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長老 講述 三皈五戒、在家菩薩戒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目次 一、三皈五戒 七 二、在家菩薩戒 一七 六重 一九 殺戒第一 一九 盜戒第二 二八 大妄語戒第三 三一 邪婬戒第四 三三 說四眾過戒第五 三六 酤酒戒第六 三九 廿八輕戒 四五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第一 四五 耽樂飲酒戒第二 四七 不瞻病苦戒第三 四八 見乞不與戒第四 四九 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第五 四九 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五○ 不持六齋戒第七 五一 不往聽法戒第八 五四 受僧用物戒第九 五七 飲蟲水戒第十 五八 險難獨行戒第十一 六○ 獨宿尼寺戒第十二 六一 為財打人戒第十三 六二 殘食施四眾戒第十四 六三 蓄貓狸戒第十五 六四 蓄養畜獸不淨施戒第十六 六五 不蓄三衣鉢杖戒第十七 六六 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第十八 六八 市易販賣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六八 非時非處行欲戒第二十 七○ 商賈不輸官稅戒第二十一 七一 犯國制戒第二十二 七二 得新食不先供養三寶戒第二十三 七三 僧不聽說法輙自作戒第二十四 七四 在五眾前行戒第二十五 七五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七五 養蠶戒第二十七 七六 行路見病捨去戒第二十八 七七 三、附記 八○ 一、三皈五戒 七 二、在家菩薩戒 在家菩薩戒六重 一八 殺戒第一 一八 盜戒第二 二七 大妄語戒第三 三一 邪婬戒第四 三三 說四眾過戒第五 三五 酤酒戒第六 三八 在家菩薩戒廿八輕戒 四四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第一 四四 耽樂飲酒戒第二 四六 不瞻病苦戒第三 四七 見乞不與戒第四 四八 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第五 四八 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四九 不持六齋戒第七 五○ 不往聽法戒第八 五三 受僧用物戒第九 五六 飲蟲水戒第十 五七 險難獨行戒第十一 五九 獨宿尼寺戒第十二 六○ 為財打人戒第十三 六一 殘食施四眾戒第十四 六二 蓄貓狸戒第十五 六三 蓄養畜獸不淨施戒第十六 六三 不蓄三衣鉢杖戒第十七 六五 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第十八 六六 市易販賣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六七 非時非處行欲戒第二十 六九 商賈不輸官稅戒第二十一 七○ 犯國制戒第二十二 七○ 得新食不先供養三寶戒第二十三 七一 僧不聽說法輙自作戒第二十四 七二 在五眾前行戒第二十五 七三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七四 養蠶戒第二十七 七五 行路見病捨去戒第二十八 七五 三、附記 三皈五戒、在家菩薩戒 道源長老講於基隆海會寺 施旺坤 成文 一、三皈五戒   今天跟諸位新戒講三皈五戒的意義,佛教裡面有四眾弟子,即出家二眾和在家二眾。出家二眾,是比丘、比丘尼;在家二眾,是優婆塞、優婆夷。今年海會寺所傳的即是在家二眾戒。   優婆塞、優婆夷是梵語,翻譯成中國語是近事男、近事女。近是親近,事是承事。即親近三寶,承事三寶的意思。受了三皈五戒,不離佛、法、僧,與佛法僧相親相近,這就叫親近。承事者,就是為佛、法、僧三寶做事。而常常親近三寶、承事三寶的近事男、近事女,就叫做優婆塞、優婆夷。   按佛律中規定,在家弟子應常承事出家弟子,所以出家眾的戒律,有很多是跟在家弟子的戒律相配合的。出家人的工作,是專門修習佛法、弘揚佛法,寺院裡的事情,也由他們負責處理。而釋迦佛給出家弟子所制定的戒律中,規定不得做生意買賣,亦不得耕田種地,因此出家人的生活就得靠在家弟子來發心供養,況且在家眾的人數遠比出家眾來得多,所以由多數的在家弟子來供養少數出家弟子的生活,並不困難。   除了飲食供養以外,還有三種供養:即衣服、臥具、醫藥,合稱四事供養。上面說過釋迦牟尼佛制定的戒律中,不准出家人做生意買賣、不許耕田種地,故沒有賺錢的機會。但出家人亦是凡夫,雖然出了家,肚子餓了,也得吃飯維持生命,日常也得穿衣服,睡覺時候也必須要有臥具,生病就得靠醫藥治療。因為出家人不能賺錢,所以這一切都得靠在家弟子的供養。這四種供養,稱為資生之具,資是資養,生是生命,資養生命的器具。離了此四樣,出家人不能夠生活,怎麼能專心學佛法、專心修行呢?   受了三皈五戒的在家弟子,即優婆塞、優婆夷,也可稱為三寶弟子。既為三寶弟子,就得為三寶服務,要供養三寶、親近三寶,這樣佛教才能興盛起來。三寶,有住世的三寶,佛像就是佛寶,經典就是法寶,凡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就是僧寶。要如何的供養和親近三寶呢?對佛像尊敬、香花供養禮拜等,這都是供養佛寶。法寶是經典,把它供養在櫃子裡,就是供養法寶。出家弟子是僧寶,但他們都是凡夫,每天都得吃飯穿衣服,睡覺時也得有臥具,害了病也需要醫藥來治療,這四事供養是必需要的,都得靠在家弟子的供養。你若常常供養僧寶,也就是供養三寶;你常常替僧寶做事,也就等於是給三寶做事。以上把近事男、近事女的名義講好了,也就是把諸位來受戒的身分講明白了,各位都是在家弟子,所以對出家人要恭敬和供養。   現在再跟諸位講三皈之意義,我們知道三寶就是佛、法、僧,而為什麼要稱為三寶呢?寶的意思有三種:   第一種是稀有之意,稀即很少有。世間上有所謂的七寶,即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都是世間上稀有的寶物。沒有福報的人,難得到這些寶物,所以稱為寶。佛法僧三寶,之被稱為寶,是指能聞得和親近佛法僧,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雖然遍滿世界都是佛法僧,但若不是善根深厚,絕不會遇到三寶,更別說成為三寶的弟子了。   第二種因尊貴故稱為寶,黃金之所以稱為寶,是因為其很尊貴。佛法僧三寶,也是最尊最貴的,所以稱為寶。   第三種是二利之意,二利者,就是自利利他。因為皈依了佛法僧三寶,就能得到佛法僧的利益,這是自利。同時去引接那些沒有皈依的眾生,使他們也來皈依三寶,進而能離苦得樂,這就是利他。具備自利利他二利的意思,故稱為寶。   有人會懷疑說:我們相信佛就好了,何必又要去相信三寶呢?剛才已講過,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住世的佛寶是佛像,不管是木塑的或銅鐵鑄造的佛像,它都不會講佛法給你聽。對佛像燒香獻花,只是表示恭敬之意,你若要明白佛理,非得皈依法寶不可。因為佛說的道理,完全記載於經典內,但經典內是白紙印黑字,你還是看不懂,就是能看懂其文字,亦未必了解其道理,所以必須皈依僧寶,僧寶是住持佛法的人,是專門研究和弘揚佛法的人,若想了解佛的道理,非親近僧寶不可。