密藏。不生驚怖。 八行攝親因用。流布曰行。一攝親用。親因。歷劫親緣也。攝授提獎也。二轉小用。祕密藏者。指此祕密咒心。亦即如來藏心。前云。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亦即三德祕藏。前云。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聞不驚者。能令決了不疑也。摸象云。此咒通達無礙。千賢萬聖所共適之通衢。空藏心咒。攝受界內親因。小乘聞法身德祕藏不驚。不空藏心咒。攝受界外親因。小乘聞般若德祕藏不怖。空不空藏心咒。攝受三界內外一切親因。小乘聞解脫德祕藏不驚不怖。 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 九誦入涅槃用。諷念曰誦。涅槃八相中。最後入滅相也。摸象云。此咒究竟圓滿。是法王詔告萬國之嚴勅。空藏咒心。入性淨無餘涅槃。不空藏咒心。入無住涅槃。空不空藏咒心。入如來大般涅槃。如華嚴涅槃等說。 十方如來傳此咒心。於滅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淨戒律。悉得清淨。 十傳付佛法用。弘道曰傳。佛事。舍利建塔。造像起廟等。法事。結集四藏。宣揚教乘等。戒律。囑累弟子人天。以木叉戒為師等事。燈燈相續。化化無窮。故云究竟住持三寶。摸象云。此咒永存不滅。普照世出世間。無盡大明燈也。空藏心咒。付僧戒律。弘範三界。不空藏心咒。付法弘傳。光揚萬有。空不空藏心咒。付佛形身。建立塵剎。上八相中。初該兜率。降神。入胎。出胎。出家。逾城等。成覺。成道相也。二降魔。四轉法。謂應國。拔苦。授記。攝親。供事。皆輪相也。九涅槃。十付法。亦滅中開也。若詳十相。如華嚴明。摸象云。以上十種。如華嚴十十法門。十者。數之成。故舉十以表無盡。   雲棲記云。有解。將十咒心共配十箇三法。如因此。是三因性。乘此。是理隨得三乘。恐初學信受。失誤不少。佛教持咒。今派別法。咒反無用。以客為主。一過也。咒是密教。今成顯教。教體違反。二過也。檢點咒文。何處正因。何處緣了。如不能派。則成戲論。三過也。書咒貯囊。帶供身宅。如王密語。不得宣泄。果十三法。何不直說。今既祕章。而作義解。四過也。因此乘此。屬三因乘。兩字猶同。其他執三般若。持三菩提。殊無意況。五過也。依此是三障道。須三善。除三惡。善惡相反。迥異餘九。六過也。又云。有文字咒。有實相咒。既指此為實相。宜一楞嚴定當。不宜妄立為十三法。雖顯誦功有十。咒本一非十法。七過也。十箇三法。梵語應別。豈一梵語成十華言。八過也。經言七常住果。何得扭而為十。每果一語。何劈為三。況經有而咒無。何乃割經附咒。九過也。此之十法分屬。究竟出何經論。何佛菩薩所闡。無據安得杜撰。匹夫矯詺。罪在不原。如何法王。烏容僣擬。十過也。   幽溪云。古人稱此。謂之十種咒心。此說非也。須知事雖有十。心惟一種。但此一心而有三義。量廓沙界曰大。即空不空如來藏咒心。體絕妄染曰白。即空如來藏咒心。用覆一切曰傘蓋。即不空如來藏咒心。   文句云。體無對待曰大。即如來藏妙明心元。如實空不空義。相絕塵染曰白。即如來藏本妙圓心。如實空義。用覆一切曰傘蓋。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如實不空義。下之十法皆以如實三義往釋。◎破曰。文句獨許空藏。斥無後二。何得今又引經三藏心義。消十法耶。起信論但二如實義。而無如實空不空義。今又妄添一種。而削後二藏名。豈不違悖佛祖。謬釋經文耶。 △子三。結顯無盡。 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囉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恆沙劫。終不能盡。 咒心如空谷。密語如聲響。呼召感應。傳宣無盡。本藏心故。法界性故。真如理故。功德法故。佛種智故。為字母故。祕密義故。諸咒王故。淨名謂廣說佛陀三句義。劫壽不能盡受。華嚴普眼門中。一句一義。書不能盡。今說此咒。亦復然也。 △癸二。眾生利賴二。子初。略出勝名。 亦說此咒名如來頂。 正脈云。比上全名。此為略目。獨稱佛頂。特顯尊勝。欲九界眾生奉持至敬。勿慢易也。一字佛頂輪王儀云。徧照佛頂。白傘蓋佛頂。光聚佛頂。高佛頂。勝佛頂。今此句中。普通五佛頂。又此。不但毘盧一佛五頂。亦該五方五佛。十方十佛。一切諸佛之五頂也。故下名云。十方佛母陀羅尼咒。亦名灌頂章句。 △子二。詳顯威德。威則降魔伏外。拔苦與樂。德則滅惡生善。革凡成聖。分三。丑初。初修托賴以勸持。 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汝下。一有學誦方遠魔。有學未盡者。小乘三果前。分段生死未斷。故。羅漢四果無學也。發心取者。重慮緣真。剋期取證也。坐道場者。句中意該大小。小則回心向大而坐佛場。大則直取菩提而登覺場也。不持無有遠魔者。亦小大互例。小應持咒。況大乘乎。以劣例勝也。大乘坐場尚持。況小乘四果乎。以勝例劣也。正勸必當持誦。咒有不可思議力故。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阿難下。二眾生書能除毒。諸界眾生。統舉諸國人也。樺。樹名。皮紅色。層數不一。薄軟可愛。貝葉者。貝多羅樹葉也。翻岸形。似椶櫚。直長高大。葉長廣。色光潤。如此方竹籜。較軟滑潔白。西域截方。橫書梵典。紙。即紙劄。素。如絹帛。者。迦波羅樹花。可以為布。高昌國有草實如繭。其中絲如細纑。名曰子。國人取織為細毛布。甚軟白淨。如此方綿花類。法華云。上妙細價直千億。前云。此寶花。緝績成巾。隨國生者。通明各土可書之物。如簡版等。貯囊帶身。書宅供奉。雖不能憶。毒不能害。十方諸佛。尚依此咒解脫苦毒。況于眾生。可不書寫佩帶以禮供乎。咒如阿伽陀藥。諸毒觸之。無不消故。又戴五會咒章。如佩易經全部。書六字咒名。如寫元亨利貞四字。神天欽仰。人鬼自益。 △丑二。中詳護助以出由二。寅初。總標二益。世出世間二利樂也。 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爲更說者。意義有二。一上勸有學眾生猶略。此下重為詳申。二上說遠魔除毒。未明所以。今由力能護助。故勸書持。救護。護生也。成智。助道也。世間。局六凡。眾生。通九界。前云。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彼由佛母真三昧。此由咒心不思議。法體相用。實無二也。 △寅二。別列多功二。卯初。約眾生以顯各益三。辰初。救護災難。 若我滅後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 若下。先紀時指人。初句。時。餘句。人。自誦。己利。教他。利人。誦者。前後開十。一書寫。二佩帶。三安藏。四供奉。五禮拜。六看讀。七背誦。八憶念。九受持。十見聞。自修勸教。俱有此十也。 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當知下。次正明救難。又二。初惡災救不能害。初二句。行人。火下。災散。咒是妙覺海。吸水珠。天甘露。故能除火水毒三災。持誦咒時。身不貪。口不瞋。意不癡。何害之有。災難合十。謂水。火。毒。咒。藥。氣。星。鬼。神。人。咒益結五。謂不害。不著。成味。不惡。加護也。 如是乃至。龍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 如是下。二惡生護不加惡。又二。先不能著害。開三。一加咒不著。水行曰龍。空行曰天。曲降曰鬼。直升曰神。上天曰精。下地曰祇。嬈害曰魔。妖惑曰魅。八類生也。惡咒。邪師咒術也。一善能消千惡。一正能治百邪。況萬德佛咒乎。故云不著。 心得正受。一切咒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心得下。二加毒即化。初句能化三業。咒心正受。不受邪受。一也。三業咒力。證入三昧。二也。次五句中列毒物。亦十。一咒厭。二蠱毒。三毒藥。四生金。五生銀。六毒草。七毒樹。八毒虫。九毒蛇。十毒物。咒厭蠱者。孔雀云。及諸咒術。一切厭禱。或被他人厭禱咒術。蠱魅惡法。或造厭書。毒藥等者。梵網云。和合百千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萬物毒者。孔雀云。雲雷電雹。龍魅鼠豕。蠅蠭蝦蛛。人非人等。一切毒氣。皆能害人者也。末二句所化甘露。一毒氣應念消散。絕無災害。二化成天甘露味。滋長法身。 一切惡星。並諸鬼神。磣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 一切下。三加惡不起。初三句能加惡輩。列四。一星。二鬼。三神。四人。磣者。食中有砂。喻心參毒不淨。多砂磧也。後二句所加不起。聞咒聲而意銷。見德容而心化矣。 頻那夜迦。諸惡鬼王。并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頻那下。次還加守護。初三句略舉二種。一鬼王。二惡眷。末二句出護所以。恩者。三寶恩德。佛威神。咒法力。行僧善也。既蒙其恩。禮應酬報。或冥守。或顯護也。 △辰二。助成道業六。巳初。資發通明。 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 先明聖眷護咒。此咒心中。密詮諸佛一切秘密法藏。故得金剛藏王常隨擁護。昔慈恩翻首楞嚴為金剛藏。以金剛王寶覺與楞嚴王藏心。無二體故。菩薩族者。揀非火頭力士等神。眾為眷者。以表藏性咒法。主伴重重。隨心應量。徧周法界。不孤起故。那由他。翻萬億。垓數。俱胝。翻百億。京數。 設有眾生。於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 設下。次舉從散心者。散非定心。亂非一心。治世涉俗資生業等。循常隨自意也。非三摩者。揀非常行。常坐。半行半坐三眛也。心憶口持者。謂忽爾舉心憶念。泛然隨口誦持。揀非不憶不持類也。散定相異。咒心體同。法華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剛王隨從不亦宜乎。 何況決定菩提心者。 何況下。後開發覺道人。又三。初標人況顯。決定揀前散亂不定心也。菩提。揀前非住三摩。速求正覺也。 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 此諸下。二冥加開發。冥暗隱默曰陰。催促迅疾曰速。開啟出現曰發。藏王精心與行人神識。一體無二。今以菩薩願心力。諸佛咒心力。行人念心力。心精通脗。當處湛然。心花煥發。圓妙開敷也。 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恆河沙劫。周徧了知。得無疑惑。 是人下。後圓證通明。記憶沙劫。豎窮也。本生本事等恒沙。藏王精心故。周徧了知。橫徧也。根性善惡等。重重主伴陰速。故得無疑惑。通明也。斷證因果等。行人識精開發故。金剛慧啟。蕩無纖塵。又有何等疑惑也哉。此即成就眾生出世智也。 △巳二。遠離雜趣。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 初二句。標時至果。第一劫者。從今發心持咒。修行之初時也。後身者。指最後成佛之一身也。乃至者。中間因地。未滿果位之界期也。設生雜趣。或染惡習。或受苦報。即妨道業。不能升進。承斯咒力。能令不墮也。 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并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 生下。二不生神鬼。生生。即指中間。從生至生也。亦十類。謂叉。剎。富。迦。鳩。毘。形。想。有。無。名義並如前釋。肇云。神受善惡雜報。勝人劣天。鬼則劣人勝畜。淨名疏云。皆鬼道也。下品惡業所感。有形即精耀。無形即陰隱。有想即神鬼。無想即土石。皆惡類生處也。今此咒心。最白淨法。第一善道。中間正直。永無諸委曲相。故不令生。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是善下。三不生貧賤。初五句舉人。七種法師行也。諸色。外供。五塵四事。百寶七珍等。圖印曰寫。安貯曰藏。後三句顯益。不生貧賤苦處者。貧則飢凍。賤則役使。苦則逼迫。今此咒心。富有萬德。第一尊貴。最極快樂。故令不生。 △巳三。常生佛前。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 此下。有四法益。一共與福報。初句舉人。諸者。該前讀誦書等七種人也。縱下。別列也。福業悉與者。由此咒心具足萬行。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故。 由是得於恆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 由是下。二共生一處。謂與諸佛。氣分交接。心精通脗。心不離佛。佛不離心。故生與佛同出一處。 無量功德。如惡叉聚。 無量下。三共聚功德。此咒密詮三德秘藏。則誦持者固已全具。故諸佛三身功德。無不集聚也。 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同處下。四共佛熏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戒定慧學。修成一片。故得同也。又真如正因。諸佛緣因。行人了因。三因一性。故得熏修。俱會一處。永無分散矣。阿僧祇。翻無數。華嚴一百三數不可說。當一百十九數。極言多劫。與佛同生不離之意。 △巳四。眾行成就。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是下。開六。一成律。咒即攝律儀戒。二得戒。咒即無作戒體。三精進。咒是破惡前陣。四智慧。咒是洞達初章。五清淨。咒乃遮持之根。六齋戒。咒為生善之基。故持此咒心。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諸佛本因。菩薩萬行。悉皆如意得成也。 △巳五。諸罪消滅二。午初。滅現在罪。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消滅。 初破戒罪滅。有二。一輕重齊銷。持者。受持心口。恒不忘失也。禁戒。大小乘戒也。未受時者。未受持此咒前之時也。輕重者。大乘十重。四十八輕。小乘四棄是重。餘篇是輕。咒後銷滅者。謂未受持咒前。雖破眾戒。既持咒後。不造諸惡。則從前眾破戒罪。無不頓滅。 縱經飲酒。食噉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 縱經下。二食噉並宥。五辛。蔥韮蒜等。種種者。三皈八關。七支四儀也。不淨者。違犯缺失也。亦約未咒之先。經今持咒已後。並皆宥釋。應知是大明咒。猶如慧日猛火。眾罪猶如霜露草薪。臨之無不焦乾灰燼也。 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 設著下。次違式罪滅。亦二。一不淨即淨。前云。著新淨衣。出入澡浴。然香閑居。今持心咒。三業清淨。外衣雖弊。行止元潔。故清貧不備。或頭陀苦行。與佛同行。無妨礙也。 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 縱不下。二不壇即壇。前云。建壇結界。行道安居。今持心咒。六根悉淨。內心既淨。外界何傷。維摩詰云。心淨土淨。咒本總相法門。寂滅場地。與佛菩薩同一性體。故不入壇。功德一也。 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 若造下。後極重罪滅。初五句舉重罪。五逆者。一弒父母。二弒羅漢。三出佛身血。四弒和尚闍黎。五破和合轉法輪僧。如華嚴孔目。四棄者。即婬殺盜妄。四重罪也。永棄佛法邊海外故。尼云八棄者。前四棄外。加觸與男身觸。入與染心男捉手。捉衣。入屏處。屏處坐。共語。共行。相倚。相期。覆遮覆他罪。隨。僧中未與作共住法。隨彼共住。供給衣食。四重罪也。 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誦此下。顯咒益。猛風喻咒。聚沙喻罪。以此咒風。有大神通威德猛力。吹則山崩地坼。何況沙業不散滅耶。 △午二。滅過去罪。 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 先積罪未懺。眾生。人也。劫來。時也。罪障。罪也。重則五逆十惡。輕則酒肉葷辛。罪分三業六根。障通生報後報。未懺。累也。因必招果。罪必報苦。時定不定。未可知也。 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消雪。 若能下。二以咒滅盡。初五句行持也。智者讀誦。愚者帶安。自利誦持。利他寫供。兼而行之。自他均惠矣。末二句咒益也。積業者。積生未懺業累也。業障與罪障有異。一業障通三界。罪障局三途。二惡業障成。始生罪障。業屬因。罪屬果。罪障因。報障果也。湯雪。喻也。讀咒於口。誦咒於心。書咒於手。帶咒於身。安住意處。供養館園。如是圍爐烈炭火湯沸咒勢力。縱有厚雪堅冰業罪報障。至此無不銷鎔滅盡。所謂千年室暗。一燈即破。是也。 △巳六。悟證無生。 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不久者。謂誦持咒時未久也。皆。指讀誦書寫持安供養七法師也。得謂定心得。悟謂慧心悟。無生忍者。生空法空俱空。無生法性理也。準下。三漸即獲。依前。三空後得。又仁王明地上始證。當知大陀羅尼。名曰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故此咒心。即眾生心。即諸佛心。三因佛性豈外此也。咒之得悟忍性。理亦宜矣。又所謂成出世智。發通是始。無生是終。正脈云。按六科。前四即為人生善。第五對治破惡。第六第一義入理。而前之救難。後之應求。乃世界歡喜。四悉如斯。餘可類知。又文句云。經曰。持咒之後。眾罪悉滅者。爲顯神咒威力。此咒即是密詮心性。故名咒心。倘覆罪而不作法。那與神咒體合。不能速除罪障。明矣。文釋曰。前云。持咒之後。輕重罪滅。種種不淨。諸佛菩薩。金剛天神。不將為過。罪未懺悔。猶湯消雪。不久得忍。若爾。咒即懺摩。何須作法。後云。此咒保護初學久修。入三摩地。身心泰然。於所生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誰知咒心。何假作法。是故至心持咒。無論作法不作法。解理不解理。並得滅罪得忍。不惟與登伽阿難同列。亦復與菩薩諸佛共座矣。何云但有遠益。厥罪不滅。決不能悟無生忍耶。如是解經。疑誤後學不少也。 △辰三。稱遂願求。前救難。屬悲拔苦。此應求。屬慈與樂。餘者通二。如理思之。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囉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 復下。先生前稱求。女人者。前通四眾八部男女。此局人中在家婦女。至心。意業。憶念。口業。帶佩。身業。以此咒心含藏法界。故令成孕。金剛利智。故令生男。柔順受領。生福德女。長生不老。得延壽命。如如意珠。圓眾果報。法身堅固。健相三昧。故令身根色力。亦如咒身咒力也。 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命終下。次歿後遂願。十方佛國樂土。隨願往生。轉女成男。邊地下賤。鬼畜雜形。決不受生。以此咒藏。即佛法界大光明藏。中道平等。一真無為。最尊最貴法性體也。兼前亦十。謂男。女。命。果。身。力。土。邊。賤。雜。譬彼農女。帶上神咒。聖詔便成皇后。生下男女。即為太子宮主。至於壽祿身力果報。及巡諸國。何比邊賤雜職。則知咒心尊勝。感而遂通。豈容議哉。 △卯二。約國土以顯普益。前明各人誦帶。各得其益。此惟書寫安置國邑。合方普益。即是世界歡益悉也。分三。辰初。諸難消除。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鬪諍。兼餘一切厄難之地。 先舉難地。大者國界封土。中則州郡縣邑。小則市聚村落。荒。疫。兵賊。小三災也。水火風雹。王官刑訟。餘厄難也。 寫此神咒。安城四門。并諸支提。或脫闍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 次教安供。又二。初安城剎。支提。此云可供養處。淨剎通稱。脫闍。資中翻幢。尊勝幢等。熏聞。闍訓作都。爾雅。謂之臺。脫者。積土脫落也。今是梵音。故此不取。雜心論云。有舍利名塔。無舍利名支提。今寫咒安。即為供佛真身舍利處矣。 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 令其下。二佩身家。行有六。謂迎。禮。敬。供。佩。安也。供通三業六塵。 一切災厄。悉皆消滅。 一切下。後結難除。佩身。則怨魔鬼畜害離。安宅。則風烟官賊患滅。咒是鎮國之寶。非和氏璧。照乘珠。所能並也。小三災。如瑜伽論。大三災。如因本經。外災內感。如顯宗論等。 △辰二。兆民豐樂。 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 初二句。標國人。隨句。顯有咒。後四句。詳多益。開六。謂天歡。龍喜。風調。雨順。榖豐。民樂。五榖者。麥黍粟菽稻也。咒乃天帝寶誥。四時宗。萬象主。故天地人和。 △辰三。惡星不現。 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 初略標。二。一鎮星變怪。一切星者。詳開如下。略則五星。勿哩訶娑。翻木星。亦名歲星。盎哦囉迦。翻火星。亦名熒惑。戌羯羅。翻金星。亦名太白。部陀。翻水星。亦名辰星。室折囉。翻土星。亦名鎮星。惡者。人事作乎下。天道應乎上。爻象動於內。吉凶現於外。心善星善。心惡星惡。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也。隨方變者。消災經云。或被五星陵逼之時。作諸災難。若太白火星。入於南斗。於國於家。及分野處。作諸障難。或鎮星侵陵。或進或退。怨家謀害。橫事口舌。厭禱咒詛。為災難等。鎮者。此五會咒。即佛五戒。儒之五常。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行。山五嶽。水五湖。人身五倫五臟。國家五教五刑。五方五味。五色五音。亦即娑羅王說。熾盛光大威德陀羅尼也。 災下。二顯咒利益。有五。謂災障消。橫夭脫。枷鎖開。晝安祥。夜臥吉。以此咒章。如提胃云。不死之藥。長生之符。常樂之印。萬神之父。眾靈之源也。 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 阿難下。二詳釋。二。先別明眾星現異。娑婆。統指大千。下之三星。別列百億中之一界。一。八萬四千災變惡者。亦隨人心善惡而變。波羅蜜行。變災為福。塵勞煩惱。變吉為凶。善則降祥。惡則降殃。非一定也。 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 二。二十八宿。孔雀經云。昴畢觜參井鬼柳。東方七宿也。星張翼軫角亢氐。南方七宿也。房心尾箕斗牛女。西方七宿也。虛危室壁奎安胃。北方七宿也。較于世典少異。東方七宿所屬七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南方七宿所屬七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西方七宿所屬七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北方宿所屬七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㺄。消災經疏。十二宮神。一天秤。辰宮鄭界。二金牛。酉宮越界。此二屬金。三人馬。寅宮燕界。四雙魚。亥宮衛界。此二屬木。五陰陽。申宮晋界。六雙女。巳宮楚界。此二屬水。七天蝎。卯宮宋界。八白羊。戌宮魯界。此二屬火。九魔羯。丑宮吳界。十寶瓶。子宮齊界。此二屬土。十一巨蟹。未宮秦界。屬水。太陰。十二獅子。午宮周界。屬火。太陽。如教乘法數引。◎幽溪云。二十八宿。以十二宮神為主。故辰宮角亢二星。亢金龍為主。卯宮氐房心三星。房日兔為主。寅宮尾箕二星。尾火虎為主。丑宮斗牛二星。牛金牛為主。子宮女虛危三星。虛日鼠為主。亥宮室壁二星。室火猪為主。戌宮奎婁二星。婁金狗為主。酉宮胃昴畢三星。昴日雞為主。申宮觜參二星。觜火猴為主。未宮井鬼柳三星。鬼金羊為主。午宮星張二星。星日馬為主。巳宮翼軫二星。翼火蛇為主。而日月二政。並居于子午卯酉四正之位。又為十二宮神之主。然此十二宮神。居東海中。白銀為山。黃金為闕。十二菩薩應身于中。為龍兔等。以作星主。慈悲教化。使同類莫惡。若蛟貉等。皆以其肖而攝之也。餘如登伽。文殊擇日等經。◎又消災經云。佛在淨居天。告諸宿曜。九執大天。二十八宿。十二宮神。一切聖眾。除災難法。◎俗書。十二宮神星名。子玄枵。丑星紀。寅折木。卯大火。辰壽星。巳鶉尾。午鶉火。未鶉首。申實沉。酉大梁。戌降婁。亥娵訾。恐人疑問。故此備錄。大惡星者。順則福應。逆則災應。書云。惠迪吉。從逆凶。故孔雀經云。諸星宿天有大威力。常行虛空。現吉凶相。為上首者。而為八萬眾星首也。問。大吉經明二十八宿。攝護國土。養育眾生。今云大惡。如何會通。答。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本願衛護。其奈眾生同分業厚。感召乖錯。惡運禍兆。相延而起。如前一洲。祇有兩國。惟此一國。同感惡緣。覩諸不祥。慧孛飛流。彼國眾生。本不見聞。孟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今言星惡。是之謂也。◎問。經言。十二宮神即十二菩薩。應身海山。慈悲教化。現為龍馬。弘護眾生。今云為惡。如何通耶。答。菩薩度生。不出二法。善者攝護。惡者折伏。今為宿天。順之則吉。逆之則凶。今云災變。大惡星者。殆亦逆行。現化眾生。用以怖惡。令其改過。拔諸苦報也。佛今教咒。猶古君相。見災變象。不事祈禳。即修德政。亦應逆順吉。冥宿本願。除減災祲而已。何怨星天為哉。◎舊解新說。如理詳察。圓通佛經。毋礙辭焉。 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 復有下。三。八大惡星。長水謂金。木。水。火。土。羅。計。慧也。雖有善宿。變即成災。為主者。溫陵曰。二十八。四方之紀。八則五行之經。及羅計孛也。八萬為緯。組織以成天象。孔雀經云。日。月二宮。辰。歲。熒惑。太白。鎮。羅。慧孛七曜。九執曜天。巡行二十八宿之時。能令晝夜時分增減。世間所有豐儉苦樂。皆先表相。作種下。 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 四現形生異。種種形者。日月則珮玦。慧孛則飛流。星象遲流伏逆四種。遲則滯行。流則預度。伏而不現。逆而不順。辰宿災祥。如前文說。種種災者。牛主耕。女主織。箕好風。畢好雨。是恒行也。天文書云。熒惑舍命。國為飢饉刀兵。七宿黃。兵大起。一星亡。則兵喪。消災經云。或被五星。羅睺計都慧孛妖星。陵逼帝座。於國於家。及分野處所屬宮宿。災難競起。孔雀經云。此九曜等。有大威力。能示吉凶。偈曰。三十七宿曜二十八宿及與九曜。出沒照世間。示其善惡相。令晝夜增減。今此災異亦應其逆。非星願為。是變怪也。 有此咒地。悉皆消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有此下。次總結諸災不入。初二句鎮消。後四句永離。梵語由旬。此云限量。大論云。由旬三別。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據下方量。十二旬界亦有四百八十里之遠也。吉凶先兆曰祥。惡災悉消永不入者。有二義意。一。一心持咒。六根離塵。各有一千二百功德。故十二旬災除惡滅。二。咒心為諸佛之母。菩薩之師。提胃經云。大道之元。泥洹之本。天持之。和陰陽。地持之。百物生。溫陵曰。咒力協乎百順。故惡變悉滅於天。災祥不入其境。消災經云。此陀羅尼。能成就八萬種吉祥事。能除滅八萬種不吉祥事。若有國王大臣。及諸眷屬。一切庶民。念此陀羅尼一百八徧。或一千徧。一日二日三日。及七日等。依法受持。至心讀誦。一切災難悉皆消滅。不能為害。變災為福。皆得吉祥。則佛頂咒神功叵測。豈凡心所能度哉。 △丑三。後位承益以保證。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 先承明保安益以結勸。是故者。承前起後之詞。前明十益。謂滅災難。發通明。離雜趣。同佛德。眾行成。諸罪銷。生忍得。百願遂。護國界。鎮惡星也。故此結勸當求解證。初學。可知。諸修。中行。後學也。亦開十益。入定。心泰。身安。無魔。鬼。神。橫。殃。業。債也。以此咒心。如聚寶盆。天子赦書。利樂若是。 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淨僧。於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於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汝及下。次正示無過咎以終證。初二句。勸現眾。次二句。勸當學。依下。離四過。欲求感應。須四法緣。一壇淨。二戒具。三僧真。四無疑。設犯四過。壇差。戒缺。師穢。多疑。則不能悟證也。是善下。定心通。生身。現身即證也。心通明。心見性也。便妄。佛為保證也。準前。三七百日咒後。有四。一十佛摩頂。二身心明淨。三利證初果。四鈍解成佛。據後。十方諸佛咒訖。明三。一。八萬剛王發宿命通。二。十佛與德熏成萬行。三。七種法師皆得法忍。故能持咒。斷疑生信。決得證通也。 △辛三。會眾願護二。壬初。外眾保護。外現世間天神之相。故云外眾。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初句結前。語者。指前勸持。護助。保證。三章咒益說也。會下。生後。分五。一。百千剛王。此現金剛王身。揀異後菩薩也。如圓覺經十二大士。第四名金剛藏。至後護法會中。復有火首。摧碎。尼藍婆等八萬金剛。而為守護。今此例然。修菩提者。持咒返聞。必成覺果。 問。咒自有力。何假力士護為。答。持咒約自力。外護承他力。因之功德巍巍。不可測知。 問。無緣真慈。一切皆護。何專持咒。獨加護耶。答。一遵佛勅命。二隨菩薩願。如前所說。三咒即金剛王劍。持之同一聲氣。四行人自力。即正因性。如戰將把舵。神咒勢力。即了因性。如堅甲利刃。輕快好船。剛王他力。即緣因性。如三軍助陣。順水順風。然助聖主。得勝成功。若助草寇。無益受害矣。 爾時梵王。并天帝釋。四天大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 爾時下。二。兩界天尊。梵王。色界尊。帝釋。欲界尊。四王。四洲尊。審者。詳察果實也。修學善者。咒心純善。毫無惡也。一生如願者。令其現生證通也。弘法度生。事事稱心。持咒行人。如領法王嚴勅。諸國王臣尊貴保護。幹辦如意。 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荼王。毘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於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復有下。三。八部神王。勇烈曰誓。期望曰願。菩提道心。因也。速圓正覺。果也。護亦多意。一遵奉佛勅。二咒具神號。三不違本願。四嚴自因果。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并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於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復下。四。三宮天主。日月星。三光也。風雲雷電雨。五師也。年歲。四季神也。巡官。直月日時。功曹也。施食經云。遊行神眾。抄錄善惡。我亦等者。謂十類主。保諸定心修人。安坐道場。剋期取證。護諸散心行人。得離魔鬼。十力無畏也。以眾主宰。權實難思。三光。是攝善。五師。通折惡。歲巡。兼賞罰。今得保護。威光。善者來。惡者去。福者賞。禍者罰。持咒如讀書人。必為世用。王臣宰執無不作養舉薦。不咒無用。衛持何益。 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并風神王。無色界天。於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復下。五。三行神祇。海渚。水行。山土。陸行。地祇也。萬物。人中精靈也。盡欲界矣。風天。空行。天神也。盡上色空界矣。又水地風空。亦該火天。山則七金五岳。海攝四河九江。土則田園。地則城林。萬物。主藥樹。苗稼神等。風王。主也。前之風師。臣屬。又風攝空神。前云。舜若多神。無身覺觸。既為風質。其體元無。無色界天。下云。是四空天無業果色。今云同時稽首。但無麁色。非無細色。中陰經亦云。無色界天。禮拜世尊。涅盤云。非想等天。若無色者。云何得有去來進止。阿含云。舍利弗滅。無色天淚。下如雨細。仁王云。無色界天。雨諸香花。華嚴云。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身香。神亦列十。山。海。地。水。陸。空。精。祇。風。天也。菩提。成佛果也。無魔。破五陰也。保得護無者。實則凡類神天。霑妙咒力。脫苦得樂。皆領佛恩。常加守護。權如華嚴明。皆佛海印三昧威神所現。各一法門。為法界統。今此佛頂咒心。即一法界心印。凡所在處。神天擁護。正如兵符。符到令行也。 △壬二。內聖救護。內具出世賢聖之德。故云內聖。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此則本迹雙彰也。先標迹敘儀。八萬恒沙等者。表破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恒沙無明惑故。金剛三昧。證入究竟堅固之理。故稱金剛。顯密教行皆從此出。凡聖因果皆從此生。故稱為藏。慈威尊勝。折攝並行。故稱為王。內祕諸佛果。外現菩薩因。度眾生。智悲雙運。降群魔。山杵碾摧。故稱菩薩覺有情也。在下。儀也。起座。定心意善。禮足。戒身根善。白言。慧口語善。 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世下。二正明護持。分二。先顯本久護。功業久成。因久圓也。久成菩提。果久滿也。不取涅槃者。以悲增故。願度眾生也。隨咒救護者。以護法故。帶果行因也。三摩者。返聞心咒成定也。正修者。一心持咒通明也。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餘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 世下。次跡今近護。問。咒實諸佛宣傳。何勞菩薩護持。答。佛來此界八千返。已說咒多番。今會復又重說。唵後方為正咒。前皆歸請三寶威力。或各心咒。以諸聖護生。心願同也。今菩薩護持。亦有多意。一對佛。遵勅一。同心二。二在自。滿願一。加行二。三望咒。傳流一。助驗二。四約生。離障一。成果二。既成八益。理應隨護。中分四。一定散俱護。初四句。定心修持。修心者。返聞。咒心。皆修心也。正定者。聞思三昧。密行三昧。皆正定也。在場。常坐。經行。常行。亦兼半行半坐三昧也。乃至二句。散心行持。此約初心間斷。有時散亂。不能一心。或發心起修時。後亦有出入去來。是則散心不異定心。遊戲不異三昧。聚落不異道場。又有世俗男女。不拘時分。隨自意持。亦稱三昧。所謂治世語言。皆順咒心。資生等業。不違實相。縱在散戲。亦何礙焉。我等三句。通常隨侍。菩薩本願。不因散戲而不隨護。然持咒者。自生敬信。毋得有愧於慈士也。 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禪者。 縱令下。二魔魅盡祛。又二。先正明並遣。魔王。欲界頂居。自在。色界頂天。如下識陰魔說。求便不得者。彼得五通。戀此塵勞。於三昧時。僉來惱亂。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又加菩薩威光照被。陰魔銷滅。天魔摧碎矣。十由旬外者。由字改二字。合前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譯人筆誤。亦可表十恒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徧虛空界。大力鬼神。禠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況小鬼神。不去百千萬里外乎。 除下。次開除樂修。發心。菩提善道心也。樂者。喜好傚學意。禪者。一心返聞持咒。真正楞嚴定也。故不驅除。許令親近。 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 世尊下。三違越必滅。銷壞曰殞。杵魔首者。菩薩慈威折攝。如人父母笑罵。皆為拔苦與樂。今此顯正摧邪。真是善巧大用。隨機示現。法應爾故。孤山云。若涅槃殺一闡提。法華破諸惱亂。仙豫之誅淨行。滿足之僇眾生。皆由住無緣慈。得一子地。乃能如是。 恆令此人所作如願。 恒令下。四常令如意。謂世出世一切因果。無不隨心應量。非藏王護。鮮克有終。施益開十。一擁衛道場。二隨侍經行。三散心永護。四遊戲常從。五遣魔褫魄。六祛鬼潛形。七邪神禁去。八善心許親。九殞碎侵擾。十恒令如願。菩薩悲願廣大若此。故華嚴十地。而為說法主也。 △丁三。說妙禪那。歷六位超出藏心。乃證道也。 亦名六位修證因果周。或名初後該徹周。從此阿難。至下八卷。名為邪觀文末也。禪那者。準圓覺經。性則圓心為體。寂為相。超礙順覺為用。修則不取二為行。寂滅輕安為相。今說。性以圓妙心為體。智斷為相。該因徹果為用。修以斷惑證真為行。登九聖位。三漸頓圓。八地互攝為相。乾慧至後等覺。地位有八。利者。聞性定初。隨即悟入。鈍者。聞修行後。解行證也。於三藏中。空不空如來藏心止觀。總以三如來藏心。止觀圓融為禪那也。正脈云。此皆不離前之性定。喻如華屋。前但得門。今則陞堂入室矣。 △中分二。戊初。阿難謝教請位二。己初。述過謝益。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於諸漏心未求出離。 先具儀述過。初三句具儀。我下。述過。愚則難明。鈍則難斷。好則躭著。聞則名言。諸漏者。塵沙無明。不獨見思。見惑雖斷。修惑未盡。故云未離。 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 蒙下。次謝教獲益。前二句謝前選根加行。二門教也。後二句得益。正助分明。進修快安矣。 △己二。請位拜瞻。 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 先正請諸位。初三句確指果前。云何下。歷諸因位。至何漸次二句。釋含二意。一。應安涅槃前後云何之前。譯人筆誤。錯簡於此。二。下云。是種種地。皆奢摩他。毘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故置中間。始終不離增進修行之漸次也。問。諸位漸登。何名圓頓。答。理則頓悟。事非頓除。是則圓融行布。二無礙焉。乾慧地。位初。等覺。因位極。四十四心。信住行向。四加也。順文如正脈疏云。前是舉其中位。下乃原始要終。當始也。用何漸次。發足修行得目。至終也。詣何方所。深入地上成名。又始至三漸。得修行目。終至見道。成入地名。不了原要。故問何也。末二句。等覺妙覺。因果交際。因圓未窮。果滿更昧。故問云何。又十地後。立等覺位。斷證有無。不知所云。故問何為。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眾一心。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作下。次拜同眾仰。翹待曰佇。凝睛曰瞪。茫目曰瞢。觀望曰瞻。欽奉曰仰。 △戊二。如來對示緣起。染淨二緣皆依心起。眾生依本覺而起不覺。即染緣起。遂成十二類生苦海。諸聖依不覺而起始覺。即淨緣起。遂成十二聖位果海。分三。己初。讚許。 爾時世尊讚阿難言。善哉善哉。 初讚善。利現未請。一善也。求入佛道。二善也。 汝等乃能普為大眾。及諸末世一切眾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於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 二述成。初四句。述初善意。修下。述後善意。亦牒示也。三摩。別指耳根三昧。通顯楞嚴大定。云大乘者。一映前佛意。定有三。下。定心所。中。八定等。上。佛性定。今上定也。又大乘起信論。佛定三。初本覺佛定。次始覺佛定。又三。一名字覺佛定。二相似覺佛定。三隨分覺佛定。後圓覺佛定。云佛三摩盡。當成佛矣。二揀顯意。揀人天乘。即諸二乘三乘。願為大乘。十方佛土惟一佛乘。無二三故。凡夫。十二類生。不覺凡位。始也。涅槃。十二賢聖。妙覺佛位。終也。懸。遠也。初後因果最為懸遠也。無上路者。位有高下。惑有麤細。智有明昧。斷有厚薄。證有分滿。用有優劣。堂有內外。室有淺深。道有曲直。路有遠近。不明斯旨。非真正行。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汝下。三誡許。六十聖位。漸入漸深。非如魔外。都無位次。若不預辯。涉進乖源。故誡諦聽。無聞錯認。得少為足。事非輕少。故須明示。免招大過。省墮阿鼻。故許為說。 △己二。誠聽。 阿難大眾。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刳者。刮。剔。空。虛也。刮去妄念。以領真教。虛淨聖心。以絕凡惑。 △己三。正說二。庚初。總標。 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 先所依真如。性即真如。法界。藏性。妙是空藏。明是不空藏。圓是空不空藏。生滅門中。本覺圓明。亦即圓成實性。能離也。名相。是假法。徧計執。界生。是實法。依他起。所離也。起信論云。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故名真如。 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 因下。次所起生滅。依真如而有生滅也。前三句。略示染緣起。因妄有生者。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因生有滅者。細麤四相。遷流不息。轉至無情成壞。有情生死也。因有生滅。稱名為妄。遂成二倒。所謂依本覺故。而有不覺相也。 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 後五句。略示淨緣起。滅妄名真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發真歸元。世界銷殞。論云。依不覺故。說有始覺。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以始覺者。即同本覺。二轉依者。義例識論。轉眾生煩惱而依菩提。轉世界生死而依涅槃。乃佛智斷二果號也。 △庚二。別釋二。辛初。詳示染緣起。徧成二倒三。壬初。總標勸識。 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 阿下。初按定問意。三摩。從耳門入。直詣者。十方如來同一直道。始終地位。中無曲相故。涅槃。極果。 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 先下。二勸先識倒。因者。一對果曰因。二緣起因由。阿難但問修行地位。而佛勸先識二顛倒因者。當知能識二倒染因染果。後可翻取六位淨因淨果。故未談十二位。而先明十二類。如前教觀。正徧知與性顛倒名號何在。又令審詳根塵何處顛倒。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意無異也。正脈云。眾生世界。即情世界。惟正非依。此蓋於一正報分。約因果成二倒耳。至後自見。真際云。前明世界相續。惟在依報。謂四大因起等。由前答滿慈問。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故。此明世界顛倒。蓋指正報。即十二類生。以答阿難修三摩地。所入地位故。位由悟入。悟必由迷。迷之為凡。悟之為聖。皆正報事。非器界相。◎吳興云。世界顛倒。為指正報者。恐未然也。三世四方。顯是依報。◎集註引吳興未然。圓通疏依會解。錯將真際為吳興說。蒙鈔雙引。二師不混。◎今為斷曰。真際意是。吳興說非。前云。何名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下云。何名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立界立。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據前後文。皆指正報。破斥情身。決無世界遷方之相。謬矣。 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顛下。三結歸所問。十二類生。顛倒妄想不起。即成十二聖位。圓妙明心本定。前云。汝但不隨分別。則汝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文句云。然妙性圓明。正是直指現前介爾心性本自如斯。非指最初以為本來。而謂在昔元無。于今妄有也。蓋現前一念介爾之心。本自不可思議。法爾恒然。故稱妙性。本自豎窮橫徧。了了常知。故稱圓明。本自具足十界依正諸法。不可以名狀。故稱離諸名相。本無世界眾生。倘不能直下薦取。歸諸空劫以前。則迷頭認影。辜負圓音甚矣。又眾生迷此現前一念之性。著相計名。是謂轉菩提依煩惱。轉涅槃依生死。如水成冰。如來達此現前一念之性。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是謂轉煩惱依菩提。轉生死依涅槃。如冰成水。但轉其名。元無實性。後又說云。三世與彼四方和合。互相涉入。因變眾生成十二類。是故一念無明。不覺心動。動即有聲。即有色香觸味法等。惑業苦報如惡叉聚。然遠論動源。過在無始。近論只是當念。一念不生。六妄自息。惑業苦三。如花滅空。故曰顛倒不生。真三摩地也。   今總斷曰。前段明一念性真。後段明一念心妄。若真。後亦應真。若妄。前亦應妄。真妄不一定。云何通佛經。後說是正。起信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即有苦。果不離因故。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等虛空徧。法界一相。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故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從本已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前經亦云。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由是生生雜染流轉。前說為非。直指。曲指也。現前非妙。落三世生滅故。便是昔無今有。何云本自。如斯一念。非明王所。動無明故。便涉一二三數。何云不可思議。介爾非圓。邊小不徧周故。何云豎窮橫徧。了了常知。然此心性為六根性。為六識心。為王為所。三性中何性。圓成耶。徧計耶。依他耶。四乘中何心。二乘心耶。大乘心耶。一乘心耶。佛乘心耶。既云現前一念。介爾心性。忽然非真常故。何云法爾恒然。又云。本具十界依正。即歸空劫前後。便成名相。豈是圓明妙性。前云。迷妄有虛空。空生大覺中。如此直屬妄念。薦取何益。全迷非悟。在冰非水。菩提遙遠。轉依無日。前云。認悟中迷。蒸砂作飯。下云。迷理為咎。隨念所使。正此意也。   或問。一念介爾之心。即是生滅妄念。然此圓明妙性。畢竟將何指示。答曰。初之十顯眼中見性。次之揀選耳門聞性。下之六塵不緣。六根無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即觀音云。由我初獲妙妙聞心。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豈非開示眾生佛之知見。直指圓明妙性也歟。◎問。佛不直示修證六位。而又委明類生二倒。意果何如。答。略含二意。一者。佛從生成。悟由迷發。又不破妄。何能證真。因地不真。故果招迂曲。故先說二倒。後詳六位。二者。佛談一經。始終不二。初說用諸妄想。二根本中。生死根本。用攀緣心。四卷二決定義。初之以生滅心為本修因。即今識二倒因意也。初說常住真心。二根本中。菩提根本。識精元明。二決定義。後之不生滅心為因果地。即今二轉依果意也。是知眾生以生滅想念為根。諸佛以不生滅心性為本。前云。汝以色空。傾奪于如來藏。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下十卷末。全以生滅想念為五陰元。信論亦云。遠離微細念故。得見生性。離念相者。是佛法身。當知真如自性有妄想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以離念境界。始相應故。文句云。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實違佛經意旨。今此特申破斥。 △壬二。別開徵釋二。癸初。徵釋眾生顛倒三。子初。標牒眾生倒名。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 對上勸識。曰徵牒。云何也。望下釋結。曰標起。名倒也。五陰色心名眾生。眾法相生故。顛倒者。眾生別業九相顛倒也。 △子二。總釋二顛倒因。皆由迷真起妄。故成二倒之因。 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 先示迷真因。性明心者。即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也。性明圓故者。明則明心明境。圓則通妄通真。即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起信論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是也。因明發性者。明即妄明。發性即業識。前云。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論云。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性妄見生者。即見分。前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論云。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從無成有者。即相分。前云。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論云。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此言由本覺體。不覺一念妄動。而有無明。因無明而生業識。依業識而轉成見分。緣見分而有根身世界也。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 此有下。次躡成倒妄。初妄相元無。此者。躡上言。能有。能緣見也。所有。根界境相也。非者。虛無義。貫下二句。能因謂不覺。所因謂業識。能住即業識。所住即見分。如此無明三細。本無能所六相。下云。七趣昏沉諸有為相。於圓明心。皆如空花。但一虛妄。更無根緒。信論亦云。世間一切境界。皆依妄心而住。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 了無根本。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 本下三句。二因無妄立。本無者。本無有住因也。建立者。妄立二倒相也。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前云。覺明為咎無明。所妄既立業。明理不踰見。以是因緣。現聽生不出聲界。論云。惟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 △子三。別釋生倒業相。 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 先釋。二。初迷真因生三細。初四句。無明業相。迷。不覺也。圓明。真如本覺性也。虛妄。無明也。論云。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境界。皆依無明妄心而得住持。妄性。業識也。所依者。依。因也。能依謂業識。所依謂無明。與上能所各別。並順文釋故。理實前後文義。能所通局雙可。無體。非有者。有體則有依。無體則無依矣。前云。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將欲三句。能見轉相。真轉妄性。覺見不覺。明已無明。到此。何能復元真也。長水曰。由前動故。覺動希靜。嫌妄欲真。希欲既生。轉增迷悶。不復元靜。但得影真。是虛妄心所變起。故云非真真如性也。非真二句。境界現相。非真。妄也。非相。影也。真真如性。本不因動而立於靜。本不因妄而立於真。從轉能緣見分。變起一切所緣境界。是故非相現相。長水曰。已成虛妄。故云非真。而求於復。便現妄相。此即所變似影。轉成世間諸相也。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發生。 非生下。二境界緣生六麤。一智相。生住者。躡上眾生曰生。世界曰住。亦即生住異滅四相也。心法者。躡上業轉曰心。境相曰法。亦即色心五陰也。三細非生。執有生滅。三細非相。執實心法。摸象云。舉生住。該異滅也。舉心法。該身受也。長水曰。非。妄也。無而忽有。故生。有而暫止。故住。緣慮相續。故心。染淨差別。故法。體元不實。故皆言非。論云。智相者。依於現境。心起分別。愛與不愛。又云智識。分別染淨法故。此法執俱生也。 展句。二相續相。展轉者。謂身受心法。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也。發生者。謂諸有為相。生滅遷流。終而復始也。前云。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即續識義。論云。相續相者。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又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未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現。未來之事。不覺妄慮。此法執分別也。 生力發明。 生力半句。三執取相。由前心起分別。始發無力。展轉漸麤。生長有力。不惟執法。更起我相。論云。執取相者。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又云。即相續識。依諸凡小。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名為意識。此我執俱生也。前云。根中積生。無始虛習是。 發明半句。四計名字相。世界諸法。建發字號。人我眾生。標明名相。故云發明。論云。計名字相者。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又云。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分離識。又名分別事識。依見愛煩惱增長。上增愛。此長見。義故。此我執分別也。前云。三界眾生。世間見惑。是。上四麤。屬惑道。 熏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 熏下。五起業相。熏者。謂遠依無明。近由見思熏習成也。業者。淨染善惡業也。十二因緣中。無明愛取。惑為能熏。行有。業為所成。同者。憎同業。愛同業。天同業。人同業。卵想同。胎情同。卵又魚同魚。鳥同鳥。胎又仙同仙。龍同龍。感者。能招為感。所招為應。易曰。同氣相求。感也。同聲相應。應也。因者。業感為因。報應為果。論云。起業相者。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此一業道也。 相滅一句。六業繫苦相。滅生果報也。十二緣中。生。死。識。名色等。聖則變易生死。凡則分段生死。婬殺盜。三業為因。胎卵等。四生為果。又婬愛因。相生果。殺盜因。相滅果。又同想成愛。異見成憎。濕以合感。化以離應。前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常在纏縛。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常在生死。論云。業繫苦相者。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此一苦道也。 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由是下。後結。前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癸二。徵釋世界顛倒三。子初。標牒世界倒名。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 四大根身。名世界。身段貿遷故。顛倒者。世界同分。三細顛倒也。 △子二。別釋界倒報相。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 先釋界。是者。躡上界言。能有。能現根界境相。所有。所轉見分心性。前云。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六根五體。成分段故。即有上下方隅。云界立也。 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 非下。次釋世。能因。能依業識。生也。屬現在。所因。所仗不覺。滅也。屬過去。能住。能緣見分。當生也。屬未來。所住。所托業識。現滅也。非。不可也。無。難定也。遷句釋上。由今昔遷流。故不可說實有能所因也。由現未不住。故難斷定實有能所住也。既過現未。流數有三。云世成也。前云。我觀現身。豈惟年變。兼月日遷。剎那念間。不得停住。又云。汝身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皆明身中貿遷世相。 △子三。總釋二顛倒果。皆因認妄為真。故感二倒之果。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 初二句。世界果。三世。約心。念念遷流不住。三細識也。四方。約境。分段定成界畔。四大相也。涉者。世方合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故。次二句。眾生果。以世涉方。以方涉世。既成十二。眾生正報。因果和合。根塵應數。而成變化。亦十二也。問。前流三疊。何成千二百功德。今涉一轉。何成一十二類生耶。答。前五卷云。煩惱菩提。生死涅槃。惟一六根。更無他物。准知。只在識不識凡聖倒正因果耳。前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初云。不知二本。用攀緣心為生死根。用識精明為菩提本。今云。識此二顛倒因。斯即如來真三摩地。則六位功德。在識二顛倒也。又墜易。故一轉。升難。須三疊。 △壬三。雙結詳示二。癸初。總結二倒因果二。子初。結二倒因。 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 先別結二因。二。初結世界因。是故者。結前起後詞也。世界。總結。下六因字。結前因住世也。下五有字。結前是有界也。因動有聲者。因空生搖。空大。聲塵也。因聲有色者。由動靜。有明暗。堅明立礙。故有火大。色塵也。因色有香。香。氣也。由色明暗。氣有香臭。搖明風出。故有風大。香塵也。因香有觸者。由氣違順。觸有離合。明覺立堅。故有地大。觸塵也。因觸有味者。由觸澀滑冷熱。味生酸甜苦辣。寶明生潤。故有水大。味塵也。因味知法者。由味恬變。生滅法想。心想醋味。口中涎出。故有識大。法塵也。知通根識二大。六塵六大。皆世界分。前云。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清淨四大。浮根四塵。因名意思。流逸奔法。是則六根身界。不離能所大塵也。 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 六下。二結眾生因。世界。因三細。眾生。加六粗。摸象云。因味知法。便接意根。次接六想。則六境六情共成十二區。名一輪轉。循環無已。吳興曰。以後例前。則有聞聲見色等義。溫陵曰。由此六境。發起六情。名六亂妄想。正為惑業之本。故名業性。十二類生因此輪轉。下云。見聞覺知。若非想元。寧受妄習。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光明經云。眼根愛色。耳分別聲。鼻齅諸香。舌嗜於味。身著諸觸。意分別法。妄想。惑。業性。業。區分。報也。 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 是故下。後總以結成。前二句。總結成界。次二句。總結成生。世界謂六塵。眾生謂六根。前云。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見無性。故以根塵。十二窮變。一旋一復。相織無盡。眾生身界。依惑業苦。三道牽連。如旋火輪不息也。 △子二。結二倒果。 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初二句。躡上因也。輪轉。根塵十二旋也。顛倒。界生二倒因也。次九句。生後果也。因必感果。故曰是有。有世界者。即前是有所有。分段界立。非因無住。遷流世成。乃至因動有聲。因味知法。世界果也。有卵胎生等者。即前因有感業。相滅相生。世方相涉。成十二類。乃至六亂想業。十二輪轉。眾生果也。 此十二類。四生為總。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八類為別。前云。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有色。情而合。無色。情而離。依胎而變。有想。想而合。無想。想而離。依卵而變。非有色。情離而合。非無色。情合而離。依濕而變。非有想。想離而合。非無想。想合而離。依化而變。四句料揀。胎卵。勝中勝。濕化。勝中劣。有無色想。劣中勝。非有無色想。劣中劣。二句分別。不出情想。卵。想也。胎。情也。濕。情合也。化。想離也。下句。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胎濕情合感也。又云。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卵化想離應也。如法思知。 △癸二。別詳十二類生。分二。子初。別列十二。丑初。卵生。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迴。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 文分四。一惑。由因者。前云。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則世果以三細惑為其本也。下輪迴。世也。顛倒。界也。後並倣此。今初。卵惟想生。云虛妄者。浮偽不實故。輪迴。約心。勝負想也。前云。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顛倒。約境。飄搖相也。動者。輕舉狂掉故。前云。因動有聲。 和下。二業。鼓發習風曰氣。即勢力也。卵以氣交故。如雄鳴上風。雌鳴下風等。和合者。三世四方。和合相涉也。上下高低曰飛沉。升降不定。故云亂想。前云。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八萬四千者。即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愚迷晦昧。謂之惑。起造諸行。謂之業。轉即八萬功德法門。如四卷明。 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如下。三報。瑜伽俱舍等論。依殻而起曰卵。稱名為卵生也。羯邏藍。翻凝滑。入胎初位。胎卵未分之相。此亦隨取。非各局定。如是故有者。前云。熏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流轉國土者。前云。乘此輪轉世顛倒相界故。是有世界卵生等也。 魚下。四類。高舉想業。報感鳥類。沉重想業。感魚龜類。充塞者。橫徧豎窮也。下倣此。 △丑二。胎生。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 由下。惑也。胎因情有。云雜染者。恩愛牽纏故。輪迴。是世。約心。爾我情也。後云。迷理為咎。痴愛發生。欲者。綢繆貪戀故。後云。愛發徧迷。故有欲性。顛倒。是界。約境。希須相也。後云。化迷不息。而有界生。前云。因聲有色。和下。業也。潤濕濡滯曰滋。即涎液也。胎以精交故。如男精女血等。邪正曲直曰橫豎。聰鈍各別。故云亂想。 如是故有胎遏蒲曇。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如下。報也。瑜伽論云。含藏而出。名胎生也。遏蒲曇。翻疱狀。第二七位。胎卵已分之相。人下。類也。人仙是豎。龍畜是橫。下云。情想均等。生於人間。正也。情多想少。流入橫生。偏也。 △丑三。濕生。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 初惑。濕以合感也。云執著者。堅持不捨故。好惡心情也。趣者。聞香奔向故。吸取境相也。前云。因色有香。二業。依炎附勢曰煖。即陽和也。濕以陽生故。須水火交濟成者也。仰轉俯伏曰翻覆。往還無際。故云亂想。 如是故有濕相蔽尸。流轉國土。含蠢蝡動。其類充塞。 三報。俱舍論云。假潤而興。名濕生也。蔽尸。翻軟肉。濕生初相。既不入胎。無前二位。四類。蠢約情。愚鈍無知貌。如蜎飛類。合轍曰。蠛蠓。莊子。醯醯雞。小似蚋。喜亂飛旋。蝡約形。柔弱難狀貌。如蜫虫類。淤泥微細中虫。惟見其動。背面難別。蜉蝣蜏虫。朝生暮死。蟣蝦虫。溫生寒死等。 △丑四。化生。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 初三句。惑道。化以離應也。云變易者。遷移不常故。前後想也。假者。隨緣改轉故。借托相也。前云。因香有觸。次三句。業行。捨此仗彼曰觸。即際遇也。化以觸類變故。心境無分定者也。喜鮮棄舊曰新。故輕重不休。故云亂想。 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次二句。苦報。論云。無而忽有。名化生也。羯南。翻硬肉。化生初相也。纔生即飛。故無前位。末二句。類生。蛻。退脫也。蛇蟬所解皮也。轉蛻。喻故形易蛻。飛行。喻新質易舉。蛻行為飛。如蜣為蟬。鼠為鴽。轉飛為潛。如雀為蛤。雉為蜃。蛻飛為飛。如鷹化為鳩。蠶蛾為蝶。轉行為行。如牛哀化虎。彭生為猪等。正脈曰。經云。地獄及諸天。一一皆化生。以天染處。地獄聞腥。是皆轉托業化。但速疾無難。然非意生之妙化也。欲色空界。上四生。六欲七趣。並已攝盡。 △丑五。有色。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障顛倒故。 四卷云。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此下八類是。今有色者。情合而升。依空顯色也。先惑。執見不融曰留礙。滯有故。行止情也。輪迴。是世。約心言。因明立所曰障。塞定故。顯現相也。顛倒。是界。約境言。前云。因觸有味。 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 次業。黏湛發光曰著。即明朗也。昭靈顯赫曰精耀。亂者。日精夜耀。入出昏明故。 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 三者報。有色。實有形質故。羯南者。既有色相。自有根身。 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四類。休咎精明者。上至日月星辰。下及蚌珠螢火。吉祥為休。凶孽為咎。類充塞者。有諸外道。崇事日月水火。和合光明。下云。諸迦葉波。役身事火。求日光明。前云。迦毘羅仙。諸大幻師。於白月晝。執珠承水。涅槃云。八十神。皆因留礙想元。成此精耀等。又此有色。上極色界。四禪諸天亦已該攝。 △丑六。無色。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 初惑。名無色者。情離而沉。空無色相也。滅有歸無曰銷散。析色故。始終情也。不盡空理曰惑。迷漏故。昏重相也。前云。因味知法。 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 二業。晦昧沉空曰暗。即不明也。杳冥邈默曰陰隱。亂者。暗陰明隱。色空傾奪故。 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 三報。無色。空無形質故。羯南者。精心陰隱。發神識身。 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四類。空乃四空舜若多神。散是風雨雲霧。銷即日遊夜察。沉屬雷雹雪霜。類充塞者。上至四空。下及幽谷。前云。拘舍離等。昧為冥諦。後云。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諸舜若多。成其伴侶。又云。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四空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是四空王。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前云。水陸空行。并風神王。無色界天。風師雨師。雲師雷師。電伯巡官。皆此類也。 △丑七。有想。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 一惑。有想者。想合而升。想心成質也。著妄失真曰罔象。似像故。因果想也。邪迷形表曰影。圖跡故。冥脗相也。前云。因法聞聲。 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 次業。撮心追念曰憶。即緣慮也。沉思不散曰潛結。亂者。潛貌結神。聲響感應故。 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 三報。有想者。惟留心識故。羯南者。既有心想。豈無業體。故有靈通。 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四類。明顯為神曰精。易曰。精氣為神。幽暗為鬼曰靈。易曰。遊魂為鬼。世多凡外。祠禱神靈。下陰魔中。山林土地。城隍川嶽諸神。大力魃厲。蠱毒魘勝等鬼。天地風龍。山海河精。日月薄蝕。麟鳳龜靈。又上空無邊處天。此即識邊處天也。罔象。猶云彷像。不真貌。莊子云。水有罔象。註曰。水神名也。國語。木石之怪。名曰罔象。 △丑八。無想。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 初惑。無想者。想離而沈。頑無所知也。蒙蔽不明曰愚鈍。茫瞑故。事理想也。固守迷執曰癡。昏昧故。不了相也。前云。因聲見色。 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 二業。無知質礙曰頑。少識見也。心慮灰凝曰枯槁。亂者。枯本槁末。記忘生滅故。 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 三報。無想者。受想俱滅故。羯南者。圓窮捨道。獨形無交。未盡形累。摸象曰。枯槁者。特其妄想。暫遏不行。如草乍枯。時至復生。如水夾魚。煖至復遊。無想羯南者。以頑定力而成頑物。頑定力過。緣觸情生。依舊流轉。以如無想天。初半劫滅。後半劫生。是也。 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四類。化木石者。外道妄計。無情變有情。有命輪無命。下云。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徧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成其伴侶。人化為菌。蚓變金燈。精化土木也。望夫成山。黃頭化石。神變金石也。武昌山有石。如人狀。俗傳。貞婦之夫遠征。婦餞送于此。立望夫而死。化為其石。李白詩云。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寂然芳靄內。遊若望夫歸。西土。黃頭仙。林中化為石。如床。後為陳那斥裂。東震。漢張良。得圮上老人書。曰。後十三年。見濟北榖城山黃石。即我也。四句揀云。有情化無情。蚯蚓化金燈。無情化有情。腐草化螢燈。有情化有情。水鱉化蜻蜓。無情化無情。楊花易浮萍。又舊說。朽木化蟬。壞裙化蝶。腐菌化蜂等。無想天報。亦入此類。 △丑九。非有色。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偽顛倒故。 此下四類。不出色想有無俱非。前二生。迷情愈偽。化理轉乖者。頑知交作故。今之自無色相。待他成有色相。情離而合。沉而又升。頑作知也。先惑。姦佞詐託曰相待。等候故。往來情也。憑虛著假曰偽。巧奸故。浮泛相也。前云。因色齅香。 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 二業。資藉名色曰染。即趣附也。遞為形勢曰因依。亂者。因短依長。交接不斷故。 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 三報。非有色成色者。本無實質。依彼成有實形質也。 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四類。水母者。水沫為體。以蝦為目。本非有色。待物成色。不自有用。待物為用。等指狐假虎威。狼負狽類。狼負狽則行。前二足長。後二足短。狽抱狼則立。前二足短。後二足長。類指比目魚。共命鳥等。乃至身中八萬戶虫。上極五不還天。下云。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名色頂天。亦此該攝。五那含天。九品習盡。四禪天人所不能見。非有色也。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成有色也。 △丑十。非無色。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性顛倒故。 初惑。斯是自有色相。引他成無色相。情合而離。升而又沉。知作頑也。欺誑調弄曰相引。牽連故。起居情也。誘習成種曰性。不改故。無移相也。前云。因香覺觸。 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 二業。誓願密令曰咒。即真言也。驅役遣使曰呼召。亂者。呼來召去。祈禱無間故。 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土。 三報。非無色成無者。本有形質。呼彼成無有形質也。 咒詛厭生。其類充塞。 四類。咒詛厭生者。謂祝祐期盟。厭禱禳生。即今師巫。方術咒訣。樟柳木人。起尸邪魅。前云。娑毘迦羅。梵天咒術等。上至大自在天。遊行十方。飛身自在。下云。十二類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亦攝此中。以大自在。升色頂天。安立居處。報勝為主。非無色也。盡虛空際。現無邊身。陶鑄無礙。入無邊際。成無色也。 △丑十一。非有想。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罔顛倒故。 後二生。妄想愈虛。變境更異者。親疎遞易故。此則自無心想。迴他成有心想。想離而合。沉而又升。疎易親也。初惑。實離強交曰合妄即妄合也。緣湊故。內外想也。欺無作有曰罔。影象故。移接相也。前云。因觸嘗味。 和合異成八萬四千迴互亂想。 二業。誣他成己曰異。即過繼也。變遠為近曰迴互。亂者。迴東互西。彼此不二故。 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 三報。非有想成想者。本無心識。合彼成有識也。羯南者。知識既生。即有業繫苦相。 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四類。蒲盧。亦名蜾蠃。或名蠮螉。細腰蜂也。詩曰。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註云。螟蛉。青桑虫也。蒲盧取桑虫之子。負持而去。養之以成其子。郭璞云。俗人謂蠮螉取彼桑虫以為己子。法言曰。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視之曰。類我類我。七日已後。則肖之矣。易何速哉。異質相成者。蒲盧諸蜂不能自育。非有子想。取彼桑虫。咒成蜂有子想。而桑虫本來非有蜂想。而今忽成蜂想也。無所有處天。攝此非有想中。初入無所有定。空識都滅。非有想也。後入非非想定。欲升非非想處。成有想也。 △丑十二。非無想。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殺顛倒故。 先惑。此乃自有心想。憎他成無心想。想合而離。升而又沉。親易疎也。含恨報讐曰怨害。償負故。過未想也。傷身斷命曰殺。誅戮故。畜惡相也。前云。因味知法。 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 二業。懷毒非常曰怪。即忤逆也。謀噉至恩。曰食親想。不云亂者。逋欠業習。宿嫌久故。 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 三報。非無想成無者。本有心識。瞋彼成無識也。 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四類。孝武紀云。祠黃帝。用一梟破鏡。孟康曰。土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黃帝欲絕其類。使百祠皆用之。破鏡如貙而虎眼。述異記云。獍狀虎豹而小。始生還食其母。鏡應作獍。道安云獍。鳥是等字。傳譯誤耳。梟名不孝。亦曰流離。少好長醜。大則食母。俗稱鸀鶤。兩眼如貓。鳴則人死。說文。夏至捕梟。磔之頭。挂木上。今謂挂首為梟也。破獍。似貍。是獸非鳥。形像狐狸大。立秋祭獸磔之。磔。裂開也。梟獍本有愛想。而塊果自無愛想。又塊果附抱。既成形想。而梟獍被吞。即成無想也。此中亦攝非非想處天類。雖無麤色。亦有細色。如前引明。初入非非想定。求升非非想天。非無想也。定後消時。如瘡癰箭。福盡墮惡。成無想也。 △子二。總結。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前云。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胎濕等。故此總結。上句結生界名相。下句結種類數目。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故有輪轉。若能不起妄想業習。頓入如來涅槃性海。圓超十二聖位妙覺果矣。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七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上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州仁和武林東表樂善子 徐汶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辛二。詳示淨緣起。圓成十位。謂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圓教中位。揀非偏漸比也。   圓開十義。一真妄圓融。前云。妙性離名。本無生界。因妄有生。滅妄名真。下云。顛倒真心。具斯亂想。又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身心快然。妙圓平等。又云。執心虛明。純是智慧。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又云。大地含靈。本元真如。佛體真實。何有鬼獄。又云。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此則亦名真俗融通。二斷證圓攝。約斷。略則六塵相想。十二類生顛倒妄想。廣則八萬四千亂想。十二類中各具。即成百萬八千亂想。如華嚴。一念嗔心。百萬障門。此則一斷一切斷也。約證。略則六根心性。十二聖位真金剛心。廣則八萬四千波羅蜜心。十二聖位各具。即成百萬八千沙性功德。如華嚴。一回向心。百真如門。此則一證一切證也。下云。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即得除滅。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一一無漏。豈非斷證交涉。惑智無異。三正助圓修。初漸。助。二漸。正。三漸。兼。不流。助道。旋元。正道。十信。四五九正品。餘七助品。十行。十度般若智。正行。餘度門。助行。十向。真根成。助。皆本性。正。十地。一真如心。正。發真如用。助。法雲慈陰雲似涅槃海。正。等覺。順行。助。覺交。正。妙覺。十二。助。盡妙。正。豈非正助圓備。性修不二。四行位圓收。三漸云。一切如來圓妙皆現。乾慧云。慧性明圓。鎣十方界。初信云。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初住云。發此十心。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初行云。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初向云。遠諸留患。當度眾生。向涅槃路。初地云。覺通諸佛。盡佛境界。等覺云。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又云。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如是十二。方盡妙覺。豈非行位圓超。初後相即。華嚴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也。五止觀圓具。自性藏心。本來湛見。真奢摩止。本來明照。真舍那觀。湛明妙圓。寂照一如。真楞嚴定。金剛王覺。佛母三昧。下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喻。用諸奢摩舍那。三摩禪那。漸次深入五十五位。前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無作妙力自在成就。又云。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此名寂照均含。定慧平等也。六顯密圓彰。前云。六根圓通。明照無二。立大圓鏡。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下云。重重相入。又前云。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承佛密音。身意解脫。是佛頂咒。秘密伽陀。出生十方一切諸佛。佛頂神咒。冥獲其力。此則亦名幽顯俱明。七生佛圓該。下云。即以佛覺。用為己心。又以己心。成佛所履。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即觀音上同下合。華嚴。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富樓那言。我與如來。真妙淨心。無二圓滿。此則亦名凡聖合同。八因果圓徹。下云。行與佛同。受佛氣分。本覺湛然。覺齊佛覺。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前云。應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依不生滅圓湛性成。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此亦名曰始終交徹。九頓漸圓作。下云。即獲無生法忍。頓也。漸修安立行位。漸也。是種種地。皆金剛觀。頓也。清淨修證。漸次深入。漸也。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漸也。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頓也。六十聖位。漸也。惟一聖性。頓也。理則頓悟。頓也。事次第盡。漸也。是覺始獲初乾慧地。如是十二。方盡妙覺。漸也。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惟妙覺門。圓照法界。頓也。然此圓家之漸。不同法相歷別。即性而相。圓融不礙行布。即相而性。行布不礙圓融。性相一真。圓融行布二無礙也。全性起修。理不礙事。全修在性。事不礙理。性修一如。理事圓通。此亦名曰理事無礙。觀音云。由我初獲妙妙聞心。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偈曰。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方便有多門。歸元性無二。一根既還源。六根成解脫。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始是。十性相圓泯。下云。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又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前云。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後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偈曰。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此亦名曰空有俱寂。由此十義。成圓行位。   更以十玄門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成佛子已。具足如來無量妙德。同時具足玄也。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得無艱險。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廣狹無礙玄也。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如是圓容。能成十方諸佛軌則。一多相容玄也。慈陰妙雲。覆涅槃海。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諸法相即玄也。身心快然。妙圓平等。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瑠璃內懸明月。隱顯俱成玄也。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於同佛地。地中各中生清淨因。微細安立玄也。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是覺始獲初乾慧地。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羅網境界玄也。是種種地皆金剛觀。如幻十喻。用諸如來。奢摩他中毘婆舍那。清淨修證。托事顯法玄也。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過現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業皆現在前。十世異成玄也。佛表成人。如國大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主伴圓明玄也。十玄義具。行位圓矣。餘詳圓譚。 △中分為二。壬初。正答修證聖位。   前後十位不離因果。縱則前前為後後因。後後為前前果。奪則惟妙覺佛為果。等覺以前皆因。然約法相。性起修成說耳。理實法界性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於一位中諸位全具。方為圓教行位。因果該徹者也。法界圓融。行位無礙故。 △詳開為十。癸初。漸次三位三。子初。結倒真成妄。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 先躡前總結互具。初句。結前十二類生。一下。統明互具。十二倒者。即動顛倒。至殺顛倒。一一各具者。謂一倒中具餘十一倒也。一則現起。餘則冥伏。共成一百四十四倒。十二類中隨舉其一。名現起也。餘十一類。合有一百三十二倒。名冥伏也。如正脈列。 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猶下。次申明妄出倒心。先喻明。對上。捏目喻現起一倒。亂華喻冥伏互具。望下。捏目喻倒心。亂華喻亂想。顛下。法合。顛倒合捏。妙心合目。亂想合華。前云。迷本圓明。是生虛妄。由是故有眾生顛倒。又云。性妄見生。建立生界。顛倒。無明不覺也。因動有聲。麤而非妙。因聲有色。暗而非明。因色有香。妄而非真。因香有觸。偏而非圓。因觸有味。染而非淨。因味知法。意識非心。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故云。顛倒妙心。具斯亂想。據上互具顛倒。亦應互具八萬四千亂想。一類具十二類。共成百萬八千。十二類生各各互具。積有一千二百零九萬六千亂想之數。詳細為三。一。十二類倒想現起互具。共一百萬八千餘一百三十二類倒想。冥伏互具。共一千一百八萬八千。此約現伏單開。本末各具說也。義屬過去。二。一百四十四生倒想各各互具。合共一千二百九萬六千。此約現伏複合。本末褊連說也。義屬現在。三。百四十四更加十二。共有一百五十六生。各各互具。積共一千三百一十萬零四千。此約現伏單複開合。本末通總說也。義屬未來。前云。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空中別見狂花一切亂相。此結無明熏真如。而成染用。為十二類生之因如是也。 △子二。教立位翻染。   若准信論。文中本因即本覺。十二類生。本覺性也。亂想即不覺。迷真如法界藏心也。立三漸位。即始覺也。論云。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始覺位三。一名字覺。又四。一發心。二三漸。三乾慧。四十信。二相似覺。三賢四加也。三隨分覺。十地等覺也。後妙覺果。即究竟覺。今此屬發心位。圓發觀音慈悲。菩薩萬行心也。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 汝下。一法說三摩。耳門圓照三昧也。佛者。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也。亦稱楞嚴王定。修者。從性起修。一修一切修。名了義修。無作妙力。用相也。證者。全修證性。一證一切證。名了義證。自在成就。體性也。又三漸修。後位證。等覺前修。妙覺位證。初漸修。三漸證。二漸兼修證。 本因。通二。一本覺因地。前云。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二二倒本因。前云。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非因所因。因此世界成立。是故世界。因動有聲。由因世界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沉亂想。元所亂想者。指前一百四十四倒。一千二百九萬六千想也。立三漸者。前問至何漸次得修行目。故此答云。初於聞根性中。發心修證三摩時。從此本因地上。立起三漸次位。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一根返源。六根成脫。方得滅者。謂十二倒及八萬想。無不滅也。三漸。一位一切位。得除。一斷一切斷。例同前云。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是也。此約真如熏無明而成淨用。為十二聖位之因如是。前云。倒想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滅妄名真。是稱無上菩提涅槃。 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如淨下。二喻明淨器。喻因地心。即根中不生滅性。本來元淨。體不變故。如金玉器。毒不能染。毒蜜。喻五辛酒肉。婬殺盜妄。十二倒想。灰香。喻大小乘戒。五會心咒。湯水。喻觀慧禪定。忘塵盡根。洗滌。喻三漸位中正助對治。翻染成淨也。甘露。喻圓妙法忍。聖位果德也。問。顯教行位。圓融如前。密教圓融。行位若何。前咒益云。佛頂光咒出生諸佛。一持此咒心。摩頂授記。二誦此咒心。成無上覺。三此咒成就世出世智。四金剛藏王精心陰發。五十方佛德悉與咒人。六常與諸佛同生一處。七積業湯雪。不久無生。八父母生身即得心通。九求諸果報。速得圓滿。十大悲咒經觀音云。我於千光佛時。始住初地。一聞咒故。超第八地一。神變疏云。陀羅尼教是密圓也。一切眾生。諸位菩薩。但持誦之。便具毘盧法界普賢行海。成就十身無礙佛果二。理趣經云。陀羅尼者。經律論中最為第一。令諸眾生速證涅槃。安樂法身三。成佛心要云。真言一字。變染令淨。譬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四。文殊咒經云。咒是諸佛之心。令一切所願皆得圓滿五。六字真言云。誦此咒人。圓六度德。得四辯才。口氣觸人。令得七地。七代種族皆得解脫。腹中諸虫得菩薩位六。準提集云。誦此咒者。凡有所求。無不稱遂。似如意珠。一切隨心。證菩薩位。得佛菩提七。大輪咒云。凡持咒者。隨意得果。同如意珠。滿一切願八。◎顯密圓通。問。咒字何有不思議用。答。咒一一字。體即諸佛菩薩身心。又是離相法界。亦即教理行果。故誦真言中字。法爾諸佛不思議力加持故。法性如是故。偏有神用。況密圓宗。即體便是無障礙法界。體上本具無盡法門。阿字。是毘盧佛身。吽字。是三解脫門等。據上所明。況今佛頂神咒。豈不圓超六十聖位。疾證佛果菩提也哉。下云。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羅義。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如是乃超信住行向加地等妙。若諸末世。未識禪那。一心勸持佛頂神咒。若未能誦。或寫或帶。魔不能動。究竟修進。則此楞嚴心咒。若智若愚。或念或寫。世出世求。靡不如意。願求佛果。及三乘道。乃至十地。皆悉圓遂者也。 △子三。示所立位次。 此為能依本因。始覺通圓解行三漸位也。實則因該果海。經云。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又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圓融不礙行布。故云皆三增進。三漸位中聞圓通。故通常圓三真實並徹矣。 △分二。丑初。徵起列名。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 初徵起。此三圓家位名。無漸次而立漸次。即漸次而無漸次也。圓通方便。無非聖性故。 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一下。二列名。六句中。上明修。指研真。謂入三摩地。漸取耳根圓通也。下明斷。指捐妄。謂除五辛。戒四重。及消十二處也。今初修習者。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也。除助因者。五辛乃四重助因。習學返聞自性之首。應先斷也。 二真修者。即所入既寂。動靜不生也。滅妄名真。今正修真三摩地故。刳正性者。刮淨四根本罪。復歸不殺不婬。惡性既絕。善性自現。前云。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三增進者。即如是漸增。聞所聞盡也。違現業者。流根奔塵。名為現業。亡塵盡根。即名為違。增進。修也。違業。斷也。返聞自性既顯。根塵幻相脫矣。正脈曰。斯言修習等位。正答修行目的。此三漸次。即圓家五品六根清淨位。此說誠然。今便公配。經云。修佛三摩。於是本因。立三漸位。方除亂想。即隨喜品。初漸。依四食住。即讀誦品。宣說十二部經。即說法品。二漸。初云。入三摩地。先持戒律。當觀婬殺如毒蛇賊。即兼行六度品。次云。清淨律儀。修三摩地。自然觀見戒定慧也。即正行六度品。後云。是清淨人。六根清淨位也。父母肉身。身淨。不須天眼。眼淨。覩佛聞法。耳淨。親奉聖旨。舌淨。得大神通。鼻淨。宿命明淨。意淨。初二漸位。圓伏圓斷。圓行圓位。尚然如是。況第三漸。豈不圓頓。經云妙圓平等。又云密圓淨妙。則漸次中無漸次也。三漸尚圓。況後諸位不圓融耶。下去行位。如理思知。前云。性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覺。覺不生迷。圓覺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又何漸次有哉。 △丑二。條分別釋三。寅初。除助因三。卯初。徵起。 云何助因。 不徵修習者。前圓通中。已明耳門修習。返聞聞性故。惟徵助因者。正表初漸位中。當除助因為正故。下二。准知 △卯二。詳釋二。辰初。總明四食。 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 如是下。標也。十二類者。約界內言。不自全者。非法性身。可不食也。依食住者。色身慧命。安危所係。修習菩提。由食得續也。而云四者。為該三界。治外道故。佛成道後。為除自餓外道苦行。說諸眾生皆依食住。正覺正說。餘不能知。外道嗤曰。愚者亦知。何惟正覺。佛反問曰。食有幾種。外不能答。因說眾生依四食住。 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 所下。釋也。食以資益為義。謂資益諸根大種。心心所法。能生喜樂。相續執持故。段謂分段。一分一段食故。惟欲界有。香味觸三。正消變時。有資益義。乃名為食。唯識云。一者段食。變壞為相。香有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以變壞時。色無用故。謂人間所食。必有分段。經律多云摶食。其義則局。如漿飲等。不可摶故。 觸謂觸對。觸著香氣。即為食故。根境識三和合。能引意識。相應觸起。觸對前境。能生喜樂。資益諸根。及心心所。故名為食。唯識云。二者觸食。觸境為相。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謂鬼神觸食。但歆觸而飽。如眼以睡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氣為食。舌以滋味為食。身以溫涼為食等。 思謂意思。思可愛境。便為食故。第六意識相應。思於可意境。希望偏勝。有資益義。故名為食。唯識云。三者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者。食義偏勝。謂禪天思食。思之而飽。此以禪悅為思。非思食物。乃至小兒。視懸沙囊。為飯止飢。眾軍聞說酢梅。口水止渴。又觸與思是徧行中二心所法。思想飲食。令人不死。亦名思食。冷煖等觸。亦名觸食。此乃分通。非正食義。 識謂八識。第八識為食故。以第八識由前三食緣助勢力。令此第八體有增勝。故能執持諸根大種。能與諸法為長養因。有攝受義。故名為食。唯識云。四者識食。執持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識雖通諸識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能有故。謂識天識食。既無形色。但以識想。以四空天惟以識定續命。義言識為食也。乃至地獄餓鬼。歷劫續命。但以業識不斷。是亦識為食耳。 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是故下。結也。段食局欲界。上二界無香味故。餘三徧三界。以欲界人天及畜生等。雖具四食。段食為首。色天及神。具後三食。觸食為首。色界諸禪。具八觸故。神鬼祭饗。但觸氣故。無想天等。並無觸食。惟具思識二食。無想等定。為禪悅故。無色界天。並無思食。單有識食。四空定中。惟第八識。執持身命。令不斷故。故說眾生皆四食住。 △辰二。別斷五辛二。巳初。直教斷辛。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初三句。述意。資益曰甘。傷損曰毒。色體身命。食美則生長。食惡則死亡。況法身慧命。安危殺活。於分段食更當慎擇。次四句教斷。辛菜者。以其性熱。氣葷味辣。色穢觸臭。揀非薑椒。辛而非葷也。五種者。楞伽云。蔥。蒜。韭。韮。興渠也。梵網謂。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天台疏云。大蒜是胡蔥。茖蔥是韮。慈蔥是蔥。蘭蔥是小蒜。興渠是蒠蒺。雲棲發隱云。蒠蒺。胡荽也。名義集引應法師曰。興渠。正云興宜。出烏茶娑他那國。彼人常所食者。慈愍三藏云。根如蘿蔔。出土辛臭。倉頡篇。名葷辛菜也。當斷者。行人食葷。如食鴆毒。能殺法身。故須斷也。楞伽云。葱韮蒜薤等。臭穢不淨。能障聖道。亦障人天淨處。何況諸佛果報。 △巳二。廣示過患。 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噉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過患明十。一發婬。熟食壯相火故。二增恚。生噉動肝氣故。三天遠。嫌臭穢故。四鬼近。歆不淨故。五福消。無德望故。六禍長。起惡業故。七無護。神聖去故。八遭邪。邪魔侵故。九成魔。魔攝受故。十墮獄。感苦報故。前八現在失。惡因也。後二當來害。苦果也。說法。指下二句。非眾戒為小乘。讚三毒為大道。受魔福者。食葷修定說經故。墮無間者。婬恚破戒故。若不食葷。轉成十大益也。 △卯三。結成。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菩提二。轉依一。前云。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菩提大涅槃者。故首標示。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於本覺心中。始發菩提大心。依是本因。立初漸位。金剛正觀。伏除眾想。此即信為道源。是信根也。斷辛。永離三毒十惡。即慧根也。學佛四食。念說經法。即念根也。習除助因。第一增進。即進根也。從聞思修初。次三摩。即定根也。第一漸中斷五辛。而其五根離十過。而成十德。非佛頂首楞圓教。初位何能至此哉。此與華嚴十信位前。先明淨行品意。無以異也。問。發心立漸。首斷五辛。何也。答。葷為法界。一葷一切葷。四食三業六根。八萬法門皆葷。百萬亂想更增矣。經云。顛倒真心。具斯亂想。淨為法界。一淨一切淨。四食三業六根。百萬法門皆淨。恆沙性德更彰矣。經云。三摩本因。立初漸次。除斯亂想。故十二類生號性顛倒。十二聖位號正徧知。則此一斷一不斷。關係甚大。所以除助。為戒善之初章。破惡之前陣。如是豈非第一位次。增修進行初漸步乎。准本經文。發心位。圓伏二執。初漸位。與小教五停心。始十信。終初信齊。以圓伏二執中。分別現行故也。如法思知。 △寅二。刳正性三。卯初。徵起。 云何正性。 剔去眾想邪惡罪性。還使本有沙德善性以成正也。前屬助道。今為正道。 △卯二。詳釋二。辰初。正教持戒。 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婬心。不酒肉。以火淨食。無噉生氣。 先持四重也。分二。初正教嚴持。入者。反聞功夫入手。可謂真入三摩。深於前位求也。要先戒者。因戒生定。戒若不清淨。三昧不現前也。婬殺為四重之首。先當斷心不起。酒肉助婬殺之緣。次須禁口莫。火淨者。謂凡生鮮之物。不經火觸。皆不可食。律明五菓。火淨後食也。無噉生者。無情生長。尚不忍損。況有情活命。豈忍殺害。如高柴不折方長。茂叔不除庭草。此於殺盜等戒。防微杜漸之至也。是約身說。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阿難下。二誡勸止觀。二。先誡勉止斷。若不斷絕。相生相殺未已。奚能超出三界乎。當下。次勸令修觀。毒蛇。嚙法身。喪慧命。賊怨。劫法財。奪功德。苟能觀察。自捨離也。六度配之。三摩。定。持律。戒。永斷。進。無噉。忍。修行。施。當觀。慧也。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先下。次淨諸戒也。聲聞。小乘戒也。比丘四棄。謂婬殺盜妄四重。尼又加四。謂觸。八。覆。隨。名曰八棄。執身。粗禁七支也。菩薩。大乘戒也。律儀。四重十重等。執心。細絕意念也。前云。必使身心。二俱捐捨。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辰二。戒成獲益。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戒益有二。先生死解脫。斷婬。則不相生。斷殺。則不相殺。業因既無。苦果亦亡。此戒婬殺益也。竊取曰偷。強取曰劫。不行妄盜。不貪利養。既無負債業累。焉有酬還輪報。此戒盜妄益也。下云。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轉三惑。成三德。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盜婬。何隨殺盜婬事。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 是清下。次業報清淨。持戒修定。三業六根。無不清淨。名曰淨人。五眼釋之。肉身。即肉眼。見十方界。天眼。宿命清淨。慧眼。聞法奉旨。法眼。覩佛遊界。佛眼。又觀界。天眼通。聞法。天耳通。奉旨。他心通。遊方。神足通。宿命。可知。大通。分得漏盡。正脈云。肉眼見十方者。色陰盡云。十方洞開。無復幽暗。義相似也。覩佛等者。受陰盡云。得意生身。隨往無礙。如鳥出籠。去住自由。義相似也。此淨業報。略假戒為助行。全本耳門妙定修發。備顯六根清淨。觀十方界。則眼根清淨。聞法奉旨。則耳根清淨。得通遊方。則鼻舌身根清淨。三皆相依遠到者也。宿命無險。則意根清淨。 釋曰。此修發義與法華似。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前四卷中說。統前十益。謂離生。遠殺。無累。觀界。覩佛。聞法。奉旨。得通。遊方。宿命。亦略陳耳。天台云。法華并普賢觀及處胎經。皆以六根而為六通。並約修發。此經兼性修顯。問。何以二漸。便有如是勝益耶。答。由戒定故。前云。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偈云。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梵網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法華隨喜品云。須臾間聞。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故此二漸。圓伏二執中俱生現行。與小教別相念。始十住。終三信齊。 △卯三。結成。 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寅三。違現業三。卯初。徵起。 云何現業。 六根不緣六塵名違現業。前云。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 △卯二。詳釋二。辰初。正違現業。 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 初二句。躡前持戒六根清淨人也。次三句。五欲不貪。六塵不染。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現行業習盡皆不起。故云不多流逸。因不二句。謂因外不隨欲流。旋歸自性元流也。是則外無所入。內無所出矣。末二句。返聞藏性功成也。上句塵忘。下句根脫。偶。交接對合意。前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即此聞所聞盡之意。小乘我空境界也。 △辰二。承違獲益。 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初承違也。上句。一亡。下句。六解。尚不名一。六云何成。前云。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此即覺所覺空。想陰盡相文云。夢想銷滅。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塵影。一倫生死。首尾圓照。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瑠璃。內懸明月。 十下。二獲益。開五。一器界空。十法界土。悉皆皎潔一空也。前云。諸根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界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此即空覺極圓。行陰盡相文云。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虛受照應。生滅根元從此披露。十二眾生畢殫其類。想行陰盡。成法空矣。 譬下。喻也。合上下法。前云。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瑠璃。喻理。明月。喻智。土化知覺。喻月光明。合上十土皎淨也。下云。如鏡鑒明。過無蹤跡。了罔陳習。惟一精真。合上法也。後云。銷磨六門。合開成就。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合下身心快然。妙圓現中法也。 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 身下。二情界滅。身心。性身真心也。快然。暢快豁然。得大解脫也。無礙曰妙。無缺曰圓。無偏曰平等。內具三義。一身量心量俱周法界。二情器覺界同體不分。三自心生佛脗無高下。若約三身三藏心釋。從空現有。自在無礙。謂之妙。即空藏心。化身也。身心圓明。徧十方土。謂之圓。即不空藏心。報身也。妙德瑩然。含土十虛。謂之平等。即空不空藏心。法身也。大安隱者。分證菩提涅槃。了無二障二死。所謂離諸生死險難惡道。此當生滅既滅時也。 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 一下。三理性顯。即諸佛寂滅理性。皆現法身藏心中也。密謂秘密不顯也。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故。涅槃樂德。全一不行所發。圓謂圓滿不少也。交徹含攝。重重無盡故。涅槃常德。瑠璃懸月所至。淨謂清淨不染也。明相精純。纖塵不立故。涅槃淨德。方土皎然所得。妙謂神妙不麤也。諸法變現。皆不為礙故。涅槃我德。身心快然所就。亦即菩提智性。皆現慧身覺心中也。無見曰密。即成所作智。佛化身也。大小變化。獨自知故。無減曰圓。即大圓鏡智。佛法身也。具德圓融。長攝入故。無垢曰淨。即平等性智。佛報身也。自他受用。悉嚴潔故。無縛曰妙。即妙觀察智。佛說教也。隨機應變。不思議故。此亦承上妙圓平等安隱生來。安隱。密也。平等。淨也。妙圓可知。若四法門。果理行教。如次配知。單以四相。違順開合。或小大一多而已。複以八相。密待顯言。因果對也。圓待偏言。理事對也。淨待染言。行位對也。妙待麤言。教義對也。華嚴地上。六相圓融。總別同異成壞也。今經例知。位初八相無礙。前云。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今更法喻。宣其無礙密顯。即小中現大。密為因。顯為果。細巨交徹也。如漚映海。似珠影天。圓偏。即大中現小。圓為理。偏為事。滿分互融也。如瓶盛寶。似乳醍醐。淨染。即一為無量。淨即行。染即位。一異並該也。如土作具。似藥磨末。妙麤。即無量為一。少即教。多即義。純雜相容也。如波成水。似香轉丸。此等無礙不思議境。詳前四卷。文中涅槃四德。菩提四智。為同教一乘人說。註內四相八相。為別教一乘圓說。二皆圓宗要旨。故特表而出之。即當寂滅現前。識陰盡相文云。識陰若盡。諸根互用。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至此俱空亦不生也。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是下。四法忍證。即者。圓頓義。獲者。聞思修證皆通。如如智理曰忍。無生法者。謂得三空忍也。生空證生忍。從聞慧獲。法空證法忍。從思慧獲。俱空證無生法忍。從修慧獲。前云。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內含二義。淺約三賢。深通十地。如仁王等。仁王明五忍。一伏忍。上中下三賢也。二信忍。初二三地。三順忍。四五六地。四無生忍。七八九地。五寂滅忍。十地等妙覺。三賢中得聞思修三慧及三空忍。經云。七賢三慧得九十忍。謂三賢三十心。一一入住出有上中下三品觀。合成九十忍也。彼文云。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大空忍。十地性。又彼經云。十地初修信忍。十行止忍。具三世忍。十向堅忍中。一具五分法身忍。二三解脫門忍。三二諦虛實忍。謂觀諸法無常。名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生生忍。以上伏忍。二信忍中。一善覺忍。二離覺忍。三明慧忍。三順忍。三。燄慧。勝慧。法現。四無生忍。三。遠達。等覺。慧光。五寂滅忍。二。一灌頂忍。十地也。二圓覺忍。佛地也。共十四忍。前十三因。後一果也。又云。諸天梵王神王至三惡趣。得無生忍。涅槃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今聞大法。故得忍也。又云。有十八梵得無生忍。得無生法樂忍。學菩薩者證初二三地。等覺者住無生忍中上上無生忍。華嚴賢首品。信偈說云。若能超出四魔境。則得至於不退地。若得無生深法忍。則獲十地十自在。若獲灌頂大神通。應受灌頂而昇位。六住文云。得不退轉無生忍。八地文云。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入一切法如虛空性。名得無生法忍。即入第八不動地。又十地後明十忍。第三忍云。菩薩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以無生滅則無住處去來。此即等覺忍也。准仁王華嚴二義。法忍通始終矣。法華分別品云。恆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千倍菩薩得聞持。有菩薩得樂說。有得旋陀羅尼。三千轉不退輪。二千轉清淨輪。小千八生當得菩提。有四生三生二生一生當得菩提。八界眾生發菩提心。解曰。得忍。十信也。次三。三賢也。三千輪後。初二三七八九十地也。眾生發心。凡夫初發大信心也。此約淺位忍說。楞伽云。第八菩薩也。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梵網云。他化說十地。二禪說十忍。屬等覺忍。此約深位忍說。長水曰。華嚴初住。餘經初地。是得忍位。今經三漸便得此忍。即同初住。至等覺位。斷曰。此疏甚得經旨。今第三漸。即獲法忍。迴異餘經。詳開三勝。一就本文。約教。本因。佛教圓通聞性。不生滅心為本因故。所謂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也。約行。佛示。元所亂想。立初漸次。初漸即除百萬亂想。即顯恆沙性德。況三漸耶。約果。是二漸人。不須天眼。覩佛聞法。神通遊界。宿命清淨。況三漸耶。約理。三漸上文既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如瑠璃月。無生忍性云何不獲。 二準全經。約教。文云。不歷僧祇獲法身一。覺迷迷滅。覺不生迷二。狂性頓歇。歇即菩提三。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四。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身心圓明。徧含十土五。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六。塵識情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七。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八。方便易成就。圓通超餘者九。此阿毘達摩。彈指超無學十。約理。文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一。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徧。是汝真性二。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無二圓滿三。各各自知。心精徧圓。含裹十方四。如來藏性。隨心應量五。觀性元真。惟妙覺明六。約行。文云。聖性無不通。歸元性無二一。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二。依不生滅覺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三。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圓照法界四。若棄生滅。守於真常。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五。今汝諸根。若圓拔已。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六。約果。文云。令汝速證。亦汝六根一。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二。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三。六解一亦亡。入流成正覺四。 三依咒心。約教。咒生諸佛覺果一。約行。金剛精心速發二。約果。諸佛功德悉與此人三。約理。不久皆得悟無生忍四。據諸顯密文義。三漸宜實獲忍。何須訛疑。迥異為怪。不避厭繁。引經為證。但此獲法忍中。亦分頓漸二根。頓者。三漸獲忍。圓徹妙覺。下云。理則頓悟。直超諸位。一證一切證也。清涼所謂初心便成正覺。華嚴云。一切法門無盡海。普會一法道場中。漸者。有三。上者。三漸頓悟。十信圓證。即入妙覺果海。中者。自三漸悟。初住七住。初地八地圓證。下者。從三漸忍。上歷五十六位。始成妙覺菩提果也。下云。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清涼所謂六位不亂更收。華嚴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 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從是下。五聖位登。上忍。結前益。先悟毘盧法界也。此位。生後益。後修普賢行門也。從事漸修者。謂從是三漸修成基也。隨行安位者。行為能涉。因也。前前為後後因故。位為所階。果也。後後為前前果故。安立。指後乾等九位。隨發者。乾以發慧。信以起信。住以成德。行以行行。向以成願。加以增進。地以證真。等以合覺。妙以圓果。前三漸屬能行。今行位是所成。而曰隨者。機有頓漸二種。頓則一超直入妙覺。楞伽云。初即為八地。十地即為初。華嚴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漸則次第歷入果位。仁王云。從一地乃至後一地。自所行處及佛行處。華嚴云。法性不違法相等。諸解不以三漸為能發。九位為所安。徒以法忍為能證。或以法忍為所證。有以能所雙通者。不究下云。皆以三增進故。能成五十五位。又今文云。從是漸修四字。亦不細審。致多諍執。狐疑不決耳。又法華隨喜五品。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分別品。眾生得無生法忍。今經二漸得六根淨。三漸得法忍。下乾慧慧性鎣界。初信重發真妙。二經行位圓頓。義無異也。但法華合明。本經開列。略少殊耳。又三漸忍。通解行證。若對五品乾慧。忍中解忍也。六根淨入十信。忍中行忍也。初住。忍中證忍也。今云。從忍漸隨發行。安立聖位。法華餘經。忍義例知。 △卯三。結成。 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第三漸益。詳開有十。謂入一。亡六。土淨。身快。心等。安隱。妙現。法忍。發行。立位也。約惑。圓伏二執分別俱生麤現行。與小教總相念。始十向。終七信齊。又從三漸位去。圓斷二執現種習氣。塵沙無明惑盡。頓證後九聖位恆沙性德。此則一斷一切斷。一位一切位也。如或不然。元依漸次。斷證安位。研下判釋。餘詳五教儀註。 △癸二。乾慧一位。   此後名為所成道果。妙覺了義修證九聖位也。理實果徹因源。經云。是種種地。皆金剛觀。用奢摩他。毘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又云。事非頓除。用次第盡。行布不礙圓融。故云皆以一金剛觀。觀頂位後。圓滿同本覺故。二種殊勝。四不思議。悉成證矣。   清涼疏云。若定位者。略有十義。一依唯識五位。一資糧。即三賢。二加行。三通達。即初地見道。四修習。從初二地。乃至金剛無間心位。五究竟。金剛心後。解脫道中皆此位攝。二依攝論四位。一勝解行位。始十信。終地前。餘三見修究竟。同前五中後三。三依瑜伽說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住。即三賢。三極喜。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慧。九無相有功用。十無相無功用。十一無礙解。十二最上菩薩住。後加如來。名十三最上如來住。四依顯揚論七地。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賢也。三淨勝意樂地。初地也。四行正行地。二地至七地也。五決定地。八地也。六決定行地。九地也。七到究竟地。十地與如來也。五依仁王經十三法師。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善覺摩訶衍。五德慧。六明慧。七爾燄。八勝達。九常現真實。十玄達。十一等覺。即八地。十二慧光神變。當九地。十三觀佛菩薩。十地等覺。佛非十三之數。六亦依仁王五忍。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各有下中上。如次配三賢。十地。等覺妙覺。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即上五忍。謂信住行向地。等妙覺也。八依瓔珞四十二位。不立十信。攝在十住故。九亦依瓔珞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前收賢聖為四。後二因圓果滿。若依楞伽等說。不立地位。既不立位。不別為門。欲成五教。故此附出。以十門中前四是始教。次五終教。此楞伽當頓教。後第十。即圓教。小非大位。故略不論。十依華嚴四十二位。無別資糧加行等名。然所說位。依法界性立。行布圓融二俱無礙。雖言四十二。以具圓融行布。則融前九。一經通明。   今經行位。圓同第十華嚴。以不生滅真如法界藏性。果地圓覺。為本因地覺心。故此三漸乾慧。法界圓融。所謂理隨事變。一多緣起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無礙。後信至妙。一一位融。因果該徹。等法界也。   長水云。上文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無界生。華嚴云。眾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無佛無世界。楞伽云。寂滅真如。有何漸次。此等令觀一真法界。本來平等。原無修證迷悟。亦無地位可立。此顯心真如門也。若依心生滅門。有迷有悟。熾然修證。差別不同。上文因妄有生。滅妄名真。稱二轉依。況諸地位。皆佛菩薩親證境界。約斷伏次第。發真如妙用。功力淺深。以立階次。信論。名字。相似。隨分。究竟。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智論。約入海。辨用功淺深。但遲速有異。分根性利鈍。如涉長途。非無里數。華嚴云。不為下劣鈍根眾生說於地位。仁王云。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說。此則異諸魔外。各謂得無上道。不說地位。今顯佛法不思議德。曠劫修行。因圓果滿。方稱究竟。又諸經論地位。多少不同。瓔珞五十二。大品四十二。華嚴四十一。今經五十七。聖說開合各一意耳。若約天台圓教位次。對今經者。有同有異。同故。地前俱是證位。異故。此乾慧心便是第三漸次忍中。隨義建立。不同天台初住方證忍也。   台教柏庭月曰。今經明位。與台教異。有三。一乾慧。本是通位。今立為圓位初心也。四加。本三藏內凡位。今立為圓加行也。等覺一生。即入妙覺。今言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也。通理論之。初立乾慧者。約外凡位齊。非此無以入信位也。次設四加者。為入地方便也。金剛心中。猶有乾慧地者。等覺後心。既曰入重玄門。倒修凡事。則金剛心中始獲乾慧。正是重玄門也。況台家明位。以經論異文。尚有借位之義。未始定論也。又曰。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者。以行顯位。亦是以位明行也。釋曰。一仁王伏忍中。初。十住。即十信心。二。十行。次起乾慧。性種性。有十心等。今經乾慧當初。十信居次。正是以圓教乾慧。接始教乾慧進圓耳。十信超勝始教三賢四加。回始信住。向圓信也。二圓教四加。尚超唯識分教四加。況小教四加比乎。如五教儀註。三金剛乾慧者。奪言之。十二地位不離金剛心觀。下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則乾慧於觀心中為始。妙覺為終。非等覺心後。猶有乾慧也。前觀音云。如幻聞修金剛三昧。縱言之。圓教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及等覺後終乾慧地。前後該徹。始終圓融。豈同始教初乾慧耶。四借位義未定者。王岡潤集註曰。妙樂云。若說圓位。六即亦足。何須更立四十二耶。以分真位長。故借別位分其品秩。或者據此。謂圓教本無位次。但借別顯圓。然妙樂意。以五十二位。在經論中多被別人。智祖用釋圓位。故云借耳。又有云。五十二位。名雖在別。圓亦同用。以分淺深。豈可圓教全無位次。大品四十二字。華嚴初住八相。法華五品六根。皆圓位義。故曰。顯一理。則始終無二。有諸教。則因果歷然。既秉教修行。安得無位耶。斷曰。準集註。借義非定論也。   孤山有一合三開疏解今經。一合者。合十信為一乾慧也。三開者。開初住為十信。十向開四加。等覺開金剛乾慧也。吳興非之。雪浪云。三漸次文。不應如台家分配觀行相似等位。隨行安位者。謂從無生滅發行。即修進乾慧信住。乃至等妙。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故也。   幽溪云。此經地位。借三教名。名圓教位。如初信前。借通教乾慧名。名五品位。十向後。借藏教四加行名。名初地伏道位。等覺後心。借金剛乾慧名。名妙覺伏道位。名雖借之。義無不圓。   釋曰。破分四段。一此借三教名圓位者。內招三失。一本經前後。研無借語。亦無藏通五品之名。妄解名借。抑是佛與智祖借乎。違佛經說。一謬失也。二此經圓開六十聖位。名義較餘經論。最詳最備。而反為缺。向他教借。二謬失也。三教中以偏借圓。顯其位勝。今經名義皆圓。借彼藏通偏權。顯勝何有。三謬失也。   次信前借通乾慧名五品者。法華玄義云。今十信前。更明五品位。如乾慧地。吳興云。大品十地。初名乾慧。天台於圓教十信前。立五品位。且曰。義推如大品乾慧地也。釋曰。智祖以法華圓教。不開位次。故依彼經分別隨喜二品文義。以立五品一位。又依法師品義。以立六根清淨一位。即是十信。餘四十二位。同彼仁王瓔珞。今經既列六十位。何須天台五品。大品乾慧。彼借此。猶可。位缺故。此借彼。不可。位備故。今云借謬也。又細研法華。圓位義亦已足。方便品。開示悟入。究竟種智。法師品云。若未聞解。修習法華。去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菩提。達多品。恆沙得羅漢果。無量悟辟支佛。恆沙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分別功德品中。開益十二。高下品位。名雖不出。義已圓具。法華尚不須借。況今楞嚴。名義俱備乎。但法華斷伏義缺。故智祖假諸經論以明。華嚴最初頓說。位次圓義已委。智祖因位行布。判云兼別明圓。後人據云借別明圓。誰知華嚴法界圓融。一多即入。大小經論位次。從此根本輪出。向誰借乎。向誰別乎。十地經論。斷證具明。有教即有觀。孰云無斷證。無教觀乎。只有後者借前。豈有前借後乎。華嚴圓爾。楞嚴圓然。今云借通教乾慧權位。借後法華說五品位。謬也。又本經一一地位。藏性圓融。例彼天台六即。信論六覺。今經初二漸位。因定起戒。戒為法界。一切位行皆具戒中。三漸因戒生定。定為法界。無行無位不備定中。至乾慧地。因定發慧。慧為法界。種種行位皆該。經云。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慧若此。況信等乎。今云借者。謬也。   三云借藏四加名者。例上思知。況前已悉。   四云借金剛乾慧名者。此向誰經誰論借耶。既無所出。一謬也。縱有處借。應另出名。便成六十一位。今止云六十聖位。二謬也。自既招過不少。何闢孤山西湖為乎。   文句云。從是漸修發行安位者。正顯五十七位。皆以此行而為能立。所謂發名字位中正助二行。安立乾慧觀行聖位。發觀行位中正助二行。安立十信相似聖位。發相似位中正助二行。安立住行向加地等分證聖位。發分證位中正助二行。安立妙覺究竟聖位。轉依有四。初觀行轉。二相似轉。三分證轉。四究竟轉。觀行轉依。名借通教。義惟在圓。即法華中五品位。相似轉依。即圓教十信。六根清淨位也。以一心三觀。相似見三諦理等。此諸位次。疏家每引華嚴諸經釋之。竊以菩薩初發心位。一念功德。三世諸佛說不能盡。何況深位諸功德海。可令諸經。更無異文及異旨耶。且如梵網三十心十地。已與華嚴名義多殊。此經純明圓觀。文簡義幽。設欲配合。反成牽強。   釋開五意。一從是下。三漸正助。能發也。隨行立位。所發也。此二名目。出此經文。名字。觀行。相似。分證。究竟五名。此經無出。如是妄立。真為牽強。一謬也。正助。止三漸行。妄云。發觀立信。發似立住至等。發證至竟。二謬也。二轉依下。二依二果號。祇一妙覺果成。至於名觀似證四轉。今經全無。何多妄立。亦甚牽強。謬也。三觀行轉下。五轉。詳彼七八二卷。釋曰。準妙樂云。圓位。六即亦足。何須四十二位。一以分真位長。借別分品。二以圓教無位。借別顯圓。今經聖位。純明圓妙。何須六即借來顯圓。一謬也。孤山疏云。方等般若。位兼別圓。今經惟圓。釋曰。此經純圓。借通乾慧。二謬也。四相似轉下。十信十心。三覺三藏。本經所顯。六根六即。三觀三諦。智祖義立。今經前後。配合六即。諦觀層疊。本文不消。反成無用。以客為主。一謬也。經云。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彼判十信。相似見諦。謬也。五此諸位下。華嚴楞嚴。二圓義同。彼經地前地後。一一法界圓融。今經六十聖位。位位藏心無礙。理應引釋顯圓。反云牽強不宜。一謬也。天台六即諦觀。既可引來顯圓。以為揚楞嚴也。佛說華嚴地位。反云牽強不應。是為抑楞嚴乎。祖論佛經。如斯褒貶。疑誤後學。豈謂是歟。二謬也。智祖依賢首品。以立圓頓止觀云。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大師引釋。顯止觀圓。今獨輕升以為牽強。三謬也。   上自台教已後。皆為此經要義。以是詳引。釋通破疑。   問。十地論疏斷證。何似相宗分教。答。一為引權教就權顯圓。此依自圓。揀前教斷。故異。二天親宗相。即相圓明。今宗法界。法界圓斷。異法相圓。三文異義同。地前斷習。即斷地上現種。地前斷現種。即斷地上習氣。此以初攝後也。地上斷現種。還斷地前習氣。地上斷習。還斷地前現種。此以後攝初也。清涼鈔云。總義不出圓融行布。十如十障。布行也。一如無二如。一斷一切斷。圓融也。會玄斥諸師云。彼失華嚴意者。將行布圓融分成二義。即失圓宗。此有二過。所立圓教不該行布。但有圓融。一過也。華嚴惟圓。而不兼漸。二過也。華嚴法界圓宗既爾。今經圓義例知。仁王云。般若非菩薩。十地三十生空故。始生住生終生不可得。地地中三生空故。亦非薩婆若。非摩訶衍空故。常樂我淨如。六度四攝一切行如。二諦如。故一切法。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是為菩薩行化十地般若波羅蜜。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於第一義而不二故。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諸佛未成佛。以當佛為智母。未得為性。已得為薩婆若。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故。一一眾生皆得成佛。仁王般若既爾。今經法界藏性。圓融益妙矣。   問。五教位相。究竟何別。答。清涼疏釋。前已略引。欲再申明。今為概論。分教。依法相。立五位。顯唯識。如深密方等經。始教。依無相。立十地。顯真空。如大品般若。終教。依法性。明六位。漸顯藏心。如瓔珞仁王等。頓教。依真性。明十地。頓顯真如。如楞伽思益。圓教。依法界性。以明信等六位。圓顯一真法界藏性。行布圓融。二俱無礙。如大華嚴與今楞嚴經等。今經文云。陰大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地位既爾。斷伏准知。今不爾者。對前後教。揀顯優劣。又高下中。漸頓圓義。各自密知。詳如圓譚。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 阿下。一不受後有。善男子者。指前圓通聞修菩提。持戒根淨。獲忍人也。初二句。躡前功用。欲愛。謂五欲六愛。乾枯者。由前心無貪婬。斷性亦無故。根境。謂六根六塵。不偶者。由前塵既不緣。根無所偶故。次二句。生今行益。殘質。果縛猶存也。不續。子縛已斷也。六用不行。欲界生緣不及。反流全一。三界生緣何續。蓋前違現業之因。今絕後報之果。所謂我生以盡。不受後有也。 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執心下。二定立名位。執心。謂人法二執之心。悉皆空寂。故云虛明。空性圓明。轉成為智。即識論。二空無分別慧。故云純智慧也。由前身心快然故。慧性鎣界者。鎣。朗徹義。寂照含空。故云明圓十界。由前十方皎然故。乾有其慧者。前則因戒生定。圓妙現中。今則因定發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也。末句。正結地名。乾具二義。一欲盡。二但慧。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欲習下。三出其所以。欲習者。習有二。一業習。如阿難迦葉。二煩惱習。如迦留貪習。舍利瞋習等。今屬貪惱習也。下不還天。九品習氣俱已滅盡。下無卜居。與此位同。楞伽四習。謂見。欲。有。無明。今屬欲有習也。前漸違現行業。今始種習焦枯。故云初乾。又二執習氣。有二。一因習氣。二果習氣。今始伏滅因習不起。故云初乾。未與法流水接著。法性流水。在妙覺海。從乾至等。過去分限。五十五里。方與交接。今初登步。故云未也。約惑。圓伏二執分別俱生細現行。與小四加。始乾慧性地。終十信。頓初信齊。長水曰。欲枯返流。純成智慧。未沾果海法流之水。故受乾慧地名。亦約忍中因果義說。真謂圓融不礙行布也。雲棲記云。第三漸位便曰無生。何乾慧前。已齊八地。蓋所稱圓頓行人。此也。經云。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則知最初。便於本元心體以為因地。即真如之亂想而入真如。今雖未忍。勢當必獲。三漸文云。旋元自歸。圓頓法門。四字攝盡。孤山謂事漸理圓。妙哉言乎。直解莫師。非長水云。三漸便得法忍。今何猶未與接。訛矣。釋曰。長水義疏。雲棲讚美。直解毀斥不知。讚。是也。毀。非也。法忍有悟獲修獲證獲之異。法海有初流中流後流之別。前云。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又云。十方如來同一道故。終始中間地位。永無諸委曲相。直解不了法忍淺深。法海近遠。教理偏圓。根行頓漸。反斥長水。自實孟浪。不思甚也。問。三空忍後。同於觀音寂滅現前。今何三漸忍後。纔登信前乾慧耶。答。根分利鈍。利者。從忍頓超等妙。同於觀音。鈍者。從忍漸自乾慧。上歷等妙。豈可將鈍比例利乎。應如法細審之。 △癸三。十信十位十。子初。信心位。即信根也。   從前乾慧至信住等。皆曰隨漸發行。乾既慧為法界。初信信為法界。二信念為法界。十信願法界等。利者。初信即超等妙。或至十信。超入妙覺。所謂初信心時便成正覺。鈍者。漸歷諸位入妙。故云隨也。下去倣此。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 初一句。躡前乾慧心也。次八句。生後。初指修行不偏。明增進也。中中者。一理智二中。謂依三如來藏性中。而以聞思修三慧心中入也。又寂照曰中中。前云。我以不滅不生中性。合如來藏中心。而如來藏。惟妙覺明中心。圓照法界性中。二上中字指心性中。下中字不偏倚義。一切二邊相皆遣也。如聞性中。斷常生滅悉無。藏心中。空有即離盡絕。前云。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色。流入者。前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故即於此聞慧心性中。順法性水流。而漸入如來妙覺海也。 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 圓下。次示心性開發。顯功效也。初一句心花始開。次二句心花益煥。真即空藏智性。圓即不空藏智性。妙即空不空藏智性。修心新新不住。如如智理更顯。故云重發。 妙信常住。 妙信下。結成初信果。先正顯。信得自心是佛。自心做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故云妙信常住。 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 次斷妄。我想。法想。非法想。五陰想。六塵想。十二類生顛倒想。八萬四千想。一千二百九萬六千妄想。俱時盪盡。始因迷覺成不覺。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念起無明。今既藏心妙覺。圓明智發。翻不覺成覺。故得一斷徧斷也。中句。證真。絕無偏邪。名為中道。不雜偽妄。名曰純真。以此耳根聞性。不增不減。非一非異。直是絕待靈心之中道也。然法界藏心中道。純真純圓純妙。即我空性。法空性。俱空性。五大性。六根性。十二聖位金剛觀心。八萬四千波羅蜜性。百萬功德恆河沙性。盡無委曲雜似。皆是正直中道。故得一證徧證也。 名信心住。 末一句。立名。親見藏心。深忍樂欲。入法界位。常住不移。故立名曰信心住也。此一位名。躡上四句義立。常住。體大。想滅。用大。真中。相大。對前後位漸斷惑言。圓伏二執。先除我執分別俱生麤現行。與小教初果。相宗分教見道。空宗始教。八人見地。終教初住。頓教七信齊也。起信記云。十信位共三心。謂入。住。終。入謂始離異心。入初信位。終謂信心成滿。即第十信。住。中間八信。十信既爾。住行向地例然。蒙鈔云。清涼疏。始教開十信。終教不開十信。開與不開。皆行布也。楞嚴五十五位別開十信。行布亦是法界圓融攝也。圓師依瓔珞。判十信為初住開出。可謂固矣。雲棲記云。十信多結住矣。孤山謂是初住分開。信即是住。吳興非之。是矣。然吳興亦有五失。一。乾慧善男。指外凡人。一失也。經云六十聖位。何判為凡。二云。不可躡上安立聖位而為次第。二失也。經云。從是漸修。隨行安立。何為不可躡上。三。三漸通明修行。從微至著。諸位別示凡聖。自下升高。人未審之。便將無生忍釋。誤矣。三失也。經明六十聖位有何通別凡聖之分。法忍三漸即獲。不可作獲忍釋。謬也。四。上三漸次。且約麤細前後分別。至乾慧地。欲愛乾枯。且從麤惑言之。根境不偶。與上塵既不緣等文。名義雖同。粗細誠異。四失也。經文三漸至乾信位。自淺及深。豈有前細後麤伏斷之理。根境不偶。亦躡前生後。何強執云有同異耶。五。執心虛明。謂人法二執了無實性故。至初信。圓妙開敷。謂見惑先落。三諦似顯。一切想盡。謂須陀洹。所斷見惑。如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五失也。經云執心純智。何但惱障。無智障耶。經云一切妄相。何但見惑。無思惑耶。集註。幽溪。蕅益。左袒其謬。例上思知。 △子二。念心位。即念根也。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 初二句躡前。純真中道是所信。故云真信。明了妙信是能信。云信明了。耳既圓通。六根互用。故云一切通也。 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 陰下。起今行相。先證真。了知陰界皆如來藏。真如法界。故不為礙。揀前但於六根入處。發圓妙也。又顯觀音今會耳根。圓通法界藏性。揀非昔時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比也。 如是下。次斷惑。一切習氣者。前云欲習。今通一切煩惱習也。前云妄想滅盡。名因習。現習。今屬果習。種子粗重習也。故通過未捨受。今俱現前。便能伏斷。正脈曰。習氣者。業力所熏。隨眠種習也。按唯識論。三種。謂名言。我執。有支。今言捨受。名是有支。即異熟識也。然一切言。亦兼餘二。我執位中即是種子。法執位中乃種子所遺微細習影。今過去。多我位粗者。未來。多法位細者。又四流習氣。無明未伏。為二死因。揀前但斷現未。而過去無數劫中。猶未伏斷也。 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是善下。結名。皆者。不惟斷證。徧該一切教行等法也。追緣曰憶。逆慮曰念。二漸尚得六通。況今二信。宿命明過去。天眼明未來。漏盡明現在。若習。無不冥記。若證。無不圓通。毫無遺失。故云無忘。憶念無遺。立念心位。一心正念。降妄住真。如如不動。名曰住也。 △子三。進心位。即進根也。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 初句躡前。妙即陰界不礙。圓即一切圓通。亦可七大四科皆是妙真如性。圓如來藏。純成一真法界心也。 真下。起後。真精。體也。即一純潔精真。無為法界體也。發化。用也。謂發起大智慧光明。徧照法界用也。無始習氣者。揀前三世中一切習也。乃是前指阿難根中積生無始虛習。與其此中生住異滅分齊頭數。是也。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又云。如來藏。名藏識。所有意等諸習氣俱。又云。阿賴耶識。所依因者。謂無始戲論虛妄習氣。所緣者。謂虛妄分別。種種習氣。分別事識。以分別境界。及無始戲論習氣為因。起信論云。根本無明熏習。成就業識。所起見愛熏習。成就事識。業識根本熏習。能受三乘生滅苦故。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六凡業繫苦故。今指藏識業識無始習氣。揀非意等事識諸習氣也。通一精明者。正顯全體大用。揀非前習之現比也。 惟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惟下。成位。精明。慧也。智也。真淨。定也。理也。此二為後二信位基。精進心者。以精名精。進趣名進。惟住真妙圓心。立為進心住位。勇往直前故。約斷惑言。三信進位。