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海 註解 盂蘭盆供儀規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盂蘭盆供儀規目錄 儀式 5 淨壇 8 唱讚 8 稱聖號 10 主法執水盂水文 10 大悲咒 11 再稱聖號 14 誦經咒 15 祝辭 22 禮佛 22 三皈依 23 上蘭盆供 25 唱讚 25 主法白辭 26 獻供 27 供佛 28 供法 30 供僧 33 佛前上供 35 唱讚 35 稱佛號 36 變食真言 40 甘露水真言 41 普供養真言 42 通疏 43 迴向 50 眾僧受食 51 附 供位式 53 鍵椎說明 單大罄   單引罄    大罄與引罄同敲 將大罄押住 將引罄押住   敲重鼓  敲輕鼓 鐺子 大磬與鼓同敲   符號註在字之左邊者。係表第三遍。或最後一遍。小字號(五號)係說明。中字號(四號)係維那師一人說白。大字號(三號)係禮懺者大眾同唱誦者。 盂蘭盆供儀規  儀式   凡設供此會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於前數日置辦鮮菓。凡有時新。俱宜備齊。預日大眾沐浴。洒掃壇場。及灌盆器裝就菓品百有餘盤。並備紙扎齋供等件。不得草草了事。又擇清潔處門外掛「投物所」牌。方丈所有長物。盡情投入。衣鉢照單點交付執事。大眾所有施物。亦即投入。臨日早晨。懸掛旛蓋。鋪設裝嚴。壇前懸匾云「盂蘭盆會」四大字或「蘭盆勝會」或「盂蘭普度」。兩傍掛對云。「供獻三尊七世親恩從此報。功圓九夏十方檀護悉皆酬。」或「續迦文慧命人人盡達親恩。體采菽嘉會在在廣行孝道。」或「屆中元令節而羣羅百味。當眾僧自恣而上供三尊。」或「現在父母康甯百年俱慶。已往樁萱福德九品高升。」   其供壇、或丹墀、或大殿、或法堂、擇其闊淨者為之。第一層中間方桌。供衣大錫鉢盂飯。左右長桌。並列菓品各十餘盤。下四層擺菓盤。皆如上式。第二層中間供盂蘭盆。如世間以鼎為重器。出世以鉢為物器。但一鉢難容重饌。故如鉢式造一大盆。以經彰名。表法殊勝。盆內旋疊蔬菜四十九桶。亦不得菲淺。須甘美豐盈。所謂供佛如山也。第三層中間方桌。供一大碗淨水。碗內浸鮮花。第四層中間方桌。供一大瓶荷花。第五層中間方桌供設香案。邊傍左右。另擺一條桌。放自恣僧佛。門外兩傍掛「盥沐所」牌。置水一盆。掛新手巾一條。以便盥掌。中間掛禁牌云。「此係清淨供壇。恭迎三寶天神降臨之所。各宜誠敬。凡飲酒吃葷者莫入。」時至。鳴鐘三下。大眾各搭衣持具赴會。眾齊集已。名引罄。迎和尚至壇。拈香結界。但此供費用極大。須量力為之。不必勉強。然誠敬之心。決不可少。其各免旃。  淨壇   大家聽鳴鐘三下。至大殿。分東西兩序立定。僧值招呼一齊向上。齊已。悅眾師鳴引罄。大眾禮佛三拜。不接堂鼓。維那師看主法到殿。鳴罄三下。悅眾師起鼓鈸三陣。主法禮佛三拜。畢。維那師捺罄舉讚。主法拈香禮拜。 唱讚 目   蓮 啟  教  世 尊 宣  揚      鉢 和 羅 飯 利 存 亡         脫 苦 往 西 方        妙  樂 無  疆     孝 行 永 流 芳  南無香 雲 蓋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  南無香 雲 蓋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 南無香 雲 蓋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煞鼓鈸一陣) 稱聖號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主法執水盂水文 菩薩柳頭甘露水 能令一滴遍十方 腥羶垢穢盡蠲除 加持壇場悉清淨 維那師捺罄。悅眾鳴魚。維那師舉 教有密言謹當持誦 大眾同念大悲咒三遍。主法洒淨三匝。歸位。 大悲咒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唎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姪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囉陀囉。