所以一定要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個重要的道理,就是佛在世時,是以佛寶為重,佛說的話,就是法寶;佛本身現出家相,是僧寶,佛集三者於一身,故以佛寶為重。釋迦佛涅槃以後,則以僧寶為重,所謂僧寶住世,則佛法住世;僧寶不住世,佛法滅亡。你如何知道所供俸的是釋迦牟尼佛呢?因為是僧寶給你講的。你怎麼知道經典是法寶呢?也是僧寶給你講的。若沒有了僧寶,人們可能誤把觀世音稱做馬祖,甚至拿外道神當佛祖來供奉禮拜。由此可知僧寶之重要。僧寶不住世,佛寶法寶也會跟著滅亡了!   皈依,是指從現在起,盡此一生都皈依。若受菩薩戒者,則是盡未來際永遠的皈依。就算受個三皈五戒者,也是盡此一生的皈依,並非現在舉行了個皈依儀式後,等一會兒就算了。三皈依,也叫三皈戒。   皈依佛,以佛為師,永不歸天魔外道。天魔是天子魔的簡稱,即欲界第六層天的魔王波旬,他的眷屬包括以下五天之天主天眾,以及一切鬼神等。你皈依了佛,就是佛的弟子,所以不能再去拜天公、神、鬼等,更不能再皈依天主教、基督教、一貫道等外道。   皈依法,以法為師,法就是法寶,即經典。要學佛的道理,就在經典上學習。但有一條戒,永不皈依外道的經書,譬如天主教的聖經,基督教的新舊約,回教的可蘭經等,這些外道的經書,永遠不得皈依。   皈依僧,是以僧為師,僧是指佛教的出家弟子,受過比丘、比丘尼戒的出家僧眾。僧又分為聖人僧和凡夫僧兩種。聖人僧又分為大乘聖人僧和小乘聖人僧。大乘聖人僧,就是諸大菩薩;小乘聖人僧,是指羅漢、辟支佛等。凡夫僧,就是現在受過比丘、比丘尼戒的出家人。而聖人僧和凡夫僧兩者之中,又以凡夫僧為重。為什麼以凡夫僧為重呢?因為屬於大乘聖人僧的諸大菩薩,與小乘聖人僧的羅漢、辟支佛等,都是個佛像,皆不能講道理給你們聽。唯有皈依凡夫僧的比丘、比丘尼,才能講佛的道理給你們聽,所以皈依僧寶,以凡夫僧為重。皈依僧寶以後,永不得皈依外道邪眾,因為外道皆是邪知邪見的大眾,能障礙佛道。   以上是講皈依三寶之意義,現在繼續講皈依五戒之意義,五戒者: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婬,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一至第四條戒,叫四根本戒,也叫性戒,性者本也,本性就是惡法,一定要戒止。第五不飲酒戒,叫遮戒,飲酒是釋迦世尊所遮止的,故不得飲。   第一、不殺生戒:不殺生是不殺傷生命,又分為不通懺悔和通懺悔兩種。第一不許殺人,殺了人犯根本戒,是不通懺悔的。第二不殺害一切畜生,這是跟著不殺人這條戒而學習的,殺了畜生可通懺悔,這都是依著世間法而定的戒律。   第二、不偷盜戒:在社會上不許偷盜,更何況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更不許有偷盜的行為了。   第三、不邪婬戒:這條戒與出家弟子的不一樣,出家弟子不婬,在家弟子則是不邪婬。不邪婬者,是對著正婬而說的,正是指除了正式夫妻之外,不可以犯邪婬。   第四、不妄語戒:妄語分大妄語和小妄語。以凡濫聖,叫大妄語,即以凡夫濫充聖人之意,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沒有得到聖人之法,妄稱得到了;沒有得到聖人之果,妄稱證得了,這都犯了大妄語戒,不通懺悔。小妄語,是跟著大妄語戒學習的。小妄語是口與心違,即心裡明知道的事情,而口頭上卻說不知道,也就是見言不見,聞言不聞,犯了此小妄語戒,是通懺悔的。   第五、不飲酒戒:這條是佛訂的遮止戒,凡是佛的弟子,不論出家或在家的,都不許飲酒。因為酒能昏神亂性,若飲了易毀犯前邊四條戒。為了保護四根本戒之故,所以不得飲酒。我們學佛法的目的,是要啟發本質的智慧,而喝酒能昏神亂性,是與智慧敵對的。飲了不但連一點的聰明都失去了,更何況是要啟發本質的智慧呢!所以釋迦佛訂這條戒,制止我們不得飲酒。   以上把三皈五戒講完。    二、在家菩薩戒   今天要向諸位新戒講的是在家菩薩戒,菩薩戒分為出家和在家兩種,諸位居士受的是在家菩薩戒,所以要講的是在家菩薩戒本,此戒本是依優婆塞戒經受戒品中所錄出的。   在家菩薩戒,包括有六重戒和廿八輕戒。所謂重戒者,就是不能犯,隨便任犯一條重戒,便會失掉所受得之菩薩戒體,故稱之為重戒,一共有六條。輕戒者,是可求懺悔的,懺悔後仍可還復清淨,戒體不失,一共有廿八條輕戒。   受在家或出家菩薩戒之前,皆可先研完戒條而後才領受戒體,這與受比丘、比丘尼戒有所不同。若出了家,必須受了比丘、比丘尼戒之後,才可研究戒條。在受戒之前,連戒本也不許看的,否則不得戒。受菩薩戒,則沒有此限制。   受戒容易守戒難,雖然諸位謄出七天的時間來受戒,但畢竟很快便過去了,所以說受戒容易。但守戒卻不同了,守戒是盡終身的守,受了菩薩戒更是盡未來際的守,所以說守戒難。因此要各位先聽菩薩戒條,聽明白之後自認可以受持菩薩戒條的才受戒,因為受菩薩,並非是求虛榮愛面子,而是腳踏實地修菩薩行的事情。   戒律雖多,但以殺、盜、婬、妄四條戒為根本,故稱之為四根本戒。若能受持此四根本戒,不但在家菩薩戒易守,就算出家菩薩戒,亦不難受持,因為一切戒律皆依此四根本戒為根本。   那麼受五戒與受菩薩戒有何不同呢?是發心不同。發個自利的心,可受五戒。若發個利益一切眾生的心,則可加受菩薩戒,這叫利他,也是大乘弟子應發的心。 在家菩薩戒六重   殺戒第一 善男子!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優婆塞(夷)、旃陀羅優婆塞(夷)、垢優婆塞(夷)、結優婆塞(夷),是名初重。   這是六重戒的第一條,不許殺生。「善男子」,包括善女人。男的叫「優婆塞」,女的叫「優婆夷」,華言近事男和近事女。就是指受了優婆塞、優婆夷戒的在家居士,若來加受在家菩薩戒者,就得注意以下的戒條了。   「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這是戒條,雖然我遇到了傷身害命的因緣,亦不殺害眾生,這是持戒不殺。以前講五戒時曾說過,不許殺人,殺了人犯根本戒,不通懺悔。再進一步,不許殺害旁生,旁生是指一切眾生,從牛、羊、豬、狗等,這些大的畜生,乃至於一隻螞蟻,亦不許殺。「乃至」二字,是個超越之詞,把不許殺人超越過來,乃至於一個微小生命的螞蟻,也不得殺害。但在家菩薩戒,是以在家五戒作為根本的,只有殺人,才不通懺悔。   為什麼不許殺生呢?因為我們當菩薩,就要發菩提心,發慈悲心,要救護一切眾生、度化一切眾生。現在眾生未救護,眾生未度化,反而要殺害其生命,這不是跟慈悲心和菩提心正相違背嗎?所以要行菩薩道,一定要戒殺。   我們要學菩薩,得發慈悲心、長養慈悲心,要如何長養慈悲心呢?要愛護一切眾生,不可殺害眾生的生命,這樣菩提心就會愈長愈大,愈長愈廣,將來成佛就有望了。另一種不殺生的意思,是視一切眾生皆為我父母。今生的父母,行孝都來不及,哪會殺害他們呢?既然今生的父母不應殺害,難道對過去生的父母就應當殺害嗎?已知今生和過去生的父母不當殺害,再觀想到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我們禮佛時,不是有一心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嗎?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過去諸佛,雖然已涅槃了,要禮拜。現在諸佛,要拜。未來諸佛,要拜。那麼未來諸佛是誰呢?未來諸佛,就是指一切眾生。因為眾生都有佛性,只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都可成佛。所以現在他雖然是個凡夫,是個眾生,將來也會有成佛的份。你若隨便殺害了一個眾生,不等於是殺害未來的佛嗎?所以你應作此觀想,觀想我是個菩薩,是個發過慈悲心的菩薩,既然發了慈悲心,就得救度一切眾生,不應該殺害一切眾生了。