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殺放生文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七年講於基隆海會寺— 張素貞記錄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戒殺放生文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七年講於基隆海會寺 張素貞 記錄   在座無論在家眾、出家眾,大家都是戒殺,而且會放生,用不著道源來勸導你們戒殺、放生,今年為什麼要講《戒殺放生文》?希望你們聽了去勸導別人,現在弘法的人少,無論你是在家眾、出家眾,都要負責任弘法。比方我們知道戒殺好,但是說不出理由來;我們知道放生好,也講不出理由來。講《戒殺放生文》,是提供弘法的材料,可以去勸導別人戒殺、放生,這就是去弘法利生。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撰並註   這篇《戒殺放生文》是蓮池大師作的,他住在古杭州。大陸杭州,古時候地名曾經改為臨安,後來又恢復為杭州,在明朝蓮池大師那時候叫臨安,所以稱杭州叫「明古杭」。蓮池大師住在古杭州山裡面的一座寺院,那座寺院山幽水寂,風景秀麗,常有雲彩環繞,所以取名為「雲棲寺」。「沙門」,是出家人的通稱,翻成中國話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出家要修行,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可以息滅貪瞋癡。出家要了生死,先斷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把這三個根本煩惱熄滅,那煩惱斷盡,生死了脫,這是出家的目的。是出家人都叫沙門,這位出家人叫袾宏。「撰」,這篇文章是他作的。「並註」,「並」是並及,「註」是註解。蓮池大師很慈悲,他作了這篇文章,為了使後人能看懂,自己並加以註解。   蓮池大師到三十一歲才出家,在家時是名門望族,他喝的茶杯是玉杯,他在三十歲,過農曆年臘月三十的晚上,家裡的婢女給他倒一杯茶,因為當晚天氣很冷,婢女手指不大靈活,不小心把玉杯摔破了。當時他的太太很生氣,因為隔天是正月初一,認為摔破玉茶杯不吉祥。他說一切法都是無常,勸太太不要生氣。也因為這件事,觸發他出家的善根,所以不久他決定要出家,一出家就給佛教淨土宗,增加了一位祖師,對於佛法有很大的幫助。他看見世間的人都在殺生,吃眾生肉,非常不忍心,就做《戒殺放生文》,希望能夠利益眾生。   這篇文章是古文體,寫得真好,你們可以學他做文章的方法。分作《戒殺文》《放生文》兩小篇,先講《戒殺文》,後講《放生文》。 戒殺文 【文】世人食肉,咸謂理所應然,乃恣意殺生,廣積冤業,相習成俗,不自覺知。昔人有言,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是也。計其迷執,略有七條,開列如左,餘可例推云。   「世人食肉,咸謂理所應然」,「咸」是皆,「謂」是說,「理」是按道理,「應然」是應當。世間人吃眾生肉,都說是理所當然,認為眾生肉天生就是應當給人吃的。「乃恣意殺生」,「恣意」是任意。於是任意地殺害眾生。「廣積冤業」,眾生都貪生怕死,哪一個眾生願意被殺呢?因為牠是弱者,力量敵不過人,這就是弱肉強食,每一個人一生中幾十年,不知道殺害多少眾生?一家人幾十年,不知道殺害多少眾生?那麼全台北市、全台灣、全世界幾十年,又不知道殺害多少眾生?牠含冤而死,積了冤業,一定要報復。《楞嚴經》說:「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這一生人吃羊,第二生羊要來報仇,羊死了轉為人,人死了轉為羊。因為殺業越積越多,導致要招兵劫,世界上要打仗,互相殺害,像現在的武器越來越進步,一殺幾十萬人、幾千萬人,都是殺生積的冤業。國家與國家打仗,軍人被派去戰場而陣亡,無辜的老百姓也招受刀兵劫,結果傷身失命,家破人亡。   哪來的招兵劫呢?古時候祖師講過兩句話:「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你想要知道世界上哪來的刀兵劫,你去聽屠戶家裡半夜的聲音。屠夫半夜起來要殺豬,豬不願意死,一直慘叫,但是屠夫聽習慣了,照殺不誤;而吃豬肉的人,還是照樣吃。所以你要是聽到眾生被殺的時候慘叫的聲音,你就知道,世界上刀兵劫從哪裡來的。「相習成俗」,你殺生,他也殺生,家家殺生,社會上的人都殺生,殺習慣成為風俗。「不自覺知。」有誰知道殺生是個錯誤。   「昔人有言」,古人說,「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是也。」「痛哭流涕」是形容非常悲痛、傷心而流淚。「長太息」是嘆氣。眾生被殺害很可憐,我們應該為眾生被殺害悲痛、傷心流淚而嘆氣,大家為什麼要殺生呢?   「計其迷執,略有七條,開列如左,餘可例推云。」蓮池大師計算世間人迷了執著,簡略列舉出來有下面七條,認為這七件事情,都不應該殺生。其餘的事情,你們可照列舉去推想,下面一段是註解。 【註】凡有知者必同體,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然不以為怪者,良繇家世襲而為常,鄰里比而成俗。習行既久,不覺其非,反以為是,又奚怪乎?今有殺人而食者,人必大駭而亟誅之,何也?不習行故也。使殺人無禁,行之數年,以人肉而供庖廚者遍於天下矣。故曰: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是也。   「凡有知者必同體」,凡是有知覺的眾生,都是同一個體質。在佛教裡講,眾生都是地、水、火、風合成的;現在普通人講,眾生都是血肉長成的身體。我們相信眾生都是血肉長成的身體,怎麼忍心吃牠的肉?「人之食肉,大是怪事。」社會上的人喜歡吃肉,真是太奇怪了!   「然不以為怪者」,然而社會上的人吃眾生肉不以為奇怪,是什麼原因呢?「良繇家世襲而為常」,「繇」是由。「世襲」是世代相傳。因為每一個家庭的祖宗都吃肉,一代一代相傳下來就是吃肉的家庭。你問他為什麼要吃肉?他說:我的父親就吃肉。你的父親為什麼要吃肉?我的祖父就吃肉,這樣就成了平常的事。   「鄰里比而成俗」,只有一家吃肉,別人會怪他,鄰居吃肉,同里的家家戶戶都吃肉,比類而成了風俗,就不以為奇怪了。「習行既久」,殺生吃肉,成了習慣的行為,已經很長久了。「不覺其非,反以為是,又奚怪乎?」家家都吃肉,全社會都吃肉,大家不覺得吃肉錯誤,還以為當然,這有什麼好奇怪呢?   底下舉一個例子說明,「今有殺人而食者,人必大駭而亟誅之」,「駭」是吃驚、害怕。假若今天有一個人殺人、吃人肉,這不得了,大家必然感覺吃驚、害怕,說這個人怎麼可以殺人、吃人肉呢?要趕快把他殺死,因為國家有法律,他既然殺人,要趕快把他殺掉。「何也?」大家為什麼要趕快把他殺死呢?「不習行故也。」因為我們社會沒有吃人肉的習慣。「使殺人無禁,行之數年」,假使國家的法律沒有禁止,放任大家都去殺人,經過幾十年成了習慣。「以人肉而供庖廚者遍於天下矣。」那不得了,拿人肉來供廚房做菜,普天下天天吃人肉,因為大家吃習慣,就不以為奇怪了。   這是蓮池大師舉的例子,你見習慣就不覺得奇怪,「故曰: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是也。」所以說:全世界的人都習慣殺生吃肉,不知道殺生吃肉的行為不對,想起來真是令人悲痛、傷心流淚而嘆氣啊!舉出來下面七條世間人的執著。 【文】「一曰生日不宜殺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己身始誕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殺持齋,廣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獲超昇,見在椿萱,增延福壽。何得頓忘母難,殺害生靈,上貽累於親,下不利於己?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一也。」   「一曰生日不宜殺生」,第一、社會上的人自己做生日要殺生,給父母做生日要殺生,認為不殺生不夠誠意。蓮池大師糾正我們:做生日不應當殺生,父母做生日更不應當殺生。所以我們看見信徒過生日,要勸他吃素,不應當殺生,照蓮池大師說的理由講給他聽。   蓮池大師先引證詩經「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兩句話,「哀哀」是悲痛,「劬勞」是勞苦。就是令人想起來就悲痛,因為父母生我出來時,受了很大的勞苦。「己身始誕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我身體最初誕生的日子,就是母難之日。這裡是順著前面哀哀父母,把父親也帶到。因為小孩出生,如果順利,母子平安;如果不順利,母親可能死亡。「是日也,正宜戒殺持齋,廣行善事。」要報答父母親的恩澤,自己生日這一天應該戒殺、吃齋,廣行一切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獲超昇」,「先亡考妣」,就是已死的父母。拿我戒殺、吃齋,廣行一切善事的功德,迴向給已經別世的父母,使他們早一天得到超升。「現在椿萱,增延福壽」,「椿」是父親,「萱」是母親。使現在的父親、母親,能夠延長福報,增加壽命。「何得頓忘母難,殺害生靈」,自己過生日,怎麼能夠馬上忘記母親遭難的時候,殺害眾生呢?「上貽累於親,下不利於己?」「貽累」,遺留罪過連累。自己的生日殺生,對上來說,遺留罪過連累父母;對下來說,造了罪業對自己也不利啊!   「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一也。」可是現在過生日,整個社會殺生大請客成為習慣,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錯誤,想起來真是令人悲痛、傷心流淚而嘆氣啊! 【註】唐太宗萬乘之主,生日尚不為樂。田舍翁多收十斛粟,乃賀客盈門,歡宴累日,不知其可也。今世有生日飯僧、誦經,修諸善事者,其賢乎哉!   「唐太宗萬乘之主」,天子地方千里,兵車萬乘,後世因此稱天子為「萬乘」。唐朝的皇帝唐太宗,是全國最大的主人。「生日尚不為樂。」他過生日,不吹奏音樂,也不喝酒吃肉,因為他認為生日是母難日,想起來難過,這是天子本來應該做生日,他不做。   可是反過來,「田舍翁多收十斛粟,乃賀客盈門」,「田舍翁」就是種田的人,只是多收幾十斗粟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他過生日,大家都來向他道賀。「歡宴累日,不知其可也。」喝酒吃肉,道賀不只一天,道賀了很多天,他不知道不可以這樣過生日。   「今世有生日飯僧、誦經,修諸善事者,其賢乎哉!」這是蓮池大師告訴我們做生日的方法,現今社會如果有人過生日,應該齋僧、誦經,多做一些善事,不是很好嗎? 【文】「二曰生子不宜殺生。凡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慶我子生,令他子死,於心安乎?夫嬰孩始生,不為積福,而反殺生造業,亦太愚矣。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二也。」   「二曰生子不宜殺生。」第二、生了兒子不應該殺生。有人生了兒子,就慶祝殺生大請客,這是不應當的。   「凡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大凡一個人,沒有兒子就心裡悲痛,有兒子就心裡歡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沒有想到一切禽獸畜牲,也都各愛牠們的兒子。   「慶我子生,令他子死,於心安乎?」自己生兒子心裡歡喜,慶祝大請客,結果殺了很多雞、鴨、牛、羊,使禽獸牲畜的兒子死掉,這樣做你能心安嗎?   再說道理,「夫嬰孩始生,不為積福,而反殺生造業,亦太愚矣。」小孩剛生出來,應該給他多做善事,累積福報;你不給小孩累積福報,反而殺害生命,造一些惡業對小孩不利,這不是太愚癡嗎?   「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二也。」這句跟上面的解釋一樣。 【註】一獵人暮夜大醉,視其幼子為獐,礪刃將殺之,妻泣諫不聽。竟剖其腹,出其腸,已而安寢。天明呼其子與入市鬻獐肉,妻哭曰:昨汝所殺者子也。其人舉身自擲,五內崩裂。噫!人畜雖殊,愛子之心一也,安可殺歟?   「一獵人暮夜大醉,視其幼子為獐」,有一個獵人深夜喝了酒大醉,把他最小的兒子當作獐,獐是比狗還小的動物。「礪刃將殺之」,拿起刀來就要殺他最小的兒子。   「妻泣諫不聽」,他的太太哭泣,勸丈夫不要殺小兒子,但是丈夫不聽,因為他已經大醉了。「竟剖其腹,出其腸,已而安寢。」他竟然把兒子的肚子剖開,腸子拿出來,才安心去睡覺。「天明呼其子與入市鬻獐肉,妻哭曰:昨汝所殺者子也。」獵人睡覺到天亮,叫他的兒子起床,一起到市場去賣獐肉。他的妻子大哭說:你昨天晚上殺的是我們兒子,不是獐。   「其人舉身自擲,五內崩裂。」這位獵人看見殺死自己的兒子,把自己的身體往地下一摔,五臟六腑都裂開,摔死了。「噫!人畜雖殊,愛子之心一也,安可殺歟?」「噫!」嘆一口氣,人和牲畜身體雖然不同,愛兒子的心是一樣的,人殺死兒子這麼悲痛,怎麼可以殺害牲畜的孩子呢? 【文】「三曰祭先不宜殺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掃,俱當戒殺,以資冥福。殺生以祭,徒增業耳。夫八珍羅於前,安能起九泉之遺骨,而使之食乎?無益而有害,智者不為矣。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三也。」   「三曰祭先不宜殺生。」「祭」是祭祀,對死者致敬追思。「先」是先亡的父母、祖父母。第三、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去世,祭祀亡者,不應當殺生。   「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掃,俱當戒殺」,「忌辰」是人去世的日子。我們的父母親、祖父母去世那天,我們不應當殺生。