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達磨大師 二種入(四行觀)述記 (2022年3月修訂版) 梁‧菩提達磨大師 作論 簡豐文居士 述記 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贈 自序   這本《菩提達磨大師二種入(四行觀)述記》的出版,首先要感謝賴金光大德因尋覓達磨大師悟性論的白話解釋本欲將翻譯成越南文,希望能在越南弘化。因尋找不到註解本,故來洽商末學能講述此論。末學告以往昔曾學講過達磨祖師之四行觀、血脈論、悟性論、破相論。他老人家知道以後,即刻向佛陀教育基金會取得錄音檔,積極的洽詢打字公司將此四部轉成文字檔。於《菩提達磨大師二種入(四行觀)述記》完成之時,續由賴金光大德之勸請,希望能繼續來完成已經轉成文字檔的《達磨四行觀》、《達磨破相論》、《達磨血脈論》之增刪修訂,完稿後,希望能出版問世。同時非常感謝廷地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柏庭大德發心捐助《達磨四行觀》之打字費用。完成文字稿以後,經末學重新審閱,並加以增刪修正,完稿後,感謝阮貴良大德、賴姵綺大德、江凰正大德、張銀嶽大德,用心改正、設計、排版,及感謝方智輝大德、郭春嬌大德的校對,才能順利的出版,末學在此以最至誠之心,感謝諸位大德來共同完成此《菩提達磨大師二種入(四行觀)述記》的出版。   末學深知自己學淺才疏,必有諸多疏忽遺漏,言不及義之處,乞請諸方先進批評指正,無勝感激。    佛陀教育基金會董事 簡豐文 序於二○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弟子 曇琳 序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疎朗,聞皆曉悟;志存摩訶衍道,故捨素隨緇,紹隆聖種;冥心虛寂,通鑒世事,內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邊隅正教陵替,遂能遠涉山海,遊化漢魏。亡心之士,莫不歸信;存見之流,乃生譏謗。于時唯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門,年雖後生,俊志高遠,幸逢法師,事之數載,虔恭諮啟,善蒙師意。法師感其精誠,誨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發行,如是順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無錯謬。如是安心者:壁觀。如是發行者:四行。如是順物者:防護譏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爾。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述記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首先我們來介紹《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簡稱為《達磨四行觀》,把中間那一部分跟前面「菩提」兩個字省略掉了。   「菩提達磨」。   「菩提」這兩個字漢譯為覺。如「菩提薩埵」漢譯為覺有情,簡稱為菩薩。凡夫以為菩薩那就是供在桌上給人家拜的名為菩薩,所以有金塑的、有木雕的、有泥做的,當然泥做的泥菩薩不能渡河,渡了河就被水溶掉了,金作的菩薩就不能渡火,一碰到火就融掉了,我們以為菩薩就是這個。其實「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所以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也翻成大道心的眾生,所以菩薩不是泥塑木雕之雕像。如果我們有這種勤求無上佛道的心,不管您覺悟是世間苦,生出離三界之心;或者是覺悟了諸法實相、萬法皆空,這實相的道理,您都可以稱為是菩薩。那更殊勝就是,您覺悟了,現在這個身子不是我,這個我,是身見我執。這個身子是業感緣起,惑、業、苦招感的這個身體,這是來酬報的,酬過去生所造的業報身,這不是我。而真實的我是心,是解脫無礙,沒有生滅、沒有生老病死,快樂自在的生命之原貌才是真實的我,也就是明心見性。所以,如果您確實體悟到這個道理,一心想要追求自己生命的原貌,您真的就是一位菩薩,大菩薩。因為一切佛法的宗旨就是明心見性,找回自己生命的原貌,不著有無、相待、兩邊的本來心,這是禪宗的精神所在。所以「菩提」這兩個字是覺,「達磨」漢譯是法。菩提達磨合譯為覺法,覺了一切法,世出世間法一切通達,一切明瞭,無所障礙,所以菩提達磨是這個意思。菩提達磨祂是西土禪宗二十八祖,來到我們東土的初祖,故中國人稱祂為達磨祖師。有關菩提達磨大師,我們後面會再來介紹。   「大師」。   大師這兩個字,是指明心見性、能為人天之師,所以大師的境界很高,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可以作為人天之師。或者是對佛教有特殊貢獻者,也可以尊稱為大師,如佛光山星雲法師,大家尊稱他為星雲大師。所以,大師是指明心見性、能為人天之師,或是對佛教有特殊貢獻者,我們都可以尊稱他為大師。   「略辨」。   略辨就是簡要辨別,簡單說明,所以它文章很短。如果真的要詳述四行觀的話,千言萬語都說不盡,而本論約有五百三十八個字,就把這四行觀講述完畢,所以名為略辨。故知,略辨是簡要辨別。   「大乘入道」。   是修行大乘首入之法要。大乘入道所證的果位即是佛果,是故大乘之道,即是成佛之道。大乘小乘,並不是說是哪部經典是大乘、哪部經典是小乘,那只是一般人的概念,事實上,乘是車乘的意思。大乘是大車,可以載很多人,小乘就是小車子,只能載少數人。聲聞乘,我們稱之為小乘,緣覺乘稱為中乘。所以,聲聞乘我們就用羊車來做比喻,羊拉車,牠只能拉一、二個人,很有限。此就比喻聲聞乘所度化的眾生有限。中乘緣覺乘喻為鹿車,鹿車就比羊車大一點,可以多載幾個人。所以啊,那位聖誕老公公是坐鹿車,所載的有限啊!佛教菩薩乘是大白牛車,牛車那就可以載很多人。所以那個乘字是表我們的心量,大乘心量廣大,四弘誓願普度眾生,小乘人是心量不大,只顧自己求解脫。所以,這個「大乘入道」就是心量廣大之大乘人所入之道。那所入的道就是菩薩道之六度萬行,只有菩薩道才能成就佛果,所以佛陀在法華會上為已經證果的阿羅漢說明了,唯有一佛乘,無二也無三;這二三乘是為證入一佛乘的方便。所言一佛乘,也就是明心見性。而這明心見性要怎麼入呢?這一定要有福慧的資糧,所以一定要修六度萬行,而不是只有聽經聞法而已,要真正去實踐六度。萬行就是這六度的展開,而這六度萬行合起來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這四弘誓願又叫做事菩提心,事上發的菩提心就是發這四弘誓願。所以這大乘入道也就是行六度萬行,由事六度入理六度,於破根本無明惑的時候,那就是行稱性六度十度之無功用行。那是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也可稱為一切諸佛了。故知大乘入道,就是大乘修行所證入的佛果。   「四行觀」。   四是數目字,「行」是行持,四行即是說明四種之行持。「觀」是觀智,您要如法行持一定要有智慧觀照。所以這個觀是達觀妄惑、達觀真理,您能夠生起這樣的觀智,不被境界轉,不與萬法為侶。所以菩提達磨大師簡略辨別大乘入道,也就是大乘佛果四種修行觀智,觀察妄惑而證真理的修行法要,那這四行觀的「行觀」兩個字,簡單的說明就是,行解相應趣入佛道。所以我們現在介紹這一篇是達磨祖師祂簡要說明成佛之道的四種行解相應,能趣入無上菩提果,這個標題就是這個意思。接著來介紹《達磨四行觀》的序文。   這一篇序文是弟子曇琳所序,曇琳是隋代時候的出家人,他的出生地及什麼時候圓寂,都沒有詳細的資料可考,他也是達磨祖師的弟子。請看曇琳法師所寫的序文。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疎朗,聞皆曉悟;志存摩訶衍道,故捨素隨緇,紹隆聖種;冥心虛寂,通鑒世事,內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邊隅正教陵替,遂能遠涉山海,遊化漢魏。亡心之士,莫不歸信;存見之流,乃生譏謗。于時唯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門,年雖後生,俊志高遠,幸逢法師,事之數載,虔恭諮啟,善蒙師意。法師感其精誠,誨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發行,如是順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無錯謬。如是安心者:壁觀。如是發行者:四行。如是順物者:防護譏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爾。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   法師,是指達磨祖師,達磨祖師祂是西域南天竺人。南印度人,古印度分成五個國,東、南、西、北、中,南天竺是在古印度的南方。那印度為什麼稱天竺呢?天竺為什麼稱為印度?因為印度這兩個字,如果把它翻成我們中國話就是月,月亮的月。因為印度他們認為他們國家世世代代都出賢聖之人,有了這賢聖之教,所以他們國家的人民都能像居於清涼月下一般,獲得清涼自在。所以這個印度,天竺是月亮的意思,所以南天竺國人是南印度人。而達磨祖師祂是婆羅門種,印度有四種種姓,最高的是婆羅門種。這南天竺國,國名是香至國。祂是香至國國王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第三位王子。   「神慧疎朗,聞皆曉悟」。   「神慧」,是說達磨祖師年幼之時,智慧深廣。「疎朗」,這個「疎」字與疏通的「疏」是同一個字的。疏是什麼意思?是通其未通之意。例如,當我們看經書時,卡在某段經文,無法趣入經義,這時把心靜下來,一心禮佛,到心清淨時再來看,突然就通達了,那就是疏朗,通其未通。而達磨祖師年少時,祂智慧廣大,人家有問題問祂,祂一看就明白了,所以神慧疎朗,聞皆曉悟,一看就清楚明白了,智慧非常的廣大。   「志存摩訶衍道」。   達磨祖師少年時是婆羅門,但是他認為婆羅門教不究竟,所以他一心嚮往大乘佛道,知道佛法才能夠真正解決人生的大事。古印度當時有九十六種外道,為什麼佛陀還要降生到人間呢?因為佛陀看這九十六種外道都不能出離三界生死,都不能究竟得解脫,所以佛陀才降生在世間,示現八相成道,降生在古印度這個地方。我剛學佛的時候常常覺得,佛陀為什麼不降生在中國?出生在中國,佛陀就是我們中國人了。因為當時印度古國的文化水準比我們中國還要高,修行人多啊,有六師外道,總計有九十六種外道,但知見錯誤,無法出離生死煩惱,是故佛陀觀五項合宜之機,降生在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為淨飯王的太子。示現出家修行,成就佛道,駁斥外道,破邪顯正,廣度一切有情。   所以達磨祖師年幼時便知道,唯有佛法才能真正究竟解脫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此祂志存摩訶衍道。摩訶是大,衍是乘,摩訶衍就是大乘,祂一心嚮往大乘佛法,從心地法門下手,修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找回自己生命的原貌。   「故捨素隨緇。紹隆聖種」。   素是指素色,即白色,古印度在家人是披白色衣料。緇,是有顏色之意,在古印度出家修道人都披染色的衣料。故素是表在家人,緇是表出家人。達磨祖師年少時,即心懷大乘佛道,故於年長時,棄捨王子的身份,為續佛慧命、紹隆佛種、利樂有情而出家修行。   「冥心虛寂,通鑒世事」。   這「冥」字的意思很多,我們常講「冥界」、「幽冥」等等,但是這個冥在這裡是指高深、高遠,意指達磨祖師之境界很深,您根本沒有辦法想到,意境非常高遠高深而虛寂。心地虛寂安靜,寂靜永安。「通鑒世事」,這是讚歎祖師不僅對一乘佛法之通達無礙,對世間法也一樣無礙自在。我們常講,淡薄可以明志,寧靜可以致遠,一切諸佛的神通智慧都是從定慧心中開顯的。如同清水,它在搖動的時候就不能照,當水平靜之時就能顯像了。   「內外俱明,德超世表」。   這個「內」字,在古印度,他們讚美有智慧的人能通五明。這五明有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內明等,五事通達無礙。工巧明就是工農等等這些工藝技術。醫方明就是醫術、醫學,古印度的醫學很神奇,與中國古代華陀那種醫學很相似。聲明就是指語言學。因明相等於現代所稱的邏輯學。最後一個就是內明,內明就是一般的宗教學。達磨祖師所得之「內外俱明」,內不僅通達心地法門之一佛乘,更能續佛慧命,傳佛心印,紹隆聖種,也對外道的教理非常清楚明白,知道外道不究竟,不能證得真正的解脫,所以祖師於少年時即依止佛陀的大乘法來修行。一心仰止唯佛陀,所以內外俱明,德超世表。聖人有世間的聖人,有出世間的聖人。世間的聖人有聖人的形象,溫、良、恭、儉、讓,行、住、坐、臥,四威儀令人望之肅然起敬。出世間聖人您就看不出來了,他們完全是稱性自在,做一行,像一行,樂一行,所以出世間聖人是活活潑潑的。中國古代很多證悟的禪師,他們都是天真率性,禪師與弟子之間,看似吵來吵去,其實他們都是遊戲三昧。如開悟證果之出世聖人丹霞禪師,嘻笑怒罵,非常風趣,住在別人的寺院,還會劈佛像取暖,留下了丹霞劈佛的公案,給禪門弟子參尋答案。又如寒山、拾得,一位是文殊菩薩,一位是普賢菩薩,示現在人間,嘻笑怒罵,遊戲自在。他們示現在國清寺廚房裡面打雜,您完全看不出來他們是出世聖人,所以講「德超世表」,超越我們世間的聖人,您完全看不出他的底細。日本的一休和尚也是這樣,他也是一位開悟的禪師,他也是非常天真活潑。他安住的寺院,一到夏天就會曬經,將藏經全部請出來曬,那時候季風剛好從山上吹到山下城鎮。城市裡面的居民都會恭敬的上山禮佛,同時誠敬的受那曬經的風吹,吹到身上,感覺可以把身上的穢氣吹掉。一休和尚看到此景,他就把衣服脫光,剩條褲子躺在藏經的旁邊,曬太陽及吹風。住持和尚訶責他,他告訴住持和尚說他在曬真經,又有何過?他說:「我是最圓滿的活經,三藏十二部經典就在自己的心中,我是在曬活經,您曬的是死經。」這是出世聖人,在外相上,您完全看不出來的。是故云「德超世表」。   「悲悔邊隅與正教陵替,遂能遠涉山海,遊化漢魏」。   中國人自稱我們是中原,旁邊地域我們稱之為邊隅,邊疆地區。所以印度那邊名為邊隅,故云:「悲悔邊隅正教陵替」。達磨祖師悲悔、難過,看到印度的佛教一天比一天沉淪,再加上回教入侵,古印度那個時代,修學佛法,皆集中在城郊的那爛陀寺。那爛陀寺等於是一座佛教超級大學,裡面幾萬僧眾,各種法門都在裡面修學,所以要修學佛法都到那爛陀寺去學。所以回教大軍一攻進來的時候,他們把那爛陀寺包圍起來,把裡面的僧眾通通殺光,所有的經書燒掉,印度的佛教一下子就被消滅了。那現在呢?家庭就是佛教,如佛陀教育基金會在杭州南路,還有很多地方在巷子裡面都有佛教講堂,有弘法的地方,深入民間就不容易滅除。以前一貫道就深入民間,所以到最後我們施行民主的時候,它才變成正教,早期他們是隱隱藏藏,怕人家知道。所以那時印度就是因為回教入侵,把那爛陀寺整個毀了,所以印度佛教一天之內衰微。佛法一衰微,婆羅門教、印度教又開始復興起來了,所以達磨祖師看到印度的正教陵替,婆羅門教不斷的興盛起來了,心中難過啊!所以佛法一定要延續下去。印度這個地方的因緣已經沒有辦法再廣弘了,以前師父般若多羅尊者告訴他說:「我離開人間以後六十年,您到東土去弘揚大乘佛法。」因為我們中國的大乘氣象已經成熟了。   「遂能遠涉山海,遊化漢魏」。所以達磨祖師依師指示,遠涉山海,從南印度乘船經由麻六甲、暹羅、柬埔寨等沿海,用了三年的時間,備極辛苦,從廣州進入中國,廣州刺史蕭昂上奏梁武帝,所以迎請祖師到南京(古時名建業),與梁武帝論法不契機,所以祖師渡過長江到北魏河南登封縣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遇到了慧可大師求法,而傳法予慧可大師,故云「遊化漢魏」。   「亡心之士,莫不歸信」。   這個亡心,無心,無一切心,禪宗祖師開示:心空及第歸。這個空什麼?「有心」空了,「無心」也空了,有無兩邊皆空,如如之心就是亡心之意。所以古德常講:實際理地不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在這個不著一塵沒有任何依止的這一念心中,它具有四智菩提: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般若妙智慧都是從無有心、無無心、無也無的這一念心中流露出來的妙用。所以這無心之士,通達佛法的第一義諦,也就是無一切心的境界。所以出家人自稱貧僧,有時候您問為什麼出家人叫貧僧?我們誤以為出家人托鉢,很貧窮,所以名為貧僧。貧僧不是這個意思,貧僧是表:五蘊本空,六塵非有,心無所住,一無所得。是故貧僧即是內心清淨,一法不立、一塵不染之亡心之士。「亡心之士,莫不歸信」,所以這種大乘根性,志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道的大修行人,通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者,皆追隨達磨祖師修學無上妙道,所以說亡心之士,莫不歸信。   「存見之流,乃生譏謗」。   而不明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以此心直了成佛之教下行者,心存佛法知見,依靠聖言量進階而修。一般教下的修行,入手一定要依靠聖言量,《金剛經》云:佛說法如筏喻者。我們要過河要船筏,從煩惱的此岸渡到涅槃解脫的彼岸,但是您渡了河以後,那個船要放下。難道您還要把船背在身上嗎?故《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以學佛入門一定要依止聖言量修行,一直到斷見思二惑、破我執,到可以相信自己見地的時候,是阿羅漢以上才可以。沒有證到阿羅漢以前,您要依照佛陀教我們的方法,來實踐,依教奉行。證到阿羅漢果以後,您就可以相信自己的知見,故阿羅漢名正覺位。那時候回小向大,行菩薩道,普入法界,廣度眾生,可以成就佛道。所以這一些因緣不具足的佛弟子,他們不能接受,反而加以譏諷毀謗。   「于時唯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門年雖後生,俊志高遠,幸逢法師,事之數載,虔恭諮啟,善蒙師意」。   這個時候有道育比丘與慧可比丘,雖年輕後學,卻上根利智,遠來親近達磨祖師。雖經祖師嚴厲的勘驗,他們仍能不辭勞苦,為法忘軀,終能入達磨祖師門下參學佛心宗。經數年親承奉事,虛心求教,勤苦參學,終於蒙師印可,入佛知見,而將衣法傳給了慧可大師,印證慧可大師明心見性、傳佛心印。   