圓伏二執中。以除我執分別。俱生現行粗後細分。兼伏法執分別。俱生現行粗分。與小教二果。始分三地薄欲。終教三住。頓教九信齊也。又依三漸。隨所發此圓三信中。精進行為法界。無始習氣。現通精明。鈍根者。超同華嚴行向斷習。利根者。超同梵網七地十地結習解脫。 △子四。慧心位。即慧根也。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初句躡前。次句本行。末句結位。真精發化。惟現精明。故云現前。轉識精而成如如智體矣。通一精明。毫無習雜。故云純慧。轉惑習而成菩提慧身矣。慧為法界。無法不趣。無住而住。云慧住也。前位雙兼智理。此位單約智成一。前分能所。此絕對待二。前通惑雜。此純一精三。問。前三漸慧。皎如明月。有何揀別。答。前是能發修慧。今是所發行位慧耳。問。與初乾慧何別。答。圓開漸次。亦有三揀。一當聖位首。淺故名乾。今四信慧。深前前矣。二前云執虛成智。指現行言。近而不廣。今之習通為智。徹從無始。遠大可知。三前則未與法流水接。今則中中流入信後。以斯三義。前後不同也。 △子五。定心位。即定根也。 執持智明。周徧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初句躡前。三信云。惟以精明。進趣真淨。至此。定慧已融。如智已契。故云持明。執持。定也。智明。慧也。 次二句本行。上句。轉藏識而成如如理體。徧則真如平等。起信云。真如平等。不增減故。寂則真如不生。論云。此真如體無有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湛則真如不滅。論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下句。轉業識而成涅槃定身。寂滅。樂德。神妙。我德。真常。常德。凝靜。淨德。 末句結名。初即真如三昧。次乃佛性三昧。心常住此定中。即名一行三昧。故名定心住也。佛頂楞嚴大定。從此定心得矣。上五信根。如果木之有根焉。此位約斷。圓伏二執中。已除我執分別俱生現行細前粗分。兼伏法執分別俱生現行細分。與小三果。始分五地離欲。終五住。頓十信齊。 △子六。不退心位。即進力也。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 此下屬五力。如果木結根深久。遂有不可拔之力用。今之不退。即前進根成大力也。下例可知。初句躡前。謂寂定慧光。互相發明。如鳥兩翼。如車二輪。非無照之寂。若室暗。無寂之照。若風燈也。 次二句本位。謂慧上光明。與定中理性。猶如磨鏡。愈磨愈明。故曰深入。偏枯則步步退失。互資則明明無盡。例比目足。亦若象車。故進無退。 末句立名。又依三漸。隨行所發。此六信中。不退心為法界。鈍者。超入七住不退。或同梵網。十金剛中第六即六向位。三種不退心。利者。徑超八地不動。以圓頓行。非權漸比。 △子七。護法心位。即定力也。執持保護故。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初句。躡前。心。定心慧心也。進。不退也。安然者。前則勤勇無間。今則優游自在。以此理智一如。寂照雙融故。 次三句。本行。由定。則保持法身。由慧。則慧命無失。故得與十佛同聲。兩足接氣。近則可超四住三向。遠則可超初地等覺也。 末句。結名。因我寂照保守。與佛心精脗合。始得佛緣。定身慧身。護持於我法身藏心也。約斷。圓伏二執中。已除我執分別俱生現行細分竟。更除法執分別俱生粗細現行。與小教四果。始教已辦。分教七地。終教七住。頓教初住齊。問。小教四果。盡三界思。與齊云何。答。四果斷證。准諸小乘經論。六位斷證。准諸大乘經論。今依五教經論。前後大概判斷。不可一例以勘。若以大小各自論之。小則初果惟斷見。四果惟斷思。大則地前伏二執分別。地上斷二執俱生。若以大小通共論之。小則回小向大。進取於上。本位我執已盡。齊也。更能伏除法執。優也。勝餘愚法鈍根羅漢。大則接小歸大。誘引於下。隨其位斷我執。齊也。復令伏除法執。優也。名為回心利根大阿羅漢。如下文。明有二。一名鈍根不回心人。劣等也。二名利根。回向聖倫。超等也。諸解單以見思。判齊初果四果。不以塵沙無明。通其小大。豈與楞嚴圓教斷證文義相合者乎。餘詳圓譚。五教儀註。 △子八。迴向心。即慧力也。妙覺智力故。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初句躡前。覺明。智照也。保持。寂定也。 能下。本行。先法。能以者。加行增進也。一如雙融。名曰妙力。所謂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大智慧光明力也。屬因。慈光果德。慈即無緣大慈。光即大圓鏡智。以寂感慈。以照感光。而曰迴向安住者。謂以自己心內寂照佛力。迴彼諸佛心內慈光。又迴諸佛心內慈光。向己寂照心佛而住。亦可以自己始覺佛因修智力。迴彼妙覺佛果德慈光。迴妙覺佛果德慈光。向己本覺佛因修智力而住。前蒙諸佛攝受。尚分自他。今則心佛不隔。一體無分。猶下。次喻。為心佛雙融。始本不二。因果互該。自他交徹。猶如兩鏡對照。光影攝入無盡。此與下六善現行。五無盡向。義相同也。 末句。結名。正脈云。向有二義。一向他佛。是向佛道。二向自佛。是向真如。 △子九。戒心位。即信力也。信則不非為故。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初躡前。心光者。約自。寂照心。定慧光。約佛。如如智心。理心。菩提智光。涅槃理光。密迴者。謂智心與慈光。密密互相迴向也。 獲下。二本行。初句。謂獲佛之常住凝然妙定。定共戒也。何善不具。攝善法戒。此即自性天真不動佛體。體大也。斯即中道第一義諦。故稱無上。離二邊染。圓融無礙。故稱為妙。清濁盡滅。強染魔捐。故稱為淨。道共戒。相大也。何生不化。攝眾生戒。若能安住於此真如無為。毫髮不滲漏於有為之境。即是攝律儀戒。何惡不斷。用大也。 末句。立名。佛性戒珠。篤信住持。故名戒心住也。三業雪淨。無一垢故。報化法身。從此成證矣。約斷。圓伏二執中。已伏分別俱生種子粗分。與始妙覺。終二行。頓七住齊。又依二漸戒行。發此九信戒位。近則超上十行八向。遠則頓超二地八地。 △子十。願心位。即念力也。願從心念發故。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住句。躡前。安住無失。稱名自在。 能下。本行。住戒。稱體。自在。起用。今正明其得大自在無礙妙用。願即信論三大心願。謂心願上求佛道。由定共戒力。得三昧正受意生身。所去隨願。遊見十方佛也。心願下化眾生。由道共戒力。得種類無作意生身。所去隨願。遊化十法界也。心願中修自行。由律儀戒力。得覺法自性意生身。所去隨願。遊歷十方土也。 名句。定位。起信云。一直心。正念真如。二悲心。拔眾生苦。三深心。修諸善行。初即成佛願。次即度生願。後即學法斷惱願。住此心願。無適不可。約惑。圓伏二執中。已伏分別俱生種子細分。與終十行。頓十住齊。前二漸中。尚得神通。遊界無險。況今發行至十信乎。鈍則近超三住十住。力則遠超九向十地。華嚴云。若得信樂心清淨。即得增上最勝心。則獲十地十自在。應受灌頂而昇位。占察經明四佛。此即第一信滿作佛。合前本因發心初漸。到今十信。屬始覺中名字覺也。通論十心。前六修自心。後四合佛德。又初一。信之本體。後九。信之德相。又前九屬內行德。後一屬外化功。若配十玄。初即同時具足。此之一心一信。後九信法同時具故。二即十世異成。三世祇劫。一切圓通。三即微細安立。無始諸習。化一精明。進趣真淨。四是諸法相即。實智權慧。一多相即。五即托事顯法。執持智上。周徧寂湛。六是一多相容。定光交發。明性互入。七即主伴圓明。心進保持。交接十佛。八是羅網境界。雙鏡佛心。光影重重。九即隱顯俱成。心光密迴。獲佛常凝。十是廣狹無礙。住戒自在。遊方隨順。此猶歷別配明。若圓融釋。隨一具十。名同時玄。一不礙十。名廣狹圓。十一相入。名相容玄。一十相即。名相即玄。五隱五顯。名隱顯玄。一一安十。名微細玄。十十互入。名羅網玄。隨一顯十。名托事玄。十徹念劫。名十世玄。一主餘伴。名主伴玄。華嚴初地文云。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前三漸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例彼六相。開成八相。謂密。顯。圓。偏 。淨。垢。妙。麤。一即多。妙相也。多非一。粗相也。共成多。圓相也。各居一。偏相也。一多泯。密相。彼此存。顯相。自他同。淨相。不相合。垢相。此十信心。一一八相。圓融無礙。前云。不動道場。徧十方界。圓偏相也。身含十方。無盡虛空。妙粗相也。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密顯相也。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淨染相也。十信位爾。住行等知。◎文句。十信文。竟將十乘觀法對配。初信云觀境。乃至十信云法愛。又云。約橫論豎。則有理即十心。乃至究竟十心。一往論豎。獨在相似轉依。又豎中論豎。初信斷見。七信斷思。先顯真諦。八九十信斷塵沙。次顯俗諦。又豎中論橫。則一念圓成十心。見相似三諦也。◎破曰。十信約心。十乘曰境。今解心謂境。謬也。十信。所發行位。正修也。十乘。能發真似。方便也。今解正謂方便。謬也。十乘。陰等十。為所觀境。不思議境等。為能觀觀。今十信。統惟一信一心。絕無能所。將彼解此。謬也。十乘通四教。十信屬圓教。取別解圓。謬也。又云下。信居聖位之二。非名字即。中道統真。獲佛常凝。非相似比。一切想盡。無始習淨。非局見思。即以此心。中中流入。豈但真俗而非中諦。六位。一六即足。何須信信六即。橫豎。依汝己意。何須四番塵。如此牽強配合。不消本文。反毀諸家華嚴引釋。上則違背楞嚴佛旨。下則昏暗學人法眼。在己。單依一家名相調弄。在他。疑誤諸宗教義不少。諺曰。楞嚴台宗不是障。被障障楞嚴台宗矣。 △癸四。十住十位十。子初。發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 初三句。躡上。善男子稱。對前四揀。一非善非男。十二類生。未發心者。二男而非善。始從初漸。纔發心者。三善而非男。三漸位中眾生人也。初二漸稱眾生。求入三摩。三漸位初。稱名持戒淨人。四是善是男。從前乾慧。至後九地也。乾慧具三學。十信具十心。十住住佛家。十行行佛事。十向回佛道。四加進佛覺。十地得佛境。九地後真大菩薩。故佛立名。檢文可知。又男子。亦四揀。一非男非子。凡夫生也。二男而非子。發心人也。三子而非男。三漸人也。四亦男亦子。乾慧等也。然有名字。相似。分證。不同。今此信滿入住。真是善男子矣。真即真如心。方便有二。一隨漸方便。謂從漸修。隨所發行。安立十信故。二依真方便。從真妙圓。重發妙信。故今屬真也。揀非對正修。而云方便之謂。發此十心者。指前信念。乃至戒願十信心也。發通能所。方便。是能發中道慧心。如如智也。十心。是所發中道信心。如如理也。 心精發輝。十用涉入。圓成一心。 次三句。本住。心精。謂十種純真中道。信心理體。精微圓妙也。發輝。謂十種方便智慧。德相光輝。開發顯現也。十用。謂從十信心精體上。而起十種無礙大用也。涉入。謂一多攝入。徧容交涉也。圓成一心者。前自一真心中而發十信用相。今則攝十信用。而圓成一真如心也。 名發心住。 名句。定位。為隨所發信滿入住。始初心行。安立此一位也。前位開一為十。此位合十為一。而曰發心住者。有二意。一對前。謂以真方便。能發十信心。初發也。經云。真發方便。以真實慧。所發十用相。後發也。經云。心精發輝。二約自。謂能發十種信心用相。發起也。經云發輝十用。所發初住一真如心。發成也。經云。圓成一心。此如起信論中。信成就發心。八相成道。一得盡得。該六位故。約斷。通別二惑同時頓盡。便能超入等覺妙覺。但斷別惑。此圓初住。圓斷二執中。已除分別俱生種子粗分。與終初向。頓初行齊。文句云。十用涉入者。十乘觀法。一乘攝一切乘也。圓成一心者。十十之法。總不離現前一念也。正因理心發。名法身德。了因慧心發。名般若德。緣因善心發。名解脫德。◎吳興云。瓔珞初住。增修十心。彼乃別教之相。智者以瓔珞十心。對十乘觀法。約圓初住具明十德。章安云。應是轉似為真。一住具十也。准本業瓔珞經。欲入初住。修前十信心。今云十用涉入為十信心。心心有十。即百法門。◎幽溪疏云。十用涉入者。即向之十信心。每一心各具十心。圓成初住一心。可見登住已去。莫不以十信心而為根本。十信心又以定慧而為其本。◎釋曰。吳興幽溪。如此解今經。智祖章安以瓔珞十心。對十乘觀法。判彼圓教初住。文句不分佛經祖部。橫以臆見。罔註十用為十乘。一心為三因三德。縱有理在。亦為違佛悖祖。欺經亂教。汝前斥諸師云。每引華嚴釋此經位次。可令諸經更無異文異旨。今代諸師。斥汝文句云。每引涅槃三因三德。智祖十乘觀法釋者。可令楞嚴與餘諸經別無三法。以疏初住一心異文。他宗諸祖別無十門。以疏十信用相異旨乎哉。如斯橫斥橫議。豈不訛謬。成大罪過也。◎問。法華開示悟入。如何配今次位。答。住行向地對配。法華究竟一切種智。今經妙覺也。問。漸乾信位云何。答。總合開字義中。前淺後深異耳。發心初漸。最初開發也。乾慧。少分開發也。十信。將滿開發也。十住。開發終成也。始終淺深雖異。佛之知見一也。又於通別惑中。勝進行位斷言之。近則可超初行。遠則可超初地。此為判釋圓教前後斷證之大綱也。華嚴發十智心。為處。業。根。解。界。道。禪定。宿命。天眼。漏盡。十力智也。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子二。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瑠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初句。躡前。心中。指上圓成一心。發明。指上發輝十用也。如下。舉喻。徹上。金喻十用發明。瑠璃喻一圓心。徹下。瑠璃喻妙心。智也。心為能發明之智也。精金喻履地。理也。地為所發明之理也。 以下。本行。履。踐也。即以前十用所成初住一真如心。以為基地。始堪踐履。從此步步腳踏實際理地矣。 末句。結名。操持練習曰治。智契於理。令理精明。一切時處。練治心地。啟運智悲。生長善法也。華嚴明十心地。謂利益。大悲。安樂。安住。憐愍。攝受。守護。同己。師長。導師心也。治亦十法。謂誦習。寂靜。近善。和言。知時。無怯。了義。修行。離愚。不動也。 △子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心句。躡前。謂前智心理地。互為行履。彼此交涉。共成相知也。 俱下。本行。以心即智。始覺也。地即理。本覺也。始本合一。自覺也。以此度人。覺他也。由此見色聞聲處。一一透明其理性。待人接物時。一一徹了其天真。故云俱得明了。自覺。履歷十剎而行法。覺他。遊化十界而度生。覺一。徧參十佛而成道。得意生身。去來自在。故云遊履無礙。 名句。定位。三覺圓融。了義之修。見之徹故。智理一如。無住之行。行之極故。如是真修實行。德建名立。宜矣。亦可。初住從智稱。二住依理表。三住均徧得。此位近超四行四向。遠超九向七地。華嚴十觀。謂法界。生界。世界。欲。色。空界。地。水。火。風界。十種行。謂苦。空。無常。無我。無作。無味。無名。無處。離分別。不堅實。如此理觀修行。又何留礙之有。復有十。謂修六度。修三學。修佛慧。修佛行。修法。修義。修出離。修示現。修成正覺。修轉法輪。故名修行住也。 △子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 首句。躡前。以始覺佛之智而行。依本覺佛之理而修。同一圓成妙覺佛之果也。故云。行與佛同。 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 次五句。生後。受句。法。佛氣分者。謂佛五分法身之香。諸佛十身香也。氣習亦十。為菩提心習。善根習。行習。願習。清淨世界受生習。見佛習。思惟平等法習。種種差別境習。教化眾生習。無量波羅蜜習。由此得佛十氣習香。揀前七信。但得佛之定身慧身香也。華嚴云。諸聲聞施戒多聞慧香。住一切智心。不令散動。一切菩薩行香。以平等慧。入如來地。一切佛智境界香。亦不廢捨諸菩薩行。今屬後二香氣分也。受者。揀前七信氣分交接。今被攝受。合為一矣。 如下三句。喻。初如中陰。攬先業而初成陰體。二如中陰。乘彼業力。結為境界。於中成依止處。三如中陰。見遠如在目前。所去速疾。山壁不礙。此如中陰與父母業同故。共相會合一處也。若法配釋。中陰身者。遠指十信心身。近即始覺智身。維摩云。善心誠實男。慈悲心為女。即中陰男女身相。華嚴明十。謂非人身教化四惡趣鬼神故。人身化一切人。天身化三界天。學身現有學地。無學身示四果羅漢地。獨覺身入辟支地。菩薩身成就大乘。如來身智水灌頂。意生身善巧出生。無漏法身以無功用。現一切身。今屬第七及九十也。父母。二義。一約智。自如始覺智。父母如妙覺智。而分權實。權智如父。實智如母。維摩云。方便以為父。智度菩薩母。二約慈。前云。覺明保持。迴佛慈光。自如觀行。父母如佛慈悲。華嚴云。於諸波羅蜜。起慈母想。於善巧方便。起慈父想。然云自求者。謂此無功用行。任運相合。揀前八信。能以妙力迴向佛也。陰信通。亦二義。一前十信心。與今四住佛德脗合。九信文云。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二始覺智行。密齊妙覺果德。下云覺齊佛覺。是也。 入句。法。如來種者。種。性也。即三如來藏性。寶積經云。空如來藏。離不解脫一切煩惱。不空如來藏。具恆沙佛不思譯法。空不空如來藏。隨為色空。普應一切。前四卷中廣明三藏心也一。亦即諸佛菩提種性。維摩問。何等為如來種。文殊答。有身為種。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種二。亦即涅槃佛性種。正因佛性顯時。成法身德。了因佛性顯時。成般若德。緣因佛性顯時。成解脫德。住此三德。名秘密藏。起信論云。眾生雖有正因熏習。若不遇諸佛為緣。能入涅槃。則無是處。若因緣具足。謂自有正因熏習之力。又為諸佛慈悲緣因護故。修習善根。乃能進趣。向涅槃道三。又華嚴明十腹十藏。謂離諂曲腹。離幻偽腹。不虛假腹。無欺奪腹。斷煩惱腹。清淨心腹。法食腹。無作腹。出離道腹。得入佛腹。此名如來十大腹也。謂不斷佛種。增長法種。住持僧種。覺悟正定種。成熟不定種。悲愍邪定種。十力種。無畏種。十八不共種。一切佛法剎生種。此名如來十大藏也四。入者。投托也。謂秉佛遺體。初托聖胎也。下云。地如佛地。華嚴明處胎十事。一智慧善根化生。二成熟同行善根。三心恆正念正知。四智辯說法勝用。五以本願力化眾。六人中最勝受生。七八部敬供。八眾會說法。名廣大智慧藏。九入於三昧。名離垢藏。十徧供諸佛興供養具。名開大福德藏。諸佛說法。名菩薩住處無邊法界藏。 名生貴住。 末句。立名。投入佛胞。最尊最貴。正如太子處胎。貴壓群臣。華嚴云。生貴住者。以此菩薩從聖教中生。了知。修習。圓滿。三世佛法。成就諸佛。心得平等。教行法既尊貴。應生尊貴胎也。 △子五。具足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既句。躡前。道胎者。中陰攬赤白二渧。而成凝滑。今此攬佛之慈悲二心。權實二智。而結聖胎也。遊言自在遊行之意。優游生陰於佛道之胎。潛住幽靈於法界之藏也。 親下。本行。胤。子嗣也。謂始本合一。成究竟覺佛果之胤嗣矣。如下。上一句法。此二句喻。前云行與佛同。故此人相不缺。以行言之。遠通三學十信。近住三覺二利。以相言之。五根五力。六根六通。大則三十二相。小則八十種好。無不圓滿一真如也。維摩云。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華嚴明十身。謂諸波羅蜜身悉修行故。四攝身不捨眾生。大悲身代一切苦。大慈身救護眾生。福德身饒益一切。智慧身與諸佛身。同一性故。法身永離諸趣。方便身一切處現。神力身示現神變。菩提身成正覺故。復有十根。謂歡喜見佛喜信。希望聞法解悟。不退作事究竟。安住不斷修行。微細入微妙理。不休究竟眾生。金剛證知法性。光燄普照佛境。無差諸佛身同。無際深入十力。十智圓滿根也。 名句。定位。悲智並運。自行化他。善巧方便。莫不具足。克肖於佛。無乏少也。華嚴云。以此菩薩所修善根。皆為救護饒益。安樂哀愍。度脫一切眾生。令離災難。出生死。發淨信。悉調伏。證涅槃故。則二利行相。豈有欠缺。不圓足哉。 △子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首句。躡前。次句。起後。末句。成位。法界無障礙理智之中。妙覺果位。所證理為法身。能證智為種智。始覺因地亦然。所證。身相也。能證。心智也。佛十法界無盡身雲。今住相好具嚴法身。故云如佛。佛十法界無盡智慧德相。今住轉識成智。究竟一切種智。故云心相亦同。遠即十信心精。近即初住十用。發輝心智。華嚴明十心。周徧一切。謂虛空發意廣大。法界深入無邊。三世一心悉知。諸佛八相盡了。眾生知根欲習。智慧了知法界。無邊知諸幻網。無生法空無性。無礙不住自他。自在一念成佛心也。安住此中。則得諸佛十種周徧心也。復有十種喻心。謂如虛空心不可量故。大地心持長善根。蓮華心世法不染。淨日心破諸暗障。山王心出世善根。摩尼心淨無雜念。優鉢心劫難值遇。金剛心入一切法。圍山心魔外不動。大海心佛水流入也。安住此十心中。得佛十大清淨心也。觀經云。諸佛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佛相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故此心相同如佛也。正心住者。有十心意。謂無亂煩惱不雜。明淨客塵不染。上首發勝善根。安住深信不動。深入隨順佛法。內了知眾生心。善觀一念無失。善擇所作無過。密護調伏諸根。三昧入佛三昧意也。安住此十。得佛十種無上正心意也。華嚴正心住云。此菩薩。聞讚佛法。菩薩所行。與毀佛法。菩薩所行。心定不動。聞說眾生。有量無量。有垢無垢。易度難度。心定不動。聞說法界。若有若無。有成有壞。有量無量。心定不動。心不動故。名正心住。其心正故。轉復增進。得不退轉。無生法忍。 △子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初句。躡前。外貌內心言合成者。內外一如。身心同佛也。 次句。本行。理智冥合。色心互融。日習月熏。漸增漸長。華嚴明十種道。一道。菩提心。二道。謂智慧。方便。三道。謂空。無相。無願。四道。謂懺悔。隨喜。勸請。迴向。五根信進念定慧。六通天眼。宿命。漏盡等。七念佛。法。僧。施。戒。天。生。八正道。九次第定。十力。復有十心。謂精勤所作究竟。不懈積集相好。福德行故。大勇健摧破魔軍。如理行滅諸煩惱。不退轉直至菩提。性清淨不動無著。知眾生令其出離。大梵住佛乘救護。無相不著三界。金剛如如不動心也。 末句。結名。菩薩有十精進。謂身三寶福田。永不退轉。語讚說佛法。曾無疲倦。意喜捨慈悲。三昧無息。正直心無諂誑曲。勤修無退。增勝心趣求上智。進取淨法。不唐捐六度萬行。行不放逸。摧伏魔勤斷三毒。五蓋十使。智慧光觀察究竟。中後無悔。不共法十八不共。如實智知。佛光法得佛灌頂。成道說法精進也。安住此法。得佛無上精進。不退轉也。華嚴不退住云。此菩薩聞有佛法僧。無佛法僧。有菩薩修行出離。無菩薩修行不出離。心不退轉。聞三世有佛無佛。三世一相非一相。心不退轉。聞佛智有盡無盡。心不退轉。前六信。定慧不退。此住。相與性不退。近可超登六向。遠可超升八地矣。 △子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初句。躡前身心。身相。身也。靈相。心也。次句。本位。顯今十月滿足。勝前七七漸增長也。末句。結名。十身相者。十十真如體相。法性法界身故。十靈相者。十十智慧德相。靈知靈覺性故。十身。有內有外。內十身者。依覺世間。稱自體顯故。力持。相好莊嚴。意生。願。福德。威勢。菩提。化。智。法。十身也。如第八地。外十身者。融三世間情器覺。隨他起用故。國土。業報。眾生。聲聞。獨覺。菩薩。如來。虛空。智。法。十身也。亦如第八地等說。不依文次列者。約義對配。容易可了。十靈知相內外。義例可思。內之智身法身等。各各十知。外之眾生國土等身相作。亦各十知。並如彼文開說。又離世間品。十種身無礙用。十種智無礙用。詳如五十六卷。又出現品明十身雲。謂力持身雲。相好身雲。生身雲。不可壞身雲。福德身雲。無畏身雲。色身雲。化身雲。智慧身雲。法界身雲也亦對上文配序。 又出現品明十智光。毘盧遮那如來出現。放於無上大智光明。具足一切善根功德。普照十方世界。與諸菩薩灌頂之記。一切如來當成正覺。出興於世。名不斷如來種不思議智。此一總。下十別。次一智光。名持佛種性。成佛不傾動十力智。二智光。名種種莊嚴。成佛相好莊嚴。一切皆生歡喜智。三智光。名不可究竟。成佛隨所開悟。令三寶種永不斷絕。甚深妙智。四智光。名不可壞。成佛壽命。無有窮盡智。五智光。名普隨順。成佛饒益眾生。無盡福德智。六智光。名迥出無能壞。成佛無畏無壞智。七智光。名一切神通。成佛不共法。一切智智。八智光。名出生變化。成佛出生善根。不失壞智。九智光。名清淨離垢。成佛無漏無盡智。十智光。名普照。成佛普入法界。不思議智。亦不依彼文。對前義配知。皆顯十身靈相。一時圓具也。名童真者。表初具佛法。純一精真故。亦顯非純潔童真行。不能圓足故。前四住入聖胎。五六七長養聖胎。今八住。功終圓就也。智論云。菩薩作願。童真入道。不受世間愛欲染故。華嚴云。住童真地者。離一切過失故。溫陵合轍並云。具體而微。其力未充。故名童真。資中云。十身靈相。如隨色珠。顯現自在。菩薩雖未如佛。分得此相。長水云。此十妙應。即不思議種智妙用。雖未全於如佛。分得此用。即一身現無量身也。華嚴云。雖未具足一切智。已獲如來自在力。八住文云。此菩薩。住十種業。謂身語意行無失。隨意受生。知眾生種種欲。解。界。業。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又至一切佛剎。供事諸佛。現變化身。領無數法。由住十童真業。故具十身靈相。   依文句。不須華嚴配合。至此十身。不研華嚴引釋。何以明了。一言百萬業障。罪真不輕也。◎熏聞。問。十身既屬三四身攝。何故十身皆名舍那。答。以別圓地住所現之身。正是實報。餘身皆是此身轉變。從本受稱。故曰舍那。十身雖異。淨滿佛同。然於同中。須知別相。不可三四。混而無甄。荊溪云。彼通云身。故云十身舍那。別釋如來。故不應云業報國土佛等。◎補遺云。法身無色。華嚴如何云現。此經如何云相。荊溪料揀。法無。應有。應即法身。何求異耶。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十身通云舍那。荊溪意謂。一從本受稱故。二淨滿義同故。十身外相。勝劣自分。既稱舍那。淨而且滿。寧非尊特。外相一一無分齊故。准華嚴八地文方現十身。今八住具足者。正顯今圓。已齊彼別也。◎講錄云。華嚴八地云十身相足。此經八住云具足者。以分具故。皆圓位也。勿依岳師。此圓彼別之說。   講錄一言勿依。何以伏眾。今以逐句釋通。自他宗徹。一。熏聞云。彼談十身。具十成百者。法華百界千如既圓。華嚴一多即入亦圓。賢家十十無盡法界身雲非圓。台家三千性相亦非圓矣。◎二。十身收攝三四身者。華嚴通明十身。本也。餘經三身四身。末也。十垂三四。毘盧佛流。華嚴前後。總說十身相作。無有三四攝十片語。釋迦現起舍那。是汝宗說。三身四身攝十身者。亦汝孤山荊溪臆見。華嚴云。佛於道場菩提樹下。師子座上。以種種身。成等正覺。得一切三世佛剎眾生法量等身。一切願行量等身。真如法界。虛空界。無礙界。寂滅涅槃界量等身。譬如虛空無生。常無增減。諸佛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又如梵王亦不分身。無種種身。諸佛如來亦不分身。無種種身。而隨眾生心樂。現若干身等。◎三。所現身是實報。餘身皆此變者。入楞伽云。報化皆依法身佛流。彌勒頌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何云化等。皆是報現。華嚴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如是法性佛所說。一切法性無所依。佛現世間亦如是。◎四。從本受稱。故曰舍那。此說甚當。梵網云。我今盧舍那。復現千釋迦。何餘部又說云。舍那從釋迦現。◎五。同別須知者。佛十身融。何須別知。華嚴云。諸佛真身如虛空。一切法界無不徧。不可得見不可取。為化眾生而現形。◎六。不可三四混者。華嚴十身。圓融無礙。後三四身。皆隨機說。何以將餘時會三身四身。對甄十身佛耶。經云。譬如法界徧一切。不可見取為一切。十力身佛境亦然。徧於一切非一切。◎七。法無應有。虛空屬法身者。唯識論云。五法為身。故名法身。起信論云。從本以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經云。佛以法為身。何以空無為法身耶。出現品云。譬如虛空徧一切色。如來身亦如是。徧一切法。故佛法身。能為眾生作佛法事。◎八。外相勝劣分者。十身即入。又何勝劣。華嚴云。如來法身。無所分別。亦無戲論。又云。佛身充滿於法界。亦不分身不分別。◎九。既名為報。豈非尊特者。若依華嚴本經。是十身佛。如出現品。又妙嚴品。問名品。指一法身。問明云。一切諸佛身。惟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妙嚴云。爾時世尊。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其身充滿一切世間。清涼疏云。我佛世尊。十身初滿。正覺始成。富有萬德。蕩無纖塵。若依法華窮子喻中。十身混融。法報不分。何者。經云。種種嚴飾。威德特尊故。若依今家。還應指十身。經云。千萬莊嚴其身。或單指法身。偈云。諸佛於法。得最自在。又云。諸佛稀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神通力。無漏無為。諸法之王。彼此文意相合無違。故指法身。順佛經旨。汝指尊特為報。猶可。若云。現起尊特。便屬勝應。則不可也。起信論云。依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依業識。諸菩薩從初發意。至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華嚴會上。法身大士。二乘在座如聾若啞。故可云報。不可云應也。而於可指法者。何也。法融十故。隨機見故。法華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於一乘道。隨宜說三。華嚴云。法王惟一法。一道出生死。隨眾生心樂。及以業果力。如是見差別。此佛威神故。佛法無分別。無憎無有愛。但隨眾生心。如是見有殊。則法身通。而報應局矣。◎十。熏聞云。別圓地住。補遺云。准華嚴。八地方現十身。今經八住具足。正顯今圓。已齊彼別者。此以法華純圓。華嚴兼別。例判楞嚴住地圓別。◎今先以華嚴楞嚴對揀。一名位一同。十住十地。彼此名義一同無異。判有高下。謬也。二華嚴七住云。一即多。多即一。相即性。性即相。八住云。化身無數。供佛領法。判此住優。彼住劣者。謬也。三彼此住地。皆前前因。後後果。此住在彼地前。因中因也。彼地在此住後。果上果也。妄判住勝地劣。謬也。四彼此住地因果。雖云前後該徹。理實地於行住。後後更加該徹前前。今判前優後劣。不了該徹圓融。謬也。五住勝彼地。楞嚴無文。地不及住。華嚴無說。何判此高彼下。謬也。六楞嚴位次。歷別漸明。亦應判別。華嚴一地。具諸功德。信初即成正覺。十信即獲十地。灌頂昇位。海印現身。何判此住勝彼信地。彼別此圓。謬也。◎次以法華華嚴對揀。一以別言。華嚴四十二位歷別。故云兼別。法華開示悟入知見。究竟種智。亦有五別。分別功德品。位別前後十二淺深。達多龍女。位別七種高下。三周九喻。並別優劣。亦應兼別。非純圓矣。法華何圓。華嚴何別。而非圓耶。二以借言。華嚴最初頓說六位。不向他借。圓具無別。法華無位。借別借通。以顯其圓。至於五品六根。亦約義立。既分淺深。豈不兼別。法華借別別立。尚判為圓而不兼別。華嚴不借不別立。反判為兼別。理云何通。又法華借瓔珞仁王等經。以明行位。借大品智度等經論。以明斷證。猶可。後借前故。名義缺故。若判華嚴。借別顯圓。兼別明圓。理實不可。名位具足。義旨圓故。借後兼別。說非義故。三以即言。六即名位。智祖立出。妙樂云。若云圓位。六即亦足。分真位長。故借別明。則法華借別顯圓。彰矣。應判兼別。以六即故。六相圓融。華嚴經。初地說。不但十地圓融。直顯六位圓融。既非義立。又不借別。應判純圓。何為兼別耶。四以教言。天台圓教。依華嚴中。圓滿修多羅名。及賢首品。圓信行位斷伏義立。又引華嚴云。初發心時變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此明圓四十二位。准智祖判意。圓中兼別耳。後輩不知。迷本圓義。全以兼別判華嚴也。如此不但違經。亦悖智祖立教意矣。五以乘言。華嚴。直談無上一乘佛性。一真無障礙法界。又於一佛。說十十無盡佛。一法界。說十十無盡法門。名圓頓教。圓滿教。直顯教。真實說。稱性說。一乘法。根本法。無盡法。反判為別。想華嚴經。迥別一乘。不共般若。絕待說故。法華涅槃。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會三歸一。破三入一。既對權顯實。非絕待教。何判純圓。經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然後破三。獨立一乘。豈不兼別說乎。六以位言。華嚴信等六位。位位六相。法界圓融。初信心位。頓證法界。成就慧身。十信心時。便成正覺。灌頂昇位。例如楞嚴。初漸入流。除百萬想。至三漸次。八相齊現。便獲法忍。根性互融。台宗五品六根。但得相似觀行。登初住後。分真一品。准華嚴說。信初圓證。豈至八地。反別不圓。齊七住耶。又華嚴六位歷別。屬別。異。壞法界相。圓融不礙行布故。例汝台宗。即而常六。華嚴位位圓融。屬總。同。成法界相。行布不礙圓融故。亦如台宗。六而常即。汝何不明。反判兼別。華嚴既別。台立六即。亦應別矣。汝何謬云。住圓地別耶。況華嚴論。法華較華嚴十別。華嚴教主十身舍那。處土。華藏世界。聽眾。法身大士。法益。頓證法界。法華教主。化身釋迦。處土。娑婆濁世。聽眾。三乘雜趣。法利。記莂當來。略舉四種。頓漸圓徧可知。餘詳彼論。◎後會三經。並顯是圓非別。一依佛。三十身異。總一毘盧。法華云。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楞嚴云。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化佛說咒。法華窮子喻中。前後總一富長者身。普賢觀經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此顯圓教佛身主也。何判華嚴別佛說乎。◎二依處。法華三變淨土。八方安置釋迦分身。又云。眾生見劫盡。我此土安隱。楞嚴云。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又云。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然此娑婆忍土。不離華藏世界第十三層。然毘盧佛住華藏界。徧一切處。華嚴云。摩竭提國。地金剛成。眾寶嚴飾。菩提道場。一切寶嚴。悉包法界。其師子座。高廣妙好。諸佛珠王。放光來燭。譬如虛空具含眾像。又如虛空普徧一切。於諸剎土平等隨入。此顯圓佛所處土也。何判華嚴為報土乎。◎三依眾。法華楞嚴。並三乘五乘。及雜乘眾。如文可思。華嚴法身大士。誰人不知。華嚴云。佛身徧坐一切道場。周圓法界而無障礙。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皆與毘盧如來共集善根。同修萬行。諸波羅蜜悉已圓滿。入法界藏。證佛解脫。如普賢等。及五十三員善知識眾。法華。列萬二千阿羅漢。八萬菩薩。如文殊等。涌出菩薩無量千萬億眾。偈云。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楞嚴。列千二百大羅漢。無量辟支。恆沙菩薩。文殊而為上首。乃至二十五圓通眾。此皆圓教會中眾也。何判華嚴聽眾而為鈍根菩薩。縱使舍那報佛。但教菩薩鈍眾。豈法華楞嚴化佛。亦但教鈍羅漢乎。◎四依益。法華明三乘咸入一乘。九界同歸佛界。如三根得記。八部普記。達多龍女受記成佛。楞嚴明定性聲聞。回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令諸闡提。隳彌戾車。十二類生。轉成十二位聖。如登伽受記。龍王聽法。河神聞香。風天稽首。華嚴明六千比丘。道成言下。剎塵菩薩。頓證林中。地獄蒙光。生兜率天。八難聞法。超登十地。如威光善財。一生圓果等。故法華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此即圓教聞法。頓成殊勝廣大益也。有判華嚴報佛。所化菩薩是鈍。迷中重故。次第修證。迂通寶所。但得無量諦益。不得無作諦益。真為戲論。楞嚴所謂。以所知心。測度如來。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矣。◎五依法。華嚴法界法等。楞嚴藏性法等。法華種智法等。今就法華。實相理。佛慧智。知見心三法。與智祖。准諸般若智度等經論。立三諦智。會顯三經圓頓。初華嚴。淨行品云。見真實相。一切智覺。深入佛智。問明品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法界眾生界。一切悉了知。行願品。普賢云。我今悉以現前知見。甚深信解。回向品云。知如實理。觀諸法性。悉皆寂滅。知諸法相。不相違背。了一切法。同一實相。初句。理智一如。真知也。二三句。離言真如。性空也。四五句。依言真如。相有也。六七句。總相真如。空有不二也。又云。願一切眾生。了真實義。獲無量智。謂獲一切智。神通智。一切種智。出現品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楞嚴云。汝等聲聞。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如何用世語言。入佛知見。故我今時。開示中道第一義諦。亦令修大乘者。通達實相。如人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忽有智者。指示方悟。珠非外得。法華開示佛之智見。究竟一切種智。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智祖三轉。約義讀云。是相如等。空觀。真諦。一切智也。如是相等。假觀。俗諦。道種智也。相如是等。中道觀。第一義諦。一切種智也。今既三經徧談。豈非圓頓法哉。華嚴初時圓談。若判兼別。楞嚴法華次後漸顯。豈可單判圓乎。◎六依位。華嚴說六位。以六相法界圓融。如初地文。楞嚴說十位。以八相藏性圓通。密顯圓偏。淨染妙粗。如三漸明。法華。智祖立五品六根八位。以六即諦理圓該。斷證行果。一一皆然。故三經。圓則盡圓。別則並別。有判楞嚴法華是圓。華嚴反別者。非矣。此實台賢兩宗要旨。恐後起多爭執。特立會顯。誠勉應細審詳。弘護為重。 又上三師。三大各意。今再消釋。十身。體。靈相。相。具足。用。名中。童。相也。真。體也。住。用也。然似終教。非真圓義。依清涼疏圓解。不濫而甚切當。疏云。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用繁興以恆如。智周鑑而常靜。誠得旨矣。此住近超八行八向。遠超忍地八地。 △子九。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初句。躡前。十身具足。故曰形成。月滿出生。故曰出胎。十相中第四相。出因顯果故。十相。謂降兜率。托胎。住胎。出胎。處宮。出家。降魔。成道。轉法。涅槃也。三乘八相。一乘十相。華嚴明二十相。起信初住。八相成道。幽溪。文句。並云九住。皆增長功。非也。溫陵曰。長養功終。故喻出胎。孤山亦然。是矣。 次句。本行。佛。即十佛。一住持佛。隨順見。二業報佛。深信見。三本性佛。明了見。四願佛。出生見。五三昧佛。無量無依見。六隨樂佛。普受見。七成正覺佛。安住世間無著見。八涅槃佛。深入見。九心佛。安住見。十法界佛。普至見。子者。妙嚴疏。一外子。謂諸凡夫。未能紹隆佛家事故。二庶子。謂諸二乘。不從如來大法生故。三真子。謂大菩薩。從大法喜。正所生故。今屬第三真子也。親者。子義。一親見其生。正念。普照。最後。不起。如幻。普現。種智。覺悟。三昧。解脫。十種生故。二親見其笑。勉濟。具智。法身。天眼。善根。因果。教益。同行。度眾。佛照。十種笑故。三親見七步。示現十力。七財。滿願。超界。勝行。金地。與威。七覺。自證。最勝。十種七步事也。四親見十種同佛。謂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意。十行。十住。十座。十臥。皆同佛也。五親見居童子地。謂書算。車馬。百藝。三業。入定。色力。光相。法樂。供佛。蒙光。十種迥異人也。六親見處王宮時。謂同行。善根。樂德。順心。威力。滿意。遂願。供佛。三昧。護法。不同人也。皆如離世間品。 末句。定位。智論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法王家。乃至十地。悉名王子。如文殊等。十力四無所畏。佛事悉具。廣度眾生。故名鳩羅伽地。又如童子。四歲已上。未滿二十。名鳩摩羅。菩薩初生佛家。如嬰兒。得無生忍。乃至十住。名住鳩羅摩伽地位。家有二。謂雜家。淨家。不信家。信心家。名字家。實行家。退轉家。不退家。今住淨。信。實不退轉家也。佛教其業。有十。一隨時開導令正修行。二夜夢令見覺昔善根。三為他演經生智斷疑。四說出離法不作諸惡。五現佛相好生長十善。六廣聞正法正智不邪。七降伏魔事威德對治。八成熟根性脫凡小境。九大悲攝取起二利行。十教修福智行權實法。十住文云。勸學十法。謂法王處。善巧。軌度。趣入。宮殿。觀察。宴寢。力持。無畏。讚人。灌頂。十種習學法也。由此善知十法。謂善知受生。煩惱。習氣。方便。正法。威儀。世界。三際。世諦。真諦法也。故名法王子住。清涼云。從法王教生解。當任佛法大事。既稱法王子者。倣佛之儀。合於法度。如世王子之於父王也。此住。鈍則近升九行。利則遠超初地。 △子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 初句。躡前表顯。前初住中。三學十信善根。十度十力。無畏不共法等。增進九至十住。悉以圓成。無不滿足。故曰成人。顯揚謂之表。一表內行願德深。二表外化物功大。三表年齒壯盛。四表國位堪紹。華嚴。初住明十。一發十心。二自開解。三住佛家。四處法界。五見佛相。六聞記莂。七成十力。八具威德。九為眾依。十行教道。偈云。見佛相好大神通。聞說記心及教誡。種種變化無量身。一切世界微塵等。欲以寂靜一妙音。普應十方隨類演。如是皆令淨明了。菩薩以此初發心。初住尚爾。況今十住。故云表成。法也。 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 如下。喻也。上三句分委。大王。一統帝皇也。天王之子。稱曰太子。分委者。謂委諸國政。分攝教令也。下三句灌頂。剎利。翻王種。列國諸王也。郡王之子。名曰世子。灌頂者。謂金瓶盛水。灌頂受職也。華嚴云。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幔。建大幢幡。然香散花。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菩薩受職亦復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是名菩薩受大智職。具足如來十種力故。墮在佛數。問。此經十住灌頂。華嚴十地受職。同異云何。答。二經對論。圓融義同。一約理。前云。此精妙明。誠汝見性。則知汝心。本妙明淨。後云。十二類生。本覺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佛真體。華嚴云。菩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一切眾生心亦如是。悉有佛成正覺。諸佛不離此心成正覺故。淨名云。眾生皆如。涅槃云。眾生即佛。寶篋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仁王云。佛及眾生。一而無別。圓覺云。眾生本來成佛。以一切覺故。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二約教。前云。我一宣揚。愛心永脫。速證無學。云何汝等。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華嚴云。眾生具有如來智慧。我當教以聖道。令離妄想執著。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三約行。前云。汝但不隨分別。狂心自歇。歇即菩提。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華嚴云。佛智亦如是。普在眾生心。若有勤修行。疾得智光明。四約果。行布言。前前因。後後果。圓融言。前該後。後徹前。上猶通權。若局實說。等覺前皆因。妙覺地是果。此經也。九地前皆因。十地位。合等妙。是果華嚴也。賢首品云。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必到如來地。則得無生深法忍。則一切佛現其前。今經三漸云。一切如來皆現。即獲無生法忍。二經同也。賢首品又云。若獲灌頂大神通。住於最勝諸三昧。則於十方諸佛所。應受灌頂而昇位。華嚴信位灌頂。此經十住方灌頂。不可較其優劣。行布皆分真故。圓融並該徹故。華嚴十地灌頂。因滿也。等妙又合。實果也。此經十地與等。真因也。不見灌頂。妙覺實果也。亦不可較優劣。行布皆實證故。圓融並該徹故。設或比較。賢首品信位云。若獲功德法性身。則獲十地十自在。修行諸度勝解脫。應受灌頂而昇位。彼信位。獲地尚爾。況登十地。豈劣此經等妙覺耶。此十住位。尚獲灌頂。況登等妙。豈劣華嚴法雲地耶。是以華嚴楞嚴十住。同名為灌頂住。無有高下。行布分得故。圓融該徹故。後之十地等妙。二經並皆平等。行布滿證故。圓融該徹故。長水曰。行布不礙圓融。華嚴初住便能成佛。圓融不礙行布。今經十住方列灌頂。又行布不礙圓融。今經初住。十用涉入。八住十身具足。華嚴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信位即獲十地灌頂。圓融不礙行布。今經十地。修習畢功。等覺妙覺。覺交盡妙。華嚴十地。方論灌頂。受智職位。故二經義同。信無疑也。 名灌頂住。 末句。結名定名。溫陵云。言以國事分委。則非正付國位。特表成人而已。蓋此方極十住。若十地滿。乃堪正付。故華嚴十地受佛職位。比輪王太子受職。世子例知。並表成人。彼則堪行王事。此之十住。堪行佛事也。華嚴云。何名為灌頂住。以此菩薩得十種智。謂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初三世。開三智。由此震動。照曜。住持。往詣。嚴淨。無數世界。開示觀察無數眾生。知根調伏趣入。又此菩薩。身業。神通。變化。過未現智心。智境界。成就佛土。皆不可知。乃至法王子菩薩亦不能知。故今智水灌頂。表有成人之德。可當大任。分之以政。化導十方也。 序住始終。行布論之。謂初發心。必治地。乃修行。然後生如來家。而具覺相。同佛心。長道體。圓十身。為佛子。任佛事。約斷。此第十住。圓斷二執中。已除分別俱生種子細分。兼伏習氣。與終十向四加。頓十行齊。華嚴十住偈云。一切眾生諸結惑。相續種現起現及習氣習。欲悉了知究竟盡。菩薩以此初發心。約證。清涼大鈔云。二解滿成佛。如灌頂住。及海幢處說。揀前賢首品說。第一信滿灌頂成佛也。亦即占察經。明四佛中。第二解滿作佛也。故梵網經。十住即以十度為發趣。十心住滿。度行德亦滿矣。大集亦云。十住菩薩得佛神力。能發無數世界。示現八相等。圓融論之。一。一位即攝一切位。六十聖位中。隨舉一位即攝一切。二。以初攝後。如初信即攝初住行向地。乃至餘信住行向地等。如四十二字門。初阿具後茶也。三。一一位滿。即至佛位。如十住滿。即攝十行十向及十地滿。故十住滿。稱灌頂位。而第十地滿。亦灌頂成佛。海幢比丘頂出諸佛說法。是其事耳。約斷。通別二惑。同時頓盡。便超十地。等妙覺果。 △癸五。十行十位十。子初。歡喜行。即布施度。施為法界。一切法行皆趣於施。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 先躡前。善男子者。十行通稱。前乾信住猶為獨善。自利自己。今至十行。並名兼善。利他者也。超勝前矣。成佛子者。牒上親為佛子。表以成人而言。故云已也。 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 具下。次初行具。妙德者。上同諸佛大慈德也。前之漸乾戒定慧道信中。根力。住中。正助道品。十力等法。至此一一具滿足備。華嚴初行云。此菩薩學習憶念。愛樂。清淨。增長。住持。顯現。演說諸佛本所修行。是則念念圓成十方無量佛行功德。一行一切行也。十方順者。下合眾生大悲心也。前漸。天仙不嫌。神鬼守護。信中。所去隨願。住中。遊履無礙。至此。十界一一隨從敬順。華嚴云。此菩薩。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與。無盡財施。身肉不悋。至行法施。與說三世平等。乃至菩提涅槃。是為十方三世界中。一切眾生念念同一悲仰。一順一切順也。 名歡喜行。 名句。定位。上同佛歡。直心行故。下合生喜。悲心行故。自覺自利。心歡身喜。深心行故。華嚴云。菩薩施時。其心平等。無有悔吝。不求名稱。利養果報。但為救護攝受眾生。令一切眾生歡喜愛樂。菩薩見諸咸來乞者。倍復歡喜。語言汝等。是我善友。福田等也。約惑。圓斷二執分別。俱生現種盡。更斷習氣一分。與終初地。頓初向齊。華嚴云。發菩提心。謂欲盡知輕重煩惱。眠煩惱。起煩惱。無量無明煩惱。發大悲救護心。斷一切煩惱網。令一切智性清淨。鈍則近超初向。利則遠超初地。 △子二。饒益行。即持戒度。戒為法界。種種法行趣戒度矣。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先明行。初位。上同佛德。下順生心。猶為自覺自益。此位。正是覺他以益人也。較初超勝。故云益生。一眾生趣類根行各別。菩薩善能以形以說。此約能化善益也。二菩薩三輪不思議化。眾生善能受化受益。此約所化善益也。能所既善。機應咸益。始能破惡。終能入理。真善益矣。又前二漸戒行。身心通利。九信戒心無遺。十信住戒自在。至此位時。不但善法攝律儀戒。亦以善法攝眾生戒。華嚴云。當令眾生。住無上戒。於一切智。心無退轉。乃至得佛菩提。入於涅槃。故云善利眾生。 名句。次結名。華嚴云。菩薩作念。我當隨順一切如來。離一切世間行。具一切諸佛法。住無上平等處。等觀眾生。明達境界。離諸過失。斷諸分別。捨諸執著。善巧出離。心恆安住。無上。無說。無依。無動。無量。無邊。無盡。無色。甚深智慧。此名善自饒益行也。又云。令自得度。解脫。調伏。寂靜。安隱。離垢。清淨。菩提。涅槃。快樂。亦令他得度。解脫。調伏。寂靜。安隱。離垢。清淨。菩提。涅槃。快樂。此名善饒益他行也。近超七向。遠超二地。 △子三。無瞋行。即忍辱度。忍為法界。法法趣忍。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 初句。躡前成。初行。自覺正。兼覺他。經云。具佛妙德。二行。覺他正。兼自覺。經云。善能利生。今至三行。自他均覺。法界盡益。智悲並運。真俗融通也。 次句。明本行。無違拒者。忍波羅蜜。自覺。生無違拒。我空忍。聞慧入。心不取相故。覺他。法無違拒。法空忍。思慧入。不取法相故。雙覺。我法盡無違拒。俱空也。無生法忍。修慧入。不取非法相故。華嚴云。何為無違逆行。以此菩薩。常修忍法。不自害。不害他。不兩害。不自取。不他取。不兩取。不自著。不著他。不兩著。亦不貪求名聞利養。是真得忍。何違拒有。 末句。結位名。瞋是根本煩惱。恨是隨從煩惱。起一瞋心。開百萬障。今行忍行。瞋障滅矣。華嚴云。我當常為眾生說法。令離一切惡。斷貪瞋痴。憍慢覆藏。慳疾諂誑。令恆安住忍辱柔和。人來毀辱罵打。瞋恨不受。即為不忍。今無瞋恨。即是忍也。又華嚴云。思維自身空寂。無我我所。苦樂等法。空無所有。即自覺法忍也。又云。我當廣為人說。令滅我法相見。即覺他法忍也。又云。自得覺悟。令他覺悟。心不退轉。趣向佛道。即自他俱覺法忍也。廣如大經。般若云。若心取相。若取法相。若取非法相。皆有我人眾生壽者四見相矣。一得三空無分別慧。即入三空無生法忍。此無瞋行。攝受眾生。是真行忍波羅蜜門。近超七向忍地。遠超初地八地。 △子四。無盡行。即精進度。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種句。亦躡前成。種類者。承上三覺行說。出生者。起今行言。自覺種類之行。出生一切無盡自覺法門。故能覺通如來。覺他種類之行。出生一切無盡覺他法門。故能覺合眾生。二覺雙融種類之行。出生一切無盡圓覺法門。故能覺無上道也。 窮下。明本行。上二句豎窮。下一句橫徧。由精進為法界。故能三覺窮徧。窮則古今一念。故超越世出世間。下合法界三世眾生。同一平等悲仰覺心。現種類身。覺他不絕。徧則中外一如故。十方圓明。上合法界十方諸佛。同一通達慈力覺心。起種類智。自覺無邊窮通。達入平等故。獲二殊勝。成無上道本妙覺心。究竟一切種智。三覺法法無盡。即得四不思議無作妙德也。是則窮際等世通方。皆以進波羅蜜為本。 名句。結位名。若時若處。精進三覺。行窮三際。徧滿十界。應化不休。故稱無盡。華嚴云。此菩薩修諸精進。謂第一。大。勝。殊勝。最勝。最妙。上。無上。無等。普徧。十種也。但為知一切佛法無邊際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三世平等性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進。但為得一切佛法廣大決定善巧智。分別演說一切佛法句義故。而行精進。如次配此五句。種類出生。第一心。盡際常心。平等不顛倒心。十方通達廣大心。四心皆悉無盡。故結名曰無盡行也。華嚴名無屈撓。直表精進。此名無盡。申明進行普徧耳。 △子五。離癡亂行。即禪定度。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一下。亦躡前成。合。謂下合眾生。同。謂上同諸佛。一切種種法門。謂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三覺無盡諸法行也。牒上種類出生無盡說耳。 得句。明本行。上之合同指一心體。定中大慈悲心。任持自性故。種種是諸法用。定中應施。身說功德法門。軌生物解故。總即一念定心能持一切法。亦即從體起用。行行無盡也。此之得無差者。謂雖能持種種身說功德法門。亦不能動亂耳門圓照三昧。楞嚴大定一念心也。亦即會用歸體。法法無差誤故。華嚴云。菩薩正念。於僧祇劫。從諸佛所聽聞正法。所謂甚深。廣大。莊嚴。種種。名文。菩薩。佛力。清淨。不著。分別。照了。共。不共。無上。一切智十五種法。經劫不忘。心常憶念。不斷善根。增廣大智。此即一念定心能持一切法也。又云菩薩聞種種聲。不能惑亂。所謂高大。粗濁。恐怖。悅不悅意。諠亂耳識。沮壞六根。無數量好惡。諸聲聞已。經劫未曾一念。心有散亂。所謂三昧。正念。境界。入甚深法。行菩提行。發菩提心。憶念諸佛。觀真實法。化眾生智。淨眾生心。了甚深義十一種不亂。如上說聲。經劫不絕。而不能亂壞菩薩心。此即種種法聲不能動亂一念正定心也。又云。菩薩入三昧中。住於聖法。思惟觀察一切法聲。善知法聲。生住滅相。生住滅性。如是聞已。不生貪瞋。不失於念。善取其相而不染著。知一切聲皆無所有。亦無本際。與法界等。此即從體起用也。又云。菩薩成就寂靜身語意行。善入一切諸禪定門。知諸三昧同一體性。了一切法無有邊際。得一切法真實智慧。得離音聲甚深三昧。增長無量大慈悲心。是時菩薩聞一切聲。心不惑亂。令其三昧。漸更增廣。令一切眾生安住無上清淨念中。於一切智得不退轉。此即攝用歸體也。 名句。結位名。梵語禪那。此云靜慮。靜則離亂。慮則離癡。定中不能持諸法門。是為癡定。執持智明。周徧寂湛。真正三昧。今持諸法。又無差誤。皆由聞思。入流亡所。故癡與亂無不離也。華嚴云。菩薩正念。心無散亂。堅固不動。無有迷惑。善解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言說。所謂能持立色受想行識。自性言說。心無癡亂一。死此生彼二。入胎出胎三。發菩提心四。事善知識五。勤修佛法六。覺諸魔事七。離諸魔業八。修菩薩行九。經於不可說劫十。心無癡亂。此菩薩成就如是無量正念。故名為離癡亂行也。 △子六。善現行。即智慧度。正脈曰。此即事理無礙智。亦二諦融通智。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則下。明行。同謂一定心性。體也。理也。異。謂身說法相。用也。事也。若非法界大智。何能圓融現見。於一定心同中。現諸法相之異。此即全體起用。一為無量。清涼云。冥真體於萬化。理隨事變。一多緣起無邊。故云同中現異。華嚴云。佛演一妙音。周聞十方剎。維摩云。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一一法相異中。各見一心之同。此即全用即體。無量為一。清涼云。用繁興以恆如。事得理融。千差涉入無礙。故云異中見同。華嚴云。普現一切剎。佛體亦無二。維摩云。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 名句。定位。四行。一中現無量。五行。無量中現一。今行雙現。超勝曰善。維摩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不斷煩惱。而入涅槃。華嚴云。何等為善現行。菩薩作念。一切眾生無性為性。一切諸法無為為性。一切國土無相為相。又解佛法不異世間法。世間法不異佛法。佛法世間法無有雜亂。了知法界。普入三世。恆不退轉化眾生心。轉更增長大慈悲心。與諸眾生作歸依處。未成熟者。先令成熟。未調伏者。先令調伏。必令當成阿耨菩提。釋曰。無性。無為。無相。佛法。法界。慈悲心。菩提道。皆同也。眾生。諸法。國土。世間。三世。作依處。調成熟。皆異也。真融於俗。即理不礙事。同中善現異也。俗通於真。即事不礙理。異中善現同也。真俗互鎔。事理並顯。智月照空。海印齊現。偈云。譬如淨日月。皎鏡在虛空。影現於眾水。不為水所雜。是名善現行也。日月。喻般若智。虛空。喻理性同。水影喻事相異。此行通二釋。一理為同。萬行為異。即事理無礙。一行為同。萬行為異。即事事無礙。如十玄中純雜門。華嚴玄談會云。純雜通於事理。事事。及單約事行也。一行長行故純。不妨餘行故雜。此但約事行也。同一法界。故純。不壞事相。故雜。此即事理無礙也。即事同理而徧故。純不壞一多。故雜。如一施行。一切皆施。名純。施中具於諸行。名雜。即事事無礙也。如以入門取之。則一切皆入。名純。入中有多法門。名雜等。純即同也。雜即異也。如華嚴明同異等六相圓融意。近則可超五向六向。遠則可超二五六地。 △子七。無著行。即方便度。華嚴云。方便度化。正脈曰。事事無礙智。即前智度開出。十玄門中廣狹無礙自在也。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如是。躡前。四行。方世。事法界。五行。無差。理法界。六行。異同。事理無礙法界。今行。塵方。事事無礙法界。故云乃至。 十下。本行。十空滿塵。即是同中現異。圓融之極。一塵現界。即是異相見同。無礙之致。但前同異。約理事。依理成事。故同中現異。事能顯理。故異相見同。今此方空塵界。並約事。如經頌云。華藏世界無數塵。一一塵中見法界。現下。釋成。一塵現十方。名現界。不壞一塵相。名現塵。界入塵而界不小。是小不礙大。塵含界而塵不大。是大不礙小。至大身剎。涉入無內。豈大留於小乎。極小塵毛。包納無外。豈小留於大乎。 名句。結名。塵界互現。小大徧容。如帝網珠。光影無礙。一有著相。不能廣狹自在也。若非善巧融會方便。不能無著。華嚴云。何等為無著行。此菩薩以無著心。入僧祇世界一。見無數佛二。聽法三。眾會四。化生五。受法六。發心七。入趣八。三昧九。住處十。皆無所著。又於毛端處。徧現法界。不可說劫。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不於一彈指頃。執著於我。起我所想。又一一毛端處。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不著身。法。念。願。三昧。觀察。寂定。境界。教化眾生。入於法界十種不著。又云。徧空法界行菩薩行。念念明達一切佛法。正念現前。無所取著。觀身無我。見佛無礙。此即進趣果向方便。謂修諸功德。回向佛果故。又云。為化眾生。演說諸法。令於佛法。歡喜生信。救護一切。心無疲厭。此即不捨不受方便。謂拔濟眾生。了達能所皆空。而不捨離。又云。一切世界悉詣於彼。方便度化。不令其心有動有退。亦不一念生染著想。以得無著。無所依故。自利利他。清淨滿足。此即巧會有無方便。謂能善巧融會真俗二諦理故。既具三種方便行義。屬方便度也。明矣。近超五向八向。遠超六七八地。 △子八。尊重行。即願度。華嚴云。於大乘願。恆不退轉。正脈曰。究竟彼岸智。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種種現者。謂異同塵界。互相顯現也。咸第一者。躡前二無礙智。而願取證究竟自度波羅蜜之極果也。波羅蜜多。此云到彼岸。智論云。阿羅蜜。秦言遠離。謂離生死此岸也。波羅伽。秦言度去。謂度煩惱中流也。波羅蜜。秦言到至。謂到涅槃彼岸也。又有三。一理至極。菩薩以無相智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約理定。明波羅蜜。二事究竟。即是菩薩大悲為眾生故。徧修一切度他事行滿足。三理事行滿。瑞應經翻度無極。事理並皆深固幽遠。悉到究竟無極。上明華梵三義。今文俱通。釋此文義有二。一約因行。謂五度萬行。若無般若。皆墮事相。惟招果報。不達涅槃。今以法界智融。大願攝持。皆達彼岸。故六度萬行咸稱第一波羅蜜也。二約果德。種種塵界二度行等第一。即佛無餘涅槃。前云。今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又云。種種變現。皆合如來涅槃妙德。般若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者。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故自度度他。咸到如來第一大涅槃也。 尊重行者。八萬四千行。皆成第一般若波羅蜜。般若最尊重故。自他眾生類皆入如來第一大涅槃。涅槃果極尊故。華嚴名難得者。行行究竟。皆到彼岸。豈易得哉。華嚴云。何等為難得行。此菩薩修諸行時。於佛法中得最勝解。於佛菩提得廣大解。於菩薩願未曾休息。盡一切劫。心無疲厭。修菩薩行。精勤匪懈。於大乘願。恆不退轉。此即求菩提願。自求佛果也。又云。菩薩住此難得行時。不捨菩薩大願。以波羅蜜船。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不住煩惱中流。而能運度此岸眾生。至於彼岸無憂惱處。而菩薩往返無有休息。此即利樂他願。救度眾生也。又云。菩薩了一切法。法界無二故。以善巧方便深入法界。住於無相。故內世間。外世間。內外世間。所起大願。諸波羅蜜及一切法。皆無所著。然非無一切法。不捨大願。調伏眾生。轉正法輪。普與三世諸如來等。不斷佛種。不捨佛住。此即外化導願。謂外化有情。亦起自利利他諸行願也。具三大願。故名難得。近超三向。遠超八地。 △子九。善法行。即力度。如下引明。正脈曰。軌物生解智。亦名說法度生智。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如是融者。躡前三行無礙智也。成佛軌者。力能建立究竟度他圓頓之教法也。軌。輪也。則。式也。開示眾生無量法門。一一圓融無礙。猶如六相十玄。合三藏心。徹十法界。行同塵方之軌。言為沙劫之則。凡見聞者。究竟種智。故云。能成諸佛度生軌則。 名善法者。法以軌持為義。軌生物解。緣起法界法也。任持自性。理實法界法也。善有修性二義。修依開悟。緣了佛性善也。性德恆沙。正因佛性善也。而云行者。約自。無礙智辯。約機。隨類得解。約法。海墨難書。華嚴頌云。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住。悟此見自身。故名為善法行。華嚴云。何等為善法行。此菩薩為一切世間天人魔梵。作清涼池。攝持正法。不斷佛種。得十陀羅尼。辯才無盡。說法授記。得佛灌頂。又云。此菩薩安住善法行已。能自清淨。亦能以無所著方便。而普饒益一切眾生。不見有一眾生得出離者。此即修習力。謂能令自他。數習修行勝善妙行。證得其力也。又云。菩薩為眾生作舍。長養善根。為救。令得安隱。為歸。與作依處。為導。令得出離。為師。令入真法。為燈。令見業報。為光。照深妙法。為炬。曉悟實法。為照。入光明地。為明。示現如來自在。此即思擇力。能令自他思維揀擇一切善法。而得其力也。又云。此菩薩大悲堅固。普攝眾生。於三千界。變身金色。施作佛事。隨諸眾生。根性欲樂。以廣長舌。於一音中。現無量音。應時說法。皆令歡喜。如是乃至不可說三千世界無數眾生。普使開悟。得一切智智。此即變化力。謂神通力用。化度眾生。成就其力也。具證三力。名善法行。近超九向。遠超九地。 △子十。真實行。即智度。亦如下引。正脈曰。不違實相智。亦會緣入實智。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初二句。緣起法界。修成也。次二句。性起法界。本有也。一一者。近躡八行。種種自度波羅。九行。諸佛度他善法。今此。二度至極。教行圓滿。遠該前九行法及九波羅蜜也。皆淨無漏者。全性起修。離垢清淨。揀異凡外。濁染有漏也。一真無為者。全修即性。純潔本真。揀異權小。住相有為也。又全體起用。用用恆如。故淨無漏。全用即體。體體原真。故性本然。 名真實行者。行行稱真。真因也。無作之修故。法法踐實。實果也。無相之證故。華嚴云。何等為真實行。此菩薩成就第一誠諦之語。如說能行。入諸佛種性。善根同等。成十力智。又云。觀一切世間如夢。一切法如化。諸菩薩如幻。佛出世如影。入一切三昧真實相。住一性無二地。此即無相智。謂達一切諸法。性本自空也。又云。此菩薩生增上心。若我不令一切眾生住無上道。而我先成菩提。則違我願。是故要當先令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然後我成佛。此即成熟有情智。謂教化饒益一切眾生。成就道果也。又云。菩薩安住大悲。修寂滅法。得佛十力。入因陀羅網法界。轉無礙清淨法輪。為一切眾生。絕生死迴流。到一切佛法海。實相源底。菩薩住此真實行已。一切世間天人魔梵。阿修羅等。皆令開悟。歡喜清淨。此即受用法樂智。謂修行證得一切種智。恆自受用。得大自在也。約惑。圓斷習氣十分。與終十地。頓十向齊。四行文云。為斷一切煩惱。為拔一切惑本。為除一切習氣等。今十行位。增道損生可知。約證。第三行滿中。初成佛。經云。我為最上。住無上調御地故。念念普詣不可說諸佛國土。示如來自在神力。普徧法界。現無量身。普入世界。隨其所應。為說佛法。而調伏之。此亦從漸。隨行安位。圓頓斷證論之。近超十向。遠超十地等妙。   正脈曰。後五行。通一智度所開。六七是般若體。以二法界無障礙智。乃甚深般若故也。八九是般若用。謂波羅蜜。乃趨果自利之用。佛軌則。乃說法利他之用故也。末一攝前體用。并前五度萬行。總歸自性。會入一真也。華嚴十地。十度兼正。十行。前六行。六度。顯說。後四行。四度。文中義具。今依三藏法數。引唯識論。十度各三行。將後四度三行。配釋四行中文。以證華嚴楞嚴二經名義。同一圓也。故後五行。五度五智。依文列釋。學者講者。隨意去取。論次序意。初自覺行。二覺他行。三二覺均。四從體起用。五會用歸體。六七體用無礙。八自度行足。九度他行足。十二度行圓。亦一往說。理實行行圓融。十度正兼修斷。例知。若十玄釋。一即同時具足。二托事生解。三廣狹自在。四十世異成。五微細相容。六隱顯俱成。七羅網境界。八諸法相即。九主伴圓明。十一多相容。並如文義思之。   文句云。一圓施行。二圓戒行。三圓忍行。四圓進行。五圓定行。六圓慧行。七圓方便行。八圓願行。九圓力行。十圓智行。然十行皆不思議。迥與歷別十度不同。斷曰。此以十行配圓十度。極是。但未揀出何經何論。為圓為別。本經又無十度。華嚴十行中十度。法界圓融。前已彈斥。今何敢引。然招二失。一本經文無。末後贅語。一非也。二華嚴最圓。明斥暗用。二非也。以離華嚴法界。圓融無有過故。如是釋經。隱晦不顯。亦為誵惑。今特表其是與非也。具眼者。自鑒耳。 △癸六。回向十位。 回向之法。不過三處。一回向眾生。亦名回自向他。二回向佛道。亦名回因向果。三回向真如。亦名回事向理。華嚴經明回向即是發願。良以有行無願。行必茫然。有願無行。願惟虛設。行願相資。方到諸佛大涅槃海。 △分十。子初。離相回向。此與次位。皆回向眾生也。若此。回向三處。當度。向眾生。滅相。向實際。涅槃。向佛道。此以回向眾生法界。一切回向法盡趣也。餘倣此。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 先躡前。善男子者。結前十行。起後十向人也。滿句。攝前八行。從初隨順。至八現界。稱性神通。可謂滿極。成句。即攝九行。成佛軌則也。純句。即攝十行。毫無間染曰純潔。清淨無漏也。純無雜妄曰精真。一真無為也。遠句。總攝十行而為結定。十行既備。所作無礙。界內不為諸有留患。凡夫生死脫故。界外不為偏空留患。二乘涅槃離故。 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槃路。 當下。次正明。當。正也。度。滅度也。前來十行。盡度眾生。今入初句。即滅度相。了達二取法性本空。由不住涅槃理故。終日有為。度脫眾生。由不住生死事故。念念無為。了無度相。金剛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回下。釋成。回。轉也。向。趣也。由其有為度生。則回有為行。入無為心。又由不證無為。則回入真因心也。由其了無度相。則向涅槃路。背生死途。又由不落生死。則趣向真果地也。 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名下。結名。回向二字。能回之願。救護十字。所向之行。下皆倣此。救護者。能化緣生性空。非護而護也。華嚴。始於救離三途。終至住佛所住。名為畢竟救護也。離相者。所化眾生相空。護無護相也。華嚴。亦謂不著眾生等相。以至心想。見不顛倒。名為畢竟離相也。若度眾生而存度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四見相矣。豈稱為回向大菩薩乎。約惑。圓斷習氣十一分。與終等覺。頓初地齊。初向文中。以十度四心。普令修斷。度他即救護。自行即離相。如此善根修行。自他皆使饒益清淨。永離苦惱。至於究竟。故能圓斷十餘習也。頌云。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淨離眾毒。三世如來所付囑。住於無上大法城。 △子二。不壞回向。 壞其不壞。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向。 壞。即上文滅除。可壞。即上文度相也。約境說。諸離。即上離眾生相。我法二空也。遠離。即上回無為心。二空智也。約心說。謂雖滅除度相。超乎愛見之境。亦不取著二空。違乎度生智悲心願。故云壞可壞而離諸離也。華嚴云。雖令諸有悉清淨。亦不分別於諸有。亦不染著有為法。知彼法性無依處。即壞可壞義也。又云。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雖知一切皆空寂。而不於空起心念。即離諸離義也。 名不壞者。准上。亦應名曰不離。壞謂度生情相。不壞謂眾生性空。前云。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諸離謂住理情識。遠離即不離。謂不住智性。圓覺云。諸幻盡離。覺心不動。合上壞離。結不壞離。即是會用歸體。回事向理也。對前位論前眾生中兼向佛果。此眾生中兼向實理。前則言雖度生。不著生相。此則雖不著相。不礙度生。正悲智並運。自他兼利之中道也。 問。十行度生豈著相耶。答。十行。神通度生為正。無住相行為旁。十向。寂滅離相為正。不住度生為旁。又前十行滅度。猶屬破相行行。此則會相歸性。故名回向。義門自有別也。約惑。圓斷習氣十二分。與終妙覺。頓二地齊。華嚴二向頌云。菩薩修集諸功德。廣大最勝無與比。不思議劫處世間。救護眾生令解脫。以是方便令心淨。悉與一切如來等。此方便力不可盡。是故福報無盡極。 △子三。等佛回向。此下四位。皆回向佛道也。今先。智同佛智。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回向。 覺即前位無為智心。是菩提智。凡位名本覺。菩薩名始覺。佛果名妙覺。覺雖三異。智無二也。凡小惟自覺。大乘能覺他。佛乘三覺圓。分滿雖別。覺心同也。湛然者。凡夫博地。本覺智心。澄渟不動。所謂覺海性元澄也。覺齊佛者。菩薩從於凡位。發菩提心。起始覺智。至於十行。有為菩提智心。普度眾生。來於初向。無為菩提智心。向涅槃路。今於三向。欲以有無圓融無礙。菩提智心齊佛妙覺。所謂與十方佛。心精通脗。稱合如來妙覺法身。當處湛然。圓滿無二也。 名等佛者。謂與諸佛法身平等。前云。我與如來寶覺真心。無二圓滿。後云。十二類生本覺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是也。華嚴三向頌云。一切世間含識類。等心攝取無有餘。以我所行諸善業。令彼眾生速成佛。十方無量諸最勝。所見一切真佛子。悉以善根回向彼。願使速成無上覺。菩薩修行此回向。興起無量大悲心。如佛所修回向德。願我修行悉成滿。 △子四。至處回向。境同佛境也。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 地。即前位涅槃道路。寂滅場地。理也。精真。智也。發明。能所雙通。以如如智。發明如如理故。如佛地者。菩薩從於凡地。本覺。精真智體。元明性淨涅槃。及發菩提心後。始覺。至十行時。有為菩提智心。發明凡小有餘涅槃。引導眾生。次來初向。無為菩提智心。發明三乘無住涅槃。回向眾生。今於四向。竟以無上菩提智心。發明最上一佛乘。圓淨無餘大般涅槃。所謂。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是也。 至一切處。即佛涅槃實際理地。非菩提智不能到者。今修真三摩地。惟妙覺明。圓照法界。直詣如來大涅槃也。此明如如智理。徧至一切法界處矣。華嚴云。菩薩修習一切諸善根十度。萬行等時。願此功德力。至一切處。如實際。無處不至。至一切世間。物。眾生。國土。法。虛空。三世。有為。無為。音聲十種。亦復徧至諸如來所。乃至至一切處入法界。頌曰。菩薩常樂寂滅法。隨順得至涅槃境。悉以善根回向彼。至一切處無有餘。 △子五。無盡回向。境智互融也。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世界。理境也。如來。智身也。清涼鈔云。一真法界。本無內外。佛自證窮。知物等有。欲令佛悟。義分心境。境為所證。心為能證。裕公云。心則諸佛證之以為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心。智也。如來。身也。境。理也。世界。處也。凡夫位。名雜染法界。菩薩位。名染淨法界。如來位。名純淨法界。十行位。名有為法界。涉俗利生。初向位。名無為法界。回真向理。前皆猶分自他。心境未融。今五向位。名無障礙法界。自他不分。心境圓融。依正互入。塵毛無礙。互涉者。以世界涉如來。則毛孔中有剎羅列。正內現依也。華嚴云。於一微細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前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以如來涉世界。則微塵內有佛轉輪。依中現正也。華嚴云。一切剎土微塵數。常現身雲悉充滿。前云。坐微塵裡轉大法輪。無礙者。謂世界正涉如來時。不礙如來即入世界。正入依內也。華嚴云。如於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悉如是。前云。不動道場。徧十方界。如來正涉世界時。不礙世界即入如來。依入正中也。華嚴云。如來安坐菩提座。一毛示現多剎海。前云。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無盡功德藏者。智照於理。境則無盡。理發於智。心則無盡。猶如雙鏡。光影重重。能令法界佛身。光嚴相好。一一無盡。在華嚴。以普賢大願行。能令華藏莊嚴毘盧威德。在本經。以觀音融形復聞。如來滅塵合覺。故令依正互涉。小大無礙。由此稱為功德藏也。又梵網云。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華嚴十無盡藏。今此一一皆該。故名無盡藏也。五向文云。普賢妙行所興。諸佛於中成道。示現種種神力。嚴淨功德佛土。盡法界虛空界。窮未來際。無邊無盡。住此回向。得十無盡藏。謂得見佛。入法。憶持。決定慧。解義趣。無邊悟。福德。勇猛。智覺。辯才。十力無畏也。頌云。菩薩以此大願力。所有迴向無留礙。入於無盡功德藏。去來現在常無盡。 △子六。平等回向。因果交徹也。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 初句。躡前三四。覺齊佛覺。同佛也。地如佛地。同地也。次二句。躡上五明。世界如來。相入無礙。出生諸佛如如智理。一切因果功德法藏。各各生淨因也。 依因發揮。取涅槃道。 依下。正明。然此功德藏。亦名如來藏。真如藏。法界藏。本來具足沙性功德。依此密因。名為真因。發揮萬行。名為淨行。以此因行。取佛涅槃。名正覺果。行徧法界。因成無盡。道窮法界。果證無邊。前三句。果徹因源。從果生因故。後二句。因該果海。乘因剋果故。既因果該徹。修證了義矣。 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末句。結名。善根者。功德藏中。出生六度萬行無盡善根。能生諸佛智斷果故。隨順者。一切所作。大小諸善。皆順法性。譬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也。平等者。種種法行咸趣涅槃。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也。善善回普賢行門。根根向遮那智體。故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華嚴名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者。清涼疏云。順理修善。理事無違。入於平等。即為堅固。捨住著故。隨順施善。無異求故。隨順戒善。忍深理故。隨順忍善。離色相故。隨順進善。不馳散故。隨順定善。了無生故。隨順慧善。如是順於實際理修。則一切善根皆稱佛性善矣。理性離相。有何不平不堅固乎。六向文云。以此善根回向。願一切眾生。得無量法味。了達法界。安住實際大法城中。菩薩住此回向。入深法性。堅固不退。修一切智。隨順法性。一切善根之法。金剛堅固不壞。於諸法中而得自在。頌云。如諸法性徧一切。菩薩回向亦復然。如是回向諸善根。平等堅固無退轉。一切諸佛所覺了。悉皆攝取無有餘。 △子七。等觀回向。三處普皆回向也。皆我本性。向真如。性圓成就。向佛道。不失眾生。向眾生。故云等觀。 真根既成。 初句。躡上清淨因。及平等善根。生本如來藏心。隨順真如實際。故名真實善根成也。 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 十下。正明。此善根性。稱法界心。心性無外。攝無不周。上與諸佛性如。下與眾生性如。中而與我菩薩性如。故十方佛與生性。皆即我之本性。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性圓成者。善根既名平等隨順。我根性成佛道。眾生性亦齊成也。不失者。善根性真圓融。周徧法界無餘。一成盡成。不遺一生也。 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名下。結成。隨順者。隨平等根。順性善故。等觀者。自他生佛。菩提覺道。本無高下。一成一切成故。理本如是。事猶未然。以我在悟。眾生在迷。還須智悲並運。自他等觀。普度九界。同圓佛果。此以自性。還度自性中生也。清涼疏云。隨順。通於能所。能隨順心。智照平等。所順眾生。無相平等。華嚴云。此菩薩以淨志願。菩提心力。修諸善根。願一切眾生。住無上智心。生大法光明心。入一切智智心。成就無上大功德藏。得不退轉一切智乘。轉無盡法輪。具一切佛。若福若智。無盡功德。解一切法。平等無相。頌云。菩薩普興平等願。隨其所集功德業。普令三世得安樂。悉使當成無上果。如是願力無限礙。一切世界咸攝受。 △子八。真如回向。次下三位。皆回向真如也。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即者。不空如來藏心性也。前云。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十對法界俱即也。起信論云。當知真如非無相。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又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離者。空如來藏心性也。前云。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十對法界俱非也。信論云。當知真如。非有相。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又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即離二無著者。空不空如來藏心性也。前云。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十對法界空有圓融無障礙也。論云。當知真如自性。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畢竟平等。惟是一心。故名真如。若躡上三法。如華嚴云。法性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前三句。即也。末一句。離也。合則有無雙超也。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初二句。離也。三句。即也。四句。二無著也。又云。以諸善根回向。願一切眾生。究竟解脫。究竟平等。不著眾生。不著無眾生。不著一切法。不著無一切法。 末句。結名。前云。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此見及緣。元菩提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當知精覺妙明。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論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華嚴云。心不違境。境不違心。性不違相。相不違性。八向文云。真如無性為性。無相為相。真實無變。寂靜清淨。不離諸法。不即諸法。無住無著。性常平等。一切法中。不可言說。前後名義。共一百門。頌云。一切眾生與諸法。悉住其中無所住。真如所在無不在。不得自性是真性。菩薩以此心回向。悉令眾生無所著。前七。回眾生。向菩提。猶存自他因果形跡。今此一位。回事向理。能所二相。泯絕無跡。況又即離兩忘。直契真如法界性矣。從此可超六地。 △子九。無縛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回向。 首句。躡二無著。前既會事歸理。事盡理現。真如法界已得一相。若著此一合相。則為一真相縛。此相一忘。真得如矣。 次句。正明。十方。即十法界。無礙。即法界無障礙大解脫。前但理無礙。理事無礙。此則不惟理事。亦且事事無礙。以真得所如。則事事皆如。更有何礙。前云。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信論云。當知真如自性。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以真如心。無相可取。離念境界。惟證相應。心境無礙。自在解脫也。 末句。結成。一義。無縛。即得解脫。無縛。因也。解脫。果也。二義。無縛。併無解脫。真如性中。縛脫無二。所謂空有俱非。妄真同妄。是也。華嚴云。真如。體性寬廣。無有障礙。徧一切處。徧一切法。離境界相。而為境界。充滿一切。普周法界。頌云。覺悟法界真如法。於中無著亦無縛。如是自在心無礙。未曾見有一法起。九向文明十種無著。無縛解脫。謂身。口。心。業。報。世間。佛剎。眾生。法。智也。清涼疏開十事五對。一離凡。不縛生死。出小。不著滅道。二離六識取。不縛外境。離第七執。不著內見。三離現行縛。無種習著。四不取有縛。不執空著。五無惑障縛。無智障著。此皆縛粗著細。若約一事。由著故縛。經名無著無縛解脫心回向者。心是能回之心。成就所向普賢善根諸事業耳。謂理智無依。不為能所見。著相惑所縛。由此即名解脫。將彼用釋今經。前著後縛。著粗縛細。五對改轉細粗。此經縛著如法。前向。方得離繫解脫。今向。轉得自在解脫。即入真如法界。不可思議解脫也。此可超登七八二地。 △子十。無量回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初句躡前。得如無礙。故云圓成。次句本位。方礙縛脫亦空。故曰量滅。末句結名。超諸數量故。又前用修同性。故云得如。性德修德。互無障礙。故云無礙。今此性修圓徧。始覺本覺合一。故云圓成。前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故發真如妙覺明性。又七大云。妙得瑩然。徧周法界。性起恆沙功德。無有數量。修起沙德。亦無數量窮盡。究竟圓滿。妙覺無餘。故云量滅。前云。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又前八獲性修二德之全體。故云無著。九獲性修二德之大用。故云無縛。今十。圓備性修二德全體大用。體則隨用。徧滿法界。無有限量。用則稱體。周徧十方。亦無邊際。故云量滅。 名法界無量者。謂性德修德。體無不徧。用無不周。乃至一毛一塵皆等法界。同於虛空。不墮諸數。詞絕情忘。故云無量。前云。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華嚴云。真如徧一切處。無有邊際。不可窮盡。等虛空界。無能測量。十向文明徧法界無量二十種。謂身。心。聲。眾會。道場。菩薩業。住。平等。法。行。佛。剎。眾生。智。力。無畏。陀羅尼。功德。善根。利益。前後共百餘門。頌云。法界廣大無邊際。菩薩觀察悉明了。諸佛法王所灌頂。成就法性智藏身。佛子善學此回向。無量行願悉成滿。攝取法界盡無餘。是故能成善逝力。約惑。圓斷習氣二十分。與頓十地齊。約證。梵網三十心。至此心滿。占察四佛中。至此行滿。後成佛也。此亦教道漸論。圓頓斷證理行。直超九十地等。 正脈曰。十回三處雖分。理實位位圓滿真如法界藏心中道。一悲不礙智。二智不礙悲。三本妙合覺。四因果同地。五依正互融。六性修雙即。七自他同根。八即離雙超。九真俗自在。十體用圓極。今就三處。生起十向序之。初向。滅除度相。二向。離滅度心。三向。智同果智。四向。理同果理。五向。理智圓融無礙。六向。理智交發無盡。此結前也。生後而言。亦各依體起用。從性起修。七向。會事歸理。攝用入體。用修成性。八向。事盡理現。上二。理無礙法界也。此位亦各體用一如。性修不二。九向。理如事徧。理事無礙法界也。亦各體稱用周。性修交徧。十向。事事無礙法界。普融無盡也。亦名體用無涯。性修徧容。當如法配釋。思知。若十玄明。初即托事生解。二十世異成。壞不壞離故。三主伴。四隱顯。五帝網。六微細。七相入。八相即。九廣狹。塵容剎如故。十同時具足。實則向向具十玄也。檢審華嚴文義。自了達矣。 正脈曰。此圓實位。初住已。即齊別地上。至此。更超別佛一十八位。大非別教所仰。此依台釋。若准賢宗五教。相宗分教。空宗始教。初地至妙覺。十二品位斷證。對終實教。住行向地等妙四十二位。分教齊終。初住之二行。三行至妙。分教所不知也。頓教十信。頓即斷證。非如終教初住纔證。則有五十二位。圓教十信。圓斷圓證。較頓又超十位。則有六十二位。又就今經。六十聖位論斷證言。對頓超高。成七十二位。超上終實。成八十二位。加勝分始教。又成九十二位矣。此判教位斷證之大綱也。細審今家五教。判釋品位自知。如圓譚。及此經配。并餘教儀註明。 △癸七。加行四位。   據瓔珞等經。俱不別列。若小乘阿含毘曇等經論。及大乘唯識等論。向前為資糧。向後為加行。今亦別列者。一回小乘向圓佛乘。二回三乘向圓一乘。此覺他說。若自覺言。從十向至十地。似淺證至深分。加功用行。增進善根也。 △中分二。子初。結前起後。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 初結前。善男二義。望前。勇猛修證。向後。增進不住。清淨亦二。一本性淨。大乘中本性住種性也。二離垢淨。習所成種性也。謂先頓悟本成。後起無修證之修證。故曰清淨。四十一者。乾慧一。信住行向各十。從三漸後。發行位故。心者。一性起法界心。二緣起法界心。十住前。趣真理智居多。初行後。出俗事悲最勝。十向。真俗互融。智悲等運。位位願願。圓向理事無障礙法界。不離一法界。真如藏心故。 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次下。起後。妙圓加行者。約教。不可思議曰妙。非偏權小曰圓。約本位。四重前後無礙曰妙。一一法界圓融曰圓。對前後。加增前行曰妙。加滿後行曰圓。又果徹前因曰妙。因該後果曰圓。唯識論資糧位云。修大乘順解脫分。為隨順涅槃理性也。加行位。修大乘順決擇分。隨順菩提覺智也。今經。前初信云。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至此四加。還曰妙圓。是則後後勝於前前。圓而又圓。妙而又妙。此經始終不離圓妙法界心矣。一乘圓教四加。豈與權小加義比哉。始終頓圓。霄壤懸隔。至於借明。猶為迂論。 △子二。正明四位四。丑初。煖位。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先正釋。佛覺者。佛法界性德也。躡上十向。以真如性德攝佛。法界量攝眾生。前位回自向他。回因向果。此則不但回他向自。會緣入實。更須自他因果情忘。佛生見泯。但惟一心。所謂佛即心也。生佛攝心。故云為己。初行。具如來德。十方隨順。初住。十用涉入。圓成一心。乾慧。慧性明圓。瑩十方界。皆存佛心等見。今能泯己一心。加功用行。見滅情除。直趣菩提覺道也。上對前釋。若約本位。佛覺。果也。己心。因也。加功用行。以求正證。故云若出。初入因位。未即得果。故云未出。猶下。上法說。此喻明。鑽者。能鑽。加行。修斷也。即因地始覺己心。所鑽。菩提覺道也。即果地圓妙佛覺。火。喻證理之覺智。木。喻斷法之迷惑。欲然。喻若出未出。果智將似顯證。故云若出。因心己見惑存。故曰未出。功行未純熟故。 名句。結成。依唯識論。能思實智。喻能鑽火。所尋假法。喻所鑽木。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煖。今經加行因。喻能鑽。初地果。喻所鑽。斷證智火將然。喻若出。見道取木未然。喻未出。似證分證之際。斷惑得佛之時。如彼鑽燧先烟。春陽發煖。善法增熏。慧解益熾。故名煖地。是約發智顯也。 △丑二。頂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又下。正明也。己心。因位心也。佛履。佛果地也。二住。履以成地。約自心理地也。向中。覺齊佛覺。地同佛地。於同佛地。皆約如來果地。然前齊同果地生因。相似位證。此則證因剋果。實證佛地理也。躡上位明。煖則藉此果行因。今則援因成果。依煖地心。修佛果智。智觀心佛。如足履地。二取見相垂盡。故云若依非依。所取理礙未離。若依也。涅槃佛性將顯。非依也。又前位佛見雖泯。心見猶存。至此心相亦泯。但未一覺。所謂心即佛也。 如下。舉喻也。高山。本覺性。虛空。究竟覺性。身足。始覺心。登入。加行也。微礙。所知障也。上到佛履峰頂。虛空理際。若非依也。下有身足登高。山地險礙。若依也。 名句。結定。識論。前位入明得定。發下尋思。觀名義。自性。差別。四法皆空。至此頂位。入明增定。發上尋思。重觀名等四法。皆惟心變。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今經。似解轉更證明。分真將當取證。在煖之上。登峰造頂。觀瞻四方。悉能明了。故名頂地。此約離障顯也。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中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崎山興福寺住持旭洳沙門 蓮昉 較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刊 △丑三。忍位。   問。與小分教忍位何別。答。俱舍論三忍。徧觀四諦。減苦緣行。世位盡。引入初果。唯識論三忍。所能二取伏。世位二取空。通達初地。今經三忍。心佛雙即。心佛雙泯。登佛初地。故與彼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先法說。此總承前二位。雙存心佛。故曰二同。所謂即心即佛也。初則因心未亡。次則果佛未亡。落於二邊。故非中道。今則因果相即。心佛等融。不住二邊。故是中道。如斯智理。獨自了了。難於說出。故云善得。 如下。次喻明。謂此全心同佛。全佛同心。中道將證未證。如忍事人。將忘未忘。忍地菩薩。既不懷之於心。又不出諸於口亦然。人喻加行菩薩。事喻心佛中道。非懷。喻善而非真。非出。喻得住法忍。 名句。結成。唯識。此位入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名等四法皆空。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所取名等。識能取尋思空。故亦名忍。今經忍者。忍可。即信順義。初地菩提涅槃。喻如所忍事也。相似解證。善根轉增。分真智斷。佛果將證。猶彼僧中辦事。忍則黙然。既不懷疑。亦不出說。此約得忍明也。 △丑四。世位。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初正明。此亦總前三位。雙泯心佛。所謂非心非佛也。首一句標。初存己心數量。次存佛覺數量。三存二同數量。此則因果雙亡。心佛俱離。二邊同相。數銷。中道一體。量滅也。 次二句釋。迷。謂未覺因心。即未覺位中。因人所修之中道。覺。謂大覺果智。即大覺位中。果人所證之中道。二無目者。下不見有己心。上不見有佛覺。心佛邊相數遣。因果中性量空也。 末結定。識論云。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彼以初地為見道位。故有入見道言。今經。初二位是迷中道數量。三忍二同。是覺中道數量。如是心佛異同之數。迷覺邊中之量。皆屬世間。今此。非邊非中。無迷無覺。離異離同。絕數絕量。故名世第一也。一剎那間。引入無漏。登見道位。通達佛境。即出世間。頓圓妙覺。便稱第一。此約空理以明。論惑。圓斷前位習盡。進斷初地習氣。屬始覺中相似覺也。然亦漸說。圓斷證言。始覺合本。成究竟覺。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矣。 △癸八。十地十位。十。子初。歡喜地。施波羅蜜法界為首。餘度行法。咸趨施界。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 先正明。善男。四義。一。十住。表成分委。地上。實授任事。二。前四十心屬相似子。此十地位是真嫡子。三。行向加位。三覺順合齊同。十地等位。三覺圓融取證。四。加位。仰慕地法增進。登地。住佛境界尊勝。故此超異前也。大菩提者。通則五中後三。一發心。十信。二伏心。三賢。三明心。前七地。四出到。後三地。五無上。佛果。局指佛果菩提。超出世間。地前無上。故名為大。前云。如何世間眾生。出世二乘。測度如來無上菩提。通達者。見道位名。實證親見。揀前將證未證也。唯識論云。是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見道有二。真見道。證唯識性。二相見道。證唯識相。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善地。善達法界。得諸平等。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今經四加。初則全本為始。次則全始為本。三則始本一合。四則始本俱忘。登初地時。二取見相既空。菩提覺性顯現。故曰通達。始本如如。成究竟覺。初分證真。亦名見道。起信論云。以始覺者。即同本覺。覺心源故。名究竟覺。離念而證。故曰善得。信論云。離念境界。惟證相應。又云。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 覺通如來。盡佛境界。 覺通盡佛境者。該徹因果一切法故。信論云。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等虛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又云。離微細念。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前云。以不生滅。合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亦可菩提能覺佛慧。是佛果智德。習氣障破。豁然貫通。非比煖位。若出未出。故云善達。圓覺云。火出木盡。灰飛烟滅。前云。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菩提。亦復如是。佛境。所覺涅槃是佛果斷德。生死障除。法爾常寂。非比頂位。若依非依。故云盡界。圓覺云。幻華雖滅。空性不壞。前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來涅槃。亦復如是。 名歡喜地。 末句。結名。歡喜。別名。地者。通名。地有五義。一持義。任持教乘理智諸法門故。二載義。盛載念願度行。功德財故。三生義。生長地上善根。正助道故。四堅義。堅實一切因果。究竟成故。五負義。負荷法界眾生。入佛地故。初乾慧。名字地。二住治地。心地也。四向。地如佛地。六向。於同佛地。相似地也。四加。勝進地也。皆似證耳。今之十地。真實證也。對後名因。望前為果。若以初漸本因。圓通真淨本心為因地。而以如來究竟妙覺為果地。因果但立二地。如前佛云。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是也。清涼疏云。前明解住導行行願向。賢位因終。今明智冥真如。聖位地果立。賢因聖果。義次第故。又前是教道。此是證道。教為證因。證即證前三心之教。謂直深悲三菩提心。三賢別增。地上齊證。故本業云。地名為持百萬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論云。生成佛智住持故。釋曰。此以圓位。會始終頓。分賢聖別。如唯識仁王。圓覺華嚴等。若約圓位自證。不對他教分者。如今楞嚴。六十皆名聖位。不立外凡。內凡。三賢名也。審前釋意思之。 歡喜者。超出世間。入佛真境。大喜徧身也。華嚴云。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得十力無餘智故。無礙智現前。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為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多適悅。多欣慶。多踴躍。前後共三十種。乃至云。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住初地時。求佛大智。修行大捨。一切能施。勤修自利利他之道。勤修出離。勤供諸佛。以四攝法。攝取眾生。十波羅蜜。檀波增上。善知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是名略說入初地門。不離十念。佛。法。僧。同行行。諸波羅蜜。諸地力。無畏。不共。一切種智。於一念頃。得百三昧。見百佛。百神力。動百世界。教百界生。住百劫壽。知百際事。入百法門。示百佛身。百菩薩屬。頌曰。無礙智現前。自悟不由他。具足同如來。生在如來家。即得入初地。多喜多愛樂。一切毛端處。一時成正覺。如是等大願。法界無邊際。住此初地中。作大功德王。化百土眾生。入於百法門。論云。成就無上自利他行。初證聖處。多生歡喜。名歡喜地。唯識云。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毘婆沙云。始得法味。生大歡喜。解深密云。成就大義。得出世心。生多歡喜。有三。一心喜。入觀之心適悅。二體喜。出觀體喜相應。三根喜。由前心體歡喜內充。外及五根輕安調暢。故此喜者。亦名為樂。又內及觀心。即無喜之喜。不同二禪浮動喜故。他經多名極喜。喜之極故。約斷惑。圓斷習氣二十一分。與頓等覺齊。經云。一切世界。八相成道。一時而轉。一切時處。並無休息。論云。菩薩歡喜地時。得法悅心。離世五欲諸繫著故。樂惟法樂。多慶喜。多悅樂故。此菩薩從住行向有為習氣。昇此初地法空之際。一切習氣盡故。然上多依行布。若圓融。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 華嚴云。菩薩行。廣大無量。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別。同異。成壞。六相圓融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廣大如法界。得見多佛。謂多百佛。千佛億佛。乃至多百千億那由他佛。下地准知。 △子二。離垢地。戒法界首。度行趣戒。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初句躡前。次句本位。末句結名。一依本經釋。前云。覺通如來。即九界異性。前六法界。該十二類生。後三法界。該三乘三賢。入一佛性同。故曰異性入同。但始證此平等佛性。見未能忘。而佛境當情。猶為如來藏心清淨本然中之一微垢也。故將此同性佛境。亦復除滅。方得名為離垢清淨。 二依華嚴釋。十善戒性之異。入一真如同性。落異落同。皆染非淨。若能雙離。諸垢盡滅。以性本遠離同異垢故。結名離垢地者。由前歡喜。謂一切異生性所本具者。我已成之。此慶人喜情。十方諸佛性所當得者。我已證之。此慶己歡心。如是人己心情。皆為三業誤犯。今斷此邪行障。證極淨尸羅性。故名離垢。問。七信。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四住。入如來種。四加。二同數滅。與今同性亦滅云何。答。前皆世間。名似佛耳。今地出世。實證分真佛境。豈可例彼。如法華。佛之知見雖一。而開示悟入。階降自有別也。約惑。圓斷習氣二十二分。與頓妙覺齊。 華嚴云。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鍊已。離一切垢。轉復明淨。菩薩住此離垢地時。於一念頃。得千三昧。得見千佛。示現千身。度千界生。論云。初地檀度為勝。此位淨戒為勝。初地喻鍊真金。此位加以礬石。然金體無二。以戒為礬石。轉令明淨。性戒垢習盡矣。 △子三。發光地。忍戒為首。無法不忍。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淨極。躡前離垢言。未至離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故稱淨極。明生。本位。真覺光明顯發。如磨古鏡。離垢已後。更加拂拭。淨而生明。所謂淨極光通達也。圓覺亦云。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 結名發光者。單依明生立也。前則離垢清淨。此則本覺智生。華嚴云。此地菩薩。見如來智慧。無量利益。見一切有為。無量過患。則於一切眾生。生十種哀愍心。依如來慧。救度眾生。修四禪四空定。隨順法行。而無所染。發六種大神通。見欲色有。無明縛習。皆轉微薄。四攝法中。利行偏多。十波羅蜜。忍波偏多。於一念頃。得百千三昧。見百千佛神力。動百千世界。示現百千身等。唯識亦云。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謂由得勝定。發修慧光。由得總持教法。發聞慧光。無邊慧者。即是三慧本分。論云。隨聞思修。照法顯現。以此名發光也。 △子四。燄慧地。精進法界。度度進界。 明極覺滿。名燄慧地。 明極。躡前明生。光明始生。如火始然。今云明極。如大火聚。前云。明極即如來。是也。覺滿者。圓覺云。幻滅滅故。覺心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前位初滿。今則滿極。圓覺云。覺性平等。清淨不動。乃至徧滿法界。圓無際故。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徧滿。無壞無雜。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不即不離。亦復如是。前云。寂照含虛空。是也。 燄慧者。前可由定發智。智光明故。體也。今則由覺發慧。慧燄熾故。用也。金剛慧燄。觸著便燒。麤細緣影。悉皆爍絕。唯識論云。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燄增故。華嚴云。此菩薩修十法明門。謂觀察眾生。法。世。虛空。識。欲。色。無色。廣心。大心。信解界忍成就。調柔成就。寂滅成就。得不休息。不雜染。不退轉。廣大。無邊。熾然。無等等。無能壞。成熟眾生。善別道非道十種精進。如摩尼寶輪放光明。非餘諸寶所及。十波羅蜜。精進偏多。是名為燄慧地。於一念頃。得入億數三昧。示現億數佛身。能動億數世界神通力等。清涼疏云。燄慧名者。法喻雙舉。亦有三義。一初入地。初入證智。能燒前地解法慢薪。即根本智火。能燒前地。聞持不忘。恃以成愛煩惱故。二約地中。世親云。由此地中安住最勝菩提分法。能燒一切根隨煩惱。皆為灰燼。三約地滿。從證智摩尼。放阿含光。故名為燄。瑜伽云。菩提分法。如實智燄。能成正法。教慧照明。此名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莊嚴論云。以菩提分慧。為燄自性。以惑智二障。為薪自性。此地菩薩能起燄慧。燒二障薪。名燄慧地。 問。此中多約證理淺深。以立位次。餘諸經論多陳修斷。云何會通。答。修斷不勝。證理不深。證理若淺。修斷亦劣。彼此會通。方見其妙。又細考事理性相融與不融。自能決斷其經論。偏圓漸頓教理之不同也。毋膠瑟為幸。 △子五。難勝地。禪定法界。諸度盡禪。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正釋。三意。一約性。初地。異性滅而惟一佛境。二地。同性滅而佛境亦忘。初然清淨。三地。由淨而明。四地。由明而滿。則前之異同。遠離既久。故至此。杳不相及。理極圓融。又何同異之可見哉。二約智。地前智名異。地上智名同。今淨極覺滿。則同異爍絕。若有異可及。則凡情可勝。若有同可及。則聖解可勝。今一切異同。凡情聖解。爍絕皆不能至。熟能勝焉。三理智雙融。明極覺滿。事理均照。由照事而又照理。故一切異性。世間之智所不能至猶及也。照理而又照事。故一切同性。出世之智所不能至。蓋初地泯異歸同。二地泯滅同異。此乃泯滅亦復泯絕。故世出世一切理智皆不能及。故難勝也。 名句。結成。清涼疏引攝大乘論云。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名難勝地。世親釋云。由此地中。觀真諦智。是無分別。世間工巧等智。是有分別。此二相違。應修令合。能合難合。令相應故。名難勝地。今文。同是真諦智。異是俗諦智。此二相違。俱不能至此地。此地方能合前同異。云難勝耳。以前四地莫能勝故。交光云。然彼合之最勝。此則迥脫難齊。權實偏圓。旨趣有殊。但相似而已。 華嚴云。知俗諦。通達一實相故。知第一義諦。覺法自相共相故。乃至知盡無生智諦。出生無二故。知入道智諦。正覺一切行相故。知一切菩薩地。次第相續成就。如來智成就諦。以信解智力知。非究竟智力知。菩薩住此難勝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十波羅蜜。禪定偏多。於一念頃得千億三昧。示現千億身等。 △子六。現前地。般若為首。盡趣般若。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由前凡情聖解。盡已剗除。有為功用至極。故無為真如。性淨明體。自然顯露發現。若非最勝般若無分別智。何能令得一真無為理現也。 名現前者。一理現。唯識云。此地證得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二智現。識論云。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三理智齊現。唯識又云。開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慧。二法空無分別慧。三俱空無分別慧。空。無為理性。慧。般若智慧。一現一切現。一得一切得也。十住論云。降魔事已有為功用。菩薩道法無為理智。皆現在前。攝論。名無染淨法界。成般若行。清涼疏引論云。般若波羅蜜大智現前。謂妙達緣生。引無分別智。名般若行。親如目覩。名曰現前。 華嚴云。菩薩入現前地。觀察十平等法。謂一切法。無相。無體。無生。無滅。本來清淨。無戲論。無取捨。寂靜。如幻。夢。影。響。燄。化。水月。鏡像。有無不二。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淨。隨順無違。得明利隨順忍。未得無生法忍。復作是念。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第一義中俱不可得。又作念言。三界所有。惟是一心。十二有支。依一心立。雖修習因緣。而不住有為。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法未圓滿故。住此現前地時。得入空。自性空。第一義空。第一空。大空。合空。起空。如實不分別空。不捨離空。離不離空十空三昧門。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乃至百千空。無相。無願三昧門。皆悉現前。十波羅蜜。般若偏多。於一念頃。得百千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佛等身。正脈曰。圓人發心。即頓悟真如妙性。忘情佛境。然五住未破。心垢未除。其於真如尚屬比知。豈即親證。今由似修而歷真修。極盡有為功用。將至無功用行。故於斯地。真如方始顯現。初得親證。然真如大用當在八九地。八地真無功用。此地方到無為。始顯真如而已。又此但約性顯。而名現前。金光明等。多明功行顯現。意旨似亦殊也。 △子七。遠行地。方便法界。法歸便首。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真如之理無際。今能至其實際。故云盡也。上但彰顯未全。分證而已。此則徧空法界。迥超極造。徹到真如邊涯量也。 名遠行者。清涼鈔。有三義。一善修無相。到無相邊。故名遠行。二功用至極。故名遠行。三望前超過。故名遠行。唯識云。言遠行者。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今至真如無相邊際。當捨藏識。去三界遠。鄰近法王位故。 華嚴云。遠行地修十方便慧。謂雖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一。雖得諸佛平等法。而常樂供佛二。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三。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四。雖畢竟寂滅。而能為眾生滅諸煩惱燄五。雖知諸法如幻夢。而隨心作業六。雖知一切國土空。而能以妙行淨嚴七。雖知諸佛法性無身。而以相好嚴身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而能隨眾生出種種聲九。雖知三世雖是一念。而隨眾生。種種劫數。修行義解。分別度脫十。又念念中具十波羅蜜。為求佛智。施與眾生為檀那一。滅諸煩惱為尸羅二。慈悲不害為羼提三。求善無厭為毘黎耶四。於道不亂為禪那五。忍法無生為般若六。生無量智名方便七。希求勝智為願八。魔無能催名力九。善了諸法名智十。此菩薩。十波羅蜜。方便偏多。於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佛菩薩等。釋曰。此經五地。有為功用即已畢竟。六地無為真理即已現前。至此。則真際全彰。華嚴。此地。方明功用極至殊勝。不言真如本理全現。意旨似殊。其實互顯。何者。若具體而微。行用亦淺劣。若功用超勝。則理體全徧。二經皆圓。理行何礙。 △子八。不動地。願首法界。無法不願。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由上遠行。既盡其際。此乃全得其體。凝然常住。橫徧豎窮。統惟一真法界心性。如如不動。安有出入。前云。不生滅性。清淨本然。本覺常住。是也。 名不動者。菩薩既見一真凝常不動體後。住此地時。識見地水火風。陰入界處。徧空法界。一塵一毛。一一皆是真如自心。本然性體。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故以不動名之。三漸所獲無生法忍。至此方得親證。圓成無惑矣。清涼疏云。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至第七地。純無相觀。而有加行。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入八地時。便能永斷。一斷無相作功用愚。二斷無相作自在愚。其所證如。名不增減真如。得此真如已。現相現土。俱自在故。又云。初之三地。寄同世間。次有四地。寄三乘法。八地已去。寄顯一乘。莊嚴。梁論。皆說八地上為一乘。是知從前差別。進入一乘也。言不動者。唯識云。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解深密云。由於無相。得無功用。於諸法中。不為現行煩惱所動。本論云。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名不動。此亦三義。一捨三界行生。受變易果。故云報行。依此起行。任運而成。故功用不動。二得無生忍。無相妙慧。則有相不動。三此二無間。煩惱不動。合惟一義。謂前地。無功已得無間。相及煩惱亦不能動。而為功用所動。無不動名。今由無功用故。令無相觀任運無間。故二不能動也。 華嚴云。入一切法。本來無生。無性為性。初中後際。皆悉平等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菩薩成就此忍。即入第八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即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起世間之心。由此菩薩本願力故。諸佛勸勉。然後十身相作。得大自在。十波羅蜜願波增上。一念頃。得百萬三千世界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千界塵數佛身等。清涼疏云。住於報行者。謂善住阿賴耶識真如法中故。以本識有二分。一妄染分。凡夫所住。二真淨分。八地所住。由住真如故。捨梨耶名。論云。阿羅漢位捨。以第八地同於羅漢。捨分段生。出三界故。八識頌云。不動地前纔捨藏。謂從凡夫至不動地。阿賴耶識。名為識藏。得登八地。煩惱永伏。不受彼熏。七不執我。三藏之名從此捨故。然此一真如心。亦即無生法忍理也。 △子九。善慧地。力度首界。靡不入力。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前位已得真如不動全體。此位是發真如性起大用。全體起用。非隨緣起也。上明一塵一毛皆同真如。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此則一一互攝互入。即徧即包。十玄業用。皆真如法界用也。 名善慧者。即法界無障礙智也。權實二智無不皆善。縱從緣起業用。亦成性起妙用。以圓教乘。性緣無礙。前云。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溫陵云。既得真體。自發真用。凡所照應。無所不真。無所不知。故名善慧。長水云。依真如理體。起無礙智用。成四無礙解。能徧十方。善說法故。名善慧地。此地證得智自在真如。證得此真如已。四無礙解。得自在故。謂法。義。詞。樂說四種。以智為體。名智自在。斷利他門中。不欲行障。修習力波羅蜜。 華嚴云。此地菩薩。入如來祕密法。觀不思議大智性。如實知眾生煩惱稠林。隨眠稠林。習氣相續稠林。又知習氣種種相。謂隨趣。隨眾生行。隨業煩惱。三性善惡無記。隨入後有。次第。不斷煩惱。遠行不捨。實非實。見聞親近三乘如來。十熏習相。教化調伏。令得解脫。十波羅蜜。力波最勝。於一念頃。得百萬僧祇國土塵數三昧。示現佛身。頌曰。善知法性及奧義。隨順言辭能辯說。毛端佛眾無有數。眾生心樂亦無極。悉應其心與法門。一切法界皆如是。正脈云。華嚴金光。多指功行。此經。似說本真自體自用。旨稍不同。今會通云。非性起。無以發緣起。非緣起。無以顯性起。緣性二融。自他普利。四辯稱心。真名善慧也。問。七行。塵界互現。五向。依正互涉。與斯何異。答。七行。方有是行。五向。方有是願。未是親證本真自體。從體起用。此明全體大用。法爾本具。稱體顯現。發揮親證分真。非前相似行相比也。正脈又云。資中謂華嚴金光明等。皆言此地具四無礙辯智。作大法師。演說句義。僧祇無盡。亦大不思議境。故名發真如用。然是大用中一用耳。須具十玄。方為稱真之用。用固不遺說法。而說法一門豈該無盡用耶。此說極是。起信論云。真如用者。謂佛菩薩。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故知華嚴。以說法為九地大用者。亦舉一智辯法界用。該餘無盡法界諸大用也。細詳華嚴文義自知。若對餘諸經論。不具十玄業用。亦未可知。 △子十。法雲地二。丑初。結前顯後。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按唯識論五位判釋。向前四十一心等。為資糧位。煖等。為加行位。初地。為通達位。二地後至等覺。為修習位。妙覺。為究竟位。則此節文。應置等覺句下。慈陰兩行。當移善慧地後。與論列位次序相同。譯場誤安於此。今且依順釋之。諸菩薩者。前至初地已上。後至等覺一位。結顯此十一地。修證功德圓也。以四加十向等。皆修位前諸方便心。妙覺一位。是等覺後所成佛果故。修習畢者。謂十度四攝等。稱性所起一切修習功行畢也。功德滿者。謂大悲大智。自度度他。種種功德盡圓滿也。 目此名修位者。謂目此十一地。總名為修習位。以其證意少。而修斷願行多也。長水曰。此指二地已來。至第十地。云諸菩薩。以是五位之中第四位也。或可總指。從前至此五十五位。此第十地即是修習最後邊際。亦名此地名修習位。 △丑二。正明本地。智首法界。普入智藏。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慈。悲也。妙。智也。是法。陰雲。是喻。陰有庇潤之相。雲有充滿之體。謂慈心如陰。妙智如雲。是菩薩因德也。涅槃。圓寂為義。真無不圓。妄無不寂也。海者。喻也。喻涅槃量。橫徧豎窮。是如來果德也。覆。蓋也。稱合圓徧為義。謂菩薩至此十地。則悲智如陰雲。二利因德圓滿。故隣於佛果。能覆涅槃大海。又且與眾生任運拔苦與樂。覆其本有涅槃性海。從此佛果菩提。三覺妙圓。入佛妙覺海也。 名法雲者。法是悲智。雲該於陰。現身如雲。說法如雨也。清涼疏云。雲者是喻。總有三義。一含水義。二覆空義。三注雨義。攝大乘云。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此喻含水義。總緣一切法契經等智。不離真如。如雲合空。總持三昧。即是水也。又云。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此喻覆空義。即以前智。能覆惑智二障。言覆隱者。隔義。斷義。又云。又於法身能圓滿故。此有二義。一喻注雨義。即上之智。出生功德。充滿所依法身故。二喻徧滿義。即前之智。自滿法身耳。莊嚴論云。第十地中。由三昧門。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因。徧滿黎耶識中。譬如浮雲。徧滿虛空。能以此聞熏雲。於一一相好毛孔。雨無量法雨。充足一切所化眾生。故名法雲。唯識云。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蔭蔽一切如空粗重。充滿法身。證得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證此真如已。普於一切神通一。作業二。總持三。定門四。皆自在故。十波羅蜜。智波羅也。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華嚴云。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受一切智勝職位。諸佛智水灌其頂故。具佛十力。墮在佛數。住此地時。即得十種解脫。謂不思議。無障礙。淨觀察。普照明。如來藏。無礙輪。通三世。法界藏。光明輪。無餘境。乃至無量百千阿僧祇解脫門。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電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於一念頃。普徧十方微塵國土。霔甘露雨。滅除一切眾惑塵燄。是故此地名為法雲。十波羅中。智最增上。於一念頃。得十不可說佛剎塵數三昧。示現爾所塵數佛身。能為眾生廣作佛事。以四攝法。充滿眾生。無有窮盡。頌曰。以昔智願威神力。一念普徧十方土。霔甘露雨滅煩惱。是故佛說名法雲。約惑。圓斷習氣三十分。 △癸九。等覺一位。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逆流者。如來先證妙覺果海。無復進取。雖居果位。不捨因門。為度眾生。倒駕慈航。而逆果法聖智之流。返入生死也。順行者。菩薩從因趨果。逆生死流。順法性流。而入妙覺涅槃果海。至極也。行因極故。應知理無逆順。智有權實。如來權智。下隨機感。名之為逆。菩薩實智。上合慈應。名之為順也。覺際入交者。菩薩始覺與佛妙覺。二覺智際。入出分齊。但有順逆交相異耳。猶如入海採寶。前商得諸寶者。逆流出到海門。後商方進取者。順流入到海門。二船恰齊。但前商船頭向外。後商船頭向內。為不同也。 名等覺者。頂地度生。與如來同。但所趨逆順與如來異。蓋如來逆流。出同萬物。菩薩順流。入趨妙覺。已至覺際。與佛無間。故名等覺。即解脫道前。無間道也。俱舍。賢聖品云。一切道。說有四。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無間道者。加行後之斷惑道也。無間道後。名解脫道。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此等覺位。名金剛心。金剛道。金剛三昧。金剛喻定。亦名金剛心菩薩。無垢地菩薩。華嚴起信等經論不說。合在十地因中。或合妙覺果位。對後佛果。尚名菩薩。有上士也。望前因地。即妙覺佛。無上士也。瓔珞唯識等經論說者。等覺地為因圓。妙覺地為果滿。今經別出。顯圓教中。頓漸地位更圓備耳。   瑜伽論。約因果位辯差別云。若時菩薩坐道場。住最後身於菩薩道。菩提資糧極善圓滿。爾時無師。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是其菩薩學道所攝。金剛喻定。彼疏云。此明因滿。菩薩位中最後位也。此位亦名等覺菩薩。論。從此無間。第二剎那。頓得其餘不共佛法。謂如來十力為初。一切種智為後。皆極清淨。悉得無上。彼疏云。此彰得果。准論。於十地後。金剛喻定。第一剎那中名等覺。第二剎那為妙覺也。唯識論云。十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此亦名等覺位。所破第十一種障也。◎智論云。燈喻菩薩道。炷喻無明等煩惱。燄如十地相應智慧。乃至金剛三昧相應智慧。燋無明等煩惱炷。燋盡。得成無上道。從乾地乃至離欲地。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盡。◎莊嚴偈云。入彼金剛定。破諸分別盡。釋曰。第三祇後。謂究竟於此修位。方得受職。名金剛者。分別隨眠。此能破故。◎十地經說。諸菩薩道皆得圓滿。菩提資糧極善周備。從諸如來大法雲所。堪能領受。其餘有情難可領受。最極廣大微妙法雨。又此菩薩。自知大雲。未現等覺無上菩提。若現等覺無上菩提。能為無量有情等雨微妙法雨。殄息一切煩惱塵埃。能令種種善根稼檣生長成熟。◎仁王云。寂滅忍者。佛與菩薩同住此忍。金剛喻定。住下忍位。名為菩薩。至於上忍。名一切智。觀勝義諦。斷三界心習。無明盡相。是為等覺。◎瓔珞經。開此勝進。為無垢地。即是等覺。第四十一地名。以法界心。入重玄門。等覺性中有一人。名金剛幢慧。是菩薩以大願力。住壽百千萬劫。一切佛等。故一切法同。住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剛三昧。此菩薩經百千萬劫。法藏始滿。方成就金剛三昧。故名等覺照寂。妙覺寂照。又說名六堅者。頂堅。即等覺。覺堅。即妙覺。◎八識頌云。金剛道後異熟空。釋云。無始至等覺位。名異熟識。從斷惑來。名金剛道。此後即解脫道。◎論云。所餘有漏法種。及劣無漏。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皆已棄捨。與二障種俱時捨故。唯識引他化部。說有窮生死蘊。緣此第八。徧三界九地。恆常有故。但有生死處。即常徧為依。直至金剛心後。煩惱捨心方盡。故名窮生死蘊。◎上引八種。皆明等覺斷證。開非合也。故教義云。十地後。更斷一分無明。入等覺位。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若望十地。名佛。望佛果。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對妙覺佛。猶有一等。比下名覺。故名等覺。亦名一生補處。過此一生。即補妙覺佛果處也。 又覈華嚴起信經論。亦有等覺義。但不出名耳。華嚴十定品云。普賢菩薩。以金剛慧。普入法界。此屬等覺文也。起信論云。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此明等覺之行相也。然合在究竟覺文。故清涼云。此十定因。即是等覺。亦即十地之勝進故。諸教開合不同。瑜伽論。等覺與妙覺有八義差別。詳如彼疏。約惑。圓斷習氣三十一分。進斷佛地一分習氣。成始覺中隨分覺也。仁王云。等覺灌頂三品士。除前餘習無明緣。無明習相故煩惱。二諦理窮一切盡。 △癸十。妙覺一位。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如是重重。單複十二。 先總結前位因圓。初二句。略結安位始終。乾慧。三漸安位之始。等覺。十地滿後之終。而曰心者。乾慧等覺。不離佛三摩地。本因妙圓真淨心故。 是下五句。詳列漸位前後。是覺。等覺也。從前本覺妙性圓明。離諸名相而來。始獲金剛心中者。始謂始覺。依本覺故。說有始覺。金剛心者。即前觀音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心也。獲者。初漸前云。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由是初漸斷辛。二漸得通。三漸獲忍也。中者。即第三漸。如來圓妙皆現其中。亦是能依三漸真如因行心也。初乾慧者。謂從三漸。隨行安位。最初第一。是名乾慧地也。亦所獲位之始初耳。如是十二者。專指因位諸地菩薩言。單複者。一曰單。十曰複。單有七。漸。乾。煖。頂。忍。世。等也。複有五。謂信。住。行。向。地也。重重者。先以漸乾之單。次以信住行向之複。三以煖頂忍世之單。四以十地之複。五又等覺之單。故重重焉。又等覺。一單也。十地。一複也。至於漸乾四加。重單也。四十位。次重複也。故云重重單複十二。以上出所得覺因緣也。謂是等覺所得菩提覺道。始從金剛三昧心中。三漸本因。隨所發行。初獲乾位。漸次深入。至十地後。因位修證功德。纔能圓滿成就。非易至此也。 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方下。次正明本位果滿。方盡者。生相無明一破。真如法性即證。因行始圓。果道方滿也。妙覺者。始覺合本。圓成妙覺。謂因位始覺。雖漸深入。能所未忘。始本非一。故不名等。乃至等覺。亦但一齊。尚未盡妙。今於最後一剎那間。無明習盡。法界智圓。能所如如。始本合一。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如望夜月。光明圓滿極盡也。起信云。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即一分生相無明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無上道者。謂無上菩提。無上涅槃也。世第一。乃世間第一。等覺。猶稱有上。今入妙覺佛果。出世第一。稱為無上。斯位證極。圓頓教乘。無復加上也。而云成者。初發心人。雖與如來同一覺道。而圓融不礙行布。故總前位一切因行。皆趨此果。至此方收成功。始獲無上真正實果。轉二惱而成菩提智果。轉二死而成涅槃斷果。前云。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是也。唯識論云。所轉得中。有二。一所顯得。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法界。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到此佛果。圓斷二障三十二分習氣。乃至有漏無漏種現一切習氣。盡皆融成十十無盡法界智性。三覺圓滿。得究竟覺。占察四佛中。第四證滿作佛也。唯識云。所轉捨中。亦二。一所斷捨。謂二障種。真無間道現在前時。障治相違。彼便斷滅。二所棄捨。謂餘有漏。劣無漏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引極圓明純淨本識。非彼依故。皆永棄捨。彼種捨已。現有漏法及劣無漏。畢竟不生。仁王云。灌頂菩薩四禪王。於億恆土化群生。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妙覺常湛然此等覺也。圓智無相三界王妙覺佛也。三十生盡等大覺。第一義諦常安穩。窮源盡性妙智存。然此一乘圓教斷證。併前四教。一切惑習。無盡理智。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而成十無盡身覺果。作無盡法界最勝法王。如華嚴離世間出現等明。十玄德相。十玄業用。一時具足。及前四卷所說。三如來藏。十不思議。解脫境相。圓融無礙。是也。   經云。金剛心中初乾慧地。諸解不同。無煩細引。今再判釋。分二。先證釋金剛。四卷。佛云。金剛王寶覺。六卷。觀音聞修金剛三昧。文殊云。金剛王如幻。下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十卷。佛云。菩薩所行金剛十地。准上五文皆明金剛三昧。非專等覺金剛心也。若局等覺。則有二失。一等覺一位。分出金剛。多一位失。以等覺即金剛故。二違佛前後說十二位。通以金剛觀心為本因失。   次證釋乾慧。一。一乾兩位失。六十聖位。多出一位故。◎二。不善經文失。經云。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此舉首尾二位。以攝中也。又云。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如是重重單複十二者。此即躡上末尾一位等覺。故云是覺。又復逆推。始首佛三摩地。本因妙圓。真淨明心。三漸中獲初乾慧一地。如是重重單複。超略中間信住行向重重之複。煖頂忍世重重之單。單上又疊十地之複。複上又疊末尾等覺之單。通舉能發之漸。所安乾等。前後位次有十二焉。而曰金剛心中者。是十二地。皆以金剛觀心中。修證漸入故。所以重躡者。前一一位。皆躡前前之因。生起後後之果。今等妙覺亦然。從十地生等覺。由等覺成妙覺。若無前因。寕有後果。若依諸家判釋。有以等覺重生金剛心。二失如上所明。有以等覺金剛心。始獲初乾慧地。一前後二乾多位失。二等覺覺際入交。如何說云。未與究竟如來妙莊嚴海法流水接。豈不錯誤。失也。三等覺至妙。只一間耳。唯識論云。無間道一斷漏無漏習。解脫道起。即成佛果。豈有等覺後心。重歷諸位。破見思習。失也。四金剛心中重立初乾。既有初乾。畢有後乾。方成妙覺。據諸家解。過等覺後。有立金剛心位。有立初乾慧位。又有重歷諸位。又有後乾慧位。地位若斯之多。豈特十二。及六十耶。失也。五金剛心中。行布不礙圓融意。初乾後等。中間單複。圓融不礙行布意。如是一段。躡前生後文意。性相圓融。理事無礙。而不了達。失也。◎三違背佛語失。十卷云。從互用中。能入金剛乾慧圓明精心。乃超信住行向加行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如來海。圓滿菩提。釋曰。從互用句。同前第三漸也。金剛乾慧精心。即此從乾慧心。金剛心中初乾慧地。乃超下。即此如是單複十二。而云金剛十地等覺。不云十地等覺金剛者。是知等覺位後。即入妙覺。斷無另立金剛心位。及初乾慧地也。今不審前後。違佛經別立。失也。至有解家說云。等覺後心。借金剛乾慧。名妙覺伏道位。謬而又謬。失也。   十二者。有解從乾至妙。為十二。此以因果共數。但與下文方盡詞礙。有解從乾至等。而加金剛心位。為十二數。謬失如上。至於文句。兩重十二。則成二十四數。亦非合旨。況加金剛。謬失可知。天如曰。環師謂等覺後。復起金剛心。此但是等覺位中復起此心而已。不可目為後心。別開一位。若據別開。則下單複十二。乃至五十五位。恐難配合。既謂以金剛心。重歷諸位。則金乃能歷。位乃所歷。而又列金於十二位中。此其容有議也。殷秋溟曰。經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則金剛心貫種種地。豈可謂初乾慧非金剛心乎。若言金剛心。至等覺位中復起。則前歷諸位。何所用以觀察乎。管東溟曰。八九二地。已屬無功用道。此即斷細惑。蕩緣影之事。亦是無功之功。非別起心。以重歷諸位也。此經關要。在金剛心。從乾慧至十地。皆以金剛一心觀察。故曰一路涅槃門。安有入十地已。修習畢功。而復從信地。起心重歷者哉。經言。如是重重單複十二。只是總結上文諸位。束歸成無上道。經文如是重重者。意謂是覺從初獲金剛乾慧。如是重歷信住行向加地諸位。方盡妙覺成無上道耳。勿以環師起心重歷之說。解重重單複。誤而又誤也。蒙鈔曰。清涼引瑜伽唯識立等覺義。謂十地中所生現行。金剛道後能捨者。明指金剛道立等覺也。故金剛心即是等覺。今欲於等覺後。別開金剛一位。既不順本經。亦不合他經論也。是則長慶長水二解。將金剛心合在等覺一位。可謂得經旨矣。餘詳彼鈔。◎灌頂曰。上引四家結彈。證前判釋非罔。宜如法三思之。 △壬二。結示楞嚴定心三。癸初。通以十門止觀。通者。廣以三道。遠詳取釋也。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 初四句。十種觀察。種種地者。指上因地與果地也。果地妙覺雖一。因地乾等層疊。故云種種。觀察。能觀智如幻。所觀境金剛。喻般若堅利。阿羅漢修金剛三昧。前云。金剛王寶覺。般若觀智。稱性起修。能斷一切惑障。能證一切法性也。此即楞嚴三昧。涅槃云。楞嚴三昧有五種名。一首楞嚴三昧。二般若波羅蜜。三金剛三昧。四師子吼三昧。五佛性。是以觀音及諸聖位皆用此也。十喻者。大品云。解了諸法。如幻。如燄。如水月。如虛空。如谷響。如乾城。如夢。如影。如像。如化。所謂觀一切業如幻。一切法如燄。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妙音如響。諸佛國土如乾城。佛事如夢。佛身如影。報身如像。法身如化。以不可取捨。一切空故。不但有為法空。即觀無為亦如幻夢。前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花。是也。又觀理事教行。智斷因果。諸法皆惟心現。非空非有。非即非離。如前三藏心境。故云如幻三摩提。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也。由其不著二邊。故云深耳。 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次五句。二法修證。即止觀二法門也。莊嚴經論云。安心於正定。此即名為止。所謂奢摩他。正住法分別。是名為觀相。謂毘鉢舍那。善欲諸功德。是二悉應修。起信論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鉢舍那義故。又深密經。佛以無分別觀為奢摩他。以差別觀為毘婆舍那。諸如來者。揀非權小。乃是佛乘用也。前云。將欲敷演。諸三摩提。妙修行路。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此顯佛頂楞嚴定中。止觀雙運。破無明惑。起行證入也。 清淨漸入者。瑜伽云。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因。清淨尸羅。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以何為果。善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從初地乃至佛地。初地中對治惡趣煩惱雜染障。乃至十地。對治不得圓滿法身障。佛地對治最極微細煩惱及所知障。由是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知見。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今此全性起修。全修證性。故云清淨。理不礙事。故云漸次。事不礙理。故云深入。是則楞嚴三昧。定慧均融。因果俱徹者也。又上行布不礙圓融。下即圓融不礙行布。後云。頓悟禪那。修進聖位。是也。 △癸二。略以三漸成位。略者。近以證道。局定收判也。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 初二句。能發行也。前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如是者。牒前。如是十二。是種種地等。以。用也。三增。三漸也。初漸。以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也。除三毒性行五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斷則除淫怒痴。成三善根。二漸。大小三學戒定慧。刳三正性行轉成心地中。戒定慧三無漏性矣。三漸。聞思三慧即違六塵現業。旋三藏性行旋元自歸。亦即入六根性也。以此三行。進修漸增也。若配三心。即直悲深。如次配釋。 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次三句。所安位也。前云。安立聖位。五十五者。釋開二意。一長水合徹並云。信住行向地。為五十。乾慧。四加。為五。此皆入菩提家之路也。若等妙二覺。是菩提家。非中途路。故前佛云。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至。猶到也。交際者。謂到家入門。升堂相交。同會際遇也。 二據下六十聖位。亦可信住行向地。為五十。漸乾加等妙。為五。以前五十四位。從始至終。因地此岸。到了彼岸之路也。最後妙覺一位。乃是果地菩提。亦屬歸家到門。升堂入室之路也。此以能成所就。從因趨果。皆稱為路。故佛總結顯云。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設以三漸非路者。何以下云六十聖位。或以妙覺非路者。何以此云真菩提路。後佛又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則知果對因立。非全無歸路也。設果歸家。居室已後。又何有路行焉。又菩提道。能趨所趨。因果皆通。妙行無住。不取於相。曰善。清涼疏云。菩提心有三。一直心。二深心。三大悲心。然此三心。有一必兼餘二。而三賢互有增微。十住。直心增。故名為解。解為行願本。故首而明之。十行。深心增。故名為行。依於前解以起行故。十向。大悲增。故名為願。回前解行。十地。三心等證。故名決定。而大悲為首。故舉其願。十信。通信此三。等覺。此三等佛也。故知菩提心。是諸位通依。今此三漸。發菩提心。起根發覺。行盡因地乾等菩提道路。乃至妙覺。到家入門。華屋安寢果地。始得究竟菩提法樂。上段。即如來密因。此段。即菩薩萬行。了義修證。合則是為大佛頂。首楞嚴三昧也。 △癸三。總以二觀結判。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是觀。是自心觀也。正觀。真正實觀也。他觀。離自心外觀也。邪觀。邪妄不實觀也。依此釋開三義。一實觀。近指金剛正觀。遠指聞熏金剛三昧。通指奢摩三摩禪那。總指首楞嚴定。此外即非實相般若觀照。名為不實觀也。二自觀。惟依自心觀也。謂觀自己三藏心。及六根性。經云真菩提路。離此不生不滅菩提覺道心外。即為生滅煩惱妄想。依他徧計人我觀也。三正觀。經云如幻。不可以有為求。不可以無作得。真俗融通。理事無礙。無修而修。無證而證。清涼云。修習空花萬行。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天魔。證得夢中佛果。離此如幻三摩提外。撥無因果。即入邪見外道。立熾塵果。即墮邪思魔道。故知作此觀者。千年暗室。一燈能破。若他觀者。如黑月夜烏雲滿空。又圓乘教觀外。偏漸空相。尚稱為邪。況凡小人天。以及一切邪魔外道。妖魅鬼神法術。豈不是邪而反正耶。如下陰魔詳明。正脈曰。諸位所斷無明習氣。所證真如法界。隨佛自在。分合多少。何敢定數。華嚴十地。百界倍增。但可准知。未必定依其數。以斯經位次多少不定。判釋斷證。依彼多少增數。亦不可定耳。釋曰。此明五教。判釋斷證綱要。不可局定品數名目也。妙哉言乎。 △乙二。略示一經名目。解徹楞嚴大教分。亦名結示五名五義。勅令順教發解分。此亦稱曰化道。前來乃自見修證道。固非是易。而化人利物之道。更覺難也。又此亦稱五名行持因果周。或名教乘了義周也。交光曰。正宗委談三分。所詮經義略備。而能詮經名不彰。則何以辯義而成總持。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理當請說經名為要。 △分二。丙初。文殊請名。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爾下。具禮陳白。初以阿難當機。表多聞慧。非楞嚴定。不能住持也。終以文殊請名。表總持經。非根本智。不能弘範也。又首勒將咒往護。次代問見是非。後令選圓通根。今又請結經名。正顯圓頓果理行教。非大智大德。如來四種法門大事。豈能前後承任耶。既欲垂範。禮宜盡敬。 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當下。請名問持。初一句請名。名者義之表。義者名之實。由名以顯義。因義以定名。解行因果。所詮義也。聲名句文。能詮經也。義若結名。攝別以歸總。會廣以涉略。如衣之挈領。網之提綱。現未行傳者。有所從據焉。次二句問持。我者。自利。眾生。利他。又我及海會。生通現未。奉則奉行塵剎。持則傳持沙劫。教理智斷。行位性相。自度度他。契佛契生。非如來開示。不能拔濟也。 △丙二。如來答說二。丁初。答名五。戊初。從理智為名。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得菩提心。入徧知海。 初句。標告。是下。出名。此二字貫下五題。五題之中。顯密雙通。今第一題名中。上十三字。密楞嚴也。大者。表讚之詞。表法最尊。純淨。無上也。佛頂者。無見頂相。如來第一相好也。喻一真法界總相法門體。悉等六字。翻白傘蓋。喻如來藏心。含育覆被眾生。純潔精真。無染著也。寶印者。即真如實相印。寶覺圓明。真妙心印。海印三昧等。前云。海印發光。是也。號令人天。降伏魔外。無法能過。故曰無上。不空藏性。體大也。曰大佛頂。空藏性。相大也。曰大白傘蓋。空不空藏性。用大也。曰大寶印。有為法界。無為法界。無障礙法界理。乃至依言。離言。總相。三真如皆如次配。密咒顯經。莫不詮此三藏理性故。 下八字。顯楞嚴也。對上理境。即名智眼。十方如來者。即本師與十方微塵如來。同證菩提涅槃。惟六根性。更非他物。即佛十番顯見。文殊選聞。是也。惟妙覺明。圓照法界。稱曰海眼。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名曰清淨。前云。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則汝法眼應時清明。又云。知見無見即涅槃淨。此由心目開明。妙理清徹也。 △戊二。從機益為名。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 前四句。密也。機也。初總。度下。別。救度難尼。皆憑密咒神功。阿難一向多聞。未全定力。仗佛親兄護脫。登伽欲惑熾盛。不知出要。藉昔因緣救度。皆是此經當機。前云。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於十方攝受親因。是也。 末二句。顯也。益也。菩提心為因。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故。徧知海為果。依不生滅圓湛根性。圓成果地故。前云。如是菩薩順行而至。入於如來妙莊嚴海。方盡妙覺。成無上道。是故眾生號性顛倒。諸佛名正徧知也。觀經云。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今既以正等覺心為因。自能入佛徧知果海矣。 △戊三。從性修為名。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上句。性也。人也。根中藏性。無人不具故。在眾生名本覺。在諸佛名妙覺。在聖賢名始覺。法華。名知見。即真實。方便。無障礙。三種知見性也。涅槃。名佛性。即正因。了因。緣因性也。人天叵測。