再觀想到這一切眾生,生生世世都曾為我父母。過去的父母不能殺害,再觀想到他是未來諸佛,那更不應該殺害了。   殺生,又分為有心殺和無心殺兩種:若有心的去殺害眾生的生命,就犯戒,譬如故意的去殺一隻雞或鴨,叫有心殺。無心的殺害了眾生叫誤殺,錯誤的殺生不犯戒,譬如走路時不小心的踩死一隻螞蟻,這叫無心殺,不犯戒。   「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這是殺眾生的方法,你若受了菩薩戒以後,「若口教授」,就是你自己並沒有去殺生,而唆使別人去殺生,譬如說你見到一條毒蛇,因為毒蛇能咬死人,應該把牠打死。但又想到自己曾受過菩薩戒,不應該殺生,於是唆使別人動手把蛇打死。你雖然沒有親自動手把蛇打死,但你以口教授,是叫他殺,同樣犯此戒。「若身自殺」,是指自己動手去殺,都犯了根本戒,而把優婆塞優婆夷的戒體失去了。   「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此段文以下諸位要注意聽,因為以下五條戒文到此以後的文字都是一樣的,故不再重述。   斷了煩惱,就可證得聖人的果位。聖人共有四個果位,即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在沒證得初果以前,有四種加功進行的方法,叫四加行,即煖、頂、忍、世第一。   第一種加行叫煖法,是個比喻,比喻我們修行用功求智慧,等於鑽木取火,雖未得火,已有煖意。就是在還未證得初果,未開智慧以前,已生起了一種相似的智慧。等於鑽木起火,火未起之前,先得一種煖熱,這是煖位,也叫煖法。若破了殺戒,就會失去了煖法。   第二種加行叫項法,我們修行用功有如爬山,必須爬到山的最頂點。這比喻智慧增長,達到頂點,名為頂位。   第三種加行叫忍法,忍者,即安忍不動。譬如爬山到達最頂點之後,安忍不動,不使之滑落下來。這比喻其心堅決不移,名為忍法。   第四種叫世第一法,若證得了初果,便稱為聖人。在未證得聖人之前,都是世間的凡夫。進而修四加行至最後一個有漏智時,雖然還未證得初果,但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故名為世第一法。   須陀洹至阿那舍,皆是聖人的果位。聲聞果分四種,初果叫須陀洹,華言入流,流者流類,初果已算入了聖人的流類,故名入流。初果的聖人,把三界以內的見惑斷盡。三界者︰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以內之見惑,是迷理之惑,對於佛說的道理迷惑而無有所知。若依佛之教導修行,至初果的時候,把迷理之惑一下斷掉,三界的見惑要斷一齊斷。這就是為什麼過去不明白真理,而現在卻開悟了,所謂一悟一切悟的道理。破了欲界的見惑,色界、無色界的見惑也跟著破了,這時立刻就證得初果,入了聖人之流類,叫做須陀洹。   斷掉了迷理之見惑之後,還有個思惑要斷,這是個迷事之惑,對於事相之理起迷執,思惑得分三界來斷,先斷欲界的思惑,因思惑難斷,故分成九品。先把欲界的前六品斷掉,證得二果,二果梵語叫斯陀含,華言譯為一來,即一來天上一來人間之意,就是他再來一次受人間生死,便可脫離欲界而證得三果。在證得三果之時,九品思惑剩下的後三品也一起斷掉。三果梵語稱阿那含,華言不來或不還,再不還來欲界受生之意。四果阿羅漢,華言無生,即三界以內的生死都了脫了。前面講證得三果時,把欲界的生死了脫了,而阿羅漢果,連色界和無色界的生死亦了脫,故稱無生,為聲聞乘的最高果位。   阿羅漢共有三種意義:第一、是無生,第二、是殺賊,因為阿羅漢把三界以內的煩惱斷盡,比喻把賊殺盡之意。第三、是應供,證得阿羅漢已是四果的聖人,應受人天的供養,故稱為應供。   現在把此段戒文意思連在一起再講一次,你若受了菩薩戒而殺生,不但把優婆塞、優婆夷的戒體失掉了,那麼你連煖法也得不到,更何況是想得果的須陀洹,乃至三果的阿那含了,意即聖人之法完全得不到。   「是名破優婆塞、優婆夷」,受了菩薩戒的男居士叫優婆塞,女居士叫優婆夷。你殺生而破戒,所以給你取個名字叫破戒的優婆塞、破戒的優婆夷。   是名「臭優婆塞、優婆夷」,雖然文中沒有是名二字,但應把是名兩字連貫下來。為什麼說臭呢?若按理論上講,受了戒,當然是得個光榮的名字。若破了戒,當然得個臭名。若按事相上講,持淨戒的人,會有戒香。若破了戒,便會發臭。例如社會上的屠夫,時常宰殺畜牲,所以身體上有一種特別的臭味,當狗聞到時,都會吠他或咬他,這證明殺生的人身上都有臭味。所以受過菩薩戒的人若破了戒,就叫做臭優婆塞或臭優婆夷。   是名「旃陀羅優婆塞優婆夷」,仍把是名二字連貫下來。旃陀羅,華言即屠夫,指以殺生為職業的人。你若已受了菩薩戒,而仍去殺生,不是跟那屠夫一樣嗎?所以你應被稱為旃陀羅優婆塞或旃陀羅優婆夷。   是名「垢優婆塞優婆夷」,垢是染垢,即煩惱,因為煩惱就是染垢之法,你若犯戒,煩惱就會增加,所以稱犯戒的人為垢優婆塞優婆夷。   是名「結優婆塞優婆夷」,結,是結縛生死的意思。受了戒,當然是為了要了生死。若破了戒,不但生死不了,反而在身上用繩子自縛,還打個死結,生死永遠無法了脫,所以叫做結優婆塞優婆夷。   「是名初重」,因為殺戒為六根重戒之首,故名為初重。   以上所講的殺戒,是以五戒為根本的,殺了人便犯重戒,不通懺悔。殺了畜牲,可以求懺悔。若是誤殺,則不犯戒。   盜戒第二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二重。   偷盜,華言不與取,沒有給與而自取,即犯盜戒。取有兩種情形不犯盜戒:   一、是誤取,即錯誤的取,譬如有兩個同樣形狀的保溫杯,你本意是取回自己的,卻誤取他人的保溫杯,這就叫誤取,不犯戒。   二、是同意取,譬如有兩個很要好的朋友,雙方皆知道未徵得對方同意而取用對方的東西時,大家都不會見怪的,這叫同意取,亦不犯戒。   盜賊分成盜用一般的財物和盜用三寶財物兩種。盜用三寶財物不但其罪更重,也最容易犯,譬如於寺院內,未得住持或負責人的同意,隨意請走佛像等,這就犯了盜佛寶罪。若拿走的是經典,就犯盜用法寶罪。如果所取走的東西屬於僧寶的,譬如你拿走某位師父的保溫杯,這便犯了盜用僧寶物了。所以你要在寺院裡請佛像或經典回去供奉,甚至要燒一支香供於佛前,都得徵求常住的同意才去做,否則都犯了盜戒。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雖然會失去生命,亦不得犯偷盜。比如窮得沒飯吃,甚至會餓死的時候,也不能偷別人的東西吃以維持生命。   「乃至一錢。」若按戒律來講,要偷盜了五個錢以上才犯根本戒,則不通懺悔。此五個錢,是指印度的錢。因為戒律翻譯到中國是從唐朝開始,當時印度的一個錢約等於唐朝的十六文錢,五個錢合算起來就等於八十文錢了。再深一層研究,八十文錢等於現在多少錢呢?因時代的轉變,所以幣值的換算非常困難。但根據藕溢大師研究的結果,當時唐朝的八十文錢,足以做一件出家人的長衫,所以現在皆以長衫之價值作為標準。假使你偷盜的財物超過一件長衫的價值,那就等於犯了根本戒,就不通懺悔。若你偷盜的財物不及一件長衫的價值,你雖犯了偷盜,但仍可求懺悔。戒文上的乃至一錢,就是指不及於五個錢,如四錢、三錢、二錢,乃至於一個錢,亦不得故盜之意。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若是犯了偷盜,就是破戒,便會失去優婆塞或優婆夷的戒體。   「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此破戒之人,連那四加行初門的煖法亦得不到,更何況是初果須陀洹,而至三果阿那舍等聖人之法呢?亦即一切聖人之法都得不到。   「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二重。」此受過菩薩戒而又破戒的居士,應被稱為「破戒優婆塞優婆夷。