總之,每逢親人去世那天,我們不要殺生。以及春天、秋天的祭祀、掃墓,都應當戒殺。「以資冥福」,「冥」是幽冥,就是亡者。拿戒殺的功德迴向給亡者,可以資助亡者的福報。   「殺生以祭,徒增業耳。」用殺害生命來祭祀亡者,只有增加殺生的惡業,對自己不利,對亡者也不利,因為為亡者殺生,會增加亡者的惡業,對亡者只有害處,沒有利益。   「夫八珍羅於前,安能起九泉之遺骨,而使之食乎?」「夫」是語助詞。「羅」是羅列。「八珍」做八樣最好的菜。「九泉之下」就是地下。殺雞、鴨、豬、羊,做八樣最好的菜,羅列於亡者之前,來祭祀亡者,以為盡了孝心。你想想看:亡者死了,已經埋葬到地下,遺留的是骨頭,怎麼能夠從地下起來,吃你做的八樣好菜呢?不能啊!   「無益而有害,智者不為矣。」你殺生做了八樣好菜,亡者根本不能吃,沒有得到利益,卻造了殺生的惡業,有智慧的人不去做這樣的事。「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三也。」 【註】或曰梁武帝以麵為犧牲,世譏其使祖宗不血食。噫!血食未必珍,蔬食未必惡。為人子者,貴乎慎修其身,而不覆先宗祀,斯善矣,奚取於祀之必用血也?禴祭勝於殺牛,《易》垂明訓;牲養猶為不孝,聖有嘉謨;奚取於祀之必用血也?   「或曰」,有人這樣說。「梁武帝以麵為犧牲,世譏其使祖宗不血食。」南北朝時,梁武帝自己吃素戒殺,他當一國之君祭天地祖先,用麵粉做成葷食的樣子,比如要祭豬、雞,則用麵粉做成豬、雞。在佛教講,梁武帝這樣做是對的。但是世間的人譏謗他說:梁武帝不給祖宗吃血食,把祖宗的血食斷了,罪過很大,所以江山沒有長久就滅亡了。   世間的人這樣譏謗梁武帝,底下蓮池大師就辯解,「噫!血食未必珍,蔬食未必惡。」「噫!」先嘆一口氣。你說祭祀祖宗一定要吃血食,血食不見得就是好吃的東西,素食不見得就是不好吃的東西。蓮池大師說:你祭祀祖宗行孝順,不在用不用血食?   「為人子者,貴乎慎修其身」,你行孝順,要謹慎修你的身,切不可以做惡,要做善事。修身積德,才能報父母的恩。「而不覆先宗祀」,「覆」是覆蓋,不會斷絕。「先宗祀」,是先亡祖宗的祭祀。你謹慎修自己的身體,使自己有兒子、孫子,代代都是孝子賢孫,這樣祖宗的祭祀永遠不會斷絕。「斯善矣」,「斯」是這樣,這樣才是最好的。「奚取於祀之必用血也?」「奚」是何必,何必祭祀祖宗一定要用血食呢?   「禴祭勝於殺牛,《易》垂明訓」,「禴祭」是薄薄的祭祀。「殺牛」是比喻大拜拜。就《易經》的觀點,薄薄的祭祀,勝於大拜拜。因為薄薄的祭祀,你要是心裡虔誠,勝過於大拜拜。你要是大拜拜,心裡不虔誠,也不成祭祀。   「牲養猶為不孝」,用牲畜來養父母,仍然不是孝順。因為要對於父母行孝順,自己要修身、積德、做善事;不修身、積德、做善事,天天給父母吃肉,仍然不是孝順。「聖有嘉謨」,「嘉」是最好,「謨」是訓導。這是聖人孔子最好的訓導。「奚取於祀之必用血也?」因此,祭祀祖宗何必一定要用血食呢? 【文】「四曰婚禮不宜殺生。世間婚禮,自問名納采以至成婚,殺生不知其幾。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殺,理既逆矣。又婚禮吉禮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慘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四也。」   「四曰婚禮不宜殺生。」第四、行結婚典禮時,不應該殺害生命。   「世間婚禮」,社會上舉行結婚典禮的時候。「自問名納采」,古時候舉行結婚,至少有三個典禮:第一、問名典禮,就是媒人把兩邊的婚姻說得差不多,兩家都願意結婚了,問名就是問男方叫什麼名字,女方叫什麼名字,還要批八字,把命算好,這一套典禮,叫問名典禮。第二、納采典禮,采是訂婚的禮品,就是送訂婚的禮品。「以至成婚」,第三、成婚典禮,到正式成婚。   「殺生不知其幾」,不曉得殺害多少生命?問名,男的請客,女的也請客。納采,男的請客,女的也請客。成婚,男的更要大請客,女的也要大請客,這三種典禮一共要殺害多少生命?   「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結婚是人生開始的第一件大事,「生之始而行殺,理既逆矣。」「逆」是不順。人生剛開始成家,就殺生害命,已經不順乎天理了。   「又婚禮吉禮也」,又說一種理由,男女結婚典禮是個吉祥的典禮。「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慘乎?」「凶事」,殺生是最殘酷的事情。你在結婚最吉祥的日子,而行殺生最殘酷的事情,這不是太悲慘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四也。」 【註】凡人結婚,必祝願夫妻偕老。爾願偕老,禽獸願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燭,思相離也。爾以相離為苦,禽獸以相離為樂乎?信乎婚之不宜殺矣!   「凡人結婚,必祝願夫妻偕老。」男女結婚,我們祝福你們能夠活到白頭偕老。「爾願偕老,禽獸願先亡乎?」你們希望能白頭偕老,而你們結婚卻殺害禽獸,難道禽獸願意先死亡嗎?這樣不成道理啊!   又舉個理由,「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燭,思相離也。」蓮池大師那時候有這個風俗,嫁女兒的家庭訂婚完以後,因為想到自己的女兒嫁出去,馬上跟父母分離,家裡整晚點著蠟燭,三天不熄滅。道源年輕時看見,男方迎娶新娘的時候用花轎,新娘坐上花轎時放聲大哭,因為要離開父母了。   「爾以相離為苦,禽獸以相離為樂乎?」你們母女要分開,因這樣而痛苦,那麼禽獸因相離而快樂嗎?因為你把牠媽媽殺了,你把牠兒子宰了,那是活離死別的悲痛,牠會快樂嗎?「信乎婚之不宜殺矣!」這樣研究起來,你就相信結婚不應該殺生。   結婚請客,殺害生命,吃肉還要喝酒,認為這是最快樂的日子。過去有個公案,有一個有錢人家結婚殺生大請客。這時候來了一個和尚,在他家的門口嚎啕大哭!這家人看見了大發脾氣,請問這位和尚,你是要錢或是要飯,我們今天家裡有喜事,你怎麼在門前大哭呢?和尚回答說:「我是忍不住才哭的。」又問:「你為什麼哭呢?」和尚回答說:「六道輪迴苦,孫兒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內煮。」前面兩句是說明世間人顛倒得厲害,今天你們結婚是孫兒娶祖母。因為這一家的祖母以前死了,轉為別人家的小姐。等到這一家的孫子長大,兩家結了婚,誰知道今天娶的新娘,是以前祖母轉生的呢?「牛羊席上坐」,今天請的都是前生前世的牛、羊轉世為人,都當客人在桌上坐著。「六親鍋內煮」,鍋子裡面煮的都是過去的家親眷屬死了轉為牛羊,你把牠殺了,現在要來吃牠的肉。 【文】「五曰宴客不宜殺生。良辰美景,賢主佳賓,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須廣殺生命,窮極肥甘,笙歌饜飫於杯盤,宰割怨號於砧几。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五也。」   「五曰宴客不宜殺生。」第五、社會上宴客時,宜請客人吃蔬菜,不應當殺生。   「良辰美景」,今天天氣很好,外面風景也很好,我要請客。「賢主佳賓」,要請客的是好的主人,被請的也是好的賓客,「蔬食菜羹,不妨清致」,「蔬食」是素食,「菜羹」是用菜煮成的濃湯,不妨做精緻一點。「何須廣殺生命,窮極肥甘」,何必須要廣為殺害生命,用牲畜肉做成最美味的食物?「笙歌饜飫於杯盤」,「笙歌」是奏樂唱歌,「饜飫」是飽食。就是一面奏音樂唱歌,一面滿桌都是用最好的牲畜肉做成的菜,飽餐一頓。「宰割怨號於砧几」,切肉的板子叫「砧」,切肉的桌子叫「几」。你在宴席上唱歌喝酒吃牲畜肉,覺得很快樂。但是在廚房裡切肉的板子上,被殺的牲畜唉唉慘叫,受盡了冤屈,你知道嗎?「嗟乎!」感嘆的發語詞。「有人心者能不悲乎?」人是有良心的動物,你想到被殺害牲畜的痛苦,能不悲痛嗎?   孟子曰:「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說:我們看見活著的牲畜,不忍心看見牲畜被殺死。聽到牲畜被殺時慘叫的聲音,不忍心吃牲畜的肉。所以儒教家主張君子要遠離廚房。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孟子雖然不是佛教徒,也有慈悲惻隱之心。「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五也。」 【註】若知盤中之物,從砧几怨號中來,則以彼極苦,為我極歡,雖食,亦不下咽矣。可不悲乎?   「若知盤中之物」,假若你知道端到酒席上碗盤裡的肉,「從砧几怨號中來」,是從廚房切肉的砧板上一邊殺牠,牲畜一邊慘叫的聲音中來的。「則以彼極苦,為我極歡,雖食,亦不下咽矣。」我們以禽獸被殺而死極端的痛苦,來做為自己極端的快樂,縱然吃,也吞不下去。這就是我們人要求快樂,不要建築在牲畜的痛苦上。「可不悲乎?」想到這裡,你不會悲痛流淚嗎? 【文】「六曰祈禳不宜殺生。世人有疾,殺生祀神以祈福祐,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殺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於此矣!夫正直者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殺業具在。種種淫祀,亦復類是。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六也。」   「六曰祈禳不宜殺生。」「祈禳」是祈禱禳求上天降福,消除災禍,現在叫消災。第六、消災,不應該殺生。   「世人有疾,殺生祀神」,世間的人有了疾病,吃藥沒有效就要消災,消災就要殺害生命去拜神明,或者拜天公、拜仙公。「以祈福祐」,祈禱神明賜給你福,保佑你,這樣做真是冤枉!   「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你祈禱祭祀神明,想免於死,求延長你的生命。「殺他命而延我命」,你把牲畜的生命殺死,想延長自己的生命。「逆天悖理,莫甚於此矣!」「逆」是不順,「悖」是違背。不順天心,違背道理,沒有比這更嚴重了。   「夫正直者為神,神其有私乎?」有正直的心才能當神明,神明怎麼會因你為他殺生,就私心給你延長生命呢?「命不可延,而殺業具在。」殺生造殺業,你的生命不但不能延長,殺業統統在。「種種淫祀,亦復類是。」種種不正當的祭祀,也類似求消災延壽一樣的錯誤。   「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六也。」 【註】《藥師經》云: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可得。所謂命不可延,殺業具在也。種種淫祀,如殺生求子,殺生求財,殺生求官等,及其得子得財得官,皆本人分定,非鬼神所為也。偶爾滿願,遽謂有靈,信之彌堅,行之愈篤,邪見熾然,莫可救療。悲夫!   「《藥師經》云: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解」是解說,「奏」是進言。「解奏」就是祭拜的意思。《藥師經》上開導我們:你殺雞、鴨、豬、羊種種的眾生,來祭拜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佑」,「魍魎」就是一切妖精鬼怪。你去祭拜妖精鬼怪等鬼神,請鬼神來保佑你。「欲冀延年,終不可得。」這樣做希望能延長你的生命,結果生命不能延長。   下面是註解,「所謂命不可延,殺業具在也。」你的生命不但不能延長,殺業卻統統存在。「種種淫祀,如殺生求子,殺生求財,殺生求官等」,上面殺生求子等種種,都是不正當的祭拜。「及其得子得財得官,皆本人分定,非鬼神所為也。」你不知道前因後果,得了兒子、發財、官位,都是你本人分內所定,不要求就會得到,不是你拜了鬼神,就給你兒子、發財、官位,這些不是鬼神做得到。「偶爾滿願」,你碰巧滿了願,沒有兒子,殺生去求就得兒子;本來生活過得不好要求財,殺生去拜鬼神,生活就好過一點,這都是本人分內所定,不是鬼神給你。「遽謂有靈」,你以為拜了鬼神有靈感,求什麼,得什麼。「信之彌堅,行之愈篤」,於是你的信心更加堅固,行為更加篤定,更要去殺生拜鬼神。「邪見熾然,莫可救療。」世間的人這樣的大邪見很熾盛,沒有辦法挽救治療這樣的大邪見,「悲夫!」想來真是使人痛哭流涕,感到悲哀! 【文】「七曰營生不宜殺生。世人為衣食故,或畋獵,或漁捕,或屠宰牛羊豬犬等,以資生計。而我觀不作此業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凍餒而死也。殺生營生,神理所殛,以殺昌裕,百無一人。種地獄之深因,受來生之惡報,莫斯為甚矣,何苦而不別求生計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七也。」   「七曰營生不宜殺生」,「營」是經營,「生」是生意。第七、為了謀生活,不要做殺生買賣的生意。   「世人為衣食故」,世間的人為了謀生活,要穿衣服吃飯。「或畋獵」,或者到山上打獵眾生。「或漁捕」,或者到水裡捕魚。「或屠宰牛羊豬犬等」,或者殺牛、殺羊、殺豬、殺狗等。「以資生計」,「生計」是生活的計謀。因為世間的人必須謀生活,就以殺生為行業。   「而我觀不作此業者,亦衣亦食」,「我」是蓮池大師自稱。蓮池大師觀察世間的事業很多,不做世間殺生事業的人,也都穿衣服吃飯。「未必其凍餒而死也」,「凍」是凍死,「餒」是餓死。不一定會凍死或餓死。「殺生營生,神理所殛」,「殛」是懲罰。你去殺害眾生,來營養你的生命,神明天理所不容,一定會懲罰你,要你遭受惡報。「以殺昌裕,百無一人。」「昌」是昌隆,「裕」是富裕。殺生是最重的惡業,不必等到來生來世遭果報,現在你去調查一百個屠夫,有哪一個屠夫家裡昌隆富裕,絕對沒有一個人。   道源還沒出家之前,有一位結拜兄弟是回教徒,他跟我同學,後來我出家彼此就沒聯繫。等我出家受戒後回到家裡,已經過了好幾年,大家見面很歡喜。他說:今天特地來看你,是有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我說:說來聽。他說:有一個回教徒做殺牛的生意,現在要離開家鄉,想把殺牛的生意讓給我,我心裡猶豫不決,想問:自己要不要接受殺牛的生意?