「法師感其精誠,誨以真道」。   參學期間,尊師重道,朝晡問訊,瞻仰無怠,服勤左右,達磨祖師感其精誠,以慧方便,對機說法,示以真道,大乘安心之法,令得見性。   所以如果您決心要依止一位表裡如一、言行一致、正知正見的明師,那一定要遵從老師的指導。密宗有個公案,有一位年長的金剛上師,他教了一批學生,平時教導學生很嚴謹。有一天,這位金剛上師召集所有的學生到外面一棵大樹底下,而那棵大樹底下擺了一個有利刺的釘床,尖銳的利刺都朝向天空,看起來非常可怕。這位金剛上師對弟子們說道:今天所要上的最後一課,就是要你們爬到樹上去,朝那個尖銳的釘床跳下來。大家聽了以後,臉色鐵青,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有位學生他毫不猶疑,立刻爬上樹,而且爬到樹的最高點,對著那個釘床,一躍而下,金剛上師此時顯大神通,手一伸,就把他接過來,安然落地。金剛上師從未顯示神通,大家也都不知道師父有如此的證量。這就是畢業考試,因為他這麼一跳,當下破我執。這位弟子對老師深信不疑,絕對服從,當他朝著那大釘床大膽地跳下去之時,一剎那之間,我執破掉了,證阿羅漢果,回小向大成權教菩薩,遊戲神通自在三昧,得以真道。   「令如是安心,如是發行,如是順物,如是方便」。   這個安心、發行、順物、方便這四項,前面都講「如是」。「如」是指我們的真心、真如本性。「是」就是指真如本性的妙用。我們現在本具的真如本性,因著相、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已經轉成八識五十一心所了。因為八識五十一心所裡面有我法二執及種種無明染習。所以從八識五十一心所,遇到了外塵境界的因緣,所現出來的作用,一定受我法二執及種種染習的影響,那一定會造作諸善惡業而輪迴三界。而真如心中無我法二執及諸染習,如明鏡,胡來胡現,漢來漢現,最極客觀真實,佗是真理的化身,佗的作用完全合乎真理,所以這真如自性是真理的化身,故名為如來藏妙真如性,佗是諸佛如來的寶藏庫,具恆沙妙德,即體即用,自在解脫,不造諸業是真理的顯現。   是故云:如是安心,「如」就是真如自性,即是佛性。「是」就是佗的妙用,所以如果您真正證得真如了,您身口意的作用就是真理的化身。那怎麼證得真如呢?心不要往外攀緣就行了。您心一往外緣,那就是一念無明心動,三細六麤的煩惱在後面馬上跟著上來。您不起心攀緣,連這個不起心攀緣的覺照心都離了,法爾如是,您那一念心就是真如心了。所以真如在哪裡?在我們的心裏,但是我們六根對六塵馬上就起心攀緣,領納境界,佗即時轉化為八識五十一心所,那就不是真如作用了,是自心中習氣的作用。這裡面藏了身見、我執、法執,所以念念自私自利,怎麼不造業啊?所以您怎麼會安心?若能隨清淨無染的真如本性,絕對是心安理得,怡然安樂,決定不造作諸業。故云:令如是安心。   如是發行,如即真如,是即作用,體用不二,體用一如。「發行」即是利益眾生行菩薩道。如是發行,即是指隨順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遇緣而自生自顯的真實妙用,具四智菩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故云率性之謂道。所以如是發行,就是隨順如來藏妙真如性的妙用,這樣的發行就是「稱性六度十度」,無功用行。   如是順物就是隨順法性。如是,如即是真如自性,是指真如自性一接觸即明白,明白即知如何應對,是自生自顯,不落心意識的思量,就是當您處事待人接物,處理一切事情的時候,就順著您清淨自性的妙用,名之為隨順法性、隨順自性。如是順物,這個順物統括著您處事待人接物,士農工商,各行各業及您的一切的作為,如是順物,隨順法性。   如是方便,方便指菩薩方便教化一切有情。古德講「方便有多元」,「歸元無二路」。如果您未證得如是,那麼方便教化眾生一定要依據聖言量。但是如果您用錯了聖言量,那個方便教化未必真正能夠成就眾生離苦得樂啊。有如眾生身體有種種不同的疾病,頭痛要吃頭痛藥,肚子痛要吃肚子痛的藥,心臟病要吃心臟病的藥,肺病要吃肺病的藥,一定要對症下藥,病才會好。佛說一切法,也是對治眾生各種不同的心理疾病。故經云: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種煩惱。所以,醫治我們心中各種不同的煩惱疾病,也要選對法門來對症下藥,心病才會好,煩惱才能斷除。但如果您證得真如,隨順真如自性,遇緣自生自顯的妙用,一接觸即明白,明白即知道如何應用,能觀機說法,方便開示,隨方解縛,契理契機。是故開悟的禪師,殺活自在,大機大用,體用不二,隨順如是之妙用,故云如是方便。   所以,「如是方便」的這個「如」,是您證的真如本性,「是」就是真如本性所起的作用,佗所起的作用就是般若,真如本性是實相般若,「是」就是觀照般若。所以這個「如」是真如本性,「是」就是四智菩提,佗通通化為真理,所以要「如是」的方便。   是故「安心」、「發行」、「順物」、「方便」,此四項前面通通加「如是」二字,此「如是」二字即是真道。   「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無錯謬」。   古德常說:一切佛法在求其安心爾,所以禪心即是安心也。馬祖道一禪師云:平常心是道。什麼是平常心?安心是也。造惡業當然不得安心,造善業也未必能安心。造善業得善報,升天享福報,天界有五衰,出不了三界,又如何安心呢?唯有修行真道,證真如本性,通身化為真理,絕不造業,唯有證如是,才能真正的安心。所以這是大乘安心之法,也只有大乘才能夠證得如是,您才可以真正教化眾生令無錯謬。   「如是安心者︰壁觀」。   達磨祖師給我們有個入處,來證得如是。「壁觀」。壁觀不是盤腿面壁,不動不起,而是表: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因為達磨祖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等待傳法的因緣,所以我們就以禪門的觀法稱之為「壁觀」,而不是教您天天盤腿面壁叫「壁觀」。它是指禪門觀法。所以我們可以講,神秀大師住心觀靜也可以稱之為壁觀。正覺宏智所教導的默照禪,也可以稱之為壁觀,大慧宗杲禪師的參話頭,其目的皆在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也都可以稱之為壁觀。乃至禪宗五個宗派,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這五個宗派的修行的方法,目的皆在掃除情識的分別,掃除心識的污染,都可名之為壁觀,所以這個壁觀是通指禪門修行方法的觀照。「壁」是表客塵偽妄不入。六根對六塵,這些虛妄的假相,不入於心,即外不取相、內不動心之意,壁是這個意思。「觀」是表正念真如法,心不著有無。長慶大安禪僧參百丈禪師,他問道:「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禪師回答道:「大似騎牛覓牛」,騎在牛背上找牛,他一聞就相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他續問言:「識得後如何?」百丈禪師答道:「若人騎牛到家」。大安禪僧又問:「未審始終如何保任」?百丈禪師答曰:「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就是說看著您這念心,不要去攀緣有,也不要去攀緣空,兩邊不著,這一念的正念真如心就是佛心。這就是「觀」。所以,「壁」就是指根不入塵,不為內根身、外六塵所動;「觀」就是表正念真如法,如如不動,不取於相,禪宗「壁觀」是這個意思。如是安心者,壁觀。   「如是發行者︰四行」。   大乘入道的四行觀,就是這四行: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我們在講解內文時再來詳細說明。   「如是順物者︰防護譏嫌」。   順物,即是隨順世間一切事物的法則;如是順物者,即是說明佛法不壞世間法,但隨順世間的分別而分別,而自心了無取捨分別,但和光同塵,利樂有情,不令眾生批評、譏嫌,故經云:菩薩所到之處,皆令眾生生歡喜心。   「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   方便是指修行的方法,《楞嚴經》云: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總歸於如是方便,就是遣其不著,根不入塵,外不取相、內不動心,不取相分別,不要被境界轉,要學習「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如果您真的做到這樣,「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您最少是圓教信位菩薩以上,根不入塵的境界。大乘位不退以上,決定可以成就無上菩提的菩薩。所以能做到「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這就是真方便啊。   「此略序所由云爾」。   這部《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的略序,我們就簡單的介紹到此地,就告個段落了。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達磨祖師告訴我們,學佛入道,證入無上菩提道,這個道就是一佛乘的佛道。道有很多種,有三惡道,有人道,有天道,有聲聞道、有緣覺道、有菩薩道,有成就無上菩提道之一佛乘。佛陀擔心我們墮落到三惡道,所以教我們一定要修行,所以真正的佛法,最起碼要以出離三界生死煩惱為根本;所以《法華經》中,佛陀開示道:三乘皆為一佛乘。這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三乘都是為了成就一佛乘。人天乘是不得已而設的,是因為眾生修學出世法因緣還不成熟,那最起碼先修學人天乘佛法,不要墮三惡道,先保住這個人身,來生還有機會修行。   然而佛陀智慧不可思議,人乘五戒中卻含藏了出世法的因緣,您如果認真修持五戒,您自自然然會走入修出世間法。於天乘十善中,卻含藏著菩薩乘的因緣,由下品十善入中品十善,再由中品十善入上品十善,復由上品十善入四無量心,就進入了菩薩道了,更由四無量心入三業清淨,即是佛出世了,最後由三業清淨入三輪妙用,即是佛陀普度一切有情了。是故五乘佛法皆為一佛乘之方便而設。   聲聞道是修四諦,緣覺道是修十二因緣,菩薩道是修六度萬行,這裡所講的入道,是指一佛乘,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道。禪宗是佛心宗,是見性成佛。所以佗不只是教您出三界、了生死而已,是教您證無上菩提大道。所以入無上菩提大道有多途,如《楞嚴經》所云,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個歸元就是找到您自己生命的原貌,即是如來,如其本來。所以入道有多途,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法門。「夫入道有多途」,這個「夫」字就是強調語,您要成就無上佛道,有無量的方便法門。目前我國祖師大德依三藏十二部經典,攝為十個宗派,即攝成十種方便法門,以十表圓滿義。隨著眾生的根性,擇一門而入。達磨祖師以佛眼,將此八萬四千法門統攝為二門,故云: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此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達磨祖師所開示的理入、行入,與教下所說的解門、行門不同。達磨祖師所云理入的理是指真如自性。故理入即是志求開悟見性而入。行入是指實踐,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而達最後的稱法行,即無功用行,率性之謂道。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   這個理入從悟真如自性而入者,可以藉教悟宗,藉著教理而開悟自性。教是指如來所說了義的經教,以及禪宗祖師大德所開示的語錄以及公案等等。藉此心地法門的教理,而悟佛心宗。早期末學是藉《六祖壇經》及《金剛經》的修學,希望能夠藉教悟宗,後經成觀法師指示,應溯源至達磨祖師傳給慧可大師用以印心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本經圓攝性相二宗,意境甚深,必須佐以其他經論,而得以悟入。再經多位善知識的指導之後,末學則以《六祖壇經》、《金剛經》、《心經》、《圓覺經》、《八識規矩頌》、《大乘起信論》、《楞嚴經》、楞伽經》等八部經典,以及《達磨四行觀》、《血脈論》、《悟性論》、《破相論》與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另加以參學禪門公案作為藉教悟宗的門徑。   這八部經典,第一部是《六祖壇經》,此部經典文簡意賅,容易契入。第二部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說明觀照般若的,是解說般若之用,一切法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是即相離相,所以《金剛經》是講觀照般若。第三部是《心經》,是講實相般若,解說般若心體,有體才有用,體用不二。然後再入《圓覺經》,《圓覺經》這一部圓頓經典是禪宗先起講的,後再由天台宗、賢首宗講述。修學《圓覺經》以後,還要學習唯識經論,其中以《八識規矩頌》為代表。我學習唯識學相關論述之後,把佗們會歸到《八識規矩頌》。因為單單研習一部《八識規矩頌》,是不容易契入唯識宗的內容。最起碼您還要學習《大乘五蘊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等唯識論作之後,再來深入《八識規矩頌》,就能明瞭萬法唯識的道理。《八識規矩頌》,精簡扼要,是玄奘大師翻譯一切唯識論作以後,用簡要的十二首偈頌,分四章,來解釋唯識學的八識,把唯識精華和盤托出,這部《八識規矩頌》是玄奘大師唯一的著作。所以唯識經典中,就取《八識規矩頌》為根本。   學習《八識規矩頌》以後,再深入《大乘起信論》,因為《大乘起信論》屬如來藏系,所講述心識的道理與唯識學所講的有些不同,所以我解釋八識規矩頌,是依大乘如來藏的道理在解說的,與純粹的法相宗是不太一樣的。《大乘起信論》學習完成了以後,再深入《楞嚴經》。古德云:開智慧的楞嚴。所以《楞嚴經》很重要。《楞嚴經》那麼難解難入,佗的重點在哪裡呢?末學認為,以禪宗、佛心宗的角度而言,《楞嚴經》裡面,最重要在前三卷,說明七處徵心,十番顯見,會四科即真,圓彰七大即性,是因眾生同分妄見及別業妄見而有身心世界。七處徵心告訴我們,妄心了不可得,因為佗只是生滅相,就好像海浪,我們看高高低低的海浪好像是真的,其實它只是海水因風而形成的浪相,當體即是海水,所以,只有水是真的,浪是假的,只要風平,浪就靜了。所以我們的分別妄想心,這是被我法二執的無明風吹起的浪,根本沒有實體的。是故如來為阿難七處徵心,而覓心了不可得,接著佛陀為阿難十番顯見,從十個角度來說明見性才是真實本來有的,如同海浪真實本來有的就是海水。這十番顯見,六祖惠能大師所講的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楞嚴經》最重要就在前面七處徵心、十番顯見,修學宗門者,一定要學習《楞嚴經》,從這裡開悟自性,了解真本有、妄本空。所以云:開智慧的楞嚴。   首先舉禪宗的心地法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告訴您七處徵心,找不到心。這個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就是那十番顯見,那個見性才是真的。所謂七處徵心,那個心是因為見性被無明風吹,被自己攀緣取捨的無明風吹起來的識浪而已,那不是真實的,真的就是真如自性,是真有的,教我們頓悟本性。是故若從心地法門而言:《楞嚴經》的重點在前面三卷。但是很不好懂,見到《楞嚴經》前面的七處徵心、十番顯見,不曉得在說什麼?如果您了解心性,看起來就很清楚,原來七處徵心,在說明妄心了不可得。而十番顯見在告訴我們真心是本有的,真心是本自清淨,原無妄想,具恆沙妙德,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也不會老,也不會消失。《楞嚴經》修學完畢之後,這時候再來學習《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就沒有問題了。所以您修學這八部經論:《六祖壇經》、《金剛經》、《心經》、《圓覺經》、《八識規矩頌》、《大乘起信論》、《楞嚴經》、《楞伽經》,其間仍須學習祖師語錄及參學禪宗公案。若悟了自性,即是祖師所云:藉教悟宗。接下來要再深入,《維摩詰所說經》,此部經同於《華嚴經》所說的事事無礙法界,說明即體顯用,大機大用,顯示自性無量功德。前面所介紹的八部經典是教您證體,教我們認識自己生命的原貌。《維摩詰所說經》,是說明證體以後,開顯自性不可思議恆沙妙德,無上菩提,教化眾生的大機大用。最後修學《大般涅槃經》,來提昇自己,悟後菩提增上,令我們徹悟佛性的殊勝。所以在《六祖壇經》中有四位禪師就是從修學《大般涅槃經》,經六祖惠能大師點化以後而徹悟自性的。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悟宗是悟什麼?宗又是什麼?古德告訴我們:一切修行都在找回自己無念的本心,那就是宗。此無念是不起有念,也不起無念,那就是寂照心,但也不得住寂照之心,如同古德所云:向上一路,密不通風。凡夫、外道的修行就是用無念把有念壓住,也就是用無念來去掉有念,但是還是有一個念在,那個念就是無念。您用無念把有念壓住,就變成斷滅了。外道就是用這種方法,因為外道不悟萬法唯心,當體即空的真理,只能用以生止滅,或以滅止生來壓伏妄心。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藉教悟宗,要瞭解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就是要悟萬法唯心,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幻現出來,是一心三諦理,即空、即假、即中,當下無生無自性。這一切我們以為是真有的正報身心及依報世界,其實只是自心分別自心相,您所執著的就是您自己的心自性而已,是自己的習性而已。所以外無一物可以建立,都是自心生萬種法。您悟了這個無生的道理,您的修行方法才有能力放下萬緣,不起心動念。