或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優婆夷」。此盜戒是第二條的重戒,故名二重。   大妄語戒第三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三重。   前面講五戒時已講過,妄語戒分成大妄語、小妄語和方便妄語三種。大妄語是以凡濫聖,不通懺悔。小妄語是口與心違,及見言不見,聞言不聞,可求懺悔。方便妄語是為救度眾生生命的,不但不犯戒,反而有功德。譬如說有一個人正追殺一條狗,而這條狗卻正好躲到你家裡來,而追狗的人來問時,你卻佯稱不見。因為你若說出狗的所在,必定會遭此人殺害,所以為了救護狗的生命而說個方便妄語,不但不犯戒,反而有功德。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雖然遇到對生命有影響的情形之下,也不得虛說,虛說就是說謊話,此處指大妄語。   「我得不淨觀,至阿那舍。」什麼是不淨觀呢?我們為了要斷除婬欲之心,就得修不淨觀,這是五停心觀之一。即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皆污穢不淨,可治貪欲。這裡是指未修得不淨觀時,而虛說已修得,即未得謂得。乃至於說我已證得阿那含果,就是你還未證得聖人之法,而虛說已證得聖人之法,即未證謂證,犯大妄語戒,不通懺悔。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三重。」六根本戒任何一條都是一樣的,只要破戒,就會把戒體給失掉了。這個破戒的人,連四加行的煖法也得不到,更何況是想證得須陀洹,乃至阿那含等四聖果呢?聖人的善法都得不到,卻得到惡法。而且你會被稱為破戒的優婆塞、優婆夷。臭、旃陀羅、垢、結的優婆塞或優婆夷。此大妄語戒是第三條重戒,故名三重。   邪婬戒第四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邪婬。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四重。   在家菩薩戒是依著五戒為基本,所以所戒的是邪婬而非正婬。在家弟子可以論婚嫁,即男可娶妻,女的可嫁丈夫,正式的夫妻可行婬欲。除了正婬以外,再犯一切男女之事,即犯了邪婬罪。而出家戒則不婬,出家後受了沙彌或沙彌尼戒後,就得全斷婬欲,叫做不婬。這不婬戒與不邪婬戒,也是釋迦佛所訂的出家與在家戒中,唯一有差別不同者。   在家戒中,不論你受了五戒或菩薩戒,都不戒正婬,但不得邪婬,邪婬戒為第四根本戒,犯了不通懺悔。受了五戒與菩薩戒,仍有不同的地方。若只受了五戒,只要畢身不邪婬,便不犯戒了。但加受了菩薩戒,雖不戒正婬,但每個月有六天不得行婬欲,即有六天正婬亦不得犯,即所謂的六齋日,這以後會詳述。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邪婬。」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遇到了行邪婬的因緣,若不邪婬則有失身命之虞,在此情形下,你寧捨生命,也不犯邪婬。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六根本戒任何一條都是一樣的,只要破戒,即失戒體,不通懺悔。   「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四重。」此段戒文與前邊的相同,故不重述。此邪婬戒是第四條重戒,故名四重。   說四眾過戒第五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罪過。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五重。   佛教內分成四眾弟子,即出家二眾和在家二眾。出家二眾,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在家二眾,男的叫優婆塞、女的叫優婆夷。凡受過戒者,不論在家眾或出家眾,都得受持戒律,不得宣說四眾弟子的罪過。前面所講的殺、盜、妄、婬四重戒,一般人較不易犯。譬如第一條的殺戒,你殺了人,才犯根本戒,很難犯。第二盜戒,你得偷盜了五個錢,才犯根本戒,誰去偷盜別人的財物?第三條是大妄語戒,更不易犯。第四條的邪婬戒,也不易犯。而第五條根本戒,即說四眾過戒,卻最容易犯,故值得特別注意!   一般未受過居士戒的人,很少到寺院去禮拜。而受過五戒或菩薩戒的居士,為了要常親近三寶,承事三寶,到寺院的機會也增多了,由於常到寺院,與出家的弟子接觸也多了。但認識了出家人,不是向他們學習佛法,卻盡看出家人的過錯,光說出家人的罪過。   另一方面,由於受戒而認識了其他的居士。但卻不看其他居士的長處,而盡道別人的壞處,盡造口業,這都是犯了說四眾過戒。從而使我們聯想到一點,每年求受戒的在家與出家眾總不在少數,這表示佛弟子的為數不少,但為什麼佛教卻不能振興呢?問題是四眾弟子的不能精誠團結。我們都知團結才有力量,不團結怎能發揮出力量來呢?力量發揮不出來,佛教又怎能振興呢?所以希望諸位受了戒以後,應團結在一起,研究佛法,弘揚佛法,而非盡造口業,互相毀謗之事。   為什麼我們見到的眾生,盡是些罪過之事,而非如釋迦佛所看的一切眾生都是佛呢?因為佛是以佛眼看眾生,當然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眾生因為業障深重,以矇蔽之凡夫眼看眾生,才會看到盡是罪惡之事。因此我們應發個懺悔心,並且要好好的用功學習佛法,久了當然也能學佛眼一樣,看到的都是殊勝的境界,而非看到的是四眾弟子的過錯了。   「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罪過。」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若遇到了你非說四眾過不可的因緣,甚至有失生命之虞,在此情形下,寧捨生命,也不得犯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罪過之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若犯了說四眾過戒,就犯了根本戒,不通懺悔。   「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以下戒文以前四重戒相同,故不重述。「是名五重」,此說四眾過戒是第五條重戒,故名五重。   酤酒戒第六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是名六重。   於開講戒本時,曾向諸位講過大乘菩薩戒與聲聞乘的五戒,在原則上有所不同。若只受五戒,只是自利。大乘菩薩戒,則是要利益一切眾生的。五戒的殺、盜、婬、妄、酒,第五條的酒戒,只是自己不飲,飲了酒自己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菩薩戒第六條的酤酒戒,是不可以賣酒,因為販賣酒,則是害一切眾生的。我們救度眾生都來不及了,怎麼還反而要害一切眾生呢?所以酤酒戒,於大乘菩薩戒裡屬於六重戒之一,犯了不通懺悔。飲酒戒,反而是條輕戒。   「優婆塞(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雖然會失去身命,亦不得賣酒。酤酒,即販賣酒類。「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夷)」,以上戒文與前五重戒同,故不重述。「是名六重。」此酤酒戒是第六條重戒,故名六重。   以下這段戒文是把上述六條重戒做個總結,並由此六重戒,生起下面的廿八條輕戒。 