權小難窺。故稱為密。諸佛菩薩依此發覺。故稱為因。前見道云。於奢摩他。微密觀照。修道云。一切祕密門。證道云。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此約顯文明密因也。又云。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此約密咒明密因也。 下句。修也。法也。從性修證。全修證性。真如法界。名了義故。揀非住相染修。新成實證。不了義也。密因。理也。修。行也。證。果也。了義。教也。前見道云。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徧含十土。修道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證道云。從是漸修。安立聖位。此約顯文修證了也。又云。若能讀誦書供此咒。不久皆得悟無生忍。此約密咒修證了也。皆是盡理稱性顯談。實非就機覆相隱意之說。故云如來了義。密因修證也。 △戊四。從因果為名。 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初二句。因也。妙也。方華即果。因該果海故。曠兼無際曰大。直目性體。橫徧豎窮也。正法自持曰方。具足恆沙性德相也。稱體而周曰廣。出生無盡十玄妙用也。此三字是法。餘四字是喻。妙者。讚辭。絕思議故。蓮華王。喻體相用。梵語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正法念經云。心形狀如蓮華。上有七葉。朝開暮合。提謂經云。心如帝王。謂肉團心。於法自在。心形。體也。七葉。相也。開合自在如王。用也。今經前云。知精映法。攬法成根。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故稱妙耳。施食經云。菩薩思惟有情身。各具覺悟之蓮華。清淨法界無惑染。八葉各有一如來。項佩圓光身金色。光明朗照及晃耀。次想其華漸舒大。其量周徧虛空界。思彼覺華照法界。如來海會共廣大。憐愍一切眾生時。覺華蒙照脫苦惱。釋曰。初三句讚蓮體妙。次三句讚華相妙。後六句讚王用妙。華嚴。以蓮臺喻如來藏心。法華。以蓮華喻佛之知見。今經。喻本妙覺心。前云。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又蓮華王具含六義。故總稱妙。一不染義。出淤泥而不染。喻知見性。處染常淨。二不夭義。濯清漣而不夭。喻知見性。本不生滅。此二體妙。三香光義。喻沙性功德。四色相義。青黃赤白。喻開示悟入四位等。五百千鬚瓣。喻因地三心四願。六度萬行莊嚴。此三相妙。六臺房子實。喻果地熟脫。種子生續無窮。此一用妙。前三卷云。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性圓周徧。本不動搖。妙德瑩然。徧周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四卷云。今汝諸根。若圓拔已。應念化成無上知覺。與須菩提。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一無異也。 後二句。果也。要也。即凡同聖。果徹因源故。上約顯。此約密。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徧知覺果也。果又徹因也。既能出生諸佛。故稱為母。持善遮惡。總攝一切功德。名陀羅尼。十方薄伽咒。一路涅槃門。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無有是處。更說此咒救護世間。成就眾生出世間智。故一切乘。咒為第一要道。望上。名要妙對。顯密對也。 △戊五。從教行為名。 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上句。教也。密也。釋開三義。一約說教。前云。佛頂光聚般怛囉咒。音聲字句。經劫不盡。二約部類。東方阿閦佛。名金剛部。南方寶生佛。名灌頂部。西方彌陀佛。名蓮華部。北方成就佛。名羯磨部。中方毘盧佛。名如來部。此於五中。當灌頂名一。亦灌五部頂首二。前云。亦說此咒。名如來頂。亦灌顯密諸部經頂三。前云。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所說心咒。三約法行。一咒行灌頂。行人求佛放光灌頂。前云。我自現身。摩頂安慰。或不見佛。有於定中夢內。見光見華不同。如梵網。本經所說。二智水灌頂。謂誦此灌頂章句。精誠之極。或功夫得手。如來智水灌其心頂。亦如剎利之受職也。三作法灌頂。五部闍黎作法不同。或以瓶花。或以爐香。持本部咒。現瑞相應。即與灌頂。授其法道。如密部明。前說選僧受戒。結界安居。持戒感應。是其意也。 下句。行也。顯也。萬行為別。起信五門。前四施戒忍進。行行也。楞嚴為總。信論第五止觀。定行也。又萬行。屬事屬修。六十聖位。行布漸行。從性起修故。楞嚴。屬理屬性。見修證道。圓融一定。全修在性。故涅槃云。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如是修性不二。事理無礙。故云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也。餘詳如前。 △丁二。答持。 汝當奉持。 此答次問也。佛說斯經。欲令眾生。以智照境。隨機受益。從性起修。圓因滿果。依教奉行。如此顯密圓通。定慧均運。方為如說而行。流至後代。令眾開示悟入。即奉持也。若會台釋。初名依體。二名依用。三即人法為名。四依因果。五依教相。以此一經。具有體用。人法。因果。教行。種種功德義相。一目難盡。故立五名。人能奉持。畢得五五無盡益也。我以毘盧萬德圓融。答汝文殊大智。佛頂楞嚴經義之名。如斯而已。弘廣菩薩可不傳流也哉。自初卷至此是第一會。稱名正說大經前分會。經文已竟。 △乙三。警悟七趣升沉。行盡楞嚴大行分。亦名覺悟七趣七支。誡令行戒起行分。七支謂身三口四。舉外攝內也。此又稱名七趣有無因果周。後云。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亦名行位超出周。從此至下九卷中文。又屬第二會。稱名說竟。另請後分會。 問。經初。匿王齋佛供僧。二卷見性不滅。今八卷中。瑠璃誅族姓緣。為一時說。為二時耶。答。總屬般若一時。然有通別不同。前第一會。屬在般若別時。匿王年六十二。佛歲與王同故。此下兩會。屬在般若通時。釋論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諸菩薩受記作佛。今般若中。更問畢定不畢定。為未入者故。涅槃云。佛性亦名般若。亦名首楞嚴。故知般若楞嚴會談。直通法華涅槃後矣。有判楞嚴但方等通。非般若通者。誤也。◎溫陵曰。楞嚴經談。自夏徂冬。人事短長。旦夕難定。安可以瑠璃事迹。判入法華後耶。長水曰。上來明解辨行。顯位問名。一期周畢。斯則一會已終。慶喜再有請益。時雖隔越。問且連環。故集經者。約問從義。合成一部。釋曰。依前一會般若別時。佛經明證。判立無疑。◎長阿含中。亦引瑠璃王誅釋種。佛記墮獄緣事。豈可楞嚴判入阿含時耶。宜細審思。又此中會。顯無戒行。不能出世。佛頂三昧難成。後會顯無觀慧。不能破魔。楞嚴大定莫就。此助脩證禪那正心之要道也。故二三會統名為助道分。 △此又分二。丙初。阿難請問二。丁初。敘聞悟證二。戊初。總明所聞法義。 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 初結標時眾。語已。結也。結前所說見脩證三定文也。次二句。眾也。 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羅義。 得下。二蒙示理行。密印者。佛佛所傳祕密心印也。奢摩。三藏心。三摩。聞自性。禪那。六十聖位金剛心。般怛。佛頂心咒印也。義者。一理義。二行義。若顯若密。無非明心理行義也。 兼聞此經。了義名目。 兼下。三聞經教相。名標總相。義演別相。又名目屬能詮。五題不離名句文故。了義屬所詮。三定總一楞嚴心故。依此經文指示。名為了義之教。依此了義脩證。定成妙覺之果。故詳敘其所聞一乘圓義也。 △戊二。別顯能獲悟證二。己初。同悟禪那。 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 一旦豁然。名曰頓悟。揀非權漸通也。禪那。三定中最後一定。三一圓融。定慧雙運。妙禪那也。脩進。正助道品也。聖位。始終階級也。增上。殊勝義。圓頓曰妙。理即無生法忍。心慮虛凝者。照而常寂。本覺妙明心也。寂照含空故。初句教益。次句行益。三句理益。末句果益。妙覺心也。 △己二。自證斷果。 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溫陵曰。脩道所斷之惑。小乘於三界九地。地各九品。斷欲界前六品而證二果。斷後三品而證三果。斷上二界各九品而證四果無學。今此增上頓斷。故言三界六品。長水曰。俱生難除。故云微細。言六品者。依大乘說。俱生煩惱。三界九地雖各分九品。若智增者。入地永伏。至佛方斷。若悲增者。故意令生。若依小乘。亦於九地各分九品。阿難今證二果。故斷三界六品。釋曰。前師意約小乘一類。聞斯大乘圓教。故能一斷一切斷。不但斷欲界前六品。兼上二界前各六品。一時俱斷也。後師意通三乘一類。聞斯一乘圓教。實能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今為度生。悲增上故。但斷三界六品。證二果位也。餘諸解家。六品斷惑局在欲界。若爾。佛經何云。斷除三界。前師所釋。甚合經旨。諸解二果證位。局在小乘。若爾。佛經何云。頓悟禪那。聖位妙理。後師所釋。通大小乘。亦甚合旨。 問。二師何不釋作三界後六品惑。即證二三四果耶。答。一據教理亦通。前阿難云。自知脩證無學道成。後如來云。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末法。救度眾生。二為引實例知。謂引彼定性實類。令其迴心進取。例此三界六品。令知後位斷易。以此三意。用前六品。不作後六品釋也。 問。二果云何通大乘耶。答。仁王云。爾焰聖覺達菩薩第七法師。住須陀洹位。勝達菩薩第八法師。逆三界疑。即入斯陀含位。常現真實菩薩第九法師。盡三界煩惱。證阿那含位。玄達菩薩第十法師。滅三界習。住第十地阿羅漢位。則阿難二果。大小乘並通也。   問。據上聞經了義。般怛羅義。開示佛心祕密寶印。同眾頓悟圓教聖位。增上妙理。禪那心定。云何斷惑止於六品。證真止於小乘二果位耶。答。一理事無礙意。下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故同眾頓悟。而自獨斷證。纔至二果六品也。二大小圓融意。經云。三界脩心六品細惱者。小則前六品止二果。後六品徹四果。大則二障惱。前六品止五地。後六品徹七地等位。如長水與手鑑所解。及上文明。華嚴。四五六地寄二乘慧。本業經梁攝論等。七八九地滅聲聞習。十地佛地滅支佛習。皆是也。三實證同佛意。法華云。我與阿難。空王佛所同時發心。前云。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又云。疑惑銷除。心悟實相。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乃至後云。我今度汝。已出生死。則阿難果。實同佛地大羅漢也。四權現度生意。初時誤墮。為度登伽諸親因也。次請三定。為度多聞少定人也。華屋建場。求咒懇位。為圓權乘成脩證也。示得初果。為令凡小見道。除滅我法分別。現登二果。為引權小脩道。斷盡我法俱生。究竟三乘菩提果也。此皆內祕外現。隱實施權如是。故經名大佛頂。大方廣佛母寶印。灌頂了義。亦名救護親因。入徧知海。若爾。豈同偏教。單證小乘果耶。五悲願弘深意。六卷阿難云。我今已悟成佛法門。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三卷偈云。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初句成佛願。二句度生願。深心。斷惱願。奉剎。學法願。又云。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初三句度生誓。四句學法誓。理行果教。雄力慈悲配知。五句斷惱害。六句成佛誓。九卷如來云。留願入彼末法之中。救度眾生。得正知見。汝遵佛語。名報佛恩。法華云。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眾。本願如是。六為作佛侍意。智論明為佛侍。不便羅漢。故不斷結。後一夜間。即頓斷證。法華云。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道。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今經阿難云。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明了其家所歸道路。證知為侍不佛耳。何以小乘二果。為阿難實證分齊也哉。設作實論。豈不屈抑今經一乘圓頓教歟。以此六意。則阿難權實雙融。以實引權而令會實。前云。不歷僧祇獲法身。理則頓悟。行布不礙圓融也。以權引實而即融權。今云。斷除三界六品細惱。事非頓除。圓融不礙行布也。可謂阿難真得別教一乘圓頓旨矣。餘詳三卷末明。 △丁二。述益陳問二。戊初。述謝前益。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禮具二意。一謝前。二請後。折惡曰威。能滅二死惱故。攝善曰德。令轉二依果故。圓與顯密教理。故云慈音。無遮者。一教不倦怠。二法無悋惜。三了義顯露。四智愚平等。巧示曰善開。二障俱生惑習。名為細惑。法身藏心理通曰快然。頓悟脩證六十聖位。故曰大益。慈句。謝教益。善句。謝行益。破妄也。令句。謝理益。顯真也。得句。謝果益。 △戊二。正陳後問二。己初。總問諸趣。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徧圓。 世下。分三。初領惟心真實。又二。一心體本真。妙明。不空藏心。真淨。空藏心。妙心。空不空藏心。徧則橫廣十方。圓則豎徹三際。本來者。法爾常然。非造作也。此領前云。妙性圓明。離諸名相之義。 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如下。二萬法唯心。大地草木。器世間也。前云。想澄成國土。蝡動含靈。情世間也。前云。知覺乃眾生。即是如來。覺世間也。前云。聖性無不通。本元真如。本覺心也。前云。覺海性澄圓。成佛真體者。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前云。歸元性無二。本元真如。性起理也。即是如來。脩成果也。賢首疏云。明此真如法性體普徧義。非直與後佛寶為體。亦乃通與前一切法為性。即顯真如徧於染淨。通情非情深廣之意。故智論云。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中。名為法性。言真如者。此明法性徧染淨時。無變異義。真者。體非偽妄。如者。性無改異。難云。真既不變。云何隨於染淨。既隨染淨。云何不變。釋云。如海因風。起於波浪。浪雖起盡。濕性無變。無變之性。不礙起浪。浪雖萬動。不礙一濕。是故動靜無二。法準思之。今既萬法以會一心。亦如然也。 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人天等道。 佛下。二問何有諸趣。首一句。躡上佛體與法性。既惟一心。即是真如實際。而無障礙。同一圓融清淨寶覺。云何四句下。則敵體番之。以起疑問。云何復有種種雜染七趣。依正異類差別。障礙違心之不同耶。等。該仙趣及三界言。此領前云。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之義。意謂若此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我等有學。未證觀之。現見違心。心不自在。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為仍舊還復生耶。從此略引證道文義。以起疑問。若全引證。如見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徧能含受十方身土。脩道云。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證道云。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國土皎然。身心妙圓。如來密淨。皆現其中。准上所明。二轉依果。一轉一切轉。則佛體彌滿清淨。更不容他。七趣今何有耶。又此阿難疑問。與前富樓那問異。前因三科七大皆如來藏。真本無妄。云何忽生諸世間相。今因六十聖位。二轉依果。佛體本真。真本空淨。何容六道雜染妄耶。佛前答釋。迷真起妄。妄不是真。妄有真空。妄相元幻。經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性元真。惟妙覺明。今佛釋云。佛成真體。本元真如。汝妄自造。非菩提咎。妄想發生。非本來有。前云。覺迷迷滅。覺不生迷。云何問言。諸佛妙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後云。精研七趣。妄想業生。無作本心。皆如空花。前約依報。疑理本淨。何生五大。性相相違。今約正報。疑佛果真。何有七趣。因果同異。那知前則因明立所。生汝妄能。今則迷妄發生。生妄無因。故此與前。問答意別。 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世下。三質自然因緣。七趣雜染形類。為即清淨體中本有。無因自起耶。為是無始妄想習氣。因緣發起耶。上句。結成佛體真實。何有七趣疑難。下句。生起為有定處。為各私受難也。 △己二。別詳地獄三。庚初。略舉墮人。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一貪婬墮者。一犯婬。二妄言。三謗戒。四誤人。犯四重罪。感二重報。一身火燒然。現報。二墮五無間。生報也。行婬。破戒也。無報者。意謂殺盜有對。邪婬無對故。妄語妄見。自誤誤人。故云。語已火然。准大乘律中。自妄語邪見。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乃至謗毀三寶。俱在十重。小乘律中。實無所知。自稱言。我知是。我見是。虛誑妄語。是比丘波羅夷罪。又准下文。單造婬業。則墮鐵床銅柱等獄。單造誑業。則墮沒溺騰擲等獄。惡業同造。入阿鼻獄。更兼謗乘毀戒。轉生十方阿鼻地獄。今現遭猛火。後受獄報宜矣。 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瑠下。二殺妄墮者。瑠璃怒殺。善星妄見也。瑠璃是匿王太子。廢父自立。挾宿嫌。誅釋種。取二千釋種女。刖劓耳鼻。截斷手足。推入坑塹。佛記其七日當入地獄。王泛海以避。水中自然燒滅。緣出長阿含經。瑠璃王經云。波斯匿王新紹王位。使臣求親迦毘羅國釋種家。時摩訶男婢生一女。顏貌端正。送與匿王。後生一子。名曰瑠璃。及年八歲。與梵志子好苦。詣摩訶男家。時迦毘羅國五百長者。為世尊新造講堂。起一高座。瑠璃太子見座嚴飾。遂陞上坐。貴姓罵曰。此婢生物。敢於中坐。催逐令出。瑠璃出語好苦。辱我至此。若我紹位。汝當告我。後紹位時。好苦來告。集兵往伐。殺舍夷人三億。佛記瑠璃。却後七日當入地獄。王怖。乘船入海。水中自然出火燒滅。佛告比丘。昔時此羅閱城。時世飢饉。村中有池多魚。城人多向池中。捕魚食之。池有二魚。一名曰麸。一名多舌。各懷報怨。時一小兒。見魚跳而喜。以杖打其頭。爾時捕魚人。今釋種是。麸魚。瑠璃王是。多舌魚。好苦是。小兒者。我身是。以此因緣。瑠璃誅釋。懷舊恨也。佛記瑠璃當墮獄者。一以惡逆子。弒仁德父王。二以上品惡。殺釋種姓。三以五逆人。毀害三寶。四以暴虐王。征誅有道國人。凖大乘律。自殺。教人殺。自瞋。教人瞋。俱十重罪。小乘。殺。波羅夷。下文單瞋。刀山劍樹。怨則匣貯車檻。後云。身具四重十重。瞬息即經此界他方。乃至十方無間大獄。例而思知。 善星。佛之堂弟庶兒。羅云庶兄也。能說十二部經。獲四禪果。因狎邪友。妄言無佛無法。無有涅槃。故生身陷入。至阿鼻獄。事出涅槃。涅槃經。迦葉白佛言。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云何如來說是一闡提廝下之人。佛言。善星比丘雖復讀誦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得四禪。親近惡友。退失四禪。生惡邪見。作是說言。無佛無法。無有涅槃。如來雖復為我說法。而我真實謂無因果。今近尼連禪河。佛與迦葉往善星所。善星遙見佛來。即生惡邪之心。以惡心故。生身陷入阿鼻地獄。名義集云。蘇氣怛囉。此云善星。阿含云。善星為如來堂弟之子。猶子比兒。故稱佛子。善星。亦云善宿。又阿含言。善宿比丘白佛言。如來外我。我不於如來所。脩梵行也。如來不為我現神足變化。我父祕術。世尊盡知。恪不教我。◎釋曰。父指調達。達從佛及身子目連學通。皆悉不與。故云。祕術。善星妄言。破比丘戒。一也。無佛無法。謗毀三寶。二也。邪友邪見。撥無因果。三也。闢佛涅槃。斷二轉依。四也。自陷陷人。上品惡逆。五也。准大乘律。自妄語。教人妄語。不生信心。自謗三寶。教人謗。十重。小乘。我得上人法。我已入聖智勝法。我知是。我見是。如是妄語。四重棄罪。諸經律明。罪應教舌犁耕獄報。下明惡見慢誑。當墮勘問考訊。文簿辭辯。融銅灌吞。飛墜漂淪。毒海灰河等獄。後云。非破律儀。毀佛涅槃。歷劫燒然。兼謗大乘。誑妄說法。虛食信施。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今生陷者。謂連肉身陷入阿鼻。現報生報並具。業力強勝故耳。智論。瞿波利。翻惡時者。調達弟子。因謗身子目連。梵王與佛訶之。不受。身瘡即死。入大地獄。罪報因緣。與善星同。 △庚二。雙質同別。 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問意有六。四顯二隱耳。一有定處。顯也。二無定處。隱也。上三人報。有獄定處明矣。三自然。顯也。即上問云。為復本來自有。四業緣。顯也。即上問云。為是妄習生起。五私受。顯也。六同受。隱也。 彼業是因。各受是報。中有四句。一別業同報。二別業別報。三同業同報。四同業別報。後云。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寶蓮上品貪婬。瑠璃上品瞋殺。善星上品痴見等。因各各私。眾私同分證五六問。非無定處證一二問。自妄發生。生妄無因證三四問。無可尋究。又云。五逆十重。生阿鼻獄即一二問。循造惡業。雖則自招即三四問。眾同分中。兼有元地即五六問。又下云。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同業同報也。六根各造。入八無間。別業別報也。一根一業。入百八獄。同業別報也。別作別造。入同分地。別業同報也。通議。一云。妄性既是無體。妄業云何受報。答云。自妄所招。還自來受。二云。眾生既是無生。如何生陷地獄。答。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人與。自妄所招。三云。世界本無住處。地獄那有住處。答云。眾私同分。非無定處。四云。妄業既是一同。受報如何各別。答云。因各各私。眾私同分。 △庚三。求示戒見。 惟垂大慈。開發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攝授與樂。拔出七趣。故云大慈。幼小曰童。暗昧曰蒙。自喻小乘慧淺。未達大乘圓鏡智也。戒為三學之首。三漸之基。三界出離之要道。三惑滅除之心法。故令嚴持。決定義者。謂有善惡苦樂。凡聖染淨。因果知見義也。若毀有撥無。或著事棄理。皆非唯心中道第一決定義矣。故令聽聞。歡戴。悟入佛知。不起邪見也。驗彼善星悉矣。無犯。持心地戒。不墮惡道也。驗彼寶蓮瑠璃徹矣。阿難請。有二意。一因前佛言。妙性圓明。本無界生。因妄有生。生滅名妄。滅妄明真。於是先明十二類生之妄。十二聖位之真。然類生相。惟在欲界。三界七趣。因果未周。故今躡前妙性。依正二倒之義。意謂三界趣生。皆依真如性起。欲佛廣明。俾五乘三乘俱出三界。成佛二果。此約教意請也。二觀現未中。一有謂天堂地獄。總一真如之理。圓成性常。不畏惡道。二有執心淨土淨之說。直云。地獄無一定處。三有計法空。撥無因果。起邪惡見。破佛正知。四有見地獄各有定處。執為實有。不了惟心。此約機意請也。釋曰。前一請意。如下七趣標釋結示。後一請意。如下示云。寶蓮璃王善星。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虛妄想。疑結。是也。 △丙二。如來詳答二。丁初。許說備明二。戊初。讚請許宣。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 初讚請。快者。暢通慶喜意。上合佛教。下契生機故。令下二句。出所以。寶蓮破戒。妄言無報。兼邪見也。善星法空。是破見也。妄說無佛。兼破戒也。璃王廢父誅釋。惡逆無道。不信因果。邪見極重者也。是則破戒見。墜入本。持戒見。生出因。生佛邪正兩關。豈可不細分辯。汝今一問。不亦快哉。文句云。妄謂六道是本來有。而不可滅。或謂。六道即是性真。而不須滅。此皆邪見。妄謂六道惟心。而無定處。或謂六道是有定處。而非惟心。此亦邪見。妄謂業障有實。而不可轉。或謂業性即空。而不受報。亦屬邪見。由今問說。俾知六道皆是妄想疑結。非本來有。則知性空成性具。即性具是性空。不入初二邪見。俾知自妄所招。兼有元地。則知惟心三界。三界惟心。不入次二邪見。俾知妙發三昧。永除三惑。方能證妙寂常。則知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若能畢故不造新。滅障猶如翻大地。不入後二邪見。故稱快也。長水云。真俗雙融。因果不亡。方為圓了。自除邪見。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汝下。二許宣。 △戊二。正為開示二。己初。總明二分。略示生墜始終三。庚初。標釋情想二分二。辛初。標依真妄分內外。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實本真淨者。二意。一生佛戒體本元真如故。二妄染所招因果。皆依無妄染真心起故。妄見。惑也。妄習。業也。器界。名同分妄見。根身。是別業妄見。此二為因。分成二分。內分。情也。愛染動情於內故。外分。想也。渴仰運想於外故。此就現在迷妄而言。不過身心善惡而已。淨善想外。染惡情內者。律謂俗人。作福是其分外。造罪是其分內也。依真起妄。若是返妄歸真說之。二分由妄習。妄習因妄見。妄見本無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故知見習紛紜。真性本淨。狂花亂舞。空體寂然。 △辛二。釋因情想成墜升二。壬初。內分因情成墜。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 阿下。分四。一釋名。內分者。身內一定分也。情染。生來自有故。分內者。本分內事。謂情愛是眾生分內所有故也。 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 因下。二明相。六塵貪欲。名諸愛染。圓覺經云。由有諸欲。助發愛性。俱生愛也。六根見取。名起妄情。是故六入名六情根。分別見也。又最初對境。起著為愛染。躭戀堅執不捨為妄情。然此情愛皆屬惑境。情積不休者。慣習深厚。潛滋貪業也。能生愛水者。流下亡反。已成墜業也。 是故眾生心憶珍饈。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是故下。三舉驗。舉諸人事。驗其愛情。必化為欲流也。文列四事。五塵五欲配之。珍饈。味也。食也。憐恨。名也。聲也。憐即愛也。前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十二因緣。愛緣取。取緣有。愛不能取。便生瞋恨。愛恨之極。動成悲淚。財寶。財也。香也。婬液。色也。觸也。睡也。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阿下。四結示。諸愛者。光明云。眼根愛色。耳分別聲。鼻齅諸香。舌嚐於味。身著諸觸。故云別也。瑜伽明五貪。一身貪。二見貪。即前珍饈。三色貪。即憐恨。四境貪。即財寶。五婬貪。即男女。流者。流逸奔色也。結者。結縛成業也。時潤月濕。情流日下。年奔歲波。愛水墜坑。苦報沉淪。何待言也。因其情愛。卑居退下。故名為內分耳。 △壬二。外分因想成升。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 初釋名。外分者。身外另一分也。想淨。現去脩為故。分外者。本分外事。謂渴想。是眾生分外別行故也。 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 因下。二明相。渴仰者。仰慕十方聖境。如枯渴之望水飲也。虛想者。想念五乘道果。如飢虛之憶饈饍也。勝氣者。氣有二。一性有混元之氣。二脩養中和之氣。今屬脩也。而曰勝者。此是清虛神氣。超勝世俗勇猛血氣也。又此正屬精進戒善。兼脩禪觀忍辱道氣。故能生勝。增勝出類義耳。又最初聞諸勝境。希望為渴仰。戀極神馳不斷為虛想。然是渴想。皆為觀境。想積不休者。觀想益增。累高淨業也。能生勝氣者。往上直前。已成升業也。此之生氣。三教俱明。孟子云。其為氣也。至大至剛。性氣也。大是體。剛是用。我善養乎浩然之氣。直養無憾。則塞乎天地之間。修氣也。又云。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道指大剛體用。義指直養無憾。正明養氣方法。又云。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志至焉。氣次焉。持其志。無暴其氣。即今因諸渴仰。能生勝氣。又云。不得於心。勿求於氣。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即今發明虛想。能生勝氣。由此養氣。故成大賢。此儒教也。◎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冲氣以為和。性氣也。又云。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脩氣也。又云。心使氣曰強。不善養也。列子云。太初者。氣之始也。故曰渾淪。性氣也。清輕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冲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合精。萬物化生。緣氣也。道家脩真養性。煉氣還神。便成神仙。下云。氣精圓成。名空行仙。此道教也。◎前云。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性氣也。又云。如一人動。一微風出。徧法界拂。滿國土生。周徧世界。寧有方所。緣氣也。圭山原人論云。所起之心。展轉窮源。即真一之靈心也。所稟之氣。展轉推本。即混一之元氣也。究實言之。心即轉識見分。氣是現識相分。從初一念業識。分為心境二分。心既從細至粗。展轉妄計。乃至造業。境亦從微至著。展轉變起。乃至天地。業既成熟。即從父母稟其二氣。與物和合。成就人身。據此。則心識所變之境。乃成二分。一分即與心識和合成人。一分不與心識和合。即成天地山河國邑。三才中。惟人靈者。由與心神合也。佛說外四大與內四大不同。正是此也。斯以性緣二氣合說。上引二文。乃佛祖意。屬佛教也。今外分文。正明脩生氣耳。 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盼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是故下。三舉驗。亦舉事以驗觀想。決當成飛升也。文列五事。初二法寶。四佛寶。五僧寶。三天兼佛僧。若配四藏三學。初律藏。戒學。二密部咒藏。三四顯部經藏。定學。天。如金光生天等經。佛。如藥師彌陀觀經。知識。三乘論藏。慧學。如文殊普賢。舍利目連。智辯通明等。上約境。心持。心存等。約心。輕清者。業障既清。身心輕安自在也。雄毅者。得大神力無畏故。咒印者。口持咒。手結印。心想字種。三業相應。持則靈應。瑜伽施食經明。法界真言。口誦咒云。唵。囕。莎訶。手結三昧印。二手仰掌舒。以右壓左上。二拇指相拄。安著臍輪。澄定身心。心想頂上梵書囕字稦。色白。空點嚴之。變赤色光。同淨法界。如明月珠。福智圓滿。阿彌陀佛真言。咒云。那謨阿彌怛婆耶。答塔葛達耶。印云。右羽壓左羽。禪智兩相拄。想阿字種狣。如白蓮花。觀音真言。咒云。唵。斡資囉。塔囉麻。哩。印云。二手外相叉。二頭指相拄。二拇指並豎。狀如蓮花葉。想哩字猭。白色蓮花。略舉法佛僧寶咒印。餘詳密部。想飛舉者。常六行觀。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故夢升天。聖境。謂三聖海會。九品蓮臺。常十六觀。作像想故。知識。有聖人僧。三乘賢聖。有凡夫僧。持戒正見。西域。大小二部。東土。禪講律密蓮五宗。禪分南能北秀。講開性相台賢。五派相傳。十門各立。弟子承事者。輕命若鴻毛也。皆約行益。 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下。四結示。諸想者。一名六念。戒。法。天。佛。僧。五念如次。自念也。教他勸念。皆施也。二名六想。戒屬鼻。齅戒香故。咒舌。可知。天屬耳。夢聞天語故。佛屬眼。定夢常見故。知識。身供事故。意兼通。俱意生故。五師持誦法華。六根並得清淨。渣滓日去。清虛日來。故身根雲騰輕舉。志勝願大。行遠升高。故氣色。鳥飛直上。樂報超拔。不消說也。因其渴想。高升進上。故名為外分耳。又前愛惱情見。纏綿墜下。是三界眾生內分。地水沉下。故分內也。今渴願想念。解脫升上。超三界聖賢外分。風火騰上。故分外也。問。與前卵惟想生。何別。答。卵惟局染。今通染淨。下云。純想飛天。兼福慧願。見佛生土。若能去染成淨。必得超凡入聖矣。故人天名乘。四惡趣名生死乘。思之。 △庚二。備說臨終二習二。辛初。總明順逆。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 先通示生死。一切世間。指七趣說。相續。輪迴也。易曰。原始要終。故知死生。生順死變者。生則存住。身心不變。故順習。因惑起業。各順其習氣也。死則變報。業識流轉。故逆習。隨業受報。總不能自由也。以一切眾生。皆好生惡死。不見後生果故。此總明。若別分。一約情想。情則生順死逆。變猶逆也。或生死皆順情。生愛女色。死現金車玉女。忽變鐵床銅柱等。想則生逆死順。逆流遠色故。或生死皆順想。生堅淨戒禪觀。死則仙童幡蓋。迎往天宮佛國。二約因果。惡則生樂死苦。貪婬決墜三途。或生死並苦報。現招癆㾀癰疽毒症。當感八熱炭坑等報。善則生苦死樂。現在苦。行戒善淨業。當升天仙佛國樂果。或生死並樂報。現增福壽。見佛見天。未來隨願。往生樂土。 以渴想淨因。果升天神明道。情愛染因。報墮鬼獄幽都。此聖凡一定之理。古今無移易者。易曰。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是知幽明之故。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情狀。註曰。幽明。陰陽之變。天地之道也。天文。則有上下晝夜。地理。則有南北高深。陰精陽氣。聚而成物。神之伸也。魂遊魄降。散而為變。鬼之歸也。佛說七趣升降生死。不足怪矣。 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 臨下。次單說臨終。煖息識三。連持為命。第八藏識。來先去後。故云終時。身觸風火。識持不散。故云未捨。此當現陰之末。中後陰之初也。死逆二句。在此句下。謂一生一死。順逆二習。相交之間。平生一世。渴想善業。情愛惡業。俱時頓現。經云。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即於是時。隨其情想輕重而感變焉。善者天仙。惡者鬼獄。如下分列。顯識經云。大藥白佛。眾生捨身。云何生諸天中。云何生地獄中。佛言。眾生臨終時。福業資者。棄本身視。得天妙視。見六欲天。天身天宮等境。若睡若坐。皆悉安隱。將捨壽時。天父天母同至一坐。天母手中出花。天父慶有子歡。天母兩手搖動花時。命便終盡。識棄人根。持天諸根。捨人境界。遷變果報。猶如乘馬。棄一乘一。如日引光。識資善業。速托花內。天父天母同坐視之。甘露香風。吹花七日。寶璫嚴身。光耀色煥。天童朗潔。現天母手。若眾生生積不善根。命終時念。我今此身。棄捨父母。六親知友。所愛恩情。甚大憂苦。見諸地獄。及見己身。應合入者。具足在上。頭倒向下。又見一處。地皆純血。心生味著。便生地獄。腐敗惡水。臭穢因力。識托其中。譬如糞穢。臭處虫生。故知心作天堂。心作地獄。 △辛二。別判升墜三。壬初。善想多。升而不墜二。癸初。純想無情。天趣。上善。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 先單想生天。純想者。謂持上品十支戒善。而無十習情見惡也。天上者。從四王上。乃至非想。下文備列。以其想兼六行八定。如華嚴十善。人天凡聖皆攝。後云。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世間功用。 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若下。次兼願見佛。願有染淨。染願升天。淨願佛土。含前渴仰想中。福則出世禪戒。前五度也。慧則出世觀智。後一度也。淨願。出世四弘。十度中願度也。心開者。乘觀想力。心自開豁也。隨願往者。願見彌勒。兜率內院。願見報佛。色頂天處。藥師。東淨瑠璃。彌陀。西極樂國。隨其心想願也。 △癸二。想多情少。神仙趣。脩羅趣。中善。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 初單論雜想。首句。通舉。非遠者。豎不越四王天。橫不出二圍山。即下。別分。九想一情。即為飛仙。如下十仙類。八想二情。為大力鬼。風雲雨雪。雷電神王類。七想三情。飛行夜叉。嶽瀆山川。水陸空行等。六想四情。地行羅剎。城隍土地。林野神祇等。此皆諸天眷屬。四王部轄。以善多惡少。淨勝染弱故也。暫到曰遊。非常居也。往詣曰去。不同生也。喻如臣民。至天子闕。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其中下。二兼論護教。心願。三心四願等。行有顯密不同。我法。護佛持法也。戒咒禪三。人法並護。正明三寶皆屏翰也。住座下者。如八部類。綏。安也。法忍者。無生果位。 △壬二。情想均。不墜不升。人趣。下善。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初三句。總報業。均等者。謂五想五情。善惡勻平也。五分善想。上不升天。五分惡情。下不墜地。參與兩間。中為人也。 次二句。別報業。情想雖均。習有低昂。想明而勝。中人以上。成聰智也。情幽而重。中人以下。成愚鈍也。長水曰。雖同人類。亦由情想。有鈍聰異。合轍云。由想明益進。則聰者愈聰。遂成上智而升騰。若情幽日增。則鈍者愈鈍。遂成下愚而沉墜。又高明者。日常再暗昧處用心。此心亦日就暗昧。轉聰為鈍。使昏昧者在高明處用心。此心亦日就高明。轉鈍為聰。故關尹云。升魂為貴。降魄為賤。靈魂為賢。厲魄為愚。清魂為明。濁魄為暗。不明不暗者。魂魄半之。故知人所具者。皆半明半暗。若暗者習明。則反暗為明。明者習暗。則反明為暗。此聰鈍之所由分也。 △壬三。惡情多。墜而不升四。癸初。六情四想。畜生趣。下惡。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上半。通明。較人五情。則多一分。五想。則少一分。由多少故。雖處人世。橫為畜生。又對前仙神。情少想多故。則豎而飛行。此因情多想少。故旁行為物類。又望下鬼道。此當六情四想。故鬼沉下而畜居上。流落水陸空三行。橫成鱗甲四生趣也。 下半。別分。流結為重。飛舉為輕。就情想中。情為主者。重為毛群。走獸類也。又四六中。想為首者。輕為羽族。飛禽類也。鱗甲輕重。例羽毛思之。關尹云。揚魂為羽。鈍魄為毛。是也。 △癸二。七情三想。餓鬼趣。中惡。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 初句惑業。較人畜。情多二分。想少二分。望後地獄。猶稱中品惡也。次沉下二句。生處。華嚴俱舍。不明火輪。楞伽。明火大種。今經全具。五輪次序。上下。地水火風空。下上。空風火水地。因本經云。此地厚四十八萬由旬。依水輪而住。水厚六十萬由旬。俱舍云。最下虛空。有風輪生。起大雲雨。注風輪上。積水成輪。水不流散。風擊此水。上結金輪。華嚴亦云。依虛空。起風輪。持水輪。成地輪。今水輪下。至火輪際。鬼道受生所居處也。婆沙論云。此閻浮下五百由旬。有餓鬼界。閻羅王領。順正理論云。諸鬼本處琰魔王國。此贍部洲南邊直下。深過五百踰繕那。縱廣亦爾。從此展轉。散趣餘方。又五百道苦經說。此之餓鬼。住彼鐵圍兩山中間。 受氣猛火。身為餓鬼。 次受下二句。趣類。受氣猛火者。受猛火氣。以為其報身也。餓鬼。鬼道通名。揀非下十類中之別也。腹內飢火煎逼。口中烟燄不停故。 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末四句。苦報。常被火燒者。受身於猛火故。水能害己者。縱遇水飲。亦變成火故。無食飲經劫者。長阿含云。鬼以人間一月為一日。乘此積月成年。壽五百歲。婆沙云。恆常飢渴。累歲不聞漿水之名。設值大河欲飲。即變為大炬火。入口焦燃腹爛。餘詳瑜伽。智論。及蘭盆疏。長阿含云。世有四大天神。一地神。二水神。三風神。四火神。然此四大。各共有之。謂地中有水火風。地大多故。地大得名。水中有地火風。火中有地水風。風中有地水火。例地知多分。餘三得大名。釋曰。此經五輪。次序可知。 △癸三。九情一想。此下地獄趣。上惡。 九情一想。 初句。惑業。對前經文。缺八情二想。八情九情。較前六趣。惡習最多也。二想一想。善業極少也。 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 次三句。受身洞徹也。身沉火輪之下。而與風輪交際。火依風經。故其獄種過二交地。略有一二想力。身猶未盡墜底也。風則八寒。火則八熱。 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末三句。生報。輕指八情二想。有間謂八寒八熱十六小獄也。智論。八寒冰獄者。一名頞浮陀。有孔翻身疱。二名尼羅浮陀。無孔云疱裂。三名阿羅羅。寒顫聲亦云舌動聲。四名阿婆婆。患寒聲亦云唇動聲。五名睺睺。寒痛聲亦云寒苦聲。六名漚波囉云青蓮色。七名波頭摩紅蓮色。八名摩訶波頭摩大紅蓮色。八炎大獄者。一名炭坑。二名炥屎。三名燒林。四名劍林。五名刀道。六名鐵刺林。七名醎河。八名銅橛。重指九情一想。無間。謂八大地獄。一等活斫刺磨搗。吹活等前。二黑繩。鐵繩綳量。後方鋸解。三眾合。苦具眾至。會合相殘。四叫喚。眾苦所逼。悲嘷發聲。五大叫。極苦所逼。大叫稱怨。六炎熱。火隨身轉。熱苦難堪。七大熱。自他內外。出火互燒。八無間。形命苦果時。皆無間。地獄者。獄處在地之最下故。婆沙云。瞻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乃有地獄。然分小大。故云二種。樓炭經云。二金剛山。亦名鐵圍。兩山中間。杳杳冥冥。日月不照。地藏經云。閻浮提洲。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有大地獄。名無間等。 △癸四。純情無想。 純情即沉入阿鼻獄。 初單情阿鼻。純情者。純有上品十習惡情。而無十度想戒善也。阿鼻。翻無間。觀佛三昧經云。阿者言無。鼻言遮救。合言無遮無救。又阿言無間。鼻言無動。阿言不閑。鼻言不住。阿言極熱。鼻言極惱。阿言大燄。鼻言猛熱。涅槃經云。阿者名無。鼻者名間。間無暫樂。故名無間。假使一人。獨墮是獄。其身長大八萬由旬。徧滿其中。間無空處。其身周匝。受種種苦。設有多人。身滿受苦。亦復如是。不相妨闕。應法師云。無間有二。一身無間。二苦無間。俱舍論云。業報無間。以造此罪。必墮地獄。更無餘業餘生能間隔故。又以五逆所感。故稱為五無間。成論云。一趣果無間。捨身即生彼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無絕故。五形無間。身形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徧滿故。此即受罪。苦具。劫數壽命。身量也。◎問。與上無間有分別否。答。詳申三義。一磐師釋云。楞嚴既言阿鼻。又出無間。則阿鼻當在無間之外。下云。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即此純情沉阿鼻獄也。後云。六根各造。入八無間獄。即今九情一想。生無間獄是也。考經文意。前後區別。二正脈云。前八無間。較此後一。或苦稍輕。或時少短。此一阿鼻極重無間。三涅槃云。阿鼻地獄罪人。作一逆者。一倍罪苦。若造二逆。罪苦二倍。五逆全具。苦亦五倍。觀佛三昧經云。阿鼻受罪。一日一夜。如人間六十小劫。如此壽命。盡一大劫。具五逆者。受罪五劫。復有犯四重等報。經八萬四千大劫等。據此二經。阿鼻大獄中。分輕重少多。對前八小無間。更輕更少。俱舍頌曰。極熱半中劫。無間中劫全。觀佛三昧經。阿鼻六十小劫。為一大劫。五逆。五劫。四重。八萬大劫。時劫罪苦。無間與阿鼻輕重短長懸隔迥別。有解。八無間外。別無阿鼻。與本經佛旨。甚違有誤。 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若沉下。二兼逆十獄。一謗乘。僧也。二毀戒。佛也。三妄說。法也。四虛施。貪也。五濫敬。見也。前三則壞三寶。後二即該十習。自害害人。斷佛知見種故。其罪莫大。再兼五逆十重。十而又十。故感十方阿鼻大獄極苦報也。觀佛三昧云。阿鼻大獄。縱廣三十二萬里。七重鐵城。下十八鬲。鬲八萬四千重。若有眾生。殺父害母。作是等罪。命終直墮此阿鼻獄。身徧上下鬲內燄中。一日夜際。閻浮歲數六十小劫。為一大劫。具五逆者。其人受罪。足滿五劫。復有眾生。破佛禁戒。虛食信施。誹謗邪見。不識因果。斷學般若。毀十方佛。偷佛法物。不知慚愧。毀辱所親。起諸穢污。造眾惡事。此人罪報。臨命終時。風刀解身。如被楚撻。百千鐵輪。從頂上入。恆沙鐵叉。挑其眼睛。俄爾之間。身如鐵花。滿十八鬲。一花八萬四千葉。身手支節。徧鬲葉間。墮此大獄。經八萬劫。此泥犁滅。復入東方十八鬲中。如前受苦。南西北方亦十八鬲。苦亦如是。謗方等經。具五逆罪。破壞賢聖。斷諸善根。此阿鼻獄。但燒如此獄種眾生。劫無盡時。法華云。其有誹謗如斯經典。此人罪報入阿鼻獄。具足一劫。至無數劫。大般若云。謗佛法罪。墮阿鼻獄。此土劫壞。復移他方。如是巡歷。劫盡還生十方阿鼻。地藏經云。若有眾生毀謗三寶。不敬尊經。出佛身血。玷汚僧尼。殺害父母。墮無間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又見禮敬供養地藏經像。妄生譏毀。謗無功德。是罪惡人。賢劫千佛滅後。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上來詳引。普勸眾生。莫謗三寶。應速敬信。免斯苦報。 △庚三。結答同別定地。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初二句。結答彼彼發業。隨順曰循。作為曰造。惡業。謂上品惡逆中。輕重不等。感諸小大地獄罪苦報也。自招。皆各自己別業所招感也。此明緣生。非自然矣。次一句。結答同分受報。揀非各各私受者也。後一句。結答元有定地。揀非無定處也。正脈云。問意有二。一別業別報。二別業同報。故此結答。皆是別業同報。鬼獄惡業既爾。人天善想亦然。唯識四句。一共業中共變。山河地獄等。二不共業中不共變。即根身正報。三共中不共。田園產業等。四不共中共。妻妾男女等。俱舍論。一有差別同分。謂同感地獄。受苦各別。此八熱。彼八寒。此刀山。彼劍樹等。二無差別同分。謂阿鼻大獄。受苦無間等。獄鬼既爾。人天例知。 △己二。別明七趣。詳示墜升因果七。庚初。獄趣因果。   梵語泥犁耶。翻云地獄。秦言無有。無有喜樂歡利氣味故。或言無者。更無赦處故。或言墮落卑下。中陰倒懸。諸根皆毀壞故。又梵語那落迦。此翻惡者。造惡之者生彼處故。約正報也。或捺洛伽。此云苦具。苦器。亦云不可樂。約依報也。又獄鬼畜名曰三塗。梵語波那伽低。亦翻三惡趣。塗者二義。一塗炭。殘害義。書云。民墜塗炭。二塗道。易云。同歸殊塗。春秋云。四岳三塗。應法師云。春秋有三塗危險之處。借此為名。今是地獄惡趣塗也。 △中分二。辛初。發明因習果交三。壬初。躡前標後。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初三句躡前。此等。指上七趣果報。應也。自業。指上七趣業因。感也。皆自善惡情想諸業。故感升墜苦樂眾報。下云。非從天降地出人與。自妄所招來受。華嚴云。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次二句標後。十惡習為三途因。三途為十惡習果。十善習為天仙因。天仙為十善習果。今此十習六交。單指地獄上品惡因苦報說也。 △壬二。開因示果二。癸初。列十習因。以明招感十。子初。婬習。 云何十因。 初句總徵。十者。謂婬。貪。慢。瞋。詐。誑。怨。見。枉。訟也。根隨分之。貪瞋慢見。四根本也。詐。諂也。誑可知。怨即忿恨。枉。害也。訟即覆惱。五隨數也。婬貪。惑最重。故此十習。惑業兼通。又約十惡業言。貪瞋見。意三惡也。婬是身中首惡。瞋怨攝殺。貪慢攝盜。身三惡也。誑即妄言。詐則綺語。訟即兩舌。枉則惡口。口四惡也。因者。起惑造業。熏習成種。而為惡趣生因。招感當來苦報果故。云何。徵也。 阿難。一者婬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 阿下。別釋。分四。一惑業習因。婬為惑業第一惡習。又是生死輪迴根本。故首明之。初二句惑也。習謂種子現行二習也。交接。約根境。結搆之始名交。染心會合名接。相磨。約能所。臨時之動曰發。貪求觸樂曰磨。梵網謂婬因。婬緣。婬法也。次四句業也。躭愛推究。稱為研磨。纏綿戀著。謂之不休。此一句。能發起業。下三句。所現報境。猛光。欲火也。於中。身心中也。空王訶多婬人。成猛火聚。梵網所謂婬業種習成也。 問。前云婬自流液。今云婬故發火。何也。答。愛始生水。愛終發火。火頭金剛云。徧觀百骸。諸冷煖氣。是也。因此婬欲業火。現當必招報火。舒王云。婬磨不休。自耗其精。則火熾然。於其生也。尚有痟渴內熱癰疽等疾。則其死也。見大猛火。宜矣。 如人以手自相磨觸。煖相現前。 如人下。二舉喻顯驗。上二句喻惑。兩手。根境也。相摩。交接相磨也。下一句喻業。猛火發動也。 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 二下。三所招苦果。上一句明因果。二習。謂因時惑業種習與果報種習也。相然者。謂生前惑業現種欲火。熏習成辦當來苦報種之獄火。於命終時。因果二火。互相燒然也。前云。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婬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智論云。若未失時。三毒火燒。若其失時。無常火燒。二火交熾。是也。下二句舉苦報。昔之錦衾繡枕。今感鐵床之苦。昔之交相摟抱。今感銅柱之報。詳餘經論。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是故下。四引聖賢戒。色目者。形色名目也。欲火者。染則燒法身故。火坑者。行則喪慧命故。地藏經云。有大地獄名曰流火。燒手。燒腳。又有地獄名曰抱柱。鐵床。火床。或有地獄。鑊湯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獄。赤燒銅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獄。大猛火燒。趂及罪人。 △子二。貪習。 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 初惑業習因。貪愛。根本數也。正能發潤。於有三有有具三有資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謂由愛力。取蘊生故。習者。從種起現。習成性也。校畫籌算曰計。徧計執也。執我我所而起貪故。吸者。攬取他物以為己有也。吸下。上惑。此業。前婬約色欲。今貪約財物。求取前境。多多亦善。故曰吸攬不止。他人好貨。貪取積畜。故感積寒。自己所有。慳悋不捨。故感堅冰。滴水成冰曰凍。嚴寒冷氣曰冽。於中凍冽者。謂身心中。慳則成凍。貪則成冽也。 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 如下。二舉喻顯驗。口吸。喻慳貪吸物。縮風。喻吸取生寒氣味。冷生。喻貪愛發水成冰。前云。貪求財寶。心發愛涎。心憶珍饈。口中水出。 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冰等事。 二下。三所招苦果。二習者。生順死逆之二習也。侵奪曰陵。相陵者。業習起貪。主於侵取。種習起苦。竟以奪欲。所謂生前別業。貪愛之水。死後同分。苦報冰水。交現互發而相傾取也。吒等。忍寒聲。青等。凍冽色。寒冰。八寒獄也。按阿含。樓炭。起世等經。俱舍等論。一阿吒吒。亦云阿吒鵂。或鴳哳吒。是極寒風所吹。皮肉剝落。喚阿吒鵂。又眾生苦惱。逼極切身。但得唱言阿吒吒然。舌聲不能出口故。二阿波波。亦云阿婆婆。或阿呼。極寒冷風吹剝。身肉盡落。眾生苦逼。極戰喚聲。叫言阿跛。甚大苦也。三阿羅囉。或阿呵呵。亦阿奈何。苦痛勁身。皆稱阿阿。受罪眾生寒苦酸痛。並稱奈何。欲舉身時。舌不能動。如犬羊鳴。四青蓮。極大寒風。吹剝身皮。肉色細折。似青蓮花。體變鐵葉。還自纏身。梵名鬱波羅獄。五紅蓮。梵名拘物頭獄。肉色大折。如赤蓮花。六白蓮。梵名分陀利獄。由彼骨折。似白蓮花。七阿浮他。由寒身故。生似癰泥。亦如泡沫。八泥羅浮他。風吹脹滿。所有身形猶如肉段。故云等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是下。四引聖賢戒。多求者。征求財利。無厭足故。貪水者。貪能滋長惡法。如今貪泉。飲之使人生貪著故。人為財死。亦復然也。瘴。癘也。如南方瘴癘之氣。觸之輒病。或時致死。今云瘴海。不惟滅沒功德法財。亦能損害知見體故。三國傳云。四川瀘水。炎天熱時。毒氣正發。渡者中毒。飲者必死。又禿龍洞有二毒泉。一名滅泉。與湯無異。浴者皮焦。骨滅而死。二明柔泉。其水如冰。咽則漸冷。染癰而死。瀘泉毒爾。況瘴海乎。 △子三。慢習。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 一習因。慢亦根本煩惱。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陵。輕欺也。交陵者。在上陵下。在下陵上。未得謂得。於勝爭勝等。恃。依仗也。相恃者。或恃大姓望族陵人。或恃豪富奢侈傲物。或篇章技藝。或多聞識達。或辯口利辭。貢高我慢等。此二句。惑也。 馳下。業也。逆上驅流。陵下騁流。皆名馳流。流者。驕逸之相。不息。謂以財勢名位。文才智勇。技藝所長。增慢無已也。 如是下。業必招報。亦約現在別業別報。騰逸者。滔天之浸。出於涓滴。我慢所招。恃己陵他故。奔波者。後波陵於前波。下流奔於上流。慢過慢招。於勝爭勝故。積波者。波浪瀑流積聚一處也。單慢所招。同德相傲故。 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 如人下。二喻驗。口舌喻慢習。綿味。喻三七九慢。水發。喻驕逸業報情流。我慢既得現行。招感名利無失。愛己狂傲。忘彼傷惱。故喻綿味發水。 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熱沙。毒海。融銅。灌吞諸事。 二下。三招果。鼓。狂鬧掉動也。相鼓者。謂現因與生報。二水鼓舞漂溺也。故有者。因熟感果。此約未來別業同報。血河。過慢感致。於等為勝。於勝為等。含血噴人故。灰河。增上慢感。得少為足。未證謂證。灰塵坌面故。熱沙。卑劣慢感。於己少劣。見彼多勝。心熱砂舉。慢不汝敬故。毒海。邪慢感致。慢無因果。輕毀佛僧。自全無德。謂己才德故。融銅灌吞諸事者。九慢感致。謂我勝。我劣。我等。有勝我。有劣我。有等我。無勝我。無劣我。無等我。如是九種。總同一慢。故報融銅。吞噉鐵丸諸罪苦也。血河。亦名血湖。非惟產婦墮此。男子邪慢。亦招感也。地藏經云。剝皮地獄。飲血地獄。夾山地獄。剉首地獄。又有經云。獄有兩山。無量百千罪人走入。兩山忽合。如磨蓋壓。血肉徧流。如大河海。血水涌沸。男女萬數出沒海中。東西馳逐。◎灰河者。經律異相云。灰河地獄。縱廣深淺。五百由旬。灰湯涌沸。惡氣熢。洄波相搏。聲響可畏。罪人入河。隨波上下。鐵刺刺身。內外通徹。膿血流出。痛苦萬端。故令不死。血河例知。熱沙。即黑沙地獄。熱風暴起。吹熱黑沙。來著其身。燒皮徹骨。身中燄起。迴旋燒身。內外焦爛。故令不死。◎毒海者。經云。鐵圍山四。第一重海。水乃涌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海東又有一海。苦毒倍此。彼海之東又有一海。苦毒復倍。三業惡感。共號業海。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大者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百千。亦無量苦。◎融銅灌吞者。經云。有諸眾生。身體長大。頭上有鑊。熾然火燒。滿中烊銅。從四面出。灌其身上。乘虛而行。無有休息。又諸眾生。熾然鐵丸。從身上入。從身下出。乘虛而行。苦痛難忍。又地藏云。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萬生。動經億劫。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諸事。該餘獄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海。 是故下。四引戒。我慢者。執我我所。起諸見慢相故。癡水者。西土有水。飲之則癡。迷狂倒慢。無禪悅法喜。天廚上味。因果相稱也。巨溺者。愛河苦海。生生溺流。違遠圓通。背涅槃海。難到如來覺王寶所。由內致外也。見慢惡報若此。心境可不慎呼。三國傳云。禿龍蠻洞。有二毒泉。一名黑泉。水微清黑。濺身手足。黑狂而死。二名啞泉。其水頗甜。飲不能言。旬日顛死。苦海痴水。亦若是也。 △子四。瞋習。 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鉞。鎗鋸。 一習因。先惑也。瞋亦根本惑。於苦。三苦。苦具。三苦資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衝者。抵突非破也。忤者。冒犯觸逆也。梵網所謂。瞋因瞋緣瞋法者是。忤下。次業也。不息者。謂非理瞋。順理瞋。怨恨連結。無休歇也。心若忤逆熱惱。則火光外發而上炎。心屬火故。氣若衝擊忿怒。則金剛內堅而下觸。氣屬金故。梵網所謂。瞋業是也。如是氣心煩惱惑業。故感現生當來刀劍斧鋸苦報。山橛。非理瞋致。樹輪。戲論瞋致。鎗鉞。順瞋致。橛。杙也。智論云。銅橛。律云。龍牙杙。曲如龍牙。以掛人物身肉手足。地獄經云。獄中八萬四千劍林。化作寶樹。華果茂盛。大熱火炎化為蓮花。罪人見已。我所願者。今已得果。作念語時。鐵觜諸虫。從火花起。穿骨入髓。一切劍枝。削肉徹骨。又諸罪人作是語言。云何此處無好城郭山林。使吾遊戲此間。語已。刀林化清涼池及諸寶樹。火炎化作蓮花。鐵虫化為鳧鴈。痛聲化詠歌音。尋時鐵觜諸虫。唼食其軀。鐵輪頂入。鐵叉挑眼。鐵狗食心。是諸五逆斷善罪人。從下鬲起。到上鬲中。手攀刀輪。時虛空中。雨熱鐵丸。悶絕而死。死已復生。經律相云。刀輪地獄。四面刀山。劍輪地獄。滿中劍樹。罪人命終。坐鐵花中。無量釖刀。削骨破肉。樹上鐵鳥。眦眼啄耳。羅叉捉大鉞斧破軀。死已復活。獄卒以利槍鋸。解剝剉斬。因昔罪惡。各生怨結。更相摑截。結恨心極。故墮此中。 如人銜冤。殺氣飛動。 如人下。二喻顯。一言不合。怒髮衝冠。一朝冤忿。殺氣飛面。 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槌擊諸事。 二習下。三招果。相擊者。生因死果。彼此衝揬也。宮割。秦五刑之二也。斬斫剉。皆新之死刑。刺即古刑之墨。今流罪有之。搥擊。皆新刑之笞杖類也。五刑。謂墨。劓。剕。宮。大辟。墨者。刺其額而涅之以墨。劓者。截其鼻也。剕者。刖其足也。宮者。男子割去其勢。女子幽閉於墻。大辟。即死刑。斷刑曰宮。截根也。肉刑曰割。刖殘等。斫則斷首。剉乃碎尸。將此宮割二句移前刀山之上。前之刀山正句。移此故有之下。前後經義。相順不背。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是故下。四引戒。利刀劍者。一念瞋忿心起。百萬障害罪就。三身十身莫不斬剉。誅戮者。殺害心動。慈悲室。法空座。功德首。智慧命。靡不斫碎。莊嚴論云。身如乾薪。瞋如烈火。未能燒他。先自燋身。正法念經云。瞋心如火。燒一切戒。瞋是大斧。能斷法橋。住在懷中。若怨入舍。則知瞋忿障害善法。諸佛菩薩勸誡遠避。 △子五。詐習。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 先能感習因。詐。即諂曲。小隨惑數。罔冒於他。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謂諂曲者。為罔詐他。曲順時宜。矯設方便。或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師友正教誨故。誘者。設機哄騙也。調者。多端戲弄也。上明惑習。 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 引下。業報。勾連迎導曰引。開發牽纏曰起。業習也。故有現報也。繩。鎖索類。故曰絞縛。木。枷杻類。故曰校械。易曰。履校滅趾。荷校滅耳。詐言勾引。如繩綣繢於人。故感繩綑現報。諂曲機巧。如校籠匣於人。故感校錮現報。 如水浸田。草木生長。 如下。喻也。浸潤之詐。膚受其諂。時日經久。中心悅服。引入殼內。不能動脫。如水浸田。草木滋蔓也。奸詐諂曲。喻水。身心。喻田。惑業惡習。蔓延高大。喻草木生長。 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 二下。次所招果報也。二習相延者。順習逆習。彼此引伸。觸類而長也。檛。槌屬。狀如人手。鎖。鐵具。鞭。皮具。餘皆木具。地獄經明。火車。鐵笧。地藏經明。火床銅鎖。皆此果招。經律異相云。黑繩獄者。獄卒以熱鐵繩。絣諸罪人。釘釘手足。身釘五百。鐵鋸鋸之。鐵斧斫之。作百千段。惡氣暴起。吹熱鐵繩。燒皮徹骨。燋肉沸髓。智論云。黑繩大獄。羅剎常以黑熱鐵繩。縛絣罪人。鐵斧斫之。長者令短。短者令長。斬截四支。耳鼻手足。鐵鋸解身。截破骨肉。此人宿時。讒賊忠良。兩舌綺語。枉殺無辜。或作奸吏。酷暴侵害。如是罪惡。故受此苦。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是故下。戒也。奸佞敗正。讒言詐害。人多中傷。故喻如賊。語云。佞人。殆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豺。狗足群行。舌有逆刺。狼。銳首白頰。大尾長胡。似犬也。豺狼。性多詐。人獲之。能詐死覓脫。又能卜事。出必有獲徂。詐哄誘人。百發百中。速宜畏懼。近則信根斷。道品滅。種智消。佛性殞也。 △子六。誑習。 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 誑亦隨惑。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遮瞞曰欺。掩己不善。欺其不知也。虛假曰罔。指空為實。說有為無也。 誣罔不止。飛心造奸。 誣下。業。子虛曰誣。約而為泰等。烏有曰罔。失而為得等。又因可欺以其方。曰誣。網之以非其道。曰罔。居常懷惡。無所不至。故曰不止。運設智謀。曰飛心。施張羅網。曰造奸。此又誣罔業中展轉方便也。若自妄語。以聖德自嚴。無根陷眾。若教人妄語。憑虛駕毒以害人。飛諸橫禍以藉沒。 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汙不淨。 如是下。報也。由自己身心妄語。故招塵土穢汙。由教他方便妄語。故招屎尿不淨。塵土穢汙者。下云。為惡毒氣。為雨為霧。為糞為尿。膿血雜穢。地藏經云。或有地獄。無限糞尿。或有地獄。純飛鐵鑗。觀佛三昧經云。黑暗地獄。鐵窟地獄。愚痴啼哭。盲聾啞獄。因諸眾生斷學般若。毀佛法僧。起諸穢汙不清淨行。此人罪報。臨命終時。風刀解身。墜入地獄。所見一切。皆是不淨之物。屎尿臭惡。盈流於外。地藏經云。十八獄王。一曰迦延。典泥犁獄。四名沸曲。典沸屎獄。經律異相云。誑罔罪人。墮沸屎中。身體糜爛。眾虫唼食。削骨徹髓。以渴逼故。飲熱沸尿。蚘虫蛆虫。唼其舌根。一日一夜。億死億生。久受苦已。到鐵釘獄。 如塵隨風。各無所見。 如下。喻也。譬如土塵。隨順風揚。鬱之象。則紆昏塵。各各迷惑。暗蔽無見。 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 二下。果也。相加者。生死二習。互相增加熾盛也。沒溺者。沒身墜溺。誑說陷害所致。騰擲者。騰空拋擲。妄語撮弄所致。飛墜者。飛上倒下。狂言欺人所致。漂淪者。浮面沉底。巧語興非所致。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是故下。戒也。欺誑者。見言不見。不見言見。平地起瀾。無風作浪也。劫殺者。小三災中兵劫也。劫末時人。撒荳成兵。執草成劍。欺誑亦然。互相傷害。虺。蝮虺也。博三寸。首如擘。地藏經云。或有地獄。盤繳鐵蛇。觀佛三昧云。阿鼻鐵城。下十八鬲。八萬四千重。有八萬四千鐵蟒大蛇。吐毒吐火。身滿城中。其蛇咆吼。如天震雷。奸惡造彌天之罪。亦若是也。詩經云。哀今之人。胡為虺蜴。是以欺誑。劫殺菩薩八正道品。如來十八不共等法。故喻蚖虺蛇等。問。詐誑何別。答。詐則探聽人過。發露他惡。竊財取利。主於浸引。綺語所攝。梵網謂說四眾過戒是也。誑則顯揚己德。埋沒他善。沽名弔譽。主於眩惑。妄語所攝。即梵網中妄語戒也。 △子七。冤習。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 怨即忿恨。忿者。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謂懷忿者多發暴惡。身表業故。恨者。由忿為先。懷惡不捨前約身。此約意。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二皆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忿恨相用故。亦小隨煩惱也。彼此憎惡曰交嫌。包藏舊忿曰銜恨。惑也。 如是故有飛石投。匣貯車檻。甕盛囊撲。 如下。業也。嫌恨不已。稱曰如是。故有下。報也。飛石。大石也。礰。灰砂沸礫也。匣貯。即匣牀。車檻。即囚車。甕盛。請公入甕類。囊撲。囊人撲殺等。史記。始皇囊撲兩弟。 如陰毒人。懷抱畜惡。 如下。喻也。上句能記毒之人。下句所畜積之惡。 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 二下。果也。相吞者。謂臨終時。生順怨嫌業習銜恨之因。與死逆冤害種習銜恨之果。交相吞噉也。此一句。能招習心。下三句。所感報境。投擲擊射。即生前飛石投礰。常思以毒中人所感。擒捉拋撮。即生前甕囊車匣。暗藏冤恨陰害所感。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冤家。名違害鬼。菩薩見冤。如飲酖酒。 是故下。戒也。違害鬼者。怨鬼名也。違逆正理。懷怨害人故。如舍利弗所遭擊者。鴆。鳥名。其鳥如鴞。蛇蝮為食。雄名運目。雌名陰諧。羽毛有毒。劃酒飲之。令腸寸斷。死不踰時。人若不念舊惡。視怨如親。害鬼轉為金剛護神。鴆酒化為天甘露飲矣。 △子八。見習。 八者見習交明。 八下。習因。見乃根惑。初句標。見謂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謂惡見者多受苦故。此見行相。差別有五。即十煩惱中五利使也。妄相分別。故云交明。各執己見。以發明也。 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 如下。釋。二。先別開。一薩迦耶。此云身見。清涼云。薩是偽義。有義。迦耶是身。梵語達利瑟致。是見義。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此見差別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別起攝。二見。即邊見。唯識論云。邊執見。即於身見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為業。此見差別。諸見趣中。有執前際。四徧常論。一分常論。及計後際。有想。十六無想。俱非。各有八論。七斷滅論等。分別趣攝。三見取。唯識云。見趣者。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鬪諍所依為業。此於次句。見取二字。攝二見也。又邊見與身見不同。身則於陰入界中。妄計為身。強立主宰。恆起我見。由其執身有我。故云身見。或云我見。邊則於身見上。計我斷常。執常執斷。執斷非常。隨一邊。或身見中。計我有邊及無邊等。見取者。謂因此見通至非想。信此非餘。執劣為勝。如以無想為涅槃類。非果計果是也。四戒禁取。論云。謂於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此戒禁者。點次句中。取字雙兼。然戒禁取。執邪為道。是名非因計因。如持牛狗雞羊等戒。以為生天因類。五邪悟諸業。即邪見也。論云。邪見者。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執。此見差別。諸見趣中。有執前際。二無因論。四有邊等。不死矯亂。及計後際。五現涅槃。或計自在。世主釋梵。及餘物類。常恆不易。或計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橫計諸邪解脫非滅計滅。或有妄執非道為道。諸如是等。皆邪見攝。邪見者。由計斷常。不信因果。復計此我以為自然。即是二十五諦及六諦等。或計我從於父母。微塵。梵天等生。溫陵曰。邪悟錯解。撥無因果。 發於違拒。出生相反。 發下。次總結。發者。發起一種見也。違拒者。隨發一見為真。餘諸異見皆虛妄也。出生。出己所生解也。相反者。各執己解為是。他有所解。並邪非也。如九十五種外道六師。俱屬違心害正。反理順邪者也。 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 如下。業也。如是者。謂彼此是非。自他一異。身戒斷常。因果有無。互相違反。諍執不斷也。故有下。明華報。善惡邪正。王使證執也。真妄虛實。主吏文籍也。 如行路人。來往相見。 如行下。喻也。有二意。一喻因中斷常等見互違。如路人相見。一往南。一來北。亦各別也。二喻果上是非公斷。曲直難瞞。如怨家對主。狹路相逢。無處逃避也。上句喻六師。下句喻五見。 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鞠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 二習下。果也。相交者。因中各執己見。互相是非之業習。與果上彼此鬪諍堅執。兩相遍計邪謗之種習。對待交徹明證。刑尅奪害也。故下。苦報。謂勘問彼此。權詐虛實權變詐術引誘其出言也。考訊因緣。推鞠事理推詳窮鞠以審其是非也。察訪左右。披究今者。照明始終。上六別。此一總。業鏡臺前。令其照明。無所隱諱也。若以五見對治。王使勘問。邊見罪致。主吏權詐考訊。身見罪致。推鞠察訪。見取罪致。披究照明。戒取罪致。善惡簿辯。邪見罪致。經律異相云。習眾邪見。愛網所牽。造卑陋行。墮大叫喚及熱地獄。一有主治。又三。一者治活。二者行緣。三者黑繩。二少主治。亦三。一者眾合。二者大合。三者鐵檻。三無主治。此三相治者。是考掠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虛妄偏執。如臨毒壑。 是故下。戒也。溫陵曰。是五惡見。能陷法身。故名見坑。能致業苦。故加毒壑。行者當疾滅之。正脈云。五利惡見。執邪謗正。令無量人。墮大陷坑。罪莫大焉。華嚴十地云。身見羅剎。於中執取。令其永入愛欲稠林。流云。執我我所窟宅。不能動發。故於陰窟中。見取戒取等。法苑云。此見於境。僻執監牢。非佛弟子。執聖慧刀。截彼見牙。不能捨故。如有海獸。名室首魔羅。彼所嚙物。要截其牙。方得捨故。此諸惡見。猛利深入。如針墮泥。故喻毒壑坑也。 △子九。枉習。 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 九下。惑。橫逆屈辱曰枉。錯直為曲也。非理侵壓曰加。排虛作實也。隨煩惱中害攝。論云。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謂有害者逼惱他故。假造惡疑曰誣。讒言非毀曰謗。 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 如是者。業也。怨屈枉害。惡謗不停也。故下。報。兩山左右來夾曰合山。二石上下來壓曰合石。如山崩石裂等。此以聲勢駕禍。誣良臣民謀反罪報。轢物器曰碾。搗碓臼曰磑。小磨。牛犁曰耕。人研曰磨。大磨。對上。分往還縱橫旋異。此以豪富枉口。誣善親隣為盜罪報。 如讒賊人。逼枉良善。 如下。喻。上句喻能造惡人。下句喻所造業報。賊攀良善同夥。使彼破家喪命。如大山石等事。枉押無辜至死。現未招報。耕磨宜矣。補遺云。前誑誣罔。與此何別。答。前輕。此重。前但誑言。誣以惡名。陷入不義。今云誣謗。以直為曲。逼壓至於死地。前喻風塵。使人不見。今喻讒賊。逼枉良善故也。◎評曰。前後習異。業報亦別。何者。誑。枉。皆隨煩惱。欺誑。心懷異謀。詭詐造奸。故云誣罔。貪痴二分為體。枉害。心無悲愍。逼惱讒毀。故云誣謗。瞋恚一分為體。如唯識論。又十惡業。前屬妄言。此屬惡口。是則惑業苦相前後不同。豈可定量有輕重耶。 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諸事。 二下。果。排。擠挫也。相排者。業習排人。種習排己也。押捺。壓伏也。謂心不服。牽押之而遏捺也。槌按。打撲也。謂意不甘。強按之而槌擊也。迫捉曰蹙。澇淋曰漉。謂攢其手足。榨之而瀝其血也。衡。稱也。橫釣其身而稱輕重也。度。尺也。倒懸其頭而量長短也。對因配果釋之。押捺。以直為曲罪致。槌按。本無誣有罪致。蹙漉。逼壓良善。破皮出血罪致。衡因。橫逆毀害。移輕定重罪致。度因。枉口拔舌。說長道短罪致。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是故下。戒也。怨謗者。怨屈誹謗也。讒虎者。讒能害善。如虎傷人。詩云。取彼譖人。投畀豺虎。霹靂者。枉能錯直。如雷之擊人。易曰。震驚百里。經云。悲體戒雷震。滅除煩惱燄。地藏經云。復有地獄。名曰夾山。火山。火石。復有地獄。名曰耕舌。拔舌。鋸牙。更有剝皮。飲血地獄。更有銅鏁鏫地獄。或有地獄。惟撞胸背。或有地獄。盤繳鐵蛇。或有地獄。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獄。取罪人心。夜叉食之。經律異相云。堆押大獄。有大石山。兩兩相對。罪人入中。山自合身。骨肉糜爛。石磨地獄。捉取罪人。撲熱石上。舒展手足。石壓其身。迴轉磨揩。骨肉粉碎。智論云。合會大獄。兩山相合。大熱鐵輪。轢諸罪人。令身破裂。熱鐵臼中。搗之令碎。如笮蒲萄。亦如壓油。譬如蹂場。聚肉成。積頭成山。血流成池。狐狗虎狼。爭掣吞噉。此人宿世惡業因緣。勢力相凌。枉押羸弱。受斯罪報。 △子十。訟習。 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藏覆。 初惑。彼此爭辯曰訟。互露其惡曰諠。各隱其失曰覆。此亦二隨惑攝。諠即諍惱。論云。惱者。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狠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螯為業。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狠戾。多發囂暴。凶鄙麤言。蛆螯他故。瞋一分攝。覆者。論云。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謂覆罪者。後必悔惱。不安隱故。貪癡分攝。 如是故有鑑見照燭。 如是。業也。由我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彼來發我隱惡揚善之處。我又毀他自讚。發彼陰私隱匿之事。兩相攻詰而不輟也。故有下。報。大訟奏於君。告於官。小訟申於里。訴於鄉。則有見證。而云鑑燭者。如山精於秦鏡。照時皎明不忒。水怪於溫犀。燭處朗徹難瞞。 如於日中。不能藏影。 如下。喻。我攻人惡。人發我私。共立日中。形影莫避。況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豈能逃遁隱匿乎。 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 二下。果。獻白曰陳。業習詳顯人惡。種習詳顯己非。亦可生死二習。並開己分。掩惡著善。自讚毀他罪相。有是業種。應感苦果。惡友冤家。執對證見也。鏡珠。照燭惡業無差也。披露對驗。猶如影響。受諸惡報。同形聲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是下。戒。陰賊者。陰夜作賊。暗裡害人故。同於覆者。覆藏己失。自知而已。發則自害。賊行偷竊。而己獨知。人曉傷身也。弒君父讐。不共戴天。覆罪而不懺悔。如戴大山履海。自壓自苦。亦躲亦沉。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燒心。後必墮惡道。正脈云。此本訟習。而戒覆者。訟乃發人之覆。欲拔惹訟之根本故。又訟是發露他惡。其罪小。覆是增長己失。其罪大。故戒覆而置訟也。 此之訟覆。十惡業中。兩舌攝也。小隨十中。訟即惱惑。發人惡故。覆可知。隱己失故。梵網十重中。自讚毀他。覆即好事向己。訟即惡事與他。對上較之。枉則誣人本無。兼通謗三寶戒。訟則詰人所覆而已。統前較之。詐則私尋其過。引人起詐。訟則公呈其惡。告官興訟。誑則顯揚自德。覆則隱藏自過。又誑則飛空造奸。埋沒他善。枉則舉枉錯直。逼壓良善。訟則虛詞駕禍。攻人之惡。覆則本有飾非。掩己不善。餘如前揀。 上十習文。諸解各異。今悉詳陳。來學細審。一長水曰。發業有二。一正發。即無明。二助發。即餘惑。俱分別也。今此十因。婬是所發之業。餘九皆能發之惑。一者婬習下。由因致果。正是所發業也。內根外境。故云交接。二習下。正感果相。根境兩具。故云二習。能觸所觸。習成婬業。因此業種。後感其報。從能觸現地獄身。從所觸現諸苦具。皆是業習刑害。◎二溫陵曰。惡業起於情惑。婬為情惑之最。十習業中。先言所感之境。次言所報之事。婬感火業。由惑心盛。相摩而發也。故所感之境。見大猛火。能所交熾。名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之報。乃應其習業也。◎三集註云。一者下。造因。婬能發業潤業。故招生死。如是下。感果。初自感。二習下。共感。孤山云。亦是男女相望。互為能所。乃成二習共感。圓通科同。◎四正脈云。一者下。正明感招。首二句。即業習所為之實事。是招果之因也。第三句。不休不止等。積熏成種也。如是下。即命終之初。種習所發之境。是引果之緣也。二習下。所感苦事。此下方言果中所受實事。二習。現行。種子也。所謂業習種習之二。蓋業習所以熏種。種習所以辦果。又業習具因。種習發緣。因緣具足。成辦地獄種種苦事。合徹說同。科文小異。一者下。日用所習之因。二習下。死後所感之報。二習。業習。種習也。發於相磨。種業習也。研磨不休。種也。二習交熾。感此苦報。◎五文句曰。既云十因。因必剋果。故備惑業苦之三相。婬是貪惑重者。交接交計。皆業相。研磨發火。吸攬生凍。致成銅柱寒冰諸事。皆苦相。二習者。生順死逆之二習也。相然者。生前別業欲火。死後同分苦火。俱現而交發也。◎六直解云。十習因者。習是熏習內心習種。熏以成業。為惡趣生因。招感未來惡報。業由心造。所感惡報從六根出。別見下文。交接者。約二習說。種習業習也。彼此婬心。相磨不休。則發欲火。於內心中熾然。臨終有業火現。故云有大猛火。二習下。報從業現。由婬業牽。感床柱報。◎七今家評曰。上來六解皆有理致。先出眾義。一長水。意如十二因緣。婬判是業非惑。二溫陵。婬為情惑而兼於業。感境。通生前。報事。局死後。二習。同長水。三集註。婬習。惑業雙通。同溫陵。果中。自感局生前。共感局殁後。二習同上二師。四正脈。交接。屬業習。不休。屬種習。猛火局臨終。床柱局終後。二習。業種也。業習局因。種習局緣。生死雙通。分取長水合徹。喻前業種習境。皆生前因。二習下。並殁後果。五文句。婬習。屬惑。交接。屬業。不休後。屬苦。二習。謂生順死逆。生前別業。死後同分。六直解。婬習。種業雙通。種則內心種習。業則熏習成業。交接。約二習說。業由心造。報從業現。評曰。正脈。先業後種。直解。先種後業。又曰。內心習種。業由心造。皆長水義。長水曰。能觸所觸。皆是我心。互相熏習。結成婬業。以於欲境起顛倒心。生自他樂故。◎次明今疏。然各取所長。會釋通經義。瑜伽論。二因。由先世善惡惑業。招引現生苦樂果報。名牽引因。由現世善惡惑業。感得後世苦樂果報。名生起因。今云。婬習。過去種子惑也。六根緣六塵。曰交接。內起心為因。外著境為緣。發者。現在現行惑也。六愛取六欲。曰相磨。能發愛心為因。所取欲境為緣。然此種現二惑。皆是貪婬惑習。同於瑜伽引生二因。研磨下。阿毘曇論。明習因習果。報因報果。不休者。謂種現惑習展轉熏發而起業也。名為習因。亦名業習。現行業也。內聚研磨。心想為因。外行貪欲。婬境為緣。故有猛火。內心外身。欲境火也。名為習果。如是因果不一而足。遂成種子業也。經云。不休故有。生前因地。惑業現種。順習因緣成矣。二習下。死後果地。惑業現種。逆習因緣發也。名為報因。因必感果。故有床柱。業繫苦相。名為報果。生前習果亦名花報。生果。別業別報。殁後報果。亦名實報。熟果。別業同報也。又此報因報果。亦惟自心婬欲倒想為因。惡報苦境為緣而已。迷妄所招。豈實有哉。凖論會釋。後賢證知。一以了諸師知見少異。二以了今解前後似同。古今法眼。炳如星斗。 △癸二。陳六交果。以明報應二。子初。徵標。 云何六報。 初句。躡前總徵。云何。徵詞。六報。躡語。前云。受六交報者。有二義。一因與果交。造業既從六根識起。受報還歸六根發也。下云。此見業交。終見猛火。二六根交報。果時一根受惡報苦。餘諸五根惡報交徧。亦如下文備歷。因時造業。既有主助。果報受苦。不無正兼。長水疏是。餘解說非。 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阿下。二標起略釋。造業。習因也。招惡。報因。招報。習果也。根出。報果也。經云。業由六識。報約六根。影略言也。理實根識。業報雙通。今依本經性宗釋之。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俱意識隨之而起。貪著色境。愛取六塵。善惡二業。發潤不斷。前云。審煩惱根。從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是汝現根。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逆彼無始織妄逆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又云。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惟汝六根。更無他物。是知六識造業。亦由六根牽引生也。單識無根。豈能惑業。下云。此見業交。臨終見火。亡者神識。乘烟入獄。如是見火。燒聽為湯。燒心為火。釋曰。見業。雙兼見識心法。見火。統明眼見色心二根。及識心法。神識。八識盡通。燒聽燒心。色根心根。及耳意識並攝。單根無識。惡報罪苦從誰知受。諸家解云。業由識心。報約色根。較今佛經。意旨違也。長水曰。六識造業。且據總相。業者。招感為義。然通總別。若能為引業。善不善思。招感當來第八無記果者。即總報業。若為滿業。三性思種。招感當來苦樂等果者。名別報業。其第六識通造總別報業。若前五識但為助發別報。不能發總。以強盛隨轉。二差別故。從六根出者。六根是彼造業具故。造既從根。受亦根受。故從根出。◎手鑑云。業望於識。有二。一本識。業是能依。識是所依。二約六識。業是所造。識是能造。第八無記者。七趣皆以第八異熟識而為自體。無覆無記性故。唯識云。此第八識。是界趣生施設本故。前五助發者。五識無執。不能發潤。無推度故。不能造業。雖造滿業。亦非自能。但由意引。方能作故。若第六識。我執無明。迷真實義。以善不善相應思造業。熏於賴耶。能感五趣。故六趣強盛。五識隨轉也。故第六是正造。前五是助造。總報業者。引業也。於諸業中最勝。能引生諸趣故。善不善思者。正是業體。善思即為善報之因。惡思即為惡報之因。由前六造因。第八無記受報。強盛隨轉者。前五不能造引。但隨第六為轉。第六造善強盛。前五即隨造善。第六造惡強盛。前五即隨造惡。◎清涼疏云。問。總別二報之業。如何分別。答。如持五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忍等。於人總報而有妍媸。名別報業。唯識名引滿業。能招第八引異熟果。故名引業。能招第六滿異熟果。名為滿業。俱舍亦云。一業引一生。多業名圓滿。猶如繪像。先圖形狀。後填眾彩等。然引業能造之思。第六意識所起。滿業能造之思。前五識起。◎合轍云。前十二類生中。一因中具眾因。此言一果中。具足諸果。前明一根返源。六根解脫。此明一根造業。六根受報也。六識造業者。引滿二業皆六識所招也。惡報從六根出者。以六根屬第八業識故。若粗相言之。造業者是六識。受報者是業識。究實理論之。總是業識。自作自受。以由業識引起六識。故前文審業本云。誰作誰受。而卒云。自作自受也。 評曰。長水。手鑑。依相宗唯識論。清涼。通大乘唯識。小乘俱舍。合轍。凖今經性宗解。性宗。本也。相宗。末也。本能攝末。末不該本。合轍釋義。本末並徹。方盡今經圓頓旨義。但略未詳。隱而不顯。故今解引明之。并眾解詳列之。俾大小乘。性相宗。本末法相。各不同也。起信論云。一者根本無明熏習。以能成就業識。能受羅漢辟支菩薩生滅苦故。二者所起見愛薰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能受凡夫業繫苦故。楞伽經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與今經意說同。慮恐訛謬。特重具之。◎又就前文六根判釋。明暗發見。由塵發知也。見精結色。因根有相也。又見精映色。即發業無明。結色成根。即潤生無明。浮根奔色。即作業也。前云。循諸色聲。逐念流轉。即受報也。此約今經性宗。藏識六根發潤作受義釋如是。又前云。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意識起後。見愛發潤作受。義如相宗小乘論也。餘詳四卷第二義明。◎問。本經重根。此何云識。答。圓實頓教。用根不用識。無分別故。十習惑業猶輕。權小人天。用識不用根。妄想分別故。見慢貪婬。惑業更重。佛初示云。汝所愛樂。因於心目。使汝流轉。心目為咎。由此七破三呵。今云眾生六識造業。亦是誡勸人天權小。莫隨六識起惑造業。應依今經圓頓教人。用六根性。返妄歸真也。如那律旋見。觀音聞思等。 △子二。列釋六。丑初。見報。 云何惡報從六根出。 先牒列。應云。云何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耶。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 一者下。次詳釋。分三。一臨終見境。初二句標起。謂見業招報。引起惡果也。見。含眼見色心二根。眼識及俱意識心法。見業是習因。報即習果。惡即報因。果是報果也下五根倣此。此下。二釋明。根塵識三。如惡叉聚。設非根塵。識安惑業。此明見根眼識所造惡業。正當死逆生順二習。相交之時也。上一句。習因。下三句。習果。因與果交。是也。長水曰。眼根取色。色能役心。造種種業。故見猛燄流火滿界。 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 亡下。二乘業墜獄。神識謂八識神靈也。因中根是能引。識是所引。六識能造。業為所造。業是能熏。八識所熏。八識能持。業種所持。去後來先生者。惟第八業識耳。此即屬報因也。飛墜烟獄。是報果也。眼見屬火。故感猛烟。極重惡業。直入無間。不經中陰。成論云。極善極惡。皆無中陰。是也。上云。此見業交。屬現報末。此亡者下。屬生報初。 發明二相。一者明見。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 發下。三受苦報相。二。先本根二相。入獄始報境也。平時眼根見識造罪。不離明暗二種塵境。故今受報亦隨先時惑業而發現也。明可辯見。故見火象火馬。火牛火狼。火狗火蛇。火屋火床如地藏經。種種惡物。暗無分別。恐藏於心。畏無見境。如行曠野險惡道中。生諸怖懼。畏是怖怯。全分懼心也。恐是驚疑。懼之初心也。 如是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煙紫燄。燒味。能為焦丸鐵糜。燒觸。能為熱灰爐炭。燒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如是下。次六根交報。入獄後報境也。約惑。前是正發。此是助發。約業。前是引業。此即滿業。準宗鏡錄。二因果言。前本根。能生因。異熟果也。此交報。方便因。增上果也。如是見火下。缺本根。應補句云。燒見。能為火炮燄具。與後五根文合。此六根報。不越六塵六大。謂眼火色。耳水聲。鼻香風。舌味根。身觸地。意法空。是故燒見。眼主於火。能為大流猛火。火箭火刺。聞聽屬水。見火交時。水火相煎。故成鑊湯洋銅。鼻氣息息。見火燒習。故為烟燄。舌根於味。味因火交。故為焦丸沸糜粥也。身觸著地。形質合火。故成灰炭。意內空想。火交心法。故成火星灑空。不但交報。一眼見根為主。餘五合同佐助。前十習因亦爾。一習正發。餘九習然。婬習正主。貪瞋見訟和伴。亦如是也。   問。今解六塵七大。與前四卷解異。何也。答。前依十二類生。及前五大生起義配。今依六根交報。及前十習因配。意旨無乖。隨文少別。所謂言有方分。理無窮盡。不可執一難也。◎問。圭山蘭盆五果疏義。於此六報。如何配釋。答。入無間獄。是異熟果。惟感總報。引業也。先見大流猛火。神識乘烟飛墜。是等流果。果以先業。惟感別報。滿業也。六根交報。是增上果。通感總別二報。酬昔引滿業也。神識見業交時。入獄見明暗報。是士用果。謂諸士夫假根塵具。作十習業。成辦果故。一獄出時。又入一獄。十方展轉。牽連不斷。即名業繫苦果。後云。身具四重十重。經盡十方地獄。一念將此法門。末劫開示來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地獄苦。成安樂國。即名離繫果也。後五。准知。◎問。前見業交。究何業耶。何因。何感。受斯報應。答。前云十習因。即業即因。感也。今云。六交報。即苦道。即果。應也。故六交報總通十習。如正脈云。此六交報。由造業時。雖眼見識為主。而諸根識必互助之。如貪美色者。雖由眼根見識所取。而耳取婬聲。身著婬觸等。何所不全。而今互報固其宜矣。譬世罪人。分正佐耳。合轍亦云。因中耳所聽者。鼓樂絃歌。嬌聲艶語。今為見火所燒。但聞湯炭苦聲。因中鼻所齅者。龍涎麝臍。花香酒氣。今見火燒。聞皆烟燄。因中舌嘗。高粱美味。肥甘悅口。今見火燒。皆鐵丸糜。因身觸者。吳姬越艷。柔輭細滑。今見火燒。皆熱灰炭。因意思者。男女俯仰。肴饌盤旋。今見火燒。皆成星火。此由不能返見循元。流逸奔色之報。所謂生順死逆也。◎鑊湯烊銅。黑烟鐵丸。如經律異相。 △丑二。聞報。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 二下。初臨終見境。二。先標。聞識造業。引生惡報果也。此下。次釋。聞業交者。謂生順聞識現業習因。與死逆聞識種業習果相交也。波濤者。易曰。離為目。為火。坎為耳。為水。醫經亦云。眼主心。心屬火。眼為心之外竅。故見火。耳主腎。腎屬水。耳是腎之外竅。故見波溺。長水云。聲能鼓動心海。如波如濤。取此造業。故見波濤沒天溺地也。 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 亡下。二乘業墜獄。前云。知見旋復。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依見造業。終時識神。乘火墜獄。觀聽旋復。大水所漂。水不能溺。依聽造業。終時識神。乘水降獄。降注。下流也。 發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亂。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沈沒。 發下。三受報苦相。二。先本根二相。耳根所取。動境二境。造諸惡業。今受苦報。亦緣此二。開。即動也。閉。即靜也。昏愚曰愗。精神者。精氣神力也。幽魄者。幽靈散魄也。種種鬧者。聞諸剉煮舂磨。剝裂酸楚。波濤洶湧。沖漰漂激。一切不可意聲。嘈雜鬧亂。神魂無主也。寂無聞者。如處深山窮谷。迥無人烟陰暗之地。能令落魄喪志。變心慴慮。似象沉埋沒地而無覺也。 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注息。則能為雨為霧。洒諸毒蟲。周滿身體。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 如是下。次六根交報。責詰。聲境。由聞聲業。故感責報。聞波交見。水火相擊。發為雷吼。火為水注。變成毒氣。因中與人冰炭交心。瞋慢詐成雷吼。怨枉訟為毒氣。水交鼻息。風化雨霧。怒氣害人。故感毒虫。味隨水注。故化膿血。身為觸樂。不論禽獸鬼母。不揀彼地糞尿。身邊取見。便持猪羊狗戒。糞尿塗身。有是罪因。感此惡果。一念瞋心。百萬障起。變成雷雹。暗室虧心。令人喪膽。故感魄碎。合轍云。因中責人則明。恕己則昏。故受報時。亦聞責罪詰情之事。因中鼓其盛氣。瞋目裂眥。聽水注於見火。故化雷吼毒氣。因中唾霧誑人。含沙射影。水注息時。故化雨霧毒虫。徧身害己。因中所嗜珍饈百味。水交味時。故聞臭腐膿血雜穢之物。因中所觸。孌童季女。氣息香潔。報為聽水注時。皆惡畜鬼糞尿。因中作威用勢。出其不意。加害於人。措手不及。報為聞波注心。皆大雷雹。驚心碎魄。此由不能返聞自性。流逸奔聲報也。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中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下 清浙水西陵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崎山興福寺住持旭洳沙門 蓮昉 較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獨力捐刊 △丑三。齅報。 三者齅報。招引惡果。此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 先臨終見境。齅業交者。鼻識業習順因。與八識種習逆果。生死之際。一時交現也。毒氣者。長水曰。鼻根造罪。貪齅諸香。眾生身分。男女身香。作種種業。故招毒氣以受其報。 亡者神識。從地涌出。入無間獄。 亡下。二乘業墮獄。易曰。巽為風。為臭。合轍曰。鼻為風氣。具出入息。吸則從上而入。呼則從下而出。臨終罪報成熟。故感識神從地涌上。又從上而墜下也。 發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氣。薰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於地。 發下。三受報苦相。二。初本根二相。智論云。染受於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但鼻所取境。不出通塞。依此造業。受斯二報。被薰。豁達不塞也。掩悶。障蔽不通也。通則鼻有所齅。而被臭穢之氣薰徹鼻根。使心擾亂。塞則鼻無所聞。氣息掩閉。心識悶絕。倒地不醒也。 如是齅氣。衝息則能為質為履。衝見則能為火為炬。衝聽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衝味則能為餒為爽。衝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咂食。衝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砂。擊碎身體。 如下。二六根交報。氣出曰衝。質是形質。障礙也。通俗文云。氣不利曰躓。履是行履。開通也。行處悉皆利達也。因中怒氣衝人。使彼難聞。故報受毒氣薰擾。精魂狂亂而為履。怨氣悶人。使彼絕倒。故報受結氣成形。內外障塞而為質。易曰。艮為山。為鼻。為小石。為門闕等。眼著色。報受火炬。耳著聲。報受水沸。通俗文云。魚敗曰餒。羹敗曰爽。舌貪滋味罪。報受飢餒乖爽氣息。破拆曰綻。朽壞曰爛。身貪細滑觸罪。報肉山爛眼虫咂。熱病曰瘴。碎石曰礰。意躭法塵罪。報受灰沙碎體。飛沙灰土。誑習業惑。投礰瘴疫。怨習業惑。合轍曰。因恃見火害人。今報火炬自燒。因聽浸潤譛人。今報閉則沒溺無聞而生恐。通則大洋沸海而生畏。因以味為厭飫爽口。今報臭腐爛口自氣。因以利刀觸眾生肉。四分八裂。為脯肥身。今報穢氣攻身。成大肉山。無量眾生噆眼咂食。因恃氣性。瞞心昧己。暗裡中人。使其不覺。今報灰瘴擊身。砂礰碎體。此皆不能反息循元。流逸奔香報也。 △丑四。味報。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燄熾烈。周覆世界。 一臨終見境。味報者。孤山曰。准眼耳鼻云見聞齅。此應云嘗。而言味者。從所嘗為名也。味業交者。終時舌根味識業因與種習逆果。頓時交發于前也。鐵網猛燄者。舌根屬兌。兌為金。為剛。為口舌。為毀拆。長水曰。舌根二罪。一貪味為罪。殺戮必多。網捕燒野。以取禽獸。故感燄網。二發語造業。其罪又廣。以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比於餘根。此罪最大。前云。誑習交欺。發於相罔。飛心造奸。罔害眾生。故感網覆。 亡者神識下透挂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 亡下。次乘業墜獄。昔貪眾生血肉之味。網捕宰割。倒懸其首。今報神識從上而下。仍自透網倒懸其頭。直入無間也。正脈曰。反逆弄兵。火攻陷陣。頭盔顛倒。更是首惡。皆應墮此。 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裂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 發下。三受報苦相。二。先本根二相。長水曰。吸氣。則取味所招。吐氣。則發語所致。理實雙通。吸取鮮美血肉氣味。閉口不言。吐去毛骨不堪氣味。開口出語也。寒冰猛火者。吸則氣從外入。寒冷屬水。故結冰凍。如前貪習中說。有貪色好冷言者。有貪味好冷食者。故感凍身裂肉苦報。吐則氣從內出。熱煖屬火。故飛猛燄。如前婬瞋習說。有貪色好熱語者。有貪色好燒割者。故感爛骨焦髓苦報。 如是嘗味。歷嘗則能為承為忍。 如下。次六根交報。循行曰歷。先本根發。承忍者。發言承領。忍聲甘受。舌噉生命。使彼承忍。今報歷嘗發苦。使己承忍也。 歷見則能為然金石。歷聽則能為利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弓為箭。為弩為射。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雨下。 歷見下。二五根交。味報交於眼色。而為火獸火石。交於聽聲。而為斬斫兵刃。交於鼻齅。而為鐵籠覆體。交於身觸。而為箭弩射身。交於意思。而為飛刀火鷹。合轍曰。因為此味。用火炮炙。今報見火。為流金石。洋銅鐵丸。因為味故。刀劍剖割。今報聽惡。為利兵刃。而反自害。因中籠取禽獸。今報鼻齅。為大鐵籠。氣息不通。因中箭弩傷物。今報弓弩。自射身肉。因中懸想飛禽。今報熱鐵。飛下充味。此由不能旋味循元。流逸奔味報也。◎長水曰。造業之時。先是舌根。受食知味。然後始益諸根大種。受報亦爾。鐵網地獄等相。如涅槃。經律異相。 △丑五。觸報。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 初終境。身根曰覺。應云覺報。而言觸者。亦從所覺名也。觸業交者。生時身識業習。與死時八識種習交也。大山合者。觸合顯故。長水曰。身根為罪。多因男女婬愛等觸。貪著細滑。隨時冷熱。故受合山等事。無出路者。前云。同想成愛。流愛為種。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又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業果相續。故感無路苦報。 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鎗。驅入城門。向無間獄。 亡下。二墜獄。身觸屬地。感鐵城等。經云。閻浮提東。山號鐵圍。城山黑邃。無日月光。有大地獄。名曰夾山。復有地獄。名曰鐵牛鐵驢。火象火狗。火鳥火鷹。火狼火獅。鐵蛇鐵驢。正脈曰。獨此見相。偏惡偏多。以婬習者。染合貪觸。積罪如山。敗化傷倫。興殺起盜。無所不至。合轍云。因中有男女身分之樂觸。終復見鐵城。牛頭馬面驅入之苦觸也。矟音束。矛屬。長丈八者。 發明二相。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 發下。三受報。二。先本根。智論云。觸是生結使之大因。繫縛心之根本。以餘四情各當其分。此觸徧滿身識。生處廣故。多生染著。合難捨故。佛告匿王。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無逃躲處。四山即是生老病死。時來切人。將如之何。王言。惟有信三寶理。三寶。真如。依四正勤。已惡懺除。未惡無生。已善增長。未善令生。行四如意。欲念進慧。脩四善法。親近善友。聽聞正法。思惟其義。如說脩行。涅槃四德。常樂我淨。乃得解脫。佛言。善哉。今身觸報。亦惟合離。合則四面刀山。一時來合。刀切其身。悶絕而死。銅狗囓心。鐵虫唼肉。如經律異相。離則身首分離。肝心剖析。刀剮劍𠜕。痛苦難當。 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 如下。次六交。初交自身。趣獄街路曰道。王闕門堂曰觀。聽審之所曰廳。治罪之處曰案。皆身所依。觸業所感也。 歷見則能為燒為爇。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剚為射。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考為縛。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 二交五根。交見。可解。然眉之報也。交聽。撞擊者。是觸合聲之具也。插刃於肉曰剚。音恣。又東方人。物插地中曰倳。音視。插劍於身曰射。交息。括袋考縛者。包裹結縛曰括。觸用其力。不通氣息報也。交嘗。耕鉗斬截者。鉗口截舌。乃兩口鳴和。以舌舐吻報也。交於意思。墜飛煎炙者。是貪色。寤求宵征。行婬欲。火燒心報也。合轍曰。因為身觸。奔走道途。尋遊園觀。今報獄王治罪。道觀廳案之境。因中觸自。所見皆色。今報燒爇。不堪見觸。因觸婬詞豔曲。今報撞擊刺射。不可聞聲之觸。因為身觸。齅男女身。薰香粉氣。今報收氣括囊。縛身鞭拷。消息不可通之觸。因觸以味。適口充腸。今報耕鉗拔舌。斬唇截齒。不可口舌之觸。因觸攀緣。五塵六欲。今報飛升墜墮。焦心爇慮。不可意之觸。此由不能反身自脩。流逸奔觸報也。括袋。謂結其口而不令吐氣。考縛。謂繫其身而不容轉動也。 △丑六。思報。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 先終境。思業交者。謂生順意識業因。與死逆識中種報。交接不離也。惡風者。意法屬空。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此無明之風所出也。資中曰。前云。既為風質。其體元無。今法塵業。無質如風。故命終時。先惡業風。吹壞依正也。真際曰。意思法塵。生滅迅疾。猶如於風。臨終先感惡風。是其思業所致。又虛能生氣。風惟觸微。無色香味。四大中勝。心空四微俱無。力大又勝。今因意識。流逸奔法。愛之欲生。惡之欲死。造諸惡業。故臨終時。感大惡風。摧碎身界。 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 亡下。次墜獄。合轍曰。意識為主。無明風所自出。故神識被無明風吹入虛空。旋從空落。乘風而入無間。此即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所招致也。 發明二相。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 發下。三。受報二。初本根。意之所緣。生滅二塵。復能隨五明了取境。不覺則荒。獨散所感。不迷覺苦。明了所致。荒奔。迷思也。知苦。覺思也。迷極則心荒。如窮子他鄉迷路。亂趣無奔。不迷則覺苦。如罪犯見受熬炙。疼痛不堪。 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為方為所。 如下。二六交。二。先交自心。妄想不正曰邪。纏縛不散曰結。意識以貪瞋癡結縛根塵也。為方所者。前云。必有所思。發明汝意。是則思必有所。故結思業。而為受罪方所也。 結見則能為鑑為證。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結息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結嘗則能為大叫喚。為悔為泣。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 結見下。次交五根。交於見。能照燭。故感鑒證罪人諸事。交於聽。石土冰霧者。權略配言。六根六大。實詳釋之。根根六大。前云。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又云。攬法成根。清淨四大地水火風。浮根四塵色香味觸。流逸奔法。今於意根。交聽八法能造。地水火風四法。所成。色香味觸四法亦然。石。火大。前云。搖明堅覺。故有火光。又云。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燄。昔因瞋心燥烈。枉謗逼壓。成火毒塊。今感耳熱。大合石報。冰。水大前云。寶明生潤。故有水輪。又云。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因絞成水。昔為貪心。心發愛涎。流結是同。積成堅冰。今感聽水八寒獄報。土。地大。前云。堅明立礙。成彼金寶。明覺立堅。故有地輪。又云。火騰水降。乾為洲潬。昔因癡心無明。誑罔欺誣。塵沙沒溺。今感耳地灰土屎尿穢報。霜霧。風大。前云。因空生搖。搖明風出。又云。風性無體。動靜不常。風寒冷。露結為霜。風溫和。露散為霧。昔因疑慢。猶豫高舉。八風動心。吸縮譏毀。衰苦風色。成雹成霜。奔波稱譽。利樂風氣。成雨成霧。今感聞風。霜寒凍冽。霧濛昏迷諸報。 交於息。以鼻中氣。出入如烟。齅男女身。愛時則香。升坐輦車。惡時則臭。貶入籠檻。心境平和。船載來去。隨從取樂。由此怨心。交嫌銜恨。今招火車船檻獄報。交於嘗。大叫泣者。意地起貪。傷害百物。以為飲食。不顧痛泣。今墮喚獄。殺生貪味報也。交於觸。但取樂境。無論男女大小。身形偃仰。歲月日時。念念在茲。雖遇病死。亦不悔忌。今招大體小體。偃首仰首。剎那殺活生死報也。合轍云。心無方所。莫知其鄉。今邪思一結。故有方向處所。因中。掩己不善而著其善。故邪思結見。而有證鑒。使無所隱其惡也。心火結聽水。故使流者結為土石。熱者化為冰霜冷霧。又意地勝聞波。則為土石。聞波勝意地。則為冰霜。水火均和。則為露霧。心火結於氣息。氣凝為火車等。船如氣之運動身中。檻如息之分出入相。因此造業。果獲斯報。心火燒舌根。則叫喚悔泣。以痛苦難忍。號天扣地。亦無所及。心火結觸。翻覆無定。違順離合。勞觸業成。故今則為大小偃仰生死惡報。亦不定也。此由不能反思自咎。流逸奔法之報。◎問。何故一根作業。而五根皆徧受。答。以六根造業時。性中相知。故報亦相通。用中相背。故諸根各別。唯識之理。信不誣矣。 △壬三。總結妄造。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上二句總結。十習。為地獄因。六交。為地獄果。下二句出源。無明不覺曰迷。心起想念曰妄。惑也。所造十因。業也。所造六果。苦也。下云。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有地獄相。地獄因果。皆自迷頑妄想安立。則地獄苦惟心造也。若能反聞空藏。迷惑頓空。旋思不空藏。德業性顯。內脩空不空藏。苦成樂果。三道摧裂。即入諸佛不思議解脫境界也矣。 △辛二。分析因殊果別。 正脈曰。上明地獄。因以習成。果以交報。粗分如是。然獄數多少。苦有重輕。作何因。入何獄。差別未審。故此又與分析。大約因以圓兼者為重。單獨者為輕。果以因重者獄少也。因輕者獄多也。 △分二。壬初。約惡業根境以分重輕。 正脈曰。圓造者。渾言惡業。別造者。分說根境。根即六根。境即十習。蓋泛論根所對境。惟云六塵。今別約墮獄之因。乃取十習中所具六塵為境。舉能該所。故云境即十習也。 △分二。癸初。依圓別以判。非各非兼為圓。有各有兼為別。又開二。子初。極圓極重阿鼻。 若諸眾生。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資中曰。六根十因具足。同時圓造惡業。此則極重。入阿鼻獄。即大無間。具足五事者也。初二句因。次三句果。入獄。即趣果無間。受苦。即身量苦具無間。經劫。即壽命劫數無間。蒙鈔曰。惡業同造。宋乾道本云。惡境圓造。有師解云。十因俱起。名為圓造。圓滿具足極惡業也。交光本。經云。惡業圓造。疏云。因中六根十習。於一切時無不圓造。方與下異時有別。又此阿鼻。極重無間。獨為一獄。不在下八數中。故譯人不番。意在別下文耳。◎評曰。前云。九情一想。生無間獄。純情沉入阿鼻。是知阿異。非八無間。如前辨。惡。十習十惡。所作境。業。六根三業。能造具。同造。同時作也。 △子二。稍別稍輕無間。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初三句因。次二句果。各造者。六根各時別造。具備十習。揀上六根同時全造圓滿十惡也。兼境根者。謂兼十境而不兼六根。兼六根而不兼十境。或兼七八境而不兼三四根。或兼三四根而不兼五七境。又兼根境而不兼同時。兼同時而不兼根境等。所作業別。罪輕於前。正脈曰。六根十因俱全。而但不同時。名為各造。有根境同時。但缺而不具。名兼根境。吳興曰。此亦六根具造十因。但前後異時。故云各耳。若所作。加二根二境。乃至三四根境等。即名兼根兼境。 八無間者。前云。輕生有間。重生無間。較後十八則重。比前阿鼻略輕。即等活。眾合。大熱。八獄也。薰聞云。六交報中。且舉無間大獄為首。其中不無前七地獄。及諸小獄。如貪所感八寒。乃至訟感業鏡火珠等。尋阿含。樓炭。俱舍。婆沙等經論。備曉其事。 △癸二。依具缺以判。兼三為具。不兼為缺。分三。子初。具三入重獄。除上無間。以下諸獄。別論三品。分輕重耳。若望上二。此並輕也。 身口意三。作殺盜婬。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上半因。下半果。身口意。六根減去三也。殺盜婬。十因減去七也。瞋怨為殺。貪婬為婬。慢詐枉誑為盜。涅槃云。眾生罪業。作有二種。若心口作。則名為輕。若身口作。則名為重。謂心念口說。身不作者。所得報輕。口說身作。而心不念。所得報重。又有心而不及犯。則不兼境。無心而誤犯者。則不兼根。故作持犯。兼二根境說也。正脈。問。此與上兼根境何異。答。有二不同。一上兼二三。更等四五。此則惟三。二彼約一時兼三四等。若論一生。具犯六根十習。此非一時兼三根境。至於一生。亦惟兼三而已。故不同也。 十八獄者。泥犁經云。火獄有八。寒獄有十。火在地下。寒在天際。地藏經云。三海之內是大地獄。所謂大者。具有十八。地獄經。佛告阿難。阿鼻鐵城。下十八鬲。皆有刀輪。復有劍林。一一牛頭有十八角。十八火輞。十八沸釜。十八火車。十八風刀。十八苦事。一時來迎。智論云。八大地獄。復有十六小獄而為眷屬。謂八寒八熱。與俱舍論同。◎經律異相云。阿鼻獄有十八小寒地獄。十八鬲子地獄。又有十八大惡鐵蛇。十八劍輪地獄。阿鼻鐵城。七層鐵網。十八小熱地獄。無量諸惡以為莊嚴。沸屎地獄。十八鐵城。有十八鬲。劍樹如刃。鑊湯地獄。有十八鑊。五百羅剎。燒其銅鑊。◎觀佛三昧海經。與上同說。◎西域記。無垢友論師。發願著論。絕大乘稱。滅世親名。說是語已。心發狂亂。五舌重出。熱血流涌。當其死處。地陷為坑。又一大慢婆羅門。門人千數。謗佛乘。毀先賢。罵苾蒭。坐佛天。地忽坼裂。身陷地獄。遣跡尚在。◎僧傳。唐。順璟。新羅僧。宗法相。見一乘經說。初發心時便成佛道。不信起謗。急令弟子。速啓手足。扶掖下地。地即徐裂。璟身下墜。於今有坑。廣袤丈餘。號璟地獄。此皆身口意三。邪見瞋毀。所造惡業報也。學法者慎思之。◎又因果對示。三業作三惡。成九句。三惡因。三業。亦九句。合共十八。果感十八獄也。又上八獄。因六根引起八識。造八邪。棄憍瞋惡。感此十八獄。因十八界。毀佛十八不共等法。惡業感也。 △子二。缺一入中獄。 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 上三。因。下二。果。不兼者。身口意三業中。隨缺一根也。一殺盜者。殺盜婬三惡中。隨缺一因也。或者。正脈云。表文影略。具應九句。一身口犯殺盜。二身口犯殺婬。三身口犯婬盜。四身意犯殺盜。五身意犯殺婬。六身意犯婬盜。七口意犯殺盜。八口意犯殺婬。九口意犯婬盜。方盡根境各皆具二缺一之數也。 三十六獄者。上十八獄從前八大無間獄分。此三十六獄又從上十八獄之所分也。經律異相云。阿鼻大地獄外。復有十八小獄。一。十八鐵丸。二。十八沸銅。對合便成三十六也。三。十八刀輪。四。十八劍林。對合亦爾。五。十八鐵蛇。六。十八鐵鳥。對合亦然。又云。十八寒地獄。冰山十八鬲。復有十八諸小冰山。各高十八由旬。諸小冰山上下復有八萬冰山。一時具合。十八寒獄分出十八冰獄。既爾。十八熱獄分出十八火山。火石等獄亦然。則八寒熱總別開合。大小俱有三十六獄也。地藏經。如是等獄。其中各有諸小地獄。或一二三。或四五六。或十二十。至三十六。乃至百千。合論。引彌勒云。於欲界中有三十六落迦。受苦所在。經律異相又云。火車地獄。轢身如塵。凡十八反。天雨沸銅。徧灑身體。經十八反後。即便還活。上至湯際。下墮鑊中。如是往返又十八番。火車轢獄。一日一夜。九十億生死。只一火車。分出十八沸銅。十八鑊湯。共三十六獄。受苦報相。◎俱舍論等偈云。泥羅浮百千。阿浮三十六。毀聖惡趣獄。口及意惡願。起世經等亦如是說。阿浮。云疱。泥羅。云裂。八寒苦相。◎正法念經明。鬼有三十六。例獄亦有三十六故也。諸解無出。此詳引。◎又因果合論。二業犯二惡。九句。如正脈。二惡對二業。亦九句。共十八。復有同時。異時。兼別。因成三十六。果亦感三十六獄也。◎又六根。識。入。觸。受。想。愛。取。六塵欲法。乃至破齋。犯戒。飲酒。三十六失。故感三十六獄報也。 △子三。缺二入輕獄。 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上半。因。下半。果。見見。含三意。一約根。上見字指眼家中見根。色法攝。下見字。眼家中見精。心法攝。前云。粘湛發見。因名眼根。今云見見一根。聞聞等然。二約識。謂眼根家見體。肉眼。色體。見精。六湛。心法。前云聚見於眼。釋上見字。及與眼識。六識。皆心法。前云識從見發。釋下見字。前云。六識造業。報六根出。三約根境。上見字是能見根。下見字是所見境。前云見精映色。一根者。六根中一根。三業中一業。一業者。十習中一習。三惡中一惡也。此約單根單境以說。正脈曰。具亦九句。謂身殺。身盜。身婬三句。口殺。口盜。口婬六句。意殺。意盜。意婬九句。因人偏見偏好之一事。故但一根境。各缺於二也。正脈曰。根業具缺。相對互論。共十二句。如身口意犯二惡言。則有三句。謂殺盜。盜婬。婬殺也。復以殺盜婬對二根明。亦有三句。謂身口。口意。意身也。此皆上具下缺。可以意得。又以身口意犯一惡。則有三句。一殺。一盜。一婬也。又以殺盜婬對一根。亦有三句。一身。一口。一意也。亦皆上具下缺。亦可意得。◎雲棲記云。此分五等。一。同造。六根十習具足兼造。又同時也。二。各造。根習雖皆具。而先後不同時。或同時造。而但兼十因中之幾境。六根中之幾根也。三。身口意三業。造殺盜婬三惡也。四。三業中二。犯三惡中二也。五。三業中一。犯三惡中一也。故獄從重而漸輕也。始於六根。發起惡業。曰造。次於六境。成就惡業。曰作。根境雙兼。破為一惡。曰犯。 百八獄者。此又從三十六獄所分。三箇三十六獄。合成一百八獄。獄勢既分。受苦更輕也。俱舍云。八熱大獄。等活。黑繩。眾合。嗥叫。大叫。炎熱。極熱。阿鼻。每一獄有四門。門各四獄。煻煨。屍糞。鋒刃。烈河。四門十六。一獄既有十六。八獄總有一百二十八獄。皆名遊增。有情遊彼。其苦增故。妙玄云。八寒大獄。亦具百二十八。新婆沙云。八大熱獄各有四門。一一門有遊增四獄。東名饑餓。銅鍑。多鍑。石磨。南名膿血。量灰。灰河。鐵丸。西名斧斤。豺狼。劍樹。寒冰。北名黑砂。沸尿。鐵釘。焦渴。罪人遊者。苦痛倍增。今因百八見惱。晝夜幟然。開諸漏門。造一切罪。故感百八獄也。婆沙云。北洲邊正俱無。東西二洲惟邊無正。南洲正邊俱有。三洲人造重罪。皆來南州正獄。東西南洲邊獄受苦。◎妙玄云。此正地獄。在地下二萬由旬。其傍地獄。或在地上。或在鐵圍山間。傍輕正重。重者徧歷一百三十六獄。中者不徧。下者復減。地藏經云。三海之內。大獄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地獄經云。十八鬲子地獄。又有八萬四千鬲子眷屬等獄。十八劍林地獄。亦有八萬四千劍林眷屬地獄。十八鐵蟒地獄。十八鐵虫地獄。皆有八萬四千眷屬地獄等。此皆五百煩惱。八萬四千塵勞煩惱之所招感。問。百八見相云何。答。六根六塵各六。具三十六。三世合一百八。見既如此。十習惑業亦然。又六根各三受三塵。謂苦樂捨。好惡平。六六涉三世。為百八煩惱。十習若爾。見習例知。亦可六根識及七八二識。以十方十世相涉。亦成百八十習因。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故感百八八萬獄報。◎幽溪燈曰。今文獄數與他不同。他如婆沙論。出八寒八熱。十六遊增等。今文所出。出大阿鼻外。又八無間。十八。三十六。一百八稱。約義。八邪。十八界。六根各六。及百八煩惱。以至他經。八萬四千鬲子地獄。亦準八萬四千塵勞門立。世間諸法皆惟心造。一根造罪。餘根助成。至感報時。牽連受苦。一根返聞。六根解脫。一一圓通。互用清淨矣。又業能所雙通。今對上根。具約所作。與初業說能邊少異。 △壬二。結別造同受以明妄發。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文含二意。一結顯。初二句明因。上五惡業不同。即別作別造。結顯業因惟自招也。次二句出果。世界。獄界也。所感獄報各從其類。即入同分。結顯苦果有元地也。末二句推理。上五因果。虛妄造業。虛妄受報。迷妄想生。悟真本空。結顯事雖妄有。理實無也。 二結答。初二句結答彼彼發業。如寶蓮行婬。瑠璃瞋殺。善星妄見。前云。循造惡業。雖則自招。下云。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即別造作也。次二句結答為有定處。為各私受。謂同業。共感無差別同分。別業。各感差別同分。前云。眾同分中兼有元地。下云。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酬其同分定處。非私受也。末二句結答為本自有。為妄習生。下云。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前云。地草蝡動。本元真如。佛體真實。何有鬼獄。譬彼空花空果。翳眼時見。夢苦夢樂。睡熟時有。至眼清明。空迥無花。及睡覺後。夢境何在。故能斷滅三惡道業。了徹三因佛性。三無間獄頓空。三菩提果圓證。地獄天子。足為明鑑。升墜唯心。又何難哉。世有愚人不信因果。便謂鬼獄非真。神天妄說。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鼓以雷霆。潤以風雨。天生神物。聖人則之。與天地合其德。與鬼神合其吉凶。莊子曰。為不善乎顯明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杳冥中者。鬼得而誅之。現見逆惡囚於牢獄。孝忠舉仕於朝。佛經阿含多談六道事相。楞嚴多談七趣理性。皆明善惡影響。天獄報應。理隨事變。神鬼千差。事得理融。佛生一致。研佛。戒以止惡行善。教以斷惑證真。應當遵領。毋以理空。而忽事有。轉升成墜。變樂為苦。誠可悲夫。 △庚二。鬼趣因果三。辛初。躡前起後。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 先躡前。二。初地獄惡因。眾生。能造人。非下。所造業。先略舉重罪。非。謗也。破。犯也。不但犯戒。而謗妄立。毀言持亦無福。犯亦無罪。自陷陷人。罪最重也。十習業中。貪。慢。枉。詐。誑。訟。俱該。犯句。惟犯無謗。揀上犯謗通具。自婬教婬。自瞋教瞋等。乃至殺盜。枉訟惱害。皆犯大乘十重戒也。毀句。謗而不犯。佛。屬佛寶。涅槃。法寶。佛性真常。寂滅至理。疑謗不信。況僧寶耶。十習因中。邪見。誑妄所攝。梵綱云。惡口自謗。教謗三寶。邪語。邪見。邪業者。皆菩薩波羅夷罪。以毀。斷滅佛種。闡提一類。故罪非輕。又三句。各自單犯。略分重輕。若一人全犯。其罪莫大。良以佛用戒乘二法救拔眾生。互為緩急。尚且不可。何況雙絕斷出路耶。上二句非戒。絕正因。下一句毀乘。絕正果。諸句。次該餘輕罪。六根六塵。怨忿覆慳。隨煩惱業也。 歷句。二地獄惡果。燒然者。舉一八熱。以該八寒等也。理實上五等獄俱攝。地藏告普賢言。各各獄中。百千種器。無非銅鐵石火。是四種物。眾業報感。 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後下。次起後。後還罪畢者。俟其地獄中業火燒然。還惡報後。受諸罪苦已畢之時也。受諸鬼形者。獄業報竟。方得出上。轉受十類鬼趣形也。合轍。問。地獄受苦。既非鬼身。是誰受報。答。此是眾生業識身。隨識變現。直待此業識身盡。方受鬼身。入鬼趣耳。◎問。前云亡者神識入無間獄。既無形體。何以領受。答。識既隨業。報體自現。◎問。苦報。身受耶。心受耶。答。雖云合受。實唯一識。人身皆四大成。識神徧合體中。寒熱痛痒苦樂。並識神知。非四大知。命終識神去後。死屍不知苦樂。地獄燒割苦痛。亦唯神識受也。◎問。獄鬼何別。答。業處各異。獄乃上品惡業所感。地下二萬由旬。鬼是中品惡業所感。地下五百由旬。前云。七情三想。沉水火際。身是餓鬼。九情一想。風火過地。入無間獄。正脈曰。分為二趣。應知不同。獄純化生。鬼具四生。間有父母兄弟眷屬。勝者稱神。劣者名鬼。◎問。有中陰否。答。成論云。極善極惡皆無中陰。前云神識直入無間。◎問。中陰獄鬼。有揀別否。答。正脈曰。三各不同。人之初死。罪福皆劣者。未即受生。倏然有身。名中陰身。此屬無而忽有之化生也。類多躶形三尺。自覺六根皆利。去來迅疾。絕無隔礙。他觀如影而已。七日死而復生。短壽者。二三七即受生。長壽者。不過七七。俗謂鬼魂。是中陰。非鬼也。故獄鬼陰三實各異。◎問。鬼有別否。答。差別有二。一約受生。有五別。初有入地獄。先受鬼道華報。如目連恆河見答。二有從獄出。受此餘報。如今經說。三七趣後有。皆可趣於鬼道。如諸經論。四中品十惡為因。直招鬼報。五過去異熟業力。牽生來受鬼報。今屬五中二也。二約受報。三類九品不同。三即多財。少財。無財。九即炬口。針毛。得失等。如圭山疏。今於三中。中下非上。九品中。八七六品以下。揀非多財之上一也。◎問。鬼與神有異否。答。幽溪燈曰。神道鬼道二類不同。申者為神。人死精神不散。以顯英烈曰神。又上經言。多情下墜。多想上升。八想二情。為大力鬼。七想三情。飛行夜叉。六想四情。地行羅剎。今之五岳四瀆。城隍社稷。土穀靈衹。或王臣。或民使。皆其類也。屈者為鬼。人死魂靈游散。以示報應曰鬼。阿含云。一切街巷。四衢道中。皆有鬼住。隨其所依為名。古稱田神為鬼。即附土而有神者。故凡鬼類。自無色質。依草附木而為之質。如今十鬼。遇物。遇風。遇人為形。皆依他物為其質也。此猶鬼報之輕也。若七情三想。沉水火際。身為餓鬼。百千劫餓。此為鬼報之重者也。清涼亦云。依正法念經。三途各有邊正。正者為重。邊者為輕。正鬼望邊畜。餓鬼罪重。如今十鬼。及七情三想一類鬼趣。正畜望邊鬼。畜生罪重。如前八想二情大力鬼神等。故神與鬼品報不同也。◎問。鬼名有通別否。答。梵語閃多。云鬼。鬼神總名。梵云畢隸多。翻餓鬼。鬼道通名。下第六。十中一別名也。應揀之。 △辛二。詳列十類。 資中云。前由十因。餘報不同。故下鬼趣分成十類。貪物貪習。貪色婬習。貪惑詐習。貪恨怨習。貪憶瞋習。貪傲慢習。貪罔誑習。貪明見習。貪成枉習。貪黨訟習。長水。補遺。集註等解。盡宗之。惟貪恨。貪憶。正脈。文句。前瞋後怨。小有不同。今釋亦爾。後學證知。 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 初二句因。次三句果。又初二句。過去業。前云。婬致猛火。貪致寒冰。瞋致斧鎗。詐致繩校。在彼時。即現報也。是人句。生報。來生地獄報也。末二句。後報。後後未來世中招鬼報也。餘九例知。上科判。下消文。 初怪類。若。如也。於。依也。本因者。本昔因地為人之時。各有十習不同。今是餘習。故正脈曰。今出為鬼。離前餘習。當以何為業種性乎。貪物者。此即貪習為因也。貪求財物故。謂自物慳惜。他物愛著。亦近於盜。非理而取。不與他等。下九皆云貪者。貪是六煩惱根。三惡業本。故十習首。貪盡貫通。前云。欲貪殺貪盜貪。是也。為罪者。造上品惡罪業成也。是人者。一因人。昔因人道。造上貪惡罪也。二果人。現從獄出。受罪果報人也。罪畢者。罪因罪果。受報已畢也。遇句。明今報體。名句。出所得名。本因輕身愛物。慳貪不捨。興心竊取。故今餘習。附奇異物而成形現體。依草滯石。而興妖作怪。下云。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佛出。或言兵火。令人家資無故耗散。此名怪鬼。 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二魃類。貪色者。因婬習也。好色欲故。罪畢者。地獄罪苦畢也。遇風者。色能動心逐境。亂性隨情。如風鼓物。飄搖流轉。故今餘習。乃遇放佚風流成形。傳云。馬牛其風。注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今遇風形。亦猶馬牛風佚。互相誘逐而成形也。魃名旱母。乃女鬼也。亦曰女妖。女若多婬。報感魃鬼。婬佚受身。婬風流行故。詩曰。旱魃為虐者。陰陽和而後雨澤降。今既奸婬無度。不正求和。傷正和氣。欲火如焚。俾旱無雨。下云。心愛遊蕩。魔得其便。來彼求遊善男子處。婬逸其心。潛行貪欲。破佛律儀。此名魃鬼。神異經云。長二三尺。目在頂上。其走如飛。打之不死。入水則喪。 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 三魅類。惑者。詐習為因。奸詐巧偽百端故。畜者。如狐狸猪犬類。齊國公子彭生為猪。漢朝趙王如意為狗。吳宣騫母為黿。魅者。妖精也。人面鬼身。好惑人者。昔以甘言魅惑前人。故今餘習。托彼猿狐。現美女身。媚惑調弄於人也。下云。三摩地中。貪求契合。魔得其便。來為說法。佛有大小。男佛女佛。綿愛其心。此名魅鬼。又云。山海河風。土地草木。龍仙精魅。現美女身。聽若妖魅。盛行貪欲。以至殂殞。 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四蠱類。違逆恚怒曰恨。本因瞋習也。蟲者。虺蟒毒虫等類。如秦將白起為蜈蚣。梁后郄氏為蟒蛇等。由其瞋恨相忤。忤結不息。故今餘習。遇虫成形。仍害於人也。蠱者。說文云。腹中虫也。左傳云。皿虫為蠱。瞋乃三惡中一毒。孔雀經云。貪欲瞋恚癡是世間三毒。心懷瞋毒。蠱毒障纏。敗壞身命。名蠱毒鬼。此方兩廣習妖術。令人成蠱脹者。此鬼主之。梵名彌栗頭虔伽他。此云善品。下云。爾時天魔。飛精附人。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自然心伏。此名蠱毒惡鬼。 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 五癘類。怨習因也。抱冤畜惡曰憶。追想宿忿。念念不忘故。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有何罪焉。縱使以直報怨。亦不為罪。由其力不能報。暗裡飛石投礰。殃禍違害。故云為罪。沉下獄鬼趣也。衰者。俟其勢衰。圖報仇讎也。癘者。疫癘瘧瘟。傳屍蒸骨病等。此鬼無祀。興灾索食。如今郡縣設癘壇者。是也。下云。心愛懸應。貪求冥感。魔鬼得便。口中好言我是先師。我於前世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子六親。今來相度。此名癘鬼。地藏經三十四鬼中。主疾。主耗。主禍。散殃類也。 貪傲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 六餓鬼。恃己陵他曰慠。因慢習也。逞氣虛驕餘習。今乘虛氣成形。昔以空腹高心業習。報感餓鬼一類。恆無飲食。惟氣存耳。正脈曰。慢之感飢。婬之召旱。皆增上報。正脈。問。餓鬼。一趣總名。今何慢獨稱耶。答。鬼趣有四不同。一勝趣貶墜。二脩帶瞋殺。此二多居上品。三獄前華報。多居下品。四獄後餘殃。多居中品。而聖賢示現。四不與焉。一趣餓鬼總名。四種通該。十習餓鬼別名。四中末後一種。故不同也。問。餓乃鬼中最極苦報。經言。腹大咽小。歷劫被燒。不聞漿水。今十習因。獄報苦均。何至為鬼。慢獨苦重。答。唯識論。鬼趣分九品。上品勝者。神通可移河嶽。富樂等如人天。下品劣者。具受小咽炬口之苦。餓鬼既為一趣總名。貧富雖異。從多分稱。以此一趣上中與下。皆不免於飢虛。但輕重之間耳。今此慢感餓鬼。地獄罪畢從輕。然非下品極苦。仍同十類苦均者也。彼九類亦各有苦。但慢感與餓相應。故以總名別受其稱。苦報實均。非獨重也。問。此既七趣並論。理應四種全取。何只取獄出耶。答。佛欲人人厭苦欣樂。故從地獄順序而談。鬼取獄出。畜取鬼出。人取畜出。九品全分。以意該耳。仙天等趣則不為例。斯就總名。故特詳辯。◎蒙鈔曰。正法念經。鬼有三十六種。餓鬼在中一種。正理論說。鬼有三種。無財。少財。多財。三分各三。無財三者。炬口。針咽。臭口也。前云。受氣猛火。經百千劫。身為餓鬼。是也。少財三者。針毛。臭毛。大癭也。多財三者。得失。得棄。勢力也。此文慢感受生。即得棄失二也。◎婆沙論亦三。一鬼者威也。能令它畏其威也。上品攝。二鬼者畏也。虛怯多畏。中品。三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恆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今慢感者。屬中下也。◎清涼疏說。鬼有正邊。前文餓鬼為正。此文餓鬼為邊。◎圭山引瑜伽論。餓鬼有三。一內障。口有火炬。咽如針故。二外障。得遇水時。見人刀仗。三無障。見河猛火。或食糞穢。或噉自身。食他肉等。前之餓鬼是一內障。今慢餓鬼。外無障也。◎輔行云。鬼處閻浮地下五百由旬。亦有住閻浮者。有德則住花菓樹林。無德居不淨處。東西洲亦有鬼。北洲惟威德者。諸天亦有。隨生處形。或在海渚。或在山谷。或住人間。似人獸形。不得飲食。重者飢火節燄。不聞漿水之名。中者伺求蕩滌。膿血糞穢。輕者時薄一飽。加以刀仗驅逼。塞海填河。前文餓鬼。地下五百由旬。飢火節燄。今文餓鬼。住閻浮洲。無德一類。伺求蕩滌。偶薄一飽而已。鬼住幽冥。人無聞見。重申廣引。證前後說。 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 七魘類。誑習因也。罔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故。幽者。昧自良心。暗地造奸。瞞人壓人。故其餘習遇幽為形也。魘者。睡中魘也。梵語烏蘇蔓。此云厭。字苑云。眠內不祥意。下云。猶如魘人。手足宛然。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梵語鳩槃茶。此云甕形。舊云冬瓜。神陰如瓜。行置肩上。坐便踞之。即厭魅鬼。又梵語彌栗頭韋陀羅。此云妙善。主厭禱鬼。往昔為獲名利。心懷異謀。多現不實。罔冐於他。令彼暗昧。不曉己事。洎受鬼形。憑昏托夜。黑裡壓人。令寐者魘伏。不能移動。下云。魔得其便。來為說法。謂佛法身即我肉身。父子相生。即是法身不絕。現在六根。即為佛國。是等愚迷。身命歸依。此名魘勝惡鬼。 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 八魍魎。因見習也。明者。見習。交明。邪悟諸業。以此私作聰明。無正慧故。精者。各尊邪師。各執己見。虛妄徧計。互違相反。取斷常邊謂為精極。故今餘習。遇諸精耀明靈以其為形質也。下云。此名天地山海風河土木龍仙。大名精魅。又云。此名日一月二。薄蝕精氣。金三玉四芝五草六。麟七鳳八龜九鶴十。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魍魎。川澤之鬼。家語。木石之怪。曰夔魍。魎夔。獸名。一足無角。魍魎似之。抱朴子曰。山精形如小兒。獨足。足向後善犯人。又獨足魍魎好學人聲。而迷惑人。越人謂之山魈。是也。前云。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各有徒眾。潛匿奸欺。稱善知識。 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 九役使。枉習因也。成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逼壓良善。冤成其惡。合讒賊人。強彼承認故。明者。一精明。休咎精明類。二明咒。咒詛厭生類。昔因一多明量度定人短。自他發明。證入人罪。故今餘習。遇精明咒以成其形。示祥示殃。降災降福也。役使者。枉人己豈直心。假術使彼曲從。勞神費思。憑虛搆架。感報三界符牒使者。陰陽直日功曹。江湖擔沙負石。祠廟走卒侍從。助成其事者也。 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十傳送。因訟習也。黨者。結黨成群。動公呈故。人者。訐露人過。發他陰私。必須牽引傍人為證見故。今感報體。仍還附人。而以種種私事。暗裡說向於人也。傳送者。如世有童子師。巫祝。樟柳神類。傳音送信。報吉談凶。耳邊發洩過未事也。乃至扶乩召仙。朱殿太保多是此類。 △辛三。結妄推無。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 先結妄。初三句躡前。是人者。究昔感報之來原也。人作佛天。人作鬼獄。三乘七趣。存乎其人。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今此獄鬼並隨人降升也。純情者。一舉重該輕。重指阿鼻。輕指無間。二情為墜本。業火者。一舉一攝餘。十中婬瞋訟火。貪慢詐水。枉怨石山。誑見風坑故。二舉因攝果。有間八情。無間九情。阿鼻純情。十習所感業火業水燒溺苦報。從此乾枯滅絕。而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三種地獄亦復出空。正脈謂。總表地獄因窮果盡是也。諸家解。純情墜落謂愛水下流。洞火燒乾謂燒乾愛水者。非也。上句明今。通二意。一約阿鼻純情。又二。初餘報所致。二前生善感。二約無間。一想出升有間。二想起上。問。此與七情三想餓鬼。同耶。異耶。答。異而不同。彼是異熟業感。此乃獄報畢升。異熟業者。如目連母。墮餓鬼道。遇蘭盆供。上升樂天。獄報出者。如光目母。獄畢為人。悅帝罪女。出獄生天。業道千差。降升萬別。非定一例順次說也。餘如前辯。 此下。業引。前問。佛體真實。何有鬼畜。為是眾生妄習生起。故此答云。自想妄招。循業發現。非離心外別有得也。 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若下。次推無菩提果也。妙明。心也。妙即空藏。悟則不被業纏。成方便菩提。如焦面鬼王是觀音大士。明即不空藏。悟則不受惑迷。成實智菩提。如無毒鬼王是財首菩薩。圓即空不空藏。悟則不遭苦縛。成真性菩提。如主命鬼王是無相如來。前問。餓鬼畜生等道。為復本來自有。故此答云。菩提心中皆如空花。又未歇迷。諸趣猶空。況悟心後。鬼豈有耶。 △庚三。畜趣因果。 梵語底栗車。此云畜生。牛馬猪羊雞犬。六畜也。為人畜養。不能自立故。梵語帝利耶瞿榆泥伽。此云旁生。亦云旁行。形旁行旁。負天覆身行故。三行四生。皆該在內。正脈曰。畜生亦有上趣貶墜。及脩帶瞋殺者。如龍王。迦樓羅王等。今亦順序而談。惟取從鬼來者。餘亦以意該之。文句云。七趣後有皆可趣畜。亦四差別。一下品十惡為因。直招畜報。二過去異熟業力。忽牽其報。三從地獄出。即償其報。四從餓鬼來。乃償其報。只此一趣復分上中下品。謂空行。陸行。水行。陸又三品。輕者人間畜養。重者土內不見光明。中者山林。智論。以三類攝盡。謂晝行。夜行。晝夜行。互相吞噉。 △中分四。辛初。躡前後起。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 鬼下。躡前。盡者。謂鬼趣業報。受苦已盡也。業指因。鬼約果。因窮果極曰盡。情想俱空者。謂阿鼻之純情無想。無間之九情一想。有間之八情二想。與鬼趣之七情三想。至此俱空。無餘剩也。如合轍明。 方於世間與元負人冤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 方下。起後。六情四想。為畜潤生。生於羽毛鱗甲類中。與前冤家對主相值。酬錢償命。還夙債也。前云。卵化濕胎。遞相吞食。汝負我命。我還汝債。惡業俱生。窮未來際。古德云。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償宿債。 △辛二。詳列十類。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 物。指過去前生業因。獄乃過去前生果報。怪鬼。過去後生餘報。貪物為罪因也。遇物為怪果也故。昔因貪習。獄出成怪鬼也。物銷者。所著之物毀壞也。報盡者。彼鬼壽命隨終也。怪鬼因亡果喪。名曰銷盡。上二句鬼業前盡。下二句畜報今生。生句。過去後後生因。有二。一者。鬼業七情中。損一惡情而成畜生六情。鬼業三想中。增一善想而為畜生四想。二者。正脈云。畜趣潤生。正取前造十習惡時。冤對無量。今為酬錢酬命。了此二種宿債。故受畜身業報。問。正脈曰。經言二空。亦但舊業餘習已盡。然非新起勝想。此亦一往語耳。釋有二義。一如慈童女墮火車獄中。發心代苦。罪報頓滅。鬼趣例知。豈無善想求上升乎。二鬼是七情三想所招。鬼報惡情善想。今既勢力已盡。故曰二空。非謂畜生六情四想及與宿債業惑。亦并空也。 多句。現在所招畜報。對下十人。即為當來後生報也。多者。大槩多分。非尅論也。梟。不孝鳥名。生食父母。及其養雛。雛復吞噉其父母。皆大怪事。前云。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類者。品數眾多。不止一種也。前云。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獍獸。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由彼人中謀財害命。鬼趣附物成形。今畜孚土成雛。是其餘習之惡。餘報之苦也。正脈曰。佛標酬債。此償何等。當知怪人怪鬼。並由貪習重者。多相傾奪。互為坑殺。此梟鳥等。乃是償斯債耳。謂彼獍梟。前食父母者。汝負我命。汝還我債也。後被子噉者。我負汝命。我還汝債也。黃帝詔人殺梟祭祀。後世捕梟轉賣。即為酬錢債也。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 婬習為因。報招風魃。旁為畜生。受咎徵也。凶衰曰咎。應驗曰徵。惡行所感。將有災變。先有應兆。如𪄲鴹鼓水。鶴舞多旱。鳩喚雨。鵲呼晴。江豚拜風。鼯鼠召人等類。又太華山。蛇名肥壝。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小次之山。獸狀如猿。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天下大兵。零陵山有石燕。遇大風起則飛。風止還為山石。鵂鶹鳥鳴則雨。眾鼠群雀荒儉之徵。異類實多。故云一切。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 詐因報為魅鬼。所依盡受狐類。畜死者。正脈云。為鬼附於妖獸怪禽。如棖鬼附虎。雞鼠成精等。今已壽終而歿也。狐狸屬。郭氏記曰。千歲狐為婬婦。百歲狐為美女。興妖惑人也。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 餐瞋習餘報。成蠱毒鬼。蠱報受盡。畜為毒類。即蚖蛇蝮螫。蜈蚣蚰蜒等。咀螯害人也。 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 怨習因招癘鬼。散殃作禍。疫癘報終為蛔。還潛身內。蛔蟯。腹中虫名。臟腑大小虫也。順則以消段食。違則成結蛔症。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 慢習氣惟憍吝。於人欠負必多。作鬼既受飢虛。為畜充飽償債。食類者。即六畜三行。可食物也。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 誑習夙因。暗為魘鬼。綿密幽掩報畢。畜招服乘一類。易曰。服牛乘馬。又服二義。一。服乘。如象輿。騾轎。駒輦。驢車等。二服被。如蠶綿。繭紬。𪕐帽。羔裘等。酬其欺誑誣罔債也。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應類。 因和見精明習。使作鬼為魍魎。雜附精靈物盡。畜為應時序類。如春燕秋鴻。曉雞夜犬。暑蜩寒蟬。乃至蟋蟀等。和者。合也。雜也。此由計因計果。計時計方。執斷執常。執身執邊。諸餘邪見所感。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徵。一切諸類。 枉因誣謗。明屈良人。鬼作咒明。呼召役使。明咒靈鬼報盡。畜生休徵諸類。如靈龜仙鶴。嘉鳳祥麟。日居金烏。月諸玉兔等。諸者。眾也。瞋語也。朱註曰。呼而訴之也。亦可作署曙訓。詩曰。日居月諸。出自東方。正咒感吉。作福降祥。多為休徵。邪咒招凶。作惡降殃。即為咎徵。故以諸類總結。正脈曰。此習此鬼。何幸為此吉慶畜耶。答。此鬼由業力故。雖被咒所驅使。遇三寶咒。銷惡罪苦。參祥善類。若遇邪咒。驅殺盜等。未必盡休徵也。問。此物酬何債耶。答。或被網羅售賣。籠繫玩好。或利益人。或相吞噉。此即酬其債也。如鵲噪報喜。鴉鳴報凶等。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 宿因黨人起訟。鬼還傍人傳送。人死鬼亡。畜隨人育。循者。遵率。馴順也。如貓狗。鵝鴨。猴鴿等。從人養育。馴擾不休。 △辛三。結妄推無。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酬其宿債。旁為畜生。 阿下。結前三趣業報。是等者。躡獄鬼二趣。前云情想俱空。約業因說。如上所明。今云業火乾枯。約業報說。前云。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也。是知地獄不獨業火。亦兼風等。又云。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無食無飲。是知餓鬼不獨業火。亦兼水等。水火如文。受氣。風也。無食。地種也。此單果論。若兼因果。前已開列。今云皆乾枯者。謂獄鬼二趣十習業報。火風水苦。受乾盡極也。鬼上為畜。為酬宿債。雖云情多想少。流入橫行畜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以償先世十習債也。 此等亦皆自虛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 此等下。推諸業果皆虛。上半。妄有。此等者。總指獄鬼畜也。四解脫經。獄稱火途。從火爇名。鬼稱刀途。刀仗驅名。畜稱血途。相啖邊名。雖因十習上中下三品所招業報。皆自迷頑妄想安立。如夢幻泡。非真有也。下半。真空。由自迷理為咎。貪瞋癡愛發生。若悟菩提覺性。諸妄悉銷隕矣。譬喻經云。有一梵志饑渴。從一善信乞飲。不與恨去。召鬼咒殺。羅漢愍之。語信士言。汝今夜早然燈。勤三自皈。口誦經咒。信士一夜念佛誦經。鬼莫能害。即發恚心。轉害梵志。羅漢曉庇。令鬼不見。梵志得活。信士悟道。報恩經云。摩竭大魚吞商賈舟。眾商念佛。魚還吐出。不遭其難。華嚴云。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佛法必得聞。清涼云。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如法華。八歲龍女海中受文殊教。即變男身成佛果矣。故此佛云。悟則妄緣本空無有。 △辛四。通前結答。 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瑠璃王。善星比丘。 三途惡趣已畢。三道善趣當升。故此通申。總與結示。欲今眾生轉惡為善。翻迷發悟。一悟自非他。二悟妄非真。分二。先躡前問難。 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 如是下。次出今答意。又二。一答自妄習生。如是。指寶蓮婬貪。璃王瞋怨。善星見枉。并諸眾生墮落三途十習惡也。自發者。本自循業所發現也。實該惑業苦三。自招。指業因。自受。指苦果。 菩提心中。皆為浮虛妄想凝結。 菩下。二答真心本無。妄想者。十習惡業想也。揀前外分。十戒善業想也。善屬輕清之淨。惡屬重濁之染。染如冰結。淨如水流。流結相異。濕性體一。寶蓮例於性尼。成羅漢果。璃王例於闍王。善星例於達多。地獄即入即出。皆成佛果。清涼云。一念幻惡。長劫沉淪。一念幻善。速登十地。在覺心中。若空花耳。問。書曰。作惡天降以殃。