而外道以為這個世間是實有的,是從有、無二法所生的,所以外道他們的修行就用以生止滅,或以滅止生,把心伏住,所以不是墮在有念,要嘛就是墮在無念,所以他永遠見不到這一念離有念、離無念的寂照心,寂而常用,用而常寂,本自清淨,元無妄想,具恆沙妙德的本心。   所以,悟宗就是悟本真心。也就是證空性,恢復自己生命的原貌,不著有無這一念無所住心。也就是恢復本有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故六祖惠能大師云:只此不污染是諸佛之所護念。所以藉教悟宗就是從教理中讓我們悟了諸法實相,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萬法唯心,畢竟無有一法可得,放下萬緣,而直下會取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也就是自己生命的原貌。離於相待、能所、斷常、有無兩邊。離有念,也離無念,即寂即照,即照即寂,寂照不二的中道真如心。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   所以修學藉教悟宗,是藉由教理而契入本心,則深深感受到一切眾生同共一真性,故經云:「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法身就是真性。又於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中,一切眾生皆名理即佛,只因為眾生於根塵接觸之時,起心攀緣,為妄想、分別、執著之客塵所覆,而不能彰顯自性法身妙德,有如明鏡蒙塵而不能照。是故佛陀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真性時,歎言: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若眾生能離於妄想、分別、執著,則一切如來智慧即時顯現,眾生當下成佛。是知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含生能離於客塵妄想,則即時顯了真性。故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著相名眾生,心離相則名諸佛。   什麼是客塵?客塵表外來之物,不能久住。在《楞嚴經》中,佛陀舉兩種比喻,就是客與塵。譬如您的家裡,來了一位客人,既然是客人,他一定會離開,只有主人才不會離開,因為這是自己的家,當然就住在這裡。所以客人會離開的,因為他不是住在這裡,主人他才會住在這裡,是故,不住名為客。那塵是什麼?塵在空中浮動,就像我們教室裡有很多塵埃,我們看不見,但只要陽光從一個孔洞投射進來,就可以看到無數的塵埃在陽光裡動搖。所以這個客與塵都是究竟要離開的,都不是永遠常住的。唯有主人,即是吾人的真性才是永恆常住的。所以經上常講「常住真心」,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佛性、就是覺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圓覺,就是三德涅槃。佗在哪裡呢?大家現在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佗。我們要日用而常知,緣起幻化出來的萬有,通通都是佗的顯現。色法、心法,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沒有一法不是佗所幻現的。是故華嚴宗以十法界三千諸法,名為一真法界。所以悟的人,照見五蘊皆空,則緣起所幻化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通通都是佛的法身。迷的時候,這如來法身就變成凡夫所執著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故《楞嚴經》中會四科即真,圓彰七大即性,即是此意。所以宇宙萬法真實存在的唯有真性,即如來藏妙真如性,依此真性,因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而幻現出身心世界萬法,當體即是真性,猶如夢境的當體即是心,是相同的道理。   我們為什麼見不到這個事實真相呢?就是被這個客塵妄想所覆,妄想、分別、執著把佗障礙住,這無量無邊的執著,佛陀把它統攝為兩類,就是我執與法執這兩種執著。有了這兩種執著,因而生起了分別取相,患得患失,人我是非,種種煩惱就生出來了。這就像一個平靜的水面被風一吹而生起了浪了,所以這波狀的水,就叫做浪了。同樣的道理,我們起心攀緣外境,有分別執著了,我們的心起了識浪了,那就不叫做真心了,而名為八識、五十一心所。所以八識、五十一心所與真心是不一不異的。只是真心起浪名八識五十一心所,而八識五十一心所,平靜不再起浪了,就名為真心。所以轉八識成四智,就是這麼轉的。八識就是真心起了浪,當這個八識的心浪平靜了就名為四智菩提。這是您那平靜的真心,顯露出來的作用,名為四智菩提。所以您不了解空性怎麼能真正的放下萬緣呢?是故佛法就是告訴我們空的哲理,它的根源就是緣起。小乘所講「業感緣起」,大乘始教名「阿賴耶緣起」,大乘終教名「如來藏緣起」,大乘圓教名「法界緣起」。法界緣起其實就是真如緣起的廣說而已,緣起就是性空,性空緣起,緣起性空,宇宙萬法就是這樣依於緣起而幻現出來的,生即是無生,皆是眾生循業發現。故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   既已明白凡聖同是心作,而凡夫心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如明鏡蒙塵而不能照了;聖人心已離客塵妄想,如明鏡塵埃已淨,則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圓照一切。經藉教悟宗,了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只是因迷而心污染成凡夫,諸佛菩薩,只是悟本真心,離諸法相,一心清淨無染而成聖。道理已明,則更須修學捨妄歸真,凝住壁觀。   「壁觀」這兩個字,是禪宗修禪觀的名詞。為什麼叫壁觀呢?因為達磨祖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祂面壁九年並不是坐在那裡修禪定,祂是在那裡等待傳法的因緣,因為達磨祖師所傳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宗門的心法,而不是四方弘教的法師。如果是教門的法師,那就會到十方說法度眾生了。然而祂是宗門的祖師,所以達磨祖師面壁九年,等待傳法的因緣成熟。達磨祖師勸後世學人,開悟的因緣不具足時,可以藉教悟宗。但是達磨祖師西來,傳的是禪宗教外別傳的宗旨,如果祂也廣談經論,那不是與教下一樣了嗎?所以祂面壁九年,等待傳法的因緣。後來遇到慧可,慧可大師為了求法,在雪中跪了三天,最後還斷臂求法。因緣成熟,經勘驗境界後,付法給慧可大師。所以我們就以禪門之觀法稱之為壁觀。就如天台宗之觀法名一心三觀。賢首宗的觀法名法界觀。禪門的觀法稱之為壁觀,表客塵偽妄不入,心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心如牆壁般,將客塵偽妄擋在心外,令不入心,所以稱之為壁。那觀是表什麼呢?表正念真如法,正念真如是什麼意思?就是您這一念心,不著相待、能所、斷常、有無,那就是正念真如,就是見性成佛道。禪宗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即不假觀行,也不在明白裏,不著一切法,直下會取,向上一路,密不通風之本心,也就是正念真如。所以壁觀,就是指客塵偽妄不入,保任這個境界,心不緣於有,也不緣於空,是心如牆壁,以此方法修學正念真如。   為什麼能證得正念真如呢?因為那個「壁」,心如牆壁,令客塵偽妄不入,保任這個境界,直到功夫打成一片,不保而保,無功用行契入這個境界,真如心現前,所以壁是指這個意思。觀就是正念真如法。   凝住壁觀之修法,如達磨祖師傳授慧可之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可依教奉行,直至功夫成片,復請示達磨祖師驗證。祖師問云:莫成斷滅乎?慧可答曰:不成斷滅,了了常知故。達磨祖師印可曰:此即諸佛所傳之涅槃妙心,善自守護之。所以這個捨妄歸真,凝住壁觀,就用這個方法。凝住就是不動,念念能夠照住,念念不離壁觀,心如牆壁,用這個方法得以外息諸緣,內心無喘,而證得正念真如,見性成佛道。   佛法中修緣覺乘的十二因緣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明滅則行滅,識滅,名色滅,六入滅,一直到最後,生滅,老死滅,就證得涅槃了。利根行者是從無明滅則生滅,老死滅,而鈍根的行者,是從愛、取、有中,滅其中一支,那來生的生、老死也就滅了。這需要修三十七道品來斷愛、取、有,出離生死。而利根行者如何滅無明呢?無明就是心動,怎麼滅呢?就用這個方法: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凝住壁觀,到最後打成一片,無明就滅了。所以凝住壁觀,功夫打成一片的時候,心不往外緣,不立相待能所,自然就無自無他,平等中觀差別,差別中觀平等。   所以,如果真正做到外息諸緣,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則自他之間平等無二,萬法皆如,自然不會生起凡聖的分別心,故云凡聖等一。是故馬祖道一禪師開示云:平常心是道,非凡夫行,非聖賢行。凡夫行是貪瞋癡,聖賢行是戒定慧行。無凡無聖,為什麼?是即無貪瞋癡,也無戒定慧,率性之謂道。這個凝住壁觀法門,外息諸緣,心不往外攀緣,則內心無喘,心裡寂靜永安,猶如牆壁,阻擋一切,就用這個方法可以入道。所以修學十二因緣法之利根行者就是用這個方法,能把無明破除。   所以宗門依理入者,要先藉教悟宗,悟本真心是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真心本有,而妄心無有實體,是因自己起心攀緣外境,而依真心生起的識浪,是故妄心無有實體。唯真心本有,是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不動搖,具足萬法,能生萬法。   妄心就是依真心起心攀緣外境而生起的識浪而已,若能凝住壁觀,萬緣放下,則無明風息,識浪即靜,則真心立顯,故云與理冥符。理即是指真如本性,與理冥符即是指自然妙契本心,能彰顯真如本性的功德妙用如恆河沙。故知此凝住壁觀法門,是先依藉教悟宗,悟萬法唯心,外無一法可以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而凝住壁觀修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客塵偽妄不入,得如如不動,不取於相而見性入道。是不同於外道,執一切法從有、無二法所生,視一切法實有,故修學禪定之方法,取以生止滅或以滅止生,來壓伏六識,令心不動而入無想定之有體無用。雖得到相似的解脫煩惱,但定境終必退失,當定境退失時,又墮入了欲界,乃至墮三惡道。不同於明心見性,一得永得,一勞永逸,更能開顯真如本性的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之三德涅槃,解脫自在,事事無礙。   「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故知藉教悟宗,悟後起修,凝住壁觀的觀法非常殊勝。外觀一切諸法,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則無有分別;內觀則心如牆壁,一切客塵煩惱不入,心中寂靜永安。能隨順此凝住壁觀之觀法,即是隨順修學無為法,直至功夫成片,則自然得入寂然無為、無功用行之妙道,此法門名之為理入。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   那什麼是行入呢?這四種行名為依教奉行,不是瞎練盲修,是依道理在實踐。所以這個四行都是智行,雖然是講行,裡面也有解,這個解門就是智慧,所以這個四行亦名四種觀智之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其餘諸行是什麼?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通通攝入這四種行裡面。人天乘佛法還好了解。聲聞乘,苦、集、滅、道四聖諦就已經很不容易理解,例如俱舍宗、成實宗這兩宗都是以苦、集、滅、道為修行法要。菩薩乘,法義更難懂,菩薩道修六度萬行,我們要把這六度萬行搞清楚,都很不容易。而達磨祖師用心地法門,直接併入這四行,這四行就是其餘諸行悉入此中。把這個五乘佛法之行門全部攝在這裡,努力實踐而證入一佛乘的境界,所以這四行中一定有殊勝的觀智在裡面,沒有觀智是做不到的。   「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這四行是什麼呢?第一是報冤行,報冤行是什麼?還債之觀智,我欠人家的情債、錢債,現在債主臨門來討債了,債還清了,則無債一身輕,隨緣消舊業,業障消除,菩提增進,則更能夠趣向無上佛道。所以這個報冤行的觀智是還債想,這種報冤行純粹是逆境中的修行。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如果心中只是想要改變命運,增福添壽,希求佛菩薩保佑我們的事業順利,身體健康,這當然佛菩薩可以做得到。但是諸佛菩薩教導我們學佛,目的是要我們成佛,真正的離苦得樂,究竟解脫。人世間即使是榮華富貴、健康長壽,終究離不開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等諸苦惱,是故人世間家家戶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要徹底明白學佛目的在求斷一切煩惱、出三界、了生死,證無上菩提、成就佛道;是故必定會遭遇到宿世所造的善惡因緣果報,而有各種不同的順逆境界,在順逆境界中,修學逆來順受、順來忍受,八風吹不動,這只是學佛初階的成果。是故遭逢逆境,要生起還債想之報冤行,以修學逆來順受,不生瞋恚之心。依報冤行之行持,於逆境中能不動心,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則能更進一步修持隨緣行,隨順因緣之行,而心得自在,離諸染心。   第一報冤行,即是於違逆境界中修不動心,能趣向於道。第二隨緣行是指於順逆境界中皆能不動心,能逆來順受、順來忍受,八風吹不動,能趣入於道。第三無所求行,此需悟五蘊本空,六塵非有,一切萬法皆是因緣和合的假相,究竟無有一法可得,緣生緣滅,諸法畢竟空寂。這要有智慧,能了解空性。所以這個無所求行,您一定要了解空性,最起碼要了解諸法總相,諸法畢竟空。佛陀圓滿具足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就是知諸法總相,知道這萬法皆空,畢竟無有一法可得,達五蘊本來空,六塵本非有,這是聲聞、緣覺所證得的智慧,所以聲聞、緣覺不希求來生的後有,不希望有來生健康長壽、富貴榮華,升到天上享樂。因為萬法皆空,有什麼好享樂的,這個身心是五蘊和合的假相,萬法本空,諸法本寂,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所以,修無所求行時,您要有解空的智慧。   道種智是指菩薩知法別相,知度眾生因病給藥的無量道法;而一切種智就是即一切智、即道種智,圓融無礙,事理圓融,就是一切智、道種智達到最圓滿的境界就是一切種智。就是中道妙觀,亦名中道正觀,這就是諸佛如來的智慧。故知能善修無所求行,一定要能明白五蘊本空、六塵非有的真理。能通達一切萬法,因緣有、自性空的道理,然後,從空出假行菩薩道,三輪體空,修學無所求行。所以,無所求行能契合於道。   第四稱法行,稱合法界之行,隨順法性之行,也就是隨順真如佛性之行。那是大乘見道位以後,率性之謂道之行,是故稱法行能行諸佛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究竟佛位。   所以這四行能攝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乃至一佛乘都能攝在這裡面。我們講三乘佛法,最後一佛乘不列入乘,乘是車乘,是依止義,因為一佛乘是無所依止,所以不能稱為乘,有依止才能名乘。聲聞乘依四聖諦,緣覺乘依十二因緣,菩薩乘依六度萬行,一佛乘沒有依止,實際理地不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任性消遙,隨緣放曠,一切法都是佛法,都是真理的化身,就是一佛乘。   所以這四種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能含攝這三乘佛法,乃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報冤行能趣向於道,隨緣行能夠趣入於道,無所求行能契合於道,稱法行能行諸佛道,成就無上佛果。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云何報冤行?」   這個冤,是冤家對頭的「冤」,這一看就明白,一定是要您嘗盡苦頭的,一定是在逆境中修行的。要講這個報冤行以前,我先跟大家說明。我們人的一生,都隨著我們過去生所造善惡業的因緣,而隨著因緣成熟的時候,我們就受善惡的果報了。所以我們這一生受報,有苦報,也有樂報。因為我們這個身子,可以說是來還宿業的,過去生造的善惡業,用這個身子來受報。如果論我們的自己的本性,就是禪門所云: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自己生命的本源,又名妙明真心、本妙覺心等名詞,是不需要這個身體的。而佗卻具有見、聞、覺、知,無量的智慧德能,無量的壽命,無量的神通妙用,變化自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覺。但是我們不能安住,起心攀緣境界,所以隨著染淨二緣變現我們這十法界的正依二報。我們人間是在十法界中六凡法界第二個層次的人間法界,不如天界的殊勝。在這個人間法界裏,一般來講,都是苦樂參半。但是其中如果有的人過去生中,他善業造得多的,他就樂多苦少。那如果他過去生惡業造得多了,他這一生就苦多樂少,都是這個身子中的業識在受苦啊!我們的真心是如如不動的。真心是清淨自在,安穩無恙。那我們如何使我們的真心現前呢?只要您真正看得破、放得下即得。究竟明瞭此身心、世界萬法是因緣有、自性空,自性空、因緣有。您只要把這個身心世界放下來了,真如自性就和盤托出,有如明鏡蒙塵,塵淨則鏡明即現。我們現在真如自性的光明被這五蘊煩惱塵障住了,不能顯發佗的真實妙用而已啊。