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果。善男子,優婆塞(夷)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其香微妙,熏無不徧。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上族種姓,大寂靜處,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發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復一心受持不毀。   「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夷)戒」,善男子,包括善女人,若受了在家菩薩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要是能發個至誠的心來持戒,不令自己毀犯。「則能得如是戒果。」這樣能得到最殊勝的戒果法。   「善男子,優婆塞(夷)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再叫一聲善男子善女人,為勸勉之意,受了菩薩戒得至心持戒,為什麼要至心持戒呢?因為持戒修行是要斷煩惱,所以要發至誠心去受持戒法,這樣便會得到瓔珞的莊嚴。瓔珞即是由珠寶串成的披珠,把瓔珞掛在身上能顯出其高貴和莊嚴。這比喻持戒清淨的人,就有如掛了瓔珞珠一樣的莊嚴。這是事實可以證明,無論你的長相如何,只要持戒清淨,大家都會對此人起恭敬心,都覺他很莊嚴。   「其香微妙,熏無不徧。」前面已說過,戒有戒香,而且其香微妙,能遍滿法界,無所不熏。這是說持戒清淨的人,不但莊嚴,而且有戒香,譬如我親近過的太虛大師和慈舟大師,皆有戒香。只要你踏進其臥室,就能聞到一股非常微妙的香味,其房內既無香花,也不燒香,這香味從哪兒來呢?這都是他們持戒清淨而發出的戒香。   「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遮是遮止,曾一再的囑咐諸位,於受戒時得發個上品心,這樣領納戒體時,才會得個上品戒。得到這個戒法以後,它能起一種功能,是能遮止不善法。比如你於受持前很喜歡飲酒,受戒之後,因為酒是不善法,故不得飲用。但因於受戒前飲酒成了習慣,且身為在家居士,難免有應酬。這時恰好有朋友請你吃飯喝酒,而你也忘了不飲酒戒。把酒倒滿了,舉杯正想飲下,忽然間正念生起,想起飲酒是犯戒的,為什麼於將飲酒時,會突然生起這個正念呢?正是戒體能生起遮不善法的功能。生起惡念,立刻就會生起第二念給它遮止,使其不起惡,就叫遮不善法。   由戒法中,能生出無量的佛法。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訂的三無漏學中,也以戒學為基礎。三無漏學者,即戒學、定學、慧學。為什麼以戒學為根本呢?因戒能生定,因定發慧。就是持戒清淨,即能生出定學;因得了大定,而啟發起大智慧。由此可知,一切無量的佛法皆由戒生。持戒清淨的人,有如得了個無量的寶藏,故說持戒,是無上妙寶之藏了。   「上族種姓」,上族種姓是表示尊貴之意,古代印度分成四大種族,以婆羅門為最上等的種族。這裏表示持戒清淨的人,即是最上等的種族,且受到大家的尊敬。「大寂靜處」,即將入涅槃,意即持戒清淨的人,將來一定成佛,一定證得涅槃果。   「是甘露味」,甘露味是天上一種吃了能長生不老的藥,這裡拿來比喻持戒清淨者,如同得了甘露味一樣的快樂。   「生善法地」,因為一切善法皆由心生的,所以持戒清淨,能生出一切善法,故稱之為善法地,這和前面所講妙寶之藏的道理是一樣的。   「直發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復一心受持不毀。」直以單字解,即單發個持戒之心,就能得到上述無量之利益,更何況是一心受持淨戒,不使毀犯,那所得的功德更是不可思議了。   六條重戒已講完,接著講廿八輕戒。 在家菩薩戒廿八輕戒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第一 善男子,如佛說言,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善男子」,包括善女人。「如佛說言」,戒律都是佛說的,猶如佛親口在宣說。若男居士或女居士受了在家菩薩戒以後,不能供養父母師長的,都會得個失意罪。   任何人都得供養父母、師長,更何況是我們受過菩薩戒的。要知道,沒有父母,哪有我們這個身體?沒有身體,又怎會來受菩薩戒呢?所以要飲水思源,應該供養父母,以報養育之恩。   師長,分在家啟蒙知識之師長,和修學佛法的出家師長。沒有在家的師長,如何學得在家的學問?沒有出家的師長,怎麼學得佛法呢?所以師長對我們有大恩,無論在家與出家,我們都應報師長恩,供養師長。   「得失意罪」,何謂失意罪呢?失是忘失,意是指自己的心,即忘失了持戒的心。此「失意」與前面六重戒的「失戒」不同。前面是任犯一條根本戒,就會把戒體失掉。這裡不是失戒,而是得了失意罪,可以求懺悔,所以叫做輕戒。若忘記了供養父母、師長,便得了個失意罪。   「不起墮落」,持戒清淨,是由淺至深,慢慢生起的。佛弟子不求生天,而求成佛,但若持戒清淨,會任運自然的生天。若犯戒得了失意罪,不但成不了佛,連天也生不上去,這叫不起。既不能生天,反而墮落,不但把人身失去,還墮落到三惡道去,所以稱為不起墮落。   「不淨有作」,不淨,即不清淨。犯了戒,就是不清淨,屬於染污法。有作,即有所作為。毀戒,是作了不清淨的事,故稱不淨有作。   「不淨有作」,另有一種解釋,即凡有所作皆不淨。意即犯了戒的人,其所修的功德,會因破了戒,而被染污法所污染,故稱凡所作皆不淨了。   耽樂飲酒戒第二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第二條輕戒是不飲酒,與前面六根本戒的酤酒戒不一樣。前面的若賣酒,則犯了重戒,不通懺悔。犯了飲酒戒是可以求懺悔的。   「耽」是執著,「耽樂」,指執著飲酒所產生的一種快樂。若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犯了飲酒戒,就會「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此段戒文與前邊同,不重述。飲酒戒有一開緣,就是為了治病而需飲酒者。其飲酒的目的是治病,而非耽樂,故不犯戒。   不瞻病苦戒第三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惡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我們發心受菩薩戒,為的是要學菩薩的慈悲心,去救度一切的眾生。所為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所以眾生得了病苦,我們就應該設法替他拔除。若明知有人害病而卻不去瞻視照顧,這就犯了這條不瞻病苦戒。   「惡心」者,是故意存有惡劣之心。譬如某人害了病,因為時間上或環境的不許可,而未能去探視他,這不算是惡心。但你有時間去瞻視此病人,卻由於你跟此病人有過過結,而明知不去看視他,這就叫惡心。若惡心不瞻視病苦者,就犯了此戒。   見乞不與戒第四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見有乞者」,此乞者是包括求財或求佛法者。「不能多少隨宜匄分與」。隨宜,就是隨意。就是有人來求你時,你得隨你的心力,隨你的財力,隨你所知的佛法布施。若不能就你所有或所知的隨意布施,就犯了此見乞不與戒,而得失意罪。   