作善天降以祥。又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又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今云非天非人。何也。答。正脈云。眾生心中無所不具。倘自循何等業。即自發明何報。譬如米中。諸味皆具。成糖醋酒。隨人自造。不從他得。豈同世說自惹官刑。世人雖知禍是自招。猶執官刑乃是外境。今表三途皆惟自心。變現妄境。全如夢中。并無外物。故曰。非從天地人與。菩提心中妄結。彼韓歐等。謂佛私造。恐嚇於人。何曾夢見斯旨意耶。應知不但三途。現今目前大地山河。苦事樂事。皆虛想結。諸法自有自空。豈待造說云乎哉。 △庚四。人趣因果。 梵語摩舍喃。大論翻人。法苑云。人者。忍也。於世違順。人能安忍。孔子曰。人者。仁也。周書云。人為萬佛之靈。孔安國云。天地所生。惟人為貴。梵語摩賒。文句翻意。頂生王經云。諸有所作。先思惟憶念故。婆沙云。能息意。能脩道。得達分。亦莫過人。毘曇論云。何故人道名摩沙。此有八義。一聰明。二為勝。三意微細。四具正覺。五智慧增益。六能別虛實。七聖道法器。八聰利業生。剋論人趣。亦五差別。一是五戒及下品十善為因。直感其果。二過去異熟業力。忽招其報。三是從天仙等勝道中來。四是從四惡道中來。五從畜道升。乃償其報。今通二五類也。人有四洲。利鈍不同。正脈曰。人除賢聖示現。諸趣皆通。然其勝劣無量差別。富貴慈善似天。聰明脩煉似仙。剛暴似脩羅。愚癡似畜生。貧賤似鬼。囚繫似獄。相似不一。來處亦多。今亦順序而談。故偏取畜來者。餘並大意該之。 △中分三。辛初。躡前警起。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眾生還復為人。反徵其剩。 先越酬反徵其剩。復次者。復前次後。警一切人。不可仍前十習。蹈後重惡。又表佛意警惕世人。於諸畜類好待而不可過其力。止殺而不可賤其命也。從是二句。明本償先債。謂鬼為畜。酬債潤生。償滿即住。兩無交涉矣。 若下五句。因越分反徵。若彼受此酬者。在彼越分。過此所償本債。則此眾生復以情想均等而為潤生。還生人中。反徵先遠所過酬償債負餘剩之多數也。剩。有餘也。徵。索取也。情想均者。謂五分十習惡情。五分十戒善想也。正脈。問。酬滿壽終。或轉別生。則可無越。若酬滿而不死不轉。則凡人心何以知其當止乎。答。餵養不到。非禮苦役。食噉無度。是謂分越。於此不殺善畜。即為非分外過越矣。至於生死轉變。自有冥王主之。何須校慮也。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捨人身。酬還彼力。 如彼下。次互償業報難休。又二。一償力。復二。一有福力者人償。有力者。善業力勝而施仁義也。有福者。處富貴家而脩眾德也。彼。指負剩之人。下三彼字。謂彼前世之畜。人中酬還者。謂彼有力人。彼此欠負。耗散枉害等。彼有福人。彼此濫叼。橫取劫盜等。斯酬此人於彼畜時。越分剩多之餘債也。 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直。 二無福力者畜償。乘則不論輕重晝夜。役則非理鞭策驅使。食則不問水草饑飽。處則坑坎泥虫穢惡。斯償彼世畜生餘剩之業債也。人有四揀。一有德無福。善力者。二有福無德。富貴者。三有福有德。富貴力善者。四無福無德。貧賤不善者。如文可了。現見世有守分為善之者。反生逆子敗家。惡友耗財。怨家官訟。強盜劫奪。六畜災害。斯皆人中索彼餘剩所積債也。又見豪勢為惡之者。反生好子興家。義男得力。善友生財。外親幫助。六畜盛旺。斯皆人中還彼餘剩所有債也。如是彼此酬償。前後因果不錯。 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 阿下。二償殺。亦二。一於人中相誅。二為畜生相噉。結怨連讎。終無歇日。內分三。初結前力債易償。謂彼人反償餘直。元所欠剩。不過錢力二種。非欠命也。人則馱腳售銀以償錢。自供使用以償力。畜則乘貨負物以酬錢。耕田耘地以酬力。償足自停。易無難也。 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 如下。二正明負命難解。殺身食肉者。謂役力用錢。既酬足已。而復殺其身。食其肉。因此於人畜中相誅相食無歇。高下。強弱也。強則能食能誅。弱則所食所誅。胎卵濕化。互相上下。隨力強弱。遞相吞食。世有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妻殺其夫。弟殺其兄。春秋時見。皆是此類。前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十生之類。互來相噉。窮未來際。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除下。三開許佛法能除。奢摩。法寶。楞嚴止觀。藏心三昧。返妄契真。此明自力。正因得道也。佛出。佛兼僧寶。慈悲神通。不思議力。解冤釋結。此明他力。緣了佛性超脫也。捨此二途。難可停寢。以佛難值。自難成道。殺食生命。可不畏歟。問。經名徵剩。畜升為人。設不越酬。畜豈能人。答。一者。經順序談。取畜來者。二畜之六情四想雖盡。人之五想五情潤生。三過去異熟業招。四畜中厭苦欣樂。求人善想得升。如龍受皈戒。象銜花供。牛腰佛相。蛤現觀音。狐獻鮮鯉。犬報主恩。廣詳傳記。畜焉無善得生人耶。 △辛二。詳列十類。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 初句。通為警省。遠從人墮。近自畜來。業繫苦相。墜升五番。一失人身。累劫難復。汝與眾生不可不知。故云應也。彼下。別顯本類。上半因推過去。下半果報今生。彼者。總出過去因果。梟倫。直指前生畜報。倫。等。輩。序。類也。因彼去世貪物。果報為怪為梟。應上還彼償彼殺彼三字。酬足者。畜報六情四想業盡。酬償先債已足也。復形者。元因人道五想五業而墮。今還趣向情想均等。復其人道本形也。生有三緣。一畜債酬足。二應復人形。躡上二也。三復人徵剩。如佛標也。此三為人潤生緣耳。 癡顛曰頑。不識德義。毫無倫理故。參。雜也。合。混也。釋有三義。一宿世多生。誰無善惡。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故三途業盡。乘其宿善。復還人中。宿善有優劣。故人有高下。二人道受報。五戒十善正因所招。總報雖同。滿業各異。故分十種。三今此人道。從彼畜來。乃是餘業旁受。非正戒善業招。然既順畜旁善業感。由不正因。故言參合。下皆倣此。梟性顓蒙。本因食物。利令智昏。倫理不循。人參頑囂。禮義無識。性情不改。宿習然也。 彼咎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 異類者。依長慶本。天如解曰。咎徵本於妖婬。故餘習復為妖異。文句云。婬故妖異。所謂亂倫滅理。正脈云。旱時魃生。頂上口眼。形等小兒。及諸身根反常變異。況魃是鬼。今已人形。出必兆灾。仍咎餘孽。以婬亂移風易俗。傷化敗名。於人世中真怪異也。有本愚類。長水曰。始因貪欲。獄鬼魃形。畜應災咎。人復愚類。以欲多者不習別善。但專一境。故招愚鈍。頑愚別者。頑謂知善不從。罔受教誨。愚謂瞑然昏暗。識鈍難明。溫陵曰。魃以妖婬迷性。餘習愚鈍不智。合轍曰。魃為咎徵。人為愚者。由本貪婬。溺愛不明。事事皆成過咎。畜為咎徵。雖復人形。猶然愚癡昏鈍。事事不得精明。經云。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直解亦云。婬魃感咎徵者。欲愛本是鈍使。咎徵復有幸災樂禍之兆。非愚而何。故參愚類。今會通云。異愚皆可。隨意去取。佛以情理大分判云。婬魃咎畜。人生合當參預愚異一類。 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庸類。 昔因詐習。為魅為狐。天如會解云。狐以宿因貪惑。人則庸鄙無識。正脈本引。依之列釋。合轍云。魅為狐媚。雖復人形。惟是曲情飾貌。搖尾乞憐。諂世求容。不能自立。所謂因人成事。碌碌庸人也。文句云。多詐。故庸鄙可賤。直解亦云。狐魅讒賊由詐而發。詐本庸鄙之行。合參庸類。長水曰。因從詐習。鬼為狐媚。今為人趣。參在狠類。自用之徒。不受諫曉。補遺云。狠者。戾。性不調也。狐之猶豫。性不調矣。庸鄙之俗。固多毒害不仁。溫陵曰。毒以虫蠱自昏。故鄙俗無識。釋文別本。狐倫作庸類。毒倫作狠類。宋雕本皆互異。雷菴云。狐倫因於貪惑。當綴以庸類。毒倫因於貪恨。當綴以狠類。今謂狐習反狠。毒習反庸。是反對報。◎語曰。既順鬼畜餘習。宜依雷菴毋反。恐後疑議。註詳引明。 彼毒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狠類。 瞋習為因。報酬蠱毒。文句云。懷瞋。故狠毒不仁。正脈曰。害物無慈曰狠。合轍曰。瞋毒復為狠者。即是蜂目豺聲。剛愎自大。甘心奮毒以螫人。而不自知其非也。直解曰。含毒之物。人見畏之。餘習難忘。故參狠類。會解曰。毒倫為狠。亦其習之餘也。 彼蛔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 因本怨習。鬼作疫癘。乘衰附物為蛔。人復低微下賤。陋劣貧寒。卑污飄薄。雖親附人。人不齒錄者也。 彼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 虛驕之慢。報感餓鬼。由傲物而為人切齒。傍生食倫以充他飽。因逞氣而自無實能。人復柔類。為彼輕欺。既失威力。奚能奮發。無丈夫志。委靡不振。此猶空腹之餘殘耳。 彼服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誑魘綿幽。報償服類。今參勞者。由宿生負乘。僕僕不休。今還被人驅役。為牛馬走。勤苦不息。如農工民。獨養艱辛。所謂勞力者。事於人也。此亦誑罔餘習。正脈曰。經云酬足。非復酬債。祗為虫勞耳。文句又曰。誑他。故勞形酬債。直解曰。服乘之勞未盡。後二說。非也。 彼應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文類。 因從見習。鬼落和精。參於人道。微有文章。以邪見徧計。巧飾文詞故。溫陵曰。應倫出於精明。故文物不陋。正脈曰。通字義。解陰陽。流入文思。不偶人也。直解曰。見習和精。寒暄應序。今參文類。亦應序之餘輝耳。合轍曰。小有才情。通文合禮。與人應接。不失其序。非經天緯地之大文也。 彼休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 枉習業因。使作靈鬼。乘明咒力。捷報休徵。占卜禳星。神明福佑。經云。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人便恐動。心不自正。解奏神明。請乞福佑。今參明類。亦屬小慧。世智辯聰。知因識果。非仰觀俯察之大明也。 彼諸循倫。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 訟本依人。鬼為傳送。通達往來。前知後事。畜招循倫。率由人轉。呼喚隨從。今參達類。諳練世故。了達人情。非博古窮經之大達也。 △辛三。總結可憐。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 阿下。結牒人畜。是等者。咎等十畜也。畢酬者。酬債已滿無餘也。復形者。一三途報盡故。二生人徵剩故。 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於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皆下。總判業倒。惑業苦三。種現習倒。如惡叉聚。相續不斷。生殺者。一貪婬故相生。瞋怨故相殺。二徵債故相生。索命故相殺。此皆業緣會遇。苦報各自受也。此下許佛法度。除遇佛法解脫。否如汲輪互轉矣。此下。通諭可憐。身身相食。命命相誅。五道四惡。狂花亂生。佛眼觀之。痛哉為慟。合轍曰。天竺僧耆域。晉惠時來洛陽。諸比丘禮。域指支法淵曰。此菩薩從羊中來。又指竺法興曰。此菩薩從天中來。又僧曇翼。生時脅有雉毛。故稱名翼。因宿聽法華經。得脫雉身。然則人中五趣皆有。不止一類。人又不脩。復入三途。為鬼為畜。則得人身也甚難。失人身也甚易。故目此輩。真為佛憫。◎予註此文。係十月廿六午夜夢一畢善士。賜一羅漢圖。有趺坐者。有印手者。說法者。變通者。次前二夜。夢三世佛。金光晃耀。四壁懸像。或三聖。或觀音。梵僧授五佛冠戴頂。手持楞嚴梵本開示。所見彌勒。憍梵。勢至。觀音。四聖梵名並解。此因日疏本文。夜誦金剛三二十徧。精誠而致。得蒙三寶神力冥被。年雖七十五。六根猶輕利。故筆於此。覽者珍重。◎又前九月。戒子松崖。念佛拾字度日。十五前。預辭眾。至望午。偈曰。虛度光陰六十一。今在祇園直口說。天天刻刻念彌陀。到此方知真有益。語已。端坐而逝。人生於世。速宜念佛脩行。 △庚五。仙趣因果。 梵語茂泥。此翻云仙。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旁山也。莊子云。千歲厭世。去而上仙。趣者。到義。乃仙人所到之處也。前談人趣雖善。偏取畜來一類。初得人身。猶是下劣。今開仙趣。介人天中。中品十習善因所感。同彼修羅神王等類。亦名神仙。抱朴子曰。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不脩。而但務方術。終不得長生也。僧傳。純陀。西域人。年六百歲不衰。唐代宗從之。求留年之道。陀曰。心神好靜。今為塵境汨之。何從冥寂乎。若離簡靜外。欲望留年。如登木采芙蓉。其可得耶。陛下欲長年。由簡靜安神。神安則壽永。寡欲則身安。斯術已往。貧道所不知也。據此。脩仙亦以十善為本。離善不成仙道也矣。溫陵曰。仙者遷也。能遷人之形神。長生而不死者也。 △中分三。辛初。躡前標後。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 阿下。先躡前。從人者。有二義。一人無十習惡因。不受三途報來。直從人道脩仙脩天。超登四聖。二人因十惡。果轉三途。畜還為人。人又脩仙。故云復有。裴云。整心慮。趣菩提。惟人道為能。今既幸得人身。不佛而脩仙天。可不惜哉。前十類人。仙佛俱可發心趣求。無一不得。且以仙揀。一情多想少。頑愚也。二想多情少。文明達也。三情重想輕。微柔庸也。四想重情輕。狠勞也。頑能求道。積累陰德。脫彼蠅爭蟻逐。仙也。愚能求聰異人。出六欲網。天上無不識字神仙。庸能求昇舉霄漢。非轅駒檻鳥類。狠能求神力變化。祛妖伏崇。如純陽劍。微欲求富貴利達。指石為金。如黃梁夢等。柔欲求長生不死。煉藥燒丹。勞欲求點化人物。苦行通神。文求易寒暑。蹈水火。明求畫符咒。驅鬼神。達求御風雲。興雷雨。皆仙道術。◎脩仙若斯。佛天例知。有解不局前十類人。非也。又有解云。仙趣。人道所攝。次於天者。不持戒故。無定慧故。此說亦非。感應篇云。凡人有過。大小有數百事。大則奪紀。小則奪算。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求天仙者。一千三百善。求地仙者。三百善。設無戒善。豈成仙道。正覺。即菩提本覺真心。不生如來藏性也。不依者。謂不依此為本因地也。三摩者。即楞嚴正定。聞思三眛也。金剛觀察。奢摩密照也。 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別下。次標後。上二句明因。下三句結果。錯亂脩習。謂之別脩。邪妄想念。謂之妄念。執五陰身。中有性命。可以脩養。能令長生。久住人間。不知此身元是色雜妄想結成。縱留世間八萬劫數。終落空亡。阿含明迦摩羅仙。鬱頭藍仙。已度無所有處。得非想定。猶然不趣智慧。不趣涅槃。今背本有常住真心。焉能不隨妄想轉耶。存想。後五仙行便是用諸妄想。非銷落諸念者可比。固形。前五仙行便是妄認色身。非究竟堅固之比。此句。十仙總訣。 山林處者。華嚴十山王中。有一神仙山。此方洞天福地。崑崙閬苑等。純是仙居。即同分總報。有謂無別總報者。非。十仙句。總結。問。何以十仙。脩皆妄耶。答。有為貧病苦惱。學仙求富樂者。或為煙火飲食。學仙飡芝吸石者。為肉身臭穢。羽化登仙者。為氣血不足。煉氣還神者。為老死求不死術。為壽短求長生丹。避城市喧鬧。深居山谷。厭塵世應酬。逍遙物外。動止羈纏。求五通自在。有為濁染求無為清虛。如是皆為妄想而求。邪行而脩。豈若佛教。真脩正行自性定也。 △辛二。正列十仙。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彼諸生者。即指前二種人。一直從人道脩仙。二轉從餘趣為人學仙。六朝時。虎丘鬼答生公偈。做鬼今經五百秋。也無歡樂也無愁。生公教我為人去。只恐為人不到頭。縱然人登帝位。猶求仙術。長生快樂。如秦皇漢武。故此仙趣進不如天。退又勝人矣。此句。貫下十種。約人也。餘四句。約法。前半因。後半果。堅固者。堅久牢固。一期長年。無退轉也。調化飲啄曰服。百千藥料曰餌。去損存益。炮煉和合。丸散膏餅。保養榮衛。不休息者。吞噉無間斷也。食道成者。服食工夫得手。藥味道理成效也。地行仙者。雖然不忌煙火。由服延生之物。固元陽。駐頹齡。百體康壯。壽年延永。猶未得高飛遠舉。止於地上輕健捷行而已。若西域之阿私陀。此方之彭籛等。是也。殊不知法喜食。禪悅食。甘露漿。解脫味。飽飫法身。增長慧命者也。 又此十仙。前五是外脩。從地至天。皆約步履輕重近遠以分劣勝。行字皆作平聲讀之。後五是內脩。從通至絕。皆約道行薄厚淺深以定卑尊。行字皆去聲讀也。思知。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草木者。紫芝黃精。蒼朮白苓。菖蒲蔴仁等。草類也。松枝栢葉等。木類也。百卉五菓。根莖枝葉。皆名為藥。有助延年。盡可餐咽。異前餌者。不用烟火。生與熟為別耳。久服身輕。行步如飛。又或辟穀休糧。煉得身輕。似彼鶴飛鳳舞。升高越壑。故名飛行。又摸象云。前服餌曰食道。胡麻蓮芡類。食所常用。故止可引年。此草木曰藥道。黃精松栢類。藥所常用。故乃能輕舉。此說亦是。漢時劉晨阮肇。採藥天台洞。取桃實食之。飲澗水。流出一杯。中有胡蔴飯。遇二仙女。具饌甚甘美。留宿十日。及歸。已七世矣。◎無盡曰。草木之有靈者。如文殊謂張遇明。汝無禪定。不可學佛。賜汝長松。可做俗仙。殊不知阿伽陀藥觸之則根結皆消。隨往無礙。服之則萬苦盡除。壽命無量。得意生身。飛行自在也。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金謂五金金銀銅鐵錫也。石謂五石八石。崑崙山有五色石。女媧氏煉五色石補天。又石雖多。不出五色石。八色石也。一煉金石之藥。服之固形。如資中說。二煎五金。烹八石。接鉛汞。養丹砂。七返九轉大還之類。如諸家解。煉銀丹者。一硫黃炒硃砂。二栽砂七日。三養砂七日。亦名養火。四陰煉七日。五陽煉七日。蓋曰陰。開曰陽。六上明爐。過關七日。七洗母七日。八煉母七日。九交母七日。此用黑輭鉛。水銀白砒煉也。煉金丹者。謂黃阿鉛膽礬。雌黃石綠石。青大罐煉一晝夜。點銀成金也。故云七返九還。 化道有二。一化凡身而為仙骨。二變白石而為黃金。遊行者。一易形換骨。故得上下遊行。得大自在。二點石為金。故得遊戲人間。濟貧恤苦。如呂洞賓。何仙姑之類。唐雲房語呂仙曰。吾今授子黃白之術。濟世利物。何如。呂曰。所作庚辛。有變異乎。曰。三千年後還本質耳。呂愀然曰。誤三千年後人。不願為也。雲房笑曰。子心如此。三千功滿。八百行圓。仙道得矣。◎何仙姑。廣州何泰女也。年十四五。夢神教曰。食雲母粉。身輕不死。因餌之。誓不嫁。往來山谷其行如飛。朝出暮歸。持果奉母。後漸辟穀。景龍中白日昇天。殊不知。打開自己知見寶藏。證此金剛不壞之身。遊戲神通。淨佛國土無處不在。化度眾生。豈待化道成。然後遊行哉。洞山心丹訣云。吾有藥。號心丹。煩惱爐中煉歲年。知伊不變胎中色。照耀光明徧大千。開法眼。覩毫端。能變凡聖剎那間。要知真假成功用。一切時中煅煉看。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動。行也。止。靜也。行住以時。起居必慎也。又動則觀時消長。推步盈虛。靜則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氣精者。按摩調身。聚精運氣。定性安神。內傳。習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習漱口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抱朴子曰。胎息者。能不以鼻噓口吸。如在胎中然。莊曰。純氣之守。養生固形。老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圓成者。所謂煉精還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也。空行者。運用之精氣極神。故能遺形而涉空。挾日月。跨鶴龍。升騰乎四海之表。出沒於十虛之中。如此方列子御風之類。豈知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常寂滅相。一切法不可得。本性空也。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氣水曰津。涎沫曰液。又齒內泉涌曰津。唇邊涎流曰液。堅固者。口漱其液。喉潤其津。所謂鼓天池。嚥玉液是也。不休者。鼻則呼出吸進。口則吐故納新。氣足精充。本固質堅也。潤德者。能令水升火降。上和下睦。精既完備。形亦光澤。功行成德潤身矣。天行者。由其不食五穀。不交世欲。與天無異。故使肌膚若雪。顏貌如童。騰雲駕霧以逍遙。上天下地而無礙。若麻姑神仙等類。豈知自己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身口津液。悉與香水海一脈流通。不待固精。而後升成法性理水天也。此云天者。所謂遊行四天。去來自在。不離四洲十山等也。此方書明。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神仙所居等處。如張騫。尋河源至崑崙。見天宮之類。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精色者。服虹吸霧。飲露吞風。採日月之精華。飡雲霞之彩色也。哺咀曰吸。純精曰粹。由常飲以沆瀣氣味夜半寒涼之氣。咀以星斗精光。故能清虛日來。渣滓日去。精粹無塵雜也。通行者。神通功行成也。謂我精神流貫。而與造化交通。漢武內傳。東方朔遇黃眉翁曰。吾卻食。服精氣。三千年一轉。反骨洗髓。三千年一轉。剝皮伐毛。吾生已三洗髓。三伐毛矣。所以視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猶旦暮。同西域之五通神仙。貫金石。蹈水火也。豈知第一義天中。八萬四千天甘露味。恆沙性德。純粹精水。吸之。心光發宣。三明六通。況復自性靈明。照天照地。六根精性元明。徹古徹今。何假吸彼精粹而後通耶。法華解人心七渧甜水。和養精神。羅剎女鬼噉一渧頭痛。三渧悶絕。七渧夭亡。前但漱津嚥液。是不知內養也。不了太乙精故。天乙生水故。楞嚴明見聞覺知嘗齅精性。元依一精性天明發。經云。如來藏性中。性覺精明。今但吸外精色。是不知外養也。以不了先天元精故。性天真精故。◎下之內術內應混一合明者。例此二思知。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咒者。口訣手印。集福迎祥也。禁者。畫符捏劍。消災解厄也。術法者。仙術道法也。如張道陵之神咒靈符。秘訣密印。真誥仙丹。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祈雨法。必取潔土為龍。春青夏赤。季夏黃。秋白冬黑等。道行者。持咒既久。凝神不動。得其術力。一堅固其形。二能成仙道。三役使鬼神。四摧伏邪祟。五符咒愈疾。六律令雨晴。合轍云。西域多傳此咒。於井中持誦三年。自能從井飛出。正脈曰。咒棗書符以愈瘡病。禁毒驅魅以利群生。有濟世道心。故名道行也。不知佛頂般怛囉。六字明王。準提真言。是易老為少。轉凡成聖之心咒。勿依此密語靈詮為道。非正道也。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思念者。謂存想頂門而出神。繫心丹田而鍊氣也。思憶成者。仙書云。初繫心臍輪下。透尾閭。升夾脊。乃至上達泥洹。方以衝頂出神也。照行者。追憶十洲。緣慮三島。理二氣陰陽。陶萬品。澄凝精思。久而照應。所謂夾脊雙關透頂門。回光返照上崑崙。左繞瑤池右翠水。紫府玄臺入九層。廣成子云。至道之精。昏默杳冥。無視無聽。必靜必清。抱神以定。性體自正。毋勞爾形。毋搖爾精。慎內閉外。乃可長生。我守其一。中和玄凝。豈知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又不知如來藏性。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哉。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交。會也。遘。遇也。易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遘精。萬物化生。此以腎水為坎男。心火為離女。取坎填離。降火提水。令其交合。以成仙胎也。感應者。坎男離女。匹配夫妻。彈指之間。兩相感應也。此名水火既濟。陰陽和合。天地絪縕。乾坤交泰。所謂龍虎烏兎。乃至嬰兒姹女。彼此通脗。便能產藥而成丹。丹成而上昇九天矣。精行者。謂人身中有一點真精。即先天太乙之元精。老云。其中有精。廣成云。無搖汝精。一得此精。立時成道。盧顥請於裴航曰。兄得仙道。乞一言教。航曰。老云。虛其心。實其腹。顥懵然。航語曰。心多妄想。腹漏精液。虛實可知也。殊不知唯心真如。一行三昧。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地水火風。唯是見聞覺知精性本元。依一識精圓明清淨之體。雖終日行而不自覺。而別求太乙之元精以交遘。非妄而何。長水曰。世有採陰補陽之術。名為交遘。吸彼精氣。以固我身。此感彼應。故名精行。孤山引仙傳云。彭祖治房術。張道陵亦勸人行。◎正脈曰。用女子為鼎器。而採陰助陽。內教固闢為魔論。而仙道亦鄙為下品。此為投人之欲。狂迷者多惑之。正人君子絕口遠避也。真誥亦訶赤白之氣。實為穢惡之事。況天仙婬愛。豈類人乎哉。況前四五六仙。氣精津液。吸粹已成。何第九仙反治房術。行不淨行。婬穢採助。而不攝心內顧。以坎男離女。和合元陽。抱一守雌。乃令谷神不死。而天門開。成其剛健中正。純粹精行。大哉仙道者乎。◎交光法師闢之誠是。道經云。玄牝之門。是天地根。綿綿若存。谷神不死。豈在男女遘精哉。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變化者。心愛神通。種種變化。或水上行。或空中坐。或入瓶內。或處囊中。專精脩煉。一切世間化理境也。覺悟者。窮究物化。性之終始。五行生剋。四大隱顯。存想不休。心隨開悟。了法如幻。起大變化也。如莊子觀化。譚子達化。邪悟諸業。非正覺真悟也。絕行者。悟通化理。留形世間。移山倒水。改暑易寒。由其能大幻化。道行絕世。故名絕行。如劉根左慈等類。昔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先生。尹文曰。有生之氣。有形之狀。盡幻也。造化之所始。陰陽之所終者。謂之生死。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幻化。知幻化之不異生死。始可學幻矣。吾與汝皆幻也。何須學哉。老成子歸。用尹文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翻校四時。冬起雷。夏造冰。飛者走。走者飛。終身不著其術。故世莫傳。此之幻化是絕世行也。寧知不生滅心。合如來藏。故發真如妙覺明性。一多互現。大小雙容也哉。海印云。習出陽神。改形易質。故云變化。久而心通。故云覺悟。餘仙莫及。故名絕行。資中云。變化不息者。如尸解類。道家真誥云。道有陰度陽度。若煉形道合。呼吸純陽。秪自肉身。次第變蛻。蛻而愈妙。身入無形。所蛻之皮宛同蟬殼。解變之後。因無骸骨。緃塟墳塚。惟劍寫杖存焉。此陽度也。若陰度者。即為陸仙也。覺悟成絕者。謂絕於視聽。令如槁木等。◎昔韓湘子遇純陽。因從遊。登桃樹。墮死尸解。來見韓文公。公勉之學。曰。湘學與公異。吟曰。青山雲水窟。此地是吾家。子夜飡瓊液。寅晨咀綘霞。琴彈碧玉調。爐煉白硃砂。寶鼎存金虎。芝田養白鴉。一瓢藏造化。三尺斬妖邪。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有人能學我。同共看仙葩。公即為開樽。果成佳醖。復聚土。開碧花一朶。花間擁出金字一聯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公不解。湘曰。他日有驗。後公上佛骨表。謫潮州。途中遇雪。見湘來曰。公能憶花間句否。公嗟歎。湘出藥一瓢。與公曰。服一粒。可以御瘴。不久歸西。且當復用。◎陸法師云。凡道士道德為父。神明為母。清淨為師。太和為友。却老丹成金鼎。煉烟霞之彩。步虛聲作瑤天。發鸞鳳之音。尚論其人。歸真上品。◎宋張紫陽有一僧友。能入定出神。相語曰。今日能與遠遊。同往揚州觀瓊花乎。曰。可共處一室。相對瞑目。趺坐出神。紫陽至時。友先到。遶花一匝。紫陽曰。可折一花為記。少頃欠伸而覺。紫陽乃拈出一花。彼友僧袖手皆空。弟子問紫陽曰。我則性命兼修。聚之成形。散之成氣。所至之處。真神見形。謂之陽神。彼之所脩。欲速見功。直脩其性。不復脩命。故所至地無復形影。謂之陰神。陰神不能動於物也。◎上解出神。故引註釋。前後十仙。五對統收之。初對熟生藥。次對外內丹。三對內外養。四對外內術。五對內外應。如文可思。 △辛三。結判同輪。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 先結示因果。初四句。脩非正因。不依自己菩提正覺心脩。皆於心外取境煉故。是等。指十仙。煉心者。仙道雖云養性還元。脩心煉氣。實是心性依外形色境轉揀。非佛教。根器境界。色心諸法。皆惟自性藏心變現。此是總斷仙佛心性脩煉異也。又是等者。結上十種脩門各別。一二藥食法。三四丹火法。五六精液法。七八咒念法。九十交變法。煉心二字。示其操行總同。如持戒積德。救濟累功等。不正覺者。以不達自心真常。本性不變。三界唯識。萬法一體也。別得生理者。別求長生不老之理也。孰知死因生妄。生死俱非。而乃怖死留生。長生為得。豈識長僅勝短。生終待滅。安了無生之至理。本常之妙體哉。 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 壽下。次四句。報無實果。前一句約壽命。功成行滿。壽遠命長也。標指云。人間千萬歲。未及四空天一晝夜。先德云。饒他千萬劫。終是落空亡。安得金剛覺體。般若慧命。亘古亘今。無量壽耶。後三句約居處。深山。謂五獄百谷崆峒等。海島。謂四海三島瑤池等。絕人境者。仙傳。崑崙圃。閬風苑。有玉樓十二。玄臺九層。環以弱水三千里。世人俗子豈能到焉。吳興曰。人中煉心之業。別感仙趣之報。山海經云。崑崙之山。廣都之埜。軒轅之丘。不死之國。氣不寒暑。人皆數千歲。此亦眾私同分。非無定處也。 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斯下。後判同輪轉。初一句總判。十仙皆在生死輪迴數中。未出三界外故。壽雖千萬。但是後死。非真不死故。猶如松栢後凋。非真不凋也。次四句出所以。妄想。惑業也。身中本無性命主宰。迷執為有。生死俱如幻夢。妄起愛憎。不知真如藏心。性本無生。命還妄立。未超命濁。非妄想何。故黃龍斥為守尸鬼。玄沙訶為魂不散死人。一也。三昧者。謂佛性三昧。真如法界觀也。長水曰。今經尚斥二乘。不識二本。錯亂脩習。況仙道耶。以十煉法皆是有漏。退雖勝人。進不如天。縱有戒定。即戒禁取。外道邪定。二也。報還來者。妄想不真。終隨業報。福業報盡。墜餘六趣。以仙劣於天。天尚墮於獄畜。況於仙乎。經云。無想諸天八萬歲。福盡還歸諸惡道。三也。有三因緣。判不出輪。問。脩仙者云。釋教脩性不脩命。萬劫陰靈難入聖。仙釋脩煉何如。答。仙說性命。二俱非真。彼指身中神魂為性。氣結命根為命。故云單修性者。但得陰魂鬼仙。揀非陽魂神仙。無長生身形故。兼修命者。方得輕妙長生之身。而誇形神俱妙。安知佛所說性。是人本有真如藏性。乃為天地萬物本體。脩證此性者。豈但現諸妙身。兼現天地萬物。超凡入聖。成無量壽。得大自在受用。豈謂形神不妙一。◎問。昔有一僧。單脩其性。但煉陰神。如捕風捉影。仙家性命雙脩。是煉陽神。形神兼妙。如張紫陽約僧採瓊花。有無證驗為勝。答。帶父母軀。名陽名神。離肉身去。並陰並鬼。猶如睡夢神遊。安分彼陰此陽。既去同觀。何難於摘。僧不採者。遊戲觀翫故。守戒不盜故。無衒惑心故。不較勝劣故。況入定出神。禪流未著。法門呼為播弄精魂。鬼家活計。小乘不取。況大乘乎。若果有此僧。乃釋家外道。具眼高人。涕唾視之。否則道家妄為此說。以誣僧耳二。◎問。佛教無生。道教長生。經云。人中煉心。存想固形。別得生理。壽千萬歲。遊止山海。絕於人境。若不性命雙脩。何能形神均妙哉。答。無生。心性也。長生。身命也。真妄常變。可知。經云。不依正覺脩三摩地。內外邪正。可知。又云。煉心生理。報盡入趣。升墜生死。可知。徒安止於臭皮囊身。罔存留於長生痴想。哀哉三。◎問。佛天仙神四類。形神何等為妙。答。佛實真性真命。稱妙。餘皆妄性妄命。非妙。佛之無為法性。法身也。轉識成智。報身也。千百億應。化身也。如彌陀釋迦。菩薩三乘雖無分段。猶有變易。性命猶妄。無明未盡。生死尚存。變粗形為細質。易短壽為長齡耳。諸天界內。皆意識持。四空定果色。四禪六欲業果色。壽量增減。分段生死。性命亦妄也。夫天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況神仙性命豈能真能妙乎。仙則戒善無惡。神則正直聽明。對天為劣。比人為優四。◎問。較僧若何。答。僧有凡聖高下差別。聖則斷惑證真。窮理盡性。五分法身。智慧為命。無漏五蘊。住法性土。經云。因滅是色。獲常色等。凡則依法脩行。明心見性。各宗各教品位不同。律有戒身。禪以定身。講以慧身。合則止觀諦身。賢則法界觀身。相則惟心識身。性則真空法身。密則三密直身。淨則佛性體身。或六通。或三明。或八解脫。或十八變。轉凡為聖。成道證果。豈類仙道出神。陰度陽度。虛妄想相之可比哉五。◎問。請問古德幾人。答。誌公之於白鶴道人。黃龍之於純陽呂仙。曇鸞依行十六觀經。孫思邈請僧諷法華等六。◎問。爾今云何。答。予秉佛教。中脩自行。上弘佛道。下化眾生而已。曾於萬安橋。作瑜伽以超溺患。王心賢皈戒法而愈毒疽。屠世相幼男。施食以解怨害。金依仁侍衛。繫念以度親魂。總學佛行。不習出神也七。◎問。僧務脩性而不脩命。性為真耶妄耶。答。此有二種。一未出三界。性證真空。與言稱妙。惑習未除。奪言未妙。身同分段灰斷。形則非妙。二已出三界。法性土身。三空法性。分證稱妙。五住未盡。猶妄未妙。變易生死未斷。形身亦妄非妙。性脩真妄有殊。命雖不脩。報命隨感。性猶形聲。命猶影響。諸天上品十善。感報超勝諸仙。又北洲人在諸仙下。報命福樂反過於仙。因脩十善而感。並非脩命所得八。◎問。僧無命乎。答。八識為命。烏得云無。仙釋脩煉各異耳。僧則借假脩真。超越識蘊命濁。悟入藏心覺明真識。仙家戀假為真。堅固遺形。惟異長生。如帶殼蜒蚰。豈得自在大解脫哉九。◎問。何能性命俱真。形神並妙。答。依佛性命而脩。始得真常淨樂。然有三法。先明心見性。次稱性脩證。三功德資成。從性起脩。雖不脩命。真命實報。果感不忒。況形神不妙乎十。◎問。精氣。命也。神。性也。僧不脩命。不煉精氣猶可。心神為性。何總排斥。況佛形神極妙。茍不煉神。曷能至乎。答。佛成果後。謂其性命真。形神妙者。就仙言勝耳。其實佛果。離形神。超性命。以無精氣神也。佛法報身。不從父母胎生。有何精也。既不秉此愛欲氣息。有何氣也。轉識成智。出形色外。有何神也。仙家以識神為性。精氣為命。佛無此三。脩煉何益。言真妙者。寄世俗論。豈世間人仙神天。精氣神之可形容焉十一。◎問。仙家談命。固精氣神。脩性同釋。何排神識耶。答。仙談性情妙者。頌曰。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還同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東三。木也。我之性也。西四。金也。我之情也。南二。火也。我之神也。北一。水也。我之精也。性乃心之主。心乃神之主。是皆不出五行。惟一識神。然非如來藏性。真如心也。不斥而何十二。◎問。佛指何為命根。答。唯識論。煖息識三。連持為命十三。◎問。心耶。色耶。答。煖息。色法。識乃心法。色心連持不斷。結成命根十四。◎問。真耶。妄耶。答。色局妄。心通真十五。◎問。識何妄。答。相宗八識。生滅妄故。研下識陰命濁文。義自了。經云。想中傳命十六。◎問。識何真。答。性宗楞伽。名真識。本經云。如來藏中性識明知十七。◎問。識何通真妄。答。性宗信論。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梨耶識。本經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偈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故真妄雙通十八。◎問。惟心識觀。云何脩證。答。揀去其妄。選取其真。如分金爐。剔鑛存金。仙家識神。第六意識。尚非七八。豈可云真十九。◎問。仙家精氣神。心耶色耶。答。精液屬水。氣息屬風。神光屬火。皆色法。非心性。局妄非真。原人論云。心即轉識見分。氣是現識相分。從初業識一念。分為心境二分。五祖圭山大師判甚明矣二十。◎問。識心真妄。剖出甚難。求成佛道。累劫始得。念佛求升。不免病死。何如仙道。現得長生。答。亦約多生功滿。末後一生方得。推其前世。苦修不就。死亦多矣。豈人人初脩即現得哉。我佛六年。現成覺也。善財龍女。亦現證也。廣額屠兒放刀。亦現佛也。亦可例而推矣二十一。◎問。焉知初脩必不現得。答。初脩者。前世已成短壽業因。此生仙業未圓。仙骨未成。豈能現得。必宿世多生留心仙道。苦行功成。種長壽業。帶來仙骨。自然現求。遇仙點化。仙道現得矣二十二。◎問。今有談仙宗道者。謂非楞嚴十數之內。吾道天仙甚為高遠。答。既云天仙。在天下矣。縱與天齊。亦在界內。前云。十想飛天。九想飛仙。又十仙中。天仙居五。既三界中。何云高遠。古云。三花九煉功欠。天曹未許標名。四大五體報盡。地府難容轉限。人於父母肉身。不淨分段種子。欲獲一丹點化。便能輕舉延年。實非易易。縱或得之。亦不過暫為守尸之鬼。終落空亡之果。而云仙道高過佛道。不在十數。豈非謬乎二十三。◎問。仙宗書云。精有真精。非交遘之精。氣有真氣。非血氣之氣。神有真神。非神識之神。故三家相見。結嬰兒者。化精氣神以為大丹。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此以天地為鼎爐。日月為水火。陰陽為化機。取後天坎男離女。互相交遘。復還先天乾坤父母。謂之乾宮交點落黃庭。豈可以精氣神為言乎。答。任談玄妙。不出乾坤五行造化。煆煉識神。堅固妄想。圓成長生而已。既以生滅妄想為因。豈能契合佛之真常性命也哉二十四。◎問。云何南岳大師願求長壽仙耶。答。南岳具二種心。一丈夫心。如答志公語云。諸佛被我一口吞盡。又何眾生可度。二老婆心。如發願云。作長壽仙。見彌勒。求大乘。成佛道。通般若。依前一心。佛道有所不取。況仙道乎。依後一心。三途有所不避。況仙趣乎。幽溪判云。二心之中莫起後心。恐人貪生怕死。墜落見愛魔網。仙道無成。佛法又負。三惡何辭。學者誡之。雲棲記云。南岳應化聖賢。為求成佛發願。豈世人寶惜幻軀。希冀長生之比哉。愚者見聞。或起邪見。初學宜依今經。姑置南岳所云。准二師垂訓。學佛道最妙二十五。◎問。仙道符咒甚靈。釋教經咒難驗。何為棄仙投佛。答。佛法無驗。今古焉傳。古焚經壇事足徵也。唐代宗大歷間。道士史華。立刅梯。與僧觕法。奉旨選應。僧崇慧。常誦楞嚴咒。得力應之。華履刅上。慧亦躡升。往復無傷。慧乃命薪聚火於庭。慧入熖呼華。華慚汗迴避。帝賜慧號護國三藏。出僧史傳。何云佛咒無靈耶二十六。◎問。道書云。神仙金丹。同佛圓覺。然歟否歟。答曰。彼果以圓覺為所宗。會金丹而為圓覺。捨神仙而作金仙。二教一心。何彼何此也。但恐有言無旨。援圓覺為己助。雖曰同行。意負勝耳。不徒以劣均勝。且將以勝為劣。所謂無上醍醐翻成鳩毒也二十七。◎問。佛何亦稱大覺仙耶。答。諸佛菩薩。為度眾仙得名。維摩云。為五通仙人。開道諸群生。華嚴亦說。但佛說爐火。與仙道各別。謂佛毘盧遮那本尊。內證自覺法界心中。流出東方淨瑠璃界藥師光佛。左藥王。右藥上二菩薩。元氣生成六度萬行藥木。恒沙性德芝草。次復流出西方安養樂界無量壽佛。左觀音。右勢至二菩薩。真精結成五智八智知見寶藏金石。後復流出中方蓮華藏界釋迦文佛。左文殊。右普賢二菩薩。靈神鑄成一大聞熏金剛三昧鼎爐。中以不生不滅藏心丹。隨緣不變真性砂為母。下以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觀炭火燒煉。上面時常抽去生死煩惱之鉛。添上湼槃菩提之汞。寂滅壇地。四智室門。懸金剛般若經符。捻拂頂楞嚴咒訣。剛藏菩薩持降魔智杵。火頭力士執斬妖剛劍。而為外護。一心入禪那中。長養法身慧命丹胎。養火三七。三佛授記。交母成胞。百日。一乘初果初地聖胎始成。二百日。三果十地。三百日。四果妙覺佛地聖胎圓成。三三九轉丹成。服之。頓升第一義中。真勝義性天頂矣。即與毗盧佛齊肩。九十五種外道皈依。八萬四千妖魔拱手。法華云。最勝然燈佛。諸仙之導師。時有阿私仙為王說法華。湼槃。十仙成果。孔雀。諸仙護法。佛之真正玄妙靈丹。豈與今時仙道。虛妄不實假法煉丹。自害害人同哉二十八。◎上來二十八番問答。仙釋所要。故為細辯。學者慎思之。 △庚六。天趣因果。 梵語提婆。此云天。天然。自在。身。光。淨。樂。頂。首。尊。勝。十義。無為曰天然。隨意曰自在。相好之身。照耀之光。清淨快樂。住居顛頂。首出庶物。極尊最勝也。論云。天者。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文句云。身勝。樂勝。故名為天。茍非最勝之因。豈生最勝之處。故天上品戒善禪定以為因也。前云。純想生天。但有十習善因。而無十習惡也。正脈云。天與仙趣不同。世人仙天不分。而學仙者附濫於天。謂天皆彼祖仙。一以仙乃人身。而戀長生。最怕捨身受身。諸天皆捨前身。而受天身。豈其類哉。二仙處人間海山。皆非天上。四天忉利尚無十居。況上界乎。況色界乎。是知天為界內最尊勝流。迥非仙與神鬼之類。 評曰。彼謂諸天皆彼師祖者。西土婆羅門仙。皆以耆婆天。自在天。為師為祖。此土亦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十九天。妄謂無想頂極空處。又約處言。西域十山四河。此方莊子云。姑射之山。神仙居等。佛既分列天仙二趣。何可混濫。恐有淆訛。故重揀辯。 △中開二。辛初。正列諸天三。壬初。六欲。 須彌腰頂以至空居。共有六重天。悉有飲食。婬欲。睡眠三欲。故號欲天。其男女嫁娶妻妾。亦如人間。但諸天人皆無骨肉。亦無大小便利不淨。身放光明。無別晝夜。報得五通。形無障礙。色天以下。人世以上。六欲天為尊矣。 △中又分二。癸初。分欲重輕六。子初。四王天。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初句人。亦二。一直從人道脩天。二轉從諸趣。為人求天。故云諸世間也。不下。二法中。首句背覺。不求常住寂滅真性。出世佛湼槃樂。而以十善為因。希求世間諸天福樂果也。未下。循業。循諸天業而進脩也。前五句明因。後四句出果。未捨妻妾者。此人雖持不婬戒。而婬有正邪。自己妻妾為正。他人妻妾為邪。尚有正婬。邪婬則無。揀非學仙。不能離欲。邪正無定也。心不流者。非惟身不敢犯。而心亦無一念犯也。澄是水湛。鎣是金光。謂定水不動。慧光熌爍也。生明者。因有一分戒婬正心。正則欲念有節。意多收斂。戒則澄渟寂淨。鎣耀朗明。能使心地皎潔不污。光明洞達也。 不流。戒也。澄靜。定也。鎣明。慧也。為後天定慧源本。六天福因。十善全具。而加定慧。揀前仙類。九想一情等比。以學仙者身見最重。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孰知四大本非我身。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孰知緣影實非我心。妄希百千萬歲為自壽命。孰知長壽一彈指頃。縱令捨虛名浮利。持戒積德。亦不過欲固身形。貪圖長生不死而已。一朝報盡。還隨業轉。天則不然。智度論云。欲生天者須脩五福。謂不殺。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也。餘經又云。此天上品十善德感。或不殺戒增上功德所感。或一日夜齋戒力感。今惟約欲分者。此六總名欲天。婬欲為上。人道墜下三途者。貪婬為首也。人道昇上諸天者。戒婬為首也。人道求成三乘聖賢者。伏斷婬習為首也。故此六天。約婬重輕。分上下耳。又前不求常住。則無出世大慧。是三界通惑。此云邪婬不流。不脩出世戒定。是欲界別惑。 命下。上舉十善中。一不邪婬戒心為因。下感四王天福報也。人間命終。天上初生。捨人肉身。受天化身。如十二歲兒。於父母坐處。兩膝。或兩股。自然化現。即有寶器盛百味食。福多白飯。福中青飯。福少赤飯。食已身長。與餘天等。渴則器盈甘露。色亦如飯。入池沐浴。詣香樹下。枝條垂曲。取香塗身。衣具。莊嚴。花鬘。寶器。財物。末尼。車輦。果實。樂器。各有樹出。隨心而取。隣句。約處。離人間地四萬由旬。七金山頂。與日月齊。故云隣也。三光天子。是帝釋文臣。四方天王。是帝釋武將。日天宮殿。天金頗梨所成。月天宮殿。天銀青瑠璃成。日城廣五十一由旬。月城五十由旬。有五種風。吹輦轉行。天男女與眷屬等。在中受五欲樂。壽五百歲。子孫相承。滿足一劫。身殿接成千光。五百傍照。五百下照。如長阿含。起世經說。樓炭經。大星七百二十里。中星四百八十里。小星一百二十里。星是諸天宮宅。瑜伽論。大星十八拘盧舍。中星十拘盧舍。小星四拘盧舍。一拘盧舍六里也。阿含云。大星一由旬。小星三百步。磐法師云。星宿並是諸天宮宅。內有天住。依報所感。福德光現。 四天王者。住須彌腰。東面山腰是黃金埵。天名提多羅咤。翻持國。而為乾闥婆王。保護東洲。南面山腰是瑠璃埵。天名毗流離。秦言增長。而為鳩槃茶王。保護南洲。西面山腰是白銀埵。天名毘流波叉。翻廣目。而為諸大龍王。保護西洲。北面山腰。是水晶埵。天名薜室羅末拏。唐言多聞。為夜叉王。保護北洲。四天身長半里。衣重十二銖半兩。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壽五百歲。然亦有中夭者。死時五衰相現。四王各有九十一子。金光明云。四王共有二十八部鬼神。身量依俱舍。衣量依長含。壽量依毘曇。俱舍。及較量壽命經。餘如前引。   問。仙則煉心存想。持戒不婬。入於深山。行久成仙。天但不犯邪婬。後即升四王天。天尊仙卑。功行近遠。報施下上。屈申請析。答。爾誠學淺寡聞。安知佛經意旨。今為詳剖。汝疑自決。◎前仙。佛云不依正覺二句。十仙通惑。上句無慧。下句無定。不依正者。邪見外道也。不依覺者。迷佛菩提心也。不脩三摩者。違自佛性定也。別脩下四句。十仙別惑。顯無諸天戒善心也。不真曰妄。倒思曰念。即虛誑妄心也。操練曰存。緣境曰想。後云。煉心生理。十不休息。即身邊邪見也。堅久曰固。身命曰形。後云。十種堅固。希壽長年。又云。堅固交遘。不休成精。如是貪生。婬欲愛習。豈若天之正心不邪。別無十貪惡也。遊止山海者。怨喧瞋亂。陵人傲物。即瞋慢怨惡也。前云九想一情成仙。此一情中已具七矣。況十仙道皆心外取境。身著四相者哉。◎今天。佛云。不求常住。無佛智慧。不求真如藏心。湼槃佛性故。兼顯天之戒善。正知見心。揀非仙之邪迷痴見。不正覺想念也。未捨者。無佛禪定。不流者。具佛正戒。舉一不邪婬戒。如正法念經。法苑等典。一不殺戒。例餘十善戒行無不脩持。故云純想升天。揀非仙之想雜一情。如九遘中。仙則不較邪正。採陰補陽。無論久速。三五宵征。天則正而不邪。速而非久。一笑一視。交抱一頃而已。仙天豈不霄壤異哉。澄明者。因十善戒。而生天中諸定慧也。隣日月者。天則生物不息。恩澤無窮。護國安民。慈悲喜捨四方人物。揀非仙則厭喧避靜。躱入深山。不能博施濟眾。同受苦樂。單為隻身。長生不死而已。   上則已略明仙。十習具七。天一戒中。已具十善戒竟。次復以天十義。對仙十類。再為列釋。各別無混。◎一天然義。亦云自然。天則虛空無為。儒云。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老云。天法道。道法自然。非八仙之堅固思念。不息憶照。有為行也。◎二自在義。亦是徧至義。天則此界他天。行空自在。儒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非四仙之堅固動止。圓成氣精。但能飛空。而不至天也。◎三首義。易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仙落人物之中。天升上首。故天食酥陀。青黃赤白。如瑜伽論及餘經說。仙但服餌。如菊茶蔴飯。雪藕冰桃。此等食道名地行仙。起世經亦云。人仙。粗分食。六天。細分食。色空天。法喜禪悅食。天上仙下。可知。◎四頂義。書曰。博厚配地。高明配天。天則上品善果。住居高頂。頭等精色。仙則中品善因。處在山海。吸粹始通而已。◎五勝義。語云。惟天為大。故天勝仙劣。又云。天之為天也。純亦不已。前云純想為天。九想一情為仙。如一貪生固形情中。即具十固貪情。謂貪餌。草。金。動。津。色。咒。念。交。變也。又一虛誑煉心想中。亦具十不休息妄念。謂食道。藥道。化道。乃至感應。覺悟也。次一別得生理。身邊邪見識內。亦含十邪見取。謂地飛遊空。乃至精絕行也。再一瞋慢休止深山情內。亦含十種瞋慢山林海島處也。仙一情中雜染如此。至論天也。一不邪婬戒中。十善十戒皆具。如華嚴十善業道。業報差別經說。雜含。齋經。並明八關齋戒。生六欲天。又須具脩五念五法。謂念佛。法。僧。戒。天。及信罪福。受齋戒。聞善法。脩布施。學智慧也。既一戒德。中正精純。餘諸戒德無不純潤。故天第一最勝。而仙但為天上眾侶。遜讓天一籌也。◎六尊義。易曰。天尊地卑。老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則高美。若天不及。仙中咒禁術法。豈及天中善法堂前。般若經法。尊勝咒訣。故天地之道真常。日月之道真明。而仙道術法豈能久常而恒明乎。尊卑可知。◎七身義。毘曇云。欲界六天。身皆四色。初受生時。若見紺花則身紺色。赤白黃花。身色亦然。瑜伽論云。諸天形色。殊妙適悅。其身內外。皆悉清潔。無有臭穢。若人身內。多有不淨。塵垢筋骨。脾腎心肝。彼天皆無。復有飲樹。流出種種甘美之飲。又餘經云。諸天欲飲。甘露盈杯。百味俱至。豈若仙之凡夫肉身。採摘松腴栢子。靈芝仙草。戀遺形耶。◎八光義。長阿含云。螢光不如燈燭。乃至火。不如四王宮殿衣服身光。智度論云。欲界諸天。以燈燭明珠等施。及脩戒定等業清淨。故身常光明。不須日月所照。豈若仙之點石為金。遊行化道。身無光耀者乎。◎九淨義。因果經云。天人身淨。不受塵垢。有大光明。心常歡悅。無違意事。由持不邪婬戒。及十善戒。淨明法故。智論引經云。若人布施持戒。清淨小勝。厭患家室。好聽經法。供養善人。生四天王處。餘五天例知。豈似仙之交遘。採補填取。不斷婬機。不淨欲習哉。◎十樂義。瑜伽論云。天欲受用樂時。隨欲隨業。應其所須。來現手中。又彼諸天眾妙五欲。甚可愛樂。惟發喜樂。常見可意色。常聞歌樂聲。常齅微妙香。常啖美好昧。恒觸最勝觸。常為是樂。引意度時。恒無疾病。亦無衰老。又此或自化樂。或他化樂。豈比仙之堅固變化。覺悟成樂。名絕行耶。   上統十四。料揀高下。又湼槃明天五義。一晝。天上晝長夜短。二無愁悶。常受快樂。三明破黑暗惡業。黑暗悉除。善業明朗顯故。四吉祥無凶災。五日。天光如日明故。婆沙論八義。謂最勝。最樂。最善。最妙。最高。光明。恒照。恒游戲故。瑜伽十義。謂身。殿。食。飲。衣。乘。寶具。花鬘。香。樂。皆非人世能及。而十仙道豈及三界天道也哉。仙之虛而不實。屈者非屈。天之約而原泰。申者又申。疑難宜冰消矣。   問。無為道理。人天三教。有差別否。答。人君恭己正南。無為而治。如魯論。天道不見而章。無為而成。如子思說儒道。寂然不動。無思無為。如易繫。仙道。恬憺寡欲。虛寂無為。如老子。統約理境。佛道。真心常住。法性無為。約心性說。   問。出世四聖。對世人天。脩證云何。答。人則五戒。欲天十善。色天四禪。空天四空。聲聞羅漢。戒定慧學。脩四諦觀。苦為初門。趣寂無為。辟支緣覺。十二因緣。集為初門。還滅無為。菩薩賢聖。六度萬行。道為初門。覺性無為。如來佛果。一真三覺。滅為初門。湼槃無為。揀非人道有為。天道虛空無為也。   問。五乘教人云何。答。小教二乘人。諦緣觀。證我空無為性。大乘分教相宗人。唯識觀。證我法二空性。如教空宗人。無相觀。證三空無為性。一乘性宗終教人。藏心觀。證真如性空無為。頓教人。真性觀。證寂滅性空無為。佛乘圓教人。法界觀。證一真法界。第一義性空無為。五教四聖。並人脩證。豎出橫超。隨機宜便。故般若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汝疑仙勝於天者謬。仙尚不及於天。況羅漢菩薩。上以至佛乎。人謂仙道勝佛。迷謬甚矣。   正脈。問。轉生何反勝於長生。答。十仙長生。如補澣舊衣。終無殊勝。諸天轉生。如脫弊垢之衣。而換珍繡之服。勝劣天淵。愚夫狃於戀身鄙習。倒謂長生為勝耳。況天化身殊妙。豈同仙之胎身穢惡也。   問。仙可成佛耳。答。六凡四聖皆惟心造。仙著仙境為樂。福報盡墜惡趣。仙若回向出世。心天升天。心聖成聖。樂二乘則羅漢支佛。樂大乘則菩薩。樂一乘則佛果。如洞賓之於黃龍。十仙之於湼槃。仙道既爾。天道例知。 △子二。忉利天。 於己妻房。婬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 於下。先因。妻者。揀前正房一妻有妾也。微薄者。減少疎淡。揀前不捨恩愛。頻數濃厚也。淨居不全味者。戒善定慧學勤。間有一念正婬欲心起時。忽起忽滅。而無多念始終全分。揀前但邪婬味心不流逸。妾念猶多動也。 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命下。次果。超日月者。高過四萬二千由旬。人間頂者。居須彌頂。離人間地。八萬四千由旬高故。梵語忉利。此翻三十三天。四方各有八天宮殿。并中間帝釋天王宮殿。並列而居。故名三十三天。正法念經云。一住峯。二住山頂。三善見城。四鉢私陀。五住俱吒。六雜殿。七歡喜園。八光明。九波利樹。十險岸。十一稚憸岸。十二摩尼藏。十三旋行。十四金殿。十五鬘影處。十六柔輭地。十七雜莊嚴。十八如意地。十九微細行。二十歌音樂。二十一威德輪。二十二月行。二十三閻摩婆羅。二十四速行。二十五影照。二十六智慧行。二十七眾分。二十八住輪。二十九上行。三十威德顏。三十一威德炎輪。三十二清淨。中帝釋天。堂閣名皮禪延。城內七市。米穀。飲食。衣服。眾香。戲女。工巧。華鬘。各有市官。天子天女往來貿易。雖作是事。無取無與。脫欲所須。便可提去。是善見城又有天州。天縣天村。周圍遶布。城外四面四苑。東眾車苑。諸天車乘。南粗惡苑。諸天戟器。西雜林苑。雜受欲樂。北喜林苑。極樂喜見。又東北圚生樹。花香順風百旬。逆風半百。西南善法堂。議論人世善惡諸事。此亦舉一持不婬戒。以例十習戒善皆具。正法念經云。持不殺戒。得生四王。不殺不盜。生忉利天。齋經云。一日一夜。八關齋戒力感。華嚴。業報等經。亦明上品十善所感。雜阿含云。施勝妙衣一。及愛念物二。施眾妙香三。施諸美食四。不殺生五。不貪嗜六。不懈怠七。節飲食八。施貧人食九。執節卑遜十。或見僧尼。聞佛正法。一宿受齋戒等善因。並生天上。宮殿隨身。身皆金色。受天勝樂。瑜伽論云。天有四種宮殿。金。銀。頗胝。瑠璃所成。種種文彩。窗牖羅網。末尼綺鈿。周匝放光。共相照耀。智論云。昔婆羅門。姓憍尸迦。與知友三十二人。共脩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憍尸迦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淨名疏。昔迦葉佛滅後。有一女人發心脩塔。報為天主。三十二人助脩。報為輔臣。中阿含云。本為人時。布施飲食。燈明錢財。故名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於一座間思千種義。故名千眼。三十三天為主。故名因提利。長阿含云。於諸佛所。淨脩梵行。命終生忉利天。增益五福。謂壽。色。名稱。欲樂。威德。忉利天身長一里。衣重六銖。人間一百年為一晝夜。壽一千歲。亦有中夭。死後五衰。一頭上花萎。二腋下出汗。三衣裳垢染。四身體臭穢。五不樂本座。佛譜云。忉利天身皆長百五十丈。惟帝釋身長三百丈。由是過去偏脩恭敬業故。瑜伽論云。忉利天身。自然光曜。暗相若現。乃知晝去。夜分方來。便於天妙五欲游戲之中。懶惰睡眠。異類諸鳥不復和鳴。由此等相以表晝夜。 問。忉利地居。未能空居。由不脩定。經無定意。云何以定釋前二天耶。答。前云邪婬不流。若無定心。何令性靜神逸。溫陵曰。猶能窒欲。使愛水不流。湛性澄瑩。次云。婬愛微薄。戒也。淨居。定也。不得全味。慧也。薰聞引智論。三味。一出家味。二讀誦味。三坐禪味。今是坐禪淨居得味。故於欲愛不味著也。迹知四王忉利。並已創脩欲定。但居始初分地。然成粗細住境。而在夜摩兜率耳。非前二天絕無定也。如經文細察之一。又正法念經。明帝釋是須陀洹初果。不入六塵欲流。而入法性聖流。非定而何。瓔珞經又云。帝釋功德眾行。當於普忍界中作佛。准天帝釋具戒定慧。汝何以前二天。竟作凡天觀耶二。答問通妨。兩番審明。 △子三。燄摩天。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 先因脩。上二句。戒善心重。不逢欲境。婬念不生。彼此相逢。欲心忽動。然亦暫了一時念耳。實無留戀交情。去即釋然。不復追想也。下二句。禪定心輕。動少靜多者。戒動婬念減少。欲定靜心益多也。前後對揀。四王動多靜少。忉利動靜均半。亦可初天動而無靜。次天動多靜少。三天動少靜多。四天靜而無動。故此天中不但專行戒學。兼學坐禪。欲定勝前。已得粗住境也。 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燄摩天。 命下。次果報。據正法念經。不殺不盜不邪婬。戒功德增上。能生此天。準餘經論。亦是上品十善。兼學坐禪。粗住欲定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諸功德所感。空中安住者。此上四天俱名空居。空中有地如雲。高過須彌山頂一倍。以燄摩天定力勝前婬戒地故。日月照不及者。離忉利天八萬由旬去人間地十六萬由旬。以前戒光不及此定光故。自有光者。諸天人等。身衣宮殿光明相接互照。此天戒定二光增勝。慧光亦從心增明矣。 梵語須燄摩。此云時分。時時唱快樂故。論云。隨時受樂故。或云。受五欲境。知時分故。清涼云。須夜摩。唐翻善時分。又翻妙善。須者。善也。妙也。夜摩。時也。大集經云。此天用蓮花開合。以明晝夜。又云。赤蓮花開為晝。白蓮花開為夜。故知時分。隨此時別。受樂亦殊。身長里半。衣重三銖。人間二百年為一晝夜。壽二千歲。中夭死衰如前。後諸天中例知。問。諸天欲事有差別否。答。正脈偈云。四王忉利同一道。燄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相視他暫視。此是六天真快樂。俱舍頌云。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阿含云。四王交。忉利抱。燄摩相近。兜率執手。化樂熟視。他化暫視。起世經云。四王忉利。根到暢適。但出風氣。夜摩執手。兜率憶念。化樂熟視。他化共語。魔王相看。立世論云。四天忉利須和合。夜摩相抱兜執手。化樂共笑他相視。前重後輕樂似有。◎問。與人同異。答。世間女人以觸為樂。男子不淨出為樂。欲界諸天泄氣樂。有天至死無欲者。如諸經論。 正脈。問。空居諸天。宮殿池樹皆何所居。答。雖無地界。然七寶瑠璃與大地無異。但欲下時。即虛豁無礙。例如人間大地。聖賢天仙神鬼皆能上下。虛豁無礙。經律異相云。燄天宮殿。為風輪所持。在虛空中。衣從樹出。明淨光曜。有種種色。身體有光。不須日月。由宿身口意善。燈燭明珠等施。持戒禪定等業。生燄摩天。忉利天光所不能及。出長阿含。樓炭。華嚴。及智論等。 △子四。兜率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 先因。一切時靜者。謂於一切時中禪居清淨。欲定又勝於前。細住境也。較前三天。此天靜而無動。望後二天。此但身靜。下品也。化樂天但心靜。中品也。他化身心俱靜。上品也。又以定慧對較。三天定而無慧。四天定多慧少。五天定少慧多。六天定慧均等。問。四王尚云瑩明。夜摩何云無慧。答。前天。二三微薄。後天。五六濃厚。可謂慧無矣。應觸未違者。在我全無一念婬心。在彼婬境自來強逼。我不能拒。應酬彼觸而已。較下樂天嚼蠟。此於交時。不能無味者也。 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 命下。次果。二。初別明。又二。先外天。上升者。高過須彌二倍。升上忉利天。十六萬由旬也。巧妙曰精。細絕曰微。此天境妙。非比下天粗疎境界。以下界天。人心惟危。雜染粗濁。揀顯此天。戒善定慧道心。純一精細。微妙絕美。毫無穢惡也。不接人天境者。此天離人間地。相去三十二萬由旬。有地如雲。於上安住也。此四句文。正明彌勒二院之外。而有業報一天。乃有漏業果所成。是為總報天也。脩十善等業者得生彼處。以是有漏果故。三災可壞。雖然同居一天。若以總報望於外院。尚如仙凡之隔。況內院乎如合轍解。故此上升精微。不接下界。通指一天言也。 乃下。次內院。即補處菩薩所居住也。乃至者。超略詞。劫壞者。成住壞空四劫數中。第三名也。三災者。水火風大三災也。火燒初禪。內有覺觀火擾亂故。水淹二禪。內有喜水擾亂故。風括三禪。內有出入息風擾亂故。不及者。謂縱劫壞三禪。而菩薩院處。三災不到。未嘗壞也。此二句。兼明補處寄居之地。乃無漏報土。是為別報天。若五那含之寄居四禪也。此有內院外院總五十重。每一重有五百億天宮。內則四十九。外則一也。彌勒菩薩所處大摩尼殿。居其中焉。以是過未聖人。後得智所現故。上生經云。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是也。已具三品九類行者。念念發弘誓願。得生彼處。以無漏力。三災不及。至外一院。由第九品中一分不精進者。所生之處。七日已後。彌勒菩薩放光雨花。引入內院小摩尼殿。尋為說法。發起精進力故。然後引入末底內院。如雷菴明。又經律異相云。兜率天宮。風輪所持。在虛空中。王名善喜。後身菩薩多生此天。下天放誕。上天闇鈍故。◎智論云。下地結使厚濁。上地結使數利。兜率不厚不利。智慧安隱。又下地命短。終時佛未出世。上地命長。壽數未盡。佛又過去。此天時命等故。又佛居中道。兜率於六天為中故。◎問。何為不通總明。而分外天內院耶。答。前文接上。一切時靜。上升精微。故屬外天。凡夫報生。三災劫壞。有漏業果故。後云。乃至劫壞。三災不及。故屬內院。聖人補處。三災不及。無漏報土故。◎問。何不獨明本天。而又因總顯別耶。答。凡聖有殊。漏無漏別。今雙明者。佛欲借兜率天徑。令進升菩薩補處。假欲界定行。令超脩四禪那含。例彼華嚴。地獄蒙光。天子上生兜率。頓圓十地。經意本如是也。◎問。云何求生。見彌勒耶。答。一上品十善。二慈悲喜捨。三大乘禪定。四發願求見。以此四法。脩行無間。一食繫念。七日得生。玄奘三藏云。同居欲界。其行易成。審昔三菩薩日觀脩升。是也。 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如是下。二總結。梵語兜率陀。智論云。秦言妙足。西域記云。覩史陀。唐翻知足。於五欲境知止足故。舊云兜術陀。清涼疏翻喜足。佛地論云。後身菩薩於中教化。多脩喜足之行故。得少意悅為喜。更不求餘為足。准諸經論。此亦上品十善。欲定細住所感。正法念經。身三口四。七支戒品。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功德力。能生此天。身長二里。衣重一銖半。人間四百年為一晝夜。壽四千歲。經律異相云。飲食。衣服。歌舞。身色。光明。勝前燄天。 △子五。變化天。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 我下。因也。勝前有二。一者。不但有應觸來。猶順從之。未能無心。違戾不應。而且我今超前少欲。亦且無心。揀前有心。未免應觸行欲事也。二者。不求自至。名曰橫陳。謂有婬境現前逼拶。力不自由。我實究竟無心。故全無味。如嚼蠟然。宋玉賦云。怵惕之心兮。徂之床。橫自陳兮。君之傍。合轍曰。橫陳者。橫列於前也。司馬相如賦云。花容自獻。玉體橫陳。詩云。迴眸百萬自橫陳。蠟性本淡。嚼實無味也。此以二意勝倍於前。由成欲界中定。進脩未到地定境也。未到定者。亦云未至。由其未入根本定故。止觀云。若端坐攝身。調合氣息。泯然澄靜。身如雲影。虛豁清淨。而猶見有身心之相。是則名為欲界定也。從此已去。忽然不見欲界定中。身首衣服床舖等事。猶如虛空。冏冏安隱。身是事障。事障未來定。障去身空。未來定得發。是名為未到定相。此名化樂他化二天因果。 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命下。果也。越化地者。地。處也。越化二意。一超越下天報境。二自能變化樂具。亦可。一超越下天無化。二自居化樂之地。意謂下界諸天各有報境。福隨厚薄。於五欲境未自在故。生此天者。福皆濃厚。自能變化五欲境故。隨意受用。高兜率天三十二萬由旬。離人間地六十四萬旬矣。樂變化者。梵語須湼密陀。法苑。須洹密陀。此云樂化樂。其自所變化諸五欲境而受用故。亦云善化。清涼引論云。樂自變化。作諸樂具以自娛樂。又但受自所化樂具。不犯他故。名善化也。瑜伽云。變謂轉變。變粗為妙。化謂化現。無而忽有。謂彼諸天唯為自己。非為他故。而自變化諸欲塵境。或尼摩羅。智論。秦言化自樂。謂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此是上品十善。兼成欲界中定所感。身長二里半。衣重一銖。人間八百年為一晝夜。壽八千歲。經律異相云。化樂天宮。風輪所持。在虛空中。有地如雲。王名善化。相視成欲。三法度經云。共語成欲。正脈云。此天心拘自化。因果俱劣後天也。 △子六。他化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 初因勝前。亦二。一者。不但應汝行事。而且戒定持心。一意希求上界。絕無餘念好樂世間情欲之心。但隨世間。權同夫婦。行有妻室事而已矣。二者。不但味如嚼蠟。而且行夫婦事。燕婉交合之際。了不干涉。毫無沾染也。經律異相云。暫視成欲。三法度經云。共女相視成欲。起世經云。他化共語成欲。樓炭經云。但念便成。則此一視一語一念。即是行交超脫意耳。以此二意倍勝前天。由成欲界未到定境。進脩初禪根本禪定。離欲麤散。求升色界天也。 命終之後。徧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命下。二果。化無化者。化即第五天。雖有異熟報境。樂自變化受用故。無化。即下四天。四天用異熟境。不能自化五塵。受用娛樂故。高過前天六十四萬由旬。去人間地一百二十八萬旬矣。他化自在者。梵語婆舍跋提。勝前亦二。一此天他化。勝前自化。二此天因心超豁解脫。勝前心自化果。清涼疏引論云。令他化作樂。具以自娛樂。顯己自在故。瑜伽云。由彼諸天。為自因緣能變化樂。為他因緣亦能變化。故於自化。非為希奇。用他所化欲塵。方為富貴自在故。或云波羅尼蜜。智論。秦言他化自在。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亦名化應聲天。俱舍云。樂受用他所變五欲境故。以有自在力。遣他變化。而自受用故。經律異相云。他化天宮在虛空中。有地如雲。亦為風輪所持。王名自在。轉集他所化。以自娛樂也。又名愛身天。於欲界中獨得自在。飲食衣服玉女。事並同前。光明勝前樂天。此亦上品十善。兼成未到地定所感。身長三里。衣重半銖。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一晝夜。壽一萬六千歲。   問。台家別行疏云。欲界頂天即魔王天。然歟否歟。答。事理不然。欲頂二天。一正天。他化自在也。二魔天。瑜伽云。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天宮。即他化自在攝。經律異相引阿含。樓炭等經。智度論等。明魔天宮在欲色二界中間。魔天猶如石磨。壞諸功德。城廣六千由旬。宮墻七重。一切莊嚴猶如下天。身無骨肉。不淨便利。天女不產。無盜賊侵。不說自他善惡。安立圖引因本經云。梵王天下。有魔羅波旬宮。在他化天上。魔天衣重半兩。六十四分之一。壽三萬二千歲。前觀音現自在天身。前云。上品魔王。下云。此名住世自在天魔。又云。發邪思因。立熾塵果。背湼槃城。生天魔種。智論云。天子魔。欲界主。深著世樂。故生邪見。憎諸賢聖湼槃道法。湼槃經。四依菩薩。驅逐魔云。天魔波旬。若更來者。當以五繫。繫縛於汝。準知他化魔天。各自一類分也。   問。身量壽量。諸說同否。答。經論各別。隨情取捨。一經律異相云。四王。身長半由旬。衣長一由旬。重十二銖。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天一日夜。五百歲即人間九百萬歲。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男婚女嫁。交成陰陽。忉利。身長一由旬。衣長二旬。重六銖。壽一千歲。人間百年為天一日。計人間數。三千六百萬歲。相近氣成陰陽。燄摩。身長二旬。衣長四旬。重三銖。壽二千歲。人間二百年為一晝夜。計人間數。一億五千二百萬歲。抱成陰陽。兜率。身長四旬。衣長八旬。重一銖半。壽四千歲。人間四百年為天一日。當人間六億八百萬歲。執手以成陰陽。變化。身長八旬。衣長十六由旬。重一銖。壽八千歲。人間八百年為一晝夜。當人間二十三億四千萬歲。熟視成陰陽事。他化。身長十六由旬。衣長三十二旬。重半銖。壽萬六千歲。人間一千六百年為天一日。當人間數。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暫視成其陰陽。教乘法數。依阿含經。亦同此說。◎二文句佛譜並云。四王。身長七十五丈。約周尺等。一拘盧舍四分之一。忉利。身長一百五十丈。半居盧舍。惟帝釋身長三百丈。一拘盧舍。與兜率身相等。燄摩。身長周尺。二百五十五丈。兜率。身長周尺。三百丈。化天。身長周尺。三百七十五丈。他化。身長四百五十丈。   此上二說。恐人驚疑不信。故疏不引。疏文獨依法界安立圖者。事理相當。見聞生信。故引證釋。今重出者。慮後有諸閱彼研此。未免淆惑。復為判決耳。 △癸二。判欲界名。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 如下。先總判。動含二意。一出前人仙散動境界。六天具十善戒。兼脩欲界定故。二單約欲心躁動。世人無能節制。喻如瀑流逸火。醉象狂猿。昏迷累墜。難可控御。六天節動。漸至於靜。文云出耳。初天且止外動。二天內動亦減。三天遇境方動。四天境迫不違。五天交心無味。六天形合心超。皆離欲中諸亂動也。心迹交者。前四天迹兼心交。以有味故。後二天但是迹交。以心無味故。經與俱舍。四句揀之。一形交心不交。此經六通五也。二心交形不交。俱舍後二也。三心迹俱交。經與俱舍前四也。四心迹俱不交。初禪已上也。又出謂離人界。揀仙未出離也。動謂身飛舉。揀人不能飛也。經律異相及法苑中。並引樓炭經云。六天具有十法。一飛來無限數。二飛去無限數。三來無礙。四去無礙。五身無皮肉血脈。六體無大小便利。七身無疲極。八天女不產。九天目不瞬。十身心隨意。青黃赤白眾色。心好身色隨現。 又云。心迹交者。交事固同。心迹甚別。人仙二道俱屬父母遺體。前云。煉心固形。壽千萬歲。別得生理。入深山島。今此六天。皆屬化身無骨。起世經云。一切諸天有十別法。一天行來去無邊。二行時去來無礙。三天行無有遲疾。四行時足無踪跡。五天力無患疲勞。六天體有形無影。七天無便利。八天無洟唾。九天無筋脈皮肉。脂血骨髓。十長短赤白。大小粗細。隨意能現。又諸天身充實洪滿一。齒白方密二。髮青齊整三。柔輭潤澤四。身有光明五。具神通力六。騰虛飛遊七。眼視無眴八。瓔珞自然九。衣無垢穢十。諸天皆有此十不可思議。 自此以還。名為欲界。 自下。次結名。六天因中果上。雖然輕重各殊。總未離於男女欲樂。亦未至於心迹不交。是故同名欲界。又自此天以下。直到阿鼻。皆欲界攝。稱為五趣離居地也。   問。小乘尚依佛教。脩無漏道。九想不淨觀等。方能離欲。世間凡夫苟無定慧。散心五欲。何令無心同世行事耶。答。六天果報由十善得。外兼定慧功德熏成。前疏已詳。今再引天台大師云。六欲天業。十善為本。若兼護法心。生四王業。若兼慈化人。生忉利業。兼不惱眾生。善巧純熟。燄摩生業。兼脩禪定麁細而住。兜率生業。欲界定。變化天業。未到定。他化天業。此等離欲法道。前具陳矣。今經止約欲事重輕。分六天者。意義有二。一生死輪迴。欲愛為本。根本若傾。枝葉自悴。阿難誤墮。發起教緣。故前後文呵欲戒婬。徧策眾生為先務也。二不婬。十習善因之一。約此一善以分六品而對六天。則餘九種戒善皆然。戒善心定。定慧心增。由此十善三學。心心互嚴無盡。故舉一不婬戒心。以明六天高下也。   問。諸天壽命長短。定不定否。定散報盡。墮諸趣否。答。壽數固定。亦有中夭。前已引釋。若進修者。隨善隨禪。下下轉升上上。戒禪若不進修。福盡散入餘趣矣。   問。六欲亦能得湼槃否。答。婆沙論說。六欲天中皆有教放逸鳥。實語鳥。赤水鳥等。常與諸天為師。訶責放逸。正法念經云。此諸鳥等。本為人時。於三天下作教化師。諸天本是所化眾生。由信受其化故。布施持戒。今得生天。其鳥本為師時。為名利故破戒。其心不實。今作天鳥。然由教化微善力。故今得生天。由本化師。故與諸天為師。若見諸天放逸。即來訶責。諸天見聞。各生慙愧。改不放逸。智論。問。欲界諸天情著五欲。難可化度。菩薩何以不生人中而生彼天。答。諸天著心雖大。菩薩方便智力更大。經云。忉利天上。須浮摩樹林有聖人。能捨五欲。在中止住。化度諸天。兜率天上有補處士。常得聞法。密跡金剛在四王天教化眾生。仁王偈曰。善覺菩薩四天王。權化眾生遊百國。離達開士忉利王。現形六道千國土。明慧空照燄天主。應形萬國導群生。燄慧妙光大精進。兜率天王遊億國。勝慧三諦自達明。化樂天王百億國。法現開士自在王。照千億土教一切。華嚴梵網。忉利說十住。燄天說十行。兜率天說十向。他化天說十地。惟梵網。化樂天說十禪定。湼槃云。欲界煩惱有二愛心。一者欲愛。二者貪愛。善男子等。觀是二愛。至心訶責已。得入湼槃。又是欲界得能訶諸粗重煩惱。所謂慳貪瞋妬。無慙無愧。以是因緣。得入湼槃。又欲界道。其性勇健。得向果故。故此欲界有中湼槃。色界中無。中湼槃者。凡有三種。上者。未離欲界。便得湼槃。中者。始離欲界。未至色界。便得湼槃。下者。離欲界已。至色界邊。始得湼槃。◎據上五經二論。則六欲天。諸佛菩薩常來教化。豈有不成菩提覺果。入湼槃耶。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八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上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州仁和武林東表樂善子 徐汶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壬二。四禪。 此明色界四禪十八天也。溫陵曰。前明六天。雖出塵擾。而未能絕欲。故通明欲界。自此而上。明十八天。雖離欲染。尚有色質。故通明色界。又通明梵世。為已離欲染也。通號四禪。為已離散動也。欲天但十善感生。此天兼禪定感生。然特有漏禪觀。六事行耳。六行者。厭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色界。是淨是妙是離。此則凡夫伏惑。超世間道也。正脈云。前天亦間有禪定。而此色界方名禪者。以前結云。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足知此上絕無女人。心迹俱離。無所交接。兼無食睡。三欲俱忘。稍覺饑倦。即入禪定。出定則飽滿精明。是但以禪悅為食為息。稍離身心粗重矣。略分四重。各有本定。故云四禪。詳分十八重。但有同處。而區分勝劣為類耳。 △於中分二。癸初。正分四禪四。子初。初禪三天。 初禪名有覺有有觀三昧。是故佛說覺觀三昧。地持論說名覺觀俱禪。此禪發時。必與覺觀俱發。正脈曰。此三天雖入禪侶。而戒德偏勝。雖顯戒偏勝。而後天略顯定慧。 △分二。丑初。示三天別相三。寅初。梵眾天。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先通明。世間者。該四洲六欲。三界九有情世間。揀非出世覺世間也。修心者。修持本有戒善心也。戒善不修。人天路絕。前仙趣云。不依正覺。仙則妄想固形。煉心生理。邪迷而非正覺菩提本心。出世佛果智也。前天趣云。不求常住。天則戒善禪定。有為漏樂。生滅無常。而非涅槃佛性。出世佛斷果也。故知修心。凡聖似同。較其邪正。真常無常。世出世間別矣。不假禪那者。無聞思楞嚴定也。無有智慧者。無金剛觀察慧也。諸經論中並謂禪天靜慮等持。靜即是定。深於六欲。慮即是慧。揀於四空。故權教佛寄此而成。今言無禪智者。顯彼有漏靜慮。伏欲六行而已。非出世無漏真三摩地。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微密觀照也。 但能執身。不行婬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 但下。次別示。上義通後諸天修相。此下方是本天別旨。分二。初躡前。不行。戒也。如前六天。行。動也。六欲初二三天。坐。靜也。四天。俱無者。五天六天。又後四天定兼慧也。皆約欲定。進修色禪為言。 愛染不生。無留欲界。 愛下。二起後。先因。愛染者。欲愛塵染也。不生者。下地思惑能伏也。由前欲定。階進初禪。創離欲染。身心俱潔。揀前化天。無世欲心。同世行事。心迹尚交。三業未淨。欲因不斷。欲果不亡。今則下地繫除。升上色界。故云無留。欲界定後。身心泯然虛豁。坐中不見頭手牀敷。猶若虛空。是為未到根本地定。此定能生初禪。即是方便。得此相已。莫驚莫喜。更加功行。入定漸深。身心虛寂。不見內外。經日月年。定心不壞。守護增長。忽覺身心凝然運動。當動之時。還覺有身。如雲如影。或上動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漸漸徧身。動觸發時。功德十種。一定。二空。三明淨。四喜悅。五樂。六善心生。七知見明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輭。此十勝妙功德。善法眷屬莊嚴。斯亦略說初動觸相。又經多日月年。復有餘觸次第而發。故名初禪。言餘觸者。一動。二癢。三涼。四煖。五輕。六重。七澁。八滑。復有八觸。一掉。二猗。三冷。四熱。五浮。六沉。七堅。八軟。此與前八雖同。而細分別。不無小異。此十六觸隨一發時。悉有前十善法功德眷屬。行者因未到定。發如是等諸觸功德善法。故名初禪初發。並是色界清淨四大。依欲界身中而發。從此捨離欲界五欲五蓋。五欲者。色聲香味觸也。五蓋者。貪瞋睡掉疑也。而得初禪五支功德。覺。觀。喜。樂。一心也。若在人中得此根本初禪。不失不退。臨終隨初禪力深淺。必生梵眾等三天中。是為初禪天因也。今經文內。可離可合。離如疏分。合則但能六句。六天本天戒定。皆為初禪生因。執中不婬。則身恆清淨。十善戒德成就。想念俱無。則心亦清淨。十支功德發生。身心既淨。下無卜居。欲處不留。色界同侶矣。 是人應念。身為梵侶。 是下。次果。是人者。指得根本初禪之人也。應念者。隨感隨應意。謂欲界命終時。應彼愛染不生之念。即生彼梵眾天處也。具音梵摩。譯云淨行。或云離欲。亦稱高淨。又言淨身。通而言之。四禪皆名梵天。並清淨故。別而論之。初禪創得清淨無染。獨受梵名。侶。伴侶也。創得初禪。禪力未深。故命終後。生為梵天伴侶也。 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如是下。結名。眾者。即是梵世庶民眾也。經律異相云。色界中第一名。修下禪感。亦名梵身天。宮黃金色。身白銀色。器界亦然。衣純黃金。行離欲禪。修習火光三昧。是故身出妙光。勝於日月。非男非女。禪悅為食。身長一由旬。壽命一劫。或有減者。壽命半劫。二十小劫。半中劫也。身長半由旬。二十里也。如長阿含經說。又因本經云。身不衣服。如著不異。頭雖無髻。如戴天冠。形惟一種。無男女相。問。何名色界。答。色天具有五陰。揀非四空。受想行識四陰而已。又色界中。依正二報色法最殊勝故。◎問。色天禪定。修有別否。答。揀別有四。一邪定。以邪見心。修習諸定。如西土九十五種外道。乃至一切狐畜鬼神。亦能斂念習坐。皆邪定類。定起見愛。後生無想天等。定生惑業。還墮鬼畜類中。二味禪。若修四禪。各與自地煩惱相應。名為味初禪等。三淨禪。若與五支四支等功德相應。名為淨初禪等。四無漏禪。謂與出世智慧相應。名無漏初禪等。具如大婆沙論。◎問。初禪修有幾法。答。修五法。謂欲。念。精進。慧。一心也。如智度論。◎問。何名為根本禪。答。背捨勝處。無漏觀慧。諸禪三昧。皆從四禪出故。◎問。六行事觀名義。答。苦非美妙。粗非寂靜。障非出離。翻成淨妙離也。義者。謂觀欲界等下地色心等法。厭惡不淨。欺誑可賤。伏却下地欲惡煩惱。觀初禪等上上有漏諸法。欣喜淨妙。尊重可貴。攀緣上升。色空受生也。◎問。六行觀法修相云何。答。事行分六。ㄧ厭苦觀。行者思惟。今感欲界報身。飢渴寒暑。病痛刀杖。種種所逼。名為果苦。身中所起心數。緣于貪欲。如經說諸眾生為愛奴婢。是名因苦。苦因苦果。應須厭苦觀也。二厭粗觀。思惟此身三十六物。臭穢所成。稱為果麤。緣欲界五塵。散動起惡。是名因麤。粗因粗果。應作厭粗觀也。三厭障觀。思惟此身為山河石壁之所質礙。不得自在。名為果障。為煩惱蓋覆真性。是名因障。因障果障。應須厭障觀也。四欣勝觀。欲界樂為苦。色界樂為勝。得初禪味。名為果勝。貪欲樂從外五塵生。熱惱怨結。以為下劣。初禪上勝樂從內發。是名因勝。得樂勝苦。應欣喜勝觀也。五欣妙觀。受得色界生身。如鏡中像。無有質礙。稱為果妙。禪定之樂。心定不動。是名因妙。貪欲樂心。動亂馳散。名粗。得妙勝粗。應欣喜妙觀也。六欣出觀。出即離也。獲得五通。徹見障外。山壁無礙。名為果出。心得離蓋障覆。上至初禪。是名因出。亦如石泉。自內涌出。得岀勝障。應作欣出觀也。界內。厭下欣上如此。界外。厭凡欣聖。厭小欣大。厭生欣佛。厭因欣果。厭偏欣圓。乃至厭娑婆穢土苦。欣安養淨土樂。例此思知。則此六行。用無漏智。亦可稱為無漏理觀。有何不可。亦是楞嚴王定之助道也。◎問。三界諸天依正。身壽。衣量事相。佛說如是。世人難信。將何比喻。令知罪福。答。佛說恆沙世界。微塵數劫。三途六道。人莫之信。而不知鄒衍。亦有九州之談。山中人不信有魚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魚。漢武帝不信弦膠。魏人不信火布。胡人見錦。不信有蟲食樹。吐絲所成。吳人身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氈帳。及來河北。不信有二萬石船。皆實驗也。世如祝師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倏忽之間。千變萬化。人力所為若是。何況神通感應。九州宇內尚爾。六合三界之外。他方塵剎。寧不致疑。依憑佛經。後自無怨悔矣。 △寅二。梵輔天。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 先修因。初句。躡前。前但愛染不生。至此加行。欲習盡矣。離下。生後。離句。定也。欲習除淨。則戒心成就。離欲心現。則定心明露。以初禪九品次第而發。外戒內定倍勝於前。諸律儀者。謂五戒十善。乃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名梵行戒品。防非無失故。愛樂。悅豫也。隨順。輕安也。此天戒與定共。無不悅愛而安順也。 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次果報。前二句招果。後二句結名。應時者。謂感果生天時。應昔離欲因心時也。行梵德者。因修根本禪戒。果上自能弘揚戒定德化。釋禪中云。若得初禪。即具信戒捨定聞慧等諸善法。宿習不忘。故能行也。西音梵富樓。翻云梵輔。為梵王輔弼故。亦云前益天。在梵前行恆思梵天利益。即梵世臣宰也。上則匡君佐治。下則輔世長民。經律云。梵輔天。修中禪感。壽命ㄧ劫四十小劫。身長一由旬四十里。餘與前同。法界安立圖等。亦如是說。 △寅三。大梵天。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 初明因。首二句。結前。身。戒也。前云執身。心。定也。前云心現。至此雙攝。故云妙圓。入初天。由執身而攝心。次天。由心現而行德。此之身心。得一如無二之妙。分量滿足之圓。不缺者。行住坐臥皆成其規。從心所欲不踰矩也。清下二句。正明。此顯戒與慧俱。亦即六行智等增明而已。故云加以明悟。又以根本禪定智慧。加修四無量心觀門。 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是下。二出果。上二句受生。慈心出眾。慧解過人。禪觀超特。報生上妙。威德光明。獨一拔萃。能為天主。統領梵眾。故云為大梵王。 末二句結名。大梵天者。梵是西音。此云離欲。佛地論云。離欲寂靜。故名為梵。具云梵摩。此云清潔寂靜。創離欲染。故名清潔。得根本定。故名寂靜。經音義。梵迦夷。此言淨身。前云。欲心明悟意慧。不犯欲塵口戒。欲身清淨身定。肇云。梵王名尸棄。大論。秦言火首。外道喚火為樹頭尸棄。修火定故。清涼云。火頂。火災至此熄故。佛地論云。貌如童子。身白銀色。娑婆世界主也。譬喻經云。諸外人計。梵王生四姓。口生婆羅門。臂生剎帝利。脇生毗舍。足生首陀。中含。長含。亦更有說。法華亦云。梵王是一切眾生之父。經律異相云。大梵天名尸棄。此言火色。修上禪感。於梵眾中發大音聲。一切大眾無不知者。梵身諸天各自念言。大梵天王唯與我語。不接餘人。我自然得。無所承受。於千世界最得自在。富有豐饒。能造化萬物。我是一切眾生父母。後來諸梵第一尊重。顏如童子。名曰童子。擎鷄持鈴。捉赤幡。騎孔雀。初禪名梵迦夷。有宮去他化自在宮。由旬一倍。身長一由旬半六十里。壽一劫半六十小劫。俱舍論。禪有三。一有尋有伺。謂初禪及未至定。二無尋唯伺。謂中間禪。三無尋無伺。謂二禪近地。乃至非想等。今下二天具有尋伺。獨大梵天無尋唯伺。中間定力所感。劫末後去。劫成先來。住一劫已。未有梵侶。後作念言。願諸有情來生此處。梵子即生。外道不測。便執梵王是常。梵子無常。十藏疏云。梵王初生後歿。威德等勝。故名為大。本修慈心。得生梵世。等流相續。還愍眾生。請佛轉輪。故智光照物。不為汙行。故身光發輝。若有遇者。身心悅樂。如法華諸梵。請智勝佛轉法輪等。   問。初禪三天。豎耶。橫耶。答。橫豎皆可。據阿毗曇。婆沙論。豎分三層。相去倍遠。如三宮四王。臣于忉利。豎何不可。起世經云。他化天上。又更一倍。有梵身天。倍梵身上。有光音天等。立世論云。化樂天向上十二億八萬由旬。至他化天。又從閻浮至梵天處。甚遠甚高。譬如九月十五。梵天放下百丈方石。到後歲九月望日。至閻浮地。無量光天復遠一倍。至少淨天更遠一倍。此證豎也。雖各一層。還成一統。有事上覲。無事退居。就梵王處。左右亦有眷屬。梵眾臣民侍從。◎又據俱舍論橫分三天。論云。梵天無別處所。但于梵輔中有層臺樓閣。高顯廣博。大梵天王獨于上住。以別羣下。又云。威德光明。獨一而尊。法苑珠林。註中亦引。此明大梵是君。梵輔是臣。梵眾是民。共居一天。而供使令。亦如忉利。三十二天臣于中間帝釋天王。橫無不可。亦如人王臣民同居一界。然有內外朝野隔別。◎下經文云。此不還天。彼四禪王獨有欽聞。又云。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至于君王廵狩出入。天眾朝覲降升。住居寓舍。橫豎通宜。法華云。四方及四維。上下諸梵天。散花奉宮殿。請佛轉法輪。又云。爾時諸梵王。并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請我轉法輪。地藏亦云。四王天。忉利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首羅天。乃至非想天。一切天眾悉來集會。忉利天宮。華嚴橫豎。詳如彼說。細審思知。   問。法苑珠林云。唯此初禪。有其君臣民庶之別。此上皆無。毗曇云。二禪已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有處解云。梵王但加修無量心。報勝為王。無統御也。然歟。否歟。答。智論。天有三主。帝釋。二處天王。魔王。六欲天王。梵天。梵王為主。禪門云。初禪內有覺觀。外有語言。主領下地眾生為便。故作娑婆世界之主。不待言已。仁王經說十八梵。亦應有民主之異。如云。四禪中有大靜王。瓔珞經云。禪禪皆有梵王。華嚴亦有二禪三禪天王等。本經下文亦云。四禪四位天王。今詳三經。皆說四禪有王。例此大梵。則知光音徧淨廣果皆王。其餘二天等。皆一民一臣也。義例唯知。   問。六欲天定。尚具戒定慧三。何至初禪。梵眾單戒。梵輔兼定。大梵兼慧耶。答。有總有別。總則俱該。梵眾文云。行無。戒也。坐無。定也。俱無。慧也。梵輔文云。習除。戒也。離欲。定也。心現。慧也。大梵文云。妙圓。定也。不缺。戒也。明悟。慧也。又初禪中戒善為本。根本禪定。六行觀慧。故統具也。別則兼二兼三。初天。愛染不生。戒以自利。次天。離欲心現。定德利他。梵王。身心明悟。三學自他均利。故與六欲戒定慧行大不同也。又此梵眾清淨無染。較離欲界穢濁而已。揀法界觀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相比。梵王明悟。亦從初禪戒定中發生智慧。揀非聞思三昧。慧性圓明。瑩十方界者比。若能依根本禪。修佛無漏定慧。自成如來兩足尊矣。   問。二天欲習既除。與前乾慧。欲愛乾枯同否。答。禪天但離欲天六欲三欲。如初天云。執身不行。愛染不生。唯得根本初禪力故。乾地六塵不緣。六根不偶。殘質不復續生。如初果初地。超出三界。修習圓頓佛三摩地。豈與初禪。厭下欣上。求生色空二界比耶。又乾地中定慧。六塵六根。六欲六愛。乃至八觸受取。皆乾枯故。初禪離欲。霄壤隔矣。 △丑二。結苦離漏止。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 初苦離。勝流者。展轉勝下地故。後倣此。約當文。但背下界欲流。揀非初果入流為勝。表勝六欲及七趣也。苦。欲界八苦。惱。欲界十惡五蓋。根本禪觀。六行伏惑。故不能逼。 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 雖下。二漏止。非真正修三摩者。禪有三。一世間禪。謂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禪也。二出世間禪。謂六妙門。十六特勝。十想。十一切處。三三昧等。三出世間上上禪。謂自性等九種大禪。又四句料揀。禪分為四。一有漏禪。四禪。八定等。二無漏禪。九想。八背等。三亦有漏亦無漏禪。六妙。通明等。四非有漏非無漏禪。首楞嚴王等。今屬初一。非後二三四也。梵語禪那。此翻靜慮。靜非欲界粗濁散動。慮非四空晦冥昏昧。故亦名等持也。清淨心者。的指根本初禪心也。諸漏者。有四。一欲漏。二有漏。三見漏。四無明漏。亦名四流。今初禪中欲惑全除。上二有惑。三界見癡。亦分除也。故云不動。又欲流漏惑中。三則婬食睡。或欲恚害。三惡覺。四則婬食色情。五則色聲香味觸。又色財名食睡。今初禪中。以戒善禪定。觀慧諸法。三四五欲諸散動心。盡令止靜。不生動也。 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末句結名。俱舍論名離生喜樂地。謂離欲界雜惡。生得輕安樂也。律中喻以巧浴潤漬。以離欲惡雜趣。故生喜。升得身心輕安。故生樂。緣彼戒心清淨。不為五欲塵習所動。漏心已伏。離下欲惡諸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得禪定。無有剎那雜念間入。故名初禪。此天雖離欲火。內有覺觀擾亂。初心在緣。名為覺行。細心分別。名為觀行。謂依未到地。發初禪色界清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爾時即生身識。覺此色觸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覺支。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無諸蓋覆。如是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觀支。即尋伺也。初之二天。尋伺皆有。至第三天。無尋有伺。由內有尋伺。故外感火災。而火災壞初禪也。餘詳梵眾天註。   問。初禪何分三天。答。瑜伽論。此三天。由軟中上品。熏修初靜慮故。後之三禪各分三天三品。例此可知。   問。禪名靜慮。何今局戒。答。今經戒婬為重。因戒發生定慧。釋禪門云。所明戒相。是防欲界身口外惡。未除細亂。自戒若潔。志在禪門。專修五法。則色界清淨四大自現身中。次第獲得根本四禪。種種勝妙支林功德。爾時因超欲網。果生色界。禪翻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故。或翻功德叢林。或翻思惟修。今但言根本者。無漏觀慧。種種諸禪皆此出故。清涼云。禪那云靜慮者。靜謂寂靜。能斷結。慮謂審慮。能正觀。四空定。有靜無慮。雖能斷結。不能正觀。欲定正持。有慮無靜。雖能正觀。不能斷結。故唯色界獨受斯稱。初有尋伺靜慮。二無尋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離樂靜慮。俱舍云。初具伺喜樂。後漸離前支。大集經云。初禪亦名為離。離五蓋故。亦名為具。具五支德。餘三離同。具支少別。   問。凡聖四禪。修成報得云何。答。準婆沙。俱舍論。四禪有二。一名修得。亦名定靜慮。二名生得。亦名生靜慮。聖如華嚴。三地菩薩住初禪。凡如本經。天趣四禪。清涼疏云。若約寄位。全同瑜伽。一順世禪。六行觀了欣厭相。二出世禪。勤求菩薩淨行。聞法深妙無漏。如下夜神所得四禪。然有總別二修。菩薩總修總發。凡夫別修別發。行相具如瑜伽。智論。楞伽經云。世間禪者。我所計著。攝受生處。樂色味觸。求生梵天。出世禪者。二乘攝受。樂涅槃樂。上上禪者。菩薩覺自心現。不生妄想。專為安樂一切眾生。今經修生並通。凡夫別修世間禪也。   問。瑜伽。智論。喻釋云何。答。瑜伽論云。喜者。深慶適悅。慶離欲惡等。樂者。身心適悅。得解脫之樂。喜樂即輕安也。唯識云。遠離粗重為輕。調暢身心為安。智論云。持戒清淨。守攝諸根。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得初禪。而有覺。觀。喜。樂。一心。五支。又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後。如入涼池。偈曰。已得離婬欲。則入清涼定。如人大熱鬧。入冷池則涼。律喻巧浴浸灌。   問。五支行相。答。一初心在緣為覺。身識覺此色界淨觸。二細心分別為觀。了別禪中色法功德。三欣慶之心為喜。慶喜初禪利益甚夥。四恬然靜慮為樂。捨少欲樂。獲禪樂多。五心與定法相應為一。有覺觀法。細微散亂。喜樂心息。心與定一也。   問。四無量心與佛何別。答。慈與眾生樂事。悲愍眾生受苦。喜令眾生得善。捨令眾生除惡。亦名四等。有凡夫人。雖得四禪。以樂高勝。求作梵王。更修四心。不樂出世。求佛果故。   問。婆沙云。大梵天王不達業因。說我能造天地人物。恃此高慢。聖人不居。無想是外道天。修無想定。報畢必起邪見墮獄。聖亦不生。亦不同居。然歟。否歟。答。小乘論爾。大乘不然。仁王云。遠達無生初禪王。等觀菩薩二禪王。慧光開土三禪王。灌頂菩薩四禪王。梵網經云。一禪說十金剛。二禪說十忍。三禪說十願。四禪摩醯天宮。說心地法門品。法華亦云。真是聲聞。真阿羅漢。天人魔梵。于中受供。云何聖人不居生耶。   問。感大三災。憑何經論。答。顯宗論云。下三禪天定遭三災。初禪尋伺為內災。能燒惱心。外感火災。二禪喜受為內災。輕安潤澤。外感水災。三禪動息為內災。外感風災。初禪內具三災。外亦三災所壞。二禪內有二災。外二災壞。三禪內唯一災。外一災壞。四禪內無災患。外亦無災。餘詳因本等經。 △子二。二禪三天。 前天定力。尚假戒扶。此不假戒而自不動。定勝發光。以光勝劣而為階次。地持論說名喜俱禪。此定生時。與喜俱發。 △亦分二。丑初。示三天別相三。寅初。少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 先躡前。其次者。二禪次前初禪故。梵天者。並離欲愛習染。前後天通名故。梵人者。戒定慧明。此彼人眾統攝故。兼顯本天。亦有臣民。滿行者。身心梵德。利行周徧故。 澄心不動。寂湛生光。 澄下。正明。渟凝曰澄。安靜曰不動。二禪中定心也。揀前初禪淨心不動。纔離散動。始得潔淨無垢而已。住止曰寂。即不動也。禪力所致。揀前有覺。皎徹曰湛。即澄瀞也。慮力所致。揀前有觀。朗照曰光。生者。如水發靜明光耀也。上之寂湛。是定是體。此之生光。為慧為用。至二禪地。功行加增。因定發慧。從體起用也。合徹云。前有覺觀麤動。發生三識。今內淨一心。已無覺觀。惟緣內塵。不同初禪有三識故。心水澄湛不動而生光耀也。 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如下。結名。二禪已上。離尋伺故。無有語言。但以定心發光。光有勝劣。分其高下。今初光明尚劣。未極分量。此天喜相初生。慧觀少分。故稱少光天也。 直解云。圓滿梵行者。承前梵王之德。增修進趣。澄心不動者。正是增修之功。蓋離欲名梵。是初禪義。至二禪中。離欲既遠。梵義轉深。毋以離欲釋梵。故初禪名離生。二禪名定生。以梵行即禪。梵行既滿。即得澄心不動之定。寂湛即澄心定境。生光是寂湛功效。寂光現前。初生未滿。故名少光。◎潤解曰。此非周徧寂湛者比。以我法二執纖毫未破故。◎正脈云。圓梵行者。躡前行而但加圓滿。升進此天。澄心下。方是此天勝處。澄湛生光。如水澄成映。靜極發照用也。問。此與菩薩寂照何殊。答。人法二執毫髮未動。但以離欲得定。定深生照而已。此其別也。◎幽溪破曰。交光不知文中但云寂湛生光。何曾云生照。即使生照。又何必以菩薩為妨。即使為妨。又何必以二執動未動為解。要知寂照功夫。邪正凡聖。小大偏圓皆有之。亦但問其理之何如。解之進否爾。至于圓人。初修大定。人法俱未伏斷。不得言寂照乎。三尺家僮。亦知其謬。 斷曰。幽溪妄破。其失有六。經云。寂湛生光。光即照也。豈有三光無照用乎。一失也。下云。照耀無盡。何曾云不生照。二失也。不以菩薩寂照之勝。何知二禪寂照之劣。揀濫通妨。教家要務。破云何必。三失也。小乘空我執。大乘空法執。二禪天人。二空理智全昧。安能除動。故下出云。離欲定深。生照而已。以離欲定。即根本禪。亦即四禪梵行也。又曰何必。混濫誤人。四失也。五云。寂照功夫皆有。交光揀此天禪是凡非聖。例知六即揀濫高下。正是審問禪理何如。解行進步真似。今反彈斥。五失也。六云。圓未伏斷。不無寂照。然亦有名字相似等六即不同。何以博地濫佛位乎。六失也。三尺家僮。知汝破謬。徒訶無義。誑嚇不識。頻非古德。益招自醜。衰哉。 梵語廅安合切天。晉云有光壽。亦云少光。於二禪中。光最少故。長阿含云。語言時。口出少光。禪悅為食。壽命二劫。或有減者。譜曰。不論人中天上。欲界初禪。但於無覺唯觀三昧。不住求進。創得無覺無觀三昧。入第二禪。禪力未深。命終生少光天。身長二由旬。壽命二大劫。火災不到。如安立圖。如說。此論身量光明。非言慧照者謬。長水云。定光明發。慧光尚劣。智論云。色天行禪。離欲三昧。身出妙光。勝日月等。皆由心清淨故而得。達摩云。諸光之中。智光為上。諸明之中。心明為上。餘如法苑。經律異相。 △寅二。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徧成瑠璃。 初正明。傳燄分毫。名為相然。從前少光更發多光。光相轉增。二熾然也。彼此互照無涯。故云無盡。溫陵曰。定力轉明。妙光迭發。內徹於外。故十界俱映。依正雙映。故徧成瑠璃。真際曰。約其定光。隨所受用。東西南北等處言之。正脈曰。此天雖不能映大千。而於本界亦覆小千。當滿一千四天下也。故言徧十方界。合徹曰。光明互相照映。十界成瑠璃色。然非如淨瑠璃。內含寶月之比。 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如下。次結成。梵語廅波摩那。此云無量光。光明轉增。無限量故。合徹曰。此雖已極其量。猶未成音。較前為勝。對後則劣。阿含云。語言時。口出多光。經律異相。法苑等云。人中天上。數習二禪。從二禪去。至非想定。一切皆名無覺無觀三昧。禪力次深於前。命終得生此天。身四由旬。壽四大劫。 △寅三。光音天。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 先正明。前三句教化。後一句應機。吸取不散曰吸。任持不失曰持。圓光者。躡前無量淨光。增至圓滿盡極也。成教體者。此以光明代言音也。如世人以文字代言音。他方用光明作佛事同也。發化清淨者。顯發開化二禪天中。清淨梵行之教。令離一切麤重漏也。應用無盡者。應機取用。隨光成音。詮表盡宜。無不明了也。謂由此天已無尋伺。故無語言。以光明教。發清淨化。然此慧光代諸言詮。而隨機開示。應無盡用。則此光音豈有盡哉。 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如下。次結成。此二禪天無前五識。但用光音以代言詮。以光為音。名光音天。梵語阿波會。此云光音。口絕言音。光當語故。阿含云。光耀天。語言口出淨光無邊。王名樂光。瑜伽名極光淨。謂淨光徧照他處故。樓炭經云。阿披波天菩薩。名光念。又名光音聲。清涼云。二禪三天。華嚴總標為光天。智論云。二禪通名光音。彼天語時。口出淨光。故有云彼無尋伺。言語亦無。用光當語。故曰光音。譜曰。人中天上深入第二禪定。兼修四無量心。命終得生此天。身八由旬。壽八大劫。經律異相云。光音有宮。去於梵迦夷宮由旬一倍。觀閻浮提。臭穢惡氣。上熏七千萬里。是以菩薩不生光音。長阿含云。天遠九百由旬。遙聞臭氣。甚於厠溷。問。真際云以光為音。文句云光為教體。喻如人世。以音為教。故名光音。非謂光實有聲。長水曰。二禪界地無有五識。外乘及凡夫。若在定時。俱不能起前五了境。但用光明以為表詮。以光為音。故名光音。上三師說皆明光音無語言也。正脈曰。資中沇師。謂二禪以上俱無語言。恐未必然。如世文字。雖代言教。豈盡廢其語言哉。此一師說。單明光音有語言也。如是二說。將何會通。答。前之三說經論常明。顯而易見。後師一說隱密少明。今為證釋。智論云。二禪三天語時。見出無量淨光。法華云。光音及徧淨。乃至有頂天。言語之音聲。悉皆得聞之。則光音天亦語言也。◎問。初禪尚有眼耳身識。二禪前五識不起。則光中之音。豈有眼識能別。耳識能聞乎。答。佛入涅槃。空天淚下如雨。四禪雖無粗重身色。未盡淨妙形累。法華云。乃至于梵世。入禪出禪者。光音徧淨天。乃至于有頂。初生及退沒。聞香悉能知。本經亦云。無色界天。同時稽首。況色界天。豈無定果微細身色耶。理實二禪靜慮。內之意言。外之處儀。無非教體。修生定慧。報得變通。盡為梵化。餘天見聞覺知。禪悅法喜。身心領受。獲益利行也。後色空天。義例思之。 △丑二。結憂離漏伏。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 先憂離。三勝流者。指少光等。勝前梵眾三也。憂。戚也。懸。繫掛也。不安貌。或愁字誤。俱舍云。此三天總名定生喜樂地。由覺觀心息。故名定生。又內淨心悅。故名喜樂。初禪雖得喜支。極喜未生。在身麤故。但得離苦。猶有憂喜相對。是則前天苦惱乃粗重。切於身心。此之憂懸但輕細。涉於心念。以今定水潤心。慧光明泰。喜支調適。滅世貪憂。故云憂懸不逼。得極喜樂可知。律喻山頂之泉。因稱定生喜樂地也。 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麤漏已伏。 雖下。次漏伏。清淨心者。二禪內淨心也。麤漏者。欲愛漏習也。欲惡不動。色愛伏住。如石壓草。如氷夾魚。摘脈曰。初禪假戒扶。故不動。二禪定增勝。名已伏。清涼云。初禪慶背欲惡。故名離生。今慶覺觀心息。故名定生。如淨鑑止水。故身心適悅。欲惡如泥。初禪之定。如靜動水。今無欲惡。復滅覺觀。如靜止水。是則初禪慶其所離。此慶其所得亡照故。合轍曰。由二禪定力。伏前五識。故無尋伺。未伏第六識。故有喜樂。內有喜水擾動。故外感水災。而水災壞二禪也。定林云。有內淨支。故能伏下地麤漏。然尚有喜支。上地微細。未能伏也。文句云。初禪有覺觀。故有憂懸。名粗漏。今覺觀俱離。則憂懸不逼。而粗漏已伏。名定生喜樂地。謂有定水潤澤其心。八觸十功德亦同初禪。但從內淨俱發為異。長水曰。厭下欣上名伏。不斷。不名無漏。溫陵曰。二禪離憂。得極喜樂。云憂不逼。初禪方得漏心不動。而未能伏。此天已伏粗漏。則業漸劣。行漸勝也。 名為二禪。 名句。結成。地持論。自第二禪為喜俱禪。問。初禪五支已具於喜。何以二禪方名喜俱。答。初禪有覺觀。猶帶憂懸。今覺觀既盡。純喜無憂。受喜俱稱。此有四支。一內淨支。二喜支。三樂支。四一心支。此禪發時。如人從暗室中出。見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內淨者。心無覺觀渾濁故。喜者。獲勝定時。內證喜無量故。樂。一心義。可知。清涼云。一心釋於內淨。唯緣法塵。不同初禪有三識故。阿毘曇云。欲界地中心行六處。初禪地中心行四處。無鼻舌識。二禪已上。心行一處。唯意識身。緣法塵故。無覺無觀。釋於淨義。不同初禪有覺觀故。譜云。若于初禪定中。厭離覺觀。入中間禪。從未到定。專心不止。于後其心豁然。明淨皎潔。定心與喜俱發。具足四支功德。謂內淨。喜。樂。一心。名為根本二禪。若人坐禪得此。隨其定力淺深。必生少光等三天中。是為二禪天因果也。 △子三。三禪三天。 地持論目此為樂俱禪。此定功德。與徧身樂俱發。故前二禪雖有樂支。為喜支所障。今滅喜純樂。故得其名。 △分二。丑初。示三天別相三。寅初。少淨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 初躡前。如是者。前後通舉。成音。指前教體。露妙。即發化清淨。較前光音功德。滿外洋溢曰圓。披發梵教。內淨一心禪定曰妙。謂是天人。既依光音。披掛其教跡之麤。於二禪中露出其內定之妙也。 發成精行。通寂滅樂。 發下。二正明。離前大喜粗動名精行。揀非真精發化。生今恬憺寂靜。名寂樂。揀非本性寂體。上句依教起行。依前光音粗略教迹。發起三禪精細心行也。下句從定生慧。捨前大喜勇動之粗重。通此淨空寂滅之微妙也。謂前有喜心。分別亂動。能障定樂。此天增進。禪慮轉寂。發成精行。而通寂滅之樂。以用捨。念。正知三心。能伏六識現行。故名精行。由捨。滅前粗動喜相。由念慧。察見寂滅。故通寂滅樂也。瑜伽云。猶捨念正知。數修習故。令心踊躍。俱行喜愛便得除滅。離喜寂靜。與喜相違。樂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故說有身受樂。合轍云。此寂滅樂。由伏第六識故。相似二乘寂滅。非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之比。釋曰。初禪憂。二禪喜。對待非寂。今滅無待。稱寂滅樂。凡天有漏。豈與聖乘無漏同也。 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如下。三結成。如是類者。指當處天人。少淨者。由定樂纔通。淨空初顯故。不論人中天上。梵天光天。但於二禪不住不著。一心精進。創證第三禪者。命中即生此天。水災不到。身長十六由旬。壽命十六大劫。此異熟樂。恬泊寂靜。始得此樂。未廣周徧。名曰少淨。淨亦靜也。有處亦名少靜天。定相猶劣故。問。此天之淨。與前天淨支何別。此天樂喜。與前天喜樂支何分。答。二禪內淨之染未淨。今至三禪。淨復捨滅。今初滅淨。故曰少淨。妙而益精。豈非精行。二禪內喜之動未靜。今此三禪。靜至空寂。今始增進。故但曰通。喜後加樂。豈非歡喜畢具。寂滅樂乎。當知淨靜喜樂。上上優於下下。後後勝於前前。准此思知。自宜料揀。清涼云。華嚴總標為淨天。意地受樂。總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名少淨。長阿含云。三天同學習。無喜樂相應禪。生是三天。以上方便生第三天。以中方便生第二天。以少方便相應。生第一天。淨空通少。受樂亦少。集註云。意識離喜純樂。樂淨少。分受故。名義云。意地樂受。離喜貪故。少分清淨。故云少也。安立圖云。以離喜受樂為淨。未及上位為少。 △寅二。無量淨天。 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 初句。躡前。淨空。即寂滅也。淨乃功夫。空是實效。謂滅前喜貪粗動之垢。乍通寂空滅淨之樂。既得少分。故曰現前。 引下。正明。定心轉勝。功行益增。引發少相。令其無涯。由此擴充。喜心愈寂。淨空愈廣。麤動垢滅。輕安樂生。前通寂滅。但樂內心。此加於身。內外安樂。故身受心受皆得輕安也。成者。就也。樂徹意地。輕安徧身。淨樂全成。揀前分通而已。 如下。結名。無量淨者。淨勝於前。不可量故。此則滅樂已成。淨空無際。積中發外。廓然廣大。望上未徧。望下曰多。故名無量。清涼云。二淨增難量故。此由增修第三禪力。命終得生此天。身長三十二由旬。壽命三十二大劫。合轍曰。三禪二天以伏六識。似得人空。故曰淨空。融室曰。滅喜相故。名曰淨空。是空現前。引發淨樂。至無涯際。斷曰。空非滅諦。淨非道諦。三禪靜慮。非人空比。故曰相似。恐人迷誤。特申料揀。下云。樂非常住。久必壞生。故此寂滅非真涅槃空也。豈與淨極光通。寂照含空者比。下斥云。三禪極悅隨故。由此計度涅槃。 △寅三。徧淨天。 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徧淨天。 前但身心。此加世界。內根外器觸處安樂。故云圓淨。正脈曰。此但定力所使。所謂境隨定變而已。非唯心觀力所使也。既依正圓融徧淨。淨德自此成就。天中妙樂至此已極。行者認此清淨極樂。以為所依勝託之處。既現前有所託。即回歸於此樂地。安身立命。更不前進。故曰託歸。 結名徧淨者。由彼淨樂。觸處皆得。清涼云。此天離喜。身心徧淨。梵語首訶既那。樂受最勝。淨周普故。顯揚論云。離喜之樂。徧滋潤。徧適悅。徧流布。是三禪近分。即此身中。于一切處。離喜之樂無有少分。不徧滿者。是三禪根本。言近分者。靜慮未滿故。言根本者。靜慮已滿故。法界安立云。清淨周徧。無有過患。故名徧淨。身長六十四由旬。壽命六十四劫。由其深入第三禪力。兼修四無量心。命終得生此天。經律異相云。徧淨天。西言韋紐。手鑑云。或毘紐。翻徧淨。亦云徧勝。俱舍云。在第三禪頂。行相詳智論。王名淨智。四臂。捉貝持輪。御金翅鳥。三禪通名徧淨。亦名首陀會。有宮去於光音宮。由旬一倍。出阿含。樓炭經等。 △丑二。結安隱喜具。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 先安隱。勝流者。淨天勝光天等。增廣曰大。依從曰隨。不違曰順。稱心滿意。故云大隨順也。居止平正曰安。住落不動曰隱。即自在受用也。無量樂者。即樂之至極之地也。界內以三禪為極樂處故。望前釋者。初天露妙曰隨。發成曰順。徹心曰大。二天空現曰隨。引發曰順。周身曰大。三天勝現曰隨。圓淨曰順。徧界曰大。揀異初禪隨順律儀。非大隨順也。初天披音曰安。精行曰隱。二天輕安曰安。淨空曰隱。三天德成曰安。託得曰隱。揀異初禪憂懸。二禪喜動。今此去憂離喜。真安隱也。初天通。二天成。三天歸云無量樂。揀異初禪離生。二禪定生。今此三禪離喜妙樂。以初二禪心有喜受。故多散動。不得身親受樂。此則喜受既除。身心皆親受妙樂。乃至徧一切界。觸處皆得無量樂也。 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 雖下。次喜具。安隱心中歡喜畢具者。正脈曰。此地名離喜妙樂。而仍言歡喜畢具者。以有安隱心中四字揀之故也。良以喜是動心所發。樂是靜心所融。若在飛動心。縱說樂而仍是喜支。若在安隱心。縱說喜而仍是樂支。由其永離喜動。故名安隱心也。由其得無量樂。仍名歡喜具也。樂徧稱喜。非如二禪麤動之喜矣。吳興曰。前二禪雖有樂支。為喜支所障。今滅喜純樂。故得其名。而云歡喜畢具者。名同體別。不以文害意。釋曰。前二禪喜顯樂隱。而樂亦不亡。今三禪樂顯喜隱。而喜仍畢具。但前粗動。後細靜。有別耳。今再揀云。初禪覺觀中喜樂。二禪內淨中喜樂。皆麤動也。云清淨心。雖清而未安靜也。如澗流水。三禪中捨念慧。曰樂曰喜。皆細靜也。云安隱心。淨而且安靜也。如澄潭水。又云寂滅樂。則其喜亦寂滅不動。畢竟至淨空也。法界安立亦云。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心雖離喜。而喜樂自具。 名為三禪。 名句。結成。若於第二禪定。厭離喜相。入中間禪。從未到地。澄靜其心。泯然入定。與樂俱發。具足五支功德。一捨。二念。三智。四樂。五一心。名為根本三禪。若人坐禪得此。隨其深淺。命終必生少淨等三天中。是為三禪天因果。地持論目此為樂俱禪。此定功德。與徧身樂俱發故。下地無如是樂。及無間捨。上地有捨而無樂故。諸佛弟子。說第三禪具有能捨及念正知。而復受樂。故諸樂中三禪獨勝。此天已伏意識。無喜受。有出入息擾亂。故外感風災壞三禪也。問。古解隨順云何。答。有三。一約定名妙樂。世間第一。樂極無過。故得隨順。二約障名離喜。前天憂喜。所厭違境。故非隨順。今此得離。方是隨順。此二如長水。三約意地異熟樂。證真云。異熟樂者。徹于意地。徧身適悅。與五識相應。不可分別。具大隨順。資中云。意地異熟樂隨順自在故。上引解。下證明。◎清涼疏云。離喜者。是所離障。謂二禪喜心分別。想生動亂。三禪轉寂。故須除遣。如貧人得寶生喜。失則深憂。莫若喜憂雙絕。方為快樂。妙樂者。初禪喜樂。如土石山頂水。不入石中。二禪喜樂。如土山頂池水。無石礙故。喜水覆土。潛潤而已。初禪心樂。二禪樂徧。身心亦然。三禪之樂。如純土山。在一大池河內。池水在外。水徧山內。樂徧身外。身在樂中。是故心樂亦名身受。三禪身樂徧增可知。律中喻如池蓮出土。而未出水。根莖華葉無不潤漬。◎智論。問。初禪二禪亦有樂愛。何故但言三禪。答。樂有下中上。下者初禪有二。一五識相應。名樂根。二意識相應。名喜根。中者二禪唯一意識相應。名喜根。上者三禪唯一根。謂意識相應樂根。五識不能分別。不知名相。眼識生彈指頃。意識即生。故五識相應樂根不能滿足。意識相應樂根能滿足。以是三禪諸功德少。樂多。過此更無樂者。◎問。五支功德。答。一捨支。捨二禪喜。不生悔心也。二念支。即愛念。愛三禪樂。念令增長也。三慧支。解知心也。善巧解慧。方便長養。樂與一心可知。◎雜心論。問。何故三禪有災。四禪無災。答。初禪內有覺觀火擾亂故。外火災燒。二禪內有喜水擾故。外為水漂。三禪內有出入息風亂故。外為風災所壞。四禪淨居天故。內無擾亂故。捨念清淨故。增上福力生故。無上地生。即彼般涅槃故。亦不下生。下地無數滅故。以是四禪壞劫不至。 △子四。四禪九天。 四禪報境。但有三天。第四無想乃第三廣果別開。廣果是凡夫報境。無想是外道報境。此四天外。另有五不還天。乃聖賢別修靜慮。與凡外不同。 △分二。丑初。四勝流天。 佛結不揀外道。總曰勝流。以同是捨俱禪耳。前天捨苦受而住樂受。此天苦樂二受雙捨。而住捨受耳。 △又二。寅初。示四天別相。分四。卯初。福生天。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 先結前。復者。結上。次者。起下。此句總也。不逼下。別示。上二句結顯三禪之德。初禪苦惱。二禪憂懸。三禪歡喜。皆悉不逼而安隱也。欲是苦因。諸欲杜絕。故云已盡。所謂諸漏不動。粗漏已伏。歡喜亦畢是也。影顯此天加行。苦因更盡捨矣。俱舍論。第四禪離八災患。謂尋伺。苦樂。憂喜。及出入息。又不為三災所動。名不動地。今云不逼已盡。則此天人。下地苦因無不捨盡。下二句結出三禪之過。樂者。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了知此樂應捨莫受。何者。樂是苦因。名對待法。樂既非久。壞即成苦。此名壞苦。影顯此天樂亦不受也。瑜伽論云。下地一切災患已斷。謂尋伺。苦憂。喜樂及出入息。故此天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此禪心住無動。 苦樂二心。俱時頓捨。麤重相滅。淨福性生。 苦樂下。次起後。方顯四禪正行。初句捨禪。次句障滅。後句福生。初禪離苦受。有憂受。二禪離憂受。有喜受。三禪離喜受。有樂受。此天既離苦而不受。了樂非常。亦不受。壞既不生。壞苦何至。則捨苦捨樂二心。同時等現。而下地苦樂二麤重相。頓然歇滅。福樂不享。天福越高。捨俱禪創。淨福益生。清涼疏云。麤重者。違細輕故。有三。一現起麤重。貪等令心無堪任故。二種子麤重。煩惱種子。障諸智故。三麤重麤重。實非煩惱。似煩惱故。即習氣也。今云麤重。即六識分別種現也。以一一地皆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棄下苦樂。名麤重相滅。得上地定。名淨福性生。地持名此為捨俱禪。此禪與微妙捨受俱發。捨念清淨既離下染。四禪淨福天然而生也。 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如下。後結名。不論人中天上。初二三禪。但於三禪不味不著。一心精進。創證第四禪者。命終得生此天。果報微妙。宮殿隨身。并如雲之地亦所不須。故他經中亦名為無雲天。下之三禪。雖云空居。皆依雲住。至此四禪。方在空居。此無雲首。業疏云。下三禪居。如雲密合。第四禪上。雲居輕薄。如星散在。安立圖云。無雲天壽命一百二十五大劫。身長一百二十五由旬。今云福生者。修勝福力。方生此天。從因彰名。三災不到。火水風也。三福微妙。離八災患尋伺喜樂等。受八福生。兼通果號。長阿含經名嚴飾天。禪悅為食等。餘詳法苑。經律異相。 △卯二。福愛天。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 圓融者。前天捨心初生。苦樂纔滅。尚未圓融。至此二心盡淨。純一捨念。故云圓融。又前專於捨。未免偏空。至此又加純熟。漸不礙有。故曰圓融也。清淨者。於捨心中仍生勝解。捨解清淨。比前超勝。以能決定忍可印持。不為異緣所引轉故。又前以離欲離苦為清淨。此則苦樂雙離。空而不復礙有故也。空即捨定。有即福德。遮。限。礙也。淨福無遮者。能生捨心圓融。能滅捨定雙空。故所生福。光淨而無遮障也。 自在曰妙。稱意曰隨。滿願曰順。得大受用也。來際者。念。時。日。月。年。劫。並該。謂福資二路。非止當天現在。望上二天未來。受報亦無窮盡。然非真得常住比也。長水。問。此有漏禪。壽命有限。何得窮未來際耶。答。此約得定。報數長遠。動經劫數。云窮未來。非約報後所論也。又此善定。雖是有漏。而能隨順妙修行者。依第四禪引發此定。熏無漏禪。修願智無諍邊際定也。下五那含。亦依此定。起有漏無漏雜修靜慮。若凡夫得。更不進修。即許壽命有限。若聖人修。即得益未來際。通此兩向。聖凡同修也。◎智論云。復有願智無諍三昧。願智者。願欲知三世事。隨所願則知。此願智二處攝。欲界。第四禪。無諍三昧者。令他心不起諍。五處攝。欲界及四禪。 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如下。結名。福愛者。前天福生。捨樂為福。今捨心轉勝。淨福增廣。令生愛樂。此約現因現果。諸天福中此最可愛。約現果釋。又此天積福別有愛求。希上凡聖二路。此約當來因果釋也。譜曰。數修第四禪力。命終得生此天。身長二百五十由旬。壽命二百五十大劫。法苑云。前福慶天一百二十五劫。此福光天二百五十劫。 △卯三。廣果天。上。凡夫天。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歧路。 先總判。是天。指福愛。岐路者。郭曰。道旁出也。路兩為岐。在邊曰旁。二者。一直往道。趣廣果。二迂僻道。趣無想。正脈曰。上升。循序者多。頓趣者少。如世升官類也。下墜。直墮者多。循序者少。如世謫官類也。今約循序。從下一天。修升上一天也。 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若下。次別分。謂捨心中。滋長福德。加修四等。生廣果天。於捨心中。圓窮捨道。身心灰滅。生無想天。此出分岐之所由也。資中曰。以四無量心。熏禪福德。離下地染。廣福所感。名廣果天。若人不了妄性體空。乃執生滅以為勞累。厭此生滅。求不生滅。非真不生也。但見第六識不行。如冰夾魚。不知微細生滅。妄謂涅槃。◎正脈曰。廣果。令福德增盛。無想。令捨定增盛。妄謂依此可得涅槃。此兩天分岐之故。◎合轍曰。廣果。厭苦樂而增修福慧。無想。厭苦樂而精研捨心。此兩天所以分岐也。于中三。初一句躡前。次三句正明。後二句結名。先心者。遠言。根本禪中捨心。近則捨俱禪。捨心圓融也。無量光。二禪定生。福也。無量淨。三禪離喜。德也。四禪增進。統云無量淨光。即捨俱禪所發定光。捨心所發慧光也。初天淨福性生。至此福報圓滿具足。二天勝解清淨。至此淨德光明徧照。故總合云福德圓明。依此福德。加功用行而修。仗此圓明。一心一意而證。修。增上也。證。進趣也。住。安居也。故云修證而住。合轍曰。初禪戒勝。二禪三禪定慧皆勝。是淨德圓明。至於四禪。則全是福報。是淨福圓明。故從福生福愛無量光中。修四無量心。滋長福德。證廣大果。 如下。名廣果者。廣大福德所感之果。得生勝處。譜曰。深入第四禪力。兼修四無量心。命終得生此天。壽五百大劫。身五百由旬。梵語惟於頗羅。此云廣果。果報最勝故。清涼云。異生善果。此最廣故。所有功德勝下二三故。異相引長含云。嚴飾果實天。王名曰法華光。四禪通名實果。有宮去徧淨宮。由旬一倍。法苑云。前三天是凡夫住。四無想。外道所居。亦無別所。但與廣果皆同一處。以凡外所居。分二種別名。合轍曰。廣果天者。色界諸天所感福報。至此為極。以四禪報境。惟此三天故。第四無想是福愛之差支。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之別寓故。 △卯四。無想天。此外道天。 若於先心。雙厭苦樂。 若下。先躡前。遠言人中欲界。天至色界。無想定中捨心。近則福愛捨俱禪。捨心圓融。苦樂雙厭。俱時捨滅也。長水云。若帶異計。六行伏惑。漸厭漸捨。至福愛天。得捨圓融。 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 精下。次正明。四。一加功修因。精研者。深搜細索其捨心也。相續者。功行勤勇無間歇也。圓窮者。必欲究盡捨道路也。謂初捨麤心。入於微心。後捨微心。入微微心。從微微心。便即絕慮。常修不息。便入無想定境界矣。 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 身下。二定成尅果。身心滅者。由在定中捨道圓窮。遂令依正渾成晦昧。冥然一空。亦可身含五識。心即意識。令前六識不恒行心及心所不生。故云俱滅。心慮灰者。由以捨定。滅除捨心。遂令六識暫爾不行。如石壓草。粗想雖伏。細想流注。故云灰凝。此二句定果雙通。經句。約果。即無想報。命終果報。生無想天。從初生時。以至壽盡。凡經五百大劫。一期心想不行。溫陵曰。專研捨心。以趣無想。由物器界萬物泊身五蘊根身。以至心想六識心想等。一切皆捨。名曰灰滅。即無想定也。以是感報生無想天。壽五百劫。百法論。無想報屬不相應行。疏云。由欲界修。感彼天果。名無想報。亦云無想異熟。此有三義。一變異而熟。要因成熟。方能招果。二異時而熟。過去造因。今現得果。三異類而熟。由善惡因感無記果。◎智論云。無想有三種。一無想定。二滅受想定。三無想天。凡夫人。欲滅心。入無想定。佛弟子。欲滅心。入滅受定。問。外道無想定。心數法都滅。愛著智慧咎。答。無想定力強令心滅。實非智力。又于此中生涅槃想。不知是和合作法。故墮顛倒。是中心雖暫滅。若得因緣還生。如人睡時。心想不行。寤則還有。◎清涼云。于有色中。有想天為粗。無想天為細。色界十八天。唯除無想。餘皆有想。無想與廣果同處。外道取為涅槃。修無想定。生于彼天。得五百劫無心果報。佛之弟子不生彼中。又此四禪總報別業。但有三品。感上三天。其無想天。只是廣果天中別業。凡外境界上極于此。後五不還。亦是聖人雜修靜慮。資廣果天業。令五品殊勝。生彼受樂。與凡外別。 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 是下。三別出妄計。以。用也。生滅因者。雙厭苦樂。捨心為因性也。不生滅性者。謂不能感真涅槃果。本覺常住性也。資中云。是人不了妄性生滅。厭此勞慮。求不生滅。六識不行。不知微細生滅。妄謂涅槃。長水亦云。捨心為方便。入無想定。徧窮捨道。捨心亦亡。計此無想為涅槃。正脈云。初句明其錯依六識生死根本為本修因。強令灰凝。次句明其反迷識精元明。圓湛不生滅性。菩提涅槃根本。圓成果地修證。而全不知其用故也。 初半劫滅。後半劫生。 初下。四總判無常。謂生無想天時。初經半劫。想心方滅。到後半劫。想心又生。中間四百九十九劫。六想不行。如氷夾魚。如石壓草也。溫陵曰。先心雖能伏惑修禪。而涉妄帶異。以有心為生滅。以無想為涅槃。即以是無想定。感報生無想天。俱舍說。初生此天。未全無想。經半劫始無。及報將盡。復經半劫有想。然後報謝。准知始終皆墮無常。   正脈曰。初半劫滅者。初生習定。半劫始滅想也。後半劫生者。報盡定銷。半劫復生想也。合轍說同。◎長水引婆沙釋。初生此天。經于半劫。始入無想異熟。名初半劫滅。欲無常時。從異熟出。經半劫有心。後始方死。名後半劫生。生死中間一向無想。名無想天。◎補遺云。初生至彼。未全無想。先經半劫。方入無想。曰初半滅。五百劫已。當報盡時。于自無想異熟而出。又經半劫。有心想現而後報謝。曰後半生。◎評曰。初二師約定。三師約果。後師雙通。講須會融四意。可也。   瑜伽云。云何無想。謂已離徧淨欲。未離出欲。永出離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所則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答。觀想如病癰箭。入第四禪。背想作意。于所生諸想中厭背而住。惟謂無想。寂滅微妙。持心而住。如是漸離所緣。心便寂滅。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于彼。惟入不起。其想若生。還從彼歿。◎唯識論云。無想天者。修無想定。厭粗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故六轉識于彼皆斷。有義。彼天常無六識。聖教說無轉識故。說彼唯有色支故。說彼無心定故。有義。彼天將終。要起轉識。命終。彼必起下潤生愛故。瑜伽論說。後想生已。從彼沒故。然言無轉識者。依長時說。非謂全無。◎斷曰。此二論。現未因果俱通也。   合論云。四百九十九劫一向無想。甚矣。末那難除。無想定治。仍在。◎斷曰。六識尚存。況七識耶。   問。無想。身想俱空。與四空天何異。答。入定出定。身想元有。故不同也。中間無想。末那全在。豈同空非想乎。 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如下。後結名。譜曰。由於人中天上。秉外道邪說。厭患粗想。數修習力。伏除欲界初二三禪貪染。依第四禪。滅除前六識心心所法。令不現行。想滅為首。名無想定。得此定已。不退不失。命終即生無想天中亦在四禪眾同分地。壽亦五百大劫。身亦五百由旬。初生半劫。猶有微想。作意入定。六識不行。中經四百九十九劫。如其本時習定之相。不動不搖。無所分別。先是婆羅門。如婆羅門坐。先是無聞比丘。如先跏趺坐。至後半劫。由種子力。想心復生。便從此沒。決墮欲界。安立圖云。廣果無想。並五百劫。廣果則有中夭。無想定滿其報。法苑云。無想一天唯是外道。修無想定。以生其中。受五百劫無心之報。外道不達。謂為涅槃。受報畢已。必起邪見。來生地獄。是故聖人不生其中。經律異相云。無想天。禪樂為食。壽五百劫。或有減者。光明勝於果實。外道謂為涅槃。長阿含云。滅想。生無想天。唯有色陰。行陰少入。生想便死。◎問。無想。為有心。為無心耶。答。無粗心。有細心。涅槃疏云。論師云無想者。不復緣於粗色粗心。何者。爾時心細。如蟄蟲冰魚。細心實不可滅。然無粗心。云無想耳。◎問。廣果是主。無想是客否耶。答。禪門次第云。有諸外道。深厭有為心識生滅。欲求涅槃寂靜常樂。既無智慧。不知真實。得四禪時。不見細色之過。但覺心識生滅虛誑。厭患其心。既不知破色繫縛。直以邪智滅心。邪法相應。心無憶想。謂證涅槃。既未斷色繫縛。若捨命時。生無想天。猶是色界生死。不得解脫。亦名客天。猶如那含人修五品熏禪。為色界思惑未盡。寄生色界。亦名客天。此無想定既是邪法。非佛正修。故云客也。◎問。此無想定與滅盡定。有何差別。答。雖俱稱無心。有四義不同。宗鏡云。一約得人異。滅盡是聖人得。無想是外道得。二祈願異。滅盡定者。作止息想。求功德入。無想定者。作出離想。求解脫入。三感果不感果異。無想定是有漏。能感無想天別果報。滅盡定是無漏。不感三界果。四滅識多少異。滅盡定。滅識果兼滅第七末那染盡。無想定。滅識少。但滅第六識耳。合轍亦云。滅盡定既滅第六識。兼滅第七識染分。無想但滅第六識分別見。而諸邪見尚未能盡。何況其他。◎問。下云。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天報已畢。墮阿鼻獄。為廣果耶。為無想耶。答。二天俱通。若捨俱禪。福報受盡。而謗三寶。不求上進。即廣果也。若無想定。後半劫生想心。而起邪見。不求四空。即無想也。陰魔文云。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廻。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生邪外見。惑菩提性。由此墮落。罪報三途。故第四禪並通。既云比丘。五那含天亦攝。思惑未斷。四果未證。何出塵界。色頂不出。四空豈超。下云。名不回心鈍阿羅漢。亦為無聞少足。雖不下墮。亦不上超。思知。 △寅二。結不動純熟。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 先不動。勝流者。勝下三二禪等。正脈。通論四禪。初禪共戒。戒德增上。二禪喜俱。光明增上。三禪樂俱。淨樂增上。四禪捨俱。前三福德增上。後一捨定增上。同修雙捨定。故心境苦樂莫動一。俱舍云。第四禪定離內八災尋伺等。勝下地故。名不動故二。又不為外三災所動水火風。故名不動三。清涼疏云。第四禪中。一斷樂。先除苦喜憂滅者。即是離障。三禪勝樂於此為害。如重病人。觀妙音樂。為障四禪。必須除遺。故云斷樂。得此定者。即于爾時。所有苦樂皆超越故。二不苦不樂者。是利益支。明五受內。唯有一捨是不動故。三捨念清淨者。瑜伽云。初禪下地災患已斷尋伺喜樂等。是故捨念。清淨鮮白。由此禪心。住定無動。俱舍等明四禪離八災患。此論略舉六事。初禪下地災患已斷。憂苦現行俱在欲界。故略不言。四住第四禪。即彼二依止三昧。然上色定。如處室中。入下四空。如處十虛。◎智論云。行者。觀樂之失。亦如觀喜知心不動處。最為第一。若有動處。是則有苦。以第三禪樂動。故求不動。以斷苦樂。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無苦無樂。但有不動智慧。故說捨念清淨。 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 雖下。次純熟。無為不動者。非小乘無為三。擇滅。非擇滅。虛空也。大乘無為六前三同小乘。四想受滅。五不動。六真如也。亦揀非第八。證真無為真如。名不動也。然此不動屬於何等。一唯有一捨。是不動故。二觀無苦樂。智慧不動故。如俱舍。瑜伽。智論。凡夫修禪。味著受生。名為有所得心。定慧均等。能捨苦樂。二境不動。勝諸下天。名曰有為功用純熟。以彼四禪天中。初禪伏鼻舌二識。無段食故。二禪伏前五識。三禪伏意識分別現行。故得妙樂。四禪伏意識分別種子。故得捨心。總是伏第六分別見惑。即有為有得之心。似乎不動。非真不動也。然則孟子。四十不動。莊子。死生不動。較之禪天不動。尚如天淵。況佛三摩真不動體。豈可竊議哉。 名為四禪。 名句。結成。若於第三禪定。厭離樂法。深見過患。入中間禪。心無散動。得未到地。於後其心豁然開發。定心安隱。出入息斷。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樂。二捨。三念清淨。四一心。名為根本四禪。若人坐禪得此。隨其淺深。命終必生福生等天。是為四禪天因果。問。四支功德。答。一不苦不樂支。行者欲離三禪。種種訶樂。樂謝滅時。則不動定。與捨俱發。內心湛然。故無苦樂。二捨支。既得四禪不動真定。捨三禪樂。不生悔心。三念清淨支。念下地過。思今功德。將養不退。進入勝品。四一心支。用前捨念二支將護。一心在定。猶如明鏡止水。湛然常照。律中喻如沐浴。被新淨衣。又如密室中燈。 問。不為三災所動。何言器非真常。正脈。答。他經明此天人生時。宮殿園林隨之而生。死時隨之而滅。但無總壞相爾。俱舍云。然彼器非常。情俱生滅故。法界云。剎那無常所壞。以四禪地不定相續。隨彼天生。宮殿俱起。若天命終。彼宮亦俱滅耳一。長水云。此第四禪離八災患。勝下地故。名不動地。然有劫數。壽盡須捨。非真不動。論云。第四禪定離內災故。說名不動。然非常住。由不共一地相應。彼器體非常故。安立云。大三災劫但壞器界。不壞有情。有情徙於別界。而四禪天不壞。為捨念清淨故。又有禪願。三摩提力。得生四禪天中二。 △丑二。五不還天。此下五聖人天也。分三。寅初。標聖果寄居。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 先標名。此中者。謂四禪天同分地中別業處也。梵語阿那含。此云不還。亦云不來。不復還來欲界受生故。三果聖人名也。五天者。梵云首陀婆。大論。秦言淨居。謂五淨居天也。離欲淨身之所居故。四禪中有五淨居天。乃三果人別修靜慮所寄居者。俱舍云。雜修靜慮。五品不同。故生五淨居天。資中曰。雜修者。以有漏無漏間雜而修也。靜慮者。定慧均等之謂也。五品者。下。中。上。上勝。上極也。 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 於下。次釋相。二。初離下界。下界通二說。一指下欲界。二指三禪已下四地界也。溫陵曰。習氣。思惑種子。與現行皆滅。故曰俱盡。此指欲界無續生業也。思惑。謂貪瞋癡慢任運而起微細之惑。非同分別中粗惑也。由彼難除。故分八十一品斷之。蓋三界分九地。地各分九品。今斷欲界一地九品思惑也。長水曰。九品者。即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各九品也。此是聖人斷故名滅。非同凡外暫伏名滅也。 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苦下。二寄四禪。欲界九品。最後一剎那。斷盡思惑。證三果已。進斷初二三禪愛染。離下地繫。無續生業。故云雙亡。下不可卜居也。第四禪天通名為捨念清淨地。此由上界思惑未盡。未超色界。所以須向此第四禪中安居也。   正脈。問。何故上下懸絕。偏居此地。答。由彼欲界惑盡。粗苦已除。三禪淨樂又復不受。其所入定。復是苦樂雙亡捨俱禪耳。夫苦亡。則欲界無居。樂亡。則三禪無處。然入捨俱禪定。進斷第四禪惑。與此捨念淨地相應。是為眾同分地。故于此中卜居安處也。   問。俱舍論。色界有五那含。云何。答。言五種者。一中般。謂欲界沒。往色中陰位中而般涅槃。二生般。生色界已。不久便般涅槃。三有行般。生色界後。長時加行。由多功用。方般涅槃。但有勤修。不速進道。四無行般。謂生色界。不經久修。無功用行而般涅槃。雖不精勤。能速辦道。五上流般。于色界中。要轉經于四禪天處。方般涅槃。此有二種。一者因異。有雜修。無雜修也。前是觀行。樂慧者。後是止行。樂定者。二者果異。至色究竟及有頂也。故論頌曰。此中生有行。無行般涅槃。上流若雜修。能往色究竟。不雜往有頂。無色般涅槃。◎釋曰。今五不還天。即雜修樂慧者之所生也。涅槃經亦云。第四禪中有二種人。一樂智慧者。入五淨居。修第四禪。有五階差。下者無煩。中者無熱。上者善見。上中者善現。上上者色頂。此皆由修熏禪。入五淨居。是名上流般涅槃也。二樂三昧者。入無色界。不修第四禪及五階差。亦不復修熏禪。生無色界。入四空定。盡其壽命。般涅槃也。釋曰。今五那含天屬前樂慧人也。   問。何名五淨居耶。答。正理論云。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住于此。窮生死邊。如還債盡。故名為淨。淨者所住。故名淨居。或此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居。   問。云何雜修靜慮。生五淨居天耶。答。清涼疏云。俱舍論說上流雜修靜慮為因。能生色究竟天。   問。雜修何等靜慮。答。先應雜修第四禪定。問。何位知雜修成。答。成由一念雜。問。為有何緣雜修。答。為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過。◎釋曰。雜修先第四者。由第四靜慮最堪能故。二問答中成位者。謂羅漢位。或不還成。由一念雜者。謂彼先入第四靜慮。多念無漏。相續現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無漏現前。如是旋還。後後漸減。減至最後二念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二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復唯有一念無漏。又復引起一念有漏無間。復生一念無漏。此一念雜名根本成。中間有漏。前後無漏。以相間雜。故名雜修。三問答中。緣總有三。一為受生淨居天故。二為受現法樂故。三為遮思煩惱過故。   問。生淨居處。何唯有五。答。由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故。論頌曰。由雜修有五。生有五淨居。五品者。皆有加行根本。一下品。二念。名加行。一念有三心。初起無漏。次起有漏。後起無漏。名根本。由資故業。從廣果生無煩。二中品。亦同上修三心。前三是加行。引生起後三心。名根本。並前成六。生無熱。三上品。有九心。前六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生善見。四上勝品。有十二心。前九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生善現。五上極品。有十五心。前十二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生色究竟。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感五淨居。非無漏感。手鑑云。五品者。謂以有漏無漏。雜資廣果故業。令其殊勝。轉生五淨居天。故有五品。然何故須雜耶。以五淨居無別引業。有情第四禪中。祇有三品總報引業生彼三天。聖人既無煩惱。故須雜修福生等三天故業。生五淨居天也。所資故業雖一。能資因行有五。故感五天。此皆出諸經論。學者一時難曉。特詳引釋。令人易明。   問。大論云何有七那含。答。五那含。如上俱舍。色般也。六現般。欲界中斷盡思惑。現般涅槃也。七無色般。謂在欲界即離色貪。次生無色。斷四空思。般涅槃也。餘詳雜心論及教儀註。 △寅二。示五天別相。 正脈曰。雜修靜慮五品。既皆從劣向勝。五天按品分之無差。至約斷惑淺深。斷欲九品。得證三果。齊此以上。乃表五天寄居之由。明其有同四禪處耳。是則無煩等前四天。次第斷色界四禪思惑。第五色究竟天。斷上四空思惑。合轍說同。長水曰。不但斷欲九品。兼斷初二三禪各九品思。至生第四禪天。斷第四禪染。故此四禪中居。文句亦云。欲界初二三禪。無續生業。下無卜居。由其上四空界思惑未盡。故第四禪安立居處。 若依今經及論。會通諸師說云。據初二師。斷欲思盡。生第四禪。斷四禪思及四空思。般而利也。設生四禪。但斷其四禪思。候生四空。斷四空思。鈍根也。般與不般。又隨利鈍以判。據後三師。斷欲初二三禪思惑。生第四禪。但斷四禪九品思盡。鈍根也。生第四禪。不但斷四禪思。併四空思俱斷。不般者。利而鈍。般者。利也。 問。斷四空思。云何有般不般。答。利根斷惑盡者。則般。鈍根斷惑不盡。則不般也。前云。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下云。此等窮空。不盡空理等。 問。利鈍斷惑。次不次相。答。前二師。初義。不次斷也。後義。次第斷也。後三師。初義。次第斷也。後義。不次斷也。 問。次不次斷行相。云何配釋五天。答。鈍根次斷第四禪九品思者。無煩斷初一品。餘後四天每斷二品。九品盡也。利根不次斷者。上五地思四十五品。併合斷之。無煩。斷第四禪四空。五地初一品。無熱。五地二三品斷。善見。五地四五品斷。善現。五地六七品斷。色頂。五地八九品斷。即成四果阿羅漢也。至于四空九品。各依次斷。如常所說。恐後疑迷。先此預示。 △中分五。卯初。無煩天。 阿難。苦樂兩滅。鬪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阿下。先出因相。苦樂者。厭苦欣樂也。兩滅者。二心俱捨。苦樂雙亡也。欣厭敵對。交戰於心。苦樂相傾。爭鬪於意。今形待既無。兩不交涉。故云鬬心不交也。亦可上句約境。下句約心。苦樂境消。厭欣心殞矣。此由下地思惑斷盡故也。 如下。次結果名。煩者。蒸悶逼惱貌。盛熱也。猛火燔炙故。有鬪心者。炥中鬱陶。內外心境此滅不交。初得清涼。故名無煩。總消也。別分之。亦可外境不擾。內心無惱。名無煩也。約斷惑言。鈍者。第四靜慮九品思中。初一品煩惱障斷。利者。第四禪與四空。上五地初品貪愛煩惱。無不悉斷。既無思煩惱雜。稱無煩也。宜矣。選佛譜曰。於第四禪捨念清淨。眾同分中。復有此五不還天。乃三果聖人。已斷下四地染。欲界。初二三禪。未斷上五地染第四禪及四空者。所寄居也。初無煩天。乃雜修禪下品所感。謂行人先入第四禪已。於此定中。先起多念無漏心。次引多念有漏心。後又起多念無漏心。漸漸減至二念無漏。二念有漏。二念無漏時。名為雜修加行成滿。次起一念無漏。一念有漏。一念無漏。至此名為根本成滿。此亦名夾熏禪。以用無漏。夾熏有漏。色定轉明。果報轉勝。由此資於故業。故從廣果沒。便生無煩天。長水曰。雜修初品。稍離定障。名為無煩。煩即是障。障即苦樂厭欣兩鬬也。然下天亦離苦樂。不名無煩者。以凡夫人厭欣暫伏。非是永斷。今約畢竟不生。故得此無煩名也。壽千大劫。身千由旬。但有升進。永不退轉。阿毘曇論。名曰無希望天。千劫壽命。無希望故。樓炭經云阿比波。長阿含云無造天。身長千旬。禪悅為食。光明勝於無想。如法苑。安立異相等說。 △卯二。無熱天。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先釋相。機。弩牙也。弩若無牙。則無發放之用。括。同筈。箭本受弦處也。皆喻唯一捨心。縱任自在。遊諸等至。故云獨行。不與違順二境相應。故云研交無地如長水疏。又機即弩牙。我念之放也。括即囊括。狀念之收也。獨行者。言其唯一捨念。或放起。或收止。更無餘念雜於其間。前雖不交。猶見交地。到此全不見欣厭研交之地。併不交地亦復研盡無餘矣如正脈疏。上句約心。下句約境。亦可心境總明。 如下。次結名。熱者。熏不燋燥貌。微煩也。細火溫煖故。捨念清淨。心若氷壺。內外涼透。何熱之有。約斷惑言。鈍者。第四禪二三品思煩惱斷。利者。上五地二三品貪愛熱惱。皆悉併斷。清涼疏云。惑善伏除。意樂調柔。離熱惱故。以修靜慮加勝。意地更益清涼。捨境捨心。盡研絕滅。故名無熱天也。譜曰。此天乃雜修禪中品所感。用前下品根本三心為加行。更引一念無漏。一念有漏。一念無漏。三心為根本。資其故業。即生此天。壽二千大劫。身二千由旬。經律異相云。無熱天身二千旬。細輭委地。不能自立。若下見佛。變粗大形。以禪為味。壽二千劫。或有減者。光明勝前不煩天。出長阿含。法數云。研究心境無依無處。則無熱惱。故勝無煩。 △卯三。善見天。 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沈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先行相。十方者。指一大千界量也。妙見者。即天眼。煩熱既除。內心清徹。故發天眼通明也。報與四禪同分。天眼亦同四禪。見通大千總相。天眼。有全頭半頭之異。今既業果定果雙通。報得發得併攝。而全頭半頭亦隨根機利鈍。大小淺深。各人報發之不同也。圓。徧滿大千也。澄。清澈明朗也。上約心言。獨一捨心。兩忘不交。至此功行益高。故能妙見圓澄。塵象。約境。上界定增。觸處皆妙。更無障礙境也。沉垢。約惑。下地垢離。所見盡澄。更無留滯惑也。又塵象。定障也。沉垢。慧障也。雜修上品。無漏功著。定慧障亡。故能於十方界。唯一捨心。妙見圓澄也。法數云。一念在定。定能發慧。於慧心中見十方界。圓徧澄凝。更無世界內外塵象。心地昏沉之垢。 如下。次名位。善見者。應法師云。梵語䠠天。中陰經作須滯天。亦言善見天。定障漸微。見極明徹故。餘經作須嚏天。應言須達犁舍那。此云善觀天。樓炭經云。須陀旃。清涼疏云。雜修定障。餘品至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前天雖無煩熱。猶有獨行機括。不得稱為善見。今則獨行亦無。十方唯一妙見。故得名善見也。約斷惑言。鈍者。第四禪四五品思惑斷。利者。上五地四五品煩惱障。併銷除也。譜曰。見天。雜修上品所感。用前中品六心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其故業。得生此天。壽四千大劫。身四千由旬。三乘名數經。壽四千劫。長阿含云。壽三千劫。或有減者。禪樂為食。光明勝前無熱。 △卯四。善現天。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先因行。初句躡前。次句正明。前天善見。約體。謂定體澄瑩。善於鑑照。如鏡發光明也。此天善見。約用。謂慧用開顯。善於變化。如鏡現影像也。陶鑄者。如陶師之範土。爐冶之鑄金也。無礙者。大小器具。隨行施設。粗細物色。恁意成就。今天能起十四變化。作用自在。亦若是也。又首句。精見二字承上。現前二字起下。法也。後句。喻也。陶鑄。不離水火。精性。喻水。即定體。精潔澄湛不動也。見性。喻火。即慧用。照徹形影不昏也。前天但得其體。未能發用。此天全體大用。變化無礙。長水云。陶鑄。鎔鍊也。精見之體用既彰。定慧之功行更著。故能鎔鍊自在。顯現無盡。 如下。次果報。樓炭經云。須彌旃阤。正脈曰。善現者。表具變現之用。前天體圓而用未勝。此天體用兼勝。隨心造化一切萬物。清涼疏云。雜修增上。果德益彰。故名善現。前云。明相精純。一切變現。約斷惑言。鈍者。第四禪六七品思惑斷。利者。上五地六七品煩惱障。併銷滅也。譜曰。現天雜修上勝品感。用前上品九心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其故業。得生此天。壽八千大劫。身八千由旬。三乘名數經云。壽八千劫。長阿含云。大善見天。禪樂為食。壽命四千劫。或有減者。光明勝前善見。 △卯五。色究竟天。 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先釋相。初句能究心。次句所窮境。後句俱攝入。審查曰究。了畢曰竟。羣。眾也。幾。微也。究眾色相。竟至幾微處也。亦可羣有幾微動相悉皆究竟。推盡曰窮。上性訓體。色之實體也。下性訓自性。色之本性也。上句究相。此句窮性。不但究諸色相至極微處。抑且窮諸色體之性。終歸於空。前云。更析鄰虛。即實空性。無邊。四空天也。入者。謂研能緣色相識心。所緣羣有色性。悉成虛空。何者。心既熏多至少。色亦窮粗至細。析彼色心極微邊際。盡入四空無邊際也。 如下。次結名。梵語阿迦尼吒。或阿迦尼沙。正名阿迦抳瑟搋。此云質礙究竟。先約法釋。色。所窮。竟。盡也。有色相處。窮入無相。色性中性。窮入無體性也。究。能研。竟。了也。心識幾微動處。研無動相。心識中性。研至空無性也。長水曰。前句。窮緣色等識。後句。窮所依大種。劑此一天。即入空處。空是大種所依。故名色究竟天。如馬勝問佛。四大性當何位。滅盡無餘。佛云。空處近分。正在色頂天也。 次約處釋。色界上頂。無色界空無邊處。清涼云。色究竟者。更無有處。於有色中無能過此。或此已到眾苦所依身。最後邊故。俱舍云。從此向上。無復所居。此處最高。名色究竟。無盡云。色究竟天。有色之窮處也。 後揀異。前善見天。圓澄妙見。不取塵象。次善現天。陶鑄精見。徧入塵象。今天若心若色。二十五有羣動幾微。研窮究竟。入於空無邊也。斷惑言之。鈍者。第四禪八九品思惑斷。利者。上五地八九品煩惱障礙。併盡無餘。便出三界。成四果也。譜曰。色頂。雜修上極品感。