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摩摩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囉佛囉舍利。罰娑罰。佛囉舍耶。呼盧呼盧摩囉。呼盧呼盧醯唎。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耶。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至第三遍畢。維那師鳴大磬一下。大眾一齊向上胡跪。 再稱聖號 南無盂蘭會上佛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誦經咒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鉢。右手摶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啼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途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時佛勅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切餓鬼之苦。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可爾否。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孝慈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天人中。福樂無極。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接誦報父母恩咒(世間有生無不從父母而得能誦此咒及能慎終追遠恩無不報)四十九遍 南無密栗多哆婆曳娑訶 祝辭 咒誦畢。悅眾師煞鼓鈸一陣。主法作梵起白。 我等同孝志 脩行淨土因 懺除三障罪 報答二親恩 存者獲福壽 亡者得超昇 同生安養國 度盡眾怨親 禮佛 主法白已。悅眾師煞鼓鈸一陣。維那師鳴大罄一下。大眾一齊起立。合掌。維那舉 一心頂禮 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十二拜) 一心頂禮 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三拜) 一心頂禮 彌勒菩薩摩訶薩(三拜) 一心頂禮 十方法界諸佛(三拜) 一心頂禮 十方菩薩摩訶薩(三拜) 一心頂禮 蘭盆啟教大目犍連尊者(三拜) 三皈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三皈依畢各人回寮休息片時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上蘭盆供   鳴鐘三下。眾再入壇。禮佛三拜。起鼓鈸三陣。 唱讚 蘭   盆 會    普 度 門  開      恭 迎 三 寶 降 臨 來         一 一 坐 華 臺        唯  願 慈  哀     受 我 妙 香 齋  南無齋 供 養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 南無齋 供 養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 南無齋 供 養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煞鼓鈸一陣) 主法白辭 主法拈香展具三拜。長跪合掌。作梵起白。 恭聞法身常寂。本無去以無來。妙智圓融。實非空而非色。靈明絕待。覺海難量。俯潤迷蒙。時彰影響。今屬如來歡喜。僧眾自恣。當為七世父母。施設百味蘭盆。儀遵充國。孝效目連。黍稷唯罄。覺王斯格。願降慈光。受我供養。(白已。煞鼓鈸一陣。) 獻供 主法起立執爐。呼第一遍云 三身如來眾和第二遍再同和奉獻蘭盆上供三寶 供佛 呼已煞鼓鈸一陣畢。大眾對面站立。候主法獻供齊已。再轉身向上立定。主法執爐作梵起白請詞。