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第五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四眾」,是指出家比丘、比丘尼二眾,和在家優婆塞、優婆夷二眾,合稱四眾弟子。「先宿」,即長老之意。就是你受了菩薩戒,見到了比丘、比丘尼。或比你先受過菩薩戒的優婆塞或優婆夷,都應該承迎禮拜問訊,表示尊敬心。若不尊重四眾弟子,反起了驕慢心者,就犯了此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   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是說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親眼看見比丘、比丘尼,或其他的優婆塞、優婆夷做出犯戒的事,因此而心生憍慢心。「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此言,非口說的言,是指心裡想。就是你見四眾弟子犯戒,心起憍慢,自認已持戒清淨,比彼超勝。而彼毀犯所受的戒,當然不如我。若心生起這個憍慢心,就犯了此四眾毀戒心生憍慢的戒了。   為什麼說言非口說的言呢?因為心裡生起憍慢心,只犯此條失意罪。若是嘴裡說出來,那就犯了重戒第四條的說四眾過戒了。若犯重戒,是不通懺悔的。   不持六齋戒第七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過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在每個月中得有六天得受持八關齋戒,若有毀犯者,就犯了此第六條失意罪。八關齋戒,就是沙彌、沙彌尼的前九條戒。受持八關齋戒,就是當一天一夜的出家人。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婬,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第七、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第八、不坐高廣大牀。以上這八戒,叫做八關,關閉邪惡之門的意思。因為以上八條都是邪惡的事情,把此邪惡之門關閉起來,叫八關。第九不非時食戒,日中以前可以食,日中以後食用,就犯非時食。這第九條戒叫齋,齋者棄也,棄無不食也。所以前面八戒叫關,第九條戒叫齋,合稱八關齋戒。   受過在家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在一個月內,有六天得受持八關齋戒,即做一天的出家人。在這一天裡,有幾點要注意的是,夫妻亦不能婬,必須分床而睡。而過午不食、由於一般在家人要上班工作,恐怕過年不食會影響身體,所以此戒佛有開方便,另有五樣東西過午後仍可食用。因是為了治肚子餓的食物,有如藥可治病,故又稱為不非時食藥。   此五種藥石,第一、是油,包括一切的植物油,都可食用。第二、是生酥,指生的牛奶油,即牛奶。第三、是熟酥,指熟的奶油,即由牛乳提煉出來的奶油。第四、是蜜,即蜂蜜。第五、石蜜,即冰糖,並包括一切的糖類,皆可食用。   一月之中有六日,得受持八戒。按農曆計算,上半月有三天,即初八日、十四和十五日。下半月亦有三天,即廿三、廿九和三十。若遇到小月份沒有卅日者,則把齋日提前一天,則改成廿八和廿九。   若於此六齋日中不能受持八戒者,即犯了此第七條輕戒。   不往聽法戒第八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若受過在家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若遇到有聽法的因緣,而聽法的地方離你住處四十里以內者,都得往聽。若有說法而不往聽者,就犯了此戒。   為什麼規定四十里中有講法處必須往聽呢?四十里是指一日來往的行程。我們學佛法有四個次第,即信、解、行、證。有信心是第一步,第二步得求了解佛說的道理。若有信無解是迷信,所以一定要起正信,要起正信就得了解佛理,要了解佛理就得去聽法。了解了佛理之後,才能依法修行,這叫依解起行。修行是個因,由這個正因才能得正果,以上是學佛法的四個次第。   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法門有五乘法,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前四乘是方便法,而菩薩乘才是究竟的法門,只有修菩薩乘才能證得佛果。若善根不夠,沒有大乘根基的人,因菩薩乘修不來,可修聲聞乘和緣覺乘,這兩者合起來叫小乘,小乘只能自利,而不利他。雖此二乘只是自利,但也能超出三界了脫生死,所以稱為方便法門。   若聲聞、緣覺二乘,仍修不來,只好再求其次,修人、天二乘了。但人乘和天乘,只能離三惡道,卻不能超出三界,不能了生死,這是屬於方便法門中的方便法門。   三皈五戒,是人乘法,若專修此法,能保持人身不失,來世一定轉人。除修持三皈五戒,再加修十種善法,來生來世一定生天,這就是天乘法。若再發心,修苦、集、滅、道四諦法,可以證得羅漢果,亦可超出三界,這是聲聞乘。若受了三皈五戒以後,加修十二因緣法,可以證得辟支佛果,也可以超出三界脫離生死,這是緣覺乘。   受過三皈五戒,再進一步加受菩薩戒,修六度法門,行菩薩行,這樣將來一定成佛。   縱觀現在的佛教信徒很多,來寺院拜拜的信徒亦很多,但受過三皈五戒的不多,更別說受菩薩戒了。他們拜佛的目的只是求財、求平安,求來世再轉生為人。連最基本的人乘、天乘,也不知道,更何況是能超出三界,了脫生死的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法呢?這些只會求現在平安發財的信徒,連佛教的五乘法都不認識,這樣佛教又怎能興盛呢?   這就是一般的佛教徒,信解行證四個學佛的次第中,第一步的信心已經有了,而第二步的功夫還沒有,即沒有了解佛理。只知道燒香拜佛,一旦遇到外道向他們亂講亂說,結果都信外道去了。例如在台灣過去都相信佛教的信徒,現在改信了天主教、基督教,甚至一貫道等外道的有很多。為什麼他們會相信外道呢?因為外道天天在講道理給他們聽,這班信心不夠的人一聽,似乎有點道理,於是便轉信外道了。這都是大眾不去聽法,不了解佛理所致。   佛訂此戒亦有開緣,若身體有病,而不適宜去聽法者。或家中的父母生病,需要你的照顧者。或為了生活,而得去上班工作者。以上幾種情形,而不去聽法,亦不犯戒。但若非上述幾種情形,而故意不去聽法者,即犯了此戒。   受僧用物戒第九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臥具牀坐。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招提」︰即常住,華言譯作四方,即東西南北,現在通到十方。「僧」,就是指出家人,而十方僧居住的地方就叫招提。此戒是告誡我們,不得動用出家人的卧具牀座等一切東西。若隨便動用出家人的東西,就犯此戒。   在家居士使用出家人的三衣,卧具、鉢等,亦犯此戒。出家人有三衣:即五衣、七衣和大衣。這三衣都有長短條紋,或田相,故出家人的三衣也叫田相衣。因為出家人要受在家人的供養,給在家人種福田,所以也叫福田僧。而在家人則不應受別人的供養,不給人種福田,故不應搭福田衣,應該搭縵衣。縵衣是不分條和長短塊的,即沒有田相。搭縵衣是用於禮佛或求懺悔用的,所以隨便搭用出家人的福田衣是犯戒的。   飲蟲水戒第十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此戒是說懷疑水裡有蟲,但蟲既小且看不見,而故意的飲下者,就犯了此飲蟲水戒。