用前上勝品十二心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其故業。得生此天。壽一萬六千大劫。身一萬六千由旬。樓炭經名阿迦膩吒。三乘名數經云。壽一萬六千劫。長阿含云。壽五千劫。或有減者。禪樂為食。光明勝前。◎又經律異相。色究竟後。列首羅天。梵名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亦云淨居。過五淨居而有八處。皆悉虛寂。是十住大士之所住處。法雲菩薩多作此天王。形有八臂三眼。騎大白牛。大雲降雨。雨大千界。眾生無能知數。唯此天王能知。涅槃經云。首羅天供。已勝一切諸天人供。◎名義集引釋論云。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九千界主。◎餘詳華嚴等經。起信等論。前觀音圓通及下陰魔文中。皆有摩醯名相。故此表示。 △寅三。結四王不見。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 先正明。初句顯聖寄居。結示五天惟是三果那含聖人居也。清涼云。此天名五淨居。淨身所止。純聖所居故。以此離欲諸聖所住。非同凡夫有漏而處。定力既勝。依報亦殊。同一世界境界各別。何者。凡生此天。要是進向那含身得四禪。發無漏慧。起熏禪業。或斷一品。乃至九品。方生五天。凡夫無此熏禪業故。不得生也。彼下。示凡不見。四禪王者。謂大梵。光音。徧淨。廣果。四天王也。唯識論。謂二禪以上不分王臣。此言王者。餘天推尊上耳。下文云。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彼之天王則有臣民眷屬。亦無礙也。聞名不見形者。五天與四禪。有三揀別。一斷惑伏惑異。二無漏定有漏定異。三聖果凡夫異。深淺淨染。高下懸隔。故但慕其名譽。而不知其受用。見其依正也。昔雲居膺經旬不赴堂。洞山問。子近日何不赴堂。膺答。日有天人送供。山曰。我將謂汝是箇人。猶作這等見解。即召曰。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膺曰。寂然宴坐。天人尋覓。三日不見乃絕。四王不見五天。亦猶天人不見膺師也。◎問。下云。彼諸天王即是菩薩。仁王經亦云。十地菩薩作四禪大淨天王。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教化眾生。今何不能知見那含三界境耶。答。菩薩既以示現。行跡似同諸天。相與欽聞聖名。生其出世善根也。 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如下。次舉例。山野聖地者。如天台。竹林等。羅漢中亦兼菩薩。如五臺。九華。峨眉。普陀等。入大乘論云。賓頭盧羅睺羅。十六諸大羅漢。散在諸山海中。又餘經云。九十九億大阿羅漢住壽於世。散在三方諸山海中。守護佛法。作大福田。粗人者。凡夫粗重。揀非聖賢輕細也。據起世經。五不還天。倍倍居上。今此經明。同在四禪。凡聖殊途。例如臣民與王。王居九伍之上。臣位降一級。民位最卑下者。橫豎二說俱通。何必偏執一途。故不能見。 △癸二。結屬色界。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初句標數。初二三禪。九天。第四禪。九天。共十八也。獨下。釋相。上句明所離勝前。純是禪善所感。無有情欲所對。故云無交。異欲界也。下句明所住劣後。四禪厭色欣空。尚有色質障礙。故云形累。異四空也。自下。結名。此指色頂。還指梵眾。上下諸天皆於色界攝也。 △壬三。四空。 此四名無色界。謂厭色籠。修四空定。生四空天。故名無色。以此四天只有四陰。無色陰故。初空處定。厭色依空。二識處定。厭空依識。三無所有定。色空識滅。而依識性。四非非想定。滅窮識性。不得真滅。定有四種。分其位次。定多慧少。有定果色。為識所依。無業果色。名無色也。四空有色無色。大小乘論不同。先小乘教。無色者。俱舍論云。無色無身。依同分命根。令心等相續。不相應行。疏曰。獲成就者。各得第八識種。令色心不斷。名為命根。謂識種實。假業為命。類相似故。名眾同分。又世品云。無色界都無處所。以非色法。無方所故。謂于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于是處生故。婆沙云。四空離形。報無別處。但在欲色二界。成就四空。無色業者。成實論云。無教假色。不至無色。況實色耶。有色者。大眾部云。但無粗色。非無細色。毗曇云。無色有道共戒。戒是無作色。以無漏緣通故。此戒色隨無漏緣。至無色也。此小乘論。空有二宗各計不同也。又小乘阿含經云。舍利弗入涅槃時。無色界天空中淚下。如春細雨。故知無色非無細色。 次大乘。顯揚論云。定自在所生色。謂勝定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變起五塵境故。論云。變身萬億。共立毛端。仁王經云。無色界天。雨諸香花。香如須彌。花如車輪。中陰經云。無色諸天禮拜世尊。此引大乘經論。明有色也。 今以楞嚴經會通云。文云。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釋曰。無業果色。會同小乘宗無色也。定性現前。顯有定果色。會大小乘明有色也。理實料揀之。不了義教說四空無色。若了義教。說四空有色。大乘菩薩。界外尚受法性之色。豈此四天唯空無色。故無色界雖無四大造色。定果所為。亦如墻壁。三界皆以意識為住持故。前云。無色諸天同時稽首。涅槃經云。非想等天。若無色者。云何得有去來進止。華嚴經云。菩薩鼻根。聞空無色界宮殿之香。故無色界。有色為了義也。溫陵曰。自此而上。無色四天。無色者。無業果色。有定果色。依正皆然。此乃滅身歸無。定性聲聞所居。或無想外道別報。或捨厭天人雜處。其類不一。皆無色蘊。正脈曰。此中盡色趣空。凡夫是其正居。定性聲聞寄居。異計外道雜處。是皆有為增上善果。未出輪迴。不成聖道者也。 △分五。癸初。標岐除聖。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 先標岐。是有頂者。指色究竟天。居有色頂。故曰有頂。與無色隣。名色邊際。以風輪下。有色頂上。盡屬空故。二岐路者。一出三界路。即廻心人所履。二入四空路。即定性人所履。由三果人根有利鈍。故於捨心復分二路也。吳興云。利根者。發無漏智。斷盡修惑。即出三界。鈍根者。復由定心。欣上厭下。生入四空。約斷惑利鈍。利則慧性增上。四禪四空四十五品思惑併斷。橫超三界。鈍則定性增上。但斷四禪九品思惑。後生四空。漸斷三十六品思盡。豎出無色也。長水云。若凡夫外道。既不入此五天。即從廣果無想而入。不在此二所履之限。如下自知。蒙鈔曰。二岐路者。一出三界。即回心所履。二入無色。一則定性聲聞。二則無想外道。下文所指不廻鈍果。窮空不歸者。是也。長水判有二失。一尅定無想。不得上升。二執計廣果。同名無想。◎評曰。前後經文。長水判釋甚明無誤。蒙鈔何意錯會。反出二失耶。蒙鈔二無色路。入路二人固同。來處二人實別。定性從色頂來。下云。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名鈍羅漢。無想不從色頂。從無想天處來。下云。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等。此則長水無失。蒙鈔有失也。蒙鈔又引長水疏云。凡夫外道。從廣果無想二天而入。如何斥曰。尅定無想不得上升。此亦長水無失。蒙鈔自失也。又體本經前後意義。人中天上。修根本禪。生廣果者。鈍根。不求上升。退落下界六道凡夫。利根。上求進入五不還天。回心定性二未可拘。或有升入四空。凡夫聖果二亦未定。又人中天上。修無想定。生無想天。鈍者。不求上升。退落外道邪見之家。三途難免。利者。上求升進四空。下云。迷漏無聞。便入輪轉。經律異相云。無想天。壽五百劫。或有減者。法界安立云。無想天中唯外道生。受五百劫。天報盡已。必生邪見。退墮地獄。如何尅定無想決上升耶。後學見鈔恐誤。故此申辯。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 若於下。次顯聖。正明廻心也。捨心者。四禪皆依捨念修定。此捨有頂禪中因心也。發明智慧者。羣幾究竟。人空無漏觀智。從此開發顯明也。慧光圓通者。研窮色性。徹見真空法性。空智性光。圓滿貫通。徧照三界也。便出塵界者。有漸有鈍。漸斷通二。一初無煩。五地斷初一品。餘四天。斷五地各二品。二初無煩等四天。各斷五地二品。至第五色頂。斷五地第九品思盡。五地者。四禪。四空也。頓斷亦二。一無煩至色頂五天。斷第四禪九品思惑。最後一剎那間。頓斷四空三十六品思盡。二無煩等四天。斷四禪九品思。至色頂一天。頓斷四空三十六品思盡。皆隨機便。斷證莫拘。修惑斷盡。三界難留。故超出也。 成羅漢者。三界見愛煩惱障盡。得名盡智。便成無學。不復更修。名無生智。長水曰。此類仍是樂慧那含。故得發明二智。慧光圓通。成四果也。入菩薩乘者。此亦隨機大小。斷證深淺不同。小乘根淺。單斷煩惱。但證我空。大乘根深。兼斷所知。更證法空。此又樂慧那含中。復分二類。一成小果羅漢定性。般涅槃者。名為鈍根。二入大乘菩薩不定性。不般涅槃者。名利根也。 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如是下。上明因位。此結果名。回心者。正脈云。有二意。一約回心羅漢。則回其欣上厭下之心。而頓出三界。二約回心菩薩。則回其捨大取小之心。而速入大乘。然此元是不定性人而又根利者也。反顯定性而又根鈍者。方入四空耳。羅漢。大小乘通名。含二意。一約小乘中。定性鈍根名小。此不定性利根名大。欲令進向其大。莫退小也。二約大乘。聲聞名小。菩薩名大。欲令回向上乘。直登十地。成佛菩提。故獨稱名大羅漢也。佛意取後。抑小揚大。深味之。   幽溪云。聖人根分利鈍。約有二義。一覺身礙不礙。二立心回不回。若覺身不礙。即色頂天。發明智慧。便出塵界。此不礙之利根也。自利已竟。回心向大。入俗利生。成菩薩乘。此回心之利根也。若覺身為礙。銷色入空。待斷子果。方出塵界。此色礙之鈍根也。既出塵界。如焦芽種。不堪世用。成定性乘。此不回之鈍根也。然回心有二義。一先小後大。中又二意。一宿種成熱故。二教令發心故。二始終皆大。中亦二意。一先求自利。回己向他故。二二諦理現。欣副伯心故。經之明意亦二。一為小乘豎出三界者。策令發大心故。二為大乘豎出三界者。顯道不躐等故。   問。吳興云。入菩薩乘。正約出三界後。勝進而說。其意何如。答。有二意。利根者。即于斷證時。回小向大。回自向他。不待出界後也。鈍根者。出界成果後。始發大心。回向入上乘也。   問。此明小般。大不般。分鈍利。與前斷惑。般不般利鈍云何。答。各意不同。前約斷惑盡。入般涅槃名利。如此色頂出塵羅漢。是也。斷惑不盡。不般涅槃名鈍。如此入四至後。鈍羅漢也。今此疏約大小乘論。小乘成果。般不利生。定性不回。名鈍。大乘行化。不般度人。回心不定。名利。名字相同。意旨實異也。   問。上五地思。云何能頓斷耶。答。例前阿難初果。頓斷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而成二果。今三果那含。豈不頓斷上五地思。成四果乎。阿難初果。發願度生成佛。況今四果。豈不回心。入菩薩乘。普度生乎。又以此例彼。那含頓斷上界四空思盡。而成四果。彼阿難聖。豈不能頓斷三界俱生思盡。獨前六品。成二果乎。此之羅漢回心大乘。彼阿難聖。發願度生成佛。豈屬定性聲聞。非是回心上乘大菩薩乎。阿難願為侍者聞法。深矣。大權示現。誠不可測。今經圓頓。前後文義融通。亦不可思議。習學者慎哉。 △癸二。正列四天。分四。子初。空無邊處天。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 先躡前。長水曰。捨心有二。一有頂。二無想。若於有頂。用無漏道。斷惑入空。即樂定那含。定性聲聞也。若於廣果無想。用有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也。以此三天俱在捨心。共一地故。無漏道者。八聖種觀。觀五陰。如病。癰。瘡。刺。苦。空。無常。無我。有漏道者。即六行觀。正脈曰。色頂捨心。實有三類人。入四空天。一聖人定性五那含天。二凡夫廣果天。三外道無想天。俱與無色空隣。皆可上入四天也。捨厭者。厭下色頂捨心。欣上無色四空定也。廣果天人。苦樂頓捨。捨心圓融。修證福德。厭色欣上。入四空者。無想天人。雙厭苦樂。精研捨心。圓窮捨道。窮空上入無色界者。不還天聖。苦樂兩滅。捨心獨行。研交無地。入無邊際。歷四空者。故云捨厭成就。然此三人來處五異。凡夫一。廣果天二。捨俱禪三。有心四。修諸福德五。外道一。無想天二。無想定三。無心四。圓窮捨道五。那含聖人一。色究竟天二。雜熏禪三。亦有心亦無心四。發明智慧五。又前二類。世間禪一。有漏二。伏惑而已三。後一類。出世間禪一。無漏二。斷惑者也三。故此三人。入路一同。來處各別。後歸去處。亦各別也。詳後聖凡升墜可知。 覺身為礙。銷礙入空。 覺下。次正明。覺身為礙者。覺有身為質礙。而不自在也。銷礙入空者。修空觀而滅身歸無也。華嚴云。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虛空。住虛空無邊處。清涼疏云。超色想者。超可見有對色也。眼根。色塵。滅對想者。耳鼻舌身識。和合想滅故。此滅不可見有對色也四根四塵。不念想者。不念意識和合想故。意識分別一切法。故說名種種。此滅不可見無對色。意識。法塵。即意識法入少分及無表色。少分指半分法塵色言也。入無邊者。三色想絕。則入空理。廓爾無邊。由厭色依空。名為空處。智論亦云。佛說過一切色相一。法有對相二。不念別相三。得入無邊空處。行者作念。若無身色。則無饑渴寒熱諸苦。云何得免此身苦患。當觀此身中空。如籠如甑。心常不捨。則得度色。不復見身。如內身空。外色亦爾。是故能觀無邊虛空。得此觀已。無苦無樂。其心轉增。名空處定。 上所引證。皆明銷礙入空義也。須知前四禪天。悉依色法故有。今四空定。悉依無色法。從境得名。經云。四空滅色道。心心互相依。稱名四空定。無形無質礙。此四種定心。所觀境為處。蓋彼行人。從第四禪。欲入空處。悉厭患色。猶如牢獄。心欲出離。須修空觀。破三種色。一可見可對色。二不可見可對色。三不可見無對色。此三色法並在色界。欲入無色。應滅此三。一心破色。心與虛空相應。名為空處定成。詳如天台禪門中釋。 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如是下。後結名。溫陵曰。厭己形礙。堅修空觀。滅身歸無。即厭色依空者。名空處定。故報生空處。此定最初。離三種色。心緣虛空。既與無色相應。名空無邊處定。得此定已。出過色界。故名過一切色相一。空法持心。種種諸色而不得起。故名滅有對相二。既得勝妙空處。決定能捨色法。心不憶戀。故名不念種種相三。由是定中。唯見虛空。迥無色相。無三色縛。心識澄靜。無礙自在。如鳥出籠。飛騰無礙。證空處定亦復如是。此天初銷色質。乍入於空。即以空處立名。而言處者。順正理云。謂有情生長處故。譜曰。不論人中天上。乃至四禪。修空處定得成就者。命終便生此天。既無色陰。不可說有方隅處所。唯有微細第六意識。所緣無邊虛空為其處也。壽二萬大劫。法界安立云。無色界天。無四種色四大。故無量身。有定果色。壽命二萬大劫。定行慧行。各得一萬。又經律異相云。無量空入處天。或云空處智天。壽一萬劫。或有小減。出雜阿含。樓炭經云。虛空智天。所言智者。瑜伽論云。有一墮邪梵行求者。為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起邪分別。謂為解脫。若諸沙門及婆羅門墮梵行求者。一切皆為求無漏界。 前三類人。凡外無智。窮空不論。那含聖智。論分二種。一樂定那含。空處九品斷惑未盡。二慧性增上。空處九品思惑斷盡。故云智也。禪門釋云。今此空處及上三定。並是無覺無觀。捨俱所攝。修法有二。一所修境。有障有成。障者。欲入空處。要滅三色。此三種色即是障境。成者。虛空為智所緣。因此入定。成空定境。二能修心。先訶讚。謂訶身色過罪。讚空無色安樂。次觀析。應當一心諦觀身中毛孔虛疎。如網如縠內外相通。觀內身空。外色亦然。如是觀時。眼見色壞。故名過色相。耳聲鼻香舌味身觸覺壞。故名滅有對相。于上二種餘色及無教色。種種不分別。故名不念種種別異相。此即那含觀慧。能斷煩惱障也。又空無邊而言處者。若俱舍說。無色界無處。由生有四種。謂有四種無色有情。生四空天也。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續。若依大乘經論。實有處所。雖無業果色。然有定果色。為識所依。起世經云。倍色究竟。有空天處。乃至非非想處。皆是諸天住處。涅槃云。無色界色。非聲聞知。今此所明。當從後義。說有處也。 △子二。識無邊處天。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 首句躡前。厭色歸空也。依正三色。名曰諸礙。所空境也。既銷。能空觀也。則不依於色矣。無下。正明。先加行。厭空欣識也。所銷色礙之境既空。名曰無礙。能銷空處之空亦泯。名曰無滅。則不依於空矣。 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其下。次正修。觀識破空也。則依於識矣。阿賴耶識。此云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名阿賴耶。即第八識。末那。此翻染汙。四惑常俱故痴見慢愛。亦翻為意。恒審思量故。即第七識。全者。通兼二識。七八二識互相依故。半分微細者。單局末那。以第七識執第八識見分。為內自我故。用此七八二識為所觀境。故云唯留。存無間斷。名為留也。 其中者。的指第六意識。能觀心也。意識捨空處觀。轉心緣七八識。心與識法相應。故名為識處定。何觀末那細半分者。瑜伽論云。事識緣外境時。必依第七。又第七識是第六所依根。第六是能依識。又第七名傳送識。前之所緣色空外境粗分既銷。能緣意識內心粗分亦亡。而第七末那。依彼第六緣外門境粗分。亦不起矣。今第六識。緣內識心細分。而末那亦依第六內門緣見一細分矣。今經依大乘說。約小乘論。第六意識不緣色空外境。還緣自識內心。自心取自心。名為識處定。如阿含等。若通大小乘說之。行者厭患虛空無邊。緣多則散。即捨虛空外境。轉緣內識為境。智論云。是空無量無邊。以識緣之多散。便捨空處。一心緣識。即緣受想行識為境。云何而緣。觀現前識。念念不離。即便泯然。任運自住識心。因此後時豁通。識心不動。而於定中不見餘法。唯見心識定心分明。識慮廣闊。無量無邊。現在識心既爾。過未識心亦然。是識無量無邊。如空無量無邊。此之識法。持心無散。故名識無邊處定也。餘詳禪門。   溫陵曰。賴耶。第八識。末那。第七識。末那所緣色空識三。此位厭色空而依識。則色空粗緣已無。故惟全半分也。◎正脈曰。按唯識。末那不緣外境。但內執八識見分為我。溫陵何謂亦緣色空。以第七既內執賴耶為我。亦任運外執色空為他。故色空在。全分末那俱在。今色空盡。故惟半分細末那也。又末那賴耶。羅漢未了。那含凡外何知。此是佛眼明見。與之作名。非許彼知。◎幽溪曰。八識為主。用七識為使。故第七謂之傳送識。內緣第八。即緣心為分別。外緣第六。即緣塵為分別。緣境本乎六識。要由七識所使。今色空既盡。則六識無用。而七無所使。故去末那半分粗浮。而八識全在。故全于末那半分微細也。云惟留者。三界識三。所去者半。留者亦半。非曰此天已見第八也。約那含。前半已斷。凡外但伏耳。◎長水曰。唯留賴耶全末那者。七八二識更互相依。定性愚法全不知有。冥然自留也。半分微細者。即第六識今留一半緣識之分。不留緣色空分。故云半分。以此第六色心俱緣。故留緣心半也。◎合論云。八識體無同異。六識相分粗細。末那行相難辨。此言全分末那者。七識但內執。不外緣故。半分微細者。六識內緣賴耶末那兩種之細識也。已棄外緣色空一切粗相。◎文句曰。全末那者。正顯俱生我執全在。不曾伏斷也。半分微細者。指第六識無復外塵可緣。獨有內緣之半分猶在。其相細微。不但非色。亦且非空。故以此為識處也。◎摸象記曰。合論及長水疏謂半分微細屬六識。而上二句。接下稍難。溫陵諸師皆以半分微細屬末那。而判此處無復六識。則下文識心都滅。須通八識。若不然者。既六識已無。當滅何識。予向據溫陵。謂都滅識心。未亡識性。故通八識無礙。今思終是未妥。乃取前論疏意。更為貫穿其說。言此中六識粗分已滅。唯留根本賴耶全體。末那與六識不緣色空。但內緣之微細半分而已。至下識心都滅。方滅此半分也。雖然。半分微細上。須得與彼六識四字方好。或者有脫文乎。◎勗伊閑曰。諸解長水為當。所謂半分者。乃緣識之細分。以第六識。三界九地。一切時有。唯除五位不行。此處識定。非五位攝。如何言滅。溫陵解誤。◎合轍曰。何以末那唯留半分微細者。以轉末那功在第六。第六分別已伏。末那一分亦伏。第六俱生現行。末那一分亦現行故。◎直解曰。其中者。指內識說。謂依根粗識都滅。唯留末那後半微細。及第八賴耶識在。末那云意。第七識也。唯識云。此意有三。一數取趣我見相應。二法我見相應。三平等智相應。此三種中。前則為粗。次通法執。後是所轉無漏智品。亦通二乘。與今文合。長水指第六識。非也。經文明言第七末那識故。   今家釋開二義。先評斷。上引十師。各有所失。一溫陵。半分屬末那。與佛經雖合。而云末那所緣色空識三。色空粗緣無。依識細緣有者。非也。二正脈。同上。三幽溪。說亦同前。然云六七共緣。今此六無。七亦無粗分也。又云那含三識中。前半斷。凡外伏。此亦非也。四長水。半分屬六識。與經文難合。又云。今留一半緣識心分。未知緣何識心。五合論。同上。又引古師水器日喻。水器。第八識。日。六識。壁影。末那。此喻亦與經違。六文句。說同長水。謂第六識獨有內緣半分。非色非空以為識處者。非也。七摸象記。先許溫陵。後思未妥。次依長水。後補經句。此在兩相。未為一定。又云。末那與六識不緣色空。但內緣微細半分。此說亦非定義。八勗師。讚長水為當。又云半分乃緣識之細識。非謂識有全半。既云識非全半。則長水半分緣識之說。亦非當矣。不唯違經。亦且自語相違。又斥溫陵解誤。既許長水緣識半分之細。而緣色空半分之粗不留。豈不滅乎。經文上云。無礙無滅。下云。識心都滅。環解亦是。何云誤耶。不但背經。亦違自語。九合轍。以分別俱生二惑伏斷。判此全半粗細。六七不分能所。亦不允當。十直解。人我分斷。平智分轉。不分粗細。況六七同轉。何單七識。而斥長水六識之非。謬也。◎次詳訓。十師所解失在輕重。重于所緣識處。輕于能緣識觀。既無能所。招多過失。唯有合論。消文似是。釋意似非。輕重不定。義晦不明。如云。半分細者。六識內緣八七兩種細識。似是矣。不分能所故。又引水器日喻。六重七輕。後又喻云。食卵剝殼。黃處喻賴耶。白處喻全分末那。殼喻六識外緣色空粗相。內之微膜白處。喻六識內緣識處半分細相。此又七重六輕。輕重不定。能所何拘。餘九師說。釋此佛經。不順。不合。不明。語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今為解曰。初消經文。其中者。能緣第六意識也。上云。諸礙既消。色空也。無礙無滅。空空也。所緣色空外境粗分既滅。能緣六識內心粗分。亦不存矣。而其能緣六識內心中細分猶在也。又其六識心中。去前五識。惟留第八識及第七識微細半分。為所緣境。不留末那粗分者。以第七識內外門轉。外隨六識緣境。內執第八見分。今六識不外緣。七識不外轉。故無粗分。由第六識依七為根。緣七為境。故留細分。則第六識為能緣心。七八識為所緣境也。如前詳明。◎二約人釋。凡夫六識捨心。外道六識無想。窮至空處。並以六識為能觀。還以六識為所觀。或以受想行識為所觀。伏惑而已。小乘那含中樂定者。六識捨俱禪。窮至空處。愚法定性人。六識心為能觀。即以六識心。或受想行識為所觀。伏斷識處九品思惑。又有樂慧那含。六識雜熏禪。窮至空處。廣慧不定性類。六識心兼慧心所為能觀。還以六識受想行數。或以七八識心及受想行等為所觀。斷識處思。及伏餘處俱生惑也。大乘菩薩根性豎出三界者。以六識心及慧心所。修根本四禪。窮至空定。還以六識心細分為能觀。八七二識細分與受想等心所法為所觀。伏斷二障。轉識成四智也。◎縱有凡外三乘。六識為能緣。七八識為所緣。此唯佛眼了達。在彼總不能知。如法華云。眾生住于種種之地。惟有如來如實見知。是也。 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如下。結名。識處者。捨空緣識。以識為處。正從所緣處受名。以空是外境。緣外境入定。定從外生。多散不靜。故棄外依內。識是內心。緣內心入定。定從心生。則多寂靜。安隱無過。識處定成。生識處天。華嚴云。超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清涼疏云。心緣內識。作無邊行相。故以為名。初超空無邊處。是離障。彼何所障。外念為粗故。云何對治。見彼外念粗分別過患。故入無邊識處。是修行利益也。譜曰。不論欲界色界空處。但修識處定成。命終即生此天。唯以微細第六意識所緣無邊心識。為其處也。壽四萬大劫。法界云。厭空依識。去識處天。壽命四萬大劫。定慧二行各得二萬。經律異相云。無量識入處天。或云識處智天。壽二萬一千劫。或復小減。樓炭。名識知天。樂定那含。識處伏斷九品。樂慧那含。識處九品惑盡斷也。餘詳上註。禪門云。修識處定。方法亦二。一訶讚。訶空多散。不安起過。讚識安靜。入定無患。二破立。先觀破空處。行者觀察虛空無邊。了知空定過罪。心不喜樂。便捨空處。次成立識處。一心繫念。現在受想行識心法。不計旬月。加功專志。毫無異緣。過未識心悉現定中。識處定成。因此豁然斷惑障也。 △子三。無所有處天。 空色既亡。 先躡前。空處無色而存空。無色之空又盡。識處定也。故云既亡。 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 次正明。二。初勝進。上躡前天果耳。此下本天因行。識處亡空而存識。還名所有。今若厭患於識。捨識處心。欣依無所有法而入定者。不論能空。受想行識粗分。能緣。第六識心心所法細分。即所緣七八二識細分。及一切受想行等心數。盡皆都滅。方名無所有處定也。正脈曰。識心。即前末那賴耶。而言都滅者。憑深定力。二識現行俱伏不行。例如無想。伏六現耳。彼伏五百劫。此伏六萬劫。問。現行何狀。滅何行相。答。七緣第八。能所歷然。名為現行。即前天相。更進深定。能所緣息。暫名都滅。即此天相。故知此滅。非如羅漢種現俱斷之謂。七八識爾。六識亦然。能所緣境暫息名滅耳。此即厭識歸無也。 十下。二正修。觀無破識也。空色。外境也。該盡十方諸法。今修無定。不用外境。故云寂然。識心。內境也。統攝三世心行。今修無定。不用內識。故無來往。以諸行人厭患於識。三世識心無量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故捨緣識。轉心依無。心與無所有法相應。不用內外一切境界。內外心識。色空相寂。能所粗細行相迥無。無所有處定中。所證境界無際矣。清涼云。前以捨外緣內。故為粗念。既無所取。能取亦無。故內外俱無。正理論云。見前無邊行相粗動。起此加行。是故此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中不復樂作所緣行相。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而往。瑜伽云。從識處定進上之時。離其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此明識既為粗。識外復無。故無所有。智論云。是識無量無邊。以識緣之。緣多則散。能破定心。行者觀是緣識。受想行識。如病如癰。非實有也。如是觀已。則破識相。是訶識處。讚無有處。破諸識相。繫心在無所有定中。是名無所有處。問。據智論云。觀虛空緣受想行識。如病癰瘡刺。苦空無常無我。此又云。觀緣識受想行識。如瘡癰等。皆觀能緣。不觀所緣。何上疏中兼所緣耶。答。前之能緣受想行識。豈不為後所緣境乎。今此能緣無所有心。又為後定所緣性境。又能緣空無。所緣安寄耶。◎問。據經。六七二識空處粗。識處細。準瑜伽。正理等論。識處粗。無處細。二意各別云何。答。前識為現。名粗。至後識即為種。名細。又此無處現行識心。望後非處為粗。望前識處為細。現即成前種故。後之非處現識。望自單稱為細。望前無等成種。即名細中細矣。是則前前粗于後後。後後細於前前。經論細粗。如法思知。毋迂執也。◎問。此無所有處定。與前無想天定。俱稱無心。有何揀別。答。五種不同。謂一無想定從欲色界起。無有定從空識處起。二彼單外道邪定。此通凡外聖定。三彼定唯伏前六。此兼七八二識。四彼伏止五百劫。此伏至六萬劫。五彼則滅心存色。此則心色空無。故前後深淺各有異也。◎問。無所有定與滅盡定。何別。答。有六各別。一無定兼凡外。滅定唯聖人。二此屬有漏。感天果報。彼定無漏。超出三界。三此定窮空伏惑。滅定發智斷惑。四此從識處作解脫入。彼從凡地至非想天。遊觀無漏。為加行入。五無所有定。心色空無。彼滅定中心無。不妨現色。六此定六七識心。但伏粗現。彼定斷識。現種習盡。發真成智。如唯識等論。◎問。那含凡外修此一定。復何分別。答。正脈曰。滅識定中。所證境界廓然冥然。不能前進。此凡外行相。合轍曰。空色識心。三法無處。所謂杳杳冥冥之地。昏昏默默之鄉。老莊呼為混成。外道執為冥諦。盡在于此。長水曰。三乘聖人修此定者。雖如頑空無異。一切色心無著。都無一物。識無所寄。然能了達諸禪境界。善入住出。道品次第。斷伏歷然。如大圓鏡鑒于萬像。不差不錯。是三乘聖真修禪定之行相也。應細審詳。◎問。上云全于末那半分微細。今云識心都滅。豈不六七等識皆斷滅耶。答。唯識論云。末那染分。三乘直至無學果位。方能種現永斷。今于四空定中。纔至無所有處。諸識現種安能滅耶。頌云。不動地前纔捨藏。今剛道後異熟空。考諸經論。此義自知。 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如下。後命名。無所有者。行人厭於識處無邊。於是捨之。入無所有處。亦名不用處。謂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內外境界。外境名空。內境名識。捨此二境。故言不用處也。此因初修時名。定成便生此天。華嚴云。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清涼云。無所有處者。內外皆無也。超無邊識者。是明離障。何故須超。事念粗故。云何對治。見粗念事分別過患。故入無所有。是明修行利益也。內外能所取無。斯為修無定益。孤山云。空處亡色。識處亡空。今識處亦滅。故無所有。正脈曰。色空識三。皆無所有故。文句云。識心都滅。則併其第六識之內緣者亦伏。故名無所有處。◎釋曰。前二說是。後說單指第六識者。非也。禪門云。無所有者。亦名少處。亦名無想處。此從定體得名。修法為二。一訶讚。緣空入定。名外定。緣識入定。名內定。依內依外皆非寂靜。若依內心。以心緣心入定。此定已依三世心生。非有真實。唯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名安隱。如是知已。讚無所有處。二觀析修習。謂觀緣識之受想行識。如病癰苦空。和合而有。即捨識處。繫心無所有處。此既無所依緣心識。則內靜息求。不用一切心識之法。知無所有法。非空非識。無為法塵。無有分別。如是知已。識定既謝。少定未發。行者于中。心不憂悔。專精不懈。一心內淨。空無所依。不見諸法。寂然安隱。心無動搖。此為證無所有定相。入此定時。怡然寂絕。諸想不起。尚不見心相。況餘少法。無所分別。名曰少定。亦名無想定。◎問。修無所有。入定相何。答。應捨一切識心。但念無所有法。又名少處者。但意根對無所有法塵。生于少處。名少處也。佛譜云。不論欲色界。空識處。但修無所有處定成。命終即生此天。唯以微細第六意識。所緣非空非識境界為其處也。壽六萬大劫。法界云。厭識心。依識性。名無所有處天。壽命六萬大劫。定慧行倍。准前思之。經律異相云。無所有入處天。或云無所有處智天。或云不用處。有優蹋藍不受佛化。而自命終。佛記此人。生不用處。若復捨身。為邊地王。傷害人民。後生地獄中。天壽四萬二千劫。或有小減。出長。增一。二阿含經。樓炭經。名阿竭若然天。樂定那含。無所有處伏斷九品。樂慧那含。無所有處九品俱生煩惱盡也。餘義如前。 △子四。非非想處天。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 識下。分二。先正明。三。初加行。識性者。前云識心。六七八識現行相。今云性。謂六七八識。受想行等。種子性也。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八識習性。真妄既爾。況六七識種性。染淨二分者乎。正脈曰。前天方亡識心。未亡識性。識心為現行。識性為種子。而種子眠伏藏識。誠為幽本。不動者。凡外未秉如來斷種法門。那含未盡修位思惑。故皆覺其堅確。不可動搖也。以滅窮研者。強憑滅定心力。窮之欲盡。研之欲透也。 於無盡中。發宣盡性。 於下。二修因。無盡者。六七八識染分種習性也。發宣者。罔發枉宣也。盡性者。強以妄滅之心。滅定之行。窮研欲盡六七八識染種性也。正脈曰。判不可盡。決其二意。一約賴耶本體。即是藏性。凡聖皆無可盡之理。二約種子習性。凡外既無斷法。終不可盡。那含復是鈍根。思惑伏斷未盡。此天定心。強欲盡性。終不得也。 如存不存。若盡非盡。 如下。三住果。謂六七八識染分種性。如殘燈然。半滅半明而已。由其滅定心力所逼故。雖見識性在。而妄執不起也。故云如存不存。似燈之半滅也。由其染分種性莫動故。雖見妄執盡。而識性在也。故云若盡非盡。似燈之半明也。以此如存不存。無粗想義。故名非想。以此若盡非盡。有細想義。故名非非即無義想也。須知八識淨分即是四智。八識本體即是藏性。既無聞思三昧。奢摩觀照。安能轉染識成淨智。空識心。入藏性。故云存而不存。盡而不盡也。華嚴云。超一切無所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清涼云。超一切無所有處。是所離障。云何對治。無彼無所有。以見粗分過患故。問。能治既寂無所有。云何名粗。答。猶有無所想故。瑜伽云。先入無所有處定。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故。又云非非想也。頌云。空無邊等三。名從加行立。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謂修定前。起加行位。厭壞色故。作勝解想。思無邊空。加行成時。名空無邊處。厭空想識。厭識想無所有。準此可知。其第四空。由想昧劣。謂無下地明慧勝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無想。故前三無色定。加行受名。第四無色定。當體受稱。 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如是下。二命名。此定立名。一存一亡。言非想者。非有粗想。亡粗也。非非想者。非無細想。存細也一。又云。非想。遣識處有想。非非想。遣不用處無想。雙除上二想故。名曰非想非非想定二。又云。非有想者。以此定中不見一切相貌故。非無想者。若一向無想。如木石無知。又何能知無想故三。又凡外人入此定中。陰界入細。故不覺知。謂非有想。學佛法者。說有四陰。和合得成。依之而住。謂非無想。二共論言。非有想非無想也四。又就本經上文。不存若盡。非有想也。如存非盡。非無想也五。又此但離下地妄想。故非有想。不達妄想無性。不了泥洹滅道。故非無想六。具斯多義。故立其名。 智論云。無所有處。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非實有也。如是思惟。無想處如癰。有想處如病。第一妙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問。非非想處。亦有受想行識。何言非有想非無想耶。答。是中有想。微細難覺。故謂非有想也。因有細想。故謂非無想也。凡外心謂無想。是為得佛涅槃。學佛弟子知有想故。依四陰住。更求實智。入佛涅槃。以是名為非有想非無想處也。   禪門云。修此定法。有二。先訶讚。深知無所有過。如癡如醉。如眠如暗。無明覆蔽。無可愛樂。摩訶衍云。觀識想處。如瘡如箭。觀無想處。如痴如盲。皆是心病。非真寂淨。更有妙定。名非非想。是處安隱。無諸罪過。我當求之。◎次觀行修習。謂觀無所有處受想行識。苦空無常。即便捨離。心即觀于非非想處。何法非有。謂心非有。過現未來。求不可得。無形無處。云何非無。心是無為。離心則無無為。若心設無。不名無為為心。以無覺無緣故。故心非無。如是觀時。不見有無。一心緣中。不念餘事。是名修習非非想定。常念不捨。忽然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淨恬憺。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三界無過。凡外證之。謂是中道。常樂涅槃。愛著是法。更不修習。次復覺有能知非有非無之心。即計此心謂是真神不滅。前空處破色。識處破空。說為有想。不用處破識。說為無想。今此定破無所有。說非無想。故言非非想處。此定于世間中。沉浮等故。定慧空有均平。是定安隱。于人天世最為尊勝。等智所不能破。   問。無想定名。多同何別。答。別有三義。一無方便外道滅心。入無想天定。二有方便凡外滅心。入非非想定。三佛弟子滅心。入滅受想定。   問。無所有處。亦名無想定。何故不入。答。不善滅無所有中心數法故。又在色界。無想為極。在無色界。非有想處為極。若佛法中。自有滅受想定。不用處定。于三處中皆非勝妙。故不取也。   問。無想。非想。滅想。三定修相何揀。答。清涼云。非有想非無想處定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以一切諸想皆悉滅盡。惟有微細想。緣無想境轉故。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緣無想境。即是細想。外道不了。謂為涅槃。未能無緣。豈離心境。況計此為我。復生愛味。若知此患。更求上進。求上所緣之時。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則得滅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無想為先。後想不行。即入無想定。又薩婆多宗云。此非想定。唯有無色頂地起。以下諸地皆名有想。行想粗動。難可止息。此有頂地名為非非想處。行相最極微細。易可止息。故名有頂。婆沙云。凡外以此為世間塔。以在諸有頂故。阿毗曇云。非無想天之無想。非三空之有想。故言非有想非無想。又有釋云。前無所有定已除想。今復除無想。想無想兩捨。故言非有想非無想。如此細揀。云何混濫。   問。三定何勝。答。無想。下。非想。中。滅愛想。上。清涼云。若知上患。更求上進。滅而不轉。得滅想定。即下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名鈍羅漢。慧俱二解脫也。清涼又云。厭想為先。入無想定。此有頂地。名非非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計此為我。復生愛味。法華喻如頭上火然。即下從無想等諸凡外天。窮空不歸。便入輪轉。是也。唯此經文及清涼疏。優劣可知。   問。識心識性。及配非有想非無想。諸解云何。答。正脈。先引溫陵曰。前天亡識心。此天亡識性。次自疏云。心為現。識為種。蓋於二識。如殘燈半滅半明。此師所釋與上經合。以指七八二識染分故也。一合轍云。前以末那為識心。此以第八為識性。前天定力伏末那。此天如功窮識性。不知無金剛慧。斷不可滅。二文句云。第八識性不可斷滅。無盡性中妄發盡性。使八識性如存不存。以其不可見故。第七執我之心。若盡非盡。以執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未斷非非想識愛故。三長水曰。第六識粗想不起。仍有細分。及賴耶流注不息。故約此義。以立非非想名。四合論云。非想者。識性不動。第六粗識俱不起故。非非想者。雖粗不起。第八流注恒不息故。五通議直解。並云識性指第八識。湛不搖處以為究竟。云不動也。凡外天人。以此甚深微細生滅而不覺知。誤為真實。故云如存不存。若盡非盡。王舜鼎亦曰。八識半依生滅。半依不生滅。非存非盡。正在識陰區宇中。六天台止觀。據智度論。非非想處只有四陰。是中受想行識。行相微細難覺。   評曰。上六義中。初二師說雖同正脈。順佛經文。初師。心性分前後二天。次師。一天性為非有想。心為非無想。七八二識如此分裂。非經旨矣。三四師說六八二識。違經不順。五中三說。單指八識。亦違上文。六師引論四陰之說。以通八識。順佛經意。故今心性。判釋六七八識染分現種粗細。則與經論。天台清涼諸解。相合不背矣。 譜曰。不論欲色二界。空等三處。但修非非想處定成。命終便生此天。唯以極頂微細第六識。所緣非有非無境界為其處也。壽八萬大劫。居三有頂。更無可進。法界云。研窮識性。似盡不盡。名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定慧二行相倍。例前經律異相云。非想非非想入處天。或云有想無想天。有佛羅勒迦藍。不受佛化。而取命終。佛記當生此天。天壽八萬四千劫。或有小減。彼命終後。墮為惡狸。飛行走獸。無脫之者。命終復生地獄道中。樓炭經。名無有思想亦有思想天。樂定那含。非非想處伏斷九品。樂慧那含。非非想處九品俱生煩惱盡也。 △癸三。聖凡出墜。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 先通判窮空不盡。此等。含二意。一指凡夫外道聖人。二指無色四天窮空者。初天窮色令銷。二天窮空令無。三天窮識令滅。四天窮性令盡。蓋前二窮境。後二窮心。欲令心境俱空。故總謂之窮空也。不盡空理者。凡外不了人空之理。小聖不了法空之理。三乘不了三空之理。何況終實頓圓教中。性色真空治初天。性識真知治二天。性覺真空對三天。性空真覺對四天。緣起性空。心境本空理乎。如是法界真空。豈待消滅令盡。故總斷其不盡耳。下云。迷理為咎。故有空性。發真歸元。空皆銷殞。前云。汝以色空。奪如來藏。而如來藏隨色空徧。我不滅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照法界空。不其然哉。 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 從下。二別分聖凡升降。二。先聖乘出升。不還聖道窮者。按經論說。三果那含聖人。斷下四地思盡。得第四禪。於中有二根性。一者樂慧。修夾熏禪。生五淨居。即無煩等。五不還天。二樂定。修四空定。生無色界。樂慧。根分利鈍。利者。即於色界速出生死。鈍者。後無色中遲出生死如前所判。樂定。根亦利鈍。利者。四空定中隨一超出機利難定。鈍者。直至非想。或出不出。前云伏斷。斷者出。伏不出也。不回心鈍羅漢者。對前回心利根不定性言。正脈曰。元從五天修習聖道而來。此之一類。八萬劫滿。思惑斷盡。方出三界。成阿羅漢。樂慧中。根鈍者。而言不回心者。亦有二意。若追過去。乃責其不於色頂。早回欣厭之心。速成羅漢。向菩薩乘。若按未來。乃明其必且不回趣空之心。向菩薩乘。以彼是定性聲聞。非前不定性矣。又言其鈍者。以彼備歷四天。比前利根者多修二十萬劫空處二萬。識處四萬。無處六萬。非處八萬故也。此約樂慧定性不回心鈍中利根而言斷如前判。更有鈍中鈍者。至非非想。思惑未盡。我愛不空。未成羅漢。不出三界。何況向大乘乎機多難定。若約樂定一類。從廣果天。修習聖道窮空來者。八萬劫滿。斷盡思惑。即出三界。成羅漢果斷如前判。不回二意。例上思知。斯亦鈍中利者。若鈍中鈍。住無色愛。不得四果伏如前判。況菩薩乎。 問。那含三果。上至非想。惑何不盡。不成果耶。答。初卷佛言。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不成聖果。既成滅定。尚不盡漏。況非想定得四果耶。 問。前回心中具大小根。此不回心。大小具否。答。據理亦具。定慧二樂。鈍中鈍者。捨置不論。鈍中利者。小根。定性不回。大根。捨小向大。更有一類直進大乘。豎出三界者。亦從色空。斷二障。除二死。對前色頂。先證二空。破二執。亦名早不回心之鈍根也。准前推之。 問。樂慧樂定二種那含。以分利鈍大小羅漢。出智度論。已如上文二岐義判。至于羅漢四果。亦分利鈍大小否耶。答。考諸經論。四果羅漢亦分大小。成論二種。一信行慧解脫人。不修四禪。不得滅盡定。有漏世智斷惑。但得盡智。遇著違緣。還起煩惱。故有退也。根鈍名小。二法行俱解脫人。兼修事禪。得滅盡定。以無漏智斷惑。得無生智。遇緣不退。道堅固故。違緣者。一長病。二諍訟。三多讀誦。四營事。五遠行。涅槃經明。一樂睡眠。二樂多事。三樂說世事。四樂近在家。五樂多遊行。古德五義。揀判慧俱。一約性共。慧人修性念處。俱人修共念處。二約正助。慧人正道斷結。俱人兼修助道。三約事理。直緣空理。名慧解脫。帶事兼修。名俱解脫。四約神變。慧人十四變化。俱人十八變化。五約三明八解。婆沙云。一明二明。名慧解脫。明解全具。名俱解脫。前約事中。復有三別。一帶根本四禪。俱人亦依世禪。修六行觀故。二帶無漏禪。慧人但至觀禪。俱人具修觀練熏修四種。三滅受想定。慧人不得。俱人得故。◎又慧俱人各分三根。婆沙云。有無。少全。分慧脫。全無四禪。下根慧人也。能修一禪。乃至四禪。中根也。修無漏禪。至九想十想。上根慧脫也。俱人能修一二三禪。下根。具修四禪。中根。具修觀練熏修。上根也。◎智論三種。慧俱如上。無疑者。論云。結集三藏。集千羅漢。皆得共解脫。無疑解脫。此是俱人中勝。論開出耳。◎俱舍。論三羅漢。明三念處。今為判釋。一慧解脫。修性念處。亦名自性念處。緣理斷結。除自性過。破一切智外道。二俱解脫。修其念處。謂正助合修。破神通外道。三無疑解脫。修緣念處。謂緣佛三藏。及世間四韋陀典。一切通達。所緣處廣也。破文字外道。◎中阿含經。舍利弗問。五百比丘。幾三明。幾俱解脫。幾慧解脫。佛言。九十人三明。九十人俱解脫。餘並慧解脫。初三明者。即無疑也。◎今以小大判之。慧脫是小。俱脫為大。對三無疑。慧俱並小。無疑最大。鈍利可知。 問。前云慧脫。退經幾時。答。略經少時。乃至自不知退。若自知退。當修勝進方便。謂有煩惱現前。心生慙愧。速作方便。如人倒地。尋自還起。于此生中必得無疑。極至臨終。得無學故。◎婆沙云。阿羅漢退。猶井甎沙。上下皆甎。中間唯沙。上甎若頹。從上至下。中沙自傾。下甎不動。四果如上甎。二三果如中沙。初果如底下甎。更無有退。不可聖退為凡夫也。慧人退義如是。 上引諸論。二三小大。證釋本經利鈍羅漢者。前云大阿羅漢。即屬俱人無疑。以帶根本禪。六行觀及無漏禪。具足觀練熏修故。後云。鈍阿羅漢。單屬慧人。直緣空理。雖或四禪。不依六行。修無漏禪。但至觀禪。縱成羅漢。遇緣有退。況至非想。不得滅定。伏斷未盡。未成四果。豈不稱名鈍中鈍乎。 長水曰。言不回心鈍者。對前利根而說。非畢竟不回。據涅槃經。五果回心。謂四果人及辟支佛。經劫不等。斷盡煩惱。回心向大。證取菩提。初果過八萬劫。二果過六萬劫。三果過四萬劫。四果過二萬劫。辟支過一萬劫。此第五果。十千劫也。如次回心。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消然後覺。得佛無上身。此即涅槃三果。更不過四萬劫。始回心也。故非畢竟不回。吳興云。圓師指同涅槃五人。今謂不爾。彼是界外發心。即入初住。此是界內回心。方成四果。安得五人與為同年。評曰。界外既可回小向大。界內豈不回三向四。內外相例。回也。明矣。 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若從下。次凡外入墜。初句含二義。一無想一天。外道生者。諸類不ㄧ。故云無想諸外道天。順文釋也。二約義釋。理該凡夫廣果諸天。亦可文云無想外道諸天。外與凡天總攝諸字中矣。謂從無想外天。及諸廣果凡天。來入此四天者。則一味窮空。不能回觀我空真理。此名窮空不歸。迷有漏天。作涅槃想。彼既不聞出世法門。故八萬劫滿。天報已盡。無所歸脫。還隨夙業。依舊輪轉於七趣矣。問。古來諸解。並謂無想無上升義。然歟。否歟。答。經云。從無想天。現有明文。何可違釋。◎問。據下經云。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衰相現前。謗阿羅漢。墮阿鼻獄。若爾。何能上升。答。依經。二義。一下謂五現涅槃。外道執證非一。此謂無想。窮空上升。諸外且多。故墜升難定。毋可偏說。故交光云。根性萬殊。時或有之。豈無想天人箇箇盡然耶。二無想天人根性千差。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其中欣上厭下。厭色欣空。一旦上升。機宜莫定。以外道窮空。不出二類。一窮至四禪。無想為極。二窮至四空。非想為極。今無想求上利者誠然耳。又清涼云。非非想處。若不上進。得滅盡定。即入無想定。非想既通下。無想亦通上。故不應判無想定下墜。絕上升也。◎問。無想上生。如上已明。非想凡外。有出世否。答。遇三寶教化。發心回向。亦難可定。下云。菩薩天王。教令增進。回向聖倫。是也。◎問。下墜有據否。答。智論云。無色界天。樂著定心。不覺命終。墮于欲界。受禽獸形。色界諸天墮不淨處。欲界六天還墮地獄。心地觀經云。非想八萬歲。福盡歸惡道。涅槃云。鬱頭藍弗得非想定。報盡後墮飛狸身中。◎問。出墜二中。何無廣果凡夫天耶。答。一標結中具。標云。此等窮空。下結云。是諸天上。二正寄隱顯。廣果四空。凡夫正居。隱顯無傷。那含外天。寄住雜處。宜顯毋隱。考前二岐文意可知。三兩楹雙攝。初不還中。有類廣果凡天。聞那含聖。發心上求。來四空者。此含聖類顯升出也。次無想中。外天迷漏。凡天亦然。含諸字中。顯墜入也。交光亦云。外天何該廣果。以尋常對佛。天乘為內教。無想獨外道。今對佛。小乘為內教。諸天無想皆外道也。◎問。標云窮空不盡。結云窮空不歸。何故聖升凡墜耶。答。窮空雖同。因果各別。今開為四。一聖分為二。一樂慧那含。以八聖種觀。發無漏智。正助道品。斷惑上求。來生四空天間。初天以空滅色。二天以識滅空。三天以無滅識。四天以非滅無。然後成滅盡定。證羅漢果。二樂定那含。亦以八聖種觀。苦空無我。直緣空理。深禪定上。初天緣空入定。名外定。二天緣識入定。名內定。三天緣無入定。名無內外定。四天緣非入定。名非無內外定。然後入滅盡定。成羅漢果。二凡亦分二。一廣果凡夫天。以捨俱禪。作十善福。六行事觀。厭下欣上。來升無色。初天厭色依空。二天厭空依識。三天厭空識依無處。四天厭無處依非想。二無想外道天。以無想定。六行事觀。捨厭想就。銷色入空。上生無色。初天厭外色歸空。二天厭內識歸空。三天厭內外空識俱無歸空。四天厭內外空識非無歸空。後二世間禪。有漏道。窮空伏惑。迷漏入輪。揀非前二。出世間禪。用無漏道。窮空斷惑。證真成聖比也。圓覺云。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廻故。不成聖道。 △癸四。通分凡聖。 此與下科。溫陵。合轍。文句。俱如此判。蒙鈔科此。先總結天人。次正結四空。鈔又釋云。長水單結四空。溫陵通指三界。依經文云。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又華嚴寄報十王。不及四空。則溫陵通指欲色三界之義為是。今少改舊科。有異長水。一意也。蒙鈔次又云。近師用妄。何敢更改長行之謬。交光妄欲移此。置名無色界下。二意也。蒙鈔科釋。自語相違。誤謬至此。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 正脈曰。此是通判三界。宜居下科之後。通前總結。錯揀此耳。於中分二。先正明凡夫實報。諸天者。總指欲色空三界二十三天也。六欲。四空。及色四禪十三天等。惟除五不還天。以那含聖。求出生死。不樂三界果故。天人者。即天之臣民眷屬也。業果者。業。因行。謂修十善四禪八定六行觀等。果。受報。謂感六欲四禪四空諸天福樂。酬答者。以業招報。以果酬因也。福樂享盡。苦惱隨至。故云答盡入輪。因果經云。欲界諸天。本修少善。得受天樂。果報將盡。生大苦惱。墮三惡道。本造善行。為求樂報。今得少樂。後復多苦。譬如飢人。噉雜毒食。初雖為美。終成大患。云何智者貪樂此也。色無色天。見壽命長。便謂常樂。既見變壞。生大苦惱。即起邪見。謗無因果。以此事故。輪廻三塗。備受諸苦。三界之中無一可樂。 問。上界既無瞋惡。何有墮三塗耶。答。藏識雜種。遠劫不忘。次第而熟。莫能逾越。今此天福報終。彼種任運已熟。隨夙業墮。豈揀三途。如來所以苦勸念佛。作速修行。橫出三界。毋遲滯也。 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地。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 彼下。次兼示聖人權化。彼天王者。別指四禪四王。如前文說。舉中以攝前後也。通則欲色空界。皆有王及人民義故。如上文云。是諸天上。各各天人。主伴尊卑。義例明矣。即菩薩者。準華嚴仁王等經。皆是登地法身大士。示為天王。化入圓頓實教乘也。仁王。初地閻浮四天王。乃至十地四禪大靜天王。佛登薩婆若果。作三界王。華嚴。初地多作閻浮功德王。乃至九地多作二千界大梵王。十地多作摩醯首羅三界王。圓實義旨。詳如二文。 仁王經云。初地菩薩住百佛國。作閻浮四天王。修百法門。十善互具。故二諦化生。二地住千佛土。作忉利王。修千法門。于十善中各百善。故十善化生。三地。十萬土中作燄天王。修十萬法門。如前十善倍增。後後例知。四禪化生。四地。百億土中作兜率王。修百億法。助道品化生。五地。千億土中作化樂天王。修千億門。四諦等化生。六地。十萬億土作他化天王。修十萬億法。十二因緣化生。七地。百萬億土作初禪王。修百萬億門。方便願智化生。八地。住百萬億塵數土。作二禪王。修百萬億塵數法。雙照方便。神通智化生。九地。住百萬億僧祇塵數土。作三禪王。修百萬億僧祇塵數法。四無礙智化生。十地。住不可說土。作四禪大靜天王。三界主。修不可說法門。得理盡三昧。化一切生。如佛境界。若十方佛。亦修是業。登薩婆若果。作三界王。化無量生。偈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種四天金輪王。初地善覺四天王。二地離達忉利王。三地明慧燄天王。四地燄慧兜率王。五地勝慧化樂王。六地法現自在王。七地遠達初禪王。八地等觀二禪王。九地慧光三禪王。十地灌頂四禪王。佛地圓智三界王。三十生盡等大覺。三賢十聖住果報。惟佛一人居淨土。◎瓔珞經云。修行十信。善有三品。下品善。人中王。中品善。粟散王。上品善。鐵輪王。一天下。十住銅輪。王二天下。十行銀輪三天下。十向金輪四天下。初地已上瑠璃王。初地四王。二地忉利。乃至九地作淨天王。十地作大淨居天王。◎釋曰。仁王瓔珞。除前三賢。并後妙覺。單十地聖名十王也。 華嚴。初地作閻浮大功德王。皆令住大捨。成就佛智慧。示現百佛身。化百土眾生。若自在願力。過是數無量。二地作四天轉輪王。普化十善。成佛十力。住千佛土。千法明門。化千菩薩。得千三昧。若以殊勝願力。示現過于是數。三地作三十三天王。化無量天。令捨貪心。住于善道。向佛功德。于一念頃見百千佛。住百千土。化百千身。百千法門。動百千界。若勝願力。示現過此。一切眾生普得大益。四地多作夜摩天王。入億數三昧。現億數佛身。億數神力。化億數界。若以菩薩勝願。示現過于此數。五地多作兜率天王。住千億土。現千億身。千億法門。動千億界。菩薩勝願。過現此數。六地多作善化天王。百千億三昧。現百千億身。若以勝願。示現過此。七地多作自在天王。現百千億那由它身。八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示現百萬三千界微塵身。九地多作二千界主大梵天王。現百萬僧祇國土塵數身。十地多作摩醯首羅天王。亦稱為三界王。現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它佛剎微塵數身。以勝願力。過現于此。◎釋曰。華嚴十王。單約十地明也。 問。三經判釋。何實何圓。答。約教判之。仁王瓔珞。漸中實教。華嚴。圓頓教也。 問。仁王初地作四天王。華嚴初地作鐵輪王。何判仁王漸實。華嚴圓頓耶。答。一就十王論。仁王鐵輪但一天下。位居十信。初地四天王。始住百佛國。修百法門。華嚴初地作鐵輪王。不局人中一天下。而且徧住百土。百法化生。則華嚴之鐵輪王。初地百土百法。高超仁王之四輪王。信住行向。單四天下。十善化生。況復齊彼初地四天瑠璃王之百國。修百法耶。此猶縱與。若奪說之。華嚴初地。自他成佛。仁王十地。皆因妙覺始成佛果。故圓與實。此彼不同也。華嚴二地四輪。三地忉利。乃至十地作三界王。圓超仁王二地忉利王。三地燄天王。乃至十地大靜王。佛果三界王。前前勝彼後後。例此義知。◎二約法行。仁王。自行單十善。化他各二法。十地中。單十善倍增。至十地灌頂。因圓。佛地。果滿。華嚴。自行化他皆十無盡法門。十地中十度四攝。倍增無盡。初信即得灌頂。發心便成正覺。因果該徹。初後圓融。況十信住行向地耶。◎三據十地文。先初地。一。一切法門。十十無盡。二。十度四攝。一一圓具。三。一行一願。等空法界。四。初該佛地。漸頓無礙。五。地地斷證。六相圓融。六。八相成佛。化生亦然。七。十王十身。相作相攝。八。百土現身。至多千億。九。住壽百劫。延促自在。十。總為一切智所依止。初地既爾。況十地耶。對比仁王等。霄壤懸隔也。◎何以知然。仁王十善。十地猶因。佛地始果。華嚴二地。十善即佛。仁王十王。十地寄報。華嚴初地八地。內外十身。相作應報。滿空法界。仁王十地等位。次第行布。華嚴信住行向地等。行布圓滿無礙。仁王十地因位功德。不具佛地果位功德。華嚴初地。具含十地佛地淨治諸德。由此四義。故分優劣。 問。十地十王。名位何同。答。仁王引小向大。回權歸實。華嚴引漸歸頓。轉偏成圓。名位若異。何能接入。又華嚴本輪。是能流本源。仁王末輪。乃所流枝派。故以華嚴初地閻浮功德王。引彼仁王初地閻浮四天王。三地三十三天王。引彼二地忉利王。乃至華嚴十地首羅自在三界王。接彼仁王十地大靜王。佛地三界王。故諸經行位皆此流歸。攝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是也。 問。今經十王收屬何經。答。三經並通。今經接引一切機故。回權向實。同瓔珞仁王。引偏歸圓。即同華嚴十王矣。 上天王句。通實通權。實是報感。權則外現。下菩薩句。局指內秘。三乘一乘諸菩薩也。遊三摩地者。菩薩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故住此定而為天王。九次第定。善入。師子奮迅。善出。超越三昧。善住。若達實相。即首楞嚴。此屬定通冥被。圓頓不次者也。漸次增進者。漸與斷證。次為拔升。增道損生。退染進淨。此屬慧力顯應。偏漸次第者也。天王菩薩。人也。三摩漸進。法也。皆約能化。回下。約所化。定則現相見色。回六凡。向四聖。回九界。向佛倫。慧則說法聞聲。回三賢。向十地聖。回三乘。向一乘倫也。所修行路者。修生空觀。斷事障礙。出生死道。行涅槃路。修法空觀。斷理障礙。出煩惱道。行菩提路。修奢摩他。斷諸散亂。出三界險惡道。行諸佛圓通路。修三摩提。斷諸昏惑。出五魔曠野道。行一乘寶所路也。 △癸五。結屬無色。 此與上科。正脈義判。意同溫陵。文仍舊貫。蒙鈔獨斥交光改置。豈不非歟。自又改長水舊科。亦謂前是總結三界。此是正結四空。又斥近代諸師妄改。如是淆訛謬亂。豈曰是歟。不得已也。舉直錯枉耳。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 初標起。次釋明。初天。窮身色空。次天。窮空令滅。前二身境空也。三天。窮識心無。四天。窮性令盡。後二。心性空也。 定性現前。無業果色。 三通妨。難云。身心二俱滅盡。將何入四空定。故此通云。定性現前。有定果色。顯揚論。名定自在所生色。以定變起根塵色境。受用自在。謂其有細色蘊及細識也。無業果色者。俱舍纂云。無異熟身。溫陵。謂無粗色蘊及粗識也。正脈云。定性現前者。約在定時。有定果色。變化依正。自在受用。無業果色。約出定時。身心俱寂。依正皆空。聖眼觀之。三尺識神似中有也。輔行引有一比丘。得無色定。定起摸空。人問何求。答。為覓我身。旁人語言。身在牀上。于此得定。尚不見身。驗知四空。無業果也。 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從下。四結成。逮。及也。至也。此。指四空天。終。指上空之頂際。以娑婆界。當華藏中第十三層。上空隣近至十四層。勝音佛。離塵界。下底空輪。前欲界云。自此已還。名欲界者。亦指下空。接著十二層。超釋梵佛。光明界。上頂空也一義。又此。作始解。指初天。終指非想。亦可。此謂四天。終謂空處。例前色界云。自此已還。色頂廻還梵眾。今此四天非想。旋轉初天空處。終也二義。名無色者。非如欲色二界。業報所感根器。但有定果細色境耳。涅槃云。如彼中有五陰。非肉眼見。天眼乃見。從此非想。上極空頂。統名無色界也。此外更無別有天矣。智論云。長壽天者。非非想處。壽八萬劫。有言。四空無色。通名長壽天。以無形不可化故。不能得道。或說無想名長壽天。或說初禪。以至四禪。除五那含。皆名長壽。以味著邪見。不能受道故。正脈曰。四空無色者。總憑定力。二十萬劫暫無依正。非真蘊空。未絕果也。 △辛二。通前總結。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 先通明有漏業感。此皆二字。統該六欲至四空也。並約凡夫天說。心有性起緣起。今性心也。近具六根。遠包萬法。本無生滅報障曰妙。本無情想業行曰覺。本無無明惑暗曰明。不如實知真如藏性。名曰不了。惑也。積有漏業。作無為解。從妄生妄。故曰發生。業也。癡愛生發。迷妄不息。三界升沉。故曰妄有。三界。欲色空天。依正俱該。報也。此明凡夫禪善業感。 中間妄隨七趣沈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中下。次總結報盡入輪。妄隨七趣者。十善八定。感業為因。六欲色空。受報為果。此生一期中間酬答既盡。又隨前生夙業熟處。七趣苦海漂溺也。梵語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謂諸有情起惑造業。即為能取。當來七趣。名為所取。古譯為趣向。中陰有情趣往前生故。論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於三界七趣中。數數有所取著。趣向生於彼也。各從類者。中有捨此取彼。隨其宿業善惡。各從趣類。受報好醜也。問。常言三途。唯苦無樂。諸天純樂無苦。其說如何。答。有謂三界內是苦。三界外是樂。猶一往言耳。理實界外三乘聖人。不免變易生死苦惱。況界內七趣凡夫乎。六欲地天。別有修羅戰難。餘天通有五衰死相。色界三禪。三災侵逼。四禪通為色籠。臨終不樂入禪。風觸吹身。唯除眼識。餘皆有苦。四空諸天。空處如瘡。識處如癰。無所有處如病。非非想處如箭。亦有八苦。乃至人仙亦遭劫難。何唯三途苦耶。智論云。菩薩天眼。觀見色天。受禪定樂。還墮獸中。受種種苦。欲界諸天。寶池花娛。後墮沸屎獄中。又人類中世智名聞。不得道故。還墮猪羊。無所別知。如是種種。失大富貴利樂。得大貧賤衰苦。乃至天中死。人生中。人中死。獄畜生。色界死。欲界生。非想死。阿鼻生。豈謂諸天常樂。無有生死苦耶。◎問。論說四空無色。菩薩不能化度。常處凡夫。不得聖道。然歟。否歟。答。前觀音云。若有諸天。乃至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天倫。我現天身。說法令成。般若亦云。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無想。悉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何云無佛普度耶。◎問。度云。心有性起緣起二種。性起如疏。緣起云何。答。經曰。妙覺明心。性起心也。不了積妄等文。皆是緣起心也。經曰妄隨。豈非隨染緣心。若能轉染成淨。即緣起。歸性起。便證佛果妙覺心矣。如法思知。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中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州仁和武林東表樂善子 徐汶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庚七。修羅因果二。辛初。總標名數。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 三界者。約處。修羅一趣。處在二界內故。推其業因。善可上升色空。惡則下墜鬼獄。覈其報果。上與梵釋爭權。下居山側海底。 復下。約趣。七趣勝劣。人下修羅。由通四生。天後方明。故云復有。四種。數也。四生四趣。分攝不定故。修羅。名也。孔雀經云阿蘇囉。西域記。正音阿素洛。舊曰阿須倫。阿須羅。皆訛也。清涼疏云。阿修羅。阿素洛。梵音楚夏耳。瑜伽論譯非天。不如諸天為淨法器。由其不知諸天法道故。婆沙云。素洛。是天。阿者。言非。彼非天故。正法念經。或云劣天。苑音義云。阿。無也。素。極也。妙也。羅。戲也。形雖似天。無天妙戲也。論譯非天者。非天趣攝。無天實德也。彌天道安師云。修羅。質諒。阿。不。謂不質諒直信也。此神諂曲。不與質直名相稱故。阿毘曇云。諂曲所覆。故是大力鬼神。又舊翻無端正。長阿含云。修羅生女端正。生男多醜。故名不端正。從男彰名。又智論云。修羅因時。雖行五常。作下品十善。懷猜忌心。欲勝他故。如人不端。名非人也。什曰。秦言不飲酒。苑音義云。無酒。梵語窣利。名酒。而與素羅聲近。阿字訓無及不。云無酒耳。妬天採花。醖海為酒。瞋無和氣。任釀不成。如雜寶藏經說名含十義也。 △辛二。別釋趣攝四。壬初。卵生鬼攝。 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 先行相。初二句因。次一句果。鬼道者。顯其前因。元從鬼道一類而發善願心也。以。用也。護法力者。皆因皈佛。護持經咒禪戒人法。所生福力。而得升此趣也。乘通入空。約其現果。法華文句云。鬼道攝者。居大海邊。乘三寶威力。得神通而入空界。往護佛法也。前云。情少想多。為大力鬼。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有善願心。護法護咒。及戒定人。保綏法忍。住佛座下。 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此下。次結成。此句。名體。即前四中。不質一也。從句。類生。鬼句。趣攝。卵從想生。故能輕舉而飛行也。觀佛三昧云。劫初光音天生此地。地使有欲。入海洗除不淨。墮泥變為一卵。八千歲生一女。千頭少一。二十四手。此女游戲於水。水精入身。八千歲生一男。二十四頭。千手少一。釋曰。此文明其為四生。始光音下地。化生。變卵。卵生。戲水精入。濕生。身生一男。胎生。即此修羅四生義也。 鬼趣者。四趣善惡業揀。惡則鬼攝中品。畜攝下品。善則天攝上品。人攝中品。義例配知。正法念云。修羅有二。一鬼道攝。魔身餓鬼有神通力。二畜生攝。今屬鬼也。又云。有大力者。廣修福故。今之修福。有懷勝負諂媚心者。多生其中。即此修羅鬼神道也。亦善亦惡。約其報生。正法念云。有阿修羅住大海底一。或住須彌山側二。又云。多好鬪諍。懷勝負故。或居眾相山中一。或居海下二。新婆沙云。阿素洛言。我所部落住鹹海中一。阿素洛王住上山內二。則修羅同分。各有攝屬定處也。後三報處準知。今此如骞馱廣肩。涌海水者一類。 △壬二。胎生人攝。 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隣於日月。 若下。行相。二。先因。天者。上品禪善戒施。降德。落於人中利樂福也。孟云。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修其天爵。人爵從之。既得人爵。棄其天爵。故曰降德一。四端五常。人天德也。慢強無德。判屬修羅。三施十善。上品行也。揚己抑人。下品業也二。又復施貧救難。嫉賢忌能。怨天尤人。貧富不等。訶風斥雨。飄霔非時。妬佛說法。逞己辯聰三。如是不德。受天貶墜。 其下。次果。我慢顛狂。多瞋暴故。降其所居。下須彌側。隣日月者。婆沙云。妙高山中。空缺之處。如覆寶器。修羅所住。如堅手天等。起世經。須彌四面。修羅城牆。宮殿寶成。精好相似。降地居天一等。正法念云。阿修羅住須彌山側。於欲界中。化身大小。隨意能作。長阿含云。修羅有大威力。生大瞋恚。謂忉利天。日月諸天。行我頭上。誓取日月以為耳璫。如婆稚被縛類。經音義云。居修羅前鋒。被帝釋五處所縛。因誓得脫。故名有縛。 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此句。結名。前四中不端正也。既無四端正德。似人非人故。胎生者。胎因情有。貪瞋情染。橫豎亂想。故從胞胎而出。人趣攝者。不修上善。而行下善。被天貶下。居在人間。智論云。因作下品十善。感此修羅報身。人中可得出家持戒。由其結使覆心。得道甚難。諸天雖隨結使。心直信道。修羅心多邪曲。不得近道。故在人下。 △壬三。化生天攝。 有修羅王。執持世界。 先因。王者。主也。白虎通云。王。往也。天下所歸往也。威伏一切故。執持世界者。衛持國界。保護人民。一怒而安天下。一鎮而諸侯懼。望風順化。折攝自在故。 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王爭權。 力下。次果。力無畏者。炎燄如日。威赫若雷。興災降福。驅鬼役神。移山徙海。震地搖天。力量廣大。梵釋無畏故。梵王。大千之主。帝釋。三十三天中尊。四王。四洲都統。六欲諸天各有執掌。爭權者。與天爭鬪。奪天權位。督領軍將。滿空征取。天與修羅戰時。每觀閻浮眾生善惡多少。而決勝負。經云。修羅初來戰時。先四天神。次餘散天。次四天王。四王力敵不勝。方報天帝。天帝力不能敵。然後展轉。乞力上天。乃至梵王。下天助之。 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 此句。結名。前四中。初一劣天也。亦是毘摩質多。變化者。化身大小。隨意能故。清涼云。毘摩。絲也。質多羅。種種也。能以一絲幻化種種事故。天趣者。上品十善戒施行感。梵語毘摩質多羅。此云聲高。出大音聲。震徹海天外故。苑音義云。毘摩。翻徧空。質多羅。翻種種嚴儀。與天帝戰。備諸軍仗。徧空嚴列也。即舍脂女之父。觀佛三昧經云。質多阿修羅。妻香山乾闥婆女。生舍脂。顏容八萬。人天無比。天帝求女為妻。號曰悅意。令其父居七寶宮殿。帝釋至歡喜園。共諸采女。入池游戲。舍脂嫉妬。遣五夜叉往白父王。即興四兵往攻帝釋。立大海水。踞須彌頂。二十四頭。九百九十九手。撼善見城。搖須彌山。擊四海水。帝釋驚怖。坐善法堂。燒眾名香。誦般若咒。行願法力。空中刀輪自然而下。修羅頭面手足一時俱落。海水赤如蚌珠。王遁藕絲孔中。◎長阿含云。舍摩犁。毘摩質多。二阿修王。往與天戰。四王天帝不如。告上至他化天。帝釋命曰。五繫縛汝。還善法堂。修羅亦曰。亦以五縛。還七葉堂。即時帝釋現身。而有千眼。執金剛杵。頭生烟燄。即擒質多。修羅退敗。◎正法念云。天與修羅戰時。修羅王怒。現神通力。五百頭。五百手。取三百由旬大山。走向天眾。天帝以箭射山。碎如沙末。又取五百由旬大山。擲向帝釋。天帝象王。以鼻取山。返擲修羅。中胸身傾。象又神力化為千頭。口出烟燄。化身無數。徧虛空界。帝釋奮威現身。千頭千臂。執金剛杵。向修羅眾。修羅王懼。攝諸軍旅。奔逃而下。既與天結親眷。又能與天共戰。天趣攝也。明矣。 △壬四。濕生畜攝。 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 初二句。行相中因也。此於四生趣類。較前三為下劣。而因潤濕魚鳥畜者。前云。心憶前人。或憐或恨。語曰。愛之欲生。惡之欲死。正緣世人情性之內。倏善倏惡。見思惑中忽貪忽瞋。在畜類。同龜獅甲毛。龍鳳鱗羽。或潛或翔。處修羅。任諂曲貢高。奔下奔上。故於心情境想。別有一分升墜優劣相也。 生大海心。沈水穴口。旦游虛空。暮歸水宿。 次四句。果。先明處。法華文句云。畜生道攝者。居大海底。心即底也。水穴。海底尾閭穴也。莊子曰。尾閭洩之。釋曰。尾閭。東海川名。是洩海水之所。謂在碧海之東。其處有石。闊四萬里。百川之下尾為閭族。故曰尾閭。今言沉穴。別目海底洩水之處。是其所居浮沉穴也。 旦下。次顯通。由具神通之力。故能升降往還自在。如羅睺等。正念法云。羅睺修羅。是師子子。雜心論云。修羅。畜生趣攝。經云。羅睺。為修羅前鋒。帝釋先放日光射眼。令其不見天眾。故彼以手障之。天台解曰。羅睺。此云障持。障日月也。是畜生種。身長八萬由旬。口廣千餘由旬。寶珠嚴身。觀天女。天園林。日光耀眼。舉手掌障之。世人咸唱。日蝕怪險。天獸吼亂。王衰國變。種種邪說。障怖日時。倍大其身。氣呵日月。令其失光。如口吞噉。清涼疏云。羅睺。翻攝惱。能將手掌隱攝日月。令天惱故。苑音義云。羅。攝也。睺。惱也。或曰。羅虎那。此云名普聞。蔽日月明。普天聞名也。華嚴經云。羅睺阿修羅王。本身長七百由旬。化形長十六萬八千由旬。於大海中。出其半身。與須彌山齊等。 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此下。結成。中舉名。前四內。不飲酒也。因句。出類。前云。翻覆亂想。故有濕生。翻手作雲。覆手作雨。世態炎涼。人心煖冷。猶修羅飛空沉水。升墜不常也。畜句。趣攝。前云。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六情。流入走獸。情幽斯鈍故。四想。流入飛禽。想明斯聰故。同修羅之旦游暮宿。高低無定也。 若通論之。優劣四別。一約業。智度論云。業唯善惡兩種。善則人天三趣也。惡則鬼畜四趣也。二約居。王居山內。部居海中。如婆沙論。勝住巖面。劣住穴口。如正法念。王局毘摩等四主。部通卵濕等四伴。勝如人天二類。劣如鬼畜二類。經云。有力大福者。住於眾相山間。無力少福者。住下大海心底。三約報。長阿含云。南洲金剛山中。有修羅宮。所治六千由旬。欄楯行樹。七寶莊嚴。然其一日一夜。三時受苦。苦具自來。入宮損害。四約食。正法念經云。修羅宮中。衣食自然。冠纓裳服。純以七寶。鮮潔同天。所餐饈饌。隨念而至。悉皆百味。惟彼三時飲食之際。末後一口。變為青泥。此由因中。喜怒不時。曲直無準。果上受報好醜。樂苦更變也。前云。發起妄情。能生愛水。心憶珍饈。口中水出。貪求財寶。舉體光潤。以此財食奉獻三寶君親。升人天也。施供六師匪類。墮鬼畜也。餘可例推。   法界安立圖引起世經云。須彌山東。去千由旬。海下有質多羅修羅王住處。海水在上。風持如雲。縱廣八萬由旬。七重寶城及寶樹園苑等。宮城廣萬由旬。中有宮殿廣千由旬。諸修羅宮。大小各各不同。山南有佉羅修羅王宮殿。山西有婆稚迦修羅王宮殿。山北有羅睺修羅王宮殿。國城寶樹人民。與東一同。◎正法念處經云。大海地下。天之怨敵。名阿修羅。有二。一鬼道。二畜生。住須彌側。在海地下。八萬四千由旬。而有四地。第一地。二萬一千由旬。是羅睺修羅王住處。於欲界中。化身大小。隨意能作。其城名曰光明。縱廣八千由旬。無量寶林。流泉浴池。壽五百歲。人間五百年為一日一夜。第二地。在一地下二萬一千由旬。佉羅修羅王住處。縱廣一萬三千由旬。城名星鬘。壽六千歲。人間六百年為一日一夜。第三地。在二地下二萬一千由旬。婆稚修羅王住處。縱廣一萬三千由旬。城名舍毘羅。縱廣八千由旬。壽七千歲。人間七百年為一日夜。第四地。在三地下二萬一千由旬。質多羅修羅王住處。廣博六萬由旬。城名奢媻羅。廣一萬三千由旬。   問。今經四種與法華四修。有同異否。答。資中云同。約其義相相近。一往言耳。如上分配。淨覺云。彼四祇可攝在此第三中。不可次第分屬其類。如荊溪云。法華四修皆與帝釋鬪戰。但同楞嚴第三一類。今料揀之。有六差別。一名。彼法華別舉四名。此楞嚴通明無別。唯云修羅而已。二處。準阿含。四修次第住千海底。各二萬由旬。如上起世。正法念等。此經分山之高低。海之邊底。四類上下。尊卑居止。三行相。彼但列名。此出因果。四趣生。此開四生四趣。彼無趣生攝屬。五主伴。彼列四主及伴。故云有四阿修羅王。各與若千百干眷屬俱。此經總云三界四種。不分王臣主使。六數目。法華主列四。屬百千。華嚴略列十。廣無量。此經總該四。不另數。或同或異。任情去取。當圓通會。不必偏執。 △丁二。結妄判決二。戊初。總結妄真二。己初。迷妄有相二。庚初。總舉妄相。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 先結指七趣。如是二字。兼結內外二分。神仙。仙趣。法界圖云。人之形神。遷而不死。故云神仙。華嚴云。神仙山中。五通仙人充滿其中。又世俗言仙。有幾等不同。謂天仙。神仙。人仙。地仙。鬼仙。今屬神類。前云。情少想多。即為飛仙。大力神等。天後修羅者。修攝四趣。上下難拘。今以智論等判。先以鬼畜論之。智度論云。眾生不善。亦有三品。上者地獄。中者畜生。下者餓鬼。今准本經七趣文。獄後鬼畜及人。是不同也。此不依前二分。從先勝後劣說。又智論。欲界眾生有三。以善根有上中下故。上者六欲天。中者人中富貴。下者人中貧賤。又云。上分因緣。天道果報。中分因緣。人道果報。下分因緣。修羅果報。則修羅趣應屬畜後人前。本經畜鬼二趣攝同。餘諸經論亦唯鬼畜二攝。本經人天二趣攝者。因果類近人天。應屬畜後天前。古判修羅於人前後者。義例經論鬼畜前後各別。所同然也。任從說便。不須局定。 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諸有為相。 精下。次總示相妄。二。初統指其相。細審曰精。窮究曰研。迷自真性曰昏。隨妄想轉曰沉。又不出界外曰昏。墜落界內曰沉。有為相者。謂七趣類生皆是有作有為。諸行生滅無常法相。揀非無作無為。真如不變無漏心性也。 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妄下。二詳出其妄。初二句法。妄想。無明惑也。即上昏沉。受生。果也。苦報。潤生無明。故云妄想受生。即上諸相。隨業。因也。業障。發業無明。故云妄想隨業。即上有為。 次四句喻。空。喻無作心。華果。喻業報。無著。喻妄想惑根。苦果不擾曰妙。業累不牽曰圓。惑染不昏曰明。不墮修證曰無作。揀非七趣有為。妄想隨業也。常住不壞曰本心。揀非七趣報相。妄想受生也。是知七趣惑業苦三。在於當人無作心中。猶如空裏栽根。待花結果。元無著落處也。 後兩句合。空花不結空果。由本無根。無作心中七趣三道。祇一虛妄。都無實緒。下云。世界類生。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是也。 △庚二。結迷妄本。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 先出迷真本。此等。指七趣。不識。迷而不悟也。本心。本覺常住真心也。輪迴。約處。經劫。約時。七趣往還上下。如旋水火之輪。全自真心。常居雜染。不得本然清淨也。 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 皆下。次出妄業本。殺盜婬。三惡業。舉中以攝前後。貪瞋癡。前之三惑。獄鬼畜。後之三苦報。反此者。三善根也。不貪瞋癡。則無殺盜婬惡。有為三惡道之墜本。故墮鬼倫。無為三善道之升本。故上天趣。由其善惡有無。互相傾奪。上升下墜。亦輪轉無窮。而曰起性者。循諸性起。習以成性。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是也。 又長水云。此等五句。示妄想受生。皆由五句。示妄想隨業。有名四句。結示七趣三道輪轉。前阿難問。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故此二科。佛總答云。是從眾生妄習生起。並非本來自然有也。 △己二。悟真無妄四。庚初。悟真常寂。 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 豁通難思曰妙。醒覺開悟曰發。三摩提者。舉三摩。以攝奢摩禪那。舉定。以攝戒慧也。妙常寂者。即前妙明圓心。菩提覺性也。亦即涅槃佛性三德。微妙。法身德。真常。般若德。寂滅。解脫德。亦即心地中。無漏定慧戒。聞性中。通常圓三真實。空不空等三藏心。究竟堅固首楞嚴大定也。自性定中。本無七趣苦縛曰妙。本無七趣昏惑曰常。本無七趣業繫曰寂。有即三惡因果。無即三善因果。二俱遠離。故云有無二無。此發三摩妙定。先得人空出三界。住小乘涅槃也。 無二者。謂無上之二無相也。此發三摩常定。成法解脫。越二乘。入大乘無住涅槃也。亦滅者。謂滅上之無二相也。此發三摩寂定解脫法已。俱空不生。超三乘。到一佛乘大般涅槃也。斯即觀音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境矣。如是。則無二已滅。尚無無二。云何隨二。有有無耶。前云。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不殺盜婬戒相尚無。云何更有殺盜婬事。以此定共戒發。道共律儀靡不發矣。心地十無盡藏戒品。依於首楞嚴王三昧。一發一切發也。豈不名為得真妙發耶。 △庚二。妄生無因。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 先明妄發生。前阿難問。此地獄等。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故此如來牒答。初二句明造業各私。如瑠璃之殺。寶蓮之婬。善星之邪見等。是答彼彼發業問也。次三句明受報有同分地。謂各人造業有別。招報聚定一處。如寶蓮等三人。同墮阿鼻大獄。是答同有定處。非各私受問也。後一句謂如是惡因苦果。皆自妄習之所生起。上云。妄想隨業。妄想受生。是答非本來有。自然而生問也。 生妄無因。無可尋究。 生下。次斷妄無因。所生既皆虛妄。無有因頭起處。亦無本體可究。如夢泡影。將何憑據歟。 △庚三。結勸修斷。 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 初正勸修斷。勗。勉力也。勇為也。正己曰修。治人曰行。菩提。佛果。三覺圓也。三惑者。對上三業。婬殺盜為三業。貪瞋癡為三惑。惑是根本。業是枝葉。由意三惑。造身三業。如常所說。阿含云。貪恚愚癡。是世間根本。要除者。孔雀經云。貪欲瞋恚癡是世間三毒。諸佛皆已斷。已斷惑消除。前十習中亦如是說。又三惑。就約殺盜婬業說者。心為惑。身為業。前云。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身。業也。心。惑也。性。習也。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又云。如是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又親因名惑。助緣名業。前云。殺盜婬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二釋俱通。任情去取。 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 不下。二示不斷失。有四。一有為失。縱者。假許之詞。神通者。天仙神鬼五通也。前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等。有為者。有漏作為。終歸敗壞。揀非出世無漏無為。前云。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 習氣不滅。落於魔道。 二成魔失。習氣者。惑有三。一現行。二種子。三習氣。對上三惑之現。此屬種習不滅者。前云。已滅三界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後云。見聞覺知。中串習幾。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妄想習。無時得滅。魔道有六。一陰魔。二惱魔。三死魔。四天魔。五神魔。六鬼魔。斷現惑而不滅種習。不得漏盡。終落魔道。前云。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餘殺盜習六卷廣明。 雖欲除妄。倍加虛偽。 三增偽失。前云。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又云。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又云。世界眾生。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心非法。展轉發生。是則妄中除妄。妄習想念更增。徒取虛偽。都無實益也。 如來說為可哀憐者。 四佛哀失。返聞聞性。依藏心修。入楞嚴定。諸佛盡喜。今則遺失菩提本心。認悟中迷。起惑造業。棄涅槃海。取生死漚。漂沒瀑流。迷中倍人。真為如來所痛愍也。 △庚四。真本無妄。 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初句。妄本非真。雙答前問妄習生起總答七趣之問。彼彼發業別答地獄之問也。二句。真本無妄。雙答前問本來自有同前七趣。為復自然同前地獄也。前云。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又云。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虛。又云。七趣皆自妄想業生。於妙圓心皆如空花。故云非咎。是知佛體真實。何有七趣咎也。 △戊二。判決邪正。 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末世勸人。離此三惑。出三界者。此人即為佛之正說。若讚三業。住在三有為無礙者。此即魔語。是邪說也。前云。先斷心婬。次斷殺盜。是名如來先佛第一決定明誨。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故知求佛乘者。必先斷盡三惑。方能超入三摩地也。 △乙四。辯入五魔成敗。證到楞嚴大果分。亦名析入五魔五想。誨令隨位證果分。 下文不唯破五魔想。亦且超越五濁也。此又稱名五魔生滅因果周。亦名智斷究竟周。後云。成就破亂。由汝五陰。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又云。魔境現前。汝能諳識。陰魔消滅。天魔摧碎。直至菩提。無諸少乏。於大涅槃心不迷悶。從此至後十卷文末。乃第三會。稱名迴山再來重說會。又此前後二會。並名為助道者。正脈云。上於結妄處。助其悟。勸離處。助其入。此於辨魔處。助其修。不退處。助其證也。餘如前明。 △中分二。丙初。無問自說五陰魔境利害。 阿難但知請定。而定中所發微細魔境。非其智力能及。故無問焉。佛既開導大定。而魔軍勝敗。實大定成壞。所關利害非細。故動切深慈。不待問而自說也。 △分三。丁初。普告魔境當識四。戊初。將罷迴告。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牀。攬七寶几。迴紫金山。再來凭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 將罷者。表前說七趣。法道已竟也。法座。表諸法勝義。畢竟空無性也。於下六句。表後談五魔。事義未明也。牀。表真如法界性境。師子。表十力無畏。解脫自在。七寶。表七聖財。菩提助道。几。表首楞嚴定。攬。表用止觀手眼。發明圓定。正受不邪。無從墜失也。金山者。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表法身福德相好。定慧力嚴。迴。表終而復始。橫豎圓迴。環護眾生也。再來凭倚。表慈心密意。廣大深遠。俯引再三。下顧不盡也。普告眾難者。表破五魔濁想。三摩禪那要道。最後垂範。究竟修證。以大智辯。樂說無礙也。此是經家敘表佛意如是。 △戊二。結前生後。 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 汝下。先結前已說也。有學二乘。不定性也。迴心趣大。大乘菩薩道也。無上。入一佛乘妙覺果也。修行法者。通前顯見返聞。六位七趣。戒定慧咒。顯密法也。而曰真者。揀彼權教三乘昔所修法。偏小而非真也。前云。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開無上乘。入佛知見。又云。令汝聲聞迴向上乘。皆獲一乘寂滅場地。今已說者。顯前教說已畢。法席將輟。故阿難無問。大眾默然也。 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微細魔事。 汝猶下。次生後未談。奢摩他。翻止。毘婆舍那。翻觀。性修雙通。今局修也。微細魔事者。楞嚴止觀中路途地位。前已詳示。途間魔事。微細曲折。非一切智。孰能委識。若不與說。末代修行。遇此難敵。故復迴身再來也。汝猶未識者。汝指阿難等有學。良由無學。四陰已破。但餘第五。天魔等類麄外魔境。皆已不至。故此全談五陰魔境。曲為有學。故特舉云汝等。既不知問。何況能識。誰邪誰正。孰敗孰勝。故今無問自告。途中魔難一一指明。令其記憶。預備不虞。猶如父母教子遠行。叮嚀中路趨避之語。佛不盡慈。亦若此也。 △戊三。正示魔害二。己初。不識害。 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 害有二。一邪見。識則不障害矣。二認賊。明則無殺害矣。魔者。梵語魔羅。孔雀經云摩嚕多。秦言能奪命。亦名殺者。殺色身。奪慧命故。又翻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或言惡者。多諸邪見愛欲惡法。殺害行人眾善根故。境者。就本經言。通則五十重境皆陰魔境。並依五陰所發起故。別則色陰十境。陰中自現。止名陰魔。無外魔也。受陰十境。已召外魔。雖未現身。然潛心中起悲起樂。想陰十境。方有天魔。及著鬼神精靈擾害。行陰十境。是自心發。名為心魔。皆無外境。魔不得便。墮十外道心顛倒論。識陰十境。亦心所發。亡失知見。名為見魔。墮入無想天魔伴侶增上慢類。 今文。初四句。行識二魔境也。皆是得少為足。起增上慢所致。洗心者。不以禪觀正智滌心。而以邪解分別蕩心也。下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又云。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此總消也。 若別配釋。不識行魔境害。洗心非正。心魔也。下云。墮落外道。心顛倒論。又云。是十禪那狂解,行陰用心互現。眾生頑迷。以迷為解。將如來語。傳示末法。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不識識魔境害。落於邪見。見魔也。下文。第一立所得心。乃至第六圓虛無心。迷佛菩提。亡失知見。又云。是十禪那狂惑。識陰用心交現。眾生頑迷。生滿足證。將此法門。普令覺了。無令見魔。自作沉孽。消息邪緣。入佛知見。 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 次。或汝六句。色受想三魔境也。瑜伽論。魔有四。蘊魔。徧一切眾生。隨逐義。對煩惱。現在果。望死。現在因。天魔。障礙義。死魔。煩惱魔。能與生死眾生。作苦器故。死魔能招未來生死苦報果具。煩惱是過去發業無明因具。能感眾生身故。智度論。魔亦四。煩惱魔。八萬四千諸煩惱等。五眾魔。是煩惱業。和合緣得。四大眼根等色。名色眾。八百煩惱等。諸受和合。名受眾。小大無量諸所有想。分別和合。名想眾。因好醜心發。能起貪瞋等心。相應不相應法。名行眾。六情六塵。合生六識。分別和合無邊量心。名識眾。死魔。無常因緣。五眾壽盡。煖息識斷。天子魔。欲界主。深著世樂。故生邪見。憎嫉賢聖。涅槃道法。名義云。煩惱。生死因。五陰及死。生死果。天是生死緣。詳彼論釋。罵意經。有五魔。一天魔。二罪魔。三行魔二即陰魔別開。四惱魔。五死魔。華嚴。明十。一蘊。二惱。三業。四心。五死。六天。七善根。八三昧。九善知識。十菩提法。 今文。初句通舉。總名為陰魔故。別局色陰中魔。但是初心。陰內自現境耳。二句天魔。據下色受想文。末後皆云。無令天魔得其方便。至行識初。文云。十類天魔。不得其便。不過自心無戒慧道。墮落魔外。起諸愛見。名心見魔。則天魔單起前三陰也。三句鬼神。想陰中。前六鬼魔。後四神精靈。天魔也。受陰中。十魔潛入心腑。至九空魔末云。鬼心久入。破佛律儀。第十欲魔末云。神鬼力故。愚迷千萬。則鬼神魔攝受想二陰矣。四句魑魅。想陰第三魔名魅鬼。色陰第十名為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則魅鬼魔發色想二陰也。溫陵曰。魔有五。陰。惱。死。天。鬼也。合唯陰天二種。陰即生死。煩惱依五陰起者。天魔因修邪定。好害正道者也。未發心者。常與隨順。則無寇敵。惟正修者。違而不順。偏至惱害。故須辨明。深防邪誤。 後五六句示不明害。亦二。一認賊為子。我為其父失。即色受二陰文云。若作聖解。即受魔邪。此由自任為聖。妄心魔鬼為子。盜汝知見寶藏。功德法財。前云。認賊為子。失汝元常。又云。六為賊媒。自劫家寶。二認賊為父。我為其子失。即想陰文云。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乃至云。因此心信。疑佛現前。此由認魔為聖。我為魔家之子。法身慧命被其殺奪。下云。若不明悟。被陰所迷。汝為魔子。成就魔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金剛三昧經云。一切心動。五陰俱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今列魔陰五十。即彼五十惡也。不可動念。動必魔生。陰心一動。急須明識。若不識明。患害非小。法身聖財。盡被賊劫奪矣。佛之迴告。豈小功德教道比哉。 △己二。取少害。 又復於中。得少為足。 初二句正明。中者。通該五陰中也。色十皆云。若作聖解。末云。謂言登聖。受陰中云。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勝性懷心。得少為足。自謂已得無礙解脫。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想十並云。自言謂得無上涅槃。末云。皆言已成正徧知覺。行陰中云。計七斷滅。五現涅槃。末云。勿令心祈得少為足。識陰後二文云。定性聲聞。無聞增慢。定性辟支。不回心種。末云。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則五十魔皆是得少為足所致。不獨行識然也。 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如下。引例。智度論說。有一比丘不博經論。師心修心。無廣聞慧。不識諸禪三界地位。但勤勞不息。得初禪謂是初果。乃至四禪。離三災患。便謂已得阿羅漢四果。生增上慢。恃此而止。不復進求。命欲盡時。見四禪中陰相。便生邪見。謂無涅槃。我是羅漢。今還復生。佛為欺我。惡邪生故。失四禪中陰。見阿鼻中陰相。命終即墮泥犁獄中。第四禪者。下云。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名現涅槃。是也。妄言證聖者。謂妄說已證四果羅漢道也。梵語阿羅漢。此云無生。已斷三界分段生死。已得無生果故。今見五衰相現。身受後有。故謗佛欺。及毀羅漢。又復受生。故墮阿鼻。如射箭頃。一也。又不自知。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大妄語成。墮無間獄。二也。前云。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由執妄想。誤為真實。況於四禪。妄言證乎。問。諸解四禪。皆局無想。今家統該四禪廣果。五淨四空。凡得少為足。都攝此內。九次滅盡。尚不盡漏。況色空耶。◎問。華嚴十魔如何配此。答。蘊。現在果。惱。過去因。業。心。現在因。死。未來果。上皆自心內因。天魔。外來境緣。婬殺盜妄。業心因滅。魔精神鬼邪緣絕矣。以前世間魔。此後四種出世魔。善根者。五陰通該。色陰云。成就善種。暫得如是。至識陰云。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自言滿足。三昧。亦該五十重魔。並云。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眾生頑迷。自言登聖。善知識者。色陰十云。見善知識。形體變移。想陰中云。暫見其身。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乃至惑為菩薩。疑佛現前。菩提者。想十皆云。各言自得無上涅槃。行十皆云。惑菩提性。墮落外道。識十皆云。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末云。自言滿足無上菩提。成大妄語。並如法思知。 △戊四。勅聽許宣。 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 先勅聽。真實曰諦。一心聞思於真勝義性中也。吾下。次許宣。分別者。分明五魔濁想。辨別邪正境界。令悟如來藏心。入於事理無礙法界性也。子細者。意有二。一以魔相幽微難見。二以魔害酷烈難堪。故須細示。子含二義。一子。嗣續也。無已也。微小也。小心微細甄別。續示不已也。二如保赤子義。佛觀眾生。猶如一子。故辨五魔。保護無失也。 △丁二。會眾頂禮欽承。 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聞害悚動。承慈感激。故避席而起。見許細說。保綏成立。故拜伏以領。歡則意敬。不愁魔害故。禮則身敬。得入正受故。伏則口敬。發明圓定故。默聞禪觀修證。事理頓漸。開悟佛知。究成種智也。而曰同有學者。謂無學。唯識陰未破。魔事輕微。有學。前四陰魔全在未除。故單舉有學。以並攝之也。 △丁三。正陳五魔始終三。戊初。總標動成因由。謂動魔之因。成害之由。二。己初。驚動諸魔因定二。庚初。推真妄生滅相關。真定驚妄魔者。相關故也。中二。辛初。明生佛體同。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世界。器世間。類生。情世間。十佛。覺世間。離相曰妙。空藏性也。如晴虛無翳。朗徹曰明。不空藏性也。如一珠隨現。不偏曰圓。空不空藏性也。如千燈共室。覺心體上本具此三。故云本覺妙明。圓心體也。情器生佛。皆唯心現。心佛眾生。體一無別。前云。我與如來寶覺真心。無二圓滿。故云無二無別。 △辛二。示迷悟成異二。壬初。迷真妄生。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 先迷真。妄想。即不覺。根本惑也。理。即本覺性。真如理也。咎。過患也。起信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說名迷真覺理。癡。即發業無明業相。亦即罔象識想。愛。即潤生無明。能見轉相。境界現相。亦即幽隱行想。三細中境。枝末惑也。在十二支。無明緣行。起信云。依不覺根本。故生三種相枝末。一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為業。亦名業識。二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名為轉識。三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名為現識。故云癡愛發生。 生發徧迷。故有空性。 生下。次妄生。二。初法。又二。先迷妄有虛空。初句妄惑。上乃業識三細根本無明。此即事識六粗所起見愛煩惱。生發者。謂潤生愛。發業癡上。漸加增長。智相續相。法執。及融通想想。粗中根本惑也。徧迷者。漸增執相計相。我執。及虛明受想。粗中枝末惑也。在十二支。受緣愛取。次句妄境。智續。三乘無漏業報。執計。六凡有漏業苦。六粗後二相。及色堅固想。此即晦昧為空一顯色也。   上五句。三家解。一長水云。無明妄想。迷真常理。遂成四惑。經略舉二。故云癡愛。若具對者。先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即我痴。次于迷處見有所相。即我見。所相既現。執而不捨。即我愛。恃此為體。轉增麄顯。即是我慢。楞伽云。七識生滅。如來藏不生滅。此二和合。成阿黎耶。此即內識成也。故云徧迷。故有下。外器具也。二正脈云。妄想。通舉本末無明。迷理為咎。即根本無明。所謂迷真也。痴即業相。愛即轉相。所謂執似也。徧迷有空者。言境界相發。先將全法界俱迷為頑空也。三合轍云。本覺圓明。生佛無二。良由妄想一動。遂迷此覺心體。而成過咎。于是發業潤生二種無明瞥爾發生。既一生已。則覺體徧迷。遂成空性。   會曰。長水依唯識楞伽解。正脈依起信論解。合轍依發潤二無明解。亦不直指何發何潤。細耶粗耶。   今通疏云。信論惑有十。一根本不覺無明也。餘三細六粗皆枝末也。長水。四惑俱枝末。正脈。愛中轉現並攝。三細已具。論云。以依不覺故心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至云境界相發。俱迷為空。落粗境矣。合轍。發潤者。前有釋云。發潤二種妄想為惑業因。故隨妄想受生。亦因妄想受報。今又云。發潤二無明瞥爾發生。遂成空性。皆是暗解混說。故今為揀明。   釋云。瑜伽論。二煩惱。一根本煩惱。即無明惑。謂此根本無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煩惱也。二隨煩惱。即見思二惑。謂見思惑隨順違境上。起貪瞋癡等煩惱。隨逐不捨也。   華嚴疏鈔。亦名二煩惱。一隨眠煩惱。謂無明煩惱種子。潛伏第八藏識之中。能生一切妄惑故。亦名為眠。二現行煩惱。六根對六塵境。現起貪瞋癡等煩惱。亦名為起。又此名二惑。一種子惑。因此根本無明種惑。能生一切煩惱。障諸善法。二現行惑。六根六塵。現起貪瞋癡等煩惱。令心昏迷。障諸善法。   唯識論。二無明。一不共無明。亦名獨頭。即是獨行。分別迷理。謂唯親迷苦理。故名獨行無明。二相應無明。與餘貪等九惑相應。不得為主。不起分別。任運迷事。謂此無明與餘九惱。隨之同疎親迷諦理。亦名為隨應起。又唯識云。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名苦。發業位中。總立無明。潤業位中。別立愛取。雖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以具十一殊勝事故。于潤業位。愛力偏增。說愛如水。能沃潤故。又十二支。無明行。名能引。識等五。名所引。愛取有。名能生。生老死。名所生。發潤可知。   清涼問明疏曰。獨頭無明多迷諦理。相應無明亦迷事相。又云。癡為發業無明。愛為潤生無明。   名義。法數。並云。發業。過去無明煩惱。潤生。托胎時生愛憎。   長水曰。煩惱根本有二。一發業無明也。二潤生愛取也。   起信論云。事識。依見愛煩惱增長。業識。依無明熏習所起。又云。無明熏習有二。一根本熏習。成就業識。二見愛熏習。成就事識。妄心熏習亦二。一業識根本熏習。能受三乘生滅苦故。二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六凡業繫苦故。   上引諸文。皆說無明云根本。先愛為枝末也。   起信論云。以依阿黎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又云。無明業相者。以依不覺故心動。說明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上引二文。皆說三細中有本末無明二惑也。   信論又云。一智相。依于境界。分別愛憎。二續相。依于智故。生其苦樂。起念不斷。三執取相。依于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計名相。依于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又云。智識者。分別染淨法故。續識者。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諸善惡業。成熟現未苦樂等報。意識者。依相續識。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亦名分別事識。此依見愛煩惱增長。上引二文。皆說六粗中有本末煩惱二惑也。   本經前云。因名立所。生汝妄能。偈云。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此說三細中根枝二無明也。又云。如是擾亂。相待成勞。勞久發塵。自相混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偈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此說六粗中根枝二煩惱也。又云。于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浮根四塵。流逸奔色。前三句。細中二惑。後三句。粗中二惱。又云。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又云。妄想受生。妄想隨業。于妙圓心皆如空花。釋曰。作與隨業。皆指發業無明。受與受生。皆指潤生無明。此二無明。粗細兼通也。   今此五句。初三句。細中根枝二無明也。妄想。信論第一不覺。根本。獨頭無明也。故云迷理。癡即發業無明。三細中第一業相。愛即潤生無明。三細中二三轉現兩相。枝末。相應無明也。故云發生。次二句。粗中根枝二無明也。由上愛之潤生。痴之發業。展轉相因。從迷積迷。起諸妄想。徧計不斷。即六粗中前四智續執計相也。故云發生徧迷。有空界者。即六粗後二。業苦相也。論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下文亦云。十方國土皆是迷頑妄想安立。則經與論。意旨同也。   長水七識四惑。細分通三細。粗分通六粗。合轍發潤。彼云。二種無明瞥爾發生。即三細也。既一生已。徧迷空性。即六粗也。如是會通。意皆可也。   問。經何不說無明煩惱。獨言妄想耶。答。經初即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次云。此是前塵虛妄相想。由汝執此生死妄想。皆自妄想業所招引。乃至經末結云。皆因妄想之所生起。今辨陰魔。復出五妄想名。末後請示五妄想義。生滅先後。斷除頓漸。故今疏文。配五句中。以顯本末。盡妄想也。則此五句。文簡義廣矣。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化下。次依空立世界。又二。一生二界。此即結暗為二世界色也。偈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化迷不息者。謂見愛癡迷。變造不休。妄惑也。即五住煩惱。有世界生者。謂情器二界生續不斷。妄境也。即二死循環。前云。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則下。二明妄立。非無漏者。皆是凡夫有漏妄想業所招感。前云。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揀非聖人無漏功德所嚴成也。仁王云。灌頂菩薩四禪王。二十九生永已度。圓智無相三界王。三十生盡等大覺。三賢十聖住果報。惟佛一人居淨土。以染化土。為其動魔。若淨變土。聖心通脗。不振動也。迷頑妄想安立者。妄想。約其總體。迷頑。二功能也。迷則能生有情見分。頑則能生無情相分。故皆彼安立也。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當知下。二喻。前云。見十方空。如手中葉。一切世間諸物。父母所生之身。猶虛空中吹一微塵。今喻片雲點空。以明世界皆幻。起滅無從。微茫易殞。佛云。虛空大地。咸心中物。如大海中。惟一浮漚。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壬二。悟真妄滅。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 先悟真。旋倒聞機。返聞自性。真性開發。元歸本覺。所謂返妄歸真。始覺合本也。 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此下。次妄滅。空從頑迷晦昧而發。今大明悟。內外朗徹。覺顯空亡。本覺常住。偈云。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歸元性無二。國土振裂者。前云。伏歸元真。發本明耀。如是浮塵及器世間。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偈云。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問。自古及今。發真不少。云何空界宛然如故。答。一約心性。昔時因迷。轉妙明真覺。成斯昏鈍色空。今日因悟。復轉昏鈍色空。還成妙明真覺。迷悟由人。覺心不動。如迷方人。惑南為北。忽然悟時。方實不動。圓覺經云。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猶如虛空花。空花若復滅。虛空本不動。二約業見。情身。別業妄見所感。空界。同業妄見所感。皆自識變。不共業成。一人見相不起。一人空界即除。多人不起。多人界除。燈現圓影。目眚所見。目若無眚。燈亦無影。汝見空相。自審眚否。三約止觀。楞嚴性定各人本具。若修證時。增道損生。內動外感。事理俱然。如千燈室。此燈明暗。彼燈出入。彼此起滅。不干眾燈。凡聖定心。同一法界。自他成壞。與眾無涉。四約生佛。諸佛身土。鏡智所現。眾生根器。唯心識變。生佛識智。轉變雖異。根身器土仍舊一同。眾生見劫盡。佛見土安穩。舍利見不淨。梵王見天宮。迷不見性。悟不見空亦爾。喻如魚不見水。清濁各知。人不見風。冷煖自適。魔外怒摧。聖賢湛然。發真不發真。動靜。當處驗矣。前二約心見。人迷眚影雖殊。覺眼不動故。後二約境相。明增智轉固異。燈界恒如故。推此四義。疑難並消。 △庚二。示大定致魔發相三。辛初。定合聖流。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當處湛然。 行持曰修。觀智曰禪。莊嚴曰飾。正定曰三摩。謂依禪那修進妙理。聞思耳門圓照三昧也。定慧修德有功。藏心性德方顯故。契合不隔曰脗。脗。有作。與泯同。由唐太宗諱民。犯禁故此易之。清淨本然曰湛。菩薩。大乘也。羅漢。二乘也。今皆回向一乘。入於楞嚴大定中也。一法界心。生佛同體。凡迷聖悟。不隔而隔。佛究竟證。三乘分證。今既深禪大定。當處一念不生。與諸聖賢心性。精純貫通。合同一際。妙德瑩然。徧周法界也。上科勉行人發悟。理則頓悟。五陰妄想。乘悟併銷也。此科警行人修入。事則漸除。五十魔境。因次第盡也。 △辛二。諸有壞動。 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 先天魔振驚。魔天以晦昧為依。禪定以精明為心。明來暗謝。正與邪違。故此處修飾。能令彼地震動也。魔王欲頂主。臣民俱攝。故言一切。鬼神者。大力神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等。凡夫天者。欲色諸凡夫天。外道無想天等。宮殿。內宮外殿。住居處也。大地者。山林河海。池沼城園處也。水陸飛騰者。謂水行陸行空行。一切精靈妖魅。鱗甲羽毛。諸品物也。至餘六師外道。九十五種邪行。婆羅門仙。修羅神王。皆於水陸空行。大地山海住者。墜下曰崩。破壞曰裂。搖動曰振。分開曰坼。悚懼曰驚。怖怯曰慴。 問。大地無情。水陸異類。何以同魔。亦皆驚慴。答。三昧威神。不可思議。如大樹緊那羅王。絃歌一動。聲震大千。須彌山王為之涌沒。況菩薩楞嚴定力。豈以情無情異。而為難耶。 凡夫昏暗。不覺遷訛。 凡下。次凡夫不覺。移徙曰遷。謬妄曰訛。疑云。天魔見驚。凡夫何昧。故此釋云。一為七情六欲昏醉。二為無明惑業暗蔽。故不覺知。遷含二意。一行人禪定神通力感。二天魔宮振。大地被移。訛者。誵言陰陽失度。謬傳神鰲背動等。人道既瞢。餘趣例然。類如人在舟中。舟行人莫知也。 △辛三。邪魔惱亂。 彼等咸得五種神通。惟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 彼下。魔通知損。疑云。天魔何故同能見其一人定心所發真耶。故此釋云。彼咸得五通故。因修有漏邪定。報發有漏五通。一人自行。魔外盡見。三昧威神。各處摧動。地祇尚驚。況天魔耶。三漏未盡。五欲全存。定者。超出魔境。魔者。躭戀諸有。邪正居異。安危事同。行人摧裂其處。天魔怒不容也。 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是下。故來惱亂。僉者。眾皆同也。動雖徧界。天魔偏重。一切鬼神隨其所使。故眷屬眾同來惱亂。意以婬殺盜業。破其戒定觀慧。三昧不成。魔始安也。前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魔王。魔民魔女。次不斷殺。必落神道。大力鬼神。夜叉羅剎。復不斷偷。必落邪道。精靈。妖魅。邪人。今文列三類名。良有以也。又起信云。雖修禪定。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則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又云。或有眾生。現在無善根力。即為魔外鬼神所惑。 △己二。成就破亂由迷三。庚初。分客主而推破亂二。辛初。示喻客不成害。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 然下。邪無傷正。怒者。一出其界。二不為侶。三摧其處。四受正害。法中塵勞。喻上風刀。法中妙覺。喻上光水。光者。華嚴云。菩薩正法日。戒品圓滿輪。照以智慧光。滅除煩惱闇。諸魔無明境風。吹來不動。前云。亦如吹光。性無搖動。水者。維摩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華嚴云。菩薩慈悲水。浣滌諸煩惱。今以楞嚴大定之水。慈悲三昧之水。雖遇刀觸。了無所著。前云。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不受傷也。 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隣。不日消殞。 汝下。正能害邪。法中妙覺喻湯。塵勞喻冰。華嚴云。菩薩智慧火。燒諸惑習薪。前云。諸根拔已。內瑩發光。世間浮塵。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今以如幻聞熏。觀智火湯。堅冰臨之。頃刻洋沸。不假日曝而後消也。 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徒下。雙出所以。彼雖逞其神力。但為客耳。此實無漏定心。真正主也。客暫不久。主實常住。損益動靜可知。 △辛二。正推迷亂由主。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不起妄想分別。定心則成。若生分別妄想。觀智即破。故智論云。若分別境相。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即為法印。又什公云。得無生忍。煩惱永斷。故降欲魔。得法性身。更不得身。故降身魔。無身則無死。故降死魔。無上三魔。波旬不便。故降天魔。此名成就。止觀云。四倒。有煩惱魔。惱故。有陰入魔。陰入。即有死魔。既未出三界。即有天子魔。此名破亂。前約禪觀。次約五陰。若總釋云。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熱時燄。諸行如芭蕉。心識猶如幻。如是知諸蘊。智者無所著。諸法悉空寂。依觀則就。違法即破。心中者。楞嚴返聞聞性中也。 五陰主人。有三。一就五陰。正悟妙覺。真無生性。名主。圓通佛道。邪迷昏惑。虛妄現相。名客。墜入魔界。二約觀智。三摩定心。能觀覺智。名主。五眾色心。所觀陰境。名客。三依藏心。藏心一真。是不生滅性。名主。色心五陰。乃生滅法相。名客。初通真妄。次二單真。初二卷明主客義。思之可了。主迷客便者。定心觀智。喻如湯光。主人明發不昧。客魔無便。寧破亂哉。心王主人設一昏迷。被彼冰風暗蔽。客魔乘間而入。定身慧命破敗盡矣。明昧利害。不可不了。正脈曰。魔擾行人。如賊劫主。主若深居。賊乃莫測。主守不定。驚慌出走。賊得其便。為彼所執。以法對喻。知患在主。 △庚二。約悟迷而示勝敗二。辛初。悟則必能超勝。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 初直斷無奈。當處。約人。禪那。約定。無惑者。現前知見。惺惺了了也。以覺我主彼客。我正彼邪。我真彼妄。乃至安怖。顯冥。盈虛。存亡。吉凶等。由是悟達。一心不動。無奈者。見彼善惡違順境界。不欣不畏。不愛不憎。但惟照理。一切不顧。神鬼伎倆有盡。我之不採無窮。魔力雖強。無由動汝也。 陰消入明。則彼羣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消殞。 陰下。次示其所由。所以不能奈何汝者。以汝用不生滅。合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同佛毘盧遮那。光明徧一切處。入於大光明藏。彼邪咸受幽氣。避住昏漠之鄉。慧光電熌之際。諸暗皆明。陰魔盡破。溫陵亦云。五陰主人。真心也。陰消入明。發真者也。 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如下。後總結不存。旭日既旦。幽隱自亡。如梟如晝。羅剎向陽。尚不能視。安擾亂耶。前云。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起信論云。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于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于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于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智論云。此中以般若力故。四魔不能得便。得諸法實相。煩惱斷。則壞煩惱魔。天魔亦不能得其便。入無餘涅槃故。則壞五眾魔及死魔。云何不得便。佛說是人。善修法空故。此證處禪。魔無擾法。 △辛二。迷則必成敗墮。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上佛啟悟。令識魔惑。今誡受迷。患害不小。以一切境界皆依陰發。若離五陰。天魔鬼神不可得也。當見定中虛幻境界。欣怖憎愛。亡失正念。違背真如。被陰迷惑。不唯凡愚墮彼。即汝阿難聖人。亦為魔家子民矣。前云。心中不明。認賊為子。正理論云。五陰者。積聚藏隱諸不善因。譬如羣賊藏隱山中。時出人間。劫奪財物。故知五陰魔所依處。若不觀破。必落邪道。墮愛見坑。失菩提路。智論。問。何者是魔。何故惱。佛菩薩云何得便。答。魔名自在天王。福德緣生。懷諸邪見。以欲界眾生是己人民。死生展轉。不離我界。或升色空。還來屬我。縱得五通。還在我界。若佛出世。化度我民。拔生死根。入般涅槃。永不復還。空我境界。故起仇疾。又欲界人皆往趣佛。不來歸己。失供養故。心生妬忌。故佛菩薩名為怨家。菩薩入正法位。得法性身。魔雖起惡。不能敗壞。未得不退轉地。魔則種種破壞。名為得便。魔入邪位。愛著邪道。起諸邪見。邪正相違。是故憎嫉正行。狂愚自高。名為弊魔。以相違故。名為怨家。以得便故。擾亂禪定。 △庚三。舉前墮而較淺深。前墮者。最初墮婬室也。 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惟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 如下。引劣較勝也。殊。異常也。微小曰眇。柔弱曰劣。以魔對鬼。魔勝鬼劣。登伽。婬賤女耳。人眇劣也一。娑毘邪咒術眇劣也二。攝入婬席。破佛律法。四儀中一。事眇劣也三。遭大幻術。八萬中一。餘諸八萬教理果行。及諸恒沙性修功德。如如不動。行眇劣也四。婬躬撫摩。女身相觸。十三僧伽婆尸沙一。名毀一戒。縱犯律儀。定共。道共。攝善。攝生守持不失。孤山曰。初果道共戒力。自然無犯。又縱毀一戒學。定慧學在。毀一戒度。餘五度在。法眇劣也五。將毀戒體。心清淨故。揀非四波羅夷。又顯身口染污。無作戒體原淨。心地大戒常然。欲毀而不能毀。業眇劣也六。尚未沉淪十惡。墜溺三途。報眇劣也七。上總別明。劣共七種。 此。指天魔異彼女人。一勝也。五通神變。種種咒法術勝。二也。隳寶覺者。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得上人法。詃惑無識。令諸眾生。永殞善根。無佛知見。不成三昧。則七聖財。恆沙功德法財。知見寶。一切種智珍寶皆失。事行法三皆勝也。隳全身者。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自言食肉得菩提路。令諸眾生落愛見坑。銷滅佛種。沉三苦海。至此法身慧命盡喪。不唯道果俱亡。亦且墮無間獄。則業與報並勝前也。天魔七勝患害大矣。 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如下。舉喻明害也。籍沒者。沒其籍貫。漢書云。除其屬籍。應劭云。籍者二尺竹牒。記其年紀名字物色也。宰臣。喻阿難。帝王。喻欲界主自在天也。籍沒喻禪觀。零落喻淪墜。謂宰輔之家犯國極法。忽遭帝王去官罷職。削沒其籍。身且不免刑戮。世無食祿。子孫零落。若斯。無可告者。人詎能哀救乎。 △戊二。別詳五魔現境。   上明禪定。能動諸魔破成。由主迷悟。已總辨矣。孰知五陰。每一多魔。略列五十。行人難曉。故今別詳。細為剖析。陰魔雖多。防法惟二。一觀陰性相。前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乃至陰入處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陰處生滅。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故當知陰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又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花。結其空果。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陰入。釋曰。生滅妄相。有為也。無生真性。無為也。觀真性空。陰相不迷。無為性顯。魔事歇矣。二善解陰境。一念動時。起諸分別。蓋覆真性。如主心迷。一念不生。絕無分別。真性湛然。如主心悟。覺悟無惑。成無漏也。被陰魔迷。即有漏也。起信論云。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唯心虛妄。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又云。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前云。汝但不隨分別。心中狂性自歇。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下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則知魔與不魔。只在當人心念動不動也。故諸聖凡升墜。唯一陰關出入耳。   大略判之。六凡名有漏有為。在三界內。具二死故。三途苦報。作惡業感。三道樂報。作善業感。四聖名無漏無為。超三界外。斷五住故。若約教乘。小教亦漏無漏。亦為無為。界外變易故。頓教非漏無漏。非為無為。泯絕涅槃故。始教有為無漏。識智生滅故。終教無為無漏。法性無生故。圓教有無亦非。圓融無盡。法界身土。無障無礙。不思議故。   今文五十陰魔。前四十八凡外魔也。棄性取相。執妄為真。以迷為解。得少為足。華嚴前六魔攝。後二小聖魔也。定性不回。增慢不進。迷佛菩提。偏空獨覺。此局愚法不回心人。有學無學俱該。界內界外並攝。至于廣慧二乘。回心佛道。非此諸無聞僧。不成增進者比。果能心不迷惑。一意增進。不起分別妄想。見愛天魔盡銷滅矣。此是修禪破魔要關。見性明心首領。故為開諭。華嚴後四種魔。亦警界外三乘。沉空著相一類。況鈍根定性二乘人乎。 △中分為五。己初。色陰魔相。   智論頌曰。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心但有字。故曰名。形質礙法。故曰色。凡夫迷此色心有輕重異。故佛對機說陰界入。梵語塞健陀。此云蘊。謂積聚有為。古翻陰。謂蓋覆真性。音義指歸云。漢來譯經為陰。晉僧叡冥改為眾。唐三藏改為蘊。眾者。法華云。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仁王云。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實。此以色受想行識。名五陰也。   天台止觀云。魔者。為破二善。增二惡故。喜從五根。作強輭賊來破。大論云。魔名花箭。亦名五箭。各射五根。共壞于意。五根各一。剎那轉時。即屬意根。意根若壞。五根豈存。眼見可愛色。名花箭。是輭賊。見可畏色。名毒箭。是強賊。見平平色。不強不輭賊。餘四根亦如是。合十八箭。亦名十八受。不應受者。著則成病。病則難治。永妨禪定。死墮魔道。阿難等為魔惱。何況初心。寧免自他三十六箭。若知魔佛皆入實際。則無怖畏。   魔箭初射五根。當約十種對法。簡出邪相。得入正受。有者。色從眼入。見山河星辰。日月居宮。亦見幽中種種相貌。指點方面。是有太過。無者。色從眼入。便謂諸法猶如斷空。說灰無法。甚為怖畏。是無太過。明者。色入已。豁然常如日月光照。暗者。色入已。昏暗漆黑。茫然不曉。定者。色入已。心如有顆石塊直住。亂者。色入已。狡擲攀緣。愚者。色入已。暗短鄙拙。脫裸無恥。智者。色入已。聰黠捷疾。悲者。色入已。憂惱淚泣。喜者。色入已。歌舞恒歡。苦者。色入已。百節疼痛。如被燒炙。樂者。色入已。身體暢醉。如五欲樂。禍者。色入已。自恒招禍。亦為他招禍。亦知他禍。福者。色入已。恒自招福。亦能為他招福。惡者。色入已。無不造惡。亦令他造惡。善者。色入已。自行施等。亦令他布施。憎者。色入已。不耐見人。遠他獨住。愛者。資戀纏著。連綿不捨。強者。其心剛強。出入不能自在。猶如瓦石難可回變。輭者。心志軟弱。易可敗壞。猶如軟毛不堪為器。是等悉名為邪。一根有三受。一受有二十邪法。三受合六十邪法。歷五根。合三百邪法。九十五種外道。雖有種種異邪。而其初入。必因五根。必因彼相應也。   復次。邪魔內射不入。當外扇檀越師僧同學弟子。放十八箭。又魔善巧。初令乖善起惡。若不墮者。即令墮善。起塔造寺。使散妨定。若不墮者。令墮二乘。又化人入無方便空。謂莫怖無。眾生墮偏空裏。或偏假裏。種種蹊徑。令不入圓。   治魔有三。一初覺訶。如守門人。遮惡不進。佛告比丘。一切他不受。不受之法。能治一切自他魔事。二若已受入。當從頭至足。二諦觀。求魔叵得。魔從何來。又求心叵得。欲惱何等。如惡人入舍。處處點簡。不得令住。三觀若不去。強心抵住。以死為期。不共爾住。又總一治者。唯一無心。則萬魔不能轉也。   賢首疏云。一切邪魔嬈亂佛法。然能變作三種五魔。壞人善心。一切諸境皆唯自心。是故觀察唯心。種種魔境除滅。此是通遣之法。古德相傳有三。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佛經說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定譬于磨。本治猶打。觀察類燒。釋曰。本修。如不淨觀等。定慧。謂止觀增明。是真正。不久壞滅。即邪偽也。筆削記云。試驗魔法。有三。一深入禪定。二勿移舊志。三察其本末。如試金者。磨而不磷。打之彌堅。燒之益粹。是謂真金。今此亦爾。以定石磨之。行槌打之。慧火燒之。邪正鈆金。足可彰矣。 △中又分三。庚初。具示始終。   色陰未開為始。既開為終。今先令識頭尾境相。而次方詳中間也。 △又二。辛初。始修未破區宇二。壬初。初入銷念為本。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 先標入定方便。道場。有二。一事。即八角壇。端坐於中。聞思修也。二理。一乘寂滅場地。成等正覺處也。返聞聞性。專注不動。名坐住也。念有性修。真妄。正邪。詳起信論。性者。念無自相。不離本覺。又云。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法界一相。修者。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真者。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妄者。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故說無始無明。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正者。心若馳散。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邪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又云。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今云諸念。謂一切邪妄等念。即前之七趣。後之五陰。種種妄情想念也。 銷落者。尋常概論。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圓覺云。於一切時。不起妄念。此通修真。論云。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正脈云。不同徑直止念。此但專務返聞。入流亡所。萬念自銷矣。 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 其下。次釋離念行相。若盡者。謂無能念所念。名為念盡。功淺難能。功深自盡也。離念即寂寂。精明即惺惺。謂一切離念時處。精明心性。法爾顯現也。論云。若離於念。名為得入。當知不可念故。名為真如。又云。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 動靜不移。憶忘如一。 動下。後明正受一如。動靜塵境。頑無所知。性本精明。故不能移。憶忘意識。生滅不停。性無分別。故寂如一。此於返聞性中。打成一片時也。又出定為動。入定為靜。心記為憶。不記為忘。性定真常。本不動搖。妙覺湛然。故如如不改。 △壬二。正修住定行相。 當住此處。入三摩地。 初勸勉正修。住此者。住此寂照雙融。離念精明。聞性之處也。三摩。即耳門圓照三昧。住於聞中。緣心自在曰入。定境現前之稱。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 如下。二法喻合明。二。上二句舉喻。心入正定。智眼分明。如明目人也。未破色陰。性為覆蔽。處大幽暗也。下二句合法。性。體也。合人。性本精明曰精。不空藏也。性本離念曰淨。空藏也。性本圓融曰妙。空不空藏也。了知色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合如明目人也。心該如如理智。理智不離藏心。色陰未破。智理不顯。合如處幽暗也。 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此下。三結成。色陰區宇。釋有三義。屋之邊界。墻壁局處曰區。屋之頂蓋。覆苫所在曰宇。下云。唯色與空。是色邊際等。區也。五陰皆能蓋覆真性。宇也。經云。五陰舍宅一。小室暗藏曰區。色。八微。受。苦樂違順。想。善惡。行。生住異相。識。根塵同異。大屋四垂曰宇。色。四大種及空。受。合離。想。無記。行。三際滅相。識。十界七趣一乘來去即動靜。漂淪二。長水曰。區宇。寰區也。如王統諸國土。云區。別也。皆為一天所覆。云宇。覆也。今色陰。依正等別。即同區也。俱一空覆。即同宇也。又五陰。各有色空。生滅等別。區也。總一妄想。覆蓋真性。宇也三。此名色者。結初一陰名也。生因識有。自微之著。滅從色除。自外之內。今入三摩地中。正在色陰之內。被此虛妄色質。障覆真如藏性。目前所見。惟是黑暗。如人居處。暗室區局。墻宇覆住。前云。晦昧為空。結暗為色。故此目前所覩暗境。即是色陰區宇未破相也。問。前盲人喻。亦能見黑。今定中覩黑。與盲暗無異。何云性心未發光耶。答。明暗色空。名色陰相。相有生滅。二相陵奪。見聞覺知。名六根性。性本常住。見明見暗。由汝妄想。迷理為咎。故有空界。今既堅固妄想未破。色空暗相猶存。色想一滅。發本明耀。如明眼人出于暗室。見當空日。法界徧明也。此但約根塵色破與未破。以顯心光發與未發。非約根性有生有滅。說藏心光發不發也。前約本覺性具。此約始覺修顯。故今與前不同。四卷云。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問。前云。如是見者。是心非眼。見性現前。理應徧見。云何前明後暗。左右旁觀三分二耶。答。為對迷位凡夫。克定六根優劣。揀圓不圓。若據悟位聖人。總括六根功德各千二百。今喻明人處暗無光。亦約迷而未悟言耳。前云。諸根拔已。內瑩發光。光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如下色陰盡後論也。 △辛二。終破顯露妄源。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名色陰盡。 先盡色陰。上云如目處暗。今云目明朗者。以色質礙。障隔不通。故成幽暗。今定慧發明。如智理顯。心先透露。陰覆洞開。內徹五根。外徹五塵。即肉眼所見。十方依正皎然明朗。此名破盡色陰相也。五重衣服。初脫最上一層。前云。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則汝法眼應時清明。又云。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五黏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如來藏心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於此目前。有何幽暗也哉。 是人則能超越劫濁。 是下。次超劫濁。時分曰劫。空為色本。依空立界。依界立時。據俱舍論。減劫至二萬歲時。方名劫濁。今經所明。劫以空見立名。前云。汝見虛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相織妄成。名為劫濁。超越者。色是陰首。劫為濁初。慧目肅清。徹見幽蔽。色空不混。明通無礙。故色陰一破。劫濁頓超也。 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觀下。後究想本。堅固妄想者。堅。濕。動。煖。無明。五大妄想。各自堅執。牢固不動也。前云。癡愛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十方塵土皆是迷頑妄想安立。又云。覺明一。空昧二。堅覺地成三。搖明風出四。寶明潤水五。明覺火烝六。楞伽亦云。彼真諦者。四大不生。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色及虛空。俱計著邪諦。五陰集聚四大造色生。云何五陰。謂色受想行識。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異相。受想行識。彼四陰非色。有四數。如虛空。此約無始種想。若現行想。於外四大。堅執為心外實有。於內四大。堅執為心所住處。妄情癡想。固結不解。成此色陰黑暗之體也。圓覺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如夢中人。夢境非無。前云。由明暗等。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清淨四大。因名眼體。浮根四塵。流逸奔色。前明同分妄見想耳。此又明別業妄見想也。為其本者。固想。屬惑。業。因。本也。色陰。屬苦。報。果。末也。前大種為能造。本也。四大為所造。末也。後堅執情想。約心。本也。內外四大。約境。末也。 觀所由者。諦觀色陰之元由也。色陰之所由來。堅固妄想為本。喻如伐樹。去其覆土。方可除根。盡色亦爾。根想搜剔。枝陰自枯矣。前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下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色有內外本末。想有種現細麄。究竟破盡。非斷十魔不可得也。 問。離十魔境。盡色陰想。至何位耶。答。內既不執四大為我。外又不執四大為我所。已齊小乘見道。分別見惑斷矣。問。此明色陰。局自身耶。徧法界耶。答。正脈云。佛後自釋。惟約身言者。且圖自身親切。容易覺知而已。其實十一色法俱是色陰。皆屬堅固妄想。偈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足證佛雖就身發明。欲其察近悟遠。觸類引伸。如謂不然。色陰盡時。應只身中朗徹。何言十方洞開乎。准此。餘後四陰皆是言近指遠。方顯一一徧周。孚前七大之旨也。 △庚二。中間十境。即色陰將破未破中間。用心交互所視之相也。分為十。辛初。外礙能出。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 先出所現境。在此中者。即耳門三昧。圓照聞性中也。真如法界。如來藏心。楞嚴大定。不離此處故。勸示曰當在。欲破色因。欲超劫濁。理應精究研窮如此本覺妙明。諸念寂滅之地。由此用功著力。故得四大虛融。如雲如影。不復如前妄織相礙也。少選。不移時也。身出礙者。一少頃間。此身忽然透墻過壁出外。豁爾無隔礙也。名義集。輔行云。一比丘得四空定。定起摸空。人問何求。答。覓我色身。人語言。身在牀上。據此得定。己不見身。今經不織出礙。亦猶是也。 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此名下。次判定名相。精明者。定心觀智光也。流溢者。融化洩露也。前境者。目前六塵障礙境也。謂禪那中。心不住形。慧光徧照。盈流塵外。如月如川。無不照映也。上二句指名。下三句詳由。因其精研妙明功夫。用心逼拶之極。偶令根大虛豁。心光洩露。塵境無滯。暫時如此。詎常能也。非聖證者。斷此所發觀照。倏如石火電光。揀異聖人證果。一得永得也。 不作善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下。後誡無取著。誡諸行者。毋作聖解。此但精明加功用行。心光發洩。暫出塵礙而已。遇此。不作聖善心解。外亦不作聖善境會。照舊修持。毫不掛念。從此信心增。道行進。稱之為佛法善境界矣。何謂善境。一與佛法相應。二與禪觀相合。三或宿習善根發相。四是當來成證先兆。若作聖善心解。外作聖善境證。取著不捨一。未得謂得二。內既邪見三。外惑邪境四。魔乘間入五。漸受魔害六。是邪魔黨七。非佛法器八。違遠圓通九。墮入惡道十。則知陰破不破。佛與不佛。祇在作與不作。魔與不魔關自出矣。 △辛二。內徹拾蟯。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 初明現境。此心妙明者。總即一真法界心性。別開為二。心光屬心。觀照智也。前喻明目。耳門返聞等。妙明屬境。藏性理也。前喻暗色。耳根聞性。復以精研者。謂復以此三昧心中。將能研自心之智。所精自性妙明之理。增進功行。直前不退也。其身內徹者。上明外色墻壁無礙。依報不間不隔。此則內身臟腑無礙。正報不障不壅也。 蟯蛔。二蟲名。腹中短蟲曰蟯。腹中長蟲曰蛔。孫思邈云。身中九蟲。蟯細如彼菜蟲。居腸䐃間。多則為痔。劇則為癩。蛔即大蟲。尋常見者。經說人身八萬戶蟲。脾腎心肺肝膽腸臟。一一皆有微細雜虫。所謂黑蟲毛蟲。熱蟲臭蟲等。此惟天眼能見。今由禪觀。返照臟腑。故能內徹。親見蟯蛔。以手拈出。掀開五臟。如揭蓋覆。取粗細蟲。身毛無毀。五體安然。宛如不動也。拈取曰拾。 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此下。出定名。前則精明流溢外境。今此精明流溢內體。喻如燈光照破室暗也。功雖勝前。亦不為常。故云暫得。精行力致。豈同聖證。故云非也。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作下。後誡莫取。不取成佛正善。取則墮魔邪惡。下皆倣此。 △辛三。空聞法義。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音。或聞十方。同敷密義。 又下。依色陰所發之境也。初外研。故外出。次內精。故內徹。今又以此本妙明心。內外通總精研。盡虛融也。其下五句。通精於內。故六位涉入。意等者。此皆六識用事。所含藏處之位名也。意志。言其體也。意即心王。志即心所。思想是也。魂魄。言其用也。想明斯聰。升上曰魂。情幽斯鈍。降下曰魄。精神。言其氣也。陽剛中正。純粹施化之氣曰精。陰柔承順。涵養資生之氣曰神。按扁鵲難經云。五藏者。有七神。各何所藏也。答曰。藏者。人之神氣所含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今文言六。而略一智。執受身者。根身器種。皆為第八所執受故。除身餘皆涉者。謂除其外之總報色身。安然不動。而內之心識六含藏處。彼此交涉相在也。互賓主者。主肝曰魂。餘五入魂為賓。或餘五隨一為主。魂又入餘五中為賓。乃至主心曰神。餘五入神為賓。或餘五中意一為主。神又入餘五為賓。此實功行內純。融通無滯故爾。 忽下四句。總研於外。故一多聞說。有四。一處聞一顯法。多方聞多密義。一處聞說多三藏顯教。多方聞說一咒藏密教。一三。皆上二句。二四。皆下二句。說聞並四句。謂一一。多多。一多。多一也。此亦功用外徹。變通無礙故爾。 若合內外雙融言之。正脈云。忽空中聞說法者。賓聞主說也。或聞十方同敷者。主聞賓說也。開有八句。前四句者。一賓聞一主說。一賓聞多主說。多賓聞一主說。多賓聞多主說。顯密一多。交互例上。後四句者。一主聞一賓說。一主聞多賓說。多主聞一賓說。多主聞多賓說顯密例前一多思之。然此由內臟竅虛靈。外盡虛空法界。隱顯教乘自在。 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此下。決斷定境之名相也。精魄遞相離合者。離謂棄捨本位。合謂去就地位。即精離自位而合於魄。或魄離本位而合於精等。成下三句。出其發境之因由也。善種。三釋。長水曰。此則先所修習聞慧種子。定力所激。遂寄神魂。現於說法。合轍曰。此由初聞六根互用。熏成善種。故於定中偶一發露。溫陵曰。夙昔聞熏。自能發揮所聞。今夫刻意凝神討論。則奇文麗藻。煥於夢寐。由精誠激發。神者偶現。初師約過去聞法。次師約現在聞思。三師過現雙通。定慧均發。然所得者。不久即失。非如聖入圓通。永久不失也。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作下。結判其邪正也。功行至此。亦為善現。喜作聖解。便落邪魔。雲棲云。道家。三花聚。五氣朝。水火交。金木併。與此何別。答。有二義。一彼由作是因。得是果。今惟精研自性。無心求之。而自得者。二彼方以為玄妙。躭著不捨。今誡不作聖解。雖有。漠然若無。故彼此各異矣。 △辛四。境變佛現。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徧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 初現境。雖反聞中。始本如一。內外不二。今云澄露皎徹。始覺智光露徹於外也。內光發明。本覺定光發洩於內也。此心。即前禪那靜慮。內外妙明心也。故云又以。上三句。心為境本。十方下。境隨心現。心澄。十方金色。金剛觀察力故。心露。種化如來。如幻聞熏力故。心皎徹。毘盧踞臺。佛母真三昧故。心內光。千佛億土。以此是微塵佛一切祕密門故。心發明。蓮華俱現。是名妙蓮華故。閻浮檀翻勝金。徧作者。無情徧作金界也。類化者。有情盡成如來也。梵語毘盧遮那。此云光明徧照。身智能所。合為一佛身也。熏聞云。唐時譯經。法報不分故。補遺引文句記云。近代翻譯。法報不分。二三莫辨。自古經論許有三身。若言毘盧。與舍那不別。則法身即是報身。此斥法報名相不揀。他宗乃聞盧舍那。異名一體左右之稱。◎會曰。分與不分皆可。隨諸經論所宜。分者。普賢觀經云。毘盧遮那。此云徧一切處。法身名也。寶梁經。翻盧舍那為淨滿。報身名也。本起經。翻釋迦為能仁。本行經。譯牟尼為寂默。化身名也。華嚴云。于此四天下中。或名毘盧遮那。或名釋迦牟尼。或名圓滿月等。不分者。梵語毘盧遮那。與盧舍那。音賖切耳。非有異也。普賢觀經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徧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唯識論。法身佛。為報化所依。楞伽云。報化非真佛。法身是真佛。法華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梵網云。吾今盧舍那。復現千釋迦。准知一毘盧佛。分可三身。十身。無盡身雲。不分合無盡身。十身。三身。為一身。何必執定分為是。不分非耶。宗華嚴法界者。真大圓融矣。 天光臺者。梵網云。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千佛繞者。經云。盧舍那佛放光告千花上佛。復轉為千百億釋迦說偈云。周匝千華上。一華百億國。故云百億國土蓮華俱現。 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此下。次出由。心靈悟所染者。此因宿昔。耳根曾聞華嚴梵網等經。熏習成種。靈知覺悟所染熟也。心光照界者。由今反聞。心光發明。照十方界。佛與蓮華一時偶露。非一證永證也。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下。後結誡。長水曰。見界皆金。種類皆佛。心念不動。斯須自滅。起心取著。正定難存。如修念佛三昧。此境現前。與修多羅合者。名為親證。若心境不相應者。即屬邪魔。何況修真如三昧。法界一相。有所取著豈非魔耶。 △辛五。空羅寶色。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初五句。功行。此心。藏心也。為總。精研妙明。耳門圓照三昧。定也。觀察不停。金剛寶覺觀察。智也。此二是別。下兩句。用相。過念加抑。欲流漏斷。現念加降。有流漏斷。未念加制。見流漏斷。一念超前。無明流息。又以加行道按力。已惡全消而除報障。無間道伏力。未惡莫起而除業障。解脫道止力。已善令長而除惑障。勝進道越力。未善令生而除見障。此中勇猛。勝過於前也。此對空妄顯真以配。若對四大。觀相元妄。空無可陳。觀性元真。性覺真空。輕動名風。抑按止觀。堅持名地。降伏止觀。煖熱名火。制止止觀。潤濕名水。超越止觀。如此心研。境無不妙也。又抑按制止。定中止用。降伏超越。慧中觀用。 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徧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 於時下。現境。空成七寶色者。徧觀七大性相故。百寶色者。徧觀十界十根塵色眾性相故。現四色者。觀四大種色性相故。青。東方風色。赤。南方火色。黃。西方地色。白。北方水色。此三境相。釋開四義。一八勝處定。後四青黃赤白。十徧處定。謂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也。此二通大小乘。如仁王明。 二唯識論。自性身。依法性土。俱非色攝。譬如虛空徧一切處。自受用身。還依自土。大圓鏡智。變淨佛土。眾寶莊嚴。徧一切處。他受用身。平等智力。隨十地宜。變淨佛土。若變化身。依變化土。成事智力。