我說:我是佛教徒,怎麼能贊成你做殺牛的生意呢?但是你是回教徒,可以吃牛肉。我們信仰不同,我講過:「別教不辯理」,宗教有別,道理不同。現在我不講佛教的因果報應,只在事實上問你:回教徒贊成殺牛,想想回教徒殺牛的,有沒有一家發財,後人好過的?他想了很久說:沒有。我說:那就不必我答覆你,信仰任何宗教,大家都希望發財,後來子孫好過,你為什麼要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我說完這句話,他趴到地下向我磕頭答謝,他說:今天真是遇見貴人,我決定不做殺牛的生意。   做其他惡的行業,今生沒有遭果報,因為惡業不夠重,等來生再報。相反的,做殺生的行業,生意越好,殺得越多,果報很快,不必等來生報,所以今生沒有一家發財好過的。   「種地獄之深因」,你做殺生的事業,墮地獄的時間很長,等果報受完,轉來人間不能轉人,轉為畜生。「受來生之惡報」,你殺害那麼多生命,欠的命債轉畜生,殺豬的變豬,殺牛的變牛,這就是受來生之惡報。「莫斯為甚矣」,沒有比殺生的惡業,遭的果報更重的了。   道源在大陸上遇見一位居士是四川人,他受五戒並吃長素,他說自己前生是殺豬的人,後來遭果報,現在轉為人,才知道因果報應厲害,現身說法講給大家聽。他原本是天津人,以殺豬為業,但他喜歡做好事,凡寺廟修繕、修佛像,找他出錢都願意,但是他沒有兒子,叫外甥來接續殺豬的行業。後來他死了,有兩個人把他捉住,拉到一個地方,上面坐著一個大官,他看不見,就問他一生殺豬做惡業,但是問的結果,他除了殺豬,並沒有做其他的惡業,還做很多善事,因此沒有讓他墮地獄,說只要還殺豬的命債就好。拷問完這兩個人把他捉出來,推到一間黑屋子,裡面一點光明也沒有,冷得要命。忽然有人給他一件衣服,他穿上衣服,看見光明了。這一亮自己變成小豬,小豬不會說話只會叫,看見很多小豬,在吃一頭很髒老母豬的奶,他本來不想吃奶,但是餓得難過不吃不行,就去吃老母豬的奶,慢慢長大就被賣給外甥,看見外甥的刀把牠宰了,唉唉叫但嘴裡說不出話,外甥也不知道殺的是舅父。   被殺死後,那兩人又把他捉住,推到一間黑屋子,裡面一點光明也沒有。這時他想到這黑屋子,就是變豬的所在,一個人扔了一件衣服進來,他冷得不得了,把衣服往身上穿到一半,發覺這是變豬的身體,就把衣服撕得稀爛,結果變成一隻沒有皮的豬,一出生就死了。   死後那兩人又把他捉去見大官,大官說:「你殺豬要去還命債,怎麼不願意呢?」有人替他講話:「他雖然殺很多豬,也做很多善事,既然他有覺悟,就讓他轉一次人,看知不知道改過?」大官答應,就叫那兩人又把他帶出來,把他推下去栽了一個跟斗,他覺得碰到一個枕頭,醒來變成一個小孩,長大以後住在四川省,他除了記得前生殺豬變豬的事,肚皮上還有一塊豬毛,就是當時衣服有一塊沒有撕乾淨。   造惡業遭果報,有花報、餘報、果報之分別,剛才講的這個人,因為他做善事多,只受花報、餘報,沒有受地獄的果報。   這篇蓮池大師做的文章清清楚地寫著:「以殺昌裕,百無一人。」你殺生想昌隆發財,一百個人,沒有一人,這是花報。「種地獄之深因,受來生之惡報」,等地獄出來,來生轉為畜生,這是餘報。   「何苦而不別求生計乎?」你何苦要做殺生的生意,怎麼不求別的生計呢?社會上從事不殺生行業的人,不是都活著,你為什麼不改行業呢?「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七也。」 【註】親見屠羊者垂死而口作羊鳴,賣鱔者將亡而頭如鱔齧。此二事近在鄰居,即非傳說。我勸世人,若無生計,寧丐食耳。造殺而生,不如忍饑而死也。籲,可不戒哉!   「親見屠羊者垂死而口作羊鳴」,蓮池大師親眼看見,他的鄰居有一個殺羊的人,到了臨死的時候,發出羊叫的聲音。「賣鱔者將亡而頭如鱔齧。」「齧」是咬。他的鄰居有一個賣鱔魚的人,到了臨死的時候,頭爛得像被鱔魚咬過一樣。   「此二事近在鄰居,即非傳說。」這二件事,近在蓮池大師的鄰居,是他親眼看見,不是傳說。   「我勸世人,若無生計,寧丐食耳。」我勸世間以殺生為業的人,你若是沒有其他謀生的方法,可以去作乞丐討飯。「造殺而生,不如忍饑而死也。」你要是造殺生來謀取自己的生活,不如忍著饑餓而死。「籲」,嘆一口氣,「可不戒哉!」以殺生為行業的人,可不引以為戒嗎? 【文】如上所列,甚拂常情,達人覽之,必以為確論。倘能全戒,善莫加焉,其或不然,量力除減。或去四五,或禁二三,除一事則消一業,減一殺則杜一怨。若未能斷絕腥膻,且先應市買現物,不加親殺,亦免大愆。積養慈心,漸入佳境。得斯文者,更望展轉流通,遞相勸化,能勸一人不殺,如救百萬生靈,勸至十人百人,以及千萬億眾,陰功浩大,善果無窮。但肯信行,決不相賺。   總結一下,「如上所列」,如上面所列舉的七條,「甚拂常情」,「拂」是不順,「常情」是平常人的感情。甚為不順平常人的感情。「達人覽之,必以為確論。」「達人」是有智慧、通達事理的人。但是有智慧、通達事理的人,看見這篇文章,必然以為我說的是正確的言論。   「倘能全戒,善莫加焉」,倘若七條能全部戒殺,那是最大的善業。「其或不然,量力除減。」假若環境不許可,自己作不了主,量你的力量減除惡業。「或去四五,或禁二三」,或者去除四條、五條,或者禁止二條、三條。「除一事則消一業」,你這一樁事不發生,就消一樁事的惡業。「減一殺則杜一怨。」你能減少一種殺業,不跟眾生結殺之怨仇,則能斷絕一種怨業的果報。「若未能斷絕腥膻」,「腥膻」是吃肉吃魚。最好你全斷絕吃肉吃魚,應該吃常素。假若你還沒有發心到這裡,或者家裡環境不許可,不能全部斷絕吃肉吃魚。「且先應市買現物」,你應該到市場買現成的魚肉回來。「不加親殺」,不要親手去殺害生命。「亦免大愆」,「愆」是罪過,也可以免除殺害生命的大罪過。   這就是佛教所講的三淨肉,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殺。「眼不見殺」,殺害眾生我沒有看見。「耳不聞殺」,殺害眾生我沒有聽到。「不為己殺」,買眾生肉是給大家吃,不是為我自己殺的。這叫三淨肉,可以買回來吃。   「積養慈心」,修行就是養慈悲心,你積養慈悲心先不要殺生,因為殺生正是斷除大慈悲心。「漸入佳境。」先戒殺,而後吃素,再進一步放生,你積養大慈悲心,慢慢就可以走到好的境界。殺生的人沒有慈悲心,養的是殘忍之心。   有的人說現在社會上殺人很普通,尤其世界大戰一殺幾百萬人、幾千萬人,你們佛教還在斤斤計較殺一個牲畜。不曉得世界大戰,一殺幾百萬人、幾千萬人,是從殺害一個牲畜著手。因為殺生是養殘忍之心,殺一隻牲畜不在乎,他可以殺人;殺一個人不在乎,他可以殺很多人;進而打仗,可以殺幾百萬人、幾千萬人。   蓮池大師再勸我們流通戒殺文,「得斯文者,更望展轉流通」,你們要是得到我作的戒殺文,希望能輾轉去流通。「遞相勸化」,「遞相」是互相,還要大家互相勸化不要殺生。「能勸一人不殺,如救百萬生靈」,一個人活幾十年,能殺百萬生靈,那是指大的牲畜,小的牲畜殺得更多。吃牲畜肉,殺牲畜,殺得多,他看見什麼生命就殺。比方看見地上一隻螞蟻,他以為殺生不要緊,一次就殺好多螞蟻。你要是能勸化一個人不殺生,等於救一百萬個生靈。   「勸至十人百人,以及千萬億眾,陰功浩大,善果無窮。」你能勸化到十個人、一百個人,以及一千、一萬、一億的眾生不殺生,那累積的陰德非常廣大,得的善果沒有窮盡。「但肯信行,決不相賺」,你肯相信我的話,去勸導別人,功不唐捐,我決不會騙你。   這是蓮池大師勸我們去流通《戒殺文》,同時勸別人戒殺。我們現在佛教為什麼不興隆?因為沒有人講佛法給大家聽,最大的原因是佛經太深奧,難講,但是你不必講全部的佛經,把《戒殺文》印出來送人,遇到機會講給人家聽,你能勸化一個人不殺生,等於救一百萬個生靈,功德就很大。不一定當法師,升到大座說法,才叫弘法利生。所謂「佛教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入道。」你只要找到一門,懂了就可以入道,我看見有一位居士,發心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的牌子,八萬四千法門,他找到一個法門,自己默默地做這功德,也是弘法利生。   我看見耶穌教,不拿全部聖經講,他們的信徒印出來一些小本子,如《馬太福音》,到處送人,就可以宣傳耶穌教了。我們佛教徒,廣印《戒殺文》流通,講給大家聽,同時勸別人戒殺,不也是弘法利生嗎?還有我們做生日不要殺生,先把《戒殺文》用大字印出來,封面要莊嚴,準備素菜請大家,並且送戒殺文,這樣做功德很大。 【文】每年寫十二月分,黏貼屋壁。一月不殺,則於月下書不殺二字。一月不殺,下善也;一年不殺,中善也;一生不殺,上善也;世代不殺,善之又善者也。願人人戒殺,戶戶持齋,則諸佛生歡,萬神加護;干戈繇是永息,刑罰可以無施;地獄為之頓空,苦海因而長別矣。   蓮池大師悲心懇切,還勸我們,「每年寫十二月分,黏貼屋壁。」你用紙寫一至十二月份,黏貼到房子的牆壁上。「一月不殺,則於月下書不殺二字。」你不要殺生,到了月底自己檢討:這個月沒有殺生,就在一月的下面,寫「不殺」二個字。「一月不殺,下善也」,你一個月沒有殺生,是下等的善事。「一年不殺,中善也」,你一整年沒有殺生,是中等的善事。「一生不殺,上善也」,你一生都沒有殺生,是上等的善事。「世代不殺,善之又善者也。」你世世代代沒有殺生,是善之又善的善事。「願人人戒殺,戶戶持齋」,我蓮池發願人人都戒殺,家家都能吃常齋。「則諸佛生歡,萬神加護」,能這樣做,諸佛都生歡喜,萬個神明都要來保護你。「干戈繇是永息」,「干戈」就是打仗、刀兵劫。打仗、刀兵劫,從此永遠息滅。「刑罰可以無施」,國家的刑罰可以無須施行。「地獄為之頓空」,人人都戒殺,家家都能吃常齋,地獄裡頓時就空。「苦海因而長別矣。」大家永遠離別苦海了。   蓮池大師勸我們戒殺,接著又寫一篇戒殺祝願文。 【文】戒殺祝願 若能一月不殺,至月盡夜,或次月朔旦,對佛像前,至心禮拜,白言:「弟子(某甲)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遵先佛明誨,今行不殺,已及一月,以此功德,願我罪業消除,怨愆解釋。所修善根,日益增長。命終之際,身心安隱,正念分明。蒙佛接引,生極樂國七寶池內蓮華之中。花開見佛,得無生忍,具足佛慧,以大神力,凡我曠劫所殺怨命,以及十方被殺眾生,悉得度脫,成無上道。願佛慈悲,哀憐攝受。」發願已,念佛或百聲千聲萬聲,隨意多少。   「若能一月不殺,至月盡夜,或次月朔旦,對佛像前,至心禮拜,白言:」「朔」是農曆每月初一。「旦」是天剛亮的時候。假若你能一個月沒有殺生,到這個月底的晚上,或者隔月初一天剛亮的時候,面對著佛像前面,至心禮拜以後說:「弟子(某甲)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比如我弟子道源,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遵先佛明誨」,「先佛」是釋迦佛,我遵守釋迦佛過去經文的教誨。「今行不殺,已及一月」,現今我行不殺生,已經一個月。「以此功德,願我罪業消除」,以一個月沒有殺生的功德迴向,但願消除我的罪業。「怨愆解釋」,「愆」是罪過,所有的怨業罪過,能夠化解冰釋。「所修善根,日益增長。命終之際,身心安隱,正念分明。蒙佛接引,生極樂國七寶池內蓮華之中。」等我活到七十歲、八十歲,或者一百歲的時候,身心很安穩,正念很分明,蒙阿彌陀佛能夠來接引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內的蓮華之中。「花開見佛,得無生忍」,蓮花一開,見到阿彌陀佛,聽說佛說法,馬上證到無生法忍。「具足佛慧,以大神力」,具足了佛的大智慧,就有大神通之力。「凡我曠劫所殺怨命」,殺害的生命,都跟他結了怨仇叫「怨命」。我現在一個月沒有殺生,還有前生前世,無始劫以來所殺害的生命,「以及十方被殺眾生,悉得度脫」,以及其他十方被殺害的眾生,我迴向給他們都得到度脫。「成無上道」,願一切眾生都成佛。「願佛慈悲,哀憐攝受」,但願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能憐憫攝受我。「發願已」,把這個願發了,「念佛或百聲千聲萬聲,隨意多少。」念阿彌陀佛,念一百聲,或者念一千聲、一萬聲,隨你的心意念多少。   以上戒殺文講演已竟,下面接著講放生文。 放生文 【文】蓋聞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   為什麼要戒殺?為什麼要放生?一開始把理由說出來。「蓋聞世間至重者生命」,「蓋聞」是聽說。聽說世間最重的是生命,沒有比生命再重要的了。「天下最慘者殺傷」,天下最悲慘的是殺傷生命,沒有比殺傷生命再悲慘的罪了。下面是蓮池大師加的註解。 【註】至重有二:一者世人於金寶官爵妻子,以至己身,皆其所重,然不可得兼,則重之中必取其尤重者。是以為救己身,不吝金寶;為救己身,不惜官爵;為救己身,不顧妻子;故云至重。二者,凡厥有生,皆能作佛,則生為佛種,故云至重。最慘者,如捶打等,雖皆苦事,未至斷命,惟殺最慘。   「至重有二:」天下最重要的有二種。「一者世人於金寶官爵妻子,以至己身,皆其所重」,第一種世間的人對於他擁有的金銀財寶,覺得很貴重;對於自己的官位,覺得很貴重;對於自己的妻子,覺得很貴重,以至對於自己的身體,都是其所貴重的。   「然不可得兼」,「然」是轉詞。然而到了因緣逼迫,不能兼顧保住的時候。「則重之中必取其尤重者。」那麼重要之中,一定選擇更重要的,上面所說的金寶、官爵、妻子、己身,都是貴重的,但是比較起來,自己的身體最重要,怎麼知道呢?下面就來研究、比較、解釋。   「是以為救己身,不吝金寶」,到了自己的身體遭遇災難,要喪失生命的時候,你自己要趕快逃命,或者用金寶去買生命,不會吝惜金寶。所以金寶跟自己的身體比較起來,還是自己的身體最重要。   「為救己身,不惜官爵」,到了自己的身體遭遇災難,要喪失生命的時候,不愛惜官位,逃命要緊,這時候官位不重要了。   「為救己身,不顧妻子」,到了自己的身體遭遇災難,要喪失生命的時候,為救自己的身體,不能再照顧妻子,逃命要緊,這時候妻子也不重要了。「故云至重。」所以說天下最貴重的是生命。   「二者,凡厥有生,皆能作佛,則生為佛種」,「厥」是其字。凡其有生命,將來都可以成佛,生命是成佛的種子,沒有生命怎麼成佛呢?「故云至重。」這是按佛教的道理解釋,生命是最重要的。   「天下最慘者殺傷。」下面再解釋殺傷為何是最悲慘呢?「最慘者,如捶打等,雖皆苦事,未至斷命」,比如有人犯罪,官府捶打他的身體,雖然是苦事,還不致於死。「惟殺最慘。」因此被殺傷生命,是最悲慘的事情。 【文】「是故逢擒則奔,蟣蝨猶知避死;將雨而徙,螻蟻尚且貪生。」   「是故」,因為生命最重要的緣故。「逢擒則奔」,「逢」是遇到,「擒」是捉。