殺生可分成三種:   第一種是動貪心而殺生,為食眾生肉。譬如你想吃雞肉,故便殺隻雞來吃,這是因貪吃,故叫動貪心殺生。   第二種是動瞋心殺生,比如你見了條毒蛇,為怕被其咬,故你把蛇殺死,這是動瞋心的殺生。   水裡明知有蟲而飲,是屬於第三種的愚痴殺生。既不是貪吃其肉,亦不是怕其會傷害你,卻糊里糊塗的殺生,所以是愚痴殺生。   若遇到水裡有蟲,而又想喝水者,應先用濾水囊濾過後才喝,而濾水袋內的蟲,仍放生回取水處,這樣就不犯戒了。   險難獨行戒第十一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此戒是規定凡受過在家菩薩戒的人,在有危險和有災難的地方,不得獨行。若沒有伴侶,而仍一人獨行,就犯此戒。   遇到了什麼危險、什麼災難,才不能獨行呢?譬如說你要上山,但有人告訴你說山有老虎出沒,且會吃人。或告知你說山上有土匪,會有危險,但你卻自持受過菩薩戒,以為三寶會加被你,護戒神會護助你,所以仍獨自上山,這樣就犯了此戒。   你若是真正遭了災難,既不自利也不利他,因為你遭了災難,甚至於傷身失命之時,你會怪三寶為什麼不加被於你?果若真如此,便與三寶結了冤仇,既不自利。另一方面,使別人也會毀謗佛教,說佛教只是迷信,一點感應也沒有,使大眾都不相信佛教了,這等於是不利他。   我們發心受菩薩戒,為的是要利他,現在反而使人不相信佛教,這不是違背菩薩之精神嗎?所以凡遇到有危險有災難的地方,都不得獨行,否則便犯戒。   獨宿尼寺戒第十二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一個人叫「獨」,「宿」是過夜。一個男居士獨自一人在尼寺裡過夜,就犯了此戒。若返過來說,你是一個優婆夷,獨自一人在僧寺內過夜,也同樣的犯此戒。   佛為什麼要制這一條戒呢?第一種原因,是要保護我們的根本戒。即出家人所持的不婬戒,和在家菩薩的不邪婬戒,使之不犯。無論男眾或女眾,獨宿一起,很易發生感情,甚至會犯婬戒。若是出家人則犯婬戒,在家人則犯邪婬戒,根本戒兩者都破。為了要保護根本戒,故男居士不應獨宿尼寺,而女居士不應獨宿僧寺。第二種原因,是為了避免嫌疑。一個男居士若獨宿於尼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毀謗,不但使人造口業,而且也會影響佛教的名譽。   為財打人戒第十三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為了財物,而動手打人,就犯了此戒。此「財命」不是生命的命,因為離了錢財不能生活,有如第二個生命,故稱為財命。   若為財而「打罵奴婢」,奴婢者,男奴女婢,古代有買賣奴婢之制度,現已廢止。「僮僕」者,是顧來的佣人。「外人」者,是指奴婢僮僕以外的一切人。即不得為財,打罵他人,因為受了菩薩戒,應該發慈悲心,怎麼還能打人罵人呢?若打人或罵人,就犯了此戒。   殘食施四眾戒第十四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殘食」,即吃剩的食物。若要齋僧或供眾,一定要以新鮮的食物供養。有如供佛一樣,必須以未吃過的食物供佛。若把吃剩的食物供養比丘、比丘尼、或優婆塞、優婆夷,則犯了此殘食施四眾戒。   蓄貓狸戒第十五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蓄貓貍。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家養的稱「貓」,山上的野貓稱「狸」。此處的「貓狸」是指家蓄的貓,因為貓會吃老鼠,等於在殺生。若蓄養貓狸來殺生害命,等於你叫他殺,這有違菩薩的慈悲精神,故不應蓄養貓狸。若故意還養貓者,就犯此戒。   若沒養貓者,自然不犯此戒。若已養貓者,為了不抵觸犯戒,可以叫家中其他未受過菩薩戒者代養,因貓的壽命不長,待貓死了,以後再也不要蓄養了。   蓄養畜獸不淨施戒第十六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蓄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此戒是針對以種田或拉車為生的在家居士而制訂的。種田,需用牛來耕田;拉車,則非用馬不可。這也包括其他的畜獸,如大陸北方或沙漠地區,以駱駝為交通工具,而印度則用象,這一切皆屬畜獸類,都不應該畜養。   為什麼不應該畜養這些工作用之獸類呢?因為利用這些畜獸工作,有違背慈悲的精神,也是虐待動物,故不應畜養。   但以種田及拉車為生者,既已畜養了牛、馬等畜獸,那應該怎麼辦呢?「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施,就是布施,捨掉不要叫布施。因為行了布施而恢復清淨,故叫淨施。   淨施有兩種;一叫真實淨,二叫展轉淨。真實淨,是把所有的東西布施掉。展轉淨,則是個方便,是為耕田和拉車為生的人而開的方便施。由於不能用牛耕田,就不能耕種,沒有耕種就沒收成,這樣生活就成了問題。拉車的也一樣,沒有馬拉車,生活也沒了著落。故開此方便,可把牛、羊、馬等畜獸,展轉布施於家中其他沒受到菩薩戒的成員,當作他們畜養的,這樣仍可照舊耕田拉車,也不犯戒。   不蓄三衣鉢杖戒第十七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不儲蓄僧伽梨、衣、鉢、錫杖。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凡受過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應該儲蓄出家人的三衣,包括五衣、七衣和僧伽梨衣。另也得準備鉢、錫、杖等,供奉於家中的佛堂或清淨的地方。   為什麼要儲蓄三衣鉢杖呢?這不是叫你用的,前面第九戒有說過,招提僧物是犯戒的。而這套衣鉢,是要供養發心受戒的出家人用的。因為以前要受出家戒,必須具備三衣、鉢具等,若沒此物,不能受戒。而出家人不能去賺錢買衣鉢,故由在家人來發心布施,故立此戒。   現因時代不同,不用儲蓄衣鉢於家中,亦可受此戒。每年於台灣都有傳一次出家戒,而傳戒的道場多有準備了三衣鉢具等。若你要發心布施,可把三衣、鉢、具等值的錢幣,交給傳戒常住代辦,如是則不犯此戒了。   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第十八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此戒是專為種田的居士而訂的,因為種田需水,而你用以種田的水源發現有蟲,則不得使用,必須另尋淨水的水源。若未能尋得淨水處,亦只好改種陸上之作物。「陸種處」,即陸上生長的作物,例如高樑和小麥等,這樣就不會取用有蟲的水源而致殺生,既可維持生活,又不犯戒。   市易販賣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趣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市易」,即做買賣。「斗」,是量米之用,即米斗。「秤」,是秤物之輕重用的。「一說價已,不得前卻」,對顧客說好了價錢,不得前卻,若這時另有人出更高的價錢欲購買同樣的東西,不得推卻前者,把東西賣給後者。舉個例子,譬如你是出售保溫杯者,這時有人出價廿元,要購買某個保溫杯。這時恰另有人亦看上同一個保溫杯,並願出更高的價錢向你購買。你不得「拾賤趣貴」,即不可失信於前者捨棄賤價,而貪圖貴價賣給後者。若拾賤趣貴,則犯此戒。   「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我們買東西時,凡有用到斗量或用秤稱物時,必須要注意其是否斗平和秤平。