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淨穢土。此約相宗。 三起信論云。凡夫二乘事識見者。應身佛土。取色分齊。大乘菩薩業識見者。報身佛土。有無量色。種種莊嚴。隨所示現。離分齊相。又初發意見者。少分色相。地盡見者。色相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問。若佛法身離色相者。何能現色。答。此法性身。是色體故。能現色相。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無量莊嚴各各差別。此約性宗。 四守護國界。輪王等經。明五佛傘。東青。南赤。西白。北綠。中黃。如前引說。瑜伽諸部儀軌。五方色相同上所明。此約密宗。 今經圓教行人。過現無不聞熏。既開圓解觀修。豈可執一判定也。前云。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即時天雨百寶蓮花。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等。 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此下。指名。暫得下。出由。按伏制越。皆過分也。妙明逼極。煥散而現。實則定力暫發。無明暫伏。空色暫現。善種暫顯耳。非真常也。望前料揀。三則諸法唯心。四則佛境唯心。此五空色唯心。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作下。結誡。起信論云。修正觀者。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故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可取著。一作解時。入羣邪矣。 △辛六。暗室見物。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 初定功。研究。觀也。澄徹。止也。湛然朗徹。寂常不動故。精光者。因定發慧。靜極光通故。不亂者。心光凝定。寂照無為。不被明暗境遷移故。 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 忽下。二現境。種種物者。非室內尋常所有物具。是暗中出現奇形怪狀之異物也。如鬼神精魅等。而暗室原有衣食錢穀器具等物。猶存如故。纖毫無更改也。蓋鬼神諸趣。恒與世人雜居而不相礙。亦不互見。今為心光發露。洞視幽隱處時。方乃別見異物。種種出現暗室也。正脈曰。曾聞有僧。住靜室中。忽見一人自地而出。一人從壁中來。對語良久。各沒原處。又有見三五裸形人。高一二尺。竊室中米。傍若無人。鶴林云。此明眼家一境。如古人坐禪。聞蟻子拽蠅翅於堦下。如拽木聲。亦禪中發相也。又溫陵云。人固有不明自發。暗不能昏者。惟微細定心。澄使不亂。而後能見。暗物不除。言皆實境。不隨定變也。假如兩人同一暗室。一人觀力。見如白晝。一無觀力。則不能見。而暗室物。不隨禪觀出入有無。前義。初見異物。後室原物。次義。前後皆原物。見有無耳。二釋隨意去取。揀異前之精明內徹。拾出蟯蛔也。 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此下。出由。禪觀精光既定。暗室隱物仍然。因今用心細密。所見境亦幽微。異常不覩者。皆悉洞徹。然非真得常光。歷劫騰耀也。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作下。判誡。宗鏡云。昔有禪師坐時。見一猪來在前。禪師將謂是魔。緩擎把猪鼻拽。唱叫火來。及照見時。禪師拽自鼻唱叫耳。明知作解以受羣邪。孤山曰。凡諸境發。雖是善相。取則成邪。任是惡相。若不取著。邪亦成正。以境隨心轉故。 △辛七。同草同木。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 又下。境發。圓。周徧也。入。觀達也。色性本自虛融。皆由堅固妄想而生窒礙。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今以返聞圓照心力。觀達根塵虛融之性。了內四大與外四大。均唯心現。無我我所也。四肢四句。謂身同木石。燒斫皆無覺也。又則四句。身同風水。爇割不到體也。上標。下釋。可知。聞思修切。忘身如遺。前云。熏聞成聞。六根銷復。使其兵戈。猶如割水。 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此名下。出由。八塵四大。併合為一。排去堅濕煖動相性。一向入於純妙覺明之境界也。溫陵曰。定力虛融。則五塵併消。四大排遣。純覺遺身。故無傷觸。定力所持。火不能燒。世之端居喪我者。尚能使形槁木。心死灰。況真定之力哉。此亦暫時發露而已。非真得性色真空也。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作下。決斷。信論云。修止觀者。不依地水火風。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故莫作聖解也。 △辛八。覩界覩佛。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 又下。觀行也。清淨者。一純理無雜。二精想無間。成就亦二。一真如三昧成。二淨土三昧就。淨心功極者。淨業心行究竟也。維摩云。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證理。又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證行。前云。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 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徧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 忽見下。境現也。理則淨極光通。寂照含空。行如前云。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淨願福慧。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 文分二。先淨化佛土境現。台名同居淨土。如西方阿彌樂土。及賢勝蓮華界等。東方阿閦喜國。乃至藥師七佛土等。初五句土境。次四句佛境。下見下。次染化佛土境現。台名同居穢土。如此娑婆國土。凡聖十界共居住也。七趣之中。四聖並化度故。 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 此名下。明因。欣厭者。亦二。一厭娑婆五濁惡。欣安樂五淨善。二六道。厭下苦麄障。欣上淨妙離。凝想深久化成者。淨界穢界並唯心現。上智四聖淨穢無妨。下愚凡夫欣淨厭穢。功行深極。與不欣厭一致無異。觀經。十六觀想。本經。十習情想。殊途同歸。觀經云。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是心是佛。是土。是心作佛。作土。本經云。精研七趣。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圓明心皆如空花。若得妙發三摩地者。則妙常寂。尚無不殺不盜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則知佛國天宮皆唯心想成也。如遠公三見等。非聖證者。既心想成。未親入證。猶屬化城樂想。非到諸佛寶所。故此圓頓行人。正可求生淨土。偈云。想澄成佛土。歸元性無二。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作下。結判。觀經云。此想成時。令與修多羅合。若與合者。名為麄見。若不合者。名為妄想。故不可聖解也。 △辛九。遙見遙聞。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 先定遠發相。深遠者。研究事理。豎窮橫徧。最極深固幽遠之處也。中夜者。午夜旋見返聞。心境俱靜也。貿易之所曰市。出水可汲曰井。大路直道曰街。里中曲徑曰巷。共本曰親。同宗曰族。外戚曰眷。內枝曰屬。又父母兄弟姐妹。曰六親。又父之六親。伯叔兄弟子孫也。母之六親。姑姨兄弟兒孫也。高曾祖考。己身。子孫曾玄。曰九族。三黨所結曰眷父母妻。五倫所合曰屬。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遙見遠聞者。行人意欲六根互用。六通自在。故此圓通定內。相似天眼天耳。遐邇一體。見諸身。聞多語也。 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 此下。指名出由。禪觀之心。推迫逼切。色陰虛融。無能障礙。故心神出外。隔遠聞見也。此亦暫時光景。然非永遠實證。非無邊剎海。不隔毫端者比。溫陵曰。研心窮遠。逼迫精神。遺身而出。冥有所至。故能見聞遠方事也。上皆未離色陰。徒因定力而能出礙。見聞遠及。若色陰盡。則十方洞開。無復幽暗。六通縱任無為。山壁由之直度。無疑矣。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作下。結判誡取。正脈云。河南有一僧。在潞偶然靜坐。忽見鄉里宛然。其兄被官責打。計其時日。鄉人至潞。問之不爽。此必宿習禪定善根。偶遇如此。問。心無去來。何能迫出。答。無去來。約體。有出入。約用。前之流內溢外。例此思之。 △辛十。變形變相。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 初定境。研究精極者。一研窮內外色陰。虛融至極。色陰將破。虛空將殞。魔宮振坼。二徹究妙精明心精微極處。與諸菩薩羅漢心精通脗。心光將發。魔心驚慴。由此二意。故魔事從此而發。於三昧時。僉來擾亂也。形體變移者。即變現佛天龍神等像。此發行人之妄見也。無端遷改者。即五通。神變說法等相。此發行人之狂慧也。魔精惱害。不出此二。 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 此名下。二因由。初二句。因自邪心。次二句。緣外魔境。故發妄見。後二句。自他俱通。故發狂慧。末一句。總斥見慧皆邪魔境。非聖證也。蓋為行人。知識不揀邪正。遇諸邪知邪識。身說變通。以為真正。魍魅因之受心。天魔得以入腑。見聞身說。達其法義。自亦能說。悅可眾心。故凡相遇知識。見聞身說多有變遷。或於定夢。見聞知識現通說變。皆為魔事。不可取著。令心含受。乘間入也。 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不作下。判誡。行人精極至此。雖不為色陰所拘。又為魔罥繫縛。由自防心不密。致使魔魅得入。非實心開。謂真通達。此並魔力使然。若能不作聖心。魔事終歇。色陰即破。妄作聖解。色想仍然。即中天魔邪魅計也。   問。前云。善種暫得。名善境界。獨此第十不言。何也。答。資中曰。因有邪心種子。合有魔境而來。此非善境。純是魔嬈。不同前九。皆稱善境。起心作證。方成魔者。溫陵曰。前九但明定力。獨此乃名魔事者。以定力未成。不能動魔。研色精極。乃發魔事也。   問。見善知識。為是飛精附人作耶。為非邪魔變現有耶。答。經約教行。禪觀用功。自淺而深。害魅肆嬈。從微而著。理實魔魔不揀前後。縱在色受。破定始休。故今文云。心受魍魅。遭天魔入。行人自爾。況他人乎。飛精現用。何可度耶。然有隱顯。或不同耳。   起信論云。或現天像。菩薩像。如來相好。或說陀羅尼。或六度三三昧。無因無果。真空涅槃。辨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名利。◎賢首疏。問。如現佛菩薩像。說甚深法。或宿善根所發。云何揀定邪正。答。此事實難。若魔所作。謂是善相而心取著。則墮邪網。若實善根所發。謂為魔事。心疑捨離。則退善根。今謂定中初發相時。當深入定心。于彼境中不取不捨。安住平等。若是善根。定力逾深。善根彌發。若是魔為。不久自壞。二如本修不淨禪觀。如是修時。境界增明。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減滅者。知是邪也。三以智慧觀所發相。推驗根源。不見生處。深生空寂。心不住著。邪當自滅。正當自現。如燒真金。益其光色。若是偽金。即自焦壞。以此三驗。邪正可知也。 △庚三。結害囑護三。辛初。示因交互。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如是。結前義。禪那。三中末後一名。即前奢摩他中止靜。用諸毘婆舍那觀慮。修證漸深入也。境。約所現。出礙。內徹。涉入。佛境。色空。暗見。無覺。覩界。遠聞。形遷也。 皆下。出所以。用心者。約能發溢境。流體。離合。靈明。抑超。洞幽。排併。想化。迫出。邪受也。交互者。謂禪那妙精明心。與色陰堅固妄想。交攻互戰。或勝或負也。色中每一善境現。即是觀力勝妄想。故得心光洩露。若暫現復隱。即妄想勝觀力。色陰依然不破。由此出入。主佛不得常住。客魔乘間而入也。事。約境相。初二三凡身。四五聖境。屬本土。六見。七塵。上依近自處。八見他方凡聖。九觀遠處依正。十逢知識邪正。自他近遠俱該。至於用心。前九邪正交參。魔佛可辯。第十洗心非正。落於邪見。天魔來魅。識則無咎也。 △辛二。迷則成害。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初四句惑。無知曰頑。倒想曰迷。此一總也。二不忖。不量己之功行。淺近未深久也。三不識。因。指自用心。緣。指外現境。暫顯暫隱。自不識知。得少為足。中途成狂。此二別惑也。次二句業。謂言。意業。登聖。身業。大妄。口業。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因成惡業也。如前無聞比丘。謗阿羅漢。身遭後有等。後一句苦。墮獄。苦報果也。法界論云。不淨。眾生界。染中淨。菩薩。極淨。名如來。今此三障。名淨中染。迷則受淪。悟則解脫也。 △辛三。囑令保護。 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前半勸。依者。秉教奉行也。滅後。像法也。斯義者。破色陰想十法義也。後半誡。保持。謂現身說法。不令天魔惑也。覆護。謂神力冥加。不使邪魅入也。色陰魔相既除。妙覺佛道圓成矣。保任持攜。覆遮護衛。金湯佛法。如虎啣兒等。 △己二。受陰魔相三。庚初。具示始終二。辛初。始初未破區宇二。壬初。躡前色陰盡相。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 迷受邪惑。名眾生。悟破色魔。名善男。三摩。觀慧也。奢摩。止定也。合即禪那。靜慮義。耳門入流之觀。亡所之止。總即楞嚴圓妙定也。色陰盡者。上十境中。或備歷。或不全。或相類。或乖異。俱要識知不被其惑。功夫用到。自他近遠。凡聖色陰。無不破盡。蓋能觀智心。如鑽。所觀色境。如木。陰中藏性。如火。種種現境。如煙。見煙而止。則火不可得。損木損工。譬如中途迷惑。反受羣邪。若鑽木得煙。即知去火不遠。加功用行。火出木盡。灰飛烟滅。此始名為色陰盡也。 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 見下。法喻合明。佛心者。謂如來藏心。即我本覺妙明心也。如鏡明顯者。精性妙淨。心未發光。為色陰覆。如目處暗。如鏡塵埃。今得心光發露。一切精明。破色陰覆。如目明朗。如鏡顯像也。圓覺云。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光照。空藏。現像。不空藏。鏡體。空不空藏。今云。觀見佛心。如鏡現像。生佛心同。始本覺妙。色陰既盡。心法現矣。 △壬二。狀示受陰區宇。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 先法喻合明。二。初法。若有得者。即前見諸佛心也。色陰已破。始得本覺心露。親見其體。佛妙覺心亦為我所見矣。未能用者。於本覺心。未得稱體。發自在用。受陰未破故也。受以領納為義。內領受心。不離身故。佛妙覺心未能藉用其力。未與諸佛氣分交接。無以妙力。廻佛慈光。向佛安住。亦以未破受陰。受心領納前境為義。前云。六受用根。誰合誰離。故無力用發也。 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 猶下。二喻。伏合人心曰魘。謂如睡人為鬼所魘。明見魘中之境。而不能動。以喻色陰已開。受陰覆人之狀也。手足二句。喻若有得。了知六入本如來藏。故色陰破也。心觸二句。喻未能用。不得六根互用。去住自由。受陰覆也。心為魘鬼客邪所持。故不能動。客則不久便去。魘鬼魅人。不久便醒。受陰所覆亦爾。領納外境。受之於心。陰覆真性。如雲頃散。故以受陰喻魔鬼也。 此則名為受陰區宇。 此則下。次結名受陰。區。疆界也。宇。覆蓋也。區明分齊。宇明陰庇。言有體而不能用者。即為受陰區局蓋覆之處也。下云。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心本不局身中。迷來非局而局。生局現陰。死局中陰。安有離身自由之分。皆以受陰為結縛之本。 △辛二。終破顯露妄源。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 先盡受陰。受陰如魘。內必依身。不得自在。今破受陰。無所領受。心得離身。如魘咎歇。此顯人有用也。受陰纔破。聞所聞盡。故能離身。反觀自面。此顯見聞有用也。依根曰住。離根曰去。去住隨心。故曰自由。內既不隨六受用根。外亦不隨六受用境。此明手足得用也。客邪不觸。心能出礙。內無能領受心。外無所納受境。心境既無。自在無礙。此明心得動用也。初句喻。次四句法喻。兼明示用相也。後一句法。結顯。受陰破後。能發大用。得意生身。去來無礙。如客傳舍。如鳥出籠也。 是人則能超越見濁。 是人下。次超見濁。前云。汝身現搏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名為見濁。則此根身是見濁體。執受相因。便有受陰。此領受心。即身見本。故受盡離身。身見解脫。得超其見濁也。 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觀下。後出想源。溫陵曰。因違順之幻境。生損益之妄受。受陰無體。虛有所明。名虛明想。以心本不留礙身中。但是受陰妄為領納。虛故納受外境。明故領受內身。受即苦樂。違順。捨也。下云。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第二虛明妄想。雲棲記云。仙家出神。同今說否。答。彼有心求。此無心得。彼自謂妙用。此不作聖心。意略相似。實不同也。前破色陰。身能出礙。偶出也。遙見遠方。逼出也。今破受陰。去住自由。妙出也。後想陰。得意生身。妙之又妙也。又彼書陰神陽神。色處未別陰陽。受陰所說。彷彿陽神。想陰所說。非彼陽神所及矣。然彼屬妄想精魂。此修正覺三昧。根源自殊。縱破色受。想行識存。何足為奇乎。◎評曰。今謂色陰身出陽神也。內外離合。陰陽雙攝也。刀火不覺。局六欲天。華藏沙界。非彼聞見。色陰破時。四空天裂。況彼山海地天仙類。色陰未空。說甚受想。詳之。 △庚二。中間十境。 天台云。初學禪觀。當知邪正發相。邪定發相者。或身手紛動。或重如物壓。或身輕欲飛。或委蛇睡熟。或煎寒壯熱。見諸異境。或暗蔽惡覺。念外散善。或歡喜躁作。或憂愁悲思。或身毛驚豎。或大樂惛醉。如是邪法與禪俱發。名為邪偽。此邪定相。若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外道。諸鬼神法相應。多好失心顛狂。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諸深禪定智慧。辨才神通。感動世人。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內心顛倒。專行鬼法。行者觀時。證如是禪。有此諸邪偽相。即當却之。若知虛誑。不愛不著。即當謝滅。若起念者。即墮羣邪。是人命終。還墮鬼神道中。若更生來。多行惡法。即墮地獄。起信論云。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于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等。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于邪網。 △分十。辛初。抑己悲生。此與下文抑揚生佛對也。謂抑責自己。悲愍眾生也。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蝱。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 文分三。初發端現相。已盡色陰。將破受陰。稱善男子。此中者。即色陰破。受陰未破之中也。得大光耀者。我與諸佛本妙覺心。猶如明鏡。洞照十方。無復幽暗也。其心發明者。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受陰為咎。內應抑伏而破之。自抑太過。又墮悲愍苦受邊矣。 見得一切眾生。皆同具此佛妙覺光。何為迷妄。枉受輪迴。故此發明。又復自責。不自蚤悟。度諸眾生。故云內抑過分。上一約自釋。此一兼生釋。 忽者。無明不覺也。處者。禪觀事理境行處也。無窮悲者。受境種種。不離於五。苦樂憂喜捨也。今之悲心。乃緣眾生苦受而發。雖似菩薩大悲。實依受陰。祇因內抑過發。豈入聖階耶。赤子。嬰孩也。上至天仙。下至人鬼。大及六畜旁生。細及三行蜎蠕。故云乃至。凡見蚊虻物類。皆如己所生子。憐愍流淚。為其枉受苦也。是知抑己太甚。激動物哀。內心一發。邪境現前。不成同體之悲。反為招魔之端也。 此名功用抑摧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消歇。 此名下。二指名教悟。初二句。判出其定名。令詳其義也。定中功用過越。有二。一抑己。不蚤自悟。不度生苦。二摧心。不破受陰。不開物迷。後四句。斷明其境由。誡教莫著也。悟與覺了。謂之勸教。非為不迷。謂之誡教。其心內抑。為破受陰。故悟之無咎。定處發悲。摧抑過分。於正受中不宜有此。故斥非聖證也。了此悲己悲生之想。不作聖心。則不迷也。復還正受。悲境漸銷。久自歇也。什註云。未能深入定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虛妄不淨。能令行者起疲厭想。故應捨離。圭山鈔云。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愛見大悲。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若作聖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若作下。三示迷必墜。初引魔。抑心發悲。解取聖證。現成識種。魔乘隙入。見人二句。二受擾。妄謂己同諸佛大悲。觀音悲仰。惟泣為是。見人則慟也。失於二句。三壞害。上句失正定害。以起種種邪念。無量顛倒想也。下句墜惡趣害。著悲魔附。必下墜矣。前云。如宰臣家。忽逢籍沒。是也。色陰十境。次第豎發。受魔橫開。隨一即退。故今之因緣突觸。揀異前之羣邪循歷也。餘後九。例此思。 △辛二。揚己齊佛。謂高舉己靈。頓同至聖也。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勝相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能越。 先發端現相。定中者。法觀經云。定有三。一痛痒止。為身定。不隨貪故。二聲語止。為口定。斷四惡故。三心念止。為意定。常念道故。涅槃經。明定亦三。下者。定心所。中者。八定。上者。佛性定。今是佛性身定。受陰中也。色陰消者。剝去一層色礙麄境。如脫外衣也。受陰白者。露出一種虛明境界。如明見內衣也。勝相現者。見諸佛心。如鏡現像也。感激過者。謂向聞心佛無二。未曾親證。今因色開。始得實見。故過分感激也。過分中。是病根。生喜勇。明病相。謂激烈過而奮發大勇。此緣自心樂受而發者也。其心四句。釋上勇相。心猛者。心即是佛故。志齊者。立地成佛故。能越者。理則頓悟故。 經論三義。一約教行。為怯弱者說速成佛。為懈怠者說過三祇。二約根機。機宜利者不歷三祇。根機鈍者遲過三祇。三約理事。理則頓悟。不離一念。事非頓除。何定祇數。今偏執一邊。非狂慢而何。 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 此下。次指名教悟。越後侵前。躐無差等。曰陵。直爾往上。進取不退。曰率。又陵。蔑他也。率。自強也。過越者。本為進破受陰。而忽高舉齊佛之志。反被樂受所迷。感激太過。妄謂三祇不歷。一念能超。此由陵節輕率。自僭越分所致。若能自反知非。事要漸除。復歸無咎。久後終無患害矣。此即消魔七法。一出發相之名。二識用心之過。三悟倒想之咎。四非聖善之證。五了樂受之失。六除邪迷之境。七脫魔事之害。後倣此。 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若作下。後示迷必墜。不作聖心。善根增進。迷為聖解。狂魔入腑。自誇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十方三世。無能比我。輕諸佛為鈍根。三祇後成。故上不見佛也。欺眾生為癡物。一毫不悟。故下不見人也。由此生大我慢。失於禪那正受。沉淪魔道。墜墮惡趣矣。合轍問。南岳云。不從諸聖求解脫。青原云。聖諦亦不為。豈非陵率過越乎。答。斯由高推聖境。畏難不進。故以此語激之耳。豈知溈山。有信位人位之別。長沙。有因果涅槃之語哉。吁。破色陰之聖人。謂三祇一念能超。尚謂陵率過越。狂魔入心。今之自謂得向上一著。效顰呵佛罵祖者。不知破幾陰。得何位。亦敢大言自誇。我慢恣肆。恬不知畏耶。 △辛三。定偏多憶。與下定慧憶狂對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無所見。 先發端。前往無證。受陰未破。退歸失居。色陰已盡也。智力微者。定過於慧。慧劣定強。不能以觀慧力。照破色陰本空。故云衰微。毀滅曰隳。前無證。後已滅。墮在兩楹。兩離中虛。中無所依。名中隳地。處此隳中。前後皆迷。進退失照。莫能前進。故云迥寂無見。此五受心。發於捨也。 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沈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 心中下。次現相。凡修耳門觀行。必須定慧等持。所入既寂。聞所聞盡。受陰空時。功用增進。今無慧水潤澤其心。落於捨受。而生枯渴。新舊雙脫。行止無地。時刻沉思深憶。悶守不敢走漏。此表偏用定心。無慧灌溉。是一失也。又將此渴憶為破受陰勤進之功。是倍失也。 此名修心。無慧自失。 此名下。三指名。修治其心。不當偏用其定。亡塵盡根。宜用觀水正受。既無照見陰空之智。自失方便。不亦過乎。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悟則下。四教悟。解其慧少定多。還復等持。庶免過咎。於聖證何有。 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 若作下。五示迷。知非速改。離魔嬈害。取作聖解。憶魔入腑。由此晝夜撮心。懸掛在一處矣。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失下。六失墜。問。古謂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何故此中撮心一處。反失正受。答。彼為散亂多世緣者。作對治藥耳。非但以懸心為精進也。又彼依佛經。圓覺為大伽藍。妙覺徧照法界。此著憶魔。撮心一處。故義意各不同也。 △辛四。慧偏多狂。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於猛利。 初發端。前以定強慧弱。今又慧力過定。不能等持。各有所失也。慧既失於猛利。定則失於遲鈍。語云。智者動。定者靜。相違不等。豈成修心進道之法。其進銳者。其退速。非調絃也。 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 以諸下。二現相。以見自性殊勝。令其慧心增勝。蓋是過於尊重己靈。所謂太尊貴生。故言勝性懷心。此緣喜受而生勝性也。梵語盧舍那。此云淨滿。諸惡都盡曰淨。眾德悉圓曰滿。今謂佛性本具。不假修成。故自疑己身即是舍那。更不求進步。少悟為足。此但性具。而無修德。豈成舍那真佛道耶。當知此異前之齊佛。前但謂云。佛可速成。念越多劫。修之無難。此見自性即是。不假修證。其過比前甚矣。 此名用心。亡失恒審。溺於知見。 此下。三指名。定力微故。忘失恒審。不能恒常審察。自己功用與佛德。為有高下差別否耶。慧力過故。溺於知見。唯是溺於自己身中眾生知見。以為即是如來知見。執性廢修也。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悟下。四教悟。若能省解。五陰尚未全空。安能齊佛德用。速悔知非。慧力偏勝之故。則無過咎也矣。 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 若下。五示迷。若自任舍那。執迷不返。廢修勿進。起增上慢。此由邪解生心。引起見取種子。執劣為勝。有下劣魔乘間而入。發大狂言。我得真勝第一義性。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失下。六失墜。應知言我言得。即具我法二執。第一義諦定中。豈有見取邪受也哉。淪墜何疑。問。先德云。心本是佛。不假修成。何無過耶。答。此為人執修成。而孤負己靈者。故抑揚之。作對治藥耳。然亦有時令人大死一番。竿頭進步。極盡今時等語。不可勝紀。何嘗偏重己靈。全撥修證耶。◎問。少悟為足。致失正受。增修不墜。古有證否。答。輔行云。昔有一僧。久修禪定。不得悟徹。忽于一夜。出外經行。仰見明星。豁然大悟。身心輕快。萬慮冰消。便謂證跡同佛。已成佛道。第俟明相出時。梵釋請轉法輪。及至其時。寂無見聞。即自思惟。止羅漢果。爾後入城乞食。遇違生瞋。逢順興貪。展轉取印。謂三二果。洎邪解發。知未初果。由是慚悔。進修如初。此即恒審。悟則無咎也。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中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下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崎山興福寺住持旭洳沙門 蓮昉 較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辛五。覽險多憂。望下險安憂喜對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歷覽二際。自生艱險。 先發端現相。摸象云。前言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憶魔生焉。此言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憂魔生焉。此二何別。蓋境同。而所以當之者。異也。一是見其前後雙脫。不欲守前。不欲向後。從中別求一路。是以晝夜撮心。懸思掛念。而憶魔入也。一是見其前後雙脫。又欲守前。又欲退後。二念交發。不知何從。是以計無所定。徬徨愁悶而憂魔入也。直解云。此與前之第三。言同意別。前在所依陰境邊說。今約能依觀心邊說。又定境似同。禪病迥別。前以枯渴為病。今以憂心為病。新證未獲者。觀受陰未破也。故心已亡者。觀色陰先消也。歷覽二際者。觀察色受二邊際也。自生艱險者。如立懸崖。慮恐遭墮落也。後云。臨高想心。真受酸澀。 於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牀。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 於心下。上發端。此現相。此緣定慧俱劣。而發憂受。故於受心生諸憂也。補遺云。受明白相。或有亡者。須知受陰明白。但是初得。未是觀成。受陰盡故。將欲前證。此即失矣。如吳興云。受虛明想。為禪所觀。將破未破。如燈欲滅。其光復熾。乃與定力交戰。其功是也。今初得於受陰明白。未至堅純。便希新證。安能不失初得淺法。以此心生無盡憂也。如坐下。過憂不止。展轉成顛。因觀歸失故居。如坐鐵床。故心已亡。心不欲活也。因觀前無新證。如飲毒藥。新證未獲。求害取脫也。 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此下。次指名教悟。此一妄憂。元從勤修止觀。戒慎恐懼心來。失於決擇方便知見。不自解慰。遂至此爾。若解大道甚夷。開心即見。靈明本具。湛寂真常。豈多憂慮為聖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劍。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若作下。後示迷必墜。若多憂不止。無復正念。悔惱種子被激發生。則憂魔入腑。風顛更甚。或執刀自割。或入山避人。不但失正定。而墮邪類矣。長水曰。四分律。婆求河邊。諸比丘等修不淨觀。厭淨過分。求刀自害。魔使之然。准婆沙明。憍底迦六反退失羅漢四果。第七恐退。以刀自害。纔及咽半。已得漏盡。及至斷頸。已取涅槃。以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故。舊婆沙。名憶法。成論。稱死法。俱舍云。自害法。此之自割。失正墮魔。非如羅漢自害。是同凡夫捨命而已。事相同而心境異也。 △辛六。覺安多喜。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處清淨中。心安隱後。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 初發端現相。色陰麤濁已消。故境清而心安。受陰虛明開現。故境淨而心隱。如此意味。料少人知。唯我獨得。甚為可喜。樂非常住。不可躭著。歡喜不止。過失生焉。 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此下。二指名教悟。輕安。七覺支一。謂念。擇。進。喜。輕安。定。捨也。初通定慧。次三屬慧。後三屬定。以此輕安。定心所生。須慧覺察。定不成散。若無慧持。掉舉發動。悟知路途之樂。終未到家。慧眼觀照。此方淺證而已。何足深喜。樂而不淫。仍歸無咎矣。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於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若作下。三示迷必墜。若謂樂道。聖心宜然。喜風不止。掉種現行。內招外侮。喜樂魔應。由是放浪。定慧不均。自謂花街柳巷。歌舞無礙。金谷梨園。即解脫場。失正受者。書云。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故從淪墜。 △辛七。見勝慢他。與下見慧自他對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與過慢。及慢過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時俱發。 先發端現相。自謂已足者。謂見色銷受現。便生滿足。自高自大也。言我慢者。只是恃己而凌人傲物也。此乃七慢之一。諸慢之總。七慢者。開蒙云。單。過。慢。增。邪。我。卑也。於劣計己勝。於等計己等。為單慢。於等計己勝。為過慢。於勝計己勝。為慢過慢。未得謂得。計劣為多。名增上慢。自全無德。謂己有德。為邪慢。恃己陵他。為我慢。對多勝者。自甘劣少。不敬求彼。為卑劣慢。涅槃。瑜伽。婆沙論等。七慢並同此經。內缺邪慢。故云乃至。下毀經像。是邪慢也。成論。開一大慢為八。謂自高自大。輕舉為相。顯揚論云。慢者。以他方己。計我為勝。我等。我劣。令心恃舉為體。或是俱生。或分別起。能障無慢為業。如經說三種慢。我勝慢。我等慢。我劣慢類。則慢名相略說為三。廣有無量。 經云無端。謂無端倪。無軌度。無限量也。俱發者。一時見得自己尊勝。慢心併力所使。總別諸慢同時發起也。上發端。 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 心中下。現相。高推己靈。佛何須證。故輕十方如來。我本是佛。小乘何修。故薄羅漢辟支。然此下視諸聖。慢過慢也。較前狂魔更甚。彼但謂本來同佛而已。今更謂超越諸佛故也。正脈。問。祖師門下。呵佛罵祖。何以異此。答。祖師極欲人悟一性平等。心外無佛。剿絕佛見而已。豈真增長高慢。反失平等哉。 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此名下。次指名教悟。因邪見見取。殊勝性氣所使。無慧以救其弊。設有省察之慧。了悟平等之性。諸法平等。無有高下。尚不見一眾生可慢。況諸聖乎。惑未袪而行未滿。安敢慢諸聖以為真證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葉。或是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卻崇土木。實為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若作下。三示迷必墜。若執迷不醒。慢魔附入。顛狂熾發。自誤誤人。近世此輩。邪說暴行。毀佛像為金銅土木。計肉身為真常活佛。謗佛經為貝葉花。以自語為無字真經。昧天昧地。喪理喪心。當入無間如射箭頃。此皆魔力使然。令信毀埋。疑誤眾生。都從淪墜也。合轍。問。臨濟不禮祖塔。丹霞之燒木佛。德山說一大藏如拭涕帛。巖頭說祖師言句是破草鞋。非大我慢乎。答。此為執外求而不達自心。執言教而不肯進修。故作此峻厲語以激之。實一片真慈。誰曰慢心。若使祖師真有慢心。則亦不免泥犁。況其他乎。◎儀傳。齊相州石窟寺。一僧偶至東望山邊。見有丈八金像出現。私喜。謂覩靈瑞。日日去禮。經兩月間。聞枕邊一語曰。天下何處更有佛耶。汝今道成。即是佛也。慎重爾身。勿自輕脫。聞已即自持重。莊作佛身。傍視群僧。輕如草芥。于大眾中。手指胸曰。爾等頗識真佛否耶。不知禮敬。泥龕畫像。不能出語。說時。眼睛火赤。叫喚無常。合寺盡驚。舁詣道豐。豐知其癲。白曰。此風狂失心耳。以針針其三處。風魔頓散。顛語不發。長水曰。楞伽云。佛若不說。教則滅壞。誰有修行及得道者。須知毀經像人。魔鬼入心。是大邪見。當應善察。勿同此謗。蘇學士軾序曰。祖師達摩付二祖曰。吾觀震旦所有經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授。以為心法。達者。神而明之。若出新意而棄舊學。以為無用。非愚無知。則狂而已。近歲學者。各宗其師。務從簡便。得一句偈。自謂了證。至使婦人孺子。抵掌嬉笑。爭談禪悅。高者為名。下者為利。餘波末流。無所不至。而佛法微矣。◎孤山曰。假像知真。因言體道。於是嚴其像。以生其敬。寫其言以悟其心。住持三寶。理在于茲。◎長水孤山。為佛法使。東坡西湖。菩薩現示。真是佛僧屏翰。法藏干城。故引此以誠策來者。 △辛八。慧安自足。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於精明中。圓悟精理。得大隨順。 初發端現相。精明者。色消。得佛心之光耀。受白。得虛明之勝相。精理者。妙覺性理。與本覺性理。周圓徹悟也。得隨順者。於此色開受現境中。悟得本如來藏。故於妙精明心之理。欲見即見。無復障礙。前云。見諸佛心。如鏡現像。是也。 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己言成聖。得大自在。 其心下。上發端。下現相。輕安者。苕溪云。名雖同前。其義則異。前云。輕安。無慧自禁。此云。因慧獲諸輕清。故此受陰之中。於諸塵境。無濁之惑。重濁境已脫去。輕清理自安居。正脈曰。身心離諸麤重。豁悟自在。遂自以為滿足成聖。得大解脫也。較上慢過似淺。以但自足不進。非更慢他故。 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此下。二指名教悟。前六定過於慧。而生喜受。此則慧過於定。而生順受。慧於受精明中。圓悟精明之理。以小輕清作大自在。所謂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也。正脈曰。上云見勝。此云因慧。體相各別。見是分別心路。慧是開悟境界。因慧獲輕清者。因色受陰開時。覺得身心如雲如影。離重濁而獲輕清。此但一時豁悟快足之境。豈有聖證自滿足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眾生。墮阿鼻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若作下。三示迷必墜。迷有漏境。作無為證。有輕清魔。附入心腑。外遇其侮。自滿不進。猶彼無聞。不達法相。以其窮空不歸。妄言成聖。命終疑謗。墜無間獄。自誤誤人。盡失墜矣。 △辛九。著空毀戒。望下空有毀恣對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於明悟中。得虛明性。 先發端。文句云。明悟中者。即色陰銷。觀慧中也。虛明性者。即是受陰性也。此亦緣於捨受。而成空解。乃慧多定少之咎。摸象云。上言於精明中圓悟精理。此言於明悟中得虛明性。此二悟字。乃是破色陰而見受陰。受陰將空。覺得胸中精一虛朗。是受陰中之悟耳。直解云。上文於精明中。指所觀受陰境邊。今從能觀悟心邊得。故云於明悟中得虛明性。明悟是能悟心。虛明是所悟陰境。 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 其中下。次現相。即於虛明性中。觀無所得。謂見虛明之體。本無一物。忽起斷滅。歸投趣向。無可依據之處。故云歸向永滅。由永滅故。寂爾淨空。無作無受。故撥因果。成斷空也。 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 一向下。三指名。此四句文。通前通後。上下九節皆有指名。獨此無者。譯師缺失。將此四句以補其缺。又例上下。添一名云。此名因慧。溺邪知見。失戒方便。無定自禁。一向入空。納於斷滅。邪見心生。邪種現行。空心既現。觀一切法。若色若心。莫不皆空。若因若果。總歸斷滅。此是惡取空解。非究竟真空見也。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悟下。四教悟。若悟虛明。本非真性。沈空滯寂。非法性空。則無咎也。但空色受。想行識三未空。故云非證。雲棲云。後三陰尚迷昧。至此便謂得悟。大事了畢。蓋亦不自知其非也。 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噉肉。廣行婬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一種俱空。破佛律儀。誤入人罪。 若作下。五示迷。密嚴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莫起空見如芥子許。若邊邪不改。空魔入腑。一種俱空。誤入人罪。患害開十。一謗小乘戒。二毀大乘行如六度萬行。三飲酒。四噉肉。五犯婬。六魔攝。七鬼入。八穢惡食尿。九破諸佛律。十誤人罪報。資中曰。此從邪見種生。引此空魔入其心腑。大般若云。魔能入眾生心。令歸魔黨。如膠如漆。斷手截臂。不以為難。前云。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今食屎尿與酒肉等。非著魔而何。孔雀經云。復有諸鬼。食精氣者。食胎者。食血肉者。食脂膏者。食髓者。食生命者。食氣。食香。食鬘。食吐。食祭祀。食火祠。食花果。食苗稼。食大便。食小便。食膿涕唾涎洟。食漏水。食殘食。食不淨物。如是鬼魅。惱亂人等。佛戒酒肉。鬼好酒肉。又食屎尿。佛道真正。鬼道邪魔。揀別明灼矣。若不作解。翻魔十害。轉佛十利。破受成聖矣。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失於下。六失墜。孤山曰。嗟乎。叔世。尊合雜為大道。排持操為小乘。戒律軌棄為他物。戰國策云。畫鬼神。易為巧。圖狗馬。難為工。今以排去律檢。妄談無礙。如畫鬼神耳。長水曰。法華云。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乃謗持戒。魔力所惑。代代有之。誰能奈何。蒙鈔曰。永嘉云。豁達空。撥因果。莾莾蕩蕩招殃禍。正與此經垂示苦語。異口同音。今之宗門相沿毀教。豈非附佛法之魔種。作師子蟲者乎。文句曰。每見知識。雖不敢噉肉行婬。而比丘戒法罕有不判為小乘者。其亦幾隣于魔說矣。豈不險哉。合轍。問。如誌公。羅什。三車。蜆子。酒仙布袋等。則又何如。答。此皆大菩薩應身。借此以作佛事。而為人解粘去縛者。豈撥無因果之謂哉。 △辛十。著有恣婬。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味其虛明。深入心骨。 初發端。望上二科。八約所觀理境。九約能觀智心。今於受虛明中。能所心境。智理雙通。虛即性理境也。明即觀智心也。深研定中虛明意趣。其味無窮。禪悅法喜。耽染入骨。此緣喜受發也。 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欲。 其心下。二現相。味著不捨。遂起愛心。即次第禪門中之味禪也。智論。禪定相有八味。八觸。十善法功德。如前初禪天說。味者。初得禪定。一心愛樂。是名為味。問。一切煩惱皆能染著。何獨名愛為味。答。愛與禪相似故。初求禪時。心專欲得。愛之為性。欲樂專求。欲與禪定不相違故。既得禪定。染著不捨。則壞禪定。下云。愛生發狂。此即愛著壞定義也。定中既有多種妙觸輕安之境。隨順人心。自在受用。不可為喻。故云無限愛生。由此愛樂虛明之味。喜樂迷心。引起貪欲種子。無慧覺察。心忽狂迷。故云愛極發狂。虛明樂而過淫。誤入世間貪塵欲網。故云便為貪欲。五塵六欲靡不貪愛矣。上是慧勝。此是定過也。止觀中詳誡不可耽味。正恐發狂成咎。今此墮耳。又上見惑。此乃思惑攝也。 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 此名下。三指名。此名破受陰定境界。味其虛明。輕安柔順。深入觀心之中。受用妙觸。愛著不捨。應當用慧觀察。一切不受。方為禪那正受。豈可於此一味耽愛。誤入世間一切塵境欲耶。止觀云。五塵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須欲之心。故言五欲常能牽人。入諸魔境。古云。遠之易為士。近之難為情。香味頹高志。色聲喪軀齡。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悟下。四教悟。一受虛明境。非聖究竟之證。二定發輕安之觸。非真自受用樂。三與喜悅受樂煩惱相應。便同味禪。四邪取身邊有滋味心。深入骨髓。便同魔外邪定。五貪著世間有漏塵欲。便入生死惡趣。悟此捨置非證。又何過咎之有哉。 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婬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威德既無。陷於王難。疑誤眾生。入無間獄。 若作下。五示迷。此貪欲種。如火遇薪。忽然而發。欲魔便入。化為魔黨。恣行婬愛。陷墜自他。無可哀救。至千萬者。欲本順貪。因魔熾煽。凡愚惑者。何事不從。但魔性不常。去留獄難。解害十二。謂欲魔入腑。邪說為教。破菩提道。壞人信心白衣。敗真正理等欲。喪佛種性婬子。神鬼邪行。愚迷墮網。牽多盲黨。去無威德。自他陷難。死墮阿鼻。不作解。俱成益。正覺不遠矣。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失下。六失墜。損益利害。如上揀明。偈云。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饑渴為第三。渴愛為第四。睡眠第五軍。怖畏為第六。疑悔第七軍。瞋恚為第八。利養虛稱九。自高慢人十。如是等眾軍。壓沒出家人。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應知外五塵欲生之。對治猶易。內意根中生欲。最為難治。謂端坐修禪。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禪善不長。覺已。應當速棄貪欲。勿使蓋覆。如術婆伽。欲心內發。尚能燒身。況復心生欲火。而不燒諸善法。貪欲之人去道甚遠。若心著欲。無由近道。禪經說云。生死不斷絕。貪欲嗜味故。身臭如死尸。如廁蟲樂糞。智者應觀身。不貪染世樂。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涅槃。釋曰。種種五塵惱亂于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起貪欲等。障道法故。上已明意內生欲害。今再明外塵生欲。止觀云。色如熱金丸。執之則燒。聲如塗毒鼓。聞之必死。香如憋龍氣。齅之則病。味如沸蜜湯。舐之則爛。觸如臥師子。近之則嚙。輔行云。頻娑王。以色欲故。身入敵國婬女阿梵婆羅房中。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提波延那仙人。聞舍脂語失通。雪山五百仙人。聞甄陀羅女歌聲。即失禪定。如一角仙。因觸欲故。遂失神通而為婬女騎頸。故論說云。五欲無樂。如狗嚙枯骨。五欲增諍。如鳥兢一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足踐毒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擊石火。嗜此五欲。沈墮三途。此五怨賊。急遠避之。訶欲經。目連云。五欲已遠離。魔網已壞裂。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若人欲染空。始終不可著。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維摩詰言。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等。是名法樂。又語諸魔女言。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三菩提心。隨所說法。自他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以是令諸天子天女。發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上來所引。翻此千萬魔心。即不失墮。成聖果矣。◎幽溪云。今之白衣。假白蓮教為社。化多白衣。平等行欲。其行婬者。名為法子。皆魔之所使然。化諸凡愚為魔屬故。外有種種邪教。奸婬不軌。密令咒誓。畏若嚴刑。皆受魔疑誤也。 △庚三。結害囑護三。辛初。示因交互。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 先所現十境。謂發悲。生勇。沈憶。少足。憂愁。喜悅。我慢。輕清。撥空。愛欲也。 皆是受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皆下。次能發十心。謂內抑。感激。中隳。勝懷。二險。中安。已足。精理。明悟。虛明也。交互者。禪那發明心。與受陰虛明想。交攻互勝也。十種功用修心發。即觀力勝妄想。十種所證境相現。即妄想勝觀力也。故現斯事者。約心境共發現時。即有十魔入心擾害事也。前三後三。心境循次。中四不次。至於十魔。雖依心現。實俱橫來直觸。行人迷惑。破亂受害也。悲狂憶劣憂。喜慢清空欲。十魔須知其名。定不被迷。人之其所。哀矜而辟焉。或傲惰而辟。親愛而辟。此謂心不正。不可以治其邪魔。 △辛二。迷則成害。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色陰雖盡。心陰俱存。稱名眾生。二障曰頑。二執曰迷。一也。受陰將破未破。想行識三迷昧。自不忖量。二也。內心為親因。外境為疎緣。心境能感為因。魔事所感為緣。心境名字無知。魔事因果不識。三也。凡聖功行。淺深罔辯。魔佛境相。邪正莫揀。謂言登聖。四也。無聞下劣。自為滿足。妄謗三寶。五也。自他疑誤。失定墜惡。生遭王法。死墮地獄。六也。 △辛三。囑令保護。 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汝等。指阿難大眾莫違本誓。故云亦當。深心也一。上秉佛言。直心也二。橫徧豎窮。像末一念。長心也三。傳示教行。願心也四。徧令。悲心也五。開悟破受陰想十義。智心也六。天魔無窺。折惡心也七。得便下能。方便心也八。保護行人。攝善心也九。令成佛道。大覺心也十。餘同前說。 △己三。想陰魔相四。庚初。具示始終二。辛初。始初未破區宇二。壬初。躡前受陰盡相。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 先略結受盡。彼者。指色盡受破之行人也。阿含。五子謂四果支佛。況今圓教菩薩破色受乎。思修楞嚴性定。宜稱大善男子。受陰盡者。不但破色十魔。又脫受中十魔。虛明妄想已斷。故云盡也。 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 雖下。次法喻合明。未漏盡者。超越見濁。則見惑已盡。而分別我執亦空。然思惑未盡。俱生我執猶在。故云雖未。二乘已到初果見道。大乘已到通達。一乘圓教已到乾慧初信。心離形者。心喻鳥。形喻籠。聞思三昧。已到聞所聞盡。亡盡根塵。無人我相。色受陰空。不執身形。如鳥出籠。所向自在也。已能成者。乾慧云。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慧性明圓。鎣十方界。初信云。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從真妙圓。重發真妙。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妙信常住。故云已成就也。 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從是下。三顯觀行益。六十聖位者。謂三漸。乾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十地。等覺。妙覺也。三漸為能增進。餘九為所增進。能所合稱。因果理同。皆是諸佛菩薩從凡入聖之階位也。凡身者。以圓頓教。即從凡夫肉身。直取妙覺佛果。如善財龍女等類。揀異三乘。歷生多劫而後果也。 問。既受盡者。上歷聖位。何故下說墮阿鼻耶。答。內有揀別。一凡外人天。唯六行觀。伏惑不斷。縱到識處等天。但伏六七二識粗分。七八二識細分全在。下二十八墮獄。是也。二定性二乘。修諦緣觀。斷見思惑。趨寂不進。五十陰魔末後二也。然二乘人。忍位不墮。第一離生。初果聖人已破色受。豈有退墮理乎。今經此際示歷位者。一勸回心。入圓聖位。二誡破後三陰。照前色受。覺破毋迷。若不明悟。被三陰惑。縱汝阿難。亦魔子矣。三大乘菩薩。根機分三。一上智利根。三漸盡破。初漸魔現。有墮不墮。二漸肉眼覩佛。得通遊界。與今出籠隨往義同。三漸初。根境無偶。義同乾慧。聞所聞盡。先得人空。次即依正瑠璃。義同二三信等。空覺極圓。成法解脫。後即淨妙現中。無生法忍。義同五六七信。寂滅現前。俱空不生。得忍無異。二中根。漸末乾初。際處有墮。七信破盡不墮。三下愚鈍根。四五信退。十信初住不退。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況今乾信。豈不覺魔而致退耶。賢首偈云。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則能超出四魔境。則得至於不退地。則得無生深法忍。則獲十地而灌頂。又頓悟理者。覺魔不惑。易墮易升。漸修事者。心被境迷。難升難墮。理事悟修者。一破一切破。色受二已破。後三破不難。聖位因果。圓證無疑。理事各一缺。頓漸破不同。五十陰魔境。破盡超聖位。今此事理雙修。漸登乾信。見惑已除。受想已破。後三心陰。勢如破竹。有進無退。聖位圓超。如來於此勸誡保任。令前行位不致唐捐。餘後因果。了義修證。故通舉云。六十聖位也。 意生身者。楞伽云。一三昧樂受意生身。三四五地。二覺法自性意生身。次在八地。三種類俱生無作意生身。九十地也。釋含二意。一從此上歷聖位。後必三意身。二圓頓行人。初信即佛。況三意身。例同三漸。即得忍也。經云。心離其形。豈非意身。清涼依密嚴經。初地即得意生身。無上依經。不配地位。但約三人得。謂聲聞緣覺。大地菩薩。勝鬘經。無明習地為緣。無漏業為因。有阿羅漢。緣覺。自在菩薩。三種意生身。仁王經說。前之三地。斷三界色煩惱。四五六地。斷三界心煩惱。七八九地。斷三界中色習煩惱。十及佛地。斷三界中心習煩惱。解云。三地終位。得上界定。至四空定。離下地色。故云斷色惑也。四地已去。得二乘無漏。出世間位故。於世間色心二種煩惱俱盡故。七地已去。是菩薩位。漸細於前。故寄滅於色心習氣。以顯彼位也。華嚴。初地明施。二地人天戒等。三地四禪八定。四地助道品法。五地四諦。六地十二因緣。七地十度。八地無生法忍。九地智辯。十地灌頂。清涼云。約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間。次有四地。寄三乘法。第八已去。寄顯一乘。莊嚴論釋第七地云。近一乘故。梁論亦說。八地已上以為一乘。則三意身。於十地中寄顯世間三乘菩薩。三位別也。相例可知。 釋曰。今之初信即圓初地。終初住。相見道。空見地。小初果也。七信即圓七地。終七住。相七地。空已辦地。小四果也。八信即圓八地。終八住。相八地。空辟支地。小支佛也。十信即圓十地。終十住。相十地。空菩薩地。小教二乘無名目也。 今三意身。義例會通。色受破。見惑斷。登初信。根塵亡。三昧樂意身得。同華嚴密嚴初地。仁王楞伽四五地也。想行破。思惑斷。登七信。覺空極。初分覺法自性意身生。同華嚴六七地。仁王勝鬘六地。楞伽六七地也。識陰破。見思盡。登八信。寂滅圓。後分覺法意身得。當生種類意身。同華嚴八地。仁王七地去。楞伽八九地也。五十陰魔破。伏斷界外見愛無明惑。登十信。進初住。菩薩獲法忍後。起二殊勝大用。種類俱生無作意生身成。同華嚴十地。密嚴勝鬘。大地自在菩薩。仁王楞伽。十地及佛地也。彼此融判。如斯而已。諸解局配。皆出臆說。非聖言量。未敢承命。   諸家執六即。不參本經義。有謂觀與似。決不墮落者。經說上聖位。如何有下墮。有謂觀與似。亦墮亦不墮。下文二十八。俱說墮獄者。有破受不墮。有破受後墮。有斷見無墮者。有盡思不墮。並不覈教機。徧圓利鈍異。離此經文義。各自出一見。紛紛多諍論。疑誤後不決。  今依佛經旨。疏作三分意。一謂人天乘。單修六行觀。識天伏六識。七八細全存。伏惑而不斷。墮五陰魔者。凡外人天類。共四十有八。各依己見愛。自魔魔害人。二謂二乘人。諦緣觀斷見。證初果聖位。破色受二陰。利根回心者。如前覺不墮。鈍根不回心。想行陰境墮。思盡證四果。識陰已破除。趨寂定性人。沈空不增進。五十後二魔。不定性廣慧。回向于上乘。界外見愛斷。超越六十聖。小教乘如是。三謂菩薩乘。圓頓非權漸。頓悟易升墜。漸修難進退。理事悟修者。直升無退墮。三漸不歷位。理悟心不迷。覺了魔並歇。鈍根迷還墮。歷位先未悟。事修境不惑。魔障漸消除。鈍根惑被墮。三漸歷聖位。理事能悟修。頓漸破色受。二空後三陰。總升無退墮。覺魔無隙入。  若約行位明。博地本覺佛。全迷而不悟。始覺名字佛。三漸乾信位。上中下三根。上根發心者。初漸有進退。中漸覩佛法。遊十方佛界。三漸無生忍。五陰魔並破。中根漸乾際。或墮或不墮。初信色受破。證初果見道。利根回上乘。歷聖位無墮。鈍根不回心。漸破想行陰。得過三五信。齊二三果位。七信破識陰。得羅漢支佛。趣寂不回心。還在魔之數。不定性回心。破魔登十信。超越賢聖地。圓成妙覺果。下根初三五。或有進退別。破受想行殊。六七信至十。行識陰魔離。住聖總無退。利者超佛地。鈍者十信前。破證內不同。升墜不一定。前後佛誡勸。覺魔身不墜。迷陰墜不升。三賢相似佛。十地隨分佛。前四十八魔。煩惱見愛業。凡外仙天種。皆名界內魔。後二下中乘。名為界外魔。我執分段空。法執變易在。五陰四住魔。十信位已破。界外塵沙魔。三賢十地破。無上依經說。入寂二乘人。界外惑業苦。謂二乘菩薩。四障法身德。一名生緣惑。所知障淨德。二名生因惑。行業障我德。三者名有有。意身障樂德。四者名無有。變易障常德。除四惑業苦。三種意身得。入佛大湼槃。真常我淨樂。佛地妙覺佛。大覺徧照明。生老病死盡。詳如法界論。  若約五教乘。小乘教如前。忍不墮惡道。第一色陰破。亡塵入離生。初果受陰破。聞盡見惑除。二果破想陰。欲愛前六除。三果破行陰。欲色空愛除。此二覺空滅。四果寂滅現。破見愛識陰。定性不增進。稱界外二魔。分教相宗人。瑜伽唯識論。一名資糧位。有退有不退。二名加行位。第一破色陰。三名通達位。破受陰見除。四名修習位。三地破想陰。五地破行陰。六七地破識。此後菩薩境。無漏無相觀。五名究竟位。轉識成四智。稱大阿羅漢。菩薩成如來。始教空宗人。大品經論等。乾慧地進退。性地色陰破。八人見地中。受陰破見惑。薄離欲地內。想行陰並破。三界思惑除。已辦支佛地。識陰破已後。見愛習俱除。菩薩及佛地。我法盡三空。終教性宗人。本業起信說。十信位能除。闡提不信障。進退性不定。十住位能除。外道執我障。破色受二陰。十行位能除。聲聞畏苦障。破想行二陰。十向位能除。獨覺捨悲障。並破識陰魔。地前我見愛。煩惱事障空。地上法見愛。所知理障空。翻前四障習。佛地究竟盡。頓教法性人。圓覺楞伽等。一名凡夫覺。即十信位人。五信破色受。八信破想行。九十信破識。煩惱事障除。此名二乘境。二名地前覺。三名地上覺。二障已伏斷。此二菩薩境。初信即初地。八信即八地。初地即八地。無所有何次。四名如來覺。二障永斷滅。此名佛地境。三意身例知。圓教法界宗。華嚴法華等。初發佛心時。即成佛正覺。  若以教格量。初信破色受。三昧樂意身。七信破想行。覺法意身生。八信破識陰。十信即灌頂。種類意身成。初信超初地。五信圓八地。十信越十地。一成一切成。法界頓圓融。十身無盡雲。魔界盡佛界。一如無二如。賢首品詳明。三賢十地說。  淮諸經論文。判此五魔義。覺則破其魔。迷則受魔害。佛節節誡勸。珍進銘肺腑。界內五陰魔。覺了加行破。界外塵沙魔。觀照增進行。照五蘊本空。了法界真常。無魔不消滅。無佛不現前。是心本是佛。何容他魔立。圓佛菩提性。真歸無所得。住佛大湼槃。究竟常寂滅。法界三藏心。恒觀事事徹。世出世因果。一一成證得。 △壬二。狀示想陰區宇。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 譬下。喻明。人喻受盡想覆。中夜睡未醒之人也。受盡喻魔咎歇。想覆喻熟寐未醒。猶作寱語。寐中之言。名寱言也。前受魘時。見聞不惑。而全無用。今想睡夢。發出寱言。比前雖似有用。而實寱說夢事。非是醒言。尚為想陰所覆蓋也。無別知者。寐中之人。雖有其言。自是不明了。作何等語。別無所知。以喻思惑未斷。不達真境。一倫生死未能圓照也。言成韻者。謂其所出寱言。音響倫次而不紊亂。然與醒者之言。流類相同。以喻上歷六十聖位。次第而不亂也。不寐悟語者。喻諸佛菩薩心精通。悉知悉見。此善男子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得意生身。咸悟其語也。 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此則下。結成。寱言。喻離形之心。成音倫次。喻上歷位次。咸悟其語。喻知得意身。隨往無礙。熟寐。喻想陰所覆。無別所知。喻醒者能知寐語。寐者。自不知其寱語。及不知醒人咸曉其夢話也。此名想陰分齊。未破區宇之相。 △辛二。終破顯露妄源。 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 先盡想陰。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念。想也。記即意想善惡二性。忘即無記性也。意中緣想三性俱絕。故云動念若盡。浮想者。俱舍云。於境取差別相曰想。此是前塵虛妄麤浮相想。故云浮想。唯識論云。想者。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揀異行陰幽隱。今以滅淨。故云浮想消除。於下二句。法喻明之。覺心喻鏡。夢想喻塵。下云。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如鏡鑒明。來過無跡。虛受照應。唯一精真。即聞思三昧中覺所覺空境也。倫。類也。同也。首尾。即始終本末也。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今想陰動念盡。故能圓照分段生死行陰生滅也。下云。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十二生。畢殫其類。 名想盡者。上明相。此結顯。三界異生。雖分十二。而其分段生死大同。皆能知其生從何來。死從何往。良由煩惱想念為因。生死行業為緣。想除而覺心自淨。塵盡而鏡體自明。同分生基。畢然顯露。此則想陰已盡相也。有解。變易生死。窮究始終。則違佛言。乖經旨矣。 是人則能超煩惱濁。 是人下。次超煩惱濁。前云。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相織妄成。名煩惱濁。四住煩惱。顛倒夢想。三界思惑。愛欲為因。捨十習惡。樂十習善。乃至四禪苦樂不動。圓窮捨道。還滋愛本。圓覺云。煩惱事障。續諸生死。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先斷貪欲。及愛渴想。今此遠離顛倒夢想。則一切根隨煩惱濁染。皆超越矣。 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觀下。三出想源。融通者。謂虛與實。融化變通。身境心情。相應不礙也。妄想者。寤即想心。寐即諸夢。心想醋梅虛。口中涎生實。心想懸崖虛。足心酸起實也。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隨念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如是想念。搖動妄情。故名之為融通妄想。由此妄想融變。擾惱身心。汩亂真性。故稱此為想陰也。 △庚二。中間十境。十。辛初。貪求善巧。 見惑。是受陰根本。故前十種。皆言見色陰銷。思惑。是想陰根本。故下十種皆由貪愛而起也。 △中分四。壬初。定發愛求。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先結前受盡。善男稱者。一色受已盡。將破想陰。二激勵覺魔。超上聖位。受陰虛妙者。一虛明性中。慧悟精理。得大隨順。二謂能離身反觀。作用自在無礙。不遭邪慮者。不為受中十境邪念所惑動也。圓定發明者。受陰一破。見惑已銷。於諸前塵不起分別。轉有漏邪受。而成無漏正受。發明圓通。真常實性定也。 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 三下。次生後想思。三摩者。耳根圓照。聞修三昧也。圓明者。理性體也。色陰盡時。見諸佛心。如鏡現像。受陰破後。見覺明心。離形無礙。今於定中。而愛覺心圓明。殊不知一切煩惱。渴愛為本。愛念一生。覺明心中起一塵垢。安得圓明徧通妙用也。銳。利也。發憤欲速意。精思者。一意思想。無餘心念間雜也。善巧者。事相用也。貪求者。謂濟度眾生。行其教化。須得善巧方便。神變作用。悚動人心。取其信服。故猛意以貪求也。殊不知俱生思惑。想求為根。貪心一舉。即是發魔之由致也。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先魔飛精附。前受十魔。但是潛入心腑。今想十魔。因其定深道大。故魔自現身。故云飛精。或遣使邪惑。故云附入。審此十文。初舉天魔十類。後舉鬼魔十名。皆各隨其自意。非一定也。行人心離其形。得意生身。去住自由。貪求善巧。今天魔亦飛精附人。來為說法現通。正是魔鬼顯現善巧神用以惑亂也。下去倣此。 天魔。欲頂魔天等。候者。得五通故。便者。指心愛圓明。貪求善巧。著定境之空隙也。飛精。二義。一天魔自飛其精以附人也。天魔本形高大。現諸怪鬼等類。成名相耳。二飛遣精靈神鬼等類以附人也。如下出十怪魃等名。附人者。另附他人。素嘗所受邪惑者也。以受盡行人。受陰虛妙。邪魔不能入其心腑。故飛遣精魅。轉附旁人以扇惑之。令其自壞定心耳。然所附人。亦修邪魔定慧行者。下結文云。是十種魔。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自現形。或附人體。皆言已成正徧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如是邪精。魅其心腑。令真修行。總為魔眷。 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 其人下。二客邪投擾。其人者。即邪魔所附之人也。不覺是魔著者。即其人自不覺知。為魔著其身也。魔潛入心。彼暗昧故。由其著魔。意自妄謂得佛涅槃。能說經法。又乘魔力。來到求巧人前。現諸善巧。投其所好。滿彼貪求精思想也。則上口說涅槃。其人自已著魔使之然耳。此下敷說變形放光。其人受魔默附。至彼善男子處。用諸巧事。蠱惑其心也。敷說。口善巧。其形下。身善巧。丘尼。戒行僧。帝釋。欲界天。婦女。欲界人。斯須變化。假作三十二應。用相惑也。身寢放光。意善巧以惑亂也。起信云。坐中現男女相。天像。如來像。或說陀羅尼。涅槃等法。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是人下。三主人惑亂。是人者。指修定之行人也。心愛圓明。名愚。貪求善巧。名迷。總屬煩惱思惑故。惑者。含二意。一遂其精思。想願求巧。則變現相好。愛明。則室寢放光。二來人奇怪異常。以能說法神化。故疑天魔邪人為真佛真菩薩也。信教化者。信其邪說。為佛真正法也。搖蕩心者。依其橫行。喪自正定心也。前云。末法之中。多此魔民。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破佛律者。佛律儀戒。約束身心。止持作犯。規矩準繩。今既誦魔之言。行魔之行。無威可畏。無儀可像。故云破也。潛行欲者。下云。是十種魔讚歎行婬。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前云。欲魔入心。一向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名持法子。又云。菩薩悟空。有何持犯。飲酒噉肉。廣行婬穢。因魔力故。人不疑謗。問。上邪魔人。並不教行貪欲。云何行者破婬戒也。答。初二無文。三四五有。七八九十宣婬。應知佛以持戒離欲為本。魔以破戒犯婬為務。魔若禁婬說戒。魔即成佛道矣。故前後引經。以證魔佛道各異也。世有說欲為道。皆屬魔種。非佛教也。◎問。維摩云。在欲而行禪。火中生蓮花。此說如何。答。彼云。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又云。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又云。無畏力菩薩。覺知眾魔事。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研此三偈。皆大菩薩。化人斷惑成覺妙用。豈如邪魔教人貪欲。增多見愛惡業障耶。今對初心學者。每說煩惱即菩提。貪欲即是道。皆惡知識邪師語也。令人不能除煩惱。超生死。自又瞋慢。肆狂無忌。非法中魔王而何。又有居士酒肉談禪。婬妓闢教。自稱維摩現世。毀破佛門法律。皆屬六師外道。敗壞三寶。鞭拷沙門也。現在罪惡雖爾。後招三途。苦報難逃。◎問。圓覺經云。菩薩外道。同是菩提。及婬怒癡。俱是梵行。如何釋通。答。偈云。大覺悉圓滿。名為徧隨順。圓滿菩提性。無菩薩眾生。此依佛果圓覺位說。故一切障礙即究竟覺。智慧愚痴通為般若。又云。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未寂滅。彌勒章中。五性二障。淺深差別。云何可以一例說耶。豈不見彼文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所作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不同。今受邪魔迷惑。豈謂得念失念無非解脫乎。◎問。有經解中。每以圓覺經云。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為了義談。然歟否歟。答。彼不研究上下文義。單取中間一二句語。失佛經旨。疑誤後學。經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今問眾生。恒不起妄念乎。妄念不起。常住真心矣。云何能得。偈曰。心不生虛妄。現世即菩提。次云。妄心不滅。妄何能止。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理應息滅。猶今佛教破想陰也。但不了其息法。妄上起妄。亦不容易息矣。三云。妄境不加了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四云。無知不辯真實。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欲辯其真。已非真真如性矣。此四即是菩薩隨順覺性。四大方便法門。能成如來一切種智。偈云。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今人錯會。妄想不必去滅。妄境不必了脫。云何彼經佛云。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四種隨順覺性差別。又觀音菩薩何必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空乎。今經。佛亦不必教破五陰。超五濁。摧五魔也。迷謬甚矣。 長水云。師資相誘。憒亂其心。破佛律儀。故成魔業。正脈云。末二句是魔惑行人徹底主意。蓋行人三學無缺。策進如飛。魔宮震恐。而魔之設謀擾亂。惟期破戒導婬。則定慧俱納於邪。身為魔子。魔乃晏安。若智強者。於此反為驗魔之要。任其神變莫測。但察毀戒誘婬。即知是魔。何至迷惑。後文種種婬事及毀戒事。皆放此意。合徹云。是求巧人。既已惑為菩薩。復肯傾心受教。於是將昔日定心。今已搖蕩。昔日律儀。今已破壞。而一一皆墮魔術中。不能出矣。搖蕩三句。是魔之設計也。若行者慧眼明徹。戒根堅固。開口便見其膽。遂以此三語作照魔之寶鏡。安能惑亂。故前四戒結云。不如此說。即魔王說。 會曰。長水。合徹三句。邪魔行人雙通。正脈單指魔惑行人。然與科云。主人惑亂。有違。今助一解云。前來魔惑行人。今此行人受其魔惑。則科與疏順合無悖矣。 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 口中下。四狀其邪說。口中好言者。是指魔附之人。巧好其語。發言詭譎。不惟惑亂此一行人。亦復徧惑諸世間也。災即咎徵。劫火刀兵等。祥即休徵。如來出世等。變異。怪誕非常也。總是惑亂一切人心巧變語耳。劫火。大三災之一。刀兵。小三災之一。故人恐怖。家破財空。眷屬逃散也。前云。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各自謂己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初三句出名。即是貪習。遇物成形。名為怪鬼。前云天魔。今云怪鬼者。前舉其主。今提其黨。前是通名。此是別目。若執定天魔不來。但遣精怪鬼神來附人者。何不前後一名。而前列天魔。後示怪魃。各別號耶。故不可局一天魔親身來不來耳。出其魔鬼名者。意令行人先覺辨識。以破斥也。由求善巧。故有千奇百怪魔鬼來為擾害。 年老成魔者。出怪鬼之因由。有三。一約過去。又二。一前云。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年老恐墮。投為魔使。二前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羣邪亦有徒眾。潛匿奸欺。造種種業。年老投魔。報終不墮。二約現在。一切草木。積劫精魅。及諸龍仙。骸形不化。精怪附之。名為怪鬼。前云。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今此怪鬼。年老報終。懼墮三途。投托天魔。被遣來擾。為魔使也。三約當來。怪鬼為使。多年詃惑。種種奸欺。無限罪惡。恐墮三途。復投天魔。光庇不墮。 諸家以此句易。並不消釋。唯正脈曰。多年乃得為魔使者。故曰年老成魔。此亦混言。今出意云。難曰。怪鬼多年。擾亂禪人。詃諸世間。誹謗佛僧。云何不同王難。不同墮獄。釋曰。由其昔日修諸邪行。積歲累功。今雖多年。被魔飛遣。年老去時。還為魔使。天魔福力。故得不墮。天魔報盡。無不同墮阿鼻獄也。遲早而已。豈能脫哉。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厭下四句。示害。自惱曰厭。亂他名足。謂擾害行人定心。詃惑世間善信。謗壞住持三寶。輕陵持戒四眾也。雙兼魔鬼而說。弟子。即求巧善男子也。師者。即魔鬼所附之人。以為說法師也。婬惡既熾。魔多威福。在時無殃。去後即禍。生遭王難。死入無間也。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上半教悟。下半戒迷。孤山圓師。謂受開以後。上歷聖位。決無墮義。西湖鑑師。謂下二十人位。俱墮無間。違聖言量。今會通云。依上二句。利根者。一覺一切覺。色受尚破。況想行識豈不頓破。上歷聖位。不入六道苦輪明矣。孤山說為是也。依下二句。鈍根者。一迷一切迷。色受雖破。後三陰境細想多。行幽識伏。魔忿擾重。易惑易墜。二十人墮。明矣。西湖說不非也。設使上半不能先覺。亦入魔輪。則孤山亦非格論。下半知而不迷。不墮魔獄。則西湖亦非定據。餘如前揀。菩薩有二。一智增。上半也。二悲增。下半也。瑜伽明三。有悟斷證者。有悟斷而不取證者。有悟證而不斷惑者。上半。前二菩薩。下半。後一菩薩。又權教。闡提二乘定不成佛。實教。闡提二乘悉皆成佛。頓教。無成無不成。圓教。成成徧法界。權教。下半也。餘三教。上半也。 又前後四科。初科。愛明求巧。從自心生。為親因。汝當先覺。防檢其心。令不生愛。或貪心初起。便能覺破。魔無隙入。故勸其覺。則成得益也。二科。候便飛附。被他魔害。為疎緣。文中兼二。爾時天魔下。勸其先覺。不受魔惑。可免輪廻。得入聖位之益。是人愚迷下。誡其迷惑。信受魔說。破佛律儀。墮入阿鼻之失。三科。舉名。汝莫迷惑。謹防其人。令不惱亂。或變異恐悚。便能斥破。鬼難行怪。故誡其迷。則不成失損也此對初科亦屬外緣。四科。總結。謂統前之三章。皆勸其覺而有得。誡其迷而無失也。又勸教覺悟中。詳開十二。謂邪人。來魔。說法。現形。放光。異言。災恐。財耗。家散。怪名。惱亂。厭去也。誡禁迷惑中。亦開有八。謂愚迷。惑聖。信教。蕩心。破律。犯婬。陷難。墮獄。前二因。後二報也。連合二十。覺則多得。迷則多失。佛總勸戒。利害豈細小哉。下九倣知。 想陰居中。破魔要道。如來於此。詳細發明。諸解至此。忽略不辯。豈不疑誤後學。輕佛最後再四叮囑也。據十習因。怪鬼貪物。師弟當墮八寒等獄。 △辛二。貪求經歷四。壬初。定發愛求。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 阿下。結前。三下。起後。遊蕩者。遊化蕩訪。自東而西。尋奇異域。橫徧也。近則普陀峨嵋。天台五臺。遠則歡喜安養。無垢堅固。如目連之尋聲。觀音之遊方。妙音之來覲。經歷者。經覽歷閱。從下而上。觀光上國。豎窮也。近則崑崙龍伯。廣樂鈞天。遠則關𨷲振音。勝光寶燄。如應持之觀頂。上行之涌出。香眾之下降。心愛貪求。煩惱想也。飛者。奮起飛揚意。觀中掉舉。種子發現。精思。思惑也。受陰盡者。心離其形。如鳥出籠。故欲出真入俗。經行遊說。然想陰未盡。安能得意生身。隨往無礙。今想欲同諸佛菩薩。遊歷十方剎土。譬如羽毛未備。便擬搏伏。鱗角未成。輒思飛躍。若能先覺。魔無間入。妄想迷惑。即落羣邪也。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初魔飛精附。候得便者。得其行人自心遊蕩歷國妄想之空便也。 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 其下。二客邪投擾。邪人自來者。正顯遊方徧參。詃惑以逗機也。說法。遊歷法也。自無變者。翻前自變。下令他變。反顯自己道眼已明。神通已具。不待言矣。聽者見身坐華成光者。十方如來坐寶蓮花。應微塵國。魔今令諸聽眾變形坐花。現生成佛。遊蕩心事。何愁不遂。正投所好欲也。一眾。普眾同一會也。時。處。心。戒。見。道。解脫。七皆一故。各如是者。魔力詐現暫時。非真常永得也。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婬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是人下。三主人惑亂。是人。求遊人也。婬逸。放蕩無忌意。自恃遇聖。自謂成佛。化定心而縱肆不拘。變戒身而貪欲無度矣。 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銷滅。 口中下。四狀其邪說。諸佛應世句。總標。某處下。別列。謂東處某人。或藥師。或阿閦。化身來此救度。西處某人。或觀音。或勢至。來此教化。皆指目前。為佛土。為三乘聖者。以彼心好婬蕩。故此隨口妄言。誑語以誘之也。其人。指行人也。既見聽眾各各成佛。復聞諸佛來此接引。故傾心渴仰。捨己從他。迷而不覺。未證謂證。成愛見魔。銷滅佛種也。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初出名。魃即婬習。遇風成形之鬼。今為天魔使也。行人心愛風流遊蕩。故感魃鬼。以婬習者。夏賞春遊。妓樂歌舞。樂事稠繆故。年老成魔。義例如前。一過去時。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年老投魔。不墮獄畜。二約現在。前云。縱多禪智。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熾盛世間。廣行貪婬。令諸眾生落愛見坑。今此魃鬼。年老投魔。為魔使民。出沒深山。窮谷木石。旱魃為虐。惱亂世人。三未來際。前云。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然此魃鬼惱亂行人。心厭而去。恐墮阿鼻。惡道異類。還投天魔。為年老使也。餘如前詳。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厭下。二示害。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從始至終。皆應覺而不迷。佛教有益。行人亦益。上聖不輪也。迷而不知。佛戒無益。行人亦失。下墮入獄也。餘詳如上。準前婬習。獄當火坑。鐵牀銅柱等。 △辛三。貪求契合四。壬初。定發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澄其精思。貪求契合。 綿者。懸。遠。曠。連。續也。者。密。默。冥。符。會也。契合者。上契諸佛之理。下合眾生之機也。前云。受陰盡者。從是凡身。上歷聖位。故愛而求合。澄者。凝。停。寂。靜而不動也。上約慧邊云飛。今約定邊云澄。志欲事理相符。機教相逗。必須澄深精微之思。虛極靜篤。無聲無嗅而後求得也。殊不知斷思惑。想陰空。行識破。寂滅現。自然上契下合。根境圓通。今既心愛貪求。增煩惱思。實際理地不能玄會一。反被天魔邪眼覷著二。佛教當處禪那。覺悟無惑。汝不能先自覺心思惑三。覺他魔害四。又不能發起無漏禪觀智慧五。斷煩惱想六。覺所覺空七。出生思慧八。證法空理九。皆與觀音聞思三昧相違十。如之何能登聖位十一。證涅槃性十二。不被魔難十三。不入鬼獄十四。難矣。古德資中。長水云。無思寂照。想念不生。理自冥會。若希求合。愛念潛增。擬心即錯。遂招魔惑。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先魔飛精附。便指澄思求合而言。 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 其人下。二客邪投擾。邪人自來。顯契合事。說陰脗法。顯綿密理。外無遷變。翻前外變也。令各自開。顯今內悟。皆密契事相也。移易。指下五通說誦等。一令聽者心各自悟。內與理合。二令聽者念各移易。外與機合。皆合行跡也。宿命他心。五通之二。見地獄。是天眼。知人事。天耳。神境通也。行人想陰未破。漏未盡故。魔止五通。無漏盡也。宿命。過去心境。他心。現在心境。地獄人間。未來心境。說偈。示通宗也。誦經。示通教也。歡娛得者。此皆魔使以惑其心。非實然也。起信論云。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或說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畢竟空寂。是真涅槃。又能使人得諸三昧。皆外道定。非真三昧。是故行者常應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是人下。三主人惑亂。行人被惑。遂其綿思。想愛同結。膠如鼓瑟。密染魔邪。破戒行婬。定慧種智皆斷滅矣。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 口下。四邪魔異說。佛三覺圓。有何大小。佛性自常。有何先後。佛一性身。有何真假。佛同相好。有何男女。今以妖言惑眾。異端詃人者。暗以天魔為大佛。自己邪人為小佛。欲希世人皈依信敬。戀著不捨也。又密顯魔鬼為先佛。聽眾為後佛。為貪圖名利。欲令末作魔家眷屬也。真假佛者。暗揀現前自他眾等有通。為真佛真菩薩。住持世間佛僧無通。為假佛假菩薩也。男女佛者。密詃無知男女。行貪欲事。無妨成佛成菩薩也。若依佛經祖判。先後大小猶可。至於真假男女。魔說邪道灼然矣。其人見者。謂求合行人。見諸聽眾開心得通。并聞先後男女皆佛說也。洗本心者。謂移蕩其正知正見。淨無餘也。易邪悟者。謂改易為邪知邪解。銘肺腑也。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魅即詐習。遇畜成形之鬼。畜如狐狸等物。由行人好契合。故此鬼現五通。以魅惑也。餘如怪鬼文中引證。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獄者。準前詐習。當墮杻械枷鎖。鞭杖檛棒等。 △辛四。貪求辯析四。壬初。定發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根本者。物有本末。知本。末自了矣。物化性者。百物萬化之生性也。首先曰始。尾後曰終。清明暢快曰爽。辨析者。現前十二類生種相。一一明辨分析也。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乃至幽明之故。鬼神之情。陰陽之道。晝夜之分。善惡之習。性命之義。死生之數。變化之象。原始要終。無不剖決。此唯五地九地聖人能窮。前云。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今行人受陰纔盡。想陰未銷。覺明鏡心。塵垢猶存。一倫生死。首尾莫照。而欲求析物化始終。洞徹根柢。精豁神爽。胸無疑滯。正如丹未成而先服。登仙學未優而求仕攝政。招魔陷難有分。克念作聖。終不能也。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一魔飛精附。愛根求析。候得便也。 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 其下。二客邪投擾。身威神者。暗顯邪魔自己。是先天地元始之尊神也。座下伏者。密揀座下求者。是後萬象轉變之生物也。此乃魔力。折伏人心而已。兼翻前三。外變內開。各得一也。諸人等者。即座下等。領魔邪法。遞相轉化。蠱惑人心也。由彼行人貪求化元。故指肉身為三常住果。三德秘藏。又說父子相生不斷。即是諸佛法身慧命相續常住。現在世界即為佛國。無別西方極樂淨土。現在五體即佛相好。無別毘盧威德特尊。將此濁界穢體世法。謬作真常不朽佛法。撥無淨土金相因果。斷人善根佛性種子。張邪見網。開貪欲坑。投其所好。惑其心志也。 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其人下。三主人惑亂。其人。求元行人也。信肉身菩提為至理。亡先戒定慧心。受相生法身為妙道。因之身命皈依。信人世佛國為真言。受色體金相為實義。故得聞未曾有。又信受魔語。成就魔心。轉作魔身。辦得魔業。魔惡苦報全備矣。不陷墮而何。是等者。指座下眾人也。惑菩薩者。見其身威神故。推究心者。度心所好欲樂而已。此句。師弟雙通。邪魔為心。貪欲思想。邪見撥無。故口魔則破佛律。身魔則行婬欲。身口意業。盡魔邪惡。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 口中下。四狀其異說。指男女六根穢濁之事相。為菩提涅槃生生之元。淨土之處。前令魔黨宣穢言以煽惑。此又自己出穢言以印證。邪魔蠱惑。奸巧計亦甚矣。正脈曰。大意無非誘人恣婬破戒。壞大定爾。無知信者。魔力攝持。無慧決擇。大智具眼。見聞言行。已識是魔。云何受惑。甘露觀云。一切身中糞穢充滿。作糞囊觀一。中盛屎尿。作行廁觀二。口出唾。鼻出涕。眼多淚。耳垢膩。大小便出屎尿。於九竅中流諸不淨。作九孔漏囊觀三。臭皮袋中。惟盛膿血。受生根本。赤白滴成。作膿血袋觀四。人身八萬戶蟲。臟腑皆有細雜蟲住。經說。黑蟲毛蟲。熱蟲臭蟲。作蛆蟲窟觀五。肝膽腸臟。髮毛爪齒。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一一皆是不淨之物。作眾穢器觀六。男女二根。貪著觸欲。萬丈深坑。陷溺無出。作千人無底坑觀七。愛欲妬嫉毒刺。徧身糜碎。作荊棘林觀八。五勞七傷。種種惡病。多從淫欲而生。作行病鬼觀九。女色所迷。精氣耗竭。作噉精氣鬼觀十。妖狐變女。而魅男子。破腹食心。作妖狐精魅觀十一。迷醉聲色。心無正見。正氣既虧。邪乘衰入。作厲鬼乘衰害人觀十二。貪著五欲。傷害身命。如蠱毒鄉。沾染即喪。作蠱毒害人觀十三。魘魅所制。多諸煩惱。受妻妾制。百苦聚積。作魘魅觀十四。邪魔障道。萬種擾害。女人障道。千般妖態。作惡魔觀十五。蛇有三種害人。有嚙者。可觸者。有見即毒殺者。女人三害正等。作毒蛇惡蝎觀十六。婬火猛熾。則生消渴熱毒諸病。作火坑觀十七。情愛中人。毒痛骨髓。作花箭觀十八。惡鬼行災。暫時耗擾。活鬼相守。耗擾至死。作守屍行禍鬼觀十九。羅剎食人血肉。女人食人骨髓。牛頭馬面驅諸罪人。女人愛水驅人入寒地獄。欲火驅人入熱地獄。作夜叉獄卒觀二十。 禪要訶欲經云。肺𦝩。腸肚。胞膽。生藏。膿血。屎尿。諸蟲。穢聚以為身。如海浮屍。又身以骨為柱。以肉為泥。筋纏血澆。如瘡如毒。皮毛九孔。以為門戶。腸胃胞膜。以為庫藏。妬慢惡心。謂以為身。貪求無厭。猶如溪壑。故行者觀。如火毒想。應除六欲。色欲。形容欲。威儀欲。言聲欲。細滑欲。人相欲也。邪惡出家。助魔毀法。貪婬邪濁。令道衰減。惡法增長。破定因緣。眾患甚多。內諸煩惱。外魔魔民。鬼疫行災。惡對揚謗。諸惱萬端。八苦輪廻。晝夜無捨。諸惡趣門。一切皆開。佛法磨滅。正言似反。如曉時燈。雖有無用。前云。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以是因緣。生死纏縛。如寶蓮妄言。行婬無有業報。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墮八熱燒然大獄。今此邪魔穢言。謗毀三寶。報盡入獄。如箭頃也。上詳引證。勸誡行人。切不可受魔惑。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蠱毒。本因瞋習。遇蟲成形之鬼。由行人心愛根元。故蠱鬼現威神勢力。以摧伏也。魘勝。本因誑習。遇幽為形之鬼。由行人爽心求析。故魘鬼現他心神通。令心伏也。謂此二鬼並天魔使。隨遣一種。來為擾亂。非一行人而有二也。餘如前例。文句。問。現在即為佛國。與台宗觀心釋山城等。及六祖直指人心道理。不相侔耶。答。台宗禪宗。俱是即事明理。未嘗撥事相也。今言無別淨居等。既欲執理廢事。又豈成真理乎。末世禪門有類此者。◎補遺云。肉身即法身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當知理徧于事。事即理故。法身在茲。邪人妄撥真理。僻為俗事。執事廢理。事豈外理成哉。◎判曰。上二師釋。猶未通暢。當知識相屬事。心性屬理。諸佛全修即性。轉識成智。革凡成聖。斷惑證真。然後事理融通。性相無礙。豈如邪魔。五住不盡。二死全在。謬指肉體即法身。濁世為淨土。邪人說正法。正法亦成邪。有何事理可格量耶。聞此穢言。掩耳避之。犯而不校。足矣。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瞋如刀山劍樹。鐵橛鋸輪。誑如騰擲飛墜。沒溺漂淪獄等。 △辛五。貪求冥感四。壬初。定發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 前云。從是凡身。上歷聖位。故愛懸應。而求冥感。與前第三大同。上聖下降。如月現水。曰懸應。密求顯驗。如聲答響。曰冥感。周流研者。諸世界中。橫豎誠求不息也。功成行就。自得灌頂。見愛惑存。安能感應。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一魔飛精附。 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粘如膠漆。得未曾有。 其下。二客邪投擾。暫見如千歲者。正詐現於聖賢懸應之魔事。兼翻前之威神恒見。前現折法。故云心伏。此現攝法。故云心愛。奴僕。內以三業作供四事。外以衣食為供。各各下。正詐現於冥感師友之魔事。唯自身心惑動。翻前假他邪言惑亂也。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是人下。三主人惑亂。親近其心者。不過行貪欲以破佛戒。轉佛子以成魔黨。魔意遂矣。此外無求。 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 口中下。四異端邪說。光明天者。虛指魔天為寂光土。引人入魔境也。寂光真境。豈別有天界乎。休居地者。假說魔域為涅槃城。引人到魔處也。無住涅槃豈有方隅地乎。前世先度。約過去。今來度汝。約現在。或別有天。約未來。此皆順彼求應之心。引說冥感之事。證上眾知先師不虛。翻前唯指現在根身為佛土。為涅槃。彼此不同也。虛誑失心者。如是敘述冥感懸應之言。投其愛欲。壞其定心。純是虛誑。都無實據也。文句。問。前云無別淨居。既是魔說。今云別有大光明天。何亦非耶。答。一人成佛時。法界皆為此佛依正。而云別有所休居地。則有分齊。定所在矣。故說有說無。皆邪魔戲論耳。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癘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癘即怨習。遇衰成形之鬼。如今社壇無主之祀者。名癘鬼也。由行人求冥應。故此鬼暫現身。令其追憶法愛。興供養也。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怨習。當墮匣貯車檻。甕盛囊撲等獄。 △辛六。貪求靜謐。 正脈曰。此似貪求宿命。詳玩魔事皆宿命通。恐與下科顛倒差誤。又與上科皆為宿命。但上多示知過去。此多示知未來。合徹亦曰。此貪求宿命也。心愛四句。當與下章心愛三句換過。則前後相應矣。文句曰。貪靜謐想。應作貪宿命想。此與下節標章相易。則文理俱順。恐是譯人錯簡也。長水。溫陵。會解。仍舊不改。今疏通二。隨人去取。前三義釋。後三順文。並有意致。故雙兼耳。 △文中四。壬初。定發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尅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 前云。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名想陰盡。超煩惱濁。故此樂寂貪靜而深入也。遡流造源。名曰深入。約束身心。名曰尅己。陰寂。陰隱幽寂也。靜謐。安靜默謐也。正脈曰。深入。即窮極定境也。陰寂靜謐。皆禪定極境。法華云。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之處也。初心不應躁求深入。且欲靜極發通。備知幽隱之事。所以招感魔也。若義釋云。以此心愛四句。換到下文。下章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移在此處。文義恰相合矣。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先魔飛精附。孤山云。忘懷去來者。市朝亦江湖。睠情生死者。山林猶桎梏。既於靜取著。故魔得其便。 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其人下。二邪附人至。長水云。心忘則境寂。豈間塵喧。念動則緣繁。任居谷隱。靜欲纔舉。魔精即來。 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勅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令其下。三現邪惑事。一有靜謐愛心。魔即乘愛。現陰寂之事以惑之。或有愛知見心。魔則現宿命他心等通以詃之。本業。過去業。宿命通也。畜生。後世報。天眼通也。一眾傾伏者。主人與同行會眾。皆被惑亂也。知肇。他心通也。訐露。天耳通也。發人私事曰訐露。肇。始也。重加精苦者。如斷五味。裸四肢。拔髮熏鼻。投灰臥棘等。是詐現精進。以悚動人心也。攻發人之陰私。而欲人信伏也。謗僧罵徒者。顯自己為法高。揀他人皆行劣。令人背正向邪。捨佛歸魔也。 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 口中下。四說異端言。未然禍福者。詐現宿命。他心。天眼通也。皆憑邪魔五通神力誑惑之態。索隱行怪。豈真實哉。高僧傳云。釋子道舜。洋州羊頭山。住落說法。有一女人求皈戒。獨不為授。辭曰。汝當生牛中。畜相已現。皈戒不能救汝。若不信者。試蹋汝尾。必當不起。即以足蹋女裙後空地。云是牛尾業影。其女依言。輒起不得。女家捨米數百石。營供三寶。作是福善。惡業便傾。方為皈戒。修行念佛。此實舜公行履親證。非今魔事詃惑人也。故不相同。 △壬三。出名示害。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大力鬼者。具五神通大威力也。帶瞋殺心。修禪成者。前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謂成道。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又云。情少想多。輕舉飛遠。即為飛仙九想一情。大力鬼王八想二情。飛行夜叉七想三情。地行羅剎六想四情。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對下山林川嶽鬼神之勝。此鬼為劣。光明疏云。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隱顯變化。故下為大力。為上品。此為小力。為中下品。夜叉羅剎類也。對上怪癘五鬼之劣。此鬼為勝。婆沙論云。鬼者。威也。畏也。令他一切畏其威故。因名大力。 約十習配。此當餓鬼。梵語薜荔多。此云祖父。或言餓鬼。鬼道總名。希求名鬼。彼諸鬼神。恒從他人。希求血食。以活其命。十中餓鬼。別一種名。即是慢習。遇氣成形。名餓鬼也。因習貢高我慢。空腹虛驕。果作魔使。誹謗三寶。罵詈四眾。假現大德。威猛勢力。稱大力也。約義。亦即魘鬼。陰現五通。密知三世。訐發隱情。預宣禍福。如魘魅鬼。伏合人心。手足宛然。內不能動。故稱魘鬼為大力也。四已兼配。此兼亦通。 年老成魔者。一約過去。縱多禪智。如不斷殺。必落鬼神。為大力鬼。皆大羅剎。報終必苦。相殺相吞。相食未已。年老投魔。血肉充食。二約現在。若於本因。貪傲為罪。遇氣成形。名為餓鬼。瞋殺慢罪。當墮熱砂毒海。融銅灌吞諸獄。年老恐墮。投為魔使。三約未來。大力餓鬼。今作魔使。謗僧罵眾。訐私惑人。氣銷報盡。多為食類。年老去時。還投魔使也。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準前瞋殺。獄當斬斫。剉刺。慢陵。獄當血海灰河等。 △辛七。貪求宿命。 正脈曰。詳玩魔事。皆靜謐相。蓋寶藏符讖。皆陰寂隱微之類。且不似上科。了然顯於宿通也。故疑譯人一時誤倒換耳。合徹曰。此貪求靜謐也。心愛三句。當與上章心愛四句換轉。前後文義照應矣。文句曰。此與上節標章相易。文理俱順。恐譯錯簡。故此第七貪宿命想應作貪靜謐想。今疏義釋。如正脈等。順文。如下料揀。 △分四。壬初。定發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 前云。受陰雖盡。而漏未盡。皆因過去無始劫中。一切煩惱妄想習氣。故愛知見。求宿命也。宿命。能知見過去之事。為六道之一。正脈曰。愛知見者。為欲通達宿命。蓋所知見即是過去本生本事。故云宿命。法界次第云。深禪定中。發宿智通。即能知自過去一世二世。百千萬世。乃至八萬四千大劫宿命。及所行事。亦發知六道眾生所有宿命。及所作之事。是為宿命智通也。吳興云。宿命通者。小乘修成。大乘發得。今進不待發。退不從修。作念求之。故招魔事。若依義釋。應改心愛知見三句。換上文云。心愛深入。尅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四句移置此處。前後標釋。言辭暎矣。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一魔遣邪附。 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其下。二邪附人至。行人欲盡知三世之境。欲盡見他人之心。故心愛宿命。不知知見立。而邪魔來矣。 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策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嘉饌。或時日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是人下。三現邪惑事。有四。一行人忽得寶珠。八寶如意珠等。二魔化畜銜奇物。畜生。如獅象犀麟瑞物。狐魅尚能變現女男。況邪魔類不能分形化耶。簡策牘者。春秋左傳序曰。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文選註云。大竹名策。小竹名簡。木板名牘。古時無紙。竹為策簡。書軍國之事於上。木片為牘。有事鉛槧其上。牘從片也。符謂符契。符信。漢制以竹長六寸。分兩半而相合。故曰符之。為言扶也。兩相扶合而不差也。又符是符命。天子遣將。有銅符虎符之命。或以銅為之。或以竹為之。書命於上。劈中開二。半付與將。半存於內。故字從竹從付。曰符。有機密傳宣。合符取驗。諸奇異物者。如畫符訣。勅鬼神。召丁甲。祈風雨。奇方要術。寶劍兵書等。先啣珠寶。或符策物。授彼行人。令心信伏。後以魔事。附著行人之體。令心迷惑也。三誘人藏地被鑑。明月。珠名。謂誘聽人。藏躲地穴。魔以明月之珠。照見各人躲處及身。猶如業鏡火珠。照出各人過現事境。由是聽眾得所未有也。四食草形體肥充。或一藥草。或一蔴麥。不飡火食。體肥氣充。起信云。魔或令人。一日二日。三日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皆魔力使。非真實也。 若依正脈合轍義釋。初由心愛深禪。故現得如意珠。以投其所好。次為貪求靜謐。故化畜啣諸異貨。世間潛匿靜悄物色以惑之。三緣樂處陰寂。故假以月珠。照見隱藏陰地。暗室虧心以伏之。四以尅己辛勤。故日飡蔴麥。五體肥充。詐現苦修陰功。以動其眾心。 若順本文消之。得珠。天眼通。魔化畜啣。神境通。授彼著體。他心通。誘聽人藏。天耳通。聽得未有。宿命通。蔴麥肥充。師弟神境通也。誹謗三句。折伏行人聽眾。同為邪魔黨也。文義兩通。雙開疏耳。去取任情。不必局執。 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 口中下。四說異端言。寶藏。局過去。聖賢。通過現。異人。通現未。上現陰事以詃人。此說陰事以鼓人。約通。藏即天眼他心。聖即宿命天耳。人即神境通也。前第六章。義釋貪求宿命等通。如前配明。若順前文。猶未消會。初由心愛深禪。故令各知過去宿業。次緣樂處陰寂。故令知作當來畜報。三因貪求靜謐。故人起心。已知私意。四為尅己辛勤。故加精苦。訐露人事。口言未然。通過現。至無失時。通現未。則文義亦兩向。毋執一以徧解也。◎再揀顯之。前正宿命而兼陰寂。後正陰寂而兼宿命。如法思知。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 先出名。亦是帶殺修禪成者。較前鬼中上品大力鬼王。神亦上品大力神王。鄭玄曰。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前六屬鬼。此亦屬神。尸子曰。天神曰靈。地神曰祇。人神曰鬼。前六人神。此一地神。後三天神也。 又前十二類中。神鬼精靈。四有想也。鬼是前六。神是此一。精靈。後二也。神道多種。非但此八。如地藏經。神列山海江河。天地晝夜。川澤空林。飲食苗稼。花樹草木。華嚴亦列多名。神有善惡邪正不等。前云。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佛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如嵩嶽乞戒於元珪禪師。關帝護法於智者大師。並善神正神也。今此邪神惡神也。如下明宣婬行欲等。 年老成魔。或有宣婬。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 年下。次成魔。三世因果。義例同前。魔事不離二種。一廣行婬欲惡事。又三。一自宣婬。口惡。二破佛律。意惡。三教他婬。身惡。如蘇州邪神五聖。陰攝一秀士妻。呈訴巡撫湯斌。上疏拆毀五聖邪神祠等。 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 或下。二詐現精苦善事。精進。意善。草木。身口善。無定行者。起信論云。魔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厭足下。後示害。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瞋殺。當墮斧鉞鎗鋸等獄。傲慢。當墮血湖毒海等獄。 △辛八。貪求神力四。壬初。定發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 受陰盡後。欲以意身化度類生。故求變通神力也。天然之慧。徹性無礙。理神通也。身首出沒。水火變現。事神通也。標雖神通。實多神變。揀前但取其通。而不發神變也。變化者。能使無而欻有。有而無。大而能小。小而能大等。種種者。有十四種變化不同。初禪。二變化。一初禪化自地。二欲界化下地。二禪。三變化。一二禪化自地。二初禪化初禪地。三欲界化欲界地。三禪。四變化。一三禪化自地。二二禪化二禪地。三初禪化初禪地。四欲界化欲界地。四禪。五變化。一四禪化自地。二三禪化三禪地。三二禪化二禪地。四初禪化初禪地。五欲界化欲界地。以此上能化下。下不能任上故。至數漸增。成十四化。皆依根本禪出。詳如法界次第。化元者。變化之本體也。神力者。神變之力用也。謂漏無漏深妙禪定。為之正體。諸變化相為之妙用。今不待諸禪定而發。貪心愛取。即為天魔得便之由矣。 耳門三昧。果得圓通。六根互用。神力自顯。豈可強求。具神妙也。合轍曰。古人只貴眼明。不貴神通。故仰山點羅漢云。神通即不無。若是佛法。須是某甲始得。◎幽溪曰。道果。體也。神力。用也。未嘗見有無體之用。亦未嘗見有無用之體。欲求神力用者。當務乎道果之體。果須功成行滿。體用自然圓足。今於化元神力。心愛貪求。既典邪念。所以致魔。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先魔精飛附也。其下。邪附人至也。 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惟於刀兵不得自在。 是人下。現邪惑事也。一撮火。二行水。三坐空。四入瓶。五處囊。六越垣。詐現神變以惑人也。若真神變。不懼刀兵。如護國崇慧。履上刀梯出唐史。今屬邪魅。力不能堪。如道上史華。怕入火聚與慧師觕法者。慧人能十四變化。俱人具十八變化。淨藏淨眼。亦十八變。度父妙莊嚴王。此非菩薩羅漢。原係魔精邪魅。安能具十八變。得大自在者耶。 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自言下。引誘壞教也。是佛。毀佛寶。受禮。辱僧。仁王。梵網。並云。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佛法滅相。謗律。壞法。不誹講者。自說邪惡。無正說法故。罵徒。恐眾不依魔教故。訐人者。攻人過去暗室虧心。謀為不軌之事。顯自具備神變明通力故。揀非真聖。不語神。怪。力也。 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旁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讚歎行婬。不毀麤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 口中下。說邪異言也。有三。一神通變化。誑惑無實。二令見佛土。鬼力非真。三讚行五欲。不毀婬事。將諸麤濁鄙媟之業。是傳生生不息之法。如前蠱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是菩提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婬逸邪心。種智銷滅。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 此下。出名也。天地。所依處。仙風。依天空行。山海。依地陸住。龍魅。通於二處。大力等。能依精。因帶偷心。修諸禪觀。亦具五通神變大力。精列十名。山海。風河。土木。草龍。仙怪也。土草木等。積劫魅者。前無想云。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依前偷盜戒云。偷心修禪。必落精靈妖魅邪道。此與下章。明精靈也。此云他怪所附。即怪鬼也。第一配釋十習鬼中。前七已出。後三無文。準前義配。此屬魍魎。本因見習交明。精悟邪業成者。 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年下。成魔也。過去帶偷修道。而為精魅妖怪。現在。如前經云。貪明為罪。遇精為形。名魍魎鬼。未來。亦如前云。和精之鬼。和銷報盡。多為應類。恐墮畜獄。投魔為使也。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厭足下。示害也。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見當墮入勘問。考訊。文簿。照明。披究獄等。 △辛九。貪求深空四。壬初。定發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 受陰固破。漏實未盡。故今愛入滅受想定。煩惱妄想思惑俱除。化性者。化有歸無之性理也。年變月化。日遷念謝。化理不住。運運密移。一切生性。終歸變滅也。深空者。一杜絕諸行。起斷滅見。二但欲空身。隱顯自在。三不樂有為。躭無為空。四求出生死。取涅槃寂。孰知妄想盡而真空顯。生滅除而寂滅現。一精真而陳習披露。覺明淨而晴虛無影。少起愛求。塵想翳心。天魔斜視。擾害有由也。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下。魔精飛附也。 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其人下。邪附人至也。 於大眾內。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瑠璃。或垂手足。作栴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毀戒律。輕賤出家。 於大下。現邪惑事也。一由入滅定以趣空寂。故形空無見。二由研化性。故從空突出。三由愛滅研化。合上二者。故空中起滅。四由貪求深空。故空洞如瑠璃。內外映徹。因其好空。現此四種詃惑。投彼貪愛之意。與上神變少異。五垂手足栴檀香者。詐現肉身四肢。而為菩提法身香也。六大小便如濃蜜者。詐現男女便處。而為涅槃祕密藏也。七因前四空。而謗戒律之著相。八緣後蜜香。而輕僧尼之不如。若斯邪幻惡作。非精靈而何。駭術誣民。非妖怪而何。 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復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 口中下。說異端言也。乘其愛斷滅空。而起種種邪見行說相耳。一撥無染淨因果。二斷滅死生輪廻。三毀却凡聖行位。四談空著有而貪欲。五受欲得空而誑煽。六斥去惡因苦果。縱肆而無忌。長水曰。真空不妨妙有。有而性常自空。所以具修萬行。了無所著。若欲杜絕眾行。以為深空。即同外道斷見。撥無因果。魔便現境。幻惑其心。◎標指云。即色明空。是無上智。求空滅色。空魔隨現。中論云。諸佛說空法。本為破於有。若有著空者。諸佛所不化。◎溫陵曰。近世邪宗妄謂參須實參。見須實見。遂以因果後身。天堂地獄。非親見者。一皆撥無。故得其說者。咸謂善惡渺茫。浮生不再。於是忘戒檢。恣婬樂。飲噉昏荒。以自斷送。僥倖顯處。掊尅侵虐。真謂無天堂地獄矣。愚每痛之。因箋釋及此。感發舊筆。冀悟魔說。無自陷溺也。 問。此與前受陰中。空魔境別何也。答。前則受陰未破。用相未起。但空而已。今受除想現。用相得起。故於空中現五通用。空其身而垂香蜜。是妖其精。攝持與之。俱化為魔黨。受其欲而得心空。是神其怪。異術惑之。盡變為邪道。主若正覺。豈有被其迷亂耶。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 初出名。薄蝕者。吳興云。經史作食。說文作蝕。京房易傳云。日月赤黃為薄。或曰。不交而食曰薄。韋昭曰。氣往迫之曰薄。虧毀曰蝕。長水曰。此即惡星精曜。能為蝕神。亦為魔怪。正脈曰。金玉芝草。雖無情物。而精怪依附。遂成無想類生之屬。前云。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是也。靈名亦十。日月。金玉。芝草。麟鳳。龜鶴也。配十習鬼。此當役使。憑空枉業。曲使成者。前云。貪成為罪。遇明為形。名役使鬼。明靈之鬼。明滅報盡。多為休徵一切諸類。 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年下。二成魔。義例同上。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厭下。三示害。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前十四前八。後六。境覺則脫輪。迷則墮獄。合山合石。碾磑耕磨。衡度押按等。 △辛十。貪求永歲四。壬初。定發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 想陰將破。行陰當開。了十二類諸浮根塵。生滅根元從此披露。故於自身。心愛多壽。長生不老也。幾者。類生身命。生死幾微也。永歲者。悠存年形。壽求萬歲。悠久無疆也。猶如彭祖陳摶等。 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 棄下。三句。出上愛壽求歲本意。分段生者。三界中人所感粗漏色質。身命長短有定量故。名為分段。變易生者。由諸菩薩悲願力故。改轉身命。無定劑限。變粗身為細質。易短壽為長年。或住一劫。或住多劫。去住自由。所感殊勝細異熟果。對分段粗。故云細相。對生死限。故云常住。詳唯識論。蓋此想行識破。見思惑斷。自能離分段身。感變易體。今想陰未盡。行識全存。欲棄染變化土。凡夫有漏分段之身。頓希法性土中三乘果位。變易常住。永久壽命。豈可得乎。貪愛想生。外侮入矣。 △壬二。魔遣邪惑。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初魔精飛附。經法。謂口傳心授。邪魔長壽詐現諸法也。 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其人下。二邪附人至。無上涅槃者。皆是外道涅槃。楞伽列十五名。敷座說者。依彼天魔。所說妖魅永歲邪術法也前文例知。 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 好言下。三現邪惑事。有四。一他方單一往還。二萬里瞬息再來。三遠多往還取物。四數步急行不到。前三。移遠成近。促長為短。後一。改近成遠。延短為長。以神境通而為詐現。投其變易之好求。令得延促。如意通也。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口中下。說異端語。前之驚異為佛。猶居疑信之間。今又四端異語。證自為真佛也。一認十生各類為我子。二指三世諸佛為我生。三稱八方世界皆我出。四讚唯我一人是元佛。何者。我先出世一。我自然成二。我無師父三。我無始因四。我不須修五。我本證得六。既即無始元佛。長壽豈有紀極。生佛既是我生。年歲豈不永久。世界元從我成。一切世間羣有生機。獨我一力所主宰者。列子云。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行人愛長壽。求永歲。苦研幾。所以邪魔正適其本念。用妖魅言以竦聽也。 △壬三。出名示害。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 先出名。一天魔。孤山曰。即欲界第六天上。別有魔王居處。亦他化自在天攝。由此住世自在天魔。妄執我能生人生佛生界也。二魔眷。彼有軍將男女雜使。非獨一魔王也。三怒神。名義云。遮文茶。舊云嫉妒女。又曰怒神。亦自在天屬。溫陵曰。陀羅尼經。有遮文茶天。四四王。一未發善願護三寶人。二受天魔遣。斷貪壽想。五童子。名義云。毘舍闍。或毘舍遮。毘舍支。畢舍遮。比舍遮。臂舍柘。此云啖精氣鬼。噉人及與五穀之精氣故。梁言顛鬼。東方持國天王所轄一部鬼也。 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 未發三句。出上五種所以。然有二意。一已發善願心者。隨佛護法。護人護僧。法華云。我等今者。天人魔梵。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如維摩詰。魔見驚懼。欲隱形去。盡其神力。不能隱去。空中聲曰。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與。維摩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菩提心。二未發善願心者。不護佛法。反害人民。在諸世間降祥降殃。至於魔鬼。性本惡故。噉人精氣。害人胞胎。并食五穀草木精氣。今此行人。已得受陰虛明。魔天神鬼貪彼虛明精氣利益。故來侵擾而噉取之。此於二類。未發善心者也。 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 或不下。上示客邪投擾。斯明主人受惑。師指邪附人言。前之五種。有自飛精來者。有遣附邪人者。今自飛精。故不因師。行人親見魔等。稱金剛王。執杵而來。賜汝長壽。又時行人。見魔鬼等。現美女身。熾行婬欲。不歲月間。精枯髓竭。獨言者。即前美女相晤言也。亦可指行人氣虛。獨自發譫語也。素問曰。譫語者。氣虛獨言。指肝腦枯竭之候。病狀如是。他人竊而聽之。聲同妖魅無異耳。 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 前人下。次示害。前人。彼人。皆指被惑行人說也。未詳者。未審察其是魔非聖也。多陷難者。不獨受邪說。貪魔欲。而且奸人妻女。遂多遭王難矣。孰知未刑。身先枯也。此由魔力所惱。以致身殂命殞。配前十鬼。訟習成者。經云。貪黨為罪。遇人為形。名傳送鬼。依人之鬼。人亡報盡。多為循類。彼循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法爾輪轉。是知天魔鬼類。報盡必來墮三途也。 △壬四。教悟戒迷。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十四魔境。覺即免墜。慮恐魔強邪熾。應持佛頂心咒。金剛王言。如我等輩。常隨此咒。侍衛行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十旬外。若有惡魔及魔眷屬。欲來侵擾。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令正定人所作如願。又云。持咒眾生。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天龍鬼神。精祇魔魅。皆不能著。迷則不但犯法遭刑。喪身失命。當墮惡友對驗。業鏡火珠。鑒見照燭。披露宿業獄等。 △庚三。示勸末世二。辛初。預示魔事。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徧知覺。 先妄稱極果。十種魔者。前六皆鬼。後四。神精靈天也。出家修道者。通議云。昔佛住世。諸魔壞法。佛神力故。皆不能壞。魔作誓言。我於如來滅後。依教出家。破壞佛法。佛即墮淚曰。無奈汝何。譬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則諸末世壞法比丘。皆魔屬也。前云。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附人自現。十魔皆通。毋謂前九附人。第十自現。如前揀辯。涅槃經云。未來世中。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乃至現比丘。比丘尼。及阿羅漢像。非法說法。誹謗戒律。自言得聖。惑亂世間。當知世間稱聖毀戒。現通為佛。必魔無疑。以真聖賢決不洩也。涅槃又云。魔尚能變身作佛。豈不能作四依菩薩。惑亂世間。如來告諸聲聞。汝等不應畏魔。若魔化作佛身。至汝所者。汝當精勤。堅固正心。令彼自伏。魔即憂愁。俯迫而去。前云。若大妄語。成愛見魔。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菩薩。貪人供養。作一顛迦。銷滅佛種。永殞善根。我敕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中作種種形。與其同事。稱讚佛乘。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雷菴云。長蘆祖照禪師定中見數十里內事。人無知者。後以莊僧聞過。遂揚於外。師即入寂。道場顏禪師。有僧冥坐祖閣。光焰透戶。師拽杖往叩之。僧舉目。即以杖擊。逐之出寺。今時靜勝功夫。尚未臻於古人。汲汲然。唯恐人之不己知也。師弟俱陷王難者。有之矣。 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 讚歎下。二以婬成化。如前四戒中明。皆帶殺盜婬妄。而修禪定智慧。廣行貪婬。為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詃惑無識。失如來種。如鄭衛之淫風流行者。然魔師魔子。且指前十而言。相傳者。明其害延後世。轉展不絕。壞正修行人。甚廣多矣。九生百世者。一期壽盡。為一生一世。九生。九百年。正法一千年將盡時也。百世。一萬年。遠指末法時也。直解云。世教以一代為一世。如秦始皇傳二世。以至萬萬世為言。今經意以人生一期壽盡為一世。生即是世也。通議。文句。並云。三十年為一世。百世。三千年。末法之初時也。近則像法之初。遠多末法之後。邪魔熾盛。淫亂世間。引正成邪。盡魔墮矣。 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 命終下。三陷魔墮獄。正揀乎邪。徧揀乎偏。邪指邪魔六師。偏指外道凡夫。諸佛名正徧知。眾生號性顛倒。今此魔師魔子。行人轉為魔眷。乃至前之神鬼精靈。年老成魔去時。命終並為魔民。報盡俱墮獄也。真修行士。宜謹防之。 △辛二。深勸悲救。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 汝下。先勸願敕救。前半。勸願也。寂滅。涅槃也。前云。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故佛先勸。無學。四果也。通大小乘。大在十地。前阿難云。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偈云。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揀顯前之二果。方便權現為侍。近佛耳。故又轉誡。留願者。三心四願也。前云。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與佛願身無異。有解說云。羅漢發大心後。令分段身延至變易。不復改轉。成無上果。度脫眾生。同此義也。故三叮囑。 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 後半。敕救也。誓願同於地藏。慈悲同於觀音。救度行同普賢。知見智同文殊。正心。直心也。正念真如法故。深者。深心。樂修諸善行故。信者。信我化度。悲仰心也。拔其一切苦故。具三大心。是真修人。救出魔難。入佛知見。前云。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故再四簡敕。一起大心。二救眾生。三出四魔。四得佛智。正脈曰。正心。謂見諦真正。深信。謂樂欲無厭。正知見者。謂五眼圓明。三智洞照。一切魔奸無逃匿也。觀佛未須取滅親囑。是知阿難四分入滅。亦假示現。而依敕留願。在世冥救也。必矣。即今法教弘通。孰非尊者大悲大願。救度之力哉。 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我下。次轉示遵報。前半。轉度示出也。前聞名後。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則三界一切俱生思惑。前後六品微細煩惱。無不斷除。偈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故轉示云。度出生死。後半。遵教報恩也。前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又佛說云。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故結囑云。依教名報。 △庚四。結害囑護三。辛初。示因交互。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先所現十境。謂善巧。經歷。契合。辯析。冥感。靜謐。宿命。神力。深空。永歲也。 皆下。次能發十心。謂圓明。遊蕩。綿脗。根本。懸應。深入。知見。神通。入滅。長壽也。交互者。謂圓定發明心。與想陰妄想。交攻勝負也。現事者。即十天魔遣十怪鬼。附邪人體。現十妖魅事也。 △辛二。迷則成害。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初四句被迷。不忖者。行識未破也。因指自己心愛貪求。緣指邪師現諸魔境。不識者。如一眾傾心。聽者信敬。後三句成害。登聖者。正脈云。謂其不惟惑魔為聖。兼亦自任聖流也。餘詳如前。 △辛三。囑令保護。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 先勸勉遵命傳法。如來語者。指上始終。中間。深勸。結囑四章語也。斯義者。破想陰魔。十種心境發現事也。阿難結集流通。普令法界聞經。即此秉佛傳宣之意。 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無下。次誠策護魔成道。略明六法。一永固正念。自己不起十種愛心貪求。魔無便矣。二覺悟無惑。內自十心十境。外現十魔十事。盡覺不迷。魔亦無便。三善識訶責。審察所現十種事相。即能善識十魔鬼中。屬何鬼魔。舉名訶之。脫網無害。四止觀破除。謂在耳門奢摩他中。毘婆舍那。停住一真法界。真如藏心之中。雖見魔境。不喜不瞋。不取不捨。寂然不動。魔相自滅。照見五蘊諸法悉如幻化。空無生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魔鬼並蠲除矣。五佛咒加持。後云。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持我佛頂心咒。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此實廣大靈感。保護無誤法也。六增進修行。五陰想破。魔必消殞。因行未滿。覺果難圓。今則不論定境。唯自加功用行。菩提智滿。涅槃理證。未得謂得。半途而廢。道自不成。又誰為之歸咎哉。南嶽思大師云。此不淨身。無明根本。不淨觀法。能破身見。男女憎愛。皆歸空寂。是名破煩惱魔。觀三受法。一切皆苦。捨之不著。樂為苦因。亦捨不受。捨此苦樂。既無苦樂。亦無可捨。捨空無得。如是觀破陰入界魔。觀心無常。生滅不住。又觀察心。本從何生。心無生滅。即無死魔。觀一切法。善惡無記。皆如虛空。不可選擇。於諸法中。心竟不動。亦無住相。得不動三昧。即無天子魔。大集經云。知苦。壞陰魔。斷集。離煩惱魔。證滅。壞死魔。修道。離天子魔。法華云。如來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佛於四眾為說諸法。賜與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令皆歡喜。既知眾生得大力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今此楞嚴。稱為灌頂。眾經中上。名妙蓮華。汝等依教宣示。眾生轉魔成佛道也。必矣。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九下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十上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州仁和武林東表樂善子 徐汶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己四。行陰魔相三。庚初。具示始終二。辛初。始初未破區宇二。壬初。躡前想陰盡相。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 先標牒盡相。善男。破想行人也。三摩。耳門聞思修也。想盡。透過中間十種也。一始終不起愛求。二魔來便能覺知。 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 是人下。次釋明心妙。二。初約心自體明妙。夢想者。晝想夜夢。皆獨頭意識為主。後云。寤即想心。寐為諸夢。正脈曰。夢乃寐中之想。想乃寤中之夢。今既遠離顛倒夢想。故寤寐恒一也。列子曰。夢有六候。一曰正夢。平居自夢也。二曰蘁夢。驚愕而夢也。三曰思夢。因思念而夢也。四曰寤夢。覺時道之而夢也。五曰喜夢。因喜悅而夢也。六曰懼夢。因恐怖而夢也。神遇為夢。形接為事。故夜夢晝想。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夢自消。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幾虛語哉。覺句。法。謂本覺妙明心中。虛無窒礙。靜無喧雜也。猶句。喻。正如晴明太虛。迥無雲翳者也。麤眾塵影。即法塵相。全依想陰為體。想盡。法塵亦亡。故云無也。 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 觀下。二約心照境明妙。初二句法。緣念曰觀。雖有根識。緣諸境界。而不想像。繫念在意。何者。根以藏心圓照。識以察智妙觀。煩惱想空。法塵境滅。上則獨影先虛。此又性境亦虛也。如下。喻。如鏡光明。照諸物像。毫無取捨。去留踪跡。今以心無想故。能想既亡。所想不立。觀山河時。如鏡現影。來則無罣礙也。不觀大地時。如鏡離境已後。還空無留滯也。虛句。鏡有四義。虛者。能含萬象。受者。物來不拒。照者。隨物顯形。應者。無所取捨。以喻心之觸境。但是虛受照應而已。正明心境皆虛融也。 了罔陳習。惟一精真。 了下。後結顯純真。了。竟也。罔。無也。舊存宿積曰陳。習者。謂受之見惑。想之思惑。二習氣也。受以虛明為本。想以取像為義。智論。眠有二種。一者眠而夢。二者眠而不夢。若阿羅漢。有眠無夢。今受想盡。即六根淨。前云。浮想銷除。覺明鏡心如去塵垢。故云陳習。了不可得也。惟一真者。謂純一虛靜覺明心體。如大圓鏡。光明鑑物。虛受照應。來去無跡也。 △壬二。狀示行陰區宇。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 先正明。生滅。指分段生死。根元。即行陰也。遷流造作為行相故。下云。唯滅與生是行邊際。先由麤重在前。故此幽隱不現。今浮想銷除。動念既盡。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幽隱行陰自然而現。故曰披露。十方者。三界內之上下方隅也。十二者。即前十二類生。該盡世間。下至地獄。上極色頂。所謂四空。不出行苦。殫。盡也。行是善惡業緣。能招苦樂生死報故。眾生生死畢盡見者。莫不皆從行所出也。故曰殫類。圓覺云。由於欲境。起諸違順。造種種業。下生獄鬼。捨惡樂善。復現人天。棄樂樂捨。上升色空。 各命。別相也。由緒。識陰也。同分。總相也。生基。行陰也。細粗深淺。二陰殊別。眾生別種在識陰中。此即本識業報種子。是彼類生。脩因趣果。各別性命。因由頭緒。雖然未通。而十二類總相。同分生基。俱由行起。則此行陰為同生基。已見其肇也。 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 猶下。喻也。野馬者。乃田間游氣。春晴伏地可見。狀如水而光如焰。渴鹿認以為水。而實非水。即陽燄也。沈存中曰。莊子云。野馬也。塵埃也。乃是兩物。野馬乃田間游氣耳。遠望如群羊。又如水波。佛經謂如熱時。野馬陽燄即此物也。崔云。天地間氣。如野馬馳也。司馬彪云。春月澤中游氣也。有以野馬釋浮埃者。誤矣。喻行陰生滅不停。運化密移意。熠者。光明熌爍。乍明乍晦。流燄不定貌。詩云熠耀宵行。螢火也。即熠熠元性。光燄隱微義。清擾者。謂幽清擾動。微細遷流義。門簨曰樞。門臼曰穴。又樞。門軸也。穴。停軸之處也。此皆開閉動靜所要。喻由行陰。根塵妄有生滅也。浮根塵者。即浮根四塵。謂肉身也。六根緣六塵。故業運遷流。此之根塵生滅。皆行陰為樞機也。 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此下。次結示。想如大浪。行如細波。識如無波流水。覺明性如湛然不動之水。故行陰為分段根元。識陰為變易根元。前後較量。本末歷然。今此想盡行現。正在行陰未盡中也。 △辛二。終破顯露妄源。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 初盡行陰。清擾熠熠。不停之性。而稱元者。明其行陰為生滅之根元體性也。旋復曰入。又消歸也。波浪停息曰澄。元澄。指識陰。下云。精明湛不搖處。楞伽云。藏識海常住。性入元澄者。謂細浪遷流行性之水。收歸於無波恬靜元澄之識海也。元習者。即行陰種子。有指為藏識習種者。非也。以行是眾生遷流業性。若此生滅根元習氣。澄令不動。歸一藏識。猶澄水也。今云一澄元習者。謂永絕行陰業性種習。更不生起也。如下。喻也。合轍云。將此行陰細流元習之性。反入識陰無波元澄之體。此即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此即行陰已盡之相。亦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時也。合轍又云。想陰盡時。而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也。聞思脩中。此到空所空滅。圓十信位。上七信矣。 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是人下。次超眾生濁。前云。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名眾生濁。眾生攬生滅為體。行陰為生滅根元。行元既盡。生濁亦超。 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觀下。後出想源。諸行念念不停。化理運運密移。日夜相代。曾無覺悟。名幽隱也。幽清之擾。細隱難知故。正脈曰。前五陰。約迷位。故取其粗。行如瀑流。此約脩位。故取其細。喻同野馬。況前三陰已空。所餘行陰。最為深細也。 △庚二。中間十計。此但自緣定中所見。而生種種邪計。非有外境魔事之擾。改境言計也。分十。辛初。二種無因三。壬初。標由示墜。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 初結前想盡。當知者。警策省覺也。正知者。前受陰破。已得正受。不遭邪慮。今想陰盡。見思惑斷。意識麤念已除。知根不雜亂思。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猶如普賢。起深信解現前知見。亦如法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也。奢摩。藏心止觀也。善男者。一想盡行現故。二天魔無惱故。三登三五信故。不動曰凝。前後心絕愛求也。不迷曰明。魔來惱擾無惑也。正者。始終中無曲相。內外頭尾不倒也。上云。覺明虛靜。唯一精真。故云凝明正心。十類者。謂怪。魃。魅。蠱。魘。厲。大力神。精。靈。天。皆先以十種自在天魔等而為其主也。夢想銷滅。寤寐恒一。外魔叵測。安能惱亂。故云天魔不便。 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 方下。二起後行陰。二。初根露。方。始也。精研者。加功用行。將破其行陰也。生類本者。窮究十二類生之根本也。生元。即行陰。顯現曰露。本類生元者。謂於類生根本中。行陰生滅根元。從此披露也。 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觀下。二計墜。觀者。耳門金剛觀察。奢摩微密照也。彼指行陰。下六字明相。隱密難見曰幽。為浮根穴。熠如野馬故。深微輕細曰清。虛受照應。非是麤重故。諸行生滅曰擾。前後念念剎那不住故。業運遷流曰動。變化密移。為群動首故。類生根本曰元。十二眾生同具分段故。本末徧滿曰圓。一倫生死首尾圓照故。 下九並云常者。始終恒轉曰常。同分生基相續不斷故。圓元牒上行相而言。與下圓常義別。此重圓字。橫徧義也。下重常字。豎窮義也。餘重元字。雙通義也。詳文思之。然雖觀照行陰生元。實未曾淨藏識種習。未圓未徧。早計徧圓。未了元因。豈盡本因。徧計既起。墜入無因。二無因論乃是先世外道脩心邪解所立。違理背正之惡見耳。今行現之解。適與其同。故佛斷云。墜彼論中。如後車蹈前車之覆。同墮一坑壍也。前想陰盡。天魔無奈。今惟自心邪解作孽。又落於心魔網矣。 △壬二。分條詳釋二。癸初。本無因。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祇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 先據己見量。初二句。標定。本有二義。一始初名本。二往業曰本。本無因者。約觀過去。不得遠因也。何故句。徵究也。是人下。釋明。生機。指行陰。顯露曰破。謂類生生滅根元從此全露。非謂行陰盡也。今纔想盡行現。將破猶未破故。故此全破訓全露也。眼根。見也。四卷單性。此中兼脩。聞思脩故。發通明故。八百功德者。漏未盡故。行識覆故。若破識盡。六根互用。沙性德顯。豈止八百。千二百也。 八萬劫者。一約業行說。惡極阿鼻。劫經八萬。善極非想。歲亦八萬。二約類生言。妄想亦止八萬四千。三約脩行論。外道四空定終。行人破想存行。所見前後。只得八萬量故。所有三句。約時劫。止八萬也。祇見二句。約處所。亦八萬也。冥無觀者。謂圓定發明。宿命通力。乘眼功德。止見八萬內事。八萬劫外杳冥無所見也。 業流。因也。死生。果也。輪迴。苦報所在也。智論。佛在衹桓。舍利弗從佛經行。是時有鷹逐鴿。飛來佛邊。佛語舍利。觀鴿宿世因緣。舍利入宿命智三昧。觀鴿一二三世。至八萬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復能見。佛又令觀來世。何時脫此鴿身。舍利又入願智三昧。觀鴿一二三世。至八萬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後。亦不能知。白佛。此鴿何時當脫。佛言。復過恒河沙等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前云。那律見三千界。菩薩見百千界。諸佛矚微塵國。則菩薩觀塵沙劫土。而如來洞徹無盡十不可說劫國。舍利出界羅漢尚爾。況今行人。止破三陰。未超三界。見量安能出八萬乎。諸解盡默。故此特表。 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 便作下。二謬成邪計。以不見過去八萬劫前。生因本處。而起無因斷見計解。便謂類生自八萬劫後已來。無因自有。無因者。無常斷見也。自有者。自然而有也。此由不知己之見量有限。遂生妄計前際無因也。 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由此下。三失真墮外。計度。自心徧計執也計本無因。故非正知。不了業元。故非徧知。由其圓元起計。故云亡佛知見。性顛倒矣。雖觀行陰圓徧生元。而又未窮業道本因。便墮一類無因外道。拘舍離等。昧為冥諦。是也。惑含三意。一已墮邪覺。終迷正覺。二執本無因。昧本覺性。三疑現際行。瞢分覺性。此曰計。亡。墮。惑。即成自心四種魔羅網矣。 △癸二。末無因。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 初據己見量。三。先標定。末亦二義。一終後名末。二當果曰末。末無因者。約觀未來。無後因果也。何句。次徵詰。是下。後釋通。生者。同分生基也。根者。行陰根本也。謂此行人。八萬劫內。十二類生同分基上。既見總從行陰根來。本無異因。故此向後。一切常定。亦無異因。由是推之。知人生人。人同分故。悟鳥生鳥。鳥同分故。又復人止生人。無有異因生鳥。鳥止生鳥。亦無異因生人。烏黑鵠白。天豎畜橫。例爾可思。 無改移者。追詳過去。逆料未來。八萬劫後。黑白不變者也。此由未見識陰。不能別通各命由緒。但是總相見於多分眾生長時不變。起斯計耳。資中云。一劫常定。本無異因。故人生人。鳥還生鳥。此皆不知新造異業。感異類生。故執無因。釋曰。此但知總報。不知別報。但知定業。不知不定業也。故破示。◎長水云。見八萬劫。過此不見。亦是行陰勢力盡處。不知識陰生因種子。無明所熏。感果差別。以不知故。便執無因。釋曰。此明但見行陰。未見識陰。故破示。◎吳興曰。善惡業緣。唯識變造。是人八萬劫外尚不見行。何況於識。故從此來。起無因計。又云。無改移者。此見一分人畜之類。有經長時。業果未轉。故起斯計。如舍利觀鴿。今行陰中既見此相。乃執一切自然而然。此即不知類生各命由緒也。釋曰。前破昧行昏識。後復破昧總昏別。故為雙通。 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今下。二謬成邪計。上全詳推過去。此方例定未來。人畜報定。本既無異因。今於此形。盡未來際。類生報定。末亦無異因。理應爾也。故云亦復如是。而我下。以凡例聖。以人例我。以因例果。以本例末。而我八萬劫前。元不見從菩提性起。云何八萬劫後。更有成菩提事。本不見道。末終無果也。本字。合是末字。當知下。以此例彼。以人例物。從今至後。八萬劫盡。一切物象終成斷滅。本末全無因果者也。 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由下。三失真墮外。計末無因。故非正知。不達報果。故非徧知。末伽黎等。死後斷滅。一類外道邪計是也。惑亦二意。一迷圓覺性。二昧無覺果。 △壬三。結成外論。 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是則者。指上行陰未破中間。所起始初邪計也。第一者。十中頭首也。無因者。有二。一觀見前際八萬劫首。本無因也。不能窮極過去無始。故墮外道斷滅邪論。二觀見八萬劫尾。末無因也。不能推盡未來無終。故墮外道無常倒論。不悟業元。妄生異計。坐守此行。更不前進。必落邪道。失如來種也。於諸見中。邪見所攝。於論師中第十口力論師。無因見論等。如瑜伽。唯識。清涼等說。此開計墮有十。一不窮行陰首尾。二不明識陰種習。三唯知同分總相。四未通各命別相。如上諸解。五但依見量劫處。前後八萬定也。六不了唯心業報。人畜新舊感也。業報長短定不定等。定如非想阿鼻。劫壽八萬。不定如人。禪戒生天。惡逆鬼獄。七妄生無因邪計。八迷昧菩提覺性。問。經云。覺明虛靜。唯一精真。凝明正心。是得正知。何云迷昧。答。一者。由此計度。亡正徧知。邪計本末無因。亡正知也。前後觀止八萬。亡徧知也。覺性迷矣。二者。人天二乘。唯意識。相宗大乘。通八識。性宗一乘。如來藏妙覺心。今此行人。受想見思粗惑雖斷。行識種習細惑猶存。始覺分證。本覺究竟未圓。經云。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覺性昧矣。九脩行中途初步。得少為定。未滿證也。十隨自意識見論。七八識中細微心見。邪魔論也。