遇到有人來捉你,一定會逃奔。「蟣蝨猶知避死」,「蟣」是蝨的幼蟲,蝨是蝨子。身上生的蟣子和蝨子,你要捉牠,牠躲得很快,因為知道要逃避死亡。   「將雨而徙」,「徙」是遷徙。天快下大雨的時候,螞蟻會趕快搬家。「螻蟻尚且貪生」,螻蟻是最小的動物,怕雨水把牠淹死,要往高處遷徙,因為要維持生命存活下去。 【註】因命至重,為全命故;因殺至慘,為逃殺故。是以蟣蝨螻蟻,皆知避死貪生。微命尚然,大者可知也。   你看蓮池大師做的文章,用字遣詞都講究變化。「因命至重,為全命故;因殺至慘,為逃殺故。」因為生命是最重要的,為保全生命的緣故;因為殺害生命是最悲慘的,為了逃避被殺的緣故。   「是以蟣蝨螻蟻,皆知避死貪生。」因為殺傷最悲慘,所以蟣蝨螻蟻,都知道逃避死亡,貪求生存。「微命尚然,大者可知也。」最小的生命,都知道貪生怕死,所以大的生命雞鴨豬羊,都要逃避死亡,貪求生存。   社會上的人養雞、養鴨、養豬、養羊,不但為吃眾生肉,還要賺錢。人是萬物之靈,應該善待萬物,但是人是壞良心,完全欺騙雞鴨豬羊。人怎麼欺騙雞鴨豬羊呢?人養雞、鴨、豬、羊時,雞鴨豬羊把人當恩人,以為靠人可以維持生命。所以人叫牲畜來吃東西時,牲畜很快地跑到面前來。牠不曉得人把牠養大,要吃牠的肉,要賣,要殺牠。比如你平常叫雞來吃東西時,雞很歡喜地跑到你面前來;但是你今天想要吃雞肉,忽然捉住牠,牠才知道被人欺騙了。但是雞的力量弱,人的力量強,拼命地逃,最後還是被捉到,雞雖然不願意死,驚恐地慘叫,也逃不了命。   本文蓮池大師一再勸導我們,最微小的生命,尚且貪生怕死,何況大的生命呢? 【文】「何乃網於山,罟於淵,多方掩取;曲而鉤,直而矢,百計搜羅。」   「何乃」,眾生都貪生怕死,人可以保護眾生,為什麼要去殺害眾生呢?「網於山」,你到山上張網捕捉畜生。「罟於淵」,「罟」是捕魚的網,「淵」是水。你到水裡下網捕魚。「多方」,各式各樣。你到山上捉野獸的網,各式各樣;到水裡捕魚的網,也是各式各樣。「多方掩取」,用種種方法掩護、擒取,把眾生捉來。「曲而鉤」,用彎曲的鉤來釣魚。「直而矢」,「矢」是箭。用直的箭來射鳥。「百計搜羅」,跟上面「多方掩取」一樣,用百種計謀搜羅來殺害眾生。 【註】一切眾生,既皆避死貪生,何乃昧此良心,行諸毒事?網擒山獸,罟覓淵魚;俯水垂鉤,仰空發矢;以至暗施陷阱,密設牢籠,百計多方,莫能盡舉。良可歎也。   「一切眾生,既皆避死貪生」,前面說的小的大的一切眾生,既然都是逃避死亡,貪求生存。「何乃昧此良心,行諸毒事?」人為什麼蒙昧良心,用各種方法行毒害眾生的事呢?「網擒山獸」,用網到山上擒捉野獸。「罟覓淵魚」,用網到水裡捕魚。「俯水垂鉤」,垂下魚鉤,到水裡釣魚。「仰空發矢」,看到天空飛過來一隻鳥,一箭射上去。現在科技進步,殺生不用箭,用槍打更快更準。「以至暗施陷阱」,到山上用網捉野獸,野獸看見網會逃走。你在地下挖一個洞,上面鋪草作掩護,暗做陷阱,野獸以為是平地,一走過就陷落下去。「密設牢籠」,秘密的設計,能捉雀鳥的牢籠。「百計多方」,捉野獸的方法不是一種、二種,實際有百千種。「莫能盡舉,良可歎也」,一種一種地說,說不完,實在令人感嘆! 【文】「使其膽落魂飛,母離子散。」   「使其膽落魂飛」,眾生都貪生怕死,飛禽走獸被捉到時,馬上要喪失生命,牠嚇得膽落下去,魂都飛走了。「母離子散」,飛禽走獸有母有子,你捉到母親,兒子與母親分離;你捉到兒子,母親與兒子分離。 【註】如上網罟鉤矢,見之驚怖,則魂膽飛揚;中之喪亡,則母兒離散;如人遭亂世,兵火臨身,一何異乎?   「如上網罟鉤矢,見之驚怖,則魂膽飛揚」,如上面正文說的,或者「網於山,罟於淵」,或者「曲而鉤,直而矢」,禽獸見了都驚怖得魂和膽都飛揚了。「中之喪亡」,箭射中牠的身體,身體就要死亡。「則母兒離散」,箭射中母親,兒子與母親分離;箭射中兒子,母親與兒子分離。   「如人遭亂世,兵火臨身,一何異乎?」好像人遭遇兵荒馬亂、刀兵之劫,打起仗來,戰火臨身,這跟母兒離散有什麼兩樣呢? 【文】或囚籠檻,則如處囹圄;或被刀砧,則若臨剮戮。   「或囚籠檻」,「籠」是關鳥獸的器物。「檻」是關野獸的柵欄。把鳥獸捉來關到籠檻裡面,把牠囚禁起來不能動。「則如處囹圄」,「囹圄」是監牢、監獄。好像人被關到監牢一樣苦惱。「或被刀砧」,「刀」是切肉的,「砧」是切肉時墊的板子。你要吃眾生的肉,拿刀切牠的時候,「則若臨剮戮。」「剮」是一刀一刀慢慢割,「戮」是殺掉。好像一個人觸犯國家的法令,被一刀一刀慢慢宰割,或直接殺掉一樣的痛苦! 【註】幽繫之,則禁錮不異囹圄;宰割之,則痛苦同於剮戮。設以身處,當何如其為情也!   「幽繫之,則禁錮不異囹圄」,「幽」是囚禁,「繫」是綁住。把禽獸關起來,好像人被關到監牢一樣苦惱。「宰割之,則痛苦同於剮戮」,禽獸被宰割時遭受的痛苦,好像人被一刀一刀慢慢宰割,或直接殺掉一樣。   「設以身處,當何如其為情也!」假設我們的身體處在禽獸所受的境界,心裡是怎樣的悲情!   從這裡起,每一句是一個故事,舉例來證明,遠比講理論的效果大,因為道理講了半天,聽者往往沒有動心,你講個故事,他馬上受到感動。所以佛經上說了一段深奧道理之後,接著會說一個例子來證明道理。我們平常想跟人家講故事,常想不起來,蓮池大師作放生文,一句一個故事,你聽了記熟,就是最好的弘法資料。 【文】憐兒之鹿,舐瘡痕而寸斷柔腸;畏死之猿,望弓影而雙垂悲淚。   「憐兒之鹿,舐瘡痕而寸斷柔腸」,這是第一個故事,母鹿看見小鹿被人家射中了一箭,身上有一個洞流著血,鹿沒有人的本事,可以用藥品治療,母鹿憐憫小鹿,就跑到小鹿面前,用舌頭舔小鹿的傷口,最後母鹿也死了,怎麼死的呢?腸子一寸一寸斷了。   「畏死之猿,望弓影而雙垂悲淚。」這是第二個故事,猿與猴同類,比猴子還靈,種類繁多,如長臂猿、黑猩猩等。害怕死亡的猿類,看見弓的影子,雙眼就流眼淚。 【註】憐兒之鹿者:許真君少時好畋獵,一日射中一鹿,鹿母為舐瘡痕,良久不活,鹿母亦死。真君剖其腹視之,腸寸寸斷,蓋為憐子死,悲傷過甚,至於斷腸。真君大恨,悔過,折弓矢,入山修道,後證仙品,拔宅飛昇。此證上文母子離散意。  畏死之猿者:楚王與養繇基出獵,遇猿,令射之,猿望見繇基,即淚下。蓋猿臂柔捷,能接飛矢,繇基神射,矢到之處,臂不及接,知其必死而悲也。此證上文魂膽飛揚意。   「憐兒之鹿者:許真君少時好畋獵」,「許真君」是人名,他年少的時候喜歡到山上打獵。「一日射中一鹿」,有一天他射中一隻小鹿。「鹿母為舐瘡痕」,小鹿被箭射中倒地,母鹿不顧生命危險跑過來,用舌頭舔小鹿的傷口。「良久不活」,舔了很久小鹿還是死了。「鹿母亦死」,母鹿也死了。   許真君認為今天打獵打得好,不但小鹿中箭死,母鹿也死了。但是他想並沒有射母鹿,怎麼死了呢?「真君剖其腹視之」,許真君把母鹿的肚子剖開來看。「腸寸寸斷」,看見母鹿的腸子一寸一寸斷了。「蓋為憐子死,悲傷過甚,至於斷腸。」因為母鹿憐憫小鹿死掉,悲傷過甚,導致斷了腸子。「真君大恨」,許真君是個有善根的人,看到之後自己大生悔恨。「悔過」,後悔他做了錯事,從此改過不再打獵。「折弓矢,入山修道,後證仙品」,當時他就把弓箭折斷,後來入山去修道,成了神仙。「拔宅飛昇」,不僅許真君一人,他全家人都飛到空中,成了神仙。「此證上文母子離散意」,這段是證明上面正文「母子離散」的意思。   下面講第二個故事,「畏死之猿者:楚王與養繇基出獵」,中國周朝末年,楚國的國王,有一位最會射箭的大臣,叫「養繇基」。養是姓,繇基是名字。楚王和大臣養繇基到山上打獵。「遇猿,令射之」,楚王看見樹上有一隻猿,就命令養繇基拿箭射牠。「猿望見繇基,即淚下」,猿看見養繇基,馬上流下眼淚。「蓋猿臂柔捷,能接飛矢」,「蓋」實在是。實在是猿的手臂靈活,動作很快,一般的箭飛射過來,猿能夠接到。「繇基神射,矢到之處,臂不及接」,養繇基是神射手,誰也沒有他的功夫高明,他射出來的箭,速度太快,猿來不及接到。「知其必死而悲也。」猿知道今天遇到養繇基一定會死,才流眼淚。「此證上文魂膽飛揚意。」這段是證明上面正文「魂膽飛揚」的意思。 【文】恃我強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補己身,心將安忍?   「恃我強而凌彼弱」,「恃」是依賴,「凌」是欺侮。依賴人的力量強,而欺侮牲畜的力量弱。「理恐非宜」,按道理不應當。「食他肉而補己身」,為什麼要吃牲畜的肉?認為牲畜的肉有營養,可以補自己的身體。「心將安忍?」你怎麼忍心吃牲畜的肉,補自己的身體呢? 【註】觀上二事,則知殺生甚所不應。且世人謂禽獸之肉,人所應食,不知皆是強凌弱耳。不然,猛虎食人,亦將曰:人之肉,虎所應食乎。螳螂食蟬,雀食螳螂,鷹鸇食雀,弱之肉,強之食,此理甚明,當不疑也。又世人謂蔬食者瘠,肉食者肥。為肥己身,不念他苦,人心安在哉?   「觀上二事」,觀察上面許真君射鹿,養繇基射猿二件事。「則知殺生甚所不應」,就知道殺害生命,實在非常不應當。「且世人謂禽獸之肉,人所應食」,並且世間的人有種邪知邪見,說禽獸的肉,是人所應當吃的。「不知皆是強凌弱耳」,不知道都是人的力量強,禽獸的力量弱,用強力來欺凌弱者,並不是禽獸的肉,應該給人吃。   「不然,猛虎食人,亦將曰:人之肉,虎所應食乎。」要不是這樣,人到山裡,被老虎吃了,你應該說:人的肉,是老虎所應該吃的,恐怕不應該這樣講吧!老虎吃人,是因為老虎的力量強,人的力量弱,還是弱肉強食,並不是老虎應該吃人。   下面再舉事實證明,「螳螂食蟬」,螳螂比蟬大,要吃蟬。「雀食螳螂」,雀比螳螂強,要吃螳螂。「鷹鸇食雀」,「鸇」是一種猛禽,形似鷂,羽色青黃,常襲擊鳩、鴿、燕雀等做為獵物。鷹和鸇比雀強,要吃雀。「弱之肉,強之食,此理甚明,當不疑也。」弱者之肉,為強者所食,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瞭,應該不會懷疑。上面說人吃牲畜的肉是應當的,那麼猛虎也應該吃人嗎?這個道理已經很顯明。   問:社會上的人有一種說法,說牲畜繁殖力很強,要是人不吃牲畜,過不了幾年,變成牲畜的世界,人不是沒有地方住嗎?   答:這不是理由,因為人要吃牲畜才養牲畜,越吃牲畜越多。比如雞鴨豬羊,因為人吃得多,就養得多;如果人不吃雞鴨豬羊,就沒有人養,哪裡會牲畜充滿世界?比如老虎沒有人吃,因為沒有人養老虎,所以老虎反而繁殖得很少。   我們寺院都吃常素,按照邪知邪見,寺院應該充滿牲畜,出家人沒有地方住了,哪裡有這個道理呢?因為寺院不吃牲畜的肉,所以寺院裡面連一隻牲畜也沒有,反而清淨。又如回教徒不吃豬肉,他們家裡一隻豬也沒有。   再看註解解釋「食他肉而補己身」這一句。「又世人謂蔬食者瘠,肉食者肥。」又世間的人說:吃蔬食的人長得瘦,吃葷食的人長得肥。「為肥己身,不念他苦,人心安在哉?」為了要補自己的身體,使自己吃得胖胖的,你不念傷害牲畜生命的苦,怎麼能心安呢?   再拿補養身體來講,現在西醫藥品進步,把人體需要的營養,分門別類做成各種維他命。只要醫生診斷,你身上缺乏哪種維他命,就吃哪種維他命。西藥房也有賣綜合維他命,買來每天吃一粒,可以補養身體。既然現在有種種維他命,可以補養身體,為什麼還要吃牲畜的肉呢?另外要知道,牲畜不講究衛生,什麼東西都吃,身體上病菌很多,而且現在牲畜都是人工畜養,為求快速養大,注射很多對人體不利的成分,因此吃牲畜補身體,並沒有好處。   至於認為吃常素的人身體不健康,這更是錯誤。最近台灣大學一位教授主持一項研究,調查各寺院幾千個吃素人的生活,結論是:吃素比吃葷的人,身體情況更好。就拿道源做例證,我二十歲出家就吃素,今年七十九歲,整整吃了六十年的常素,要是跟社會上吃葷同年齡的人比較,我的身體並不會比他們衰弱。社會上的人為什麼要吃肉呢?因為貪心,認為肉好吃,其他的說法都是不正當的理由。現在講戒殺吃素,是要養我們的慈悲心,不能因為眾生肉好吃,就昧著良心吃眾生肉。講慈悲心要普度一切眾生,不是連牲畜都要度嗎?我們度不了牲畜,已經對不起牠,怎麼還忍心吃牠的肉呢? 【文】繇是昊天垂憫,古聖行仁。   「繇是昊天垂憫」,「繇是」因此,「昊天」是蒼天,「垂憫」是給予憐憫。由於眾生喜歡殺害生命,因此蒼天憐憫一切眾生。「古聖行仁」,古時候的聖人,行仁慈之政。 【註】繇世迷故,殺氣動天。而天本好生,常示下民,下民不知。是以殺生太重,則雨暘不時,刀兵災起;人修善事,則年歲豐登,海宇寧謐。世人殺生,是逆天也。古之聖人,因此上順天心,下悲物命,行仁救濟。事見下文。   「繇世迷故,殺氣動天。」「繇」因為,因為世間的人迷而不覺,喜歡殺害生命,殺得很多,因此殺氣驚動蒼天。「而天本好生」,而蒼天有好生之德,「常示下民」,常常顯示給人民天有好生之德,但是人民不知道。「是以殺生太重」,因此殺害生命太多。「則雨暘不時」,所以蒼天就處罰人民,下雨、出太陽不按時間,於是人民就遭雨災、旱災。「刀兵災起」,引起刀兵災,就是打仗。「人修善事」,蒼天常常開示人民,不要殺生害命,要多做好事。「則年歲豐登」,這句是對著「雨暘不時」講的。人不要殺生害命,蒼天會保護我們不會遭雨災、旱災,每年的收成很好。「海宇寧謐」,這句是對著「刀兵災起」講的。「海宇」是天下,「寧謐」是很太平。人不要殺生害命,蒼天會保護天下很太平。「世人殺生,是逆天也。」蒼天有好生之德,世間的人喜歡殺生,是違反了天道常理。   「古之聖人」,古時候的聖人,「因此上順天心,下悲物命」,因此上面順應蒼天的愛心,下面悲憫眾生的生命,「行仁救濟。」要行仁慈之政,來救濟眾生。「事見下文」,這些事看下面的文。 【文】解網著於成湯,畜魚興於子產。   下面講二個故事,「解網著於成湯」,解開捕獸的網,顯明於商朝的開國君王,名叫成湯。「畜魚興於子產。」「畜魚」是人家送他的魚不吃,把牠養起來,興於鄭國的一位官吏,名叫子產。   注意文法的次第,本文是放生文,講到這裡才講放生,前面引了兩個故事都是殺生,因為殺生才談到放生。蓮池大師是佛教淨土宗第八代祖師,他應該依著佛經講殺生、放生,但是依著佛經講,世間的人不相信,所以先講世間的故事,因為這是中國歷史上有的,能不相信嗎?這是文章的權巧方便。 【註】解網者:商王成湯出遇獵人布四面網,祝曰:從天來者,從地來者,從四方來者,皆入吾網。湯為解三面,止留其一,改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上者上,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網。 畜魚者:鄭大夫子產,人有饋之生魚者,子產不食,令校人畜之池中。觀此二事,則知放生,非獨佛教,儒中君子無不奉行。   「解網者:商王成湯出遇獵人布四面網」,解網者是第一個故事,商朝一個國王叫成湯,他到山上遇到一個打獵的人,擺列四面網。「祝曰」,「祝」是祈求,打獵的人在那裡祈求。「從天來者,從地來者,從四方來者,皆入吾網。」從天上來的入我的網,從地下來的入我的網,從東西南北四方來的,都入我的網,這是擒取盡殺。