亦如陰天只是陽光被烏雲障住了,並非沒有太陽。所以我們這個身子,是來還宿債的啊。所以在我們這個人世間想要事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切無礙,那是不可能的。當我們福報現前的時候,如果您沒有學佛,那就享福啊、享樂啊,當福報享盡了,換過去生所造之惡業因緣成熟時,惡報現前。那就苦啊。如果沒有學佛的人,他就想些歪理,找命理師改名字、改風水地理,算命改運,用這種不良的手段,想逃避因果,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您改了一些命運,也一定用您正報或依報之某一個部分來抵。有的用您的健康,有的用您的壽命,有的用您未來的前途,用這樣來換。所以您得不償失的啊!那如果學佛的佛弟子,他就會到佛菩薩像前,懺悔業障、發願,斷惡修善,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諸佛菩薩有業自在的神通力,能將您的惡報延後,俟您行善積德後,而以業自在力再將此善業的果報,再加入即將現前的惡報中,而改變了自己的惡運;有如苦咖啡中加入了糖與奶精以後,喝起來就不覺得苦了,其實咖啡中的苦並沒有減少,只是加了糖與奶精而味道改變了。佛法中改變自己命運的原理與方法,就是苦咖啡加糖及奶精,而令其味道改變,而不覺得苦了。   而凡夫遇到惡報現前,往往會去改命,祭祀天地鬼神、找巫師卜問解奏等等,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來解決。也許您發了一筆橫財,您這個問題解決了,但或許您壽命減短了,或者破壞了自己身體健康、家庭的和樂,都有可能,這種挖東牆補西牆的結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所以一定要依佛教的方法是最圓滿的。那如果是一個發心要修行,真正要想出三界、了生死,證無上菩提的修行人呢?他的惡業容易現前,一者呢,幫自己消業障,二者呢,讓自己在逆境裡面修不動心。順境不好修,順境容易使人迷戀,逆境您可以熬得住啊,中國人能熬啊。熬過去以後,等到自己心有定力了,您才可以接受順境的勘驗啊。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裡面有一個公案,蓮池大師在講三世因果的時候,講得非常動人,大家聽得非常的感動,其中有一位老比丘,他提出了問題,請示蓮池大師說:大師您講的道理,我們都可以接受。但是如何能夠證明呢?請您舉個例子給我們證明這三世因果的存在。蓮池大師說,不僅僅有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的三世,即使是這一世裡都有三世。這一世裡面就有過去、現在、未來。這位老比丘說道:這是什麼道理呢?蓮池大師解說:以前有一位年輕比丘,住在山中茅棚,他非常精進,這樣用功了幾十年以後,有了定,也有神通了。後來被人家發現了,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成群結隊的去參訪他,禮拜、供養,最後大家把他迎請下山,住在城市的寺院裡面,有很多弟子。這位比丘剛下山的時候,還能夠維持著精進修道,久了以後,就懈怠了。經過這麼十幾年以後,現在早課不做了,晚課也不做了。天天就是想要到哪個地方去遊山玩水,跟信徒們聊天啊,接受人家禮拜、供養。眼看著他就要墮落三途了。所以您看他,以前精進,現在懈怠、享福,然後眼看著命終以後就墮到三惡道,這豈不是一生之中就有三世因果嗎?蓮池大師講完了以後,這個老比丘就問道:您講的有道理,但是,請問這位比丘是誰呢?蓮池大師答道:仁者就是。就是您啊!蓮池大師就是講這位比丘。他以前精進修行,而現在連三世因果都不相信了。所以您看這位比丘在逆境中修行,可以這樣用功幾十年,修得了定。可是一到順境就顛倒了,馬上懈怠懶惰、享福了,可知這個順境不好修,所以學習佛法一定是先從逆境下手的。一者,消業障;二者,歷事練心,修逆來順受。我們深信三寶,三寶一定會幫助您安然度過的。所以末學因從事建築事業,沒有學佛以前,吃喝玩樂,交際應酬非常多。學佛以後,各種逆境現前,消業滅罪,前三年非常辛苦,後三年,忍耐習慣了,有點定力了,因此感覺輕鬆一點。所以佛陀示現六年苦行是有道理的。我們既然決定要出離三界生死煩惱,就好像我們向朋友借錢,當朋友知道您要移民到國外居住時,當然就要來向您討債了,以免一去不還了。   所以,當我們真正發心修行,要出離三界生死煩惱、證無上菩提時,業報自然就會現前。是故達磨大師先舉報冤行,勸告我們一定要熬得過,若熬得過,您智慧一定增長。   「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   是故一位真正的修行人,遇到的逆境,受諸苦惱之時,絕對不會怨天尤人,怪三寶不保佑,唯反躬自省,過去生中所造諸惡業,祈求諸佛菩薩加持,令我安然度過,消業滅罪,增福增慧。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   反省自己,過去生無數劫中,長期以來,因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背覺合塵,迷惑顛倒,轉本有清淨自在解脫的無住真心,成妄想、分別、執著,為煩惱所纏縛的染污心。是故流轉生死於六道,造諸惡業,多起冤憎,違害無限,廣結惡緣。報冤行這裡已經講到了「棄本」,所以我們要先認識自己的本來是什麼?《心經》裡面告訴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的原貌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界乃至無意識界。佗是個虛空相,是空靈不昧,亦名佛性。這個虛空相,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佗是生命的本源,具無量智慧德能,佗沒有生、老、病、死,不用休息,不用吃飯,不用睡覺。不需吃喝拉撒,佗的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佗自在無礙,神通變化不可思議,我們的本是這樣。所以《大般涅槃經》所講的,三德涅槃,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各具常樂我淨,那就是我們的本來。法身德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本體、生命的本源,就是您現在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一念心,那是生命的本體,但是因為佗現在迷了,變成了八識五十一心所,因迷而造了業,隨業受報而與四大交和在一起,招感了這個五蘊色身。而我們的「本」,是沒有這個身。佗非青、黃、赤、白,大、小、方、圓,是空靈不昧,是一個空明體,故又名無量光,具恆沙妙德,不可思議,亦名佛性,即是法身。而這法身,有體就有用。其自受用及他受用,則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統合名為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體用不二,體用一如。如鏡之明照,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物來物現,一絲不沾染,即體即用,即用即體,自在解脫。   這就是我們自己生命的原貌,故名之為「本」。而這個本:法身、般若、解脫不是三件事,是三就是一,一就是三。法身是我們的生命原貌的體大,般若是我們生命的智慧,解脫是我們生命原貌的大機大用,無量百千萬億化身,普入法界,利樂有情。那是我們人人生命的原貌。所以經云:眾生本來成佛,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體性就是佛性。但是由於自己一念不覺心動,覺上立覺,緣著三細六麤,而招感生死。這三細就是自己那一念心動生起了無明業相及能見相、所見相,這三細相。又繼續起心攀緣,再緣了外境,就有這六麤相,即智相(分別心)、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流轉於三界,變成我們現在的這種五蘊身。所以我們捨了自己的本,本來成佛,現在被這五蘊煩惱塵障住了,所以棄本從末,我們現在就是末啊,所以要藉著四行觀的權修來還回本來啊!   「流浪諸有」,這個「有」是指凡夫的三界六道、二十五有。欲界有十四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南贍部洲、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七有:初禪、大梵天、二禪、三禪、四禪、無想天、淨居阿那含;無色界四有:空處、識處、不用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共計二十五有。我們過去無量劫中,生生世世都在這三界二十五有中生死輪迴(除淨居阿那含外),若不知精進修行佛法,背塵合覺,出離生死煩惱,將來又是繼續於三界二十五有中生死輪轉(除淨居阿那含外),無有了期。是故古德開示: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身不向此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因不知學習佛法,背覺合塵,凡夫當然是自私自利,多起冤憎,違害無限,做了一些傷天害理、損人利己之惡事,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   所以文殊師利菩薩開示云:如果眾生所造的惡業有一點像芝麻這麼小的東西存留下來的話,所累積下來的,比一座須彌山還要高大。好在業性本空,所以只要您努力修學佛法,悟了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是萬法唯心,是一心的三諦理,即空即假即中,夢幻虛假,真正與空性相應,斷了見思二惑,您就不再招感生死了。但是菩薩不昧因果,乘願再來,普入法界,利樂有情之時,遇到過去生中所造的惡緣現前之時,還是一樣還宿債,欠錢還錢,欠命還命,毫不逃避。然而菩薩相應空性,知道萬法皆空,無有一法可得,包括這個身心世界都是緣起的假相,真有的就是真如覺性。而真如自性是火不能燒,刀不能砍,水不能淹,是無始無終的,從來沒有增減變異過,永遠不會消失的,沒有生老病死的。所以菩薩還舊債,還是那麼消遙自在,沒有苦惱啊!   「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   我今生已經皈依三寶,修學佛法。持五戒、修十善,乃至受持菩薩戒,精進不犯。那為什麼我還要遭受別人的輕賤、誹謗、誣陷、傷害,乃至病痛、意外、失財、倒債等種種苦報,這是為什麼?這就是我宿殃,是我過去生所造的這些惡業果報。所以這個身子是來還舊業的,過去世所造的罪業,今生以這個五蘊身來還宿債的。所以是惡業果熟,這是非天非人所能見。這個因緣果報的現行,實在是太複雜了,這不是天人或者是聲聞、緣覺所能夠理解的,唯有諸佛菩薩,祂們才能夠看得清楚啊!我們這個因果有現世報,有來世報,有多生多劫以後報。而且,您造作善惡業,還要加入您的因地心。譬如說我用十萬元去放生,心裡希望放生得健康長壽,或治病。這十萬元放生所得的功德只剩一點點。為什麼?因為您是以自私自利的心放生,而不是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如果您走在路上,見路旁有人賣斑鳩,或者是賣螃蟹。如果您想到煮螃蟹,是用冷水加熱,一直熱到水沸騰為止,螃蟹是這樣被煮熟的,實在太可憐了,一定要救牠們,這是以慈悲心來放生,功德無量。又如路邊見販售野斑鳩,殺斑鳩也太可憐了,把斑鳩的脖子一扭,斑鳩就沒命了。斑鳩鳥的氣都還沒有斷,就開始拔毛了,毛拔光了以後,再用刀子在鳥的肚子一劃,把裡面的內臟取出來以後,就這樣交給這些買斑鳩的人,這斑鳩實在太可憐了。您以大慈悲心把牠們買了,親自送到偏遠的山林裡面,把牠們放生了,那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得健康長壽。所以這個因果的道理不是用數量去算,還要加上您的用心。這個因緣果報實在是太複雜了,這不是人間天上所能知曉,唯有諸佛菩薩能夠明瞭。佛教中有一則公案述說,有一位老法師,他有神通,他見到侍者七天以內會死亡。老法師不好直接告訴他,但是老法師心想也要讓侍者的父母親看看他兒子最後這一面。所以老法師送給侍者一筆錢,要他拿回家,孝敬雙親。大陸地廣人稀,回家一趟,就要五六天的時間,也差不多剛好在家裡往生。結果這個徒弟兩個星期以後又回來了,把他師父嚇一跳,難道是鬼嗎?或是自己神通失誤,怎麼沒有死呢?師父就問侍者道:您這一次回家有做了些什麼特別的事情呢?侍者回答道:也沒有遇到什麼特別的事情,只不過是在回家的路途上,看到溪裡漂流個大螞蟻窩,那裡面不知道有幾百萬隻螞蟻在那裡掙扎,螞蟻怕水,水一淹就死了。侍者說他停下腳步,用盡辦法,入了溪裡面,把這個螞蟻窩放到岸上的樹邊,這些螞蟻真的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還把他身上咬得紅腫不堪,他還是把全部螞蟻救上岸,就這個事情而已。老法師續問道:過後又有遇到什麼奇特的事嗎?侍者回答道:有啊!我在回家的途中,快到家的前一天傍晚,我見到一個沒人居住的破房屋,我想利用這破房屋,休息一個晚上,看起來會比較有精神,第二天再啟程回家探望父母。結果那一天晚上狂風大雨,還好我躲在那個破房屋,否則就被淋得全身落湯雞了,但是就在我睡著的那個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呼喚我的名字,越喊越大聲,我一驚醒就往外衝,是誰在叫我啊?我一衝到外面,那個破房屋就砰然倒下來了。還好,不曉得是誰叫我,否則我就沒命了。老法師一聽就明白了,就是侍者那一念慈悲心,救了他一命。如果我為了改變自己的厄運而存心去找螞蟻窩,趕快去救牠們,希望能夠改變命運,這樣的效果不大啊!   因緣果報的現前,太複雜,只有佛菩薩知道。日前見到聯合晚報所刊登的新聞,標題為:「他,放棄四佰萬冤獄賠償,說是宿命。」這是真人事實喔!這個是在台中市雲河大飯店,遇到了一個搶犯搶劫,搶了八千元,這位被冤枉的搶犯姓董,他被判了七年。這個案子一直上訴到最高法院,仍然被判七年。這期間,這位董姓搶犯一直否認,他根本沒有做這件事情。警察也把台中雲河大飯店的服務生請來指認。這位女性服務生說,他來搶的時候,戴個鴨嘴帽,蓋著頭面,寫個條子指示:給我錢,我有槍,您不給,我就開槍殺人。我當然把現有的八千元給了他,他拿了錢就跑掉了,看起來很像他。經過三年多以後,警察抓到一位詹姓搶犯,警察質問他曾經犯過的罪行?這位詹姓的搶犯竟然說到自己曾經犯下台中市雲河大飯店搶案的事情。警察聽了以後嚇一跳,這不是已經判刑了,怎麼會是他呢?這會不會又是一個冤獄呢?接著警察又問他那您怎麼搶的?這位詹姓搶犯就說:我去搶的時候,就寫個紙條,說我有槍,錢拿出來,您不給錢,我就開槍殺人了。跟那位服務台的小姐講的一模一樣。所以警察就把這件事情向法院報告。那位檢察官很有責任感,他重啟調查,結果經過測謊,及各種方式,再把那個飯店的服務台小姐找來重新指認,她表示因為當時搶犯帽子壓得扁扁的,自己又很害怕,不敢直視搶犯,這一次這位詹姓搶犯實在太像了,聲音也完全一樣,確定指認是他。然後重新審判,再判這位董姓嫌犯無罪開釋。他被白白關了三年多,一共被關了一千三百多天,結果可以獲得四百多萬的賠償金。他深信因果,所以他說這個錢我不要,因為這是我過去生陷害人,今生得到了這個果報。現在都已經報掉了,隨緣已經消舊業了,若我拿了這個四百多萬,這個業不是還在嗎?來生還要再還一次,堅決拒收這四百多萬賠償金。這是個真人實事。這是合情合理的賠償金,因為他深明因果,所以他拒收了。他這個思維是二乘人的思想,不要去碰。大乘思想就不一樣了,大乘人當然深明因果,但他會用這四百多萬賠償金,拿來護持正法、利樂有情,回向法界,同成無上佛道,這就是菩薩的想法。但是他能深信因果,不為這四百萬元而動心,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與同歟字,有反問是否之意),甘心受報,都無冤訴。所以受委屈、受冤枉、為人輕賤,一點都不懊惱,也不懷恨在心,只是慚愧自己過去生為什麼會造那麼重的業,今天才會得到這種果報。只能懺悔業障,甘心承受。而且當自己甘心承受之時,那個苦惱就減輕了。譬如自己真做錯事了,卻絕不承認,明明錯的很離譜,而自己覺得沒有錯,當被人家處罰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痛苦。如果自己做錯事,知道自己真的錯得太離譜了,我怎麼可以這樣做?當受罰之時,則心甘情願,而不覺得那麼痛苦了。所以有人犯了重罪,非常的後悔、懊惱,他會請求法官,判他死刑,心才會安,這時候他受苦時,那個苦會淡得很多很多,因為那是一種願意承擔果報,他甘心承受,所以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   是故佛經上說明,遇到這種逆境現前,諸如身苦病痛,被人冤訟,受諸污辱、為人輕賤,被人陷害,遭人報復等種種苦難,這位修報冤行的行者,逢苦不憂。為什麼?識達故。通達緣起的真理,了解因果的道理,依照緣起的真理,根據三世因果的道理,我過去生造業,今世果報現前,知道這是還舊業,償宿債,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逆來順受,您甘心承受,這個宿業很快就報掉了。另一種識達,就是能深明,這是修道的逆增上緣,您在修行佛道上,一定要有逆增上緣,來修行忍辱波羅蜜,您才可以成就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例如提婆達多,可以說多生多劫都在陷害佛陀,佛陀成佛了,他還推大石頭,從山上滾下來,要傷害佛陀。好在是四大金剛用金剛杵把那顆巨石打成碎石,而其中一粒小碎石傷到佛陀的腳指頭而流血了。頓時大地裂開,猛火從地中升起,提婆達多當場陷入火海中,活生生的墮到地獄。阿難非常操心,請示佛陀說:我哥哥墮到地獄,現在怎麼樣了?佛陀以神通力,讓阿難見到提婆達多在地獄受報的情形。見到提婆達多雖在地獄,而所居住的環境有如第四禪天,那麼殊勝莊嚴,自在快樂的生活,享受最大的福報。為什麼?提婆達多所犯的是五逆重罪裡面出佛身血的重罪,所以生陷地獄。但這是他發願生生世世要作佛陀修行菩提道上的逆增上緣,故意找碴,故意讓佛陀受盡苦難,讓佛陀在逆境中修不動心。所以佛陀成佛的時候,祂讚嘆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假如沒有提婆達多生生世世做祂的逆增上緣,祂沒有辦法成就忍辱波羅蜜。佛陀成佛了,證得無盡的功德藏。提婆達多的功勞也得到無盡的福報,所以雖然生陷地獄,卻在地獄中變成大天宮,像第四禪天的大自在天那麼殊勝莊嚴,他得到大福報。