維那師和第二遍。 大雄出世。同赴齋於舍衛城中。正法流行。共應供於匿王宮。既隨機而現相。亦普濟於羣生。 今辰眾等。謹設蘭盆。志心頂禮。專申奉獻。 千華臺上。百寶光中。三十二相之能仁。八十種好之大覺。盡十方遍法界過現未來無量佛寶。眾和唯願不捨慈悲。哀愍有情。是日今時。受斯供養。(白已。煞鼓鈸一陣。) 三白。三拜。次舉供佛偈。鳴鐘鼓鐺鈸齊唱。 南 無 蓮 座 天 人 師    威 德 端 嚴 無 與 等   唯 願 佛 寶 大 慈 悲 受 此 盂 蘭 盆 供 養 南 無 香 水 海 華 藏 界   蘭 盆 供 獻   真 如 佛 陀 耶(煞鼓鈸一陣) 供法 眾唱竟。維那執爐高聲作梵起白。主法和第二遍。 今辰眾等。謹設蘭盆。志心頂禮。專為奉獻。 西乾竺國。白馬馱來。修多羅了義上乘。十二部真空妙典。盡十方遍法界過現未來無量法寶。眾和唯願不捨慈悲。哀愍有情。是日今時。受斯供養。(白已。煞鼓鈸一陣。) 三白。三拜。次舉供法偈。仍鳴鐘鼓鐺鈸等唱。 南 無 相 應 最 勝 法 成 就 菩 提 涅 槃 果 唯 願 法 寶 大 慈 悲 受 此 盂 蘭 盆 供 養 南 無 香 水 海 華 藏 界 蘭 盆 供 獻   海 藏 達 摩 耶(煞鼓鈸一陣) 供僧 眾唱竟。主法執爐高聲作梵起白。 今辰眾等。謹設蘭盆。志心頂禮。專為奉獻。 三明八解。五果六通。分身於此界他方。應供於人間天上。盡十方遍法界過現未來無量僧寶。眾和唯願不捨慈悲。哀愍有情。是日今時。受斯供養。(白已。煞鼓鈸一陣。) 三白。三拜。次舉供僧偈。仍鳴鼓鈸唱。 南 無 自 在 眾 中 尊 栴 檀 林 內 澄 心 者 唯 願 僧 寶 大 慈 悲 受 此 盂 蘭 盆 供 養 南 無 香 水 海 華 藏 界 蘭 盆 供 獻   福 田 僧 伽 耶 煞鼓鈸一陣      佛前上供 唱讚 爐   香 乍  爇  法 界 蒙 熏      諸 佛 海 會 悉 遙 聞        隨 處 結 祥 雲        誠  意 方  殷     諸 佛 現 全 身  南無香 雲 蓋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  南無香 雲 蓋  菩  薩  摩  訶   摩 訶薩 南無香 雲 蓋  菩  薩  摩   訶 摩 訶薩(煞鼓鈸一陣) 稱佛號 南無盂蘭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佛 南無過去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清淨蓮花目佛 南無多寶如來 南無寶勝如來 南無妙色身如來 南無廣博身如來 南無離怖畏如來 南無甘露王如來 南無阿彌陀如來 南無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佛說盂蘭盆經 南無大慈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護法諸天菩薩 南無伽藍聖眾菩薩 南無歷代祖師菩薩 南無古往自恣緣覺聲聞僧 南無大孝目犍連尊者 南無三界聖凡幽顯尊神 (南無十方佛至此三遍) 變食真言 南無薩縛怛他哦哆。縛嚕枳帝。唵。三跋囉三跋囉吽(二十一遍) 甘露水真言 南無蘇嚕婆耶。怛他哦哆耶。怛侄他。唵。蘇嚕蘇嚕。缽囉蘇嚕缽囉蘇嚕。娑婆訶。(七遍) 此食色香味 上供十方佛 中供諸聖賢 下及六道品 等施無差別 隨願皆飽滿 令今施者得 無量波羅密 三德六味 供佛及僧法界有情 普同供養。(一遍) 普供養真言 唵。哦哦曩。三婆縛。襪日囉斛。(七遍) 維那至中。三拈香。展具三拜。問訊長跪。合掌。用鐘鼓齊聲念。  通疏 南無十方常住三寶 三稱畢。維那宣疏時。主者與大眾俱長跪合掌。 伏以誦世典蓼莪之章。難罄情於罔極。參聖教蘭盆之旨。敢竭念於熏脩。望度慈航。爰伸誠悃。鄉貫寺名住持等名眾等。切念早割塵緣。長辭親愛。或嚴慈而早喪。頓乏蒸甞。或星鬢而在堂。永違菽水。無自利利他之行。尚空受於人施。有仰愧俯怍之情。敢置懷於源本。生身既托於親恩。訓教無逾於師德。本始無窮。不遣累劫之宗緒。圓心普度。總超法界之有情。爰披瀝於丹衷。汲水採花而獻供。敬皈依於寶帙。亙天彌地以流恩。盡拔苦輪。咸躋覺道。由是擇於本月某日起至某日告圓。雲集僧眾。登臨寶殿。諷某經禮某懺。或大眾發心各有持誦一一齊登伏願慈光輝映。