「湯為解三面,止留其一」,成湯王為打獵的人解除三面網,只留一面網,這是成湯王顧及打獵的人生計。   「改祝曰:」成湯王改打獵的人的祈求。「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上者上,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網。」你們飛禽走獸,願意到左方去的,就到左方;願意到右方去的,就到右方;願意到上方去的,就到上方;願意到下方去的,就到下方;要是不聽我的話就入網,因為我只有留一面網,入網不能怪我。   再講第二個故事,「畜魚者:鄭大夫子產」,「大夫」是官名,「子產」是人名。鄭國有一位官吏,叫子產。「人有饋之生魚者」,「饋」是送禮。有人送禮給子產,送的是好吃的生魚。「子產不食,令校人畜之池中。」子產看見魚是活的,怎麼好殺死,叫人把送來的活魚,養到水池裡。   「觀此二事,則知放生,非獨佛教,儒中君子無不奉行。」我們觀看這兩個故事,就知道放生,不是單獨佛教主張。儒教中的君子,如成湯王、子產,也奉行放生。 【文】聖哉流水!潤枯槁以囊泉。悲矣釋迦!代危亡而割肉。   接著再講佛教的故事,「聖哉流水!」這是引用《金光明經》,「流水」是一位長者小孩的名字,長者子名叫流水,他是位聖人。「潤枯槁以囊泉。」他看見水溝裡有很多魚,可是水溝的水快乾涸,魚早晚要死,於是他就用象的皮囊裝水,倒進水溝裡。   「悲矣」,很令人悲痛啊!「釋迦!」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代危亡而割肉。」代危亡的鴿子,割自己的肉給老鷹吃。詳細看下文的解釋。 【註】囊泉者:《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出見十千遊魚,困涸水中,將欲危斃,用象囊水傾注,得全。復我說法,魚命過,皆生天上。 割肉者:釋迦牟尼佛,往昔為菩薩時,遇見鷹逐鴿。鴿見菩薩,投身避難。鷹語菩薩:爾欲救鴿,奈何令我饑餓而死?菩薩問鷹:汝須何食?鷹答:食肉。菩薩割臂肉償之。鷹欲肉與鴿等,菩薩割肉,彌割彌輕,至肉將盡,不能等鴿。鷹問:生悔恨否?菩薩答言:吾無一念悔恨,若此語不虛,當令吾肉生長如故。立誓願已,身肉如故。鷹化天帝身,空中禮拜讚歎。   「囊泉者」,先講第一個故事,用佛經上說的來作證明,這是《金光明經》上說的。「流水長者子」,有一位長者子,名字叫流水。「出見十千遊魚,困涸水中,將欲危斃」,他有一天到戶外去,看見一條大水溝的水快乾涸,上萬條的魚將要死了。「用象囊水傾注」,印度有錢人,家裡養很多象,流水長者子就用象的皮囊裝水,倒到大水溝裡面。「得全」,上萬條魚有了水,就免於死。「復我說法,魚命過,皆生天上。」水倒到大水溝以後,流水長者子又向魚說法,等將來魚的壽命盡了以後,都能生到天上。   再講第二個故事,「割肉者:釋迦牟尼佛,往昔為菩薩時」,釋迦牟尼佛還沒成佛以前,在行菩薩道的時候。「遇見鷹逐鴿」,他遇見老鷹正在追逐鴿子。「鴿見菩薩,投身避難。」鴿子看見菩薩,就投到菩薩身上逃避災難。「鷹語菩薩:爾欲救鴿,奈何令我饑餓而死!」老鷹跟菩薩說:你想要救鴿子的命,怎麼忍心使我饑餓而死!「菩薩問鷹:汝須何食?」菩薩問老鷹:你需要吃什麼?「鷹答:食肉。」老鷹答說:我需要吃肉,沒有肉吃不能活下去。「菩薩割臂肉償之。」於是菩薩就割他手臂上的肉給老鷹吃。「鷹欲肉與鴿等」,老鷹答說:你發心替鴿子割肉給我吃,謝謝你,但是你割的肉要跟鴿子相等,份量太少不行。「菩薩割肉,彌割彌輕,不能等鴿」,菩薩割身上的肉給老鷹吃,越割體重越輕,身上的肉快割完了,還沒有鴿子的份量重。   「鷹問:生悔恨否?」老鷹問菩薩:你身上的肉快割完了,生不生悔恨之心呢?「菩薩答言:吾無一念悔恨」,菩薩答說:我是行菩薩道的人,不會動一念悔恨心。「若此語不虛,當令吾肉生長如故。」假若我說的話真實不虛,身上的肉馬上長得跟原來一樣。「立誓願已,身肉如故。」菩薩發完願,即時有感應,身上的肉又恢復跟原來一樣。「鷹化天帝身,空中禮拜讚歎。」老鷹是釋提桓因,忉利天的天主變化的,來試驗菩薩的功夫。看到菩薩為眾生捨生命,沒有動一念悔恨心,老鷹變化天帝之身,在空中禮拜讚歎菩薩了不得。 【文】天臺智者,鑿放生之池;大樹仙人,護棲身之鳥。   「天臺智者,鑿放生之池」,天臺智者大師,開鑿放生之池,勸人放生。   「大樹仙人,護棲身之鳥」,有一位仙人,坐在大樹下入定了,為保護棲身之鳥,等候鳥離去後才出定。 【註】鑿池者:天臺智者大師,諱智顗,隋煬帝號為智者,曾鑿池勸人放生。又不但智者,古來多有此事,今西湖亦古放生池也,世遠人亡,時更法壞,漁火星飛於水面矣,悲夫!  護鳥者:古有仙人,常坐一大樹下,思禪入定,有鳥棲其懷中,恐驚鳥故,跏趺不動,候鳥別棲,然後出定。慈物之心,一至於是!   「鑿池者:天臺智者大師,諱智顗」,「智者大師」是隋朝的高僧,中國佛教天臺宗第四代祖師。「諱」是忌諱。他的名字叫智顗,大家尊敬他,不敢稱呼他的名字。「隋煬帝號為智者」,隋煬帝稱他為智者大師。「曾鑿池勸人放生。」智者大師曾經開鑿放生池,勸人來放生。「又不但智者,古來多有此事」,不僅智者大師開鑿放生池,從古以來大德開鑿放生池的很多。「今西湖亦古放生池也」,現今杭州最有名的風景區西湖,就是古時候的放生池。「世遠人亡,時更法壞」,時間過得很久遠,開鑿放生池的人亡故。時代變更,放生的法則被破壞。「漁火星飛於水面矣,悲夫!」「漁火」是捕魚的船。捕魚的船點著燈火,從早到晚,奔馳於西湖的水面捕魚,實在令人悲痛啊!   「護鳥者:古有仙人,常坐一大樹下」,古時候有一位仙人,常在一棵大樹下打坐,因為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稱他為大樹仙人。「思禪入定」,仙人在大樹下思維禪理入了定。「有鳥棲其懷中」,他入了定,鳥不害怕,等他出了定,發現有一隻鳥棲息在他的懷裡。「恐驚鳥故,跏趺不動」,他恐怕出定站起來,使鳥害怕,所以他還是繼續打坐。「候鳥別棲,然後出定。」等待鳥飛到別的地方去棲息,然後他才出定。「慈物之心,一至於是!」大樹仙人慈愛動物的心,到了這個地步! 【文】贖鱗蟲而得度,壽禪師之遺愛猶存;救龍子而傳方,孫真人之慈風未泯。   「贖鱗蟲而得度」,「贖」是拿錢去買,「鱗蟲」是魚蝦之類。永明大師拿錢去買魚蝦之類,自己得度出了家。「壽禪師之遺愛猶存」,壽禪師是永明大師,他遺留下來愛眾生的事蹟還存在。   「救龍子而傳方,孫真人之慈風未泯。」孫真人救龍王的兒子而名聲傳播四方,他的仁慈風範到現在還沒泯滅。 【註】贖鱗蟲者:永明大師,諱延壽。吳越王鎮杭,師為餘杭縣庫吏,屢以庫錢買魚蝦等物放之。後坐監守自盜,法當棄市。王頗知其放生也,諭行刑者觀其辭色以復。師臨死地,面無戚容,人怪之,師曰:吾於庫錢,毫無私用,盡買放生命,莫知其數,今死徑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亦樂乎?王聞而釋之,乃出家為僧,修禪禮懺,得無礙辯才。師涅槃後,有僧入冥,見閻羅王時時出坐,禮一僧像,問之,則陽間永明壽禪師也。已生西方,上品上生,王敬其德,故時禮耳。 救龍子者:孫真人未得仙時,出遇村童擒一蛇,困憊將死,真人買放水中。後默坐間,一青衣來請,隨而赴之,至一公府,則世所謂水晶宮也。王者延置上座,曰:小兒昨者出遊,非先生則幾死矣。設宴畢,出種種珍寶為謝,真人辭不受,曰:吾聞龍宮多秘方,傳吾救世,賢於金玉多矣。王遂出玉笈三十六方,真人由此醫術彌精,後證仙品。   先講第一個故事,「贖鱗蟲者:永明大師,諱延壽。」「諱」是忌諱,「延壽」是名字。大家尊敬不敢稱呼他的名字,又因為他住在永明寺,所以稱他永明大師,是淨土宗第六代祖師。「吳越王鎮杭」,那時候有一位最大的王,叫吳越王,坐鎮在杭州。「師為餘杭縣庫吏」,「師」是永明大師。他當時還沒出家,在餘杭縣政府做一個管庫房的官吏。「屢以庫錢買魚蝦等物放之。」因為他當公務員沒有錢,就拿政府庫房的錢,買魚蝦等眾生放生。「後坐監守自盜」,後來政府盤查發現錢減少,而他是保管錢的人,擅自將錢做其他用途,因此被定監守自盜的罪。「法當棄市」,古代於鬧市執行死刑,並將屍體棄置街頭示眾,稱為「棄市」。他依據當時的法律應該執行死刑。   「王頗知其放生也」,吳越王聽說他偷錢不是自己使用,而是買魚放生。「諭行刑者觀其辭色以復」,「諭」是告知。「行刑者」是負責執行死刑的人。吳越王告訴負責執法的人,要殺的時候,看他的表情怎樣再來復命,就是報告吳越王後再殺。「師臨死地,面無戚容」,他到行刑的地方,臉色沒有一點哀傷、害怕的表情。「人怪之」,有人就問他,你快要被執行死刑,怎麼不害怕呢?「師曰:吾於庫錢,毫無私用」,永明大師回答:國家法律說我監守自盜,但是政府庫房的錢,我一毫沒有私人用掉。「盡買放生命,莫知其數」,我用庫房的錢買魚蝦等放生,不知道有多少數目?「今死徑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亦樂乎!」我為救無數的生命,現在死了,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很快樂嗎?「王聞而釋之」,負責執法的人,將上情向吳越王報告,吳越王聽了以後,就把他釋放了。   「乃出家為僧」,他臨死逃生,等於再世為人,就出家當和尚。「修禪禮懺,得無礙辯才。」永明大師出家以後修禪定,禮拜懺法,得到無礙的辯才。「師涅槃後,有僧入冥」,「冥」是地獄。他圓寂了以後,有一位出家人到了地獄。「見閻羅王時時出坐,禮一僧像」,看見閻羅王時常離開座位,禮拜一位僧人的像。「問之」,這位出家人問閻羅王:你禮拜的僧人是誰呢?「則陽間永明壽禪師也。」閻羅王回答:就是陽間的永明大師。「已生西方,上品上生」,他圓寂了以後,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了。「王敬其德,故時禮耳。」閻羅王尊敬永明大師的德行,所以常常禮拜他。   再講第二個故事,「救龍子者:孫真人未得仙時」,孫真人就是孫思邈,擅長醫學,俗奉為藥王,也就是社會上中藥店供奉的醫神。孫真人還沒成仙之前,「出遇村童擒一蛇」,有一天外出時,遇到村莊裡有個孩童,捉到了一條小蛇。「困憊將死」,這一條蛇被繩子捆住,看起來非常疲憊,即將要死。「真人買放水中」,孫真人向小孩說:你捉的這條蛇,賣給我好嗎?小孩聽說有錢拿,就賣給孫真人,孫真人就把這條蛇放入水中。「後默坐間,一青衣來請」,後來他在一次靜坐的時候,有一個穿青衣服的人來請他。「隨而赴之,至一公府」,孫真人就跟隨穿青衣服的人,去到一個大官住的地方。「則世所謂水晶宮也」,這就是世間的人所說的龍王府的水晶宮。   「王者延置上座,曰:」龍王延請孫真人坐到最上座,接著跟他說:「小兒昨者出遊,非先生則幾死矣。」我的小孩昨天出去遊玩,沒有遇到先生就死了,今天特別來報答你的恩惠。「設宴畢,出種種珍寶為謝」,龍王擺了一桌很好的飯菜招待他,請完拿出很多的珍珠寶貝要答謝他。「真人辭不受」,孫真人謙辭不接受,跟龍王說:「吾聞龍宮多秘方,傳吾救世,賢於金玉多矣。」我聽說龍宮裡面有很多秘密的藥方,如果能傳給我到世間救人命,遠比送珍珠寶貝更好!「王遂出玉笈三十六方」,龍王於是拿出一個玉盒子作的藥箱,裡面有三十六種藥方送給他。「真人由此醫術彌精,後證仙品。」孫真人本來是個名醫,再接受龍王送的三十六種藥方,從此醫術更加高明,後來證得神仙。 【文】一活蟻也,沙彌易短命為長年,書生易卑名為上第;一放龜也,毛寶以臨危而脫難,孔愉以微職而封侯。   接著講二個人同樣救活螞蟻的故事,「一活蟻也,沙彌易短命為長年」,一個沙彌救活了螞蟻,換短命變為長壽。「書生易卑名為上第」,一個書生考了幾年,功名考不好,因為救活了螞蟻,就考上狀元。   第二個故事,二個人同樣放生烏龜,「一放龜也,毛寶以臨危而脫難,孔愉以微職而封侯。」有一個人名叫毛寶,因為放生烏龜,面臨危險而脫離災難。有一個人名叫孔愉,他本來是卑微的職務,因為放生烏龜,後來被封為大官。 【註】活蟻二事,一短命長年者:昔有沙彌侍一尊宿,尊宿知沙彌七日命盡,令還家省母,囑云:七日當返,欲其終於家也。七日返,師怪之,入三昧勘其事,乃還家時,路見群蟻困水,作橋渡之,蟻得不死,繇此高壽。  二卑名上第者:宋郊、宋祁兄弟也,俱應試。郊嘗見群蟻為水所浸,編竹橋渡之,時有胡僧睹其貌,驚曰:「公似曾活數百萬命者。」郊對:「貧儒何力致此?」僧云:「不然,凡有生者皆命也。」郊以活蟻對,僧云:「是已。公弟當大魁多士,然公亦不出弟下。」後唱名,祁果首選,朝廷謂不可以弟先兄,改祁第十,以郊為第一,始信僧言不妄云。   「活蟻二事」,救螞蟻有二個故事,「一短命長年者」,先說第一個,本來短命變成長年。「昔有沙彌侍一尊宿」,「尊宿」指年高德劭的高僧,即長老。從前有一個出家的小沙彌,侍奉一位長老。「尊宿知沙彌七日命盡」,這位長老有神通,知道小沙彌的壽命只剩七天。「令還家省母」,長老就跟小沙彌說:你回家去看看你的母親。「囑云:七日當返」,告訴小沙彌回家住七天後,再回寺院。「欲其終於家也」,希望他往生在家裡。「七日返,師怪之」,小沙彌到第八天回寺院,長老感到很奇怪,小沙彌怎麼沒有死呢?「入三昧勘其事」,羅漢要作意入定才有神通,長老就入定看看發生什麼事?「乃還家時,路見群蟻困水」,原來是小沙彌在返家途中,看見很多螞蟻被困在溪水之中。「作橋渡之」,他找小樹枝當作橋樑,讓螞蟻逃上岸。「蟻得不死,由此高壽」,螞蟻因此沒有被水淹死,小沙彌因為做這件善事,由短壽變成高壽的果報。   「二卑名上第者:」第二個故事,本來排名後面變狀元。「宋郊、宋祁兄弟也,俱應試。」古時候宋郊、宋祁兩兄弟,一起赴京城考功名。「郊嘗見群蟻為水所浸,編竹橋渡之」,「嘗」是曾經。宋郊曾經看見很多螞蟻浸泡在水裡,生命很危險,他就編一座竹橋,讓螞蟻從水中爬出來。「時有胡僧睹其貌,驚曰」,當時有一個外國來的和尚看到他的相貌,很驚奇地說:「公似曾活數百萬命者。」你好像曾經救活幾百萬條生命。「郊對:貧儒何力致此?」宋郊對和尚說:我只是個貧窮的讀書人,哪有力量救活幾百萬條生命呢?「僧云:不然,凡有生者皆命也。」外國來的和尚說:不能這樣講,不是救人命才算救生命,凡是有生命的,都是生命啊!「郊以活蟻對」,宋郊對外國來的和尚說:如果這樣說,我曾經救活幾百萬條螞蟻的生命。「僧云:是已。」和尚說:沒有錯,你做這件事有大功德。「公弟當大魁多士,然公亦不出弟下。」「大魁」是科舉時代的狀元。「多士」是眾士。宋郊你的弟弟應該考第一名,可是你的名次也不會在你弟弟之下。「後唱名」,後來考完試放榜,「祁果首選」,弟弟宋祁果然考第一名。「朝廷謂不可以弟先兄」,當時名次是由皇帝決定,朝廷說宋祁是弟弟,他的哥哥宋郊也考上,不可弟弟名次排列在哥哥前面。「改祁第十,以郊為第一」,於是把弟弟宋祁改為第十名,把宋郊列為第一名。「始信僧言不妄云」,才相信和尚說的話不虛妄。 