所以,我講這個故事也要告訴大家,如果我們精進修行佛法,而家人卻處處忤逆您,故意找您麻煩,令您受諸苦惱,如果我們因此生起瞋恚心而吵架,則火燒功德林,自己所修的功德被瞋恚之火所燒盡,自己的家人也因為他忤逆的行為而讓您火燒功德林,他破壞了您的道行,造了一個很大的罪惡,將來也許要墮入三惡道受苦。反之,如果因此您忍下來了,增長了修行忍辱波羅蜜,您的家人則得到大福報,真是一舉兩得啊!所以我們要明白,當自己用功修行時,卻遭遇到您的親人給您忤逆的時候,您安然度過了,了不住心,您得到無盡的功德,而您的親人則得到很大的福報。如果是您起了瞋恚心、報復心,甚至吵架了,那就真的是兩敗俱傷。他壞了您的道心,造了惡業,您火燒功德林啊!故俗云: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下,風平浪靜。要真正了解這個道理。是故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   如果您常常生起這樣的覺照,把這個報冤行的道理,緊緊的貼在自己的心裡頭,遇到逆境,修忍辱波羅蜜,修逆境的增上緣,又能隨緣消舊業,還債想,這就能與道心相應。理即是道心,心即是道,道就是心,而且這個道心是菩提大道,不住空有的第一義空的空性相應。故云:此心生時,與理相應。與道心相應。   「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體冤的「體」字是指體會、理解、悟了;「冤」,冤家對頭,體冤進道,這是說明逆境中的修行,這是入道的要門,一則償還宿債、消業障,二則修忍辱波羅蜜,於諸逆境中修不動心。是故祖師開示: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前面的報冤行是教我們趣向於道,第二個隨緣行是教導我們趣入於道,所以這「隨緣行」裡面就有順逆境界的隨緣。修逆來順受、順來忍受,八風吹不動。所以逆境是第一層修道人的勘驗,第二層次就是這隨緣行了。到了第三層次「無所求行」,這就入了出世間法了,所以這一、二、三項之修行,是聲聞、緣覺、菩薩所共修的。到了第四「稱法行」,唯有修菩薩道而入一佛乘所獨修的,所以這四行是攝一切行,是故祖師開示道: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   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這個眾生有「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二種。有情眾生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因緣和合而生的。色法是四大,地、水、火、風,心法是受、想、行、識,和合起來而有我們這個五蘊的幻身。另一種是無情眾生,它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根本就四大種,地、水、火、風,隨著各種因緣而變現出器世間的森羅萬象,林林總總,這都是所謂的眾生。本文中云:眾生無我;許多人會錯解,如果我修行修到最後變成無我了,那豈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我現在有我,還可以跑來跑去,跑到國外旅遊,跑去美食街吃美食,那無我怎麼辦?是不是變成空氣?噗!沒有了。   其實佛法的終極目標是教您證得大我。全體浩瀚的宇宙是個大生命,是真如本性依染淨二緣而幻現的十法界三千諸法,當體即是真如自性,故《楞嚴經》中,會四科即真,圓彰七大即性。四科是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是地、水、火、風、空、根、識。故知:十法界三千諸法就是一個我,就是一個法身,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身。眾生是未來佛,是故眾生修行般若波羅蜜,照見五蘊無我、六塵非有之時,即證得本有的清淨法身,而於清淨法身中幻現十法界三千諸法,親證十法界原來是自性,就是一個絕待的生命體。   真如自性才是真有的,我們五蘊身心是因為迷了自性,依一念不覺心動,緣於三細相(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更往外攀緣,而生起了六麤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招感業繫苦相而輪迴三界,依於引業(引入六道之業力,如持五戒,引入人道)而投生在人間。依於滿業(過去生所造作之善惡業,而招感諸善惡果報之業)於人間因緣成熟而受苦樂諸受。故云: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有如今日所謂的官二代、富二代,世俗稱為咬著金湯匙出生,一生下來就家財萬貫,一生平步青雲、榮華富貴,這並不是他運氣好、命好,而是他自己過去生中修諸福德,今世因緣成熟,善業的果報現前而已。若不繼續修善,反而利用自己的財勢,造諸惡業,則過去生善業的福報享盡了,報盡還空,卻又輪到過去所造諸惡業,惡報現前,受諸苦惱。   早年我未學佛之時,因從事建築事業,發了一點小財,也懂得享受五欲六塵之樂;後來學佛時,有因緣拜見淨空法師,他告訴我:賺錢很容易,花錢很難。我就覺得很疑惑,我問法師,您是不是講錯了?賺錢很難,花錢很容易啊!淨空法師他解釋道:賺錢是您的福報,有的人雖然很會算計,也拿了好幾個博士,都賺不到錢。而那個沒有讀書的,卻賺了很多錢,他投資什麼都發大財,買了一個垃圾地,也發了財。例如有人買了內湖的垃圾山,最後變成了黃金寶地,也有人買了河川地,十幾年以後,都市計劃變更,而成了建築用地,發了大財。因為他有福報,命中注定,所以賺錢容易啊!這就是他過去生中所修的福報現前而已。如果您過去生,歡喜布施,布施了以後,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來生賺錢就很輕鬆自然。如果您布施時,依依不捨,布施後也會後悔,來生賺錢也一定賺的很辛苦。所以賺錢是命中的福報現前,因為有福報,所以很容易。而花錢要有智慧啊!所以很難。如果只為自己享受五欲六塵之樂,這五欲樂如吸毒般,剛吸食之時,似有一點快樂,習慣了,又不覺得樂,可是沒有它的時候,卻是感受到非常痛苦,是故俗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有一天,福報享盡了,苦報就來了。或更有迷惑顛倒之士,利用自己的財勢,為非作歹,作奸犯科,不僅是報盡還空,更加病痛牢獄之災,乃至於死亡。如新聞媒體所報導的李姓少年,利用家中的財富,姦淫無數的少女,還拍成錄影帶留念,終被告發、起訴、判刑,如今仍囚在牢獄之中。如果能夠把多餘的財富,來利益眾生,慈善救濟、弘法利生、護持正法,不僅能增長福報,添福添壽,更能滅罪消愆、逢凶化吉、轉禍為福,乃至修行斷煩惱、證菩提。是故賺錢很容易,命中有的,自然會得到,而花錢很難,因為要有智慧,才能保得住,增福增慧。沒有智慧的花錢,您會造惡業,則福報享盡,惡報隨之而來,故云: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修行人不用患得患失,一切隨緣,命中該有的,早晚會來,命中沒有的,求也求不到,因為這是過去生所造的滿業,所以不需要患得患失。所以我們從事於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種種投資經營、交際應酬,處事待人接物,就依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道理,以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原則,用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的規範為依據,來辦事,您絕對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逢凶化吉、轉危為安,更能增長福慧,平安吉祥,稱心如意。如有人約您吃喝玩樂之時,立刻想到四念住中的「觀受是苦」而婉拒之。如有人找您投資釣魚蝦場,就要立刻想到八正道中的「正命」,及十善業中的「不殺生」而拒絕之,並同時婉言相勸,勿經營此種以虐待動物為樂之行業,以免造業而招受來日的業報。要深明緣起、因果的真理,而修學「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前面所言之報冤行,著重在逆境中修逆來順受,修此則能趣向於道;第二之隨緣行,則已通過逆境的考驗,必須更在順境中修不動心,因順境容易令人迷惑,故云順來忍受,於修學隨緣行中能趣入於道。文中云:喜風不動,若攝入第一之報冤行則是八風吹不動而真成入道之要門,故能趣入於道。此八風就是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八種順逆境界,能煽動人心,故以風為喻。此八風為:利(利益)、衰(衰敗)、毀(毀謗)、譽(讚譽)、稱(推崇)、譏(譏諷)、苦(痛苦)、樂(歡樂),修行人於此隨緣行中修八風吹不動,能趣入於道。   禪門裡有一個公案,就是有關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禪戲。某日,蘇東坡閒來無事,於房中坐禪,感受到自己心曠神怡,四平八穩,於是他突發妙想就做了一首偈頌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叫他的書僮送到對岸的金山寺給佛印禪師。禪師見了偈頌之後,就在偈頌後面寫個「屁」字,要書僮送回去給蘇東坡。蘇東坡見了以後,氣沖沖的趕到對岸金山寺,直接衝到佛印禪師的禪房,要找他理論。只見禪房門外也貼了一首偈子,上面寫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蘇東坡見了以後,滿顏羞愧,告訴門外的侍者說:不要告訴老和尚說我有來過,這樣又回去了。八風吹不動,實在是不容易啊!是故祖師云: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於不知不覺中能趣入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要在順逆境界中修八風吹不動,修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故云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三無所求行者」。   為什麼能做到無所求呢?那當然要聽經聞法,了解我們這五蘊身心本空,六塵非有。這五蘊身心不是真有的,真有的是真如自性,即是佛性。因為自性迷了,依於迷、邪、染,所以才招感這五蘊身心,如果我們用覺、正、淨把迷、邪、染去掉了,覺、正、淨法也不需要了。為什麼?自性本覺,本覺本有。自性本正,本具正知正見。自性本淨,離染淨相待之絕待真淨。清淨自性的體用就是無上妙道。破五蘊身心的執著,真正的我就活過來了,佗就是我們生命的原貌,佗就是一切諸佛的本源。所以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這一法身就是我們人人生命的原貌,這是宇宙萬法的本源,宇宙萬法都是依佗而有的。所以我們不要怕五蘊本空,以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了。如果我們真正相應到五蘊本空,真如佛性就活過來了,真我就現前了。而現在我們的真我已經是昏迷不醒,中毒太深了,中了這身見、我執,貪、瞋、癡、慢、疑之毒,這個毒比砒霜、氰化鉀還要毒,所以,佗昏迷不醒了。那我們把這個五蘊身心破除了,佗就甦醒過來了。醒過來了以後,就能顯現佗的大機大用,無量的神通妙用,事事無礙,得大自在,那就是我們自己生命原貌的生活。諸佛菩薩就是過著生命原貌的生活,所以在法界中能夠彰顯事事無礙的境界。那當然我們一定要聽經聞法,了解這五蘊本空,六塵非有,這些都不是真的。五蘊身心是因為覺性迷了,起心攀緣,而隨著這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隨業牽引而幻生的,所以這五蘊是假的,佗是個生滅的連續相而已,身體是四大聚合的假相,所以人死的時候,地大歸地大,水大歸水大,火大歸火大,風大歸風大,而四大是質能之所聚合,是能量的生滅相。心法則摸不著、看不見,那就是我們業力習氣,一接觸境界就起心攀緣,立相待能所,而有了色陰;接著領納境界而有了受陰;對境界的了別而有了想陰;了別之後,起心遷流,思惟造作而有了行陰;思惟造作之後,則有業識的識陰。唯識學所說,由第八阿賴耶識中識陰的習氣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這樣一個念接一個念,生滅相續,每秒鐘有二十一萬六千次的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生滅相續相連接起來,而感覺有身心世界萬法,有如我們看電影般相似。如果端看電影膠卷的每一張底片,看起來都沒有意義。但是經過放映機每秒鐘十六次以上相續開合、流轉,透過光線,投射到螢幕上,它就變成了有內容、有劇情的顯現。我們所謂現實的人生,其實只是藉著六根接觸六塵之時,自心中識陰習氣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形成了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不斷的相續相,而感受到人生萬法而已。如同電影中膠卷透過放映機相續的開合而有了電影的劇情一般。其實一切境界都是中性的,沒好也沒壞,是我們自心把它變成好壞、美醜、喜歡、討厭的。所以我們是活在自心世界裡,外面世界是中性的。是故,有人喜歡獨居山林,但有人會覺得很恐怖。其實山林並沒有喜歡或恐怖的問題,那只是出於自心中的習氣而已。所以您就能知道五蘊本空,六塵也不是真有的。依此道理,我們可以明白,這五蘊身心中,真有的也只是這一念生滅相續心而已,而此心體空寂,覓心了不可得,卻能幻化出吾人之身見、我執、法執,分別正報身心及依報環境之好壞、美醜、歡喜、厭惡、親朋、冤仇。林林總總,一切一切,都是此一念生滅相續心,隨個人業力習氣不同而幻現出不同的境界,故知所幻現出來的身心世界全體才是絕對的自己。所以當一個人得了嚴重的失智症(如老人癡呆症),他的身心世界就是一張白紙,毫無意義了。唯識學把這一念生滅相續心分析為八識心王及五十一心所,而每一個識體皆具有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也就是告訴我們,一切萬法皆是自心分別自心相,是外無一法可以建立,都是自心生萬種法。而此一念生滅相續心,是依無有染習,離相待、能所、斷常、有無,不生不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之本心而生起的(本心寂照一切萬法。照理則一切法從本以來,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照事則通達一切世出世間法,但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自己則了無分別,具四智菩提)。而此本心(一心)是十法界一切有情所同共的。此本心才是真正的自己(真我),故名法身。此本心即是法界,不可思議。您若能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則有如這宇宙人生萬有的大夢已醒,依此道理起觀照離一切相,則不僅能修學無所求行,進而能破身見及我法二執,證無上菩提。若還是不能明白前面所解說的道理,古德告訴我們:人總會死吧,死了您能夠帶走什麼?一毛錢也帶不走。縱然您有好幾百甲的土地,但您也帶不走一粒砂,一切都帶不走。每個人都會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是究竟有幾個人真正能夠看得開啊!   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為什麼不積一點善業、淨業?唯有淨業才能生到淨土世界。淨業是什麼?就是出離心,要出離這五陰煩惱塵,要出離這三界生死煩惱,所以要修淨業三福,這是淨業。佛陀為了讓大家明白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就在《百喻經》裡面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很富有的人,他娶了四個太太,有元配,還有小一、小二、小三,過著齊人之福,有錢又有勢。有一天他覺得身體很不舒服,飯也吃不下,所以他找家庭醫生診斷。醫生檢查,大吃一驚,告訴這位富人,您得了絕症,只能再活三個月(就如同現在的癌症末期一樣)。您地位崇高又家財萬貫,要及早做準備,把身後事安排好。家庭醫生又說:您要是不相信,可以再到其他醫院去複檢。所以他就到各處的名醫去看診,每一位名醫都告訴他,這是個絕症,最多只能再活三個月。所以他非常痛心,非常的痛苦,回去就先找他最愛的小三,告訴小三說:妳知道我是最愛妳的,最近我身體不舒服,我去看了醫生,醫生說我得了絕症,只剩三個月的生命,妳是我最愛最愛的人,是不是可以陪我一道離開人世間呢?讓我黃泉路上有個伴。小三鐵青著臉,恐懼的告訴這位富人:不行!我不行!您一死,我馬上就離開您了。任憑這位富人再三的請求,這位小三都一樣非常堅定的拒絕。於是這位富人很痛心的離開了小三,去找小二了。他同樣的道理告訴了小二,他說:小二啊!平常我都以妳為榮,讚美妳的風度翩翩,氣質這麼好,我到哪裡都帶著妳,跟大家介紹這是我太太,可是現在我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生命結束以後,我也很想帶著妳一起共赴黃泉,好嗎?小二很溫和的告訴這位富人:生死由命,陰陽兩隔,我絕對不能跟著您,而且我先跟您講清楚,您不要生氣,因為生氣對您的身體不好,您一死我馬上改嫁。這位富人一聽,差點暈倒,他一死,小二馬上要改嫁,他更傷心了,又不能生氣,氣了命更短,就默默的離開去找他的小一了。他告訴小一:我平時對妳很好,妳有什麼困難,我都會幫助妳,甚至妳的家人親戚朋友,我也一樣協助。現在因為醫生診斷我只剩三個月的生命,我感覺妳最仁慈、善良,希望妳能答應我,陪我一起赴黃泉。小一聽了以後,馬上回答道:不行,不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因為生命實在是太可貴了。不過,您離開人世間以後,我會送您到墳場或是殯儀館火葬場,完事了以後,把您的骨灰送入塔,我只能做到這樣,其他,恕難從命。最後這位富人想到了他的元配大老婆。因為他外面有小一、小二、小三,所以他經常沒回家,甚至他元配的姓名都差點要忘掉了。