◎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鵠白烏玄。皆了元由。豈同無因外道。鵠自然白。非洗成也。烏自然黑。非染就也。乃至棘刺自纖。松栢自直等。起無因見。立自然論也。反上十種。即破行陰。否則墮落外道矣。 △辛二。四種徧常三。壬初。標由示墜。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徧常論。 先結前想盡。窮下。次起後行觀。於下。後定中起計。長水曰。行陰生滅。相續不斷。故名常。所計四種。徧一切法。故名圓。溫陵曰。生滅之元。徧圓於此。遂執為常。起徧常論。故名圓常。亦名徧常。如說曰。前計無因為因。故曰圓元起執。此計無常為常。故曰圓常起論。合轍曰。此單計遷流不住。而起徧常見論也。 四徧常者。正脈曰。四皆不離行陰起計。而前三兼窮他法。以法狹廣。分劫少多。第四單計行陰為常。則無所兼。亦無劫量。此其別也。清涼疏云。四徧常者。我及世間一切皆常。但有隱顯。瑜伽云。依下中上靜慮。起宿念住。隨念而生四徧常論也。 △壬二。分條詳釋四。癸初。心境計常。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 先窮心境性。窮者。定中觀照。為能窮。心境二法。為所窮。心境者。是人想破行現。乘此心開。遂研能開內心之心。所現外行之境。而細窮究二性本元。從何而起。窮行不遠。但見二萬劫前。無因自有。由所窮二法粗略而狹。故其見量止此而已。文句云。外道無因。不出二見。一則從無想來。自謂本無今有。二則捷疾觀察。妄謂無因而有。今之行人。本為脩正徧知。趣菩提果。但由妄起計度。誤墜無因中也。 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脩下。二徧計為常。脩習者。依此心境二法無因之處。窮鞠以脩習也。能知者。意根知也。二萬劫者。但窮二處法。故見量有限。十方下。生滅行陰也。二萬劫外。故冥無見。二萬劫內。親見類生業流灣環。三道展轉。生死輪迴。相續不斷。計為常者。謂計眾生。二萬劫中無因而有。生滅恒轉。然不計劫外無因為斷滅。唯計劫內相續為徧常。所以異乎前計也。後三準之。有解。行陰無始以來。相續恒轉。有似常住。評曰。無始。訓非。經明止知二萬劫故。 問。前三約法。分劫少多。別有義否。答。一對法配數。二依瑜伽論下中上定。初屬下。次中。後上。減增可知。三觀行陰生元。淺深狹廣。分量別故。四準四空天。唯有四陰。無業果色。壽劫二萬之八。今此雖非空定。而觀行識大同。意識麤浮。想念雖除。窮行七八。識性不失。此同空處。故止二萬。三窮八識。故增八萬。餘二例思。 △癸二。四大計常。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 初窮四大性。行為浮根塵樞。故乘心開而究四大種性。本元常住。 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恆。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脩下。二起計為常。依此脩習。較前雖廣。比後則狹。知見心量。四萬分限。劫內類生。雖有生滅。四大體性咸皆常恒。此同識天四萬劫量也。計為常者。由其業體恒轉。四大性常。故起四大徧常計也。 △癸三。八識計常。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恆故。 先窮八識性。根有四義。一正脈。根是識字。譯者差誤。二資中。舉所依根。顯能依識。三受想陰破。六識云亡。故不舉識而標根也。四行為根塵樞穴。舉根攝識故也。末那。七識也。恒審思量故。執受。八識也。執持根器種故。八識名心。集諸種故。七識名意。等無間故。前六名識。了別境故。本元。行陰也。性通行陰八識二性。謂由行人見同生基。內依八識。業流灣環。乘此心開。窮六根識及七八識。於此三處。凡有微細生滅。並是十二類生行業。為本元由。見其不斷。乃是性常。 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脩下。次起計為常。依此心意識法。業流本元由處。窮究脩習。見量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死此生彼。八識業行。性本常住。此同非非想處天八萬劫量也。窮性計為常者。一者。六八二識。皆依第七識而為生滅根元。故即計此生滅根元。以為常住。曾不失性。二者。有為八識。剎那生滅。皆依行陰相續恒轉。八萬劫來。窮不失性。以不失故。計以為常。吳興云。楞伽謂阿黎耶識。除佛及入地菩薩。諸餘二乘外道脩行者。皆不能知。觀今行陰未盡。豈能於此計常。空印評曰。楞嚴說八識。乃地上轉滅有漏。洞見其源。今雖觀識。依之妄計。正是所迷。不應以彼例此。正脈亦曰。舊註疑此行陰未開。豈能窮徹八識。不知八識但是此宗楞嚴行人。乘開心後。所用進脩法門。徹固未徹。窮乃許窮。例如二乘窮四諦法。但盡生滅。豈能徹至無作底乎。 △癸四。想盡計常。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 先窮想行性。想元者。想陰本元性也。生理者。行陰生機理性也。流止運轉者。謂行遷。停息。移動。變易。即生住異滅四相也。盡想理無。含有二義。一夢想銷滅。故曰盡。寤寐恒一。故曰無。二了罔陳習。故曰盡。唯一精真。故曰無。 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生滅下。次計度為常。一觀彼想陰。粗重浮動。生滅想念。今已永滅。觀此行陰。幽清圓常。不生滅理。現成自然。二三界思想。如去塵垢。故永滅一倫生理。首尾圓照。故自成。三前塵相想。來過無跡。故云滅。熠熠行性。性入元澄。故云成。因心計常者。前三。計行陰生滅不斷為常。此一。計行陰生滅細想中。元具不生滅性。自然現成。不假脩證。此理體中。更無四相遷流。窮覽萬化。性之始終是常。勝前三也。此猶未見八識精了湛不搖中真常流注。而於七識思量行陰細流之處。謂之止水。妄計生理。自然而成。更無生滅。豈知諸行無常。業終敗壞。故妄執常非真常也。 然不分劫量者。以此通淺通深。淺比第一。如補遺云。此指行陰細相為生理。以生滅微細。不見動靜相故。吳興云。即於生滅。計不生滅。如見虛空。謂之常住。斯亦妄認行陰為理耳。深如第三。如今解六義。以窮性理。例彼後二空天。六萬八萬劫量未可定也。故不剖分。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常。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初謬計失真。由此者。指上四種妄計為真常也。偏計常邊。失於中道。故非正知。八萬劫外。行元罔測。故非徧知。於諸見中。常邊一見。故落外道。非徧圓而計徧圓。非真常而計真常。故墮邪覺而失正覺。號性顛倒。故云惑也。 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是則下。二結示墮外。唯識論。第二邊執見中。前際四徧常論。具如瑜伽。清涼疏明。 △辛三。四常無常三。壬初。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又下。結前。窮下。生後。於下。起計。自即己身己陰。他即眾生國土。四見常無常者。初則計自為常。他為無常。二則單計他常無常。三則單計自常無常。四則雙計自他皆有常無常也。而云顛倒計度者。初二無因。是觀劫外斷處而計無常。次四徧常。是觀劫內續處而計徧常。各皆單計而已。此乃雙計常與無常。合轍云。平等性中。本無自他而妄計自他。中道了義。本無偏執而妄執兩邊。非倒見而何。 △壬二。分條詳釋四。癸初。雙約自他。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徧十方界。 觀下。舉其觀行也。長水曰。此人脩定。既未證真。有漏觀中。觀妙明心。徧十方界。假想而見。不知無明妄識變影似真。妄執此為真心。徧滿十方界也。 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徧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 湛下。明其起計。神我者。二十五諦中末後一主諦也。從初生冥。從冥生覺。從覺生我心。五塵。五大。十一根。乃至神我。冥諦為能生。中間二十三諦為所生。又前二十四諦為能依。神我為所依。謂一切法皆是我所。悉以神我為其主故。此即數論師計。第二十四名為心平等根。彼論云。分別為心相。肉團心為體。二十五神我者。神我有知。能思慮故。我以思為性。受用大等二十三法。上敘外論。下消今文。 今於行人。觀此行陰熠熠元性。幽清圓常。見諸十方十二眾生同此生基。前二卷云。所說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婆毘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有何差別。故此妄計。行陰心性湛然披露。真為究竟神我。徧滿十方。凝明不動。世間一切十二類生。在於神我心中。自生自死。相續不斷。 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則我下。立其兩分。當知我心。無生滅者。計我是常。由我心行能生他故。眾心於我心中。生滅不停者。即計他是無常。由他從我心行生故。此約自他雙計常無常也。 △癸二。約他國土。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徧觀十方恆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此則不觀自心。單觀國土他法。十方沙土者。大千界內。百億部洲。大小中國。如塵沙之數量也。三禪以下。三災所壞。計為無常。四禪以上。災不能及。計名為常。又是行人自下升高。三禪災壞無常。為他生死處也。四禪離災是常。為是涅槃處也。此捨內心。而取外境計常無常。亦可自他雙通剖論。前二卷云。眾生由二顛倒見妄。一別業妄見。二同分妄見。如兩國人。一國同感惡緣。覩不祥境。一國不見不聞。法華云。眾生見劫盡。佛見土安隱。則此計究竟常。無常種性。皆徧計執。非實義也。 △癸三。約自身心。 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 先觀身心有別。別者。一上文總觀外器。今此別觀內根。二單自內根。身心各別以觀。先別觀我心。心能大小不定而無壞。行陰。是七識我執。七識思量為性相。故名曰我心。唯識論。外道計我相有三。一微細我。二廣大我。三大小不定我。精而不雜。細而非粗。微而非著。密而非顯。如微塵者。細小難見知也。此二句。即微細我心相也。流轉十方者。內而周身。方維上下。外而沙界。橫徧豎窮。即廣大我心相也。合此三句。即大小不定我心相也。性無改者。我心雖有三相。性體始終一定。不改變也。 能下。次別觀我身。身則分段局定而變壞。後云。化理不住。甲長髮生。氣銷容皺。念念不停。前云。我此無常變壞之身。念念遷謝。如火成灰。故我心行。能令蘊身。剎那生滅。不久停住也。 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其下。次起計分二分。其不改移。不生滅者。是我心性。能流出身。名為是常。分段蘊身。有生滅者。從我心性之所流出。名為無常。我之身心既爾。例他心身亦然。二三兩章。通約自他釋者。合前標云。自他起計。故作斯訓。補遺云。流轉是行相。性無改。是行體。幽溪云。行性是主。為能流。色身是所使。為所流。 △癸四。雙非自他。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 先別觀想行。望第三心中。別單行想二陰。望第一自他心身中。別單想行心也。此四。從廣之狹以計。而云非者。內含三意。一心無自他定界。單自一己。通他眾生。非屬我也。通他眾生。自己亦有。非屬彼也。二三際假有不定。受想。過去。識陰。未來。皆非己有。盡屬他矣。行雖現在。生滅不住。亦非我有。非屬自也。三自他亦非。成四句義。故作是科。問。既云雙非。何有自他。答。自他心上。計雙非故。 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 行下。次計常無常。上二句。牒行一陰。計常為常。現在遷流故。下三句。牒前三陰。計定無常。過去盡滅故。常流。約行相。常性。約行體。流轉細相。尚計為常。無改行性。況不常乎。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初謬計。此約自他。單雙具缺或殊。所計常與無常。同也。外道。如僧伽論師等。偏執兩邊失中。非正覺知性也。五陰本末未盡。非徧覺知性也。故云惑菩提覺知性耳。 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是下。二結成。文具應云。一分無常。一分常論。唯識。第二邊執見中所攝。清涼云。外道於諸邊執見中。有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四種論。智論云。諸法不應執常。常即無罪無福。無所傷殺。亦無施命。無縛無解。則無涅槃。若執無常。即是斷滅。亦無罪福。亦無增損功業。因緣果報亦失。故常無常二俱過故。不可妄計。 △辛四。四有無邊三。壬初。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初結前。窮下。二生後。於下。三起計。溫陵曰。分位有四。謂三際。見聞。彼我。生滅也。幽溪曰。四種分位。不外時處。一四約時分也。二三約處位也。雙合時處。成四分位。正脈曰。文具應云。四種無邊。四有邊論。釋中雖列有邊無邊。剋實但是於行陰中。邪計邊見而已。非真得於覺明精心。無邊理體。故標但云有邊。詳其立計。殆以有邊為有限際。非勝法也。無邊為無限際。乃是殊勝法也。 △壬二。分條詳釋四。癸初。約三際。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 先觀行。生元。行陰也。總相。流用。遷流功用。別相也。謂觀心行。現在遷流。浩渺無涯。相續不斷。過未心行。有斷時處。 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計下。次起計。計心業行。過去已去。未來未至。既心邊表。有盡時處。執為有邊。計現在心。八萬劫中業流灣環。恒續無間。邊表時處。窮無能盡。執名無邊。此以三際。論有無邊。是約一期。前後妄立。非於八萬劫外。無邊際劫之中。立論有無。所謂刻畫虛空。祇成戲論而已。 △癸二。約見聞。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 初觀也。行人見量。止八萬劫。中見十二類生。生滅不停。八萬劫外。前後寂靜。毫無聞見。 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無下。二計也。前後劫外時處。不聞見其邊表。無窮盡故。計為無邊。中間八萬劫處。已見眾生邊表。有分限故。計為有邊。此與前計相反。溫陵謂。回互倒計也。 又行陰雖同。能照。前心知。此眼觀。所照。前約自心性言。此約他眾生說。能所。緣行。心境。稍不同耳。 △癸三。約彼我。 三者。是人計我徧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此計彼我。為有邊無邊也。我謂神我。唯識因明皆云。數論執我是思。百法鈔云。神我有知。能思慮故。亦名我知。以前二十四諦。是我所知所見之境。合轍云。由是行人。計自神我。色來見色。聲來聽聲。無不徧知。自謂唯我一人得無邊性。徧知一切。 彼人現我知者。神我能為知。彼人為所知。又彼人為能現。我知為所現。故我徧知徧現。名得無邊之性。計為無邊。我曾不知彼之性者。彼一切人皆現在我知性之中。然我但見其人。不見其人有我徧知之性。何以故。彼若有能知性。則應現我知中。為我所知。以彼無能知性。曾不現我知中。曾不為我所知。我既不曾見知彼有能徧知性。名彼一切眾生不得無邊心性。但有邊性。計為有邊。豈了汝自不見。非彼人性有邊際也。故以我能為知。稱無邊。彼為所知。稱有邊。皆邪計妄執耳。 △癸四。約生滅。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窮行空者。想盡行露。今觀行中。研行如想。至空盡也。所見心路者。所見行陰心路也。心路籌度者。能度籌算心路也。眾生。我與類生也。一身隨一內根也。半生半滅者。始有而終空。先生而後死也。世界。十方三界也。一切。同一外器也。半有半無者。先增而後減。始成而終壞也。正報。存見有形。生半邊也。亡不見形。滅半邊也。依報。現具有相。有半邊也。亡缺無相。無半邊也。此亦據己識見。妄計二邊如此。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先計也。依四分位。而計有無二邊。外道。數論等。隨自情見。邪籌妄度。非正覺也。不知劫外。行陰無盡。非徧覺也。故云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是下。後結也。此亦邊邪見攝。佛菩提性本無邊際。邪師心外。妄分分位。故名外道。 △辛五。四種矯亂三。壬初。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初結前生後。於下。二起計墜論。知見者。一依禪觀中所知見也。二即行陰中思慮知見也。生計者。於知見中。狂解不決。起邪倒計。矯語亂答也。四種者。一八亦。二唯無。三唯是。四有無。由上計常無常。有邊無邊。故此復計。亦常亦無常。亦邊亦無邊。四種邪倒說也。不死矯亂者。資中引婆沙云。外道計天常住。名為不死。計不亂答。得生彼天。若實不知而輒答者。恐成矯亂故。有問時答言。祕密言辭。不應皆說。或不定答。佛法訶云。此真矯亂。故名不死矯亂虛論。真際節疏云。外道計無想天為不死天。二卷云。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是也。邪分別性。故名徧計。都無實議。故名虛論。 △壬二。分條詳釋四。癸初。八亦矯亂。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恆。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 先觀行起見。化元。指行陰。生滅根元從此披露。故此窮觀萬化始終性之元也。見下。列八。謂變恒。生滅。增減。有無也。以一行陰而計八種。即四句中雙亦。是也。遷流者。移動更改也。名為變相。相續者。連接無間也。名為恒相。就上前後遷流有邊處。名變。中間相續無邊處。名恒。然非隨緣不變旨也。 見所見處者。謂有能見所見百物萬象之處也。名為生相。不見見處者。謂無能見所見千變萬化之處也。名為滅相。此亦就上。八萬劫內見類生處。名生。八萬劫外不見眾生。名滅。然非果生因滅旨也。初前識身。因性相續。名色漸大。後云甲長髮生。名增益相。中後正報。體近死離。精力轉衰。下云氣銷容皺。名減損相。此亦就上。眾生身中生邊。名增。一切身中滅邊。名減。然非不增不減旨也。 盡空世界。天地山河。各各生處。名為有相。塵沙國土。大小三災。互互亡處。名為無相。此亦就上。十方世界一切有邊。名有。十方世界一切無邊。名無。然非有無俱遣旨也。理都觀者。以一行陰總觀也。心別見者。心見別生八義也。 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有求下。次人問矯答。自無一定正見。故逢人問。但以兩楹之說而混答之。故云亦生亦滅等。一切時中。亂其語意。令彼失句。有二。正脈曰。一謂答者既自矯亂。聞者自難憶持。故隨聞隨失。不得法義也。二謂言既兩持。是非不決。能令聞者不但新無得益。翻疑舊習見聞。一時變易。喪其所守也。答舉六義。攝生滅中。變恒即滅生故。 △癸二。惟無矯亂。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 此二三四。從前八句有無分出。二三單計。第四兩亦。有即是無。如冰即水。無不是有。如水非冰。四但三句。未見雙非。計猶麤耳。中分為二。先觀行。心者。行陰心也。互句。心境俱通。自他根器。行無不攝。互互無者。心則念念滅處。乃至現前念念不住。前際念念過去。後際念念未來。境則例知。根器諸法。彼此互無者也。涅槃經云。外道計答。猶如世間。有四種無。一者。未生名無。如泥無瓶。二者。滅已名無。如瓶破已。三者。異相互無。如牛馬互無。四者。畢竟名無。如龜毛兔角。今於四中。第三無也。心中。前後念念互無。法中。類生彼此互無。如牛性中無馬。馬性中無牛也。因無證者。謂心境中。已證得知互互無處之義理也。 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有下。次答問。有求法人。來問其義。唯答無字。除一無外。餘默不言。問。前以八亦答人。名矯。今單一無字答。何亦名矯。答。矯者。拗曲矯強之謂。如弓拗直為彎。矢則拗曲為直。今此拗不順理為矯。心無主正為亂。第一第四。言皆兩可。亂意為多。終非順理。亦兼於矯。第二第三。言唯一偏。矯意為多。終非主正。同歸於亂。何者。有也答無。無也答無。乃至生滅恒變增減。皆答為無。令人疑迷。是非莫決。故答唯一無字。亦名為矯亂也。下答一有字。矯亂例此知。 △癸三。惟有矯亂。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 三下。觀行也。各各有者。心則念念相處。乃至現前念念續起。前際念念常流。後際念念無盡。境則十二類生。十方世界各各出現。彼彼生成也。涅槃經明。外道計答。亦開四有。一未生前者。如波中濕性。二起已名有。如縷成延。三異相互有。如鏡珠互有明性。四畢竟名有。如馬耳牛角。今亦第三有句。如麟龍有胎因性。龜蛇有卵生性。地水有堅濕性。火風有煖動性。因有證者。心境一切法中。已得證知是有也。 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有人下。答問也。是有得意。一切皆有。理應答有而答是者。又見其滅。何敢答有。故但答是。防有失焉。設有千問。一是而已。除一是外。窮無辭也。顯揚論云。彼外道既如是。住邪思惟。徧布其心。妄於彼上善清淨天所。彼論列二天。一善清淨天。二不善清淨天。法數云。善淨天即梵天。梵天常居清淨故。亦云不死淨天。梵天不死。故不亂答問。計生此天。故稱我是不死無亂。由懷恐怖。而無記別唯答有是。勿我昧劣。為他所知。由是答是因緣。而自安隱。於如上釋。 △癸四。有無矯亂。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 先觀行。有無者。謂於行陰中。心生計有。心滅計無。境恒計有。境變計無也。俱見者。俱。亦也。謂於心境行中。見其亦有亦無一句又。亦有時即是亦無。亦無時即是亦有二句。故云有無俱見也。枝者。如木一本而分二枝。所見之境。恒變有無不定也。亂者。岐也。如路一道而分二岐。能見之心。生滅有無迷亂也。 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有下。次答問。上句雙亦也。下句兼雙非。亦有即是亦無。以有即是無。非專於有。非專於無也。文缺。應補云。亦無即是亦有。亦有之中。不是亦無。雙亦下兼雙非。例上思知。 若具文意。應開五句。一亦有亦無。二亦有即是亦無。亦無即是亦有。三亦有之中。不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四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不是亦有。亦無即是亦有。亦有不是亦無。五亦有不是亦無。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不是亦有。亦無即是亦有。 問。此與內教遮表何異。答。外計行陰。內約理性。豈得濫同。遮詮離一切相。如信論云。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等。表詮即一切法。如前經云。如來佛心。即心。即空。即七大。即五陰。即入處界。即諦緣度。以是俱即世出世法等。今此行人。在行陰中有無俱見。境枝心亂。毫無把捉。故凡答有答無。雙亦雙非。並屬徧計。亡正徧知。故結斥云。一切矯亂。無容窮詰。長水曰。若詰有即是無。又云。無中不是亦有。若詰無不是有。又云。亦有即是亦無。互相遮防。故難窮詰。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先計。虛無者。虛妄無實也。墮外者。楞伽云。智者當離一異。俱不俱見相。偈云。有及非有生。僧佉毘舍師。一切悉無記。自性不可得。惑性者。中無主正。非正覺性。心境矯亂。非圓覺性。以菩提道。彌滿清淨。中不容他。言思路絕。曰成實性故也。 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是下。次結。第五者。唯識論中第三邪見所攝。顛倒性者。矯亂答問。令自他性。俱成顛倒。邪見紛錯。兩楹不定故。徧計論者。執繩為蛇。屬徧計性。失圓成性。虛假非真實也。經論四種。與此少別。長阿含云。一者。沙門婆羅門等。作是見云。不知善惡。有報無報。如是問我。我不能答。有愧有畏。我當答言。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初見。二以他世有耶無耶。問我。亦作此答。三以何者為善。何者不善。問我。亦作此答。第四。愚冥暗鈍。若他有問。但云如是。俱隨他言印可。如有問云。蘊有幾種。我反請云。汝意謂幾。他即答言。我意謂五。我即印云。如是。或云。此事異不異等。顯揚論云。彼若行中。詰問於我。我若異記。或許實有。或撥非有。彼於記別。見我過失。清涼云。恐彼無知。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餘問我。不得定答。我若定答。恐彼見我無知。因即輕笑我。依彼天祕密。不應皆言說等。瑜伽破云。此矯亂論。是惡見攝。楞伽經云。世論婆羅門問佛云。一切作耶。非作耶。常耶。無常耶。生不生。我無我。此世他世。有記無記。一異。俱不俱等。佛言。皆汝世論。非我佛法。大慧。外道癡人墮於二邊。若常若斷。非黠慧者。受無因論。則起常見。邪因非性。則起斷見。偈云。有常及無常。所作無所作。此世他世等。斯皆是世論。一切世間論。外道虛妄說。我為弟子說。遠離諸世論。斷常二俱離。是人見自心。來者謂事生。去者事不現。明了知去來。妄想不復生。 問。受想既盡。見思已斷。云何至此起見惑耶。答。斯亦將破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是境。理實非如外道。橫起邊邪見也。又前破。是六識人我執上。起分別見。此是七識法我執上。徧計論見。前受想中是粗動惑。故云。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今行陰中是細靜惑。故云。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審佛結斥。前後輕重不同。於行陰中。無法我見。不惑菩提。得正徧知。成無上覺。由起計度。邊邪執見。墮諸外道。迷佛覺性。與前入輪墮獄。遠矣。故佛預示。毋令惑墮。不遭枝岐。速破行魔。楞伽亦云。八地菩薩。心意意識。妄想相滅。初地乃至七地。及聲聞緣覺。無善念正受。墮外道邪徑。同此義也。 △辛六。十六有相三。壬初。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又下。結前生後也。於下。起計墜論也。資中曰。無盡流者。即行陰也。由見生滅無盡。故計死後有相。現今見行陰遷流。卻執於我。身後而行流不斷。是我所有。以生例死。以今例後。由此起心。發顛倒論。死後亦有十六相也。行陰生元。流用不息故。 △壬二。詳釋行相二。癸初。正成本計。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含徧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 先分條例顯。約初色陰。具出四句。初句。色是我。上釋相。堅持護養曰固。四大形色曰身。謂固執色身是我本體也。下結名。色是我者。同外即色是我也。二句。我有色。亦上釋相。我為能含。土是所含。謂見我體圓徧。包含諸國土也。下結名。我有色者。同外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也。三句。色屬我。上釋相。彼指青黃等色。前緣者。目前所緣色也。輪轉運用曰迴復。隨我者。我為能依之主。色是所隨從也。下結名。色屬我者。同外離色有我也。既色屬我。色是我所。與我為二。非即我矣。四句。我在色。亦上釋相。謂我依前色行相中。業流灣環。相續不斷也。下結名。我在色者。同外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也。此即外道六十二見中四計。 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皆下。次總勒名數。以現在之生既有。推未來之死亦有。故云死後有相。色陰四句既爾。於後三陰四句亦然。故云如是。色受想行四陰循環。各有四句。共有一十六相。行陰未破。識不當情。故不言耳。   長水。問。前三陰盡。唯行識二陰。何得更執前三。又不言識。答。前之三陰。觀中雖破。但約觀法增勝。不被陰迷。善巧安忍。不生過患。豈可都無謂之破耶。今觀行陰。依正前三。遷流相續。故執三也。不言識者。行陰覆故。由是通前而隱後識也一。◎吳興。問。前三陰既破。何故與我復計四句耶。答。但破其計。不破其法。色等生滅。念念不停。即無盡流也。又此行陰粗細不同。如百論以識陰為初。想陰居次。受陰第三。三皆無記。未能成業。至於行陰。方起煩惱。造作諸業。則四陰中行陰最粗。今觀行中。已破受想。須知行陰粗相亦盡。唯細相在。故通前三陰。俱見遷流二。◎補遺云。應知五陰前後粗細。二義不同。若約造業論之。行陰方論造業。前三但是無記。所以行陰最粗。百論意也。二約分別論之。識陰但總相分別。行陰生滅遷流。分別最細。今取所破次第。行陰微細生滅。在後為細也三。◎幽溪曰。既破而又依之起計者。三陰之徧計雖忘。而依他之性未忘。現存色等。而生滅者依然。故依之以起四四十六相。外道十六知見蓋本乎此。此約行陰為我。色受想為緣。彼我互論也。而云我依行中相續者。正以色之生滅者為行也四。   今家評曰。上四師義。論高出眾。各有理致。今再推廣。以開來學。初師義者。識陰被覆。只可前三。分段纔露。豈得都無。二師義者。破計不破法。粗盡細猶在。此說誠然。但引百論。與今經違。三師同二師義。分別未清。四師依計固妙。亦混未揀。餘解無出。四義勝矣。   今詳釋曰。起信論云。一無明熏習。成就業識三細義。能受三乘變易生死故。二見愛熏習。成就事識六粗義。能受六道凡夫分段生死故。今此行人。將破行陰。分段方露。有漏業繫。識陰未開。變易全在。色受想陰粗相固盡。細相猶存。豈可都無。故依四陰而起執也。此推廣長水義。   信論云。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離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一人我見。依凡夫說。佛但為說人無我。以說未究竟故。二法我見。依二乘說。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佛為說五陰法自性不生。本來涅槃。法無我故。識論云。一我執。執蘊等法。有實主宰。二法執。執蘊等法。心外實有。迷二空理。堅執我法故。今此行人。分段纔露。人我執計。尚未盡全。況法我見。豈能空乎。◎又云。行陰粗盡細在者。圓覺經云。障有二。一事障。續諸生死。二理障。礙正知見。信論云。一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二所知礙。能障世間自然業者。唯識云。一煩惱障。謂執徧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根隨煩惱並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二所知障。謂執徧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二執障中。又各有二。一俱生。二分別。內各有三。一現行。粗中粗也。二種子。粗中細。細中粗也。三習氣。細中細也。今此行人。行陰未破。煩惱事障未除。況所知理障乎。見思粗現雖斷。而見思種細全未動。況習氣細細乎。◎楞伽云。善知二無我。二障二惱心。永離二生死。是名佛知覺。今既行識未破。二乘果況未得。二障全在。說甚粗細。以此性相經論比較。何將百論釋今性宗行陰文乎。況佛明說五陰妄想。何可識想受三無記。行起惑業。判粗細耶。此是推廣吳興義也。   起信論云。分別生滅相有二種。一者粗。與心相應。二者細。不與心相應。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細。細中之粗。三乘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又三細六粗相中。計名相。斷我執分別。執取相。斷我執俱生。此屬二乘除見愛煩惱也。依六識起。相續識斷法執分別。智識斷法執俱生。此是地前除塵沙煩惱也。依七識起。此四。六粗中後四粗也。現識。轉識。業識。此名三細。乃是登地菩薩諸佛。除無明煩惱與根本不覺也。依八識起。唯識論云。所知執障。七轉識內。隨其所應。或少或多。如煩惱說。謂法見。法痴。法慢。法愛也。今此行人。四果未證。見愛未盡。粗中之相猶存也。況細中粗乎。又行陰通六七識。六識見愛細相尚在。就七識內。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粗相煩惱亦在。況七識中。智續二相。所知細相法執障乎。此亦推廣補遺粗細分別說耳。然彼總別。細粗。分別。未知出何經論。而識陰於六七八識中。未知指何識也。姑置存而不論。   唯識頌曰。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論釋曰。初句。能徧計識。六七二識心也。次句。所徧計境。依他起法也。後半。謂徧計所執。若我若法。自性非有。不可得也。又初句。即能分別虛妄之心。品類眾多。說為彼彼徧計。二句。即所徧計蘊處界等。後二句。謂若我若法自性。若別有無一異等。總名徧計執性。都無所有也。次頌曰。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論釋曰。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此即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徧計所執。二空所顯真如為性。今此行人。前三陰之徧計我執雖忘。法執猶在。況行陰於依他染分上。徧計執我執法。起四句乎。◎又唯識云。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粗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故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經云。二取為緣。有漏業因。續後有者。而生三有。無明習地為緣。無漏業因。有三乘聖。生三意身。隨意願成。名意成身。亦名變化身。無漏定力。轉變化故。今此行人。分段纔露。故於四陰。起十六相。此乃推廣幽溪意也。   四師論義亦為嘉美。若不彼此互相徵詰。佛經正旨云何得明。然各隱而未彰。故又廣為引釋。 △癸二。轉出二計。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由此。行陰既無盡流。造諸染業而有煩惱。行陰不可盡。則煩惱亦無盡。煩惱若爾。眾生生死等。一切染法皆然。由我行陰作諸淨業而有菩提。行陰不可盡。則菩提亦無盡。菩提既爾。諸佛涅槃等。一切淨法皆然。而云畢竟者。染則決定染。凡則畢竟凡。無有轉惡成善。超凡入聖之事也。淨則決定淨。聖則畢竟聖。無有轉清成濁。回佛為生之事也。現今若此。當來例然。 兩性者。煩惱為妄性。菩提為真性。盡未來際。真妄並行。各不相礙。性竟無改。此迷相宗唯識。轉染成淨。轉識成智。性宗唯心。轉邪歸正。轉生成佛。及藏性不變隨緣之旨。心外別計二法。故成外道邪計。問。權教明五性三聚。定不定說。與此何別。答。彼三聚者。有定不定。此唯二聚。總計二定。彼五性者。三乘定有性。闡提定無性。一分有無性不定。此唯兩性。而無不定。故彼此各別。又彼約人。此約行。彼依教乘聖言量。此依徧計身邊邪見論說。內外對較。何可混濫。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由下。計也。死後有者。謂計後際有相十六也。墮外者。唯識第二邊執見中攝也。惑性者。依身起計。心無正見。非正覺知。妄計死後有十六相。非徧覺知。以菩提性不礙真空。纖塵不立也。 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是下。結也。第六者。約此經序。識論見中一二所攝。何者。下云。立五陰中五陰各有四句。共成二十句相。第一身見分別起攝。又云死後有相。四陰四句。成十六相。第二邊見。後際有想分別起攝。通結五陰。正在前四。雖在前四。義唯行陰。隨心見行。倒計執性。故云心顛倒論。宗鏡云。有附佛法外道。即犢子部。讀舍利弗毘曇。自制別義。言我在四句外。第五不可說藏中。云何四句。外計色即是我。離色有我。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四陰亦如之。合二十身見。大論云。破二十身。成須陀洹。即此我也。犢子計我。異於六師。清涼引對法釋二十句。謂計色是我。我有色。色屬我。我在色。一蘊有四。五合二十。◎涅槃列四種見。彼疏釋云。我即神我。外道計識神為我。對於四陰。一異。大小。而起四計。當知死後有相。亦是計執神我也。◎又功德鈔。後計有想十六句者。一我有色。二我無色。三雙亦。四雙非。行相與此少別。依法華經。並斥為妄。偈云。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深著虛妄法。楞伽經中廣申破斥。 △辛七。八種無相三。壬初。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正脈曰。此與上計。敵體相翻。以故變有成無。上覩未滅行陰無盡。因計前三陰并萬法。皆當無盡。此覩已滅前三無相。因計行并萬法。皆當無相。現在既爾。死後亦然。故計後際八無相也。 △壬二。詳釋行相二。癸初。正成本計。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消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 先分條例顯。以上總標無相。故此別分釋也。四大曰色。六根曰形。因。依也。身因色有。色滅。形無依也。想是徧行心所。心因想繫。想心所滅。心王則無有繫結也。束縛曰繫。聯絡曰綴。受能領納前境。使心境連綴。由色居前。想心居後。而受居中。連綴身心。住持不斷。受心所滅。色不連內。心不綴外。故知受滅。則色心不連持矣。生理。行陰也。色受想三陰性既已銷散壞滅。縱十二類生有生生之理。而無受想發業潤生。則此行陰。雖有如無。同於木石。非情不異。亦歸銷散。此則以斷推斷也。 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 此下。次總勒名數。此質者。現陰色心也。不可得者。今在定中。現見四陰皆無相也。勘校。計度也。死後無者。現生無相。因決死後。豈有相耶。八無相者。現在因亡既四。未來果滅亦四。故云循環有八。正脈曰。前云初生即有滅。是知生尚無生。況復妄計死後有相。與此何別。答。前約即有而空。本自無生。前後一際。是佛正教。此約昔有今無。今滅後無。全是生滅顛倒邪計。何殊天壤隔哉。 △癸二。更成轉計。 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從此者。指上世間因果法也。涅槃因果。出世法也。世例出世。皆歸無相。故云皆空。一也。吳興曰。涅槃因果。依現陰脩。後陰而證。陰既叵得。脩證何有。故云涅槃因果皆空。二也。準上有相。煩惱菩提二畢竟有。例今無相。生死涅槃二畢竟無。斷生死為脩因。證涅槃為得果。正脈曰。上由前三。而推行陰同滅為無。此更轉計涅槃因果。諸法皆然同歸斷滅。生死。即涅槃因。涅槃。即生死果。且生死攝世間法。涅槃攝出世間法。一切死後皆無。故曰一切皆空。三也。長水曰。陰既因果皆無。涅槃因果亦滅。斯則有為無為。染淨諸法。因果俱無。故云究竟斷滅。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先計無。死後亦無相也。外道。毘羅胝等。執死後斷滅故。心外妄計陰無。非正覺知。現未皆執斷滅。非徧覺知。菩提性中不礙妙有。豈捨一法。故云惑性。 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是下。結成。第七外道者。識論第二邊見中攝。無相者。生前死後。共八無相也。餘義如上。 △辛八。八種俱非三。壬初。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此雙計有無俱非。亦與上二相翻也。行存者。行陰未滅。區宇宛在也。受想滅者。前三已滅。體相俱空也。雙計者。謂以存處計有。滅處計無也。自體者。謂行陰之現有自體。與前三陰各自已無體也。相破者。謂存者終無。雖有非有。故以行陰之有體。而破前三之無體非無也。滅者曾有。雖無不無故。又以前三之無體。破行陰之有體非有也。死後俱非者。以破無則成非無。破有則成非有。故曰非有非無。現生若是。死後例知。生死合論。故成八俱非相。 長水曰。先將已滅三陰。例現存行陰。得四箇非有偏句。又將行存一陰。例前已滅三陰。得四箇非無偏句。前後相望。每陰皆得非有非無。成四俱非。現在既爾。死後亦然。現在未來。共成八種。故云死後俱非。起倒計論也。 △壬二。詳釋行相二。癸初。正成本計。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 先分條例顯。先以前三已無。破行陰之現有。色受想中者。前三滅境中也。見有非有者。謂在色受想滅境中。見其過去曾有。現今非有。以前三例行陰。現今雖見行有。當來行亦同受想滅而非有矣。如暗夜中看潔白物。亦同黑暗而非白也。 次以行陰現有。破前三之已無。行遷流內者。行境擾動內也。觀無不無者。謂在行陰擾動境處。觀其當來終無。現今不無。以行陰例前三。現今雖見前三陰無。過去亦同行存而非無矣。如動水中看靜定影。亦同擾動而非靜也。此之互破。以成雙非。正是自體相破也。 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如是下。二總勒名數。上半標定八非。循環陰界者。歷四陰而徧計之也。八俱非者。現將四陰。循歷相例。一一皆見非有非無。推至死後。循歷四陰。一一亦見非有非無。遂成八俱非相數也。下半釋上所由。一緣者。隨取一陰為緣也。死後皆言有相無相。乃出雙非之因。所以成立上之現未雙非宗也。因有相。故非無。因無相。故非有。隨於一陰。計此二非。歷四陰而成八非也。 △癸二。更成轉計。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 諸行者。不但四陰有無俱非。乃至世出世間。善惡染淨。苦樂因果。聖凡依正。真妄色心。一切法行。莫不俱非。故云遷訛。移改曰遷。淆混曰訛。有無互破。存亡相奪也。心發通悟者。增廣邪知邪見。顛倒解性也。有無俱非者。前際之有。即今際之無。有而非有也。後際之無。即今際之有。無而非無也。故云俱非。有無不可得也。現生之實。即生前之虛。虛而非虛也。死後之虛。即現生之實。實而非實也。故云失措。虛實不定置也。無有確定措心之處。不得一是無錯見處。豈非徧計倒執者耶。吳興曰。標中雙計有無。死後俱非者。此有二義。一亦有亦無。二非有非無。下文。先雙亦。次雙非。色受下。計雙亦。又計下。計雙非。◎摸象記曰。此二節文。經始終言俱非。何得添入俱是。前色受節。以三陰對行陰。明言三陰有而非有。行陰無而非無。是第一箇俱非也。次又計節。推廣萬法。有而非有。無而非無。非無。則虛失其虛。非有。則實失其實。是第二箇俱非也。◎正脈亦破斥曰。舊註不達。釋開雙亦雙非。應成十六。何名八非耶。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先倒計。死後有無俱非八種相也。昏。暗。瞢。蔽。道。言也。後際者。謂死後盡未來際也。死來後際之事。杳冥昏漠。道有亦非。道無亦非。有無虛實。兩楹不定。故無所可道也。外道。迦羅鳩馱此云牛領等。惑性者。俱非一邊。無正覺知。昏瞢後際。無徧覺知。以菩提性離四句。絕百非也。 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是下。次結名。第八者。唯識第二邊執見攝。俱非者。死後四陰。有無俱非。成四種相。兼合生前四陰。有無俱非四相。具有八種。文中死攝其生相耳。五陰如前。 △辛九。七際斷滅三。壬初。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正脈曰。此之斷滅。雖似第七無相。而起計不同。彼由前三陰。此單由行陰。又彼推過去。以定死後。此觀未來念念成滅。故計處處而有斷滅。溫陵曰。見行陰念念滅處。名後後無。由是妄計。設生人天七處。後皆斷滅。故成邪論。楞伽云。外道有七無常。一作已而捨。名無常。二形處壞。名無常。三即色。是無常。四色轉變。名無常。五性無常。六性無性。無常。七一切法不生。無常。應知一切行法。非常非無常。不覺自心現量。外道無常想計。◎釋曰。彼約諸法。此約七際。義雖少別。七滅論同。故引彼以詳此。 △壬二。具顯行相。 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 先分條詳釋。此乃計行陰性。猶如無源之水。有流近而竭者。有流遠而竭者。今生人間。遠至有頂。近遠雖殊。後皆斷竭。身滅。即欲界人天。同界地故。欲盡。即初禪。欲染已盡故。苦盡。即二禪。極喜無憂念故。極樂。即三禪。三禪之樂極故。極捨。即四禪及無色。四禪捨覺觀。無色捨色礙故。三界身行壽數。長短延促固別。死後無不皆斷滅也。 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消滅。滅已無復。 如是下。次總勒名數。七際者。欲開人天為二。四洲。六欲也。色界開四。初二三四禪也。無色合一。即四空也。現前滅者。三陰已滅。行陰亦爾。七處皆現斷滅。死後必不復生。故云無復。現前。計因滅。無復。計果滅也。阿含亦云。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中起斷滅論。有七末見。或計我身。從因緣生。必歸磨滅一。或計我於欲天斷滅二。或計我於色天斷滅三。或計我於無色空處斷四。或計我於識處斷五。不用處斷六。非想處斷七。開合與今經少別。正脈曰。此方儒宗末流。惡聞輪轉。計亦似此。但許人間即滅。仍不許有餘六處也。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先計。後斷者。後陰全無也。外道。富蘭那等。執斷一邊。非正覺。七際後滅。非徧覺。迷菩提性。常住不斷。故云惑也。 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是下。次結。第九者。在唯識論第二邊執見攝。死後者。七際死後。皆斷滅也。清涼鈔云。七斷滅者。一執我有色。粗四大種所造為性。死後斷滅。見身死後。有而無故。二我欲界天。死後斷滅。三我色空處。乃至非想。死後斷滅。顯揚論破云。計身死已。斷滅無有。猶如瓦石。若一破已。不可還合。今問汝言。汝何所欲。為蘊斷滅。為我斷滅。若言蘊斷滅者。蘊體無常。因果展轉。生起不絕。而言斷滅。不應道理。若言我斷滅者。汝先所說。粗色四大所造之身。有病癰箭。欲纏諸天。色纏諸天。四空亦然。而言斷滅。不應道理等。 △辛十。五現涅槃三。壬初。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正脈曰。此與第五有相。甚大不同。彼計死後有相。此計現所生處。即為常住極果。後後有者。翻前行陰滅處起計。此於行陰生處起計。蓋見行陰念念相續。新新成有。以故。解其當有實果。必不斷滅歸無也。而曰現涅槃者。不待灰斷。即於現所生處。即是此果也。其數有五。如下別列。溫陵曰。見行滅而復生。名後後有。妄於五處計涅槃果。 △壬二。具顯行相。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 先分條詳釋。或者。不定之辭。顯非一人徧計五處。各隨所見。或計一處而已。欲界者。六欲諸天也。轉依者。轉生死。依涅槃也。佛以轉依為涅槃果。為正者。妄以六欲天上。計為真正涅槃境也。如仙家計。玉皇橫統三十三天。而為玄都上清之境。無生無死。不知此即六欲之帝釋也。圓明者。六欲天上境也。前云。澄瑩生光。超日月明。又欲天有二定。一欲界定。二未到定。此二定中心目圓明。依此圓明定境。而為安隱之處。所謂散則為邪。定則為正。轉彼六欲昏動。依斯二定圓明。長水曰。因脩觀行。發欲界定。於觀心中見圓明相。不捨欲界。為正轉依也。觀見愛慕者。謂得天眼。普觀天光清淨。皎潔圓明。迥離人間穢濁。便計此處。真現涅槃也。上半正計。下半出由。後四準知。 初禪無憂。二禪無苦。釋開為二。一引經證錯。前初禪云。一切苦惱所不能逼。準知初禪離苦受矣。二禪文云。一切憂懸所不能逼。準知二禪離憂受矣。今此初禪無憂。二禪無苦。譯人傳寫。倒文而誤。如正脈。合轍。二順文消義。長水曰。初禪無憂者。已離欲染。無復憂心。得輕安樂故。二禪無苦者。即是極喜故。直解曰。初禪。離下界苦粗障。欣此天中淨妙離。性無憂故。二禪。心無初禪覺觀苦故。如吳興等。今增說曰。前初禪云。清淨心中。諸漏不動。此天名為離生喜樂。欲愛寂靜。又此初禪離下欲惱。性上憂苦纔初無故。又二禪云。清淨心中。粗漏已伏。此天名為定生喜樂。色愛治伏。又此二禪外亂始息。心根憂苦究竟無故。此上二意俱通。任人去取解也。 三禪極悅隨者。前九卷云。此三禪天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此天名為離喜妙樂。故得身心輕安。寂滅樂極隨也。四禪苦樂不受者。前云。此四禪天。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此天名為捨念清淨。苦樂二心俱時頓捨。故云二亡。既無苦樂。安受輪迴。三災不及。離生滅性。故云不受生滅輪也。 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迷下。二總勒名數。合轍曰。迷有漏作無為。認生死為涅槃。見下界之不安。計五處為安隱。觀下界之穢濁。執五處為勝淨。非究竟為究竟。取五處皆極果。正脈曰。作無為解者。妄計為離繫自在之果。誤濫涅槃之真我也。五安隱者。稍離下界之不安。誤濫涅槃之真樂也。為淨依者。稍離下界之穢濁。誤濫涅槃之真淨也。結究竟者。稍離下界之短壽。誤濫涅槃之真常也。此乃總判五處皆然。若分五處而別判之。初於六欲。乍離人間之塵穢。而妄謂真淨。次於初禪二禪。乍離下界之憂苦。而妄謂真樂。又於三禪。乍得隨順自在。而妄謂真我。後於四禪。暫得三災劫不壞處。而妄謂真常不生滅也。此正於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中。而妄計常樂我淨。所謂前四顛倒耳。 又經教以梵王。無想。那含。別為三有者。為破外道。計梵天王為生萬物之主。計無想天。無心為涅槃故。計五那含天為真解脫故。計亦類此。 △壬三。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先徧計。五現者。計六欲四禪五處。為現在涅槃果也。外道者。迦毘羅等。惑性者。迷有漏天。非正覺。作佛涅槃。非徧覺。菩提涅槃。非世間法。迥出世間。深固幽遠。性不住相。不著空有故也。 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是下。次結成。第十者。唯識第三邪見中攝。塗灰外道。圍陀論師等。五現顛倒論者。瑜伽云。涅槃惟是無行所顯。絕諸戲論。自內所證故。施設為有。不應道理。亦復不應施設非有。勿當毀損。以此涅槃極難知故。最微細故。說名甚深。諸行煩惱。斷所顯故。說名廣大現。比教量。所不量故。說名無量。三義通顯。離四句。絕百非故也。清涼鈔云。五現涅槃者。一見現在受。若天若人諸五欲樂。便謂涅槃。二雖厭五欲。現住初禪以為涅槃。引在身中。名為得樂。見他現在住定亦爾。三厭尋伺故。現得第二禪定以為涅槃。四厭諸尋伺喜故。現住第三禪定以為涅槃。五厭喜樂。乃至出入息。現住第四禪定以為涅槃。待過去故。名為後際。又此計我現既有樂。後亦有樂。故後際攝。以現為先。而執後樂。總名現法。此不依我起見。故邪見攝。◎瑜伽論破云。若有外道見於諸天微妙五欲。嬉戲娛樂。隨意受用。是則名得現法涅槃。又有外道。見不離欲惡不善法。於初禪定至第四禪。得具足住。是亦名為現法涅槃。今應問言。汝何所欲。若妙五欲。嬉戲受樂。為離耶。未離耶。若已離者。於世欲樂。不應道裡。又汝初禪至住四禪。貪欲為離。為未離耶。若言離者。具足四禪。不應道裡。若未離者。一切欲在。計為涅槃究竟清淨。亦不應理。◎又楞伽經。外道妄計二十三種涅槃。佛破斥曰。外道涅槃。妄想都無。我涅槃者。覺知自心。不著外性。離於四句。見如實處。離心意識。名佛涅槃。 △庚三。結害囑護三。辛初。示因交互。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 先所現解性。溫陵曰。前云禪那現境。乃天魔候得其便。此云禪那狂解。乃心魔自起深孽。凡見道不真。多岐妄計。皆即狂解。是謂心魔。最宜深防。狂解有十。謂無因。徧常。常無常。邊無邊。矯亂。有相。無相。俱非。斷滅。現有也。 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 皆下。次能發行心。亦十。謂圓元。圓常。自他。分位。知見。無盡。先滅。行存。後無。後有也。交互者。謂觀行發心。與行陰妄想交攻互勝也。現斯悟者。發心顛倒。起徧計迷。墜入十種虛妄邪論。謂二無因論。四徧常論。四種常無常。四種邊無邊。四種不死矯亂。十六死後有相。八無相。八俱非。七際斷滅論。五現涅槃論也。正脈曰。悟者。邪解也。以迷為悟故。通論十種邪解。不出斷常空有。前五屬斷常。後五屬空有。第一斷見。第二常見。第三雙亦。四五皆廣雙亦耳。 問。何無雙非。答。斷常皆過。若云雙非。則為離過正見。非外道倒論也。第六執有。第七執空。第八雙非。 問。此何不為離過正見。答。空有不定。屬邪計過。偏俱非句。失正見過。且此雙非。蓋指後陰昏瞢。不定有無。非是雙遮之中道。故非正見。第九推廣畢竟斷空。第十推廣畢竟滯有。若更以空有攝入斷常。仍惟斷常二見而已。 △辛二。迷則成害。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 初被迷。眾生。類生總名。今觀行陰故。癡暗識陰曰頑。正悟難發也。惑亂行陰曰迷。邪解易生也。不忖者。不揣己之脩斷行住淺深。孰知行未破。而識猶存也。現前者。即前元常等十心。迷解者。即前無因等十解。謂於行陰中。生處計常計有。滅處計斷計無。又生滅間。雙計亦斷亦常。非有非無等。皆妄邪執。非真見解。故云逢此。迷為解也。 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自下。二成害。聖者。小乘無學四果。大乘實教初住。今則未破行陰。猶居有學。故正脈云。輒敢自專。判決立論。且僣稱聖位。成大妄語。故墮極重獄矣。 △辛三。囑令保護。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銷息邪見。 先囑作摧邪知識。語指上行陰中始終說也。斯義者。破行陰想。十種心解義也。孽者。說文云。禽獸虫蝗之怪。謂之孽。正脈曰。禍之萌也。猶曰。自作孽。不可活。故云自孽。心魔者。計度曰心。即起虛謬計度。迷惑妄想心也。謂依行陰。現轉心所。起粗徧計邪解。我法二執心也。又於行陰生滅中。發顛倒心。名曰心魔。下標結文。十門並云心顛倒論。是也。此合釋耳。開復二義。一者。行陰屬思心所。徧行心故。二者。行於七識。思量為其性相。我見我癡。我慢我愛故。由此二意。故曰心魔。   苕溪曰。色受想末。皆云天魔。今行後云心魔。下識後云見魔。心見不出見愛二惑。即煩惱魔也。至識陰文末云。問。前受陰盡。已超見濁。何至行識陰又發諸見耶。答。前約斷位得意生身者言之。今在伏位。於行識區宇中發也。此五陰文。若迷斷伏之義。雖有妙辯。其何以銷一。◎熏聞曰。心見二魔不出見愛二惑者。此約通論。不可將二惑分對兩陰。以行識二陰中。除定性二乘外。皆邪見故。既有見惑。任運有背上使。即愛惑也二。◎長水曰。想陰未盡。猶引外魔。今行陰露。但於所覺境界別生異見。執此為是。故云心魔三。◎文句云。今之六十二見。皆是自心所起魔孽。至後識云見魔。亦即心魔。謂依識陰。起於分別我法二執。故名見魔。須知聲聞緣覺亦是分別法執所攝也四。◎正脈曰。心魔自起者。謂天魔不至。自心禍生也。識陰見魔者。即顛倒分見也。至於二乘。界內見愛雖盡。而界外見愛仍存五。◎合轍曰。皆是自己心魔為孽。識云見魔。分別曰見。即至二乘。總屬分別見妄六。◎上六家解。前四心見互有。後二順文而消。都不出意。次云。心見不可分對。如何經分。先心後見耶。   今以八義。開消經旨。一約王所。受想行皆心所。識是心王。受想。見思煩惱雖盡。行識各有愛見猶存。行。思心所。故云心魔。識。見相分。故云見魔。◎二約動靜。行如瀑流。動也。念念不停。心生滅故。應屬心魔。識如急流。望是恬靜。識身不出見聞覺知。應屬見魔。◎三約具缺。行有四我。痴慢愛三。而見止一。經具說心。帶妄見耳。如云。心計生元。因心所度。發心顛倒。用心別見。段段結云。心顛倒論。故心魔也。識具六根。眼云。粘湛發見。意云。如幽室見。經具說見。帶邪心耳。如云。生勝解者。墮能所執。常非常。生無生。歸無歸。真非真等執。段段斥云。亡失知見。故見魔也。◎四約粗細。行。心所。粗也。使也。對受想名細。對後識名粗。行是煩惱業行心故。識。心王。細也。至也。識是微細分別見故。智度論云。因好醜心。發起貪瞋等心。相應不相應法。名行陰眾。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分別。無量無邊識見。名識陰眾。今先行次識。故前心魔。後見魔也。◎五約現種。行乃心之現行。前之受想。粗動煩惱固盡。此之行陰。幽隱妄想從心顯現。故曰心魔。識為見之種子。此行陰破盡後。而識陰罔象細想。見聞覺知中串習幾。悉皆開發。故曰見魔。◎六約分滿。行為心所之後殿。下云。唯滅與生。是行邊際。以此行陰。心心不住。下云。則汝諸行。念念不停。故心魔也。識是識見之初章。下云。湛入合湛。歸識邊際。又汝精明湛不搖處。於身不出見聞覺知。念念受熏。有何籌算。故見魔也。今分破行陰。故心魔露。後破滿識陰。見魔始現也。◎七約小大。小乘破六識。見思我執分別煩惱。然後證四果。離分段。大乘破七八識。塵沙法執分別煩惱。然後登十地。出變易。今此行人。六識行陰。我見我愛尚在。況法見法愛。以及七八二識中人我法我。心見魔乎。◎八約性相。俱舍小乘明六識。大乘相宗唯識明八識。性宗起信論。十一識。今經圓教。三乘定不定人。定性二乘。至此行識。心見魔孽。世間魔外。福盡墮矣。不定三乘。雙空二執。此二生死破心見魔。直超六位。圓滿菩提。入佛涅槃。非權乘轉識成智者比。豈如小教定性二乘。沉空滯寂。不回心耶。◎餘詳行陰。第一第五第六註文。 保護者。復令冥顯以加持也。銷見者。消滅行陰七識心中。我癡我見徧計執也。又無令二句。令未起者勿起。保持二句。是已起者令息也。 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教其下。次令作趣真導師。身謂無漏法身。心謂真如藏心。真義。謂迥出斷常空有。徧計妄見之外也。無上。謂菩提涅槃二佛果也。木旁出曰枝。路旁出曰岐。駢枝則害性。多岐則亡羊。不遭其枝。則得本矣。不遭其岐。則行正矣。能於藏心。一念不生。離即非離。是即非即。中中流入。覺道成矣。祈。求也。少足者。不墮於魔外。則流於二乘。二皆中途險阻。開覺毋迷惑也。究竟超越曰大。圓滿三覺曰覺。得法自在曰王。一邪不染曰清淨。標謂標榜。指謂指南。又覺王。天中天也。標指。如佛語。月輪。如佛性。因指看月。即語以了性。而升第一義天矣。觀經云。是心作佛。是也。 教其二句。勸也。於下四句。誡也。末二句。保任決勿誤也。翻上有五。一覺義翻頑迷。二絕魔翻不忖。三息見翻狂解。四祈足翻僣聖。五作佛翻墮獄。又絕心魔。令無妖孽。法要開十。一堅凝正心。二息生滅念。三離徧計性。四遣邊執見。五出顛倒論。六破微細想。七勿向枝岐。八直行中道。九不起分別。十進前滿足。否則不能破行。墜入邪魔論矣。 △己五。識陰魔相三。庚初。具示始終二。辛初。始初未破區宇二。壬初。躡前行陰盡相。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陰盡者。 先標人明盡。善者。破至第四。盡善美矣。三摩。觀破行眾也。盡者。一出十心魔狂解。二不墮邊邪見論。 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 諸下。次正釋行盡。二。先總釋類生行陰盡相。世間。四義。一有生滅。二可破壞。三各間隔。四性有漏。諸者。謂十二類眾生世間。同以行陰遷流為體性也。隱密故幽。離想故清。異生故擾。不住故動。同分生機者。同一分段生滅之樞機也。前云基。表生之根。此云機。表動之始。上三句躡前行陰。下一句釋明盡相。倏。忽。隳。壞。裂。破也。由前大定。堅凝正心。十種邊邪徧計不墮。用功精純。觀照透徹。故能於此類生樞機。忽然墮滅而裂開矣。 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沈下。次別釋行陰因果盡相。前三句釋因果。沈。深隱也。細。微渺也。網上大繩曰綱。衣領結處曰紐。十二類生。如網如衣。行陰貫通微細結要。如綱如紐。因也。業也。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數數取於諸趣而受生故。果也。報也。償答曰酬。幽潛曰深。脈者。血脈分流。筋脈連絡也。深脈。指行陰。酬業指果因。業繫後苦。若取有之緣生。由果開花也。報償前業。猶行之緣識。依花結果也。謂一切生死輪迴因果結前二句。或酬償宿報。或現作生業結酬業二字。皆以行陰結深脈二字。而為沈潛脈絡總相。如人身中一脈。連持全體。以喻行陰。為一切類生趣果酬業之深脈也。 末一句明盡相。感。因也。應。果也。此感業因。如形聲。彼應果報。如影響。曠遠曰懸。隔斷曰絕。謂行陰既盡。深脈已斷。故分段因亡果喪。不復受生。長水曰。綱紐是業因。伽羅是果報。業因亡。則孰為引果。果報息。則誰作能酬。因果既捐。則感應自絕。此正空所空滅。生滅既滅之境界也。正脈曰。此約一類聖性習種純熟者言之。餘不盡然。問。證同則事同。此何別取於聖性熟者。而餘又不然耶。答。按下佛言。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今言界內因果斷絕。顯是十執中。後二聲聞緣覺所能。於前魔外八種豈能及哉。 △壬二。狀示識陰區宇。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 先正明。二。初總明識陰分齊。涅槃天者。第一義寂滅真性天也。生死五陰。喻長夜五更。出離生死夜暗。名大明悟。時近不遠。故云將。當也。鷄後鳴者。溫陵曰。涅槃性天。為五陰所覆。昏如長夜。前三陰盡。如鷄初鳴。雖為曙兆。猶沉二陰。精色未分。此行陰盡。如鷄後鳴。惟餘一陰。故將大明悟也。但未能透明耳。以有一層識陰覆蔽故。東方精色者。清旦初暘色也。喻涅槃常德。良由凡小八倒。凡夫四倒者。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淨。二乘四倒者。常計無常。樂計無樂。我計無我。淨計不淨。今以耳門三真實觀。破八倒計。故涅槃天日四德。漸已顯現也。 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 六下。二別明行盡識現。又二。初行盡相。清淨不染曰虛。寂無擾動曰靜。疾驅曰馳。流放曰逸。內。根也。外。塵也。湛明者。化為一味湛明境也。入無入者。內不見有能入之根。外不見有所入之塵。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也。唯識論云。離二取相故。得真住唯識。前云。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溫陵曰。馳逸六根。汨擾內湛。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故行陰盡者。而性天將大明悟。六根無復馳逸。以虛靜故。內外湛明。無樞穴故。入無所入。 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 深下。二識現相。十二種類者。類生別相。前云。各命由緒。是也。受命元由者。指第八識。識息煖三。和合成命。受生之際。識陰來先也。行陰滅。則各命皆通。根塵銷。則業識始露。故曰深達。顯異前之總相見也。觀由者。六門開閉。行為樞穴。今既破無樞穴。已見各命受生由緒。故能觀其所由也。執元者。類生網目。行為綱紐。今既破無生機。復又看守識精源流。故能執其本元也。不召者。業報感應。行為深脈。今既破無酬業。況了去後來先八識主人。故不被諸類所召也。吳興曰。由。即我法二執。元。是類生種子。今既不起煩惱。不作新業。果無受生。類從何召。界已獲其同者。溫陵曰。十方依正皆識所變。故云已同。正脈曰。界指情界。同有二義。一同一也。銷六和合。復一精明也。二同空也。根塵既盡。惟一空性也。又云。此即已得六銷。猶未亡一。小乘涅槃正齊於此。釋曰。斯約定性二乘我空以釋一也。若不定性三乘。應以法空釋其一也。若一乘性。當以三空釋其一也。合轍曰。至此則斷異生性障。證徧行真如。故獲其同。然此纔是初入地相。初證真如。初見佛境界而已矣。 精色者。天曉可辨色也。如見東方。已有精彩啟明曙色。殊非向前昏沉。望佛境而不見也。發現者。具見暗中物也。如黎明時。見幽秘物。已漸發現。非若大明當空。無不洞徹。此正最後一層識陰未盡之相也。 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此下。次結示。區。分際義。宇。覆廕義。正脈曰。行除識現。如脫盡外衣。方見最內貼體汗衫。故即結為識陰區宇。汗衫一去。性體徹矣。文句亦云。觀行既深。能見如來藏性。故精性妙色。不復沉埋。幽秘理性。從此發現。此正寂滅現前境界。但未忽然超越耳。 △辛二。終破顯露妄源。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 初盡識陰。首二句躡前未破。群召者。謂十二類生皆能牽引受生也。問。異前不召。何也。答。前觀識陰。既為類生種子元本。由是執持。不令趣果。無受生分。故云諸類不召。今明識陰。受熏持種。各命由緒。一動咸動。故云群召。有召。則諸類互起。眾生世間紛然。不召。而感應懸絕。類生同一識性。同中者。今觀三界惟心。萬法唯識。類生依正皆唯識變。同一識體之中。無出識陰外也。 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 銷下。起後破相。前四句見聞開合。銷磨者。解六相之異。而泯為一性之同也。成就者。合成歸於一精明體。就開出六門廣大用也。通鄰者。六根圓通。體性總不隔也。互用者。眼家作耳家佛事等。用相互無礙也。前云。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摸象云。識陰未盡。則六門具在。特制伏而不馳逸耳。今識盡。則六門銷磨。如水已銷。渾化而無質礙也。如鏡已磨。瑩淨而無垢類也。合者。此六根門。雖行布成六。六處未嘗不一。返流歸源。則精明獨存。更無餘物。喻如鉼鐶釵釧為一金也。是之謂合。開者。此六根門。雖圓融成一。一處未嘗不六。從體起用。則門門相通。無有隔礙。喻如一金而為鉼鐶釵釧也。是之謂開。合開自在。名成就也。 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 後四句內外明徹。世界。外器也。身心。內根也。摸象云。識陰未盡。止曰湛明。雖明而未徹。僅如止水澄清。至識陰盡。方曰明徹。猶如瑠璃含寶月也。前云。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瑠璃。朗徹無礙。又云。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國土皎然。身心快然。譬如瑠璃內懸明月。後云。識陰若盡。諸根互用。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 名識陰盡。 名句。結定識盡。前云。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常樂我淨。以湛旋其虛妄滅生行陰。伏還元覺無生滅性識寂滅性。然後圓成果地脩證。如澄濁水。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二乘四果。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大乘十地。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一乘佛果。此真名為識盡。涅槃寂滅性現前也。問。正脈曰。行盡。位在七信。齊小羅漢。識盡。乃十信滿。住位初心。是知羅漢獲圓通者。皆指初住。以圓住齊於別地。是大乘羅漢也。判義如何。答。根有定性不定性人。定性二乘。五十陰魔後二種也。正脈判名為小羅漢。不定二乘。識盡回心。寂滅現前。超出世間。登初住地。獲二殊勝。正脈判名大乘羅漢是也。◎又此陰文與前圓通文。內含橫豎。若豎判者。色受破。斷煩惱。亡塵根。得人空。人天二乘位也。想行破。斷所知。盡覺空。得法空。大乘位也。識陰破。斷無明。現寂滅。得三空。一乘位也。與此所引經意一同。◎若橫判者。色陰破。明暗亡。受陰破。見聞亡。二乘斷見惑。初果位。大乘斷二障。至見道初地。一乘初住八相。想行盡。覺空滅。二乘斷思惑。二三果位。大乘脩道。斷塵沙。二之七地。一乘二之七住。識陰破。寂滅現。二乘煩惱盡。四果位。大乘證道。八之十地。一乘八之十住。並斷無明。灌頂位也。◎如此橫豎。判釋今經前後教乘脩斷文義。無違謬矣。後觀疏者。宜體悉之。 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是人下。二超命濁。前云。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名為命濁。溫陵曰。性本一真。由塵隔越。性用之間。同異失準。識為命濁。識盡則超。合轍曰。受命之濁。本乎識陰。識陰盡。則連持色心不斷者。亦已斷盡。故得超命濁也。 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觀下。三出想源。罔。無也。若無曰罔。象。似也。似有曰象。倣象不實之貌。此是業識中生滅影子也。非有形質。如鏡中像。故曰虛無。不覺而起。能見能現。故曰顛倒。以有不覺妄想心故。立名妄想。長水曰。此是覺明初起影象之相。攬此虛無影象妄想。以為識體。即業識相也。溫陵曰。識乃妄覺影明。元無自體。由顛倒起。故以罔象虛無倒想。為識本體。後云。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罔象義。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虛無義。若非想元。寧受妄習倒想義。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五陰妄想。後後細深於前前。就本經論之。一。受想行。所也。八識。王也。二。受想。六識。行。七識。識。八識。前粗後細矣。三。行為同分生機。識為各命由緒。四。前三分段基。識是變易本。五。色。單色法。受想行。唯心法。識。依今經。兼色心二法。一六根通色心。二連持色心為命。六。行業因。識命果。七。前七識王所。為末。第八識。為本。見聞六根不生。六識從何發起。八。前四陰現行。皆依識陰種出。九。受想行。徧八識。識通六七八。五乘取捨不同。人天伏六識。二乘亦依意識脩斷。大乘依八識脩斷。十。三乘八識皆妄。一乘第八識通妄通真。經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十一。行為浮勝根塵樞穴。單色相。六七識所依。識為色心二根種現。四卷云。粘湛發見。心根也。結色成根。色根也。色心性相俱通。十二。餘經陰魔死魔。生死果。煩惱魔。生死因。天魔。生死緣。今經五陰。生死果。五想。生死因。天魔心魔見魔。生死緣。又受想破見煩惱二魔。行識破心見二魔。亦與諸經論別。十三。大乘相宗橫開八識。各分見相二分。性宗信論六粗。執名。意識。我執。智續。七識。法執。三細。業轉現識三。執種習為前七識依。現轉識見分。為生六根性。七識心根之本。現識相分。為生六色根。六塵境。五大依報之本。本經屬性宗也。十四。相宗轉八識成四智。今經。觀聞性。證圓通。豈如小乘滅六識。灰心泯智者比。十五。二乘依意識。斷見思。大乘依八識。斷塵沙。一乘依藏識。斷無明。各有現種習不同。如起信論。十六。楞伽云。五取蘊為果。人天二乘以前六識習氣為因。大乘以七轉識意習為因。一乘以八識心習為因。與今經。受想。見愛。行。心思。識。見覺。四種魔惱不同也。十七。楞伽云。心意意識習氣。是五陰因。三昧現法樂住。名善無漏。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四住無明住地所醉。心意識習氣。名剎那法。三昧無漏習氣。非剎那法。今經云。於十方界已獲其同。下云。湛不搖中念念受熏。義旨一也。十八。楞伽又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以不覺故。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餘七識。妄想為因。境相為緣。念念生滅。心如工技兒。意如和枝者。五識為伴侶。妄心觀技眾。今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意亦同也。十九。本業。無上依經云。一闡提不信障滅。十信位。成信樂大乘行。淨德因。鐵輪報。二外道執我障滅。十住位。成般若行。我德因。銅輪報。三聲聞畏苦障滅。十行位。成破空三昧行。樂德因。銀輪報。四獨覺捨悲障滅。十向位。成大悲行。常德因。金輪報。前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又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我德。除方便生死變易報。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得賢護三昧。成樂得。除有有生死變易報。四。十至佛地。滅獨覺。捨悲習。得首楞嚴三昧。成常德。除無有生死變易報。以此四習。翻前四障。生死永盡。因圓果滿也。今經云。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唯識頌曰。八地捨藏。等覺異熟空也。此經曰。瞻顧東方。已有精色。斯之謂與。二十。無上依經曰。羅漢菩薩為四惑障。一生緣惑。所知障淨德。二生因惑。行業障我德。三有有惑。意身障樂德。四無有惑。變易障常德。初煩惱起方便生死。二業起因緣生死。三生報起有有生死。四過失起無有生死。前四名惑。因也。此四生死。果也。煩惱業。能起生老死過。所起也。則三乘聖。三界之外有惑業苦。皆受變易。今經云。觀由執元。諸類不召。前十二類文云。由因世界。虛妄輪迴。八萬四千飛沉乱想。乃至由因世界。怨害輪迴。八萬四千食父母想。此明類生果也。又前六根文云。由明暗等。粘湛發見。流逸奔色。由動靜等。粘湛發聽。聽精映聲。乃至由生滅等。粘湛發知。知精映法。此明類生因也。初卷。佛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末後。佛又示五陰想。文云。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則第八識。為三界內外二死之本。二果之基。即妄想。即真心。非妄想。非真心。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須依觀音聞思脩入。破五陰魔。超五濁想。於涅槃天。得大明梧。五住盡。二死亡。此之謂楞嚴究竟脩證也。   問。同分生機。與已獲其同。義有別否。答。一同分謂行。同中謂識。二行之同分。揀非識之別相。識之同中。顯是一性相知之同。揀非六用相背之異。故義各別也。   問。准上經論。識陰最重。妄想實有。何名虛無為輕細耶。答。一約生滅說。先生是細。後生漸粗。滅從粗破。破後漸細故。二對真妄說。妄元無體。虛而不實。真識起影。象罔若無故。   問。三乘界外變易已明。諸佛二死亡相云何。答。法界論云。惟有諸佛。能永滅盡一切微細煩惱熱故。於中無生。永不復生意生諸蘊故。無老。此功德增上殊勝圓滿究竟。無衰變故。無病。一切煩惱所知障病。及與習氣皆永斷故。無死。永捨離不思議變易死故。無苦。依無始時來。無明住地所有習氣皆永除故。無過失。一切身語意。誤犯不行故。一切功德。至究竟而得彼果。即涅槃也。 △庚二。中間十執。此又變計而言執者。依經本文。十節一一皆名執故。辛初。因所因執三。壬初。明所執解。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 先結前生後。此下明識陰將盡未盡之相。其類有十。今第一也。先結前。當知者。警誡意。破後識陰。尤當惕勵故。將破識陰。稱美善男。佛子也。若不能破。即非善男。邪魔子矣。諸行空者。照見行陰空也。識還元者。諸行元從識海騰躍轉生。今行相泯然。沒歸識海之中。如波瀾滅。化為澄水。豈非返本還元者哉。 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已下。次生後。初一句結前已破行陰也。生滅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類生行也。已滅。破也。次二句正明未破識陰也。寂滅。涅槃理性也。未圓者。謂於大寂滅中。未精。未妙。未圓也。毫無雜染曰精。法身德也。絕無生滅曰妙。解脫德也。了無障覆曰圓。般若德也。又真常不動曰寂。淨無垢染曰滅。純自在我曰精。具解脫樂曰妙。謂佛大般涅槃四德常樂我淨。皆未究竟圓滿也。由識陰未盡。尚有所覆。故於寂滅精妙之理。似一似常。實未得圓滿也。在圓通中。生滅既滅。而猶未得寂滅現前。滅結一解。涅槃性天。大明當空。上下方隅。徧滿洞徹矣。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脗。能入圓元。 能令下。次正明所執。二。初先舉起執之由。有二。一首二句。躡今識現。根身銷六入一之境。此境觀中暫爾現也。然令向之六根隔別者。今始乍合乍開。一六互通也。摸象曰。合開與上何別。答。上之合開自在。故名成就。此在識中。止曰合開。不曰成就。猶屬乍合乍分。乍開乍隔。如何便得互用。長水曰。暫於觀中。似開根隔。未全互用也。 二次四句。躡前行盡。諸類覺通圓元之境。諸類。十二類生也。通覺。同一本覺性也。此即行盡識現。諸類不召。已獲其同。性中相知。而一順知也。覺知。見聞知覺也。通脗。同一始覺性也。此知覺性。上與諸佛相通。下與眾生脗合。即是識現已後。銷磨六門。見聞通隣。用中相背。而各不背也。圓元。即識陰也。圓表諸類徧含。元彰萬化托始。能入者。受命之元。發覺之元。皆由於此。而今四陰蕩盡。亦歸宿於此。如諸浪已停。銷落於海。渾身已住其中。故曰能入圓元。總明此境。為群心統同混一之區。如千燈一室。光通無二。正識陰區宇也。長水曰。於此觀中。已見十方類生及與我身。同一覺性。互相融合。無知見殊。是即能入圓元也。此之境界。全是識影。未為寂滅。故云。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 若於下。二正出所生之執。所歸。指圓元。上以諸類為能歸入。圓元為所歸入。故此即於圓元之境。認作究竟歸休地也。因。依也。遂立此處為真常因。決定不謬。故云勝解。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因所因執。 上明行人妄生計解。此是佛判於圓元中而起法執。墮外道也。先判墮邪執。依歸曰因。諸類萬法。為能依能歸。末也。識陰圓元。為所依所歸。本也。長水曰。於所因識陰。執為真常。是萬法之因。故云因所因執。文句曰。圓元。是萬法生因。此因是常。萬法無常。則為非因計因。不知此圓元處。非真常因。妄執為真常因。何者。識乃無明幻影。罔象虛無。畢竟非實。如人夢見依歸得托之地。妄生慶幸。豈有真實也哉。 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 娑下。次判類外計。娑毘迦羅。此云黃頭。黃法外道名也。彼以六識。妄計冥諦。為所歸真因。外計二十五諦。以冥諦為因。彼觀八萬劫前。冥然無知。故云冥諦。八萬劫後。一切諸法。俱從此生。故計為因。長水曰。外道所執冥諦是常。能生一切。與此無別。溫陵曰。真因非所。有所皆妄。娑毘認賴耶識。未形之前。冥然初相。為所歸真因。正同此耶。成其侶者。同類前後異出。所計非一人故。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迷下。後判無因果。迷菩提。喪正果也。亡知見。斷真因也。昧自真識曰迷。不如實知曰亡。無令身心。入佛知見。反使見魔。自作沉孽。哀哉。長水。問。據下皆云。能非能等。獨此何云。因所因耶。答。以一切法。皆從識變。正是所因。以不了虛妄。執為實因。故同外道。下文直顯當體虛妄。故云非能等也。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 先結妄執名。長水曰。所得心。即識陰也。因中為所得。果上為所歸耳。溫陵曰。以心有所得。果有所歸。即因即果。皆墮所妄也。正脈曰。後云。歸無所得。今有得有歸。如人夢見拾得金寶。歸於家中。所得所歸皆非真也。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違下。次結生異種。外道種者。即數論師。邪因種類。違圓通。失因地心。背涅槃。亡果地證。合轍曰。向也。根隔合開。圓通將近。今則圓者偏。通者隔。反違遠矣。向也。於涅槃天將大明悟。今則背涅槃城而不見矣。向也。覺心欲發。將為佛子。今則反成外道種性矣。吳興云。圓元所歸。功用暫爾。不生勝解。名善境界。由起邪執。故墮外道種類。 △辛二。能非能執三。壬初。明所執解。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初結前生後。如上所明。 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 若於下。二正明所執。前認識陰為所歸托之地。此即以前所歸識陰。攬為自體。翻所作能。異前計也。長水曰。前計雖執識陰為真常因。而未取為自體。今計即是我之自體。一切眾生自從我出。我能生彼。決定不謬。故云勝解。流出者。攬識為我。名為能流。體也。我生眾類。是謂所出。用也。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能非能執。 先判墮邪執。上文云。諸類通覺。能入圓元。前以識陰作所歸因果。重在圓元。今轉識陰作能為因果。重在能入。遂執我能生彼。彼不能生。故曰能非能執。前計八識為他。而成法執。今計八識為自。而成我執。非能而妄計為能也。孤山曰。我是能生。彼皆所生。溫陵曰。執識元為自體。而謂一切眾生從此流出。遂執我能生彼。而實不能。故曰能非能執也。 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 摩下。次判類外計。資中云。摩醯首羅。即大自在天。三目八臂。外道所宗。如俱舍破。能生世間。有何義利耶。現無邊身者。以執我能現起無量眾生身也。無邊生身皆我流出。此但窺見海能生漚。而不知己身尚在漚內浮也。經律異相云。色界。二十二名色究竟天。二十三名摩醯首羅天。此言大自在。又名淨居。過五淨居。而有八處。形有八臂。騎大白牛。涅槃云。供養摩醯天者。當知是人已為供養一切諸天。竺法蘭云。西域梵志常脩梵行。事首羅天。以為天尊。求生四空天等。成伴侶者。蒙鈔云。鴻儒波尼你。為大自在天所加被。而現三目。西域。外人新學。多有事首羅天者。則有弟子。成其侶矣。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迷下。後判斷因果。迷則究竟不成一切種智。號顛狂性。亡則不能悟入佛之知見。成偏邪見也。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 初結妄執名。能為者。我能作為。指能造化之因心也。能事者。我能辦事。指能成辦所造化之果事也。因因果果。惟我能矣。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徧圓種。 違下。次結生異種。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故違圓通。我慢自矜高。入生死險道。故背涅槃。大慢天。即摩醯也。計我能生諸法。一切眾生從我出故。由此輕慢一切也。我徧圓者。我心徧含十方。我體圓具一切故。 唯識論云。有執大自在天。體實徧常。能生諸法。謂彼計此一天有其四德。一體實。二徧。三常。四能生諸法。又計有三身。一法身。體常周徧。量同虛空。能生萬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上。三變化身。隨形六道。教化眾生。經云。覽為自體。即體實徧常。流出眾生。即能生諸法。法身德也。現無邊身。即化身德。此皆我徧圓義。 智論云。摩醯。韋紐。鳩摩羅等諸天。各各言大。皆自謂一切智。有人作彼弟子。學其經書。亦言是一切智。以心不清淨。瞋恚憍慢心故。非一切智。憍慢未伏。妄計謂一切智。非大慢天而何。正脈。問。此計識為自心。流出一切。何異內教。萬法唯識。答。內教萬法唯識。緣生如幻。生即無生。此計實生。安得一轍。◎又唯識正明無他心外之法。此計能生他法。宛是顛倒。何疑之有。又唯識無我執。此天執我能生。違唯識矣。 △辛三。常非常執三。壬初。明所執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先結前起後。 若於所歸。有所歸依。 若下。次正明執解。首二句躡前雙計。第一文云。能入圓元。今初句所歸。即能入。為第二計能非能執本也。二句有所歸依。即圓元。為第一計因所因執本也。此之第三云雙計者。對二。能轉為所。我從彼所生故。上不計天為常。此又計天為常故。對一。所還為所。常還計常。但前以識陰。計為冥諦他法。此又以識陰。計同自在他天。並皆心外取境。故落外道異種。雖與初二計殊。我法二執同也。上出三計各別如是。 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 自下。明今所執。分三。初彼能生我。正脈曰。此與上執皆從識起。而所計不同。上謂識即是我。能生萬物。此謂我從識出。彼是真常。是與上別耳。長水亦云。所歸。即識陰。前覽所歸為自身。今認所歸為他體。故疑自身及一切法從彼生起。都宣流地者。即識陰也。妄認為他。是真是常。是不生滅。溫陵曰。以識元為所歸依。故疑彼能生我及一切法。遂計生起流出之處。為真常無生之體。 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 在下。二非常計常。生滅中者。謂識性微細流住。生滅中也。計常住者。謂認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也。惑不生者。不知本覺常住。不生不滅性也。迷生滅者。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望如恬靜。流急不見。故云迷也。 安住沈迷。生勝解者。 安下。三以迷為解。堅執不捨。曰安住。住此現前生滅識陰也。真妄不識。曰沉迷。迷此罔象虛無倒想也。以妄為真。迷真認妄。自謂勝解也。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常非常執。 初判墮邪執。常非常執者。一就識陰。以識元為常。實非常也。二對類生。所歸彼識為常。我從彼流為非常。 計自在天。成其伴侶。 計下。二判類外計。自在者。欲頂自在天也。化他自在故。此執識元。為所歸依。彼執自在天。能生一切為萬物因。法華。開自在大自在二天子。今此自在。前是大自在也。涅槃經。迦旃延說。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一切眾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天之所為。竺法蘭云。西域梵志。常脩梵行。事大梵天。欲色頂天。求生天位。清涼疏。第三四。即計自在。梵天等生。謂塗灰外道。并諸婆羅門。共計自在天。是萬物因。復計彼天有二住處。一在雪山。一在南海末剌耶山。瑜伽云。彼作是思。世間諸物必應別有作者。生者及變化者。為彼物父。謂自在天。 成伴侶者。論云。有兄弟二人。同往雪山。求見自在天。乞壽命者。五天悉談章。為自在天之所傳。天非常住。妄計為常。有所歸依。故墮其類。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迷下。三判斷因果。惑不生。迷生滅。迷菩提也。在生滅。計常住。失知見也。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上半結名。下半結種。溫陵曰。由依識元。妄計常住。故曰立心成果。前計我圓生物。此計彼圓生我。故曰倒圓。又餘解曰。計自在天為萬物因。是常住果。故曰因果。本是心生天地。反謂天地生人。名倒圓種。今會釋曰。妄立生滅天心為因。謬作第一義天心為果。顛倒妙圓真天心。誤認圓元識陰生滅天心。是生倒圓種也。清涼鈔云。圍陀論師。計那羅延鈎鎖力士天。能生梵天。提婆論云。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花。花有梵天祖翁。能生四姓。為萬物祖。又安茶論師。劫初唯有大水。一大安茶出生。雞卵金色。後為兩段。上成天。下成地。中生梵天。作一切有命無命物主。智論亦云。梵天那羅延。乃至自在天。是生滅因。一切從自在天生。自在天滅。故知梵天。是常是一。是涅槃因。則自在。那羅。梵天。皆攝歸倒圓一種類也。 △辛四。知無知執三。壬初。明所執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初結前生後。 若於所知。知徧圓故。因知立解。 若下。二正明執解。二。先觀識有知。所知。識所知也。下云。識身不出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徧圓者。謂一切法。知識變起。故此知識之性。無物不具。無處不在。前云。性中相知。用中分知。諸類通覺。覺知通脗。立解者。因知圓徧。生妄見解也。 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徧知。生勝解者。 十下。次計知成解。謂十方無情草木。徧皆有知。皆應稱為有情。與人有情無異。既與人同。亦當輪轉。草木死後為人。人死後為草木。不分有情無情。徧皆有知。此其謬計無情有知。有輪迴也。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知無知者。此乃妄計草木有知。而實木石本無知也。相宗。八識各分見相二分。前云。知覺乃眾生。想澄成國土。又云。晦昧為空。結暗為色。豈有木石入輪迴耶。婆吒。涅槃云。婆私吒。又云。有梵志姓婆和吒。名義集云。跋闍。此云避。善見律云。初為牧童。毘舍離王幼小未登位時。共相游戲。童為王蹋。泣訴父母。答曰。汝應避去。因此立名。霰尼。涅槃云。又有梵志。名曰先尼。名義集云。西你迦。此翻有軍。斯是二外道名。孤山曰。彼執一切覺知。乃云草木有命。今所發見。正與彼同。故成其黨。草木死後為人。迷佛正覺也。執謂草木有情。亡佛正知也。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謬計知徧圓故。以為因心。妄執一切成覺。以為勝果。若果若因。皆虛妄也。人草無擇。故違圓通。木人互為。故背涅槃。無知為知。是倒知也。若能了達人物木石。雖唯識變。見分覺知。正報眾生。相分無知。依報國土。依本經義。妄想流動。假名有情。妄想凝結。假名無情。設執草木皆知。與人無異。前云。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不成世間。畢使識陰妄想破盡。見相歸自證分之後。始得情與無情一體。法法皆成真如法界矣。今此識陰未盡。謬計一切徧知。迷中之倍人也。至涅槃會。彼私吒及先尼。如來為其廣說常無常法。涅槃常樂我淨。皆得正法眼。證阿羅漢果。則前執一切覺。皆非正覺也。   孤山。問。前說無情有性。無情作佛。何異此邪執乎。答。不然。常住真心。一體無二。用諸妄想。依正乃分。是故眾生草樹悉如空花。當知草樹山河。皆是有情自心所變。故說有情有佛性時。即草樹有性。說有情成佛時。即草樹成佛。以心外無境故。花外無空故。波不離水故。執情不了。乃謂草木各各有知。木死為人。人死為木。未明一體。謬計徧圓也。◎斷曰。孤山不是釋難。乃增疑矣。彼知徧圓。豈非一體。彼既草木為人。今加草樹成佛。草人互輪。佛亦入輪。豈理也哉。非增疑而何。既云妄想。依正乃分。今是行人亦妄想中。謬計人草遞為。故佛判為邪執一。   正脈問。此與內教。山河化為知覺。無情作佛之旨。何所揀別。答。內教明見相二分。本惟一心。迷之為二。故妄見無情。不通知覺。大悟復歸一心。通一知覺。更無外物。非謂各各有知。同他心量。今計草樹各各有知。互相輪轉。誠為虛謬。內教明訓。銷歸一心。彼執謬計。成無數心。豈濫同哉。◎斷曰。經無無情作佛辭意。何須牽釋。而云大悟一心。通一知覺。今云草人皆稱有情。無擇徧知。此徧計說。悟耶。迷耶。由其迷妄。依正不分。故判虛謬二。   補遺云。由觀心中。發於知解。既徧一切。便謂草木與眾生同。原其所計。並由僻解經論。因兹生計。如上所計。識陰自體能生十方眾生。豈非因聞黎耶生法乎。又計寂理生出諸法。豈非因聞法性生法乎。今計草木有性。豈非由聞涅槃瓦礫佛性之說乎。草木有性。圓頓正理。窮真源本體。其理可通。就末事以論。正墮邪見。豈有人死。而復為草木耶。◎斷曰。涅槃瓦礫。與本經無干。引則多難。況外道十仙。至涅槃時。已成道果。無此謬解。所判本末理事。無差三。   合轍曰。問。觀國師。情與無情共一體。忠國師。無情作佛談。與此何別。答。內教謂由迷真如而成業識。從業識而起見相。遂分有情無情。各自安立。既悟之後。則轉業識而成真如。故有情無情。同一圓融清淨寶覺。通為一佛國土。謂之法性身。法性土。全身是土。全土是身。豈復有草樹為人。人為草樹。種種差別。是知內教所說無情說法。是說破識之後。渾成一心時也。此則業識尚在。相見猶存。未能融為一體。是妄計也。問。前文草木金石。皆能為妖作孽。豈非有情乎。答。此是依草附木之精靈有知。非草木元有知也。問。若老楓化為羽人。朽麥化為蝴蝶。此自無情而之有情。賢女化為貞石。山蚯化為百合。此自有情而之有情。則又何謂。答。此偶有所感而化也。非老楓朽麥元有情也。亦非賢女山蚯元無情也。七卷十二類中。精神化為土木金石。例此思知。今之未破識陰。而妄言天地同根。萬物一體者。皆婆吒霰尼之儔也。昔晦堂與夏倚公論道。至會萬法為自己。情與無情共一體。時有一犬。臥香案下。以壓尺擊犬。又擊香案。曰。犬有情。便去。香案無情。自住。情與無情何得便成一體去。夏不能答。堂曰。纔入思惟。便成剩法。何曾會萬法為自己耶。◎斷曰。此解甚得佛旨。高出諸說四。   清涼疏曰。經云。佛性除於瓦石。論云。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覺性。故應釋曰。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鈔曰。此疏為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計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為土本金石。梟獍負塊以成於子。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為邪見。不異外道。眾生新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說無情同一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今顯正義。有三。一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如涅槃。揀瓦礫。無覺生。智論。在非情為法性。在有情為佛性。二泯緣從性。則非覺非不覺。真性中。無心境故。本絕百非。言亡四句。三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性。起信論云。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今謂此疏釋義大過。失情無情。壞於性相。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涅槃何以揀於瓦礫。言無性耶。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無情。亦非一非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緣等。◎斷曰。疏義深廣。不但契本經意。亦括諸經論義。今是行人。不了緣起。性起。互融三義。妄計草樹徧圓覺知之性。與人互輪。謬矣。文句曰。不得因此。遂謂無情但是法性。不是佛性。以法佛無二性故。評曰。文句所釋無情佛性。亦違本經。執一切覺。法佛無二。此計人草無異。徧知互輪。亦違涅槃智論文矣。亦不了古德以性從緣義矣五。   賢首疏曰。起信論云。法性真如海。法性者。明此真體普徧之義。非直與佛寶為體。亦乃通與一切法為性。即顯真如徧於染淨。通情非情。智論云。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中名為法性。筆削記曰。若言佛性。但局於果。不通諸法。若言法性。無所不該。不惟佛也。華嚴云。法性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智論下。引證。若知三名一體。俱佛性也。俱法性也。今只真如一法。隨相異名。既名隨相異。則法性語通。佛性語局。以佛亦即是法。以法未即是佛。由此佛性法性。同而不同。◎斷曰。論說真如性徧。此計識知性徧。既未破識證真。計謬可知。諸家不了信論真如體徧。賢疏引取智論。一往隨名定義。記中法佛通局之意。強執有情無情。皆是佛性。不許法性。豈不違諸經論釋耶六。   通濟大師。唯識開蒙。問。云何唯識。答。心外無法故。曰。山河大地。六塵境界。分明在外。何言心外無法。答。山河大地。心相分也。實不在外。何者。心體名自證分。自證體上。有二功用。一能緣用。名見分。二所緣用。名相分。攝用歸體。唯一自證分。故山河等是心相分。不在外也。如蝸牛頭。幻生二角。出則似二。縮則一頭。小外難曰。若說一切惟心造者。何故此無山處。心想不成。彼有山處。想不能無。答。如在夢中。無山之處。卻見有山。縱若夢心。卻想令無。亦不能無。曰。夢境是假。覺境是實。何得相例。答。夢既是假。覺安得實。何者。覺時執實之心。誠如夢昧之心。覺心夢心。皆妄執故。迷妄倒想。幻業力故。外難曰。覺境夢境不離識者。何得夢境。皆知唯心。覺時之境。皆不知唯識耶。答。如夢未覺。不能自知夢境唯心。要至覺時。方知唯識。例如覺時之境。未真覺位。不能自知覺境唯心。至真覺位。方知唯識。故佛說為。生死長夜。未得真覺。恒處夢中。外曰。他人心境。名唯識否。答。豈唯識言。唯局一人。一法無餘。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曰。既五位別。何名唯識。答。識自相故。識相應故。識所緣故。識分位故。識實性故。五位諸法。皆不離識。故名唯識。問。四變句義。答。一名共中共句。如人類中無主山河。招種變用。四義共故。所謂共業招。共種生。共變。共用。故名為共中共。二名共中不共句。如有主田宅。他雖共變。不得共用。以其不得為主。用亦不勝。故名共中不共。三名不共中共句。浮塵根。是自識親依。他亦疎用。故名不共中共。四不共中不共句。即勝義根。唯自識依。非他依用故。問。共中共者。且如多人共變一山。我山非彼。各自唯識。一處多山。何不相礙。答。招種變用。四義既共。故一處似一。各不相礙。譬如多燈共在一室。和雜似一。光各自徧。各自繫屬。仍不相礙。共中共境。如一燈光。此置多燈。人影亦多。除去一燈。人影減一。餘光自徧。故知各徧。各自繫屬。各不相礙。問。眾人一山。共業不礙。一人多山。何却相礙。答。雖一人境。多種別生。所以相礙。共中不共故。眾人一山。相似業招。隨順業轉。名共中共。故不相礙。問。多人共招木之與石。何却相礙。答。互相礙者。但自心上木之與石。非自與他互相礙也。問。如一恒河水。一境應四心。天見寶嚴池。人見為清水。鬼見為猛火。魚見為窟宅。此當何句。答。不共中不共句。如一類中。說勝義根。招種變用皆不共故。以一類望多類。一身望多身。各各唯識之義。明矣。◎斷曰。前云。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又云。十方國土。皆是迷頑妄想安立。今此行人。未證唯識實性。未破識陰妄想。妄計徧知。人草互輪謬也七。   問。此中不計無情成佛。何故諸解引釋此耶。答。以此草木皆稱有情。知徧圓故。引明作佛。開蒙。問。汝依何義。無情不得成佛。曰。無情不會脩行。如六度萬行。說法度生。問。如是脩行。八識何能。答。第八唯無記。前五雖通善。一向無觀智。第七唯執我。故能脩行者。唯有第六識。問。餘七成佛否。曰。成。曰。餘七不脩行。餘七得成佛。無情不脩行。無情應成佛。又無情不脩行。無情不成佛。餘七不脩行。餘七不成佛。救云。六脩行時。七為助伴。眼觀善色。耳聞善聲等。助成心事。七亦成佛。曰。六識脩行時。無情亦助伴。如布施車乘國城七寶等。量云。無情是有法。應得成佛。宗。脩行助伴故。因。如無情。喻。救云。餘七雖不脩行。是有情故。亦得成佛。曰。闡提人不脩行。是有情故。應得成佛。量云。闡提是有法。應得成佛。雖不脩行。是有情故。如餘七識。救云。心法有緣慮。所以得成佛。無情無緣慮。是故不成佛。難曰。闡提心緣慮。亦應得成佛。量云。闡提心是有法。應得成佛。有緣慮故。如大乘心。大乘心是有法。不得成佛。有緣慮故。如闡提心。救云。佛有覺受。方得成佛。無情無覺受。如何成佛。難曰。佛有覺受。汝云成佛。佛身髮毛爪齒。無覺受。應不成佛。量云。佛身髮毛爪齒是有法。應不成佛。無覺受故。如無情。無情是有法。應成佛。無覺受故。如佛身髮毛爪齒。問。心心所中。何法觀智之體。答。定慧是。難曰。定慧觀智體。定慧得成佛。餘非觀智體。餘應不成佛。量云。餘心心所是有法。不得成佛。非觀智體故。如無情。無情是有法。應得成佛。非觀智體故。如餘心心所。又問。心心所法。四分合成。何故內三分得成佛。相分不成佛。量云。內三分是有法。不得成佛。心四分中隨一攝故。如相分。相分是有法。應得成佛。心四分中隨一攝故。如內三分。救云。相分是外無情。故不成佛。難曰。相分是外無情。故不成佛者。佛位應無依報。人天亦無依報。量云。人天是有法。應無依報。相分是外無情故。如佛位。佛位是有法。應有依報。相分是外無情故。如人天。教說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又云。根根塵塵。徧周法界。華藏世界皆無情也。◎斷曰。相宗。闡提定不成佛。況無情乎。開蒙。闡提無情。均得成佛。即相顯性。即事顯理。非達唯識心者。不能說通。今此行人。性相未融。理事未徹。虛謬取圓知心。人樹互為。故落外道。成徧計執八。   問。闡提有佛性。文本涅槃。無情盡成佛。語出何經。請詳明證。答。涅槃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闡提。亦有佛性。凡有心者。定得菩提。又云。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不善佛性也。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善佛性也。亦即緣了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正因理性。及無記性也。或有佛性。二人俱無。涅槃果性也。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闡提性爾。況無情乎。涅槃云。佛性者。除於瓦礫。又云。佛性者。第一義空。圓覺經云。若說有覺。猶未離幻。偈云。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花。本經七大云。性色真空。乃至性覺真空。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偈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花。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準知生佛假名。何必定執無情作佛。但許佛性。不許法性。汝今徵我瓦礫成佛。名字國土。實不知也。若執一切咸覺。草木成佛。與此外計又何擇焉九。   今就本文。明十二失。一若於所知者。名能所失。前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二知徧圓故。名內外失。內心為知。外境為徧。知心徧境。心外境故。三因知立解。名立泯失。前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既有立泯。豈成寂滅。四草木稱情。名依正失。草木。共種所生。依報也。有情。別業招感。正報也。草稱有情。不成依正矣。五與人無異。名動靜失。人則知覺運動。木則澄凝不動。前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何云無異。六草木為人。名色心失。草。色法。人。心法。知無知別。豈可遞為。七人死成樹。名性相失。人有覺性。隨緣作業。流轉七趣。樹無覺知。頑痴相分。無作業緣。若計互輪。不成性相。八無擇徧知。名情器失。情器各分。成二世界。若互相知。不成二界。九生勝解者。名依計失。依他境上。徧計種種。依此三性。三實無性。如唯識論。明徧計失。十知無知執。名根塵失。根身有知。塵境無知。今根塵中。墮兼二計。前云。物體雜亂。非知不知。成二過失也。十一計圓知心。虛謬果者。名脩證失。真如隨緣。業報染淨。今計知心。徒解其理。而不脩行。因不成因也。又於物境徧計互輪。不成正覺。果不成果也。性緣二起。迷昧不了。豈非失乎。十二生倒知種。名正倒失。人有情而計為無情。一倒知也。草木無情而計為有情。二倒知也。準此。號性顛倒。非正徧知。在行陰。失憶同分。在識陰。又瞢各命。非倒知種。謂之何哉。此文。招失若爾。餘九。比例推之十。   統上十段。餘如前釋。清涼三義。涅槃四句。佛祖明訓。至矣。盡矣。無復加矣。開蒙。無情作佛之談。心性理具。略見一斑。色相脩緣。例義未盡。至云。唯六識脩。七識不修。就相宗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何云七無脩乎。又第六識觀修。亦就相宗。若依性宗。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五住無明所醉。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本經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今此行人。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之內。念念受熏。識陰未破。象想未除。命濁未清。寂滅未圓。計徧知心。人樹互為。執一切覺。謬作因果。墮入外道。斷佛種矣。杜順頌曰。凡外小乘六識修。根境十二分內外。法性真如實未知。亦未曾聞普法界。或嫌大乘為莽蕩。不信真如境智大。若人欲識真空理。心內真如還徧外。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一一塵中一切智。一切智中一切界。無盡法界無盡智。無盡重重無障礙。經云。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今未圓覺。計謬明矣。◎上十法義。諸宗緊要。此特備簡。後學細研。 △辛五。生無生執三。壬初。明所執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先結前生後。 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 若下。次正明執解。二。初觀根隨順。溫陵曰。識陰盡者。銷磨六門。諸根互用。今此未盡。纔得隨順而已。摸象曰。亦但是六根互用中。已得隨順。隨者。依而不背。順者。向而不逆。將得而未得之稱。正脈曰。觀經。中之一字。足具互用之妙。含而未發。然言已得隨順者。已能顯發。隨心順意。神通變化。如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十八變等是也。對上翻揀。有三差別。上約識心性。此約根境相。准文審明。 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 便下。二計境成解。境者。四大塵相境也。又分二。一觀大發化。便於圓化者。即便於隨順中。觀見根塵圓融變化境也。一切發生者。一切世間種種情器諸變化相。皆因四大發明者也。上句。觀境。次句。發相。下四。開列。各句。事奉。前云。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浮根四塵。流逸奔色。圓覺亦云。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皮肉筋骨。皆歸於地。精液涎血。皆歸於水。煖氣歸火。動轉歸風。由此求樂愛觀。於是背自性火。而求外火光明。捨己性水。樂外水淨。背自性風。愛外風流。捨己性地。觀外地成。塵即細土。生成情器。造就物界也。各各者。指諸外道婆羅門言。尊尚曰崇。供奉曰事。或盛一爐火。或裝一盆水。或豎一幡風。或掬一杯土。四面圍繞。八方禮敬。 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 以下。二依因立解。群塵者。總指四大也。出生曰發。辦造曰作。根元曰本。以此四大。為司物之真宰。能出生死。故云因也。啟建一定曰立。轉變不易曰常。執持世間曰住。目此四大。為造物之實際。能證涅槃。故果解也。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并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墮邪執中有二。一妄計四大為能生。萬法為所生。而實不能生也。二邪求邪觀。四塵為能生因。妄解常住為所生果。而實不能出生成立也。故曰生無生執。諸下。類外計。迦葉波。別姓也。婆羅門。總姓也。總有十八迦葉。乃其一也。事火外道。如迦葉波。憍陳那等。事水諸師。如迦毘羅。斫迦羅等。愛樂觀察。勤心也。崇事仰求。役身也。尋伺四大。而欲脫死超生。真為邪師外道伴矣。迷下。斷因果也。以此群塵。求常住果。迷菩提也。背自藏性。事外四大。失知見也。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 是下。妄執名。計著。邪惑也。崇事。邪業也。春朝東。禮一旗風。夏望南。供一具火。秋對西。奉一器土。冬向北。拜一瓶水。迷心者。真性是化源。藏心為化種。皆迷昧也。從物者。謂瞢自己一真靈覺之心性。而從彼諸塵四大無知之物。捨本逐末。背覺合塵也。妄求因者。不應求而求。曰妄求。非因計因。曰妄因。謂將四大無情之物。為真常出世因故。妄冀果者。希望曰冀。不當冀而冀。曰妄冀。無果期果曰妄果。謂以生滅之法。為常住不生滅果故。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違下。生異種。四大性空。計能所生。名違圓通。迷妙覺心。先非水火。名背涅槃。顛化者。唯識唯心。為能生能化。四大四微。為所生所化。今執群塵為能生化。是名顛倒生化理也。故生倒種。果如火頭。月光。持地。璃光。身界二塵。本如來藏。風水二性。一味流通。自圓菩提。無生忍矣。瑜伽論云。有諸沙門婆羅門等。所欲為事。皆願成就。精勤供事日月宿等。祠火誦咒。安置草茅。滿甕頻螺。累及餉佉等。按西域。有服水論師。及祠火祝土等。皆此類也。◎佛道論衡云。佛未出前。造化之始。或有大力諸天。或有自在聖人。恐世無訓。降生此俗。示作帝王。現為文師。各舉己一。教脩梵行。有教事日月神。或教事水火神。劫初已來。學習久遠。後佛出世。有諸人根。言我所事。從元皇來。世所尊仰。佛雖神異。其教近爾。何能捨本。從彼至今。執見若是。 △辛六。歸無歸執三。壬初。明所執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又下。結前生後。 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 若下。正明執解。圓明。即識陰。精色不沉故。中虛。即識想。罔象虛無故。又約理。圓明即識相。內外湛明。涅槃天將明故。中虛即識體。六根虛靜。性天無塵逸故。毀撥曰非。遣去曰滅。群化者。群有萬化也。前四陰盡。識陰將空。故以虛無為究竟性也。上三句。計虛寂。下三句。歸空無。永滅依者。永滅諸有依也。為所依者。為所依托地也。意欲灰身泯智。常處虛空。永為所依歸休處也。謬計斷空。為涅槃解。非妄執而何。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歸無歸執。 一邪執。亦二。一計明中虛。本非真歸。妄計為歸。同空華耳。二以永滅依。謬為所歸。此是幻境。非實歸處。故云歸無歸也。 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 無下。二外侶。無想天。是略言。即非非想處天。以該四空。揀非四禪無想天也。舜若多。譯云空。總舉趣空天眾為同類也。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迷下。三斷果。一無覺。異菩提。二頑空。非知見。故云迷失。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 先結名。圓究虛無之心為因。成辦偏空之境為果也。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違下。次異種。晦昧空。非通。偏空。非圓寂。故云違背。滅有趣空。窮空不歸。故云斷滅。正脈。問。此與二乘何別。答。棄有取空。見願皆同。但先心各別。此凡外種。伏惑取空。彼聖性種。斷惑證空。故世出世異。 △辛七。貪非貪執三。壬初。明所執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初結前生後。 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 若下。二正明所解。初二句觀識陰常。次三句解身命長。行陰為同分生機常擾動元。識陰為各命由緒受生根元。故此執識陰以為圓常。欲固其身。亦如識心常住堅牢也。正脈曰。於識一境。歷觀名稱。圓元。圓融。圓明。圓常。前後不同。義各有表。元表諸法統歸。融表萬化含蓄。明表徹體虛朗。常表究竟堅牢。然同是識海周徧。故皆稱圓。且均是識陰。似一似常之相。行人不達。似而非真。故各隨所見而起異執耳。 精圓者。識精元圓也。依一精明。分六和合。名見精聞精等。傾逝者。短促夭亡也。長者。壽命長久也。謂欲身命。與識性同圓。長生不死也。正脈曰。蓋因見性常。而并欲命常。即仙家性命雙脩。形神俱妙之意。下云。識陰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何容習妄。則此所解。是遍計性。非真勝也。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貪者。貪著留形世間也。非貪者。謂此根身。虛妄有生。本是無常。如電蕉露。實不可貪著也。又堅固貪著。長生不老。而神仙實不可求。非當貪而妄貪。故云非也。正脈曰。妄起貪留。而不知生滅無停。本非有貪留法。良以所托之性。但唯識陰。已是似常。而非真常。何況所兼之命。全是生滅虛幻。縱經多劫。終落空亡。豈真實常住也哉。 諸下。阿斯陀。此云無比。古時長壽仙名。求長命者。如匿王云。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等。蒙鈔云。受陰盡處。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如何此處翻說固身。十種仙趣。那得識陰將破。仍墮此趣。准唯識論。謂不定性獨覺聲聞等。◎今評釋曰。一違佛經。今此文云。阿斯陀仙。何非仙類。二覆識陰。識既未破。命濁未脫。在二死海。寧不貪生。三想妄計。受破想存。二障全在。識中尚求長命。想陰貪愛永歲。宜矣。四混凡聖。前四十八。後結仙天。凡也。末二聲緣。聖也。世出世魔。霄壤懸隔。華嚴離世間品開揀。今混濫不分。天仙失次。斥聖墮仙。迷昧倍矣。文義四失。義不可憑。捨自法身。固外色身。迷也。棄己慧命。貪求識命。失也。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 先結名。命元。識陰是壽命之元也。前云。受命元由。論云。識息煖三。連持為命。故此執著。固妄因者。堅固妄身妄命。為因心也。勞字。二意。一牢字誤。堅牢也。身得長生。命得長壽。是所趣果。故云長牢。二勞即塵勞。勞苦。上云。貪非貪執。莊周曰。勞我以生。今求長生。非法性身。祇成勞苦。終非長住果也。縱延劫壽。非種智命。還在三界塵勞之果。非真常涅槃法樂也。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違下。次異種。偏固識身為常。違圓通常也。戀塵勞果為樂。背涅槃樂也。妄身非常。久必壞生。故曰妄延。古云。饒君八萬歲。終自落空亡。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十上終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十下 清浙水慈雲寺顯密教觀沙門 續法 集 杭州仁和武林東表樂善子 徐汶 校 京兆宛平潭柘優婆塞半悟老人魯心齋重校獨力捐刊 △辛八。真無真執三。壬初。明所執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又下。結前生後。 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 觀下。正明執解。中二。先觀盡留塵。命與前異。前兼身命。此單識命。長水曰。識陰為十方眾生之命元。是十二類命之通要。由是我命通彼。彼命通我。故云互通。合轍亦云。今見各命由緒。皆以識陰為主。是識陰互通一切命也。留塵恐盡者。塵勞即五欲六塵。勞擾身心。長水曰。今觀識陰若盡。十方眾生命即皆盡。我命亦盡。盡即教誰證真常理。誰為所化眾生。徒有真常。無證真者。合轍亦云。若識陰盡。則彼我之陰亦盡。誰證真常。誰為度生。故却留塵勞以固命根。恐銷盡以現欲境也。 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 便下。次恣心生解。此際者。於此識陰將盡未盡際也。慮塵識盡。變諸欲境。莊嚴蓮花宮殿。廣化七珍百寶。多增艷麗天妃。媛。女寶也。縱身恣意。受用欲樂。留戀塵勞。圖命不滅。俾要證真。起用化物。作此執計。定不移轉。故云勝解。此則誤認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故也。真際云。謂於群召已獲同中。無彼召因。恐亡其果。故却留塵勞。◎正脈曰。以其觀見命元。既與塵勞連持。存與俱存。亡則俱亡。故懼塵勞盡。而元命必斷。由是妄起留塵之計。不令銷盡。圓化隨心。得大自在。七珍寶女。於中放逸。◎合轍云。自化珍媛。窮奢極欲。以為大菩薩行事。不知恣縱其心。邪思已久。非若菩薩真見命元。留法執以度生也。◎幽溪曰。此解通小乘。欲化他。則必留惑以潤生。欲涅槃。則必灰身以泯智。今天魔之種。則異乎是。乃化珍媛。縱恣其心。却留塵勞。所以為天魔種。◎苕溪云。此約凡外脩禪得通者說。故化七珍寶媛之事。◎孤山曰。將真而反戀俗。蓋由行者僻解經論。不壞俗諦。致兹魔境。◎摸象云。如何四陰盡人。更作如是去就。蓋求菩薩乘重。利他心切。留惑潤生。非是小事。智慧稍疎。願力稍弱。塵端一開。其勢莫禦。始猶有主。終遂沉酣。自尚不知。執為勝解。謂己恒與欲俱。不受欲染。喻如久沉厠溷。却道身在栴檀樓閣耳。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溫陵曰。定中化諸欲境。存留不令銷盡。依此邪思。欲證真常。而不知其非。名真無真執。長水曰。起惑恣欲。實非證真。計此即能證真起用。故云真非真執。合轍曰。妄計此是真菩薩行。而不知非真也。正脈曰。妄執命元。為己真宰。而實非真故。 吒枳迦羅者。吒枳云結縛。亦吒婆。云障礙。或瑟吒。云質礙。迦羅云我所作。阿迦尼。云究竟。亦伊濕伐羅。云自在。謂塵勞色礙。我作自在也。連合梵語。即斫迦羅。翻輪。謂大小依正。輪變無礙也。即欲頂自在天魔類名。能化欲境。自娛樂故。惑塵勞為正覺。云迷菩提。留塵識為正命。云亡知見。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始以緣念淨盡為因。今反以邪思欲心。留令不銷為因。是邪因也。始以纖塵不立為因。今反以塵勞熾盛。恣縱受用為果。是惡果也。邪思妄念。則不通。故云違。熾盛奔色。則不寂。故云背。天魔種者。欲頂天魔類也。昔鬱頭藍弗等。以世俗智。伏下地惑。得非想定。具五神通。時君尊敬。迎以入宮。宮中女子接足而禮。仙等觸女手時。遂生貪愛欲心。便失神通。不能飛升。古曰。纔失一念欲。便失五神通。 蒙鈔云。行陰滅後。魔境阻絕。無想天歿。心想再行。長壽天報將捨。灰凝身心旋泮。留塵勞以潤生。起伏斷而飽欲。欲色頂中。發欲色因。無想天後。發邪想因。此外道天之妄因果也。今以邪思熾塵。肆心欲境。安有不生天魔種類。退墮三途惡報者乎。   前四十八世間魔也。終以仙天。仙戀長生。天貪寶女。欲出世超生者。當除財色欲樂為最。◎寶積經云。眾生大患。無過妻妾女色諸欲。於女色等。多纏縛故。於諸善法。多障礙故。當知婦女。是眾苦本。是障礙本。殺身本。繫縛本。冤對本。生盲本。滅聖慧眼。戕佛法種。◎日明菩薩經云。女色者。世間之重患。凡夫困乏。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觀佛三昧經云。天魔送三玉女。奉獻佛云。我是天女。六天無雙。乞遂下情。願為攝受。爾時太子身心不動。但以眉間白毫擬之。三女自見身內。膿囊涕唾。九孔筋脈。生熟二藏。無量諸虫。迴伏宛轉。有八千戶。走入小腸。張口上向。唼食諸藏。髓絡生虫。細於秋毫。三女見此。即便嘔吐。低頭視臍。自見女形。醜狀鄙穢。復有諸虫。如手釧形。而有眾口。口生五毒。唼食女根。諸女見已。心極酸苦。如箭入心。又見自首。一化為蛇。一化為狐。一化為狗。背各負一老母。髮白面皺。猶如僵尸。胸各又抱一小死兒。六竅流膿。三女驚怖。匍匐而去。◎正法念處經云。髑髏內有二虫。遊行骨內。常食此腦。放逸虫住頂上。令人疾病。髮虫食髮根。耳虫食耳肉。鼻虫食鼻洟。脂虫住脂。瞋令頭痛。食涎虫住舌根。嗔令口燥。醉味虫住舌端。吃美食則昏醉。粗惡食則萎弱。復有六味虫。虫嗜此味。人亦嗜此。牙虫住齒內。嗔令牙痛。復有四虫。住咽喉中。令人食時。津唾雜亂。咽之入喉。與腦涎合。或生嘔吐。又抒氣虫。嗔令咽喉閉塞。又二種虫。生支節中。令人脈痛。腫虫住身內飲血。自然起腫。嗜睡虫住周身。疲極歸心。令人熟睡。又有十虫行於肝肺。令人得病。又二十虫行於骨髓。食人精液。慾火常熾。又二十虫行於陰處。令人消瘦多嗔。下體常臭。又十種虫行於尿溺。形色臭惡。令人或瀉或塞。◎大威德陀羅尼經云。婦人有五疽虫戶在陰道中。丈夫無此。一一虫戶有八十虫。兩頭有口。悉如針鋒。彼之疽虫。常惱彼女而食噉之。令其動作。◎禪秘要經云。若人貪婬風動。晝夜思欲。當疾治之。治法有二。一先觀女人子臟。在生臟下。熟臟之上。有九十九重膜。如死猪泡。盛滿惡露。形若馬腸。上圓下尖。直至產門。中有一千九百細節。如芭蕉葉紋。八萬戶虫周匝圍繞。人飲水時。散布四百四脈。諸虫食之。即吐敗膿。其色如血。復有細虫。遊戲其內。積之一月。無可容受。所以女人必有經水。二次觀男子。周身四百四脈。皆從眼根散布。流布諸腸。生臟之下。熟臟之上。於其兩邊。盛青色膿。如野猪精。臭惡難近。至陰藏處。分為三支。如芭蕉葉紋。有一千二百脈。一一脈中皆有風虫。細於秋毫。風虫之外。有筋色虫七萬八千。圍繞如環。眼觸於色。風動於心。心根一動。四百四脈皆動。八萬戶虫一時張口。眼出諸淚。其色清白。化成為精。從小便出。欲離婬者。觀此二法。想前子臟。乃至女根。及男子身內諸虫。張口豎耳。嗔目吐膿。靜氣數息。一一觀之。如掌上螺紋。開目閉目。了了皆見。此觀成已。慾火自息。縱見天男天女。亦如癩人。自身他身。乃及欲界眾生。癩相亦爾。若服此藥。如飲甘露。是天人師。出恩愛海。身口香潔。如優鉢羅。人中香象也。◎出曜經云。拘睒彌國。摩因提。生女端正。將詣佛所。佛言。汝以女為好耶。從頭至足。周觀無一好者。頭上有髮。馬象尾耳。髑髏是骨。猶猪頭骨。頭腦如泥。臊臭逆鼻。下地怕蹈。目是汁。鼻垂涕。口流唾。腹藏肝肺。皆爾腥臊。腸胃膀胱。但盛屎尿。四肢手足。骨骨相拄。筋攣皮縮。但持氣息。以動作之。譬如木人。機關作爾。作之既訖。解剝其體。節節相離。首足狼藉。人亦如是。好在何處。◎摩鄧女經云。佛告摩鄧女。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愛阿難眼耳鼻口足。佛言。眼但淚。鼻但涕。口但唾。耳但垢。身但屎尿。臭處不淨。夫婦欲者。便有惡露。中便生兒。兒生忽死。死後又哭。故人身中。何益何愛。◎禪秘要經云。長老目連得羅漢道。婦嚴盛服。欲壞其道。目連偈言。汝身骨乾立。皮肉相纏裹。不淨內充滿。無一是好物。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雜譬喻經云。有一婆羅門女。艷麗無雙。懸金於外。募有能呵女醜者。現當與金。九十日內無應募者。引至佛所。佛便訶云。此女甚醜。無有一好。阿難言。此女實好。佛何說惡。佛言。人眼不視色。是為好眼。耳鼻舌亦爾。身不貪著細滑。是為好身。手不侵盜他財。是為好手。今此女者。眼著色。耳愛聲。鼻貪香。舌嗜味。身戀細滑。手喜竊財。如此六根五體。並不好也。◎脩行道地經云。靜觀一切男女人身。有六不淨。皆從情欲生。是種子不淨。本精血和合。是受生不淨。住生熟臟下上。是居處不淨。在胎惟飲母血。是所食不淨。十月滿足。從產門出。是初生不淨。身虫膿血。九竅常流。是舉體不淨。◎大論。五種不淨。一種子。是身種不淨。父母婬想有。二生處。腥臊交遘生。身處盡臭穢。三體性。四大不淨聚。海水洗不潔。四形相。九孔流不淨。如囊盛穢物。五究竟。身終歸病死。虫爛臭難聞。   準上經論。前九卷云。或有宣婬。潛行貪欲。眼耳鼻舌。皆屬淨土。男女二根。涅槃真處。種種穢言。悉是魔說。妖魅猥媟。惑為傳法。今此文云。廣化寶宮。多增寶媛。邪思熾塵。魔天業種。地獄苦果。報無脫期。速依上諸經論。猛作不淨觀想。降貪欲魔。疾成佛道也。 △辛九。定性聲聞三。壬初。明偏小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初結前生後。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惟求感應。背清淨道。 於下。二正明執解。有學。我執。無學。法執也。於中二。先觀識順違。初句觀識。次四句順合。末句違背。命明者。識陰明露。前云。深達十二種類受命。命也。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明也。溫陵曰。因窮識陰。深明眾生受命元由也。 分別。尋伺觀察也。精麤。約業行。二障業也。疏決。開剖揀擇也。真偽。約果報。二死果也。謂此生滅識中。含藏漏無漏種。受命苦樂不同。由是分別善惡。漏無漏業之好醜。疏決世出世間果報之促延。意以有漏業行。所感界內苦報。為麤為偽。無漏業行。所感界外樂報。為精為真也。酬者。償。答也。能作業為因。所招報為果。求者。祈願也。此脩行為感。彼證得為應。正脈曰。了達界外聖法為精。界內凡定為粗。揀擇內教因緣為真。外道斷常為偽。相酬者。雙明世出世間二種因果也。感即是脩。應即是證。惟求實脩實證。速出三界而已。 背清淨道者。正脈曰。不順無脩之脩。無證之證。了義如幻之大道。此就本經義釋。前云。金剛觀察如幻。清淨脩證深入。是也。小乘唯依我空偏真。不順相宗真如。空宗真空。終教藏性。頓教法性。圓教法界性也。故云背耳。孤山云。此於識陰圓明之中。忽發小解。乃背圓融常樂我淨之道。今於四德。略舉其一。此順相宗大乘涅槃義釋。直解云。此人唯求因果感應為其本行。背却第一義空清淨寂滅之道。此順空宗大乘俱空義釋。文句云。一得入滅。便為了當。不知祇一真諦。尚未全彰。俗諦中諦何曾知見。背於本自超越世出世間之清淨道。此順終教三諦義釋。合轍云。此皆唯求速出生死。而趨涅槃。殊不知法性清淨道中。本無生死及涅槃也。此順頓教法性義釋。長水曰。本脩圓觀。法界平等。離二邊垢。名清淨道。今發小乘欣厭之解。故名曰背。此順一乘圓教圓融法界性釋。諸解並通。隨情取說。 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 所謂下。次依滅發解。二。初二句脩證。次三句取足。苦即七趣生死。集即見思二惑。滅即顯偏空理。道即正助品法。清涼云。苦以逼迫為義。集以增長生死為事。滅以累盡為名。道以除患為功。迷則苦集生而真道滅。悟則苦集滅而正道生。苦是現在苦果。集是過去業因。從多生積集故。此二是有漏分段生死果因也。滅是滅前苦集。得證涅槃。道是道行。三十七品助道法行。此二是無漏變易生死果因也。正脈曰。苦集。是世間果因。滅道。是出世果因。即因果相酬也。知見與斷。是於世間。則厭果除因。慕證與脩。是於出世。則欣果從因。即惟求感應也。永嘉亦云。知苦常懷厭離。斷集恒畏其生。慕滅獨證無為。脩道唯論自度。此明小乘脩證四諦法也。前云。酬業深脈。感應懸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即此見苦斷集義也。 居滅下。一居滅諦。心便休息。戀住三百由旬化城。不趨五百由旬寶所。於諸菩薩。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不生好樂。故曰更不進前。自以為勝解也。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定性聲聞。 是下。偏執。定性者。即不迴心。鈍阿羅漢也。清涼云。因果不易。名曰定性。聞佛聲教。而得覺悟。名曰聲聞。唯習聲聞之因。而證聲聞之果。更不求進佛菩提道。故曰定性聲聞。長水云。且就一期趣寂無改。判為定性。實有劫數。終迴上乘如前四空末引。 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 諸下。同伴。無聞僧者。即愚法聲聞。未得謂得。孤山云。妄執小道以為究竟。長水云。不了識陰。迷為涅槃。前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又云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增慢成伴者。法華云。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前云。未證言證。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智論謂。一增慢比丘。無廣聞慧。脩得初禪。謂是初果。乃至四禪。謂四果等如前陰魔初引。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迷下。斷果。棄大取小。慢上無聞。迷也。偏見劣知。定性不進。失也。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 初結名。滿足曰圓。專求曰精。赴感曰應。辦就曰成。歸向曰趣。常凝曰寂。謂滿其精求感應因心。成就寂滅偏真果也。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違下。二異種。沉空自利。不通度生。違也。滯寂捨佛無住涅槃。背也。埋縛曰纏。淨虛曰空。我空無為法性。種也。然此有餘涅槃。僅齊七信。識陰所覆。尚不達圓通因地。安能至無餘果地哉。又彼由為偏空所縛。不能前進三空法忍。豈能趣向一乘寂滅場地也。下辟支佛。放此。 △辛十。定性辟支三。壬初。明淺近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又下。結前生後。 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 若下。正明執解。又二。先觀識研妙。銷六入一。為圓融。破有歸空。為清淨。了見命元。為覺明。如正脈疏。餘解消不明顯。前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識精。圓融也。元明。覺明也。緣即無生。清淨也。淨為緣覺。明為獨覺。前云。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豈非圓融清淨觀乎。即緣覺觀十二因緣。生起還滅。故云清淨。蓋十二緣。依識生滅。識生緣亦生。故不淨。識滅緣亦滅。故清淨也。又前云。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豈非圓融覺明觀乎。即獨覺觀外觀物變。內覺無生。故云覺明。因其樂獨善寂。求自然慧。亦與諸類通覺。覺知通脗。能入圓元。如國王觀花飛釧動等。悟空寂理。故覺明也。 發研深妙者。正脈曰。有二。獨覺則觀物遷變。發深妙悟。緣覺則觀十二緣。發深妙悟也。亦可分釋。深研緣起。屬緣覺。前云。斷十二緣。緣斷勝性等。妙發無生。屬獨覺。前云。寂靜妙明。勝妙現圓等。 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 即下。二依覺發解。即以研深發妙。悟入境界之處。立為無餘涅槃果證。而為歸家休息之地。滯在清淨覺明中路。半途而廢。不趨寶所。堅執不捨。竟作勝解。自謂已得大解脫也。 △壬二。判墮同類。 是人則墮定性辟支。 先偏執。定性揀非不定性人。味著三昧法樂。不起化他行也。名義集。辟支迦羅。此翻緣覺。畢勒支底迦。此翻獨覺。故此辟支雙含二名也。亦就一期趨寂而說。過十千劫。歸向上乘也。 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 諸下。次同伴。諸緣者。緣覺也。出有佛世。觀緣悟道故。獨倫者。獨覺也。出無佛世。無師自悟故。不回。揀非回心。但耽淺近中乘。不進深遠大道。若能迴向上乘。自到佛果地也。成伴侶者。仁王云。八百萬億緣覺來集。慈恩云。釋尊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來。前云。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天台疏云。有三類別。一獨覺。如王遊觀。花開花落。即悟諸法空無常等。二緣覺。聞十二因緣。斷見思惑習。三小辟支佛。是須陀洹。在人間生。是時無佛。或佛法已滅。人中七生。天上亦爾。不受八生。自悟成道。即小支佛果也。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迷下。後斷果。無佛慈悲。圓妙覺果。迷也。捨佛知見。不成種智。失也。 △壬三。結名異種。 是名第十圓覺脗心。成湛明果。 初結名中。先合釋。正脈曰。圓即圓融。覺即覺明。脗即清淨。心。因也。果即以發研深妙悟境。為涅槃也。直解曰。圓窮覺明。脗合真理。以為因心。則成澄湛覺明之小果爾。次離釋。圓覺為因。成覺明果。獨覺是也。覺脗為因。成淨湛果。緣覺是也。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違下。二異種。但得偏空無為。不令圓通真如藏性。違也。自入有餘無餘。不能普令入佛涅槃。背也。覺圓明者。覺圓。緣覺也。圓滿還滅觀門。但離緣生虛妄。名解脫故。覺明。獨覺也。覺觀四時榮枯。以明無生理性。為究竟故。不化圓者。一不起化他。但圓自利行故。二不能融化。圓滿三覺果故。長水曰。證識覺之圓明。無悲化之妙用。資中曰。耽寂滅果。成捨生障。唯識云。聲聞畏苦障。緣覺捨生障。是此類也。按支佛位。僅齊八信。   問。二乘有學。識陰未破。固不論矣。四果無學。已出三界。識何不破耶。答。五陰六結。人天三乘並通。前四陰與前五結。破解猶易。唯識陰滅結。通大小乘及界內外。四流五住。塵沙無明。豈易盡哉。外道仙天。皆云已滅生滅者。謂四禪無想。六識不行。四空非想。無七八識。細分現行。初果不入六塵。雖得六銷。猶未亡一。皆解前色受陰。動靜根三結生滅也。二三果。解想陰。覺結生滅。四果辟支。解行陰。空結生滅。以其灰身泯智。沉空滯寂。雖得無餘。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菩薩無住涅槃。諸佛真常淨樂。大般寂滅涅槃海。皆未也。故今文云。而於菩薩如來。寂滅精妙未圓。識陰滅結生滅細相。猶未破解。畢如觀音。五住盡。二死亡。寂滅圓。二勝獲菩提滿。歸無得。此方謂破識陰生滅。解滅結也。細審下文。自知此意。餘詳想陰文中判釋。   問。智論。獨覺出無佛世。緣覺出有佛世。云何佛世亦有獨覺。答。華嚴仁王等。列獨覺者。然有三類。一不願見佛。知佛出世。即先入滅。或佛神力。徙於他方。二出無佛世。在佛前後。三生於佛世。願見佛故。不即捨壽。亦不被移。又有願生佛世。聞佛說法。回不回心。隨根利鈍。   問。云何支佛有小大耶。答。獨緣各有小大者。亦有五義。一具相名大。不具名小。二兩大中。現通者大。無通者小。三現通中。說法者大。不說者小。四宿世偏脩性念處者。名小。兼脩共念處者。名大。五七生初果後。漸方極證。名小。頓證名大。   問。與前聲聞有揀別否。答。二乘對辨。有六義同。同出三界。同盡無生。同斷正使。同得有餘無餘。同證一切智。同名小乘。別又有十四義。一行因久近。六十劫。百劫故。謂聲聞利者三生。鈍者六十劫。但入見道。支佛利者四生。鈍者百劫。極證無學。二聲小根。鈍。支中根。利。三聲從師。支獨悟。四聲羊車。無悲不顧。支鹿車。並馳回顧。五聲無相。支有相。六聲觀諦。略。支觀緣。廣。七聲不能說法。亦不能令人得煖法。支能說法。令人得四果法。八聲在佛世。支不在佛世。九聲漸證。支頓證。十支多現通而少說法。聲通法不定。況論多少。十一聲信行。支法行。十二聲立分果。支不制分果。十三聲種相好。支不脩。自有相。十四聲不侵習。支更侵習。   問。對菩薩如何揀。答。別十四義。一小乘。大乘。二諦緣。度異。三煩惱所知障。四分段變易死。五我法空。六真俗諦。七羊鹿。牛車。八出入三界。九度生。不度生。十成佛。不成佛。十一求小涅槃。背大涅槃。十二求小智慧。失佛知見。十三識陰破。不破。十四滅結解。不解。初住。破無明。見法性。十信位前。陰結濁想尚未全淨。況二乘耶。下經說云。識陰若盡。則超信住。乃至等覺。圓佛菩提矣。   問。直解云。識性盡處。即通佛覺。至破識陰。高出三界。入菩薩乘。云何前八猶屬界內辨耶。答。今所明者。乃是識陰將破未破時事。以此識義。通前後故。他經論中。非非想定。小乘認第八識為涅槃。外道計為神我。今前八事猶未及於非非想定。但明識上起諸邪解。墮外道計。後之二事屬出世二乘。耽識陰後際。淺近而止。此總在分別我法二執邊。辨破邪謬。登初住去。破俱生我法二執處。則無此等異見矣。故今但止二定性者。深有以也。然前六根互用之說。雖屬菩薩相似解發。位在信地。而斷惑與二乘同。故文中不言菩薩。會意可也。據唯識論。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汝所疑問。誠如然矣。   問。聲聞辟支為內教正乘。號出世小聖。今何亦列魔數。答。正脈。合轍並云。魔者。害正之稱。此經以圓通為宗。略有纖毫法執沾著。便是違遠圓通。小有枝岐鈍滯害正。實與眾魔無異。又此經向佛涅槃為益。菩提種智為得。而二乘背佛涅槃為損。亡佛知見為失。定性不回。墮落見魔。是但取其不回心者。若能回心向上。便名大阿羅漢。則不墮斯類矣。   問。華嚴十魔。對此五魔。何通何局。何破何不破。請分析之。答。大略論之。華嚴通。世出世間。五乘一乘。該攝盡故。此經局。凡外二乘。則止息矣。華嚴前六魔。三五一乘並破。後四魔。唯大乘一乘能破。凡小。本位則破。在菩薩佛位分中四魔。不能知也。   再詳引釋之。華嚴十魔云。一蘊魔。生諸取故。二煩惱魔。恒雜染故。三業魔。能障礙故。四心魔。起高慢故。五死魔。捨生處故。六天魔。自憍縱故。七善根魔。恒執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九善知識魔。起著心故。十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釋曰。外道。依今經論。蘊魔識未破。煩惱業心伏而未斷。死天。現生安居。報盡還墜。二乘。依今經。前四十八皆斷。約世間。有漏業惱。色受想行。分段生死。天魔而已。識心魔亦在也。至出世間。無漏業蘊。界外塵沙煩惱。變易生死。全然未動。前六既爾。況後四耶。菩薩。界外十魔亦在。直至等覺。十魔方盡。是故如來成道。亦具降魔一相。◎約教判釋十魔。前六。人天二乘。後四。善根。相宗分教魔也。唯識五位破之。三昧。空宗始教魔也。大品十地破之。菩提。性宗終教魔也。起信六位破之。善知識。頓教魔也。圓覺四位破之。理實四教。四魔俱破。圓教菩薩。四魔十魔。三魔五魔。界內界外。有漏無漏。靡不破盡。   又華嚴明魔業亦十。一忘菩提心。脩諸善根。名魔業。二惡心施。嗔心戒。捨惡人。遠懈人。慢亂意。嫌惡慧。為魔業。三堪化者。慳法不說。非器者。財利強說。名魔業。四志意狹劣。不求諸佛大菩提法。不樂六度。聽聞不脩。行亦懈怠。五近惡知。遠善識。樂二乘。尚涅槃。厭受生。志寂諍。六嗔菩薩。求罪釁。說過惡。斷彼利。七謗大法。不樂聞。見說法。不尊重。自說是。餘悉非。八學世論。迷文詞。闡二乘。隱大法。以妙義授非人。離菩提。住邪道。九已解脫安隱。親近供養。未解脫安隱。不近不化。為魔業。十不求正法實智。增慢不敬。心惡難可開悟。惱害眾生。名魔業。已上皆是背佛一乘。捨大乘行。樂小二乘。著人天邪魔業也。   又明十種佛業。一隨時開導。令正脩行。二夢令見佛。覺昔善根。三演未聞經。斷疑生智。四說出離法。悔纏離惑。五現佛相好。長宿善根。六弘法利生。勝解清淨。七有魔事起。治令歇滅。八凡外二乘。願令熟脫。九大悲攝生。脩行不斷。十離相化度。權實雙行。已上皆順。一佛乘法。違小向大。脩之。無魔不伏。無邪不祛。證之。無位不超。無佛不成。   知此魔佛二業。應避應趨。自然入佛涅槃。得真解脫。圓佛菩提。究竟種智。楞嚴會終。談五陰魔。華嚴離世間品。現十降魔。皆為楞嚴大定。法界藏心。成證不失。周徧無礙。今備釋者。亦欲法界一切眾生。性脩不二。理事圓融。五魔十魔無不歇滅。五佛十佛悉皆顯現。轉轉普度。化化無盡。本願如斯。實心亦若是也。來學者。深思毋忽焉。 △庚三。結害囑護三。辛初。示因交互。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 先所現解性。如是十種者。總結識陰十事。防見脩證莫自錯誤也。中途一句。前八意多。以前八魔外。中途各起狂解。立所歸果及熾塵果等。於未二句。後二意多。以後二小乘得少為足。證滅不復前進佛果也。因依一句。意兼前後。如云。立真常因。有所歸依。迷心從物。發邪思因。惑佛菩提。背佛涅槃。以十種執。無非因迷而起。依惑而住也。狂解生性十者。謂所歸常因。覽自體出。能有所依。所知徧圓。四大生發。群化歸空。固身長生。留塵廣化。居滅已休。發覺不進也。 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皆下。次能發行心。亦十。謂因所因。能非能。常非常。知無知。生無生。歸無歸。貪非貪。真無真。聞無聞。覺無覺也。交互者。謂觀行用心。與識陰妄想。交攻互勝也。生斯位者。即上十種因果位也。謂所歸。能事。妄計。虛謬。妄冀。空亡。長勞。熾塵。趨寂。湛明果是。前行曰悟。約能解說。今識曰位。約所證言。然皆妄計。豈有真證實位也哉。 △辛二。迷則成害。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 眾下。一總標迷妄。未脫識命。故名眾生。不知識陰邊底。曰頑。無明觀行淺深。曰迷。一也。不忖自己功德小大。不量凡聖階位卑高。二也。逢此定中發現解性。叵測緣因。三也。各取己所偏愛意地現境。四也。適與先時所習心行相似。欣為善種。執迷為解。五也。中途成狂。謂有所得因心而自休息。六也。將為究竟。有所歸果。七也。迷不自識。得少為足。八也。生天魔種。纏空不化。謂言登聖。成佛菩提。九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成大妄語。失如來種。十也。 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外下。二別害重輕。前七是外道。第八是邪魔。並由邪心。所感福業。俱未斷惑。各墮其類。及享脩禪所感福報。終後還墮地獄。此招害之至重者也。若後二種定性不回。先時原植中小種習。今見定境有相似處。耽禪定樂。即證小果。然此二乘已能斷惑。超凡入聖。出三界外。但不增進上乘。亦不墮下惡道。所謂永閉化城。不達寶所。此招害之稍輕者也。 △辛三。囑令保護。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沈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 初囑保去邪見魔。汝等下。佛敕阿難等輩。留願入末世中。存大慈悲之心。秉佛三覺之道。將此辯魔十門。傳示眾生九界。普令覺了破識旨義。令其深防持正。方堪證入藏心也。 見魔者。分別曰見。即生倒解分別。妄立邪知見也。謂依識陰虛無罔象。起細分別妄想。我法二執見也。又於識陰寂滅中。起諸執見。名曰見魔。如經說云。因所因執。真無真執等。此亦合釋。開又分二。一者識屬八識心王。然有見相二分。今破識陰。能執。見魔也。二者識精元明。一分為六。眼曰見精。乃至意曰知精。反流非魔。奔色成魔。前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邪魔見也。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佛知見也。苕溪云。言見魔者。見以違理為名。前八違真中二理。起界內邪見。後二違中道理。起界外邪見。以二乘智即無明故。又前八中。七純是見。八具見愛。以留塵勞。生勝解故。◎正脈曰。至於二乘。界內見愛雖盡。而界外見愛仍存。如於涅槃。迷真執似。諦理。厭有著空。不達法空。惟求自利等。皆顛倒分別也。起信論云。心有三種。