【註】放龜二事,一臨危脫難者:毛寶微時,路遇人攜一龜,買而放之。後為將,戰敗赴水,覺水中有物承足,遂得不溺。及登岸,則承足者,前所放龜也。  二微職封侯者:孔愉本一卑官,亦曾放龜,龜浮水中,頻回首望愉,然後長逝。後愉以功當侯,鑄印時,印上龜紐,其首回顧,毀而更鑄,鑄之數四,模直首偏,回顧如舊。鑄者大怪,以告愉。愉憶放龜時,龜首回顧,恍然悟封侯者,放龜之報也。   「放龜二事,一臨危脫難者」,放龜有二個故事,第一個故事,面臨危險脫離災難。「毛寶微時」,毛寶還沒做官之前。「路遇人攜一龜,買而放之。」在路上看見有人捉住一隻烏龜,他看見烏龜可憐,就買來把牠放生。   「後為將,戰敗赴水」,後來他擔任將軍,跟外國打仗,戰敗逃命跳到水裡。「覺水中有物承足,遂得不溺。」感覺水中有個東西撐著他的腳,才沒有溺斃。「及登岸,則承足者,前所放龜也。」等到登上岸,發現撐著他的腳的,是以前他曾經放生過的烏龜。   「二微職封侯者:」第二個放生的故事,他本來是卑微的職務,後來被封為大官。「孔愉,本一卑官」,有一個人名叫孔愉,本來是一個小官。「亦曾放龜,龜浮水中,頻回首望愉,然後長逝。」他也曾經放生過一隻烏龜,放生了以後,烏龜浮在水面,感謝他的救命之恩,頻頻回頭看著孔愉,然後才離去。   「後愉以功當侯」,後來孔愉有功勞,被朝廷封為大官。「鑄印時」,「鑄」是將金屬鎔化,倒入模型中冷卻凝固,做成各種器物。孔愉被封為大官,要給他做一個大印。「印上龜紐」,印的上面有一個把,要鑄上烏龜形狀的印紐。「其首回顧」,把印鑄造好了,烏龜的頭又轉回來。「毀而更鑄,鑄之數四」,造印的人就把龜紐毀掉,又重新鑄造,這樣再三地鑄造了好幾次。「模直首偏,回顧如舊。」鑄印的人是先造模子,模子裡烏龜的頭是直的,等鑄造好了,頭卻是偏的。「鑄者大怪,以告愉。」鑄印的人感覺很奇怪,就將情形向孔愉報告。「憶放龜時,龜首回顧」,孔愉回想當年放生時,烏龜的頭一再回頭看他。「恍然悟封侯者,放龜之報也。」恍然大悟他能當到這樣的大官,是放生烏龜得到的好果報。   水裡的動物,烏龜比魚蝦更具有靈性,牠在市場要被賣時,會流眼淚,有一種邪見,說烏龜因為在海裡住慣了鹹水,現在離開鹹水,所以流眼淚。但是我們過去放生時,魚蝦等放到水裡,馬上就走了,烏龜放生後會浮在水面,回頭看放生的人。豬雞鴨羊,你要殺牠時會慘叫,但不會流眼淚。牛看見有人要殺牠時,牠一面流眼淚,一面跪下來,足見牛比豬雞鴨羊具有靈性。 【文】屈師縱鯉於元村,壽增一紀;隋侯濟蛇於齊野,珠報千金。   「屈師縱鯉於元村」,屈師放生了一條鯉魚,地點在元村,他不知道鯉魚是龍王的兒子。「壽增一紀」,於是增加十二年的壽命。   「隋侯濟蛇於齊野」,隋朝一位諸侯救濟一條蛇,地點在齊朝的郊外。「珠報千金」,蛇回報給他一串明珠,價值千金。 【註】縱鯉者:屈師於元村一赤鯉,買而放之,後夢龍王延至宮中,謂曰:君本壽盡,以君救龍,增壽一紀。 濟蛇者:隋侯往齊國,路見一蛇,困於沙磧,首有血出,以杖挑放水中而去。後回至蛇所,蛇銜一珠向侯,侯不敢取。夜夢腳踏一蛇,驚覺,乃得雙珠。   「縱鯉者:屈師於元村一赤鯉,買而放之」,接著講第一個放生鯉魚的故事,「屈師」是人名,「元村」是一個村莊的地名。屈師在元村看見一條紅色尾巴的鯉魚,就買來放生到水裡。「後夢龍王延至宮中,謂曰:」後來夢見龍王延請他到龍宮,跟他說:「君本壽盡,以君救龍,增壽一紀。」「一紀」是十二年。先生的壽命本來應該到了,因為你救了一條龍的生命,增加壽命十二年。   「濟蛇者:隋侯往齊國」,第二個救濟蛇的故事,隋朝有一位諸侯,到齊國去辦公事。「路見一蛇,困於沙磧」,「磧」是淺水中露出的砂石。這位諸侯在齊國的郊外,看見一條蛇困在沙灘上。「首有血出」,蛇的頭上還流著血。「以杖挑放水中而去」,他就用手杖把這條蛇挑起,放到水裡,蛇就離開了。「後回至蛇所」,他到齊國辦完公事,歸途又回到放蛇入水的地方。「蛇銜一珠向侯,侯不敢取。」這條蛇嘴裡含著一顆寶珠,向著隋朝的諸侯,諸侯知道蛇要報答他,但是他不敢拿。「夜夢腳踏一蛇」,後來他回到隋國,夜裡夢見腳踏到一條蛇。「驚覺,乃得雙珠。」這一驚就醒了,在地上撿到兩顆珠子,在夜晚會放光明。 【文】拯已溺之蠅,酒匠之死刑免矣;捨將烹之鱉,廚婢之篤疾療焉。   「拯已溺之蠅」,「拯」是援救,援救已經溺到酒甕的蒼蠅。「酒匠之死刑免矣」,結果做酒的酒匠,免除了死刑。   「捨將烹之鱉」,捨掉將要活煮的鱉。「廚婢之篤疾療焉」,「篤疾」是不治之症。在廚房作菜的一個婢女,患了會死的病,後來這位婢女的病竟然治好。 【註】拯蠅者:一酒匠見蒼蠅投酒甕,即取放乾地,以灰擁其體,水從灰拔,蠅命得活。如此日久,救蠅數多。後為盜通,無能自白,獄將成,主刑者援筆欲判決,蠅輒集筆尖,揮去復集,判之莫得。因疑其冤,詳問之,則誣也。呼盜一訊而服,遂得釋歸。噫,亦異矣哉!    捨鱉者:程氏夫婦性嗜鱉,一日偶得巨鱉,囑婢修事,時暫出外。婢念手所殺鱉不知其幾,今此巨鱉,心欲釋之,吾甘受箠撻耳。遂放池中。主回索鱉,對以走失,遂遭痛打。後感疫疾將死,家人舁至水閣,以俟盡命。夜忽有物從池中出,身負濕泥,塗於婢身,熱得涼解,疾乃甦愈。主怪不死,訐之,具以實對。主不信,至夜潛窺,則向所失鱉也。闔門驚歎,永不食鱉。   「拯蠅者:一酒匠見蒼蠅投酒甕」,一位釀酒的工人,把釀好的酒放到酒缸裡,蒼蠅不曉得是酒,聞到香味就飛投到酒甕裡面,快被淹死。釀酒的工人有慈悲心,「即取放乾地」,就把蒼蠅撈出來,放到乾地上。「以灰擁其體」,「灰」是塵土。再用塵土灑到蒼蠅身上。「水從灰拔,蠅命得活」,酒被塵土拔出來,蒼蠅的命馬上得活。「如此日久,救蠅數多。」每天這樣救蒼蠅,日子一久,救蒼蠅的數目很多。「後為盜通,無能自白,獄將成」,後來被人家陷害他偷東西,他不能夠說明自已的清白,馬上要被判去監牢服刑。   「主刑者援筆欲判決,蠅輒集筆尖,揮去復集,判之莫得。」「主刑者」是擔任審判的官吏,也就是現在的法官。法官拿起筆要寫判決書,發現許多蒼蠅聚集在筆尖,他把蒼蠅趕走,馬上又聚集回來,使法官判決書寫不下去。   「因疑其冤,詳問之,則誣也。」因為這樣,法官懷疑有冤情,再詳細地詢問釀酒的工人,是否偷取東西,釀酒的工人說:我是冤枉的,我沒有做偷盜這件事,我是被人誣陷。「呼盜一訊而服」,法官進一步追查,把真的偷盜犯抓來訊問,那人馬上認罪服刑。「遂得釋歸」,法官就把釀酒的工人釋放。「噫!亦異矣哉!」蓮池大師嘆了一口氣,這件事真是太奇怪了。   現在是科學、醫學發達的時代,蒼蠅會害人,因為牠身上病菌很多。依據醫學界研究,一隻蒼蠅身上有幾百萬隻細菌,你在一張桌子上擺一張白紙,抓一隻蒼蠅放在白紙上,上面用沙罩罩住,蒼蠅飛不出來,在白紙上飛過去,就有一道黃黃的線,足見身上有很多細菌,會傳染人生病。站在醫學的觀點,為了救人,要消滅蒼蠅。站在佛教的觀點,凡有生命,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我們不能打死蒼蠅。是你的環境不清潔才生蒼蠅,打死蒼蠅,不是最好的辦法。你把環境整理清潔,就不會生蒼蠅,才是真正的衛生,這就兼顧醫學和佛學的觀點。   台北有一位老太太是大陸人,她吃素、念佛,但是她聽說蒼蠅會傳染疾病,所以家裡每個房間都掛了很多蒼蠅拍,一看見蒼蠅就打死。有人問她:你是佛教徒,為什麼要殺生?她說:蒼蠅會害人,不打死不衛生。有一天果報到來,她的房間掛了一個門簾,門簾上面有一隻蒼蠅。她趕快拿拍子要打死蒼蠅,這一打,蒼蠅沒有打到,人卻趴到地上起不來。家人趕快把她送醫院,檢查結果腳的骨頭斷了,要開刀治療。因為年紀已經很大,要好轉不容易,於是醫生用掛勾把骨頭接好,勉強可以走路,但出門都是坐人力車。有一次外出下車晃了一下,腳又不能動了,再送醫院檢查,掛勾的地方又摔斷了,不能再接掛勾,結果把腿鋸斷了。   另外有一位男居士住台中,也是大陸人,他能講經說法,還出了幾本佛教的書。但是他看見蟑螂、螞蟻也不客氣,一定要打死。有一天他看見一隻蟑螂,要把牠打死,結果蟑螂沒有打到,人跌倒,腿斷了一隻,一直到現在還沒好。他現在自己寫文章求懺悔,筆名叫「活死人」,意思是要死不能死,要活活不了,這也是打蟑螂得果報的一例證。   講上面兩個例子,是勸大家對殺生得果報,應該有所警覺。   「捨鱉者:程氏夫婦性嗜鱉」,有一對姓程的夫婦,天性喜歡吃鱉肉。「一日偶得巨鱉」,有一天在市場看見一隻大鱉,非常高興,把牠買回來。「囑婢修事」,告訴廚房的婢女:這隻鱉要用心烹調。「時暫出外」,這段時間,姓程的夫婦有事情暫時外出。「婢念手所殺鱉不知其幾」,因為姓程的夫婦喜歡吃鱉肉,常買鱉回來給她殺。婢女心裡想:從我手上殺的鱉,不知道有多少?「今此巨鱉,心欲釋之」,今天這隻大鱉我不忍心殺,想把牠放走。「吾甘受箠撻耳」,主人回來發現大鱉不在,一定會打我,我甘心受主人的處罰。「遂放池中」,家後面花園有一座水池,婢女就把大鱉放入水池中,讓牠游走。「主回索鱉,對以走失,遂遭痛打。」主人回來想好好地大吃鱉肉,卻發現鱉不但沒有煮好,還不見了,就把婢女痛打一頓。「後感疫疾將死」,後來婢女得到一種無法治療的傳染病,將要死了。「家人舁至水閣,以俟盡命。」「舁」是扛抬。這戶人家後面水池旁邊,有一間房子叫「水閣」。主人就叫家人,把婢女抬到水池旁邊那間房子,等她死了再埋葬。   「夜忽有物從池中出」,到了夜裡,忽然有個東西,從水池中冒出來。「身負濕泥,塗於婢身,熱得涼解」,這個東西身上背負著濕的泥巴,把泥巴塗在婢女身上,婢女本來發高燒,得到清涼,於是病情慢慢好轉。「主怪不死」,主人本來以為當天晚上婢女已經死了,隔天發現婢女沒有死,感覺奇怪。「詰之」,主人詢問她原因。「具以實對」,婢女將實際的情形報告主人。「主不信」,主人不相信有這種事情。「至夜潛窺,則向所失鱉也」,到了夜晚主人就去偷看,發現就是以前走失的那隻大鱉。「闔門驚歎,永不食鱉。」全家人大為驚歎,從此永遠不敢再吃鱉肉。 【文】貿死命於屠家,張提刑魂超天界;易餘生於釣艇,李景文毒解丹砂。   「貿死命於屠家」,「貿」是貿易,拿錢買回來。他常到屠夫家裡,買很多即將被殺的牲畜來放生。屠夫怎麼肯賣他呢?「張提刑魂超天界」,因為他姓「張」,「提刑」,是官名,所以屠夫不敢不賣給他。張提刑有錢就到屠夫家裡,買要殺的眾生去放生,所以去世之後,魂魄超越天界之上。   「易餘生於釣艇」,「易」同貿易,也是拿錢買回來。「釣艇」是釣魚的船。釣魚的船把魚釣上來要賣,他看到捕獲的魚就買來放生。「李景文毒解丹砂」,有一位姓「李」的,名叫「景文」,吃了丹砂要死了,結果魚群救了他的命。 【註】貿命屠家者:張提刑常詣屠肆,以錢贖物放之,後臨終時,語家人言:「吾以放生,積德深厚,今天宮來迎,當上生矣。」安然而逝。    易生釣艇者:李景文常就漁人貨其所獲,仍放水中。景文素好服食,常火煉丹砂餌之,積熱成疾,疽發於背,藥莫能療,昏寐之中,似有群魚,溽沫其毒,清涼快人,疾遂得瘥。亦鱉報廚婢之類也。   「貿命屠家者:張提刑常詣屠肆,以錢贖物放之」,張提刑常到屠夫家裡,買要殺的牲畜來放生。「後臨終時,語家人言:」後來他即將臨終的時候,告訴家人說:「吾以放生,積德深厚」,我因為過去常買將被殺的動物放生,累積的功德深厚。「今天宮來迎,當上生矣,安然而逝。」我世壽盡了,現在天宮要來迎接我去,他說完很安詳地走了。    「易生釣艇者:李景文常就漁人貨其所獲,仍放水中。」有個人名叫李景文,他常到河邊,看到捕魚的人捕獲的魚,就買來放生。「景文素好服食」,李景文喜歡修神仙之道,服食長生不老之藥。「常火煉丹砂餌之」,他常用火煉丹砂,以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積熱成疾」,他不知道丹砂之藥很熱,吃多會生病。「疽發於背」,「疽」是一種毒瘡。李景文得了一個毒瘡,傷口在脊背上,名叫大背瘡。「藥莫能療」,用什麼藥治療都沒有用。「昏寐之中」,「昏」是神志不清。「寐」是睡。他病得很重,神志不清的時候。「似有群魚,溽沫其毒」,「溽」是潮濕,「沫」是泡沫。感覺好像有一大群魚,口裡含著泡沫,吐到他的傷口上。「清涼快人,疾遂得瘥。」他感覺傷口清涼舒服,很快病就好了。「亦鱉報廚婢之類也」,這跟前面大鱉報答婢女的情形一樣。 【文】「孫良嗣解矰繳之危,卜葬而羽蟲交助;潘縣令設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號。」   「孫良嗣解矰繳之危,卜葬而羽蟲交助」,有一個人叫孫良嗣,他看見獵人射中鳥,就拿錢買,把鳥放生。他死的時候沒有錢埋葬,很多雀鳥含著泥來埋葬他。「潘縣令設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號。」有一個人姓潘,他當縣長的時候,下令禁止老百姓,不得進入江湖裡捕漁,當他離職的時候,水裡的魚類大聲哭號。 【註】解矰繳之危者:孫良嗣遇禽鳥被獲,輒買縱之。後死欲葬,貧莫能措,有鳥數百,銜泥疊疊,觀輒驚歎,以為慈感所致。 設江湖之禁者:縣令潘公,禁百姓不得入江湖漁捕,犯者加罪。後去任,水中大作呼號之聲,如喪考妣,人共聞之,莫不歎異。   「解矰繳之危者:孫良嗣遇禽鳥被獲,輒買縱之。」「矰」是短箭,「繳」是繫在箭上的絲繩。孫良嗣看見獵人射中鳥,他就拿錢買,把鳥放生。「後死欲葬,貧莫能措」,後來他死了要埋葬,但是他家裡很貧窮,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有鳥數百,銜泥疊疊」,「銜」是用嘴含物。他死了抬到郊外,有數百隻鳥用嘴含著泥,一層一層把他蓋住。「觀輒驚歎」,大家看見了都驚歎,「以為慈感所致」,認為這是他生前慈悲心,買鳥放生所感召的功德。   「設江湖之禁者:縣令潘公,禁百姓不得入江湖漁捕,犯者加罪。」「縣令」是縣長,「潘公」是人的名字。古時候有一個潘公當縣長,他下命令禁止老百姓,不得進入江湖裡捕漁,誰要是犯了要定罪。「後去任,水中大作呼號之聲,如喪考妣,人共聞之,莫不歎異。」後來他任期滿了,調到別的縣去,水裡的魚類大聲哭號,就好像人父母死一樣的悲痛。大家聽到水裡的魚類大聲哭號,都驚異感歎! 【文】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溪守獵人之網,道播神州。   「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信老」是道信大師,禪宗第四代祖師。道信大師看到老百姓遭逢旱災,要殺生求雨。殺生反而造業是愚癡,怎麼能求得到雨?他勸大家不要殺生,因此求到雨。   「曹溪守獵人之網,道播神州。」「曹溪」是慧能大師,禪宗第六代祖師。獵人用網捉到野獸,六祖守獵人之網,常偷偷放生,因為六祖慈悲放生,使禪宗之道傳遍整個大陸。 【註】免牲者:信大師遇時亢旱,民殺牲請雨,師憫其愚,謂曰:「汝能去牲勿用,吾為汝請。」民允之,師乃精誠以禱,甘雨驟降,遠近多感化者。  守網者:六祖既佩黃梅心印,以俗服隱於獵人,獵人令守網,祖瞰其亡也,獐兔之類,可放者輒放之,如是一十六年。