在這個大難來臨之時,終於想到她了。於是他走回元配住的老家,找元配商量看看,可不可以陪他齊赴黃泉?想不到元配早就在門口盼望著他。這位富人心懷歉意,有氣無力的告訴元配,現在醫生說他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我平時對妳那麼不善,我實在是難以啟口,妳是否可以陪我一同上黃泉。想不到他的元配忠心耿耿的回答道:不要說陪您上黃泉而已,您到哪裡,我都永遠陪著您,永遠跟著您。這時候這位富人覺得很內疚,我的元配對我這麼盡忠,對我這麼體貼,死都要陪著我,我卻把自己的元配養成乾乾扁扁的,兩眼深陷,皮膚乾黑,而其他三位小老婆都是白泡泡,嫩咪咪的美嬌娘,只有元配是這麼黑巴巴,乾扁扁的。這位富人也只能用這三個月的時間,來特別善待他的元配,但是也慢了一步了。這是佛陀《百喻經》裡的故事,那個富翁是誰您知道嗎?就是比喻我們每個人自己。那個小三是誰呢?就是比喻我們自己的身體。因為凡夫都有身見,念念眷念自己的身體,注重自己的外表,自己的健康。身體稍有一點不舒服,趕快去醫院全身檢查,每天還要吃補品,防止老化。所以,小三就是比喻自己的身體。您想想看,您這麼愛他,只要您神識離開身體的時候,他是不是馬上就棄您而去呢?這位富人他外出時都帶著小二,小二就比喻自己財富的身價、自己的頭銜、地位,如董事長、總裁等等,這位富人一出門就帶著小二。名片一掏,那個名片是折三折成一疊,又是某大公司總裁,又是某集團的董事長,一大堆頭銜,您看是不是出門都以小二為榮。那為什麼小二說,您一死,我馬上改嫁呢?您看看,哪個大企業家死去的時候,如果是和平的分財產都還算不錯,甚至有為了分遺產而上法院打官司,兄弟反目,互相傷害,比比皆是。喻如小二對富人所說,您一死,我就改嫁他人了。所以這個小二就是代表他的財富,他一死了大家都來分財產。那個小一才是比喻他的一般親朋友好友,頂多是送到墳場,或者是送到火葬場,火化完了以後,把骨灰罈送到靈骨塔中,這樣就結束了。那個元配大老婆是譬喻他所造的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它永遠跟隨著您。所以這位富人看到以前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元配,害她變成又乾又黑又瘦,體弱多病,這譬喻這位富人不持五戒,造殺、盜、淫、妄、酒,惡業造得太多了,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現在只能利用所剩餘三個月的生命,多做點善事,懺悔業障,來彌補一些過錯。所以趁著我們現在大家都很年輕,趕緊把自己內心的不良習氣去除,修福修慧,要把自己的元配,養的白白嫩嫩的,通身都是淨業,那您來生的果報一定很殊勝。如果是虧待自己的元配,把她養得又瘦又黑,體弱多病,那您將來就有苦日子受了。所以那個元配就是代表著唯有業隨身,她永遠跟著您。其他您的身體、您的財富、您的親朋好友,通通一樣也帶不走,無法跟著您。這個故事是《百喻經》裡面的一則譬喻,我特別舉出來,希望大家能深深體會到這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的真理。   過去生中所造的滿業,而有了今生的命運,命中有的,因緣成熟時,自然會現前。命中沒有的,您求也求不到。何況即使您擁有一切,成為一國之君,大限一到,還是一場空啊!如《百喻經》中的故事,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您確實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不會患得患失,修無所求行也一樣不困難了。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   世人長迷,執五蘊身心為我,處處貪求,貪名貪利,愛權勢、地位,以五欲為樂,而迷失了佛性真我,無法了達全體法界即是真如自性所幻化。所以我們必須依止佛陀的教化,明自本心,見自本性,親證全體宇宙萬法就是自己一心所幻化,您就真正的擁有一切,而且是一得永得,一勞永逸,故古德開示:眾生只為貪得一粒米(五欲六塵),而卻失了整座糧倉(全體法界),沉淪六道,生死輪迴,受苦無盡,真是得不償失,太不值得了!故祖師嘆言: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而且不擇手段的求,所以俗話有云:殺頭的生意有人做(如販毒),賠本的生意無人做,世間人大多是貪求無厭,而不知有求皆苦啊!只有真正學習佛法的佛弟子,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犧牲奉獻,無怨無悔,願意做賠錢的生意。但如果您真正瞭解緣起的真理,其實根本就不是賠錢,只是把有形的錢財物質,化為無形的正能量而存在法界裡面,就是我們常祝福人家的增福增慧。   佛弟子行布施,能夠把自己辛苦賺來的財富,布施給需要的人,犧牲自己的身體去為大眾謀福利,其實這只是把有形的東西轉化為正能量而存在無形的法界裡面,有如將電能存入電瓶中,您需要光明時,就把電接到燈具,光明就現了;您很熱,需要風吹,就把電接到電風扇上,風就吹出來了;接到冷氣機,冷氣就吹出來了。這無形的電能,藉著不同機器的因緣,就能變化出各種不同的用途,令我們稱心如意。所以當我們修菩薩道,行離相布施,不但不會空掉,而是化為正能量,存在法界中,當您遇到極端困難的時候,自有貴人相扶,自有天助的因緣,解除了困境,那就是自己存在法界中的正能量,加上諸佛菩薩業自在的力量,而轉化了困境。所以有人能逢凶化吉、轉危為安,有人則逢凶即亡、轉危為難,這並非是誰的運氣特別好,而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而不修不得,甚或造惡業受惡報。   所以有捨才有得,而且這個得比世間的報酬更殊勝,世間的酬勞只是財物。設想將自己一生,命中所有的財物,統統轉換成現金,即使有百億、千億,遇到了大災難,如空難、大地震,或是罹患絕症,金錢能幫您逢凶化吉、轉危為安嗎?唯有您存在法界中的正能量,才能以不可思議的因緣來化解掉。現代科學家也以量子力學理論證實了這些不可思議的現象。   所以在這個世間要懂得修福業,累積自己的正能量,看起來好像是賠本的生意,但是真正得好處的,那是沒有辦法用我們世間的利益來計算的。為什麼?它就是使您能逢凶化吉、轉危為安的來源,常常遇貴人相助,都是這個因緣。所以世人長迷,處處貪著,用盡心思,不擇手段,盡力貪取,永無止盡。貪到了又怕失掉,患得患失。世人長期處在這裡面,習以為常,覺得人都是應該這樣。所以民間有一句話,聽起來很難過,就是: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因為人世間已經養成自私自利的壞習慣了。所以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名為「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勘忍之意,為什麼叫勘忍?我們常常是勾心鬥角、互相殘害,自私自利,只有想到自己,很少想到別人的感受,我們天天處在這種環境中,可是習以為常,沒有什麼感覺,可見我們忍功都不錯啊,是故名為勘忍世界。   其實活在人世間,真的很辛苦,除了為生活忙碌以外,還要管教剛強難化的子女,更要奉養一大堆不滿、抱怨的長輩,又要顧及為人處事的面子問題,各種煩惱多如牛毛,更有三苦、八苦、無量苦。所以,佛陀應化人間,示現八相成道,就是為了教導人間如何修行,離苦得樂,解脫一切苦惱啊!我們算起來還算是很幸運,雖然處於末法時期,但仍有佛法可聞,還有許多法師、善知識教導修行;我們既然已經有緣接觸到佛法,就要精進修學,努力實踐佛法,來成就佛道。不僅是離苦得樂,而且所得的是三德涅槃、常、樂、我、淨的畢竟大樂,且是一得永得,一勞永逸啊!古德告訴我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身不向此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切記!切記啊!   「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   前云:眾生貪求無厭,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是故五毒煩惱之首即是貪,貪乃眾禍之根。而有智慧之人,依佛法修行,斷惑證真,深深體會到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原來是萬法唯心,心外無別法,都是自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譬如幼兒,心無所知,無憂無慮,只是飢來食、睏來眠;及至成年,受到環境的薰染,廣分別一切萬法,貪名貪利、貪色貪財,患得患失,一大堆煩惱。到了老年,得了嚴重失智症,又什麼都不認識了,又如同幼兒一般的飢來食、睏來眠,即使是睡在廁所,吃了糞便,也無分別了!故知:外無一法可得,皆是自心生萬種法,是萬法唯心啊!然心體空寂,非青黃赤白、大小方圓,只是空靈不昧的靈覺性。這本有的覺性,就是佛性。但因一念心動,起心攀緣外境,生起了三細(能見、所見、無明業相)六麤(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而有了見思二惑,循著三道(迷惑、造業、受報)而輪迴六道,生死相續,習染甚深,受無量苦。   幸得佛陀應化人間,示現八相成道,開示諸法實相,告訴大家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原來是萬法唯心,是一切眾生的本心循眾生所造的業力而幻現的十法界三千諸法,所以現象界(宇宙人生萬法)即是本體界(一心),如同吾人依日有所思的業力,而幻現出夜有所夢的夢境,而夢境的當體即是心,其道理是一樣的。是故《楞嚴經》中,會四科即真(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當體即心),圓彰七大即性(組成四科的材料,地、水、火、風、空、根、識,即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故有智慧的人依止佛陀的教導,而悟了萬法皆空,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真相。心體空寂,畢竟無有一法可得,名空如來藏。雖體本空寂,而空靈不昧,具足萬法、能生萬法,理具事造兩重三千,皆在此一念心中,隨著緣起的真理,而幻現一切萬法,名不空如來藏。又雖循業發現、幻現一切萬法,而當體即空(現象界即本體界),故名空不空如來藏。此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皆同一體性,通名為如來藏。故知宇宙人生萬法,就是自己離相待能所之絕待一心的三諦理,即空、即假、即中。是故「智者悟真」,頓悟此理之時,有如大夢忽醒,見一切萬法唯是自心,當體即空。如《大乘起信論》云:一切萬法從本以來,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悟了這個生即無生、緣起的真理以後。「理將俗反」,即於日用平常,六根對六塵之時,以所悟緣起無生、諸法空寂的真理,從自心中起觀照離相,於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了了分明,而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不生貪染與厭惡之心。心即無所攀緣,則用心如鏡,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無牽無掛,能隨順因緣,由自心自然任運,無所希求,三業清淨,了無掛礙,故云:「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誠如古德之所言:人到無求品自高,事到無心皆可樂。   「萬有斯空,無所願樂」。   若悟五蘊本空,六塵非有,彷彿大夢已醒,夢中境界,了不可得,誠如永嘉禪師所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明了萬法皆空,則會欣賞萬有,而不貪愛萬有。喻如有人到大陸東北觀賞冰雕展覽,在五顏六色的燈光投射之下,各類冰雕都顯得萬象旖旎,爭奇鬥艷,美不勝收;您懂得欣賞,但不會生起貪愛,因為您明白它只是冰和光而已,其他什麼也得不到。所以只要您悟了人生只是一場夢,畢竟什麼也得不到,您就懂得欣賞人生,做一行,像一行,樂一行。不像一般凡夫,患得患失,做一行,怨一行,怨聲載道,苦不堪言。而菩薩(覺悟的有情眾生)了悟萬法皆空,心無所求,故能遊戲人間,有世間事,而無世間意,快樂自在。如小朋友玩遊戲、辦家家酒,有演父親、有演母親,有演老闆、伙計,每個小朋友都演得很開心,一點也不累、也不苦。所以當您悟了五蘊本空,六塵非有,心無所求的生活,是欣賞、遊戲、快樂自在的人生,彷彿住在極樂世界裡。如果您執五欲(財、色、名、食、睡)為實,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為真,貪求無厭,患得患失,那您真的是住在堪忍世界,苦海無邊。所以要修學「萬有斯空,無所願樂」,才能得到知足常樂的生活。   「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   這功德是積功累德、修善而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釋功德淨土品》中,解釋的很清楚,所以功德絕對是好事,於此表三善道。黑暗是造諸惡業所招感的無明煩惱,表三惡道。這三界六道互為輪迴,難分難捨,即使修到了四空天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雖然長達八萬大劫,但因定中時間過得很快,感覺也如同吾人一生般的就過去了,命終之時有空死墮,直接退回欲界,甚而直墮地獄。四空天、四禪天人尚皆如此,更何況是我們欲界凡夫之三世怨。今生修福,來世享福,更造諸惡業,福報享盡,又墮落三途。是故,只要您在三界中,必有淪落地獄之時,故三界如火宅。趕快修行,出離三界生死大患為要。是故達磨祖師以功德、黑暗常相隨逐為喻,勸導大家,努力修行,出離三界生死煩惱。   這功德、黑暗常相隨逐的比喻,出自《大般涅槃經》中的故事。這個功德、黑暗是指功德天與黑暗天,功德天是賜福,天宮賜福給人家的。而這個黑暗天就是專門降災難給人的,是主災禍的神。所以功德天就像天使一般,光鮮亮麗的。那個黑暗天就像電影所演的那個死神般的恐怖。而她們是結伴而行,永不分離。這個故事敘述,有一個在家人雖非富有,而生活很安定,食、衣、住、行都不缺乏,可是仍然希求天宮賜福、大富大貴。有一天,有人敲門,這位在家人打開門一看,是一位光鮮亮麗、華麗莊嚴,自稱為功德天的女子來造訪,並告訴這位在家人,她是專門賜福給人的使者。主人立刻至誠恭敬的請她入門,待之以貴賓之禮。茶還未泡好,咚咚咚,外面又有人敲門了。這位在家人打開門一看,嚇死他了,是一位穿著黑衣服,極為醜陋,頭低低的,像個死神般的女人,自稱為專門降災難的黑暗天使來造訪了。她說:我是剛才進去那位功德天的妹妹,我們都是相處在一起,永不分離的,有她就有我,有我就有她。我們是您儂我儂,儂在一起的。所以,您把她請進去,我是不得不來的啊!姊姊功德天也走過來,告訴這位在家人說:她是我最親愛的妹妹,我們兩個都一直相處在一起,永不分離的,您要我,那也要她,除非我們兩個一起都不要,否則您要我,她就一定會跟著我。這位在家人回想一下,自己目前平平安安的生活,已經很幸福了,只因自己一念貪欲,想求榮華富貴,得到之後,又是災禍臨門。唉呀!平安即是福啊!這位在家人想通了,立刻請功德天與黑暗天離開,不接待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當我們明白三界六道輪迴不息,互相依靠,即使是上升天界享福受樂,福報享盡了,或定境喪失掉了,過去生中所造諸惡業業報現前,結果又墮入了三惡道,受諸苦難。誠如古德所云:福禍本相倚,是互為依止的。所以三界如火宅,不能久留,唯有依止佛陀教化,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才能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解脫一切苦惱啊!   「有身皆苦,誰得而安?」   我們的這個身子,要吃、喝、拉、撒,沒得吃,飢餓難耐;吃飽了,又得拉;如果排不出來,也苦不堪言。這個身體又容易疲倦,若失眠,無法入睡,頭昏眼花,苦惱萬分。這個身子又非常脆弱,容易受傷、生病,故有百病叢生之喻。所以佛陀告訴我們:這個身子名業報身,是因為我們過去生中造諸善惡業,依業感緣起的真理,致令我們清淨自在無礙、具恆沙妙德的法身(自性)與四大(地、水、火、風)和合,而成現在的這個五蘊色身,來酬償宿世的業報。故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亦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是故中國老子云:吾有大患,以吾有身。以身為大患也。而且身有生、老、病、死,四種根本大患,又有三苦、八苦、無量苦,實在是苦不了。而凡夫卻執身為我,而忘失了此身中的主人翁,即是真如佛性,具無量智慧德能、神通道力,不可思議,自在解脫,事事無礙。   這個真實的自己,是不用吃、喝、拉、撒的,也不會生、老、病、死的。佗的能量、體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浩瀚的宇宙、十方法界就是佗的活動範圍,一念頃即達,也不須交通工具,心想事成,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那就是我們生命的原貌,就是因為不守清淨自性,起心攀緣外境,貪染了五欲六塵,又造作諸善惡業,所以隨業受報,此受染的心性才與四大和合,成一個有形的身體,來酬償宿業;不僅喪失掉自體本有的功能,更招惹了諸多的苦惱,不得安寧,實在是太划不來了!是故古德點醒我們:眾生只為貪得一粒米,而卻損失了整座糧倉,真的是損失慘重啊!   「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   我們既然已經明瞭了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相,原來是自己的一心。離相待、能所、斷常、有無之寂照心之三諦理,即空(心體空寂)、即假(心體隨緣而現起的幻境)、即中(空假不二、真空妙有),有如夢境般的幻有而無實。也認識了自己生命的原貌、本地風光(佛性)的殊勝。就因自己一念不覺心動,起心攀緣外境,越迷越深,而染上了五欲六塵的習氣。為了滿足自己的希求,而造諸善惡業,因而隨業受報,依十二因緣法,感生人間,受諸苦惱。