娑婆無處不圓明。法海汪洋。大地有情俱潤澤。我等多生父母。歷劫親姻。及以師長。並諸眷屬。存者加增福慧。歿者高證蓮胎。普滋一善之良緣。均利恒沙之苦趣。更冀三門寧靜。海眾安和。凡所止作。願皆如意。右疏。恭請三寶證明云云。 若會中有俗姓士女。當更宣俗人所祈之疏云 伏以。教演盂蘭。舍衛之芳猷未散。功超天壤。目連之孝行常稱。欲資七世於蓮胎。當禮三身於華座。鄉貫寺名在會士女等名眾等。切念唱一味之圓音。隨剎土隨眾生。盡入平等嘉會。演千秋之孝旨。或善男或信女。咸遵舍衛遺風。仰悲濟之宏猷。救倒懸之極苦。是以於本月某日。恭遇某處。崇建蘭盆勝會普超恩有含生某等深追罔極。少答善因。躬叩法筵。仰求慈濟。由是各備香儀。薄陳芹供。仗苾蒭之威德。仰三寶之恩光。超度先靈。福資現在。所有各各念誦皆當一一具錄伏願真慈赴感。聖人隨機。一雨普滋。大千蒙潤。俾我等多生父母。歷世親緣。同承冥福之資。俱解三途之苦。歿世證生天之樂。在堂稱難老之春。五福日新。三災電捲。凡所祈求。願皆果遂。右疏。云云。 宣畢一齊起立眾唱贊云 五   果 百  味  香 色 清  新      自 恣 會 上 獻 能 仁        願 親 出 沉 淪        普  濟 幽  冥     沙 界 布 陽 春  南無普 供 養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 南無普 供 養  菩  薩  摩  訶   摩 訶薩 南無普 供 養  菩  薩  摩 訶 摩 訶 薩 若此會七日或五日三日者。此疏待回向時化。若但設供齋而不念誦作會者。此疏即時化。大眾念佛送疏。主者三奠茶設。維那舉迴向云。  迴向 以此蘭盆供善根 報答父母劬勞恩 存者福樂壽無疆 亡者離苦得超升 四生九有諸含識 八難三途苦眾生 各各悔過洗瑕疵 盡蒙慈濟出沉淪 念偈時。主者禮佛三拜。問訊。偈畢。眾各回本處  眾僧受食   上供竟。執事人將蘭盆蔬菜及供飯。勻入大眾飯菜內。其供會果菜食物及自恣僧物。不論客舊。平等普分於齋堂。事俱齊備已。開午梆。鳴大鐘三下。主者及大眾搭衣持鉢至齋堂坐齊。鳴雲板。舉鉢念供養呪。至當願眾生。旬即改念 過去父母 七世超昇 現在二親 永無病惱 自他饒益 存歿沾恩 永離惡道 究竟常樂 念畢,出生。不唱五觀。主者云 大眾先行禪定意然後受食 大眾入觀。觀自心內外中間。皆不可得。默坐少時。俟開靜後。主者白云。 大眾師先用供果。大眾受食畢。維那結齋已。僧值云。大眾所食供果及自恣物。各自藏鉢。或置袖內。眾齊起立。次第回堂。  附 供位式 南無蘭盆會主釋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寶  座 南無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寶座 南無過去覺華定自在王佛清淨蓮花目佛等寶座 南無佛說盂蘭盆經及地藏菩薩本願經等寶座 南無大小二乘經律論藏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寶座 南無蘭盆會上啟教大士目連尊者寶座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緣覺聲聞諸自恣僧蓮座 南無過去光目童女菩薩現在地藏菩薩摩訶薩蓮座 南無蘭盆會上諸大菩薩及一切菩薩摩訶薩蓮座 原夫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寶。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欲報深恩。莫要乎與拔。欲成濟度。莫大乎盂蘭。是以目連道滿。首思乳哺之恩。大聖垂慈。廣示法供之式。時必擇夫自恣。德乃藉於眾僧。僧寶所存。法輪斯在。法輪轉處。佛常現前。舉一即三。最勝無比。圓音一唱。慈親已脫於苦輪。錫類重咨。芳軌永貽於緇素。誰無父母。如何弗思。況復垂訓殷勤。教令念念常憶。自非觀心起行。焉能事理雙彰。一字法門。非海墨之所罄。四輩齊奉。豈淺近之津梁。…… —錄自蕅益大師著《佛說盂蘭盆經新疏》— ?? ?? ?? ??                        盂蘭盆供儀規 54            附 供位式 5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