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徧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以眾生妄見境界。心有分齊。不稱法性。諸佛離於見相。心真實故。即稱法性。今破業識。見魔發現。論云。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見魔安在。餘如前辯。 沉底曰深。書曰。自作孽。不可活。綏。安也。邪緣。指前倒見。謂迷心從物。倒知立解。罔求為因。妄計為果等。欲保法身及救慧命。先須見孽莫作。邪緣息滅。可也。 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歧路。 令下。二令護入佛知見。身。本覺法身也。心。常住真心也。知。三種智也。見。五眼明也。約佛果位。眾生因地不離六根門頭。見聞覺知之性。法華云。開示悟入眾生佛之知見。使得清淨。究成一切種智。是也。成就。即至終也。岐路。通指魔外二乘。天魔背覺合塵。違圓通理。外道起邪執見。亡正知見。聲聞趨寂纏空。背佛圓寂無住涅槃。辟支不化。獨覺迷佛妙覺無上菩提。 約破識陰。始終十種。若以五十始終魔事。皆當覺悟。明能破暗。莫落邪見。洗心非正。被陰魔迷。必魔子矣。隳汝寶覺。全身籍沒。無可哀救。故佛初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至此則知妄想。即是五陰五濁。五陰濁想一毫不淨。不能得入佛知佛見。若破五陰魔想。方得三空法忍。譬如念佛。一朝魔盡。方能得見真佛身面。前佛示云。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今若不行諸佛知見。菩提涅槃圓通大道。枉入魔外二乘。枝岐曲徑邪路。迷中倍人。甚為憐愍。故此結誡曰。入佛知見。毋遭岐也。文句。初卷正示二本。即云。諸脩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正指此陰魔諸境而言。外道邪魔所感偽果。即是諸天魔眷及十仙等。至於業終。墮無間獄。則必更歷鬼畜脩羅。復形人道。惟聲聞緣覺。得免分段苦輪。然亦不成增進。則變易生死仍在。良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脩習。迷於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故耳。見魔。依於識陰。起諸分別。我法二執。故名見魔。須知二乘亦是分別法執所攝。◎摸象記云。五十種魔。終之以聲聞緣覺。夫羅漢辟支。聖果也。何亦與魔列耶。吳興謂二乘違中道理。起界外邪見。夫違中。則墮於偏界外之邪。是亦邪也。故等之以魔。而實與前魔異。經云。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阿鼻獄。其在聲聞緣覺。則但曰不成增進而已。蓋得少為足。不復求進。而安於小果者也。梵網。不受菩薩戒者。皆名為惡。習學二乘者。皆名為邪。其意亦猶是也。所謂同條而異致者也。 就此翻上為五。一覺義。翻頑迷不忖。二無魔。翻中途狂惑。三息邪。翻邪解倒執。四不岐。翻法愛少足。五入佛。翻墮獄不迴。見魔邪緣。有十。謂見所得歸。見能為事。見有所依。見知圓徧。見大化生。見空無依。見貪長生。見愛塵欲。見滅已休。見覺不進。反則轉邪成正。入佛知見。究竟種智。圓妙覺果矣。   問。前云。行陰屬思。七識思量為性相。故屬心魔。今云。識陰心王。見相二分能見生執。故屬見魔。依俱舍論。小乘但依六識斷見思惑。七八二識粗分伏滅。細分仍然。何況外道天魔唯伏六識。豈斷見愛。則此七八五陰魔想。凡小皆未斷伏盡耶。答。由未斷伏。五陰文末。一一誡其毋迷毋住。勸其當悟當進。又云。覺了不迷。魔自銷歇。若作聖解。從魔淪墜。又云。汝當先覺。不入魔輪。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佛語諄諄。四五不止。普欲眾生。超凡入聖。回小向大。五陰魔除。五濁想滅。眾生不依。佛末如之何也已矣。   問。今經五十陰魔。凡外二乘可破成佛否耶。答。成破有六義。一准五陰末。依佛勸誡。決能破陰成佛。不依。不破成也。二准下敕持佛頂神咒。摧伏魔天邪神惡鬼。金剛八部隨身擁護。咒則成佛破陰。不咒不成破也。三准初佛示二種根本。依前生死根本。用攀緣心。則不成破。依後菩提根本。識精元明。決得破魔成佛也。四準五陰文初中後囑。阿難等眾。於末世中。傳法求度。而阿難等。本願五濁。度生成佛。五准四空天末文。佛云。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地。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脩行路。則諸凡夫外道。天魔二乘。皆蒙化導。當成佛也。六准觀音勢至諸大菩薩。慈悲誓願。折攝度生。九界歸佛界。三乘入一乘。決如是也。◎審後如來垂範。真實不虛。何以疑為。則五魔七趣。更助楞嚴終始脩證之心要也。珍重毋忽。 △戊三。結勸超證遵脩二。己初。正示超證。謂從識破因位。超入後心果地也。又分三。庚初。諸佛先證。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此結顯過去諸佛共證者也。如是法門者。總指五陰辯魔法要。別指識陰破魔正門。恒沙。約劫。微塵。約土。諸佛乘心開者。一者。謂每一陰未開之時。須依此法辯別。不為十種魔境所惑。方得一陰破除。從色至識。無不皆然。二者。塵沙如來。未有不破識心而得佛菩提者。前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迷則中途成狂。悟則轉識成智。乘此陰破心開。入住超證極果矣。又由迷於常住真心。用諸五陰虛妄相想。若知三科七大各具五陰境想。一一本非因緣自然。元是藏心妙真如性。自然破陰開心。疾成無上佛道。故曰。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庚二。破識盡超。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 先識盡根融。單舉識盡者。有二意。一舉後攝前。後盡前自破故。二識盡始超諸地位故。現前諸根者。六根門頭。見聞覺知之性。陀那識中一分不生不滅真性也。揀非六識緣心。陀那識中一分生滅妄心也。前云。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涅槃。應先擇去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明湛性。得元明覺。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脩證。 互用者。前識陰云。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長水曰。此即是第三漸證無生忍時也。前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正脈曰。識陰若盡。每一根中。皆兼具五根之用。此正初住圓通位也。評曰。長水約能歷三漸功行。通分而言。正脈約所歷六位階地局分以說。二無礙也。 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 從下。次超入八地。又二。一入初乾慧。長水曰。前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脩。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脩行漸次。斯則始從乾慧。終至等覺。俱不離此第三漸次而建立也。今約從總入別。故云從互用中入也。菩薩者。大乘一乘也。貫下四加。揀魔外二乘。金剛者。利根上智也。揀愚鈍不精進。乾慧者。入初聖位也。揀後金剛十地。以此行人。從始至終。皆由脩習耳根聞熏金剛三昧。而得成就。前云。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又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漸次深入。精心發化者。前乾慧云。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 如淨瑠璃。內含寶月。 如下。上法說。此二句喻明。瑠璃。喻精心。含月。喻發化。前三漸云。譬如瑠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又二住云。心中發明。如淨瑠璃。內現精金。合轍曰。此正轉第八識而成大圓鏡智。轉前五識而成成所作智。故得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所謂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惟如如理及如如智。內外明徹。喻如瑠璃內含寶月。長水曰。慧性。如瑠璃。因行。如寶。果德。如月。此喻一中現無量。無量中現一。因行果德一時具足。無礙圓明。故如瑠璃含寶月也。 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 如是下。二超後七位。信。住。行。向。加。地。等也。金剛十地者。地地皆以金剛觀察。揀非等覺後心獨稱金剛。故初一位亦稱金剛乾慧也。菩薩所行四字。亦冠上履下。等覺圓明者。顯與諸佛。妙覺圓覺。妙明極明相等。前云。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超有二義。一剎那頓證為超。譬如利錐。一穿千紙。大鵬一舉。九萬里程。雖云迅速。非廢諸位也。二漸歷不落為超。雖經十位漸至妙覺。但以不遭枝岐。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亦名為之超也。長水云。利根之者。到乾慧地。精心發化。遂超因地。直入妙覺。若鈍根者。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如是乃至者。近接乾慧發化。遠追識盡互用。雖曰。外道邪魔。業終墮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然破識入乾。屬何人耶。釋曰。即前耳根聞脩行人。歷破五陰。不著五魔。覺了無惑。得登聖位。問。何以證此行人。但升無墜耶。答。一圓頓行人。多聞返照。向上不退。非權小比。二依佛勸誡。覺魔破陰。有升無墮。入佛知見。◎問。取何文證。答。審五陰文。依佛勸誡則升。不依則墜落矣。色陰升墜云。不作善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受陰升墜文云。覺了不迷。魔自銷歇。若作聖解。從魔淪墜。想陰升墜文云。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行陰升墜文云。由此計度。常無常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識陰升墜文云。立解墮執。迷佛菩提。背涅槃城。生魔外種。又五陰終。每各結云。大妄語成。墮無間獄。保持覆護。成無上道。圓人遵脩。故得超聖。 問。脩此耳根圓通。人通幾種。答。五乘九界全該。權小偏圓各別。古德云。已上五十種人見解。並是迷宗失旨。背湛乖真。捏目生花。迷頭認影。譬若敲冰索火。緣木求魚。畏響逃虛。捫空捉電。苦非甘種。砂豈飯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藏心和會。盡迷方便。悉入愛纏。不達正宗。皆投見網。所以天魔外道。本無其種。脩行失念。遂派其原。故知但有所重所依。立知立解。絲毫想念不忘。皆成外道邪緣。故華嚴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 今明超相。詳開為三。一約人明超。有十。一獄趣超。敕阿難云。魔眷魔民。墮無間獄。汝須留願。度出生死。後云。變地獄苦。成安樂國。 二神鬼超。後云。大力鬼神。皆大歡喜。前云。諸鬼神王。誓護行人。又云。大力鬼神。善願善心。遊於四天。護戒咒人。 三畜趣超。如八部中。迦羅樓王。摩睺羅王等。六云。天龍八部皆得本心。獲法眼淨。 四脩羅超。下云。一切世間阿脩羅。皆大歡禮。是故觀音現身說法。 五人趣超。有三種。一闡提。唯識樞要。明三。一名一闡提迦。是樂欲義。樂生死故。即焚燒一切善根。二名阿顛底迦。名為畢竟。畢竟無涅槃性故。即無性闡提。三名阿闡底迦。是不樂欲義。不樂涅槃故。即菩薩大悲。楞伽明二。初即前二。次即三也。前云。開示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涅槃云。無性闡提。悉當成佛。以有佛性故。此是闡提超也。二凡夫超。初云。王及大臣。長者居士。願聞法要。末云。比丘及尼。優婆塞夷。皆大喜禮。涅槃云。女見佛性。女中丈夫。男迷佛性。男中女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此即人中超凡入聖也。三外道。前云。由此計度。墮落外道。覺了心魔。作大覺王。此即外道超也。 六仙趣超。前云。貪非貪執。成仙伴侶。不著命元。去固妄因。即成大覺紫金仙矣。智論云。阿私陀仙。相太子曰。必當作佛。我今年暮。生無色天。不得見佛聞法。故自不勝哀感耳。仙既見佛悲傷。成佛智種熟矣。此即十仙超也。 七天趣超。三界十八天。并二自在。共二十天。前明摩醯大慢。自在計常。若不常慢。出界佛矣。況兜率內院。淨居那含。四空天上。菩薩三摩。豈不超乎。 八聲聞超。四果四向。愚法廣慧不同。前云。定性無聞。愚法趨寂也。回心二空。廣慧上進也。故知居滅已休則不超。求佛菩提則超矣。俱舍。婆沙論等。明斷有二。一次斷。又二。初任斷。得初果已。不起加行。任運經於七生。斷九品惑。名為經生損惑。二次斷。得初果已。起大加行。斷二必三。斷五必六。斷欲九品思盡而命終者。名為斷惑損生。對後超斷越次。猶名次斷也。◎二超斷。又四。一本斷超。本在外道。脩世禪時。用六行觀。得非想定。已斷下八地思。至十六心。應名羅漢向。但名那含者。以凡地時。有漏智弱。但名那含。若本斷九品。今名三向。若七八品。得名二果。斷六品等。名二果向。斷五四等。但名初果。須抑退者。意令此人此生必定起無漏聖道故。文出俱舍。二小超。是內弟子因時習定。伏於見思。若未得色定。或脩欲定。欲惑未斷。此人至十六心。得入初果。見惑斷時。隨所伏思。與見同斷。超至五品。功齊四品。以五六二品共一生故。亦論家家。若至八品。名一種子。乃至無學向果。超果不定。以斷七十一品。名羅漢向。超斷非想九品思盡。名無學果。皆隨本斷惑品多少。而得那含羅漢等名。是故超果不定。三大超。本在凡地。聽法聞唱善來。成羅漢果。無受生緣。四大大超。如佛一念。正習俱盡。此明初果超上二三至四果也。◎俱舍。智論。七種那含。謂欲界。現般。色界。中般。生般。有行。無行。上流。空界。無色般也。又二。一雜脩樂慧那含。二不雜脩樂定那含。此二那含各有三超。一徧沒。從梵眾天至色頂天。次第一一下上生沒故。二半超。從梵眾至色頂。中間缺半。或一或二。而不全故。三全超。梵眾至色頂。並全超故。中間盡越。此明三果。超上色空不定般也。◎評曰。聲聞界內斷惑。次。超。小。大。全。半。徧沒。例知回心。界外超斷。漸頓十位亦若是也。定不定性。斷超明矣。又楞伽云。聲聞滅煩惱。三昧酒初醉。彼非究竟趣。亦復不退轉。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聲聞亦如是。覺後當成佛。前四卷云。令汝會中。定性聲聞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此明愚法定性。後必超也。 九辟支超。緣覺獨覺各有二類。一畢勒支底迦。此翻各各獨行。二鉢羅底迦。此翻部黨同行。若云辟支迦羅。名通二種。聲聞制分果。支佛一向果。般若經。明獨覺向。則緣獨覺只一向一果也。然有初心後心。定不定性各別。前三。諸緣獨倫。不迴心者。生覺圓明。不化圓種。若能前進而不涅槃。圓融覺明。更研深妙。發二空智。證二空理。即入圓通。悟佛知見。豈不超耶。初云。無量辟支。無學初心。同來佛所。又云。十方辟支。俱願樂聞。四云。會中定性一切支佛。未得二空。令其迴向上乘。皆獲一乘場地。後云。他方二乘。并初發心。皆大歡喜。作禮而去。況觀音現緣獨身。說法令脫。豈有不超入聖位哉。入楞伽云。緣獨無自般涅槃法。是故我說一乘。以彼但依如來所說。調伏遠離。如是脩行而得解脫。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滅智障。及業習氣。未覺法無我。未名不思議變易死。是故我說以為三乘。若彼能除一切過習。覺法無我。是時乃離三昧所醉。於無漏界而得覺悟。即於出世上上無漏界中。脩諸功德。獲不思議自在法身。頌曰。天乘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諸乘我所說。餘乘未究竟。彼心轉滅已。無乘及乘者。我說為一乘。解脫有三種。謂離諸煩惱一。及以法無我二。平等智三解脫。此明定性支佛。後必超也。上引五陰文證升墜。墜者墮獄。升者超位。如前具明。今就識陰十魔而明。一娑毘迦羅。中阿含云。我童子時。年二十九。往阿羅羅迦摩羅所。問言。依汝法行梵行可否。答言。無不可。問。云何證知。答。我度識處。得無所有處。我自念言。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故得往鬱陀羅羅摩子所。問言。我欲於汝處中學法。答。無不可。問。自知證否。答。我度無所有處。得非想定。我久證得。脩便得之。我復念言。此法不至涅槃。即往象頭山。鞞羅梵志村。尼連禪河邊。誓不起座。即得無上安隱涅槃。評曰。金頭仙人。依佛進脩。即出塵界。楞伽會上轉邪歸正。經初登伽。以迦羅咒。被文殊銷滅。則僧佉論師。六師元祖。超出非想。八萬劫外空天頂也。能以圓元。即圓妙覺果海。歸於中道第一義諦。非外道矣。◎二摩醯。不起能執。不生大慢。現無邊身。度十二類。◎三自在。不起常執。不迷生滅。安住無生。獲法身常。出於魔天。超義天矣。十住經云。大自在天。光勝眾生。涅槃經云。大自在天。獻供最勝。釋論云。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主大千界。起信論云。十地菩薩。功德成滿。色究竟處。示現最高大身。不思議業。利益十方眾生。心地觀經亦如是說。華嚴云。復有無數大自在天王。皆勤觀察無相之法。所行平等。准上。自在天亦超入聖位矣。◎四婆吒霰尼。不執徧知。入正徧知。涅槃會上。十仙外道。翻邪歸正。成佛覺道。楞伽。盧伽耶陀世論師等。了達諸法。皆是自心。不生分別。不取外境。住於自處。默然而去。此明外道六師超也。◎五婆羅門。迦葉波崇事水火。若不迷心從物。悟入性火真空。性空真水。如三迦葉。舍利。目連。憍陳如等。投佛出家。成羅漢果。超十聖也。◎六無想天。舜若多不求滅依。不落空亡。入四空定。起三空觀。從空涉有。化度群生。前云。諸舜若多。無身覺獨。如來光中。映令暫現。七云。無色界天。并風神王。同時稽首。保無魔事。亦明超也。◎七阿斯陀。求長命者。不起貪執。不戀長生。求佛法身。得佛慧命。何假妄延。真無量壽。法華。阿斯陀仙來為王師。釋尊成佛。轉與授記。即其事也。超亦明矣。後云。聖仙童子。并初發心。皆大歡禮。則前八卷。十仙無不超升。孔雀經贊。實不誣焉。◎八天魔一類。住欲天頂。坐宮化珍。多增寶媛。若不邪思。熾塵縱欲。則不成魔。出三界天。如前火頭金剛神天。化多欲心。成智慧火。心發大願。登無上覺。七云。魔王自在天等。求不得便。除彼發心樂脩禪者。淨名化魔天女。傳無盡燈。觀音現小自在。說法成就。華嚴亦云。無量化樂天。無數他化自在天。皆勤脩習自在方便廣大法門。則如魔界。超佛界矣。至想陰中。十種神鬼精靈邪魔。附人作孽。七云。日月星天。風雲雷電雨師。山海水陸空神。萬物精祇。諸惡鬼魔。欲來侵擾。終不能得。保護是人。所作如願。觀音現八部神王身。說法遮護。神鬼精靈。超脫可知。◎九聲聞小乘。九云。色頂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此名回心大阿羅漢。四空末云。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彼諸天王。即大菩薩。漸次增進。回向聖倫。豈非超小乘耶。◎十辟支。仁王云。八百萬億大仙緣覺。四諦十二因緣皆成就。解云。小辟支佛。是須陀洹。時無佛出。人中七生。天上亦爾。不受八生。自悟成道。阿那律陀。過去飢世。曾以稗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受人天供。如意福樂。地藏菩薩昔為光目女子。於像法中。遇一辟支羅漢。名曰福度眾生。為母設供。救母生無憂國成佛。慈恩云。釋迦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來。至於佛所。涅槃云。下智觀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緣覺菩提。上智觀故。菩薩菩提。上上智觀。諸佛菩提。則定性辟支。後必回心。了見佛性。當成佛道。然頓漸超脫。隨機利鈍。莫可定也。餘詳如文。 十菩薩超。權實偏圓。賢聖不同。楞嚴會上。聞圓頓教。皆悉回權向實。改漸歸頓。轉偏成圓。該因徹果。如二十五圓通諸聖。前云。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今汝會中定性二乘。回向上乘。皆獲一乘寂滅場地。 二約教明超。開八。一人天乘教超。華嚴云。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脩習。心狹劣故。怖三界故。成聲聞乘。又上品十善道。不從他教。自覺悟故。不具大悲。悟因緣法。成獨覺乘。又上品十善道。心廣無量故。具大悲方便故。發生大願。求佛大智。淨脩諸度。治諸地故。成菩薩乘。又上上品十善業道。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成就。名為佛乘。清涼云。經明五品心。脩十善。一下中品脩者。以有漏心。人仙天因。二上下品脩者。無漏智脩。從他解故。聲聞乘也。三上中品脩者。自悟因緣。獨覺乘也。四上上品脩者。悲願方便。菩薩乘也。五上上中上品脩者。一切種智清淨。脩一切佛法。一佛乘也。此上五品。後後超勝前前。四品。始終頓教俱通。五品。圓也。戒善既爾。禪定。漏無漏心脩習。超勝亦然。又以人天六行事觀。於六欲界。厭下地色心。是苦粗障。欣上地色心。是淨妙離。乃至厭欲欣色。厭色欣空。厭生欣滅。厭小欣大。厭相欣空。厭空欣相。厭識欣心。厭心欣性。厭頓欣圓。厭同欣別。超入一真無障礙法界。鎔融不可說也。 二二乘小教超。謂解四諦。十二因緣。是生滅法。起我空觀智。樂有餘涅槃。即成聲聞緣覺乘果。若解諦緣是無生法。起法空觀智。證無餘涅槃。即成大乘相宗空宗菩薩。若解諦緣是無量法。起藏心觀智。證無住涅槃。即成大乘法性終教菩薩。若解諦緣是無作法。起真性觀智。證性淨涅槃。即成一乘法性頓教菩薩。若解諦緣是法界圓融十無盡法。起事理無礙。周徧含容觀智。證諸佛真常真樂。究竟圓寂。大般涅槃。即成一乘法界圓寂中佛。後後超勝前前。詳諸大小經論廣說。 三相宗菩薩超。八識法相觀門等。四空宗菩薩超。三空無相觀門等。五性宗終教菩薩超。三如來藏空不空等心觀門等。六性宗頓教菩薩超。二真如依言離言法性觀門等。七法界宗圓教菩薩超。四法界事。理。無礙。事事圓融無盡觀門等。因果該徹。同別普超。具如五教儀中。隨機攝益內說。 八依本經性宗圓教法相菩薩超說。就本經文。法相有二。一約寂滅。人天無想滅定之滅。聲聞四諦滅道。緣覺因緣還滅。相宗分教無為寂滅。空宗始教離相寂滅。終教藏性寂滅。頓教真性寂滅。圓教一真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本來寂滅。經初卷云。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四云。一乘寂滅。五云。安樂解脫。寂靜妙常。六云。寂滅現前。寂照虛空。八卷云。周徧寂湛。寂妙常凝。九云。歸寂滅樂。又云。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又云。樂處陰寂。心愛入滅。又云。汝今未須先取寂滅。十云。生滅想心。今已永滅。又云。七際斷滅。滅已無復。又云。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又云。非滅群化。以永滅依。又云。居滅已休。又云。心垢洗除。陰魔銷滅。是知寂滅名同。人天凡外。小大偏圓。義理各別。辯其超相。亦隨機異。人天戒禪。發無漏智。伏斷見愛。便出塵界。超凡入聖。二乘滅定。不得漏盡。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不成聖果。聲聞緣覺。不入涅槃。發大悲願。便超菩薩。空相菩薩。沉空著相。行事六度。難成佛道。餘例可知。楞伽云。寂滅者所謂一緣。是最勝三昧。從此能生自證聖智。以如來藏而為境界。法華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寂滅精妙至此。真是圓頓超也。 二約識心。通真通妄。五云。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此說真妄俱通。四云。菴摩羅識。真也。九云。唯留阿賴耶識。妄也。又三卷云。識動見澄。妄也。性識明知。真也。識精元明。真也。識性無源。妄也。識陰區宇。妄也。名識陰盡。真也。婆沙論云。心即意識。只是一法。有三別名。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或在界名心。在入名意。在陰名識。俱舍云。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皆妄也。見愛六塵起故。唯識云。第八識名心。第七識名意。前六識名識。八識心。妄也。轉四智。真也。起信論云。心相有二。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又說識有二。一事識。凡夫二乘心。二業識。謂諸菩薩心。又明心意識。論云。依阿黎耶識心。說有無明。不覺起意。有五種名。一業識。二轉識。三現識。四智識。五相續識。後意識者。即相續識。依諸二乘凡夫。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分離六識。分別事識。又云。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如來藏。真也。生滅心。妄也。黎耶識。真妄雙通也。論云。破和合識相。智淳淨故。餘可類推。楞伽云。略說有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偈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又云。心能積集業。意能廣積集。了別故名識。對現境說五。心如工技兒八識。意如和伎兒七識。五識為伴侶。妄心六識觀伎眾。藏識說名心八識。思量性名意七識。能了諸境相六塵。是故說名識前六識也。真妄可知。處胎經云。道識。俗識。有為識。無為識。有漏識。無漏識。華識。果識。報識。無報識。天龍八部。人非人識。上至二十八天識。下至鬼畜地獄識。金剛三昧經云。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此云清淨識。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華嚴云。諸業虛妄。積集名心八識。末那思量七識。意識分別六識。眼等五識。了境不同前五識。又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而立。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又云。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暗覆。愛水為潤。我慢溉灌。見網增長。生名色芽。又識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出現品云。何知如來正等覺心。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 處胎。明妄。金剛。明真。華嚴。先妄後真。准文易思。若辯超相。機亦各異。若伏六識。欲色人天超也。伏滅七八粗分識相。四空天人超也。若斷六識見愛。二乘超也。若斷八識塵沙煩惱。菩薩大乘超也。若斷藏識根本無明。而成真識。實教超權教也。若悟藏心。性空真識。性覺真空。離心意識。法界真如。一乘圓頓超偏漸也。 三約位明超。分七。一小乘教位。人天元無斷惑證真。故無位次。小乘有斷有證。位分為五。一資糧位。三。五停心一。總二別相念三是也。二加行位。煖一。頂二。忍三。世第一四是也。名為七賢。三見道位初果斷見。四脩道位。二。三。果。聖。五證道位四果斷思惑盡。愚法定性。住滅不進。廣慧迴心。斷界外惑。超上乘也。 二相宗。分位亦五。一資糧位。二加行位。地前。三賢位也。三通達位。初地。見道。斷二障分別俱生一分。四脩習位。初地至十地。有十行障真如。五地。諦。六地。緣。七地。超二乘道。論云。初二三地。脩施戒忍。相同世間。四地。脩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方名出世。此斷定愛法愛二愚。能伏六七二識俱執我見。七地猶得現起。八地方永不行。六識見粗。七俱見細。伏有前後。前五地有相觀多。六地無相觀多。七地純無相。有加行。八相無功用道故。八地。六識俱生所知。不復現行。七識法我見愛慢癡。猶可現起。如唯識論。賢首章云。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已去。惟有所知。六識頌云。遠行地後純無漏。七識頌云。無功用行我恒摧。由無功用。得二自在。身。土二也。十地。及金剛喻定現前時。頓斷二障現種習盡。入如來地。古云。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八識頌云。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五究竟位。前四因脩行滿。此一果地證圓也。前超藏性宗。勝本位超。高大多矣。 三空宗。地位有十。一乾慧地十信外凡。三乘初。用體法念處總別等停心觀。總相智慧深利故。未有理水故。二性地。住行向。內凡。相似得煖頂忍世第一。法性理水。伏我法見愛惑故。三八人地。四見地初地至四地。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分別見惑八十八使。故名見也。由此二地發真無漏。見真諦理。五薄欲地。五地。二果。斷俱生思惑。前六品盡。六離欲地。六地。三果。斷俱生思惑九品盡。七已辦地。七地。四果。斷我法見愛惑盡。如燒木成炭。證羅漢果。八辟支佛地。八地不動。超小乘道。伏斷我法見愛習氣。如燒木成灰。九菩薩地。九地善慧。十地法雲。斷三界內外見思惑盡。扶習潤生。出二乘地。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十佛地。以一念相應慧。頓斷殘習。如炭灰俱盡。八相成道。如大品說。前超真性宗。亦超過本位矣。前相宗。七地菩薩超前二乘。今空宗。九地菩薩超前二乘。優劣比知。 四性宗終教。起信論說。四相八位。一滅相。十信位。論云。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十不善業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滅十惡。轉生十善也。雖名覺滅。即是不覺見愛二惑故。二異相。三賢位。二乘解脫觀智。初發意初住。發三心等菩薩。及信相應地三賢。住行向位等四加。覺於念異。以捨粗分別執著即我執分則俱生二惑。名為執相應染相故。名相似覺。三住相。十地位。法身菩薩十地聖人。覺於念住。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前十信。初住。三賢。成三位。此後開有五位。中但四位。一名不斷相應染。即法執分別惑。論云。依信相應地。脩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初地究竟離故。二名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二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七地究竟離故。即法執俱生惑。三名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八地能離故。唯識論。八地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三細中。現識惑。四名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九地能離故。唯識論。九地名智自在所依真如。上四位皆住相。四生相。佛地位。菩薩等覺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生起相。以遠離最初不覺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論云。根本業不相應染。前後染心有六。初執。二不斷。三智。四色。五心。六業。此當末後。依菩薩盡地等覺。得入如來佛。妙覺果地能離故。本位超前。不必言矣。前進圓頓。更加超勝。 五性宗頓教。圓覺經說三境四位。一二乘境。淨解位。十信也。經云。若諸眾生。永捨貪欲見思惑也。先除事障煩惱障礙。未斷理障所知障礙。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二乘境也。又云。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塵勞煩惱。得法界淨。即彼淨解。上二句斷惑。此二句證位。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四位覺中。始初覺故。此名凡夫十信隨順覺性。二菩薩境。中具二位。先地前三賢。名見覺位。經云。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次登地十聖。名不住位。經云。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所照與照者能照。同時寂滅。謂以礙心。自滅能滅礙心諸礙所滅礙境。礙已斷滅所滅礙斷。無滅礙。者能滅礙心亦除。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又云。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三如來境。徧順位。妙覺。佛果地也。經云。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又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偈曰。大覺悉圓滿。名為徧隨順。本位頓超。亦絕言矣。超上圓教法界徧容。更增勝也。 六法界宗圓教。華嚴經明六位。信。住。行。向。地。佛也。超義開十。一性起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何以故。諸佛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二脩成超。偈曰。佛智亦如是。徧在眾生心。妄想之所纏。不覺亦不知。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現。饒益諸菩薩。三初心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四十信超。如十信灌頂等。五直超。於五教位。隨一教位。即入法界。謂初信即超妙覺。六不定超。五教位中。缺而不定。謂或初信超初地。十信超十地。或五信超五住。或五行超五向。或十住超等覺。六向超八地等。七具超。具五教位。全歷不缺。後入法界。謂六位一一漸次超登。八融布超。始終教位。地前地後皆行布。頓教位。地前地上皆圓融。或地前行布。如圓覺等。地上圓融。如楞伽等。圓教位。地前地上。行布圓融二皆無礙。或地前圓融。地上行布。如華嚴。地前圓融。尚超前四教位。況地上位。相即入乎。九寄顯超。十地中。前四地寄同人天。五六寄同二乘。七地三乘。八地一乘。教相似同權漸。理行攝入圓融。細覈經意。超勝自知。十理本超。小乘偏真理。分教唯識法相。始教真空無相。終教藏心法性。頓教真性無性。圓教法界無障礙性。一切教理行位。皆從此根本出。出現偈云。聲聞與獨覺。菩薩眾智慧。皆依於佛智。名為無盡根。聲聞與獨覺。及諸佛解脫。皆依於法界。出生一切智。攝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因果該徹。超勝明矣。 七性宗圓頓教。如楞嚴本經。六十聖位。信。住。行。向。地。三漸。乾。加。等。妙覺也。能歷位人。共有三種。一前四教小始終頓二人。一回心。二直往。利根直超。鈍根全超。直。頓也。全。漸也。中根不定超。五十位中。不定多少。又此二中。一約人。如前十種。七趣三乘。應想自根。從何類來。即菩薩中亦有三乘。大乘。一乘。下上不同。二約教。如前八種。想自本因。從何教習。三約位。七中。於前六內。想自階級。今歷何位。覺則前進直超。迷則得少下墮。故佛斥云。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 二本經圓教一人。直往者也。亦具直全不定三超。內各二類。一理則頓悟。二事則漸除。隨根上中下。上根理事俱勝。下根並劣。中或理勝事劣。事勝理劣。別五十陰魔聖位。總一法界藏心。覺則超升。迷則墮落。直等三超。與上義殊。上通三時四教。此局楞嚴圓教。如佛節節勸誡。思知。 若約人教位辯。人如前所詳證。圓通會上。二乘菩薩。剛將皆具。八云。人天八部。有學二乘。發心菩薩。皆得離垢。獲法眼淨。登伽。進超羅漢。阿難。三卷。頓獲法身。理頓悟也。八卷。進超三果。九末。留願度生。回向佛乘。事漸除也。例如華嚴。地獄天子頓超十地。六千比丘道成言下。善財一生摩頂。菩薩奮迅林中等。教如破妄顯見。四科七大。三藏十境。三十二應等。位如三漸獲忍。乾慧登聖。十住灌頂。等妙際交。乃至七趣墜升。五天出上。二乘利鈍。大乘增進。色陰聖邪。受陰得失。從凡入聖。心離色身。想陰覺迷。行陰計度。識陰執解。枝岐不進。正覺乃超。 又寂滅識陰。深淺霄壤。且以觀音聞思三昧言之。初入流生滅。心也。二亡所生滅。境也。三動塵生滅。四靜塵生滅。五聞根生滅。六覺觀生滅。七空無生滅。八寂滅生滅。不可將前生滅之滅。誤作最後寂滅之滅。幽溪尚以所入既寂。誤作寂滅之寂。況餘師乎。餘如前判。又不可將人天二乘寂滅。誤作大乘無餘寂滅。亦不可大乘無住寂滅。作一乘法性法界寂滅。華嚴明十涅槃出現品明。謂真如。真如際。小教。偏空真如。分教。二空真如。虛空。無相際。小教我空。始教法空。實際。我性際終教。法性。離欲際。法性本體離諸欲故。頓教離言。法界。一切法性際圓教。三一教乘。偏圓異也。法華亦云。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則寂滅理豈無淺深者耶。 至於識陰。人天伏六識。二乘滅六識。三乘伏斷七八二識粗相。大乘斷七八識細相。一乘實教斷八識三細相。頓教一覺。轉業識成無垢菴摩羅識。圓教離心意識。唯存如來正覺智心。亦如前識。亦不可六識見愛誤作七識見愛。八識粗細染分誤作業識真淨分也。應想我從圓教中來。人天耶。二乘耶。發菩提心否。超出三界否。三乘耶。一乘耶。會識歸心否。從空入性否。偏耶。圓耶。事理無礙否。一多攝入否。又想我從楞嚴會上。妄識七處破至何處。真見十番顯到何番。四科會何科。七大徧何大。三藏見何藏心。十境解脫何境。又想凡聖位中。七趣改惡從善否。轉邪歸正否。二乘革凡成聖否。回小向大否。五陰魔中。依佛勸誡。破至何陰。五濁妄相。依佛忖度。破至何濁。六十聖位。識陰六粗三細破盡否。諸根互用。圓明同月否。理事中。頓耶。漸耶。超中。直耶。全耶。不定耶。 佛云。眾生不量。業墮不進。覺了斯義。入佛知見。故知超墮各開十義。墮者。一中途狂迷。二未足生足。三頑不忖量。四魔現不明。五先習所愛。六心自休息。七妄為歸地。八計言果滿。九隨邪業墮。十不成增進。翻即超上矣。超者。一秉如來道。二秉此法門。三覺了斯義。四辯心見魔。五自不作孽。六保綏功行。七消息邪緣。八悟佛知見。九不行岐路。十識破根融。反即墮下矣。 已上詳釋人教位義。顯人功行深遠。教則義理微妙。位則階級多高。若不揀示。便謂識陰易破。聖位易超。甚至未破謂破。未超謂超。今體佛意。超有直全不定。破有理則頓悟。事則漸盡。本經明性起六根功德。法華明脩發六根功德。三覺雖同。六位本。始。究。名。似。分各異。高下霄壤。焉可誣耶。細研前總標文中云。主迷客便。主悟客去。後總結末文云。魔須識退。位須行進。五陰文初。頭頭標陰區宇。及陰盡超。五陰文末。尾尾結迷則墮。覺則超升。中五十文。節節誡策。莫迷而墜。勸勉當覺而超。是知卑高降升。豈為圓頓易易也哉。諸解不考。故此備悉。   幽溪云。今經借前三教位。名圓教位。大品。初有乾慧。此借通名。阿毘曇。立四加行。此借藏名。纓絡。等覺中有一人。金剛幢慧。此借別名。要知今經五十五位。總是假借別位。兼及藏通。◎又云。今經六十聖位。多為圓教一分鈍根設爾。蓋觀行伏惑。要須三種漸次以為資糧。初信破見。要須乾慧為功。◎又云。雖然借位。乃用名而不用義。如乾慧圓伏五住。不同通教但伏見思。十信斷見思。破塵沙。不同別教但伏見思。四加行破三十品無明。不同藏教但伏見思。名內凡位。故知今位雖借三教。約義而釋。始終皆圓。◎又云。凡未經法華開顯。一切經論或純談圓位。或純談漸位。或借漸名圓。借大名小。借小名大。隨機雜出。萬品不同。若不秉天台判教儀軌。鮮弗觸處罣礙也。   釋曰。破分四段。大小經論各有行位。初云。借前三教名圓位者。華嚴最初。向誰借乎。楞嚴最備。何借他乎。三漸聖位。從何經借。漸既無借。餘豈借他耶。又既借他。何不取一而反借三。以名一圓。圓既借三。自全無一。缺而不具。何稱圓乎。大品空宗始教。乾慧凡位。今經圓教。六十聖位。三漸後乾。豈借大乘始初凡位。以名一乘圓頓聖位耶。又四加借小乘三藏。何不借大乘相宗分教四加以名。而必借小乘內凡位。以名佛乘圓家聖位。理豈是乎。又等覺後。經無金剛乾慧。妄借纓絡金剛幢名。必欲另立一位。豈非背佛。虛謬設耶。後乾妄借。前乾借亦妄矣。又云。五十五位總假借別者。本經圓教。行位全無。何不判別而判圓乎。既判為圓。諸聖位具。何反借別名圓。其釋訛謬甚矣。◎二云。六十聖位多為鈍根設者。為彼借前三教。名為鈍耶。此屬汝借判鈍耳。為約但一圓教名鈍者耶。佛三漸中。句句法界藏心。位位圓融攝入。況後諸聖位乎。此經三漸獲忍。十住灌頂。尚鈍非利。法華五品。六根清淨。何名利。何名圓乎。又此圓位多為鈍根。教不稱機。佛說謬矣。◎三云。用名不用義者。行人但知義從名立。顧名思義。義圓名圓。義漸名漸。豈有借漸名而取圓義。亦無有立圓義而借漸名。名義錯亂。莫之適從。所謂名不正。則義不順。事不成。理不通。民無所措。如之何其可也。故說三教俱借。約義皆圓。謬惑甚矣。◎四云。借小名大。令成增上慢人。得少為足。又云。借大名小。教其背大向小。退菩提心。又云。借別名圓。漸不成漸。圓不成圓。在佛說東措西借。法教二三失準。行人脩無一畫。眾生疑誤實多。將此圓頓經位。判作權小借論。誹議三寶。罪真不輕。哀哉。   問。台謂華嚴借別名圓。然耶。否耶。答。華嚴。梵網。最初唱演。華嚴。信住行向地等。不必說矣。信前淨行一品。即同今經三漸位也。梵網。住行向地。亦不必論。住前十海。同今三漸十信。向後十禪。同今四加。地後忍等心地法門。亦即華嚴地後定通忍等。同今等妙二覺說也。二經位已備矣。何必借。向誰借。前無借。後未說。智祖原無此判。妙樂臆釋。謬也。後學襲借。豈非誑妄。   問。淨行一品。何知同今三漸。答。略同三漸。詳開圓具。一。十善三業。初二漸也。二。十具足。三漸也。三。十慧。乾慧也。四。十力。五。十巧。信也。六。七覺三空。住也。七。六度四心。行也。八。十智力。向也。九。十王加護。加也。十。眾生為依。地也。十一。十大勝上。佛妙覺也。縱然不以淨行為漸。賢首品。信亦具漸矣。偈云。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常欲利樂諸眾生。受持正法脩諸智。初漸義也。又云。信為道元功德母。斷除疑網出愛流。滅除憍慢恭敬本。為清淨手受眾行。二漸義也。信令諸根淨明利。信能增長諸功德。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必到如來地。三漸義也。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超出諸魔路。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示現一切佛。初句乾慧。後三具信也。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持戒脩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學是勤脩功德地。住行向地。如次配知。   問。四加云何。答。研華嚴義。亦具不缺。初地文云。十億諸佛。名金剛藏。共加於汝。各申右手。摩剛藏頂。剛藏頌言。有行未久解未得。隨識而行不隨智。聞此生疑墮惡道。我愍是等故不說。解脫月言。此人當得如來護念。而生信受。世尊。諸佛眉出光明。雲網臺中頌言。釋師子法加於彼。佛子當承諸佛力。諸地廣智勝妙行。以佛威神分別說。若為善逝力所加。諸地無垢次第滿。剛藏頌曰。佛力故開演。我承佛力說。無量佛神力。咸來彼我身。則四加行義圓具矣。又十地末云。此菩薩名為已得受職之位。入佛境界。具佛十力。墮在佛數。則十地中已具等妙二覺義矣。準上二問。華嚴楞嚴。位義並具。纓絡別教。不向華嚴圓教來借。華嚴前圓。反向纓絡後別去借。如斯判釋。豈非顛倒。疑誤人乎。   幽溪曰。孤山謂諸根互用。即圓教七信。月川駁之謂。二乘四陰盡。迷識為涅槃。聲聞與七信。同除四住。七信盡。聲聞盡。聲聞纏空未盡。七信豈能盡哉。據二乘所迷識陰。惟黎耶識。乃無明住地。非四住也。故下受熏推妄。非黎耶而何。故前四陰盡。粗垢先落。識陰盡。方斷無明也。予謂此駁似是而非。似是者。知識陰謂住地無明。至佛地而後盡。而非者。不知識陰體廣相長。有法性五陰。生死五陰。生死中有分段五陰。變易五陰。分段者。出三界而即盡。變易者。至佛地而後盡。二乘破斷見思。即免未來分段生死。已破識陰粗垢相也。即立涅槃而不前進。而其未盡變易之細相也。二乘既爾。七信亦然。是則二乘。識空粗相而纏於空。七信異此。所以勝之。超八信去。四十六位。入薩婆若。   評曰。二乘但斷我執分別俱生。超出三界分段。而一乘圓教菩薩。七信伏斷二執分別俱生。三界內外二種生死。豈可同日語哉。起信論云。根本無明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羅漢辟支菩薩生滅苦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准論。二乘但破六識見思。界內分段生死。即立涅槃。纏入偏空。而於菩薩八識二執見愛。界外變易塵沙生死。正未破也。杜順祖曰。凡夫小乘六識脩。根境十二分內外。法性真如實未知。亦未曾聞普法界。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故前五陰中。有墮有超。色受陰魔。解則上歷聖位。迷則下墮地獄。行識陰魔。覺破高超。計執深陷。當知佛語融通自在。圓教徧容攝入。眾生隨類得解。行位頓漸不定。或三漸乾慧初信而超入。或七信九信初住而悟證。或色受盡而高登。或行識破而增進。機宜萬別。難可一同。察經前後說意。自知今家詳釋。學佛法者。宜細體悉。毋以繁瑣而厭忽焉。 △庚三。後圓佛果。 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先順古合釋。長水曰。福足。名妙嚴海。慧足。故圓菩提。理極。故歸無得。即大涅槃。常寂無得也。孤山曰。妙莊嚴海是福究竟。圓滿菩提是智究竟。歸無所得是理究竟。福即解脫。智即般若。理即法身。不縱不橫。三德秘藏。於茲具顯。正脈曰。妙嚴海者。俱足萬德莊嚴之果海也。圓菩提者。完復一切種智也。歸無得者。一一契合性真本有。而不從外得也。上三句顯脩成。末一句顯性具。蓋從性起脩者。而脩還契性。離性真外。無片法可得矣。又以三如來藏心配之。妙嚴。空不空藏心也。圓滿。不空藏心也。無得。空藏心也。通於性起脩顯。文句云。妙莊嚴海。即萬行究竟。圓滿菩提。即智德究竟。歸無所得。即理體究竟。又功德莊嚴。智慧莊嚴。自性清淨莊嚴。不縱不橫。無二莊嚴。故名妙莊嚴海。方便菩提圓滿。實智菩提圓滿。真性菩提圓滿。不縱不橫。無二圓滿。故名圓滿菩提。性具萬行。如空中鳥跡。鏡中群像。故行無所得。稱性止觀。如日月本明。鏡水本照。故智無所得。三諦妙理。如頭本不失。神珠在衣。故理無所得。不縱不橫。無二所歸。故名歸無所得。彼魔外二乘等。由其皆有所得。所以皆非究竟也。◎長水曰。此是圓頓下根又利者也。由下品故。至識陰盡。方得入位。由又利故。於此發化。乃超諸位。問。前受陰盡。即云。上歷菩薩六十聖位。今識陰盡。何故言超。答。前約上根稍鈍者說。例今亦合有頓超者。今約下根又利者說。故得言超。例前受破。亦合有歷聖位者。前後互見耳。想行陰盡。合是中根超歷之處。略故不說。◎宗鏡云。若上上根。頓了心空。入真唯識。現行種子餘習俱亡。何用更歷諸位。只為中下之根。或有緣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證悟。根機莫等。見解不同。於無功用中分其深淺。雖即明知信入唯識。心境俱空。以微細想念不盡。未得全除。分分磨煉於心境中。故有地位差別。以根塵五陰。微細難亡。若得識陰盡。方超地位。了無所得。◎通議云。此以聞思金剛三昧。直觀八識根本無明。即轉生死而為涅槃。故識陰一盡。則不歷諸位。一超直入。圓證佛果。惟上根利智一類。但破生相無明。便成佛果。不須歷位。如觀音圓通。生滅一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上同下合。普門示現。利益眾生也。◎合轍云。以此圓教上上根人。一生頓超。故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善財龍女。前云。從是凡身上歷聖位。蓋圓宗有二位。一斷前通惑。從觀行位。一超直入初住。中間更不取證。二斷後別惑。從入初住。一超直至等覺。中間亦不取證。非若別教。一位必經多劫。漸斷漸證。滿三祇後。因圓果滿。取證菩提也。以此圓頓法門。一乘上根知此。當下便是。更無欠少。三乘知此。回心增進。即得諸佛大般涅槃也。 次依經離釋。上以三法相配。此依一經義消也。前三句。別圓五教智斷極果。超歷上進曰入。前之能入。局因。今之入於。通因果二。後之圓滿。局果。具足恒河沙性功德。名妙莊嚴。盛藏四寶。備完十德。稱之為海。如華嚴說。離眾生十二趣類生死此岸苦海。渡過此半中間根塵十二處。煩惱見愛毒流。亦屬有漏五陰五濁妄想生滅惡流。進去彼半中間根塵十二種菩提功德智流。亦屬無漏五蘊五清真性無生法流。到諸佛十二聖位涅槃彼岸覺海。然後接著十地。慈陰妙雲。覆涅槃海。等覺菩薩順行而至。如來逆流。覺際入交。豈非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妙嚴海也。前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不缺曰圓。無欠曰滿。又理性頓悟曰圓。事相漸盡曰滿。如朔望月。光色增減不同。六十聖位。頓漸不定。直超。頓圓也。全超。漸滿也。不定可知。菩提。智果也。涅槃。斷果也。舉一攝二。故佛稱為慧足福足。成就智身十身。終教藏心。緣起行布。漸也。從性起脩成故。頓教真性。理實圓融。頓也。全脩即性成故。圓教法界。理實緣起。圓融行布。二無礙也。性脩不二故。相宗分教。唯識五位。空宗始教。真空十地。例終漸知。約人。於前五教。小則人天二乘。始。分。終。通五乘。頓唯大乘菩薩。望後圓教。統名回心增進者也。後一圓教。單名直往。一乘佛性機也。推其本根。或五乘別。今到圓教。權小盡圓。百川歸海。無一不海。所謂同教一乘圓也。華嚴云。聲聞智。獨覺智。菩薩空。有為行智。無為行智。一切皆依如來智住。論云。無不還歸此法界。海惠云。森羅萬象。至空而極。百川眾派。而海至極。一切聖賢。至佛而極。一切教法。至圓而極。又以前五教乘。望後一圓。圓教迥別餘乘。如以溪澗江河望海。海實迥別百川。所謂別教一乘圓也。又就一圓教人。亦有脩成性成不同。脩成復分頓漸。如解六結。破五陰。除五濁。證三空。獲二勝。發三用。漸成者也。頓成者。前云。狂性頓歇。歇即菩提。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圓覺云。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又云。應離一切妄分別。疾作人天大導師。性成者。前佛示云。汝與眾生。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圓明淨心無二圓滿。華嚴云。一切眾生。念念常有佛成正覺。觀經云。自心作佛。自心是佛。圓覺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又云。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後一句。總歸一真法界性空。復還本體曰歸。性覺真空曰無。匪從外來曰所。自有不失曰得。涅槃。對生死立。轉生死而成涅槃。生死既虛。涅槃何有。菩提。對煩惱立。轉煩惱而成菩提。煩惱本無。菩提亦妄。圓覺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又云。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偈云。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花相。華嚴云。一切眾生。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以菩提無相故。偈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與涅槃。二俱不可得。又云。如來住於無量無礙究竟法界。虛空界。真如法性。無生無滅。般若云。以無所得故。得阿耨菩提。法華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前云。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空真覺。性覺真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又云。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若謂立所得心。成所歸果。便同魔外。迷佛菩提性也。 △己二。勸誡遵脩三。庚初。總敕辯魔。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 此者。總結五陰辯魔事理。諄諄教諭。勸誡深防。勿使墜陷也。先佛者。陰魔濁想。非釋尊示。實屬先佛脩證。授受心法以傳後學。行人當有傚驗也。 奢摩云止。毘婆云觀。即止觀雙融。定慧均等也。不離奢摩。三摩禪那。楞嚴大定。覺明者。在三昧中。用始覺智。金剛觀察也。分析微細者。五陰魔事。人天二乘但知界內。不知界外。故須細析。詳分魔境。莫以中途狂解。執迷而自墮下也。 △庚二。別勸二脩二。辛初。勸利根識破。 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 先勸現眾識魔成覺。又二。初識魔不現。魔境者。五陰魔也。禪定成敗。雖自於魔。五陰主迷。客魔得便。故能諳識。則不被其惑也。汝指阿難會眾言。親從佛教。必能諳識者也。洗除。行陰心魔破也。不落。識陰見魔破也。銷滅。色受二魔破也。摧碎。想末一魔破也。鬼神。想前七魔破也。魑魅。想中八九二魔破也。褫。喪也。東京賦曰。奪氣褫魄。註云。褫。驚也。謂奪移神氣。驚散魂魄也。諸魔不離內外二種。內則心見陰魔。外即神鬼天魔。今既識破。摧落除滅。逃逝無生也。 直至菩提。無諸少乏。 直下。二正覺無障。菩提。智果也。直至者。從始至終。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也。無少乏者。上歷菩薩六十聖位。一一增進。得大如意。滿足佛果也。 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下劣下。次勸下乘進佛涅槃。下劣者。指餘外道邪魔。人天二乘等。增進者。悉皆迴向上乘。直至涅槃果也。正脈曰。大涅槃者。是佛究竟無餘斷果。五百旬外。真實寶所。前行識中。共二十種魔外二乘。皆是下劣。得少為足。或迷馳險道。或悶閉化城。不成增進。今皆諳識魔境。則諸下劣並增近於寶所。無迷悶矣。 △辛二。勸鈍根咒護。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 上教顯詮觀察。此示密咒護持。理實利鈍二機。皆當顯密二法。佛經舉一攝二。令人自量行也。文分為三。先正教勸持。一末世。世衰道微時也。二愚鈍。鈍根難語上也。三未識。不明陰魔境也。四不知。法門無多聞也。五樂脩。好簡便法。獨樂調直定也。六恐邪。塵沙邪師。難免魔事發也。 勸令持佛咒者。一如來宣咒。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脩行者。金剛藏言。如我等輩。常隨此咒。救護末世脩三摩人。二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何患鈍根。三汝等有學。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但能執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何慮未識。四我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於父母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又何憂乎不知法也。五如來宣咒。保護初學。入三摩地。身心泰然。持咒眾生。天龍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樂三昧者。理速誦咒。六諸大鬼王。無量神王。誓護咒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永無魔事。金剛藏言。如是惡魔欲來侵擾。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由此六義對治。故勸一心持也。 佛頂者。此咒是諸咒中之王。灌於諸佛頂上。若能誦持。即得十地灌頂。受佛職也。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總顯密一切法。持斷證無量義。亦云遮持。遮諸外道天魔。持諸恒沙性德。再以翻密譯顯。自知佛咒神通。唵。為諸佛經咒根本。引生義也。阿那隷。或阿耨多羅。翻無上。無極教理也。毘舍提。略云吠舍。翻現入。灌頂行果也。鞞囉。即毘盧佛。跋闍囉。即金剛菩薩僧。陀唎。即陀羅尼。圓頓教法。槃陀。即曼怛囉。一翻壇場。二翻結界。你。翻上首第一。謗尼。即波膩。翻手杵。泮。字種。開通義。百八金剛。恒沙藏王。執金剛杵。以折攝門。護佛衛生。開通妙法也。虎五字。即五智。謂觀察。圓鏡。成作。平等。法界智。亦該五部法也。泮。是開通。莎婆訶者。圓成。頓就。吉祥。如意也。餘詳七卷及初圓譚。 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若下。次兼通寫帶。經云。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諸毒所不能害一。又云。或書或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二。又云。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消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三。又云。寫此神咒。安城四門。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消滅四。又云。身上帶此咒者。便生福德智慧。求果報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五。詳經五義。故勸寫帶。此亦五種法師之一。又未識禪那。不知說法。而能寫者。信行人也。樂脩三昧。慮恐同邪。而帶身者。法行人也。依此二行。亦有時不時之解脫。身證十地羅漢果也。毋以寫帶而可忽諸。 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一切下。後總結魔降。神咒加持。威德難思。故諸魔自伏。不能悚動。前云。八萬四千災變惡星。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消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金剛藏言。我等常當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脩禪者。咒是真言種智。咒即藏心法性。咒乃佛母佛頂。咒成智果斷果。咒消災厄。咒延福壽。咒如螟蛉。咒如實藏。咒令百求百得。咒令萬感萬靈。咒能活身活命。咒能護國護人。咒實伏外降魔。咒實摧邪輔正。咒具恒沙性德。咒有無量威神。顯密圓通。惟此咒心定慧兩足。獨此伽陀百寶光聚。結名傘蓋。言言楞嚴。字字法界。故此總結勸持。莫負諸佛心印。 △庚三。結誡遵脩。 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汝者。假阿難會眾。以誡策現未一切眾生也。當恭欽者。再三叮囑。遵行上之顯密二法門也。莊重曰恭。不欺法侮人。能化度故。敬信曰欽。不輕佛慢教。能弘傳故。脩進。諸佛自覺法。垂範。諸佛覺他法。離上顯密二教。諸佛不能圓三覺也。恭脩進之心言。心心暗契如來心。欽垂範之願語。願願冥符菩薩願。二句。即如來密因。三句。即脩證了義。末句。即諸菩薩萬行。合即大佛頂首楞嚴。顯密二教法也。汝與眾生永矢恭欽。正脈曰。論自利之智。究竟脩進。非中路化城之止息也。論利他之悲。最後垂範。非始教不了之權義也。可不敬承。以利己利他哉。問。蒙鈔云。月川以大悲付囑。遠離魔事為後範。融室以顯密脩行。為諸佛後範。通指全經。不但五陰。孤山以夏滿說經。前春入滅為後範。長水疏兼二義。◎評曰。在於五陰。全經說俱後也。孤山謂前春示滅。滅在不久。判楞嚴說。定於法華涅槃時後。則不可也。據本經初。匿王請齋。佛六十二。真諦記明。三十餘年後。說深密經。四十二年前。說妙智經。本土南北諸師。說二十九年後。談仁王般若。四十二年後。談法華涅槃。今楞嚴時會。別在後轉般若時中三十二年。通在妙智般若經會四十二年前後時也。長水判兼二義為是。餘如前詳。 △丙二。因請重明五陰想心起滅二。丁初。躡前請問三。戊初。領前二法。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 聞示誨者。示以止觀辯魔。顯密二法。誨以汝當恭欽。三業行持也。頂禮。身敬謝。憶持。意遵守。無失。口念誦。方成二利。圓三覺也。 △戊二。請後三問。 於大眾中。重復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 先問妄想生起。五魔後問。名曰重白。如佛者。牒佛前所言也。五陰想為本者。如前五陰濁中。色陰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為本。乃至識陰命濁。由是罔象妄想為本。然此五想皆是虛妄顛倒生起。故云五陰虛妄想心為本因也。平常未蒙者。世尊常談。陰入等法皆是仗因托緣而生。曾未說此五陰皆本妄想生起。又前佛但標名。未詳細義。故今求懇細示也。 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 又下。二問頓漸滅除。既有生本。豈無滅末。滅除之法。為當頓齊。一併剗削耶。為當漸次。前後逐破耶。 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如下。三問陰界淺深。既有生滅。豈無邊底。故問五陰想心。到何高下界限。令初後斷證得法也。 △戊三。願利眾生。 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 先願利現眾。慈者。謂於三問中。大慈無倦。得以詳示也。心目者。心明照了。如眼之見也。 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以下。次願利來生。眼目。左右言耳。皆以心見為其主也。前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又云。法眼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丁二。酬請具答二。戊初。具答三問三。己初。答妄想生起三。庚初。總標妄想之由四。辛初。顯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 不雜曰精。不妄曰真。空藏心也。湛寂曰妙。洞徹曰明。不空藏心也。性有曰本。靈知曰覺。空不空藏心也。此三藏心。彌滿清淨曰圓。具足恒沙性功德故。中不容他曰淨。過塵沙等煩惱染故。死生。三界內外二生死也。塵垢。九界聖凡二障惱也。前云。想相為塵。前四陰也。識情為垢。後識陰也。乃至者。超略四大六根。依正二報。虛空者。極於色頂無色空也。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故直顯曰。非留一毫物也。 △辛二。明陰皆妄生。 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先統指妄起。內伏難云。本覺性中。元無生死。塵垢色空。五陰云何現前有耶。故此總標指曰。皆因五種虛妄想心。故是五陰重疊生起。 斯元本覺妙明精真。妄以發生諸器世間。 斯下。次推妄元虛。正出妄起所以也。本覺等。三藏心也。如上配釋。此文足證。先法說。元從如來藏心之中。不覺而起無明妄想。妄以發生五陰色心。根器等界也。 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如下。後喻明。演若。喻凡愚眾生。迷頭。喻遺真。認影。喻執妄。初則依真起妄。次則認妄為真。誰知迷頭認影。影非實有。遺真起妄。妄本空無體也。初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一。二云。云何汝等。遺失本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內搖外奔。昏擾為心二。六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三。九云。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心皆如空花四。又云。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塵土。皆妄想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五。自始至終。皆斥妄想。則五陰想豈真有耶。如之何執迷不悟。認空為實哉。顛倒甚矣。 △辛三。斥二計俱妄。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 初妄立二計。又二。先雙舉二計。初句確陳實義也。前云。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如是妄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於妄二句。明其迷無因而方立因緣也。業識。無明妄想為因。轉現五塵境界為緣。又六識。見愛妄想為因。起業受報陰處為緣。前佛亦云。陰入處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汝等尋常。但知五陰從因緣生。非妄想有。不知此因緣性。皆依不覺無明妄想業愛而生也。前云。自諸妄想。展轉相因。交妄發生。遞相為種。故云。於妄想中立因緣性。 迷因二句。又明其迷因緣。而方說自然也。謂由迷此無知業愛因緣生法。則又計度本覺心內。藏性空中。五陰諸法自然而有。清涼鈔云。無因論師。計一切物。無因無緣。自然生滅。此計諸法無染淨因。如棘自剌。松自然直。烏自然黑。鶴自然白。瑜伽云。彼諸外道。何因緣故。起無因論。謂見世間。或時大風卒起。或時寂爾止息。或忽暴河瀰漫。頓即空竭。或欻果木敷榮。颯然衰悴。由如是故。作無因見。又口力論師。謂虛空一法。是實是常。是萬物因。從空生四大。及諸眾生命。命沒還歸空。空為一切因。此皆計自然。無因見論也。 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彼下。次例皆幻妄。虛空元從藏性空中。一念晦昧徧迷起者。尚如幻漚。漚滅空無。自然計歇。無因論破。因緣計裂。故知二計。眾生妄度。顛倒分別。豈有真實也。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阿下。二斥妄元無。若知妄起。許說因緣。妄元無生。說甚因緣。因緣尚是妄中建立。何況不知妄有妄無。忽於因緣計外。謬興一種自然無因論耶。豈非妄而又妄。迷而又迷也哉。正脈曰。上則直斷二計皆妄。此又轉顯所以為妄。上既正明。此復結斥。良以五陰。始從妄想而生。雖有恒無。終依倒計而住。雖無恒有。所謂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本非因緣。亦非自然。眾生二計不亡。五陰牢不可破。欲掘妄想之根原。先斥所依之謬計也。 △辛四。結妄想成陰。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五陰之因。本五想成陰想妄爾。則一切法無非妄為本也。正脈曰。如來發明五陰。同一妄想者。一欲眾生了見五陰真正本因。破除無難。二欲眾生捐捨五陰徧執情計。達妄無惑。若約三性。精真妙明。圓成本實也。皆因妄起。依他已虛也。二計俱非。徧計愈妄也。又以六根配五陰想。眼見長短色相。結成色陰堅固妄想。耳聞生滅音響。結成行陰幽隱妄想。鼻身順違觸氣。結成受陰虛明妄想。口嘗甜苦滋味。結成想陰融通妄想。意思法塵影像。結成識陰罔象妄想。前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起信論云。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庚二。別詳五重妄想五。辛初。色陰妄想。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初示體因想。色陰雖兼根塵。然與想相應者。且單就內身以言之也。汝者。指阿難。以該一切也。體者。即是現前遺體肉身相也。先因父母想生者。謂先因其父母妄想心起。轉生愛染。而後有赤白二陰流液成也。一者愛觸為因。取有為緣。二者想愛求子為因。絪縕交遘為緣。前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蒱曇等。 汝心非想則不來者。謂汝中陰。若無想愛。心不冥求。亦不來父母邊。起憎起欣。投入胎中而托生也。一者無明業愛為因。識身來趣為緣。二者想愛父母為因。投托胞胎為緣。前云。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正法念處經云。若人中死。生於天上。則見細軟白。垂而欲墜。復見園林花池。歌舞嬉笑。次聞香氣樂音。眷屬哭泣。以福業故。自然不聞。不復憶念。即生天上。◎人死還生人中相者。臨終見大石山。欲墜其上。以手遮之。又見此山。猶如白。遂起貪心。即昇上。化為赤色。次見光明。中有男女會合。若男子生。自見其身。與母交會而生愛心。謂父妨礙而生瞋憎。女人反此。驀爾中陰相滅。即便入胎。 想中傳命者。父母並己。三想因緣。和合成就。而後結搆胎中命根。傳持生長也。前云。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胎因情有。卵惟想生。同業相纏。合離成化。圓覺云。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欲因愛生。命因欲有。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等。   今以儒佛會通命說。開分十名五義。一身命。儒云。死生有命。壽夭莫非命等。佛云。雖阿羅漢軀命不同。又曰。固身常住。求長命者。又云。事善知識。自輕身命。◎二性命。易曰。將以順性命之理。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佛云。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三人命。儒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公伯寮。其如命何。佛云。深達十二種類受命元由。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又云。人命無常。人命呼吸間。◎四天命。書曰。顧諟天之明命。詩曰。天命靡常。佛云。補特伽羅。酬業命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內外湛明。名識陰盡。超越命濁。如云。觀命互通。恐天命盡。又云。於性天命明中。疏決真偽因果。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諸比丘自識宿命。地藏經云。有一鬼王。名曰主命。閻浮人命。我皆主之。鬼王尚耳。況天王乎。◎五本命。書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佛云。或男或女。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前云。汝負我命。我還汝債。又云。臨命終時。死逆生順。圓覺云。眾生愛命。還依欲本。◎六脩命。書云。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孟云。天壽不貳。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佛云。戒殺放生。得長命報。殺身害命。得短命報。維摩云。一切眾生憶所脩福。念於淨命。常起精進。地藏經云。或男或女。宿有殃報。誦經念名。七日之中。可滿萬徧。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七邪命。孟云。桎梏死者。非正命也。佛經。邪命自活戒。五邪八邪等。◎八正命。孟云。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故知命者。不立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佛云。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清淨自活。名正命也。反上五邪八邪。梵語比丘。此云乞士。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維摩云。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九天本一性。思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孟云。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佛以無為法性天為法身。性空淨智天為慧命。相宗唯識論。轉八識陰身而為四智慧命。性宗諸經論。法身以真如理體為壽命。報身以智慧德相為壽命。化身以慈悲應用為壽命。本經匿王言。慈母攜我謁耆婆天。見恒河水。佛言。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變滅。不皺非滅。◎十人脩一性。孟云。仁於父子。義於君臣。禮於賓主。智於賢者。聖於人道。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目於色。耳於聲。口於味。鼻於臭。四肢於安佚。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孔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詩曰。三五在東。實命不同。佛云。汝等見聞。元無異性。性中相知。用中相背。相織妄成。名之為命。唯識論曰。煖息識三。和合為命。以色心二法連持不斷。稱命根故。維摩詰言。夫求法者。不貪軀命。法無我人。法無壽命。離生死垢故。般若云。若心取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非法。如彌陀國。彼佛壽命及人民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地藏經二十八益中。十六云。宿智命通。中阿含云。佛言。九十大阿羅漢。得三明。謂漏盡。天眼。宿命明也。◎上十命義。七趣十界並通。今且約人造論。亦具十命義也。儒釋少會。故此備悉。   雲棲記。合論云。儒曰知命。道曰復命。佛曰傳命。意謂一同。三義實異。子罕言命。峻命不易。亡之命失矣。則窮通壽夭之謂命。又曰。畏天命。五十而知天命。乃至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則理性之原於穆不已之天命。皆非今經所謂命也。道家臍輪為命蒂。丹田為命宮。又對性言。元神為性。元氣為命。亦非今經所謂命也。◎今經謂命。唯識論云。煖息識三。相依成命。約則一識盡矣。前云。縱汝形銷。命光遷謝。命光。識也。論云。去後來先作主公。當受生際。以我識想。合父母想。三想相投。由是入胎。則前陰命轉後陰命。嗣續不斷。故名傳命。經云。汝等見聞。性中相知。用中相背。相織為命。   前之會通。與也。此引明異。奪也。如是同別與奪。細心著眼。體悉分明。自知三教。世出世間。性命之理說矣。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 如我下。二引喻詳釋。又二。先引前二喻。先言者。二卷想陰中喻說也。準前應補文云。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心想酢味。口中涎生。思蹋懸崖。心想登高。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最後結云。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今佛引此一喻。以明色受想三陰。大有意也。當知三陰。前後生滅細麤不同。諸師不知妄想次第相由而起。致使三段法喻不清。今先詳明。下並委悉。 後云。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於後三陰。想細色粗。以喻合法。心想。想愛心生也。居初。喻上父母己心三想。酢梅高崖。貪欲心生也。居次。喻來生欲能來。涎生酸起。色觸心生也。居後。喻上汝體傳命。想梅崖酸。三心皆虛。口足。二體是實。喻顯虛妄心想。能感通實體者也。前云。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目中淚盈。貪求財寶。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流液。足證因想生受。因受生色。三想續起。不相離也。又圓覺云。一切種性。皆因婬欲受而正性命。色愛想為根本。又云。由有諸欲受。助發愛性想。是故能令生死色相續。又云。欲受因愛想生。命色因欲有。準知三陰妄想。初後細粗殊也。 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 懸下。二正辯色想。通倫者。通同一類也。崖物空想。非實有也。汝體。指口足言。實色體也。虛妄。心想空虛也。色心有無。豈可通類。口水如何因想梅來。足酸如何因想崖出。則知酸水皆由堅愛酢物。固欲登高妄想有也。此正重在口水二句。表明色想。由堅固名。 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是下。三結色想名。是故者。以是梅崖二想之故也。汝現色身者。謂汝現在色身體質。先因父母及汝自心。想愛同結。同業相纏。然後精血成胎。出生形命者也。堅固者。一約法喻。喻則口涎足酸。法則精血命胎。並由堅執立礙。結成形顯。色陰體也。二約虛實。喻則心想梅崖。口心涎生。足心酸起。法則心想欲愛。根心流液。識心傳命。口足根識心想皆心法。虛也。涎酸液命。梅崖欲愛。色法。實也。今則並能堅虛固實。凝成色質。有形相也。 第一者。亦二意。一約生滅細粗。生因識有。而細第一。滅從色除。而粗第一。二約過現因果。過因。依本起末。先識後色。現果。有外名內。先色後心。今取滅粗現果。故第一也。妄想者。菩提心中皆為浮虛妄想凝結。猶如空花而結空果。亦如浮泡而現色像。但一虛妄。更無根緒也。正脈曰。此結妄想名堅固者。言此想體。取著有力。固結而不可解。如父母交遘染心。並己憎愛深心。其交固有力。不待言也。不但內根。即外器界。如前堅明立礙。堅覺寶成。堅濕為海。堅動為風。堅燥為火。堅迷為空等。亦堅固妄想也。寶積經云。菩薩觀諸眾生。愚痴顛倒。耽嗜婬慾。於諸姊妹尚生陵逼。況復其餘。觀是事已。作是念言。我等眾生。曾處母胎。臥息停止。生由產門。如何無恥。共行斯事。◎密嚴經云。男女相耽愛。精血共和合。如虫生臭泥。此中生亦爾。◎脩行道地經云。胎成七日。初不增減。二七日。如薄酪。三七日。如生酪。四七日。如熟酪。五七日。如生酥。六七日。如息肉。七七日。如段肉。八七日。堅如坯。九七日。變五泡。兩肘。兩髀及頭。十七日。續生五泡。兩手腕。兩足腕及頸。十一七日。復生二十六泡。十手指。十足指。及眼耳六根。十二七日。泡相成就。十三七日。現腹相。十四七日。生五臟。十五七日。生大腸。十六七日。生小腸。十七七日。有脾處。十八七日。生二臟。十九七日。生手掌。及足趺臂節。二十七日。生陰臍頤乳。二十一七日。有三百柔輭骨。如初生瓠。二十二七日。如未熟瓠。二十三七日。堅如胡桃。二十四七日。生一百筋。二十五七日。生七千脈。二十六七日。脈具成如藕絲。二十七七日。有三百六十三筋。二十八七日。始生肌膚。二十九七日。肌肉稍厚。三十七日。方有皮像。三十一七日。皮轉堅厚。三十二七日。皮革轉成。三十三七日。耳鼻唇指膝節成。三十四七日。生九十九萬毛髮孔。猶未具成。三十五七日。毛孔具足。三十六七日。爪甲成就。三十七七日。母腹有風氣起。通其七竅。三十八七日。隨其宿世善惡業緣。分香臭二種風。以定骨節容貌貴賤。是時不滿九月。僅餘四日。過後風吹兒體。令其倒懸。頭向產門。有福者。自謂吾投浴池。或墮香花之所。無福者。自謂或墮高巖。或懸劍樹。愁憂不樂。出胎之時。如山合體。受苦無量。由是迷憒。不識去來。兒既長大。適得榖氣。其體即生八十種虫。詳前天魔。正法念經等引。◎按千寶搜神記云。漢末零陵太守。有女。悅郡門下書佐。因於牖間。乃使婢取佐盥水而飲之。有娠。既而生子。至能行。太守乃見。椽吏抱兒眾中。使求其父。兒直上書佐腋。推之化為水。眾大驚。遂以女聘書佐焉。由是明之。世有因合不因合之異。而因想有胎。體因想生。則知色體皆由想矣。彌為可驗。◎人見兒化為水之事。以為詭譎。不顧人生於世。盡同此兒。應知遺體亦水也。一旦死後。仍歸於水。果零陵小兒之可驚。則人人盡可驚也。彼既詭譎。此安得不詭譎乎。妄想而生。大哉佛說。 △辛二。受陰妄想。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 先喻顯受想。又二。初躡喻成想。謂躡前想陰喻中。轉成受陰想也。臨高想心者。心想登高也。影略酢梅想心。心想酢物也。 能下。二正明受相。汝形。實體也。梅崖。虛想也。酸則疼痛。澀則苦惱。疼苦屬色想。酸澀屬受想。足心酸起。口中澀生。真是虛明受想相也。懸崖不有。酢物未來。汝口是體。是實非虛。酸澀如何因梅崖出。梅崖想雖無實高險。汝形乃受真酸真澀。豈非汝之心胸。已先領受梅崖酸澀之語。故能動汝口足色體。能令汝形實真受酸澀耶。 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 由因下。二法合正明。亦二。初以喻合法。牒前梅崖。妄受動體。及餘刑獄等苦。戲筵等樂。一切諸受。能動形體。無不皆然者也。 汝下。二比例現明。受有三。謂苦樂捨。順益。即樂受。違損。即苦受。合有非違非順。即不苦不樂受。但文略耳。謂汝現前。因怨殺婬欲違順二境。而生損益苦樂二受。交驅互馳。不休息者。例彼梅崖空想。而酸澀諸受。實從口足真有所發現也。 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名下。三結受想名。虛明者。一法喻。喻即酸澀。法即婬欲愛觸。並由虛通無礙。照境而領受也。二虛實。喻即梅崖。法即欲愛。虛想也。喻即酸澀。法即苦樂。實受也。今則並能虛領實受。以受陰無體。虛有所明也。虛能領受故。第二者。色受想三陰。受居其中。當第二也。五陰想中。生因應第四。滅果應居第二。妄想者。次則轉想。生苦樂受。實形虛受。順違酸澀。如虛谷之受物響。以虛故受。如水鏡之受影像。以明故受。此虛明想豈非妄乎。 △辛三。想陰妄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 初直明想陰。首二句。標舉念能使身。次三句。反釋想念融通。念慮。虛想也。色身。實質也。倫。類也。色陰之實。非比想陰之虛。色心有無。彼此不類。而能使內外相應無礙者。皆由想陰中之念慮。能融虛通實故也。 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種下。二法喻互顯。分三。一融名心也色。取像者。喻則登高酢味。法則財色衣食等。心生形取者。心生虛想。形取實物也。相應者。心形異用。念像類別。而能使相應。隨其所取者。非想之鎔融。曷能如是乎。 寤即想心。寐為諸夢。 二通寤寐。寤想寐夢。皆獨頭意識心想為體亦兼法喻。詩經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唐詩云。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時睡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法華云。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見諸如來。眾繞說法。本經前云。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 則汝想念搖動妄情。 三變心境。想念。心也。妄情。境也。搖動者。搖易變動也。使心隨境。使境隨心。前云。心憶珍饈。舌嗜食味也。心憐前人。耳躭名聲也。心愛財寶。鼻貪財香也。心著婬欲。身眼觸色睡也。六識想念五欲塵境。六情根豈不妄動乎。 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名下。三結想陰名。一法喻。喻則心想酢味登高。法則心想欲愛行婬。並由梅崖欲境。想念而形取也。二虛實。六識想念。虛名也。六根形取。實色也。法喻情境並能融虛通實。謂以虛想。能使實體種種取像也。第三者。色受想三陰。生細想應第一。滅粗想當居三。於五陰中。前後生滅。皆屬第三。妄想者。初由談酢物而融口酸。思懸崖而通足澀。合想愛之交結而生卵。同情業之相纏而成胎。如是融通合同之情想。非虛假誑妄。而謂之何哉。   苕溪云。色受想三陰妄想。相由而起。必不相離。前云。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此云。種種取像。心生形取。皆同懸崖酢物之想。此三陰想。其體粗現。非如行識幽微難見。◎補遺云。想於臨高而令真受酸澀者。此言因想生受。因受動體。故云。由因受生。能動色體。下云。由汝念慮。使汝色身。◎文句云。前後四陰。惟妄想本。此之想陰。豈有他本。即以妄想所現之境。還為妄想所依。故色受陰。明想外無境。今此想陰。明境外無想。只此所想之境。但是隨想所成。除却融通妄想。豈復更有本哉。◎直解云。上之色陰虛實融通。以明受陰起想之由。臨高想心是虛。真受酸澀是實。此為因受生想。能動色體。若細玩之。五想互通。何以故。如上虛想能融實體。若又因受而生想。則念念相生。即屬行陰。然前四陰。由識了別。豈非五想互通。今約次第。故分五別。   斷曰。初二師說。合佛經旨。◎三文句中。混釋不楚。彼結文云。五陰通名為受想識。以受想行皆識心所。色即識之相分。又復通名為行。色受想識。皆是遷流造作法故。又復通名為色。以初是有對有表色。後四皆是無對無表色故。斷曰。佛明五重次第。五陰邊際。何可互通。又通名為行。何識名罔象。受名虛明。又通名為色。則五陰色心不分。八識無見相二分。豈曰通教理哉。◎四直解說。五想互通。例上文句。斥責可知。經分五想。前後生滅細粗次第。何可混濫。又云。色陰虛實融通。破曰。初想既已融通。三想當名何等。而堅固名。無所措處。又云。此為因受生想。以明受陰起想之由。破曰。經云。臨高想心。令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準知因想生受。因受能動色體。何反倒釋。因受生起想陰耶。佛下示云生因識有。豈不與佛乖違。又釋想陰文云。謂汝色身。若不與虛念同倫。汝何念可役身。信知身是想類。破曰。念非虛念。身非實身。然後相類。則此第三融通想名。反為無用。而作色受二陰虛實融通也。倒釋佛經。豈稱勝解。   上破斥竟。次為釋通。消文如前。今再詳示。開分為二。先了法相。有十。一真妄。本覺常住真心為真。前云。陰入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前塵虛妄想心為妄。前云。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二體相。五想。心體也。本因也。五陰。境相也。現果也。前云。五陰相中。五妄為本想心。◎三王所。識陰。王也。受想行。所也。◎四色心。色陰。色也。後四。心也。◎五生滅。生則識一行二。乃至受四色五。滅則色一受二。乃至行四識五。◎六粗細。色受粗。行識細。想陰望色受為細。望行識為粗。◎七理事。五想同一虛妄非真。理可頓悟。經云。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五陰生滅細粗各別。事須漸除。經云。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八本末。真心本。妄想末。妄想本。五陰末。識陰本。四陰末。四陰本。心也。色陰末。相也。內根本。色身也。外器末。色塵也。理為本。知真妄也。事為末。然後破妄證真。攝末歸本。◎九通局。一一陰中具足五想。曰通。而五想內。元歸本陰。曰局。如色五想。堅還色陰。虛歸受。融歸想。幽歸行。罔歸識。乃至識五想。罔還識。行幽歸行。融歸想。虛歸受。堅歸色。每一通五。五仍不混。非比文句。五陰通名為色。初是有對有表色。後四皆是無對無表色。此則但有色陰一法。而無識等四陰心法。豈不色心混雜。見相謬亂耶。亦非直解。五想互通。謂色陰中虛想能融實體。便謂色陰虛實融通。不知融通還屬想陰妄想。而色陰妄想自有堅固。但色一陰具餘四想。則可。應知四想仍歸後四陰。不可謬將後四陰想。錯認為總惟一色陰想。此則色無堅想。後四陰亦無虛融幽罔四想。互無互有之間。兩楹不一定準。彼互通不次之說。甚為淆訛謬濫也。◎十名義。色陰名。質礙義。受陰名。領納義。想陰名。取像義。行陰名。遷流義。識陰名。了別義。   次釋文義。又四。一法喻。五陰五想。法也。前三梅崖。後一急流。皆喻也。又前行陰譬如瀑流。則行識陰。皆喻流水。然懸崖瀑流。皆令人戰兢。辛酸汗出者也。今將梅崖瀑流。統喻五想次第。則佛經法義。豁然貫通矣。◎二虛實。由因色陰質礙。聞人談思梅崖瀑流欲境虛妄心想。能令口足根身實體酸澀。戰兢愛著。堅虛固實為本想心。而成涎液根器色陰。由因受陰領結。聞談梅崖瀑流欲境虛想。能令口足實體辛酸愛憎。虛領實受為本想心。而成順違苦樂受陰。由因想陰取像。聞思梅崖瀑流欲境妄心。能令根身酸澀貪戀。融虛通實為本想心。而成念慮動情想陰。由因行陰遷流。聞說梅崖瀑流欲境虛想。能令實體耽滯辛酸。幽虛隱實為本想心。而成生滅不停行陰。由因識陰了別。聞思梅崖瀑流欲境顛倒虛想。能令口足酸楚不捨。罔虛象實為本想心。而成種現熏習識陰。如是分剖五陰五想。法喻虛實。條然不紊矣。◎三真妄。五想為因。五陰為果。有為有漏。虛妄不實也。前云。五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破五陰想。轉識成智。而成諸佛法身慧命。此則無為無漏。真實不虛也。前云。陰入界處。本如來藏。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識。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四絕待。妄對真立。妄想陰空。真身心滅。前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華嚴云。普賢身相如虛空。依真而住非國土。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則一切佛。住於一真無障礙法界性空土中。有何陰身可得耶。經謂彌滿清淨。中不容他。   阿難請問。如來答示。普欲眾生破妄證真。轉識成智。亦為破魔清濁。先務五妄想除。五陰魔滅。此為問答之要旨也。故重分釋。 △辛四。行陰妄想。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 先標舉行想。首句行。化理者。根身造化理也。不住者。眾生業流灣環也。次句想。運運者。前念後念也。密移者。剎那轉動。無停止也。前行喻云。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 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 甲下。次釋明行相。前二句釋行不住。後二句釋想密移。生長皺消。窮覽行陰變化之始終也。相代無覺。研究想念遷流之細微也。前云。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又云。何直月化。兼又日遷。念念之間。不得停住。 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 阿下。三詰推真妄。此指行陰。上二句正詰行陰是真能遷體故。以見不非汝也。如。指想心。下二句反詰想心是妄。體無覺故。以見不即汝也。以下想例上行。行亦同想是妄。以上行例下想。想應同行亦真。是非不定。真妄難決。皆屬徧計執性。非圓成實有也。所以者何。由實體。密被虛妄行想遷變。而虛妄行想。密能遷變實體故。 則汝諸行念念不停。 則下。四出示果因。行陰。果也。想念。因也。因既念念不停。果亦行行無住。涅槃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前云。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名下。五結行想名。幽隱者。一法喻。法則行陰念念遷變。密移而不覺知。喻則瀑布泉流直掛。隱微而不可辯也。二虛實。懸崖瀑流。隱微虛想也。密令五體驚悚實行也。第四者。生當第二。滅居第四。妄想者。隱虛幽實。謂以隱微虛妄想心。幽冥密令實體種種遷變也。又因遷實流虛。剎那生滅。念念變更。故稱為妄想耳。莊子。夜壑密負巨艦。正喻諸行陰中幽隱想也。 問。此云念念不停。與上隨念所使。有分別否。答。別分十義。一想陰。想心所。行陰。思心所。二心所想念。心所思念。三想以取像。思以思量。四想粗。行細。唯識論云。受心所者。領納違順俱非境相為性。起欲為業。想心所者。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思心所者。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則受心所領念。與想行粗細。三類各不同矣。五想陰中想。多分屬六分別事識。行陰中思。多分屬七末那意識。六六識以前塵虛妄相想。七識以思量為其性相。七想則內外門轉。外隨前五。內緣影像。思惟獨居內轉。內以第八見分為我。八第六識想。追緣過去。逆慮未來。第七意思。純在現前。恒審思量。九想則融外通內。思則幽隱生滅。十想心取像。人我俱覺。行思遷流。人我無覺。審此十義。受想思念。互不濫矣。諸解訛謬。彰灼如鑑。 △辛五。識陰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 初直指識體。初三句。元依一精明。如一太虛空也。次二句。分成六和合。如空參群器。名異空也。總此五句皆指第八識也。正脈曰。迷位識陰。通收八識。脩斷位中。前四陰盡。無前七識粗浮遷動。故此惟目於第八識。純一不雜而橫豎洞照。曰精明。所謂似一也。浮想已盡。而遷擾俱停。曰湛不搖。所謂似常也。名恒常者。牒定縱詞。牒此精明不搖之識。而為真常不變之性耶。於身不出者。在於一身六根門頭。不離見聞齅嘗覺知。六根性也。即體即用。前云。汝等見聞。元無異性。性中相知。體一也。眾塵隔越。無狀異生。用中相背。用六也。又云。黏湛發見。黏湛發知。一體也。見精映色。知精映法。六用也。前云。同異失準。相織妄成。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由此不一常也。 若實精真。不容習妄。 若下。二別明習妄。又三。先縱奪。初句縱許其真。前云。於妙圓中黏湛發聽。於妙圓中黏湛發覺。次句奪斥其妄。前云。耳根浮塵。流逸奔聲。身根浮塵。流逸奔觸。精。即精明。純一不雜。如金出鑛也。真。即恒常。寂湛無偽。如飯非沙也。如來十番顯見。文殊三番顯聞。但是帶妄顯真。此則研真斷妄也。習。即受熏不精。如金夾鑛也。妄。即緣塵不真。如飯混沙也。佛示同別二見。觀音解耳六結。乃是剖妄出真。此則純真絕妄也。故云。若實不容。 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 何因下。次例驗。此以現在記持多年。不忘舊見。而為八識真中帶妄。現種互熏。成習失也。昔年。過去歲也。覩一物者。謂第八識。於眼根門頭。其目周視。任運緣於現量性境。由此現行目覩習氣。熏在第八種識田中。經多年月。憶忘俱無者也。於後。未來時也。覆覩記憶不遺者。由第八識。受熏持種。發起現行。故能宛然如初見也。吳興曰。根對境時。雖涉於用。用在無記。未起善惡。指此無記。名為精明湛不搖處。若約分齊。五識。五俱意識。及第六心王。皆其處也。昔覩奇物。納種在識。若不受熏。覆覩前異。必無記憶之相。既不忘失。則知中間。常為無明念念熏習。熏習即妄。何精真之有乎。◎幽溪曰。要因識精。能生諸緣。即六種識心。母子和合而有習。但習之在六。而積之在八。今約積其習者。而破之也。 正脈曰。最初熏習。雖由前六。而憶持不忘。非前六所能。前六如聚斂之臣。第八似庫藏之吏。第七同出納之官。故知此論。收執不忘。惟約第八也。舊註不達。濫收前七。失旨甚矣。釋曰。交師猶依相宗意說。若依性宗。如楞伽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大慧。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第八識也因。則現種互相熏習。皆在第八矣。 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則此下。後出妄。念念受熏者。謂識念熏持。剎那無間歇也。有何籌算者。謂流涇細密。不可以數計也。正脈曰。理實此第八識。尚能憶持多劫無量種習。次第成熟。豈止現生之多年乎。而實持種根器等之無邊。積集善惡等之無數。豈獨此世一物之不忘乎。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 阿難下。三轉喻非真。初二句法示。非真者。湛分一六故。同異失準故。真中雜妄故。動靜相違故。則知精明湛不搖處。尚非真常不動性也。 如下。喻明。初一句總。急流水者。取山澗中無波平流之急水也。水喻不生滅真。流喻生滅之妄。陀那微細識中。真非真和合成也。次三句別。望句。喻湛。恬靜者。以無波浪參差。飛湍上下也。喻識念中。離諸行陰生滅相故。流急二句。喻非真。此但流急。故不見其流相。非真不流者也。拋一草葉於水面浮之。迅疾而流去。佛前驗記一物。如拋一草葉也。流急。喻藏識。非常住真心。不見。喻凡外二乘全不覺知。十地已前。雖覺未盡。無流。喻妙覺果海。湛然常住。真不動也。 若非下。判定。以此識陰是妄想元頭。故受熏持種。又為前四妄想根元。故受趣生陰界。若非妄想之本。寧受前四妄習熏變也哉。 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 非汝下。四總勸滅妄。謂此識陰。既然真中雜妄。此妄何時得滅。須要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世界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妄想盡。前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國土皎然。身心快然。譬如瑠璃。內懸明心。一切如來。教行理果。密圓淨妙。教分粗妙。行分染淨。理分偏圓。果分顯密。皆現其中。從互用中。能入乾慧。信住行向。加地等妙。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若六根門不能互用。此識想元。滅無日時。以見聞六根中。貫串習想幾微。應知一切妄想。若種。若現。若習。皆此識內所執持故。前云。阿難初果。雖得六銷。猶未忘一。已滅三界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脩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齊頭數。正脈曰。經用反言以顯。故云。若非根解入圓。此妄終無滅時也。蓋互用開合。正當寂滅現前。獲二殊勝。十信滿心。十住初心際也。見聞覺知者。即六根性。一念不生之體。識精明元也。中串習幾者。即覩物不忘。念念受熏也。◎合轍曰。第八與前六根。同一體性。安危亦共。真則同真。妄亦共妄。故六根銷磨。則此妄元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今汝現在六根之中。串習幾微。不忘視聽者。都由精想念念受熏。故在眼能見。在耳能聽等。宗鏡亦云。種習有二類。一本有。謂無始時。異熟識內。法爾而生蘊處界等功能差別。一切種子與第八識。一時而有。二新熏。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名新熏。故護法云。有漏無漏種子。皆有新熏本有。合生現行。亦不雜亂。皆明中串習幾義也。 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細微精想。 則湛下。五結識想名。罔象虛無者。一法喻。法則此湛了內句。前云。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喻也。罔句。法也。罔。似也。謂無始根本無明不覺。猶如幻翳泡影。似實而虛。象有而無。喻如流急不見。虛無也。非是無流。罔象也。二虛實。虛者。喻上如急流水。望如恬靜。例中昔覩一物。憶忘俱無。虛妄想也。實者。喻上擲一草葉。漂流而去。例中因覩一奇異境。種植八識。則此湛不搖處。念念受熏。流急不見。非是無流。實動八識身也。又前憶忘俱無。九谿十八澗流。經久不想。虛也。於後覆覩前異宛然。谿澗急流。擲葉驗之。還同昔日。是知八識熏持無間。實也。 第五者。生當第一。滅末居後第五也。迷真執似曰顛。認妄遺真曰倒。微細者。一八識。前五粗中粗。第六粗而細。第七細而粗。第八細中細。二約五陰。色受。粗中粗。想陰。粗而細。行陰。細而粗。識陰。細中細。三。二精。一六湛精明。粗也。二一識精明。細也。四。一現行。粗中粗也。二種子。粗中細。細中粗也。三習氣。細中細也。精想者。一六湛精明。習妄之想。二識精明中。受持想元。三於五想中。識想甚深精微細密。四六根識想。陀那識中一分根本不覺妄想。最精密故。 前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此罔六虛一想義。又云。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即此象一無六想義。如是開合。六湛會入一湛精想。故云。此湛了內。罔象虛無。名為第五顛倒精微細妄想也。 △庚三。結答妄想所成。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五陰。果也。五想。因也。而云受者。長水云。此五即是眾生所受報法。故通名五受陰。亦曰五取蘊。眾生取此為自體故。又此名五受者。一。舉一攝餘。謂舉一受陰。以攝餘四陰也。亦可名五色陰。不離四大六根故。亦可名五想陰。五想成故。亦可名五行陰。皆是業行造作法故。亦可名五識陰。一切色心等法皆唯第八識之見相分故。二。一中具五。謂此受陰之中通具餘四。領納執受。原屬受陰。受中堅固凝結。還歸色處。受中融通取像。仍歸想處。受中生滅遷流。還歸行處。受中受熏持種。仍歸識處。受一通局既爾。餘四通局亦然。詳明如前。 五妄想者。從本至末。細粗雖別。總由無明不覺心起。溫陵曰。五受陰。五取蘊。並由一念迷妄。受此取此。以自蔽藏。正脈曰。要之皆妄想成。悉非真心本有也。若了五陰有漏。即眾生身界。若了五陰無漏。即諸佛身界。若了五陰非有漏非無漏。即法性身界。迷妄想為凡夫。悟真心為聖人。出此迷悟兩關。即入一真法界。歸無所得。中不容他。此之謂佛頂楞嚴性定。問。補特伽羅。數數取蘊。與佛五蘊。有揀別否。答。俱舍云。是有取。說名陰。眾生陰也。有但陰。非有取。謂無漏有為。諸佛陰也。唯識云。佛果報身。有為無漏。非惑業所生故。俱舍中。以惑為取陰。從取生故。名曰取陰。如草糠火。由一言迷妄。受取蔽藏。或陰屬取。故名取陰。如王臣耳。◎問。五想與五濁。亦有揀別否。答。五濁。色心兼明。故云相織妄成。五想。單重心想。帶色言耳。專取心。非取色也。審文可了。 △己二。答陰界淺深。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 阿難三問五陰。詣何為界。佛今第二牒示。是超答也。因界。有二義。一因即五想本因。謂出生諸法。如地生物。地為物因。想作陰種。亦爾也。界即五陰界限。謂五陰即十八界之合開。開則成界。合則成陰也。二依止曰因。邊際曰界。謂五陰所依止之邊界處也。長水曰。界即因義。亦是分義。因依界分。際限別故。稱云因界。淺深者。五種想陰。前前為淺。後後為深也。上二句。總為標舉。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下唯色等。別申釋答。色謂形色。有分段故。空謂顯色。無分段故。長水曰。妄色妄空。互形顯故。略舉色空攝一切盡。經云。晦昧為空。結暗為色。偈曰。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故色與空是攝色陰之盡邊也。事相如此。若脩斷說。正脈曰。色陰想中。有相為色。無相為空。若離諸色相。而棲心空寂。唯識謂為空一顯色。是知盡色而不盡空。皆未出乎色陰極際。以無色界尚有微細色質故。而一切空忍皆非究竟也。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根境相對曰觸。不對曰離。觸有違順。成苦樂受。離無違順。但一捨受。正脈曰。受陰想中。取著曰觸。厭捨曰離。斷諸取著。而不忘厭捨。是猶住捨受之中。故佛於離幻之後。復教離離。是知盡觸而不盡離。亦未出乎受陰邊際。而一切背捨皆非究竟也。故梵志以不受為宗。佛詰之曰。是見受否。故一切不受亦受也。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 覽塵曰憶。失憶曰忘。憶即善惡。忘即不記。寤時生憶而記。寐時不記而忘也。正脈曰。於想陰中。有念為記。無念為忘。除諸念而不忘無念。是仍住於靜念之中。圓覺云。動念息念。皆歸迷悶。是知盡記而不盡忘。亦未出乎想陰邊際。而一切無想皆非究竟也。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 化無而有曰生。生住異三相也。化有而無曰滅。滅一相也。滅屬當來後際。住異現在今際。生乃過去前際。人但知念念遷動。喻如瀑流者。為行。不知至不遷處。化為澄水時。亦是行邊際也。正脈曰。行陰想中。迷位散心粗行為生相。脩位定心細行為滅相。然此細行。似滅非滅。仍是幽清常擾動元。如定中人爪生髮長。是知盡生而不盡滅。亦未出乎行陰邊際。而一切滅定皆非究竟也。經云。至於無生法忍。猶為三相遷流。是也。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湛入合湛。五義消釋。一依行陰文。熠熠元性。性入元澄。曰湛入。一澄元習。化為澄水。曰合湛。二依識陰文。六根虛靜。無外馳逸。曰湛入。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曰合湛。三依三漸文。六湛精明。旋元自歸。曰湛入。反流全一。合湛了內。曰合湛。四依揀選文。六湛用皆不成。曰湛入。元依一湛精明。曰合湛。五依六根文。反還六湛。曰湛入。歸一圓湛。曰合湛。人但知分汝湛圓為視聽覺察。奔色聲等。為識邊際。不知反流全一。合於圓湛。猶是識之邊際。前云。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正脈曰。識陰想中。以有入為湛入。無入為合湛。然此盡在識境精明湛不搖中。猶為最細四相所遷。是知盡湛入而不盡合湛。終未出乎識陰徹底極邊際也。而一切脩習唯心識定皆非究竟。前彌勒云。至然燈佛。我乃得成識心三昧。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若爾。不若反聞聞性。疾成佛道。故文殊云。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頂禮如來藏。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圓通超餘者。 故色陰中。知色者淺。詣空者深。乃至識中。知湛入者淺。詣合湛者深。世尊開示五重陰想。可謂極盡其因界矣。迷此即無明住地。悟此豈不大解脫哉。 △己三。答滅除頓漸。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阿難二問五想頓除漸盡。佛今第三詳明。是追答也。中分三。初生滅始終。重疊起者。謂一重疊一重。次第生起也。生因識有者。由一念不覺。轉本覺心而為業識。因識有行。因行有想。因想有受。因受有色。此五陰元。次第疊生之始終也。 滅從色除者。今日解除。固當先滅色。次滅受。滅想滅行。而後滅識。此是五陰次第疊除之始終也。孤山曰。約生則由內造外。從細至粗。如著衣也。故迷理有識。乃至有色。約滅則由外至內。從粗至細。如脫衣也。故悟理色盡。乃至識盡。文句曰。就迷情言。須云。生因色有。滅從識除。以迷情所見。先有色空。方成觸離。因有觸離。方有記忘。記忘方名生滅。生滅方成了別。了別性為湛明。豈非生因色有乎。下手工夫。必須先斷分別。無分別則無造作諸想。無諸想則不取受。而名諸色。豈不滅從識除乎。◎破曰。若如此釋。生無本末先後。滅無外內粗細。不審起信。三細六粗。生因識有乎。本經。六結三空。滅從色除乎。今人罔恃辯聰。生滅倒說。公抗佛言。疑誤後學。罪過甚矣。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理則下。二悟斷頓漸。上則雙舉生滅。此則單約滅除而兼頓漸也。一理事。約法。二頓漸。約機。理者。一約一真性本有。二約五陰想本空。一念悟徹。生即無生。故云理則頓悟。既悟陰想空無生性。即銷其億劫之想。所謂一銷一切銷。故云乘悟併銷。如暗夜裡。驚杌為鬼。奔馳慌越。一旦被人說破。鬼想全消。又如持炬入於黑室。一明盡明。無暗不滅。寧有次第乎。事者。約五陰想。空中脩斷。無滅論滅。不能一時。故云事非頓除。層疊不一。滅難兼舉。淺深粗細。何可並除。故云因次第盡。如鬼想雖以全消。馳途豈能遽返。木杌豈能頓滅。要須歷返前途。方歸舊處。伐去木枒。泯無影迹。又如一燈照室。諸暗皆明。方隅物具。漸覓始知。此約法也。 理乘頓悟併消。上上利根。事因次第除盡。中下鈍根。此約機也。上根利智機者。於五陰五想中。悟得一一虛妄。妙圓明心本無所有。一妄一切妄。一空一切空。故云併銷。中下一類機者。色有堅固粗想。受有虛明。想有融通。行有幽隱。識有罔象細想。雖知其妄。不能頓除現種習氣也。色如目發空花。受如兩掌空摩。想如梅崖空酸。行如瀑水空流。識如遠餉空瓶。雖了其空。不能一旦豁然貫通也。故云次盡。 楞伽明四頓四漸。大慧白言。自心現流。為漸淨耶。為頓淨耶。佛言。漸淨非頓。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陶造器。漸成非頓。如地草木。漸生非頓。如學技術。漸成非頓。頓淨非漸。如鏡現像。頓現眾境。如日月輪徧照物色。如藏識心頓現根器。如法性身頓現報化。◎釋曰。四漸。如周利憍梵跋陀羅等。四頓。如舍利富樓須菩提等。詳在圓通。今淨五陰妄想頓漸。亦如楞伽義也。 圭峯詮云。就機。約悟脩者。意多不同。有漸脩頓悟者。有頓脩漸悟者。有漸脩漸悟者。皆說證悟也。有頓悟漸脩者。此約解言也。故華嚴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然後三賢十聖。次第脩證。若未悟而脩。非真脩也。有頓悟頓脩者。此約上上智言。根性樂欲俱勝。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此人三業淨。惟獨自明了。餘人所不及。就事迹論。如牛頭融大師之類是也。證悟中。一漸脩頓悟者。如人伐木。漸斫頓倒也。二頓脩漸悟者。如人學射。頓注漸中也。三漸脩漸悟者。如人登臺。步漸升高。見漸遠也。解悟中。一頓悟漸脩者。約斷障。如日頓出。霜露漸消。約成德。如兒頓生。志氣漸長。二頓悟頓脩。約斷障。如斬一綟絲。萬條俱斷。約成德。如染一綟絲。萬條頓純。所謂一念與本性相應。八萬波羅蜜門一時齊用也。◎釋曰。圭峯五頓漸中。初約斷障。二約證真。三約行位。四五兼斷證。對今經頓悟漸除陰想。悟相元妄。無可指陳。猶如空花。悟性元真。惟妙覺明。元非陰想。妄空則障斷。真證則德成。彼此義無異也。 更以四句料揀分明。一頓悟頓除。頓明五想同一虛妄。此是上上根人。破色陰初。超入等妙。如前四卷樓那。悟心同佛。狂心頓歇是也。二頓悟漸除。頓明想妄。漸各除一。此是中上根人。破色受陰。超歷賢聖。如前三卷阿難。先獲法身。次除細惑是也。三漸悟頓除。漸解五想。頓了同妄。此是中下根人。行識陰盡。超入賢聖。如四卷中耶輸。悟歷世苦。一脩出纏是也。四漸悟漸除。歷五陰想。各一滅妄。此是下下根人。破識陰後。上歷六位。如四六卷登伽。初成三果。後證四果是也。 然此理事頓漸。皆依圓教建立。即圓融行布二無礙義。不但理事。論其頓漸。開有十對。一人法。二色心。三教義。四理事。五境智。六定慧。七性脩。八斷證。九行位。十因果。法心義理智。慧性證位果。皆頓也。人色教事境。定脩斷行因。皆漸也。實則每一頓漸雙通。前三漸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準華嚴六相。此有八相。謂密顯。圓偏。淨染。妙粗。參上十對。八具於對。即成八十。對具於相。成百六十。謂教有顯密偏圓染淨粗妙。義亦爾等。又此八相亦具頓漸開合義也。圭峯云。法無頓漸。頓漸在機。因悟而脩。即是解悟。因脩而悟。即是證悟。比見時輩論者。但有頓漸之言。都不分析。就教有化儀之頓漸。應機之頓漸。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頓漸。根性悟入之頓漸。發意脩行證果之頓漸。於中惟云。先頓悟。後漸脩。似違經也。豈不見猛風頓息。波浪暫停。諸根頓成。禮樂漸學。是知頓漸之義斯為要矣。◎雲棲記云。頓悟之理。是即事之理。非二乘斷空之理也。漸除之事。是即理之事。非六凡著有之事也。頓悟即冰之水。漸除即水之冰。豈判然二物哉。故善財發心。徧參知識。潙山謂。雖得一念頓悟自理。無始習氣須當漸淨。皆理悟事除頓漸之說也。此十六字。乃千佛相傳之的訓。萬世不易之弘規也。學者盡心。則此二句攝盡如來一代時教矣。 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我已下。三例前聞脩。已示巾結者。即前五卷。佛取劫波羅天所獻華巾。綰成六結。以示倫次也。何所不明者。謂前法喻昭然。應當取彼以悟此也。喻則從一華巾而成六結。次第而縛。次第而解。法則從一藏心生六根結。次第而起。次第而脫。今五陰想。同一本覺真精心中。發五妄想。生則從細。次第而粗。滅則從粗。次第而細。 若以陰結合同明之。不如實知真如性一。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即成識陰滅結。以依不覺心動。業識動相即成行陰空結。動必取境。起愛憎想。即成想陰覺結。能取見根。違順受生。即成受陰根結。所取色相。不離明暗動靜觸離。即成色陰動靜二結。是則根根結結皆有五陰五想。陰陰想想皆有六根六結。豎而論之。六結五想次第漸生。橫而論之。六根五陰同時頓起。前四卷云。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因名意思。流逸奔法。則根結中具五陰也。上五陰文又云。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則陰想中具六結也。 至於頓悟漸除者。理則陰結同一真如法性而起。真性自有。陰結元空。故頓悟也。事則陰結並由不覺無明而生。無明一發。妄想徧迷。六結五陰。細粗生滅。故漸除也。就漸除中。亦有頓悟之理。漸除之事。謂六根結五陰想上。解脫雖然異時各別。而解法並從心想中脫。畢竟一同。未有知此解法而不知彼解法者。是故頓漸二悟。同名為頓。又五陰六根結上。剎那同盡。而中間生滅細粗諸相。終自炳然。未有色塵不盡而受根先盡。乃至覺行不盡而空識先盡。是故頓漸二除。同名為漸也。 前六卷初。觀音耳根圓通。解六結。發三慧。頓悟漸除與今不異。故佛斥責眾云。何必於此再詢。   五卷綰巾成結。疏中雖明橫根豎結頓漸。意義略而暗昧。今再詳顯。另為科釋。如來眾前綰巾成結一節分二。先總表結根豎橫漸頓生發。二。初豎表六結漸次生起。眾前綰結文。二橫表六根頓時分發。我初綰巾文。◎次別表六結豎橫漸頓生發。二。初通明六根豎中六結縛脫漸次。分二。先顯表豎位一六結中縛之漸次。密表橫位六六結中縈之漸頓。此寶花巾文中。初喻後合。次顯表豎位一六結中脫之漸次。密表橫位六六結中舒之漸頓。於中又分二。初直指存滅。汝必嫌此文中。先喻明生滅。合以漸解。後法示始終。二正示解方。此勞同結文中。先喻明。次法例。二單選一根豎中六結縛脫漸次。分二。初以六結除妄漸次。是故阿難等文。二以三空證理漸次。此根初解等文。上疏法義。慮恐違經。故此重科。細細分釋。   然與五卷疏科異者。內含三意。一迴避諸解失。諸家謂六根頓時橫發。五陰漸次豎生。彼此橫豎頓漸矛盾。前後釋文理事難通。二前依正脈科。正脈六根各分六結。豎次漸生。五陰五想豎生。漸同六結。根陰橫頓置而不論。消釋佛經亦未順當。三顯今圓通釋。六根五陰頓時橫分。根陰互具。如上依文判釋。六結五想漸次豎出。結想交攝。亦如上科判釋。揀異諸解。六根不分六結。有橫無豎之失。正脈結想。雖依豎次漸起。又無根陰頓時橫生之說。◎今科釋文。根陰之橫頓。結想之豎漸。前後喻法分明。生滅顯密不混。經云。解結因次第。六解一未亡。生因識有。滅從色除。豈非結想豎漸義。又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五陰本因。同是妄想。豈非根陰橫頓義。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五陰想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此則根陰之橫頓。結想之豎漸。二義均通。是知法無通局。通局隨人也。   頓悟理者。本覺性真實自有也。根陰相妄性空無也。漸除事者。解法當心。漸有由也。結想名除。依次第也。又頓悟中亦有頓漸。真對妄言。一真性中。六五皆空。頓悟也。妄對真言。六五虛妄。真上森羅。漸悟也。又漸除中亦有頓漸。法對各除。六五解法。頓時。明心。頓除也。各除對法。除六五妄。各一解脫。漸除也。若樂捷徑法門。宜以聞脩三昧。觀識命元。諸類不召。頓悟。心中相知。漸除。用中相背。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彼六結根。一時清淨。何結不解。何陰不消。耳根圓通誠易成也。前佛疊示。應比例知。何還不悟。今再迷問。   上來會解。前後根陰經文。合不違矣。此乃今家重複判釋。結想豎橫圓融之要道也。若能頓時豁然悟入。何藉勤劬。歷劫漸除。至囑至囑。後學慎思之。 △戊二。結勸傳示。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 初教其自利。妄想元者。五陰以五想為本因也。開通者。開令頓悟五想元妄。空無生性。非實有也。通令想陰漸次生起。從細及粗。須漸除也。 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 傳下。二勸其利他。傳其頓悟之理。示其漸除之事。脩約省己。行約化人。妄想。因也。生陰。果也。識則不起惑業。厭則不招苦報。陰想滅除。根結盡解脫矣。 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知下。三總策圓證。涅槃。諸佛出世斷果。影顯如來智果。由漸除五想。而證知涅槃性天。頓悟五陰。而證知菩提智月。不戀三界。二障二死。得入三土法報化。二身二果矣。當知陰想如幻瞖。三界若空花。菩提猶明眼。涅槃等太虛。妄須厭離。真須欣向。此實超凡入聖之要關。轉生成佛之捷徑也。由斯九界齊升。三覺盡圓。釋尊說楞嚴經。心願已了。諸佛出世大事。因緣已竟。故為總申結勸。 △甲三。流通分。 流則令密因萬行。徧傳塵剎。脩證了義。通則令佛頂楞嚴。豎行累劫。究竟堅固。 △中開為二。乙初。極顯一經功德。 下文四施福中。一自能施捨曰德。博施濟眾曰功。經益中。三教人以善曰功。化功歸已曰德。自能持誦曰德。轉勸持誦曰功。自圓三覺曰德。圓他三覺曰功也。經有種種二利三覺福德利益。理應弘傳也。 △分二。丙初。舉喻施福無邊二。丁初。審問其多。 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 阿下。先舉施。人者。能脩行施善信也。徧下。所施財寶勝多也。十空。處無盡。滿寶。財無盡。持奉。身無盡。塵佛。田無盡。供事。口無盡歌揚讚歎。無虛。意無盡信敬觀念。 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於下。次審福。施為內熏善根之因。佛為外供助道之緣。如是財施所獲福報。於汝意言。寧多否耶。 △丁二。較答其勝。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徧。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初三句牒勝。無盡。處勝。無邊。財勝。昔下。引證。一佛。田劣也。七錢。財劣也。輪王。報勝也。況下。況顯。空窮。處勝。廣大心故。佛徧。田勝。第一心故。皆施。財勝。長時心故。窮下。較定。上二句。豎窮歷劫之福。下二句。橫量無邊之福。二福難思。凡心叵測。唯有佛智乃可知也。 七錢輪王者。雜寶藏經云。昔惡生王。遊觀林苑。見一金貓入西南角。遣人發掘。得一銅盆。盆受三斛。滿中金錢。漸漸深掘。復獲一盆。次第而得三重之斛。復從傍掘。展轉不已。滿五里中。盡得銅盆。滿盛金錢。如初不異。時王奇怪。即詣羅漢迦旃延所。具論錢緣。用無災否。尊者答言。此王福報。但用無患。毘婆佛時。高座上置一鉢。錢投鉢者。名堅牢藏。有一薪人得三文錢。捨著鉢中。歡心發願。到家五里。到已重願。爾薪人者。今王是也。緣施三錢。今三重盆。緣五里歡。滿五里藏。錢供三寶。世世貴為輪王。王聞宿緣。歡謝而去。名惡生者。一自惡死生。知苦斷惡。二惡眾生惡。惡刑止治。又餘經論。王昔施置七錢。路行七里。想所化處。至心發願。念念不失。歡喜信敬。 達摩顯宗論云。無滅尊者。昔於殊勝福田。因以七錢施設食供。後異熟報。七反生於三十三天。七生人中。為轉輪王。最後生在大貴釋種。中阿含亦云。那律尊者。昔於波羅奈國。貧為客作。荷担存活。時世飢饉。辟支佛披栗吒。乞食此里。客作往還。一日無人與支佛食。因發心願。七錢買飯請支佛食。支佛用半分。還半分。彼此俱足。食已飛空。神變而去。因是施故。七生天上而為天王。七生人間而為輪王。今生釋種。財富無量。棄此出家。學道得果。詳餘諸經論中。 雜寶藏經云。一貧乞女。於砂壤中拾得兩錢。後施僧眾。上座為與咒願。女大歡。願現便得果。去坐樹林。食竟而臥。施福所感。黃雲覆之。時值國王喪大夫人。遣使選訪來此樹下。相師占女。有大福德。堪為夫人。沐浴更衣。迎為正后。◎法苑珠林云。阿育王婢。偶因掃地得一銅錢。即施僧眾。心生歡喜。不久病終。托育王夫人腹中為女。出胎殊妙。右手常捲。年滿五歲。王抱膝上。摩手取開。有一金錢隨取隨生。而無窮盡。須臾之間。金錢滿藏。闍王受決經云。王飯佛僧後。百斛油然。千萬燈照。還行宮道至祇園。時有貧母乞得兩錢。買少蘇油。佛前然之。誓言如佛。光照至晝。敬禮而去。王燈或然或滅。一貧母燈。耀及明朝。目連三滅。燈光轉熾。佛告止止。此母昔時。務以經法開化人天。未暇脩檀。故今貧困。無有財寶。後三十劫。功滿作佛。號曰。須彌燈光如來。◎華嚴婆須密女告善財言。過去妙門城中高行佛所。我為長者妻。名善慧。供一寶錢。侍者文殊與我說法。初發大心。◎又華嚴云。有妙眼女。因普賢菩薩。勸女脩補蓮花座上故壞佛像。女以金銀錢物。脩裝因陀羅幢妙相佛座已。後彩畫寶嚴。發大菩提道心。從是已後。常為天王人王。常見於佛。常見普賢菩薩。開導成熟於我。對善財曰。佛子。我爾時得入普賢道。了知十法界一切差別門。準知財施功德福報無邊際也。 △丙二。況顯經益超勝三。丁初。說經化他者。離苦得樂。以成福德門二。戊初。重苦消成樂報四。己初。示佛誠言起信。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 諸佛。該攝十方三世。如來。單指釋尊一佛。無虛。即不誑。實語。無妄。即不異。真語。合即如語。一切諸佛同一身口。故無妄言。一上較財施無盡。當顯法施更勝。故發此言。激起眾信。二下結法施功德無盡。顯前說經福利愈超。故作是說。決當敬信。正脈曰。因下弘經之功至少。而滅罪獲福至多。恐難信及。故此先明。令當諦信。 △己二。極舉惡因苦果。 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 若復者。設言復有此一人也。四重者。聲聞小乘四根本戒。殺盜婬妄是也。波羅夷。翻棄或極惡。亦云墮落。退沒。不共住。今云十者。菩薩大乘十重戒也。上二句。惡因。瞬下。惡果。阿鼻。即五無間。獄之至重也。此他十方。獄之至多也。前云。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己三。略明暫爾弘經。 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 能以者。即指前臨墮獄之人也。一念者。暫時發心。非長久也。此法者。惟指大定圓通。深入之一門也。末劫者。聖遠魔強之日時也。未學者。始初發心。難進易退之人也。僧祇云。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念名為一瞬。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則一念剎那。言時並極短少也。一念尚爾。況多時乎。況盡生乎。般若。受持四句。勝捨三恒之全身。圓覺。分別半偈。超化百恒之小果。句偈尚爾。況全章乎。況盡經乎。 △己四。結顯離苦得樂。 是人罪障。應念銷滅。 罪障者。即上四重十惡也。應念者。即應弘經之一念也。銷滅者。不惟自己明心。轉迷為悟。亦能使人見性。返妄歸真。故於自他罪銷障滅也。然有三義。一者。一念金剛觀智慧火。頓令眾生一念回光返照。故能摧罪。經云。金剛摧罪業。猶如劫火滅。又云。百劫積集罪。一念頓消除。如火焚枯草。滅盡無有餘。二者。剎那圓通三昧禪定。頓令眾生一念耳門圓照。故能除障。經云。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力。無始諸障難。一念皆消滅。三者。聞思光明金剛寶戒。頓令眾生一念徹空心地。故罪障滅。經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又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上二句因亡。下二句果喪。前四句。離苦。末一句。得樂。 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 變受地獄苦者。一前云。地獄。妄想發生。非本來有。若悟真心。獄本空無。今則一念弘經。能令自他破妄顯真。故變獄報苦也。二華嚴破獄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今經圓彰法界。極顯唯心。一念弘此經時。普令我人阿鼻獄苦。隨處滅盡也。 成樂國者。一隨緣。二云。迷己為物。為物所轉。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四云。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八云。心持咒印。顧盼雄毅。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今此一念弘經。轉染緣而成淨緣。故變苦獄而化樂土也。二性起。二云。色心諸緣。惟心所現。此見及緣。元是菩提。三云。六入七大。一切諸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八云。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成佛真體。今此一念弘經。觸處真如佛性。故於獄界即佛國也。三通攝性起緣起。理實總該也。四云。我以不生合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三云。離和合緣。滅生死因。圓菩提性。本覺常住。此明五陰本如來藏。頓破五陰而超五濁。今此一念弘經。普令自他一切眾生。即見五身彌陀本體。而生五清安養樂土。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佛也。入一切眾生九界生也心想心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中。是故汝等生也心心也想佛佛也時緣起。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性起好。是心作佛緣起。是心是佛性起。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性緣二起。通攝也。則十界迷悟墜升。不外現前一念。一念弘此佛經。普令人我眾生。各各嚴淨己方寸中。自性彌陀。惟心樂土。當處發生。徧化法界也。 △戊二。得福轉勝前施。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得福者。謂其不但滅罪。離苦得樂。仍當獲福無量。超勝無比也。越前施人者。勝前虛空剎寶供塵沙佛之人也。所不及者。以是一念弘經之人。指耳根圓通之三昧。開如來祕密之三藏。令獲本然周徧之家珍。頓成塵剎互融之佛果。非前財施之多。事相之供。起有漏心。著有為果。所可及也。是故智度超於施度。慧性越於福性。 又一念弘經。福超勝者。略明十義。一約破妄。妄想本空。福如十虛難量。二約顯真。真性無盡。福同五智難窮。三絕待。離言絕相。福亦不可思議。前云。猶非真非真。空有二俱非。四顯密教。橫徧十方。化化不絕。五藏性理。豎窮三際。真真常住。六圓通行。剎塵嚴淨。不休不歇。七妙覺果。究竟堅固。不變不壞。八圓頓。開多合一。一多攝入。九漸次。千差萬別。出現萬千。十交徹。圓融行布。頓漸無礙。藏心三種。空。不空。空不空。境智十門。門門疊疊。法界四對。密顯。圓偏。淨染。妙粗。理事八相。相相重重。自四至十。福亦如之。算喻不及。勝前可知。起信論云。十方諸佛。各僧祇劫。歎其福德。亦不能盡。以法性福德無有盡故。此人福德亦復如是。今弘經人。慧性超勝。福性亦超。豈前住相施人同日語哉。 又極重罪人。一念弘經。尚能滅罪獲福如斯。何況輕罪無罪。乃至有福多福之人。坐大眾中。廣為人說。末法猶如像法正法。未學頓同有學無學。而其福報殊勝。超前一念竊為一二人說。益加霄壤可知矣。又利他說人。略開有六。一講說。二轉勸。三書寫。四註解。五刻印。六流傳。其中並通時日短長。一經具缺。聽人多少。悟入淺深。則所獲福德果報。豈算數譬喻所可度焉。   長水。問。極重罪人。極少時分。為人演說。未足可稱。何以滅罪得福如此殊勝耶。答。此有多義。故獲勝報。一所弘之經是佛極談。教理行果。皆不思議故。謂顯如來藏心。法法皆是。有情無情。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此理不思議也。佛頂心咒。因人果人皆依此法滅惡生善。入理化他。防邪護正。進行彌速。能成菩提。此教不思議也。圓通行門。二十五聖。觀音為最。此行不思議也。六十聖位。第三漸次便證無生。復說乾慧能超因位。直入果海。此果不思議也。二末世多障。能於此時弘此極談。信解真正。實希有故。三施福惟得生死之報。仍但自利。弘經法利能至無漏。能令聞者信解無謬。展轉利樂無窮盡故。由是一念雖少。其利博哉。是故能勝前寶施福。   溫陵曰。以法示人。能消劇報。變苦為樂。如此其勝者。使人因之明心見性。脫粘復湛。解六亡一。破陰褫魔。不歷僧祇。獲寶王果故也。彼既如是。則此消劇報猶淺近言耳。誠將與彼同證也。   幽溪曰。較弘經福。長水之說泛。溫陵之說的。若其至的。則識精元明。見見非見。聞聞非聞。乃明心見性之要門。脫粘復湛之捷徑。解六亡一之妙指。破陰褫魔之鋼錐。直下而頓獲法身。即生而可階寶果。令人聞此大法。思此大義。修此大行。證此大果。消劇報於剎那。生樂土於彈指。化功歸己。功德亦然。   評曰。幽溪判長水泛。溫陵的。混濫不明。後又自出的義。審其釋意。內含二失。一惟看會解略引。不觀長水詳疏。一失。二設觀長水本疏。妄為泛者。內招二失。一教理行果。略解如資中文。廣演如長水疏。今不細覈。不善他宗。一過失也。二自稱至的。謂識精元明。見見非見。聞聞非聞。不知識精元明。與資中長水如來藏體。理不思議。一耶異耶。既不了識。一六體用。罔斥資中長水說泛。自稱至的。迷耶悟耶。二過失也。又溫陵。心性句即理也。脫復句即教也。解破二句行也。不歷二句果也。不明溫陵心性。混指為的。又一失也。自解識精。謂為至的。未審識精。與溫陵解心性。同耶別耶。又此識精。真耶妄耶。真則不應能生諸緣。分六和合。妄則不應為菩提本。元一精明。若云真妄雙通。豈是如來藏心妙真如性。則與溫陵長水資中大矛盾矣。自既迷謬。罔議他解。又二失也。恐後錯誤。特此引釋。   問。此校經福通下二文否。答。前者施寶。下持咒經。財是有作有為。有漏有相。法是無作無為。無漏無相。法勝於財。不喻可知。又將財施間於上下兩楹之中。弘經既超於財。持經誦咒越勝財施。更可知矣。況圓三覺者乎。故初施寶。不及後三行法。後三法人。一一超勝於前初一施寶人也。此一最勝校量福德。亦是如來最後勸勉一切眾生。盡當弘經為珍重。持咒為至寶也。毋負佛言。 △丁二。持法自行者。洞密徹顯。以成智慧門。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 若有眾生者。謂有一切無罪之人也。此經顯教也。該於一卷半部全經。不止於一四句偈等。能誦者。口誦也。能於現未像末世中。盡形默誦。揀非前人末世。但於一念開示未學也。此咒。密教也。該於三會四會全咒。不止於一名一會咒等。能持者。心持也。能於初心後心位中。一生專持。揀非前人末法。無一念間可傳令誦也。廣顯橫說。劫顯豎說。猶不盡者。經詮藏心法性。咒是種智密印。故佛八音四辯。稱揚斯人法益福德。雖窮其劫。不能盡說也。 顯經。法有十對。一人法。二十五聖。圓通法門。二色心。五陰四科。本如來藏。三教義。七處破識。十番顯見。四理事。七大徧周。性空真色。五境智。三藏心中。十對觀境。六定慧。一經楞嚴。奢摩三定。七性脩。耳根圓通。聞思三昧。八斷證。四戒四惡。破五陰魔。九行位。六十聖位。脩行升進。十因果。七趣超登。十地圓覺。誦此經法。有十功德。法性無盡。益無盡也。 密咒。佛益十種。一因成覺果。二執降魔外。三乘應塵剎。四含轉法輪。五持蒙授記。六依拔苦難。七隨供如意。八行攝親因。九誦入涅槃。十傳付佛法。 生益亦十。一滅災難。二發通明。三離雜趣。四同佛德。五眾行成。六諸罪銷。七生忍得。八百願遂。九護國界。十鎮惡星。詳在七卷。又云。若我說是佛頂光咒。從旦至暮。經恒沙劫。終不能盡。 又此經咒人。有十種。一見聞。二隨喜。三敬信。四禮供。五讀。六誦。七受持。八書寫。九解脩。十證入。自行十法。教行十法。故佛說益。十十無盡。不可窮也。正脈曰。誦經持咒。方得聞慧。何況進於思脩。果能如義。習定作觀。反聞自性。乃至通三藏心。徹四法界。六度萬行。恒沙性德無不豁達。其功其報。益不可盡說矣。   溫陵曰。上勸流通。此勸誦持。◎評曰。此一往言。非實義也。上是口通。此是身意流通。又上弘傳流通。此二是行持加持流通。下文是總付流通。亦名徧覺流通也。   吳興曰。前利他得福。此自利成道。或以此義釋成上文。謂開示未學。得福斯勝。此由眾生於教誦持。乃至成道。所益故大。◎評曰。此亦一往言耳。亦非的實義也。上既離苦。變佛樂國。豈不成道耶。此密持顯二教功德。豈無有福耶。又云。釋成上文。開學得福。此由眾生於教成道。似乎上劣此優。若爾。人法俱有過失。法不平等。人分高下。法如海水。滴滴皆海。如析金杖。寸寸皆金。今經藏心。字字皆心。法實一等也。前人利他。此人自利。自他雖異。法利徧同。人根一如也。◎若正脈說。則無過矣。彼疏問。廣如上說。而更加窮劫不盡。豈自利反勝於利他耶。答。互影略耳。前詳較量超越。要之由經勝妙。故使二利均之超勝無比。均之演說不盡也。   問。准上佛言。施寶弘經。並云若復有人。文似連接。終以較福超勝結之。此段佛言。若有眾生。結以廣說窮劫不盡。文是另起。豈無別致耶。答。有二所以。一約人論。前人戒緩乘急。有罪無福。不能自誦。薄得智慧。弘一四句。末劫一念開示未學。但利他也。此人戒乘俱急。無罪有福。自能誦經。而少智慧。全一大部。現未一生。始終學習。無暇利他也。上以十格量之。各有優劣。二約法論。法性平等。理無高下。弘則滅罪增福。誦則多智通明。故知教益法利。均等不二也。弘經誦經。固云一如。至佛頂咒。眾生加持。總持難思議。秘密不可量。故佛重結示云。窮劫廣說不盡。正驗顯經可說。密咒叵測。凡脩楞嚴大定。欲明如來藏心。捨此經咒法寶。終不能成功得果也。故此格量。顯經法益同前。密咒加勝一倍。行者深思之。   問。上明顯經十對。與前五陰列十對名。有同異否。答。今約全經。前局五陰。各不同也。前明問答陰想。人法也。色想。色陰。後四。四陰。心也。色心對。能詮陰想名言。所詮陰想法喻。教義也。性本真如。陰想妄相。理事也。所緣境。能緣智。止定。觀慧。頓悟。性。漸除。脩。滅從色斷。生因識證。破陰想。行。界深淺。位。初心。因。後心。果。是知一經。字字文文。半偈半咒。皆具十對。何但此節明十對耶。如是會悟。真圓通矣。 △丁三。圓成三覺者。行教證果。滿足定慧門。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初一弘經。覺他也。次二經咒。自覺也。今此人我俱覺。三覺圓也。初句自覺。次句覺他。三四句覺行圓滿。又初句教也。二句行也。三句果也。四句理也。依。遵也。遵佛顯密二教言也。行道者。以正助道品。覺九界也。直者。捷也。頓也。一超直入如來地也。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空如來藏。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故云無魔業也。 教則二種根本。二決定義。二轉依號。二破陰想。乃至三乘五教。自教教他。普令明心見性。真依教也。行則四戒攝心。一乘知見。三昧聞思。三密總持。乃至六度萬行。自行行他。普令斷惑證真。真行道也。果則轉十二類。成六十聖。二殊勝用。七常住果。乃至十智十身。自證證他。普令該因徹果。真菩提也。理則四科真如。一真法界。三因佛性。三寶藏心。乃至十界十如。十種真如。出唯識論。自如如他。普令融事入理。魔界如即佛界如。一如無二如。真無魔也。若以題配。教即如來密因。行即諸菩薩萬行。果即脩證了義。理即大佛頂首楞嚴。只此四句。如來最後。再四叮囑勸勉。直欲法界一切眾生。乘此一乘圓頓妙門。齊出三界火宅。共到覺王寶所。方到我佛本懷。始盡世尊付托流通斯經意也。我等生雖末劫。幸逢是大法寶。猛誓弘通。報佛深恩。 △乙二。總結大眾法喜。 佛說此經已。 此下皆經家結集詞也。中分為三。先明說經竟。此經者。總該序正流通三分所說之經也。而云佛說者。五卷。十方塵數諸佛異口同說。雖云伴佛證法。法同於主佛也。至於二十五聖。各說圓通。六卷。文殊揀選偈語。並奉佛旨宣演。伴依主轉。總歸佛說。故云佛經說已也。智論。釋三清淨。一佛說。能說人清淨。佛寶。二此經所說教清淨。法寶。下文。所得果清淨。僧寶。三也。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 比下。次舉聽眾數。有二。一本土常隨二眾。又二。一四眾僧尼。出家二眾也。塞夷。在家二眾也。如前初卷六卷中明。二八部。天人脩。三善道。天脩。八部中二。人。即人非人等。影攝三惡道。及仙等四趣。並如六卷八卷。 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并初發心。大力鬼神。 及下。二他方雲集二眾。亦二。一三乘。初云。恒沙菩薩來聚道場。無量辟支同來佛所。影攝他方雲集聲聞小乘眾也。二二行。一顯行。亦名攝善行。應攝受者而攝受之。聖仙等也。二密行。亦名折惡行。應折伏者而折伏之。鬼神等也。又此二行。並通顯密折攝內秘外現不可度也。並通三行。十仙中有地行仙。空行仙。天行仙。前云。輕舉非遠。即為飛仙。鬼神中亦有地空天行。前云。大力鬼神。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仙有得果初學。今約圓成。故云聖仙。又有童真入道。中年脩煉。今約幼成。故云童子。初漸文云。食辛之人。說十二部。十方天仙咸皆遠離。是食辛人脩三摩地。菩薩天仙不來守護。七云。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白言。我亦保護是脩行人。得成菩提。孔雀經中廣列仙眾。擁護經咒等。故此舉列。鬼神護法。亦有久發願初發心不同。明王金剛久發願行。七云。金剛藏王白言。如我等輩。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正脩行者。又有鬼神。聞咒發心。七卷說云。藥叉。羅剎。富單那。鳩槃茶。頻那。夜迦。神王鬼帥。風神空神。雨師雲師。雷公電伯。巡官星眷。同時稽首白言。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又云。諸小鬼神。去此善人。除彼發心。樂脩禪者。故此舉列并初心也。 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皆下。後禮謝法益。上句。口歡。意喜。下句。身禮。由聞正宗。故皆大喜。由談流通。故作禮去。又佛說句。教也。四眾等。果也。歡喜句。理也。正宗。藏心。入佛知見故。禮去句。行也。流通經咒。奉行教化故。 又以八字。四悉釋之。皆大者。第一義悉。入理益也。第一義諦得悟入故。歡喜者。即世界悉。歡喜益也。三種世間並慶喜故。作禮者。即對治悉。破惡益也。對治知恩。不報惡故。而去者。即為人悉。生善益也。為佛行法。生人善故。 又以正宗作四句釋。皆大者。七破十顯。三藏圓彰。奢摩見道也。歡喜者。耳根圓通。二用殊勝。三摩脩道也。作禮者。二種轉依。六位該徹。禪那證道也。而去者。七趣超升。五魔破滅。楞嚴化道也。 更以流通作四句釋。皆大者。直成菩提也。歡喜者。無復魔業也。作禮者。依我教言也。而去者。如教行道也。若以三覺配之。前句自覺。後句覺他。合成圓覺。又以一題配之。皆大喜句。即大佛頂。如來密因。脩證了義。故稱性生大喜也。作禮去句。即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故行無住相行也。 閣筆回向頌曰 以此疏經眾功德  充滿虛空法界域 回向四恩并三有  同生安養極樂國 親見如來無量光  共證菩提涅槃果 還來此界闡楞嚴  普度眾生到寶所   首楞嚴經灌頂疏卷第十下終    附錄:《首楞嚴經灌頂疏》古字、異體字改通用字一覽表 疏中用字 改通用字 疏中用字 改通用字 疏中用字 改通用字 疏中用字 改通用字 宻 密 囬 回 邉 邊 䘙 衛 悞 誤 苐 第 竪 豎 歴 歷 卽 即 恠 怪 秖 祇 徤 健 荅 答 逈 迥 脉 脈 塲 場 暎 映 賔 實 乗 乘 氎 㲲 葢 蓋 歛 斂 随 隨 𢚩 急 单 單 叅 參 冺 泯 𣸸 添 陁 陀 鍳 鑒 旣 既 氵+𡨋 溟 勑 勅 㧞 拔 賛 贊 竗 妙 畧 略 凉 涼 兠 兜 着 著 廻 迴 叠 疊 軰 輩 叚 段 觧 解 堕 墮 奢摩它 奢摩他 徃 往 灾 災 属 屬 舎 舍 軄 職 丧 喪 竒 奇 踈 疎 逓 遞 况 況 隠 隱 帮 幫 綂 統 覔 覓 寳 寶 厰 廠 廽 廻 刦 劫 迯 逃 㝎 定 蝡 蠕 輙 輒 酧 酬 関 關 騐 驗 立+𣍟 竭 偹 備 皷 鼓 廸 迪 叙 敘 凖 準 䰟 魂 毁 毀 潜 潛 歘 欻 藕益 蕅益 𡨋 冥 倐 倏 凴 憑 𠅀 藝 蘓 蘇 𣲖 派 䖝 虫 猫 貓 琉璃王 瑠璃王 决 決 呌 叫 𨤲 釐 㭊 析 脚 腳 媱 婬 㳒 法 膓 腸 假籍 假藉 𣪺 縠 眞 真 䧟 陷 纒 纏 盗 盜 絶 絕 袐 祕 义 叉 没 沒 摇 搖 髪 髮 顚 顛 衆 眾 歳 歲 禀 稟 閙 鬧 强 強 覧 覽 謟 諂 衘 銜 ?? ?? ?? ?? 首楞嚴經灌頂疏 2940 目次 5 附錄:《首楞嚴經灌頂疏》古字、異體字改通用字一覽表 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