若不依止佛法,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放下萬緣,息諸貪求,則將又循著迷惑、造業、受報之三事循環於三界六道中生死輪迴,受苦無盡。故祖師云: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   「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   《楞伽經》中述說,外道心外求法,持邪戒、修苦行,悉求升天離苦得樂,不僅出不了三界,甚至墮落三途,受苦無盡。不知自性本具無量智慧德能,自在解脫,三德涅槃,常、樂、我、淨。而世間凡夫亦復如是,不悟自性極樂,念念往外馳求世間五欲六塵,且用盡了各種手段來追求。得到了,歡喜一下,又感覺到好像失落了什麼似的?於是還想求得更大更多,多多益善,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永遠不會滿足,永遠處在患得患失,牽腸掛肚,妄念紛飛,憂心重重,永無止息。是故古德勸化世人要知足常樂,告訴世人:人到無求品自高,事到無心皆可樂。更何況,求得再多,一口氣不來,一命嗚呼,什麼也得不到,如前所云: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啊!是故經云:有求皆苦,無求即樂。   「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由此可知,修學無所求行,真能契合於無上妙道。因為佛法的修行方法是止觀雙運、定慧等持,而非僅以定力伏住六識的分別來修無所求。若只是以定力伏住六識分別來修無所求行,最後還是求得一法,此法即是「無所求行」,還是心外見法,非是真為道行。有如長爪梵志與佛陀論法,他即是以「一切法不受」為道,結果還是受了「一切法不受」之一法,而敗給了佛陀之「一切法不受也不受」之向上一路密不通風之末後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那才是真正的一切法不受之無上妙道。是故佛法中之修無所求行,是要悟一切法因緣有、自性空,生即是無生,畢竟無所得之妙理。悟一切法空,或者是真正體會到宇宙人生萬法只是自心中的幻影而已,原來我們是活在自心世界,外面的世界只是一合相,無名無字無有差別,深深感受到人生如夢,什麼也得不到啊!以此觀智來修無所求行,如是修行則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功夫打成一片之時,自然消歸自性,而真成末後句直至寶所,回復清淨無染、無所依止、一法不立、一塵不染的本有真心之真實妙用,而成就無求的真為道行。如《金剛經》所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是故無求真為道行,是能契合於道。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四稱法行者」。   「稱」是相應、合於、契入;「稱」是指完全合於佛道之法,即是行諸佛道。所以這個「稱法行」可以說是:稱真如佛性而行於真實的無為法之妙行,那就是行諸佛道。無為法是從什麼地方顯現出來的?就是明心見性,從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無所住心中,於根塵接觸時,自生自顯的知見與妙用。故云:一接觸就明白,明白就知道該怎麼作。而前面的無所求行,它可以契會於道,所證的也是無為法,但是偏於無為,而尚未證到有為、無為兩邊皆離的真正契合於真如佛性,遇緣而自生自顯之真無為法(不二法)。   什麼是有為法?就是有作意,執相待、能所、斷常、有無,為達目的而有所為,有利害得失心。依第七末那識染分的遷流思惟造作,有所為而為,是三輪不空的,會造諸善惡業的,通稱為有為法。行有為法是無法出三界生死輪迴的,故有為法是障涅槃的。而無為法有二乘的無為法,有權教菩薩的無為法,有實教菩薩(法身大士,亦名一切諸佛)的無為法。聲聞人的無為法,依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而修,證偏真涅槃。隨第七末那識淨分的思惟(執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造作,執無為法而偏於空,故入偏真涅槃。權教菩薩依事六度而入理六度,成三輪體空,依息兩邊分別止而修中觀,而執中。依但中佛性行無為法,清淨心中,不住無為,不盡有為,而行但中無為法。實教菩薩法身大士,亦名一切諸佛,破根本無明,證中道佛性,隨順中道佛性(清淨真如),具恆沙智慧德能,遇緣而自生自顯的真實妙用,離有為、無為,離亦離之向上一路密不通風之末後句,彰顯真如自性之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三而一、一而三。即是《大般涅槃經》所云之三德涅槃,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三而一、一而三,各具常、樂、我、淨。身口意三輪妙用,通身化為真理。解脫世間善惡諸法的執著,解脫出世間法,生死涅槃、煩惱菩提、迷悟、染淨的分別。解脫一切知見,得大自在、大解脫之最圓滿的無為法,就是稱法行。率性之謂道,契合真如佛性體用一如之行,真正契合於真理之行,真能行諸佛道。   「性淨之理,目之為法」。   性淨之理,即是吾人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此心體離於空有而虛靈不昧。慧可大師云:覓心了不可得。惠能大師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懷讓禪師云:說似一物即不中。是心、意、識所緣不到的,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故云「理」。此理,禪家名為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亦云:本地風光,即是吾人生命的原貌。此「理」即是佛經所云的佛性、如來藏妙真如性、真如本性、自性、法性、本妙覺心、淨圓覺、無上菩提心、涅槃妙心等等。目之為法:此性淨之理名如來禪,即是大修行人忽然頓悟自心,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此心具佛知佛見,運用在身口意,名三輪妙用,四智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是真理之化身,故云:目之為法。又此「理」能隨染淨二緣,幻現十法界三千諸法。天台家云:理具事造兩重三千,皆在此一念心中,故十法界三千諸法,乃至世間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也皆名之為法。又此「理」能恆順眾生的因緣,應化人間,示現八相成道,轉大法輪,普度眾生;因病給藥,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利樂有情,故佛所說的一切教門,亦名之為法。於此稱法行中,所言法者,即是指真如自性(如來禪),能隨順真如本性遇緣而自生自顯之妙行,故云︰率性之謂道。   「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此真如自性即吾人之本心,是生命的原貌,體本空寂,是空有俱遣之第一義空。非青黃赤白、大小方圓,同於虛空,而非頑空,是空靈不昧,空而靈、靈而空。此心體小而無內(名空如來藏),故云:覓心了不可得。然大而無外,變現浩瀚的十方法界,十法界三千諸法,無一不是依佗而幻現(依於緣起,循業幻現,名不空如來藏)。而現象界(十法界)即本體界(心),故云萬法唯心,生即無生,有即非有(名空不空如來藏)。此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皆統名為如來藏,故云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故知十方法界,宇宙人生萬法即是吾人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之三諦理,即空、即假、即中。故知十方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此無彼。如《大乘起信論》所云:一切法從本以來,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真相如是,始終不變,一致而無差別)。是故云: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又,雖心如虛空,虛空無相,而不拒萬象發揮。如觀日出時,虛空顯現出莊嚴;觀晚霞時,虛空顯現美豔;狂風暴雨時,虛空顯現猙獰恐怖。但虛空始終無染無雜,無此無彼。是故大修行人,心如虛空,不住空相;如同虛空無相,而不拒萬象發揮般的,根塵接觸,隨順此空靈不昧之本心,遇緣而自生自顯的妙用,一接觸即明白,明白即知道該怎麼作,如是圓妙智慧,在空靈不昧之本心中,本自具足,不假外學。故達磨祖師云: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只要萬緣放下,息諸妄心,直下會取此空靈之本心即得。所以禪家云:「心空及第歸」是也。此空寂心無染無著,無此無彼。舉夢境為喻,如作惡夢時,心不空寂,驚恐萬分,有染有著,有此有彼。及至驚醒之時,此心即時解脫,無染無著,無此無彼,唯是自心,於前夢境,了無罣礙。故知此理,萬象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維摩詰所說經》中云:法無眾生。眾生的意思是指眾緣和合而生,各種因緣和合而有的。其中有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有情眾生指有情識的生命體,如人類,五蘊和合而生。無情眾生如植物、礦物、日月星辰、三千大千世界等等,它們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之物。只要是因緣和合而生之物,不論是有情、無情,都有生滅變異的現象。有情眾生如人類,有生、老、病、死,生滅變異的苦惱(垢);無情眾生如植物、礦物有生、住、異、滅之垢,日月星辰、三千大千世界有成、住、壞、空變異之垢。唯有此性淨之理,空靈不昧之自性真如,從本無生,今亦不滅,後亦不生不滅,亙古亙今,永恆長存,圓、明、常、寂、照,具恆沙妙德,不可思議。此性淨明體,非由眾緣和合而有,故離於眾緣和合而生之生滅變異之垢病。是故古德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隨四時凋。佛陀於降生人間之際,行走七步,腳踏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佛陀這個示現,就是在說明:這天上天下宇宙萬法,當體即是自性真如。佗理具事造兩重三千,皆依眾生業力而循業幻現十法界三千諸法。這十方法界當體即幻,唯有真如自性是真,亙古亙今,永無變異,不生亦不滅。例如吾人日有所思,而依所思內容的業力,則自心於夜有所夢,全夢即心,全心即夢。雖在夢境中遭仇家放火焚燒,或為刀砍殺,至夢醒時,所作夢之心體了無增減或缺損。由此比喻可知,夢境有生滅變異,而夢心則不增不減,了無變異。夢心對於夢境而言,則是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夢境主,不隨夢境凋。以此譬喻來解說自性真如,從本無生,今亦不滅,永恒常存,具恆沙妙德,無有變異。因為是非由眾緣和合而有,是空靈不昧的覺性,有如虛空之不生不滅,從無變異。故性淨之理,自性真如,離眾緣和合而生之垢病。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法無有我,這個我是指您、我、他的我,我、我所中相對的我,而不是三德涅槃常、樂、我、淨中的真我,真正的體性、真如自性。法體真我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盡虛空,遍法界,亙古亙今這個我體。這個體就是我們現在聽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個覺性,宇宙中真有的只有佗而已。如同我們瞭望大海,不管是海浪多高(尤其颱風將到前,大家跑到海邊欣賞那個澎湃洶湧的海浪,大陸也有錢塘江大潮),再怎樣壯觀也就是只有水而已,它只是水被風所吹起,緣起的變化之相而已。盡虛空遍法界真正有的性淨之理,就是我們現在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個覺性,名為一心(境智雙泯,能所雙亡之心),亦名佛性、如來藏妙真如性、真如自性、如來、法身等等諸多名相,其法體空寂,卻含藏無量智慧德能,名為淨智妙圓,不可思議。雖然覓之了不可得,我們卻無時無刻不在用佗。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能嗅,在舌能嚐,在身能覺,在意能知,凡夫日用而不知。若起心攀緣外境,生三細六麤,則性淨之理在六根門頭烏天暗地,自私自利,迷惑造業。若萬緣放下,心地清淨無染,則性淨之理就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三輪妙用,利樂有情。   所以這裡所講的法無有我,因為佗是絕待的理體,空靈不昧,故名空性,所以佗沒有您、我、他的相待能所。不相同才有對立,通通一樣的,哪有什麼對立。有如作夢,夢醒了,全體都是心,哪有什麼對立?所以為什麼菩薩證到這個境界,祂從一中觀一切,平等中觀差別。因為這一就是絕待的真如,就是真正的體,這一切萬法都是佗所幻現出來的,是故菩薩從一中觀一切。又這個性淨之理是絕待的平等,一切萬法都是從這性淨之理中所幻現出來的,所以菩薩從平等中觀這一切法的差別相。是故云:法無有我。沒有您、我、他之相待能所。有我就有我所,就有這相待能所的我所有。有我所有,就會生貪、瞋、癡,迷惑造業,終致輪迴三界六道,受苦無盡。是故祖師告訴我們: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法無有我,離我垢故。若有我就有我所有,自然而生相待能所,因而迷惑造業生諸煩惱的垢染。若能離我之垢染,就能證得性淨之理。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   智者,指善根深厚的佛弟子,悟明自心中本覺本有,不覺本無,然因無始劫來,一念不覺心動,起心攀緣外境,越迷越深,久為煩惱垢塵所覆,而不能彰顯自性本覺之智慧德能,有如明鏡蒙塵,而不能明照一切。為除滅自心之垢染,恢復自性的本地風光,除皈依三寶、懺悔業障、斷惡修善,聽經聞法,一門深入,行解相應外,更修學能趣向於道之報冤行,進而修學能契入於道之隨緣行,更進階提升修學能契合於道之無所求行。行解相應,忽然頓悟,外無一法可以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是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萬法唯心。而自心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此本自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隨順此心遇緣而自生自顯的知見與妙用,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就是佛知、佛見、佛用。此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心,即是法身德(體大)。此心遇緣而自生自顯的知見與妙用,即是般若德(相大)。此心遇緣,一接觸就明白,明白就知道該怎麼作,且用而不染,此自生自顯的妙用即是解脫德(用大)。此心即體即用、即用即體,自生自顯,常、樂、我、淨。如鏡顯像,離有為,也離無為,是體用不二、體用一如,故名為不二法。此是最真實圓滿的無為法,離有為,也離無為。這就是能行諸佛道之稱法行,圓滿契合於法界性真理,三輪妙用,顯現大機大用之行。   「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恡惜」。   法體,即是性淨之理、真如本性、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性等等。經云:恆沙性德不可思議。若以一個字來統攝無盡的性德,這個字就是「慈」。給予眾生無盡之樂,最終目的就是要教導眾生成就佛道,證得三德涅槃: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各具常、樂、我、淨之解脫自在、事事無礙之畢竟大樂。是故如來以一大事因緣,降生人間,示現八相成道,教化眾生,就是要眾生成佛。因為法體無慳,一即是一切,自他之間不隔毫端,是自他不二,是故如來見一切眾生都是自己,故以獨子羅睺羅來形容,愛護一切眾生如同愛護自己獨生子羅睺羅,無二無別。何以故?因如來所證即是法體、真如自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體不僅無有慳吝,更是本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普願眾生皆得離苦得樂,成就佛道。為教化眾生修學佛法、成就佛道,則先以利鉤牽,後令入佛智,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同事、利行,令眾生生歡喜心,樂欲親近佛道。行布施則內外財施,毫不吝惜,無畏布施則不惜身命,如佛陀過去生中割肉餵鷹、捨身餵虎,為四句偈捨身,而最終以法布施教導修行,成就無上佛道。行檀,檀即是布施之義,有財施、法施、無畏施,此三種布施皆是「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就是性德之慈啊!更何況此性淨之理、自性真如,循眾生業力所幻現的十法界三千諸法,從來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畢竟無所得。有如吾人作夢,夢中有生死去來、順逆增損,夢一醒,作夢之心永遠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有何畏懼於生死?更何況身外之財物呢?是故祖師云:行檀捨施,心無恡惜。   「脫解三空,不倚不著」。   薄地凡夫為三有所纏縛,此三有為我有(身見我執)、有有(三界世間法之有)、法有(出世間法之有)。