如果有斗量不平,或秤不平之時,我們應叫其斗平或秤平。若不如是作,則犯此戒。   我們為什麼斗稱量物時,見其不平,應語令平呢?第一是不使賣東西的人造業,因為少斗或少稱,是一種欺詐的行為,我們受到菩薩戒的人,應當阻止這種行為。其次,是不使賣東西的人專欺侮好人,尤其是見了佛弟子,知道信佛的人,通常都不會太計較,反而助長了此等專欺侮好人的心理,每每見到佛弟子,斗稱量物皆都不平,故我們應以制止。   非時非處行欲戒第二十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家菩薩戒,不戒正婬。但在不適宜行婬欲的地方,和不應行婬欲的時間行婬,雖為夫妻之正婬,仍犯了此戒。   何謂「非處」呢?在寺院內等禮佛之地,就是非處。就算夫妻到寺院內留宿,皆得分房而睡,更何況是行欲呢?   「非時」者,即六齋日,一個月內有六天,得受持六齋戒。若在這六天內行婬欲,不但犯了此非時非處行欲戒,同時也犯了不持六齋戒。其次每逢菩薩的聖誕日,父母的生日,即自己的生日,都不得行婬欲。   商賈不輸官稅戒第二十一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商賈」,即做生意買賣。「不輸官稅」,就是不肯繳納官稅者,即犯此戒。「盜棄去者」,若做生意的人不繳納官家所定的稅,就有如盜竊國家的財物,故稱盜棄去者。我們身為一個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國家的法律。若做生意賺了錢,一定要繳稅,否則便犯了此戒。   犯國制戒第二十二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國制」,就是國家制定的法律。若違犯了國家的法律,即犯了此戒。佛制此戒的目的,要佛弟子都得遵守國家的法律,卻有人毀謗佛教,說佛教有戒殺條,佛弟子都不得殺生,那麼若有敵人來後,我們都不會去抵抗,國家一定會滅亡,所以不該信佛。殊不知佛有制定戒律,要我們服從國家的法律。若國家需要徵兵,我們就得服從法律去當兵;若為了防禦敵人去打仗,我們就得去打仗,甚至殺敵人,亦不犯戒。相反的如不服國家的法令,反而犯戒。   得新食不先供養三寶戒第二十三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得新穀、果、蓏、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凡受過在家菩薩戒的男居士或女居士,得到新鮮的食物。如「新穀」,即米。「果」,一切的水果。「蓏」,如西瓜等。「菜菇」,即蔬菜及菇類等,都得先供奉供寶。若不先供奉三寶,而自己先受用著,即犯了此戒。   佛制此戒的目的,是要我們常有尊敬三寶之心。我們應如何受持此戒呢?若家裡設有佛堂者,有了新鮮的食物,皆應先供佛,然後才食用。若住家附近有寺院者,亦應常把新鮮的食物,拿去供養出家人。再若家裡沒設佛堂,又離寺院很遠者,可於食前先唸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亦同樣受持此戒不犯。   僧不聽說法輙自作戒第二十四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輙自作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家居士欲向大眾說法,必須先向大眾僧請求。若徵得大眾僧的同意,則可說。若不同意,則不得說。若未徵得大眾僧的同意或不准許你說法,而仍擅自向大眾說法者,即犯此戒。   說法就是讚歎三寶,為什麼說必須徵求大眾僧的同意呢?這是因為恐怕說法者對佛法的了解不夠,若說得不好,不但會使聽法的人對佛法產生誤解,甚至引入外道,所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這樣會影響佛教的名譽,所以必須由大眾僧鑒可批准後,才得向大眾說法。   在五眾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出家共分為五眾︰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和沙彌尼。在此戒文中只有比丘和沙彌,這是簡略,實際是指全部的出家五眾。此戒是說於路上遇見出家人時,必須讓道給出家人先行,這是表示敬僧之意。倘若見有出家人行於己後,而故意不讓道,自己仍行於前者,即犯此戒。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此戒是告誡我們在供養大眾僧的時候,不得有徧心,應該平等的分配。「僧中付食」,供僧之食物,得親自拿去供養。「若徧為師」,而且供養大眾僧的食物,也得平均分配,若所供養的大眾僧中有自己的師長,也不得有所徧心。「選擇美好,過分與者」,不得選擇美好的食物,也不得把特別多的食物,分配給自己的師長。若不公分給大眾僧,則犯此戒。   養蠶戒第二十七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過菩薩的人,不得養蠶,因為養蠶是為要取其絲,取絲則得把蛹放入滾水中煮,把蠶煮死,才不會傷害絲質。雖然沒有親手把蠶殺死,但以燒水煮蛹,等於是借他殺。這樣不但犯戒,而且有違慈悲心,我們不應以眾生的生命來賺錢,故不應養蠶。   行路見病捨去戒第二十八 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此戒與前面第三條不瞻病戒相似,前面的戒條,是惡心的不去瞻視病苦者。此戒是說我們在路上遇見生病的人,不管認識或不認識,都應該去救助。若病者病情嚴重,應即刻把病人送入醫院,或設法通知其家人。如病情較輕者,亦設法把病人送回家,或通知就近的派出所派人來處理,總得把病人囑附妥當後才離開。倘若在路上遇見病者,裝著不見而捨去不顧者,即犯了此戒。   在家菩薩戒的六重廿八輕戒已講完,以下是總結: 善男子,若優婆塞(夷),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夷)中分陀利華,優婆塞(夷)中微妙上香,優婆塞(夷)中清淨蓮華,優婆塞(夷)中真實珍寶,優婆塞(夷)中丈夫之人。   你是個善男子或善女人。發個至誠心要受持上述之六重廿八輕戒。若能至心受持清淨,你就是眾優婆塞、優婆夷中的「分陀利華」,分陀利華即白蓮花,這是讚歎持戒清淨,就有如白蓮花一樣。而且你在眾優婆塞、優婆夷中,有微妙的上香,即戒香。亦如一切蓮花的清淨。能持淨戒,有如得個真寶一樣,非一般寶物可比。持戒清淨的人,男眾者,即是個男中的丈夫;女眾者,即是女中的丈夫,此皆讚歎持戒清淨的人所得的功德。 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這一段文是結歎在家菩薩持戒困難的原因,並勉勵之。稱呼一聲「善男子」,包括善女人。佛說的菩薩戒分二種:一種在家,二種出家。出家的菩薩名為比丘,包括比丘尼。在家的菩薩名為優婆塞,包括優婆夷。出家菩薩要受持菩薩戒並不難,而在家菩薩要受持在家戒就比較困難了,何以故呢?因在家菩薩多為惡因環境所纏繞故。比如說吃素戒,出家人很容易持,因為環境的影響,出家人住在寺院中,任運自然就得吃素。而在家人想要吃素,就諸多困難了,所以佛勉勵我們,雖處於惡劣的環境中,更應加倍精進努力,持戒不懈。 三、附記    此文為基隆海會寺住持宏品法師提供,內容係長老在海會寺,傳授三皈五戒及在家菩薩戒時所講述,唯傳戒的年代及記錄者不詳,由末學校對而成,鑑於末法時代,講戒資料殊為珍貴,特編成書。 ?? ?? ?? ?? 目次目次  三 三皈五戒、在家菩薩戒 五六 不往聽法戒第八殺戒第一  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