後坐曹溪道場,廣度群品,燈分五宗,澤垂萬世焉。   「免牲者:信大師遇時亢旱,民殺牲請雨,師憫其愚,謂曰:」道信大師那時候遭遇到大旱災,老百姓殺生請求雨,他看到殺生反而造業,怎麼能求得到雨,他憐憫老百姓的愚癡,對他們說:「汝能去牲勿用,吾為汝請。」你們如果能夠不殺生,我替你們求雨。「民允之,師乃精誠以禱」,老百姓答應,道信大師於是非常精誠地禱告求雨。「甘雨驟降,遠近多感化者。」甘霖馬上降落下來,老百姓都受很大的感化。   「守網者:六祖既佩黃梅心印」,「黃梅」是弘忍大師,禪宗第五代祖師。六祖慧能已經佩帶弘忍大師的心印,也就是五祖傳的心法。「以俗服隱於獵人」,這時候因為很多人要爭奪祖師位,五祖告訴六祖慧能,你弘法因緣尚未成熟,勸他穿著俗服先去避難。後來他隱避到獵人隊裡面,「令守網」,到獵人隊本來要打獵,因為慧能說他不會打獵,獵人就叫他負責看守捕捉野獸的網,野獸如果被網住,再通知獵人來處理。   「祖瞰其亡也」,「瞰」是看,「亡」是不在。慧能看獵人不在的時候,「獐兔之類,可放者輒放之」「獐」是動物名,體形似鹿而較小。被網住的獐、兔等動物,能夠放的,就把牠放走。「如是一十六年」,在獵人隊躲藏十六年的時間,可見被慧能放生的動物很多。「後坐曹溪道場」,後來時機成熟,慧能在曹溪寶林寺道場弘法,廣度一切眾生。「燈分五宗」,後來禪宗形成曹洞、雲門、法眼、為仰、臨濟五家宗派,六祖弘法的恩澤,垂留於萬世。 【文】「雀解銜環報恩,狐能臨井授術。」   「雀解銜環報恩」,黃雀被貓頭鷹打中,墜落到地上,送給救命的恩人楊寶四個玉環,懂得報恩。「狐能臨井授術」,狐貍在井口傳授脫困法術,給救命的恩人,懂得報恩。 【註】雀銜環者:楊寶幼時,見黃雀為梟搏墜地,復為螻蟻所困,取而畜諸笥中,給以黃花,痊乃放去。夜夢黃衣童子拜謝,贈玉環四枚,曰:我王母使者,荷君濟命,願君子孫潔白,位列三公,亦如此環矣。後四世貴顯。 狐臨井者:一僧素無賴,聞黃精能駐年,欲試其驗,置黃精於枯井,誘人入井,覆以磨盤。其人在井,惶迫無計,忽一狐臨井,語其人言:君無憂,當教汝術。我狐之通天者,穴於塚上,臥其下,目注穴中,久之則飛出。仙經所謂神能飛形者是也,君其注視磨盤之孔乎。吾昔為獵夫所獲,賴君贖命,故來報恩也。人用其計,旬餘從井飛出。僧大喜,以為黃精之驗。乃別眾負黃精入井,約一月開視。至期視之,死矣。僧蓋不知前人得出者,狐之力也。悲夫!   「雀銜環者:楊寶幼時,見黃雀為梟搏墜地,復為螻蟻所困」,「楊寶」是人名。「梟」是貓頭鷹,白天眼睛看不見,夜晚看得見雀鳥。楊寶小時候,看見一隻黃雀被貓頭鷹打中,墜到地上,又被螻蟻困住。「取而畜諸笥中,給以黃花,痊乃放去。」「笥」是用竹編成的箱子,楊寶就從螻蟻堆裡,把黃雀救出來,並且養到一個竹器裡面,用黃花給予治療,等病好才放牠離開。   「夜夢黃衣童子拜謝,贈玉環四枚」,「玉環」是玉製的環佩。有一天晚上,楊寶夢見有位黃衣童子來拜謝他,送給他四個玉環。「曰:我王母使者,荷君濟命,願君子孫潔白,位列三公,亦如此環矣。」說:我是王母娘娘的使者,蒙你救了我的命,我希望你的子孫潔白,將來能做大官,地位列為三公,就是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也像這四個環一樣,後來果然世世代代富貴顯要。    「狐臨井者:一僧素無賴,聞黃精能駐年,欲試其驗,置黃精於枯井,誘人入井,覆以磨盤。」「黃精」是一種植物,葉子像百合,根與莖都可以當藥,具補脾潤肺的療效。有一個出家人素行不良,他聽說吃了黃精,能使人長生不老。他想試驗看看,就把黃精放在一口沒有水的井內,引誘一個人進入井裡,然後井口用磨麵粉的磨盤蓋起來。「其人在井,惶迫無計」,這個人進入就被困在井裡,找不到方法可以出來,非常著急。「忽一狐臨井,語其人言:」這時候忽然有一隻狐貍到井口,跟他說:「君無憂,當教汝術」,先生不要憂愁,我傳授給你一個法術。「我狐之通天者,穴於塚上,臥其下,目注穴中,久之則飛出。」我們狐貍有一種通天的神通,洞穴是在墳塚上面,我們臥在墳塚下面,用眼睛注視著上面的洞穴,久而久之,就能夠飛出洞穴外面。「仙經所謂神能飛形者是也,君其注視磨盤之孔乎。」這就是道教經典所說:人的精神專注,能使身體隨著精神飛出去。先生只要專注地注視磨盤的孔,就能夠飛出井外。「吾昔為獵夫所獲,賴君贖命,故來報恩也。」我以前被獵人捕獲,當時先生買我的身體放生,現在來報答你救命之恩。「人用其計,旬餘從井飛出。」這個人就用狐狸教他的方法,果然沒有多久,就從井裡飛出去。「僧大喜,以為黃精之驗。乃別眾負黃精入井,約一月開視。至期視之,死矣。」出家人看到大為歡喜,以為是吃了黃精以後的神效。於是辭別眾人,帶著黃精進入井裡面,約定一個月,打開井來看,到了期限打開井看,這位出家人已經死了。「僧蓋不知前人得出者,狐之力也。悲夫!」無賴的出家人,不知道前面那人能夠出來,是狐狸教他飛天法術的功效,真是令人悲哀啊!   講到這裡有二個問題,下面分別答覆:   問:前面公案說,有一個出家人品行不好,想害人,這樣是否毀謗僧寶?   答:蓮池大師舉一個出家人遭果報的公案,說明因果報應是個因果律,不論出家、在家,誰要是造了善因,一定得善果;誰要是造了惡因,一定得惡果,不是出家人做了壞事,不得果報。這不是蓮池大師毀謗僧寶,反而是護持僧寶,就是叫大家不要懷疑,出家人是各人修各人的道,釋迦佛定的戒律,不能遵守,犯戒,會有因果報應,造了惡業,一定得惡報。   問:古時候的人做好事,都受好的果報,那麼現代人做好事,怎麼沒有得好的果報呢?   答:功德善法,只要去做,都有感應;沒有感應,是你沒做,在末法時代,你做三分功德,會有七分感應。《地藏經》上有明文:天龍八部到了末法時代,他們要來護法,乃至你在佛前插一支香,獻一朵花,得到的感應很大,因為天龍八部都在佛前發了願。所以不僅放生的事,你只要發心做好事,自然都會有感應。 【文】「乃至殘軀得命,垂白壁以聞經;難地求生,現黃衣而入夢。」   「乃至」是超略之詞,就是前面一個公案,接著一個公案,一直講也講不完,所以用「乃至」二字把它超略過去,最後再說二個故事。   「殘軀得命」,第一個故事,蓮池大師說自己曾經救了一條蜈蚣。「垂白壁以聞經」,這條蜈蚣,爬到白色的牆壁上,聽蓮池大師講經。   「難地求生,現黃衣而入夢。」第二個故事,有一位于姓的女兒,送給母親十條鱔魚,她母親沒有吃,把魚養在水缸裡,忘記了。後來有十個穿黃衣服的人來託夢,她母親才把鱔魚放生。 【註】白壁聞經者:予掛搭一庵,有人擒蜈蚣數條,以竹弓弓其首尾,予贖放之。餘俱半死,惟一全活,急走而去。後共一友夜坐,壁有蜈蚣焉,以木尺從傍極力敲振,驅之使去,竟不去。予曰:「昔所放得非爾耶?爾其來謝予耶?果爾,吾當為汝說法,爾諦聽毋動。」乃告之曰:「一切有情,惟心所造,心狠者化為虎狼,心毒者化為蛇蠍。爾除毒心,此形可脫也。」言畢令去,則不待驅逐,徐徐出窗外。友人在座,驚歎希有,時隆慶四年事也。  黃衣入夢者:杭州湖墅干氏者,有鄰家被盜,女送鱔魚十尾,為母問安,畜甕中,忘之矣。一夕夢黃衣尖帽者十人,長跪乞命,覺而疑之,卜諸術人,曰:「當有生物求放耳」。遍索室內,則甕有巨鱔在焉,數之,正十。大驚,放之。時萬曆九年事也。   「白壁聞經者:予掛搭一庵」,「予」是蓮池大師自稱。蓮池大師對放生也有感應,所以也講述自己的經歷。「掛搭」現在叫掛單,就是掛缽搭衣,出家人到別的寺院帶著衣缽,把缽掛起來,把衣搭起來,借睡一個晚上。「一庵」是一座寺院。「有人擒蜈蚣數條,以竹弓弓其首尾」,蓮池大師到一座寺院掛單,看到有人抓到幾條蜈蚣,用弧形的竹器做成的弓,把蜈蚣的頭尾固定起來,使蜈蚣不能動。抓蜈蚣的人,為什麼用竹弓把蜈蚣的頭尾固定起來?因為抓到的蜈蚣要拿去中藥店賣,中藥店不收缺少頭尾的蜈蚣。因此抓蜈蚣的人,用竹弓把蜈蚣固定住,頭尾完整可以賣到好價錢。   「予贖放之。」蓮池大師看見蜈蚣不能動彈,不忍心,要求抓蜈蚣的人,將蜈蚣賣給他放生。「餘俱半死,惟一全活」,把竹弓拿下來,其餘的蜈蚣都半死不能動,因為已經受了重傷,只有一隻蜈蚣全活,「急走而去」,趕快逃命走了。   「後共一友夜坐,壁有蜈蚣焉」,後來和一位道友夜晚一起論道,發現寺院白色的牆壁上,有一隻蜈蚣。「以木尺從傍極力敲振,驅之使去,竟不去。」蓮池大師用一枝木尺,從蜈蚣旁邊用力敲牆壁,驅趕蜈蚣離去,可是蜈蚣竟然不離開。「予曰:昔所放得非爾耶?」蓮池大師說:前幾天我放生一隻蜈蚣,是不是你呢?「爾其來謝予耶?」你是不是來跟我道謝呢?「果爾,吾當為汝說法」,如果是,我應當為你說法。「爾諦聽毋動。」你好好地聽,不要動。   「乃告之曰:」蓮池大師於是對這條蜈蚣開示說:「一切有情,惟心所造」,「有情」是眾生的別名。一切眾生,是什麼心,造什麼眾生。「心狠者化為虎狼,心毒者化為蛇蠍。」眾生要是心狠的,就轉生為老虎、狼;要是心毒的,就轉生為毒蛇、蠍子。「爾除毒心,此形可脫也。」因為你是毒心,才轉生為蜈蚣,你應該把毒心趕快除掉,蜈蚣的身形就可以脫掉。「言畢令去」,蓮池大師對蜈蚣說:法說好了,你可以走了。「則不待驅逐,徐徐出窗外。」剛才用木尺用力敲,牠不走,現在說完法,不必趕牠,牠慢慢地爬出窗外。「友人在座,驚歎希有」,蓮池大師的朋友在座,驚訝感嘆:這真是希奇少有的事啊!「時隆慶四年事也」,這是發生在明朝隆慶四年的事情。   昨天我講過,不學佛法的人,看見毒蟲要打死牠,你認為這樣做對,就是邪知見,一定很快遭果報。前面舉兩個例子,一位女居士為了打蒼蠅,跌斷腿;一位男居士為了打蟑螂,跌斷腿,遭的果報很快,這個要特別注意。蓮池大師是明朝人,比現在早幾百年,他說的公案更是古早。前幾天報紙上登載一篇文章和照片,有二個小女孩,把一條七八尺長的蛇,捆在身上。因為她們父親是賣蛇的人,這一條蛇沒賣出去,小女孩經常餵牠食物,日子久了,蛇和小女孩的關係變得很好,因此小女孩把蛇捆在自己身上,蛇不會咬她們,小女孩也不怕蛇。   再拿道源為例,我第一次朝拜普陀山,山上各大寺院都去燒香拜拜。前山大寺院旁邊,有一座小寺院,叫法華庵。我到法華庵去燒香拜佛,當我要去插香的時候,發現腳下有一條蛇,我嚇了一跳。旁邊一個老修行說:「你這位師父,是第一次到普陀山吧!」我回答:「阿彌陀佛,是第一次來普陀山。」老修行又說:「不要害怕,普陀山的蛇不會咬人。」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普陀山的蛇不會咬人,普陀山的蛇為什麼不會咬人呢?因為普陀山的人不打蛇,蛇就不會咬人。後來我擔任河北省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住持,分水嶺這一邊,蛇不會咬人;分水嶺另一邊,蛇會咬人。因為我們寺院的人不打蛇,所以蛇不會咬人;到分水嶺那邊,人會打蛇,蛇就會咬人。   《金山活佛傳》記載,金山活佛看見蛇或蜈蚣,都給牠授三皈依,才放牠離開。有人抬槓說,金山是活佛有神通,所以蛇或蜈蚣不會咬他。但是我前面說的二個女孩,並不是活佛,蛇也不會咬他,因為你不要打牠,見了牠當做好朋友,牠就不會咬你。   「黃衣入夢者:杭州湖墅于氏者」,「杭州」是個大地方,「湖墅」是個小地方,就像基隆市、八堵一樣。「于氏者」,有個姓于的人。「有鄰家被盜,女送鱔魚十尾,為母問安」,有鄰居東西被偷盜,姓于的已經出嫁的女兒,聽說這件事,擔心母親受到驚嚇,就送十尾鱔魚,回家探望母親問候平安。「畜甕中,忘之矣」,她母親把十尾鱔魚放進一個水缸,養在裡面,沒有吃,忘記了。   「一夕夢黃衣尖帽者十人,長跪乞命」,有一天晚上,她母親夢見有十個穿著黃衣服,戴著尖帽的人,對她下跪求饒命。「覺而疑之,卜諸術人」,她母親醒來覺得怎會做這樣奇怪的夢?就去找算命的人請求解釋。「曰:當有生物求放耳」,算命的人說:你家裡應該有生物請求你放生,你回家檢查看看,如果有,就把牠放生吧!「遍索室內,則甕有巨鱔在焉,數之,正十。」老太太回到家裡,遍找有什麼動物該放生呢?原來水缸裡面有大鱔魚,數一數,剛好十條。「大驚,放之。」大為驚嚇,趕快把牠們放生。「時萬曆九年事也」,這是發生在明朝萬曆九年的事情。   文法上前面是別明,一條一條說明,蓮池大師前面把故事都講完了,現在把它總結起來。 【文】「施皆有報,事匪無徵。」   「施皆有報」,凡是你布施都會有回報,布施錢財有回報,放生生命也有回報。「事匪無徵」,「匪」是非,不是。事情不是沒有證據。 【註】諸放生者,或增福祿,或延壽算,或免急難,或起沈痾,或生天堂,或證道果。隨施獲報,皆有徵據。然作善致祥,道人之心,豈望報乎!不望報而報自至,因果必然,辭之亦不可得耳,放生者宜知之。   「諸放生者,或增福祿,或延壽算,或免急難,或起沈痾,或生天堂,或證道果。」前面說那麼多公案故事,放生的人,或者增加福報,或者延長壽命,或者免除災難,或者本來生了重病,病好了,或者壽命已經到了,往生以後生到天堂,或者修行證得果位。「隨施獲報,皆有徵據。」隨他的布施獲得好的果報,統統有證有據。   「然作善致祥,道人之心,豈望報乎?」「然」是轉語之詞,做善事是因,得吉祥的果報是果,修道的人難道有期望報答的心?「不望報而報自至」,你不期望得到好的果報,自然得到好的果報。「因果必然,辭之亦不可得耳,放生者宜知之。」這是因果必然的道理,你做善因,一定得善果,想辭掉好的果報也不可得。放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不期待得到好的果報,但是任運自然得到好的果報,想不得也不可能。 【文】載在簡編,昭乎耳目,明有徵也。   「載在簡編」,「簡編」是歷史。前面引證那些古老的故事,都在歷史上有記載。「昭乎耳目」,「昭」是昭明,「耳目」,眼睛看到,耳朵聽到。近代蓮池大師講的故事,大家有眼共見,有耳同聞。「明有徵也。」清清楚楚,有證有據。 【註】如上所錄,遠則載在簡編,有典有據;近則昭乎耳目,共見共聞。考古驗今,定非虛謬。   「如上所錄,遠則載在簡編,有典有據」,如上面所抄錄,年代遠的都記載在歷史上,有典故,有證據。「近則昭乎耳目,共見共聞。」最近的,大家有眼共見,有耳同聞。「考古驗今,定非虛謬。」考察古時候的因果報應,再驗明現今的因果報應,決定不是虛妄,不是錯謬。 【文】「普願隨所見物,發慈悲心,捐不堅財,行方便事。」   「普願隨所見物,發慈悲心」,蓮池大師發願:普願隨你所見到應該放生的動物,就發慈悲心。「捐不堅財」,世間的財物不堅固,要把它捐捨。「行方便事」,多做放生的事情。 【註】此下普勸世人,隨所見生命發慈悲心,繇是捐捨世財,作斯方便。財不堅者,謂水得漂,火得焚,官得取,盜得劫,危脆無常,非堅物也。捐此作福,所謂以不堅財易堅財也。若無財者,只發慈悲心,亦是福德;或勸他人放生,或見人放生,讚歎隨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   「此下普勸世人,隨所見生命發慈悲心」,從此以下是蓮池大師普勸世間的人,發慈悲心。