二乘人以堅定的出離心,修四聖諦,斷見思惑,破我執,執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以偏真涅槃執為實有,故未破法執,仍為法有所纏。唯有菩薩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從事六度入理六度,破無明,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入稱性六度、十度,亦名脫解三空,我空、法空、空亦空。雖以我空、法空、空亦空破除了凡夫的我有、法有、有亦有之三有,然以三空除三有之後,心中也不依止三空,亦不染三空,故禪門云:向上一路,千聖不傳。亦名:末後句直至寶所(以三空破三有,破除之後,三空亦不可得),亦云:不在明白裡(明白三空的境界,若有明白,則心外見法,不離智境四相,明上立明是無明本),故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平常心是道。是故祖師云:脫解三空,不倚不著。還得本來清淨無染,離相待能所,無所依止之本心,此即是無上菩提心。又脫解三空說明了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無願)。有二乘之三解脫門,有菩薩所證之一心三解脫門。二乘人以出離心,依析空觀,修四聖諦,知五蘊本空、六塵非有,得一切智,知一切法空。也知一切因緣所生之法,相而無相,非有好壞、美醜、貴賤之相。即明一切法空(知法總相),相而非相,不希求來生之後有,而無所作為,終入偏真涅槃。而大乘菩薩,依菩提心,修六度萬行,悟本真心,知心體空寂,本自清淨,具恆沙妙德,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故能彰顯一心之三解脫門,空而不空,無相而相,無作而作,能廣作夢中佛事,度夢幻眾生。云何空而不空?雖心體空寂,卻是空靈不昧,具恆沙妙德,與無量神通智慧。云何無相而相?此心體雖非青、黃、赤、白,大、小、方、圓,離一切諸相,而卻能幻現十法界三千諸法,一切萬法皆依佗而現,故云:萬法唯心。云何無作而作?心體空寂,有如虛空無作,而隨順萬象發揮,如日出之時,虛空所現之莊嚴貌,及日落之時虛空所現晚霞之美景。是故心體雖無作,卻一接觸即明白,明白就知道該怎麼作,是自生自顯、無作而作,作而不染。是絕待之用,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體用不二。也如明鏡顯像是自生自顯,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雖照而無所染,這是最真實的無為法。這一心的三解脫門,空而不空,無相而相,無作而作,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為諸佛如來之所證。   「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   眾生本是佛性,但因一念不覺,起心攀緣外境,故有三細、六麤,而染了見思二惑、我法二執之垢,因此失去了佛性本有的智慧德能。有如明鏡蒙塵,而失去了明照一切的功能。是故凡夫修行成佛,就是除心垢,恢復原來清淨無染的本心。此本來心就是生命的原貌,就是諸佛妙心。欲界凡夫有五欲六塵、見思二惑之心垢。色界眾生,心中有喜、樂、捨念清淨及見思二惑之心垢。無色界有情有捨念清淨、執空及見思二惑之心垢。聲聞、緣覺心中有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與執著涅槃寂靜之垢。權教菩薩緣於法,行理六度、修中觀,有執中之心垢。唯實教菩薩、法身大士,亦名一切諸佛,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離也離。除盡一切心垢,恢復本來清淨無染、無所依止的本有真心,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知一切修行法門,但為除心垢之方法而已。心垢除盡,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我們目前是欲界凡夫,心中有貪愛五欲六塵之垢,此垢不除,欲界都出不了,還奢望要出三界、了生死、證菩提。我看是「睏麼睏,嘜作夢啦」!學習佛法、讀佛經、研究佛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了解佛法的玄義,並非困難。真正的困難是真能放下心中所希求的這五欲六塵、榮華富貴、安逸享樂,愛面子、愛虛榮、愛名牌、愛地位、愛權勢、愛優越感、愛出風頭、愛人家恭維、愛聽讚美的話,真能確實的依教奉行,勤修戒、定、慧,真心向道,捨離貪、瞋、癡、慢等煩惱習氣,這才是真正的難啊!是故在像法時期的唐朝,黃檗禪師感嘆的說:修道者千千萬萬,得道者三個五個。古德亦云: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牛角啊!如今已是末法時期,真能證道者還剩多少呢?最大的原因就是喜歡法會活動、聽經聞法、學習經教,甚而學習講經說法,而不肯努力於依教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因而雖聽經聞法,而始終是看不開、放不下,心垢除不了而已啊!是故佛陀示現人間,教化眾生脫離生死苦海,首先就是要遠離五欲六塵,如《佛遺教三經》中,處處指出五欲為患之可畏,要佛弟子遠離五欲六塵的纏縛。修行人只要能吃得飽、穿得暖,有能避風雨之居所,就該滿足了(此是正欲)。而全心向道,一門深入,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除心垢,才能真正出離生死煩惱,證無上菩提。   佛經中處處說明,佛陀視每一位眾生如同自己的獨子羅睺羅。薄地凡夫心想:佛陀視我們如祂的獨子羅睺羅,那佛陀一定會加持保佑我們發大財、住豪宅、開名車、吃大餐。你們看看這人間的富豪,愛護他的獨子,豈不是如此嗎?而這人間凡夫所想要得到的享樂,正是出離生死苦惱的毒品,比海洛因還毒,毒得你生生世世受三苦、八苦、無量苦而無法出離。請您瞧瞧佛陀如何愛護教導自己的獨子羅睺羅。教導他棄捨王宮,遠離五欲六塵,只給三衣一鉢,托鉢行乞,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足矣!立即捨離五欲六塵、患得患失的纏縛,一心向道。不再想過去、未來諸事,念念活在當下,生起了強烈的出離心與無常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出離三界生死煩惱,乘願再來,成為真行菩薩道的大修行人。而不是住在皇宮,享受榮華富貴,聽經聞法就悟道證果了。現今許多自以為是行菩薩道的大修行人,能言善道,也行慈善救濟、放生等善行,利用宗教,名利雙收,享盡世間榮華富貴,卻無人敢批評。如是行者,請返照自心,是否已真實遠離五欲六塵之垢染?是否真心的「但願眾生皆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千萬不可說一套做一套,表裡不一,以免將來淪墮三途,痛苦無盡。   有人說,目前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天主教(包括基督教)、回教,其中佛教的信仰者人數最少。我則說,學校中資優班的學生當然是人數最少。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修行是要教導我們出三界、了生死大患,乃至成就無上佛道。修行入門就是要除心垢,遠離五欲六塵的纏縛。五欲之樂有如吸食毒品,初吸食之人,飄飄欲仙,似覺得有樂,吸食習慣了,不覺得樂,除非是再加重毒品份量,到最後中毒身亡。若只保持平常的劑量,那只能解苦,而無樂感了。因為毒癮發作,痛不欲生,是故只能解苦而已。五欲之樂亦復如是,最終有了它也不覺得樂,但若失去它,就會覺得很苦惱。我問了住幾億豪宅的富人,住豪宅有何樂感?他說:剛搬進來住的時候,有點快樂,有新鮮感,現在還不是一樣,沒什麼快樂,只是別人來到我家會說:您家好漂亮啊!如是而已。所以五欲之樂不可迷,迷了,終必墮落。故經云:地獄五條根,財、色、名、食、睡(睡表安逸享樂)。而其他兩大宗教,宣揚升天享受天界五欲六塵之天樂,乃至享有一夫多妻,齊人之樂,這當然是合乎欲界人類的胃口。如果佛教為增加信仰者數量,也來鼓吹升天享福,那佛教就名存實亡了。因為佛陀是以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那就是要大家成就無上佛道。是故《法華經》云: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二、三乘的佛法,都是成就佛道的階梯、方便而已。是故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有如金字塔塔頂的部份,當然是體積最少。而其餘兩大宗教,有如塔中間及基座的部分,當然是體積最大了。所以我們學習佛法,首先要生出離心,遠離五欲六塵之垢。進而遠離禪悅喜樂、捨念清淨之垢。更進而斷見思惑,離執偏真涅槃、寂靜永安為實之垢。最後離菩薩修中觀、執中之垢,而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率性名為道之稱法行,成就無上佛道。《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亦可云:離一切諸垢,則名諸佛也。   是故吾人修學佛道,不是只在學習佛經,能言善道,或廣行施捨、放生救濟之表面工作而已,而是要藉著學習經教,一門深入,解行相應,修學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四攝法接引眾生,利樂有情,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來去除自心中貪戀於三界之見思二惑染垢,以及我法二執之垢習。而回復原有清淨無染之本來心,這就是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所以,自己修行如何,自己最清楚,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自己有沒有貪、瞋、癡,只聽讚美恭維的話,不能接受建議、批評之詞。言語之間,稍一忤逆,記恨在心,久久不能釋懷。自己有沒有放不下?自己有否是非煩惱?自己有否嫉妒障礙、見不得人好?自己內心世界,自己最清楚。千萬不要外現溫、良、恭、儉、讓,內心貪、瞋、癡、慢、絕不讓。說一套做一套,表裡不一,自欺欺人,這種修行只是修癡福而已,將來在三惡道中享福,成黃鼠狼、狐狸精之類屬,實不亦悲乎!是故祖師開示: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菩薩修學布施,但為去除貪心之垢,三輪體空,消歸自性,化為本份事(本來就該作之事),而離布施之相,轉自私自利之垢心,成大慈大悲之菩薩心腸。   「此為自行,復能利他」。   布施,有財施(外財布施、內財布施)、法施、無畏施,就此財施、法施、無畏施於世間法的果報而言,財施得到榮華富貴的果報,無畏施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法施得到智慧的果報。布施能改造自己的命運,如袁了凡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若以出世法而言,布施攝六度,故三種布施皆名法施,消歸性德,化為本份事,成為修學無上菩提的資糧。此菩薩道的資糧,名為正能量,此正能量不僅能為我們去貪心、除私心、消業障、滅罪愆,還能幫助我們逢凶化吉、轉危為安,有求必應、心想事成。更能資助道業上開悟見性、成就佛道,此是自行,也是自利。利他以行檀(布施)捨施ㄧ切有情,則先以利鉤牽、後令入佛智。以財施、無畏施與眾生廣結善緣,令眾生生歡喜心,喜歡與您親近。而後行法布施,接引入佛門,修學佛道。慈悲救護,除其無利益之垢染(悲),導與究竟解脫,成就佛道(慈)。此乃護持正法,續佛慧命,利樂有情之真佛子也。故祖師云:此為自行,復能利他。   「亦能莊嚴菩提之道」。   佛陀於菩提樹下證悟法界緣起的真理而成就佛道,故知萬法皆空,緣起不空。菩薩從事六度萬行,而入理六度,終成稱性六度、十度,而成就佛道。是故菩薩廣行布施,利樂有情,依於緣起的真理,菩薩所幻現的正報身心及依報世界,必然是殊勝莊嚴,珠寶瓔珞,身有異香,所到之處,皆令眾生生歡喜心,而樂於親近,接受菩薩的教化,自利利他,增長菩提道上福慧的資糧,而圓成福慧二足尊的無上佛果,故云:亦能莊嚴菩提之道。   「檀施既爾,餘五亦然」。   「檀施」,指修布施度,有外財布施,以錢財、物資、糧食等救濟貧困。有內財布施,以智慧或專業知識,或捐血、捐器官,造福社會,幫助眾生解決病苦。無畏施則能消除眾生心中恐懼不安,維護眾生安全,如鋪橋修路、夜間點燈、放生護生,皆屬之。法施則教導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能離苦得樂,解脫一切纏縛,成就佛道,得大自在。其中財施、無畏施屬四攝法之布施、愛語、同事、利行,即是先以利鉤牽之舉。而法施則是後令入佛智,修慈、悲、喜、捨之最終目的。故三種布施中以法施為勝。菩薩修布施,利他利自,自覺覺他,而終至覺行圓滿,成就佛道。檀施功德無量,已如前所述。「餘五」指除布施度以外之餘五度: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修行,藉修德來顯性德。菩薩的名號是表修德,諸佛名號是表性德的,諸佛名號無量,故知性德亦無量。菩薩名號無量,故知修德亦無量。又要如何能記得住如此繁多的修德呢?所以,佛陀大慈大悲大智慧,把如此繁多的修德攝為六度。只要實踐此六度,即可開發出無量無邊的性德。是故修此六度功德實在太不可思議,是決定可以圓成佛道的。   修布施度,不僅能去私貪,更能增長慈悲心,從有緣慈(心中有親疏遠近之分別)入法緣慈(已無親疏遠近之分別,能三輪體空,而心中緣於假觀或中觀之法),而證無緣慈(開悟見性,見法界一相,自他之間不隔毫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而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成就佛道。   修持戒度,戒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故修持戒能實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由持律儀戒而入定共戒,再由定共戒入道共戒(慧),故云戒、定、慧三無漏學。是故比丘持二百五十條戒能證阿羅漢果,故知持戒功德不可思議。   修忍辱度,不僅是能忍一切有情無情的忤逆,更要修廣大的包容心。經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有如虛空無相,而不拒萬象發揮。修布施得大慈悲心,修持戒得清淨心,修忍辱得平等心。故知修布施、持戒、忍辱即是修慈悲心、清淨心、平等心之無上菩提心。   修禪定度,可先於坐禪中修學止觀(靜中修止觀),先修止以伏妄心,於伏住妄想時再修慧觀。依止而成觀,依觀而資止,止觀雙運而得到自心中寂而照、照而寂之寂照不二。於坐禪中修學止觀有成,而後於動中,根塵接觸時修止觀,外不取相、內不動心,而能一切通達,一切不染之三昧正受,終究成就如來禪定。   修般若度,則須薰習般若經典,悟諸法實相,瞭解萬法皆空的真相,而先於坐禪中修慧觀。初修止,以伏妄念,伏住妄心後再修般若慧觀,觀一切法空,觀空離相而得心中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寂照不二。而後於動中,日用平常根塵接觸中修般若觀照,離一切諸相,終至般若自相亦離之末後句直至寶所。是故禪定與般若實不可分,如鳥之二翼。故於《大乘起信論》中,馬鳴菩薩將六度中禪定與般若合為一,名止觀,而修五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之菩薩六度行。   修精進度,就是努力實踐,將前五度之修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努力實踐,自利利他。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解行相應,自然有開花結果、水到渠成之時。忽然頓悟,自心本自清淨,元無煩惱,具恆沙妙德,與諸佛如來平等無二之證如來禪。   「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故知菩薩道修六度萬行,就是為除自心中的妄想、分別、執著而已。自心中之妄想、分別、執著一離,則諸佛如來無量智慧德能,全部於自心中顯現,毫無欠缺。有如明鏡蒙塵而不能照,只要塵垢一除,則明鏡自然大放光明。故眾生心中之妄想、分別、執著一除,則自性如來大放光明、大顯神通,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故菩薩積極地來實踐事六度,先修空觀斷見思二惑而入理;從空出假修理六度,三輪體空而緣於法(假觀),破塵沙惑。再修中觀,伏根本無明惑,緣於法(中觀)。最後破根本無明,心中清淨無染,無所依止,證真如佛性,率性之謂道,入中道正觀,亦名中道妙觀,無功用道之行無所行,稱性六度十度之稱法行。隨順真如法性,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遇緣而自生自顯之真實妙用,普渡眾生,利樂有情,行無行行之稱法行。稱心如意,自生自顯,完全合於真如法性,性德至善圓滿;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脫。即體大、即相大、即用大。體用不二,通身化為真理之行。故祖師云: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修行佛道一定要先依解起行,努力實踐,才能行解相應,終能解脫知見,行起解絕,入無功用道之稱法行。故古德開示: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瞎練盲修,終不成道果。本達磨祖師所造之四行觀:一報冤行,能趣向佛道。二隨緣行,能趣入佛道。三無所求行,能契合於道。四稱法行,能行諸佛道。此四行能攝五乘佛法之修行,大家一定要依解起行,精進奉行,努力實踐,必能成就無上菩提。若善根因緣未能具足,而能隨分修學,也絕不淪墮三途。更種下了修學出世間法之因。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未來也將必得道,證無上菩提。 ?? ?? ?? ?? 菩提達磨大師二種入(四行觀)述記 120 3 4 菩提達磨大師二種入(四行觀)述記 121 菩提達磨大師二種入(四行觀)述記