「繇是捐捨世財,作斯方便。」因此捐棄捨掉世間不堅固的錢財,方便做放生的事情。「謂水得漂,火得焚,官得取,盜得劫,危脆無常,非堅物也。」世間的錢財,為何是不堅固之財?佛經上說,世間的錢財為五家所共有。因為如果錢財是你的,應該永遠擁有,但事實不是這樣。第一、「謂水得漂」,遭大水災,你的錢財都被漂走了。第二、「火得焚」,遭火災,所有的錢財都被燒光了。第三、「官得取」,被政府徵收,你的錢財都沒有了。第四、「盜得劫」,遭盜劫,你的錢財都被搶走了。   「危脆無常,非堅物也。」「危脆」是不堅固,「無常」是不長久。錢財為五家所共有,這是四家,還有一家是不肖子孫。你不肯做一點好事,自己捨不得吃穿,錢財積蓄得很多交給兒女,而你的兒女是不肖子孫,結果吃喝嫖賭,用種種方法把錢財花光了。「捐此作福」,你捐捨不堅固之財來做福,「所謂以不堅財易堅財也」,那就是用不堅固之錢財,來換得長久堅固之財,你所做的事情,一定得到好果報。   「若無財者」,放生得有錢財,你沒有錢財不要緊。「只發慈悲心,亦是福德」,你見眾生沒有錢財買牠的命放生,你能發慈悲心,替牠念念佛,一樣有福德。「或勸他人放生」,雖然你沒有錢,但是你的親朋好友有錢,勸他買眾生放生。「或見人放生,讚歎隨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或者看見人家放生,讚歎隨喜所做的功德,增加他放生的善念,也是福德。 【文】或恩周多命,則大積陰功。若惠及一蟲,亦何非善事?   「或恩周多命,則大積陰功。」「恩」是恩惠,「周」是救濟、援助。「陰功」是陰德。你錢財很多,能買很多生命來放生,固然能夠積很大陰德。「若惠及一蟲,亦何非善事?」你沒有錢財,假若遇到一隻小蟲,能幫助牠,也何嘗不是善事? 【註】有力者恩周多命,固陰功也;無力者,惠及一蟲,亦善事也。毋曰小善為無益而勿為也。世有不明此理者,必擇身細數多之生,方肯買放;路遇大生,目視而過,此則惟貪自己之福,非憫眾生之苦也。其福甚少,戒之戒之。   「有力者」,錢財多的人,「恩周多命」,一下子買很多生命來放生,「固陰功也」,固然有陰德。「無力者」,沒有財力,「惠及一蟲,亦善事也。」遇到一隻蟲,能幫助牠也是善事。「毋曰小善為無益而勿為也」,你不要以為救一隻蟲是小事,認為沒有利益就不去做。   下面這兩句要注意,「世有不明此理者,必擇身細數多之生,方肯買放」,世間有不明白道理的人,一定要選擇身體微細,數目很多的生命來放生。比如買小魚、蝦子,一買幾百條,認為這樣放生得到的功德大。「路遇大生,目視而過」,可是在路上遇到一頭大的生命快要死了,視若無睹地走過去,不放生大的生命,這也是錯誤。   「此則惟貪自己之福,非憫眾生之苦也。」為什麼買那麼多小生命去放生?這是貪圖自己的私心求得福報,不是憐憫眾生的苦。「其福甚少,戒之戒之。」你用這樣的想法去放生,得到的福報很少,切要戒之,不應該這樣做。 【文】「苟日增而月累,自行廣而福崇。」   「苟日增而月累」,「苟」是如果。如果你放生,能日增月累,常常放生。「自行廣而福崇。」你所做的行門廣大,福報自然崇高。 【註】善無大小,惟貴久長,日日增之,月月累之,善多則行廣,行廣則福崇矣。   做善事,不分大小,但貴在能長久,你天天為善,日增月累,做久了,所做的行門廣大,福報自然崇高。 【文】慈滿人寰,名通天府。   「人寰」是人間。你的慈悲心充滿人間,大名也通達到天上去。 【註】慈功久積,遍滿寰區,人情既孚,天心必眷。或謂蒼穹渺邈,何得相通?不知天王以六齋之日,巡狩人間,有善必知,無惡不察。又人行十善則天勝,人行十惡則脩羅勝,故天帝時時欲人為善。一人為善,飛天神王報達天京,經有明文,非臆說也。   「慈功久積」,你做的慈心功德久久積累,「遍滿寰區」,滿世界都是你做的慈悲功德。「人情既孚,天心必眷」,「孚」是使人信服。「眷」是照顧。人情既然信服你,天心一定會保佑照顧你。   「或謂蒼穹渺邈,何得相通?」「蒼穹」是上蒼,「渺邈」是遙遠。有人說:蒼天離我們太遙遠,我們所做的,蒼天怎會知道呢?「不知天王以六齋之日」,天王知道我們做善事,不是世間法講的,是佛經上講的。佛經上講不能吃常素的人,要吃六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要是小月:改為二十三、二十八、二十九。為什麼六齋日要吃齋?因為四大天王要「巡狩人間」,就是到人間來查看。   「有善必知,無惡不察。」你做了善事,四大天王一定知道;你做了惡事,四大天王也一定知道。「又人行十善則天勝,人行十惡則脩羅勝,故天帝時時欲人為善。」又有一部佛經上說:人間要是行十種善法,則天王會打勝仗;人間要是行十種惡法,則阿修羅會打勝仗,所以天帝時時希望人間常行十種善法,好幫天王打勝仗。   「一人為善,飛天神王報達天京,經有明文,非臆說也。」一人做善事,飛天神王就報達到天上,佛經上有明文,不是我蓮池隨便講的。 【文】「蕩空冤障,多祉萃於今生;培漬善根,餘慶及於他世。」   再總結好的果報,「蕩空冤障」,「蕩空」是清除掉。「冤障」是冤仇障礙。你不殺生還能放生,過去跟眾生結的冤仇障礙都清除掉。「多祉萃於今生」,「祉」是福報,「萃」是積聚。很多的福報,積聚到今生。「培漬善根,餘慶及於他世。」「漬」是積留。「餘慶」是多餘的德澤。你培養累積的善事很多,多餘的德澤還能遺留到來生來世。 【註】放而不殺,與物無冤。非惟安樂今生,以此善根,當來之世,長壽永福,乃至成佛,萬類有情傾心歸附,皆餘慶也。   「放而不殺,與物無冤」,放生而不殺生,就和動物沒有結冤仇。「非惟安樂今生」,不是只有今生能得到安樂。「以此善根,當來之世,長壽永福」,你今生不殺生的善根,當生、來生一定長壽,永遠享受福報。「乃至成佛,萬類有情傾心歸附,皆餘慶也。」等你成佛,萬類的眾生,都要來歸向依附你,這都是多餘的德澤。 【文】「儻更助稱佛號,加諷經文。」   「儻」倘若。倘若你放生時,能夠給眾生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並且增加諷誦經文。 【註】遇生能放,雖是善功,但濟色身,未資慧命,更當稱揚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諷誦大乘諸品經典。然雖如是,但凡買生,火急須放,諷經不便,只以念佛相資。若隔宿買而來朝始放,或清晨買而午後猶存。必待陳設道場,會集男女,遷延時久,半致死亡。如是放生,虛文而已。   「遇生能放,雖是善功」,遇見生命,能夠放生,雖然是很好的功德。「但濟色身,未資慧命」,但是放生只救濟眾生的身體,並沒有資養牠的智慧生命。「更當稱揚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諷誦大乘諸品經典。」所以放生更應當給眾生念阿彌陀佛的佛號,誦念大乘經文。   「然雖如是,但凡買生,火急須放」,雖然應該給眾生念佛號、念經文,但是你買了眾生,要趕緊放生。「諷經不便,只以念佛相資。」如果誦念大乘經典不方便,只要一邊放,一邊念佛號資助就好。   「若隔宿買而來朝始放」,如果昨天夜裡買了眾生,今天早上起來才放生。「或清晨買而午後猶存。」或者今天清晨買了眾生,到了中午以後還沒放生。「必待陳設道場」,必須等待布置道場,一定要把佛像、鮮花、水果都擺好。「會集男女」,召集來男女信徒。「遷延時久,半致死亡。」這樣為了擺設道場,拖延時間,買來的眾生都快死了。「如是放生,虛文而已。」用這樣的方式放生,只是虛應故事,不是真正憐憫眾生的痛苦。   看了這段文,行放生要注意,我道源放生,從來不升座唱念經文,之乎者也,弄了半天,因為買來的眾生,關在籠子裡數量很多,彼此相互擠壓半死不活,這哪裡是憐憫眾生!所以我只有簡單的儀軌,不唱讚子,念大悲咒,加持眾生灑大悲水,說懺悔偈,再教眾生發四宏誓願,念七如來的聖號,說三皈依,念佛完再放生迴向。 【文】為其回向西方,令彼永離惡道。   放生時為這些眾生念阿彌陀佛的佛號,把念佛的功德迴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希望眾生永遠離開三惡道,不要再六道輪迴。 【註】念佛功德,願諸生命盡此報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入不退地,永離惡道,長息苦輪。惡道者,六道之中,三道為惡,地獄、餓鬼、畜生是也。   「念佛功德,願諸生命盡此報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入不退地,永離惡道,長息苦輪。」這是迴向西方的偈子。惡道是什麼道呢?「惡道者,六道之中,三道為惡,地獄、餓鬼、畜生是也。」六道有三善道、三惡道,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文】則存心愈大,植德彌深。   你存的心念越大,種植的出世間功德越深。 【註】見苦放生,所存者善心也,今則是大菩提心矣,故云愈大。放生得福,所植者世間之德也,今則是出世之德矣,故云彌深。   「見苦放生,所存者善心也,今則是大菩提心矣」,看見眾生痛苦,你行放生,存的是善心。現在行放生,念佛號救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了生脫死,是大菩提心。「故云愈大」,所以大菩提心,比善心的心念更大。   「放生得福,所植者世間之德也,今則是出世之德矣,故云彌深。」放生得到福報,種植的是世間的功德;現今放生救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了生脫死,種植的是出世間的功德,所以說比世間的功德更深。 【文】道業資之速成,蓮臺生其勝品矣。   「道業資之速成」,你這樣做放生,能資助你的道業更快成就。「蓮臺生其勝品矣。」將來生西方坐的蓮花臺,一定是最上品。 【註】心大德深,其事何驗?蓋利他者菩薩之行也,以此行門助修道業,譬如船得順風,必能速到涅槃彼岸矣。淨業三福,慈心不殺,實居其一。今能不殺,又放其生,既能放生,又以法濟令生淨土,如是用心,報滿之時,九品蓮臺高步無疑矣。普勸世人,幸勿以我德薄人微,而不信其語也。   「心大德深,其事何驗?」發的心念大,功德自然深,有什麼事可以證明呢?「蓋利他者菩薩之行也」,「蓋」是發語詞,提起下文。利益眾生,是菩薩的行門。「以此行門助修道業,譬如船得順風,必能速到涅槃彼岸矣。」用放生的行門,資助自己所修的道業,好像一艘船遇到順風,一定能夠迅速到達涅槃彼岸,很快成佛道。   「淨業三福」,淨土法門修三種福,請看《十六觀經》: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慈心不殺,實居其一。」慈悲心不殺生,實為淨業三種福的一種。「今能不殺,又放其生」,現今你能不殺生,又能夠放生。「既能放生,又以法濟令生淨土,如是用心,報滿之時,九品蓮臺高步無疑矣。」既然能夠放生,又能說法濟助眾生往生西方淨土。這樣用心,你在世間的歲壽盡的時候,生到西方的蓮花臺,一定上品上生。   「普勸世人,幸勿以我德薄人微,而不信其語也。」普勸世間的人,不要以為我蓮池的福德很微薄,人非常渺小,而不相信我說的話。   最後講「放生祝願」,跟前面的「戒殺祝願」一樣。 【文】放生祝願 放生已,對佛像前,至心禮拜,白言:「弟子(某甲)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遵先佛明誨,今行放生,已得若干。以此功德,願我罪業消除,冤愆解釋;所修善根,日益增長;命終之際,身心安隱,正念分明,蒙佛接引,生極樂國,七寶池內,蓮華之中;華開見佛,得無生忍,具足佛慧;以大神力,凡我所放生一切生命,以及十方無盡有情,盡得度脫,成無上道。願佛慈悲,哀憐攝受。發願已,念佛或百聲、千聲、萬聲,隨意多少。   「放生已,對佛像前,至心禮拜」,放生完,你面對著佛像,用至誠懇切的心禮拜後發願:「弟子(某甲)」,比方我弟子道源,「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遵先佛明誨」,「先佛」是釋迦佛。我遵奉釋迦佛經上明文的教誨。「今行放生,已得若干」,現今行放生,已經得到若干功德。「以此功德,願我罪業消除,冤愆解釋」,「愆」是過失。以放生的功德,願我所造的罪業能夠消除,冤仇過失能夠化解。   「所修善根,日益增長;命終之際,身心安隱,正念分明,蒙佛接引,生極樂國,七寶池內,蓮華之中;花開見佛,得無生忍,具足佛慧;以大神力,凡我所放生一切生命,以及十方無盡有情,盡得度脫,成無上道。願佛慈悲,哀憐攝受。」希望我所修的善根,能夠日益增長;臨命終的時候,身心能夠安詳穩定,正念很分明,蒙阿彌陀佛接引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蓮花池裡面,蓮花一開,見到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說法,馬上證得無生法忍,具足佛的一切智慧。以佛的大神通力,凡是我過去放生的一切生命,以及十方一切的眾生,都能夠度脫生死成佛道。願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能憐憫我、攝受我。「發願已,念佛或百聲千聲萬聲,隨意多少。」照這樣發願了以後,隨你的心意,念一百聲佛號,或念一千聲佛號,或念一萬聲佛號,念多念少都可以。   《戒殺放生文》已經講完,我們要了生脫死,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正行;戒殺放生,是我們的助行。《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就是念阿彌陀佛,不可以少,要多善根。「福德」就是六度萬行。戒殺是福德,放生也是福德,拿這個幫助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正行,可以生到西方上品上生。正行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此外,我們要吃常素,不能吃常素的要戒殺,吃三淨肉,遇見可放的生命要放生,就合我們講《戒殺放生文》的功德。   全部《戒殺放生文》,講演已竟。   ??      ??      ??      ??                                                 戒殺放生文講記 一三四                     戒殺放生文講記 一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